上市并购知识:史上最全IPO审计的财务问题及其规范方法 (菁华3篇)

首页 / 知识 / | 财务,审计,知识

上市并购知识:史上最全IPO审计的财务问题及其规范方法1

  1、股份公司设立方式

  发起设立—标准发起设立、部分改制、整体改制、合并改制整体变更—有限公司依法整体变更股份公司募集设立—公开募集设立。

  2、以净资产出资的资产评估与调账调整

  新《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第十七条规定:原非公司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应当由具有评估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评估作价,并由验资机构进行验资。

  3、净资产折股依据,是按照账面净资产折股,还是按照经评估确认的净资产折股。

  未明确规定,但为使业绩能够连续计算,应当按账面净资产值折股。

  4、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时,在变更时能否增加新股东或原股东同时追加出资。

  整体变更仅仅是公司形态的变化,因此除*批准采取募集方式外,在变更时不能增加新股东,但可在变更前进行增资或股权转让。

  5、发起人股权出资问题及其条件

  一是用以出资的股权不存在权利瑕疵及潜在纠纷;

  二是发起人之出资股权应当是可以控制的、且作为出资的股权所对应的业务应当与所组建公司的业务基本一致;

  三是应当办理股权过户手续;

  四是发起人以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权作为出资,同时需要遵守公司法中关于转让股权的规定,如需要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且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

  五是一般应是控股股权。

  6、资产产权的过户手续时间

  原规定股东出资后6个月内需要办理资产权属的过户手续,新《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规定应当在出资时就办妥过户手续。

  7、财务重组行为及其他行为不能影响业绩连续计算

  判断发行人持续盈利的前提条件:一是主要业务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二是管理层没有发生重大变化(财务总监频繁变换是否影响发行?),三是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在IPO架构规划中应当考虑业绩的连续计算问题。

  8、净资产折股涉税事项

  区别个人股东与法人股东就留存收益是否征税。

  9、特殊情况下的IPO:IPO+换股合并

  整体上市的方式:

  IPO+换股合并:TCL集团、上港集团(全流通下)、潍坊动力、*铝业

  定向增发+收购集团资产:鞍钢新轧(全流通下)

  非公开发行+收购集团资产:沪东重机(全流通下)

  定向增发+非公开发行+收购集团资产:武钢股份、深能源

  主要会计问题:存续公司模拟财务报表的编制及模拟盈利预测编制。

  10、股本及股权设计问题

  全流通下股权更趋向于集中。

  账外经营收入(成本、费用)及其处理

  动机:出于少交税收为主要目的。

  中介机构承担的风险:一是面临地方证监局辅导检查,二是发审委若发现申报财务会计材料存在重大疑问,可指定另一家证券资格所进行专项复核,三是因发行人内部利益纷争知情人检举揭发。因此可能会导致审计失败,严重影响事务所声誉及发展。

  处理:建议纳入账内核算,但需要进行大量的账务规范以及补交税金,或推迟申报材料。若不纳入账内核算,财务指标与同行业相比较明显不合理,在申报材料时无法对审核人员提供合理的解释。

上市并购知识:史上最全IPO审计的财务问题及其规范方法2

  1、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

  监管部门将全面围堵“IPO造假”,进一步完善监管流程和工作效率。

  2、合规性审核、系统性审核、整体性审核

  IPO财务审核从申报企业的历史沿革、股权变动、整体变更、并购重组、关联交易、同业竞争、业务演变、经营模式、行业竞争、治理架构、会计基础工作等各个角度进行考量。

  发行部有关人士强调,财务审核不是孤立的行为,并透露即将建立首发企业现场检查机制,并纳入日常审核的范围,财务审核将严格审查发行人及保荐机构的多项材料。

  3、从行业——业务——财务角度,把好资本市场入门关

  在“真实”的基础上,力求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达到“充分、完整、准确”的要求,并符合及时性的要求。

  4、督促各市场主体勤勉尽责

  监管部门明确要求,保荐机构严格把关,防止“带病申报”,应关注发行人申报期内的盈利增长情况和异常交易,防范利润操纵;券商应控制风险、健全内控制度,充分发挥内核、风控部门的作用,督促项目人员做好工作底稿和工作日志,建立相应的复核、内审制度,有效防范欺诈发行风险。

  5、加大惩处力度,对IPO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问责,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监管部门将综合运用“专项问核、现场检查、采取监管措施、移送稽查处理”等手段处理违法违规行为。

  上述监管人士在培训现场介绍,在IPO日常审核过程中,还发现以下八大问题:

  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质量存在瑕疵;

  存在重要经济事项会计处理不够谨慎情形;

  重要内部控制措施不健全或未得到有效执行的情形;

  业绩水*或变化趋势缺乏合理解释,或关联交易公允性存疑;

  涉嫌存在同业竞争;

  涉嫌独立性缺失,资产、业务不完整;

  中介机构执业质量存在瑕疵;

  市场环境压力导致企业业绩大幅下滑或波动情形。

上市并购知识:史上最全IPO审计的财务问题及其规范方法3

  1、申报报表和原始报表存在差异的审核关注点是什么?

  差异较大时要充分解释,若差异大说明企业会计基础差。

  证监会遇到一些原始财务报表和申报材料报表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形,证监会认为其业绩不能连续计算。

  2、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审核关注点是什么?

  研发支出资本化:一定要有充分的导致盈利能力明显增强、资产质量明显改善的证据。如:是否形成专利?是否能开发出新的产品?产品档次明显提升?

  3、发行人业绩真实性的审核关注点是什么?

  重点关注业绩及增长的真实性、合理性、可持续性,严格防范虚增业绩及利润调节等行为,比如:放宽信用政策,应收账款大幅增长问题;费用的不合理压缩问题等。

  4、IPO的财务审核中,关于防范财务操纵方面有哪些需要关注的事项?

  第一,首先是关注企业的财务报表编制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收入确认方式是否合理,能否反映经济实质。其中,在审核中关注利用跨期确认*滑业绩的情形,技术服务收入的确认需从严审核;财务数据是否与*销及业务模式相符合,比如农林牧副渔行业,其确认收入、盘点存货的体现方式要进行关注。这类企业的审核标准需从严把握,因为相比其他类更容易操纵业绩。

  第二,毛利率的合理性、会计政策对经营业绩的影响、前五大客户、前五大供应商的质量,报告期内的新增客户、新增供应商是否合理等都是重点关注的内容。

  5、关于报告期内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的审核要点是什么?

  报告期内变更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应务必慎重。理论上可以调,但调整后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要比自身调整之前、比同行业更为谨慎。其中,折旧、坏账计提等重要的会计政策、估计需要与同行业进行横向比较。

  6.、如何界定发行人经营成果对税收优惠不存在严重依赖?

  (1)关注发行人报告期内享受的税收优惠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2)对于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发行人享受的税收优惠下一年度应不存在被终止情形。

  (3)对于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等,必须计入非经常性损益。且作为非经常性损益扣除后必须仍符合发行条件的。

  (4)对于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越权审批,扣除后仍符合发行条件的,如果最*一年及一期税收优惠占净利润比重不超过30%,则可认为不存在严重依赖。

  (5)若所享受的税收优惠均符合法律法规,审核中不管金额、比例大小均不判定为税收优惠依赖,比如软件企业的相关税收优惠,但是要关注税收优惠的稳定性、持续性。报告期内对税收优惠的依赖最好能呈现出越来越轻的趋势。

  7、目前对拟上市主体分离、剥离相关业务的.审核要点是什么?

  一般不接受分立、剥离相关业务。主要原因有如下两点:一是剥离后两种业务变为一种业务涉及主营业务发生变化;二是剥离没有标准,操纵空间大:收入、成本可以分,但期间费用不好切分。法律上企业可以分立,但审核中分立后企业不能连续计算业绩,需要运行满3年。

  8、关于业务合并,审核关注点是什么?

  (1)存在一定期间内拆分购买资产、规避企业合并及“法律3号意见”的行为,审核中从严要求,业务合并参照企业合并。业务如何界定,需要做专业的判断,从严把握。

  (2)同一控制下合并,以账面值为记账,交易中可进行评估,但不能以评估值入账,不接受评估调账(这样计量基础改变了),记账时以评估增值冲减所有者权益,保证业绩计算的连续性。

  (3)非同一控制下合并:允许“整合”上市,但要规范;不接受“捆绑”上市。非同一控制下合并比同一控制下要求从严,并入的业务或股权三项指标(总资产、收入、利润总额)有一项达到合并前20%-50%的,需要运行一个完整会计年度;达到50%-100%的,需要运行24个月;100%以上的,需要运行36个月。

  9、发行人利润主要来源于子公司的审核关注点是什么?

  发行人利润主要来源于子公司,现金分红能力取决于子公司的分红,对于报告期内母公司报表净利润不到合并报表净利润50%的情形,审核中按以下标准掌握:

  (1)发行人补充披露报告期内子公司分红情况;

  (2)发行人补充披露子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和公司章程中分红条款,说明是否能保证发行人未来具备分红能力;

  (3)保荐机构、会计师对上述问题进行核查,并就能否保证发行人未来具备分红能力发表意见。

  10、中外商投资企业补缴以前年度减免所得税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1)公司补缴以前年度已免征、减征的企业所得税款不属于《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规范的内容;

  (2)所得税返还、补缴等政策性行为,通常在实际收到货补缴税款时计入会计当期,不作追溯调整,这样处理符合谨慎性原则;

  (3)以“保证比较报表可比性”为由对此项所得税补缴进行追溯调整的做法较为牵强,会计处理不宜采用。企业在将补缴的减免所得税计入缴纳当期的同时,应当将该项费用支出列入非经常性损益。


上市并购知识:史上最全IPO审计的财务问题及其规范方法 (菁华3篇)扩展阅读


上市并购知识:史上最全IPO审计的财务问题及其规范方法 (菁华3篇)(扩展1)

——上市并购知识:史上最全IPO审计的财务问题及其规范方法 (菁华3篇)

上市并购知识:史上最全IPO审计的财务问题及其规范方法1

  首次公开发行(IPO)财务审核的首要目标,是要判断申报企业是否符合IPO条件及财务规范标准。具体而言,可从以下15个方面予以判断:

  1、公司最*三年内财务会计文件是否存在虚假陈述

  如果申报企业有虚假陈述和记载被发现,三年之后才能重新申报IPO申请。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利润操纵问题的申报企业比例要远大于存在虚假陈述的企业,许多企业就是因为利润操纵而被否。

  2、有限责任公司按原账面净资产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情形

  按照规定,采用整体变更方式改制的企业业绩可以连续计算。但如果出现调账行为,比如在改制时将企业资产重新评估入账,或以此变更注册资本,将不能连续计算业绩。

  3、财务独立性的要求

  申报企业须具备独立的财务核算体系、独立做出财务决策、具有规范的财务会计制度和对分公司、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得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共用银行账户。

  4、注册资本足额缴纳的问题

  是否存在出资不实甚至是虚假出资的情形。

  5、申报企业须依法纳税

  *三年内不存在严重的偷逃税或被税务部门严重处罚,且不存在严重依赖税收优惠的现象,发行后企业的税种、税率应合法合规。如果申报企业所得税曾出现因核算错误、漏缴少缴的行为,允许通过补缴等方式予以解决。但是如果有虚假增值税发票的问题,则构成实质性的障碍。

  6、股利分配问题

  利润分配方案申报时尚未实施完毕的,或者在审核期间提出向现有老股东进行利润分配的,发行人必须实施完现金分配方案后方可提交发审会审核;利润分配方案中包含股票股利或者转增股本的,必须追加利润分配方案实施完毕后的最*一期审计。

  7、关注轻资产公司的无形资产占比问题,但该问题不构成发行障碍

  对于公司生产经营确实需要的无形资产比例高的问题,这不是发行障碍;但和公司主业无关的无形资产,以及仅是用来拼凑注册资本且对企业无用的无形资产比例过高,则构成发行障碍。

  8、关注申报企业在资产评估

  关注申报企业在资产评估的过程中,是否严格遵守了《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及资产评估准则;是否履行了立项、评估、确认程序;选用的评估方法是否恰当、谨慎;报告期内是否存在没有资格的评估机构评估问题,尤其是收购资产;是否存在评估增值幅度较大的资产项目等。

  9、关注申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符合“三性”

  关注申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符合“三性”,即能够合理保证公司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生产经营的合法性、营运的效率与效果性,具体要观察注册会计师的内部控制审核意见,比如要关注审计报告及内部控制审核报告的意见类型是否为标准无保留意见,带有强调事项的无保留意见则一般不被认可。

  10、关于验资问题

  关于验资问题:谨慎对待验资问题,申报企业不能有任何抽逃出资的情形。

  11、申报企业须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不得存在以下情形

  最*一年的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对关联方或者有重大不确定型的客户存在重大依赖;最*一年的净利润主要来自合并报表范围以外的投资收益。在审核过程中,发审部门会关注申报企业最*一年的新增客户和新增项目导致的利润增长,并判断这种增长是否具备可持续性。

  12、关于创业板上市标准中关于盈利“持续增长”的判断标准问题

  对于报告期内净利润出现波动的,以报告期2008年、2009年、2010年为例,持续增长按以下标准掌握:当2010年净利润>2009年净利润,且2009年净利润2008年净利润,则符合“持续增长”规定。

  13、关于创业板上市标准中的“成长性”问题

  这是对拟在创业板IPO的企业的基本要求,是目前创业板企业市盈率高的支撑。部分企业对外部经济条件、气候条件等依赖较强,因此成长性不确定,一些企业因此撤回材料或被否。

  14、拟上创业板企业最*一期末净资产须不少于2000万,不存在未弥补亏损

  需要指出的是,母公司报表和合并报表均要符合此项要求。

  15、关于盈利预测

  主要关注稳健性,是否和利润表项目一致,是否有不合理的假设。此外,盈利预测须提示风险。

上市并购知识:史上最全IPO审计的财务问题及其规范方法2

  1、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

  监管部门将全面围堵“IPO造假”,进一步完善监管流程和工作效率。

  2、合规性审核、系统性审核、整体性审核

  IPO财务审核从申报企业的历史沿革、股权变动、整体变更、并购重组、关联交易、同业竞争、业务演变、经营模式、行业竞争、治理架构、会计基础工作等各个角度进行考量。

  发行部有关人士强调,财务审核不是孤立的行为,并透露即将建立首发企业现场检查机制,并纳入日常审核的范围,财务审核将严格审查发行人及保荐机构的多项材料。

  3、从行业——业务——财务角度,把好资本市场入门关

  在“真实”的基础上,力求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达到“充分、完整、准确”的要求,并符合及时性的要求。

  4、督促各市场主体勤勉尽责

  监管部门明确要求,保荐机构严格把关,防止“带病申报”,应关注发行人申报期内的盈利增长情况和异常交易,防范利润操纵;券商应控制风险、健全内控制度,充分发挥内核、风控部门的作用,督促项目人员做好工作底稿和工作日志,建立相应的复核、内审制度,有效防范欺诈发行风险。

  5、加大惩处力度,对IPO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问责,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监管部门将综合运用“专项问核、现场检查、采取监管措施、移送稽查处理”等手段处理违法违规行为。

  上述监管人士在培训现场介绍,在IPO日常审核过程中,还发现以下八大问题:

  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质量存在瑕疵;

  存在重要经济事项会计处理不够谨慎情形;

  重要内部控制措施不健全或未得到有效执行的情形;

  业绩水*或变化趋势缺乏合理解释,或关联交易公允性存疑;

  涉嫌存在同业竞争;

  涉嫌独立性缺失,资产、业务不完整;

  中介机构执业质量存在瑕疵;

  市场环境压力导致企业业绩大幅下滑或波动情形。

上市并购知识:史上最全IPO审计的财务问题及其规范方法3

  1、申报报表和原始报表存在差异的审核关注点是什么?

  差异较大时要充分解释,若差异大说明企业会计基础差。

  证监会遇到一些原始财务报表和申报材料报表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形,证监会认为其业绩不能连续计算。

  2、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审核关注点是什么?

  研发支出资本化:一定要有充分的导致盈利能力明显增强、资产质量明显改善的证据。如:是否形成专利?是否能开发出新的产品?产品档次明显提升?

  3、发行人业绩真实性的审核关注点是什么?

  重点关注业绩及增长的真实性、合理性、可持续性,严格防范虚增业绩及利润调节等行为,比如:放宽信用政策,应收账款大幅增长问题;费用的不合理压缩问题等。

  4、IPO的财务审核中,关于防范财务操纵方面有哪些需要关注的事项?

  第一,首先是关注企业的财务报表编制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收入确认方式是否合理,能否反映经济实质。其中,在审核中关注利用跨期确认*滑业绩的情形,技术服务收入的确认需从严审核;财务数据是否与*销及业务模式相符合,比如农林牧副渔行业,其确认收入、盘点存货的体现方式要进行关注。这类企业的审核标准需从严把握,因为相比其他类更容易操纵业绩。

  第二,毛利率的合理性、会计政策对经营业绩的影响、前五大客户、前五大供应商的质量,报告期内的新增客户、新增供应商是否合理等都是重点关注的内容。

  5、关于报告期内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的审核要点是什么?

  报告期内变更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应务必慎重。理论上可以调,但调整后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要比自身调整之前、比同行业更为谨慎。其中,折旧、坏账计提等重要的会计政策、估计需要与同行业进行横向比较。

  6.、如何界定发行人经营成果对税收优惠不存在严重依赖?

  (1)关注发行人报告期内享受的税收优惠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2)对于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发行人享受的税收优惠下一年度应不存在被终止情形。

  (3)对于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等,必须计入非经常性损益。且作为非经常性损益扣除后必须仍符合发行条件的。

  (4)对于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越权审批,扣除后仍符合发行条件的,如果最*一年及一期税收优惠占净利润比重不超过30%,则可认为不存在严重依赖。

  (5)若所享受的税收优惠均符合法律法规,审核中不管金额、比例大小均不判定为税收优惠依赖,比如软件企业的相关税收优惠,但是要关注税收优惠的稳定性、持续性。报告期内对税收优惠的依赖最好能呈现出越来越轻的趋势。

  7、目前对拟上市主体分离、剥离相关业务的.审核要点是什么?

  一般不接受分立、剥离相关业务。主要原因有如下两点:一是剥离后两种业务变为一种业务涉及主营业务发生变化;二是剥离没有标准,操纵空间大:收入、成本可以分,但期间费用不好切分。法律上企业可以分立,但审核中分立后企业不能连续计算业绩,需要运行满3年。

  8、关于业务合并,审核关注点是什么?

  (1)存在一定期间内拆分购买资产、规避企业合并及“法律3号意见”的行为,审核中从严要求,业务合并参照企业合并。业务如何界定,需要做专业的判断,从严把握。

  (2)同一控制下合并,以账面值为记账,交易中可进行评估,但不能以评估值入账,不接受评估调账(这样计量基础改变了),记账时以评估增值冲减所有者权益,保证业绩计算的连续性。

  (3)非同一控制下合并:允许“整合”上市,但要规范;不接受“捆绑”上市。非同一控制下合并比同一控制下要求从严,并入的业务或股权三项指标(总资产、收入、利润总额)有一项达到合并前20%-50%的,需要运行一个完整会计年度;达到50%-100%的,需要运行24个月;100%以上的,需要运行36个月。

  9、发行人利润主要来源于子公司的审核关注点是什么?

  发行人利润主要来源于子公司,现金分红能力取决于子公司的分红,对于报告期内母公司报表净利润不到合并报表净利润50%的情形,审核中按以下标准掌握:

  (1)发行人补充披露报告期内子公司分红情况;

  (2)发行人补充披露子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和公司章程中分红条款,说明是否能保证发行人未来具备分红能力;

  (3)保荐机构、会计师对上述问题进行核查,并就能否保证发行人未来具备分红能力发表意见。

  10、中外商投资企业补缴以前年度减免所得税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1)公司补缴以前年度已免征、减征的企业所得税款不属于《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规范的内容;

  (2)所得税返还、补缴等政策性行为,通常在实际收到货补缴税款时计入会计当期,不作追溯调整,这样处理符合谨慎性原则;

  (3)以“保证比较报表可比性”为由对此项所得税补缴进行追溯调整的做法较为牵强,会计处理不宜采用。企业在将补缴的减免所得税计入缴纳当期的同时,应当将该项费用支出列入非经常性损益。


上市并购知识:史上最全IPO审计的财务问题及其规范方法 (菁华3篇)(扩展2)

——分析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论文 (菁华3篇)

分析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论文1

  摘要:时代在不断地进步,生活学*工作中的方方面面都会有所影响,我国音乐形式也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而逐渐多样化,现在社会中的流行音乐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因其通俗易懂、形式活泼、节凑鲜明和情感表达饱满等鲜明的特点,从刚刚出现在市场上就吸引了广大人群的注意力,并被人们所喜爱,其中主要接受群体还是当代的年轻人。这给高校的音乐教育带来了新的教育因素的同时,也使高校的音乐教育面临着不小的挑战。现代流行音乐很大一定比例伴随着商业化成分,经过一定的发展时间后,其负面影响逐渐的显露出来,例如,作品质量参差不齐、歌词内容无营养低俗化、制作粗糙等问题在当前的流行音乐中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和心理状态的形成,对此,我国教育部门应重视起来。本文就结合流行音乐在现实教育中的生存状况,对给高校产生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并着重提出在流行音乐背景下,如何进行高校音乐教育改革。

  关键词:流行音乐;高校音乐教育;改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音乐创作的新形势也是不断增多,特别是流行音乐出现以后,占据了一大半的受众市场,且受众趋于年轻化,音乐形式的增加一方面给高校的音乐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丰富了高校音乐课堂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给教学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因此在当前的情况下,高校教育者应将在流行音乐的背景下如何发展高校音乐教育这一问题放在音乐教育的首位,如何应对流行音乐的大量冲击并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提升高校音乐教育质量已成为高校音乐教育者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对我国未来音乐教育发展方向的探究。

  一流行音乐的定义及特征

  (一)流行音乐的定义

  流行音乐是指那种内容生动形象、节凑简单明了的一种音乐形式,流行音乐的创作来源于生活,内容包含着生活中的各个细节,可以体现出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更能够在情感的问题上引起受众的共鸣,使人们接受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传达的信息。流行音乐凭借着朗朗上口的旋律将人们隐藏在心中不易表达的情感哼唱出来,听音乐已成为人们闲暇时间的主要娱乐项目之一,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流行音乐的特征

  大多数的流行音乐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也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所以人们很容易在听流行音乐的过程中听到自己所熟悉的态度、情感、思想观念等,自然而然的将自己带入其中,这也就是流行音乐比较容易被人们接受和喜欢的原因。当人们听到流行音乐其中的歌词时,就会感受到一种亲切感,吸引着他们听完曲调和歌词,在此过程中回味着自己的人生经验、感悟自己的人生历程[1]。此外,流行音乐篇幅精炼短小,通俗易懂的歌词减少了人们记忆的难度,也更加容易在广大人群之中流传起来,传唱力相对传统音乐较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论是社火制度还是群众的接受力对唱流行音乐的歌手的限制都不高,他们不需要接受专业的音乐培训,不需要一定有学历证明,也不用承受每天练嗓子带来的嗓子疼、头疼等问题。流行歌手的起步线相对较低,他们只要理解并掌握比较通俗简单的节奏旋律,在各种各样的乐器的配合下巧妙灵活的处理长短句,在上台之前精心多练*几场,然后在舞台上配合灯光、舞蹈、音响等设备完美发挥就可以了,这就将流行音乐的特有魅力发散出来看,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与喜爱。

  二流行音乐给高校学生带来的影响

  流行音乐的内容生动形象,节奏朗朗上口,是受广大年轻人喜爱的一种音乐形式。从其内容上来看,歌词并不过度关注社会时事新闻,主要以抒发个人感情为主,比较贴*我们每个人的*时生活;形式上也较为简单,往往是几个旋律往返重复,较少复杂的音律,形式也较为单一,但其表面宣传较为花哨,能够迅速吸引住人们的眼球[2]。当然流行音乐对受众的要求也不高,不需要他们都接受过专业的音乐培训和突出的音乐素养,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对欣赏流行音乐,这对消费者来说更容易消化,满足消费者中较低层次的娱乐需求。那么流行音乐进入学生群体中,会给高校学生带来哪几个方面的影响呢?下面我们来简要分析一下。

  (一)流行音乐对高校学生的积极影响

  首先,流行音乐可以丰富学生们的课间闲暇和*时学校生活。流行音乐往往都是紧跟时代潮流的发展而产生出来的,其强烈的时尚感和娱乐性可以帮助学生在闲暇时间缓解学*压力,调节生活节奏,消除他们整日学*的疲惫,使他们在听音乐的过程中能够身心愉悦[3]。其次,也正是由于流行音乐的无门槛的的她点,每个人及时流行音乐的聆听者,也可以转身一变,成为流行音乐的创造者和演唱者,这也就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他们从最初的音乐欣赏者成为音乐的参与者。高校学生正处于青春热血的年纪,他们充满激情与活力,他们也渴望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台来展现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当前环境下的流行音乐就成了最佳选择,,他们可以通过流行音乐来抒发自己内心中的感情来描述自己与歌词内容相符的精力,来表达自己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将流行音乐作为自己享受生活的方式之一,赋予它成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可以说流行音乐的发展为每一位学生构建了一个可以根据自己的内心想法来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艺的*台。

  (二)流行音乐带给高校学生的消极影响

  首先,大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心理健康在上都会受到流行音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严格意义上来说,流行音乐是商业活动发展的产物,通过现代传媒的媒介手段明显的追求商业利益的一种大众音乐文化,所以很多流行音乐都包含了商业性的文化元素,作品中的音乐素养就会减轻很多。在这样的大趋势背景下,很多音乐制作公司和歌手都不再注重音乐作品的质量,甚至是脱离了音乐的本质,完全不具有深刻内涵和精神意境[4]。过于表面化和肤浅化,完全是只为了盈利而创作的音乐作品,不再是能作为人们精神寄托的载体。依靠大众传媒的*台将良莠不齐的流行音乐作品“泼水式”地传播给学生群体,对学生的审美素质的提高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也不利于大学生美学观、道德观的形成,若学生过于较真,甚至还会对学生的精神和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其次,流行音乐还可能会阻碍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在商业价值的刺激下,不少的流行音乐作品只顾着盲目逐利而将艺术的独立性完全遗失掉,缺乏醇厚的文化底蕴和健康的审美价值,甚至出现了大部分的音乐作品为迎合部分人群的低俗趣味、追求刺激化而采用虚幻、腻味和黄赌毒等敏感字眼,完全脱离生活实际,缺乏真情实感,在法律的边缘不断试探,不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管,整天陷入一种不切实际的情感幻想中不能自拔,长期这样就会出现精神萎靡、思想消沉、情绪低落的状态,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对其以后步入社会也产生了困难,严重的甚至挑战法律的威严走上不归路[5]。同时,流行音乐也不像古典音乐、民族音乐一样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可以给学生以深刻启迪,产生极高的教育意义,其娱乐性已经占领流行音乐的主要内容,很少能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当前高校音乐教育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教育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的综合素养,让学生成为新时代下的全面型优秀人才,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学生应该在高校音乐教育课堂提高自身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是素养,形成健康积极的心态,这不仅是学生所需,也是高校音乐教育的主要教学任务。可以看出,注重高校音乐教学的发展不仅仅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健全大学生人格和培养其综合素质的必然途径。但是目前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还存在着颇多问题,由于在大学之前的时期,家长、学校和学生自身都不怎么注重音乐课堂的教育,导致大学生整体的音乐水*参差不齐,审美意识也为得到过专业的强化,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不可忽略,就是当前流行音乐对学生的影响比较大,导致学生偏向这种肤浅化的音乐形式,不怎么愿意主动接触民族音乐和古典音乐,未接受蕴意丰富的音乐形式的熏陶,呆滞大学生的音乐素养偏低,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阻碍了高校对音乐课程实施改革的步伐。第一,高校音乐教育的设施以及设备较为落后,不能满足当前教育内容。例如,在音乐课堂上经常会用到音频设备、影响设备播放音频、视频开拓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知识面,这就要求学校能够提供完整优质的设备,才能保证现代课堂上的音乐教学顺利进行[6]。但是,目前我国的高校招生计划不断地扩增,而教育资源的发展却跟不上招生人数的扩增,局势开始日益紧张,教学设备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显得相对匮乏和落后,尤其是在高校教育中,大学生正处于渴望知识、向往高质量教学的年纪,匮乏的教学设备完全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心理和需求,例如在现代的教育环境中,很多高校在开展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课程时,往往是将几百人学生集中在一个大教室中进行集体教学,开展大课堂教育,其中甚至是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系别一起上课,严重影响了音乐教学质量,不能使学生区别性的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也使高校的音乐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大大降低了。第二,高校音乐教育中教师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在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音乐教师资源比较匮乏,进而导致了现有教师的教学压力增大。现教学阶段中,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步入高校后,高校领导仍然未完全重视起音乐的教学,这样就直接导致了高校音乐教育师资力量的缺乏,在现实教育中,普遍都会存在一人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的情况,例如音乐专业的老师一方面担任着该专业学生的专业课堂的教育,也许另一方面又要在几百人的大教室讲解音乐公共课,就算是大学课堂教育相对中学轻松,但教师毕竟个人精力有限,课程繁多只会让教师精神疲惫,课堂效果不佳,不利于发展音乐教育。在此同时,随着新时代的发展,高校也是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水*,力求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育模式,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环境下发展的综合型人才,这也就对音乐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每期末进行教师考核时,不仅仅要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定,也要看教师的科研成绩[7]。音乐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必须在日常中长时间训练和学*,不断积累音乐的专业知识,才有可能产生质的改变,做出实质性的音乐作品。这也就要求音乐教师不仅仅要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还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学*新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存,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涵养,这也就给高校的音乐教师带来了较大的压力。第三,整体来看,学生的质量下降。在新课改之后,高校的招生人数不断扩增,规模不断增大,高校的学生人数急剧增加,而整体质量却有所下降。如今高校中的很多学生对音乐缺乏理解力和学*的兴趣,在传统模式的影响下,他们还是觉得音乐教育可有可无,这就加重了音乐教师的教学困难。老师在进行教学任务时往往要在学生身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阻碍了课程的进度,影响教育质量。

  四流行音乐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重视主流音乐的价值观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意义

  目前我国音乐教育的重点还应是主流音乐,充分调动起主流音乐对大学生教育的积极作用,不能将对大学生的音乐教育责任完全放在流行音乐上面。但是流行音乐也不是完全不可取,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当下实际情况取其精华舍其糟粕,将社会中的音乐热点添加进课堂。对不同时代的歌曲进行分类整理,让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音乐内容和形式的演变,掌握更加系统、全看的音乐知识和理论。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音乐曲目时,引入该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活简史和当时的音乐环境等内容,加深学生对该作品的理解,也可以引进多种音乐形式,让学生在相互比对之下学会正确的欣赏音乐的方法,提升其音乐价值观。

  (二)摆正流行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并合理疏导

  流行音乐包含内容繁多且传播范围广泛,风格时尚紧跟社会流行因素的发展,可以吸引学生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热情,可以营造出一种轻松活跃、灵活多变的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在活跃身心的状况下提高对音乐的学*效率。所以,在高校的音乐教学中,我们要正确看待流行音乐,不要一味的排斥忽略其音乐内容。流行音乐中也是有一定的歌词内容值得我们去品味去学*的。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内容将流行音乐引入教学课堂,避免正式的音乐形式过于枯燥乏味。通过积极向上的音乐内容的熏陶,培养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三)改革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音乐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在如今的音乐课堂教育中,应该改变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调整和完善音乐课堂设置环节,并注重实践的发展。让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掌握音乐知识,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不仅仅在课堂上就可以培养学生的编曲创作能力,学校社团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如音乐社团可以安排音乐剧的穿做和演出,由学生来担任整个活动的策划,也可以向学校申请聘请优秀的乐团来学校进行学*交流,共同演出,为学生营造出健康积极向上的音乐学*氛围。

  五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流行音乐通过各种媒介*台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高校学生正是流行音乐的主要受众人群,参考实际情况,将流行音乐引入到高校教学中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这也是音乐形式多元化的必然结果。但流行音乐的质量良莠不齐,对学生的影响也不单一,这就要求高校在引入流行音乐时能够合理疏导,准确辨别优劣,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为社会培养高素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三川.流行音乐背景下的高校音乐教育改革探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4(1):72-74.

  [2]张时俊.流行音乐背景下的高校音乐教育改革探究[J].音乐时空,2015(21):70-70.

  [3]胡曦.探究流行音乐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改革[J].求知导刊,2015(18):87-88.

  [4]彭雪帆.基于流行音乐背景的高校音乐教育改革[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5):61-62.

  [5]文哲.浅析流行音乐背景下的高校音乐教育改革新途径[J].戏剧之家,2016(9):99-99.

  [6]李媛.探析流行音乐背景下的高校音乐教育改革[J].音乐时空,2014(14):144-144.

  [7]陶俊丽.流行音乐背景下的高校音乐教育改革[J].考试周刊,2017(50):142-142.

  作者:郭中兴 单位:青岛滨海学院

分析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论文2

  摘要:在新时代来临之际,在逐渐兴盛的地方音乐文化产业化的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需要作出怎样的调整?如何将高校音乐教学与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相联系?本文拟先介绍当下各地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继而探讨地方音乐文化产业化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音乐文化产业;音乐与社会实践

  高校作为我国教育与培养音乐人才的摇篮,担负着培养能够适应新时代文化发展要求的音乐人才的责任,同时也是音乐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因此,如何在新时代文化发展的要求之下,在文化产业洪流发展的背景之下,将高校音乐教育的优势发挥到地方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之中。如何将音乐教育与音乐市场对接、如何创新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从而实现音乐教育音乐产业的有机融合。这将是每一位高校音乐教育从业者需要面对与思考的问题。

  一、地方音乐文化产业化的背景与现状

  作为文化产业中重要的部分,*年来音乐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在文化领域或是经济领域中,所占比重与分量都在逐年增加,如此这般音乐产业的发展势头引起了各界人士、学者的关注。音乐文化发展趋势的由来,一方面是*音乐教育发展本身已完成了阶段性的成果,并逐渐走向成熟。另一方面,也与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逐渐增加密不可分。不单单是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杭州、宁波、苏州等城市这些年在音乐文化发展上也得到显著的成果。这些城市积极建立音乐厅、音乐会馆、组建交响乐队,从而发展自身的城市音乐文化。但是就全国范围而言,目前依然有许多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首先,发展区域失衡。从全国范围来看,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心依然以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为主。例如北京已将文化创意产业列为支柱型产业,朝着“创意产业之都”迈进;上海也将文化产业发展列为主要发展目标当中。*些年深圳、长沙、成都、南京、杭州、宁波等城市也开始大力推动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但大部分城市仍处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其次,人才储备不足。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是自2000年之后才逐渐发展而成的新兴领域。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虽已产生一批优秀的音乐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但整体而言仍存在人才储备不足的情况。从对音乐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音乐文化产业具体发展内容的规划,再到市场经济中音乐文化产业的实际操作与运行,均需要优秀的音乐专业学*者的参与。此外,音乐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对音乐专业的学生们也提供了更多新的要求。与之相对应的,作为音乐输出的主要场所——高校,在音乐教学上也存在着与实际音乐文化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不相适应的方面。主要体现为:一是音乐系课程普遍公共类科目较多,交叉学科课程较少。二是音乐专业类课程设置仍需改进。一些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如即兴伴奏、钢琴教学法、声乐教学法、歌曲作法都是从大三以后才开设。从时间安排上看有些滞后,导致学生工作中动手实践能力差。三是课程考查重理论而轻实践。因此,这也为音乐文化产业化趋势的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高校与音乐相关企业间的沟通与交流仍显不足。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其实质是“音乐如何作用于社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方向、行业领域。因此,与之相伴的是高校需要更多的与音乐相关企业进行沟通,开创合作项目。将实践带入高校,将高校的教学成果活用与实践之中,继而达到相互并进增长的最终目标。

  二、高校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关联性

  1。高校作为音乐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是大学生音乐文化产业意识学*的“孵化器”。多项研究证明,音乐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地“孵化”出人的创意能力。学生通过音乐教育,在提高视觉认知能力的同时,产生创造认识情感,并根据自己的创意选择相应的音乐语言、音乐表现手段和方式加以表达,能够促进自身创造力的发展与提高。因此,在高校音乐教育的环境中,音乐教师开发以发展学生创意为本的音乐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加强表达创意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音乐的手段与方法解决普遍性问题,真正达到提高创新能力、发展能力的目标。2。高校音乐教育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起搏器”。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以科技为支撑,以知识产权的开发与运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智慧主导型战略产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后,全国各地纷纷出台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规划,以更好地促进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3。改变思维的音乐教育是实现创新国家目标的“助推器”。创新精神是决定所有国家在21世纪成功的最重要因素。21世纪的科技创新将奠基于文化的基础上,与高感性相结合的创意产业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音乐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创新发展我国音乐文化产业,也可大大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从这个方面说,改变思维的音乐教育是加速实现创新国家目标的“助推器”。这一点不仅仅是在教学课程上改变、同时对高校音乐教学的从业者——每一位音乐教师的也提出新的要求。教师自身要积极地学*、不断地更新音乐知识、新的音乐文化思想,从而才能够带给学生最新的、具有创新内容的音乐教育。每一个个体、群体在音乐教育问题上都应放弃旧的*惯性思维,转而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进行思考。

  三、高校音乐教育与地方音乐文化产业的相互促进

  1、创新教学方法。一是汇集教学案例。高校应当汇集国内外通过音乐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意、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听觉认知能力与创造力目标的教学案例。这些案例在教学中可以突破以往程式化音乐教学的藩篱,取得音乐教学的新进展。二是鼓励创新。高校音乐专业教师应注重营造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多种发展的可能性。三是开拓研究领域。要从音乐文化产业化发展角度出发开拓学校音乐教育研究的新领域,突破以往单纯从音乐教育学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的局限,提供融艺术学、教育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脑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为一体的交叉学科教学研究方法。四是注重音乐实践。学校应积极为学生提供能够参与实践的机会,为他们创造能够实现各自想法的*台。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以及对实践的参与意识。

  2、培训创意师资。地方高校教师创新精神的形成是从认识到行为的内化过程。培养创意师资要做到:一是采取社会实践“育”。音乐实践可以丰富教师的视觉、触觉和听觉的审美经验,使教师获得对音乐学*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音乐教学素养。教师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经常参与音乐活动,可以激发创意,充分了解音乐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二是参与创新团队“激”。创新团队可以聚集有相同兴趣的爱好者,通过这种团队的组成,使得其成员能够更好地沟通与协作。音乐教师参与这些团队,不仅可以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而且对于提高音乐分析能力、激发研究兴趣都有很大帮助。三是立足本职岗位“炼”。大学可采取“课题式研究、项目式管理、台账式督导、绩效式评价”方式强化音乐教师的本职管理,促进他们自我负重、加压创新。教师可主动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开发相关教材和教学方法,从而激发潜能,增长才智。四是选送人才外出“学”。选送优秀的音乐教学师资到开展文化创意课程好的高校学*,使其广泛接触到更多专业学科知识和音乐前沿学术大师,这对于他们焕发创新意识、积蓄创意才能、创造创意作品、产生经济效益都有现实的意义。

  3、开设创意课程。音乐课程的设置要科学合理,才能满足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实践中要做到“四措并行”:一是开发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音乐课程资源,设立音乐与营销、管理方向和创新方向等多学科交叉的选修课。通过音乐选修课的开设,破解创意过程,尝试解决方案,并验证其有效性。二是选定一些通过音乐教育可以迁移到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加以培训,以培养大学生既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又具有创新能力和鲜明的个性。三是举办系列专题讲座,教育学生在学*音乐的同时,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创造出新颖独特的音乐类产品。四是组织创意大赛,如举办歌曲创作、即兴伴奏等比赛。学生在参赛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学*兴趣,体会专业价值,找到学*动力,还能增强创新意识,有利于打造“创意校园”。4。强化校企合作。企业教育在音乐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学生到企业实*期间,可以了解企业的技术、理念、规范和运行,有利于商务思维的形成。高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时,要积极探索构建一个*主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校企互动的和谐而富有新时代特征的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新模式,让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专业文化有效融通,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一是高校要将一些企业纳入音乐创新人才培养的定点实*单位,为学生实*实训建立起更多更好的*台。音乐专业学生毕业前到企业实*实训,能将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生产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接地气”创造出符合企业及社会的音乐产品。二是高校可以根据地区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持续更新并制定符合当地音乐文化特色的音乐课程、教育方案,以此培养适合当地音乐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四、以高校音乐教育为媒介沟通传统音乐文化与地方音乐文化产业的联系

  在地方音乐文化产业化的发展背景下,高校不仅仅在音乐教学的课程内容、教学环境、师资力量上进行调整,除此之外为发展地方高校音乐教学的特点、以及弘扬各地区、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还应当以高校为媒介沟通传统音乐文化与地方音乐文化产业的联系。例如河南地区,有着悠久的古代音乐历史,丰富的音乐遗产与多彩的民间音乐。如何在新时代更好地发展传统音乐文化,我们意识到必须要靠当代先进的技术、方法以及新的理念。高校的音乐教育发展,如何与地方音乐机构的合作、与更高一层艺术院校的合作、与地方音乐企业的合作,这些都是值得去探索与实践的路径。高校的音乐教育,一方面是对传统音乐文化在抢救、保存、传承上提供音乐技术、理论上的支持,将优秀的传统音乐请进校园、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进行传承。另一方面,是学生学*音乐、发展个人音乐个性,以及培养音乐实践能力的场所。作为沟通传统与现代、沟通学生与社会的媒介,如何在其中发挥高校最大的作用?笔者认为,首先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要以立足地区传统文化为根基,积极引领学生学*地方文化传统、弘扬传承地区的优秀音乐文化。另一方面,积极与当地音乐文化机构、音乐企业相合作,特别是联合师生、民间艺人、相关音乐企业、机构,将传统音乐文化以“音乐节”、“音乐周”、“文化汇演”等形式在音乐文化产业的领域中进行实践。通过这样的实践,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其中,既学*了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加强了音乐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对于传统音乐文化、以及非遗的传承人而言,既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到传统音乐剧种、曲目,又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继而为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提供保障。因此,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要要与地方音乐文化产业化相辅相成、更进一步、更紧密的联系,从而互相促进、相互更好地发展。

  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之下,学校要了解社会的需求、了解企业的需求,包括*机关与事业单位的需求。不可闭门造车,而是切实地考察、观察音乐文化的实际发展动向,调整高校音乐教学的具体方案措施。而作为高校音乐教育的从业者,每一位音乐教师,也应该保持对音乐发展的密切关注,自身要不断地汲取、学*,同时转换到课堂中,将最新的音乐知识、最新的音乐思想带给学生。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这个行业本身的发展,同时还带来一种新的思想与理念,那就是如何将音乐与社会有机融合,如何将艺术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连。*些年来,一直呈饱和状态的音乐就业市场,也将在“新思路”的引领下得到新的拓展。我们应该意识到,从更加宽广的角度来看待音乐的发展,以及探索音乐艺术在社会、人们的生活中更多实践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曾遂今:《关于音乐传播链上的音乐文化产业思考》,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3年第1期

  [2]刘铁光:《*音乐文化产业的困境与出路》,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3]*宁:《促进河南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途径分析》,学*论坛,2015年第7期

  [4]姜楠:《回眸思考展望——对我国音乐产业发展的再审视》,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5]史艳、张丽:《高校音乐文化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经济论坛,2011年第3期

分析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论文3

  一、当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现存问题

  (一)学生素养不统一

  但是随着学生数量不断涌现,学生音乐素养基础、钢琴基础的情况产生较大的差异性,有的学生从小开始学*钢琴,基础功底扎实,而部分学生由于自身个人发展原因,学*钢琴时间较短,因此就导致了学生之间的钢琴基础和音乐素养的差距不断拉大。

  (二)教学模式与资源滞后

  当下的钢琴教学中,教师更多的还是沿袭旧有的钢琴教学模式,注重技能的教学,而在教学的理念、课程内容的丰富设置、文化修养、方式的多样化和评价方式的合理化上缺乏突破,不能满足多变的学生教学情况。同时教学的设备也较为老旧,虽然有部分的更新,但是并不能在设备得到充分全面地引入新装备,从而教学资源在数量上和品质上都有所缺乏。

  (三)缺乏教学理论体系

  在教学内容中过分的重视钢琴表现的技艺,忽略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对钢琴全面系统的知识理论体系建设。对于钢琴相关理论知识、文化知识缺乏有效地教授,学生们更多的只是纯技能的钢琴演奏者,而缺乏对音乐本身文化内涵的体会,同时教学内容的随意性也较大,缺乏有效全面系统的教学,教学缺乏科学性。

  (四)教师资源匮乏

  学生钢琴学*中,教师水*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品质。教师不仅要懂得钢琴技术的表现,对于钢琴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音乐相关的文化也要有深入的了解,了解音乐背后的文化底蕴,让钢琴教学不仅仅是技术教学,更多的是艺术欣赏力、表现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而现有的教师资源十分匮乏,一个老师需要教授大量学生,没有办法达到精细化教学的效果。同时由于音乐专业的人才就业渠道逐步广泛,特别是我国艺术领域蓬勃发展的今天,因此较少的高端人才愿意在学校进行教学工作,导致学校的师资水*发展有限,教师队伍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

  二、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应对策略

  (一)完善健全教学大纲

  让钢琴教学相关音乐艺术学*内容进行完善的知识体系建立,让钢琴的技术、技巧、理论、文化知识、艺术修养教授进行有效的综合整理,加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完整性。科学的按照教学分级对课程进行有效的安排,将不同阶段学*的目的、重点进行有效的拟定,并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和内容。避免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同时要兼具学生整体的钢琴基础情况。

  (二)教学模式的科学化改善

  对于钢琴学*的基本内容进行大课堂的机体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率。针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及学成就业方向考虑,专业教师除了为学生科学地讲述钢琴学*的基本方法以及形成学生规范、正确的学*能力外,更应该把钢琴教学法渗透到课堂中,不仅要会学、会练,更要会教。对于学生的个体情况,要进行学生水*的评估,而后进行小组划分学*,让水*一致的学生进行小组个性化学*,除了针对学生能力的弱点进行有效的弥补,还可以在课堂中安排学生互相教学,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提升学*效率;对于水*较高的学生可以采用一对一的、个性化的拔高教学,让其钢琴演奏能力有更进一步的提升,符合其自身对个人钢琴能力提升的要求。避免笼统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对于钢琴学*的基本内容进行大课堂的机体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率,为学生讲述钢琴学*的基本性方法,形成学生正确的学*能力,做出高校钢琴学*的基本任务要求。

  (三)强化钢传统钢琴教学优势

  钢琴教学的传统教学有着诸多教学优点,因此需要吸取精华予以继承。要强调学生节奏感、歌唱艺术、记忆力等能力的培养。基础的节奏感训练需要贯穿教学始终,要让节奏感具有伸缩的灵活特性,在作品学*之前要注重对其拍号的全面掌握体会,充分理解音乐作品所要传达的情感以及钢琴主体所应该表达的意义。懂得音乐作品的旋律,其音调的走向、情感表达的波动等,指导学生懂得钢琴歌唱旋律的特点以及情感因素,通过这种方式来更加表现钢琴音乐的情感表达。强化学生的视听、逻辑和动作的记忆力训练,对节奏、音等技艺进行强化训练,可以加入短句的模仿歌唱来帮助其记忆力训练。

  (四)注重钢琴的理论课程学*

  加强学生的理论课程学*,对钢琴的整体知识有全面认识,让其对于不同音乐有更深入的历史文化了解,以及演奏方式,从而有效表现不同音乐风格。特别是师范类的学生,对于钢琴理论知识的了解更加不可缺少,充分地了解音乐作品和钢琴背后身后的文化底蕴。


上市并购知识:史上最全IPO审计的财务问题及其规范方法 (菁华3篇)(扩展3)

——企业上市需梳理的11大财务规范问题「附案例」 (菁华5篇)

企业上市需梳理的11大财务规范问题「附案例」1

  成本费用直接影响企业的毛利率和利润,影响企业的规范、合规性和盈利能力,其主要关注点如下:

  首先应关注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是否规范,核算政策是否一致。拟改制上市的企业,往往成本核算较为混乱。对历史遗留问题,一般可采取如下方法处理:对存货采用实地盘点核实数量,用最*购进存货的单价或市场价作为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等的单价,参考企业的历史成本,结合技术人员的测算作为产成品、在产品、半成品的估计单价。问题解决之后,应立即着手建立健全存货与成本内部控制体系以及成本核算体系。

  费用方面,应关注企业的费用报销流程是否规范,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票据取得是否合法,有无税务风险。

  对于成本费用的结构和趋势的波动,应有合理的解释。

  在材料采购方面,应关注原材料采购模式,供应商管理制度等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价格形成机制是否规范,采购发票是否规范。

企业上市需梳理的11大财务规范问题「附案例」2

  能够持续盈利是企业发行上市的一项基本要求,从财务会计信息来看,盈利能力主要体现在收入的结构组成及增减变动、毛利率的构成及各期增减、利润来源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等三个方面。

  【点评】

  从公司自身经营来看,决定企业持续盈利能力的内部因素——核心业务、核心技术、主要产品以及其主要产品的用途和原料供应等方面。

  从公司经营所处环境来看,决定企业持续盈利能力的外部因素——所处行业环境、行业中所处地位、市场空间、公司的竞争特点及产品的销售情况、主要消费群体等方面。

  公司的'商业模式是否适应市场环境,是否具有可复制性,这些决定了企业的扩张能力和快速成长的空间。

  公司的盈利质量,包括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对关联方是否存在重大依赖,盈利是否主要依赖税收优惠、*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客户和供应商的集中度如何,是否对重大客户和供应商存在重大依赖性。

  【案例】

  某公司创业板上市被否决原因:其主营产品为药芯焊丝,报告期内,钢带的成本占原材料成本比重约为60%。最*三年及一期,由于钢材价格的波动,直接导致该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在18.45%~27.34%之间大幅波动。原材料价格对公司的影响太大,而公司没有提出如何规避及提高议价能力的措施。

  某公司中小板上市被否原因:公司报告期内出口产品的增值税享受“免、抵、退”的政策,2008年、2007年、2006年,出口退税金额占发行人同期净利润的比例肖分别为61%、81%、130%,发行人的经营成果对出口退税存在严重依赖。

  某公司创业板上市被否原因:公司三年一期报表中对前五名客户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9.02%、70.57%、76.62%及93.87%,客户过于集中。

企业上市需梳理的11大财务规范问题「附案例」3

  税务问题是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在税务方面,*证监会颁布的主板和创业板发行上市管理办法均规定:发行人依法纳税,各项税收优惠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发行人的经营成果对税收优惠不存在重大依赖。

  企业执行的税种、税率应合法合规。对于税收优惠,应首先关注其合法性,税收优惠是否属于地方性政策且与国家规定不符,税收优惠有没有正式的批准文件。对于税收优惠属于地方性政策且与国家规定不一致的情况,根据证监会保荐代表人培训提供的审核政策说明,寻找不同解决办法。

  纳税申报是否及时,是否完整纳税,避税行为是否规范,是否因纳税问题受到税收征管部门的处罚。

  【案例】

  上海某公司创业板上市被否决原因:2006年纳税使用核定征收方式,不符合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而未予纠正。

企业上市需梳理的11大财务规范问题「附案例」4

  不可否认的是,*相关机构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越来越严格。主板及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均对发行人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明确规定。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4月《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等18项应用指引以及《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颁布,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因此企业应按照相关要求,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并严格执行。

  【案例】

  某公司就曾因内部控制缺陷而在创业板上市时被否决:报告期内子公司——北京富根智能电表有限公司在未签订正式合同的情况下,即向山西省电力局临汾供电公司大额发货;同时对其境外投资的*壤公司未按合营合同规定参与管理。发审委认为申请人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缺陷。

企业上市需梳理的11大财务规范问题「附案例」5

  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方面,*证监会颁布的主板和创业板发行上市管理办法均作了禁止性规定,包括不存在重大偿债风险,不存在影响持续经营的担保、诉讼以及仲裁等重大或有事项;不存在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进行违规担保的情形;不得有资金被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以借款、代偿债务、代垫款项或者其他方式占用的情形。

  【案例】

  如某公司创业板上市被否决原因:控股股东在报告期内持续以向企业转让债权、代收销售款方式占用企业大量资金。


上市并购知识:史上最全IPO审计的财务问题及其规范方法 (菁华3篇)(扩展4)

——史上最全的英语语法知识 (菁华3篇)

史上最全的英语语法知识1

  that 指人或物在从句中作主语,宾语或表语

  which 指物在从句中作主语,宾语或表语(作宾语时可以省略)

  who 指人在从句中作主语,宾语或表语

  whom 指人在从句中作宾语

  whose 指人或物在从句中作定语

  as 指人或物在从句中作主语,宾语或表语

  but 指人或物在从句中作主语,宾语或表语

  注意:指物时,whose+名词=the+名词+of which或 of which+the+名词

  as 的用法

  常用于下列结构:such…as; so…as;the same…as; as…as

  注意:the same…as 表示同一类,不同一个

  the same…that 表示同一个

  as与which的区别

  1. 位置不同

  as可放在主句后,主句前或主句中间;which只能放在主句后。

  2. as起连接作用,表达说话人的观点、看法,并指出主句内容的根据或出处,意为“正如,正像”。

  Which相当于并列句,可以用and this来代替,意为“这一点,这件事’”。

  注意:as常用于下列结构:as we know/ as is known to all, as we all can see, as has been said before/above,

  as might be excepted, as is often the case, 一般不能用which代替as。

  3. 在从句中作主语时,which既可作系动词be的主语也可作实义动词的主语,而as只可作系动词be的主语。

史上最全的英语语法知识2

  1. 当介词放在关系代词之前时。

  2. 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

  3. 当关系代词指整个主句的概念时。

史上最全的英语语法知识3

  1. when时间状语

  注意:It/Ihis/That + be + the first/ second/ last time that… 只能用that,that可以省略,从句用相应的完成时。

  2. where 地点状语

  注意:当先行词为模糊的地点时,如point. Situation, case, position, stage, scene, spot, activity, family, job等名词时用where.

  3. why 原因状语 先行词为reason。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