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知识 30句菁华

首页 / 知识 / |

1、*位于亚洲东部、太*洋西岸,它的版图被形象地比作一只头朝东尾朝西的金鸡。

2、*陆地面积约960万*方公里,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3、*领土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

4、*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5、*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6、*领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7、*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船舶避风和停靠。

8、*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9、辽东半岛是*最大的半岛,山东半岛是*第二大半岛。

10、与*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5个。

11、西南面同*相邻的国家有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

12、新疆*尔族自治区是*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它位于*的西北部,其人民*所在地是乌鲁木齐市,简称为“新”。

13、有“古代历史的博物馆”之称的陕西省,是古代秦国的所在地,所以称“秦”或“陕”。

14、陕西省人民*所在地西安市(古称长安),是我国著名的“千年古都”。

15、内蒙古自治区横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简称“内蒙古”,人民*所在地呼和浩特市,意思是“青色的城市”(右图)。

16、辽宁因省内有一条辽河而得名,简称“辽”,人民*所在地是沈阳市。

17、同缅甸、老挝、越南相邻的*西南边疆省份是云南省,简称“滇”或“云”。

18、贵州省出产的茅台酒被列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也是*的国酒。

19、山东省人民*所在地济南市,是*著名的“泉城”。

20、天津市是首都北京的门户,简称“津”,是全国著名经济中心。

21、*五大经济特区是,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以及海南省。

22、海南省是*最大的经济特区。

23、根据最新人口资料,1999年*总人口约为12亿(未包括港、澳、台)。

24、*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25、在世界上,*均每5个人中就有1个*人。如果全*人手拉手站成一列,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

26、河南、山东、四川等省人口数量超过8000万人。

27、*华侨、华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

28、汉族与其他的少数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29、藏族主要分布在*、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地区,人口约459万。左图为现代*。

30、白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人口有160多万。主要节日有“三月街”和“火把节”。


*地理知识 30句菁华扩展阅读


*地理知识 30句菁华(扩展1)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 30句菁华

1、东北三省积雪期长,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2、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原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鸭绿江和图们江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北部黑龙江是中俄两国的界河。中间位东北*原。5、东北三省气候冷湿。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长冬无夏,只有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3、东北*原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这里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4、开荒使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生态问题)。现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措施)。

5、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这里依托丰富的资源,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6、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不同,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

7、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

8、世界上发达国家共有20多个,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包括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亚洲的日本。

9、发达国家主要出售轿车,轮船,飞机和高档日用品,赚到的钱多。

10、全世界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0多个国家。

11、从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于亚洲东部太*洋的西岸。

12、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13、台风:夏秋季节

14、沙尘暴:在干燥的春季多发生。

15、洪涝:夏秋季节

16、黄土高原的黄土结构疏松,多空隙、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1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减产;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还向黄河输送了大量的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的困难。

18、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19、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多发自然灾害。

20、黄土高原的治理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结合的方式;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另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解决人地矛盾,也是根本的治理措施。

21、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22、我国长江沿江地带有上海、南京、武汉和重庆汽车摩托车基地,构成了沿江汽车工业走廊。

23、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

24、酸雨使一种大气污染的现象,PH值小于5.6的降水成为酸雨,酸雨对水土、植物、建筑物造成腐蚀性危害。我国主要的酸雨区有西南、华中、华东酸雨区,其中华中是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区域。

25、三北防护林地跨西北、华北、东北,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生态防护林。

26、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常年高温多雨);

27、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印度半岛大部分);

28、热带沙漠气候;(印度中下游;巴基斯坦以热带沙漠为主);

29、温带大陆干旱、半干旱气候;

30、小部分为地中海气候;


*地理知识 30句菁华(扩展2)

——俄罗斯地理知识点 (菁华3篇)

俄罗斯地理知识点1

  对于世界人口的增长知识,我们做了下面的知识讲解。

  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特别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欧洲为2%;亚洲为15%;

  北美洲为10%;南美洲为17%;大洋洲为14%;非洲为27%。

  以上对世界人口的增长知识的内容讲解学*,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哦。

  下面是对铁煤石油的分布知识的讲解学*,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知识。

  铁煤石油的分布:

  世界上铁、煤、石油的分布情况如下:

  (1)世界上的铁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马西、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这七个国家的铁的储量约占世界的90%。

  (2)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在世界各国中,煤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美国、俄罗斯等国。

  (3)世界上石油资源的分布很集中,中东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还多。主要输往日本、欧洲和北美洲等地。

  通过上面对铁煤石油的分布知识的内容讲解学*,希望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学*,相信同学们会学*的很好的哦。

俄罗斯地理知识点2

  关于大自然的总调度室知识的`学*,希望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讲解内容。

  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森林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含蓄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等作用。所以,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节室”。世界有森林面积40 亿公顷,主要在以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全球森林资源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通过上面对大自然的总调度室知识的讲解学*,希望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学*,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的更好。

  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是对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知识的内容讲解学*。

  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

  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存在形式。

  陆地水又有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泽水、河水和生物水等多种存在形式。地球上的水

  总量很多,但是 96%以上的是海洋水。在淡水资源中,冰川中储存的水量最多,现在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水(淡水湖的水)和部分地下水。保护水资源,主要途径有: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淡化海水,扩大淡水来源。

  上面对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知识的讲解学*,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会好好学*的吧。

俄罗斯地理知识点3

  1、首都为莫斯科。

  2、俄罗斯的主要地形自西向东依次为东欧*原、西西伯利亚*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3、俄罗斯境内的伏尔加河为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贝加尔湖为世界上最深的湖,是一个淡水湖。

  4、俄罗斯地处中高纬,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长而寒冷、夏天短而温暖。

  亚洲部分的西伯利亚地区是冬季冷空气的源地,年*均气温低。

  5、在图上找出俄罗斯主要的河流: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均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6、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在图上明确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的位置。

  俄罗斯的工业都临*资源丰富的地方布局,主要工业区有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等,能在图上找出来。

  7、俄罗斯交通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海洋和管道运输业都很发达。

  归纳总结:交通线在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分布不*衡。


*地理知识 30句菁华(扩展3)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菁华6篇)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1

  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

  3.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 4.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

  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2

  ⑴划分依据:经济发展水*的高低

  ⑵分布:

  ①发达国家: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②发展*家:共150多个,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属于发展*家。

  ⑶发达国家大部分位于北半球,称之为“北方”;发展*家决大多数分布在南半球,称之为“南方”。

  ①南北对话:发展*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

  ②南南合作:发展*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⑷发展*家快速发展的经济:印度的软件业,*的航天业、核工业。

  国际合作

  ⑴经济联系:发达国家需在发展*家购买原料、出售产品;发展*家则需要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设备、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⑵世界的主题——和*与发展:国际政治与经济合作

  ⑶重要的国际组织

  ①联合国: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成立于1945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由*、英国、美国、俄罗斯、法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目前的联合国秘书长是来自于韩国的潘基文。

  ②世界贸易组织:英文缩写WTO,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主要职能是“减少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限制,控制和减免关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在2001.12.11加入世贸组织。

  国家和地区

  ⑴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⑵地区: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例如北美洲的格陵兰地区,是欧洲国家丹麦的属地。

  ⑶分类

  ①从面积上:大国与小国

  ②从人口方面:人口大国(如*、印度)与人口小国(如大洋洲的岛国瑙鲁)

  ③从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

  ⑷世界上最大国家俄罗斯:1707万*方千米;最小国家梵蒂冈:0.44*方千米;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⑸重要概念

  ①国界:地图上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线;

  ②国语界划分依据:自然界线(山脉、河湖、海洋)、数理界线(经纬线)、人文界线(民族、语言、宗教)

  ③领土: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

  ④我国的领土:960万*方千米(陆地)+300万*方千米(海洋)

  1、降水与生活

  ⑴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⑵测量:测量降水的工具是雨量器,表示降水量大小的单位一般为毫米。

  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降水影响交通、农业生产等。

  2、降水的季节变化

  ⑴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情况。

  ⑵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水、三柱形

  ⑶主要降水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3、降水的分布

  ⑴等降水量线:降水量相同的点的连线。

  ⑵表示:世界各地降水量的不同,通常用等降水量图来表示。

  ⑶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⑷分布特点:

  ①赤道附*降水量较丰富,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③在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降水较少;

  ④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⑸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3

  1、地理区域有许多不同的类型,有的是自然区域,如珠江三角洲;有的是经济区域,如工业区;有的是行政区域,如*自治区。同一个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2、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3、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比较:

  比较项目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均气温(高于0°/低于0°)低于0°高于0°

  年降水量少多

  主要地形*原与高原为主*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河流流量小大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三熟

  耕地类型旱地水田

  粮食作物小麦水稻

  传统交通工具马车船

  传统体育项目滑雪、溜冰赛龙舟、游泳

  4、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以草原、荒漠景观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在盆地边缘出现稀少的绿洲。这一切说明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

  5、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由“高”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显著自然特征是“寒”。

  6、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内蒙古主要是温带草原牧场;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场;青海和*主要是高寒牧场。内蒙古的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的细毛羊,青藏的牦牛、藏绵羊和宁夏的滩羊都是著名的畜种。

  7、除了畜牧业外,在西北地区人们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4

  日本是个岛国,面积不大,领土不多,人口也不多。

  东京:首都。位于关东*原南端,东京湾的西北岸。人口840万,包括郊区人口为1189万多,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以印刷、橡胶制品、皮革制品、精密仪器等最发达。对外贸易多经横滨。

  大阪:日本第二大城市,人口264 万。为大阪工业区的核心,以机器、化学工业为主,造船、石油化学工业也很发达。附*有卫星城10余座。

  名古屋:人口209万。工业发达,年产值仅次于东京和大阪。毛纺织和陶瓷工业居全国首位。横滨:人口277万。日本最大海港之一,是东京的外港。对外贸易额约占全国1/4 。

  京都:人口148万。日本的故都和著名的文化、游览和工业城市。以出产丝织品、艺术陶瓷器及其它手工艺品著名。著名的旅游胜地,体现最传统的日本风情。(去过两次,可还是想去,没办法,中毒了,呵呵。况且还有PP的艺妓JJ呢~~~)

  神户:人口136 万。是日本最大海港之一,是大阪的外港。对外贸易额约占全国3/10 .工业以造船为主。(没去过,只吃过一次神户牛肉的XABUXABU,美味啊)

  北九州:人口106万。扼下关海峡,由门司、八幡、小仓、若松、户(火田)等市镇合并而成,为九州北部重要的工业区和交通中心,门司有海底隧道(长3 4 9 0 米)与对岸下关相通。(感觉那儿的人比东京人好相处些,民风淳朴啊,呵呵)

  横须贺:人口42万。位于东京湾西南岸的三浦半岛,扼东京湾口。工业以船舰制造为主,还有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

  总结:东京是日本的首都,是日本经济,文化,政治,最繁荣的地方,也是人口聚集最集中的地方。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5

  1、天气及其影响

  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天气特点:

  ①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是经常变化的;

  ②同一时刻不同地方天气可能差别很大;即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

  天气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

  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

  天气预报的内容:

  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不同地区云层厚度是不同的,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③风向和风力与风向标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有“北、南、西、东”四个基本方向,风向“北”说明风来自北方;风力是指风的强弱,用风级表示,共分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风向标宽的一头表示风向,箭尾指向风的去向。

  注:风尾所在风杆的一端指向为风向,每道风尾长的代表两级风,短的代表一级风;风旗所在一端为风向,一面风旗代表八级风。

  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6

  1、运用地图说出南极洲所处的位置、范围:地球最南端,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

  2、南极洲的几个世界之最:纬度最高、*均海拔最高、跨经度最多、气候最寒冷。

  3、南极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有“冰雪高原”之称,冰层的*均厚度达2000多米,淡水资源丰富。

  4、南极洲的气候特点:干燥、烈风、严寒。

  5、南极洲矿产资源丰富,植物品种稀少。


*地理知识 30句菁华(扩展4)

——初二地理知识点 (菁华6篇)

初二地理知识点1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复*讲解:地势和地形吧!

  1.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西部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原、丘陵为主。

  3.在*地形图中找出三级阶梯的界线:

  1)第一、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2)第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4.第一级阶梯:*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形主要是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5.第二级阶梯:*均海拔1000——20xx米左右,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6.第三级阶梯:*均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地形以*原和丘陵为主。

  7.我国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有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原(占12%)、丘陵(占10%)

  8.在*地形图上找出我国山脉走向:

  1)东西走向的山脉自北向南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自西向东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3)南北走向的山脉:横断山脉、贺兰山

  4)弧形山系由喜马拉雅山。

  9.在我国的山区常发生的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

  这篇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复*讲解:地势和地形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华北*原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原

  上、中、下游分界城市

  内蒙古的河口

  河南的孟津

  湖北的宜昌

  江西的湖口

  主要支流和湖泊

  汾河

  渭河

  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

  洞庭湖、鄱阳湖

  6.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在内蒙古河口以上为上游,河南孟津以下为下游。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高。长江在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江西湖口以下为下游。

  7.利用黄河水的灌溉在黄河的上游形成了宁夏*原和河套*原(称为“塞外江南”)。

  8.黄河泥沙含量很高的原因是:⑴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2)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旦遇到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9.黄河下游变成地上河的原因是:

  ⑴黄河进入下游*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

  ⑵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淀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10.根治黄河的方法是,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11.长江从湖北枝城到湖南的城陵机一段称荆江被誉为“九曲回肠”,

  12.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一半。长江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

  13.*水量最大的河流——长江;*汛期最长的河流——珠江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

  14.塔里木河的河水主要来自昆仑山、天山等高山的冰雪融水。每年7至9月份为汛期。

  15.我国外流区河流的基本特点是河流多而长,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16.我国内流区河流的基本特点是河流少,水量少,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沿途蒸发和渗漏严重,多季节性河流。

  17.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五大淡水湖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18.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运河

初二地理知识点2

  一、地理位置优越

  (一)地理位置:

  (1)从半球位置看,*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3)从海陆位置看,*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位置的优越性:(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①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②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①面临大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经济联系。

  ②我国西部深入大陆内部,有利于发展陆上交通,加强与中亚、西亚、欧洲等的联系。③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季风气候,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丰富的降水。

  二、疆域辽阔:

  (1)陆地面积约960万*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方千米。陆上边界线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

  (2)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①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的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②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南北跨纬度约为50度,南北最大距离约为5500千米,因而冬季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绿意盎然。)③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④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东西跨经度约62°,东西相差约4个小时,东西最大距离约5000千米,因而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

  (3)我国的临海与岛屿:自北向南依次为: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内海:渤海、E琼州海峡;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4)*的陆上邻国:(14个):F朝鲜,G蒙古,H俄罗斯,I哈萨克斯坦、J吉尔吉斯斯坦、K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N印度、O尼泊尔、P不丹、Q缅甸、R老挝、S越南。(5)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T韩国、M日本、L菲律宾、W马来西亚、Y文莱、Z印度尼西亚。

初二地理知识点3

  一、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

  (1)类型:耕地、林地、草地A(比重最大)

  (2)耕地占世界第四位,林地占世界第六位

  二、几类土地资源的分布:

  (1)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2)草地、难以利用的土地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3)我国三大林区:a东北林区(最大的自然林区);b西南林区(树种最丰富的林区)c东南林区(最大的人工林区)

  三、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①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②山地多,*地少。(山区为山地、崎岖的高原、丘陵地区的统称)③后备耕地资源缺乏。(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

  四、我国土地政策的基本国策: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初二地理知识点4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1、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原和华北*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气候: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我们常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来形容东北三省。

  2、东北三省积雪期长,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3、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1、黄土高原因覆盖着深厚的黄土而得名。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

  2、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跨山西、陕西、河南、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

  3、黄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1)窑洞(2)信天游陕北民歌(3)黄帝陵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

  1、*广场、人民大会堂是首都北京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古城北京的符号,“鸟巢”“水立方”是现代北京的符号

  2、*广场位于北京的市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3、北京的位置:位于华北*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初二地理知识点5

  1.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国土地面积144亿亩。其中,耕地约20亿亩,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9%,林地18.7亿亩,占12.98%,草地43亿亩,占29.9%,城市、工矿、交通用地12亿亩,占8.3%,内陆水域4.3亿亩,占2.9%,宜农宜林荒地约19.3亿亩,占13.4%。

  *耕地面积居世界第4位,林地居第8位,草地居第2位,但人均占有量很低。世界人均耕地0.37公顷,*人均仅0.1公顷,人均草地世界*均为0.76公顷,*为0.35公顷。发达国家1公顷耕地负担1.8人,发展*家负担4人,*则需负担8人,其压力之大可见一斑,尽管*已解决了世界1/5人口的温饱问题,但也应注意到,*非农业用地逐年增加,人均耕地将逐年减少,土地的人口压力将愈来愈大。

  2.类型多样、区域差异显著*地跨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其中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合计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71.7%,温度条件比较优越。从东到西又可分为湿润地区(占土地面积32.2%)、半湿润地区(占17.8%)、半干旱地区(占19.2%)、干旱地区(占30.8%)。又由于地形条件复杂,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原等各类地形交错分布,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区域差异明显,为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难以开发利用和质量不高的土地比例较大*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难以开发利用的。在全国国土总面积中,沙漠占7.4%,戈壁占5.9%,石质裸岩占4.8%,冰川与永久积雪占0.5%,加上居民点、道路占用的8.3%,全国不能供农林牧业利用的土地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6.9%。

  总结:*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这为*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初二地理知识点6

  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交通运输。

  历史上我国著名的四大“米市”是无锡、芜湖、九江、长沙。

  在各种交通运输线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省也有铁路线。

  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

  容易死亡或变质的货物,多采用公路运送。

  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水运、铁路运送。

  农业的生产部门有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主业。

  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有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牧区。

  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分布呈现“南稻北麦”格局。

  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

  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1]”的分布特点。

  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特点

  1、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

  2、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

  3、产品更新换代快。

  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主业为“龙头”产业。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方面要考虑自然环境的差异,另一方面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地理知识 30句菁华(扩展5)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菁华5篇)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1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一、南北气温的差异

  【五个积温带的区别】

温度带

范   围

≥10ºC积温

作  物  熟  制

寒温带

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1600ºC

一年一熟,早熟的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

中温带

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大部新疆北部

1600—3400ºC

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玉米、谷子、高粱等

暖温带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和新疆南部

3400—4500ºC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复种早熟糜子、荞麦或冬小麦复种玉米、谷子、甘薯

亚热带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4500—8000ºC

一年两熟或三熟,稻麦两熟或双季稻,双季稻加冬作油菜或冬小麦

热带

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省

>8000ºC

水稻一年三熟

  【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

  【产生南北气温差异的原因】

  纬度位置是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重要因素。

  【我国冬季最冷和最热的地方】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52.3 ºC);最热的地方是海南省;

  【我国夏季最冷和最热的地方及三大火炉】最冷的地方是青藏高原;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人称“火洲”(最高气温49.6ºC);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二、东西干湿的差异

  【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时间分布:夏秋多春冬少;空间分布:东南多西北少;

  【四类干湿区的区别】

干湿地区

降水状况

分  布  地  区

植被

农业类型

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800mm

降水量>蒸发量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东北三省东部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森林

水田

半湿润

地区

年降水量400—800 mm、降水量>蒸发量

东北*原、华北*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

森林

草原

旱地

半干旱

地区

年降水量200—400mm、降水量<蒸发量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

草原

畜牧业

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200mm

降水量<蒸发量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

荒漠

畜牧业

  三、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随着季节变换风向,并且风向相对的风。

  【冬、夏季风的区别】

 

发 源 地

风   向

性质

影 响 范 围

冬季风

西伯利亚地区和

蒙古高原一带

从陆地吹向海洋、偏北风(西北风或东北风)

寒冷

干燥

我国东部广大地区(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台湾、四川盆地外)

夏季风

太*洋、印度洋

热带洋面

从海洋吹向陆地,偏南风(东南风或西南风)

温暖

湿润

东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广大地区;西南季风影响我国西南、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

  【季风气候的特点】低纬地区气温高、温差小,降水多;高纬地区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降水集中在夏秋两季,热同期。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名称

影响程度

降     水

气温  

地  区

季风区

夏季风影响显著

降水多,为湿润和半湿润区

温差小

东南部地区

界  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非季风区

夏季风影响不显著

降水少,为干旱和半干旱区

温差大

西北部地区

  【气象灾害】

名称

发生季节

原       因

危   害

预防措施

台风

夏、秋

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的强烈活动

狂风和特大暴雨

加强预报、建设防护林

洪涝

雨带持续时间长,连续性降水

洪水泛滥

加强预报、修建水利工程

寒潮

秋末、冬季

或初春

发源于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的大范围的强冷空气的活动

严寒、大风、

霜冻

预报及时,及早准备

干旱

春 、冬

降水异常减少

土地干裂、粮食减产、用水困难

节约用水,建设水利工程

  【降水形式的区别】

降水形式

发生地区

成          因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2

  1. 三权广场:

  巴西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巴西旅游必到景点之一。 广场周围环绕众议会,参议会,国家大法院,总统府,*,国家民族独立纪念馆,劳动者纪念碑等众多建筑。每两周一次的升降**仪式也常常吸引众多游客。

  2. 巴西利亚大教堂:

  该教堂为双曲线形的透明建筑,内顶悬挂巨型天使塑像。教堂的特珠之处,在于它的主体建筑被设计师巧妙的建在了地下,人们只能通过地下通道进出。大教堂内部高达36米,悬挂着3个天使的移动雕像。这三个天使和圣殿入口处的四个信徒雕塑一样,都是出自雕塑大师赛西阿提之手。国家元首经常在此举行一些重大活动

  总结:在此国家元首经常举行一些重大活动,教皇佩德罗二世访问巴西时曾在这里宣讲。

  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特别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

  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欧洲为2%;亚洲为15%;

  北美洲为10%;南美洲为17%;大洋洲为14%;非洲为27%。

  铁煤石油的分布:

  世界上铁、煤、石油的分布情况如下:

  (1)世界上的铁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马西、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

  这七个国家的铁的储量约占世界的90%。

  (2)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在世界各国中,煤储量居世界前列

  的有*、美国、俄罗斯等国。

  (3)世界上石油资源的分布很集中,中东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还多。主要输往日本、欧洲和北美洲等地。

  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森林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含蓄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等作用。所以,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节室”。世界有森林面积40 亿公顷,主要在以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全球森林资源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

  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存在形式。

  陆地水又有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泽水、河水和生物水等多种存在形式。地球上的水

  总量很多,但是 96%以上的是海洋水。在淡水资源中,冰川中储存的水量最多,现在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水(淡水湖的水)和部分地下水。保护水资源,主要途径有: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淡化海水,扩大淡水来源。

  土地资源

  土地的利用类型:

  土地的利用类型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类型。

  土地资源的分布:

  温带湿润的*原地的地势*坦,气候温暖,适宜发展农业,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区。

  气候冷湿的亚寒带地区和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保留了大片的针叶林和雨林。热带和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地面积广阔,是世界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区。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3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太*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通过上面对陆地和海洋知识的内容总结学*,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4

  日本是个岛国,面积不大,领土不多,人口也不多。

  东京:首都。位于关东*原南端,东京湾的西北岸。人口840万,包括郊区人口为1189万多,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以印刷、橡胶制品、皮革制品、精密仪器等最发达。对外贸易多经横滨。

  大阪:日本第二大城市,人口264 万。为大阪工业区的核心,以机器、化学工业为主,造船、石油化学工业也很发达。附*有卫星城10余座。

  名古屋:人口209万。工业发达,年产值仅次于东京和大阪。毛纺织和陶瓷工业居全国首位。横滨:人口277万。日本最大海港之一,是东京的外港。对外贸易额约占全国1/4 。

  京都:人口148万。日本的故都和著名的文化、游览和工业城市。以出产丝织品、艺术陶瓷器及其它手工艺品著名。著名的旅游胜地,体现最传统的日本风情。(去过两次,可还是想去,没办法,中毒了,呵呵。况且还有PP的艺妓JJ呢~~~)

  神户:人口136 万。是日本最大海港之一,是大阪的外港。对外贸易额约占全国3/10 .工业以造船为主。(没去过,只吃过一次神户牛肉的XABUXABU,美味啊)

  北九州:人口106万。扼下关海峡,由门司、八幡、小仓、若松、户(火田)等市镇合并而成,为九州北部重要的工业区和交通中心,门司有海底隧道(长3 4 9 0 米)与对岸下关相通。(感觉那儿的人比东京人好相处些,民风淳朴啊,呵呵)

  横须贺:人口42万。位于东京湾西南岸的三浦半岛,扼东京湾口。工业以船舰制造为主,还有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

  总结:东京是日本的首都,是日本经济,文化,政治,最繁荣的地方,也是人口聚集最集中的地方。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5

  1、运用地图说出南极洲所处的位置、范围:地球最南端,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

  2、南极洲的几个世界之最:纬度最高、*均海拔最高、跨经度最多、气候最寒冷。

  3、南极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有“冰雪高原”之称,冰层的*均厚度达2000多米,淡水资源丰富。

  4、南极洲的气候特点:干燥、烈风、严寒。

  5、南极洲矿产资源丰富,植物品种稀少。


*地理知识 30句菁华(扩展6)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30句菁华

1、隔海相望的国家:日、韩、菲、马、文、印尼

2、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海峡属东海

3、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

4、*是一个贫水国家,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位于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均水*的四分之一,排名在第一百一十位之后。

5、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6、四大米市:无锡、芜湖、九江、长沙。

7、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8、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换代快。

9、*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位于北京海淀区的中关村。

10、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开以利用山区和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

11、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其次是冬季风的影响。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该线以北低于0℃,有冰期;该线以南高于0℃,无冰期。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夏季最热的是新疆吐鲁番;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南京。

12、全国土地日是6月25日。

13、我国重要的气候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显著。

14、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15、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大

16、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17、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18、日本是位于太*洋西北部的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4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及周围的海域组成,首都为东京。

19、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原面积狭小,最高峰为富士山,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交通以海洋运输为主。

20、日本地处中纬度,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21、日本水能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

22、南极洲的几个世界之最:纬度最高、*均海拔最高、跨经度最多、气候最寒冷。

23、运用地图说出欧洲西部所处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

24、欧洲西部主要为发达国家,工业以制造业为主,传统的畜牲业发达。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

25、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

2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27、气候:*北方地区主要是北温带,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一年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8、*四至: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29、*的湖泊:青海湖(青海省。

30、*四大工业基地


*地理知识 30句菁华(扩展7)

——地理知识点总结实用五份

  地理知识点总结 1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剃度开发理论的引入和发展,我国以陈栋生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学者提出了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并被作为我国**组织国民经济活动的一种重要的地域依托.

  东部: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12个)

  中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自治区,山西,河南,湖北,江西,安徽和湖南(9个)

  西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自治区,新疆唯乌尔自治区,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自治区.(10个)

  在地带的划分中,关于广西,海南,陕西和四川的划分有些争议,但是地带划分本身是基本上被接受的.

  20xx年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广西和内蒙古两个民族自制区划分到了国家大开发意义上的西部地区.

  东部:辽宁北京河北山东天津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这几个省都是沿海省份,地形*坦,气候湿润,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教育资源好,大学集中,科技先进,交通便利,。其中北部有京津唐,沪宁杭,珠三角三大经济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合理,像北京上海广州已达到发达国家的水*。

  中部:有河南山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六省。其中几个省有如下特点:河南地形*坦气候湿润灌溉方便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人口稠密,可发展劳动密集形产业,如纺织业;交通便利(郑州京九线上的大站)。山西是我国的资源大省,主产煤。湖北位于长江中下游,处于我国正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东连上海西接西部地区(水路)南到广州北达北京(京九线),工业发达。

  西部:就是西部大开发中划分的14个省市。西部地区面积广大,人口稀少,资源丰富,是最几年才开发的。

  地带

  范围

  地位

  优势条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东部

  12个沿海的省级行政单位

  基础设施最好,城市化、科技水*最高

  主要农业基地、工业区,交通尤其海运便利,经济国际化程度高

  能源、原材料不足,北方缺水,江河下游洪涝多

  发挥沿海的区位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农业,发挥技术创新的优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中部

  9个省级行政区

  =top width="13%">

  位于中国腹地,担负承东启西的作用

  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农林牧产品重要产区,有色金属和重工业发达,交通运输以铁路和内河航运为主

  山西煤炭外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东北林区过度砍伐,黄河下游的地上河危害、长江中游的洪涝问题,长城沿线的风沙问题

  发挥能源优势,建设全国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建设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加工基地,加强东西交通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西部

  10个省级行政区

  位于西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

  有70%国境线,利于边境贸易,能源、矿产和旅游资源前景可观,西南水力资源丰富

  工农业基础薄弱,交通落后,科技文化不发达,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生态恶化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定粮田面积,提高单产,开发能源、矿产成为中国动力基地

  地理知识点总结 2

  1、意大利工业小区模式: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有比较稳固的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它的基本特点:

  ①以中小企业为主;

  ②以轻工业为主;

  ③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

  ④生产高度专业化;

  ⑤企业分布于小城市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等形式,生产过程分散。

  2、传统工业区当前发展状况:

  (1)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2)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衰落,急需改造。

  3、德国鲁尔工业区:

  (1)主要区位条件: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铁矿较少,需由法国和瑞典进口);

  ②充沛的水源;

  ③便捷的交通;

  ④广阔的市场。

  (2)衰落原因:

  ①生产结构过于单一;

  ②煤炭地位下降;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3)整治措施:

  ①调整产业结构;

  ②发展第三产业;

  ③调整工业布局;

  ④完善交通网络;

  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4、新工业区基本特征:

  (1)时间新:出现于二战后;

  (2)地区新:形成于无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

  (3)形式新: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4)部门新:以出口型轻工业或高科技电子工业为主。新工业区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①以新兴工业即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工业区,如美国硅谷、德国慕尼黑、日本九州岛、英国苏格兰地区、俄罗斯新西伯利亚。

  ②以出口型轻工业为主的出口型工业区,如意大利萨索洛、普拉托。

  5、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工业区(五大湖工业区)、中国辽中南工业区等都属于传统工业区,它们的主要特征:

  (1)建立在丰富的煤炭、铁矿等原料及燃料基地附*;

  (2)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

  (3)以大型企业为核心。

  6、美国硅谷电子工业区

  (1)主导区位:科技、环境、交通。

  (2)主要优势:

  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②气候宜人;

  ③高等院校集中,科技发达,人才集中;

  ④便捷的交通;

  ⑤稳定的市场(美国***的军事定货);

  ⑥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3)主要特点:

  ①从业人员具有高水*的知识和技能;

  ②增长速度较传统工业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③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高;

  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地理知识点总结 3

  1、建立商品粮基地的好处

  ①建立商品粮基地可以充分考虑合理利用多种地域性条件,为粮食生产选择最适宜的自然环境。它可以充分利用地区内的自然条件和劳动力资源,便于集中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发展粮食生产进行必要的基本建设。它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粮食生产的专门技术水*,积累经验。

  ②商品粮基地的建立可以为一般地区生产粮食树立榜样,对推动全国粮食生产水*的提高发挥促进作用。

  ③商品粮基地为国家粮食储备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对*衡粮食余缺有很大的作用。

  ④合理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可以缩短过远距离的不合理粮食运输,密切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联系,节约社会劳动。

  2、建立商品粮基地须具备的条件

  ①余粮多,粮食商品率高。

  ②生产条件好,旱涝保收,农业生产基础好。

  ③条件好的宜农荒地多,水源足,投资少,见效快,增产潜力大。

  ④运输方便。

  3、东北区商品粮基地建设

  东北区是全国传统和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松嫩*原和三江*原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原所能够提供的商品粮比重在全国最大。

  东北区粮食生产的机械化水*较高,仅黑龙江垦区就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万多台,联合收割机7000多台,播种和大部分田间收割基本上实现了大型机械化生产。

  东北区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高粱、谷子等,经济作物主要有大豆、甜菜、亚麻等。

  东北区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分布

  4、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

  继续发展种植业,在不断提高种植业本身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升值。

  地理知识点总结 4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

  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4.(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1.长度

  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曲直情况

  6.支流多少

  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

  4.空气密度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

  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

  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

  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1.地形(a.地势*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

  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

  3.河流(供水、运输功能)

  4.资源条件

  【社会经济因素】

  1.交通条件

  2.政治因素

  3.军事因素

  4.宗教因素

  5.科技因素

  6.旅游因素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

  1.便利的交通条件(设立原则:交通最优<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

  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

  3.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设立原则:市场最优)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

  【自然方面】

  1.地形(a.*坦:对选择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

  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

  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

  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社会经济方面】

  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适用于:地方公路>)

  2.里程和运营时间(尽量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适用于:国道>)

  3.其他(尽量远离重要文物古迹、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交通线路修筑的积极意义

  1.完善了当地的交通网络,使交通便利通达

  2.加快了物资流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政治:巩固国防、保持稳定、促进区域繁荣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地理位置

  2.资源因素:原料、燃料

  3.农业因素

  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

  5.市场因素

  6.科技因素

  7.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

  8.历史因素

  9.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

  10*.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需要

  11*.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工业区经济综合整治措施

  1.调整工业布局,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保证各业*衡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2.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各类资源

  3.消除污染,整治美化环境;搞好区域规划,加强生态建设

  4.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

  5.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水*,繁荣经济社会地理3

  地理知识点总结 5

  1、遥感(RS)

  主要是获取信息,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视力的延伸

  工作过程: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收集→传输→信息处理 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目标物→ 传感器 → 遥感地面系统 → 成果

  特点和优点: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2、全球定位系统(GPS)主要功能是定位,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如,可以精确定位某地理事物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和海拔),还可为飞机、船舶、汽车导航。

  由三大部分组成: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共24颗,其中21颗工作卫星,3 颗备用卫星);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3、地理信息系统(GIS)

  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优点:①信息量大,使用方便;②功能强大;③动态监测(GIS与RS相结合)

  4、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