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云雀》语文教案 (菁华3篇)

首页 / 语文教案 / | 语文教案

《致云雀》语文教案1

  【教材定位

  《致云雀》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的第四篇文章,为我们呈现了一种别样的青春姿态。青春时总是满怀憧憬,对未来充满了想象。或追求幸福,或追求理想,亦或者是自由等等。但是,当追求理想、追求自由的的途中遭遇了阻碍,青年们会怎么选择呢。雪莱的这首《致云雀》为我们开辟了一个方向。

  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后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的独立战争等使得欧美资产阶级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思想和言论自由,但之后英国资产阶级与封建主的重新勾结,以及一系列战争的爆发,使得人民的自由又受到了限制。在雪莱创作这首诗时,黑暗与恐怖正笼罩着整个英国社会,圈地运动和经济危机使得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完全得不到保障。这首诗正是借助云雀翱翔天际的情景,体现了雪莱美好公正的社会理想,表现了雪莱对光明的向往,对理想的追求。

  【素养目标

  1.诵读诗歌,把握情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分析核心意象“云雀”,掌握象征手法的运用。

  3.分析文中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了解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鉴赏“云雀“这一形象,感悟整首诗歌所要表达的精神理想。

  【教学方法

  1.语言品读法:诵读法

  2.点拨法:抓关键意象,分析其形象,结合时代背景,准确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相信这句话大家都不陌生,这句话出自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这句诗给了处在寒冬的人一个美好的希望,尽管现在是寒气凌冽、寒风萧瑟的冬天,但冬天过去了,春天就会到来,到时大地复苏、春风和煦、春光明媚,充满了阳光与希望。今天,我们一起学*一下雪莱的另外一首诗歌--《致云雀》。

  二、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雪莱

  珀西比希雪莱(英文原名:PercyByssheShelley)(1792年—1822),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民主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

  雪莱生于英格兰萨塞克斯郡霍舍姆附*的沃恩汉,12岁进入伊顿公学,1810年进入牛津大学,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入学不足一年就被牛津大学开除。1813年11月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1818年至1819年完成了两部重要的长诗《**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倩契》,以及其不朽的名作《西风颂》。1822年7月8日逝世。*称他是“天才预言家”。

  【人物轶事

  在1822年,雪莱的《希腊》出版,并且移居到斯贝齐亚海湾的*勒里奇镇居住。在1822年6月,他开始创作长诗《生命的凯旋》。这首诗还没有完成的时候,他就去迎接好友利亨特。在同年7月8日,两人乘坐雪莱的“唐璜”的船只回雪莱的家。但是斯贝齐亚海突然刮起了大风,风暴刮翻了他们的船只。

  最后两人都落入海中,直到几天后,人们在海边发现了已经浮肿的尸体,还是依靠他口袋中未完成的诗才辨认出这具尸体就是雪莱。

  就这样,一代大师雪莱死在了一次意外事故。鉴于雪莱文学上对英国的影响和私生活上的糜乱,雪莱的死在英国人得知后,普天同庆。

  虽然现在英国以雪莱这个诗人为荣,但是在当时的那个时代雪莱是极度被英国人排斥的,以至于他的死讯还能让英国人欢呼。

  2.了解写作背景

  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黑暗恐怖正沉重地笼罩着整个英国。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使百姓流离失所,大批工人流落街头,到处是弱肉强食;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国家物价飞涨,工人工资骤降,人民生活贫困;愤怒的工人因此起来*,捣毁机器,**,然而这一切行动均遭到统治阶级的血腥镇压。这种黑暗*几乎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因此人们对光明和幸福生活的渴盼非常迫切,而雪莱的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这一迫切愿望。

  3.了解云雀

  云雀是一种鸟,形如麻雀儿稍大,以活泼悦耳的鸣声著称,高空展翅飞行时鸣唱,接着做极壮观的俯冲而回到地面。栖息于草地、干旱*原、泥沼及沼泽。因其在地面营巢又性喜高飞,常从它的“领地”升腾而直飞云霄,边飞边叫,越飞越高。因而云雀经常被诗人选做讴歌的对象。

  三、诵读全诗,感受诗韵

  1.明确字音

  酣畅淋漓(hān)雕琢(zhuó)蔚(wèi)蓝

  犀利(xī)甘霖(lín)花蕾(lěi)

  醇酒(chún)迸涌(bèngyǒng)倦怠(dài)真挚(zhì)

  摈弃(bìn)憎恨(zēng)炽热(chì)

  2.给全诗标出节奏和重读,诵读全诗。

  你好啊,欢乐的/精灵!

  你似乎/从不是/飞禽,

  从天堂或天堂的/邻*,

  以酣畅淋漓的/乐音,

  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你的/衷心。

  向上,再向高处/飞翔,

  从地面/你一跃而上,

  像一片/烈火的/轻云,

  掠过/蔚蓝的/天心,

  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

  3.诵读指导

  《致云雀》全诗共21节,篇幅较长,但围绕一个核心意象“云雀”,整体中心明确,但朗读的时候要注意把握住情感线索,注意体会围绕一个核心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情感表达。在朗诵的时候,要把握住欢快的基调,停顿以二三顿、二二顿为主,因为节奏欢快,所以结尾多做轻盈、上扬、渐高这样的处理。

  4.教师范读。

  5.学生朗读,教师点评。

  四、文本研究

  【思考1】读完雪莱的《致云雀》,请试着概括主要内容?

  明确它描绘了在黑夜中呼唤黎明的云雀形象,诗人以饱满的激情写出了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学理想和艺术报负,诗中模仿云雀高飞的节奏,云雀一边高蹿,一边歌唱,愈唱愈亮,愈飞愈高。诗人一面倾听着云雀的歌声,一边希望自己的歌声也能给人们带来快乐和希望。《致云雀》中的“云”被描写为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东西,它从江河湖海中吸取水分,然后降雨到大地,培育出美丽的花朵。

  【思考2】试分析“云雀”这一形象

  61548;第一部分:

  第1节,对云雀及其歌声总的评价和赞美。

  第2节,云雀从地面一跃而起的姿态和边飞边唱的*性。

  第3-4节,云雀升上晴空迎接朝阳或送走夕阳时的欢快明朗的形象。

  第5-7节,以星光的利箭、明月的'清辉、霓虹彩霞降下的美雨比喻云雀的歌唱。

  小结:塑造了云雀欢乐的形象。

  61548;第二部分:

  第8节,把云雀比作诗人。

  第9-11节,把云雀鸣声比作高贵少女的甜美如爱的歌曲、飞萤与晶莹的流光、玫瑰与醉人的芳香。

  第12节,写云雀不只是单纯的明朗、清新、欢悦。

  小结:塑造了云雀传播爱与光明的形象

  61548;第三部分:

  13-15节,探讨美的根源。

  16-17节,探寻欢乐的真正来源。

  18-20节,不能快乐的根由。

  小结:塑造了云雀丰富明澈的形象

  61548;第四部分:

  第21节,以感叹的口吻表达了他的愿望和抱负——拥有云雀的欢欣。

  小结:塑造了云雀和谐、炽热的理想形象

  【总括】雪莱诗中这一云雀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都追求光明,蔑视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所不同的只是诗人痛苦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而这个差距对云雀是不存在的。从诗的整个调子中可以看出,雪莱虽感到理想遥远的痛苦,仍以不断飞升的积极情调去超越感伤。

  【拓展】诗意的飞翔——解读诗词中的飞鸟意象

  61548;飞鸟象征着时代变迁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解读:诗句描绘出燕子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画面,给人一种世事沧桑的感受,通过诗句表现作者生活的曲折。在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事变迁的无常。

  61548;飞鸟象征着孤单、悲壮凄凉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解读:通过孤鸿表现出作者的孤寂之情,并且表明作者不愿随波逐流。

  61548;飞鸟象征着荒凉破败、离情别思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解读:描写了春殿以往的繁华,并利用鹧鸪鸟衬托如今春殿的破败,通过春殿繁华与破败进行对比,给人无限的荒凉之感。

  61548;飞鸟象征着荒凉破败、离情别思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解读:在情景交融当中,我们可以通过诗人创设的画面联想自己送别朋友的情形,从而有感而发,体会出诗人创作时的情感,在诗句中充分利用“子规”表现了作者的离情别思。

  61548;飞鸟象征着高远志向

  八声甘州和魏鹤山韵

  吴潜

  任渠侬、造物自儿嬉。安能止吾归。有秋来竹径,春时花坞,夏里荷漪。何事东涂西抹,空遣鬓毛稀,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

  点检人间今古,部谁为赢局,底是输棋。谩区区成败,蚁阵与蜗围。便掀天卷地勋业,怕山中、拍手笑希夷。如何是,一尊相属,万事休知。

  解读:通过作者的描述创设出鸿鹄高飞的情景,让读者通过想象感受鸿鹄高飞,从而使读者拥有另一番体验。

  61548;飞鸟象征着喜悦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解读:诗句描写了早莺相互争巢的情形,给读者带来一种早春的美好,这也将诗人的喜悦之情表露无遗。

  61548;飞鸟象征着幸福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解读:利用青鸟表明了作者美好的愿望,希望通过青鸟引领诗人走向幸福,简短的诗句中读者仿佛可以看见青鸟带路,使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美好期望。

  61548;飞鸟象征着自由

  清*乐令

  佚名

  帘卷曲阑独倚,江展暮天无际。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

  数点落红乱委,扑鹿沙鸥惊起。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

  解读:通过沙鸥的自由自在与少女的伤怀进行对比,从而表现出少女希望可以像沙鸥一样飞翔,忧伤之感油然而生。

  【对点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思考】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词人用杜鹃的意象,仿佛令人感觉到它哀切的啼声,渲染了悲伤的氛围,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词人流落天涯,有家难回的悲伤之情。

  【思考3】鉴赏手法

  问题:诗人是怎么样塑造“云雀”欢乐的理想形象的?

  明确①“像一片烈火的轻云”,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的描绘出云雀一跃而上,边飞边唱的飒爽英姿,也是诗人蔑视黑暗现实,追求光明与真理勇于献身理想的精神写照。

  ②以“星光的利箭”、“明月的清辉”运用比喻、通感等视觉形象描绘听觉上的优美感受,化抽象为具体。

  ③诗人发挥奇特的想象,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突出云雀能够带给人们希望,唤醒人们的灵魂。。

  ④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

  总结: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以及比喻、类比、对比、设问和通感等灵活的修辞,对云雀加以描绘,进而赞颂云雀,意蕴深刻。

  五、技巧点拨—音美、形美、意美的有机结合

  【任务指引】在《致云雀》中,诗人雪莱巧妙地运用了规范而又新意迸发的音韵手法,围绕作品主题灵活穿插了比喻等多种修辞形式,极富音乐性和画面感地烘托出了云雀那自由不羁的形象和欢快激昂的歌声。诗人借云雀抒情明志,向世人传递自由、喜悦与希望,从而使作品达到了音美、形美、意美的有机结合。

  【详解

  61548;音韵与形式之美

  《致云雀》一诗形式工整,每节均由四短一长的五个诗行构成。而且每节的前四个短诗行都由扬抑格三音步构成,而后面的一个长诗行则是由抑扬格六音步构成。这种创新性的音韵形式是诗人在刻意模仿云雀那或抑或扬、尾声悠长的鸣声,以期在诗的节奏和感官效果上达到一种融合和对应。纵观全诗,每节诗行都采用了AABB的尾韵韵式构成,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回旋往复的音乐感。

  61548;修辞性语言的烘托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巧妙地运用修辞是增强诗歌语言形象性和艺术性、“丰富诗歌意义、增强诗歌艺术张力的重要手段”。辜正坤先生曾说诗是用比喻写成的,《致云雀》便是如此。诗中比喻覆盖全篇,准确地描述出云雀那欢快的歌声和不凡的精神,把云雀这个被众多诗人反复赞叹过了的形象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推出,使人眼前一亮。

  开篇第一节即通过暗喻,突破了世人对云雀的一贯认知,将云雀比作精灵,体现出其将云雀的精神置于形体之上的隐含之意,突出了本诗的精神意义。

  61548;诗意的升华

  开篇第一句中,诗人便把云雀称作精灵,奠定了诗歌明快的基调。雪莱曾说:“诗是最快乐最善良的心灵中最快乐最完善的瞬间的记录。”云雀在诗人心目中已经成为自由的象征、快乐的化身、力量的源泉,而读者也为其所感染,燃起对自由的向往。通观全诗,雪莱运用多种音韵和修辞手法赞美云雀那昂扬向上、不畏艰辛、冲破束缚、自由翱翔的形象,并同时向读者展示了美的色彩、美的声音和美的芬芳等一系列美的事物。雪莱将云雀比作“承担着历史使命的诗人”,此时作品的意境得以拓展和深化,云雀成了诗人的化身和代言人,云雀的歌就是自由的歌,成为了诗人理想的自我形象以及理想的形象载体。

  六、明晰主旨

  《致云雀》全诗无一处不写云雀,同时,无一处不有雪莱的自我,是诗人理想化的自我写照。如布朗兑斯所说,雪莱的自我大到足以拥抱全宇宙。诗歌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表现了诗人自己的美好理想和对光明的追求。

  七、拓展阅读

  西风颂(节录)

  剽悍的西风啊,你是暮秋的呼吸,

  因你无形的存在,枯叶四处逃窜,

  如同魔鬼见到了巫师,纷纷躲避:

  那些枯叶,有黑有白,有红有黄,

  像遭受了瘟疫的群体,哦,你呀,

  西风,你让种子展开翱翔的翅膀,

  飞落到黑暗的冬床,冰冷地躺下,

  像一具具尸体深葬于坟墓,直到

  你那蔚蓝色的阳春姐妹凯旋归家,

  向睡梦中的大地吹响了她的号角,

  催促蓓蕾,有如驱使吃草的群羊,

  让漫山遍野注满生命的芳香色调;

  剽悍的精灵,你的身影遍及四方,

  哦,听吧,你既在毁坏,又在保藏!

  【思考】联系上下文,理解“你既在毁坏,又在保藏!”这句诗,说说西风在毁坏着什么,又在保藏着什么。

  明确毁坏着:使枯叶四处逃窜,纷纷躲避。保藏着:让种子展开翱翔的翅膀,向睡梦中的大地吹响了她的号角,让漫山遍野注满生命的芳香色调,给人类带来生机和希望。

  八、雪莱名句积累

  1、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2、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3、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4、希望会使你年轻,因为希望和青春是同胞兄弟。

  5、我们愈是学*,愈觉得自己的贫乏。

  6、微笑,实在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别人的媒介。有了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

  7、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

  8、吻是灵魂与灵魂相遇在爱人的嘴唇上。嘴唇是一对爱人两个灵魂交会的地方。

  九、作业

  选一种自己喜欢的物象做中心,写一篇200字的小短文。

《致云雀》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和领会诗歌的内容与主题。

  2、分析诗歌中云雀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3、分析诗歌的语言艺术与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预*新课

  1、查阅资料,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诗歌。

  2、感受“云雀”的象征意义。

  二、导学基础知识

  1、历史背景

  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后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的独立战争等使得欧美资产阶级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思想和言论自由,但之后英国资产阶级与封建主的重新勾结,以及一系列战争的爆发,使得人民的自由又受到了限制。在雪莱创作这首诗时,黑暗与恐怖正笼罩着整个英国社会,圈地运动和经济危机使得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完全得不到保障。

  2、作者简介

  雪莱(1792—1822),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生于英格兰,1813年11月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1822年7月8日在海上遭遇风暴逝世。他的墓志铭是引自莎士比亚《暴风雨》中的诗句:他并没有消失什么,不过感受了一次海水的变幻,他成了富丽珍奇的瑰宝。*称他是“天才预言家”。

  雪莱的诗情感丰富,激情跌宕,语言优美生动,并富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代表作品有《自由颂》《致云雀》《西风颂》《**了的普罗米修斯》。

  三、字词

  酣畅淋漓:酣畅:畅饮,引伸为舒适、畅快;淋漓:畅快的样子。形容非常畅快。

  四、学*课文

  1、诗歌中的云雀是怎样的形象?

  探究:诗中云雀的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

  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都追求光明,蔑视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所不同的只是诗人痛苦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而这个差距对云雀是不存在的。从诗的整个调子中可以看出,雪莱虽感到理想遥远的痛苦,仍以不断飞升的积极情调去超越感伤。诗歌在艺术表现上很见功力,文字洗练,节奏感强,风格清丽明快,而且文章有种雄浑磅礴、大开大阖而又圆融内敛的气势。诗歌充满活力和锐气,有一种前进的力量。

  2、诗歌中的云雀的形象象征着什么?

  探究: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诗人运用比喻、类比、设间的方式,对云雀加以描绘。他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诗歌节奏短促、轻快、流畅、激昂,节与节之间,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极具艺术感染力。

  3、诗歌有什么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

  探究:诗歌在艺术表现上很见功力,文字洗练,节奏感强,风格清丽明快,而且文章有种雄浑磅礴、大开大阖而又圆融内敛的气势。诗歌充满活力和锐气,有一种前进的力量。

  雪莱十分重视艺术的社会意义,认为艺术的创造是根据正义和美的原则来促进生活的改造。诗人渲染高尚的情操,是为了引起读者普遍的激动,抒写对于美德的渴望,是为了唤醒人们对于卑劣欲念不能相容的强烈感情。他说:“一首伟大的诗,是永远泛溢着智慧与快感之流的不竭源泉。”《致云雀》几乎体现和容纳了雪莱诗论的全部要点。

  1、《致云雀》是雪莱抒情诗不朽杰作之一。他以独特的艺术构思生动地描绘云雀的同时,表达了怎样的抱负?

  明确:雪莱以独特的艺术构思生动地描绘云雀的同时,也以饱满的激情写出了他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学理想和艺术抱负。

  2、诗歌在抒情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从赞美开始,以感叹告终。

  这是一首抒情诗,据雪菜夫人回忆,是1820年夏季一个黄昏,雪莱在莱杭郊野散步时听到云雀呜叫有感而作。

  3、诗人对云雀作出了怎样的评价和赞美?

  明确:诗人称云雀是“欢乐的精灵”。

  诗人以来自“天堂或天堂的邻*”,暗示欢乐歌声的神圣,几乎等于说:此曲只应天上有。诗人以“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你的衷心”表达了诗人的美学观点,他认为,好的诗歌应该是直接从心灵深处涌现的思想激情和形象。

  4、诗人在第二节写出了云雀怎样的姿态?

  明确:优美轻盈的美丽美妙的姿态。

  这节是全诗写得最美的一节,是一切想象的依据。写出了云雀从地面一跃而起的典型运动态势和边飞边唱的典型*性。

  5、诗人运用什么手法歌颂云雀?

  明确: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

  1、分别阅读雪莱与华兹华斯的诗作《致云雀》的结尾诗节,概括两位诗人对“云雀”抒发的不同情感。

  比一切欢乐的音律更加甜蜜美妙,

  比一切书中的宝库更加丰盛富饶。

  这就是鄙弃尘土的你啊你的艺术技巧。

  交给我一半,你的心必定熟知的欢欣,

  和谐、炽热的激情就会流出我的双唇,

  全世界就会像此刻的我——侧耳倾听。

  (雪莱)

  天上游客,云间歌手,

  你因它充满忧愁而鄙弃人间?

  抑或你奋翼凌云的时候,

  地上露巢仍牵系你的心和眼?

  你现在能自由进入的窝,安顿过你欲举的双翼,还孕育了你的歌!

  让夜莺安于她的阴阴林木,

  风日流丽之地才适于你飞举,

  从那里你的音乐之涛泻向人间;

  凭天乡灵浪,发智者心泉,

  你清醒高翔,不是迷惘流浪,

  忠于有缘之乡,不管人间天上!

  (华兹华斯)

  答案及解析:

  雪莱的《致云雀》抒发了诗人对欢乐歌者、光明使者、理想化身的云雀的赞美,云雀“鄙弃尘土”的态度正是诗人蔑视现实的态度,表现出高洁的理想主义情操;华兹华斯的《致云雀》抒发了诗人对忠于天空也忠于家园的云雀的称赞,寄寓了诗人的道德价值观。

《致云雀》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理解和领会诗歌的内容与主题。

  2、分析诗歌中云雀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3、分析诗歌的语言艺术与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预*新课

  1、查阅资料,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诗歌。

  2、感受“云雀”的象征意义。

  二、导学基础知识

  1、历史背景

  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后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的独立战争等使得欧美资产阶级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思想和言论自由,但之后英国资产阶级与封建主的重新勾结,以及一系列战争的爆发,使得人民的自由又受到了限制。在雪莱创作这首诗时,黑暗与恐怖正笼罩着整个英国社会,圈地运动和经济危机使得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完全得不到保障。

  2、作者简介

  雪莱(1792—1822),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生于英格兰,1813年11月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1822年7月8日在海上遭遇风暴逝世。他的墓志铭是引自莎士比亚《暴风雨》中的诗句:他并没有消失什么,不过感受了一次海水的变幻,他成了富丽珍奇的瑰宝。*称他是“天才预言家”。

  雪莱的诗情感丰富,激情跌宕,语言优美生动,并富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代表作品有《自由颂》《致云雀》《西风颂》《**了的普罗米修斯》。

  三、字词

  酣畅淋漓:酣畅:畅饮,引伸为舒适、畅快;淋漓:畅快的样子。形容非常畅快。

  四、学*课文

  1、诗歌中的云雀是怎样的形象?

  探究:诗中云雀的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

  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都追求光明,蔑视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所不同的只是诗人痛苦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而这个差距对云雀是不存在的。从诗的整个调子中可以看出,雪莱虽感到理想遥远的痛苦,仍以不断飞升的积极情调去超越感伤。诗歌在艺术表现上很见功力,文字洗练,节奏感强,风格清丽明快,而且文章有种雄浑磅礴、大开大阖而又圆融内敛的气势。诗歌充满活力和锐气,有一种前进的力量。

  2、诗歌中的云雀的形象象征着什么?

  探究: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诗人运用比喻、类比、设间的方式,对云雀加以描绘。他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诗歌节奏短促、轻快、流畅、激昂,节与节之间,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极具艺术感染力。

  3、诗歌有什么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

  探究:诗歌在艺术表现上很见功力,文字洗练,节奏感强,风格清丽明快,而且文章有种雄浑磅礴、大开大阖而又圆融内敛的气势。诗歌充满活力和锐气,有一种前进的力量。

  雪莱十分重视艺术的社会意义,认为艺术的创造是根据正义和美的原则来促进生活的改造。诗人渲染高尚的情操,是为了引起读者普遍的激动,抒写对于美德的渴望,是为了唤醒人们对于卑劣欲念不能相容的强烈感情。他说:“一首伟大的诗,是永远泛溢着智慧与快感之流的不竭源泉。”《致云雀》几乎体现和容纳了雪莱诗论的全部要点。

  1、《致云雀》是雪莱抒情诗不朽杰作之一。他以独特的艺术构思生动地描绘云雀的同时,表达了怎样的抱负?

  明确:雪莱以独特的艺术构思生动地描绘云雀的同时,也以饱满的激情写出了他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学理想和艺术抱负。

  2、诗歌在抒情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从赞美开始,以感叹告终。

  这是一首抒情诗,据雪菜夫人回忆,是1820年夏季一个黄昏,雪莱在莱杭郊野散步时听到云雀呜叫有感而作。

  3、诗人对云雀作出了怎样的评价和赞美?

  明确:诗人称云雀是“欢乐的精灵”。

  诗人以来自“天堂或天堂的邻*”,暗示欢乐歌声的神圣,几乎等于说:此曲只应天上有。诗人以“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你的衷心”表达了诗人的美学观点,他认为,好的诗歌应该是直接从心灵深处涌现的思想激情和形象。

  4、诗人在第二节写出了云雀怎样的姿态?

  明确:优美轻盈的美丽美妙的姿态。

  这节是全诗写得最美的一节,是一切想象的依据。写出了云雀从地面一跃而起的典型运动态势和边飞边唱的典型*性。

  5、诗人运用什么手法歌颂云雀?

  明确: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

  1、分别阅读雪莱与华兹华斯的诗作《致云雀》的结尾诗节,概括两位诗人对“云雀”抒发的不同情感。

  比一切欢乐的音律更加甜蜜美妙,

  比一切书中的宝库更加丰盛富饶。

  这就是鄙弃尘土的你啊你的艺术技巧。

  交给我一半,你的心必定熟知的欢欣,

  和谐、炽热的激情就会流出我的双唇,

  全世界就会像此刻的我——侧耳倾听。

  (雪莱)

  天上游客,云间歌手,

  你因它充满忧愁而鄙弃人间?

  抑或你奋翼凌云的时候,

  地上露巢仍牵系你的心和眼?

  你现在能自由进入的窝,安顿过你欲举的双翼,还孕育了你的歌!

  让夜莺安于她的阴阴林木,

  风日流丽之地才适于你飞举,

  从那里你的音乐之涛泻向人间;

  凭天乡灵浪,发智者心泉,

  你清醒高翔,不是迷惘流浪,

  忠于有缘之乡,不管人间天上!

  (华兹华斯)

  答案及解析:

  雪莱的《致云雀》抒发了诗人对欢乐歌者、光明使者、理想化身的云雀的赞美,云雀“鄙弃尘土”的态度正是诗人蔑视现实的态度,表现出高洁的理想主义情操;华兹华斯的《致云雀》抒发了诗人对忠于天空也忠于家园的云雀的称赞,寄寓了诗人的道德价值观。


《致云雀》语文教案 (菁华3篇)扩展阅读


《致云雀》语文教案 (菁华3篇)(扩展1)

——《致云雀》语文教案 (菁华3篇)

《致云雀》语文教案1

  【教材定位

  《致云雀》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的第四篇文章,为我们呈现了一种别样的青春姿态。青春时总是满怀憧憬,对未来充满了想象。或追求幸福,或追求理想,亦或者是自由等等。但是,当追求理想、追求自由的的途中遭遇了阻碍,青年们会怎么选择呢。雪莱的这首《致云雀》为我们开辟了一个方向。

  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后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的独立战争等使得欧美资产阶级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思想和言论自由,但之后英国资产阶级与封建主的重新勾结,以及一系列战争的爆发,使得人民的自由又受到了限制。在雪莱创作这首诗时,黑暗与恐怖正笼罩着整个英国社会,圈地运动和经济危机使得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完全得不到保障。这首诗正是借助云雀翱翔天际的情景,体现了雪莱美好公正的社会理想,表现了雪莱对光明的向往,对理想的追求。

  【素养目标

  1.诵读诗歌,把握情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分析核心意象“云雀”,掌握象征手法的运用。

  3.分析文中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了解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鉴赏“云雀“这一形象,感悟整首诗歌所要表达的精神理想。

  【教学方法

  1.语言品读法:诵读法

  2.点拨法:抓关键意象,分析其形象,结合时代背景,准确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相信这句话大家都不陌生,这句话出自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这句诗给了处在寒冬的人一个美好的希望,尽管现在是寒气凌冽、寒风萧瑟的冬天,但冬天过去了,春天就会到来,到时大地复苏、春风和煦、春光明媚,充满了阳光与希望。今天,我们一起学*一下雪莱的另外一首诗歌--《致云雀》。

  二、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雪莱

  珀西比希雪莱(英文原名:PercyByssheShelley)(1792年—1822),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民主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

  雪莱生于英格兰萨塞克斯郡霍舍姆附*的沃恩汉,12岁进入伊顿公学,1810年进入牛津大学,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入学不足一年就被牛津大学开除。1813年11月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1818年至1819年完成了两部重要的长诗《**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倩契》,以及其不朽的名作《西风颂》。1822年7月8日逝世。*称他是“天才预言家”。

  【人物轶事

  在1822年,雪莱的《希腊》出版,并且移居到斯贝齐亚海湾的*勒里奇镇居住。在1822年6月,他开始创作长诗《生命的凯旋》。这首诗还没有完成的时候,他就去迎接好友利亨特。在同年7月8日,两人乘坐雪莱的“唐璜”的船只回雪莱的家。但是斯贝齐亚海突然刮起了大风,风暴刮翻了他们的船只。

  最后两人都落入海中,直到几天后,人们在海边发现了已经浮肿的尸体,还是依靠他口袋中未完成的诗才辨认出这具尸体就是雪莱。

  就这样,一代大师雪莱死在了一次意外事故。鉴于雪莱文学上对英国的影响和私生活上的糜乱,雪莱的死在英国人得知后,普天同庆。

  虽然现在英国以雪莱这个诗人为荣,但是在当时的那个时代雪莱是极度被英国人排斥的,以至于他的死讯还能让英国人欢呼。

  2.了解写作背景

  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黑暗恐怖正沉重地笼罩着整个英国。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使百姓流离失所,大批工人流落街头,到处是弱肉强食;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国家物价飞涨,工人工资骤降,人民生活贫困;愤怒的工人因此起来*,捣毁机器,**,然而这一切行动均遭到统治阶级的血腥镇压。这种黑暗*几乎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因此人们对光明和幸福生活的渴盼非常迫切,而雪莱的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这一迫切愿望。

  3.了解云雀

  云雀是一种鸟,形如麻雀儿稍大,以活泼悦耳的鸣声著称,高空展翅飞行时鸣唱,接着做极壮观的俯冲而回到地面。栖息于草地、干旱*原、泥沼及沼泽。因其在地面营巢又性喜高飞,常从它的“领地”升腾而直飞云霄,边飞边叫,越飞越高。因而云雀经常被诗人选做讴歌的对象。

  三、诵读全诗,感受诗韵

  1.明确字音

  酣畅淋漓(hān)雕琢(zhuó)蔚(wèi)蓝

  犀利(xī)甘霖(lín)花蕾(lěi)

  醇酒(chún)迸涌(bèngyǒng)倦怠(dài)真挚(zhì)

  摈弃(bìn)憎恨(zēng)炽热(chì)

  2.给全诗标出节奏和重读,诵读全诗。

  你好啊,欢乐的/精灵!

  你似乎/从不是/飞禽,

  从天堂或天堂的/邻*,

  以酣畅淋漓的/乐音,

  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你的/衷心。

  向上,再向高处/飞翔,

  从地面/你一跃而上,

  像一片/烈火的/轻云,

  掠过/蔚蓝的/天心,

  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

  3.诵读指导

  《致云雀》全诗共21节,篇幅较长,但围绕一个核心意象“云雀”,整体中心明确,但朗读的时候要注意把握住情感线索,注意体会围绕一个核心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情感表达。在朗诵的时候,要把握住欢快的基调,停顿以二三顿、二二顿为主,因为节奏欢快,所以结尾多做轻盈、上扬、渐高这样的处理。

  4.教师范读。

  5.学生朗读,教师点评。

  四、文本研究

  【思考1】读完雪莱的《致云雀》,请试着概括主要内容?

  明确它描绘了在黑夜中呼唤黎明的云雀形象,诗人以饱满的激情写出了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学理想和艺术报负,诗中模仿云雀高飞的节奏,云雀一边高蹿,一边歌唱,愈唱愈亮,愈飞愈高。诗人一面倾听着云雀的歌声,一边希望自己的歌声也能给人们带来快乐和希望。《致云雀》中的“云”被描写为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东西,它从江河湖海中吸取水分,然后降雨到大地,培育出美丽的花朵。

  【思考2】试分析“云雀”这一形象

  61548;第一部分:

  第1节,对云雀及其歌声总的评价和赞美。

  第2节,云雀从地面一跃而起的姿态和边飞边唱的*性。

  第3-4节,云雀升上晴空迎接朝阳或送走夕阳时的欢快明朗的形象。

  第5-7节,以星光的利箭、明月的'清辉、霓虹彩霞降下的美雨比喻云雀的歌唱。

  小结:塑造了云雀欢乐的形象。

  61548;第二部分:

  第8节,把云雀比作诗人。

  第9-11节,把云雀鸣声比作高贵少女的甜美如爱的歌曲、飞萤与晶莹的流光、玫瑰与醉人的芳香。

  第12节,写云雀不只是单纯的明朗、清新、欢悦。

  小结:塑造了云雀传播爱与光明的形象

  61548;第三部分:

  13-15节,探讨美的根源。

  16-17节,探寻欢乐的真正来源。

  18-20节,不能快乐的根由。

  小结:塑造了云雀丰富明澈的形象

  61548;第四部分:

  第21节,以感叹的口吻表达了他的愿望和抱负——拥有云雀的欢欣。

  小结:塑造了云雀和谐、炽热的理想形象

  【总括】雪莱诗中这一云雀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都追求光明,蔑视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所不同的只是诗人痛苦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而这个差距对云雀是不存在的。从诗的整个调子中可以看出,雪莱虽感到理想遥远的痛苦,仍以不断飞升的积极情调去超越感伤。

  【拓展】诗意的飞翔——解读诗词中的飞鸟意象

  61548;飞鸟象征着时代变迁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解读:诗句描绘出燕子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画面,给人一种世事沧桑的感受,通过诗句表现作者生活的曲折。在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事变迁的无常。

  61548;飞鸟象征着孤单、悲壮凄凉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解读:通过孤鸿表现出作者的孤寂之情,并且表明作者不愿随波逐流。

  61548;飞鸟象征着荒凉破败、离情别思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解读:描写了春殿以往的繁华,并利用鹧鸪鸟衬托如今春殿的破败,通过春殿繁华与破败进行对比,给人无限的荒凉之感。

  61548;飞鸟象征着荒凉破败、离情别思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解读:在情景交融当中,我们可以通过诗人创设的画面联想自己送别朋友的情形,从而有感而发,体会出诗人创作时的情感,在诗句中充分利用“子规”表现了作者的离情别思。

  61548;飞鸟象征着高远志向

  八声甘州和魏鹤山韵

  吴潜

  任渠侬、造物自儿嬉。安能止吾归。有秋来竹径,春时花坞,夏里荷漪。何事东涂西抹,空遣鬓毛稀,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

  点检人间今古,部谁为赢局,底是输棋。谩区区成败,蚁阵与蜗围。便掀天卷地勋业,怕山中、拍手笑希夷。如何是,一尊相属,万事休知。

  解读:通过作者的描述创设出鸿鹄高飞的情景,让读者通过想象感受鸿鹄高飞,从而使读者拥有另一番体验。

  61548;飞鸟象征着喜悦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解读:诗句描写了早莺相互争巢的情形,给读者带来一种早春的美好,这也将诗人的喜悦之情表露无遗。

  61548;飞鸟象征着幸福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解读:利用青鸟表明了作者美好的愿望,希望通过青鸟引领诗人走向幸福,简短的诗句中读者仿佛可以看见青鸟带路,使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美好期望。

  61548;飞鸟象征着自由

  清*乐令

  佚名

  帘卷曲阑独倚,江展暮天无际。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

  数点落红乱委,扑鹿沙鸥惊起。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

  解读:通过沙鸥的自由自在与少女的伤怀进行对比,从而表现出少女希望可以像沙鸥一样飞翔,忧伤之感油然而生。

  【对点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思考】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词人用杜鹃的意象,仿佛令人感觉到它哀切的啼声,渲染了悲伤的氛围,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词人流落天涯,有家难回的悲伤之情。

  【思考3】鉴赏手法

  问题:诗人是怎么样塑造“云雀”欢乐的理想形象的?

  明确①“像一片烈火的轻云”,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的描绘出云雀一跃而上,边飞边唱的飒爽英姿,也是诗人蔑视黑暗现实,追求光明与真理勇于献身理想的精神写照。

  ②以“星光的利箭”、“明月的清辉”运用比喻、通感等视觉形象描绘听觉上的优美感受,化抽象为具体。

  ③诗人发挥奇特的想象,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突出云雀能够带给人们希望,唤醒人们的灵魂。。

  ④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

  总结: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以及比喻、类比、对比、设问和通感等灵活的修辞,对云雀加以描绘,进而赞颂云雀,意蕴深刻。

  五、技巧点拨—音美、形美、意美的有机结合

  【任务指引】在《致云雀》中,诗人雪莱巧妙地运用了规范而又新意迸发的音韵手法,围绕作品主题灵活穿插了比喻等多种修辞形式,极富音乐性和画面感地烘托出了云雀那自由不羁的形象和欢快激昂的歌声。诗人借云雀抒情明志,向世人传递自由、喜悦与希望,从而使作品达到了音美、形美、意美的有机结合。

  【详解

  61548;音韵与形式之美

  《致云雀》一诗形式工整,每节均由四短一长的五个诗行构成。而且每节的前四个短诗行都由扬抑格三音步构成,而后面的一个长诗行则是由抑扬格六音步构成。这种创新性的音韵形式是诗人在刻意模仿云雀那或抑或扬、尾声悠长的鸣声,以期在诗的节奏和感官效果上达到一种融合和对应。纵观全诗,每节诗行都采用了AABB的尾韵韵式构成,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回旋往复的音乐感。

  61548;修辞性语言的烘托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巧妙地运用修辞是增强诗歌语言形象性和艺术性、“丰富诗歌意义、增强诗歌艺术张力的重要手段”。辜正坤先生曾说诗是用比喻写成的,《致云雀》便是如此。诗中比喻覆盖全篇,准确地描述出云雀那欢快的歌声和不凡的精神,把云雀这个被众多诗人反复赞叹过了的形象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推出,使人眼前一亮。

  开篇第一节即通过暗喻,突破了世人对云雀的一贯认知,将云雀比作精灵,体现出其将云雀的精神置于形体之上的隐含之意,突出了本诗的精神意义。

  61548;诗意的升华

  开篇第一句中,诗人便把云雀称作精灵,奠定了诗歌明快的基调。雪莱曾说:“诗是最快乐最善良的心灵中最快乐最完善的瞬间的记录。”云雀在诗人心目中已经成为自由的象征、快乐的化身、力量的源泉,而读者也为其所感染,燃起对自由的向往。通观全诗,雪莱运用多种音韵和修辞手法赞美云雀那昂扬向上、不畏艰辛、冲破束缚、自由翱翔的形象,并同时向读者展示了美的色彩、美的声音和美的芬芳等一系列美的事物。雪莱将云雀比作“承担着历史使命的诗人”,此时作品的意境得以拓展和深化,云雀成了诗人的化身和代言人,云雀的歌就是自由的歌,成为了诗人理想的自我形象以及理想的形象载体。

  六、明晰主旨

  《致云雀》全诗无一处不写云雀,同时,无一处不有雪莱的自我,是诗人理想化的自我写照。如布朗兑斯所说,雪莱的自我大到足以拥抱全宇宙。诗歌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表现了诗人自己的美好理想和对光明的追求。

  七、拓展阅读

  西风颂(节录)

  剽悍的西风啊,你是暮秋的呼吸,

  因你无形的存在,枯叶四处逃窜,

  如同魔鬼见到了巫师,纷纷躲避:

  那些枯叶,有黑有白,有红有黄,

  像遭受了瘟疫的群体,哦,你呀,

  西风,你让种子展开翱翔的翅膀,

  飞落到黑暗的冬床,冰冷地躺下,

  像一具具尸体深葬于坟墓,直到

  你那蔚蓝色的阳春姐妹凯旋归家,

  向睡梦中的大地吹响了她的号角,

  催促蓓蕾,有如驱使吃草的群羊,

  让漫山遍野注满生命的芳香色调;

  剽悍的精灵,你的身影遍及四方,

  哦,听吧,你既在毁坏,又在保藏!

  【思考】联系上下文,理解“你既在毁坏,又在保藏!”这句诗,说说西风在毁坏着什么,又在保藏着什么。

  明确毁坏着:使枯叶四处逃窜,纷纷躲避。保藏着:让种子展开翱翔的翅膀,向睡梦中的大地吹响了她的号角,让漫山遍野注满生命的芳香色调,给人类带来生机和希望。

  八、雪莱名句积累

  1、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2、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3、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4、希望会使你年轻,因为希望和青春是同胞兄弟。

  5、我们愈是学*,愈觉得自己的贫乏。

  6、微笑,实在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别人的媒介。有了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

  7、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

  8、吻是灵魂与灵魂相遇在爱人的嘴唇上。嘴唇是一对爱人两个灵魂交会的地方。

  九、作业

  选一种自己喜欢的物象做中心,写一篇200字的小短文。

《致云雀》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把握情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分析核心意象“云雀”,掌握象征手法的运用。

  3.分析文中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了解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鉴赏“云雀“这一形象,感悟整首诗歌所要表达的精神理想。

  【教学方法】

  运用朗诵法、赏析法、合作探究法等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相信这句话大家都不陌生,这句话出自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这句诗给了处在寒冬的人一个美好的希望,尽管现在是寒气凌冽、寒风萧瑟的冬天,但冬天过去了,春天就会到来,到时大地复苏、春风和煦、春光明媚,充满了阳光与希望。今天,我们一起学*一下雪莱的另外一首诗歌--《致云雀》。

  二、作家简介

  1.了解作者—雪莱

  珀西比希雪莱(英文原名:PercyByssheShelley)(1792年—1822),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民主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

  雪莱生于英格兰萨塞克斯郡霍舍姆附*的沃恩汉,12岁进入伊顿公学,1810年进入牛津大学,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入学不足一年就被牛津大学开除。1813年11月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1818年至1819年完成了两部重要的长诗《**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倩契》,以及其不朽的名作《西风颂》。1822年7月8日逝世。*称他是“天才预言家”。

  【人物轶事】

  在1822年,雪莱的《希腊》出版,并且移居到斯贝齐亚海湾的*勒里奇镇居住。在1822年6月,他开始创作长诗《生命的凯旋》。这首诗还没有完成的时候,他就去迎接好友利亨特。在同年7月8日,两人乘坐雪莱的“唐璜”的船只回雪莱的家。但是斯贝齐亚海突然刮起了大风,风暴刮翻了他们的船只。

  最后两人都落入海中,直到几天后,人们在海边发现了已经浮肿的尸体,还是依靠他口袋中未完成的诗才辨认出这具尸体就是雪莱。

  就这样,一代大师雪莱死在了一次意外事故。鉴于雪莱文学上对英国的影响和私生活上的糜乱,雪莱的死在英国人得知后,普天同庆。

  虽然现在英国以雪莱这个诗人为荣,但是在当时的那个时代雪莱是极度被英国人排斥的,以至于他的死讯还能让英国人欢呼。

  2.了解写作背景

  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黑暗恐怖正沉重地笼罩着整个英国。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使百姓流离失所,大批工人流落街头,到处是弱肉强食;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国家物价飞涨,工人工资骤降,人民生活贫困;愤怒的工人因此起来*,捣毁机器,**,然而这一切行动均遭到统治阶级的血腥镇压。这种黑暗*几乎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因此人们对光明和幸福生活的渴盼非常迫切,而雪莱的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这一迫切愿望。

  3.了解云雀

  云雀是一种鸟,形如麻雀儿稍大,以活泼悦耳的鸣声著称,高空展翅飞行时鸣唱,接着做极壮观的俯冲而回到地面。栖息于草地、干旱*原、泥沼及沼泽。因其在地面营巢又性喜高飞,常从它的“领地”升腾而直飞云霄,边飞边叫,越飞越高。因而云雀经常被诗人选做讴歌的对象。

  三、朗诵感知

  1.听录音朗读

  2.给全诗标出节奏和重读,诵读全诗。

  你好啊,欢乐的/精灵!

  你似乎/从不是/飞禽,

  从天堂或天堂的/邻*,

  以酣畅淋漓的/乐音,

  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你的/衷心。

  向上,再向高处/飞翔,

  从地面/你一跃而上,

  像一片/烈火的/轻云,

  掠过/蔚蓝的/天心,

  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

  3.诵读指导

  《致云雀》全诗共21节,篇幅较长,但围绕一个核心意象“云雀”,整体中心明确,但朗读的时候要注意把握住情感线索,注意体会围绕一个核心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情感表达。在朗诵的时候,要把握住欢快的基调,停顿以二三顿、二二顿为主,因为节奏欢快,所以结尾多做轻盈、上扬、渐高这样的处理。

  4.教师范读。

  四、整体感知

  1.读完雪莱的《致云雀》,请试着概括主要内容?

  明确它描绘了在黑夜中呼唤黎明的云雀形象,诗人以饱满的激情写出了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学理想和艺术报负,诗中模仿云雀高飞的节奏,云雀一边高蹿,一边歌唱,愈唱愈亮,愈飞愈高。诗人一面倾听着云雀的歌声,一边希望自己的歌声也能给人们带来快乐和希望。《致云雀》中的“云”被描写为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东西,它从江河湖海中吸取水分,然后降雨到大地,培育出美丽的花朵。

  2.试分析“云雀”这一形象

  61548;第一部分:

  第1节,对云雀及其歌声总的评价和赞美。

  第2节,云雀从地面一跃而起的姿态和边飞边唱的*性。

  第3-4节,云雀升上晴空迎接朝阳或送走夕阳时的欢快明朗的形象。

  第5-7节,以星光的利箭、明月的清辉、霓虹彩霞降下的美雨比喻云雀的歌唱。

  小结:塑造了云雀欢乐的形象。

  61548;第二部分:

  第8节,把云雀比作诗人。

  第9-11节,把云雀鸣声比作高贵少女的甜美如爱的歌曲、飞萤与晶莹的流光、玫瑰与醉人的芳香。

  第12节,写云雀不只是单纯的明朗、清新、欢悦。

  小结:塑造了云雀传播爱与光明的形象

  61548;第三部分:

  13-15节,探讨美的根源。

  16-17节,探寻欢乐的真正来源。

  18-20节,不能快乐的根由。

  小结:塑造了云雀丰富明澈的形象

  61548;第四部分:

  第21节,以感叹的口吻表达了他的愿望和抱负——拥有云雀的欢欣。

  小结:塑造了云雀和谐、炽热的理想形象

  【总括】雪莱诗中这一云雀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都追求光明,蔑视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所不同的只是诗人痛苦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而这个差距对云雀是不存在的。从诗的整个调子中可以看出,雪莱虽感到理想遥远的痛苦,仍以不断飞升的积极情调去超越感伤。

  五、品味鉴赏

  (一)分析形象

  1、诗歌中的“云雀”有什么特点?如何理解“云雀”这一形象?

  明确:诗中云雀这一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

  云雀的振翅高飞,体现了诗人的执着奋进、愤世嫉俗的态度。云雀的隐形不漏、播撒歌声,体现了诗人不求名利。

  云雀代表了光明、欢乐、自由、对生活充满的热爱。这一意象是诗人理想化中的自己,展示出浪漫主义时代的理想形象。诗人通过云雀这一意象,表达自己追求光明、蔑视黑暗以及向往理想世界的情感。

  2、诗歌中的云雀的形象象征着什么?

  探究: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

  (二)鉴赏手法

  1.问题:诗人是怎么样塑造“云雀”欢乐的理想形象的?

  明确①“像一片烈火的轻云”,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的描绘出云雀一跃而上,边飞边唱的飒爽英姿,也是诗人蔑视黑暗现实,追求光明与真理勇于献身理想的精神写照。

  ②以“星光的利箭”、“明月的清辉”运用比喻、通感等视觉形象描绘听觉上的优美感受,化抽象为具体。

  ③诗人发挥奇特的想象,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突出云雀能够带给人们希望,唤醒人们的灵魂。。

  ④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

  总结: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以及比喻、类比、对比、设问和通感等灵活的修辞,对云雀加以描绘,进而赞颂云雀,意蕴深刻。

  2.诗歌有什么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

  探究:诗歌在艺术表现上很见功力,文字洗练,节奏感强,风格清丽明快,而且文章有种雄浑磅礴、大开大阖而又圆融内敛的气势。诗歌充满活力和锐气,有一种前进的力量。雪莱十分重视艺术的社会意义,认为艺术的创造是根据正义和美的原则来促进生活的改造。诗人渲染高尚的情操,是为了引起读者普遍的激动,抒写对于美德的渴望,是为了唤醒人们对于卑劣欲念不能相容的强烈感情。他说:“一首伟大的诗,是永远泛溢着智慧与快感之流的不竭源泉。”《致云雀》几乎体现和容纳了雪莱诗论的全部要点。

  61548;音韵与形式之美

  《致云雀》一诗形式工整,每节均由四短一长的五个诗行构成。而且每节的前四个短诗行都由扬抑格三音步构成,而后面的一个长诗行则是由抑扬格六音步构成。这种创新性的音韵形式是诗人在刻意模仿云雀那或抑或扬、尾声悠长的鸣声,以期在诗的节奏和感官效果上达到一种融合和对应。纵观全诗,每节诗行都采用了AABB的尾韵韵式构成,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回旋往复的音乐感。

  61548;修辞性语言的烘托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巧妙地运用修辞是增强诗歌语言形象性和艺术性、“丰富诗歌意义、增强诗歌艺术张力的重要手段”。辜正坤先生曾说诗是用比喻写成的,《致云雀》便是如此。诗中比喻覆盖全篇,准确地描述出云雀那欢快的歌声和不凡的精神,把云雀这个被众多诗人反复赞叹过了的形象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推出,使人眼前一亮。

  开篇第一节即通过暗喻,突破了世人对云雀的一贯认知,将云雀比作精灵,体现出其将云雀的精神置于形体之上的隐含之意,突出了本诗的精神意义。

  61548;诗意的'升华

  开篇第一句中,诗人便把云雀称作精灵,奠定了诗歌明快的基调。雪莱曾说:“诗是最快乐最善良的心灵中最快乐最完善的瞬间的记录。”云雀在诗人心目中已经成为自由的象征、快乐的化身、力量的源泉,而读者也为其所感染,燃起对自由的向往。通观全诗,雪莱运用多种音韵和修辞手法赞美云雀那昂扬向上、不畏艰辛、冲破束缚、自由翱翔的形象,并同时向读者展示了美的色彩、美的声音和美的芬芳等一系列美的事物。雪莱将云雀比作“承担着历史使命的诗人”,此时作品的意境得以拓展和深化,云雀成了诗人的化身和代言人,云雀的歌就是自由的歌,成为了诗人理想的自我形象以及理想的形象载体。

  探究:这是个判断句,暗示了“我”身后已经陆续征服了从前的那些高度,暗示了“我”的目标与“我”的努力之间的差距,暗示了某种“先喘口气”的决定。

  六、明晰主旨

  《致云雀》全诗无一处不写云雀,同时,无一处不有雪莱的自我,是诗人理想化的自我写照。如布朗兑斯所说,雪莱的自我大到足以拥抱全宇宙。诗歌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表现了诗人自己的美好理想和对光明的追求。

  七、拓展阅读

  西风颂(节录)

  剽悍的西风啊,你是暮秋的呼吸,

  因你无形的存在,枯叶四处逃窜,

  如同魔鬼见到了巫师,纷纷躲避:

  那些枯叶,有黑有白,有红有黄,

  像遭受了瘟疫的群体,哦,你呀,

  西风,你让种子展开翱翔的翅膀,

  飞落到黑暗的冬床,冰冷地躺下,

  像一具具尸体深葬于坟墓,直到

  你那蔚蓝色的阳春姐妹凯旋归家,

  向睡梦中的大地吹响了她的号角,

  催促蓓蕾,有如驱使吃草的群羊,

  让漫山遍野注满生命的芳香色调;

  剽悍的精灵,你的身影遍及四方,

  哦,听吧,你既在毁坏,又在保藏!

  【思考】联系上下文,理解“你既在毁坏,又在保藏!”这句诗,说说西风在毁坏着什么,又在保藏着什么。

  明确毁坏着:使枯叶四处逃窜,纷纷躲避。保藏着:让种子展开翱翔的翅膀,向睡梦中的大地吹响了她的号角,让漫山遍野注满生命的芳香色调,给人类带来生机和希望。

  八、雪莱名句积累

  1、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2、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3、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4、希望会使你年轻,因为希望和青春是同胞兄弟。

  5、我们愈是学*,愈觉得自己的贫乏。

  6、微笑,实在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别人的媒介。有了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

  7、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

  8、吻是灵魂与灵魂相遇在爱人的嘴唇上。嘴唇是一对爱人两个灵魂交会的地方。

  九、作业

  选一种自己喜欢的物象做中心,写一首诗歌。

《致云雀》语文教案3

  【教材定位

  《致云雀》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的第四篇文章,为我们呈现了一种别样的青春姿态。青春时总是满怀憧憬,对未来充满了想象。或追求幸福,或追求理想,亦或者是自由等等。但是,当追求理想、追求自由的的途中遭遇了阻碍,青年们会怎么选择呢。雪莱的这首《致云雀》为我们开辟了一个方向。

  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后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的独立战争等使得欧美资产阶级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思想和言论自由,但之后英国资产阶级与封建主的重新勾结,以及一系列战争的爆发,使得人民的自由又受到了限制。在雪莱创作这首诗时,黑暗与恐怖正笼罩着整个英国社会,圈地运动和经济危机使得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完全得不到保障。这首诗正是借助云雀翱翔天际的情景,体现了雪莱美好公正的社会理想,表现了雪莱对光明的向往,对理想的追求。

  【素养目标

  1.诵读诗歌,把握情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分析核心意象“云雀”,掌握象征手法的运用。

  3.分析文中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了解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鉴赏“云雀“这一形象,感悟整首诗歌所要表达的精神理想。

  【教学方法

  1.语言品读法:诵读法

  2.点拨法:抓关键意象,分析其形象,结合时代背景,准确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相信这句话大家都不陌生,这句话出自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这句诗给了处在寒冬的人一个美好的希望,尽管现在是寒气凌冽、寒风萧瑟的冬天,但冬天过去了,春天就会到来,到时大地复苏、春风和煦、春光明媚,充满了阳光与希望。今天,我们一起学*一下雪莱的另外一首诗歌--《致云雀》。

  二、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雪莱

  珀西比希雪莱(英文原名:PercyByssheShelley)(1792年—1822),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民主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

  雪莱生于英格兰萨塞克斯郡霍舍姆附*的沃恩汉,12岁进入伊顿公学,1810年进入牛津大学,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入学不足一年就被牛津大学开除。1813年11月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1818年至1819年完成了两部重要的长诗《**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倩契》,以及其不朽的名作《西风颂》。1822年7月8日逝世。*称他是“天才预言家”。

  【人物轶事

  在1822年,雪莱的《希腊》出版,并且移居到斯贝齐亚海湾的*勒里奇镇居住。在1822年6月,他开始创作长诗《生命的凯旋》。这首诗还没有完成的时候,他就去迎接好友利亨特。在同年7月8日,两人乘坐雪莱的“唐璜”的船只回雪莱的家。但是斯贝齐亚海突然刮起了大风,风暴刮翻了他们的船只。

  最后两人都落入海中,直到几天后,人们在海边发现了已经浮肿的尸体,还是依靠他口袋中未完成的诗才辨认出这具尸体就是雪莱。

  就这样,一代大师雪莱死在了一次意外事故。鉴于雪莱文学上对英国的影响和私生活上的糜乱,雪莱的死在英国人得知后,普天同庆。

  虽然现在英国以雪莱这个诗人为荣,但是在当时的那个时代雪莱是极度被英国人排斥的,以至于他的死讯还能让英国人欢呼。

  2.了解写作背景

  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黑暗恐怖正沉重地笼罩着整个英国。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使百姓流离失所,大批工人流落街头,到处是弱肉强食;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国家物价飞涨,工人工资骤降,人民生活贫困;愤怒的工人因此起来*,捣毁机器,**,然而这一切行动均遭到统治阶级的血腥镇压。这种黑暗*几乎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因此人们对光明和幸福生活的渴盼非常迫切,而雪莱的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这一迫切愿望。

  3.了解云雀

  云雀是一种鸟,形如麻雀儿稍大,以活泼悦耳的鸣声著称,高空展翅飞行时鸣唱,接着做极壮观的俯冲而回到地面。栖息于草地、干旱*原、泥沼及沼泽。因其在地面营巢又性喜高飞,常从它的“领地”升腾而直飞云霄,边飞边叫,越飞越高。因而云雀经常被诗人选做讴歌的对象。

  三、诵读全诗,感受诗韵

  1.明确字音

  酣畅淋漓(hān)雕琢(zhuó)蔚(wèi)蓝

  犀利(xī)甘霖(lín)花蕾(lěi)

  醇酒(chún)迸涌(bèngyǒng)倦怠(dài)真挚(zhì)

  摈弃(bìn)憎恨(zēng)炽热(chì)

  2.给全诗标出节奏和重读,诵读全诗。

  你好啊,欢乐的/精灵!

  你似乎/从不是/飞禽,

  从天堂或天堂的/邻*,

  以酣畅淋漓的/乐音,

  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你的/衷心。

  向上,再向高处/飞翔,

  从地面/你一跃而上,

  像一片/烈火的/轻云,

  掠过/蔚蓝的/天心,

  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

  3.诵读指导

  《致云雀》全诗共21节,篇幅较长,但围绕一个核心意象“云雀”,整体中心明确,但朗读的时候要注意把握住情感线索,注意体会围绕一个核心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情感表达。在朗诵的时候,要把握住欢快的基调,停顿以二三顿、二二顿为主,因为节奏欢快,所以结尾多做轻盈、上扬、渐高这样的处理。

  4.教师范读。

  5.学生朗读,教师点评。

  四、文本研究

  【思考1】读完雪莱的《致云雀》,请试着概括主要内容?

  明确它描绘了在黑夜中呼唤黎明的云雀形象,诗人以饱满的激情写出了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学理想和艺术报负,诗中模仿云雀高飞的节奏,云雀一边高蹿,一边歌唱,愈唱愈亮,愈飞愈高。诗人一面倾听着云雀的歌声,一边希望自己的歌声也能给人们带来快乐和希望。《致云雀》中的“云”被描写为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东西,它从江河湖海中吸取水分,然后降雨到大地,培育出美丽的花朵。

  【思考2】试分析“云雀”这一形象

  61548;第一部分:

  第1节,对云雀及其歌声总的评价和赞美。

  第2节,云雀从地面一跃而起的姿态和边飞边唱的*性。

  第3-4节,云雀升上晴空迎接朝阳或送走夕阳时的欢快明朗的形象。

  第5-7节,以星光的利箭、明月的清辉、霓虹彩霞降下的美雨比喻云雀的歌唱。

  小结:塑造了云雀欢乐的形象。

  61548;第二部分:

  第8节,把云雀比作诗人。

  第9-11节,把云雀鸣声比作高贵少女的甜美如爱的歌曲、飞萤与晶莹的流光、玫瑰与醉人的芳香。

  第12节,写云雀不只是单纯的明朗、清新、欢悦。

  小结:塑造了云雀传播爱与光明的形象

  61548;第三部分:

  13-15节,探讨美的根源。

  16-17节,探寻欢乐的真正来源。

  18-20节,不能快乐的根由。

  小结:塑造了云雀丰富明澈的形象

  61548;第四部分:

  第21节,以感叹的口吻表达了他的愿望和抱负——拥有云雀的欢欣。

  小结:塑造了云雀和谐、炽热的理想形象

  【总括】雪莱诗中这一云雀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都追求光明,蔑视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所不同的只是诗人痛苦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而这个差距对云雀是不存在的。从诗的整个调子中可以看出,雪莱虽感到理想遥远的痛苦,仍以不断飞升的积极情调去超越感伤。

  【拓展】诗意的飞翔——解读诗词中的飞鸟意象

  61548;飞鸟象征着时代变迁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解读:诗句描绘出燕子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画面,给人一种世事沧桑的感受,通过诗句表现作者生活的曲折。在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事变迁的无常。

  61548;飞鸟象征着孤单、悲壮凄凉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解读:通过孤鸿表现出作者的孤寂之情,并且表明作者不愿随波逐流。

  61548;飞鸟象征着荒凉破败、离情别思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解读:描写了春殿以往的繁华,并利用鹧鸪鸟衬托如今春殿的破败,通过春殿繁华与破败进行对比,给人无限的荒凉之感。

  61548;飞鸟象征着荒凉破败、离情别思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解读:在情景交融当中,我们可以通过诗人创设的画面联想自己送别朋友的情形,从而有感而发,体会出诗人创作时的情感,在诗句中充分利用“子规”表现了作者的离情别思。

  61548;飞鸟象征着高远志向

  八声甘州和魏鹤山韵

  吴潜

  任渠侬、造物自儿嬉。安能止吾归。有秋来竹径,春时花坞,夏里荷漪。何事东涂西抹,空遣鬓毛稀,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

  点检人间今古,部谁为赢局,底是输棋。谩区区成败,蚁阵与蜗围。便掀天卷地勋业,怕山中、拍手笑希夷。如何是,一尊相属,万事休知。

  解读:通过作者的描述创设出鸿鹄高飞的情景,让读者通过想象感受鸿鹄高飞,从而使读者拥有另一番体验。

  61548;飞鸟象征着喜悦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解读:诗句描写了早莺相互争巢的情形,给读者带来一种早春的美好,这也将诗人的喜悦之情表露无遗。

  61548;飞鸟象征着幸福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解读:利用青鸟表明了作者美好的愿望,希望通过青鸟引领诗人走向幸福,简短的诗句中读者仿佛可以看见青鸟带路,使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美好期望。

  61548;飞鸟象征着自由

  清*乐令

  佚名

  帘卷曲阑独倚,江展暮天无际。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

  数点落红乱委,扑鹿沙鸥惊起。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

  解读:通过沙鸥的自由自在与少女的伤怀进行对比,从而表现出少女希望可以像沙鸥一样飞翔,忧伤之感油然而生。

  【对点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思考】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词人用杜鹃的意象,仿佛令人感觉到它哀切的啼声,渲染了悲伤的氛围,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词人流落天涯,有家难回的悲伤之情。

  【思考3】鉴赏手法

  问题:诗人是怎么样塑造“云雀”欢乐的理想形象的?

  明确①“像一片烈火的轻云”,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的描绘出云雀一跃而上,边飞边唱的飒爽英姿,也是诗人蔑视黑暗现实,追求光明与真理勇于献身理想的精神写照。

  ②以“星光的利箭”、“明月的清辉”运用比喻、通感等视觉形象描绘听觉上的优美感受,化抽象为具体。

  ③诗人发挥奇特的想象,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突出云雀能够带给人们希望,唤醒人们的灵魂。。

  ④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

  总结: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以及比喻、类比、对比、设问和通感等灵活的修辞,对云雀加以描绘,进而赞颂云雀,意蕴深刻。

  五、技巧点拨—音美、形美、意美的有机结合

  【任务指引】在《致云雀》中,诗人雪莱巧妙地运用了规范而又新意迸发的音韵手法,围绕作品主题灵活穿插了比喻等多种修辞形式,极富音乐性和画面感地烘托出了云雀那自由不羁的形象和欢快激昂的歌声。诗人借云雀抒情明志,向世人传递自由、喜悦与希望,从而使作品达到了音美、形美、意美的有机结合。

  【详解

  61548;音韵与形式之美

  《致云雀》一诗形式工整,每节均由四短一长的五个诗行构成。而且每节的前四个短诗行都由扬抑格三音步构成,而后面的一个长诗行则是由抑扬格六音步构成。这种创新性的音韵形式是诗人在刻意模仿云雀那或抑或扬、尾声悠长的鸣声,以期在诗的节奏和感官效果上达到一种融合和对应。纵观全诗,每节诗行都采用了AABB的尾韵韵式构成,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回旋往复的音乐感。

  61548;修辞性语言的烘托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巧妙地运用修辞是增强诗歌语言形象性和艺术性、“丰富诗歌意义、增强诗歌艺术张力的重要手段”。辜正坤先生曾说诗是用比喻写成的,《致云雀》便是如此。诗中比喻覆盖全篇,准确地描述出云雀那欢快的歌声和不凡的精神,把云雀这个被众多诗人反复赞叹过了的形象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推出,使人眼前一亮。

  开篇第一节即通过暗喻,突破了世人对云雀的一贯认知,将云雀比作精灵,体现出其将云雀的精神置于形体之上的隐含之意,突出了本诗的精神意义。

  61548;诗意的升华

  开篇第一句中,诗人便把云雀称作精灵,奠定了诗歌明快的基调。雪莱曾说:“诗是最快乐最善良的心灵中最快乐最完善的瞬间的记录。”云雀在诗人心目中已经成为自由的象征、快乐的化身、力量的源泉,而读者也为其所感染,燃起对自由的向往。通观全诗,雪莱运用多种音韵和修辞手法赞美云雀那昂扬向上、不畏艰辛、冲破束缚、自由翱翔的形象,并同时向读者展示了美的色彩、美的声音和美的芬芳等一系列美的事物。雪莱将云雀比作“承担着历史使命的诗人”,此时作品的意境得以拓展和深化,云雀成了诗人的化身和代言人,云雀的歌就是自由的歌,成为了诗人理想的自我形象以及理想的形象载体。

  六、明晰主旨

  《致云雀》全诗无一处不写云雀,同时,无一处不有雪莱的自我,是诗人理想化的自我写照。如布朗兑斯所说,雪莱的自我大到足以拥抱全宇宙。诗歌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表现了诗人自己的美好理想和对光明的追求。

  七、拓展阅读

  西风颂(节录)

  剽悍的西风啊,你是暮秋的呼吸,

  因你无形的存在,枯叶四处逃窜,

  如同魔鬼见到了巫师,纷纷躲避:

  那些枯叶,有黑有白,有红有黄,

  像遭受了瘟疫的群体,哦,你呀,

  西风,你让种子展开翱翔的翅膀,

  飞落到黑暗的冬床,冰冷地躺下,

  像一具具尸体深葬于坟墓,直到

  你那蔚蓝色的阳春姐妹凯旋归家,

  向睡梦中的大地吹响了她的号角,

  催促蓓蕾,有如驱使吃草的群羊,

  让漫山遍野注满生命的芳香色调;

  剽悍的精灵,你的身影遍及四方,

  哦,听吧,你既在毁坏,又在保藏!

  【思考】联系上下文,理解“你既在毁坏,又在保藏!”这句诗,说说西风在毁坏着什么,又在保藏着什么。

  明确毁坏着:使枯叶四处逃窜,纷纷躲避。保藏着:让种子展开翱翔的翅膀,向睡梦中的大地吹响了她的号角,让漫山遍野注满生命的芳香色调,给人类带来生机和希望。

  八、雪莱名句积累

  1、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2、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3、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4、希望会使你年轻,因为希望和青春是同胞兄弟。

  5、我们愈是学*,愈觉得自己的贫乏。

  6、微笑,实在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别人的媒介。有了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

  7、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

  8、吻是灵魂与灵魂相遇在爱人的嘴唇上。嘴唇是一对爱人两个灵魂交会的地方。

  九、作业

  选一种自己喜欢的物象做中心,写一篇200字的小短文。


《致云雀》语文教案 (菁华3篇)(扩展2)

——《颐和园》语文教案 (菁华3篇)

《颐和园》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作者按游览顺序有序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准确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借助拼音把课文多读几遍,借助课后思考题想想课文内容,借助课本上的资料袋对颐和园有一个初步了解。教师做好分析教材特点和了解学生年段特点的准备,同时收集颐和园相关资料,形成课件及教学资源储备。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

  1、今天我们要学*第18课,请读课题。

  2、颐和园是我国保持最完整,规模的皇家园林!该怎么读(课题)?

  3、今天,颐和园早已成了中外游客竞相游览的一个美丽的大公园。你又想怎么读?

  4、小结:颐和园真的会带给我们很多的感受,我们在学*中要试着用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二、从游览顺序入手,了解文章结构和课文内容。

  从词入手,了解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点和游览顺序。

  1.按顺序听写“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等词,并学*其中的生字“廊”。

  2.思考:为什么要写这样三个词?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写?文中又是哪些句子说明了作者游览的顺序?

  3.学生自读课文,勾画文中表示游览顺序的句子。

  从句子入手,掌握文章的结构,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学生自读表示游览顺序的四句话,从中感受移步换景的游览观察顺序。

  2、给表示游览顺序的四句话加上文章的首尾段,学生自读感受课文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并根据段落提纲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生共同根据板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提出进一步的学*要求

  这就是文章的.段落提纲,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课文。现在,我们就移步换景,依次游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去感受颐和园这个美丽的大公园。

  三、抓住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欣赏颐和园美景的不同特点,体会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的同时,学*作者简洁准确的表达方式。

  “游赏”长廊。

  1、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出示课文相关文字,在原文中加入表示观察角度的短语,请学生读一读思考这些短语对我们“游”长廊有什么帮助?

  (放眼一望)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抬头看去)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边走边赏)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2、学生整体感受整个自然段,试着从不同观察角度去欣赏长廊,发现长廊的特点并试着用自己的朗读把感受表达出来。

  3、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老师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填词练*,边读边想象把书读厚的读书方法理解“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这个句子,体会长廊所包含的中华文明,感受作者抓住特点简洁表达的写法。

  4、由此及彼,学生通过边读边想象把书读厚的方法朗读学*整段内容。

  5、再次出示表示观察角度的短语并配合由此看到的景象图片,学生练*分三层背诵本段句子,体会表达顺序,达到段的积累。

  6、小结:作者移步换景,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景物不同的特点。让我们继续随着文字去感受。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这一次,作者又是从哪个角度去看万寿山?又赏出些什么呢?自己读一读吧。

  “游赏”万寿山。

  1、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从“抬头一看”、“耸立”、“金碧辉煌”、“金光闪闪”等词想象仰望万寿山建筑群的感受,体会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势。

  2、抓住重点词,通过朗读表达感受,体会作者用词准确

  3、小结:这一次,我们跟着作者从抬头一看这个观察角度赏到了颐和园华美、宏伟的特点。

  学生自读自悟,从不同角度“游赏”昆明湖景区,感受昆明湖的特点和作者的表达方式。

  1、占颐和园总面积2/3的烟波浩渺的昆明湖又可以从哪些角度去欣赏它呢?请学生跟随一组图片从不同的角度去直观地看看作者描写的不同景色。

  2、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观察角度,练*边读边想象,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3、学生交流分享朗读及感受。老师通过对比组词等语言训练,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滑”与“划”的意思差别,从而理解作者准确的用词。通过和学生一起想象不同狮子的形象,读好描写十七孔桥的句子,体会精湛的艺术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4、今天这堂课我们按游览顺序,依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游赏了颐和园,你觉得移步换景究竟有什么妙处?(这次引导学生自己感受从不同角度抓住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四、总结。

  1、以“说不尽”引出颐和园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

  2、以“说不尽”引出选择重点内容写清楚的游记表达方式。

  五、课后学*建议。

  1、建议大家课后收集一些颐和园的资料,丰富自己对颐和园的认识;

  2、把文中自己特别喜欢的句段读一读,记一记,下堂课再交流。

《颐和园》语文教案2

  【教学简析】

  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观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动,对新鲜事物好奇,但生活经验有限,他们当中很少去过北京,对那些景物缺少感性认识,很难深刻理解文中描述的美,所以我准备了课件,创设情景,把学生带进颐和园,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颐和园的美。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搜集资料的能力和自主学*的能力,所以课前我让学生去搜集有关颐和园的资料和图片,以备上课时小组学*时使用。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学*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学*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作中。

  【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实际,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的教学方法,采用以读促悟、小组探究、合作交流的学*方法;引导学生细读,精读,品读,再现这一幅美丽的画卷,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强语言感受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颐和园的风光图片或文字资料;教师搜制作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教师板书课题)那里有著名的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等人文景观。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

  2.板书课题,认读“颐”字

  3.简介“颐和园”。

  介绍时出示“颐和园”的几处著名景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描写了颐和园哪些地方的美景?

  2.检查预*

  ①出示生字新词:多种形式认读,及时正音。

  ②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回答预*中的问题。

  随机板书: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

  三、再读课文,划分段落

  1.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颐和园的?(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

  2.理清层次

  第一段(1):总述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花园。

  第二段(2-5):具体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

  第三段(6):总结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颐和园》语文教案3

  一、品味领悟第一、三段

  1.齐读第一、三段

  2.领悟:

  (1)读了这两段,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课文开头就点明了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颐和园景色优美;颐和园很大,占地范围广。)

  (2)作者有什么希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作者希望我们有机会去北京能亲自到颐和园去细细游赏。因为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所以作者希望我们有机会去北京能够到颐和园去游览那里的美景。)

  3.师: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首尾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二、品味领悟第二段

  1.过度语:虽然颐和园的景色美得看也看不完、说也说不尽,但是作者还是怕我们没有时间去游览,所以还是选择几处重点作了具体介绍。下面,我们来读第2-5自然节,看看作者重点给我们介绍了那几处景点?又是按怎样是顺序叙述的?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游览顺序。)

  2.划分层次

  第一层(2):介绍长廊的景色

  第二层(3、4):介绍万寿山的景色

  第三层(5):介绍昆明湖的景色

  3.研读领悟第2自然段

  (1)指名朗读,思考介绍长廊时,先介绍什么,然后介绍什么,最后介绍什么?(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

  (2)按照上述给第二自然段分层。

  分层的结果:

  第一层是第1-3句:从整体上和外部介绍长廊;

  第二层是第4句:从内部介绍长廊;

  第三层是第5、6句:讲长廊两旁风景宜人。

  由此可见,长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长、美)

  (3)怎样讲长廊的“长”的?(“一眼望不到头”,通过游人的感觉表现长廊的长;“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运用具体数字表现长廊的长。)

  (4)怎样讲长廊的“美”的?

  ①长廊内部: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且内容各不相同。

  读句子,提问:画的内容包括“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这说明了什么?(总共有8000多幅彩画。说明画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形式多姿多彩,这是一种艺术美,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化园林艺术的灿烂和劳动人民能工巧匠的智慧。)

  ②长廊两旁:风景宜人。“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这句说明了什么?(说明长廊两旁的花木品种多、数量多,长年都有盛开的鲜花,这是环境美。 “开”和“谢”是一对反义词,形象地说明了长廊两旁鲜花常开的景色特点。)“使人神清气爽”的:“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这句话间接地说明了长廊是昆明湖边的一处美景。长廊在昆明湖的右边。

  (5)小结:一进颐和园的大门,长廊就把它那富有特点的美,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长廊的长和美之特点,其美包括艺术美(彩画美)和环境美。

  4.研读领悟第3、4自然段

  (1)指名分节朗读3、4自然段,思考介绍万寿山时,先介绍什么,再介绍什么?(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观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

  (2)作者游完长廊,站在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都看到了哪些景观?它们各是怎样的?

  佛香阁:八角形宝塔,建在半山腰,三层顶上所铺的黄色琉璃瓦闪闪发光。

  排云殿:一排排、金碧辉煌。

  (说明其巍峨壮丽,建造精美。)

  (3)作者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不同的三个方向望,分别看到了什么?(由*及远:葱郁的树丛、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朱红的宫墙、昆明湖、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4)为什么说“大半收在眼底”?(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往下看,能把前山的景色看得清清楚楚,后山还有些还有些景色看不到,所以说“大半收在眼底”。)

  (5)最美的景色在哪儿?美在什么地方?

  (昆明湖。理解两个比喻句。说明其*静幽美。)

  (6)品味、感悟“滑”字: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画舫”是指装饰华美、专供游人乘坐的船。这句话运用动态描写,反衬出昆明湖水的静。一个“滑”字,颇有情味,妙笔生花,与前面一句“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相衬托,一静一动,更加突出了湖水的静。)

  (7)说说“远眺”与“隐隐约约”之意及内在联系。(因果)

  (8)小结:

  5.研读领悟第5自然段

  (1)指名分节朗读5自然段,思考介绍昆明湖时,分别介绍了什么?(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

  (2)按什么顺序介绍的?(湖外围→湖中心→十七桥)

  (3)重点介绍了什么?有何特点?(十七孔桥有十七个桥洞,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并且这么多狮子姿态不一,各不相同。)

  石柱上雕刻着众多的狮子且姿态不一,这说明了什么?(共544只。狮子“姿态不一”的特点,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4)小结

  6.本段总结(2-5)

  找出标志游览顺序(落脚点转移或移步换景)的词语?

  (进了……绕过……来到……,走完……来带……,登上……站在……,从……下来……就是……)

  三、总结全文

  1.中心:《颐和园》这篇课文通过描绘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赞美了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2.写作方法

  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就是作者的游览顺序。)

  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四、作业布置

  1.选背自己欣赏的段落。

  2.抄写优美词句。

  板书设计

  长廊:长、美(艺术、环境)

  脚下:佛香阁、排云殿

  颐和园 万寿山

  山上:树丛、屋顶、宫墙、昆明湖、城楼、白塔

  昆明湖: 长堤→小岛→十七孔桥(石柱、狮子)


《致云雀》语文教案 (菁华3篇)(扩展3)

——云雀的心愿语文教学反思 (菁华3篇)

云雀的心愿语文教学反思1

  《云雀的心愿》的心愿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变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滥成灾,心理很难过。听了妈妈的话,小云雀懂得了保护森林的重要。

  因为是童话故事,故事浅显易懂,仔细研读这篇童话故事,我发现故事是以典型的故事三段式结构进行编排的,我灵机一动,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带学生仔细品读故事,学*故事的表现方式。因此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并没有在读懂课文内容意思上花费太多的时间,而是花大量的时间带学生去研读这篇故事的表现结构的特点,边研读文章表达形式的过程中,突破文章的重难点。这篇故事以“云雀出去看世界”为线索,分别写出到“沙漠”、“大河”、“森林”三个地方的所见所闻。在学*生字、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先引导学生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给课文分段。提示学生可以以云雀到过的不同地方为线索来给故事分出主体部分的层次。经过讨论交流,分好故事的层次。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是全文的总起句,交代故事“云雀妈妈带小云雀到外面看看世界。”第二至第十三自然段分别按“沙漠”、“大河”、“森林”的见闻感受,分为三部分。最后两个自然段合为第五段,“云雀表达自己的心愿。”在分层次后,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整体的认识,为进一步研读故事打好基础。

  接下来,引导学生研读故事的表现形式。第一段只有一句话,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对全文起总领全文的作用。第二至四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引导学生细细揣摩这三部分表达上的特点。先以云雀到“沙漠”上空为例,仔细研读。“小云雀飞呀飞,飞到一片沙漠的上空”,先交代地点,“一阵狂风刮过,地上的黄沙漫天飞舞,迷得他们睁不开眼。”这是云雀在这个地方的所见,“‘这里的风沙真讨厌!’小云雀埋怨说。”这是云雀在这里的感受。接下去是妈妈对这里的环境的解释。在研读的过程中,在黑板上做适当的板书提示。接下来研读第三、第四部分,引导学生发现,三四部分的表达结构与第二部分的内容表达结构相同,按“地点,所见、感受、妈妈的解释”来组织故事情节。把三个情节表达在黑板上进行标注对比,学生更直观的对故事的整体表达结构有了清晰的认识,他们发现三次的情节表达有惊人的相似。我乘机告诉学生:“这是典型的故事三段式编排特点,很多精彩的的故事都是采用这样的三段式结构编排的,如三顾茅庐……这叫故事的一波三折,这样故事才能精彩。”接着,最后故事一部分云雀的心愿的理解顺理成章。

  反思这节课,自己大胆处理教材,引导学生学*故事的表达形式,以课文为例,引导学生学*文章的表现形式。对于这样的尝试,自己觉得是有意义的。其实,这节课上还可以在读一篇的基础上,再拓展读一些相似文体结构的故事,比如人教版的《巨人的花园》、《七颗钻石》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故事三段式结构特点。还可以让学生试着用三段式的表达结构来编写一个童话故事,以达到读写结合,学会运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这节课的对比研读故事的情节,探究故事的表达形式,向课文学*表达,为学生的学*表达积累经验,这是很好的尝试。今后,应该用心解读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值得学*的知识点,发挥教材的最大价值,引导学生感受文字背后的秘密,努力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云雀的心愿语文教学反思2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以听说读写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然而,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如何在这一节课中灌输语文教学的理念,让学生能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积累,在积累中运用,是我们探究的主题。今天,我就以自己执教的一篇课文为例,浅谈一下自己的感想。

  《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课文。该文用童话形式,以形象化语言描述了小云雀与妈妈的所见、所闻、所言。针对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尽量以两个问题贯穿全文,贯穿课堂,避免杂、乱、碎的现象,深入浅出,让“朗读、感悟、运用”融为一体。

  一、紧密相连,引出问题

  我讲的是第二课时,在上课起,我以回忆的形式揭开了本节课的学*目标,既节约了时间,又直入主题。对于云雀的心愿是什么,上节课已解决,而“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采取“倒叙”的方式,先从最后一部分讲起,让学生自己读14段,用一句话来回答,那就是“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紧接着第二个问题出来了“森林到底有哪些作用?”抛砖引玉,让孩子们去课文中寻找答案。

  众所周知,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孩子们爱读童话故事,正是兴趣所致。从问题入手,激发兴趣,可以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而孩子们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学*的过程。

  二、朗读感悟,融为一体

  我们现在提倡个性化的朗读,并希望孩子们能在读中有所感悟。主要体现在能抓住重点词句,交流自己的感受。在教学中,我分三步引导孩子们学*。

  第一步,抓住关键词体会。如“漫天飞舞”、“浑黄的河水向脱缰的野马咆哮地向下游冲去!”、“泛滥成灾”……让孩子们去想象黄沙飞舞的情景,河水咆哮的场面,然后通过看图片视频再现这样的场面,最后有感情朗读。因为有了前面的想象和观看做铺垫,朗读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对森林得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

  第二步,读中感受心情。因为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对话的内容也是一个重点,在初步了解了森林的作用之后,让学生反复读小云雀和妈妈的对话,从中体会它们的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来读好对话内容,就会对森林的作用有更深入地了解,从而更好地明白造成这一切后果的真正原因是——人类的乱砍滥伐。

  第三步,紧扣主题,渗透思想。课文的重点是第二部分,根据小云雀和妈妈去的地方分为三部分,我在每一部分学*完后,总会设计这样一个环节:(沙漠)想象如果森林依旧存在的话,沙漠会是怎样的情景?可是当森林不在了的时候,漫天飞舞的黄沙到处飞扬,富饶的土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造成这一切后果的是由于人类的乱砍滥伐。可见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它可以————。而小云雀的心愿就是——。(河水)如果森林依旧存在,河水和才村庄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先说在看图)多么宁静安详啊!可是当森林不复存在时,恶魔般得洪水来了,可见,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它可以——。小云确的心愿是——。(森林)看,在这冬暖夏凉的家里生活多舒服啊,所以小云雀的心愿是——。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紧扣文章的主题,更加深了孩子们理解森林的作用,明白了环保的重要性。

  这三种形式的朗读,都是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进行的,更加深了学生会对课文的理解、体验、感悟、思考。不仅收获到了知识,情感也得以升华,这样的读,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积累运用,贯穿全文。

  学语文的最终目标是用语文。想象说话、句式训练训练实际上就是言语训练活动。事实上这样的训练使学生的言语在原有水*上有所提高,也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表达方式,促进了学生言语智慧的发展。本节课很多地方都体现了语言的训练。如第10段,作者采用总分总的构段方式,介绍了森林的蓄水保土的作用。在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先读,在标,最后看图用自己的话来介绍,同时还注意叙述的顺序,这是一个很好的写作指导。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句式训练: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它可以——,也可以——。先用板书内容来说,在扩展到课外知识,一举两得。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的确如此,本次的教学虽然经过三次的磨课,但还是留下了一些遗憾。

  1、个性化朗读不够突出,过多的齐读代替了学生的个性读。作为一篇分角色朗读的课文,没有很好地让孩子们分角色朗读,这势必会影响到各别孩子的感受,今后一定要多个孩子们自己读的机会。

  2、自主探究的空间给的不足。一节课缺乏孩子们自主探究的过程,孩子没有问题提出,解决的只是老师课前留下的问题。记得有人曾说“解决问题并不难,难的是提问题。”培养孩子的质疑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就是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总之,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学活动,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环境,要将“朗读、感悟、运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的课堂才是我们想要的。

云雀的心愿语文教学反思3

  我在四一班上了第19课《云雀的心愿》,效果非常的差,除了是因为借班上课以外,还有很多自身的原因,现总结如下:

  一、对学生的学况不了解,驾驭不了学生。

  二、内容安排不太恰当。

  1、明确目标部分

  导入不当,没有引起学生的学*愿望。由于不了解学生的预*情况,以为他们已经预*得很好,结果云雀的心愿是什么这个问题就难住了学生。多花了一两分钟让他们读课文第14自然段。出示目标时课件上的字又太小,坐后排的学生看不见。

  2、引导自学部分

  总感觉整个课堂太安静,学生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自学的效果很差。第三个自学内容“在第1-10自然段找出小云雀和妈妈的两次对话,同桌读一读。”很多学生完成不了。可改成“在1-10自然段中用横线画出小云雀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云雀妈妈说的话,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样来设计既直观,又能达到预*的目标。

  3、交流指导部分

  感觉一直都是老师带着学生走,没让学生说,而是老师代替了学生的说。学生只是在我的牵引下跟着我的思路把答案说了出来。这不能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这节课归纳起来,是我说的多,学生说的少,老师累,学生也累。如果在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课文,自己去归纳段落和段落大意,把机会让给学生说,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学*,那么,教学

  效果可能会好一些。下次将设立分目标,让学生自学了以后,马上进行交流指导。教学时,朗读指导不当,方法单一,学生在读时没有做到真正的投入感情,也没有在朗读中体会出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性。这主要是我在教学中没有起到很好的范读作用,另外,由于时间关系,5-10自然段的内容没有完成。没有完成学*目标。

  4、达标检测部分由于时间关系也没有完成。

  这次教学使我深深的体会到每个教学环节都要紧密的结合学生的*惯、学情、班级常规等来设计的重要性。《云雀的心愿》这课教学设计,没能考虑这几个方面的因素,因此,教学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也没有很好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自己也没有能力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没能调动课堂气氛。这些都是自己的知识掌握得太少了,以及缺少教学技巧而造成的。


《致云雀》语文教案 (菁华3篇)(扩展4)

——《师说》语文教案 (菁华3篇)

《师说》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

  一、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掌握、积累“师”1个文言常用实词;

  学*“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复*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

  三、学*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四、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教学重难点:

  一、本文的教学目的;

  二、作者介绍、解题;

  三、有关词的读音、单音词和双音词、古今异义、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四、意动用法。

  教学过程 :

  一、作者简介: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于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二、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四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三、写作背景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监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四、文体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

  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五、生字

  六、古今异义字(学生发言讨论,教师然后展示课件)

  七、“师”的用法(学生发言讨论,教师然后展示课件)

  八、“之”的用法(学生发言讨论,教师然后展示课件)

  九、“其”的用法(学生发言讨论,教师然后展示课件)

  十、意动用法(学生发言讨论,教师然后展示课件)

《师说》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

  1、了解作者、背景及文体

  2、疏通文章,理清思路

  课时:3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检查作业 (背诵《滕王阁序》)

  三、导入 新课

  1、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祖籍河北昌黎),与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又称“韩吏部”(晚年担任吏部侍郎)又称“韩文公”(谥号“文”)。

  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3、 写作背景:

  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一文中足可看出:“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饮不暇熟,有挈挈而动,如是这数矣。”

  4、 文体:“说”,议论文的一种,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如初中《马说》、《捕蛇者说》。

  5、 学生通读课文,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 注意以下部分字的读音。

  句读 谀 经传 郯 苌弘 蟠 贻 巫

  ②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③ 全文中的四个段落,各从那些方面来阐述观点?

  第一段:正面阐述从师的重要性。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

  第三段: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

  第四段:说明写作的缘起。

  6、 小结全文。

  四、 作业 :

  1、 背诵第一段。

  2、 思考(或略作书面整理)练*一中的1~~3小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 解析论证过程、论证方法。

  2、 掌握字词、疏通全文。

  内容步骤:

  一、 检查上堂作业 :

  1、 背诵第一段。

  2、 结合练*一导入 新课。

  二、 内容结构:

  第一段:正面阐述 ①老师的职责

  ②为什么从师

  ③ 以什么人为师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

  古之圣人——从师 圣益圣

  今之众人——不从师 愚益愚

  爱其子——择师 惑矣,未明也

  于其身——耻师

  巫医乐师百公之人——不耻相师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士大夫之族——耻相师 其可怪也欤?

  第三段:以圣人孔子从师的例子,再论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段;本文的写作缘由。

  论证方法:

  ⑴对比论证(1、2段)(让学生找出来,讨论确定)

  ⑵例证法:(3段)孔子师郯子……

  ⑶引证法:(3段)“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附:第二段论证方法简表

  第二段分论点

  士大夫之族耻师之风是错误的

  论 据

  (三个对比)

  对 比

  作者议论抒情

  正确态度

  错误态度

  论 据(1)

  (纵 比)

  古之圣人……

  犹且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

  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

  其皆出于此乎

  论 据(2)

  (自相矛盾)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与其身也,则耻师焉

  惑矣,吾未见其明也

  论 据(3)

  (横 比)

  巫医乐师百工

  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

  位卑,官盛

  呜呼,师道之不复

  ……其可怪也欤

  分论点与总论点关系

  批判中阐明总论点

  三、 重点词

  1、 实词

  ① 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有很高学问的人

  ②受——授 ③知——智

  ④众人: 古义:一般的人

  今义:大多数人

  ⑤下:低下。

  ⑥惑: A、疑难问题。 B、糊涂

  ⑦不齿:看不起。

  不足挂齿:指事情小,不值得挂在嘴上。

  ⑧嘉许:赞许。 ⑨贻:赠送。 ⑩攻:研究。

  ⑾道: 道理。 传道受业解惑也。

  风尚。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⑿师 以……师:我从而师之

  学*:不耻相师

  从师:则耻师焉

  老师:弟子不必不如师

  四、 作业

  1、 翻译课文

  2、 背诵第二段

  3、 课后练*二、三、四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1、 虚词、活用词、句式

  2、 相关文化常识及背诵

  内容及步骤

  一、 组织教学

  二、 检查作业 :

  1、 背诵第二段(方式:2人上黑板默写①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②句读之不知……段尾)

  2、 默写填空并翻译:

  每人一句,默写出原文并翻译:

  ① 作者阐述老师职责的是:

  ② 韩愈认为从师的原则的是:

  ③ 作者对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对从师的态度后发表了什么感慨?

  三、 词句

  1、 活用:

  ① 吾从而师之:名——意动。

  ② 吾师道也:名——动。

  ③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形——名。

  ④ 耻学于师:形——意动。

  ⑤ 圣益圣,愚益愚:形——名。

  ⑥ 小学而大遗:形——名。

  ⑦ 不耻相师:形——意动。

  ⑧ 孔子师郯子:名——意动。

  2、 虚词:

  ① 之: 古之学者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道之所存

  句读之不知

  人非生而知之

  ② 其: 其为惑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与其身也

  其皆出于此乎

  ③ 乎: 在 生乎吾后……

  比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④ 所以: 用来…… 例:

  ……原因 例:

  ⑤ 乃:竟。 例句:

  ⑥ 无:无论。例句:

  3、 句式: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

  ②不拘于时 (被动句)

  ③学于余 (状语后置句)

  四、 相关文学常识:

  六艺:经书:《诗》《书》《礼》《易》《乐》《春秋》。

  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五、 作业

  1、 基础训练有关题目。

  2、 《东方高考》随课一练。

  3、 背诵第三段。

《师说》语文教案3

  一、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1掌握“传、师、从”等多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积累“也、则、于、乎、所以”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正确认识文中有关“尊师”与“重道”的观点.

  3.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B、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C、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战的精神和勇气.

  2.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虚心求教的美德.

  二、教学重点

  1学*第二段,掌握对比说理的方法.

  2.准确把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师”与“道”的实际内涵.

  3.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

  从“传道”的高度去认识韩愈反对流俗见解的巨大勇气和斗争精神.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点拔法(对学生通过自读,自解、自悟等方式解读课文时留下的问题进行启发和点拔)

  2.激疑,讨论法(教师对文章内容进行激疑,开启学生思维,然后学生充分讨论后明确。(如对文章思路的疏理,及“师”“道”问题的理解)

  3.探究阅读法(如对本文中心论点的探究)

  4.多媒体投影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疏通文中字词句,整体把握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幻灯片放映)

  由魏骨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

  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日索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擘擘而东,如是者数矣。

  (节选自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让学生看过投影后进行翻译,然后教师导入)同学们,当今社会尊师重教蔚然成风.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现在,我们就来学*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二、韩愈及古文运动简介(幻灯片放映)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盂县)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二十五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现在广东潮州)刺史、国子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作品被后人编为《昌黎先生集》。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

  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名字的传说

  韩文公名愈字退之,说起这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话。

  韩愈父母早亡,从小就由哥嫂抚养。转眼到了入学的龄,嫂嫂郑氏一心想给弟弟起个又美又雅的学名,这天,郑氏翻开书年,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去,过了半个时辰,还没有给弟弟选定一个合意的学名。韩愈站在一旁观看,见嫂嫂为他起名作难,便问:“嫂嫂,你要给我起个什么名呢?”郑氏道: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作头,象征他们都要做人去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义都很不错,三弟的学名,也须找个人字作头,含义更要讲究的才好,韩愈听后,立即说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书了,这人字作头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韩愈好了。”郑氏一听,忙将字书合上,问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韩愈道“愈,超越也。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后无来者,决不当*庸之辈。”嫂嫂听后,拍手叫绝:“好!好!你真会起名,好一个‘愈’字吆!”

  韩愈怎么会给自己起出一个这样又美又雅的名呢?原来他自幼聪慧,饱读经书,从三岁起就开始识文,每日可记数千言,不到七岁,就读完了诸子之著。那超凡的天赋和文化素养,使他早早就抱定了远大志向,这个“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怀表露。

  他长到十九岁时,已经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勃勃少年。这年恰逢皇科开选,郑氏为他打点行装,送他进京去应试。到京城后,他自持才高,以为入场便可得中,从未把同伴搁在眼里。结果别人考中乐,他却名落孙山。后来,他在京中一连住了几年,连续考了四次,最后才算中了第十三名。之后,又一连经过三次殿试,也没得到一官半职。由于银钱早已花尽,他由京都移居洛阳去找友人求助。在洛阳,友人穿针引线,他与才貌双全的卢氏小姐订了婚。卢小姐的父亲是河南府法曹参军,甚有尊望,韩愈就住在他家,准备择定吉日与卢小姐完婚。卢小姐天性活泼,为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韩郎的才华,一方面又对韩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担忧,她曾多次思忖,要使郎君日后有所做为,现在就应当规劝他一下,可是如何规劝他呢?这天晚饭后,花前月下,二人闲聊诗文。畅谈中,韩愈提起这几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卢小姐和颜悦色地说道:“相公不必再为此事叹忧,科场失意乃长有之事。家父对我总是夸你学识渊博,为人诚挚。我想你将来一定会有作为的,只是这科场屡挫,必有自己的不足之处,眼下当找出这个缘由才是。”韩愈听后,频频点头,心中暗道:卢小姐果有见她,接着说道:“小姐讲的甚是有理,俗话说自已瞧不见自已脸上的黑,请小姐赐教。”卢小姐一听,“嗤”地笑出声来,说道:“你真是个聪明人啊!”随即展纸挥笔,写道:

  人求言实,火求心虚,

  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韩愈捧赠言,一阵沉思:此乃小姐肮腑之语啊!自古道骄兵必败,自已身上缺少的正是谦虚之情,这个“愈”字便是证据。于是,他立即选用卢小姐赠言中的最后两个字“退之”给自已起了个新名字。

  三、文体简介

  我们来看一下题目,师说是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呢?(提问学生)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是申说事理的文章,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文章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中学阶段出现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捕蛇者说》,《爱莲说》,《马说》等。

  四、朗读课文

  1、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根据书下注释,读准字音并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请全体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如:惑/而不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吾从/而师之

  点拨:停顿是指人们在说话或朗读时,常常在句子前后或中间所作的或长或短的间歇。停顿往往与句子结构一致(一般应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稍作停顿),与词语结构一致,与表意的需要一致。

  五、翻译全文

  (一)翻译:请一位同学将第一段翻译一遍。

  着重讲解的字词:

  之—助词,的;学者—求学的人;所以—用来……的;之—代词,指道理;固—本来;师(之)—以……为师(意动用法);庸知—哪里,管、过问;无—不论,不分语法: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让学生齐声朗读,加深印象。

  (二)、其他几段与第一段讲解类同

  第二段着重讲解的字词:

  师道—从师求学的道理,道,道理;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出—超出;焉—之于(向他);下—低于;耻—以……为耻;圣—圣明的人,圣明;愚—愚昧的人,愚昧。惑—糊涂;句读—文句意思表达完毕叫句,句中需要停顿的地方叫读;小学—小的学*方面;族—类;不齿—不屑一顾;欤—语气词;

  语法: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省略句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第三、四段重点字词

  常—固定;攻—学*研究;已—罢了;通—普通

  语法:被动句

  不拘于时

  介宾后置句

  而耻学于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三)总结全文的语法文言文知识:

  六、知识归纳

  1、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传授)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从师学*)

  2.古今异义

  学者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如:古之学者必有师。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古义:句子停顿的地方。如:句读之不知。

  今义: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古义:小的方面学*。如:小学而大遗,吾示见其明也。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众人古义:一般人,普通人。如: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

  今义:许多人。

  所以古义:特指代词“所”+介词“以”,相当于“用来……的”。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不必古义:不一定。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3、一词多义

  道: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③道相似也(道德学问)

  ④余嘉其能行古道(道路)

  传: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贤:

  ①其贤不及孔子(才能)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高明)

  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②吾从而师之(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③吾师道也(学*)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

  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从师)

  惑: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

  知:

  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识别,动词)

  ②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知道,了解)

  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如“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如“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连接定语与中心词,相当于“的”。如“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宾语前置的标志。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如“六艺经传,皆通*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如“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

  4、词类活用

  吾师道也(名词“师”用作动词,学*)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师”用作动词,表自动,从师。下文“则耻师焉”“师道之不得”中的“师”同此)

  或师焉(名词“师”用作动词,从师学*)

  不耻相师(名词“师”用作动词,表自动,学*)

  吾从而师之(名词“师”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而耻学于师(形容词“耻”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孔子师郯子(名词“师”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惑”活用作名词,疑难问题)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前面的“圣”“愚”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后面的“圣”“愚”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5、特殊句式:

  判断句: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2.被动句:

  ①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3.宾语前置句: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介宾短语后置句:

  ①而耻学于师。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师不必贤于弟子。

  4.省略句:

  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②(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③(人)问之,(士大夫)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④(士大夫)则群居而笑之。

  5.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吗?”)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课后练*。

  第二课时

  分析第一段

  1.提问;本段可分为几层?概括每层大意。学生思考后,明确:本段可分三层:前两句为一层,总说教师的职责;三、四两句承“解惑”,谈从师的必要性;最后三句承“传道”,谈择师的标准,即以“道”为师。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提问: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运用了下定义、作结论的方法来说理。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

  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其间层层衔接,环环相扣,一气贯通,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3.背诵第一段

  第2段。

  (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课文

  (2)提问:本段内容可分几层,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学生思考后,明确:本段查分三层,即三组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的流俗。作者先以“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进行对比,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板书〗结果

  ┌圣人众人对比圣益圣,愚益愚(错误态度)

  二、批判不从师的坏风气│父子对比小学而大遗(错误认识)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世大夫对比其智反不能及(错误行为)

  (对比论证反证)

  (3)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议论或抒情的句子,想一想,作者借以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点拨:如下列两句:①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②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①句重点

  在感叹从前,表遗憾之意。②句重点在悲叹现在,抒发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感,比①句递进了一层,给人大势已去无法挽回之感。

  再如下列三句:①其皆出于此乎?②“惑矣”和“吾未见其明也”。③其可怪也欤!本段的三组对比,每组对比都把着眼点放在后面的对象上,针对这些现象,作者都给予不同的评价。

  ①句是对“圣益圣,愚益愚”做出的评价、推测,质疑的语气中含着十足的肯定成分。②句是对“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小学而大遗”现象的评价。“矣”“也”表示肯定语气,明确责备认识的错误和做法的不明智。③句用强烈的感叹语气,对“士大夫之族”的错误行为作了猛烈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对“士大夫之族”的强烈不满。

  (3)背诵

  第3段

  (1)学生朗读。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3)背诵。

  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

  (2)背诵。

  三、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附:板书设计

  师说

  韩愈

  一、解题:说,一种文体。

  二、韩愈及本文写作背景

  三、分析

  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论据: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爱其子”与“于其身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致云雀》语文教案 (菁华3篇)(扩展5)

——《猫》语文教案 (菁华3篇)

《猫》语文教案1

  一、课文理解:

  本文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作者通过对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特点的描写,抒发了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文按照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小猫的特点可以用归并法把文章分成两大段。

  第一大段(第1----3自然段)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为总起,采用对比的方法分三个方面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猫的古怪性格。三次用“可是”作转折,写出猫既老实又贪玩,虽贪玩却尽职,虽胆小却勇猛的性格特点。第二自然段中,“这可都凭它的高兴。”一句,一个“可”字,形象地写出了猫的古怪,同时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第二大段(第4自然段)以“满月的小猫更可爱”为全段总起,同样通过三个方面写出了小猫的淘气。①“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②“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撞疼了也不哭 ”③“所过之处,枝折花落。”写出了小猫的“更可爱”,在于更淘气,更天真,更生气勃勃。作者喜爱之情更深了一步。

  二、学*重点:

  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比较简单易学的方法。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一般这种文章的段落里都有总起句或中心句。如《猫》,几乎每个自然段开头都有一个总起句。但第2 、3自然段总起句只是概括第2、3自然段内容,只有“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概括全大段的主要内容,可作为第一大段的段落大意。同样第4自然段总起句的前半部份“满月的小猫更可爱”可作为第二大段的段落大意。

  三、难点分析:

  “……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小梅花”指的是猫的脚印。因为梅花有五个花瓣,猫有五个脚趾,它的脚印和梅花的形状很相似。最重要的还是作者十分喜爱猫,由于喜欢就不会嫌它脏,就不讨厌它,所以把猫的脚印比喻成美丽的小梅花。这表达了作家老舍爷爷喜爱猫的思想感情。

  四、参考资料:

  作者老舍(1899----1966),满族人,原名舒庆春,又名舒舍予,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和剧作家,被誉为语言大师。他的代表作有《茶馆》、《骆驼祥子》、《龙须沟》、《四世同堂》等。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猫》一文的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十课《猫》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作者通过观察猫的神态、动作、倾听猫的叫声、把猫的性格及小猫的可爱形象描述得栩栩如声,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教材。

  我在上课文第一自然段时,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把猫的性格写具体的?这些矛盾的词语作者为什么能把它们用在一起?两者之间用什么词把它们连接起来?让学生找出来,体会老舍爷爷用词的准确性。然后通过朗读、加深理解。接着让学生用上“说它……可是……”的.句式说一段话,有同学说:“小狗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温顺吧!它的确有时侯很温顺,它会在你写作时走过来让你摸一下、抱一下,可是它又是那么尽职,每天晚上总是忠诚地守在大门口防止坏人来侵扰。”又如在学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我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同时让学生说说你是从哪些句子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同学们通过朗读揣摩,从老舍优美、生动的语言文字中体会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有同学说:“猫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猫脚印是比较脏的,而在作者眼中脚印是小梅花,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还有同学说:“我从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作者对猫的叫声不是厌烦而是喜欢。”还有同学说:“我从蹭你的腿要求给抓痒这句话中体会猫与作者之间有着感情。”总之,学生们从语言文字中体会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通过这一篇课文的教学,我体会到语文教学要抓住课文中语言文字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揣摩,既能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又能培养学生说话、写作的能力。

《猫》语文教案2

  一、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文学史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的主要著作有《*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二、故事背景

  《猫》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在此之前他的其他作品,内容已经触及五四时期青年要求自由*等、个性**等问题,即使是对不会说话的猫,因为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感到自己的良心受了伤。这些深表忏悔的话,表明了作者受到了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某些人生观念如*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伤害无辜,不欺凌弱小的影响。

  三、理解词义

  1.污涩:肮脏且不光滑。

  2.忧郁:忧伤愁闷。

  3.毫无生意:没有一点生机和活力。

  4.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5.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6.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7.若有若无:好像有,也好像没有。

  8.凝望: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

  9.畏罪潜逃:犯罪后怕受制裁而偷偷地逃走。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①②段):写养第一只猫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③一?段):写第二只猫的来历、外 形、性格和丟失。

  第三部分(第15-34段):写第三只猫被“我”冤枉并打伤,最后死“我”痛悔不已。

  五、问题归纳

  1.“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在内容上交代了“我”家养的猫的结局,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在结构上起着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的作用。

  2.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第一只猫的特点的?

  本题可运用内容归纳概括三步法进行分析。从毛色、形态、性情和动作等方面来写。“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形象地写出了第一只猫的毛色和形态;“很活泼”的性情和“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扑抢“红带”或“绳子”的动作,都写出了猫的活泼的特点。

  3.“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 ” 这句话包含作者怎样的情感?

  本题可运用作者情感分析法进行分析。将猫称为伴侣,说明“我”对它有了感情。有了感情,就免不了为它的不幸而难过。“酸辛”,既有对小猫死去的惋惜,也有失去小猫的痛苦。

  4.“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只小猫太活泼了,以至于让人提心吊胆,生怕它丢了。三妹的玩笑话表现了她对这只小猫的喜爱之情。为下文这只小猫的亡失埋下伏笔。

  5.“过了二三个月,它会捉鼠了。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了。”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只猫在为“我”的生活带来了乐趣的同时,还为家庭作了贡献,它的活泼、能干,更增添了“我”及家人对它的喜爱之情。

  6.“心里便有些亡失的预警。”这句话能否删去?

  不能,因为这句话表明由于太喜爱这只猫了,找不到它,心中难免会有不祥之兆,也为下文写小猫的亡失作了铺垫。

  7.“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这句话可以看出,我们都在批评什么人?

  三妹埋怨邻居家的丫头,“我”诅骂捉走猫的人,实际是批评了两类人:一类是事不关己、不闻不问、麻木不仁的旁观者;另一类是损人利己、自私自利、横刀夺爱的小人。这两类人都会给善良的人带来伤害,而有时这种伤害是长久的。

  8.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本题可运用中间句(段)作用分析法进行分析。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因守护不住生命而产生的痛心与惋惜之情。那种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作者不想再让自己品尝失去美好事物的痛楚。从对上文两只小猫的叙述过渡到对第三只小猫的叙述,结束上文,为第三只小猫的出现埋下伏笔。

  9.“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 子对鸟笼凝望着了。”句中的“凝望”一词有什么作用?

  两次提到“凝望”,写出了猫对两只鸟的关注,为下文“我们”冤枉小猫埋下伏笔。

  10.“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在内容上是对全文的总结。“我”目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后,又亲手制造了第三只猫的悲剧,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永不”则抒发了决然毅然的情绪。并且这句话与文章的开头遥相照应,使文章在结构上具有了首尾照应的特点。

  11.本文用第一人称来叙事,有何好处?

  作品中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我”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我”是前两只猫的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的悲剧的制造者。用第一人称叙述,可以极其自然地借“我”之口,抒发真实感情,揭示作品主题,引起读者共鸣。

  12.在写第三只猫的结局时,用了什么词语直接描写“我”的思想感情?仔细体味词语的含义。

  作者用了“难过”一词来表达自己的痛苦心情。相对以前两只猫的亡失的感情,“难过”所表达的痛苦要强烈得多。因为自己的武断冤枉了第三只猫,“我”深感内疚和自责。越是内疚和自责,痛苦的感情也就越强烈。

  13.写第二只猫的文字中还提到了周家丫头和“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作者有何用意?

  “周家的丫头”代表着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的一类人,“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代表着不顾别人,自私自利的—类人。作者借第二只猫的失踪事件,表达了对那种不顾别人利益而自私自利行为的谴责与鞭挞。

  14.本文一共写了三次养猫,删去写前两只猫的文字可以吗? 为什么要重点写第三只猫?

  三次养猫的故事层层推进,写花白猫、小黄猫是为详写第三只可怜猫作必要的铺垫,也是为了与第三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布局,有利于更好地刻画形象、凸现中心。因为写第三只猫最能表现主旨。

  六、课文主题

  文章通过对三只猫不同结局的叙述,抒发了“我”对三只猫的不同情感, 表达了“我”对第三只猫的内疚、自责,进而也揭示了一定的人生哲理,即做事不能主观臆断,那样会留下痛苦的回忆;如果冤枉了别人,而对方又难以辩解,那会给自己留下更大的痛苦。

《猫》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本课中的生字词。②能复述故事。

  2.过程与方法: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体会老雄猫和“我”的形象意义,把握文章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章在人生哲理方面、立世人格方面的重大思考:害怕艰辛,贪图安逸,乞讨施舍,必丧失自由、尊严和人格,这样的人生是可悲的。

  重难点:体会老雄猫和“我”的形象意义,把握文章主题。

  课堂流程及设计:

  课前自学——组内组间交流——难点质疑师生讨论——课后检测

  一.了解作者

  左拉(1840~1902),法国作家。生于工程师家庭,7岁丧父,生活困顿。1857年和母亲随外祖父迁居巴黎,读完中学便当码头工人。这期间发表中短篇小说集《给妮侬的故事》(1864)和长篇小说《克洛德的忏悔》(1865)、《马赛的秘密》(1867)。60年代,左拉提出自然主义文学理论,从而成为“人和人的情欲的审问官”。这期间左拉写了中篇小说《黛莱丝?拉甘》(1867)和《玛德莱纳?菲拉》(1868),均受到社会的冷遇。1868年开始,他模仿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酝酿创作连续性大型作品《鲁贡——玛卡尔家族》的宏伟计划。经过25年勤奋写作,终于完成了这部包括20部长篇小说的巨著。作品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自然主义理论的影响。左拉继而又写了长篇小说三部曲《三城市》,揭穿宗教的虚妄,阐发通过科学改良社会的思想。1898年,他投身为受冤屈的犹太血统军官德雷福斯伸张正义的斗争,招致*当局的迫害。流亡美国时开始写作的《四福音书》只完成三部。左拉的小说创作和自然主义理论深深影响了19世纪后数十年的法国文学。

  二.掌握字词

  积蓄()诧()异擒()住诅咒()()束缚()毅()然

  厌倦()臃()肿颟顸()()腻()烦作呕()

  三.课文讲解

  (一)文章主旨。

  文章写了一只家养的猫虽然吃住条件优越,但整天盼望着屋外自由的生活,当有一天获得自由之后,它却遇到了生存的困难,不得不无奈地回到主人身边。故事诙谐有趣,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强烈嘲讽了那些好吃懒做,只有仰人鼻息才能够生存的人是没有资格获得自由的。当然,我们也可从中体会到生之艰辛和生之乐趣。

  (二)文章思路。

  这个寓言性的小说的特点,首先在它的结构上。这是一种双重的、对称的结构。

  第一重对称,发生在猫身上。先是明明无忧无虑、安逸的生活,却感到不舒服,讨厌、愁闷、烦腻得要作呕,不幸福,要逃脱到外面去。为什么会有出逃的“信仰”呢?“在一生中,除了煮得半熟的、带着鲜血的肉以外,总应该还有些别的东西。”这就是说,有物质上的富足不够,还要有精神的追求,从具体描述来看,它追求的是自由的生活。但是左拉暗示,它的这种自由自在的“信仰”有一个前提:生存的物质条件是不在考虑之列的,在每一扇关着的窗子后面都有现成的肉(“门的那一面可就是人家藏着的肉”)。与此相对称的是,一旦到了窗子外面,自由自在是不成问题了,可是生存却成了问题,尤其是丰裕的物质条件丧失了,饥饿和寒冷使得“信仰”、“幸福”都变了质。自由成了灾难。感觉发生了倒转,原先的一切,变成了向往,逃离变成了回归。

  第二重对称,发生在猫与雄猫之间。同样在艰难的物质条件下,对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自由,有着两种相反的选择:一个选择放弃自由,一个选择坚守自由,将艰难的物质生活视

  为享受。文章的寓意正是由于情节结构的双重对称,而显得特别鲜明。

  (三)写作特点。

  1、左拉的艺术细节很精致。左拉的细节,全从猫的感觉出发。在猫的种种感觉中,厌倦现成的、安逸的生活,又和人的精神息息相通,就显得有意味。作家的功力就在于把有趣和有意味既相错位又相统一地交融起来。在猫到了外面以后,猫的感觉和人的感觉的错位幅度拉开得更大了,趣味就越浓了:这屋顶多美啊!屋顶四周有水槽围绕着。从水槽中发出一种很甜美的气味。我畅快地循着水槽走;我的脚踏在槽底的烂泥里。这烂泥的温和与柔润是无可形容的。

  2、强烈的错位,显而易见的荒谬,反差越大,趣味就越浓。左拉强调了“学者的态度”和找东西的艰难之间的反差,显示了他的幽默。在偷肉被打之后,老雄猫“像个硬心的哲学家”教导它:晚上到“街上垃圾堆里去找食吃”。“垃圾堆找食”的杀风景和“像个硬心的哲学家”的严肃之间的错位,使得幽默强化了。如果事情到此为止,左拉的幽默还算是比较温和的。但是,困境不仅仅在于饥饿,而且在于寒冷,外加生存的威胁。这就使得猫的感觉变化了,原来一切都美的感觉变丑了,能够得到的食物,只能是垃圾堆里的没有肉的骨头。

  3、左拉的幽默上升到理性的层次,变成了反讽。啊!该死的街道!该死的自由!我多么想回我那牢狱啊!反讽就是反话,歪理、不合理。自由怎么会是该死的?牢狱怎么可能变成向往的地方呢?但是从这只猫的角度来说,这是合乎逻辑的,它不能忍受生活的艰难,自然就想回到坐享其成的安乐窝里去。

  四、练*

  1、根据课文内容补充完整下列词语。

  计穷智______败为胜消耗___尽___其锐气大失所___死于___命尽___尽美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他们就拿我大大的讪笑了一回。讪笑:

  ⑵它又如法炮制出一根来。如法炮制:玩弄于股掌间:

  3、文学常识填空。《猫的天堂》作者是_____国作家______。

  4、《猫的天堂》告诉我们猫的幸福是什么?

  五、板书设计

  写作特点:

  1、左拉的艺术细节很精致。2、强烈的错位,显而易见的荒谬,反差越大,趣味就越浓。3、左拉的幽默上升到理性的层次,变成了反讽。

  六、课后反思:学生读来很感兴趣,能说出幽默的语言与风格特点。


《致云雀》语文教案 (菁华3篇)(扩展6)

——《鲸》语文教案 (菁华3篇)

《鲸》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三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哺乳,上颚,退化,垂直,胎生,经验,特征,寿命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性。学*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表现事物,并用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 初读课文,抓住要点,可采用找中心句和例提纲的方法。

  2. 进行小组合作学*,细读课文,体会特点。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朗诵家,小画家,演说家,表演家中的一个角色来汇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研读课文,领悟说明方法。练*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特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突破方法

  对于说明方法,要让学生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来体会认识,老师要让学生去寻找,发现课文中的不同的说明方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1.展示有关鲸的资料,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2.引导学生从鲸的形体,捕食,呼吸,睡觉等方面全面地认识鲸的特点。

  学法:课外收集鲸的资料,了解鲸的样子和*性。抓住自然段中的中心句和重点词语,选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鲸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一些有关鲸的图片,生字,新词和重点语句内容的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书写“哺乳,退化,垂直,经验,胎生,特征,寿命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列数字的表达方法。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 逐个出示鲸的图片: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你所知道的鲸是怎样的?请和同学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自由发言。

  2.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鲸》这篇课文,通过学*你一定会对鲸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学*生字,读顺课文

  1. 自由读课文,认准本课生字,不认识的字可在小组解决,也可以解决。有些字的音容易读错,要多注意。出示要求会写的10个字,注意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

  2. 认识生子后再读一遍课文。看看那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画出来,之后提出来让大家说说。老师可以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3. 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指明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读的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对鲸又有哪些了解?

  四.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1.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指明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2. 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是太大了,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

  出示句子:我国发现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数字的方法加以说明的好处。

  3. 你还从哪儿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出自己的体会。

  4. 小结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方法把鲸的大小描写得非常具体。

  五.课堂小结

  由学生总结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性,学*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表现事物的方法,并学*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一.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1. 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一说鲸是怎样进化的,把你自己当做鲸,给同组同学说一说你的净化过程。

  (学生汇报:我们鲸在很远古的时代和牛羊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就生活在靠*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时间,我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就成了现在的样子,适应了海里的生活,所以,我们并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

  2. 快速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把这些读给大家听一听。

  3. 鲸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鱼,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性方面又有什么特点啊?默读第四到第七自然段,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性。课文从吃食,呼吸,睡觉,生长这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性。

  4. 鲸分为两类,他们在生活*性上有什么不同吗?自由读第4、5自然段,用“——”画出鲸的生活*性,用“~~~~~~~”画出须鲸的生活*性。读一读,填好表后在小组内交流。

  5. 鲸在睡觉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自主学*第6自然段,想象一下鲸睡觉的样子,并把他画下来。

  6. 轻声读一读第七自然段,说一说你还知道什么。

  二.回顾内容,朗读记忆

  我们对鲸的生活*性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哪个方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这部分读给小组的人听,看看哪个同学能把这自己喜欢的内容背下来。

  三.出示资料,延伸扩展

  1. 出示“资料袋”的内容,自由朗读,谈谈感受。

  2. 通过学*课文,我们对鲸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其实,我们人类对鲸还有许多地方都不够了解,这些都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布置学生搜集课外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一方面的内容写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

  非常大 鲸 是哺乳动物,不是鱼

  种类

  生活*性

  作业设计:

  一.填写反义词组成词语

  积 ( ) 成( ) 深( )浅( ) ( )旧( )新

  半( )半( ) 转 ( )为( ) ( )尽( )来

  出( )入( ) 弄 ( )成( ) ( )惊( )怪

  二.选词填空

  宽敞 宽阔 宽大

  1.每个人都应该有( )的胸怀。

  2.( )的窗帘上有许多美丽的图案。

  3.搬入新居以后,我家的房子( )多了。

  凶猛 凶恶 凶狠

  1.狼在小羊面前露出( )的面目。

  2.狮子是( )的野兽。

  3.( )的敌人,杀害了“小萝卜头”。

《鲸》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3、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介绍鲸的知识

  2、鲸的形体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在介绍鲸的形体特点时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及好处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一些有关鲸的资料

  2、教学挂图

  3、小黑板

  第一课时

  一、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的介绍去认识一种动物。请看录像,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课题 鲸)

  3、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鲸而不叫鲸鱼呢?看上去明明是鱼,怎么又不叫鱼呢?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这个谜。

  二、自由朗读,自主学*

  1、按要求自读、自学:读课文,要求正确、通顺;生字会读、会认、会写;理解字义、词义,不会的;想一想课文的大意;提出不懂的问题。

  2、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有待探讨。(教师巡视点拨,根据需要可出示学生所需资料。各小组归纳整合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自学所得:

  ① 生字的读音及书写。

  (肺的右半部不要写成市

  ② 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

  (垂直 捕获 宽敞 倾斜 适应 比较 胎生哺乳动物 鳍 吞进)

  ③ 朗读课文(师生探讨某些句段的读法。)

  ④ 整体感知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鲸的形体、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性。(可以用词语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⑤ 各小组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教师小结,完成作业

  自主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旧课,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生词。同桌互相批改,错的订正一遍

  2、指名说一说本课大意后,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用自学的方式来了解鲸的形体、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性

  二、自学、小组交流、全班探讨,突破重难点

  1、自学,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自学提示:

  ① 课文从哪几方面讲鲸的特点的?具体说说每一方面的内容,可用结构图表示。

  ② 作者为了说明鲸的某一特点,用了怎样的方法,用什么好处?

  鲸的特点:形体大:两千──十六万公斤

  进化过程:陆地──浅海──海洋

  种类: 须鲸、齿鲸

  生活*性: 食物、呼吸、睡觉、繁殖

  2、把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和小组同学交流。

  3、全班探讨,突破重难点。

  探讨一:鲸的形体很大

  1、从哪里可以看出鲸的大?

  2、作者用怎样的方法说明鲸的形体很大?有什么好处?

  用了举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这个特点,具体清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3、把你的感受读给大家听。

  探讨二:鲸为什么不是鱼

  1、鲸是哺乳动物。

  2、为什么形体像鱼?

  进化过程:陆地──浅海──海洋

  3、鲸是怎样由陆地生活逐渐适应了在海洋生活的?

  4、从鲸的进化过程可以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鲸的进化过程与人类由类人猿进化而来一样需要了很长时间,找出描写时间的词。

  5、课件出示鲸进化过程示意图,让学生看图复述鲸的进化过程。

  6、联系上下文还从哪看出鲸是哺乳动物?

  用腮呼吸、胎生、用母乳喂养。

  探讨三:鲸的种类与食物

  说说鲸可以分几类,是根据什么来分的?

  齿鲸:大鱼和海兽

  须鲸:虾和小鱼 一顿两千公斤

  须鲸、齿鲸的区别(课件出示)

  探讨四:鲸的生活*性

  1、文章中介绍了鲸的那些生活*性?

  食物、呼吸、睡觉、繁殖

  2、请你用不同的形式向大家介绍。

  呼吸出的水珠形状可以描述,可以画图。

  看课件认识须鲸和齿鲸呼气喷出的不同形状的水柱。

  鲸睡觉的方式也可以用图画表示

  3、作者用哪些方法来说明鲸的生活*性?

  数字法、举例法、对比法。

  4、再读课文。想想鲸有哪些特点。读课文的时候,通过语气、速度的变化,突出和强调鲸的这些特点。

  三、你还知道鲸的哪些知识?介绍给大家

  四、回顾总结全文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选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背下来。

  2、自己整理笔记。

  3、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搜集的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写一篇短文。

《鲸》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 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颚、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课文脉络,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

  教学难点

  了解鲸的进化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提出问题

  课前活动

  师:第一次跟大家见面,没什么送给大家的,就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则谜语,听仔细了!

  一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 (太阳)

  是虎,有脚只会爬,紧贴墙上爬,离墙便枯死。 (爬山虎)

  是鱼不是鱼,终生海里居,远看像喷泉,*看似岛屿。 (鲸)

  《太阳》和《爬山虎的脚》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篇文章,它们都是说明文。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一篇说明文。

  师:【师简笔板画“鲸”】 生喊:鲸 。板书课题。

  师:我们到浩瀚的大海上,看看真正的鲸吧!(播放有关鲸的图片)

  解说:晨曦初露,夕阳西下,我总爱出来散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欣赏欣赏美景;我们高高跃起,是表演空中芭蕾?还是要与天空试比高?和奥运冠军郭晶晶、吴敏霞比,我们“双鲸跳”毫不逊色 。你们看,这尾鳍像什么呢?我们要出发啦,我们要去哪儿?要去干什么?想知道吗?哼,就不告诉你们!

  师:看到这跃动的鲸,你特别想知道什么?

  众生:鲸有多大?多重?它们有几种类型?它们吃什么???

  师:很好,只有不停地问,才会不断地发现,很多科学家、发明家从小都爱提问,从小就是典型的----“问题儿童”呢。你们对事物保持兴趣,真好,这是学好课文的关键。相信学了今天的课文,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

  二、检查预*情况

  师:同学们都预*了课文,生字会写吗? (学生在鲸的简笔画中按身体部位听写生字:腭、肺、肚、胎)(师纠正位置写得不太准确的字并重点学*“腭”:让学生伸出舌头,顶住上腭,发出哒哒哒的声音,了解腭的准确位置。说明“月”字旁的字与身体部位有关。 )

  师:大家评价一下这位同学写的怎么样? 老师现在教你们一点写好这几个字的关键好不好?写好有关月字旁的字有两个要点:第一招,月字旁要写的瘦长一点(师范写“肺”字)这叫左窄右宽。第二招,写“月”字时这一撇是竖撇,(示范写竖撇)记住,一定要先竖再撇。右半部最容易出错,不要写成“市”字,教给孩子们口诀:上下通气,呼吸顺利。学生打开《写字》书书写带“月”字旁的字。除了“肺”字,再任选一个来写。

  师:接下来再来检测一下词语读得怎么样?

  师:生字过关了,来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理解退化。

  分配任务读课文。评价读课文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师:默读第一自然段?这段写了鲸的什么特点,用一个字来概括。 (一生读,其余学生边听边在书上划出关键字:大。 )

  师:有时候,我们读书可以把一段话读成一个字。

  师:你们真会读书,一段话读成一个字,读成一个词,都是抓关键、抓要害,就是把厚厚的书读----薄了。 后面所有自然段大家都可以用这个办法找到一个关键词、句,把它们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不信,大家自己可以试试看。

  学生默读课文,找关键字词,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教师板书。

  师:仔细观察老师写的这些数字,你发现了什么?请你给这4段戴上一个小标题帽子?(生活*性)

  五、课后作业

  这节课我们通过课文了解了不少鲸的知识,其实鲸还有许多的特点我们并不了解,还有的问题可能在课文中找不到答案,怎么办?

  生:我们可以上网,可以找有关的书籍寻找答案。

  师:对!好的课文就是一扇窗,一个引子,它可以吸引你探索更广阔的知识。 希望同学们今天下课后去搜集关于鲸的图文资料。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作者是怎样来具体给我们介绍鲸的这些知识的。


《致云雀》语文教案 (菁华3篇)(扩展7)

——云雀的心愿语文教学反思 (菁华3篇)

云雀的心愿语文教学反思1

  每一次上完课,我都会问自己:你进步了吗?我对自己没有严格的要求,只是期望,每一次都能进步一点点。回身看这一次教研活动执教的《云雀的心愿》一课,我欣然地发现,这一次真的进步了“一点点”。这种“一点点”主要体此刻自身的教学意识中。这种所谓的“教学意识”,我只是简单地理解为“我想要这么做”。

  我想要让课堂有一个大问题。记得去年上公开课的时候,高语组的老师们给我的一个十分宝贵的意见就是“设计要集中”。是的,设计不集中,我的课堂就会十分散,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也会显得比较凌乱,这在无形之中会造成学生的学*压力。记得在那一次教研活动之后的每一堂课,我都试图以一个大问题去引领课堂教学。有了大问题的领导,课堂教学便有了中心,避免了“散”。潜移默化之中,似乎已经并不需要去有意设计,教学已经*惯围绕中心而展开。就像这一次执教的《云雀的心愿》,紧扣住“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这一中心,层层推进,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想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口说话。我喜欢“热闹”的课堂,我所理解的“热闹”是要让学生张开嘴巴说话。上课伊始,我就透过ppt出示了相关的短语(也包括词语),或者让学生把短语连起来说一句话,或者让学生运用其中一两个说个文中的比喻句,变换不同的形式,目的却只有一个,就是让我们的学生张开嘴巴说起来,在说话中开始新课文的学*。在课堂设计中,运用示意图引导学生说一说“森林水库”的由来,也是我有意想让学生说一说,帮忙他们在说中理解“森林水库”这一概念,这也是课文的一个教学难点。“说出来了,其实一点都不难”,这是我期望到达的目标。

  我想要提高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刚开始教学的时候,我记得遇到课文中难理解的词语,我都是现场让学生自己动手查字典,虽说是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查字典,期望他们养成勤查字典的*惯。但是久而久之,我发现,动作快的永远是那么几个人,而小孩子的好胜心理也往往让他们在查到意思的时候立刻报出答案。这部分同学是记住了词语的意思,但是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这种理解是不深刻的,他们会很快就产生遗忘。这种有效面太窄了,并不适合我在教学中一向用下去。对此,我转变着方法,透过灵活多变的方式帮忙孩子理解词语的意思。本课中,在理解“漫天飞舞”一词时,我是透过图片的展示去加深学生对词语的印象,而沙漠中黄沙飞舞的景象,也体现着“没有水,没有庄家,几乎没有植物”的环境,顺势引出“贫瘠”一词,相信学生对“贫瘠”一词的理解应是水到渠成了。

  我想要促进课本中知识之间的迁移。课本编排的科学性不仅仅体此刻每一个单元的各篇课文当中,也体此刻整本课本的联系中。第十九课《云雀的心愿》与本册教材的开篇课文《走,我们去植树》相应成趣,都告诉了我们植树的重要性。《走,我们去植树》是一首诗歌,孩子们早已背得朗朗上口。在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用“能够……也能够……”说话时,我结合之前诗歌的资料,让学生透过句式说一说森林的作用。“能够染绿祖国美丽的版图”、“能够送来清新的空气”……孩子们把第一课中背诵的资料全部都搬了出来,有效地完成了知识的迁移与运用。

  课堂教学中,我践行着我的“我想要这么做”。这些“我想要这么做”是在我的一次次课堂教学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期望他们会越来越丰富,更好地指导我的教学。这些是一种浅浅的意识,每一次都会在教学设计中无意地涉及;亦或者说,这些意识又是强烈的,因为它们指引着我与领孩子们走进一篇篇课文。

云雀的心愿语文教学反思2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以听说读写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然而,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如何在这一节课中灌输语文教学的理念,让学生能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积累,在积累中运用,是我们探究的主题。今天,我就以自己执教的一篇课文为例,浅谈一下自己的感想。

  《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课文。该文用童话形式,以形象化语言描述了小云雀与妈妈的所见、所闻、所言。针对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尽量以两个问题贯穿全文,贯穿课堂,避免杂、乱、碎的现象,深入浅出,让“朗读、感悟、运用”融为一体。

  一、紧密相连,引出问题

  我讲的是第二课时,在上课起,我以回忆的形式揭开了本节课的学*目标,既节约了时间,又直入主题。对于云雀的心愿是什么,上节课已解决,而“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采取“倒叙”的方式,先从最后一部分讲起,让学生自己读14段,用一句话来回答,那就是“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紧接着第二个问题出来了“森林到底有哪些作用?”抛砖引玉,让孩子们去课文中寻找答案。

  众所周知,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孩子们爱读童话故事,正是兴趣所致。从问题入手,激发兴趣,可以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而孩子们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学*的过程。

  二、朗读感悟,融为一体

  我们现在提倡个性化的朗读,并希望孩子们能在读中有所感悟。主要体现在能抓住重点词句,交流自己的感受。在教学中,我分三步引导孩子们学*。

  第一步,抓住关键词体会。如“漫天飞舞”、“浑黄的河水向脱缰的野马咆哮地向下游冲去!”、“泛滥成灾”……让孩子们去想象黄沙飞舞的情景,河水咆哮的场面,然后通过看图片视频再现这样的场面,最后有感情朗读。因为有了前面的想象和观看做铺垫,朗读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对森林得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

  第二步,读中感受心情。因为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对话的内容也是一个重点,在初步了解了森林的作用之后,让学生反复读小云雀和妈妈的对话,从中体会它们的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来读好对话内容,就会对森林的作用有更深入地了解,从而更好地明白造成这一切后果的真正原因是——人类的乱砍滥伐。

  第三步,紧扣主题,渗透思想。课文的重点是第二部分,根据小云雀和妈妈去的地方分为三部分,我在每一部分学*完后,总会设计这样一个环节:(沙漠)想象如果森林依旧存在的话,沙漠会是怎样的情景?可是当森林不在了的时候,漫天飞舞的黄沙到处飞扬,富饶的土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造成这一切后果的是由于人类的乱砍滥伐。可见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它可以————。而小云雀的心愿就是——。(河水)如果森林依旧存在,河水和才村庄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先说在看图)多么宁静安详啊!可是当森林不复存在时,恶魔般得洪水来了,可见,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它可以——。小云确的心愿是——。(森林)看,在这冬暖夏凉的家里生活多舒服啊,所以小云雀的心愿是——。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紧扣文章的主题,更加深了孩子们理解森林的作用,明白了环保的重要性。

  这三种形式的朗读,都是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进行的,更加深了学生会对课文的理解、体验、感悟、思考。不仅收获到了知识,情感也得以升华,这样的读,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积累运用,贯穿全文。

  学语文的最终目标是用语文。想象说话、句式训练训练实际上就是言语训练活动。事实上这样的训练使学生的言语在原有水*上有所提高,也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表达方式,促进了学生言语智慧的发展。本节课很多地方都体现了语言的训练。如第10段,作者采用总分总的构段方式,介绍了森林的蓄水保土的作用。在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先读,在标,最后看图用自己的话来介绍,同时还注意叙述的顺序,这是一个很好的写作指导。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句式训练: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它可以——,也可以——。先用板书内容来说,在扩展到课外知识,一举两得。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的确如此,本次的教学虽然经过三次的磨课,但还是留下了一些遗憾。

  1、个性化朗读不够突出,过多的齐读代替了学生的个性读。作为一篇分角色朗读的课文,没有很好地让孩子们分角色朗读,这势必会影响到各别孩子的感受,今后一定要多个孩子们自己读的机会。

  2、自主探究的空间给的不足。一节课缺乏孩子们自主探究的过程,孩子没有问题提出,解决的只是老师课前留下的问题。记得有人曾说“解决问题并不难,难的是提问题。”培养孩子的质疑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就是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总之,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学活动,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环境,要将“朗读、感悟、运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的课堂才是我们想要的。

云雀的心愿语文教学反思3

  《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课文。讲的是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变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滥成灾,心里很难过。听了他的话,小云雀懂得了保护“森林水库”的重要。这篇课文以拟人化的手法,以描写人物对话为主要形式,寓环境保护的科学道理于有趣的故事中,便于学生阅读感知。故事情节生动,语言通俗流畅,好读易懂。针对教材的特点,我抓住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感悟朗读

  课文以对话形式来说明森林的重要作用,语言浅显易懂,不需要作过多分析。因此,指导学生读好对话,体会它们在不同环境下说话时不同的感情很重要。教学时我就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依据语气提示读好课文。如在教学描写土地变沙漠这一环节时,可以让学生找出重点词语“黄沙漫天”、“乱砍乱伐”,依据提示语“埋怨”、“心疼”练读课文。在这里我重在让学生体会到他们的心情,我想有了相同或相似的感受学生就能读好课文了。所以对于理解小云雀的埋怨心理,我让学生联系生活中风沙刮得眼睛也睁不开的经历,来体会小云雀看到沙漠恶劣的环境后的心情,从而读好小云雀说的话。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学生竟说没有这样的经历,看来我在备课的时候应更认真,特别是在备学生这方面,应该考虑得更细致一些。在理解云雀他的心疼时,我让学生联想一片茂密的森林逐渐变成贫瘠的沙漠,并且告诉学生森林正在以每年40万公顷的速度在消退,你有什么感受呢?但学生感受不深。还有教学学生感悟河水的凶猛时,只是自己语言的引导,看看插图,学生的印象不深,所以朗读指导未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课后我想,如果当时能播放课件,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让学生视觉上受到刺激,学生感悟得可能会更深一些,朗读的效果可能也就会不一样了。

  二、复述积累

  课文中的第10既说明了森林有水库的作用,同时也是很重要的自然常识,应该让学生积累下来。于是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读后试着把它们复述下来。在复述课文时,我借助简笔画,以及“...可以...,...可以...,...也可以...”的句式让学生复述,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降低复述难度。但由于前面的时间花得多了,所以这部分比较仓促,学生虽然能够复述出,但效果也不是很好。尤其是让学生用“...可以...,...也可以...”的句式来模仿课文句子造句,由于自己指导得不够清楚,也应该说是自己太过片面,导致学生的思维被我筐死了,造出的句子都不是很好。其实当时一位学生说的“鸡蛋可以煮着吃,也可以煎着吃。”就说得很好,如果当时我能抓住这句例句再指导,学生可能会造得更好了。所以,自己的教学应变能力还有待加强。

  三、运用迁移

  在课文教学完成后,我安排了这样一项训练:学了这篇课文,如果你再见到有人在乱砍滥伐森林,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目的是想把环境保护的意思渗透其中,完成了由书本知识到思想认识的迁移。原本是想让学生先写下来,然后再交流的,由于时间关系,最后只让学生草草的说了一下,没有写。虽然学生也有“你们不能再砍伐森林了,要不然我们的土地都会变成沙漠,我们就会同森林一样不能生存了。”、“你们要是再乱砍滥伐了,洪水同样也会淹没你们的家园的。”……这样的回答,但感觉好象走过场,没有什么真实效应。

  都说“感悟、积累、迁移”是语文教学的“三部曲”,只有依据此,我们才能真正地教好语文,用好语文,但如何在*时的课堂教学中恰当地用好这“三部曲”,还值得我们好好思考,至少值得我好好思考。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