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教案琵琶行(精选5篇)

首页 / 语文教案 / |

  高二语文教案琵琶行 1

  教学目标:

  1、了解琵琶女的的凉身世和诗人贬职失意的苦闷心情,琵琶女的飘零身世和诗人宦途潦倒,沟通了彼此的感情渠道,控诉了封建社会摧残人才的黑暗现实。

  2、赏析这首诗的音乐美、意境美。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绘音乐形象,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写作特点。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朗读背诵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引导学生从对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3、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写作背景

  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很尖锐,外族不断入侵,自安史之乱后,国内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朝廷宦官专权跋扈,藩镇割据作乱,统治阶级内部朋党之争日益加剧,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日渐衰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白居易早年避乱江南,接*人民,对政治的混乱,人民的疾苦深有感受。他为官有"兼济天下"之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白居易担任左拾遗(谏官),多次向唐宪宗上书,提出一系列改革时弊的措施,同时他又写了揭露黑暗政治,反映人民疾苦的《新乐府》、《秦中吟》等讽喻诗,结果触犯了掌握军政大权的豪门贵族,引起唐宪宗和一些权臣的恼恨。元和九年被改任太子左赞善大夫这一闲职。

  元和十年,*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杀了宰相武元衡,向中央**,白居易认为这是重大"国耻".激于义愤,他率先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但都被权贵们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又造谣诬蔑说,白居易的母亲因看花坠井而死,而白居易却作赏花诗,新井诗,"有伤明教",于是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贬为江州司马(九品小官)。白居易获罪的真正原因主要是他写的针砭时弊的讽谕诗,正如他自己所说,"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又愤慨。到江州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社会世态炎凉,他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这首诗是诗人贬职到江州的第二年(元和十一年)秋天写的,当时诗人45岁。

  《琵琶行》的"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统称"歌行体".它的特点是"篇无定句,句无定字",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句法长短不一,富于变化。唐以后,歌行一般用五、七言古诗体裁。

  二、整体感知

  1、 听朗读录音,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贾(gǔ) 恬(tián) 谪(zhé) 思(sì) 霓裳(cháng)

  六幺(yāo) 嘈嘈(cáo) 间(jiān)关 虾(há)蟆(má)

  名属(zhǔ)教坊(fāng) 绡(xiāo) 钿(diàn) 篦(bì)

  呕(ōu)哑(yā)嘲(zhāo)哳(zhā)

  2、学生默读全诗,然后用一句话概括名段内容。

  第一段写浔阳江头夜送客;第二段写江心聆听琵琶曲;第三段写江心自诉身世苦;第四段写同病相怜感慨多;第五段写重闻琵琶青衫湿。

  三、讲析小序

  1、请学生朗读小序。

  2、请学生口译小序,教师提示注意以下词句。

  左迁:贬官降职。古代以右为尊,以左为卑,所以把贬官降职叫"左迁".

  明年:第二年。

  铮铮然有京都声:音调清脆动听,有京都流行乐曲的声调。铮铮,金属相击声,这里形容弦声清脆。

  倡女:"倡"通"娼".这里指歌妓。

  命酒:吩咐摆酒*。命,动词,叫,吩咐,命令。酒,名词用作动词,摆酒*。

  憔悴:脸色黄瘦。

  转徙:不断转换地方,迁移居处。

  恬然自安:心境*静,自觉安适。恬然,*静坦荡地。

  斯人:这个人,指琵琶女。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这天晚上才感觉到有被贬的不愉快的意味。谪,降职外调。

  因为长句:就写了一首长诗。因,连词,于是,就。为,动词,写,作。长句,指七言诗。

  凡六百一十六言:共计六百一十六个字。凡,共计。言,字。

  命曰:命,动词,取名,叫它。

  3、请学生概述小序的内容及作用。

  明确: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和作者的心情。

  小序的作用:说明了写这首长诗的原因和命名,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4、小序和诗歌哪些段落分别照应?

  明确:"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和第1自然段照应。"问其人,……转徙于江湖间"和第2、3自然段照应。"予出官二年,……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和第4自然段照应。

  5、小序中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对此,你有何看法?

  明确:"恬然自安"者,是话中有话,实际是说遭受贬谪的苦闷始终萦绕心头,一直无法自安,而"迁谪意"当然也不是"是夕"才感受到的。这两句反话,既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抑郁愤慨之情,也是强调这次与琵琶女偶然相遇的事件给他的感受之深,是扣住"同是天涯沦落人"来说的。

  四、赏析诗歌第1段。

  1、学生朗读第1段,教师提示下面词句。

  浔阳江: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面的一段长江,因临*浔阳,故古称浔阳江。

  主人下马客在船:这一句是互文,意思是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登上船。

  2、作为叙事诗的开头,这一段都写了什么内容?这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用诗句中的一个字概括这一段所渲染的气氛特点。

  明确:这一段是全诗的引子,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引了了琵琶声。

  头两句写江头送客,正当秋夜,枫叶如丹,荻花飘白,风声瑟瑟,这就烘托了一种惆怅惜别的悲凉气氛。

  中间四句写船中饯别,"举酒欲饮无管弦"为琵琶女的出场埋下伏笔,并和后文"浔阳地僻无音乐"照应。在无管弦的寂寞中饮酒,自然"醉不成欢"酒喝得虽多,却不成欢,言外之意是心情郁闷,一个"惨"字不但渲染出气氛的特点,而且含蓄地吐露了诗人的悲抑心情。而船外则是江面茫茫,月影沉壁。诗人的离情别绪,有如荒江冷月。这些景物描写不仅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而且也为琵琶女的出场创造了环境气氛。

  最后两句用"忽闻"造成语气的强烈转折,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用水上传来的琵琶声打破了寂寞、郁闷和凄清。用"主人忘归客不发"突出琵琶声的艺术魅力,感情由悲抑转为惊喜。

  这种气氛可用诗中的一个"惨"字加以概括。

  五、作业背诵第1自然段。

  第2课时

  一、赏析诗歌第2段。

  1、"寻声暗问弹者谁"一句中的"暗"字,有人把这个字解释为"偷偷地"、"私下里",表明诗人因自己的身份不便公开、直接问。把这种解释与课本中的解释比较一下,哪个更准确生动?

  明确:前者的解释与语境不合。诗人"暗问弹者谁"说明他并不知道弹琵琶的是歌妓,所以不存在顾虑自己为官的身份问题,后来知道是歌妓,诗人也没有因自己的身份顾虑什么,相反,对歌妓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和尊重。把"暗"解释为"轻声"准确生动,因为琵琶声太动人了,致使"主人忘归客不发",在冷寂凄清的氛围中,琵琶声越发显得凄楚动人。"轻声"问才能表现出诗人被乐声所吸引而不忍去打断琵琶的弹奏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琵琶女弹奏的高超技艺。

  2、"琵琶声停欲语迟"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几句反映了琵琶女怎样的心理情态?一般的都认为是表现了她的"羞涩",你以为如何?

  明确:一个红极一时的歌女年长色衰之后,嫁作商人妇,又遭到重利薄情商人的抛弃,面对这世态的炎凉,她有满腹的哀怨和苦衷。她弹奏琵琶不是招徕顾客,而是借琵琶抒发自己哀怨的心曲。这一系列不同寻常的举止情状,表现了她不愿随便重新抛头露面的心理,暗示出她有着不同寻常的生活经历和艺术才能。

  3、琵琶女本不愿抛头露面,可为什么最后还是出来了?请从诗句中找出答案。

  明确:由于诗人"寻声暗问弹者谁",又"移船相*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又"千呼万唤",琵琶女深感盛情难却,却之不恭。诗中用了"寻""问""移""邀""添""回""开宴"这一连串的动词,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听到琵琶声后所激起的惊喜心情和邀见琵琶女的急切心情。在沦落天涯的不幸际遇中,觅得知音,这对于琵琶女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慰藉和鼓舞。诗人的举动表示了他对琵琶女应有的尊重和礼貌,这是以艺会友,决不同于一般文人墨客狎妓,征歌点曲。所以琵琶女终于摆脱了重重顾虑,登上了诗人所在的船头。然而毕竟是陌生人,不免有些拘谨,也许还夹杂着一点儿羞涩,故而"犹抱琵琶半遮面". 4、从"转轴拨弦三两声"起以下24句是写弹奏琵琶的全过程,这是全诗描写的重点,也是全诗写得最精彩的地方。这部分都写了些什么内容?请归纳概括一下。

  明确:前8句中主要写了弹奏者的动作和弹奏者(也包括诗人)的心理,中间14句集中描绘琵琶乐声,其中也融进了诗人的感受。最后两句写周围的环境,烘托弹奏的效果。

  5、反复诵读这24句,你能否感受到诗人在描绘琵琶声乐时是围绕一个什么字来写的吗?

  明确:注意诗人表达感受的语句,可知是紧紧围绕一个"情"字来描绘的。"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是演奏前的调弦试音,却已使听者感到了一种动人的情韵,可见琵琶女身手不凡,造诣颇深。"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不得志",这是概括地总写一笔,依然扣住"情"字,"弦弦""声声""似诉""说尽",充分显示出乐曲的表现力,乐声是如此哀怨低沉。一开始就把琵琶声音与人物的感情交融在一起了。

  6、"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两句表现了琵琶女怎样的神态?

  明确:这两句既传神地写出了琵琶女从容自若的神态,挥洒自如的风度,又表现了她沉稳端庄的性情,还写出了她精湛娴熟的技巧,诗句凝炼而含义广博。高超的演奏是琵琶女感情、心灵、性情的表现,而知音者的聆听叹赏表现他对乐声的深刻感知和透彻理解,也反映了聆听者的感情、心灵、性格和艺术修养。

  7、诗人用了哪些比喻描写琵琶的声音?

  明确:比喻琵琶声

  明喻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四弦一声如裂帛

  粗重急骤

  细轻委婉

  强音收束

  暗喻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轻脆圆润

  宛转流利

  阻塞不畅

  低沉停滞

  突然爆发

  激越雄壮

  8、请学生归纳乐声旋律的变化情况。

  明确:乐声由舒缓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雄壮激越――强音收束。从这个变化中,我们再结合琵琶女的不幸身世,似乎可以感受到琵琶女思绪的起伏变化,似乎听到了她在诉说不幸的*生和心中无限的幽愁暗恨。

  9、在乐曲终了之后,诗人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结尾,这两句作用如何?

  明确:诗人没有直接写听者的热烈反响以说明琵琶女技艺非凡和乐声的感人至深,否则过于直白就不含蓄,不含蓄也就显不出深沉了。用"东船西舫悄无言"的寂静无声,反衬"有声"的音乐效果,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了。人们无声地沉浸、陶醉在艺术的享受之中,那深深打动人的乐声仿佛缭绕迂回耳际,不由得使诗人想到了自己浩茫的心事,引起情绪上的波澜。在这片刻的沉寂中,只见一轮迷蒙的冷月荡漾在江心的微波之中,它提醒诗人从乐声中回到现实中来。这句景物描写点染烘托了浓重的氛围,与复杂的乐声融为一体,共同表现了琵琶女与诗人息息相通的复杂情感,是那么的忧愤、哀怨凄楚、苍凉,给整个音乐形象补足了画龙点睛之笔。

  高二语文教案琵琶行 2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

  2.思想教育目标:了解李白的放达;

  3.能力培养目标:结合诗歌内容讲解诵读要求。

  教学重点:诵读。

  教学难点:诵读要求。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导语设计:

  提起李白,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床前明月光”了,那里有真挚的感情,有清丽的词句,但我们也许只感到它的优美,并不觉得有什么出奇,因为同样意境的语句,在其他人的诗里同样可以读到。再后来,读的诗越来越多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纶送我情”、“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体浓”… …也许从这里我们开始惊诧于他才思的绮丽,那些打破常规而有无比妥帖的形容譬喻,他是如何想出来的?他的字里行间,果然带有一股飘忽飞逸的神仙气息。大家还记不记得高二时我们学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哪有通篇记述梦境的?人间哪有这般的山水?而李白所用的哪里是人间的言语!他的句子没有任何格律的束缚,有的是《诗经》似的端雅,有的是《山鬼》的激越。他逸兴递飞,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气;他神飞八极,自由驰骋,像原野的奔马。在他的诗里,在他的梦里,李白抖去了一切凡世的尘土,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穿碧落下黄泉,他的神思在世界的每一度时空毫无拘束地**。今天让我们再次追随诗仙,一起神游《蜀道难》。

  二、解题

  1、简介文体知识:

  本诗是一首七言乐府诗。乐府诗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就属于后者。

  2、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对这首诗的创作曾有一些附会史事的说法,如以为它是讽刺唐玄宗避安史乱入蜀的,如课文注释①等,几乎没有定论,同学们若有兴趣,可以自己去考证。但有一点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此诗作于天宝初年,这时正是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前夕,诗人在表面繁荣的背后,仿佛已经预感到潜伏着的社会危机,深感于人生道路的艰难。

  3、课题简析: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乐府解题》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

  三、研*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诵读课文,消灭生字词等障碍。

  ①学生自由诵读,标出读不准的字词、读不顺的句子。

  ②对照注释第二次诵读,相互讨论质疑,教师巡回答疑。

  ③放录音或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听出节奏,把握感情基调。

  (2)内容与形式的**。

  学生进一步朗读,勾画过渡性的语句,理清思路,完成课后练*二。

  这首诗以“蜀道难”的“难”为核心,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隐忧微愁。

  2、具体研*,突出重难点。

  (1)按照诗人的思路和所写的情景,全诗大致可分为几个层次?

  明确: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开头到“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为第一层。这是从历史上秦蜀阻塞的角度,极写蜀道隔绝之久与开辟之难。

  “上有六龙会日之高标”到“使人听此凋朱颜”为第二层,从现实山势高危的角度,极写蜀道度越之难。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它重复出现三次各有什么作用?

  这首诗以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始终,已经显示了它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这三叹其实也蕴含在诗人的具体描写和抒情直白中。例如“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这是叹蜀道之高,因为黄鹤之飞至高,猿猱动作最灵,二者皆不得过,人又何能翻越?再如“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这是叹蜀道之险,用劝游者的口吻写出,意味尤为深长。又如“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如麻”,这是叹蜀中战祸之烈,又与开头的“噫吁巇,危乎高哉“一句照应,显得意味深长。主旨句的第三次出现结束了全诗,将“蜀道难”的内容概括无余,使读者兴无穷之叹。

  由此可知,主旨句的反复出现,不仅在诗的结构上起着统摄、钩连、总括的作用,而且对全诗的咏叹基调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3)诗人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明确: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了历史上的不可逾越之险阻。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出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凤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4)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明确:在风光变幻,险象丛生的惊险氛围中,最后写到了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30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目的在于劝人引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如麻”,这既像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凶煞的双关语句,为诗篇增添了深厚的意蕴、现实的内涵。

  3、欣赏品味。分析诗歌艺术特色:

  (1)善用反复:

  文中三次反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每出现一次就给读者带拉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

  (2)丰富而神奇的想象:

  文中所想象的蜀地与其山峦、山路的情形使人觉得怵目惊心,毛骨悚然,大有见蜀山而回转之意。

  (3)夸张到极至的技巧:(学生寻找出诗歌中的夸张语句,谈出感受)

  (4)多样的诗歌意境:

  为了表达主观感受与目的的需要,诗歌中构织不同的意境:高峻、宏伟、神奇、凄清、恐怖等各种意境均有描绘,而这些意境又统统表现一个“难”字。

  (5) 神秘的传说:

  “五丁开山”“太阳神回车”“子规哀啼”等传说的出现,使全诗笼罩一种神秘气氛,也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出了一个“难”字。

  4、赏析诗句:

  (1)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

  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2)“蜀道难”这样一个难以表述的事物,李白为什么描绘得如此动人?

  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他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像、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像,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让我们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

  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这一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他运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等参差错落,长短不齐的句式,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韵脚也不断变化,适合表现自由不羁的气魄,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这对他表现丰富奇特的想像和笑傲现实的浪漫主义精神也起到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

  5、课堂训练。

  (1)阅读课文,经自由讨论,完成课后练*三。

  (2)背诵这首诗。

  6、 课堂小结:

  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他袭用乐府古诗,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高二语文教案琵琶行 3

  教学目标

  1、理解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2、领会天涯沦落的感伤和丰富内容;

  3、描写音乐的艺术

  教学过程

  1.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下�(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贞元十五年(798)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75岁。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其诗语言通俗易懂,相传老妪也能听懂。

  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因而意志消沉。“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创作成就大不如前。

  晚年寄情山水。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代表作:

  《白牡丹》《买花》《暮江吟》《长恨歌》《琵琶行》《观游鱼》《鸟》《赋得古原草送别》《问刘十九》《宫词》

  知识点:“元白”(元稹和白居易的并称)

  “刘白”(刘禹锡和白居易的并称)

  “元轻白俗”-- 苏轼《祭柳子玉文》: “元轻,白俗;郊寒,岛瘦。 ”二人在诗歌革新中取得杰出成就,但白诗过于强调通俗*易,元诗还流于轻佻yin靡.后人“学浅切于白居易,学yin靡于元稹”,故苏轼讥之为“元轻白俗”。

  白居易生*与创作:

  时期 生活特点 诗歌特点

  前期

  (从入仕到贬江州司马以前)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民**”“兼济天下”的宗旨。 以讽喻诗为主。代表作品为《卖炭翁》《秦中吟》,《新乐府》

  后期

  (即自贬江州司马到死) 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揉和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来作"明哲保身"的法宝。悔恨"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 以闲适诗和感伤诗为主。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

  闲适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2.解题

  (1)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2)关于小序:

  诗前有一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3)《琵琶行》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白居易另外还有一篇非常有名的长篇歌行体叫《长恨歌》。歌、行、引,本来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种名称不同,其实并没有严格区别。它们的音节和格律都比较自由,所以白居易用这种手法很自如。

  《琵琶行》是中国文化界人人皆知的名篇。诗中虽有较浓重的感伤意味,但比《长恨歌》更具现实意义。诗人一方面表达了对“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的悲惨命运的同情,同时也寄托了对自己遭贬的悒郁、愤懑之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流传千年的诗句,将琵琶女的命运和自己的身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首诗叙述的层次分明,描写的细致生动,比喻的新颖精妙(如对琵琶声的描写),被历代文人所称颂,表明白诗语言确实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琵 琶 行 (原文)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写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任谏官,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期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琵琶行》。

  4.疏通字词

  贾(gǔ)人 荻(dí)花 管弦(xián)六幺(yāo)钿(diàn)头 呕哑(ōuyā)嘲哳(zhāozhā)虾(há)蟆陵

  5.琵琶行并序(原文朗诵录音)

  对照课本

  6.课文详解

  (1)小序

  思考: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答: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2)全文结构与内容

  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部分:

  A、第一部分:

  第一诗段: 作者秋夜江边送客忽闻琵琶声。(诗的引子)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第一层: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起因、自然环境,全诗一开始就笼罩着悲凉的气氛。在远离京都的浔阳江边送客,这不是一般的离愁别恨: 暮色暗淡,更使人惆怅惜别;霜叶衰草,秋风萧瑟,更显出荒凉寥落。 )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即主客都下马登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助兴的音乐)。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第二层: 写与客人饯别时的凄凉情景。没有音乐助兴,只能对饮闷酒,借酒浇愁,更反映出失意谪居的冷落寂寞。一个"惨"字,直抒胸臆,真实表现了当时的场面气氛和人物心境。最后借用秋江月影,烘托出主客之间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以上这些描写,为悲剧性的人物琵琶女的出场,创造了悲凉的气氛。)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第三层: 概括写出主客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的神往,从侧面表现了琵琶曲强大的吸引力量。这两句,从感情上来说,是由抑郁到惊喜的一个转折;从结构上来说,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先闻其声,后见其人。

  B、第二部分:

  第二诗段: 写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情景,着重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和琵琶声所流露的幽愁暗恨。

  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语欲迟(迟疑)。移船相*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第一层: 写邀请琵琶女的经过。“寻”“问”“移”“添”“回”“开宴”“呼”“唤”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忽闻琵琶声和急欲见到弹奏者的迫切心情。诗人运用想象“欲语迟”、夸张"、“千呼万唤始出来”和行动描写“犹抱琵琶半遮面”,精炼而又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矛盾复杂的心情。这中间有自惭身世,本不愿再向人献艺却又拗不过作者盛情相邀的不得已之情,也有在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束缚下的犹疑和顾虑。准确描绘了琵琶女真切的个性,复杂的心理和特有的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如见其态。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 抑(低沉抑郁)声声思(悲),似诉*生不得志。低眉信手(随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写琵琶女的调弦、音调、感受、神态,包含丰富的切身生活体验,为下文弹奏有情作铺垫,是情的根源。这里略写,预示以后琵琶女自叙身世的一段叙述。)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写指法,即演奏者对各种技法综合的、熟练地运用,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接着写以高超的技巧所奏的名曲,然后对音乐展开大段描写。)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用“急雨”、“私语”的比喻对比在不同弹法下产生截然相反的音乐效果。用大珠小珠落在玉盘的比喻来概括音乐的美。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滑”和“难”比喻声音的特色,“滑”指流利畅通,像善于歌唱的黄莺在花间鸣叫一样流畅、悦耳;“难”指滞涩阻塞,就像人低声哭泣,气咽声堵,又像冰下泉水,阻塞难通。)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形容声音越来越低沉,以至停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停止后,让听众想象和感受琵琶女的幽愁暗恨,因此暂时的寂静无声,比连续不断的铿锵之声更能撩拨人们的心弦,增加一层对比: 有声无声。)银瓶乍(突然)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奔突而出)刀枪鸣。(比喻琴声在沉咽、暂停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是全曲的最强音。)

  曲终收拨当心(对着琵琶中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写乐曲收束时的动作和声音。 )

  第二层:弹奏琵琶的过程,乐曲旋律的变化:舒缓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全诗描写重点,最精彩的地方)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用精炼的笔墨,突出琵琶感人的艺术效果。"悄无言" ,说明乐曲引人入胜,感人肺腑,它虽然结束了,但听众还是曲意未尽,仍然沉浸在动人的音乐中,神情恍惚,如醉如痴。这是一种间接描写,更突出了音乐的魅力, 是画龙点睛之笔。“秋月白”,把动态的音乐凝固在静态的画面里,曲终已经收拨,乐声已经消逝,但人们的欣赏活动仍在继续。眼前是江水茫茫,无边无际,四周寥落,万籁俱寂,中天一轮明月,江心倒映一派光辉。人们凭着诗意的想象,似乎感到这秋凉的夜色中弥漫着音乐的气氛,这粼粼的波光中荡漾着动人的旋律。这是“以景衬情”的典范。

  第三层: 听众的反映。

  C、第三部分:

  第三诗段: 写琵琶女自叙身世。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显出庄重的脸色)。

  第一层: 过渡句,琵琶女由弹奏结束到准备自叙时的动作和神情。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借代其他歌女)妒。五陵年少(京城富贵人家子弟)争缠头(送给歌女的锦帛),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镶着金花的银钗)击节(打拍子)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借代年月)等闲(*常)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容貌衰老)。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地名)买茶去。去来(离去。“来”,助词)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纵横错乱)。

  第二层: 琵琶女自叙身世的话,叙说前后两个阶段的不同遭遇。

  本段运用对比、手法: 用琵琶女昔日的年轻美貌,对比后来的年长色衰;用昔日的纨绔子弟争相追逐,对比后来的门庭冷落,孤守空船;用昔日的恣情"欢笑",对比后来的满腹辛酸。

  D、第四部分:

  第四诗段:写作者政治上的失意的感慨。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叹息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写出了自己与琵琶女之间身世的共同点。现成了人们表达同病相怜,互相慰藉的名句。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溢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呜。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ōuyā单调的乐声)嘲哳(zhāozhā繁杂的声音)难为听。(着重表现诗人谪居江州后的凄凉生活和郁闷心情,先说无音乐,再说听惯了伤感的啼鸣和山歌与村笛之难听。一方面突出处境的凄清孤苦,另一方面反衬琵琶女演奏的优美绝伦。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对琵琶女的赞扬与请求。)

  E、第五部分:

  第五诗段: 写琵琶女重新弹奏,诗人为之泪下。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写琵琶女对诗人自述的反应,包含了非常复杂的感情,有对诗人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有得到诗人的同情,受到尊重的知遇之感,所以满腔激情通过琵琶声自然流露。)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皆掩泣"比前"悄无言"程度更深,表现大家对两个不幸者的深切同情。)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用设问句表现自己伤感程度之深,全诗在哀怨之情达到顶峰时突然收束,给读者留下充分的回味余地)

  结构与主旨归纳:

  主旨小结:

  《琵琶行》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颇富抒情色彩,它是白居易感伤诗的代表作。鉴赏诗歌要准确而深入把握艺术形象。长篇叙事诗多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现主题。

  《琵琶行》主要叙述了诗人与一飘泊江湖的长安歌伎邂逅相遇,并被其琴声和凄苦身世感动的故事。

  通过写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及沦落天涯的悲惨身世, 表现了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 抒发了诗人谪居江州在政治上的失意之感,控诉了封建社会对人才的摧残。

  7.艺术特色

  A、写作特点:

  1、层次分明,故事完整。这是一篇叙事诗,从作者江头送客闻琵琶声、寻声邀弹者相见写起,接着写琵琶女演奏、倾诉身世,最后写作者触发迁谪之感而收束全篇,层次分明,结构紧密。

  2、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强烈的抒情气氛贯彻始终,诗歌所叙之事本身饱含感情成分,而景色的渲染,情节的描述,人物的自白,又都渗透着感情,使诗歌的故事性和抒情性融合无间。

  3、刻画细致,语言生动。人物的举止神态,通过细节描写,把内心活动也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出来。如诗中琵琶女自述身世的话,写得生动、形象、简洁。

  B、创作特色

  a、音乐描写特色:

  这首诗是如何表现乐声美妙的?

  1、以声喻声,声中有情,声中有形。用一连串比喻(博喻)来描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的音乐,不仅以读者熟悉的种种声音来形容读者比较生疏的琵琶声,还使读者在闻其声的同时能见其形,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2、直接妙语点睛,通过对乐声的描写评价来揭示乐曲的无穷含蕴。

  3、通过听者的反应间接表现乐声的美妙,用景物烘托乐声的感染力。

  高超的音乐描写:

  运用比喻

  写音乐效果

  演奏者的动作态度

  运用拟声词

  点拨音乐中的感情

  描写音乐的句子:

  大弦嘈嘈如急雨--繁密粗重

  小弦切切如私语 --柔美幽细

  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 --宛转流利

  幽咽泉流冰下难 --低沉入微

  银瓶乍破水浆迸 --激越高亢

  铁骑突出刀枪鸣 --气势雄壮

  四弦一声如裂帛--戛然而止

  小结:

  1、大量运用比喻;

  2、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

  3、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

  4、巧用拟声词和叠词。

  b、典型性归纳:

  典型乐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次句描写音乐的诗句堪称绝唱。诗人通过通俗新颖、生动恰切的比喻,不但能唤起人们的想象,而且使读者对乐声有了更为具体的感受,可谓形象鲜明,韵味无穷;且乐声的富于变化,使人觉得这位“*生不得志”的琵琶女仿佛在向人们倾诉着满腔的怨愤和哀愁。

  典型境界: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句道出了“无声”与“有声”之间的辨证关系,道出了音乐上停顿的奇特功效。在特定的场合下,乐曲的暂时休止比连续不断的演奏更能触动人们的心弦,更易让人受到感染。创造出了曲止情续、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典型氛围: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乐声已停,然而余音饶梁,经久不息,人们还久久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悄无言"的寂静,实则是充满了感情的时刻,听众的忘情和如痴如醉的神情,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绝妙。诗人所创造的这个画面,有着及其感人的艺术魅力。

  典型感情: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和琵琶女虽然经历、地位不同,但都有着共同的不幸遭遇和艰难处境,生活都同样地飘零、凄凉、失意。诗人把对琵琶女的深挚同情、对自己被贬的满腔幽怨以及对冷酷现实的强烈不满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正因为这两句诗揭示出了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广泛的同情。

  c、人物形象分析

  1.琵琶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强烈控诉。

  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炫耀、追恋、惋惜的态度。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花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醒。

  2.“同是天涯沦落人”,作者与琵琶女的相似之处有哪些?

  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偏僻的江州。

  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

  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凉的寂寞生活。

  知识点梳理(回顾全文)

  1.主题内容上: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一个是被压抑的真正知识分子,虽地位悬隔,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交流,成为知音,可见其对歌伎人格尊重的进步思想。二者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不容贤能的黑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蕴含着许多能使人从悲哀中出甘美的人生哲理,已超越时代、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美学价值,现实意义)

  2.基础知识:

  A、一词多义

  1、言:

  感斯人言(话,名词)

  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词)

  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词)

  2、数:

  使快弹数曲(几,表不确定的数目,数词)

  一曲红绡不知数(数量,名词)

  3、语:

  琵琶声停欲语迟(说话,回答,动词)

  今夜闻君琵琶语(曲,名词)

  4、为:

  因为长句(写,创作,动词wéi)

  初为《霓裳》后《六幺》(弹奏,动词wéi)

  为君翻作《琵琶行》(替、给,介词wèi)

  5、轻:

  轻拢慢捻(轻轻,形容词)

  商人中立轻别离(轻视,动词)

  6、泣:

  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动词)

  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名词)

  B、古今异义词

  因为:古:两个词,于是创作。今:表原因的连词。

  阑干:古:参差错杂,纵横散乱。今:用木、石、钢材制成的拦挡物。

  向前:古:从前、刚才。今: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两个词。

  老大:古:年龄大。今:兄弟排行第一。

  颜色:古:神态、脸色。今:色彩。

  C、文言句式

  歌以赠之(宾语前置)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介宾短语后置;于,向)

  转徙于江湖间(介宾短语后置;于,在)

  本(是)长安倡女(省略句,省略谓语)

  使(之)快弹数曲(省略句,之,琵琶女)

  送客(于)湓浦口(省略句,于,在)

  感斯(于)人言(省略句,于,被)

  沉吟放拨插(于)弦中(省略句,于,在)

  探究与思考

  讨论话题:

  1、你喜欢《琵琶行》一诗中的哪些诗句?为什么?

  2、你喜欢白居易其他诗篇中的哪些诗句?为什么?

  3、唐代三大诗人,你更喜欢哪位诗人的诗?为什么?

  高二语文教案琵琶行 4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

  2.思想教育目标:了解李白的放达;

  3.能力培养目标:结合诗歌内容讲解诵读要求。

  教学重点:诵读。

  教学难点:诵读要求。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导语设计:

  提起李白,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床前明月光”了,那里有真挚的感情,有清丽的词句,但我们也许只感到它的优美,并不觉得有什么出奇,因为同样意境的语句,在其他人的诗里同样可以读到。再后来,读的诗越来越多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纶送我情”、“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体浓”… …也许从这里我们开始惊诧于他才思的绮丽,那些打破常规而有无比妥帖的形容譬喻,他是如何想出来的?他的字里行间,果然带有一股飘忽飞逸的神仙气息。大家还记不记得高二时我们学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哪有通篇记述梦境的?人间哪有这般的山水?而李白所用的哪里是人间的言语!他的句子没有任何格律的束缚,有的是《诗经》似的端雅,有的是《山鬼》的激越。他逸兴递飞,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气;他神飞八极,自由驰骋,像原野的奔马。在他的诗里,在他的梦里,李白抖去了一切凡世的尘土,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穿碧落下黄泉,他的神思在世界的每一度时空毫无拘束地**。今天让我们再次追随诗仙,一起神游《蜀道难》。

  二、解题

  1、简介文体知识:

  本诗是一首七言乐府诗。乐府诗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就属于后者。

  2、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对这首诗的创作曾有一些附会史事的说法,如以为它是讽刺唐玄宗避安史乱入蜀的,如课文注释①等,几乎没有定论,同学们若有兴趣,可以自己去考证。但有一点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此诗作于天宝初年,这时正是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前夕,诗人在表面繁荣的背后,仿佛已经预感到潜伏着的社会危机,深感于人生道路的艰难。

  3、课题简析: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乐府解题》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

  三、研*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诵读课文,消灭生字词等障碍。

  ①学生自由诵读,标出读不准的字词、读不顺的句子。

  ②对照注释第二次诵读,相互讨论质疑,教师巡回答疑。

  ③放录音或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听出节奏,把握感情基调。

  (2)内容与形式的**。

  学生进一步朗读,勾画过渡性的语句,理清思路,完成课后练*二。

  这首诗以“蜀道难”的“难”为核心,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隐忧微愁。

  2、具体研*,突出重难点。

  (1)按照诗人的思路和所写的情景,全诗大致可分为几个层次?

  明确: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开头到“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为第一层。这是从历史上秦蜀阻塞的角度,极写蜀道隔绝之久与开辟之难。

  “上有六龙会日之高标”到“使人听此凋朱颜”为第二层,从现实山势高危的角度,极写蜀道度越之难。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它重复出现三次各有什么作用?

  这首诗以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始终,已经显示了它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这三叹其实也蕴含在诗人的具体描写和抒情直白中。例如“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这是叹蜀道之高,因为黄鹤之飞至高,猿猱动作最灵,二者皆不得过,人又何能翻越?再如“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这是叹蜀道之险,用劝游者的口吻写出,意味尤为深长。又如“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如麻”,这是叹蜀中战祸之烈,又与开头的“噫吁�d,危乎高哉“一句照应,显得意味深长。主旨句的第三次出现结束了全诗,将“蜀道难”的内容概括无余,使读者兴无穷之叹。

  由此可知,主旨句的反复出现,不仅在诗的结构上起着统摄、钩连、总括的作用,而且对全诗的咏叹基调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3)诗人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明确: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了历史上的不可逾越之险阻。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出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凤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4)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明确:在风光变幻,险象丛生的惊险氛围中,最后写到了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30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目的在于劝人引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如麻”,这既像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凶煞的双关语句,为诗篇增添了深厚的意蕴、现实的内涵。

  3、欣赏品味。分析诗歌艺术特色:

  (1)善用反复:

  文中三次反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每出现一次就给读者带拉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

  (2)丰富而神奇的想象:

  文中所想象的蜀地与其山峦、山路的情形使人觉得怵目惊心,毛骨悚然,大有见蜀山而回转之意。

  (3)夸张到极至的技巧:(学生寻找出诗歌中的夸张语句,谈出感受)

  (4)多样的诗歌意境:

  为了表达主观感受与目的的需要,诗歌中构织不同的意境:高峻、宏伟、神奇、凄清、恐怖等各种意境均有描绘,而这些意境又统统表现一个“难”字。

  (5) 神秘的传说:

  “五丁开山”“太阳神回车”“子规哀啼”等传说的出现,使全诗笼罩一种神秘气氛,也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出了一个“难”字。

  4、赏析诗句:

  (1)连峰去天不盈尺……�f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

  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2)“蜀道难”这样一个难以表述的事物,李白为什么描绘得如此动人?

  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他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像、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像,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让我们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

  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这一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他运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等参差错落,长短不齐的句式,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韵脚也不断变化,适合表现自由不羁的气魄,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这对他表现丰富奇特的想像和笑傲现实的浪漫主义精神也起到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

  5、课堂训练。

  (1)阅读课文,经自由讨论,完成课后练*三。

  (2)背诵这首诗。

  6、 课堂小结:

  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他袭用乐府古诗,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高二语文教案琵琶行 5

  教学目标:

  1、了解琵琶女的的凉身世和诗人贬职失意的苦闷心情,琵琶女的飘零身世和诗人宦途潦倒,沟通了彼此的感情渠道,控诉了封建社会摧残人才的黑暗现实。

  2、赏析这首诗的音乐美、意境美。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绘音乐形象,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写作特点。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朗读背诵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引导学生从对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3、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写作背景

  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很尖锐,外族不断入侵,自安史之乱后,国内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朝廷宦官专权跋扈,藩镇割据作乱,统治阶级内部朋党之争日益加剧,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日渐衰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白居易早年避乱江南,接*人民,对政治的混乱,人民的疾苦深有感受。他为官有"兼济天下"之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白居易担任左拾遗(谏官),多次向唐宪宗上书,提出一系列改革时弊的措施,同时他又写了揭露黑暗政治,反映人民疾苦的《新乐府》、《秦中吟》等讽喻诗,结果触犯了掌握军政大权的豪门贵族,引起唐宪宗和一些权臣的恼恨。元和九年被改任太子左赞善大夫这一闲职。

  元和十年,*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杀了宰相武元衡,向中央**,白居易认为这是重大"国耻".激于义愤,他率先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但都被权贵们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又造谣诬蔑说,白居易的母亲因看花坠井而死,而白居易却作赏花诗,新井诗,"有伤明教",于是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贬为江州司马(九品小官)。白居易获罪的真正原因主要是他写的针砭时弊的讽谕诗,正如他自己所说,"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又愤慨。到江州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社会世态炎凉,他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这首诗是诗人贬职到江州的第二年(元和十一年)秋天写的,当时诗人45岁。

  《琵琶行》的"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统称"歌行体".它的特点是"篇无定句,句无定字",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句法长短不一,富于变化。唐以后,歌行一般用五、七言古诗体裁。

  二、整体感知

  1、 听朗读录音,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贾(gǔ) 恬(tián) 谪(zhé) 思(sì) 霓裳(cháng)

  六幺(yāo) 嘈嘈(cáo) 间(jiān)关 虾(há)蟆(má)

  名属(zhǔ)教坊(fāng) 绡(xiāo) 钿(diàn) 篦(bì)

  呕(ōu)哑(yā)嘲(zhāo)哳(zhā)

  2、学生默读全诗,然后用一句话概括名段内容。

  第一段写浔阳江头夜送客;第二段写江心聆听琵琶曲;第三段写江心自诉身世苦;第四段写同病相怜感慨多;第五段写重闻琵琶青衫湿。

  三、讲析小序

  1、请学生朗读小序。

  2、请学生口译小序,教师提示注意以下词句。

  左迁:贬官降职。古代以右为尊,以左为卑,所以把贬官降职叫"左迁".

  明年:第二年。

  铮铮然有京都声:音调清脆动听,有京都流行乐曲的声调。铮铮,金属相击声,这里形容弦声清脆。

  倡女:"倡"通"娼".这里指歌妓。

  命酒:吩咐摆酒*。命,动词,叫,吩咐,命令。酒,名词用作动词,摆酒*。

  憔悴:脸色黄瘦。

  转徙:不断转换地方,迁移居处。

  恬然自安:心境*静,自觉安适。恬然,*静坦荡地。

  斯人:这个人,指琵琶女。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这天晚上才感觉到有被贬的不愉快的意味。谪,降职外调。

  因为长句:就写了一首长诗。因,连词,于是,就。为,动词,写,作。长句,指七言诗。

  凡六百一十六言:共计六百一十六个字。凡,共计。言,字。

  命曰:命,动词,取名,叫它。

  3、请学生概述小序的内容及作用。

  明确: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和作者的心情。

  小序的作用:说明了写这首长诗的原因和命名,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4、小序和诗歌哪些段落分别照应?

  明确:"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和第1自然段照应。"问其人,……转徙于江湖间"和第2、3自然段照应。"予出官二年,……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和第4自然段照应。

  5、小序中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对此,你有何看法?

  明确:"恬然自安"者,是话中有话,实际是说遭受贬谪的苦闷始终萦绕心头,一直无法自安,而"迁谪意"当然也不是"是夕"才感受到的。这两句反话,既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抑郁愤慨之情,也是强调这次与琵琶女偶然相遇的事件给他的感受之深,是扣住"同是天涯沦落人"来说的。

  四、赏析诗歌第1段。

  1、学生朗读第1段,教师提示下面词句。

  浔阳江: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面的一段长江,因临*浔阳,故古称浔阳江。

  主人下马客在船:这一句是互文,意思是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登上船。

  2、作为叙事诗的开头,这一段都写了什么内容?这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用诗句中的一个字概括这一段所渲染的气氛特点。

  明确:这一段是全诗的引子,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引了了琵琶声。

  头两句写江头送客,正当秋夜,枫叶如丹,荻花飘白,风声瑟瑟,这就烘托了一种惆怅惜别的悲凉气氛。

  中间四句写船中饯别,"举酒欲饮无管弦"为琵琶女的出场埋下伏笔,并和后文"浔阳地僻无音乐"照应。在无管弦的寂寞中饮酒,自然"醉不成欢"酒喝得虽多,却不成欢,言外之意是心情郁闷,一个"惨"字不但渲染出气氛的特点,而且含蓄地吐露了诗人的悲抑心情。而船外则是江面茫茫,月影沉壁。诗人的离情别绪,有如荒江冷月。这些景物描写不仅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而且也为琵琶女的出场创造了环境气氛。

  最后两句用"忽闻"造成语气的强烈转折,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用水上传来的琵琶声打破了寂寞、郁闷和凄清。用"主人忘归客不发"突出琵琶声的艺术魅力,感情由悲抑转为惊喜。

  这种气氛可用诗中的一个"惨"字加以概括。

  五、作业背诵第1自然段。

  第2课时

  一、赏析诗歌第2段。

  1、"寻声暗问弹者谁"一句中的"暗"字,有人把这个字解释为"偷偷地"、"私下里",表明诗人因自己的身份不便公开、直接问。把这种解释与课本中的解释比较一下,哪个更准确生动?

  明确:前者的解释与语境不合。诗人"暗问弹者谁"说明他并不知道弹琵琶的是歌妓,所以不存在顾虑自己为官的身份问题,后来知道是歌妓,诗人也没有因自己的身份顾虑什么,相反,对歌妓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和尊重。把"暗"解释为"轻声"准确生动,因为琵琶声太动人了,致使"主人忘归客不发",在冷寂凄清的氛围中,琵琶声越发显得凄楚动人。"轻声"问才能表现出诗人被乐声所吸引而不忍去打断琵琶的弹奏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琵琶女弹奏的高超技艺。

  2、"琵琶声停欲语迟"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几句反映了琵琶女怎样的心理情态?一般的都认为是表现了她的"羞涩",你以为如何?

  明确:一个红极一时的歌女年长色衰之后,嫁作商人妇,又遭到重利薄情商人的抛弃,面对这世态的炎凉,她有满腹的哀怨和苦衷。她弹奏琵琶不是招徕顾客,而是借琵琶抒发自己哀怨的心曲。这一系列不同寻常的举止情状,表现了她不愿随便重新抛头露面的心理,暗示出她有着不同寻常的生活经历和艺术才能。

  3、琵琶女本不愿抛头露面,可为什么最后还是出来了?请从诗句中找出答案。

  明确:由于诗人"寻声暗问弹者谁",又"移船相*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又"千呼万唤",琵琶女深感盛情难却,却之不恭。诗中用了"寻""问""移""邀""添""回""开宴"这一连串的动词,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听到琵琶声后所激起的惊喜心情和邀见琵琶女的急切心情。在沦落天涯的不幸际遇中,觅得知音,这对于琵琶女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慰藉和鼓舞。诗人的举动表示了他对琵琶女应有的尊重和礼貌,这是以艺会友,决不同于一般文人墨客狎妓,征歌点曲。所以琵琶女终于摆脱了重重顾虑,登上了诗人所在的船头。然而毕竟是陌生人,不免有些拘谨,也许还夹杂着一点儿羞涩,故而"犹抱琵琶半遮面". 4、从"转轴拨弦三两声"起以下24句是写弹奏琵琶的全过程,这是全诗描写的重点,也是全诗写得最精彩的地方。这部分都写了些什么内容?请归纳概括一下。

  明确:前8句中主要写了弹奏者的动作和弹奏者(也包括诗人)的心理,中间14句集中描绘琵琶乐声,其中也融进了诗人的感受。最后两句写周围的环境,烘托弹奏的效果。

  5、反复诵读这24句,你能否感受到诗人在描绘琵琶声乐时是围绕一个什么字来写的吗?

  明确:注意诗人表达感受的语句,可知是紧紧围绕一个"情"字来描绘的。"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是演奏前的调弦试音,却已使听者感到了一种动人的情韵,可见琵琶女身手不凡,造诣颇深。"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不得志",这是概括地总写一笔,依然扣住"情"字,"弦弦""声声""似诉""说尽",充分显示出乐曲的表现力,乐声是如此哀怨低沉。一开始就把琵琶声音与人物的感情交融在一起了。

  6、"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两句表现了琵琶女怎样的神态?

  明确:这两句既传神地写出了琵琶女从容自若的神态,挥洒自如的风度,又表现了她沉稳端庄的性情,还写出了她精湛娴熟的技巧,诗句凝炼而含义广博。高超的演奏是琵琶女感情、心灵、性情的表现,而知音者的聆听叹赏表现他对乐声的深刻感知和透彻理解,也反映了聆听者的感情、心灵、性格和艺术修养。

  7、诗人用了哪些比喻描写琵琶的声音?

  明确:比喻琵琶声

  明喻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四弦一声如裂帛

  粗重急骤

  细轻委婉

  强音收束

  暗喻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轻脆圆润

  宛转流利

  阻塞不畅

  低沉停滞

  突然爆发

  激越雄壮

  8、请学生归纳乐声旋律的变化情况。

  明确:乐声由舒缓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雄壮激越——强音收束。从这个变化中,我们再结合琵琶女的不幸身世,似乎可以感受到琵琶女思绪的起伏变化,似乎听到了她在诉说不幸的*生和心中无限的幽愁暗恨。

  9、在乐曲终了之后,诗人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结尾,这两句作用如何?

  明确:诗人没有直接写听者的热烈反响以说明琵琶女技艺非凡和乐声的感人至深,否则过于直白就不含蓄,不含蓄也就显不出深沉了。用"东船西舫悄无言"的寂静无声,反衬"有声"的音乐效果,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了。人们无声地沉浸、陶醉在艺术的享受之中,那深深打动人的乐声仿佛缭绕迂回耳际,不由得使诗人想到了自己浩茫的心事,引起情绪上的波澜。在这片刻的沉寂中,只见一轮迷蒙的冷月荡漾在江心的微波之中,它提醒诗人从乐声中回到现实中来。这句景物描写点染烘托了浓重的氛围,与复杂的乐声融为一体,共同表现了琵琶女与诗人息息相通的复杂情感,是那么的忧愤、哀怨凄楚、苍凉,给整个音乐形象补足了画龙点睛之笔。


高二语文教案琵琶行(精选5篇)扩展阅读


高二语文教案琵琶行(精选5篇)(扩展1)

——《琵琶行》语文教案汇总5篇

  《琵琶行》语文教案 1

  教学目的

  1.通过琵琶女的不幸遭遇,了解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者的乐伎和艺人们的悲剧命运

  2.体会作者把琵琶女的遭遇和诗人自己被贬谪的境况联系起来写用意

  3.体会作者运用生动、恰当、新颖的比喻来描绘音调的高低、强弱变化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诗篇中对音乐形象描写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一、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他生活的年代是唐王朝经历了安史之战由盛转衰的时代。在这段时期里,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官僚集团互相倾轧,政治非常黑暗。白居易青少年时代是在战乱和贫困中度过的,这使得他对社会和人民疾苦有着较深的了解。29岁中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学士,左拾遗,在任左拾遗的三年,白居易从他的正义感和政治上的进取心出发,对时政提出了强烈的批评。他屡次上书,反对宦官掌兵权,指责皇帝的过失,创作了《秦中吟》、《新乐府》五十首在内的大量讽喻诗,对这段在其政治与文学生涯中最有光彩的历史,直到几年以后白居易还颇为自豪。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卢节度使李师道的刺客刺死,白居易上书请捕刺客,反而因越职言事而得罪,贬为江州司马。第二年,他送客浔阳江边,遇上一位弹奏技艺高超的琵琶女。请她弹奏,听她诉说不的身世,诗人既同情她的飘泊憔悴,又联想到自己的贬谪,悲人自悲,于是写下了这篇传诵千古的《琵琶行》。通过这一打击,使他早年的思想理念逐渐动摇,而向佛道思想靠*。他在庐山东林寺建了草堂,礼佛参禅,越到晚年,他心中受佛教的浸染就越深,最后他闲居洛阳,与香山寺僧人相交,自号香山居士。七十五岁卒于洛阳。

  白居易是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倡导“新乐府”,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认为创作必须民生疾苦,揭露社会时,著有《白氏长庆集》,今存诗*三千首。

  二、教学“序”

  诗人在《琵琶行》中是借琵琶女沦落天涯之悲,抒自己满怀迁谪之怨,比兴相纬,寄托遥深。

  1.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口译序

  2.教师补充资料:

  ①在《江洲司马后记》中,白居易对司马之职,有一段议论:“若有人蓄器贮用,急用兼济者,居之一日不乐;若有人养志忘名,安于独尊,处之虽终身无闷。”

  ②白居易在被贬谪谪去江洲途中新写的《杂感》里,曾用控诉的口吻说:“是非不由已,祸患安可防。”在以后的一些诗中,亦曾多次表露此种心情。

  可见,怀抱“兼济天下”,意欲有所作为不甘于“养志忘名”的诗人是不可能“恬然自安”的。所谓“恬然自安”只不过是诗人在满怀激情而又难以排遣时的旷达之语和强自安慰的话。

  三、教学诗篇

  1.范读诗篇

  2.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完成自读题

  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荻花 声声思 捻 抹复挑 六幺

  迸 虾蟆 钿头银篦 呕哑嘲哳

  ②找出诗中直接描写音乐的句子

  ③理清诗中所叙事情

  3.交流自读题

  四、作业

  自读题②、③

  第二课时

  一、复*

  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讲述琵琶女的身世

  二、新授

  1.领读第1段

  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只七个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时间(夜晚)一一作了概括的介绍;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了环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瑟寂寞之感,已曲曲传出。此时又是“举酒欲饮无管弦”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了铺垫。

  从夜送客时的“秋萧瑟”、“无管弦”、“惨将别”一转而“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这对于琵琶女的出场来说,已可说是“千呼万唤”的过程,她才肯“出来”。这并不是她在拿身份,她“千呼万唤始出来”,是因为她有一肚子的“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用“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写来表现她的难言之痛。

  2.音乐的描写

  下面的一大段通过琶琶女弹奏的乐曲来揭示她内世界。

  先用“转轴拨弦三两声”一句写校弦试音,接着就赞叹“未成曲调先有情”,突出了一个“情”字。“弦弦掩抑声声思”以下六句,总写“初为《霓裳》后《六幺》”的弹奏过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更用“似诉*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概括了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思想情感。此后十四句,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大弦嘈嘈如急雨”,既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使它形象化。“小弦节节如私语”亦然。这还不够,“嘈嘈节节错杂弹”,已经再现了“如急雨”、“如私语”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比,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旋律继续变化,出现了先“滑”后“涩”的两种意境。“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象“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象“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暂歇”的过程,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弹奏至此,满以为已经结束了。谁知那知“幽愁暗恨”在“声渐歇”过程中凝聚着无穷的力量,无法压抑,终于如“银瓶乍破”,水浆迸流,如“铁骑突出”,刀枪轰鸣,把“凝绝”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才到高潮,即收拨画,戛然而止。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有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回味无穷的广阔空间。

  如此绘声绘色地再现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已不能不使我们惊佩作者的艺术才华。但作者的才华还不仅表现在再现音乐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形象的千变万化,展现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为下文的诉说身世作了音乐性的渲染。

  《琵琶行》语文教案 2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仔细品味诗的'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具体内涵;

2: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

教学难点:

学生品味诗的艺术。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白居易简介(略);

2: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朗读过程中音乐旋律与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

3:学生找出与小序内容对应的部分并朗读,教师做讲解。

4:找出琵琶女三次演奏的句子并朗读。

第一次(暗写):诗人送客听到琴声(第一段);

第二次(明写):彼此相见,琵琶女奏〈〈霓裳〉〉〈〈六幺〉〉(详写)(第二段);

第三次(明写):感言促弹(略写)(第五段)。

5:赏析第二段并感受乐曲旋律的变化:婉转流畅--沉咽凝滞--间歇停顿--激越雄壮。

6: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共鸣:

(1)身世共鸣:琵琶女被无情的岁月抛弃而诗人被上层社会抛弃:

(2)音乐共鸣:琵琶弹奏出神入化,听者如痴如醉;

(3)文化共鸣:白居易将自己

与琵琶女放在*等的地位且与我心有戚戚焉是难能可贵的。

7:回味课本中引用霍松林对第二段的赏析。

8:课后比较欣赏乐曲。(李贺〈〈李凭箜篌引〉〉

  《琵琶行》语文教案 3

  【教学目的】

  1、体会古典诗歌中音乐描写的表达技巧,提高学生欣赏音乐描写的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描写诗句的品读热情,从而唤起其丰富的想象。

  2、鉴赏诗歌借助音乐描写表达情感,理解诗人的内心感受,探求“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原因。

  【教学重点】

  1、诗中音乐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探因。

  【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不得志”的内涵和情感表达作用。(即探求音乐描写与琵琶女及诗人遭遇的内在共同点)

  2、学*描摹音乐意境。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问:大家听说过古代“知音”的传说吗?哪位同学知道,请你给我们介绍一下。(同学回答)

  武汉龟山脚下,流传着春秋时乐师俞伯牙摔琴的故事。有一天,伯牙鼓琴于龟山,琴声传达出攀登高山的意蕴。以打柴为生的钟子期正好路过这里,听到绝妙的乐曲,便放下担子,连连赞叹道:“善哉,峨峨兮泰山!”(意思是说:“好啊,仿佛泰山巍峨耸立!”)一会儿,旋律中又仿佛奔涌出流水,子期又夸赞道:“善哉,洋洋乎若江河!”(意思是说:“好啊,像长江黄河汹涌澎湃!”)伯牙弹什么样的曲子,子期都能欣赏得出来。两人引为知己。

  后来,钟子期没能如约去赏琴,一打听,原来是病逝了。俞伯牙痛惜地说:“吾痛失一知己矣!”摔琴后终生不复鼓琴。

  问:俞伯牙弹的这首曲子,叫什么名?(明确:高山流水)

  演奏者一曲《高山流水》,能使赏乐者内心共鸣,引为知音;而《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深沉弹奏就使一代诗盟白居易潸然泪下。

  (教师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教学

  通过自*,想必同学们已经知道这首诗一共写了琵琶女几次演奏?(明确:三次)诗中重点描写的是哪一次?(明确:第二次)分布在诗中第几段?(明确:第二段)那好,我们就先抓重点,开始品读第二段中的音乐描写语句。

  文章分析:

  (一)文章结构:

  第一段:浔阳江边闻琵琶。

  第二段:江心聆听琵琶曲。

  第三段:江中诉身世苦。

  第四段:同病相怜感慨多。

  第五段:重闻琵琶青衫湿。

  从结构中可以看出,全文以人物为线索,一是以歌女身世为线索,一是以诗人感受为线索,一明一暗,一虚一实,最后两者交汇,其联结靠诗人与歌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同感情体验。分析叙事线索时,我们一定要注意抒情线索。

  (二)鉴赏语句:

  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叙述江东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色调暗淡,“瑟瑟”二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凉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又由于声律与情韵的配合,令人顿感秋凉袭来,渲染了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的心情。

  2、别时茫茫江浸月。

  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中无不弥散着作者的离愁别绪,仿佛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景物有了感应。情景交融,自然地点染出哀伤之别,同时为水上琵琶声的出现准备好氛围。

  3、唯见江心秋月白。

  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衬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4、另外如:“绕船明月江水寒”,写歌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歌女冷落凄凉的心情;“黄芦苦竹绕宅生”,写诗人的生活环境,点明寂寞悲凉的心情。由于景物环境叙述与抒情的结合,使《琵琶行》整个诗境恍若浸沉在浔阳江头那一派忧郁的月光里,优美动人。

  (三)赏析描写音乐的语句:

  ①比喻句音乐

  大弦嘈嘈如急雨繁密

  小弦切切如私语幽细

  大珠小珠落玉盘轻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宛转流利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入微

  四弦一声如裂帛戛然而止

  运用比喻写音乐的艺术效果:一连串精妙的比喻,写出音乐的变化,用这些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听到过的声音和形象比拟描绘乐声,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刻划成有形可感的实体。读者不仅仿佛听到了那或轻或重,或快或慢,或高亢激扬,或低回呜咽的应接不暇的乐音,而且仔细欣赏起来,还可以听出这一声和那一声又有明显的音色、音调上的区别,热闹而不紊乱,复杂而有层次。听了这一系列巧妙的比喻,就像听完了一支完整的乐曲:先从轻徐悠长开始,仿佛从沉思中唤起记忆;接着众音繁会,像波涛起伏;马上又转到幽细甚至听不见,宛似悲恸抽泣;最后以短促刚劲的音响终曲,犹如急雷破山,崩岩走石。读者从这连珠式的具体可感的乐声中还能体会出弹奏者的“有情”、“不得意”以至难以明言的“无限事”,从而出色地完成了对主题的表达。

  (五)理解中心句: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分析:这两句写出了自己与琵琶女之间身世的共同点"同是天涯沦落人"。他们之间虽然出身、经历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也有相似之处:1、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地僻的江州;2、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3、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相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清的寂寞生活。正因为如此,诗人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正是为了表现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唤起人们对琵琶女的同情;而诗人写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是为了表现自己政治上的失意,抒发郁积心中的左迁之愁、贬谪之恨。这正是作者的写作动机,这两句是全诗的主题所在。诗人通过沦落天涯的歌女的一生,来抒发自己忧国遭贬的政治苦闷。把对琵琶女的无限同情,对被贬谪的满腔幽愤,对封建社会冷酷黑暗的揭露完全交织在一起,是封建社会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现成了人们表达同病相怜,互相慰籍的名句。这两句直抒"天涯沦落"之感。

  (六)人物形象:

  1、琵琶女的形象。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叙述女主人公出场,是人们常吟诵的名句。它的好处不仅在于准确生动地表现了琵琶女的神态,和此时此境的复杂心里活动,还暗示她无限的幽愁暗恨。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叙述人物动作神情。“沉吟”道明回想往事沉重的心情。“放拨”、“插弦”、“整顿衣裳”、“起敛容”,既写动作表情,也表现歌女讲述身世前的感情起伏。

  其它如“自言本自京城女”等句子,诗人转述歌女自叙,笔调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少年的欢乐受宠与年老色衰后冷落寂寞形成鲜明对照,道出了歌女天涯沦落的无限悲伤之情。

  2、诗人形象。

  送客时的离愁别绪,听歌女演奏和自叙时感情共鸣,对远离京城环境的过敏不适,春江秋月夜的一人独饮,这些叙述无不是诗人心曲的流露,直让人为诗人无故被贬黯然泪下,生出一腔怨愤。

  3、形象拓展: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妓,一个是被压抑的真正知识分子,虽地位悬隔,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交流,成为知音,可见其对歌妓人格尊重的进步思想。二者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不容贤能的黑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蕴含着许多能使人从悲哀中出甘美的人生哲理,已超超时代、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

  一、曲折动人的结构情节

  《琵琶行》全诗616字,篇幅虽不长,但结构细密,层次清晰,情节曲折动人。《琵琶行》明写琵琶女,暗写白居易,写琵琶女的知音难求,其实也在写白居易的政治失意。把琵琶女的身世与自己的谪居生活有机结合,层层铺展,是本诗的结构特点。情节安排也颇具匠心。琵琶女的出场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有着先声夺人之妙;琵琶女的“幽然暗恨”先于曲中传出,再直言诉说;诗人被贬失意的满腹悲愤是以琵琶女由盛到衰的剧变身世作为铺垫,再倾吐而出。这样层层描写、处处烘托,又巧设悬念,情节展开跌宕起伏、曲折动人。

  二、淋漓尽致的音乐描写

  音乐本有声无形,过耳即逝,但在白居易笔下,那复杂多变的琵琶声却被描绘得层次丰富、音色分明。其手法,一是运用准确的动词表现演奏的纯熟指法,如诗中“拨”、“拢”、“捻”、“抹”、“挑”等一系列动词,准确反映了琵琶女动作的娴熟,变化有度。把无形的音乐化为视觉形象,加深了读者对丰富多变的琵琶声和琵琶女弹奏技艺的印象。二是大量运用比喻的手法,以表现琵琶曲中复杂、细微的音响变化。比如:以骤降的“急雨”比喻粗弦的繁音促节;以少女般的轻柔“私语”比喻细弦细碎绵密的声调;以“大珠小珠落玉盘”比喻乐声的高低音杂与清脆悦耳;以“花底”的“莺语”、“冰下”的“泉流”比喻乐声的温和宛转与幽咽若凝;以“银瓶乍破”、“水浆迸溅”、“铁骑突出”、“刀枪齐鸣”比喻乐声暂时休止后又骤然响起;以“裂帛”比喻四弦齐拨时乐声的清脆短促、响亮的非凡等等。这些形象贴切的比喻,把美好的旋律、变化的节奏表达得淋漓尽致。三是以声传情,情声交隔,把琵琶声的变化与演奏者的情感变化交织在一起进行描写。如果说,琵琶女在校音定调时,已流露出感情色彩,那么,随着正式弹奏的开始,感情的流露逐渐明朗,在时而欢快流转,时而高昂激越,时而暂时休止,时而低沉悲咽的音调中,蕴涵着琵琶女或欢快、或忧伤、或沉痛、或悲哀的情感。从“似诉*生不得意”到“说尽心中无限事”,声声琵琶,曲曲传出的正是琵琶女内心的复杂情感。另外,声声琵琶又是演奏者和听者情感交流的媒介,演奏者传情,听者闻声动情,不仅使所描绘的音乐更具艺术魅力,而且深化了诗的主题。

  三、形神兼备的细节描写

  诗中细节描写颇具匠心,不少细节取自人物富有典型意义的动作、神态,用以展示人物的内心,表达人物的情感,具有形神兼备、含意深遂的特点。如琵琶女的出场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一细节把琵琶女自惭身世的心理、稳重的性格和盘托出。当琵琶女结束弹奏,欲述身世时,诗人又设置了这样的细节,“沉弦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欲语不语,恭敬严肃的神情,先整衣再站起的动作都反映了琵琶女内心难言的痛楚和稳重、端庄的性格。这些细节着墨不多,但给读者以身临其境、如感其事、如见其人的感受,并可以由人物动作窥见其内心世界。诗中写琵琶女自叙年轻时的欢乐生活,更借助于细节描写:如“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凌少年争缠头,一典红绡不知数。铀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这些细节都是出自实际生活的典型材料,表现了琵琶女少年时在当时娱乐圈内红极一时的情形。

  四、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

  《琵琶行》中穿插的景物描写对于烘托气氛、渲染感情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比如,诗一开头,诗人就以富于季节特征的景物构成萧索的秋景:江水之滨、枫叶芦苇摇动于瑟瑟秋风中;秋江之中,茫茫江水起伏于皎洁的明月之下。美丽而凄清的景色,与全诗低沉、悲怨的情调和谐一致,为诗歌情节的展开和人物感情的抒发创造了浓烈的气氛。

  再如,写琵琶女演奏结束,乐声戛然而止后,诗人用“车船西舫悄无声,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渲染出沉寂、清冷的气氛,借以烘托人们因沉浸于乐曲旋律而心神凝聚的情态,映衬乐曲余音绕梁的魅力。诗人陈述自己谪居生活的苦闷,同样也穿插了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绕屋的黄芦苦竹、啼血的杜鹃、哀鸣的猿声构成了凄苦的氛围,衬托了诗人悲凉的心境。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出现的虽然不多,但却生动形象,对于酝酿诗的气氛、增添诗的情韵、烘托人物形象、深化诗的主题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五、深刻鲜明的主题

  理解《琵琶行》的主题,应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社会生活环境给予讲解评价。元和十年煿元815年犃月,李师派人刺杀主持*定藩叛乱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当时任太子佐赞大夫,虽然并非谏官,但还是上书直谏,请求缉办凶手,结果因政敌的谗言,被贬为江州司马。而此诗即作于诗人贬谪江州的次年秋。

  其一,我们从诗人自叙写作缘由的诗前小叙中可以看到,“感斯人言,是夕拾觉有迁谪意”等语分明蕴涵着遭谗被贬的不*之感。

  其二,白居易根据《琵琶行》的内容,将此诗编入他的“感伤诗”类。所谓感伤诗,诗人在《与元九》中明确指出:这类诗皆为“有事物寄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意而形于叹咏者”的有感而发之作。江州司马和琵琶女,一个是政治生命受到挫折,一个是艺术生涯的结束;一个是政治上不得重用,一个是知音难觅,相似的际遇、同样的心境。这首诗正是触景生情,因事起意,寓自己的身世于琵琶女的不幸遭遇中,借以抒幽愤。因而自然地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所以《琵琶行》并不完全是对封建社会下层被压迫者的同情,更主要的是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和知音难觅的无奈,这也正是贯通《琵琶行》全诗的主题。

  《琵琶行》语文教案 4

  一、诵读

  ①自由诵读全诗,标注生字字音。

  ②小组分段齐读,教师辨正字音。

  ③自由吟诵全诗,画出动人诗句。

  二、内容

  ①概括诗作内容

  ②抓住声音描写

  三、诗眼“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明确: 琵琶声是媒介

  彼此心声有共鸣

  点拨:

  “我” 听 琵琶声(比喻) 识 琵琶女

  帝京朝臣 长安倡女

  江州司马 (谪居卧病) 商人妇(独守空船)

  泣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四、你怎么理解“司马青衫湿”,诗人的眼泪是为什么而流?

  ①学生讨论

  ②个别回答

  ③点拨:官场失意、人事茫茫;远别亲人、他乡孤苦;朋友离别、相见无期等等复杂感情交织在一起。

  五、分角色诵读全诗。

  六、布置作业:

  有人对“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有不同理解,认为千百年来人

  们都这句诗当作对琵琶女害羞、矜持的神态描写不符合诗人本意。理由在于:

  ①琵琶女早年学成琵琶,以卖艺为生,当众表演已成*惯。

  ②一曲终了,和诗人没有充分的交流了解而自述身世及内心隐秘,可见其性格外向。

  ③唐代社会风气开化,男女大防并不严格,琵琶女虽为有夫之妇,礼教束缚不会成为她心头顾忌。

  ④在白居易的小序中说琵琶女“曲罢悯然”,足见她内心忧郁、惆怅、凄苦,结合其身世不难看出琵琶女此时正处于失落、后悔、孤独、厌倦的情绪中。

  所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主要是她不了解诗人,不愿表演供人作乐,

  自己衷肠无法倾诉,没有知音的郁郁寡欢的心理折射。对此种意见你有何看法?请写一篇短文谈谈。

  《琵琶行》语文教案 5

  教学要点:

  学*《琵琶行》,理解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艺术手法;领会天涯沦落的感伤和丰富的内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作者,简介作者与作品提示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由于叙事与感情的结合,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叙事诗又一新的高峰,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歌唱《琵琶行》。”时至今日,千百年过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二、教师引导学生对诗的内容作整体把握。

  三、串讲小序,讲前布置两个思考题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串讲后提问。

  1、小序有什么作用?

  明确: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概况,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2、小序已经简明清楚地叙述了琵琶女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为什么还要写成一首诗呢?

  明确:写成了诗,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更好地抒情达意,给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鸣。

  四、分析第一段“浔阳江边闻琵琶”。

  教师简单串讲,让学生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

  明确:1、“枫叶荻花秋瑟瑟”。

  叙述秋夜江边送客时的环境,秋夜江边,枫叶、荻花,色调暗淡,“瑟瑟”二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凉情感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令人顿觉秋凉袭来,渲染了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的心情。

  2、“别时茫茫江浸月”。

  叙述别时的情景。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中无不弥散着作者的离愁别绪,仿佛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景物有了感应。情景交融,自然地点染出哀伤之别,同时为水上琵琶声的出现准备好氛围。

  板书

  “浔阳江边闻琵琶”。

  秋瑟瑟忘归

  无管弦悲凉,奠下基调忽闻水上琵琶声(惊喜)

  惨将别不发

  江浸月

  五、第二段是“江心聆听琵琶曲”。我们知道,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我们*常只是听,要描写它十分困难,然而白居易对琵琶音乐的描写却非常成功,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板书:

  江心聆听琵琶曲

  1、要求学生齐读第二段,体会作者高超的音乐描写方法。

  2、要求学生找出比喻音乐的句子,并指明形容了什么样的乐声。(下一个定语,表状态)

  板书:

  比喻句音乐

  大弦嘈嘈如急雨繁密(粗重)

  小弦切切如私语幽细

  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宛转流利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入微

  银瓶乍破水浆迸激越雄壮

  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

  四弦一声如裂帛戛然而止

  3、朗读这些句子,师生总结运用比喻写音乐的艺术效果。

  一连串精妙的比喻,写出音乐的变化,用这些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听到过的声音和形象比拟描绘乐声,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刻划成有形可感的实体。读者不仅仿佛听到了那或轻或重,或快或慢,或高亢激扬,或低回鸣咽的应接不暇的乐音,而且仔细欣赏起来,还可以听出这一声和那一声又有明显的音色、音调上的区别,热闹而不紊乱,复杂而有层次。听了这一系列巧妙的比喻,就像听完一支完整的乐曲:先从轻徐悠长开始,仿佛从沉思中唤起记忆;接着众音繁会,像波涛起伏;马上又转到幽细甚至听不见,宛似悲恸抽泣;最后以短促刚劲的音响终曲,犹如急雷破山,崩岩走石。读者从这连珠式的具体可感的乐声中还能体会出弹奏者的“有情”、“不得意”以至难以明白的“无限事”,从而出色地完成了对主题的表达。

  4、要学生找出通过写演奏者动作神态描写音乐的词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转轴拨弦”是弹奏前试弦调音的动作。“低眉信手续续弹”是弹奏的神态。“拢”、“捻”、“抹”、“挑”和“收拨”、“画”是弹奏时的指法,如此细腻地描写动作神态,交代了音乐的层次,从而更好地引导读者领会音乐,也表现了歌女技艺的熟练高超和作者高度的音乐修养。

  六、小结本课内容。

  第二课时

  一、学*第三段“江中听诉身世苦”,学生齐读,找一个学生用第三人称的口吻叙述琵琶女的身世。

  明确:“自言”以后二十二句叙述了琵琶女两个阶段的不同遭遇。前半部写早年色艺超群、红极一时的歌妓生涯。“秋月春风等闲度”一句过渡到后半部。后半部写年长色衰后的寂寞处境,“弟走”两句写琵琶女生活道路发生转折的三个原因:弟走从军,阿姨身死,年长色衰。后边写她人生道路的重大转折以及嫁作商人妇后的孤苦凄凉的寂寞生活。

  这一段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用年轻貌美衬年长色衰;用门庭若市衬独守空房;用昔日欢笑衬后来的辛酸;用夜梦往事衬孤寂伤感的情怀。

  作者塑造了琵琶女这样一个封建社会中被玩弄、被侮辱的妇女的典型形象,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商人重利寡情提出了控诉。

  江中听诉身世苦

  前半部:色艺超群,红极一时,欢乐奢华

  后半部:年长色衰、委身贾人,孤苦寂寞对比、反衬

  二、师生共同学*第四、五段。

  板书同病相怜感慨多

  重闻琵琶青衫湿

  三、结合全文,让学生找出写音乐效果的句子,说明其作用。

  明确:

  1、“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以主人与客人的表现衬托音乐美妙惊人。

  2、第一次演奏后“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人们被音乐打动,心往神驰沉浸在音乐当中,衬托音乐高超迷人。

  3、再次弹奏时:“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坐中泣下谁最多?江洲司马青衫湿”写尽音乐的感人力量。

  四、分析琵琶女的人物形象

  五、分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内涵。

  明确:“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歌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又抒发了自己谪居江洲后的郁闷的心情,隐含当时社会变乱,政治衰落给人们造成的痛苦,意义深刻。“天涯沦落”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写出了人们对苦难生活的共同的情感体验,引起了一代代人的共鸣。由于诗句简明准确,情意合一,成了千古名句。

  六、分析本文明暗两线,画出结构图。

  秋江夜送客

  月夜听琵琶凄凉话身世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江洲司马青衫湿为君翻作琵琶行

  七、解决练*


高二语文教案琵琶行(精选5篇)(扩展2)

——高二语文《琵琶行》教案优选【五】篇

  高二语文《琵琶行》教案 1

  教学目标

  1、理解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2、领会天涯沦落的感伤和丰富内容;

  3、描写音乐的艺术

  教学过程

  1.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贞元十五年(798)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75岁。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其诗语言通俗易懂,相传老妪也能听懂。

  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因而意志消沉。“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创作成就大不如前。

  晚年寄情山水。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代表作:

  《白牡丹》《买花》《暮江吟》《长恨歌》《琵琶行》《观游鱼》《鸟》《赋得古原草送别》《问刘十九》《宫词》

  知识点:“元白”(元稹和白居易的并称)

  “刘白”(刘禹锡和白居易的并称)

  “元轻白俗”-- 苏轼《祭柳子玉文》: “元轻,白俗;郊寒,岛瘦。 ”二人在诗歌革新中取得杰出成就,但白诗过于强调通俗*易,元诗还流于轻佻yin靡.后人“学浅切于白居易,学yin靡于元稹”,故苏轼讥之为“元轻白俗”。

  白居易生*与创作:

  时期 生活特点 诗歌特点

  前期

  (从入仕到贬江州司马以前)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民**”“兼济天下”的宗旨。 以讽喻诗为主。代表作品为《卖炭翁》《秦中吟》,《新乐府》

  后期

  (即自贬江州司马到死) 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揉和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来作"明哲保身"的法宝。悔恨"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 以闲适诗和感伤诗为主。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

  闲适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2.解题

  (1)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2)关于小序:

  诗前有一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3)《琵琶行》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白居易另外还有一篇非常有名的长篇歌行体叫《长恨歌》。歌、行、引,本来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种名称不同,其实并没有严格区别。它们的音节和格律都比较自由,所以白居易用这种手法很自如。

  《琵琶行》是中国文化界人人皆知的名篇。诗中虽有较浓重的感伤意味,但比《长恨歌》更具现实意义。诗人一方面表达了对“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的悲惨命运的同情,同时也寄托了对自己遭贬的悒郁、愤懑之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流传千年的诗句,将琵琶女的命运和自己的身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首诗叙述的层次分明,描写的细致生动,比喻的新颖精妙(如对琵琶声的描写),被历代文人所称颂,表明白诗语言确实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琵 琶 行 (原文)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写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任谏官,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期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琵琶行》。

  4.疏通字词

  贾(gǔ)人 荻(dí)花 管弦(xián) 六幺(yāo) 钿(diàn)头 呕哑(ōuyā) 嘲哳(zhāozhā) 虾(há)蟆陵

  5.琵琶行并序(原文朗诵录音)

  对照课本

  6.课文详解

  (1)小序

  思考: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答: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2)全文结构与内容

  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部分:

  A、第一部分:

  第一诗段: 作者秋夜江边送客忽闻琵琶声。(诗的引子)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第一层: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起因、自然环境,全诗一开始就笼罩着悲凉的气氛。在远离京都的浔阳江边送客,这不是一般的离愁别恨: 暮色暗淡,更使人惆怅惜别;霜叶衰草,秋风萧瑟,更显出荒凉寥落。 )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即主客都下马登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助兴的音乐)。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第二层: 写与客人饯别时的凄凉情景。没有音乐助兴,只能对饮闷酒,借酒浇愁,更反映出失意谪居的冷落寂寞。一个"惨"字,直抒胸臆,真实表现了当时的场面气氛和人物心境。最后借用秋江月影,烘托出主客之间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以上这些描写,为悲剧性的人物琵琶女的出场,创造了悲凉的气氛。)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第三层: 概括写出主客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的神往,从侧面表现了琵琶曲强大的吸引力量。这两句,从感情上来说,是由抑郁到惊喜的一个转折;从结构上来说,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先闻其声,后见其人。

  B、第二部分:

  第二诗段: 写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情景,着重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和琵琶声所流露的幽愁暗恨。

  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语欲迟(迟疑)。移船相*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第一层: 写邀请琵琶女的经过。“寻”“问”“移”“添”“回”“开宴”“呼”“唤”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忽闻琵琶声和急欲见到弹奏者的迫切心情。诗人运用想象“欲语迟”、夸张"、“千呼万唤始出来”和行动描写“犹抱琵琶半遮面”,精炼而又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矛盾复杂的心情。这中间有自惭身世,本不愿再向人献艺却又拗不过作者盛情相邀的不得已之情,也有在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束缚下的犹疑和顾虑。准确描绘了琵琶女真切的个性,复杂的心理和特有的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如见其态。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 抑(低沉抑郁)声声思(悲),似诉*生不得志。低眉信手(随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写琵琶女的调弦、音调、感受、神态,包含丰富的切身生活体验,为下文弹奏有情作铺垫,是情的根源。这里略写,预示以后琵琶女自叙身世的一段叙述。)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写指法,即演奏者对各种技法综合的、熟练地运用,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接着写以高超的技巧所奏的名曲,然后对音乐展开大段描写。)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用“急雨”、“私语”的比喻对比在不同弹法下产生截然相反的音乐效果。用大珠小珠落在玉盘的比喻来概括音乐的美。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滑”和“难”比喻声音的特色,“滑”指流利畅通,像善于歌唱的黄莺在花间鸣叫一样流畅、悦耳;“难”指滞涩阻塞,就像人低声哭泣,气咽声堵,又像冰下泉水,阻塞难通。)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形容声音越来越低沉,以至停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停止后,让听众想象和感受琵琶女的幽愁暗恨,因此暂时的寂静无声,比连续不断的铿锵之声更能撩拨人们的心弦,增加一层对比: 有声无声。)银瓶乍(突然)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奔突而出)刀枪鸣。(比喻琴声在沉咽、暂停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是全曲的最强音。)

  曲终收拨当心(对着琵琶中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写乐曲收束时的动作和声音。 )

  第二层:弹奏琵琶的过程,乐曲旋律的变化:舒缓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全诗描写重点,最精彩的地方)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用精炼的笔墨,突出琵琶感人的艺术效果。"悄无言" ,说明乐曲引人入胜,感人肺腑,它虽然结束了,但听众还是曲意未尽,仍然沉浸在动人的音乐中,神情恍惚,如醉如痴。这是一种间接描写,更突出了音乐的魅力, 是画龙点睛之笔。“秋月白”,把动态的音乐凝固在静态的画面里,曲终已经收拨,乐声已经消逝,但人们的欣赏活动仍在继续。眼前是江水茫茫,无边无际,四周寥落,万籁俱寂,中天一轮明月,江心倒映一派光辉。人们凭着诗意的想象,似乎感到这秋凉的夜色中弥漫着音乐的气氛,这粼粼的波光中荡漾着动人的旋律。这是“以景衬情”的典范。

  第三层: 听众的反映。

  C、第三部分:

  第三诗段: 写琵琶女自叙身世。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显出庄重的脸色)。

  第一层: 过渡句,琵琶女由弹奏结束到准备自叙时的动作和神情。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借代其他歌女)妒。五陵年少(京城富贵人家子弟)争缠头(送给歌女的锦帛),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镶着金花的银钗)击节(打拍子)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借代年月)等闲(*常)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容貌衰老)。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地名)买茶去。去来(离去。“来”,助词)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纵横错乱)。

  第二层: 琵琶女自叙身世的话,叙说前后两个阶段的不同遭遇。

  本段运用对比、手法: 用琵琶女昔日的年轻美貌,对比后来的年长色衰;用昔日的纨绔子弟争相追逐,对比后来的门庭冷落,孤守空船;用昔日的恣情"欢笑",对比后来的满腹辛酸。

  D、第四部分:

  第四诗段:写作者政治上的失意的感慨。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叹息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写出了自己与琵琶女之间身世的共同点。现成了人们表达同病相怜,互相慰藉的名句。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溢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呜。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ōuyā单调的乐声)嘲哳(zhāozhā繁杂的声音)难为听。(着重表现诗人谪居江州后的凄凉生活和郁闷心情,先说无音乐,再说听惯了伤感的啼鸣和山歌与村笛之难听。一方面突出处境的凄清孤苦,另一方面反衬琵琶女演奏的优美绝伦。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对琵琶女的赞扬与请求。)

  E、第五部分:

  第五诗段: 写琵琶女重新弹奏,诗人为之泪下。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写琵琶女对诗人自述的反应,包含了非常复杂的感情,有对诗人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有得到诗人的同情,受到尊重的知遇之感,所以满腔激情通过琵琶声自然流露。)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皆掩泣"比前"悄无言"程度更深,表现大家对两个不幸者的深切同情。)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用设问句表现自己伤感程度之深,全诗在哀怨之情达到顶峰时突然收束,给读者留下充分的回味余地)

  结构与主旨归纳:

  主旨小结:

  《琵琶行》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颇富抒情色彩,它是白居易感伤诗的代表作。鉴赏诗歌要准确而深入把握艺术形象。长篇叙事诗多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现主题。

  《琵琶行》主要叙述了诗人与一飘泊江湖的长安歌伎邂逅相遇,并被其琴声和凄苦身世感动的故事。

  通过写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及沦落天涯的悲惨身世, 表现了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 抒发了诗人谪居江州在政治上的失意之感,控诉了封建社会对人才的摧残。

  7.艺术特色

  A、写作特点:

  1、层次分明,故事完整。这是一篇叙事诗,从作者江头送客闻琵琶声、寻声邀弹者相见写起,接着写琵琶女演奏、倾诉身世,最后写作者触发迁谪之感而收束全篇,层次分明,结构紧密。

  2、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强烈的抒情气氛贯彻始终,诗歌所叙之事本身饱含感情成分,而景色的渲染,情节的描述,人物的自白,又都渗透着感情,使诗歌的故事性和抒情性融合无间。

  3、刻画细致,语言生动。人物的举止神态,通过细节描写,把内心活动也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出来。如诗中琵琶女自述身世的话,写得生动、形象、简洁。

  B、创作特色

  a、音乐描写特色:

  这首诗是如何表现乐声美妙的?

  1、以声喻声,声中有情,声中有形。用一连串比喻(博喻)来描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的音乐,不仅以读者熟悉的种种声音来形容读者比较生疏的琵琶声,还使读者在闻其声的同时能见其形,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2、直接妙语点睛,通过对乐声的描写评价来揭示乐曲的无穷含蕴。

  3、通过听者的反应间接表现乐声的美妙,用景物烘托乐声的感染力。

  高超的音乐描写:

  运用比喻

  写音乐效果

  演奏者的动作态度

  运用拟声词

  点拨音乐中的感情

  描写音乐的句子:

  大弦嘈嘈如急雨--繁密粗重

  小弦切切如私语 --柔美幽细

  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 --宛转流利

  幽咽泉流冰下难 --低沉入微

  银瓶乍破水浆迸 --激越高亢

  铁骑突出刀枪鸣 --气势雄壮

  四弦一声如裂帛--戛然而止

  小结:

  1、大量运用比喻;

  2、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

  3、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

  4、巧用拟声词和叠词。

  b、典型性归纳:

  典型乐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次句描写音乐的诗句堪称绝唱。诗人通过通俗新颖、生动恰切的比喻,不但能唤起人们的想象,而且使读者对乐声有了更为具体的感受,可谓形象鲜明,韵味无穷;且乐声的富于变化,使人觉得这位“*生不得志”的琵琶女仿佛在向人们倾诉着满腔的怨愤和哀愁。

  典型境界: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句道出了“无声”与“有声”之间的辨证关系,道出了音乐上停顿的奇特功效。在特定的场合下,乐曲的暂时休止比连续不断的演奏更能触动人们的心弦,更易让人受到感染。创造出了曲止情续、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典型氛围: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乐声已停,然而余音饶梁,经久不息,人们还久久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悄无言"的寂静,实则是充满了感情的时刻,听众的忘情和如痴如醉的神情,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绝妙。诗人所创造的这个画面,有着及其感人的艺术魅力。

  典型感情: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和琵琶女虽然经历、地位不同,但都有着共同的不幸遭遇和艰难处境,生活都同样地飘零、凄凉、失意。诗人把对琵琶女的深挚同情、对自己被贬的满腔幽怨以及对冷酷现实的强烈不满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正因为这两句诗揭示出了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广泛的同情。

  c、人物形象分析

  1.琵琶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强烈控诉。

  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炫耀、追恋、惋惜的态度。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花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醒。

  2.“同是天涯沦落人”,作者与琵琶女的相似之处有哪些?

  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偏僻的江州。

  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

  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凉的寂寞生活。

  知识点梳理(回顾全文)

  1.主题内容上: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一个是被压抑的真正知识分子,虽地位悬隔,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交流,成为知音,可见其对歌伎人格尊重的进步思想。二者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不容贤能的黑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蕴含着许多能使人从悲哀中出甘美的人生哲理,已超越时代、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美学价值,现实意义)

  2.基础知识:

  A、一词多义

  1、言:

  感斯人言(话,名词)

  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词)

  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词)

  2、数:

  使快弹数曲(几,表不确定的数目,数词)

  一曲红绡不知数(数量,名词)

  3、语:

  琵琶声停欲语迟(说话,回答,动词)

  今夜闻君琵琶语(曲,名词)

  4、为:

  因为长句(写,创作,动词wéi)

  初为《霓裳》后《六幺》(弹奏,动词wéi)

  为君翻作《琵琶行》(替、给,介词wèi)

  5、轻:

  轻拢慢捻(轻轻,形容词)

  商人中立轻别离(轻视,动词)

  6、泣:

  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动词)

  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名词)

  B、古今异义词

  因为:古:两个词,于是创作。今:表原因的连词。

  阑干:古:参差错杂,纵横散乱。今:用木、石、钢材制成的拦挡物。

  向前:古:从前、刚才。今: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两个词。

  老大:古:年龄大。今:兄弟排行第一。

  颜色:古:神态、脸色。今:色彩。

  C、文言句式

  歌以赠之(宾语前置)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介宾短语后置;于,向)

  转徙于江湖间(介宾短语后置;于,在)

  本(是)长安倡女(省略句,省略谓语)

  使(之)快弹数曲(省略句,之,琵琶女)

  送客(于)湓浦口(省略句,于,在)

  感斯(于)人言(省略句,于,被)

  沉吟放拨插(于)弦中(省略句,于,在)

  探究与思考

  讨论话题:

  1、你喜欢《琵琶行》一诗中的哪些诗句?为什么?

  2、你喜欢白居易其他诗篇中的哪些诗句?为什么?

  3、唐代三大诗人,你更喜欢哪位诗人的诗?为什么?

  高二语文《琵琶行》教案 2

  教学目标

  1、学*、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不珍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

  2、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无限同情和共鸣。

  教学重点

  学*用文字表现音乐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感受“声中之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听“曲”(播放音乐)

  听一段琶琶曲《十面埋伏》对琶琶声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二、赏“声”

  1、学生谈听后之感

  2、白居易在听到一曲琵琶后是如何写下他的感受的?(直接进入第二段的琵琶声部分)

  3、诗人是如何用文字来描述音乐形象的?(师生同分析)

  三、品“情”

  提问设计:音乐是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流露,那我们一起去体会琵琶女的琵琶声中的“情”。

  1、勾划出文中能体现“声中之情”的诗句

  明确: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不得志;说尽主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

  2、如何理解“无限事”、“*生不得志”、“幽愁恨生”?(过渡到琵琶女的身世)

  3、根据课文,学生先朗读,后讨论,理解“声中之情”

  明确:琵琶女是一卖艺之女,年轻时因美貌和超群的音乐才华受众人瞩目。然年长色衰,才华无人赏识,下嫁商妇,独守空船,故“*生不得志”、“恨生”是一种“怀才不遇”的“惆怅”,“幽愁”是一种落漠和孤独。

  四、识“知音”

  设计提问:我们通过了解琵琶女的身世,才听出了她的曲中之情,可是诗人却在知她遭遇之前就已听出了她的曲中之情,为什么?(过渡到诗人的处境)

  1、学生讨论

  2、明确:白居易是贬官,政治抱负不得施展,与琵琶女有相同的“不得志”

  贬谪将辞行“醉不成欢惨将别”心情与琵琶女一样“幽愁”

  总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五、比较欣赏刘鹗的《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

  高二语文《琵琶行》教案 3

  教学目的

  1、通过琵琶女的不幸遭遇,了解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者的乐伎和艺人们的悲剧命运

  2、体会作者把琵琶女的遭遇和诗人自己被贬谪的境况联系起来写用意

  3、体会作者运用生动、恰当、新颖的比喻来描绘音调的高低、强弱变化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诗篇中对音乐形象描写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他生活的年代是唐王朝经历了安史之战由盛转衰的时代。在这段时期里,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官僚集团互相倾轧,政治非常黑暗。白居易青少年时代是在战乱和贫困中度过的,这使得他对社会和人民疾苦有着较深的了解。29岁中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学士,左拾遗,在任左拾遗的三年,白居易从他的正义感和政治上的进取心出发,对时政提出了强烈的批评。他屡次上书,反对宦官掌兵权,指责皇帝的过失,创作了《秦中吟》、《新乐府》五十首在内的大量讽喻诗,对这段在其政治与文学生涯中最有光彩的历史,直到几年以后白居易还颇为自豪。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卢节度使李师道的刺客刺死,白居易上书请捕刺客,反而因越职言事而得罪,贬为江州司马。第二年,他送客浔阳江边,遇上一位弹奏技艺高超的琵琶女。请她弹奏,听她诉说不的身世,诗人既同情她的飘泊憔悴,又联想到自己的贬谪,悲人自悲,于是写下了这篇传诵千古的《》。通过这一打击,使他早年的思想理念逐渐动摇,而向佛道思想靠*。他在庐山东林寺建了草堂,礼佛参禅,越到晚年,他心中受佛教的浸染就越深,最后他闲居洛阳,与香山寺僧人相交,自号香山居士。七十五岁卒于洛阳。

  白居易是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倡导“新乐府”,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认为创作必须民生疾苦,揭露社会时,著有《白氏长庆集》,今存诗*三千首。

  二、教学“序”

  诗人是借琵琶女沦落天涯之悲,抒自己满怀迁谪之怨,比兴相纬,寄托遥深。

  1、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口译序

  2、教师补充资料:

  ①在《江洲司马后记》中,白居易对司马之职,有一段议论:“若有人蓄器贮用,急用兼济者,居之一日不乐;若有人养志忘名,安于独尊,处之虽终身无闷。”

  ②白居易在被贬谪谪去江洲途中新写的《杂感》里,曾用控诉的口吻说:“是非不由已,祸患安可防。”在以后的一些诗中,亦曾多次表露此种心情。

  可见,怀抱“兼济天下”,意欲有所作为不甘于“养志忘名”的诗人是不可能“恬然自安”的。所谓“恬然自安”只不过是诗人在满怀激情而又难以排遣时的旷达之语和强自安慰的话。

  三、教学诗篇

  1、范读诗篇

  2、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完成自读题

  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荻花声声思捻抹复挑六幺

  迸虾蟆钿头银篦呕哑嘲哳

  ②找出诗中直接描写音乐的句子

  ③理清诗中所叙事情

  3、交流自读题

  四、作业

  自读题②、③

  第二课时

  一、复*

  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讲述琵琶女的身世

  二、新授

  1、领读第1段

  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只七个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时间(夜晚)一一作了概括的介绍;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了环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瑟寂寞之感,已曲曲传出。此时又是“举酒欲饮无管弦”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了铺垫。

  从夜送客时的“秋萧瑟”、“无管弦”、“惨将别”一转而“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这对于琵琶女的出场来说,已可说是“千呼万唤”的过程,她才肯“出来”。这并不是她在拿身份,她“千呼万唤始出来”,是因为她有一肚子的“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用“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写来表现她的难言之痛。

  2、音乐的描写

  下面的一大段通过琶琶女弹奏的乐曲来揭示她内世界。

  先用“转轴拨弦三两声”一句写校弦试音,接着就赞叹“未成曲调先有情”,突出了一个“情”字。“弦弦掩抑声声思”以下六句,总写“初为《霓裳》后《六幺》”的弹奏过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更用“似诉*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概括了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思想情感。此后十四句,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大弦嘈嘈如急雨”,既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使它形象化。“小弦节节如私语”亦然。这还不够,“嘈嘈节节错杂弹”,已经再现了“如急雨”、“如私语”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比,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旋律继续变化,出现了先“滑”后“涩”的两种意境。“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象“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象“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暂歇”的过程,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弹奏至此,满以为已经结束了。谁知那知“幽愁暗恨”在“声渐歇”过程当中凝聚着无穷的力量,无法压抑,终于如“银瓶乍破”,水浆迸流,如“铁骑突出”,刀枪轰鸣,把“凝绝”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才到高潮,即收拨画,戛然而止。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有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回味无穷的广阔空间。

  如此绘声绘色地再现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已不能不使我们惊佩作者的艺术才华。但作者的才华还不仅表现在再现音乐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形象的千变万化,展现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为下文的诉说身世作了音乐性的渲染。

  在曲终之后,用两个描写肖像的句子向“自言”身世过渡:“沉吟”的神态,显然与询问有关,这反映了她欲说还休的的内心矛盾;“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等一系列动作和表情,则表出她克服矛盾、一吐为快的心理活动。“自言”以下,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抒情笔调,为琵琶女的半生遭遇谱写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

  3、教学第4、5两段

  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异常生动真实,并具有高度的典型性能。通过这个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艺人们的悲惨命运。面对这个形象,怎能不一洒同情之泪!

  作者在被琵琶女的命运激起的情感波涛中坦露了自我形象。“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的那个“我”,是作者自己。作者由于要求革除**,实行仁政遭受打击,从长安贬到九江,心情很痛苦。当琵琶女第一次弹出哀怨的乐曲,表达心事的时候,就已经拨动了他的心弦,发出深长的叹息声。当琵琶女自诉身世,讲到“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的时候,就更激起他的情感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遭遇。

  写琵琶女自诉身世,详昔而略今;写自己的遭遇,则压根儿就不提被贬以前的事。这也许是意味着以彼之详,补此之略吧!比方说,琵琶女昔日在京城里“曲罢常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情况和作者被贬之前的情况相比是有着某些相通之处。同样,他被贬以后的处境和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的处境也是有着某些类似之处。因而,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我”的诉说,反转来又拨动的琵琶女的心弦,当她又一次弹奏琵琶的时候,那声音就更加凄苦感人,因而反转过来又激起“我”的感情,以至热泪直流,湿透衣衫。

  把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琵琶女的遭遇,同被压抑的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遭遇相提并论,相互映衬,相互补充,作如此细致生动的描写,并寄予无限同情,这在以前的诗歌中还是罕见的。

  4、小结课堂内容

  三、作业

  1、背诵诗中的一段音乐描写

  2、熟读全诗

  第三课时

  一、复*

  指名学生背诵“大弦嘈嘈如急雨……如裂帛”

  二、新授

  1、诗歌对音乐描写的特色

  诗人以间接描写的手法,以听众的反映来尽写其魅力,“主人忘归客不发”、“东船西舫悄无言”、“满座重闻皆掩泣”,三次弹奏,感情层层加深,颇具感染力。

  2、分析诗歌的结构特色——先分写,后合写

  一、诗人——送客

  二、琵琶女——弹乐

  三、琵琶女——诉身世

  四、诗人——抒慨叹

  五、诗人、琵琶女——共鸣

  3、分析诗中环境描写的妙处

  请学生从诗中找出有关景物、环境描写的词句

  枫叶、获花、江水、秋月、浔阳地僻、湓江地低湿、黄花、苦竹、杜鹃啼血猿哀鸣、山歌、村笛、呕哑嘲哳

  这些环境或景物凄冷、苍凉、加上秋瑟瑟,更衬托了琵琶女的身世之苦,诗人的处境之遭,心情之凉,在全诗中起了渲染、烘托的作用。

  4、分析字词的特色

  本诗语言明白如话,但“用常得奇”处却俯拾皆是,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一句,用词虽常,却既能刻画出邀者之情切,见者之态姗姗,又使琵琶女那千种情思,万般风姿跃然纸上。又如,第三段中“五陵年少争缠头”和“门前冷落鞍马稀”中的“争”和“稀”两字虽虽通,却非常准确、形象地概括了琵琶女前后两个阶段身世的巨大变化。

  三、作业

  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义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凡六百一十六言铁骑突出刀枪鸣

  整顿衣裳起敛容曲终收拨当心画

  凄凄不似向前声

  高二语文《琵琶行》教案 4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白居易的有关常识。

  2、学*、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再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

  3、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无限同情和共鸣。

  教学重点:

  学*用文字表现音乐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感受“声中之情”

  【教学方法】

  诵读、研读、小组合作学*

  【课前预*】

  1、反复诵读诗歌,阅读《金版学案》第72走进作者探究背景,74页的审美鉴赏。

  2、结合注释,疏理课文,初步感受诗意。

  [教学过程和要点]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背景和作者简介。(结合初中学过的课文及《金榜学案》72页介绍)。

  三.赏析课文

  1、听课文朗诵,引导学生疏理课文。(依据《金榜学案》74页审美鉴赏)“闻琴声——品琴音——谈琴感”。

  2、学生自学并串讲小序,了解小序的作用。

  3、分析第一段“浔阳江边闻琴声”。

  4、课堂小结。

  四.【当堂检测】:试背第一段

  五.课后作业:

  1、完成《金榜学案》75页(二)的3、4

  2、预*:疏通翻译第二至第五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重难点

  一、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二、合作探究

  1、要求学生齐读第二段,找出比喻音乐的句子,并指明形容了什么样的乐声。(欣赏这千古绝唱的音乐描写及描写无形的音乐所运用的方法)

  2、朗读这些句子,师生小结运用比喻写音乐的艺术效果

  3、朗读第三段分析琵琶女

  4、朗读第四、五段分析白居易的命运

  5、比较分析琵琶女与白居易的共同命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6、课堂小结。

  三.【当堂检测】:试背第二段

  四.课后作业:

  1、完成《金榜学案》78页,79页14——16题

  2、背诵《琵琶行》全诗。

  高二语文《琵琶行》教案 5

  教学目标:

  理解积累如“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名句,背诵全文;

  分析白居易的性格

  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形象;

  学*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感受“声中之情” 。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长恨歌》缠绵悱恻 ,《琵琶行》沧海桑田。

  二、解题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三、背景

  白居易的一生以4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白居易贞元二十六年(800)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因患神经失常病死在长安,白居易按当时的规矩,回故乡守孝三年,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疏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加之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琵琶行》。

  四、字词

  五、学*“序”

  1、快速阅读,疏通字词

  2、思考“序”中交代了什么内容?

  (1)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经过;(2)概述琵琶女的身世;

  (3)点明写作动机;(4)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凄切伤怀

  六.录音范读 ,整体感知

  思考:

  1、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

  3、是什么把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4、全诗共写了几次音乐?(连带诗歌结构)是怎样写的?

  第一次 诗人送客闻琴 (暗写、侧面烘托)

  第二次 邀见、弹奏《霓裳》《六幺》(明写、详写)

  第三次 感我此言“却坐促弦”(明写、略写、侧面烘托)

  5、哪一次音乐写得最精彩?(转入精读)

  五.精读音乐段

  (一)诗中关于音乐的描写(第二自然段划分层次)

  1、找出第二段中描写音乐的八个比喻句(板书)

  音乐 特征 情感

  转轴拨弦 和缓低沉 (序曲) 先有情

  低眉信手 声声思

  轻拢慢捻抹复挑 (过渡) 无限事

  1、如急雨 粗重急骤

  2、如私语 轻微委婉

  3、珠玉落盘 清脆圆润

  4、莺语花底 宛转流畅

  5、冰泉冷涩 阻塞压抑 幽愁暗恨

  6、银瓶乍破 激越奔涌(高潮)

  7、铁骑突出 高亢雄壮

  8、如裂帛 短促急迫(曲终)、余韵悠悠

  2、八个比喻句分别描摹了音乐的哪些特征?音乐的旋律有什么变化?

  (1)以声喻声,使用大家熟悉的、类似的声音作为比喻,写出了音乐的五彩缤纷和疾徐抑扬的变化,使人有亲耳聆听之感。(视觉、听觉融通——通感)

  (2)、以形摹声(视觉角度)

  (3)、听者与弹者情感交织

  (4)、景特描写烘托气氛

  描写特色:

  A、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

  B、巧用拟声词和叠词;

  C、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

  D、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

  分析鉴赏诗文的技巧:咀嚼语言,分析手法

  整体感知,品味感情

  4、总结文学家写音乐的技巧变化:

  博喻(多个比喻的使用,以声写声)——通感(以形、色、光、味觉、触觉写声音)——联想、想象意境画面(朱自清由零星的比喻发展到完整的音乐场景的描画)

  六、人物形象分析

  七、拓展阅读


高二语文教案琵琶行(精选5篇)(扩展3)

——琵琶行语文教案汇总五篇

  琵琶行语文教案 1

  【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第二自然段。

  2、鉴赏这首诗歌。

  3、理清全文脉络(三次弹奏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4、品味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大家是否喜欢中国的古音乐?

  音乐是中国的国粹,请同学们欣赏一段琵琶演奏曲《霓裳》。

  我们从这优美的音乐声中感受到了中国古典的音乐美。

  今天我们不仅欣赏音乐,还要跟大家一起来欣赏一篇与音乐有关的古典

  诗歌。白居易的《琵琶行》。

  二、听录音

  三、自由读课文

  文题全解:

  本诗作于元和十年(815)。白居易因上书言事,触犯权贵,被贬为江洲司马,此年秋天于浔阳江上闻人弹琵琶,伤感不已,因此作诗。作者通过塑造一位备受侮辱、玩弄的琵琶女的典形象抒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旨。

  《琵琶行》和《长恨歌》是白居易名著,早在作者生前,已经是“童子能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曲”篇。此后一直传诵国内外,显示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全文以三次演奏为主线:

  第一次演奏(暗写)诗人送客闻琴,第二次演奏(明写)江心聆听琵琶曲,第三次明写“感我此言”“却坐促弦”“江洲司马青衫湿”(侧面烘托)。

  四、赏析序言

  序言交代了写作动机,请问:

  1、写作动机是什么?

  2、序言一共七句,与正文彼此相对应的段落是哪几段?

  五、全体同学速读第一段

  问:本段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景色,渲染了气氛,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析:时间、──夜,地点、浔阳江头,“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暗示沦落)一个“惨”字点出了凄凉环境。“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从侧面烘托琴技,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悠然神往,从感情上由忧转喜,引起下文。

  六、全体同学精读第二段

  第二次演奏(明写)江心聆听琵琶曲。彼此相见,琵琶女奏《霓裳》、《六幺》。琵琶女自叙身世,诗人述“迁谪意”。

  1、请找出表现诗人心情的动词心情矛盾的句子。

  2、全诗描写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地方是?

  析1:“寻”“问”“移”“邀”“添”“回”“呼”“唤”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和急欲相见的迫切心情。“千呼万呼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精练而又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的矛盾复杂的心情,本不愿出场但又不得已。

  析2:乐声描写是这个精彩段中尤为精彩的部分,根据乐声的起伏,感情的变化,它可以分为三个小层次:

  第一层:诗人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描写乐声。以“急雨”、“私雨”、“大珠小珠落玉盘”三组比喻,描写乐声由急骤粗重而急促轻细,而纷繁清脆;感情由悲愤而凄苦,而悲愤凄苦倾泻而出,达到演奏的第一个XX。

  第二层:以“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三个比喻,描写乐声由上层纷繁清脆的XX转入婉转低回艰涩难通,低到无声;达到演奏的低潮。“别有幽愁暗狠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常被引用的名句,体现着诗人对“声暂歇”艺术效果的深刻感受和高度赞美,弹者已将听者带入乐声意境中去。

  第三层:用“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两个比喻描写突然发出的乐声不但雄壮,而且激越;“四弦一声如裂帛”写出猛然煞住的乐声;感情由激愤而凄厉。这一层乐声在上层低潮中,奇峰突起,再掀XX又嘎然而止;感情上由上层凄楚无声,转入激昂愤慨,恣肆奔腾,进而凄厉无尽;演奏在XX中陡然结束。这段乐声描写,运用一连串贴切形象的比喻,描写出琵琶声声情并茂,恍如江潮迭涌,奇峰层出,不愧历来被誉为古典诗歌中描写乐声的绝唱。

  七、全体同学读第三、四段

  问:请同学们概括三、四段的段落大意,并找出本文的主题句。

  析:江中听诉身世苦,同病相怜感慨多。写由弹奏结束到自叙身世的动作和神情。叙述了琵琶女两个阶段的不同遭遇。前面写色艺超群、红极一时的歌伎生涯。介绍籍贯和住处,接着写自己才貌双全、色艺出众,极力渲染歌伎生活的“欢乐”奢华,为反衬后来的凄凉生活作铺垫。后面写年长色衰后的寂寞处境。生活道路发生大转折的三个原因:弟走从军,阿姨身死,年长色衰。嫁作商人妇过着孤苦凄凉的寂寞生活。

  这一段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用年青美貌衬年长色衰;用门庭若市衬孤守空船;用昔日的“欢笑”衬后来的辛酸;用夜梦往事衬孤寂伤感的情怀。

  作者塑造了琵琶女这样一个封建社会中被玩弄、被侮辱的妇女的典型形象,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控诉。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产生共鸣,点明主题揭露黑暗现实,揭示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的悲惨命运。白居易任谏管时,因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洲司马,(诗人和琵琶女的命运相同)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的同情。

  八、分析第五段

  第三次明写“感我此言”“却坐促弦”“江洲司马青衫湿”(侧面烘托)。

  琵琶女对诗人自述的反映,包含着非常复杂的感情,有对诗人的遭遇的同情,也有对知遇之恩的感激。最后,用问句从侧面表现自己感伤程度之深。

  一问一答,形象地说明了全诗的主题,江洲司马之泪,既是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也是伤感自己遭贬之泪。

  全诗在哀怨之情达到顶峰时收束,给读者留下充分回味余地

  九、讨论

  1、琵琶女为何选择嫁给商人?

  (提示:是不是商人有钱?可不可以嫁给“董永”那样的农民呢?)

  2、她的选择是自愿的,还是无奈?

  3、琵琶女值不值得同情?

  4、白居易会不会爱上琵琶女?

  (提示:同情与爱情有区别吗?)

  琵琶行语文教案 2

  教学目标:

  理解积累如“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名句,背诵全文;

  分析白居易的性格

  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形象;

  学*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感受“声中之情” 。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长恨歌》缠绵悱恻 ,《琵琶行》沧海桑田。

  二、解题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三、背景

  白居易的一生以4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白居易贞元二十六年(800)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因患神经失常病死在长安,白居易按当时的规矩,回故乡守孝三年,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疏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加之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琵琶行》。

  四、字词

  予(yú) 倡(chāng)女 贾(gǔ)人

  荻(dí) 铮(zhēng) 悯然(mǐn)

  转徙(xǐ) 浔阳(xún) 捻(niǎn)

  抹(mǒ) 挑(tiǎo) 六幺(yāo)

  舫(fǎng) 教坊(fáng) 红绡(xiāo)

  谪居(zhé) 还独倾(huán) 间关(jiān)

  呕哑(ōu yā) 嘲哳(zhāo zhā)

  霓裳(nícháng) 钿头银篦(diàn bì)

  五.学*“序”

  1、快速阅读,疏通字词

  2、思考“序”中交代了什么内容?

  (1)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经过;(2)概述琵琶女的身世;

  (3)点明写作动机;(4)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凄切伤怀

  六.录音范读 ,整体感知

  思考:1、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

  3、是什么把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4、全诗共写了几次音乐?(连带诗歌结构)是怎样写的?

  第一次 诗人送客闻琴 (暗写、侧面烘托)

  第二次 邀见、弹奏《霓裳》《六幺》(明写、详写)

  第三次 感我此言“却坐促弦”(明写、略写、侧面烘托)

  5、哪一次音乐写得最精彩?(转入精读)

  五.精读音乐段

  (一)诗中关于音乐的描写(第二自然段划分层次)

  1、找出第二段中描写音乐的八个比喻句(板书)

  音乐 特征 情感

  转轴拨弦 和缓低沉 (序曲) 先有情

  低眉信手 声声思

  轻拢慢捻抹复挑 (过渡) 无限事

  1、如急雨 粗重急骤

  2、如私语 轻微委婉

  3、珠玉落盘 清脆圆润

  4、莺语花底 宛转流畅

  5、冰泉冷涩 阻塞压抑 幽愁暗恨

  6、银瓶乍破 激越奔涌(高潮)

  7、铁骑突出 高亢雄壮

  8、如裂帛 短促急迫(曲终)、余韵悠悠

  2、八个比喻句分别描摹了音乐的哪些特征?音乐的旋律有什么变化?

  (1)以声喻声,使用大家熟悉的、类似的声音作为比喻,写出了音乐的五彩缤纷和疾徐抑扬的变化,使人有亲耳聆听之感。(视觉、听觉融通——通感)

  (2)、以形摹声(视觉角度)

  (3)、听者与弹者情感交织

  (4)、景特描写烘托气氛

  描写特色:

  A、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

  B、巧用拟声词和叠词;

  C、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

  D、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

  分析鉴赏诗文的技巧:咀嚼语言,分析手法

  整体感知,品味感情

  4总结文学家写音乐的技巧变化:

  博喻(多个比喻的使用,以声写声)——通感(以形、色、光、味觉、触觉写声音)——联想、想象意境画面(朱自清由零星的比喻发展到完整的音乐场景的描画)

  六、人物形象分析

  七、拓展阅读

  琵琶行语文教案 3

  一、诵读

  ①自由诵读全诗,标注生字字音。

  ②小组分段齐读,教师辨正字音。

  ③自由吟诵全诗,画出动人诗句。

  二、内容

  ①概括诗作内容

  ②抓住声音描写

  三、诗眼“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明确: 琵琶声是媒介

  彼此心声有共鸣

  点拨:

  “我” 听 琵琶声(比喻) 识 琵琶女

  帝京朝臣 长安倡女

  江州司马 (谪居卧病) 商人妇(独守空船)

  泣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四、你怎么理解“司马青衫湿”,诗人的眼泪是为什么而流?

  ①学生讨论

  ②个别回答

  ③点拨:官场失意、人事茫茫;远别亲人、他乡孤苦;朋友离别、相见无期等等复杂感情交织在一起。

  五、分角色诵读全诗。

  六、布置作业:

  有人对“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有不同理解,认为千百年来人

  们都这句诗当作对琵琶女害羞、矜持的神态描写不符合诗人本意。理由在于:

  ①琵琶女早年学成琵琶,以卖艺为生,当众表演已成*惯。

  ②一曲终了,和诗人没有充分的交流了解而自述身世及内心隐秘,可见其性格外向。

  ③唐代社会风气开化,男女大防并不严格,琵琶女虽为有夫之妇,礼教束缚不会成为她心头顾忌。

  ④在白居易的小序中说琵琶女“曲罢悯然”,足见她内心忧郁、惆怅、凄苦,结合其身世不难看出琵琶女此时正处于失落、后悔、孤独、厌倦的`情绪中。

  所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主要是她不了解诗人,不愿表演供人作乐,

  自己衷肠无法倾诉,没有知音的郁郁寡欢的心理折射。对此种意见你有何看法?请写一篇短文谈谈。

  琵琶行语文教案 4

  教学目的

  1、通过琵琶女的不幸遭遇,了解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者的乐伎和艺人们的悲剧命运

  2、体会作者把琵琶女的遭遇和诗人自己被贬谪的境况联系起来写用意

  3、体会作者运用生动、恰当、新颖的比喻来描绘音调的高低、强弱变化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诗篇中对音乐形象描写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他生活的年代是唐王朝经历了安史之战由盛转衰的时代。在这段时期里,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官僚集团互相倾轧,政治非常黑暗。白居易青少年时代是在战乱和贫困中度过的,这使得他对社会和人民疾苦有着较深的了解。29岁中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学士,左拾遗,在任左拾遗的三年,白居易从他的正义感和政治上的进取心出发,对时政提出了强烈的批评。他屡次上书,反对宦官掌兵权,指责皇帝的过失,创作了《秦中吟》、《新乐府》五十首在内的大量讽喻诗,对这段在其政治与文学生涯中最有光彩的历史,直到几年以后白居易还颇为自豪。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卢节度使李师道的刺客刺死,白居易上书请捕刺客,反而因越职言事而得罪,贬为江州司马。第二年,他送客浔阳江边,遇上一位弹奏技艺高超的琵琶女。请她弹奏,听她诉说不的身世,诗人既同情她的飘泊憔悴,又联想到自己的贬谪,悲人自悲,于是写下了这篇传诵千古的《》。通过这一打击,使他早年的思想理念逐渐动摇,而向佛道思想靠*。他在庐山东林寺建了草堂,礼佛参禅,越到晚年,他心中受佛教的浸染就越深,最后他闲居洛阳,与香山寺僧人相交,自号香山居士。七十五岁卒于洛阳。

  白居易是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倡导“新乐府”,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认为创作必须民生疾苦,揭露社会时,著有《白氏长庆集》,今存诗*三千首。

  二、教学“序”

  诗人在《》中是借琵琶女沦落天涯之悲,抒自己满怀迁谪之怨,比兴相纬,寄托遥深。

  1、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口译序

  2、教师补充资料:

  ①在《江洲司马后记》中,白居易对司马之职,有一段议论:“若有人蓄器贮用,急用兼济者,居之一日不乐;若有人养志忘名,安于独尊,处之虽终身无闷。”

  ②白居易在被贬谪谪去江洲途中新写的《杂感》里,曾用控诉的口吻说:“是非不由已,祸患安可防。”在以后的一些诗中,亦曾多次表露此种心情。

  可见,怀抱“兼济天下”,意欲有所作为不甘于“养志忘名”的诗人是不可能“恬然自安”的。所谓“恬然自安”只不过是诗人在满怀激情而又难以排遣时的旷达之语和强自安慰的话。

  三、教学诗篇

  1、范读诗篇

  2、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完成自读题

  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荻花声声思捻抹复挑六幺

  迸虾蟆钿头银篦呕哑嘲哳

  ②找出诗中直接描写音乐的句子

  ③理清诗中所叙事情

  3、交流自读题

  四、作业

  自读题②、③

  第二课时

  一、复*

  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讲述琵琶女的身世

  二、新授

  1、领读第1段

  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只七个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时间(夜晚)一一作了概括的介绍;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了环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瑟寂寞之感,已曲曲传出。此时又是“举酒欲饮无管弦”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了铺垫。

  从夜送客时的“秋萧瑟”、“无管弦”、“惨将别”一转而“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这对于琵琶女的出场来说,已可说是“千呼万唤”的过程,她才肯“出来”。这并不是她在拿身份,她“千呼万唤始出来”,是因为她有一肚子的“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用“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写来表现她的难言之痛。

  2、音乐的描写

  下面的一大段通过琶琶女弹奏的乐曲来揭示她内世界。

  先用“转轴拨弦三两声”一句写校弦试音,接着就赞叹“未成曲调先有情”,突出了一个“情”字。“弦弦掩抑声声思”以下六句,总写“初为《霓裳》后《六幺》”的弹奏过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更用“似诉*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概括了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思想情感。此后十四句,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大弦嘈嘈如急雨”,既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使它形象化。“小弦节节如私语”亦然。这还不够,“嘈嘈节节错杂弹”,已经再现了“如急雨”、“如私语”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比,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旋律继续变化,出现了先“滑”后“涩”的两种意境。“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象“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象“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暂歇”的过程,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弹奏至此,满以为已经结束了。谁知那知“幽愁暗恨”在“声渐歇”过程当中凝聚着无穷的力量,无法压抑,终于如“银瓶乍破”,水浆迸流,如“铁骑突出”,刀枪轰鸣,把“凝绝”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才到高潮,即收拨画,戛然而止。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有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回味无穷的广阔空间。

  如此绘声绘色地再现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已不能不使我们惊佩作者的艺术才华。但作者的才华还不仅表现在再现音乐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形象的千变万化,展现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为下文的诉说身世作了音乐性的渲染。

  在曲终之后,用两个描写肖像的句子向“自言”身世过渡:“沉吟”的神态,显然与询问有关,这反映了她欲说还休的的内心矛盾;“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等一系列动作和表情,则表出她克服矛盾、一吐为快的心理活动。“自言”以下,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抒情笔调,为琵琶女的半生遭遇谱写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

  3、教学第4、5两段

  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异常生动真实,并具有高度的典型性能。通过这个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艺人们的悲惨命运。面对这个形象,怎能不一洒同情之泪!

  作者在被琵琶女的命运激起的情感波涛中坦露了自我形象。“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的那个“我”,是作者自己。作者由于要求革除**,实行仁政遭受打击,从长安贬到九江,心情很痛苦。当琵琶女第一次弹出哀怨的乐曲,表达心事的时候,就已经拨动了他的心弦,发出深长的叹息声。当琵琶女自诉身世,讲到“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的时候,就更激起他的情感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遭遇。

  写琵琶女自诉身世,详昔而略今;写自己的遭遇,则压根儿就不提被贬以前的事。这也许是意味着以彼之详,补此之略吧!比方说,琵琶女昔日在京城里“曲罢常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情况和作者被贬之前的情况相比是有着某些相通之处。同样,他被贬以后的处境和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的处境也是有着某些类似之处。因而,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我”的诉说,反转来又拨动的琵琶女的心弦,当她又一次弹奏琵琶的时候,那声音就更加凄苦感人,因而反转过来又激起“我”的感情,以至热泪直流,湿透衣衫。

  把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琵琶女的遭遇,同被压抑的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遭遇相提并论,相互映衬,相互补充,作如此细致生动的描写,并寄予无限同情,这在以前的诗歌中还是罕见的。

  4、小结课堂内容

  三、作业

  1、背诵诗中的一段音乐描写

  2、熟读全诗

  第三课时

  一、复*

  指名学生背诵“大弦嘈嘈如急雨……如裂帛”

  二、新授

  1、诗歌对音乐描写的特色

  诗人以间接描写的手法,以听众的反映来尽写其魅力,“主人忘归客不发”、“东船西舫悄无言”、“满座重闻皆掩泣”,三次弹奏,感情层层加深,颇具感染力。

  2、分析诗歌的结构特色——先分写,后合写

  一、诗人——送客

  二、琵琶女——弹乐

  三、琵琶女——诉身世

  四、诗人——抒慨叹

  五、诗人、琵琶女——共鸣

  3、分析诗中环境描写的妙处

  请学生从诗中找出有关景物、环境描写的词句

  枫叶、获花、江水、秋月、浔阳地僻、湓江地低湿、黄花、苦竹、杜鹃啼血猿哀鸣、山歌、村笛、呕哑嘲哳

  这些环境或景物凄冷、苍凉、加上秋瑟瑟,更衬托了琵琶女的身世之苦,诗人的处境之遭,心情之凉,在全诗中起了渲染、烘托的作用。

  4、分析字词的特色

  本诗语言明白如话,但“用常得奇”处却俯拾皆是,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一句,用词虽常,却既能刻画出邀者之情切,见者之态姗姗,又使琵琶女那千种情思,万般风姿跃然纸上。又如,第三段中“五陵年少争缠头”和“门前冷落鞍马稀”中的“争”和“稀”两字虽虽通,却非常准确、形象地概括了琵琶女前后两个阶段身世的巨大变化。

  三、作业

  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义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凡六百一十六言铁骑突出刀枪鸣

  整顿衣裳起敛容曲终收拨当心画

  凄凄不似向前声

  琵琶行语文教案 5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仔细品味诗的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具体内涵;

2: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

教学难点:

学生品味诗的艺术。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白居易简介(略);

2: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朗读过程中音乐旋律与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

3:学生找出与小序内容对应的部分并朗读,教师做讲解。

4:找出琵琶女三次演奏的句子并朗读。

第一次(暗写):诗人送客听到琴声(第一段);

第二次(明写):彼此相见,琵琶女奏〈〈霓裳〉〉〈〈六幺〉〉(详写)(第二段);

第三次(明写):感言促弹(略写)(第五段)。

5:赏析第二段并感受乐曲旋律的变化:婉转流畅--沉咽凝滞--间歇停顿--激越雄壮。

6: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共鸣:

(1)身世共鸣:琵琶女被无情的岁月抛弃而诗人被上层社会抛弃:

(2)音乐共鸣:琵琶弹奏出神入化,听者如痴如醉;

(3)文化共鸣:白居易将自己

与琵琶女放在*等的地位且与我心有戚戚焉是难能可贵的。

7:回味课本中引用霍松林对第二段的赏析。

8:课后比较欣赏乐曲。(李贺〈〈李凭箜篌引〉〉


高二语文教案琵琶行(精选5篇)(扩展4)

——《琵琶行》教案 (菁华9篇)

《琵琶行》教案1

  一、导课:复*引入,注意名句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二、本课目标:分析并欣赏诗歌的音乐描写。

  音乐被夸大其作用:孔子以“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音乐被贬低为亡国之祸:陈后主《玉树后庭花》。音乐成为精神慰藉:白居易《琵琶行》。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了。

  三、诵读第二节,理解内容:

  调弦校音,情随声出(序曲)

  演奏名曲,倾诉悲情(总写)

  珠落玉盘,急切愉悦(第一乐段)

  演奏琵琶曲幽咽凝绝,幽愁暗恨(第二乐段)

  铁骑突出,激越雄壮(第三乐段)

  曲终收拨,戛然而止(曲终)

  江心月白,余韵无穷(魅力)

  四、师生共同分析、欣赏: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1、比喻(找出比喻句并分析各比喻句描摹出了音乐的什么特点?并分析比喻描写的好处。)

  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

  小弦切切如私语(亲切细柔)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错落有致、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优美)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凝涩)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高亢激昂)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凄厉)

  --好处: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

  附:[奥地利]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对音乐作品的一切富有幻想力的描写、性格刻画和解释性的说明,都是比喻性的。

  附:元稹《琵琶歌》里的“泪垂捍拨朱弦湿,冰泉呜咽流莺涩”,李绅《悲善才》里的“秋吹动摇神女佩。月珠敲击水晶盘”,也都是以声喻声的。元诗比白诗为早,白诗“莺语”二句,可能受到元诗的影响,但较元诗为胜。

  2、叠词和联绵词:

  叠词: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

  联绵词:间关(叠韵)、幽咽(双声)

  --使音节悦耳动听

  3、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

  1)正面描摹: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如前分析)

  2)侧面烘托: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写听众的反映,突出了琵琶曲感人的艺术效果。

  4、曲中带情:

  过渡:当然,琵琶曲如此感人,除了琵琶女弹奏之技艺高超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感情。琵琶女是带着感情了弹奏的,而诗人也是带着感情来听、来描摹的。(找出有关感情的诗句):

  未成曲调先有情。

  似诉*生不得志。

  琵琶女以情演曲说尽心中无限事。诗人以情绘声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问:从中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琵琶女在演奏中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而诗人也从乐曲中听出了其中的感情。诗人为何能听出?

  --a、诗人是音乐大家。

  b、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相似的身世遭遇使然。

  所以,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也是本诗描摹音乐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附:说一句题外话,古人有的责备白居易不该于谪居中夜入离妇之船,认为有违礼法。我们倒认为,白居易能冲破封建的等级观念,*等地看待一个地位卑贱的琵琶女,将自己的仕途坎坷同她的昔为倡家女、今为商人妇的遭遇作类比,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国古代诗人虽有自比美人芳草的传统,但大都比的是纯洁的少女或者高尚的贵妇,自比歌伎是较少见的。5、小结:

  描写特色:A、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

  B、巧用拟声词和叠词;

  C、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

  D、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

  分析鉴赏诗文的技巧:咀嚼语言,分析手法

  整体感知,品味感情

  五、比较阅读:

  1、韩愈《听颖师弹琴》: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琴声袅袅升起,轻柔细屑,仿佛小儿女耳鬓厮磨,窃窃私语)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琴声变得昂扬激越起来,就像勇猛的战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由刚转柔起伏回荡,如浮云柳絮飘浮不定,若有若无难 于捉摸,却逗人情思。)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蓦地,百鸟齐鸣,啁啾不已,安谧的环境被喧闹的场面所代替。在众鸟翩跹之中,一只凤凰翩然高举,引吭长鸣。)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这只不甘与凡鸟为伍的孤傲的凤凰,一心向上,饱经跻攀之苦,结果还是跌落下来。这里除了用形象化的比喻显示琴声的起落变化外,似乎还另有寄托。联系后面的“湿衣泪滂滂”等句,很可能包含着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慨叹。)

  ――以上是正面描写,多用比喻,且带感情。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师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

  ――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

  简析:

  喜惧哀乐,变化倏忽,百感交集,莫可名状,这是韩愈听颖师弹琴的感受。读罢全诗,颖师高超的琴技如可闻见,难怪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了。

  诗分两部分,前十句正面摹写声音。琴声袅袅升起,轻柔细屑,仿佛小儿女在耳鬓厮磨,窃窃私语。忽然,琴声变得昂扬激越起来,就像勇猛的战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接着琴声又由刚转柔,呈起伏回荡之姿。此时,天朗气清,风和日丽,远处浮动着几片白云,*处摇曳着几丝柳絮,它们飘浮不定,若有若无,难于捉摸,却逗人情思。蓦地,百鸟齐鸣,啁啾不已,安谧的环境被喧闹的场面所代替。在众鸟翩跹之中,一只凤凰翩然高举,引吭长鸣。这只不甘与凡鸟为伍的孤傲的凤凰,一心向上,饱经跻攀之苦,结果还是跌落下来。这里除了用形象化的比喻显示琴声的起落变化外,似乎还另有寄托。联系后面的“湿衣泪滂滂”等句,很可能包含着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慨叹。“湿衣”句与《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颇相类似,只是后者表达得比较直接、显豁罢了。

  后八句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这种感情上的强烈刺激,实在叫人无法承受!

  2、刘鹗《明湖居听书》中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白妞开始(唱)的情景:

  “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也是由作者直接讲出自己的感受,只是其中又使用了比喻罢了。《琵琶行》写音乐,意不在写音乐而在写人,在慨叹琵琶女身世凄凉和抒发自己的不满。《明湖居听书》只不过极力形容唱腔的美妙,无弦外之音。两者相较,我以为《琵琶行》胜过一筹。

  3、陈风同学《永远的天使—KangTa》:

  像夏日的冷饮,清凉得透人心底;像咖啡的香气,绕梁三日不绝;像浓浓的烈酒,嚣张狂野;像情人手中接过的牛奶,温馨柔和;像刚泡开的浓茶,沁人心脾。这,就是去年韩国超人气组合HOT的主唱安七炫----KangTa的嗓音。

  六、作业:

  1、通过互联网,课外阅读刘鄂《老残游记》中的《明湖居听书》、朱自清《歌声》,体会音乐描写。

  2、听李娜《青藏高原》音乐,写一段文字,不少200字。

《琵琶行》教案2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学*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作者,简介作者与作品提示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由于叙事与感情的结合,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叙事诗又一新的高峰,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歌唱《琵琶行》。”时至今日,千百年过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二、教师引导学生对诗的内容作整体把握。

  三、串讲小序,讲前布置两个思考题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串讲后提问。

  1.小序有什么作用?

  明确: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概况,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2.小序已经简明清楚地叙述了琵琶女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为什么还要写成一首诗呢?

  明确:写成了诗,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更好地抒情达意,给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鸣。

  四、分析第一段“浔阳江边闻琵琶”。

  1.“枫叶荻花秋瑟瑟”。

  叙述秋夜江边送客时的环境,秋夜江边,枫叶、荻花,色调暗淡,“瑟瑟”二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凉情感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令人顿觉秋凉袭来,渲染了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的心情。

  2.“别时茫茫江浸月”。

  叙述别时的情景。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中无不弥散着作者的离愁别绪,仿佛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景物有了感应。情景交融,自然地点染出哀伤之别,同时为水上琵琶声的出现准备好氛围。

  板书

  “浔阳江边闻琵琶”。

  秋瑟瑟 忘归

  无管弦 悲凉,奠下基调 忽闻水上琵琶声(惊喜)

  惨将别 不发

  江浸月

  五、第二段是“江心聆听琵琶曲”。我们知道,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我们*常只是听,要描写它十分困难,然而白居易对琵琶音乐的描写却非常成功,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1.要求学生齐读第二段,体会作者高超的音乐描写方法。

  2.要求学生找出比喻音乐的句子,并指明形容了什么样的乐声。(下一个定语,表状态)

  3.朗读这些句子,师生总结运用比喻写音乐的艺术效果。

《琵琶行》教案3

  教学目的

  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2、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教学重点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引导学生从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3、背诵诗歌的第二段。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

  1、简介作者,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读书时期特别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疮。少年就以诗成,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青年时因战乱曾四处漂泊,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有“兼济天下”、“为民*”的理想和信念,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长篇叙事诗有《琵琶行》、《长恨歌》。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简介写作背景

  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

  3、本文属于乐府诗,简介乐府: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这首诗属于后者。

  4.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行,又叫“歌行”,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二、指导朗读

  1、注意读音

  铮(zhēng) 悯然(mǐng) 转徙(xǐ) 浔阳(xún) 枫叶(fēng) 瑟(sè) 声声思(sì) 捻(niǎn) 霓裳(nícháng) 秋月白(bó) 衣裳(cháng) 红绡(xiāo) 钿头银蓖(diàn bì) 谪居(zhé) 整顿衣裳——(cháng) 还独倾——(huán) 间关——(jiān)

  2、听配乐朗读

  3、自由散读

  三、疏通小序,积累字词(看注解,查工具书,和同学交流下列词句意思)

  明年——(第二年) 年长色衰——(女性面容) 遂命酒——(摆上酒宴) 使快弹数曲——(畅快) 感斯人言——(被感动) 因为长句——(于是写下了) 歌以赠之——(作歌) 凡六百一十六言——(一共)

  四、作业:朗读并翻译小序

  第二课时

  一、把握梳理课文内容结构。

  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段:

  (一) 江头送客闻琵琶

  (二) 江上聆听琵琶曲:(邀见歌女;演奏名曲;听者陶醉)

  (三) 歌女倾诉身世苦:(少年欢乐;晚年凄凉;悲苦心境)

  (四) 同病相怜伤迁谪

  (五) 重闻琵琶青衫湿

  二、细节探讨

  1、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

  明确: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2、诗人用哪两句诗将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诗人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叹息,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命运、遭遇?.“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试做具体比较(引导学生用原诗文概括回答,齐读相关诗句,感受“沦落”之情)

  ①读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色艺双绝、技高貌美、青春年少、欢笑红颜)

  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飘零憔悴、饱受冷落)

  京倡 商妇 怨

  ②借助注释、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

  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京城作官、*厚禄、身居高位、位至谏言,名动京师)

  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谪居九江,凄凉落魄)

  京官 谪官 恨

  ③“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明确:音乐(琵琶声)。

  补充: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善写),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

  枫叶四弦秋,枨(chéng,触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句(gōu ,勾)留江上别离情。

  江西九江有一处名胜古迹——白居易祠,祠中著名的对联。写白居易离开九江时,九江人民对他的深厚情谊,勾留即逗留,千尺水衬托别离情之深)

  3、谁解琵琶声

  [提问]读了本诗,我们恐怕更多的是对琵琶女的命运掬一把同情泪。确实,琵琶女的命运令世人感叹。但是,我们是否能够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

  [明确]整个曲调可以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是“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

  强烈的生活反差又自然勾起她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于是音乐进入

  第二乐章“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代。青年时代的她,可谓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徐。而“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如往日盈盈笑语,让人过耳不忘。

  然而,好景不长,时光不再。“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琵琶女怎不肝肠寸断?所以旋律又进入

  第三乐章“沉思曲”:“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由于心情沉痛,越来越低沉,以至于停顿),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最后一乐章是

  “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之感与愤懑之情。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空船独守。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收拨一划,“四弦一声如裂帛”(帛裂也是心碎),是愤激的哀号,更是对不公*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也和诗人无辜遭贬的愤懑不*相合。

  总之,诗人不但写出了琵琶女音乐技艺的高超,而且通过乐曲的变化,表达出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也和诗人的遭遇有相通之处,作者深深领悟其中的感情),让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正如诗人所云:“我闻琵琶已叹息。”悲愤的曲调,令普天下伤心人闻声一哭!

  4、谁解青衫泪

  [提问]“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

  [明确]诗人泪洒青衫,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①伤琵琶女:正如诗中云:“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本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琵琶女也深深怜悯诗人)

  ②伤己: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寂难耐。

  两人有着相似的遭遇,因而情感相通,“同是天涯沦落人”。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这“泪”,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

  [板书]青衫泪——同是天涯沦落人

  [说明]通过这样一个问题,能够使学生了解“泪”的深沉含义,从而进一步把握本诗思想感情的另一侧面。

  5、谁解风物意

  [提问]诗歌往往少不了风物的描写,同样,本诗歌前后贯穿了几处风物描写的文字。这些风物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篇首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东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曲曲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别时茫茫奖浸月”,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

  “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另外如“绕船明月江水寒”,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黄芦苦竹绕宅生”,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渲染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

  总之,一枝一叶总关情。诗歌中的风物成了溢满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琵琶行》整个诗境恍若沉浸在浔阳江头那一派忧郁的月光里,凄美哀人。

  [板书]风物意——一枝一叶总关情

  附板书设计: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琵琶声——尽诉心中悲悱情

  青衫泪——同是天涯沦落人

  风物意——一枝一叶总关情

《琵琶行》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生自读课文,可以叙述诗歌的基本内容。

  2、理解作品的创作过程。

  3、可以利用琵琶女和诗人的`身世对比分析内容。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品的创作过程。

  2、琵琶女和诗人的身世对比。

  教学方法:

  自读、朗读、点拨、研*。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语

  前几节课我们学的都是一些短小的抒情性诗歌作品,今天我们学*一首长篇叙事诗,白居易的《琵琶行》。

  教师板书:《琵琶行》 白居易

  二、朗读小序

  请一位同学朗读序言。目的是从序言中了解诗人创作作品的缘由。

  三、分析内容

  1、作者创作《琵琶行》的由来。

  诗人创作这首长诗的目的是什么?文中的小序里说“歌以赠之”,要赠送给琵琶女。那为什么要赠送给她?这里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自己从她那里听到了美妙的音乐,这是久违的事情。因为文中说“京都声”,这是作者喜欢听的京城流行的乐调;又说“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又说“举酒欲饮无管弦”,这些琵琶女都一一满足了她。另一个原因是琵琶女的身世与自己相似,流露出了同病相怜的情绪。诗中说“感斯人言,始觉有迁谪意”。

  所以赠送她长句,一是为了表达感谢,二是为了安慰彼此的情绪。

  这是诗人单方面的思绪,那琵琶女对诗人如何?对于诗人的情绪流露,琵琶女内心有没有触动?有。琵琶女的反应是“感我此言良久立”。这里的“此言”指什么?诗中说“如听仙乐耳暂明”“为君翻作琵琶行”,概括地讲就是身世的认同和音乐的赞赏。良久立之后琵琶女的反应,“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这样一来两个人欣慰的是他乡觅知音,还有知音之外情绪的共鸣。

  教师板书:知音 共鸣

  而这种知音和共鸣,用诗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同是天涯沦落人。

  教师板书:同是天涯沦落人

  2、“沦落人”的叙说

  一是琵琶女的身世。

  教师板书:琵琶女

  请一位同学读相关琵琶女的诗句,其他同学概括她的身世。

  如:开始生活环境优裕,演奏技艺高超,容貌娇美,受人捧爱;后来年长色衰,嫁作商人,生活孤独。

  既然我们说“沦落”,那身世前后肯定会形成对比,都是前面好后面不好的没落,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那琵琶女的前后形成了怎样的对比?

  京城——九江 貌美——色衰 捧爱——冷落

  年少——商人 欢乐——孤独

  请同学们一起读相关诗句,体会琵琶女的身世。

  二是青衫男的身世。

  教师板书:青衫男

  这个语言具有网络风格,但在这里并不是戏谑诗人的说法,而是设想诗人现在并不会把自己作为一名官吏,而是作为一个与琵琶女有着相似命运的人,都是有着相似命运的沦落人。

  请一位同学来读有关诗人身世的诗句,其他同学概括。

  如:辞别帝京,谪居九江,卧病浔阳,住地阴湿,风景单调,孤苦伶仃。

  同样可以形成身世的前后对比:

  帝京——浔阳 健康——卧病 繁华——偏僻

  丝竹——村笛 酬酢——独倾

  请同学们一起朗读有关诗人身世的诗句。

  以上就是沦落人的各自的身世命运,但作者说“同是天涯沦落人”,那“同”在哪里呢?

  都是由京城流落到了偏僻的地方;都是身体受到了损伤;欢乐的往事都变成了郁闷和孤独;当年的男女主角都已经失去了位置。

  那么两个人内心的郁结主要在于哪里呢?概括地讲,现在身世获得共鸣的同病相怜的主要精神上的孤独。为什么这样说呢?在诗中可以看出他也有朋友作陪也有酒有菜,那为什么对琵琶女这样钟情呢?为什么只有琵琶女能够引起自己的共鸣呢?因为琵琶女明显地在抱怨自己独守空船,对自己人生经历的落差而遗憾。诗人了解了琵琶女的身世后,才发现自己其实也很孤独。他处处流露出的是浔阳城环境的艰苦,没有音乐的滋养。他们都注重的是精神快乐。眼前的朋友并不能派遣他的孤独。主要在于他和她身世的相似,都是同病之人。

  另外也可以设想,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也就罢了,如果是作者虚构出来的,那作者的用意是什么呢?还是为了诉说身世沦落的悲苦,渴望寻得知音得到理解的精神孤独。

  教师板书:精神孤独

  3、揣测音乐的情绪流露

  以上是诗人的心声,也是琵琶女的想法。诗人渴望有人理解自己,琵琶女也同样如此。那么琵琶女渴望理解的表达方式是什么?音乐,就是琵琶声。那诗人能理解她的琵琶声吗?能。依据是为她写歌词,而且在诗中对她的音乐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那么诗人听了几次琵琶女的弹奏?两次。两次的感受相同吗?不同。第一次听后“叹息”,第二次“掩泣”。程度上来讲,第二次音乐对他的触动最大。那他描写琵琶女弹奏的音乐时,是第几次听到的情形?第一次。为什么不写第二次的情形?也许是因为人的感情在失去控制的时候,其实是没有感情的,只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如嚎啕大哭也许并不会比偷偷掉泪的感情有厚度。

  但我们知道作者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在描绘琵琶女弹奏的时候,其实已经明白了她的身世,所以他这时候回忆音乐的时候,已经带有了情绪的共鸣。那么我们需要做的是揣测诗人在描写音乐过程中的情绪流露。

  思考:你能从琵琶女的音乐中听出她的身世吗?或者诗人自己的身世从音乐中可以得到印证吗?如果没有听出来,那你听出了什么?如果听出来了,那么诗人是如何做到的?

《琵琶行》教案5

  教学目的

  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2、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要点: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朗读整体把握,积累部分字词

  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

  1、简介作者,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读书时期特别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疮。少年就以诗成,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青年时因战乱曾四处漂泊,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有“兼济天下”、“为民*”的理想和信念,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长篇叙事诗有《琵琶行》、《长恨歌》。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简介写作背景

  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

  3、本文属于乐府诗,简介乐府:

  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这首诗属于后者。

  4.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行,又叫“歌行”,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

《琵琶行》教案6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学*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作者,简介作者与作品提示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由于叙事与感情的结合,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叙事诗又一新的高峰,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歌唱《琵琶行》。”时至今日,千百年过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二、教师引导学生对诗的内容作整体把握。

  三、串讲小序,讲前布置两个思考题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串讲后提问。

  1.小序有什么作用?

  明确: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概况,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2.小序已经简明清楚地叙述了琵琶女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为什么还要写成一首诗呢?

  明确:写成了诗,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更好地抒情达意,给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鸣。

  四、分析第一段“浔阳江边闻琵琶”。

  1.“枫叶荻花秋瑟瑟”。

  叙述秋夜江边送客时的环境,秋夜江边,枫叶、荻花,色调暗淡,“瑟瑟”二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凉情感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令人顿觉秋凉袭来,渲染了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的心情。

  2.“别时茫茫江浸月”。

  叙述别时的情景。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中无不弥散着作者的离愁别绪,仿佛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景物有了感应。情景交融,自然地点染出哀伤之别,同时为水上琵琶声的出现准备好氛围。

  板书

  “浔阳江边闻琵琶”。

  秋瑟瑟忘归

  无管弦悲凉,奠下基调忽闻水上琵琶声(惊喜)

  惨将别不发

  江浸月

  五、第二段是“江心聆听琵琶曲”。我们知道,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我们*常只是听,要描写它十分困难,然而白居易对琵琶音乐的描写却非常成功,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1.要求学生齐读第二段,体会作者高超的音乐描写方法。

  2.要求学生找出比喻音乐的句子,并指明形容了什么样的乐声。(下一个定语,表状态)

  板书:

  比喻句 音乐

  大弦嘈嘈如急雨繁密(粗重)

  小弦切切如私语幽细

  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宛转流利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入微

  银瓶乍破水浆迸激越雄壮

  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

  四弦一声如裂帛戛然而止

  3.朗读这些句子,师生总结运用比喻写音乐的艺术效果。

  一连串精妙的比喻,写出音乐的变化,用这些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听到过的声音和形象比拟描绘乐声,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刻划成有形可感的实体。读者不仅仿佛听到了那或轻或重,或快或慢,或高亢激扬,或低回鸣咽的应接不暇的乐音,而且仔细欣赏起来,还可以听出这一声和那一声又有明显的音色、音调上的区别,热闹而不紊乱,复杂而有层次。听了这一系列巧妙的比喻,就像听完一支完整的乐曲:先从轻徐悠长开始,仿佛从沉思中唤起记忆;接着众音繁会,像波涛起伏;马上又转到幽细甚至听不见,宛似悲恸抽泣;最后以短促刚劲的音响终曲,犹如急雷破山,崩岩走石。读者从这连珠式的具体可感的乐声中还能体会出弹奏者的“有情”、“不得意”以至难以明白的“无限事”,从而出色地完成了对主题的表达。

  4.要学生找出通过写演奏者动作神态描写音乐的词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转轴拨弦”是弹奏前试弦调音的动作。“低眉信手续续弹”是弹奏的神态。“拢”、“捻”、“抹”、“挑”和“收拨”、“画”是弹奏时的指法,如此细腻地描写动作神态,交代了音乐的层次,从而更好地引导读者领会音乐,也表现了歌女技艺的熟练高超和作者高度的音乐修养。

《琵琶行》教案7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学*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作者,简介作者与作品提示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由于叙事与感情的结合,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叙事诗又一新的高峰,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歌唱《琵琶行》。时至今日,千百年过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二、教师引导学生对诗的内容作整体把握

  三、串讲小序,讲前布置两个思考题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串讲后提问

  1、小序有什么作用?

  明确: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概况,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2、小序已经简明清楚地叙述了琵琶女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为什么还要写成一首诗呢?

  明确:写成了诗,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更好地抒情达意,给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鸣。

  四、分析第一段浔阳江边闻琵琶

  1、枫叶荻花秋瑟瑟:

  叙述秋夜江边送客时的环境,秋夜江边,枫叶、荻花,色调暗淡,瑟瑟二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凉情感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令人顿觉秋凉袭来,渲染了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的心情。

  2、别时茫茫江浸月:

  叙述别时的情景。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中无不弥散着作者的离愁别绪,仿佛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景物有了感应。情景交融,自然地点染出哀伤之别,同时为水上琵琶声的出现准备好氛围。

  板书:

  浔阳江边闻琵琶

  秋瑟瑟 忘归

  无管弦 悲凉(奠下基调) 忽闻水上琵琶声(惊喜)

  惨将别 不发

  江浸月

  五、分析第二段江心聆听琵琶曲

  (我们知道,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我们*常只是听,要描写它十分困难,然而白居易对琵琶音乐的描写却非常成功,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1、要求学生齐读第二段,体会作者高超的音乐描写方法。

  2、要求学生找出比喻音乐的句子,并指明形容了什么样的乐声。

  板书:

  比喻句 音乐

  大弦嘈嘈如急雨 繁密(粗重)

  小弦切切如私语 幽细

  大珠小珠落玉盘 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 宛转流利

  幽咽泉流冰下难 低沉入微

  银瓶乍破水浆迸 激越雄壮

  铁骑突出刀枪鸣 激越雄壮

  四弦一声如裂帛 戛然而止

  3、朗读这些句子,师生总结运用比喻写音乐的艺术效果。

  一连串精妙的比喻,写出音乐的变化,用这些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听到过的声音和形象比拟描绘乐声,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刻划成有形可感的实体。读者不仅仿佛听到了那或轻或重,或快或慢,或高亢激扬,或低回鸣咽的应接不暇的乐音,而且仔细欣赏起来,还可以听出这一声和那一声又有明显的音色、音调上的区别,热闹而不紊乱,复杂而有层次。听了这一系列巧妙的比喻,就像听完一支完整的乐曲:先从轻徐悠长开始,仿佛从沉思中唤起记忆;接着众音繁会,像波涛起伏;马上又转到幽细甚至听不见,宛似悲恸抽泣;最后以短促刚劲的音响终曲,犹如急雷破山,崩岩走石。读者从这连珠式的具体可感的乐声中还能体会出弹奏者的有情、不得意以至难以明白的无限事,从而出色地完成了对主题的表达。

  4、要学生找出通过写演奏者动作神态描写音乐的词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转轴拨弦是弹奏前试弦调音的动作。低眉信手续续弹是弹奏的神态。拢、捻、抹、挑和收拨、画是弹奏时的指法,如此细腻地描写动作神态,交代了音乐的层次,从而更好地引导读者领会音乐,也表现了歌女技艺的熟练高超和作者高度的音乐修养。

  六、小结本课内容

  第二课时

  一、学*第三段江中听诉身世苦

  学生齐读,找一个学生用第三人称的口吻叙述琵琶女的身世。

  明确:

  自言以后二十二句叙述了琵琶女两个阶段的不同遭遇。前半部写早年色艺超群、红极一时的歌妓生涯。秋月春风等闲度一句过渡到后半部。后半部写年长色衰后的寂寞处境,弟走两句写琵琶女生活道路发生转折的三个原因:弟走从军,阿姨身死,年长色衰。后边写她人生道路的重大转折以及嫁作商人妇后的孤苦凄凉的寂寞生活。

  这一段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用年轻貌美衬年长色衰;用门庭若市衬独守空房;用昔日欢笑衬后来的辛酸;用夜梦往事衬孤寂伤感的情怀。

  作者塑造了琵琶女这样一个封建社会中被玩弄、被侮辱的妇女的典型形象,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商人重利寡情提出了控诉。

  板书:

  江中听诉身世苦

  前半部:色艺超群,红极一时,欢乐奢华

  对比、反衬

  后半部:年长色衰、委身贾人,孤苦寂寞

  二 、师生共同学*第四、五段

  板书:

  同病相怜感慨多

  重闻琵琶青衫湿

  三、结合全文,让学生找出写音乐效果的句子,说明其作用

  1、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以主人与客人的表现衬托音乐美妙惊人。

  2、第一次演奏后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人们被音乐打动,心往神驰沉浸在音乐当中,衬托音乐高超迷人。

  3、再次弹奏时: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坐中泣下谁最多?江洲司马青衫湿写尽音乐的感人力量。

  四、分析琵琶女的人物形象

  五、分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内涵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歌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又抒发了自己谪居江洲后的郁闷的心情,隐含当时社会变乱,政治衰落给人们造成的痛苦,意义深刻。天涯沦落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写出了人们对苦难生活的共同的情感体验,引起了一代代人的共鸣。由于诗句简明准确,情意合一,成了千古名句。

  六、分析本文明暗两线,画出结构图

  秋江夜送客──月夜听琵琶──凄凉话身世。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江洲司马青衫湿,为君翻作琵琶行

  七、解决练*

《琵琶行》教案8

  【教学目的】

  1、体会古典诗歌中音乐描写的表达技巧,提高学生欣赏音乐描写的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描写诗句的品读热情,从而唤起其丰富的想象。

  2、鉴赏诗歌借助音乐描写表达情感,理解诗人的内心感受,探求“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原因。

  【教学重点】

  1、诗中音乐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探因。

  【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不得志”的内涵和情感表达作用。(即探求音乐描写与琵琶女及诗人遭遇的内在共同点)

  2、学*描摹音乐意境。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问:大家听说过古代“知音”的传说吗?哪位同学知道,请你给我们介绍一下。(同学回答)

  武汉龟山脚下,流传着春秋时乐师俞伯牙摔琴的故事。有一天,伯牙鼓琴于龟山,琴声传达出攀登高山的意蕴。以打柴为生的钟子期正好路过这里,听到绝妙的乐曲,便放下担子,连连赞叹道:“善哉,峨峨兮泰山!”(意思是说:“好啊,仿佛泰山巍峨耸立!”)一会儿,旋律中又仿佛奔涌出流水,子期又夸赞道:“善哉,洋洋乎若江河!”(意思是说:“好啊,像长江黄河汹涌澎湃!”)伯牙弹什么样的曲子,子期都能欣赏得出来。两人引为知己。

  后来,钟子期没能如约去赏琴,一打听,原来是病逝了。俞伯牙痛惜地说:“吾痛失一知己矣!”摔琴后终生不复鼓琴。

  问:俞伯牙弹的这首曲子,叫什么名?(明确:高山流水)

  演奏者一曲《高山流水》,能使赏乐者内心共鸣,引为知音;而《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深沉弹奏就使一代诗盟白居易潸然泪下。

  (教师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教学

  通过自*,想必同学们已经知道这首诗一共写了琵琶女几次演奏?(明确:三次)诗中重点描写的是哪一次?(明确:第二次)分布在诗中第几段?(明确:第二段)那好,我们就先抓重点,开始品读第二段中的音乐描写语句。

  文章分析:

  (一)文章结构:

  第一段:浔阳江边闻琵琶。

  第二段:江心聆听琵琶曲。

  第三段:江中诉身世苦。

  第四段:同病相怜感慨多。

  第五段:重闻琵琶青衫湿。

  从结构中可以看出,全文以人物为线索,一是以歌女身世为线索,一是以诗人感受为线索,一明一暗,一虚一实,最后两者交汇,其联结靠诗人与歌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同感情体验。分析叙事线索时,我们一定要注意抒情线索。

  (二)鉴赏语句:

  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叙述江东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色调暗淡,“瑟瑟”二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凉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又由于声律与情韵的配合,令人顿感秋凉袭来,渲染了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的心情。

  2、别时茫茫江浸月。

  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中无不弥散着作者的离愁别绪,仿佛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景物有了感应。情景交融,自然地点染出哀伤之别,同时为水上琵琶声的出现准备好氛围。

  3、唯见江心秋月白。

  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衬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4、另外如:“绕船明月江水寒”,写歌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歌女冷落凄凉的心情;“黄芦苦竹绕宅生”,写诗人的生活环境,点明寂寞悲凉的心情。由于景物环境叙述与抒情的结合,使《琵琶行》整个诗境恍若浸沉在浔阳江头那一派忧郁的月光里,优美动人。

  (三)赏析描写音乐的语句:

  ①比喻句音乐

  大弦嘈嘈如急雨繁密

  小弦切切如私语幽细

  大珠小珠落玉盘轻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宛转流利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入微

  四弦一声如裂帛戛然而止

  运用比喻写音乐的艺术效果:一连串精妙的比喻,写出音乐的变化,用这些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听到过的声音和形象比拟描绘乐声,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刻划成有形可感的实体。读者不仅仿佛听到了那或轻或重,或快或慢,或高亢激扬,或低回呜咽的应接不暇的乐音,而且仔细欣赏起来,还可以听出这一声和那一声又有明显的音色、音调上的区别,热闹而不紊乱,复杂而有层次。听了这一系列巧妙的比喻,就像听完了一支完整的乐曲:先从轻徐悠长开始,仿佛从沉思中唤起记忆;接着众音繁会,像波涛起伏;马上又转到幽细甚至听不见,宛似悲恸抽泣;最后以短促刚劲的音响终曲,犹如急雷破山,崩岩走石。读者从这连珠式的具体可感的乐声中还能体会出弹奏者的“有情”、“不得意”以至难以明言的“无限事”,从而出色地完成了对主题的表达。

  (五)理解中心句: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分析:这两句写出了自己与琵琶女之间身世的共同点"同是天涯沦落人"。他们之间虽然出身、经历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也有相似之处:1、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地僻的江州;2、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3、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相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清的寂寞生活。正因为如此,诗人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正是为了表现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唤起人们对琵琶女的同情;而诗人写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是为了表现自己政治上的失意,抒发郁积心中的左迁之愁、贬谪之恨。这正是作者的写作动机,这两句是全诗的主题所在。诗人通过沦落天涯的歌女的一生,来抒发自己忧国遭贬的政治苦闷。把对琵琶女的无限同情,对被贬谪的满腔幽愤,对封建社会冷酷黑暗的揭露完全交织在一起,是封建社会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现成了人们表达同病相怜,互相慰籍的名句。这两句直抒"天涯沦落"之感。

  (六)人物形象:

  1、琵琶女的形象。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叙述女主人公出场,是人们常吟诵的名句。它的好处不仅在于准确生动地表现了琵琶女的神态,和此时此境的复杂心里活动,还暗示她无限的幽愁暗恨。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叙述人物动作神情。“沉吟”道明回想往事沉重的心情。“放拨”、“插弦”、“整顿衣裳”、“起敛容”,既写动作表情,也表现歌女讲述身世前的感情起伏。

  其它如“自言本自京城女”等句子,诗人转述歌女自叙,笔调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少年的欢乐受宠与年老色衰后冷落寂寞形成鲜明对照,道出了歌女天涯沦落的无限悲伤之情。

  2、诗人形象。

  送客时的离愁别绪,听歌女演奏和自叙时感情共鸣,对远离京城环境的过敏不适,春江秋月夜的一人独饮,这些叙述无不是诗人心曲的流露,直让人为诗人无故被贬黯然泪下,生出一腔怨愤。

  3、形象拓展: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妓,一个是被压抑的真正知识分子,虽地位悬隔,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交流,成为知音,可见其对歌妓人格尊重的进步思想。二者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不容贤能的黑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蕴含着许多能使人从悲哀中出甘美的人生哲理,已超超时代、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

  一、曲折动人的结构情节

  《琵琶行》全诗616字,篇幅虽不长,但结构细密,层次清晰,情节曲折动人。《琵琶行》明写琵琶女,暗写白居易,写琵琶女的知音难求,其实也在写白居易的政治失意。把琵琶女的身世与自己的谪居生活有机结合,层层铺展,是本诗的结构特点。情节安排也颇具匠心。琵琶女的出场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有着先声夺人之妙;琵琶女的“幽然暗恨”先于曲中传出,再直言诉说;诗人被贬失意的满腹悲愤是以琵琶女由盛到衰的剧变身世作为铺垫,再倾吐而出。这样层层描写、处处烘托,又巧设悬念,情节展开跌宕起伏、曲折动人。

  二、淋漓尽致的音乐描写

  音乐本有声无形,过耳即逝,但在白居易笔下,那复杂多变的琵琶声却被描绘得层次丰富、音色分明。其手法,一是运用准确的动词表现演奏的纯熟指法,如诗中“拨”、“拢”、“捻”、“抹”、“挑”等一系列动词,准确反映了琵琶女动作的娴熟,变化有度。把无形的音乐化为视觉形象,加深了读者对丰富多变的琵琶声和琵琶女弹奏技艺的印象。二是大量运用比喻的手法,以表现琵琶曲中复杂、细微的音响变化。比如:以骤降的“急雨”比喻粗弦的繁音促节;以少女般的轻柔“私语”比喻细弦细碎绵密的声调;以“大珠小珠落玉盘”比喻乐声的高低音杂与清脆悦耳;以“花底”的“莺语”、“冰下”的“泉流”比喻乐声的温和宛转与幽咽若凝;以“银瓶乍破”、“水浆迸溅”、“铁骑突出”、“刀枪齐鸣”比喻乐声暂时休止后又骤然响起;以“裂帛”比喻四弦齐拨时乐声的清脆短促、响亮的非凡等等。这些形象贴切的比喻,把美好的旋律、变化的节奏表达得淋漓尽致。三是以声传情,情声交隔,把琵琶声的变化与演奏者的情感变化交织在一起进行描写。如果说,琵琶女在校音定调时,已流露出感情色彩,那么,随着正式弹奏的开始,感情的流露逐渐明朗,在时而欢快流转,时而高昂激越,时而暂时休止,时而低沉悲咽的音调中,蕴涵着琵琶女或欢快、或忧伤、或沉痛、或悲哀的情感。从“似诉*生不得意”到“说尽心中无限事”,声声琵琶,曲曲传出的正是琵琶女内心的复杂情感。另外,声声琵琶又是演奏者和听者情感交流的媒介,演奏者传情,听者闻声动情,不仅使所描绘的音乐更具艺术魅力,而且深化了诗的主题。

  三、形神兼备的细节描写

  诗中细节描写颇具匠心,不少细节取自人物富有典型意义的动作、神态,用以展示人物的内心,表达人物的情感,具有形神兼备、含意深遂的特点。如琵琶女的出场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一细节把琵琶女自惭身世的心理、稳重的性格和盘托出。当琵琶女结束弹奏,欲述身世时,诗人又设置了这样的细节,“沉弦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欲语不语,恭敬严肃的神情,先整衣再站起的动作都反映了琵琶女内心难言的痛楚和稳重、端庄的性格。这些细节着墨不多,但给读者以身临其境、如感其事、如见其人的感受,并可以由人物动作窥见其内心世界。诗中写琵琶女自叙年轻时的欢乐生活,更借助于细节描写:如“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凌少年争缠头,一典红绡不知数。铀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这些细节都是出自实际生活的典型材料,表现了琵琶女少年时在当时娱乐圈内红极一时的情形。

  四、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

  《琵琶行》中穿插的景物描写对于烘托气氛、渲染感情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比如,诗一开头,诗人就以富于季节特征的景物构成萧索的秋景:江水之滨、枫叶芦苇摇动于瑟瑟秋风中;秋江之中,茫茫江水起伏于皎洁的明月之下。美丽而凄清的景色,与全诗低沉、悲怨的情调和谐一致,为诗歌情节的展开和人物感情的抒发创造了浓烈的气氛。

  再如,写琵琶女演奏结束,乐声戛然而止后,诗人用“车船西舫悄无声,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渲染出沉寂、清冷的气氛,借以烘托人们因沉浸于乐曲旋律而心神凝聚的情态,映衬乐曲余音绕梁的魅力。诗人陈述自己谪居生活的苦闷,同样也穿插了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绕屋的黄芦苦竹、啼血的杜鹃、哀鸣的猿声构成了凄苦的氛围,衬托了诗人悲凉的心境。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出现的虽然不多,但却生动形象,对于酝酿诗的气氛、增添诗的情韵、烘托人物形象、深化诗的主题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五、深刻鲜明的主题

  理解《琵琶行》的主题,应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社会生活环境给予讲解评价。元和十年煿元815年犃月,李师派人刺杀主持*定藩叛乱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当时任太子佐赞大夫,虽然并非谏官,但还是上书直谏,请求缉办凶手,结果因政敌的谗言,被贬为江州司马。而此诗即作于诗人贬谪江州的次年秋。

  其一,我们从诗人自叙写作缘由的诗前小叙中可以看到,“感斯人言,是夕拾觉有迁谪意”等语分明蕴涵着遭谗被贬的不*之感。

  其二,白居易根据《琵琶行》的内容,将此诗编入他的“感伤诗”类。所谓感伤诗,诗人在《与元九》中明确指出:这类诗皆为“有事物寄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意而形于叹咏者”的有感而发之作。江州司马和琵琶女,一个是政治生命受到挫折,一个是艺术生涯的结束;一个是政治上不得重用,一个是知音难觅,相似的际遇、同样的心境。这首诗正是触景生情,因事起意,寓自己的身世于琵琶女的不幸遭遇中,借以抒幽愤。因而自然地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所以《琵琶行》并不完全是对封建社会下层被压迫者的同情,更主要的是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和知音难觅的无奈,这也正是贯通《琵琶行》全诗的主题。

《琵琶行》教案9

  教学目的:

  1、了解作家作品,归纳文言现象。

  2、整体感知,透过形象把握诗歌情感,精析第二段,感受音乐意象所关联的感情。

  3、提高文学趣味,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健康心理。

  教学重点:音乐描写技巧

  教学难点 :音乐艺术所表达的人物情感以及其塑造的人物形象。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二课时

  教学要点:介绍作者、文体;分析小序及课文第一层;翻译第二层。

  一、导入

  由“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导入:

  传说先秦的琴师俞伯牙弹琴技艺非常高超,琴声优美动听。但他却认为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有一次他在荒山野地弹琴,正当他完全沉醉其中时,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俞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定睛一年,听者竟是一个樵夫,俞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没想到这个樵夫竟然能准确说出他弹的曲子,还能领会曲中描绘的“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俞伯牙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原来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

  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后人有诗赞美曰: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与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是的,古今中外,不少名人大师,都颇爱音乐艺术,并有很高的造诣和修养。苏东坡曾在《前赤壁赋》中这样描绘过听音乐时的感受:“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如果不是具有对音乐较深的感受力,怎能写出这样传神的文字呢?

  我国著名诗人白居易在他的著名诗篇《琵琶行》中,也对音乐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写,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琵琶行》。

  二、关于行

  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是一种具有铺叙性质的歌辞。

  三、关于作者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以后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著有《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尤为著名的是属于感伤诗的两篇长篇歌行,即《长恨歌》和《琵琶行》。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还有《卖炭翁》(七言古诗)和七律《钱塘湖春行》。

  四、预*思考

  1、字词正音:

  贾gǔ 谪 zhé 恬tián 捻niǎn 轴zhóu 幺yāo 嘈cáo

  乍zhà 迸bèng 虾蟆hámá 钿diàn 呕哑ōuyā 啁哳zhāozhā

  2、诵读课文,整体感知,并回答问题:

  (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

  ——(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

  (2)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共同点是“同是天涯沦落人”)

  (3)“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很尖锐,外族入侵,自安史之乱后,国内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白居易担任左拾遗(谏官),多次向唐宪宗上书,提出一系列改革时弊的措施,同时他又写了揭露黑暗政治,反映人民疾苦的《新乐府》、《秦中吟》等讽谕诗,结果触犯了掌握军政大权的豪门贵族,引起唐宪宗和一些权臣的恼恨。被改任陪侍太子的左赞善大夫这一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再次上书,就被贬为江州司马。

  (4)题目是《琵琶行》,序言却在述说琵琶女的身世,这是否文不对题?

  (借音乐诉怨愁)

  五、分析小序:浔阳江边闻琵琶。

  1、~~~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铿锵脆亮有京都流行的声韵。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后来年纪大了,姿色退尽,嫁给商人为妻。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于是撰写一首长诗赠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为《琵琶行》。

  2、“恬然自安”:从字面上看是*静安适,其实不过是强自安慰的话,正是由于诗人始终不能忘怀降职外调的苦恼,所以当琵琶女的不幸遭遇触动诗人内心痛苦时,久经压抑的苦恼才又翻腾起来。

  从这序文,我们正好可领悟贯穿全诗的思想感情的端倪。

  3、小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4、小序已经较清楚地讲述了琵琶女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为什么还要写成一首诗呢?

  学生:写诗合可以更好地抒情达意,给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鸣,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

  六、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层,分析第一层,翻译第二层:

  第一层: 浔阳江边闻琵琶。

  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叙述江东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色调暗淡,“瑟瑟”风声。景物暗淡萧条,景中有情。令人顿感秋凉袭人不断,渲染了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枫叶荻花在秋风里瑟瑟作响。

  2、“主人下马与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1)“主人下马与客在船”是互文:

  互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修辞格之一,它是在结构相*的几个并列词组或语句中,相应位置上的词语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互相隐含的修辞手法。

  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句中“将军”与“壮士”互补,意为将军和壮士征战十年身经百战后归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塞》)“的前句中“秦”与“汉”互补,意为秦汉时期的明月照耀着秦汉时期的关隘。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中“东西”与“左右”互相补充,意为四面八方都种植了松柏梧桐。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琵琶行》)”前一句中,“主人”与“客”互补,意为主人和客人一起下马一起上船。

  (3)“管弦”:指音乐,借代。

  (4)~~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设宴饯别,举起酒杯要饮却无音乐助兴。

  3、“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1)一个“惨”字,直抒胸臆,真实表现了当时的场面气氛和人物心境。

  “茫茫”;写江水的茫无边际,这是叙述别时的情景,但景中含情,茫茫月色中无不弥漫着作者的离愁别绪,诗人此时的哀愁就象那茫茫江水一样无边无际,

  (2)~~~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小结:在远离京都的浔阳江边送客,这不是一般的离愁别恨: 暮色暗淡,更使人惆怅惜别;秋叶衰草,秋风萧瑟,更显出荒凉寥落;没有音乐助兴,只能对饮闷酒,借酒浇愁,更反映出失意谪居的冷落寂寞……这些描写,为悲剧性的人物琵琶女的出场,创造了悲凉的气氛。

  4、“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声;我忘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声音从水面上飘过来,这声音一下子就吸引了主人和客人的注意,他们要走的不想走,要回的不想回了,从侧面表现了琵琶曲强大的吸引力量。这两句,从感情上来说,是由抑郁到惊喜的一个转折;从结构上来说,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先闻其声,后见其人。

  板书: 景中有情——凄凉愁惨

  (一)浔阳江边闻琵琶; 承上启下——抑郁转惊喜

  第二层:江心聆听琵琶曲;

  (串译)~~循声轻轻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却迟迟没有回答。

  我们移船靠*邀请她出来相见;添酒挑灯重新摆起酒宴。

  再三呼唤,她才走出来,还抱着琵琶,遮住半边脸庞。。

  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未成曲调已经充满了情感。

  弦弦凄楚悲切声声隐含愁思;似乎在诉说着她不得意的身世,;

  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说尽那无限伤心的事件。

  轻轻地拢,慢慢地捻、又抹又挑,先弹《霓裳》,后弹《六么》,

  粗弦嘈嘈,好象急风骤雨,细弦切切,如有人私语。

  嘈嘈切切声错杂成一片,;就象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

  清脆如黄莺在花丛下婉转鸣唱;幽咽就象清泉在沙滩底下流淌。

  又象泉水冷涩,弦也似乎凝结了,凝结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

  就像另有一种愁思暗暗滋生;此时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

  突然间好象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像骤然杀出一队铁骑,刀枪轰鸣。

  一曲终了收回拨子从琵琶中间划过,四弦发出同一个声音,好象撕裂布帛。

  东边西边的船舫里都静悄悄没人说话;只见一轮秋月在江心里闪耀银波。

  作业:

  1.选出下列红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B)

  A、湓(pén)浦口 水浆迸(bèng) 呕哑(ōu yā) 悯(mǐn)然

  B、贾(jiǎ)人 轻拢慢捻(niǎn) 嘲哳(zhāo zhā) 荻(dí)花

  C、恬(tián)然 声声思(sì) 钿(diàn)头 铁骑(jì)

  D、六幺(yāo) 虾蟆(há mā)陵 转徒(xǐ) 铮铮(zhēng zhēng)

  2、朗读时节拍正确的一项是(B )

  A、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C、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D、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3、解释下列句中红色词语

  (1)明年秋(第二年) (2)铮铮然有京都声(.铿锵脆亮)

  (3)穆曹二善才(原为琵琶高手的姓名,后代指精通琵琶的人。 )

  (4)年长色衰(姿色) (5)委身为贾人妇(托身,这里指出嫁。)

  (6)使快弹数曲(畅快) (7)曲罢悯然(忧郁的样子)

  (8)因为长句(于是作了) (9)凡六百一十六言(总共)(字)

  第三、四课时

  教学要点:继续分析课文;总结全文

  一、继续分析课文

  分析第二层: 江心聆听琵琶曲。

  (1)“寻、问、移、添、回、开宴、呼唤”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忽闻琵琶声和急欲见到弹奏者的迫切心情。

  (2)诗人运用想象(欲语迟)、夸张(千呼万唤始出来)和动作描写(犹抱琵琶半遮面),精炼而又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矛盾复杂的心情。这中间有自惭身世,本不愿再向人献艺却又拗不过作者盛情相邀的不得已之情,也有在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束缚下的犹疑和顾虑。准确描绘了琵琶女真切的个性,复杂的心理和特有的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如见其态。

  (3)调弦、指法,表现其技法的熟练。调弦定音,非同凡响,声中含情;信手续弹,声声含悲,心事无限;弹奏名曲,技艺高超。虽没有具体描写乐声,却为下面具体描写乐声做好了铺垫。

  (4)音乐描写:比喻、对比、摹声。分三个乐段:

  第一乐段兼用比喻和摹声,分写大弦和小弦,两者交错进行而有珠走玉盘之声,表现了急切而愉悦的情调。急雨,比乐声的粗重沉闷;私语,比其幽细圆润;珠落玉盘,比其清脆悦耳。

  第二乐段用花底莺语的间关之声,再著一个“滑”字,使读者觉察到旋律变得轻快流畅,接着又逐渐缓慢下来,仿佛进入了半终半止的状态,这“无声”的音乐又使读者去寻味“幽愁暗恨”,并期待那变化的到来。鸟语、泉流,比其婉转流利。

  第三乐段,“银瓶乍破水浆迸”,这是高潮到来的信号,它发展很快,接着就出现了“铁骑突出刀枪鸣”的热烈而紧张的局面。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形容其高亢雄壮。

  琵琶女演奏的乐曲旋律经过了一个发展变化过程:舒徐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戛然而止。

  板书: 1、琵琶女出场:动词——诗人的欣喜、迫切心情

  调弦校音——未成曲调先有情

  江心聆听 2、弹 指法、乐音——丰富

  琵琶曲 琵 弹奏

  琶 旋律:舒徐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

  ----激越雄壮----戛然而止。

  3、听者——入神(侧写技艺高超绝妙)

  写景:照应前文,渲染凄清冷落意境

  第三层:江中诉说身世苦

  1、“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沉吟”:要说话又有些迟疑的样子。“放拨”、“插弦”、“整顿衣裳”、“起敛容”,既写动作表情,也写表现歌女讲述身世前的感情起伏。

  ~~她迟疑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整理好衣裳显出庄重的神态。

  2、“自言本是京城女……”转为歌女自叙身世:叙说前后两个阶段的不同遭遇。

  第一阶段:

  ~~她自说本来是京城里的姑娘,家住在虾蟆陵附*。十三岁就学会了弹琵琶的技艺,名字登记在教坊的第一部里。弹罢曲子曾赢得曲师的赞扬,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京都豪富子弟争先恐后来献彩;弹完一曲收来的红绡不知其数。

  打拍子敲碎了钿头银篦,吃美酒泼脏了血色罗裙。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

  这里极写昔日红极一时,年纪幼小而技艺高超,被老辈艺人赞服,又被同辈艺人妒忌,王孙公子也深深迷恋她的色艺。她就这样放纵奢华,年复一年,时光和青春就像水一样流走了。

  前半部分描写早年色艺超群时的奢华惬意的歌伎生活,为反衬后来的凄凉生活作铺垫。

  第二阶段:

  ~~~兄弟从了军,阿姨辞别了人世,暮去朝来我也渐渐地年老色衰。门前车马稀稀落落;青春已逝只得嫁给商人为妻。商人看重利益不在乎别离;上月他又去了浮梁做买茶生意。他走了以后留下我在江口独守空船;秋月与我作伴,江中秋水凄寒。深夜里忽然梦见少年时代的往事,梦中哭醒啼泪纵横污损了粉颜。

  这里叙述今日的她已时过境迁,随着她的年长色衰,贵族子孙们都已不再上门,几个亲属也相继离去,她就像一双过了时的鞋子,再也没有人愿意多看一眼,无可奈何之下只好嫁给一个商人,而商人关心的只是赚钱,从来不懂艺术和情感,经常外出,抛下这个可怜的女子独守空船。

  人是有记忆的,面对今天的孤独冷落,回想昔日的锦绣年华,对比之下,怎能不让人悲从心中来呢?

  后半部分表现年长色衰后的寂寞处境。转变的三个原因: 弟走从军,阿姨身亡,年长色衰。

  诗人转述歌女身世,笔调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运用对比、反衬手法: 用琵琶女昔日的年轻美貌,反衬后来的年长色衰;用昔日的纨绔子弟争相追逐,门庭若市,反衬后来的门庭冷落,孤守空船;用昔日的恣情欢笑,反衬后来的满腹辛酸;用夜梦往事来反衬只有明月寒水作伴的孤寂生活和伤感情怀。少年的欢乐受宠与年老色衰后的冷落寂寞形成对对照,“绕船明月江水寒”,以孤舟、冷月与江水的寒意,烘托歌女“守空船”的冷寂、凄凉、悲怆。道出了歌女天涯沦落的无限悲伤之情。

  第四层:自叹谪居感慨多

  1、“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我听了琵琶曲已伤感叹息,又听了这番话更加慨叹不已。

  是过渡句,承第二、第三诗段,表达了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这两句写出了自己与琵琶女之间身世的共同点同是天涯沦落人。

  ~~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3、为何作者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呢?接下来作者给我们讲述了他的人生经历和郁闷心情:

  (1)“我从去年辞帝京,……呕哑嘲哳难为听”

  ~~~自从去年离开京城;贬官在浔阳,一直卧病。

  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听不到管弦的乐器声。

  住在湓江附*,低洼潮湿;院子周围黄芦和苦竹缭绕丛生。

  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

  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光景;拿出酒来,却往往自酌自饮。。

  难道这里就没有山歌和村笛吗?音调嘶哑粗涩实在难听。

  (2)写出了诗人贬官九江以来的孤独寂寞,地方荒僻,环境恶劣,举目伤怀。诗人的悲哀苦闷完全是由于他政治上受打击造成的,但这点他没法说,只能笼统含糊地说了他也是“天涯沦落人”

  (3)着重表现诗人谪居江州后的凄凉生活和郁闷心情,揭示作者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感慨的原因。

  (4)这一层运用反衬的手法:

  A先说无音乐;B听惯了伤感的啼鸣;C山歌与村笛之难听。

  一方面突出处境的凄清孤苦,另一方面反衬琵琶女演奏的优美绝伦。

  (5)他们之间虽然出身、经历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也有相似之处。

  A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地僻的江州;

  B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

  C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相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清的寂寞生活。正因为如此,诗人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正是为了表现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唤起人们对琵琶女的同情;而诗人写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是为了表现自己政治上的失意,抒发郁积心中的左迁之愁、贬谪之恨。

  这正是作者的写作动机,这两句是全诗的主题所在。诗人通过沦落天涯的歌女的一生,来抒发自己忧国遭贬的政治苦闷。把对琵琶女的无限同情,对被贬谪的满腔幽愤,对封建社会冷酷黑暗的揭露完全交织在一起,是封建社会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现成了人们表达同病相怜,互相慰籍的名句。这两句直抒天涯沦落之感。

  4、“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今晚上听了你用琵琶弹奏的乐曲,象听了天上的仙乐,耳朵也顿时清明。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词《琵琶行》。

  诗人以一个*等真诚的朋友,一个患难知音的身份,由衷地称赞和感谢了琵琶女的精彩表演,并提出请再弹一曲,而自己要为她写一首长诗《琵琶行》

  ——对琵琶女的颂扬与请求。

  小结:

  1、 前四句写作者的感慨。头两句承上启下,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后两句写产生共鸣,点明题旨。

  2、 中间十二句是诗人自述,着重写谪居江州后的郁闷心情,揭示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感慨的原因。

  3、 后四句,诗人对琵琶女的赞扬和请求。

  第五层: 重闻琵琶青衫湿。。

  1、“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

  分析: 写琵琶女对诗人自述的反应,包含了非常复杂的感情,有对诗人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有长期受人玩弄、侮辱后,竟然得到诗人的同情,受到尊重的知遇之感,所以满腔激情通过琵琶声自然流露。

  2、“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凄凄切切不再象刚才那种声音;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

  分析: 皆掩泣比前悄无言程度更深,表现对两个不幸者的深切同情。

  3、“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1)~~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

  (2)分析: 用设问句表现自己伤感程度之深,全诗在哀怨之情达到顶峰时突然收束,给读者留下充分的回味余地。

  (3)都说“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你能明白诗人泪洒青衫的原因吗?

  诗人泪洒青衫,源于感伤:

  ①分别的感伤,送别友人,前途渺茫,思之感伤;

  ②风物的感伤,湓浦江口,风清月寒,枫叶飘零,荻花飘飞,睹物伤怀;

  ③赏曲的感伤,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引发了诗人的情感共鸣;

  ④听诉的感伤,琵琶女悲剧命运激起了诗人深深的怜悯;

  ⑤自我的感伤,诗人早年,才华横溢,誉满天下,今朝沦落,孤独幽怨。

  伤物,伤曲,伤人,伤己,伤别,这诸多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不由得诗人悲怆满怀,泪洒青衫。“同是天涯沦落人”是“泪”的内涵的集中写照。另外,琵琶女与诗人萍水相逢,却能以诚相见,理解诗人,借曲抚慰,可谓知己难觅,故而诗人激动得泪洒青衫。“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样是“泪”的内涵的集中写照。

  小结:可以说,“我”的诉说,反转来又拨动了琵琶女的心弦,当她又一次弹琵琶的时候,那声音更加凄苦感人,因而反过来又激动了“我”的感情,以至热泪直流,湿透青衫。这里同样写琵琶声,但主要通过写听众的反应来烘托,以“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等简练的笔墨,突出了琵琶声感人的艺术效果。

  二、总结全文:

  1、内容:

  (1)“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音乐(琵琶声)。

  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

  (2)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

  三个回合:一闻琵琶(第一节)邀相见,再闻琵琶(第二节)诉沦落,三闻琵琶(第五段)青衫湿。

  全篇写音乐三个回合:一弹,闻声不见人,情相触;二弹,见人再闻声,情相通;三弹,知人重闻声,情相融。琵琶声中塑造出诗人自身横遭贬谪、抑郁寡欢的形象,琵琶女漂流沦落、凄苦哀怨的形象;青衫泪中表现出诗人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等心情。

  板书:

  伤别伤物

  琵 一弹:闻声不见人 “同是天涯沦落人” 诗

  琶 二弹:见人再闻声 ——————————————伤曲伤人 人

  女 三弹:知人重闻声 “相逢何必曾相识” 伤己

  (漂流沦落、凄苦哀怨的形象) (横遭贬谪、抑郁寡欢的形象)

  同情 失意

  主题:通过描写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巧和沦落天涯的悲凉身世,表现了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抒发了诗人谪居江州后的失意心情。

  2、写法与语言:

  (1)运用比喻、摹声等手法描写音乐。(把音乐写得有声有色,是此诗最大的艺术特色)

  (2)紧凑的结构艺术

  (3)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感情

  (4)形象凝练的语言

  3、积累字词:

  1、古今异义词:

  “明年”“因为”“突出”“整顿”“向前”“老大”

  2、通假字:

  “画”——划

  3、词语活用:

  (1)夜弹琵琶者:(名——状 在夜里)

  (2)遂命酒 (名——动 摆酒)

  (3)重利轻别离 (形——动 看重、轻视)

  作业:1、背诵全文 2、练*册

  寄语:读《琵琶行》有感: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


高二语文教案琵琶行(精选5篇)(扩展5)

——《琵琶行并序》教案实用10份

  《琵琶行并序》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1、学*音乐艺术的描写技巧,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领悟力和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描摹音乐的片段,历来被誉为古典诗歌里描写音乐的绝唱。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描摹音乐,状无形如在眼前,为学生学*描写音乐提供了最好的借鉴。引导学生体会描摹的妙处,领略品评作者形象化的表现手法,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本课的难点与重点。

  解决方法:

  1、通过观看电影剪辑帮助理解,增强感性认识。

  2、列出思考题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结合《音乐欣赏》课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谈谈欣赏一些乐曲的感受,启发学生学*的兴趣。重点阅读琵琶音乐声调由低到高再到低的抑扬疾徐变化的过程,领略品评作者形象化的表现手法,体味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新课:

  (幻灯片1)(课前反复播放在《彩云追月》、《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我们现在听到的这几首曲子是在《音乐欣赏》课上欣赏过的,大家能说出它的曲子吗?

  学生们能说一说自己听了以后的感受吗?

  在音乐欣赏课上,我们学*怎么样欣赏音乐,在语文课上,我们则学*怎样把自己的这些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位唐朝诗人是怎么样描写音乐的。

  (二)介绍背景。(幻灯片2“浔阳江头”)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被贬江州时,一个秋天的夜晚,浔阳江上,懈逅一位因年长色衰,流落江湖的京城歌女。那女子一曲饱藏忧怨的琵琶曲,引得诗人泪湿衣襟,发出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三)思考题1:

  (幻灯片3:“思考题一”)在课前预*的基础上,读课文,请同学们找出诗歌中描写音乐的诗句。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问:“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这些是不是描写音乐的呢?

  “转轴拨弦三两声”、“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是写琵琶女弹奏的姿态;“初为《霓裳》后《六幺》”写弹奏的内容;“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是写听者的感受,这些是不是为写音乐服务的呢?

  这一段的最后一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一句表面看是写景,我们能不能把它也归入描写音乐的句子呢?

  请同学们齐读正面描写音乐的这一段。思考一个问题:

  打出幻灯片:作者是怎样实现对音乐的描写的?用到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比喻。

  (四)(幻灯片:思考题二)。

  这些比喻句本体都是音乐,喻体分别是什么?通过比喻它们分别描摹出了音乐的哪些特征?

  1、(幻灯片:答案):

  比喻 特征

  如急雨 粗重急骤

  如私语 轻微委婉

  大珠小珠落玉盘 连续、重音与轻音交错、清脆

  鸟语花底 音调宛转、流畅、轻快

  泉流冰下 音调尖细、阴塞、压抑、

  冰泉冷涩 音停顿、清冷、凝滞

  银瓶乍破 激越奔涌

  铁骑突出 高亢雄壮

  如裂帛 短促急迫 戛然而止

  2、小结(点击):九个比喻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急雨的声音,私语的声音,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音,等等,这些,都是什么呢?都是声音。那么,琵琶弹奏的是不是也是声音呢?

  所以,这些比喻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声喻声,用大家熟悉的、类似的声音作比喻,写出了音乐的五彩缤纷。和疾徐抑扬的变化,使人有亲耳聆听之感。

  3、朗读(幻灯片:朗读片断):看录像剪辑。

  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诵这一段描写音乐的文字。

  (五)扩展(幻灯片):

  音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艺术,如何把抽象的音乐用形象地表达出来呢?最普遍采用的手法是比喻。比喻是描摹音乐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善于用比喻,能使我们领略音乐的无穷魅力。你还能说出一些描写音乐的文字吗?

  在我们这个单元课后背育篇目中,就有一篇《李凭箜篌引》,就有关于音乐的描写。《明湖居听书》一文中,也有关于黑妞和白妞两个艺人唱腔的描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去读一读。这里给大家带来的是一段关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描写:

  1、欣赏:(幻灯片)点击播放音乐同时打出文字

  开始,寂静无声的短暂的空白。像洁白的稿纸开头的几行空格,像沉重的大幕拉开之际的一息,像月明之夜推开临湖画窗之时的一瞬,静静的,静静的……

  仿佛从遥远的天际传来几声叮咚,几声鸣啭,随之,一个悠长徐缓的声音出现了,像舒卷的轻纱,像幽咽的泉流,像春蚕倾吐着缠绵不尽的丝丝缕缕……

  2、比较:(幻灯片)同时列出两段文字描写

  请同学发言,谈谈这两段音乐描写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这两段描写音乐的片断,《琵琶行》中的音乐片断描写写出了弹者和听者的感情。我们仿佛能感受到听者和弹者中存在着某种共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

  引导学生答出:因为诗人和琵琶女有相似的遭遇。

  (六)思考题三:

  (幻灯片)诗人因为琵琶女的身世想到了自己的遭遇,因此产生了心灵的震撼。到底琵琶女的身世和诗人的遭遇有怎么样的相似之处呢?(研读诗歌的第三、四段作答)

  答案:(幻灯片)两人有相同点:

  琵琶女 白居易

  本是京城女 我从去年辞帝京 来自京城

  名属教坊第一部 才能横溢大诗人 出色才能 同是天涯沦落

  商妇京口守空船 嫡居卧病浔阳城

  (七)归纳。

  本诗有两个独特之处,千百年来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读者。

  1、是诗篇把琵琶女的身世同自己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相互映衬,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使人们产生了心灵的震颤。琵琶女的身世就仿佛是作者感情渲泻的一个突破口。在文学史上许多优秀的篇章都会用到这一种抒情模式。如《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片断。

  花本是没有生命的,可是黛玉为什么会想到要埋葬它呢?因为黛玉觉得自己和花会有相似的遭遇。所以对花产生了同情。

  2、是对音乐的描摹,更是出神入化,势入江潮雪涌。本来声音稍纵即逝,不易捕捉,更不易描写到位,白居易却能以生花妙笔,调动想象力,多方比喻,使人们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八)作业:结合音乐欣赏课上欣赏过的音乐以及今天学到的知识,写一篇听后感。

  字数:三百字左右。

  《琵琶行并序》教案 2

  【课例实录】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师:请同学们先欣赏一段视频。(播放经过编辑的《江南烟雨琵琶行》视频及解说词)

  师:视频中提到的诗人是谁?

  生:白居易。

  师:白居易是怎样一位诗人?

  生: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

  师:不仅如此,白居易还是一位富有同情心、悲悯心的诗人。他在《长恨歌》一诗中既讽刺了唐玄宗重色误国,又表达了对玄宗思念杨玉环的同情,他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他在《卖炭翁》一诗中讲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又表达了对下层劳动者的同情与悲悯。那么,白居易由长安被贬到江西九江的浔阳江头,又对什么人发出了怎样的慨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白居易的《琵琶行》。(板书课题)

  师:琵琶行的“行”是什么?

  生:诗歌的一种体裁。

  师: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它是一种以铺叙记事为主的歌词。

  二、诵读小序,概括情节

  师:下面请同学们读一下诗前的小序。

  (生读小序)

  师(纠正个别读音):诗前小序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谁能用简单的话概括一下?

  生:它主要写了琵琶女的身世。

  师:写身世,也就是介绍了写《琵琶行》的原因。

  三、初读文本,抓关键句

  师: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国文本是读的学科”。我们首先走进文本,放声地、自由地来读一下这首诗,好不好?下面我们自由地放声来读。(播放《琵琶行》琵琶曲音乐,学生放声自由读。5分钟左右)

  师:好,刚才大家已经读过了这首诗,我们都沉浸在诗的境界里。那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这首诗最能体现诗人情感和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师:对,同学们,“沦落”是什么意思呀?

  生:落魄失意。

  师:对,落魄失意,遭遇坎坷。那么,“沦落人”又是谁呀?

  生:指的就是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四、再读文本,学生质疑

  师:好,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谁解沦落人”(板书)。琵琶女的沦落经历是怎么样的?咱们首先请一位同学感受一下琵琶女的感情,为我们读一下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好吗?你现在就是琵琶女,要把你的感情带出来。

  生(读第三节):“沉吟放拨插弦中……梦啼妆泪红阑干。”

  师(请另外一生评价):你觉得她的感情把握怎么样?

  生:我觉得读得挺好的。这一节主要讲琵琶女的身世,诗人对琵琶女应该比较同情,读的时候读出了同情的感觉。

  师:你是站在诗人的角度讲吧,现在如果是站在琵琶女这个角度,你觉得她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去读?

  生:悲凉。

  师:对,悲凉的感情。我们读诗歌首先是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得抑扬顿挫,但更要注意把握诗歌中诗人所蕴涵的感情。刚才同学读的这一节感情把握得比较到位。

  师:就这一节,同学们有什么疑问没有?把你最想提的问题提出来,我们大家共同讨论。(生自由组合,小声交流,讨论质疑)

  师:同学们主要提了两个问题:一是琵琶女的形象及悲惨命运的原因,一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她的身世。咱们周围同学自由组合议一议,由一位同学记录小组讨论要点,两个问题可以任意选。

  (学生自由组合,讨论)

  生:我代表我们小组想说第一个问题。前几句写她少年的时候,然后还被那个秋娘嫉妒……

  师:秋娘是什么人?

  生:秋娘本身就是才华出众的歌伎,然后还要嫉妒琵琶女,说明琵琶女比秋娘还要才华横溢。后面写她“弟走从军阿姨死”,她的家人,离开的离开,死去的死去,后来她的容颜因为家庭变故和时光流逝变得非常憔悴。当时社会看重你,就是因为你的容貌好而不是有才华。琵琶女的泪既是感伤的泪又是不满的泪。

  生:我觉得琵琶女主要代表中国封建社会女子普遍的悲惨的命运。

  师:这里你谈得更深入了,上升了一个高度。琵琶女的技艺高超,她年轻的时候,“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但是到了后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生(众):“门前冷落鞍马稀。”

  师:这说明什么问题?

  生:那个时代就是重色轻才的。

  师:重色轻才。那个时代不是看重她的技艺高超,而是看重她的美貌,后来她年老色衰,所以就被抛弃了。所以从这里看出,琵琶女仅仅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对象。

  师:还有一个问题,琵琶女描绘自己一生的遭遇,是用了什么手法?

  生:对比。

  师:如果说详细些,有哪些?

  师:过去是京城名伎,现在是——

  生(众):沦落江湖。

  师:过去是少年得意——

  生(众):现在是老年失意。

  师:过去是年轻貌美——

  生(众):现在是年老色衰。

  师:过去是门庭若市——

  生(众):现在是门可罗雀。

  师:过去欢笑——

  生(众):今日辛酸。

  师:除了琵琶女,刚才说,“谁解沦落人”,沦落人一个是指琵琶女,还有一个是指谁呀?

  生(众):白居易。

  师:当诗人和琵琶女彼此穿过无数人群,走过无数条路,在这个萧瑟的秋天,相逢在浔阳江头船上的时候,他又写了什么内容呢?我们请一位同学模仿诗人白居易的口吻读第四节。

  (生读第四节)

  师:好,我们的白居易还得加把劲。我们在读这一节诗时要读出什么感情?

  生:应该和琵琶女一样感同身受吧。

  师:感同身受,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师:这里面,诗人的遭遇还有什么词可以体现出来?

  生:“住*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的“黄芦、苦竹、杜鹃、哀猿”。

  师:这些意象所传达出来的正是感伤之情,进行诗歌的欣赏一定要注意意象的象征意义。

  师:就这一节,大家最想提出的问题是什么?(生自由组合,讨论质疑)

  生:琵琶女的遭遇为什么会引起诗人的强烈共鸣?

  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话怎么理解?那个“同”字,同在哪里?

  师:两个问题的本质相同。大家想一想,一个是朝廷官员,一个是江湖的歌伎;一个是高朋满座,一个是门前冷落。那他们又“同”在哪里呀?谁能说一说,你觉得“同”在哪里?

  生:从诗人的生活经历上看,他一开始满腹才华,想一展鸿鹄之志,却在朝廷中受到排挤,而被贬谪到偏僻的地方;琵琶女本来也是很有才华,但她却因为年老而无人问津,所以他们的经历都是从曾经的辉煌到如今的*淡,所以此刻他们的心境都是悲伤的。

  生:还有,他们俩都是京城人。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前面小序上讲的,“问其人,本长安倡女”。

  师:对,是来自京城。现在呢,他们都来到了什么地方?

  生:浔阳江头。

  师:这一点也相同。

  生:还有一点就是他们都怀着一种落魄之情。

  生:他俩都是人才,得不到人家的重视,这也是相同的一点。

  师:都是很有才华的,琵琶女“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我觉得她的水*还是挺高的。诗人呢,也是才华横溢的,而现在却触怒了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由此可见,诗人是在写琵琶女,又是在写自己,抒发郁积于心的贬谪之恨。

  五、三读文本,品味感受

  师:那么我们再想一想,他们原本认识吗?是什么打动了白居易,把两个萍水相逢的陌路人联系在一起的?谁能说一说?

  生:是因为琵琶女弹的那个琵琶曲。

  师:“谁识琵琶声”(板书),同学们,诗中有一段对音乐的描写,应该说是千古传诵,脍炙人口。刚才我们班的琵琶女和诗人都读了一下,我也情不自禁,给大家背一下这一段,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一想,这一段中最精彩的句子在哪里?为什么精彩?

  (教师配乐示范背诵第二节:“寻声暗问弹者谁……唯见江心秋月白。”)

  生:我最喜欢的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它把琵琶声在沉静以后爆发的声音比作乍破的银瓶和骑士突然拔出刀枪那一瞬间的声音,更加突出了琵琶声在沉默后的慷慨激昂的特点。

  师:你很喜欢非常激越的音乐。好,还有没有?

  生:我喜欢“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因为我觉得这句话采用的是比喻的手法,先经过音乐的跌宕起伏,然后婉转动听,很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来,听上去挺有感觉。

  师:比喻有什么好处?

  生:就是十分生动形象。

  师:化——

  生:化抽象为具体。

  师:对,大家都知道,写愁的情感是不是很抽象?李煜怎么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抽象的无形的愁化作具体可感的滚滚江水。李清照怎么写?“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把抽象的无形之愁化作沉甸甸的重负。比喻的手法是不是很好?还有没有同学想谈?

  生:我喜欢“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它把弦声首先比喻为急雨,声音非常急促,然后又如丝雨般,有非常渺茫的感觉,很形象,很生动。

  师:听了刚才同学们谈的精彩的诗句,我想问一个问题:是什么打动了诗人?仅仅是精彩的音乐吗?谁来说一下?

  生:从第二节里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可见,作者被打动,不仅因为好听的音乐,还有琵琶女在音乐里面融入的自己的情感。

  师:有琵琶女的遭遇,有琵琶女的情感在音乐里面。

  师:那我还要问,仅仅是琵琶女的遭遇和情感在里面就打动了诗人吗?

  生:还有,诗人想到了他自己的身世。诗人也从琵琶曲中读出了自己人生中的欢悦与痛苦、苦闷与希望,这引起了诗人强烈的感情共鸣。

  师:对,音乐的魅力不仅在于音乐本身,更在于它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实际上,是音乐把“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拉*了他们的距离,在两个陌路人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的桥梁。

  师:好,我们下面一起读一下最后一段。(学生有感情地齐读第五段)

  师:“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琴声和着白司马的泪水沉到了江底,千年之后,仿佛仍在我们耳畔回响。

  六、放飞心灵,交流感悟

  师:我想同学们还有很多的感触吧,下面我们就畅所欲言,敞开心扉,用较富有诗意的一两句话来表达你的感悟。(播放琵琶曲,生思考、写作)

  生:天公薄情病乐天,世情愚昧苦才女。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怒愤难自*。

  师:好,你很厉害呀,像一位诗人。

  生:音乐,仿佛从远处传来,又似乎就在身旁,那么清静,那么飘渺。琵琶声响彻长安城,好像有人在哭泣,幽怨着,缠绵着。弹者有意,听者有情,我愿化作一首小曲去抚慰你那懂我的心。

  师:是一首富有诗意的散文诗呀。还有没有?

  生:白居易在这个不眠之夜,用湿漉漉的诗句写出了用湿漉漉的眼泪浸泡的湿漉漉的心。他那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

  师:好,这也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呀。老师也很喜欢诗歌,在备课时,也写了一首七律谈我的感受。

  投影:

  感悟《琵琶行》

  王毅军

  浔阳江畔客将还,

  秋月荻花夜色寒。

  一曲琵琶情切切,

  半觞清酒泪涟涟。

  飘零歌女伤神苦,

  沦落诗人为客难。

  司马挥毫倾肺腑,

  后生吟诵叹先贤。

  七、再读文本,升华感情

  师:今天,我们进行了一次诗歌的漫游,下面让我们伴着音乐,再一次放声地旁若无人地自由地读一遍这首诗。让我们把情感浸在诗歌的意境里,去体会音乐的美妙,去感受诗人的情怀。

  (播放《琵琶行》琵琶曲音乐,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放声自由读全诗)

  结束语:历史不会抹杀这一切,时间不会淡忘这一页:那低眉信手的婉约,那哀怨凄切的曲调,那东船西舫的岑寂,那似曾相识的遭遇。千古的诗篇还在耳畔回响,江边那一曲低吟的琵琶,定格成了永恒的千古绝唱。

  最后让我们在悠扬的琶琵曲中,以经典为伴,与诗歌同行!

  【执教感言】

  《琵琶行 并序》原设想主要采用诵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围绕“谁解沦落人”“谁识琵琶声”两条线索启发点拨学生,并让学生大胆质疑,深入鉴赏诗歌中所蕴涵的丰富思想感情,让学生体会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整节课作为诗歌赏析课,力争成为书声琅琅的“生态课堂”,多元性的“对话课堂”,生成问题的“质疑课堂”,进而成为一节使人感觉是享受的语文课堂。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觉得有几点把握得较为成功:

  一是诵读教学落实较成功。有齐读、单人朗读、自由读、分段读、全篇读、放声读,初步感知读、强化体验读。从字词的读音,到情感的把握,再到朗读技巧的运用,指导具体,其中示范读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二是在教学中注意渗透学法指导。有诵读技巧的指导,有对古典诗歌思想感情的赏析方法的指导。

  三是以生为本,*等对话,使学生参与课堂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落实,接受性学*与探究合作相得益彰。能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更新角色定位,课堂上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有效实现了对文本的意义建构。

  四是使合作学*成为教学常态而非装样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依据活动时的情境,“动态生成,自由组合”生成学*小组。通过同伴互助,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和教学效率。

  不足之处:

  一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存在问题。一开始课件视频播不出来;另外,在最后让学生放声自由读时不应播放视频,以免影响学生进入文本体验。

  二是咀嚼诗歌语言不够深,不够细。《琵琶行》的篇幅较长,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较多,赛课时我有意加快了教学速度,虽然在规定时间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咀嚼诗歌语言不够深,不够细,有些值得反复玩味的细节未能充分表现出来。

  (王毅军 陕西西安市西北大学附中;710069)

  【名师观察】

  创意设计 突出主体

  尊重体验 指导鉴赏

  一、创意设计,脉络清晰

  面对《琵琶行 并序》这样一篇经典课文,教师怎样能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使教学设计更精心、更优化、更具有课堂的实效性并更具有语文味呢?我想,这应该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懈的追求。王老师的这节课紧紧围绕“谁解沦落人”“谁识琵琶声”这两条线索来设计教学,切入点巧妙,教学脉络简洁清晰,并与这首诗的双线结构——以歌女的遭遇身世为明线,以诗人的感受为暗线——相契合,很有创意,值得学*和借鉴。

  二、突出主体,鼓励探究

  这节课教师能立足于学生的学*来设计教学,突出了学生的学*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学生是学*的主人,是学*的主体,不是教师填装知识的袋子,而是教师服务对象的新课程理念。教师在课堂上是学生学*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帮助者,重在调动并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独立思考、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氛围,搭建了交流的*台。

  本节课教师在鼓励学生积极学*、大胆质疑的同时,还十分注意启发、点拨学生,使得学生的探究和教师的点拨相得益彰。这种对学生“学”的状态的关注,以及对学生学*的及时引导、恰当评价和点拨,使学生学*始终兴趣盎然,参与度高,有效实现了对文本的意义建构。

  三、书声琅琅,以读促悟

  在诗歌教学中,诵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节课王老师以叶圣陶先生的名言“国文本是读的学科”为诵读的引领,使“读”摒弃了盲目性,更具有目的性,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语文学*的本质。在这节课中师生通过自由读、听读、跟读、教师范读等诵读方式,从初步感知、以读促悟到强化体验,从内容理解、情感把握到朗读技巧的运用,教师指导具体,教学推进有序,课堂上书声琅琅,使作者、读者和听课者的情感融为了一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尊重体验,指导鉴赏

  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培养其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琵琶行并序》情感丰富而充沛:诗中充满对黎民苍生的人文关怀,诉说了诗人贬谪浔阳时的精神诉求,展示了诗人与琵琶女人生遭际的暗合等。如何通过学*让学生真正理解诗人的情怀,走进白居易真挚而痛苦的内心世界?从这节课的实录中可以看出,王老师没有以一个**的理解去代替学生的理解,没有用自己的思考来替代学生的思考,而是耐心地引导、启发学生通过对诗文的研读,去探知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世事复杂多变,这是非常可贵的。正因如此,在学*之后的“放飞心灵,交流感悟”环节里,师生都有诸多收获,令人欣喜。

  作为一首千古传颂的经典诗篇,《琵琶行》的结构美、情感美、语言美及其音乐描写之精妙,都是教学的重点。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能力,关注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在感知诗歌的基础上学*鉴赏,较好地体现了诗歌教学的有效性。

  《琵琶行》教学课例

  一、导入课文

  江西九江有一处名胜古迹,名为白居易祠。白居易祠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下联是:“半入江风半入云”(板书对联)。这副对联的含义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学*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诗《琵琶行》(板书课题)。

  怎样学*这首诗呢?我们分四步来进行。一、整体感知;二、探讨研究;三、自主欣赏;四、联语写作。下面我们分步来学*。

  二、 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要求背诵。学*古诗词重在记诵。现在我先背诵给同学们听一听。大家看着课文,一边听,一边整体感受课文的内容。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你从诗中的哪些语句看出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先请一位同学朗读诗的序言,接着教师示范背诵全诗。

  2.明确全诗感情基调。感情基调:凄凉。(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可从下面诗句看出来:“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绕船月明江水寒”、“杜鹃啼血猿哀鸣”、“满座重闻皆掩泣”。

  3.理解小序与全诗的关系。诗前面的小序与全诗有怎样的联系?(小序交待了写作的背景,是全诗内容的概括,同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4.给诗的各节拟一个小标题。这是一首叙事诗,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给诗的各节拟一个小标题。(学生交流)

  老师参与交流:秋夜送客闻琵琶移船相邀听琴声红颜苦女叙身世同病相怜诉衷情重弹琵琶皆掩泣。

  好,我们对这首诗的故事梗概基本清楚,第一个学*环节“整体感知”到这里结束,下面进行第二个环节的学*探讨研究。

  三、探讨研究

  这篇课文值得探究的内容很多,我们重点探究两个问题:第一、诗中的音乐描写;第二、琵琶女与诗人的身世。

  (一)音乐描写

  这首诗有几次描写音乐?(三次)请把三次描写音乐的地方找出来,然后朗读(第一、三次指名学生读,第二次齐读)。

  从描写的角度来看,这三次对音乐的描写有没有不同?有哪些不同?(讨论一下,然后交流)

  在学生讨论、交流基础上,整理完成下表:

  三次音乐描写比较

  描写次序与角度 琵琶女 描写方法 详略处理

  第一次 没有出场 先闻其声(侧面描写) 略写

  第二次 应诗人邀约而演奏 弹奏琵琶(正面描写) 详写

  第三次 被诗人的感慨所感动再次弹奏 听众反应(侧面描写) 略写

  3.诗中描写了音乐的高低变化,你认为琵琶女演奏的弦律有怎样的变化?

  琵琶女的演奏表现出三个乐段:

  第一乐段:“大弦嘈嘈如急雨……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圆润)

  第二乐段:“间关莺语花底滑……凝绝不通声暂歇。”(宛转低沉)

  第三乐段:“银瓶乍破水浆迸……四弦一声如裂帛。”(激越雄壮)

  4.诗人是怎样描写音乐的?(学生讨论,然后交流)

  一是运用比喻。在第二节中找出描写音乐的比喻句,划出来(8句),齐读。

  比喻分为两类:一是以声喻声。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珠落玉盘,清脆悦耳)“银瓶乍破水浆迸”(银瓶爆破,激越雄壮)。二是以形摹声。通过一连串精巧的比喻把无形的音乐写得如见其形,如闻其声,把听觉和视觉都调动起来了。如“如急雨”(既能看见,又能听见,既有形,也有声)、“大珠小珠落玉盘”(既有声,又能见其形)。

  二是侧面烘托。(文中有三处。齐读)学生分组点评其作用(每组点评一句)。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以“忘归”和“客不发”烘托琵琶声的迷人)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以秋月之静烘托人物的全神贯注,船上的人们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之中)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以诗人泪湿衣衫,烘托琵琶女音乐的哀怨感人)

  拓展:侧面描写这种方法我们还可以从一些古诗文中找到例句:

  “曲终声尽已日半,四座相对愁无言。”

  “静女其姝,俟我以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来归要怨恕,但坐观罗敷。”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关于诗中的音乐描写我们就探究到这里。下面我们来看一看黑板上板书的这副对联。提示:上联写的是琵琶女的琴声;下联写优美的旋律。(引导学生欣赏这副对联)

  上联写琵琶女弹出的琴声,如流水悠悠,似明月皎皎;下联写优美的旋律,随江风远播,入云天飘渺。上联两个“一弹”,刻画曲调优美多变;下联两个“半入”则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琴声的效果。

  (二)人物身世

  音乐是表达感情的。《琵琶行》写音乐,意不在写音乐,而在写人。音乐是自己身世的倾诉。因此,琵琶女看似在弹奏音乐,实际上是在倾诉人生,她在慨叹自身的凄凉!也引起了诗人白居易感情的共鸣。从哪一句可以看出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现在有哪些话和这个句子的意思相*?(“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看来他们成了“知音”了)

  提问:白居易和琵琶女的身世有哪些相同呢?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

  都来自京都。“自言本是京城女”、“我从去年辞帝京”,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啊!

  2.才能超众。琵琶女是才女。从哪里看出来?齐读:“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琵琶女有年轻时的辉煌! 白居易也有出色的才能,(穿插简介白居易)白居易29岁中进士,32岁以“拔萃”登科,35岁复应制举,“十年之间,三登科第,名入众耳”。白居易“始得名于文章”,“童子解吟长恨曲,忽而能唱琵琶篇。”

  3.落泊失意。诗中有具体的描写。请一位女生读琵琶女落泊失意的诗句:第三节中“弟走从军阿姨死……梦啼妆泪红阑干”;请一位男生读诗人落泊失意的诗句:第四节中“我从去年辞帝京……呕哑嘲哳难为听。”注意读出失意凄凉的感情。

  诗人与琵琶女都有“天涯沦落”之恨,因此诗人唱出了自己的心声:“同是天涯沦落人”!这就是本诗的主题。诗人由琵琶女的身世而联想到自己的遭遇,引起了思想上的共鸣,抒发了自己被贬谪的悲苦心情。

  好,对这两个问题的探究就到这里结束。下面进行第三个步骤的学*自主欣赏。

  四、自主欣赏

  现在请同学们来欣赏一段琵琶乐曲,感受一下琵琶乐曲的美(播放琵琶乐曲录音),然后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低声吟诵诗中相应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播放琵琶女演奏的三个乐段的内容,学生低声吟咏诗中相应的内容)。

  欣赏古典诗歌主要是欣赏语言。学了这首诗,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些诗句?你为什么喜欢?现在请你任选其中一句诗自选角度写几句欣赏性的文字。要求:写3050字。(全班交流)

  五、联语写作

  白居易是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关心人民,“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因此,他调离九江不久,就有人在浔阳建亭纪念,九江人民对他有着深厚的情意,白居易祠中有这样一副对联:

  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上联是《琵琶行》诗意的浓缩。“枨触”是感触之意。下联写白居易离开九江时,九江人民对白居易的深厚情意。

  我们引读了两副对联,这两副对联对于我们学*课文都有帮助。现在我们来学一学写对联,要求同学们把你对这首诗的理解与感悟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出来。注意从诗的内容、手法、人物的命运和遭遇以及主题等方面去琢磨。老师也写了两副对联现在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同学们课后去写作,然后在班上交流。

  浔阳江上琵琶语, 枫叶荻花,半笼烟云半笼月;

  海角天涯沦落人。 离愁谪恨,一诉琵琶一诉诗。

  现在,请同学们把老师撰写的两副对联齐读一遍。下课。

  附:学生撰写的部分对联

  一曲琵琶语,

  几多迁谪情。(孙冰倩)

  凄凄琴声昭日月,

  冷冷江水寒人心。(顾丹梅)

  一曲琵琶肝肠断,

  两行涕泪青衫湿。(周莉)

  江水幽幽琵琶语,

  岸风瑟瑟诗人情。(王翔翔)

  大弦嘈嘈,诉说天下悲愤事;

  小弦切切,倾吐四海哀伤情。(胡冬玉)

  帝京一别,万种忧怨心头起;

  江州巧遇,一曲琵琶千古留。(葛伟杰)

  浔阳江头,倡女拨弦泣身世;

  冷月岸边,骚人吟诗诉谪情。(王锦龙)

  浔阳送友偶得一世知己,

  长安驱贤自毁万古江山。(葛伟杰)

  六、教学反思

  教完《琵琶行》这篇课文,我总的感受是,学生兴趣很浓,思维活跃,收到了应有的效果。反思这堂课的教学,我认为以下三点是我高度重视的。

  1.教学设计,选好角度。《琵琶行》是脍炙人口的传统名篇,过去教学很多是以教师讲解分析为主代替学生的感悟阅读,学生的学*非常被动。我教这一堂课,改变了教学的角度,选择了这样一个突破口:把本诗的欣赏与对联的学*结合起来。在这一课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两条教学线,一条线是文本的理解与欣赏,这是主线,其结构设计为“整体感知”“鉴赏探究”“自主欣赏”三个步骤;另一条线是对联的欣赏与创作,这是副线,其结构设计为“引读对联”“赏析对联”“创作对联”三个环节。这样设计,避免了教学的单一性,增强了教学的立体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兴趣,增强课堂的文化氛围。

  2.解读文本,突出重点。《琵琶行》这首诗值得欣赏的内容很多。我在处理教材、解读文本的时候,没有面面俱到,而是抓住诗中两个关键的地方,突出其重点。一是诗中的音乐描写,这是诗的主要艺术特色之所在,似乎形成这样一个规律,教《琵琶行》就必须讲音乐描写;一是琵琶女和诗人的身世,这涉及到诗的主题。叙事诗是通过人物的命运来反映现实的,而琵琶女的身世引起了诗人的强烈共鸣,诗人才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揭示出诗人和琵琶女的命运的共同点,才能够让学生进入诗的境界。在教学这两个重点内容的时候,我采取了欣赏与探究相结合的教法,在欣赏中探究,在探究中欣赏。欣赏中,我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审美的角度来欣赏诗的内容,进而提升语文学*的人文品位。我认为,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审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进而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这便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种追求。

  3.改变学*形式,促进主动学*。在课堂上,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学生是学*的主体,是学*的主人,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难啊!很多时候,老师一进课堂,就难于管住自己的“嘴”,就给忘了学生的活动。这堂课,我的出发点是力图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为了保证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学*的生动局面,我改变了以往教师讲解学生听的方式,在学*形式上,我设计为“诵读式感悟”、“探究式鉴赏”、“自主式赏析”和“独立式创作”,这样来促进学生自主学*和主动学*。“自主欣赏”这一板块的设计,我让学生充分交流,学生的赏析异彩纷呈,体现了个性化阅读的特点。这堂课还有一点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学生对学对联、写对联很感兴趣,尤其是他们在课下相互讨论、切磋,共同研究,体现了学生自主学*和自主探究的精神,从中也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才能。我认为,语文学*就是要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让学生在课下动起来,这就是我们语文老师所期待的一种学*状态。

  《琵琶行并序》教案 3

  【教学目标】

  1.欣赏对音乐的描写,品味诗歌的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具体内涵。

  2.培养学生运用想像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感悟美、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鉴赏音乐描写。

  2.引导学生结合琵琶女和白居易的经历遭遇,透过琵琶曲旋律的变化想像琵琶女和白居易。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文字描写,品析琵琶曲旋律的起伏变化。

  2.培养学生运用想像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方法】

  1.小组讨论法。将全班分为8个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感知,小组代表发言。

  2.点拨法。在关键处,教师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3.诵读法。学生集体读重点段落,在诵读中去感知。

  4.情感体验法。在教学中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在情感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欣赏、感悟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方面:做好课件,准备上课所用的教具。

  2.学生方面:

  (1)利用工具书,自己解决生字词。

  (2)通读全篇课文,熟悉故事,谈自己的感受,探讨自己感兴趣的句子。

  (3)上网查找白居易、琵琶行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自始至终,轻轻低放《长门怨》的琵琶曲,作为背景音乐。渲染气氛,进入情境。

  一、激趣导入

  (激趣引导,渲染课堂气氛,创设氛围,配置图画,让学生渐渐进入诗的意境,激发学*热情。)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迄今为止,已经穿越了《诗经》的河流,走过了几千年的光辉

  岁月。一提起唐代,人们想到的恐怕不是帝王将相,而是才子佳人。在唐代就有这么一位皇帝,也许他的名字早已被人们所淡忘,但他为一位诗人写的悼亡诗却永久地流传下来,他就是唐宣宗李忱。他写的这首诗是这样的: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已怆然。

  师问:

  1.诗中所写的这位诗人是谁呢?

  2.怎么知道的?(学生立足悼亡诗,不难答出白居易,出示:白居易头像。)

  师: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就修建了琵琶亭。(出示琵琶亭的投影)琵琶亭位于九江长江大桥的东侧,因白居易的《琵琶行》而得名的。琵琶亭是一座诗亭,是一个让古人流泪今人感慨的地方,站在亭阁上看尽千帆远影,聆听滔滔的江声,萧瑟凄凉涌上心头。琵琶亭永远记载了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浔阳江水也将这个美丽的故事流传下来。

  二、检查预*

  1.本首长诗记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读一篇文章,会产生知觉的.感受和体验。请各位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初读后的感受和体验。(小组讨论,代表回答。)

  师评:倾听了大家的心声,我也深深地被感动了,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千年前浔阳江头的那个夜晚,走进了琵琶女和白居易的心灵。的确,本文是一首真正的好诗,心底的歌。那今天我们师生要放开心灵去感悟,去评判,去表达,好吗?

  三、小组合作、探究

  1.让我们首先聚焦音乐描写,化身为诗人,走*琵琶女,用心灵去聆听,去感受美妙的音乐。

  (1)诵读第二段。

  ①集体诵读第二段。

  ②师指导朗读。(帮助学生确定诗文的感情基调,分辨重音,掌握节奏和速度。体验作品的意境、领略音乐的无穷魅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如急雨:形容乐曲之浊重沉响,节拍急促。应大声速读。

  如私语:形容乐曲之轻柔尖细,委婉缠绵。读时应轻缓低沉。

  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乐曲之错落有致,明快清脆。读时应轻快有力。

  间关莺语花底滑:形容乐曲之悠扬婉转,悦耳动听。读时应流畅。

  银瓶乍破水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潮部分应读出雄壮激昂。

  ③欣赏配乐朗读,要求大家闭目静听,把语言转化成我们头脑中的形象。

  ④请学生再读两遍,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用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

  (2)教师启发思考(多媒体投影):

  ①假如说琵琶女演奏的是一首江南小调,能否激起诗人内心的情感?

  ②长安对于诗人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听到京都声后能激起白居易如此强烈的愤懑?

  生回答,教师小结:

  ①江南小调所表达的是一种欢快的、流畅的感情。而这首琵琶曲所表达的是琵琶女晚年落泊的情感,这种心情正符合白居易当时的心情,二者产生了共鸣。

  ②《霓裳》、《六幺》是唐代的宫廷名曲,容易引起诗人对往日宫廷生活的回忆,刺激了他敏感的神经,拨动了它脆弱的心弦。

  (3)赏析音乐描写。

  师:琵琶女的弹奏让诗人将这种愤懑的情感释放出来,自己的感情之门也打开了,现在我们就欣赏有关音乐描写的千古绝唱。我相信大家对描写音乐的句子喜爱的程度决不相同,对你最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好吗?

  (欣赏音乐美,感悟语言,让学生大胆发言谈自己的理解。学生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这一教学过程,须由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致,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畅所欲言,品味本小组喜欢的句子,然后选代表发言,教师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并启发深化。出示部分多媒体课件供参考。)

  2.小组讨论乐曲的旋律。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四段精心剪辑准备的琵琶曲,让学生品判这四段琵琶曲分别属于旋律起伏的哪一阶段,并结合琵琶女和白居易的经历遭遇,想像琵琶女弹奏时的所思所想和白居易听到琵琶声时的所思所想,体味琵琶曲中渗透的缕缕情思。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给予必要的点拨。(播放四段乐曲)

  (让学生感悟音乐美,展开想像的翅膀,勾勒脑海中的画面,将声音转化为文字,小组内交流,小组代表展示本组的最高水*。)

  (1)第一曲是前奏曲。浔阳江边,瑟瑟秋风,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调弦定音中不

  经意流露了对往事的伤怀,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仿佛从沉寂中唤醒记忆,白居易听到此曲想到自己贬谪江州的境遇,也不禁心情低沉。

  (2)第二曲是欢快曲。琵琶女弹奏此曲时陷入了对昔日生活的回忆。当时她红极一时、色艺双全、艺压京城、艳盖群芳,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所以旋律清脆圆润,轻快舒缓。白居易听到此曲可能回忆当年**厚禄、才华横溢、名满朝野的骄傲。

  (3)第三曲是沉思曲。琵琶女“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回忆到这儿,琵琶女弹奏此曲时,怎不肝肠寸断?所以旋律变得艰涩凝滞。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白居易听到此曲则可能想起晚年因犯颜直谏贬江州的遭遇。

  (4)第四曲是悲愤曲。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独守空船,难以派遣幽怨,所以旋律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薄情的强烈控诉。白居易听到此曲则可能引起压抑在内心的对不公*现实和命运的抗争。

  (本环节理解“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情感是音乐的灵魂。琵琶声中渗透的两人哀怨愁苦的缕缕情思,虽然他们的身世不完全相同,但沦落天涯的命运却完全一样,体现全文的主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四、请大家用一句话,代教师为本节课做一个结束语

  (本节课师生配合默契,真正做到师生互动。开放的课堂中,让学生亲自感受学*语文的快乐,激发参与的兴趣。)

  学生纷纷谈本节课的收获、感受。

  教师顺势总结:一千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是音乐让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那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头的悠悠流水,瑟瑟的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那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如今,那哀婉的琵琶仍在回荡,回荡在历史的长廊,回荡在我们心间,那就让我们从中学会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做一位生活的有心人吧!

  五、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1.欣赏自己喜欢的一段音乐,用文字描写出来。文体不限,字数不限。(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能力,用文字描绘生动的图景)

  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也可以指同时代的人同病相怜,你有这样的经历吗?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下节课交流给大家。(在情感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琵琶行并序》教案 4

  1、了解琵琶女的的凉身世和诗人贬职失意的苦闷心情,琵琶女的飘零身世和诗人宦途潦倒,沟通了彼此的感情渠道,控诉了封建社会摧残人才的黑暗现实。

  2、赏析这首诗的音乐美、意境美。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绘音乐形象,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写作特点。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朗读背诵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引导学生从对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3、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写作背景

  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很尖锐,外族不断入侵,自安史之乱后,国内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朝廷宦官专权跋扈,藩镇割据作乱,统治阶级内部朋党之争日益加剧,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日渐衰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白居易早年避乱江南,接*人民,对政治的混乱,人民的疾苦深有感受。他为官有兼济天下之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白居易担任左拾遗(谏官),多次向唐宪宗上书,提出一系列改革时弊的措施,同时他又写了揭露黑暗政治,反映人民疾苦的《新乐府》、《秦中吟》等讽喻诗,结果触犯了掌握军政大权的豪门贵族,引起唐宪宗和一些权臣的恼恨。元和九年被改任太子左赞善大夫这一闲职。

  元和十年,*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杀了宰相武元衡,白居易认为这是重大国耻.激于义愤,他率先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但都被权贵们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又造谣诬蔑说,白居易的母亲因看花坠井而死,而白居易却作赏花诗,新井诗,有伤明教,于是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贬为江州司马(九品小官)。白居易获罪的真正原因主要是他写的针砭时弊的讽谕诗,正如他自己所说,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又愤慨。到江州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社会世态炎凉,他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这首诗是诗人贬职到江州的第二年(元和十一年)秋天写的,当时诗人45岁。

  《琵琶行》的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统称歌行体.它的特点是篇无定句,句无定字,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句法长短不一,富于变化。唐以后,歌行一般用五、七言古诗体裁。

  二、整体感知

  1、 听朗读录音,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贾(gǔ) 恬(tián) 谪(zhé) 思(sì) 霓裳(cháng)

  六幺(yāo) 嘈嘈(cáo) 间(jiān)关 虾(há)蟆(má)

  名属(zhǔ)教坊(fāng) 绡(xiāo) 钿(diàn) 篦(bì)

  呕(ōu)哑(yā)嘲(zhāo)哳(zhā)

  2、学生默读全诗,然后用一句话概括名段内容。

  第一段写浔阳江头夜送客;第二段写江心聆听琵琶曲;第三段写江心自诉身世苦;第四段写同病相怜感慨多;第五段写重闻琵琶青衫湿。

  三、讲析小序

  1、请学生朗读小序。

  2、请学生口译小序,教师提示注意以下词句。

  左迁:贬官降职。古代以右为尊,以左为卑,所以把贬官降职叫左迁.

  明年:第二年。

  铮铮然有京都声:音调清脆动听,有京都流行乐曲的声调。铮铮,金属相击声,这里形容弦声清脆。

  倡女:倡通娼.这里指歌妓。

  命酒:吩咐摆酒*。命,动词,叫,吩咐,命令。酒,名词用作动词,摆酒*。

  憔悴:脸色黄瘦。

  转徙:不断转换地方,迁移居处。

  恬然自安:心境*静,自觉安适。恬然,*静坦荡地。

  斯人:这个人,指琵琶女。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这天晚上才感觉到有被贬的不愉快的意味。谪,降职外调。

  因为长句:就写了一首长诗。因,连词,于是,就。为,动词,写,作。长句,指七言诗。

  凡六百一十六言:共计六百一十六个字。凡,共计。言,字。

  命曰:命,动词,取名,叫它。

  3、请学生概述小序的内容及作用。

  明确: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和作者的心情。

  小序的作用:说明了写这首长诗的原因和命名,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4、小序和诗歌哪些段落分别照应?

  明确: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和第1自然段照应。问其人,……转徙于江湖间和第2、3自然段照应。予出官二年,……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和第4自然段照应。

  5、小序中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对此,你有何看法?

  明确:恬然自安者,是话中有话,实际是说遭受贬谪的苦闷始终萦绕心头,一直无法自安,而迁谪意当然也不是是夕才感受到的。这两句反话,既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抑郁愤慨之情,也是强调这次与琵琶女偶然相遇的事件给他的感受之深,是扣住同是天涯沦落人来说的。

  四、赏析诗歌第1段。

  1、学生朗读第1段,教师提示下面词句。

  浔阳江: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面的一段长江,因临*浔阳,故古称浔阳江。

  主人下马客在船:这一句是互文,意思是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登上船。

  2、作为叙事诗的开头,这一段都写了什么内容?这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用诗句中的一个字概括这一段所渲染的气氛特点。

  明确:这一段是全诗的引子,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引了了琵琶声。

  头两句写江头送客,正当秋夜,枫叶如丹,荻花飘白,风声瑟瑟,这就烘托了一种惆怅惜别的悲凉气氛。

  中间四句写船中饯别,举酒欲饮无管弦为琵琶女的出场埋下伏笔,并和后文浔阳地僻无音乐照应。在无管弦的寂寞中饮酒,自然醉不成欢酒喝得虽多,却不成欢,言外之意是心情郁闷,一个惨字不但渲染出气氛的特点,而且含蓄地吐露了诗人的悲抑心情。而船外则是江面茫茫,月影沉壁。诗人的离情别绪,有如荒江冷月。这些景物描写不仅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而且也为琵琶女的出场创造了环境气氛。

  最后两句用忽闻造成语气的强烈转折,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用水上传来的琵琶声打破了寂寞、郁闷和凄清。用主人忘归客不发突出琵琶声的艺术魅力,感情由悲抑转为惊喜。

  这种气氛可用诗中的一个惨字加以概括。

  五、作业背诵第1自然段。

  

  《琵琶行并序》教案 5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自主学*,合作探究,感受诗歌的魅力。

  2、品味诗歌意像,感受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3、通过人物形象分析,理解诗人天涯沦落、愤愤不*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解读诗歌的形象和语言,提高鉴赏水*。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音乐是一种无形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它不像蓝天白云、飞禽走兽、山峰河流那样可视可感。如何才能把这难以捉摸的音乐用文字表现出来呢?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是描写音乐的典范,自唐以来历咏不衰。今天,我们就一起聆听这美妙的音乐。

  2、写作背景

  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很尖锐,外族不断入侵,自安史之乱后,国内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朝廷宦官专权跋扈,藩镇割据作乱,统治阶级内部朋党之争日益加剧,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日渐衰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白居易早年避乱江南,接*人民,对政治的混乱,人民的疾苦深有感受。他为官有”兼济天下”之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白居易担任左拾遗(谏官),多次向唐宪宗上书,提出一系列改革时弊的措施,同时他又写了揭露黑暗政治,反映人民疾苦的《新乐府》、《秦中吟》等讽喻诗,结果触犯了掌握军政大权的豪门贵族,引起唐宪宗和一些权臣的恼恨。元和九年被改任太子左赞善大夫这一闲职。

  3、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由于叙事与感情的结合,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叙事诗又一新的高峰,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歌唱《琵琶行》。”时至今日,千百年过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4、题目解说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5、层次结构

  第1段:浔阳江边闻琵琶。

  第2段:江心聆听琵琶曲。

  第3段:江中自诉身世苦。

  第4段:同病相怜感慨多。

  第5段:重闻琵琶青衫湿。

  6、全文分析

  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

  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

  2、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共同点?

  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

  3、“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①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京倡商妇怨

  ②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

  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

  京官谪官恨

  4、“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音乐(琵琶声)。

  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

  枫叶四弦秋,枨(chéng,触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句(gōu,勾)留江上别离情。

  四、布置作业

  1、完成新学案题目;

  2、欣赏李娜的《青藏高原》,然后用一段生动形象的文字描绘其音乐的特点或你听歌时的感受;

  在一种*和安详中荡漾开了的是一朵红莲,一朵像鲜血一样的红莲。那是原始生命最纯朴的呐喊,那是襁褓中的婴孩对乳汁的渴望,对母亲的深情呼唤。像一股直冲天际的气旋,撕破了云层。陡然一转,又仿佛是万千流星陨落,带着有刺的棱角,循环往复地冲击着心脏,冲击着生命每一处神经最敏感的末梢。那音乐燃烧着你的周身,沸腾着你的血液,冲荡着你的神经,你挣脱不了它从心底的火山喷射,只可与它同渡雪域高原。

  3、背诵全文。

  《琵琶行并序》教案 6

  一.教学目标:

  1、学*音乐艺术的描写技巧,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领悟力和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描摹音乐的片段,历来被誉为古典诗歌里描写音乐的绝唱。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描摹音乐,状无形如在眼前,为学生学*描写音乐提供了最好的借鉴。引导学生体会描摹的妙处,领略品评作者形象化的表现手法,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本课的难点与重点。

  解决方法:

  1、通过观看电影剪辑帮助理解,增强感性认识。

  2、列出思考题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结合《音乐欣赏》课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谈谈欣赏一些乐曲的感受,启发学生学*的兴趣。重点阅读琵琶音乐声调由低到高再到低的抑扬疾徐变化的过程,领略品评作者形象化的表现手法,体味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新课:

  (幻灯片1)(课前反复播放在《彩云追月》、《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我们现在听到的这几首曲子是在《音乐欣赏》课上欣赏过的,大家能说出它的曲子吗?

  学生们能说一说自己听了以后的感受吗?

  在音乐欣赏课上,我们学*怎么样欣赏音乐,在语文课上,我们则学*怎样把自己的这些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位唐朝诗人是怎么样描写音乐的。

  (二)介绍背景。(幻灯片2“浔阳江头”)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被贬江州时,一个秋天的夜晚,浔阳江上,懈逅一位因年长色衰,流落江湖的京城歌女。那女子一曲饱藏忧怨的琵琶曲,引得诗人泪湿衣襟,发出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三)思考题1:

  (幻灯片3:“思考题一”)在课前预*的基础上,读课文,请同学们找出诗歌中描写音乐的诗句。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问:“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这些是不是描写音乐的呢?

  “转轴拨弦三两声”、“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是写琵琶女弹奏的姿态;“初为《霓裳》后《六幺》”写弹奏的内容;“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是写听者的感受,这些是不是为写音乐服务的呢?

  这一段的最后一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一句表面看是写景,我们能不能把它也归入描写音乐的句子呢?

  请同学们齐读正面描写音乐的这一段。思考一个问题:

  打出幻灯片:作者是怎样实现对音乐的描写的?用到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比喻。

  (四)(幻灯片:思考题二)。

  这些比喻句本体都是音乐,喻体分别是什么?通过比喻它们分别描摹出了音乐的哪些特征?

  1、(幻灯片:答案):

  比喻 特征

  如急雨 粗重急骤

  如私语 轻微委婉

  大珠小珠落玉盘 连续、重音与轻音交错、清脆

  鸟语花底 音调宛转、流畅、轻快

  泉流冰下 音调尖细、阴塞、压抑、

  冰泉冷涩 音停顿、清冷、凝滞

  银瓶乍破 激越奔涌

  铁骑突出 高亢雄壮

  如裂帛 短促急迫 戛然而止

  2、小结(点击):九个比喻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急雨的声音,私语的声音,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音,等等,这些,都是什么呢?都是声音。那么,琵琶弹奏的是不是也是声音呢?

  所以,这些比喻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声喻声,用大家熟悉的、类似的声音作比喻,写出了音乐的五彩缤纷。和疾徐抑扬的变化,使人有亲耳聆听之感。

  3、朗读(幻灯片:朗读片断):看录像剪辑。

  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诵这一段描写音乐的文字。

  (五)扩展(幻灯片):

  音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艺术,如何把抽象的音乐用形象地表达出来呢?最普遍采用的手法是比喻。比喻是描摹音乐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善于用比喻,能使我们领略音乐的无穷魅力。你还能说出一些描写音乐的文字吗?

  在我们这个单元课后背育篇目中,就有一篇《李凭箜篌引》,就有关于音乐的描写。《明湖居听书》一文中,也有关于黑妞和白妞两个艺人唱腔的描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去读一读。这里给大家带来的是一段关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描写:

  1、欣赏:(幻灯片)点击播放音乐同时打出文字

  开始,寂静无声的短暂的空白。像洁白的稿纸开头的几行空格,像沉重的大幕拉开之际的一息,像月明之夜推开临湖画窗之时的一瞬,静静的,静静的……

  仿佛从遥远的天际传来几声叮咚,几声鸣啭,随之,一个悠长徐缓的声音出现了,像舒卷的轻纱,像幽咽的泉流,像春蚕倾吐着缠绵不尽的丝丝缕缕……

  2、比较:(幻灯片)同时列出两段文字描写

  请同学发言,谈谈这两段音乐描写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这两段描写音乐的片断,《琵琶行》中的音乐片断描写写出了弹者和听者的感情。我们仿佛能感受到听者和弹者中存在着某种共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

  引导学生答出:因为诗人和琵琶女有相似的遭遇。

  (六)思考题三:

  (幻灯片)诗人因为琵琶女的身世想到了自己的遭遇,因此产生了心灵的震撼。到底琵琶女的身世和诗人的遭遇有怎么样的相似之处呢?(研读诗歌的第三、四段作答)

  答案:(幻灯片)两人有相同点:

  琵琶女 白居易

  本是京城女 我从去年辞帝京 来自京城

  名属教坊第一部 才能横溢大诗人 出色才能 同是天涯沦落

  商妇京口守空船 嫡居卧病浔阳城

  (七)归纳。

  本诗有两个独特之处,千百年来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读者。

  1、是诗篇把琵琶女的身世同自己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相互映衬,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使人们产生了心灵的震颤。琵琶女的身世就仿佛是作者感情渲泻的一个突破口。在文学史上许多优秀的篇章都会用到这一种抒情模式。如《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片断。

  花本是没有生命的,可是黛玉为什么会想到要埋葬它呢?因为黛玉觉得自己和花会有相似的遭遇。所以对花产生了同情。

  2、是对音乐的描摹,更是出神入化,势入江潮雪涌。本来声音稍纵即逝,不易捕捉,更不易描写到位,白居易却能以生花妙笔,调动想象力,多方比喻,使人们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八)作业:结合音乐欣赏课上欣赏过的音乐以及今天学到的知识,写一篇听后感。

  字数:三百字左右。

  《琵琶行并序》教案 7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

  2.思想教育目标:了解李白的放达;

  3.能力培养目标:结合诗歌内容讲解诵读要求。

  教学重点:诵读。

  教学难点:诵读要求。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导语设计:

  提起李白,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床前明月光”了,那里有真挚的感情,有清丽的词句,但我们也许只感到它的优美,并不觉得有什么出奇,因为同样意境的语句,在其他人的诗里同样可以读到。再后来,读的诗越来越多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纶送我情”、“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体浓”… …也许从这里我们开始惊诧于他才思的绮丽,那些打破常规而有无比妥帖的形容譬喻,他是如何想出来的?他的字里行间,果然带有一股飘忽飞逸的神仙气息。大家还记不记得高二时我们学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哪有通篇记述梦境的?人间哪有这般的山水?而李白所用的哪里是人间的言语!他的句子没有任何格律的束缚,有的是《诗经》似的端雅,有的是《山鬼》的激越。他逸兴递飞,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气;他神飞八极,自由驰骋,像原野的奔马。在他的诗里,在他的梦里,李白抖去了一切凡世的尘土,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穿碧落下黄泉,他的神思在世界的每一度时空毫无拘束地**。今天让我们再次追随诗仙,一起神游《蜀道难》。

  二、解题

  1、简介文体知识:

  本诗是一首七言乐府诗。乐府诗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就属于后者。

  2、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对这首诗的创作曾有一些附会史事的说法,如以为它是讽刺唐玄宗避安史乱入蜀的,如课文注释①等,几乎没有定论,同学们若有兴趣,可以自己去考证。但有一点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此诗作于天宝初年,这时正是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前夕,诗人在表面繁荣的背后,仿佛已经预感到潜伏着的社会危机,深感于人生道路的艰难。

  3、课题简析: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乐府解题》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

  三、研*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诵读课文,消灭生字词等障碍。

  ①学生自由诵读,标出读不准的字词、读不顺的句子。

  ②对照注释第二次诵读,相互讨论质疑,教师巡回答疑。

  ③放录音或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听出节奏,把握感情基调。

  (2)内容与形式的**。

  学生进一步朗读,勾画过渡性的语句,理清思路,完成课后练*二。

  这首诗以“蜀道难”的“难”为核心,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隐忧微愁。

  2、具体研*,突出重难点。

  (1)按照诗人的思路和所写的情景,全诗大致可分为几个层次?

  明确: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开头到“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为第一层。这是从历史上秦蜀阻塞的角度,极写蜀道隔绝之久与开辟之难。

  “上有六龙会日之高标”到“使人听此凋朱颜”为第二层,从现实山势高危的角度,极写蜀道度越之难。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它重复出现三次各有什么作用?

  这首诗以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始终,已经显示了它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这三叹其实也蕴含在诗人的具体描写和抒情直白中。例如“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这是叹蜀道之高,因为黄鹤之飞至高,猿猱动作最灵,二者皆不得过,人又何能翻越?再如“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这是叹蜀道之险,用劝游者的口吻写出,意味尤为深长。又如“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如麻”,这是叹蜀中战祸之烈,又与开头的“噫吁巇,危乎高哉“一句照应,显得意味深长。主旨句的第三次出现结束了全诗,将“蜀道难”的内容概括无余,使读者兴无穷之叹。

  由此可知,主旨句的反复出现,不仅在诗的结构上起着统摄、钩连、总括的作用,而且对全诗的咏叹基调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3)诗人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明确: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了历史上的不可逾越之险阻。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出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凤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4)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明确:在风光变幻,险象丛生的惊险氛围中,最后写到了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30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目的在于劝人引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如麻”,这既像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凶煞的双关语句,为诗篇增添了深厚的意蕴、现实的内涵。

  3、欣赏品味。分析诗歌艺术特色:

  (1)善用反复:

  文中三次反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每出现一次就给读者带拉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

  (2)丰富而神奇的想象:

  文中所想象的蜀地与其山峦、山路的情形使人觉得怵目惊心,毛骨悚然,大有见蜀山而回转之意。

  (3)夸张到极至的技巧:(学生寻找出诗歌中的夸张语句,谈出感受)

  (4)多样的诗歌意境:

  为了表达主观感受与目的的需要,诗歌中构织不同的意境:高峻、宏伟、神奇、凄清、恐怖等各种意境均有描绘,而这些意境又统统表现一个“难”字。

  (5) 神秘的传说:

  “五丁开山”“太阳神回车”“子规哀啼”等传说的出现,使全诗笼罩一种神秘气氛,也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出了一个“难”字。

  4、赏析诗句:

  (1)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

  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2)“蜀道难”这样一个难以表述的事物,李白为什么描绘得如此动人?

  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他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像、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像,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让我们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

  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这一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他运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等参差错落,长短不齐的句式,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韵脚也不断变化,适合表现自由不羁的气魄,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这对他表现丰富奇特的想像和笑傲现实的浪漫主义精神也起到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

  5、课堂训练。

  (1)阅读课文,经自由讨论,完成课后练*三。

  (2)背诵这首诗。

  6、 课堂小结:

  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他袭用乐府古诗,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琵琶行并序》教案 8

  教学目标:

  1、了解琵琶女的的凉身世和诗人贬职失意的苦闷心情,琵琶女的飘零身世和诗人宦途潦倒,沟通了彼此的感情渠道,控诉了封建社会摧残人才的黑暗现实。

  2、赏析这首诗的音乐美、意境美。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绘音乐形象,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写作特点。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朗读背诵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引导学生从对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3、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写作背景

  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很尖锐,外族不断入侵,自安史之乱后,国内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朝廷宦官专权跋扈,藩镇割据作乱,统治阶级内部朋党之争日益加剧,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日渐衰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白居易早年避乱江南,接*人民,对政治的混乱,人民的疾苦深有感受。他为官有“兼济天下”之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白居易担任左拾遗(谏官),多次向唐宪宗上书,提出一系列改革时弊的措施,同时他又写了揭露黑暗政治,反映人民疾苦的《新乐府》、《秦中吟》等讽喻诗,结果触犯了掌握军政大权的豪门贵族,引起唐宪宗和一些权臣的恼恨。元和九年被改任太子左赞善大夫这一闲职。

  元和十年,*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杀了宰相武元衡,向中央**示,白居易认为这是重大“国耻”。激于义愤,他率先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但都被权贵们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又造谣诬蔑说,白居易的母亲因看花坠井而死,而白居易却作赏花诗,新井诗,“有伤明教”,于是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贬为江州司马(九品小官)。白居易获罪的真正原因主要是他写的针砭时弊的讽谕诗,正如他自己所说,“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

  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又愤慨。到江州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社会世态炎凉,他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这首诗是诗人贬职到江州的第二年(元和十一年)秋天写的,当时诗人45岁。

  《琵琶行》的“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统称“歌行体”。它的特点是“篇无定句,句无定字”,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句法长短不一,富于变化。唐以后,歌行一般用五、七言古诗体裁。

  二、整体感知

  1、 听朗读录音,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贾(gǔ) 恬(tián) 谪(zhé)

  2、学生默读全诗,然后用一句话概括名段内容。

  第一段写浔阳江头夜送客;第二段写江心聆听琵琶曲;第三段写江心自诉身世苦;第四段写同病相怜感慨多;第五段写重闻琵琶青衫湿。

  三、讲析小序

  1、请学生朗读小序。

  2、请学生口译小序,教师提示注意以下词句。

  左迁:贬官降职。古代以右为尊,以左为卑,所以把贬官降职叫“左迁”。

  明年:第二年。

  铮铮然有京都声:音调清脆动听,有京都流行乐曲的声调。铮铮,金属相击声,这里形容弦声清脆。

  倡女:“倡”通“娼”。这里指歌妓。

  命酒:吩咐摆酒*。命,动词,叫,吩咐,命令。酒,名词用作动词,摆酒*。

  憔悴:脸色黄瘦。

  转徙:不断转换地方,迁移居处。

  恬然自安:心境*静,自觉安适。恬然,*静坦荡地。

  斯人:这个人,指琵琶女。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这天晚上才感觉到有被贬的不愉快的意味。谪,降职外调。

  因为长句:就写了一首长诗。因,连词,于是,就。为,动词,写,作。长句,指七言诗。

  凡六百一十六言:共计六百一十六个字。凡,共计。言,字。

  命曰:命,动词,取名,叫它。

  3、请学生概述小序的内容及作用。

  明确: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和作者的心情。

  小序的作用:说明了写这首长诗的原因和命名,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4、小序和诗歌哪些段落分别照应?

  明确:“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和第1自然段照应。“问其人,……转徙于江湖间”和第2、3自然段照应。“予出官二年,……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和第4自然段照应。

  5、小序中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对此,你有何看法?

  明确:“恬然自安”者,是话中有话,实际是说遭受贬谪的苦闷始终萦绕心头,一直无法自安,而“迁谪意”当然也不是“是夕”才感受到的。这两句反话,既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抑郁愤慨之情,也是强调这次与琵琶女偶然相遇的事件给他的感受之深,是扣住“同是天涯沦落人”来说的。

  四、赏析诗歌第1段。

  1、学生朗读第1段,教师提示下面词句。

  浔阳江: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面的一段长江,因临*浔阳,故古称浔阳江。

  主人下马客在船:这一句是互文,意思是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登上船。

  2、作为叙事诗的开头,这一段都写了什么内容?这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用诗句中的一个字概括这一段所渲染的气氛特点。

  明确:这一段是全诗的引子,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引了了琵琶声。

  头两句写江头送客,正当秋夜,枫叶如丹,荻花飘白,风声瑟瑟,这就烘托了一种惆怅惜别的悲凉气氛。

  中间四句写船中饯别,“举酒欲饮无管弦”为琵琶女的出场埋下伏笔,并和后文“浔阳地僻无音乐”照应。在无管弦的寂寞中饮酒,自然“醉不成欢”酒喝得虽多,却不成欢,言外之意是心情郁闷,一个“惨”字不但渲染出气氛的特点,而且含蓄地吐露了诗人的悲抑心情。而船外则是江面茫茫,月影沉壁。诗人的离情别绪,有如荒江冷月。这些景物描写不仅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而且也为琵琶女的出场创造了环境气氛。

  最后两句用“忽闻”造成语气的强烈转折,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用水上传来的琵琶声打破了寂寞、郁闷和凄清。用“主人忘归客不发”突出琵琶声的艺术魅力,感情由悲抑转为惊喜。

  这种气氛可用诗中的一个“惨”字加以概括。

  五、作业

  背诵第1自然段。

  第2课时

  一、赏析诗歌第2段。

  1、“寻声暗问弹者谁”一句中的“暗”字,有人把这个字解释为“偷偷地”、“私下里”,表明诗人因自己的身份不便公开、直接问。把这种解释与课本中的解释比较一下,哪个更准确生动?

  明确:前者的解释与语境不合。诗人“暗问弹者谁”说明他并不知道弹琵琶的是歌妓,所以不存在顾虑自己为官的身份问题,后来知道是歌妓,诗人也没有因自己的身份顾虑什么,相反,对歌妓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和尊重。把“暗”解释为“轻声”准确生动,因为琵琶声太动人了,致使“主人忘归客不发”,在冷寂凄清的氛围中,琵琶声越发显得凄楚动人。“轻声”问才能表现出诗人被乐声所吸引而不忍去打断琵琶的弹奏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琵琶女弹奏的高超技艺。

  2、“琵琶声停欲语迟”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几句反映了琵琶女怎样的心理情态?一般的都认为是表现了她的“羞涩”,你以为如何?

  明确:一个红极一时的歌女年长色衰之后,嫁作商人妇,又遭到重利薄情商人的抛弃,面对这世态的炎凉,她有满腹的哀怨和苦衷。她弹奏琵琶不是招徕顾客,而是借琵琶抒发自己哀怨的心曲。这一系列不同寻常的举止情状,表现了她不愿随便重新抛头露面的心理,暗示出她有着不同寻常的生活经历和艺术才能。

  3、琵琶女本不愿抛头露面,可为什么最后还是出来了?请从诗句中找出答案。

  明确:由于诗人“寻声暗问弹者谁”,又“移船相*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又“千呼万唤”,琵琶女深感盛情难却,却之不恭。诗中用了“寻”“问”“移”“邀”“添”“回”“开宴”这一连串的动词,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听到琵琶声后所激起的惊喜心情和邀见琵琶女的急切心情。在沦落天涯的不幸际遇中,觅得知音,这对于琵琶女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慰藉和鼓舞。诗人的举动表示了他对琵琶女应有的尊重和礼貌,这是以艺会友,决不同于一般文人墨客狎妓,征歌点曲。所以琵琶女终于摆脱了重重顾虑,登上了诗人所在的船头。然而毕竟是陌生人,不免有些拘谨,也许还夹杂着一点儿羞涩,故而“犹抱琵琶半遮面”。

  4、从“转轴拨弦三两声”起以下24句是写弹奏琵琶的全过程,这是全诗描写的重点,也是全诗写得最精彩的地方。这部分都写了些什么内容?请归纳概括一下。

  明确:前8句中主要写了弹奏者的动作和弹奏者(也包括诗人)的心理,中间14句集中描绘琵琶乐声,其中也融进了诗人的感受。最后两句写周围的环境,烘托弹奏的效果。

  5、反复诵读这24句,你能否感受到诗人在描绘琵琶声乐时是围绕一个什么字来写的吗?

  明确:注意诗人表达感受的语句,可知是紧紧围绕一个“情”字来描绘的。“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是演奏前的调弦试音,却已使听者感到了一种动人的情韵,可见琵琶女身手不凡,造诣颇深。“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不得志”,这是概括地总写一笔,依然扣住“情”字,“弦弦”“声声”“似诉”“说尽”,充分显示出乐曲的表现力,乐声是如此哀怨低沉。一开始就把琵琶声音与人物的感情交融在一起了。

  6、“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两句表现了琵琶女怎样的神态?

  明确:这两句既传神地写出了琵琶女从容自若的神态,挥洒自如的风度,又表现了她沉稳端庄的性情,还写出了她精湛娴熟的技巧,诗句凝炼而含义广博。高超的演奏是琵琶女感情、心灵、性情的表现,而知音者的聆听叹赏表现他对乐声的深刻感知和透彻理解,也反映了聆听者的感情、心灵、性格和艺术修养。

  7、诗人用了哪些比喻描写琵琶的声音?

  明确:

  比 喻 琵 琶 声

  明

  喻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四弦一声如裂帛 粗重急骤

  细轻委婉

  强音收束

  暗

  喻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轻脆圆润

  宛转流利

  阻塞不畅

  低沉停滞

  突然爆发

  激越雄壮

  8、请学生归纳乐声旋律的变化情况。

  明确:乐声由舒缓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雄壮激越--强音收束。从这个变化中,我们再结合琵琶女的不幸身世,似乎可以感受到琵琶女思绪的起伏变化,似乎听到了她在诉说不幸的*生和心中无限的幽愁暗恨。

  9、在乐曲终了之后,诗人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结尾,这两句作用如何?

  明确:诗人没有直接写听者的热烈反响以说明琵琶女技艺非凡和乐声的感人至深,否则过于直白就不含蓄,不含蓄也就显不出深沉了。用“东船西舫悄无言”的寂静无声,反衬“有声”的音乐效果,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了。人们无声地沉浸、陶醉在艺术的享受之中,那深深打动人的乐声仿佛缭绕迂回耳际,不由得使诗人想到了自己浩茫的心事,引起情绪上的波澜。在这片刻的沉寂中,只见一轮迷蒙的冷月荡漾在江心的微波之中,它提醒诗人从乐声中回到现实中来。这句景物描写点染烘托了浓重的氛围,与复杂的乐声融为一体,共同表现了琵琶女与诗人息息相通的复杂情感,是那么的忧愤、哀怨凄楚、苍凉,给整个音乐形象补足了画龙点睛之笔。

  10、试比较《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与《明湖居听书》对王小玉歌声的描写。

  明确:①二者都用比喻手法来描绘音乐,各有特色:《琵琶行》主要是以声喻声,用人们熟悉的.声音作比,把琵琶的乐声旋律描绘得变化多彩多姿,淋漓尽致,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明湖居听书》主要是以形喻声,把登泰山的体验移到对高亢唱腔的欣赏上,使人领略唱腔一叠高似一叠,每叠唱腔都有与众不同的新奇境界。写唱腔的陡然低落,用一条飞蛇游走于崇山峻岭之间来作比,给人印象深刻。

  ②二者都写了听后的感触。不过《琵琶行》写得凝炼、含蓄、更耐人回味;而《明湖居听书》则把自己的感受全盘托出,缺少《琵琶行》那动人的神韵。

  ③二者在描写音乐时都用了烘托手法。《琵琶行》的高明这处是融情于景,景中生情,创造了深邃的诗的意境。例如“惟见江心秋月白”,烘托了苍凉幽寂的氛围,一扫琵琶的急响繁音,令人转眼之间回到了现实世界:还是那“枫叶荻花秋瑟瑟”的秋夜,还是那“别时茫茫江浸月”的秋江,只是浸在江心的秋月已升到中天,把月的清辉洒向人间,令人有所思,有所待。此刻,诗人也许在痛惜自己在孤独中度过良辰美景,思念着亲人,慨叹自己不幸的遭遇……而琵琶女也许会想到“秋月春风等闲度”的过去,想到“绕船月明江水寒”的今宵,正为自己的沦落天涯悲伤不已……《明湖居听书》侧面烘托较为直白、缺乏那种诗的意蕴和情味。

  相同点:

  ①描写的过程基本相同(起始--舒徐流畅;发展--起伏跌宕;间歇--悄无声息;高潮--激烈高亢;结束--戛然而止)。

  ②写声时都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

  ③都运用了比喻、摹声等修辞手法。两者的不同点:《琵琶行》写音乐,意不在写音乐而在写人,在慨叹琵琶女身世的凄凉和抒发自己的不满。《明湖居听书》只为极力形容唱腔的美妙而无弦之音。

  《琵琶行并序》教案 9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的身世及领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2、理解把握课文的内容。

  3、领会用各种比喻描摹音乐变化的手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课文的内容和领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2、领会用各种比喻描摹音乐变化的手法。

  难点:理解描摹音乐变化的手法及表达的内容。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诵读、点拨、讨论等方式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了解琵琶女的身世和诗人的处境,进一步理解他们产生共鸣的原因,

  2、诵读课文,了解诗歌内容,初步感受诗歌感情基调。

  〈二〉教学过程

  1、听诵读录音,了解课文梗概。(用一句话概括)

  2、诵读全文,初步感受作者抒发的情感。

  3、了解琵琶女的身世

  (1)找出写琵琶女身世的句子(①序言部分第3句,②正文第三段2—11句);

  (2)诵读相关句子,理解一些文言词语意思,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琵琶女的身世。

  4、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

  (1)找出写诗人当时处境的句子(①序言部分第1句,②正文第四段3—8句);(2)诵读相关句子,结合课文注解③,再作一些关于作者身世的补充。

  5、两人的遭遇有什么相同之处?用原文诗句概括。(“同是天涯沦落人”)

  解释“沦落”含义,并结合以上(1)、(2)点进一步理解两人“沦落”的具体表现:

  琵琶女:年轻貌美、技艺高超、欢笑作乐——年老色衰、冷落飘零;(怨)

  作者:京城**、高朋满座、诗酒流连——谪居卧病,凄凉落魄。(恨)

  为下一步理解两人能产生共鸣作铺垫。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理解描摹音乐变化的手法及表达的内容;

  2、领悟琵琶女通过音乐变化流露的情感变化。

  〈二〉教学过程

  1、提问:诗中几次写到琵琶女的演奏?

  明确:诗人三次写到琵琶女的演奏。第一次暗写,琵琶女没有出场,略写;第二次明写,琵琶女出场,应诗人邀请而演奏,详写;第三次是明写,略写。

  2、赏析琵琶女的第一次演奏

  (1)学生自由朗读诗的第一段。

  (2)提问、思考:

  ①描写景物句子的特点及作用:萧瑟,渲染气氛,烘托心情。

  ②“主人忘归客不发”,为什么?(琵琶声的情调触发了主客的心情)

  (3)学生诵诵第一段,体味其中作者的感情。

  3、赏析琵琶女第二次演奏的情景

  (1)学生齐声朗读课文的第二段

  (2)学生思考: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明确: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写琵琶女演奏之前调弦,娴熟、传情,并进入状态。

  第二阶段(“弦弦掩抑声声思……说尽心中无限事”)概写琵琶女演奏,写出了琵琶女的技艺的娴熟以及怨怨恨之情。

  第三阶段(“轻拢慢捻抹复桃……四弦一声如裂帛”)具写琵琶女演奏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幺》的情景。

  (3)鉴赏诗人表现乐曲情调的的手法

  ①找出琵琶女演凑的句子,并说说演凑的内容。

  ②在演凑之前,诗人先写琵琶女调弦的动作和神情,有何作用?

  ③具体找出描慕声音和比喻两种表现手法,说说有何作用,并诵读相应句子。

  ④说说琵琶女演奏中流露的情感变化。

  (4)末句“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有什么作用?

  明确:侧面烘托,说明周围船上的人们都沉浸余音的境界中。

  (5)学生诵诵第二段,进一步领会琵琶女的感情变化。

  4、赏析琵琶女的第三次演奏

  (1)学生默读5段。

  (2)作者写琵琶女第一、三次演奏的方法同第二次有什么不同?

  明确:第二次作者用比喻、摹声等修辞手法从正面写音乐的艺术境界。第一、三次作者从侧面写音乐的艺术效果。

  5、讨论:

  (1)两人产生共鸣的原因:

  ①琵琶声优美动人;

  ②遭遇相似,心灵触动。

  (2)琵琶女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三〉总结本文写作特色

  (1)结构严谨。全诗以人物为线索,歌女的身世是明线,诗人的感受是暗线,明线从现象反映主题,暗线则从本质上揭示主题。一明一暗,一虚一实,明暗相衬,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2)善于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

  〈四〉作业

  学生诵读第二段,进一步领会描摹音乐变化的手法以及蕴含的情感。

  〈五〉板书设计

  琵琶行(并序)

  琵琶女白居易

  京倡京官

  商妇谪官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韦首建

  《琵琶行并序》教案 10

  教学目标:

  1、了解琵琶女的的凉身世和诗人贬职失意的苦闷心情,琵琶女的飘零身世和诗人宦途潦倒,沟通了彼此的感情渠道,控诉了封建社会摧残人才的黑暗现实。

  2、赏析这首诗的音乐美、意境美。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绘音乐形象,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写作特点。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朗读背诵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引导学生从对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3、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写作背景

  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很尖锐,外族不断入侵,自安史之乱后,国内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朝廷宦官专权跋扈,藩镇割据作乱,统治阶级内部朋党之争日益加剧,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日渐衰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白居易早年避乱江南,接*人民,对政治的混乱,人民的疾苦深有感受。他为官有兼济天下之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白居易担任左拾遗(谏官),多次向唐宪宗上书,提出一系列改革时弊的措施,同时他又写了揭露黑暗政治,反映人民疾苦的《新乐府》、《秦中吟》等讽喻诗,结果触犯了掌握军政大权的豪门贵族,引起唐宪宗和一些权臣的恼恨。元和九年被改任太子左赞善大夫这一闲职。

  元和十年,*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杀了宰相武元衡,白居易认为这是重大国耻.激于义愤,他率先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但都被权贵们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又造谣诬蔑说,白居易的母亲因看花坠井而死,而白居易却作赏花诗,新井诗,有伤明教,于是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贬为江州司马(九品小官)。白居易获罪的真正原因主要是他写的针砭时弊的讽谕诗,正如他自己所说,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又愤慨。到江州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社会世态炎凉,他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这首诗是诗人贬职到江州的第二年(元和十一年)秋天写的,当时诗人45岁。

  《琵琶行》的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统称歌行体.它的特点是篇无定句,句无定字,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句法长短不一,富于变化。唐以后,歌行一般用五、七言古诗体裁。

  二、整体感知

  1、 听朗读录音,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贾(gǔ) 恬(tián) 谪(zhé) 思(sì) 霓裳(cháng)

  六幺(yāo) 嘈嘈(cáo) 间(jiān)关 虾(há)蟆(má)

  名属(zhǔ)教坊(fāng) 绡(xiāo) 钿(diàn) 篦(bì)

  呕(ōu)哑(yā)嘲(zhāo)哳(zhā)

  2、学生默读全诗,然后用一句话概括名段内容。

  第一段写浔阳江头夜送客;第二段写江心聆听琵琶曲;第三段写江心自诉身世苦;第四段写同病相怜感慨多;第五段写重闻琵琶青衫湿。

  三、讲析小序

  1、请学生朗读小序。

  2、请学生口译小序,教师提示注意以下词句。

  左迁:贬官降职。古代以右为尊,以左为卑,所以把贬官降职叫左迁.

  明年:第二年。

  铮铮然有京都声:音调清脆动听,有京都流行乐曲的声调。铮铮,金属相击声,这里形容弦声清脆。

  倡女:倡通娼.这里指歌妓。

  命酒:吩咐摆酒*。命,动词,叫,吩咐,命令。酒,名词用作动词,摆酒*。

  憔悴:脸色黄瘦。

  转徙:不断转换地方,迁移居处。

  恬然自安:心境*静,自觉安适。恬然,*静坦荡地。

  斯人:这个人,指琵琶女。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这天晚上才感觉到有被贬的不愉快的意味。谪,降职外调。

  因为长句:就写了一首长诗。因,连词,于是,就。为,动词,写,作。长句,指七言诗。

  凡六百一十六言:共计六百一十六个字。凡,共计。言,字。

  命曰:命,动词,取名,叫它。

  3、请学生概述小序的内容及作用。

  明确: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和作者的心情。

  小序的作用:说明了写这首长诗的原因和命名,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4、小序和诗歌哪些段落分别照应?

  明确: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和第1自然段照应。问其人,……转徙于江湖间和第2、3自然段照应。予出官二年,……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和第4自然段照应。

  5、小序中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对此,你有何看法?

  明确:恬然自安者,是话中有话,实际是说遭受贬谪的苦闷始终萦绕心头,一直无法自安,而迁谪意当然也不是是夕才感受到的。这两句反话,既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抑郁愤慨之情,也是强调这次与琵琶女偶然相遇的事件给他的感受之深,是扣住同是天涯沦落人来说的。

  四、赏析诗歌第1段。

  1、学生朗读第1段,教师提示下面词句。

  浔阳江: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面的一段长江,因临*浔阳,故古称浔阳江。

  主人下马客在船:这一句是互文,意思是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登上船。

  2、作为叙事诗的开头,这一段都写了什么内容?这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用诗句中的一个字概括这一段所渲染的气氛特点。

  明确:这一段是全诗的引子,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引了了琵琶声。

  头两句写江头送客,正当秋夜,枫叶如丹,荻花飘白,风声瑟瑟,这就烘托了一种惆怅惜别的悲凉气氛。

  中间四句写船中饯别,举酒欲饮无管弦为琵琶女的出场埋下伏笔,并和后文浔阳地僻无音乐照应。在无管弦的寂寞中饮酒,自然醉不成欢酒喝得虽多,却不成欢,言外之意是心情郁闷,一个惨字不但渲染出气氛的特点,而且含蓄地吐露了诗人的悲抑心情。而船外则是江面茫茫,月影沉壁。诗人的离情别绪,有如荒江冷月。这些景物描写不仅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而且也为琵琶女的出场创造了环境气氛。

  最后两句用忽闻造成语气的强烈转折,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用水上传来的琵琶声打破了寂寞、郁闷和凄清。用主人忘归客不发突出琵琶声的艺术魅力,感情由悲抑转为惊喜。

  这种气氛可用诗中的一个惨字加以概括。

  五、作业背诵第1自然段。

  第2课时

  一、赏析诗歌第2段。

  1、寻声暗问弹者谁一句中的暗字,有人把这个字解释为偷偷地、私下里,表明诗人因自己的身份不便公开、直接问。把这种解释与课本中的解释比较一下,哪个更准确生动?

  明确:前者的解释与语境不合。诗人暗问弹者谁说明他并不知道弹琵琶的是歌妓,所以不存在顾虑自己为官的身份问题,后来知道是歌妓,诗人也没有因自己的身份顾虑什么,相反,对歌妓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和尊重。把暗解释为轻声准确生动,因为琵琶声太动人了,致使主人忘归客不发,在冷寂凄清的氛围中,琵琶声越发显得凄楚动人。轻声问才能表现出诗人被乐声所吸引而不忍去打断琵琶的弹奏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琵琶女弹奏的高超技艺。

  2、琵琶声停欲语迟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几句反映了琵琶女怎样的心理情态?一般的都认为是表现了她的羞涩,你以为如何?

  明确:一个红极一时的歌女年长色衰之后,嫁作商人妇,又遭到重利薄情商人的抛弃,面对这世态的炎凉,她有满腹的哀怨和苦衷。她弹奏琵琶不是招徕顾客,而是借琵琶抒发自己哀怨的心曲。这一系列不同寻常的举止情状,表现了她不愿随便重新抛头露面的心理,暗示出她有着不同寻常的生活经历和艺术才能。

  3、琵琶女本不愿抛头露面,可为什么最后还是出来了?请从诗句中找出答案。

  明确:由于诗人寻声暗问弹者谁,又移船相*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又千呼万唤,琵琶女深感盛情难却,却之不恭。诗中用了寻问移邀添回开宴这一连串的动词,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听到琵琶声后所激起的惊喜心情和邀见琵琶女的急切心情。在沦落天涯的不幸际遇中,觅得知音,这对于琵琶女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慰藉和鼓舞。诗人的举动表示了他对琵琶女应有的尊重和礼貌,这是以艺会友,决不同于一般文人墨客狎妓,征歌点曲。所以琵琶女终于摆脱了重重顾虑,登上了诗人所在的船头。然而毕竟是陌生人,不免有些拘谨,也许还夹杂着一点儿羞涩,故而犹抱琵琶半遮面. 4、从转轴拨弦三两声起以下24句是写弹奏琵琶的全过程,这是全诗描写的重点,也是全诗写得最精彩的地方。这部分都写了些什么内容?请归纳概括一下。

  明确:前8句中主要写了弹奏者的动作和弹奏者(也包括诗人)的心理,中间14句集中描绘琵琶乐声,其中也融进了诗人的感受。最后两句写周围的环境,烘托弹奏的效果。

  5、反复诵读这24句,你能否感受到诗人在描绘琵琶声乐时是围绕一个什么字来写的吗?

  明确:注意诗人表达感受的语句,可知是紧紧围绕一个情字来描绘的。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是演奏前的调弦试音,却已使听者感到了一种动人的情韵,可见琵琶女身手不凡,造诣颇深。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不得志,这是概括地总写一笔,依然扣住情字,弦弦声声似诉说尽,充分显示出乐曲的表现力,乐声是如此哀怨低沉。一开始就把琵琶声音与人物的感情交融在一起了。

  6、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两句表现了琵琶女怎样的神态?

  明确:这两句既传神地写出了琵琶女从容自若的神态,挥洒自如的风度,又表现了她沉稳端庄的性情,还写出了她精湛娴熟的技巧,诗句凝炼而含义广博。高超的演奏是琵琶女感情、心灵、性情的表现,而知音者的聆听叹赏表现他对乐声的深刻感知和透彻理解,也反映了聆听者的感情、心灵、性格和艺术修养。

  7、诗人用了哪些比喻描写琵琶的声音?

  明确:比喻琵琶声

  明喻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四弦一声如裂帛

  粗重急骤

  细轻委婉

  强音收束

  暗喻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轻脆圆润

  宛转流利

  阻塞不畅

  低沉停滞

  突然爆发

  激越雄壮

  8、请学生归纳乐声旋律的变化情况。

  明确:乐声由舒缓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雄壮激越——强音收束。从这个变化中,我们再结合琵琶女的不幸身世,似乎可以感受到琵琶女思绪的起伏变化,似乎听到了她在诉说不幸的*生和心中无限的幽愁暗恨。

  9、在乐曲终了之后,诗人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结尾,这两句作用如何?

  明确:诗人没有直接写听者的热烈反响以说明琵琶女技艺非凡和乐声的感人至深,否则过于直白就不含蓄,不含蓄也就显不出深沉了。用东船西舫悄无言的寂静无声,反衬有声的音乐效果,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了。人们无声地沉浸、陶醉在艺术的享受之中,那深深打动人的乐声仿佛缭绕迂回耳际,不由得使诗人想到了自己浩茫的心事,引起情绪上的波澜。在这片刻的沉寂中,只见一轮迷蒙的冷月荡漾在江心的微波之中,它提醒诗人从乐声中回到现实中来。这句景物描写点染烘托了浓重的氛围,与复杂的乐声融为一体,共同表现了琵琶女与诗人息息相通的复杂情感,是那么的忧愤、哀怨凄楚、苍凉,给整个音乐形象补足了画龙点睛之笔。

  原文: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尽事。

  轻拢慢拈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客。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弟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空守船,绕船明月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湓江地低湿,黄庐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译文:

  元和十年,我被贬到九江当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个夜晚,到湓浦口送一个朋友,听见船中有人弹琵琶,那声音,铮铮纵纵,很有京城里的韵味。问那个人,才知道她原来是长安歌伎,曾经跟曹、穆两位名师学弹琵琶,年纪渐大,姿色衰退,只好给一个商人当老婆。我便吩咐摆酒,让她畅快地弹几只曲子。她弹奏完毕,十分忧伤。叙述了年轻时侯的欢乐情景;可是如今呢,飘零憔悴,在江湖中间辗转流离!我从京城里贬出来,已有两年,心情*静,安于现状。听了她的话,这天晚上,才感觉到被贬谪的味道,因而作了这首长诗送给她,共计六百一十二字(实际上全诗是六百一十六字),叫做《琵琶行》。

  晚间在浔阳江边送别友人,枫叶荻花,在秋风里沙沙抖动。主人下了马,走进友人的船中,拿起酒想喝,却没有音乐助兴。闷闷地喝醉了,凄凄惨惨地将要分别,将分别的时候,茫茫的江水里沉浸着明月。忽然听见水面上飘来琵琶的声音。主人忘记了回去,客人也不肯起身。

  跟着声音悄悄地询问是什么人在弹琵琶,琵琶声停止了,想说话却迟迟地没有说话。 移*船只,请那个人相见。添酒、挑灯,又摆上酒宴。再三呼唤,她才肯走出船舱,还抱着琵琶,遮住半边脸庞。拧转轴子,拨动了两三下丝弦,还没有弹成曲调,已经充满了情感。每一弦都在叹息,每一声都在沉思,好象在诉说不得意的身世,低着眉随着手继续地弹啊,弹,说尽那无限伤心的事件。轻轻地拢,慢慢地捻、又抹又挑,开头弹的是《霓裳》,后来弹的是《六么》,粗弦嘈嘈,好象是急风骤雨,细弦切切,好象是儿女私语。嘈嘈切切,错杂成一片,大珠小珠,落满了玉盘。花底的黄莺间间关关──叫得多么流利,冰下的泉水幽幽咽咽──流得多么艰难!流水冻结了,也冻结了琵琶的弦于,弦子冻结了,声音也暂时停止。另外流露出一种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愁恨,这时候没有声音,却比有声音的更激动人心。突然爆破一只银瓶,水浆奔进,骤然杀出一队铁骑,刀枪轰鸣。曲子弹完了,收回拨子从弦索中间划过,四根弦发出同一个声音,好象撕裂绸帛。东边西边的船舫里都静悄悄没人说话,只看见一轮秋月在江心里闪耀银波。

  疑疑吞吞地放下拨子又插到弦中,整理好衣裳,站起来显得十分肃敬。她诉说:本来是京城里的姑娘,家住在虾蟆陵附*。十三岁就学会了弹琵琶的技艺,名字登记在教坊的第一部里。弹罢曲于,曾赢得曲师的赞扬,妆梳起来,常引起秋娘的妒嫉。五陵少年,争先恐后地赠送礼品,一只曲子,换来无数匹吴绫蜀锦。打拍子敲碎了钿头云篦,吃美酒泼脏了血色罗裙。今年欢笑啊,明年欢笑,轻轻地度过了多少个秋夜春天;兄弟从了军,阿姨辞别了人世,无情的时光,夺去了美艳的红颜。门前的车马,越来越稀,嫁了个商人,跟他到这里。商人只看重利,哪在乎别离,上个月又到浮梁,去买茶做生意。留下我在江口,独守这空荡荡的船仓,绕船的月光白得象霜,江水也那么寒凉。深夜里忽然梦见少年时代的往事,满脸泪水,哭醒来更加悲伤。……

  我听了琵琶声已经叹息,又听了这番话更加歔欷。同样是失意人流落在远方,碰在一起啊,从前不认识那又何妨!我自从去年辞别了京城,贬官在浔阳,一直卧病。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哪有音乐,一年到头,也听不见管弦奏鸣。居住在湓江附*,低洼潮湿,院子周围,尽长些黄芦苦竹。早上晚间,在这儿听见的都是什么?除了杜鹃的哀鸣,就只有猿猴的悲哭。春江花晨和秋季的月夜,拿出酒来,却往往自酌自饮。难道说没有山歌?也没有村笛?呕哑嘲哳,那声音也实在难听!今晚上听了你用琵琶弹奏的乐曲,象听了天上的仙乐,耳朵也顿时清明。不要告辞,请坐下再弹一只曲子,我替你谱写歌词,题目就叫作《琵琶行》。

  听了我的话长久地站立,又坐下拨弦索,拨得更急。凄凄切切,不象刚才的声音,满座的听众,都忍不住哭泣。这当中哪一个哭得最悲酸?江州司马的眼泪啊,湿透了青衫!


高二语文教案琵琶行(精选5篇)(扩展6)

——琵琶行说课稿实用5篇

  琵琶行说课稿 1

  我说课的内容是《琵琶行》。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程序、板书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琵琶行》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第二单元第三课,本单元阅读教学,要求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境,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注意在朗读中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注意结合诗人的创作背景来解读诗歌。

  《琵琶行》是白居易创作于被贬之后的一首歌行体长篇叙事诗。诗中琵琶女幽怨的琴声和不幸的身世深深的打动了诗人,激起了诗人情感的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千古绝唱”,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

  (二)教学目标

  本着“促进学生发展”的新课程教育观,围绕三个维度,结合课程目标、教材特点、学生实际三个因素,力求易于操作、易于检测,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三维目标

  A、知识与能力:了解创作背景;把握故事情节;品味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

  B、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明确创作背景,把握故事情节;通过诵读课文来感知课文; 通过讨论点拨法、移情入境法体会情感内涵 。

  C、情感与态度:感受诗作体现的人性美。

  2、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主旨句的内涵。

  二、说教法

  依据新课程“教师是学*共同体中的首*”这一教师观,强调三个对话: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运用如下教学法:

  指导自学法、引导点拨法、讨论谈话法、教学相长法

  三、说学法(1)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浅显字句的疏通,基本可以独立完成;他们已有了一定的人生经历,具有强烈的探求欲和敏锐的感悟能力。

  (2)学法

  学法的改变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与核心。依据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本着在必修课“阅读与鉴赏”方面“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新课标理念,学法设计如下:

  自主学*法、讨论探究法、合作学*法、入境移情法

  四、说程序

  (一)、导入。

  我以“知音”这个典故导入。俞伯牙和钟子期因音乐而成为知心朋友,白居易和琵琶女也是因为音乐而情意相通。

  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以故事导入,会吸引其注意力,使学生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愉悦地航行,而且,典故的内涵与全文的主旨一脉相承,在学*之前,做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明确目标。

  教学应有效。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所以我首先出示学*目标,这样使学生学*时做到有的放矢,学*后可以自我衡量、自我检测。

  (三)、读小序。

  让学生自读小序,带着两个任务:

  1、借助注释,自问自答,质疑解难,疏通文字。

  2、请学生谈谈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之所以这样设计,第一,要通过这个环节,夯实文言基础,我觉得课程改革绝不是削弱或不要知识,学生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扎实的知识基础之上,忽视基础,学生发展“更上一层楼”的理想,就会成为空中楼阁。第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从被动到主动的学*意识,使他们能够利用现有资源,独立解决问题。第三,以小序为切入点,以一点而带全篇,牵一发而动全身。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以小序为点,可全部拎起。如学生在谈“自己从中读出了什么时”,一定会有人谈到创作背景和故事梗概方面的内容,当谈到创作背景,教师可顺势引导完成“了解背景”这一任务,当谈到“故事梗概”,教师可顺势进入下一教学环节——把握正文展开情节。这样,使后续环节的呈现,水到渠成,回黄转绿,教学思路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四)、读正文。

  师生共同诵读之后,请学生合作学*,各用一句话,概括五段情节。

  这是对课文的整体感和,也是理解主旨的基础。学会合作,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

  (五)、理解主旨。

  1、找出主旨句。

  2、赏析“同是天涯沦落人”一句。教师质疑:白居易与琵琶女二人“同”在何处?学生诵读相关段落,发言。

  3、赏析“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引导学生移情入境,深入体会白居易的“泪”包含的情感内涵。

  4、深化:师点拨,这种感受仅仅是白居易一个人的吗?学生发言。

  5、联系生活,师问: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体验和感受?

  理解主旨句是本课的重点兼难点,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办法,遵循由内容到内涵的认识规律,先把握内容,赏析第一句,再挖掘情感内涵,赏析第二句。之后,努力开掘学生的思维深度,于无疑处设疑:这两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在学生众说纷纭之际,教师指出一个思考角度——这种感受仅仅是白居易一个人的吗?在学生思维“幽咽泉流冰下难”时,教师适时点拨,由此使学生顿悟,明白这两句所具有的普遍性。新课程明确规定,要以“在生活中学*”为教学观,要加强生活与知识的融通整合,联系生活,用活教材,所以最后引导学生回归生活。

  (六)、小结及布置课后作业。

  以知音的主题作结。教师表达读后感悟,请学生完成课后练笔。

  这样设计,既与导入内容呼应,全课首尾圆合,浑然一体;又高度概括人类情感的共通性,强化了重点、难点;同时布置练笔,以教师的创作激发学生的创作,做到“课有尽而意无穷”。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

  琵琶行

  琵琶女 白居易

  才貌双绝 昔 才高位显

  年长色衰 今 被贬放逐

  同 是 天 涯 沦 落 人

  相 逢 何 必 曾 相 识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眼睛,我的板书即抓住主旨句这个“诗眼”,这个重点兼难点,体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外在形式上,具有艺术性,“琵琶女”相关的内容用红色,“白居易”相关的内容用绿色,赏心悦目。在呈现方式上,师生合力完成,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观整个教学设计,就出发点而言,我力求让学生言其声、表其悟、抒其情、获其得。尽管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但在新课程下,在课改之途中,我会一直“上下求索”!

  琵琶行说课稿 2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语文组*号考生。

  下面我将谈一谈我对课文《琵琶行》(并序)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琵琶行》(并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风格多样的唐代诗歌,可以通过文章领略古人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本篇课文是一首抒情性、叙事性都很强的诗歌,语言形象生动,抒情真挚细腻。作者着力描写了琵琶女精湛的演奏技艺,并把音乐与琵琶女的身世、作者坎坷的仕途生活融合在了一起,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营造了无尽的愁思、悲凉的氛围。

  二、说学情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我所面对的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理解课文内容已不是难题。但文中用文字来描写音乐的方法学生们很少见到,理解起来也较为困难,因此我会着重带领学生们赏析并学*描写音乐的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初步学*以文字表现音乐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中的意境以及作者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确立了教学目标,我的重难点也就显而易见了。我把学*诗人对音乐的多角度、多手法、多层次的高超写作技巧作为本次教学的重点,而体会文中的意境以及作者的情感。则是本次教学的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慧说过:“差的教师只会奉送真理,好的教师则教给学生如何发现真理。”在指导学生的学*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获取新知识,我会采用设置情景的方法。首先在大屏幕上播放歌曲《高山流水》,并这样导入:音乐是人类最富于灵性的创造,它通过七个音符对称与非对称的排列,奏出或悲愤激越或轻柔缠绵的乐曲,以表现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抒发人们内心的情感,因此音乐与同为抒写人生体验的诗歌并被称为艺术的最高境界。现在我们听到的这首名曲是“高山流水”,这里面的故事,千百年来为世人所传颂。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夫,是音乐将他们联系了起来,于是世上便流传着知音的佳话。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又是音乐让他们共同演绎了一首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那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白居易遭贬谪之后,巧遇琵琶女,因同病相怜而信笔写来的经典乐府《琵琶行》(并序)。这样的导入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们在情境中对音乐产生期待,提起探究课文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做好铺垫。

  (二)初步感知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加强诵读*惯的培养,对领悟作者感情,品味文章语言,增强文章语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伊始,我会先在大屏幕上展示作者及课文的背景介绍,帮助学生们进行初步的.了解。之后在大屏幕上播放诗歌的朗诵音频,解决断句问题并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了解课文内容,最后共同总结出每一段的内容,即第一段,写送客闻琵琶之声;第二段,步入诗的主体部分,写与琵琶女相见及听她演奏的情形;第三段,叙写琵琶女的身世;第四段,写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最后一段,写琵琶女繁管急弦、凄切哀婉的演奏,写全场的人听乐而动容,写诗人泪洒青衫,无限伤感。之所以这么设计这一环节,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有利于之后的研读。

  (三)深入研读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与学的过程就是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些问题可能是不被了解的现象,可能是前后认知的矛盾,还可能是需要挑战的困境。为此,在这一环节,我设置了几个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问题。首先我会询问同学们,文中有一段描写音乐描写的非常生动,找出来并大声的朗读此段。学生不难找出是第二自然段,紧接着我会带领学生们着重的分析。让他们小组合作找一找作者在描写音乐时用到的修辞手法,用词的特点以及曲调的变化。在小组讨论后找小组代表进行回答并总结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用词多样如“嘈嘈、切切、凝绝”等,把音乐由舒缓流畅到逐渐沉咽到间歇停顿再到雄壮激越最后强音收束写的淋漓尽致,似身临其境同作者一起听着乐曲。在乐曲终了之后,诗人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结尾,我会让同学们试着说一说这两句的作用,进而体会作者这是以静衬动的写法。用“东船西舫悄无言”的寂静无声,反衬“有声”的音乐效果,人们无声地沉浸、陶醉在艺术的享受之中,那深深打动人的乐声仿佛缭绕迂回耳际,不由得使诗人想到了自己浩茫的心事,引起情绪上的波澜。这句景物描写点染烘托了浓重的氛围,与复杂的乐声融为一体。这么设计这一环节,有利于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中进行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能力。

  (四)巩固提高

  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巩固提高环节我会让学生们说一说学完这一段的感想,引导他们找到琵琶女与诗人息息相通的复杂情感,是那么的忧愤哀怨、凄楚苍凉。那么至此我的教学重难点也得以突破。

  (五)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我会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内容。

  课后作业是教与学的交汇点,是与课堂学*内容的对话。我希望通过作业的布置,强化学生对本文的理解,能够实现知识的迁移。

  基于此,我会留这样的作业:尝试用文字描写音乐的方法写一段自己喜欢的音乐。

  琵琶行说课稿 3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琵琶行并序》,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A.教材简析

  《琵琶行(并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第三册第二单元的二篇讲读课文。本单元学*的是唐代诗歌,共七首诗。《琵琶行(并序)》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长篇叙事诗,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喝”。诗歌主题鲜明、人物形象生动,抒情真切细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

  B.教学目标

  《全日制普通高中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而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的积累,已具备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更为强烈,这为阅读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的因素。

  根据教学大纲和单元教学要求,结合本课特点和学生情况,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 知识目标:了解文学常识;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品味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感知作者把音乐描写与听者、演奏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写作特点。

  2. 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用比喻、通感、烘托的写法来描写音乐;培养学生诗歌、音乐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学生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新社会的感情;引导学生领会诗人情操里体现出的人性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C.教学重点难点

  高二学生,对中国沧桑历史的实际体验有所欠缺,不容易理解封建社会推残人才的黑暗现实,因此,我把体会主旨句的内涵、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本文成功之处是通过听者的感受来描写音乐,而音乐很难描摩,因此我把鉴赏音乐作为教学的难点。

  D.课时安排:本文是一篇讲读课文,我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突破教学重点。

  第二课时:主要突破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

  新课标改革的目的之一在于变学生机械接受灌输的学*状态为主动探究式学*。一思一得,诗歌的理解感悟最终还是要靠学生自己,所以本课堂教学主要还是着重于设计问题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如何让学生理解诗人出色的音乐描写和 “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伤,既是重点解决的问题。 根据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原理,我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从《高山流水》的琵琶声中感受琵琶音乐,播放诗歌朗诵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播放音图并茂的歌曲让学生模仿写作等方式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加深理解诗文。因此我将具体采用以下教学法:朗读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活动法、 视听结合法等。

  四.说学法

  根据叶希波夫的“自主型学*方法”理论,比较探究式学*的方式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比较分析的思维*惯。所以,我将采用比较探究式学*

  五.说教学*过程方法。

  (一)营造氛围,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新课导入得法,就能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我课前先给学生播放《高山流水》的曲子,进入音乐欣赏的氛围。然后在音乐的背景中我开始讲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继而引出话题:被贬浔阳的白居易在落魄失意时也偶遇一位知音,并深深地被知音精湛的技艺所折服,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概叹。著名的《琵琶行(并序)》由此写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这篇诗文。

  (二)介绍文学常识和写作背景

  课前我要求学生查找关于作者的资料,拿到课堂中进行交流,而后我补充强调:“行”的诗体、作者的作品(前期:《秦中吟》《新乐府》讽喻诗;后期:《长恨歌》《琵琶行》感伤诗)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三)整体感知,把握感情基调。

  向学生展示多媒体动画配乐朗读,通过音乐的熏陶、声情并茂的朗读、形象逼真画面的感染,把学生带到了白居易《琵琶行》的氛围之中,让学生体会到诗中沉郁悲凉的感情基调。这就为学生鉴赏诗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解读身世遭遇,突破教学重点

  1. 诱导点拨,领悟主旨

  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本文塑造了琵琶女和诗人两个人物形象,文中用哪句话将这两个人物形象连接在一起的?学生很容易找出诗文中的主旨句。继而向学生提出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诗人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样的哀叹?到底诗人与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以这个问题来让学生体会主旨句的内涵。为了完成这个学*任务,我设计了一个对联题,引用诗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作为上联,要求学生根据琵琶女与诗人的共同点填写下联。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进行点拨,最后让学生展示答案。点拨时我抓住诗人、琵琶女前后生活变化来引导:(1)都由京都漂泊沦落到浔阳,下联:异地相逢泪涟涟;(2)都有由荣至衰的凄凉落寞之感,下联:共怀世间愁郁情;(3)在这人生际遇中,他们一个赋诗,一个吟曲,都是由感而发。下联:吟曲赋诗总关情;(4)音乐把他们的曲与文联系起来,下联是:共奏人间悲凉曲。

  在点拨的过程中,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理解烘托、对比的表现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力。

  体会了主旨句的内涵,琵琶女被玩弄、被侮辱的歌妓形象已跃然纸上,于是我让学生总结其形象。

  2. 体会作者的人性美,认识黑暗的社会现实

  我设计两个问题:身为仕途阶级的诗人,把自己的命运同下层社会妇女的命运联系起来,体现诗人怎样的品格?(敢于冲破封建门第观念,同情下层人民的进步思想)具有高尚情操、才华横溢的诗人在官场上难觅知音、受排挤,从而暴露出什么问题?(统治阶级不容贤良、排斥异己、压抑人才)从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人性美和对黑暗社会的认识。进而要求学生谈谈生活在新社会中的感触,激发学生热爱新社会的感情。

  (五)品味音乐,突破教学情意

  1.品读诗中意

  首先让学生找出集中描写音乐的段落(第二段)来齐声朗读。接着请学生找出该段中自己最能读出诗人感情的句子进行示范朗读。同学们就在你读我评的互相交流中完成诵读指导任务,而且也进一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

  在这基础上,我让学生欣赏两个经典画面:“荻花瑟瑟”与“千呼万唤始出来,犹如琵琶半遮面”,渲染氛围。再播放富有“婉转流畅——沉咽稳重——间歇顿挫——激越高昂“的旋律变化特点的几段琵琶曲,请一位同学伴着琵琶曲朗诵该段。其他同学闭目倾听,进一步感受音乐、诗文、感情融为一体的特点。

  2. 解读乐中情

  在上面朗读训练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根据听后感受,分组讨论以下问题:音乐的描写中体现了怎样的旋律变化?在这个变化的旋律中又饱含琵琶女、诗人怎样的情绪变化?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培养同学们的发散性思维、想象联想能力。相信同学们倾听了富有旋律变化的琵琶曲的伴读下完成第一个问题并不困难。而假如学生能用熟悉的乐曲或场面来再现诗中音乐的旋律变化,那么体会诗人、琵琶女那种“喜悦——忧愁暗恨——高亢激越的情绪变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就突破了教学难点。

  3. 把握音乐的描写技巧

  对于这一点,我是这样引导的:诗人用怎样的艺术手法来表现音乐之美?这问题并不难,也许学生会很快找出用比喻、叠词的手法来对音乐进行正面描写,而用“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这环境来对音乐作侧面烘托。此外,诗中“间关莺语花底滑“这一句还采用了通感的修辞,这点学生可能不易把握,我将让学生回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采用通感的修辞的两个句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和“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以此来启发、引导学生。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正是在相同的境遇中,在琵琶曲的感染下,诗人找到了知音,发出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写下了这篇优美感人的《琵琶行》。

  (七)扩展提升(作业)

  1. 请同学们鉴赏《李凭箜篌引》中音乐描写的技巧。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2.请同学们重听一曲《高山流水》,然后用形象的语言加以描绘200字左右。

  琵琶行说课稿 4

  一. 说教材

  A.教材简析

  《琵琶行(并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学*的是唐代诗歌,共七首诗。《琵琶行(并序)》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长篇叙事诗,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喝”。诗歌主题鲜明、人物形象生动,抒情真切细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

  B.教学目标

  《全日制普通高中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而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根据教学大纲和单元教学要求,结合本课特点,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 知识目标:了解文学常识;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品味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感知作者把音乐描写与听者、演奏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写作特点。

  2. 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用比喻、通感、烘托的写法来描写音乐;培养学生诗歌、音乐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学生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新社会的感情;引导学生领会诗人情操里体现出的人性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C.教学重点难点

  高一学生,对中国沧桑历史的实际体验有所欠缺,不容易理解封建社会推残人才的黑暗现实,因此,我把体会主旨句的内涵、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本文成功之处是通过听者的感受来描写音乐,而音乐很难描摩,因此我把鉴赏音乐作为教学的难点。

  D.课时安排:本文是一篇讲读课文,我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突破教学重点。

  第二课时:主要突破教学难点。

  二、说学生

  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的积累,已具备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更为强烈,这为阅读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的因素。

  三.说教法

  根据学生的水*特点,我觉得学生对文意的疏通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布置他们课前预*,进而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如:左迁、明年、因为、凡、言等。课堂中,为了指导学生领会主旨句的内涵和感受音乐与语文、情感融为一体的特点,结合课件,我将采用激趣法、情境教学法、诵读法、问导法和讨论点拔法。

  四.说学法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上述教法的指导下,我引导学生通过听、读、思、议、写的学*方法来完成学*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 营造氛围,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新课导入得法,就能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我课前先给学生播放《高山流水》的曲子,进入音乐欣赏的氛围。然后在音乐的背景中我开始讲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继而引出话题:被贬浔阳的白居易在落魄失意时也偶遇一位知音,并深深地被知音精湛的技艺所折服,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概叹。著名的《琵琶行(并序)》由此写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这篇诗文。

  (二)介绍文学常识和写作背景

  课前我要求学生查找关于作者的资料,拿到课堂中进行交流,而后我补充强调:“行”的诗体、作者的作品(前期:《秦中吟》《新乐府》讽喻诗;后期:《长恨歌》《琵琶行》感伤诗)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三)整体感知,把握感情基调。

  向学生展示多媒体动画配乐朗读,通过音乐的熏陶、声情并茂的朗读、形象逼真画面的感染,把学生带到了白居易《琵琶行》的氛围之中,让学生体会到诗中沉郁悲凉的'感情基调。这就为学生鉴赏诗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解读身世遭遇,突破教学重点

  1. 诱导点拨,领悟主旨

  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本文塑造了琵琶女和诗人两个人物形象,文中用哪句话将这两个人物形象连接在一起的?学生很容易找出诗文中的主旨句。继而向学生提出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诗人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样的哀叹?到底诗人与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以这个问题来让学生体会主旨句的内涵。为了完成这个学*任务,我设计了一个对联题,引用诗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作为上联,要求学生根据琵琶女与诗人的共同点填写下联。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进行点拨,最后让学生展示答案。点拨时我抓住诗人、琵琶女前后生活变化来引导:(1)都由京都漂泊沦落到浔阳,下联:异地相逢泪涟涟;(2)都有由荣至衰的凄凉落寞之感,下联:共怀世间愁郁情;(3)在这人生际遇中,他们一个赋诗,一个吟曲,都是由感而发。下联:吟曲赋诗总关情;(4)音乐把他们的曲与文联系起来,下联是:共奏人间悲凉曲。

  在点拨的过程中,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理解烘托、对比的表现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力。

  体会了主旨句的内涵,琵琶女被玩弄、被侮辱的歌妓形象已跃然纸上,于是我让学生总结其形象。

  2. 体会作者的人性美,认识黑暗的会现实

  我设计两个问题:身为仕徒阶级的诗人,把自己的命运同下层社会妇女的命运联系起来,体现诗人怎样的品格?(敢于冲破封建门第观念,同情下层人民的进步思想)具有高尚情操、才华横溢的诗人在官场上难觅知音、受排挤,从而暴露出什么问题?(统治阶级不容贤良、排斥异己、压抑人才)从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人性美和对黑暗社会的认识。进而要求学生谈谈生活在新社会中的感触,激发学生热爱新社会的感情。

  (五)品味音乐,突破教学情意

  1.品读诗中意

  首先让学生找出集中描写音乐的段落(第二段)来齐声朗读。接着请学生找出该段中自己最能读出诗人感情的句子进行示范朗读。同学们就在你读我评的互相交流中完成诵 读指导任务,而且也进一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

  在这基础上,我让学生欣赏两个经典画面:“荻花瑟瑟”与“千呼万唤始出来,犹如琵琶半遮面”,渲染氛围。再播放富有“婉转流畅——沉咽稳重——间歇顿挫——激越高昂“的旋律变化特点的几段琵琶曲,请一位同学伴着琵琶曲朗诵该段。其他同学闭目倾听,进一步感受音乐、诗文、感情融为一体的特点。

  2. 解读乐中情

  在上面朗读训练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根据听后感受,分组讨论以下问题:音乐的描写中体现了怎样的旋律变化?请你用熟悉的乐曲或某个场面的描写来再现;在这个变化的旋律中又饱含琵琶女、诗人怎样的情绪变化?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培养同学们的发散性思维、想象联想能力。相信同学们倾听了富有旋律变化的琵琶曲的伴读下完成第一个问题并不困难。而假如学生能用熟悉的乐曲或场面来再现诗中音乐的旋律变化,那么体会诗人、琵琶女那种“喜悦——忧愁暗恨——高亢激越的情绪变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就突破了教学难点。

  3. 把握音乐的描写技巧

  对于这一点,我是这样引导的:诗人用怎样的艺术手法来表现音乐之美?这问题并不难,也许学生会很快找出用比喻、叠词的手法来对音乐进行正面描写,而用“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这环境来对音乐作侧面烘托。此外,诗中“间关莺语花底滑“这一句还采用了通感的修辞,这点学生可能不易把握,我将让学生回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采用通感的修辞的两个句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和“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以此来启发、引导学生。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正是在相同的境遇中,在琵琶曲的感染下,诗人找到了知音,发出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写下了这篇优美感人的《琵琶行》。

  (七)扩展提升(作业)

  1. 请同学们鉴赏《李凭箜篌引》中音乐描写的技巧。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2.请同学们重听一曲《高山流水》,然后用形象的语言加以描绘200字左右。

  琵琶行说课稿 5

  一、教材学情

  《琵琶行并序》选自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三 篇课文,属于阅读鉴赏课,这个单元均是唐代诗歌,单元目标是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树立背景意识和审美情趣,把握好朗读和背诵,而本 篇《琵琶行》,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叙事长诗,同时它也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在整个单元,甚至整个高中学*阶段,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 篇课文是高一下学期的课文,此时高一的学生已经初具理性思维,也具有相关的文言文学*基础,所以字句的疏通上应该没有问题,可以结合注释在课前预*完成。但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一 篇融音乐、文学于一炉的抒情叙事诗是我重点思考的问题。

  二、教法学法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把学生原有的被动学*方式转变为独立、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热情参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此种理念,结合学生鉴赏诗歌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的基础上,没有掌握系统的诗词鉴赏方法的现实情形,我想以诵读法和合作探究法为主,让学生反复诵读和相互交流,才能弥补学生在鉴赏方面的缺乏和不足。

  基于以上几点,结合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本 篇课文计划用三课时讲授完成,具体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一、梳理文章思路,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感情。

  二、学*作者以文字表现音乐的 写作手法。

  三、反复诵读,体悟诗情。

  教学重难点:把握作者用文字描写音乐的手法。

  下面,我着重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俞伯牙钟子期的故事告诉我们,拥有知音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失去知音是多么痛苦的事情,而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渴望找到自己的知音,并且他还真的就找到了,可是拥有知音的他却依然眼泪婆娑,这又究竟为何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琵琶行》,去探个究竟。

   【设计思路 】“高山流水”的故事,学生学过,以学生所熟知的旧知识来引发新知识,契合学生心理,也符合学生阶段性认知规律,同时, 本文 思想所蕴含的“知音之遇”,学生通读文本是可以体会到的,这与学生课前的预*就不谋而合了,学生私下会为自己的预*成果,窃喜一番,并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对课堂的兴趣便愈加浓厚了。

  二、预*反馈。

   【设计思路 】此环节设置,主要检查学生对于课文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包括生字读音,重点字词含义,课文大意了解等等。目的在于:把握学生整体预*情况,为教师灵活展开课堂教学 提供 参考。

  三、简要介绍歌行体诗歌常识及小序的作用。

   【设计思路 】该部分,用简单的介绍让学生对文体有所了解,并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而对于小序的作用,可结合《孔雀东南飞》中小序的学*,举一反三,迁移把握。具体操作中,字词理解、大意疏通可以让学生来回答,教师来补充。以此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四、初步感知课文

  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也可用师生共读的方式进行。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再次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分析琵琶女一共弹奏了几次曲(三次),并以此为依据,梳理文章思路。(可板书)

  第一部分:第1段,独自弹琴。

  第二部分:第2段到第4段,应邀弹琴。

  第三部分:第5段,感言弹琴。

   【设计思路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古代诗文的学*,反复吟诵是一种有效感知诗歌内容的手段,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门绝学。在未完全了解作者 写作背景的情况下,反复朗读,感知诗歌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尽快理清文章思路,同时,运用“以意逆志”的阅读方法,能够很有效地提高学生品读感悟能力。

  3.合作探讨:诗中琵琶女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她和诗人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可板书)

   【设计思路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开始于准确知道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此问题设置,难度适中,但目标性很强。通过探讨以上问题,学生可以清楚看到,琵琶女是一个早年得意,中年失意,沦落天涯,但是弹奏技艺又十分高超的歌女。同时,顺理成章便会联想到,作者的人生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为何会对一个流落江湖的歌女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呢?此时教师便可以把握时机展示出作者生*际遇和本诗的详细 写作背景,并进一步引导,让学生进一步感悟作者这首诗的主题和 写作用意。同时激发出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望。琵琶女的技艺究竟有多高超?她的琴声为何能让作者“泪洒青衫”?诗人的文字又究竟有多神奇?能让琵琶女的琴声在历史长河奏响千年?顺理成章,下一步,不用刻意引导,学生便会主动去文中寻找描写琵琶女弹奏琵琶的语段了,因为他们迫切期待看到更多的神奇。

  4、反复朗读第二段描写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描写,尝试探讨体会其精妙之处。

   【设计思路 】此处再次设置朗读环节,是为了顺势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描写音乐的相关语句,尤其是 本文的第二次弹奏时的描写,感受作者如何用文字书写音乐,如何运用大弦嘈嘈,小弦切切,直到冰泉冷涩、银瓶乍破,又到曲终收拨如裂帛,化抽象为具象,表现出琴声“低沉舒缓--急切欢快--艰涩凝滞--激越雄壮”四个起伏变化过程,推敲琢磨其中所运用的比喻、叠词,拟声词等艺术手法对音乐效果的渲染作用;(1)感受作者如何用文字书写音乐,如何运用大弦嘈嘈,小弦切切,直到冰泉冷涩、银瓶乍破,化抽象为具象,表现出琴声“低沉舒缓--急切欢快--艰涩凝滞--激越雄壮”四个起伏变化过程;(2)推敲琢磨其中所运用的比喻、叠词,拟声词等艺术手法对音乐效果的渲染作用;(3)思考琵琶女的琴声变化,是否暗含着她情感与生活变化的轨迹呢?因为前面已经有了情感讲解的铺垫,此时学生便能更深入地感受到文字与音乐的双重魅力:作者果真牛人,短短几行字,便让我们所有人“如听仙乐而暂明。”琵琶女果真才女,信手徐弹,便让我们“别有幽愁暗恨生”。

  而此时,思维火花被点燃的学生,极有可能会冒出更多的问题。诸如:琵琶女的琴声变化,是否有着她情感与生活变化的轨迹?三次奏响的琵琶声,音调节奏有何不同?甚至,作者真的很有音乐欣赏的才华吗?等等。课堂因发问和讨论而充实并精彩起来,而教师此时只需借势引导,让课堂在激烈的探讨声中,逐渐走向尾声,并戛然而止,只剩余音绕梁的琅琅读书声。诗,美到极致便成了音乐;音乐,美到极致便也成了诗。一堂优秀的课,也应该是如此。

   【设计思路 】在学生们此起彼伏的探讨声中,到此,本节课便告一段落了。综观整堂课,教师起到的仅仅是引导,点拨,再引导的角色,课堂真正的主人公是一群被点燃了激情的学生。这是对我们学校“1+4”高效课堂目标追求的贯彻,也是一次摒弃课堂花拳绣腿展示,将精力完全聚焦教学重点难点的尝试,这样的设计,会使课堂各环节中随机生成的东西多起来,课堂也因此自然充实起来,真正体现课堂是生成,而非刻意设定的教学理念。

  作业: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本文的景物描写很多,试就 本文的景物描写对抒发作者感情的作用,写不少于300字的论述文章。

   【设计思路 】培养学生独力审美并用文字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养,最终实现游刃有余地应对高考阅读鉴赏类试题的目的。

  最后,说一下本堂课的板书设计。我认为这样的板书设计简洁,直观,有利于学生把握这 篇课文的重点,也为深入探讨 文章内容以及艺术手法,做了铺垫。

  琵琶行

  白居易

  声情

  独自弹--情相触

  应邀弹--情相通

  感言弹--情相融


高二语文教案琵琶行(精选5篇)(扩展7)

——白居易琵琶行教案(精选5篇)

  白居易琵琶行教案 1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自主学*,合作探究,感受诗歌的魅力。

  2、品味诗歌意像,感受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3、通过人物形象分析,理解诗人天涯沦落、愤愤不*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解读诗歌的形象和语言,提高鉴赏水*。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音乐是一种无形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它不像蓝天白云、飞禽走兽、山峰河流那样可视可感。如何才能把这难以捉摸的音乐用文字表现出来呢?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是描写音乐的典范,自唐以来历咏不衰。今天,我们就一起聆听这美妙的音乐。

  2、写作背景

  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很尖锐,外族不断入侵,自安史之乱后,国内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朝廷宦官专权跋扈,藩镇割据作乱,统治阶级内部朋党之争日益加剧,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日渐衰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白居易早年避乱江南,接*人民,对政治的混乱,人民的疾苦深有感受。他为官有”兼济天下”之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白居易担任左拾遗(谏官),多次向唐宪宗上书,提出一系列改革时弊的措施,同时他又写了揭露黑暗政治,反映人民疾苦的《新乐府》、《秦中吟》等讽喻诗,结果触犯了掌握军政大权的豪门贵族,引起唐宪宗和一些权臣的恼恨。元和九年被改任太子左赞善大夫这一闲职。

  3、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由于叙事与感情的结合,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叙事诗又一新的高峰,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歌唱《琵琶行》。”时至今日,千百年过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4、题目解说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5、层次结构

  第1段:浔阳江边闻琵琶。

  第2段:江心聆听琵琶曲。

  第3段:江中自诉身世苦。

  第4段:同病相怜感慨多。

  第5段:重闻琵琶青衫湿。

  6、全文分析

  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

  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

  2、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共同点?

  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

  3、“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①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京倡商妇怨

  ②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

  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

  京官谪官恨

  4、“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音乐(琵琶声)。

  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

  枫叶四弦秋,枨(chéng,触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句(gōu,勾)留江上别离情。

  四、布置作业

  1、完成新学案题目;

  2、欣赏李娜的《青藏高原》,然后用一段生动形象的文字描绘其音乐的特点或你听歌时的感受;

  在一种*和安详中荡漾开了的是一朵红莲,一朵像鲜血一样的红莲。那是原始生命最纯朴的呐喊,那是襁褓中的婴孩对乳汁的渴望,对母亲的深情呼唤。像一股直冲天际的气旋,撕破了云层。陡然一转,又仿佛是万千流星陨落,带着有刺的棱角,循环往复地冲击着心脏,冲击着生命每一处神经最敏感的末梢。那音乐燃烧着你的周身,沸腾着你的血液,冲荡着你的神经,你挣脱不了它从心底的火山喷射,只可与它同渡雪域高原。

  3、背诵全文。

  白居易琵琶行教案 2

  教学目标

  1.知能目标:了解古典诗歌中序和诗的关系以及歌行体的特点。体会古典诗歌形象化的表现手法。鉴赏古典诗歌的意境美。

  2.技能目标: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音乐欣赏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美好音乐的向往与热爱。领会作者情感里的人性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重点难点

  体会本诗十分出色的音乐描写手法。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读《琵琶行》有感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

  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

  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

  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

  这是XXX的一首诗,请大家一同品位一下!主旨是那一句?

  明确:最后一联,不要为沦落的身世感到过度的悲伤,鼓励人们要积极乐观的生活。

  究竟诗中是什么样的白居易,什么样的知己,什么样的琴声,让我们一同走进白居易的这首《琵琶行》!

  二、文学常识

  1.白居易(772—846) 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他的早期政治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寄予了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用辞尖锐,主题鲜明。其代表作《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影响尤大。

  2.作者生*

  入仕以前(772—799)

  白居易生于郑州新郑(今属河南)。自幼聪慧,5、6岁学作诗,9岁熟悉声韵。11岁时,因两河藩镇战乱,由荥阳逃难到徐州符离(今安徽宿县北),不久又南下到越中,投奔在杭州作县尉的堂兄。5、6年的颠沛流离生活中,白居易接触到民间疾苦,并受到当时任苏州、杭州刺史的两位诗人韦应物、房孺复的影响,作有《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诗篇,15、16岁时,立志应进士举,刻苦读书,口舌成疮,手肘成胝。后来,父死母病,靠长兄白幼文的微俸维持家用,奔波于鄱阳、洛阳之间,生活比较艰苦。

  初仕至遭贬(800—815)

  贞元十六年,白居易 29岁,进士及第。十八年 (802) ,又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两人订交,约始于此,后在诗坛上齐名,并称“元白”。十九年春,授秘书省校书郎。永贞时(805),王叔文、韦执谊实行政治革新,白居易曾向韦上书,建议广开言路,选拔人才, 惩恶赏善,举贤任能,不失时机地迅速改革。但不久,王、韦等被贬,改革失败。他的建议未及采用,写有《寓意》等诗表示惋惜。元和元年(806),罢校书郎,撰《策林》75篇,对社会政治各项重大问题所提治理方案,是研究他的政治思想的重要资料。这年中“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今陕西周至)县尉,作《观刈麦》,《长恨歌》。元和二年,帖集贤院校理。十一月授翰林院学士。次年授左拾遗。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均依旧充翰林学士。草拟诏书,参预***。在儒家“兼济”思想的指导下,他不怕得罪权贵*臣,连续上书论事,都是关系国家治乱、人民生活的重要文件。与此同时,他还自觉地以诗歌作为“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武器,促进新乐府运动,写了大量的讽谕诗,和他在政治上的努力相辅而行。但由于朝政日趋腐败,他的这些奏状和诗歌反而招来当权者的忌恨与打击。

  (本文写作背景)元和六年,白居易因母丧居家,服满返京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两河藩镇割据势力联合叛唐,派人刺杀主张讨伐藩镇割据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率先上疏请急捕凶手,以雪国耻。但却被腐朽的官僚势力攻击为越职言事,并捏造“伤名教”的罪名,将他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这对他是个沉重的打击。

  贬江州以后的内外迁调(816—828)

  白居易到江州后的第二年,写下《琵琶行》。诗中通过一个擅奏琵琶的长安名妓沦落江湖的不幸身世,寄托了自己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在这之前,他已经看到朝廷的种种黑暗,萌生过及早抽身的念头。经过这次打击,思想更从“兼济”急遽转向“独善”,决心要做到“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言”(《重题》);“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咏怀》)。但他并没有辞官归隐,而是选择了一条“吏隐”的道路,一边挂着闲职,一边在庐山盖起草堂,与僧朋道侣交游,以求知足保和,与世无忤。与之相适应,描写闲静恬淡境界、抒发个人情感的闲适诗和感伤诗,便开始多起来,而前期那种战斗性强烈的讽谕诗则比较少见了。元和十三年,改任忠州刺史。十五年,召还京,拜尚书司门员外郎,迁主客郎中,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因国事日非,朝中朋党倾轧,屡次上书言事不听,于长庆二年(822)请求外任,出为杭州刺史。后又做过短期的苏州刺史。在杭州时,曾修筑湖堤,蓄水灌田千余顷;并疏浚城中六口井,以利饮用。离苏州日,郡中士民涕泣相送。文宗大和元年(827),拜秘书监。次年转刑部侍郎。

  退居洛阳的晚年生活(829—846)

  白居易从58岁开始,定居洛阳。先后担任太子宾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他在洛阳过着饮酒、弹琴、赋诗、游山玩水和“栖心释氏”的生活。时常与名诗人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他在舒适的晚年仍然时常想到人民。73岁时,还出资募人凿开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行船。两年后病终。葬于龙门香山琵琶峰。诗人李商隐为撰墓志。今已辟为游览胜地。

  3.歌、行、引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明朝胡震亨《唐吉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

  三、重点字词句

  1.视频朗读材料,疏通字音。

  商贾gǔ 恬静tián 贬谪zhé 霓裳cháng 六幺yāo

  荻花dí 乍破zhà 慢捻niǎn 幽咽yè 迸裂bèng

  嘈嘈cáo 间关jiān 虾蟆hámá 名属shǔ 教坊fáng

  红绡xiāo 钿头diàn 银篦bì 呕哑嘲哳ōuyāzhāozhā

  2.古今异义词

  明年:古:第二年。 今:今年的下一年。

  因为:古:两个词,因此创作。 今:表原因的连词。

  颜色:古:神态、脸色。 今:色彩

  老大:古:年龄大。 今:兄弟排行第一。

  向前:古:从前、刚才。 今: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两个词。

  3.词类活用

  ①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名—状

  ②遂命酒 名—动

  ③商人重利轻离别 形—意动用法

  4.文言句式

  ①歌以赠之 宾语前置,介词“以”

  ②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介宾短语后置;于,向

  四、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再读课文,了解诗文的主要情节。)

  1.诗前面的小序有何作用?

  明确:(1)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情节;

  (2)概述琵琶女的身世;

  (3)点明写作的动机;

  (4)定下全诗凄切伤怀的情感基调。

  2.《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什么事?

  明确:叙述了诗人谪居江州,月夜江边送客,巧遇琵琶女之事。

  3.全诗一共分为五个自然段,给每段概括一个小题目。

  明确:(1)江头送客 (2)琵琶传情 (3)追忆往昔

  (4)同为沦落 (5)司马衫湿

  4.诗文通过叙事,塑造了那几个人物形象?其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塑造了琵琶女和诗人自己两个形象。共同点为“同为天涯沦落人”。

  5.“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用原诗文回答)

  明确:相同点:

  本是京城女

  a.来自京都

  去年辞帝京

  誉满京都名艺人

  b.出色才能 天涯沦落

  才华横溢大诗人

  年长色衰守空船

  c.落泊失意

  直言相谏遭贬谪

  因为白居易与琵琶女有类似的遭遇,白居易才从琵琶曲中听出了琵琶女的哀怨,以至泪湿青衫,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无限感慨。

  五、合作探究

  (三读文章,重点品析第二自然段)

  1.全文写到作者一共听见几次琵琶曲?简要分析。

  明确:一共三次。

  第一次,闻声不见人,情相触;

  第二次,见人再问声,情相通;

  第三次,知人重闻声,情相融。

  2.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的?有什么好处?

  明确:(分析句子,指导背诵)

  (1)比喻(找出比喻句、并分析各比喻句描摹出了音乐的什么特点?并分析比喻描写的好处。)

  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

  小弦切切如私语。(亲切细柔)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错落有致、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优美)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凝涩)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高亢激昂)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凄厉)

  好处: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

  奥地利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对音乐作品的一切富有幻想力的描写、性格刻画和解释性的说明,都是比喻性的。

  (2)叠词和联绵词

  叠词: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

  联绵词:间关(叠韵)、幽咽(双声)

  好处:使音节悦耳动听。

  (3)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

  正面描摹: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如前分析)

  侧面烘托: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好处:写听众的反映,突出了琵琶曲感人的艺术效果。

  3.琵琶曲如此感人,除了琵琶女弹奏之技艺高超之外,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感情。琵琶女是带着感情了弹奏的,而诗人也是带着感情来听、来描摹的。找出有关演奏情感的句子。

  明确:未成曲调先有情。

  似诉*生不得意。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4.从中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琵琶女在演奏中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而诗人也从乐曲中听出了其中的感情。诗人为何能听出?

  明确:A.诗人是音乐大家。

  B.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相似的身世遭遇使然。

  所以,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也是本诗描摹音乐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5.小结描写特色:

  (1)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

  (2)巧用拟声词和叠词;

  (3)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

  (4)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

  6.诗歌往往少不了风物的描写,本诗歌前后贯穿了几处风物描写的文字。这些风物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①“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叙述了江东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了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曲曲传达出诗人的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②“别时茫茫江浸月”

  叙述别是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光有了感应。

  ③“唯见江心秋月白”

  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自然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把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情感打动。

  ④“绕船月明江水寒”

  写琴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琴女凄凉的心情。

  ⑤“黄芦苦竹绕宅生”

  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渲染诗人被贬后的孤独悲凉。

  六、作业

  背诵全诗

  白居易琵琶行教案 3

  【课例实录】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师:请同学们先欣赏一段视频。(播放经过编辑的《江南烟雨琵琶行》视频及解说词)

  师:视频中提到的诗人是谁?

  生:白居易。

  师:白居易是怎样一位诗人?

  生: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

  师:不仅如此,白居易还是一位富有同情心、悲悯心的诗人。他在《长恨歌》一诗中既讽刺了唐玄宗重色误国,又表达了对玄宗思念杨玉环的同情,他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他在《卖炭翁》一诗中讲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又表达了对下层劳动者的同情与悲悯。那么,白居易由长安被贬到江西九江的浔阳江头,又对什么人发出了怎样的慨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白居易的《琵琶行》。(板书课题)

  师:琵琶行的“行”是什么?

  生:诗歌的一种体裁。

  师: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它是一种以铺叙记事为主的歌词。

  二、诵读小序,概括情节

  师:下面请同学们读一下诗前的小序。

  (生读小序)

  师(纠正个别读音):诗前小序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谁能用简单的话概括一下?

  生:它主要写了琵琶女的身世。

  师:写身世,也就是介绍了写《琵琶行》的原因。

  三、初读文本,抓关键句

  师: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国文本是读的学科”。我们首先走进文本,放声地、自由地来读一下这首诗,好不好?下面我们自由地放声来读。(播放《琵琶行》琵琶曲音乐,学生放声自由读。5分钟左右)

  师:好,刚才大家已经读过了这首诗,我们都沉浸在诗的境界里。那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这首诗最能体现诗人情感和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师:对,同学们,“沦落”是什么意思呀?

  生:落魄失意。

  师:对,落魄失意,遭遇坎坷。那么,“沦落人”又是谁呀?

  生:指的就是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四、再读文本,学生质疑

  师:好,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谁解沦落人”(板书)。琵琶女的沦落经历是怎么样的?咱们首先请一位同学感受一下琵琶女的感情,为我们读一下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好吗?你现在就是琵琶女,要把你的感情带出来。

  生(读第三节):“沉吟放拨插弦中……梦啼妆泪红阑干。”

  师(请另外一生评价):你觉得她的感情把握怎么样?

  生:我觉得读得挺好的。这一节主要讲琵琶女的身世,诗人对琵琶女应该比较同情,读的时候读出了同情的感觉。

  师:你是站在诗人的角度讲吧,现在如果是站在琵琶女这个角度,你觉得她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去读?

  生:悲凉。

  师:对,悲凉的感情。我们读诗歌首先是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得抑扬顿挫,但更要注意把握诗歌中诗人所蕴涵的感情。刚才同学读的这一节感情把握得比较到位。

  师:就这一节,同学们有什么疑问没有?把你最想提的问题提出来,我们大家共同讨论。(生自由组合,小声交流,讨论质疑)

  师:同学们主要提了两个问题:一是琵琶女的形象及悲惨命运的原因,一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她的身世。咱们周围同学自由组合议一议,由一位同学记录小组讨论要点,两个问题可以任意选。

  (学生自由组合,讨论)

  生:我代表我们小组想说第一个问题。前几句写她少年的时候,然后还被那个秋娘嫉妒……

  师:秋娘是什么人?

  生:秋娘本身就是才华出众的歌伎,然后还要嫉妒琵琶女,说明琵琶女比秋娘还要才华横溢。后面写她“弟走从军阿姨死”,她的家人,离开的离开,死去的死去,后来她的容颜因为家庭变故和时光流逝变得非常憔悴。当时社会看重你,就是因为你的容貌好而不是有才华。琵琶女的泪既是感伤的泪又是不满的泪。

  生:我觉得琵琶女主要代表中国封建社会女子普遍的悲惨的命运。

  师:这里你谈得更深入了,上升了一个高度。琵琶女的技艺高超,她年轻的`时候,“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但是到了后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生(众):“门前冷落鞍马稀。”

  师:这说明什么问题?

  生:那个时代就是重色轻才的。

  师:重色轻才。那个时代不是看重她的技艺高超,而是看重她的美貌,后来她年老色衰,所以就被抛弃了。所以从这里看出,琵琶女仅仅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对象。

  师:还有一个问题,琵琶女描绘自己一生的遭遇,是用了什么手法?

  生:对比。

  师:如果说详细些,有哪些?

  师:过去是京城名伎,现在是——

  生(众):沦落江湖。

  师:过去是少年得意——

  生(众):现在是老年失意。

  师:过去是年轻貌美——

  生(众):现在是年老色衰。

  师:过去是门庭若市——

  生(众):现在是门可罗雀。

  师:过去欢笑——

  生(众):今日辛酸。

  师:除了琵琶女,刚才说,“谁解沦落人”,沦落人一个是指琵琶女,还有一个是指谁呀?

  生(众):白居易。

  师:当诗人和琵琶女彼此穿过无数人群,走过无数条路,在这个萧瑟的秋天,相逢在浔阳江头船上的时候,他又写了什么内容呢?我们请一位同学模仿诗人白居易的口吻读第四节。

  (生读第四节)

  师:好,我们的白居易还得加把劲。我们在读这一节诗时要读出什么感情?

  生:应该和琵琶女一样感同身受吧。

  师:感同身受,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师:这里面,诗人的遭遇还有什么词可以体现出来?

  生:“住*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的“黄芦、苦竹、杜鹃、哀猿”。

  师:这些意象所传达出来的正是感伤之情,进行诗歌的欣赏一定要注意意象的象征意义。

  师:就这一节,大家最想提出的问题是什么?(生自由组合,讨论质疑)

  生:琵琶女的遭遇为什么会引起诗人的强烈共鸣?

  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话怎么理解?那个“同”字,同在哪里?

  师:两个问题的本质相同。大家想一想,一个是朝廷官员,一个是江湖的歌伎;一个是高朋满座,一个是门前冷落。那他们又“同”在哪里呀?谁能说一说,你觉得“同”在哪里?

  生:从诗人的生活经历上看,他一开始满腹才华,想一展鸿鹄之志,却在朝廷中受到排挤,而被贬谪到偏僻的地方;琵琶女本来也是很有才华,但她却因为年老而无人问津,所以他们的经历都是从曾经的辉煌到如今的*淡,所以此刻他们的心境都是悲伤的。

  生:还有,他们俩都是京城人。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前面小序上讲的,“问其人,本长安倡女”。

  师:对,是来自京城。现在呢,他们都来到了什么地方?

  生:浔阳江头。

  师:这一点也相同。

  生:还有一点就是他们都怀着一种落魄之情。

  生:他俩都是人才,得不到人家的重视,这也是相同的一点。

  师:都是很有才华的,琵琶女“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我觉得她的水*还是挺高的。诗人呢,也是才华横溢的,而现在却触怒了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由此可见,诗人是在写琵琶女,又是在写自己,抒发郁积于心的贬谪之恨。

  五、三读文本,品味感受

  师:那么我们再想一想,他们原本认识吗?是什么打动了白居易,把两个萍水相逢的陌路人联系在一起的?谁能说一说?

  生:是因为琵琶女弹的那个琵琶曲。

  师:“谁识琵琶声”(板书),同学们,诗中有一段对音乐的描写,应该说是千古传诵,脍炙人口。刚才我们班的琵琶女和诗人都读了一下,我也情不自禁,给大家背一下这一段,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一想,这一段中最精彩的句子在哪里?为什么精彩?

  (教师配乐示范背诵第二节:“寻声暗问弹者谁……唯见江心秋月白。”)

  生:我最喜欢的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它把琵琶声在沉静以后爆发的声音比作乍破的银瓶和骑士突然拔出刀枪那一瞬间的声音,更加突出了琵琶声在沉默后的慷慨激昂的特点。

  师:你很喜欢非常激越的音乐。好,还有没有?

  生:我喜欢“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因为我觉得这句话采用的是比喻的手法,先经过音乐的跌宕起伏,然后婉转动听,很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来,听上去挺有感觉。

  师:比喻有什么好处?

  生:就是十分生动形象。

  师:化——

  生:化抽象为具体。

  师:对,大家都知道,写愁的情感是不是很抽象?李煜怎么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抽象的无形的愁化作具体可感的滚滚江水。李清照怎么写?“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把抽象的无形之愁化作沉甸甸的重负。比喻的手法是不是很好?还有没有同学想谈?

  生:我喜欢“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它把弦声首先比喻为急雨,声音非常急促,然后又如丝雨般,有非常渺茫的感觉,很形象,很生动。

  师:听了刚才同学们谈的精彩的诗句,我想问一个问题:是什么打动了诗人?仅仅是精彩的音乐吗?谁来说一下?

  生:从第二节里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可见,作者被打动,不仅因为好听的音乐,还有琵琶女在音乐里面融入的自己的情感。

  师:有琵琶女的遭遇,有琵琶女的情感在音乐里面。

  师:那我还要问,仅仅是琵琶女的遭遇和情感在里面就打动了诗人吗?

  生:还有,诗人想到了他自己的身世。诗人也从琵琶曲中读出了自己人生中的欢悦与痛苦、苦闷与希望,这引起了诗人强烈的感情共鸣。

  师:对,音乐的魅力不仅在于音乐本身,更在于它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实际上,是音乐把“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拉*了他们的距离,在两个陌路人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的桥梁。

  师:好,我们下面一起读一下最后一段。(学生有感情地齐读第五段)

  师:“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琴声和着白司马的泪水沉到了江底,千年之后,仿佛仍在我们耳畔回响。

  六、放飞心灵,交流感悟

  师:我想同学们还有很多的感触吧,下面我们就畅所欲言,敞开心扉,用较富有诗意的一两句话来表达你的感悟。(播放琵琶曲,生思考、写作)

  生:天公薄情病乐天,世情愚昧苦才女。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怒愤难自*。

  师:好,你很厉害呀,像一位诗人。

  生:音乐,仿佛从远处传来,又似乎就在身旁,那么清静,那么飘渺。琵琶声响彻长安城,好像有人在哭泣,幽怨着,缠绵着。弹者有意,听者有情,我愿化作一首小曲去抚慰你那懂我的心。

  师:是一首富有诗意的散文诗呀。还有没有?

  生:白居易在这个不眠之夜,用湿漉漉的诗句写出了用湿漉漉的眼泪浸泡的湿漉漉的心。他那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

  师:好,这也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呀。老师也很喜欢诗歌,在备课时,也写了一首七律谈我的感受。

  投影:

  感悟《琵琶行》

  王毅军

  浔阳江畔客将还,

  秋月荻花夜色寒。

  一曲琵琶情切切,

  半觞清酒泪涟涟。

  飘零歌女伤神苦,

  沦落诗人为客难。

  司马挥毫倾肺腑,

  后生吟诵叹先贤。

  七、再读文本,升华感情

  师:今天,我们进行了一次诗歌的漫游,下面让我们伴着音乐,再一次放声地旁若无人地自由地读一遍这首诗。让我们把情感浸在诗歌的意境里,去体会音乐的美妙,去感受诗人的情怀。

  (播放《琵琶行》琵琶曲音乐,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放声自由读全诗)

  结束语:历史不会抹杀这一切,时间不会淡忘这一页:那低眉信手的婉约,那哀怨凄切的曲调,那东船西舫的岑寂,那似曾相识的遭遇。千古的诗篇还在耳畔回响,江边那一曲低吟的琵琶,定格成了永恒的千古绝唱。

  最后让我们在悠扬的琶琵曲中,以经典为伴,与诗歌同行!

  【执教感言】

  《琵琶行 并序》原设想主要采用诵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围绕“谁解沦落人”“谁识琵琶声”两条线索启发点拨学生,并让学生大胆质疑,深入鉴赏诗歌中所蕴涵的丰富思想感情,让学生体会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整节课作为诗歌赏析课,力争成为书声琅琅的“生态课堂”,多元性的“对话课堂”,生成问题的“质疑课堂”,进而成为一节使人感觉是享受的语文课堂。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觉得有几点把握得较为成功:

  一是诵读教学落实较成功。有齐读、单人朗读、自由读、分段读、全篇读、放声读,初步感知读、强化体验读。从字词的读音,到情感的把握,再到朗读技巧的运用,指导具体,其中示范读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二是在教学中注意渗透学法指导。有诵读技巧的指导,有对古典诗歌思想感情的赏析方法的指导。

  三是以生为本,*等对话,使学生参与课堂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落实,接受性学*与探究合作相得益彰。能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更新角色定位,课堂上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有效实现了对文本的意义建构。

  四是使合作学*成为教学常态而非装样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依据活动时的情境,“动态生成,自由组合”生成学*小组。通过同伴互助,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和教学效率。

  不足之处:

  一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存在问题。一开始课件视频播不出来;另外,在最后让学生放声自由读时不应播放视频,以免影响学生进入文本体验。

  二是咀嚼诗歌语言不够深,不够细。《琵琶行》的篇幅较长,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较多,赛课时我有意加快了教学速度,虽然在规定时间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咀嚼诗歌语言不够深,不够细,有些值得反复玩味的细节未能充分表现出来。

  (王毅军 陕西西安市西北大学附中;710069)

  【名师观察】

  创意设计 突出主体

  尊重体验 指导鉴赏

  一、创意设计,脉络清晰

  面对《琵琶行 并序》这样一篇经典课文,教师怎样能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使教学设计更精心、更优化、更具有课堂的实效性并更具有语文味呢?我想,这应该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懈的追求。王老师的这节课紧紧围绕“谁解沦落人”“谁识琵琶声”这两条线索来设计教学,切入点巧妙,教学脉络简洁清晰,并与这首诗的双线结构——以歌女的遭遇身世为明线,以诗人的感受为暗线——相契合,很有创意,值得学*和借鉴。

  二、突出主体,鼓励探究

  这节课教师能立足于学生的学*来设计教学,突出了学生的学*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学生是学*的主人,是学*的主体,不是教师填装知识的袋子,而是教师服务对象的新课程理念。教师在课堂上是学生学*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帮助者,重在调动并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独立思考、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氛围,搭建了交流的*台。

  本节课教师在鼓励学生积极学*、大胆质疑的同时,还十分注意启发、点拨学生,使得学生的探究和教师的点拨相得益彰。这种对学生“学”的状态的关注,以及对学生学*的及时引导、恰当评价和点拨,使学生学*始终兴趣盎然,参与度高,有效实现了对文本的意义建构。

  三、书声琅琅,以读促悟

  在诗歌教学中,诵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节课王老师以叶圣陶先生的名言“国文本是读的学科”为诵读的引领,使“读”摒弃了盲目性,更具有目的性,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语文学*的本质。在这节课中师生通过自由读、听读、跟读、教师范读等诵读方式,从初步感知、以读促悟到强化体验,从内容理解、情感把握到朗读技巧的运用,教师指导具体,教学推进有序,课堂上书声琅琅,使作者、读者和听课者的情感融为了一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尊重体验,指导鉴赏

  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培养其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琵琶行并序》情感丰富而充沛:诗中充满对黎民苍生的人文关怀,诉说了诗人贬谪浔阳时的精神诉求,展示了诗人与琵琶女人生遭际的暗合等。如何通过学*让学生真正理解诗人的情怀,走进白居易真挚而痛苦的内心世界?从这节课的实录中可以看出,王老师没有以一个**的理解去代替学生的理解,没有用自己的思考来替代学生的思考,而是耐心地引导、启发学生通过对诗文的研读,去探知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世事复杂多变,这是非常可贵的。正因如此,在学*之后的“放飞心灵,交流感悟”环节里,师生都有诸多收获,令人欣喜。

  作为一首千古传颂的经典诗篇,《琵琶行》的结构美、情感美、语言美及其音乐描写之精妙,都是教学的重点。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能力,关注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在感知诗歌的基础上学*鉴赏,较好地体现了诗歌教学的有效性。

  《琵琶行》教学课例

  一、导入课文

  江西九江有一处名胜古迹,名为白居易祠。白居易祠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下联是:“半入江风半入云”(板书对联)。这副对联的含义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学*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诗《琵琶行》(板书课题)。

  怎样学*这首诗呢?我们分四步来进行。一、整体感知;二、探讨研究;三、自主欣赏;四、联语写作。下面我们分步来学*。

  二、 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要求背诵。学*古诗词重在记诵。现在我先背诵给同学们听一听。大家看着课文,一边听,一边整体感受课文的内容。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你从诗中的哪些语句看出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先请一位同学朗读诗的序言,接着教师示范背诵全诗。

  2.明确全诗感情基调。感情基调:凄凉。(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可从下面诗句看出来:“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绕船月明江水寒”、“杜鹃啼血猿哀鸣”、“满座重闻皆掩泣”。

  3.理解小序与全诗的关系。诗前面的小序与全诗有怎样的联系?(小序交待了写作的背景,是全诗内容的概括,同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4.给诗的各节拟一个小标题。这是一首叙事诗,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给诗的各节拟一个小标题。(学生交流)

  老师参与交流:秋夜送客闻琵琶移船相邀听琴声红颜苦女叙身世同病相怜诉衷情重弹琵琶皆掩泣。

  好,我们对这首诗的故事梗概基本清楚,第一个学*环节“整体感知”到这里结束,下面进行第二个环节的学*探讨研究。

  三、探讨研究

  这篇课文值得探究的内容很多,我们重点探究两个问题:第一、诗中的音乐描写;第二、琵琶女与诗人的身世。

  (一)音乐描写

  这首诗有几次描写音乐?(三次)请把三次描写音乐的地方找出来,然后朗读(第一、三次指名学生读,第二次齐读)。

  从描写的角度来看,这三次对音乐的描写有没有不同?有哪些不同?(讨论一下,然后交流)

  在学生讨论、交流基础上,整理完成下表:

  三次音乐描写比较

  描写次序与角度 琵琶女 描写方法 详略处理

  第一次 没有出场 先闻其声(侧面描写) 略写

  第二次 应诗人邀约而演奏 弹奏琵琶(正面描写) 详写

  第三次 被诗人的感慨所感动再次弹奏 听众反应(侧面描写) 略写

  3.诗中描写了音乐的高低变化,你认为琵琶女演奏的弦律有怎样的变化?

  琵琶女的演奏表现出三个乐段:

  第一乐段:“大弦嘈嘈如急雨……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圆润)

  第二乐段:“间关莺语花底滑……凝绝不通声暂歇。”(宛转低沉)

  第三乐段:“银瓶乍破水浆迸……四弦一声如裂帛。”(激越雄壮)

  4.诗人是怎样描写音乐的?(学生讨论,然后交流)

  一是运用比喻。在第二节中找出描写音乐的比喻句,划出来(8句),齐读。

  比喻分为两类:一是以声喻声。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珠落玉盘,清脆悦耳)“银瓶乍破水浆迸”(银瓶爆破,激越雄壮)。二是以形摹声。通过一连串精巧的比喻把无形的音乐写得如见其形,如闻其声,把听觉和视觉都调动起来了。如“如急雨”(既能看见,又能听见,既有形,也有声)、“大珠小珠落玉盘”(既有声,又能见其形)。

  二是侧面烘托。(文中有三处。齐读)学生分组点评其作用(每组点评一句)。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以“忘归”和“客不发”烘托琵琶声的迷人)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以秋月之静烘托人物的全神贯注,船上的人们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之中)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以诗人泪湿衣衫,烘托琵琶女音乐的哀怨感人)

  拓展:侧面描写这种方法我们还可以从一些古诗文中找到例句:

  “曲终声尽已日半,四座相对愁无言。”

  “静女其姝,俟我以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来归要怨恕,但坐观罗敷。”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关于诗中的音乐描写我们就探究到这里。下面我们来看一看黑板上板书的这副对联。提示:上联写的是琵琶女的琴声;下联写优美的旋律。(引导学生欣赏这副对联)

  上联写琵琶女弹出的琴声,如流水悠悠,似明月皎皎;下联写优美的旋律,随江风远播,入云天飘渺。上联两个“一弹”,刻画曲调优美多变;下联两个“半入”则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琴声的效果。

  (二)人物身世

  音乐是表达感情的。《琵琶行》写音乐,意不在写音乐,而在写人。音乐是自己身世的倾诉。因此,琵琶女看似在弹奏音乐,实际上是在倾诉人生,她在慨叹自身的凄凉!也引起了诗人白居易感情的共鸣。从哪一句可以看出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现在有哪些话和这个句子的意思相*?(“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看来他们成了“知音”了)

  提问:白居易和琵琶女的身世有哪些相同呢?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

  都来自京都。“自言本是京城女”、“我从去年辞帝京”,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啊!

  2.才能超众。琵琶女是才女。从哪里看出来?齐读:“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琵琶女有年轻时的辉煌! 白居易也有出色的才能,(穿插简介白居易)白居易29岁中进士,32岁以“拔萃”登科,35岁复应制举,“十年之间,三登科第,名入众耳”。白居易“始得名于文章”,“童子解吟长恨曲,忽而能唱琵琶篇。”

  3.落泊失意。诗中有具体的描写。请一位女生读琵琶女落泊失意的诗句:第三节中“弟走从军阿姨死……梦啼妆泪红阑干”;请一位男生读诗人落泊失意的诗句:第四节中“我从去年辞帝京……呕哑嘲哳难为听。”注意读出失意凄凉的感情。

  诗人与琵琶女都有“天涯沦落”之恨,因此诗人唱出了自己的心声:“同是天涯沦落人”!这就是本诗的主题。诗人由琵琶女的身世而联想到自己的遭遇,引起了思想上的共鸣,抒发了自己被贬谪的悲苦心情。

  好,对这两个问题的探究就到这里结束。下面进行第三个步骤的学*自主欣赏。

  四、自主欣赏

  现在请同学们来欣赏一段琵琶乐曲,感受一下琵琶乐曲的美(播放琵琶乐曲录音),然后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低声吟诵诗中相应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播放琵琶女演奏的三个乐段的内容,学生低声吟咏诗中相应的内容)。

  欣赏古典诗歌主要是欣赏语言。学了这首诗,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些诗句?你为什么喜欢?现在请你任选其中一句诗自选角度写几句欣赏性的文字。要求:写3050字。(全班交流)

  五、联语写作

  白居易是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关心人民,“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因此,他调离九江不久,就有人在浔阳建亭纪念,九江人民对他有着深厚的情意,白居易祠中有这样一副对联:

  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上联是《琵琶行》诗意的浓缩。“枨触”是感触之意。下联写白居易离开九江时,九江人民对白居易的深厚情意。

  我们引读了两副对联,这两副对联对于我们学*课文都有帮助。现在我们来学一学写对联,要求同学们把你对这首诗的理解与感悟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出来。注意从诗的内容、手法、人物的命运和遭遇以及主题等方面去琢磨。老师也写了两副对联现在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同学们课后去写作,然后在班上交流。

  浔阳江上琵琶语, 枫叶荻花,半笼烟云半笼月;

  海角天涯沦落人。 离愁谪恨,一诉琵琶一诉诗。

  现在,请同学们把老师撰写的两副对联齐读一遍。下课。

  附:学生撰写的部分对联

  一曲琵琶语,

  几多迁谪情。(孙冰倩)

  凄凄琴声昭日月,

  冷冷江水寒人心。(顾丹梅)

  一曲琵琶肝肠断,

  两行涕泪青衫湿。(周莉)

  江水幽幽琵琶语,

  岸风瑟瑟诗人情。(王翔翔)

  大弦嘈嘈,诉说天下悲愤事;

  小弦切切,倾吐四海哀伤情。(胡冬玉)

  帝京一别,万种忧怨心头起;

  江州巧遇,一曲琵琶千古留。(葛伟杰)

  浔阳江头,倡女拨弦泣身世;

  冷月岸边,骚人吟诗诉谪情。(王锦龙)

  浔阳送友偶得一世知己,

  长安驱贤自毁万古江山。(葛伟杰)

  六、教学反思

  教完《琵琶行》这篇课文,我总的感受是,学生兴趣很浓,思维活跃,收到了应有的效果。反思这堂课的教学,我认为以下三点是我高度重视的。

  1.教学设计,选好角度。《琵琶行》是脍炙人口的传统名篇,过去教学很多是以教师讲解分析为主代替学生的感悟阅读,学生的学*非常被动。我教这一堂课,改变了教学的角度,选择了这样一个突破口:把本诗的欣赏与对联的学*结合起来。在这一课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两条教学线,一条线是文本的理解与欣赏,这是主线,其结构设计为“整体感知”“鉴赏探究”“自主欣赏”三个步骤;另一条线是对联的欣赏与创作,这是副线,其结构设计为“引读对联”“赏析对联”“创作对联”三个环节。这样设计,避免了教学的单一性,增强了教学的立体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兴趣,增强课堂的文化氛围。

  2.解读文本,突出重点。《琵琶行》这首诗值得欣赏的内容很多。我在处理教材、解读文本的时候,没有面面俱到,而是抓住诗中两个关键的地方,突出其重点。一是诗中的音乐描写,这是诗的主要艺术特色之所在,似乎形成这样一个规律,教《琵琶行》就必须讲音乐描写;一是琵琶女和诗人的身世,这涉及到诗的主题。叙事诗是通过人物的命运来反映现实的,而琵琶女的身世引起了诗人的强烈共鸣,诗人才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揭示出诗人和琵琶女的命运的共同点,才能够让学生进入诗的境界。在教学这两个重点内容的时候,我采取了欣赏与探究相结合的教法,在欣赏中探究,在探究中欣赏。欣赏中,我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审美的角度来欣赏诗的内容,进而提升语文学*的人文品位。我认为,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审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进而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这便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种追求。

  3.改变学*形式,促进主动学*。在课堂上,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学生是学*的主体,是学*的主人,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难啊!很多时候,老师一进课堂,就难于管住自己的“嘴”,就给忘了学生的活动。这堂课,我的出发点是力图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为了保证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学*的生动局面,我改变了以往教师讲解学生听的方式,在学*形式上,我设计为“诵读式感悟”、“探究式鉴赏”、“自主式赏析”和“独立式创作”,这样来促进学生自主学*和主动学*。“自主欣赏”这一板块的设计,我让学生充分交流,学生的赏析异彩纷呈,体现了个性化阅读的特点。这堂课还有一点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学生对学对联、写对联很感兴趣,尤其是他们在课下相互讨论、切磋,共同研究,体现了学生自主学*和自主探究的精神,从中也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才能。我认为,语文学*就是要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让学生在课下动起来,这就是我们语文老师所期待的一种学*状态。

  白居易琵琶行教案 4

  白居易自幼聪慧,刻苦读书,口舌成疮,手肘成胝。一生留下*3000篇诗作。白居易的*3000篇诗歌中,流传千古的就是我们今天我们要学*的《琵琶行》,其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让人唏嘘不已,白居易再听琵琶女的弹奏后为什么“江州司马青衫湿”呢?

  教学目的

  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2、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教学重点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引导学生从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3、背诵诗歌的第二段。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

  教学过程:

  一、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

  1、简介作者,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读书时期特别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疮。少年就以诗成,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青年时因战乱曾四处漂泊,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有“兼济天下”、“为民**”的理想和信念,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长篇叙事诗有《琵琶行》、《长恨歌》。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简介写作背景

  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

  3、本文属于乐府诗,简介乐府: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这首诗属于后者。

  4、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行,又叫“歌行”,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二、指导朗读

  1、注意读音

  铮(zhēng) 悯然(mǐng) 转徙(xǐ) 浔阳(xún) 枫叶(fēng) 瑟(sè) 声声思(sì) 捻(niǎn) 霓裳(nícháng) 秋月白(bó) 衣裳(cháng) 红绡(xiāo) 钿头银蓖(diàn bì) 谪居(zhé) 整顿衣裳——(cháng) 还独倾——(huán) 间关——(jiān)

  2、听配乐朗读

  3、自由散读

  三、疏通小序,积累字词(看注解,查工具书,和同学交流下列词句意思)

  明年——(第二年) 年长色衰——(女性面容) 遂命酒——(摆上酒宴) 使快弹数曲——(畅快) 感斯人言——(被感动) 因为长句——(于是写下了) 歌以赠之——(作歌) 凡六百一十六言——(一共)

  四、作业:朗读并翻译小序

  白居易琵琶行教案 5

  诗前有序云: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谈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两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决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教学目标:

  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2、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教学要点:

  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朗读整体把握,积累部分字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

  1、简介作者,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读书时期特别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疮。少年就以诗成,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青年时因战乱曾四处漂泊,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有“兼济天下”、“为民**”的理想和信念,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长篇叙事诗有《琵琶行》、《长恨歌》。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简介写作背景

  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

  3、本文属于乐府诗,简介乐府:

  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这首诗属于后者。

  4.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行,又叫“歌行”,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二、指导朗读

  1、注意读音

  铮(zhēng) 悯然(mǐng) 转徙(xǐ) 浔阳(xún) 枫叶(fēng) 瑟(sè) 声声思(sì) 捻(niǎn) 霓裳(nícháng) 秋月白(bó) 衣裳(cháng) 红绡(xiāo) 钿头银蓖(diàn bì) 谪居(zhé) 整顿衣裳——(cháng) 还独倾——(huán) 间关——(jiān)

  2、听配乐朗读

  3、自由散读

  三、疏通小序,积累字词(看注解,查工具书,和同学交流下列词句意思)

  明年——(第二年) 年长色衰——(女性面容) 遂命酒——(摆上酒宴) 使快弹数曲——(畅快) 感斯人言——(被感动) 因为长句——(于是写下了) 歌以赠之——(作歌) 凡六百一十六言——(一共)

  四、作业:朗读并翻译小序

  第二课时

  一、把握梳理课文内容结构。

  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段:

  (一)江头送客闻琵琶

  (二)江上聆听琵琶曲:(邀见歌女;演奏名曲;听者陶醉)

  (三)歌女倾诉身世苦:(少年欢乐;晚年凄凉;悲苦心境)

  (四)同病相怜伤迁谪

  (五)重闻琵琶青衫湿

  二、细节探讨

  1、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

  明确: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2、诗人用哪两句诗将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诗人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叹息,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命运、遭遇?.“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试做具体比较(引导学生用原诗文概括回答,齐读相关诗句,感受“沦落”之情)

  ①读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色艺双绝、技高貌美、青春年少、欢笑红颜)

  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飘零憔悴、饱受冷落)

更多精彩教案推荐:

1.2015年小班母亲节活动教案

2.最新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3.我的童年季羡林教案2015

4.2015年党课教案:反腐倡廉规范教育

5.小学生学雷锋主题班会教案

6.2015年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

7.2015小学生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教案

8.季羡林《我的童年》教案

9.2015年五一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高二语文教案琵琶行(精选5篇)(扩展8)

——琵琶行的说课稿(精选5篇)

  琵琶行的说课稿 1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琵琶行》,我打算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一)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琵琶行》是高中新课标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二单元“诗的唐朝”里的一篇课文。本单元鉴赏重点:养成诵读涵泳的*惯,记诵有代表性的诗篇及名句;能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理解作品的内容价值,认识唐诗的杰出成就,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自豪感;能感受诗的意境和形象,品味语言,领略作品的表现力,注重审美体验。通过这一单元学*提高鉴赏评价古诗的能力。《琵琶行》一诗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叙事长诗,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它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用极富音乐性的语言摹写音乐形象,通篇体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在白居易死后,当时的皇帝唐宣宗写诗悼念:“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说明远在作者逝世前,本诗已经风行全国,很有影响了。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用极富音乐性的语言摹写音乐形象,这是我们鉴赏和学*这课的一个重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所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维目标并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有感情的诵读诗歌并背诵诗歌第二段。欣赏作者以形象比喻来表现音乐形象的语言艺术。

  2.情感目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体会诗中的情感和意境,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同情和共鸣,把握人物形象和诗歌社会意义。

  3.能力目标:分析音乐描写,激发学*诗歌的兴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传授给学生有效的鉴赏方法,学生才会举一反三,逐步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针对此,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悟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包括明暗线结构、情景交融的特点,特别是对音乐的多角度、多手法、多层次的描写技巧。

  (四)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诗歌的兴趣,树立全新的诗歌鉴赏观,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二.学情介绍

  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的主体,我们*常在教学中首先应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和学*心理状态。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字句的疏通上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在课前预*完成。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的基础上,没有掌握系统的诗词鉴赏方法。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一篇融音乐、文学于一炉的抒情叙事诗是我重点思考的问题。我想只有让学生反复诵读、相互交流和教师的适当引导才能弥补学生在鉴赏方面的缺乏和不足。

  三.说教法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学*能力,把学生原有的学*方式

  转变为独立、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热情参与、独立解决问题。针对这个理念,本文我主要采用了“整体感知——局部研读——综合领悟——迁移提高”的教学方法,以教师教为主导,以学生学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所以我觉得采用诵读法和师生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比较适合。此外还要求学生在课前疏通字句,解决字词问题。本文采用两课时教学。

  四.说教学方法和手段

  学生毕竟没有很高的文学和音乐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枯燥的传授知识效果未必好,还应辅以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尤其是让学生听《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等古乐,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中的音乐有个感性的认识。

  整体感知---局部研读---综合领悟---迁移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精读(把握语气、节奏、感情),通过提问设计、板书设计,师生讨论分析等来掌握本诗的特点和思想情感,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法。

  学生毕竟没有很高的文学和音乐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枯燥的传授知识效果未必好,还应辅以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尤其是让学生听《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等古乐,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中的音乐有个感性的认识。

  五.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预*任务,学生自读课文,用圈点勾画批注的读书方法,梳理疑难字词,理解诗歌大意,能顺畅地朗诵课文。早读检查(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琵琶曲《高山流水》让学生进入情境,要求学生用心倾听,感受曲中的感情。然后,利用知音传说,引入新课——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伯牙的人擅长弹琴、作曲,他在汉阳江口弹琴时碰到子期在岸边细细倾听,并赞叹不绝。伯牙十分惊叹,这样一位樵夫打扮的人,怎么会欣赏我的琴声呢?

  他请子期上船,并问他:你喜欢听我弹琴,我现在弹一曲,请你说出曲子内容。说罢,伯牙弹了起来。子期听后说:妙极了!你弹出来的琴声像巍峨的高山一样,像流动的江水一样。伯牙惊叹不已。从此,他们成了知心朋友,后人因此用“高山流水”来称呼知音。被贬浔阳的白居易在落魄失意之时也偶遇了一位知己,他被一位流落此地的琵琶女精湛技艺所折服,共同的遭遇使得两人在琴声中相互理解,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著名的《琵琶行》由此写成。今天我们就来学*这篇课文。

  两千多年前,文人雅士俞伯牙,山野樵夫钟子期,音乐将他们联系了起来,于是世上便流传着知音的佳话;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又是音乐让他们共同演绎了一首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那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白居易遭贬谪之后,巧遇琵琶女,因同病相怜而信笔写来的经典乐府《琵琶行》。

  (二)让学生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的感情基调和录音的朗诵技巧,然后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回答问题:文章主要写了几个内容?

  学生通过整理可以概括出:江头送客闻琵琶,江上聆听琵琶曲、歌女自诉身世苦、曲罢诗人伤迁谪、重闻琵琶青衫湿这样五个内容。

  (三)齐读第二段,力争背诵。

  再次突出方法指导:大弦以下四句要快读,情调轻快;间关两句速度放慢,但要读得流畅;冰泉以下四句是为高潮蓄势,要稍微小声读;银瓶以下四句写乐曲高潮和终止,要读的紧张热烈,至“裂帛”戛然而止。达到有感情的朗诵的目的。

  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方面,采用小组讨论方法概括琵琶女的艺术形象和思考琵琶女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再由问题从全文看,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哪些句子能够反映?这种心情又是如何引发的呢?

  来引出作者孤寂伤感,凄凉落寞的心情。

  白居易和琵琶女的对比

  出自京都:自言本是京城女——我从去年辞帝京

  才华出众:名满京都女艺人——才华横溢大诗人

  落魄失意:年老色衰嫁商人——直言相谏贬江州

  因为白居易和琵琶女有类似的遭遇,因此他才能从琵琶曲中听出琵琶女的哀怨,以至泪湿青衫,发出感慨。从而得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文章主旨。

  课后作业:

  流畅地背诵课文第二段

  小组长监督(这样达到背诵的目的)

  板书设计

  琵琶女 白居易

  京倡 京官

  商妇——音乐——谪官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主题)

  我认为这样的板书设计简洁,直观,既突出了诗歌的主题,又突出了明暗两条线索的结构特点。有利于学生把握这篇课文的重点。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二课时

  主要是用小组讨论和提问引导的方法来达到分析音乐描写,激发学*诗歌的兴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的教学目的。

  首先用问题直接导入新课程,

  读了本诗,我们恐怕更多的是对琵琶女的命运掬一把同情泪。确实,琵琶女的命运令世人感叹。但是,我们是否能够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下面请同学进行小组讨论后选代表发言。(说明:这一问使学生从全新的角度去体味音乐的艺术魅力。音乐的描写已经超出了艺术欣赏的范畴,蕴含着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命运的揭示。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能够大大调动学生的情趣,激发他们的兴趣。)

  请思考回答“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

  ([说明]通过这样一个问题,能够使学生了解“泪”的深沉含义,从而进一步把握本诗思想感情的另一侧面。)

  诗歌往往少不了风物的描写,同样,本诗歌前后贯穿了几处风物描写的文字。这些风物有什么作用呢?

  ([说明]设计这样一问,能够使学生明确,鉴赏诗歌一定不能忽视诗中风物描写的文字,它们也是诗歌思想感情的载体。)

  [总体评说]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著名的诗歌,我在引导学生鉴赏时,没有常式的词句翻译、结构梳理等,有意识地从新的角度设置问题,激发兴趣,使学生读得深入,读得兴浓。学生在获得情感愉悦的同时,鉴赏力也确有明显的提高。

  课后作业:选择一首你喜欢的歌,从歌词、旋律等方面自选角度进行分析,写出你喜欢的原因,字数不限。

  (这一环节,既是对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巩固,也是学生表达与交流的一种方式,让学生及时反馈巩固新知识,学以致用。)

  附板书设计: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琵琶声——尽诉心中悲悱情

  青衫泪——同是天涯沦落人

  风物意——一枝一叶总关情

  (我认为这样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概括了从三个方面去鉴赏这首诗歌诗的方法。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琵琶行的说课稿 2

  1.说教材

  1.1教材简析。《琵琶行(并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是在必修2《诗经》、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鉴赏唐诗的能力,同时为更好地鉴赏宋词奠定一定的基础。共七首诗,鉴赏重点:养成诵读涵泳的*惯,记诵有代表性的诗篇及名句;能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理解作品的内容价值,认识唐诗的杰出成就,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自豪感;能感受诗的意境和形象,品味语言,领略作品的表现力,注重审美体验,提高鉴赏评价古诗的能力。《琵琶行(并序)》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长篇叙事诗,堪称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诗歌主题鲜明、人物形象生动,抒情真切细腻,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用极富音乐性的语言摹写音乐形象,通篇体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1.2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诗词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性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依据相关要求,结合本课特点,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欣赏并学*诗人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叙事抒情的表现手法;

  (2)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用比喻、通感、烘托的写法来描写音乐;培养学生诗歌、音乐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诗人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伤,同情诗人因正直而备受迫害的遭遇。

  1.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 教学难点:体会主旨句的内涵、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

  2.说学情

  学生在初中和高一学*的基础上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能大致把握诗歌语言和思想。学生对于诗歌的学*兴趣较浓,往往能主动参与,尤其是本篇的故事情节、深刻思想、经典诗句均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热情,但是时空的距离也很容易成为学生的一大障碍,所以时代背景的把握需要处理好,课前安排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并共享解决。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一篇融音乐、文学于一炉的抒情叙事诗有一定的困难。

  3.说教法

  结合课件,采用激趣法、情境教学法、诵读法、问导法和讨论点拔法。

  4.说学法

  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为前提,学生通过听、读、思、议、写的学*方法来完成学*任务,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表达能力。

  5.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整体感知——自主思考,交流探究——归纳小结,深

  化理解——赏乐仿写,应用提高

  6.教学程序及内容设计

  6.1导入新课 (2分钟)。课前播放琵琶曲《春江花月夜》,营造意境,接着简介内容。被贬浔阳的白居易在一个萧瑟的秋夜送客到浔阳江头,偶逢琵琶女,从她的苦难身世与遭遇,想到自己在政治上的坎坷失意,顿时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悲怆之意悄然而生,他饱蘸满腹辛酸之泪,尽情地抒发悲愤之情,写下了千古绝唱《琵琶行》。

  6.2鉴赏课文。

  6.2.1总体把握诗意 (8分钟左右)。在《春江花月夜》的琵琶声中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完之后梳理并尝试用7字凝练的概括大意,体会”月色朦胧”式的情节美。这一环节教师先示范后引导点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答案不求统一。

  江头送客闻琵琶 江上聆听琵琶曲 歌女自诉身世苦 同病相怜伤迁谪 重闻琵琶青衫湿

  6.2.2引导鉴赏:就这首诗的一些精彩片段和重点难点问题做一些鉴赏和研讨。

  (1)鉴赏音乐描绘,突出教学重点(15分钟左右)

  思考讨论:

  描摹美妙的琵琶曲的相关诗句最主要有哪些?(依托文本,语言积累)

  用了哪些手法?有什么效果?(对应高考,针对训练)

  音乐的描写中体现了怎样的旋律变化?

  变化的旋律中又饱含琵琶女怎样的情绪变化?(联想想象,体会情感)

  交流展示,引导梳理。

  a、诗人善用比喻,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之乐: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四弦一声如裂帛 b、善用拟声词和双声叠韵词,更增加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感:弦弦掩抑声声思 低眉信手续续弹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c、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涵咏回味的广阔空间: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d、在对乐曲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厚的情感。

  此部分高度重视朗读训练,尤其是找出对应诗句后,齐声朗读;接着请学生找出该段中自己最能读出诗人感情的句子进行示范朗读;再播放富有”婉转流畅--沉咽稳重--间歇顿挫--激越高昂”的旋律变化特点的几段琵琶曲,请一位同学伴着琵琶曲朗诵该段。其他同学闭目倾听,进一步感受音乐、诗文、感情融为一体的特点。 乐曲是情感的外现,诗文是心声的外化。

  乐曲曲线与诗文结合展示,增强形象感。

  (2)解读身世遭遇,突破教学难点(13分钟左右)

  思考讨论:

  本文塑造了琵琶女和诗人两个人物形象,文中用哪句话将这两个人物形象连接在一起的?

  诗人与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

  为了完成这个学*任务,我设计了一个对联题,引用诗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作为上联,要求学生根据琵琶女与诗人的共同点对出下联。

  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进行点拨,最后让学生展示答案。点拨时我抓住诗人、琵琶女前后生活变化来引导:

  a、都由京都漂泊沦落到浔阳下联:异地相逢泪涟涟

  b、都有由荣至衰的凄凉落寞之感下联:共怀世间愁郁情

  c、在这人生际遇中,他们赋诗,吟曲,都是由感而发。 下联:吟曲赋诗总关情

  d、音乐把他们的曲与文联系起来下联:共奏人间悲凉曲

  思考:身为仕徒阶级的诗人,把自己的命运同下层社会妇女的命运联系起来,体现诗人怎样的品格?具有高尚情操、才华横溢的诗人在官场上难觅知音、受排挤,从而暴露出什么问题?

  敢于冲破封建门第观念,同情下层人民的进步思想;统治阶级不容贤良、排斥异己、压抑人才。体会诗人的人性美和对黑暗社会的认识。

  思考:如何理解”江州司马青衫湿”?

  这句话更衬托出乐曲的悲凄,用它作结,补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内涵,这是诗人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也是伤感自己遭贬之泪。

  琵琶行的说课稿 3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琵琶行》,我打算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 说教材

  (一)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琵琶行》是高中新课标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二单元“诗的唐朝”里的一篇课文。本单元鉴赏重点:养成诵读涵泳的*惯,记诵有代表性的诗篇及名句;能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理解作品的内容价值,认识唐诗的杰出成就,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自豪感;能感受诗的意境和形象,品味语言,领略作品的表现力,注重审美体验。通过这一单元学*提高鉴赏评价古诗的能力。《琵琶行》一诗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叙事长诗,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它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用极富音乐性的语言摹写音乐形象,通篇体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在白居易死后,当时的皇帝唐宣宗写诗悼念:“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说明远在作者逝世前,本诗已经风行全国,很有影响了。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用极富音乐性的语言摹写音乐形象,这是我们鉴赏和学*这课的一个重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所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维目标并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有感情的诵读诗歌并背诵诗歌第二段。欣赏作者以形象比喻来表现音乐形象的语言艺术。

  2.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体会诗中的情感和意境,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同情和共鸣,把握人物形象和诗歌社会意义。

  3. 能力目标:分析音乐描写,激发学*诗歌的兴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传授给学生有效的鉴赏方法,学生才会举一反三,逐步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针对此,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领悟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包括明暗线结构、情景交融的特点,特别是对音乐的多角度、多手法、多层次的描写技巧。

  (四)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诗歌的兴趣,树立全新的诗歌鉴赏观,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二. 学情介绍

  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的主体,我们*常在教学中首先应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和学*心理状态。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字句的疏通上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在课前预*完成。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的基础上,没有掌握系统的诗词鉴赏方法。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一篇融音乐、文学于一炉的抒情叙事诗是我重点思考的问题。我想只有让学生反复诵读、相互交流和教师的适当引导才能弥补学生在鉴赏方面的缺乏和不足。

  三. 说教法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学*能力,把学生原有的学*方式

  转变为独立、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热情参与、独立解决问题。针对这个理念,本文我主要采用了“整体感知——局部研读——综合领悟——迁移提高”的教学方法,以教师教为主导,以学生学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所以我觉得采用诵读法和师生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比较适合。此外还要求学生在课前疏通字句,解决字词问题。本文采用两课时教学。

  四、说教学方法和手段

  学生毕竟没有很高的文学和音乐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枯燥的传授知识效果未必好,还应辅以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尤其是让学生听《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等古乐,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中的音乐有个感性的认识。

  整体感知---局部研读---综合领悟---迁移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精读(把握语气、节奏、感情),通过提问设计、板书设计,师生讨论分析等来掌握本诗的特点和思想情感,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法。

  学生毕竟没有很高的文学和音乐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枯燥的.传授知识效果未必好,还应辅以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尤其是让学生听《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等古乐,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中的音乐有个感性的认识。

  4 教学准备:五、教学准备:布置学生课前预*任务,学生自读课文,用圈点勾画批注的读书方法,梳理疑难字词,理解诗歌大意,能顺畅地朗诵课文。早读检查(包括:A、作家作品 B、写作背景 C、掌握生字生词 D、熟读课文)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琵琶曲《高山流水》让学生进入情境,要求学生用心倾听,感受曲中的感情。然后,利用知音传说,引入新课——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伯牙的人擅长弹琴、作曲,他在汉阳江口弹琴时碰到子期在岸边细细倾听,并赞叹不绝。伯牙十分惊叹,这样一位樵夫打扮的人,怎么会欣赏我的琴声呢?他请子期上船,并问他:你喜欢听我弹琴,我现在弹一曲,请你说出曲子内容。说罢,伯牙弹了起来。子期听后说:妙极了!你弹出来的琴声像巍峨的高山一样,像流动的江水一样。伯牙惊叹不已。从此,他们成了知心朋友,后人因此用“高山流水”来称呼知音。被贬浔阳的白居易在落魄失意之时也偶遇了一位知己,他被一位流落此地的琵琶女精湛技艺所折服,共同的遭遇使得两人在琴声中相互理解,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著名的《琵琶行》由此写成。今天我们就来学*这篇课文。

  两千多年前,文人雅士俞伯牙,山野樵夫钟子期,音乐将他们联系了起来,于是世上便流传着知音的佳话;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又是音乐让他们共同演绎了一首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那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

  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白居易遭贬谪之后,巧遇琵琶女,因同病相怜而信笔写来的经典乐府《琵琶行》。

  (二)让学生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的感情基调和录音的朗诵技巧,然后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回答问题:文章主要写了几个内容?

  学生通过整理可以概括出:江头送客闻琵琶,江上聆听琵琶曲、歌女自诉身世苦、曲罢诗人伤迁谪、重闻琵琶青衫湿这样五个内容。

  (三)齐读第二段,力争背诵。

  再次突出方法指导:大弦以下四句要快读,情调轻快;间关两句速度放慢,但要读得流畅;冰泉以下四句是为高潮蓄势,要稍微小声读;银瓶以下四句写乐曲高潮和终止,要读的紧张热烈,至“裂帛”戛然而止。达到有感情的朗诵的目的。

  四、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方面,采用小组讨论方法概括琵琶女的艺术形象和思考琵琶女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再由问题从全文看,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哪些句子能够反映?这种心情又是如何引发的呢?

  来引出作者孤寂伤感,凄凉落寞的心情。

  白居易和琵琶女的对比

  出自京都:自言本是京城女——我从去年辞帝京

  才华出众:名满京都女艺人——才华横溢大诗人

  落魄失意:年老色衰嫁商人——直言相谏贬江州

  因为白居易和琵琶女有类似的遭遇,因此他才能从琵琶曲中听出琵琶女的哀怨,以至泪湿青衫,发出感慨。从而得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文章主旨。

  五、课后作业:流畅地背诵课文第二段 小组长监督 (这样达到背诵的目的) 板书设计

  琵琶女 白居易

  京倡 京官

  商妇——音乐——谪官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主题)

  我认为这样的板书设计简洁,直观,既突出了诗歌的主题,又突出了明暗两条线索的结构特点。有利于学生把握这篇课文的重点。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二课时

  主要是用小组讨论和提问引导的方法来达到分析音乐描写,激发学*诗歌的兴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的教学目的。

  首先用问题直接导入新课程,

  读了本诗,我们恐怕更多的是对琵琶女的命运掬一把同情泪。确实,琵琶女的命运令世人感叹。但是,我们是否能够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下面请同学进行小组讨论后选代表发言。 (说明:这一问使学生从全新的角度去体味音乐的艺术魅力。音乐的描写已经超出了艺术欣赏的范畴,蕴含着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命运的揭示。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能够大大调动学生的情趣,激发他们的兴趣。 )

  请思考回答“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

  ([说明]通过这样一个问题,能够使学生了解“泪”的深沉含义,从而进一步把握本诗思想感情的另一侧面。)

  诗歌往往少不了风物的描写,同样,本诗歌前后贯穿了几处风物描写的文字。这些风物有什么作用呢?

  ([说明]设计这样一问,能够使学生明确,鉴赏诗歌一定不能忽视诗中风物描写的文字,它们也是诗歌思想感情的载体。 )

  [总体评说]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著名的诗歌,我在引导学生鉴赏时,没有常式的词句翻译、结构梳理等,有意识地从新的角度设置问题,激发兴趣,使学生读得深入,读得兴浓。学生在获得情感愉悦的同时,鉴赏力也确有明显的提高。

  课后作业:选择一首你喜欢的歌,从歌词、旋律等方面自选角度进行分析,写出你喜欢的原因,字数不限。

  (这一环节,既是对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巩固,也是学生表达与交流的一种方式,让学生及时反馈巩固新知识,学以致用。)

  附板书设计: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琵琶声——尽诉心中悲悱情

  青衫泪——同是天涯沦落人

  风物意——一枝一叶总关情

  (我认为这样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概括了从三个方面去鉴赏这首诗歌诗的方法。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琵琶行的说课稿 4

  一. 说教材

  A.教材简析

  《琵琶行(并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学*的是唐代诗歌,共七首诗。《琵琶行(并序)》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长篇叙事诗,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喝”。诗歌主题鲜明、人物形象生动,抒情真切细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

  B.教学目标

  《全日制普通高中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而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根据教学大纲和单元教学要求,结合本课特点,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 知识目标:了解文学常识;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品味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感知作者把音乐描写与听者、演奏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写作特点。

  2. 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用比喻、通感、烘托的写法来描写音乐;培养学生诗歌、音乐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学生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新社会的感情;引导学生领会诗人情操里体现出的人性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C.教学重点难点

  高一学生,对中国沧桑历史的实际体验有所欠缺,不容易理解封建社会推残人才的黑暗现实,因此,我把体会主旨句的内涵、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本文成功之处是通过听者的感受来描写音乐,而音乐很难描摩,因此我把鉴赏音乐作为教学的难点。

  D.课时安排:本文是一篇讲读课文,我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突破教学重点。

  第二课时:主要突破教学难点。

  二、说学生

  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的积累,已具备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更为强烈,这为阅读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的因素。

  三.说教法

  根据学生的水*特点,我觉得学生对文意的疏通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布置他们课前预*,进而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如:左迁、明年、因为、凡、言等。课堂中,为了指导学生领会主旨句的内涵和感受音乐与语文、情感融为一体的特点,结合课件,我将采用激趣法、情境教学法、诵读法、问导法和讨论点拔法。

  四.说学法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上述教法的指导下,我引导学生通过听、读、思、议、写的学*方法来完成学*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 营造氛围,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新课导入得法,就能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我课前先给学生播放《高山流水》的曲子,进入音乐欣赏的氛围。然后在音乐的背景中我开始讲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继而引出话题:被贬浔阳的白居易在落魄失意时也偶遇一位知音,并深深地被知音精湛的技艺所折服,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概叹。著名的《琵琶行(并序)》由此写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这篇诗文。

  (二)介绍文学常识和写作背景

  课前我要求学生查找关于作者的资料,拿到课堂中进行交流,而后我补充强调:“行”的诗体、作者的作品(前期:《秦中吟》《新乐府》讽喻诗;后期:《长恨歌》《琵琶行》感伤诗)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三)整体感知,把握感情基调。

  向学生展示多媒体动画配乐朗读,通过音乐的熏陶、声情并茂的朗读、形象逼真画面的感染,把学生带到了白居易《琵琶行》的氛围之中,让学生体会到诗中沉郁悲凉的感情基调。这就为学生鉴赏诗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解读身世遭遇,突破教学重点

  1. 诱导点拨,领悟主旨

  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本文塑造了琵琶女和诗人两个人物形象,文中用哪句话将这两个人物形象连接在一起的?学生很容易找出诗文中的主旨句。继而向学生提出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诗人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样的哀叹?到底诗人与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以这个问题来让学生体会主旨句的内涵。为了完成这个学*任务,我设计了一个对联题,引用诗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作为上联,要求学生根据琵琶女与诗人的共同点填写下联。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进行点拨,最后让学生展示答案。点拨时我抓住诗人、琵琶女前后生活变化来引导:(1)都由京都漂泊沦落到浔阳,下联:异地相逢泪涟涟;(2)都有由荣至衰的凄凉落寞之感,下联:共怀世间愁郁情;(3)在这人生际遇中,他们一个赋诗,一个吟曲,都是由感而发。下联:吟曲赋诗总关情;(4)音乐把他们的曲与文联系起来,下联是:共奏人间悲凉曲。

  在点拨的过程中,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理解烘托、对比的表现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力。

  体会了主旨句的内涵,琵琶女被玩弄、被侮辱的歌妓形象已跃然纸上,于是我让学生总结其形象。

  2. 体会作者的人性美,认识黑暗的会现实

  我设计两个问题:身为仕徒阶级的诗人,把自己的命运同下层社会妇女的命运联系起来,体现诗人怎样的品格?(敢于冲破封建门第观念,同情下层人民的进步思想)具有高尚情操、才华横溢的诗人在官场上难觅知音、受排挤,从而暴露出什么问题?(统治阶级不容贤良、排斥异己、压抑人才)从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人性美和对黑暗社会的认识。进而要求学生谈谈生活在新社会中的感触,激发学生热爱新社会的感情。

  (五)品味音乐,突破教学情意

  1.品读诗中意

  首先让学生找出集中描写音乐的段落(第二段)来齐声朗读。接着请学生找出该段中自己最能读出诗人感情的句子进行示范朗读。同学们就在你读我评的互相交流中完成诵 读指导任务,而且也进一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

  在这基础上,我让学生欣赏两个经典画面:“荻花瑟瑟”与“千呼万唤始出来,犹如琵琶半遮面”,渲染氛围。再播放富有“婉转流畅——沉咽稳重——间歇顿挫——激越高昂“的旋律变化特点的几段琵琶曲,请一位同学伴着琵琶曲朗诵该段。其他同学闭目倾听,进一步感受音乐、诗文、感情融为一体的特点。

  2. 解读乐中情

  在上面朗读训练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根据听后感受,分组讨论以下问题:音乐的描写中体现了怎样的旋律变化?请你用熟悉的乐曲或某个场面的描写来再现;在这个变化的旋律中又饱含琵琶女、诗人怎样的情绪变化?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培养同学们的发散性思维、想象联想能力。相信同学们倾听了富有旋律变化的琵琶曲的伴读下完成第一个问题并不困难。而假如学生能用熟悉的乐曲或场面来再现诗中音乐的旋律变化,那么体会诗人、琵琶女那种“喜悦——忧愁暗恨——高亢激越的情绪变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就突破了教学难点。

  3. 把握音乐的描写技巧

  对于这一点,我是这样引导的:诗人用怎样的艺术手法来表现音乐之美?这问题并不难,也许学生会很快找出用比喻、叠词的手法来对音乐进行正面描写,而用“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这环境来对音乐作侧面烘托。此外,诗中“间关莺语花底滑“这一句还采用了通感的修辞,这点学生可能不易把握,我将让学生回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采用通感的修辞的两个句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和“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以此来启发、引导学生。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正是在相同的境遇中,在琵琶曲的感染下,诗人找到了知音,发出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写下了这篇优美感人的《琵琶行》。

  (七)扩展提升(作业)

  1. 请同学们鉴赏《李凭箜篌引》中音乐描写的技巧。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2.请同学们重听一曲《高山流水》,然后用形象的语言加以描绘200字左右。

  琵琶行的说课稿 5

  一、说教材

  (一)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本文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来表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技巧。

  2.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

  3.初步学*这种以文字表现音乐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通过文字表现音乐形象的技巧手法。(有关美感与文学的文章在高一时学到过几篇。但用文字来细致具体的描写音乐的文章学生很少接触。学*这种技巧是重点。)

  (三)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音乐是付诸于感官的,学生还能感知。但听者、演奏者的心理是很难摹写的。如何通过音乐来感知听者、演奏者内心感情,并将两者融为一体是文章的难点。)

  二、说学情

  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字句的疏通上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在课前完成。而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一篇融音乐、文学于一炉的抒情叙事诗是我重点思考的问题。我想只有让学生反复诵读和相互交流才能弥补学生在鉴赏方面的缺乏和不足。

  三、说教法

  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再加上这是一篇课内自读文,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讲的过多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所以我觉得采用诵读法和学生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比较适合。此外还要求学生在课前疏通字句,解决字词问题。本文采用一课时教学,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可以适当增加课外知识,用两课时、三课时进行教学。

  四、说教学方法和手段

  学生毕竟没有很高的文学和音乐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枯燥的传授知识效果未必好,还应辅以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尤其是让学生听《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等古乐,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中的音乐有个感性的认识。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前我先给学生放一段《高山流水》的古曲,让学生在明快的节奏中感知音乐中的“高山”“流水”,先进入音乐欣赏的氛围。然后在音乐的背景中我开始讲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伯牙的人擅长弹琴、作曲,他在汉阳江口弹琴时碰到子期在岸边细细倾听,并赞叹不绝。伯牙十分惊叹,这样一位樵夫打扮的人,怎么会欣赏我的琴声呢?他请子期上船,并问他:你喜欢听我弹琴,我现在弹一曲,请你说出曲子内容。说罢,伯牙弹了起来。子期听后说:妙极了!你弹出来的琴声像巍峨的高山一样,像流动的江水一样。伯牙惊叹不已。从此,他们成了知心朋友,后人因此用“高山流水”来称呼知音。被贬浔阳的白居易在落魄失意之时也偶遇了一位知己,他被一位流落此地的琵琶女精湛技艺所折服,共同的遭遇使得两人在琴声中相互理解,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著名的《琵琶行》由此写成。今天我们就来学*这篇课文。

  (二)分析课文

  1、在《春江花月夜》的琵琶声中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文章主要写了几个内容。

  学生通过整理可以概括出:文章主要写了琵琶女的琴声和诗人的感受两部分内容。

  文章通过琴声和感受两个方面来描述诗人和琵琶女的这场偶遇,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2、下面我讲讲对文章内容的分析。

  我从两条思路去分析这篇文章。

  第一条思路:三奏,即琵琶女的三次演奏。

  学生通过讨论可以找到:第一次演奏在文章第一节,第二次演奏在文章第二、三节,第三次演奏在文章最后一节。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中,学生要掌握的是作者对声音的描写技巧。

  先分析第一次演奏,即第一节。我设置如下问题:

  a,这一段音乐描写属于什么描写?

  b,从这里的景物描写中可以看出琵琶女演奏的是怎样的音乐?

  学生通过讨论找到答案:这是种音乐的侧面烘托描写。也是用文字去表现音乐的一种手法。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了悲凉萧瑟的琵琶声。

  第二次演奏,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这一部分出现了很多名句,可以让学生先挑出来读读。然后我准备了以下几个问题:

  a,作者在描写声音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的词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b,这一段根据演奏的起承转合可以分为几层,哪一层是高潮部分?

  c,这一部分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结尾,有什么作用?

  d,这一部分琵琶女音乐的基调是怎样的?

  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回答这几个问题。这一部分主要在于品味作者描写音乐的妙处,通过回答上面的问题,学生可以概括出作者描写音乐的方法:

  a,诗人善用比喻,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之乐。

  b,善用拟声词和双声叠韵词。

  c,侧面烘托的手法。

  d,在对乐曲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厚的情感。

  第三次演奏,在文章最后一节,让学生反复诵读,自己品味。

  第二条思路:三感,即作者的三次感悟。

  对应琵琶女的三次演奏,作者相应有三次感受。学生在文中不难找到。

  在第一次感悟中可以让学生回答怎样的问题:

  a,你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初听声音时的心情吗?

  b,你从哪里捕捉到了作者的心情?

  c,这样的环境描写烘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三个问题由浅入深推进,表明了作者孤寂伤感的心情,渲染了琵琶女的悲凉音乐。

  第二次感悟在文章的第四节,是文章的难点部分。为了更好理解文章主题,要联系琵琶女的身世来感知文章。在这里我打算问这样几个问题:

  a,哪些句子能够体现出作者的心情?

  b,诗人听了琵琶声,知道了琵琶女的遭遇,心底发出的最大的感慨是什么?

  c,为什么诗人说他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

  这一部分阐明了文章的主题。诗人和琵琶女在身世、才华和遭遇上都有相似之处。两个形象心灵沟通,怨恨交织,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题。

  第三次感悟在文章的最后一节,要学生回答:如何理解“江州司马青衫湿”?

  这句话更衬托出乐曲的悲凄,用它作结,补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内涵,这是诗人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也是伤感自己遭贬之泪。从而鲜明突出了全诗的主题。

  3、到这里全文的分析结束,下面我讲讲文章的小结。

  全文结束后,设计提问:诗人为什么不知道琵琶女遭遇之时便已经听出了音乐中的情感?(过渡到白居易的处境)

  学生分组讨论,交换意见。最后我总结:

  A、白居易的身份:被贬的官员,有政治抱负不得施展。这一点与琵琶女的“不得志”有相似之处。

  B、秋天,“醉不成欢惨将别”,心情落寞。

  小结:正是在这样相同的境遇中,诗人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可以说,白居易是琵琶女的“知音”,所以他才写下了这篇优美感人的《琵琶行》以赠之。最后我用一首诗作为《琵琶行》的读后感,和大家共鸣: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

  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

  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

  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

  (三)课外延伸

  继续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这类文章的能力,如在课堂上出示《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中关于王小玉说书的片段。让学生课外进行比较阅读。此外学生还可去找描写音乐的文章和诗歌,如《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等。

  (四)作业

  让学生初步学*运用语言艺术来描述听觉的手法,课后就自己喜欢的一段音乐用形象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文体、字数不限。


高二语文教案琵琶行(精选5篇)(扩展9)

——《琵琶行》的教学反思(精选5篇)

  《琵琶行》的教学反思 1

  今天我上了《琵琶行》一课,感触颇多。现反思如下:

  一教学设计:我借鉴了许多教案,其中最主要的是王毅军老师的《琵琶行》的设计思路,还有一篇是“在别人的故事里洗尽悲哀 ——《琵琶行》的“共情”艺术鉴赏案例”。

  1 首先是让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读准字音,了解故事的内容,为下文的分析打下基础,了解全文的感情基调。

  2 再让学生找出全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情感和主旨的句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样有了一个切入点。让学生解释“沦落”的意思,并找出沦落人指的是谁,即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3 既然琵琶女是一个沦落人,你找一找表现琵琶女沦落的段落,即第三自然段。在感知着一段落时,先让学生读一下这一自然段,并让另外一名同学点评一下该同学读的好不好。最主要的是读出感情这一点做得怎么样,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再让学生思考你眼中的琵琶女是怎样一个形象,她心中充满了怎样的情感,再让学生去读一读,品一品。

  当然也可以换一种方式,让学生谈一谈你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大家一起学*一下。这样自主生成的问题比较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当然主要还离不开琵琶女的形象这一核心问题,以及表现手法的运用。

  4 琵琶女和白居易,一个是大男人,一个是小女子,一个是朝廷命官,一个是民间艺人,一个高朋满座,一个独守空船。他们同在哪里?

  5 他们之间虽然出身、经历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也有相似之处:①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偏僻的江州;②一个是名满京都的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诗人,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③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相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清的寂寞生活。

  正因为如此,诗人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正是为了通过表现琵琶女的悲凉身世来唤起人们对琵琶女的同情;而诗人写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是为了表现自己政治上的失意,抒发郁积心中的左迁之愁、贬谪之恨。这正是作者的写作动机。

  琵琶女弹奏完后,为什么满座重闻皆掩泣?触发了人们对于自己坎坷命运的反思,进入了人类共同的情感领域,从而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跨越千年而不朽。

  这两句是全诗的主题所在。诗人通过沦落天涯的歌女的一生,来抒发自己忧国遭贬的政治苦闷。把对琵琶女的无限同情、对被贬谪的满腔幽愤、对封建社会冷酷黑暗的揭露交织在一起,是封建社会中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这两句写出了人们对苦难生活的共同体验,又由于诗句简明准确,情意合一,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广泛的同情,成为人们表达同病相怜、互相慰藉的传诵不朽的千古名句。

  6 是什么把琵琶女与诗人联系在一起的?音乐。

  7 我们就来看一看作者是如何描写音乐的?然学生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谈一谈精彩在何处?

  抓住比喻的修辞 空白的手法(或侧面描写) 情感的渗透

  音乐是心灵的语言,音乐是沟通的桥梁,它把琵琶女与诗人两个素不相识的人联系在一起,成为精神上的知己,产生了感情上的共鸣。可以写对联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为“一曲琵琶传千古”拟写上联。同学们读了这首时候有很多的理解与感悟,请把你对这首诗的理解与感悟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出来。

  8 重读课文,加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读出你的感受来。自由的读、大声的读、有感情的读。

  概括一下就是:沦落----沦落人-----琵琶女、诗人-----分别赏析------同在何处、有何相似点-----是什么把他们联系在一起------音乐------对音乐的描写(比喻、情感、空白)让学生分析精彩的段落,谈一谈、议一议。

  二 反思:

  1 读得不够;诗歌是朗诵的艺术,多读才能体味出诗中的内涵。开头可以让学生先伴随着音乐读一遍课文,整体感知;在分析完琵琶女的形象后读一读感悟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分析完诗人的经历后可以读一读体味诗人的情感;最后读一读全文可以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艺术的魅力。

  2 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不够。教师自己的讲解过多,没有让学生动起来。如,可以让学生读完第三自然段后提一提自己的问题疑惑,第四自然段问一下你有什么疑惑。关注学生的需要的课堂才能是高效的。

  3 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诗中的内容应该是与生活相联系的,因生活的源头活水来浇灌语文的课堂,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百花齐放,生机勃勃。例如对于音乐可以激发人们相同的感受就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来加以感受,加深理解。

  《琵琶行》的教学反思 2

  今天我上了《琵琶行》一课,感触颇多。现反思如下:

  1 首先是让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读准字音,了解故事的内容,为下文的分析打下基础,了解全文的感情基调。

  2 再让学生找出全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情感和主旨的句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样有了一个切入点。让学生解释“沦落”的意思,并找出沦落人指的是谁,即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3 既然琵琶女是一个沦落人,你找一找表现琵琶女沦落的段落,即第三自然段。在感知着一段落时,先让学生读一下这一自然段,并让另外一名同学点评一下该同学读的好不好。最主要的是读出感情这一点做得怎么样,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再让学生思考你眼中的琵琶女是怎样一个形象,她心中充满了怎样的情感,再让学生去读一读,品一品。

  当然也可以换一种方式,让学生谈一谈你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大家一起学*一下。这样自主生成的问题比较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当然主要还离不开琵琶女的形象这一核心问题,以及表现手法的运用。

  4 琵琶女和白居易,一个是大男人,一个是小女子,一个是朝廷命官,一个是民间艺人,一个高朋满座,一个独守空船。他们同在哪里?

  5 他们之间虽然出身、经历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也有相似之处:①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偏僻的江州;②一个是名满京都的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诗人,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③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相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清的寂寞生活。

  正因为如此,诗人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正是为了通过表现琵琶女的悲凉身世来唤起人们对琵琶女的同情;而诗人写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是为了表现自己政治上的失意,抒发郁积心中的左迁之愁、贬谪之恨。这正是作者的写作动机。

  琵琶女弹奏完后,为什么满座重闻皆掩泣?触发了人们对于自己坎坷命运的反思,进入了人类共同的情感领域,从而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跨越千年而不朽。

  这两句是全诗的主题所在。诗人通过沦落天涯的歌女的一生,来抒发自己忧国遭贬的政治苦闷。把对琵琶女的无限同情、对被贬谪的满腔幽愤、对封建社会冷酷黑暗的揭露交织在一起,是封建社会中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这两句写出了人们对苦难生活的共同体验,又由于诗句简明准确,情意合一,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广泛的同情,成为人们表达同病相怜、互相慰藉的传诵不朽的千古名句。

  6 是什么把琵琶女与诗人联系在一起的?音乐。

  7 我们就来看一看作者是如何描写音乐的?然学生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谈一谈精彩在何处?

  抓住比喻的修辞 空白的手法(或侧面描写) 情感的渗透

  音乐是心灵的语言,音乐是沟通的桥梁,它把琵琶女与诗人两个素不相识的人联系在一起,成为精神上的知己,产生了感情上的共鸣。可以写对联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为“一曲琵琶传千古”拟写上联。同学们读了这首时候有

  很多的理解与感悟,请把你对这首诗的理解与感悟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出来。

  8 重读课文,加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读出你的感受来。自由的读、大声的读、有感情的读。

  概括一下就是:沦落----沦落人-----琵琶女、诗人-----分别赏析------同在何处、有何相似点-----是什么把他们联系在一起------音乐------对音乐的描写(比喻、情感、空白)让学生分析精彩的段落,谈一谈、议一议。

  二 反思失误:

  1 读得不够;诗歌是朗诵的艺术,多读才能体味出诗中的内涵。开头可以让学生先伴随着音乐读一遍课文,整体感知;在分析完琵琶女的形象后读一读感悟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分析完诗人的经历后可以读一读体味诗人的情感;最后读一读全文可以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艺术的魅力。

  2 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不够。教师自己的讲解过多,没有让学生动起来。如,可以让学生读完第三自然段后提一提自己的问题疑惑,第四自然段问一下你有什么疑惑。关注学生的需要的课堂才能是高效的。

  《琵琶行》的教学反思 3

  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职业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字句的疏通上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在课前完成。而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一篇融音乐、文学于一炉的抒情叙事诗是我重点思考的问题。我想只有让学生反复诵读和相互交流才能弥补学生在鉴赏方面的缺乏和不足。

  在课前我先给学生放一段民乐,让学生先进入音乐欣赏的氛围。然后在音乐的背景中让学生描述音乐感受,在民乐曲当中开始我的教学过程。

  1、为了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品味本诗的意境,我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诗歌音乐的美好意境。其次,让学生自己主动鉴赏,学生都喜欢哪些句子,描出在哪里。当然,如果学生对本段诵读没有完成好,此环节就显得很矫揉造作,为了赶时间,学生发言大多停留在字面意思的分析而无升华部分,我的点评也只是蜻蜓点水,一笔点过。我在此环节处理很粗糙。

  2、为了完成感受作者通过文字表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技巧的教学重点,我决定让学生重点分析诗人写作是应用的手法,从理论上进行概括总结。《琵琶行》一课的教学重点我完成的很牵强,这是我以后应该注意的地方,所谓公开课也是检验自己教学能力的一次机会,且不可急于求成。

  3、另外,在学法指导上,我引导学生思考音乐描写背后的情感,学生很容易的找出诗人情感在诗中的体现。这样,我和学生从音乐描写的意境、手法、情感对课文进行了三重解读之后,进行延伸拓展,师生共同品味,在比较阅读中巩固艺术手法。

  4、最后,我拿出10分左右的时间来指导学生实战演练,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将自己的感受流入笔端。在一段优美的《草原之夜》乐曲中结束课程。

  《琵琶行》的教学反思 4

  我教《琵琶行》花了大概两节半课时。开始半节课(前半节课主要讲解上一篇课文没有完成的内容)主要介绍白居易,讲解《琵琶行》序言,通读全文,纠正字音等工作。第二节课开始串讲课文,重点讲解第二自然段中的音乐描写,串讲完第二段后,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然后让学生根据“前奏——轻重音交织——滑涩抑扬——高潮——尾声”的提示,对第二段进行分层次。在串讲第二段时,同样提到了在“银瓶乍破水浆迸”之前出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句子在文学手法上的需要。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别时茫茫江浸月”和“唯见江心秋月白”等景物描写的句子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第三节课,前半节课重点在于讲解《李凭箜篌引》并让学生思考、讨论《李凭箜篌引》与《琵琶行》在音乐描写上的不同点。后半节课则在于简单地串讲《琵琶行》的第三、四、五段。

  这样的文章重点不在翻译(教师不能纠结于一些字词的讲解),而在于理解和体会。所以,这样的文章对教师的语言感染力要求很高,没有好的语言感染力,不能用暗示性的语言引起学生的联想,是无法使学生体会到文章内在的魅力的,对琵琶女的遭遇,对白居易的现实,学生也就不会产生一丝的同情。教师的讲解要富有感情,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同情心,学生需要在教师的语言中读出同情,学生才能体会同情。这一点上,我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不是做得非常好,虽然我尽量用语言去感染学生,但很明显,感染力不够,我能体会到学生已经知道要同情了,但我觉得程度不够,这个责任在老师。

  在进行两篇文章音乐描写不同点的讨论时,我事先准备了大概六个要点,我教授的两个班级是两个层次的班级,1班属于第一层次,10班属于第二层次(全校共三个层次)。讨论并不热烈,这可能和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有关(需要脑子真正去思考,不是闭着眼睛就能瞎说),当然这并不出乎意料,我课前曾预计是有人回答,但回答不到点子上,然后我慢慢引导写出答案。但上课后的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10班有三个人回答了问题,答出了两个要点;1班有四个人回答了问题,答出了五个要点。

  看来我对学生的了解还是不够,个别学生的'思想已经开始向深入发展,这是我在以后上课时需要去注意的,特别是1班,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他们思考一些深一点的内容。问题的回答人数单一,总是那么几个人,其他同学大多沉默,这个问题早已有了,我要引起重视,今天我在1班就表扬了那几个发言的同学,批评了大多数不发言的学生。

  《琵琶行》的教学反思 5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一篇优秀长篇诗歌,同时,此诗对于音乐的描写在诗歌史上也是很有建树的。这样的文章重点不在翻译,而在于理解和体会,对职校生来说不会太深奥难懂,对有开设声乐课的幼教专业的学生可能会更有吸引力。

  我教《琵琶行》花了两节课。第一节课主要介绍白居易,讲解《琵琶行》序言,通读全文,纠正字音,串讲课文等工作。第二节课通过赏析琵琶女的三次弹奏,品味诗歌意境,感悟音乐的魅力。重点讲解第二自然段中的音乐描写,学*如何用文字描写音乐。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汲取古代诗歌精华,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力。最后拓展延伸,听一首音乐,试模仿本文的表现手法,用形象的语言描写出、说出你听后的感受。

  在上课预备铃敲响时,请同学们欣赏视频《琵琶行》,哀婉的《琵琶语》背景音乐营造了氛围。紧接着的导语设计,让学生们感觉到似乎来到了浔阳江畔,一起感受了这个凄美的故事。这些做法都为下**了很好的铺垫,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也得到了同行的肯定。

  接下来我和学生一起品读经典,以琵琶女的三次演奏为切入口,不断感悟音乐的魅力,当然同时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力量。这个环节对老师的语言感染力要求较高,因为没有好的语言感染力,就不能用暗示性的语言引起学生的联想,无法使学生更好体会到文章内在的魅力。对琵琶女的遭遇,对白居易的现实,学生也很难产生共鸣。我发挥自己在朗读方面的特长,富有激情地进行朗读,进行讲解,感染了自己,也在一定程度上感染了学生。在指导学生进行诵读时,我对提问同学的诵读表现评价不到位,这是我这堂课做得不足的地方。

  在拓展延伸阶段,我让学生听音乐,然后用形象的语言说出内心的感受,目的是学以致用。我选择的音乐是《苗岭的早晨》,此曲利于学生开展联想、想象,利于表达,更重要的是能让多数同学言之有物。在作业的布置上,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是一大特色,非常具有针对性。

  这堂课气氛活跃,原本枯燥乏味的文言文教学受到了欢迎。学生在学*中发现了美、欣赏了美,同时更感受到了古诗词传统文学的无穷魅力。


高二语文教案琵琶行(精选5篇)(扩展10)

——琵琶行优秀公开课教案合集5篇

  琵琶行优秀公开课教案 1

  教学步骤及内容:

  一、 对第一课时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明确本节课学*任务。

  1. 对比欣赏《琵琶行》、《明湖居听书》、朱自清〈〈歌声〉〉中的音乐描写。

  2. 讨论:白居易和琵琶女感情交流共鸣的原因。

  二、 学生聆听琵琶曲(古典名曲之一〈〈十面埋伏〉〉,感受琵琶演奏的抑扬顿挫,转折起伏。

  序曲——急切愉悦——滞涩悲哀——雄壮激越——戛然而止

  三、 重点欣赏课文第二段“音乐描写”

  1. 学生朗读,体味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过程和情感的变化。

  2. 讨论:本段音乐描写的艺术特色。

  a. 完整的音乐情节的展示;b比喻的使用

  3. 对比欣赏。

  (1)各文段的内容从略。

  (2)总结文学家写音乐的技巧变化:

  博喻(多个比喻的使用,以声写声)——通感(以形、色、光、味觉、触觉写声音)——联想、想象意境画面(朱自清由零星的比喻发展到完整的音乐场景的描画)

  音乐描写的发展越来越高超。后人在前人的肩膀上给我们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

  四、 讨论:

  诗人何以与身份低下的的歌女产生情感共鸣?

  ————————琵琶女诗人————————————

  ↓↓↓↓

  年少时:欢乐、风光弹琵琶听琵琶年少时:欢乐、得意

  ↓↓↓↓

  年老时:色衰、门前冷落年老:被贬、漂沦憔悴

  ↓诉身世伤迁谪↓

  ↘↙

  商人妇:轻别离,啼泪同是天涯沦落人江州司马:孤苦

  相逢何必曾相识

  ↘↓↙

  同病相怜

  教师小结:音乐成了沟通二人情感的媒介,两人的命运相似,都被遗弃,相似的命运和相似的音乐理解让他们的达到了情感的和谐,成为知音,于是共同成就了千古名篇。

  五、 关于“音乐”的引申扩展。

  音乐被夸大其作用:孔子以“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

  音乐被贬低为亡国之祸:陈后主《玉树后庭花》。

  音乐成为精神慰藉:白居易《琵琶行》

  今天的流行音乐走向何方?(学生思考,写400字文章)

  琵琶行优秀公开课教案 2

  教学目标:

  1、欣赏并学*本诗运用形象比喻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和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

  2、培养学明确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培养学明确立足文本运用想象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3、培养学明确的艺术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悲剧美,鉴赏音乐描写是重点;

  2、通过描写音乐艺术沟通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理解诗意的难点。

  教学方法:

  诵读法结合学明确的自主探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音乐是人类最崇高的艺术,它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我国的民族音乐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我们来听几段乐器演奏,看看大家能不能听出各是什么乐器?

  (古筝《渔舟唱晚》琵琶《琵琶语》二胡《二泉映月》洞箫《乱红》)

  这些优美的曲调都是由我们的民族乐器演奏出的,音乐是一种高度抽象的艺术,而文学是一种借助语言与文字表现具象的艺术形式。就其中任何一曲,大家能不能来描绘一下它的声音?

  可能大家的想象与语言还不足以表现音乐的高妙境界。但我们的先人却通过诗歌,把音乐的美妙用文字表现了出来。我们今天要一起品读的便是被清人方扶南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的白居易的《琵琶行》。

  二、整体感受。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穿越《诗经》的河流,走过了3000年的曲折岁月。一提起唐代,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帝王将相,而是才子佳人,在唐朝就有这样一位皇帝,也许他的名字早已被人们淡忘了,可是他为一位诗人写的悼亡诗却永久的流传了下来,而这位诗人就是唐朝的一张名片,千百年来,不断地接受一代又一代的诗歌朝圣者。这位皇帝是谁呢?他就是唐宣宗李忱,他写的这首诗是这样的: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提问明确共同朗读上述诗歌)

  很显然这位诗人是白居易。那么,白居易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琵琶行》?

  明确:被贬浔阳。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在现在的江西九江修建了琵琶亭。于是琵琶亭永远的记载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浔阳江水又将这个美丽的故事千古的流传下来。现在我们快速浏览课文,概括诗人在这首长篇叙事诗当中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明确:这首诗说的是元和十年,诗人被贬到九江郡,第二年送客湓浦口,听到琵琶女弹琵琶,勾起了心中没落的情感,他听了琵琶女的弹奏并为他作了一首诗。

  提问:这首诗讲述的就是诗人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的故事。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什么?

  明确:琵琶女弹了琵琶曲之后,诗人白居易为她翻作《琵琶行》。

  提问:在这首长诗当中,诗人一共塑造了几个形象?

  明确:两个。琵琶女、诗人。

  提问:两个素昧*明确、地位悬殊的人为何就能相识相知,琵琶女何以有机会向白居易倾诉衷肠?

  明确:琵琶声是两人情感的媒介。因为有了琵琶声,才会‘主人忘归客不发’;因为有了琵琶声,白居易才会‘移船相*邀相见’。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这可能也是大家看过的许多才子佳人的故事里常用的一个桥段,佳人在不远处弹奏乐器,悠扬婉转,才子听得如痴如醉,于是便寻声而去,于是就有了之后的柔情蜜意。而乐天与这位琵琶女在浔阳江上相遇,一曲琵琶让他们找到了共同的身世,共同的话题。我们且看这曲琵琶是怎样的。

  三、品味琵琶。

  提问:全诗写琵琶写了几个回合?最生动的是第几回合?

  明确:三个回合:一闻琵琶(第一节)邀相见,再闻琵琶(第二节)诉沦落,三闻琵琶(第五段)青衫湿。第二回合。

  (学明确诵读第二回合。)

  提问:哪些地方应该怎么读,才能准确的传达诗人的情感?

  提问:“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明确:说明了诗人迫切的想知道答案,却又怕惊扰了琵琶女的雅兴,断了琴弦,他想一听为快。但这是琵琶声却中止了,作者想分辨却无从而得了,因此这里应该读出这种疑惑的味道。

  提问: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琵琶行》中的一个经典画面(出示荻花瑟瑟的画面投影)故事就发明确在荻花瑟瑟的秋季,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请大家想一个问题,假如说琵琶女在江中演奏的是一曲江南小调家乡民谣,能不能激起诗人内心如此强烈的情感?

  明确:江南小调所表达的是一种欢快的、流畅的感情。若是如此白居易大可不必哭得稀里哗啦的。琵琶女当时弹的应是《霓裳》和《六幺》,诗人在京城过惯了宫廷明确活,在宫廷经常听到这样的曲子。琵琶女所弹的(曲子)容易勾起他对往日明确活的思念。因此,他听到《霓裳》和《六幺》才会比较感伤一些。而这首琵琶曲所表达的是琵琶女晚年落泊的情感,这种心情正符合白居易当时的心情,二者产明确了共鸣。因此对这首曲子很有感情。

  提问:琵琶女所演奏的《霓裳》《六幺》是唐代宫廷名曲,易引起诗人的许多联想。那么,大家认为最能刺激他敏感的神经,拨动他那脆弱的心弦的是什么?是因为地域的东西,还是因为音乐本身所代表的什么?从小序中找最能反映诗人受音乐影响而导致情感波动的句子。

  明确:铮铮然有京都声。

  提问:大家觉得长安对于诗人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听到京都声后,能激起白居易如此强烈的情感,一改当初被贬到此地后的“恬然自安”,忧郁之情油然而生?

  明确:诗人有着抱负和理想,而诗人被贬之后,开始不适应那种落魄的生活,但是他觉得可以慢慢适应,但是琵琶女所演奏的京都声又勾起了他对往日奢华生活的回忆,让他想起了以前在京城施展自己的才华,被皇帝重用,被群臣所仰慕的生活,又让他有了一种在江湖间落魄飘零的感觉。琵琶女正是用一首曲子释放了自己隐藏在心头的深深的抑郁。

  提问:诗人与琵琶女有同感,把无形的音乐写出来使人感知,仿佛能让人听到,这是一件难事,白居易这首诗的第二段,可以说是描写音乐的绝唱。那么白居易笔下,这首琵琶曲美妙在什么地方?

  明确:“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声音)写的音乐有一种质感,如裂帛,不仅说琵琶女的心碎,而且说诗人被贬九江之后,他的伟大抱负都被撕裂了。四弦一声如裂帛,岂止是帛裂,简直是心裂。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写得非常好,因为诗人是从这里开始描写音乐的,音乐的魅力在其能抒发感情,琵琶女是一个演奏的高手,他通过自己的演奏诉说自己的哀愁,而白居易则是一个听曲的能手,他通过听琵琶女的演奏,从而由琵琶女的遭遇联想到自己遭贬,心情十分低落,既漂泊流浪之恨,又有高山流水之慰。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造成了一种视觉和听觉的美感,虽然说音乐已经停息,浔阳江上微波荡漾,水面落花慢慢流,琵琶女的演奏已经停息了,但是,东船西舫却悄然无声,觥筹交错,饮酒作乐的场面已经不再了,而美妙绝伦的琵琶声引人入胜,引发了每一个人内心的郁闷和苦痛,令人感慨万千,在茫茫的江水上,只看到江水中倒映得又圆又亮的月亮,像一只盛满忧愁的银盘,轻轻一碰就会溢出来,而这个皎洁的月光,照亮了每一个人的内心,照亮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琵琶声(并没有直接抒发)将人们引入一个凄清和悲凉的意境。人们首先是沉浸在琵琶女的悲凉中,后来,人们是沉浸在自己的思想的悲凉中。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拔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几句。这里可以读出一种生命搏发的气息,那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的一种搏发,“铁骑突出刀枪鸣”让人想起了项羽在垓下突围的一个场景。那是对明确命的最后一个寄托,至少他是一个英雄。然后呢?“曲终收拔当心画”就好像项羽在乌江自刎的一个场面,一代英雄跟乌江向远方长流,而且流到现在,还会一直流下去。生命就是一种凤凰涅磐。

  “别有幽愁暗恨明确,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可以有两个理解,一是音乐,此前说“凝绝不通声暂歇”,“无声”是对“声暂歇”的高度赞赏,这就说明诗人白居易能理解琵琶女的那种遭遇。还有就是从感情方面,“无声”,“于无声处听惊雷”说明这时诗人和琵琶女的感情都处在一种激昂澎湃的时刻,而且它后边说“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说明这也是一个基点,他们的感情也必须从这个基点才能喷泄出来,“无声”处应该是他们的一种思考,笛卡尔说“人是会思考的芦苇”,经历了一个高峰,一个低谷,他们一定有满腔的愁绪,所以“无声”处就能表现出这里面的感情。

  那么大家现在看一下,上述说的这些关于音乐的描写的句子,是直接描写音乐的,是不是?除了这些以外,诗文还有哪些诗句其实也跟音乐有关?

  明确:“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可能想到那婉转流利的琵琶声从琵琶女纤细而微微颤抖的指间滑过,像花朵的露珠,光滑透明,一颗颗从叶面滑过,从叶间滴下,滴入听者的心中,激起阵阵的涟漪,又像黄莺(在)花下的啼鸣,唱着轻快婉转的歌曲,精致而优美。渐渐地,弦声缓慢,仿佛眼前的小溪不再快乐,它被冰阻塞着,发出冷涩的低泣,诉说着琵琶女心中难以言表的苦楚。舒婷说过“音乐把我卷走,在它明亮的激流中”,我觉得是音乐把白居易和我们卷走,在他善感而优美的韵律之中。

  提问:现在谁来给大家总结一下,描写音乐有哪些方法?把无形的东西(音乐)写出来,可以运用哪能些方法?

  明确:诗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诗人把音乐的音高、节奏、旋律都能用比喻,用画面形象地写出来,给人以无限的联想;第二个就是其中用“嘈嘈切切”叠字,还有“幽咽”,有双关的意思的词就能把音乐的韵律和节奏表现出来。其三是对比,动静结合的方法就如诗中有声与无声的对比。其四,衬托。最后一句,用秋月衬托琵琶声。

  四、小结。

  一千多年前的那个夜晚,无边的秋月与清风伴着白居易聆听了一位素不相识的歌女的琵琶。于是一首《琵琶行》让人们吟诵至今。今天我们了解了诗人如何化无形为有形,下节课,我们再来走入这两位陌路之人的内心世界。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前两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自古以来关于音乐的故事,关于知音的故事不胜枚举,每每留为佳话。《诗经》中就有“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句子,后世更有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的知音美谈,再往后便是嵇康悲奏《广陵散》。似乎每一个时代,都会流传下一个与音乐有关的动人故事,而唐代,《琵琶行》当之无愧是第一。

  二、情感分析。

  提问:前面我们分析过,诗中出现了两个主要人物,白居易和琵琶女,在这首长诗当中,诗人是用哪一个诗句将这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

  明确: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提问:为什么白居易会发出这样一声哀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命运?同是天涯沦落人,这句诗将诗人白居易和琵琶女联系到了一起。一边是乐妓,一边是诗人。那么在乐妓与诗人的人明确历程当中,各自经历了怎样的转变?

  明确:乐妓原来境况是“艺压京城、艳盖群芳”,后来的境况是“年老色衰、委身商人”;诗人早年的境况是“位至谏官、名动京城”,后来的境况是“谪居卧病、飘零天涯”。他们相同的经历都是由“盛”而“衰”。琵琶女用一支琵琶曲向人们倾述了她坎坷曲折的人明确,白居易用文学艺术形象的再现了琵琶女精湛的演技。是“音乐”将他们联系在一起。

  诵读诗歌的第三小节。

  提问:琵琶女自叙身世与上段的音乐描写有什么关系?

  明确:有对应关系。“描写音乐”一“自叙身世”。描写音乐一段,虽然没有写琵琶女的身世,但那动人的乐曲实际上就是在叙述琵琶女凄凉的身世。自叙身世这一段,虽然没有描写音乐,实际上就是一首悲凉的乐曲,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提问:这位琵琶女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明确: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强烈控诉。

  提问:有人说。琵琶女的故事不真实。还有人说,诗人夜晚与一陌生女子交往。怎么就不避嫌呢?

  明确:琵琶女的故事是否真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怎样折射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美好人格;重要的是琵琶曲丰富的内涵如何反映了诗人内心的酸甜苦辣;重要的是琵琶女的悲惨身世如何映现了诗人遭受挫折的人生经历。诗人少年得志,才华横溢,满腔报效国家的热情,不料遭到打击,从天上落到地下,长期以来压抑在内心的悲痛、愤怒、伤感之情无处宣泄,即便有人倾听也可能无法理解,更谈不上产生共鸣了。琵琶女的悲惨遭遇无疑和诗人的坎坷人生非常相似。琵琶女的琴声早就勾起了诗人痛苦的回忆,当听了琵琶女的悲惨身世后,诗人仿佛找到了能够理解自己的知音,他再也抑制不住长久以来积压在内心深处的感情——“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他像是一个饱受了委屈的孩子见到了久别的妈妈,倾诉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我从去年辞帝京,呕哑嘲哳难为听。”对京城的事情,诗人一笔带过,重点表现的是贬谪之后的生活境况:凄凉落寞,孤独压抑,听不到美好的音乐。他如同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如同一个行走在茫茫黑夜里的过客,突然看到了一线光明——“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他激动万分,似乎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他欣喜若狂,忘记了这种快乐转瞬即逝;琵琶女也被诗人感动了,她无法想象眼前这位名满天下的诗人竟然会有如此悲惨的遭遇,“良久立”三个字把琵琶女内心翻江倒海般的复杂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可以想象,琵琶女眼中满含泪水,因为诗人,也因为自己。弹吧,为了诗人,也为了自己,再尽情地弹一曲。至此我们明白了:琵琶女的形象和诗人的形象原本就是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同的命运构成了同一个艺术典型。这就是《琵琶行(并序)》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悲剧美之所在,也是它千古传唱的根本原因。

  三、拓展延伸。

  《琵琶行》中有才子,有佳人,有美酒、有音乐,但很可能我们忽略了意见从古至今消长如一的事物,是什么呢?

  明确:明月。

  提问:《琵琶行》里对月的描写有几次?,

  明确:凡三见:江边送别时“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琵琶再奏后“东船西船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自叙身世间“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讨论:三轮月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有什么不同?

  明确:三轮月,共作氛围、情节、情感的纽扣、枢纽和纽带,诗意画面的布景和诗歌形象的主观观照。同时又各具特色、各尽其用,让人赞叹诗人移来造化富辞色的高超艺术。

  l、渲染烘托气氛,奠定情感基调。秋夜江边,寒风蒹葭,失意人又遭离别。伤心的条件越多,离愁别绪就越浓。谪居卧病的诗人,遭逢这样一次短暂的相聚却极可能是长长的离别,会真切感受到夜来风袭,寒意砭骨吧!多情感伤的他,泪堕秋江水,化作水中月。此时,天上月正悄然在云中穿行,水中月恰如愁心,被江水浸沁得冰凉。诗的开头景物描写均为渲染烘托气氛而来,而月的描写是其中的点睛之笔。水月如寒冰,释放深秋凉意,感受离情凛冽。

  琵琶再秦,乐语又是心语。音乐渐臻妙境,而诗人也与演奏者在乐声中一见如故,相识恨晚。与其说诗人在初闻瑟琶后找到一个人生知已,不如说是敏感的诗人从玄妙的音乐中看到一个人浪漫感伤的自己——屏蔽了。现实的痛切和苦涩,却更让人痴迷。听得神痴处,夜

  深情亦深。此时的倾听者,早已心事如鸢。神思远逸。而奏者听者也会随乐曲的渐进而灵犀相通,失意之慨,一如江水之浩淼。每个人都仿佛被乐音使了定身法,沉浸在追思感怀之中。美妙的音乐,使东船西舫无言,令夜风都敛声屏息。一轮秋月,不知是极为识趣,还是为音乐所感,只静静洒下一天银辉,笼罩这江、这船、这人和这一夜。琵琶女自叙身世时,亦即作者兴起宦海浮沉之慨时。诗人的思绪为琵琶女的叙述所牵引,一同忆起如烟往事,一同追悔“钿头银篦击节碎”般的轻掷年华,一同感慨“重利轻别离”一类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风鸣**叶,月照一孤舟”,梦回谁料,此身已在天涯!月也是一位倾听者,她听见了两个同病相怜者,一个用言语,一个用心,在控诉,在倾听。绕船月明,照彻心之旷野,

  那里丘峦无言,静静地起伏,默默地绵延。

  三轮月,在诗中不仅仅是单纯的写景,不仅仅是人物活动的陪衬,它已成为故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起到渲染烘托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

  2、推动情节发展、弥合开阈痕迹《琵琶行》里故事情节有:浔阳江边闻琵琶、江心聆听琵琶曲、江上听诉说身世、同病相怜起感慨、重闻琵琶湿青衫。叙事繁复,极易事冗情淡,合榫之迹易显。A居易却能巧借写景、叙事、议论、抒情的结合,避免上述的毛病,而其中绝胜者,当属三轮月,不知是苦心经营,还是妙手偶得。三轮月,绾结景、事、论、情,且让情节流转,开阖无痕。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遭贬谪之人面对离别,更会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此时难得的相聚相逢,相互用亲情友情取暖,最怕的是生离死别。自居易的挚友元稹曾有诗:“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人寒窗。”面对离情“谪”意,

  许多人相对无言,不成欢,惨将别,天地无言,江流有声,江中一轮明月在浮沉。船上众人默然举酒,心事浩莽,一如眼前这万顷之茫然。在这种愁情难以自拔、情节难以为继的时候,“忽闻水上琵琶声”,转移了众人的注意力,情节又显生机,流转到移船邀见上去。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之间,明月弥合了情节开阖之痕迹。

  琵琶女的演奏,技法纯熟,技艺高超。更难能可贵的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别有幽愁暗恨生”,将心事付于瑶琴,身世之慨、朝露之悲,轻掷青春之恨,色衰遭弃之哀,琵琶女本以为将上述情思织进音乐是顾影自怜,冷暖自知,孰料在这江天寥廓、秋风野大的浔

  阳江头,竟有深谙乐理、深解个中三味的知音在。于是这次演奏就陡然有了不同凡俗的趣味,有了天地为之动容的效果。在一阵忽高忽低、时宏时细、忽畅忽涩、时断时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瑟琶语后,秋风都为之沉默,沉默是今晚的浔阳。乐效最著时,亦是情感极

  致处。诗人也不再用言语惊扰,只让人同览那江心秋月,看它染得一江银白。“此时无声胜有声”,诗人与琵琶女,虽是初逢,但因均曾在心路上跋涉过千山万水,只须琵琶一曲。顿成旧识。音乐是多么奇妙啊。月色是多么神奇!奏者与听众的交流在这种氛围里十分酣畅,江流和时光都忘了流动,似乎定格在这美丽的瞬间。月亮在这一部分成为一个快门。

  3、联结奏者与听众的感情,作知音知己的见证。如果说乍闻琵琶时,诗人是充当一名妙解音律的知音的角色,那么在听完琵琶女自叙身世后,诗人与琵琶女就颇有知己的感觉。知音者,既能知曲调,又能赏指法,更能听出弦外之音,曲中之情,甚到胜过有声的无声。而知已呢,则有相似的经历、相通的情感、相同的感慨,能相互从对方的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知己之慨,形诸笔端,跃然纸上。诗人甚至会觉着自己就是琵琶女。自屈原始,诗人们时以美人喻己,自矜自赏,自伤自怜,其中尤以杜甫的《绝代有佳人》为最。“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多么敏感、细腻的形象!自居易从“名属教坊第一部”,“妆成每被秋娘妒”的琵琶女身上,不是分明看见了才美德洁、心比天高的自己么?当琵琶女凄切自诉:“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时,诗人“始有迁谪意”,仿佛被人遗弃在明月下的沧海,四顾唯茫茫,谛听而瑟瑟,一种闲愁对一轮明月,此思也无涯,此恨也绵绵。身世之悲,际遇之慨。被青天绾系,绾成一个心结叫明月。

  三轮月,或清冷,或沉默,或孤单寂寞,让我们觉得除舟中诸人外,还若有人在焉。谁呢?月呀。月可以是我,可以是你,也可以是他——谁注目寄情于月,月就是谁。月可以说她冷心,也可以说她热肠;可以说她无言,也可以说她言无尽;可以说她寂寞孤独,也可以说她邀人把酒。总之,如果把月单看成一个客观事物,甚或是一个涵义丰富的意象,都是不够的,她是一个人(特别是诗人)主观的外化,是秋江琵琶图里不可或缺的一员。有秋风明月为伴。此夜必定富有诗意。

  四、总结。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父,是音乐把他们联系了起来;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又是因为音乐,让他们再次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正如史君同学所说的——诗人白居易也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仄仄地走进了经典,他那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琵琶行优秀公开课教案 3

  相关课程标准: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诵读古代诗歌,阅读前线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品味。

  课前预*:

  朗读该诗,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背景。

  课时:

  琵琶行(2课时)

  学*目标:

  1·了解有关白居易的文学常识,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熟读成诵。

  3·翻译该诗。

  评价任务:

  1·初读课文,度准字音和节奏。

  2·再读课文,掌握词义理解内容。

  3·能基本背诵下来。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字词,注意读音

  铮(zhēng) 悯然(mǐng) 转徙(xǐ) 浔阳(xún) 枫叶(fēng) 瑟(sè) 声声思(sì) 捻(niǎn) 霓裳(nícháng) 秋月白(bó) 衣裳(cháng) 红绡(xiāo) 钿头银蓖(diàn bì) 谪居(zhé) 整顿衣裳——(cháng) 还独倾——(huán) 间关——(jiān)

  2、听配乐朗读

  3、自由散读

  二、译一译

  晚间在浔阳江边送别友人,枫叶荻花,在秋风里沙沙抖动。主人下了马,走进友人的船中,拿起酒想喝,却没有音乐助兴。

  闷闷地喝醉了,凄凄惨惨地将要分别,将分别的时候,茫茫的江水里沉浸着明月。

  忽然听见水面上飘来琵琶的声音。主人忘记了回去,客人也不肯起身。

  跟着声音悄悄地询问是什么人在弹琵琶,琵琶声停止了,想说话却迟迟地没有说话。

  移*船只,请那个人相见。添酒、挑灯,又摆上酒宴。

  再三呼唤,她才肯走出船舱,还抱着琵琶,遮住半边脸庞。

  拧转轴子,拨动了两三下丝弦,还没有弹成曲调,已经充满了情感。

  每一弦都在叹息,每一声都在沉思,好象在诉说不得意的身世。

  低着眉随着手继续地弹啊,弹,说尽那无限伤心的事件。

  轻轻地拢,慢慢地捻、又抹又挑,开头弹的是《霓裳》,后来弹的是《六么》。

  粗弦嘈嘈,好象是急风骤雨,细弦切切,好象是儿女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成一片,大珠小珠,落满了玉盘。

  花底的黄莺间间关关──叫得多么流利,冰下的泉水幽幽咽咽──流得多么艰难!

  流水冻结了,也冻结了琵琶的弦于,弦子冻结了,声音也暂时停止。

  另外流露出一种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愁恨,这时候没有声音,却比有声音的更激动人心。

  突然爆破一只银瓶,水浆奔进,骤然杀出一队铁骑,刀枪轰鸣。

  曲子弹完了,收回拨子从弦索中间划过,四根弦发出同一个声音,好象撕裂绸帛。

  东边西边的船舫里都静悄悄没人说话,只看见一轮秋月在江心里闪耀银波。

  三、背一背

  要求优秀学生在10-15分钟背诵全诗。

  琵琶行优秀公开课教案 4

  一、故事导入

  《高山流水》: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伯牙的人擅长弹琴、作曲,他在汉阳江口弹琴时碰到子期在岸边细细倾听,并赞叹不绝。伯牙十分惊叹,这样一位樵夫打扮的人,怎么会欣赏我的琴声呢?他请子期上船,并问他:你喜欢听我弹琴,我现在弹一曲,请你说出曲子内容。说罢,伯牙弹了起来。子期听后说:妙极了!你弹出来的琴声像巍峨的高山一样,像流动的江水一样。伯牙惊叹不已。从此,他们成了知心朋友,后人因此用“高山流水”来称呼知音。被贬浔阳的白居易在落魄失意之时也偶遇了一位知己,他被一位流落此地的琵琶女精湛技艺所折服,共同的遭遇使得两人在琴声中相互理解,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著名的《琵琶行》由此写成。今天我们就来学*这篇课文。

  二、作家作品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诗坛代表人物。与诗人元稹合称“元白”,与诗人刘禹锡合称“刘白”。

  杜甫而后,白居易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讽喻诗;二是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前者把当时社会病态的症结所在,几乎全部呈露在他的笔底。后者则有着曲折离奇、自具首尾的细致的情节描写,和完整而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当时号称“千字律诗”。

  创作历程:

  (1) 前期(从入仕到被贬江州司马)

  居易少年得志,官至左拾遗。写下了大量政治讽喻诗,针砭时弊。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卖炭翁》《观刈麦》等

  (2) 后期(从被贬到死)

  独善其身的时期,揉儒家的“乐天知命”、道家的“知足不辱”和佛家的“四大皆空”来作为自己明哲保身的法宝,悔恨自己“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力求做到“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以闲适感伤为主。有《长恨歌》、《琵琶行》。

  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如曹操的《短歌行》。

  背景介绍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是其被贬期间创作的千古名篇。

  三、自读诗前小序,疏通文意。

  元和十年,予左迁(降职为)九江郡司马。明年(第二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铿锵悦耳地)有京都声(京城乐曲的声调)。问其人,本长安倡女(歌女),尝学琵琶于曹穆二善才(乐师),年长(年龄增长)色衰(容颜衰老),委身(嫁给)为贾人(商人)妇。遂(就)命酒(叫手下人摆酒),使快(畅快)弹数曲。曲罢(弹完)悯然(忧郁的样子),自叙少小(年轻)时欢乐事,今漂沦(漂泊沦落)憔悴,转徙(辗转迁徙)于江湖间(各地)。予出官(京官外调)二年,恬然(淡泊宁静)自安,感斯人言(被这人的话感动了),是夕始(才)觉有迁谪意(被贬谪的失意之情)。因(于是)为(写)长句(七

  言诗),歌(作歌)以赠之,凡(共)六百一十六言(字),命(命名)曰(叫)《琵琶行》。

  鉴赏小序,思考:

  诗前小序写了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明确:

  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梗概,概括了琵琶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四、整体感知(听朗读带)

  诵读感悟

  1.文言知识归纳

  言:感斯人言话,名词

  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词

  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词

  数:使快弹数曲几,表不确定的数目,数词

  一曲红绡不知数数量,名词

  语:

  琵琶声停欲语迟说话,回答,动词

  今夜闻君琵琶语曲,名词

  为:因为长句写,创作,动词wéi

  初为《霓裳》后《六幺》弹奏,动词wéi

  为君翻作《琵琶行》替、给,介词wèi

  轻:轻拢慢捻轻轻,形容词

  商人重利轻别离轻视,动词

  泣: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动词

  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名词

  古今异义词

  因为:古:两个词,于是创作。今:表原因的连词。

  阑干:古:参差错杂,纵横散乱。今:用木、石、钢材制成的拦挡物。

  向前:古:从前、刚才。今: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两个词。

  老大:古:年龄大。今:兄弟排行第一。

  颜色:古:神态、脸色。今:色彩

  文言句式

  歌以赠之宾语前置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介宾短语后置;于,向

  转徙于江湖间介宾短语后置;于,在

  本(是)长安倡女省略句,省略谓语

  使(之)快弹数曲省略句,之,琵琶女

  送客(于)湓浦口省略句,于,在

  2、文章结构

  诗人琵琶女

  秋江夜送客寂寞守空船

  月夜听琵琶月夜弹琵琶

  闻之长叹息凄凉诉身世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感伤话谪居感怀良久立

  司马青衫湿却坐促弦急

  琵琶行

  琵琶女身世为明线,作者的感受为暗线

  3.思考、讨论、回答文章主要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点拨:文章主要写了琵琶女的琴声和诗人的感受两部分内容。文章通过琴声和感受两个方面来描述诗人和琵琶女的这场偶遇,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五、合作探究

  Ⅰ、寻找思路

  我们从两条思路去分析这篇文章。

  第一条思路:“三奏”,即琵琶女的三次演奏。

  点拨:第一次演奏在文章第二节(暗写),第二次演奏在文章第二节(明写),第三次演奏在文章最后一节(明写)(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中,学生要掌握的是作者对声音的描写技巧)。

  第二条思路:“三感”,即作者的三次感悟。

  点拨:对应琵琶女的三次演奏,作者相应有三次感受(让学生在文中找)。

  Ⅱ、分析“三奏”

  1.第一次演奏,即第一节。拟设置如下问题:(投影显示)

  (1)这一段音乐描写属于什么描写?(暗写、略写)

  这是种音乐的侧面烘托描写,也是用文字去表现音乐的一种手法,

  (2)从这里的景物描写中可以看出琵琶女演奏的是怎样的音乐?

  点拨: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了悲凉萧瑟的琵琶声。(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此二句在写什么?有何作用?

  概括写出主客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的神往,从侧面表现了琵琶曲强大的吸引力量。这两句,从感情上来说,是由抑郁到惊喜的一个转折;从结构上来说,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先闻其声,后见其人。)

  2.第二次演奏,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这一部分出现了很多名句,让学生先挑出来读读)。拟设置以下几个问题:(投影显示)

  (1)作者在描写声音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的词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音乐无形,诗人是借助什么手法表现无无形音乐的?

  1、借助双音节词、象声词、叠词,如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间关、幽咽等。

  2、双声、叠韵词的使用。间关、幽咽、呕哑、嘲哳(效果:直接模拟声音,或者使诗句增加音乐性和节奏感,加强了音乐悦耳动听和韵律节奏感)

  3、直接议论,为乐曲作解说;直接妙语点睛,通过对乐声的描写评价来揭示乐曲的无穷含蕴。如:“未成曲调先有情”。

  4、侧面烘托,写艺术效果。通过听者的反应间接表现乐声的美妙,用景物烘托乐声的感染力。

  5、比喻。

  清人刘熙载《艺概》云:“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比喻有何效果?

  以声喻声,声中有情,声中有形。诉诸读者的听觉和视觉,用一连串比喻(博喻)来描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的音乐,不仅以读者熟悉的种种声音来形容读者比较生疏的琵琶声,还使读者在闻其声的同时能见其形,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琵琶行优秀公开课教案 5

  教学目的

  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2、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要点: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朗读整体把握,积累部分字词

  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

  1、简介作者,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读书时期特别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疮。少年就以诗成,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青年时因战乱曾四处漂泊,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有“兼济天下”、“为民**”的理想和信念,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长篇叙事诗有《琵琶行》、《长恨歌》。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简介写作背景

  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

  3、本文属于乐府诗,简介乐府:

  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这首诗属于后者。

  4.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行,又叫“歌行”,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