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菁华10篇)

首页 / 语文教案 / | 语文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培养学生自主自学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根据阅读提示,对照图画,通读课文。

  2.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通过图画对照,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让学生当小讲解员讲讲文中涉及的风景和人物。

  3.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用恰当的方法来解决。(查字典、观察画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历史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

  三、教学策略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这幅名扬中外的古代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作者先对《清明上河图》作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写了《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的内容,最后,简单写出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教学时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学*描写方式,体会语言的生动,在课文学*中理解句子表达效果并体会、积累表达方式的多样性,领悟细节描写的细致。

  2.展现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自己讲解学到的内容,提出质疑,选择恰当的方式解决。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在我们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多种艺术作品散发出璀璨的光芒。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名扬中外的古画。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理解词语意思。

  (1)什么叫“名扬中外”?名扬中外:很有名气,名字传遍了世界。

  (2)让我们一起用赞美的语气再读读课题,读出你的感情。

  4.读题质疑。

  (1)这幅名扬中外的画叫什么名字?你对他有多少了解?

  补充《清明上河图》的简介:闻名中外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不朽珍品,是*十大_名画之一。属国宝级文物,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这幅画是谁画的?这幅画都画的什么?这幅名扬中外的画独特在哪儿?

  【设计意图】

  让学生对课题产生兴趣,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影响力与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祖国传统文化的崇敬之情。培养对课题质疑的能力,学会思考提问,带着问题读书。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给我们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让我们了解了这幅名画,知道了关于它的很多知识。

  2.指名分段读文,重点正音。三个多音字“作”“溜”“乘”,分别组词。

  作zuō(作坊)溜liū(溜冰)乘shèng(千乘之国)

  作zuò(作业)溜liù(一溜烟)乘chéng(乘法)

  3.请你们试着概括一下每段段意。

  第一段:概括介绍《清明上河图》背景。

  第二段:写画上人物多,各行各业,各色人物都有。

  第三段:写画上的街市热闹非凡。

  第四段:写画面上有险些发生“交通事故”的场景。

  第五段:写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4.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以怎样划分段落?可以分为几部分?

  总结:简介、内容、历史价值。

  【设计意图】

  将语言概括的能力放在理解课文的前期来培养,培养学生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要求抓重点词语。初读的过程中读准字音,完成读通顺、读准确的要求,并能大致概括文章内容。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现在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让我们一起再欣赏一下这幅画吧。

  2.出示阅读提示:读了阅读提示你知道了什么?

  总结:阅读方法──对照图画读课文。阅读要求──看课文描写了画面上哪些内容;交流读后感受。

  3.读了第一段,你都了解到了什么?

  总结:《清明上河图》的年代、作者、名字;尺寸,画面内容;现状。

  4.学*第二段。

  (1)这段主要写的是什么?

  总结:《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

  (2)用什么方式描写的?你感受到了什么呢?省略号的含义是什么?

  出示课件:

  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

  小结:用排比的修辞方法描写的。省略号表示画面上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物没有被写出来,表示人物之多。

  (3)这段话不仅在写人多,还从哪个方面让我们感受到人多的?在书上把你找到的词语画一画。(从各种行业这个方面,向我们描述了人十分多,有各种职业)

  (4)课文不仅详细地给我们举例说明有各行各业的人,还有哪句话向我们直接说明了人多?(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5)请你来说说你的感受,当你看到这幅画上有这么多的人。

  预设:体会出张择端花了很大工夫,这么多人都能画出来很了不起。

  5.学*第三段。

  (1)这段主要写的哪儿?

  总结:街市。

  (2)你能找出这段的中心句吗?

  第一句: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3)这段的结构怎么划分呢?

  总起句;各类商店,形态各异的人;画技精湛。

  (4)从这段体会到什么:体会画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张择端的画技如此高超。

  (5)谁来给我们当小导游,发挥你的想象,先给我们介绍介绍街上的人,再补充还会有什么样的?

  6.学*第四段。

  (1)说说看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

  总结:局部情景。

  (2)“你看,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如何理解“传神”?

  预设:画得十分逼真,就像真的一样!

  小结: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或物生动逼真。“传”又读“zhuàn”,如“自传、小传”。

  (3)这句话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敬佩)

  总结:这句话是一个感叹句,写作者在欣赏画家的作品后,情不自禁的赞叹,所以作者是饱含赞美之情的。请大家也带着这份赞美之情来读读这句话。

  7.朗读课文第五段。

  (1)这段是在介绍它的历史价值,那么你是怎么理解它的价值的`?

  能再现八百年前的古都风貌,这是十分难得的。

  (2)你想对这幅画的作者说些什么呢?

  预设:谢谢您,为我们留下这么好的作品,能为我们再现八百年前的场景,让我们理解到百姓的生活,仿佛看到了他们热闹的场景。

  【设计意图】将内容理解作为文章学*的主线,情感理解作为理解内容后的提升。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及其中油然而生的赞美之情;观察作者的表达方式,将句式与以前学*过的内容相结合,如“有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与《赵州桥》一课的相似句式作比较,对比学*,激发学生读书乐趣。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自由抒**感,表达心中感慨。

  (四)课后思考,扩展延伸

  1.谁来为我们当一下解说员,当我们在博物馆看到这幅画时,你会怎么给别人介绍?

  北宋名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

  2.你还知道我国哪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绘画作品,你能说说它们好在哪儿吗?

  【设计意图】在巩固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口语表达的能力,在实际运用中学会熟练、简洁地组织语言。同时也会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在说的过程中这种热爱之情也会油然而生。

  (五)布置作业

  1.继续了解有关《清明上河图》的相关知识。

  2.结合课堂所学内容,回家向父母介绍一下《清明上河图》这幅画。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快乐的节日》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能用看上下文的办法识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从本单元开始独立识字。

  2、体会诗歌意境,陶冶学生情操。

  教学难点:认识本课11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能用看上下文的办法识字。从本单元开始独立识字。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我们的生活像七彩的图画,在学校里读书,在操场上游戏;去科技馆参观,去少年宫演出;到郊外去游玩,到树林中去采标本。在快乐的生活中,每一天都是我们的节日,我们也在一在天长大。有一首传唱了很久很久的歌表达了我们的感受,想听听吗?(播放《快乐的节日》)

  二、自学自主读文,提示识字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三、识字游戏激趣、自主实践、分类识字、注重实效。

  四、写字

  1、分一分。根据结构特点将8个字分类,并相机指导书写

  2、写一写。每个字写两个,把你认为难写的字再写一遍。

  五、诵读

  诵读课文,领略文章的韵律之美。

  六、交流

  1、说说自已在什么时候感到过快乐。

  2、写一句话。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个生字,会写 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时间: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吗?“看了五岳不看山,看了黄山不看五岳。”意思是没有比黄山更美的山了。可见黄山的确是一座神奇、美丽而又令人向往的地方。今天,我们就跟作者一起,去看看黄山的奇石吧!

  齐读课题

  二、自学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小组合作学*。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读音。

  3、分析字形,记忆汉字。

  4、初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尤其、陡峭、翻滚。

  三、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自读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黄山的哪几个景点?

  四、学生质疑

  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第二课时

  一、 导入谈话。

  黄山的石头为什么是特殊的稀罕的,不常见的?我们继续学*课文。

  二、学*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

  2、你知道了什么?

  三、学*课文2—5自然段

  1、小组合作学*:你们喜欢哪种石头?选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来学*:图上画的是哪个景点?它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对照图片读一读,读出你们的喜爱之情。再结合图展开想象,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全班汇报。

  3、小结

  4、有感情地朗读你喜欢的自然段。并试着背下来。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区分并唱好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反复后两个不同的结尾,用连贯、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梅花》。

  2.通过创编《春晓》,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3.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梅花》。

  教学重点:

  学*歌谱。

  教学难点:

  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梅花》。

  教材分析:

  歌曲为两段体,大调式。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的“墙”字,用了切分节奏,在以mi为主的一拍半中,又用了一个十六分音符的 fa,强调了第一个字的语气,使音乐显得有生气。第二乐句在节奏上是第一乐句的重复,保持了旋律进行的统一。第二乐段的节奏和旋律同前一乐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一乐句把情绪推向了**,表现了梅花的坚强性格。第二乐句旋律逐渐下行,结束在主音上。第二乐段又反复了一遍,更加突出了梅花的坚强性格。

  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梅花》欣赏,(从形状、种类、香味、特性等方面加以介绍)导入新课教学。

  师:梅花是我国的特产,是*十大名花之一,由于它独有的品质而被历来的文人墨客所赞颂。如:的诗词《卜算子·咏梅》和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诗《梅花》,就对梅花的坚强性格加以赞颂。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王安石的诗《梅花》。

  2.教师出示王安石的诗《梅花》图片,并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师:在这首诗中,诗人不仅对梅花的坚强性格加以赞颂,而且还向我们展现了梅花幽香扑鼻、洁白如雪的另一面。

  教学要求:通过观看录像和听老师朗诵王安石的诗《梅花》,同学们对梅花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梅花》歌曲学*

  1.初次聆听歌曲《梅花》范唱。

  教师提出聆听要求:注意聆听歌曲的情绪,听完以后说说你对这首歌曲的初步感受。(学生谈听后的感受。)

  2.教师再一次有感情地范唱歌曲。

  教学要求:在听范唱之前,老师提出问题。

  (1)歌曲表现的内容是什么?

  (2)歌曲从什么地方反复?请举手表示。反复后的结尾是否一样?

  带着这两个问题,学生听歌曲录音范唱,并在反复处举手表示。

  听完范唱以后,学生回答以上问题。歌曲表现的内容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反复后的结尾不一样。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在寒冷的冬天,别的花都凋谢了,只有在院墙边上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绽开,远远望去就像是一片白雪,忽然闻到淡淡的清香,原来是严寒中开放的白色的梅花。

  3.学*歌谱。

  (1)在学*歌谱前,先复*切分节奏,学生一起拍击X X X 。

  再学* 切分节奏,和老师一起拍击。

  (2)学生分组演唱歌谱,教师提示难点。

  ① 指导学生唱准歌曲中出现的 并加以区分不要唱混。

  ② 要唱准反复后的两个不同的结尾,不要混淆。

  (3)学生分组演唱,针对出现的问题老师及时纠正。

  (4)全班一起唱歌谱。

  4. 歌词学*。

  (1)学生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教师帮助学生解决歌词学*中出现的难字,指导他们读准多音字“为”。

  (3)学生分小组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师加以指导。

  (4)全班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教学要求:教师先范读,然后,指导学生带着感情朗读歌词。诵读歌词时,要注重指导学生用声音来表现情绪。

  5.学唱歌曲。

  (1)聆听《梅花》范唱,小声哼唱歌曲。

  (2)教师演唱歌曲,学生模仿教师的口形,随《梅花》伴奏张口,无声地学唱歌词。

  (3)学生演唱歌曲,教师随《梅花》伴奏张口无声地唱歌词。

  (4)学生运用正确的气息和清晰的吐字演唱歌曲《梅花》。

  (5)教师在学生学唱过程中,要注意随时纠正学生演唱中的不足。

  教学要求:在学生学唱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气息和清晰的吐字唱好歌曲,并随时纠正学生演唱中的不足。

  6.歌曲处理。

  演唱歌曲时,力度要随旋律线的起伏而变化。歌曲中第一乐句的“墙”字,虽然作者把它放到了强拍上,强调了这个字的语气,但我们在演唱时不要唱得过强。反复后的结尾要唱得渐慢渐弱,好像梅花的香味永远都飘散不掉。

  7. 设计演唱形式。

  (1)分组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

  (2)分组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教学要求:学生分组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

  8.听伴奏演唱歌曲《梅花》伴奏。

  三、集体创编《春晓》

  1.聆听音乐《春晓》。

  2.全体同学一起视唱曲谱。

  3.以小组为单位,将课本中的几个片段旋律排序连成歌曲《春晓》。

  4.随小组进行展示。(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评价。)

  5.试着让学生即兴创编歌曲《春晓》。

  教学要求:小组创编组织有序、要求清楚;教师在小组创编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的创造。

  四、交流有关梅花的艺术作品

  1.教师介绍梅花的艺术作品。如:陆游的《咏梅》、王冕的《素梅》等。

  2.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梅花的艺术作品,相互交流学*。

  五、课堂小结

  通过学*《梅花》这首歌曲,我们从中了解到梅花高洁、端庄、典雅的形象和它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高尚品性。希望同学们能像梅花那样,立志奋发,做一个坚强的人。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祖先的摇篮、遥远、苍苍茫茫、天长地久、污染、文明的起点、天然博物馆”等词语的含义。

  2、按要求预*课文,学*运用联系上下文和查找资料等方法、解决阅读中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的情趣。

  3、正确搭配词语;能照样子学写句子;尝试选择场景或有特色的景物介绍“天然博物馆”

  4、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感情朗读中,感受诗的意境,体会诗的意趣。

  【教学难点】

  注意这首诗的诗行排列特点,领悟到含蓄隽永的韵味。

  【教学媒体】

  原始森林的图片

  【学生课前准备】

  预*,自学课文。

  1、正确朗读课文,自学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

  2、思考:“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提出疑问,做出标记。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预*反馈。

  1、板书课题,齐读,说说“祖先的摇篮”在诗中指什么?

  2、媒体出示:“原始森林”画面,理解“苍苍茫茫”的意思。

  3、指名分节朗读诗歌,注意诗句的停顿,随机正音。

  树阴、赛跑、污染、神圣

  4、读了诗歌你了解到什么?有什么疑问?

  二、品读诗句,释疑感悟。

  (一)学*第1节

  1、带着问题轻声朗读:“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的?

  2、指名朗读、交流。(板书:一望无边)

  (二)学*第2、3节,理解“美好”、“遥远的回忆”

  1、自读,想像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中如何生活?(读后交流)

  2、引读,理解“那回忆,多么美好,又多么遥远……”一句。

  3、讨论交流。

  4、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第4节。

  1、自读,思考: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人类文明的起点”、“神圣的天然博物馆”?

  2、讨论交流。(板书:文明的起点天然博物馆)

  3、师生合作读最后一节,加深体会。

  三、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联系全文,思考讨论:怎样才能使原始森林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呢?

  2、交流保护环境,维护生态*衡的办法和措施。(板书:天长地久不被污染)

  3、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4、总结

  四、展开想像,学*表达。

  1、指导完成课后第3题。

  2、指导口述“介绍天然博物馆”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并背诵。

  2、完成课后练*题2。

  六、板书设计:

  美好、遥远的回忆

  天长地久

  5、祖先的摇篮文明的起点

  (一望无边)

  不被污染

  天然博物馆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生活中的车船的方式,认识生字轿、救、摩、托、防、渔、货、科、考。

  2、学会根据词语的意思猜测多音字的读音。

  3、要求学生熟悉句号、感叹号、问号,掌握句号、感叹号、问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

  4、学*“我的发现”,会通过观察、对比、分析等方法识字。

  5、积累关于励志的名言,培养阅读和积累励志名言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名言的魅力。

  6、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惯。

  重点难点:

  1、通过认识生活中的车船的方式,认识生字轿、救、摩、托、防、渔、货、科、考。

  2、要求学生熟悉句号、感叹号、问号,掌握句号、感叹号、问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课时分配: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学生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轿、救、摩、托、防、渔、货、科、考。

  另外组词:

  轿(轿子)(花轿)

  救(救命)(营救)

  摩(摩的)(摩托车)

  托(拜托)(托住)

  防(预防)(防止)

  渔(渔夫)(渔民)

  货(货车)(货物)

  科(学科)(科目)

  考(考察)(考试)

  2、读生字:自己读、同桌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讨论:你还知道哪些车或船?

  下雨车,下雨车,边下雨 来边唱歌。 洒水车

  长长一条龙,走路轰隆隆, 跨河又钻洞,呜呜向前冲, 载客又运货,运输立大功。 火车

  用脚踩,不需要用汽油的车。 自行车

  要排队等,一个一个投币 才能坐的车。公共汽车

  失火的时候一定需要它帮忙。 消防车

  抓坏人的时候,警察就会开着它出来。 警车

  小朋友真棒!都猜对了

  4、小结识字的方法。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看谁读得准。

  盛开 床铺 种子 好人 分别

  盛饭 铺路 耕种 好客 水分

  重新 高兴 口号 干净 难忘

  重点 兴起 号叫 干活 灾难

  2、看谁能给这些多音字注上拼音。

  3、师出示正确的拼音,生检查自己的注音情况。

  4、说一说,我们学过的多音字还有哪些?

  5、我会选一组多音字说话。

  6、请同学交流汇报。

  7、感受标点符号的奥秘。

  句号:表述完整的一句话。

  问号:用于问题的末尾。

  感叹号:又称惊叹号、叹号,用于句子结尾,表示惊讶。主要用在感叹句的句末,表示强烈的感情。

  8、学生试着给3个句子打标点。

  (1)一阵秋风吹过 树叶像蝴蝶一样飘落下来

  (2)我们去公园玩 公园花真多呀

  (3)这棵树的叶子真奇怪 是什么树呢

  9、想一想一般以什么词结尾的句子打问号?什么词结尾的句子打感叹号?

  10、你能说一句问句和感叹句吗?

  三、我的发现。

  1、先观察,再读一读,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巴—把爸吧

  包—饱抱炮

  方—放防房

  青—清晴情

  马—妈蚂吗

  2、请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3、体会形声字的特点。

  4、感叹*汉字的魅力。

  四、我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多音字引入新课。

  二、日积月累

  1、师:孩子们知道我们今天要积累什么吗?

  2、打开83页,读读:

  (1)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

  (2)志当存高远。 -----《诫外生书》

  (3)有志不在年高。 -----《传家宝》

  3、读了这3个句子,你还想再了解些什么?

  4、简要了解出处及用法。

  有志者事竟成,意思是指有志向的人,做事终究会成功。告诉我们人生要自己去拼搏、去奋斗,在风雨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南朝《后汉书·耿弇传》中《临淄劳耿弇》(刘秀):“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志当存高远,志:志向。存:怀抱。是指人应当怀抱高远的志向。出自《诸葛亮集·诫外甥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有志不在年高,下句是无志空长百岁。指年轻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年纪大。也指只要有志向,岁数大了,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心里有远大的志向要从小就培养,心中没有理想,到老也是白活。

  5、想一想,这3句话有什么共同点?

  6、同桌交流:你有什么志向?有什么目标?长大以后要做什么?

  7、全班交流。

  8、师小结:作为小学生,我们也要有自己的理想,只要心中有了理想,我们便会为之奋斗,最终取得成功。

  三、我爱阅读: 鲁班造锯

  1、 读一读。

  鲁班是我国春秋时期有名的工匠和发明家。相传木工用的锯,就是鲁班发明的。

  有一回,鲁班领着大家建造一座宫殿,需要很多大木料,于是让他的徒弟们上山去砍树。当时还没有锯,砍树全靠斧子,一天砍不了几棵。鲁班很着急,就亲自上山去看。

  山很陡,鲁班抓住树根和杂草,一步一步往上爬。忽然,他的手指被一根小草划破了,流出血来。

  一根小草怎么会这样厉害?鲁班仔细一看,发现小草的叶子边上有许多小齿。他在手指上试了试,一拉就是一道口子。这可提醒的鲁班,他想如果用铁打一把有齿的工具,在树上来回拉,不是比用斧子砍快得多吗?

  鲁班马上回去打了一把,拿到山上一试,果然又快又省力。

  鲁班就这样发明的锯。

  后来,人们不断改进,制造出了各种各样的锯。

  2、想一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3、 讨论:鲁班是根据什么来造锯的?

  4、和同桌讲一讲鲁班造锯的过程。

  5、鲁班根据小草上的小齿便发明了锯子,那人们还根据大自然中的哪些动植物及现象有了新的发明的?

  6、请同学交流。

  7、拓展:你想根据生活中的哪些特别进行发明创造?仔细想一想。

  四、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对课文的学*,了解树的好处,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感受美的语言,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世界的美妙。

  教学重难点:

  1.学会7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通过对课文朗读感悟,感受美的语言,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世界的美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激趣入题,初读全文.了解感知课文内容;认读生字字音,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你*时都见过哪些树?

  2.你知道树有哪些好处吗?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准的字多读几遍。教师巡视辅导。

  2.组内自主识字。教师要注意发现会学*的小组,教学生小组合作的方法。

  3.检查初读效果。采用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挑读等形式,大面积检查学生初读情况。

  4.学生听老师配乐朗读课文,说说自己感受最深的情景。

  5.自由读课文,将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6.反馈,说说自己读完课文后最想说的话。

  三、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挡、咪、汪、低”四个字,问学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最会记哪个字?

  2.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而且是左窄右宽,教师范写“低”。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并评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写剩下的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对课文的学*,了解树的好处,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感受美的语言,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世界的美妙。

  教学过程:

  一、复*巩固,激情导入

  1.复*巩固。

  《树真好》是一篇优美的、充满智慧的散文诗。上节课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从课文中你们知道了很多很多,谁能用文中的或者是自己的语言把下面的一段话说完整。

  “树真好。小鸟XXXXXXXX。树真好。它可以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树真好。可以连成片,变成XXXXXXXX。这世界将XXXXXXXXXXXXXXXX!”

  2.激情导入。

  “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筑巢……树真好。它能挡住大风……树真好。我们全家在树阴下野餐……”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

  二、自主选择,个性化阅读

  1.教师引导。

  这篇文章很美很美,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现在请你们仔细地轻声读课文,你觉得哪些句子美?读了这些句子你产生了什么想法?请随手写下来!(教师提供范例指导学生学*)

  教师范读。

  2.教师梳理阅读方法。

  看看谁是个有心人,发现老师刚才是按照怎样的步骤进行学*的'?

  3.出示阅读方法。

  (1)阅读你所喜欢的语句,读出你的感受。

  (2)你觉得句子美在哪里?

  (3)再次朗读,读出体会。

  (4)学生按照阅读提示精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5)师生对话,互动交流。

  4.教师教学中随机引导。

  第1自然段:

  从“叽叽喳喳”一词中你体会到什么?播放CAI(小鸟欢悦的鸣叫的情景)指导朗读。

  小结:AABB式词语可以让人感觉音乐美,同时在不同的语境中又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2自然段:

  “树真好。它能挡住大风,不许风沙吵吵闹闹,到处乱跑。”

  学生读、说以后思考:树为什么可以挡大风?老师想听听你们的看法。(播放CAl)

  风是个任性的娃娃,到处横冲直撞。树的作用可真大呀!那茂密的枝叶为我们挡住大风,减少环境污染。这句话告诉了我们树的作用,同时本句的语言也很美,你

  从“吵吵闹闹,到处乱跑”中感受到什么?把你的体会读出来。指读、评读、齐读。

  第6、第7自然段:

  很多同学都喜欢这两小节是因为有趣,怎样有趣呢?能说说吗?

  是呀,树是小狗、小猫的游戏场,是它们戏耍的地方,也是我童年的摇篮,给我带来那么多的欢乐和温馨。分男女生读读吧!

  第10自然段:

  指名学生读、说以后,教师引导:你从作者把小树苗比作“小宝宝”感觉到什么?

  是呀。树是我们童年成长的摇篮。同时给大家带来那么多福音,我们怎能不喜欢它?我们喜欢它,赶紧行动起来植树造林让它们成片成林吧!指导朗读。

  第12自然段:

  想象那是怎样一个情景?播放音乐让学生慢慢闭上眼放飞想象。指名说。

  你们想看看在人们的努力下荒山、低谷变森林的奇迹吗?(播放CAl)

  教师激情引导:多可爱的树,多美丽的森林呀!它们为我们带来了那么清新的空气,那么美的家园!树真好,我们的世界因此更美妙!

  多好的树,多让人自豪的树,老师也忍不住夸夸它了。

  教师范读第12自然段。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比读、分小组读、评读、配乐读)。

  树真好,世界也因此美妙。让我们自由地轻声朗读全文。

  树真好,让我们一起夸夸它,配乐朗读全文。

  三、拓展知识,发展语言

  1.树是美丽的、朝气蓬勃的,它为人类造福,带来无穷的欢笑。同学们那么喜欢树,在你眼里树还有什么作用呢?你可以把你课前收集的信息以及你的理解在小组内与同学说一说,你还可以把你的想法画下来,或者做个小诗人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2.指名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3.树的作用可真大,让我们再次夸夸它吧。一起朗读课题。

  四、主动练*,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3个生字认读。小组内交流如何写好余下的生字。

  2.教师范写“热”,学生观察。

  3.学生练写,师生评价。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生生互评,充分肯定学生书写的优点。

  五、教师小结,启迪升华

  1.教师激情小结。

  树真好,好在它可以成林,可以独立耸立;好在它可以挡风遮雨;好在可以攀爬依靠。树木细细微微的好,树好在它是个朋友,并且是个给予生活颜色、趣味、声音与休息场地的朋友。

  树因为有了你们的关心与爱护茁壮成长,成片成林,相信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世界会更美妙!

  2.课后练*。

  同学们喜欢这首散文诗,下课以后你们还可以把你们喜欢的句子改编为歌词唱给你的好朋友和家人听。

  3.在教师的(树真好)的歌声中结束教学。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做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心胸坦荡的人才能生活得快乐,知错能改还是好孩子的道理。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听故事《狼来了》,提问导入。师:放羊娃第三次喊狼来了,为何没人理他?

  2、板书课题,读题质疑。(贴可爱的娃娃图)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读通读懂课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书,用多种方法识字;

  听录音,正字音,进一步认字。

  2、读通课文,互学生字。

  同桌互学,互纠;

  开火车检查。

  3、读懂课文,情感体验。

  读书质疑:读了课文,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合作学*、汇报交流。

  三、课后延伸

  结合日常生活,说说生活中你或别人有关诚实方面的事情。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学会田字格中的7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学*课文内容,了解树的好处,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感受美的语言,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世界的美妙!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

  学会7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朗读感悟,感受美的语言,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世界的美妙。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生字新词,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

  2、学*1~4自然段,学写四个生字。

  一、谈话导入。

  1、你喜欢树吗?为什么?

  2、我和你们一样也喜欢树,那是因为树真好。板书课题。

  3、想知道小朋友们是怎样夸奖树的吗?赶紧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生字。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4、师出示生字卡片,分组开火车读,找出易读错的字,及时纠正,个别读,齐读。

  5、对容易读错的字师生进行识字游戏。轻——重。

  6、认读生词。生字会认了,同学们会读这些词语吗?出示词语:

  7、同学们,课文中的生字、生词都读得很好,相信这次读课文,你一定会读得很棒!学生大声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课文太美了,老师也想读。(师范读课文)

  2、你们也像老师这样读课文吗?同桌一起试试吧!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3、读了课文,你想说点什么?(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

  四、精读课文本1~3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本1~3段。

  2、乐乐为什么一直夸“树真好!”(指导学生逐段有感情朗读课文)你同意他的这些想法吗?

  3、学*了这三段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主积累词语:

  4、让我们也学着乐乐的样子夸夸这些树吧!(师生齐读1~3段)

  五、学写生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2、学生认读生字。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结构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你认为哪个字难写?

  5、师范写:热。

  6、学生描写并临写。

  7、师生评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课文4~13段,进一步了解大树的好处,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识记3个生字,指导书写。

  一、复*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学*了1~3段,相信一定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你喜欢树吗?为什么?

  二、自主选择,个性化阅读。

  树真好,是小鸟美丽的家园,能为我们挡住太阳,减少风沙,使室内的空气清新,树还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欢乐呢!

  学生自由读4~9段。

  1、你喜欢读哪一段或哪几段?

  学生自由读课文。

  为什么喜欢它?

  要求学生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2、师点拔:

  (一)你认为第四段有趣吗?你有这样的经历吗?把自己的高兴的心情读出来。

  (二)很多同学都喜欢5、6、7这三段吧?怎样有趣呢?能说一说吗?指名读,评读,齐读。

  (三)夏天的夜晚,我们同样可以在树下找到快乐。(指名读、评读、齐读第8段。

  (四)秋天来了,大树同样能给我们带来快乐。

  指名读、评读、齐读第9段。

  (五)你喜欢大树吗?让我们美美地读1~9段吧,好好夸夸大树吧。(齐读、男女生赛读)

  3、你们还想在树下干什么?玩什么?(拓展思维)把你们想做的事说一说。

  树真好。——————————。

  4、树给我们带来这么多快乐,我们有想为它做点什么?

  (一)出示第10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二)我们的身边会变成什么样?

  (三)出示第11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四)播放课件,让学生感受树木成森林的美景。

  (五)齐读10~13段。

  三、配音齐读全文。

  四、即兴背诵。个别背、小组背、表演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五、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2、学生认读生字,并仔细观察:

  你记住了哪些字形?你认为哪个字难写?

  3、师范写:低

  4、学生描写、临写,并评议。

  板书设计:

  22、树真好

  树真好人人来种树世界真美妙

  第三课时

  (课堂练*)

  一、比一比,再组词。

  挡()闹()握()咪()

  当()市()屋()眯()

  二、找反义词。

  热闹()低()矮()凉爽()闹()静()

  三、照样子写词语。

  1、吵吵闹闹()()()()()

  2、摇哇摇( )( )( )( )

  3静悄悄()()()

  四、写一写:树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

  设计理念:

  小时候,我们曾在空房子里或山谷中,听到过奇妙的回声。那时,一种莫名的兴奋涌上心头。探索科学的兴趣,就在这神奇的发现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现在,我们捧读课本,与学生一起诵读,体验小青蛙的快乐、奇怪,体会青蛙妈妈的亲切、智慧。本着“让学生在学*中收获快乐,让我们自己在教学中回味童年。”的理念,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

  教学目标:

  1、巩固练*要求会认的6个生字。会写“倒、圆、游、围”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

  让学生读懂声波和水波一样,碰到障碍物就会返回来产生回声。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有趣的动画片,请同学们边看边想:动画片中的小白兔听到的是什么声音?通过上节课的学*,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回声是一种非常有趣的自然现象,而且大家都想弄明白它到底是怎么形成的。那么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第31课《回声》。

  二、引生入境、复*生字:

  大家知道,课文中有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青蛙,还有一位慈祥的青蛙妈妈,现在青蛙妈妈要带小青蛙去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玩,你们想不想去?不过青蛙妈妈说了,想去的孩子得先读出荷叶上的字词。(复*学过的六个生字,及相关的词语。)

  三、指导朗读,突破重难点:

  (一)进入情境,体会景美

  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随着青蛙妈妈出发啦!大家一起走在田间的小路上,忽然听见了哗哗的流水声,啊!到地方了!快看看,你都看到了什么?(出示课文插图)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色你想说什么?

  课文中第一自然段就向我们描述了这个美丽的地方,谁想把对这里的赞美通过你的朗读来表达出来?

  在这个自然段中有两个需要我们会写的字呢!(指导书写:圆、倒。强调生字在格中的占位)

  (二)抓住标点,体会心情

  1、小青蛙跟着妈妈游到桥洞底下了,他看到这美丽的景色可高兴了,你们听,他在说什么?

  出示:“呱呱呱,多好看啊!

  你是谁?你在哪儿?“

  (启发学生读出小青蛙欢快和奇怪的语气。)

  2、谁想来表演这只小青蛙?谁想来表演那只看不见的小青蛙?咱们一起来看看,看不见的小青蛙是怎样学小青蛙说话的。学生评价。

  3、站着的同学来表演小青蛙,坐着的同学来表演看不见的小青蛙。

  采访:刚才你们说第一句话时有人学你,现在说了第二句话,又有人学你,你心里怎么想的?

  是啊!小青蛙觉得奇怪极了,所以他跑去向妈妈请教,谁来读读他问妈妈的话?(指导读出奇怪的语气。)

  (三)抓住动词,揭示方法

  1、导:青蛙妈妈听了小青蛙的话是怎样做的呢?自己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老师找到了一个表示青蛙妈妈动作的词“跳”你还能找到吗?

  老师来读这段话,同学们来做做青蛙妈妈的动作。

  3、大家快看,河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练*:青蛙妈妈()着小青蛙()到河崖上。她()起一颗石子,()进河里,河水被()起一圈圈波纹。波纹()到河崖,又一圈圈地()回来。

  小结:作者用一连串的动词写出了青蛙妈妈的动作和河水的变化,所以我们在说话和写话时,也可以用上连续的动词把意思表达得更准确。

  (四)抓住因果关系,突破难点

  1、导:水的波纹和桥洞里的回声有什么关系呢?青蛙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咱们一起来听听它是怎么说的。(听青蛙妈妈的讲解)

  2、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妈妈?能用一个词来评价一下吗?(和蔼可亲、亲切)是啊,妈妈对孩子说话就是亲切的,你能像青蛙妈妈一样也用亲切的语气来读读这段话吗?

  3、小青蛙听完妈妈的话高兴吗?是啊,他高兴得一蹦老高。谁来读读他的话?

  4、同桌之间互相扮演青蛙妈妈和小青蛙,注意他们说话时的不同语气。

  5、指一对同桌来表演。课件演示回声的形成。能不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小青蛙为什么能听见回声?

  小结:明白了为什么,得到了知识,让小青蛙感到无比的快乐,接下来他又去做什么了呢?谁来读读课文最后一段?(桥洞底下又响起了欢快的叫声)就让我们再次齐读一下课文的最后一段,再一次体会小青蛙那快乐的心情吧!

  四、生字迁移、巩固识字:

  老师把这篇课文编成了一首小儿歌,里边藏着这篇课文中所有要求会认的字。看谁能正确地读出来。

  (小青蛙“呱呱”叫,听到回声好奇怪。妈妈带它跳上崖,扔下石子做实验。波纹圈圈去扩散,碰到崖边又返回。小青蛙,开心哩,蛙声回声连成片。)

  五、举一反三、指导写字:

  这课还有两个字我们没有写,一个是游,一个是围。游字的结构和哪个字是一样的?(“倒”)围字和哪个字是一样的?(“圆”)写这两个字时还要注意些什么?书写练*。

  六、拓展阅读、启发思考:

  你还在哪些地方听到过回声?讲讲当时的情景。相信同学们都明白回声是怎么回事了,可是在回声中还有许多奥秘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这篇文章《山会说话吗》相信你会从中了解更多有关回声的知识。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菁华10篇)扩展阅读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菁华10篇)(扩展1)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菁华10篇)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一、创设情境,呈现专题

  (课前谈话中引出柯南)今天,名侦探柯南受理了一个新案件(课件出示:寒号鸟死亡案),大家愿意帮寒号鸟破这起案件吗?

  二、由死亡现场生发疑问

  1、直奔最后一节

  谁愿意用朗读带领柯南进入死亡现场?(随机指导朗读)

  听了大家的朗读,柯南终于了解了寒号鸟的死亡现场,可这远远不够,你们说要破案,还得了解什么?(生前表现)这个任务就教给大家了。

  三、自主读书,再现案情

  (1)要让侦探了解寒号鸟生前,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老师也给大家提供了几种方法:

  以感情朗读的方式再现案情

  用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来再现案情

  以邻居喜鹊的身份来描述案情

  也可以用表演的方式再现案情。

  (学生合作学*,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现案情帮助柯南)

  (2)集体交流

  四、撰写死亡鉴定

  看了你们精彩的再现,柯南已经明白了寒号鸟的死因。你们呢?谁来说说?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得过且过、懒惰、不听劝告、自以为是、……)

  要你写鉴定你会认为寒号鸟是被人杀害的吗?(学生经过分析后一致认为是慢性自杀)

  五、改名续写

  是呀,寒号鸟是自己害了自己,柯南也明白,他深深地叹了口气说:可怜的寒号鸟他完全可以不踏上死亡之路,同学们你们说寒号鸟怎样才可以不死?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畅谈)

  的确,寒号鸟如果像你们所说的那样也就幸免遇难了,可这样的寒号鸟还能叫寒号鸟吗?给他改个什么名字?(生:寒喜鸟、寒乐鸟、勤奋鸟……)

  今天我们就来个故事新编,把寒号鸟写成心目中寒喜鸟、勤奋鸟……

  板书设计:

  寒号鸟

  不听劝告得过且过

  懒惰自以为是

  死不悔改………

  (死因)

  慢性自杀

  点评:本课最突出之处就是独辟蹊径,以课本为内容,以破案的方式把整堂课的学*联系起来,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的环境和机会,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自然而然的理解课文,提高语文素养

  本堂课还存在不足,如教学思绪过多、教师语言过于罗嗦等,希望以后能尽量避免这些不足。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字,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记忆生字,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赞美母爱,教育学生尊敬母亲,爱戴母亲,关心母亲。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字;

  2.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来理解课文说蕴涵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学*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假如你在街上和妈妈走散了,你该怎么办?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练读课文,圈画生字。

  3.学*生字

  城:左右结构形声字城市、城府、城镇;

  牵:上中下结构部件组合法牵挂、牵牛花;

  掌:上中下结构掌握、手掌、掌心;

  围:半包围结构口字部形声字包围、围棋、周围;

  笑:上下结构竹字头笑话、苦笑、苦笑不得;

  善:数笔划方法注意笔顺善良、善事、善后;

  淡:左右结构*淡、清淡、冷淡;

  互:数笔划方法注意笔顺互相、互助、互生;

  4.指名读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作业:书写一类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熟读课文,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多种方式读课文,以读代讲:如自由读,小组读,齐读。

  二、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文,画出描写妈妈眼睛的句子,读一读。

  2.画出描写妈妈头发的句子,读一读。

  3.画出描写妈妈手的句子,读一读。

  4.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5.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的妈妈头发、手、眼睛都是什么样的吗?小女孩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三、如果,你的妈妈现在就在你的面前,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书写,完成课后练*。

  教学过程:

  一、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围、牵、善、互”。

  二、完成课后练*: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贯穿在讲读课文中)。

  2.读一读:简单说说“掌上明珠、哭笑不得、善始善终、惊慌失措”各词的含义;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3.写一写,积累词语。

  4.做一做。

  (1)小组内先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2)画一画自己的妈妈(爸爸),在下面写上自己想说的话。

  三、板书设计:

  课件温柔的手、生字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会认“裁”这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看图、读诗,了解诗文大意,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描写荷塘采莲的课件,配乐录音带,了解诗人的生*事迹。

  教学过程:

  一、“猜莲花”,感知古诗大意

  1.猜谜引趣。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个谜语吧!“一个小姑娘,住在水池塘。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请打一植物名。学生猜。

  师:对,是荷花。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采莲曲》是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大诗人王昌龄写的。(齐读诗题)他生前就负盛名,你们想读好这首诗吗?那就跟我一起来欣赏下面的一幅美景吧!(课件出示诗人图像并配上古乐)

  2.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美丽的荷塘,一群少女划着船从远处悠然而来。)

  引导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荷叶、荷花、少女、船)

  (2)初读古诗。

  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景色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3)引导想象。

  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读,仔细地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看你的脑海中能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指名说想象到了些什么。

  二、“读莲花”,感悟古诗韵律

  1.听录音感知。

  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照它的节拍读才能理解得好。你们想知道这首诗的节拍吗?请认真听录音朗读体会。

  2.自由练读。

  听了录音,你感悟出它的节拍了吗?请自己练读。学生自由读诗。

  3.指名读。谁能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

  4.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裁。指名读全诗,教师正音。

  5.小组读。

  你们都读得这么带劲呀!那请你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听。读得好,大家夸夸他;读得不够好,大家帮帮他。

  6.全班齐读。

  三、“说莲花’,再现古诗意境

  1.指导第1、第2句。

  (1)指名读诗的第1、第2句。

  (2)看课件。

  师配乐叙述:一群采莲的少女,她们的绿罗裙融人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像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

  (3)引导练读。这么美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声音要轻柔、甜美、速度稍慢)

  (4)学生自由练读。

  (5)指名读。

  (6)男女生比赛读。

  2.指导朗读第3、第4句。

  (1)看课件。

  师配乐叙述:人荷相杂使人难以分清,歌声由池中传来。才知道她们穿行在荷花丛中采莲呢!

  (2)角色体验。

  人与自然是多么的和谐、恬静啊,如果你是诗人王昌龄,此时你会怎样来吟诵“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呢?

  (3)指名反复读。引导学生读出欣喜的语气。

  (4)邀请自己的小伙伴读诗。

  (5)全班朗读。

  3.有感情地朗读整首古诗。

  四、“诵莲花’,领悟古诗情趣

  1.教师激情叙述。

  瞧,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人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此时此刻,难道你不想吟诗助兴吗?

  2.指名背。

  老师给你们配上古筝曲《出水莲》,谁来和着音乐背诵这首诗?

  3.同座背。给你的同座背诵一下,和他一起分享你的体会。

  4.集体背。还有谁想试试?有兴趣的同学站起来背诵,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全班大部分同学会站起来集体背诵)

  五、“咏莲花”,吸取古诗精粹

  补充诗供学生选择自读。

  拓展练读:同学们学得很好。古代许多咏莲的作品都脍炙人口。老师从其他地方选编了几首印发给你们,可以自由选读。(全班同学可自读、可同座读、可几个人讨论。)

  板书设计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

  《田家四季歌》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春、夏、秋、冬”4个生字的字音。

  2、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并为这4个字组词。

  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4、能在田字格中描写“春,秋,冬”。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巩固所学*的生字。

  2、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诵读儿歌、改编儿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春、夏、秋、冬”4个生字,并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

  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

  教学过程:

  一、欣赏音乐,激**感

  播放歌曲《四季歌》。

  激**感:小朋友,刚才的那首歌好听吗?想不想知道那首歌的名称呢?那首歌就叫《四季歌》,那是日本的一首民歌。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儿歌,它的名字也叫《四季歌》,谁来拼一拼课题?指名读、齐读。

  二、学*字词,诵读儿歌

  1、小朋友,一年有四个季节,你知道是哪四个季节吗?

  出示:“春、夏、秋、冬”四个生字师:在这四个字中,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能告诉我们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吗?学生交流自学的生字。

  (春:日子底;夏:从上到下写;夏天给你的感觉是什么?秋:拼一拼,记字形:禾加火;冬:下面两点要上下对齐。)

  2、叫号游戏。(巩固四个生字)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叫号游戏,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认识它们了,来,请出小老师!

  师:小朋友,一年四季的第一个季节是春天,春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夏天)夏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秋天)秋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冬天)冬天过去了,又是第二年的春天来到了。就这样,四季在轮回。

  3、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1)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现在我们该把“春夏秋冬”这四个字宝宝送回到课文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儿歌里讲了四季中的哪几样景物?你能不能边听边把它们圈出来?

  生听课文录音。

  (2)师:儿歌里每个季节都提到了一样景物,你听到的是什么呢?根据生答板书:花儿、蝉儿、枫叶、雪花

  三、朗读儿歌,理解内容。

  (一)读准字音

  1、跟录音读课文。师: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把这些景物都找出来了。

  下面让我们跟着录音读读课文吧。小朋友读得轻些,注意听清楚录音里的字音和停顿。

  2、指名读。师:读得真不错。

  3、比赛读。(2小组)

  (二)理解儿歌:

  1、师:小朋友,你们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色。你最喜欢哪个,选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

  2、春天花儿笑。(板书:笑)师:笑的反义词是什么?“花儿笑”是什么意思呢?(“笑”字形象生动,把花儿当人来写,在“笑”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3、夏天蝉儿叫。(板书:叫)师:蝉儿的叫声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听一听。蝉儿还有一个名字叫“知了”。听着蝉儿的叫声,我们似乎感受到了夏日的炎热。

  4、秋天枫叶红。(板书:红)师:红是一种颜色,红色彩明丽,代表着秋天的丰收。

  5、冬天雪花飘。(板书:飘)师:“飘”字写出了雪花的轻盈。冬天下雪了,我们可以干什么?

  6、师生合作读。师:一年四季的景色那么有特色,又那么美,老师情不自禁地想来读读课文了,你们愿意和我合作一下吗?(师生配乐读儿歌)这样,你们还能和老师合作吗?

  四、巩固拓展,看图编儿歌:

  1、师:小朋友学得真好。下面老师要考考你,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懂了。

  (1)一年四季,你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可以用儿歌里的句子回答,也可以自己组织句子回答。

  (2)读一读,想一想,什么季节开什么花?

  (3)想想下列词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2、师:小朋友真棒!老师奖励大家一首儿歌。这是老师学着课文的样,编的一首秋季歌。你们能不能学着老师的样,编一首冬季歌啊?

  3、师:一年四季的景物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来看看图,说说还有什么景物,好吗?可以说图上的,也可以说图上没有的。但是要求学着课文的样子说,你行吗?(生合作完成一首四季歌)

  4、请你读一读:

  5、游戏:拍手歌

  五、总结:

  师:小朋友,一年四季的景色是多么优美,每个季节又有着特殊的景物。我们的大自然可真奇妙!希望我们小朋友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善于观察,能发现周围的美。那么你也一定可以和课文的作者一样,写出大家喜欢的儿歌的。回家去和爸爸妈妈一起编一首属于你自己的季节歌或者四季歌。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体会“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含义。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理解“天涯海角、川流不息、疾驶、好梦成真、阻隔、邀请”这些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的含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早上你是怎么来学校的?生汇报。

  师:那么你知道你的爸爸妈妈出门时乘坐了什么交通工具吗?生汇报。

  哦,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对了,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人们远行靠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远行靠什么》。 2、“远行”是什么意思呢?

  2、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听听人类交通工具发展史呢?

  二、播放课件,听课文的录音

  三、读课文

  听了这篇文章后,你都听懂了什么?(生汇报)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来读一读呢?

  四、默读课文

  可以默读课文,也可以大声自由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笔将自己不认识的或不熟悉的词做上记号,多读几遍,并且用心记一记。生汇报字词的学*情况。可以讲识字方法,也可以给生字组词。

  五、再读课文

  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六、作业

  1、把你认为重要的词语抄写两遍。

  2、课下搜集有关交通工具发展史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边听录音,一边观看图片。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远行靠什么》这篇文章。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你们想不想听听别人朗读这篇课文?好吧,那就认真听!请同学们告诉我,我们在听朗读时该注意些什么。

  2、播放光盘上的录音朗读,学生认真倾听。

  二、结合录音朗读的内容,对照课文,自主合作完成表格。

  1、师:这录音上的朗读读得这么好,你们知道她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听吗?(引导学生读课文要正确流利有感情,把心放到课文中去读。)还等什么!赶快拿起你的书,大声地读吧!不过,老师这里有一个任务,就是用笔把表示时间的词语画上横线。记住,一定是先读完一遍,再划。

  2、生汇报表示时间的词语,师板书,画出表格。

  3、师:哦,同学们看这是一张不完整的表格,你们愿不愿意帮老师把它填完整呢?

  4、四人小组合作,将表格填完整,师及时板书。

  5、一边轮流派小组代表汇报,一边引导学生朗读。重点指导下列句子的朗读,注意“天涯海角、川流不息、好梦成真”这几个词语的教学。

  ①火车满载着乘客在大地上奔驰,轮船把人们送到天涯海角。

  ②汽车在公路上川流不息,军舰在大海上巡逻,快艇疾驶而过。

  ③千百年来,人们幻想着像鸟儿一样飞上天空。飞机使人好梦成真,人们可以不受高山大海的阻隔,自由地飞到世界各地。

  6、齐读第七自然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人们还会发明什么样的交通工具?

  三、小结并讨论:人类远行靠的是什么?

  1、讨论:人类远行靠的是什么?

  2、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交通工具发展史,从课文中我们知道正是因为科学家们的努力探索,所以我们人类才会走得越来越远,希望同学们从小学科学,爱科学,长大为祖国做贡献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初步了解课文按不同地点连段成篇的方法。

  ★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审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了题目你想到什么?

  二、读中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3、小组内读课文:互查读音。

  三、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

  1、教师重点强调生字读音。

  指名读句子:注意读准句子中生字的字音。

  教师辅导讲解。

  2、借助熟字识记生字。

  出示卡片。

  教师帮助识记。

  四、写字指导。

  1、观察分析字的结构。

  2、讲解字的主笔。

  3、教师范写。(边写边讲)

  五、自由读课文。

  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

  1、课文写了哪些地方的欢乐场面?

  2、学生讨论得出:*广场和中华世纪坛。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通过读,了解课文按不同地点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北京申奥成功的画面。

  2、还记得这情景吗?谁知道是什么时间?

  3、说一说: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二、自由读课文:

  课文中介绍的和你看到的画面一样吗?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你从老师的范读中听出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读出激动自豪的语气。

  3、小组内开火车读。

  4、指名朗读,教师点评。

  5、师生读课文。

  6、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

  一、看图说话,出示词语

  1、出示课文插图或播放根据课文插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2、看图说话,认读词语。

  你看到了北京的哪些美丽的景物,这些景物美在哪里?(根据同学的介绍,随机出示词语。)

  二、读词识字

  1、激励同学自身认字:

  谁会认生字条中的字?能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吗?

  (同学复*已会生字,交流自主认识的生字。)

  2、打开课本,同学自主学词学字:

  ⑴读课文,用横线画出生字词。

  ⑵借助拼音读词语,用三角画出词语中的生字,认一认,读一读。

  ⑶发现容易读错的字并正音。

  3、出示词语卡片,领读。(老师领读,同学当小老师领读。)

  三、指导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听教师范读,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自由朗读课文:

  考虑:作者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北京的美,这些景物分别有哪些特点?

  3、同学质疑不理解的词,师生一起解答。(庄严、耸立、绿树成阴、络绎不绝……)

  4、指名朗读课文,大家评议,教师进行朗读指导。读出北京的美丽,读出我们的自豪,读出我们热爱伟大祖国的语气。

  5、小组交流搜集到的北京新变化的资料。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课题】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2课《云房子》

  【教材简解】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雨后天空的美丽景色:有云时,云朵千姿百态逗人喜爱;有风时,云朵散去,天空更显洁净艳丽。另外,天空还有小鸟的欢快飞动。这些使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学会用课文中“有的像…有的像…”这样的句式说话。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表达能力,自主创造能力。

  3.了解雨后天空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观察、爱想象的良好*惯。

  【重点难点】以读感悟:有云时,云朵的千姿百态;无云时,天空的洁净。

  【设计理念】本课设计,我将给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以“激趣”为中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中学会合作,提高学*效率,增强合作精神。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促进课内外学*和运用的结合,使学生扩大语文学*的视野,提高学*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在课内外的学*与运用中拓展语文课程的内涵。为学生营造创新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要让学生听到的、看到的和想的、说的、做的东西都能够是丰富多彩的。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活动,从而真正把课文读懂读好,达到发展思维,积累语言的目的。

  【设计思路】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了雨后,天上留着一些云。第二自然段写小鸟们造出了各种各样的云房子。第三、四自然段写小鸟们在云房子里飞来飞去,尽情玩耍,有趣极了。第五自然段写风一吹,云朵飘动,并慢慢散去了。第六自然段写云散后,天空显得特别干净、明丽。课文以小鸟的活动为线索,以小鸟的目光观察空中的景色,符合儿童心态,体现了童话特点。课文想象丰富,语言富有童趣,极受儿童喜爱,有利于指导学生朗读、背诵,启发学生想象,丰富语言积累。课文字里行间充满着对美好大自然的喜爱,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爱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课件演示雨过后天空飘浮云朵)

  刚刚下了一场雨,太阳公公还来不及把云全收回去,有一些就留在天上了。这些调皮的云娃娃给大家带来了一些词语宝宝,看,还认识吗?

  2.出示词语:来不及玩耍忽然干净

  指名读(表扬:你能读对这些词语,真棒!)

  让我们都来读这些词!齐读

  3.下面的词语有些难,你能读好吗?(出示词组:傻傻地横着美美地开着很高的大楼房很宽的大礼堂笑眯眯的太阳水汪汪的蓝天)

  ①谁想读?哇!这么多人想读!那就让我们开火车读!

  ②这列小火车开得可真好!还有谁想读?那你们开火车的时候,不仅要读准,还要想办法读出词语的感觉。

  相机点评:你能读出美,真灵巧!

  ③老师听了,忍不住也想读,给我一次机会,好吗?(师范读可以加动作)

  ④老师相信,你们能读得比我好,有信心吗?好,让我们一起朗读!(齐读)

  3.你们读得这么好,把小鸟都吸引来了!(出示小鸟飞来,播放鸟叫)它们看到这么多的白云,心里会怎么想?(指名2人)

  4.是啊,他们从没见过这么多、这么美的白云,都感到特别地惊喜,于是都忍不住说:(出示文字,引读)

  ①喜欢这些白云吗?哪个字最能看出小鸟的惊喜呢?你来读一读。(点评)

  ②让我们学着他一起朗读!

  5.那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着小鸟一起去造云房子!(师板书,生读题)

  二、学文感悟

  (一)欣赏云房子

  1.小鸟们说干就干,不一会儿,云房子造好了!小鸟都造了哪些云房子,想知道吗?请小朋友赶快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第二小节,用笔划出小鸟造的云房子。

  2.小鸟们造了哪些云房子呀?指名答。(生答师贴图)

  3.喜欢这些云房子吗?那就要把这段话努力读好(出示文字)。来,我们一起试试。(生齐读)

  4.小朋友们读得真流利。这么多的云房子,你最喜欢哪一座呢?请你把它读给好朋友听,比比谁读得好?(自由读)

  ①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云房子读给大家听?(指名6~7人试读)适当提问和点评:

  为什么喜欢?

  你的“美美地”读得特别棒,我好像看到了盛开的花儿。

  不错,我感到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真是可爱极了!

  见过礼堂吗?小朋友们,我们现在就在小礼堂里上课呢!很宽的礼堂比它宽很多呢!(动作)

  呀,你的大楼房真的是很高。

  你觉得要读好哪些词,才能让大家感觉到这个云房子真小?

  大家感觉到这座云房子真小啊!

  稍微大一点、胖一点的麻雀都住不进。

  这真是一座小巧玲珑的房子。

  ②谁能连起来读好这些云房子?(指名连读)

  点评:你能读出美,了不起!

  ③让我们都来读,我相信大家一定能读出云房子的美!(齐读)

  现在,请大家合起书。

  4.是啊,这些云房子太美了!你们看,它们有的像…有的像…有…有…也有…。(引读,强调)以后如果小朋友在说话中用上这样的句子,别人听了会更喜欢你!

  5.瞧,今天礼堂里也飞来了你们这群可爱的小鸟!你们造的这些云房子真漂亮啊!

  6.①咦,这座云房子是谁造的呢?(出示“大冬瓜”)你能介绍一下吗?

  ②指着“花儿”:咦,谁想介绍这座房子?

  ③指“小房子”:别看这么小的房子,要把它介绍好可不容易!谁来试试?

  ④指“礼堂”、“楼房”:呀,要介绍两座房子了,可有些难!谁会?

  ⑤指五幅图:哇,要介绍五座房子,太难了!谁有这个本领?(指名)

  ⑥你介绍得太好了!让我们都来造这些云房子吧!(教师领学生边读边加动作)

  (二)想象云房子

  1.你们造出了这么多漂亮的云房子,还能再造一些吗?

  出示句式:我们造的房子有的像。

  指名介绍(充分让学生说),相机表扬。

  2.我发现有些小鸟能造好几种房子呢!如果用下面的句式介绍就更好了!(生小组思考讨论)

  (出示句式:我们造的云房子真漂亮啊!它们有的像......,有的像……)(3人)

  ①指名连起来回答

  ②你呀,太能干了!掌声送给你!

  (三)感受云房子

  1.是啊,你们造出了这么多各种各样、漂亮的房子,想干什么呀?(

  ①我想请别人来看看。

  ②你真棒,知道美的东西要与别人分享!

  ③我想住进去休息。

  ④忙了这么久,赶快歇歇。

  2.你们玩得这么开心,文中的小鸟也跟你们一样,不信,一起读一读!(出示第3、4节)

  ①咦,你们都在叽叽喳喳得说什么呀?我想听一听!

  ②老师想到你们家做客,欢迎吗?

  ③听说有只小鸟造出了漂亮的房子,我想看一看,在哪儿呢?

  ④还有谁的房子更可爱?

  ⑤谁的房子最与众不同?

  3.你们真是一群热情的小鸟,让我们再来开心的读好这两段话!

  (四)告别云房子

  1.忽然,呼啦啦吹来一阵风(多媒体演示房子变小了)

  2.发生什么事了?(生答)

  3小鸟们,看到这些,你是什么心情?(指名)那你用朗读表达自己的心情吗?(出示:咦?云房子变小了,云房子不见了。云房子哪儿去啦?)

  ①我很着急。我来读……

  ②这么漂亮的云房子没了,我觉得伤心,我来读……

  ③云房子怎么就没了,我觉得很奇怪。我来读……

  3.让我们一起读出心中的疑问吧!

  4.咦?云房子到底哪儿去了?小鸟们,你们一起告诉我!

  ①生齐答。

  ②虽然云房子没有了,但是天空像洗过一样干净,水汪汪的,还有那笑眯眯的太阳(贴太阳),依然那样美丽!(出示内容)

  ③这时的天空多美啊!谁能美美的介绍?(2人)

  ④这样的景色,真让人陶醉。我想把这美景永远留在心中!(师范读,看情况)

  5.这么美的画面,真像一首美丽的小诗!(师读前面,生读后面)

  美吗?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留住这美丽的景色!(齐读)

  三、总结课文:

  1.虽然云房子没有了,可那美丽的云房子仿佛还浮现在我们的眼前。可爱的小鸟们,让我们再次感受云房子的美丽!(播放动画、生配音、师动画)

  2.大自然是多么的美好与和谐啊!小朋友们,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多观察,大自然还有很多美好的景象等着你发现!

  四、续编故事:

  有一天,雨过天晴,太阳公公又来不及把云全收回去,一群小鸟又飞来了,它们又会干什么?发挥你的想象,续编故事。

  板书:有云千姿百态

  天晴洁净艳丽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

  本课主要目的是通过具体的情境,体验“改商”的过程,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个优缺点:

  一、创设生活情境能使课堂教学更接*现实生活,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精心设计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数学情境,把那些需要学生解决的矛盾问题带到一定的情境中去,以引发学生的学*兴趣,强化学生的学*欲望。本课我以秋游图片欣赏为引子引出情景图,让学生发现信息,解决问题,激起孩子们的求知欲。

  二、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在教学中,我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来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学会调商的过程,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新课标提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所以我根据本课教学重点、难点的突出,从而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方面能够抓住重点,层次分明,不至于让学生走入误区,从而浪费学生更多地宝贵的精力。

  四、在练*的安排上也比较有层次,由浅入深,学*效果较好。

  不足之处有二点:

  一、我在本节课也有点拘束,不能做到“收”“放”自由,对学生的思维“收”得太紧,也太快了,感觉她们好像是把知识强加给学生的一样,我应该相信学生,应该再“放”开些。

  二、在交流算法过程中,虽然我抓住了“调商”这一教学重点,但没有让学生能有足够的时间充分的发言,也没有达到强化、巩固的效果,好像走了一个过场,没有深入。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

  教材分析:

  《一株紫丁香》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中一首儿童诗,讲的是小朋友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表达了小朋友赞美老师,热爱老师的一片真情.这首诗充满着童真,童心,童味,字字句句都清纯明洁,诗的想象是丰富,美好,贴切,是对学生进行敬师,爱师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1、会读“株、踮”等8个生字。会写“休、伸”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3、有尊敬老师的愿望。

  重点:

  掌握生字,通过理解孩子们为什么为老师栽紫丁香来体会师生间的深厚情感。

  难点:

  在理解孩子们为老师栽下紫丁香表达心愿的同时体会老师*时对孩子们的关爱。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渲染情感,揭示课题

  1、音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师导:老师像一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汗水;老师像一艘船,载着我们驶向知识的海洋。有一群可爱的孩子为这些辛勤的老师栽下了一株紫丁香(课件出示一株紫丁香,音乐停)

  2、师随机向学生介绍紫丁香,板书:一株紫丁香,教学“株”。

  二、指导看图,初读课文

  1、看插图,说说你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2、可爱的孩子们栽下的这株紫丁香能为老师做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

  3、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4、识字

  (1)、出示词语,自由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踮起笑脸小院枝叶窗口您

  休息唱歌安静盛开感谢困得

  挂牵消除疲倦眨眼又香又甜

  (2)、说说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5、再读课文,边读边提出不理解的内容与问题。

  6、梳理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学*第一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紫丁香是谁种的?种在什么地方?找出那一自然段。

  2、指导朗读第一节,体会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儿?

  3、指导背诵。

  4、小朋友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要为老师做些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

  三、写字指导

  1、出示“院、除、伸、休、息、您”。

  2、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3、范写:伸、院、息。

  4、学生练写,随机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巩固

  1、听写词语:小院伸进您消除休息

  [1][2]下一页

  教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一株紫丁香》教案》,来自网!

  2、同桌互查。

  3、背诵第一节。

  二、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课文,小组合作讨论并全班汇报。

  (1)、紫丁香为老师送来了什么?用“——”划一划课文中的句子。

  (2)、合作填写学具卡片

  我们在小院里栽下一株紫丁香,让它绿色的枝叶(),让它沙沙的声音(),让满树盛开的小花(),让它的花香()。

  2、师导:这些都是小朋友美好的愿望,他们多想把这些愿望说给老师听啊!请选择你喜欢的小节读给你的伙伴听一听,读出感情。

  3、汇报朗读,随学生喜好指导朗读。

  第二节:抓住亲切美好。

  第三节:抓住“疲倦”教学,老师为什么会疲倦?给“疲倦”换词。读出轻柔语气。

  第四节:理解“挂牵”,老师挂牵我们什么?谈谈你的印象中老师对小朋友关爱的事。提供句式:当……时,老师……,从而理解“时时”。

  第五节:夜已深了,星星也困了,老师仍在工作,你想对老师说点什么或者做点什么?学生写几句话。

  4、总结:深夜里四处静悄悄,老师还在灯下认真地工作着,美丽的紫丁香给老师送去了同学们的尊敬、热爱和关心。

  5、将自己感受到的情感融入到诗中,有感情地自读课文。

  6、集体有感情地朗读。

  三、积累、拓展

  1、背诵喜欢的一节或几节。

  2、回忆*时的学*生活中老师关心你的一件小事记下来,并写上自己的感受。

  四、写字指导

  1、出示“甜、歌、牵、困”。

  2、说说哪里你觉得应该特别注意的。

  3、范写学生觉得难的字。

  4、学生书写,教师随机指导,点评。

  五、板书:

  一株紫丁香

  热爱、尊敬

  小朋友——————老师

  关心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菁华10篇)(扩展2)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菁华10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5、练*把诗句补充完整。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小擂台

  以小组为单位介绍唐朝大诗人李白。(相同的内容不重复)

  二、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夜宿山寺》

  三、学*新课

  1、教师用投影出示插图,请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画的内容。

  在一座很高的山上,有一座寺庙,云雾萦绕在山腰,星星在寺庙周围眨着眼睛。

  2、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3、学生自己读古诗,对照生字表自学生字,记住它们的.音、形、义。

  4、相互交流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宿寺危摘辰敢恐惊

  (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纠正。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危:上面是?,第三笔是横。

  辰:部首是厂字头,第五笔是竖提。

  摘:左右结构的字,同字框里是古。

  敢:注意与取字的区分。

  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理解字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

  宿:住宿。

  寺:庙。

  危:高。

  辰:天上的星星。

  恐:害怕。

  惊:惊动。

  语:说话。

  百尺:泛指很高很高。

  天上人:天上的神仙。

  (5)结合注释和投影中的解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危楼高百尺:这座高高的寺庙高不可测。

  手可摘星辰:伸出手去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

  不敢高声语:在这里不敢大声说话。

  恐惊天上人:害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让学生自己练*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6)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5、指导朗读

  (1)结合电脑欣赏当时的意境,听配乐朗读。(听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练*,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竞赛,而后评议出最佳选手。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6、体会诗中出现的两个高字,结合诗句内容谈出自己的感受。

  (危楼高百尺中的高是形象的描绘了寺庙的高耸入天,伸手即可摘到星星的景象,以此说明这座寺的高度;不敢高声语描写诗人说话时声音的大小,不敢大声说话,恐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这两个字用得巧妙。)

  三、练*巩固

  1、练*按照田字格书写汉字。

  摘:左窄右宽,同字框里是古。

  敢:左右宽窄,高低一样,右边是四笔写成。

  寺:第三笔横要长一些。

  惊:左窄右宽。

  恐:上下结构,上面的巩字要写得紧凑些。

  宿、危、辰三个字让学生说说应注意的问题。

  2、填写诗句

  ()()高百尺,

  手可()()()。

  ()()高声语,

  ()()天上人。

  3、背诵古诗(自己先练*,而后汇报。)

  四、总结本课学*情况

  五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找一找李白其它的诗,读一读。

  附:板书设计:

  3夜宿山寺(李白)

  难字:宿危摘辰敢

  4梅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意思。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进一步巩固给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

  4、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拿出几枝盛开的腊梅,让学生进行观察,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观赏后的感受。

  2、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宋朝大诗人王安石写的赞美梅花的诗《梅花》。板书课题。

  (二)学*新课

  1、回忆学*的步骤,进行自学。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2、学生进行自学。

  3、相互交流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梅墙数寒独遥暗

  (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纠正。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墙:第五笔是竖

  遥:熟字摇去掉提手旁,换上走之底,就是遥远的遥。

  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师生共同介绍作者: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字意

  数:几

  凌:冒着,顶着。

  寒:严寒,(交待出这是冬季)。

  遥:远。

  为:因为。

  (6)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墙角数枝梅:墙角边有几枝梅花。

  凌寒独自开: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

  遥知不是雪:远远看过去知道那并不是雪,而是盛开的梅花。

  为有暗香来:因为有淡淡的清香随风飘过来。

  (7)让学生自己练*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8)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4、指导朗读

  (1)听配乐朗读。(听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练*,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学生进行朗读,而后评议。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三)练*巩固

  1、看拼音填空

  línɡ()寒yáo()远

  ()巧()动

  2、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字组词

  每()()

  ()()

  3、背诵古诗

  (四)总结本课学*情况

  (五)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背诵古诗,让家长评分,记录在书上。

  附:板书设计:

  4梅花(王安石)

  难字:墙遥寒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意思,知道诗人借赞颂梅花表达自己坚强的品格。

  2、指导学生欣赏诗句,给学生再现的空间,用画笔亲手画一枝梅花,感受梅花的美,从而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诗人借赞颂梅花表达自己坚强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复*巩固

  1、让学生写一写生字:教师读生字,三个学生到前面板演,其他同学在练*本上写,写完后,大家评议三个同学书写情况,同桌之间对照课本进行相互评议。

  2、背诵古诗:全体同学一起背诵,指名背诵。

  二、进一步理解古诗意思

  1、诗人通过这首诗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从哪些诗句看出来的?

  (1)让学生默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在书中画一画有关的语句。

  (2)自己组织语言练*说一说。

  (3)结合自己的体会说一说。

  (学生可以结合梅花不怕寒冷,在百花早已凋零的时候,勇敢地绽开笑脸,斗雪傲霜。从凌寒独自开这句看出来;诗人还赞扬了梅花的美丽,像雪一样洁白,从遥知不是雪这句看出来;另外,诗中还对梅花的品格进行了高度赞扬,写出了梅花的香味清雅不俗,从为有暗香来这句看出来。)

  2、教师小结:梅花洁白美丽,芳香独特,而且不争春斗艳,在寒冷的冬季,不畏严寒,竞相开放,默默地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独特之处。作者运用恰当的笔墨描绘了百花凋零,唯梅独放的美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赏之情。

  三、欣赏古诗

  1、这首诗写得这么美,你喜欢哪句?谈谈自己的想法。

  (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选代表参加集体交流)

  2、师生共同欣赏,参加交流活动。

  3、师生共同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四、实践尝试

  1、给学生再现的空间,用画笔亲手画一枝梅花,感受梅花的美。(学生在音乐声中做画)

  2、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把梅花图贴在展示板上,大家共同欣赏。)

  五、总结

  六、布置作业

  1、完成书中的第三题。

  2、自己写一首描写梅花的诗,配好插图。(选做)

  5江雪

  教学目标:

  1、通过学*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5、继续练*把诗句补充完整。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观看电脑画面,初步感受画面的意境。(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感受)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江雪》

  二、学*

  1、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2、学生自学

  用投影列出学*的步骤: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3、相互交流学*情况

  (1)让学生出示生字卡片:绝径踪孤舟翁钓

  (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舟:第一笔是撇,第三笔是横折钩。

  翁:部首是羽字底,第五笔是横折钩。

  孤: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是瓜不是爪。

  径:注意与经字的区分。

  钓:注意与钩字的区分。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学生结合课外资料介绍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后世称他为柳河东,他是中唐时期进步的思想家和政治改革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理解字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

  绝:尽。

  径:小路。

  踪:脚印,踪迹。

  孤:孤独,孤单。

  舟:小船。

  翁:指老头。

  寒:寒冷。

  蓑笠:身披蓑衣,头戴斗笠。

  (6)结合注释和投影中的解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鸟儿已经飞绝,

  万径人踪灭。条条小路不见一个行人。

  孤舟蓑笠翁,只有一叶小舟,上面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人。

  独钓寒江雪。迎着风雪,在独自垂钓。

  让学生自己练*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7)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4、指导朗读

  (1)结合电脑欣赏当时的意境,听配乐朗读。(听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朗读提示: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小结:应用那种不怕困难,敢于同困难做斗争的语气读)

  (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练*,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竞赛,而后评议出最佳选手。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三、练*巩固

  1、练*按照田字格书写汉字。

  孤:左窄右宽。

  踪:左窄右宽,高低一样,最后一笔写成点。

  舟:第五笔横要长一些。

  径:左窄右宽。

  翁:上下结构,上短下长,上下宽窄一样。

  绝、钓两个字让学生自己说说应注意的问题。

  2、填写诗句

  千山()()(),

  万径()()()。

  ()()蓑笠翁,

  ()()()()()。

  3、背诵古诗(自己先练*,而后汇报)

  四、总结本课学*情况

  五、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找一找柳宗元的诗,读一读。

  附:板书设计:

  5江雪(柳宗元)

  难字:舟:第一笔是(撇),第三笔是(横折钩)。

  翁:部首是(羽字底)。

  孤:右边是瓜不是爪。

  径:与经字的区分。

  钓:与钩字的区分。

  资料提供者:吴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2

  设计思路:

《小动物过冬》是一拟人童话故事,叙写了小燕子、青蛙、蜜蜂商量过冬的故事,告诉我们小燕子要避开严寒到温暖的南方过冬,青蛙准备吃饱了之后钻进泥土里冬眠,蜜蜂则储藏了很多蜜在蜂巢里过冬,表明了不同的小动物具有不同的过冬方式,也体现出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心。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课堂生活化,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画面。使学生获得最直观的感知,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进一步学*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体会朋友之间的互相关心。

  教学重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一些小动物动物过冬的方式。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进一步学*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体会朋友之间的互相关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位好朋友,它们是--小燕子、小青蛙和小蜜蜂。

  2、它们经常在一起(唱歌、跳舞),可高兴啦!

  二、学*第二小节。

  过渡: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转眼间秋风刮起来了,秋天到了。一天,这三个好朋友又聚在一起,他们在干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轻轻打开语文书,翻到118页,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出示句子:一天,青蛙、小燕子、小蜜蜂聚到一起商量过冬的事。)(齐读)

  1、这句话中的“聚”是什么意思?(聚集到一起)

  (1)请三名学生贴图,让三个小动物“聚”在一起。

  师:像这样集合在一起就叫“聚”。他们“聚”在一起干什么呢?(商量过冬的事)

  (2)出示“商量”一词。什么叫商量?(讨论、交流)什么情况下,你会和别人商量?请你用“商量”来说一句话。(出示说话练*)

  2、“一天”指的是哪一天?(出示句子:秋风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凉了。)

  师:谁来把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变凉的感觉读出来?。(我发现风越刮越猛。)

  3、把第二自然段的两句话连起来,让我们读好第二自然段。

  三、学*3-7自然段,了解小燕子、小青蛙和小蜜蜂的过冬方式。

  过渡:同学们一定也想知道这三种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吧?,赶快读读课文3——7自然段吧,边读边画下有关的词句。

  (一)学*第三自然段

  1、我们先来看看,小燕子是怎样过冬的?谁来读读小燕子的话?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小燕子,准备怎么过冬呀?你刚才画的是哪些句子?(板:飞到南方)为什么?谁能用上“因为……所以”来说说?

  师:这下我明白小燕子为什么要飞到南方了。那小燕子,你什么时候再飞回来呢?(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

  A、(出示“春暖花开”),“春暖花开”是什么时候?它的意思是?(春天到了,许多花儿开放了)

  B、是呀!你看,这么多的花都在春天开放了,多美呀!(课件出示:春暖花开图)

  C、谁来把“春暖花开“读得美美的?这个词是用来形容春天的,你还知道哪些四字词也是用来形容春天的?

  D、老师这也有一些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显示词)以后同学们在写的时候,可以用上这些词来描写春天。

  3、师:像小燕子这样,秋天飞到南方过冬,春天再飞回来,我们把这样的鸟儿叫候鸟。小燕子一个人要去这么远的地方,多寂寞呀!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也要飞到南方过冬的吗?(生:野鸭、大雁、天鹅、丹顶鹤……课件播放)

  4、看来,同学们懂得还真不少。现在,老师想和全班合作下,介绍介绍燕子的独特的过冬方式。(生读这一段)

  四、学*四、五小节,了解青蛙的过冬方式

  过渡:小燕子即将远行,可是它还惦记着自己的好朋友小青蛙和小蜜蜂呢!

  1、你瞧,刚说完自己的过冬方式,它马上就说:“青蛙哥哥,你不是也吃虫子吗?可你不会飞,怎么到南方去呢?”(齐读)

  师:从燕子的问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关心)谁也来关心一下小青蛙(指名读、女生读)(出示句子)

  3、是呀!小青蛙打算怎么过冬呢?

  师:出示:“我不到南方去就在这里过冬。我准备吃得饱饱的,过两天钻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觉。等到来年春天,再出来找虫子吃。”(男生读)

  师:原来,小青蛙不到南方去,要钻到泥土里去。板:钻到泥土里

  师:为什么要钻到泥土里,泥土里可没吃的,别饿坏了。怎么办?

  师:吃得饱饱的是什么样子?谁来表演一下。指好“吃得饱饱的”。

  师:多么自信的小青蛙。他打算睡到什么时候才醒?

  师:你知道这种过冬的方式叫什么吗?冬眠。哪些动物也是这样过冬的?

  师:男同学当小青蛙,女同学做小燕子,表演对话。

  四、学*六、七小节,了解蜜蜂的过冬方式

  过渡:现在青蛙哥哥不用小燕子担心了,可是我们的蜜蜂妹妹怎么办呀?

  请你和同桌合作一下,自学六、七自然段,一人读小燕子的话,一人读小蜜蜂的话,看看小蜜蜂是怎么过冬的?把这句话填写完整。“蜜蜂吃()里的()。

  师:小蜜蜂真勤劳,把粮食藏在蜂巢里。(板贴:蜂巢藏蜜)

  师:你们蜂巢里的蜜够吃吗?要吃一个冬天呢!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师:真是聪明的小蜜蜂,早就采了很多蜜了。谁能把它早早就做好准备的感觉读出来?

  师:我们就把小蜜蜂的过冬方式叫做——(卡片出示:备粮)一年级也学到课文,也讲到备粮过冬的`动物(蚂蚁、小松鼠)

  看到自己的好朋友都准备好了过冬,这下小燕子总算放心了。

  五、学*第八自然段

  三个好朋友商量好过冬的方法后,还有一个约定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同学们想象一下,三个好朋友整整一个冬天都没有见面,到第二年春天相见时,他们会怎样?会说些什么?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六、学完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附板书设计:

  19小动物过冬

  燕子迁徙(飞到南方)

  青蛙冬眠(钻进土里)

  蜜蜂备粮(蜂巢藏蜜)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3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全文共三个自然段。课文采用对比的方法,生动地说明梅兰芳的成功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中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词,会读会写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大概了解课文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会读会写生字。

  教学难点:会写一些难写字,如:贵参。

  教学用具:生字卡,录像。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一、简介大师,导入新课。

  1、看图欣赏京剧选段。

  2、认读“兰”字。

  3、讨论理解‘学艺“的意思。

  4、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1、出示梅兰芳人物图与人名。

  2、板书课题。

  3、简介梅兰芳的情况。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说说自学要求。

  2、学生按要求自学。

  1、明确自学要求。

  借助音节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出自然估的序号。划不来出生字词。

  2、师巡视指导。

  三、检查自学。

  1、三名学生分段逐段读课文。

  2、各种形式认读生字词,要求读准生字词的音。

  3、各种层次的学生练读全文。

  4、讨论;课文写了谁干什么的事?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出示生字词。

  重点指导读准翘舌音:者神注

  四、指导学*生字。

  1、自由识记生字。

  2、交流识记方法。

  3、重点识记难写字。

  4、分小组比赛谁识记的生字多。

  5、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练*描红,临写。

  1、重点指导识记以下生字:

  紧;上下结构。神:注意不要写成衣字旁。或:注意撇不能丢。底;注意点不能丢。

  2、指导书写生字。

  3、师范写。

  4、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围绕课题质疑,带着问题读书释疑。

  2、指导朗读课文,读正确,读出味。

  3、指导书写“注、视、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质疑

  1、昨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读了一篇新的课文《梅兰芳学艺》——指名读题——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课文主要写梅兰芳学艺这件事)。

  (梅兰芳是谁?他为什么要学艺?他是怎样学艺的?他学什么本领?)

  二、指导读书,释疑。

  (一)“梅兰芳是何许人?”

  1、通过预*,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是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他创立了“梅派”。他演过……)

  2、请看一段录象,学生交流观看后的感受。(唱得很动听;双眼会说话……)

  3、可梅兰芳小时侯去拜师学艺时,师傅是怎么说他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交流(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板书: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2)谁能完成这个填空?

  “师傅说梅兰芳不是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

  “因为梅兰芳__________,所以师傅说他___________。”

  先说给同桌听听——指名说

  (二)“梅兰芳是怎样学艺的?”

  听了师傅的话,梅兰芳是不是就打消了学戏的念头呢?

  1、出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谁能读好这句话?先在下面练一练——指名读,评议(“决心”、“没有动摇”要加重语气读,以突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很大。)——一起读好这句话。

  2、那么“他是怎样学艺的呢?”请同学们将第二自然段好好地读三遍,找出具体描写梅兰芳学艺的句子。找到句子后,把它有感情地读三遍,我们等会儿来个比赛,看谁找的准,读的棒!

  3、交流“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1)找对了,怎么把这句话读好呢?谁有信心?指名读。

  (2)评议(老师听出来了,你把“常常、紧盯、注视”这几个词加重了语气读,为什么?

  师用纸鸽在空中飞翔,要求学生“紧盯”“注视”着,接着讨论感受。

  (梅兰芳选择空中之鸽,水底之鱼来训练自己的眼神,鸽在飞翔,鱼在游动,观察这些运动变化着的事物才有利于训练自己的眼力。可看的时间长了,梅兰芳的脖子酸痛,他没有停下;看的眼睛流出了泪水,他没有去休息,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决心呀!)

  再好好把这两句话读两遍,品位其中的含义。可以摇头晃脑,可以手舞足蹈。

  (3)指名读(有意请两个朗读能力较差的学生,指导他们读好。)

  4、日子一长,梅兰芳的双眼变得怎样了呀?“灵活起来”“会说话了”板书:会说话

  5、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引读第三自然段。板书: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1)谁能给世界闻名换个词?

  (“举世文明”“闻名中外”“世界有名”“驰名中外”)

  (2)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一个词说明梅兰芳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是不容易的,你能迅速找出是哪个词吗?“终于”

  (3)理解了这段话,再来读,老师相信一定能更入味了。共4页,当前第2页1234

  三、回归总结,明理。

  1、梅兰芳从“眼睛没有神”到“眼睛会说话”,从“不是唱戏的料子”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证实了“勤能补拙”。品成语:勤学苦练、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人一己百、奋起直追。

  2、希望:梅兰芳勤学苦练,终于成为著名的京剧大师,希望小朋友们将来也能成为“书画大师”、“建筑大师”……

  作业:1、完成*字册。2、完成部分练*册。3、搜集有关勤奋的成语、谚语、名人名言或古今中外著名人物勤学苦练成才的故事。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4

  师:小朋友们今天都是月亮湾的小村民,让我们一起来夸夸这个美丽的村子吧!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板书)美丽。

  师:那么月亮湾究竟美在哪里?请小朋友轻读第二自然段,数数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想一想文章写了村前哪几处地方的美景?可以用笔画出有关词句。

  生:按要求自学第二自然段。

  师:小朋友们,你们找到了哪几处美景的?

  生:我找到了六处景色,分别是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

  师:找得真仔细呀!那么你喜欢哪一处的景色呢?

  生:我喜欢小河。

  师:出示“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为什么喜欢它呢?

  生:因为小河像月牙一样弯弯的。

  师:是呀!弯弯的小河如新月,多美呀,你能领着大家读好它吗?

  生:读!

  师:除了喜欢小河,还有喜欢什么的呢?

  生:我最喜欢河里的景色。

  师:把你喜欢的介绍给大家。

  生:声情并茂地读。

  师:刚才他读得多好呀,在他读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觉得他把“缓缓地”读得真好!让我感觉到河水流得很慢很慢。

  师:那我们喜欢这一句的同学一起学着他的样子美美地读一读吧!

  生:加上动作读。

  师:还有喜欢其他地方的小朋友吗?

  生;我喜欢河岸上的桃花,因为桃花很美?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桃花美呀?

  生:因为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灿烂的朝霞。

  师:出示句子“河岸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灿烂的朝霞。”

  生:喜欢的小朋友一起齐读。

  师:小朋友们,这个句子让你感受到桃花的美,还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桃花的多。我从开满这个词看出的。

  师:你真会读书,我们读书就是要这样细细品味。

  生:我还喜欢绿油油的农田,我觉得农田很美很美!

  师:出示:“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和“过了桥,是一片农田。”

  师:你们发现什么了?

  生:我觉得前面一句加上了绿油油使我感觉到了麦田的美!后一句没有了“绿油油”我就感受不到这农田是怎样的了。

  师:说的真棒!谁来仿照桃花说的更美些?

  生: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远远望去就像绿色的海洋。

  师:真会模仿!

  师:学到这儿,老师相信村前的美景一定引在小朋友的脑海中了吧。谁来做回小导游呢?

  生: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月亮湾的村前,看这是月牙一样的小河,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清清的河水倒影着绿树、青山、小桥。河岸上种着许多桃树,树上开满了桃花,就像一片灿烂的朝霞,桥那边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

  [反思]《月亮湾》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本文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月亮湾秀丽可爱的田园风光图,展现了新农村一派生机蓬勃的动人景象。本文的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按一定的次序介绍了月亮湾村前的美景。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理清这一次序,学生在再次阅读的基础上较快地看出了村前的景色是按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顺序来写。在学*每一处景色时,我把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一处景色?为什么?这样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或充分地说着自己喜欢的理由,有的感情投入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此时我分侧重点进行点拨,比如“河岸上长着许多桃树,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灿烂的朝霞。”当学生说出因为桃花美丽而喜欢时,我便出示句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了桃花的美之外,你还感受到了什么?为什么把桃花比作灿烂的朝霞?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进入了深一层次的思考,原来桃花除了美还很多呢,正因为桃花很多,一大片一大片,红彤彤的,所以像灿烂的朝霞。在处理“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时,我并没多讲,而是采用比较法让学生感受这“绿油油”一词的鲜明,此时再拓展,让学生模仿写桃花的句式,让学生说说这绿油油的农田就像什么呢?学生展开了想象,有的说像绿色的地毯,有的说像绿色的海洋,似乎在不经意之间进行了句式的训练。在这一自然段结束的时候,我让学生扮了一回小导游,不过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还远远不够,基本还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勉强完成,这也是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最大的遗憾。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5个生字。

  2、看图理解课文,懂得应当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懂得要正确对待自己和正确对待别人。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言揭题:

  同学们,你们见到过骆驼吗?出示骆驼的图片。骆驼有什么特点?(高大)那你们见过羊么?羊有什么特点?(矮小)高大的骆驼和矮小的羊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二、新授:

  (一)图文对照,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划出不懂的生字词。

  2、教师范读课文(或录音),请同学读准字音。

  3、学生再读课文,划出自然段。看看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有几幅图,每幅图分别和哪一段文字相对应。

  4、检查并读生字新词:骆驼他们俩围墙茂盛摇头很窄大模大样评理

  5、分段读课文。

  (二)借助插图,理解课文重点,懂得其中的道理。

  1、出示几幅插图,指着图,提问:骆驼和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为什么争论起来?

  2、讨论:到底高好呢还是矮好?

  3、分段、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讲读二、三自然段。

  1、看图读思:骆驼和羊来到什么地方?它们在做什么?

  2、读第二段,思考:骆驼用什么方法证明高好?请你找出描写骆驼动作的词语。出示插图帮助学生理解。

  3、羊认输了吗?羊又用什么方法证明自己的看法对呢?

  4、看图理解:“又窄又矮、大模大样”等词语和描写骆驼动作的词语。

  5、齐读课文,思考:骆驼和羊到底谁对呢?它们各有什么长处?它们互相服输吗?不服输怎么办呢?

  三、作业:

  熟读课文,熟读本课生字词。分角色朗读二、三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骆驼和羊都能通过一件事来证明自己的看法是对的,它们互不服输,最后想出什么办法呢?

  二、新授:

  (一)学*第四段

  1、齐读第四段思考:骆驼和羊去找老牛评理,老牛怎么评的呢?老牛的话对不对?

  2、“长处”指什么?“短处”指什么?骆驼和羊错在什么地方?

  3、骆驼和羊听了老牛的话,会怎么想呢?它们会做些什么呢?

  (二)学*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记忆字形。

  2、同学们互相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3、对同学们认为有困难的字进行重点指导。比如:

  茂:注意下边不要多一点。

  腿:要先写两边,后写中间。

  4、读读生字新词。

  5、书写指导。

  三、练*:

  课后2题、3题。

  教学反思:

  这次教学实践活动,我们小组准备的是小学二年级语文课《骆驼和羊》。针对学*者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我们更多地采取寓教于学的策略,大部分内容都采取情境引入的方法,来帮助学*者更好地学*。

  理论来源于实践,高于实践,然而仅仅有理论的指导并不意味着教学便会无往不利。实现教学目标的道路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才有可能达到好的教学。这次教学实践活动便给了锻炼我们的机会,只有面对学生和课堂,我们才有更深切的体会。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课前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不仅要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还要充分考虑到课程内容与时代的联系,与学生的联系。备课要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做充分的分析与准备。备课内容的任何环节任何内容都要考虑详尽,想清楚,看明白。一堂准备充分的课,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就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针对小学二年级学生,我们小组采取谜语导入课程的方法。谜语导入简单易行,并且能让学生参与进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活动中,不能以教师为中心,而应该把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学*,教学环节的设计就应该考虑怎样能让学生更大程度地参与进来。

  课文的讲解也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与教学内容的要求,小学二年级学生,重点在在于朗读课文,培养语感,读准字音,训练他们生词的掌握。同时,应注意对学生书写规范的要求,而此次我们忽略了这一点,这是我们的不足之处。

  此外,课文知识拓展是讲课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要从学生的水*出发,以课文内容为基点,向外延伸拓展。比如,要求续写《骆驼和羊》,可以让学生得出他们自己的观点,在原有的认知上获得新的建构。

  同时要注重对所学内容的巩固与复*,及时强化。回顾原有知识,联系新知识,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作为老师,上课要轻松自然,面部表情要放松,这是目前我们还欠缺的。上课过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热情,积极与学生互动,对学生及时予以表扬,讲解连贯,知识点的过渡要顺畅。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学*,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课堂更活跃,学*更愉快,这样的教学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字和4个多音字“将、蒙、埋、降”,会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戚继光是如何布下口袋阵消灭倭寇的,体会抗倭寇名将戚继光的沉着、机智、勇敢。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4、练*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和4个多音字。会写8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戚继光是怎样巧布“口袋阵”,以少胜多击败倭寇的。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词语卡、课文朗读录音带。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初读课文。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抗击外敌的英雄?学生交流。

  2、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讲的就是在四五百年前的明朝,一位民族英雄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

  3、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4、下面我们带着问题来读课文。

  听课文录音,标出自然段。

  5、听了课文录音,你知道了课文讲的是什么事情吗?

  6、你知道戚继光是谁?倭寇是什么样的人呢?下面我们来读读第一自然段。

  二、朗读第一段,学*本段生字。

  1、自由大声朗读第一自然段,标出本段中的生字,读准字音。

  2、学生交流,说说你认识了哪些生字?带读,扩词。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找出文中句子读一读。

  3、默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指导朗读,指名读,小组读,正音。

  4、游戏巩固生字。

  开火车游戏、看口形猜字游戏,选词说话巩固生字。

  三、指导写字。

  指导书写:区、杀、勇、敢。

  1、先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2、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区字的笔顺,勇字的占位。

  4、学生在田字格中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游戏巩固生字。

  二、学*二、三、四自然段,学*其他几个生字。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了《口袋阵》。现在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2、学生质疑。将学生的问题归类记在黑板上。

  1)为什么要摆“口袋阵”?

  2)怎么摆“口袋阵”?)“口袋阵”有什么作用?

  3、朗读课文,研讨问题,感悟内容。

  1)学生读课文,讨论问题。教师走到学生中,与学生交流。

  2)小组推举代表发言,交流讨论结果。

  A、为什么要摆“口袋阵”?

  认清战前形势,讨论:这时,如果硬拼行不行?戚继光是怎么做的?理解“沉着”、“以少胜多”。

  B、怎样摆“口袋阵”?

  先引导学生读句子,在画一画“口袋阵”的地形和用兵图。

  C、“口袋阵”起到了什么作用?

  用自己的话说说战斗情形。

  4、总结全文,深化拓展。

  1)读最后一自然段。

  2)想一想,你还有其他大败倭寇的好办法吗?

  3)深化主题:在*历,还有许多像戚继光这样保卫祖国、抗击外敌的民族英雄。我们要学*他们的爱国精神,同时,我们也要努力学*,长大了建设祖国。只有国家强大了,外国才不敢侵略我们。

  5、学*生字词,特别强调几个多音字:将、埋、蒙、降。

  6、游戏巩固生字词。

  三、指导写字。

  指导书写:备、死、埋、虎。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

  2、指名学生上台书写,学生评价,教师指导。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三课时

  一、复*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2、游戏巩固生字。

  3、(出示几个多音字)说说他们的另一个读音,并给他们找一个朋友。

  二、抗击外敌民族英雄故事会。

  除了戚继光以外,历还有很多这样的民族英雄。你从课外书上一定读过吧。来讲给大家听听吧。

  学生自由上台讲故事。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7

  教学目的:

  1、会认7个生字。

  2、正确书写8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学会关心同学。

  5、能用“可爱的”“高兴地”造句。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体会同学之间的友爱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喜欢你周围的同学吗?假如有一天你生病了,你猜一猜你的小伙伴会以怎样的方式来探望你呢?(抽学生说一说)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里就有一个小朋友生病了,我们一起去看看他的小伙伴是怎样探望他的。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用“□”勾出要求认识的生字。

  2、认记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借拼音齐读生字。

  (3)选一两个自己喜欢的生字组成词语。

  (4)记一记生字,并给同桌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5)抽学生说说你觉得哪个字最好记?你是怎样记住的?哪个字最难记?

  (6)用多种方法读生字。同桌互相抽认生字条,不认识的作上记号。并教会同桌怎样记住这个生字。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在认识字的基础上快速、轻声读课文两遍,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读通顺。

  2、同桌读课文。

  3、想听老师读吗?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并在不懂的地方画“?”

  4、请生评价老师读的课文。

  5、归纳学生不懂的地方。

  指手画脚:说话的时候手脚都在动。

  逗人:惹人喜欢。

  招儿:办法。

  6、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学生自由读课文两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7、同桌说,抽生说。

  8、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能说多少就说多少,师加以引导,体会科利亚、米沙及同学之间的友爱)

  9、假如你的同学生病了,你会怎样去探望他?(四人小组讨论,抽生说说)

  10、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抽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把生字卡片铁在黑板上,请生选择喜欢的生字组词,能组几个就组几个。

  3、学生自由观察各个生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字说说,写这个字应注意些什么。老师相机点拨。

  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户:独体字,点在竖中线上,横写在横中线上,要注意方框不要写得太大,最后一笔竖 撇要立起来。

  亚:中间是两竖,两边的点和撇要向上。

  周:中间的上面是“土”,不是“士”。

  病:注意介绍病字旁及其写法。

  4、学生描红、写字,老师巡回指导。

  三、完成课后练*。

  1、出示小黑板,上有课后题“读读写写”。

  2、读句子,将“可爱的”“高兴地”作比较:“的”“地”读音相同,字不一样,“的”后跟的一般是东西,“地”后跟的一般是动作。

  3、请学生用“可爱的”“高兴地”说句子、写句子。

  四、拓展训练。

  课文中树叶里的字还有两个我们没学,你认识吗?认一认。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知“钟、零”等8个字,会正确书写“欠、元”等8个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读、议、演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在读中体悟到时间的重要,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而影响正常的学*生活,要做遵守纪律的小朋友。

  教学准备:

  闹钟一只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设疑,揭示课题

  1.师有感情地朗诵一首小诗。(闹钟显示朗诵时间为1分钟。)

  2.这首诗好听吗?有谁知道,老师用了多长时间朗诵完这首小诗?

  板书课题:一分钟

  3.设疑:俺们都知道,一分钟等于60秒,可今天,俺们的元元同学却让一分钟等于了20分钟,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将生字词多读几遍。

  2.指名读生字词-开火车读(结合书33页,“找找说说”来认记生字)

  3.再自由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将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

  4.指名分段读-评议-齐读。

  三、读第一自然段,指导书写“元、哈、欠、迟”等4个生字

  1.课件出示这一段内容,指名读。

  2.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些什么?

  板书:闹钟响-元元打哈欠-再睡一分钟-不会迟到。

  3. 俺的发现,在这一段中,有哪些字是俺们这课要书写的生字。

  4.元元又睡了,让俺们把这其中的4个生字各写一写吧!

  指导书写4个生字、重点指导““欠”、的写法。

  过渡:事情真的正如元元所想的那样吗?他有没有迟到呢?

  四、自学课文2~3自然段

  1.自由读:教师个别指导。

  2.汇报:自身读后知道些什么?

  板书:迟到20分钟

  3.观察书上32页的图,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一说元元此时的心清。

  4.投影显示句子:“元元非常后悔。”

  (1)理解“后悔”的意思。

  (2)元元因为什么而后悔。

  (3)元元是不是迟到了以后进教室才后悔的?找出能表示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4)朗读下面三句话,读出相应的语气:

  A:元元打了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B:他叹了口气,说:“俺要是早一分钟就就好了。”

  C: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五、拓展课文,实践体悟(完成目标4)

  1.你们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

  (也许也是起床耽误了一分钟,还可能是什么情况耽误了?)

  2.你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

  3.大家愿意演一演编故事吗?题目“第二天的元元”。

  故事发生时间段为:闹钟响了……到学校上课。

  同学自由编、演。

  4.汇报演出(在演中议一议)。

  六、总结课文,安排作业

  1.齐读课文。

  2.作业:

  (1)誊写生字词。

  (2)课外调查: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提示:思维要发散一些,不要仅限于同学,还可以是其他职业的人,甚至可以是动物,交通工具……)

  (3)通过调查这些数据你认为自身有哪些收获?有什么建议?

  附板书设计:

  7 一分钟

  多睡一分钟→迟到20分钟→时间珍贵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

  2.学*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3.想象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重点读准字音,流利地读文。

  教学难点从小林的“看、想、做”中,感悟他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教具准备1.识字卡片 2.录音机

  导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

  第一课时

  读课文,探究学*。

  1.默读课文,想:小林遇到了什么难题?是怎么解决的?

  2.小组内交流、探讨。

  3.分组汇报,从以下方面引导: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电闪雷鸣,瓢泼大雨中一群可爱的'孩子,穿着五彩缤纷的雨衣在雨中嬉戏,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这时,有一件非常奇特的雨衣出现了,不管他怎样玩耍,雨水一点,也没淋到他的身上。

  同学们,你们更喜欢哪一件雨衣?你们知道他是怎么发明的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课题)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2.初步了解:小林发明了什么?

  三、熟读课文,学*生字。

  1.自主识字,读中识字。

  (默读,边读边画不认识的字,而后请教“小鱼儿”和“字典老师”)

  2.合作交流,检查效果。

  (1)同桌两人合作,一人读,另一人听或一人指字,另一个人读给对方听。

  (2)教师指名领读。(看识字卡片)

  (3)“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4)交流识字方法。

  例:形声字:嘿,泳,膜,胎,剪

  结构相*:羞、着

  翘舌音:充、粘、差

  多音字:缝(fénɡ)假(ià)得(děi)

  易读错字:膝(xī)

  (5)“接力赛”识字。

  猜字谜,如:联、差、囊

  看实物:膝、棒、胎、膜

  动手演示:剪、贴、旋、压

  (6)出示词语

  表演、舞蹈、优美、旋转、称赞、联欢会、展览台、徐徐张开、渐渐模糊、五颜六色

  指读——齐读

  四、教师分段指导学生正确,流利读文

  五、小结:(略)

  第二课时

  一、复*巩固,积累字词。

  1.摘苹果

  把生字卡片做成苹果状,贴在苹果树上,学生自愿来摘,摘下后带着大家读一读,再组词,读文中相关的句子。

  2.读词语。

  3.为“慢慢”找意思相*的词,让它们成为好朋友。(徐徐、渐渐)

  4.找出文中三个问句,比较三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再照样各说一句话。

  二、细法是怎么产生的?

  (普通雨衣雨水顺着……用心观察)

  (2)遇到问题后怎么做的?

  (联欢会上旋转起裙子……勤于思考)

  游泳中塑料救生圈……

  (3)有了想法后又是怎样动手实践的?

  (弯……缝……剪……买……压……吹……动手实践)

  三、精读课文,质疑问难

  1.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解决。

  2.从小林发明中想一想,你还有比小林更好的办法吗?怎样使设想变成现实?

  四、品味课文,表达情感

  1.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练读。

  2.激发感情,组内赛读。

  3.放录音,想象

  雨中的孩子们穿上了充气雨衣,既漂亮又实用,一个个可神气了!

  五、激励创新,实践体验

  1.在日常生活中,你注意发现还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改进一下(思考、讨论、交流)

  2.让我们也动动脑,动手做个小制作,成为一名小发明家吧!

  六、小结:(略)

  5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

  了解*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师生收集有关泼水节的资料和*的相关资料及各民族风俗*惯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课件激趣

  (课件出示傣族泼水节活动场面)

  师:谁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活动?他们在干什么?(傣族、泼水节)简介傣族泼水节的*俗。

  师:你参加过泼水节吗?想亲身经历、感受泼水节吗?现在我们就去参加一次难忘的泼水节。(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学*生字

  1.师范读课文,生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2.学生轻声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3.识字。

  ①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借助字卡,生字条等。

  ②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认字的,然后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方法。

  ③游戏检查识字。夺红旗──抢摘丰收果──把词语写在车票上,读对了才能上车旅游参加泼水节。

  4.检查读课文情况:要求读准字音,语句读得通顺。指名读,挑战读,分组读,自愿展示读。

  三、再读课文,交流思考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为什么不用火红?

  2.学*第二自然段,思考:为什么傣族人民听说*要来,感到特别高兴?

  3.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的?画出相关词语,理解当时人民的心情。

  4.指导朗读:最后一句*来了!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前几句要做好声音和感情铺垫。

  四、写字练*

  1.重点:思、寿、凤、凰。凤凰二字第一笔要写成竖撇。

  2.学生练*,教师巡视指导,展示作品,学生互评互议。

  第二课时

  一、复*字词

  1.出示生字卡,组词。

  2.摘苹果游戏,检查词语。

  二、细细品读,感情升华

  1.学生自由朗读四至八自然段,小组内交流学*收获。

  2.全班交流,品读思考,教师相机引导:

  ①从插图中发现*穿的什么衣服?他为什么穿傣族服装?表情怎样?理解笑容满面,并练*说话。

  ②*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用一手一手,一边一边练*说话。

  ③你觉得*和人民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④为什么傣族人民感到1961年的泼水节特别难忘?*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

  3.朗读指导,边读议边想象,要满怀深情地朗读,读出无比幸福,难以忘怀的情感。结尾感叹句要情绪激动,但不能只是提高声音,要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觉。

  4.小结全文。泼水节景难忘、人难忘、情难忘。

  三、拓展

  1.将收集到的*的图片,故事等资料介绍给同学们。

  2.*民俗我知道。由学生扮演不同民族的人介绍各民族风俗*惯。

  四、写字

  1.出示其余生字。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练*书写。

  2.教师巡视指导。

  3.作品展示,学生互评互议,评小小书法家。

  (民族街小学刘冬梅)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菁华10篇)(扩展3)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菁华9篇)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培养学生自主自学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根据阅读提示,对照图画,通读课文。

  2.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通过图画对照,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让学生当小讲解员讲讲文中涉及的风景和人物。

  3.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用恰当的方法来解决。(查字典、观察画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历史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

  三、教学策略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这幅名扬中外的古代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作者先对《清明上河图》作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写了《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的内容,最后,简单写出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教学时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学*描写方式,体会语言的生动,在课文学*中理解句子表达效果并体会、积累表达方式的多样性,领悟细节描写的细致。

  2.展现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自己讲解学到的内容,提出质疑,选择恰当的方式解决。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在我们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多种艺术作品散发出璀璨的光芒。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名扬中外的古画。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理解词语意思。

  (1)什么叫“名扬中外”?名扬中外:很有名气,名字传遍了世界。

  (2)让我们一起用赞美的语气再读读课题,读出你的感情。

  4.读题质疑。

  (1)这幅名扬中外的画叫什么名字?你对他有多少了解?

  补充《清明上河图》的简介:闻名中外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不朽珍品,是*十大_名画之一。属国宝级文物,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这幅画是谁画的?这幅画都画的什么?这幅名扬中外的画独特在哪儿?

  【设计意图】

  让学生对课题产生兴趣,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影响力与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祖国传统文化的崇敬之情。培养对课题质疑的能力,学会思考提问,带着问题读书。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给我们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让我们了解了这幅名画,知道了关于它的很多知识。

  2.指名分段读文,重点正音。三个多音字“作”“溜”“乘”,分别组词。

  作zuō(作坊)溜liū(溜冰)乘shèng(千乘之国)

  作zuò(作业)溜liù(一溜烟)乘chéng(乘法)

  3.请你们试着概括一下每段段意。

  第一段:概括介绍《清明上河图》背景。

  第二段:写画上人物多,各行各业,各色人物都有。

  第三段:写画上的街市热闹非凡。

  第四段:写画面上有险些发生“交通事故”的场景。

  第五段:写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4.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以怎样划分段落?可以分为几部分?

  总结:简介、内容、历史价值。

  【设计意图】

  将语言概括的能力放在理解课文的前期来培养,培养学生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要求抓重点词语。初读的过程中读准字音,完成读通顺、读准确的要求,并能大致概括文章内容。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现在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让我们一起再欣赏一下这幅画吧。

  2.出示阅读提示:读了阅读提示你知道了什么?

  总结:阅读方法──对照图画读课文。阅读要求──看课文描写了画面上哪些内容;交流读后感受。

  3.读了第一段,你都了解到了什么?

  总结:《清明上河图》的年代、作者、名字;尺寸,画面内容;现状。

  4.学*第二段。

  (1)这段主要写的是什么?

  总结:《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

  (2)用什么方式描写的?你感受到了什么呢?省略号的含义是什么?

  出示课件:

  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

  小结:用排比的修辞方法描写的。省略号表示画面上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物没有被写出来,表示人物之多。

  (3)这段话不仅在写人多,还从哪个方面让我们感受到人多的?在书上把你找到的词语画一画。(从各种行业这个方面,向我们描述了人十分多,有各种职业)

  (4)课文不仅详细地给我们举例说明有各行各业的人,还有哪句话向我们直接说明了人多?(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5)请你来说说你的感受,当你看到这幅画上有这么多的人。

  预设:体会出张择端花了很大工夫,这么多人都能画出来很了不起。

  5.学*第三段。

  (1)这段主要写的哪儿?

  总结:街市。

  (2)你能找出这段的中心句吗?

  第一句: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3)这段的结构怎么划分呢?

  总起句;各类商店,形态各异的人;画技精湛。

  (4)从这段体会到什么:体会画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张择端的画技如此高超。

  (5)谁来给我们当小导游,发挥你的想象,先给我们介绍介绍街上的人,再补充还会有什么样的?

  6.学*第四段。

  (1)说说看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

  总结:局部情景。

  (2)“你看,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如何理解“传神”?

  预设:画得十分逼真,就像真的一样!

  小结: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或物生动逼真。“传”又读“zhuàn”,如“自传、小传”。

  (3)这句话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敬佩)

  总结:这句话是一个感叹句,写作者在欣赏画家的作品后,情不自禁的赞叹,所以作者是饱含赞美之情的。请大家也带着这份赞美之情来读读这句话。

  7.朗读课文第五段。

  (1)这段是在介绍它的历史价值,那么你是怎么理解它的价值的`?

  能再现八百年前的古都风貌,这是十分难得的。

  (2)你想对这幅画的作者说些什么呢?

  预设:谢谢您,为我们留下这么好的作品,能为我们再现八百年前的场景,让我们理解到百姓的生活,仿佛看到了他们热闹的场景。

  【设计意图】将内容理解作为文章学*的主线,情感理解作为理解内容后的提升。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及其中油然而生的赞美之情;观察作者的表达方式,将句式与以前学*过的内容相结合,如“有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与《赵州桥》一课的相似句式作比较,对比学*,激发学生读书乐趣。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自由抒**感,表达心中感慨。

  (四)课后思考,扩展延伸

  1.谁来为我们当一下解说员,当我们在博物馆看到这幅画时,你会怎么给别人介绍?

  北宋名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

  2.你还知道我国哪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绘画作品,你能说说它们好在哪儿吗?

  【设计意图】在巩固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口语表达的能力,在实际运用中学会熟练、简洁地组织语言。同时也会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在说的过程中这种热爱之情也会油然而生。

  (五)布置作业

  1.继续了解有关《清明上河图》的相关知识。

  2.结合课堂所学内容,回家向父母介绍一下《清明上河图》这幅画。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

  3、追求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全心激发学生的兴趣,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促使学生发现、研读、品位,真正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理解内容,感悟形象,品位课文的语言文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我在教学《小猫刮胡子》一文中引导学生读书、感悟。如课文第七自然段描写猫妈妈教育小猫的语言准确、生动,十分精彩。我要求学生边认真读书边细心体会,感受猫妈妈的耐心。并让学生学会运用“好比”说话,领悟到这段集中体现作者深厚的遣词造句的功力的精彩内容。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

  4、注重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本课教学中,我扮演小猫,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灵活机动地安排这样的说话训练:让学生告诉我(小猫),为什么会撞得头破血流?让学生学会了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这样的活动学生最感兴趣。他们在这些活动中,既提高了学*语文的兴趣,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有了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5、注重写字的训练。“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

  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写字是学生的一项很重要的基本技能。我们的写字教学活动离不开训练这个过程。训练是学生练好字的重要手段,没有训练是万万不行的。那么在本课教学中,我请学生上台来补完课题中的生字“刮”,同时点出“写字要认真看每一笔,仔细写每一画”的写字指导方法。学生兴致盎然,板书的认真,评讲的仔细。从而把写字教学落到了实处。对养成良好的书写*惯和对促进学生形成书写技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做到一个主导的作用,而把“舞台”留给了孩子们。孩子们的热情都十分高涨,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活动,并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动眼”、“动口”充分地展现自己,成为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人。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实现了新课程的学*目标。

  当然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尚有不足之处,如:在个别读的指导还不够到位。评价性语言还不够丰富。

  通过上这节课,作为年轻教师的我对新课标的理解加深了,了解了更多教学手段,锻炼了自身素质,使自己在课堂教学上有一大进步。但同时也发现自己的许多不足,今后我还要不断努力,不断学*,争取更大的进步。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看懂图画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感受到幽默带给我们的快乐,体会父子之间的亲情。

  2、学*四个成语,结合图画内容,弄懂成语和画面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而了解每个成语的意思。

  3、认识5个生字,会写6个字。

  重点:

  认识5个生字,会写6个字。

  难点:

  学*四个成语,结合图画内容,弄懂成语和画面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而了解每个成语的意思。

  关键:

  培养学生欣赏漫画的兴趣,感受幽默的魅力

  课时:

  2课时

  教具: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学具:

  查阅有关《父与子》的漫画资料。

  相关知识点:

  学生对漫画的理解能力。

  教学突破点:

  利用课件等形式让学生感受漫画幽默的魅力。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1)识字。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结合图和词语体会其意思。

  本课的“呆”字是一个会意字,由口、木会意,本义指言语木讷,口齿不灵,引申为人头脑迟钝、痴傻,又指人脸上表情死板,发愣。本课“者”字是由“睹”字拆出来的,“登”字是由“瞪”字拆出来的。“睹”、“瞪”两个字都是目字旁,可用形声字的特点来记忆这两个字。

  (2)写字。

  本课生字中,“睹”和“暑”都是由“者”加偏旁部首构成的,注意它们的区别

  “登”字的笔画较多,尤其是上半部分易写错,注意加强指导。

  板书设计:一年以后

  者睹暑登瞪呆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1、看漫画,学词语。

  (1)认真观察每幅图画,弄懂画面上的两个人物之间的关系;他们两个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能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出来。

  (2)想象一下父与子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动作、怎样的对话,试着让学生说一说,为学生创造主动思考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学生感受幽默的魅力,感受父与子之间浓浓的亲情。

  2、学*下面的词语,结合画面内容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比肩而立:肩并肩地站在一起。

  有目共睹:人人都看见,极其明显。

  寒来暑往:炎夏过去,寒冬来临。指时光流逝。

  目瞪口呆: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3、读一读,写一写,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词语写句子。

  指导学生读准这些词

  学生对自己不懂的词语质疑,教师可做适当的解释。

  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进行说话练*。

  4、找一找,说一说。

  自己查找一些图标,并弄懂这些图标的含义

  向同学们出示自己查找到的图标,并能说出这些图标的含义。

  作品展示

  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大胆想象,把自己的生活和生活中自己看到的事物、现象,以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全班进行“我们的作品”漫画展览,也可以把班级同学的作品装订成册。有能力的同学,喜欢漫画的同学,还可以出自己的漫画集。教师重在指导学生大胆去想象,敢想敢画,培养学生自信、敢于尝试和创新的良好品质。

  板书设计:

  一年以后

  比肩而立有目共睹

  寒来暑往目瞪口呆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2、了解溪水两次变化的原因,树立环保意识。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了解溪水变浑的原因。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两幅。

  2、课文第48自然段的文字投影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识字

  一、谈话设疑

  小兔的家门前,有一条清清的小溪,溪水又凉又甜。一场雨过生,溪水突然变黄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弄个明白。

  二、自读课文,自识生字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用开火车读的方式检查自学情况。注意下面字的读音。

  停、坑读后鼻音;

  澡、栽读*舌音;

  泥读鼻音。

  3、向难写的字挑战。

  提示:

  坑、培左边是提土旁,土的最后一横要变成提。

  栽的左下部分是木,但木的捺要变成点。

  4、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三、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自由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再读课文,思考:溪水先怎么样,后来怎么样,最后怎么样。把有关句子记上记号,再读一读。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根据学生读的内容板书:

  浑浑的溪水

  清清的溪水

  师:读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吗?(溪水为什么变浑又变清)教师相机在短语后边加问号。

  浑浑的溪水?

  清清的溪水?

  四、课堂作业

  1、书写生字,写正确,写工整。(完成课后练*第2题)

  2、同桌讨论:溪水为什么会变浑又变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课文、巩固练*

  一、激趣启思

  (出示插图一)

  师:小兔的家门前,绿树成阴,一条清清的溪水欢快地唱着歌奔向远方,溪水又凉又甜。一场雨过生,溪水突然变黄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读议学*课文第3、10自然段

  1、轻声自读课文第38自然段。

  讨论:溪水为什么变黄了?

  2、清清的溪水变成了浑浑的溪水,小兔这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啊?(着急、生气)你从哪些词语、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用符号画一画,再跟同桌说一说。

  3、体会小兔的心情,读好这些句子。

  4、大象和野猪知道是怎么回事吗?你又从哪些词语、哪些句子看出来的,再读一读。根据上下文理解胜负、不解的意思。

  5、通过读词语、读句子我们知道:树拔掉了,泥土松了,雨水把泥土冲进小溪,溪水变浑了。我们再通过分角色读课文,体会小兔、大象和野猪的心情。

  (1)小组分角色读。

  (2)抽读。

  (3)教师读旁白,学生分角色读。

  6、引读第9自然段。

  大象走到小溪边

  野猪跳进小溪

  7、同学们,快替大象、野猪想想办法吧。

  8、它俩是怎样做的,读第10自然段。

  用小圆点儿标出它们做了些什么事。

  (刨坑、栽树、培土、浇水)

  自己试着做做这些动作,再读一读。

  三、激情悟理

  (出示插图二)

  1、细心的同学,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相机指导)

  2、读好第11自然段。

  3、聪明的同学,你懂得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相机指导)

  4、你还会做些什么?交流讨论。

  5、教师小结: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爱护大自然,就是爱护我们的家!

  四、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练*第3、4题。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设计理念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低年级语文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合作与探究,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运用语文,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时目标

  1、 让学生在读、思、议、画的综合实践中把课文二、三两个自然段读好、读懂,并在此基础上背下来。

  2、 在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能力。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能力。

  教学准备:录像 图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 复*导入、揭示课题

  1、冬天快要到了,从遥远的北方飞来了一群群

  生齐读课题

  2、录象演示图一

  看图有感情地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 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 感悟丹顶鹤的颜色美

  1、 过渡:丹顶鹤飞过*原,飞过河流,飞过高山,飞呀飞呀,瞧,它们飞到了我们的教室。

  2、 出示图二,指导看图

  (1) 同学们想对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说些什么?向它们打个招呼吧。

  (2) 看图,说说丹顶鹤的外衣是什么颜色的?

  3、 自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

  思考:课文中有哪些表示颜色的词?

  4、讨论交流、品读词句

  (1)“洁白”

  (2)比较:丹顶鹤的翅膀是黑的

  丹顶鹤的翅膀边儿是黑的。

  投影演示

  (3)出示句子:“丹顶鹤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

  指名读句子。

  你还见过哪些东西的颜色是鲜红鲜红的?

  “丹”表示什么颜色?

  5、指导朗读感悟丹顶鹤的美丽

  6、小组合作、拓展练*

  丹顶鹤的外衣多么美丽呀,让我们小组合作一起为图片上的丹顶鹤空穿上美丽的外衣吧!

  (1)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组完成的最快、最好?

  (2)图片展示,并向大家介绍。

  (二) 自主学*,体会丹顶鹤的逗人喜爱

  1、 过渡,丹顶鹤不仅很美丽,也很逗人喜爱。

  2、 自由读课文

  小组讨论:丹顶鹤什么地方逗人喜爱?

  3、 指名交流

  (1) 看图体会丹顶鹤修长的体形

  (2) 理解词语“展翅飞翔”、“引吭高歌”

  学生自由模仿

  多媒体演示

  你想读给人家听一听吗?

  (3)为什么丹顶鹤又叫“仙鹤”?

  (4)朗读体会

  三、 赏读课文,强化感受

  1、 角色体验

  下个星期,我们将举办一次保护珍稀动物的主题队会,如果请你当讲解员向大家介绍丹顶鹤,你打算怎样介绍。

  指名介绍

  2、 读中感悟,强化感受

  欣赏课文录音

  配示朗读全文

  3、 课外延伸

  学了课文,你还想知道什么?你还想做些什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个生字,并能规范书写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背诵诗歌。

  3、搜集有关风的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本课生字,规范书写生字。

  2、朗读诗歌,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并续写诗歌。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猜谜语。

  2、你知道哪些带有“风”字的词语。

  3、师生课件(带有风字的成语)。

  4、在生活中,你看见过风吗?风摸不着也看不见,但作家叶圣陶先生却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风,还写了一篇优美的小诗。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叶爷爷的《风》这首小诗,去寻找风姑娘的足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录音。

  2、自由读课文,圈出文中的生字,再与同桌讨论交流怎么记住这些生字。

  3、指名读词。

  4、诗歌有几小节,指名分小节读文。

  三、精读课文,交流感悟

  1、默读课文,仔细看看三个小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观察汇报,课件相机出示。

  ①每小节的第一句话是相同的。(出示第一句,齐读)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你能用什么词语替代句中的“谁”字,保持名意不变。

  (理解“谁”就是指任何人,风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没有味道,你、我、他都没有看见过。风姑娘太神秘了!生再读此句)

  ②相同的还有:但是的时候,我们知道。

  2、师生合作读文。师读一句,生读二句。

  3、风姑娘爱和我们捉迷藏,它就藏在我们今天所学的这首小诗里。火眼金睛的你们能找到它吗?(出示课件),你从哪些语句中找到了风?边轻读课文,边用笔勾划。

  自由汇报:

  生汇报第一处(师板书:树叶颤动在那儿)

  ①第一小节:树叶颤动会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示课件)

  “颤动”是什么意思?(短促而频繁地振动),给你一根树枝的枝叶,你能演示一下吗?我们就是那一颗颗小树,伸出你的小手,风来了,让这片小树叶轻轻地颤动起来吧!此时的风温柔、轻柔,多么温柔的风啊,像妈妈的手抚摸着我们的脸,谁愿意做这位温柔的风姑娘读这句话呢?

  通过“颤动”这个词我们还知道当时的风是怎样的?(很小、很轻微),这么小的风你都发现了,你是什么样的心情?(读出发现风时你的欣赏之情)

  感情朗读第一小节

  ②你还从哪些语句中找到了风,生汇报第二处,师板书(林木点头,正走过),出示课件。

  指名读

  我们看见林木点头,就知道微风正拂过,此时的风与第一小节的风相比较,劲儿大了一些,但依旧文文弱弱,男生齐读第二小节。

  ③生汇报第三处,师板书(河水起波,来游戏),出示课件

  指名读

  当*静的水面荡起层层波浪时,我们知道风姑娘来了,她与河水玩起了游戏,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呢,我们一起来读。

  ④同学们今天表现很棒,老师送你们一段音乐,指名配乐读文。

  四、仿写诗歌,拓展延伸

  1、同学们,这首诗歌这么美,可惜太短了,老师给它续编了一节,你们看行吗?(课件出示),你们能不能也像老师这样来编一编呢?

  2、指名上台展示,师评价。

  五、小结课文,布置作业

  大自然中的现象有很多,风只是其中的一种,同学们有兴趣可以亲身走进大自然,探索他们的秘密。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1、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抒发自己的情感。

  2、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初步感受秋天美好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喜欢秋天么?喜欢秋天什么?秋天这么美,这么好,你们喜欢吗?你们想出去玩玩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和课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到郊外去“秋游”。

  二、板书课题,解题

  1、请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课题。

  2、齐读课题。

  3、“秋游“是什么意思呢?指名说说。对,秋游就是秋天出去游玩的意思。

  4、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自由发问。

  5、过渡:秋天到哪儿去游玩?看些什么,玩些什么,看看图,读读课文就知道了。(出示投影)

  三、指导看图

  1、我们按什么顺序来观察一幅图呢?从上到下观察一下,看看,秋天的天空、田野是什么样的?

  2、秋天的天空怎么样?你们看白云像什么?秋天农田里哪些庄稼成熟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草地上的小朋友又在干什么呢?他们是怎么玩的?(出示小黑板:小朋友有的(),有的(),有的()。要求学生用“有的”组成句式说话。

  四、初读指导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自学生字词。

  (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小节号。

  (2)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画出课文中带有田字格中生字的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重点领会“郊外、追逐、打滚儿“的意思。

  (2)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3)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3、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提出了什么问题?现在你们能回答了吗?理清脉络,出示思考题:课文四个自然段的意思分别写在了下面,对照课文想一想,在前面的括号里填上序号。

  ( )同学们玩得很高兴。

  ( )同学们跟老师到郊外游玩。

  ( )天空美。

  ( )农田美。

  想一想,给每个自然段选择正确的意思。如果想不出,可以再读读课文。

  4、同学们已经把课文初步读懂了,让我们齐读课文。

  五、教学生字

  1、自学课后的生字笔顺表,把生字的笔顺描一遍。

  2、你在生字的字形上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的?

  兔:最后一笔是小兔的尾巴,不能丢。

  凉:“两点水旁”,与“冷”有关,不能写成“三点水旁”。

  逐:第七笔是“点”,不能写成“捺”。

  3、刚才在描红中,你们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呢?谁来帮帮这些同学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并范写。

  4、学生观察重点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说说。

  5、学生描红,教师巡视。

  3、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复*巩固所学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词汇。

  2、指导有感情地的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二、精读训练

  1、学*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这一句能不能先说“天气渐渐凉了”,再说“秋风起了”?(因为是秋风先起的,天气才渐渐变凉的。)

  (3)出示:A、天气凉了。

  B、天气渐渐凉了。

  比较两种说法有什么不同。第二句加了“渐渐”后好在哪里。(说明天气不是一下子凉的,而是慢慢变凉的)。并指出“渐渐“的近义词就是“慢慢”。

  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秋游要到郊外呢?郊外是什么地方呢?

  (1)过渡:同学们去郊外游玩,看到了些什美丽的景象呢?

  2、学*第二~三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天空、农田美在什么地方?可以用笔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同桌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交流。

  (2)学生作全班的交流:

  ①“蓝蓝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你们可以为“蓝蓝”换个词语吗?(蔚蓝、碧蓝、瓦蓝、水蓝、天蓝……)

  ②除了写天空的颜色以外,还写了天空的什么?(大——一望无际还有哪些词语也表示“一望无际”这个意思呢?(一望无垠、无边无际……)

  ③天空中白云又是怎样的呢?它像什么?指名说说,再用上“有时像……有时像……”说上一长句话,看谁说得又美又生动。

  ④让我们美美地来读好第二小节吧。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⑤农田也美,你从哪些句子中可以读出来?指名读第三小节。

  ⑥出示:

  A、稻子黄,高粱红,棉花白。

  B、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

  这两句话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加了个“了”有什么变化?(第一句话只说出了庄稼的颜色,第二句话还说出了这些庄稼都成熟了。)

  ⑦庄稼成熟了,农民们的心情怎么样呢?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第三小节。

  3、学*第四自然段

  (1)老师范读。

  (2)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想想什么是“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谁能来试试。

  (3)第二句说了什么?“奔跑”和“追逐”两个词语完全相同吗?

  (4)这一段第一句用“有的……有的……”,第二句用“大家”,想想有什么不同?

  (5)“多开心哪”表示什么样的语气?学生练读。

  (6)齐读第四小节。

  4.总结:这篇课文写同学们去郊外游玩,秋天的天空和农田都很美,大家玩得很开心。你读了有什么感受?

  5.秋天的郊外是多么美丽啊,同学们也玩得很开心,让我们把这美好的情景永远留在脑海中,好吗?有感情地齐读整篇课文。

  三、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指导背诵课文。

  2、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写一句话。

  教学过程:

  一、朗读和背诵指导

  1.指名读课文。

  2.这篇课文里哪一句表达了人们欢乐的心情?所以整个课文都要用欢乐喜悦的语气读。

  (1)第一自然段用陈述口吻,要读得*缓。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2)第二自然段的“蓝蓝”、“白”、要重读;“一望无边”、“有时像”要读得慢;“几朵白云”、“一群白兔”、“几只绵羊”要读得轻快,流露出喜悦心情。

  (3)第三段的“黄了”、“红了”、“白了”要重读。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4)第四段中三个“有的”,声音要逐步提高,语速加快;“大家”、“多开心”要重音读,读得缓慢。

  3.个人练读。指名读。齐读。

  4.读得真好!愿意把这美好的秋景永远留下来吗?让我们把这篇课文背诵下来吧!学生看图或看板书来练*背诵课文。

  5.指名背诵课文,师生齐背课文。

  二、说话指导

  1、齐读课文的第四小节,体会“有的……有的……还有的……”一般会用在什么情况下?

  2、提供句式练*说话。

  (1)在操场上,小朋友们有的    ,有的    ,还有的    ,大家玩得多开心哪!

  (2)放学后,值日生留下来打扫卫生,他们有的    ,有的    ,还有的    ,多     !

  3、讨论交流:在农贸市场里,在商场里,在家里过年时……

  板书设计:

  1、秋游

  天空美  蓝天 白云

  同学们 看到 农田美  黄 红 白

  游玩  开心  有的……有的……有的……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设计思路:

  《小动物过冬》是一拟人童话故事,叙写了小燕子、青蛙、蜜蜂商量过冬的故事,告诉我们小燕子要避开严寒到温暖的南方过冬,青蛙准备吃饱了之后钻进泥土里冬眠,蜜蜂则储藏了很多蜜在蜂巢里过冬,表明了不同的小动物具有不同的过冬方式,也体现出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心。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课堂生活化,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画面。使学生获得最直观的感知,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进一步学*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体会朋友之间的互相关心。

  教学重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一些小动物动物过冬的方式。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进一步学*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体会朋友之间的互相关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位好朋友,它们是--小燕子、小青蛙和小蜜蜂。

  2、它们经常在一起(唱歌、跳舞),可高兴啦!

  二、学*第二小节。

  过渡: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转眼间秋风刮起来了,秋天到了。一天,这三个好朋友又聚在一起,他们在干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轻轻打开语文书,翻到118页,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出示句子:一天,青蛙、小燕子、小蜜蜂聚到一起商量过冬的事。)(齐读)

  1、这句话中的“聚”是什么意思?(聚集到一起)

  (1)请三名学生贴图,让三个小动物“聚”在一起。

  师:像这样集合在一起就叫“聚”。他们“聚”在一起干什么呢?(商量过冬的事)

  (2)出示“商量”一词。什么叫商量?(讨论、交流)什么情况下,你会和别人商量?请你用“商量”来说一句话。(出示说话练*)

  2、“一天”指的是哪一天?(出示句子:秋风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凉了。)

  师:谁来把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变凉的感觉读出来?。(我发现风越刮越猛。)

  3、把第二自然段的两句话连起来,让我们读好第二自然段。

  三、学*3-7自然段,了解小燕子、小青蛙和小蜜蜂的过冬方式。

  过渡:同学们一定也想知道这三种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吧?,赶快读读课文3——7自然段吧,边读边画下有关的词句。

  (一)学*第三自然段

  1、我们先来看看,小燕子是怎样过冬的?谁来读读小燕子的话?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小燕子,准备怎么过冬呀?你刚才画的是哪些句子?(板:飞到南方)为什么?谁能用上“因为……所以”来说说?

  师:这下我明白小燕子为什么要飞到南方了。那小燕子,你什么时候再飞回来呢?(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

  A、(出示“春暖花开”),“春暖花开”是什么时候?它的意思是?(春天到了,许多花儿开放了)

  B、是呀!你看,这么多的花都在春天开放了,多美呀!(课件出示:春暖花开图)

  C、谁来把“春暖花开“读得美美的?这个词是用来形容春天的,你还知道哪些四字词也是用来形容春天的?

  D、老师这也有一些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显示词)以后同学们在写的时候,可以用上这些词来描写春天。

  3、师:像小燕子这样,秋天飞到南方过冬,春天再飞回来,我们把这样的鸟儿叫候鸟。小燕子一个人要去这么远的地方,多寂寞呀!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也要飞到南方过冬的吗?(生:野鸭、大雁、天鹅、丹顶鹤……课件播放)

  4、看来,同学们懂得还真不少。现在,老师想和全班合作下,介绍介绍燕子的独特的过冬方式。(生读这一段)

  四、学*四、五小节,了解青蛙的过冬方式

  过渡:小燕子即将远行,可是它还惦记着自己的好朋友小青蛙和小蜜蜂呢!

  1、你瞧,刚说完自己的过冬方式,它马上就说:“青蛙哥哥,你不是也吃虫子吗?可你不会飞,怎么到南方去呢?”(齐读)

  师:从燕子的问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关心)谁也来关心一下小青蛙(指名读、女生读)(出示句子)

  3、是呀!小青蛙打算怎么过冬呢?

  师:出示:“我不到南方去就在这里过冬。我准备吃得饱饱的,过两天钻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觉。等到来年春天,再出来找虫子吃。”(男生读)

  师:原来,小青蛙不到南方去,要钻到泥土里去。板:钻到泥土里

  师:为什么要钻到泥土里,泥土里可没吃的,别饿坏了。怎么办?

  师:吃得饱饱的是什么样子?谁来表演一下。指好“吃得饱饱的”。

  师:多么自信的小青蛙。他打算睡到什么时候才醒?

  师:你知道这种过冬的方式叫什么吗?冬眠。哪些动物也是这样过冬的?

  师:男同学当小青蛙,女同学做小燕子,表演对话。

  四、学*六、七小节,了解蜜蜂的过冬方式

  过渡:现在青蛙哥哥不用小燕子担心了,可是我们的蜜蜂妹妹怎么办呀?

  请你和同桌合作一下,自学六、七自然段,一人读小燕子的话,一人读小蜜蜂的话,看看小蜜蜂是怎么过冬的?把这句话填写完整。“蜜蜂吃()里的()。

  师:小蜜蜂真勤劳,把粮食藏在蜂巢里。(板贴:蜂巢藏蜜)

  师:你们蜂巢里的蜜够吃吗?要吃一个冬天呢!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师:真是聪明的小蜜蜂,早就采了很多蜜了。谁能把它早早就做好准备的感觉读出来?

  师:我们就把小蜜蜂的过冬方式叫做——(卡片出示:备粮)一年级也学到课文,也讲到备粮过冬的动物(蚂蚁、小松鼠)

  看到自己的好朋友都准备好了过冬,这下小燕子总算放心了。

  五、学*第八自然段

  三个好朋友商量好过冬的方法后,还有一个约定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同学们想象一下,三个好朋友整整一个冬天都没有见面,到第二年春天相见时,他们会怎样?会说些什么?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六、学完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附板书设计:

  19小动物过冬

  燕子迁徙(飞到南方)

  青蛙冬眠(钻进土里)

  蜜蜂备粮(蜂巢藏蜜)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感受首都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激发同学热爱首都,热爱北京的感情。

  2、能力目标:

  ①、让同学学会上网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培养同学利用网络收集信息,处置信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协助学*的能力。

  ②、通过人机交互培养同学的自主学*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③、培养同学团结协作的精神,训练同学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认知目标:

  ①、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带生字的新词。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北京》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中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为读者介绍了首都北京的美景:北京是一座令人向往的城市,在那有庄严美丽的*;宽阔肃穆的*广场;高大的人民*;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和壮观的立交桥,还有许多名胜古迹、高楼大厦和风景优美的公园。这是一篇培养同学语感,协助同学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强同学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

  本课的二、三、四自然段,条理清晰,详略分明地介绍了雄伟、庄严的*;现代化建筑立交桥;名胜古迹、风景优美的公园和新建的高楼大厦。由于同学年龄小,大局部小朋友从未到过北京,因此,理解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的内容,感受首都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激发同学热爱首都,热爱北京的感情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特别是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课文对所提到的名胜古迹、公园、新建的高楼大厦未做详细介绍,因此,要全面地了解北京,对于小朋友们来说有难度。为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在引导同学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俺采取的相应对策是充沛运用国际互联网、学校网中提供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加同学的表象积累,括宽同学的视野,协助同学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对象分析

  首都北京对于在校同学,尤其是二年级的同学来说,几乎都没去过。绝大局部同学缺少对北京的直接感知,这就对课文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但可喜的是,本班同学从一年级便开始接触计算机,到了本学期已熟练地掌握了WORD基本操作及上网浏览、查询资料等计算机操作技能。基于这一有利前提,在教学中采用教师提出学*任务,引导同学到http//bjkj网站中,浏览查寻相关资料;复制图片摘抄文字;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在word中制作电子板报;推选出一位导游向游客解说景点的方法,让同学主动积极获取知识,让其学会、会学,从真正意义上成为学*的主人。

  四、教学战略及教法设计

  1、教学战略一

  创设情景、激**感。通过充沛运用多媒体网络,让同学更直观、更准确地感受祖国首都北京的美,激发同学对北京的热爱之情。当北京风景以及风俗民情真实地展现在同学眼前时,同学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同学真实、生动、形象地感受北京的伟大、美丽,同时有助于同学理解文章中重点词语。

  2、教学战略二

  提出任务、自主上网学*。在同学自读课文后,提出学*任务:①从“*”、“立交桥”这两个景点中,任选其中的一个,到http//bjkj这个网站中,浏览查寻相关资料;②复制图片摘抄文字;③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在word中,制作电子板报;④推选出一位导游向游客解说你最喜欢的景点。

  3、教学战略三

  查询信息,制作电子板报。在查询信息阶段,充沛利用学校网中提供的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同学在老师所提供的资源目录和网站中自由、大胆地搜索查询相关的资料。然后,同学根据课文内容把学校网上收集到的资料按一定要求,分工合作,在word中制成一份电子简报,并用自身的话把它介绍出来。同学在协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了课文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4、教学战略四

  展示、评价电子板报。在同学完成他们的电子板报制作后,组织全班同学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是检验同学是否通过制作电子板报掌握了相关主题的学*内容,完成了意义建构。

  这时,利用多媒体网络的广播功能,向全体同学提供同学的典型案例,采用教师指导,同学参与的方法进行讲评。在讲评中主要从同学的口头表达、电子板报中所涉及到的写作方法、词语的理解、获取知识的途径、方法等方面对同学的电子板报进行点评,这样既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又激发了同学的创新意识。

  5、教学战略五

  查询资料,拓展延伸。为了激发同学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在课的最后,让小朋友再到网站中查寻北京还有哪些名胜古迹、公园和大厦。网站以图文、影像相结合的形式为同学提供了有关北京的各种信息资源,开阔了同学的视野,使同学学*到了课文中无法获得的知识。

  五、教学媒体设计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

  何时作用

  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文本

  *、立交桥

  复*旧知

  复*上节课的内容,为导入新课做准备

  多媒体文本

  本节课学*任务

  学*第2、3自然段

  提出学*任务,让同学带着任务自主上网学*

  HTML

  有关北京的网站

  学*第2、3、4

  自然段

  同学在网站中自由、大胆地搜索、查询相关文字、影像、图片资料。然后,根据课文内容把网上收集到的资料在word中制成一份电子简报,让同学在协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

  多媒体网络

  同学自主完成的电子板报

  展示、评价

  电子板报

  在同学完成电子板报的制作后,利用多媒体网络的广播功能,组织全班同学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是检验同学是否通过制作电子板报掌握了相关主题的学*内容,完成了意义建构。

  媒体播放器

  抒情的钢琴曲

  配乐朗诵全文

  在音乐的随同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进一步激发同学热爱首都,热爱北京的感情。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公开课教案

  一、复*导入:

  师:上节课,同学们和老师一块儿初游了北京,已经领略到了北京美丽的景色。下面,谁来说说俺们主要游览了哪些地方?

  课件出示以下文本内容:*立交桥

  二、自读课文第2、3自然段:

  1、师:作者是怎样具体地描写这两个地方美丽的景色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轻声地读课文的2、3自然段,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有感情地把它多读几遍。

  2、同学自读课文,找出优美词句,有感情地朗读。

  3、师:哪位小朋友愿意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三、出示学*任务:

  师:经过作者的这一番描写,再加上小朋友有感情的朗读,老师感到北京更美了。现在,北京已经成为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有更多的人想了解北京。你们愿不愿意当小导游把北京*和立交桥的景色介绍给他们呢?下面请小朋友们在这两个景点当中任选一个,与自身的学*伙伴一块合作,上网访问http//bjkj这个网站,查找有关的资料,复制图片、摘抄文字;然后把你收集到的资料在WORD当中制作成电子板报;最后推选出一名小导游把北京美丽的景色向游客们描述出来。下面请你们找到自身的学*伙伴,开始上网学*吧!

  课件出示以下文本内容:①上网浏览查寻相关资料,网址:http//bjkj;②复制图片摘抄文字;③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制作电子板报;④推选出一位导游向游客解说。

  四、查询信息,制作电子板报:

  1、同学寻找学*伙伴,根据教师提出的学*任务,开始上网查询资料,在WORD中制作成电子板报。

  (向同学提供教师自制的有关北京的网站)

  2、小组推选小导游,在组内试说。

  五、交流反馈:

  1、师:哪位小导游愿意向大家介绍*的景色呢?

  A、小导游根据制作的电子板报向游客介绍。

  B、对导游的解说进行评价。

  C、组员补充。

  D、相机对同学进行朗读指导。

  2、师:除了美丽的*以外,北京的立交桥也非常漂亮,哪位导游愿意来介绍一下北京的立交桥。

  A、小导游根据制作的电子板报向游客介绍。

  B、对导游的解说进行评价。

  C、组员补充。

  D、相机对同学进行朗读指导。

  多媒体网络对全班同学广播典型的案例。

  六、配乐朗读:

  1、师:北京的景色实在太美了,而小导游们精彩的讲解更让俺们领略到了北京的无穷魅力。下面让俺们在音乐的随同下,再把课文的2、3自然段美美地读一读。

  2、全班配乐朗读。

  媒体播放优美的钢琴曲。

  七、拓展延伸:

  1、师:北京除了俺们今天游览的这两个景点之外,还有很多高楼大厦、名胜古迹和风景优美的公园,你们想去看看吗?那就请你们再到网站中去查询有关的资料。

  2、除了课文上介绍的内容外,你还从网站中了解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向同学提供教师自制的有关北京的网站)

  八、教师总结:

  刚才小导游们在网站中,查询到了很多有关北京高楼大厦、名胜古迹和公园的资料。下节课,俺们再请小导游把你们在网站中看到的、听到向游客们介绍,好吗?

  设计思路及多媒体

  应用分析

  复*上节课的内容,为导入新课做准备。

  让同学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地自读课文,来体会北京的美。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从而激发同学的爱美情趣,激发同学进一步学*课文的欲望,为课文的进一步学*打下基础。

  这一环节也就是所谓的“任务驱动”环节,教师把所要讲授的内容隐含在任务中,其目的就是给同学一个确定的学*目标和学*任务,让同学根据电脑屏幕上出示的问题,有选择性地学*课文内容,防止了盲目性。

  任务的驱动让同学进入了学*情景,在查询信息阶段,教师只是一个协助者和指导者。在活动中,同学通过小组内的协作交流,把从网站上收集到的资料整合在一起,一起制作成电子板报。这样,不只培养了同学收集、处置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同学团结协作的精神。

  通过小组内的解说,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充沛的发展。

  在这一环节中,充沛运用多媒体网络传输、广播的功能,向全体同学提供某组同学的典型案例。采用教师指导,同学参与的方法进行讲评。在讲评中主要从同学的口头表达、电子板报中所涉及到的写作方法如“对比、假设、拟人”、词语的理解、获取知识的途径、方法等方面对同学的电子板报进行点评。评价的目的是检验同学是否通过制作电子板报掌握了相关主题的学*内容,完成了意义建构。

  配乐有感情地朗读,既能培养同学的语感,又使全体同学沉溺在北京美丽的景色当中,再次受到美的熏陶。

  为了激发同学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在课的最后,让小朋友再到网站中查寻北京还有哪些名胜古迹、公园和大厦。网站以图文、影像相结合的形式为同学提供了有关北京的各种信息资源,开阔了同学的视野。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菁华10篇)(扩展4)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坐井观天》 (菁华3篇)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坐井观天》1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2、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3、初步理解寓意,通过续写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4、通过学*,使学生明白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看得全面。

  【教学重点】懂得“坐井观天”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白课文的寓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懂得青蛙错在哪里。

  【课前准备】课件PPT小鸟和青蛙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了《坐井观天》,知道了故事发生在一个井边,认识了两只小动物,它们是?青蛙在坐在?小鸟落在?同学们的记性真好。今天,我们再一次去认识它们,看看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在学*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一下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

  2、指名读。

  3、听写。

  4、检查听写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复*,检查学生上一节的学*情况,让学生重温上一节的学*内容,为开新课做铺垫。】

  二、指导学*新课。

  (一)初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出示朗读要求:青蛙和小鸟为()而争论起来,青蛙认为天(),小鸟认为天()。

  2、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3、让学生完成填空,并朗读一遍。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为的是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充分朗读的情况下完成填空,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4、过渡: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到底谁对谁错?我们去读读它们的对话就知道了。

  (二)再读课文,找出对话。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画出青蛙说的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

  2、检查完成情况。

  3、分角色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画一画,读一读,让学生初步认知谁对谁错,让学生初步认识青蛙的无知,为让学生弄懂寓意做铺垫。】

  (三)指导学*三次对话,认识故事的寓意。

  1、指导学*第一次对话。

  (1)指导读好对话。

  (2)了解“一百多里”有多远。同学们,一百多里有多远呢?“一百多里”是很远很远的,也就是围着我们的跑道跑250圈。同学们想象一下,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它都飞过哪些地方,都见到了什么?

  (3)出示图片,让学生明白“一百多里”有多远,小鸟都可能见过什么。

  (4)过渡:小鸟真厉害,飞过那么多地方,见识那么广,它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明白“一百多里”有多远,也让学生指导小鸟飞过很多地方,它认识的也就很多很多,让学生知道小鸟说的话是可信的。】

  2、指导学*第二次对话。

  (1)学生相信小鸟的话吗?(学生:不信)

  (2)出示:“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3)从哪里知道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话?(大话)

  (4)“大话”什么意思?

  (5)青蛙认为小鸟哪一句话是大话?(飞了一百多里)

  (6)出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能不能给句子换个说法,但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大话”是什么意思;通过句式训练,让学生知道同一个意思的句子有不同的说法。】

  (7)小鸟是怎样回答青蛙的?出示:“朋友,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的很那!”

  (8)指导读好小鸟的话。

  (9)“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10)句式练*:无边无际的'。出示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明白“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对话练读,让学生明白天是无边无际的,通过句式训练和图片展示,让学生明白“无边无际”的意思。】

  (11)它们俩的看法为什么如此不同?

  (12)让学生做实验,把音乐书卷起来,从小孔中看黑板,让学生亲身体验青蛙的眼光狭窄。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让学生明白小鸟见识广,所以知道的也多。通过实验,让学生能够明白青蛙之所以有如此看法,是因为它见识的少。】

  3、指导学*第三次对话。

  (1)出示第三次对话,指导练*读好对话。

  (2)青蛙和小鸟都笑了,两个动物的笑各是什么意思?(学生:青蛙的笑是愚昧的笑。小鸟的笑是友善的笑。)

  (3)从哪里看出青蛙是愚昧的?(学生:“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4)指导学生用“一……就……”说话。

  (5)面对青蛙的无知,小鸟为什么还能那么友善地对待青蛙那呢?

  (6)指导读好对话。

  4、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5、出示填一填,让学生明白小鸟见识多,所以看待事物比较全面。从而让学生明白故事的寓意。

  【设计意图:通过练*,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明白青蛙和小鸟之所以有不同的看法,是与它们的见识有关系的,从而让学生明白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三、拓展练*。

  1、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了什么?它会怎么说?

  2、指名回答,教师加以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练*,让学生明白世界是很大的,也可以检测学生对课文寓意的理解程度。】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坐井观天》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8个新词。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比喻的是什么。并从中受 到启发。

  3。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生字新词和小鸟与青蛙的三次对话。

  2。揭示寓意,理解成语“坐井观天”的意思。

  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题。

  l。“观”是什么意思?

  2。“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坐在井底看天)

  3。谁坐在井里看天?它看到的天是什么样的?它的看法对不对?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读生字、词语。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听准生字的读音,看看课文分几个自然段?在每一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

  3。分段指名读课文,正音。

  4。这是发生在谁和谁之间的故事?它们为一件什么事争论?谁的意见对?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读第1自然段。

  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井沿”是指哪里?(看图理解井沿。)

  2。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说说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些什么? 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次对话。“你从哪儿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我从天上来??”要用叙述的语气读,语调要*缓。

  3。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对话。“大话”是什么意思?课文里的“大话”是指什么?青蛙认为“天”只有多大?

  4“弄错”是什么意思?小鸟说谁“弄错”了?“弄错”了什么?“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小鸟为什么会说天是“无边无际”的?(因为小鸟飞了一百多里。)

  5。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朋友,别说大话了!?··有那么远吗?”要读出劝告的语气,第二句要读出反问的语气。“你弄错了??”要读出肯定的语气。

  6。读青蛙与小鸟的第三次对话。

  7。青蛙为什么笑?(它认为自己的意见对,是小鸟错了。)

  8。小鸟笑什么?它为什么劝青蛙出井口看一看?(小鸟笑青蛙的确是弄错了,还自以为是。因为青蛙整天坐在井里,看到天的范围只有井口那么大,看不到井范围以外的天,这就是它看错的根本原因。如果青蛙能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就能看到天到底有多大。)

  9。指导朗读第三次对话。表现出青蛙很自信的语气,小鸟耐心劝告的语气。

  四、朗读全文

  思考:青蛙和小鸟为天的大小发生争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认为对方错了,你认为谁对谁错呢?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

  1。认读生字、词卡。

  2。《坐井观天》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二、熟读课文,理解成语。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青蛙和小鸟为天的.大小发生了争论,它们各自的看法是怎样的?找出最能代表它们各自看法的一句话读一读。

  (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小马认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3。青蛙和小鸟它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找出课文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青蛙:“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看见了天。”小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

  4。它们的看法谁对?为什么?

  5。揭示寓意,理解成语。

  (l)课文中讲的“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2)“坐井观天”是个成语。人们通常用它来比喻那些像井底之蛙的人,批评他们所见有限,还固执己见的态度。

  (3)如果青蛙听了小鸟的劝告,跳出井口,它看到的天会是怎样的?想一想,它还会怎么说?

  6。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它是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从中受到启迪。你读了这篇寓言,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呢?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要眼界开阔,要全面,不要受已有经验的局限,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不能自以为是。)

  三、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重点指导:

  沿:第五画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

  答: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合”。

  蛙:右边是两个土。

  2。练*写字,完成课后“我会写”。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自己的角度,

  有重点、有难点、有目的地去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积极地引导学生释疑,点燃思维火花,促使学生多思苦思。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理解井沿即井口的边,并在黑板上张贴了小鸟和青蛙所处的位置;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大话就是吹牛、不实在的话;联系句子和上下文,通过读找小鸟说的话: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理解无边无际就是非常大,大得没有边际,并扩展思维,除了天无边无际,哪些事物也能说无边无际?学生很快地说出了很多答案:沙漠、宇宙、大地、草原??老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尤其是让生生之间进行赏析性的评价,这使被评价的孩子得到激励,感受成功的喜悦;孩子在赞赏别人的优点时,也是在主动学*,积极接受。当然,赏析性评价还可以是学生自我进行评价,例如,孩子这样自我评价:“我觉得我读‘我天天坐在井里,不会弄错的。’读得好,我特别注意读出‘天天’,可以看出青蛙是多么自信。”这同样可以激起孩子们的自我反思。学生通过质疑引读,在思考后自己解开了心中的疑问,思维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坐井观天》3

  教材分析: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成语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经常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他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比如学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这异于“坐井观天”啊。因此,进行本课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教学内容:

  成语故事《坐井观天》,让学生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我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理解句子意思,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从故事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方式。

  教学目标:

  1、随文识字,随文理解和掌握 “井沿 大话 弄错 无边无际”等词语,识字“沿 际” ,学*把反问句改成肯定句。

  2、正确、流利、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研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理解他们不同观点的原因,从中明白道理。

  4、展开想象把故事讲给父母听。

  教学重点:

  1、随文识字,随文理解和掌握 “井沿 大话 弄错 无边无际”等词语,识字“沿、际”,学*把反问句改成肯定句。

  2、正确、流利、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研读青蛙和小鸟之间的对话,理解他们不同观点的原因,从中明白道理。

  2、展开想象把故事讲给父母听

  教学方法:

  新授讲解法 读书指导法 示范演示法 练*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小青蛙、小鸟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为了奖励你们这些聪明的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想听吗?从前啊,有一口古老的井,井底生活着一只青蛙。它每天坐在井底,从来没有出去过,就这样*静地生活了很久。终于有一天,飞来了一只小鸟,落在井沿上,它们俩发生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教师出示第1张有课题的幻灯片)

  (设计意图:本课内容充满童趣,谈话直奔课文主旨,吸引学生,激发学*兴趣。)

  (2)教师引入:通过预*请你看图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在干什么?(教师出示第2张有图片和问题的幻灯片)

  (3)(教师出示第3张有学法指导的幻灯片)读课文温馨提示: 1边读边标出自然段。2圈出生字词,把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通为止。3读课文讲故事。

  二、认读字词:

  1、(教师出示第4张有生字的幻灯片)检查学生预*生字情况:信、抬、际、沿、蛙、错、答、还,其中重点指导“沿”和“还”这两个字。教师用换偏旁的方法引导学生记忆生字,然后提问:哪几个字需要老师指导书写,启发学生的思维,最后指导学生提出的字的写法。

  2、(教师出示第5张认读词语的幻灯片)教师采用摘苹果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读词语:坐井观天、口渴、喝水、无边无际、朋友、小鸟、青蛙、井沿、相信。学生认读词语积极性很高,每认识一个词语苹果就会掉下来。

  三、整体感知:

  1、讲解课文,教师提问:课文中讲青蛙住在什么地方?(井底) 教师接着追问小鸟在哪里呢?(天空)(教师出示第6张有青蛙和小鸟的幻灯片)

  2、那么小鸟从哪儿来呢?(从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教师接着追问:小鸟落在井沿上,这个“落”可以换成什么字?什么是“井沿”?你还可以说出“河沿”是什么意思吗?(教师出示第6张后半部分幻灯片引导学生理解这几个问题)教师出示指图理解。

  过渡:它们俩碰到一起是怎么争论的呢?请同学们拿起笔,再次小声读读课文,用—— “”划出青蛙的话,用“﹏”划出小鸟的话。

  3、教师根据学生阅读情况引导学生分角色读出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教师出示第7张有青蛙和小鸟对话的幻灯片)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4、对话导读,理解:(教师出示第8张——11张青蛙和小鸟情景对话的幻灯片)

  【出示第一次对话】(教师出示第8张青蛙和小鸟情景对话的幻灯片)

  ①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二段和第三段,你从这次对话中知道了什么?

  ②假如你是这只小鸟,飞了一百多里,你会有什么感觉?所以小鸟的话要读出又累又渴的感觉。谁来试试?

  ③青蛙说的话是个什么句子?要读出奇怪的问的语气。 谁来读读?

  ④1、2组读青蛙的话,3、4组读小鸟的话,老师来叙述。

  过渡:青蛙听小鸟说飞了一百多里,觉得更奇怪了,而且一点儿也不相信,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第二次对话。

  【出示第二次对话】(教师出示第9-10张青蛙和小鸟情景对话的'幻灯片)

  ①谁找出他们的第二次对话读读?师播放第九张幻灯片出示它们的第二次对话情景。

  ②从这次对话中,你知道青蛙认为天多大?(井口那么大)小鸟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子的?(无边无际,大得很)可是有趣的是青蛙还认为小鸟是在说大话,说大话是什么意思?就是空话、吹牛、说假话。青蛙一点儿也不相信小鸟的话。

  ③教师指导朗读:青蛙的话应该怎么读?(读出不相信的语气)-------指名读,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诚恳的语气。-----------指名读。师带读-----------分男女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过渡:一个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另一个认为天无边无际,而且谁也不肯让输,你们瞧!

  【出示第三次对话】(教师出示第11张青蛙和小鸟情景对话的幻灯片)

  ①1、2组齐读青蛙的话,3、4组齐读小鸟的话。

  ②再次朗读第三次对话交流: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它俩的笑各有什么含义?(教师出示第12张幻灯片)指导学生弄清楚青蛙的笑是“自信愚蠢”,小鸟的笑是“真诚善意”;(教师出示第13张幻灯片)再次朗读第三次对话指导学生用“一……就……” 情景说话。学生用“一……就……” 情景说话“他一笑大牙就露出来了”,学生说话情趣高涨,不会害怕说话练*。

  ③(教师出示第14张幻灯片)引导学生再次细读课文,指导学生学会质疑解答:a青蛙和小鸟为了什么事争论起来?(天大天小的事)b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只有井口那么大)c小鸟认为天有多大?(无边无际,大得很)d它俩谁说得对?(小鸟说得对)e替它俩找一找原因,为什么它们的认识不同?(因为小鸟整天在天上飞,知道天无边无际大得很。青蛙整天坐在井里,只能看见井口那么大的一片天)

  5、小实验:

  我们先来做个小实验,把书卷起来,卷成一个纸筒,往上面看,你能看到多大的一片天?指名说。我们的视线被纸筒挡住了,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

  师生小结:青蛙不就是这样吗?它一直生活在井里,视线被井壁挡住,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四、启发想象:

  1、(教师出示第15张幻灯片)引导学生想象:小鸟飞过哪些地方,想一想它会看到过些什么?

  2、(教师出示第16张幻灯片)启发学生想象:如果青蛙跳出了井口,它可能会看到些什么?青蛙会对小鸟说一些什么?

  3、(教师出示第17张幻灯片)引导学生看图片知道青蛙跳出井口会说:“哇,天空真是这么大!外面的世界这么精彩!谢谢你小鸟!”小鸟会说: “不用谢!我们还是好朋友呢!”

  五、交流感悟:

  1、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学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教师出示第18张幻灯片)学生只要说出“看问题,认识事物,不要像青蛙那样自以为是,要像小鸟那样飞得高看得远。”的意思就可以。

  2、(教师出示第19张幻灯片)再次引导学生思维拓展交流感悟:我们看人看事要把目光放得远一些,这样才能看得清,看得准。不要像课文中的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目光短浅,管中窥豹。

  3、教师小结: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生活中,要积极参与各种活动,要多到外面的世界去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还要善于听取别人意见。这样,你将成为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六、作业拓展:

  1、(教师出示第20张幻灯片)引导学生比较句子表达的意思的不同。

  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天无边无际,很大很大。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2、(教师出示第21张幻灯片)布置课后作业:

  (1)请同学们回家读一读画蛇添足、守株待兔、拔苗助长、狐假虎威等寓言成语故事明白道理。(2)请小朋友把故事展开想象讲给爸爸妈妈听,还要说一说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七、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

  小鸟:见多识广

  展开想象讲故事

  青蛙:见识短浅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菁华10篇)(扩展5)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合集二十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

  教学目标:

  1. 按笔顺些好汉字。

  2. 学用字词句,给独体字加偏旁,再组成词。

  3. 照样子,练写上下结构的字。

  4. 背熟四条成语和诗歌《蜡梅花》

  5.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和妈妈去买菜,并把买菜的过程简单地写出来。

  6. 口语交际:我长大了做什么。

  教学重、难点:

  1. 学用字词句,给独体字加偏旁,再组成词。

  2. 说话写话训练是教学难点。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本单元生字的笔顺

  1.学生对照课本,用小手画出生字的笔顺。

  2.说说有哪几个字的笔顺容易出错,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3.小组互查:按正确笔顺描红。

  二、学用字词句

  1.读题,明确题意。

  2. 指导。

  ⑴出示自制卡片:“氵、虫、穴、纟”和“工”

  ⑵学生分小组合作拼一拼,组成新字,认读。

  ⑶指名说你是怎么拼的?相机出示:“江、虹、空、红”给他们找朋友好吗?(大江,红花,天空,长虹……)

  ⑷学*儿歌

  过渡:这几个字呀走到一起,编成了一首儿歌,想读吗?

  出示:大江变得更宽,

  红花显得更红,

  是谁挥动彩笔,

  在天空画了一道彩虹?

  ①学生自由读。

  ②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出一幅画。

  ③能把你想象的画下来吗?

  ④交流,展示学生作品。

  三、教学读读背背

  1. 谈话,弄清题意。

  2. 学*成语部分

  ⑴学生自由读,要求根据拼音读准字音。

  ⑵指名读,相机正音。提醒学生“丰”是后鼻音。

  ⑶出示插图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可以用成语中的那个词来形容?你能用上它来说一句话吗?

  告诉学生,这样的天气往往预示着来年是个丰收年,就是“雪兆丰年”。

  ⑷练读,熟记。

  3. 学*《蜡梅花》

  ⑴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⑵指名试读,给予评议。

  ⑶指导学生观察图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诗中是怎么说的?(蜡梅花,脸儿黄,身上不穿绿衣裳。)

  ⑷你喜欢蜡梅吗?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

  ⑸背诵这首诗。

  四、教学做做写写。

  1. 读一读

  ⑴导入:同学们,你一定和妈妈逛过菜市场吧!瞧,老师把我们的蔬菜朋友请来了!和蔬菜宝宝打个招呼吧!轻轻地喊喊它们的名字吧!(PPT出示图片)

  ⑵蔬菜宝宝邀请大家读读“词语聚宝盆”,快和你的同桌读读看!(PPT出示:)

  请和老师一起读一读!

  词语聚宝盆

  蒜黄 豆芽 冬瓜 扁豆 佛手 辣椒 姜 茄子

  韭菜 苦瓜 芹菜 南瓜 西红柿 倭瓜 藕 丝瓜 茭白 吊瓜 扁豆 洋葱 包菜 大蒜 大葱 花菜

  香菇 芋头 土豆 豆角 竹笋 黄瓜 胡萝卜

  2. 说一说

  ⑴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说说你跟妈妈到菜市场看到些什么

  菜?妈妈买了什么菜?别忘了刚才的蔬菜宝宝噢!还可以试试下面的句式:(PPT出示:)

  我跟妈妈去菜市场买菜,菜市场的蔬菜可多啦!有 、 、 、 、 、 ……

  我和妈妈买了 、&nbs

  p; 、 ……

  ⑵分组汇报:谁愿意告诉大家你买了哪些蔬菜,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快乐!

  ⑶孩子们,你们能说完整话,老师真为大家高兴!如果你们在介绍蔬菜的时候把话说得再具体些就更棒了!怎样把话说具体呢?你可以这样试试:

  (PPT出示:)

  说清蔬菜的颜色、样子:

  我和妈妈去菜市场买菜,菜市场的蔬菜可多啦!有的.、的、还有的……

  ⑷同学们,你和妈妈在菜市场是怎样买菜的?先想一想,再和你的小伙伴交流交流吧!

  3. 写一写

  ⑴孩子们说得怎么样,能动手写写吗?词语聚宝盆里的宝贝

  可是你们的好朋友噢!

  ⑵*作赏评:我们来评一评,大家写得怎样?先在小组里评一评,再自信地读给大家听!

  4. 总结

  小朋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送你一首儿歌,我们一起读读它,夸夸可爱的蔬菜娃娃,好吗?(PPT出示:)

  蔬菜娃娃真漂亮, 好看好吃营养多,

  常吃蔬菜身体好,小朋友们都爱它。

  五、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导学1—5题。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写好铅笔字

  1.明确题目要求。

  2. 复*写字要求。

  ⑴指名说说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⑵全班同学一起拿笔做写字的样子,师检查并纠正。

  ⑶你知道描红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吗?

  (提醒学生:一笔描成,笔笔到位。注意描红时,不能出现“双眼皮”现象,笔画不能来回重复。)

  3. 指导书写。

  ⑴出示卡片:苍 翠 家

  ⑵指名认读。

  ⑶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三个字都是上下结构,要注意写得上小下大。)

  ⑷指导写“苍”。

  ①观察这个字,说说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②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

  (“苍”字的“人”要比“草字头”宽,第六笔起笔要写在横中线上。)

  ③认真看老师在黑板上范写。

  ④学生在书上描红、仿影、临写。

  教师巡视,提醒书写姿势,个别指导。

  ⑸指导写“翠”。

  ①投影出示放大的字“翠”。

  ②观察,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③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羽字头”和“羽”,说说两者有什么区别?(“羽”作为偏旁时,两个横折钩变成横折,而且要写得稍短一些。)

  ④能告诉大家“翠”在田字格中是怎样安排的吗?

  ⑤教师讲解并范写。

  ⑥学生在书上描红、仿影、临写。

  教师巡视,提醒书写姿势。个别指导。

  ⑹指导写“家”。

  ①投影出示放大的字“家”。

  ②观察,这个字最难写的地方在哪儿?用小手画一画。

  ③和同位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写得美观匀称?

  ④师生交流。

  (“家”的下面部分较难写,提醒学生第六笔要通过竖中线。)

  ⑤教师范写。

  ⑥学生描红、仿影、临写。

  教师巡视,提醒写字姿势,注意个别指导。

  练*。

  ⑴教师在黑板上画好田字格,指三名学生上台分别写出这三个字。

  ⑵你认为哪个字写得最好?哪个笔画写得不够美观?应怎样改动?

  ⑶老师相信,每个同学都能把字写得美观匀称。播放轻音乐,学生再次在本子上练*。

  5.反馈。

  ⑴展示写得匀称美观的字,并奖励三颗小星星。

  ⑵鼓励同学们每一次写字都要认真对待,这样写字才能越来越漂亮。

  6. 拓展。

  ⑴今天这节课写的三个字都是上下结构的,你还能说出几个上下结构的字让大家写一写吗?

  ⑵出示:雪 亭

  ⑶这两个字也是本单元学*的生字,虽然都是上下结构,但是你有没有发现他们的区别呢?(“雪”上大下小,“亭”上小下大)

  ⑷是呀,要想把字写得漂亮,认真观察比较是很重要的。

  ⑸学生练写。

  布置作业

  完成书中的描红临写。

  第三课时

  一、创设情境

  1. 谈话导入:谁愿意向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介绍完爸爸妈妈,觉得他们怎么样吧?想不想来夸夸他们?

  我们的父母有的是农民,有的是工人,有的是教师,他们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都是对社会有用的人,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2.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叔叔阿姨和爸爸妈妈一样,也在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是谁呢?请同学们看图,用下面的句式说说看:(PPT出示:)

  1. 我猜他(她)是 ,因为 。

  2. 我知道的职业有 。

  二、指导练说

  1. 同学们,你们今年多大了?再过二十年,你多大?有没有想过二十年后你在做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PPT出示:我长大了做……)谁先来说一说。

  2. 刚才你们说的“长大了想做什么”就是你们的理想。理想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前进的目标。

  3. 今天老师请班长给大家谈谈他的理想。咱们一边听一边想,待会儿评一评他说得怎么样。

  组织点评:听完后你觉得他说得怎么样?他是怎样说的?

  4. 同学们在练说的时候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PPT出示:)

  1. 说完整话:我长大了做 。

  2. 说连贯话:

  我长大了想做 ,因为 。

  或者:因为 ,所以我长大了想做 。

  老师相信你们经过认真思考,一定会说得很好!

  5. 现在请你把你的理想告诉同桌,注意以下两个问题:(PPT出示:)

  自己把话说清楚。

  2. 听清同桌说的话。

  6.你一定能告诉大家你同桌的理想是什么?用下边的句式说说看:(PPT出示:)

  我的同桌是 ,他(她)的理想是 ,因为 。

  三、互动交流

  [情境一]

  1.今天,咱们学校的雏鹰电视台要办一期谈理想的节目,事先请小记者到各班采访,选出那些讲得好的小朋友上电视,你们知道接受主持人采访时应注意什么吗?(PPT出示:)

  1. 态度彬彬有礼,举止落落大方。

  2. 说话声音响亮,听清问题再回答。

  2. 现在让老师当一回记者,谁先来接受我的采访啊?

  你好!欢迎你来到我们的演播室。能给大家自我介绍一下吗?请问你长大了想做什么?请问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谢谢你接受我的采访。

  3. 刚才我们的表现怎么样?谁来点评一下?

  4. 还有谁愿意接受采访?下面老师想让位了,谁愿意来当小记者?请其他同学仔细听,待会儿评出最佳小记者和最优秀嘉宾,好不好?

  [情境二]

  刚才很多同学给大家介绍了自己长大了想做什么?一定有小朋友的发言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回家后,如果你的爸爸妈妈问起今天这节课小朋友都说了自己的什么理想,你该怎么说呢?

  2. 现在老师就是你的家长,请你聊聊今天这节课吧!

  总结延伸

  1.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畅谈了自己的理想,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呢?

  2. 小结:理想光靠说是不行的,理想与现实之间还有一个重要的词:努力!要成就大事业,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断努力,不断奋斗。老师衷心祝愿大家能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布置作业

  回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自己的家长,并把好朋友的想法也说给家长听。

  2. 问问家长小时候有这样的理想吗?实现了吗?回来告诉好朋友。

  我长大了做……

  我长大了做______,因为__________。

  努力学* 实现理想

  板书设计: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

  教学目标: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能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

  3、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梅花的精神。

  4、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惯。

  重点难点: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2、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惯。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

  学生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识字游戏“开火车”。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迎上去 穿衣裳 甩甩头 追上去 披红袍 摇摇头

  2、在小组内演一演。

  3、每一组词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台演示。

  4、句子练*。

  (1)学生自由读一读书上的两个句子。

  (2)同桌互相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来说一句话。

  (3)请同学在全班交流练*说句子。

  三、书写提示。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4、进行全班评比。

  第二课时

  一、谈话揭题,齐读课题。播放课件,板书课题,学*“花”。

  二、初读诗文感知大意

  1、教师范读古诗。

  2、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得通顺、流利!

  3、指名读诗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4、教师与学生配合读诗,指导学生读准每个字音、停顿、节奏!

  5、认识二类字

  6、指名读古诗,齐读古诗。

  三、细读古诗,进入诗境。

  1、人们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了这么多遍古诗,你从古诗中看到了什么画面?

  2、学*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通过诵读这两句诗,体会一下梅花不怕冷的品格。

  3、学*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那一朵朵梅花被雪压住了,诗人王安石是怎样发现它们的?请用诗中的句子回答。谁愿意来读读这两行诗?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两句诗要告诉我们什么?通过朗读体会梅花的洁白和幽香。

  4、同学们,你们喜欢梅花吗?为什么?让我们读出对梅花的喜爱!

  5、师配乐读;请你们闭上眼睛,认真听老师读诗,想象画面。

  6、生配乐读:哪位同学愿意用你的朗读,再次把我们带到那个梅花开放的地方?

  7、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人是怎么读诗的吗?(摇头晃脑地读)我们一起站起来,学一学古人,用你的表情,用你的动作来表演这首古诗。

  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中心思想:

  《梅花》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通过写梅花凌寒独放、真纯无暇,身处墙角依然散发幽幽清香,赞美了梅花高贵的品质和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坚韧不拔、在逆境中洁身自好的心态。

  第三课时

  一、我爱阅读: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1、读一读。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绕口令)

  天空飘着一片霞,

  水上游来一群鸭。

  霞是五彩霞,

  鸭是麻花鸭。

  麻花鸭游进五彩霞,

  五彩霞网住麻花鸭。

  乐坏了鸭,

  拍碎了霞,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2、小组内赛一赛:看谁能最先背下来。

  二、快乐读书吧。

  读读童话故事

  你读过《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吗?书里写了两个男孩,一个叫“没头脑”,一个叫“不高兴”。他俩一个做事丢三落四,一个干什么事都不高兴。有一天他们突然变成了大人,因为自己的缺点而闹了不少笑话。通过一个个教训,两个人决心改正自己的缺点,于是又重新变回到童年时代。

  我最*读了美国作家阿诺德·洛贝儿写的《青蛙和蟾蜍》的古诗,可有意思了!

  每次读完书,我都小心地把书收好,不把书弄脏。

  1、读读材料。

  2、给孩子一本书,让孩子找找书名和作者。

  3、小组同学交流读书的好处。

  4、小组同学交流书从哪里来。

  5、讨论如何建立班级“快乐读书吧”。

  三、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六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识4个会认的字,学*多音字“差”。

  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分角色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通过学*课文,抓住狐狸说的三次话,使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

  教学重点:

  第一课时中以识字为重点,第二课时以领会狐狸对乌鸦所说的三次话,揭示狐狸狡猾的本性为重点。

  教学难点:

  通过狐狸说的话与乌鸦的行为,体会它们的心理活动,从而理解乌鸦上当的原因。

  教学流程:

  一、 故事导入,揭题激趣

  出示狐狸和乌鸦的贴画,让学生根据已有认识或阅读课外书中所获信息,谈谈自己对狐狸和乌鸦的了解。然后教师范读课文。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和直观、形象的贴图创设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识规律,为学生学*活动的充分展开创造了鲜活的空间,将学生自然地带入了学*情境,课伊始,趣已生。

  二、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读文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自由的、大声的读,并划分小节,然后再按小节顺序来读文,目的在于能使学生将生字读得准确,将课文读得通顺。进而了解故事内容,便于随文识字。

  三、 巩固并检查识字情况

  在此环节,我采用了学生领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和《摘苹果》的游戏对字词进行巩固训练和检查。

  四、 研读重点,探究感悟

  本环节以狐狸说的三次话为线索,抓住狐狸和乌鸦的神态、语言、动作的词,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逐步去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悟出喜欢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

  在读中想,在读中悟,是本节课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研读重点内容时通过指读、自读、同桌互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自我感悟,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操,在读中积累语言。同时,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看、去想、去说把教学的过程变革为学生主动参与、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学重心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移,由重教师 “教”向重学生“学”转移

  五、 总结明理,拓展延伸

  在这一环节设计中,我让学生通过揣摩狐狸与乌鸦的三次对话,来感悟深刻的道理,在拓展方面,采用了第二天乌鸦又找到一片肉为线索,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下面的故事发展,开拓了学生的想像和思维。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4

  教学目标:

  1、会认“筝、鼠”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折、纸”等8个生字,会写“纸船、松果”等9个词语。

  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认字,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

  3、继续学*默读,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对如何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所感悟。

  教学重点:

  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认字,读懂故事内容。

  2、继续学*默读,对如何交朋友有所感悟。

  教学准备:课件、房子、风筝、纸船

  教学过程

  一、猜读生字,导入新课

  1、Ppt出示图片:纸船,猜一猜,读什么?指导书写:纸

  2、ppt出示图片:风筝,猜一猜,读什么?你怎么猜出来的?“筝”读轻声,怎么记住筝?

  3、出示课文图片:风筝高高飘扬在蓝天上,纸船悠闲地漂流在水中,多么美的一幅画面呀!他们之间还发生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4、今天我们就来学*23、纸船和风筝,一起书写题目,齐读题目。

  二、初步感知,识记生字

  1、第一遍默读:试着不出声,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第二遍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一边画出,松鼠和小熊分别住在哪儿?他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三、随文识字,感悟体会

  (一)学*第一段

  1、小朋友们刚才读得非常认真,故事中的主人公小熊和松鼠也为大家感到高兴。(松鼠和小熊)出示图片。简笔画:老师边板画边描述:松鼠和小熊住在这美丽的山林里,这里有蓝蓝的天,高高的山,清清的水,茂密的树林,绿绿的小草,还有美丽的花儿,这是松鼠和小熊的家,谁愿意上来把他们的家贴在合适的位置?

  2、贴房子。你是怎么知道的?(课文第一段)

  3、你真会读书。你来读读第一段:松鼠和小熊住在一座山上。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山上的小溪往下流,正好从小熊的家门口流过。

  4、看图猜读“鼠”,并组词。

  (二)学*第二至六自然段。

  1、(教师手指板画)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虽然距离很遥远,但是他们却成了好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默读二至六自然段,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2、谁知道他们俩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生:纸船和风筝让他们成了好朋友(你说得真简洁,那纸船和风筝是怎样让他们成为好朋友的呢?)

  3、出示句子:

  A、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B、小熊也想折一只纸船送给松鼠,可是纸船不能漂到山上去。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风筝乘着风,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4、漂、飘的教学。出示句子:A、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B、风筝乘着风,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1)都是piao,什么地方不一样呢?生答:漂是三点水,飘是风字旁。

  (2)谁能把他们贴到黑板上合适的地方。为什么这么贴?(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

  (3)小结:原来,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表示在水上漂;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表示在风中飘。大家都观察得很仔细。比一比,谁能把这两个飘字送回家。

  (4)出示选字填空。

  飘漂

  (1)天空中()来几朵白云,挡住了太阳公公。

  (2)美丽的花瓣落在水中,顺水()走了。

  5、纸船和风筝是友谊的使者,将松鼠和小熊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当小熊收到纸船这份礼物时,乐成啥样子了?(出示图画,观察小熊的眼睛、动作、神态等,很开心,很高兴。)课文里有一个词语形容了小熊现在的样子,就是——乐坏了。

  6、你来找一找课文里说小熊乐坏了的这一段,自己来读一读。出示第三段: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纸船里放着一个小松果,松果上挂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祝你快乐!”识记:祝

  (1)自读,想想:小熊为什么乐坏了?(生:小熊收到了纸船。生:小熊收到了松果、纸条。生:小熊收到纸条,上面写着:祝你快乐。)

  (2)这可不是一般的礼物。这纸船是松鼠自己折的;松果是他亲自摘的,还是他最爱吃的;纸条上的话是他自己想的;“祝你快乐!”这句祝福的话还是小松鼠亲自写的,难怪会让小熊乐坏呢!

  (3)朗读指导:你能不能读出小熊乐坏了?注:重读“乐坏了”;收到别人祝福是很开心的事,我们要大声读出祝福语,再来试试看!男生读。让我们快乐地再来读读这一段。

  7、小熊收到礼物和祝福乐坏了,那松鼠呢?(也乐坏了)出示第五自然段: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识记生字:抓、幸

  (1)他为什么也乐坏了呢?交流:生:松鼠收到风筝生:收到草莓生:收到了祝福语。生:松鼠送给小熊礼物,小熊也回送给他礼物,他也乐坏了。生:松鼠的付出有了回报,交到了朋友,他也乐坏了。

  (2)是啊,松鼠在送出礼物和祝福的同时也收到了礼物和祝福,还交到了小熊这个好朋友,他得到的快乐比小熊还要多呢!

  (3)指导朗读:那你能读出松鼠“也乐坏了”的心情吗?男女生分段读。

  (三)学*7——11自然段

  过渡:是呀,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为了好朋友。给他们带来多少快乐呀。(忧伤的音乐响起,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第七自然段)出示句子: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1、小熊和松鼠此刻的心情怎么样?(难过)

  2、出示8、9自然段,让我们带着难过的心情读这两个自然段:

  小熊很难过。他还是每天扎一只风筝,但是不好意思把风筝放起来,就把风筝挂在高高的树枝上。

  松鼠也很难过。他还是每天折一只纸船,他也不好意思把纸船放进小溪,就把纸船放到屋顶上。

  3、可是读了这两段我不明白,明明他们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他们还是每天扎风筝、折纸船,这是怎么回事呢?

  4、原来是这样啊,虽然他们吵架了,但心里还是想着对方,还想和对方做朋友。出示10段: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他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他把这只纸船放进了小溪里。读句子,识记:愿

  5、最后,他们和好了吗?齐读11自然段:傍晚,松鼠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高兴得哭了。他连忙爬上屋顶,取下纸船,把一只只纸船放到了小溪里。识记:哭、取

  四、拓展阅读,延伸升华

  1、就这样纸船和风筝在山顶和山脚又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松鼠和小熊又成为了好朋友。可是,有这么一对好朋友,他们因为不真诚的相待,最后他们的友谊告吹了,他们是谁呢?请打开主题丛书二118页,快读一读《狐狸和鹤》吧。

  2、出示自读提示,学生自读。

  A、练*默读,试着不出声。

  B、猜一猜文中生字的读音,说说你怎么猜到的?

  C、读了这个小故事,结合刚才学*的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宽容,互相谅解,要互相谦让。)

  2、说得真好。所以我们与人交往一定要真诚、宽容、友善,这样才能换取真挚的友谊。

  板书设计:

  纸船和风筝

  小熊收到纸船、松果、友谊

  松鼠收到风筝、草莓、友谊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9个生字,认读7个字,认识“石字旁。

  能力目标

  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把字写端正。会读本课的词语和字族儿歌。

  情感目标

  体会汉字造字知识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

  通过字族识字、写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把字写端正。

  2、会读本课的词语和字族儿歌。

  3、情感目标:体会汉字造字知识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

  通过字族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一首非常有趣的儿歌,打开书。

  (二)初读课文

  1、初读儿歌,将字音读准确。

  2、复读儿歌,加快朗读速度。

  3、个别同学读。接读。自由读。

  (三)了解课文内容

  1、通过读这首儿歌,你么知道这首儿歌都告诉我们什么了吗?

  2、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情况谈一谈。

  (四)学*生字

  1、自读儿歌。你发现儿歌中的部分字的特点了吗?

  2、把这些字找出来,用笔圈起来。

  3、出示汉字“纺、访、防、芳、妨”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和小组内的同学们交流交流。

  自主学*。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说说结构记字形。

  全班交流

  (1)识字方法:结构识字:左右结构:桃、收上下结构:菠

  形声字构字规律:菠,上面的草字头表意,下面的“波”表音。

  加一加的方法:三加一竖就是丰。

  (2)教师指导:丰:三横中的中间一横最短。

  收:第一笔是竖提,一笔写成。右半部分是四笔反文。

  桃:左窄右宽。

  (3)组词。

  4、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指导汉字运笔、占格。

  (2)学生照田字格里范字描红、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

  抄写生字和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认识各种水果。

  2、学会本课中的4个生字。

  教学重点:

  通过读词语、读句子识字。

  教学过程:

  (一)复*

  1、复*生字,指导字形。

  上节课,我们学*了本课的四个生字,谁想到黑板上来写一写这几个字。(指名学生生书写)教师指导、纠正这几个字的书写。

  2、检查读课文。

  (二)学*生字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词组和句子。

  2、在这些词语中,有四个生字“弯、梨、沙、甜”,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和小组内的同学们交流交流。

  自主学*。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说说结构记字形。

  全班交流

  (1)识字方法:结构识字:左右结构:沙、甜上下结构:弯、梨

  换一换:变——弯

  (2)教师指导:甜:要写的左右大体相当。

  梨:木,横要写的长一些,托住上面的“利”

  弯:第三、四笔都是竖。

  (3)组词。

  3、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指导汉字运笔、占格。

  (2)学生照田字格里范字描红、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认读二类字。

  (三)作业

  抄写生字和词语。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6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第三册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由5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这几条谚语通俗易懂,给人们启示也很深刻。如“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身,教育自身。

  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培养同学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识记10个生字是本课的重点。

  对5条谚语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课时 全课时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规范指出:“同学是学*和发展的主体。”以同学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必需让同学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有自由表达的空间,有展示才干的舞台,有自主发现的过程。“在读课文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作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设计,这几句话不但构建了本课教学的整体思路,而且把学*的自**完全还给了同学,使同学放开了手脚,大胆去探索,使他们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教学过程

  一、利用同学喜爱的卡通,激发同学学*的兴趣,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大家看他是谁?出示课件,他就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小博士,他还带来了一些礼物,看这是他带来的智慧星,他让我奖给那些肯动脑、会合作、积极参与的同学,你们想不想得到智慧星?要想得到奖品,先过第一关,老师出一些填空考大家。

  团结起来__________,一个人的力量__________,集体的力量__________。谁能不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出示课件)蚂蚁搬豆。

  师:其实还有很多的谚语也是说明团结合作精神,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识字5》。

  二、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

  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诀,那就是认真读,反复读,遇到难读的字多拼几次,边读边考虑。

  2、配乐范读课文。

  师:看到你们读的这么有味道,老师也很想读一读。

  3、同学互读,同学模仿老师的`读法有趣练读。

  师:你们喜欢像老师这样读吗?赶紧读给同桌的朋友听吧!

  4、读全文。

  三、学中发现,积极探究

  1、读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什么?让同学自由议论。

  2、组内说自身对每一句谚语的理解,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

  如:

  (1)“人心齐,泰山移”图片抗洪,加深对谚语的理解。

  (2)“人多计谋 广 ,柴多火焰高。

  出示课件:柴多火烧得旺的画面。再让同学说说这句谚意思。理解“计谋”的意思。

  (3)“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指导同学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了解容易的反义词是困难。

  (4)“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出示画面:大片树林(讲解有关植树防止风沙的故事。)

  再出示“搓绳”的画面,来理解这句谚语的意思。

  (5)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出示春天的画面

  师:春天是怎样的景象?(百花盛开),出示画面

  3、选择自身喜欢的谚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身喜欢的理由。

  四、有趣游戏,巩固字形。

  1、师生对读,体会每句谚语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的联系,再齐读全文

  2、小组学*,让小组与组对口令。

  3、背5句谚语。

  4、与动物交朋友。

  出示课件: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有一群动物,有天上飞的老鹰,地上跑的小兔、大象、小狗等点击他们会出示自身的生字。

  师:小博士还带来了一些动物,你们想和动物们交朋友吗?想和动物交朋友有个条件,就要得读有关动物身上的生字,并给生字组个词语,好吗?说明这个朋友跟你已经成为好朋友,谁最有信心。

  五、拓展训练,交叉写字。

  1、我会读,读出生字。

  2、我会记,记住自身用什么方法记住了。(用熟字去换加偏旁识字)

  3、我会写,指导书写。

  六、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5句谚语,给大家很深的印象,比方,“人心齐,泰山移”等,却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身,教育自身。

  七、实践活动,收集起来的谚语读读。

  (1)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2) 众人划浆开大船。

  (3)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4)让人一寸,行理一尺。

  (5)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6)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7)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7


教学目标:

1、认识“蒙、喃”等7个生字,会写“并、夜”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3、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能用其中的一些词语说句子。

重点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认识字。能体会父亲爱鸟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趣导入揭示课题

1、这节课我们来学*一个有关树林与鸟的故事。

2、齐读课题

3、你们喜欢树林和小鸟吗?能把你了解的有关树林和鸟的资料,说给小伙伴们听听吗?(播放课件鸟叫声)

二、识字写字

1、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2、学生随读文初步识字,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自已进行小组学*。

3、检查学生是否认得准,记得熟,因“字”而异,进行重点提示与指导。如,提示“喃”、“浓”的声母都是鼻音“n”,“腾”是后鼻音(提示:“腾”在“热腾腾”一词中变读为一声);“味”与“妹”与“惜”“借”的字形,教给学生一些记字的。方法,如“味”为什么是口字旁,“猎”为什么是反犬旁。

4、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学生写好横的变化。首先,指导学生整体观察,发现规律。可以将“并、喜、重、群”等字通过课件放大,并将字的短横用蓝色显示、长横用红色显示,从而让学生发现下面的书写规律。

(1)一个字中有多个横画,排列的距离应当大致相等。

(2)每个字中只能有一个长横(可以没有)。接着,就可以放手让学生描红、临写,亲身感悟字的写法。

建议教师示范书写“喜、重”二字,让学生观察、体会,进一步感悟前边发现的两条写字规律。

第二课时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真地读一读父亲和鸟的故事。

二、朗读感悟

1、学生读,形式应多样,可以自由读、同桌合作读、找伙伴读,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朗读,激发朗读兴趣,激活朗读热情。

2、教师范读,充分发挥学生的听觉作用,注意体会教师朗读时表达的情感和相应的语气。

3、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二人读作者旁白,一人读父亲的话,一人读“我”的话,注意体会“父亲”深沉的爱和“我”的天真。

4、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指#二年级# #二年级# 导语出适当的语气。如,“父亲喃喃地说”,要先理解“喃喃”的意思,再指导学生用轻、慢的语气读父亲说的话。

5、选读得好的小组表演读。

三、实践活动

1、说句子:从课后练*“我会读”中自选词语练*说话,鼓励学生展开思维,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说话练*。

2、通过上网、看书或向长辈打听,了解有关鸟的知识。把自己查询到的资料整理好,在班上进行交流。

四、完成课堂作业本上作业。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8

教学目标:

1、会认“筝、鼠”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折、纸”等8个生字,会写“纸船、松果”等9个词语。

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认字,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

3、继续学*默读,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对如何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所感悟。

教学重点:

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认字,读懂故事内容。

2、继续学*默读,对如何交朋友有所感悟。

教学准备:课件、房子、风筝、纸船

教学过程

一、猜读生字,导入新课

1、Ppt出示图片:纸船,猜一猜,读什么?指导书写:纸

2、ppt出示图片:风筝,猜一猜,读什么?你怎么猜出来的?“筝”读轻声,怎么记住筝?

3、出示课文图片:风筝高高飘扬在蓝天上,纸船悠闲地漂流在水中,多么美的一幅画面呀!他们之间还发生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4、今天我们就来学*23、纸船和风筝,一起书写题目,齐读题目。

二、初步感知,识记生字

1、第一遍默读:试着不出声,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第二遍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一边画出,松鼠和小熊分别住在哪儿?他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三、随文识字,感悟体会

(一)学*第一段

1、小朋友们刚才读得非常认真,故事中的主人公小熊和松鼠也为大家感到高兴。(松鼠和小熊)出示图片。简笔画:老师边板画边描述:松鼠和小熊住在这美丽的山林里,这里有蓝蓝的天,高高的山,清清的水,茂密的树林,绿绿的小草,还有美丽的花儿,这是松鼠和小熊的家,谁愿意上来把他们的家贴在合适的位置?

2、贴房子。你是怎么知道的?(课文第一段)

3、你真会读书。你来读读第一段:松鼠和小熊住在一座山上。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山上的小溪往下流,正好从小熊的家门口流过。

4、看图猜读“鼠”,并组词。

(二)学*第二至六自然段。

1、(教师手指板画)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虽然距离很遥远,但是他们却成了好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默读二至六自然段,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2、谁知道他们俩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生:纸船和风筝让他们成了好朋友(你说得真简洁,那纸船和风筝是怎样让他们成为好朋友的呢?)

3、出示句子:

A、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B、小熊也想折一只纸船送给松鼠,可是纸船不能漂到山上去。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风筝乘着风,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4、漂、飘的教学。出示句子:A、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B、风筝乘着风,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1)都是piao,什么地方不一样呢?生答:漂是三点水,飘是风字旁。

(2)谁能把他们贴到黑板上合适的地方。为什么这么贴?(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

(3)小结:原来,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表示在水上漂;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表示在风中飘。大家都观察得很仔细。比一比,谁能把这两个飘字送回家。

(4)出示选字填空。

飘漂

(1)天空中()来几朵白云,挡住了太阳公公。

(2)美丽的花瓣落在水中,顺水()走了。

5、纸船和风筝是友谊的使者,将松鼠和小熊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当小熊收到纸船这份礼物时,乐成啥样子了?(出示图画,观察小熊的眼睛、动作、神态等,很开心,很高兴。)课文里有一个词语形容了小熊现在的样子,就是——乐坏了。

6、你来找一找课文里说小熊乐坏了的这一段,自己来读一读。出示第三段: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纸船里放着一个小松果,松果上挂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祝你快乐!”识记:祝

(1)自读,想想:小熊为什么乐坏了?(生:小熊收到了纸船。生:小熊收到了松果、纸条。生:小熊收到纸条,上面写着:祝你快乐。)

(2)这可不是一般的礼物。这纸船是松鼠自己折的;松果是他亲自摘的,还是他最爱吃的;纸条上的话是他自己想的;“祝你快乐!”这句祝福的话还是小松鼠亲自写的,难怪会让小熊乐坏呢!

(3)朗读指导:你能不能读出小熊乐坏了?注:重读“乐坏了”;收到别人祝福是很开心的事,我们要大声读出祝福语,再来试试看!男生读。让我们快乐地再来读读这一段。

7、小熊收到礼物和祝福乐坏了,那松鼠呢?(也乐坏了)出示第五自然段: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识记生字:抓、幸

(1)他为什么也乐坏了呢?交流:生:松鼠收到风筝生:收到草莓生:收到了祝福语。生:松鼠送给小熊礼物,小熊也回送给他礼物,他也乐坏了。生:松鼠的付出有了回报,交到了朋友,他也乐坏了。

(2)是啊,松鼠在送出礼物和祝福的同时也收到了礼物和祝福,还交到了小熊这个好朋友,他得到的快乐比小熊还要多呢!

(3)指导朗读:那你能读出松鼠“也乐坏了”的心情吗?男女生分段读。

(三)学*7——11自然段

过渡:是呀,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为了好朋友。给他们带来多少快乐呀。(忧伤的音乐响起,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第七自然段)出示句子: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1、小熊和松鼠此刻的心情怎么样?(难过)

2、出示8、9自然段,让我们带着难过的心情读这两个自然段:

小熊很难过。他还是每天扎一只风筝,但是不好意思把风筝放起来,就把风筝挂在高高的树枝上。

松鼠也很难过。他还是每天折一只纸船,他也不好意思把纸船放进小溪,就把纸船放到屋顶上。

3、可是读了这两段我不明白,明明他们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他们还是每天扎风筝、折纸船,这是怎么回事呢?

4、原来是这样啊,虽然他们吵架了,但心里还是想着对方,还想和对方做朋友。出示10段: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他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他把这只纸船放进了小溪里。读句子,识记:愿

5、最后,他们和好了吗?齐读11自然段:傍晚,松鼠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高兴得哭了。他连忙爬上屋顶,取下纸船,把一只只纸船放到了小溪里。识记:哭、取

四、拓展阅读,延伸升华

1、就这样纸船和风筝在山顶和山脚又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松鼠和小熊又成为了好朋友。可是,有这么一对好朋友,他们因为不真诚的相待,最后他们的友谊告吹了,他们是谁呢?请打开主题丛书二118页,快读一读《狐狸和鹤》吧。

2、出示自读提示,学生自读。

A、练*默读,试着不出声。

B、猜一猜文中生字的读音,说说你怎么猜到的?

C、读了这个小故事,结合刚才学*的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宽容,互相谅解,要互相谦让。)

2、说得真好。所以我们与人交往一定要真诚、宽容、友善,这样才能换取真挚的友谊。

板书设计:

纸船和风筝

小熊收到纸船、松果、友谊

松鼠收到风筝、草莓、友谊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9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九个生字,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读准“沿”字的音,掌握“观、际、答、弄”四个字的字形。

  【教学难点】理解这个成语故事的意思。

  【教学准备】能活动的挂图、玻璃板、投影仪或生字卡片。每个学生准备一张16开的白纸。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题

  (一)谈话导题:

  今天咱们来学*第六课坐井观天(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

  (二)学生齐读课题后教师提出下列问题:

  “坐井观天”中的“观”字是什么意思?“坐井观天”又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是写谁坐井观天?结果怎样?(启发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初读课文,暂不讨论。)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一)让学生借助拼音小声自读课文,边读边想:

  这篇课文分为几个自然段。

  (二)提问:

  青蛙与小鸟共有几次对话。

  三、分段学*课文

  (一)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有几句话。

  1。青蛙坐在什么地方?(教师板书:青蛙、井里。并把剪好的一只青蛙的图片贴在黑板上放大了的插图上的井底。)

  2。小鸟从哪儿飞来?落在什么地方?(教师板书:小鸟、天上。并把剪好的小鸟图片贴在插图中的井沿上。)

  3。什么地方是井沿?(沿,就是边。井沿,就是井口的边沿。教师指着插图中的那口井来讲解。)

  (二)青蛙和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3次)

  1。学*它们的第对话。

  (1)青蛙问小鸟什么了?(指导朗读,要读出问话的语气。)

  (2)小鸟是怎么回答的?小鸟为什么要从天上飞下来,落在井沿上?(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渴。)

  (3)小鸟说“我飞了一百多里”说明什么?(说明天很大很大。)

  2。学*第二次对话。

  (1)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又说什么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青蛙说的话,要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2)青蛙说小鸟说“大话”,这“大话”指的是什么?(说小鸟的话是吹牛的话,是不符合实际的话。)

  (3)青蛙认为天有多大?认为天只有井口大。

  (4)“弄错”是什么意思?(是搞错的意思)。什么叫“无边无际?”(“际”是靠边的或分界的地方,也就是边际,“无际”就是没有边际,“无边无际”在本课是形容天很大,没有边际。)

  3。学*第三次对话。

  (1)让学生小声自读六、七两个自然段。

  (2)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后是什么表情?这里的“笑了”是什么意思?(嘲笑)

  (3)青蛙说自己不会弄错的原因是什么?(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

  (4)小鸟为什么“也笑了”?小鸟这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它是怎样劝告青蛙的?(教师指导朗读小鸟说的`话,要表现出既觉得青蛙可笑,又仍然很耐心,很诚恳。)

  (5)假如青蛙真的从井底跳出来,(教师边说边把插图上的青蛙图片从井底移到井外来。)看看天,它会发现什么?会怎么说呢?(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4。让学生齐读课文,读后提问。

  在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上,青蛙和小鸟各是什么看法?它们的看法为什么会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到小鸟是在天空中飞翔,所以它看到的天确实是无边无际的;而青蛙天天坐在井底,它的目光受到限制,它也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空。)

  5。小结。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学*这篇课文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启发和引导学生认识到青蛙天天坐在井里,它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盲目自信、自以为正确,不肯接受小鸟的帮助,这是不对的。我们要学会全面看问题,要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6。戴上青蛙、小鸟的头饰,分角色朗读课文。

  注意读出青蛙、小鸟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四、布置作业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把“坐井观天”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

  过程与方法:

  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语并积累新词,养成积累的好*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品读,感悟文中人物美好的心灵和“爱”的神奇力量。

  2、通过七颗钻石的神奇,激发学生想象、联想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水罐的变化过程,感受小姑娘和母亲的美好心灵。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或幻灯片、小黑板),《让世界充满爱》的歌碟或磁带。

  学生:收集北斗七星的图片或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

  过程与方法:

  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语并积累新词,养成积累的好*惯。

  步骤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浩瀚的宇宙总是那么神秘,我们对它有许多美妙的遐想。当我们看到那皎洁的月亮,你想到了哪些美丽的神话故事?(生:嫦娥奔月……)看到那夜空中美丽的星河,又让你想到了哪些神奇的传说呢?(生:牛郎织女……)虽然这些都并不存在,但那传说中的美丽让我们入迷。遥望北方的星空,你看到的最亮最亮的是哪几颗星?(生:北斗七星)(点击课件,出现北斗七星的画面。)关于这明亮的北斗七星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耀眼的星座,听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讲述一个美丽的传说——《七颗钻石》。

  板书课文题目:七颗钻石

  简单介绍作者及其作品: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曾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主要作品有:《战争与和*》、《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激趣导入,激发学生学*兴趣,调动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弊杂啥量挝模把课文读通顺,字音读正确,能够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2敝该读带注音的生字。涸hé绊bàn舔tiǎn凑cu唾沫m

  3痹擞枚嘀质蹲址椒ㄊ都巧字。

  4惫椿出文中的生词、难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积累。

  5崩识量挝模直到读得正确、流利。

  6彼伎迹何恼滦吹氖且桓鍪裁垂适拢(说出故事概况。)

  (整体感知课文,为学*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品读,感悟文中人物美好的心灵和“爱”的神奇力量。

  2、通过七颗钻石的神奇,激发学生想象、联想的兴趣。

  一、复*导入情境,明确学*目标:

  1、今天,我们继续学*第19课——学生齐读《七颗钻石》。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了第一段,知道了《七颗钻石》讲的是有关北斗七星的一个美丽而神奇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回到很久很久以前——(干旱土地的图片配上一段凄惨的背景音乐)

  2、教师激情描述第一段的内容(略)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死亡的威胁中,我们的故事发生了——一天夜里,小姑娘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一路上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先是——(学生根据上节课的板书简单介绍水罐的变化过程。)

  3、多么神奇的水罐,多么动人的故事。那么是什么让水罐发生着一次一次变化的,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凄惨悲伤的音乐和老师的深情描述,将学生带入了很久很久以前的那个灾难缺水的年代,奠定了学生理解课文的情感基调,调动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在此环节中信息技术作为了情境创设的工具。)

  二、自主合作探究,体会“爱”的真谛:

  1、教师引导体会水罐第一次变化:

  (1)师:谁来为我们读一读课文中描写水罐第一次发生变化的内容?

  (“一天夜里——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2)如果你见到这样的小姑娘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3)体会小姑娘的心情

  (高兴、激动。用课文中的词“喜出望外”。)

  (4)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这生命之水,她是多么高兴呀!此时的她嘴唇干裂,又累又渴,她真想……

  ·指名读“小姑娘喜出望外,……”

  ·评读

  (5)学法:

  学生汇报找出读懂第一次变化的方法是先找句子,边读边想;再抓重点词,理解体会;最后就找到变化的原因。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运用语文阅读的方法,利用络环境探究出水罐第一次变化的原因,这不仅体现“双主”的教学模式也为下面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奠定了基础。在此环节中信息技术作为了丰富资源,加工信息的认知工具。)

  “小组合作运用这种学法,理解水罐第二、三、四、五次变化。(略)

  (1)教师引导一:看来水罐的变化不在于水罐本身,而是在于得到水罐的人是怎样对待它的,只要用“爱”来对待它,水罐就会发生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完成板书“爱”和“连线”)

  (2)教师引导二:既然她这么渴,她为什么还要让水给素不相识的人?她心里会怎样想?完成句式想象的打写练*,“小姑娘想——但又一想,——于是……”,写完后邻座合作说说。

  ·指名练说。

  (3)教师引导三:(情境质疑)。

  昨晚,我把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五岁的小女儿,她提了个问题,希能帮她解答。“小姑娘是那么渴,瞧,她嘴唇干裂,喉咙冒火,她不能自己先喝一口,或者和过路人分着喝吗?”

  (4)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自由质疑)

  (生问:这个过路人是神仙吗?要不水罐为什么能跳出钻石,涌出泉水?)

  (5)教师:

  是的,是爱让水罐发生一次又一次变化。这正是我们开头提出的问题呀!

  (设计意图:第二环节第2步中3、4两点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问题中回顾全文,了解到每一次“让水”小姑娘都是“焦渴难耐”的,当时的缺水环境又是那样恶劣。创设的这些问题情境能触动孩子的内心,启发学生的思维,而放手让学生质疑,更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丰富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实现情感目标的大幅度跨越,达到移情的目的,为探究性学*推波助澜。)

  三、拓展阅读,汇报感受

  1、个人自读

  (为学生不同题材、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阅读资源。其中8爱的故事,一首歌词,13则格言)

  2、学生汇报读后感(略)

  (设计意图:第三环节的设计是充分发挥资源的作用,通过大量的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题材的阅读资源让学生体会爱心的力量,积累文字材料,将语言文字内化成自己的内心情感体验,为创作表达做好铺垫。)

  四、*作交流,拓展延伸:

  1、教师:

  孩子们,“爱”使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小姑娘和母亲的心像金子般美好,像钻石般珍贵,那七颗代表着爱的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北斗七星”。(完成板书)

  2、同学们,是啊,爱心像钻石,像星星,照亮着每个人的心灵。我想此时此刻在你的心中一定也留下了许多闪亮而美好的东西。那就请你把它写下来吧,写下你最想说的话!

  3、作品交流。

  4、教师:

  孩子们,你们写的每一段文字都是“爱”的诗,“爱”的真谛呀!我想以后当你们再仰望天空,看到“北斗七星”的时候,一定会想起这个善良的小姑娘,这位慈爱的母亲,这个动人的故事。

  在《爱的奉献》的歌曲中,结束课文的学*。

  (设计意图:第四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有创造表达的欲望,提高学生水*,通过写后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进步,体验的成就感。我设计的*作提示语能激发学生的*作欲望,使学生有话愿说,有话可说,人人能说。另外,本环节还使用到“背景音乐”,这一资源的使用不仅能渲染气氛,激**感,更能深入地表现主题,一举两得。)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初步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和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请小朋友们看图片。(放大海的图片欣赏)说说你感觉大海怎么样?是啊,有只小青蛙它呀也很想去看看大海,可是它碰到了一座高高的大山(老师板画高山),那么它是怎样登上这么高的山,看到大海的呢?今天老师带小朋友走进《青蛙看海》这个童话故事。学生齐读课题。

  2、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学生边说教师边在题目旁打问号。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读后讨论:青蛙看到大海了吗?怎么看到的?

  2、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3、检查自读效果。

  (1)自己读词。

  (2)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双”、“展”、“失”、“善”:都读翘舌音,不读*舌音。

  “苍”;读*舌音。

  (3)带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4)去掉拼音齐读词语。

  (5)给生字找朋友。

  三、再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遇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四、初步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读后讨论、补充。

  五、教学生字

  1、(出示词卡)读读生字。

  2、在字形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登”:“”字头的`三、四笔都是短撒,不要写错。

  “吸”、“级”:右边的横折折撤是一笔,不要写成两笔。

  “善”:中间两点不要出头。“展”:下面部分不能多一撇。

  3、看课后笔顺表,自学生字并描红。

  4、反馈检查。

  5、指导写字。

  6、教师范写生字。

  7、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读演结合,以读为主,以演为辅,以演促读,以演促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精读感悟,使学生懂得只有不怕困难、努力想办法去解决并能坚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的道理,激励学生在日常的学*和生活中也能想办法去克服困难。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的道理。

  教学难点

  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了《青蛙看海》这篇课文,你知道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2、指名回答(青蛙看海的故事)。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它很想看到大海。板书:很想

  3、是啊,一开始青蛙认为要想看到海难。过渡:为什么青蛙觉得要看到海很难呢?

  二、学*13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为什么青蛙觉得看海很难?

  2、交流:

  (1)山高:

  为什么青蛙觉得看海很难?你是怎么知道的?自读13自然段。

  (山很高)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想象:山会有多高?你能读出山的高吗?

  指名读,评议。

  我们一起像他这样试试!齐读。

  青蛙吸了口凉气,动作体会吸凉气,学青蛙先吸口凉气,再说一说山的高。

  过渡:除了山高,还有什么原因呢?

  (2)青蛙没有有力的翅膀和善跑的长腿。

  认真听老师读这句话,思考:听了老师的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指导读:读好没有、也没有、怎么以突出青蛙登山之难。练读、指名读。

  连起来读青蛙的话,突出青蛙登山之难。

  指名读(提醒学生注意吸凉气动作)、齐读

  这个时候,苍鹰又是怎么说的呢?

  谁能读读苍鹰的话?指明读。苍鹰的话是什么意思?青蛙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大海。所以青蛙失望了。(板书:失望)

  过渡:从大家的朗读中,老师体会到青蛙要想登山看海,的确很难,小青蛙面对困难,放弃了没有?我们知道青蛙最后登上了山,看到了大海(板书:看到大海),那它是如何登上山的呢?(板书:?)

  三、学*411自然段:

  1、读411自然段,思考:青蛙是如何登上山顶的?

  青蛙是怎样登上山的?(跳上山的)你是从哪一句知道的?(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什么叫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谁来做青蛙,谁来做小松鼠,来演一演?(动作体会跟着跳)

  演得不错,下面咱们来看看青蛙是怎么跟着松鼠一级一级跳上山顶的。播放动画。

  孩子们,想一想,青蛙和松鼠在跳上山的过程中还可能出现什么困难?

  你们登山的时候有什么感受?累,腿酸。

  2、指导表演:

  下面就请同桌分角色来读一读,演一演。注意:从第四自然段青蛙很失望一直演到第11自然段到达了山顶。听明白了吗?好,开始!

  指名分角色读,评价。

  哪位同学能把登山的过程表演出来?

  (1)(学生演至一级一级地往上跳,有点累时)小青蛙,你觉得怎么样啊?既然累了,就在草丛中休息一会儿吧!

  (2)同学们,你们看,小青蛙这么弱小,跳了那么多台阶,当然很累。突然,草丛中窜出来一条毒蛇,好危险,差点把小青蛙吃掉。突然,天气又下起了大雨,把小青蛙全身淋湿了。

  (3)上山很累,还会遇到困难,小青蛙,你会放弃吗?为什么?

  (4)是啊,正因为青蛙想要看海,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才使得他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你们看,小青蛙已经休息得差不多了,又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了,真是好样的!你们想不想也来鼓励鼓励他呀!让我们也来鼓励他!小青蛙,小青蛙。

  (5)看,听了大家的鼓励,小青蛙跳得更有力了,让我们再为他加加油!看,小青蛙终于到达山顶了!

  四、学*12自然段。

  1、小青蛙到达山顶看到大海了。

  (出示大海图)咱们和青蛙一起欢呼吧!

  2、是啊,经过努力,青蛙终于看到了美丽的大海。同学们,咱们和青蛙一起来看看美丽的大海吧!(欣赏图片)

  3、大海美吗?如果青蛙不付出那么多努力,它能看到这么美丽的大海吗?这个时候,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五、整体感悟。

  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共同体会青蛙看到大海的快乐吧!(齐读)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2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规范写日记的格式。

  过程与方法

  分小组阅读质疑,在阅读中探究、讨论、交流。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关心有困难的人;继续培养写日记的兴趣。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在地图上找贵州所在地,了解那的一些情况。

  2、准备生字卡和相应的一些课件。

  教学时间

  本课教学需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再读课文,认识生字。

  (常规读文识字法)

  四、流利读文,熟识生字。

  五、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六、巩固生字,写字指导。

  1、巩固13 个生字。

  2、指导书写8个字。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二、自读自悟,探究发现,朗读深悟。

  1、自读自悟,自己有什么发现。

  2、把自己的发现与感悟,与小组同学交流。

  3、小组汇报,点播导思,感悟朗读。

  (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汇报

  1、“我”做了什么梦?梦想成真了吗?

  2、“我”的梦没实现的心情读出来。

  3、引导体会二则日记,“我”的心情并指导朗读,并相机出示课件,帮助感悟。)

  4、朗读全文,体会感情。

  三、延伸拓展

  1、出示日记格式,规范日记写法。

  2、指导学生按正确格式写日记。

  3、组织学生准备展示自己的日记。

  四、板书设计

  24 日记两则

  我

  梦想白纱裙—妈妈不给买—不让妈妈买

  (喜欢) (生气) (高兴)

  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3

  教学目标设计:

  1、认识“猴、梨、将、谚、拨、樱”6个生字,会写“拨、掉、杜、肥、短、将、鸦、梨”8个字及以下词语:拨掉、将来、乌鸦、梨树。

  2、分角色朗读。弄清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

  3、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就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

  教学重点:

  识字、朗读

  教学准备:

  师:猴子、乌鸦、麻雀、杜鹃的头饰、课件。生字卡、收集谚语。

  教学策略设计:

  1、坚持“学生是学*的主体”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并把这种信任的态度传递给学生,便学生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并对自己的学*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2、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3、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

  4、合作学*、精心设计。

  5、及时评价、促进发展。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大家都很喜欢动物朋友吧!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哪位好朋友?(出示“猴子”头饰,并贴在黑板上)那“猴”字大家认识吗?请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下来。(板书“猴”字)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猴”字的?(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如果不认识,争取怎么记住它呢?

  在你的印象中,猴子是个什么样的动物?今天,我们来学*“猴子种树”这篇课文,看看这只猴子表现得怎么样?

  二、阅读、识字

  (一)交流读书方法:请同学们想一想,在读课文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学生各抒已见后,老师出示课件: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并努力地记住字形。2、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学生自主读书,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三)检查读课文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读,纠正字音。如“结果”在这里是开花结果的意思,应该读“jie guo ”。

  (2)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3)反馈易读错的字、词、句,并进行练读。

  (4)再指个人或小组读。

  (四)认读生字(出示课件2(6个生字)齐读、个人读、比赛读)、交流识字方法。

  (五)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指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出示课件3),然后描红、写字、评价。

  (六)读词,并交流谚语、农谚。(出示课件4)

  (1)学生说说自己收集的谚语。

  ⑵教师出示谚语。

  学生填空:三百六十行, 。

  天下无难事, 。

  书读百遍, 。

  三、朗读、感悟。

  (1)出示课件5:我会合作:

  1、课文一共写了( )组对话;

  每组选自己最喜欢的一组对话来练*有感情的朗读,想一想、试一试怎么读才能读好乌鸦、麻雀、杜鹃和猴子的话呢?

  (2)小组练读、指名读、评议、再练读。(教师指导朗读,并适时地进行范读)

  (3)组织学生读下面的一组句子,体会句子的意思。

  “你有这个耐心吗?”

  “你能等得及吗?”

  “你不着急吗?”

  (然后组织学生用“耐心”说话)

  (4)指导学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表现出猴子失望的心情和对猴子做法的惋惜。

  (5)交流讨论:猴子为什么到头来什么树也没种成?

  你认为怎样做才好?

  (6)内化语言,表演故事。(引导学生把动物们说话的动作和语言演好)

  四、拓展知识,积累语言。

  (1)读一读“词语花篮”里的词,学着写几个在空花朵上。

  (2)读《自主阅读》中的《猴子种玉米》和《没有耐心的耐心人》,体会其中的道理。

  板书:

  种梨树——五年太长

  种杏树——四年太长

  猴子种树 种桃树——三年太长 一事无成

  种樱桃——没有成活

  不能盲目听信人言,做事要有耐心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4

  教学内容:

  湘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2课《地球清洁师》。

  教材分析:

  这是湘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故事讲述了地球环境保护局要招收一批清洁师,众多小动物纷纷去报名应聘的故事。情节浅显易懂,语言生动鲜活,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其中课文以小动物的对话为主,所以我尽量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揣摩朗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形式,让学生懂得大自然中生物对环境保护的奇妙功能。课时设计为两课时,本节课上的是第二课时。

  学*者特征分析:

  本课面对的是才刚刚由一年级升入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认知能力、倾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都比较欠缺。所以教学本课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文本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点分析:

  本篇课文是采用第一人称的形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动物的生存方式。让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了解各种动物的生活方式和它们对地球的贡献,激发学生爱护小动物和保护地球的意识。在这一课中,采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了解各种动物的生活方式和它们对地球的贡献。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爱护小动物和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分析:

  1、情景教学法。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情景,由地球的脏、乱图片,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2、创设练说情境。教学中,通过相关的练*,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

  3、赏识教学法。根据小学生特别喜欢得到老师表扬的心理特点,教师在课堂上除了形式多样的表扬手段外,其语言评价更要富有激励性,且具有一定的幽默感,帮助学生扫除练说上心理的障碍。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学*仿写句子。

  2.了解地球清洁师有哪些,渗透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

  2、学*仿写句子。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中地球清洁师的作用。

  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准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已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走进了课堂。本节课的教学环境就是网络教学模式,教学准备是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想去地球妈妈家做客吗?(学生回答)老师也很想去,那我们就一起去好吗?下面就跟老师出发吧。(出示环境污染的图片)

  2、同学们,刚刚看了地球妈妈的家,你们觉得地球妈妈的家怎么样啊?(很脏很臭)地球妈妈的家是这个样子的,那地球妈妈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难过)(课件出示地球难过的图片)

  3、为了让地球妈妈的家变得干净美丽,今天,地球环境保护局要招收一批清洁师,来报名的可真多。那么,都有哪些来报名了呢?你们想知道吗?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第12课《地球清洁师》(板书课题)

  5、齐读课题。

  二、学*课文内容,整体感知课文

  过渡语:下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2课,听听课文朗读。边听边想:课文里写了哪些地球清洁师?(课件出示朗读课文及课文内容)

  1、听课文录音,学生思考有哪些地球清洁师?

  过渡语:同学们,听了课文朗读后,你知道课文里写了哪些地球清洁师吗?谁来说说?

  2、交流汇报:学生找出文中有哪些清洁师,。(课件出示清洁师的图片,并板书:鱼、乌鸦、屎壳郎、大树)

  过渡语:同学们,鱼、乌鸦、屎壳郎、大树它们来报名,主考官大猩猩是是怎么问它们的?我们来看看大猩猩说的话。

  3、课件出示大猩猩的话,并伴有朗读(指名读,齐读。)

  4、这些清洁师们到底都有些什么本领呢?接下来我们先看看鱼是怎么说的。

  三、具体学*课文内容

  (一)、学*清洁师鱼的这部分。

  (1)、指名读鱼说的话。

  (2)、教师问:鱼有什么本领呢?谁来说说?

  (指名说:鱼能清除那些破坏水质的微生物,没有鱼,江河湖海就会变成臭水。)

  师:鱼的本领可真大。那鱼做哪里的清洁师最合适呀?指名回答(课件出示:水中清洁师)

  (3)、课件出示小结:鱼是水中清洁师,师板书:水中清洁师。

  (4)、进行课堂练*:

  因为有了小鱼,所以————。

  假如————————,就————————。

  过渡语:同学们做得真不错,下面我们来看看乌鸦又有什么本领。

  (二)、学*清洁师乌鸦这部分。

  (1)、女读乌鸦说的话。

  (2)、教师问:乌鸦有什么本领?

  (指名说:乌鸦能吃苍蝇的蛹、腐烂的肉,做地面清洁师最合适)

  (3)、课件出示小结:地面清洁师,并板书:地面清洁师。

  过渡语: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屎壳郎又有什么本领。

  (三)、学*屎壳郎部分

  (1)、男生读屎壳郎说的话。

  (2)、教师问:屎壳郎有什么本领?谁来说说?

  (指名说:屎壳郎用牛粪马粪当点心,还把牛粪马粪滚成球儿,埋到地底下,如果没有屎壳郎,草原就会出现粪山,牧场也会变得很脏。)

  教师又问:屎壳郎做哪里的清洁师最合适呀?(草原清洁师)

  (3)、课件出示小结:草原清洁师,并板书:草原清洁师。

  过渡语:最后我们来看看大树有什么本领。

  (四)、学*大树这部分

  (1)、全班齐读大树说的话。

  (2)、教师问:大树有什么本领?谁来说说?

  (大树给大家提供清洁的空气)

  教师又问:大树做哪里的清洁师最合适呢?(空气清洁师)

  (3)、课件出示小结的话:空气清洁师,并板书:空气清洁师。

  过渡语:鱼、乌鸦、屎壳郎、大树它们都有自己的本领,那主考官大猩猩让它们当上清洁师了吗?我们来看看大猩猩又是怎样说的?

  (五)、学*大猩猩最后说的话。

  (1)、课件出示录音:大猩猩最后说的话。

  (2)、听录音。

  (3)、朗读这段话。

  (4)、指名说:鱼、乌鸦、屎壳郎、大树它们都当上地球清洁师了吗?(当上了)

  (5)、小结:鱼、乌鸦、屎壳郎、大树它们都当上了地球清洁师,地球有了这些清洁师,才会变得更更干净,更美丽。(师板书:地球更干净,更美丽)

  过渡语:现在我们来做做这道题。

  (6)、课件出示练*:用“有了————,————才————”说话。

  (7)、现在地球妈妈的家变得干净美丽了,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还愿意和老师去地球妈妈家做客吗?(出示伴有配音的干净美丽的地球图片)

  (8)、同学们,地球妈妈的家因为有了地球清洁师而变得非常干净非常美丽了。现在地球妈妈的心情又会是什么样的呢?(出示地球开心的图片)

  三、拓展延伸

  1、教师提问:同学们,除了“鱼、乌鸦、屎壳郎、大树”它们是地球清洁师以外,请你们想一想,地球上还有哪些清洁师呢?它们又有什么本领呢?(指名说,引入人类也是地球清洁师)

  过渡语: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人类也是地球清洁师。这里,有位叫佳佳的小朋友,为了做好地球的环保工作,他也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出示一组配有声音的佳佳的环保图,)

  2、由欣赏佳佳的环保生活图,引出让学生争当地球清洁师。

  3、同学们,看了佳佳的做法以后,你们有什么想法呢?你们也想当地球清洁师吗?如果你是一名地球清洁师,你打算怎样做呢?(课件出示问题,指名说)

  4、教师小结:地球上的清洁师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课后查找一些关于动物和地球的关系的资料读一读。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我们几十亿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为了使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干净,更美丽,我们要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每个人都献出自己的爱心,自觉地保护环境,热爱地球,争做一名地球清洁师,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吧!(出示配乐课件)。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5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继续认识书信格式,了解回信的一般特点。

  4. 了解南极的一些知识,感受亲情,激发热爱科学、探索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

  词卡、小黑板。

  主要板书安排:

  南极来信

  读 信

  一遍又一遍 真高兴

  我 看合影

  最冷 积雪不化

  (介绍)南极 企鹅

  动物 胖乎乎

  海豹

  放心 条件好 温暖如春

  你

  好好听话 争取进步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题

  1. 板书课题。

  2. 齐读课题。想想这封信是谁写给谁的?

  3. 置疑:爸爸在信里写了些什么呢?

  二. 初读课文

  1. 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

  (1)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 画出生字新词。

  (3)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 检查自学情况。

  (1) 卡片抽读生字词,正音。

  (2) 指名分节读课文。

  (3) 说说个自然段的大致内容。

  (4) 齐读课文。

  3. 老师简介回信的特点。

  三. 学*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

  2. 讨论:我和妈妈为什么特别想念爸爸?"四个月"说明了什么?爸爸的心情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

  3. 用"特别"说话。

  4. 指导朗读。

  四. 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世界"的写法。

  五. 作业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检查

  1. 抽读生字词。

  2. 齐读课文第一段,说说写了什么。

  二.学*二至四段

  1. 轻声读第二段。想想着一段介绍了南极的什么。

  (1) 南极的气候怎么样?理解"积雪很厚"、"终年不化"的意思。指导朗读。

  (2) 南极主要有哪些动物,都有什么特点?

  看图认识"企鹅"和"海豹",老师简介它们的一些*性和特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 天气这么冷,爸爸在哪儿的生活怎么样?自由读第三段。

  (1) 指导看图,简介中国南极考察站的情况。

  (2) 老师小结:国家关心……工作者以苦为乐。

  (3) 齐读课文第三段。

  3. 爸爸最后有什么希望?齐读。

  引导学生想象更大进步的具体内容。

  三.总结全文

  1. 齐读课文。

  2. 说说学了课文以后有什么感想。

  四.作业

  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 复*检查

  1. 看拼音写汉字。(拼音略)

  世界 黄河 歌曲 动物

  事情 合影 争取 家务

  2. 读写词语。(课后第三题)

  3. 用"非常"、"争取"说话。

  二. 朗读课文

  1. 范读课文。

  想想爸爸回信写了些什么?

  2. 指名读,师相机指导。

  3. 齐读课文。

  三. 作业

  抄写词语。(课后第三题)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6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从不同方面介绍活化石的写法。

  4、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使学生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课文从不同方面介绍活化石的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什么叫活化石吗?把你知道的介绍给大家。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小组、指名按自然段读。

  3、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

  4、反馈识字效果:指名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读音。

  5、读带有生字的词语。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小组按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

  二、朗读感悟。

  1、自由读、分小组读:做到正确、流利。

  2、按自然段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4、以小组为单位,先按自然段熟读课文,在此基础上,每个学生准备介绍一种动物,以解说的方式,介绍给大家,并配合图片加以讲解。

  5、小组汇报:介绍几种活化石。

  6、全班评价:评选最佳解说员。

  三、实践活动。

  分小组搜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并且制成卡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7

  设计理念:

  小时候,我们曾在空房子里或山谷中,听到过奇妙的回声。那时,一种莫名的兴奋涌上心头。探索科学的兴趣,就在这神奇的发现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现在,我们捧读课本,与学生一起诵读,体验小青蛙的快乐、奇怪,体会青蛙妈妈的亲切、智慧。本着“让学生在学*中收获快乐,让我们自己在教学中回味童年。”的理念,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

  教学目标:

  1、巩固练*要求会认的6个生字。会写“倒、圆、游、围”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

  让学生读懂声波和水波一样,碰到障碍物就会返回来产生回声。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有趣的动画片,请同学们边看边想:动画片中的小白兔听到的是什么声音?通过上节课的`学*,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回声是一种非常有趣的自然现象,而且大家都想弄明白它到底是怎么形成的。那么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第31课《回声》。

  二、引生入境、复*生字:

  大家知道,课文中有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青蛙,还有一位慈祥的青蛙妈妈,现在青蛙妈妈要带小青蛙去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玩,你们想不想去?不过青蛙妈妈说了,想去的孩子得先读出荷叶上的字词。(复*学过的六个生字,及相关的词语。)

  三、指导朗读,突破重难点:

  (一)进入情境,体会景美

  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随着青蛙妈妈出发啦!大家一起走在田间的小路上,忽然听见了哗哗的流水声,啊!到地方了!快看看,你都看到了什么?(出示课文插图)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色你想说什么?

  课文中第一自然段就向我们描述了这个美丽的地方,谁想把对这里的赞美通过你的朗读来表达出来?

  在这个自然段中有两个需要我们会写的字呢!(指导书写:圆、倒。强调生字在格中的占位)

  (二)抓住标点,体会心情

  1、小青蛙跟着妈妈游到桥洞底下了,他看到这美丽的景色可高兴了,你们听,他在说什么?

  出示:“呱呱呱,多好看啊!

  你是谁?你在哪儿?“

  (启发学生读出小青蛙欢快和奇怪的语气。)

  2、谁想来表演这只小青蛙?谁想来表演那只看不见的小青蛙?咱们一起来看看,看不见的小青蛙是怎样学小青蛙说话的。学生评价。

  3、站着的同学来表演小青蛙,坐着的同学来表演看不见的小青蛙。

  采访:刚才你们说第一句话时有人学你,现在说了第二句话,又有人学你,你心里怎么想的?

  是啊!小青蛙觉得奇怪极了,所以他跑去向妈妈请教,谁来读读他问妈妈的话?(指导读出奇怪的语气。)

  (三)抓住动词,揭示方法

  1、导:青蛙妈妈听了小青蛙的话是怎样做的呢?自己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老师找到了一个表示青蛙妈妈动作的词“跳”你还能找到吗?

  老师来读这段话,同学们来做做青蛙妈妈的动作。

  3、大家快看,河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练*:青蛙妈妈()着小青蛙()到河崖上。她()起一颗石子,()进河里,河水被()起一圈圈波纹。波纹()到河崖,又一圈圈地()回来。

  小结:作者用一连串的动词写出了青蛙妈妈的动作和河水的变化,所以我们在说话和写话时,也可以用上连续的动词把意思表达得更准确。

  (四)抓住因果关系,突破难点

  1、导:水的波纹和桥洞里的回声有什么关系呢?青蛙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咱们一起来听听它是怎么说的。(听青蛙妈妈的讲解)

  2、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妈妈?能用一个词来评价一下吗?(和蔼可亲、亲切)是啊,妈妈对孩子说话就是亲切的,你能像青蛙妈妈一样也用亲切的语气来读读这段话吗?

  3、小青蛙听完妈妈的话高兴吗?是啊,他高兴得一蹦老高。谁来读读他的话?

  4、同桌之间互相扮演青蛙妈妈和小青蛙,注意他们说话时的不同语气。

  5、指一对同桌来表演。课件演示回声的形成。能不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小青蛙为什么能听见回声?

  小结:明白了为什么,得到了知识,让小青蛙感到无比的快乐,接下来他又去做什么了呢?谁来读读课文最后一段?(桥洞底下又响起了欢快的叫声)就让我们再次齐读一下课文的最后一段,再一次体会小青蛙那快乐的心情吧!

  四、生字迁移、巩固识字:

  老师把这篇课文编成了一首小儿歌,里边藏着这篇课文中所有要求会认的字。看谁能正确地读出来。

  (小青蛙“呱呱”叫,听到回声好奇怪。妈妈带它跳上崖,扔下石子做实验。波纹圈圈去扩散,碰到崖边又返回。小青蛙,开心哩,蛙声回声连成片。)

  五、举一反三、指导写字:

  这课还有两个字我们没有写,一个是游,一个是围。游字的结构和哪个字是一样的?(“倒”)围字和哪个字是一样的?(“圆”)写这两个字时还要注意些什么?书写练*。

  六、拓展阅读、启发思考:

  你还在哪些地方听到过回声?讲讲当时的情景。相信同学们都明白回声是怎么回事了,可是在回声中还有许多奥秘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这篇文章《山会说话吗》相信你会从中了解更多有关回声的知识。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8

  原有情况分析(双基掌握程度、智力水*和学*态度、*惯等)

  本班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好学上进,接受能力也较强,语文学*兴趣比较浓厚。通过一年的学*,能够养成良好的学**惯,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尝试合作学*,掌握了基础知识,形成了一定的学*技能,并能正确写字,书写规范,掌握字的音、形、义,理解常用词语,并进行简单的运用。绝大多数学生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能说会写一句或几句话,意思比较完整。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背诵指定的课文。当然,也有一些在学*上暂为落后的学生,在学*上缺乏主动性,学*效率不高,做事有头无尾等。针对这些问题,本学期在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所获得的成功和乐趣。

  本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及重点、难点)

  全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惯(3)”与“识字”、“课文”组成。“识字”安排了2个单元,每单元4课,共8课。课文安排了6个单元,每单元3~5课,共23课。1、关于识字。本册继续采用“识字分流”的办法安排生字。全册共安排生字406个,其中要求会写的为276个,另外的130个只要求认识。“识字”课有三种形式:(1)词串识字。(2)看图会意识字。(3)形声字归类识字。2、关于课文。全册教材安排课文23篇,其中韵文6篇。有些课文内容与秋季风光有联系;有些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多姿多彩的儿童生活;有些课文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等。3、关于练*。全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8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练*以综合性为主,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写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等。

  教学重点为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口语交际和写话。教学难点是学会字词并运用字词、口语交际和写话。顺应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学*语文规律,将采取模仿、迁移等训练方式,让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和内化。

  本学期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智能、情意)

  本册教学内容包括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学**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爱惜学*用品的*惯。

  (2)继续培养专心倾听的*惯,养成认真写铅笔字的*惯。

  (3)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惯。

  2、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普通话。

  (2)认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406个生字。并掌握课本安排的27个常用偏旁。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76个;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语句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

  (4)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3)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知道课文的大意。&6、写话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的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3)学会“祝贺”“购物”“待客”等方面的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内容写下来。

  (4)学*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教学措施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分析记忆字形,看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惯。

  2、重视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法,每篇课文都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充分利用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并能有感情的朗读出来。

  3、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伙伴”的作用,借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语文实践活动。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把视听与思考相结合,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发展,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适时演播,恰当讲解。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4、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篇段并复*巩固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练*,主动积累词句,将积累的词语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之中。

  5、鼓励学生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充分利用“晨诵”、“午读”的时间,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增强语文素质。坚持写小练笔,打好作文基础。

  7、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进行教学反馈,减少学生之间的差异。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9

  教材分析:

  《称赞》是九年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本单元的主题是:“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热情帮助,新世纪的小主人就应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爱听好话,这是人们的正常心理,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这是人的正常需要。文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儿!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即使是*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想不到的效果。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得先学会称赞别人。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教学思路:

  1、课前通过学生欣赏4幅插图,初步了解了课文故事,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结合插图叙述故事。

  2、在学课文前,进行反复的自由读,选择喜欢的段落读,小组读,分自然段读。然后在分角色朗读。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唤起学生的想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3、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抓住了重点语句进行品读,让学生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

  4、创设情境,进行课文内容表演。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角色表演。这个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同时又能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读通课文,在语言文字中学*生字,并且书写8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随机表扬:

  (你坐得真好!老师称赞你!)

  (你的学*用品放得多整齐啊!我也称赞你!)

  (你们的精神真饱满,眼睛一直在注视着老师,我称赞你们!你们真棒!)

  听了老师的称赞,你心里感觉怎么样?

  2、我知道你们都非常的聪明、能干,*时得到的称赞一定少不了。

  请同学们用上“称赞”一词来说一句话。

  师:(你表现得那么好,的确该得到称赞;发现了别人的优点,是该好好称赞一番啊!)真为你们高兴,得到了那么多的称赞!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以“称赞”为题目的文章,随机出示:称赞(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让学生问)

  4、同学们问的题目非常好,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录音朗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看图,思考课文讲了谁称赞谁?

  出示:小刺猬——小獾(他们在互相称赞)

  学*生字“猬”跟读正音(注意:词语连读时这个字念轻声)

  看图片:我们对刺猬已经很熟悉了,浑身长满了刺,圆滚滚的,可爱极

  了!可对于獾我们并不了解,那就一起看看它的长相吧!看图片

  点击这两个生字:“猬”和“獾”都是四只脚的带皮毛的小兽类,所以

  都是反犬旁。

  2、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大声读几遍,读通每句话,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小组内自*生字,游戏“你指我读”。

  三、认读感知(检查自读效果)

  1、我能认

  认读带拼音的生字词语

  刺猬

  小獾

  板凳

  粗糙

  但是

  泄气

  傍晚

  椅子

  瞧

  留下

  (学生读,教师及时正音)

  认读没带拼音的生字词语(开火车读)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0

  教学目标:

  1、会本课的5个一类生字和6个二类生字,让孩子理解图意和每幅图对应的成语,并能简单地运用这些成语。

  2、观察图画和对比观察来理解图意,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来讲解图画大意,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培养孩子的审美意识。并在学*中体会幽默中的情趣。由本课拓展出去,让学生搜集一些小幽默,养成多多积累的好*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本课中的5个一类生字,感悟漫画的含义,体会幽默的情趣,并学会运用文中的成语。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图画和成语大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直接出示“三毛”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老师简单介绍一下三毛的创作人。(张乐*的漫画人物三毛始创于1935年,最初只是饭后茶余的消遣。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张乐*以画笔为武器,为抗日救亡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国漫画写下了重要的一页。《三毛从军记》描述的是三毛在***军队里的军营生活,虽然含有一些谐趣的内容,但主调是讽刺,它揭露和抨击了***军队的腐败。它标志着张乐*的漫画人物三毛从早期的趣味性发展到战斗性的质变,标志着张乐*创作上的重大飞跃,也预示着张乐*连环漫画杰作《三毛流浪记》的诞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幅以三毛为主人公的连环画《雨后春笋》。(雨后春笋:春雨之后快速成长的竹笋。比喻大量涌现的新生事物。)

  二、理解幽默的含义,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齐读课题,强调“春”是翘舌音,“笋”是*舌音。

  2、看第一幅图,找同学说一说图中画了什么你能不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一下三毛此时的神态?[悠然自得:悠然自在的样子。]

  3、接着请同学们观察第二幅图,直接出示成语“随心所欲”,让学生结合图画的内容来说一说这个成语的意思。[随心所欲: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很随意的样子。]

  4、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第三幅图,引导学生按照由远到*的顺序来观察,然后说一说图上都画了什么?引出成语“津津有味”。让学生试着结合图画用“津津有味”说一句话。[津津有味:看得或吃得很有兴味。]

  5、同桌之间说一说第四幅图画了什么?用几句话两个人之间讲一讲。并试着总结出一个成语“酣然入梦”。

  6、认真观察第五幅图,看看图中有什么变化,可以同前几幅图对比一下。(竹笋长高了)所以三毛此时怎么样了呢?“大吃一惊”你能说一说这个成语的意思吗?

  7、观察最后一幅图,说一说图中又有了什么变化?你根据三毛的神态总结一个成语。“疑惑不解”感到怀疑、不明白。

  8、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些成语。

  9、在小组内将这六幅图连起来讲一讲“雨后春笋”的故事。

  10、指名讲一讲。

  三、思考:三毛为什么“大吃一惊”和“疑惑不解”?你能说一说吗?

  四、作业:给爸爸妈妈讲一讲这个小幽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复*成语,学*一类生字,认读二类生字,并指导书写。

  一、读成语卡片。(雨后春笋津津有味随心所欲悠然自得酣然入梦大吃一惊疑惑不解)

  二、回顾漫画情节。

  三、学*一类生字。

  1、先读成语“雨后春笋”,出示“笋”字,用部件组合法来记忆。本义:竹子初从土里长出的嫩芽,可以做菜吃。扩词:竹笋、笋芽、春笋

  2、学*“悠”字。数笔画。含义:(1)长久(2)闲适,闲散。扩词:悠久、白云悠悠、悠然、悠闲

  3、学*“欲”,部件组合法记忆。扩词:欲望、为所欲为

  4、 “津”,部件组合法。扩词:问津、津津有味、津津乐道、天津

  5、 “解”多音字。扩词:解决、一知半解

  四、认读二类生字:

  1、惑:困惑、疑惑

  2、酣:酣然入梦

  3、疑:怀疑、疑心、疑虑、多疑

  五、复*巩固一、二类生字。

  六、指导书写。

  笋:强调横右边出头。

  悠:强调不要把竖丢掉。

  七、作业:书写一类生字。

  八、板书设计:

  雨后春笋

  图片成语

  笋悠欲津解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菁华10篇)(扩展6)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优选【5】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生字,能按正确笔顺工整地书写8个生字。学会一个部首“夕”。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想像能力及自评能力。

  3、过程与方法: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合作学*等各种方法,重点利用读拼音、猜字、听读、编谜语、熟字加偏旁、形*字辨析等识字方法,自主认读、识记本课生字及本课生字引出的生字,拓展识字目标,培养识字能力,让学生边阅读边想象,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放思维。

  4、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学*科学家小时侯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大胆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认识14个生字、书写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学生回家搜集科学家小时侯的故事。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看到这个“?”,你能不能想起那些,曾经最想探求的奥秘最想知道的问题呢?都是些什么?谁愿意告诉大家。

  生自由回答

  师:你的小宇宙里原来有这么多问号啊,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新课文《童年的问号》?(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1、这篇文章短小而精美,我愿意来给大家读一读,好吗?

  师范读(配乐)

  2、你也来读一读,好吗?遇到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确,然后把带有生字的词再读二遍。

  3、谁能说一说,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我们来分自然段读一读,好吗?

  4.课文中都写了谁的故事?你最喜欢谁的故事,

  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吗?

  指生读

  小结:是啊,他们多么善于观察生活啊?童年就这样在问号中慢慢长大,后来,牛顿、瓦特,都成了伟大的科学家。看来,科学家们从小就愿意动脑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学们,看看这些词语能不能难倒你们呢?

  (二)1.出示词语:

  梦乡、这里、瓦片、居住、治水

  伟大、科学、而今、停顿、特别

  壶盖、飞舞、伴随、采药、治病

  1)、开火车领读、认读

  2)、指读

  师:看来这些词语还真没难倒你们,不过这些字宝宝可要单独来考一考你们了,愿意迎接挑战吗?

  2.字卡认读

  认生字:

  形声字:顿 左声右形

  药 上形下声

  病字旁 病 外形内声

  伟 左形右声

  治 左形右声

  特 左形右声

  师:你们和生字交上了朋友,字宝宝们真高兴啊,他们又把自己在生字中的好朋友也带来和大家见面了,你们愿意认识他们吗?

  3.出示词语:

  美梦,而且,

  4.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把生字宝宝送回家

  齐读课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 2

  教学目标:

  1、能准确认读“葫、芦、哇”等生字,并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趣

  大家认识这种物品吗?是什么?,板书:葫芦。葫芦的作用可大了,它可以做装饰品、可以做容器,可以做乐器,还可以入菜,真是宝贝呢!你们喜欢它吗?有一个人也和你们一样很喜欢葫芦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齐读课题。指出“芦”单独读时是第二声,比如芦苇的芦、但和葫交朋友时放在后面,我们就读轻声。齐读词语:葫芦。

  一、学*生字

  课文的生字你学会了吗?老师要来检查了。把生字放在词语中你还认识它们吗?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厉害!

  过渡:那么这小葫芦是怎么长的呢,咱们快快拿起书本翻到64页,读一读吧!

  三、学*课文

  任务一:5分钟个体学*:

  1、自由朗读课文,手指字,读完给课文划分自然段。

  2、这棵葫芦它长得怎么样?请同学们到书中找找课本上是怎样描写葫芦藤、叶子和小花的?用——线画出来。

  学生汇报

  出示句子: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指导读该句。

  是啊!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你们喜欢吗?(喜欢)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段话。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生读

  师:听出来了,你有点喜欢小葫芦。有更喜欢小葫芦的吗?

  生:再读。

  师:好,我们一起把心中的喜爱读出来。(配乐朗读)

  3、听出来了,孩子们都很喜欢小葫芦,是吧!有一个人比我们更喜爱葫芦呢,他就是种葫芦的人。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任务二对子学*五分钟

  对子合作读课文,找找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种葫芦的人很喜欢葫芦,用~~~画下来,读一读体会句子。

  学生汇报。

  孩子们,找到了吗?(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种葫芦的人喜爱葫芦?)

  生:那个种葫芦的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越看越喜欢。(一生读)

  师:你从哪些词体会到他很喜欢小葫芦?

  生:每天几次

  师:“每天”就是“天天”。看一次吗?强调看几次。(生再读)。

  师:听出来了,你有点喜欢小葫芦。有更喜欢小葫芦的吗?(一生再读)(读得真不错!)

  师:男孩子喜欢小葫芦的吗?(男生齐读)

  师:孩子们,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他很喜欢小葫芦?

  生: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小葫芦,你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一生读)

  师:如果你就是那个种葫芦的人,你盯着小葫芦会说什么?

  生:我心想:小葫芦快长吧,?生:我对小葫芦说:“我的小葫芦,你快长啊??”师:你还想怎样表达你对小葫芦的喜爱?

  生:我想每天都去看小葫芦。生:我真想为小葫芦唱歌。?

  这个种葫芦的人是冲着葫芦大喊吗?他是怎么说的.?“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自己跟自己说话。师引说:当我写作业时遇到难题时,我会自言自语地说(“怎么这么难啊?”……)当我一不小心踩进了水坑,溅得满身是泥时,我会(自言自语地说:“真倒霉。”……)当我看见外面下起了倾盆大雨时……(我会自言自语地说:“妈妈忘带雨伞这该怎么办啊”……)引导学生说。

  师:孩子们,你们也来当一当那个人,对小葫芦说说话吧!(生接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生:她读的“快”“赛”字,读得很好。

  师:是啊!在那个人期盼的眼神中,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他多么希望小葫芦越长越快,

  越长越胖;他多么希望他的葫芦长得赛过大南瓜;他多么希望在秋天能有好收成呀!可是,

  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孩子们,请看看吧!(课件:小葫芦变黄,落了)

  生:以前嫩绿的叶子变黄了。生:小葫芦都落了。

  师:望着一个个落下的葫芦,那个人的心里怎样?生:好可惜呀!

  生:我想,他一定很伤心。

  生:我心里很难受。

  来,把我们心中的惋惜、难过读出来。

  (生自读):“不久,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是呀,那个人辛辛苦苦种的葫芦一天天变黄,落掉,我们怎能不难过呢?大家一起来读读这句话——不久,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师:听着你们的朗读,我仿佛听见那个人在不停地说,这是为什么,这是为什么呀?我

  的小葫芦怎么就这样落了呢?孩子们,帮他找找原因吧!请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生自读)

  师:找到了吗?小葫芦为什么落了呢?

  生:你别光盯着葫芦,快治治叶子上的蚜虫吧!

  师:这是邻居劝他的话。怎么劝的?(生读:“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快治治叶子上的蚜虫吧!”)

  师:前几天,葫芦的叶子上只有一、两只蚜虫,而今天却有好几只蚜虫,叶子都被吃了

  好几张了,邻居的心里着急呀!又来劝他了:“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快治治叶子上的蚜虫吧!”(生齐读)

  师:那个人还是不听,又过了几天,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再不治就来不及了,邻居

  真着急呀!再一次真诚地劝劝他:“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快治治叶子上的蚜虫吧!”(生齐读)

  师:这一次那个人不但不听,还觉得邻居很(奇怪)。他怎么说?生:“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生读)

  师:是呀,老兄,是叶子上长了虫子,关葫芦什么事,你真是太奇怪了——“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是葫芦。”(生读)师:同学们,读懂了吗?(课件)

  “种葫芦的人”要的是葫芦,不要(),因为他认为()。“邻居”认为:要葫芦,就要(),因为他认为()。

  8、孩子们,现在知道为什么葫芦会落了吗?你们知道这两者的关系了吗?

  任务三小组学*8分钟

  葫芦和葫芦叶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讨论后交流。

  学生汇报

  引导学生交流:

  (1)那个人没有听邻居的劝告;种葫芦的人没有及时治蚜虫。

  (2)葫芦藤上先长叶子,再开花,最后结果实。小葫芦开始长得很好,后来生了蚜虫,

  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蚜虫越长越多,最后小葫芦一个个都落了。在学生说的同时,老师一边补充一边板书。

  师:(课件: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叶子吸收太阳光为果实输

  送营养。同样,葫芦的叶子上长了(蚜虫),自然,小葫芦就得不到(营养),所以,小葫芦就一个个(落了)。看来,那个人不懂得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不懂得事物之间是有密切的联系的道理。

  三、教师小结

  教师小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再后悔。

  四、课后作业:编故事

  1、种葫芦的人听了同学们的劝告,已经不糊涂了。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

  想想,他会怎么做呢?以这句话开头,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编一个小故事,讲给在座的老师、同学听。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 3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3、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难点:背诵自已喜欢的局部,感受北京的美丽攻巨大变化,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2008年的奥运会将在哪里举行呀?

  2、说说自已在电视上看到的北京,请去过北京的同学说说自已印象中的北京。

  3、现在,我们就去看一看课文是怎么描写北京的。板书课题,同学跟着写。

  二、初读感悟

  1、小组练读课文。请小组同学自已布置读的方式,可以齐读、个别读,也可以分段读。在读中把没见过的词语画出来。在小组里练读新词,互相正音。

  2、出示含生字的词语,组织同学说一说自已认识哪些词语,领大家读一读。

  3、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同学的认读情况。

  4、各小组轮流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可以小组齐读,也可以派代表上讲台朗读。读后进行评议。

  5、说说自已读懂了什么。

  三、朗读感悟:

  1、我国的首都在哪里?第一、五段都说北京是个美丽的城市,它到底美在哪里?小声自已读课文,自已体会。

  2、通过看图引导同学看看课文众哪几个方面讲了北京的美丽?

  3、再读课文,让同学说说自已又认识了哪些四字词语,结合图体会“绿树成阴、鲜花盛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意思,鼓励同学用自已知道的词语来形容它的美。

  4、说说自已知道的北京的高楼大厦、名胜古迹和公园。

  5、朗读感悟北京的美。

  四、再读抒情。

  1、用自已喜爱的方式读,读出喜爱与赞美。

  2、展示读,选出自已读得好的,读给大家听,其他小朋友评

  第二课时

  一、朗读欣赏:

  1、从小就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祖国的心脏。还记得语文课上读过的“我爱北京,我爱***”,还记得一首歌里唱的“我爱北京***,***上太阳升”。从北京传出来的声音,响遍神州大地。世界各国人民的眼睛,也越来越多地聚焦于北京。北京是一本厚厚的线装书,书里有周口店的北京猿人,有数百年来的帝王将相,有世世代代劳动人民伟大的发明。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读到红墙、黄瓦,读到京剧、茶馆,读到胡同、四合院。北京是一幅多彩的油画,画里盛开着鲜花,飘动着车流和人流,散发着浓郁的现代气息。从这幅画上,我们能读到高耸的大厦,闪烁的霓虹灯,彩虹似的立交桥,许许多多的建设成绩。古老的北京,在不停地书写着新的一页,不停地画着新的图画。今天我们就继续来欣赏北京的美。板书课题:北京,同学跟着书写。

  2、老师范读,同学欣赏后说说自已的感觉。

  3、同学读,老师欣赏。

  二、感情背诵:

  1、同学选择自已喜欢的局部背诵,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2、同桌互相背诵、交流。

  三、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认读课后的四字词语。

  2、认读要求会写的字,并用这十个词分别组词。

  3、说说可以用哪些方法记这些字。

  熟字加偏旁:优、阴、坛、城、图

  熟字减偏旁;央、交、旁

  编字谜:在大房子里过冬(图)

  形*字:巾——市

  找相同点:城和坛都有土字旁;国和图都有口字框。

  4、练*书写;

  1)老师在黑板上范写“央”字,并让同学说明要注意的地方。

  2)请同学当小老师,范写交字,再评议

  3)其他生字由同学讨论该如何正确书写。,然后书空、描红、临写。

  四、实践活动:

  1、同学们将收集到的资料放在教室里展示。

  2、交流北京有哪些变化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 4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汉字“依”、“欲”、“穷”、“更”的造字意义,对汉字产生兴趣。2、通过学*会朗读、背诵古诗。掌握诗意,能够感悟出诗人在创作本诗时的情感。

  二、设计思路通过古诗中出现的重点字的汉字造字的意义的讲解,还有一些汉字的小故事,让学生对古诗的内容有更深的理解,从而走进作者,了解作者创作本诗的背景及意图,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真正的热爱。

  三、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兴趣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听歌曲吗?(喜欢),那我们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登鹳雀楼》(播放音频,网络上的算侵权吗?不行就自己唱,嘿嘿),大家知道这首歌曲是根据谁写的古诗改编的吗?(唐朝王之涣)师:那大家看题目,有没有同学知道为什么叫“登鹳雀楼”呢?解题:登鹳雀楼师:大家看,这两个字里面有一个相同的部首,大家能找到吗?能。(隹),鹳雀是一种短尾巴的鸟,(PPT播放隹的甲骨文,提到带隹的字多数和鸟有关。)因为这种鸟经常爱停留在楼上休息,所以这座楼就得名“鹳雀楼”。(PPT播放鹳雀楼图片)鹳雀楼就在山西永济县。有人说,作者王之涣是站在鹳雀楼上看到的景色,其实当时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是完全看不到那个黄河入海的情形的;也有人说王之涣站在黄河边上看到了滚滚的黄河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大海,诗人不禁感叹景色太美了!可是他并不满足,还想看到更远的风景,于是登上了鹳雀楼。初步感知古诗初步感知古诗师:邀请同学朗读古诗《登鹳雀楼》(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即可)

  (二)逐句解读古诗

  1、白日依山尽

  (一)解开“依”字的秘密“这句话中的‘依’都是解这首古诗的重点字,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的?”(畅所欲言)我们先来看“依”字,左边的‘亻’旁就表示我们的身体或者说一个人,而右边的‘衣’代表的是我们穿的衣服,衣服紧紧地贴着我们的身体。(可动画或者图片出示过程。)所以第一句“白日依山尽”的意思:理解起来就是太阳紧紧地依靠着山,缓缓地消失在山的那一边,也就是讲的实际上是太阳的极限,就在山的另一边。

  (二)画中有话:你能在山的那一边,画出要落山的太阳吗?

  2、黄河入海流

  “太阳的极限是在山的尽头,那么黄河的极限又在哪里呢?你是怎么理解的?”(学生互动)黄河浩浩荡荡地向大海奔去,最后汇集到大海里,就不再叫黄河了,所以黄河的极限就是在大海里。

  3、欲穷千里目

  (一)解开“穷”字的秘密“解开这句话关键的字就是“穷”字,你们觉得“穷”字是什么意思?”(互动)有人“解开这句话关键的字就是“穷”字,你们觉得“穷”字是什么意思?”(互动)有人说是“穷”是没有钱的意思。“没有钱那个叫“贫”,并不是“穷”。为什么呢?你看“贫”字的下面是一个“贝”字,‘贝’在古代不但表示贝壳的意思,也表示富人家里的重器,就是那种下面两只脚,上面一个像青铜器一样的重器,就是家里最值钱的东西。结果,来了盗匪和强盗硬是给毁坏了,大家看上面的“分”字,这样一来,富人家里值钱的东西没有了,家里也就没有钱了,变得“贫”了。(可动画或者图片出示‘贫’的过程。)那“穷”又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看老师写的这个“窮”字,它是“穷”字的繁体字。(PPT出示)繁体字的汉字小常识:汉字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据今有四千年的历史过程,到商朝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文字体系——甲骨文。在没有进行汉字改革之前,人们一直使用繁体字,繁体字的优点是能够较完整地保留原貌,更明确的表达意义,因为我们的古人在造字的时候,是根据对大自然和生活的观察研究出来的,很多字都是象形字,所以很容易辨认。后来汉字又经过了多次的变革才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简体字。

  师:那了解了繁体字的小常识之后,我们来看这个“窮”字,你来猜一猜,这个字由哪三个元素组成呢?(穴字头、身、弓三个元素组成)刚才老师说过了,古人在造这字的时候,是根据大自然和生活的观察研究出来的,其实就是把当时的那个场景还原。“窮”字上面的“穴”字头,(此处可以有图或者PPT)我们可以理解为有一条小路直接通向山洞的里面。师:大家请看屏幕上这两个字“穷”与“究”,那要讲“穷”的意思,老师为什么又师:大家请看屏幕上这两个字“穷”与“究”,那要讲“穷”的意思,老师为什么又写了一个“究”呢?这个“穷”和“究”他们是同源字。古人都比较好奇,所以一看到山洞就想进去“一探究竟”,刚开始的时候山洞比较大,人是直立着身体往里走的,随着山洞越来越窄,身体就不能直立行走,而只能弓着身体,把身体弯下来才能走到尽头。所以说,这个“穷”字其实就是尽头的意思。

  (二)学以致用

  1、成语“日暮途穷”:师:你能独立解出“日暮途穷”是什么意思吗?解释:太阳下山了,暮色降临,古人因为没有电灯,所以不能继续赶路了,只好找个地方先住下来。

  2、成语“图穷匕见”:师:你能独立解出“图穷匕见”是什么意思吗?解释:在图画的尽头,藏着的匕首就出现了。这个成语源自一个历史典故《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也可播放荆轲刺秦王的动画,也可不放。)

  (三)汉字小故事师:“大家知道“千里目”是什么意思吗?”(千里眼),我们先来听一个“千里眼”的小故事:“话说《西游记》中的石猴出世的时候震天动地,凡间闪出了一道金光,一直射到玉皇大帝那里,于是玉皇大帝就派“千里眼”和“顺风耳”前去查看,结果他们两个人来到天边,利用千里眼和顺风耳的法力,回来报告玉皇大帝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再比如说:我们*时能不能看到太阳呢?(能),大家知道太阳离我们有多远吗?(1.5亿公里),什么概念呢?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呢,你说远不远?(远),那么远,我们怎么还能看得到呢?因为太阳实在是太大了,相当于130万个地球那么大。所以说呢,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了解到其实我们人类还是能够看到千里之外的东西的。但前提条件是这个物体得足够大,那么中间还不能有任何东西阻挡。师:那么我们再回头看看这句诗的意思就是,也是在讲极限,那就是我们人师:那么我们再回头看看这句诗的意思就是,也是在讲极限,那就是我们人类眼目的极限。

  4、更上一层楼

  通过之前老师的讲解,我们知道这首诗实际上讲的就是极限的问题,要想让千里目达到极限,必须更上一层楼。解开这句话中的“更”字就特别的重要。

  (一)解开“更”字的秘密请大家看屏幕(PPT出示“更”字的甲骨文)“更”这个字,在甲骨文里是两条鱼尾巴,也可以理解为这个“更”字就是像鱼刺的那样特别密集的意思。

  (二)学以致用:

  (1)如鲠(gěng)在喉:解释:像很多鱼刺一样卡在喉咙里非常难受。

  (2)作梗:

  (3)田埂:

  最后一句话是:更上一层楼,实际上并不是说再上一层或者两层楼就行了,“更”就是要不断地上,不断地攀登,坚持不懈地,才能够把我们人类的极限发挥到极致。

  (三)总结延伸

  亲爱的孩子们,今天我们利用古人造字时所看到的大自然和生活的观察研究的一些现象,重新解读了《登鹳雀楼》,这首诗实际上就是讲了极限的问题。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千里目”,这个“千里目”可以理解为是各种天赋,有的同学擅长唱歌、有的擅长运动、有的擅长画画……,但如果我们不去努力、坚持不懈地做,就不能很好的将它发挥到极致,那么天赋也许就会被埋没和浪费。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 5

  教学目标:

  1、能准确认读“葫、芦、哇”等生字,并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趣

  大家认识这种物品吗?是什么?,板书:葫芦。葫芦的作用可大了,它可以做装饰品、可以做容器,可以做乐器,还可以入菜,真是宝贝呢!你们喜欢它吗?有一个人也和你们一样很喜欢葫芦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齐读课题。指出“芦”单独读时是第二声,比如芦苇的芦、但和葫交朋友时放在后面,我们就读轻声。齐读词语:葫芦。

  一、学*生字

  课文的生字你学会了吗?老师要来检查了。把生字放在词语中你还认识它们吗?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厉害!

  过渡:那么这小葫芦是怎么长的呢,咱们快快拿起书本翻到64页,读一读吧!

  三、学*课文

  任务一:5分钟个体学*:

  1、自由朗读课文,手指字,读完给课文划分自然段。

  2、这棵葫芦它长得怎么样?请同学们到书中找找课本上是怎样描写葫芦藤、叶子和小花的?用——线画出来。

  学生汇报

  出示句子: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指导读该句。

  是啊!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你们喜欢吗?(喜欢)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段话。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生读

  师:听出来了,你有点喜欢小葫芦。有更喜欢小葫芦的吗?

  生:再读。

  师:好,我们一起把心中的喜爱读出来。(配乐朗读)

  3、听出来了,孩子们都很喜欢小葫芦,是吧!有一个人比我们更喜爱葫芦呢,他就是种葫芦的人。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任务二对子学*五分钟

  对子合作读课文,找找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种葫芦的人很喜欢葫芦,用~~~画下来,读一读体会句子。

  学生汇报。

  孩子们,找到了吗?(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种葫芦的人喜爱葫芦?)

  生:那个种葫芦的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越看越喜欢。(一生读)

  师:你从哪些词体会到他很喜欢小葫芦?

  生:每天几次

  师:“每天”就是“天天”。看一次吗?强调看几次。(生再读)。

  师:听出来了,你有点喜欢小葫芦。有更喜欢小葫芦的吗?(一生再读)(读得真不错!)

  师:男孩子喜欢小葫芦的吗?(男生齐读)

  师:孩子们,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他很喜欢小葫芦?

  生: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小葫芦,你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一生读)

  师:如果你就是那个种葫芦的人,你盯着小葫芦会说什么?

  生:我心想:小葫芦快长吧,?生:我对小葫芦说:“我的小葫芦,你快长啊??”师:你还想怎样表达你对小葫芦的喜爱?

  生:我想每天都去看小葫芦。生:我真想为小葫芦唱歌。?

  这个种葫芦的人是冲着葫芦大喊吗?他是怎么说的?“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自己跟自己说话。师引说:当我写作业时遇到难题时,我会自言自语地说(“怎么这么难啊?”……)当我一不小心踩进了水坑,溅得满身是泥时,我会(自言自语地说:“真倒霉。”……)当我看见外面下起了倾盆大雨时……(我会自言自语地说:“妈妈忘带雨伞这该怎么办啊”……)引导学生说。

  师:孩子们,你们也来当一当那个人,对小葫芦说说话吧!(生接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生:她读的“快”“赛”字,读得很好。

  师:是啊!在那个人期盼的眼神中,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他多么希望小葫芦越长越快,

  越长越胖;他多么希望他的葫芦长得赛过大南瓜;他多么希望在秋天能有好收成呀!可是,

  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孩子们,请看看吧!(课件:小葫芦变黄,落了)

  生:以前嫩绿的叶子变黄了。生:小葫芦都落了。

  师:望着一个个落下的葫芦,那个人的心里怎样?生:好可惜呀!

  生:我想,他一定很伤心。

  生:我心里很难受。

  来,把我们心中的惋惜、难过读出来。

  (生自读):“不久,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是呀,那个人辛辛苦苦种的葫芦一天天变黄,落掉,我们怎能不难过呢?大家一起来读读这句话——不久,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师:听着你们的朗读,我仿佛听见那个人在不停地说,这是为什么,这是为什么呀?我

  的小葫芦怎么就这样落了呢?孩子们,帮他找找原因吧!请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生自读)

  师:找到了吗?小葫芦为什么落了呢?

  生:你别光盯着葫芦,快治治叶子上的蚜虫吧!

  师:这是邻居劝他的话。怎么劝的?(生读:“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快治治叶子上的蚜虫吧!”)

  师:前几天,葫芦的叶子上只有一、两只蚜虫,而今天却有好几只蚜虫,叶子都被吃了

  好几张了,邻居的心里着急呀!又来劝他了:“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快治治叶子上的蚜虫吧!”(生齐读)

  师:那个人还是不听,又过了几天,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再不治就来不及了,邻居

  真着急呀!再一次真诚地劝劝他:“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快治治叶子上的蚜虫吧!”(生齐读)

  师:这一次那个人不但不听,还觉得邻居很(奇怪)。他怎么说?生:“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生读)

  师:是呀,老兄,是叶子上长了虫子,关葫芦什么事,你真是太奇怪了——“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是葫芦。”(生读)师:同学们,读懂了吗?(课件)

  “种葫芦的人”要的是葫芦,不要(),因为他认为()。“邻居”认为:要葫芦,就要(),因为他认为()。

  8、孩子们,现在知道为什么葫芦会落了吗?你们知道这两者的关系了吗?

  任务三小组学*8分钟

  葫芦和葫芦叶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讨论后交流。

  学生汇报

  引导学生交流:

  (1)那个人没有听邻居的劝告;种葫芦的人没有及时治蚜虫。

  (2)葫芦藤上先长叶子,再开花,最后结果实。小葫芦开始长得很好,后来生了蚜虫,

  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蚜虫越长越多,最后小葫芦一个个都落了。在学生说的同时,老师一边补充一边板书。

  师:(课件: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叶子吸收太阳光为果实输

  送营养。同样,葫芦的叶子上长了(蚜虫),自然,小葫芦就得不到(营养),所以,小葫芦就一个个(落了)。看来,那个人不懂得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不懂得事物之间是有密切的联系的道理。

  三、教师小结

  教师小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再后悔。

  四、课后作业:编故事

  1、种葫芦的人听了同学们的劝告,已经不糊涂了。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

  想想,他会怎么做呢?以这句话开头,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编一个小故事,讲给在座的老师、同学听。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菁华10篇)(扩展7)

——《北京》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选【五】篇

  《北京》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

  教学目标:

  1.认识“阔” “矗”等13个生字。会写:申 匹等10个生字。

  2.读正确 、读流利,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首都的感情。

  重点难点:

  识记生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 出示课件,一张中国行政图,谁能找出北京在哪儿?

  2、一名同学指出后,教师简介北京概况。

  二、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 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去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的变化。

  2、 多媒体放画面和录音。学生欣赏。

  3、 自由的课文,把自己的感受说一说,自由发表建议。

  三、再读课文,自学生字

  1、 学生再读课文,把生字画出来,把字音读准。

  2、 师出示课件(本课中的字词,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四、指导朗读,感受景美

  1、 播发北京的画面,教师朗读课文。

  2、 讨论:你看到了什么?

  最想去北京哪个地方?

  3、 把你最想去的地方读一读,师指导。

  4、 自由朗读课文后,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课后把你收集到的资料在比一比栏中展评。修改意见

  第二课时

  一、复*回顾

  1、 摘苹果游戏:学生认读苹果上的生字。谁愿意当老师领同学们读? 小老师当的真不错,谁还想当?

  2、 下面让我们开起识字的小火车来和这些词语朋友打个招呼吧。

  3、 小火车起来,轰隆轰隆开起来火车头就是你……

  4、 这列小火车已经顺利到达终点了,我们再来开动一辆小火车,火车头就是你……,火车已经安全到

  5、 达终点站了。词语朋友和同学们玩的很开心,但生字宝宝可不乐意了,我们赶紧把它们也请出来吧

  6、 出示课后练*题,读读记记。

  7、 分段接力读课文,看谁读的好。

  二、引导观察,书写生字

  1、 观察本课中的生字,它们中哪些可以做朋友,(同偏旁的)

  2、 观察田字格中字的位置,先描红,再仿写,看谁写的棒。

  3、 学生在练*本上写,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学生的*字本,评出“小小书法家”

  三、朗读课文,指导背诵

  1、 读一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抓住关键词,把你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

  四、扩展活动

  在搜集到的北京名胜古迹的图片上,写出景点的名称。

  《北京》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

  教学目标:

  认识十三个生字,会写十个字。

  教学重难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十三个生字,会写十个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审题、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首都是哪儿吗?说说你对北京有哪些了解?

  二、读中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3、小组内读课文:互查读音。

  三、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识字。

  1、出示图片:你看到北京的那些美丽的景物?这些景物美在哪里?(教师随即出示词语。)

  2、“读读记记”下面词语。

  绿树成阴鲜花盛开风景优美来来往往高楼大厦名胜古迹

  四、写字指导。

  1、分析字的结构。

  2、注重同偏旁的字。

  3、突出主笔的字:央、市、旁、城

  4、教师范写:边写边讲解。

  五、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北京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2、用书上的一句话概括?读出语气

  3、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的巨大变化。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自由读课文:

  北京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

  2、有感情的读这句话,读出赞美的语气。

  二、朗读感悟,了解内容,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课文:作者都抓住了哪些景物写出了北京的美?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2、学生讨论得出:***:庄严、美丽,宽阔的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

  柏油马路:又宽又长,绿树成阴、鲜花盛开。

  立交桥:许多、有绿毯似的草坪、拼成图案的花坛,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读出立交桥的美)

  名胜古迹和公园、高楼大厦:许多、风景优美。

  3、教师小结。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实践活动。

  交流有关的北京变化的资料。

  五、布置作业。

  《北京》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3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自主学*字词,会认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的变化。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和感悟让学生感受到北京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现代化大都市的气息,从而培养学生产生热爱和向往之情。

  【教学准备】

  与教学有关的影像资料、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知道祖国的首都北京吗?去过北京或了解北京的同学说一说你印象中的北京。可以结合照片和收集到的图片及文字资料说一说。

  (此环节设计旨在调动学生的积累,给予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

  2、北京是一本厚厚的线装书,书里有周口店的北京猿人,有数百年的帝王将相,有世世代代劳动人民伟大的创造;北京是一幅多彩的油画,画里盛开着鲜花,马路上车流和人流不息,散发着浓郁的现代气息。(教师浸润着丰厚文化气息的描述,使学生心中的北京更加丰满、神秘。)

  3、现在我们就去看一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北京的。(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一)初读课文

  找出生字,自主认记。边读文边圈画出文中的生字,反复认读,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二)汇报交流识字成果

  1、认读生字。

  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你认识这个字吗?在哪见过它,是怎么认识的?

  (尊重学生的认知水*,调动他们的识字积累,给学生搭设展示自我的舞台,关注学生的学*方法。)

  2、自主汇报,读出字音,说出自己记的方法,组词、说话。

  熟字加偏旁:

  优(尤)、阴(月)、坛(云)、城(成)、图(冬)

  熟字减偏旁:

  央(英)、旁(膀)、交(校)

  形*字:巾——市

  偏旁相同的字:

  坛、城国、图

  3、教师强调字音的重点,认清字形的方法。

  翘舌音:庄、周、厦

  前鼻音:严、拼、坛

  后鼻音:央、庄

  多音字:似:似乎(sì)似的(shì)

  (三)巩固检测生字

  1、用生字卡片检测:开火车读、指名读。

  2、出示词语和句子检测。

  词语:瓦房、姓周、张庄、拼音、拼图、图案、案件、花坛、大厦、中央电视台、英雄纪念碑

  句子:北京有许多名胜古迹和风景优美的公园。

  ***城楼和***广场位于北京城的中央,人民英雄纪念碑庄严地矗立在***广场上。

  北京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以及新建的中华世纪坛。

  三、指导写字

  1、巩固“央、交、市、旁、国、图”六个字的读音,组词、说话。

  2、引导学生自己观察生字,并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学和老师。

  3、结合学生的发现,重点指导写“央、旁、图”三个字。

  《北京》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4

  教学目标:

  1、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会写“央、交”等字。

  2、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情感。

  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部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北京行政图。

  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到北京去旅游一番。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

  1、同学们把课文试着读一遍,并划出生字。

  2、读准生字的字音,再将生字连成词读一读。(出示词语)

  3、轮流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词语,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4、全体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新知,指导朗读。

  (一)再读课文。

  1、你们的词语读得可真不错,你们能把课文也读好吗?

  2、请一位小朋友来试一试,老师给他配上音乐。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北京的哪儿最吸引你?你最想去北京的什么地方旅游?

  3、说说看,他读得怎么样?

  4、指导:读书要声音响亮,有感情,要读准字音,要注意停顿。

  (二)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教学第二自然段:

  (1)点击课件,展示***以及***广场画面和第二自然段文字。

  (2)说说你看了什么?

  (3)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

  (4)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解释“中央”“庄严”“矗立”等词的意思。

  (5)小组选出代表配乐比赛朗读第二自然段,评出“朗读奖”。

  2、学生自主学*第三自然段:

  (1)课件出示北京马路和立交桥画面以及第三自然段文字。

  (2)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再读读文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自学讨论。

  (4)分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解释“绿树成阴”“川流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5)分男、女生比赛朗读第三自然段,评出“朗读奖”。

  3、教学第三自然段,拓展知识。

  (1)集体朗读第四自然段。

  (2)点击课件,播放北京的名胜古迹、公园、高楼大厦画面,让学生感受北京的美。

  (3)自由组合,互相讨论看到了什么,以某个景点为例,续编一个自然段。

  (4)当回“小导游”:分小组选代表上讲台演讲续编的内容,教师点击课件,配上相应的图画。“旅客”有问题,也可以向“导游”提问。

  (5)评出“导游奖”和“小组合作奖”。

  四、课外延伸。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把你搜集来的关于北京的资料告诉大家。

  五、集体配乐齐读全文。

  《北京》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5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3、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背诵自已喜欢的局部,感受北京的美丽攻巨大变化,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2008年的奥运会将在哪里举行呀?

  2、说说自已在电视上看到的北京,请去过北京的同学说说自已印象中的北京。

  3、现在,我们就去看一看课文是怎么描写北京的。板书课题,同学跟着写。

  二、初读感悟

  1、小组练读课文。请小组同学自已布置读的方式,可以齐读、个别读,也可以分段读。在读中把没见过的词语画出来。在小组里练读新词,互相正音。

  2、出示含生字的词语,组织同学说一说自已认识哪些词语,领大家读一读。

  3、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同学的认读情况。

  4、各小组轮流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可以小组齐读,也可以派代表上讲台朗读。读后进行评议。

  5、说说自已读懂了什么。

  三、朗读感悟:

  1、我国的首都在哪里?第一、五段都说北京是个美丽的城市,它到底美在哪里?小声自已读课文,自已体会。

  2、通过看图引导同学看看课文众哪几个方面讲了北京的美丽?

  3、再读课文,让同学说说自已又认识了哪些四字词语,结合图体会“绿树成阴、鲜花盛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意思,鼓励同学用自已知道的词语来形容它的美。

  4、说说自已知道的北京的高楼大厦、名胜古迹和公园。

  5、朗读感悟北京的美。

  四、再读抒情。

  1、用自已喜爱的方式读,读出喜爱与赞美。

  2、展示读,选出自已读得好的,读给大家听,其他小朋友评

  第二课时

  一、朗读欣赏:

  1、从小就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祖国的心脏。还记得语文课上读过的“我爱北京,我爱***”,还记得一首歌里唱的“我爱北京***,***上太阳升”。从北京传出来的声音,响遍神州大地。世界各国人民的眼睛,也越来越多地聚焦于北京。北京是一本厚厚的线装书,书里有周口店的北京猿人,有数百年来的帝王将相,有世世代代劳动人民伟大的发明。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读到红墙、黄瓦,读到京剧、茶馆,读到胡同、四合院。北京是一幅多彩的油画,画里盛开着鲜花,飘动着车流和人流,散发着浓郁的现代气息。从这幅画上,我们能读到高耸的大厦,闪烁的霓虹灯,彩虹似的立交桥,许许多多的建设成绩。古老的北京,在不停地书写着新的一页,不停地画着新的图画。今天我们就继续来欣赏北京的美。板书课题:北京,同学跟着书写。

  2、老师范读,同学欣赏后说说自已的感觉。

  3、同学读,老师欣赏。

  二、感情背诵:

  1、同学选择自已喜欢的局部背诵,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2、同桌互相背诵、交流。

  三、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认读课后的四字词语。

  2、认读要求会写的字,并用这十个词分别组词。

  3、说说可以用哪些方法记这些字。

  熟字加偏旁:优、阴、坛、城、图

  熟字减偏旁;央、交、旁

  编字谜:在大房子里过冬(图)

  形*字:巾——市

  找相同点:城和坛都有土字旁;国和图都有口字框。

  4、练*书写;

  (1)老师在黑板上范写“央”字,并让同学说明要注意的地方。

  (2)请同学当小老师,范写交字,再评议

  (3)其他生字由同学讨论该如何正确书写。,然后书空、描红、临写。

  四、实践活动:

  1、同学们将收集到的资料放在教室里展示。

  2、交流北京有哪些变化。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