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教案 (菁华5篇)

首页 / 音乐教案 / | 教案,音乐

七年级音乐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分析体验认识等教学环节,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情境,同时掌握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特点。

  2、学生能在欣赏和互动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体会乐曲内在的情感。

  3、能试唱第一小圆舞曲主题,

  4、通过创编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创造能力及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溜冰时的情景,体验维也纳圆舞曲的节奏特点。

  2、能深入地去理解该曲。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风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运动员。

  2、播放图片(申雪赵宏博)

  师:有哪位同学能说出他们是什么运动员?(花样滑冰运动员)

  3、教师做简单介绍:

  他们曾在2002年世锦赛上夺得*在双人滑项目上的首个世界冠军。

  4、师: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时都会配以优美的舞曲,引出课题:《溜冰圆舞曲》

  二、聆听感受

  (一)整体感受

  1、让学生欣赏申雪与赵宏博着两位运动员对这首作品的精彩演绎。

  师:请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仔细聆听,特别注意乐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2、课件:溜冰圆舞曲溜冰视频乐曲欣赏

  3、作品介绍:作于1882年,十九世纪后半叶的巴黎,溜冰和圆舞曲同样风行,成为上流社交活动之一。在本曲中,作者将溜冰和圆舞曲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4、作者介绍:瓦尔德退费尔(1837—1915)

  5、乐曲的节奏特点:圆舞曲(课件)

  (二)分段赏析

  1.序曲:

  (1)提问:

  a.序曲部分的速度是怎样的?(徐缓的)

  b.使用了什么乐器?(圆号:铜管乐器,又称法国号,被称为交响乐中的乐器之王。)

  C.音乐使你们想到了什么季节?(冬天)

  (2)学生听后讨论并回答问题。

  (3)复听音乐。

  2、第一圆舞曲:

  分AB两个主题,速度形成对比。

  主题A:

  (1)欣赏音乐。旋律宽广*稳,流畅明快,使人联想到溜冰的人们舒展优美的舞姿。

  (2)请几位同学跟旋律跳一段舞蹈。

  (3)学生用“la”音随音乐哼唱主题旋律,并仔细看谱,看能否发现谱中的弧线有什么不同的作用?

  (4)连音线:

  分圆滑线和延音线

  A.圆滑线:是用于(一般是两个以上)相同或不同音高的音符之上,表示要唱得圆滑。

  B.延音线:是连于两个或多个音高相同的音符之间的连音线,功能是延长这个音,唱法则按节拍唱完即可。

  (4)教师范唱主题A旋律。

  (5)学生跟唱旋律。

  (6)让学生用小打击乐伴奏演唱旋律。

  主题B:运用了八分音符,并强调其节奏,使乐曲充满了轻快活泼的情绪。

  (1)欣赏主题B音乐

  (2)让学生随音乐轻声哼唱旋律,并与主题A对比。

  3、第二圆舞曲:

  主题A:表现溜冰中矫健的腾空动作,乐曲情绪欢快而有力,有声有色的描绘了溜冰场上溜冰者洒脱的姿态。

  主题B:出现急速的音乐片段,轻松而诙谐,仿佛腰上系着铃铛的溜冰者在冰上表演滑稽的舞蹈动作。

  4、第三圆舞曲

  主题A:主要由弦乐奏出与第一小圆舞曲同样舒展*稳、流畅悠闲的特点。

  主题B:轻松活泼,与主题A形成生动的情绪对比。

  5、第四圆舞曲:

  由整个乐队奏出如同微风般柔和轻盈,委婉甜美的旋律,后面还有一段表现运动员在冰上做出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和华彩乐段。

  6、结尾

  欢乐的华彩段落之后,音乐进入结尾部分,再现第一小圆舞曲与第三小圆舞曲,并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7、作品结构图:

  序奏+四小圆舞曲+再现+尾声

  ||||

  (美丽的冬景)(一小、二小、三小、四小)(一小、三小)(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三)《蓝色的探戈》

  1、了解探戈:先让学生说说他们自己了解的探戈,然后教师简介:探戈是十九世纪末,发源于阿根廷的一种民间舞蹈,20世纪初,发展为一种社交舞蹈,其舞蹈音乐逐步形成一种音乐体裁。探戈含有混融文化的特色,在其发展过程中既受到拉丁美洲音乐文化的影响,也接受了欧洲、非洲音乐文化的影响并形成不同风格。

  2、作者简介:安德森(1908——1975)美国作曲家、指挥家。毕业于哈拂大学,获硕士学位。1935年起在波士顿通俗管弦乐团任作曲。由于擅长写作较严肃的轻音乐乐曲,被人们称为“半古典音乐作曲家”。其代表作品有:《打字机》、《蓝色的探戈》、《拨奏爵士乐》等。

  3、《蓝色的探戈》

  1)、聆听《蓝色的探戈》,感受乐曲主题。

  如果你感受到乐曲中旋律主题发生变化请举手?(师生讨论得出结论:乐曲有三个主题。)听老师唱三个旋律主题,听辨是否有相似的主题?(师生讨论得出结论:乐曲可分两段)

  2)、复听全曲

  a)感受乐曲出现几种探戈节奏?

  b)教师总结

  欧洲即西班牙风格的典型节奏:

  拉丁美洲即阿根廷风格的典型节奏:

  c)敲击这两种节奏感受其不同风格

  3)、分段欣赏

  a)聆听主题A运用哪种风格节奏?音乐情绪如何?这一主题使用了欧洲风格节奏,这种节奏带有明显的推动力量,这段音乐的情绪颇为活泼。

  b)复听主题A,跟音乐打节奏。

  c)聆听主题B运用哪种风格节奏?音乐情绪如何?这一主题使用拉丁美洲风格节奏与主题A形成明显对比,这个主题的旋律节奏宽广,因而造成一种飘逸、悠远、幸福、欢乐的音乐情绪。

  这一主题包括了两个颇为*似的旋律,好像后者是前者的变化发展。

  d)复听主题B,跟音乐打节奏。

  4、总结探戈的音乐特点

  探戈的旋律多为二拍子或四拍子,中速,其舞蹈节奏以切分节奏为主要特点。欧洲风格的探戈节奏比较轻快、活泼,富有动感;而拉丁美洲风格的探戈节奏则显得更优雅、舒展。

  三、音乐创编:

  1、让学生分成几组,分别为第一小圆舞曲旋律创编歌词。例:冬天来了,雪花飞舞,优美的身姿舞动起来。

  2、.选学生展示创编成果,可用小击打乐器配合演唱。

  3、选出最佳歌词,师生一同随音乐演唱。

  四、课堂小结:

  冬天虽然寒冷,但我们的作曲家却能去充分挖掘冬天带给我们的快乐,如我们可以滑雪,打雪战,还可以去溜冰,希望我们的每位同学都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让自己过得快乐,充实并有意义。

七年级音乐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轻柔的声音与含蓄而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飞来的花瓣》。

  2、感受弱起拍子的节拍特点和音乐旋律的强弱起伏。

  3、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及对老师深深的依恋之情。

  二、教学过程:

  1、导入:(学生在《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音乐中步入教室)

  师:这首歌都会唱吗?一起唱一唱。

  在这首歌曲中你回忆起了曾经教过你的哪一位老师?以及这位老师感人的真实故事?并请你说一说。

  今天就让我们满怀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来学唱另一首赞美老师的歌曲《飞来的花瓣》

  2、播放录音:《飞来的花瓣》(合唱),认真聆听,整体感受作品的意境。思考:

  你从这首歌里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讨论并回答。

  3、再次听录音,可轻声哼唱,熟悉旋律,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歌词美、演唱形式美、风格美。

  4、学唱歌曲:

  (1)引导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师生分角色朗读。

  (2)听录音轻声跟唱歌词,注意引导学生用轻柔的声音去演唱。

  (3)视唱歌谱,提醒学生边唱边打拍子,注意强调弱起节奏。

  (4)请学生自己找出难点,并解决歌曲中的难点。

  (5)渐强渐弱的处理并体会对作品情感的作用。

  5、教师弹琴,学生完整演唱。注意引导学生用歌唱的情绪、感觉去演唱。

  6、学生小组合作,对歌曲进一步艺术处理。

  7、小组进行展示演唱,师生评价。

  三、课堂拓展:

  用自己的形式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

  此时此刻,你有什么知心的话想要对老师说吗?当教师节来临的时刻,除了这首歌曲,你还会演唱其他歌颂老师的歌曲吗?或者你还能用其他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爱吗?

  1、学生讨论准备。

  2、学生自己或小组合作上台展示。

  3、生生互价,教师评价。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感受或收获

七年级音乐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能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流畅富于弹性的声音大胆地演唱《举杯祝福》。

  2.能说出调号的概念,认识G大调在五线谱上的唱名位置,能在五线谱上视唱本课G大调的两条视唱曲(1)(2)。

  二、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举杯祝福》,能用肢体动作体验,感受音乐。

  三、教学难点:

  歌曲节奏、情绪、声音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青春舞曲》,同学们在音乐声中进入教室。

  2.导语:同学们好!伴随着明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我们一起来到音乐教室。刚才播放的是什么歌曲?它是哪个民族的?

  3.范唱《举杯祝福》(显示课题《举杯祝福》)

  (二)聆听感受

  思考1:说说这首歌曲表现怎样的情绪?节奏有何特点?

  思考2:听听这首歌曲是哪个民族的?

  (三)走进新疆——乌兹别克族

  1.师:就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走进新疆的乌兹别克族!去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舞蹈音乐。

  2.师:看!漂亮的乌兹别克女孩来到我们教室,她们邀请我们班同学一块用歌声来举杯祝福。(活动设计;班上几位女生戴上乌兹别克族小帽,像漂亮的乌兹别克族女孩。)

  (四)学唱歌曲

  1.活泼并具有舞蹈感的节奏学*:(板书典型的节奏)

  活动1:第一条,有几种节奏型?(3种)全班分成三组,每组同学一种节奏型,口念并拍手,要求连贯起来,像一个人在完成。

  活动2:第二条,有几种节奏型呢?(2种)全班分两组,每组同学一种节奏型,口念并身体自由律动。

  活动3:第三条,请四个同学接龙,要求口念并加不同的身体部位的律动。

  2.节奏下加歌谱,歌词的学*。

  活动设计1:指导学生用手的高低感觉旋律高低的走向。

  活动设计2:每句歌词中能否找出一个要强调的字或者词语,把它用声音强调出来。

  3.师:发现旋律是否有相同之处?

  生:第一、二乐句相同。

  师:旋律还大量用了同音反复。

  4.师:注意“嘿”字唱几拍?

  生:四拍。

  活动设计:请用手从胸口往前延伸,心里数1、2、3、4.既体会时值唱四拍的感觉,又感觉把这个长音像礼物状送给观众。

  5.师:想想生活中,什么情况下,我们的爸爸、妈妈想喝上一杯?(想象“举杯”的场景)请同学们齐读演唱提示:“别比雅拉”意为“一杯酒”,这里用来表示欢呼之意。

  活动设计:我们可一手划圈甩动,并体会用大声吓观从的声音来歌唱,从而体会内心的欢呼之情。

  6.师:《举杯祝福》是祝福什么?

  生:祝福家乡人民幸福安康、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7.师:同学们说说*年来我国发生的几件令国人骄傲的大事?生:(自由作答)

  8.同学们有了情感的共鸣,感觉内心像大海在翻滚。

  活动设计:演唱时可先把双手交叠在胸口,再慢慢往前拉,感觉由内而外的激动之情。

  9.请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流畅富于弹性的声音完整地演唱歌曲。

  (五)音乐知识——调号

  1.对比简谱与五线谱中的调号。

  2.调号的概念。

  3.唱C大调与G大调音阶,对比感受。

  4.课堂练*:视唱练*(1)(2)条。

  (六)编创与展示

  1.新疆乌兹别克族人民有歌必有舞,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舞蹈动作,上台展示。

  2.学生手拉手,围成圈,在教室里边唱边舞。

  (七)课堂小结

  1.总结课堂学*情况。

  2.要求学生课后背唱歌曲《举杯祝福》并收集新疆的民歌,下节课展示交流。

七年级音乐教案4

  欣赏《春天的故事》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情绪的变化,了解领唱与合唱在塑造音乐艺术形象方面发挥的作用。2.了解《春天的故事》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蒋开儒老人。

  3、引导学生简要分析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和演唱形式。

  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难点: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通过音乐作品引申了解**现代的发展历程,增强学生对祖*亲的认识,并体会历史背景与音乐作品之间的密切关系。教学过程:

  一、了解歌曲的相关知识:

  《春天的故事》的词作者是76岁的蒋开儒老人。创作《春天的故事》之前,蒋开儒曾任黑龙江省穆棱县*副*。蒋开儒1935年9月出生,籍贯广西,当兵后落户北大荒。当被记者问道为何要用“春天”借喻,藉此来讴歌*?蒋开儒表示,他早就注意到,“*总是喜欢在春天做一件大事”。“1979年春天,*提出办经济特区;1984年,*第一次南巡;1992年,*第二次南巡”,蒋开儒对*的活动一直特别关注。蒋开儒形容自己写出《春天的故事》“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因为家里有海外关系,在“那样的一种特殊年代特别盼望春天的到来,而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蒋开儒就感觉“春天已经到来”——当然,这个春天不仅仅对于他个人而言。

  二、欣赏《春天的故事》

  1、完整聆听《春天的故事》思考情绪?“老人”?“圈”?“春天”?

  2、再次聆听,歌曲的结构及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3、分段聆听《春天的故事》

  4、完整聆听《春天的故事》,了解作者。

  三、当堂总结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古往今来,有许多赞美、歌颂祖国的歌词,你能唱唱自己喜欢的爱**曲吗?

七年级音乐教案5

  教学目标:

  1、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简单听辨西洋乐器;

  2、启发学生形象思维;了解捷克和伏尔塔瓦河(音乐与相关文化)。

  教学重点:

  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体会主题旋律中所蕴涵的深厚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听辨乐曲中不同乐器的音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上节课我们学*了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歌曲,同时感受到热爱祖国是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心声,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情感,而且用着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那么这节课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同样是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外国交响乐作品,体会一下器乐曲所表达情感、形象的不同特点。

  二、新课导入:

  上课前问同学们一个问题:知道我国的两大河流吗?(集体回答)

  生:黄河、长江。

  师:对,那么我们把黄河比作什么河呢?

  生:母亲河。

  师:是的,我们把黄河比作我们的母亲河。同样在欧洲有一个叫捷克的国家,他们也有一条美丽的河流,而且捷克人民把这条河流比作是他们民族的摇篮。有谁知道是什么河吗?

  师:(出示课件《伏尔塔瓦河》)

  三、讲授新课:

  师:提问:大家知道这首乐曲是那位作曲家创作的吗?

  生:……

  师:出示斯美塔那的画像及简介。

  1、欣赏主题旋律(摘录乐曲中的主题旋律)。

  请同学们跟随录音,看着乐谱哼唱。(展示幻灯片:主题旋律)

  2、师生共同看着乐谱哼唱主题旋律。

  3、出示准备的乐器长笛,由老师示范,让学生随着哼唱主题并感受其乐器的音色。

  4、分段听赏并谈论自己的感受。

  (在听赏音乐时,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将听音乐时在头脑中产生的画面用语言的形式展现出来)

  5、介绍每段中的主要乐器,引导学生听辨乐器音色同时完成课本P18练*。

  启发学生感知在这个作品中典型的音乐形象是以什么乐器表现的?如伏尔塔瓦河的源头──小溪是以长笛和单簧管等表现的;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是以小提琴为主表现的等。

  (1)伏尔塔瓦河的第一源头(长笛演奏)和第二源头(单簧管演奏),小溪逐渐地汇成大河(弦乐器加入,大提琴音色明显出现)。

  (2)伏尔塔瓦河主题旋律:小提琴为主,还有管乐、三角铁等。这是歌颂性的旋律,是作曲家心中对伏尔塔瓦河的赞美,旋律为八六拍子,优美流畅,旋律线为低。


七年级音乐教案 (菁华5篇)扩展阅读


七年级音乐教案 (菁华5篇)(扩展1)

——七年级音乐教案 (菁华6篇)

七年级音乐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与画面的结合,了解影视音乐的特点,体会影视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

  2、了解电影《卧虎藏龙》的故事梗概。

  教学重点:

  在感受与鉴赏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影视音乐的欣赏,了解音乐在影视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在音乐创造方面,要求学生能根据教材提供的材料参与音乐活动创编和表演,并能在活动中担任一定的角色,创造性地表现音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通过前两节课的学*,我们了解到,影视音乐的情感表达与内容有紧密联系的作用,主题音乐有统一影片风格的作用。

  请同学们回忆下,影视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学生回答,师鼓励。)

  2、场景音乐起烘托剧情、渲染气氛的作用。

  (1)聆听《穿越竹林》,想象是怎样一个画面?

  (2)这个场景音乐由人声吟唱、箫、弦乐器多层次交织所产生的意境,你是否听到了人声?(一听到人声就说出来。)

  (3)考虑:场景音乐起什么作用?(烘托气氛、增强故事表现了的作用。)

  3、总结影视音乐的功能(作用)。(学生总结,师补充。)

  (1)突出主题,体现影片的主题思想。

  (2)抒情作用,塑造和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3)描绘作用,烘托画面情绪和气氛,加强视觉形象的情绪和节奏。

  (4)背景气氛,为影片的局部或整体创造特定的基调和背景气氛。

  (5)深化主题,推动剧情发展。

  (6)概括剧情。

  (7)结构统一作用。

  4、欣赏电影《卧虎藏龙》主题音乐电影片段,并谈感受。

  5、再次聆听歌曲《穿越竹林》,结束本课。

七年级音乐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能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流畅富于弹性的声音大胆地演唱《举杯祝福》。

  2.能说出调号的概念,认识G大调在五线谱上的唱名位置,能在五线谱上视唱本课G大调的两条视唱曲(1)(2)。

  二、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举杯祝福》,能用肢体动作体验,感受音乐。

  三、教学难点:

  歌曲节奏、情绪、声音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青春舞曲》,同学们在音乐声中进入教室。

  2.导语:同学们好!伴随着明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我们一起来到音乐教室。刚才播放的是什么歌曲?它是哪个民族的?

  3.范唱《举杯祝福》(显示课题《举杯祝福》)

  (二)聆听感受

  思考1:说说这首歌曲表现怎样的情绪?节奏有何特点?

  思考2:听听这首歌曲是哪个民族的?

  (三)走进新疆——乌兹别克族

  1.师:就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走进新疆的乌兹别克族!去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舞蹈音乐。

  2.师:看!漂亮的乌兹别克女孩来到我们教室,她们邀请我们班同学一块用歌声来举杯祝福。(活动设计;班上几位女生戴上乌兹别克族小帽,像漂亮的乌兹别克族女孩。)

  (四)学唱歌曲

  1.活泼并具有舞蹈感的节奏学*:(板书典型的节奏)

  活动1:第一条,有几种节奏型?(3种)全班分成三组,每组同学一种节奏型,口念并拍手,要求连贯起来,像一个人在完成。

  活动2:第二条,有几种节奏型呢?(2种)全班分两组,每组同学一种节奏型,口念并身体自由律动。

  活动3:第三条,请四个同学接龙,要求口念并加不同的身体部位的律动。

  2.节奏下加歌谱,歌词的学*。

  活动设计1:指导学生用手的高低感觉旋律高低的走向。

  活动设计2:每句歌词中能否找出一个要强调的字或者词语,把它用声音强调出来。

  3.师:发现旋律是否有相同之处?

  生:第一、二乐句相同。

  师:旋律还大量用了同音反复。

  4.师:注意“嘿”字唱几拍?

  生:四拍。

  活动设计:请用手从胸口往前延伸,心里数1、2、3、4.既体会时值唱四拍的感觉,又感觉把这个长音像礼物状送给观众。

  5.师:想想生活中,什么情况下,我们的爸爸、妈妈想喝上一杯?(想象“举杯”的场景)请同学们齐读演唱提示:“别比雅拉”意为“一杯酒”,这里用来表示欢呼之意。

  活动设计:我们可一手划圈甩动,并体会用大声吓观从的声音来歌唱,从而体会内心的欢呼之情。

  6.师:《举杯祝福》是祝福什么?

  生:祝福家乡人民幸福安康、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7.师:同学们说说*年来我国发生的几件令国人骄傲的大事?生:(自由作答)

  8.同学们有了情感的共鸣,感觉内心像大海在翻滚。

  活动设计:演唱时可先把双手交叠在胸口,再慢慢往前拉,感觉由内而外的激动之情。

  9.请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流畅富于弹性的声音完整地演唱歌曲。

  (五)音乐知识——调号

  1.对比简谱与五线谱中的调号。

  2.调号的概念。

  3.唱C大调与G大调音阶,对比感受。

  4.课堂练*:视唱练*(1)(2)条。

  (六)编创与展示

  1.新疆乌兹别克族人民有歌必有舞,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舞蹈动作,上台展示。

  2.学生手拉手,围成圈,在教室里边唱边舞。

  (七)课堂小结

  1.总结课堂学*情况。

  2.要求学生课后背唱歌曲《举杯祝福》并收集新疆的民歌,下节课展示交流。

七年级音乐教案3

  欣赏《春天的故事》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情绪的变化,了解领唱与合唱在塑造音乐艺术形象方面发挥的作用。2.了解《春天的故事》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蒋开儒老人。

  3、引导学生简要分析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和演唱形式。

  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难点: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通过音乐作品引申了解**现代的发展历程,增强学生对祖*亲的认识,并体会历史背景与音乐作品之间的密切关系。教学过程:

  一、了解歌曲的相关知识:

  《春天的故事》的词作者是76岁的蒋开儒老人。创作《春天的故事》之前,蒋开儒曾任黑龙江省穆棱县*副*。蒋开儒1935年9月出生,籍贯广西,当兵后落户北大荒。当被记者问道为何要用“春天”借喻,藉此来讴歌*?蒋开儒表示,他早就注意到,“*总是喜欢在春天做一件大事”。“1979年春天,*提出办经济特区;1984年,*第一次南巡;1992年,*第二次南巡”,蒋开儒对*的活动一直特别关注。蒋开儒形容自己写出《春天的故事》“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因为家里有海外关系,在“那样的一种特殊年代特别盼望春天的到来,而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蒋开儒就感觉“春天已经到来”——当然,这个春天不仅仅对于他个人而言。

  二、欣赏《春天的故事》

  1、完整聆听《春天的故事》思考情绪?“老人”?“圈”?“春天”?

  2、再次聆听,歌曲的结构及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3、分段聆听《春天的故事》

  4、完整聆听《春天的故事》,了解作者。

  三、当堂总结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古往今来,有许多赞美、歌颂祖国的歌词,你能唱唱自己喜欢的爱**曲吗?

七年级音乐教案4

  教学目标:

  1、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简单听辨西洋乐器;

  2、启发学生形象思维;了解捷克和伏尔塔瓦河(音乐与相关文化)。

  教学重点:

  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体会主题旋律中所蕴涵的深厚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听辨乐曲中不同乐器的音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上节课我们学*了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歌曲,同时感受到热爱祖国是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心声,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情感,而且用着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那么这节课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同样是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外国交响乐作品,体会一下器乐曲所表达情感、形象的不同特点。

  二、新课导入:

  上课前问同学们一个问题:知道我国的两大河流吗?(集体回答)

  生:黄河、长江。

  师:对,那么我们把黄河比作什么河呢?

  生:母亲河。

  师:是的,我们把黄河比作我们的母亲河。同样在欧洲有一个叫捷克的国家,他们也有一条美丽的河流,而且捷克人民把这条河流比作是他们民族的摇篮。有谁知道是什么河吗?

  师:(出示课件《伏尔塔瓦河》)

  三、讲授新课:

  师:提问:大家知道这首乐曲是那位作曲家创作的吗?

  生:……

  师:出示斯美塔那的画像及简介。

  1、欣赏主题旋律(摘录乐曲中的主题旋律)。

  请同学们跟随录音,看着乐谱哼唱。(展示幻灯片:主题旋律)

  2、师生共同看着乐谱哼唱主题旋律。

  3、出示准备的乐器长笛,由老师示范,让学生随着哼唱主题并感受其乐器的音色。

  4、分段听赏并谈论自己的感受。

  (在听赏音乐时,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将听音乐时在头脑中产生的画面用语言的形式展现出来)

  5、介绍每段中的主要乐器,引导学生听辨乐器音色同时完成课本P18练*。

  启发学生感知在这个作品中典型的音乐形象是以什么乐器表现的?如伏尔塔瓦河的源头──小溪是以长笛和单簧管等表现的;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是以小提琴为主表现的等。

  (1)伏尔塔瓦河的第一源头(长笛演奏)和第二源头(单簧管演奏),小溪逐渐地汇成大河(弦乐器加入,大提琴音色明显出现)。

  (2)伏尔塔瓦河主题旋律:小提琴为主,还有管乐、三角铁等。这是歌颂性的旋律,是作曲家心中对伏尔塔瓦河的赞美,旋律为八六拍子,优美流畅,旋律线为低。

七年级音乐教案5

  教学目的:

  1、通过学唱歌曲《四季歌》,学*日本的舞蹈动作,感受日本音乐、舞蹈发民族特点。

  2、在欣赏音乐过程中感受节奏、音色的变化。

  3、在感悟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和表现力的欲望。

  教学重要难点:

  让学生感悟音乐,表现音乐

  教具:

  多媒体的课件,电子琴,日本的舞蹈需要的伞和扇

  教学过程:

  同学们听《我的*心》走进音乐教室。用音乐来进行师生问好。

  一、引进音乐

  师:老师出个迷看同学们是怎么样的呢?日出日落照就了四季的形成,说起四季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我很好奇,打击对春夏秋冬那个季节情有独钟呢?还有你们的理由。

  A说:……

  B说:………

  C说:………

  师:由于各自的性格,爱好,对待四季也随着不同,四季其实都有他独特的魅力之处,像春天的生机,夏天的活力,秋天的浪漫,冬天的回忆,也许这些才是最吸引我们的地方.

  喜欢春天的人 -------心地纯洁的人

  喜欢夏天的人 -------意志坚强的人

  喜欢秋天的人 -------感情深重的人

  喜欢冬天的人 -------胸怀宽广的人

  师:那么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用音乐来展现”四季”的魅力.同学们打开课本22页<<四季歌>>

  二、:听唱歌曲<四季歌>

  师:同学们听听歌曲,是哪个国家的歌曲。

  生:日本

  师:好,那我们就怀捉一颗爱我的*心踏上飞机跟老师一起去日本走走看看。。

  1、 播放课件 -------日本的风情

  “富士山 ” “樱花” “和服” “日本寿司”

  2、走进日本,几句日本的语言 (课件)

  早上好 音释 “空你气哇” 晚上好 音释 “空你伴哇”

  谢谢 音释 “啊里格多” 再见 音释 “沙哟那拉”

  3、播放歌曲,完整的聆听 (课件)

  A、旋律流畅,深刻感人 B 节拍:4/4拍子

  4、学唱歌曲 (课件展现歌曲)

  A、跟着老师的电子琴轻声用“啦”把歌曲的旋律哼唱,教师强调声音的柔和

  B、跟老师把旋律唱一唱

  C、添上歌词。用充满深情的。淳朴的语言,颂扬了日本人民尊敬师长,热爱朋友的传统美德。

  D、介绍创作的背景。此歌曲是荒木丰尚创作的,他有一次在滑冰受伤而住院治疗,护士们对他进行的精心的照顾,在感激之余就谱写了此歌送给关心他的朋友们。

  引入感恩: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激生活,感激师长,父母,同学朋友,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生活。

  知识点:(课件展现)

  6―――― (全音符、 4拍) 6― (二分音符、 2拍)

  6 (四分音符、 1拍) 66 (八分音符、 1/2拍)

  三、表现音乐(课件)

  1、师:一边唱一边打节奏(柔和)

  教师播放《四季歌》的DJ版,同样的旋律,节奏变化了,整首歌曲的感觉也跟着变化。

  2、其别:日本的民歌《四季歌》歌曲 节奏缓慢。柔和

  DJ版《四季歌》 节奏比较快 热情 狂野奔放

  3、随着DJ版《四季歌》的音乐,大家自由律动起来

  4、学跳日本舞蹈

  5、男女同学分组试一试

  6、音乐大比拼“音乐大看台,想唱你就来”

  A、选出男女代表来进行比赛,同学们可以在座位上为自己的伙伴,伴舞,来提高自己伙伴的总成绩。B、也可以为伙伴再起来唱歌,把演唱的气氛推上去

  7、在比赛中选出我们这节课的 “超级男女生”给于奖励

  8、全班同学齐唱歌曲,再次感受日本歌曲、舞蹈的特点(边歌边舞)

  9、下课铃响了。

  “飞机就要起飞,我们在日本玩很开心,我们要日本的风情带回祖国。促进中日的友好发展,带着一课*心我们踏上飞机回到祖国。”

  同学们听说《我的*心》慢慢的走出教室

七年级音乐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聆听,欣赏电影《音乐之声》,体会歌声所传达的情感信息,思考音乐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欣赏水*,熟悉四三拍的节奏,了解多种演唱形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分析:

  通过学唱歌曲《音乐之声》,不仅能拓宽学生的音乐欣赏面,还能让学生了解这部优秀的电影,从而激发学生欣赏兴趣,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音乐之声》体会其中对于音乐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教学难点:

  理解插曲流露的情感,训练节奏感。

  教学过程:

  1、在《音乐之声》的歌声中走进教室,初步体会歌曲中对于音乐的赞美之情。

  2、教师简介《音乐之声》这部电影的内容,播放课件,配合视频和音乐让学生了解电影的时代背景和故事情节,图像、声音、内容合为一体,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为下面欣赏歌曲做好铺垫。

  3、介绍并欣赏主题曲《音乐之声》创作背景及相关内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风格。

  4、播放《音乐之声》在影片中的片段,欣赏原汁原味的电影歌曲,体会歌曲情感,分析歌曲内容,感受四四拍的节奏,让学生说出欣赏感受,并再次欣赏《音乐之声》,鼓励学生跟着哼唱。提示学生注意演唱形式的变换。

  5、思考歌曲的演唱形式,介绍独唱、齐唱,比较合唱与重唱的异同,并提醒学生注意在演唱二声部时第一要注意唱准自己声部的旋律,二要相互配合,和谐统一。

  6、欣赏影片中的其他插曲《DoRemi》和《孤独的牧羊人》,分别播放从电影中剪辑下来的视频,体会不同的音乐风格与乐趣。说出两首歌曲带给我们的感受(《哆来咪》欢乐有趣,《孤独的牧羊人》诙谐幽默)。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烘托情感,渲染气氛,让感情发挥的淋漓尽致,让电影得到更完美的诠释。

  7、小结及作业:

  适当的时间自己欣赏《音乐之声》这部影片,完整体会影片和歌曲的魅力。


七年级音乐教案 (菁华5篇)(扩展2)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份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1、学*歌曲《无锡景》,能用亲切柔和的语调把歌曲旋律优美细腻的特点唱出来。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对歌曲的二度创作能力。

  3、通过对江南美景的体验,感悟我们国家丰富的人文内涵,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学*活动及目标本节课分为三个板块。

  1、学生演唱所知道的江苏民歌

  2、学唱歌曲《无锡景》

  3、演唱中重难点的解决以及歌曲的特点分析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欣赏一段音乐。向学生提问。

  (1)大家知道老师刚刚吹奏的是什么曲子吗?

  (2)那么这首曲子是哪里的民歌呢?表现了怎样的特点呢?(生:江苏民歌。它曲调婉转曲折、节奏均匀*稳,旋律以级进为主。师:是的,那么除了《茉莉花》,大家还知道哪些江苏民歌呢?

  生:《拔根芦柴花》、《杨柳青》、《紫竹调》、《无锡景》、《姑苏风光》、《杨柳青》今天老师带来的就是一首在江苏广泛传唱的民间歌曲——《无锡景》。

  二、引出课题——《无锡景》

  师:请同学们在欣赏时思考,这首歌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身为无锡人的自豪和欣赏无锡美景时那种喜悦、愉快的心情。)

  三、新歌教唱

  1、歌曲旋律有什么特点?(出示第一段歌谱)师:大家哼唱一下歌谱,看看这个歌谱有几个音组成。

生:12356.没有4和7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这是我国特有的五声调式,五声调式也是中国人的智慧结晶,只用五个音就可以完成一首乐曲,12356分别叫宫商角徵羽,我们这首歌曲的主音是1,所以称作五声宫调式。

  师:大家有没有看到歌谱中出现的音乐记号,首先看到有很多的连音记号,我们来试唱一下。

  2、这首歌的歌词有什么特点?师:请同学朗读这一段歌词体会一下歌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有“呀”“么”等衬词。

  师:是的,那么大家知道这些衬词有什么作用吗?

生:这样可以表现亲切柔和的语调。师:没错,歌词中采用了很多无锡方言,因为这是老百姓自己传出来的歌曲,所以采用口语化的歌词,唱起来更加亲切。师:大家跟着钢琴完整的演唱这首歌曲,要注意唱出江南民歌细腻委婉的韵味。

  四、总结课程(播放音乐《无锡景》)

  师:同学们,江南的民歌和音乐体现了锦绣江南的风貌,表现了人民丰富的情感,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中进一步去接*和了解江南的民歌和音乐,领略其中的无穷魅力

  五、教学反思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2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了解并能复述“知音”的故事。

  二、了解古琴曲的音乐内涵,认识古琴的音色。

  三、学会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能感受和表现歌曲的基本意境。

  教学重点:

  一、欣赏古琴曲《流水》。

  二、学*歌曲《流水》。

  教学难点:

  通过聆听乐曲和音乐实践,理解乐曲表现的意境,自主总结古琴音色和音乐风格,感受音乐旋律,理解《流水》表现的意境与深刻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

  1、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有关知音的故事吗?

  2、请学生讲故事。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关键词:伯牙、钟子期、古琴、高山、流水等。

  “知音”的故事在史料按《琴史》所载,列子云:“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巍巍乎,若泰山。’伯牙之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乎,若江海。’伯牙所念,子期心明。伯牙曰:‘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也。’子期既死,伯牙绝弦,终身不复鼓也。”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3、同学们,知音的故事对你有什么触动?

  学生回答。

  (学生的答案可能涉及到朋友之间的友情,也可能涉及到音乐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作用等,都应给予鼓励)。

  4、欣赏古琴曲《流水》。(也可以在讲故事的时候配上这首乐曲作背景)。

  通过深沉、浑厚、流畅的旋律和清澈的泛音,表现了层峦迭嶂,幽涧滴泉,清清冷冷的奇境,绵延不断、富于歌唱性的旋律,犹如点滴泉水聚成淙淙潺潺的强流。按泛音序列下行和五声音阶进行的曲调,大幅度的滑音,伴以滚、佛手法,如同瀑布飞流,汇成波涛翻滚的江海。

  《流水》是一曲祖国壮丽河山的颂歌,形象生动,气势磅礴,听后使人心旷神怡,激起一种进取的精神。

  二、唱歌。

  1、老师范唱。

  2、学生跟录音学唱。

  三、教师总结。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3

  第一课时《绿色家园》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歌曲和欣赏曲,领悟“保护环境、关爱地球、热爱大自然”这一人类共同主题,增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热爱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

  二、懂得音乐能够表现自然界的美景。

  教学重点、难点:

  领悟“保护环境、关爱地球、热爱大自然”这一人类共同主题,增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热爱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管弦乐《九寨沟音画》进教室

  二、新课教学

  1、学*管弦乐《九寨沟音画》

  导语:老师带领大家去看一个地方,请欣赏九寨沟的宣传片(学生看着美丽的风景啧啧称赞)

  2、欣赏管弦乐《大峡谷组曲〃日出》

  导语:再请大家欣赏音乐片段,你能想象音乐所描绘的画面(学生边听边想象)

  (1)学生讨论、交流音乐所描绘的情景

  (2)师总结:刚才欣赏的'《九寨沟音画》和管弦乐《大峡谷组曲〃日出》都向我们描绘了

  美的大自然的情景。但我们知道,现在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作为新世纪的少年,我们该怎么做,请听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

  3、学*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

  (1)教师范唱(独唱,演唱高声部)

  (2)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3)听录音范唱提出问题:这首歌曲可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情绪怎样?从歌曲中感受到、

  体验到什么?

  (4)学生交流讨论、谈感受、体验。

  (5)我们能和着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作些动作吗?(学生可站着、可坐在自己的座位

  上、也可走出座位,随意的表演)

  (6)跟着钢琴试唱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

  (解决难点,如弱起、休止符等)

  三、布置作业:

  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地方被列入世界人类自然遗产名录?试用你熟悉的音乐和其他的艺术形式介绍给大家。

  第二课时《给未来一片绿色》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歌曲和欣赏曲,领悟“保护环境、关爱地球、热爱大自然”这一人类共同主题,增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热爱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

  (二)通过学*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三)通过欣赏《九寨沟音画》和《大峡谷组曲》选曲,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艺术美感,在聆听音乐时想象音乐所表现的情景,并能够正确辨别、选择有对比性的描写景物的音乐。

  (四)知道有关音画、音诗、组曲的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领悟“保护环境、关爱地球、热爱大自然”这一人类共同主题,增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热爱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进教室。

  二、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管弦乐《九寨沟音画》、管弦乐《大峡谷组曲〃日出》的教学

  1、学*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

  (1)听录音范唱为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设计演唱形式

  (2)学生交流讨论。

  (3)根据学生设计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

  (4)歌曲教学个别反馈(请乐意演唱这首歌的同学,上台表演《给未来一片绿色》,师生共

  同为之打分,并作好*时成绩记录。)

  2、学*管弦乐《九寨沟音画》

  (1)什么是音画、音诗、交响诗?九寨沟何为九寨沟?在我国什么地方?

  (2)聆听《九寨沟音画》的第二乐章、第三乐章、第乐章。处理作业题第二题(倾听管弦乐

  的两个片段,对照下面的图景,选择与音乐相适应的画面)

  3、欣赏管弦乐《大峡谷组曲〃日出》

  (1)什么是组曲?

  (2)师介绍《大峡谷组曲》及科罗拉多大峡谷。

  (3)感受、体验管弦乐中定音鼓、短笛、英国管的音色。

  (4)演唱管弦乐《大峡谷组曲〃日出》的音乐主题。

  (5)完整的聆听第一乐章《日出》,感受、体验晨曦、鸟鸣、绚丽的山谷和喷薄欲出的太阳,

  一派阳光灿烂、生机勃勃的大峡谷景象。

  (6)介绍美国作区家格罗菲

  三、作业反馈:

  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地方被列入世界人类自然遗产名录?试用你熟悉的音乐和其他的艺术形式介绍给大家。

  (学生介绍或展示)

  四、小结、拓展

  为了给未来一片绿色,请你向自己、身边的人、世人发出你的忠告或决心(学生讨论、交流)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

  能力目标:1、感受三拍子的音乐特点。

  2、理解歌曲,用自然舒展的声音、真挚的感情表达歌曲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和聆听歌曲,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世界名曲,丰富学生的欣赏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观察法。

  教学过程:

  1、直接导入: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歌曲,你们听一听,歌曲表现的是哪个季节?歌词唱出了什么内容?

  (1)播放音乐(学生听音乐,思考问题)

  (2)歌词唱出了什么内容?(学生稍作讨论回答问题)

  (3)你还能不能用语言来概括一下夏天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讨论)

  2、为了使同学们更深刻的感受夏日情怀,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乘上小舟,去享受夏日泛舟的乐趣。在出发之前,我们先来学一首歌曲。大家看大屏幕听歌曲,注意听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能不能听出它的强弱关系来?

  (1)播放《夏日泛舟海上》。

  (2)找学生回答歌曲是几拍子的、强弱规律。

  (3)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4)复听一遍歌曲,考虑一下八三拍的这种强弱规律表现了歌曲的什么意境?

  3、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用一种喜悦的心情来唱一唱呢?

  (1)第三遍播放歌曲,学生跟唱。

  (2)在演唱时出现的难点处理:结束句、三连音的处理。

  (3)共同处理难点。

  (4)带上歌词唱一唱更准确的掌握节奏。

  (5)下面跟老师来唱一唱。你想用什么样的声音唱呢?

  (6)你们发现了吗?歌曲里还有很多特殊的记号呢,他们可是为歌曲的情绪起了很大的作用啊。你们能说一说都有哪些记号?作用是什么?

  (7)把各种力度记号融合在歌曲里用乐观、充满活力的情绪唱一唱歌曲。

  (8)变换演唱形式。(分组等)

  4、大家想一想当我们学唱了歌曲《夏日泛舟海上》后,还可以通过什么形式和方法,抒发我们对明媚的夏季情怀呢?

  5、小结:看来咱同学们都是生活里的有心人,能发现这么多能表现夏天的形式。希望咱们同学今后也能做个乐观有活力的青年人。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5

  第一单元《中学时代》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蓓蕾之歌》《飞来的花瓣》等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歌曲,体会歌曲真挚的感情和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的语言、媒体激情导入,在反复的对比欣赏以及讨论分析中理解歌曲内涵。

  3、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歌曲表达的情绪、意境。并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歌曲的情绪,掌握相关音乐知识。

  2、难点:实践体验力度记号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蓓蕾长成为鲜花,从幼苗成长为大树,幼苗成长为大树,离不开园丁的辛勤劳动。老师就像园丁,精心培育着我们,使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倾听一首唱给老师的歌!

  二、教学过程

  (一)欣赏《蓓蕾之歌》

  1、初听歌曲《蓓蕾之歌》

  师: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讨论)

  师:这首歌曲是深情的、抒情的,是***副**在1999年秋第三届全国教育会议期间举办的艺术歌曲音乐会而创作,赞美了老师无私奉献之情。

  2、复听歌曲《蓓蕾之歌》

  师:是什么原因让歌曲拥有这种情绪呢?让我们再次聆听歌曲,从速度、节拍、节奏这些音乐要素方面来分析一下。

  生:速度:中速;节拍:4/4拍(强弱次强弱);节奏:稳健,略有动感。师: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略有动感的节奏特点呢?

  生:歌曲中的切分节奏:XXX和XX.

  (二)欣赏歌曲《跨世纪的新一代》

  1、课件播放《跨世纪的新一代》

  2、分析歌曲:音乐结构:(AB)

  演唱情绪:(充满活力的)

  演唱形式:(齐唱)

  3、复*学过的相关音乐知识。

  (三)欣赏歌曲《飞来的花瓣》

  1、初听歌曲《飞来的花瓣》

  教师介绍歌曲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的什么?把歌曲中的力度记号找出来?

  2、复听歌曲,体会力度记号对歌曲情感表达所起到的作用。

  3、老师指挥学生唱一下歌出的片段,体验力度记号的作用。

  三、拓展探究

  师:你还知道哪里赞美老师的歌曲呢?

  生:《飞来的花瓣》、《每当走过老师的窗前》、《我爱米兰》、《教师圆舞曲》。

  师:根据时间安排,让学生有选择性的欣赏。

  四、课堂总结(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1、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2、师:同学们,学*了这节课,你一定深深感受到教师对你们的辛勤栽培,你的一句“老师,您辛苦了!”会让每一位老师感到幸福。为你们的梦想插上翅膀吧!为你们的梦想扬帆起航吧!每一位老师会真心的为你们保驾护航,让你们在摇篮中茁壮成长!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中学时代》

  〔学*目标〕

  1、学会歌曲《中学时代》,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够用课堂乐器为歌曲伴奏。

  2、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珍惜中学时代的学*机会,竖立为社会服务的理想。

  〔学*重难点〕

  能够熟练的演唱好歌曲《中学时代》,并理解其深刻的哲理。

  〔学*内容〕

  1、歌曲《中学时代》

  2、歌曲常见的音乐结构一段体A;二段体AB;三段体ABA或ABC。〔教学预设〕

  1、很多同学可能对中学抱有很多的想象,也会有些迷惑。

  2、配乐诗的形式拿来演唱,可能学生对音高上只能听老师范唱来衡量了。〔教学措施〕

  老师通过讲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黄金时代、人生的转折点等来启发学生珍憯学*光阴,竖立长大为社会服务的远大理想。

  〔教学准备〕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语

  人生道路上最迅丽多彩的年华是在中学时期,它是我们求知、探索、建立友谊、增长智慧的黄金时期,也是我们认识世界、懂得人生的关键时期,因此、它值得珍爱、也确实让人难以忘怀。

  (三)视唱练*:《蓓蕾之歌》主旋律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就是中学生了,对于中学时代,你曾经的理解和想象是什么呢?你又应该以怎样的形式来度过你的中学时代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中学时代》歌曲。

  (四)学*过程:

  1.作品分析:

  (1)作词作曲者:王晓岭和戴于吾;这首歌词是非常好的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学校生活,也是一首歌颂了美好的中学生活,主题鲜明、深刻。《中学时代》里“系着红领巾迈进校门,戴着团徽走向未来”;这些点睛之笔读来令人感动。

  (2)讲一讲:中学时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

  学生讨论(略——)

  (3)下面老师用一首歌曲来表达“中学时代”,请同学们认真听一听,看看哪位同学能说出老师心中的“中学时代”是怎样的时代?

  (4)播放歌曲《中学时代》

  学生讨论:(略——)

  师:老师心中的“中学时代”就是一个珍惜时间的黄金时代,只有珍惜时间学好本领,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才是我们中学时代最宝贵的,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在这个黄金时代里快快乐乐的成长,认认真真的学*。

  (5)今天我们就来学*这首歌曲《中学时代》

  a朗诵《中学时代》,熟悉歌词,感受歌词的美。

  b讲解作品的调性为降B大调、2/4、附点、减时线、增时线、连音线、小节线等。

  c视唱简谱,熟悉歌曲旋律。

  (6)高声区大跳音程的跳跃

  a师范唱,学生模唱

  b慢速练,待准确后再演唱

  (7)长音的时值要求学生要把握好

  (8)师带唱歌曲《中学时代》(1—3遍)

  (9)学生跟着老师的手风琴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10)分小组练*歌曲《中学时代》要求尽量背唱歌曲

  (老师巡堂指导学生练*唱歌)

  (11)让学生讨论找出认为难唱的乐句或乐段;师再反复教几遍。

  (12)全班有表情的齐唱一遍。

  (13)师:今天我们在速度的变化中体会一下歌曲。(学生排练中——老师指导——)

  (五)扩展

  欣赏水木年华的《中学时代》,感受歌曲的不同。

  (六)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不但学*了歌曲《中学时代》,而且还懂得了珍惜中学时代这个黄金学*时代,把握好每一寸学*光阴,不辜负老师和家长的期望。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校园的早晨》

  〔教学目标〕

  1、会唱歌曲《校园的早晨》。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祖国的情感。

  2、掌握反复跳跃记号等乐理知识。

  3、能认真聆听乐曲《校园的早晨》,体验乐曲中活泼可爱、亲切自然的情感,并能随乐舞动,自编自演。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切分音和强位出现休止符,增强了歌唱难度;

  2、根据歌曲自编自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一首校园歌曲《校园的早晨》。

  二、歌曲简析、乐理、节奏

  1、三段式A+B+A

  2、反复跳跃记号

  3、弱位起音、切分音

  4、︱0ⅹⅹⅹⅹⅹⅹ∣

  三、学唱歌曲

  1、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校园的早晨》,听一听并思考:这首歌曲描述的是哪里的场景,表达怎样的情绪?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师:哪位学生用刚才这位同学所说的情感来读第一段歌词。

  3、重点学唱第一段。逐句教唱,讲授重点、难点乐句,并加强练*。师:因为我们这首歌是以校园生活为素材的,所以出现很多强位上的休止,使音乐显得活泼可爱。∣ⅹ0ⅹⅹⅹⅹ∣

  学生齐唱第一段,老师伴奏。打节奏要清晰,打的声音不要太大。

  4、学唱第二段。

  (1)分句指导歌唱(同上)。

  (2)重点练唱:有强位休止符的乐句;有切分音的乐句。

  (3)学生齐唱第二段,老师伴奏。

  5、学唱第三段,重点学唱最后一句,齐唱第三段。

  6、齐唱《校园的早晨》。

  (1)按怎样的顺序唱?

  (2)边打拍子边跟录音机唱,纠错。

  (3)边唱边打拍子,老师伴奏;左一下右一下;表现出活泼可爱的样子。

  四、歌表演。一至四名学生用自编舞蹈表演再现第一乐段所表现出来的场景。

  五、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了校园歌曲-《校园的早晨》,我们感受到了音乐中显现出来的活泼可爱、亲切自然情趣。快乐的校园是我们成长的又一个摇篮,我们要热爱校园,热爱校园的一草一木、要爱老师、爱同学、爱自己,我们更要爱家爱国爱人民!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祖国颂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歌唱祖国》

  〔教学目标〕

  1、学唱《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教唱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

  2、通过讲解音乐知识、分析歌曲,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二段体及三段体歌曲的方法。

  3、通过学唱简谱,使学生掌握住唱音准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唱音准的方法。

  2、掌握歌曲的情绪及演唱方法。

  〔教学难点〕

  1、对歌曲情绪的处理。

  2、个别节奏的掌握及演唱。

  〔教学方法〕

  视唱法、练*法、赏听法。

  〔教学用具〕

  电子白板、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复*音高。学生唱出基本音阶(上行、下行)

  二、教授新课:

  1、学*唱音准。

  怎样唱准音的高低,唱准音的高低是学会识谱的关键。介绍几种练唱音准的方法:

  (1)、以词带谱法。练唱音阶是练唱音准的第一步。可以从自己唱得较准的歌曲中找出部分曲调,帮助练*。再如:《歌唱祖国》中:从今走向繁荣富强,通过小节54321的练*,帮助我们将1234567的音阶练唱准。

  (2)利用手风琴等乐器边奏边唱或先奏后唱来练*。在练*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听自己唱出来的音与乐器奏出的音是否一样高。

  (3)对于一些跳进的,不容易唱准的旋律可以采用搭梯子的方法来练*。如《说句心里话》的开始:说句心里话3-3的八度,我们可以用搭梯子的方法来练*,即从“3”开始,顺着梯子-456712唱到3,这样反复唱几遍,然后抽掉梯子,直接唱3-3。第二小节的13可采用下行音阶的梯子。176543来帮助练*。

  2、听歌曲,边听边看曲词,注意主体。

  3、作者简介:王莘,1918出生,江苏无锡人。青年时期在上海参加抗日救亡歌咏运动,1938年到延安鲁艺跟冼星海、吕骥、向隅等学*音乐,毕业后在华北**文艺部音乐系任教。****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主要作品有歌曲《边区儿童团》、《战斗生产》、《愉快的劳动》、《歌唱祖国》、《祖国颂歌》及歌剧《义和团》《煤店新工人》等。、

  4、简介作品:《歌唱祖国》由王莘作词作曲,作于1950年9月。歌曲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面貌,记录了刚刚**的中国人民雄

  人教版新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二: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中学时代》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蓓蕾之歌》《飞来的花瓣》等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歌曲,体会歌曲真挚的感情和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的语言、媒体激情导入,在反复的对比欣赏以及讨论分析中理解歌曲内涵。

  3、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歌曲表达的情绪、意境。并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歌曲的情绪,掌握相关音乐知识。

  2、难点:实践体验力度记号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蓓蕾长成为鲜花,从幼苗成长为大树,幼苗成长为大树,离不开园丁的辛勤劳动。老师就像园丁,精心培育着我们,使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倾听一首唱给老师的歌!

  二、教学过程

  (一)欣赏《蓓蕾之歌》

  1、初听歌曲《蓓蕾之歌》

  师: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讨论)

  师:这首歌曲是深情的、抒情的,是***副**在1999年秋第三届全国教育会议期间举办的艺术歌曲音乐会而创作,赞美了老师无私奉献之情。

  2、复听歌曲《蓓蕾之歌》

  师:是什么原因让歌曲拥有这种情绪呢?让我们再次聆听歌曲,从速度、节拍、节奏这些音乐要素方面来分析一下。

  生:速度:中速;节拍:4/4拍(强弱次强弱);节奏:稳健,略有动感。

  师: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略有动感的节奏特点呢?生:歌曲中的切分节奏:XXX和XX.

  (二)欣赏歌曲《跨世纪的新一代》

  1、课件播放《跨世纪的新一代》

  2、分析歌曲:音乐结构:(AB)

  演唱情绪:(充满活力的)

  演唱形式:(齐唱)

  3、复*学过的相关音乐知识。

  (三)欣赏歌曲《飞来的花瓣》

  1、初听歌曲《飞来的花瓣》

  教师介绍歌曲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的什么?把歌曲中的力度记号找出来?

  2、复听歌曲,体会力度记号对歌曲情感表达所起到的作用。

  3、老师指挥学生唱一下歌出的片段,体验力度记号的作用。

  三、拓展探究

  师:你还知道哪里赞美老师的歌曲呢?

  生:《飞来的花瓣》、《每当走过老师的窗前》、《我爱米兰》、《教师圆舞曲》。

  师:根据时间安排,让学生有选择性的欣赏。

  四、课堂总结(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1、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2、师:同学们,学*了这节课,你一定深深感受到教师对你们的辛勤栽培,你的一句“老师,您辛苦了!”会让每一位老师感到幸福。为你们的梦想插上翅膀吧!为你们的梦想扬帆起航吧!每一位老师会真心的为你们保驾护航,让你们在摇篮中茁壮成长!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中学时代》

  【学*目标】

  1、学会歌曲《中学时代》,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够用课堂乐器为歌曲伴奏。

  2、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珍惜中学时代的学*机会,竖立为社会服务的理想。

  【学*重难点】

  能够熟练的演唱好歌曲《中学时代》,并理解其深刻的哲理。

  【学*内容】

  1、歌曲《中学时代》

  2、歌曲常见的音乐结构一段体A;二段体AB;三段体ABA或ABC。

  【教学预设】

  1、很多同学可能对中学抱有很多的想象,也会有些迷惑。

  2、配乐诗的形式拿来演唱,可能学生对音高上只能听老师范唱来衡量了。

  【教学措施】

  老师通过讲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黄金时代、人生的转折点等来启发学生珍憯学*光阴,竖立长大为社会服务的远

  大理想。

  【教学准备】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语

  人生道路上最迅丽多彩的年华是在中学时期,它是我们求知、探索、建立友谊、增长智慧的黄金时期,也是我们认识世界、懂得人生的关键时期,因此、它值得珍爱、也确实让人难以忘怀。

  (三)视唱练*:《蓓蕾之歌》主旋律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就是中学生了,对于中学时代,你曾经的理解和想象是什么呢?你又应该以怎样的形式来度过你的中学时代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中学时代》歌曲。

  (四)学*过程:

  1.作品分析:

  (1)作词作曲者:王晓岭和戴于吾;这首歌词是非常好的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学校生活,也是一首歌颂了美好的中学生活,主题鲜明、深刻。《中学时代》里“系着红领巾迈进校门,戴着团徽走向未来”;这些点睛之笔读来令人感动。

  (2)讲一讲:中学时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

  人教版新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三: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春之声

  第一课时《渴望春天》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

  2、让学生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尝试,在表现中体验和实现自信、交流、分享和创造的快乐。

  3、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将有关作曲家生*等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背景知识,放到课外由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教材分析:

  莫扎特的《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青少年喜爱的.歌曲。其音乐语言朴素、简约,富有表现力。旋律线主要由大调式主和弦分解构成,突出音乐清新、明朗的格调;6/8拍轻快、活泼;曲式结构单纯、紧凑,给人简练、舒服、完整的满足感。伴奏织体采用分解和弦的形式,轻快、流畅,有效地起到了为旋律烘云托月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并有感情的演唱。

  五、教学难点:

  歌曲的艺术处理和创作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欣赏门德尔松的《春之歌》,创设情景,帮学生从音乐风格上自然地走*春天,走*莫扎特。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诗意、暖意和别样境界。

  (二)、新课导入

  听赏童声合唱《渴望春天》,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让学生欣赏优秀童声合唱团的演唱录音歌曲,使学生熟悉旋律,熟悉音乐,初步体会和感受音乐的意境。

  (三)、学唱歌曲

  1、聆听《渴望春天》初步熟悉旋律,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描述自己感受到的东西。以一流的音乐本身去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激发学生学*演唱的热情。

  2、简单介绍音乐大师——莫扎特的出生地、出生时间和非凡的音乐天赋。师手指一位音乐大师画像说:“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渴望春天》就是由他创作的,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关于他,同学们早就充满了好奇,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他是哪国人?写过什么作品?为什么会成为音乐家???。学生发言,想知道更多的情况课后查阅资料。让学生主动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提高学*效果。通过故事引起学生对莫

  扎特及其作品的好奇。

  3、师充满激情的讲述莫扎特晚期的故事:世间上恐怕没有一位作曲家像莫扎特那样,其作品的美好和自身生活的痛苦有着如此鲜明的反差,除了童年时期饱受宠爱,莫扎特的一生经历贫穷、疾病、妒忌、倾轧等种种坎坷,特别是到了后来和大主教发生冲突以致决裂??学生认真听故事,再次跟录音演唱歌曲。要求进一步结合莫扎特的人生之路,体会如阳光般灿烂,如春天般和煦的作品风格,使学生了解到莫扎特晚期的生活,缅怀一代音乐大师,并对他的作品产生更强烈的兴趣。

  4、复听歌曲,师:“下面请再次欣赏《渴望春天》,边听边思考以下问题:

  a、作品的体裁:1男声合唱2童声合唱3女声合唱b、作品的情绪:1热烈激动2明朗愉快3低沉忧伤c、歌曲的拍号:1、3/42、6/83、3/8

  d、作品描述了什么样的画面?”

  学生边听边写下前三题的答案,最后一题同桌互答师再总结。

  5、师再放歌曲,让学生跟着录音小声哼唱,并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如“三连音”符号、“#”号等,让学生理解节奏的变化和特点这些都是为表达歌曲的已经和情感服务的。

  6、教师弹奏《渴望春天》,充满感情的演唱歌曲。让学生仔

  细聆听老师左手的伴奏,并模仿一下伴奏音型,拍一拍,让学生感受词与曲的和谐及明朗愉快的情绪,体会对美好春天向往的心情。边听边用手划一划旋律线,或随意律动,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情绪的体验,并使学生了解到歌曲的词、曲情绪一致、和谐,为后面的创作做好铺垫。

  7、深入介绍莫扎特创作《渴望春天》时的情景:

  师:这首歌曲作于1791年1月14日,这时的莫扎特已疾病缠身,贫病交加,可令人惊叹的是这首歌曲中没有丝毫伤感和绝望,整个旋律清新欢快,充满天真和童趣,足以看出作曲家(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学生在轻轻的歌曲旋律中听着小故事,填出与括号中相类似的内容,进一步体会歌曲的内涵,引起学生对莫扎特的敬意,做好情感的铺垫。

  8、师再放歌曲录音,最后帮助学生分析、写出结构示意图。学生边听歌曲,边思考:歌曲分几句,有没有重复句?请生边听边用手指出重复句的出现,并在师的帮助下写出结构图式:a+a1+b+a2以听为主来分析歌曲,锻炼学生的音乐记忆力,使学生在分析出歌曲的结构后,能模仿创作。

  9、在教师钢琴的伴奏下,学生进一步练唱歌曲。

  10、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练*击拍三连音节奏,让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用钢琴伴奏,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那组演唱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和节奏准确。

  11、师让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师


七年级音乐教案 (菁华5篇)(扩展3)

——七年级生物教案 (菁华5篇)

七年级生物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和学*,认识什么是仿生,解仿生过程,尝试仿生设计,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推动作用。

  2、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做简单的观察实验,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3、在小组学*过程中,学会自我评价、尊重他人的想法的相互合作的科学态度;在整个学*活动过程中,保持强烈的探究欲望和积极尝试不断反省的探究态度。

  4、培养学生亲*自然,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什么是仿生,解仿生过程,尝试仿生设计,解人们在生物的

  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

  教学难点: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

  能制作简单科学模型。

  【教具、学具】

  学生准备:

  查阅有关仿生产品的信息资料

  教师准备:

  实验材料:葱叶、纸、双面胶、剪刀等。

  观察材料﹙新鲜葱叶,剪刀,苍耳,粘扣,蛋壳,铅笔﹚、分组实验材料(每组棋子若干,卡纸一张,钩码若干,木块、表格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播放《蜘蛛侠》片段。学生欣赏,谈谈蜘蛛侠,从蜘蛛侠的秘密武器---吐丝,得出人们正是受到蜘蛛的启示,根据蜘蛛的一些特性创造蜘蛛侠这个科幻人物形象。

  2、观察苍耳。发现它的特征(有刺、刺前有小钩),猜想利用它能做什么(防身用,造这样的衣服扎手,小偷不敢偷),试一试能不能粘到衣服上(很容易粘在衣服上)。

  谈话:有人受苍耳特性的启发完成一项发明,他就是瑞士的乔治?迈斯楚先生,利用它发明尼龙搭扣(出示实物),想不到吧,一个不起眼的生物竟引起一项发明!这就是生物带给人们的启示!(板书课题:生物的启示)

  生活中有很多受到生物的启示进行发明创造的例子,人们发明哪些东西以及怎样发明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从生物中得到的启示。

  二、小组学*,自主探究

  活动一:葱叶的启示

  谈话:葱是我们熟悉的一种作调味的植物,你(转载于:的高度自由下落,撞击蛋壳,猜猜它能不能碎?如果把蛋壳的凹面朝上,让铅笔从同样的高度自由下落,猜猜又会怎样?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找发现,班上交流。

  预设:凸形的蛋壳不容易扎破,凹形的蛋壳很容易扎破。

  蛋壳虽然很薄,但是凸形的蛋壳却很结实。

  3、大胆猜想

  谈话:刚才我们玩的两个游戏,葱叶为什么吹不弯?而剪开的葱叶为什么容易变弯?凹面朝上的蛋壳容易击碎,而凸面朝上的蛋壳不容易击碎。你们猜这是为什么?

  学生大胆猜想,可能与它们的形状有关。

  谈话:通过我们观察葱叶和蛋壳,发现筒形结构不容易变弯,拱形结构承受能力强。同学们的观察很仔细,大胆的推测如果得到科学的验证,同学们将会像科学家一样获取科学的结论。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活动二:建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使学生感受仿生的过程

  (1)设计方案

  设疑:是不是用其它的材料制成的筒形或拱形也不容易变形呢?你们想研究吗?怎么证明?(做实验)

  你打算用什么材料做成葱叶模型或蛋壳模型?(把一张纸卷成筒状)

  请先在小组内讨论实验方案,并把它记录下来。(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份实验材料)

  小组讨论,设计方案,教师参与其中。

  (2)学生讨论,班上汇报,集体评议。

  预设:

  ①我们组准备用一张白纸(*面形)吹一下,看能不能吹弯?再把它卷成筒形试试,能不能吹弯?

  ②先将一张白纸展开,代替剪开后的条形葱叶,将钩码放在白纸上,观察结果,再将白纸卷成筒形,用胶水粘好,代替筒形葱叶,然后挂上钩码,观察结果。这样就能对比出哪种结构的白纸承重能力更强。

  ③我们组准备把一张白纸放在两个木块之间,往上面放棋子,直到变弯,然后再把它变成筒形,放上同样的棋子,看能不能变弯?

  小结:同学们的主意都不错,我发现咱班同学真聪明。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汇报,

  我发现大家设计的都是对比实验,通过葱叶模型对比出*面材料和筒形材料各自承重能力的差别。我们给它起一个名字,就叫它《葱叶模型实验》吧。我们再看看本次实验中还应该注意那些问题。(课件出示,学生读一读)

  (3)根据实验方案,实验探究

  小组长领实验材料,按照自己的方案分组进行探究,并做好记录。(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交流实验结果:

  谈话:刚才同学们做的.很认真,哪个小组愿意汇报自己的研究发现?学生汇报。

  预设:

  ①我们组发现筒形结构不容易弯曲。

  ②我们组发现筒形结构承受能力强。

  ③筒状的白纸比展开的白纸承重能力更强。

  ④*面材料承重能力较弱,而筒形材料的承重能力较强。

  (5)得出结论:

  谈话:通过我们前面对葱叶结构性能的探究,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面材料承重能力较弱,而筒形材料的承重能力较强)

  通过实验同学们都发现与*面材料相比,筒形材料不容易弯曲,圆筒形结构的承受力比较强。

  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活动三:研究产品的开发

  1、学生交流:

  生活中,很多产品就是利用这种特性开发出来的。葱叶的这种性能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你知道有哪些?

  学生举例(电线杆、钢管、笔杆、窗帘杆、红旗杆、、、、、、)

  2、教师总结提炼

  你认为做成筒形有什么好处?(比较轻、薄、节省材料、承受能力强、坚固)根据葱叶的这种性能,依据制作的模型,你打算设计什么产品?

七年级生物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2、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解释有关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1、通过查阅有关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的资料,培养学生查阅、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光合作用的一组探索性实验过程,使学生学会观察和记录植物生理实验现象的基本方法,初步明确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思维方式。

  情感目标

  1、通过光合作用一组实验的操作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探究精神;

  2、通过光合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的教学,使学生意识到生物科学的价值,增强其学*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这一节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光合作用的概念是学生学得的第一个复杂的概念,如何以概念和形成途径使学生掌握光合作用概念,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因此有必要让学生通过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来分析、讨论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及产物,再以一组光合作用的探索实验加以检验。而光合作用的一组探索性实验能否成功,则是教学中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关键。本节的教学安排为3课时,第1课时讲授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探索性实验,第3课时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及意义。

  教法建议

  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可以事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带到课堂上来进行交流,通过概述某科学家的实验过程或结果,启发学生通过分析和思考得出相应的结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教学内容如下:

科学家

实验过程或结果

实验结论

海尔蒙特 1648

木桶里栽柳5年,雨水浇灌,柳苗由2.3kg增重至76.8kg;90kg干土减重57g

柳的增重来自水

普利斯特利 1771

钟罩里的小鼠窒息而死;将小鼠与植物同时放入密封的钟罩内,小鼠生活正常

植物能“净化”空气

英格豪斯 1779

植物的绿色部分,只有在光下才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光的重要作用

谢尼伯 1782

发现照光时绿色植物吸收CO2,释放O2

CO2是原料,O2是产物

索热尔 1804

植物增重大于CO2吸收量减去O2释放量

水是原料

萨克斯 1864

发现照光时叶绿体中的淀粉粒才会增大

有机物是产物

  其教学目标有三:一是使学生领悟到光合作用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和不懈努力的结果,因此要珍惜学*知识的机会;二是使学生领略科学家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接受科学素质的启蒙教育;三是通过光合作用发现过程分析其原料、条件和产物,为下一步探究实验做准备。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应注意的问题有:

  (1)选叶遮光应先暗处理。应选择生长健壮,便于接受光照的叶片,经过遮光处理后,再放入暗处2~3天。暗处理条件下,叶肉组织不能合成淀粉,细胞内积累的淀粉大部分被呼吸消耗或以蔗糖形式运出叶片。由于叶片内淀粉含量显著降低,从而为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创造了条件。

  (2)对遮光——暗处理材料的光照时间应视光强度而定。实验当天的上午,强光照射3~4小时,下午实验效果显著;若上午使用实验材料,则必须在夜间用灯光照射处理材料,光线不强应延长光照时间。

  (3)酒精脱色过程一定要采取隔水加热法(水浴)。当叶片在酒精里呈黄白色时,应先熄灭酒精灯。一定要注意安全,事先准备好湿抹布,一旦出现问题不要慌乱。

  (4)酒精脱色处理的叶片脆而硬,用热水漂洗的作用主要是使叶片经过水化处理而变软,并为碘与淀粉的反应创造条件。

  (5)滴加碘液的同时,注意观察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变化。

  (6)处理好实验课上教师的讲解与学生活动的关系。在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方法之后,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并仔细观察和分析所看到的现象。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两个演示实验要力争演示成功,这两个实验效果往往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不断总结可将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另外在进行演示之前要简要介绍实验装置和基本原理,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得出结论。

  有关光合作用的一组探索性实验,实际上是对光合作用假设的实验验证,通过实验检验证明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假设是成立的,从而形成光合作用的概念。因此,教学时在每完成一个探索性实验之后,都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明确每个实验揭示的问题。当一组探索性实验完成后,应指导学生明确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等问题。

  第3课时在上述实验基础之上,对光合作用的概念加以总结,让学生尝试用关系式的形式描述光合作用,并用语言加以描述。这样就得到了光合作用的定义,从而完成了光合作用概念形成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意义的教学活动应立足于启发学生运用知识来说明或解决实际问题,在分析和说明问题过程中领悟光合作用在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光合作用所需原料、条件、产物的实验

  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难点:光合作用一组实验的组织和实施

  光合作用的实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光合作用的发现

  引言:上一节我们了解了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的结构有着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特点。那么,什么是光合作用呢?光合作用是怎样被发现的呢?这还得从柳苗生长之迷说起。

  17世纪以前人们认为,植物生长在土壤中,一定是从土壤中获得生长需要的各种物质。一株大树那粗大的树干、茂密的枝叶、丰硕的果实,都是由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物质变化来的。果真是这样吗?怎样证明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呢?科学家是通过探究过程寻求有关自然界各种问题的答案的,揭示柳苗生长之迷也是如此。

  在课前查资料的基础上,请同学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海尔蒙特的实验。

  17世纪上半叶,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设计了一个简单而又巧妙的实验:他将一棵重2.3kg的柳苗栽种到一个盛有土壤的木桶中,木桶内土壤的重量是90kg。此后,他只用纯净的雨水浇灌柳苗。为了防止灰尘落入,他专门制作了桶盖。5年过去了,柳苗渐渐地长大了。他再次称量柳苗和土壤的重量,结果使海尔蒙特大吃一惊:柳苗重量增加74.5kg,土壤重量仅减少了0.057kg!(配合投影图)同学们,根据海尔蒙特的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小组讨论发言,得出结论:柳苗生长所需要的物质,并不是由土壤直接转化的,水才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质。(板书:海尔蒙特 柳苗生长之迷 说明柳苗的增重来自水)

  提问: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完全正确吗?从植物生活环境的角度分析植物生长需要的物质来源,还应该考虑什么因素?

  讨论发言:可提到阳光、空气。看来,海尔蒙特的实验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那么,后来的科学家又是怎样做的呢?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在研究助燃空气时,做了一个新奇的实验。请几个同学分角色扮演蜡烛、小鼠、绿色植物和太阳,伴随着解说员的讲解表演普利斯特利的三个实验(配合投影图)。

  分析讨论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结论:植物能"净化"空气。(板书:普利斯特利 钟罩内的实验 说明植物能"净化"空气)

  提问:当人们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时,有的获得成功,有的总是失败,甚至发现植物还会更严重地污染空气。为什么学者们会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呢?

  讨论回答引出下一个实验:阅读材料"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通过实验证明绿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净化空气;他还发现,光照下的绿色植物能够释放气体,这种释放气体的能力在夕阳西下时降低,日落后则完全停止?"这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光的重要作用。(板书:英格豪斯 绿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说明光的重要性)

  提问:英格豪斯的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的条件是什么?(光)

  讲述:那么,在光照下绿色植物究竟释放什么气体?这种气体是否与植物净化空气的作用有关呢?后来,科学家们了解了空气的组成成分,明确了这种气体就是氧气。

  阅读材料:"1782年瑞士牧师谢尼伯通过实验证明植物在光下放出氧气的同时,还要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此基础上,1804年瑞士学者索热尔对光合作用首次进行定量测定,发现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植物的增重量大于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去氧的释放量。因此他指出绿色植物在光下同时还要消耗水,这也与海尔蒙特的结论相吻合。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绿叶放在暗处数小时,消耗叶片中部分营养物质,然后把叶片的一部分暴露在光下,另一部分遮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结果遮光的部分叶片无颜色变化,而照光的一部分叶片显示深蓝色。科学家们已经证实,只有淀粉遇碘呈现蓝色,淀粉燃烧时能够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而它是一种有机物。萨克斯的实验使人们认识到,绿色植物在光下不仅能够释放氧气,而且能够合成淀粉等物质,供给植物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所用。1897年,人们首次把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活动称为光合作用。这样,柳苗的生长之迷也终于被揭开了。"

  提问:上述研究结果说明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各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板书:谢尼伯 发现光照时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 说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产物是氧;索热尔 植物增重量大于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去氧的释放量 说明光合作用的原料还有水;萨克斯 发现光照时叶绿体中的淀粉粒才会增大 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总结: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各是什么?这样一个生产加工的过程是在哪进行的呢?

  学生明确: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条件是阳光;产物是淀粉和氧;场所是叶绿体。

  (第二课时)探索光合作用

  引言:通过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我们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做出了初步的解释。怎样检验我们对问题的解释是否正确呢?我们来做一组探索性实验。(板书:二、探索光合作用)

  萨克斯利用对照实验法和淀粉遇碘变蓝的原理,发现了绿色开花植物的光合作用。那么,你能不能利用所给的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绿叶在光下是否能够制造淀粉?

  小组讨论: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同学们能够设计出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段时间,为什么?然后用黑纸片遮住叶片的一部分,将其放在阳光下照射。思考叶片部分遮光的目的。

  发给每组一片经上述处理后的天竺葵叶片,请参与上述实验过程的同学进行说明。

  但是如何检验叶片中是否有淀粉存在,直接用碘液滴在叶片上行不行?还很难回答。

  指出:叶绿素可以溶解在酒精中,用隔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

  操作:将叶片上的黑纸片取下,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把小烧杯放入盛有开水的大烧杯中,将这一套装置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讨论:能否将装有酒精的小烧杯直接加热?(不能,酒精容易燃烧)

  观察:加热过程中,酒精颜色的变化和叶片颜色的变化。直至叶片变成黄白色。

  分析说明:绿叶变成黄白色及酒精变成绿色的原因。

  操作:将酒精灯熄灭,用镊子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将漂洗干净的叶片*铺在培养皿中,滴加几滴碘液。放置片刻。(此时将实验台收拾整理)

  观察:用清水洗去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对上述结果进行分析说明,得出结论:经过部分遮光处理的叶片遇碘液后,见光部分呈深蓝色,表明有淀粉产生;遮光部分不变色,表明没有淀粉产生。说明绿叶合成淀粉需要光。由此可见,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那么,光合作用还有其他产物吗?

  演示实验: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介绍实验装置,并让同学看到试管中上升的小气泡,解释排水集气法。然后用带火星的卫生香检验试管中的气体,请注意卫生香的燃烧情况。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此现象说明了什么?光合作用产生的助燃气体是什么气体?

  总结: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氧。

  我们蒸馒头要有面粉、水和发酵粉作为原料,那么,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和氧需要什么原料呢?

  演示实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说明两套实验装置的不同在于一个盛有氢氧化钠溶液,一个盛有清水,而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分别取两枚叶片,进行脱去叶绿素、滴加碘液的处理后,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说明原因。

  结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证明: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往水里吹气,能产生淀粉吗?可见,光合作用除了需要光以外,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条件。

  演示实验: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用银边天竺葵进行实验,根据现象说明问题,得出结论。

  以上实验验证了我们对光合作用的解释是正确的。

  教学设计方案

  (第三课时)

  引言:有人把绿叶进行光合作用,比作工厂的生产活动。你能说出绿叶这个"绿色工厂"中的机器设备、原料、动力和产物各是什么吗?

  启发学生回答

  提问: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把"绿色工厂"的生产过程表示出来吗?

  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光合作用的公式: (板书:二、光合作用的公式)

  思考:在光合作用的公式中,物质和能量都发生了哪些根本的变化?(板书:三、光合作用的实质)

  引导学生回忆种子的成分中有哪两大类物质,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光合作用过程中发生的物质变化:由简单的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复杂的有机物(淀粉等),并且释放出氧气。

  提问:在物质变化的同时,还有什么变化发生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光能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里的能量。

  从实质上说,光合作用包含了两个方面的转化:

  根据公式及实质用语言表述什么是光合作用。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书上光合作用概念的有关内容,并做出标记。(板书:四、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合作用对绿色植物本身、对人类和自然界有什么意义呢?(板书:五、光合作用的意义)

  提问:人和动物也能像绿色植物那样,把从外界摄入到体内的各种无机物在体内转化成有机物吗?那么,我们人和动物体内的各种有机物是哪来的呢?

  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总结:食物中的各种有机物,都是直接或间接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成的。不仅如此,自然界中的各种有机物,包括我们熟悉的棉、麻、糖、橡胶等,也都是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提供的。据科学家估计,整个地球上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一年所制造的有机物,若折算成葡萄糖可达4500亿吨左右。

  (板书:(一)食物来源)

  提问:我们人进行各项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是从哪来的呢?食物中的能量又是从哪来的呢?

  讨论回答后总结:不仅植物性、动物性食物中贮存的能量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源于光能,我们用的柴草、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物质,也都是现在或过去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贮存的太阳能。

  据估计,地球上绿色植物一年进行光合作用所提供的能量,若折算成电能,可达1700万亿度。现在整个地球上人类一年所消耗的能量仅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提供能量的10%左右。

  (板书:(二)能量来源)

  提问:人和动物及其他生物在呼吸时,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成分有什么不同?

  分析总结:生物呼吸时消耗了很多氧气,产生了很多二氧化碳。自然界中的燃烧同样要消耗很多氧气而产生很多二氧化碳。

  据科学家估计,全世界生物的呼吸和燃烧所消耗的氧气,每秒中可达1万吨左右。照这样的速度,大气中的氧气在300年左右就会被用完。但是我们生活中并没有明显感到环境中氧气不足和二氧化碳过多,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还要归功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据估计,1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其光合作用每天能吸收二氧化碳1吨,释放出氧气0.73吨。地球上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一年所释放出的氧气,可以达到4800亿吨左右。(板书:

  (三)氧气的来源)

  综上所述,光合作用是生物界食物的来源、能量的来源和氧气的来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存、繁荣和发展的基础。

  (板书:六、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在农业生产上,农作物产量的高低与农作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有机物的多少有直接关系。在农作物种植技术上,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增大单位空间的叶总面积,以提高光能利用的效率。合理密植和立体高效种植,可以将植物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最优化组合,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板书设计:

  二、光合作用的公式

  三、光合作用的实质

  四、光合作用的概念

  五、光合作用的意义

  (一)食物来源

  (二)能量来源

  (三)氧气的来源

  六、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七年级生物教案3

  教材分析

  本章是七年级下册的最后一章,该章内容对科学用药、保障健康进行了探讨。本章涉及的内容有家庭药箱建立的原则,大众用药存在的问题,重点是科学用药的方式、等。这些内容与的生活密切相关,通过经历过的事例进行探讨如何科学用药,可以激发学的,通过让学生收集和整理药品标签并引发讨论,可以使学生在学的同时获得一些终身的。通过科学用药的常识性,让学生了解和改进卫生方面的不良*惯,培养学生关爱自己和他人健康的意识。

  学生分析

  在*时的生活中,学生已经对药物的使用和管理等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为本章的学*奠定了一定的基 础,通过的适当引导,对药箱 的建立原则、治疗感冒的某些不良做法(如超剂量服用)、某些药的用药时间、用药方式,学生是可以通过思考找到答案的,而部分内容由于涉及到药理知识,学生对此接触较少 初一,因此需要的进一步讲解,如头孢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对病毒引起的感冒不起作用;药物联合使用会有不良反应;用果汁或茶水服药为什么不科学等。

  设计理念

  (一)

  A.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主动探究的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B.(1)基于构建主义的学*理论,安排了图片、分析多个探究活动,组织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学*和探究学*,自己构建知识。

  (2)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倡导学生合作学*。

  (3)创设开放性,尝试设计开放式的作业变“释疑解惑”为“起疑生惑”。提出问题,建议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有利于教师创造性的教和学生创造性的学。

  (4)通过大量课件展示、问题讨论,增加感性认识,从而突出重点。

  (二)教法

  A.综合启发式教学:应用个性化处理的网络资源辅助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中心,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有争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可以发表不同的观点,形成正确的评价观。

  B.引导发现式教学:创设学生“有所发现”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尽可能的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去,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学法

  A.自主探究法:课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收集药品标签和了解标签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等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培养学生自主获取课外知识的能力。

  B.交流讨论法:依据学生的特点、逻辑推理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就 “科学用药时间、服药方式”、“营养药多多益善吗 ?”等问题展开讨论,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勇于陈述自己的观点,锻炼他们的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举例说出一些常用药的名称和作用 。

  2.举例说出常用药的正确服药方法。

  3.概述安全用药的知识及急救方法。

  技能性目标:尝试收集、处理资料。

  情感性目标:认同协同配合的团体协作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前一周指导学生收集家庭常备药的标签,保留有参考价值的,以备课上与同学交流、讨论;教师准备课上用的课件,包括:导入(方案一)、家庭常备药、家庭药箱的建立原则、治疗感冒的种种做法、服药时间、服药方式、营养药多多益善吗、想一想、错误的服药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示和建议

  导入(方案一):

  动 画展示(幻灯片一)

  观看画片,联系生活密切相关的.事,进入学*情境。 所有课件附在最后

  导入(方案二):

  生病吃药,这是生活中的*常事,然而药物能治病,也能产生不良后果。有资料显示,我国有逾3亿人滥用药物,药品不良反应已成为继心脏病、癌症、脑卒 之后的第四大杀手,全球死亡病例中,1/3属滥用药物造成的,由此可见,科学用药以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

  由此引出本节课题“科学用药,保障健康”。 领悟资料内容,进入学*情境。

  组织学生展示课前收集好的常备药 标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 各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对收集的药品标签进行分类,统计出家庭常备药的名称,并将自己的统计结果与其他组进行交流。

  根据不同组统计出的不同结果,教师总结,并用(幻灯片二)展示一般家庭常备药。

  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家庭药箱的建立原则。 分组讨论家庭药箱的建立原则,并推荐出小组发言人在班内交流,阐述本组的看法。各组之间相互评议。

  根据得到的反馈信息进行总结,并用(幻灯片课件三)动画展示家庭药箱的建立原则。并提议建立自己家庭药箱贮存的常备药。 依据家庭药箱的建立原则及自己家庭成员的实际情况,拟定家庭药箱常备药并呈现自己的拟定结果。 对课件三的补充:以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时令性疾病的 药物为主;急救药放在易拿到的地方;药箱要定期检查。

  问题探讨: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得病,不同的人得病之后有不同的做法,请大家分析以下治疗感冒的做法哪些合理,哪些不合 理。(幻灯片四)展示 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及生活经验对教师给的例子进行分析,并呈现结论。 头孢霉素是一种抗生素,但有些感冒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之不起作用,还会引起药物性发热,合并真菌感染。

  不合理的用药不仅不能治愈疾病,还可能使病情加重,那么如何才算科学用药呢?就用药时间、用药剂量、服药方式等谈谈你的看法。 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阐述自己的观点。

  根据反馈信息进行小结,并用(幻灯片五)、(幻灯片六)展示。 注重观察画面,积极思索,领会相应的道理。 某些药物之所以饭后服,是因为胃中食物可减轻药物的刺激性。

  药物嚼碎可增大与胃的接触面积,润喉片含化可发挥对咽部的止痛、消炎作用,硝酸甘油含化1—3分钟缓解心绞痛。

  讲述:除了需 要注意以上这些正确的服药方法外,药物在联合使用时也要注意科学性。研究表明:同时接受1~5种药物的患者中,18%受到药物 毒副作用的危害,同时服用5种以上的药品的患者,发生药毒反应者高达80%以上。因此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会降低药效,甚至发生意外,因此不要认为服药越多、时间越长就越好。

  提出议题:(幻灯片七)展示(注:幻灯片处有相应的议题) 讨论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课件七中将议题与举例分成两部分,等学生讨 论之后,举例以动画效果出现。

  对议题进行阐述并列举事例。

  小结:药物和其他事物一样具有两重性,除了有益的治疗外,往往伴有各种副作用。这就充分证实了“药物能治病也能致病的道理”。

  组织学生总结“科学用药”包括哪些方面,实际用药应注意些什么? 各组根据所学的知识内容和各自的生活体验,小结出本组的意见,然后在班内交流, 同时要相互评议,共同寻求问题的答案。

  想一想:(幻灯片八)(注:幻灯片处有相应的问题) 学生思考、 回答问题。 答案设成动画。

  布置作业:很多人*时这样服药(幻灯片九),你认为正确吗?组织学生课下查阅相关资料说明原因。 对课件九中这些错误的服药方法的解释设成动画,待下节课展示。

七年级生物教案4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2、说出细胞分裂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切片、动画尝试解释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的*均分配,提高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对比观察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图片、动画等,提高对比观察、分析思维、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在学*过程中体会观察探究的过程。

  【教学重点】

  1、细胞分裂的过程。

  2、尝试解释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的*均分配。

  【教学难点】

  尝试解释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的*均分配。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媒体】

  自制多媒体PPT课件等

  【内容要点】

  第3节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

  一、细胞分裂的概念

  由一个细胞形成两个相似的新细胞的过程。

  二、细胞分裂的特点

  遗传物质*均分配

  三、细胞分裂的过程

  1、植物细胞

  2、动物细胞

  四、细胞分裂的意义

  单细胞生物繁殖

  多细胞生物生长发育,细胞更新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课题

  回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出示人从一个**卵到**的图片及数据资料

  提问:人从一个**卵到一个**,细胞数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细胞通过怎样的生理活动实现数目的增加? 回忆并回答问题

  思考,回答

  回忆已有知识,为本节课学*奠定基础。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细胞分裂的概念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完善、总结细胞分裂的概念。 观察,概括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概括概念的能力。

  细胞分裂的特点 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的*均分配 提问:从细胞结构的角度分析细胞分裂时有哪些结构需要进行分裂?

  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否也随细胞分裂而一分为二?

  遗传物质会越分越少吗?

  分裂前已经复制的遗传物质在分裂时是怎样分配的呢?

  【提出探究问题】

  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如何分配?

  实验探究: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切片。

  指导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切片,反馈观察结果。

  动画资料分析:展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动画。

  提问: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均分配的意义。 思考,回答

  思考大胆做出猜想。

  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切片。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动画,

  尝试解释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的*均分配。 引发学生的思考。

  进一步思索有关遗传物质的分裂问题。

  通过观察尝试解释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的*均分配。提高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细胞分裂的过程 指导学生观察图片及植物细胞分裂动画,描述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展示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的图片、动画,要求学生描述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引导学生比较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异同,归纳细胞分裂的过程。 观察图片,结合动画描述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观察图片、动画描述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对比,描述 培养学生在观察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提高学生进行对比观察、分析思维能力。

  细胞分裂的意义 提问:对于单细胞生物细胞分裂的意义。

  对于多细胞生物细胞分裂的意义。 思考,回答 通过讲授,理解细胞分裂的意义。

七年级生物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裸子植物形态结构、生殖和生活*性的特点,进而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并了解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

  2.通过对松树雌、雄球花;球果及叶片横切等的观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在引导学生对松树的球花、球果与桃树的花、果实的比较和对松树与铁线蕨的比较,从而归纳出裸子植物主要特征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4.通过裸子植物与蕨类植物的比较,使学生逐步树立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通过松树的形态结构、生殖与生活*性相适应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通过对裸子植物经济意义的了解,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价值观,并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松树的形态结构、生殖和生活*性的特点,有助于使学生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这两部分知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裸子植物比蕨类植物高等,更适于在陆地生活,由此认识到裸子植物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所以松树的形态结构、生殖、生活*性的特点及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应确定为本节的重点。

  前边学过的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在生殖过程中孢子显著,且脱离母体发育,称为孢子植物;而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在生殖过程中都能产生种子,称为种子植物。孢子和种子都脱离母体发育,但孢子只是单细胞的生殖细胞,而种子则属于生殖器官,其结构远比孢子要复杂得多,加之种子有种皮保护,所以使它抗旱能力比孢子要强得多,这样就决定了种子植物比泡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因此,种子植物与孢子植物的概念也应作为本节的重点。

  2.难点分析:

  学生很容易把松树的雌、雄球花和球果分别看作是绿色开花植物的花和果实,而且学生*时对松树的雌、雄球花和球果观察很少,这样对了解两类植物的区别,及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增加了困难,所以松树的球花及球果的结构应作为本节难点。

  松的生殖过程比较复杂,其**过程与蕨类植物不同,与绿色开花植物也不同,学生对松从传粉到**,从雌球花经过**后发育形成球果都会感到难以理解,加之整个生殖过程比较长又不易观察到,这样就决定了松的生殖过程也应作为本节的难点。

  本节课要观察的内容较多,不仅要让学生观察到雌、雄球花的着生位置,了解两者主要的不同,观察到球花和球果的不同,而且观察球花、球果要与绿色开花植物的花、果实进行对比;还要观察较为复杂的松叶结构,要组织学生观察好这些内容也就成为了本节组织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

  (一)引言的教学

  出示松树、桃树、槭树等种子植物标本,请学生指出它们的名称,并提出问题:这些植物一般是以哪种器官来进行繁殖的?

  当学生答出种子时,可让学生明确这些通过种子繁殖的植物叫种子植物。而前边学过的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在生殖过程中都不产生种子(这点也可以作为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但是产生孢子,孢子显著。而且脱离母体发育,所以这三类植物叫孢子植物。在学生了解了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的概念后,还要让学生知道种子的结构比孢子要复杂得多,而且其外有种皮保护,所以种子植物比孢子植物更适于在陆地生活,它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一类植物。

  (二)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本质区别

  先提出问题,我们*时买来的带硬壳的松子是松树的何种器官?买来的杏仁是何种器官?当学生答出:都是种子时。可让学生观察,松树的带种子的雌球果和杏的果实,提出观察思考题:松子和杏仁分别长在松和杏的什么结构上?种子是否裸露?(雌球果选择鳞片裂开的,这样的雌球果俗称松塔;观察杏的种子,可先把杏纵剖开,再把内果皮砸开)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明确松的种子长在雌球果上,种子是裸露在外的;杏的种子长在果实内,种子不裸露。松树的雌球果和杏的果实,其相同点是:都有种子。不同点是:松树的种子外边没有果皮包被,种子裸露;杏的种子外边有果皮包被,种子不裸露。因此他们虽然同属于种子植物但属于不同的类群,前者种子裸露属于裸子植物,后者种子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由此引出裸子植物的课题。

  (三)关于裸子植物的教学

  1.松树:

  (1)生活*性:

  让学生根据自己*时在自然界中,在电影电视中所见到的松树的情况,说出松树的生活环境,然后展示松树的生境图(生活在高山岩石上的松树),使学生了解松树不仅广泛生活在陆地上,还能生活在干旱和土壤贫瘠的地方,甚至岩石的缝隙中。

  (2)形态结构:

  事先给学生准备好油松和白皮松的枝条,让学生从叶的形态上找出适应干旱陆地生活的特征,并思考为什么?当学生观察到针形的叶,并答出,针形的叶可以防止体内的水分过多地散失出去时,可告诉学生针叶常常成束生长,让他们继续观察以上两种松都是几针一束的,学生观察后能答出,其中一种是两针一束,另一种是三针一束。此时,告诉学生两针一束的是油松,三针一束的是白皮松,使学生了解松叶几针一束,是区分各种松树的一个重要依据。

  下面请学生结合生活在岩石上松树的挂图,找出根和茎在形态上的适应特点,并思考为什么?若答不出来,可启发学生,松树是高大的乔木(讲清乔木与灌木的概念),它的根系会怎样,为何土壤干旱贫瘠时,还能郁郁葱葱。学生能答出:它的根系十分发达,可以吸收土壤深处的水分和无机盐,它的茎很粗壮,可以把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较快地向上运输。并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抵抗恶劣的陆地环境。

  接下去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松叶横切面的切片,提出观察思考题:①松叶有哪些与生活*性相适应的结构特点?②这些特点对它的蒸腾作用会产生什么影响?观察时可要求学生对照课本上松叶横切面图,按照由外向内的顺序,并注意与蚕豆叶对比进行观察。强调观察的重点:表皮细胞的大小、细胞壁厚薄、排列状况、有无角质层、气孔特点。学生经观察、思考、讨论后能答出:松叶与生活*性相适的结构特点有:它的表皮细胞很小、细胞壁厚、排列紧密,有角质层,气孔深陷在表皮下面,这样的结构特点,使针形的松叶能进一步减少蒸腾作用。

  最后,由教师简要小结一下,松树与生活*性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3)生殖:

  事先准备好带有雌、雄球花和成熟球果(珠鳞开裂,内有种子)的松树枝条,充分利用标本和松生殖过程的剪贴图(或挂图),加强直观性,以利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了解。

  首先让学生对照挂图观察松枝上雌、雄球花的着生位置,然后用放大镜观察雌、雄球花的内部结构,提出观察思考题:①雌、雄球花分别着生在松枝的什么位置上?②它是雌雄同株还是异株植物?③雌、雄球花内部各有什么主要结构?学生在观察思考后回答:雄球花着生在新枝的基部,雌球花着生在顶部,所以,松是雌雄同株的植物。春天,在雄球花里能产生大量花粉,在雌球花内,生有胚珠,其内有卵细胞。学生回答后,可让他们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粉,并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胚珠外有无子房壁包被,提出问题:①花粉带有的气囊在传粉时有何意义?②在雌球花内着生的胚珠是否裸露?(此问题解决,除认真观察雌球花外,还可认真观察成熟的球果,联系球果内裸露的种子考虑)学生经观察能答出:花粉具有气囊利于风媒传粉,通过风把花粉传送到雌球花上。雌球花内着生的胚珠是裸露的,无子房壁包被,这样胚珠形成的种子也裸露,无果皮包被。

  学生了解了松的雌、雄性生殖器官后,可利用剪贴图或挂图,了解生殖的过程。提出问题:①松树从传粉、**到种子成熟需要多长时间?②球果是由什么结构发育来的?其内的种子有何特点?为什么?③松的生殖过程与生活*性相适应的特点是什么?这部分内容,可充分利用剪贴图和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在教师的启发下,由学生归纳出生殖的过程,并回答有关问题。边启发、边贴剪贴图、边由学生答出:春天时,雄球花内产生的花粉借助风散落到雌球花的胚珠上,并在胚珠内萌发形成花粉管,其内的**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卵,由**卵发育成种子的胚。此时,胚珠也就发育形成种子,雌球花也就发育形成球果了。从头年春天开始传粉到第二年秋天球果才成熟。

  球果内的种子带有翅,可随风飘散,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长成一棵新的松树。从松的整个生殖过程来看,**过程已脱离了水的限制,所以比蕨类植物更适于在陆地生活。

  最后,教师小结一下松的生殖过程,强调松与生活*性相适应的特点是:**过程完全摆脱了水的限制,所以它能生活在干旱的地方,比蕨类植物高等,是真正的陆生植物。

  2.其他的裸子植物:

  让学生观察侧柏、圆柏、银杏、水杉等裸子植物的标本或实物,了解这些裸子植物广泛分布在我国陆地上。

  3.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让学生与孢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对比归纳出:裸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胚珠裸露无子房壁包被,因此,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并与蕨类植物对比归纳出:裸子植物根、茎、叶都很发达,**过程不需要水,所以,适于生活在干旱的地方。

  教师进一步小结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4.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

  给学生放我国各种各样的裸子植物及其经济意义的录像或投影片,使学生了解我国裸子植物资源丰富,居世界之首,是裸子植物的故乡,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根据录像内容及日常的生活经验、讨论归纳出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

  复*巩固题:松为何比铁线蕨更适于在陆地生活?裸子植物与绿色开花植物最主要的不同是什么?

  【板书设计】

  第四节种子植物

  一、裸子植物

  (一)松树

  1.生活环境:干旱、贫瘠的陆地。

  2.形态结构:

  3.生殖:**过程脱离了水的限制。

  (二)其他的裸子植物杉、侧柏

  (三)裸子植物主要特征

  1.胚珠裸露无子房壁包被;种子裸露无果实包被。

  2.根、茎、叶都很发达,**过程不需要水。


七年级音乐教案 (菁华5篇)(扩展4)

——七年级音乐教学总结 (菁华5篇)

七年级音乐教学总结1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就要结束了,回过头来想想看看,可以说这学期是在忙碌中收获着点点滴滴。

  本学期我仍担任七年级(14)班的音乐教学工作,自拿到音乐课本,我就心里思量,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运用新的手段与方法,改变过去的音乐模式,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我决定,通过课堂上各种音乐表现(学生或唱,或跳,或演),使学生能够充分展现自我,获得美的享受,和成功的愉悦。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音乐课堂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学生对音乐有了信心,那么上音乐课就更加有趣了,所以,音乐课上我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一下,以便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提高备课质量,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案编写与设计上,我依据了新课标的要求,根据不同课型,不同水*学生,不同班级情况和自己已有的经验精心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学法指导为重点,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为主旨,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创造力。教案设计的质量是课堂教学的基础,这也是上好音乐课的重要基础。

  二、创造轻松课堂,营造和谐氛围。

  为了使学生轻松愉快的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教师更应该保持良好的自身情绪,注重自己的语言艺术,将自己的快乐情绪“传染”给学生;用幽默的语言、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有趣的动作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和教师走得更*,这样学生才能更喜欢音乐课。要想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首先要消除学生心中对课堂上的种种顾虑,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学*氛围。

  三、教学方法勇于创新、灵活多样,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现代教育讲究学生的“参与”、“创造”,要让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课堂气氛讲究一个“动”字。在教学方法上,我认为还要勇于创新,要灵活选用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由参与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音乐的兴趣,驱使他们积极参与,形成主动性。

  四、师生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师生之间能否产生和谐共鸣效应。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教学形式灵活多样,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便于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便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在新课程音乐教学中,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学*、积累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

  五、及时评价反馈,增强学生自信

  为了使音乐考试不流于老套,死板。使学生能更自然的表现音乐,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也为了让我对每个学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学期的音乐考试,我让每个学生从本册书中任选一首歌曲来演唱,并且由全班同学来当评委,但不打分。只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音乐素养。

  以上是我一学期来的教学总结,虽然这学期也取得一点成绩,但我知道还远远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工作,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七年级音乐教学总结2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初一年级的音乐教学工作。下面我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一下总结,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课堂教学方面

  经过了第一学期的教学,我与学生已相当熟悉。本学期,我特别丢掉了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权威,进一步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进一步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口,因势利导。*时的每一堂音乐课,我是怎样让它“活”起来的呢?

  1、注意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学生学*兴趣

  一堂好的音乐课能使学生的心智得到陶冶,各种感官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例如教学第二单元《七彩管弦(二)》时,按照不同的主题,听音乐并出示与音乐相配的背景和乐器,学生边听音乐边进行联想,运用多种感官想象管弦音乐描述的内容。让学生听完后讨论分析, 再次边听边看边想象,还出示几幅图画做提示,帮助想象。这样,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了主体性、使学生 思维活跃,提高了学生学*的兴趣,同时也体验到了自己创意的成功感。

  2、注意创设轻松课堂,营造和谐氛围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当中,一同分享掌握知识的无穷乐趣。所以,在教学中,我尽量避免那种生硬的、繁难的技巧技能性训练,多从学生出发,多为他们营造一些发现美、创造美的自由空间,以激发起他们热爱美、传播美的热情,从而使美能在学生的心灵中生根、发芽、成长、壮大。

  3、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价,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课堂上我对学生的评价多采用自评的方式,以描述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为主。由于在学生的音乐学*过程中,他们的`个体差异明显,因此,我注重把对学生的评价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上。*时的“班级展示会”我通过展示他们的演唱、小评论等,让学生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在班上营造一种和谐、团结的评价气氛,激励学生的进步。

  二、课外活动方面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我依照学校的计划,组建校舞蹈队26人。我有计划、有步骤地利用周一、周四的课外活动时间进行训练,较好地完成了学期初制订的训练计划。本学期我组织的舞蹈队员们参加了20xx年东方市中小学生文艺展演,他们表演的节目《舞动的旋律》获得了市城中学组第二名的好成绩。

  三、业务学*方面

  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自费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我还很注意自身的学*,如:参加县里的音乐教研活动———歌曲创作;注意练*专业技能———音乐课件的制作;阅读一些音乐、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报刊、杂志;在英特网里积极与各地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交流。

  本学期,我的工作没有什么失误,但不足的地方还是有的,那就是听课太少了,有时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教育缺少耐心引导。

七年级音乐教学总结3

  音乐知识的海洋广袤无边,教学观念、教学理念也不断地推陈出新,旧的教学体系,甚至我们从前所掌握的音乐教学理论知识有的已不适应,或者有更深层次的要求,这都要求我们这一代的新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充实自己,以寻求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的方法。要把这些新理念、新方法真正地运用于教学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更是我们这些新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必须实践的课题。

  我在这学期代六、七年级音乐。通过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理解力,发挥学生主动探究,创造音乐、想象力的各种能力,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作为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主导者的音乐老师,都从中得到启发、获得经验。具体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提高备课质量,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教案设计的质量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正在进行的《新大纲》与新教材学*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学生在学*过程中由于年龄特征、知识水*、思维水*等因素,不可能直接学*教材,教师在教材和学生之间起一个“转化”作用,即把教材转化为教案,把教案转化为学案,而设计教案是这个转化过程的中间环节。在教案设计上,我根据不同课型,不同水*学生 ,不同班级情况和自己已有的经验精心设计,以教材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法指导为重点,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为主旨,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创造力。在实践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计划与实际的矛盾,我尽量写好教学后记,便于及时发现矛盾,解决矛盾。

  二、营造宽松课堂氛围,排除学生心理负担。

  要想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首先要消除学生心中对课堂上的种种顾虑,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学*氛围。教师应该保持良好的自身情绪,注重自己的语言艺术,将自己的快乐情绪“传染”给学生;幽默的语言、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有趣的动作都毫不吝啬地奉献给学生,让学生和教师走得更*,这样学生才能更喜欢音乐课。

  三、教学方法勇于创新、灵活多样,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传授知识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课堂气氛讲究一个“静”字。而现代教育讲究学生的“参与”、“创造”,要让学生大胆发问,敢于质疑,课堂气氛讲究一个“动”字。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音乐知识和技能、个性有所发展,教学方法的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方法上,我认为还要勇于创新,要灵活选用发现教学法,自由参与法和课件激趣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音乐的兴趣,驱使他们积极参与,形成主动性。

  四、师生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师生之间能否产生和谐共鸣效应。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教学形式灵活多样,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便于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便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在新课程音乐教学中,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学*、积累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培养学生音乐知识的兴趣。

  良好的音乐兴趣活动的开展,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情绪、启发学生的思维情感。本学期六、七年级音乐课上人人参与跳《青年友谊圆舞曲》和《校园华尔兹舞曲》,让每个学生乐于学*更多的音乐技能,学生音乐潜能会被充分发掘,浓郁的艺术氛围在校形成。

  总之,在这一学年中我边从事教学工作,边利用课于时间学*探索新教学理论,当然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音乐教育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必须从各方面提高自己,跟上知识发展的步伐,才能更好地让这一代的学生从更高的角度体现人的`崇高精神境界的学识财富。但我深信作为一名新的音乐教师,自己能在不断的追求探索艺术的同时,能真正地让学生感受、领悟,从而主动追求真正的艺术,也深信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会有所突破,为社会的发展献上自己微薄的力量。

七年级音乐教学总结4

  本学期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共有二个班。每个班的学生对音乐的喜爱程度都有所不同,所以针对这些特点我也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努力培养学生有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启迪智慧,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基本情况概述

  首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能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师德,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做他们学*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时时处处为人师表;在思想上,老师们时刻以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作为学校大家庭中的一员,老师们能主动关心学校的点点滴滴,尽心尽职地做好各项工作。

  其次,在教学上,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在音乐欣赏课中还加入了一项让学生自己介绍音乐,表达自己艺术见解的实践活动,这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课堂教学

  1、在教学中,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运用范唱方式于音乐艺术形象感染学生启发学生的艺术形象思维,使他们做到有感情地歌唱,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来完成思想教育。

  2 教学过程中,在教唱一首新歌,为了使学生能达到学会全歌,利用示范教学法,都是先将全歌唱一遍,作为一次示范,然后教唱歌曲,最后讲解歌词大意,教唱歌词,

  三、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1、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2、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

  4、老师们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自费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

  最后在学期末的时候进行考试,考试的形式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规定不同的考试形式。168班和167班的就按照有每人以唱一首熟悉的歌曲作为考试;166班和169以举办音乐会为考试内容,全部过程由学生自己来策划,教师指导,这种形式更能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四个班均进行了音乐基础知识测试。

  总之不管是那种形式的考试都是对为了培养对音乐的兴趣,不足之处今后努力的改正。

七年级音乐教学总结5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初一年级的音乐教学工作。下面我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一下总结,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课堂教学方面

  经过了第一学期的教学,我与学生已相当熟悉。本学期,我特别丢掉了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权威,进一步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进一步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口,因势利导。*时的每一堂音乐课,我是怎样让它“活”起来的呢?

  1、注意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学生学*兴趣

  一堂好的音乐课能使学生的心智得到陶冶,各种感官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例如教学第二单元《七彩管弦(二)》时,按照不同的主题,听音乐并出示与音乐相配的背景和乐器,学生边听音乐边进行联想,运用多种感官想象管弦音乐描述的内容。让学生听完后讨论分析, 再次边听边看边想象,还出示几幅图画做提示,帮助想象。这样,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了主体性、使学生 思维活跃,提高了学生学*的兴趣,同时也体验到了自己创意的成功感。

  2、注意创设轻松课堂,营造和谐氛围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当中,一同分享掌握知识的无穷乐趣。所以,在教学中,我尽量避免那种生硬的、繁难的技巧技能性训练,多从学生出发,多为他们营造一些发现美、创造美的自由空间,以激发起他们热爱美、传播美的热情,从而使美能在学生的心灵中生根、发芽、成长、壮大。

  3、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价,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课堂上我对学生的评价多采用自评的方式,以描述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为主。由于在学生的音乐学*过程中,他们的个体差异明显,因此,我注重把对学生的评价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上。*时的“班级展示会”我通过展示他们的演唱、小评论等,让学生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在班上营造一种和谐、团结的评价气氛,激励学生的进步。

  二、课外活动方面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我依照学校的计划,组建校舞蹈队26人。我有计划、有步骤地利用周一、周四的课外活动时间进行训练,较好地完成了学期初制订的训练计划。本学期我组织的舞蹈队员们参加了20xx年东方市中小学生文艺展演,他们表演的节目《舞动的旋律》获得了市城中学组第二名的好成绩。

  三、业务学*方面

  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自费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我还很注意自身的学*,如:参加县里的音乐教研活动———歌曲创作;注意练*专业技能———音乐课件的制作;阅读一些音乐、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报刊、杂志;在英特网里积极与各地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交流。

  本学期,我的工作没有什么失误,但不足的地方还是有的,那就是听课太少了,有时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教育缺少耐心引导。


七年级音乐教案 (菁华5篇)(扩展5)

——七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菁华5篇)

七年级音乐教学计划1

  在初中教育中,不仅仅是语数英史地生政的教学,还有音乐体育教学,初中教师音乐教学工作计划。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我从教已经有很多年。在慢慢的教学中,我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不过这些都不是我最觉得自己进步的地方,我觉得自己应该在更多的方面帮助学生,让学生得到更多的进步,这才是我一直以来教学的根本目的。在教学中得到更多的进步,我相信我是能够做好的。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完成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素质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观念不正确。

  三、教材分析

  1、初一级学沿海版第二册,以唱歌为主,分五部分共9课。安排19课时,其中复*考试2课时,机动1课时,实际授课16课时。

  2、初二级学沿海版第四册,以欣赏为主,分四部分,共8课。安排20课时,其中机动2课时,复*考试2课时,实际授课16课时。

  四、工作任务:

  1、初一、二级音乐教材课堂教学,每周一节。

  2、学校有关音乐方面的文娱工作。

  五、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指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的教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

  4、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的能力。

  六、教学措施

  1、初一、二级的音乐教材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

  2、互相渗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型。

  3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4、课外第二课堂,本学期计划以训练歌唱技巧为主,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七、具体安排:

  周次初一级初二级

  1《岭南春早》《编钟》

  2广东音乐古琴

  3广东民歌印安人的音乐

  4《故乡的亲人》欧、非黑、白人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5《噢!苏珊娜》北美洲的音乐

  6亚洲的歌*民歌的题材

  7圆舞曲*民歌形式的分类

  8小步舞曲民管乐简介

  9玛祖卡、波兰舞曲古曲欣赏

  10中考中考

  11进行曲简介民族调式

  12《进行曲》《在太行山上》

  13《送别》《黄河大合唱》

  14《问》抗战时期的音乐

  15《快乐的铁匠》贝多芬简介

  16至17终考终考

  这就是本学期我要教授的课程。音乐并不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所以每个班级一个星期也就只有一节音乐课,所以我带整个年级的学生音乐学*。在我不断的教学中,我有更多的进步,这才是我一直以来最渴望自己做到。音乐教学并不困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气息,这才是我最看重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重点注意这一点的!

七年级音乐教学计划2

  在初中教育中,不仅仅是语数英史地生政的教学,还有音乐体育教学,初中教师音乐教学工作计划。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我从教已经有很多年。在慢慢的教学中,我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不过这些都不是我最觉得自己进步的地方,我觉得自己应该在更多的方面帮助学生,让学生得到更多的进步,这才是我一直以来教学的根本目的。在教学中得到更多的进步,我相信我是能够做好的。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完成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素质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观念不正确。

  三、教材分析

  1、初一级学沿海版第二册,以唱歌为主,分五部分共9课。安排19课时,其中复*考试2课时,机动1课时,实际授课16课时。

  2、初二级学沿海版第四册,以欣赏为主,分四部分,共8课。安排20课时,其中机动2课时,复*考试2课时,实际授课16课时。

  四、工作任务:

  1、初一、二级音乐教材课堂教学,每周一节。

  2、学校有关音乐方面的文娱工作。

  五、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指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的教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

  4、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的能力。

  六、教学措施

  1、初一、二级的音乐教材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

  2、互相渗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型。

  3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4、课外第二课堂,本学期计划以训练歌唱技巧为主,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七、具体安排:

  周次初一级初二级

  1《岭南春早》《编钟》

  2广东音乐古琴

  3广东民歌印安人的音乐

  4《故乡的亲人》欧、非黑、白人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5《噢!苏珊娜》北美洲的音乐

  6亚洲的歌*民歌的题材

  7圆舞曲*民歌形式的分类

  8小步舞曲民管乐简介

  9玛祖卡、波兰舞曲古曲欣赏

  10中考中考

  11进行曲简介民族调式

  12《进行曲》《在太行山上》

  13《送别》《黄河大合唱》

  14《问》抗战时期的音乐

  15《快乐的铁匠》贝多芬简介

  16至17终考终考

  这就是本学期我要教授的课程。音乐并不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所以每个班级一个星期也就只有一节音乐课,所以我带整个年级的学生音乐学*。在我不断的教学中,我有更多的进步,这才是我一直以来最渴望自己做到。音乐教学并不困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气息,这才是我最看重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重点注意这一点的!

七年级音乐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努力完成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素质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观念不正确。

  三、教材分析

  1、初一级,以唱歌为主,辅以欣赏,分六个单元,其中复*考试2课时,机动1课时,实际授课16课时。

  2、初二级,以欣赏为主,辅以歌唱,分六个单元,其中机动2课时,复*考试2课时,实际授课16课时。

  四、教学目的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社会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四有新人,并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特别是针对农村孩子对音乐知识点的欠缺。需加以注重。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音乐在学生身上得到健康发展。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和五线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5、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歌谱的能力和综合、归纳的能力。

  6、初步接触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五、任务目标

  (一)、唱歌部分

  1、紧抠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节课前先教15分钟乐理知识,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教1-2遍词,然后教师用电子琴为学生谈唱歌曲和简谱,让学生跟着自学,直到学生会为止。

  4、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师及时进行教正。并交唱直到会为此。

  5、有学*有记载,有学*有考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音乐课的意义。

  6、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指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的教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7、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8、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

  9、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的能力。

  (二)、发声训练部分: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学*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三)、欣赏部分: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

七年级音乐教学计划4

  一、学生情况及教材分析:

  打开七年级的音乐课本可以发现,和五、六年级不同的是课程安排中有80%以上的是音乐欣赏课。小学时期学过的课程主要是唱歌,学*一些音乐的基本理论和培养一些乐感。这些基本理论也正是为了初中以后的音乐欣赏课打下基本功的,通过学*音乐织体的组成形式,从各个方面去理解和欣赏音乐。

  二、本册教学目标

  本学期五个单元的课程,将安排在四个月内上完。首先在欣赏与跟唱《爱我中华》与《我的*心》以后,欣赏《我和我的祖国》。理解我国的伟大民族,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绪。并结合“参与探索”,了解人声的分类、节拍、单拍子、复拍子、拍号和力度记号。国庆节前后学*第二个单元《走进大自然》,走出校园,走到大自然去感受美好的景色,呼吸新鲜的空气,以启迪我们的灵性……了解主歌、副歌,旋律线的进行方式。在聆听两种不同的乐器演奏的《苗岭的早晨》后,明白不同的乐器演奏出的音乐,表达的意义和意境是不一样的,表达出来的音乐色彩也是不同的,也就是作曲家表现自己的观点时有自己独特的想法的。在期中考试前后,学*第三单元世界名歌学*用各种乐器来演奏的相同的旋律,进行比较验证上面的说法。学*键盘乐器的规律和结构,做简单的练*。然后学*“时代在奔驰”,欣赏大型管弦乐曲《太*洋231》和《火车》,感受用不同的乐器来表现不同的社会声音和音响的效果。最后,学*组歌《校园春秋》。分为“天下兴亡”、“向往光明”、“校园写真”、“同一首歌”等四个组合。通过这些分组,把相同类型的歌曲分到一起,向我们展示了校园生活的纯真和对社会的热爱与期盼。

  期末考试计划用写作的形式来进行,听一首歌曲,用你自己的耳朵去理解这首作品,阐述乐曲的意思。

  课堂上课的内容可能与此计划不太相符,时以课堂内容为准,只依次为参考。

七年级音乐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指出音乐教学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音乐对人情感的陶冶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过程,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离开了审美为中心的音乐教育将是一潭死水。美的感染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获得,因此,音乐审美教育不仅要完整地体现在课程中,更要体现在音乐教学活动中。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二年级班的音乐课。从整体的水*看,两个班的整体水*相差不是特别明显。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相比较而言,这个班的个别同学对音乐的听觉能力、感受能力很棒,二年级学生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积极性非常高,积极举手发言。从整体水*来看,这些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行为*惯方面进步较大,学*目的性也有所增强,个别学生的音乐学**惯有所改进。因此,这学期在加强音乐常规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对他们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培养。

  三、教学目标

  1、演唱

  (1)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反应。

  (2)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

  (4)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5)能够背唱4~6首歌曲。

  2、演奏

  (1)学*常见的打击乐器。

  (2)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

  3、综合性艺术表演

  (1)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

  (2)能够配合歌曲、音乐用身体做动作。

  (3)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4、识读乐谱

  (1)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

  (2)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

  (3)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

  5、创作实践

  (1)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

  四、教学重点难点

  1、从聆听有关“春”的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展开想象、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教育学生要热爱大自然,要保护环境,不能破坏生态,这样才能永远看见春天。

  2、从充满童趣的作品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教育学生要珍惜童年的大好时光,从不同风格的乐曲中感受不同音乐作品的情绪并能听辩独奏乐器的音色。

  3、聆听表演中外牧童题材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懂得音乐能成功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种形象。

  4、在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的感染下,进异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欣赏、表演爱国主义题材的音乐作品,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5、教育学生懂得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理。

  五、教学的具体措施与要求


七年级音乐教案 (菁华5篇)(扩展6)

——初中七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菁华5篇)

初中七年级音乐教学计划1

  一、任课班级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学*,在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对于西方音乐了解还不够多,本学期将注重这些方面的学*。同时,也要加强音乐与姐妹艺术的综合学*,拓宽视野,把音乐纳入艺术、纳入文化来欣赏,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与要求

  1、“爱我中华”演唱《爱我中华》《我的*心》欣赏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学*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相互渗透。

  2、“走进大自然”演唱《渴望春天》《小鸟,小鸟》欣赏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合唱曲《雨后彩虹》二胡独奏曲《良宵》片段。学*“声音的创造与表现”寻觅音源,创造音响,编织旋律。

  3、“脍炙人口的歌”演唱日本歌曲《四季歌》英**曲《可爱的家》欣赏世界名曲《念故乡》唱歌、欣赏与活动电影《音乐之声》插曲

  4、“时代在奔驰”感受与鉴赏管弦乐曲《剪彩波尔卡》《太*洋231》《火车》

  5、“校园春秋”第一组合:演唱《校园夕歌》《毕业歌》创

  编音乐短剧。第二组合:团体演唱《**区的天》《山那边哟好地方》创编歌舞。第三组合:《校园的早晨》《哦,十分钟》学*角色扮演。第四组合:合唱《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三、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认真做好教学课件,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四、器乐课教学计划

  1、了解口风琴的特点,掌握其吹奏的基本要领和正确的呼吸方法,能在键盘上找出各种常用音名的键盘位置。

  2、会吹奏短小、简单、趣味性强的歌(乐)曲,能够利用口风琴配合唱歌、识谱等教学内容的学*。

  3、会吹奏简单的二声部歌(乐)曲,进行合奏、轮奏。

  4、利用口风琴进行简单的旋律创作、声部创作等,利用口风琴进行独奏和合奏表演。

初中七年级音乐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指出音乐教学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音乐对人情感的陶冶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过程,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离开了审美为中心的音乐教育将是一潭死水。美的感染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获得,因此,音乐审美教育不仅要完整地体现在课程中,更要体现在音乐教学活动中。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二年级班的音乐课。从整体的水*看,两个班的整体水*相差不是特别明显。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相比较而言,这个班的个别同学对音乐的听觉能力、感受能力很棒,二年级学生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积极性非常高,积极举手发言。从整体水*来看,这些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行为*惯方面进步较大,学*目的性也有所增强,个别学生的音乐学**惯有所改进。因此,这学期在加强音乐常规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对他们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培养。

  三、教学目标

  1、演唱

  (1)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反应。

  (2)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

  (4)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5)能够背唱4~6首歌曲。

  2、演奏

  (1)学*常见的打击乐器。

  (2)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

  3、综合性艺术表演

  (1)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

  (2)能够配合歌曲、音乐用身体做动作。

  (3)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4、识读乐谱

  (1)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

  (2)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

  (3)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

  5、创作实践

  (1)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

  四、教学重点难点

  1、从聆听有关“春”的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展开想象、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教育学生要热爱大自然,要保护环境,不能破坏生态,这样才能永远看见春天。

  2、从充满童趣的作品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教育学生要珍惜童年的大好时光,从不同风格的乐曲中感受不同音乐作品的情绪并能听辩独奏乐器的音色。

  3、聆听表演中外牧童题材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懂得音乐能成功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种形象。

  4、在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的感染下,进异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欣赏、表演爱国主义题材的音乐作品,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5、教育学生懂得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理。

初中七年级音乐教学计划3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的音乐课教学工作,为了在教学中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使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好,本学期制定计划如下:

  一、 教学目的

  1、 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社会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四有新人,并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得到健康发展。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5、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歌谱的能力和综合、归纳的能力。

  6、初步接触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

  (一)、唱歌部分

  1、紧抠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节课前先教10分钟乐理知识,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教1—2遍词,然后学生听音提高自学,直到正确为止。

  4、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师及时进行教正。

  5、有学*有记载,有学*有测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音乐课的意义。

  (二)、发声训练部分:

  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学*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三)、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

  三、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教学准备周

  第二周:《在这黄金岁月》

  第三周:欣赏《新世纪的梦想》

  第四周:视唱、

  第五周:《运河之歌》

  第六周:欣赏《走进*》、《故乡是北京》、《乌苏里船歌》 第七周:《喜乐年华》

  第八周:欣赏《金蛇狂舞》

  第九周:音乐探究、音乐ABC(认识*民族乐器) 第十周:《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十一周:欣赏《长江之歌》

  第十二周:《幸福歌》

  第十三周:欣赏《洪湖水浪打浪》、《山路十八弯》 第十四周:《比利牛斯之歌》

  第十五周:音乐ABC、音乐探究(认识西洋乐器) 第十六周:复*

  第十七周:考试

  第十八周:考试

初中七年级音乐教学计划4

  在初中教育中,不仅仅是语数英史地生政的教学,还有音乐体育教学,初中教师音乐教学工作计划。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我从教已经有很多年。在慢慢的教学中,我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不过这些都不是我最觉得自己进步的地方,我觉得自己应该在更多的方面帮助学生,让学生得到更多的进步,这才是我一直以来教学的根本目的。在教学中得到更多的进步,我相信我是能够做好的。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完成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素质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观念不正确。

  三、教材分析

  1、初一级学沿海版第二册,以唱歌为主,分五部分共9课。安排19课时,其中复*考试2课时,机动1课时,实际授课16课时。

  2、初二级学沿海版第四册,以欣赏为主,分四部分,共8课。安排20课时,其中机动2课时,复*考试2课时,实际授课16课时。

  四、工作任务:

  1、初一、二级音乐教材课堂教学,每周一节。

  2、学校有关音乐方面的文娱工作。

  五、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指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的教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

  4、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的能力。

  六、教学措施

  1、初一、二级的音乐教材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

  2、互相渗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型。

  3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4、课外第二课堂,本学期计划以训练歌唱技巧为主,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七、具体安排:

  周次初一级初二级

  1《岭南春早》《编钟》

  2广东音乐古琴

  3广东民歌印安人的音乐

  4《故乡的`亲人》欧、非黑、白人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5《噢!苏珊娜》北美洲的音乐

  6亚洲的歌*民歌的题材

  7圆舞曲*民歌形式的分类

  8小步舞曲民管乐简介

  9玛祖卡、波兰舞曲古曲欣赏

  10中考中考

  11进行曲简介民族调式

  12《进行曲》《在太行山上》

  13《送别》《黄河大合唱》

  14《问》抗战时期的音乐

  15《快乐的铁匠》贝多芬简介

  16至17终考终考

  这就是本学期我要教授的课程。音乐并不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所以每个班级一个星期也就只有一节音乐课,所以我带整个年级的学生音乐学*。在我不断的教学中,我有更多的进步,这才是我一直以来最渴望自己做到。音乐教学并不困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气息,这才是我最看重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重点注意这一点的!

初中七年级音乐教学计划5

  课题十:适合纹样

  教学内容:苏少版美术教案——适合纹样。

  教学目的:1、认知领域:认识什么是适合纹样,了解适合纹样的种类及特点,掌握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 苏少版美术教案——适合纹样

  2、操作领域:学会除了用颜色绘制,还能够用剪纸、实物拼贴等方法来制作,不拘于格式。 苏少版美术教案——适合纹样

  3、情感领域:通过本节课的学*,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想法像力、创造力。能发现适合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艺术的生命力和实用性。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适合纹样的构成特点。

  教学难点:1、图案的设计制作、色彩的配合。

  2、图案的外形与图案的内容的适用性。

  3、纹样设计时单元与单元之间的统一性、均衡性与整体性。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以前画的“花头花叶纹样”真美,它们都是一片树叶或一朵花儿变来的,今天你们能用这些更多的花儿、树叶拼出更美的图形吗?利用投影仪,让学生用花头花叶实物进行摆拼,大家一起欣赏。

  二、讨论,你们觉得它美在何处?若有不足你认为怎样调整会更好吗?

  三、利用收集的各种材料进行“拼摆”:如火柴、豆子…… 苏少版美术教案——适合纹样

  四、大家摆出了这么多漂亮的纹样,纹样的组织方式各种各样,你们看它们是用了哪些方式?放射、直立,……大家真了不起,无意中竟摆出了这么多的方式。再看看它们的外框又是什么模样?讨论总结。

  五、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适合纹样的最重要的两点要素:外框形状和内部的构成。提出适合纹样的概念。

  六、打开书看一看它们是绘制出来的适合纹样,内部构成有自然形,几何形,外部框架形。

  七、讨论:说说你的感受。这些纹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被应用,除了书中展现的,你们*时还在哪儿见过。

  八、课后作业:继续发现、收集、记录*时生活中见到的适合纹样的应用


七年级音乐教案 (菁华5篇)(扩展7)

——七年级足球教案实用5篇

  七年级足球教案 1

  一、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接轨,使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心健康、心里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作用,通过各种趣味小游戏,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以教材难点与趣味点的结合设计练*内容。让学生在愉快的合作、探讨、竞争中逐步达到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在练*与游戏活动中,提高足球射门的能力,发展学生奔跑、跳跃、灵敏、反应、协调等身体素质。

  2、运动技能:通过小足球射门与游戏的教学,向学生传授脚内侧射门技术。

  3、身体健康:能利用足球进行运球和射门。

  4、心理健康:充分促进个性的发展,体验足球射门的乐趣。

  5、社会适应:培养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三、学生分析

  我校地处城郊结合部,学生比较喜欢参与体育活动,特别是足球运动。但由于学生的生源差异较大,特别是外来流动人口,收入低,生活环境较差,课余时间基本没能参与到足球活动中,只有利用课堂的学*和练*来提高自己和满足自己的欲望,体验到足球运动的乐趣。因此,在课堂上,我尽量让学生参与练*,提高足球技术;课余时间,对部分有兴趣的`学生进行免费的辅导,让他们更加喜欢足球运动。

  四、教材分析

  足球是学生特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有很强的集体性和趣味性,通过足球活动能发展学生的多项身体素质。还可以充分激发小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培养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但如何进一步提高足球技能,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本课中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会足球的简单运动动作,知道简单足球动作术语。在教学中主要强调突出“游戏”二字,在游戏中熟悉球性,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初步养成不用手而用脚触球的意识和*惯。

  难点:脚内侧部位对学生来讲不是很清楚,教师采取的方法是在这一位置贴上标注物,通过多种游戏强化,让学生在兴趣高昂的状态下,体验脚内侧射门技术。

  趣味点:

  1、用人体设置门,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

  2、让学生进行小足球比赛游戏,让学生展示自我,符合儿童心理。

  五、设计思路

  本课以“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兴趣”为主线,时时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第一线,教学中启发学生大胆想象,鼓励学生主动体验,在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层层深入地让学生体验合作交往,教师及时的鼓励和引导,把学生的学*兴趣充分调动,从而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本课采用主体式教学法。在课前师生谈话阶段—教师既以趣引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有良好的情绪,为上课做好准备。

  群龙戏珠——学生排好队,在组长的带领下,模仿教师动作,进行小游戏。银珠滚滚——学生运用特制的足球练*脚射门,激发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设计安排多种练*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使学生在乐中求学,在学中取乐。

  飞跃龙门——引导学生设置各种“人体门”,参与射门练*。在练*中能与他人合作探究,共同完成任务。

  比赛游戏——通过比赛小游戏,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六、场地器材设置

  一片足球场,小足球(纸球)40个,跨栏架6个。

  七、教学效果预计:

  1.心理效果预计:根据本课特点,学生将会积极参与活动,并能在活动中体会到集体的力量,给自己带来集体的归属感。

  2.生理效果预计:由于本课是新课,负荷适中,但练*密度较大。*均心率为110-120次/分。

  八、本课特色

  1.课标指出开发和利用各种体育生活资源是激发***情感的重要手段。课上运用了生活中的废纸,在学生手中变成了一个一个足球,为足球走进生活游戏打开了绿色通道。

  2.体育源于生活,更应贴*生活。传统的足球运动具有强烈的对抗性。现在越来越远离学生的生活。学生只是在心中虚拟的喜爱,根据这一情况,本课将足球运动换成儿童话、娱乐话的体育活动,让学生亲*足球,亲身享受足球运动带来的愉悦,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备注:本主题单元计划共5节课,比赛课为第3课时—“快乐的小足球”。

  七年级足球教案 2

  目标:

  1.练*左右**替运球,锻炼协调能力。

  2.学*与同伴合作踢球,感受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准备:

  球门两个,小足球人手一只。

  过程:

  一、热身运动

  1.学生每人抱一个小足球当方向盘玩开汽车游戏,绕场地慢跑一圈。

  2.学生把球夹于两腿之中,做修车、洗车、停车等动作,舒展身体关节。

  二、赶着球儿跑

  1.教师示范用左右**替向前运球,注意脚部用力要适中,控制好球的方向。

  2.学生分散边念儿歌“小足球,真听话,轻轻踢,朝前跑,左一下,右一下……”,边练*左右**替向前运球。

  三、游戏:运球回家

  1.学生分**数相等的两队,站在草地一端,另一端放置两个球门。

  2.玩法:哨声响起,每队第一位学生双**替向球门方向运球,直到把球运入球门,然后往回跑,拍第二个学生的手。第二个学生继续双**替向前运球,依次接力,先运完的队为胜。游戏反复进行2至3次。

  四、亲亲小足球

  学生每人抱一个小足球,用球轻拍同伴的肩、背、手、脚等部位,达到放松的目的。

  (评:孩子们用儿歌配合运球练*,不仅容易记住运球要点,也为运球活动增添了趣味。而“运球回家”则让学生在合作竞赛与游戏情景中体验了踢球的乐趣。最后的“亲亲小足球”放松动作,更使孩子们觉得小足球是他们的朋友。)

  七年级足球教案 3

  我坐在办公桌前,打开备课本,眼前浮现出一幕想象中的景象——当我在课上宣布今天上足球内容的时候,男生们一片欢呼雀跃,这场面真令我兴奋;但同样我也看到了女生们一副无精打采的神情,一样使我失落无比……

  “哎!男女有别,各取所需。”我还是按老办法处理,抱着无奈的心理,我走向了课堂。

  太阳还是原来的太阳,操场依旧是那片操场。当足球呈现在男生们的面前时,他们没了*时的调皮,多的是专注和执着;女生们则真如我所料,嘘声一片。其实,女生们这种态度对我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否定,甚至是对我教学的一种奚落。想想我真是心有不甘,为什么我费那么大的劲教女生们传球、运球、射门等等,她们就是对我的足球课不感兴趣,依然给我看的是那张张毫无表情的脸,以敷衍来代替我的教学要求。较真吧,*添了烦恼,随她们去吧,则相安无事,就是内心深处有点儿不甘,在矛盾中,熬到了教学比赛的时间了。

  不用多说,男生们早就急不可耐地摆开了擂台。女生们按惯例,三三两两围作一堆,开始她们的“教学研讨”,不时还发出阵阵爽朗的笑声,我偶尔还能听到对贝克汉姆、弗朗西斯的评论,仿佛这时女生们的足球世界才刚刚的开始,好像大牌球星,纸上谈兵才是她们所喜欢的足球教学。

  我顿时火起,好似教师权威受到了侵犯,我大声命令班长(是一个女同学),把女生也组成两个队,把球往对方门里踢就行。

  真的不是那么的情愿,勉勉强强组成了两堆人,在我的喊叫声中,球慢慢地在两拨人中间滚来滚去……我气不打一处来,拼命的喊“用劲往里踢、往里踢!”渐渐地球速快了点,也算给我那嘶哑喉咙的一点安慰吧。过了一会儿,真不知怎么搞的,球在一大堆脚的乱碰中滚进了一边的球门。待球在中圈再开出时,我明显的发现,两方的女同学好似都铆上了劲,你争我抢,愈来愈激烈了,我也变成了双方总教练,一会儿叫一方往左传,往前使劲踢,一会儿又叫另一方往回撤,堵斜线……

  嘿!虽然一群“乌合之众”,但场上很多女同学的脸上都表现出一丝疯狂的神情。

  “要的就是这神情,要的就是玩的疯,要的就是这不服输”,此时我感到欣慰之极,我多年追求的教学目标不就是这样的吗?

  在课结尾小结时,我刻意总结了女生的比赛,分析她们的球为什么容易从脚上丢掉,为什么球不听你的使唤,怎样传才更容易使同伴容易接住时,等等,我注意到了几个后排的'女生还掂起脚,伸长头从同样的肩膀上看着我边讲边做动作……

  在走回办公室的路上,我感到了从未有的轻松,我们女生头一回喜欢我的足球课了,看来我还是有点办法的,沾沾自喜之情溢于言表。

  后来我查阅了很多有关足球教学方面的资料,力求将我们女子足球教学进行到底。其实,有一种“球类教学领会教学法”同我的“火冒一招”有点相似,它强调先学怎样应用(what to do)而后掌握如何实践(how to do)。传统球类教学较关注技术教授,忽略了比赛的动力(dynamics),教师在深信学生掌握技术后,他们便可以将技术运用于比赛之中。而往往就在这段比较单调、艰苦、反复的技术练*过程中,许多女同学对原本就不怎么感兴趣的、传统意义上属于男同学的项目——足球——的学*积极性一下消磨殆尽。

  我调查分析,发现大多学生学*踢球有三个过程:1、体验的过程,这过程往往是被动的,是受同伴影响进行初步尝试的;2、学*过程,该过程是主动的,通过前面的尝试而产生了学*的兴趣,从而激发了学*的动力;3、再尝试和提高的过程,通过学*一系列自己所需的踢球技术,在以后的踢球实践中得到了运用,获得了某种肯定,坚定了长期学*实践的信心。

  我们传统球类教学法忽略的是第一过程,因此没有第一过程也没有以后过程的延续。而男同学为什么在同样的教学情况下,依然有如此学*动力,我认为他们经历的第一过程不是在课堂中完成的,而是在课外,由他们的学哥、家长、电视,或其他因素影响下完成的。这也跟男同学个性特点有很大关系。

  看来我觉得我们是否可以考虑一下我们的教学方法,有一句名言:“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在我们的体育课堂上,我想也应该是“贵在得法”。

  七年级足球教案 4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独立自主、耐心专著、果决判断、勇敢自信的良好品质。

  2.培养幼儿的敏捷性、灵巧性、爆发力、体耐力、距离感和协调性。

  教学准备:

  足球与幼儿数量相等,小球门4个、U盘及其播放器、音乐

  教学过程:

  1、引导部分:

  (1)师生问好

  (2)介绍足球

  (3)即兴带动

  2、主体部分:

  (1)球感练*:小朋友分四组,在操场上随意踢球、玩球(听到哨声马上要回到自己的位置)

  (2)罗纳尔多射门:小朋友分四组,每组前面摆个小球门,让小朋友把球踢进球门,则算胜利,踢球以后没有踢进的小朋友要表演节目。(给不同的距离小朋友选择射门的难度)

  (3)传球练*:小朋友分四组,每组围一个小圆圈手拉手,每个圆圈放两个足球给小朋友们互相传球。

  结束部分:

  (1)找朋友互相放松。

  (2)集体放松

  (3)师生再见

  课后反思:

  本次教学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独立自主、耐心专著、果决判断、勇敢自信的良好品质和培养幼儿的敏捷性、灵巧性、爆发力、体耐力、距离感和协调性。在这次游戏教学中孩子们兴趣很高,充满积极性。教学引导部分进行热身练*,在这一环节中为下一个环节奠定了基础。孩子们都很爱球,以往的练*中多以篮球、皮球等球做运动,而这次用足球一下子就增强了孩子们的新鲜感。因此孩子们教学的积极性也高了很多。但还是存在不足之处,本次教学主要以技能训练为重,在游戏化方面体现的还不够,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应多增加游戏的成分。

  七年级足球教案 5

  学*目标

  1、在教学中学*足球动作技术,灵活地在游戏过程中运用,发展兴趣、自信。

  2、在练*中关爱同伴、严守安全常规和游戏规则。合作学*与竞争能力有提高。

  3、了解球类运动和体操运动动作,初步掌握足球基本技能。

  4、发展灵敏性和速度体能。

  学情分析

  1、学生从没上过足球课,(但是经常在电视上看)对足球游戏非常感兴趣跟喜爱,有很浓的学*兴趣。

  2、绝大多数学生不懂足球,不会足球的技术动作。

  3、学生足球运动水*区别不是很明显。

  教学内容

  足球运球、足球游戏、追逐足球、颠球、软式足球5对5比赛。

  教学过程

  一、准备

  游戏:手运球、脚运球

  1、师导问:我们班是,有些学生喜爱篮球,有些同学喜爱足球?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试验,看看篮球用手运球快还是足球用脚运球快?想不想试一下呀?

  2、游戏分组游戏

  3、师小结:踢得比好是因为我们现在脚运球还不熟,这说明我们的足球基本功还不到位,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足球基本功,好不好呢?

  二、游戏:停球---传球—停球

  1、师:我们首先学*传球或停球技术,请同学们尝试。

  2、分小组进行地滚球和空中球停球方法的尝试。

  3、小组展示停球方法。(轻踩、减力等)

  4、分组传球尝试练*。

  5、游戏:传停球接力

  三、追逐足球、颠球、软式足球5对5比赛。

  1、师:光学会传球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学*和运球颠球的方法。

  2、教师讲解运球和颠球的方法,提示要点

  3、学生分小组自主尝试几次,体验动作要领。

  4、优生表演,师鼓励。

  5、师问:在比赛场上,往往会受到阻截,我们进行5对5分组比赛。

  6、学生分组。

  7、分组对抗。

  四、放松教学:推球入洞

  1、学生分组进行放松游戏。

  2、教师小结,师生交流体会,教师进行鼓励与表扬,师生再见。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