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实用10篇

首页 / 音乐教案 / |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1

  活动目标:

  1.通过歌曲律动让幼儿做出各种情绪表情。

  2.听辨音色,寻找出乐器。

  活动准备:

  挂图圣诞帽一个手摇铃沙球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圣诞节快到了,大家都很高兴,只有圣诞老公公愁眉苦脸,原来…

  二、歌曲律动

  情感表达:练*各种表情的变化。伤心、生气、快乐、担心……

  听语词律动:慢板:听到慢的`语词时,幼儿坐着左右摇摆,做出伤心、伤心、无奈的表情。

  快板:听到快的歌曲节奏时,幼儿站立欢喜的拍手、转圈

  三、乐器听辨,替换语词

  道具:手摇铃

  (1)手摇铃:教师将手摇铃藏于衣服里,让学生听辨

  猜一猜是什么乐器的声音?

  慢板:老师将手摇铃藏在口袋里,让幼儿寻找音源

  快板:老师拿出手摇铃跟着音乐摇动,幼儿跟着拍手替换语词唱歌

  (2)沙球

  沙球:教师将沙球藏于袋中,让幼儿听辨

  猜猜是什么声音?

  慢板:老师将沙球藏在袋中,让幼儿寻找音源

  快板:老师拿出沙球跟随音乐摇摆,幼儿跟着拍手替换语词唱歌

  四、听找游戏

  道具:触摸袋手摇铃沙球

  触摸袋游戏

  (1)老师:将手摇铃与沙球放触摸袋里,老师敲奏其中一样乐器。

  学生:请幼儿听辨音色并着出袋子内的乐器。

  (2)圣诞老公公送礼物

  教师戴上圣诞帽扮演圣诞老公公,请幼儿闭上眼睛,将乐器分给幼儿人手一份

  慢板:背着袋子慢慢走,结尾时将其中一样乐器放在幼儿边上

  快板:请幼儿真开眼拿起乐器敲奏,并跟随音乐唱歌。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2

  一、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旋律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来表现乐曲节奏。

  2、能够按乐曲的节拍进行整齐划一的传递活动。

  3、通过传递,感受节奏游戏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音乐:《拉德斯基进行曲》

  积木、小乐器若干

  场地:八字形、一字形

  三、活动过程 1、完整欣赏乐曲,教师引导幼儿边听边用多种方法拍节奏。

  导入,老师请大家来听一首好听的曲子,听完告诉老师它是什么曲子?

  2、提问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

  (1)这是什么乐曲呀?

  (2)是什么结构的?

  (3)这首乐曲是什么风格的呀?

  3、刚才小朋友用了拍手拍腿的动作来表现节拍,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幼儿发挥想像,用多种动作表现乐曲节拍)

  4、介绍游戏规则。

  (1)老师也有一种有趣的动作来表现节拍。(两位教师动作示范传递积木表现A段音乐)

  提问:有趣吗?谁能告诉我,我的动作是怎么做的?

  (2)刚才老师玩的叫“快乐的传递”,每个人手里拿一块积木,传给旁边的人,再拿一块,这样跟着乐曲的节拍进行传递。

  (3)这个游戏人多才有意思,请两个小朋友 和 老师一起来试试。

  教师空手边示范边介绍玩法,每人拿一块积木,把积木传给旁边的小朋友时,嘴里轻轻地说“别人”,到自己跟前时就说“自己”。(教师带领幼儿由慢到快空手练*。)

  5、师幼手拿积木分组练*。

  (1)每人拿一块积木到八字形站好队,拍一拍右边小朋友的肩膀,看看他是谁,注意要把积木放到他的前面,这样他就好拿了。

  (2)带领幼儿不听音乐尝试游戏,要求边玩边轻声说“别人”“自己”,教师强调要跟着老师的速度。(教师注意观察,根据练*时出现的情况,适当调整,再次练*。)

  (3)随A段音乐集体练*快乐的传递,分组进行练*,及时表扬鼓励。

  6、现在我们把队伍拉得长长的好不好?站成一排,提醒幼儿用两手拿积木,看看右边的小朋友是谁?(听音乐进行练*传递)

  7、传递小乐器

  (1)听完整音乐快乐的.传递小乐器。

  原来这些打击乐器不仅能奏出好听的声音,还能用来玩快乐的传递。

  (2)变换队形进行游戏

  刚才我们在玩快乐的传递的时候站的是什么队形?还能站出什么样的队形?我们来试一试。(圆队形听音乐进行快乐的传递)

  8、有小朋友着急了,说拿了小乐器怎么还不演奏呢?我们知道这首乐曲是ABA’段式的,我们A段就来传递,B段就来演奏,A’段再传递。(听完整音乐进行节奏游戏2遍)

  9、改变玩法进行游戏

  A段音乐进行传递,B段音乐的时候站起来行走,A’段音乐再坐下进行传递。

  10、延伸活动:和班里的其他孩子一起来玩这个游戏。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3

  教学设想:

  声音的长短是通过一些音乐活动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长短。我认为在音乐教学中应该做到:音乐与律动的结合、音乐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不仅有利于音乐教学的完成,提高儿童的学*兴趣,锻炼儿童的表演能力,也是全面提高儿童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好办法。

  在教学本课时,先播放动物嬉戏的录象,让儿童通过看、听、模仿他们的声音和动作,初步感受声音是有长有短的。在此基础上,让儿童进行二声部、三声部的组合练*,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然后让儿童用“×— 、× 、××”这三个节奏型说话,培养儿童创造节奏的能力。最后播放一段2/4拍音乐,让儿童用打击乐器或肢体语言表现本歌曲中的“×— 、× 、××”。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活动,让儿童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值的不同。

  2.会用三角铁、响板、碰铃、铃鼓等打击乐器,及肢体语言等方式表现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3.让儿童感受、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培养儿童稳定的节奏感。

  4.培养儿童模仿和创造节奏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听一听、仿一仿

  1.课件呈现动物嬉戏的录象。

  要求:欣赏完后,让儿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并模仿一下。

  【通过欣赏儿童喜欢的各种小动物,激发儿童的学*兴趣】

  2.让儿童模仿自己所看到动物的声音和形态。

  (1)指声表演。

  (2)集体表演。

  【给儿童模仿的空间,是让他们参与学*的过程。首先,调动了儿童自主探索的欲望,其次,让儿童了解到各种动物发出的声音是有长短的,初步感受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

  3.整理儿童在录象中收集到的声音,如:

  小鸭:嘎 嘎 小猫;喵 — 小狗:汪 汪汪

  小鸡:叽叽 叽叽 青蛙:呱 — 小羊:咩 咩……

  4.儿童用不同方式表现这些声音的节奏。比一比,谁表现的方式多。

  【在活动中,儿童的表现方式有很多,如:①模仿叫声②拍手、拍腿、拍肩③跺脚④体态律动(跳跃、跑跑、走、舞蹈动作等)⑤捻指⑥嘴打梆子⑦“嗒”式读谱法……】

  二、谈一谈、议一议、仿一仿

  1.让儿童收集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和动作。

  2.儿童交流自己所收集到的声音和动作:

  泉水:叮 咚

  火车:呜…呜…卡嚓 卡嚓

  大钟:当 —

  汽车:嘀 —

  闹钟:嘀嗒 嘀嗒

  牛 :哞 —

  老鼠:吱吱 吱吱

  心脏跳动:咚 咚

  钉钉子:叮当 叮当

  狮子:吼 —

  小兔:蹦蹦 跳跳

  【通过收集自己所熟悉的声音或动作,并按节奏模仿出来,进一步感受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长短】

  3.节奏组合表演

  (1)师引导:谁能用刚才收集的火车的声音来表演火车开来的声音?

  (2)儿童自由组合表演,教师给予指导。

  (3)请表演好的儿童表演展示给大家看,并给予奖励。

  鸣笛声‖ 呜 呜 ︱ 呜 呜 ︱ 呜 呜 ︱

  车轮声‖卡嚓 卡嚓 ︱ 卡嚓 卡嚓 ︱ 卡嚓 卡嚓 ︱

  【奖励提高了儿童的积极性,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4.以小组为单位,边听《火车开了》边模仿鸣笛声和车轮声。(可以用声音,也可以律动)

  5.儿童分小组合作表演其他声音和动作的组合,教师指导。

  (儿童边表演,边播放歌曲《在动物园里》,既培养了儿童稳定的节奏感,又熟悉了歌曲《在动物园里》,为下一节教学这首歌曲奠定了基础。)

  ① 小鸭:嘎 嘎 小鸡:叽叽 叽叽

  ② 锤子:咚 咚 钉钉子:叮当 叮当

  ……

  6.教师引导儿童由二声部逐渐过渡到三声部:

  ① 小猫:喵 — 小羊:咩 咩 老鼠:吱吱 吱吱

  ② 大钟:当 — 铃声:叮 呤 闹钟:嘀嗒 嘀嗒

  ③ 风 :呼 — 泉水:叮 咚 树叶:哗啦 哗啦

  ④ 狮子:吼 — 青蛙:呱 呱 小兔:蹦蹦 跳跳

  ……

  7.分组表演,比一比,哪组配合最默契,表演的种类多,节奏稳定。评奖激励,自评、互评。

  (边表演,边播放歌曲《在动物园里》)

  【通过实践活动,让儿童亲身体验了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这样,不仅儿童学得轻松,而且培养了儿童的合作能力。】

  三、创造节奏。

  1.用“×— 、× 、××”三个节奏型说话。

  (11)师示范:小白 兔 ︱ 跳跳 跳 ︱

  (2)儿童创造:如:

  ① 老 师 ︱ 早上 好 ︱

  ② 小妹 妹 ︱ 真漂 亮 │

  ③ 哎 — ︱ 你 在 ︱ 哪 里 ︱

  ④ 赵丽 君 │ ……

  比一比,谁创造的有新意。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4

  活动目标:

  1、学*童谣,初步感受音阶的上行与下行

  2、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铃鼓图片

  活动过程:

  一、动物导入

  1、小朋友,你们知道小老鼠长什么样的么?

  2、小结:小老鼠的嘴巴是尖尖的,颜色是灰灰的,那这小老鼠到底长什么样子的呢?

  二、学*童谣

  1、(朗诵童谣)你听到了什么?

  2、这只小老鼠他到森林里去玩,看到了一栋房子,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三、学*音阶

  1、小老鼠轻轻推开门,看到了漂亮的楼梯,猜猜他想干什么?

  2、你们说的`真好,原来他想爬楼梯,这时楼梯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呢?(老师示范并结合手势唱音阶)

  3、老师与幼儿练*唱音阶(由慢到快)

  四、表演游戏

  1、你愿意也来当一只小老鼠也来爬爬这个会发出声音的楼梯吗?

  2、听琴声根据琴声的快慢来爬楼梯。

  小结:哇我们都是快哦的小老鼠,不过楼上有什么呢?我们下次看一看好吗!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5

  活动目标:

  1.通过语词律动及乐器演奏,感应歌曲的问答句。

  2.鼓励幼儿通过寻找不同颜色太阳,认知不同颜色。

  活动准备:

  挂图、各式物品卡、各色太阳卡、圆舞板、铃鼓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师:划龙舟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可正在这时候,一朵乌云飘过来。小老鼠担心一旦下雨,比赛就无法举行了。于是,小老鼠不停的问太阳在哪里?那小老鼠有没有找到太阳呢?我们一起听听看。

  二、肢体律动

  1.播放音乐,教师做语词律动。

  问句一拍腿唱,答句一拍手摇头唱。

  问句二拍腿唱,答句二拍手点头唱。

  2.教师带领幼儿清唱,并做语词律动。

  3.播放音乐,幼儿随音乐做语词律动。

  4.教师以教室里的'物品与幼儿做问答唱。

  5.幼儿与同伴之间相互问答。

  三、寻找太阳

  师:我们都知道小老鼠怎么找太阳了,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小老鼠吧!先来看看,都有什么颜色的太阳呢?

  1.教师出示各种颜色的太阳图卡,让幼儿认知后,把图卡放在教室的四处。

  师:我们要开始找太阳咯!找什么颜色的呢?

  2.教师出示任意太阳图卡,幼儿替换颜色语词歌唱。

  问句一替换颜色唱,答句一将图卡藏于身后,问句二再出示刚才的图卡,答句二手指太阳唱。

  3.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寻找教室各个地方的太阳。

  问句一遥望散步唱,答句一摊开双手摇头唱,问句二遥望散步唱,答句二拍手走到指定的太阳位置。

  四、乐器感应

  师:小老鼠把太阳都找到了,比赛马上就要开始,可乐器宝宝说,他也会找太阳,你们信吗?

  让幼儿尝试在问句时用圆舞板敲奏拍子,答句时用铃鼓敲奏节奏。

  播放CD,进行乐器演奏。

  师:乐器宝宝们真能干,小朋友们也很棒,小朋友们和乐器宝宝们辛苦啦!快把乐器宝宝送回来休息吧!

  收乐器。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6

  活动目标:

  1、 通过律动游戏,让幼儿探索和发掘身体造型、动作的可能性。

  2、 让幼儿在即兴创作中培养幼儿稳定的'节奏感觉。

  3、 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音乐、幼儿已经学会演唱歌曲。

  活动过程:

  1、 开火车进场,围圆坐下。

  师:快乐小火车出发喽。

  2、 复*歌曲:火车司机

  引导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师:火车到站了,让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会。小司机们,让我们一起来唱一首歌,怎么样?

  教师起音。

  3、 听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的风格。

  教师唱前面的部分。

  师:我这里有一首非常好听的曲子,你们想不想听一下?

  幼儿欣赏乐曲。

  师:这是一首英文歌曲,说的就是火车司机的故事,也就是我教你们唱的那首歌。

  4、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并几名幼儿配合示范。

  师:今天,我们要来玩个游戏,怎么玩呢?我要请几个小朋友配合一下。

  请几名幼儿到前面,教师指导他们示范。

  提问:你们觉得他们表演得怎么样?

  师幼共同评价。

  5、 请几名幼儿来示范。

  师:刚才看明白了没有?那我再请几个小朋友来试一下。

  6、 幼儿自由组合,进行练*。

  7、 听音乐,完整练*。

  引导幼儿根据节奏进行。

  指出不足。

  8、 组成新的火车再次练*。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7

  活动目标:

  1、通过音乐教学,了解不同节奏的组合。

  2、在合作与配合中,感应两个声部的口技节奏叠加。

  3、了解中国特色文化,精气神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做人态度。

  活动准备:

  电脑--U盘接音乐《中国功夫》、打棒:6副、沙蛋/沙球:6副

  活动过程:

  1、问题引入"中国特色"暖身:

  2、体态律动:中国功夫的"精气神"

  3、歌曲教学:

  三种绝技的分别展示,与口技教学在音乐中的连贯训练兵器(乐器)的.选用两种兵器(乐器)的音色与节奏叠加相互交换兵器(乐器)收兵器(乐器)

  4、总结与再见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让们了解我们中国的伟大和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在星期一有一个活动是学*歌曲《中国功夫》,这是一首**歌曲。通过学*让了解我们中国功夫以其形体、动作、力量的绝妙组合表现出中华民族刚毅挺拔的民族精神。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8

  一. 设计意图:

  “森林狂想曲”是一首以森林中多种动物鸣叫以及动物们发出声音合成的音乐,旋律清幽抒情,潺潺流水,轻快鸟鸣,让人身临其境,感受自然,这首音乐很适合奥尔夫音乐的教学,于是我选择以打击乐的形式表现此乐曲,我们班的幼儿接受能力强,经过我一段时间的培养,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我选用了沙锤,木鱼,双铃铛三种乐器让孩子们表现出各种动物的`声音以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快乐。 二. 活动目标:

  1. 初步让幼儿熟悉音乐,掌握音乐节奏。

  2. 根据图谱能进行简单的乐器分配,学会能跟着指挥,看着图谱进行乐器演奏,并能试着用多种乐器进行合奏。 3. 享受打击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三. 活动重点:

  让幼儿能初步掌握音乐的节奏。 四. 活动难点:

  让幼儿用乐器表现不同的角色进行合奏。 五: 活动准备:

  碰铃,沙锤,木鱼,音乐(森林狂想曲),图谱,ppt 六: 活动过程:

  ㈠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新年到了,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咱们幼儿园上个星期也举行了元旦汇演,小朋友你们开不开心呀?那你们知道吗。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想要举行一个音乐会,小动物们想邀请你们一起去参加音乐会,你们愿意吗?那好,我们一起去听听小动物们的音乐吧。

  ⑴师幼共同欣赏音乐一遍,提问:孩子们,你们听出了有哪些小动物来了吗? ㈡出示图谱 到底今天有哪些小动物会来参加我们的音乐会呢?请看我们的节目单。第一个为我们表演节目的是谁?(青蛙),对,是大嘴青蛙,那青蛙是怎么叫的?他要表演的节目是唱歌,他唱歌的节奏是怎么样的?

  X XX︱X XX︱X XX︱X XX

  第二个表演的是谁?(小黄鸡),对,小黄鸡的脚尖尖的最喜欢跳芭蕾舞了。他今天为我们表演的就是他最擅长的芭蕾舞,那他又是怎么跳的?

  X X ︱X X ︱XX XX︱XX XX

  第三个表演的是谁?(小孔雀),那小孔雀最漂亮的动作是什么?

  X — ︱~~~︱X X︱X X

  1. 看着图谱,听着音乐用拍手的方法进行演奏。

  2. 引导幼儿用身体其他部位跟着音乐拍打节奏。 ㈢幼儿学*初步按图谱进行乐器分配。 ㈣让幼儿与老师合作将乐器与动物进行配对,并对其进行演奏练*。(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老师在旁帮助) ㈤尝试用多种乐器进行合奏。

  ① 集体尝试演奏一遍(事先说清楚演奏规则) ② 交换乐器尝试演奏一遍。

  ㈥请小朋友邀请客人老师一起加入我们的森林音乐会。

  七:活动结束

  今天的森林音乐会非常成功,今天的演奏会到此结束,请小演奏家们谢幕(鞠躬),和咱们的客人老师们再见。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9

  【设计意图】

  这首乐曲改编自《王老先生有块地》,旋律欢快活泼,节奏鲜明,“咿呀咿呀哟”乐句反复出现,此活动重在让幼儿学会辨别该句的节奏,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乐曲,演奏中注重培养大班幼儿的分工、合作意识。活动中教师先让幼儿欣赏、熟悉乐曲,然后师幼共同观察图谱,让孩子比较自主的学*表现曲目的节奏,进行小小的律动,最后通过奥尔夫乐器演奏曲目,达到全班幼儿分工、合作演奏的目的。新《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活动设计上,教师力求让幼儿通过调动多种感官充分辨识固定乐句,充分感受音乐节奏,并借助模仿动物,身体小律动等方法帮助幼儿反复体验、感受音乐的性质,从而体现“玩中学”的教育理念。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特点,创编歌词。

  2、辨别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并运用肢体动作和乐器表现节奏“XX XX |X—|”。

  3、提高观察图谱,分工、合作演奏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咿呀咿呀哟》音乐。

  2、节奏图,完整图谱、水彩笔一支。

  3、手摇铃、打棒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热身律动

  随音乐《咿呀咿呀哟》进场

  师:春天来了,天气越来越暖和了,小草小花都发芽了,让我们去森林里快乐的玩耍吧!

  二、倾听音乐

  师:今天我们来到了大森林里,可是这儿怎么一个小动物都没有啊?哦!原来它们在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藏在了这首好听的音乐中,我们再来听一听都有谁?

  师:音乐里都有谁?

  这段音乐里藏了这么多动物,你们的耳朵真灵!

  三、感受音乐

  (一)节奏练*

  1、师:除了动物的叫声以外,老师还发现这段音乐里有一句话特别有趣,谁刚才听出来了?

  师:原来是“咿呀咿呀哟”,你们听得这么认真,小动物们觉得你们很聪明,要考一考你们,(出示节奏卡),看谁能用小手拍出这个节奏?”(师幼一起拍一拍,学一学)。

  2、师:老师还把音乐里的小羊请了过来,它要和你们打招呼:“我是一只小小羊,咩咩咩咩咩。”请你也做一种小动物,像小羊这样用叫声给大家打招呼。(鼓励幼儿创编歌词)

  (二)根据图谱寻找固定的乐句出现的规律。

  1、师:你们唱的这么好,小动物就带来了一份神秘的礼物,请你们仔细看看这幅图谱,我们跟着音乐找找“咿呀咿呀哟”,找到了要像刚才一样拍拍小手哟。(教师随音乐用笔沿线描画,在乐句“咿呀咿呀哟”出现时,用明显的摆动动作画出锯齿线,以突出乐句和音乐节奏)。

  2、用身体动作表现固定乐句。

  师:原来“咿呀咿呀呦”会和我们捉迷藏,它不是每一个乐句都出来的,图谱里的哪一部分表示“咿呀咿呀哟”呢。(师幼共同认识图谱,比如锯齿线是为了突出节奏,有的地方是在休息),让我们再来跟着音乐听一听,找一找吧,师幼共同跟着音乐律动。

  师:听到“咿呀咿呀呦”时除了刚才的动作,你还想用什么动作表示呢?

  你们想到了这么多动作,那我们这次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表演这段音乐。(再次欣赏音乐,幼儿离开位置,自由起舞,师幼一同自由用肢体动作表现各种动作,也可以是各种不同小动物的形象动作)。

  四、乐器演奏。

  师:大家表现的都很棒,现在森林里决定举办一次演奏会,请你们做小小演奏家,我们先来把我们的乐器宝贝请出来。

  (出示打棒,手摇铃,教师简单介绍,请幼儿学*演奏“咿呀咿呀哟”的节奏)

  师:第一次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演奏一次,我拿打棒,和拿打棒的小朋友一起来演奏“咿呀咿呀哟”前面的节奏,“咿呀咿呀哟”的时候请你们来演奏。(提醒幼儿有的地方是休息的,及时鼓励幼儿)

  师:互换乐器,请小朋友自己做自己的小主人,看着图谱来演奏这段音乐,拿打棒的小朋友先打前面的节奏,手摇铃的小朋友演奏“咿呀咿呀哟”,如果没有轮到你,那么你的小乐器是休息的,小耳朵仔细听,我们来试一次。(教师根据图谱,引导幼儿演奏)

  五、结束环节

  师:你们都是很能干的小小演奏家,合作的这么好!演奏会结束了,现在我们要做动物园里的小兔子,回家休息了,全体起立,小兔子们竖起自己的耳朵,让我们跟着音乐节奏,蹦蹦跳跳回家吧,教师收乐器,活动自然结束。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10

  活动目标:

  1.通过歌曲律动让幼儿做出各种情绪表情。

  2.听辨音色,寻找出乐器。

  活动准备:

  挂图圣诞帽一个手摇铃沙球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圣诞节快到了,大家都很高兴,只有圣诞老公公愁眉苦脸,原来…

  二、歌曲律动

  情感表达:练*各种表情的变化。伤心、生气、快乐、担心……

  听语词律动:慢板:听到慢的语词时,幼儿坐着左右摇摆,做出伤心、伤心、无奈的表情。

  快板:听到快的歌曲节奏时,幼儿站立欢喜的`拍手、转圈

  三、乐器听辨,替换语词

  道具:手摇铃

  (1)手摇铃:教师将手摇铃藏于衣服里,让学生听辨

  猜一猜是什么乐器的声音?

  慢板:老师将手摇铃藏在口袋里,让幼儿寻找音源

  快板:老师拿出手摇铃跟着音乐摇动,幼儿跟着拍手替换语词唱歌

  (2)沙球

  沙球:教师将沙球藏于袋中,让幼儿听辨

  猜猜是什么声音?

  慢板:老师将沙球藏在袋中,让幼儿寻找音源

  快板:老师拿出沙球跟随音乐摇摆,幼儿跟着拍手替换语词唱歌

  四、听找游戏

  道具:触摸袋手摇铃沙球

  触摸袋游戏

  (1)老师:将手摇铃与沙球放触摸袋里,老师敲奏其中一样乐器。

  学生:请幼儿听辨音色并着出袋子内的乐器。

  (2)圣诞老公公送礼物

  教师戴上圣诞帽扮演圣诞老公公,请幼儿闭上眼睛,将乐器分给幼儿人手一份

  慢板:背着袋子慢慢走,结尾时将其中一样乐器放在幼儿边上

  快板:请幼儿真开眼拿起乐器敲奏,并跟随音乐唱歌。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实用10篇扩展阅读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实用10篇(扩展1)

——奥尔夫音乐大班教案合集10篇

  奥尔夫音乐大班教案 1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学*数数目,用肢体动作表示各种树的造型。

  2.幼儿能认识落叶,并会用乐器敲出落叶数,并对唱名旋律进行练*。

  活动准备:

  落叶若干、CD、录音机、乐器(小铃)

  活动过程:

  (一)认识树、落叶

  1.教师故事引导:秋天到了,有好多好多的树,树上的树叶慢慢变黄了。树叶随着风儿一片一片落下来。瞧!

  2.树的造型:小树、大树、老树、爱随风摇摆的树。让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示各种树的造型。

  3.认识树叶:教师撒落叶,幼儿用手接,让幼儿观察落叶,并说出其形状、触感、质感。

  (二)次数

  1.变大树,变小树、双手变树叶。

  2.配合音乐、风儿你带什么来(侧耳倾听状),问:几声?就用几片树叶表示?

  3.教师示范丢捡叶子,直到四片落叶都以此方式丢捡。

  4.幼儿练*丢捡叶子(配合音乐),直到四片落叶都以此方式丢捡。

  (三)乐器

  1.教师出示乐器(小铃),示范敲出落叶的数目。

  2.配合音乐

  (1)歌曲:幼儿拿小铃敲出落叶数目。

  (2)间奏:放下小铃做大树、小树随风飘动的造型。

  (四)游戏书

  1.配合音乐唱次曲,请幼儿圈选正确数量的树叶。

  2.配合间奏的第二声部,指出树叶唱唱名,模仿老师以慢速指树干上的唱名唱旋律。

  奥尔夫音乐大班教案 2

  一、设计意图:

  “森林狂想曲”是一首以森林中多种动物鸣叫以及动物们发出声音合成的音乐,旋律清幽抒情,潺潺流水,轻快鸟鸣,让人身临其境,感受自然,这首音乐很适合奥尔夫音乐的教学,于是我选择以打击乐的形式表现此乐曲,我们班的幼儿接受能力强,经过我一段时间的培养,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我选用了沙锤,木鱼,双铃铛三种乐器让孩子们表现出各种动物的声音以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1.初步让幼儿熟悉音乐,掌握音乐节奏。

  2.根据图谱能进行简单的乐器分配,学会能跟着指挥,看着图谱进行乐器演奏,并能试着用多种乐器进行合奏。

  3.享受打击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三、活动重点:

  让幼儿能初步掌握音乐的节奏。

  四、活动难点:

  让幼儿用乐器表现不同的角色进行合奏。

  五、活动准备:

  碰铃,沙锤,木鱼,音乐(森林狂想曲),图谱,ppt

  六、活动过程:

  ㈠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新年到了,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咱们幼儿园上个星期也举行了元旦汇演,小朋友你们开不开心呀?那你们知道吗。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想要举行一个音乐会,小动物们想邀请你们一起去参加音乐会,你们愿意吗?那好,我们一起去听听小动物们的音乐吧。

  ⑴师幼共同欣赏音乐一遍,提问:孩子们,你们听出了有哪些小动物来了吗?

  ㈡出示图谱

  到底今天有哪些小动物会来参加我们的音乐会呢?请看我们的节目单。第一个为我们表演节目的是谁?(青蛙),对,是大嘴青蛙,那青蛙是怎么叫的?他要表演的.节目是唱歌,他唱歌的节奏是怎么样的?

  第二个表演的是谁?(小黄鸡),对,小黄鸡的脚尖尖的最喜欢跳芭蕾舞了。他今天为我们表演的就是他最擅长的芭蕾舞,那他又是怎么跳的?

  第三个表演的是谁?(小孔雀),那小孔雀最漂亮的动作是什么?

  1.看着图谱,听着音乐用拍手的方法进行演奏。

  2.引导幼儿用身体其他部位跟着音乐拍打节奏。

  ㈢幼儿学*初步按图谱进行乐器分配。

  ㈣让幼儿与老师合作将乐器与动物进行配对,并对其进行演奏练*(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老师在旁帮助) ㈤尝试用多种乐器进行合奏。

  ①集体尝试演奏一遍(事先说清楚演奏规则)

  ②交换乐器尝试演奏一遍。

  ㈥请小朋友邀请客人老师一起加入我们的森林音乐会。

  七、活动结束

  今天的森林音乐会非常成功,今天的演奏会到此结束,请小演奏家们谢幕(鞠躬),和咱们的客人老师们再见。

  奥尔夫音乐大班教案 3

  一、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旋律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来表现乐曲节奏。

  2、能够按乐曲的节拍进行整齐划一的传递活动。

  3、通过传递,感受节奏游戏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音乐:《拉德斯基进行曲》

  积木、小乐器若干

  场地:八字形、一字形

  三、活动过程 1、完整欣赏乐曲,教师引导幼儿边听边用多种方法拍节奏。

  导入,老师请大家来听一首好听的曲子,听完告诉老师它是什么曲子?

  2、提问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

  (1)这是什么乐曲呀?

  (2)是什么结构的?

  (3)这首乐曲是什么风格的呀?

  3、刚才小朋友用了拍手拍腿的动作来表现节拍,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幼儿发挥想像,用多种动作表现乐曲节拍)

  4、介绍游戏规则。

  (1)老师也有一种有趣的动作来表现节拍。(两位教师动作示范传递积木表现A段音乐)

  提问:有趣吗?谁能告诉我,我的动作是怎么做的?

  (2)刚才老师玩的叫“快乐的传递”,每个人手里拿一块积木,传给旁边的人,再拿一块,这样跟着乐曲的节拍进行传递。

  (3)这个游戏人多才有意思,请两个小朋友 和 老师一起来试试。

  教师空手边示范边介绍玩法,每人拿一块积木,把积木传给旁边的小朋友时,嘴里轻轻地说“别人”,到自己跟前时就说“自己”。(教师带领幼儿由慢到快空手练*。)

  5、师幼手拿积木分组练*。

  (1)每人拿一块积木到八字形站好队,拍一拍右边小朋友的肩膀,看看他是谁,注意要把积木放到他的前面,这样他就好拿了。

  (2)带领幼儿不听音乐尝试游戏,要求边玩边轻声说“别人”“自己”,教师强调要跟着老师的速度。(教师注意观察,根据练*时出现的情况,适当调整,再次练*。)

  (3)随A段音乐集体练*快乐的传递,分组进行练*,及时表扬鼓励。

  6、现在我们把队伍拉得长长的好不好?站成一排,提醒幼儿用两手拿积木,看看右边的小朋友是谁?(听音乐进行练*传递)

  7、传递小乐器

  (1)听完整音乐快乐的传递小乐器。

  原来这些打击乐器不仅能奏出好听的声音,还能用来玩快乐的传递。

  (2)变换队形进行游戏

  刚才我们在玩快乐的传递的时候站的是什么队形?还能站出什么样的队形?我们来试一试。(圆队形听音乐进行快乐的传递)

  8、有小朋友着急了,说拿了小乐器怎么还不演奏呢?我们知道这首乐曲是ABA’段式的,我们A段就来传递,B段就来演奏,A’段再传递。(听完整音乐进行节奏游戏2遍)

  9、改变玩法进行游戏

  A段音乐进行传递,B段音乐的时候站起来行走,A’段音乐再坐下进行传递。

  10、延伸活动:和班里的其他孩子一起来玩这个游戏。

  奥尔夫音乐大班教案 4

  活动目标:

  1.复*英语单词donkey和童谣。

  2.学*歌曲的两个声部和三个声部的演唱形式。

  3.通过不同的演唱形式进行合唱表演,体验合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歌曲《小毛驴》、单词donkey、英语童谣。

  2.教具准备:驴的图片、双响筒、电子琴。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复*英语单词与童谣

  1.教师运用图片,激发兴趣。

  (1)、师问:看,我今天把谁请来了?(小毛驴)

  (2)、让我们用英文来跟他打个招呼吧!

  (3)、师问:这驴还有一个英文名字叫什么?(donkey)

  2、巩固英语童谣:donkey。

  (1)、还记得关于小毛驴的英语童谣吗?(双响筒伴奏)

  (2)、xx xx x x | xx xx x x|

  I ’m alittledonkeydonkeydonkeydonkey donkey

  xx xx x x | xx xx xx|

  I ’m alittledonkeydonkeyrunningrunning running

  (3)、师生分句朗诵英语童谣或幼儿分组朗诵英语童谣。

  二、复*歌曲、学*两个声部地演唱

  1.复*歌曲,电子琴伴奏。

  (1)提问:真棒!英语童谣朗诵地真好听,小毛驴的歌曲会唱吗?一起来唱一唱!

  (2)师生进行巩固歌曲,集体唱歌曲《小毛驴》(电子琴伴奏)

  (3)这首好听的歌曲除了可以唱出来还可以怎样?(还可以说、念出来)

  (4)师生进行说歌词,用双响筒伴奏!

  2.学*两声部演唱形式。

  (1)我想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演唱形式,把唱歌曲和说歌词合成起来变成两个声部来唱就像唱小乌龟那样分声部来唱。

  (2)还记得谁来做第一声部的主旋律的?是唱歌曲还是说歌词做音乐的主旋律?

  (3)谁来做第二声部的衬词?

  (4)要求:坚持自己的声部,不要让衬词或主旋律唱丢了。

  (5)集体尝试两个声部的演唱形式,再进行个别分组两个声部演唱展示。

  (6)交换声部练*两个声部合唱,并评价提醒不足之处。

  三、认识加花、学*三个声部地演唱

  1.欣赏师幼表演的三个声部合唱。

  你们唱得真好听,我也想来唱一唱,邀请我的好朋友和我一起来合唱。请仔细听好,我们唱得是不是都一样?哪里不一样?

  2.发现第三声部的不同,认识加花:不骑不骑,赶集赶集,哎

  3.提问:在什么时候唱第三声部的加花。

  4.将幼儿分成三部分,进行尝试三个声部的演唱形式。

  要求:掐准唱第三声部加花的时间。

  5.交换声部练*三个声部合唱,并评价提醒不足之处。

  四、活动升华、体验分声部合唱的乐趣

  1.今天我们学*两种合唱方法,有分两个声部的唱法,还有分三个声部的唱法,让我们的歌曲变得更加好听有趣了。

  2.邀请客人老师在舞台上进行正式的合唱表演,体验合唱的乐趣。

  3.今天唱了这么好听的歌曲,现在可以让我们的嗓子休息一下,保护好嗓子,争取下次唱得更好更完美。(轻音乐声中结束)

  奥尔夫音乐大班教案 5

  活动目标:

  1、通过图谱的帮助,感受乐曲ABC的结构及风格特点。

  2、为乐曲创编律动表演动作组合,通过创编动作发展创造力,促进小朋友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3、在理解乐曲基础上,尝试为乐曲配器并创编节奏型进行演奏。

  活动准备:图谱、乐器(铃鼓、圆舞板、碰铃)、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老师讲述故事《找宝贝》引起幼儿兴趣及学*欲望。

  二、感受区分乐句,并按乐句自由做动作。

  (一)欣赏第一乐句

  1、倾听音乐感受:小男孩是骑马上山还是走路上山的?为什么?

  2、再次倾听音乐:共上了几座山?(教师根据音乐画图)

  3、倾听音乐手指图谱画图,引导幼儿感受乐句的第一拍重拍。

  4、倾听音乐自由创编骑马动作。

  5、启发幼儿找找身上的“高山”并用动作表示。

  (二)欣赏第二乐句:

  1、倾听音乐:上了几个台阶?

  2、用动作表示上台阶。

  (三)欣赏第三乐句:

  1、倾听音乐:对山洞说了什么咒语?

  2、边做声势边说咒语。

  3、创编动作,变换山洞方位。

  三、完整欣赏乐曲。

  1、完整欣赏乐曲,师小结。

  2、表现音乐:

  (1)倾听音乐,根据乐句变换骑马动作,教师指不同的地方为山洞,以发展幼儿的方位感。

  (2)自由结伴,互相创编库乞乞动作,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3)以听课老师为山洞,参与到游戏中来,促进师幼互动。

  四、为乐器配器并演奏。

  引导幼儿根据乐句节奏特点为乐曲创编节奏型,商讨配器并演奏打击乐。

  五、谈话:

  你认为山洞里会有什么宝贝?

  拿出“宝贝”——书,并说说为什么是书?进行品德教育,勉励幼儿好好学*。

  奥尔夫音乐活动反思:

  这节课的主线是非常清晰的,就是让孩子熟悉并掌握节奏 。所以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幼儿轻松完成本次活动的目标,在活动的开始,我就以节奏游戏的形式开头,其目的是让幼儿熟悉节奏,并把游戏分为三个层次:首先认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会根据音符的排列顺序拍出音符的节奏;其次,培养幼儿听辨节奏的能力;最后初步练*有节奏的说话,感受节奏在语言中的运用,在这一环节中,刚开始时,孩子出现的语言节奏和动作节奏不合拍的现象,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孩子要创编适当的语言、运用节奏、还需动作节奏的配合,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挑战。但通过练*,也是对孩子能力的提升。面对这个困难,我引导孩子看音符图谱、用手拍打节奏、并配上相对应的语言节奏。

  当完成第一部分的节奏练*后,我又将节奏 赋予生命,告诉孩子它就藏在一段好听的音乐中,激发孩子认真倾听、寻找节奏的兴趣。自然进入欣赏音乐的环节。

  孩子找到节奏以后,心情很愉悦。我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音乐中会有这么奇怪的话呢?”再次吸引了孩子。这时,我用故事带入,帮助幼儿理解整首音乐的结构,音乐的节奏。为幼儿创编身体动作、表现音乐节奏做好准备。幼儿进入角色以后,我用了一句情境化的语言“这座漂亮的石门是不喜欢听到吵闹的声音,要是太吵,就是念了咒语门也不会开。”就对孩子提出了寻宝要求。这样提出要求更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孩子自然会自觉遵守。所以大家看到我们孩子井然有序的乐器常规。

  找宝贝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们一起去寻找宝贝吗?孩子要参与游戏,表现音乐,就需要对音乐非常了解,音乐中一共有三种节奏:八分音符的节奏、四分音符的节奏、两者混合的节奏。这三种节奏重复出现。为帮助孩子理解、掌握节奏,我将欢快的八分音符的节奏取名叫骑着小马爬山;四分音符的节奏慢一点是上楼梯;两者混合的.节奏比较有力是念咒语;这样来引导幼儿后,抽象的音乐变得故事化、直观化,孩子也能轻松掌握,大胆表现了。

  幼儿积极创编动作,大胆表现音乐节奏。在这段音乐结束时,我们找到 “宝贝”。这一意外惊喜满足孩子的游戏的成功与快乐,也是为进入使用打击乐器演奏这一环节做了自然的过渡。

  在使用打击乐器时,孩子有些好奇,喜欢敲打乐器。我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乐器宝宝发出声音来。但要求他们要看着我的手势,培养他们看指挥的*惯。孩子能轻松使用乐器进行演奏。

  为了让活动更有趣,能充分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发展他们主动创编的能力,我设计了寻宝游戏,让孩子在音乐声中体验快乐,大胆表现。同时让孩子的艺术能力在大胆表现过程中发展起来。整个活动在愉快的游戏中自然结束。

  奥尔夫音乐大班教案 6

  活动目标:

  1、通过律动感应回旋曲曲式:前-A-A-间-B-A-A-C-A.

  2、能够大胆地用肢体动作创编不同的化石造型。

  3、积极参与角色扮演,体验奥尔夫音乐活动的欢乐。

  活动重点:用肢体创编不同的化石造型。

  活动难点:感应回旋曲式。

  活动准备:化石图片 铃鼓 ppt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扣扣扣”从地底下传来一阵敲打声,大家又惊又喜地朝着声响处探索,原来地下王国的化石们也兴高采烈地来参加晚会。

  二、音乐活动

  1、化石介绍

  通过图片简单介绍化石的由来。

  2、音乐律动

  (1)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肢体各部位,尝试模仿化石舞蹈时的僵硬感。

  (2)全体围坐,教师带领幼儿伴随音乐感应A段节奏。

  三、感应回旋曲式。

  全体站立,教师带领幼儿在A段音乐做出不同的化石造型。

  四、角色扮演

  教师将全体幼儿分组,伴随音乐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

  五、活动结束。

  幼儿听音乐做律动出活动室。

  奥尔夫音乐大班教案 7

  一、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旋律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来表现乐曲节奏。

  2、能够按乐曲的节拍进行整齐划一的传递活动。

  3、通过传递,感受节奏游戏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音乐:《拉德斯基进行曲》

  积木、小乐器若干

  场地:八字形、一字形

  三、活动过程 1、完整欣赏乐曲,教师引导幼儿边听边用多种方法拍节奏。

  导入,老师请大家来听一首好听的曲子,听完告诉老师它是什么曲子?

  2、提问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

  (1)这是什么乐曲呀?

  (2)是什么结构的?

  (3)这首乐曲是什么风格的`呀?

  3、刚才小朋友用了拍手拍腿的动作来表现节拍,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幼儿发挥想像,用多种动作表现乐曲节拍)

  4、介绍游戏规则。

  (1)老师也有一种有趣的动作来表现节拍。(两位教师动作示范传递积木表现A段音乐)

  提问:有趣吗?谁能告诉我,我的动作是怎么做的?

  (2)刚才老师玩的叫“快乐的传递”,每个人手里拿一块积木,传给旁边的人,再拿一块,这样跟着乐曲的节拍进行传递。

  (3)这个游戏人多才有意思,请两个小朋友 和 老师一起来试试。

  教师空手边示范边介绍玩法,每人拿一块积木,把积木传给旁边的小朋友时,嘴里轻轻地说“别人”,到自己跟前时就说“自己”。(教师带领幼儿由慢到快空手练*。)

  5、师幼手拿积木分组练*。

  (1)每人拿一块积木到八字形站好队,拍一拍右边小朋友的肩膀,看看他是谁,注意要把积木放到他的前面,这样他就好拿了。

  (2)带领幼儿不听音乐尝试游戏,要求边玩边轻声说“别人”“自己”,教师强调要跟着老师的速度。(教师注意观察,根据练*时出现的情况,适当调整,再次练*。)

  (3)随A段音乐集体练*快乐的传递,分组进行练*,及时表扬鼓励。

  6、现在我们把队伍拉得长长的好不好?站成一排,提醒幼儿用两手拿积木,看看右边的小朋友是谁?(听音乐进行练*传递)

  7、传递小乐器

  (1)听完整音乐快乐的传递小乐器。

  原来这些打击乐器不仅能奏出好听的声音,还能用来玩快乐的传递。

  (2)变换队形进行游戏

  刚才我们在玩快乐的传递的时候站的是什么队形?还能站出什么样的队形?我们来试一试。(圆队形听音乐进行快乐的传递)

  8、有小朋友着急了,说拿了小乐器怎么还不演奏呢?我们知道这首乐曲是ABA’段式的,我们A段就来传递,B段就来演奏,A’段再传递。(听完整音乐进行节奏游戏2遍)

  9、改变玩法进行游戏

  A段音乐进行传递,B段音乐的时候站起来行走,A’段音乐再坐下进行传递。

  10、延伸活动:和班里的其他孩子一起来玩这个游戏。

  奥尔夫音乐大班教案 8

  教学设想:

  声音的长短是通过一些音乐活动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长短。我认为在音乐教学中应该做到:音乐与律动的结合、音乐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不仅有利于音乐教学的完成,提高儿童的学*兴趣,锻炼儿童的表演能力,也是全面提高儿童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好办法。

  在教学本课时,先播放动物嬉戏的录象,让儿童通过看、听、模仿他们的声音和动作,初步感受声音是有长有短的。在此基础上,让儿童进行二声部、三声部的组合练*,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然后让儿童用“×— 、× 、××”这三个节奏型说话,培养儿童创造节奏的能力。最后播放一段2/4拍音乐,让儿童用打击乐器或肢体语言表现本歌曲中的“×— 、× 、××”。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活动,让儿童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值的不同。

  2.会用三角铁、响板、碰铃、铃鼓等打击乐器,及肢体语言等方式表现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3.让儿童感受、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培养儿童稳定的节奏感。

  4.培养儿童模仿和创造节奏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听一听、仿一仿

  1.课件呈现动物嬉戏的录象。

  要求:欣赏完后,让儿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并模仿一下。

  【通过欣赏儿童喜欢的各种小动物,激发儿童的学*兴趣】

  2.让儿童模仿自己所看到动物的声音和形态。

  (1)指声表演。

  (2)集体表演。

  【给儿童模仿的空间,是让他们参与学*的过程。首先,调动了儿童自主探索的欲望,其次,让儿童了解到各种动物发出的声音是有长短的,初步感受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

  3.整理儿童在录象中收集到的声音,如:

  小鸭:嘎 嘎 小猫;喵 — 小狗:汪 汪汪

  小鸡:叽叽 叽叽 青蛙:呱 — 小羊:咩 咩……

  4.儿童用不同方式表现这些声音的节奏。比一比,谁表现的方式多。

  【在活动中,儿童的表现方式有很多,如:①模仿叫声②拍手、拍腿、拍肩③跺脚④体态律动(跳跃、跑跑、走、舞蹈动作等)⑤捻指⑥嘴打梆子⑦“嗒”式读谱法……】

  二、谈一谈、议一议、仿一仿

  1.让儿童收集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和动作。

  2.儿童交流自己所收集到的声音和动作:

  泉水:叮 咚

  火车:呜…呜…卡嚓 卡嚓

  大钟:当 —

  汽车:嘀 —

  闹钟:嘀嗒 嘀嗒

  牛 :哞 —

  老鼠:吱吱 吱吱

  心脏跳动:咚 咚

  钉钉子:叮当 叮当

  狮子:吼 —

  小兔:蹦蹦 跳跳

  【通过收集自己所熟悉的声音或动作,并按节奏模仿出来,进一步感受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长短】

  3.节奏组合表演

  (1)师引导:谁能用刚才收集的火车的声音来表演火车开来的声音?

  (2)儿童自由组合表演,教师给予指导。

  (3)请表演好的儿童表演展示给大家看,并给予奖励。

  鸣笛声‖ 呜 呜 ︱ 呜 呜 ︱ 呜 呜 ︱

  车轮声‖卡嚓 卡嚓 ︱ 卡嚓 卡嚓 ︱ 卡嚓 卡嚓 ︱

  【奖励提高了儿童的积极性,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4.以小组为单位,边听《火车开了》边模仿鸣笛声和车轮声。(可以用声音,也可以律动)

  5.儿童分小组合作表演其他声音和动作的组合,教师指导。

  (儿童边表演,边播放歌曲《在动物园里》,既培养了儿童稳定的节奏感,又熟悉了歌曲《在动物园里》,为下一节教学这首歌曲奠定了基础。)

  ① 小鸭:嘎 嘎 小鸡:叽叽 叽叽

  ② 锤子:咚 咚 钉钉子:叮当 叮当

  ……

  6.教师引导儿童由二声部逐渐过渡到三声部:

  ① 小猫:喵 — 小羊:咩 咩 老鼠:吱吱 吱吱

  ② 大钟:当 — 铃声:叮 呤 闹钟:嘀嗒 嘀嗒

  ③ 风 :呼 — 泉水:叮 咚 树叶:哗啦 哗啦

  ④ 狮子:吼 — 青蛙:呱 呱 小兔:蹦蹦 跳跳

  ……

  7.分组表演,比一比,哪组配合最默契,表演的种类多,节奏稳定。评奖激励,自评、互评。

  (边表演,边播放歌曲《在动物园里》)

  【通过实践活动,让儿童亲身体验了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这样,不仅儿童学得轻松,而且培养了儿童的合作能力。】

  三、创造节奏。

  1.用“×— 、× 、××”三个节奏型说话。

  (11)师示范:小白 兔 ︱ 跳跳 跳 ︱

  (2)儿童创造:如:

  ① 老 师 ︱ 早上 好 ︱

  ② 小妹 妹 ︱ 真漂 亮 │

  ③ 哎 — ︱ 你 在 ︱ 哪 里 ︱

  ④ 赵丽 君 │ ……

  比一比,谁创造的有新意。

  奥尔夫音乐大班教案 9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区分对身体主要器官和部位的认识。

  2、发现身体部位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并大胆地进行尝试表现为音乐伴奏。

  3、萌发喜欢打击类音乐活动。

  活动重点

  能区分身体的主要器官并能发现身体部位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活动难点

  大胆用身体部位为音乐伴奏。

  活动准备

  1、乐器3件(圆舞板、响棒、铃鼓)

  2、嘴巴、手、脚图片各一张及音乐伴奏。

  活动过程

  一、律动,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铃鼓乐器来跟你们做游戏,跟着铃鼓走走吧!(当铃鼓节奏快时,幼儿快些走,当铃鼓节奏慢时,幼儿慢些走)

  二、认识乐器,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1、听声音猜乐器。

  师:史老师还请来了其他的乐器宝宝,它们要跟小朋友玩个猜猜乐的游戏,一起来猜猜它们是谁?(出示圆舞板、响棒、铃鼓)

  2、引导幼儿倾听乐器发出的声音,并让幼儿说说。(依次讲讲三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三、引导幼儿发现身体能发出声音的部位,逐步认识身体乐器。

  师:小朋友,不光我们的乐器你发出好听的声音,我们身上一些地方也能发出好听的声音呢?你试试看,能不能让它发出声音来。

  幼儿尝试后并让幼儿说说自己身上哪个部位能发出声音,是怎么发出的如:嘴巴,当幼儿说出嘴巴的时候,教师出示图片,并让幼儿知道这是嘴巴乐器幼儿说说嘴巴除了小朋友说的一种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弹舌头、用力抿嘴)。幼儿集体练*幼儿想到的方法。手:可以拍手,也可以拍其他的.身体部位。脚:碰脚、跺脚等。

  四、利用身体乐器给音乐伴奏。

  1、分部位给音乐伴奏(嘴、手、脚)

  2、游戏:看指令选身体乐器演奏

  师:小朋友,现在老师和你们来玩个游戏,老师这里的三张图做标记,等一下,音乐响起的时候,大家要边听边看我的指挥,我指到哪种身体乐器,你们就用哪种身体乐器演奏。

  3、演奏2—3边结束。

  五、结束活动。

  师:身体原来能发出这么多好听的声音,让我们一起去告诉其他班的小朋友吧!(开火车离开教室)

  奥尔夫音乐大班教案 10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学*数数目,用肢体动作表示各种树的造型。

  2.幼儿能认识落叶,并会用乐器敲出落叶数,并对唱名旋律进行练*。

  活动准备:

  落叶若干、CD、录音机、乐器(小铃)

  活动过程:

  (一)认识树、落叶

  1.教师故事引导:秋天到了,有好多好多的树,树上的树叶慢慢变黄了。树叶随着风儿一片一片落下来。瞧!

  2.树的造型:小树、大树、老树、爱随风摇摆的树。让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示各种树的造型。

  3.认识树叶:教师撒落叶,幼儿用手接,让幼儿观察落叶,并说出其形状、触感、质感。

  (二)次数

  1.变大树,变小树、双手变树叶。

  2.配合音乐、风儿你带什么来(侧耳倾听状),问:几声?就用几片树叶表示?

  3.教师示范丢捡叶子,直到四片落叶都以此方式丢捡。

  4.幼儿练*丢捡叶子(配合音乐),直到四片落叶都以此方式丢捡。

  (三)乐器

  1.教师出示乐器(小铃),示范敲出落叶的数目。

  2.配合音乐

  (1)歌曲:幼儿拿小铃敲出落叶数目。

  (2)间奏:放下小铃做大树、小树随风飘动的造型。

  (四)游戏书

  1.配合音乐唱次曲,请幼儿圈选正确数量的.树叶。

  2.配合间奏的第二声部,指出树叶唱唱名,模仿老师以慢速指树干上的唱名唱旋律。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实用10篇(扩展2)

——奥尔夫音乐的教案实用10篇

  奥尔夫音乐的教案 1

  活动目标:

  1、感知音的强弱,以丝巾为媒介进行表现。

  2、在熟悉音乐结构和乐曲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掌握音乐的强与弱,并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音乐、丝巾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

  1、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丝巾)别小看它,我的丝巾在音乐里会跳舞哦!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2、幼儿听音乐。

  二、音乐分析

  提问:谁来说说看,音乐中的丝巾从头到尾跳的舞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

  幼儿根据讲述进行动作创编提问:听上去感觉很有力的这部分音乐你的丝巾怎么来跳舞?出示图谱

  除了做这样的动作,同样有力的音乐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跳?(播放音乐大家一起来做一做,各自做各自想做的'动作)

  提问:播放轻柔的音乐(方法同上)出示图谱

  总结:听上去很有力的部分是音乐的强,听上去很轻柔的部分是音乐的弱。

  三、一起来条丝巾舞

  1、丝巾准备好,请幼儿跟着音乐一起来跳丝巾舞,注意强弱的区分。(幼儿分别根据图谱展示)

  2、分角色游戏引导幼儿自定游戏规则:有力的部分由谁来演合适(男孩子),轻柔的部分呢?(女孩子),好!那就让我们开始吧!

  反复游戏数次结束。

  中班奥尔夫音乐《快乐的丝巾舞》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由于在上一天进行了试教,部分环节在黄老师和学科组长的指导下有了调整和改动,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得比较顺利。教师的引导语恰当,对幼儿的情绪调动很到位。但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太注重个别儿童的发言,忽视了对其他幼儿的关注和表现,这也是作为一个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和临场应变的能力,担心没有举手的孩子会回答错问题,导致教师无法顺利的展开下面的教学环节,影响教学展示的效果。其次,这节课如果能增加形象的图谱,对于幼儿的记忆和表现会更有帮助的。

  奥尔夫音乐的教案 2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开车歌》

  2、分辨行进与停止的交通信号并做相应的动作。

  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CD《开车歌》,红色、绿色交通灯纸模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和幼儿讨论有关交通信号灯的作用,请幼儿自由表达想法,激发幼儿学*兴趣。

  1、汽车遇到红灯时,该怎么做?(红灯停,绿灯行)

  2、小朋友在过人行道时,该怎么做?(红灯停,绿灯行)

  二、播放CD,请幼儿倾听并学唱歌曲。

  1、你听到了什么?(叭叭叭,汽车开来了)

  2、看见红灯怎么样?看见绿灯怎么样?

  三、反复学*歌曲。

  四、游戏:请幼儿扮演汽车司机,教师扮演交通警察,幼儿伴随音乐开车子,并根据教师出示的交通灯颜色决定行进还是停止。

  1、请幼儿扮演小司机,并说说自己开的是什么车?

  2、你开的什么车?(鼓励幼儿想象并说出自己喜欢开的车)

  3、请幼儿从教室的某一处出发,沿着一条路线前进,教师同时播放音乐。

  4、教师说“红灯”,并出示红色纸模,幼儿原地踏步,停止前进;直到教师说“绿灯”并出示绿色纸模,幼儿再开始继续前进。

  五、活动延伸

  幼儿到户外,自由组合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1、由于在活动前做了较好的准备,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学*和练*歌曲,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歌曲,还能根据歌曲与游戏的指示做出停止、前进的动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2、由于幼儿较多,在游戏室内奔跑不开,临时做了游戏的调整,将孩子们以组别编号,模仿车辆限号进行分组游戏,但是由于孩子们没有这样的经验积累,同时,小班孩子对数字的理解有差别,所以大部分孩子不能理解限号行驶的游戏规定,可以加强这方面的巩固与练*,这也是大班额下幼儿分组游戏的一种方法。

  奥尔夫音乐的教案 3

  活动目标:

  一、培养幼儿对4|4拍强弱的规律和感受

  二、利用说白节奏进行语词的创作游戏

  三、感受顽固节奏

  活动准备:

  教学CD、幼儿用书、节奏卡

  活动过程:

  一、律动感受

  1、故事导入:“小朋友的家里有小狗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一只小狗。”

  2、根据故事内容做动作。

  3、结合音乐律动。

  4、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5、教师整合幼儿创编的动作,结合音乐练*,并在说白的时候拍手。

  6、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身体乐器的创编。

  二、强弱规律的游戏

  1、教师做出强弱的声音。如跺脚与拍手。并让幼儿分辨。

  2、说说白并结合强弱。如:跺脚时说小、拍肩时说眼睛。

  3、引导幼儿创编强弱的动作。

  (1)身体乐器---如:拍手、拍腿等动作进行

  (2)生活乐器---地板、桌子、等物体为节奏型伴奏。

  4、结合音乐练*。

  三、感受顽固伴奏

  1、语词创作:运用幼儿用书的提示引导幼儿进行语词的创作。

  如:小黄 狗, 眼睛 花 天天 都要 去看 花,

  我爱 花 我看 花 就是 不要 去摘 花

  2、语词的呼应:

  问:小黄 狗 怎样 叫 ? 答:汪汪汪 汪汪汪汪 叫

  3、出示节奏卡,结合节奏卡进行练*。

  4、节奏练*

  1)先一起练*顽固伴奏。

  2)分组练*

  一组:说白节奏型 一组:顽固伴奏

  四、乐器合奏

  1、出示乐器

  2、乐器练*

  1)一起练*说白节奏型

  2)一起练*顽固伴奏

  3、乐器合奏:说白节奏型与顽固伴奏。

  幼儿用书使用说明:

  1、教师引导幼儿将图画节奏型转化为音符节奏型,画在小狗的下面

  2、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 的语词创编。

  3、请幼儿把小狗的节奏型演奏出来,并注意强弱拍的表现

  4、请家长在右上角记录小朋友的创作表现

  奥尔夫音乐的教案 4

  活动目标:

  1、学*分辨音乐中比较明显的音节变化。

  2、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音乐《握手舞》《库企企》

  活动过程:

  一、问好环节,音乐热身律动

  1、《握手舞》

  2、师:宝宝、宝宝、早上好。宝宝好。

  幼儿:老师、老师、早上好。老师好。

  3、小音符游戏。

  二、感知音乐《库企企》

  在一座大城堡里藏着许多金银财宝,要想得到这些财宝必须说出一句咒语才能打开城门,而这句咒语就藏在音乐里,让我们一起听一听。

  1、初步欣赏音乐。

  师:在音乐里你听到了什么咒语。

  2、引导幼儿逐渐展开活动。

  3、创编声势动作.

  在这首音乐里,我们可以用我们的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请小朋友想一想还可以做什么动作。

  三、创编活动

  教师根据幼儿的动作带幼儿一起动起来。

  四、结束活动

  请幼儿邀请客人老师与幼儿一起动起来。表扬每位幼儿的表现。

  奥尔夫音乐的教案 5

  活动目标:

  1、通过律动游戏,让幼儿探索和发掘身体造型、动作的可能性。

  2、让幼儿在即兴创作中培养幼儿稳定的节奏感觉。

  3、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音乐、幼儿已经学会演唱歌曲。

  活动过程:

  1、开火车进场,围圆坐下。

  师:快乐小火车出发喽。

  2、复*歌曲:火车司机

  引导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师:火车到站了,让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会。小司机们,让我们一起来唱一首歌,怎么样?

  教师起音。

  3、听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的风格。

  教师唱前面的部分。

  师:我这里有一首非常好听的曲子,你们想不想听一下?

  幼儿欣赏乐曲。

  师:这是一首英文歌曲,说的就是火车司机的故事,也就是我教你们唱的那首歌。

  4、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并几名幼儿配合示范。

  师:今天,我们要来玩个游戏,怎么玩呢?我要请几个小朋友配合一下。

  请几名幼儿到前面,教师指导他们示范。

  提问:你们觉得他们表演得怎么样?

  师幼共同评价。

  5、请几名幼儿来示范。

  师:刚才看明白了没有?那我再请几个小朋友来试一下。

  6、幼儿自由组合,进行练*。

  7、听音乐,完整练*。

  引导幼儿根据节奏进行。

  指出不足。

  8、组成新的火车再次练*。

  奥尔夫音乐的教案 6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引导幼儿感受乐曲鲜明的形象、内容、情感,喜欢用动作创造性的表现。

  2、培养幼儿创编动作的兴趣与能力。

  3、使幼儿体验在音乐创编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磁带、头饰、积木

  活动流程:

  尝试感受创编――重现欣赏――交流讨论――联想创作。

  一、活动指导过程:

  1、舞蹈〈快乐恰恰恰〉,小朋友一起跟着音乐做动作。

  2、教师以蝴蝶仙子的角色进入游戏。

  二、欣赏活动:

  (一)、尝试创编活动:

  1、幼儿建设花园:“蝴蝶仙子最喜欢去哪儿玩呢?”“那的花园在哪儿呢?你们快快来帮造个美丽的大花园吧?”――幼儿在音乐背景中造大花园。教师共同参与。

  2、“这么美丽的花园,一只蝴蝶玩,真孤单。”“让们随着音乐一起到花园里玩吧!”――放音乐录音,音乐中,幼儿随音乐的性质自由表演。

  (二)重现欣赏:蝴蝶仙子给小朋友准备了一首很好听的曲子,小朋友一起来听。

  (三)交流讨论:

  1、了解:这首曲子名字叫〈化蝶〉,是中国的名曲,在世界上非常有名,外国人也都喜欢。一般都喜欢用小提琴、钢琴演奏。

  2、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

  3、音乐中讲了一件什么事呢?――幼儿讨论,放背景音乐。

  (四)联想创作

  1、幼儿编故事(春天的早晨,蝴蝶苏醒了,她出门去找花姐姐们玩,突然发生了,后面速度快了,听上去欢快地,她看她们胜利了,欢快地在一起玩了。结尾部分又慢慢静下来,好象太阳下了,她们休息了。)

  2、分段听音乐表演

  3、再次创编表演:幼儿根据故事分配角色,选头饰听音乐表演。比比哪个小朋友最会听音乐表演,要求根据音乐的故事发展,动作随意,注意不碰总碰撞其他同伴。

  三、歌表演〈蝴蝶找花〉花都要休息了,蝴蝶仙子送你们回家,边听音乐表演边离开活动室。

  奥尔夫音乐的教案 7

  一、教材剖析:

  这是一首ABCA的乐句曲式,音乐一共有三段,其中第一段和第三段是唱词,第二段则是念词。

  二、教学目的:

  1、感受诗词的意境美,学*有情绪地朗读古诗。

  2、初步引导幼儿感受ABCA的乐句曲式,学唱唱名旋律。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感受诗词的意境美,学*有情绪地朗读古诗。

  难点:初步引导幼儿感受ABCA的乐句曲式,学唱唱名旋律。

  四、活动筹备:

  古诗VCD碟和音乐CD碟各一张、录音机、水袖若干、写有唱名旋律(每句唱名旋律都用色纸遮盖住)的大白纸一张、3种颜色的水彩笔各一支。

  五、活动过程:

  1、故事引导:

  一天早上,宝宝从甜美的梦中醒来,他把小手从被窝里伸了出来,咦,气象变得好暖和呀!怎么啦?原来是春天已经来到了,宝宝从床上站起来伸了个大懒腰,他开心肠念起诗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之多少。”

  2、情境拼图。

  (1)观看古诗VCD碟,引导幼儿从中感受诗词的意境美。

  ——春天来了,春天的景象是怎么样的呢?

  引导幼儿说出春天里常见的景象,如:很多花开了、小鸟飞来了、会下细细的小雨等等。同时请幼儿用动作把述说到的事物表现出来。

  ——诗人给我们朗诵了一首古诗,这首古诗的名称是什么?

  (2)请幼儿依照词意用手舞出“春眠、鸟啼、风雨、落花”的动作。

  3、完全欣赏音乐一遍。

  (1)幼儿完全欣赏音乐一遍后,教师接着再朗读一遍古诗,提问:古诗中有几句话?

  (2)听音乐(音乐播放两遍)做动作。唱词时用水袖扮演古人穿的衣襟随乐句起舞;念词时用水袖做毛笔随乐句画出线条。

  4、旋律曲式。

  教师:“刚才我们唱的古诗,它们还有另外一种好听的唱法,我们来听一听,它们是怎么唱的。

  (1)出示写有唱名旋律的大白纸,教师边唱唱名旋律边掀开遮住唱名旋律的色纸,引导幼儿学唱唱名旋律。

  (2)请幼儿察看唱名旋律,并说说这四句唱名旋律有什么异同。

  (3)画出旋律线条。

  教师在写有唱名旋律的大白纸上,边唱旋律边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画出乐句,同时引导幼儿知道这是ABCA的乐句曲式。

  5、停滞:带领幼儿边听音乐边做“春眠、鸟啼、风雨、落花”的舞蹈动作走出活动室。

  奥尔夫音乐的教案 8

  一、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旋律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来表现乐曲节奏。

  2、能够按乐曲的节拍进行整齐划一的传递活动。

  3、通过传递,感受节奏游戏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音乐:《拉德斯基进行曲》

  积木、小乐器若干

  场地:八字形、一字形

  三、活动过程

  1、完整欣赏乐曲,教师引导幼儿边听边用多种方法拍节奏。

  导入,老师请大家来听一首好听的曲子,听完告诉老师它是什么曲子?

  2、提问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

  (1)这是什么乐曲呀?

  (2)是什么结构的?

  (3)这首乐曲是什么风格的呀?

  3、刚才小朋友用了拍手拍腿的动作来表现节拍,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幼儿发挥想像,用多种动作表现乐曲节拍)

  4、介绍游戏规则。

  (1)老师也有一种有趣的动作来表现节拍。(两位教师动作示范传递积木表现A段音乐)

  提问:有趣吗?谁能告诉我,我的动作是怎么做的?

  (2)刚才老师玩的叫“快乐的传递”,每个人手里拿一块积木,传给旁边的人,再拿一块,这样跟着乐曲的节拍进行传递。

  (3)这个游戏人多才有意思,请两个小朋友 和 老师一起来试试。

  教师空手边示范边介绍玩法,每人拿一块积木,把积木传给旁边的小朋友时,嘴里轻轻地说“别人”,到自己跟前时就说“自己”。(教师带领幼儿由慢到快空手练*。)

  5、师幼手拿积木分组练*。

  (1)每人拿一块积木到八字形站好队,拍一拍右边小朋友的肩膀,看看他是谁,注意要把积木放到他的前面,这样他就好拿了。

  (2)带领幼儿不听音乐尝试游戏,要求边玩边轻声说“别人”“自己”,教师强调要跟着老师的速度。(教师注意观察,根据练*时出现的情况,适当调整,再次练*。)

  (3)随A段音乐集体练*快乐的传递,分组进行练*,及时表扬鼓励。

  6、现在我们把队伍拉得长长的好不好?站成一排,提醒幼儿用两手拿积木,看看右边的小朋友是谁?(听音乐进行练*传递)

  7、传递小乐器

  (1)听完整音乐快乐的传递小乐器。

  原来这些打击乐器不仅能奏出好听的声音,还能用来玩快乐的传递。

  (2)变换队形进行游戏

  刚才我们在玩快乐的传递的时候站的是什么队形?还能站出什么样的队形?我们来试一试。(圆队形听音乐进行快乐的传递)

  8、有小朋友着急了,说拿了小乐器怎么还不演奏呢?我们知道这首乐曲是ABA’段式的,我们A段就来传递,B段就来演奏,A’段再传递。(听完整音乐进行节奏游戏2遍)

  9、改变玩法进行游戏

  A段音乐进行传递,B段音乐的时候站起来行走,A’段音乐再坐下进行传递。

  10、延伸活动:和班里的其他孩子一起来玩这个游戏。

  奥尔夫音乐的教案 9

  活动目标:

  1、 通过律动游戏,让幼儿探索和发掘身体造型、动作的可能性。

  2、 让幼儿在即兴创作中培养幼儿稳定的节奏感觉。

  3、 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音乐、幼儿已经学会演唱歌曲。

  活动过程:

  1、 开火车进场,围圆坐下。

  师:快乐小火车出发喽。

  2、 复*歌曲:火车司机

  引导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师:火车到站了,让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会。小司机们,让我们一起来唱一首歌,怎么样?

  教师起音。

  3、 听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的风格。 教师唱前面的部分。

  师:我这里有一首非常好听的曲子,你们想不想听一下? 幼儿欣赏乐曲。

  师:这是一首英文歌曲,说的就是火车司机的.故事,也就是我教你们唱的那首歌。

  4、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并几名幼儿配合示范。

  师:今天,我们要来玩个游戏,怎么玩呢?我要请几个小朋友配合一下。

  请几名幼儿到前面,教师指导他们示范。 提问:你们觉得他们表演得怎么样? 师幼共同评价。

  5、 请几名幼儿来示范。

  师:刚才看明白了没有?那我再请几个小朋友来试一下。

  6、 幼儿自由组合,进行练*。

  7、 听音乐,完整练*。

  引导幼儿根据节奏进行。

  指出不足。

  8、 组成新的火车再次练*。

  奥尔夫音乐的教案 10

  《葡萄牙舞曲》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体验乐曲《葡萄牙舞曲》欢快跳跃的情绪。

  2、通过节奏、故事和图形谱简单了解该曲子的音乐结构。

  3、让幼儿感受友情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葡萄牙舞曲》、故事图片、图形谱

  活动过程:

  一、幼儿进教室围半圆坐好。

  二、感受音乐。(放主旋律音乐一次)

  三、听故事导入。

  丫丫和哈哈是一对好朋友,可是因为一些原因,哈哈在去年搬家了。丫丫非常想念哈哈,下个星期是哈哈的生日,于是丫丫决定去哈哈的新家给她庆生,于是他便带着礼物出发了。在出发之前啊,好朋友哈哈还给丫丫画了一副路线图,可是小迷糊丫丫看不太懂,让我们一起来帮丫丫看看那个的路线图,帮她找到哈哈家好不好啊?

  四、分段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1、 出示丫丫走过路地全程图片,并开始放音乐,引导幼儿图形与音乐形成配合。

  2、 丫丫是怎样走路的?请小朋友创编丫丫走路的动作。

  听音乐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丫丫走路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一部分音乐) ××××× ︱ ××××× ︱

  3、出示两座山的图片。

  教师提问:丫丫前面有几座山?山太高,丫丫爬不上去,只有钻山洞了。

  3、启发小朋友创编丫丫钻山洞的动作和左右看哈哈的动作。

  请小朋友到前面来表演动作(钻山洞望一望钻山洞望一望),教师示范动作,并和孩子一起表演动作。

  4、听音乐小朋友和教师一起做丫丫钻山洞和左右相互望一望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二部分音乐)

  5、丫丫终于到了哈哈家,好朋友见了分外高兴,他们高兴的转起圈来,并说 丫

  丫迎 你。教师引导小朋友一起说 丫丫欢迎 你,教小朋友打节奏。

  五、听音乐完整地走图形谱、做律动和舞蹈。

  1、 请小朋友听音乐看老师走图形谱,老师拿着丫丫的图片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 ∩ ⊙ ⊙

  2、 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活动延伸

  引导小朋友跟着音乐一起创编丫丫和哈哈见面时的动作。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实用10篇(扩展3)

——奥尔夫音乐教案大班优选【五】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大班 1

  活动目标:

  1、通过音乐教学,了解不同节奏的组合。

  2、在合作与配合中,感应两个声部的口技节奏叠加。

  3、了解中国特色文化,精气神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做人态度。

  活动准备:

  电脑--U盘接音乐《中国功夫》、打棒:6副、沙蛋/沙球:6副

  活动过程:

  1、问题引入"中国特色"暖身:

  2、体态律动:中国功夫的"精气神"

  3、歌曲教学:

  三种绝技的分别展示,与口技教学在音乐中的连贯训练兵器(乐器)的选用两种兵器(乐器)的音色与节奏叠加相互交换兵器(乐器)收兵器(乐器)

  4、总结与再见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让们了解我们中国的伟大和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在星期一有一个活动是学*歌曲《中国功夫》,这是一首**歌曲。通过学*让了解我们中国功夫以其形体、动作、力量的绝妙组合表现出中华民族刚毅挺拔的民族精神。

  奥尔夫音乐教案大班 2

  设计意图:

  打击乐演奏是幼儿园教学内容之一。打击乐器演奏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初步掌握演奏的一般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发展幼儿的节奏感,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中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节奏感,我班幼儿也曾对打击乐器中的响铃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以此为契机,我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通过引导幼儿使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极大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增强其节奏感。

  动名活称:

  《看星星》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旋律

  2、能根据教师指挥演奏乐器

  3、初步掌握节奏音

  活动重难点:

  幼儿能在老师的指挥下演奏乐器,初步掌握节奏音型

  活动准备:

  环境创设:一间宽敞明亮配有钢琴的大教室知识经验:会唱看星星

  物质材料:

  各种打击乐器若干,小龟和小猪头饰各一个,《看星星》打击乐谱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进入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老师带上饰品:小朋友们,知道我们是谁吗

  幼儿:小猪和小龟

  老师:对啦,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月亮真圆,我们出来赏月

  喽。哇,好多星星啊

  小兔好奇的望着天上说:天上多少星星亮晶晶

  小狗看了看回答道:一,二,三,四,五,六数不清小兔乐呵呵地望着天空说:一闪一闪好像小眼睛

  小狗说:我要问你明天天会晴?

  二、复*歌曲,熟悉旋律

  教师配合钢琴,带领幼儿熟悉已学歌曲《数星星》二遍

  三、引导小朋友们用身体打节奏

  1小朋友们跟老师随音乐用自己的小手打节奏

  2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己身体其他部位打节奏

  3请小朋友上台示范用自己身体打节奏(用不同部位,拍手,跺脚,拍肩等

  四、引导幼儿用打击乐打节奏

  1幼儿自由挑选自己喜欢的乐器

  2全体幼儿由教师引导随钢琴练*打击乐

  五、全体根据指挥进行打击乐合奏

  1教师指挥,小朋友们集体进行乐器合奏

  2演奏完毕,教师点评

  3提醒小朋友带上微笑

  活动延伸:

  设置一个星星图画区角

  奥尔夫音乐教案大班 3

  《葡萄牙舞曲》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体验乐曲《葡萄牙舞曲》欢快跳跃的情绪。

  2、通过节奏、故事和图形谱简单了解该曲子的音乐结构。

  3、让幼儿感受友情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葡萄牙舞曲》、故事图片、图形谱

  活动过程:

  一、幼儿进教室围半圆坐好。

  二、感受音乐。(放主旋律音乐一次)

  三、听故事导入。

  丫丫和哈哈是一对好朋友,可是因为一些原因,哈哈在去年搬家了。丫丫非常想念哈哈,下个星期是哈哈的生日,于是丫丫决定去哈哈的新家给她庆生,于是他便带着礼物出发了。在出发之前啊,好朋友哈哈还给丫丫画了一副路线图,可是小迷糊丫丫看不太懂,让我们一起来帮丫丫看看那个的路线图,帮她找到哈哈家好不好啊?

  四、分段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1、 出示丫丫走过路地全程图片,并开始放音乐,引导幼儿图形与音乐形成配合。

  2、 丫丫是怎样走路的?请小朋友创编丫丫走路的动作。

  听音乐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丫丫走路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一部分音乐) ××××× ︱ ××××× ︱

  3、出示两座山的图片。

  教师提问:丫丫前面有几座山?山太高,丫丫爬不上去,只有钻山洞了。

  3、启发小朋友创编丫丫钻山洞的动作和左右看哈哈的动作。

  请小朋友到前面来表演动作(钻山洞——望一望——钻山洞——望一望),教师示范动作,并和孩子一起表演动作。

  4、听音乐小朋友和教师一起做丫丫钻山洞和左右相互望一望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二部分音乐)

  5、丫丫终于到了哈哈家,好朋友见了分外高兴,他们高兴的转起圈来,并说 丫

  丫迎 你。教师引导小朋友一起说 丫丫欢迎 你,教小朋友打节奏。

  五、听音乐完整地走图形谱、做律动和舞蹈。

  1、 请小朋友听音乐看老师走图形谱,老师拿着丫丫的图片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 ∩ ⊙ ⊙

  2、 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活动延伸

  引导小朋友跟着音乐一起创编丫丫和哈哈见面时的动作。

  奥尔夫音乐教案大班 4

  一、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旋律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来表现乐曲节奏。

  2、能够按乐曲的节拍进行整齐划一的传递活动。

  3、通过传递,感受节奏游戏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音乐:《拉德斯基进行曲》

  积木、小乐器若干

  场地:八字形、一字形

  三、活动过程

  1、完整欣赏乐曲,教师引导幼儿边听边用多种方法拍节奏。

  导入,老师请大家来听一首好听的曲子,听完告诉老师它是什么曲子?

  2、提问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

  (1)这是什么乐曲呀?

  (2)是什么结构的?

  (3)这首乐曲是什么风格的呀?

  3、刚才小朋友用了拍手拍腿的动作来表现节拍,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幼儿发挥想像,用多种动作表现乐曲节拍)

  4、介绍游戏规则。

  (1)老师也有一种有趣的动作来表现节拍。(两位教师动作示范传递积木表现A段音乐)

  提问:有趣吗?谁能告诉我,我的动作是怎么做的?

  (2)刚才老师玩的叫“快乐的传递”,每个人手里拿一块积木,传给旁边的人,再拿一块,这样跟着乐曲的节拍进行传递。

  (3)这个游戏人多才有意思,请两个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试试。

  教师空手边示范边介绍玩法,每人拿一块积木,把积木传给旁边的小朋友时,嘴里轻轻地说“别人”,到自己跟前时就说“自己”。(教师带领幼儿由慢到快空手练*。)

  5、师幼手拿积木分组练*。

  (1)每人拿一块积木到八字形站好队,拍一拍右边小朋友的肩膀,看看他是谁,注意要把积木放到他的前面,这样他就好拿了。

  (2)带领幼儿不听音乐尝试游戏,要求边玩边轻声说“别人”“自己”,教师强调要跟着老师的速度。(教师注意观察,根据练*时出现的情况,适当调整,再次练*。)

  (3)随A段音乐集体练*快乐的传递,分组进行练*,及时表扬鼓励。

  6、现在我们把队伍拉得长长的好不好?站成一排,提醒幼儿用两手拿积木,看看右边的小朋友是谁?(听音乐进行练*传递)

  7、传递小乐器

  (1)听完整音乐快乐的传递小乐器。

  原来这些打击乐器不仅能奏出好听的.声音,还能用来玩快乐的传递。

  (2)变换队形进行游戏

  刚才我们在玩快乐的传递的时候站的是什么队形?还能站出什么样的队形?我们来试一试。(圆队形听音乐进行快乐的传递)

  8、有小朋友着急了,说拿了小乐器怎么还不演奏呢?我们知道这首乐曲是ABA’段式的,我们A段就来传递,B段就来演奏,A’段再传递。(听完整音乐进行节奏游戏2遍)

  9、改变玩法进行游戏

  A段音乐进行传递,B段音乐的时候站起来行走,A’段音乐再坐下进行传递。

  10、延伸活动:和班里的其他孩子一起来玩这个游戏。

  奥尔夫音乐教案大班 5

  一、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旋律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来表现乐曲节奏。

  2、能够按乐曲的节拍进行整齐划一的传递活动。

  3、通过传递,感受节奏游戏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音乐:《拉德斯基进行曲》

  积木、小乐器若干

  场地:八字形、一字形

  三、活动过程

  1、完整欣赏乐曲,教师引导幼儿边听边用多种方法拍节奏。

  导入,老师请大家来听一首好听的曲子,听完告诉老师它是什么曲子?

  2、提问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

  (1)这是什么乐曲呀?

  (2)是什么结构的?

  (3)这首乐曲是什么风格的呀?

  3、刚才小朋友用了拍手拍腿的动作来表现节拍,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幼儿发挥想像,用多种动作表现乐曲节拍)

  4、介绍游戏规则。

  (1)老师也有一种有趣的动作来表现节拍。(两位教师动作示范传递积木表现A段音乐)

  提问:有趣吗?谁能告诉我,我的动作是怎么做的?

  (2)刚才老师玩的叫“快乐的传递”,每个人手里拿一块积木,传给旁边的人,再拿一块,这样跟着乐曲的节拍进行传递。

  (3)这个游戏人多才有意思,请两个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试试。

  教师空手边示范边介绍玩法,每人拿一块积木,把积木传给旁边的小朋友时,嘴里轻轻地说“别人”,到自己跟前时就说“自己”。(教师带领幼儿由慢到快空手练*。)

  5、师幼手拿积木分组练*。

  (1)每人拿一块积木到八字形站好队,拍一拍右边小朋友的肩膀,看看他是谁,注意要把积木放到他的前面,这样他就好拿了。

  (2)带领幼儿不听音乐尝试游戏,要求边玩边轻声说“别人”“自己”,教师强调要跟着老师的速度。(教师注意观察,根据练*时出现的情况,适当调整,再次练*。)

  (3)随A段音乐集体练*快乐的传递,分组进行练*,及时表扬鼓励。

  6、现在我们把队伍拉得长长的好不好?站成一排,提醒幼儿用两手拿积木,看看右边的小朋友是谁?(听音乐进行练*传递)

  7、传递小乐器

  (1)听完整音乐快乐的传递小乐器。

  原来这些打击乐器不仅能奏出好听的声音,还能用来玩快乐的传递。

  (2)变换队形进行游戏

  刚才我们在玩快乐的传递的时候站的是什么队形?还能站出什么样的队形?我们来试一试。(圆队形听音乐进行快乐的传递)

  8、有小朋友着急了,说拿了小乐器怎么还不演奏呢?我们知道这首乐曲是ABA’段式的,我们A段就来传递,B段就来演奏,A’段再传递。(听完整音乐进行节奏游戏2遍)

  9、改变玩法进行游戏

  A段音乐进行传递,B段音乐的时候站起来行走,A’段音乐再坐下进行传递。

  10、延伸活动:和班里的其他孩子一起来玩这个游戏。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实用10篇(扩展4)

——奥尔夫音乐教案 (菁华15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1

  设计意图:

  大班孩子就要迈进小学的大门,小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陌生而又富有诱惑力的地方。在“走*小学”这一主题活动中,教师要为孩子解除疑惑,从身心发展的许多方面为他们进入小学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其中包括在生活中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发现自己的不良*惯并即时纠正,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惯。结合本班实际情况,通过*日里的观察,发现班级里总是有几个小朋友经常会来园比较晚,在日常的谈话过程中了解到他们很多都是因为晚上睡的太晚,早上起不来造成的。其他小朋友中也有晚上很晚也不肯睡的现象。针对上述情况,预设了本次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多种形式的演唱歌曲,体验歌曲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从而使小朋友养成早睡早起,不拖拉的好*惯。为上小学做好准备。

  活动目标:

  1、有兴趣地学唱歌曲,并尝试用二声部轮唱的形式来表现歌曲。

  2、养成早睡早起的好*惯,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活动准备:音乐及相关图片制成的PPT

  活动流程:情景创设――学唱歌曲――轮唱歌曲――游戏结束

  活动过程:

  一、情景创设、激发兴趣

  1、上一次我们请小猫到我们班来做客,谁还记得它是一只怎样的小猫?

  (回忆故事,引入话题)

  师:就要上小学了,拖拖拉拉的*惯可不好,早睡早起才会身体好,才会更有精神学*。

  2、它今天上学又迟到了,是不是老毛病又犯了?(出示第1张幻灯)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快快起床吗?――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用闹钟来叫自己起床。

  3、总结:你们想了那么多办法,有……,……都很好。我的办法是和XX的办法一样的,也是用小闹钟。(出示第2张幻灯)这可是一个很特别的小闹钟,它还会唱“起床歌”呢!它用好听的歌声来叫小猫弟弟起床。想不想听一听?

  二、欣赏歌曲、学唱歌曲

  1、完整欣赏1遍录音。(初步感知歌词)

  提问:你们听清楚小闹钟是怎样唱歌的?

  2、再次倾听1遍录音。(熟悉歌词,解决第一遍中没听清楚的乐句)

  3、老师学小闹钟唱歌(

  教师

  演唱,激发幼儿学唱兴趣)

  4、集体学小闹钟唱歌(幼儿跟唱练*唱)

  师:学会小闹钟的起床歌,我们就可以一起唱给小猫听,催它快点起床上学去了。

  5、大闹钟唱歌(变换形式跟唱,为幼儿练*创设情景、提供机会,同时指导幼儿边随音乐节奏走边唱歌曲,为后面轮唱游戏做铺垫)

  三、轮唱歌曲

  1、大闹钟的歌声真好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猫现在起床了吗?(出示第3张幻灯)还是没起床,真是个磨磨蹭蹭,不知道早睡早起的小猫,看来我们需要用两个闹钟来催催它了。

  2、两个闹钟可以怎样唱歌呢?(让幼儿讨论,给幼儿探索的空间)

  3、教师与个别幼儿示范。(通过示范,引导幼儿发现轮唱的真正含义)

  师:就是一遍接着一遍的催它快一点是吗?这个办法好。谁先和我试试看?

  提问:我们是怎样唱的?有什么秘密吗?

  师:第一个闹钟先唱,第二个闹钟晚一点在唱。在第一个闹钟唱完一句“快快起床”的时候第二个闹钟再从开始唱。

  4、幼儿尝试轮唱。重点指导:两个闹钟不要变成一个闹钟。

  5、两个小闹钟一个接一个地响,就像是在一遍又一遍地催着小猫弟弟。它终于起床了,准备上学去了。

  四、游戏结束

  1、我们小朋友也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可不能像小猫一样,养成拖拖拉拉、不早睡早起的坏*惯,不然上学可能就会迟到了。你们有这样的坏*惯吗?(没有)

  2、起床游戏――尝试用轮唱的方法叫本班幼儿起床。

  ――很好,接下来我们就来玩个游戏,看看你们是不是一听见小闹钟唱完起床歌就起床了?谁来试试看?――我们应该怎样叫他起床?(替换歌词)――反复游戏结束。(本环节主要意在把音乐作品同生活联系起来,使小朋友经验迁移。从而养成早睡早起的*惯,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准备。)

  《快快起床》活动反思:

  同一份教案,同一个老师,不同的孩子,实践出来的活动效果可能会截然不同。针对本次活动,和前一次相比,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经验,所以导致了该活动对于这一部分的孩子来说挑战点不够,幼儿比较轻松的完成了老师的预设。这是本次活动中最大的.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回顾整个活动过程,现做如下反思:

  一、亮点:

  1、环节紧凑,思路清晰,教师提问目的明确。

  2、活动设计能够考虑情景性、趣味性。

  3、结合主题背景及幼儿年龄特点,活动有价值、有挑战。

  二、不足:

  1、师幼互动中教师的回应策略有待加强。

  (1)教师对幼儿经验把握不足,随机指导能力不强,当幼儿轻松的完成预设后,没有当场做出有效的调整。

  (2)教师语言引导未能多留一点空间给孩子探索。

  (3)教师的回应语言需要进一步生动、亲切、精练、积极、规范。

  2、活动中教师缺乏对音乐本身的处理及指导具体体现在教师考虑到以变换不同形式吸引幼儿学唱的兴趣,而没有考虑到对音乐本身快慢、强弱的处理同样也会引发幼儿学唱兴趣,同时也会提升幼儿对歌曲的表现能力。

  三、调整:

  1、若幼儿无二声部轮唱经验,本次活动环节设计不需调整。若幼儿二声部轮唱经验丰富,需要提升活动挑战点,可以幼儿自主探索三声部或多声部轮唱。

  2、在变换形式的练*学唱过程中,解决对音乐由弱渐强的处理及指导。

  3、不断学*调整师幼互动中教师的回应策略,争取做到生动、亲切、精练、积极、规范。

  附歌曲:

  1 2 3 1 / 1 2 3 1 / 3 4 5 / 3 4 5 /

  快快起床, 快快起床, 小弟弟,小弟弟,

  5 6 5 4 / 3 1 / 5 6 5 4 / 3 1 / 2 7 1 / 2 7 1/

  钟儿已经敲响,钟儿已经敲响,叮叮当,叮叮当。

奥尔夫音乐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歌曲《小茶壶》,尝试用动作表现不同茶壶的造型,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茶杯和小茶壶的角色扮演,享受同伴交流带来的快乐。

  3、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表现歌曲风趣、活泼的情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茶壶图片,提前沏好的菊花茶水每人一杯,制作一个大茶壶可以挂在幼儿身上表演。

  2、提前引导幼儿了解天气热了,我们要多喝凉温的水,不喝冰镇饮料,这样才会对身体有益。

  活动过程:

  导入:出示茶壶,激发兴趣。

  1、师:哇,小朋友们今天天气真好,森林里的小动物邀请我们一起去参加森林音乐会呢,请小朋友们带上自己的小乐器和赵老师一起出发吧。

  2、哎呀,天气好热,演奏完音乐会口好渴啊,我们喝点茶水吧!(老师出示提前晾好的茶水,用茶壶为幼儿一一倒上,同时幼儿会观察到茶壶)

  3、师:小朋友们,老师刚才用什么为大家倒的茶水啊?“茶壶”。对啦,小朋友你们知道吗,老师这里还有各种各样的茶壶呢,它们都是小茶壶的好伙伴,请小朋友们认真看一看,茶壶身上都有什么?(幼儿自由发言:把手、壶嘴、有的图片上的茶壶还冒着小蒸汽)

  4、小朋友说的好极了,你们看,茶水倒好了,我们一起喝茶吧。“咕噜咕噜好喝耶”,看赵老师是怎样喝的?你也学着我的声音喝下试试,(注意发出两声)喝完茶水好舒服,感觉都没有那么热了呢。

  学*歌曲,模仿小茶壶的动作,激发幼儿表演兴趣

  5、小朋友们这么喜欢小茶壶,也喜欢喝茶水,那么老师就教大家一首歌,名字就叫《小茶壶》。请小朋友们竖起小耳朵听一听,歌曲中的小茶壶是什么样子的?

  6、老师用较慢的速度示范唱一遍,提问:茶壶长的什么样子?从茶壶中冒出什么?谁能学一学声音?不要烫到哪里?(圆又胖,冒出小蒸汽,不要烫了嘴)

  7、请幼儿上前用身体摆出各种茶壶造型,并说出自己表演茶壶的嘴、把手在哪里,怎么倒水。(提示幼儿做出各种形状,尽量不重复)

  8、播放歌曲《小茶壶》,我们来和小茶壶一起开心地唱歌吧。(老师带动幼儿一起演唱、模仿茶壶动作)熟悉几遍后,请一名小朋友扮演茶壶,另外几名幼儿扮演茶杯,茶壶为茶杯倒水,要求动作形象、夸张。

  情景表演,体验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9、师:茶壶王国里要举行舞会你们想去吗?但是茶壶国王说,只有茶壶才能参加,所以我们要先变成茶壶才能去,现在赵老师开始念魔咒,然后请你变成自己喜欢的茶壶样子,好不好?(好!)(老师嘴中念念有词说魔咒),哇!变出这么多小茶壶,请你讲一讲,你是一个什么样子的茶壶。

  10、茶壶王国的舞会就要开始了,(请一名幼儿挂好大茶壶的挂饰扮演茶壶国王)茶壶国王说:请每个小茶壶找一个茶杯做好朋友,一起来跳舞。我们先请女孩子做小茶杯,男孩子做茶壶跳舞好吗?请男孩子跟我一起去找一个小茶杯舞伴,我找到了,你呢?

  11、师:现在我要请女孩子做茶壶,男孩子做茶杯,请小茶壶去找到自己的小茶杯,我们一边唱歌一边做游戏,唱到咕噜咕噜冒出小蒸汽时,我们就给小茶杯倒些水。

奥尔夫音乐教案3

  课程名称:奥尔夫音乐课程

  (东方爱婴音乐课程第三阶段,选材的原名是奥尔夫音乐)

  适合年龄:2岁以上

  课程简介:奥尔夫音乐课程共分为四个阶段,通过音符、音阶、各种音乐知识的系统趣味学*,可以让宝宝认识基本的音乐符号,为宝宝步入实际演奏作铺垫;通过对古典世界名曲的图谱欣赏,加强宝宝对音乐的审美和鉴赏能力;让宝宝通过舞蹈、打击乐器来感受四大族(蒙族、藏族、*、*尔族)以及各地方的音乐和风情;通过演绎世界各国有名的儿童剧,让宝宝感受舞台剧的魅力;通过音乐厅礼仪学*,让宝宝学会如果去音乐厅欣赏音乐会,听着音乐的故事成长。未经马老师改编的原型教案:

  一、小金鱼

  歌词:我是小金鱼,住在池塘里,游过来,游过去,总是不适宜,努力游努力游,游过了小河,一天又一天,来到大海边。

  材料准备:1、较大的毛绒金鱼、鱼网、钓鱼玩具

  乐器准备:2、铝板琴、砂锤

  操作过程:1、引出金鱼,讲解金鱼的外貌和生活特性

  2、出示毛绒金鱼,串讲歌词

  3、闭眼听一段曲目

  4、跟音乐拍手念一遍,再唱一遍

  5、出示铝板琴,和着歌曲刮奏

  6、出示沙锤,和着歌曲匀速振动

  7、律动表演:两手手腕交替摆动,做小鱼前后左右游泳的动作,宝宝跟学

  8、游戏表演:沿蒙氏线和着歌曲做游泳的动作,蒙氏线外侧为大海,唱到“游到大海边”时,跳到外侧,摆动两臂做在大海里游泳的动作

  9、游戏表演:教师各拿鱼网(纱巾)两端四处捉小鱼(宝宝)

  10、出示金鱼图,宝宝给空白的金鱼图涂色

  11、拍手:宝宝再见

  改编后的祥案:

  课例:曲目及操作:

  小金鱼

  歌词:我是小金鱼,住在池塘里,游过来,游过去,总是不适宜,努力游努力游,游过了小河,一天又一天,来到大海边。

  材料准备:1、较大的毛绒金鱼、小鱼模型,鱼网、钓鱼玩具

  乐器准备:2、铝板琴、沙锤

  操作过程:1、请宝宝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小红苹果坐下,小手放在膝盖上,背挺

  直,现在老师要向宝宝问好了,老师说“手起”时,请宝宝把小手像老师一样端

  *,“手起”节奏问好:宝宝好—

  节奏问好环节:主课教师引导宝宝及家长坐在教师对面的蒙氏线上,进行节奏问

  好练*。

  A、教师边说边拍手︱XXX—︱

  宝宝好

  B、配课教师带领宝宝回答︱XXX—︱

  老师好宝宝好(不出声音)老师好(不出声音)C主课教师不出声音说“宝宝好”同时拍手︱XXX—︱D、辅课教师带领宝宝用同样的`方法回答︱XXX—︱

  E、主课教师向家长讲解节奏问好的目的:“节奏问好主要通过简单的问答呼应教宝宝练*四拍子节奏。回家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带宝宝练*。”

  2、律动:丰收之歌。配乐之前做分解动作练*:洗脸、刷牙、漱口、大象、小猫、鸭子的手势动作

  3、引出金鱼,讲解金鱼的外貌和生活特性:今天,老师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小客人,这位小客人呀,它的家在水里,它有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一身的金衣裳闪闪发亮,它还有一条漂亮的大尾巴,在水中摆来摆去,优美极了,宝宝猜到了吗?这位小客人是谁呢?

  4、出示毛绒金鱼,串讲歌词:这条小金鱼是一只很有志气的小金鱼,它不满足在小小的池塘里游泳,它对它的妈妈说:我在这里觉得不适宜,(插入,小朋友,什么是不适宜呢,不适宜就是不舒服,不自在的意思),我要到大海里游泳。妈妈对小金鱼说,孩子,到大海游泳要走很远的路,经过高山和小河,你能坚持下来吗?小金鱼说,我能。它勇敢的向大海游去,一天又一天,终于来到了大海边,小金鱼在大海里游泳可真开心呀。

  小金鱼的故事好听吗,勇敢的小金鱼是不是值得我们去学*呢?老师把小金鱼的故事配上了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吧。为了很专心的听歌曲,我们要把眼睛闭起来。

  5、闭眼听一遍曲目

  6、念唱歌曲;跟音乐拍手念一遍,再唱一遍,四拍节奏:好,请睁开眼睛,我们一起来唱一遍这首歌。手起,注意间奏时手不打节拍,轻轻摇动身体,(老师对宝宝的提示语:摇头),尾奏时继续拍完(老师提示语是继续)

  7、乐器演奏:

  1)出示铝板琴,和着歌曲刮奏,两拍一次:我们会唱这首歌了,现在可以用我

  们的乐器来给这首歌伴

  奏了。老师给你们带来的这件乐器叫铝板琴,它有7个音块,可以敲奏,也可以刮奏,(示范)今天我们用刮奏的方法给小金鱼伴奏。

  2)示范:我是小金鱼,住在池塘里

  3)教师把乐器按宝宝人数放成一排,请宝宝有秩序的上前取乐器

  4)提示宝宝随意练*敲打、刮奏乐器,同时在老师说“收”时停止

  5)和着音乐用乐器伴奏,提示宝宝大声唱出歌词

  6)请宝宝有秩序的把乐器摆回老师面前,老师收回乐器

  8、出示沙锤,和着歌曲匀速振动,步骤同上。注意提示宝宝演奏前把沙锤放在自己面前时,两个沙锤的距离应与肩同宽,方便拿取。

  9、请宝宝坐在老师的位置,面对着家长进行沙锤乐器的表演,老师在对面做提示动作。

  表演结束提示家长给予鼓励和宝宝鞠躬答谢,并坐回自己的位置

  10.律动表演:老师出示玩具小金鱼或鱼缸里活动的小金鱼,请宝宝观察,请每个宝宝说出并模仿

  小金鱼游泳时的样子,老师总结,并请宝宝跟做:两手模仿金鱼尾巴的动作交替摆动,做小鱼前后左右游泳的动作,一忽儿上,一忽儿下,左右前后,两侧等变化

  11、律动表演:请宝宝站起,沿蒙氏线和着歌曲做游泳的动作,在间奏时老师讲解:蒙氏线外侧

  大海,宝宝唱到“游到大海边”时,跳到线外侧,摆动两臂做在大海里游泳的动作

  12、游戏表演:请宝宝当小金鱼,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看哪个小金鱼游得最快,不被老师捉到。教师各拿鱼网(纱巾)两端四处捉小鱼(宝宝),被捉住的宝宝要跟着歌曲唱一句歌词。放歌曲做游戏的背景音乐(注意音量较低)

  13、总结:宝宝坐回自己的位置,老师总结:小金鱼的歌曲我们会唱了,也学*了用乐器给这首歌

  伴奏,还做了小金鱼的表演。小金鱼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现在把好朋友小金鱼画出来,带回家,在家里让小金鱼和我们一起唱歌。出示金鱼图,提示图上小金鱼穿着漂亮的衣服,请宝宝给空白的金鱼图涂色。要注意涂色要均匀,涂在线内,注意保持画的整洁。

  请宝宝上前取画,并放在妈妈身后。在位置上坐好,手放在膝盖上。

  14、手起,宝宝再见

  A、主课教师拍手与宝宝再见︱XXXX︱

  宝宝再见

  B、辅课教师带领宝宝与主课教师再见︱XXXX︱

  老师再见

奥尔夫音乐教案4

  活动设计背景

  针对小小班的幼儿,幼儿对音乐具有很强的敏感些,特别是动物的叫声,幼儿比较喜欢去模仿这些声音。本节课是“吴老太太的农场”故事为主题,开展的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 能听懂指令「踏脚」、「拍肩」

  2、 能随着音乐摆动身体

  3、 能模仿动物的叫声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幼儿能听懂指令「踏脚」、「拍肩」,并感知音乐的旋律摇摆身体,模仿动物的叫声。

  难点在于: 幼儿会音乐问好,从未接触过奥尔夫音乐课。

  活动准备

  1、教材:Music Activities 2

  2、教具:小狗、狗、小鸭、鸭子、小鸡、公鸡、母鸡的真实图片

  3、音乐:上课律动、小狗的叫声、小鸡的叫声、鸭子的叫声、吴老太太的农场 ( 附:CD2、CD3、CD4、CD5、CD1)

  4、老师必须要有的背景知识与经验:

  ① 农场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语调高低变化对比强烈 、动作夸张形象

  ② 熟悉小狗、鸭子、小鸡、公鸡、母鸡的叫声,会模仿它们的叫声

  ③ 肢体动作:小狗(双手五指伸开置于太阳穴处学小狗在地上跑跳)、 母鸡(手肘放在胸部两侧做开合动作)、鸭子(双手置于腰两侧做小鸭子走路)

  ④ 故事儿谣律动:

  A:手指张开置于胸前双侧做左右摆动状,再双手打开画个大圆圈。

  B:学动物叫

  C:双手举高挥舞,自转一圈

  间奏:双手插腰左右摇摆。

  活动过程

  1. 暖身活动Warm-up (5 minutes)

  音乐问好:1 2 3 4 | 5- 小朋友们好 5 4 3 2 | 1- 孙老师你好

  音乐热身律动

  上课律动 (CD2)

  11 135 3 |5 3 5 3 |

  我们 现在拍 手 (拍手)(拍手)

  11 132 1 |2 1 2 1 |

  我们 现在拍肩 (拍肩)(拍肩)

  11 135 3 |5 3 5 3 |

  我们 现在踏脚 (踏脚)(踏脚)

  22 253 2 |1 1 1 - ‖

  我们 现在拍 手 要 上 课

  2. 教学呈现Presentation (5 minutes)

  导入:教师手拿照相机夸张的说:“小朋友,老师周末的时候去吴老太太农场参观了,还拍了好多的照片,小朋友们看--”

  在电视上呈现照片:第一张(吴老太太的农场全景照片)、第二张 (小鸡、母鸡、公鸡的照片)、第三张(小狗的照片)、第四张(鸭子的照片)

  3. 教学活动Practice + Activity (10 minutes)

  讲故事 吴老太太的农场

  师:它们都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认真的听故事吴老太太的农场。

  吴老太太有一座很大的农场,她养了好多的动物,每天和她作伴,有小狗、 鸭子、母鸡和小鸡等等。

  老师在讲述故事的时候,请一面翻开*作本的图案,让学生认识动物。老师先介绍,再让学生指图,最后再以CD4~6之动物叫声,让学生模仿动物叫声及模仿动物肢体动作。讲述过程中,力求语调高低变化对比强烈,好让孩子以您的声音来感受故事的情境。

  故事儿谣

  师:让我们和小动物们一起跳舞吧。 (播放CD1 吴老太太的农场)

  A:吴老太太有座很大的农场,养了许多动物,

  「小狗—汪汪」

  B:「鸭子—呱呱」(每次可替换不同的动物名称加叫声)

  C:每天一起嘻嘻哈哈,快乐又逍遥。

  律动:

  A:手指张开置于胸前双侧做左右摆动状,再双手打开画个大圆圈。

  B:学动物叫

  C:双手举高挥舞,自转一圈。

  间奏:双手插腰左右摇摆。

  4. 复* Review (5 minutes)

  故事儿谣律动

  师:让我们围个圆圈一起游戏吧,老师在中间扮作吴老太太,唱到小动物时,小朋友都向老师围过来,唱到快乐又逍遥时恢复到圆圈形状。

  (故事儿谣律动 CD1 )

  说再见:bye-bye小狗!bye-bye小鸡!bye-bye小鸭 !bye-bye 孙老师

  教学反思

  在上本节课的过程中 , 幼儿基本上能够把握重点,感知音乐的旋律,热与参与本次教学活动中。另外,本节课在于应该让幼儿提前熟悉《吴老太太的农场》的音乐,音乐角应提前投放小鸡、小狗、小鸭的头饰。让幼儿在上课之前初步了解这些动物的叫声,并能够模仿。再上课是幼儿就能很好的发挥出来。

奥尔夫音乐教案5

  一、走线活动

  目标:1、宝贝能在妈妈的带领下沿着指定的线路(黄色线)走线。

  2、感知2/4的音乐节奏,为后面的教学内容做铺垫。

  3、熟悉教室环境,与老师建立初步的感情。

  准备:音乐《Eightlittlebabyducks》鸭妈妈、鸭宝宝的头饰。

  过程:1、用铃鼓的响声引起幼儿注意。

  宝宝和妈妈们快到老师这儿来,看看我给你们带来什么礼物了。(出示鸭子头饰,

  引起兴趣)。

  2、边讲故事边为宝贝和妈妈发头饰,进入走线活动。

  今天早晨的空气可真好啊,鸭妈妈要带着鸭宝宝去散步,鸭子是黄色的,我们要沿

  着黄色的线来走,大家可别走错了哦!(运用头饰的颜色为幼儿建立初步的色彩感知)。

  3、衔接下一环节

  哇,这里的风景好美啊,我们就在这儿休息一会儿吧!(宝宝和妈妈坐下)

  二、问好

  目标:1、相互认识,进一步与老师建立感情。

  2、初步认识乐器——铃鼓。

  准备:铃鼓一个

  过程:1、妈妈带领宝宝进行自我介绍,教师用铃鼓加歌曲来向宝宝问好。

  今天有这么多的妈妈和宝宝来到了这儿,可我们大家还不认识呢,我是XX老师,这位鸭妈妈是哪位鸭宝宝的妈妈呀。(妈妈先说:“我是XX宝宝的妈妈”,引导宝宝说出:“我是XX宝宝)。

  教师拍着铃鼓唱歌:XX来敲敲鼓,XX来敲敲鼓,XX来敲敲鼓啊,传来美妙声响。(宝宝上前来敲鼓,教师向宝宝问好,并给予不同的问好方式。如:拥抱、摸脸、拍手、举高等。)

  2、以同样的形式向其余的宝宝问好。

  三、听力训练及歌唱活动

  目标:1、能辨别鸭子的叫声,并加动作进行模仿。

  2、初步感知乐曲的优美旋律,了解歌曲内容。

  3、通过亲子互动,增进母子感情。

  准备:录有鸭叫声的碟片、歌曲《两只小小鸭》的磁带。

  过程:1、听鸭叫声。

  听(手放耳朵边做听状),这是什么声音啊。(放碟片——是鸭子的叫声)。

  2、模仿鸭子的叫声并做动作。

  宝贝们的小耳朵可真厉害,我们一起来学学鸭子的叫声吧!(两手放嘴边做鸭嘴状,嘴里发出嘎嘎的叫声)。

  3、听歌曲

  今天小鸭子还带给我们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吧!(放歌曲《两只小小鸭》,教师小声跟唱并做动作)。

  4、亲子互动游戏

  妈妈和宝宝面对面,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吧!(放第二次音乐,妈妈与宝宝跟着教师的示范做动作)两只小小鸭,(学小鸭的动作)亲亲小嘴巴,(嘴巴对嘴巴)说啥悄悄话,

  (妈妈在宝宝耳朵边说话)说啥悄悄话。(宝宝在妈妈耳边说话)。

  四、打击乐

  目标:1、认识铃鼓,并用铃鼓打出歌曲节奏。

  2、进一步熟悉歌曲《两只小小鸭》

  准备:铃鼓人手一份,歌曲磁带

  过程:1、介绍乐器的名称,教给宝贝使用的方法。

  宝贝们和妈妈刚才表演的可真好,现在呀,老师要介绍给大家一个新朋友。(出示铃

  鼓,并摇出声音)宝贝们,这个乐器呢,我们大家刚才拍过,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铃鼓。宝贝们使用的时候呢,一只手抓住铃鼓的边,另一只手轻拍鼓面,这样它就会发出好听的声音了。现在我们就用它,为好听的'歌曲伴奏吧!

  2、根据歌曲打节奏。

  放歌曲《两只小小鸭》,妈妈拿着宝宝的手拍铃鼓打节奏。

  五、语言活动(节拍律动)

  目标:1、说唱儿歌,丰富宝宝的语言能力。

  2、通过亲子互动,增进母子感情。

  准备:乐曲碟片

  过程:1、根据内容教宝宝学*说唱儿歌。

  小鸭子,嘎嘎嘎,游来游去嘎嘎嘎,

  妈妈抱着跳一跳,妈妈抱着转一转,

  啾的一声回到家。

  鸭宝宝们,刚才我们听到的鸭子是怎么叫的啊,(嘎嘎嘎/讲解前两句儿歌)小鸭子游的特别的好,妈妈高兴的抱着它又跳又转。(讲解后两句及最后一句内容,讲解完毕后,教师再完整的示范一次儿歌内容)

  2、妈妈和宝宝边说儿歌边做相应的动作。(妈妈围成一个圆圈,把宝宝围在中间,听着乐曲做游的动作,最后找到妈妈,妈妈抱着宝宝做跳、转、摇等动作)。

  六、调整休息

  目标:让宝宝和妈妈的身心得到放松。

  准备:舒缓的音乐

  过程:鸭宝宝和妈妈们的表现可真棒啊,大家都累了,现在我们躺在地上,休息一会吧!(宝

  宝躺或趴在地上,或选择自己喜欢的姿势,随着音乐,妈妈轻轻抚摩孩子的身体,让宝宝们的身体得到放松。)

  七、音乐游戏

  目标:感知乐曲的快慢节奏。

  准备:鱼的图片若干,电子琴

  过程:1、教师弹奏乐曲,让宝宝感知节奏的快慢变化。

  2、教师用拍手或跺脚的方式,表现节奏的快慢。

  3、请宝宝和妈妈来玩游戏《鸭子捉鱼》并讲清游戏规则。

  宝宝们,刚才我们听到的那段乐曲是小河邀请我们去捉鱼呢,当你听到慢慢的乐曲

  时,我们要悄悄的慢慢的靠*小鱼,当听到快快的乐曲时,我们就要快快的跑,听到老师口令时,我们就去捉鱼,看谁捉的多。好了,Ready!Go!(妈妈可当赶鸭人,随着节奏的变化而变化动作频率)

  八、活动结束

  对宝宝今天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为宝宝发放贴画,结束活动。

  我们今天的活动结束了,宝宝们玩的高兴吗?我们一起来唱首再见歌吧!Goodbyeeveryone,Goodbyeeveryone,Goodbyeeveryone,Seeyounexttime。东大亲子音乐屋欢迎宝宝们下次再来,谢谢大家!Byebye!

奥尔夫音乐教案6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律动游戏,感应AB曲式和高低问答句。

  2、初步学*顽固伴奏xxxx

  3、体验营地游戏活动带来的快乐,以及集体搭帐篷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一张、桌布、CD、呼啦圈

  三、活动过程:

  1、以《小松鼠进行曲》进场。

  2、节奏问好。

  3、故事导入:

  宝宝跟着爸爸妈妈到郊外野营,第一次野营,宝宝觉得好新鲜… … (音乐)

  4、律动游戏——营地活动

  1)宝宝的小手(小脚)会唱歌:(xxx*)我们去野营,一起搭帐篷… …

  2)音乐律动——搭帐篷

  A段:边念语词,边做钉钉子状。

  B段:用肢体感应高低问答句。(噜噜噜噜放低低,啦啦啦啦举高高)

  3)听音乐进行搭帐篷游戏

  教师先配班教师给幼儿做示范

  A段:用脚踏出顽固伴奏(可以根据情况走动)

  B段:1 3 2 1放低低,6 6 5 3举高高

  幼儿分组进行游戏

  4)最后请全体幼儿一起围着桌布进行搭帐篷游戏。(游戏中注意幼儿安全)

  5、结束游戏《小松鼠进行曲》

  宝宝们可真是能干,搭了这么漂亮的帐篷,星星来的小天使知道宝宝很辛苦给宝宝们准备了好喝的白开水,我们踏着整齐的队伍一起去喝水了。

奥尔夫音乐教案7

  目标

  1、初步学*默唱,运用多种方式感应乐曲的节拍。

  2、通过律动游戏,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准备

  铃鼓、图谱

  过程

  一、听音乐进入活动室

  以给国王送礼物的形式,听音乐做“扛、背、抱”等动作。

  二、肢体动作

  幼儿假装睡觉,按教师指定的地方动动肢体并作相应的回答。

  “小屁股、小屁股睡醒了没?”(小眼睛、小手、小脑袋、小肩膀……) “小屁股、小屁股睡醒了”

  三、音乐律动

  1、全曲欣赏一次。只听音乐,教师唱歌词,不做动作。

  2、你都听到小精灵哪里动起来了?幼儿回答后出示图谱。并引导幼儿唱一唱。

  4、跟着音乐试一试。

  四、歌唱及默唱

  在下面的音乐中,谁不见了,你们仔细听一听。

  1、借助图谱分段欣赏并学*默唱(注:老师清唱)

  幼儿回答后用休止符遮住。试着唱一唱,看到无旋律部分捂住嘴巴。同样的方法分析三、四、五段。

  2、全曲歌唱及默唱两遍。

  五、创编动作并唱一唱

  “除了这些,还有那些地方也可以动一动?”

  幼儿说(教师试着画图谱)后试着唱一唱并和音乐来一遍

  六、乐器演奏

  1、让你的铃鼓动起来:

  a、摇----放头上、放肩上、屁股上……

  b、看教师走步,幼儿敲出相应的节奏。

  2、为音乐伴奏

  语词的地方轻拨铃片,休止符的地方拍鼓面

  七、听音乐出活动室

奥尔夫音乐教案8

  一、设计意图:

  “森林狂想曲”是一首以森林中多种动物鸣叫以及动物们发出声音合成的音乐,旋律清幽抒情,潺潺流水,轻快鸟鸣,让人身临其境,感受自然,这首音乐很适合奥尔夫音乐的教学,于是我选择以打击乐的形式表现此乐曲,我们班的幼儿接受能力强,经过我一段时间的培养,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我选用了沙锤,木鱼,双铃铛三种乐器让孩子们表现出各种动物的声音以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1.初步让幼儿熟悉音乐,掌握音乐节奏。

  2.根据图谱能进行简单的乐器分配,学会能跟着指挥,看着图谱进行乐器演奏,并能试着用多种乐器进行合奏。

  3.享受打击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三、活动重点:

  让幼儿能初步掌握音乐的节奏。

  四、活动难点:

  让幼儿用乐器表现不同的角色进行合奏。

  五、活动准备:

  碰铃,沙锤,木鱼,音乐(森林狂想曲),图谱,ppt

  六、活动过程:

  ㈠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新年到了,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咱们幼儿园上个星期也举行了元旦汇演,小朋友你们开不开心呀?那你们知道吗。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想要举行一个音乐会,小动物们想邀请你们一起去参加音乐会,你们愿意吗?那好,我们一起去听听小动物们的音乐吧。

  ⑴师幼共同欣赏音乐一遍,提问:孩子们,你们听出了有哪些小动物来了吗?

  ㈡出示图谱到底今天有哪些小动物会来参加我们的音乐会呢?请看我们的节目单。第一个为我们表演节目的是谁?(青蛙),对,是大嘴青蛙,那青蛙是怎么叫的?他要表演的节目是唱歌,他唱歌的节奏是怎么样的?

  XXX︱XXX︱XXX︱XXX

  第二个表演的是谁?(小黄鸡),对,小黄鸡的脚尖尖的最喜欢跳芭蕾舞了。他今天为我们表演的就是他最擅长的芭蕾舞,那他又是怎么跳的?

  XX︱XX︱XXXX︱XXXX

  第三个表演的是谁?(小孔雀),那小孔雀最漂亮的动作是什么?

  X—︱~~~︱XX︱XX

  1.看着图谱,听着音乐用拍手的方法进行演奏。

  2.引导幼儿用身体其他部位跟着音乐拍打节奏。

  ㈢幼儿学*初步按图谱进行乐器分配。

  ㈣让幼儿与老师合作将乐器与动物进行配对,并对其进行演奏练*。(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老师在旁帮助)

  ㈤尝试用多种乐器进行合奏。

  ①集体尝试演奏一遍(事先说清楚演奏规则)

  ②交换乐器尝试演奏一遍。

  ㈥请小朋友邀请客人老师一起加入我们的森林音乐会。

  七、活动结束

  今天的森林音乐会非常成功,今天的演奏会到此结束,请小演奏家们谢幕(鞠躬),和咱们的客人老师们再见。

奥尔夫音乐教案9

  活动目标:

  1、利用图像引导幼儿,找出语词、声音与图画的对应之处。

  2、引导幼儿运用肢体动作,根据歌词模仿小老鼠的身形特征。

  3、能拍念出固定的'语词节奏,并以点、捶、摇的方式敲奏铃鼓,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1、能找出语词、声音与图画的对应之处,会运用肢体动作模仿小老鼠的身形特征。

  2、会拍念出固定的语词节奏,并以点、捶、摇的方式敲奏铃鼓。

  活动准备:

  语词节奏图谱,铃鼓。

  活动过程:

  1、出示音乐图画书,让幼儿观察。

  1)这是谁?它要跑到哪里去?(引导幼儿说出:灯台)

  2)小老鼠是怎么下来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滚下来。)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小老鼠的歌,我们来听听,小老鼠究竟发生了蟹什么事?

  2、播放歌曲,让幼儿聆听。

  1)你听到了什么?

  2)小老鼠滚下来发出什么声音?

  3)我们来数数小老鼠犯了几个跟斗。

  3、学唱歌曲。(点音乐图画书学唱、轮唱等)

  4、引导幼儿运用肢体动作来模仿小老鼠

  小老鼠你认为可以用什么动作?头油吃呢?叽里咕噜叽里咕噜呢?

  5、尝试拍出语词节奏,并用点、捶、摇的方式敲奏铃鼓。

  1)小老鼠跑呀跑,跑到哪里?(上灯台)

  2)小老鼠头油吃后发生什么事?(下不来)

  3)小老鼠叫妈妈,妈妈来了吗?(妈妈不来)

  4)最后小老鼠怎么样了?(叽里咕噜叽里咕噜滚下来)

  5)引导幼儿用点、捶、摇的动作拍出语词节奏(出示图谱)

  6)学*用乐器铃鼓来演奏。(先全体一起演奏,后分角色演奏。)

奥尔夫音乐教案10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引导幼儿感受乐曲鲜明的形象、内容、情感,喜欢用动作创造性的表现。

  2、培养幼儿创编动作的兴趣与能力。

  3、使幼儿体验在音乐创编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磁带、头饰、积木

  活动流程

  尝试感受创编——重现欣赏——交流讨论——联想创作

  一、活动指导过程:

  1、舞蹈〈快乐恰恰恰〉,小朋友一起跟着音乐做动作。

  2、教师以蝴蝶仙子的角色进入游戏。

  二、欣赏活动:

  (一)、尝试创编活动:

  1、幼儿建设花园:“蝴蝶仙子最喜欢去哪儿玩呢?”(花园------)“那的花园在哪儿呢?你们快快来帮造个美丽的大花园吧?”——幼儿在音乐背景中造大花园。教师共同参与。

  2、“这么美丽的花园,一只蝴蝶玩,真孤单。”“让们随着音乐一起到花园里玩吧!”——放音乐录音,音乐中,幼儿随音乐的性质自由表演。

  (二)重现欣赏:蝴蝶仙子给小朋友准备了一首很好听的曲子,小朋友一起来听。

  (三)交流讨论:

  1、了解:这首曲子名字叫〈化蝶〉,是*的名曲,在世界上非常有名,外国人也都喜欢。一般都喜欢用小提琴、钢琴演奏。

  2、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

  3、音乐中讲了一件什么事呢?——幼儿讨论,放背景音乐。

  (四)联想创作1、幼儿编故事(春天的早晨,蝴蝶苏醒了,她出门去找花姐姐们玩,突然发生了(......),后面速度快了,听上去欢快地,她看她们胜利了,欢快地在一起玩了。结尾部分又慢慢静下来,好象太阳下了,她们休息了。)

  2、分段听音乐表演

  3、再次创编表演:幼儿根据故事分配角色,选头饰听音乐表演。比比哪个小朋友最会听音乐表演,要求根据音乐的故事发展,动作随意,注意不碰总碰撞其他同伴。

  三、歌表演〈蝴蝶找花〉花都要休息了,蝴蝶仙子送你们回家,边听音乐表演边离开活动室。

奥尔夫音乐教案11

  活动构思:

  我们还尝试了多种歌曲演唱的形式。在小班下学期的时候,孩子们就能够熟练的进行对唱。所以我们在中班上学期就进行了以往传统音乐教育里只有大班和学前班才进行的轮唱活动也是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进行的因材施教。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卡农练*的含义。

  2.学*轮唱歌曲的方法,初步感受轮唱歌曲独特的美。

  3.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并能运用说、唱等形式表现。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的珠子及相应的指示卡

  2.每人三套白天、夜晚的图片

  3.系着橙色和绿色相间的蝴蝶结的彩带一条(蝴蝶结的数量同幼儿数量)

  4.《D大调卡农》音乐片段、《保卫黄河》音乐片段

  5.按图卡指示穿珠子

  蓝色和红色的珠子各5个,按照图卡指示穿珠子,通过动作练*初步感受轮流的含义。

  6.排图片

  每名幼儿白天和夜晚的图片各三张,请幼儿尝试排图(排列图片中出现白天、夜晚、白天、夜晚的排列比较多的时候),进一步感受自然现象轮流出现的情况。

  活动与指导

  1.发声练*

  幼儿演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作为发声练*,引导幼儿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请男孩和女孩分别演唱回音部分,为轮唱歌曲做铺垫。

  2.观察(低音量播放背景音乐《D大调卡农》)

  教师拖着一条有着绿色和橙色两种颜色蝴蝶结的长长丝带做成的尾巴出现,引发幼儿一起观察彩带上的蝴蝶结颜色排列有什么特点。(有绿颜色和橘黄色两种。绿色的蝴蝶结和橘黄色蝴蝶结是间隔的,一个绿色一个橘黄色再一个绿色再一个橘黄色,两种颜色轮流出现。)

  请男孩和女孩分别站在绿色和橘黄色蝴蝶节前面,使他们加深颜色轮流出现的印象。

  3.倾听

  倾听作曲家帕海贝尔作品《D大调卡农》音乐片段,请幼儿说一说,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想到了什么?(音乐舒缓、优美、像小河流淌、像云朵飘动、有追逐的感觉等等。)

  4.轮说

  幼儿分为两组,尝试用轮说的方式来朗诵儿歌《小白兔买梨》,边拍手打节奏边朗诵。第一组先开始说到第二小节,第二组开始说。

  反复练*几次两声部轮说儿歌,为轮唱歌曲做准备。

  5.轮唱

  (1)初步尝试轮流演唱的形式演唱歌曲(轮唱)《小星星》。

  幼儿分为两组进行轮唱。第一组唱完第一小节后第二组开始演唱。建议幼儿可以边拍手边演唱歌曲,保持节奏的稳定和一致。当第一组演唱到两名教师各负责一组幼儿引导幼儿注意跟随本组的声部的演唱进度,不受另一个声部的影响。

  (2)欣赏轮唱歌曲《保卫黄河》的片段。

  播放轮唱歌曲《保卫黄河》的片段。教师介绍歌曲名称《保卫黄河》。

  请倾听后幼儿说一说歌曲的演唱方法和以往听到的歌曲演唱有什么不一样?(男声和女声轮流演唱歌曲、歌声起伏不断等。)

  向幼儿介绍这种轮流演唱歌曲的方法叫轮唱,也叫卡农练*。提示幼儿刚才唱的歌曲《小星星》运用的就是轮唱的方法。

  (3)提高轮唱的难度,提议结尾部分同时结束。

  请幼儿想一想怎样唱才能使两组不同时间开始演唱,却最后一起结束演唱。

  按照幼儿讨论结果试唱歌曲《找朋友》。使幼儿在尝试中发现,可以采用最后一句重复的方法使两个声部的演唱同时结束。

  6.互动

  幼儿邀请其他教师或其他班级的小朋友一起参加轮唱歌曲《找朋友》。

  活动延伸:

  1.练*轮说古诗,逐步增加轮说的难度,从而提高幼儿的节奏感

  2.轮唱歌曲的时候增加声势动作,提高卡农练*的难度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是围绕理解卡农练*(轮唱)的含义,也就是轮流的含义展开的。我们在晨间活动的时安排了两个预备活动,一个按照图卡指示穿珠子,目的是让孩子通过动作练*来理解轮流含义。另一个是排图活动,让孩子体会生活中许多自然现象也轮流出现的。

  在活动中先利用观察蝴蝶结的排序,把体验和观察活动深入进行。在运用各种感官去体验的过程中,还安排了两个倾听的环节:听卡农曲中经典的曲目《D大调卡农》、听轮唱歌曲《保卫黄河》。这两个曲目对于孩子倾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处于注重音乐教育活动开端性的考量,觉得孩子在开始接触音乐作品的时候,应该听比较经典的曲目,以求给孩子一个比较完美的印象体验经典作品所带来独特美感。在和孩子的交流中,当孩子的感知已经达到我们的预定目标,就进行了轮说和轮唱两个环节。

  当教师提出提高轮唱歌曲难度的时候,提出了问题:“怎么样做才能使轮唱的歌曲在结束的时候,一起结束演唱?”一个小朋友提出:“我们可以一起开始,一起结束。”小朋友们也纷纷表示同意。教师回应说:“如果一起开始一起结束就是齐唱了,不过既然他这样提议,那么我们试一试吧。”大家一起齐唱了一次歌曲《好朋友》。这时教师再次提出刚才的建议:“我还是觉得轮唱歌曲特别好听。轮唱歌曲的时候怎么样才能一起结束演唱呢?如果先演唱的一组把最后一句重复一次或者两次,看看这样是不是可以一起结束呢?”于是,小朋友很高兴的按照这个方法进行了演唱,结果很有效,两组不同时间开始演唱,却一起结束了演唱。

  这个小插曲出现的时候教师充分尊重了孩子的意愿,体现出教师对随机教育的注重。教师巧妙的利用了孩子的提议,使孩子们通过演唱歌曲直接再次体验到齐唱和轮唱的不同,为更好的进行卡农练*做了又一次铺垫。如果教师急功*利的把方法告诉大家,直接否定这个孩子的建议,就失去了这次宝贵的随机教育的机会,又打击了孩子积极思维、积极参与的'热情。

  在园内试教的时候,活动中的按照图卡指示穿珠子和排图活动是作为活动的一部分出现的,园领导指出活动略显拖沓。我们也考虑到这两个活动,虽然对于理解轮流的含义十分有效,但蕴涵的音乐元素不外显,所以把这两个活动变为晨间准备活动,这样更加突出了音乐活动。

  在铁东区指导的试教中,区领导为我们提出了活动环节上安排的缺欠,指出我们出现了轮流、循环这两个概念上的不清晰。我们及时改变指导语,使活动的中指导用语明确、准确,易于幼儿理解。同时也把原来观察蝴蝶结圆形的方式,变为直线的方式,使活动形式里体现轮流的含义更为贴切。

  在市级试教的过程中,市领导及时的发现了我们活动设计中,忽略了发声练*部分。我们及时的进行了修改,结合活动特点选择了《山谷回音真好听》来作为发声练*曲目,又灵活的把回声部分轮流演唱,为轮唱做了准备也打下了伏笔。使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内在的联系。

  这次活动活动先后进行了一次说课、三次试教,每次都有变化,每次都有提高,也确实使我们体验到深入研究、动态研究的优势。各级教研领导精准的点拨,使我们及时弥补不足,不断完善。同时,作为执教者我们也把持自己的观点,在调整中坚持特色,坚持原有的基点。经过多次的磨合和改进,才呈现出最后的活动展示。

  这次音乐活动有别于传统的音乐活动,也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奥尔夫音乐活动,是结合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进行的一种尝试和探索

奥尔夫音乐教案12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体验乐曲《葡萄牙舞曲》欢快跳跃的情绪。

  2、通过节奏、故事和图形谱简单了解该曲子的音乐结构。

  3、让幼儿感受友情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葡萄牙舞曲》、故事图片、图形谱

  活动过程:

  一、幼儿进教室围半圆坐好。

  二、感受音乐。(放主旋律音乐一次)

  三、听故事导入。

  丫丫和哈哈是一对好朋友,可是因为一些原因,哈哈在去年搬家了。丫丫非常想念哈哈,下个星期是哈哈的生日,于是丫丫决定去哈哈的新家给她庆生,于是他便带着礼物出发了。在出发之前啊,好朋友哈哈还给丫丫画了一副路线图,可是小迷糊丫丫看不太懂,让我们一起来帮丫丫看看那个的路线图,帮她找到哈哈家好不好啊?

  四、分段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1、 出示丫丫走过路地全程图片,并开始放音乐,引导幼儿图形与音乐形成配合。

  2、 丫丫是怎样走路的?请小朋友创编丫丫走路的动作。

  听音乐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丫丫走路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一部分音乐) ××××× ︱ ××××× ︱

  3、出示两座山的图片。

  教师提问:丫丫前面有几座山?山太高,丫丫爬不上去,只有钻山洞了。

  3、启发小朋友创编丫丫钻山洞的动作和左右看哈哈的动作。

  请小朋友到前面来表演动作(钻山洞——望一望——钻山洞——望一望),教师示范动作,并和孩子一起表演动作。

  4、听音乐小朋友和教师一起做丫丫钻山洞和左右相互望一望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二部分音乐)

  5、丫丫终于到了哈哈家,好朋友见了分外高兴,他们高兴的转起圈来,并说 丫

  丫迎 你。教师引导小朋友一起说 丫丫欢迎 你,教小朋友打节奏。

  五、听音乐完整地走图形谱、做律动和舞蹈。

  1、 请小朋友听音乐看老师走图形谱,老师拿着丫丫的图片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2、 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活动延伸

  引导小朋友跟着音乐一起创编丫丫和哈哈见面时的动作。

奥尔夫音乐教案13

  教学目标:

  1、热身音乐律动让小朋友愉快高兴的进入音乐氛围

  2、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3、培养幼儿亲自参与音乐表演,感受音乐的愉悦情绪

  教学重点:

  1.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教具准备:

  1.CD:《蛙蛙快乐颂》、《粉刷匠》、《律律动音乐》

  2.乐器:节奏棒

  3.旧报纸做的刷子、画好的粉刷图片、彩色贴纸

  教学内容:

  A.音乐热身律动:《蛙蛙快乐颂》

  1.主班老师请小朋友站到自己的位置(地板上贴好的标记)

  2.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随音乐一起做音乐律动

  3.做完音乐律动后,主班老师请小朋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4.音乐提示:刚开始,小朋友只要跟着音乐动起来就可以

  B.音乐聆听游戏

  1.唱名字

  老师依次用强弱不同的声音叫小朋友的名字,请小朋友用动作或声音作出回应

  例如:(老师)× × × ×│× × ×(幼儿)做动作:站起来、举手;

  贝贝 贝贝 在哪里?

  或者说“哎”“到”“这儿”等话回应

  2.音乐问候

  老师和小朋友拍手互相进行音乐问候

  例如:(老师)唱:12 3 4︱ 5-︱ 54 32︱ 1-‖

  小朋友们 好 小朋友们 好

  (小朋友)唱:12 34︱ 5-︱ 54 32︱ 1-‖

  老师好老师好

  3.听《粉刷匠》伴奏音乐

  ①师:老师的手真灵巧,喜欢跟着音乐跳。小朋友认真听,认真看,老师的手跟着音乐怎么跳舞的?一会儿老师请你们的小手跟着音乐一起跳舞。

  ②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手有节奏的做动作

  ③老师请小朋友一起跟音乐模仿做手的动作

  ④老师鼓励、表扬小朋友们的表现

  附手的律动:

  第一个乐句:胸前拍手

  第二个乐句:前*举左右晃手

  第三个乐句:前*举双手交替上下做刷墙动作

  第四个乐句:伸出食指,双手分别交替点自己的鼻子

  C.音乐语言游戏

  1.猜谜语:

  ①师:喜欢猜谜吗?我说你们猜一猜,仔细听好了“两棵树,十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手)

  ②师:说说你们的小手能干什么?

  2.能干的小手:

  ①师:下面看看老师的手能干什么?

  (拍手、扫地、洗衣服、刷牙、洗脸、粉刷)

  ②师:小朋友真聪明,一看就知道老师的手在做什么?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看谁的小手最能干?

  3.音乐语词节奏

  ①师:小朋友,老师把刚才粉刷墙壁的动作编成了一首动听的儿歌,你们仔细听 (边念边拍语词节奏)

  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

  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

  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

  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语词节奏型)×× ××│×× ×│×× ××│×-‖

  ②老师说一句,小朋友模仿说一句(边念边拍语词节奏)

  ③播放音乐,老师和小朋友拍手跟唱音乐语词

  D.音乐节奏快车(20分)

  1.声音配合动作节奏

  (教师用旧报纸折成刷子在墙壁上做粉刷的动作)

  ①师:小朋友,看看老师粉刷房子时的动作请你们给我的刷子配上声音,先瞧瞧Ⅹ老师(配班)是怎么给我的刷子配声音的?(刷的长,配上唰-的节奏;刷的短,配上唰的;总的节奏型:

  ×× ××│×× ×│×× ××│×-‖)

  唰唰 唰唰 唰唰 唰 唰唰 唰唰唰

  ②请小朋友一起给我的刷子配上更好听的声音(还可以用嚓、沙沙替换)

  ③老师给粉刷时配上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和老师边手做粉刷地面动作边跟唱歌词(双跪坐,双手随音乐节拍前后刷动)

  2.老师介绍乐器节奏棒,示范操作方法,提出注意事项

  3.播放音乐,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用节奏棒为音乐配上好听的伴奏(重复2遍)

  E.音乐小舞曲(10分)

  利用幼儿*时下课前常用的音乐作为结束。

  F.爱的叮咛(4分):

  老师表扬每位小朋友的表现,并亲手为小朋友贴上代表荣誉的彩色贴纸

  G.再见歌(1分):

  1.音乐中老师和大家一起唱再见歌.

  2.送园环节:两位老师面带微笑向每位家长和小朋友说再见

奥尔夫音乐教案14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体验乐曲《葡萄牙舞曲》欢快跳跃的情绪。

  2、通过节奏、故事和图形谱简单了解该曲子的音乐结构。

  3、让幼儿感受友情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葡萄牙舞曲》、故事图片、图形谱

  活动过程:

  一、幼儿进教室围半圆坐好。

  二、感受音乐。(放主旋律音乐一次)

  三、听故事导入。

  丫丫和哈哈是一对好朋友,可是因为一些原因,哈哈在去年搬家了。丫丫非常想念哈哈,下个星期是哈哈的生日,于是丫丫决定去哈哈的新家给她庆生,于是他便带着礼物出发了。在出发之前啊,好朋友哈哈还给丫丫画了一副路线图,可是小迷糊丫丫看不太懂,让我们一起来帮丫丫看看那个的路线图,帮她找到哈哈家好不好啊?

  四、分段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1、出示丫丫走过路地全程图片,并开始放音乐,引导幼儿图形与音乐形成配合。

  2、丫丫是怎样走路的?请小朋友创编丫丫走路的动作。

  听音乐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丫丫走路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一部分音乐)xxxxx︱xxxxx︱

  3、出示两座山的图片。

  教师提问:丫丫前面有几座山?山太高,丫丫爬不上去,只有钻山洞了。

  3、启发小朋友创编丫丫钻山洞的动作和左右看哈哈的动作。

  请小朋友到前面来表演动作(钻山洞——望一望——钻山洞——望一望),教师示范动作,并和孩子一起表演动作。

  4、听音乐小朋友和教师一起做丫丫钻山洞和左右相互望一望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二部分音乐)

  5、丫丫终于到了哈哈家,好朋友见了分外高兴,他们高兴的转起圈来,并说丫丫迎你。教师引导小朋友一起说丫丫欢迎你,教小朋友打节奏。

  五、听音乐完整地走图形谱、做律动和舞蹈。

  1、请小朋友听音乐看老师走图形谱,老师拿着丫丫的图片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2、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活动延伸

  引导小朋友跟着音乐一起创编丫丫和哈哈见面时的动作。

奥尔夫音乐教案15

  活动目标:

  1、通过歌曲《骑转马》,使幼儿在问答句游戏中感受固定拍。

  2、在游戏中能用肢体动作表现上行、下行和重复音。

  3、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公文包、假发、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以律动入场

  师:你们在公园里玩过转马吗?转马是怎么玩的?

  二、 基本部分

  1、肢体问答,感受固定拍。

  师:小木马游乐场到了,小朋友赶快坐下来,咱们一起做个游戏。师问:贝贝贝贝在哪里?

  幼答:贝贝贝贝在这里。(变换肢体部位多次练*)

  2、听辨上行、下行、重复音

  师:谁来学一学,你骑上小木马是怎么玩的?咱们一起学学。

  3、设置情景学*音乐律动。

  师:今天妈妈、爸爸和奶奶要和我们一起玩游戏,他们都藏起来了,仔细听一听,他们是怎么找的?

  师:我们一起也来找一找。骑上小木马,准备。

  师:谁想当妈妈、爸爸、奶奶?

  师:看,呼啦圈也想和小朋友一起玩骑转马的游戏,怎么玩呢?

  三、结束部分

  律动表演

  教师:小朋友还想去找谁呀?

  在教学中,首先从肢体问答,进行语词替换,再到骑转马找人物的角色游戏。在肢体问答的活动环节中,鼓励孩子在教师的问句及肢体动作引导下,能拍出与老师问句相应节奏的答句。进行语词替换,对孩子们来说,比较简单,因为很多奥尔夫音乐活动中都有练*语词替换,特别是骑马游戏幼儿比较感兴趣,在活动中孩子应该可以根据老师的指令寻找人物并念出儿歌。听辨上行、下行稍微有点难度,我采取了谈话的方法,鼓励孩子用语言和肢体动作来表现出来。

  在活动中我采用了游戏教学法,以游戏的形式入手,培养幼儿学*的兴趣。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教学模式。针对小班幼儿年龄较小、较好动、坐不住的特点,我先设计了好玩的角色游戏“找妈妈、爸爸、奶奶”并给幼儿提供了假发,有利于幼儿分清自己或他人所扮演的角色,激发他们进行问答游戏;为了进一步调动孩子参与音乐游戏的兴趣,我又给孩子提供呼啦圈鼓励其两两和做参与游戏,提高游戏的趣味性。最后在结束部分,通过全体合作套好呼啦圈以开火车的形式再次感受音乐的旋律,增强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共同解决问题。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实用10篇(扩展5)

——奥尔夫音乐教案 (菁华12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1

  目标:

  1、 在游戏中掌握节奏型

  2、 通过手指游戏、表演等形式体会音乐生动有趣。

  活动准备:

  节奏卡一张、小鼓一个、创设“池塘”情境、青蛙头饰人手一个、蛙鸣筒人手一个。

  活动结构:

  1、基本节奏练*

  2、手指游戏

  3、乐器操作

  4、游戏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击鼓,引导幼儿听鼓声模仿节奏,通过拍身体的各部位及声势练*熟悉节奏。(由此引出小青蛙的叫声)

  二、出示画有小青蛙叫的节奏卡,引导幼儿练*小青蛙叫| 呱呱| 呱呱 呱|,帮助幼儿感知此节奏型。

  三、谈话引出童谣《数青蛙》,鼓励幼儿自由创编与童谣相符的手指表演,在玩手指游戏过程中熟练童谣和节奏型。

  1、结合提问,逐句分析童谣。并鼓励幼儿创编动作表演。

  一只青蛙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两只青蛙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青蛙是怎样跳的?青蛙高兴的时候是怎么叫的?怎么才能表现它大声叫?

  2、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动作表演童谣,教师提炼整合幼儿的表演动作。

  3、完整表演一遍。

  四、完整欣赏音乐《青蛙》,感受音乐的生动有趣,结合提问引导幼儿将童谣与音乐相匹配。

  提问:请小朋友们猜猜音乐中有谁?它在干什么?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五、引导幼儿在音乐中玩手指游戏,进一步感受音乐旋律及主要节奏型。

  六、幼儿操作蛙鸣筒,为《青蛙》器乐伴奏。引导幼儿“呱呱”部分用幼儿用蛙鸣筒敲出的响声,“跳跳”部分用蛙鸣筒敲出的响声。

  1、请个别幼儿尝试操作蛙鸣筒,自由探索,鼓励幼儿发明出不同的敲击方法,发觉不同的.声响。

  师:你们认识它吗?他的名字叫蛙鸣筒。你们和它玩一玩,看看它能发出几种声响?

  2、教师示范两种不同敲击方法。帮助幼儿感知两种不同的声响分别与童谣中的“呱呱”、“跳跳”相呼应。

  3、师幼共同为《青蛙》器乐伴奏。重点引导幼儿把握音乐中的节奏型。

  4、幼儿分组为《青蛙》器乐伴奏,一半幼儿念童谣,一半幼儿操作蛙鸣筒为“呱呱”、“跳跳”部分伴奏。

  七、情景游戏表演《青蛙》。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游戏中巩固练*节奏型。

  师:请小青蛙们和青蛙妈妈一起到池塘边练*跳水。(幼儿带青蛙头饰)

奥尔夫音乐教案2

  1.借助动作熟悉音乐节奏以及歌词

  带来一个拍子,教师做动作,其余跟学

  歌词:圣诞来了,圣诞来了,真开心,真开心,听到钟声敲响,听到钟声敲响,叮咚叮,叮咚叮

  问:唱这首歌代表什么节日来了?

  2.分声部演唱

  (1)所有老师一个声部,授课教师一个声部

  问:发现了什么?(两个声部)第一声部现场,第二声部后唱

  (2)分两组,两个声部,边唱变做动作

  师:自己唱好自己的声部耳朵听好另一个声部,两个声部和谐(第二遍)

  (3)边走边唱,分声部

  加难度,行走过程中唱,会碰到另一个声部的老师,千万不能被带走,唱两遍,唱到最后一句“叮咚叮”站到自己的位置

  3.创设情境,创编动作

  师:圣诞节你最喜欢谁?(圣诞老人)为什么?(因为圣诞老人会送礼物)

  师:今天我们来做圣诞老人,来送礼物,好吗?要看好圣诞来人准备了什么礼物,是怎么送礼物的?

  跟着很多不同的“圣诞老人送礼物”(创编动作)

  4.自主选择乐器,并合作演奏

  要求:四个老师一组,可以是一个乐器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乐器一个节奏

  教学反思:

  此活动在圣诞节中可开展,借助简单的肢体动作使幼儿熟悉音乐旋律以及歌词,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圣诞老人驾着雪橇,请小朋友做各种肢体造型,用动作,在行走中歌曲运动,并分声部,可谓是从易到难、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奥尔夫音乐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带着孩子跟着音乐一起玩,在唱唱跳跳玩玩乐乐中,孩子从中可以学*到很多关于音乐元素方面的知识,无论是节奏、歌唱还是舞蹈。这个活动对于小中大三个年龄阶段都可以组织,只不过需要稍作调整,例如最后一个环节小乐器,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教师可以为幼儿指定一个乐器,跟着老师演奏,中班可以适当加一些简单的`节奏,大班就可以像刚才那样用四种乐器。

奥尔夫音乐教案3

  活动构思:

  我们还尝试了多种歌曲演唱的形式。在小班下学期的时候,孩子们就能够熟练的进行对唱。所以我们在中班上学期就进行了以往传统音乐教育里只有大班和学前班才进行的轮唱活动也是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进行的因材施教。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卡农练*的含义。

  2.学*轮唱歌曲的方法,初步感受轮唱歌曲独特的美。

  3.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并能运用说、唱等形式表现。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的珠子及相应的指示卡

  2.每人三套白天、夜晚的图片

  3.系着橙色和绿色相间的蝴蝶结的彩带一条(蝴蝶结的数量同幼儿数量)

  4.《D大调卡农》音乐片段、《保卫黄河》音乐片段

  5.按图卡指示穿珠子

  蓝色和红色的珠子各5个,按照图卡指示穿珠子,通过动作练*初步感受轮流的含义。

  6.排图片

  每名幼儿白天和夜晚的图片各三张,请幼儿尝试排图(排列图片中出现白天、夜晚、白天、夜晚的排列比较多的时候),进一步感受自然现象轮流出现的情况。

  活动与指导

  1.发声练*

  幼儿演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作为发声练*,引导幼儿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请男孩和女孩分别演唱回音部分,为轮唱歌曲做铺垫。

  2.观察(低音量播放背景音乐《D大调卡农》)

  教师拖着一条有着绿色和橙色两种颜色蝴蝶结的长长丝带做成的尾巴出现,引发幼儿一起观察彩带上的蝴蝶结颜色排列有什么特点。(有绿颜色和橘黄色两种。绿色的蝴蝶结和橘黄色蝴蝶结是间隔的,一个绿色一个橘黄色再一个绿色再一个橘黄色,两种颜色轮流出现。)

  请男孩和女孩分别站在绿色和橘黄色蝴蝶节前面,使他们加深颜色轮流出现的印象。

  3.倾听

  倾听作曲家帕海贝尔作品《D大调卡农》音乐片段,请幼儿说一说,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想到了什么?(音乐舒缓、优美、像小河流淌、像云朵飘动、有追逐的感觉等等。)

  4.轮说

  幼儿分为两组,尝试用轮说的方式来朗诵儿歌《小白兔买梨》,边拍手打节奏边朗诵。第一组先开始说到第二小节,第二组开始说。

  反复练*几次两声部轮说儿歌,为轮唱歌曲做准备。

  5.轮唱

  (1)初步尝试轮流演唱的形式演唱歌曲(轮唱)《小星星》。

  幼儿分为两组进行轮唱。第一组唱完第一小节后第二组开始演唱。建议幼儿可以边拍手边演唱歌曲,保持节奏的稳定和一致。当第一组演唱到两名教师各负责一组幼儿引导幼儿注意跟随本组的声部的演唱进度,不受另一个声部的影响。

  (2)欣赏轮唱歌曲《保卫黄河》的片段。

  播放轮唱歌曲《保卫黄河》的片段。教师介绍歌曲名称《保卫黄河》。

  请倾听后幼儿说一说歌曲的演唱方法和以往听到的歌曲演唱有什么不一样?(男声和女声轮流演唱歌曲、歌声起伏不断等。)

  向幼儿介绍这种轮流演唱歌曲的方法叫轮唱,也叫卡农练*。提示幼儿刚才唱的歌曲《小星星》运用的就是轮唱的方法。

  (3)提高轮唱的难度,提议结尾部分同时结束。

  请幼儿想一想怎样唱才能使两组不同时间开始演唱,却最后一起结束演唱。

  按照幼儿讨论结果试唱歌曲《找朋友》。使幼儿在尝试中发现,可以采用最后一句重复的方法使两个声部的演唱同时结束。

  6.互动

  幼儿邀请其他教师或其他班级的小朋友一起参加轮唱歌曲《找朋友》。

  活动延伸:

  1.练*轮说古诗,逐步增加轮说的难度,从而提高幼儿的节奏感

  2.轮唱歌曲的时候增加声势动作,提高卡农练*的难度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是围绕理解卡农练*(轮唱)的含义,也就是轮流的含义展开的。我们在晨间活动的时安排了两个预备活动,一个按照图卡指示穿珠子,目的是让孩子通过动作练*来理解轮流含义。另一个是排图活动,让孩子体会生活中许多自然现象也轮流出现的。

  在活动中先利用观察蝴蝶结的排序,把体验和观察活动深入进行。在运用各种感官去体验的过程中,还安排了两个倾听的环节:听卡农曲中经典的曲目《D大调卡农》、听轮唱歌曲《保卫黄河》。这两个曲目对于孩子倾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处于注重音乐教育活动开端性的考量,觉得孩子在开始接触音乐作品的时候,应该听比较经典的曲目,以求给孩子一个比较完美的印象体验经典作品所带来独特美感。在和孩子的交流中,当孩子的感知已经达到我们的预定目标,就进行了轮说和轮唱两个环节。

  当教师提出提高轮唱歌曲难度的`时候,提出了问题:“怎么样做才能使轮唱的歌曲在结束的时候,一起结束演唱?”一个小朋友提出:“我们可以一起开始,一起结束。”小朋友们也纷纷表示同意。教师回应说:“如果一起开始一起结束就是齐唱了,不过既然他这样提议,那么我们试一试吧。”大家一起齐唱了一次歌曲《好朋友》。这时教师再次提出刚才的建议:“我还是觉得轮唱歌曲特别好听。轮唱歌曲的时候怎么样才能一起结束演唱呢?如果先演唱的一组把最后一句重复一次或者两次,看看这样是不是可以一起结束呢?”于是,小朋友很高兴的按照这个方法进行了演唱,结果很有效,两组不同时间开始演唱,却一起结束了演唱。

  这个小插曲出现的时候教师充分尊重了孩子的意愿,体现出教师对随机教育的注重。教师巧妙的利用了孩子的提议,使孩子们通过演唱歌曲直接再次体验到齐唱和轮唱的不同,为更好的进行卡农练*做了又一次铺垫。如果教师急功*利的把方法告诉大家,直接否定这个孩子的建议,就失去了这次宝贵的随机教育的机会,又打击了孩子积极思维、积极参与的热情。

  在园内试教的时候,活动中的按照图卡指示穿珠子和排图活动是作为活动的一部分出现的,园领导指出活动略显拖沓。我们也考虑到这两个活动,虽然对于理解轮流的含义十分有效,但蕴涵的音乐元素不外显,所以把这两个活动变为晨间准备活动,这样更加突出了音乐活动。

  在铁东区指导的试教中,区领导为我们提出了活动环节上安排的缺欠,指出我们出现了轮流、循环这两个概念上的不清晰。我们及时改变指导语,使活动的中指导用语明确、准确,易于幼儿理解。同时也把原来观察蝴蝶结圆形的方式,变为直线的方式,使活动形式里体现轮流的含义更为贴切。

  在市级试教的过程中,市领导及时的发现了我们活动设计中,忽略了发声练*部分。我们及时的进行了修改,结合活动特点选择了《山谷回音真好听》来作为发声练*曲目,又灵活的把回声部分轮流演唱,为轮唱做了准备也打下了伏笔。使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内在的联系。

  这次活动活动先后进行了一次说课、三次试教,每次都有变化,每次都有提高,也确实使我们体验到深入研究、动态研究的优势。各级教研领导精准的点拨,使我们及时弥补不足,不断完善。同时,作为执教者我们也把持自己的观点,在调整中坚持特色,坚持原有的基点。经过多次的磨合和改进,才呈现出最后的活动展示。

  这次音乐活动有别于传统的音乐活动,也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奥尔夫音乐活动,是结合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进行的一种尝试和探索

奥尔夫音乐教案4

  课程名称:奥尔夫音乐课程

  (东方爱婴音乐课程第三阶段,选材的原名是奥尔夫音乐)

  适合年龄:2岁以上

  课程简介:奥尔夫音乐课程共分为四个阶段,通过音符、音阶、各种音乐知识的系统趣味学*,可以让宝宝认识基本的音乐符号,为宝宝步入实际演奏作铺垫;通过对古典世界名曲的图谱欣赏,加强宝宝对音乐的审美和鉴赏能力;让宝宝通过舞蹈、打击乐器来感受四大族(蒙族、藏族、*、*尔族)以及各地方的音乐和风情;通过演绎世界各国有名的儿童剧,让宝宝感受舞台剧的魅力;通过音乐厅礼仪学*,让宝宝学会如果去音乐厅欣赏音乐会,听着音乐的故事成长。未经马老师改编的原型教案:

  一、小金鱼

  歌词:我是小金鱼,住在池塘里,游过来,游过去,总是不适宜,努力游努力游,游过了小河,一天又一天,来到大海边。

  材料准备:1、较大的毛绒金鱼、鱼网、钓鱼玩具

  乐器准备:2、铝板琴、砂锤

  操作过程:1、引出金鱼,讲解金鱼的外貌和生活特性

  2、出示毛绒金鱼,串讲歌词

  3、闭眼听一段曲目

  4、跟音乐拍手念一遍,再唱一遍

  5、出示铝板琴,和着歌曲刮奏

  6、出示沙锤,和着歌曲匀速振动

  7、律动表演:两手手腕交替摆动,做小鱼前后左右游泳的动作,宝宝跟学

  8、游戏表演:沿蒙氏线和着歌曲做游泳的动作,蒙氏线外侧为大海,唱到“游到大海边”时,跳到外侧,摆动两臂做在大海里游泳的动作

  9、游戏表演:教师各拿鱼网(纱巾)两端四处捉小鱼(宝宝)

  10、出示金鱼图,宝宝给空白的金鱼图涂色

  11、拍手:宝宝再见

  改编后的祥案:

  课例:曲目及操作:

  小金鱼

  歌词:我是小金鱼,住在池塘里,游过来,游过去,总是不适宜,努力游努力游,游过了小河,一天又一天,来到大海边。

  材料准备:1、较大的毛绒金鱼、小鱼模型,鱼网、钓鱼玩具

  乐器准备:2、铝板琴、沙锤

  操作过程:1、请宝宝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小红苹果坐下,小手放在膝盖上,背挺

  直,现在老师要向宝宝问好了,老师说“手起”时,请宝宝把小手像老师一样端

  *,“手起”节奏问好:宝宝好—

  节奏问好环节:主课教师引导宝宝及家长坐在教师对面的蒙氏线上,进行节奏问

  好练*。

  A、教师边说边拍手︱XXX—︱

  宝宝好

  B、配课教师带领宝宝回答︱XXX—︱

  老师好宝宝好(不出声音)老师好(不出声音)C主课教师不出声音说“宝宝好”同时拍手︱XXX—︱D、辅课教师带领宝宝用同样的`方法回答︱XXX—︱

  E、主课教师向家长讲解节奏问好的目的:“节奏问好主要通过简单的问答呼应教宝宝练*四拍子节奏。回家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带宝宝练*。”

  2、律动:丰收之歌。配乐之前做分解动作练*:洗脸、刷牙、漱口、大象、小猫、鸭子的手势动作

  3、引出金鱼,讲解金鱼的外貌和生活特性:今天,老师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小客人,这位小客人呀,它的家在水里,它有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一身的金衣裳闪闪发亮,它还有一条漂亮的大尾巴,在水中摆来摆去,优美极了,宝宝猜到了吗?这位小客人是谁呢?

  4、出示毛绒金鱼,串讲歌词:这条小金鱼是一只很有志气的小金鱼,它不满足在小小的池塘里游泳,它对它的妈妈说:我在这里觉得不适宜,(插入,小朋友,什么是不适宜呢,不适宜就是不舒服,不自在的意思),我要到大海里游泳。妈妈对小金鱼说,孩子,到大海游泳要走很远的路,经过高山和小河,你能坚持下来吗?小金鱼说,我能。它勇敢的向大海游去,一天又一天,终于来到了大海边,小金鱼在大海里游泳可真开心呀。

  小金鱼的故事好听吗,勇敢的小金鱼是不是值得我们去学*呢?老师把小金鱼的故事配上了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吧。为了很专心的听歌曲,我们要把眼睛闭起来。

  5、闭眼听一遍曲目

  6、念唱歌曲;跟音乐拍手念一遍,再唱一遍,四拍节奏:好,请睁开眼睛,我们一起来唱一遍这首歌。手起,注意间奏时手不打节拍,轻轻摇动身体,(老师对宝宝的提示语:摇头),尾奏时继续拍完(老师提示语是继续)

  7、乐器演奏:

  1)出示铝板琴,和着歌曲刮奏,两拍一次:我们会唱这首歌了,现在可以用我

  们的乐器来给这首歌伴

  奏了。老师给你们带来的这件乐器叫铝板琴,它有7个音块,可以敲奏,也可以刮奏,(示范)今天我们用刮奏的方法给小金鱼伴奏。

  2)示范:我是小金鱼,住在池塘里

  3)教师把乐器按宝宝人数放成一排,请宝宝有秩序的上前取乐器

  4)提示宝宝随意练*敲打、刮奏乐器,同时在老师说“收”时停止

  5)和着音乐用乐器伴奏,提示宝宝大声唱出歌词

  6)请宝宝有秩序的把乐器摆回老师面前,老师收回乐器

  8、出示沙锤,和着歌曲匀速振动,步骤同上。注意提示宝宝演奏前把沙锤放在自己面前时,两个沙锤的距离应与肩同宽,方便拿取。

  9、请宝宝坐在老师的位置,面对着家长进行沙锤乐器的表演,老师在对面做提示动作。

  表演结束提示家长给予鼓励和宝宝鞠躬答谢,并坐回自己的位置

  10.律动表演:老师出示玩具小金鱼或鱼缸里活动的小金鱼,请宝宝观察,请每个宝宝说出并模仿

  小金鱼游泳时的样子,老师总结,并请宝宝跟做:两手模仿金鱼尾巴的动作交替摆动,做小鱼前后左右游泳的动作,一忽儿上,一忽儿下,左右前后,两侧等变化

  11、律动表演:请宝宝站起,沿蒙氏线和着歌曲做游泳的动作,在间奏时老师讲解:蒙氏线外侧

  大海,宝宝唱到“游到大海边”时,跳到线外侧,摆动两臂做在大海里游泳的动作

  12、游戏表演:请宝宝当小金鱼,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看哪个小金鱼游得最快,不被老师捉到。教师各拿鱼网(纱巾)两端四处捉小鱼(宝宝),被捉住的宝宝要跟着歌曲唱一句歌词。放歌曲做游戏的背景音乐(注意音量较低)

  13、总结:宝宝坐回自己的位置,老师总结:小金鱼的歌曲我们会唱了,也学*了用乐器给这首歌

  伴奏,还做了小金鱼的表演。小金鱼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现在把好朋友小金鱼画出来,带回家,在家里让小金鱼和我们一起唱歌。出示金鱼图,提示图上小金鱼穿着漂亮的衣服,请宝宝给空白的金鱼图涂色。要注意涂色要均匀,涂在线内,注意保持画的整洁。

  请宝宝上前取画,并放在妈妈身后。在位置上坐好,手放在膝盖上。

  14、手起,宝宝再见

  A、主课教师拍手与宝宝再见︱XXXX︱

  宝宝再见

  B、辅课教师带领宝宝与主课教师再见︱XXXX︱

  老师再见

奥尔夫音乐教案5

  教学目标:

  1、在情景中学唱歌曲《小黄鸭》,并初步尝试用分组唱的形式进行歌唱。

  2、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体验和朋友合共同歌唱的快乐。

  教学重点:

  《小黄鸭合唱队》分为ab两个乐段。重点在a乐段中幼儿对“呷. 呷 呷. 呷 | 叫 —|”附点节奏的掌握。

  教学难点:

  在b乐段中,引导幼儿进行分组唱,让歌唱的衔接更为自然和顺畅。

  教学准备:

  1、ppt课件、《小黄鸭》音乐

  2、增强幼儿对节奏的感知

  教学过程:

  一、水中游来小黄鸭---引入和体验;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喜欢玩水的小动物,它是谁呢?它原来是小黄鸭,你们喜欢它吗?老师也很喜欢这只小黄鸭,来听听老师为什么喜欢它?(弹奏小黄鸭a段)

  二、小小黄鸭呷呷叫---感受和游戏;

  1、学唱歌曲a段

  ①我们把这里当成一个大的浴缸,你们一起来做我的小黄鸭,一起来玩水,可以吗?水应该怎么玩呢?大家一起来大浴缸,一起来玩一下,游呀游。来跟着音乐一起来玩一下。(播放小黄鸭a段)

  倾听歌曲,感受旋律、熟悉歌词。

  ②初步学唱,熟悉旋律、记忆歌词。

  那么可爱的小黄鸭,你们喜欢吗?小黄鸭陪我们洗澡是一件高兴的事情,那我们就要把喜欢、高兴的心情唱出来,让大家都听到你们好听的声音,可以吗?

  洗澡还有什么有趣的动作?(幼儿自由单句模仿)让我们一起来听着音乐唱一唱、做一做。

  [评析:从听辨、熟悉歌词到有感情地演唱表现歌曲性质,到根据歌词设计有趣的动作,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体现了歌唱教学的步骤和方法,提高了幼儿学唱歌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唱歌曲b段

  ①小黄鸭不但陪我洗澡,它还有其它的本领,来一起听一下。

  (引导幼儿听,将 “它会游、它会叫、它会吹许多泡泡” 歌词内容说出来)

  ②师:谁会用动作做一做呢?我们合作试试!

  (启发幼儿念歌词并配动作练*,重点:泡泡动作)

  ③师:可不可以加上有趣的声音呢?

  听听歌曲里面有什么有趣的声音?我们把有趣的声音学一学好吗?

  (引导幼儿在“它会游、它会叫、它会吹许多泡泡”后根据添加象声词“哗哗”“嘎嘎”“bobobo”及动作。)

  [评析:以小黄鸭的本领为主线,学唱时加入了媒体的演绎,让幼儿能快速的理解和记忆歌词,激发幼儿学唱兴趣。]

  ④一起观看幻灯片,完整演唱歌曲。

  看看总共有几只鸭子了?6只鸭子了,你们唱的太好听了,它们都来了,它们是小黄鸭合唱队,它们今天要去沙滩表演,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去沙滩表演,表演之前要排练一下哦。(师生共同歌唱歌曲ab第一遍)

  [评析:通过小黄鸭朝不同方向吹泡泡的方式示范两段结尾处旋律上行和下行的不同,让幼儿在学小黄鸭吹泡泡的过程中很快解决了歌曲演唱的难点。]

  三、分组演唱

  1、交代分组要求

  师:小黄鸭邀请大家组成合唱队一起去演出,你愿意吗?观众要求小黄鸭合唱队分三组来演唱,这可怎么分呢?(幼儿自由选择参加的泡泡队、游泳队和嘎嘎队来进行分组唱)

  [评析:让幼儿参加到“小黄鸭合唱队”之中,利用可以站立的分组标志,让幼儿自由选择想加入的队伍,经过师生共同的规则讨论,得出了歌唱的规则:a段由大家来歌唱,b段分组唱。]

  2、讨论分组唱规则

  师:你们准备好了,我们来排练一下吧!怎么唱呢?“它会游”哪组唱?“它会叫”哪组唱?“它会吹许多泡泡”哪组唱?前面一段谁来唱?(听伴奏变换形式完整歌唱1-2遍)

  [评析:教师充当了指挥的角色,让歌唱的衔接更为自然和顺畅,在轻松、快乐地歌唱中掌握了歌唱的要领。]

  创作感悟:

  《小黄鸭》是一首旋律轻快、朗朗上口的儿童歌曲,是由不同旋律演绎的二段体式歌曲。a段歌曲以小黄鸭附点节奏的叫声为主要歌词内容。b段歌曲的歌词反复两遍,旋律稍有变化,第一遍的结尾由上行旋律推进,第二遍的结尾由下行旋律结束。

  教师在活动中紧紧抓住了歌曲的这些特点,将ab两个乐段分别创设为“我喜欢的小黄鸭”和“小黄鸭本领大”的两个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自然地进行学唱。教师将活动环节设定为ab两个乐段分开学*的方式。

  a 段歌曲的学*中,教师将歌曲中附点节奏的学唱作为教学重点。教师先通过反复倾听音乐并模仿小鸭的动作让幼儿熟悉旋律。再通过两只小鸭不同叫声(*均的四分节奏* * * * | * — |和附点节奏*. * *. * | * — |)的听辩来进行模仿学*小

  黄鸭的叫声(附点节奏)。最后通过边唱边表演的形式让幼儿反复练*,让孩子们尽情、快乐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小黄鸭拍水、玩水、翘尾巴、泼水的动作,加强幼儿对附点节奏的掌握。提高了幼儿学唱歌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b段歌曲的歌词以小黄鸭的本领为主,学唱时教师加入了媒体的演绎,让幼儿能快速的理解和记忆歌词。并且通过小黄鸭朝不同方向吹泡泡的方式示范了两段结尾处旋律上行和下行的不同,让幼儿在学小黄鸭吹泡泡的过程中很快解决了歌曲演唱的难点。就分组唱的形式来说,教师让幼儿参加到“小黄鸭合唱队”之中,利用可以站立的分组标志,让幼儿自由选择想加入的'队伍,经过师生共同的规则讨论,得出了歌唱的规则:a段由大家来歌唱,b段分组唱,即游泳队唱“它会游,哗哗”,歌唱队唱“它会唱,嘎嘎”,泡泡队唱“它会吹许多泡泡,bo~bo~bo~bo~”。为了让三组幼儿能够衔接得更加好,教师充当了指挥的角色,让歌唱的衔接更为自然和顺畅。在轻松、自然地歌唱中,孩子快乐地掌握了歌唱的要领。

  整个活动设计巧妙,演绎流畅,不愧为一个歌唱教学的好范例。

奥尔夫音乐教案6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开车歌》

  2.分辨行进与停止的交通信号并做相应的.动作。

  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CD《开车歌》,红色、绿色交通灯纸模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和幼儿讨论有关交通信号灯的作用,请幼儿自由表达想法,激发幼儿学*兴趣。

  1.汽车遇到红灯时,该怎么做?(红灯停,绿灯行)

  2.小朋友在过人行道时,该怎么做?(红灯停,绿灯行)

  二、播放CD,请幼儿倾听并学唱歌曲。

  1.你听到了什么?(叭叭叭,汽车开来了)

  2.看见红灯怎么样?看见绿灯怎么样?

  三、反复学*歌曲。

  四、游戏:请幼儿扮演汽车司机,教师扮演交通警察,幼儿伴随音乐开车子,并根据教师出示的交通灯颜色决定行进还是停止。

  1.请幼儿扮演小司机,并说说自己开的是什么车?

  2.你开的什么车?(鼓励幼儿想象并说出自己喜欢开的车)

  3.请幼儿从教室的某一处出发,沿着一条路线前进,教师同时播放音乐。

  4.教师说“红灯”,并出示红色纸模,幼儿原地踏步,停止前进;直到教师说“绿灯”并出示绿色纸模,幼儿再开始继续前进。

  五、活动延伸

  幼儿到户外,自由组合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1.由于在活动前做了较好的准备,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学*和练*歌曲,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歌曲,还能根据歌曲与游戏的指示做出停止、前进的动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2.由于幼儿较多,在游戏室内奔跑不开,临时做了游戏的调整,将孩子们以组别编号,模仿车辆限号进行分组游戏,但是由于孩子们没有这样的经验积累,同时,小班孩子对数字的理解有差别,所以大部分孩子不能理解限号行驶的游戏规定,可以加强这方面的巩固与练*,这也是大班额下幼儿分组游戏的一种方法。

奥尔夫音乐教案7

  《开车歌》

  设计意图:

  汽车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作品《开汽车》,儿歌语言精练,是一篇对幼儿进行交通安全规则意识渗透的好作品,幼儿对此十分熟悉,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适合小班孩子学*。同时,音乐游戏:开汽车。贴*幼儿生活,吸引孩子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中的行进与停止。

  2、会听辨音乐中的“叭叭”声,增强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3、能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乐意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

  录音机、音乐磁带;呼啦圈;汽车图片;红绿灯模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汽车喇叭声音“是什么声音?”

  引出“有哪些小朋友是乘汽车来幼儿园的?”

  “是这种车呢?还是这种啊?”(出示汽车图片)

  “通常是谁在开车呢?”

  “他是怎么开车的?”

  “什么时候车子会停下来呢?”

  车子遇到红绿交通灯时,该怎么做?(红灯停、绿灯行)

  请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请幼儿扮演汽车司机。

  幼儿跟随教师的鼓声假装开车行进的动作,车速与鼓声的节奏要保持一致。

  三、欣赏《开车歌》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开汽车》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1、你们听到什么?

  2、小朋友再仔细听听,音乐中那个地方像是车子遇见红灯了。

  3、请小朋友坐下来,随着歌曲用双手做开车和等待的动作。

  1、集体学念儿歌。

  2、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儿歌,加上动作。

  四、开车游戏

  观看图片,讲解规则

  (1)当看到摩托车图片时,请幼儿2人一组,1人当司机,1人当乘客。

  (2)当看到汽车图片时,请幼儿4人一组,1人当司机,3人当乘客。

  到老师所指定的路上开车。

  (让幼儿在玩的同时能够相互交换角色,轮流扮演司机与乘客。)

  五、师小结:

  小朋友上街的时候要走人行横道,过马路的时候要要看红绿灯,我们爸爸妈妈开车的时候,也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活动延伸:

  1.活动前教师应注意收集,整理交通规则。

  2.日常生活渗透:向幼儿介绍有关车辆,交通规则方面的知识,请幼儿讨论应该怎样遵守交通规则,创设相关的活动区角;

  3.家园同步:如有条件,可以带幼儿坐不同类型的车,感受不一样的车,并丰富有关车辆,交通规则方面的知识。

奥尔夫音乐教案8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体验乐曲《葡萄牙舞曲》欢快跳跃的情绪。

  2、通过节奏、故事和图形谱简单了解该曲子的音乐结构。

  3、让幼儿感受友情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葡萄牙舞曲》、故事图片、图形谱

  活动过程:

  一、幼儿进教室围半圆坐好。

  二、感受音乐。(放主旋律音乐一次)

  三、听故事导入。

  丫丫和哈哈是一对好朋友,可是因为一些原因,哈哈在去年搬家了。丫丫非常想念哈哈,下个星期是哈哈的生日,于是丫丫决定去哈哈的新家给她庆生,于是他便带着礼物出发了。在出发之前啊,好朋友哈哈还给丫丫画了一副路线图,可是小迷糊丫丫看不太懂,让我们一起来帮丫丫看看那个的路线图,帮她找到哈哈家好不好啊?

  四、分段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1、 出示丫丫走过路地全程图片,并开始放音乐,引导幼儿图形与音乐形成配合。

  2、 丫丫是怎样走路的?请小朋友创编丫丫走路的动作。

  听音乐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丫丫走路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一部分音乐) ××××× ︱ ××××× ︱

  3、出示两座山的图片。

  教师提问:丫丫前面有几座山?山太高,丫丫爬不上去,只有钻山洞了。

  3、启发小朋友创编丫丫钻山洞的动作和左右看哈哈的动作。

  请小朋友到前面来表演动作(钻山洞——望一望——钻山洞——望一望),教师示范动作,并和孩子一起表演动作。

  4、听音乐小朋友和教师一起做丫丫钻山洞和左右相互望一望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二部分音乐)

  5、丫丫终于到了哈哈家,好朋友见了分外高兴,他们高兴的转起圈来,并说 丫丫迎 你。教师引导小朋友一起说 丫丫欢迎 你,教小朋友打节奏。

  五、听音乐完整地走图形谱、做律动和舞蹈。

  1、 请小朋友听音乐看老师走图形谱,老师拿着丫丫的图片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 ∩ ⊙ ⊙

  2、 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活动延伸

  引导小朋友跟着音乐一起创编丫丫和哈哈见面时的动作。

奥尔夫音乐教案9

  教学名称:听味道

  教学年龄:(听力训练3-4岁)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的听觉能力。

  2 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幼儿想象味道和声音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秀豆糖、苦瓜、奶糖、辣味牛肉干、百宝盒

  沙锤、串铃、三角铁、手鼓、多音桶、钹、括葫

  教学过程

  1 老师引导幼儿:“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神奇的宝盒,里边有好多的宝贝。”老师很认真的闻一闻,“好香呀,里头好象有很特别的好东西……”

  2 老师请幼儿围圈坐好。老师:“老师的这个百宝盒里有好多的味道,小朋友也肯定吃过很多不同味道的东西吧,老师请每位小朋友到老师这里来,尝一种味道,但是请大家悄悄的不要说话,记住自己的味道。”

  3 老师请每位幼儿不说话,用表情来表达自己尝的是什么味道。其他小朋友来猜,这位小朋友尝的是什么味道。

  4 老师:“刚才老师让大用表情来表现味道。现在请大家每人到老师这里来再尝一种味道,然后在老师面前的一堆乐器里选一件来演奏,以表达你尝的味道的.感觉。其他小朋友来猜他尝的是什么味道。”

  5 老师可以请每位幼儿到老师那自选一种乐器,在老师那尝完味道后,坐回原位,老师请每位幼儿站起来演奏自己的味道。

  6 老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味道所对应的乐器的声音,老师说那种味道,那种乐器发出声音。

奥尔夫音乐教案10

  活动构思:

  我们还尝试了多种歌曲演唱的形式。在小班下学期的时候,孩子们就能够熟练的进行对唱。所以我们在中班上学期就进行了以往传统音乐教育里只有大班和学前班才进行的轮唱活动也是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进行的因材施教。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卡农练*的含义。

  2.学*轮唱歌曲的方法,初步感受轮唱歌曲独特的美。

  3.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并能运用说、唱等形式表现。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的珠子及相应的指示卡

  2.每人三套白天、夜晚的图片

  3.系着橙色和绿色相间的蝴蝶结的彩带一条(蝴蝶结的数量同幼儿数量)

  4.《D大调卡农》音乐片段、《保卫黄河》音乐片段

  5.按图卡指示穿珠子

  蓝色和红色的珠子各5个,按照图卡指示穿珠子,通过动作练*初步感受轮流的含义,教案《奥尔夫音乐教案》。

  6.排图片

  每名幼儿白天和夜晚的图片各三张,请幼儿尝试排图(排列图片中出现白天、夜晚、白天、夜晚的排列比较多的时候),进一步感受自然现象轮流出现的情况。

  奥尔夫音乐教案---小黄狗(说白节奏)

  活动目标:

  一、培养幼儿对4|4拍强弱的规律和感受

  二、利用说白节奏进行语词的创作游戏

  三、感受顽固节奏

  活动准备:

  教学CD、幼儿用书、节奏卡

  活动过程:

  一、律动感受

  1、故事导入:"小朋友的家里有小狗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一只小狗......"

  2、根据故事内容做动作。

  3、结合音乐律动。

  4、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5、教师整合幼儿创编的动作,结合音乐练*,并在说白的时候拍手。

  6、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身体乐器的创编。

  二、强弱规律的游戏

  1、教师做出强弱的声音。如跺脚与拍手。并让幼儿分辨。

  2、说说白并结合强弱。如:跺脚时说小、拍肩时说眼睛。

  3、引导幼儿创编强弱的动作。

  (1)身体乐器---如:拍手、拍腿等动作进行

  (2)生活乐器---地板、桌子、等物体为节奏型伴奏。

  4、结合音乐练*。

  三、感受顽固伴奏

  1、语词创作:运用幼儿用书的提示引导幼儿进行语词的创作。

  如:小黄狗,眼睛花天天都要去看花,

  我爱花我看花就是不要去摘花

  2、语词的呼应:

  问:小黄狗怎样叫?答:汪汪汪汪汪汪汪叫

  3、出示节奏卡,结合节奏卡进行练*。

  4、节奏练*

  1)先一起练*顽固伴奏。

  2)分组练*

  一组:说白节奏型一组:顽固伴奏

  四、乐器合奏

  1、出示乐器

  2、乐器练*

  1)一起练*说白节奏型

  2)一起练*顽固伴奏

  3、乐器合奏:说白节奏型与顽固伴奏。

  幼儿用书使用说明:

  1、教师引导幼儿将图画节奏型转化为音符节奏型,画在小狗的下面

  2、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的语词创编。

  3、请幼儿把小狗的.节奏型演奏出来,并注意强弱拍的表现

  4、请家长在右上角记录小朋友的创作表现

奥尔夫音乐教案11

  活动名称:

  奥尔夫音乐

  活动内容:

  潜山县九星幼儿园小班教案《奥尔夫音乐》(teddy的发现)

  活动目标:

  1、听辨一种声音的音源;

  2、增强幼儿听辨音色的能力

  活动准备:

  碟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带领幼儿一起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让幼儿对以前所学的知识加深印象;

  提问:

  (1)、小朋友们你们以前都玩过哪些游戏?带领幼儿一起回忆,让幼儿对自己所玩的游戏能够有更深层的认识;

  (2)、我们所玩的游戏都分别叫什么名字呢?(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出来)如:捉迷藏、抢椅子……

  同时请小朋友们把自己想到的这些游戏的玩法也告诉我们,对于能够大胆说出来的小朋友,教师应表示认可,给予鼓励。

  2、对我们刚才回忆到了我们以前所玩的游戏中,捉迷藏,通常我们所玩的过程中,都是一个人藏起来,而另一个人去找,今天我们换一种方式,我们把一个小朋友的眼睛蒙起来,让他去抓他身边的伙伴。

  3、规则:

  (1)、教师播放出音乐《听》,先让幼儿听音乐,感受其中的节奏;

  (2)、教师出示铃鼓,将一名幼儿的眼睛蒙上,其余的幼儿都围在他的周围,教师在不同的位置拍打铃鼓,让蒙眼的幼儿听随声音的方向去抓身边的小朋友,鼓励每位幼儿都参与游戏中去,反复练*,互换游戏角色,感觉其中的乐趣。

奥尔夫音乐教案12

  《开车歌》

  设计意图:

  汽车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作品《开汽车》,儿歌语言精练,是一篇对幼儿进行交通安全规则意识渗透的好作品,幼儿对此十分熟悉,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适合小班孩子学*。同时,音乐游戏:开汽车。贴*幼儿生活,吸引孩子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中的行进与停止。

  2、会听辨音乐中的“叭叭”声,增强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3、能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乐意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

  录音机、音乐磁带;呼啦圈;汽车图片;红绿灯模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汽车喇叭声音“是什么声音?”

  引出“有哪些小朋友是乘汽车来幼儿园的?”

  “是这种车呢?还是这种啊?”(出示汽车图片)

  “通常是谁在开车呢?”

  “他是怎么开车的?”

  “什么时候车子会停下来呢?”

  车子遇到红绿交通灯时,该怎么做?(红灯停、绿灯行)

  请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请幼儿扮演汽车司机。

  幼儿跟随教师的鼓声假装开车行进的动作,车速与鼓声的节奏要保持一致。

  三、欣赏《开车歌》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开汽车》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1、你们听到什么?

  2、小朋友再仔细听听,音乐中那个地方像是车子遇见红灯了。

  3、请小朋友坐下来,随着歌曲用双手做开车和等待的动作。

  1、集体学念儿歌。

  2、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儿歌,加上动作。

  四、开车游戏

  观看图片,讲解规则

  (1)当看到摩托车图片时,请幼儿2人一组,1人当司机,1人当乘客。

  (2)当看到汽车图片时,请幼儿4人一组,1人当司机,3人当乘客。

  到老师所指定的路上开车。

  (让幼儿在玩的同时能够相互交换角色,轮流扮演司机与乘客。)

  五、师小结:

  小朋友上街的时候要走人行横道,过马路的时候要要看红绿灯,我们爸爸妈妈开车的时候,也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活动延伸:

  1.活动前教师应注意收集,整理交通规则。

  2.日常生活渗透:向幼儿介绍有关车辆,交通规则方面的知识,请幼儿讨论应该怎样遵守交通规则,创设相关的活动区角;

  3.家园同步:如有条件,可以带幼儿坐不同类型的车,感受不一样的车,并丰富有关车辆,交通规则方面的知识。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实用10篇(扩展6)

——奥尔夫音乐教案 (菁华9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1

  第一课时

  目标:

  1、 了解杜鹃花与玫瑰花的颜色及形状。

  2、 通过肢体游戏感应歌曲中的快板、慢板。

  3、 在创编花的造型中感受春天的美。

  活动准备:

  挂图P3、各色杜鹃与玫瑰幻灯片、塑料花、风车花、呼啦圈、CD

  活动过程:

  一、 故事引导

  师:小草在阳光仙子和凤姑娘的帮助下,慢慢的长大了。这时候,春姑娘带着她漂亮的彩带来了,她把彩带一扬,啊!!!不仅小草长大了,看,还有很多漂亮的花都开了。花的颜色可真多都有些什么花呢?

  二、 认识花

  师:小朋友,你们想去花园赏花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 杜鹃花

  放映幻灯

  幼儿观察,教师介绍杜鹃花的别名、颜色,并告诉幼儿杜鹃花在每年的春天才会开。

  2、 玫瑰花

  师:花园里的杜鹃花真美,我们再看看,还有什么花呢?谁会认识这种花?

  观看幻灯,教师介绍玫瑰花的叶子、枝干,并知道玫瑰花有哪些颜色。

  三、 花的游戏

  1、 手腕花

  师:春姑娘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花,你们喜欢花吗?我们一起来和花玩游戏吧!

  教师扮演春姑娘给幼儿送花。

  教师清唱,快板部分幼儿依乐句在自己不同肢体部位开花,慢板部分变成花仙子依乐句左右摇摆。

  2、 风车花

  师:小花朵和小朋友在一起真开心,瞧!这是什么啊?哦,风车花也想和大家一起游戏,那我们先来看看老师是怎么和风车花玩游戏的,风车花会听音乐哦!

  播放音乐,教师示范。再次播放音乐,幼儿与风车花游戏。

  3、 花朵与蝴蝶

  师:风车花好玩吗?蝴蝶仙子闻到了花香,也飞了过来,原来蝴蝶和花朵是好朋友,你们有没有好朋友呢?

  请两名幼儿示范,一名幼儿扮演花朵,快板部分变不同花的造型。另外一名扮演蝴蝶,快板部分花朵蹲下,蝴蝶围着花朵绕飞。

  全体幼儿表演。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 复*肢体律动,有节奏的模唱唱名旋律的。

  2、 通过乐器演奏与肢体游戏感应断奏与圆滑奏。

  活动准备:

  挂图P3、手摇铃、橡皮筋、CD

  活动过程:

  一、 故事引导

  师:花朵和春姑娘一起跳舞,他们展开了一场花儿的宴会,所有的小动物也来了,他们都想和春姑娘在一起,呼呼呼~~~~~~~宝宝正在吹泡泡呢?原来泡泡也想过来玩游戏。

  二、 旋律模唱

  师:你们还认识唱名泡泡吗?

  1、教师画唱名,幼儿依老师所画的顺序,念出唱名。

  师:泡泡飞呀飞,飞到了黄花的旁边,唱m s l。

  2、教师在唱名旁贴磁铁,画出旋律,引导幼儿再唱出其它几个旋律。

  3、教师带领幼儿复*肢体律动,并唱出唱名。

  三、 双人肢体游戏

  师:请小朋友找一位好朋友,带着唱名泡泡来玩个好玩的游戏吧!

  教师示范,断奏依节拍两人互点对方肢体,唱出唱名,圆滑奏两人互推手掌。

  配合钢琴唱唱名,幼儿与好朋友游戏。

  四、 乐器、道具演奏

  1、 橡皮筋

  师:春天到了,宝宝在家里正和唱名泡泡玩游戏,这时候,他们家里的物品听到了好听的音乐,也跑来一起唱歌跳舞,看看,是谁呢?

  出示橡皮筋,教师清唱示范拨奏与拉奏。断奏部分依拍子拨弹橡皮筋,圆滑奏随乐句拉长橡皮筋。

  播放CD,幼儿演奏。

  2、 手摇铃

  师: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乐器和你们一起赏花。乐器宝宝怎么赏花呢?

  断奏敲奏拍子,圆滑奏摇奏乐句。

  师:我们一起去给宝宝送手摇铃花吧!

  请幼儿听音乐把乐器送回。

奥尔夫音乐教案2

  【设计意图】

  这首乐曲改编自《王老先生有块地》,旋律欢快活泼,节奏鲜明,“咿呀咿呀哟”乐句反复出现,此活动重在让幼儿学会辨别该句的节奏,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乐曲,演奏中注重培养大班幼儿的分工、合作意识。活动中教师先让幼儿欣赏、熟悉乐曲,然后师幼共同观察图谱,让孩子比较自主的学*表现曲目的节奏,进行小小的律动,最后通过奥尔夫乐器演奏曲目,达到全班幼儿分工、合作演奏的目的'。新《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活动设计上,教师力求让幼儿通过调动多种感官充分辨识固定乐句,充分感受音乐节奏,并借助模仿动物,身体小律动等方法帮助幼儿反复体验、感受音乐的性质,从而体现“玩中学”的教育理念。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特点,创编歌词。

  2、辨别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并运用肢体动作和乐器表现节奏“XX XX |X—|”。

  3、提高观察图谱,分工、合作演奏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咿呀咿呀哟》音乐。

  2、节奏图,完整图谱、水彩笔一支。

  3、手摇铃、打棒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热身律动

  随音乐《咿呀咿呀哟》进场

  师:春天来了,天气越来越暖和了,小草小花都发芽了,让我们去森林里快乐的玩耍吧!

  二、倾听音乐

  师:今天我们来到了大森林里,可是这儿怎么一个小动物都没有啊?哦!原来它们在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藏在了这首好听的音乐中,我们再来听一听都有谁?

  师:音乐里都有谁?

  这段音乐里藏了这么多动物,你们的耳朵真灵!

  三、感受音乐

  (一)节奏练*

  1、师:除了动物的叫声以外,老师还发现这段音乐里有一句话特别有趣,谁刚才听出来了?

  师:原来是“咿呀咿呀哟”,你们听得这么认真,小动物们觉得你们很聪明,要考一考你们,(出示节奏卡),看谁能用小手拍出这个节奏?”(师幼一起拍一拍,学一学)。

  2、师:老师还把音乐里的小羊请了过来,它要和你们打招呼:“我是一只小小羊,咩咩咩咩咩。”请你也做一种小动物,像小羊这样用叫声给大家打招呼。(鼓励幼儿创编歌词)

  (二)根据图谱寻找固定的乐句出现的规律。

  1、师:你们唱的这么好,小动物就带来了一份神秘的礼物,请你们仔细看看这幅图谱,我们跟着音乐找找“咿呀咿呀哟”,找到了要像刚才一样拍拍小手哟。(教师随音乐用笔沿线描画,在乐句“咿呀咿呀哟”出现时,用明显的摆动动作画出锯齿线,以突出乐句和音乐节奏)。

  2、用身体动作表现固定乐句。

  师:原来“咿呀咿呀呦”会和我们捉迷藏,它不是每一个乐句都出来的,图谱里的哪一部分表示“咿呀咿呀哟”呢。(师幼共同认识图谱,比如锯齿线是为了突出节奏,有的地方是在休息),让我们再来跟着音乐听一听,找一找吧,师幼共同跟着音乐律动。

  师:听到“咿呀咿呀呦”时除了刚才的动作,你还想用什么动作表示呢?

  你们想到了这么多动作,那我们这次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表演这段音乐。(再次欣赏音乐,幼儿离开位置,自由起舞,师幼一同自由用肢体动作表现各种动作,也可以是各种不同小动物的形象动作)。

  四、乐器演奏。

  师:大家表现的都很棒,现在森林里决定举办一次演奏会,请你们做小小演奏家,我们先来把我们的乐器宝贝请出来。

  (出示打棒,手摇铃,教师简单介绍,请幼儿学*演奏“咿呀咿呀哟”的节奏)

  师:第一次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演奏一次,我拿打棒,和拿打棒的小朋友一起来演奏“咿呀咿呀哟”前面的节奏,“咿呀咿呀哟”的时候请你们来演奏。(提醒幼儿有的地方是休息的,及时鼓励幼儿)

  师:互换乐器,请小朋友自己做自己的小主人,看着图谱来演奏这段音乐,拿打棒的小朋友先打前面的节奏,手摇铃的小朋友演奏“咿呀咿呀哟”,如果没有轮到你,那么你的小乐器是休息的,小耳朵仔细听,我们来试一次。(教师根据图谱,引导幼儿演奏)

  五、结束环节

  师:你们都是很能干的小小演奏家,合作的这么好!演奏会结束了,现在我们要做动物园里的小兔子,回家休息了,全体起立,小兔子们竖起自己的耳朵,让我们跟着音乐节奏,蹦蹦跳跳回家吧,教师收乐器,活动自然结束。

奥尔夫音乐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和即兴舞蹈,体验乐曲《葡萄牙舞》欢快跳跃的情绪。

  2、通过故事和图形谱,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3、让幼儿感受乐于助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葡萄牙舞》、丫丫和哈哈的图片、黑板、图形谱

  活动过程:

  一、用孩子的名字配上声势律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二、感受音乐。(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1、欣赏音乐。

  提问: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听音乐时你想到了什么?

  2、即兴舞蹈。(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师;请你边听音乐边把你想到的东西跳出来。

  三、听故事。

  有个小朋友叫丫丫,(出示丫丫的图片)她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叫哈哈,丫丫和哈哈这两个好朋友每天在一起玩耍,一起吃饭,还一起睡觉呢!有一天,丫丫找不到哈哈了,哈哈到哪里了呢?正在丫丫着急的时候,来了一个老婆婆,她告诉丫丫知道哈哈去了哪里。原来丫丫到一个国家去玩,她迷路了,找不到回来的路,回不来啦!丫丫跟老婆婆说:“我要去找丫丫,我要到那个国家去。”婆婆说:“这个国家很远,只能走路去,还要钻山洞。还有那个国家的是房子都很奇怪的,你到了就知道了!”丫丫说:“再远我也要去。”婆婆就告诉了丫丫怎么去,丫丫出发了。

  四、分段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1、 出示两段纸做的道路的图片。

  教师提问:丫丫出发了,丫丫走了多远,请小朋友把手指伸出来一起帮她数数?

  教师拿着丫丫的图片在图形谱上走八下,教师告诉小朋友:丫丫走了800里,还要继续走,又接着走了800里。

  2、 拉拉是怎样走路的?请小朋友创编丫丫走路的动作。

  听音乐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丫丫走路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一部分音乐)

  3、出示两座山的图片。

  教师提问:丫丫前面有几座山?(两座山,过一座山还要走一 段

  路。) 山太高,丫丫爬不上去,只有钻山洞了。

  3、启发小朋友创编丫丫钻山洞的.动作和走路的动作。

  请小朋友到前面来表演动作(钻山洞——走路——钻山洞——走路),教师示范动作,并和孩子一起表演动作。

  4、听音乐小朋友和教师一起做丫丫钻山洞和从山洞出来走路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二部分音乐)

  5、丫丫终于到了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人都欢迎丫丫到他们家里去做客,他们一起说了句话欢迎丫丫,你们猜说的什么呢?

  这句话就是:欢迎你,欢迎你,欢迎你,欢迎你。节奏为(欢迎 你—︳欢迎 你——︳欢迎 你—︳欢迎 你——)这个国家的人很热情,还做了动作表示欢迎,按节奏拍手。

  教师带小朋友根据节奏拍手并说欢迎词。

  6、丫丫进了这个国家的人家里去做客,她发现这个国家的房子很奇怪,房子的门很矮,要钻进去,钻进去之后又发现房子里面很大,很高。

  (出示房屋的图片)

  7、请小朋友创编丫丫钻进房子和在房子里走路的动作。

  教师示范动作(钻门——走路——钻门——走路),并和孩子一起表演动作。

  五、听音乐完整地走图形谱、做律动和舞蹈。

  1、 请小朋友听音乐看老师走图形谱,老师拿着丫丫的图片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2、 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3、 老师带小朋友站在原地做律动。(加上丫丫走路的动作和钻山洞、钻 门的动作)(放第主旋律音乐两次)

  4、课室内放有用积木搭成的山洞和门,孩子在教师的带领下听音乐舞蹈。使舞蹈具有流动感。(放完整音乐)

  5、渗透德育教育。

  最后在一个门里终于找到了哈哈,大家一起叫“哈哈!”教师提问:丫丫很艰难才找到哈哈,哈哈应该说什么?我们应该向丫丫学*什么?教育小朋友们要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葡萄牙舞》全曲是由一个旋律回旋重复了8次组成。旋律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两句相同的乐句组成,沉稳而又欢快,象士兵在行走,每一个乐句的旋律走向成直线形,两句旋律线象两条宽宽的道路。第二部分也是由两句基本相同的乐句组成,急促而欢快,每个乐句感觉前两拍象人蹲着在钻山洞,后两拍象人站起来昂首挺胸走路。

奥尔夫音乐教案4

  一、听音乐进活动室。

  二、欣赏乐曲,了解音乐结构。

  1、欣赏全曲,初步了解音乐特点,熟悉乐曲旋律。知道乐曲前面面和后面是不一样的。

  活动目标:

  1、了解乐曲A(A+B),BA(A+B)的结构特点,感受两断音乐特征的明显不同,并用动作表示。

  2、控制自己的情绪与动作,调整好与同伴之间的距离。

  活动准备:

  1、手偶动物。

  2、音乐。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进活动室。

  二、欣赏乐曲,了解音乐结构。

  1、欣赏全曲,初步了解音乐特点,熟悉乐曲旋律。知道乐曲前面面和后面是不一样的。

  2、教师运用手偶讲述故事,帮助幼儿了解乐曲A(A+B),BA(A+B)的结构特点。

  三、逐步欣赏音乐,创编动作。

  1、欣赏A(A)段音乐了解音乐坚定行进感。并创编小丑出场的动作。

  2、欣赏A(B)段音乐的跳跃递进感,并启发幼儿创编四个小动物的`造型,在每一乐句的第一拍做出造型并保持不动。

  3、欣赏B段音乐并用身体动作表现笑弯了腰的动态以表示B段乐句连续下行。

  4、再现A段音乐,动作同上。

  四、完整的听音乐做游戏。

  1、引导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游戏。

  2、在老师提出控制要求后,完整游戏若干次。

  活动反思:

  音乐主要是感情艺术,音乐总是以它的立意美、情境美、音韵美、曲调美等来表达人们的心声:或者隐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者师法一种温馨的心曲,或寄托一个美丽的梦幻,或展现一片炽热的情怀。进行曲是用行进步伐的节奏写成的乐曲,一种进行曲是供队伍行进时奏唱的,以统一的步伐、是鼓舞人心的。

奥尔夫音乐教案5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体验乐曲《葡萄牙舞曲》欢快跳跃的情绪。

  2、通过节奏、故事和图形谱简单了解该曲子的音乐结构。

  3、让幼儿感受友情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葡萄牙舞曲》、故事图片、图形谱

  活动过程:

  一、幼儿进教室围半圆坐好。

  二、感受音乐。(放主旋律音乐一次)

  三、听故事导入。

  丫丫和哈哈是一对好朋友,可是因为一些原因,哈哈在去年搬家了。丫丫非常想念哈哈,下个星期是哈哈的生日,于是丫丫决定去哈哈的新家给她庆生,于是他便带着礼物出发了。在出发之前啊,好朋友哈哈还给丫丫画了一副路线图,可是小迷糊丫丫看不太懂,让我们一起来帮丫丫看看那个的路线图,帮她找到哈哈家好不好啊?

  四、分段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1、 出示丫丫走过路地全程图片,并开始放音乐,引导幼儿图形与音乐形成配合。

  2、 丫丫是怎样走路的?请小朋友创编丫丫走路的动作。

  听音乐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丫丫走路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一部分音乐) ××××× ︱ ××××× ︱

  3、出示两座山的图片。

  教师提问:丫丫前面有几座山?山太高,丫丫爬不上去,只有钻山洞了。

  3、启发小朋友创编丫丫钻山洞的动作和左右看哈哈的动作。

  请小朋友到前面来表演动作(钻山洞——望一望——钻山洞——望一望),教师示范动作,并和孩子一起表演动作。

  4、听音乐小朋友和教师一起做丫丫钻山洞和左右相互望一望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二部分音乐)

  5、丫丫终于到了哈哈家,好朋友见了分外高兴,他们高兴的转起圈来,并说 丫

  丫迎 你。教师引导小朋友一起说 丫丫欢迎 你,教小朋友打节奏。

  五、听音乐完整地走图形谱、做律动和舞蹈。

  1、 请小朋友听音乐看老师走图形谱,老师拿着丫丫的图片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 ∩ ⊙ ⊙

  2、 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活动延伸

  引导小朋友跟着音乐一起创编丫丫和哈哈见面时的动作。

奥尔夫音乐教案6

  目标:

  1、 了解杜鹃花与玫瑰花的颜色及形状。

  2、 通过肢体游戏感应歌曲中的快板、慢板。

  3、 在创编花的造型中感受春天的美。

  活动准备:

  挂图P3、各色杜鹃与玫瑰幻灯片、塑料花、风车花、呼啦圈、CD

  活动过程:

  一、 故事引导

  师:小草在阳光仙子和凤姑娘的帮助下,慢慢的长大了。这时候,春姑娘带着她漂亮的彩带来了,她把彩带一扬,啊!!!不仅小草长大了,看,还有很多漂亮的花都开了。花的颜色可真多都有些什么花呢?

  二、 认识花

  师:小朋友,你们想去花园赏花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 杜鹃花

  放映幻灯

  幼儿观察,教师介绍杜鹃花的别名、颜色,并告诉幼儿杜鹃花在每年的春天才会开。

  2、 玫瑰花

  师:花园里的杜鹃花真美,我们再看看,还有什么花呢?谁会认识这种花?

  观看幻灯,教师介绍玫瑰花的叶子、枝干,并知道玫瑰花有哪些颜色。

  三、 花的游戏

  1、 手腕花

  师:春姑娘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花,你们喜欢花吗?我们一起来和花玩游戏吧!

  教师扮演春姑娘给幼儿送花。

  教师清唱,快板部分幼儿依乐句在自己不同肢体部位开花,慢板部分变成花仙子依乐句左右摇摆。

  2、 风车花

  师:小花朵和小朋友在一起真开心,瞧!这是什么啊?哦,风车花也想和大家一起游戏,那我们先来看看老师是怎么和风车花玩游戏的,风车花会听音乐哦!

  播放音乐,教师示范。再次播放音乐,幼儿与风车花游戏。

  3、 花朵与蝴蝶

  师:风车花好玩吗?蝴蝶仙子闻到了花香,也飞了过来,原来蝴蝶和花朵是好朋友,你们有没有好朋友呢?

  请两名幼儿示范,一名幼儿扮演花朵,快板部分变不同花的造型。另外一名扮演蝴蝶,快板部分花朵蹲下,蝴蝶围着花朵绕飞。

  全体幼儿表演。

  奥尔夫:赏花(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 复*肢体律动,有节奏的模唱唱名旋律的。

  2、 通过乐器演奏与肢体游戏感应断奏与圆滑奏。

  活动准备:

  挂图P3、手摇铃、橡皮筋、CD

  活动过程:

  一、 故事引导

  师:花朵和春姑娘一起跳舞,他们展开了一场花儿的宴会,所有的小动物也来了,他们都想和春姑娘在一起,呼呼呼~~~~~~~宝宝正在吹泡泡呢?原来泡泡也想过来玩游戏。

  二、 旋律模唱

  师:你们还认识唱名泡泡吗?

  1、教师画唱名,幼儿依老师所画的顺序,念出唱名。

  师:泡泡飞呀飞,飞到了黄花的旁边,唱m s l。

  2、教师在唱名旁贴磁铁,画出旋律,引导幼儿再唱出其它几个旋律。

  3、教师带领幼儿复*肢体律动,并唱出唱名。

  三、 双人肢体游戏

  师:请小朋友找一位好朋友,带着唱名泡泡来玩个好玩的游戏吧!

  教师示范,断奏依节拍两人互点对方肢体,唱出唱名,圆滑奏两人互推手掌。

  配合钢琴唱唱名,幼儿与好朋友游戏。

  四、 乐器、道具演奏

  1、 橡皮筋

  师:春天到了,宝宝在家里正和唱名泡泡玩游戏,这时候,他们家里的物品听到了好听的音乐,也跑来一起唱歌跳舞,看看,是谁呢?

  出示橡皮筋,教师清唱示范拨奏与拉奏。断奏部分依拍子拨弹橡皮筋,圆滑奏随乐句拉长橡皮筋。

  播放CD,幼儿演奏。

  2、 手摇铃

  师: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乐器和你们一起赏花。乐器宝宝怎么赏花呢?

  断奏敲奏拍子,圆滑奏摇奏乐句。

  师:我们一起去给宝宝送手摇铃花吧!

  请幼儿听音乐把乐器送回。

奥尔夫音乐教案7

  课程名称:奥尔夫音乐课程

  (东方爱婴音乐课程第三阶段,选材的原名是奥尔夫音乐)

  适合年龄:2岁以上

  课程简介:奥尔夫音乐课程共分为四个阶段,通过音符、音阶、各种音乐知识的系统趣味学*,可以让宝宝认识基本的音乐符号,为宝宝步入实际演奏作铺垫;通过对古典世界名曲的图谱欣赏,加强宝宝对音乐的审美和鉴赏能力;让宝宝通过舞蹈、打击乐器来感受四大族(蒙族、藏族、*、*尔族)以及各地方的音乐和风情;通过演绎世界各国有名的儿童剧,让宝宝感受舞台剧的魅力;通过音乐厅礼仪学*,让宝宝学会如果去音乐厅欣赏音乐会,听着音乐的故事成长。未经马老师改编的原型教案:

  一、小金鱼

  歌词:我是小金鱼,住在池塘里,游过来,游过去,总是不适宜,努力游努力游,游过了小河,一天又一天,来到大海边。

  材料准备:1、较大的毛绒金鱼、鱼网、钓鱼玩具

  乐器准备:2、铝板琴、砂锤

  操作过程:1、引出金鱼,讲解金鱼的外貌和生活特性

  2、出示毛绒金鱼,串讲歌词

  3、闭眼听一段曲目

  4、跟音乐拍手念一遍,再唱一遍

  5、出示铝板琴,和着歌曲刮奏

  6、出示沙锤,和着歌曲匀速振动

  7、律动表演:两手手腕交替摆动,做小鱼前后左右游泳的动作,宝宝跟学

  8、游戏表演:沿蒙氏线和着歌曲做游泳的动作,蒙氏线外侧为大海,唱到“游到大海边”时,跳到外侧,摆动两臂做在大海里游泳的动作

  9、游戏表演:教师各拿鱼网(纱巾)两端四处捉小鱼(宝宝)

  10、出示金鱼图,宝宝给空白的金鱼图涂色

  11、拍手:宝宝再见

  改编后的祥案:

  课例:曲目及操作:

  小金鱼

  歌词:我是小金鱼,住在池塘里,游过来,游过去,总是不适宜,努力游努力游,游过了小河,一天又一天,来到大海边。

  材料准备:1、较大的毛绒金鱼、小鱼模型,鱼网、钓鱼玩具

  乐器准备:2、铝板琴、沙锤

  操作过程:1、请宝宝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小红苹果坐下,小手放在膝盖上,背挺

  直,现在老师要向宝宝问好了,老师说“手起”时,请宝宝把小手像老师一样端

  *,“手起”节奏问好:宝宝好—

  节奏问好环节:主课教师引导宝宝及家长坐在教师对面的蒙氏线上,进行节奏问

  好练*。

  A、教师边说边拍手︱XXX—︱

  宝宝好

  B、配课教师带领宝宝回答︱XXX—︱

  老师好宝宝好(不出声音)老师好(不出声音)C主课教师不出声音说“宝宝好”同时拍手︱XXX—︱D、辅课教师带领宝宝用同样的方法回答︱XXX—︱

  E、主课教师向家长讲解节奏问好的目的:“节奏问好主要通过简单的问答呼应教宝宝练*四拍子节奏。回家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带宝宝练*。”

  2、律动:丰收之歌。配乐之前做分解动作练*:洗脸、刷牙、漱口、大象、小猫、鸭子的手势动作

  3、引出金鱼,讲解金鱼的外貌和生活特性:今天,老师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小客人,这位小客人呀,它的家在水里,它有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一身的金衣裳闪闪发亮,它还有一条漂亮的大尾巴,在水中摆来摆去,优美极了,宝宝猜到了吗?这位小客人是谁呢?

  4、出示毛绒金鱼,串讲歌词:这条小金鱼是一只很有志气的小金鱼,它不满足在小小的池塘里游泳,它对它的妈妈说:我在这里觉得不适宜,(插入,小朋友,什么是不适宜呢,不适宜就是不舒服,不自在的意思),我要到大海里游泳。妈妈对小金鱼说,孩子,到大海游泳要走很远的路,经过高山和小河,你能坚持下来吗?小金鱼说,我能。它勇敢的向大海游去,一天又一天,终于来到了大海边,小金鱼在大海里游泳可真开心呀。

  小金鱼的故事好听吗,勇敢的小金鱼是不是值得我们去学*呢?老师把小金鱼的故事配上了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吧。为了很专心的听歌曲,我们要把眼睛闭起来。

  5、闭眼听一遍曲目

  6、念唱歌曲;跟音乐拍手念一遍,再唱一遍,四拍节奏:好,请睁开眼睛,我们一起来唱一遍这首歌。手起,注意间奏时手不打节拍,轻轻摇动身体,(老师对宝宝的提示语:摇头),尾奏时继续拍完(老师提示语是继续)

  7、乐器演奏:

  1)出示铝板琴,和着歌曲刮奏,两拍一次:我们会唱这首歌了,现在可以用我

  们的乐器来给这首歌伴

  奏了。老师给你们带来的这件乐器叫铝板琴,它有7个音块,可以敲奏,也可以刮奏,(示范)今天我们用刮奏的方法给小金鱼伴奏。

  2)示范:我是小金鱼,住在池塘里

  3)教师把乐器按宝宝人数放成一排,请宝宝有秩序的上前取乐器

  4)提示宝宝随意练*敲打、刮奏乐器,同时在老师说“收”时停止

  5)和着音乐用乐器伴奏,提示宝宝大声唱出歌词

  6)请宝宝有秩序的把乐器摆回老师面前,老师收回乐器

  8、出示沙锤,和着歌曲匀速振动,步骤同上。注意提示宝宝演奏前把沙锤放在自己面前时,两个沙锤的距离应与肩同宽,方便拿取。

  9、请宝宝坐在老师的位置,面对着家长进行沙锤乐器的表演,老师在对面做提示动作。

  表演结束提示家长给予鼓励和宝宝鞠躬答谢,并坐回自己的位置

  10.律动表演:老师出示玩具小金鱼或鱼缸里活动的小金鱼,请宝宝观察,请每个宝宝说出并模仿

  小金鱼游泳时的样子,老师总结,并请宝宝跟做:两手模仿金鱼尾巴的动作交替摆动,做小鱼前后左右游泳的动作,一忽儿上,一忽儿下,左右前后,两侧等变化

  11、律动表演:请宝宝站起,沿蒙氏线和着歌曲做游泳的动作,在间奏时老师讲解:蒙氏线外侧

  大海,宝宝唱到“游到大海边”时,跳到线外侧,摆动两臂做在大海里游泳的动作

  12、游戏表演:请宝宝当小金鱼,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看哪个小金鱼游得最快,不被老师捉到。教师各拿鱼网(纱巾)两端四处捉小鱼(宝宝),被捉住的宝宝要跟着歌曲唱一句歌词。放歌曲做游戏的背景音乐(注意音量较低)

  13、总结:宝宝坐回自己的位置,老师总结:小金鱼的歌曲我们会唱了,也学*了用乐器给这首歌

  伴奏,还做了小金鱼的表演。小金鱼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现在把好朋友小金鱼画出来,带回家,在家里让小金鱼和我们一起唱歌。出示金鱼图,提示图上小金鱼穿着漂亮的衣服,请宝宝给空白的金鱼图涂色。要注意涂色要均匀,涂在线内,注意保持画的整洁。

  请宝宝上前取画,并放在妈妈身后。在位置上坐好,手放在膝盖上。

  14、手起,宝宝再见

  A、主课教师拍手与宝宝再见︱XXXX︱

  宝宝再见

  B、辅课教师带领宝宝与主课教师再见︱XXXX︱

  老师再见

奥尔夫音乐教案8

  目标:

  一、通过不同的形式感应音乐的曲式。

  二、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音乐分析:

  1、这首曲子是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组曲》之《糖梅仙子》,是属于音乐欣赏。曲子是属于ABA曲式。

  2、曲子的由来:

  柴科夫斯基:[胡桃夹子]芭蕾舞剧:

  糖梅仙子之舞

  阿什肯纳吉指挥皇家爱乐管弦乐团

  这两首是著名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的第二幕的两首舞曲。

  背景是圣诞节的夜晚,剧中的小女孩梦见自己的圣诞礼物胡桃夹子,

  正和老鼠军队大战,正当老鼠快要获胜的时候,小女孩拿拖鞋向老鼠丢过去,因而打败老鼠军。这时候胡桃夹子也变成一位英俊的王子。王子为了答谢小女孩的救命之恩,就带她到由各种糖果做成的[糖梅仙国]宫殿中,享受可口的糖果。[糖梅仙子之舞]是小仙子们欢迎小女孩所跳的舞。

  3、已有的经验:

  早在小班下学期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音乐欣赏,是在主题《花儿的宴会》之《小草的春天》,它是来自海顿的《惊愕交响曲》。曲子的曲式是ABA’B’.

  4、本节课有模拟演奏,曲子里曾出现的乐器有:钢片琴(A段)大提琴(前奏)管乐吹奏(B段)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不同的形式感应音乐的曲式。

  难点: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解决重难点的方法:

  1、是通过倾听、肢体感应、乐器的演奏。最后通过分组的模拟演奏来完成本节课重点的曲式感应。

  2、通过教师的肢体语言、表情、情境、好玩的游戏激发孩子积极参与活动,并且体验活动的快乐,从而解决本节课的难点。

  3、整体的设置主要事为了解决这节课重点,难点则贯穿在每一个环节中。

  队形及乐器的摆放:

  1、队形的顺序:

  队形一:分散在老师的周围(入场)附(图1)

  队形二:半圆(课堂),分三组。附(图2)

  2、乐器的摆放:摆放在凳子的下方。附(图3)

  活动准备:

  1、音乐CD、录音机、响板、铃鼓、手摇铃。

  2、幼儿游戏书、故事图片、乐器图片(钢片琴、管乐)凳子(半圆围好)

奥尔夫音乐教案9

  活动目标:

  1.感受ABACA的回旋曲曲式;

  2.在情境中感受、辨认主题音乐,感受古典音乐的优美旋律;

  3.尝试多种乐器合奏,感知多种乐器的音效。

  活动准备:

  农夫、小鸟、小鱼流水、雷电图片;响棒、手摇铃、沙锤、铃鼓、三角铁;配套音乐CD和挂图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春天来了,所有的小动物都来迎接春天的到来!(教师出示图片,根据图片讲故事,感受春天的情境)

  二、感受回旋曲曲式

  1.初步感受音乐

  师:春天的到来大家都很开心,连森林里都想起来春天的声音……(教师播放音乐,随音乐出示不同动物的图片)

  师:刚才有哪些小动物来庆祝春天的到来了?

  2.随故事情景感受音乐曲式

  (1)肢体动作创编

  师:小动物们看到春天来了都做了点什么漂亮的动作?你们来做一下试试……

  (2)教师播放音乐,随音乐讲故事,伴随肢体动作。

  3.角色扮演——辨别主题、感受情境

  (1)教师和幼儿合作扮演

  农夫:学农夫耕田和播种

  小鸟:学小鸟捉虫、戏水、梳理羽毛、飞翔、玩耍

  小鱼流水:学流水中的小鱼戏水

  打雷闪电:用手抱住头或两人相拥

  (2)幼儿自主扮演

  三、乐器合奏——分析曲式

  1.感受乐器音响效果

  师:今天哪些乐器宝宝来了?

  (教师分别演奏各种乐器,让幼儿感受不同乐器的音响效果,了解乐器音响之间的区别)

  师:你们来听一听,今天来的乐器宝宝像什么声音?

  (教师一一演奏乐器,请幼儿猜想乐器和动物形象的配对)

  2.教师示范乐器操作

  教师播放音乐,随音乐变化操作各种乐器。注重乐器的正确操作姿势。

  3.幼儿分组操作

  四、导出活动

  ——律动结束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实用10篇(扩展7)

——中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菁华3篇)

中班奥尔夫音乐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歌曲“骑转马”音乐游戏,让幼儿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2)通过听钢琴伴奏、看音乐图谱,让幼儿听辨上行、下行、重复音。

  (3)通过语词替换,培养幼儿应变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图片

  (2)“骑转马”音乐碟

  (3)木马头饰

  (4)上行下行同音反复的音乐图谱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难点:幼儿听辨上行音、下行音、重复音。

  四、活动队形:

  半圆形

  五、活动过程

  1、 音乐入场

  音乐《慢慢走》

  2、 故事导入

  师:宝宝担心长针先生追不带短针小姐,他便骑着旋转木马帮他一起追。

  3、 肢体问答

  师:去追短针小姐呀前我们要运动运动,热热身!现在老师拍腿问小朋友问题,小朋友呢就拍手回答老师的。

  问句:拍腿(老师老师在哪里?)。

  答句:拍手(老师老师在这里)。

  (重复两遍)

  4、 实物与人物名称

  (1)、物品方位 辨认教室里的物品以及它的方位。

  师:刚才小朋友都能很快的准确的回答老师的问题,现在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看看谁的小眼睛最亮,谁唱的歌最好听。老师唱歌问小朋友问题,小朋友呢也要唱着歌回答老师的问题噢!

  问句:老师唱“电灯电灯在哪里?”

  答句:学生指唱“电灯电灯在这里”

  问句:老师唱“风扇风扇在哪里?”

  答句:学生指唱“风扇风扇在这里”

  (可以找不同的物品多玩几次)

  (2)、图卡的辨认

  老师介绍“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图卡和字形,并贴在教室的周围。

  师:(出示人物图卡)小朋友看你能认出她妈?

  (幼儿回答完后老师将人物图卡贴在教室的周围)

  老师并依次问剩下的人物。

  5、 音感:分辨上行、下行、重复音

  (1) 音名模唱

  老师弹琴与学生练*模唱音名音阶

  师:今天我们还请来了一个唱歌高手给小朋友唱歌呢!(老师弹琴)

  第一遍:CDEFGABC

  第二遍:老师弹唱小朋友肢体动作(由低到高由蹲到站起)

  第三遍:动作并配上骑转马的音乐,幼儿表演。

  (2)模唱上行下行同音反复

  出示模唱图谱(图谱:上行以蝴蝶代表、下性以蜜蜂代表、同音反复以毛毛虫代表。)

  第一遍:

  上行:CDEFG

  下行:GFEDC

  同音反复:GGGGG

  第二遍:看图谱结合骑转马音乐模唱上行下行和同音反复。

  6、 骑马唱歌(队形:圆形)

  师:我们做了热身运动后就要出发去追短针小姐了,去的路上我们要骑上转马唱着歌噢!小朋友要仔细的听老师的问句。小朋友骑到正确的人物图卡面前并停下指唱答句。

  问句:老师唱“爸爸爸爸在哪里?”

  答句:学生指唱“爸爸爸爸在这里”

  问句:老师唱“妈妈妈妈在哪里?”

  答句:学生指唱“妈妈妈妈在这里”

  (依次爷爷奶奶问答句)

  六、活动结束

  师:我们骑着转马去追短针小姐了。(骑转马离开活动室)

中班奥尔夫音乐教案2

  活动目标:

  1.感知音的强弱,以丝巾为媒介进行表现。

  2.在熟悉音乐结构和乐曲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掌握音乐的强与弱,并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音乐、丝巾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

  1.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丝巾)别小看它,我的丝巾在音乐里会跳舞哦!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2.幼儿听音乐。

  二、音乐分析

  提问:谁来说说看,音乐中的丝巾从头到尾跳的舞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

  幼儿根据讲述进行动作创编--提问:听上去感觉很有力的这部分音乐你的丝巾怎么来跳舞?出示图谱

  除了做这样的动作,同样有力的音乐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跳?(播放音乐大家一起来做一做,各自做各自想做的动作)

  提问:播放轻柔的音乐(方法同上)出示图谱

  总结:听上去很有力的部分是音乐的强,听上去很轻柔的部分是音乐的弱。

  三、一起来条丝巾舞

  1、丝巾准备好,请幼儿跟着音乐一起来跳丝巾舞,注意强弱的区分。(幼儿分别根据图谱展示)

  2.分角色游戏引导幼儿自定游戏规则:有力的部分由谁来演合适(男孩子),轻柔的部分呢?(女孩子),好!那就让我们开始吧!

中班奥尔夫音乐教案3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感应音乐的特定音效,感受原野风乐曲的节奏明快和热情奔放。

  2、尝试发明不同的欢呼声,体验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经验 口哨、道具火堆、手偶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听辩音乐中的特定音效,感受热情奔放的乐曲。

  难点:能听辨特定音效变换动作。

  四、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走进活动室“草原上的小骑手” 师:—— 刚才小朋友们听到这首歌感觉像到了哪里?

  (二) 以小客人进行导入 ——(出示手偶娃娃)今天有位从草原上来的小客人我们一起来欢迎她。 老师模仿手偶娃娃说话:“小朋友们好,我叫点点,我有一件高兴的事情告诉你们,我家今天来了许多客人,妈妈说要举行一场篝火晚会,可是妈妈问了我一个问题:什么是篝火晚会,可是我就就是不知道,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帮我们吗?你们知道什么是篝火晚会吗?篝火晚会都有些什么呢?”

  (三)感受音乐 1、第一遍音乐:幼儿安静欣赏,教师动作提示。 导语:听!点点家的篝火晚会开始咯!篝火晚会开始的时候会有一个特别的声音,一起来听听是什么声音。 提问:在音乐里你们都听到了什么声音?(哨声、呼应声) 音乐让我们感觉怎么样呢?(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2、第二、三遍音乐:手足律动 导语:你们想参加篝火晚会吗?音乐里有一个哨子声,当你听到哨子声时把你的手举起来打招呼(哟呵~)。 a. 音乐:(坐)拍身体各部位 哨声:做举手状(欢呼) 导语:你们的欢呼声真好听,我再站起来表演一次。 b. 音乐:(站)拍身体各部位 哨声:做举手状(欢呼) 3、第四遍音乐:动物律动 导语:你们的欢呼声把小动物都叫来了,我们来看是谁来了?(老师逐一出示动物手偶像幼儿打招呼) (学动物律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当听到哨声的时候就变成一种小动物,再听到哨声就再变成另外一只动物。(老师先示范一遍) 音乐:模仿动物特征 哨声:举手 呼唤声:动物的叫声。

  (四)口技表演 师:小朋友你们玩得开心吗?音乐中点点开心的时候是怎么喊的?我们也来学学吧(哟呵 ~)。除了可以这样叫,还可以怎样叫呢?配上相应的动作(发出各种声音练*)。 音乐:做舞蹈动作 哨声:举手 呼唤声:小朋友自己开心的叫声 。

  (五)篝火游戏 导语:我发现你们参加篝火晚会的时候会唱会跳了,我呀给你们准备了篝火晚会里必须有的东西,你们猜猜是什么?(火堆) 注意:交代游戏规则,练*一遍 音乐:手拉手跳舞。 哨声:举手欢呼声

  (六)结束活动。 今天我们大家玩的开心吗?我们该回去休息了,下次再玩。(听音乐出场)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实用10篇(扩展8)

——奥尔夫音乐教案 (菁华9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1

  设计意图:

  汽车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作品《开汽车》,儿歌语言精练,是一篇对幼儿进行交通安全规则意识渗透的好作品,幼儿对此十分熟悉,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适合小班孩子学*。同时,音乐游戏:开汽车。贴*幼儿生活,吸引孩子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中的行进与停止。

  2、会听辨音乐中的“叭叭”声,增强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3、能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乐意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

  录音机、音乐磁带;呼啦圈;汽车图片;红绿灯模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汽车喇叭声音“是什么声音?”

  引出“有哪些小朋友是乘汽车来幼儿园的?”

  “是这种车呢?还是这种啊?”(出示汽车图片)

  “通常是谁在开车呢?”

  “他是怎么开车的?”

  “什么时候车子会停下来呢?”

  车子遇到红绿交通灯时,该怎么做?(红灯停、绿灯行)

  请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请幼儿扮演汽车司机。

  幼儿跟随教师的鼓声假装开车行进的动作,车速与鼓声的节奏要保持一致。

  三、欣赏《开车歌》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开汽车》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1、你们听到什么?

  2、小朋友再仔细听听,音乐中那个地方像是车子遇见红灯了。

  3、请小朋友坐下来,随着歌曲用双手做开车和等待的动作。

  1、集体学念儿歌。

  2、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儿歌,加上动作。

  四、开车游戏

  观看图片,讲解规则

  (1)当看到摩托车图片时,请幼儿2人一组,1人当司机,1人当乘客。

  (2)当看到汽车图片时,请幼儿4人一组,1人当司机,3人当乘客。

  到老师所指定的路上开车。

  (让幼儿在玩的同时能够相互交换角色,轮流扮演司机与乘客。)

  五、师小结:

  小朋友上街的时候要走人行横道,过马路的时候要要看红绿灯,我们爸爸妈妈开车的时候,也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活动延伸:

  1.活动前教师应注意收集,整理交通规则。

  2.日常生活渗透:向幼儿介绍有关车辆,交通规则方面的知识,请幼儿讨论应该怎样遵守交通规则,创设相关的活动区角;

  3.家园同步:如有条件,可以带幼儿坐不同类型的车,感受不一样的车,并丰富有关车辆,交通规则方面的知识。

奥尔夫音乐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歌曲《骑转马》,使幼儿在问答句游戏中感受固定拍。

  2、在游戏中能用肢体动作表现上行、下行和重复音。

  3、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公文包、假发、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以律动入场

  师:你们在公园里玩过转马吗?转马是怎么玩的?

  二、 基本部分

  1、肢体问答,感受固定拍。

  师:小木马游乐场到了,小朋友赶快坐下来,咱们一起做个游戏。师问:贝贝贝贝在哪里?

  幼答:贝贝贝贝在这里。(变换肢体部位多次练*)

  2、听辨上行、下行、重复音

  师:谁来学一学,你骑上小木马是怎么玩的?咱们一起学学。

  3、设置情景学*音乐律动。

  师:今天妈妈、爸爸和奶奶要和我们一起玩游戏,他们都藏起来了,仔细听一听,他们是怎么找的?

  师:我们一起也来找一找。骑上小木马,准备。

  师:谁想当妈妈、爸爸、奶奶?

  师:看,呼啦圈也想和小朋友一起玩骑转马的游戏,怎么玩呢?

  三、结束部分

  律动表演

  教师:小朋友还想去找谁呀?

  在教学中,首先从肢体问答,进行语词替换,再到骑转马找人物的角色游戏。在肢体问答的活动环节中,鼓励孩子在教师的问句及肢体动作引导下,能拍出与老师问句相应节奏的答句。进行语词替换,对孩子们来说,比较简单,因为很多奥尔夫音乐活动中都有练*语词替换,特别是骑马游戏幼儿比较感兴趣,在活动中孩子应该可以根据老师的指令寻找人物并念出儿歌。听辨上行、下行稍微有点难度,我采取了谈话的方法,鼓励孩子用语言和肢体动作来表现出来。

  在活动中我采用了游戏教学法,以游戏的形式入手,培养幼儿学*的兴趣。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教学模式。针对小班幼儿年龄较小、较好动、坐不住的特点,我先设计了好玩的`角色游戏“找妈妈、爸爸、奶奶”并给幼儿提供了假发,有利于幼儿分清自己或他人所扮演的角色,激发他们进行问答游戏;为了进一步调动孩子参与音乐游戏的兴趣,我又给孩子提供呼啦圈鼓励其两两和做参与游戏,提高游戏的趣味性。最后在结束部分,通过全体合作套好呼啦圈以开火车的形式再次感受音乐的旋律,增强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共同解决问题。

奥尔夫音乐教案3

  1、借助动作熟悉音乐节奏以及歌词

  带来一个拍子,教师做动作,其余跟学

  歌词:圣诞来了,圣诞来了,真开心,真开心,听到钟声敲响,听到钟声敲响,叮咚叮,叮咚叮

  问:唱这首歌代表什么节日来了?

  2、分声部演唱

  (1)所有老师一个声部,授课教师一个声部

  问:发现了什么?(两个声部)第一声部现场,第二声部后唱

  (2)分两组,两个声部,边唱变做动作

  师:自己唱好自己的声部耳朵听好另一个声部,两个声部和谐(第二遍)

  (3)边走边唱,分声部

  加难度,行走过程中唱,会碰到另一个声部的老师,千万不能被带走,唱两遍,唱到最后一句“叮咚叮”站到自己的位置

  3、创设情境,创编动作

  师:圣诞节你最喜欢谁?(圣诞老人)为什么?(因为圣诞老人会送礼物)

  师:今天我们来做圣诞老人,来送礼物,好吗?要看好圣诞来人准备了什么礼物,是怎么送礼物的?

  跟着很多不同的“圣诞老人送礼物”(创编动作)

  4、自主选择乐器,并合作演奏

  要求:四个老师一组,可以是一个乐器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乐器一个节奏

  教学反思:

  此活动在圣诞节中可开展,借助简单的肢体动作使幼儿熟悉音乐旋律以及歌词,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圣诞老人驾着雪橇,请小朋友做各种肢体造型,用动作,在行走中歌曲运动,并分声部,可谓是从易到难、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奥尔夫音乐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带着孩子跟着音乐一起玩,在唱唱跳跳玩玩乐乐中,孩子从中可以学*到很多关于音乐元素方面的知识,无论是节奏、歌唱还是舞蹈。这个活动对于小中大三个年龄阶段都可以组织,只不过需要稍作调整,例如最后一个环节小乐器,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教师可以为幼儿指定一个乐器,跟着老师演奏,中班可以适当加一些简单的节奏,大班就可以像刚才那样用四种乐器。

奥尔夫音乐教案4

  活动目标:

  1、听辨声音的长、短。

  2、让幼儿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时值的不同。

  3、会用肢体语言或乐器,表现声音的长短变化,体验声音游戏的乐趣。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1、音乐:《有趣的声音》、《火车开啦》。

  2、图谱。

  3、乐器。

  活动过程:

  一、声音游戏。

  1、在音乐《火车开啦》中,和幼儿玩"开火车"游戏,让幼儿说说:到站时,听到了什么声音?火车开动时是什么声音?说出哪个声音长(短)?

  有哪些小动物来了?让幼儿说出动物的名称,然后模仿叫声及动作。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都听到过哪些声音?并模仿,知道谁的声音长(短)?

  二、肢体游戏。

  1、听音乐《有趣的声音》,鼓励幼儿模仿音效,让幼儿说出听到了哪些声音,哪个声音长?哪个声音短?

  2、小结:我们生活中的声音,有长也有短,老师用一根长纸条表示长音,如:喵-;把这根长纸条剪成两段,就变成两个短音,如:汪汪;出示纸条,让幼儿形象理解。

  3、启发幼儿用肢体表现长短不同的声音,如:长音,伸长手臂;短音时,握拳手臂收回。

  4、启发幼儿用身体动作演奏声音的长短节奏。如:拍手、踏脚、摇头-----

  三、节奏游戏。

  1、认识乐器:三角铁、木鱼,知道名称和用法。

  2、让幼儿用自己手里的乐器敲出声音,说出是长音还是短音。

  3、出示节奏谱《不一样的声音》,A组幼儿用三角铁演奏长音,B组幼儿用身体动作(拍手、踏脚----)演奏短音。然后B组幼儿用木鱼演奏短音,A组幼儿用身体动作(踏脚、开枪、敲鼓---)演奏短音。

  4、A、B组看图谱分段演奏。

  四、活动小结。

  我们周围有许多长短不同的声音,音乐就是由很多长短不同声音组成的。

  开火车出教室,去寻找外面不一样的声音。

奥尔夫音乐教案5

  教材分析:

  《毛毛虫和蝴蝶》选自奥尔夫音乐,两段体的结构非常鲜明,第 1 段为 2/4 拍,舒缓优美,形象地表现了毛毛虫爬行、做茧的过程;第 2 段为 3/4 拍,欢快活泼,表现了毛毛虫破茧成蝶、快乐飞舞的情景。音乐节奏对比鲜明,便于幼儿理解。本次活动创设游戏化的情境,帮助幼儿学会倾听、感受、想象、表现音乐。乐曲配上有趣的儿歌,更有效地帮助幼儿了解旋律结构和情绪特点、鼓励幼儿大胆、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目标:

  1.感知乐曲 AB 式的结构以及两段的不同节奏和情绪特点。

  2.能根据音乐的特点想象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并大胆地表达、表现。

  3.体验创造性地运用身体动作表现动物生长过程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前期有毛毛虫变化成蝴蝶的知识经验。

  2《幼儿素质发展课程·音乐》CD,纱巾、绸带若干。

  活动建议:

  一、引导幼儿倾听《毛毛虫和蝴蝶》,自由想象音乐所表现的形象,感知乐曲 AB 式的结构及情绪特点。

  提问:乐曲讲了一件什么事?(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表达。)乐曲由几段组成两段一样吗? 小结:乐曲由两段组成,第 1 段舒缓,为两拍子;第 2 段欢快,为三拍子。

  二、请幼儿分段欣赏、感受音乐,尝试创编动作表现乐曲。

  (1)播放 A 段乐曲,朗通第 1 段儿歌,鼓励幼儿表现毛毛虫的动作特点。

  提问:毛毛虫怎么爬?它会做什么?请幼儿创造性地用动作表现毛毛虫爬行、吃东西的样子,重点表现爬行时一伸一缩的动作。

  提问:吃饱了的毛毛虫又做了什么?变成了什么?请幼儿尝试用动作表现毛毛虫吐丝造房子的情形,提醒幼儿慢慢地、轻轻地做动作。

  (2)播放 B 段乐曲,朗诵第 2 段儿歌,鼓励幼儿表现蝴蝶的动作特点。

  提问:毛毛虫变成蝴蝶后心情是什么样的?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破茧成蝶的快乐,提醒幼儿做蝴蝶飞舞的动作时要优美。

  三、请幼儿完整地随音乐表现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创造性地使用道具。

  (1)出示纱巾、绸带等,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可以怎么使用这些材料?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将纱巾作为毛毛虫的茧、蝴蝶的翅膀等。

  (2)请幼儿跟随音乐,自主地运用身体姿态和道具表现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小班绘本阅读主题《猪哥哥照镜子》祝晓隽公开课+配套PPT课件+教案+展板图

奥尔夫音乐教案6

  教学目标:

  1、热身音乐律动让小朋友愉快高兴的进入音乐氛围

  2、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3、培养幼儿亲自参与音乐表演,感受音乐的愉悦情绪

  教学重点:

  1.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教具准备:

  1.CD:《蛙蛙快乐颂》、《粉刷匠》、《律律动音乐》

  2.乐器:节奏棒

  3.旧报纸做的刷子、画好的粉刷图片、彩色贴纸

  教学内容:

  A.音乐热身律动:《蛙蛙快乐颂》

  1.主班老师请小朋友站到自己的位置(地板上贴好的标记)

  2.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随音乐一起做音乐律动

  3.做完音乐律动后,主班老师请小朋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4.音乐提示:刚开始,小朋友只要跟着音乐动起来就可以

  B.音乐聆听游戏

  1.唱名字

  老师依次用强弱不同的声音叫小朋友的名字,请小朋友用动作或声音作出回应

  例如:(老师)× × × ×│× × ×(幼儿)做动作:站起来、举手;

  贝贝 贝贝 在哪里?

  或者说“哎”“到”“这儿”等话回应

  2.音乐问候

  老师和小朋友拍手互相进行音乐问候

  例如:(老师)唱:12 3 4︱ 5-︱ 54 32︱ 1-‖

  小朋友们 好 小朋友们 好

  (小朋友)唱:12 34︱ 5-︱ 54 32︱ 1-‖

  老师好老师好

  3.听《粉刷匠》伴奏音乐

  ①师:老师的手真灵巧,喜欢跟着音乐跳。小朋友认真听,认真看,老师的手跟着音乐怎么跳舞的?一会儿老师请你们的小手跟着音乐一起跳舞。

  ②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手有节奏的做动作

  ③老师请小朋友一起跟音乐模仿做手的动作

  ④老师鼓励、表扬小朋友们的表现

  附手的律动:

  第一个乐句:胸前拍手

  第二个乐句:前*举左右晃手

  第三个乐句:前*举双手交替上下做刷墙动作

  第四个乐句:伸出食指,双手分别交替点自己的鼻子

  C.音乐语言游戏

  1.猜谜语:

  ①师:喜欢猜谜吗?我说你们猜一猜,仔细听好了“两棵树,十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手)

  ②师:说说你们的小手能干什么?

  2.能干的小手:

  ①师:下面看看老师的手能干什么?

  (拍手、扫地、洗衣服、刷牙、洗脸、粉刷)

  ②师:小朋友真聪明,一看就知道老师的手在做什么?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看谁的小手最能干?

  3.音乐语词节奏

  ①师:小朋友,老师把刚才粉刷墙壁的`动作编成了一首动听的儿歌,你们仔细听 (边念边拍语词节奏)

  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

  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

  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

  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语词节奏型)×× ××│×× ×│×× ××│×-‖

  ②老师说一句,小朋友模仿说一句(边念边拍语词节奏)

  ③播放音乐,老师和小朋友拍手跟唱音乐语词

  D.音乐节奏快车(20分)

  1.声音配合动作节奏

  (教师用旧报纸折成刷子在墙壁上做粉刷的动作)

  ①师:小朋友,看看老师粉刷房子时的动作请你们给我的刷子配上声音,先瞧瞧Ⅹ老师(配班)是怎么给我的刷子配声音的?(刷的长,配上唰-的节奏;刷的短,配上唰的;总的节奏型:

  ×× ××│×× ×│×× ××│×-‖)

  唰唰 唰唰 唰唰 唰 唰唰 唰唰唰

  ②请小朋友一起给我的刷子配上更好听的声音(还可以用嚓、沙沙替换)

  ③老师给粉刷时配上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和老师边手做粉刷地面动作边跟唱歌词(双跪坐,双手随音乐节拍前后刷动)

  2.老师介绍乐器节奏棒,示范操作方法,提出注意事项

  3.播放音乐,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用节奏棒为音乐配上好听的伴奏(重复2遍)

  E.音乐小舞曲(10分)

  利用幼儿*时下课前常用的音乐作为结束。

  F.爱的叮咛(4分):

  老师表扬每位小朋友的表现,并亲手为小朋友贴上代表荣誉的彩色贴纸

  G.再见歌(1分):

  1.音乐中老师和大家一起唱再见歌.

  2.送园环节:两位老师面带微笑向每位家长和小朋友说再见

奥尔夫音乐教案7

  【活动目标】

  1、感应AB曲式和乐句。

  2、用不同的形式表现音乐。

  【活动准备】

  挂图、彩带、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P2,以故事的情境引入。

  二、聆听音乐。

  1、老师播放音乐磁带,幼儿静静聆听。

  2、手之舞

  A段:手臂飘点出旋律的高低。

  B段:在空中画出4个乐句。

  3、飘带之舞

  A段:聆听老师哼唱唱名旋律。

  B段:在四周的空中划出4个乐句的线条。

  三、律动感应AB曲式。

  1、全体围圈

  A段:模唱唱名旋律。

  B段:彩段划船。

  2、两人一组

  A段:面对面模唱。

  B段:两人一根彩段划船。

  四、出示图片P3,讲故事。

  感应两个小节的乐句:二个6拍

  每2小节换拍肢体部位,走2小节换方向。

  五、音乐与舞蹈。

  1、分组进行表演。

  A段:打击乐器伴奏。

  B段:彩段划船。

  2、两人一组,拿一根彩带。

  A段:左右摇晃。

  B段:两人一前一后随乐句划船。

  游戏书。

  A段:依树叶高低,唱出旋律的唱名。

  B段:画出青蛙的船浆及水的涟漪。

奥尔夫音乐教案8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和即兴舞蹈,体验乐曲《葡萄牙舞》欢快跳跃的情绪。

  2、通过故事和图形谱,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3、让幼儿感受乐于助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葡萄牙舞》、丫丫和哈哈的图片、黑板、图形谱

  活动过程:

  一、用孩子的名字配上声势律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二、感受音乐。(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1、欣赏音乐。

  提问: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听音乐时你想到了什么?

  2、即兴舞蹈。(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师;请你边听音乐边把你想到的东西跳出来。

  三、听故事。

  有个小朋友叫丫丫,(出示丫丫的图片)她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叫哈哈,丫丫和哈哈这两个好朋友每天在一起玩耍,一起吃饭,还一起睡觉呢!有一天,丫丫找不到哈哈了,哈哈到哪里了呢?正在丫丫着急的时候,来了一个老婆婆,她告诉丫丫知道哈哈去了哪里。原来丫丫到一个国家去玩,她迷路了,找不到回来的路,回不来啦!丫丫跟老婆婆说:“我要去找丫丫,我要到那个国家去。”婆婆说:“这个国家很远,只能走路去,还要钻山洞。还有那个国家的是房子都很奇怪的,你到了就知道了!”丫丫说:“再远我也要去。”婆婆就告诉了丫丫怎么去,丫丫出发了。

  四、分段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1、 出示两段纸做的道路的图片。

  教师提问:丫丫出发了,丫丫走了多远,请小朋友把手指伸出来一起帮她数数?

  教师拿着丫丫的图片在图形谱上走八下,教师告诉小朋友:丫丫走了800里,还要继续走,又接着走了800里。

  2、 拉拉是怎样走路的?请小朋友创编丫丫走路的动作。

  听音乐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丫丫走路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一部分音乐)

  3、出示两座山的图片。

  教师提问:丫丫前面有几座山?(两座山,过一座山还要走一 段

  路。) 山太高,丫丫爬不上去,只有钻山洞了。

  3、启发小朋友创编丫丫钻山洞的动作和走路的动作。

  请小朋友到前面来表演动作(钻山洞——走路——钻山洞——走路),教师示范动作,并和孩子一起表演动作。

  4、听音乐小朋友和教师一起做丫丫钻山洞和从山洞出来走路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二部分音乐)

  5、丫丫终于到了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人都欢迎丫丫到他们家里去做客,他们一起说了句话欢迎丫丫,你们猜说的什么呢?

  这句话就是:欢迎你,欢迎你,欢迎你,欢迎你。节奏为(欢迎 你—︳欢迎 你——︳欢迎 你—︳欢迎 你——)这个国家的人很热情,还做了动作表示欢迎,按节奏拍手。

  教师带小朋友根据节奏拍手并说欢迎词。

  6、丫丫进了这个国家的人家里去做客,她发现这个国家的房子很奇怪,房子的门很矮,要钻进去,钻进去之后又发现房子里面很大,很高。

  (出示房屋的图片)

  7、请小朋友创编丫丫钻进房子和在房子里走路的动作。

  教师示范动作(钻门——走路——钻门——走路),并和孩子一起表演动作。

  五、听音乐完整地走图形谱、做律动和舞蹈。

  1、 请小朋友听音乐看老师走图形谱,老师拿着丫丫的图片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2、 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3、 老师带小朋友站在原地做律动。(加上丫丫走路的动作和钻山洞、钻 门的动作)(放第主旋律音乐两次)

  4、课室内放有用积木搭成的山洞和门,孩子在教师的带领下听音乐舞蹈。使舞蹈具有流动感。(放完整音乐)

  5、渗透德育教育。

  最后在一个门里终于找到了哈哈,大家一起叫“哈哈!”教师提问:丫丫很艰难才找到哈哈,哈哈应该说什么?我们应该向丫丫学*什么?教育小朋友们要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葡萄牙舞》全曲是由一个旋律回旋重复了8次组成。旋律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两句相同的乐句组成,沉稳而又欢快,象士兵在行走,每一个乐句的旋律走向成直线形,两句旋律线象两条宽宽的道路。第二部分也是由两句基本相同的乐句组成,急促而欢快,每个乐句感觉前两拍象人蹲着在钻山洞,后两拍象人站起来昂首挺胸走路。

奥尔夫音乐教案9

  活动目标:

  1、 了解各种不同动物的动作和声音,并模仿各种动物。

  2、 引导幼儿通过打招呼游戏,创编各种不同的肢体动作。

  3、 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动物一起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挂图P.1、动物图卡:猫、马、鸟、鸭、狗、猪、铃鼓

  各式道具:纱巾、水袖、各类乐器

  活动过程:

  一、 故事引导

  师:小朋友们早上好!老师今天把音乐书里的宝宝请出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还带来了那些朋友呢?

  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画。

  师:嗯,宝宝在草坪上正在和小动物们玩游戏呢,宝宝说啊,叫到谁的名字,谁就要大声的说“到”,可是,小动物们都不会说“到”,该怎么办呢?于是,小动物们都想了个办法,宝宝叫到它们的名字,他们就用美妙的声音来回答。

  二、 肢体游戏

  1、 点名游戏

  师:我们也一起来玩点名的游戏吧!老师点到谁的名字,谁就大声的说“到”,老师要是说“小朋友”,小朋友就一起说“到”,明白了吗?

  教师引导幼儿以肢体不同部位回答“到”。

  师:我们可以用小嘴巴来回答,还可以用什么地方回答呢?还可以怎么说?(肩、手、臀、头、舌头)

  2、 肢体意识游戏

  师: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可以回答的部位,那他们都会怎样动,来回答老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的肩膀可以怎样动。

  肩:耸肩、揉肩、摆肩······

  手:挥手、波浪手、推手······

  脚:跳、跺脚、点地······

  3、 打招呼游戏

  师:小动物们和宝宝玩的非常的开心,大家都觉得打招呼游戏真好玩,于是,他们把铃鼓宝宝也请来了,小动物们听到拍铃鼓的声音就会到处走一走,听到摇铃鼓的声音就会和好朋友打招呼,说“你好、哈罗、嗨·····”还会扭动他们的身体哦!我们也一起来玩吧!

  教师拍奏铃鼓,幼儿到处走,教师摇奏铃鼓,幼儿和同伴打招呼。

  三、 动物扮演

  1、 介绍动物

  逐段播放CD,教师出示图卡,幼儿模仿叫声。

  师:我们来听听小动物是怎么和宝宝打招呼点的吧!仔细听,看看谁

  会先出来呢?

  2、 角色扮演

  依次出示各种动物图片,帮助幼儿回忆不同动物的动作及声音。

  发放道具,请幼儿自己装扮成自己喜欢的动物,听音乐做律动。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