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优选【十】份

首页 / 应急预案 / |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1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

  临床表现: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 流行特点:

  1.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

  2.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

  3.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发病高峰主要出现在春秋季。有些病毒发病在春末夏初。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预防措施:

  1.*时预防措施。加强幼托机构日常卫生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预防和防止流行的主要措施。*时要加强晨检,定期对毛巾、水杯、玩具、食具消毒,培养良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教室、居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2.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3.发生病人后措施。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加强晨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或集体活动。加**生宣传教育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4.班级加强晨检查工作,及时检查学生的现象,对于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马上进行报告。

  手足口病的预防:

  春季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这种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它是以手掌、足底皮肤及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早期伴有发烧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程一般5-7天,预后良好。

  出现了手足口病之后,首先,对患儿及时隔离治疗,对其接触过的被褥、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给予彻底消毒,如:食具、被褥等进行消毒----清洁---再消毒。对患儿所在的班级立刻采取隔离措施,进入医学观察期10天,浴室等和其他班级分开。教师每天检查幼儿手心、脚心有无出疹,医生每天加强晨检、午检和晚检工作,注意观察幼儿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观察。其次,增加教室的空气消毒,对水杯、玩具等物品的消毒;各班活动都相互独立,决不并班。另外,给每位学生口服抗病毒的中草药板兰根预防,使用滴露肥皂。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2

  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特别是*段时间我省我市发现多例手足口病,令许多家长内心惶然。为此,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充分认识ev71病毒传播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校立即成立了预防手足口病传染病管理小组。根据浙教电传〔20xx〕65号及市、区教育局关于做好ev71病毒传播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我校立即贯彻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为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蔓延,特制定本预案。

  一、领导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z

  二、具体措施:

  (一)各校区成立预防手足口病传染病管理小组,制定好防控应急预案,安排每天的值班教师,一把手领导总值班。

  (二)普及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宣传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临床表现: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

  2、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oc或略高,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次日出现疹子,先为玫瑰红疹或斑丘疹,皮疹呈离心性分布。主要见于指趾背面、指甲周围及足跟边缘,部分病人还可见于手掌、足底、臂部、大腿内侧等部位,1―2天出齐。1天后部分形成疱疹,呈椭园形,大小2―5mm,最大10mm,内含混浆液,2―4天后可吸收。口腔两颊黏膜与唇内、舌边、软腭出现红疹或疱疹,呈灰黄色或灰白色。口腔疱疹易破并形成溃疡,因灼痛明显,流涎,患儿拒食。预后良好,病程一般5―7天,长者可达10天。偶尔有并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流行特点:

  1、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

  2、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

  3、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发病高峰主要出现在春秋季。有些病毒发病在春末夏初。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3、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4、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三)学校预防措施:(重点开展“六个一”活动,建立好各类工作台账)

  1、开展一次手足口病防控健康教育。各校要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或医师分别进行,各班活动都相互独立,或绝不与其他班级并班,控制集体活动,不到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与患儿接触,以减少感染机会。

  2、召开一次家长会。利用家长会和“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讲解了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儿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家长全面了解病理知识,家校配合做好预防工作。并利用图片和故事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卫生*惯的培养。

  3、做好每日一次晨间检查工作。学生早晨入校期间,班主任要做好孩子的晨间检查,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有发烧症状的学生,劝其在家休息。各校校务会成员每日早上巡查各班情况一次,如发现病例,要立即上报校长室和教育局,并请卫生院、疾控中心进行处置。

  4、开展一次爱国卫生运动。各校区要定期进行大扫除,并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做好玩具、教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彻底消毒工作。一般常用84消毒液浸泡及蒸煮消毒。对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置于日光下暴晒。

  5、每日上报一次疫情。各校区要坚持每天一次上报办公室,学校每天向教育局(学区)汇报一次。(包括零上报)。

  6、发放一份告家长书。重点内容为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另外要加上溺水教育、交通安全、外出旅游安全等教育。

  7、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保证活动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8、适当锻炼身体,*衡膳食营养,增强抵抗能力。教育学生注意休息的同时,鼓励儿童多饮温开水、多吃蔬菜和瓜果。膳食注意粗细搭配,保证孩子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免疫力。

  9、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10、学校班子成员每周一次到各校巡查和指导。

  11、启动应急预案。如发现患儿,迅速隔离,立即到医院就诊。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3

  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特别是*段时间我省我市发现多例手足口病,令许多家长内心惶然。为此,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充分认识ev71病毒传播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校立即成立了预防手足口病传染病管理小组。根据浙教电传〔20xx〕65号及市、区教育局关于做好ev71病毒传播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我校立即贯彻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为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蔓延,特制定本预案。

  一、领导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z

  二、具体措施:

  (一)各校区成立预防手足口病传染病管理小组,制定好防控应急预案,安排每天的值班教师,一把手领导总值班。

  (二)普及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宣传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临床表现: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

  2、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oc或略高,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次日出现疹子,先为玫瑰红疹或斑丘疹,皮疹呈离心性分布。主要见于指趾背面、指甲周围及足跟边缘,部分病人还可见于手掌、足底、臂部、大腿内侧等部位,1―2天出齐。1天后部分形成疱疹,呈椭园形,大小2―5mm,最大10mm,内含混浆液,2―4天后可吸收。口腔两颊黏膜与唇内、舌边、软腭出现红疹或疱疹,呈灰黄色或灰白色。口腔疱疹易破并形成溃疡,因灼痛明显,流涎,患儿拒食。预后良好,病程一般5―7天,长者可达10天。偶尔有并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流行特点:

  1、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

  2、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

  3、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发病高峰主要出现在春秋季。有些病毒发病在春末夏初。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3、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4、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三)学校预防措施:(重点开展“六个一”活动,建立好各类工作台账)

  1、开展一次手足口病防控健康教育。各校要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或医师分别进行,各班活动都相互独立,或绝不与其他班级并班,控制集体活动,不到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与患儿接触,以减少感染机会。

  2、召开一次家长会。利用家长会和“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讲解了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儿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家长全面了解病理知识,家校配合做好预防工作。并利用图片和故事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卫生*惯的培养。

  3、做好每日一次晨间检查工作。学生早晨入校期间,班主任要做好孩子的晨间检查,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有发烧症状的学生,劝其在家休息。各校校务会成员每日早上巡查各班情况一次,如发现病例,要立即上报校长室和教育局,并请卫生院、疾控中心进行处置。

  4、开展一次爱国卫生运动。各校区要定期进行大扫除,并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做好玩具、教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彻底消毒工作。一般常用84消毒液浸泡及蒸煮消毒。对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置于日光下暴晒。

  5、每日上报一次疫情。各校区要坚持每天一次上报办公室,学校每天向教育局(学区)汇报一次。(包括零上报)。

  6、发放一份告家长书。重点内容为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另外要加上溺水教育、交通安全、外出旅游安全等教育。

  7、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保证活动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8、适当锻炼身体,*衡膳食营养,增强抵抗能力。教育学生注意休息的同时,鼓励儿童多饮温开水、多吃蔬菜和瓜果。膳食注意粗细搭配,保证孩子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免疫力。

  9、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10、学校班子成员每周一次到各校巡查和指导。

  11、启动应急预案。如发现患儿,迅速隔离,立即到医院就诊。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4

  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特别是*段时间我省我市发现多例手足口病,令许多家长内心惶然。为此,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充分认识ev71病毒传播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校立即成立了预防手足口病传染病管理小组。根据浙教电传〔20xx〕65号及市、区教育局关于做好ev71病毒传播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我校立即贯彻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为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蔓延,特制定本预案。

  一、领导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z

  二、具体措施:

  (一)各校区成立预防手足口病传染病管理小组,制定好防控应急预案,安排每天的值班教师,一把手领导总值班。

  (二)普及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宣传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临床表现: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

  2、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oc或略高,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次日出现疹子,先为玫瑰红疹或斑丘疹,皮疹呈离心性分布。主要见于指趾背面、指甲周围及足跟边缘,部分病人还可见于手掌、足底、臂部、大腿内侧等部位,1―2天出齐。1天后部分形成疱疹,呈椭园形,大小2―5mm,最大10mm,内含混浆液,2―4天后可吸收。口腔两颊黏膜与唇内、舌边、软腭出现红疹或疱疹,呈灰黄色或灰白色。口腔疱疹易破并形成溃疡,因灼痛明显,流涎,患儿拒食。预后良好,病程一般5―7天,长者可达10天。偶尔有并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流行特点:

  1、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

  2、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

  3、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发病高峰主要出现在春秋季。有些病毒发病在春末夏初。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3、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4、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三)学校预防措施:(重点开展“六个一”活动,建立好各类工作台账)

  1、开展一次手足口病防控健康教育。各校要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或医师分别进行,各班活动都相互独立,或绝不与其他班级并班,控制集体活动,不到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与患儿接触,以减少感染机会。

  2、召开一次家长会。利用家长会和“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讲解了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儿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家长全面了解病理知识,家校配合做好预防工作。并利用图片和故事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卫生*惯的培养。

  3、做好每日一次晨间检查工作。学生早晨入校期间,班主任要做好孩子的晨间检查,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有发烧症状的学生,劝其在家休息。各校校务会成员每日早上巡查各班情况一次,如发现病例,要立即上报校长室和教育局,并请卫生院、疾控中心进行处置。

  4、开展一次爱国卫生运动。各校区要定期进行大扫除,并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做好玩具、教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彻底消毒工作。一般常用84消毒液浸泡及蒸煮消毒。对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置于日光下暴晒。

  5、每日上报一次疫情。各校区要坚持每天一次上报办公室,学校每天向教育局(学区)汇报一次。(包括零上报)。

  6、发放一份告家长书。重点内容为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另外要加上溺水教育、交通安全、外出旅游安全等教育。

  7、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保证活动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8、适当锻炼身体,*衡膳食营养,增强抵抗能力。教育学生注意休息的同时,鼓励儿童多饮温开水、多吃蔬菜和瓜果。膳食注意粗细搭配,保证孩子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免疫力。

  9、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10、学校班子成员每周一次到各校巡查和指导。

  11、启动应急预案。如发现患儿,迅速隔离,立即到医院就诊。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5

  一、工作机构(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手足口病的特点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玻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oc或略高,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偶尔有并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2.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三、预防措施

  1.*时预防措施。加强学校日常卫生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预防和防止流行的主要措施。*时要加强晨检,定期对寄宿生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消毒,培养良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注意教室、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曝晒,教室、居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2.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3.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4.发生病人后措施。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落实晨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或集体活动。加**生宣传教育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5.各班加强晨检工作,及时检查学生的体征,对于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马上进行报告。

  6.做好厕所等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工作,防止肠道、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四、应急处理措施

  1.加强晨检查工作,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时,先由各班晨检员上报到保健老师处;

  2.保健老师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带学生去医院检查确诊;

  3.同时上报校长、教育局和疾控中心;

  教育局应急电话:(应老师)

  疾病预防监控中心电话:

  4.病情确诊后,学生进行融离治疗,愈后再返校,其所在的班级立即采取隔离措施,进入医学观察期10天,并进行全面消毒,所使用过的学*物品等也要彻底进行消毒(消毒——清洁——消毒),以防传染给别的学生,另外,给每位学生口服抗病毒的中草药板兰根预防,使用滴露肥皂。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6

  一、工作机构(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手足口病的特点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玻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oc或略高,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偶尔有并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2.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三、预防措施

  1.*时预防措施。加强学校日常卫生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预防和防止流行的主要措施。*时要加强晨检,定期对寄宿生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消毒,培养良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注意教室、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曝晒,教室、居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2.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3.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4.发生病人后措施。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落实晨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或集体活动。加**生宣传教育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5.各班加强晨检工作,及时检查学生的体征,对于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马上进行报告。

  6.做好厕所等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工作,防止肠道、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四、应急处理措施

  1.加强晨检查工作,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时,先由各班晨检员上报到保健老师处;

  2.保健老师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带学生去医院检查确诊;

  3.同时上报校长、教育局和疾控中心;

  教育局应急电话:(应老师)

  疾病预防监控中心电话:

  4.病情确诊后,学生进行融离治疗,愈后再返校,其所在的班级立即采取隔离措施,进入医学观察期10天,并进行全面消毒,所使用过的学*物品等也要彻底进行消毒(消毒――清洁――消毒),以防传染给别的学生,另外,给每位学生口服抗病毒的中草药板兰根预防,使用滴露肥皂。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7

  为了有效地应对校内可能发生的手足口病,预防和控制疾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学校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预防与控制疾病为中心,加强领导与组织,建立传染性疾病防控机制,保证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目标

  1、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2、完善疾病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3、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用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疾病在我校发生和蔓延。

  三、组织领导与职责

  成立学校传染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检查、督促全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及时准确地把握学校疾情动态,提出预防控制对策和措施,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学校传染病防治与救护工作,积极配合***门,保证防治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防控实施方案

  1、认真做好日检工作

  每天进行晨检,仔细检查每位学生的体温,检查手、口腔等部位。

  2、认真做好消毒工作

  学校定期对教室、厕所、办公室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3、对学生进行个人卫生教育,在学生家长的协助下,督促学生按时洗刷、勤洗手、勤剪指甲,并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保证足够的睡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惯。

  4、建议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莲等。

  5、教室要做到通风换气,厕所要定期消毒冲刷。

  五、应急预案

  1、若发现学生出现类似病症或可疑现象,应在第一时间上报领导小组,由家长带学生到医院检查确诊。

  2、同时上报校长、区防疫站。

  3、若确诊学生不属于手足口病,必须持医院诊断证明方可入校。

  4、若确诊学生发病为手足口病,学校要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对病人应及时隔离治疗,愈后持医院出院证明方可返校。其所在的班级或寝室应立即进行处理。对病人接触的桌椅等及时予以消毒,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严格观察检查其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直至安全度过10天观察期。

  5、对其他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稳定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6、对发病情况、报告情况、已经采取的措施以及在应急处置工作中是否存在失职等问题,善后要写出汇报总结材料。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8

  为了有效地应对校内可能发生的手足口病,预防和控制疾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学校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预防与控制疾病为中心,加强领导与组织,建立传染性疾病防控机制,保证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目标

  1、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2、完善疾病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3、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用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疾病在我校发生和蔓延。

  三、组织领导与职责

  成立学校传染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检查、督促全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及时准确地把握学校疾情动态,提出预防控制对策和措施,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学校传染病防治与救护工作,积极配合***门,保证防治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防控实施方案

  1、认真做好日检工作

  每天进行晨检,仔细检查每位学生的体温,检查手、口腔等部位。

  2、认真做好消毒工作

  学校定期对教室、厕所、办公室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3、对学生进行个人卫生教育,在学生家长的协助下,督促学生按时洗刷、勤洗手、勤剪指甲,并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保证足够的睡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惯。

  4、建议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莲等。

  5、教室要做到通风换气,厕所要定期消毒冲刷。

  五、应急预案

  1、若发现学生出现类似病症或可疑现象,应在第一时间上报领导小组,由家长带学生到医院检查确诊。

  2、同时上报校长、区防疫站。

  3、若确诊学生不属于手足口病,必须持医院诊断证明方可入校。

  4、若确诊学生发病为手足口病,学校要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对病人应及时隔离治疗,愈后持医院出院证明方可返校。其所在的班级或寝室应立即进行处理。对病人接触的桌椅等及时予以消毒,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严格观察检查其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直至安全度过10天观察期。

  5、对其他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稳定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6、对发病情况、报告情况、已经采取的措施以及在应急处置工作中是否存在失职等问题,善后要写出汇报总结材料。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9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

  临床表现: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 流行特点:

  1.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

  2.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

  3.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发病高峰主要出现在春秋季。有些病毒发病在春末夏初。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预防措施:

  1.*时预防措施。加强幼托机构日常卫生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预防和防止流行的主要措施。*时要加强晨检,定期对毛巾、水杯、玩具、食具消毒,培养良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教室、居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2.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3.发生病人后措施。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加强晨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或集体活动。加**生宣传教育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4.班级加强晨检查工作,及时检查学生的现象,对于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马上进行报告。

  手足口病的预防:

  春季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这种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它是以手掌、足底皮肤及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早期伴有发烧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程一般5-7天,预后良好。

  出现了手足口病之后,首先,对患儿及时隔离治疗,对其接触过的被褥、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给予彻底消毒,如:食具、被褥等进行消毒----清洁---再消毒。对患儿所在的班级立刻采取隔离措施,进入医学观察期10天,浴室等和其他班级分开。教师每天检查幼儿手心、脚心有无出疹,医生每天加强晨检、午检和晚检工作,注意观察幼儿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观察。其次,增加教室的空气消毒,对水杯、玩具等物品的消毒;各班活动都相互独立,决不并班。另外,给每位学生口服抗病毒的中草药板兰根预防,使用滴露肥皂。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10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

  临床表现: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 流行特点:

  1.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

  2.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

  3.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发病高峰主要出现在春秋季。有些病毒发病在春末夏初。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预防措施:

  1.*时预防措施。加强幼托机构日常卫生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预防和防止流行的主要措施。*时要加强晨检,定期对毛巾、水杯、玩具、食具消毒,培养良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教室、居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2.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3.发生病人后措施。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加强晨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或集体活动。加**生宣传教育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4.班级加强晨检查工作,及时检查学生的现象,对于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马上进行报告。

  手足口病的`预防:

  春季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这种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它是以手掌、足底皮肤及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早期伴有发烧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程一般5-7天,预后良好。

  出现了手足口病之后,首先,对患儿及时隔离治疗,对其接触过的被褥、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给予彻底消毒,如:食具、被褥等进行消毒----清洁---再消毒。对患儿所在的班级立刻采取隔离措施,进入医学观察期10天,浴室等和其他班级分开。教师每天检查幼儿手心、脚心有无出疹,医生每天加强晨检、午检和晚检工作,注意观察幼儿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观察。其次,增加教室的空气消毒,对水杯、玩具等物品的消毒;各班活动都相互独立,决不并班。另外,给每位学生口服抗病毒的中草药板兰根预防,使用滴露肥皂。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优选【十】份扩展阅读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优选【十】份(扩展1)

——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优选【10】篇

  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1

  一、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z

  副组长:zz等

  成员:z和各班班主任及生活老师

  二、手足口病的特点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度或略高,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偶尔有并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2。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三、预防措施

  1。*时预防措施。加强学校日常卫生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预防和防止流行的主要措施。*时要加强晨检和午检,定期对寄宿生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消毒,培养良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注意教室、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曝晒,教室、居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2。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3。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4。发生病人后措施。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落实晨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或集体活动。加**生宣传教育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5。各班加强晨检和午检工作,及时检查学生的体征,对于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马上进行报告。

  6。做好厕所等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工作,防止肠道、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四、应急处理措施

  1。加强早晨和中午的检查工作,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时,先由各班晨检教师上报到学校办公室;

  2。班主任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带学生去医院检查确诊;

  3。同时上报校长;

  4。病情确诊后,学生进行融离治疗,愈后再返校,其所在的班级立即采取隔离措施,进入医学观察期10天,并进行全面消毒,所使用过的学*物品等也要彻底进行消毒(消毒――清洁――消毒),以防传染给别的学生,另外,给每位学生口服抗病毒的中草药板兰根预防,使用滴露肥皂。

  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2

  在县卫生局统一领导下,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防控工作。实行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主要领导负责制、责任追究制,明确任务,目标和责任。

  (一)职责分工

  1、领导小组职责:负责全镇手足口病防控救治工作的组织领导 ,指挥、协调、管理镇域内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手足口病应急方案 。

  3、防保科职责:负责我镇手足口病疫情及监测资料的收集、汇总和上报;检查、督导全镇卫生室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和监测工作,开展本镇村医,幼儿园园长手足口病知识培训。

  4、内儿科:负责每天下午5时至次时8时到本院诊疗的手足口病疑似病例的筛查、诊断、报告、转诊、隔离治疗、院内感染控制等工作。

  5、门诊部:负责每天早上8时至下午5时到本院诊疗的手足口病疑似病例的筛查、诊断、报告、转诊、隔离治疗、院内感染控制等工作。

  (二)监测报告

  1、建立乡、村二级手足口病监测网络。防保科负责制定监测技术方案,并指导各地实施。各相关科室要按照要求开展手足口病日常监测工作。本院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防保科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为手足口病的责任报告人。

  2、设置监测点。根据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防治工作需要,科学设置手足

  口病的监测,各相关科室要根据手足口病发病特点和诊断标准开展病人筛查,发现有可疑症状的病人要及时向防保科报告。每日定时报告监测情况及收治病人的动态情况,实行“零报告”制度。

  3、在发生手足口病暴发和流行时,进行日报告;诊断的手足口病要在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一旦出现暴发疫情,达到本预案中规定的疫情分级标准时,要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要求,在2小时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为手足口病的责任报告人。手足口病责任报告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地报告手足口病及其处置情况。不得迟报、乱报和隐瞒疫情。

  (三)对策措施

  1、暴发疫情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控制本病的关键。

  ⑴控制传染源

  ①对病人实行隔离治疗,密切接触的.婴幼儿实行医学观察,严格管理传染源。该病的潜伏期为2~7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患者仍可从粪便中排出病毒。对于传染源按照肠道传染病处理原则进行隔离;隔离期限为临床症状消失后7天。加强医院消毒和污物处理,杜绝院内感染;对住院治疗的患者,要限制其陪护和接触者人数,强化洗消措施;对居家观察的密切接触者,由乡镇、村街防保人员具体指导落实隔离措施和周边区域的消毒处理措施,每日记录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和出疹情况。

  ②医疗小组要积极救治病人。要不断总结诊治经验,提高临床救治水*,同时,积极配合疾控部门作好流行病学调查、消毒隔离和各种标本采集工作。要严格掌握手足口病病例治愈标准,防止疫情扩散。完善诊疗记录。各级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项目齐全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必须详细、认真填写,必须要有详细的家庭地址、家长姓名和电话,以利于开展流调和传染源追踪。

  ⑵切断传播途径

  认真落实消毒处理措施,切断传播途径。病例发生所在地要及时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对垃圾、粪便、污水及时清运消毒,整治城乡卫生环境;对于患者的用品、衣物、呕吐物、排泄物及其容器等用含氯消毒剂以适当比例配比进行消毒;使用菊酯类杀虫剂杀灭蚊蝇。严格保护生活饮用水源,尤其对于集中供水的村庄,要整治水源地周围环境,采取保护措施,严防水源污染。

  ⑶保护易感人群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易感人群。托幼机构要加大管理力度,认真落实晨检制度,对发现的病人一定要及早隔离治疗。认真落实《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患儿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及可能受污染的物品(衣物、被褥、餐饮具、玩具等)要随时进行消毒。必要时依法暂时关闭病例所在的学校、托幼机构及其他幼儿聚集场所,以保护易感儿童。

  ⑷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防病知识水*

  以多种宣传形式,介绍肠道传染病的防病知识,引导家长纠正儿童不良卫生*惯,对儿童玩具、餐具、衣物、用品要经常消毒,家长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惯。

  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3

  一、目的:

  为有效地控制我园手足口病的蔓延,杜绝传染源入园,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童,特制定此预案,规范操作,保障教工和幼儿健康。确保幼儿园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处理原则:

  贯彻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依法强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蔓延。

  三、组织管理:

  1、成立本园预防手足口病的管理小组

  组长:崔爱芝

  副组长:朱春丽

  组员:xxx

  2、职责分工:崔爱芝为组长,按照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负责园内手足口病发生现场处置的指挥、协调与管理。副组长朱春丽负责消毒隔离工作的布置与检查落实情况、以及疫情报告的职责。负责协助各项消毒隔离的`检查。

  四、具体处理方法:

  1、发生手足口病后,管理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向镇中心校、疾控中心报告。

  2、发生手足口病例后,发病班级幼儿晨检与未发病班级幼儿分开,晨检有专人负责,对该班幼儿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对该班活动室、睡眠室进行全面消毒。厕所及幼儿园其它易接触的地方进行消毒。并且发病幼儿班级使用的餐具、毛巾、杯子、玩具等所有物品都放到单独的房间进行清洗,消毒。

  3、负责老师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隔离病人,组织各环节的隔离消毒工作(病儿接触到的物品和所在班级的终末消毒工作)。

  4、发生手足口病例后,各类物品按照以下消毒要求进行消毒。空气:保持良好的通风情况,每天紫外线中午照射1小时,每1小时用1000mg/L含氯消毒水喷雾。玩具消毒:塑料玩具每天幼儿使用后用1000mg/L的消毒水浸泡1小时,图书放在太阳下曝晒2小时以上。餐具、毛巾、杯子:每天幼儿使用后先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水浸泡1小时后,再清洗干净,最后煮沸消毒半小时。餐具消毒不进入食堂,在专门的房间进行消毒。桌椅、橱柜、墙壁、门窗、地面:每隔1小时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水擦一遍。厕所:用生石灰消毒。被褥:每天上午将幼儿被褥放于太阳下曝晒2小时以上。床:每天上午用1000mg/L含氯消毒水擦一遍。

  5、对患儿所在班级观察有无发热、皮疹出现,时间为10天(从确诊最后一例病例算起)。

  6、加强每天入园儿童的晨检、午检及全日观察工作,一旦发现有手足口病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做好疫情报告。(晨检由值班教师承担、午检及全日观察由各班教师承担。

  7、加**生宣传教育,督促儿童饭前便后洗手,擦手巾改用手纸,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8、加强缺勤儿童联系制度,及时了解缺勤原因,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9、患儿返园时,应具有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且在痊愈7天后方可入园。

  10、幼儿园要保证消毒药品的充足。

  11、加强传染病消毒工作,并加强消毒工作的抽查力度。

  12、观察期间班级内幼儿的晨检由专业人员单独进行,物品要单独消毒,单独存放。

  五、操作流程

  晨检:值班教师密切观察幼儿有无手足口病症状出现。(值班教师)

  午检:各班保教人员、幼儿在园期间有无手足口病症状出现责任人(各班教师)

  全日观察报告:�D旦发现幼儿中有手足口病的疑似病人,有关人员应立即告知园领导,教师立即上报疾控中心、镇中心校疑似病例随访。确诊病例按要求上报。(各班老师)

  消毒:根据消毒隔离制度,做好消毒工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停止一切集体性活动。(教师)

  观察:加强宣传,正确认识,做好防范,确保稳定,对痊愈后幼儿必须持医生开具的返园证明经保健教师认可后方可进班,发病班级10天医学观察期内无新病例出现方可解除隔离。(各班老师、家长)

  健康宣传:对幼儿、家长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传工作(园长、各班老师)

  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4

  一、目的

  为有效控制手足口病在我园的传播,杜绝传染源入园,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童,特制定此预案,规范操作,保障教工和幼儿健康,确保幼儿园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工作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消毒管理办法》、《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以及市卫生局、市教育局的有关规定,以幼儿园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主体成立传染病应急工作小组,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

  三、组织体系及职责任务

  (一)传染病应急工作小组

  组长 : 赵佩

  副组长:杨晓敏

  组员:各班班组长各班保育员

  (二)职责分工

  赵佩:全园预防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领导,指挥协调。

  杨晓敏:本园预防控制工作直接责任人,负责建立全园传染病防控制度,检查本园制度落实。

  班组长:防控工作班级责任人,负责检查本班传染病防控制度的落实,负责本班幼儿卫生常规的养成,负责向幼儿园保健室及时上报本班幼儿缺勤原因以及可疑或确诊病例情况。

  保育员:防控工作班级执行人,负责本班体弱儿以及服药患病幼儿的观察、护理和记录,及时检查、尽早发现可疑病例,负责本班环境卫生、开窗通风和消毒工作。

  四、预防控制手足口病具体措施

  保健室措施

  1、加强晨检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重点检查幼儿有无发烧和皮疹。如发现有可疑症状的孩子,应立即通知家长带病儿到市儿童医院确诊;一旦确诊为手足口病,保健老师应及时上报路桥区疾控中心。

  2、加大宣传利用板报橱窗、幼儿园网站向家长进行有关宣教,培训班级保教人员加强消毒、检疫和观察,提高家长和班级保教人员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3、指导消毒隔离指导班级保教人员加强班级各种物品的消毒;督促疑似或确诊病儿在家隔离治疗,痊愈后,凭市儿童医院证明、经保健老师检查,确认无传染性后方可进班。

  4、缺勤记录每天负责记录各班因病缺勤幼儿名单,如果15天内发生13例或占全园幼儿18%的手足口病确诊病例,应及时上报应急小组组长,将关闭幼儿园2周。

  班级措施

  1、开窗通风班级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加强消毒每日消毒班级空气、毛巾、茶杯、门把手、水龙头、患儿玩具、被褥、厕所等,适当延长消毒时间(具体消毒方式见消毒记录表)。

  3、正确洗手师生餐前便后都要养成正确洗手的*惯;保育员清扫和消毒时要戴手套,清洗工作(特别是处理幼儿大小便)后应立即洗手。

  4、检疫措施班级一旦确诊有手足口病(特别是肠道病毒ev71感染)病例,全班幼儿必须检疫10天,检疫期间全班没有发病的幼儿可以正常入园,但本班幼儿不串班,班级不接收和转出幼儿,班级早晚独立护导。

  5、观察护理在保健老师的指导下,班级老师每天中午注意观察每一位幼儿进餐时有无口腔疼痛、午睡前检查有无可疑皮疹,一旦发现有可疑症状的孩子,立即通知园长。

  6、缺勤登记检查班级幼儿出勤情况,有缺勤者及时联系家长明确原因,如为病假伴发热和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者应及时送医院诊治并及时了解病情,尽快上报保健室。

  食堂措施

  1、个人卫生食品加工人员应当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头发不露帽外;操作直接入口食品时应戴口罩;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戴戒指;操作食品前,应用流水肥皂洗手消毒;不穿戴工作衣帽入厕;

  2、食品采购食品采购点应设在证照齐全的正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如菜场或超市),并索要相应的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送货人员的劳动合同等复印件,确保食品来源的安全、卫生;不采购腐败变质、霉变及其他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

  3、食品加工各种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必须洗净;荤菜、蔬菜应分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应当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食品加工应生熟分开,按生进熟出流程严格操作;食品烹饪应烧熟煮透;带皮水果进班前要清洗和消毒。

  4、食品留样每天烹饪好的食品留样一份,存放在冰箱冷藏保存48小时,并做好留样记录。

  5、餐具消毒餐具的清洗、消毒、存放,必须严格按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程序操作,防止餐具消毒后的再污染。每餐餐后及时清洗餐巾和餐具,餐前高压蒸汽消毒餐巾、远红外高温消毒餐具。

  家长配合

  1、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孩子流水洗手,避免接触患病儿童;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孩子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2、进餐卫生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幼儿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有条件最好高温或用紫外线消毒。

  3、环境卫生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4、请假制度如果孩子不能入园,应及时书面向班级老师请假;请假超过3天,应向园长书面请假,说明缺勤原因;如果孩子确诊为手足口病,务必及时告知幼儿园保健室。

  5、及时诊治如果孩子出现发热、腹痛、腹泻和皮疹等相关疑似症状,应暂缓入园,并及时到市儿童医院确诊。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在家隔离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在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6、提高免疫适当锻炼身体,*衡膳食营养,增强抵抗能力;教育幼儿注意休息的同时,鼓励幼儿多饮温开水、多吃蔬菜和瓜果;膳食注意粗细搭配,保证幼儿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5

  在县卫生局统一领导下,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防控工作。实行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主要领导负责制、责任追究制,明确任务,目标和责任。

  (一)职责分工

  1、领导小组职责:负责全镇手足口病防控救治工作的组织领导 ,指挥、协调、管理镇域内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手足口病应急方案 。

  3、防保科职责:负责我镇手足口病疫情及监测资料的收集、汇总和上报;检查、督导全镇卫生室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和监测工作,开展本镇村医,幼儿园园长手足口病知识培训。

  4、内儿科:负责每天下午5时至次时8时到本院诊疗的手足口病疑似病例的筛查、诊断、报告、转诊、隔离治疗、院内感染控制等工作。

  5、门诊部:负责每天早上8时至下午5时到本院诊疗的手足口病疑似病例的筛查、诊断、报告、转诊、隔离治疗、院内感染控制等工作。

  (二)监测报告

  1、建立乡、村二级手足口病监测网络。防保科负责制定监测技术方案,并指导各地实施。各相关科室要按照要求开展手足口病日常监测工作。本院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防保科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为手足口病的责任报告人。

  2、设置监测点。根据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防治工作需要,科学设置手足

  口病的监测,各相关科室要根据手足口病发病特点和诊断标准开展病人筛查,发现有可疑症状的病人要及时向防保科报告。每日定时报告监测情况及收治病人的动态情况,实行“零报告”制度。

  3、在发生手足口病暴发和流行时,进行日报告;诊断的手足口病要在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一旦出现暴发疫情,达到本预案中规定的疫情分级标准时,要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要求,在2小时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为手足口病的责任报告人。手足口病责任报告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地报告手足口病及其处置情况。不得迟报、乱报和隐瞒疫情。

  (三)对策措施

  1、暴发疫情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控制本病的关键。

  ⑴控制传染源

  ①对病人实行隔离治疗,密切接触的婴幼儿实行医学观察,严格管理传染源。该病的潜伏期为2~7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患者仍可从粪便中排出病毒。对于传染源按照肠道传染病处理原则进行隔离;隔离期限为临床症状消失后7天。加强医院消毒和污物处理,杜绝院内感染;对住院治疗的患者,要限制其陪护和接触者人数,强化洗消措施;对居家观察的密切接触者,由乡镇、村街防保人员具体指导落实隔离措施和周边区域的消毒处理措施,每日记录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和出疹情况。

  ②医疗小组要积极救治病人。要不断总结诊治经验,提高临床救治水*,同时,积极配合疾控部门作好流行病学调查、消毒隔离和各种标本采集工作。要严格掌握手足口病病例治愈标准,防止疫情扩散。完善诊疗记录。各级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项目齐全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必须详细、认真填写,必须要有详细的家庭地址、家长姓名和电话,以利于开展流调和传染源追踪。

  ⑵切断传播途径

  认真落实消毒处理措施,切断传播途径。病例发生所在地要及时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对垃圾、粪便、污水及时清运消毒,整治城乡卫生环境;对于患者的用品、衣物、呕吐物、排泄物及其容器等用含氯消毒剂以适当比例配比进行消毒;使用菊酯类杀虫剂杀灭蚊蝇。严格保护生活饮用水源,尤其对于集中供水的村庄,要整治水源地周围环境,采取保护措施,严防水源污染。

  ⑶保护易感人群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易感人群。托幼机构要加大管理力度,认真落实晨检制度,对发现的病人一定要及早隔离治疗。认真落实《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患儿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及可能受污染的物品(衣物、被褥、餐饮具、玩具等)要随时进行消毒。必要时依法暂时关闭病例所在的学校、托幼机构及其他幼儿聚集场所,以保护易感儿童。

  ⑷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防病知识水*

  以多种宣传形式,介绍肠道传染病的防病知识,引导家长纠正儿童不良卫生*惯,对儿童玩具、餐具、衣物、用品要经常消毒,家长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惯。

  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6

  一、目的

  为有效控制手足口病在我园的传播,杜绝传染源入园,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童,特制定此预案,规范操作,保障教工和幼儿健康,确保幼儿园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工作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消毒管理办法》、《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以及市卫生局、市教育局的有关规定,以幼儿园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主体成立传染病应急工作小组,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

  三、组织体系及职责任务

  (一)传染病应急工作小组

  组长 : 赵佩

  副组长:杨晓敏

  组员:各班班组长各班保育员

  (二)职责分工

  赵佩:全园预防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领导,指挥协调。

  杨晓敏:本园预防控制工作直接责任人,负责建立全园传染病防控制度,检查本园制度落实。

  班组长:防控工作班级责任人,负责检查本班传染病防控制度的落实,负责本班幼儿卫生常规的养成,负责向幼儿园保健室及时上报本班幼儿缺勤原因以及可疑或确诊病例情况。

  保育员:防控工作班级执行人,负责本班体弱儿以及服药患病幼儿的观察、护理和记录,及时检查、尽早发现可疑病例,负责本班环境卫生、开窗通风和消毒工作。

  四、预防控制手足口病具体措施

  保健室措施

  1、加强晨检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重点检查幼儿有无发烧和皮疹。如发现有可疑症状的孩子,应立即通知家长带病儿到市儿童医院确诊;一旦确诊为手足口病,保健老师应及时上报路桥区疾控中心。

  2、加大宣传利用板报橱窗、幼儿园网站向家长进行有关宣教,培训班级保教人员加强消毒、检疫和观察,提高家长和班级保教人员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3、指导消毒隔离指导班级保教人员加强班级各种物品的'消毒;督促疑似或确诊病儿在家隔离治疗,痊愈后,凭市儿童医院证明、经保健老师检查,确认无传染性后方可进班。

  4、缺勤记录每天负责记录各班因病缺勤幼儿名单,如果15天内发生13例或占全园幼儿18%的手足口病确诊病例,应及时上报应急小组组长,将关闭幼儿园2周。

  班级措施

  1、开窗通风班级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加强消毒每日消毒班级空气、毛巾、茶杯、门把手、水龙头、患儿玩具、被褥、厕所等,适当延长消毒时间(具体消毒方式见消毒记录表)。

  3、正确洗手师生餐前便后都要养成正确洗手的*惯;保育员清扫和消毒时要戴手套,清洗工作(特别是处理幼儿大小便)后应立即洗手。

  4、检疫措施班级一旦确诊有手足口病(特别是肠道病毒ev71感染)病例,全班幼儿必须检疫10天,检疫期间全班没有发病的幼儿可以正常入园,但本班幼儿不串班,班级不接收和转出幼儿,班级早晚独立护导。

  5、观察护理在保健老师的指导下,班级老师每天中午注意观察每一位幼儿进餐时有无口腔疼痛、午睡前检查有无可疑皮疹,一旦发现有可疑症状的孩子,立即通知园长。

  6、缺勤登记检查班级幼儿出勤情况,有缺勤者及时联系家长明确原因,如为病假伴发热和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者应及时送医院诊治并及时了解病情,尽快上报保健室。

  食堂措施

  1、个人卫生食品加工人员应当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头发不露帽外;操作直接入口食品时应戴口罩;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戴戒指;操作食品前,应用流水肥皂洗手消毒;不穿戴工作衣帽入厕;

  2、食品采购食品采购点应设在证照齐全的正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如菜场或超市),并索要相应的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送货人员的劳动合同等复印件,确保食品来源的安全、卫生;不采购腐败变质、霉变及其他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

  3、食品加工各种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必须洗净;荤菜、蔬菜应分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应当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食品加工应生熟分开,按生进熟出流程严格操作;食品烹饪应烧熟煮透;带皮水果进班前要清洗和消毒。

  4、食品留样每天烹饪好的食品留样一份,存放在冰箱冷藏保存48小时,并做好留样记录。

  5、餐具消毒餐具的清洗、消毒、存放,必须严格按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程序操作,防止餐具消毒后的再污染。每餐餐后及时清洗餐巾和餐具,餐前高压蒸汽消毒餐巾、远红外高温消毒餐具。

  家长配合

  1、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孩子流水洗手,避免接触患病儿童;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孩子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2、进餐卫生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幼儿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有条件最好高温或用紫外线消毒。

  3、环境卫生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4、请假制度如果孩子不能入园,应及时书面向班级老师请假;请假超过3天,应向园长书面请假,说明缺勤原因;如果孩子确诊为手足口病,务必及时告知幼儿园保健室。

  5、及时诊治如果孩子出现发热、腹痛、腹泻和皮疹等相关疑似症状,应暂缓入园,并及时到市儿童医院确诊。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在家隔离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在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6、提高免疫适当锻炼身体,*衡膳食营养,增强抵抗能力;教育幼儿注意休息的同时,鼓励幼儿多饮温开水、多吃蔬菜和瓜果;膳食注意粗细搭配,保证幼儿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7

一、目的:

  为有效地控制我园手足口病的蔓延,杜绝传染源入园,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童,特制定此预案,规范操作,保障教工和幼儿健康。确保幼儿园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处理原则:

  贯彻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依法强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蔓延。

  三、组织管理:

  1、成立本园预防手足口病的管理小组

  组长:崔爱芝

  副组长:朱春丽

  组员: 朱晓红 张红梅 田建华 耿佃娟 贾庆霞 路庆英

  2、职责分工:崔爱芝为组长,按照“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负责园内手足口病发生现场处置的指挥、协调与管理。副组长朱春丽负责消毒隔离工作的布置与检查落实情况、以及疫情报告的职责。负责协助各项消毒隔离的检查。

  四、具体处理方法:

  1、发生手足口病后,管理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向镇中心校、疾控中心报告。

  2、发生手足口病例后,发病班级幼儿晨检与未发病班级幼儿分开,晨检有专人负责,对该班幼儿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对该班活动室、睡眠室进行全面消毒。厕所及幼儿园其它易接触的地方进行消毒。并且发病幼儿班级使用的餐具、毛巾、杯子、玩具等所有物品都放到单独的房间进行清洗,消毒。

  3、负责老师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隔离病人,组织各环节的隔离消毒工作(病儿接触到的物品和所在班级的终末消毒工作)。

  4、发生手足口病例后,各类物品按照以下消毒要求进行消毒。空气:保持良好的通风情况,每天紫外线中午照射1小时,每1小时用1000mg/L含氯消毒水喷雾。玩具消毒:塑料玩具每天幼儿使用后用1000mg/L的消毒水浸泡1小时,图书放在太阳下曝晒2小时以上。餐具、毛巾、杯子:每天幼儿使用后先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水浸泡1小时后,再清洗干净,最后煮沸消毒半小时。餐具消毒不进入食堂,在专门的房间进行消毒。桌椅、橱柜、墙壁、门窗、地面:每隔1小时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水擦一遍。厕所:用生石灰 消毒。被褥:每天上午将幼儿被褥放于太阳下曝晒2小时以上。床:每天上午用1000mg/L含氯消毒水擦一遍。

  5、对患儿所在班级观察有无发热、皮疹出现,时间为10天(从确诊最后一例病例算起)。

  6、加强每天入园儿童的晨检、午检及全日观察工作,一旦发现有手足口病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做好疫情报告。(晨检由值班教师承担、午检及全日观察由各班教师承担。

  7、加**生宣传教育,督促儿童饭前便后洗手,擦手巾改用手纸,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8、加强缺勤儿童联系制度,及时了解缺勤原因,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9、患儿返园时,应具有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且在痊愈7天后方可入园。

  10、幼儿园要保证消毒药品的充足。

  11、加强传染病消毒工作,并加强消毒工作的抽查力度。

  12、观察期间班级内幼儿的晨检由专业人员单独进行,物品要单独消毒,单独存放。

  五、操作流程

  晨检:值班教师密切观察幼儿有无手足口病症状出现。(值班教师)

  午检:各班保教人员、幼儿在园期间有无手足口病症状出现责任人(各班教师)

  全日观察报告:―旦发现幼儿中有手足口病的疑似病人,有关人员应立即告知园领导,教师立即上报疾控中心、镇中心校疑似病例随访。确诊病例按要求上报。(各班老师)

  消毒:根据消毒隔离制度,做好消毒工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停止一切集体性活动。(教师)

  观察:加强宣传,正确认识,做好防范,确保稳定,对痊愈后幼儿必须持医生开具的返园证明经保健教师认可后方可进班,发病班级10天医学观察期内无新病例出现方可解除隔离。(各班老师、家长)

  健康宣传:对幼儿、家长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传工作(园长、各班老师)

预防手足口病工作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了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减轻、消除手足口病的危害,杜绝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因此结合本园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以保障全体幼儿和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

  二、工作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以及市、区***、教育局的有关规定,幼儿园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主体成立手足口病应急工作小组,务实、高效、科学、有序的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

  三、组织管理

  1.条块结合、协同应对

  1)成立由园长负责的幼儿园手足口病工作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幼儿园的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①组长:许梅——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领导、指挥协调。

  ②副组长:牛春燕——预防控制工作直接责任人,检查、指导、督促各项工作的落实。

  ③组员:颜新妹、郑乐颖、吴力华、蒲英华、曹玮、林颖——预防控制工作执行人,负责执行和检查各级组的各项工作的落实。

  2)工作具体落实责任到人

  ①保健老师:负责每日的晨检和园内卫生消毒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督促工作,以及发生手足口病后的各项消毒隔离工作。

  ②带班老师:负责做好所在班级幼儿的全日观察和家访工作。

  ③保育员:按要求做好各项卫生及消毒隔离工作并协助带班老师做好全日观察和家访工作。

  ④财产老师:负责手足口病所需各项物品的购置和准备工作。

  2.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按照“四早要求”保证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消毒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手足口病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四、突发事件的预防

  1.健全、落实各项制度

  1)晨检制度:每天幼儿入园前,保健老师对幼儿进行观察和询问:精神状况、有无发热、卡他症状、皮肤和口腔粘膜出血或皮疹、疱疹等。一旦发现发热、皮疹、口腔溃疡症状的幼儿立即请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2)全日观察制度:带班老师和保育员全天密切观察所在班级幼儿的健康状况,注意观察每一位幼儿进餐时有无口腔疼痛,午睡时检查有无可疑皮疹,一旦发现有异常症状的幼儿立即通知保健老师。

  3)缺勤幼儿家访制度:带班老师每天及时、正确了解缺勤幼儿的原因,并及时做好记录。如有幼儿发生手足口病疑似症状应请家长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并告知保健老师。

  4)消毒隔离制度:按照预防性消毒的工作要求做好日常清洁和消毒工作,并加强楼梯扶手等。

  5)食品卫生制度:按照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的法律、法规要求,严格做好食品饮水安全卫生工作。

  6)健康教育制度:通过黑板报、宣传栏、学前网、告家长书等宣传途径,普及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提高幼儿、家长、教职工的防病意识和能力。培养幼儿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惯和生活方式,教育指导幼儿养成正确的洗手*惯,并做到每天进班前先用肥皂流动水洗手。要求家长发现孩子有发热、皮症等症状能及时带孩子就医,在确诊非传染性疾病或病愈后方可入园。

  五、发生手足口病1例后采取的措施

  1.发现幼儿有手足口病确诊或疑似病例一例立即隔离患儿,并对发病班级所接触过的所有物品进行终末消毒,同时立即电话上报区妇幼所、疾控中心、所属地段医院、区教育局(教育局需三种形式:传真:短信:电子版:后为数字1)。并在24小时以内填写三联传染病报告单(一联报区妇幼所、一联报地段医院)上报,和上报区疾控中心(传染病报告)。

  2.对发病班级进行医学观察,在观察期间幼儿不串班;不接受和转出幼儿,班级早晚独立护导。

  3.发放告家长书,告知家长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家庭护理、预防方法继续要配合的一些事项。

  4.发病班级幼儿的进出通道与正常班幼儿分开。

  5.隔离班的进出通道(隔离班通道仅为隔离班幼儿使用,其他班级幼儿从幼儿园大门正门进入,隔离班幼儿进大门、园门后直接从边门进入,进班后洗手):

  1)中一班:通过大操场由中一班卧室进入教室(户外活动区域为南面操场);

  2)中二班:通过西南边门由中二班卧室进入教室(户外活动区域为中二班卧室门口中间操场);

  3)中三班:通过西南边门走西南楼梯进入教室(户外活动区域为中二班卧室门口中间操场);

  4)中四班:通过西北边门走西北楼梯进入教室(户外活动区域为中二班卧室门口中间操场);

  5)大一班:通过北面楼梯进入教室(户外活动区域为03活动室门口南面操场);

  6)大二班:通过西南边门走西南楼梯进入教室(户外活动区域为中二班卧室门口中间操场);

  7)大三班:通过西北边门走西北楼梯进入教室(户外活动区域为中二班卧室门口中间操场);

  8)大四班:通过北面楼梯进入教室(户外活动区域为03活动室门口南面操场);

  6.发病班级的幼儿晨检与正常班级幼儿分开进行,保健老师在接触过疑似幼儿后快速手消毒或彻底洗手后在接触下一位幼儿。

  7.发病班级的所有物品与其他班级分开清洗、消毒、清洗和保存(具体的消毒隔离要求参照《上海市托幼机构、小学手足口病消毒隔离要求》)。

  1)发病班接触过的所有物品终末消毒,并加强对幼儿经常接触的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玩具、厕所的清洁和消毒。

  2)发病班洗手后保育员对龙头一用一消毒。

  3)发病班级的幼儿擦手毛巾改为餐巾纸。

  4)发病班级幼儿的入厕后保育员按要求进行消毒。

  5)幼儿的所有食具与其他班级分开清洗、消毒、清洗、保存(水开后煮沸20分钟→清洗→水开后煮沸20分钟)。

  6)每天进行空气消毒,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每天开窗2——3次,每次30分钟。

  8.加强全日观察和缺勤幼儿的家访

  1)保健老师每天上、下午各一次对班级幼儿的健康状况进行询问和观察。

  2)班级老师和保育员在全日带班时注意观察每一位幼儿进餐时有无口腔疼痛;午睡时检查有无可疑皮疹(主要观察手心、足心、臀部),一旦发现有异常症状的幼儿立即通知保健老师。

  3)带班老师每天及时、正确了解缺勤幼儿的原因,并及时做好记录。如有幼儿发生手足口病疑似症状应请家长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并告知保健老师。

  4)每天了解患病幼儿的病情进展,并及时做好记录。

  9.对所有教职工进行手足口病知识培训。

  六、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幼儿园一旦发生在同一班级内发生2例手足口病确诊病例应立即进行关班,发生10例关园,以减轻手足口病的继续蔓延。

  1)发放告家长书,以取得家长的谅解和配合。

  2)班级老师每天了解所有幼儿的健康状况及患病幼儿的病情进展情况,并及时做好记录。

  3)全园按手足口病消毒要求进行终末消毒(具体的消毒隔离要求参照《上海市托幼机构、小学手足口病消毒隔离要求》)。

  4)再次对全园教职工进行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和消毒要求的培训。

  5)根据手足口病发展情况配合教育和***门采取相关的控制措施。

  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8

  一、目的

  为有效控制手足口病在我园的传播,杜绝传染源入园,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童,特制定此预案,规范操作,保障教工和幼儿健康,确保幼儿园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工作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消毒管理办法》、《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以及市卫生局、市教育局的有关规定,以幼儿园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主体成立传染病应急工作小组,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

  三、组织体系及职责任务

  (一)传染病应急工作小组

  组长 : 赵佩

  副组长:杨晓敏

  组员:各班班组长各班保育员

  (二)职责分工

  赵佩:全园预防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领导,指挥协调。

  杨晓敏:本园预防控制工作直接责任人,负责建立全园传染病防控制度,检查本园制度落实。

  班组长:防控工作班级责任人,负责检查本班传染病防控制度的落实,负责本班幼儿卫生常规的养成,负责向幼儿园保健室及时上报本班幼儿缺勤原因以及可疑或确诊病例情况。

  保育员:防控工作班级执行人,负责本班体弱儿以及服药患病幼儿的观察、护理和记录,及时检查、尽早发现可疑病例,负责本班环境卫生、开窗通风和消毒工作。

  四、预防控制手足口病具体措施

  保健室措施

  1、加强晨检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重点检查幼儿有无发烧和皮疹。如发现有可疑症状的孩子,应立即通知家长带病儿到市儿童医院确诊;一旦确诊为手足口病,保健老师应及时上报路桥区疾控中心。

  2、加大宣传利用板报橱窗、幼儿园网站向家长进行有关宣教,培训班级保教人员加强消毒、检疫和观察,提高家长和班级保教人员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3、指导消毒隔离指导班级保教人员加强班级各种物品的消毒;督促疑似或确诊病儿在家隔离治疗,痊愈后,凭市儿童医院证明、经保健老师检查,确认无传染性后方可进班。

  4、缺勤记录每天负责记录各班因病缺勤幼儿名单,如果15天内发生13例或占全园幼儿18%的手足口病确诊病例,应及时上报应急小组组长,将关闭幼儿园2周。

  班级措施

  1、开窗通风班级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加强消毒每日消毒班级空气、毛巾、茶杯、门把手、水龙头、患儿玩具、被褥、厕所等,适当延长消毒时间(具体消毒方式见消毒记录表)。

  3、正确洗手师生餐前便后都要养成正确洗手的*惯;保育员清扫和消毒时要戴手套,清洗工作(特别是处理幼儿大小便)后应立即洗手。

  4、检疫措施班级一旦确诊有手足口病(特别是肠道病毒ev71感染)病例,全班幼儿必须检疫10天,检疫期间全班没有发病的幼儿可以正常入园,但本班幼儿不串班,班级不接收和转出幼儿,班级早晚独立护导。

  5、观察护理在保健老师的指导下,班级老师每天中午注意观察每一位幼儿进餐时有无口腔疼痛、午睡前检查有无可疑皮疹,一旦发现有可疑症状的孩子,立即通知园长。

  6、缺勤登记检查班级幼儿出勤情况,有缺勤者及时联系家长明确原因,如为病假伴发热和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者应及时送医院诊治并及时了解病情,尽快上报保健室。

  食堂措施

  1、个人卫生食品加工人员应当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头发不露帽外;操作直接入口食品时应戴口罩;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戴戒指;操作食品前,应用流水肥皂洗手消毒;不穿戴工作衣帽入厕;

  2、食品采购食品采购点应设在证照齐全的正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如菜场或超市),并索要相应的'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送货人员的劳动合同等复印件,确保食品来源的安全、卫生;不采购腐败变质、霉变及其他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

  3、食品加工各种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必须洗净;荤菜、蔬菜应分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应当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食品加工应生熟分开,按生进熟出流程严格操作;食品烹饪应烧熟煮透;带皮水果进班前要清洗和消毒。

  4、食品留样每天烹饪好的食品留样一份,存放在冰箱冷藏保存48小时,并做好留样记录。

  5、餐具消毒餐具的清洗、消毒、存放,必须严格按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程序操作,防止餐具消毒后的再污染。每餐餐后及时清洗餐巾和餐具,餐前高压蒸汽消毒餐巾、远红外高温消毒餐具。

  家长配合

  1、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孩子流水洗手,避免接触患病儿童;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孩子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2、进餐卫生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幼儿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有条件最好高温或用紫外线消毒。

  3、环境卫生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4、请假制度如果孩子不能入园,应及时书面向班级老师请假;请假超过3天,应向园长书面请假,说明缺勤原因;如果孩子确诊为手足口病,务必及时告知幼儿园保健室。

  5、及时诊治如果孩子出现发热、腹痛、腹泻和皮疹等相关疑似症状,应暂缓入园,并及时到市儿童医院确诊。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在家隔离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在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6、提高免疫适当锻炼身体,*衡膳食营养,增强抵抗能力;教育幼儿注意休息的同时,鼓励幼儿多饮温开水、多吃蔬菜和瓜果;膳食注意粗细搭配,保证幼儿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9

  一、目的:

  为有效地控制我园手足口病的蔓延,杜绝传染源入园,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童,特制定此预案,规范操作,保障教工和幼儿健康。确保幼儿园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处理原则:

  贯彻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依法强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蔓延。

  三、组织管理:

  1、成立本园预防手足口病的管理小组

  组长:崔爱芝

  副组长:朱春丽

  组员:xxx

  2、职责分工:崔爱芝为组长,按照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负责园内手足口病发生现场处置的指挥、协调与管理。副组长朱春丽负责消毒隔离工作的布置与检查落实情况、以及疫情报告的职责。负责协助各项消毒隔离的检查。

  四、具体处理方法:

  1、发生手足口病后,管理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向镇中心校、疾控中心报告。

  2、发生手足口病例后,发病班级幼儿晨检与未发病班级幼儿分开,晨检有专人负责,对该班幼儿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对该班活动室、睡眠室进行全面消毒。厕所及幼儿园其它易接触的地方进行消毒。并且发病幼儿班级使用的餐具、毛巾、杯子、玩具等所有物品都放到单独的房间进行清洗,消毒。

  3、负责老师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隔离病人,组织各环节的隔离消毒工作(病儿接触到的物品和所在班级的终末消毒工作)。

  4、发生手足口病例后,各类物品按照以下消毒要求进行消毒。空气:保持良好的通风情况,每天紫外线中午照射1小时,每1小时用1000mg/L含氯消毒水喷雾。玩具消毒:塑料玩具每天幼儿使用后用1000mg/L的消毒水浸泡1小时,图书放在太阳下曝晒2小时以上。餐具、毛巾、杯子:每天幼儿使用后先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水浸泡1小时后,再清洗干净,最后煮沸消毒半小时。餐具消毒不进入食堂,在专门的房间进行消毒。桌椅、橱柜、墙壁、门窗、地面:每隔1小时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水擦一遍。厕所:用生石灰消毒。被褥:每天上午将幼儿被褥放于太阳下曝晒2小时以上。床:每天上午用1000mg/L含氯消毒水擦一遍。

  5、对患儿所在班级观察有无发热、皮疹出现,时间为10天(从确诊最后一例病例算起)。

  6、加强每天入园儿童的晨检、午检及全日观察工作,一旦发现有手足口病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做好疫情报告。(晨检由值班教师承担、午检及全日观察由各班教师承担。

  7、加**生宣传教育,督促儿童饭前便后洗手,擦手巾改用手纸,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8、加强缺勤儿童联系制度,及时了解缺勤原因,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9、患儿返园时,应具有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且在痊愈7天后方可入园。

  10、幼儿园要保证消毒药品的充足。

  11、加强传染病消毒工作,并加强消毒工作的抽查力度。

  12、观察期间班级内幼儿的晨检由专业人员单独进行,物品要单独消毒,单独存放。

  五、操作流程

  晨检:值班教师密切观察幼儿有无手足口病症状出现。(值班教师)

  午检:各班保教人员、幼儿在园期间有无手足口病症状出现责任人(各班教师)

  全日观察报告:�D旦发现幼儿中有手足口病的疑似病人,有关人员应立即告知园领导,教师立即上报疾控中心、镇中心校疑似病例随访。确诊病例按要求上报。(各班老师)

  消毒:根据消毒隔离制度,做好消毒工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停止一切集体性活动。(教师)

  观察:加强宣传,正确认识,做好防范,确保稳定,对痊愈后幼儿必须持医生开具的返园证明经保健教师认可后方可进班,发病班级10天医学观察期内无新病例出现方可解除隔离。(各班老师、家长)

  健康宣传:对幼儿、家长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传工作(园长、各班老师)

  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10

  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特别是*段时间我省我市发现多例手足口病,令许多家长内心惶然。为此,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充分认识ev71病毒传播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校立即成立了预防手足口病传染病管理小组。根据浙教电传〔20xx〕65号及市、区教育局关于做好ev71病毒传播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我校立即贯彻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为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蔓延,特制定本预案。

  一、领导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z

  二、具体措施:

  (一)各校区成立预防手足口病传染病管理小组,制定好防控应急预案,安排每天的值班教师,一把手领导总值班。

  (二)普及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宣传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临床表现: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

  2、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oc或略高,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次日出现疹子,先为玫瑰红疹或斑丘疹,皮疹呈离心性分布。主要见于指趾背面、指甲周围及足跟边缘,部分病人还可见于手掌、足底、臂部、大腿内侧等部位,1—2天出齐。1天后部分形成疱疹,呈椭园形,大小2—5mm,最大10mm,内含混浆液,2—4天后可吸收。口腔两颊黏膜与唇内、舌边、软腭出现红疹或疱疹,呈灰黄色或灰白色。口腔疱疹易破并形成溃疡,因灼痛明显,流涎,患儿拒食。预后良好,病程一般5—7天,长者可达10天。偶尔有并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流行特点:

  1、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

  2、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

  3、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发病高峰主要出现在春秋季。有些病毒发病在春末夏初。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3、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4、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三)学校预防措施:(重点开展“六个一”活动,建立好各类工作台账)

  1、开展一次手足口病防控健康教育。各校要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或医师分别进行,各班活动都相互独立,或绝不与其他班级并班,控制集体活动,不到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与患儿接触,以减少感染机会。

  2、召开一次家长会。利用家长会和“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讲解了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儿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家长全面了解病理知识,家校配合做好预防工作。并利用图片和故事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卫生*惯的培养。

  3、做好每日一次晨间检查工作。学生早晨入校期间,班主任要做好孩子的晨间检查,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有发烧症状的学生,劝其在家休息。各校校务会成员每日早上巡查各班情况一次,如发现病例,要立即上报校长室和教育局,并请卫生院、疾控中心进行处置。

  4、开展一次爱国卫生运动。各校区要定期进行大扫除,并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做好玩具、教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彻底消毒工作。一般常用84消毒液浸泡及蒸煮消毒。对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置于日光下暴晒。

  5、每日上报一次疫情。各校区要坚持每天一次上报办公室,学校每天向教育局(学区)汇报一次。(包括零上报)。

  6、发放一份告家长书。重点内容为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另外要加上溺水教育、交通安全、外出旅游安全等教育。

  7、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保证活动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8、适当锻炼身体,*衡膳食营养,增强抵抗能力。教育学生注意休息的同时,鼓励儿童多饮温开水、多吃蔬菜和瓜果。膳食注意粗细搭配,保证孩子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免疫力。

  9、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10、学校班子成员每周一次到各校巡查和指导。

  11、启动应急预案。如发现患儿,迅速隔离,立即到医院就诊。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优选【十】份(扩展2)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合集五篇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1

  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特别是*段时间我省我市发现多例手足口病,令许多家长内心惶然。为此,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充分认识ev71病毒传播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校立即成立了预防手足口病传染病管理小组。根据浙教电传〔20xx〕65号及市、区教育局关于做好ev71病毒传播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我校立即贯彻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为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蔓延,特制定本预案。

  一、领导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z

  二、具体措施:

  (一)各校区成立预防手足口病传染病管理小组,制定好防控应急预案,安排每天的值班教师,一把手领导总值班。

  (二)普及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宣传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临床表现: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

  2、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oc或略高,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次日出现疹子,先为玫瑰红疹或斑丘疹,皮疹呈离心性分布。主要见于指趾背面、指甲周围及足跟边缘,部分病人还可见于手掌、足底、臂部、大腿内侧等部位,1―2天出齐。1天后部分形成疱疹,呈椭园形,大小2―5mm,最大10mm,内含混浆液,2―4天后可吸收。口腔两颊黏膜与唇内、舌边、软腭出现红疹或疱疹,呈灰黄色或灰白色。口腔疱疹易破并形成溃疡,因灼痛明显,流涎,患儿拒食。预后良好,病程一般5―7天,长者可达10天。偶尔有并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流行特点:

  1、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

  2、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

  3、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发病高峰主要出现在春秋季。有些病毒发病在春末夏初。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3、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4、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三)学校预防措施:(重点开展“六个一”活动,建立好各类工作台账)

  1、开展一次手足口病防控健康教育。各校要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或医师分别进行,各班活动都相互独立,或绝不与其他班级并班,控制集体活动,不到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与患儿接触,以减少感染机会。

  2、召开一次家长会。利用家长会和“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讲解了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儿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家长全面了解病理知识,家校配合做好预防工作。并利用图片和故事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卫生*惯的培养。

  3、做好每日一次晨间检查工作。学生早晨入校期间,班主任要做好孩子的晨间检查,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有发烧症状的学生,劝其在家休息。各校校务会成员每日早上巡查各班情况一次,如发现病例,要立即上报校长室和教育局,并请卫生院、疾控中心进行处置。

  4、开展一次爱国卫生运动。各校区要定期进行大扫除,并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做好玩具、教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彻底消毒工作。一般常用84消毒液浸泡及蒸煮消毒。对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置于日光下暴晒。

  5、每日上报一次疫情。各校区要坚持每天一次上报办公室,学校每天向教育局(学区)汇报一次。(包括零上报)。

  6、发放一份告家长书。重点内容为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另外要加上溺水教育、交通安全、外出旅游安全等教育。

  7、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保证活动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8、适当锻炼身体,*衡膳食营养,增强抵抗能力。教育学生注意休息的同时,鼓励儿童多饮温开水、多吃蔬菜和瓜果。膳食注意粗细搭配,保证孩子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免疫力。

  9、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10、学校班子成员每周一次到各校巡查和指导。

  11、启动应急预案。如发现患儿,迅速隔离,立即到医院就诊。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2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

  临床表现: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 流行特点:

  1.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

  2.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

  3.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发病高峰主要出现在春秋季。有些病毒发病在春末夏初。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预防措施:

  1.*时预防措施。加强幼托机构日常卫生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预防和防止流行的主要措施。*时要加强晨检,定期对毛巾、水杯、玩具、食具消毒,培养良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教室、居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2.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3.发生病人后措施。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加强晨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或集体活动。加**生宣传教育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4.班级加强晨检查工作,及时检查学生的现象,对于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马上进行报告。

  手足口病的.预防:

  春季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这种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它是以手掌、足底皮肤及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早期伴有发烧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程一般5-7天,预后良好。

  出现了手足口病之后,首先,对患儿及时隔离治疗,对其接触过的被褥、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给予彻底消毒,如:食具、被褥等进行消毒----清洁---再消毒。对患儿所在的班级立刻采取隔离措施,进入医学观察期10天,浴室等和其他班级分开。教师每天检查幼儿手心、脚心有无出疹,医生每天加强晨检、午检和晚检工作,注意观察幼儿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观察。其次,增加教室的空气消毒,对水杯、玩具等物品的消毒;各班活动都相互独立,决不并班。另外,给每位学生口服抗病毒的中草药板兰根预防,使用滴露肥皂。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3

  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特别是*段时间我省我市发现多例手足口病,令许多家长内心惶然。为此,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充分认识ev71病毒传播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校立即成立了预防手足口病传染病管理小组。根据浙教电传〔20xx〕65号及市、区教育局关于做好ev71病毒传播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我校立即贯彻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为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蔓延,特制定本预案。

  一、领导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z

  二、具体措施:

  (一)各校区成立预防手足口病传染病管理小组,制定好防控应急预案,安排每天的值班教师,一把手领导总值班。

  (二)普及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宣传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临床表现: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

  2、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oc或略高,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次日出现疹子,先为玫瑰红疹或斑丘疹,皮疹呈离心性分布。主要见于指趾背面、指甲周围及足跟边缘,部分病人还可见于手掌、足底、臂部、大腿内侧等部位,1―2天出齐。1天后部分形成疱疹,呈椭园形,大小2―5mm,最大10mm,内含混浆液,2―4天后可吸收。口腔两颊黏膜与唇内、舌边、软腭出现红疹或疱疹,呈灰黄色或灰白色。口腔疱疹易破并形成溃疡,因灼痛明显,流涎,患儿拒食。预后良好,病程一般5―7天,长者可达10天。偶尔有并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流行特点:

  1、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

  2、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

  3、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发病高峰主要出现在春秋季。有些病毒发病在春末夏初。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3、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4、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三)学校预防措施:(重点开展“六个一”活动,建立好各类工作台账)

  1、开展一次手足口病防控健康教育。各校要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或医师分别进行,各班活动都相互独立,或绝不与其他班级并班,控制集体活动,不到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与患儿接触,以减少感染机会。

  2、召开一次家长会。利用家长会和“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讲解了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儿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家长全面了解病理知识,家校配合做好预防工作。并利用图片和故事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卫生*惯的培养。

  3、做好每日一次晨间检查工作。学生早晨入校期间,班主任要做好孩子的晨间检查,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有发烧症状的学生,劝其在家休息。各校校务会成员每日早上巡查各班情况一次,如发现病例,要立即上报校长室和教育局,并请卫生院、疾控中心进行处置。

  4、开展一次爱国卫生运动。各校区要定期进行大扫除,并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做好玩具、教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彻底消毒工作。一般常用84消毒液浸泡及蒸煮消毒。对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置于日光下暴晒。

  5、每日上报一次疫情。各校区要坚持每天一次上报办公室,学校每天向教育局(学区)汇报一次。(包括零上报)。

  6、发放一份告家长书。重点内容为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另外要加上溺水教育、交通安全、外出旅游安全等教育。

  7、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保证活动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8、适当锻炼身体,*衡膳食营养,增强抵抗能力。教育学生注意休息的同时,鼓励儿童多饮温开水、多吃蔬菜和瓜果。膳食注意粗细搭配,保证孩子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免疫力。

  9、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10、学校班子成员每周一次到各校巡查和指导。

  11、启动应急预案。如发现患儿,迅速隔离,立即到医院就诊。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4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

  临床表现: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

  2.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oc或略高,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次日出现疹子,先为玫瑰红疹或斑丘疹,皮疹呈离心性分布。主要见于指趾背面、指甲周围及足跟边缘,部分病人还可见于手掌、足底、臂部、大腿内侧等部位,1-2天出齐。1天后部分形成疱疹,呈椭园形,大小2-5mm,最大10mm,内含混浆液,2-4天后可吸收。口腔两颊黏膜与唇内、舌边、软腭出现红疹或疱疹,呈灰黄色或灰白色。口腔疱疹易破并形成溃疡,因灼痛明显,流涎,患儿拒食。预后良好,病程一般5-7天,长者可达10天。偶尔有并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流行特点:

  1.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

  2.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

  3.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发病高峰主要出现在春秋季。有些病毒发病在春末夏初。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预防措施:

  1.*时预防措施。加强幼托机构日常卫生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预防和防止流行的主要措施。*时要加强晨检,定期对毛巾、水杯、玩具、食具消毒,培养良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教室、居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2.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3.发生病人后措施。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加强晨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或集体活动。加**生宣传教育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4.班级加强晨检查工作,及时检查学生的现象,对于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马上进行报告。

  手足口病的预防:

  春季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这种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它是以手掌、足底皮肤及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早期伴有发烧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程一般5-7天,预后良好。

  出现了手足口病之后,首先,对患儿及时隔离治疗,对其接触过的被褥、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给予彻底消毒,如:食具、被褥等进行消毒----清洁---再消毒。对患儿所在的班级立刻采取隔离措施,进入医学观察期10天,浴室等和其他班级分开。教师每天检查幼儿手心、脚心有无出疹,医生每天加强晨检、午检和晚检工作,注意观察幼儿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观察。其次,增加教室的空气消毒,对水杯、玩具等物品的消毒;各班活动都相互独立,决不并班。另外,给每位学生口服抗病毒的中草药板兰根预防,使用滴露肥皂。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5

  临床表现: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

  2、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 oc或略高,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次日出现疹子,先为玫瑰红疹或斑丘疹,皮疹呈离心性分布。主要见于指趾背面、指甲周围及足跟边缘,部分病人还可见于手掌、足底、臂部、大腿内侧等部位,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1―2天出齐。1天后部分形成疱疹,呈椭园形,大小2―5mm,最大10mm,内含混浆液,2―4天后可吸收。口腔两颊黏膜与唇内、舌边、软腭出现红疹或疱疹,呈灰黄色或灰白色。口腔疱疹易破并形成溃疡,因灼痛明显,流涎,患儿拒食。预后良好,病程一般5―7天,长者可达10天。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流行特点:

  1、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

  2、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

  3、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发病高峰主要出现在春秋季。有些病毒发病在春末夏初。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传播方式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期各地区手足口病(EV71感染)盛行,为增强学校预防与控制意识,提高师生防病能力,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各级会议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预防手足口病(EV71感染)工作预案。

  一、领导重视,提高认识、落实责任。

  1、校长作为学校预防控制手足口病(EV71感染)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统一思想,定期进行预防控制工作的研讨,把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当着当前学校重点工作之一。

  2、学校分管领导是预防控制手足口病(EV71感染)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要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列会制度和报告制度,健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管理制度,掌握、检查学校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卫生资源及设施。

  3、学校建立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完善考核制度,明确各科室工作职责,并指定保健教师每天做好晨、午检工作,认真填写学生日检统计表,保证学校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4、成立学校预防控制手足口病(EV71感染)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预防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领导,指挥协调。

  (副组长):预防控制工作直接责任人,负责建立制度,检查落实。负责常规检查,联络调度,信息报送。负责家庭、社区卫生宣传。抓好校园*安防控和学校周边综合治理。负责对师生的健康知识宣传及班级的管理工作。

  各班主任:负责考勤制度、晨午检制度的落实,负责日常体育、卫生工作、特别是学生个人卫生的管理检查。

  负责校园环境卫生。按照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对学校饮用水及消毒等进行日常管理和卫生检查。

  疫情报告人。及时报告疫情情况。

  二、学校依法开展手足口病(EV71感染)预防措施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坚决按照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进行日常工作。

  1、*时预防措施。加强日常卫生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预防和防止流行的主要措施。*时要加强晨检,定期对毛巾、水杯、玩具、食具消毒,培养良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教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2、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3、发生病人后措施。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加强晨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或集体活动。加**生宣传教育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4、班级加强晨检检查工作,及时检查学生的现象,对于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马上进行报告。

  手足口病的预防:

  春季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这种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它是以手掌、足底皮肤及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早期伴有发烧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程一般5―7天,预后良好。

  出现了手足口病之后,首先,对患儿及时隔离治疗,对其接触过的被褥、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给予彻底消毒,如:食具、被褥等进行消毒――――――清洁―――――再消毒。对患儿所在的班级立刻采取隔离措施,进入医学观察期10天。教师每天检查学生手心、脚心有无出疹,医生每天加强晨检、午检和晚检工作,注意观察幼儿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观察。其次,增加教室的空气消毒,对水杯、玩具等物品的消毒。另外,向学生宣传口服抗病毒的中草药板兰根预防。

  三、加强对师生的健康知识宣传及班级的管理工作

  我校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手足口病(EV71感染)的.传染途经、症状体征以及预防方法。利用校会、班主任会议时间进行各种手足口病(EV71感染)卫生知识讲座。

  严格考勤制度,建立晨检、午检制度,由各班主任每日检查班级学生出勤情况。有缺勤者及时联系明确原因,如为病假伴发热和腹痛、腹泄等胃肠道症状者应及时就医,送医院诊治并及时了解病情,上报学校。随时观察班级以及教师情况有类似症状及时上报,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上报、早治疗。教师办公室,班级随时消毒从而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杜绝各类传染病的发生。

  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锻炼,每班每天保证有一节体育课,利用每天最后一节课开展户外活动,保证一天的一小时锻炼时间,从而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四、个人卫生

  1、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惯,严禁在校内随地吐痰和乱丢垃圾的*惯。

  2、保持个人卫生,作到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的好*惯。

  3、养成良好的饮食*惯,严把病从口入这一关:如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干净、不吃小商小贩的食品、不吃腐烂变质的食品等。

  4、当出现不名原因的腹痛、腹泻、发热、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五、作好信息报送工作

  严格按照《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发现手足口病(EV71感染)或食物中毒及时上报主管领导、卫生防疫部门。同时做好环境的消毒及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工作。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优选【十】份(扩展3)

——小学手足口病预防应急预案范文五份

  小学手足口病预防应急预案 1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

  临床表现: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 流行特点:

  1.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

  2.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

  3.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发病高峰主要出现在春秋季。有些病毒发病在春末夏初。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预防措施:

  1.*时预防措施。加强幼托机构日常卫生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预防和防止流行的主要措施。*时要加强晨检,定期对毛巾、水杯、玩具、食具消毒,培养良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教室、居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2.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3.发生病人后措施。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加强晨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或集体活动。加**生宣传教育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4.班级加强晨检查工作,及时检查学生的现象,对于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马上进行报告。

  手足口病的预防:

  春季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这种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它是以手掌、足底皮肤及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早期伴有发烧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程一般5-7天,预后良好。

  出现了手足口病之后,首先,对患儿及时隔离治疗,对其接触过的'被褥、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给予彻底消毒,如:食具、被褥等进行消毒----清洁---再消毒。对患儿所在的班级立刻采取隔离措施,进入医学观察期10天,浴室等和其他班级分开。教师每天检查幼儿手心、脚心有无出疹,医生每天加强晨检、午检和晚检工作,注意观察幼儿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观察。其次,增加教室的空气消毒,对水杯、玩具等物品的消毒;各班活动都相互独立,决不并班。另外,给每位学生口服抗病毒的中草药板兰根预防,使用滴露肥皂。

  小学手足口病预防应急预案 2

  为了有效地应对校内可能发生的手足口病,预防和控制疾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学校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预防与控制疾病为中心,加强领导与组织,建立传染性疾病防控机制,保证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目标

  1、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2、完善疾病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3、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用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疾病在我校发生和蔓延。

  三、组织领导与职责

  成立学校传染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检查、督促全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及时准确地把握学校疾情动态,提出预防控制对策和措施,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学校传染病防治与救护工作,积极配合***门,保证防治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防控实施方案

  1、认真做好日检工作

  每天进行晨检,仔细检查每位学生的体温,检查手、口腔等部位。

  2、认真做好消毒工作

  学校定期对教室、厕所、办公室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3、对学生进行个人卫生教育,在学生家长的协助下,督促学生按时洗刷、勤洗手、勤剪指甲,并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保证足够的睡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惯。

  4、建议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莲等。

  5、教室要做到通风换气,厕所要定期消毒冲刷。

  五、应急预案

  1、若发现学生出现类似病症或可疑现象,应在第一时间上报领导小组,由家长带学生到医院检查确诊。

  2、同时上报校长、区防疫站。

  3、若确诊学生不属于手足口病,必须持医院诊断证明方可入校。

  4、若确诊学生发病为手足口病,学校要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对病人应及时隔离治疗,愈后持医院出院证明方可返校。其所在的班级或寝室应立即进行处理。对病人接触的桌椅等及时予以消毒,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严格观察检查其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直至安全度过10天观察期。

  5、对其他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稳定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6、对发病情况、报告情况、已经采取的措施以及在应急处置工作中是否存在失职等问题,善后要写出汇报总结材料。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临床表现: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

  2、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 oc或略高,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次日出现疹子,先为玫瑰红疹或斑丘疹,皮疹呈离心性分布。主要见于指趾背面、指甲周围及足跟边缘,部分病人还可见于手掌、足底、臂部、大腿内侧等部位,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1-2天出齐。1天后部分形成疱疹,呈椭园形,大小2-5mm,最大10mm,内含混浆液,2-4天后可吸收。口腔两颊黏膜与唇内、舌边、软腭出现红疹或疱疹,呈灰黄色或灰白色。口腔疱疹易破并形成溃疡,因灼痛明显,流涎,患儿拒食。预后良好,病程一般5-7天,长者可达10天。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流行特点:

  1、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

  2、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

  3、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发病高峰主要出现在春秋季。有些病毒发病在春末夏初。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传播方式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期各地区手足口病(EV71感染)盛行,为增强学校预防与控制意识,提高师生防病能力,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各级会议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预防手足口病(EV71感染)工作预案。

  一、领导重视,提高认识、落实责任。

  1、校长作为学校预防控制手足口病(EV71感染)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统一思想,定期进行预防控制工作的研讨,把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当着当前学校重点工作之一。

  2、学校分管领导是预防控制手足口病(EV71感染)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要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列会制度和报告制度,健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管理制度,掌握、检查学校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卫生资源及设施。

  3、学校建立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完善考核制度,明确各科室工作职责,并指定保健教师每天做好晨、午检工作,认真填写学生日检统计表,保证学校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4、成立学校预防控制手足口病(EV71感染)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预防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领导,指挥协调。

  (副组长):预防控制工作直接责任人,负责建立制度,检查落实。负责常规检查,联络调度,信息报送。负责家庭、社区卫生宣传。抓好校园*安防控和学校周边综合治理。负责对师生的健康知识宣传及班级的管理工作。

  各班主任:负责考勤制度、晨午检制度的落实,负责日常体育、卫生工作、特别是学生个人卫生的管理检查。

  负责校园环境卫生。按照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对学校饮用水及消毒等进行日常管理和卫生检查。

  疫情报告人。及时报告疫情情况。

  二、学校依法开展手足口病(EV71感染)预防措施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坚决按照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进行日常工作。

  1、*时预防措施。加强日常卫生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预防和防止流行的主要措施。*时要加强晨检,定期对毛巾、水杯、玩具、食具消毒,培养良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教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2、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3、发生病人后措施。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加强晨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或集体活动。加**生宣传教育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4、班级加强晨检检查工作,及时检查学生的现象,对于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马上进行报告。

  手足口病的预防:

  春季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这种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它是以手掌、足底皮肤及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早期伴有发烧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程一般5-7天,预后良好。

  出现了手足口病之后,首先,对患儿及时隔离治疗,对其接触过的被褥、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给予彻底消毒,如:食具、被褥等进行消毒------清洁-----再消毒。对患儿所在的班级立刻采取隔离措施,进入医学观察期10天。教师每天检查学生手心、脚心有无出疹,医生每天加强晨检、午检和晚检工作,注意观察幼儿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观察。其次,增加教室的空气消毒,对水杯、玩具等物品的消毒。另外,向学生宣传口服抗病毒的中草药板兰根预防。

  三、加强对师生的健康知识宣传及班级的管理工作

  我校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手足口病(EV71感染)的传染途经、症状体征以及预防方法。利用校会、班主任会议时间进行各种手足口病(EV71感染)卫生知识讲座。

  严格考勤制度,建立晨检、午检制度,由各班主任每日检查班级学生出勤情况。有缺勤者及时联系明确原因,如为病假伴发热和腹痛、腹泄等胃肠道症状者应及时就医,送医院诊治并及时了解病情,上报学校。随时观察班级以及教师情况有类似症状及时上报,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上报、早治疗。教师办公室,班级随时消毒从而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杜绝各类传染病的发生。

  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锻炼,每班每天保证有一节体育课,利用每天最后一节课开展户外活动,保证一天的一小时锻炼时间,从而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四、个人卫生

  1、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惯,严禁在校内随地吐痰和乱丢垃圾的*惯。

  2、保持个人卫生,作到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的好*惯。

  3、养成良好的饮食*惯,严把病从口入这一关:如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干净、不吃小商小贩的食品、不吃腐烂变质的食品等。

  4、当出现不名原因的腹痛、腹泻、发热、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五、作好信息报送工作

  严格按照《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发现手足口病(EV71感染)或食物中毒及时上报主管领导、卫生防疫部门。同时做好环境的消毒及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工作。

  小学手足口病预防应急预案 3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

  临床表现: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 流行特点:

  1.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

  2.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

  3.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发病高峰主要出现在春秋季。有些病毒发病在春末夏初。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预防措施:

  1.*时预防措施。加强幼托机构日常卫生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预防和防止流行的主要措施。*时要加强晨检,定期对毛巾、水杯、玩具、食具消毒,培养良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教室、居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2.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3.发生病人后措施。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加强晨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或集体活动。加**生宣传教育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4.班级加强晨检查工作,及时检查学生的现象,对于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马上进行报告。

  手足口病的预防:

  春季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这种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它是以手掌、足底皮肤及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早期伴有发烧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程一般5-7天,预后良好。

  出现了手足口病之后,首先,对患儿及时隔离治疗,对其接触过的被褥、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给予彻底消毒,如:食具、被褥等进行消毒----清洁---再消毒。对患儿所在的班级立刻采取隔离措施,进入医学观察期10天,浴室等和其他班级分开。教师每天检查幼儿手心、脚心有无出疹,医生每天加强晨检、午检和晚检工作,注意观察幼儿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观察。其次,增加教室的空气消毒,对水杯、玩具等物品的消毒;各班活动都相互独立,决不并班。另外,给每位学生口服抗病毒的中草药板兰根预防,使用滴露肥皂。

  小学手足口病预防应急预案 4

  为了有效地应对校内可能发生的手足口病,预防和控制疾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学校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预防与控制疾病为中心,加强领导与组织,建立传染性疾病防控机制,保证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目标

  1、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2、完善疾病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3、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用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疾病在我校发生和蔓延。

  三、组织领导与职责

  成立学校传染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检查、督促全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及时准确地把握学校疾情动态,提出预防控制对策和措施,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学校传染病防治与救护工作,积极配合***门,保证防治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防控实施方案

  1、认真做好日检工作

  每天进行晨检,仔细检查每位学生的体温,检查手、口腔等部位。

  2、认真做好消毒工作

  学校定期对教室、厕所、办公室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3、对学生进行个人卫生教育,在学生家长的协助下,督促学生按时洗刷、勤洗手、勤剪指甲,并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保证足够的睡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惯。

  4、建议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莲等。

  5、教室要做到通风换气,厕所要定期消毒冲刷。

  五、应急预案

  1、若发现学生出现类似病症或可疑现象,应在第一时间上报领导小组,由家长带学生到医院检查确诊。

  2、同时上报校长、区防疫站。

  3、若确诊学生不属于手足口病,必须持医院诊断证明方可入校。

  4、若确诊学生发病为手足口病,学校要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对病人应及时隔离治疗,愈后持医院出院证明方可返校。其所在的班级或寝室应立即进行处理。对病人接触的桌椅等及时予以消毒,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严格观察检查其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直至安全度过10天观察期。

  5、对其他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稳定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6、对发病情况、报告情况、已经采取的措施以及在应急处置工作中是否存在失职等问题,善后要写出汇报总结材料。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临床表现: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

  2、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 oc或略高,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次日出现疹子,先为玫瑰红疹或斑丘疹,皮疹呈离心性分布。主要见于指趾背面、指甲周围及足跟边缘,部分病人还可见于手掌、足底、臂部、大腿内侧等部位,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1-2天出齐。1天后部分形成疱疹,呈椭园形,大小2-5mm,最大10mm,内含混浆液,2-4天后可吸收。口腔两颊黏膜与唇内、舌边、软腭出现红疹或疱疹,呈灰黄色或灰白色。口腔疱疹易破并形成溃疡,因灼痛明显,流涎,患儿拒食。预后良好,病程一般5-7天,长者可达10天。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流行特点:

  1、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

  2、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

  3、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发病高峰主要出现在春秋季。有些病毒发病在春末夏初。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传播方式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期各地区手足口病(EV71感染)盛行,为增强学校预防与控制意识,提高师生防病能力,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各级会议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预防手足口病(EV71感染)工作预案。

  一、领导重视,提高认识、落实责任。

  1、校长作为学校预防控制手足口病(EV71感染)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统一思想,定期进行预防控制工作的研讨,把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当着当前学校重点工作之一。

  2、学校分管领导是预防控制手足口病(EV71感染)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要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列会制度和报告制度,健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管理制度,掌握、检查学校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卫生资源及设施。

  3、学校建立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完善考核制度,明确各科室工作职责,并指定保健教师每天做好晨、午检工作,认真填写学生日检统计表,保证学校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4、成立学校预防控制手足口病(EV71感染)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预防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领导,指挥协调。

  (副组长):预防控制工作直接责任人,负责建立制度,检查落实。负责常规检查,联络调度,信息报送。负责家庭、社区卫生宣传。抓好校园*安防控和学校周边综合治理。负责对师生的健康知识宣传及班级的管理工作。

  各班主任:负责考勤制度、晨午检制度的落实,负责日常体育、卫生工作、特别是学生个人卫生的管理检查。

  负责校园环境卫生。按照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对学校饮用水及消毒等进行日常管理和卫生检查。

  疫情报告人。及时报告疫情情况。

  二、学校依法开展手足口病(EV71感染)预防措施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坚决按照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进行日常工作。

  1、*时预防措施。加强日常卫生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预防和防止流行的主要措施。*时要加强晨检,定期对毛巾、水杯、玩具、食具消毒,培养良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教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2、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3、发生病人后措施。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加强晨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或集体活动。加**生宣传教育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4、班级加强晨检检查工作,及时检查学生的现象,对于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马上进行报告。

  手足口病的预防:

  春季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这种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它是以手掌、足底皮肤及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早期伴有发烧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程一般5-7天,预后良好。

  出现了手足口病之后,首先,对患儿及时隔离治疗,对其接触过的被褥、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给予彻底消毒,如:食具、被褥等进行消毒------清洁-----再消毒。对患儿所在的`班级立刻采取隔离措施,进入医学观察期10天。教师每天检查学生手心、脚心有无出疹,医生每天加强晨检、午检和晚检工作,注意观察幼儿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观察。其次,增加教室的空气消毒,对水杯、玩具等物品的消毒。另外,向学生宣传口服抗病毒的中草药板兰根预防。

  三、加强对师生的健康知识宣传及班级的管理工作

  我校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手足口病(EV71感染)的传染途经、症状体征以及预防方法。利用校会、班主任会议时间进行各种手足口病(EV71感染)卫生知识讲座。

  严格考勤制度,建立晨检、午检制度,由各班主任每日检查班级学生出勤情况。有缺勤者及时联系明确原因,如为病假伴发热和腹痛、腹泄等胃肠道症状者应及时就医,送医院诊治并及时了解病情,上报学校。随时观察班级以及教师情况有类似症状及时上报,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上报、早治疗。教师办公室,班级随时消毒从而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杜绝各类传染病的发生。

  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锻炼,每班每天保证有一节体育课,利用每天最后一节课开展户外活动,保证一天的一小时锻炼时间,从而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四、个人卫生

  1、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惯,严禁在校内随地吐痰和乱丢垃圾的*惯。

  2、保持个人卫生,作到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的好*惯。

  3、养成良好的饮食*惯,严把病从口入这一关:如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干净、不吃小商小贩的食品、不吃腐烂变质的食品等。

  4、当出现不名原因的腹痛、腹泻、发热、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五、作好信息报送工作

  严格按照《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发现手足口病(EV71感染)或食物中毒及时上报主管领导、卫生防疫部门。同时做好环境的消毒及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工作。

  小学手足口病预防应急预案 5

  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特别是*段时间我省我市发现多例手足口病,令许多家长内心惶然。为此,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充分认识ev71病毒传播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校立即成立了预防手足口病传染病管理小组。根据浙教电传〔20xx〕65号及市、区教育局关于做好ev71病毒传播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我校立即贯彻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为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蔓延,特制定本预案。

  一、领导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z

  二、具体措施:

  (一)各校区成立预防手足口病传染病管理小组,制定好防控应急预案,安排每天的值班教师,一把手领导总值班。

  (二)普及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宣传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临床表现: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

  2、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oc或略高,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次日出现疹子,先为玫瑰红疹或斑丘疹,皮疹呈离心性分布。主要见于指趾背面、指甲周围及足跟边缘,部分病人还可见于手掌、足底、臂部、大腿内侧等部位,1―2天出齐。1天后部分形成疱疹,呈椭园形,大小2―5mm,最大10mm,内含混浆液,2―4天后可吸收。口腔两颊黏膜与唇内、舌边、软腭出现红疹或疱疹,呈灰黄色或灰白色。口腔疱疹易破并形成溃疡,因灼痛明显,流涎,患儿拒食。预后良好,病程一般5―7天,长者可达10天。偶尔有并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流行特点:

  1、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

  2、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

  3、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发病高峰主要出现在春秋季。有些病毒发病在春末夏初。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3、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4、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三)学校预防措施:(重点开展“六个一”活动,建立好各类工作台账)

  1、开展一次手足口病防控健康教育。各校要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或医师分别进行,各班活动都相互独立,或绝不与其他班级并班,控制集体活动,不到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与患儿接触,以减少感染机会。

  2、召开一次家长会。利用家长会和“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讲解了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儿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家长全面了解病理知识,家校配合做好预防工作。并利用图片和故事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卫生*惯的培养。

  3、做好每日一次晨间检查工作。学生早晨入校期间,班主任要做好孩子的晨间检查,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有发烧症状的学生,劝其在家休息。各校校务会成员每日早上巡查各班情况一次,如发现病例,要立即上报校长室和教育局,并请卫生院、疾控中心进行处置。

  4、开展一次爱国卫生运动。各校区要定期进行大扫除,并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做好玩具、教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彻底消毒工作。一般常用84消毒液浸泡及蒸煮消毒。对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置于日光下暴晒。

  5、每日上报一次疫情。各校区要坚持每天一次上报办公室,学校每天向教育局(学区)汇报一次。(包括零上报)。

  6、发放一份告家长书。重点内容为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另外要加上溺水教育、交通安全、外出旅游安全等教育。

  7、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保证活动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8、适当锻炼身体,*衡膳食营养,增强抵抗能力。教育学生注意休息的同时,鼓励儿童多饮温开水、多吃蔬菜和瓜果。膳食注意粗细搭配,保证孩子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免疫力。

  9、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10、学校班子成员每周一次到各校巡查和指导。

  11、启动应急预案。如发现患儿,迅速隔离,立即到医院就诊。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优选【十】份(扩展4)

——手足口病培训总结 (菁华5篇)

手足口病培训总结1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春季常见传染病,最*几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蔓延流行,严重危害儿童生命健康。手足口病是临床上小儿常见的疱疹性疾病之一,全年均可发病,但以3-11月份多见,6-8月为高峰期。这种疾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广。发病年龄可从4个月的婴儿到30岁的**。但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这种病具有周期性流行的规律,一般2-3年流行一次,我国最*xx年有过两次较大规模的流行。20xx年度本地也有大量病例发生,因此防疫形势非常紧迫。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直接传播,也可通过被污染的`毛巾、玩具、床上用品、内衣等间接传播,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还能通过飞沫传播,也能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而感染,特别在托幼机构及小学校容易引起大面积流行。为了让广大医务人员都能掌握手足口病防治基本知识,根据卫生局统一部署,卫生院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认真开展培训,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20xx年x月6-7日分别对卫生院医务人员和卫生室全体人员进行手足口病知识培训,院长首先传达卫生局关于手足口病防治文件精神,介绍20xx年度手足口病防治形势,要求广大医务人员通过培训能够提高认识,继续把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在*时工作中时刻注意,增强责任心,及时发现可疑病例并及时报告。医疗组长根据*下发的手足口病防治预案要求,就手足口病的一般可疑症状,传播途径,临床诊断标准,以及手足口病诊治和护理要点做了详细的介绍。防保站对手足口病的报告时限要求,掌握基本的预防知识,指导群众和患者手足口病的护理和预防常识作了进一步部署。还负责对辖区的小学校和幼托机构做好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指导,并认真开展可疑病例的监测报告。对确诊的病例及时规范进行隔离治疗和疫点消毒工作。

  会后对所有参加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了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综合考核,参加考核的医务人员共72人全部考核合格。通过这次培训,使全体医务人员都认识到手足口病防治的严峻形势,能够基本掌握手足口病防治的一般知识,为防治手足口病打下坚实的基础。

手足口病培训总结2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春季常见传染病,最*几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蔓延流行,严重危害儿童生命健康。20xx年x月5日,根据上级相关单位反馈的患病人数资料。为此,我中心召开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紧急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级医疗机构防疫人员20人。

  介绍20xx年度手足口病防治形势,要求与会人员通过培训能够提高认识,继续把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在*时工作中时刻注意,增强责任心,及时发现可疑病例并及时报告。同时根据*下发的手足口病防治预案要求,就手足口病的一般可疑症状,传播途径,临床诊断标准,以及手足口病诊治和护理要点做了详细的介绍。

  对手足口病的报告时限要求,掌握基本的预防知识,指导群众和患者手足口病的护理和预防常识作了进一步部署。还负责对辖区的小学校和幼托机构做好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指导,并认真开展可疑病例的监测报告。对确诊的病例及时规范进行隔离治疗和疫点消毒工作。

  通过这次培训,使全体医务人员都认识到手足口病防治的严峻形势,能够基本掌握手足口病防治的一般知识,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手足口病培训总结3

  为认真做好我镇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我院于今年六月十日再次开展了全镇村级防保人员手足口病防治培训会议,现将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参会人员

  参加本次手足口病培训会议的人员有我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及其全体医务人员、各村防保人员共计15人。

  二、培训情况

  在本次手足口病防治培训会上,我院防保科负责人陈敏虹对手足口病的概述、传染源、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物理学检查、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等知识作了详细讲解,并每人发放1份培训材料。

  院长对本次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作了重要强调:

  1、把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

  2、认真做好手足口病疑似病例的登记及上报工作;

  3、由陈敏虹负责手足口病日报告工作,并做好记录。培训结束后,经过对手足口病知识测试,成绩均在90分以上,说明我镇医务人员及乡村医生对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基本掌握。本次培训工作已达预期目的。

  手足口病防治攻略

  最*的天气阴晴不定,气温忽上忽下,不少病毒开始兴风作浪,儿童手足口病开始接二连三出现在幼儿机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儿科副主任医师赵隽提醒,如果家里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五十摄氏度以上的热水浸泡三十分钟或者煮沸三分钟。

  根据*年来上海市疾控中心传染病监测数据显示,每年4—7月和10—12月为上海手足口病的流行季节,其中夏季高峰4—7月为主要流行季节。

  最*的天气阴晴不定,气温忽上忽下,不少病毒开始兴风作浪。记者了解到,*日,儿童手足口病开始接二连三出现在幼儿机构。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多发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

  如何预防和治疗手足口病?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儿科副主任医师赵隽解释,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儿以发热起病,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儿病情较重,可出现脑膜脑炎、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个别EV71感染的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怎么传播的?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帕、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

  哪些宝宝容易患手足口病?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由于**的免疫系统较完善,**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手足口病能治好吗?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个别重症患者(尤其3岁及以下婴幼儿)可能出现脑膜炎、肺水肿等并发症,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

  宝宝出现症状怎么办?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一旦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神志不清、昏睡、身体抽动、呼吸困难、手足冰凉等,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一般家庭怎么预防?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日常用品怎样消毒?如果家里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孩子的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最好倒入适量消毒剂,搅拌消毒后再丢入厕所。

手足口病培训总结4

  为了有效地对我校内可能发生的手足口病,预防和控制在校内发生和蔓延,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据我校实际,制定以下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预防与控制手足口病为中心,建立领导小组,对手足口病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保证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措施:

  1、学*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自我防护意识。

  2、天天做好晨检,做到有检查有记录。

  3、建立有效反应机制,及进采用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在我校的发生和蔓延。

  三、组织领导和职责:

  建立学校领导小组,时时注意,天天检查,发现表象,及时报告,统报上级,组织护救,配合救助,立即治疗。

  四、具体工作安排:

  1、全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师生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能力,3月27日把预防手足口病的知识写在黑板上,让全校师生人人知道。3月30日学校*中给全体师生再次宣传开展预防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知识。

  2、出现疫情,建立疫情每日“零报告”制度,由专门人负责,每日有关情况向上级部门报告。

  3、当学校内发生可疑疫情时,预防手足口病领导小组要按不同传染病的报告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向中心校手足口传染病领导小组或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4、学校内一旦发生传染病例,或疑似病例,学校要在最短时间及时处理,开展现场救治工作,进行消毒和隔离,严防疫情扩散。

手足口病培训总结5

  针对*期我国部分地区手足口病传染疫情,我院高度重视,积极预防。在院长的带领下,我院全体职工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对社会人民负责的态度,积极落实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以深入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和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为目标,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结合我院实际,精心组织,通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使所有人养成良好的卫生*惯,预防手足口病在我辖区的传染,有力地保证了人民的身心健康。现将我院开展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齐抓共管,开展爱国卫生活动。

  本次活动院领导亲自挂帅,由院长任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职工为成员的卫生领导小组,认真贯彻上级的文件精神,真抓实干,开展全镇的爱国卫生活动。

  二、宣传广泛,认识明确,营造了爱国卫生运动的良好舆论氛围。

  结合我院实际,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广泛宣传和动员,利用镇区*发放宣传单、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使社会所有人了解到手足口病的危害,增强防范意识,积极预防和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的发病和传染。号召所有人参与治理环境,重点死角、周边地区的卫生。

  三、认真做好预防手足口病的工作。

  防控手足口病工作会议召开后,我院立即启动预防传染病的紧急预案。针对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各村防疫员负责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报告,实行疫情零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同时加强厕所的清洁和管理,做好各村的消毒处理工作,做好各家各户环境卫生的监督检查工作。

  全年我们一共督导了18名手足口病患者,每名患者都有随访记录,患者病历等相关材料。

  四、建立及时救治机制,维护患儿生命健康安全

  对医院门诊、病房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组织精良的设备、优秀的人员和充足的物资全力投入到了手足口病救治工作中。健立并完善了一系列手足口病救治规章制度,设置了手足口病救治流程,对就诊患儿预检分诊、留观、门诊报告卡填写、门诊日志填报、网络直报都进行了规范。为手足口病患儿提供比较完善的救治服务。卫生院在救治工作最前沿,确保对每一名发病住院儿童都能提供及时的医疗救治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提高认识,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密切关注疫情动态,不断提高预防诊治水*,采取有效措施,整合卫生资源,打好防控手足口病的攻坚战,确保儿童的生命健康安全。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优选【十】份(扩展5)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菁华6篇)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1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

  临床表现: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

  2.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oc或略高,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次日出现疹子,先为玫瑰红疹或斑丘疹,皮疹呈离心性分布。主要见于指趾背面、指甲周围及足跟边缘,部分病人还可见于手掌、足底、臂部、大腿内侧等部位,1-2天出齐。1天后部分形成疱疹,呈椭园形,大小2-5mm,最大10mm,内含混浆液,2-4天后可吸收。口腔两颊黏膜与唇内、舌边、软腭出现红疹或疱疹,呈灰黄色或灰白色。口腔疱疹易破并形成溃疡,因灼痛明显,流涎,患儿拒食。预后良好,病程一般5-7天,长者可达10天。偶尔有并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流行特点:

  1.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

  2.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

  3.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发病高峰主要出现在春秋季。有些病毒发病在春末夏初。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预防措施:

  1.*时预防措施。加强幼托机构日常卫生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预防和防止流行的主要措施。*时要加强晨检,定期对毛巾、水杯、玩具、食具消毒,培养良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教室、居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2.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3.发生病人后措施。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加强晨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或集体活动。加*生宣传教育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4.班级加强晨检查工作,及时检查学生的现象,对于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马上进行报告。

  手足口病的预防:

  春季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这种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它是以手掌、足底皮肤及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早期伴有发烧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程一般5-7天,预后良好。

  出现了手足口病之后,首先,对患儿及时隔离治疗,对其接触过的被褥、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给予彻底消毒,如:食具、被褥等进行消毒----清洁---再消毒。对患儿所在的班级立刻采取隔离措施,进入医学观察期10天,浴室等和其他班级分开。教师每天检查幼儿手心、脚心有无出疹,医生每天加强晨检、午检和晚检工作,注意观察幼儿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观察。其次,增加教室的空气消毒,对水杯、玩具等物品的消毒;各班活动都相互独立,决不并班。另外,给每位学生口服抗病毒的中草药板兰根预防,使用滴露肥皂。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2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引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驰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死亡。

  一、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内容包括:

  1. 组织成立了由医院、机关领导组成的指挥机构——医院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办公室和手足口病防治技术指导组并在院党委的指导下负责监督、协调、落实手足口病防治的各项具体工作,包括制定疫情报告制度、防治工作方案以及预防控制等措施。

  2. 防治技术指导组是由以儿科、传染科、门诊、急诊、检验科和感染控制科等相关科室专家为骨干所组成,其工作内容和职责负责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咨询以及重症病例的救治和疑难病例的诊断。同时设立专用的儿科发热门诊,并在该诊室前端设置预检分诊台,对手足口病进行严格的预检分诊和监测,对于直接持卡到各诊室就诊的儿童,分诊护士和主诊医生应安排就诊者到预检分诊台分诊;若是在非正常门诊时间,急诊科发现可疑病例要主动将病人转到儿科急诊专用诊室就诊或者请儿科专家会诊。一旦确诊手足口病,首诊医师应按照医院传染病报告程序及时严格上报。儿科门诊和急诊科每日16点上报当日接诊情况以及符合留观和住院标准的病例,要及时报告防治办公室并安排留观和住院;遇重症病例,应边实施抢救,边向防治办公室报告。

  3.为做好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医院适时组织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诊治能力并利用宣传教育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要求接触过手足口病人或疑似病人的诊室、医护人员要做好消毒工作并单独隔离重症患儿,发现手足口患者聚集性增多或死亡病例时,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

  二、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呢

  1.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额等处为多,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2.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1)神经系统表现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阳性。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

  (2)呼吸系统表现并发肺水肿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发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3)循环系统表现并发心肌炎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三、治疗手足口病的方法有哪些呢

  1.一般治疗

  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主要为对症治疗。

  (1)首先隔离患儿,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对症治疗,做好口腔护理。

  (3)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4)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5)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其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6)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补充维生素B、C等。

  2.合并治疗

  (1)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脑、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危重病人特别注意监测血压、血气分析、血糖及胸片。

  (2)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衡及对重要脏器的保护。

  (3)有颅内压增高者给予相应处理。

  (4)出现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等呼吸衰竭征象者,宜及早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5)维持血压稳定。

  其他重症处理:如出现DIC、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应给予相应处理。

  3.抗病毒药物

  因为抗病毒药一般在发病24小时到48小时前使用才是最佳的。而往往我们确诊手足口病的时候,都已经过了最有效的治疗阶段,现在也不提倡用抗病毒的药物。

  四、手足口病怎么样去护理

  1、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宝宝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2、饮食营养: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3、口腔护理:

  (1)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2)可将维生素B2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2 、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4、皮疹护理:

  (1)宝宝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2)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3)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4)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5)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6)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宝宝多喝水。

  (7)体温在37.5℃-38.5℃之间的宝宝,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3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学校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学校、幼儿园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和东阿县教育局、卫生局《关于加强学校和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以及陈集乡联合校的有关规定要求,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1、成立传染病防控小组

  幼儿园成立由园长、各班老师等人员组成的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层层落实责任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安全工作。

  2、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

  幼儿在校期间内如有传染病发生要及时、准确地报告乡总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要利用晨午检及时了解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

  ①班主任应该马上告知园长和校领导,

  ②戴口罩到隔离室,

  ③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人马上上报联校。

  ④并由班任教师通知家长立即带学生到县级以上正规医院医治。

  ⑤根据诊断结果按照程序进行处理。

  3、加强晨午检工作

  班主任老师每天应密切关心幼儿的健康状况,详实统计出勤人数。晨午检中严格执行《学校及托幼机构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措施》发现学生身体不舒服或有摄氏38度以上高热学生必须迅速隔离,及时通知其监护人带其去医院看病,并在家休养。

  若有一个班出现1例手足口病例。

  1)若这个幼儿在幼儿园查出,园领导根据上报传染病的程序上报联校,之后隔离室按照手足口病的消毒方法由专门的消毒人员按照手足口病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如5.5%的84消毒液,配备比例:10毫升药液兑1升水的比例进行消毒。

  2)若这个幼儿在家中被家长发现感染上此病,则告知家长马上去医院医治。对患病医治离校的幼儿,班主任老师用通讯工具和家长进行联系,卫生老师发放手足口病学生家庭消毒宣传材料,对消毒情况进行指导。

  3)消毒:幼儿园要在卫生防疫部门专业的指导下,严格按规定做好该班的消毒防治工作(包括发病及相干有关班级、厕所、公共场所、共用教室等)消毒工作。

  4、病愈后复课要求

  首先根据不同的传染病隔离时间来决定是否来校上课,病生必须要有正规医院出具的幼儿痊愈的证明并经过疾病控制中心鉴定才能进教室上课,反之仍作为病末愈不能来校上课。

  5、做好传染病防治原则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落实公共场所物品和环境消毒制度,保持室内通风、整洁、干净和卫生,改善幼儿学*和生活场所条件。

  6、幼儿园做好传染病宣传工作。

  要组织做好师生传染病防治等卫生知识的培训。充分利用讲座、广播、电视、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集中开展一次以预防传染病重点要针对手足口病、麻疹、流脑、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和食物中毒等肠道传染病等传染病进行防病知识宣传,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防止病从口入。

  7、建立考核及责任追究制度

  幼儿园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的督查和管理,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将学校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纳入年终考核,有违反相关管理制度的年底考评不能得优。并将目标完成情况予以通报。未履行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力,造成传染病疫情暴发流行,将追究主要领导及相关人员责任。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4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有时会有一些突发事件出现,为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常常需要预先准备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手足口病应急预案(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5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引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驰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死亡。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内容包括:

  1. 组织成立了由医院、机关领导组成的指挥机构——医院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办公室和手足口病防治技术指导组并在院党委的指导下负责监督、协调、落实手足口病防治的各项具体工作,包括制定疫情报告制度、防治工作方案以及预防控制等措施。

  2. 防治技术指导组是由以儿科、传染科、门诊、急诊、检验科和感染控制科等相关科室专家为骨干所组成,其工作内容和职责负责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咨询以及重症病例的救治和疑难病例的诊断。同时设立专用的儿科发热门诊,并在该诊室前端设置预检分诊台,对手足口病进行严格的预检分诊和监测,对于直接持卡到各诊室就诊的儿童,分诊护士和主诊医生应安排就诊者到预检分诊台分诊;若是在非正常门诊时间,急诊科发现可疑病例要主动将病人转到儿科急诊专用诊室就诊或者请儿科专家会诊。一旦确诊手足口病,首诊医师应按照医院传染病报告程序及时严格上报。儿科门诊和急诊科每日16点上报当日接诊情况以及符合留观和住院标准的病例,要及时报告防治办公室并安排留观和住院;遇重症病例,应边实施抢救,边向防治办公室报告。

  3.为做好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医院适时组织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诊治能力并利用宣传教育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要求接触过手足口病人或疑似病人的诊室、医护人员要做好消毒工作并单独隔离重症患儿,发现手足口患者聚集性增多或死亡病例时,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

  二、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呢

  1.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额等处为多,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2.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1)神经系统表现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阳性。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

  (2)呼吸系统表现并发肺水肿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发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3)循环系统表现并发心肌炎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三、治疗手足口病的方法有哪些呢

  1.一般治疗

  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主要为对症治疗。

  (1)首先隔离患儿,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对症治疗,做好口腔护理。

  (3)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4)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5)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其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6)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补充维生素B、C等。

  2.合并治疗

  (1)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脑、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危重病人特别注意监测血压、血气分析、血糖及胸片。

  (2)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衡及对重要脏器的保护。

  (3)有颅内压增高者给予相应处理。

  (4)出现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等呼吸衰竭征象者,宜及早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5)维持血压稳定。

  其他重症处理:如出现DIC、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应给予相应处理。

  3.抗病毒药物

  因为抗病毒药一般在发病24小时到48小时前使用才是最佳的。而往往我们确诊手足口病的时候,都已经过了最有效的治疗阶段,现在也不提倡用抗病毒的药物。

  四、手足口病怎么样去护理

  1、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宝宝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2、饮食营养: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3、口腔护理:

  (1)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2)可将维生素B2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2 、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4、皮疹护理:

  (1)宝宝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2)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3)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4)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5)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6)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宝宝多喝水。

  (7)体温在37.5℃-38.5℃之间的宝宝,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6

  一、工作机构(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手足口病的特点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玻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oc或略高,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偶尔有并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2.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三、预防措施

  1.*时预防措施。加强学校日常卫生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预防和防止流行的主要措施。*时要加强晨检,定期对寄宿生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消毒,培养良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注意教室、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曝晒,教室、居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2.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3.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4.发生病人后措施。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落实晨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或集体活动。加*生宣传教育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5.各班加强晨检工作,及时检查学生的体征,对于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马上进行报告。

  6.做好厕所等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工作,防止肠道、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四、应急处理措施

  1.加强晨检查工作,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时,先由各班晨检员上报到保健老师处;

  2.保健老师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带学生去医院检查确诊;

  3.同时上报校长、教育局和疾控中心;

  教育局应急电话:(应老师)

  疾病预防监控中心电话:

  4.病情确诊后,学生进行融离治疗,愈后再返校,其所在的班级立即采取隔离措施,进入医学观察期10天,并进行全面消毒,所使用过的学*物品等也要彻底进行消毒(消毒——清洁——消毒),以防传染给别的学生,另外,给每位学生口服抗病毒的中草药板兰根预防,使用滴露肥皂。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优选【十】份(扩展6)

——学校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菁华3篇)

学校手足口病应急预案1

  为了有效地应对校内可能发生的手足口病,预防和控制疾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学校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预防与控制疾病为中心,加强领导与组织,建立传染性疾病防控机制,保证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目标

  1、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2、完善疾病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3、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用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疾病在我校发生和蔓延。

  三、组织领导与职责

  成立学校传染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检查、督促全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及时准确地把握学校疾情动态,提出预防控制对策和措施,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学校传染病防治与救护工作,积极配合*门,保证防治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防控实施方案

  1、认真做好日检工作

  每天进行晨检,仔细检查每位学生的体温,检查手、口腔等部位。

  2、认真做好消毒工作

  学校定期对教室、、厕所、办公室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3、对学生进行个人卫生教育,在学生家长的协助下,督促学生按时洗刷、勤洗手、勤剪指甲,并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保证足够的睡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惯。

  4、建议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莲等。

  5、教室要做到通风换气,厕所要定期消毒冲刷。

  五、应急预案

  1、若发现学生出现类似病症或可疑现象,应在第一时间上报领导小组,由家长带学生到医院检查确诊。

  2、同时上报校长、区防疫站。

  3、若确诊学生不属于手足口病,必须持医院诊断证明方可入校。

  4、若确诊学生发病为手足口病,学校要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对病人应及时隔离治疗,愈后持医院出院证明方可返校。其所在的班级或寝室应立即进行处理。对病人接触的桌椅等及时予以消毒,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严格观察检查其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直至安全度过10天观察期。

  5、对其他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稳定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6、对发病情况、报告情况、已经采取的措施以及在应急处置工作中是否存在失职等问题,善后要写出汇报总结材料。

学校手足口病应急预案2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

  临床表现: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流行特点:

  1.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

  2.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

  3.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发病高峰主要出现在春秋季。有些病毒发病在春末夏初。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预防措施:

  1.*时预防措施。加强幼托机构日常卫生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预防和防止流行的主要措施。*时要加强晨检,定期对毛巾、水杯、玩具、食具消毒,培养良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教室、居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2.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3.发生病人后措施。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加强晨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或集体活动。加*生宣传教育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4.班级加强晨检查工作,及时检查学生的现象,对于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马上进行报告。

  手足口病的预防:

  春季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这种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它是以手掌、足底皮肤及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早期伴有发烧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程一般5-7天,预后良好。

  出现了手足口病之后,首先,对患儿及时隔离治疗,对其接触过的被褥、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给予彻底消毒,如:食具、被褥等进行消毒----清洁---再消毒。对患儿所在的班级立刻采取隔离措施,进入医学观察期10天,浴室等和其他班级分开。教师每天检查幼儿手心、脚心有无出疹,医生每天加强晨检、午检和晚检工作,注意观察幼儿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观察。其次,增加教室的空气消毒,对水杯、玩具等物品的消毒;各班活动都相互独立,决不并班。另外,给每位学生口服抗病毒的中草药板兰根预防,使用滴露肥皂。

学校手足口病应急预案3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夏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针对今年实际情况,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我校制定本预案。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召开家长会向学生及家长讲解手足口病的一些常规知识。并对所有校园检查一遍。使其了解到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等表现为主。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使家长及学生知道手足口病是可防、可治、不可怕的。

  二、预防及应急措施:

  1、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通过宣传单、标语向家长讲解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儿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家长全面了解病理知识,家校配合做好预防工作。

  2、做好晨间检查工作。学生早晨入校期间,值班教师要做好孩子的晨间检查,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有发烧症状的学生,劝其在家休息。

  3、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学校定期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工作,并做好记录。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保证活动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5、适当锻炼身体,*衡膳食营养,增强抵抗能力。教育学生注意休息的同时,鼓励学生多饮温开水、多吃蔬菜和瓜果。膳食注意粗细搭配,保证学生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6、教育孩子注意个人卫生。教育孩子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并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7、控制集体活动,不到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与患儿接触,以减少感染机会。

  8.发生病人后措施:一旦发现患儿,迅速隔离,立即到医院就诊。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物品要予以消毒。加强晨检、午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同时逐级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预防手足口病领导小组名单

  预防手足口病领导小组:

  组长:王xx

  成员:张xx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优选【十】份(扩展7)

——幼儿手足口病防控知识 (菁华3篇)

幼儿手足口病防控知识1

  手足口病感染期间,患者应多摄入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促进机体免疫系统对抗手足口病的感染。

  预防食物: 1、预防手足口病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蛋白质能促进人体产生抗体,可以中和某些感染因子,杀灭感染源并排出体外。摄取足够的鸡蛋、瘦肉、牛奶、豆制品等含蛋白质的食物,可增强人体抵抗力,使机体处于良好免疫状态。

  2、预防手足口病多吃含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C能防止小儿手足口病毒的繁殖、复制,提高患儿的免疫、抵抗力。为了减轻手足口病的症状,缩短手足口病的病期,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猕猴桃、草莓、橙子、葡萄柚、芦柑、柠檬、芒果等维生素C含量高的天然食物要多摄入。

  3、预防手足口病多吃抗氧化的食物。手足口病患者要多摄入含硒、锌的食物及抗氧化强的红、黄、黑、绿等新鲜的蔬果,像红色的西红柿、黄(橙黄)色的胡萝卜、大量的绿叶蔬菜、黑色的菌藻类食物等。

幼儿手足口病防控知识2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病人或健康的带病毒者,传染途径是经过粪便或者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过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疱疹液而感染。

  手足口病发病时的具体表现:1、发病初期,主要症状是发热,体温一般在38~39C之间,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爱吃东西等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很像。2、1~2天后,孩子的手上、脚上、臀部和口腔内颊部、舌、口唇内侧等处可出现红色斑点,斑点逐渐发展成为疱疹,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疼痛异常,因此,患手足口病的孩子常因嘴痛而影响吃奶、吃饭、哭闹不安。3、绝大多数患儿的疱疹在3~4天后,可自行消退,不留痂,也不脱屑而痊愈,无并发症者1周左右即可治愈,预后良好。4、极少数患儿出现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肺缓性麻痹、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脊髓膜炎等。个别重症儿病情进展快,导致死亡。

幼儿手足口病防控知识3

  手足口病感染期间,患者应多摄入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促进机体免疫系统对抗手足口病的感染。

  预防食物: 1、预防手足口病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蛋白质能促进人体产生抗体,可以中和某些感染因子,杀灭感染源并排出体外。摄取足够的鸡蛋、瘦肉、牛奶、豆制品等含蛋白质的食物,可增强人体抵抗力,使机体处于良好免疫状态。

  2、预防手足口病多吃含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C能防止小儿手足口病毒的繁殖、复制,提高患儿的免疫、抵抗力。为了减轻手足口病的症状,缩短手足口病的`病期,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猕猴桃、草莓、橙子、葡萄柚、芦柑、柠檬、芒果等维生素C含量高的天然食物要多摄入。

  3、预防手足口病多吃抗氧化的食物。手足口病患者要多摄入含硒、锌的食物及抗氧化强的红、黄、黑、绿等新鲜的蔬果,像红色的西红柿、黄(橙黄)色的胡萝卜、大量的绿叶蔬菜、黑色的菌藻类食物等。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优选【十】份(扩展8)

——预防溺水工作应急预案优选【5】份

  预防溺水工作应急预案 1

  预防和应急措施:

  1、宣传教育

  (1)、开展多种形式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增加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利用教师会、学生会家长会等形式向师生家长讲解防溺水安全知识,争取师生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2)、加强宣传工作和正确的舆论导向,主动、及时、准确地发布有关部门防溺水安全的信息,对学生和教师进行正确的安全防溺水教育。

  2、预防措施

  (1)对学生加强游泳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不到江边玩耍,不得私自下江、河游泳,如确须到游泳场游泳的,必须要有家长带领。

  (2)让学生掌握有关防溺水、自救等知识,在紧急情况下,会进行简单的处理。

  (3)组织学生游泳活动,必须做到认真、周密,通过活动,提高学生防范能力。

  3、预警制度

  (1)、建立“学校安全工作联络员”制度,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每日的监控工作,发现有溺水事故时第一时间内层级上报有关信息,做到不迟报、不漏报、不瞒报。

  (2)一旦发生学生溺水事故,应在第一时间内报警、组织施救。

  (3)如有伤者,应及时送就*医院救治。

  (4)通知家长,密切配合,共同救护。

  (5)组织调查、上报,处理相关事宜。

  4、应急反应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的精神,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要按照当地**的统一部署,启动应急工作预案,做好本单位防溺水安全预防工作,落实各项安全事故的应急措施。

  预防溺水工作应急预案 2

  一、指导思想:

  以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为出发点,以责任重于泰山为基本原则,特制定防溺水突发事件预案,能够统一指挥,有条不紊地进行紧急疏散全校师生,使安全事故损失限制降低到最低范围。

  二、应急处理指挥机构

  校长为事故应急处理临时指挥最高负责人;各主任为事故应急处理现场指挥负责人;全体教师负责第一现场抢救工作和疏散协调稳定工作;办公室负责与上级或有关部门紧急联系或求援事宜;体育、校医教师专门负责临时救护工作。

  三、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当发生安全事故时:

  1、事故发生时要保持镇静,沉着应对,值班人员一边指挥学生进行紧急集结疏散,一边以最快速度将发生事故信息传递到办公室和防溺水领导小组。

  2、防溺水领导小组人员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听取事故情况汇报,召集领导小组应急处理会议,马上按工作职责到现场指挥全校师生进行紧急疏散,协同有关部门抢险救灾,全力组织抢救,维持秩序,疏散师生到安全区域,对受伤人员展开救援救护。

  组织施救及学生自救,努力将人员伤亡减少到最低程度。具体如下:

  (1)全校用校园喇叭发出紧急集合信号。

  (2)用校园喇叭进行现场指挥疏散。

  (3)各班主任立即指挥学生按顺序疏散。

  (4)疏散地点一般以学校操场或周边高地处为集结点,以遇紧急情况,直接疏散出校门。

  (5)自救时根据事故性质向**、交警、消防、卫生防疫、交通管理等部门紧急求援。

  (6)保护现场,监控险情,关注事态发展。

  四、突发事件后处置方法

  1、班主任教师与家长联系、沟通尽量在学校门口或者以电话方式解决,必须来校解决的班主任要通过门卫将家长引进校门。

  2、来访人员门卫要认真审查,进行登记,经学校领导或被访人员同意后方可进入校园。不履行登记手续,强行闯入,门卫加以阻止,不得放行。

  3、学校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取证,做好伤患人员的慰问工作,并及时与伤患人员家属取得联系,做好对家属的安抚解释工作。

  4、校医室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防止疫情发生。

  5、安全小组负责灾后的善后处置工作,及时调查灾情损失情况,伤亡人员情况,并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做好受伤人员的救治和灾后现场处理、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及重建等工作。

  五、学校安全常规管理及疏散措施

  1、每周值日教师要严格按照值勤制度值日。

  2、各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遵守秩序、礼貌谦让、爱护同学的教育,加强学生的自救自护的教育和训练。

  3、学校每月开展一次防安全事故预演,提高自救能力。

  4、学校要不定期的对学校设施,尤其是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整改。

  预防溺水工作应急预案 3

  为预防学生突发溺水事故,确保学校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稳定社会秩序和校园秩序,根据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学区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和要求

  按照“以快为主,条块结合,条条保证”的原则,实行防溺水责任校园领导负制,快速、及时、有效地处置学校防溺水工作中出现的各类突发性灾害事故。采取有效措施,立足学校,坚持自保、自救,保安全。

  二、防溺水安全教育领导组

  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领导小组职责:

  1、加强对学生预防溺水事故的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

  2、利用班会、板报、橱窗等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的教育。

  3、每年初夏时节,发放“关于加强学生安全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明确责任。

  4、当发生学生溺水时,领导小组要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抢救并报告上级,请求110、120救助。

  5、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和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全面负责指挥协调应急演练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发布命令,启动预案。

  三、预防方法、安全教育

  (一)水中自救与救生

  一般在水中所发生之意外事件,通常由于两个原因:

  1、惊恐慌张:人于身历险境时,会因紧张而导致肌肉收缩、身体僵硬,而致活动力降低。

  2、体力耗竭:不断之挣扎,将体力耗尽,减少生存之机会。

  自救方法:

  发生溺水事故时,必须镇定冷静,了解自己所处环境,并利用本身浮力或身边物来自救求生。水中自救之基本原则为:保持体力,以在水中维持最长时间。为达此要求,必须缓和呼吸频率,放松肌肉,并减缓动作。

  水中求生之基本原则为:利用身上或身旁任何可增加浮力的物体,使身体浮在水上,以待救援。

  (二)、防溺水知识

  1、不要私自在海边河边、湖边、江边、水库边、水沟边、池塘边玩耍、追赶以防滑入水中。

  2、严禁学生私自下水游泳。

  3、严禁学生私自外出钓鱼,因为钓鱼蹲在水边,水边的泥土、沙石长期被水浸泡,而变很松散,有些水边长年累月被水浸泡还长了一层苔藓,一踩上去就滑入水中,即使不滑入水中都有被摔伤的危险。

  4、教育学生暴风雨天气不在路上行走,河水暴涨时不强渡强涉。

  5、发动学生举报下河洗澡的学生,将其上报学校,由学校和家长配合进行批评教育。

  6、在坐船时,一旦遇到特殊情况,一定要保持镇静,听从船上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能轻率跳水。

  预防溺水工作应急预案 4

  为确保学生安全防范教育落到实处,防止校园外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理好学生溺水突发事件,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的安全,特制定我校学生防溺水事故应急预案:

  1、防止学生溺水事故应急组织机构。

  总 指 挥:

  副总指挥:

  现场救护组组长:

  事故调查组组长:

  后勤保障组组长:

  通 讯 联 络 组:

  全面负责北埠校区学生发生溺水事故紧急处理。

  全面负责幼儿园学生发生溺水事故紧急处理。

  2、工作组职责:

  现场救护组:发生溺水事故后,本小组马上赶赴现场对溺水人员进行救治,同时协助120送往医院,并负责车辆调配。

  事故调查组:事故发生后,本小组马上到达现场,对本起事故进行调查。

  后勤保障组:事故发生后,本小组马上到达现场,及时提供本起事故处理所需物品、设备。

  通讯联络组:发生溺水事故后,本小组马上赶赴现场,主要负责书写事故材料,并逐级上报,并同时与120、各应急小组、学生家长取得联系,研究事故动态,及时处置事故现场工作及保护现场。

  3、防止溺水事故处理程序及措施

  (1)对学生加强游泳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不到河边、江边玩耍,不得私自下河游泳,如确须到游泳场游泳的,必须要有家长的陪同。

  (2)教学生掌握有关预防溺水、自救等知识,在紧急情况下,会进行简单的处理。

  (3)在汛期建立校外防溺水巡逻队,在天气炎热的季节,对特殊地进行巡逻、看护。

  (4)一旦发生学生溺水事故,应在第一时间内报警组织施救。

  (5)如有伤者,应及时送就*医院救治。

  (6)及时通知家长、密切配合,共同救护。

  (7)组织调查、上报、处理相关事宜。

  预防溺水工作应急预案 5

  一、指导思想

  根据我校*江河特点,特定防溺水工作预案,通过事例教育广大学生知道到江河玩水的危害,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杜绝溺水事件发生。

  二、组织机构

  1、成立校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政教主任)

  成员:各班班主任、年级组长

  2、成立校防溺水工作抢险突击队

  组长:

  成员:

  三、学校防汛、防溺水领导小组分工及成员职责

  组长:在县教育局办公室、镇**的领导下,贯彻执行县指挥部指示精神,全面指挥校园防溺水工作。

  副组长:根据校园出现的险情,为组长提出排险、抢险方案。及时分析汇总,为组长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组长的指令,指挥抢险队伍进行抢险。联系医疗部门,调动医务人员、医疗设备,组成医疗队参加抢救工作。负责学校稳定。

  成员:在学校防溺水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负责检查、监督防溺水措施的落实情况。

  四、防溺水预案

  1、具体教育时间及内容:

  学校要利用周五总结会,各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队会课及安全教育课,及时对学生进行防溺水事故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不下河抓鱼,不下河洗澡,暴风雨天气不在路上行走,河水暴涨时不强渡强涉。

  2、各时段、各河段检查人员安排:

  午休时,毛河由午休值班教师巡视。周五放学时,毛河由刘Xx巡视。丹江由陈Xx巡视。县河由余Xx巡视。

  3、事故处置办法:

  (1)发动学生检举揭发下河洗澡的学生,将其上报学校,由学校和家长配合进行批评教育。

  (2)一旦学生发生溺水现象,救援人员应采取以下措施当场急救,情况严重应立即送往医院抢救:(方法一)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者抱起伤员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伤员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压背部进行倒水。 (方法二)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伤员下颌,捏住伤员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3)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让伤员仰卧,背部垫一块硬板,头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面对伤员,右手掌*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胸骨压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五、几点要求

  1、认真开展汛前房屋设施的安全检查,防患于未然。

  5月8——10 日对全校的房屋、围墙、电器线路、排水管道等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安全检查,排除各种安全隐患,对有危险隐患的房屋设施立即停用,并及时抢修。

  2、加强防溺水知识教育。

  对因工作不负责任或失误造成安全事故的,要严肃追纠当事人的责任。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优选【十】份(扩展9)

——预防暴雪应急预案优选【5】份

  预防暴雪应急预案 1

  为积极应对雨雪天气,切实做好辖区防雪灾工作,保障道路通行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辖区实际情况,特制定胜利路街道防雪灾工作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根据上级防雪灾通知,为应对我市大范围降雪降温天气,全面加强辖区道路防雪灾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雪天对道路交通的.影响,确保道路畅通,全力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组织领导

  成立胜利路街道应对雨雪天气领导小组,主任担任组长,纪工委**、副主任担任副组长,各办公室主任、社居委**为成员。在区**的领导下,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全街道的防雪灾工作。

  三、雪前准备工作

  1、成立防雪灾应急小分队。应急小分队以组织一定数量人员,以清扫积雪为主并及时处置扫雪工作突发问题。

  2、扫雪铲冰工具准备到位。街道准备了充足的扫帚,预备了至少50把铁锹等铲冰工具。

  3、认真辖区危旧房进行排查。街道组织人员对辖区内的危旧房、车棚等进行认真的排查,在排查中,对部分危旧房、车棚进行登记,防止因积雪损坏房屋设施,危及人身安全。

  四、保障措施

  1、当出现雪情后,要按照上级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快速响应,积极投入防雪灾工作。

  2、遇有雪量较大时,迅速集中人员,调集扫雪力量,以保证积雪能迅速清除。

  3、街道机关、社居委所有工作人员保持通讯畅通,夜间安排一定数量的人员值班,出现雪情,立即进行清扫。

  4、市容执法大队负责督促各驻地单位、企业门前三包地域的扫雪工作。

  5、扫雪工具配备到位,工具摆放在显见易取的位置,便于取用。

  预防暴雪应急预案 2

  为做好今年的防雨雪冰雹工作,确保我校全体师生安全和学校财产等不受损失,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学期工作预案:

  一: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组员:xxxxxxxxxx

  工作职责:

  1、做好防雨雪宣传工作,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确保师生无伤亡,财产不受损失。

  2、再此期间坚持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不能离岗、脱岗、代岗,如遇特殊情况,主要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老师通讯工具保持畅通,接到命令及时到岗。

  3、总务处要将所有房屋等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查,不留死角,发现问题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采取措施,排除隐患。

  4、着重做好学生上学(放学)途中安全教育,各班要做好排查工作,班主任应及时了解学生家庭居住地址条件等相关信息,尤其是住在离校远的学生家庭情况,与家长保持联系,提高防灾意识。遇险情学生在没家长接送和老师看护下,不得单独离校,确保无意外发生。

  二、课间值班安排及职责。

  1、值班领导:一楼:xx二楼:xx三楼:xx

  2、水房门口:门卫老师。

  3、男厕所:xx

  女厕所:xx

  4、前操场:xxxx

  后操场:xxxx

  5、西楼梯:一楼xx

  二楼xx

  三楼xx

  6、东楼梯:一楼xx

  二楼xx

  三楼xx

  工作职责:

  1、值班教师课间到指定位置,负责学生上下楼梯的安全。

  2、值班教师如果发现地面比较滑或者有不安全隐患等现象,及时通知值班领导。

  3、各班班主任课间及时到各班,负责教室门口走廊的学生安全。

  三、清扫积雪的安排及要求。

  1、校门外及厕所周围:五年级二班

  2、校门口至门厅西边:六年级

  3、一、一教室门前至楼门厅:五年级一班

  4、一、二至二、一教室门前:四年级一班

  5、东墙至二、二教室门前:四年级一班

  6、全体教师到前操场参加扫雪。

  预防暴雪应急预案 3

  一、人员安排

  根据项目整体安排,参训人员主要人员分配如下:

  客服部:主要负责人员疏散及安抚工作。

  保洁员:主要负责道路清障及路面清理工作。

  二、所需物资

  1、铁锹、铁铲。

  2、除雪剂、除雪板。

  3、垃圾运输车等。

  三、具体内容

  (一)建立暴风雪等恶劣天气预警机制,随时关注气温变化,如遇气温骤降或暴风雪等恶劣天气,紧急做好防风、防雪工作、关闭公共门窗,提醒业户关门窗、检查除雪工具设备、设施、广告招牌、花盆等。并提前准备好相应物资,并对参与人员进行明确分工。

  (二)明确各自分工,并按照相关要求展开工作:

  客服组:及时疏导受灾群众,沿安全路线撤离,并安抚业主情绪,避免出现恐慌情况。

  保洁组:重点清理园区门口及主干道路面,采用除雪剂融化路边积雪,并用铲雪板、铁锹、铁铲铲除路面结冰,并由垃圾运输车负责清运。

  灾后需全面检查园区树木、花草等损毁情况,并及时联系园林公司负责修缮。

  四、注意事项

  1、正确对待暴风雪天气,克服恐惧心理,避免出现大面积恐慌,影响救助工作。

  2、加强日常应急演练,明确各项工具的`用途和功能,提升应急技能。

  3、严格要求保洁公司,配备暴风雪天气必需工具,以免在暴风雪来临之时出现工具不全的现象。

  预防暴雪应急预案 4

  为维护铁路北站广场区域秩序,确保道路安全畅通,提高对恶劣天气的应急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损失,现结合各科室、辖区内各单位工作职责,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一、统一思想认识

  要把做好雨雪冰冻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广场区域安全管理工作,作为预防和减少铁路北站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从大局出发,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思想上、措施上、行动上认真落实。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领导,确保工作落实,成立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应急管理工作重要事项的决策、指挥。领导小组成员为:综管办主任任组长;综管办副主任、铁路北站站长任副组长;客专余姚段和余慈站场指挥部工程科长、综管办综合科长、管理科长及副科长、铁派铁路北站警务室负责人、辖区各单位分管安全的副总经理及相关负责人、物业公司项目经理等为组员。

  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广场区域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应急管理工作;协调、指导受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影响区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协调广场区域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定时汇总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旅客滞留、道路通行信息并向领导小组报送。

  三、明确工作职责

  铁路北站:做好本单位恶劣天气应急预案,落实各项安全措施;负责维护铁路运输秩序,协同综管办妥善安置并疏散铁路站因灾滞留旅客;落实防御雨雪冰冻灾害抢险救灾物资;负责协调铁路安全管理和抢险工作,保障铁路安全畅通。

  长途客运公司、城市公交公司、城乡公交公司、公交站场公司、慈溪城乡公交公司:做好本单位恶劣天气应急预案,落实各项安全措施,要安排相关人员到站场值守,加强客运车辆的动态管理和监管力度;落实防御雨雪冰冻灾害抢险救灾物资,积极采取措施做好站场扫雪除冰工作,及时将班线停运和客运情况上报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上级主管部门。

  综管办综合科:及时向市委、市**报告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影响情况;准备好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应急保障物资;实时掌握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信息;加强干部值班制度,保证信息畅通、政令畅通;针对列车晚点情况联系出租车公司,确保运力及时疏散旅客。

  综管办管理科: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安排人员完成辖区内主干道的清扫工作,确保广场区域主要路段、路口基本畅通;及时了解和掌握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下广场区域的社会治安情况;根据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对交通的影响,向乘客发布恶劣天气交通影响预警;指导综管队员重点加强站北路、出租车引桥、站南路等重要节点的巡逻管控,引导车辆安全、有序通过;及时汇总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旅客滞留、道路通行信息并向领导小组报送。

  振兴物业公司:加强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时广场区域设施设备的巡查,确保地下车库正常运转;落实保安人员的备勤,做好应对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所需的各种物资和器材;服从管理科安排及时组织人员进行道路积雪清扫工作。

  四、安排滞留旅客

  受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影响往往导致列车晚点,旅客滞留,为此必须提供准确列车信息,积极组织、协调相关部门有序疏散旅客,妥善安置滞留旅客。

  (一)综合科联系铁路北站及时了解列车晚点情况(车次、客流量等),随时联系出租车公司,确保运力及时疏散旅客;联系周边旅馆、酒店,向乘客提供住宿信息。

  (二)如确有旅客滞留,组织力量有序引导滞留旅客到临时安置点(商贸体一楼、二楼)休息,联系民政局,提供必要的食物及被子等保温保暖用品。联系市卫生局启动临时医疗救助站,提供必要医疗手段,防控传染疾病。物业公司做好卫生管理、治安**工作。

  五、落实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应对恶劣天气工作是一项公益性活动,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出行,关系到铁路北站综合管理的正常秩序。各科室、单位要高度重视,提前做好应对的各项准备工作,保证人员落实到位、物资调配到位、行动迅速到位。抗灾工具、融雪防冻物资必须安排专人保管和维护,确保急时之用,把雨雪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二)明确责任,反应迅速。各科室、单位要明确责任人,要确保对讲机、移动电话等通讯工具畅通,迅速到指定地点就位,并及时开展清扫作业。要进一步加强值班工作,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随时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密切跟踪灾害发生过程,及时了解雪情雨情风情灾害,明确一名联络员确保信息畅通。一旦发生灾情,要按照有关信息报告制度迅速逐级上报,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妥善处置。

  (三)提高要求,讲究方法。应对恶劣天气工作要讲究方式方法,特别在扫雪除冰时,以人工清扫为主。除雪要做到及时清扫,确保雪中路通,雪停路清。清除积雪,应达到无漏段、无积冰、无残雪、路面见底的标准。要重视安全工作,加强对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教育,防止发生车辆及人员意外伤害事故。

  预防暴雪应急预案 5

  一、应急报告程序

  为了做好雨、雪、雾、冰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安全生产工作,特成立领导小组,一把手为总指挥,各分管领导为副总指挥,成员由值班站长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落实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安全情况,安排好各自的工作,实行“一岗双责”责任制,全天候并有专人值班(24小时),绝不允许脱岗、离岗,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要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及有关领导汇报,按指示做好此项工作,对发生雨、雪、雾、冰等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安全工作和站内是否发车进行处置,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应急指挥组

  为切实做好雨、雪、雾、冰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安全生产工作,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抓好源头管理,特成立雨、雪、雾、冰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安全生产应急领导组: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一切听从总指挥的工作安排,明确责任,分工清楚,责任到人,各部门要相互配合,做好应急工作。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出发,以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高度重视雨、雪、雾、冰等恶劣天气给道路运输带来的影响,一旦遇有恶劣天气,立即启动预案,落实各项防范措施,确保工作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切实做好防灾、救灾工作,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应急处置措施

  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要抓好各部位和场站的安全生产工作,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落实好车辆例检、“三品”检查、安全教育、安全例会和安全管理制度及各项安全措施,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从制度、车辆、人员等方面进行自查自纠,搞好安全嘱咐,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要加强与气象、公路、交警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气象和路况等信息,做好旅客的解释及安置、疏散工作。要根据恶劣天气的情况及时公布各项信息,要根据各归口管理部门的要求,责任要明确,措施要到位,特别是做好雨、雪、雾、冰等恶劣天气时期的安全排查工作,组织人力对中心各部门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万无一失,做好安全宣传工作,按照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执行,确保中心的安全工作稳步向前发展。

  四、工作要求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充分认识恶劣天气条件下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增强抓好此项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从维护交通运输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加强对防范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位。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优选【十】份(扩展10)

——学校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通用五篇

  学校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1

  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根据区教育局及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为切实做好我校学生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增强学校预防与控制疾病的防范意识,提高师生的防病能力,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和各级会议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加强预防手足口病的工作领导

  学校成立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把各项预防措施落实到人,由专人负责具体工作,分工合作,分头行动,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二、做好晨检检查工作。

  各班班主任老师要每天检查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对未到校上课的学生,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情况。认真做好学生的晨检检查,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学生的情绪与身体状况;若发现有发烧症状的学生,及时通知家长并带其到医院检查治疗。

  三、加大防病的宣传力度,深入进行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教育

  1、召开全体教师会议,传达上级的相关文件精神及宣读学校预防手足口病预防工作方案。

  2、出版一期关于预防手足口病的黑板报,发放有关预防手足口病的相关资料。

  3、通过发放告家长书、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让家长和学生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发病症状,并配合学校做好预防工作。

  四、加强学生的卫生教育,认真做好各班消毒工作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班有专人负责,定期开窗通风,保证教室内空气新鲜。

  2、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要勤洗澡、勤洗头,衣着整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惯。少先大队部和学校卫生室每天派值日生进行检查、评比。

  3、学校定期进行全面大扫除,并进行必要的消毒。

  五、加强疫情监测,及时排查隐患

  1、领导小组要及时做好对疑似病人的筛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2、加强实行晨检和零报告制度,并做好缺课情况统计和缺课原因追踪记录。

  3、手足口病疑似病例一旦被***门确诊,要立即停课隔离,并在***门指导下立即对教室、桌椅及所用物品等进行彻底消毒。

  学校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2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落实区卫生局、区教育局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落实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工作”的通知精神,认真做到预防工作严抓不放松,切实做好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为确保在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疫情,保障全校师生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目标:

  (1)普及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2)完善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信息检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疫情不在校园内蔓延。

  三、防控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依法管理、快速反应、运转高效”的原则,以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甲型H1N1流感长效管理与应急机制为根本,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将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地控制疫情蔓延扩散,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我校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

  四、领导机构:

  为确保预防工作到位,我校成立一把手亲自负责的领导小组,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时间精力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并把责任落实到人。

  防控领导小组组长:吴亚琳校长

  防控领导小组副组长:龚xx(副校长)吕xx(副校长)

  xxx(工会**)

  组员:xxx,xx,xxx,xx,xx

  学校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3

  为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能力和水*,规范我校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普及防治知识,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减轻直至消除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根据市教育局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精神,全面做好我校人感染“埃博拉”预防工作,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预防措施,开展人感染“埃博拉”及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师生和家长了解人感染埃博拉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强化防范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不必要的恐慌情绪,维护学校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

  二、组织管理

  (一)建立人感染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相应机构,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挥、组织、协调、部署和落实学校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的各项具体工作。

  (二)成立我校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陈xx

  成员:xxx,xx,xx,xx

  (三)领导小组职责

  建立和完善领导机制,负责该项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制定本单位防控工作方案,建立预防人感染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相关人员、物资、技术保障机制,收集、分析、汇总上报有关信息,提出相应处理建议。完善应急方案,明确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人,负责传染病的监控与报告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程序规范、及时、有效。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落实责任制

  要高度重视人感染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及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按照应急方案要求完善领导和组织责任制,积极配合卫生、疾控和动物检疫等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通过组织学生学*、利用校园广播站、板报等*台进行宣传教育,进一步强化师生科学饮食和卫生安全意识,敲响人感染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的警钟;同时做好思想稳定工作,确保师生学*和工作秩序稳定。

  2、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消除疾病发生与传播的隐患

  一是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

  二是要严格落实各项食品卫生制度和措施,改善环境卫生。

  三是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源的管理,严防各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加强对水源的监控与检测,教育学生不喝生水。

  3、加强宣传教育,切实落实措施减轻学生学*负担,鼓励学生开展阳光体育锻炼。

  4、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惯。

  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板报等形式,向学生家长讲解人感染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预防知识。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阳光体育运动,鼓励学生课间到室外进行适量活动,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抗病力。引导和鼓励学生科学饮食、健康生活。

  5、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加强对有关人感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预防知识的学*,提高自身业务水*,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认真做好师生就诊登记工作,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及时向市疾控中心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三、疫情监控

  落实晨检制度和报告制度,明确学校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人,负责传染病的监控与报告工作。班主任老师每天都要掌握每个学生的出勤和身体健康情况,对因病缺*的学生,要确定掌握病因,要掌握全体师生的身体状况,身体异常及有可疑症状者要密切观察,实行疫情快报制度,及时上报领导小组,学校及时上报疾控中心和教育局。对缓报、瞒报、漏报者,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保障措施

  1、加**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搞好健康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普及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和其他相关传染病的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师生员工卫生防疫的意识和自我保健的能力。

  2、改善环境卫生和做好应急准备。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疾病的免疫能力;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教室、阅览室、厕所等学生学*和生活场所的通风与清洁卫生,消除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条件,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要有专人负责。保证消毒药品与消毒器具的够用有效。

  学校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4

  为切实加强XXXX年度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有效应急处置我校可能发生的手足口病,防止疫情的发生和扩散,确保全校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针对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健全组织机构,加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领导

  成立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把各项预防措施落实到人,由专人负责专项工作,分工协作,分头行动,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领导小组组**员如下:

  组 长:yz

  副组长:xsb xdl

  成 员:(lue )

  消毒员:(lue)

  二、加大宣传力度,广泛深入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教育

  1、尽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2、家长、教师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情况,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3、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4、学校各班要做好晨午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避免其他儿童接触,及时报告并进行积极治疗。建立每日零报告制度,幼儿有异常症状,班主任要及时报告教导处,教导处及时上报乡教办。

  5、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等,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饮食卫生*惯。

  6、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热透后再食用。

  7、保持教室、宿舍等场所的通风换气,并告诫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8、注意教室、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曝晒。

  9、做好校内教室、环境、厕所等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工作,保持通风,定时打扫消毒。厕所要随时清扫积水、尿垢、粪便,确保厕所清洁,防止肠道、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10、减少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

  11、向家长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三、 我校预防手足口病实施方案

  1、认真做好晨检、午检工作

  在疫情期间,严格实行晨检、午检和零报告制度,并认真做好学生缺课情况统计和缺课原因追踪记录。每天早上,班主任老师逐一对学生进行晨检,仔细检查每位孩子的手、口腔等部位,如发现可疑患儿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时劝其到医院就诊,如诊断不是手足口病,须持医院诊断证明书方可入校。下午到校后各班班主任再进行一次午检,发现疑似症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发现疑似病例,要及时上报。一旦被***门确诊为手足口病疑似病例,要立即停课隔离,并在***门指导下立即对教室、桌凳及相关物品进行彻底消毒。我校要将对学生健康状况加强监测,对*期生病的学生进行确诊,掌握病因。做到“四早”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2、认真做好各班级消毒工作

  学校进行定期全面大扫除,并进行全校消毒。每天用稀释的消毒剂拖擦走廊、楼梯地面、楼梯扶手、厕所等。每天对教室进行喷撒消毒。

  3、加强幼儿的卫生教育

  加强学生个人卫生教育,勤洗手,勤剪指甲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要求学生饭前、便后勤洗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惯。

  学校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5

  为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能力和水*,规范我校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普及防治知识,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减轻直至消除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根据市教育局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精神,全面做好我校人感染“埃博拉”预防工作,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预防措施,开展人感染“埃博拉”及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师生和家长了解人感染埃博拉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强化防范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不必要的恐慌情绪,维护学校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

  二、组织管理

  (一)建立人感染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相应机构,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挥、组织、协调、部署和落实学校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的各项具体工作。

  (二)成立我校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陈xx

  成员:xxx,xx,xx,xx

  (三)领导小组职责

  建立和完善领导机制,负责该项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制定本单位防控工作方案,建立预防人感染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相关人员、物资、技术保障机制,收集、分析、汇总上报有关信息,提出相应处理建议。完善应急方案,明确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人,负责传染病的监控与报告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程序规范、及时、有效。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落实责任制

  要高度重视人感染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及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按照应急方案要求完善领导和组织责任制,积极配合卫生、疾控和动物检疫等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通过组织学生学*、利用校园广播站、板报等*台进行宣传教育,进一步强化师生科学饮食和卫生安全意识,敲响人感染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的警钟;同时做好思想稳定工作,确保师生学*和工作秩序稳定。

  2、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消除疾病发生与传播的隐患

  一是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

  二是要严格落实各项食品卫生制度和措施,改善环境卫生。

  三是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源的管理,严防各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加强对水源的监控与检测,教育学生不喝生水。

  3、加强宣传教育,切实落实措施减轻学生学*负担,鼓励学生开展阳光体育锻炼。

  4、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惯。

  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板报等形式,向学生家长讲解人感染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预防知识。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阳光体育运动,鼓励学生课间到室外进行适量活动,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抗病力。引导和鼓励学生科学饮食、健康生活。

  5、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加强对有关人感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预防知识的学*,提高自身业务水*,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认真做好师生就诊登记工作,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及时向市疾控中心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三、疫情监控

  落实晨检制度和报告制度,明确学校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人,负责传染病的监控与报告工作。班主任老师每天都要掌握每个学生的出勤和身体健康情况,对因病缺*的学生,要确定掌握病因,要掌握全体师生的身体状况,身体异常及有可疑症状者要密切观察,实行疫情快报制度,及时上报领导小组,学校及时上报疾控中心和教育局。对缓报、瞒报、漏报者,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保障措施

  1、加**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搞好健康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普及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和其他相关传染病的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师生员工卫生防疫的意识和自我保健的能力。

  2、改善环境卫生和做好应急准备。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疾病的免疫能力;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教室、阅览室、厕所等学生学*和生活场所的通风与清洁卫生,消除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条件,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要有专人负责。保证消毒药品与消毒器具的够用有效。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