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家风心得体会汇总5篇

首页 / 心得体会 / |

  传承家风心得体会 1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从古至今,《诫子书》、《勉谕儿辈》、《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

  作为一个寻常百姓家,我的`家风就是“踏实做事、真诚待人。”生活中,言出必行,做好每一件事,不做有损他人的事。即:做好事,当好人。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家人,先管好小家才能影响大家。

  家风建设的关键在家长。家长首先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地创立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一个人的成长成材,离不开家风的潜移默化;而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即是千万家庭家教家风的总和。“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的古训仍历历在耳,“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信条更是千年不殒,中国古人对于家风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处世之道,是祖先历经世事之后的经验之言,可以成册,可以言传,但无论是哪种形式,必是对儿孙的谆谆劝诫。好的家风淳朴无华,催人向善,是引导儿孙**成材的不二法门,也是约束儿孙行为规范的内心准则;反之,则误人误己,诱导儿孙步入歧途。往小看是修身齐家,往大看是治国*天下。优良家风需要传承,需要推广,社会正气需要弘扬。

  家风对个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是个人的第一课堂,我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便是对于家风的一个最通俗的理解,也是一个真实的写照。父母诚朴,则儿孙向善,父母贪腐,则儿孙效仿,家风直接影响个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古来宗族大家庭,必让孩子以德高望重者为榜样,而今家庭变小了,更需要家长做好教育的第一任老师,让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为后代茵福。

  良好的家风能形成廉洁的行政作风。*年来,官员子女家属腐败事件频发,影响恶劣,不免令人质疑其家风。“小来偷针,长大偷金”,不良家风追求物质、追求欲望、追求攀比,不仅自己锒铛入狱,也为儿孙后代埋下祸根。值得庆幸的是,行政廉洁公正的人也大有人在,他们一生奉公执法,淳朴善良,为人民办实事,广受尊敬与爱戴。家风会蔓延到工作作风,优良的家风则是法制化建设的重要推力,而行政作风的廉洁公正则需要家风正统来保证。

  家风影响社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社会是千万家庭的总和,家风汇聚起来就是社风,多数家庭家风淳朴,则社风淳朴;社风的急功*利,则说明多数家庭也是急功*利的。*年来人们对物欲的过度追求现象越来越严重,拼豪宅、拼豪车,甚至有结婚彩礼都明码标价的奇葩景象。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是人人“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应该有“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而改变社会风气不能一蹴而就,着眼点仍需在家风。

  优良家风需传承,社会正气需弘扬,这不仅是利己的“小事”,更是利民的“大事”。在全社会弘扬家风的建设,不仅能扬善于小,防恶于微,更能引导人们摒弃浮躁功利,重塑文明荣辱。而家风的建设也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榜样力量,社会的持续关注和人们的长期努力。

  传承家风心得体会 2

  家风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庭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在一个家庭,老人要宣扬家风,结合自己的经历,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晚辈,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我的父母没多少文化,但他们以自己的人生经验一直告诉我,做人要善良厚道。父亲常给我讲身边的人不孝的结局。比如附*三个盗墓贼,没一个善终。如有老人无疾而终,父亲感慨,说那是好人,修行好,所以才得善终。从中我明白,道德是天地的本分,本分是个人的规律,当违背了这一规律,人就有灾难。

  马克思与女儿有这样的问答。问:你最崇敬的男人的品格是什么?答:刚强。问:你最崇敬的女人的品格是什么?答:温柔。其是,这个话题与家风有关。男儿当自强。这里的自强一则是韧性刚强,一则是有理想抱负。男人无志,家道不兴。一个男人定要有责任有担当,否则,在家庭中没地位。你啃老或吃软饭,别人能尊重你么?农村人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所谓旺夫相,实则是慈眉顺眼的贤娴之态,不是女汉子,更不是河东狮吼。用老人的话说,悍妇不仅不利,而且贱己。

  家和万事兴。对一个国家而言,强盛祥和很重要,对一个家庭而言,和睦和谐更是关键。比如在家庭里,长者处事公道,晚辈心服口服。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有了困难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有好家风才有好家道,才能出好子弟。晚清具有改革思想的名臣不在少数。然而,虎父无犬子。他们的后人也往往是一时俊彦,如曾国藩之孙曾纪泽、孙曾广钧,左宗堂之子左孝同,张之洞之子张权,李鸿章之子李经方、侄李经羲,谭继询之子谭嗣同,陈宝箴之子陈三立等等。梁启超五个儿子三个院士,一个上西典军校,一个上南开大学。我以为,他们的儿子没有褪化成今天的官二代,这与他们的家风家教密切相关。《曾国藩家书》便是明证。

  城市化之前的中国农村是熟人社会,那时,家风家道很重要。比如男女相亲后,双方都要要打听对方的家道,说到张家李家,有时甚至剖根问祖。一般来说宁折十座庙,不拆一家亲,大多数人在这个问题上要么不说,要么只说好。但是,有实在人说实在话。有人会这样说,说人家那家人从老到小没的说。娶媳妇看丈母娘,说丫头她妈是个好人,贤慧本分,锅灶好针线好。如果有什么问题,比如说,有人说,娃娃我不了解,但他们爷爷就是个龟贼、她奶奶作风不正等等。往往或许就是这么一句话一门亲事黄了。农村称这种人是“塞砖头”的。由此足见家风家道的`重要性。

  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试想,如果家家都有好家风、好家道,自然就会有好社会、好世道。

  传承家风心得体会 3

  人生需要良好的家风来照亮指引,家风的内涵很丰富,但这三点不可少。

  第一个是“善良”。

  有了善良之心,有了感恩之心,有一颗关怀体恤之心,才会爱这个世界,爱周围的人,爱所有的生命。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过是向人世借几十年光阴而已,要在有限的时光里成己达人,才对得起自己的一生。善良可以说是我家的第一个家风。爷爷奶奶就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曾这样谆谆告诫子女:“做人千万不要去做恶事,作恶多端,会有报应。”这样的家风也深深地影响了我,无论在哪里无论和谁打交道,我都与人为善,不做违背良心之事。

  第二个是“勤俭”。

  父亲教育我,端正勤俭,是居身良法。“量其所入,度其所出。”“能不为息患挫志,自不为安乐肆志;在官无傥来一金,居家无浪费一金。”“振乃家声,好就孝悌一边做去;成些事业,端从勤俭二字得来。”不能投机取巧、不劳而获,铺张浪费。父亲在当地农行工作,勤勤恳恳干了一辈子,不贪不占,年年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为了养育我们6个孩子,母亲起早贪黑干着生产队里的重活累活苦活。

  第三个是“学*”。

  学*无止境,向书本学*,向社会学*,向他人学*,不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父亲常对我们兄弟姐妹说:“知识从哪里来,就是从学*中来。”父亲只读了两年私塾,后来他能够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就是因为刻苦学*,向同事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现在老父已经80多岁了,还天天坚持读书看报,可以说“活到老,学到老”。

  心灵的家风也是生命的家风,心灵的家风越亮,生命的道路越长,生活的道路越*坦。为此,我要不断为家风加油加薪一代一代相传,千万不能让它们熄灭了。

  传承家风心得体会 4

  每个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有了好的家风,我们的孩子就有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来成长,从中他们就能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家庭的快乐。

  维持一个好的家风,需要夫妻和睦、互敬互爱,相携共进,这时双方都需要意识到的,缺一不可。我结婚16年,生育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十五岁,上初三,小儿子也有十二岁了,上小学六年级。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十六年里,我们夫妻俩相处得很好,做到彼此都多关心对方的变化,多发现对方的优点,多讲些好听的话语;少抱怨、少指责、少误会,我们在孩子面前从不吵架、从不指责,让我们两个儿子都会因为有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感到温暖。

  因有我们俩的榜样,两个儿子都懂得互敬互爱。别的家长都说,孩子小的时候经常是打打闹闹的。依我的小孩来说,我很少很少他们这样,从小就懂得相互忍让。无论是哥哥还是弟弟,如果邻居阿姨给点吃的其中一个,(就弟弟来说吧,他会问“”阿姨,可不可以再多给一个车,我家里还有一个哥哥)换回哥哥,也会这样说的。现在哥哥已经读初三了,在校同学给他点好吃的,他也不舍得吃,一直留到星期五晚回来。他兄弟俩就一起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

  尊老爱幼,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家虽然不时常有老人在这,可每周孩子回来,第一时间就叫他们给爷爷、奶奶打电话问好,问问他们的情况、吃饭没有、身体情况怎样,老人俩听到孙子的声音,总是乐融融的。其实,在我身边也会经常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发生,就是有时下雨,我会带着儿子一起坐公交车上学或放学,在车上看见有老人,我就会很自觉地把自己的座位让给老人,然后对我儿子说:“儿子,来吧!妈妈抱你”儿子就会觉得很不好意思,也立刻站起来说:“不用了,妈妈你坐吧。你会晕车”我坐下后,坚决地说:“来吧,妈妈就想抱抱你。”这样,孩子就觉得妈妈特别的亲切。妈妈孝敬老人,妈妈爱护孩子,孩子心疼妈妈,这不就是尊老爱幼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是只有那些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才能体现尊老爱幼。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践行尊老爱幼的美德。

  说到勤俭节约,从小我就教育孩子,无论什么东西都要节约,也不能乱花钱。我两个儿子在石龙坑小学读了六年,说句实话,他们很少很少在校门口买零食吃。有些人会想,他口袋没钱,有钱你看他会不会买。我相信我两个孩子就算有钱在口袋也动摇不了他们的好*惯。我记得有一次,小儿子上二年级的时候,他在校门口捡到了一块钱。他紧紧地把一块钱塞到口袋里,等我去接他的时候,他悄悄地在我耳边说:“妈妈,今天你不用干活都有一块钱赚。”我问他:“为什么?”他就很理直气壮地说:“因为我捡到了一块钱呀!”我就顺口一说:“那你为什么不去买东西吃呀?”他有点生气地对我说:“妈妈,您不是从小就教我们要节约用钱,不能乱花钱吗?”我摸摸他的头说:“孩子,你真棒。还记得妈妈说的话。”

  我大儿子也不例外,他也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在校尊师重友,在家尊老爱幼。回想他初一到初三这几年里,除了每月给他300元的伙食费,几乎什么零用钱他都不要,你怎么塞给他,他都不要。这也因为*时生活中夫妻俩点点滴滴的行为下影响出来的好*惯吧。

  父母不但每天都要教育孩子怎样去互敬互爱、互相帮助;怎样去勤奋、去节约,还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孩子就会觉得父母是他们学*的.好榜样。

  懂得包容、懂得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才能领悟到人生的乐趣。

  传承家风心得体会 5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就是说,做人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当官为人更要遵守道德规范,做到守住底线,不踏红线,不碰高压线,做一个为民务实清廉、领导满意、百姓拥戴的好官。*日,县委组织部发文,要求党员干部撰写家规家风文章,结合本人的家庭、家风、家规,对照***的“十条家规”,我想说说自己正家风、立家规的体会和感悟。

  本人及其家属,一个是部门主要负责人,一个是单位副职干部,多年来,约定俗成夫妻共同遵守的家规、家风就是:清白做人,踏实干事,不谋权私,不留话柄。

  我认为,正家风、立家规不是形式,不是做表面文章,重在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带头为家为人树立清白做人、踏实干事、不谋私利、敬畏纪律的榜样。到民政局工作五年多,局里的招投标事项,我没干预过一次,也没背地里让亲友同事参与过一次,都是由局物品采购及工程论证领导小组进行阳光操作;优抚安置、调残评残、城乡低保工作中,我没为一个不符合条件的对象打过招呼、发过话。

  我认为家风家规连着党风党规。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立好家规,树好家风,更是主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推动“两个责任”落地生根的根本要求。做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金钱固然重要,但金钱不是万能的,品德必须高尚。***一生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艰苦朴素,不以权力为自己、为家人、为属下谋取私利,其高风亮节,世界敬仰,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楷模。他时刻用“十条家规”的尺子规范自己、约束自己、规范家人的行为,为我们党员领导干部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我们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我认为立家规、正家风还是一种责任担当。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权高位重,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尤其重要。为此,必须有责任担当意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虽然是句老话,但从这句老话中我也悟出了新的道理:一个称职的党员领导干部,面对新形势、新常态,要管理好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就必须视那个部门、那个单位为自己的家,这个“家”的好家风、好家规更为重要、更应立好。诸如大到人、财、物规范管理制度,为民服务承诺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软环境建设评优制度;小到上下班纪律、机关作风建设、年度考核等制度,都应不断建立,不断完善。因为这样的“家风”、“家规”,直接关系到这个单位、这个部门党风行风的好坏,关系到党的事业及其部门和单位工作的兴衰。

  我们家好的家风、家规,将继续保持下去,它虽然没有写在纸上,也没有贴在墙上,但每时每刻都会在我们夫妻及家人的心里出现。我决心做到天天常思己过、日日警钟长鸣,争做一个家规好、家风正、受党和人民信赖的民政干部。


传承家风心得体会汇总5篇扩展阅读


传承家风心得体会汇总5篇(扩展1)

——传承优良家风心得体会(5)份

  传承优良家风心得体会 1

今天早上的时候,阳光明媚,爸爸妈妈说来说去的,商量着今天早上去哪呢?去小将?去回山?我决定了先去回山,再去小将。他们非常赞同我的意见。

我们一起拿着好吃的东西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们坐着小轿车去了回山的方向上,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我们到了回山。我们一起去回山的,不,不止我们三个,还有哥哥姐姐妹妹一起来了,而且要一起去探亲呢!

随后我们吃了个午饭,说说家常话就下来了,我们在家里先准备了一下,爸爸妈妈实在太会磨蹭了,我说先下楼了,我就“唰”的一下就跑到了楼下,我开始在楼下耐心的等待着,等了会儿,我实在等不下去了,我一个人跑了下来,大声地跟妈妈说:“我在叔叔的理发店里等!”妈妈给我一百元去买水果,十元的橘子,还有一串香蕉,只要二十元,爸爸妈妈知道后,直夸我挺会买东西的。

我们的车子来了,和哥哥一起去小将看望外公外婆,我们说了几句话,就下来了,下来前拿了很多东西,有毛豆,有青菜、菠菜,有番薯,还有野生的猕猴桃……收获多多,这个星期看来不用买蔬菜了,都是绿色环保的蔬菜,我可有口福了。

我们回来了,一天的牢累并幸福着。开始整房间,爸爸妈妈正在整理自己的东西,我在整我自己的房间,你看,我们家的人多么的勤劳啊!而且我妈妈也很讲卫生哦!比如:妈妈吃东西前都要洗一遍手,就连我想要偷懒的人也被我妈妈**过来了。

你看看,这就是我们家的好家风。

  传承优良家风心得体会 2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从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家或者社会都要一定的`规则,这个规则是约束人们行为的一个准则。在生活、学*和工作中,人们用这个准则约束自己的言行,从而保障社会的安定。家规就是家风,可家风是什么呢?家风,简单的讲,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孕育了许多优良的传统:尊老爱幼、孝老爱亲、勤俭节约、与人为善、乐于助人;良好的家风家规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安定和谐的基础。

  我的父母都是乡下人,父亲75岁,母亲74岁,他们没有上过一天学,虽然他们不善言辞,但是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许多优良传统,如勤俭持家、孝老爱亲、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等。其中与人为善是我感受最深刻的。在我印象中,我的大伯母是那么尖酸刻薄,我们没有看过她的一次笑脸,没有听过她一句温暖的话,更不要谈关爱了。对于我们来说,她完全就是陌生的。爷爷的晚年几乎是在我家度过的,吃喝拉撒她从不过问,死后却哭得比谁都悲痛欲绝,不了解的人还以为她有多孝顺呢?殊不知这些只不过是做戏罢了。虽然我不信什么善有善报,但是事情却就偏这么邪门,晚年的大伯母居然瘫痪。在外人看来,这是罪有应得,可是母亲表现的大度却让我由衷佩服,在堂哥一家没有时间照顾大伯母时,母亲经常给她送饭,这让年幼的我们十分不解,不过当我为人父母时我明白了。母亲是在用她的行动告诉我们,要与人为善,对他人要有包容之心。

  母亲和邻里的关系十分融洽。正因为如此,每天晚上我们家屋子里总是坐满人,邻居喜欢来我家喝茶,聊天,感觉他们和邻里有说不完的话。对待那些子女放弃不管的老人,母亲对他们更是格外照顾。虽然母亲年纪大,可总是心系他人。20xx年腊月二十八那天,我回到母亲那里帮忙做豆腐。一个70岁左右的邻居来串门,这是一个无人照管的老人,儿女与他已是形同陌路,他已经独自一人生活6年了。在他脸上写满了孤独无助。母亲留他在家中吃饭后,还送了一些豆腐给他过年,出门时还反复叮嘱。我把这一幕看在眼里,鼻子不禁一酸,父母独自在乡下,本身就需要子女关爱,可是他们却十分体贴我们,从不抱怨。他们在尽量照顾好自己的同时,还不忘乐于助人。向他们这样的农村人,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现在的我已是一个17岁孩子的母亲,我始终牢记父母教给我的优良家风,并且把这些也传承给我的孩子。孩子的表现让我十分欣慰。在他的身上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孝老爱亲时刻展现。记得小学三年级的一天他在外面玩耍,回家来对我说:妈妈,我把今天的零用钱送给奶奶了。接着他告诉了我真相,原来他在路上玩耍,看到奶奶步行去姑姑家,他就把零用钱送给奶奶做车费了。我听了后给予他高度赞扬,并且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现在的他和身边的朋友相处也十分和谐,我想这就是我们的家风对他的影响吧!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家风是每家每户的座右铭。有了它,小家才能够和谐;有了它,由千千万万小家汇集的大家才能够安定;有了它,我们每一个人才能够自立,才能让自己做得更好,走得更远!铭记优良家风,传承优良家风,我们的人生的步伐才能够更坚定!

  传承优良家风心得体会 3

  每个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有了好的家风,我们的孩子就有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来成长,从中他们就能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家庭的快乐。

  维持一个好的家风,需要夫妻和睦、互敬互爱,相携共进,这时双方都需要意识到的,缺一不可。我结婚16年,生育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十五岁,上初三,小儿子也有十二岁了,上小学六年级。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十六年里,我们夫妻俩相处得很好,做到彼此都多关心对方的变化,多发现对方的优点,多讲些好听的话语;少抱怨、少指责、少误会,我们在孩子面前从不吵架、从不指责,让我们两个儿子都会因为有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感到温暖。

  因有我们俩的榜样,两个儿子都懂得互敬互爱。别的家长都说,孩子小的时候经常是打打闹闹的。依我的小孩来说,我很少很少他们这样,从小就懂得相互忍让。无论是哥哥还是弟弟,如果邻居阿姨给点吃的其中一个,(就弟弟来说吧,他会问“”阿姨,可不可以再多给一个车,我家里还有一个哥哥)换回哥哥,也会这样说的。现在哥哥已经读初三了,在校同学给他点好吃的,他也不舍得吃,一直留到星期五晚回来。他兄弟俩就一起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

  尊老爱幼,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家虽然不时常有老人在这,可每周孩子回来,第一时间就叫他们给爷爷、奶奶打电话问好,问问他们的情况、吃饭没有、身体情况怎样,老人俩听到孙子的声音,总是乐融融的。其实,在我身边也会经常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发生,就是有时下雨,我会带着儿子一起坐公交车上学或放学,在车上看见有老人,我就会很自觉地把自己的座位让给老人,然后对我儿子说:“儿子,来吧!妈妈抱你”儿子就会觉得很不好意思,也立刻站起来说:“不用了,妈妈你坐吧。你会晕车”我坐下后,坚决地说:“来吧,妈妈就想抱抱你。”这样,孩子就觉得妈妈特别的亲切。妈妈孝敬老人,妈妈爱护孩子,孩子心疼妈妈,这不就是尊老爱幼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是只有那些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才能体现尊老爱幼。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践行尊老爱幼的美德。

  说到勤俭节约,从小我就教育孩子,无论什么东西都要节约,也不能乱花钱。我两个儿子在石龙坑小学读了六年,说句实话,他们很少很少在校门口买零食吃。有些人会想,他口袋没钱,有钱你看他会不会买。我相信我两个孩子就算有钱在口袋也动摇不了他们的好*惯。我记得有一次,小儿子上二年级的时候,他在校门口捡到了一块钱。他紧紧地把一块钱塞到口袋里,等我去接他的时候,他悄悄地在我耳边说:“妈妈,今天你不用干活都有一块钱赚。”我问他:“为什么?”他就很理直气壮地说:“因为我捡到了一块钱呀!”我就顺口一说:“那你为什么不去买东西吃呀?”他有点生气地对我说:“妈妈,您不是从小就教我们要节约用钱,不能乱花钱吗?”我摸摸他的头说:“孩子,你真棒。还记得妈妈说的话。”

  我大儿子也不例外,他也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在校尊师重友,在家尊老爱幼。回想他初一到初三这几年里,除了每月给他300元的伙食费,几乎什么零用钱他都不要,你怎么塞给他,他都不要。这也因为*时生活中夫妻俩点点滴滴的行为下影响出来的好*惯吧。

  父母不但每天都要教育孩子怎样去互敬互爱、互相帮助;怎样去勤奋、去节约,还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孩子就会觉得父母是他们学*的好榜样。

  懂得包容、懂得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才能领悟到人生的乐趣。

  传承优良家风心得体会 4

  人生需要良好的家风来照亮指引,家风的内涵很丰富,但这三点不可少。

  第一个是“善良”。

  有了善良之心,有了感恩之心,有一颗关怀体恤之心,才会爱这个世界,爱周围的人,爱所有的生命。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过是向人世借几十年光阴而已,要在有限的时光里成己达人,才对得起自己的一生。善良可以说是我家的第一个家风。爷爷奶奶就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曾这样谆谆告诫子女:“做人千万不要去做恶事,作恶多端,会有报应。”这样的家风也深深地影响了我,无论在哪里无论和谁打交道,我都与人为善,不做违背良心之事。

  第二个是“勤俭”。

  父亲教育我,端正勤俭,是居身良法。“量其所入,度其所出。”“能不为息患挫志,自不为安乐肆志;在官无傥来一金,居家无浪费一金。”“振乃家声,好就孝悌一边做去;成些事业,端从勤俭二字得来。”不能投机取巧、不劳而获,铺张浪费。父亲在当地农行工作,勤勤恳恳干了一辈子,不贪不占,年年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为了养育我们6个孩子,母亲起早贪黑干着生产队里的重活累活苦活。

  第三个是“学*”。

  学*无止境,向书本学*,向社会学*,向他人学*,不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父亲常对我们兄弟姐妹说:“知识从哪里来,就是从学*中来。”父亲只读了两年私塾,后来他能够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就是因为刻苦学*,向同事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现在老父已经80多岁了,还天天坚持读书看报,可以说“活到老,学到老”。

  心灵的家风也是生命的家风,心灵的家风越亮,生命的道路越长,生活的道路越*坦。为此,我要不断为家风加油加薪一代一代相传,千万不能让它们熄灭了。

  传承优良家风心得体会 5

“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家风是一个家的一种道德标准,就如同粮食一般,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成分。在我的家里,也有家风,它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善良的、有诚信的人。

人要有诚信,妈妈经常教育我要诚信待人。记得有一次,我和乐队的一个新进来的同学约好了在楼下的小广场教她打鼓,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中午却下起了大雨,本来我把这事忘了,一看到下雨了才想起约好了的事情,我赶忙穿上鞋准备走,可我又想:如果我去了,那个同学没去怎么办?妈妈说:“你还是去吧!假如你不去,她去了怎么办?那同学们一定会认为你是一个不守信的孩子。”“好吧,我去。”到了小广场,虽然那个同学没有来,但是我放心多了,因为我是一个守信的孩子。

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从而也足见家风的重要了。父母的一些举动,总能够影响我们。优秀的品质,就是从中培养起来的。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它让我从中养成了许多好品质,这样的家风,值得传扬!


传承家风心得体会汇总5篇(扩展2)

——传承家风家训心得体会汇总5篇

  传承家风家训心得体会 1

  家风家训是代代相传的精神滋养。对人的成长而言,每个人都离不了家风与家训,家风家训对我们影响深远,它会伴随着我们一生,从你了解它的那一刻起,它就已经刻在了你的心里。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和家训。虽然每个家庭的家风家训不尽相同,但它对我们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大家,没有和谐的家就没有和谐的社会。无数好的家风必然可以引起好的社会风气。如果一个人有好的家风,那么他可能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而如果家风败坏,那么就少不了走弯道了。

  我们家的家风就是“诚信”二字。诚就是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地诚实做人,自己做的事情就要勇于承担,不能往别人身上推卸责任。而信就是要守信,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不能收回来,说过的话自己要做到。与家风相对,我们家的家训也是“诚信做人”。

  还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去超市买东西付款时,超市阿姨多找了我一元钱。我感觉自己捡了个大便宜,就高高兴兴地跑回了家。回家之后,我激动地告诉爸爸:“爸爸,你看,那个超市阿姨多找了我一元钱,我赚了,哈哈。”可当我话音刚落,他不仅把钱拿了过去,还朝我发火。我感到很不解,委屈地哭了。爸爸语重心长地给我讲述了诚信对于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我也明白了很多。第二天,爸爸去超市将那一元钱还了回去。从那以后,我也像爸爸一样做一个诚实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而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养育着中国的代代子孙。每个大国的文化都是有许多的家庭文化组成,每个家庭里的文化可以看成一本书,教育着一代又一代。

  传承家风家训心得体会 2

  每个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有了好的家风,我们的孩子就有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来成长,从中他们就能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家庭的快乐。

  维持一个好的家风,需要夫妻和睦、互敬互爱,相携共进,这时双方都需要意识到的,缺一不可。我结婚16年,生育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十五岁,上初三,小儿子也有十二岁了,上小学六年级。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十六年里,我们夫妻俩相处得很好,做到彼此都多关心对方的变化,多发现对方的优点,多讲些好听的话语;少抱怨、少指责、少误会,我们在孩子面前从不吵架、从不指责,让我们两个儿子都会因为有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感到温暖。

  因有我们俩的榜样,两个儿子都懂得互敬互爱。别的家长都说,孩子小的时候经常是打打闹闹的。依我的小孩来说,我很少很少他们这样,从小就懂得相互忍让。无论是哥哥还是弟弟,如果邻居阿姨给点吃的其中一个,(就弟弟来说吧,他会问“”阿姨,可不可以再多给一个车,我家里还有一个哥哥)换回哥哥,也会这样说的。现在哥哥已经读初三了,在校同学给他点好吃的,他也不舍得吃,一直留到星期五晚回来。他兄弟俩就一起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

  尊老爱幼,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家虽然不时常有老人在这,可每周孩子回来,第一时间就叫他们给爷爷、奶奶打电话问好,问问他们的情况、吃饭没有、身体情况怎样,老人俩听到孙子的声音,总是乐融融的。其实,在我身边也会经常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发生,就是有时下雨,我会带着儿子一起坐公交车上学或放学,在车上看见有老人,我就会很自觉地把自己的座位让给老人,然后对我儿子说:“儿子,来吧!妈妈抱你”儿子就会觉得很不好意思,也立刻站起来说:“不用了,妈妈你坐吧。你会晕车”我坐下后,坚决地说:“来吧,妈妈就想抱抱你。”这样,孩子就觉得妈妈特别的亲切。妈妈孝敬老人,妈妈爱护孩子,孩子心疼妈妈,这不就是尊老爱幼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是只有那些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才能体现尊老爱幼。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践行尊老爱幼的美德。

  说到勤俭节约,从小我就教育孩子,无论什么东西都要节约,也不能乱花钱。我两个儿子在石龙坑小学读了六年,说句实话,他们很少很少在校门口买零食吃。有些人会想,他口袋没钱,有钱你看他会不会买。我相信我两个孩子就算有钱在口袋也动摇不了他们的好*惯。我记得有一次,小儿子上二年级的时候,他在校门口捡到了一块钱。他紧紧地把一块钱塞到口袋里,等我去接他的时候,他悄悄地在我耳边说:“妈妈,今天你不用干活都有一块钱赚。”我问他:“为什么?”他就很理直气壮地说:“因为我捡到了一块钱呀!”我就顺口一说:“那你为什么不去买东西吃呀?”他有点生气地对我说:“妈妈,您不是从小就教我们要节约用钱,不能乱花钱吗?”我摸摸他的头说:“孩子,你真棒。还记得妈妈说的话。”

  我大儿子也不例外,他也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在校尊师重友,在家尊老爱幼。回想他初一到初三这几年里,除了每月给他300元的伙食费,几乎什么零用钱他都不要,你怎么塞给他,他都不要。这也因为*时生活中夫妻俩点点滴滴的行为下影响出来的好*惯吧。

  父母不但每天都要教育孩子怎样去互敬互爱、互相帮助;怎样去勤奋、去节约,还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孩子就会觉得父母是他们学*的好榜样。

  懂得包容、懂得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才能领悟到人生的乐趣。

  传承家风家训心得体会 3

  若是留意,便会发现路边的花坛是多么的整洁,里面的植株没有冒冒失失的长到公路上,而是规规矩矩的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绝不逾越花坛的边缘。而生在荒野中的花花草草,糟乱无章,让人难以前进半步。家长就像是园林工人,孩子就像是这些花草,不经修剪,难**才,而家风家训正是影响孩子的无形剪刀。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学*与鞭挞是我们家的家训,就像是小树在小的时候不经过扶持,那么长大后可能会称为一颗没有价值的树,只能被用作柴火。一个人,若是在小时候不予以鞭挞,走上歪道,那么以后是很难再走回正道的。行为举止要在小时候就加以规范和约束,使之成为*惯,长大之后才能更好地管教。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

  孝顺是我们家的家风,就像一句古言:“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比如说,在家里老一辈的人说活,小一辈的都要好好听着,就算是说错了,也不可当面指责,可以事后悄声提醒。不可高声而语,不可顶撞老人,不可早于老人动筷,不可长辈站立幼辈坐,家中以老为尊。从小便收到这种风气的熏陶,尊老爱幼就已经形成了*惯,形成了风气,即便出门在外,也会牢记这些教诲,良好的*惯带到社会,去感染更多的人。孝顺重在心,而非行。就像一个有钱人,他每月都会寄钱给他的父母,雇用的保姆,却不经常回家看看他们,那么也不能称之为孝,这是假孝。

  家训是指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它对于个人的教养、原则都有着不可忽视的约束作用。家训会随着家族的发展而不断流传,同样,家训也可以作为一个家族的形象,当一个家族被别人说起时,人们最先想到的会是这个家的家训,它象征着这个家族的品质。家训在祖国的繁荣富强上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国家的昌盛繁荣自然也离不开良好的家训。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的往往是因为家族中有一位出类拔萃之人,他被家族其他成员所宗仰追慕,再经过家族子孙代代的恪守祖训,渐渐地才形成。

  因此,拥有一个良好的家风家训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重大作用的,无论何时都不可忽视它的存在价值。

  “家有家规,校有校规”是人人皆知的一句话,可家风是什么呢?家风,简单的讲,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孕育了许多优良的传统;良好的家风家规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而我家的家规的一些规矩是一点点形成的,其中有一条就是勤俭持家。

  勤俭持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家里的收入高低,生活是否富裕,我们都应该勤俭持家。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勤俭持家的好*惯。

  传承家风家训心得体会 4

  “家和万事兴,只有家里和和气气的,我们的大家,我们的国家才会越来越昌盛。”3月22日,呼家楼街道联合金色朝阳培训学校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家风抵万金”的讲座,辖区百余居民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好家风好家训,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促使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什么是家风?家族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好的品德,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就成为了我们家族的风气。家风好,这个地区的民风就好,国家就好。就像诗经中的《国风》和《雅颂》在唱歌的过程中就把这个地区的纯朴善良的民风表现出来了。讲座中,金色朝阳培训学校的王虹老师首先为大家讲解了家风的含义。

  随后,她讲道:家风家训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是每个家庭教育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重要教诲。家庭成就孩子的教养,品格来自家庭的传承。“传统文化是宝,我们要一起学*。”

  “我大家讲一个真实的例子。我一次我去王府井,看见一个父亲领着10岁的左右的孩子玩。正巧,这个父亲接了个电话,他马上说,这事我帮不了你,我现在不在北京,在新疆呢。”听了王虹老师的分享,大家哈哈大笑。王虹老师总结说:“教育孩子从小就要让他学会诚实,家长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王虹老师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和对家风、家训的感悟,运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为大家讲解了《庭训格言》部分内容,列举了诚以及美国第一任华裔内阁赵小兰的家教,通俗易懂地教居民们如何培养子女、孙子、孙女,以及如何营造良好的家风、家训。有的居民拿出笔记本做着记录,有的居民用手机记录下讲课场景,现场热情火爆,响起阵阵掌声。

  讲座结束后,居民李华感慨颇深,分享了听课后的感受,她说,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传统风尚,或作风,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家风不仅是民风、社风的组成要素,也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家规、家教、家风,成为社会风气、公民道德的源头。家风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是一种无声的动力、无言的激励,它的影响是深刻的,全面的。“街道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教育活动,我们非常喜欢,提醒我们这些老人不要溺爱孩子,引导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树立家风家规的意识、进一步加强社会和谐建设。”

  传承家风家训心得体会 5

  家风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庭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在一个家庭,老人要宣扬家风,结合自己的经历,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晚辈,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我的父母没多少文化,但他们以自己的人生经验一直告诉我,做人要善良厚道。父亲常给我讲身边的人不孝的结局。比如附*三个盗墓贼,没一个善终。如有老人无疾而终,父亲感慨,说那是好人,修行好,所以才得善终。从中我明白,道德是天地的本分,本分是个人的规律,当违背了这一规律,人就有灾难。

  马克思与女儿有这样的问答。问:你最崇敬的男人的品格是什么?答:刚强。问:你最崇敬的女人的品格是什么?答:温柔。其是,这个话题与家风有关。男儿当自强。这里的自强一则是韧性刚强,一则是有理想抱负。男人无志,家道不兴。一个男人定要有责任有担当,否则,在家庭中没地位。你啃老或吃软饭,别人能尊重你么?农村人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所谓旺夫相,实则是慈眉顺眼的贤娴之态,不是女汉子,更不是河东狮吼。用老人的话说,悍妇不仅不利,而且贱己。

  家和万事兴。对一个国家而言,强盛祥和很重要,对一个家庭而言,和睦和谐更是关键。比如在家庭里,长者处事公道,晚辈心服口服。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有了困难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有好家风才有好家道,才能出好子弟。晚清具有改革思想的名臣不在少数。然而,虎父无犬子。他们的后人也往往是一时俊彦,如曾国藩之孙曾纪泽、孙曾广钧,左宗堂之子左孝同,张之洞之子张权,李鸿章之子李经方、侄李经羲,谭继询之子谭嗣同,陈宝箴之子陈三立等等。梁启超五个儿子三个院士,一个上西典军校,一个上南开大学。我以为,他们的儿子没有褪化成今天的官二代,这与他们的家风家教密切相关。《曾国藩家书》便是明证。

  城市化之前的中国农村是熟人社会,那时,家风家道很重要。比如男女相亲后,双方都要要打听对方的家道,说到张家李家,有时甚至剖根问祖。一般来说宁折十座庙,不拆一家亲,大多数人在这个问题上要么不说,要么只说好。但是,有实在人说实在话。有人会这样说,说人家那家人从老到小没的说。娶媳妇看丈母娘,说丫头她妈是个好人,贤慧本分,锅灶好针线好。如果有什么问题,比如说,有人说,娃娃我不了解,但他们爷爷就是个龟贼、她奶奶作风不正等等。往往或许就是这么一句话一门亲事黄了。农村称这种人是“塞砖头”的。由此足见家风家道的重要性。

  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试想,如果家家都有好家风、好家道,自然就会有好社会、好世道。


传承家风心得体会汇总5篇(扩展3)

——传承廉洁家风的心得体会实用5篇

  传承廉洁家风的心得体会 1

  “家和万事兴,只有家里和和气气的,我们的大家,我们的国家才会越来越昌盛。”3月22日,呼家楼街道联合金色朝阳培训学校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家风抵万金”的讲座,辖区百余居民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好家风好家训,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促使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什么是家风?家族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好的品德,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就成为了我们家族的风气。家风好,这个地区的民风就好,国家就好。就像诗经中的《国风》和《雅颂》在唱歌的过程中就把这个地区的纯朴善良的民风表现出来了。讲座中,金色朝阳培训学校的王虹老师首先为大家讲解了家风的含义。

  随后,她讲道:家风家训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是每个家庭教育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重要教诲。家庭成就孩子的教养,品格来自家庭的传承。“传统文化是宝,我们要一起学*。”

  “我大家讲一个真实的例子。我一次我去王府井,看见一个父亲领着10岁的左右的孩子玩。正巧,这个父亲接了个电话,他马上说,这事我帮不了你,我现在不在北京,在新疆呢。”听了王虹老师的分享,大家哈哈大笑。王虹老师总结说:“教育孩子从小就要让他学会诚实,家长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王虹老师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和对家风、家训的感悟,运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为大家讲解了《庭训格言》部分内容,列举了诚以及美国第一任华裔内阁赵小兰的家教,通俗易懂地教居民们如何培养子女、孙子、孙女,以及如何营造良好的家风、家训。有的居民拿出笔记本做着记录,有的居民用手机记录下讲课场景,现场热情火爆,响起阵阵掌声。

  讲座结束后,居民李华感慨颇深,分享了听课后的感受,她说,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传统风尚,或作风,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家风不仅是民风、社风的组成要素,也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家规、家教、家风,成为社会风气、公民道德的源头。家风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是一种无声的动力、无言的激励,它的影响是深刻的,全面的。“街道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教育活动,我们非常喜欢,提醒我们这些老人不要溺爱孩子,引导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树立家风家规的意识、进一步加强社会和谐建设。”

  传承廉洁家风的心得体会 2

  《祖孙四代,传承勤劳朴素家风》

  孔子有过这样一句“过庭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缩影,反映着整个社会文明的程度。漫漫光阴长河中淌过无数有血有肉的鲜活个体,沿溯血脉而上是家风串联传承着这个个体,乃至整个家族的灵魂。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今天就让我用文字将我们家族的故事娓娓道来。

  “老麻,您的衣服已经这么破了为什么还不换?”(老麻在潮汕话中指曾祖母)。当时老麻已步入耄耋,仍神采奕奕面带吉祥瑞光,她得知我们要来把针线活往桌子上一放,急匆匆跺拉着拖鞋出来迎接我们。她依旧如我小时记忆那般手脚伶俐不需要别人搀扶,只是我注意到了老麻衣服上四处散乱地打上了一个又一个蓝灰的补丁。“衣服啊,缝缝补补又三年就过去了。”老麻慈祥地笑着对我说,脸上福气的皱纹随着脸部动作而牵扯。

  饭过三晌,一家子人围在饭桌上轻声细语地回忆往事,夹杂着头顶吊着的风扇慢悠悠的“嗡嗡”声。在安静祥和的氛围下老麻拾起手上的针线活一遍缝着一边讲话,从零星的言语片段中我终于知晓了补丁背后的秘密:老麻自小家里穷,嫁了人后时运不好又守了活寡,一个人把三个儿子拉扯大。为了补贴生计,老麻压榨每一分一秒闲暇时光,*日还会为村子里的红白喜事缝纫服饰。从前养成的勤俭朴素的好*惯还一直延续,耳濡目染地传给了孙子们、曾孙子们:我祖父那一辈都是种庄稼的老实人。

  只有老叔走出东巷村到镇子上数十年如一日地刻苦钻研学画、镶瓷工艺,成为潮汕地区有名工艺人,现在还可以在广东博物馆潮州馆看到老叔画的壁画。我父亲那一辈也是在节俭朴素的家风中长大的,爷爷奶奶都没有什么文化,只能拼命耕田种瓜,父亲作为家里最小的儿子也会一起帮忙动手做工。四个懂事孝顺的儿子刻苦读书不让父母操心,最终都能以优秀的成绩考上大学。

  这次我作为林家的第四代人回到家乡走访,前辈无数朴素的生活作风给予了我极大的启发。我频繁地往长辈那边跑,脚踏实地收集了许多第一手资料,这才明白在我收集实地资料在键盘上码字的过程,也正是新时代坚韧不拔家风的新体现。在物欲泛滥的当今社会,静下心来去重新描绘从前的故事,去讲述过往那些家风古训,更是坚韧不拔好家风不忘初心的新传承。

  只可惜,老麻过世四年了,她以九十九岁的高龄结束了朴实艰苦的一生。遗憾也是有的,在科技信息高速膨胀发展的二十一世纪,老麻临终前仍然没有选择换上面料舒适的新衣裳,而是坚持穿着自己一针一线缝制的“补丁”老头衫。她贯彻着自己过了几十年朴素的生活*惯,虽然再也没有下一个缝补衣服的三年,可这节俭耐苦耐劳的家规祖训将继续延续给后辈。

  好家风是祖辈经历沧桑岁月,用智慧结晶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他们从城市的尽头,破旧的棚户区,广袤的农田中走来,一个个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传递了这份执着。太阳从地*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他们的家风家训,也会由我们这一辈继续传承。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继承并发扬光大,迎接第二天的太阳!

  传承廉洁家风的心得体会 3

  若是留意,便会发现路边的花坛是多么的整洁,里面的植株没有冒冒失失的长到公路上,而是规规矩矩的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绝不逾越花坛的边缘。而生在荒野中的花花草草,糟乱无章,让人难以前进半步。家长就像是园林工人,孩子就像是这些花草,不经修剪,难**才,而家风家训正是影响孩子的无形剪刀。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学*与鞭挞是我们家的家训,就像是小树在小的时候不经过扶持,那么长大后可能会称为一颗没有价值的树,只能被用作柴火。一个人,若是在小时候不予以鞭挞,走上歪道,那么以后是很难再走回正道的。行为举止要在小时候就加以规范和约束,使之成为*惯,长大之后才能更好地管教。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

  孝顺是我们家的家风,就像一句古言:“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比如说,在家里老一辈的人说活,小一辈的都要好好听着,就算是说错了,也不可当面指责,可以事后悄声提醒。不可高声而语,不可顶撞老人,不可早于老人动筷,不可长辈站立幼辈坐,家中以老为尊。从小便收到这种风气的熏陶,尊老爱幼就已经形成了*惯,形成了风气,即便出门在外,也会牢记这些教诲,良好的*惯带到社会,去感染更多的人。孝顺重在心,而非行。就像一个有钱人,他每月都会寄钱给他的父母,雇用的保姆,却不经常回家看看他们,那么也不能称之为孝,这是假孝。

  家训是指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它对于个人的教养、原则都有着不可忽视的约束作用。家训会随着家族的发展而不断流传,同样,家训也可以作为一个家族的形象,当一个家族被别人说起时,人们最先想到的会是这个家的家训,它象征着这个家族的品质。家训在祖国的繁荣富强上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国家的昌盛繁荣自然也离不开良好的家训。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的往往是因为家族中有一位出类拔萃之人,他被家族其他成员所宗仰追慕,再经过家族子孙代代的恪守祖训,渐渐地才形成。

  因此,拥有一个良好的家风家训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重大作用的,无论何时都不可忽视它的存在价值。

  “家有家规,校有校规”是人人皆知的一句话,可家风是什么呢?家风,简单的讲,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孕育了许多优良的传统;良好的家风家规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而我家的家规的一些规矩是一点点形成的,其中有一条就是勤俭持家。

  勤俭持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家里的收入高低,生活是否富裕,我们都应该勤俭持家。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勤俭持家的好*惯。

  传承廉洁家风的心得体会 4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从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家或者社会都要一定的`规则,这个规则是约束人们行为的一个准则。在生活、学*和工作中,人们用这个准则约束自己的言行,从而保障社会的安定。家规就是家风,可家风是什么呢?家风,简单的讲,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孕育了许多优良的传统:尊老爱幼、孝老爱亲、勤俭节约、与人为善、乐于助人;良好的家风家规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安定和谐的基础。

  我的父母都是乡下人,父亲75岁,母亲74岁,他们没有上过一天学,虽然他们不善言辞,但是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许多优良传统,如勤俭持家、孝老爱亲、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等。其中与人为善是我感受最深刻的。在我印象中,我的大伯母是那么尖酸刻薄,我们没有看过她的一次笑脸,没有听过她一句温暖的话,更不要谈关爱了。对于我们来说,她完全就是陌生的。爷爷的晚年几乎是在我家度过的,吃喝拉撒她从不过问,死后却哭得比谁都悲痛欲绝,不了解的人还以为她有多孝顺呢?殊不知这些只不过是做戏罢了。虽然我不信什么善有善报,但是事情却就偏这么邪门,晚年的大伯母居然瘫痪。在外人看来,这是罪有应得,可是母亲表现的大度却让我由衷佩服,在堂哥一家没有时间照顾大伯母时,母亲经常给她送饭,这让年幼的我们十分不解,不过当我为人父母时我明白了。母亲是在用她的行动告诉我们,要与人为善,对他人要有包容之心。

  母亲和邻里的关系十分融洽。正因为如此,每天晚上我们家屋子里总是坐满人,邻居喜欢来我家喝茶,聊天,感觉他们和邻里有说不完的话。对待那些子女放弃不管的老人,母亲对他们更是格外照顾。虽然母亲年纪大,可总是心系他人。20xx年腊月二十八那天,我回到母亲那里帮忙做豆腐。一个70岁左右的邻居来串门,这是一个无人照管的老人,儿女与他已是形同陌路,他已经独自一人生活6年了。在他脸上写满了孤独无助。母亲留他在家中吃饭后,还送了一些豆腐给他过年,出门时还反复叮嘱。我把这一幕看在眼里,鼻子不禁一酸,父母独自在乡下,本身就需要子女关爱,可是他们却十分体贴我们,从不抱怨。他们在尽量照顾好自己的同时,还不忘乐于助人。向他们这样的农村人,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现在的我已是一个17岁孩子的母亲,我始终牢记父母教给我的优良家风,并且把这些也传承给我的孩子。孩子的表现让我十分欣慰。在他的身上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孝老爱亲时刻展现。记得小学三年级的一天他在外面玩耍,回家来对我说:妈妈,我把今天的零用钱送给奶奶了。接着他告诉了我真相,原来他在路上玩耍,看到奶奶步行去姑姑家,他就把零用钱送给奶奶做车费了。我听了后给予他高度赞扬,并且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现在的他和身边的朋友相处也十分和谐,我想这就是我们的家风对他的影响吧!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家风是每家每户的座右铭。有了它,小家才能够和谐;有了它,由千千万万小家汇集的大家才能够安定;有了它,我们每一个人才能够自立,才能让自己做得更好,走得更远!铭记优良家风,传承优良家风,我们的人生的步伐才能够更坚定!

  传承廉洁家风的心得体会 5

  《忆家风,扬家风》

  家风,何为家风?

  “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

  “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即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家风是给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这些都是死板的概念。

  或许曾经年幼,不懂得家风是什么。还记得问过只有3岁的弟弟,什么是家风,他圆溜溜的眼睛悄**地滚了一圈,然后咧起嘴角说:“是风吗?”我楞了一下,风?我也不知道。若你之前问起我家的家风,我会非常笃定地告诉你:“没有!”因为年幼的我根本感觉不到有任何东西一直祖传般的影响着我。到了后来,随着年纪增长,我才领悟到什么是“家风”。它似远似*,飘渺虚幻,可是又真实存在,悄无声息。实话实说,我们都受到它潜移默化地影响。

  邻里互助,是我收到最大的感触。无功不受禄。从只有几岁,能蹒跚学步的时候,当我开始蹲在菜地时,就一直在认识它。或许很普通,或许很*凡,或许司空见惯,但是,不得不说,有些东西真的深深地刻在骨子里了。蹲在树荫下,一大片菜地被附*的退休伯伯瓜分,烈日当空,一顶顶草帽在玉米丛中穿梭,一滴滴汗水低落在泥土上,一双双布满裂痕,指甲缝里藏着泥土的手在一片片青葱绿叶上抚摸着大自然的恩惠,一阵阵笑声洋溢在这几十亩大的田地上。

  “老苏!来!看看我家的玉米怎样?还行吗?”“苏兄,咱家的香蕉,一大串哎!分你一束!拿回去放几天就成!”“苏爷爷!我爷叫我拿给你咧!咱家的番茄,大个多汁,今早摘的,你不在,所以这才下午再给你了啊!呀,妹妹也在,来擦擦就尝尝,可好吃了!”爷爷欣然地接收这些好意,一一谢过,吩咐我拿回家后,便转身走向他们的田里,投身进帮忙松土、除草、浇水的行列里。等到我回到地里,我也很不解,自家的田还没弄好,怎么跑去弄别人家的了?等到爷爷归来,挺着腰板,拿起毛巾,擦着满身的汗水时,我便提出我的疑问。

  爷爷愣了愣,然后哈哈大笑,弯下腰,摸了摸我的脑袋,说:“虽然我们是邻居,是好友,可是关系再好也不能白拿别人的东西。咱们地里的东西要么没熟要么前几天摘了,没什么好给人家,那就帮别人干干活,也不碍多少时间。记得啊,以后可不能白拿别人便宜啊!要是给爷爷知道了你敢这么做,爷爷可就再也不给你种你爱吃的小番茄啦!”

  那时的我似乎才五六岁,只知懵懵懂懂地点个头,爷爷也没有再怎么讲,只是往后每次收到邻里的好意都会回馈一些瓜果蔬菜或者去帮忙干活。后来,田地随着征收,面积越来越小,大部分伯伯都失去了那一亩桃源,可是深厚的情谊未曾改变。盛夏,黄皮、龙眼、荔枝纷纷成熟,哪怕不再一起劳作,谁也不忘各家各户互送新鲜摘取的水果,路途再遥远,心意永不迟到。

  后来,现在的我十几岁人了,渐渐迈向成年,也不得不说这类的事情还在影响着我。互联网发达,我们家也迷上网购,可是父母上班,我要上课,快递到家无人签收。对面屋的阿婆*时无事,打理着屋边的一小块田地,边上有个用木头搭的小木棚,里面放着她*时收起的可回收品。母亲嘱托阿婆帮忙收一下快递,阿婆很乐意地帮忙起来,买东西多的时候,她甚至一天断断续续收三四回快递。阿婆不愿意收钱,邻里谈钱伤感情,可是骨子里也不允许白白让自己得到这样的好处。

  于是母亲吩咐我们把废弃的书、纸张、纸皮、易拉罐、塑料瓶收好,每次趁阿婆在屋内忙的时候,悄**把这些东西悄无声息地放在她的木棚里,这也是一份心意、一份回报。这些年,同样的,阿婆也经常分享她菜地上的各种蔬菜和草药,我们周末买菜的时候也会帮她买活禽。妈妈说,邻里之间,这些不算什么。但是,我总觉得,哪怕只是这些小事,也很重要,我说不出它哪里伟大,可是每次,心里都流淌着一股暖流。

  这些事情很普通,真的很*常,但不得不说,这些教会了我很多。邻里和睦、互帮互助、将心比心、为人着想、节俭朴素、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勤俭持家、努力学*回报国家,这份无形的精神,这份无形的力量,跨越时空,跨越江海,跨过山河。

  或许,这不算家风,或许,这就是家风。或许,我那天真年幼的弟弟说的没有错,家风就是“风”。它像风,悄然滋养万物细无声;它像风,随着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它像风,一阵又一阵地吹进千家万户;它像风,又可细水长流又可波涛汹涌……

  这就是家风,从祖辈一直传下来;从一件件小事中表露出来;从街坊邻里间一位传一位,一家传一家,一户传一户;或许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或许是客厅里被框裱起来的“自强不息”“学无止境”,或许是在睡梦中呢喃的嘱咐,或许是爷爷深沉又活泼的叮咛……

  这,就是家风!


传承家风心得体会汇总5篇(扩展4)

——传承良好家风心得体会范文 (菁华3篇)

传承良好家风心得体会范文1

  我们告别了安逸享乐的寒假生活,开始了暂新的校园生活,迎来了“新起点,新希望”。开学的第一天,我们一如既往地观看了《开学第一课》。

  这次课以“传承家风家训,践行核心价值”为主题,通过介绍赵一曼家书蕴含的爱国情怀、杨启发家庭培育的敬业家风、李元成全家恪守的诚信家道、罗必炎一家践行的友善家训,让我们深刻地了解到什么是家风、家训?如何把优良传统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说的是孝顺父母是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重要和占据第一位的品德,也是每个家庭都应该首先传承的家风。

  罗必炎秉承孝老爱亲、多行善事的家风家训。他任劳任怨地悉心赡养亲、继、养父母8位老人,用大孝情怀教育子女,四世同堂的家庭重德重孝、相亲和睦。他的事迹让我感到深深的震撼。小时候我经常在爸爸、妈妈地怀里撒娇,总是不停地许诺:我长大了以后一定要让你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日里,每当我吃过饭后,经常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爸爸、妈妈却在忙碌地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他们总是先让我品尝,我却*以为常地拿起来就吃;我一旦生病,爸爸、妈妈便忙前忙后,百般照顾,而他们身体不适,我只能问候一下,也没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家风”,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和鞭策,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开学第一课》的观看,使我们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诚实、孝道、勤俭、诚恳”等优秀家风熏陶。今后,我会用好的家风来塑造自己的行为,从而成就自己的一生一世。

传承良好家风心得体会范文2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从古至今,《诫子书》、《勉谕儿辈》、《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

  作为一个寻常百姓家,我的家风就是“踏实做事、真诚待人。”生活中,言出必行,做好每一件事,不做有损他人的事。即:做好事,当好人。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家人,先管好小家才能影响大家。

  家风建设的关键在家长。家长首先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地创立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传承良好家风心得体会范文3

  最*在看一部电视剧,叫《虎妈猫爸》,讲的是教育孩子引发的家庭纷争。对待孩子,“虎妈”采取高压手段,“猫爸”则是百般顺从。分歧不仅在年轻父母之间,老一辈也各执己见,各有招式,爷爷奶奶是极度溺爱,外公则不惜动用暴力手段来管教。

  这个家庭在教育价值观方面太混乱了,一家人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结果家庭不能和谐相处,闹得鸡飞狗跳,甚至不断制造出家庭悲剧。这种现象,现在也不是孤例。很多家庭教育孩子,也是爷爷奶奶老一套,爸爸妈妈用新招,有的使用土办法,有的采取洋模式。家庭价值观不同,家风也就模糊混沌,家风不好,不止影响孩子前途,大人也难有幸福。

  再往大处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不好了,社会风尚又怎么可能清纯醇厚;家庭矛盾多了,自然也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人说,孩子是*的最大公约数,在教育孩子方面,一个家庭要形成良好的家风,就得找到时代价值的公约数。

  从古至今,家风和国运,也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天下,正家风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孟子也说过,“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现在,各地也都在倡导“最美家风”,寻找“最美家庭”,就是因为,家与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家风关系社会风尚,影响国家治理。

  古代有很多经典都涉及家庭教育的内容,人们众所周知的《弟子规》、《礼记》、《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等,就记载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细节,有很多家训警句,现在依然可以作为人生应秉持的.原则。去年,我市武隆的杨兴明家庭,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全国妇联还将杨兴明老人树为“全国教子有方先进典型”,就是因为这个家庭传承一百多年历史的《黄氏家训》,教育了黄家一代又一代子孙,形成良好的家风,值得更多家庭学*。

  家风是传统文化,涉及到很多道德伦理和礼仪规范,在今天需要进行传承。对待传统文化,有个常识判断,就是不能全盘照搬,盲目拿来,而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要求,围绕家风,既要继承传统的优秀的文化伦理,又要积极将时代先进的价值元素植入进来,来为每个家庭提供可以依循的教育价值观,形成新家风。

  这种教育价值观所要凝聚的,也就是时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比如,既要有传统家风崇尚的礼仪、仁爱、勤劳、朴素等等基本品格,又绝不能缺少现在国家倡导的文明、和谐、自由、*等、法治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也只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现代文明进行有效融合,形成时代价值,形成新家风,家庭教育才不会出现那种价值混乱的现象。

  《礼记·学记》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当前,应该以更加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精神,来凝聚时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形成符合现代社会文明需要的“最美家风”,让每个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形成理性的共识,来不断催生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最美家庭”,让家庭更加和睦,社会更加和谐。


传承家风心得体会汇总5篇(扩展5)

——廉洁家风心得体会 (菁华5篇)

廉洁家风心得体会1

  家风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庭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在一个家庭,老人要宣扬家风,结合自己的经历,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晚辈,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我的父母没多少文化,但他们以自己的人生经验一直告诉我,做人要善良厚道。父亲常给我讲身边的人不孝的结局。比如附*三个盗墓贼,没一个善终。如有老人无疾而终,父亲感慨,说那是好人,修行好,所以才得善终。从中我明白,道德是天地的本分,本分是个人的规律,当违背了这一规律,人就有灾难。

  马克思与女儿有这样的问答。问:你最崇敬的男人的品格是什么?答:刚强。问:你最崇敬的女人的品格是什么?答:温柔。其是,这个话题与家风有关。男儿当自强。这里的自强一则是韧性刚强,一则是有理想抱负。男人无志,家道不兴。一个男人定要有责任有担当,否则,在家庭中没地位。你啃老或吃软饭,别人能尊重你么?农村人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所谓旺夫相,实则是慈眉顺眼的贤娴之态,不是女汉子,更不是河东狮吼。用老人的话说,悍妇不仅不利,而且贱己。

  家和万事兴。对一个国家而言,强盛祥和很重要,对一个家庭而言,和睦和谐更是关键。比如在家庭里,长者处事公道,晚辈心服口服。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有了困难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有好家风才有好家道,才能出好子弟。晚清具有改革思想的名臣不在少数。然而,虎父无犬子。他们的后人也往往是一时俊彦,如曾国藩之孙曾纪泽、孙曾广钧,左宗堂之子左孝同,张之洞之子张权,李鸿章之子李经方、侄李经羲,谭继询之子谭嗣同,陈宝箴之子陈三立等等。梁启超五个儿子三个院士,一个上西典军校,一个上南开大学。我以为,他们的儿子没有褪化成今天的官二代,这与他们的家风家教密切相关。《曾国藩家书》便是明证。

  城市化之前的*农村是熟人社会,那时,家风家道很重要。比如男女相亲后,双方都要要打听对方的家道,说到张家李家,有时甚至剖根问祖。一般来说宁折十座庙,不拆一家亲,大多数人在这个问题上要么不说,要么只说好。但是,有实在人说实在话。有人会这样说,说人家那家人从老到小没的说。娶媳妇看丈母娘,说丫头她妈是个好人,贤慧本分,锅灶好针线好。如果有什么问题,比如说,有人说,娃娃我不了解,但他们爷爷就是个龟贼、她奶奶作风不正等等。往往或许就是这么一句话一门亲事黄了。农村称这种人是“塞砖头”的。由此足见家风家道的重要性。

  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试想,如果家家都有好家风、好家道,自然就会有好社会、好世道。

廉洁家风心得体会2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指出,抓好作风建设,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

  *古代有许多名门大族都有成文的家规家训,其后人无论是*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都会相对遵纪守法,这其中家风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因为这些族人从小就耳濡目染,良好的家风对他们有着润物无声的教化作用,同时,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家规家训对他们有着强烈的道德约束力。今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家风作风建设,这些传统资源无疑都是值得借鉴和学*的。

  父子相传,精神相继。父母是子女言传身教最好的典范,为人父母树立道德上的典范,养成良好的家风,最受益的人恐怕就是至亲骨肉。宋代名臣范仲淹一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纪晓岚称颂为“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有济于天下”,自身立言立德的同时,对子女教育亦非常严苛。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其子女也得以传承父辈精神,为后人所称道。

  要想为子孙后代树立良好家风,首先得自己行得端正,坚守原则。自己作出典范,无论是在多么恶劣的政治环境中,始终保持清廉本色,这才能够成为后人的榜样。现在的`党员干部也要先做到自身过硬,这样才能正人正己。同时,家风也需要有意识的养成,对子女亲属的不当行为要时常提点,才能及时矫正,筑牢思想防线。

  如今,以“两学一做”学*教育活动为契机,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党员,都应该意识到正家风的重要性,在家庭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时刻以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执政为民,执法为民,时时刻刻以人民群众高不高兴,满不满意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试金石,廉洁自律,做新时代的先锋队。牢固树立家风,将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

  通过对“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的学*,我会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求真务实地把各项工作做到实处,用一个*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树立*员的良好形象,做到*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站得出来,把领导交给我的各项工作做实,做细。

廉洁家风心得体会3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从古至今,《诫子书》、《勉谕儿辈》、《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

  作为一个寻常百姓家,我的家风就是“踏实做事、真诚待人。”生活中,言出必行,做好每一件事,不做有损他人的事。即:做好事,当好人。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家人,先管好小家才能影响大家。

  家风建设的关键在家长。家长首先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地创立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廉洁家风心得体会4

  *古代有许多名门大族都有成文的家规家训,其后人无论是*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都会相对遵纪守法,这其中家风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因为这些族人从小就耳濡目染,良好的家风对他们有着润物无声的教化作用,同时,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家规家训对他们有着强烈的道德约束力。今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家风作风建设,这些传统资源无疑都是值得借鉴和学*的。

  父子相传,精神相继。父母是子女言传身教最好的典范,为人父母树立道德上的典范,养成良好的家风,最受益的人恐怕就是至亲骨肉。宋代名臣范仲淹一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纪晓岚称颂为“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有济于天下”,自身立言立德的同时,对子女教育亦非常严苛。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其子女也得以传承父辈精神,为后人所称道。

  要想为子孙后代树立良好家风,首先得自己行得端正,坚守原则。自己作出典范,无论是在多么恶劣的政治环境中,始终保持清廉本色,这才能够成为后人的榜样。现在的党员干部也要先做到自身过硬,这样才能正人正己。同时,家风也需要有意识的养成,对子女亲属的不当行为要时常提点,才能及时矫正,筑牢思想防线。

  通过对“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的学*,我会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求真务实地把各项工作做到实处,用一个*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树立*员的良好形象,做到*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站得出来,把领导交给我的'各项工作做实,做细。

廉洁家风心得体会5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指出,抓好作风建设,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

  *古代有许多名门大族都有成文的家规家训,其后人无论是*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都会相对遵纪守法,这其中家风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因为这些族人从小就耳濡目染,良好的家风对他们有着润物无声的教化作用,同时,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家规家训对他们有着强烈的道德约束力。今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家风作风建设,这些传统资源无疑都是值得借鉴和学*的。

  父子相传,精神相继。父母是子女言传身教最好的典范,为人父母树立道德上的典范,养成良好的家风,最受益的人恐怕就是至亲骨肉。宋代名臣范仲淹一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纪晓岚称颂为“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有济于天下”,自身立言立德的同时,对子女教育亦非常严苛。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其子女也得以传承父辈精神,为后人所称道。

  要想为子孙后代树立良好家风,首先得自己行得端正,坚守原则。自己作出典范,无论是在多么恶劣的政治环境中,始终保持清廉本色,这才能够成为后人的榜样。现在的党员干部也要先做到自身过硬,这样才能正人正己。同时,家风也需要有意识的.养成,对子女亲属的不当行为要时常提点,才能及时矫正,筑牢思想防线。

  如今,以“两学一做”学*教育活动为契机,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党员,都应该意识到正家风的重要性,在家庭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时刻以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执政为民,执法为民,时时刻刻以人民群众高不高兴,满不满意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试金石,廉洁自律,做新时代的先锋队。牢固树立家风,将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

  通过对“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的学*,我会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求真务实地把各项工作做到实处,用一个*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树立*员的良好形象,做到*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站得出来,把领导交给我的各项工作做实,做细。


传承家风心得体会汇总5篇(扩展6)

——春节文化传承实践心得体会(5)份

  春节文化传承实践心得体会 1

  今天是元宵节,“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我们一家人在这个晚上去赏花灯。

  夜幕降临,不一会儿,已经皓月当空,一轮明月在漆黑的天空中将缕缕银辉洒向大地。小巷里,一只只灯在空中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但人却络绎不绝,都是来赏花灯的。我们挤进了波涛汹涌了人潮中,只为看一眼那五光十色的花灯。我心潮澎湃,总算要见到那日夜梦寐以求的五彩花灯了,简直太棒了!

  在一片摩肩接踵的拥挤中,我们终于见到了那朝思暮想的花灯了。我不禁瞠目结舌,被这壮观而又鲜艳的景象而叹为观止:有的通通是浅紫色的,它在天空中摇曳着自己那无比婀娜多姿的身体,仿佛一朵朵绽放了牵牛花,沉鱼落雁;有的像粉红色的窈窕淑女,飘浮在半空中,极目远眺着下方,好似天女下凡,整条街道瞬间多了几分仙气;有的三五成群,散发着五颜六色的光芒,放眼望去,犹如飞在空中的几座五彩缤纷的岛屿,诗情画意,惟妙惟肖,令人浮想联翩。我惬意地徜徉在这一片栩栩如生的“灯海”里,身临其境,好像自己也是一盏明灯,放射着光芒,照亮了明年和睦的光景。一个接着一个了花灯宛如连串的繁星,把整个苍穹都给点燃了。一团一团五彩斑斓的火焰,把新年的氤氲沁入每个人的身体。我们一家人围在一个角落,默不作声地观赏着花灯,一丝丝温暖也钻进了我们的心扉,对新年的无限憧憬在不知不觉中也变得更加强烈了。

  我们又继续随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向前走着,我瞥到了前方美不胜收的景色,顿时目瞪口呆——前面的花灯竟然更加多姿多彩:那数不胜数的花灯明晃晃的,光彩交织在一起,引人注目,显得流光溢彩。那阑珊的灯火洒在人们的头颅上,我也如醉如痴地凝视着它们——这一切就像在进行一届选美大赛似的,人们就是裁判,来决定谁是最耀眼的。一只只花灯倘若一位位闭月羞花的妙龄少女一样,亭亭玉立,个个都风姿绰约。真是“一夜花灯醉,只缘春意浓”。我眼泛泪光,却微微一笑,也有一句祷告在心头油然而生——新的一年但愿全家人都健康幸福!

  “袨服华汝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这一个元宵节,我们一家人就在这一片灯海中悄然度过了。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片灯火,新年的钟声已叩响了未来的门,把一切美好的记忆全都存在了脑海里。我真想用相片来把这一刻定格啊!可惜时间已匆匆逃去,溜进了另一片海域。别了,过去!别了,花灯!

  春节文化传承实践心得体会 2

  日落日升,斗转星移,回首往昔,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系念和玄想,而这“岁时礼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节*俗成了我国最大的传统民俗日子。春节在古都更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节*俗。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就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老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老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水缸上,寓意着福到了。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一般百姓家贴红色春联,门楣上贴“横批”,内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纸镶红边;守制者(有父、母丧者)则要用蓝纸;庙宇用黄纸。春联最早始于五代时的后蜀。据说当年蜀太子在本宫门上提写“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八个大字,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老北京人在屋内廷贴上“抬头见喜”,屋外贴上“出门见喜”,院内贴“全院生辉”等春条。

  过去大多数老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龛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讲究的要摆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饼、花糕的面鲜,成堂的水果、成堂的干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饭,素饺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摆三堂或五堂供品。老北京人过年讲得就是吃喝玩乐,以吃为主。这些供品实际上也是为人准备的。

  老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荤素睡觉为主。

  老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春节文化传承实践心得体会 3

  传统文化有很多,我最喜欢春节。

  传说,从前有一个叫年的怪物,它经常到村子里危害人类,吃牛和羊。所以,人们一心想除掉它。可是,无论人们用什么办法,都无法赶走“年”。最后,一个小孩无意之中点燃了竹子,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年”被吓跑了。人们都很高兴。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格高兴的日子,就在每年的这一天放鞭炮,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以后,又逐渐演变成了“春节”这个节日。

  我每年都回老家过年,每年都很热闹。过年的前一天,就是大年三十,也叫除夕。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贴上了“福”字。有的人心灵手巧,把自己剪的窗花贴在窗户上,像降落的雪花。还有的人把灯笼挂在大门上,张灯结彩,非常美丽。

  我觉得春节里面最好玩的是大年三十,要问是哪里吸引了我,非贴春联和包饺子莫属了。我们每年在大年三十的时候都要拿出大红色的喜气洋洋的春联张贴在大门上,红色代表红红火火,就是希望这一年都开开心心、顺顺利利。这贴春联啊,还有讲究呢!要把春联正中间的福字倒过来贴,这样就和人们*常说的福到好运来正好吻合,就是希望人们在新的一年可以好运常来、万事如意。

  我天生就喜欢做手工,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包饺子。年三十我和爸爸妈妈一家人坐在餐桌前其乐融融的包饺子,先把发好的面团用锋利的小刀从中间割开,分成若干份,再用又粗又圆的擀面杖不停的擀,渐渐的变成了一张张薄薄的面皮,最后往里填上香喷喷的肉馅,就等着晚上吃可口的饺子了!

  和我一样喜欢贴春联、包饺子的小朋友们,仔细回想一下,是不是也觉得倍感有趣呢?

  这天晚上,一声声花炮声,像打雷一样,此起彼伏,接连不断。李华映红了整个天空,像一朵朵美丽的花。放完了鞭炮,人们又抱起了又香又大的饺子,吃上了团圆饭。儿女们也都和父母团聚。人们一边吃着热腾腾的饺子,一边看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一直持续到晚上十二点,新年的钟声敲响。第二天早上,人们都起得很早,无论大人小孩都喘着新衣服挨家挨户的拜年。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嘴里说着吉祥的话。

  这种欢乐的气氛一直持续到农历正月十五。

  春节文化传承实践心得体会 4

  有一种快乐,永远不会离我们远去,那每年从不迟到从不褪色的喜悦,永远留在我们心中那就春节。

  ——题记

  我的春节便是在我的老家――四川度过的。作为一个四川人我很能吃辣,也很爱吃川菜。过节又不能只吃呀,须吃,玩,看兼备,我的春节可是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

  吃

  大年三十的晚上,爸爸妈妈、姑姑姑爷、堂姐表哥、大伯……一大家子人亲亲热热的坐在一起,团圆的气氛感染所有人。门外刻意挂上了大红灯笼投下一片暖暖的红晕。妈妈姑姑开始上菜,男人们已经放好了酒杯。小孩子们最为快乐了。热闹的场景足以把他们乐疯!一道道家乡味浓郁地地道道的四川菜上了桌,杯子里都倒好了饮料或者白酒。人人脸上都喜气洋洋的。筷子动起来了。麻辣鱼、爆炒肥肠、青椒炒腊肉……被送进了嘴里。也有清淡一些的炖菜:炖甲鱼。男人们频频举杯,微醉的脸上有一种喜气。女人们边吃边聊,孩子们毫无顾忌地大吃大喝,今晚没有人让他们别吃太多。哪一个大人不是说多吃点多吃点的!把鸡块送进嘴,我笑得快乐:今晚,谁不高兴?!一定要把肚皮塞得饱饱的!家乡菜,别有一番味道啊!

  玩

  吃完饭,大人们在院中随意的闲谈,小孩们掏出用零用钱买的炸炮,在院子里玩耍起来,炸炮声音大小不一,种类也多种多样。“小豆芽”最简单,丢在地上就发出“啪”的一声响,我那四岁小侄女一边玩一边“咯咯”笑,“金花棒”点燃就不断喷彩花,八岁的妹妹玩得高兴,“花旋彩菊”会在地面一边旋转一边喷射彩花,像一朵彩菊绽放在地上,我在玩。邻家小孩三岁,大人给他准备了一嘟噜一嘟噜的彩色小气球来弄破。我听着“啪啪”声响,玩着乐着笑着。

  看

  砰!砰!砰!

  漆黑的夜空中,烟花一朵朵绽放,这家放完那家放。一时间,天空都被渲染成了五彩缤纷的,星星的光芒都被这无数朵鲜花盖住了。花团紧簇,万紫千红,我们抬头观赏着这难得一见的美景。嘴里偶尔发出一两声感叹。

  我的春节,过得有声有色有美味,过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它留给我的快乐,够我细细回味一年!

  我的春节,快乐无比!

  春节文化传承实践心得体会 5

  除夕真热闹。家家户户都忙坏了,赶着做年菜,准备在今晚大吃一顿。家里的男女老少都参与了,一会儿杀只鸡,一会儿宰只鸭,一会儿有拔毛,一会儿大食物一锅煮了。酒肉的香味、忙碌的情景、欢笑的声音,无处不在。门外贴上了红红火火的对联,屋里也有不少年画。有的正着贴,有的斜着贴,有的歪着贴,也有的挂着的。把家里装饰得红红火火,别有一番喜庆。无论怎么贴怎么挂都寓意着吉祥如意,都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有好运。

  吃团圆饭了,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说说新年的愿望,聊聊各自的事业,谈谈各自的成败之类的。饭菜也十分丰富哦,有鸡、鸭、鱼、青菜……都是大锅菜。吃完晚饭后,有逛花市的*俗,花市里人声鼎沸、人山人海。在花市里转上一两圈,看看哪束花合心意,闻闻花的芬芳,再买几束称心如意的鲜花。插在客厅上,有一番祥和的气息。富贵竹表示富贵大吉;百合表示百年好合;水仙表示吉祥如意。无论什么花,都有各自的寓意。如果放一盆桔子,再在上面挂上一些小型的利是,显得可爱、喜气呢,大吉大利嘛。

  到了凌晨12点,鞭炮声、烟花声响成一片,这已经是大年初一啦。放鞭炮是为了迎接新年“噼里啪啦——”大年初一,我们*惯到处去玩,如逛逛街、参加一些春节活动、与朋友聚聚会。到了年初二才开始相互拜访,一直到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了。

  正月十五的光景与大年初一截然不同,按我们的*惯,是要吃汤圆的。揉好面,在下一小块,揉成球形的。再把馅放进去,包好一个汤圆咯。自己做的内陷更丰富,花生、黄糖、莲蓉。想吃什么就有什么,一顿吃个饱。嫩嫩白白的汤圆让人陶醉欲滴啊。一咬下去,馅迸出来了,立刻唇齿留香。甜蜜一直蔓延到心里。不及吃出甜蜜,说不定还吃出好福气哦。“汤圆汤圆,团团圆圆”这一顿迎新送旧的汤圆,当然要一家人吃咯……

  新年的颜色是红火的;新年的味道是甜蜜的;新年的声音是“噼里啪啦”的。过了正月十五,男女老少都过会*静的日子,新年也就结束了。学生照常上学,大人也照常做事。大家不会有年前的忙乱,也没有过年的热闹了。一切都淡化下来了……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