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学*心得(精选5篇)

首页 / 心得 / |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学*心得 1

  20xx年12月3、4日有幸参加了全国名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观摩课的培训活动,虽然天气很冷,可是感受到了专家授课的热情,听课老师们的投入,此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许多,学到了很多,同时也思考了许多。专家就是专家,名师就是名师,他们的课没有丝毫的华丽外表,没有过多的作秀,让人感觉很亲切,很顺畅,很自然,回味无穷,就像学生所说的:“老师,我们不想下课,您的课很幽默,我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老师。”专家的课优点真的很多我不想一一赘述,我想谈谈在听课过程中对我触动最大,带来深刻的思考的有以下几点:

  一、课堂前测:对于这个词只是听说过,在自己的课堂中,根本从来都没有实施过,或者说根本没有想过这样做,再或者说根本没有想到过这样做,今天通过刘松老师,钱守望老师还有王彦伟老师的报告,让我有了思考,课堂前测,多好的教学策略。通过前测能使自己的课更优效,能让我们的教学方法更多样,能找到课堂中的难点,能直接的告诉我们哪些内容可以多讲,哪些内容可以少讲,哪些知识点学生已经掌握的很好了,哪些知识点学生还不能掌握。只有对学生对症下药,才不会是庸师。我想在以后的课堂中,不仅要做课堂前测,还要做好课堂后测,两者齐抓,效果高效。

  二、课堂中不能只朝前看,还要在适当的时候回头看路:比如在刘松老师执教的《乘法分配律》这节课中,当学生发现了分配律的规律后,没有继续进行练*,而是回顾以前的知识,在以前的'学*8的乘法口诀时,三八二十四加五八四十就是3个8加5个8等于8个8就是64,即八八六十四;再有在口算12×3时,用10×3+2×3=36,长方形的周长公式(a+b)×2=a×2+b×2中都渗透了乘法分配律,当刘老师点拨到这里的时候我真的是茅塞顿开呀!更让自己惭愧的是这几个地方都教过但是在教学时没有很好的把握教材,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多想想知识的前后联系。这里借用钱守望老师的一句话就是:开车的怕路不熟,路不熟要走好多冤枉路;教学怕教材不熟,教材不熟要做好多无用功。

  三、倍感自己知识的匮乏:作为一名教师,不多读书,不多学*是不行的,不及时修补漏洞就会缓慢,不及时升级就会效率低,不及时充电就会死机,不及时的跟进就会掉队,真的希望能常有机会听到专家上课,会让我们少走弯路,再教育的大道上能让我们欣赏到更美的景色!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学*心得 2

  12月3日和4日我有幸聆听了刘松、张冬梅、杨秀清、钱守旺和王彦伟五位数学名师的示范课,一堂堂生动的示范课让我领略到数学深邃的思想。五位名师通过自己的课堂实践,给予了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最前沿的引领,最智慧的启迪。两天的学*让我*距离感受着名师们独特的教学魅力,耳闻目睹他们在课堂上的精彩演绎,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下面我就几位老师的课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幽默教学,活跃课堂

  《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枯燥的数学知识课,可在刘松老师风趣幽默加肢体语言的点拨下,整个课堂充满着欢声笑语。乘法分配律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中轻松达成,学生们能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乘法分配律,真是难能可贵。

  整堂课,刘老师关注学生情感、兴趣,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无论课前的谈话还是课堂中的肢体语言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让学生快乐着,探索着。刘老师带领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寻找乘法分配律的“踪影”(二年级的乘法口诀,长方形的面积),学生“温故而知新”,再一次让学生充分体验,经历学*的成功,进一步的加深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整堂课学生都在兴奋、积极中与教师紧密配合,学生思维得到充分表现,享受着学*的快乐。

  联想自己的课堂教学,我终于明白:数学课要让学生爱学,乐学。老师首先要一切从学生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向刘老师那样让课堂变得轻松、愉悦、高效、成功!

  二、把课堂交给学生

  大胆放手,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有效学*,成为真正的学*主体,这是张冬梅老师授课的最大特色,这也恰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学生对“米”的认识是比较抽象的,而张冬梅老师通过各种巧妙的活动设计,帮助学生建立了“1米有多长”的表象知识。每一次的活动,学生们都完成的有序且有效。纵观整个课堂,在张老师的引领下,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小活动,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教学重点展开的,且衔接的十分流畅自然,让学生沉浸在活动中的同时,不知不觉的加深了对“米”的认识。

  张老师的课堂亲切自然,所有的活动都辗转自如,只有像张老师那样把课堂交给学生,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兴趣。

  三、激励学生,增强学生自信

  《鸡兔同笼》问题一直是小学阶段学生的弱点,学生难理解,难掌握,难运用。杨秀清老师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从浅入深,从易到难,从抽象到形象,层层善诱,方法多样,引导学生步步了解,层层解决,深切了解到多种解题方法,从不同方法,不同角度帮助学生剖析解题思路,让学生深切了解了“鸡兔同笼”的理念,学生再面对这样的问题将迎刃而解了。

  杨老师授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表扬和激励学生,这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对学生进行鼓励教育,能使不同差异的学生都能在愉悦和谐的学*状态中,教学环境中茁状成长。

  四、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的起点是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在《24时计时法》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钱守旺老师收集了大量的生活中的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如:公交站牌上、火车票上、邮局开箱时间等),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整堂课,所有的内容都为孩子们提供了思考、交流得*台,每一个信息的设置都在不经意间引领学生进入了更深层的思考,这样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中,学生有了学*的兴趣,才会主动学*,把学*当成一种乐趣。

  五、亲切教学

  《图形的旋转》是小学数学中较抽象的一节课,而王彦伟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化抽象为具体,很好的完成的这节课的教学。王老师对多媒体课件的准确运用,使旋转的表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形象、生动地建立起来,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练*、训练到位,使学生对知识学以致用,得到了巩固和提高;较复杂图形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和探索的兴趣。

  王老师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亲切。整堂课,王老师始终面带灿烂的微笑,对于学生漂亮的发言,给予肯定和赞扬,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于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完整的学生,王老师耐心地加以启示、引导和点拨,让学生处处时时感受到老师的温暖,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短师生心理距离,营造了宽松和谐、自由活跃的课堂氛围。

  虽然只有短短两天的时间,但五位名师的精彩授课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师生合作交流的愉快的课堂活动。学生的自信,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呵护和赏识。师生在课堂中不再是原来传统教学中的传授者和接受者,施与者和容纳者;在现在课堂中学生才是学*的主人,教师是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会总结经验,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们学*,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学*心得 3

  刘松老师的课堂轻松风趣,看似搞笑,其实风趣中蕴含智慧,*实中体现深刻。课堂中妙语连珠,幽默诙谐,笑声连连气氛轻松,不经意间就将数学知识和方法沁入学生心间。

  《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枯燥的数学知识课,可在刘老师风趣幽默加肢体语言的点拨下,整个课堂充满着欢声笑语。一节课的只是在延伸,快乐在持续。乘法分配律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中轻松达成,学生们能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乘法分配律,真是难能可贵。

  1、整堂课,刘老师关注学生情感、兴趣,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无论课前的谈话还是课堂中的肢体语言都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让学生快乐着、探索者,并时刻体验着成功的快乐。数学单纯的数字与字母是苍白的、乏味的。可刘老师的“小李老师”、“您要坚持住”、“您好厉害吆”这些愉悦的话语常常让学生会心的微笑,所以融合了快乐和兴趣的数字与字母也就变苍白为鲜活。难怪下课后,学生还依依不舍,不愿离去。

  2、朴实中充满智慧,*和中蕴含睿智

  张冬梅老师的一堂《米的认识》紧紧抓住了我,让我听得身临其境,不忍错过一个细节。

  应该说,学生对“米”的认识是比较抽象的,张冬梅老师通过各种巧妙的活动设计,帮助学生建立了“1米有多长”的表象知识。而每一次的活动,学生们都完成的有序且有效。

  大胆放手,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有效学*,成为真正的学*主体,是这堂课最显著的特色,这也恰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纵观整个课堂,在老师的引领下,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小活动,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教学重点展开的,且衔接的十分流畅自然,让学生沉浸在活动中的同时,不知不觉的加深了对“米”的认识。

  她的课没有感人的情境,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热闹的课堂,有的只是朴实的语言,朴实的素材,朴实的课堂,但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那么贴*,真是润物细无声!

  3、领学生步入数学殿堂,用数学的眼光审视世界

  钱守旺老师上的《24时计时法》,在节目播报中学24时计时法,一天的时间里,你都在干什么?让学生做动作,发表看法,这样很好的诠释了数学与生活的完美结合,不得不让学生们把时间和生活结合起来,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数学眼光从中猛然而生。是啊,数学本性数。从长远的利益看,它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学生要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一种语言,学生在利用它的符号语言时会感觉它是如此简约、精确、美妙。所以让学生以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是我们数学教师教学的使命,而要帮助学生建立这样的观念是长此久往要做的事!

  4、独辟蹊径,水到渠成

  王老师的课朴实无华,就像一杯西湖龙井茶朴实淡雅,细细品味清香甘甜,又别具一格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学设计从小处入手,细微至致,教学方法独特,课堂*实、精辟、易懂,将知识难点细化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一一突破,一节课让听课老师和学生体会到水到渠成的感觉。

  课还是老课,可是每堂承载的内涵却是不同的,名师的课百听不厌,那是因为你感受到的不是它的内容,不是它的流程,也不是它的结果,而是它的`立意,它的导向,它带给学生的影响。

  短短两天的学*虽然结束了,但是带给我理念上的冲击却一直在持续……正如专家所言:“教师应该静静地思考,如何真正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从最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师讲什么并不重要,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是的,教育需要等待,让我们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去静待花开,倾听花开的声音……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学*心得 4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学*心得:课堂因生成而美丽

  12月3日,听了刘松老师的课《乘法的分配律》以及他的报告《有效教学的策略》,以下是我的一点感受与思考。

  刚刚走上讲台、成为教师的那一段时间里,每次都是在上课前都做好精心的准备,上课时也总是不敢放手让学生自由的动手实践,自由的说说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唯恐学生的思维跑出之前的预设,唯恐控制不了课堂秩序……。那个时候,总是着急的怕学生说不出预设的内容而着急把一切正确无误的知识告诉学生,虽然那样的教案设计滴水不漏,虽然各个教学环节进行的顺畅无比,但现在来看,那样的课堂是缺乏生机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课堂。

  叶澜教授曾说过:“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于是,开始慢慢的学着开放课堂,让课堂成为孩子们思维活动与思维碰撞的场所;于是,开始期待孩子们新奇的想法,多元的思维方式,甚至美丽的错误……

  在执教一年级上册《统计的初步认识》一课时,以下图作为情境图引入。

  图1

  当做好一切铺垫,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统计后,我选择了几个孩子的作品投影展示,其中一个孩子是这样填写的表格:

  盒子

  一个盒子一个盒子

  娃娃

  一个娃娃一个娃娃

  汽车

  一个汽车

  魔方

  一个魔方一个魔方

  当我在投影仪上投出这个孩子的作品时,孩子们都笑了。于是我和其中的一个孩子有了以下的对话:

  教师:请问你为什么笑呢?

  学生:他没统计完。

  教师:哦,还真是,不错!那你统计完了吗?你用的什么方法呢?

  学生:我统计完了,我用的画圆圈的方法来统计的。一个圆圈就代表上面的一个玩具。

  教师:真棒!那你能说说这个同学的问题在哪吗?是时间不够吗?

  学生:是他这种方法太麻烦了,用圆圈表示比较简单。

  如果针对这种情况仅仅到此为止,就有点浅尝辄止。这两个学生的方法恰恰反映了数学的'语文这两门学科的不同以及数学这门学科中符号语言的优越性与应用的广泛性。对于刚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来讲,这不是培养与强化孩子的符号意识的大好时机吗?

  曾经有位老师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折出一张长方形纸片的二分之一,可有两个学生折出了四分之一,这时老师就问学生:“对这件事你们怎么看?”大多同学都持反对意见,可这位老师却评价说:“你们真有创造力。”简单的一句点评,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宽容,也体现了老师对学生充分的尊重。接着,这位老师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折出自己想到并喜欢的几分之一。到了课的最后,老师又说:“老师教出了一个二分之一,你们却创造出这么多的分数,首先该感谢谁呀?”自然而然,两个看似“不听话”的孩子就成了这节课上的英雄,这个教学环节就成了亮点。

  生成的课堂是美丽的。新课程倡导建立“开放”、“有活力”的课堂教学结构,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多向发展和多元感受。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依照课改精神,还要具有教育机智和学科智慧,能极时地根据教学情况和学生反馈,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并有效地加以利用、引导,来借“机”施教,使朴实的数学课堂因有价值的动态生成而彰显无穷的教学魅力。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学*心得 5

  20xx年12月3、4日有幸参加了全国名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观摩课的培训活动,虽然天气很冷,可是感受到了专家授课的热情,听课老师们的投入,此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许多,学到了很多,同时也思考了许多。专家就是专家,名师就是名师,他们的课没有丝毫的华丽外表,没有过多的作秀,让人感觉很亲切,很顺畅,很自然,回味无穷,就像学生所说的:“老师,我们不想下课,您的课很幽默,我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老师。”专家的课优点真的很多我不想一一赘述,我想谈谈在听课过程中对我触动最大,带来深刻的`思考的有以下几点:

  一、课堂前测:对于这个词只是听说过,在自己的课堂中,根本从来都没有实施过,或者说根本没有想过这样做,再或者说根本没有想到过这样做,今天通过刘松老师,钱守望老师还有王彦伟老师的报告,让我有了思考,课堂前测,多好的教学策略。通过前测能使自己的课更优效,能让我们的教学方法更多样,能找到课堂中的难点,能直接的告诉我们哪些内容可以多讲,哪些内容可以少讲,哪些知识点学生已经掌握的很好了,哪些知识点学生还不能掌握。只有对学生对症下药,才不会是庸师。我想在以后的课堂中,不仅要做课堂前测,还要做好课堂后测,两者齐抓,效果高效。

  二、课堂中不能只朝前看,还要在适当的时候回头看路:比如在刘松老师执教的《乘法分配律》这节课中,当学生发现了分配律的规律后,没有继续进行练*,而是回顾以前的知识,在以前的学*8的乘法口诀时,三八二十四加五八四十就是3个8加5个8等于8个8就是64,即八八六十四;再有在口算12×3时,用10×3+2×3=36,长方形的周长公式(a+b)×2=a×2+b×2中都渗透了乘法分配律,当刘老师点拨到这里的时候我真的是茅塞顿开呀!更让自己惭愧的是这几个地方都教过但是在教学时没有很好的把握教材,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多想想知识的前后联系。这里借用钱守望老师的一句话就是:开车的怕路不熟,路不熟要走好多冤枉路;教学怕教材不熟,教材不熟要做好多无用功。

  三、倍感自己知识的匮乏:作为一名教师,不多读书,不多学*是不行的,不及时修补漏洞就会缓慢,不及时升级就会效率低,不及时充电就会死机,不及时的跟进就会掉队,真的希望能常有机会听到专家上课,会让我们少走弯路,再教育的大道上能让我们欣赏到更美的景色!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学*心得(精选5篇)扩展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学*心得(精选5篇)(扩展1)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学*心得 (菁华3篇)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学*心得1

  12月3日和4日我有幸聆听了刘松、张冬梅、杨秀清、钱守旺和王彦伟五位数学名师的示范课,一堂堂生动的示范课让我领略到数学深邃的思想。五位名师通过自己的课堂实践,给予了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最前沿的引领,最智慧的启迪。两天的学*让我*距离感受着名师们独特的教学魅力,耳闻目睹他们在课堂上的精彩演绎,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下面我就几位老师的课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幽默教学,活跃课堂

  《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枯燥的数学知识课,可在刘松老师风趣幽默加肢体语言的点拨下,整个课堂充满着欢声笑语。乘法分配律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中轻松达成,学生们能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乘法分配律,真是难能可贵。

  整堂课,刘老师关注学生情感、兴趣,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无论课前的谈话还是课堂中的肢体语言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让学生快乐着,探索着。刘老师带领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寻找乘法分配律的“踪影”(二年级的乘法口诀,长方形的面积),学生“温故而知新”,再一次让学生充分体验,经历学*的成功,进一步的加深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整堂课学生都在兴奋、积极中与教师紧密配合,学生思维得到充分表现,享受着学*的快乐。

  联想自己的课堂教学,我终于明白:数学课要让学生爱学,乐学。老师首先要一切从学生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向刘老师那样让课堂变得轻松、愉悦、高效、成功!

  二、把课堂交给学生

  大胆放手,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有效学*,成为真正的学*主体,这是张冬梅老师授课的最大特色,这也恰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学生对“米”的认识是比较抽象的,而张冬梅老师通过各种巧妙的活动设计,帮助学生建立了“1米有多长”的表象知识。每一次的活动,学生们都完成的有序且有效。纵观整个课堂,在张老师的引领下,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小活动,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教学重点展开的,且衔接的十分流畅自然,让学生沉浸在活动中的同时,不知不觉的加深了对“米”的认识。

  张老师的课堂亲切自然,所有的活动都辗转自如,只有像张老师那样把课堂交给学生,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兴趣。

  三、激励学生,增强学生自信

  《鸡兔同笼》问题一直是小学阶段学生的弱点,学生难理解,难掌握,难运用。杨秀清老师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从浅入深,从易到难,从抽象到形象,层层善诱,方法多样,引导学生步步了解,层层解决,深切了解到多种解题方法,从不同方法,不同角度帮助学生剖析解题思路,让学生深切了解了“鸡兔同笼”的理念,学生再面对这样的问题将迎刃而解了。

  杨老师授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表扬和激励学生,这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对学生进行鼓励教育,能使不同差异的学生都能在愉悦和谐的学*状态中,教学环境中茁状成长。

  四、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的起点是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在《24时计时法》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钱守旺老师收集了大量的生活中的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如:公交站牌上、火车票上、邮局开箱时间等),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整堂课,所有的内容都为孩子们提供了思考、交流得*台,每一个信息的设置都在不经意间引领学生进入了更深层的思考,这样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中,学生有了学*的兴趣,才会主动学*,把学*当成一种乐趣。

  五、亲切教学

  《图形的旋转》是小学数学中较抽象的一节课,而王彦伟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化抽象为具体,很好的完成的这节课的教学。王老师对多媒体课件的准确运用,使旋转的表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形象、生动地建立起来,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练*、训练到位,使学生对知识学以致用,得到了巩固和提高;较复杂图形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和探索的兴趣。

  王老师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亲切。整堂课,王老师始终面带灿烂的微笑,对于学生漂亮的发言,给予肯定和赞扬,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于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完整的学生,王老师耐心地加以启示、引导和点拨,让学生处处时时感受到老师的温暖,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短师生心理距离,营造了宽松和谐、自由活跃的课堂氛围。

  虽然只有短短两天的时间,但五位名师的精彩授课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师生合作交流的愉快的课堂活动。学生的自信,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呵护和赏识。师生在课堂中不再是原来传统教学中的传授者和接受者,施与者和容纳者;在现在课堂中学生才是学*的主人,教师是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会总结经验,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们学*,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学*心得2

  20xx年12月3日至4日,全国名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观摩会在德州举行,非常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学*机会。在这次活动中,我领略了几位名师的教学风采,欣赏了他们高超的教学艺术,同时也感受到了他们对数学教学执着的追求,使我受益匪浅。无论是从他们的课堂上还是报告中,我都能深切地体会到数学教学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

  在第一天上午的教学观摩活动中,我们就欣赏到了杭州特级教师刘松的.课,让我们一饱眼福。刘老师幽默的语言,独特的教学风格不仅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也吸引了在座的各位老师,当课堂结束,孩子们坐着还不想走的时候,我就被感动了,刘教师正是通过自己的“创造”,让他们“感觉”乘法分配律的本质,为学生展现出“活生生”的思维过程。杨秀清老师的鸡兔同笼以巧妙创新的设计让学生沉浸在探索研究的氛围中,真正达到了其乐融融的课堂效果。张冬梅老师是一个爱数学的老师,是一个爱钻研教材的老师,也正是如此,她可以用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可以在互相地配合与协作中,使师生关系变得融洽,创设民主和谐的学*活动气氛。钱守旺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大量地运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素材辅助教学,还有他的20个课堂教学主张,都让我大开眼界,数学教学不仅仅是科学,更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才是最高境界。数学从表面上看来是枯燥乏味的,然而却具有一种隐蔽的、深邃的美,一种理性的美。数学美是数学科学本质力量的感性与理性的显现,是一种人的本质力量通过宜人的数学思维结构的呈现。是一种真实的美,是反映客观世界并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美。最后王彦伟老师的《图形的旋转》将数学的这种美呈现的淋漓尽致,使数学教学过程成为了对数学美的一个反映过程。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学*各位名师的方法、经验,以富有审美价值的独特的方式方法,创造性地组织教学,使教与学双边活动协调进行,使学生能积极、高效地学*,使学生感受数学教学美的教学技能技巧。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学*心得3

  刘松老师的课堂轻松风趣,看似搞笑,其实风趣中蕴含智慧,*实中体现深刻。课堂中妙语连珠,幽默诙谐,笑声连连气氛轻松,不经意间就将数学知识和方法沁入学生心间。

  《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枯燥的数学知识课,可在刘老师风趣幽默加肢体语言的点拨下,整个课堂充满着欢声笑语。一节课的只是在延伸,快乐在持续。乘法分配律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中轻松达成,学生们能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乘法分配律,真是难能可贵。

  1、整堂课,刘老师关注学生情感、兴趣,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无论课前的谈话还是课堂中的肢体语言都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让学生快乐着、探索者,并时刻体验着成功的快乐。数学单纯的数字与字母是苍白的、乏味的。可刘老师的“小李老师”、“您要坚持住”、“您好厉害吆”这些愉悦的话语常常让学生会心的微笑,所以融合了快乐和兴趣的数字与字母也就变苍白为鲜活。难怪下课后,学生还依依不舍,不愿离去。

  2、朴实中充满智慧,*和中蕴含睿智

  张冬梅老师的一堂《米的认识》紧紧抓住了我,让我听得身临其境,不忍错过一个细节。

  应该说,学生对“米”的认识是比较抽象的,张冬梅老师通过各种巧妙的活动设计,帮助学生建立了“1米有多长”的表象知识。而每一次的活动,学生们都完成的有序且有效。

  大胆放手,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有效学*,成为真正的学*主体,是这堂课最显著的特色,这也恰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纵观整个课堂,在老师的引领下,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小活动,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教学重点展开的,且衔接的十分流畅自然,让学生沉浸在活动中的同时,不知不觉的加深了对“米”的认识。

  她的课没有感人的情境,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热闹的课堂,有的只是朴实的语言,朴实的素材,朴实的课堂,但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那么贴*,真是润物细无声!

  3、领学生步入数学殿堂,用数学的眼光审视世界

  钱守旺老师上的《24时计时法》,在节目播报中学24时计时法,一天的时间里,你都在干什么?让学生做动作,发表看法,这样很好的诠释了数学与生活的完美结合,不得不让学生们把时间和生活结合起来,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数学眼光从中猛然而生。是啊,数学本性数。从长远的利益看,它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学生要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一种语言,学生在利用它的符号语言时会感觉它是如此简约、精确、美妙。所以让学生以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是我们数学教师教学的使命,而要帮助学生建立这样的观念是长此久往要做的事!

  4、独辟蹊径,水到渠成

  王老师的课朴实无华,就像一杯西湖龙井茶朴实淡雅,细细品味清香甘甜,又别具一格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学设计从小处入手,细微至致,教学方法独特,课堂*实、精辟、易懂,将知识难点细化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一一突破,一节课让听课老师和学生体会到水到渠成的感觉。

  课还是老课,可是每堂承载的内涵却是不同的,名师的课百听不厌,那是因为你感受到的不是它的内容,不是它的流程,也不是它的结果,而是它的`立意,它的导向,它带给学生的影响。

  短短两天的学*虽然结束了,但是带给我理念上的冲击却一直在持续……正如专家所言:“教师应该静静地思考,如何真正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从最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师讲什么并不重要,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是的,教育需要等待,让我们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去静待花开,倾听花开的声音……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学*心得(精选5篇)(扩展2)

——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心得菁选

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心得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心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心得 篇1

  20xx年4月21~23日我有幸参加了Z市农村小学数学“关注常态,聚焦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收获颇多,感受颇深。

  参加工作7年多来,从事语文教学五年之久,从事数学教学刚刚两年,也算刚刚起步吧!虽工作了两年,但对于数学教学的相关知识掌握的还不够深入。*三天学*了这些老师的课,茅塞顿开。无论是骨干教师的精彩课堂还是各位领导幽默风趣而又饱含哲理的总结,都深深触动了我。

  像读书一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人都有自己的观点。都能从不同角度发现每一位老师的闪光点,正如吕主任说的“用欣赏的眼光去看每一堂课,每一堂课都有许多值得思考的东西”。学会了欣赏,学会了思考,我们又何愁上不好每节课呢?在这十几节课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吕老师的课,她的语言始终如一,无论孩子们怎么表现,她总有独到的评价,声音那么甜,那么美,听得让人陶醉;还有尤梅老师的充满着阳刚之气,语言刚劲有力又不乏和蔼亲切的生动课堂,从孩子们的表现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数学课堂,该怎样组织进行数学教育教学;再有王永胜老师的课,极富幽默感。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步步为营,题题渗透,每一个环节都能激起孩子们学*的兴趣,参与的信心。

  这些老师不仅给孩子们上了一堂极具特色的课,也为我们在座的各位老师展现了一节最原生态的生动课堂。但在大会即将结束的一刻,有一位老师的讲话深深触动了我,那就是张伟老师。年轻漂亮而又不乏青春的激情。她流泪的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那是20xx年的4月,我参加了我们县(z县)组织的作文讲评课比赛,我让孩子们写的是《那一次,我···》,在讲评的过程中,我原本的预设只用到了开头,整个过程我顺着学生的思路走了,还好的是老师吹哨时,我顺利的.结束了这一课。但县教研室李老师在评课时,先肯定了我的闪光点,开头极具特色,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导入作文的讲评。在接下来的评课中,我真的想找个缝钻进去,我当时的心里真的是这样。但我没有流泪,我只是默默地低着头在那里静静地听着······回来的路上我的眼前始终浮现着当时的画面,到了学校,回到宿舍,我哭了,很伤心。不是因为老师的评课流泪,而是在那里自责,为什么没有讲好呢?这件事深深影响着我,那也是我第一次

  走出去,第一次到一个大地方去讲课,至今那次讲课我仍记忆犹新,现在想来失败怕什么,不是有句话说吗,与其晚失败,不如早失败;与其早成功,不如晚成功。但愿我们还有机会走出去,展示自己的精彩。但愿这样的活动能像花儿一样常开,给我们搭建一个同台竞技的舞台。

  最后,愿我们能从今天的活动中收获未来,共创数学教学新时代。

  以上是我本次学*活动的小小体会,不当之处,敬请领导老师们批评指正。

  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心得 篇2

  12月3日和4日我有幸聆听了刘松、张冬梅、杨秀清、钱守旺和王彦伟五位数学名师的示范课,一堂堂生动的示范课让我领略到数学深邃的思想。五位名师通过自己的课堂实践,给予了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最前沿的引领,最智慧的启迪。两天的学*让我*距离感受着名师们独特的教学魅力,耳闻目睹他们在课堂上的精彩演绎,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下面我就几位老师的课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幽默教学,活跃课堂

  《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枯燥的数学知识课,可在刘松老师风趣幽默加肢体语言的点拨下,整个课堂充满着欢声笑语。乘法分配律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中轻松达成,学生们能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乘法分配律,真是难能可贵。

  整堂课,刘老师关注学生情感、兴趣,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无论课前的谈话还是课堂中的肢体语言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让学生快乐着,探索着。刘老师带领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寻找乘法分配律的“踪影”(二年级的乘法口诀,长方形的面积),学生“温故而知新”,再一次让学生充分体验,经历学*的成功,进一步的加深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整堂课学生都在兴奋、积极中与教师紧密配合,学生思维得到充分表现,享受着学*的快乐。

  联想自己的课堂教学,我终于明白:数学课要让学生爱学,乐学。老师首先要一切从学生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向刘老师那样让课堂变得轻松、愉悦、高效、成功!

  二、把课堂交给学生

  大胆放手,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有效学*,成为真正的学*主体,这是张冬梅老师授课的最大特色,这也恰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学生对“米”的认识是比较抽象的,而张冬梅老师通过各种巧妙的活动设计,帮助学生建立了“1米有多长”的表象知识。每一次的活动,学生们都完成的有序且有效。纵观整个课堂,在张老师的引领下,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小活动,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教学重点展开的,且衔接的十分流畅自然,让学生沉浸在活动中的同时,不知不觉的加深了对“米”的认识。

  张老师的课堂亲切自然,所有的活动都辗转自如,只有像张老师那样把课堂交给学生,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兴趣。

  三、激励学生,增强学生自信

  《鸡兔同笼》问题一直是小学阶段学生的弱点,学生难理解,难掌握,难运用。杨秀清老师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从浅入深,从易到难,从抽象到形象,层层善诱,方法多样,引导学生步步了解,层层解决,深切了解到多种解题方法,从不同方法,不同角度帮助学生剖析解题思路,让学生深切了解了“鸡兔同笼”的理念,学生再面对这样的问题将迎刃而解了。

  杨老师授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表扬和激励学生,这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对学生进行鼓励教育,能使不同差异的学生都能在愉悦和谐的学*状态中,教学环境中茁状成长。

  四、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的起点是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在《24时计时法》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钱守旺老师收集了大量的生活中的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如:公交站牌上、火车票上、邮局开箱时间等),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整堂课,所有的内容都为孩子们提供了思考、交流得*台,每一个信息的设置都在不经意间引领学生进入了更深层的思考,这样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中,学生有了学*的兴趣,才会主动学*,把学*当成一种乐趣。

  五、亲切教学

  《图形的旋转》是小学数学中较抽象的一节课,而王彦伟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化抽象为具体,很好的完成的这节课的教学。王老师对多媒体课件的准确运用,使旋转的表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形象、生动地建立起来,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练*、训练到位,使学生对知识学以致用,得到了巩固和提高;较复杂图形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和探索的`兴趣。

  王老师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亲切。整堂课,王老师始终面带灿烂的微笑,对于学生漂亮的发言,给予肯定和赞扬,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于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完整的学生,王老师耐心地加以启示、引导和点拨,让学生处处时时感受到老师的温暖,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短师生心理距离,营造了宽松和谐、自由活跃的课堂氛围。

  虽然只有短短两天的时间,但五位名师的精彩授课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师生合作交流的愉快的课堂活动。学生的自信,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呵护和赏识。师生在课堂中不再是原来传统教学中的传授者和接受者,施与者和容纳者;在现在课堂中学生才是学*的主人,教师是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会总结经验,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们学*,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心得 篇3

  我很荣幸能去参加Z市农村小学数学“关注常态、聚焦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这短短的三天之内,我觉得自己收获很多,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我的感受!

  我是一个刚刚参加工作不到两年的大学生,深处在农村基层!在这以前我从来没参加过数学研讨会,也没到县里听过数学讲课。因此,在*时的教学中,我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去上课,这次听各位名师的讲课,觉得自己还真像一个处于懵懂的小姑娘,对于教学,对于备课,对于上课,真的是一无所知!

  我觉得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要渗透理解教参!教参都是每位老师一本,但是,在我们基层的教师,很少重视教参,甚至就把它当成一个摆设,在讲新课之前从来不去看,或是很少看。我自己也是这样。有时间的时候就把教参拿过来看看,对着课本理解本节课是怎么上的。没时间的时候,直接拿着课本就去上课。听了各位老师的讲课之后,才恍然发现,每位老师的教案设计都离不开教参!因此,把握好教材,渗透好教参,是我以后要认真改正的地方!

  关于怎么处理好“教什么” 与“怎么教”的关系。对于这两个词,每位教师的理解不一样,课的重点及流程就不一样,因此把握好“教什么” 与“怎么教”的关系很重要。通过这几天的学*,我的理解是:“教什么”是让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什么的,能在下课的时候明确本节课内容;“怎么教”就是教师的课堂设计,这包含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流程的设计,练*题的设计,以及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及处理课堂上突发事件,一步一步吸引学生认真的听你的课,达到高效的课堂!因此,在这里我重新定义了自己,在以后的每一堂课,要给学生明确传达我这节课教的是什么,以及注重自己的课堂设计!

  “同课异构”真的让我领略到了名师的风范!同是一个课题,效果却不一样。她们的语言有的干练,说话不拖泥带水,课堂严而有序;有的幽默风趣,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下愉快的学*,课堂生动活泼!不管是什么样的课堂,听她们的课,真的是一种享受,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我记得非常清楚的是徐银老师的活动操,我没想到在枯燥无味的数学课上竟然可以做一个简简单单的活动操。这让我很受启发。当然,普通老师上的课也很精彩,尽管不是特别出色,但对于我来说,确是非常精彩的。要是我自己站在讲台上,面对台下将*400位听课的老师,或许我根本没有胆量讲下来,但是她们做到了,这很值得我学*!

  在这三天中,让我最欣赏的我觉得是各位教研员以及于江美科长对于各位老师课的`点评。他们听的很仔细,评价的也很仔细。首先把本课题所处于的基础地位及以后为哪些课做了铺垫都进行了分析。其次,分别点评了本节课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我在听完各位老师的讲课之后,就没想到那么多,甚至觉得她们的课上的都很棒,没有什么缺点。但是各位教研员的点评是那么的详细,那么的到位,好像就是他们自己在讲课一样。还有于江美科长,不仅把各位老师的课点评的恰到好处,而且把整个小学阶段关于计算的加减法分析的很独特!从这就可以看出,人的思考至关重要!同是一堂课,同是一个人讲,同是一个时间及地点,为什么人的收获就不一样!

  古人有句话,“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也正如于科长说的那样,不管是驻城的还是联小的,都要有一颗为学生负责的心。我很赞同于科长说的话。作为一个老师,就是要为学生负责,而不是为了教而教。我很喜欢学生,也很喜欢我这份职业。虽然成长环境和工作条件相比县城来说不是很好,但是我会尽职尽责教好每一位学生,为每一位学生负责。

  这三天的学*,让我受益匪浅!感悟也很多!我还年轻,要走的路还很长,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磕磕绊绊,但是我会坚守自己的信念,爱护每一位学生,不管是优秀生还是学困生,我都会一视同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愿意为教育事业献上我的一生!

  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心得 篇4

  20xx年4月20日至22日,实验学校选派青年教师郑莎莎、孙亚灵在西安空军工程大学体育馆参加了“名师之路”20xx年春小学数学教学“未来课堂与问题化教学”观摩研讨会。

  会议历时三天,俞正强、唐彩斌、牛献礼、刘延革等15名小学数学界专家做了数节精彩纷呈的示范课和报告,他们流畅的课堂教学、愉快的课堂气氛、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无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俞正强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植树问题》,抽丝剥茧,把看似抽象难懂的几个公式归类到“段”和“点”的关系上,把最本质的东西简单、实在的教给学生。在学生不能及时举出例子的情况下,鼓励他们联系生活,让每位同学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使学*不再枯燥乏味。应用环节也能紧靠生活,让学生亲身去体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又印证了不变的规律:占了几个“点”,少种几棵树。在巧妙的问题设计和恰到好处的引导下,带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解决生活中的“一类”问题。

  牛献礼老师执教的五年级的《打电话》一课,是对“以学定教”的充分体现。把教材中的“15人”改成3人,如何尽快通知到所有人的问题就变得简单易分析,学生能更快地接触到问题的本质。学生经历了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汇报展示和教师引领的过程,自己得出重点知识“知道消息的人都去通知”,从而进一步验证猜想、发现规律。整节课始终围绕着学生的学*展开教学,教师的每一次追问都是为学生的学*体验做铺垫,最后的计算部分就显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充分印证了体验式学*是为学生提供感兴趣且有意义的数学活动。

  秦莹老师的《一分有多长》,亲切自然,美妙的就像一首歌。课前的“经典咏流传”是前奏,引出关于用时的问题;精美的课件展示出的钟表是渐进,带领学生一步步体验秒针的变化规律;孩子们的两个活动是高潮,让学生体会到一分钟是多少秒、以及时间不以人的感受做转移;深情的话语小结是尾声,温柔且坚定的语气,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有了更好的收获;几个小练*的设计结束,贴*生活的练*,巩固了所学,同时结束亦是开始,学无止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整节课浑然一体,堪称享受。

  罗明亮老师的授课教会了我们一句话“人间至味是清欢,课堂至味是道理”。给六年级的同学解决他们五年级就存疑的.一个问题,让学生敢于去自己提出提问、自己通过探寻去明白道理,继而通过道理去解决问题。教学不应该只知道“是这样的”,而更要知道“为什么是这样的”,要让学生去深入思考知识背后的道理。在不断地追问中让问题引向深入,分享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惯。这样的课堂不正是我们所追寻的吗?

  周卫东老师的《小鸭在哪里》则让我们看到了学生创造力的惊人之处。整节课的风格极具童趣,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小鸭的例子,给予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其自由生长,继而引导学生一步步探寻深化、收获成功。这样的学*才能让人真正看到孩子学*的模样,体会到他们知识的增长,相机诱导、顺势而为,做到让学*真正发生。

  这些专家名师们的课各具特色,但同样的都做到了紧贴教材和生活。同样关注了学生数学素养的生成,培养了孩子们优良的学*品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亲自体验,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明白所学的本质道理。精彩的专题讲座更是一个个先进教育理念的呈现,给我们的灵魂以不同程度的冲击和洗礼。让人深刻感受到思考和成长。

  会议的一首插曲令人印象深刻,歌名叫做《梦在前方》。“没有什麼能阻挡,风浪再大又怎样;只需要一双手掌,就有征服的力量。”对于年轻教师来说,这些专家前辈们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和阅历,为我们的专业成长提供助力;对于学生来说,我们又何尝不是他们背后的推手呢?要想传授给学生知识和能力,作为教师就应努力提升自己,引领学生体会思维成长的快乐,帮助他们完成自己的人生梦想。

  走*名师、聆听名师,这次观摩学*让人深切领略到了大师们别样的人格魅力和课堂风采。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则是用心创造、执着追求,坚持不懈。成功无止境,起点总是零。教师易,名师难。我们坚信,风雨之后必能见彩虹!

  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心得 篇5

  数学教学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

  20xx年12月3日至4日,全国名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观摩会在德州举行,非常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学*机会。在这次活动中,我领略了几位名师的教学风采,欣赏了他们高超的教学艺术,同时也感受到了他们对数学教学执着的追求,使我受益匪浅。无论是从他们的课堂上还是报告中,我都能深切地体会到数学教学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

  在第一天上午的教学观摩活动中,我们就欣赏到了杭州特级教师刘松的课,让我们一饱眼福。刘老师幽默的语言,独特的教学风格不仅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也吸引了在座的各位老师,当课堂结束,孩子们坐着还不想走的时候,我就被感动了,刘教师正是通过自己的“创造”,让他们“感觉”乘法分配律的本质,为学生展现出“活生生”的思维过程。杨秀清老师的鸡兔同笼以巧妙创新的`设计让学生沉浸在探索研究的氛围中,真正达到了其乐融融的课堂效果。张冬梅老师是一个爱数学的老师,是一个爱钻研教材的老师,也正是如此,她可以用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可以在互相地配合与协作中,使师生关系变得融洽,创设民主和谐的学*活动气氛。钱守旺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大量地运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素材辅助教学,还有他的20个课堂教学主张,都让我大开眼界,数学教学不仅仅是科学,更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才是最高境界。数学从表面上看来是枯燥乏味的,然而却具有一种隐蔽的、深邃的美,一种理性的美。数学美是数学科学本质力量的感性与理性的显现,是一种人的本质力量通过宜人的数学思维结构的呈现。是一种真实的美,是反映客观世界并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美。最后王彦伟老师的《图形的旋转》将数学的这种美呈现的淋漓尽致,使数学教学过程成为了对数学美的一个反映过程。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学*各位名师的方法、经验,以富有审美价值的独特的方式方法,创造性地组织教学,使教与学双边活动协调进行,使学生能积极、高效地学*,使学生感受数学教学美的教学技能技巧。

  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心得 篇6

  十月底,跟随校领导前往北京学*,聆听了俞xx等几位国内名师的精彩展示课,以及吴xx等几位大师的点评和报告,使我受益匪浅。印象比较深的是俞xx老师的《*均数》和强xx老师的《圆的认识》。

  俞xx老师的《*均数》,首先是出示课题“*均数”。让知道*均数的学生在一边,并问他们什么是*均数?说不明白的回去坐着,活跃了课堂气氛。然后出示一个题目:小明60米跑了五次,分别是15s、10s、12s、14s、12s,第六次跑60米是多少s?有的学生说:15s太慢,10s太快,12秒正好。有的学生说14s也行。学生对12s和14s进行了讨论,然后学生说13s正好。学生就问:13在这组数据中没出现过?俞老师老师通过在黑板上竖着摆放吸铁石,竖着5个表示15s,竖着2移动,让它们*均起来,正好是13块,而且一样高。俞老师说,13就是这组数据的*均数。学生问:13s出现过,为什么可以?另一名学生说:*均数不一定是出现的数。前五次没有跑13s,并不代表以后不能跑13s。通过这个题给学生讲解了*均数的算法,后进行了练*。

  课结束后,吴xx老师问学生,老师直接给你算*均数的公式不久完了,为何还要上这节课?学生的回答有:通过举例子和生活的联系,使得自己更加明白*均数的作用。如果直接给公式,就感觉很生硬,不太明白。然后老师给学生说明了一下13是怎么来的,*均数是虚拟的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情况。

  *均数是虚拟的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情况。学生虽然以前接触过,但老师通过让知道*均数的学生讲什么是*均数,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了解*均数不真正意义上的*均数,还需要学*。再次老师通过竖着摆放吸铁石,直观的看出和理解*均数。

  强xx老师在课前先和同学们进行了课前交流。师:老师手里有个东西,生:系着绳子的球。然后老师拿着绳子的另一端,手不动。让小球在空中旋转。小球的轨迹是什么?生:圆。师:怎么画?学生说了各种方法。师: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然后通过微课出示了正确的画法。师:那怎么在操场上画一个大圆?学生经过讨论,一根绳子绕一个点一周。然后师生画圆。学生发现:老师用绳子画的很圆,而学生用松紧带画的不圆。老师问为什么?松紧带长度不定。得出了定长。老师问学生:圆和以前学*的图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对圆进行了定义,圆心、半径和直径。然后进行了练*,通过练*得出它们的特点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并强调出在同一个圆中。

  自己以前讲过《圆的认识》,通过对比感触很多。原先的课,是直接教学生圆的画法,然后找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和特点。

  而强老师首先是圆的画法,老师通过演示和互动得出画圆定点、定长、旋转一周。再次圆的特点,半径、直径、边线的.特点讲的很透彻,是学生自出探究得到的,而不是老师告诉的。

  通过学*,受益匪浅:

  一是告诉学生公式和学生自主探究出公式,学生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二是对于一些知识点,多让学生去说去做,学生在说的过程中,知识点就会闪现出来。

  三是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尤其是图形的学*。小学生想象能力比较差,通过操作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是对于数与代数这块,学生理解计算方法的算理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五是*时教学中注重化曲为直和割补法等方法的渗透,不要等着用时才让学生想。

  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心得 篇7

  4月18日我有幸参加了在Z双语实验小学举行的Z市农村小学数学“关注常态、聚集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为其3天的听课、评课活动让我感受颇深,承载了满满的收获。

  在这三天里,我听了来自不同县区的12节课,这些课都属于计算课,是我们*时最难作为公开课开课的内容,因为我们很难将算理和算法做到巧妙的结合,很多时候我自己也不是特别清楚,经常把算理讲糊涂了,而学生只是学到了算法,很难做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这4节同课异构的课堂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特别是加上3节课后教研员以及于科长的点评后,真是豁然开朗,他们把每一节课进行深刻的剖析,以及详细介绍了这个课题在小学阶段所处的位置,以及前后联系做了清楚的分析,之后还逐一分析了每节课的优点与不足,梳理出了值得我们借鉴与学*的地方,也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下面我就谈谈关于听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感受:吕健老师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一课,在操作前,教师就复*了整数、小数的加法,用了摆小棒等方法让学生明确加法的本质特征是相同单位相加,也有效地把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联系起来,达到了知识的融会贯通。在操作过程中,老师不停的启发学生去思考。整个过程目标明确,秩序井然,思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为了上好一节课,我们可以看出吕老师背后的`努力,她能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节课进行彻底的挖掘,以及将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联系起来,这是值得我学*的地方,这样我们的课堂就不止是孤立的一节课了,而且从学生的思维角度来想,数学是相通的,增加他们学数学的乐趣。而王永胜老师执教的这一节课《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有是不一样的精彩。王老师真的是幽默与智慧并存,轻松与严谨同在,让学生学的开心,听课老师不觉得累,这就是好课。这节课的练*环节是我特别欣赏的,王老师设计了大量的学生活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完全投入其中,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练*环节的设计可见王老师是大费苦心呀,但是设计我认为堪称完美,最后还以知识数的形式结束本堂课,也是注重了知识的内在联系。

  这次的学*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师就是一小的孙成美老师,年龄将*50,但用他们教研员的话来说还一位资深美女,最重要的是她对课堂的执着,和对教学教法的不懈的研究值得我学*。听了她的课,使我领略到她的教学风采,让我明白课前要精心预设,精心备课,深入研究教材,上课要精讲多练,从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特点入手,让学生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通过小组合作学*,共同参与知识形成过程中。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多向她学*,以严谨的教学态度,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以上是我在听课中的一点体会和心得,我要在学*的基础上更加努力的去钻研教学,做到能与学生联成一片,使自己的教学得到长足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心得 篇8

  十月底,我跟随校领导前往北京学*, 观摩了俞XX、刘XX等几位国内名师的精彩展示课,以及吴XX等几位大师的点评和袁XX等几位专家的报告,使我受益匪浅。令我感触较深的是俞XX老师的《*均数》和强XX老师的《圆的认识》。

  第一天先听的是俞XX老师的《*均数》。首先,俞老师先了解了一下学生对于*均数的掌握程度,同时活跃气氛。出示导入题目:

  二年级的学生测60米跑,并且要把测的成绩填表。小明跑了5次,分别是15秒、10秒、14秒、14秒、12秒,小明跑60米需要几秒?老师说出情景:小明一开始填了一个15秒,他考虑了一下,擦掉了。又填了一个10秒,后来又擦掉了。他应该填多少合适呢?

  师:为什么把15秒擦掉?

  生:太慢了。师:为什么把10秒擦掉了?

  生:太快了。

  师:最快最慢都擦掉了,那填多少合适呢?

  生:在10秒~15秒之间。之后学生讨论,最后得出13秒是合适的。

  师:小明没有跑过13秒啊,怎么能是13秒呢?有的学生就说,*均数不见得是跑过的数。老师说说5次都跑过哪些秒,然后问:第六次可能是几秒?第七次呢?……

  师:每次都会离13较*,(小磁铁展示,把五次的成绩*均为13秒的过程)

  师:13秒在最中间,虽然没跑出来过,但是接下来的跑步可能会出现13了,13反映了他的真实水*。

  师:正好反映真实水*的数为*均数。接下来老师又问了几个问题:

  (1)举例说明什么地方用到了*均数。

  (2)为什么要学*均数?这些题目有助于学生拓展关于*均数的用处以及加深归于*均数的理解。最后,老师又出了一个课堂练*,内容是这样的:男生女生投篮,男生有5人,分数分别为:4、7、5、4、5。女生有4人,分数分别为:7、3、5、9?问题是哪一组的水*高?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老师又问了三个小问题

  (1)怎么来比?

  (2)如果男生组去掉最后一个,会比较吗?这个问题意在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既可以比较总分,也可以比较*均数。

  (3)两组人数不一样时,可以比总数吗?应该比什么数?怎样比?此时,需要比较的就是*均数了。通过这个题目,培养了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最后,老师总结:*均数是一个什么数?生:真正水*的数,中间数。通过听俞老师的这节课,首先感受到的是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更有利于孩子的思维活跃与学*。然后是教师教学首先要自己对于教材深挖,吃透教材,努力做到每一个字都有它存在的意义。

  听的.第二节课是强老师的《圆的认识》,强老师的课堂气氛幽默风趣,很大的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热情,我个人也比较喜欢这种教学风格。课的开始首先用教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导入对画圆的探究。老师是用一个个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的学*的,主要由以下几个问题:

  1、怎么画圆呢?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画圆的方法,开拓思维。之后,请学生在纸上尝试画圆。让学生实际的体验,从实际体验中发现问题。

  2、用圆规画圆要注意什么?请学生大胆的发言,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实际的体验,基本上学生自己就能总结出来画圆要注意的地方。这时老师再出示正规的画圆视频,看完后学生再一次尝试画圆,加深对画圆应注意的点的理解。

  第三个环节是对圆的各部分的探究。由在操场上画圆引入对画圆工具的探讨,进而引入用绳子画圆。由老师(用普通绳子)和学生(用松紧带)在黑板上进行画圆比赛,引入对画圆时相同点的探究。此时学生很容易总结出来相同点有:定点、定长、旋转一周。又问圆与正方形,长方形,*行四边形的不同?学生说一说。接着顺理成章的引入对圆的各部分的介绍。为了加深对各部分的理解,老师出了两个小问题:

  (1)在画出的圆里找出圆心与半径,并画上。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半径是怎样的线段?然后由半径引入直径的学*,出示图片,请学生判断是否是半径,不是半径而是直径。老师出示判断题请学生判断是否为直径,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直径是怎样的线段,加深对直径的理解。最后就是课堂练*了。

  1、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能清楚看到圆心和半径的圆。

  2、选辐条安装车轮。安装一个半径为3分米的自行车车轮,选什么样的辐条合适?有2分米、3分米、5分米、6分米的,请学生说一说选3分米的辐条的原因。得出半径长度都相等。由这个问题引入对半径的数量的探究,圆的半径有无数条。请学生说一说选6分米的辐条的原因,进而得出直径=2半径,又问在不同的圆上也可以吗?进而得出结论,在大小一样的圆上,直径=2半径。

  听完这两个老师的讲课,我明白了以下几点:首先,轻松的课堂氛围更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学生的思维能迸射出更多的火花。其次,就是讲课时对于知识传授的梯度一定要把握好,一环扣一环,引导学生水到渠成的理解知识。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课本,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了。

  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心得 篇9

  自4月18日,Z市农村小学“关注常态聚焦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如期举行。为了让更多的农村教师参与活动,共享成果,于科长将会议分别设在了Z和罗庄,确定了5个课题,分别由农村教师和省市级教学能手同课异构。同课异构是一种很有效的教研形式,像这种骨干引领式的同课异构更是总给人茅塞顿开的感悟,备课和试讲时纠结的问题在课堂上总能悟到突破的方法。

  对于我们来说,本次研讨会上还承担了一节公开课的任务,准备的过程中我们很紧张,毕竟是第一次带着一节课来参加会议,但是过程中老师们呈现出的真实灵动的课堂和于科长思维导图形式的教材剖析,深刻触动了我的思想和灵魂,让我突然体会到成长的境界应该是这样的:保持一颗淡定的心,从容面对,快乐成长。

  在Z老师和Z老师的课堂上更是表现出不一样的成长,但同样的从容。

  一、“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原来在一些活动中也见过Z老师,但没想到孙老师年龄有这么大,如主持人介绍的62年的资深美女。眼前的孙老师怎么也无法与50岁划等号!(按我们农村的*惯,年龄总要比实际的多说出一岁来,名曰:虚岁。)

  在孙老师的课堂上我体会到了什么叫“从容”。她从容的说着“图”,从容的`说着“理”,从容的说着“法”,从容的与二年级的孩子们一起学*着,一起收获着。感动啊。

  在孙老师对笔算乘法的讲解中,我体会到的是积淀,是厚积薄发。我在想,怎样努力,我才能成为“你”?

  我知道,我需要一个方向,一个可以指引着我努力的方向。

  二、文思泉涌的Z老师

  在Z实验学校的研修班培训上,Z老师一番“既生瑜何生亮”的精彩点评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今天张老师呈现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更是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课的开始,张老师分别出示3根小棒、3捆小棒,合在一起怎么列式?加法的意义自然而然就出来了,这种形与数与理的有效结合,与我们的设计相比,真不知是高了多少倍!

  (一)算理、算法有机结合

  几天的计算课教学研究,一直对引导学生将算理探究到什么程度不能释怀,相信通过今天张老师的课和于科长的分析,我们都各有所“悟”。正如张老师借用刘良华教授打的一个比方:如果有人问你会骑自行车吗?很多人会说“会”,如果问“说说是怎么骑的”,相信很多人都说不上来。就是啊,会骑是目的,会骑就可以了,为什么非要讲是怎么骑的呢?这一观点和Z会场上Z老师“明算理、扔了它,抽算法”的看法不谋而合。就好比电脑键盘上的字母,我会盲打,但你如果问手指底下哪个字母在哪儿,完整说出排列的顺序,可真说不完整,不知盲打高手能不能说好。学生在练*时如果只是一味的说算理,没有时间去动手算一算、练一练,恐怕什么算理也就都掌握不了了。不是批评谁,而是共勉,共思考。

  (二)练*充分,形式丰富,基础扎实

  张教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采取“合作摆小棒————展示摆法————整理、归纳算法”的教学层次,引导学生在一系列摆、想、说、议、听的活动中,学会新知。摆小棒是直观感知,拨计数器是抽象到数位,最后过渡到不用计数器,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入,使抽象的算理形象化。促进学生对算法的掌握和算理的初步理解。这样的教学,既发展了学生思维,又将学生的自主学*,合作交流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了实处。尤其是同桌合作学*,既有合作又有独立的思考,学*效果真好。

  (三)语言经典富有启发性

  张老师的语言越品越有味道,现摘录几句——

  1、学具不是玩具;

  2、看这一次谁能得到最佳合作奖;

  3、聪明的人想出了更简便的工具—计数器;

  三、“让我参与,我会完全理解”

  这一标题起源于一句名言: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能记住……让我参与,我会完全理解。的确,这次活动对于我们来说真的非同寻常,除05年我参加市讲课比赛后,这是我第一次带着一堂课来到这么大的舞台,心里很紧张,也很不自信,多次跟在讲课的杜老师后面唠唠叨叨,嘱咐这嘱咐那的,不知杜老师烦了没有。我们的设计,我们的课堂,都有许多不完美的地方。

  但我们很欣慰研究的过程,一路走来,我们研究这堂课,走进这堂课,又走出来审视这堂课,今天又再一次走进它,磨课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我们的辅导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有深刻理解,因为我们参与着,理解着,成长着。基于充分的研究,观王永胜老师的课和吕健老师的课时才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哦,原来这个环节这样上更好”……这是我们在听他们两位名师课时经常发出的感慨。正如刘湘俊主任所点评的:有差距很正常,没有差距就不正常了。事实的确如此,但我个人感觉杜玉安老师综合素质真的不错,磨课的过程中也都有提升。除了讲公开课的经验缺少以外,其他比如对教材的挖掘和思考程度不深等欠缺之处,与我们辅导团队的水*有限不无关系,尤其是我。

  其他各位上课的老师也各有自己的优点,不再一一赘述。

  保持一颗淡定的心,我们勉励自己像于科长那样深入研究教材,既刻苦又努力,早日达到“站在教材上教教材”的境界,才能从容预设和驾驭课堂,淡定,从容,快乐成长。会议结束了,思考仍在继续,研究的脚步不会停止。

  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心得 篇10

  银色的十二月,我带着渴望知识,渴望提高,渴望发展的心情,来到了小学数学观摩研讨会。有幸听了刘松执教的《乘法分配律》、张冬梅执教的《米》、杨秀清执教的《鸡兔同笼》、钱守旺执教的《24时计时法》、王彦伟执教的《图形的旋转》,印象非常深刻,收获颇丰,感触良多。下面,就几节深有感触的课谈一下我自己的体会。

  《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枯燥的数学知识课,可在刘老师风趣幽默加肢体语言的点拨下,整个课堂充满着欢声笑语。一节课的只是在延伸,快乐在持续。乘法分配律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中轻松达成,学生们能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乘法分配律,真是难能可贵。整堂课,刘老师关注学生情感、兴趣,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无论课前的谈话还是课堂中的肢体语言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让学生快乐着,探索着,并时刻体验着成功的快乐。如当一名学生概括乘法分配律就是把一个算式时,刘老师适时赞赏“你真厉害”,我想当学生听到老师这句话时,他的大脑会高速运转,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我终于明白:数学课要让学生爱学,乐学。老师首先要一切从学生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向刘老师那样让课堂变得轻松、愉悦、高效、成功!

  应该说,学生对“米”的认识是比较抽象的,张冬梅老师通过各种巧妙的'活动设计,帮助学生建立了“1米有多长”的表象知识。而每一次的活动,学生们都完成的有序且有效。

  大胆放手,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有效学*,成为真正的学*主体,是这堂课最显著的特色,这也恰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纵观整个课堂,在老师的引领下,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小活动,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教学重点展开的,且衔接的十分流畅自然,让学生沉浸在活动中的同时,不知不觉的加深了对“米”的认识。

  钱守旺老师的《24时计时法》,让我们感受到稳中求活,活中求实,实中求新,和谐自然的教学风格,有水*没架子的教育者。他借用陶行知的一段话说:“生活、工作、学*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这次学*收获颇丰,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教学上的起点,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关注每一个学生开始,从尊重每一个学生开始,从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开始,,从善待每一个学生开始,,从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开始,从改善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开始,从改善倾听能力开始,从改善教学策略开始,从提升自我生命质量开始......

  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心得 篇11

  20xx年4月21日——23日,我很荣幸的参加了在Z区举办的,农村小学数学“关注常态、聚焦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会上13位教师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为我们展示了身边的计算课的常态课堂。农村联小、村小的教师能走上全市的课堂和省市教学能手同上一节课,*距离的感悟名师的指点,史无前例。与会教师之“多”,实为罕见,整个会场,挤得水泄不通,坐两人的位子都临时安排了3个座位,走道处都挤满了听课的教师。听课教师几乎都提前1个小时到达会场,详细记录,仔细聆听,认真思考,会场秩序之“好”,绝无仅有。在这样激情高涨的会场里,我能欣赏到每一位献课教师的执教艺术,能为课堂中出现的每个问题质疑思考,能领略献课教师们的课前构思及课后反思,更能聆听教研专家高屋建瓴的评课,能够和教研专家们、联小、村小老师们一起关注、反思常态课中的计算课教学,我有以下感悟:

  一、课前要备“教什么?”

  从执教老师的课前思考可以感受到他们是如何利用教参、把握教材的。特别是Z老师、Z老师谈的课前思考,给我印象最深刻。他们既思考了学生已经学会了哪些知识,找准学生的实际的知识起点,又站在学生的位置思考教材是不是适合学生生活实际,如Z老师在执教《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因为教材中“八分之三张饼的说法不符合生活实际,不是生活中的自然状态,加之一块饼与八分之一张饼模糊,难以区分,就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需要什么,大胆取舍了教学情境。正所谓:情境是知识的外衣,算理是算法的拐棍。

  二、备课还要备“怎么教?”

  计算课教学本身就乏味,教师不乐意上,学生不喜欢学。Z老师为我们指明了上计算课的方向:“有情、有趣、有法、有效。”用数的组成、直观图形,当拐棍,理解算理;用分层练*、小组竞赛、容易沟通的语言,引发学生的学*兴趣。

  三、计算课要有“总路子”,体现算法多样化的同时优化算法。

  1、复*导入,重视口算;2、尝试解决问题,加强估算,探索交流归纳过程、理解算理;3、巩固应用,分层练*。

  四、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教学可采用“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的主人。

  五、数学教师要锤炼课堂教学语言;要准确、具体、及时的评价学生的点滴进步。

  几位名师的教学语言,简洁有力,富有鼓舞性和亲和力,给我们的课堂指明了方向。

  六、细节决定成败。

  名师的课堂引领我们注重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细到每个环节的预设、学生回答问题的每一句话,名师们都用敏锐洞察力,机智的教学方法引导着学生去探索、理解、归纳数学知识。

  于科长的每次画龙点睛般的点评,都把会议推向高潮,她一针见血的指出:课堂教学要找准学生的起点,把握本课的切入点,关注知识的重点,抓住课堂生成点,突破知识的难点,落实学生的终点,不可*均用力,教师不要包办,要引导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用自己的方法总结归纳算理,优化算法。

  于科长还语重心长地劝勉老师们:要总结梳理数与代数中的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知识体系在各册的分布情况及规律,这正是指引教师增加深厚的知识储备,在课堂的深度和宽度上下功夫,可谓用心良苦啊!我的心灵又一次被震撼了,王善宏老师的“学校而不叫教校”的富有哲理性的话语,令人深思;吕慎光老师的幽默机智的点评,催我们思考;Z老师说的:“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我们就都拥有了两种思想。”我愿意带着专家们给我们的这些思想,踏踏实实走好教学教研之路。

  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心得 篇12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学*心得:课堂因生成而美丽

  12月3日,听了刘松老师的课《乘法的分配律》以及他的报告《有效教学的策略》,以下是我的一点感受与思考。

  刚刚走上讲台、成为教师的那一段时间里,每次都是在上课前都做好精心的准备,上课时也总是不敢放手让学生自由的动手实践,自由的说说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唯恐学生的思维跑出之前的预设,唯恐控制不了课堂秩序……。那个时候,总是着急的怕学生说不出预设的.内容而着急把一切正确无误的知识告诉学生,虽然那样的教案设计滴水不漏,虽然各个教学环节进行的顺畅无比,但现在来看,那样的课堂是缺乏生机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课堂。

  叶澜教授曾说过:“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于是,开始慢慢的学着开放课堂,让课堂成为孩子们思维活动与思维碰撞的场所;于是,开始期待孩子们新奇的想法,多元的思维方式,甚至美丽的错误……

  在执教一年级上册《统计的初步认识》一课时,以下图作为情境图引入。

  图1

  当做好一切铺垫,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统计后,我选择了几个孩子的作品投影展示,其中一个孩子是这样填写的表格:

  盒子

  一个盒子一个盒子

  娃娃

  一个娃娃一个娃娃

  汽车

  一个汽车

  魔方

  一个魔方一个魔方

  当我在投影仪上投出这个孩子的作品时,孩子们都笑了。于是我和其中的一个孩子有了以下的对话:

  教师:请问你为什么笑呢?

  学生:他没统计完。

  教师:哦,还真是,不错!那你统计完了吗?你用的什么方法呢?

  学生:我统计完了,我用的画圆圈的方法来统计的。一个圆圈就代表上面的一个玩具。

  教师:真棒!那你能说说这个同学的问题在哪吗?是时间不够吗?

  学生:是他这种方法太麻烦了,用圆圈表示比较简单。

  如果针对这种情况仅仅到此为止,就有点浅尝辄止。这两个学生的方法恰恰反映了数学的语文这两门学科的不同以及数学这门学科中符号语言的优越性与应用的广泛性。对于刚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来讲,这不是培养与强化孩子的符号意识的大好时机吗?

  曾经有位老师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折出一张长方形纸片的二分之一,可有两个学生折出了四分之一,这时老师就问学生:“对这件事你们怎么看?”大多同学都持反对意见,可这位老师却评价说:“你们真有创造力。”简单的一句点评,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宽容,也体现了老师对学生充分的尊重。接着,这位老师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折出自己想到并喜欢的几分之一。到了课的最后,老师又说:“老师教出了一个二分之一,你们却创造出这么多的分数,首先该感谢谁呀?”自然而然,两个看似“不听话”的孩子就成了这节课上的英雄,这个教学环节就成了亮点。

  生成的课堂是美丽的。新课程倡导建立“开放”、“有活力”的课堂教学结构,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多向发展和多元感受。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依照课改精神,还要具有教育机智和学科智慧,能极时地根据教学情况和学生反馈,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并有效地加以利用、引导,来借“机”施教,使朴实的数学课堂因有价值的动态生成而彰显无穷的教学魅力。

  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心得 篇13

  非常有幸能去双语学校观摩名师的课堂教学,亲身领略名师的风采,感受颇深。下面就xx第九小学xxx老师的“*均数”的课堂教学谈一下我的感受。

  一、名师的课前交流非常值得我们欣赏

  在课前交流时她那么的亲切,语言那么的'感人,像聊一聊呀,说一说呀,快夸夸呀等,这样学生都喜欢和老师交流,愿意把心里的话和老师说,这样拉*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的兴趣很高。

  二、针对知识点逐层分析

  王老师由课间喜欢做什么活动引出套圈活动,接着出示四人的套圈比赛成绩统计表,从这四人中再选拔一人代表本班参加学校的比赛,然后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选拔,引出*均数产生的重要性。然后逐人分析,先用“移多补少”的数学思想分析徐杨的成绩,再让学生发现还有别的办法吗?进而转化为求和*分,从而渗透转化思想,在使学生认识*均数意义的同时,并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像谁是这一组数据的*均数等,说完整。并认识了*均数的特点:*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一般水*,还具有很强的敏感性。

  三、练*设计层次性很强

  像四一班的*均身高是134厘米,xx的身高就一定是134厘米吗?并让学生说一说理由。这样就巩固了*均数的特点,更加深认识了*均数的意义。然后又引入了生活中的*均数,像青年歌手大赛的成绩,如何计算*均分等,都是层次性很强的联系设计。

  总之,xxx老师的这节课上的细腻扎实,设计独特,求实创新,沉着机智,非常值得我们去品、去悟、去反思。

  还有xxx老师的“用数对确定位置”这节课,她的课堂风格是朴实、扎实、精炼、简洁,有坡度,有深度,孩子们从心里佩服喜欢老师。她的这节课一共用了一个小时,孩子们没有感觉时间长,下课时孩子们都不想离开,依依不舍,真感人啊!

  请问一下自己,我们每一个老师的课堂教学如果都能让孩子们喜欢,让孩子们依依不舍,试想一下课堂效果会是怎样的呢?所以我们每个老师都应去精心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这一点我们是能做到的。

  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心得 篇14

  20xx年11月11、12日我参加了在秦皇岛举办的的小学数学名师新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时间虽短,但获益匪浅,几位老师用各自独特的方式向我们呈现了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以下是我在学*中的心得,是值得我学*的。

  一、把课堂交给学生,凸显学生价值。

  福建省教研室负责人罗老师尖锐地指出中国学校最缺的一门必修课:讲理。在课堂开始,罗老师提出了研究问题:用一副三角板画角,能画出哪些度数的角?便放手让学生们去自行探究,体现了“以学为主”而不是“以教为主”的课堂思路。学生们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发现问题,然后试着解决问题。罗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很快对学生们的水*能力进行分层,他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发言,不断深化问题,层层探究,学生们的方法也是越来越简便高效,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了自信。课后罗老师做了《小学数学教学要清晰的两件事》的演讲。一是不能单纯地让学生记住一些概念,掌握一些解题的技巧;要让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形成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特别是逻辑推理素养。二是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本质上,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悟”出来的:不是依赖记忆与模仿,而是依赖学生参与其中的教学会活动,形成理解和感悟。

  1、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

  2、创设情境,以挑战性问题将儿童思维引向深入

  3、提供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与体验中学*

  4、建立关联,以联系的观念指导教学

  5、变革方式,由“单一化”转向“多样化”

  6、引导反思,促成思维层次的提升

  罗老师最后与大家共勉,教了≠学了、学了≠学会、学会≠会学、高效≠难度大、容量大。这些值得我们大家共同思考。

  二、好的课堂应是“鼓舞人心的”。

  《分数的意义》一课,特级教师徐长青老师通过分实物,分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从而自己总结出分数意义。通过徐老师的课让我认识到教学不止要教学生学*,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成为探索者。课后徐老师以《重回起点再看教学》为题作了演讲。他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好的课堂应是“鼓舞人心的”的。

  1、清晰的尊严感——不管有没有天赋,学生们都昂首挺胸大胆地发表意见,显得自信,无忧无虑。他们相信自己,也把自己视为有价值的,值得尊重的人。

  2、流淌着轻松的活力——学生们显得生机勃勃,有活力、健康。所有的学生都忙碌着、参与着。

  3、自主性——学生们做出恰当的选择,主导并约束自己,持之以恒地自愿学*,没有被逼迫学*的现象。

  4、集体感——共享合作,相互依赖、亲密无间。学生们彼此支持,也支持老师,没有对抗和拒绝。

  5、觉察力——学生是机灵又富有创见的,他们知道自身和周遭正发生的一切,能驾驭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能适应周围人群的`思想和情感。

  他的演讲使我更加清晰了好的课堂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同时思索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从复杂到简单,简单到不拒绝任何一个学生的参与。

  三、创新——数学教学的高远追求

  顾志能老师的《九宫的秘密》一课导入可谓引人入胜,他首先放了一段电视剧的片段,从而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整堂课通过学生探究,在顾老师的一步步引导下,我的思维亦向听课的学生一样在思考一个个的数学问题,在解答数学问题的快乐体验中,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过去了。究其原因应该就在于顾老师抓住了数学课堂的内涵,一个有活力,思维活跃的课堂自然不会觉得让人厌烦。反观一些课堂,老师上的累,学生听的累,大致的原因就是老师说的太多,整节课变成了老师将知识灌输给孩子,那么累就是必然的。课后顾老师从提升课堂质量、促进教师的成长、推动教研的深入三的方面阐述了创新——数学教学的高远追求!他讲到要将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深刻经历学*的过程,自主建构知识的意义。知识,若能创新途径让学生自己“悟得”,学生一定是难忘的,课堂一定是精彩的!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学*心得(精选5篇)(扩展3)

——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学*心得菁选

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学*心得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学*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学*心得1

  20xx年11月11、12日我参加了在秦皇岛举办的的小学数学名师新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时间虽短,但获益匪浅,几位老师用各自独特的方式向我们呈现了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以下是我在学*中的心得,是值得我学*的。

  一、把课堂交给学生,凸显学生价值。

  福建省教研室负责人罗老师尖锐地指出中国学校最缺的一门必修课:讲理。在课堂开始,罗老师提出了研究问题:用一副三角板画角,能画出哪些度数的角?便放手让学生们去自行探究,体现了“以学为主”而不是“以教为主”的课堂思路。学生们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发现问题,然后试着解决问题。罗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很快对学生们的水*能力进行分层,他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发言,不断深化问题,层层探究,学生们的方法也是越来越简便高效,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了自信。课后罗老师做了《小学数学教学要清晰的两件事》的演讲。一是不能单纯地让学生记住一些概念,掌握一些解题的技巧;要让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形成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特别是逻辑推理素养。二是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本质上,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悟”出来的:不是依赖记忆与模仿,而是依赖学生参与其中的教学会活动,形成理解和感悟。

  1、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

  2、创设情境,以挑战性问题将儿童思维引向深入

  3、提供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与体验中学*

  4、建立关联,以联系的观念指导教学

  5、变革方式,由“单一化”转向“多样化”

  6、引导反思,促成思维层次的提升

  罗老师最后与大家共勉,教了≠学了、学了≠学会、学会≠会学、高效≠难度大、容量大。这些值得我们大家共同思考。

  二、好的课堂应是“鼓舞人心的”。

  《分数的意义》一课,特级教师徐长青老师通过分实物,分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从而自己总结出分数意义。通过徐老师的课让我认识到教学不止要教学生学*,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成为探索者。课后徐老师以《重回起点再看教学》为题作了演讲。他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好的课堂应是“鼓舞人心的”的。

  1、清晰的尊严感——不管有没有天赋,学生们都昂首挺胸大胆地发表意见,显得自信,无忧无虑。他们相信自己,也把自己视为有价值的,值得尊重的人。

  2、流淌着轻松的活力——学生们显得生机勃勃,有活力、健康。所有的学生都忙碌着、参与着。

  3、自主性——学生们做出恰当的.选择,主导并约束自己,持之以恒地自愿学*,没有被逼迫学*的现象。

  4、集体感——共享合作,相互依赖、亲密无间。学生们彼此支持,也支持老师,没有对抗和拒绝。

  5、觉察力——学生是机灵又富有创见的,他们知道自身和周遭正发生的一切,能驾驭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能适应周围人群的思想和情感。

  他的演讲使我更加清晰了好的课堂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同时思索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从复杂到简单,简单到不拒绝任何一个学生的参与。

  三、创新——数学教学的高远追求

  顾志能老师的《九宫的秘密》一课导入可谓引人入胜,他首先放了一段电视剧的片段,从而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整堂课通过学生探究,在顾老师的一步步引导下,我的思维亦向听课的学生一样在思考一个个的数学问题,在解答数学问题的快乐体验中,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过去了。究其原因应该就在于顾老师抓住了数学课堂的内涵,一个有活力,思维活跃的课堂自然不会觉得让人厌烦。反观一些课堂,老师上的累,学生听的累,大致的原因就是老师说的太多,整节课变成了老师将知识灌输给孩子,那么累就是必然的。课后顾老师从提升课堂质量、促进教师的成长、推动教研的深入三的方面阐述了创新——数学教学的高远追求!他讲到要将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深刻经历学*的过程,自主建构知识的意义。知识,若能创新途径让学生自己“悟得”,学生一定是难忘的,课堂一定是精彩的!

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学*心得2

  12月3日和4日我有幸聆听了刘松、张冬梅、杨秀清、钱守旺和王彦伟五位数学名师的示范课,一堂堂生动的示范课让我领略到数学深邃的思想。五位名师通过自己的课堂实践,给予了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最前沿的引领,最智慧的启迪。两天的学*让我*距离感受着名师们独特的教学魅力,耳闻目睹他们在课堂上的精彩演绎,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下面我就几位老师的课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幽默教学,活跃课堂

  《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枯燥的数学知识课,可在刘松老师风趣幽默加肢体语言的点拨下,整个课堂充满着欢声笑语。乘法分配律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中轻松达成,学生们能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乘法分配律,真是难能可贵。

  整堂课,刘老师关注学生情感、兴趣,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无论课前的谈话还是课堂中的肢体语言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让学生快乐着,探索着。刘老师带领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寻找乘法分配律的“踪影”(二年级的.乘法口诀,长方形的面积),学生“温故而知新”,再一次让学生充分体验,经历学*的成功,进一步的加深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整堂课学生都在兴奋、积极中与教师紧密配合,学生思维得到充分表现,享受着学*的快乐。

  联想自己的课堂教学,我终于明白:数学课要让学生爱学,乐学。老师首先要一切从学生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向刘老师那样让课堂变得轻松、愉悦、高效、成功!

  二、把课堂交给学生

  大胆放手,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有效学*,成为真正的学*主体,这是张冬梅老师授课的最大特色,这也恰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学生对“米”的认识是比较抽象的,而张冬梅老师通过各种巧妙的活动设计,帮助学生建立了“1米有多长”的表象知识。每一次的活动,学生们都完成的有序且有效。纵观整个课堂,在张老师的引领下,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小活动,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教学重点展开的,且衔接的十分流畅自然,让学生沉浸在活动中的同时,不知不觉的加深了对“米”的认识。

  张老师的课堂亲切自然,所有的活动都辗转自如,只有像张老师那样把课堂交给学生,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兴趣。

  三、激励学生,增强学生自信

  《鸡兔同笼》问题一直是小学阶段学生的弱点,学生难理解,难掌握,难运用。杨秀清老师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从浅入深,从易到难,从抽象到形象,层层善诱,方法多样,引导学生步步了解,层层解决,深切了解到多种解题方法,从不同方法,不同角度帮助学生剖析解题思路,让学生深切了解了“鸡兔同笼”的理念,学生再面对这样的问题将迎刃而解了。

  杨老师授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表扬和激励学生,这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对学生进行鼓励教育,能使不同差异的学生都能在愉悦和谐的学*状态中,教学环境中茁状成长。

  四、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的起点是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在《24时计时法》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钱守旺老师收集了大量的生活中的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如:公交站牌上、火车票上、邮局开箱时间等),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整堂课,所有的内容都为孩子们提供了思考、交流得*台,每一个信息的设置都在不经意间引领学生进入了更深层的思考,这样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中,学生有了学*的兴趣,才会主动学*,把学*当成一种乐趣。

  五、亲切教学

  《图形的旋转》是小学数学中较抽象的一节课,而王彦伟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化抽象为具体,很好的完成的这节课的教学。王老师对多媒体课件的准确运用,使旋转的表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形象、生动地建立起来,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练*、训练到位,使学生对知识学以致用,得到了巩固和提高;较复杂图形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和探索的兴趣。

  王老师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亲切。整堂课,王老师始终面带灿烂的微笑,对于学生漂亮的发言,给予肯定和赞扬,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于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完整的学生,王老师耐心地加以启示、引导和点拨,让学生处处时时感受到老师的温暖,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短师生心理距离,营造了宽松和谐、自由活跃的课堂氛围。

  虽然只有短短两天的时间,但五位名师的精彩授课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师生合作交流的愉快的课堂活动。学生的自信,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呵护和赏识。师生在课堂中不再是原来传统教学中的传授者和接受者,施与者和容纳者;在现在课堂中学生才是学*的主人,教师是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会总结经验,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们学*,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学*心得3

  银色的十二月,我带着渴望知识,渴望提高,渴望发展的心情,来到了小学数学观摩研讨会。有幸听了刘松执教的《乘法分配律》、张冬梅执教的《米》、杨秀清执教的《鸡兔同笼》、钱守旺执教的《24时计时法》、王彦伟执教的《图形的旋转》,印象非常深刻,收获颇丰,感触良多。下面,就几节深有感触的课谈一下我自己的体会。

  《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枯燥的数学知识课,可在刘老师风趣幽默加肢体语言的点拨下,整个课堂充满着欢声笑语。一节课的只是在延伸,快乐在持续。乘法分配律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中轻松达成,学生们能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乘法分配律,真是难能可贵。整堂课,刘老师关注学生情感、兴趣,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无论课前的谈话还是课堂中的肢体语言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让学生快乐着,探索着,并时刻体验着成功的快乐。如当一名学生概括乘法分配律就是把一个算式时,刘老师适时赞赏“你真厉害”,我想当学生听到老师这句话时,他的大脑会高速运转,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我终于明白:数学课要让学生爱学,乐学。老师首先要一切从学生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向刘老师那样让课堂变得轻松、愉悦、高效、成功!

  应该说,学生对“米”的认识是比较抽象的`,张冬梅老师通过各种巧妙的活动设计,帮助学生建立了“1米有多长”的表象知识。而每一次的活动,学生们都完成的有序且有效。

  大胆放手,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有效学*,成为真正的学*主体,是这堂课最显著的特色,这也恰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纵观整个课堂,在老师的引领下,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小活动,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教学重点展开的,且衔接的十分流畅自然,让学生沉浸在活动中的同时,不知不觉的加深了对“米”的认识。

  钱守旺老师的《24时计时法》,让我们感受到稳中求活,活中求实,实中求新,和谐自然的教学风格,有水*没架子的教育者。他借用陶行知的一段话说:“生活、工作、学*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这次学*收获颇丰,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教学上的起点,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关注每一个学生开始,从尊重每一个学生开始,从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开始,,从善待每一个学生开始,,从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开始,从改善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开始,从改善倾听能力开始,从改善教学策略开始,从提升自我生命质量开始......

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学*心得4

  20xx年4月20日至22日,实验学校选派青年教师郑莎莎、孙亚灵在西安空军工程大学体育馆参加了“名师之路”20xx年春小学数学教学“未来课堂与问题化教学”观摩研讨会。

  会议历时三天,俞正强、唐彩斌、牛献礼、刘延革等15名小学数学界专家做了数节精彩纷呈的示范课和报告,他们流畅的课堂教学、愉快的课堂气氛、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无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俞正强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植树问题》,抽丝剥茧,把看似抽象难懂的几个公式归类到“段”和“点”的关系上,把最本质的东西简单、实在的教给学生。在学生不能及时举出例子的情况下,鼓励他们联系生活,让每位同学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使学*不再枯燥乏味。应用环节也能紧靠生活,让学生亲身去体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又印证了不变的规律:占了几个“点”,少种几棵树。在巧妙的问题设计和恰到好处的引导下,带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解决生活中的“一类”问题。

  牛献礼老师执教的五年级的《打电话》一课,是对“以学定教”的充分体现。把教材中的“15人”改成3人,如何尽快通知到所有人的问题就变得简单易分析,学生能更快地接触到问题的本质。学生经历了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汇报展示和教师引领的过程,自己得出重点知识“知道消息的人都去通知”,从而进一步验证猜想、发现规律。整节课始终围绕着学生的学*展开教学,教师的每一次追问都是为学生的学*体验做铺垫,最后的计算部分就显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充分印证了体验式学*是为学生提供感兴趣且有意义的数学活动。

  秦莹老师的《一分有多长》,亲切自然,美妙的就像一首歌。课前的“经典咏流传”是前奏,引出关于用时的问题;精美的课件展示出的钟表是渐进,带领学生一步步体验秒针的变化规律;孩子们的两个活动是高潮,让学生体会到一分钟是多少秒、以及时间不以人的感受做转移;深情的话语小结是尾声,温柔且坚定的语气,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有了更好的收获;几个小练*的设计结束,贴*生活的练*,巩固了所学,同时结束亦是开始,学无止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整节课浑然一体,堪称享受。

  罗明亮老师的授课教会了我们一句话“人间至味是清欢,课堂至味是道理”。给六年级的同学解决他们五年级就存疑的一个问题,让学生敢于去自己提出提问、自己通过探寻去明白道理,继而通过道理去解决问题。教学不应该只知道“是这样的”,而更要知道“为什么是这样的”,要让学生去深入思考知识背后的道理。在不断地追问中让问题引向深入,分享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惯。这样的课堂不正是我们所追寻的吗?

  周卫东老师的'《小鸭在哪里》则让我们看到了学生创造力的惊人之处。整节课的风格极具童趣,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小鸭的例子,给予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其自由生长,继而引导学生一步步探寻深化、收获成功。这样的学*才能让人真正看到孩子学*的模样,体会到他们知识的增长,相机诱导、顺势而为,做到让学*真正发生。

  这些专家名师们的课各具特色,但同样的都做到了紧贴教材和生活。同样关注了学生数学素养的生成,培养了孩子们优良的学*品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亲自体验,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明白所学的本质道理。精彩的专题讲座更是一个个先进教育理念的呈现,给我们的灵魂以不同程度的冲击和洗礼。让人深刻感受到思考和成长。

  会议的一首插曲令人印象深刻,歌名叫做《梦在前方》。“没有什麼能阻挡,风浪再大又怎样;只需要一双手掌,就有征服的力量。”对于年轻教师来说,这些专家前辈们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和阅历,为我们的专业成长提供助力;对于学生来说,我们又何尝不是他们背后的推手呢?要想传授给学生知识和能力,作为教师就应努力提升自己,引领学生体会思维成长的快乐,帮助他们完成自己的人生梦想。

  走*名师、聆听名师,这次观摩学*让人深切领略到了大师们别样的人格魅力和课堂风采。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则是用心创造、执着追求,坚持不懈。成功无止境,起点总是零。教师易,名师难。我们坚信,风雨之后必能见彩虹!

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学*心得5

  数学教学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

  20xx年12月3日至4日,全国名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观摩会在德州举行,非常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学*机会。在这次活动中,我领略了几位名师的教学风采,欣赏了他们高超的教学艺术,同时也感受到了他们对数学教学执着的追求,使我受益匪浅。无论是从他们的课堂上还是报告中,我都能深切地体会到数学教学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

  在第一天上午的教学观摩活动中,我们就欣赏到了杭州特级教师刘松的课,让我们一饱眼福。刘老师幽默的语言,独特的教学风格不仅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也吸引了在座的各位老师,当课堂结束,孩子们坐着还不想走的时候,我就被感动了,刘教师正是通过自己的“创造”,让他们“感觉”乘法分配律的本质,为学生展现出“活生生”的思维过程。杨秀清老师的鸡兔同笼以巧妙创新的设计让学生沉浸在探索研究的氛围中,真正达到了其乐融融的课堂效果。张冬梅老师是一个爱数学的老师,是一个爱钻研教材的老师,也正是如此,她可以用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可以在互相地配合与协作中,使师生关系变得融洽,创设民主和谐的学*活动气氛。钱守旺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大量地运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素材辅助教学,还有他的20个课堂教学主张,都让我大开眼界,数学教学不仅仅是科学,更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才是最高境界。数学从表面上看来是枯燥乏味的,然而却具有一种隐蔽的、深邃的美,一种理性的美。数学美是数学科学本质力量的感性与理性的显现,是一种人的`本质力量通过宜人的数学思维结构的呈现。是一种真实的美,是反映客观世界并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美。最后王彦伟老师的《图形的旋转》将数学的这种美呈现的淋漓尽致,使数学教学过程成为了对数学美的一个反映过程。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学*各位名师的方法、经验,以富有审美价值的独特的方式方法,创造性地组织教学,使教与学双边活动协调进行,使学生能积极、高效地学*,使学生感受数学教学美的教学技能技巧。

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学*心得6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学*心得:课堂因生成而美丽

  12月3日,听了刘松老师的课《乘法的分配律》以及他的报告《有效教学的策略》,以下是我的一点感受与思考。

  刚刚走上讲台、成为教师的那一段时间里,每次都是在上课前都做好精心的准备,上课时也总是不敢放手让学生自由的动手实践,自由的说说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唯恐学生的思维跑出之前的预设,唯恐控制不了课堂秩序……。那个时候,总是着急的怕学生说不出预设的内容而着急把一切正确无误的知识告诉学生,虽然那样的教案设计滴水不漏,虽然各个教学环节进行的顺畅无比,但现在来看,那样的课堂是缺乏生机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课堂。

  叶澜教授曾说过:“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于是,开始慢慢的学着开放课堂,让课堂成为孩子们思维活动与思维碰撞的场所;于是,开始期待孩子们新奇的想法,多元的思维方式,甚至美丽的错误……

  在执教一年级上册《统计的初步认识》一课时,以下图作为情境图引入。

  图1

  当做好一切铺垫,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统计后,我选择了几个孩子的作品投影展示,其中一个孩子是这样填写的表格:

  盒子

  一个盒子一个盒子

  娃娃

  一个娃娃一个娃娃

  汽车

  一个汽车

  魔方

  一个魔方一个魔方

  当我在投影仪上投出这个孩子的作品时,孩子们都笑了。于是我和其中的一个孩子有了以下的对话:

  教师:请问你为什么笑呢?

  学生:他没统计完。

  教师:哦,还真是,不错!那你统计完了吗?你用的什么方法呢?

  学生:我统计完了,我用的画圆圈的方法来统计的。一个圆圈就代表上面的一个玩具。

  教师:真棒!那你能说说这个同学的问题在哪吗?是时间不够吗?

  学生:是他这种方法太麻烦了,用圆圈表示比较简单。

  如果针对这种情况仅仅到此为止,就有点浅尝辄止。这两个学生的方法恰恰反映了数学的语文这两门学科的不同以及数学这门学科中符号语言的优越性与应用的广泛性。对于刚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来讲,这不是培养与强化孩子的符号意识的大好时机吗?

  曾经有位老师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折出一张长方形纸片的二分之一,可有两个学生折出了四分之一,这时老师就问学生:“对这件事你们怎么看?”大多同学都持反对意见,可这位老师却评价说:“你们真有创造力。”简单的一句点评,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宽容,也体现了老师对学生充分的尊重。接着,这位老师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折出自己想到并喜欢的几分之一。到了课的最后,老师又说:“老师教出了一个二分之一,你们却创造出这么多的分数,首先该感谢谁呀?”自然而然,两个看似“不听话”的孩子就成了这节课上的英雄,这个教学环节就成了亮点。

  生成的课堂是美丽的。新课程倡导建立“开放”、“有活力”的课堂教学结构,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多向发展和多元感受。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依照课改精神,还要具有教育机智和学科智慧,能极时地根据教学情况和学生反馈,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并有效地加以利用、引导,来借“机”施教,使朴实的数学课堂因有价值的动态生成而彰显无穷的教学魅力。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学*心得(精选5篇)(扩展4)

——教学研讨会主持词

教学研讨会主持词

  契合现场环境的主持词能给**带来双倍的效果。现今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各种场合中活跃现场气氛的任务都交给了主持人,写主持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研讨会主持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研讨会主持词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在20xx年的最后一学月里,在这20xx年元旦即将到来这际,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研讨小学作文教学和小学数学教学。首先我谨代表长兴小学全体师生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校教学研讨暨联谊活动在此顺利举行。此次活动我们本着“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原则,特别邀请了小渡小学赵维和段小丽两位老师为我们献上了两堂精彩的课,目的是让我们的老师通过这两堂课从中领悟小学作文教学和小学数学教学新的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并指导以后的课堂教学。此次活动得到了小渡小学的领导和老师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代表长兴小学全体师生对你们的支持和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谢谢你们。 接下来,让我为大家介绍今天出*活动的领导:卧佛镇分管教育的副镇长冯科冯镇长、县人民**督导室李康龙主任、县人民**教育督导室周寒生主任、卧佛教办教育助理周荣主任、小渡小学熊再红校长、群力小学周颐校长、大佛小学腾小兵校长、哨楼小学的周冰校长、米心小学杨权武校长、以及各兄弟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对于你们的到来,给我们长兴小学增了光,添了彩,你们的到来预示着我们长兴小学的发展将更加辉煌。在此,我们再次用最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

  接下来请我校的彭伦校长致欢迎词:

  哨楼小学本学期为我校送来了一位教学经验丰富、工作踏实肯干的蒋云森老师,虽然蒋老师年过五旬,但是他却像我们年轻人一样活跃在讲台上,他是我们学*的榜样,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了哨楼小学的周冰校长,接下来请哨楼小学周校长给我们讲话,大家欢迎:

  大家知道,我们学校的前任校长杨权武校长,虽然年轻但还是我们学校的老校长了,他经常说一句话:人走茶凉。其实,他说的这句话也是我们全体教职工心里面想的一句话,“离开长兴小学就不回来看一下唢”,今天,我们杨权武校长回到了他曾经工作过的学校,我想他肯定有很多话要说,下面请杨权武校长讲话:

  卧佛教办的周荣主任曾经也是这所学校的老校长了,现在又是卧佛片教育教学研究的行家,接下来有请卧佛教办的周荣主任讲话:

  我校是督导室的联系学校,康龙主任对于我们学校的发展曾经提出过很多的宝贵建议,长兴小学所取得的成绩也是和我们督导室的关心分不开的,接下来有请县人民**督导室李康龙主任讲话,掌声欢迎:

  本届卧佛镇的领导一直关心、支持着我们学校的发展,为我们学校解决了许许多多的现实问题,这都和我们分管教育的冯镇长分不开的,最后有请卧佛镇分管教育的冯科镇长讲话,掌声欢迎: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时常感叹:如今的课越来不会上,越来越不能上了。我想只要老师们多一份智慧少一份*庸,多一份创新少一些形式,“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球发展”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一定能达成。“课本不是学生的整个世界,整个世界才是学生的课本”。老师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希望大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细致的总结,查漏洞、查差距、查落实,努力提高驾驭教材、调控课堂的能力,用你的亲情、激情、诗情和勤奋,使我们的课堂更出色、更富有诗意、更高效!

  最后,再一次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同仁的到来,感谢各位领导精彩的发言!

  谢谢大家!

教学研讨会主持词2

尊敬的各位来宾、老师们:

  大家好!在这满园芬芳、柳絮飞扬的初夏时节,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来自xx小学的优秀校长和老师们,与我们共话**教育,分享教育思想,共同促进小学教育发展和文化交流。本次潍台**小学教学研讨会议,由全国新学校研究中心、全国幸福教育研究中心、XX市XX区教育局、XX市北海双语学校联合举办。

  下面我首先向大家介绍出*今天会议的嘉宾,他们是……

  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嘉宾的光临!

  参加今天会议的还有来自县区以及XX区的300余名校长和老师们,欢迎你们的到来!

  下面请领导致欢迎辞——

  是的,从美丽的阿里山到雄伟的五岳泰山;从秀丽的日月潭到辽阔的渤海湾,友谊之花,灿烂芬芳;教育情怀,山高水长。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台北市国语实验国民小学与XX市北海双语学校交换友谊的礼物,有请杨校长、王校长上台——

  开幕式到此结束,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今天会议的主要内容。

  今天的会议共分两个部分:上午是潍台**小学语文教学研讨活动;下午是潍台**小学管理研讨活动。

  上午的活动是这样安排的:首先是XX市北海双语学校幸福教室学生素养展示;然后是本次研讨交流的主要内容——xx名师李玉贵老师课堂教学展示、学术报告以及解答我们最关心的语文教学问题。

  下面将要进行的是幸福教室学生素养展示。创造一间幸福教室,是李老师的一个梦想。三年来,她一直倾心打造“幸福教室”,开发“幸福教室”课程,设计“幸福教室”内容。她的幸福教室飘溢着浓浓的墨香和淡淡的书香,弥漫着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有请幸福教室的孩子们进行语文素养展示——

  感谢幸福教室的孩子们,感谢他们带给我们的幸福与感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幸福课程,幸福教室,幸福课堂,幸福的孩子——幸福教育为每一个孩子奠基幸福人生。

  接下来是xx语文名师李玉贵老师的课堂教学展示。

  李玉贵老师从事小学国语教学25年,在课程建设、教材研发、教学改革等方面作出了突出成绩。她走遍了xx600余所小学,与老师们一起分享教学思想。

  她积极投入**小学语文教学交流工作,多次代表xx为**四地小学语文研讨会执教观摩课,做专题报告,并赴浙江、上海、天津、福建、山东等地讲课。她积极促进华语教学交流,代表xx赴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讲学。为促进国语教学和华语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分享李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三年级绘本教学《爱心树》。

  感谢李老师,感谢幸福教室的孩子们!课堂上的李老师,文静、美丽而又充满智慧。这样的课堂,孩子们的思维是自由的,心灵也是自由的。充满爱与智慧的教育竟是如此地美好!

  (总结听课收获:

  1、注重学生学**惯培养:读书、思考、听讲、表达的*惯等;

  2、特别尊重学生自己的阅读感受,强调自己的阅读收获;

  3、心中有学生,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学*;

  4、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惯,学生的思维是自由的。)

  (主持感受:主持这样的会议,因双方文化和语言*惯的差异,与其它会议相比,很重要的是尊重异域客人的语言*惯,做到得体。)

教学研讨会主持词3

尊敬的各位来宾、老师们:

  大家好!

  在这满园芬芳、柳絮飞扬的初夏时节,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来自小学的优秀校长和老师们,与我们共话**教育,分享教育思想,共同促进小学教育发展和文化交流。本次潍台**小学教学研讨会议,由全国新学校研究中心、全国幸福教育研究中心、xx市xx区教育局、xx市北海双语学校联合举办。

  下面我首先向大家介绍出*今天会议的嘉宾,他们是xx

  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嘉宾的光临!

  参加今天会议的还有来自县区以及xx区的300余长和老师们,欢迎你们的到来!

  下面请领导致欢迎辞——

  是的,从美丽的阿里山到雄伟的五岳泰山;从秀丽的日月潭到辽阔的渤海湾,友谊之花,灿烂芬芳;教育情怀,山高水长。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台北市国语实验国民小学与xx市北海双语学校交换友谊的礼物,有请杨校长、王校长上台——

  开幕式到此结束,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今天会议的主要内容。

  今天的会议共分两个部分:上午是潍台**小学语文教学研讨活动;下午是潍台**小学管理研讨活动。

教学研讨会主持词4

老师们:

  20xx年下期,在老师们的不懈努力中,即将落下帷幕。过去的几年,我们在黎校长高屋建瓴的指引下,在为学品位、教育质量、社会声誉、学校管理等方面都获得了快速提升,学校和老师也都享受了众多的荣誉。但是黎校长在开学之初,也给我们清晰地分析了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一是“大班额”制约着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化;二是教师对教学改革缺乏动力和自觉性;三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需快速提升,在市县级有影响的名师较少。所以,从本期开始,学校就提出了“品位、改革、质量”这三各关键词来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本期,我校的教学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我们的教学工作紧紧围绕三方面问题来进行突破性研究:一是提炼本校课改经验,形成本校独特的课改理论体系;二是改善教师课改的自觉性,让每一个教师在每一堂中自觉自主运用课改理念;三是规范“阳光课堂”教学,让学生自主个性发展。一期的努力成效显著,今天我们一起来总结成绩,探寻问题,为今后的发展共谋良策。

  今天的会议有四项议程:听取各备课组长的汇报、肖咸清副校长做教学教研工作总结、杨泽姝副主任通报教学常规检查情况、黎彬校长做教学教研工作指导。

  结束语:

  老师们,今天的会上,各位组长本着对事业极端热忱、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总结了本组教学教研工作的优缺点,也提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各位领导言辞恳切,寄予殷殷厚望,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让大家明确了目标,振奋了精神。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1.狠抓“三个规范”

  “三个规范”即课堂教学规范、教研形态规范、阳光课堂规范。要形成三个规范必须有规范的标准加严格考核来实现。教导处、教科室要解决标准和考核奖惩问题。

  课堂教学规范要做到三个方面:一是严禁迟到早退,随意调课挪课,盲从上思品科学你不能上语文或数学;二是课堂教学设计必须科学,严禁随意性;三是教学方式必须运用住处技术手段,要用启发合作探索方式。

  教研形态规范指大组教研和小组教研每次活动做到结构完整,内容以问题为导向,有主讲人、评价人、人人参与、有针对性。

  “阳光课堂”规范:有科学的教学设计、有学生能力评价方式、展示方式,教导处要进行“阳光课堂”教学设计评比,开展素质能力测试。阳光课堂与艺术特长班级创建结合起来,既有校级艺术体育队伍,又有艺术特长班级,要特别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功能室作用。

  1.抓好两个研究

  一是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研究,教科室要以“课改团队为主要力量组建队伍,专题研究学生素质评价,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教师评价、力争形成一校独有的评价体系。

  二是本校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学*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教科室组建专门队伍对本校素质的理念,内涵结构体系进行总结提炼升华,力争形成本校独有的素质教育体系。

  2.抓好两个启动

  ①启动“第二届汉丰湖杯全国青少年大赛“的筹备工作。本期将抓好在三方面工作台:一是加大书法教学普及与提高力度,快速提升师生的书法艺术水*;二是与市书协、县文联协调有关筹备工作;三是请书法名家进校园指导推进我校的书法艺术工作。

  ②启动市教委确定的我校进行“现代学校治理改革”工作,学校将借鉴当代国际国内学校治理改革经验,探索我校的管理改革

  3.“四课并举”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自觉性

  教导处、教科室、各教研组要抓好四课:一是小组人人上公开课,驻年级驻学科行政要全程参与,行政集体将跟踪1-2个年级听课,解决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二是大组示范课。中心教研组要以课改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选好专题上示范课,把上课、评价、论坛结合起来;三是典型课例优质课、课改团队要在每个学科中选择2-3个典型课例,精雕细磨,推出课案精品。四是课改合格达标课,35岁-45岁教师争取人人达到合格。

教学研讨会主持词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是我们学校开展的一次生命化育人现场会,本次研讨的主题是“让校园彰显生命的魅力。参加这次活动的有各位语文教学的行家内行,还有我们县教研室语文教学方面的专家彭老师。

  刚才唐利军老师很居心肠给我们上了一堂研讨课。下面有请唐老师就自己执教课的目的达成情况进行说课。

  听了唐老师的说课发言,在坐各位必定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有争议的课才是最有价值的课。下面我们就进入评课互动环节,盼望大家能畅所欲言!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今天参加我们听课的老师都是语文教育教学方面的行家内行。盼望各位能就自己的.听课谈谈感受!为我们的研讨提出宝贵的看法和建议。这样吧,我们学校的李春老师先抛砖引玉。接下来请九年制的---老师、三联学校的、万胜完小的、石垅小学、沩丰小学、峁田学校的老师做好评课筹备,最后请我们的彭老师点评。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动探究知识。构建情智共生的课堂,这些问题一直是我们的迷惑,今天借这个难得的机遇,我们请在座的语文教学专家彭老师为我们指点迷津,给与现场领导。大家欢迎! 感激彭老师给了我们很好的引领,让我们获得启发,会后我们将进一步反思,努力去推进我校生命化育人方略朝着纵深发展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评课、活动暂时到此为止。再一次用掌声感激彭老师的精彩点评。请所有教师到楼下听取经验介绍和专家讲座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会自动积极高兴地去接受它,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探究它,语文是一门伸缩性比较大的学科,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你尽可以在文学作品中随意驰骋,所以要让学生学好语文,首当其冲的是培育学生这方面的兴趣。

  学生有了兴趣,学*起来就比较自动,轻松了。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以课堂为核心,以课文为半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发明性思维,培育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这样才干达到举一反三,课堂内外相结合的目的。研讨会主持词一、根据学生特色,寻找兴趣点。

  二十一世纪的六年级小学生,求知欲茂盛,好奇心强,渴望通过学*获取知识,如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中,同窗们对鲁迅这样的大文豪了解甚少,为此我要求学生课前查找材料,做好了充分的筹备。教学时,学生们的兴趣昂扬,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扩大知识范围,课堂内外相结合。

  语文是一门极其生活化的学科,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六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初级阶段,对一切充斥好奇和热情,语文教学应当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从实际生活入手: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②可以开辟学生视野③使学生获取了新知识④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学生,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三、角色改变 。

  时常让学生来讲台上讲课,让他们自己寻找学*的方法!

教学研讨会主持词6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六年级是小学阶段的关键时期,其教学质量在小学阶段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窗口,是学校整体教学水*的集中体现,这个阶段学生成绩的优劣与否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今年,毕业班还面临全市抽考的严峻形势,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毕业班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为六年级的教师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学*和借鉴的*台,征求六年级谢主任的意见,经过研究,决定今天下午召开20xx年的毕业班教学研讨会。今天会议的议程有:

  自20xx年以来,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六年级教师的无私付出,使我校的毕业班教学成绩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校的教学成绩及调研名次在逐年上升,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家长们的充分肯定,在社会上也有了好的声誉和影响力,为了好的声誉,我们还需努力。

  议程第一项:

  咱们毕业班的教师从本届、本班学生的情况、目前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所采取哪些教育教学的策略、提高教学质量采取哪些措施、学校应为毕业班提供哪些方面的支持等方面,请毕业班的年级主任、教研员、教师畅所欲言的谈一谈。

  议程第二项:

  安校长对我们的教学工作作出指导和要求。议程第三项:

  感谢各位老师真诚的发言,各位教师都是学校的骨干,责任心使命感强,有了在座的无私奉献,相信今年六年级教学成绩会更好。下面有请校长作会议总结发言。

  议程第三项:

  卢校长作重要讲话。

  卢校长简明扼要地总结了今天的会议,同时对如何做好六年级教学工作讲了点要求和种意识,与其说是研讨,不如开诚布公的说,其实也是我们打好毕业班攻坚战的思想会。希望大家要认真领会,基于毕业班的重要性,我们必须打好这场仗,我们也能够打好,因为我们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只要大家能够群策群力,精心思考,认真研究,努力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我们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最后祝大家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研讨会到此结束,今年七月,希望卢校长能为我们在座的各位开庆功宴!谢谢大家!

教学研讨会主持词7

尊敬的省教科院张老师、各位教学同仁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共聚在这里召开政治中考研讨会。我有幸接受县教研室的委托在这里主持会议,本次研讨会有幸邀请到了省教科院政治课教学专家张增建老师,张老师是我们山西省思想品德命题组的组长,也就是命题的把关人,让我们对张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鼓掌)!今天参加本次政治中考研讨会的是全县担任九年级政治课教学的四十多位一线教师,我代表县教研室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

  为了确保会议的正常有序召开,在此我重申一下会议注意事项:

  1、会议实行签到签退,无故不到及迟到早退者,将全县通报。

  2、所有参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会场秩序,不得喧哗、吵闹,不得抽烟,不得来回走动,自觉把手机关闭或者调为无声状态;

  3、请大家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本次研讨会时间为一下午,接下来我们请张老师为我们做有关《政治课标解读与初三教学及复*策略》的专题讲座,大家欢迎!

  刚才大家都听的很专心,笔记也做的很认真,张组长主要对政治课标作了详细解读,并且给我们指点了复*的一些策略。为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探索新形势下中考复*策略,提高中考复*效率,把握中考走向,减轻学生复*压力,推进教学评价改革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给了我们很好的引领,让我们获得很大的启发。让我们再次用掌声感谢张老师的精彩发言。

  希望我们能在会后进一步反思,结合今天所讲的内容,深刻研究中考命题走向和高效复*,我相信,这次研讨,对我们柳林的政治教学成绩的提高将有很大的帮助。最后,祝大家生活幸福,工作顺利,预祝20xx年我们县政治中考取得辉煌成绩!

教学研讨会主持词8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丹桂飘香的十月,瀟瀟秋雨寄诗情,一夜水乡添画意。今天,我们齐聚在双语实验学校,在语文教研员崔静芳老师的带领下,参加初中语文工作室举办的课堂教学艺术研讨会。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有教育局局长王诗双、副局长许树华、基础教育科科长刘俊*、教师管理科科长卢德喻等领导。这说明了局领导对我们初中语文教学教研的关注,对初中语文工作室的厚爱,对全市初中语文教师的关怀与鼓励。在此我提议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莅临指导!

  在此,我们邀请各位与我们一起漫步在语文课堂的百花园,尽情地享受语文的诗意,语文的浪漫,语文的温馨。

  首先是东道主学校——洪湖市双语实验学校的吴丹老师为大家呈现的一节语文综合性学*课———《让爱住我家》,掌声有请吴丹老师和这群可爱的孩子们。

  点评:吴老师把一些老师认为,只能是一鳞半爪、瞎凑合的语文综合性学*课,驾驭得轻车熟路,活色生香。她这节课体现了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爱是一个非常宽泛的主题。吴老师通过激情地导入和家人对爱的不同的回答以及不同的人对家人爱的理解,让学生去体会去收获。这样就把语文放在了广阔的生活中,学生的作文就有“米”下炊了。

  虽然已离开教学一线多年,担任教育行政职务了,可刘**还是心系语文课堂,眷念三尺讲台,他今天要给我们上一节常规阅读课《紫藤萝瀑布》。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刘**给我们上课!

  刘**的这堂课,借用王安石的一句诗说:看是寻常最奇崌,成如容易却艰辛。刘**的这一节课堂教学的背后是丰厚的文化底蕴,是渊博的教育教学理论,这不正应验了“十年磨一剑”的厚积薄发吗?感谢刘**这一节指导课给我们语文教育人的启示与引领。

  下面是我们乡镇学校的代表——老湾中心学校的刘彩云老师为我们带来一节作文研讨课———《抹去矫情泪,真情自流淌》。

  点评:刘老师的这节课上得灵动,有趣味,浸透着浓浓的人情味。刘老师通过病文诊治、范文的引领和学生的实践,让孩子们把人性深处的的善良、真诚、淳朴、灌注于笔端,然后探究相应的技法,让学生领会,在写人记事的作文中,只要善于抓细节、巧对比,融情景,就能让笔下的文字富有生命力。

  下面我们有请崔静芳老师来给我们作精彩的课堂点评。崔老师是我们初中语文工作室的领衔人,早在十多年前的实验中学,她就以一篇公开课《花的话》艳冠群芳。记得那节课上,她要一个女生朗读,另一个女生随着学生的朗读翩翩起舞,把语文与生活巧妙地结合在在一起,令在场的听课教师大开眼界。自从做了工作室的领衔人之后,她经常深入到课堂,指导教师们如何在新课改的里时代潮流中,做高效课堂的践行者,她曾组织过多次教研活动,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成效。现在我们就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崔老师作课后点评。她的点评一定能给在座的老师以醍醐灌顶的指导和豁然开朗的启示。

教学研讨会主持词9

尊敬的各位远道而来的专家领导,尊敬的教研室XX以及XXX的各位兄弟姐妹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带着一份对小学教育执着的追求,齐聚XX小学。参加XXX小学高效课堂开放展示活动。首先请让我代表XX小学全体师生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大家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

  我们XX小学从年开始进行高效课堂模式的研讨,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共同研究,结合我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我们确立了“双主互动,快乐体验”的高效课堂模式,在多的时间里,我们全体老师一直在这条路上摸索前行,到目前为止,也有了一些小小的收获。今天,给我们带来示范课的肖婷老师和刘军英老师就是我们当中的佼佼者。

  今天的活动时间紧、任务重。接下来我们就按照“授课教师说课——听课教师评课——专家指导发言”的程序进行今天的交流研讨评课活动。

  首先,我们请两位授课老师,二年级的XX老师和四年级的XX师就自己这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设计思路等进行说课。

  刚才两位老师分别进行了说课,接下来我们进入评课阶段。今天的活动既是一次展示,更是一次同行之间的交流,我们进行评课的目的不是衡量一堂课的好坏,也不是评价老师上得好与不好,而是以此为*台,我们互相交流学*、互相帮助提高,逐步提高教学效益。所以大家不要有所顾虑,本着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态度畅所欲言,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感谢邵阳的专家对我们的高度评价。感谢老师的发言。

  刚才,我们的很多教师代表进行了评课,接下来,我们进入专家指导发言的环节,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教研室的彭湘*老师。

  彭老师既是一位专家,更是一位名师。她的发言既有理论的支撑,又有实践的引领,让我们所有的老师都受益匪浅。我提议,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彭老师的精彩发言。

  教学研讨,贵在真诚。研讨就是一种课程理念的互动、交流,交流完后,参与者都会有所收获。今天,我们研讨的氛围很热烈,我相信今天的研讨会将我们滨江小学的教研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让教科研之路越走越宽。

  最后,感谢各位的光临指导,我宣布本次研讨活动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教学研讨会主持词10

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们

  早上好!

  一、

  五月榴花照眼明,在这绿树荫浓的初夏时节我们迎来了“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主题阅读横峰教学研讨会”的顺利召开。非常荣幸,这次会议交由我们横峰一小承办,首先由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出*会议的领导和嘉宾们:

  刘宪华校长“主题阅读”发起人,科研型名校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理事。

  刘俊祥老师深圳市宝安区西乡教研员,《新语文主阅读》、《主题式?经典诵读》副主编,省优秀科研工作者。

  还有教育局党委邱爱芬副**,教育局滕峰副局长,教育局办公室胡鹏主任,教育局人事股王晓辉股长及全县中小学校长和中小学语文教师共计六百余人。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专家领导及各位老师的光临,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接下来我宣读一下本次会议的议程。

  二、

  大会进行第二项,请教育局党委邱爱芬**讲话,大家欢迎!

  (领导讲话附后)

  今天的会,是一次有鲜明的主题的会议。

  今天,我们的脑子里会刻入一个词语――主题阅读。

  相遇主题阅读是一种缘分,认识主题阅读需要一个过程。

  让我们从最朴素的行动开始,

  请先观看横峰一小实验教师李建英呈上的一节主题阅读基本课型――“以文带文”课型的教学。――因为后面会有专家报告,这里只是字面做一个解释,我们通常一节课只教一篇课文,而主题阅读的“以文代文”一节课却要学几篇课文。好,话筒交给李老师。

  三、

  谢谢李建英老师,谢谢二年级的孩子们。学校有申报课题的意向后,李老师非常主动积极承担了课题组长的工作,短短的时间,投入地学*,对主题阅读实验的情感与日俱增。刘宪华校长说:“语文教学要做*惯的加法,能力的加法,兴趣的加法,情感的加法,素养的加法。”祝愿李建英老师和更多的实验老师一起,一直把这加法做下去。

  (中场休息10分钟)

  四、

  下面,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出主题阅读发起人刘宪华校长!除了刚才邱**的介绍以外,我还想加上几句我个人对刘校长的印象。刘校长的身上有无数的光环,可走*她的身边,却让我感觉到姐姐般的亲切。广州会议上,她优雅的风姿,出众的口才,都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三天会议,每一堂课,每一个报告,刘校长和年过七旬的陆恕校长,都听得那么认真、细致,感染着他们身边的每一个人。这也是刘校长所以成功的奥秘之一吧。有请刘校长!

  五、

  白居易《琵琶行》中有一句话:“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我想改成“今日再闻刘校语,仍如仙乐耳目明!”

  刘校长说语文课堂少提问,多读书,一上午下来,我也只提一个问题,注意,这可是有奖问答哦。我的问题是――“不知道有哪些重点词语留在了老师们的脑海里,如果把上午刘校长的讲话浓缩成一个字,那是什么字?”(老师们不假思索,都纷纷说出了答案。哪有那么多奖品发给他们啊,我只好说――奖品还没有想好。)

  下午:

  六、

  新语文主题阅读强调诵读的作用。陆恕老师说:“诵读有四种功能,一、诵读是背诵的桥梁。二是思想教育――“课文读熟了,思想教育跑不了”。三、诵读具有培养语感的特殊功能。四、诵读有检测评价功能。一读解千愁。“读”占鳌头。我们学校在推广儿童阅读和诵读经典方面,也是不遗余力的。每周名言诵读、亲子读书会、诗词擂台赛等等都成了学校的品牌特色活动。去年“六一”,学校全体师生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千人大型诵诗活动,至今还在师生们心中回味悠长。在下午开课前,先请老师们看看其中的六年级展示片段。孩子们,准本好了吗?全体起立!

  七、

  今天是本来是休息日,大家的学*状态却非常好。我还观察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上午,我们的男老师两眼放光,下午呢,一定是女老师们目光炯炯了!请出我们帅气的刘俊祥老师!

  刘俊祥简介

  主题阅读副主编,现任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语文教研员。长期致力于“主题阅读教学”和“主题式风格*作”的研究,曾获深圳市教学技能十佳标兵,深圳市小学语文教师三项基本功特等奖(深圳市仅5人),深圳市“十大书香故事家庭”等殊荣,担任《新语文主题阅读》(1―12册)、《主题式经典诵读》(1―6年)副主编,有*20篇文章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上海教育等报刊发表……

  八、

  “语文课堂放异彩,主题阅读动人情”,刘俊祥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节“主题式读写结合”的精彩课堂。

  我更好地理解了陆恕老师说的“有主题地观察事物,感悟生活,就会给自己带来更加深刻的感受”

  刘宪华说:“这样的作文课,把阅读、生活、讲解、练笔有机结合起来。”于永正说:“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以读代替写,以写促读,读为基础,写为延伸,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让我们再次把热烈掌声送给专家老师们!

  亲爱的老师们,今天是5月21日,这是个很有意义的日子,谐音是我爱你。让我们在心里说一声,我爱你――教育,我爱你――语文,我爱你――主题阅读!

  最后,我宣布,“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主题阅读横峰教学研讨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领导讲话

尊敬的刘宪华校长、各位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主题阅读横峰教学研讨会隆重召开,这是我们横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件盛事,也是横峰教育的一件大喜事,在此我谨代表横峰县教育局对百忙中前来指导的专家表示诚挚的感谢,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参与课题研究的广大教师表示亲切的慰问!

  *年来,随着横峰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委、县**确立了“构建大横峰,兴办大教育”的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推进教育大改革实现教育新跨越的决定》,加大了教育改革和投入的力度,使横峰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改革创新中跨越前行,展翅腾飞。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水*与质量,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方向。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可以说,仅仅会教课而不会教科研的教师就不是新时期的合格教师,因此,努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越来越成为学校管理变革的核心任务。学校必须着眼长远,定位高远,坚定不移地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教育科研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增长点,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点,必须着眼质量的提升,以科研兴教的理念引领教学和科研深入推进,切实做到立足问题选课题,围绕课题搞教研,教研行动促业务,机制激励抓提高。

  本学期,我们县城两所小学都选择了《主题阅读》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正是本着这一理念展开的积极行动。《主题阅读》是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十二?五重点课题,《主题阅读实验研究》总课题的规划人,深圳市名校长刘宪华是“主题阅读”的发起人,是《新语文主题阅读》和《主题式?经典诵读》读本的总策划和主编,曾任吉林省第十届***,吉林省科研型著名校长。“南方卫视”、“深圳电视台”、《人民教育》等多家媒体报道:“主题阅读教学”减去了无效的练*,增加了阅读量;减去了多余的提问,提高了阅读兴趣;减去了繁琐的讲解,提升了语文素养;减去了沉重的负担,建构了学生的幸福生活!

  各位老师,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希望参与课题研究的每一名教师,充分利用好学校搭建的*台,在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加强学*,不断探索,善于思考,积极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迈向成功的阶梯,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专业情感,争做教学的排头兵,教研教改的领头雁。此外,今天我们还第一次尝试了教师跨学段研究学*的方式,要求全县的初中语文老师也来观摩小学的课堂,了解小学语文的学*方式,我想,今后也可以让小学老师听听初中的课程,这会让老师们的教学更具系统发展的眼光,对教学改革的深化无疑是有极大的益处的。希望学校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制度,搞好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实践、管理策略及管理特点的研究,并做好研究成果的及时总结与推广工作,为实现横峰教育的和谐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最后,祝主题阅读横峰教学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祝专家、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

  20xx年5月21日

教学研讨会主持词11

尊敬的各位来宾、老师们:

  大家好!在这满园芬芳、柳絮飞扬的初夏时节,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来自台湾小学的优秀校长和老师们,与我们共话**教育,分享教育思想,共同促进小学教育发展和文化交流。本次潍台**小学教学研讨会议,由全国新学校研究中心、全国幸福教育研究中心、xx市xx区教育局、xx市北海双语学校联合举办。

  *下面我首先向大家介绍出*今天会议的嘉宾,他们是……

  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嘉宾的光临!

  参加今天会议的还有来自***县区以及xx区的300余名校长和老师们,欢迎你们的到来!

  下面请***领导致欢迎辞——

  *是的,从美丽的阿里山到雄伟的五岳泰山;从秀丽的日月潭到辽阔的渤海湾,友谊之花,灿烂芬芳;教育情怀,山高水长。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台北市国语实验国民小学与xx市北海双语学校交换友谊的礼物,有请杨校长、王校长上台——

  *开幕式到此结束,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今天会议的主要内容。

  今天的会议共分两个部分:上午是潍台**小学语文教学研讨活动;下午是潍台**小学管理研讨活动。

  上午的活动是这样安排的:首先是xx市北海双语学校幸福教室学生素养展示;然后是本次研讨交流的主要内容——台湾名师李玉贵老师课堂教学展示、学术报告以及解答我们最关心的语文教学问题。

  *下面将要进行的是幸福教室学生素养展示。研讨会主持词创造一间幸福教室,是李老师的一个梦想。三年来,她一直倾心打造“幸福教室”,开发“幸福教室”课程,设计“幸福教室”内容。她的幸福教室飘溢着浓浓的墨香和淡淡的书香,弥漫着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有请幸福教室的孩子们进行语文素养展示——

  感谢幸福教室的孩子们,感谢他们带给我们的幸福与感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幸福课程,幸福教室,幸福课堂,幸福的孩子——幸福教育为每一个孩子奠基幸福人生。

  *接下来是台湾语文名师李玉贵老师的课堂教学展示。

  李玉贵老师从事小学国语教学25年,在课程建设、教材研发、教学改革等方面作出了突出成绩。她走遍了台湾600余所小学,与老师们一起分享教学思想。

  她积极投入**小学语文教学交流工作,多次代表台湾为**四地小学语文研讨会执教观摩课,做专题报告,并赴浙江、上海、天津、福建、山东等地讲课。她积极促进华语教学交流,代表台湾赴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讲学。为促进国语教学和华语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分享李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三年级绘本教学《爱心树》。

  感谢李老师,感谢幸福教室的孩子们!课堂上的李老师,文静、美丽而又充满智慧。这样的课堂,孩子们的思维是自由的,心灵也是自由的。充满爱与智慧的教育竟是如此地美好!

  ( 总结听课收获:1.注重学生学**惯培养:读书、思考、听讲、表达的*惯等;2.特别尊重学生自己的阅读感受,强调自己的阅读收获;3.心中有学生,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学*;4.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惯,学生的思维是自由的。)

  (主持感受:主持这样的会议,因双方文化和语言*惯的差异,与其它会议相比,很重要的是尊重异域客人的语言*惯,做到得体。)

教学研讨会主持词12

各位校长、老师们: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武安镇富强小学召开“全市小学有效课堂研讨会”,这是今年我市小学阶段继塔东小学“小课题研究”、南西井小学“增效减负”和首届小学校长论坛后,召开的又一次重要的业务会议。主要目的是:探讨小学有效教学规律,总结小学有效教学做法,推广小学有效教学经验,进一步推进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小学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全面提升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参加今天研讨会有乡镇教育办校长、市直小学校长、市直初中业务副校长和学科骨干教师,共计260多人。教育局李局长莅临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

  刚才,大家参观了富强小学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对富强小学坚持养成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会议按议程进行。

  一、 观摩课堂教学活动。

  首先,分头观摩富强小学14节课堂教学,学*该校在有效教学上的成功做法。

  二、 经验介绍

  刚才,大家分头观摩富强小学14节课堂教学,并参与了说课、评课活动,下面,请富强小学校长程国斌同志介绍学校有效教学方面的经验。

  三、 局领导讲话

  下面请李局长作重要讲话。

  刚才,程校长理论联系实际,认真总结本校有效教学方面的经验,他们的经验概括有四条:即:抓管理求真效,抓培训求实效,抓养成求有效,抓教学求高效,扎扎实实开展校本研训,落实精致化管理,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开展养成教育,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值得我们学*借鉴。

  李局长站在理论高度,认真分析了我市小学教学面临的形势以及教学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增强了我们推进有效教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了工作思路,指出了工作措施,对于我们全面推进有效教学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希望各单位认真组织教师学*,开展研究。下面,就贯彻落实本次研讨会精神,我讲三点意见:

  一是进一步明确什么是有效教学。

  所谓的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均水准的教学。其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判定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二是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

  课堂是提高教学效益的主阵地。目前,课堂教学效益不高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是教师讲得多,学生自主学*少。二是随意提问多,激发思维少。三是关注形式多,实质落实少。四是重复作业多,有针对性的作业少。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聚焦课堂、决胜课堂,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要充分相信学生,充分依靠学生,充分**学生,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感受求知的快乐,实现课堂教学的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

  三是强化有效教学研究。

  实施有效教学,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改革中不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要研究学生学*活动的有效性和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做到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落实跟踪听课、跟踪研究、课前研讨、课后反思、公开课、教师沙龙等制度,为教师搭建研究、展示的舞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让教师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提高教学效益。

教学研讨会主持词13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我们大社学校小学语文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

  今年暑假,在进修学校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中,省教科所赵杏梅所长的《再谈校本教研》的专题讲座。赵所长在讲座中提出:聚焦课堂教学,强化课前常态研究;重视课堂观察,搞好课后研究。为落实赵所长的讲话精神,我们这天的校本教研活动分三环节。

  第一个环节:课前研讨。

  首先请杨帆老师把二年级第27课《清澈的湖水》一课的教学设计同大家交流。然后,大家就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展开研讨,帮忙她修改、完善。

  下面,有请杨帆老师。

  (杨帆说课)

  主持人:老师们,对杨帆老师关于《清澈的湖水》一课的设计,你们有什么看法,请大家畅所欲言。

  (与会教师发表意见)

  主持人:刚才,大家各抒己见,针对这一课的设计谈了很多。透过讨论,我们对这篇课文理解得更深入,教学设计也更趋科学、合理。

  第二个环节:公开课和课堂观察。

  第二节课由杨帆老师根据修改后的教学设计上公开课,在杨帆老师上课的时候,我们要认真做课堂观察。我们重点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观察:教态语言、课堂提问、课堂调控、学*环境、过程评价、教学目标。听课过程中,每位老师可重点选取一两个方面侧重观察,这样更有利于课后研讨的深入、具体。

  第三个环节:课后研讨。

教学研讨会主持词14

各位校长、老师们:

  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市矿教育办西石门铁矿学校召开全市“自能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主要任务有三项:

  一是观摩小学语文、艺术2节课堂教学,总结推广西石门铁矿学校“自能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成果;

  二是观摩2个说课、议课活动,学*该校多视角说课、观课、议课的校本教研经验;

  三是部署邯郸市中小学学科建设展示月活动,全面启动我市活动计划。

  参加今天会议有各乡(镇、矿)教育办、直属小学主管业务的副校长、两名学科骨干教师,共计120人,市教育局领导在百忙中光临现场指导,会上野**将作重要讲话。现在会议按议程进行。

  会议进行第一项:

  观摩小学语文、艺术课堂教学。

  会议进行第二项:

  观摩小学语文、艺术学科教研组说课、议课活动。

  刚才,我们观摩了西石门铁矿学校陈学凤老师执教的小学三年级语文、郭丽老师执教的小学六年级艺术两节课,并观摩了围绕这两节课教研组开展的多视角说课、议课活动,首先,对两名作课教师以及全体学科教研组成员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会议进行第三项:

  请西石门铁矿学校校长崔运生同志作经验介绍。

教学研讨会主持词15

各位校长、老师们:

  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市矿教育办西石门铁矿学校召开全市“自能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主要任务有三项:一是观摩小学语文、艺术2节课堂教学,总结推广西石门铁矿学校“自能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成果;二是观摩2个说课、议课活动,学*该校多视角说课、观课、议课的校本教研经验;三是部署邯郸市中小学学科建设展示月活动,全面启动我市活动计划。

  参加今天会议有各乡(镇、矿)教育办、直属小学主管业务的副校长、两名学科骨干教师,共计120人,市教育局领导在百忙中光临现场指导,会上野**将作重要讲话。现在会议按议程进行。

  会议进行第一项:

  观摩小学语文、艺术课堂教学。

  会议进行第二项:

  观摩小学语文、艺术学科教研组说课、议课活动。

  刚才,我们观摩了西石门铁矿学校陈学凤老师执教的小学三年级语文、郭丽老师执教的小学六年级艺术两节课,并观摩了围绕这两节课教研组开展的多视角说课、议课活动,首先,对两名作课教师以及全体学科教研组成员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会议进行第三项:

  请西石门铁矿学校校长崔运生同志作经验介绍。

  会议进行第四项:

  请市教育局党委副**野庆文同志作重要讲话。

  刚才,崔校长认真总结学校了开展“自能高效课堂”课题研究的情况,西石门铁矿学校立足本校实际,以“自能高效课堂”课题研究为重点,以多视角说课、观课、议课为途径,不断解决课堂教学的新问题,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学生学*的主动性明显增强,好奇心、兴趣爱好得到发展,师生互动、*等参与的局面初步形成,为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强大的生命力。因此,他们的经验,既彰显了新思想,又显示了新举措,为我们今后的课程改革特别是课堂教学改革拓展了新的视野,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每一所思考和学*。

  野**站在全市的高度,深刻分析了我市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改革面临新问题,认真论证了实施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明确揭示了高效课堂的内涵和具体特点,同时,就深化校本教研多视角“说课、观课和议课”提出了具体的意见,为今后的开展实施高效课堂,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理清了思路,提出了措施,坚定了信心。希望大家认真学*、贯彻落实。进一步明确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重要意义,切实制定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树立鲜明的课堂教学理念,构建“以学论教,少教多学”的课堂教学策略,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变成学生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使学*成为课堂的中心,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课堂成为基于学生的学*、展示学生的学*、交流学生的学*、深化学生的学*的真正的学堂,从而为提高学校内涵发展水*,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我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上,我们转发了《邯郸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学科建设展示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各校认真学*文件,健全组织领导,按要求抓好贯彻落实。

  本次研讨会得到矿教育办、西石门铁矿学校的大力支持,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表示衷心的感谢!

  祝与会同志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会后,请大家到食堂就餐。

  散会!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学*心得(精选5篇)(扩展5)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学*心得体会菁选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学*心得体会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惯。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学*心得体会1

  在这两天时间里我有幸在xx参加了“xx名师”第xx届全国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名师教学研讨观摩课活动,观摩了来自xx省教研室的xx,xx省xx,xx,我们xx教研员xx,xxxx教育研究所所长xx这5位数学教师的观摩课,并听取了他们的专题讲座,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这次听课,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结合实际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注重与学生沟通,拉*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课前教师同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新授学*这一点值得学*。每位教师上课前都与学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话题,比如:xx老师与学生互动问好,缓解课堂紧张氛围,xx老师问学生你们知道老师叫什么,还有xx老师解答了学生“为什么周末还要上学,因为要上一节游戏课”等话题,以示缓解学生的紧张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二、结合教材,创设有效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比如:罗老师整节课以自己买了一辆摩托车,以拍卖的形式让学生估价,猜对并赠送小礼物为主线;张老师向学生提供了“测距神奇”,激起学生学*的兴趣,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三、学*方式生活化、艺术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数学、发现数学的愿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使学生对学*不在陌生,不在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四、学*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xx老师和xx老师都是讲解的数学教材中的“解决问题”这一类型题,向同学们提供了村庄有一鱼池要扩建这一信息,引导学生自主画图理解题意,分析问题,从而解答问题。并且让学生当“小老师”讲解新知,老师通过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的教师把学生分成几组,以便于学生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些观摩课当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五、坚定了自己的几个认识。

  (1)合理使用教材,大胆选取学生身边的素材充实课堂,能更好的体现数学的生活化。如用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经的路线,感知“倒推”策略。

  (2)信息窗信息的收集与问题提出的操作策略。以前我就提倡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信息窗收集信息,提出问题。除了科学引导,适时激励外教师要重视板书的作用。要把信息窗中的主信息、主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形成一个完整的传统样的文字应用题模式,引导学时理解图意。这次听课找到了这样的佐证,且效果很好。

  (3)题组训练不过时。数学技能的形成要有一定量的训练,通过训练学生才能像背乘法口诀一样达到自动化的效果。本着低起点、密台阶、小坡度、大容量的原则编制系列练*卡,对学生的当堂训练很有帮助,这一点从周玉仁教授的报告中体会到。

  (4)探究与渗透的关系怎样更合理?数学课需要探究,但绝不是最原始的经历,这种探究需要教师适时的铺垫引导。如果坎过大,沟过深,教师就要帮学生找一梯子,放一小船,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从而达到成功的彼岸。

  总之,通过这次学*,令我大开眼界,领略了优秀老师的课堂教学风采和他们的精彩报告和学生独特的思维,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宝贵经验,期待下次学*的机会。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学*心得体会2

  20xx年4月11日至4月12日,我有幸到xx市xx中学参加了“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此次的观摩学*时间只有两天,共听了5特级教师的现场课,4场特级教师的精彩讲座。参加完活动我感觉还是有很大的收获。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时xx市xx小学xx老师的一节《数与形》,这节课是人教版教材改编后六年级上册新增加的内容。我们学校小学数学组曾在一起谈论过此节课的教学设计,可能当时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触,并没有深刻领会其中的意义。所以大家的思路都局限在教案中。连引课都觉得不知该用什么引入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大家也都觉得这课上起来有难度。可是,当我听完xx老师的课后,真的是茅塞顿开,一切都清楚了。李老师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是充分的相信学生,告诉学生数学很神奇,要有大胆的想象,更重要的是要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教会学生的是一种数学理念和数学思想。李老师这节课从愉快的谈话引入,学生真的是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还有xx附属小学副校长xx老师的《数学游戏》课,也是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下学*,真正体现了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这些老师的课给我感触最深的地方是,老师们上完一节课并不是很在意要得到一个什么定律或是一个结果,而注重的是学生掌握了什么样的数学思想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这恰恰是我们*时上课时所缺少的。

  课上的精彩,讲座同样是让我们受益匪浅。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特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想法,我觉得都很值得我们学*。什么样的课堂才是自主课堂,学生是不是学有兴趣,学有主见,学有伙伴等等这些都是自主课堂的表现形式。余老师在说到,她是把自己上课出现问题或是不顺畅的地方在经过反思后写出一些教学小故事。还有就是课堂上,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方法多种多样并在一起交流时,老师肯能会很高兴,但是儿童的特征导致他们在听取时,信息的流失量也很大,课后应该让学生把课上的方法进行回忆并把记忆最深刻的写下来等。我觉得这些好的方法都是值得我们去学*的。

  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的地方,我就不在一一阐述了。总之,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在上每节课前,一定要做到能真正的了解自己的学生,对教材一定要研究透彻。不一定非要把知识目标和结论体现出来,更多的是让学生有自己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学*心得体会3

  我们真的是一群幸运儿,有幸走进xx市特级教师黄xx老师的“大问题”课堂与讲座,让每一位亲临的老师们感受到“大问题教学”的魅力!感慨良多的同时,也使我受益匪浅。

  黄老师的一首教学版《心太软》,既道出了学生的心声,更加剖析了现在教学中的教状:教师讲解太多,学生既学会了依赖,也有不少的怨言。接着指出课堂变革应该以学为核心,以不教之教,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惯,课堂上只有问题才会让学*发生。

  黄xx老师精彩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课堂教学帮助大家梳理了今后课堂改革的方向和思路,建立“对大问题教学的认识”: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导向,鼓励探究;课堂以学生为核心——学生在前,教师在后;紧扣教学的本质——想大问题,做小事情。

  心里有了学生,我们才能做到真正的倾听。《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精彩课堂,让我感受到黄老师是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惯的老师。他带着朋友般的热忱与亲切聆听学生的发言,给孩子留足表达的时间;善于听出学生的言外之意,发现学生错误中蕴藏的智慧。在整堂课上,学生是真正的主人,学*的主体,黄老师是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学*中的一个伙伴。在学生有疑难,需要帮助时,他才伸出援助之手,稍作点拨或引导,但绝不越俎代庖;在学生急于回答问题而欠考虑时,黄老师的一句“等一等”、“我想采访一下”,有意识的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同时又并没剥夺学生畅所欲言的权力。

  精彩的课堂教学后,黄xx老师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讲座——微格研修活动。黄老师请上了40位听课老师到台上暂时变成学生,在模拟的课堂中和黄老师进行10分钟左右的片段教学,黄老师以“倒数的认识”为例展示了“大问题”的应用和效果。

  微格研修分为两个片段,第一个片段展示了“大问题”的提出。课堂伊始,黄老师问:“对于“倒数”你有什么问题?”老师们像学生一样向黄老师提问,其中不乏怪异刁钻、含糊不清的问题,目的就是想看看黄老师是如何应对?这恰恰是老师们*时经常遇到的问题,而黄老师轻松对答、一一化解,把大家所有的问题归结梳理清楚成两个问题:“什么是倒数?”和“怎么求倒数?”这让我不禁感慨黄老师的临场应变能力和多年的教学经验是多么值得我们其他老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去学*;第二个片段黄老师邀请了一位老师来模拟刚才的片段,过程中黄老师从学生与教师双重角度悉心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进行了指导和点评,给予鼓励和帮助,为我们展示了微格教研的程序与操作方式,对参会老师特别是从事教研工作的老师以一定的启示。

  纵观黄xx老师的课堂与讲座,能从触及数学本质的大问题出发,给学生的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究留下充分的探究空间,关注学生的差异发展,全面落实“四基”;对于我们教师,启示我们寻找自己的大问题,把握问题的本质,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更指向学生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活动经验,“把对儿童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实现理想的“生命化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学*心得体会4

  感谢工作室给我这个机会,参加了历时两天的教学观摩活动。让我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理论境界,更品味到了一位教师的快乐与满足。

  本次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请来了国家级的数学特级教师牛献礼、刘松、樊玉、叶鸿琳进行展示课并针对授课内容进行了讲座。四位专家带给我们的展示课非常精彩,不仅设计新颖、思路清晰而且理念新颖、教法灵活。不仅为我们充当了授课的样本,更向我们传达了他们的教学理念:核心素养!他们用实际行动向我们阐述着核心素养的含义。专家们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教学经验和感悟分享给我们,深入浅出、幽默风趣。使我对数学教学、对教师职业,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一、数学课堂应该是帮助学生想明白,而不是讲明白。

  牛老师从理解对应关系找到间隔数和树棵树的关系入手,以独特的视角,讲授《植树问题》这节课。通过点段之间的对应关系建构植树问题模型,设计思路新颖。课堂上学生通过推理—猜想—验证充分经历了一次思维之旅。从开始的拘谨到发现乐趣,尝试探索,到收获成功和快乐。他们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数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以及学*数学的乐趣。

  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一个人学*数学之后,即便这个人未来从事的'工作和数学无关,也会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所以我们的教学过程不能只重视结果,而应该重视过程教育,培养学*智慧。培养学生用数学观察、思考、表达世界的意识和能力。我们都知道,在教学过程中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不等于会了,我们还应知道学会不等于会学。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本质上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以及他人的讨论和反思,逐渐养成的一种思维*惯。我们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不能完全依赖教师的讲授,而要通过问题引领和驱动学生参与有意义的学*活动,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要为学生提供悟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学生想明白,而不是教师去讲明白。牛老师的课为我们做出了一个典范。整堂课他没有去想办法帮学生区分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而是淡话类型,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推理、验证,让学生理解对应关系,从而建立模型。通过练*验证了学生真正理解了植树问题。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让教学真正发生。

  刘松老师为我们做的培训内容是《核心素养下数学课程的整合与拓展》。他告诉我们何为整合与拓展,如何整合与拓展,并通过《用数对确定位置》这节复*课阐述自己的主张。

  时代在发展,作为教师如果不求思变总有一天会像公交车售票员一样被时代淘汰。未来教师要做读懂学生的分析师,要做重组课程的设计师,要做连接世界的策划师。没有未来教师,就没有未来教育。我们要让教学真正发生。当下的孩子绝不是一张白纸,我们在授课前必须做好调查,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否则就是无效教学,就是“空转”。

  三、上一堂真课。

  樊玉老师的讲座让我明白,我们应该思考自己的生命价值。一个人的生命价值。思考我们一节课的师生状态,我们和学生的生命价值是否被漠视过?这样的教学意义何在?我们改如何改变,让自己的存在产生意义?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樊玉老师用一个词语来解读这个问题—表现力。我们和学生都要拥有表现力,把自己的优势变大,做到教师教的开心学生学得开心。我们要注重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有目标、有方向、有方法,不能做一个不思进取之人,苟且度日之辈!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让自己更有吸引力,让上课成为诱惑,寻找自己的亮点,发挥我们最大的优势。做一名学生喜欢、懂教育、会教书、会生活的老师,从而使自己享受教育、享受美丽。

  四、数学是对思想和方法的基本研究

  叶鸿琳老师的讲座让我清楚:对儿童来讲,数学学*应该是一个不断尝试、探索、犯错、优化的过程。对老师来讲,数学教学需要思考的只有一个问题:如何帮助学生认识数学学*。我们要相信儿童,给他们思考的时间;给他们解释方法的机会。我们不要用自己的经验去评价儿童的能力,他们的笨方法可能是开启思维的起点。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学*心得体会5

  我有幸参加了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活动,15节课中包含了统计、空间与图形、概念、解决问题等课型的教学。可以说,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上好数学课,几位老师给我们做了示范,加上深入细致地剖析、点评,我收获很大,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充分的备课

  在这之前,我参加了全县数学提高班培训,本来我不是组长,但自己的表现让大家记住了我,我和几名优秀的学员和李老师一起参加了xx市xx教材教法培训,回来参加了县优质课评选,又有幸参加了县暑假提高班培训,通过市优质课初赛,我有幸得到了去市里讲课的机会,这些机会都得经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和争取,也谢谢李老师和郑老师的赏识。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的走过来,让我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小老师,成长为一名获得县市优质课老师。

  二、准确的数学语言和充分的教材分析灵活使用

  参加数学教学工作才两三年,我感觉对于教材教法的学*还不是很深入到位。这让我在讲优质课前的摩课中可吃透了苦头。

  看到《统计》课题后,首先是教材和学情分析,我翻遍了教研室所有的资料,查遍了网上优秀的课例和教学反思,觉得自己经准备的很充分了,我就把教学设计发给李老师看,但李老师说“再看看吧!”这一话让我感到我下的功夫还不够!

  周一我又把我的教学设计拿给我们学校的领导看,袁校长说“得要详案!”回到家后我又把课堂实录写了一遍,又拿给袁校长和秦主任看,他们告诉我“数学语言要规范!数学语言要简炼!!每一句话都要去琢磨去推敲!”

  一句句话真得很重要!不仅体现上下内容的衔接,而且每一句话都代表一种思想!比如开始上课的第一句就是今天我们继续学*第六单元统计,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使统计表中的数据更直观形象我们可以制成统计图”说的是数据的作用还可以制成统计图,“除了用统计表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方式形象直观的表示这些信息呢?”体现根据已知数据可以用两种方式表现出来!

  三、注重学生的合作学*

  “智慧的火花是在思维碰撞中产生的”,在学生合作学*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逐步修正自己的.想法,这时学生得到的知识是深刻的。他会有种成功感,愉悦感。学生小组成员间讨论,通过学生的对话进一步加深了对这几种几何形体的认识。

  结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深深感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加倍努力,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学*心得体会6

  12月3—4日,xx学院西校区。我有幸参加了“全国名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观摩会”,通过听专家讲课和学术报告,我受益良多,深刻感受到名师课堂的风采和教学艺术。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xx老师的《乘法分配律》一课和报告《运算律教学的若干思考》。

  xx老师现任xx市xx教育集团副校长,身为一个南方人,我明显感觉到他的课和北方老师的课不同之处。他语言幽默风趣,行为举止有些滑稽可笑,和学生零距离的沟通交流,像流水、像微风一样的课,细微之处尽显名师驾驭课堂的功力和教育智慧。由于课前和学生互动费时较多,加之会场状况不佳,xx老师这节课有些超时(用时大约1小时),但是在下课后学生仍然舍不得离开,这就表明了学生乐学、愿意学,而且不感到学*是种负累。刘老师营造的课堂氛围轻松自由,学生在不紧张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参与到探究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来。老师在这节课中是一个引领者而不是传教者,其教学环节设计合理、环环相扣、水到渠成,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眼、手、口、脑、身体并用,课堂参与度很高(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发言),老师对出错的学生也只是善意的“幽他一默”,学生并不感到尴尬甚至害怕。刘老师能很好地利用教学中的生成,他的课和教学预案并不完全一致,正应了那句话“所有的好课都是生成的课”。

  听xx老师做报告也是一种享受,他话语幽默风趣,举止形象生动,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中向老师们呈现出“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年轻教师,我深刻体会到要抓准“教什么”有多困难。我任教的是一年级数学,由于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都经历了一定的学前教育,对于一年级的知识或多或少都掌握了一些,这就给教师出了不少难题:对于这些知识,有哪些同学已经完全理解并掌握了?有哪些同学还一知半解?而一知半解的同学,又是哪里知、哪里不解?知多少、不解多少?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在一堂课中让未会的学生掌握理解,让已会的学生有所提高?……正确处理这些问题,是使课堂有效、优效的前提,也是我今后教学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在这短短的两天时间里,我*距离地接触了名师,聆听名师的示范课,从中我领略到每个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期待自己有长足的进步。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学*心得体会7

  12月2-3日本人和我的同事有幸被学校派往xx参加由《小学教育研究》杂志社举办的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观摩课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全国各地名师数人,如xx市特级教师xx老师、xx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xx教授,还有xx省特级教师xx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xx教授,xx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xx教师等12位。参加活动的几百名老师来自各个省市地区,虽然活动时间安排紧密,但名师们的教学和讲座都非常精彩,给我们来学*的老师带来的精神大餐让我们记忆深刻。

  活动开始由xx老师带来两节找规律一节是六年级《斐波那契数列》,他在引导学生思考合作学*,采用尝试方法,有步骤、多角度的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中语言风趣幽默,以及丰厚的知识底蕴是我们学*的榜样。还有一节是一年级的《找规律》他根据一年级小朋友的特点从初步认识规律、到找规律、再到用规律最后是感受规律教师的行序渐进收放自如,使学生们更加喜欢数学,并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神奇。xx教授的讲座《立足专业成长,关注基本问题》也是值得我们广大教师是深思。xx教授在分析了多年课改所存在的“钟摆现象”之后,明确指出,一线教师只有“以不变应万变”,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才能做一个真正的好教师。因此,立足专业成长,关注基本问题,才是教师成长的正确路径。

  特别是贲老师讲座《十年反思的力量》主题,贲老师的讲座,言简意洁,幽默风趣,他用自己切身的经历介绍了两个十年的`反思历程,就什么叫反思、为何用文字反思、反思写什么、怎么用文字记录四个问题进行了阐述。贲老师是个坚持的人,他认为反思就是反反复复的思考、反思是正过来反过去换个角度思考、反思就是回顾;贲老师也是个执着、*静的人,他期望能在辛苦中寻求工作的快乐,虽然工作辛苦,但不心苦;贲老师还是个充满智慧的人,他认为反思可以写亮点、败笔,还可以是意外;反思可以用最直白的纪实加上自己的思考,也可以是随笔。反思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意识。

  一个多小时,一个个精彩真实的案例,让我们感受到反思能给日渐贫瘠的心灵以丰富温暖的慰藉,反思能给*淡无奇的日子以清新亮丽的感动。

  一个多小时,我们感受到了反思的力量,也看到了反思对教师职业成长的巨大作用。

  通过这次的学*,本人更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观的形成。在日常教学中,更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做一名真正的好数学教师。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学*心得(精选5篇)(扩展6)

——教学研讨学*心得实用五份

  教学研讨学*心得 1

  20xx年3月29日,市教研室在xx开发区中学成功举办了“九年级语文教学研讨会”活动。我和九年级几位老师一起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时间安排一天,我感觉收获很多,震撼很大。

  此次活动,组织简单有序,朴实无华,却让每一个与会者都感觉到压力与动力。教研室杨老师主持了这次活动,先是由在今年中考中成绩突出的八个学校的教师代表做经验介绍,然后由杨老师做点评指导。杨老师首先肯定了发言学校的好的做法好的经验,然后就今年中考的语文成绩作了一些说明和评价,鼓励参会的老师丢掉包袱,轻装前行,我们的语文成绩一定会好起来的,相信大家。

  此次活动,给我第一震撼的就是今年的中考语文成绩,堂堂邹城,泱泱百万人,一直不错的语文成绩今年竟然排在后面,绝对不正常。个中原因,我们不想猜测,但只要一切正常,不会是这个样子。第二震撼的就是我们的杨老师,没有把成绩不好的原因怪到老师们身上,甚至一句责怪的话也没有,反而一直在鼓励大家。相信有这样的领导者,我们语文教学这方天空会更美丽。

  同时,此次活动,也带给我不少的启发,不小的收获。八中的重视课本教学,团体作战精神;四中的系统计划专题训练;匡庄中学重素养强训练等等好方法都让我受益匪浅。从事语文教学10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通过兴趣的培养与提高,让学生在快乐中轻松的完成语文学*的任务,语文素养与语文能力也能够得到不断地提高,从而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所提倡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先进理念。

  兴趣的培养,我觉得首先是得让学生自己切切实实感悟到语文的美。所以,每次接手一批新的学生,我不忙着学*新课,而是和他们一起写写字,读读一些美文,欣赏一些古文古诗词。这些内容都是我精挑细选出来的,同学们都特别喜欢,每次都是意犹未尽。于是,感觉有了,兴趣来了,欲望满了,自然,再进行新课的学*,同学们就会很快乐的主动去学。在日后的学*中,这种活动方式要常搞常新,力求同学们兴趣的保持与渐进。

  九年级的学生,多增加一些阅读的量,给同学们推荐一些适合的书,多积累一些文言文古诗词,每天保证半小时的朗读时间,每天坚持3分钟的课前演讲,注重书写训练,写作训练,等等。

  总之,语文学*的道路美丽而悠长,唯有以兴趣为导向,以勤奋为依托,以双基训练为要点,以培养语文能力为目标,多读多说多练,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做下去,语文学*的明天会更好!

  教学研讨学*心得 2

  自4月18日,Z市农村小学“关注常态聚焦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如期举行。为了让更多的农村教师参与活动,共享成果,于科长将会议分别设在了Z和罗庄,确定了5个课题,分别由农村教师和省市级教学能手同课异构。同课异构是一种很有效的教研形式,像这种骨干引领式的同课异构更是总给人茅塞顿开的感悟,备课和试讲时纠结的问题在课堂上总能悟到突破的方法。

  对于我们来说,本次研讨会上还承担了一节公开课的任务,准备的过程中我们很紧张,毕竟是第一次带着一节课来参加会议,但是过程中老师们呈现出的真实灵动的课堂和于科长思维导图形式的教材剖析,深刻触动了我的思想和灵魂,让我突然体会到成长的境界应该是这样的:保持一颗淡定的心,从容面对,快乐成长。

  在Z老师和Z老师的课堂上更是表现出不一样的成长,但同样的从容。

  一、“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原来在一些活动中也见过Z老师,但没想到孙老师年龄有这么大,如主持人介绍的62年的资深美女。眼前的孙老师怎么也无法与50岁划等号!(按我们农村的*惯,年龄总要比实际的多说出一岁来,名曰:虚岁。)

  在孙老师的课堂上我体会到了什么叫“从容”。她从容的说着“图”,从容的说着“理”,从容的说着“法”,从容的与二年级的孩子们一起学*着,一起收获着。感动啊。

  在孙老师对笔算乘法的讲解中,我体会到的是积淀,是厚积薄发。我在想,怎样努力,我才能成为“你”?

  我知道,我需要一个方向,一个可以指引着我努力的方向。

  二、文思泉涌的Z老师

  在Z实验学校的研修班培训上,Z老师一番“既生瑜何生亮”的精彩点评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今天张老师呈现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更是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课的开始,张老师分别出示3根小棒、3捆小棒,合在一起怎么列式?加法的意义自然而然就出来了,这种形与数与理的有效结合,与我们的设计相比,真不知是高了多少倍!

  (一)算理、算法有机结合

  几天的计算课教学研究,一直对引导学生将算理探究到什么程度不能释怀,相信通过今天张老师的课和于科长的分析,我们都各有所“悟”。正如张老师借用刘良华教授打的一个比方:如果有人问你会骑自行车吗?很多人会说“会”,如果问“说说是怎么骑的”,相信很多人都说不上来。就是啊,会骑是目的,会骑就可以了,为什么非要讲是怎么骑的呢?这一观点和Z会场上Z老师“明算理、扔了它,抽算法”的看法不谋而合。就好比电脑键盘上的字母,我会盲打,但你如果问手指底下哪个字母在哪儿,完整说出排列的顺序,可真说不完整,不知盲打高手能不能说好。学生在练*时如果只是一味的说算理,没有时间去动手算一算、练一练,恐怕什么算理也就都掌握不了了。不是批评谁,而是共勉,共思考。

  (二)练*充分,形式丰富,基础扎实

  张教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采取“合作摆小棒————展示摆法————整理、归纳算法”的教学层次,引导学生在一系列摆、想、说、议、听的活动中,学会新知。摆小棒是直观感知,拨计数器是抽象到数位,最后过渡到不用计数器,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入,使抽象的算理形象化。促进学生对算法的掌握和算理的初步理解。这样的教学,既发展了学生思维,又将学生的自主学*,合作交流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了实处。尤其是同桌合作学*,既有合作又有独立的思考,学*效果真好。

  (三)语言经典富有启发性

  张老师的语言越品越有味道,现摘录几句——

  1、学具不是玩具;

  2、看这一次谁能得到最佳合作奖;

  3、聪明的人想出了更简便的工具—计数器;

  三、“让我参与,我会完全理解”

  这一标题起源于一句名言: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能记住……让我参与,我会完全理解。的确,这次活动对于我们来说真的非同寻常,除05年我参加市讲课比赛后,这是我第一次带着一堂课来到这么大的舞台,心里很紧张,也很不自信,多次跟在讲课的杜老师后面唠唠叨叨,嘱咐这嘱咐那的,不知杜老师烦了没有。我们的设计,我们的课堂,都有许多不完美的地方。

  但我们很欣慰研究的过程,一路走来,我们研究这堂课,走进这堂课,又走出来审视这堂课,今天又再一次走进它,磨课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我们的辅导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有深刻理解,因为我们参与着,理解着,成长着。基于充分的研究,观王永胜老师的课和吕健老师的课时才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哦,原来这个环节这样上更好”……这是我们在听他们两位名师课时经常发出的感慨。正如刘湘俊主任所点评的:有差距很正常,没有差距就不正常了。事实的确如此,但我个人感觉杜玉安老师综合素质真的不错,磨课的过程中也都有提升。除了讲公开课的经验缺少以外,其他比如对教材的挖掘和思考程度不深等欠缺之处,与我们辅导团队的水*有限不无关系,尤其是我。

  其他各位上课的老师也各有自己的优点,不再一一赘述。

  保持一颗淡定的心,我们勉励自己像于科长那样深入研究教材,既刻苦又努力,早日达到“站在教材上教教材”的境界,才能从容预设和驾驭课堂,淡定,从容,快乐成长。会议结束了,思考仍在继续,研究的脚步不会停止。

  教学研讨学*心得 3

  十月底,我跟随校领导前往北京学*, 观摩了俞XX、刘XX等几位国内名师的精彩展示课,以及吴XX等几位大师的点评和袁XX等几位专家的报告,使我受益匪浅。令我感触较深的是俞XX老师的《*均数》和强XX老师的《圆的认识》。

  第一天先听的是俞XX老师的《*均数》。首先,俞老师先了解了一下学生对于*均数的掌握程度,同时活跃气氛。出示导入题目:

  二年级的学生测60米跑,并且要把测的成绩填表。小明跑了5次,分别是15秒、10秒、14秒、14秒、12秒,小明跑60米需要几秒?老师说出情景:小明一开始填了一个15秒,他考虑了一下,擦掉了。又填了一个10秒,后来又擦掉了。他应该填多少合适呢?

  师:为什么把15秒擦掉?

  生:太慢了。师:为什么把10秒擦掉了?

  生:太快了。

  师:最快最慢都擦掉了,那填多少合适呢?

  生:在10秒~15秒之间。之后学生讨论,最后得出13秒是合适的。

  师:小明没有跑过13秒啊,怎么能是13秒呢?有的学生就说,*均数不见得是跑过的数。老师说说5次都跑过哪些秒,然后问:第六次可能是几秒?第七次呢?……

  师:每次都会离13较*,(小磁铁展示,把五次的成绩*均为13秒的过程)

  师:13秒在最中间,虽然没跑出来过,但是接下来的跑步可能会出现13了,13反映了他的真实水*。

  师:正好反映真实水*的数为*均数。接下来老师又问了几个问题:

  (1)举例说明什么地方用到了*均数。

  (2)为什么要学*均数?这些题目有助于学生拓展关于*均数的用处以及加深归于*均数的理解。最后,老师又出了一个课堂练*,内容是这样的:男生女生投篮,男生有5人,分数分别为:4、7、5、4、5。女生有4人,分数分别为:7、3、5、9?问题是哪一组的水*高?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老师又问了三个小问题

  (1)怎么来比?

  (2)如果男生组去掉最后一个,会比较吗?这个问题意在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既可以比较总分,也可以比较*均数。

  (3)两组人数不一样时,可以比总数吗?应该比什么数?怎样比?此时,需要比较的就是*均数了。通过这个题目,培养了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最后,老师总结:*均数是一个什么数?生:真正水*的数,中间数。通过听俞老师的这节课,首先感受到的是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更有利于孩子的思维活跃与学*。然后是教师教学首先要自己对于教材深挖,吃透教材,努力做到每一个字都有它存在的意义。

  听的第二节课是强老师的《圆的认识》,强老师的课堂气氛幽默风趣,很大的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热情,我个人也比较喜欢这种教学风格。课的开始首先用教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导入对画圆的探究。老师是用一个个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的学*的,主要由以下几个问题:

  1、怎么画圆呢?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画圆的方法,开拓思维。之后,请学生在纸上尝试画圆。让学生实际的体验,从实际体验中发现问题。

  2、用圆规画圆要注意什么?请学生大胆的发言,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实际的体验,基本上学生自己就能总结出来画圆要注意的地方。这时老师再出示正规的画圆视频,看完后学生再一次尝试画圆,加深对画圆应注意的点的理解。

  第三个环节是对圆的各部分的探究。由在操场上画圆引入对画圆工具的探讨,进而引入用绳子画圆。由老师(用普通绳子)和学生(用松紧带)在黑板上进行画圆比赛,引入对画圆时相同点的探究。此时学生很容易总结出来相同点有:定点、定长、旋转一周。又问圆与正方形,长方形,*行四边形的不同?学生说一说。接着顺理成章的引入对圆的各部分的介绍。为了加深对各部分的理解,老师出了两个小问题:

  (1)在画出的圆里找出圆心与半径,并画上。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半径是怎样的线段?然后由半径引入直径的学*,出示图片,请学生判断是否是半径,不是半径而是直径。老师出示判断题请学生判断是否为直径,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直径是怎样的线段,加深对直径的理解。最后就是课堂练*了。

  1、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能清楚看到圆心和半径的圆。

  2、选辐条安装车轮。安装一个半径为3分米的自行车车轮,选什么样的辐条合适?有2分米、3分米、5分米、6分米的,请学生说一说选3分米的辐条的原因。得出半径长度都相等。由这个问题引入对半径的数量的探究,圆的半径有无数条。请学生说一说选6分米的辐条的原因,进而得出直径=2半径,又问在不同的圆上也可以吗?进而得出结论,在大小一样的圆上,直径=2半径。

  听完这两个老师的讲课,我明白了以下几点:首先,轻松的课堂氛围更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学生的思维能迸射出更多的火花。其次,就是讲课时对于知识传授的梯度一定要把握好,一环扣一环,引导学生水到渠成的理解知识。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课本,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了。

  教学研讨学*心得 4

  首先,教学过程形式设计多样。课前的5分钟师生都进行了不同形式的交流,或谈心、或故事、或猜字谜、或看诗猜名、或组织教学等等。都努力创设了学生的学*环境,使学生在一定的环境中进入到课堂*作氛围中,例如:王婷老师亲切有趣的自我介绍、李华老师深情款款的诗朗诵、李运春老师组织的吹气球比赛、廖**老师带来的“神奇的书”以及汤滢老师带来的趣味故事――《大卫,不可以》。各位老师灵活的运用了范文引路、读写联动、活动体验等方式方法,让学生进入到*作情境中,打破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和神秘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作文能力。

  其次,都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教师掌握着整个教学流程的布控,是个精明的舵手。学生深入思考,积极参与,大胆的进行交流反馈,是真正推动大船行驶的无限动力。

  再者,在教学准备上,各位老师对教具、学具都作了充分的准备;对课堂练*都进行了精心细致的挑选。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声情并茂,指导多角度的写作;学生妙语连珠,积极拓宽自己的写作思维。每到精彩纷呈时,台下便是一阵阵自发而激烈的掌声。

  最后,几位老师的写作教学贴*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爱作文的情感。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感悟生活,丰富*作内容,多观察多思考,从不同角度去真实记录。同时,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惯,用笔书写自己的心情,用笔书写自己的见闻,用笔书写自己的感悟。

  总而言之,这次学*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而且也加深了我对小语*作教学的进一步了解:现在的*作指导在创新、在瘦身、要求巧引会导。通过外出学*使我深刻理解了“学无止境”,在当今知识更新频繁的社会,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们更应该有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意识,这于老师于学生都是有利的。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为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努力学*,为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努力工作。

  教学研讨学*心得 5

  20xx年达州市高三生物教学研讨会在达州市第一中学新校区召开,我们宣汉二中高三的生物教师有幸参加。下面就将收获和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会议安排

  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四川省特级教师、成都经开区实验高级中学教师zz作了20xx年高考试题分析及16年高考备考建议;第二部分是达州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备课组组长作了《新考纲》考点与考题研究的专题报告。短短的一下午的学*、研讨紧张而又充实,收获颇丰。

  二、收获和体会

  夏茂林老师是四川高考生物阅卷组的专家成员,他的宝贵经验给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惯。

  (2)重视主干的基础知识的落实。

  (3)要教会学生灵活运用生物学知识,不能死记硬背且逻辑严密。

  (4)注意答题技巧,指导学生在回答一些主要知识点的时候要详细一点,生物简答题的文字量大,一般都是踩点给分,即使意思是正确的,但没有关键词,同样不能得分。

  (5)指导学生书写不仅要规范,避免错别字和修改时要清晰。

  (6)以中图版和人教版教材知识为依据。

  三、下一步的复*措施

  通过本次研讨会的学*交流,我们高三全体生物教师达成共识,一定遵照市、县领导的要求,深入研究《考试说明》和教材,准确把握备考方向,夯实教材基础,系统构建知识网络,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提高。课堂是教学工作的核心,高效、优质的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基本保障。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让学生能主动地去寻求知识,养成自主学*的*惯。在课堂提问、疑难问题的点拨,师生交流、课堂评价等环节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策略。要有调控意识,学生活动应在教师指导下有序进行。要有联系意识,在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中,只要能帮助学生理解新授的知识,就应该与新知识联系起来讲授。因此,我们应该熟悉初中教材,这样有利于在教学中搞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要引导学生利用好课余时间,提高学*兴趣,高度重视对*几年生物试题的研究,注意推陈出新。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学*的规范性。在试题分析、校正错误或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等环节中,一定期要抓住有利时机,抓住关键点、易错点、易混点集中排查和分析,使学生加深理解和体会,保证基础知识不出现理解、认识和应用上的错误。针对出现的错误向学生强调:专用名词的书写要准确科学;字母、符号、表示式要正确规范;绘图要科学、规范、合理;遗传图解要完整、严谨;实验设计和操作要严密、科学,克服随意性;论述要准确完整,要扣准题意。上述各项要求通过反复强调,能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形成思维定势、心中有数,以便在高考时保证该得的分不丢失,保证基本要求少失分、不失分。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