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 (菁华3篇)

首页 / 心得 / | 读书心得

《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1

  本周继续阅读罗素《西方哲学史》,并对如下的两个问题进行思考。

  首先,"一个判断虽然不见得比另一个判断更真,但是就其能有更好的后果这一意义来说,它却可以比另一个判断更好。这就暗示了实用主义。"

  读到这句话,想到了在《普通心理学》中学*第六章决策时,讲到行为决策理论时提到了西蒙的"满意性原则"。所谓"满意性"是指决策时,个体并不考虑所有可能的选项及其可能的结果,而是仅仅考虑几个选项,一旦感到满意,就会立即停止搜索。就比如我们买电脑,电脑的品牌多种多样,我们会综合自身的用途、预期价位、实用性等来进行选择,在这个范围内挑选自己满意的电脑并作出决策。

  前两天听老师的录音讲到"失位",即你不在你该呆的那个位置上。那怎么就不失位?灵活。其实"满意性原则"就是一种灵活,不应该在难以抉择的时候,事事都要求做到十全十美,只要找到满意的选项,在一定范围内学会适度的降低目标,也会是最优的结果。

  第二,亚里士多德按照中庸之道的学说所主张的是,适度的资产才最能够与德行结合在一起:"人类并不借助于外在的财货才能获得或者保持德行,反而是外在的财富要借助于德行;幸福无论是存在于快乐,还是存在于德行,还是兼存于这两者,往往总是在那些在自己的心灵上与性格上有着最高度的教养却只有适度的身外财富的人们的身上才能够找得到,而不是在那些具有多的无用的身外财货却缺少高尚品质的人们的身上找到的"

  抛开亚里士多德不信仰"*等"的观念不谈,我同意以上的观点。身外财货是需和德行、品质相称的,比如医生要有"医德"。医生需要有过硬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要有"救死扶伤"的高尚品质,只有"德""才"兼备换来的"自身财货"才是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但是我认为当今社会风气过多的抬高了"身外财货"的价值,就如"土豪"原本的含义,即乡下财大气粗、没什么品味的有钱人。所以一些商贩会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唯利是图,却早已对"诚信"置之不理。还有一些现代的偶像剧,动辄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北京或者上海这样的城市里,租的起一套豪华单身公寓。或者遇到一个"霸道总裁",从此咸鱼翻身。

  针对这些虚构的偶像剧,我们可以一笑而过,但是对于正处于追偶像剧而又没有形成稳固的价值观的青少年而言,他们会对这样的生活抱有幻想,这就是在传播一种错误的社会风气,传达一种不劳而获的"成功秘笈"。所以外在的财富是要借助于德行的,需要与德行、高尚的品质相称的。

《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2

  发觉“思路行者”这名字没取好,在这个领域,行走的姿势看上去就有些古怪,如果叫“思空飞者”“思海游者”,不仅视觉效果会好得多,境界之高下更是“昭然若揭”。

  最*就着实到“思海”里去“畅游”了一番,粗粗浏览了大哲学家罗素(1872—1970)的《西方哲学史》。这部书于1945年出版,罗素先生很长寿,晚年主要靠这书养老。我以跟看小说差不多的速度来看这部60多万字的巨著,每天看4万字左右,实在有些亵渎神明,好在罗素先生是无神论者。

  对于西方思想的发展史,以前可谓一无所知。自己的兴趣好像还是在*历史文化,但是西方文明无论是作为参照物还是更为宏大的背景,必须有些起码的常识,至少马克思主义在西方是如何进化出来的,总得能说出点ABC吧。凭我的学识和智商,实在看不了这书,比如柏格森(1859—1941)的理论,不要说理论体系没看懂,硬是一句话也没看懂,“人的.生命是意识之绵延或意识之流,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成因果关系的小单位”等,搞得我完全是云里雾里。

  正因为如此,我才能看得这么快,反正看不懂,反正看过了。并没写读后感的'*惯,这本特别看不懂的书倒想写,至少把有印象的几点整理一下,也算给特别热爱、看重*文化的罗素先生一个交待。

  第一次知道西方哲学的起源竟然是数学;第一次知道原来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在西方思想史上有这么高的地位,竟然跟我们的孔先生差不多,统治了西方思想界20xx多年;第一次知道,中世纪的西方竟然腐朽黑暗到了如此地步,让我看了都心有余悸,以致于觉得人类能从中世纪的丑陋中走出来多少有些侥幸。

  在我印象中,德国是世界上专门生产思想的地方。看了书后才知道,在康德(1724—1804)之前,德国是思想十分贫瘠的土地,历史上少见的通才、“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莱布尼兹(1646—1716)出生的时候德国还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他受的也主要是法国教育。难怪于坚在一首诗里会说:晚上10点,康德上床睡觉,当他睡着的时候,整个德国停止了思考。

  以前一直认为康德和黑格尔(1770—1831)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可罗素显然不这么认为。对康德,他还算尊重,“一般人都认为康德是*代哲学家中最伟大的,我个人不能同意这种评价,但是若不承认他非常重要,也可说是愚蠢无敌”。康德强调“人人本身就是目的”,在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方面的立场上,两人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对黑格尔就完全不同,在他看来,黑格尔作为民族主义者,把国家主义推到了极端,把国家看成了目的本身,在国家和个人之间,他十分强调个人对国家的服从,在国与国之间,他认为战争不仅无法避免,而且是一件好事情。这自然就与因“持续不断的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者水火不容。在罗素先生看来,如果承认了这样一个学说,“那么凡是可能想象得到的一切国内*和一切对外侵略都有了借口。”

  看了这本书后,终于搞清楚原来培根确实不是什么坏人,他作为法官虽然收了钱,但是那个时代的法官都收钱,只要没有因为收钱而影响判决的就是好法官。莱布尼兹这么伟大的人物,却是个小气鬼,请帖发给他,他从来不包红包,只是送新人几句格言,再加上一句玩笑的荤话。而人品最高尚、知行合一的是荷兰的斯宾诺莎,为人温和有礼,对钱财十分淡漠,看看他的眼睛,就能感觉到他该有一颗多么纯净的内心。一直对威廉三世去当英国国王一事有些耿耿于怀,当时世界第一强国竟然请小国荷兰的国王去当国王,现在才知道,原来当时荷兰才是最开明的国家,当时受到宗教和政治迫害的精英都爱到荷兰避难,威廉三世到英国后,也对英国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一直崇拜卢梭,觉得他是奠定西方文明的基石性人物。而按罗素的说法,他只是浪漫主义运动的头号人物,着力于以审美的标准代替功利的标准,蚯蚓有益却难看,因此受到冷落,老虎有害但好看,因此受到赞美。如果真是这样,又有多少经过沧桑的中年人还会喜欢卢梭呢?

  至于我本人,最喜欢的竟然是“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古代哲学”。在古希腊无比灿烂的文明结束后,历史突然失去了宏大叙事和勃勃生气,进入了一个只适宜追求个人感官快乐的相对沉闷期。对于这个时期,罗素是这样说的:哲学不再是引导着少数一些大无畏的真理追求者们前进的火炬,它毋宁是跟随着生存斗争的后面在收拾病弱与伤残的一辆救护车。我喜欢“决心像一条狗一样生活下去”的狄奥根尼,他住在一个大瓮里,拒绝接受一切的*俗,当国王去看他,问他要什么赏赐的时候,他的回答是“只要你别挡住我的阳光”。那时的犬儒与现在遍地的犬儒真是有云泥之别。斯多葛主义的主张,能看懂一点,可总是记不住,因为同时期的伊壁鸠鲁派是我的最爱。这个学派对生活的追求十分简单,伊壁鸠鲁*时只靠面包度日,节假日才吃一些奶酪,他们最大的追求是宁静和没有恐惧的生活,*时很少外出,谨慎节制,崇尚友谊,主张快乐就是善。

  对于我来说,如果人生有足够多的快乐,说什么也是够了。所以其他地方就算了,这个地方,心情宁静和快乐的时候还得再去翻一翻。

《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3

  大凡看到哲学这个词,脑子中第一个反应,便是枯燥,这和我们所受的应试教育有关,记不住的概念,选不全的`多重选择题,再是用什么什么原理去解释什么什么的正确性。事实上,这个学*的结果,只是让我们记住几个概念、条条纲纲的八股特点区别,实在无助于我们哲学气质的培养,哲学思维的形成,我所理解的哲学气质和思维是指理性,理性是什么,追求公义,也就是正义,一家之言。

  要了解哲学,首先要了解哲学这个词的含义,哲学是什么?罗素给了一个既模糊又明晰的定义。哲学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罗素接着给出了科学的概念,科学是指一切确切的知识(我们知道科学的一个特点是可重复性),而神学则是超乎确切。罗素在“确切的”、“教条”这几个字下面都打了着重号。而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块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块无人之域就是哲学。个人认为:罗素这个分法和*象棋盘很象,科学是汉界,神学是楚河,而哲学则是中间的鸿沟。()当然如果你的思维是动态的,你应该已经想到了,*的阴阳太极图才是罗素分法的最形象表述,白鱼是科学,黑鱼是神学,而白鱼和黑鱼似连非连的那部分挤撞区就是哲学。白鱼的眼睛是黑的,表示科学中有一定成分的“神学”,黑鱼的眼睛是的,则表示神学也许有一定成分的“科学”,这个比喻解释罗素的分法可能不是很恰当,但个人认为,这有助于摒弃非此即彼的*试思维。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 (菁华3篇)扩展阅读


《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 (菁华3篇)(扩展1)

——《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 (菁华3篇)

《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1

  本周继续阅读罗素《西方哲学史》,并对如下的两个问题进行思考。

  首先,"一个判断虽然不见得比另一个判断更真,但是就其能有更好的后果这一意义来说,它却可以比另一个判断更好。这就暗示了实用主义。"

  读到这句话,想到了在《普通心理学》中学*第六章决策时,讲到行为决策理论时提到了西蒙的"满意性原则"。所谓"满意性"是指决策时,个体并不考虑所有可能的选项及其可能的结果,而是仅仅考虑几个选项,一旦感到满意,就会立即停止搜索。就比如我们买电脑,电脑的品牌多种多样,我们会综合自身的用途、预期价位、实用性等来进行选择,在这个范围内挑选自己满意的电脑并作出决策。

  前两天听老师的录音讲到"失位",即你不在你该呆的那个位置上。那怎么就不失位?灵活。其实"满意性原则"就是一种灵活,不应该在难以抉择的时候,事事都要求做到十全十美,只要找到满意的选项,在一定范围内学会适度的降低目标,也会是最优的结果。

  第二,亚里士多德按照中庸之道的学说所主张的是,适度的资产才最能够与德行结合在一起:"人类并不借助于外在的财货才能获得或者保持德行,反而是外在的财富要借助于德行;幸福无论是存在于快乐,还是存在于德行,还是兼存于这两者,往往总是在那些在自己的心灵上与性格上有着最高度的教养却只有适度的身外财富的人们的身上才能够找得到,而不是在那些具有多的无用的身外财货却缺少高尚品质的人们的身上找到的"

  抛开亚里士多德不信仰"*等"的观念不谈,我同意以上的观点。身外财货是需和德行、品质相称的,比如医生要有"医德"。医生需要有过硬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要有"救死扶伤"的高尚品质,只有"德""才"兼备换来的"自身财货"才是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但是我认为当今社会风气过多的抬高了"身外财货"的价值,就如"土豪"原本的含义,即乡下财大气粗、没什么品味的有钱人。所以一些商贩会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唯利是图,却早已对"诚信"置之不理。还有一些现代的偶像剧,动辄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北京或者上海这样的城市里,租的起一套豪华单身公寓。或者遇到一个"霸道总裁",从此咸鱼翻身。

  针对这些虚构的偶像剧,我们可以一笑而过,但是对于正处于追偶像剧而又没有形成稳固的价值观的青少年而言,他们会对这样的生活抱有幻想,这就是在传播一种错误的社会风气,传达一种不劳而获的"成功秘笈"。所以外在的财富是要借助于德行的,需要与德行、高尚的品质相称的。

《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2

  今天读西方哲学史,惊叹东西方哲学的相同,是偶然还是自然安排,还是演化的奇妙之处。

  诗

  荷马史诗,和*古诗,差不多生发于同个时代,还是*文字的优美,境界。在这个时代大家都喜欢写诗,为什么,抒**感。

  时代文明的发展,差不多是在同个起跑线,全球多个文明一起发展,竞争,当然当事人肯定不知道世界的各个地方有一样的文明,都在寻找一样的问题,写一样感人的诗,记录当时的情景。

  水

  泰勒斯,说万物是由水做成的,万物所由之而生的东西,万物消灭后复归于它。你看水的形态,天上下雨,流入大海,结冰,蒸发,云,遇到冷空气下雨,人需要水,植物,动物等都需要水,说明古人观察细微,总结经验,得到这个水是万物之源,*也有上善若水之说。只是没有追问水之终极。还有说火是万物之源,火的形态,火的重要性,物质燃烧之后的灰烬,循环往复的过程,只是物质太单一了。

  数

  毕达哥拉斯,说万物都是数,开创了数学,几何,科学之根基,有一个只能显示于理智而不能显示于感官的永恒世界,牛人。

  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1+1=2三角形,这种只在我们思想理性里的数,也发展了演绎法,逻辑推理。如果没有数,估计就没有了后来的科学。

  土气火水

  恩培多克勒,确定世界是有土气火水这四种元素组成的,相互制约,*衡,*也有金木水火土之说,他已经发现了空气的存在,他发现空气是一种独立的实体,证明这一点是由于观察到一个瓶子或者任何类似的器皿倒着放进水里的时候,水就不会进入瓶子里面去。

  希腊雅典是个哲学的土壤,奴隶制和商业的发达,给这些哲学家,不用去耕种,就能过很好的生活,他们有充沛精力时间找寻神学的根本,万物的本源,我们看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构成的,到底有没有来世,如果有,怎么证明,看似很傻的问题,吃饱了没有事情做。可是会有意外收获。可能是我们现在说的生物学思维,自然生长。

  商业的发达,也带来了财富,包容,更多的思想,汇总,有好的问题,解决办法,想法更条理,也更天马行空。

《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3

  本周继续阅读罗素《西方哲学史》,并对如下的两个问题进行思考。

  首先,"一个判断虽然不见得比另一个判断更真,但是就其能有更好的后果这一意义来说,它却可以比另一个判断更好。这就暗示了实用主义。"

  读到这句话,想到了在《普通心理学》中学*第六章决策时,讲到行为决策理论时提到了西蒙的"满意性原则"。所谓"满意性"是指决策时,个体并不考虑所有可能的选项及其可能的结果,而是仅仅考虑几个选项,一旦感到满意,就会立即停止搜索。就比如我们买电脑,电脑的品牌多种多样,我们会综合自身的用途、预期价位、实用性等来进行选择,在这个范围内挑选自己满意的电脑并作出决策。

  前两天听老师的录音讲到"失位",即你不在你该呆的那个位置上。那怎么就不失位?灵活。其实"满意性原则"就是一种灵活,不应该在难以抉择的时候,事事都要求做到十全十美,只要找到满意的选项,在一定范围内学会适度的降低目标,也会是最优的结果。

  第二,亚里士多德按照中庸之道的学说所主张的是,适度的资产才最能够与德行结合在一起:"人类并不借助于外在的财货才能获得或者保持德行,反而是外在的`财富要借助于德行;幸福无论是存在于快乐,还是存在于德行,还是兼存于这两者,往往总是在那些在自己的心灵上与性格上有着最高度的教养却只有适度的身外财富的人们的身上才能够找得到,而不是在那些具有多的无用的身外财货却缺少高尚品质的人们的身上找到的"

  抛开亚里士多德不信仰"*等"的观念不谈,我同意以上的观点。身外财货是需和德行、品质相称的,比如医生要有"医德"。医生需要有过硬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要有"救死扶伤"的高尚品质,只有"德""才"兼备换来的"自身财货"才是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但是我认为当今社会风气过多的抬高了"身外财货"的价值,就如"土豪"原本的含义,即乡下财大气粗、没什么品味的有钱人。所以一些商贩会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唯利是图,却早已对"诚信"置之不理。还有一些现代的偶像剧,动辄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北京或者上海这样的城市里,租的起一套豪华单身公寓。或者遇到一个"霸道总裁",从此咸鱼翻身。

  针对这些虚构的偶像剧,我们可以一笑而过,但是对于正处于追偶像剧而又没有形成稳固的价值观的青少年而言,他们会对这样的生活抱有幻想,这就是在传播一种错误的社会风气,传达一种不劳而获的"成功秘笈"。所以外在的财富是要借助于德行的,需要与德行、高尚的品质相称的。


《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 (菁华3篇)(扩展2)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 (菁华3篇)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1

  本周继续阅读罗素《西方哲学史》,并对如下的两个问题进行思考。

  首先,“一个判断虽然不见得比另一个判断更真,但是就其能有更好的后果这一意义来说,它却可以比另一个判断更好。这就暗示了实用主义。”

  读到这句话,想到了在《普通心理学》中学*第六章决策时,讲到行为决策理论时提到了西蒙的“满意性原则”。所谓“满意性”是指决策时,个体并不考虑所有可能的选项及其可能的结果,而是仅仅考虑几个选项,一旦感到满意,就会立即停止搜索。就比如我们买电脑,电脑的品牌多种多样,我们会综合自身的用途、预期价位、实用性等来进行选择,在这个范围内挑选自己满意的电脑并作出决策。

  前两天听老师的录音讲到“失位”,即你不在你该呆的那个位置上。那怎么就不失位?灵活。其实“满意性原则”就是一种灵活,不应该在难以抉择的时候,事事都要求做到十全十美,只要找到满意的选项,在一定范围内学会适度的降低目标,也会是最优的结果。

  第二,亚里士多德按照中庸之道的学说所主张的是,适度的资产才最能够与德行结合在一起:“人类并不借助于外在的财货才能获得或者保持德行,反而是外在的财富要借助于德行;幸福无论是存在于快乐,还是存在于德行,还是兼存于这两者,往往总是在那些在自己的心灵上与性格上有着最高度的教养却只有适度的身外财富的人们的身上才能够找得到,而不是在那些具有多的无用的身外财货却缺少高尚品质的人们的身上找到的”。

  抛开亚里士多德不信仰“*等”的观念不谈,我同意以上的观点。身外财货是需和德行、品质相称的,比如医生要有“医德”。医生需要有过硬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要有“救死扶伤”的高尚品质,只有“德”“才”兼备换来的“自身财货”才是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但是我认为当今社会风气过多的抬高了“身外财货”的价值,就如“土豪”原本的含义,即乡下财大气粗、没什么品味的有钱人。读后感·所以一些商贩会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唯利是图,却早已对“诚信”置之不理。还有一些现代的偶像剧,动辄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北京或者上海这样的城市里,租的起一套豪华单身公寓。或者遇到一个“霸道总裁”,从此咸鱼翻身。

  针对这些虚构的偶像剧,我们可以一笑而过,但是对于正处于追偶像剧而又没有形成稳固的价值观的青少年而言,他们会对这样的生活抱有幻想,这就是在传播一种错误的社会风气,传达一种不劳而获的“成功秘笈”。所以外在的财富是要借助于德行的,需要与德行、高尚的品质相称的。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2

  文艺复兴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的运动,宗教改革也并不能突破神学的藩篱。在哲学层面上,十五、十六世纪的西方仍然处在精神蒙昧的暗夜之中,是科学的启明星为其拉开了黎明的大幕,从*,伽利略,牛顿……到莱布尼茨,不一样领域,他们在推动了西方哲学的发展。罗素的这部《西方哲学史》带我们重新回顾西方哲学发展的那几百年,梳理西方哲学的发展。今日我就来浅谈一下科学对西方哲学的影响。

  天文与物理为科学奠基,对中世纪哲学观的冲击,始于天文学的领域。*提出日心学说的可能性假设而被教会烧死,他最伟大之处,可能正在于不以权威教条和直观感觉,而以事实依据做确定,并且大胆提出假设的精神,这也正是科学的精神所在。新天文学的冲击是必然的,西方涌现出了许多的天文学家,泰寇·布剌、布拉赫、开普勒、伽利略等,他们有的支持旧天文学,有的支持新天文,其中伽利略自我制作了一架望远镜证明了开普勒的一些推论假设。他在力学上的成就最大,提出了惯性定律。可是异端思想的泛滥当然让天主教会倍感威胁,于是伽利略一再受到宗教审判,并被迫表示了悔改。在那个年代,科学之路可谓荆棘重生,险象重生,科学家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做科研。最终,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远在英国的牛顿取得了最终的成功。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推导出了行星理论中所有事实。

  这四位科学的先驱,将十七世纪的欧洲引向了一个科学昌明的时代。科学的昌明刺激了哲学的提高,十七世纪的哲学仍然带着神学的桎梏,同样需要开拓者们披荆斩棘,为我们开辟道路。弗兰西斯·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大家耳熟能详,他在追求理性的同时又强调信仰的胜利,对*和开普勒的学说嗤之以鼻,对正在发生的科学事件也一无所知。托马斯·霍布斯则在政治哲学构成了自我的见解。他主张极端的王政政见,在《利维坦》和《公民论》中提出,人人生而*等,但每个人都期望自身自由,又期望能控制他人。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的出现,对*代哲学体系的创立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被称为西方*代哲学的三座丰碑。他们很好的继承前辈的理论,并发扬光大。

  与很多朋友初读这本书的感受一样,让人感觉枯燥且晦涩难懂,考验个人意志,单单从这一点上来说,完整读完这本书的人就有很多收获。对于哲学,我是十分感兴趣的,它能让你从不一样的视角审视这个世界,看到事物的本质。这本书确实让我受益匪浅。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3

  《西方哲学史》是每个读书人都应看的一本书,尤其是搞文史哲研究的人。但是版本也很重要。较好的有两个,一个是罗素写的,另一个就是梯利写的。他的特点不是像以前的版本,罗列各种思想、各个哲学家,而是按照思潮的渊源,逐渐地演化,读者看了以后,有一个对西方哲学清晰的系统的了解,同时增加东方人欠缺的理性和逻辑性。作者在本书的序论里说,哲学史必须力求把每一种宇宙观放在它适当的背景中,把它看成是有机整体的一部分,把它同它过去、现在和将来文化的、政治的、道德的、社会的和宗教的因素联系起来。

  这本书的作者弗兰克?梯利(1865~1934),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在州立大学毕业后,曾去柏林和海德堡留学,在德国,他受到了严格的哲学思考方法的训练。回国后先后在密苏里州立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康奈尔大学教授哲学与心理学,并曾任美国哲学协会*。这本书就是他在康奈尔大学教书时编写的教材;出版于1914年,书一出版,立即被哲学界奉为名著。

  本书原名:A HISTORY OF PHILOSOPHY,虽然叫“哲学史”但是仅仅写了古希腊、德国、法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作家和作品,东方仅提到犹太希腊哲学和*哲学,所以,仅算是西方哲学。书的风格客观冷静,书的内容翔实,附有通常的脚注和参考书目,供读者核实和进一步研究之用。是一部学者写的经典之作。


《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 (菁华3篇)(扩展3)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菁华9篇)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

  前段时间,通读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此书名为哲学,但西方所谓哲学乃为科学之科学,统率一切之思想,因此将此书视为欧洲文明发展简史亦不为过。通读犹如囫囵吞枣,却也得出了些心得,现依据阅读时的随手旁批成文,不求全面,但求脉络清晰而以。本文相当枯燥,请选择性阅读。

  按照欧洲历史学派对古代社会的划分观点,将*代之前的历史分为上古、中古,两者分界线是公元476年欧洲奴隶制社会的灭亡(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中古与*代的分界是十四、十五世纪文艺复兴的光辉照耀整个欧洲。也就是说分成这么几个阶段:史前——公元476年是上古时期,公元476年——公元1500年左右是中古时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中世纪,1500年之后又划分为*代、现代等。

  对照*历史年表,发现东、西两个当时几乎决裂的、独立发展的文明之间竟有如此巧合。(此处所说的西方文明,指的是正统欧洲文明及其派生。)

  公元420年,晋朝灭亡,至此*文化最高速发展的时代结束。

  公元十四世纪,明王朝建立,*在经过短暂的元代统治之后,传统学术界遭到毁灭性打击,继而进入*文化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上古时期,*和欧洲的文明犹如人之青春期,均呈高速发展状态。

  *传统汉文化思想体系得到建立和确认,形成了以儒、道、墨、法为主,尤其以儒家为正统的思想体系,此种体系绵延至今,之后数千年,*再没建立新的完整思想体系,只是对先秦思想体系得承袭、融和、分支和发展。史学上的极端观点认为,秦以后*就再也没有思想家了,而晋以后连真正的知识分子都很难找到了。

  西方社会将古希腊称为经典时代。那时期建立起来的哲学、科学体系被称为经典哲学、经典数学等。丢番图创建了代数学,欧几里德著有《几何原本》,阿基米德的穷举和趋*概念是微积分的原始思想。经典哲学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结束了“前苏格拉底”时代哲学家单一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哲学体系,从此,哲学将人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并由此开始了伦理学、政治学、法学等重要社会学科的研究。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2

  一、何为哲学

  何为哲学?没有定论。

  有的人弄了一辈子哲学,且大大地有名,到80岁咽下最后一口气时还不知道哲学是个啥东西。这是个可悲的现象,对于我们最常见的东西,我们反而一无所知,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不提则已,一提就令人目瞪口呆。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什么是人?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各式各样。柏拉图,这个古希腊最出色的哲学家,就曾经对学生们说:人,就是两足无毛的动物。他的学生第二天就拎来只拔光了毛的公鸡过来,在课堂上喊道:看啦,哥们儿,这就是人!

  后来学历史,学到人类进化论时,历史老师告诉我们:人是能够制造工具的动物。这样问题又来了:一、能够制造工具的动物就是人吗?二、不能制造工具的动物就是人吗?显然不对,非洲的黑猩猩就能制造工具,它能把树枝从树上折下来,将枝的叶子扒下来,然后伸进洞里去钓蚂蚁吃,它是人吗?如果有个婴儿天生无脑,当然也就不会制造工具,那么,他就不是人吗?

  所以,什么是人?也无定论,正如什么是哲学一样。

  二、智慧之美

  我之所以开始学哲学,是因为记得新东方副校长徐*讲过一句话:“技术只能解决有限的问题,而哲学,可以解决无限的问题。”仔细想想,的确如此,就像战术之于战略一样。

  “哲学”这个词,是由日本人译成汉语的,这个词的英文名“philosophy”。为什么是由日本人译成汉语的呢?日本人从明治维新开始,就开始广泛地接触西方的文化,包括哲学,而*当时的封建王朝正过得闭关锁国的生活。

  最好的哲学方法,就是将沉思与分析一起用力。首先,要给思想插上腾飞的翅膀,让她自由飞翔,要勇敢地去想任何东西,让住,是任何东西!从天文地理直到鸡毛蒜皮,包括您家小狗身上的跳蚤,都可以成为您想象的对象。然后,在您做出任何结论之前,不管这结论是推理得来的还是灵机一动,计上心来,都要对它们进行严格的逻辑分析,尽可能多地找到证据。这时,您必须给您想象力的翅膀挂上沉重的铁块。

  这些用证据进行逻辑推理的过程就好比是建筑大厦时用钢筋水泥进行建设的过程,而结论只是最顶上的那个金光闪闪的屋顶而已。

  这就是智慧之美。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3

  记得小时候看西方哲学史就对伊壁鸠鲁情有独钟,走*有点时间就重读更加喜欢。虽然他对自然界现象的解释和猜测错误百出,但是有些人生哲理的智慧之光竟能穿透两千年的时光,照亮今人的心灵,真是够强大,够深邃。

  试举几例:

  ——在所有的欲望中,有的是自然的和必要的,有的是自然的但不是必要的,有的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必要的,而是由于虚幻的意见产生的。

  所谓“自然的和必要的”指的是不得满足就会痛苦的欲望,比如饥饿、渴、冷。要满足这些欲望只需些微的努力。

  所谓“自然的但不是必要的”指的是能带来快乐,但是没有也不会痛苦的,比如奢侈的宴饮。他似乎把**放在了这个档次。

  所谓“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必要的”指的是对名利权力的过度追求,比如“戴上王冠,被竖立雕像”。

  ——能带来宁静的最佳办法就是简单的生活方式;它不要人忙忙碌碌,它不要求我们从事令人不快的工作,它不会硬要我们做那些力所不及的事情。

  很多人不甘心过简单的生活,因为它挣钱太少,或者满足不了自己的虚荣心。其实对人身心最有益的是去做一份从从容容的工作,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一份自己能够胜任愉快的工作。

  ——我们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免除身体的痛苦和灵魂的`烦恼。

  将生活的目标确定为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这就是伊壁鸠鲁所主张的。听上去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生活中,各种诱惑太多了。我们不知不觉就会去追求那些不自然也不必要的目标,名呀、利呀、权呀。让我们以伊壁鸠鲁的这段话共勉:

  ——无论拥有多么巨大的财产,赢得多么广的名声,或是获得那些无限制的欲望所追求的东西,都无法解决灵魂的紊乱,也无法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快乐。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4

  略去金木水火土,西方哲学史浩浩汤汤从爱琴海文明摇篮——希腊说起。城邦政治高度发达,公共讨论是有识之士参与政治议题的首选方案。在这样的条件下,诞生了以诡辩为名的智者学派——他们声称人是万物之灵,不存在统一的标准,即任何观点都是正确的,民风一度败坏。

  让学生找“最大的一株麦子”的苏格拉底出现了。据说他身材矮小,鼻头扁*,出身贫寒,但善于与各类人交谈。当他开口说话的时候,众人无不为他精妙的才学和个人魅力所倾倒,忘了他的长相。苏格拉底虽然温和谦逊,却善于用一个个批判性的追问使一个普通的观点和概念得到更正或证伪,从而使概念更加清晰。这种方法叫做“助产士”的方法。他主张要“认识自己”,宣扬美德、节俭等美德,并亲身实践。即使国王给他赐死,有朋友帮他越狱,他也说:我已经享受了一辈子的法律给我带来的保护,现在我不能自己破坏法律。

  在苏格拉底之后,出身贵族的柏拉图接过了苏格拉底的衣钵。由于苏格拉底缺乏著作,两人的观点通常难以分辨,有一种观点认为柏拉图即苏格拉底观点的进一步发展。他的《理想国》构筑了一副奇妙的学科图景。

  亚里士多德是故事的下一个主人公。他被称为“全才”,涉猎各种学科。虽然他很多关于物理学科的观点在后来被证明是落后过时的,但仍不影响他成为难得地构建了一整套知识系统的哲学奇才。

  越过这一时期,便是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葛学派。前者宣扬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后者则与苏格拉底等大家的观点类似,整体更为形而上。值得一提的是:后者的主要人物之一是芝诺,也就是阿喀琉斯悖论(阿喀琉斯跑不过乌龟)的提出者。

  时间来到中世纪,哲学开始向宗教依附,成为教会的洗脚婢。各类经院哲学不断将世界从多神论塑造为一神论。这里不再做赘述。

  直到数学方法“光荣复兴”和自然科学“闪亮登场”,经院哲学终于有了强有力的反对者。作为数学家的笛卡尔持唯理主义(理性主义)的观点,认为一切知识应该由理性的知识、公认原则推导出。反之,从个人经验推导出的知识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任何一种个人经验可以完全等同于世界真相,从其推导出的知识必定具有偏误。举个简单的例子,在高考的欧几里得数学里,*面图形画得十分标准,但是用尺量是不得分的,必须用逻辑推导证明。

  这个观念的局限性显而易见——似乎仅适用于数学方面的知识。但与此同时,也有学者认为,承认知识是局限的,但日常生活中运用有限的知识是有裨益的。

  欧陆相对的大不列颠岛兴起了经验主义,它似乎是实证的前身。在这之间的一、两百年,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之争、关于上帝存在形式的讨论不断对立、折中(折中主义)、发展。最后,形成了现在叱咤风云的实证主义。

  对于上帝,各派纷争来来*,在多神论、一神论、泛神论、自然神论甚至无神论之间争夺讨论。在多神论时代,宙斯的力量是“有限的”,神也是不止一个的;一神论则稳固了上帝不可撼动的地位——有一种学派认为,上帝按他想要的样子塑造了人和世界。Father,Sonand the Holy Ghost(天父、天子、天灵)是上帝显现的三个阶段;或也有说上帝派耶稣基督为自己的化身来到人间替人类受苦难;世界万物本不存在善,是上帝定义了善。在一神论里,上帝通常是与自然分离的,独立地主宰世界。

  然而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机械论取得了一*之地。泛神论、自然神论甚至无神论取得了自己的话语权。唯物主义的无神论尚不用赘述。自然神论倾向于认为上帝即自然、世界、宇宙的一切,他没有人的形态、意识和情感,但他创造了世间万物的规律,他便是世间万物。

  在古希腊时期,哲学是朴素的,充满着关于自然界各种元素的猜测和想象,“原子”等概念在这一时期提出;经过了之一阶段的哲学,开始向形而上发展。形而上便是研究存在之存在——为什么g的值是9。8?为什么风从高压到低压?形而上探究的问题是——宇宙间一切变化的统一规律、根本原因。然而经过这一阶段,越来越少人再愿意花时间去探究“悬而未决”的形而上问题,而转向更具实用意义的实证主义。相对于形而上,实证主义更关心“怎么做”的问题,而不关心“为什么”和“是什么”的问题。

  在后真相时代,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形而上的研究对传播学的参考意义。当我们指代一个物体“杯子”的时候,我们指代的不是杯子本身,而只是它的“象”。因为我们无法对这个东西全面了解。我们无法知道杯子所有拐角的弧度、所有的缺口和灰尘,我们知道的只是事物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因而我们只指代表象、现象,而其本质是难以完全触达的。这个悖论使得“真相”根本难以被我们所接触到。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5

  肤浅的说,这本书的阅读难度要大于以往见到的、读过的所有的书,这也正是读此书的目的所在吧。先难后易、先苦后甜,这是除书内容以外最大的收获了,正如老师所言,如果这本书都可以读的下去,其他书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且不说书中内容的精彩,仅读书方法的练*与毅力的磨练已是受益匪浅。刚开始读,觉得很有新鲜感,虽然读不懂,但也津津乐道,但是慢慢的对于书失去了新鲜感,取而代之的是一遍遍看不懂的反感,读书开始由享受变成了磨练。在前两年,也就是大二左右的一段时间里,十分想看哲学类的东西,但当时忙于其他事,也不知道该看什么,后也就这么过去了。

  自己也喜欢思考,包括人生、科学、自然规律等等。所以我把这本书比喻成了一包难吃的化肥,晦涩难懂但值得让人深思,并最终有所收获。虽然看的不够透彻,但有些地方确实引发了我的思考与感触,就一些精彩之处,谈一下我的拙劣见解。

  我对这本书的认识。

  哲学是什么?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说它和神学很像,是由于人类对于某些确切的知识,但又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而与科学的关系,它与科学一样诉之与理性,而不是像神学一样诉之与权威,这种介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领域就是哲学。哲学史就是哲学本身,哲学史的修订并不是把外在的材料罗列的”哲学史”,而是要是哲学史成为哲学本身,把哲学糅合进哲学史当中,这才是真正的哲学史。

  从宏观角度而言,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参考当时的时代背景,特定的时代和特定的社会环境,特定哲学思潮、哲学流派和哲*动,探索哲学史发展的社会历史发展原因。同时也用微观分析法,描述当时的哲学家实际生活过程,从个人的出生地、出生环境、家庭环境、所受教育、个人生活方式和个人心理特点做出详细的说明,探究个人体的原因对哲学发展史的作用。

  他的《西方哲学史》主要分三卷,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和*代哲学。在纵向的时间轴上,分别在每卷中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特殊介绍了对哲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的人物,对于重要的人进行大量字描述,不吝笔墨。同时对于他认为不重要的人物只字不提。任何一个时代和社会都有自己特定的思想历史环境,这是人类发展的思想结晶,这些思想既包含了历史继承的思想,也包括同时代其他化背景的社会的影响,思想化系统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

  从微观角度而言,相同的社会发展水*和相同的生产力会产生相同的社会体制、思想、经济、政治。但会形成不同的哲学思想体系,同一派别的哲学家也会有不同的思想内容,并且同一个哲学家不同时期也会产生与自己相矛盾的哲学观点,这就需要微观分析了。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里,对哲学家个人及其思想研究,重视对哲学家的个人生活方式,个人的生活环境背景纳入到哲学史研究中,在叙述康德那一中,叙述康德的个人趣事,康德有一个十分有规律的生活*惯,他的邻居*惯了根据他出散步的时间对表,但是有一天他因为读卢梭的《爱弥儿》而打乱了他的时间表。对康德的出生地、受教育程度以及谁对他影响最大确立他的哲学思想。这其中也夹杂着罗素的个人见解,比如:《英国百科全书》上说:”因为他从没结婚,他把热心向学的青年时代的*气保持到了老年。”罗素说:”我倒真想知道这个条目的笔者是单身呢,还是已婚的人。”

  哲学史其实就是哲学家的历史,是从古到今各个时代的哲学大家的思想结晶的历史,有的哲学家在时间上是重叠的,所以他们相互会相互影响、相互攻击、相互抵制、最后独立出自己派别。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同样以学派或是人物为主要节,中间穿插着时代背景,如《西方哲学史》(下卷)一书中在第四叙述完埃拉斯摩和莫尔之后,他插入了第五关于宗教改革运动和反宗教改革运动以及第六科学的兴盛,科学的兴盛带的新概念对*代哲学发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七弗兰西斯·培根,他提出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基本原则,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开端,它是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泉。他重视科学实验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必须借助于实验,才能弥补感官的不足,深入揭露自然的奥迷。

  要了解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必须要了解它的哲学,个体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他的哲学,反过他的哲学又决定着个体的生活环境。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入门级哲学教科书,书中介绍各个时期的哲学大家,不仅对这些大家的主要思想做了介绍,还引申出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仅介绍历史上不同时期哲学家家庭出身、所受教育程度等做了细致叙述,同时针对各个哲学家的思想加入了自己的评判。他的这部哲学史有助于初学者的学*,更好的理解哲学家的观点和当时时代的精华。

  通过学*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能够比较全面而系统的了解西方的哲学家的思想体系,对于构建哲学整体框架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收益颇丰。哲学应当用哲学思维去学*,试着用哲学家的思维方式去学*,用辩证法的思想看待这个世界,分析世界。正如罗素所说:”哲学探索的意义不在于这个不确定的世界给出最终确定的答案,而且在于使我们生活在不确定中确定生活。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6

  罗素这本书很久以前就有老师推荐过,由于听到很多评论说他对其他哲学家的解释并不很忠实于原意,而且我记得还有人说过罗素根本就不懂形而上学,所以一直没敢看,怕被他的先入为主影响太深。后来由于专业课要讲这本书,老师做了要求,我就看了这本被称为经典的著作。

  看完之后,我觉得我的这个选择是对的,这本书比我事先想象的更令我满意。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风趣,很幽默,说的夸张点,简直可以当一本稍微深奥一点的笑话书来看。这也是促使像我这样没有耐心的人看这本书的主要原因了。

  首先,论述清晰,这一点可能和罗素搞逻辑的事实有关。这也许是很多人认为罗素不懂形而上学的原因,因为他总是力图把其他哲学家(尤其是欧陆哲学家)的原本很深奥难缠的东西讲的更明白一点,在这个过程中,毫无疑问会丢掉很多细腻精微的意思。但是如果这是一种错误,我喜欢这种错误。这一点也保证了这本哲学史是一本很安全健康的书,也许我浅薄了一点,但是它不会把我引向对我来说很危险的冥想之中:一切是那么的清晰明了,即使不清晰明了的东西也会清晰明了的承认这一点。

  论题的广博,崇尚理性,具有常识感,在政治上和伦理上的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这些都是令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毫无疑问,这本书让我接受罗素自己而不是他所论述的哲学家的哲学,但我认为,这也是任何一本由个人撰写的哲学史不可避免的问题。而罗素的哲学是很能帮助人的,并能使之成为一个有着正常智慧的现代人。

  另外,罗素从时代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出发,对论述的哲学家的选择也与一般的哲学史有所区别。他不是完全以哲学方面的成就作为选择标准,而是更看重哲学家的学说对时代社会生活影响的大小。有些政治家和诗人,由于对哲学发展有比较大的影响,在本书中也都占有一*地位。

  论述西方哲学史的名著有许多,各有其优点。相比之下,我认为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的优势在于,它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而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说过,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罗素在本书中,总是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

  当然了这本书应该说还是有偏颇的,比如,尼采这一章(尼采是我唯一看过原着的人),他没有提到《悲剧的诞生》中的酒神精神之类美学见解。而这一点是尼采的思想中也很有影响的部分。最明显的是,由于哲学立场不同,罗素对思辨哲学抱有偏见和轻视态度,他也就不可能比较客观地理解和评价德国的思辨哲学,尤其在对黑格尔的哲学上更是如此。我推想他对其他哲学家的论述也是可能有偏颇的。

  但是罗素毕竟是人,所以也不用苛求他写出一本绝对完美绝对忠实的书。就我而言,我在这本书中学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感觉就像来到了一个新大陆:原来话可以说的这么清楚!很幸运在启蒙时能看到这本书。

  总体说来,罗素的这本书使得我相信哲学是很实在的一门学问,而不是我以前出于无知所认为的纯粹是书呆子的梦呓。也许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吧。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7

  《西方哲学史》是英国哲学家罗素享誉世界的一部学术巨著。它以其精湛的思想,深邃、广博的学识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罗素有一句名言:“一种哲学要有价值,应该建立在一个宽大坚实的知识基础上,这个知识基础不单是关乎哲学的。”罗素本人就是这句名言的实践者。他的哲学著作涉及学科之多,令人叹为观止。评论家认为:“罗素的学识比他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渊博……”怀特海形容罗素“是柏拉图的一个对话的化身”。我想,学识渊博,视野开阔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在《西方哲学史》中,作者从人类的第一个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着笔,向读者描述了自公元前6世纪以来,直到*代哲学的发展轮廓;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几乎任何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我们都可以在这部著作中找到清晰的评述。在书中,作者对这些哲学观点的评述清晰而明智,表现了一个学术大家深邃,精湛的思想,令人深深叹服。如评述柏拉图关于闲暇产生智慧的表示质疑,对此,作者作了详细而深刻的分析。首先拿柏拉图的这种思想与*代思想作比较,推出柏拉图该种思想存在的明显问题;然后作了一系列的假设,假设柏拉图的思想或者说假想成立,经分析和推理,作者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找出一群“有智慧”的人来,把*交托给他们,这仍然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拥护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因。认真阅读此书,我发现我收获的不仅是对西方哲学史的了解,还有对罗素慎密的逻辑和极强的推理能力的学*。我觉得读一本好书,我们的目的不要只局限于了解书中所介绍的内容和情节,而是要吸收作者所表达出来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以及要学*作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要懂得学*,精于学*,在阅读中至少能在思想上提高自己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它教人理性,激励人们无所无忌的去学*哲学,研究哲学。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8

  我认为《西方哲学史》是一部学术著作,但也是一部科普佳作。

  我还记得在接触哲学之前,“哲学”这个概念似乎与我的生活相距甚远。通过高中政治课的学*,我发现“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有无数的答案,我最赞成“哲学是智慧之学,是一种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是一种思维方式”。

  通过阅读《西方哲学史》,我更加对此有所体会。古希腊著名哲人亚里士多德有许多论调在今人看来与事实不符,但在当时人们对这个世界认识有限的情况下,哲人们能积极去探索、辩论的浓厚学术风气却是令人欣慰的。况且亚里士多德犯下的错误并未影响其“哲学家”的名号,反而激励更多哲学家去思考。因而产生了分歧,一个新的思路产生了,一个新的“哲学体系”也就产生了。这也验证了我的想法。当然也验证了发展观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发展的”这一观点。

  在我看来,我们阅读《西方哲学史》的目的,不在于揪住前人的小辫子不放,嘲笑他们犯下的看似愚蠢的错误,而在于从先贤的曲折之路中拾取遗漏的养分。例如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就与今天的原子论非常相似。但最吸引我的还是在他之前的芝诺。

  在漫威大片《复仇者联盟4》中,复仇者联盟的成员们进入量子领域从而实现时空穿越,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穿越的前提是钢铁侠的“莫比尤斯环”模型实验成功了。实际上莫比尤斯环本身是一个悖论。一个环本该有两个面,但莫比尤斯环永远只有一个面,从外面进去的物体又将回到外面,这也是有关“变化”的一个悖论。同样的,芝诺提出了“运动不可能”悖论。最有趣的是“飞矢不动”——一支射向靶子的.箭在任何既定的瞬间都在一个确定的空间位置上——也就是说,它是静止的或者零运动的,但零的总和不可能产生运动。这涉及到物理学中的时间与空间观念,与今天令人费解的量子力学有着共性,似乎我们也处在一个“莫比尤斯环”中,古人未能解决的难题被历史长河洗刷沉底后,又被今人淘出思考,不禁令人感慨。

  既然哲学教会我们思考,那亚里士多德肯定不仅有错误理论,一定也有正确的理论。原来,他在数学逻辑上有着突出贡献。他指出定义必须用先存在于所定义事项的某种东西来表述,实际上就是讲的是与定义有关的逻辑顺序,即先有事物本身再有定义。这种认识比19世纪的数学家们领先了千年。欧拉也曾说过“我决然不是先想到行列式的运算规则才提出行列式的”。

  可见接触哲学以后,我们思考问题变得客观,因为一切事物本身存在着矛盾与统一,我们不能非黑即白,对与错只是每个人各自的理解与看法。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9

  哲学的理解,我就只停留在*时教科书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中所介绍的哲学,看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之后,我对哲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风趣,简直可以当一本稍微深奥一点的笑话书来看。这是促使像我这样没有耐心的人看这本书的主要原因。*时学*马克思所说的哲学,或许是因为是编制成教科书供我们学*的原因,那里面所说的内容总是特别深奥而又枯燥无味,致使我看到甚至听到“哲学”这两个字我就觉得没意思,但是罗素笔下的哲学,让我忘却了这种恐惧,他论述清晰,把其他哲学家原本很深奥难缠的东西讲得更明白、更加深入浅出。

  这本书从希腊文明开始,一直到19 世纪的西方哲学家都有描述,书中每一个章节都有所阐述的哲学家的基本观点、主要着作以及主要成就和失败的地方,因此读来让人对浩如烟海的西方哲学史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得不承认作者对于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史的深刻的了解和把握。

  正如在绪论中作者说的:从历史的角度而言,社会环境塑造着哲学,而哲学又反过来影响环境。因而要理解一个时代或民族,就有必要先理解它的哲学。非常深刻的话。我们现在很多人对于现在*的种种现象不理解,或者愤世嫉俗,或者崇洋媚外,其实对于*的传统文化、对于*的哲学思想有所了解后对于我们现实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情形、怪状都会有所了解和欣然接纳,这就是哲学受到环境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环境的一个最切合实际的例子。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它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也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说过,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罗素在本书中,总是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 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让我明白了,哲学可以是一门浅显易懂、实在的学问,而不是只是学者口中的遥不可及的知识。这本书让我对哲学懂得了很多。


《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 (菁华3篇)(扩展4)

——《艺术哲学》读书心得体会 (菁华5篇)

《艺术哲学》读书心得体会1

  暑假的时候,有幸认识了教育学院的一位教授,她推荐了一部好书——法国史学家与批评家丹纳所著的《艺术哲学》。于是细细的读了起来。本书辑录了1865—1869年期间在巴黎美术学院的教学讲稿,是按教学进程陆续印制发行的有着强烈讲授特征的教学事实。

  丹纳运用具体事例说明抽象概念的能力早已被世界学术界公认,他讲述条理明晰、充满形象、富有热情,把艺术(美术)中难缠的问题清楚、明确的讲个通透,被称为逻辑家兼诗人。本文特意将《艺术哲学》中阐述“艺术品的本质”这个论题作为典型案例,重点分析丹纳讲授方法的理性特征,努力使讲授建立在准科学的基础之上而非感觉和兴趣的基础之上,借鉴有效之法于美术教学中。

  丹纳受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界的影响极深,特别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在哲学上同时受着德国的黑格尔的影响。丹纳认为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演变、消灭都有规律可寻。艺术研究的过程就是“从事实出发,不从主义出发,不是提出教训,而是提出规律,证明规律”。“我唯一的责任是罗列事实,说明在这些事实面前艺术是如何产生”。科学而严谨的治学方式奠定了丹纳在艺术史学研究领域的地位。

  丹纳常常用到一个富有特色的词组“精神气候”。气候作用于笼罩期间的所有事物,强调这个大因数的影响,艺术研究就处在了一个复杂而立体的多维空间中,一切贯穿于艺术、自然、人文的主要特征和因果逻辑都有了一个必然的联系,这样就建构了一个和谐共生论、进化论的研究*台。他说:“我的方法的出发点是在于认定一件艺术品不是孤立的,在于找出艺术品所从属的,并且能解释艺术品的总体”,“由此我们可以定下一条规矩,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

  丹纳讲授的进程通篇都是由各个主要特征之间的网络关系与因果关系构建的。他强调:发现和控制主要特征是人类的高级形态,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值得尊敬的才能。科学与艺术这对人类进程的双翼表现的也是主要特征,科学以定义和公式表现,艺术以审美与情感表现。

  通过细读该书,当真是一个过程!

《艺术哲学》读书心得体会2

  艺术,哲学。这两个词会有什么关联呢?在读了《艺术哲学》这本书之前,这还真不太好说。

  *时我们都是如何研究艺术的呢?我们研究它们的结构、色彩、主题。这幅画颜色鲜亮,这幅画较为写实,这尊雕塑雕刻精细。但若再追究下去,又有多少人能“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呢?丹纳或许就是其中之一吧。

  “我先来分析种子,即分析种子及其基本的、抹杀不掉的、在一切环境、一切形式下都能够保持的性格;然后再研究植株,即研究民族本身的、原始的性格在历史和环境的变迁中是如何扩张和收缩的;最后研究花朵,也就是研究艺术,特别是绘画,这是各种因素发展得来的成果。”这一句话便能很好地说明这本书的研究思路。

  上了一个学期的哲学课,我们知道哲学是一门追求事物本质的学问,这本书中,丹纳就用哲学来研究艺术,主要分析了意大利、尼德兰和希腊的艺术形式。这三个民族的画派各有不同。意大利的人民高雅而有品位的画派把人体作为一切画作的中心,他们的画不会反应多么深刻的思想与内涵,和精神与宗教无关,却能很好地体现出人体的健康与活力,即使画中的人毫无披挂,也不会让人感到庸俗。尼德兰则是一个冷静温和,实实在在的民族,他们的画则和他们一样实在,这些作品无比真实,与现实严丝合缝,似乎连光线都一模一样。希腊的艺术家能把色彩、造型与事件合为一体,他们喜欢清晰与准确,喜欢表达健康与愉悦,他们的艺术和意大利的一样,也爱赞美健全的人体,而比意大利的更富有力量。

  每一件艺术品都绝不是完全的巧合,丹纳用这本书告诉我们,艺术的诞生和演变,必定和人的思想与*惯有关,而人的思想与*惯,则必定与生活环境和民族特点有关。一个浪漫的民族,他们的艺术一定不会刻板无味。而一个充满礼节的民族,他们的艺术也一定不会放肆无边。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画派的特色,这个特色易产生,难保留。社会在不断演变,民族之间的变迁与融合也让艺术有了诸多改变,变得复杂起来。但若从哲学的角度去考虑,抛开表面,深入中心,我们就会在感叹艺术品如何精美的同时发现,原来艺术不是*地产生的,事出必有因。其实不只是艺术,我们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可用哲学的方式,一层层地解析,最后露出它伊始的光芒。

《艺术哲学》读书心得体会3

  该书作者用清晰﹑详实的笔墨,讲述贴*我们生活的艺术。书中作者主要讲了意大利﹑尼德兰﹑希腊的艺术哲学。

  意大利﹑尼德兰﹑希腊的艺术是世界艺术文明的典范,这三个国家的艺术造诣特点是世界艺术史艺术的缩影。讲到意大利的艺术哲学,作者从画派的特征,艺术产生的各种条件,促进艺术表现人体的原因以及意大利人的生活和趣味介绍。透过作者的文字分析,我们能理解意大利表现的一种文化是源于文艺复兴时期,依照古代的风格,同时根据现实的环境,赋予其新的意义。意大利人在声乐雕刻建筑绘画中融入自己民族的东西,用一定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意图。文中提到意大利艺术表现形式有一个突出特点—表现人体。意大利缺乏长久的太*和公正的司法制度,人们几乎是处在不安定的状态中,因此表现人体,一定程度上是追求人性自由的诉求。

  作者谈论尼德兰的艺术则从尼德兰艺术出现的综合原因以及尼德兰艺术的历史分段两个方面进行描写。从早期艺术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再到伦勃朗的出现,尼德兰的艺术在不断的发展成熟完善,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艺术哲学》中对希腊的艺术哲学进行分析,则从种族﹑时代﹑风俗三个方面进行。希腊人得行为方式,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以及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无限向往与追求,成就了一个世界文明的发源地—希腊。谈到希腊的艺术成就,不得不讲它的体育成就。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希腊为奥林匹克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整本书没有多少难懂的语言,全文作者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把艺术哲学呈现在读者面前,使我们这些门外汉能够初步地了解什么是艺术哲学。

《艺术哲学》读书心得体会4

  1828年是一个伟人辈出的年代。那一年,法国科幻家凡尔纳出生在法国南特市一个法官家庭;也是那一年,挪威剧作家易卜生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同样是那一年,俄国革命家、哲学家、作家车尼尔雪夫斯基出生于俄罗斯。而这本书的作者——丹纳,也是于那一年出生于法国的一个律师家庭。因为经济、文化条件较为优越,丹纳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为其以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童年时,丹纳就表现出过人的素质。他似乎比别的孩子更早成熟,在他们还处于懵懂无知的时候,丹纳却已经阅读大量的书籍,他不仅读的书多,而且还可以大段大段的背诵书中的内容。丹纳还特别擅长哲学思辨。因为自幼深受西方的哲学传统的熏陶,他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宾沙诺、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哲学大师十分敬仰。在青年时期就立志要发现真理,去探索宇宙万物的最终本质。他的想法常常另周围的人惊叹,称其为为思想而活的人。

  丹纳一生著述宏富,我所看的《艺术哲学》共分为五大编,第一编《艺术品的本质及其产生》,第二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第三编《尼德兰的绘画》,第四编《希腊的雕塑》,第五编《艺术中的思想》。第一编和第五编属于艺术概论,第二、第三、第四编属于艺术史。

  个人的特色是由社会生活决定的,艺术家创造的才能是以民族的活跃的精力为比例的。在丹纳的《艺术哲学》一书中,通过许多的实例诠释了这句话,无论是意大利的绘画艺术,还是希腊的雕塑艺术的创作都是脱离不了种族、环境和时代等大背景条件之下的。

  丹纳以为:在人类创造的事业中,艺术品好像是偶然的产物;我们很容易认为艺术品的产生是兴之所至,既无规则,亦无理由,全是碰巧的,不可预料的,随意的;的确,艺术家创作的时候,只凭他个人的幻想,群众赞许的时候也只凭一时的兴趣;艺术家的创造和群众的同情都是自发的,自由的,表面上和一阵风一样变化莫测。虽然如此,艺术的制作与欣赏,也像风一样有许多确切的条件和固定的规律:揭开这些条件和规律应当是有益的。

  简单地讲,哲学思想是人类对世界的基本看法,这个看法就是我们的世界观。每个人的世界观都不同,这就出现了社会上不同的生存方式。比如,能人,才人,好人,坏人等等。

  人类对世界的探索仍然没有个不确定的结果,所谓的智慧,那是暂时的真理和理论,也是前人总结的经验,需要我们后人来补充和添加,同时我们还要进行正误对比,辨别地吸收。

《艺术哲学》读书心得体会5

  一般而论,我们在实物中感到兴趣而要求艺术家摘录和表现的,无非是实物内部外部的逻辑,换句话说,是事物的结构,组织与配合。艺术家改变各个部分的关系,一定是像同一方向改变,而且是有意改变的,目的在于使对象的某一个“主要特征”,也就是艺术家对那个对象所抱的主要观念,显得特别清楚。这特征便是哲学家所说的事物的“本质”,所以他们说艺术的目的是表现事物的本质。

  艺术家必须是生性孤独、好沉思、爱正义的人,是个慷慨豪放、容易激动的人,流落在萎靡与腐化的群众之间,周围尽是欺诈与压迫,专制与不义,自由与乡土都受到摧残,连自己的生命也受到威胁,觉得活着不过是苟延残喘,既不甘屈服,只有整个儿逃避在艺术中间。

  文明过度的特点是观念越来越强,形象越来越弱。日常的精神活动从此变为纯粹的推理。所谓精神状态是指一个人的观念的种类、数量、性质。但人身上还有比观念更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结构,也就是他的性格,换句话说是他天生的本能,基本的嗜好,感觉的幅度,精力的强弱,总之是他内部动力的大小和方向。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一章,丹纳谈到了很多当时意大利仇杀、下毒、暗杀的资料,这对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的背景很有帮助。(十五世纪的意大利)理论家中最深刻的一个是马基雅维里,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还是正派的爱国的人,有很高的天才,写了一部书叫做《论霸主》,说明奸诈和凶恶是正当的,至少是许可的。说得更正确些,他既没有许可,也没有辩护,他无所谓义愤,把良心问题搁在一边:他只用学者和洞达人情世故的专家身份来分析,解释;他提供材料,加上按语;古代生活的所有这些特点,都出于一个原因:就是非常*衡而简单的心灵。没有一组才能与倾向是损害了另一些才能与倾向而发展的,心灵没有居于主要地位,不曾因为发挥了任何特殊的作用而变质。少受过度文明的奴役,因此他更接*于本色的人。

  所有这些对立地情形,归结起来只是一种全新地不假思索地文化和一种煞费经营而混乱的文化的对立。希腊人方法少,工具少,制造工业的器械少,社会的机构少,学来的字眼少,输入的观念少。遗产和行李比较单薄,更易掌握;发育是一条直线的,一个系统的,精神上没有骚乱,没有不调和的成份,因此机能的活动更自由,人生观更健全,心灵与理智受到的

  折磨、疲劳,改头换面的变化,都比较少:这是他们生活的主要特点,也就反映在他们的艺术中间。


《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 (菁华3篇)(扩展5)

——《西方哲学史》的读书心得 (菁华5篇)

《西方哲学史》的读书心得1

  罗素这本书很久以前就有老师推荐过,由于听到很多评论说他对其他哲学家的解释并不很忠实于原意,而且我记得还有人说过罗素根本就不懂形而上学,所以一直没敢看,怕被他的先入为主影响太深。后来由于专业课要讲这本书,老师做了要求,我就看了这本被称为经典的著作。

  看完之后,我觉得我的这个选择是对的,这本书比我事先想象的更令我满意。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风趣,很幽默,说的夸张点,简直可以当一本稍微深奥一点的笑话书来看。这也是促使像我这样没有耐心的人看这本书的主要原因了。

  首先,论述清晰,这一点可能和罗素搞逻辑的事实有关。这也许是很多人认为罗素不懂形而上学的原因,因为他总是力图把其他哲学家(尤其是欧陆哲学家)的原本很深奥难缠的东西讲的更明白一点,在这个过程中,毫无疑问会丢掉很多细腻精微的意思。但是如果这是一种错误,我喜欢这种错误。这一点也保证了这本哲学史是一本很安全健康的书,也许我浅薄了一点,但是它不会把我引向对我来说很危险的冥想之中:一切是那么的清晰明了,即使不清晰明了的东西也会清晰明了的承认这一点。

  论题的广博,崇尚理性,具有常识感,在政治上和伦理上的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这些都是令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毫无疑问,这本书让我接受罗素自己而不是他所论述的哲学家的哲学,但我认为,这也是任何一本由个人撰写的哲学史不可避免的问题。而罗素的哲学是很能帮助人的,并能使之成为一个有着正常智慧的现代人。

  另外,罗素从时代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出发,对论述的哲学家的选择也与一般的哲学史有所区别。他不是完全以哲学方面的成就作为选择标准,而是更看重哲学家的学说对时代社会生活影响的大小。有些政治家和诗人,由于对哲学发展有比较大的影响,在本书中也都占有一*地位。

  论述西方哲学史的名著有许多,各有其优点。相比之下,我认为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的优势在于,它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而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说过,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罗素在本书中,总是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

  当然了这本书应该说还是有偏颇的,比如,尼采这一章(尼采是我唯一看过原着的人),他没有提到《悲剧的诞生》中的酒神精神之类美学见解。而这一点是尼采的'思想中也很有影响的部分。最明显的是,由于哲学立场不同,罗素对思辨哲学抱有偏见和轻视态度,他也就不可能比较客观地理解和评价德国的思辨哲学,尤其在对黑格尔的哲学上更是如此。我推想他对其他哲学家的论述也是可能有偏颇的。

  但是罗素毕竟是人,所以也不用苛求他写出一本绝对完美绝对忠实的书。就我而言,我在这本书中学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感觉就像来到了一个新大陆:原来话可以说的这么清楚!很幸运在启蒙时能看到这本书。

  总体说来,罗素的这本书使得我相信哲学是很实在的一门学问,而不是我以前出于无知所认为的纯粹是书呆子的梦呓。也许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吧。

《西方哲学史》的读书心得2

  略去金木水火土,西方哲学史浩浩汤汤从爱琴海文明摇篮——希腊说起。城邦政治高度发达,公共讨论是有识之士参与政治议题的首选方案。在这样的条件下,诞生了以诡辩为名的智者学派——他们声称人是万物之灵,不存在统一的标准,即任何观点都是正确的,民风一度败坏。

  让学生找“最大的一株麦子”的苏格拉底出现了。据说他身材矮小,鼻头扁*,出身贫寒,但善于与各类人交谈。当他开口说话的时候,众人无不为他精妙的才学和个人魅力所倾倒,忘了他的长相。苏格拉底虽然温和谦逊,却善于用一个个批判性的追问使一个普通的观点和概念得到更正或证伪,从而使概念更加清晰。这种方法叫做“助产士”的方法。他主张要“认识自己”,宣扬美德、节俭等美德,并亲身实践。即使国王给他赐死,有朋友帮他越狱,他也说:我已经享受了一辈子的法律给我带来的保护,现在我不能自己破坏法律。

  在苏格拉底之后,出身贵族的柏拉图接过了苏格拉底的衣钵。由于苏格拉底缺乏著作,两人的观点通常难以分辨,有一种观点认为柏拉图即苏格拉底观点的进一步发展。他的《理想国》构筑了一副奇妙的学科图景。

  亚里士多德是故事的下一个主人公。他被称为“全才”,涉猎各种学科。虽然他很多关于物理学科的观点在后来被证明是落后过时的,但仍不影响他成为难得地构建了一整套知识系统的哲学奇才。

  越过这一时期,便是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葛学派。前者宣扬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后者则与苏格拉底等大家的观点类似,整体更为形而上。值得一提的是:后者的主要人物之一是芝诺,也就是阿喀琉斯悖论(阿喀琉斯跑不过乌龟)的提出者。

  时间来到中世纪,哲学开始向宗教依附,成为教会的洗脚婢。各类经院哲学不断将世界从多神论塑造为一神论。这里不再做赘述。

  直到数学方法“光荣复兴”和自然科学“闪亮登场”,经院哲学终于有了强有力的反对者。作为数学家的笛卡尔持唯理主义(理性主义)的观点,认为一切知识应该由理性的知识、公认原则推导出。反之,从个人经验推导出的知识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任何一种个人经验可以完全等同于世界真相,从其推导出的知识必定具有偏误。举个简单的例子,在高考的欧几里得数学里,*面图形画得十分标准,但是用尺量是不得分的,必须用逻辑推导证明。

  这个观念的局限性显而易见——似乎仅适用于数学方面的知识。但与此同时,也有学者认为,承认知识是局限的,但日常生活中运用有限的知识是有裨益的。

  欧陆相对的大不列颠岛兴起了经验主义,它似乎是实证的前身。在这之间的一、两百年,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之争、关于上帝存在形式的讨论不断对立、折中(折中主义)、发展。最后,形成了现在叱咤风云的实证主义。

  对于上帝,各派纷争来来*,在多神论、一神论、泛神论、自然神论甚至无神论之间争夺讨论。在多神论时代,宙斯的力量是“有限的”,神也是不止一个的;一神论则稳固了上帝不可撼动的地位——有一种学派认为,上帝按他想要的样子塑造了人和世界。Father,Sonandthe HolyGhost(天父、天子、天灵)是上帝显现的三个阶段;或也有说上帝派耶稣基督为自己的化身来到人间替人类受苦难;世界万物本不存在善,是上帝定义了善。在一神论里,上帝通常是与自然分离的,独立地主宰世界。

  然而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机械论取得了一*之地。泛神论、自然神论甚至无神论取得了自己的话语权。唯物主义的无神论尚不用赘述。自然神论倾向于认为上帝即自然、世界、宇宙的一切,他没有人的形态、意识和情感,但他创造了世间万物的规律,他便是世间万物。

  在古希腊时期,哲学是朴素的,充满着关于自然界各种元素的猜测和想象,“原子”等概念在这一时期提出;经过了之一阶段的哲学,开始向形而上发展。形而上便是研究存在之存在——为什么g的值是9。8?为什么风从高压到低压?形而上探究的问题是——宇宙间一切变化的统一规律、根本原因。然而经过这一阶段,越来越少人再愿意花时间去探究“悬而未决”的形而上问题,而转向更具实用意义的实证主义。相对于形而上,实证主义更关心“怎么做”的问题,而不关心“为什么”和“是什么”的问题。

  在后真相时代,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形而上的研究对传播学的参考意义。当我们指代一个物体“杯子”的时候,我们指代的不是杯子本身,而只是它的“象”。因为我们无法对这个东西全面了解。我们无法知道杯子所有拐角的弧度、所有的缺口和灰尘,我们知道的.只是事物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因而我们只指代表象、现象,而其本质是难以完全触达的。这个悖论使得“真相”根本难以被我们所接触到。

《西方哲学史》的读书心得3

  之前说的高大上的书了,本自道永同学,准确的说,是建议他投的稿哦!

  大家有意向的投起吧!投稿投稿投稿!重要的诗说三遍!

  肤浅的说,这本书的阅读难度要大于以往见到的、读过的所有的书,这也正是读此书的目的所在吧。先难后易、先苦后甜,这是除书内容以外最大的收获了,正如老师所言,如果这本书都可以读的下去,其他书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且不说书中内容的精彩,仅读书方法的练*与毅力的磨练已是受益匪浅。刚开始读,觉得很有新鲜感,虽然读不懂,但也津津乐道,但是慢慢的对于书失去了新鲜感,取而代之的是一遍遍看不懂的反感,读书开始由享受变成了磨练。在前两年,也就是大二左右的一段时间里,十分想看哲学类的东西,但当时忙于其他事,也不知道该看什么,后也就这么过去了。

  自己也喜欢思考,包括人生、科学、自然规律等等。所以我把这本书比喻成了一包难吃的化肥,晦涩难懂但值得让人深思,并最终有所收获。虽然看的不够透彻,但有些地方确实引发了我的思考与感触,就一些精彩之处,谈一下我的拙劣见解。

  哲学是什么?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说它和神学很像,是由于人类对于某些确切的知识,但又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而与科学的关系,它与科学一样诉之与理性,而不是像神学一样诉之与权威,这种介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领域就是哲学。哲学史就是哲学本身,哲学史的修订并不是把外在的材料罗列的"哲学史",而是要是哲学史成为哲学本身,把哲学糅合进哲学史当中,这才是真正的哲学史。

  从宏观角度而言,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参考当时的时代背景,特定的时代和特定的社会环境,特定哲学思潮、哲学流派和哲*动,探索哲学史发展的社会历史发展原因。同时也用微观分析法,描述当时的哲学家实际生活过程,从个人的出生地、出生环境、家庭环境、所受教育、个人生活方式和个人心理特点做出详细的说明,探究个人体的原因对哲学发展史的作用。

  他的《西方哲学史》主要分三卷,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和*代哲学。在纵向的时间轴上,分别在每卷中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特殊介绍了对哲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的人物,对于重要的人进行大量字描述,不吝笔墨。同时对于他认为不重要的人物只字不提。任何一个时代和社会都有自己特定的思想历史环境,这是人类发展的思想结晶,这些思想既包含了历史继承的思想,也包括同时代其他化背景的社会的影响,思想化系统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

  从微观角度而言,相同的社会发展水*和相同的生产力会产生相同的社会体制、思想、经济、政治。但会形成不同的哲学思想体系,同一派别的哲学家也会有不同的思想内容,并且同一个哲学家不同时期也会产生与自己相矛盾的哲学观点,这就需要微观分析了。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里,对哲学家个人及其思想研究,重视对哲学家的个人生活方式,个人的生活环境背景纳入到哲学史研究中,在叙述康德那一中,叙述康德的个人趣事,康德有一个十分有规律的生活*惯,他的邻居*惯了根据他出散步的时间对表,但是有一天他因为读卢梭的《爱弥儿》而打乱了他的时间表。对康德的出生地、受教育程度以及谁对他影响最大确立他的哲学思想。(fsir)这其中也夹杂着罗素的个人见解,比如:《英国百科全书》上说:"因为他从没结婚,他把热心向学的青年时代的*气保持到了老年。"罗素说:"我倒真想知道这个条目的笔者是单身呢,还是已婚的人。"

  哲学史其实就是哲学家的历史,是从古到今各个时代的哲学大家的思想结晶的历史,有的哲学家在时间上是重叠的,所以他们相互会相互影响、相互攻击、相互抵制、最后独立出自己派别。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同样以学派或是人物为主要节,中间穿插着时代背景,如《西方哲学史》(下卷)一书中在第四叙述完埃拉斯摩和莫尔之后,他插入了第五关于宗教改革运动和反宗教改革运动以及第六科学的兴盛,科学的兴盛带的新概念对*代哲学发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七弗兰西斯·培根,他提出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基本原则,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开端,它是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泉。他重视科学实验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必须借助于实验,才能弥补感官的不足,深入揭露自然的奥迷。

  要了解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必须要了解它的哲学,个体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他的哲学,反过他的哲学又决定着个体的生活环境。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入门级哲学教科书,书中介绍各个时期的哲学大家,不仅对这些大家的主要思想做了介绍,还引申出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仅介绍历史上不同时期哲学家家庭出身、所受教育程度等做了细致叙述,同时针对各个哲学家的思想加入了自己的评判。他的这部哲学史有助于初学者的学*,更好的理解哲学家的观点和当时时代的精华。

  通过学*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能够比较全面而系统的了解西方的哲学家的思想体系,对于构建哲学整体框架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收益颇丰。哲学应当用哲学思维去学*,试着用哲学家的思维方式去学*,用辩证法的思想看待这个世界,分析世界。正如罗素所说:"哲学探索的意义不在于这个不确定的世界给出最终确定的答案,而且在于使我们生活在不确定中确定生活。

《西方哲学史》的读书心得4

  一、何为哲学

  何为哲学?没有定论。

  有的人弄了一辈子哲学,且大大地有名,到80岁咽下最后一口气时还不知道哲学是个啥东西。这是个可悲的现象,对于我们最常见的东西,我们反而一无所知,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不提则已,一提就令人目瞪口呆。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什么是人?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各式各样。柏拉图,这个古希腊最出色的哲学家,就曾经对学生们说:人,就是两足无毛的动物。他的学生第二天就拎来只拔光了毛的公鸡过来,在课堂上喊道:看啦,哥们儿,这就是人!

  后来学历史,学到人类进化论时,历史老师告诉我们:人是能够制造工具的动物。这样问题又来了:一、能够制造工具的动物就是人吗?二、不能制造工具的动物就是人吗?显然不对,非洲的黑猩猩就能制造工具,它能把树枝从树上折下来,将枝的叶子扒下来,然后伸进洞里去钓蚂蚁吃,它是人吗?如果有个婴儿天生无脑,当然也就不会制造工具,那么,他就不是人吗?

  所以,什么是人?也无定论,正如什么是哲学一样。

  二、智慧之美

  我之所以开始学哲学,是因为记得新东方副校长徐*讲过一句话:“技术只能解决有限的问题,而哲学,可以解决无限的问题。”仔细想想,的确如此,就像战术之于战略一样。

  “哲学”这个词,是由日本人译成汉语的,这个词的英文名“philosophy”。为什么是由日本人译成汉语的呢?日本人从明治维新开始,就开始广泛地接触西方的文化,包括哲学,而*当时的封建王朝正过得闭关锁国的生活。

  最好的哲学方法,就是将沉思与分析一起用力。首先,要给思想插上腾飞的翅膀,让她自由飞翔,要勇敢地去想任何东西,让住,是任何东西!从天文地理直到鸡毛蒜皮,包括您家小狗身上的跳蚤,都可以成为您想象的对象。然后,在您做出任何结论之前,不管这结论是推理得来的还是灵机一动,计上心来,都要对它们进行严格的逻辑分析,尽可能多地找到证据。这时,您必须给您想象力的翅膀挂上沉重的铁块。

  这些用证据进行逻辑推理的过程就好比是建筑大厦时用钢筋水泥进行建设的过程,而结论只是最顶上的那个金光闪闪的屋顶而已。

  这就是智慧之美。

《西方哲学史》的读书心得5

  在海边读《西方哲学史》,读到傻掉,关于孤独——西方哲学史读后感之四。回到成都,竟然对红尘俗世有不堪重负之感。陈果老师在情商一课中说道,我们的一生已经非常短暂,而属于自己的时间就更少。当我们在工作的时候,时间属于我们和单位的共有;当我们回家,时间属于家庭成员共有;当我们参与社交,时间属于我们和他人的共有;即便是玩游戏,也是被游戏占有了时间。扪心自问,人生属于自己的时间究竟有多少?南澳岛之行,尝试独有的时间。

  清晨独自在沙滩上慢跑,赤脚独自在沙滩上踯躅。夜晚独坐在沙滩上,就像一个孤儿,对话拍岸的浪涛:“我说的你懂吗?你说的我都懂。”而后,将上衣的风帽拉紧,“矗立”在凛冽的海风中大声的背诵:“他们身在众人之间又永远是孑然自处”。一直到,有好心人前来提醒:“千万不能下海啊!”

  斯宾诺莎说:“凡追悔某个行为者,双重的悲惨和软弱。”我不能放下的过去太多,但至少可以不再追悔。

  罗素说:“存在就是能够和最多数相容的有。”我不能放下的未来太多,我需要存在,于是必须和现实最多的相容。

  至于现在:“假若拯救之事*在手边,不费许多劳力就可以得到,如何几乎被所有人等闲忽略?不过一切高贵的事都是既稀有也同样是艰难的”。

  “不是因为我们克制情欲,所以我们享有福祉,倒因为我们享有福祉,所以我们克制情欲。”——摘自《西方哲学史》

  当我们开始信仰的时候,应该已经完成了怀疑,获得了答案,并且,具备了劝降那条蛇的能力。——笔者


《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 (菁华3篇)(扩展6)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菁华5篇)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

  在一个漫长的时期里,人类思想的冲突在历史中表现为宗教忠贞与政治忠贞的冲突。而后发展为希望加强社会约束之人和希望放松社会约束之人的冲突,对于现代,又有激情与理性、浪漫与纪律的体现。无论哪个时代和地区的社会都受着两种相对立的危险的威胁:一是过分讲求纪律和尊敬传统而导致僵化;二是由于个人独立和个人独立性的增长使得合作成为不可能,因而造成社会的解题或是对外来者的屈服。而哲学之意义,旨在教导人们在不能确定时怎样生活下去而又不致为犹疑所困扰。上述两种主张都有着自己的哲学,但发展到了极端,又成了对社会的威胁。自由主义的学说则介于二者之间,力求避免这种无休止的反复。其本质在与意图不根据非理性的教条而获得一种社会秩序。并且除了为保存社会所必需的束缚外,不再以更多束缚来保证社会安定。

  罗素在西哲里,把古希腊哲学家们做了一个区分,这个区分就是苏格拉底。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们相当于是为苏格拉底时代及之后的哲学家们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他们虽然不像苏格拉底那样为世人熟知称道,但如果没有他们所做的积累,苏格拉底及后世的哲学家们的理论也如无根之木,空中楼阁一般,无从谈起了。而其实只要稍作整理便可知道他们是谁以及他们主要的功绩。

  最早的希腊文明兴起始于奥尔弗斯教派,在这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巴库斯,这个时期的希腊文明是懵懂的、宗教的。而哲学始于泰勒斯,他预言了一次日食,他与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同属于米丽都学派,他们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科学。之后则是毕达哥拉斯,他主张数学与神学之融合,这长远地影响了后世的柏拉图,甚至于柏拉图哲学中某一部分剖析来看本质上其实就是毕达哥拉斯哲学。而赫拉克利特提出了不可知论,主张万物流变,并发起了对于永恒的讨论,而这一讨论一直延续到了现今,哲学家们的主要雄心之一便是找到某种永恒不变之存在,它超脱于万物与时间之外,而且必然是科学所无法解释的。这种努力便自巴门尼德开始,巴门尼德的论点集中在“存在等同于思想”上,与赫拉克利特不同,他认为万物不变,凡实体皆具有不可毁灭性。对于这些论点,作为现代人的你我自然觉得是无稽之谈。

  在对待哲人某些错误的观点上,人们有时会生出一种疑问,如此哲人为何也会犯这种错误?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些观点,罗素的答案值得我深思——“一个有智慧的人表现出一种在我们看来显然是荒谬的观点时,我们不应努力证明它竟有几分是真的,而是应该努力去理解这种观点何以竟会看起来似乎是真的。”同理,如今许多我们为之欢欣鼓舞的偏见,对于心灵气质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时代,将会显得何等之愚蠢。错误毕竟是错误,不因是谁而改变,今后改正便是。哲学引发人思考,指引人前进,给人以信心,但从未教人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并且哲学理论的生命就在于,如果它真是重要的,那么总可以在原来的叙述形式被驳斥后以另一种新的形式复活,反驳很少能是最后不易的。即无论经历几次相互反驳,都不过是将自己的观点进一步精炼化的一个序曲而已。

  就我个人目前所看到的部分而言,罗素几乎对每个古希腊哲学家的观点都做了某些方面的批判,而这正是一个哲学家应当做的。永远不要放弃自我思考,哪怕是世人皆允的真理,都值得与之一辩。真理从来不怕辩,真理越辩越明。

  而巴门尼德之后的哲学家们更多是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恩培多可勒提出了“四原素”、“历史的进程是爱与斗争的进程”的观点;属于阿那克西美尼学派的阿那克萨格拉首次提出了心与物理变化之联系;原子论者留基波和德莫克利特们则开了唯物主义的先河,并且对于虚空是否存在引发了争论,这里罗素也给出了一段有趣的讨论:

  “虚空是一种不存在,而存在的任何部分都不是不存在。”

  “既然你说有虚空,因此虚空就不是无物,因此它就不是虚空。”

  诸如此类的批驳不胜枚举。罗素还提出,德莫克利特及其之后的哲学都犯了一个错误——即在和宇宙对比之下,过分地强调了人。自怀疑主义者们起,就一直在研究人们是“如何知道”的,而不是去努力地获取新知识,而他们的先驱就是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智者普罗泰格拉。乃至于苏格拉底那过分地强调伦理的论述、柏拉图之否定感性世界、偏重于自我创造的纯粹思维世界、亚里士多德将“目的”作为科学的基本观念的做法,都犯了倒退的错误。尽管他们有着绝世的天才,若其思想上有着阻碍社会发展的成分,那么他们的天才便成了这些错误观点为害无穷的帮凶了。哲学若不能指导人前进,就失去了其积极意义。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2

  之前说的高大上的书来了,本文来自道永同学,准确的说,是建议他投的稿哦!

  大家有意向的投起来吧!投稿投稿投稿!重要的诗说三遍!

  肤浅的说,这本书的阅读难度要大于以往见到的、读过的所有的书,这也正是读此书的目的所在吧。先难后易、先苦后甜,这是除书内容以外最大的收获了,正如老师所言,如果这本书都可以读的下去,其他书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且不说书中内容的精彩,仅读书方法的练*与毅力的磨练已是受益匪浅。刚开始读,觉得很有新鲜感,虽然读不懂,但也津津乐道,但是慢慢的对于书失去了新鲜感,取而代之的是一遍遍看不懂的反感,读书开始由享受变成了磨练。在前两年,也就是大二左右的一段时间里,十分想看哲学类的东西,但当时忙于其他事,也不知道该看什么,后来也就这么过去了。

  自己也喜欢思考,包括人生、科学、自然规律等等。所以我把这本书比喻成了一包难吃的化肥,晦涩难懂但值得让人深思,并最终有所收获。虽然看的不够透彻,但有些地方确实引发了我的思考与感触,就一些精彩之处,谈一下我的拙劣见解。

  1.我对这本书的认识

  哲学是什么?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说它和神学很像,是由于人类对于某些确切的知识,但又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而与科学的关系,它与科学一样诉之与理性,而不是像神学一样诉之与权威,这种介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领域就是哲学。哲学史就是哲学本身,哲学史的修订并不是把外在的材料罗列的"哲学史",而是要是哲学史成为哲学本身,把哲学糅合进哲学史当中,这才是真正的哲学史。

  从宏观角度而言,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参考当时的时代背景,特定的时代和特定的社会环境,特定哲学思潮、哲学流派和哲*动,探索哲学史发展的社会历史发展原因。同时也用微观分析法,描述当时的哲学家实际生活过程,从个人的出生地、出生环境、家庭环境、所受教育、个人生活方式和个人心理特点做出详细的说明,探究个人体的原因对哲学发展史的作用。

  他的《西方哲学史》主要分三卷,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和*代哲学。在纵向的时间轴上,分别在每卷中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特殊介绍了对哲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的人物,对于重要的人进行大量文字描述,不吝笔墨。同时对于他认为不重要的人物只字不提。任何一个时代和社会都有自己特定的思想历史环境,这是人类发展的思想结晶,这些思想既包含了历史继承的思想,也包括同时代其他文化背景的社会的影响,思想文化系统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

  从微观角度而言,相同的'社会发展水*和相同的生产力会产生相同的社会体制、思想、经济、政治。但会形成不同的哲学思想体系,同一派别的哲学家也会有不同的思想内容,并且同一个哲学家不同时期也会产生与自己相矛盾的哲学观点,这就需要微观分析了。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里,对哲学家个人及其思想研究,重视对哲学家的个人生活方式,个人的生活环境背景纳入到哲学史研究中,在叙述康德那一章中,叙述康德的个人趣事,康德有一个十分有规律的生活*惯,他的邻居*惯了根据他出来散步的时间来对表,但是有一天他因为读卢梭的《爱弥儿》而打乱了他的时间表。对康德的出生地、受教育程度以及谁对他影响最大来确立他的哲学思想。这其中也夹杂着罗素的个人见解,比如:《英国百科全书》上说:"因为他从来没结婚,他把热心向学的青年时代的*气保持到了老年。"罗素说:"我倒真想知道这个条目的笔者是单身呢,还是已婚的人。"

  哲学史其实就是哲学家的历史,是从古到今各个时代的哲学大家的思想结晶的历史,有的哲学家在时间上是重叠的,所以他们相互会相互影响、相互攻击、相互抵制、最后独立出自己派别。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同样以学派或是人物为主要章节,中间穿插着时代背景,如《西方哲学史》(下卷)一书中在第四章叙述完埃拉斯摩和莫尔之后,他插入了第五章关于宗教改革运动和反宗教改革运动以及第六章科学的兴盛,科学的兴盛带来的新概念对*代哲学发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七章弗兰西斯·培根,他提出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基本原则,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开端,它是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泉源。他重视科学实验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必须借助于实验,才能弥补感官的不足,深入揭露自然的奥迷。

  要了解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必须要了解它的哲学,个体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他的哲学,反过来他的哲学又决定着个体的生活环境。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入门级哲学教科书,书中介绍各个时期的哲学大家,不仅对这些大家的主要思想做了介绍,还引申出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仅介绍历史上不同时期哲学家家庭出身、所受教育程度等做了细致叙述,同时针对各个哲学家的思想加入了自己的评判。他的这部哲学史有助于初学者的学*,更好的理解哲学家的观点和当时时代的精华。

  通过学*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能够比较全面而系统的了解西方的哲学家的思想体系,对于构建哲学整体框架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收益颇丰。哲学应当用哲学思维去学*,试着用哲学家的思维方式去学*,用辩证法的思想看待这个世界,分析世界。正如罗素所说:"哲学探索的意义不在于这个不确定的世界给出最终确定的答案,而且在于使我们生活在不确定中确定生活。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3

  在一个漫长的时期里,人类思想的冲突在历史中表现为宗教忠贞与政治忠贞的冲突。而后发展为希望加强社会约束之人和希望放松社会约束之人的冲突,对于现代,又有激情与理性、浪漫与纪律的体现。无论哪个时代和地区的社会都受着两种相对立的危险的威胁:

  一是过分讲求纪律和尊敬传统而导致僵化;

  二是由于个人独立和个人独立性的增长使得合作成为不可能,因而造成社会的解题或是对外来者的屈服。而哲学之意义,旨在教导人们在不能确定时怎样生活下去而又不致为犹疑所困扰。上述两种主张都有着自己的哲学,但发展到了极端,又成了对社会的威胁。自由主义的学说则介于二者之间,力求避免这种无休止的反复。其本质在与意图不根据非理性的教条而获得一种社会秩序。并且除了为保存社会所必需的束缚外,不再以更多束缚来保证社会安定。

  罗素在西哲里,把古希腊哲学家们做了一个区分,这个区分就是苏格拉底。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们相当于是为苏格拉底时代及之后的哲学家们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他们虽然不像苏格拉底那样为世人熟知称道,但如果没有他们所做的积累,苏格拉底及后世的哲学家们的理论也如无根之木,空中楼阁一般,无从谈起了。而其实只要稍作整理便可知道他们是谁以及他们主要的功绩。

  最早的希腊文明兴起始于奥尔弗斯教派,在这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巴库斯,这个时期的希腊文明是懵懂的、宗教的。而哲学始于泰勒斯,他预言了一次日食,他与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同属于米丽都学派,他们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科学。之后则是毕达哥拉斯,他主张数学与神学之融合,这长远地影响了后世的柏拉图,甚至于柏拉图哲学中某一部分剖析来看本质上其实就是毕达哥拉斯哲学。

  而赫拉克利特提出了不可知论,主张万物流变,并发起了对于永恒的讨论,而这一讨论一直延续到了现今,哲学家们的主要雄心之一便是找到某种永恒不变之存在,它超脱于万物与时间之外,而且必然是科学所无法解释的。这种努力便自巴门尼德开始,巴门尼德的论点集中在“存在等同于思想”上,与赫拉克利特不同,他认为万物不变,凡实体皆具有不可毁灭性。

  对于这些论点,作为现代人的你我自然觉得是无稽之谈。在对待哲人某些错误的观点上,人们有时会生出一种疑问,如此哲人为何也会犯这种错误?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些观点,罗素的答案值得我深思——“一个有智慧的人表现出一种在我们看来显然是荒谬的观点时,我们不应努力证明它竟有几分是真的,而是应该努力去理解这种观点何以竟会看起来似乎是真的。”同理,如今许多我们为之欢欣鼓舞的偏见,对于心灵气质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时代,将会显得何等之愚蠢。

  错误毕竟是错误,不因是谁而改变,今后改正便是。哲学引发人思考,指引人前进,给人以信心,但从未教人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并且哲学理论的生命就在于,如果它真是重要的,那么总可以在原来的叙述形式被驳斥后以另一种新的形式复活,反驳很少能是最后不易的。即无论经历几次相互反驳,都不过是将自己的观点进一步精炼化的一个序曲而已。就我个人目前所看到的部分而言,罗素几乎对每个古希腊哲学家的观点都做了某些方面的批判,而这正是一个哲学家应当做的。永远不要放弃自我思考,哪怕是世人皆允的真理,都值得与之一辩。真理从来不怕辩,真理越辩越明。

  而巴门尼德之后的哲学家们更多是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恩培多可勒提出了“四原素”、“历史的进程是爱与斗争的进程”的观点;属于阿那克西美尼学派的阿那克萨格拉首次提出了心与物理变化之联系;原子论者留基波和德莫克利特们则开了唯物主义的先河,并且对于虚空是否存在引发了争论,这里罗素也给出了一段有趣的讨论:

  “虚空是一种不存在,而存在的任何部分都不是不存在。”

  “既然你说有虚空,因此虚空就不是无物,因此它就不是虚空。”

  诸如此类的批驳不胜枚举。罗素还提出,德莫克利特及其之后的哲学都犯了一个错误——即在和宇宙对比之下,过分地强调了人。自怀疑主义者们起,就一直在研究人们是“如何知道”的,而不是去努力地获取新知识,而他们的先驱就是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智者普罗泰格拉。乃至于苏格拉底那过分地强调伦理的论述、柏拉图之否定感性世界、偏重于自我创造的纯粹思维世界、亚里士多德将“目的”作为科学的基本观念的做法,都犯了倒退的错误。尽管他们有着绝世的天才,若其思想上有着阻碍社会发展的成分,那么他们的天才便成了这些错误观点为害无穷的帮凶了。哲学若不能指导人前进,就失去了其积极意义。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4

  深夜推荐喜欢哲学的2套收藏书,罗素《西方哲学史》和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罗素《西方哲学史》按照逻辑的次序,从古希腊师徒三圣贤开始,浅显易懂陈述到欧洲文艺复兴的*现代哲学家思想流派。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开创非理性主义先河,以学术论证的方式探讨认为生命意志存在的价值。

  哲学可以影响到方方面面,从国家意志到个人生活,包括创造性科学、艺术、音乐、文学、意志力学、美学,甚至是战争;包括幸福、快乐和孤独!当然,哲学的思想光辉也是不着一物的来到人间,闪动着生命和真理的光辉。

  文化有体系,思想有喜好。每个哲学家创造的知识体系架构也可以影响到个人,古希腊三贤是颠覆性的进步;*代叔本华是尼采和托马斯·曼的启发着,罗素是悲剧和误解性看待尼采的(包括尼采被希特勒亵渎),以及后来尼采和瓦格勒闹掰,而叔本华和尼采却又鄙视和颠覆康德和黑格尔,中间这些却与他们所处的时代休戚相关,这中间也许就是:一个不怀偏见的人,就是哲学家的外行。

  对我们的启发是什么呢?也许就是这个时代,用悖论的.话说就是:这个傻戳戳的时代!哈哈!

  超越时代,也许是对我们最低的要求,也是最高的要求!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5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内容庞杂,涉及到很多的人名和学派。正如他在序言中所说:“关于任何一个哲学家,我的知识显然不可能和一个研究范围不太广泛的人所能知道的相比……

  然而,如果这就成为应该谨守缄默的充分理由,那么结果就会没有人可以论述某一狭隘的历史片段范围以外的东西了。”读到这我就已经感觉到,这样一个试图以理性客观的语言描述西方哲学发展历史的人也是一个感情丰富的性情中人。不是吗,罗素一生曾经两次入狱,一次是因为反对战争,另一次则是因为反对核武器。如此为着自己的个人信仰而奋力力争的人应该算不上是一个“出世”的人吧。但为何我们总是偏爱那些有激情有思想甚至狂热的有些幼稚的人呢,这大概是因为我们人类骨子里那种柔软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是啊,理智固然好,但作为血肉之躯的人,理智只能是“与可感觉的对象相对立的理想对象”罢了,正如对*代数学理论有巨大贡献的毕达哥拉斯,这个集理智与个人情怀于一体的天才一样。毕达哥拉斯是数学和算学的奠基人,可他身上又总能找到神秘主义的影子。例如他的教派里有这样看起来不*人情的规矩:不能吃豆子,不能碰白面包,不要在大路上行走,不要在光亮的旁边照镜子等等。理性的东西和神秘的东西统统体现在毕达哥拉斯教派的身上,让我再一次认识理性和感性这对矛盾是不可能完全摈弃彼此的。

  要了解哲学,首先要了解哲学这个词的含义,哲学是什么?罗素给了一个既模糊又明晰的定义。哲学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罗素接着给出了科学的概念,科学是指一切确切的知识(我们知道科学的一个特点是可重复性),而神学则是超乎确切知识外的教条。罗素在“确切的”、“教条”这几个字下面都打了着重号。而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块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块无人之域就是哲学。个人认为:罗素这个分法和*象棋盘很象,科学是汉界,神学是楚河,而哲学则是中间的鸿沟。我因此也想到,*的阴阳太极图才是罗素分法的最形象表述,白鱼是科学,黑鱼是神学,而白鱼和黑鱼似连非连的那部分挤撞区就是哲学。白鱼的眼睛是黑的,表示科学中有一定成分的“神学”,黑鱼的眼睛是白的,则表示神学也许有一定成分的“科学”, 这个比喻解释罗素的分法可能不是很恰当,但个人认为,这有助于摒弃非此即彼的*式思维。

  罗素接着说,哲学象科学一样诉诸于理性而不是诉诸于权威,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启示的权威。这里传统的权威是指*的强力,启示的权威则是指神学中的教条,上帝旨意之类。既然哲学和科学一样理性,那哲学存在的必要在哪里呢?罗素认为,科学回答不了思辨的心灵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而神学家信心百倍的答案已经不象过去几个世纪那样令人信服。罗素举了好多思辨的心灵所感兴趣的问题,个人认为远不如这三个直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当然罗素的问题层次较高。象这三个问题在实验室里是找不到答案的,而如同上面所说,神学家的答案已经失去光辉。而哲学恰好来钻研这类业务。 再回到罗素这篇绪论的开头,来谈谈哲学的特征。罗素说,“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与伦理,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就科学这个词最广泛的意义而言。至于这两种因素在哲学家的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如何,则各个哲学家大不相同;但是,唯有这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同时存在,这是一个问题,但也确实如此。心灵往哪里走,不是你的嘴巴能指挥,只有你的心灵才真切地知道,烙印,烙印,还是一个回避不了的烙印问题。


《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 (菁华3篇)(扩展7)

——哲学与人生读书心得(精选5篇)

  哲学与人生读书心得 1

  马云是一个成功的理想主义者。他在构建一个庞大的事业,计划一个长远的互联网电子商务的蓝图,然而他所说的经验、给年轻人的提示确是最简单不过。

  正如《我的人生哲学》这本书,不论他说“像坚持初恋一样坚持理想”,还是说“痛苦地坚持,快乐地死去”,抑或是“小聪明不如傻坚持”,变换的词语句式再多,也不过坚持两字;同样,他说了“可以怀疑自己,但不要怀疑信念”,也说了“请创业者不要低下高贵的头”,虽然很狗血,但他要强调的也不过梦想两字。就马云看来,他成功的根本在于他坚持了他的梦想。这个梦想顺应数据时代、电子技术发展的潮流,在一个有潜力的梦想的基础上,马云坚持了,再外加各种超前眼光、管理技术、个人魅力等重要因素的加持,他成为今天的马云。

  一个独属于你的梦想,或者说理想、信念,尤其是有潜力的、顺应时代潮流、社会发展方向,是你人生事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它能激发你向上的热情,它能让你在呼吸、饮食等生存行为中享受更有质感的快乐。坚持的持久度就是我们这条路的长度,一切技能如超前的眼光、管理技术、个人魅力都是路上重要的加分项,能帮我们走得更快,却不一定能帮助我们到达终点。

  我们都想过着幸福快乐而不后悔的一生,快乐的形式、途经当然有很多种。当高晓松提出诗和远方时,社会上就有人质疑,日常生活、按部就班的生活不等于苟且。的确,快乐的来源并不唯一,爱情友情、家庭、人生信条、日常生活都可以产生快乐、幸福。然而,在种种人际关系中所塑造的自己是社会中的自己,从中所享受到的快乐更侧重于由外而内的牵绊和安全感,感悟生活享受的是生理的舒适、心灵的*静,而在实现事业或者梦想的路途上所塑造的自己,享受的是另一种挑战自我、成就自我的畅快淋漓之感,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享受。

  马云一向被视为各种成功学、职场学的范本,而我从这本极具实用性的《我的人生哲学》中看到的,不是如何成为一个富有传奇的成功人士,也不是如何拒绝成为一个*丝,而是做自己,用细节去完善事业,用心用毅力去坚持去实现。

  哲学与人生读书心得 2

  有一个假设的提问:如果你的母亲和老婆同时落水你先救谁?我打开百度看了一下,多数人选择先救母亲,能够这样回答的人都是好人,百事孝为先,这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许多人会感觉两难,觉得无法选择,手心手背都是肉,这样想的人当然也是好人,是重情有义的人;先救老婆而不顾母亲的人很少,顶多是先救起母亲然后与老婆一起死,能够这样做的人已经是人间至情了。

  我相信参加讨论的都是些善良的年轻人,有一位网友说得好,“如果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我宁愿我老公先救他妈妈,我只嫁给这样的人。”这句话真是义薄云天。那么做母亲的又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呢?我想起很久以前一位母亲在生死关头借《读者》杂志对她的儿子说:“不要管我,先救你的媳妇,先救你最爱的人,这就是我,作为一个母亲的回答。”

  我曾经为了这个命题而困惑了许久,尽管遇到自己的母亲和老婆同时落水实际上概率极小,也许在我们的一生中都不会遇见,但作为一个哲学命题,它无数次地被人们堂而皇之的提出来,拷问人们的良知和勇气。这实际上是一种自己对自己灵魂的挑战和思索,也是一种理智与情感的抉择。

  其实这是一个极其简单明了的命题,因为写进人类宪法的“法律面前人人*等”这句话明明白白地告诉了我们一切。无论从人类法律还是从人的尊严来说,母亲和妻子,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一个是生你养你的人、一个是陪伴你最多时间的人,她们没有什么不同,是应该同样受到尊重和理解的,就像她们同样爱你理解你一样,我们不应该把他们区别开来,对于她们,我们只有深深的感恩。

  芸芸众生中,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每个人的想法也不一样,在对待各种问题上,我们不能强求一致,事实上也不可能完全一致。但是,不管怎么说,父母、妻子和孩子都是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是爱的源泉。母亲和老婆同时落水先救谁?这将永远都只是作为一个哲学命题而存在,在现实生活中是永远找不到答案的,危急关头,我们无法作出抉择,我们也无权作出抉择。

  哲学与人生读书心得 3

  我向来是持一种事物皆有*衡的观点,即世间存在幸福也必然会存在痛苦,这一点和叔本华的优先性是一致的,感受到了痛苦,才知道什么是幸福。我们都会有这样一种经历,也就是如果我们生活在痛苦中,遇到一次快乐的事情所产生的快乐会多于生活在*淡之中遇到同样事情产生的快乐。比如说,当我们在上学期间,课堂上偷偷看看小说,周末看一场电影,都可以带给我们快乐,然而在漫长无聊的假期中,小说、电影所带来的快乐是远远小于前者的,甚至去一次游乐园都不一定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如果幸福和痛苦是可以量化的,在这里我们也许可以假定一个既不幸福也不痛苦的中间态的存在,在这种中间状态下,我们感受到等量的痛苦与幸福的程度相同,即如果有10分的痛苦,我们的感受是10分,有10分的幸福,我们的感受也是10分。我们所处的状态越靠*幸福,那我们感受到的痛苦就越强烈,感受到的幸福就越微弱,也就是说,假如在这样的状态下有20分的痛苦,我们的感受是30分,而20分的幸福,我们的感受却是10分,要想感受到30分的幸福用来和感受到的痛苦抵消,就必须得到40分的幸福甚至更多。反之,若我们生活的状态越靠*痛苦,我们感受到的幸福就越强烈。

  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叔本华的观点似乎是有一点自相矛盾的,也就是他在生活中感受到痛苦非常强烈,所以痛苦的“量”大于幸福的“量”。其实也许应该相反,我们之所以觉得痛苦那么痛苦,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幸福之中。我们长时间的浸泡在幸福中,才对痛苦那么的敏感,而对幸福那么迟钝。

  当然这只是针对我所熟悉的我们当今社会的和*普通的生活而言,但是自认为还是很有一番道理的。(比如涉及到马克思所在的资本主义压迫劳动者的极端痛苦的世界,我想也许就不适用了)

  另外,这个结论也许还能够应用到生命的意义当中,也就是,如果我们觉得自己的生活很枯燥很没有意义,我们的生命、我们所做的事情没有任何的意义,我们需要更轰轰烈烈、更伟大的成就才能满足我们所谓的意义,正是因为我们已经生活的很有意义了。(PS:虽然生活中有时候还是会觉得很无聊很枯燥很没有意义)

  哲学与人生读书心得 4

  人生发展需要哲学智慧的指导,人生内容充实着哲学。“哲学与人生”课程把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即使对哲学课程的重大创新,也是发挥哲学指导和解决人生问题作用的体现。

  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人生路是自己选择的,在追求人生价值中根据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在多种可能性众所做的选择和确定的活动,人生体现了认识的主观意志和愿望,体现了人的价值追求,但是人不是仅仅依靠自己的主观意志,就能对人生道路做出正确选择的。选择是否符合客观实践,直接影响到个人的人生发展。青年人在人生选择面前应力求做到科学、正确,才能走好人生每一步。

  学会共处,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学会与人和谐共处,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发展能力,会共处是以承认差异为前提的,不承认差异就是不承认别人。学会与人和谐共处,就要求同存异,悦纳他人,并使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在交往中,真诚的肯定和欣赏别人的长处,宽容别人的缺点与不足,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而不是事事都只想着自己,遇到矛盾,要冷静处理等等,这样才能与人和谐共处。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交什么样的朋友是十分重要的。

  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正确对待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片面的强调,“义”或“利”和片面的强调“公”或“私”都是错误的,要处理好义与利,公与私的关系,首先就需要了解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

  集体和个人是相互依存的,集体存在和发展了,个人利益才可能实现。集体利益得不到巩固,就没有个人利益可言,集体是个人发展的空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只有集体利益得到巩固,才有人利益可言。义与利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义利统一的原则,应当营造一种义重于利为的优良社会风尚。

  公与私是相对。的个人的私利在任何社会都要受到限制,它的*衡需要依靠制度,法律和道德,这是维护社会共同利益的客观需要,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提倡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反对损公肥私,反对把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

  创造并享受美好的人生,是人们的最终追求,让我们努力创造拥有美好的人生吧

  哲学与人生读书心得 5

  在孟子看来,要想成为圣人就必须“保养本心”、善养“浩然之气”。孟子说这种“浩然之气”“至大至刚”,能够“塞于天地之间”,听起来似乎充满故弄玄虚的神秘色彩,实则仍以保养本性和加强仁义道德修养为旨归。纷繁世间,酒色财气,人生总是充满了欲望和诱惑,要想学做圣人就必须摆脱这些干扰。孟子认为,人们的差别不在于富贵贫贱,而在于能否保持高尚的道德,即做“仁人”。君子“以德服人”,“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抵御外在物欲干扰,保养良好天性,既需要好的环境,更需要个人持之以恒的努力。因此,孟子更强调个人的立志和坚持,强调君子必须“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孟子反对的是大家都将“仁义”抛诸脑后而把眼睛紧盯在“利”上,反对“见利忘义”和“后义而先利”。他认为,如果人人都“怀利以相接”,“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那就会导致人们不顾廉耻、互相倾轧,天下大乱。因此他提倡君子应该做到“仁民而爱物”,在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要舍利取义、“舍生取义”。

  与老子的清净无为不同,孟子奉行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有一种“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轩昂霸气,这比孔子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无可奈何更为坚毅和充满斗争意志。他相信即使暂时遇到挫折和困难,那不过是一些必经的考验,人要想成功,必须经风雨、见世面。孟子认为人只有在逆境中奋斗,才能激发出强烈的进取精神。在面对困境时,“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自任以天下之重”,以实现人生价值。

  孟子还提出了理想的人生典范——大丈夫人格。在孟子看来,保持自我和完善人格才是理想的人格即所谓大丈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只有人格独立自主才能“无为其所不为”,才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仁人无敌于天下”,有了这样的修养和“浩然之气”,就能够无所畏惧。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