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汇总五篇

首页 / 文学 / |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 1

  一.活动目的和基本思路

  “多元品文学”的汉语言校园文化活动旨在通过“初荷亭亭立,多元品文学”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开放大学学生对文学作品和事件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整体素养。其次,“多元品文学”的丰富形式,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第三,展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实践环节的改革创新实践。第四,结合国家开放大学西安分部的校园文化建设,寓教于乐,丰富教职工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的主题为“初荷亭亭立,多元品文学”,意为展示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特色,用多元、多彩的艺术形式解读文学。所有活动作品均应为文学作品、事件、案例的演绎和解读,活动作品包括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以情景剧演绎、绘画、舞蹈、戏曲、文章、茶艺、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作品,鼓励各种新兴演绎和解读的艺术形式。选题范围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等具体文学作品、文学现象、事件和案例的解读和演绎。多元化解读文学的艺术作品要求探索创新,意蕴深远,形式多样,提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表现形式与时俱进,思想内容健康积极,彰显文学艺术的永恒魅力。

  二.活动效果的调查与分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学生们能够**思想,大胆创新,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以全新的视角和思维解读和诠释文学,涌现出了一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作品。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以参与活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设计了《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园文化活动调查》的问卷,以校园文化的视角,问卷主要涉及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基本情况、活动作品的内容、活动作品的形式、参与形式以及活动效果等方面的内容。调查问卷在征求业内几位开放教育和汉语言文学专家意见并做出修改后,发放52份,有效回收问卷50份,回收率为96.1%。用专业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参与对象

  笔者对参与此次活动学生的性别、年龄、分校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数据分析,可以基本反映出国家开放大学西安分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整体的结构与层次分布,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分校直属一分校占比12%,直属四分校占比12%,长安分校占比8%,高陵分校占比68%。调查数据显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男生占比28%,女生占比72%。主要年龄集中在25岁以下的占比54%,25岁———35岁的占比28%,大多为青年学生。根据调查,西安分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集中在高陵分校。

  2、作品内容

  根据调查数据,西安分部的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作品中,选取中国古代文学为内容的占比72%,中国现当代文学内容的占比28%,外国文学的选题为零。大部分学生喜好中国古代文学题材,对古典文学情有独钟,由此可以反映出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的深入人心,中国现当代文学题材也有涉及,对于外国文学题材较为陌生,无人选题。

  3、作品形式

  根据调查问卷,各分校参与学生采用的作品形式数据统计中,直属一分校采用的形式主要有情景剧演绎、朗诵和茶艺阐释等形式;直属四分校有情景剧演绎、舞蹈诠释、书法绘画、摄影诠释和朗诵作品等形式;长安分校主要以朗诵作品为主;高陵分校主要有书法绘画、朗诵作品和版画等形式。统计显示,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的作品形式呈现出多元化、丰富性的特点,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特长和爱好,探索创新,凸显个性化设计,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彰显汉语言文学的风采。

  4、参与形式

  根据活动方案设计,参与活动的形式可以为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协作,西安分部各分校参与形式的调查数据显示,参与活动的学生采用了独立完成和小组协作两种参与形式。其中直属一分校独立完成的学生占比8%,小组协作的学生占比92%;直属四分校独立完成的学生占比46%,小组协作的学生占比54%;长安分校和高陵分校的学生均采用了独立完成的形式。根据整体数据统计,参与活动的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选题内容的需求,不拘泥于形式,能够灵活选取合适的参与形式。

  (二)活动效果的调查分析

  1、活动效果调查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园文化活动的实施效果,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以及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的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其中对于活动效果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认为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学生为36人,占所选人次的76%,问卷中人数的72%;认为活动能够发挥个人特长的学生人次为45人,占所选人次的95%,问卷中人数的90%;认为活动有助于丰富个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学生人次为47人,占所选人次的100%,问卷中人数的94%。该项调查显示,小组协作的学生普遍认为该活动能够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独立完成作品的部分同学缺乏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大部分学生认为活动能够发挥个人的特长爱好,有助于丰富个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2、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

  我们对学生在活动中关于知识直观化、提升专业素养、增进文化艺术素养和提高专业学*兴趣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95%的学生认为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专业知识的直观化、具体化;91%的学生认为该活动有助于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素养;94%的学生认为有助于增进个体的文化艺术素养;100%的学生认为该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兴趣。根据数据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多元品文学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寓学于乐,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艺术素养,从而增强学生的学*兴趣。

  3、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的态度

  在调查问卷中,对于此次活动是否适合开放大学的教育教学特点以及是否希望该活动继续开展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学生对此次活动的态度调查数据显示,96%的学生认为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体现开放、自主、和谐的学*理念,更加适合开放大学教育教学的特点;对于是否希望继续开展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的态度,其中60%的学生希望能够继续开展活动,26%的学生希望能够推广开去,让更多专业的学生参与其中,8%的学生希望能够改进完善。根据分析,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和肯定,认为该活动更加适合开放大学的教育特色,并且希望继续开展甚至推广到其他专业。

  三.反思和探索

  汉语言文学“初荷亭亭立,多元品文学”的校园文化活动从学生自身的爱好和兴趣出发,结合自身的特长,以多元化的艺术形式诠释文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有助于专业知识直观化,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艺术素养,活动效果显著,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活动作品,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根据调查分析,此次活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反思和改进。

  (一)存在的问题

  1、作品内容的选题不均匀

  根据调查分析,活动作品的内容选题大多集中在中国古代文学,其中外国文学的选题占比为零。究其原因,学生对中国文学的内容相对熟悉,对于外国文学的内容掌握不够。此外,从艺术表现来讲,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效果更为明显,也导致了学生选题的侧重。

  2、作品形式整体多元化、个别分校单一化

  活动作品的形式整体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态势,但是根据调查数据,个别分校的活动作品形式仅限于一种或者两种艺术形式,仍呈现出单一化的倾向。

  3、个别分校学生参与形式简单化

  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形式整体呈现出自由、多样化的特点,但是个别分校的学生参与形式均为独立完成,没有小组合作的形式。

  4、作品质量良莠不齐

  虽然活动中呈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活动作品,例如《海棠诗社》情景剧演绎,《李清照诗词解读》情境演绎,《王维山水诗解读》摄影作品等质量较高的作品。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作品形式单一,作品设计粗略,内容表达不够充分,质量欠佳的情况。

  (二)改进和探索

  针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此次活动的总结和反思,对于“初荷亭亭立,多元品文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校园文化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和探索。

  1、创建作品内容选题参考

  对于学生选题不均匀的情况,可以创建校园文化活动作品内容选题参考,选题内容可以涵盖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领域的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现象等内容,给学生提供详尽、丰富的选题参考和辅助,提供支持服务,让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的选题视野更加宽阔、广泛。更大程度地丰富学生的文学视野和艺术视野。

  2、加强对基层分校的支持服务

  根据统计分析,部分基层分校的学生活动作品存在作品形式单一,参与形式单一化的情况。根据调查反馈,个别分校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指导教师和责任教师对活动内容领会不清楚,有趋于简单化管理的思维,导致此次活动学生的参与形式和作品形式单一化。针对以上问题,需加强对基层分校的支持服务,完善培训机制,让分校的主管教师和学生能够充分领会活动的精神,打破束缚和窠臼,以创新的思维、多元的形式解读文学,丰富个人精神文化生活,构建生动、个性化的开放大学校园文化精神。

  3、完善审核、监督机制

  针对作品良莠不齐的情况,活动小组需完善审核、监督机制,加强顶层设计,逐级管理、质量把控。加强对活动作品指导教师指导过程的审核和监督,保障学生活动作品的整体水*和质量。

  4、转变观念、打造个性化校园文化

  “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个性特色。普林斯顿大学第28人校长威尔逊先生曾说:‘普林斯顿不像哈佛,也不希望像哈佛那样;反之,也不希望哈佛像普林斯顿’。”开放大学的校园文化更应该符合开放大学的教育教学特点,具有开放大学的特色。从开放大学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出发,构建符合开放大学的校园文化,以学科专业为切入点,转变观念,推陈出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个性化的开放大学校园文化精神。

  作者:吕洁 单位: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文法教学部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 2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历史悠久,是高等院校设置最普遍的基础性文科专业之一。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大,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大众化过渡,对传统汉语言专业在承担社会人才培养的功能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快速发展,正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固有的教育和人才观念,冲击着传统的人文学科的命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历史悠久,是高等院校设置最普遍的基础性文科专业之一。缺乏鲜明的特色和实用的技能,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表现为以下方面的发展变化,体现出时代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传统型模式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适应计划经济时代对汉语人才的需要而制定的,比较切合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发展、人才配置方式和市场需求的实际。

  汉语言文学专业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开设课程有:文学概论、写作、文学作品导读、现代汉语、古代汉语、逻辑学、语言学概论、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美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学术思想通史、西方哲学概论、高等数学、英美文选、科学概论、史学专题、科研论文阅读与写作,共19门。

  课程的设置基于培养目标。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培养目标极不明确的专业,它培养的学生所从事的职业,涉及新闻、广告、出版、广播、影视、戏剧、文秘、教育、行政(文化宣传、各级**)等部门,专业的设置较为宽泛,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对象无法做到精确的定位,课程的安排没有一个明确的导向。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课程观念上,重语言文学轻文章。第二,在课程结构上,重学术轻实践。第三,在课程内容上,重学科专业轻文化基础。

  传统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的讲解传授成为教学和考试考查主要内容。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相当严重。在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本专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普遍困难。

  学生专业不专,特色不突出,就业竞争能力较差,出现了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不相适应,学生知识结构、能力与素质不相适应,教师素质能力与人才培养定位不相适应等系列问题。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显得尤为必要,优化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迫在眉睫,我们应该探索出一种既能有效解决目前的各种矛盾,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培养出真正合格的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应用型模式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在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形态,尤其是对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需求更为迫切。

  应用人才,是指培养人才不以学术型、研究型的精英教育为取向,而以适应广大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大众化教育为取向,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强化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既注重智育又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创新型人材,是指培养的人才比技能型应用人才有更“宽”、“专”、“交”的知识结构和更强的自主学*能力,不仅具有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技能,而且具有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的能力。致力于培养出既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又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在行政、教育、新闻出版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等不同领域从事编辑评论、文秘及文化宣传工作的汉语言文学创新型应用人才,是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首要任务。

  市场经济社会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具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在谈判、公关、策划、教学、写作等活动中,运用美好的、得体的、雄辩的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语言能够进行广告宣传和公司企业形象设计等。由此,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文学观念、语言观念发生了变化。文学的认知功能、宣传教育功能在弱化,而潜移默化的心理疏导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在增强。社会要求通过文学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在人文素养的教学中,培养熏陶人的人品人格、提升人才的审美品位。在专业教学中,语言的符号学性质得到确认,它不再只是工具性的,它更是思想性的。社会对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母语交流沟通的水准要求越来越高。另外,对写作人才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是上承学科研究成果,下接职业技能训练的中间环节,肩负着吸收学术成果、拓展能力、指导具体实践、形成职业技能的任务。概言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既要有理论的修养做功底,又要在此基础上实现知识的迁移、职业技能的培养,这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基本定位。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应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设计新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改变教学手段,配置相关教学资源。本专业课程体系将以文学类课程为主,语言类、写作类、实践类课程具体落实本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目标。具体操作方式是:

  (一)文学类: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根据新的时代要求,改变观念,以提升人文素质、塑造完美的人、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人品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艺术感悟、艺术欣赏和审美判断能力,使学生对文学的把握从侧重理解抽象的、概念化的社会历史转变为侧重理解生动形象的人。课程设置也作相应的调整。

  (二)语言类: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重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协调发展,更注重交际沟通能力。

  (三)写作类: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由于社会整体文化水*的提升,迫切需要“笔杆子”,而能说会写也是毕业生就业最好的标签。写作课将以培养学生实践写作能力为主,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提供相应的文学写作、公文写作、新闻写作的课程,外聘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开设专题讲座,负责学生课外写作辅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本质上改变原有写作课侧重于理论的性质,使写作课的实践本质落到实处。

  (四)实践类: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一是专业工作能力层,通过学期论文、课程论文和各类实*让学生掌握综合能力;二是创新能力层,通过课外职业实践活动、毕业实*和毕业论文等培养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各个层次的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即建立校内外实*基地和实践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在完善和改革教学的基础上,形成较为清晰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面向社会、重视基础、强化实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能说、能写、能办事的高素质应用型中文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应立足于传统中文基础与现代实用中文基础的有机结合,立足于课堂的拓展和实践教学的深入展开,立足于立体开放型师资结构的建立。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体现人文精神,对社会、对生活、对人体悟的最直接的载体,它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该专业的主干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它是一个知识系统,更是一种价值谱系,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与社会责任感。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与人有关的工作的,需要广博的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和反应力、较强的分析归纳能力,需要宽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够的合作意识等等。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重心在于学生的人文素养,它的应用性主要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它作用于人的精神层面,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着实用性专业不可替代的作用。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价值不在于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与“高素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不能仅强调与职业技能相关的动手能力,而更应该注重与人的素质相关的专业素养。动手能力的强化,可以使学生快速适应自己的工作,但能否胜任或者是否有发展前景,则要看他的内功和修养。[1]

  大学的类型、层次不同,对社会的功能自然有所差异,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不同大学也自然有不同的定位,实现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复合型模式

  高校是人才的培养基地,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就业的质量,也决定着学校的社会声誉。因此,为实现学生的充分就业,高校必须始终坚持从源头抓起,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生充分就业的根本来抓;必须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来适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培养,努力打造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得以不断提高,并以此来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就业水*和质量。

  当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初现端倪,信息化和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时代。为了更快地适应这一时代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我国**及时地调整了高等教育政策,以扩大招生规模的方式淡化高等教育的精英色彩,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同时在人才使用上采取就业渠道多元化的市场化人才调配方式,这给大学教育理念及人才培养规格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也对高等教育改革带来了深刻影响。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当代社会现实和高等教育理念的这些变化无疑对人才培养规格及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2]

  (一)当代社会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汉语人才。

  随着就业渠道的多元化,一种职业定终身的现象恐怕再也不会重新出现了。人才的培养教育必须从传统的“专才型”向一专多能“复合型”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上进行深入研究和调整。在保证学*好本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前提下,既要重视类似于讲演辩论、新闻写作、公文写作、节目主持、书法艺术、广告设计、篆刻剪纸、编辑采访等与本专业比较接*课程的开设与学*,也要重视其他跨类较大的学科如法律、经济、旅游、计算机、外语等知识的学*,同时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还要鼓励他们攻读第二学位。

  (二)当代社会需要精通双语的高素质应用型汉语人才。

  在汉语言文学方面基础深厚又精通两门以上外语的人才肯定倍受青睐,这就为我们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提出了开设类似于“双语教学”这方面课程的现实要求。

  (三)当代社会需要富于创新精神的开拓型汉语人才。

  当代社会需要个性特色鲜明的人文精神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这就要求作为人文学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我们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开拓型人才,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同时,这种创新还包括对文化载体及传播媒介的重新认识,因为单一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化正在被以视像和网络文化为主的多媒体文化所分割,这就需要我们培养的汉语人才具有整合跨类艺术的才能,它不仅需要创新,而且还需要开拓文化的新局面。那种在文学、影视和网络媒体多栖的创新型人才一定会倍受推崇。因此,人才培养计划必须增加类似于“影视创作与欣赏”、“博客教程”等方面课程的比重。

  (四)当代社会需要文化底蕴深厚纯正的风范型汉语人才。

  随着21世纪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必然需要一大批人文素养深厚、道德品质高尚的风范型人才来引领社会健康发展,这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以语言文学为研究对象,是一个传统的基础性专业,其本身肩负着两个责任:一是对本民族语言、文学和文化进行研究和传承,这方面侧重于理论研究;二是使人们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驾驭语言文字、更好地宣传民族文化等,这方面则侧重于实际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功能逐渐倾向于实际应用方面。高校应充分根据自身的实际和社会市场需要,灵活地制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方式、考核评价体系等,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内容在注重人文方面的同时,必须有所改变,应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与经济、科学教育相配合,从而使学生成为既有谋生能力,又有人文素养,讲究责任与道德的新型复合型人才。

  高校能否调整自己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规格,为社会提供大量学生和家长认可、企业需要、就业前景良好、创业意识强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判断一所高校是否有社会责任意识的标志。加强高等院校办学的社会责任意识,重视对具备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将是各级相关高校贯彻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注释:

  [1]周兴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当下之思[J].黑龙江高校研究,20xx,(01).

  [2]彭松乔.问题与出路——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20xx,(05).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 3

  一、人才培养模式当代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人才培养

  199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20xx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最早提及了“人才培养模式”,但没有明确其具体含义。到了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将人才培养模式概括为“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培养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年来,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教学改革的进程中,“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被提及、论述,但对其理解可谓众说纷纭。一是广义说,认为人才培养既要设计和建构培养过程,也要管理培养过程,把“人才培养模式”理解为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途径、培养方式、管理制度评价体系等多种要素的组合。二是狭义说,认为培养模式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此说法源于教育的基本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样培养人”。我们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及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如何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既具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共性,也体现出其特殊性,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凸显教师教育的针对性,践行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重大趋势。始于20xx年的“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在培养模式上,要求实施学科专业理论培养与教师专业技能培养相叠加、院内培养与院外实践相嵌入的“三叠加嵌入”培养模式。在借鉴高师兄弟院校成功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教师教育改革,依托河南教育学院与郑东新区联合申报的“校-地协同创新”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经验,我们探索出“顶岗实*、置换研修”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汉语言文学专业“顶岗实*、置换研修”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而言,指的是组织汉语言文学专业高年级的学生,在完成主要课程的学*之后,到中小学承担相应的教师职能,原任课教师置换到高师院校接受一段时间专业培训的实践教学模式。“顶岗实*、置换研修”是终生学*理念以及教师教育一体化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能够有效地促进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衔接,确保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主动参与高师院校对未来教师的全面培养,切实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提升在职教师的理论素养。

  二、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模式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而培养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决定着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要改革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务必准确定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当下,如火如荼的语文新课改,对中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考验。新形势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首先,需要具备全面、扎实的文史哲知识与良好的传统文化修养,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简言之,即具有较高的语文综合素养;其次,需要具备一定的语文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素养,熟悉语文学*及语文教学规律;再次,需要具备较强的语文教学实践技能,擅长教学生学语文、悟语文,能够自觉遵守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鉴于此,我们将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高尚的职业道德,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具有现代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厚的人文素养、系统的教育技术与方法,富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事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应用型人才。

  三、课程设置

  课程是实现教育功能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就目前而言,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结构设置不尽如人意,比如:师范性与学术性课程未能较好地融合,缺乏有特色的专业课程,教师教育类课程得到的重视还不够,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缺乏连贯性,实践课程薄弱等。进行课程改革,需要明确以下原则:一是以专业化为方向,注重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教学技能非同一般,体现卓越教师所彰显的卓尔不群;二是以系统化为导向,把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整合为一个有机系统,这就要压缩学科专业课、扩大公共基础课和教师教育课、增设选修课,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丰富课程的内容。课程的设置应源于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要紧紧围绕“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特殊性,进行课程资源和结构的合理配置。具体而言,在公共课模块,除开设传统的政治、英语、体育、计算机外,还要增设国防与军事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在教师教育方向课模块,除开设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与汉字规范之外,还要开设现代教育技术、班级管理、学*心理学等课程。在专业基础课模块,除开设普通逻辑、基础写作、中外历史概论、儿童文学、文学概论之外,还要开设应用写作、中国学术思想史、文章学与语文教育等。在专业方向课模块,改变现行分学期分时代讲授文学作品选的做法,以古代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为纲,结合文学史的讲解,研读赏析各阶段有代表性的文学著作,缩短授课时间,增强文学课程的连贯性;整合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三门语言类主干课程,开设古汉语基础、语言学概论、语用学、教师口语等课程;开设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语文课程教学标准与教材研究、语文教学课件制作等。在专业选修课模块,开设文学作品鉴赏理论与实践、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影视文学、音乐美术鉴赏、基础教育专题讲座等。在实践模块,安排岗位见*、顶岗实*、毕业论文写作等。

  四、实践能力培养

  在传统培养模式的引领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掌握了较为扎实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教育教学理论,但由于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教师基本功较差,作为一名中小学语文教师应知应会的职业技能欠缺,职业素养不尽如人意。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仅限于时间有限的教育实*,而应该贯穿于全程教学之中,着眼于学生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教学技能的全面协调发展。具体而言,写作能力包含基础文体写作(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抒情文等),新闻文体写作(新闻、消息、总结、报告等),文学文体写作(散文、诗歌、小说、童话、课本剧等)。阅读能力包含浏览、精读,能够提取信息、把握主旨、培养语感、陶冶情操等。口语表达能力,包含日常口语交际能力,教学语言组织运用能力和演讲、辩论、即兴发言能力等。教学技能,包含规范汉字书写能力、备课上课能力、班级管理能力等。各项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以相应课程为*台,贯穿于全程学*之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传统的“师范教育”逐步被“教师教育”所取代,文字上的变化,彰显了教育发展观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教师教育改革的号角下,“卓越教师计划”的实施、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的立项建设,为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拥有在校生数量众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唯有在相关文件精神的指导下,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立足专业自身状况,在“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理念的指引下,结合当下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科学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才能培养出符合基础教育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 4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校设置时间较长的一个传统专业,但当前从事师范教育已经不再是该专业毕业生的唯一选择,探索合理的校内新闻实训模式是新形势下保证中文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校内实训模式的开发若能以“新闻工作室”的模式展开,并在选题上尽可能关涉大学生校园生活当中的各种现实问题,在考评方式上做到侧重“内容为王”的新闻传播规律的话,中文专业学生的学科优势将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关键词:新闻实训;开发;实践

  一、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内新闻实训模式的必要性

  从学生自身角度来看,当前中文本科非师范生毕业生除少数通过激烈竞争的考试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和升学读研之外,绝大多数学生则是进入企业和民营机构工作。进入企业工作的主要岗位,如企业领导秘书,行政管理人员或办公室文员,企业营销和广告策划人员,宣传和广告文案、软文的创作人员,企业报或企业杂志、企业网站的采编和管理人员等,不管上述哪个岗位,都必须具备基本的新闻业务能力。几十年来,我国高校新闻传媒相关专业在学生新闻业务能力的培养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定的实践教学体系。比如,以实践的具体客观环境来区分,常见的有课内实验实训、校园新闻实践、社会媒体实*等三个不同级别的实践训练;以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来区分,有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讨论式教学等不同的辅助新闻理论教学的课堂教学实践方式。然而,这些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实践方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关的器材设备作为基本硬件保障,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作为基本软件保障,还需要得到相关的媒体单位在接纳实*生方面的强有力的配合。但实际的情况往往由于学生实*期较短,媒体单位自身工作内容的制约,他们能够接收的实*生的数量是极其有限的。再加上中文专业作为我国高校中设置时间较长的一个传统专业,无论是在专业课程设置的种类上,还是在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上,都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如若全套照搬新闻专业既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将会给理论研*任务已经比较繁重的中文专业学生带来不能承受的学*负担。与此同时,在媒介融合的今天,具有一专多能、能够胜任跨媒介传播任务的背包式全能记者逐渐成为新闻教育理想中的人才培养目标,这种发展趋势无疑又给语言文学理论功底扎实,但软件应用能力有所欠缺的中文专业毕业生选择企事业、文化传媒单位岗位应聘设置了一道屏障。而相应的专门针对中文专业学生新闻业务能力训练的相关教学问题,一直以来因为触及两个学科之间的交融碰撞也很少得到高校中文专业主管领导和一线教师的重视。鉴于以上现状,探索合理的针对中文专业学生的新闻业务校内实训模式是新形势下保证中文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当前社会需要的是实践技能强、上手快的学生,以就业为导向的校内新闻实训模式的开发与实践,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在不影响中文专业主干课程学*的同时,进行相关的新闻业务能力的训练,为其将来就业多一种选择做充分的准备,还能够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相关语言文学知识有意识地应用于职业能力实践演练的过程中,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内新闻实训模式开发的基本原则

  大学校园本身就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校园新闻资源虽然主题相对有限,但是对于每一个在校大学生而言,陪伴他们生活的这个领地实际上有着各式各样的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新鲜事。因此,即便我们把采写的范围限定在这样一个看似狭小的空间之内,由于其受众群体的特殊性,我们也能够获得充足的用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新闻资源。因此,开发校内新闻实训选题,就地取材,就地演练,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校外实*基地拓展过程中人力、物力方面的制约,还能够切实提升学生参与实践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是在开发校内新闻实训模式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由于年龄尚浅,专业知识不够扎实,阅历不够丰富,其新闻敏感性还比较欠缺,有待专业教师辅助其开拓一些有价值的新闻实训选题,并进一步明确报道主题,把握好采访重点。鉴于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些发现,我们认为在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设计校内新闻实训项目选题的过程中最好遵循以下原则。

  (一)实训选题设计要关涉大学生校园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在校大学生年龄尚浅、阅历欠缺,其新闻敏感性有待进一步提升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学生们也有自己的优势,他们思维敏捷,敢于尝试,敢于创新,只是他们感兴趣的事往往相对于成年人来说有一定的区别。因此,在新闻实训项目选题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就要充分考虑到实践主体的这些特征,才能够切实通过有价值并且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题目提升他们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这些题目都获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即“大学生入党动机新闻调查”“大学生恋爱:你的浪漫谁买单?”“大学课堂,患了什么病?”“校园新闻调查:你逃课了吗?”“大学生兼职利与弊”“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通过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谈和沟通,我们了解到,由于学生主体身份和年龄的特殊性,如果我们在布置实践任务的时候,选题能关涉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的心理,并尽可能地关涉高校中存在的一些普遍现象,那么在完成实践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与发挥,并且教师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切实培养学生对自己身边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的观察与思考能力。

  (二)实训任务的落实最好以“新闻工作室”的模式展开

  校内新闻实训环节面对的是所有学生,考虑到学生们偏好有异,而长期活跃于校园媒体的又往往只是一部分人,所以实训指导教师所设置的实训任务的落实,如果能让学生们根据自身的情况,自由结合,取长补短,以“新闻工作室”的模式来展开的话,就能够相对综合地运用到采、写、编、评、摄等各种新闻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在教改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尝试除指导老师外,其他的角色均由学生来扮演,实际运行也完全模拟媒体的运作模式,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充分了解和体验相当于专业实*和实践的媒体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本科阶段学生动手能力较强,但是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力相对薄弱,因此学和用脱节的问题也一直是众多专业课教师难以摆脱的一个瓶颈。“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一定要杜绝片面的理论说教,要让理论与实践以合适比例相结合,重视学生业务能力的培养。”[1]“新闻工作室”模式,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在校期间提前完成从学生到职业记者的角色过渡,而且学生在执行实训任务的过程中,无论是一份报纸的编辑排版,还是一篇深度报道的撰写,又或者是一个新闻调查节目的制作,都有利于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灵活运用各种专业知识。

  (三)实训成果的考评要重内容,轻技术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公众媒介素养的日益提升,新闻传播业态一直在持续发生变革,但相关调查也显示:“人才培养,应注重专业素质与人文素养齐头并进。”[2]中文专业学生在语言文学类课程的熏陶之下,其扎实的文字功底、深厚的文化底蕴往往成为其标志性的优势,但电子排版软件、新闻摄像技术、后期制作技巧等技能的欠缺也成为该专业学生不容忽视的短板。在这种矛盾下,我们对还处于象牙塔里的跃跃欲试的稚嫩学生所呈现的实训成果应该如何要求,就必须进行相对务实而谨慎的考虑。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新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滞后性是难以避免的,相对而言,对于在校大学生新闻敏感性的培养则应该是我们人才培养的核心宗旨。因为正如一些资深的媒体人所言,即便媒介融合时代信息过载的事实已无力改变,但“内容为王”的规律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鉴于此,考虑到现实技术条件的制约,我们对于学生递交的实训作品,重在考评其内容上的含金量,而非影音技术处理上的得失。其选题的新闻价值、新闻背景材料的选择、新闻主题的表现方式等,是我们在评价学生实训作品时主要的采分点。而针对新闻摄影摄像、后期制作软件的应用技术等,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评,但也要以师者的宽容心态允许学生们犯错误,并希望他们在未来的学*和工作中予以改进。

  三、结语

  中文专业培养学生的新闻技能,有着天然的学科优势。中文专业学生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文学创作能力以及文化思想涵养,都是新闻采访和写作的必备基础,新闻用人单位常常抱怨新闻专业毕业生上手快而后劲不如中文专业毕业生,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写作功底和文化思想涵养不如中文专业的学生。而目前一些全国重点的新闻院系都提出要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和文科基础教育,也是充分地认识到了中文专业相关课程的学*在学生长远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因此,开发以就业为导向的校内新闻实训模式,对于中文专业教师而言有着相对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作为支撑,能够保证相关教育教学改革整体的质量和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霆.媒介融合发展与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走向[J].今传媒,20xx(4):138.

  [2]杨蓓,易娅莎.新闻专业实*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新闻爱好者,20xx(6):119.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 5

  浅析汉语言文学教育

  摘要:在我国现代化教育全面推行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个传统专业,要不要进行教学观念的转变、转变的方法与依据是什么、如何转变,依然是理论上值得探讨的问题。 认为新课程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实践教学为切入点构成转变的基本思路针对当前社会对于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强烈要求,汉语言文学教育更应该以应用性教学为出发点,立足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对教学工作展开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 汉语言文学 学科复合 专业知识 实施 效果

  在我国现阶段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中,新课程理念首先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从思想根于认识到教育权威性的转变,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播着与教授者, 而是要努力尝试作为学生个体成长与综合素质提升的指导者和助手的角色, 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索与研究的过程。因此,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深刻的认识,并立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切实转变自身所具备的教育思想,树立以“ 育人为本 ”的基本观念 ,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科技整体进步的综合要求, 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是立足于专业知识的强化,构建扎实的学科基础,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二是通过稳固的基础知识,建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框架,同时开展深入浅出的教学创新工作,提高学生对于学科间融会贯通的能力培养。着眼于汉语言文学的应用,创建和谐的教学体系。

  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

  传统的学科理论学*的指导思想是学科知识论,其隐含的假设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职业能力即知识的运用,所以知识的传授要先行,知识要有系统性、完整性,实践课是理论课的演绎和附庸。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含实*)分别安排在前期、中期和后期讲授。在学*过程中,先学枯燥、抽象的理论,然后开展具体的实践,对实践的理论思考在前,作为思考对象的实践在后,这脱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形态,尤其是对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需求迫切。传统学科中心化的专业结构设置,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一系列体系化的理论和知识谱系,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知识讲授,且讲授的知识也就作为考试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 普遍,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势必导致培养能坐而论道,不能起而行之的人才。这些现象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就业。

  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特点

  新课程背景下对于汉语言文学教师的基本要求不同于以往

  汉语言文学教学更多得将听、说、读、写作为终极目标,在汉语言文学新课程标准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目标包括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汉语言文学教学不仅增加了新的内涵, 而且凸现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交流能力。 它不仅体现了教育自身发展的趋势, 更回应了社会发展对人才基本素质的需要。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就要求当前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发生彻底转变, 就要求汉语言文学教师首先要发生重大转变和完善

  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出文学作品中展示的艺术境界

  一般来说,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审美功能,我们要充分利用文学作品的这种特质来引导学生发现作品本身美的魅力,产生深切的情感体验,进而逐渐形成审美感受、审美意向与审美品位。所以,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对课文所描绘的美进行鉴赏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注意其外部结构的表现形式和内部结构的情感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3、汉语言文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有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

  言文学教育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于: 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人的工作的, 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不体现在应用性,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 不注意直接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 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等等。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教学实用主义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之上,积极和社会接轨。

  改变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的措施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理念在对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转变的指导中, 不但要求教师积极寻求教学观念的更新,而且要注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转变。在现代化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精心的设置与合理的安排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 而且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进而才能实现将课堂转变为学生活动主阵地的教学目标。

  2、实践应用能力的强化

  强化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以就业的观点指导教学改革,就必须讲求专业的实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即现代“读”“、写”“、说”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必须加以强化。该专业的实用性教学应体现在五个方面:古今各种文体的阅读能力,现代各类文体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能力,信息调研能力等。学校和教师必须精心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形成本专业课程的应用模块,通过系统的应用技能课程的设置,以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提高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获得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应用能力,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3、变换思想练*, 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

  活性新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中,不但要对传统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彻底的革新与完善, 而且要注重对于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强化, 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 在现阶段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练*是课堂活动的基础部分之一,在*题中教师要摈弃传统的观念, 在练*中引导学生不断变换思想,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结语:

  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汉语言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意识的学术载体,代表着中国传统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是大时代下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注重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理论建设,出发点是为了建立健全学生的道德体系。但随着就业环境的日渐复杂和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用人单位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多,这就使得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必须进行一场教学革命,在建立好学生的道德体系和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贯彻汉语言文学的实用价值,着眼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金海英. 有关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探讨[J]. 经营管理者,20xx

  [2]王彩琴.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汇总五篇扩展阅读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汇总五篇(扩展1)

——汉语言文学专业 (菁华6篇)

汉语言文学专业1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历史悠久,是高等院校设置最普遍的基础性文科专业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大,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大众化过渡,对传统汉语言专业在承担社会人才培养的功能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快速发展,正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固有的教育和人才观念,冲击着传统的人文学科的命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历史悠久,是高等院校设置最普遍的基础性文科专业之一。缺乏鲜明的特色和实用的技能,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表现为以下方面的发展变化,体现出时代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传统型模式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适应计划经济时代对汉语人才的需要而制定的,比较切合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发展、人才配置方式和市场需求的实际。

  汉语言文学专业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开设课程有:文学概论、写作、文学作品导读、现代汉语、古代汉语、逻辑学、语言学概论、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美学、*古典文献学、*学术思想通史、西方哲学概论、高等数学、英美文选、科学概论、史学专题、科研论文阅读与写作,共19门。

  课程的设置基于培养目标。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培养目标极不明确的专业,它培养的学生所从事的职业,涉及新闻、广告、出版、广播、影视、戏剧、文秘、教育、行政(文化宣传、各级*)等部门,专业的设置较为宽泛,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对象无法做到精确的定位,课程的安排没有一个明确的导向。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课程观念上,重语言文学轻文章。第二,在课程结构上,重学术轻实践。第三,在课程内容上,重学科专业轻文化基础。

  传统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的讲解传授成为教学和考试考查主要内容。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相当严重。在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本专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普遍困难。

  学生专业不专,特色不突出,就业竞争能力较差,出现了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不相适应,学生知识结构、能力与素质不相适应,教师素质能力与人才培养定位不相适应等系列问题。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显得尤为必要,优化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迫在眉睫,我们应该探索出一种既能有效解决目前的各种矛盾,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培养出真正合格的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应用型模式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在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形态,尤其是对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需求更为迫切。

  应用人才,是指培养人才不以学术型、研究型的精英教育为取向,而以适应广大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大众化教育为取向,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强化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既注重智育又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创新型人材,是指培养的人才比技能型应用人才有更“宽”、“专”、“交”的知识结构和更强的自主学*能力,不仅具有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技能,而且具有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的能力。致力于培养出既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又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在行政、教育、新闻出版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等不同领域从事编辑评论、文秘及文化宣传工作的汉语言文学创新型应用人才,是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首要任务。

  市场经济社会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具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在谈判、公关、策划、教学、写作等活动中,运用美好的、得体的、雄辩的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语言能够进行广告宣传和公司企业形象设计等。由此,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文学观念、语言观念发生了变化。文学的认知功能、宣传教育功能在弱化,而潜移默化的心理疏导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在增强。社会要求通过文学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在人文素养的教学中,培养熏陶人的人品人格、提升人才的审美品位。在专业教学中,语言的符号学性质得到确认,它不再只是工具性的,它更是思想性的。社会对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母语交流沟通的水准要求越来越高。另外,对写作人才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是上承学科研究成果,下接职业技能训练的中间环节,肩负着吸收学术成果、拓展能力、指导具体实践、形成职业技能的任务。概言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既要有理论的修养做功底,又要在此基础上实现知识的迁移、职业技能的培养,这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基本定位。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应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设计新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改变教学手段,配置相关教学资源。本专业课程体系将以文学类课程为主,语言类、写作类、实践类课程具体落实本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目标。具体操作方式是:

  (一)文学类: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根据新的时代要求,改变观念,以提升人文素质、塑造完美的人、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人品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艺术感悟、艺术欣赏和审美判断能力,使学生对文学的把握从侧重理解抽象的、概念化的社会历史转变为侧重理解生动形象的人。课程设置也作相应的调整。

  (二)语言类: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重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协调发展,更注重交际沟通能力。

  (三)写作类: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由于社会整体文化水*的提升,迫切需要“笔杆子”,而能说会写也是毕业生就业最好的标签。写作课将以培养学生实践写作能力为主,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提供相应的文学写作、公文写作、新闻写作的课程,外聘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开设专题讲座,负责学生课外写作辅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本质上改变原有写作课侧重于理论的性质,使写作课的实践本质落到实处。

  (四)实践类: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一是专业工作能力层,通过学期论文、课程论文和各类实*让学生掌握综合能力;二是创新能力层,通过课外职业实践活动、毕业实*和毕业论文等培养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各个层次的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即建立校内外实*基地和实践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在完善和改革教学的基础上,形成较为清晰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面向社会、重视基础、强化实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能说、能写、能办事的高素质应用型中文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应立足于传统中文基础与现代实用中文基础的有机结合,立足于课堂的拓展和实践教学的深入展开,立足于立体开放型师资结构的建立。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体现人文精神,对社会、对生活、对人体悟的最直接的载体,它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该专业的主干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它是一个知识系统,更是一种价值谱系,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与社会责任感。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与人有关的工作的,需要广博的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和反应力、较强的分析归纳能力,需要宽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够的合作意识等等。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重心在于学生的人文素养,它的应用性主要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它作用于人的精神层面,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着实用性专业不可替代的作用。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价值不在于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与“高素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不能仅强调与职业技能相关的动手能力,而更应该注重与人的素质相关的专业素养。动手能力的强化,可以使学生快速适应自己的工作,但能否胜任或者是否有发展前景,则要看他的内功和修养。[1]

  大学的类型、层次不同,对社会的功能自然有所差异,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不同大学也自然有不同的定位,实现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复合型模式

  高校是人才的培养基地,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就业的质量,也决定着学校的社会声誉。因此,为实现学生的充分就业,高校必须始终坚持从源头抓起,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生充分就业的根本来抓;必须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来适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培养,努力打造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得以不断提高,并以此来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就业水*和质量。

  当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初现端倪,信息化和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时代。为了更快地适应这一时代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我国*及时地调整了高等教育政策,以扩大招生规模的方式淡化高等教育的精英色彩,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同时在人才使用上采取就业渠道多元化的市场化人才调配方式,这给大学教育理念及人才培养规格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也对高等教育改革带来了深刻影响。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当代社会现实和高等教育理念的这些变化无疑对人才培养规格及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2]

  (一)当代社会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汉语人才。

  随着就业渠道的多元化,一种职业定终身的现象恐怕再也不会重新出现了。人才的培养教育必须从传统的“专才型”向一专多能“复合型”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上进行深入研究和调整。在保证学*好本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前提下,既要重视类似于讲演辩论、新闻写作、公文写作、节目主持、书法艺术、广告设计、篆刻剪纸、编辑采访等与本专业比较接*课程的开设与学*,也要重视其他跨类较大的学科如法律、经济、旅游、计算机、外语等知识的学*,同时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还要鼓励他们攻读第二学位。

  (二)当代社会需要精通双语的高素质应用型汉语人才。

  在汉语言文学方面基础深厚又精通两门以上外语的人才肯定倍受青睐,这就为我们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提出了开设类似于“双语教学”这方面课程的现实要求。

  (三)当代社会需要富于创新精神的开拓型汉语人才。

  当代社会需要个性特色鲜明的人文精神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这就要求作为人文学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我们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开拓型人才,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同时,这种创新还包括对文化载体及传播媒介的重新认识,因为单一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化正在被以视像和网络文化为主的多媒体文化所分割,这就需要我们培养的汉语人才具有整合跨类艺术的才能,它不仅需要创新,而且还需要开拓文化的新局面。那种在文学、影视和网络媒体多栖的创新型人才一定会倍受推崇。因此,人才培养计划必须增加类似于“影视创作与欣赏”、“博客教程”等方面课程的比重。

  (四)当代社会需要文化底蕴深厚纯正的风范型汉语人才。

  随着21世纪*综合国力的增强,*必然需要一大批人文素养深厚、道德品质高尚的风范型人才来引领社会健康发展,这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以语言文学为研究对象,是一个传统的基础性专业,其本身肩负着两个责任:一是对本民族语言、文学和文化进行研究和传承,这方面侧重于理论研究;二是使人们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驾驭语言文字、更好地宣传民族文化等,这方面则侧重于实际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功能逐渐倾向于实际应用方面。高校应充分根据自身的实际和社会市场需要,灵活地制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方式、考核评价体系等,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内容在注重人文方面的同时,必须有所改变,应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与经济、科学教育相配合,从而使学生成为既有谋生能力,又有人文素养,讲究责任与道德的新型复合型人才。

  高校能否调整自己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规格,为社会提供大量学生和家长认可、企业需要、就业前景良好、创业意识强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判断一所高校是否有社会责任意识的标志。加强高等院校办学的社会责任意识,重视对具备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将是各级相关高校贯彻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注释:

  [1]周兴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当下之思[J].黑龙江高校研究,20xx,(01).

  [2]彭松乔.问题与出路——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20xx,(05).

汉语言文学专业2

  一、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缺陷的分析。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能被很好地开发、锻炼,其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听老师讲解,没有独立思考时间,灵感的产生仅仅是一瞬间。可是,学生在课堂上还要听老师讲解,在这一过程中,灵感磨灭了。此外,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只是讲解书本上的文学常识,让学生对这些文学常识进行记录,学生只是了解作家的生*和主要作品,却没有对这些作品进行细细品读,在考试阶段,老师也是让学生将书本上的文学常识背诵下来,并没有涉及到阅读鉴赏之类的考试内容。这样,学生在这种学*模式下就只是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而对文学作品却没有自己的见解。在课堂上,学生与老师不能良好的沟通,老师只是滔滔不绝地讲授,学生只是忙碌地做笔记,老师和学生之间不能够在沟通中学*。

  二、新时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创新。

  (一)在新时期,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应该实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在原有的教学中,老师在课堂上总是滔滔不绝,总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但是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学生在面对庞大的知识体系时,不能接受那么多的知识,很多知识在课堂上不能得到消化和吸收,而且,师生之间也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老师与学生在课下也没有针对一些问题进行沟通,老师下课就不会与学生沟通了。

  这样,学生在学*中只是记忆,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课堂上也不能畅所欲言,时间长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就会比较倦怠,不会在主动地去思考问题,而是盲目地接受。在新时期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老师应该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通过在课堂上发现,充分开发自己的思维,使自己的思维能够得到发散性的发展。

  (二)在新时期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在课堂上应该形成良性的自主探究模式,增强学生与学生间、学生与老师间的沟通。在传统的课堂上,老师会将大量的文学常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记忆,在考试中也重点考查这些文学常识,这些基础知识在课堂上占用了很多时间,学生在记忆这些文学常识的时候,没有以具体的课文为依托,导致了他们在记忆这些文学常识的时候都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不能达到好的学*效果,这种学*方式在考试中能够获得好的效果,可是考试一过,学生就把所学的知识都遗忘了。

  有的学生甚至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产生了逆反心理,将汉语言文学的学*当作负担,因此,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文学常识可以不做为课堂的重点来讲授,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通过去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这些文学常识,而在课堂上,主要是以课本的探究为主,老师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对文学作品的看法,从而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学生在听取他人的发言后,也可以获取很多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将被动地传输知识,变为主动地探究,使课堂更加有活力。

  三、结语。

  我国的汉语言文学体系本来就是博大精深的,而且,现在我国的文化已经与世界文化实现了融合,文化呈现出繁荣的局面,在汉语言教学中涉及的内容就更多了,因此,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如果还是采用原有的教学方法,就不能将知识系统地讲述给学生,学生在学*中就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新时期,老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能力,锻炼自己的思维,促进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实效性提高。

汉语言文学专业3

  文学学科:*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

  *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学、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言文学】:

  统计信息(数据统计截止日期:20xx年12月30日)

  1、该专业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75000-80000人

  2、该专业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性别比例:男21%:女79%

  3、该专业20xx年全国高考招生文理科比例:文科97%:理科3%

  4、该专业*几年全国就业率区间:20xx(80%-85%)20xx(80%-85%)

  5、该专业全国报考硕士较集中的专业:*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语文)、汉语言文字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宽厚的*语言文学专业知识、能从事*语言文学教学、科研及相关工作的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主要课程: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比较文学等。

  毕业去向:保送或考取硕士学位研究生、地方高等院校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工作、重点中学教学工作、党政机关及新闻出版单位。

汉语言文学专业4

  今天是我实*的最后一天了,依旧是在忙碌中渡过。经过两个星期的学*,我对柜台的基本业务都有了一些了解,续保、买保、打抄件等都已经熟练掌握,比较复杂的批改、退保等也基本能操作,但是正如×经理说的,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并不是了解了这些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与客人打交道,如何与同事友好相处,做一个受欢迎的职员。

  或许我今后并不会在锡山支公司工作,但我会记得我在这里度过了愉快的两个星期,无论是领导还是同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5

  摘要:总之,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未来走向。该专业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以应对各种矛盾与冲击,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定位

  一、目前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高等教育逐渐向大众化发展,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很多高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各高校仍存在着对该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的问题。很多高校主要是地方高校仍然墨守成规,似乎停留在传统专业教学上,没有及时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调整,更没有考虑到市场对该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这就出现了一对矛盾,即社会的实际需求与专业培养学生目标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不解决,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将是一个大问题。

  2.专业的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

  因汉语言文学专业特殊的专业特点,该专业的毕业生只有少数继续深造读研究生或在中学任教当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大部分学生都不会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因此,该专业的学生具有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只是以一种广阔的文学背景而存在的,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并不大。

  3.对学生的评价体系较为单一

  目前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评价体系注重的只是对学生的知识评价,对学生能力的评价并不重视。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评价仅仅停留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例如:学生奖学金的评定、预备党员的选取、优秀毕业生的评选等基本数据依据就是学生的各科考试成绩,而对于学生的电脑技能、职业规划、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评价标准。

  二、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创新

  1.对学科层次性的科学性定位

  各高校应根据自己的特点与社会的不同需求来制定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例如:国家重点文科高校,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各种文学资料齐全,这类学校应该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全面发展的人才。这类院校培养出的学生不仅能够从事中学教学工作,还能够从事各行业中的文字工作,有的`还具有较强的科研与管理能力,这些都是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

  2.课程设置要科学、合理

  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具体表现,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中,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关键。首先,可以对传统专业基础课进行优化。目前汉语言文学中很多专业基础课程重复设置,例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等。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课程设置必须精简,每门课的设置要有针对性。另外,要对课程进行整合,尽量避免内容的交叉与重复。

  3.学生的评价机制要具有全面性

  新时期对学生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学生的评价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对每一名学生必须做出系统、公正、全面的评价。这就要求不同类型的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与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进行考核时,将传统的试卷命题考试标准与能力的检测标准进行有机结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核。

  三、结语

  总之,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未来走向。该专业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以应对各种矛盾与冲击,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社会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素质、综合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谈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邓齐*;怀化学院学报20xx-07-1516

  2、论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黄践;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xx-09-20

汉语言文学专业6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培养具有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除了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外,还可以考取教师资格证成为教师。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周记范文一:

  可阻挡。时间又如一眼清泉,无声细流,悄然流逝。不知不觉间,便到了快要离去的日子,蓦然回首,恍然如梦,感慨万千。这半年,有痛苦,有失败,也有欢乐,也有成功,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有很多的收获与成长。现将在双庙中学这半年来的实*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方面

  经过半年一个学期的实*,在校学*过的理论应用与教学实际,我的教学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基本具备了一名合格教师应有的能力。总体来说,我觉得我在教学的这几个方面得到了提高。

  (一)备课方面

  备课是教学的前提,只有备好了课,才有可能上好课。备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课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教法、设计教学过程等方面。

  刚开始备课的时候,我不能够认真完全的吃透课标和教材,教学设计的过程没有逻辑性,教学方法的运用不合理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后来,经过指导老师的指导和自己长期的实践总结,才对备课驾轻就熟。尤其是在备学生学情方面,我的收获最大。开始备课,我往往会准备很多的教学内容,用一些以前学过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但是实际的应用情况不是太理想。后来,通过老师指导和自己反思,我才知道自己的教学不符合学生实情。教学不需首先备学生,否则都是无用功。

  (二)导入方面

  导入是课堂的第一环节,精彩的导入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们的心,引起学生学*兴趣,激发学*动机,快速带领学生进入情境。课堂导入有多种形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刚开始教学我就注意运用课堂导入,通过精彩的导入,吸引学生学*的兴趣。经过一学期的导入练*,我掌握了复*导入、类比导入、归纳导入、演义导入、生活实例导入、悬念导入等导入方法。总之,通过课堂教学,我对课堂导入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初步学会了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课堂导入。

  (三)朗读教学方面

  朗读对与语文教学来说十分重要。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学生通过朗读可以感悟文章,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得到审美愉悦,受到情感熏陶。

  刚到这里,发现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是太好,有的地方口音太重,有的不敢开口,有的不会断句……针对这个问题,我采取了以下措施:(1)每节课范读。由我范读或播放音频、视频的朗读,让学生对好的朗读有个总体的理解。(2)学生试读。在教学中,让学生读一些语段,同时加以纠正辅导。(3)举办朗读比赛。一段时间后,开展朗诵比赛,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

  通过一段时间的朗读教学,我发现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了提高,自己在这方面也有了充足的教学经验。

  (四)课堂组织调控能力方面

  课堂调控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成功,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适时调节、指导和控制。良好的调控技能,能够有效组织和维持学生的学*热情,引发学生学*动机和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学*和行为*惯,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便于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刚开始,我对于如何组织调控整堂课以及学生活动很是头疼。记得初次上课的时候,我安排的内容过多,讲解也比较枯燥乏味,很多学生听的很是疲乏和茫然,有的甚至睡着了。但是,我依旧讲自己的,只为完成教学任务。课后,指导老师告诉我,课堂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控,不能只讲自己的,适时的调节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后来,我可能多的去听指导老师和其它老师的授课,学*他们的课堂调控方式。结合自己的教学,有了心得体会。要想把课堂气氛调动起来,自己得先活跃起来。要调控自己,调控讲课速度,调控心情、调控语调语速等;要调控学生,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调控学生的激情,调控学生的纪律,调控学生的接受知识的速度等;还要将教师与学生紧密的联系起来,使整堂课能够在适速、合理、和谐的情况下进行。

  总之,教学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有很多不足,比如板书设计还需要锻炼,新课堂的组织不够熟练,教学发思的深度不够等等。

  二、班主任工作方面

  半年来,我担当了九年级一班的副班主任,协助马老师管理班级。在担当副班主任期间,我真正感觉到班主任工作的繁琐与复杂,班主任工作真的是一门艺术。班主任是班级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复杂,专业很强的工作。

  这半年来,我主要协助马班主任进行了班级制度管理和班级活动管理这两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班级制度管理方面。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健全班级制度、加强科学管理是提高班级管理水*的重要举措。我在班级制度方面主抓的是班级纪律和班级卫生两个方面。班级纪律上,女生比较听话,容易管理,而男生就比较难管理。经过我一段时间的观察,男生中有几个人,是捣乱的根源所在,他们带动了身边的同学一起不守纪律。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分别找这几个学生谈话,让他们保证上课不带头捣乱,并写下保证书。令我惊奇的是,其中一个还主动要求担当纪律委员,保证搞好纪律。班级卫生方面,我对每个小组都一视同仁,打扫不干净的必须重新打扫,忘记值日的或值日迟到的同学都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因此,卫生方面还是比较好的。

  其次,班级活动管理方面。班级活动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这半年来,我协助马班主任组织了很多班级活动,总结了一下大概有一下两个方面:(一)组织班会。每周一下午最后一节课是班会时间,刚开始我只是旁听,后来我就主动要求承担组织班会的工作。后来,根据学生的情况,还组织了一系列的主题班会,比如学会感恩、学会赞美、学*方法交流会等。(二)课外活动。每学期学校都会组织很多的课外活动,比如拔河比赛、清洁校园等等。在这些课外活动中,我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让他们明确分工,团队协作,培养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我从中也学到了很多活动组织管理的办法。

  在这些活动中,我深切地感到班主任必须得是一个有心人,是一个有爱心的人,是一个有耐心的人,是一个有恒心的人。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注重情感的交流,以心换心,设身处地,用师爱温暖学生的心。还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培养他们的自尊、自信、自爱的精神,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在这半年的实*中,深感自己的不足之处,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班主任的路还很长。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丰富学生精神生活,陶冶情操,有助于培养学生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智能。而对于我们实*老师来讲,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指导不仅会获得很多经验,而且有利于广泛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发挥个人特长,增长才干。

  在实*期间,我开展了很多活动,比如语文兴趣小组,协助学校开展安全法制报告会,组织诗歌朗诵会,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等等,从这些我得到很多的锻炼,增长了很多方面的能力。

  三、团队方面

  我们实*小队一行三人,各有所长,优势互补,共同为学校教育带来新的生机。生活上,互相照顾,彼此关心;教学上,时常探讨心得体会,互提建议;小组工作上,经常召开工作会议,开展小组活动。很感谢我的团队的每一个人,有了他们实*才更精彩。

  以上这些,就是我半年来实*的总结。半年的实*,是我教学生涯的第一站,带给了我不一样的经历,中间有很多东西值得永远回味。当然,不足之处很多,这给我指明了以后学*的方向,我要继续努力,提升自己。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周记范文二:

  首次登上讲台的时候,看着台下的学生,十分的紧张,头脑一片空白,讲课也是语无伦次。万事开头难,之后渐渐地自己就完全得到了放松,而且讲课越来越流畅。在与学校同学和老师们的朝夕相处中,我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杨立老师不但在业务上对我进行指导,还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而我的学生们,他们用那单纯而又美丽的心灵让我明白了做教师的快乐和责任,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从事教育工作的意愿。在这,我把我的一些想法和体会与大家一起交流一下,请大家给予指导与帮助!

  1、教学方面

  上课说话应放慢速度;在黑板上写错字时不要用手擦,最好是想好再写;在课堂上称呼全体学生时不要用“你们”,而要用“我们”,这在心理感受上有一种距离的暗示作用;同时,不要拖堂,要把宝贵的下课时间留给同学们。

  2、师生交流方面

  不要摆架子,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真诚地去与他们沟通。对于一些令老师头疼的孩子,不要歧视,要用心去倾听他们,了解他们,并找出症结所在,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我们班有位同学,他年幼丧父,母亲也弃他不顾转而改嫁他乡,他全靠爷爷奶奶抚养长大。他学*十分刻苦,也非常勤奋,但性格比较孤僻,爱独来独往,不合群,也比较自卑。为了帮助他变开朗起来,我和李松老师商量看如何挖掘出他的优点并在全班肯定他,以增强他的自信。在多方面了解后,发觉他作文写得特别好,就决定在上作文课的时候,把他的作文念给同学们听。就这样,渐渐的他有了自信,变得开朗起来。他的改变让我和李松老师十分的欣慰,也让我明白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以人为本,才能做好教育,教好书,为好人。

  在在短短的实*生活中,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感受到了身为一名教师的苦与乐,深刻体会到了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明白了一个老师的好坏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程度。也正是如此,我看到了老师肩上担负的责任是多么的重大,但这更让我坚定要当老师,且当一名好老的信心和决心。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周记范文三:

  实*期间,我以正式教师的身份和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仪表,并深入学生中,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用心去关爱学生。同时,也严格遵守实*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学校领导和老师,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完善我的实*工作。通过课下与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我发现了一些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切实存在且亟需改善的问题。

  1、普通话不标准

  普通话对我们日常的人际交往、工作生活十分重要,而对一名老师,特别是一名语文老师,更是十分的重要。我的普通话不标准主要体现在前后鼻韵、*翘舌、L和N不分、不懂普通话技巧是个方面。这些问题将是我接下来在学*和工作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2、语言不幽默

  幽默的语言不但让人肯听,而且耐听。在课堂上,我不善于活跃气氛,也不善于讲故事,讲笑话,这样就不能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阅读书籍,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做到水到渠成,心中有数。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汇总五篇(扩展2)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精选五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1

  文化人格在感性叙事中闪耀——试论余秋雨散文集《摩挲大地》的文化艺术特色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作品最早发表在1988年的《收获》杂志上,至1992年,结集《文化苦旅》出版。此后,余秋雨受到海内外读者空前热烈的欢迎,不久,又遭受了一轮又一轮的围攻和诬陷。在磨难面前,余秋雨选择了“低头赶路”。不仅系统钻研中外文化经典,而且走遍中国,并冒险实地考察了同是世界文明发源地的战火纷飞的中东两河流域等地,而后走遍了世界。20xx年5月,精选《文化苦旅》12篇、《山居笔记》8篇作较大幅度修改,加上新作4篇合编为《摩挲大地》出版。在世界文化、文明的大背景参照下,《摩挲大地》这部以华夏空间为线索的作品有了鲜明的文化艺术特色。

  呼唤构建健全的文化人格

  正如余秋雨所说,“与笔端相比,我更看重脚步;与文章相比,我更关注生命。”① 《摩挲大地》由脚步始,充盈着对山水、对历史、对中华文化的实地考证和理性思考,落脚在对构建健全文化人格的召唤上。这与以前或偏重于时代精神的激扬,或沉迷于个人感性生活的抒发的散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风貌。

  荣格认为,文化的最后沉淀物是人格,特别是以集体无意识形态出现的集体人格。余秋雨对文化定义是一种精神价值,以及与之相呼应的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②为此,我把文化人格理解为具有文化意义的个体生命形象,这个形象重在人性落实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心理规范、心理结构。

  《摩挲大地》精选了三大类的人或人们的生命形象:第一类是一个历史的人,诸如《道士塔》③中的斯坦因、王圆箓及蒋孝琬,《都江堰》中的李冰,《黄州突围》中的苏东坡,《一个庭院》中的朱熹,《风雨天一阁》中的范钦;第二类是一座城市或一个区域或一个王朝的人们,诸如《白发苏州》中的苏州人,《上海人》中的上海人,《杭州的宣言》中的杭州人,《抱愧山西》中的走西口的山西商人,《山庄里的背影》中的清王朝的康熙及以后的皇帝,《蚩尤的后代》中的贵州省雷江县西江苗寨的姑娘;第三类是一种类型的人们,诸如《青云谱》中的徐渭、朱耷和原济,《宁古塔》中的流放文人,《十万进士》中的历代进士,《处处有他们》中的群小肖像。

  无论是一个、一群或一类,他们都是那么真实,这种真实来自历史,来自曾经的对“爱和真、善、美”生命的正面和反面诠释,无法也不容篡改和杜撰。他们是那么重要,是华夏文明的重要踪迹和“穴位”,即便是小人,“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对影响历史发展的小人,对文明和文化人格的阴影有必要获得重新而全面的认识。在《史记》中费无忌为楚*王操办迎娶儿媳一事,随着余秋雨笔尖的起落,我们清晰地知道了“小人”的八条行为特征,看清了恶奴型小人、乞丐型小人、流氓型小人和文痞型小人的各自表现和形态,理性知晓了小人行为的存在空间。最后提出了消解小人的良方,研究使他们失重,伟大的时代使他们失效。只能认清杂质、剔除杂质,才能使民众的文化人格更加健全,使华夏文明更加健康。

  多年以来,对清朝的认识,概括为抢劫、征战、杀戮起,懦弱、腐朽、溃败终,中间夹着大量文化专制的“***”。在这样的事实基础上,余秋雨客观理性地找到了清朝躯体与精神的强健。康熙硬的一手是在长城外设立“木兰围场”,进行大规模军事演*式的围猎,这既可以使王公在臣们保持住勇猛、强悍的人生风范,又可顺便对北方边境起一个威慑作用。软的一手是与北方边疆的各少数民族建立起一种常来常往的友好关系。康熙在一份上谕中说,“不修筑倾塌的长城,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④以康熙为杰出代表的强健躯体与精神的清朝对汉文化的吸纳和依附,使我们在普世意义上更全面更客观地认识清朝,认识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华文化。余秋雨着眼处,从一座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中概括出清王朝从兴旺发达到一败涂地的历程,而这个历程,不是政治历程,而是文化人格衰败、退化的历程。

  清朝,最毛骨悚然的流放地宁古塔,在人们生死存亡的边缘线上,余秋雨触摸到了在漫长中国古代社会中最珍贵、最感人的友谊,这是内心的高贵、苦难中的高贵。苦难升华为高贵是由于有了文化的寄托。部分被流放的文人用自己的一点温暖去化开别人心头的冰雪,用屈辱之身去点燃文明的火种。⑤我们仿佛看到,在无边的灾难中,总有前赴后继的人们在抢救、传播和延续着中华文化。这是中华文化特有的坚韧,这也是中华文化成为世界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的原因之一。

  透过山水景致和历史文化名人,代表人物苏东坡在《黄州突围》中没有被恶劣的环境所折服,相反,磨练了他的意志,激发了他的高尚文化人格,绽放出更灿烂的文明火焰。《白发苏州》中余秋雨把最多的笔墨给了普通苏州人。尽管因为勾践和西施的原因,苏州人民领受了灾荒,承担了繁重的劳役,并成了“亡国奴”。但对西施,只是觉得她可怜,真真假假地留着她的大量遗迹来纪念,用善良照顾着、清洗着、梳理着甚至供奉着西施。在《追回天籁》中,顺着二十来岁的少数民族女青年歌手的甚至有些结巴的话语,我们聆听了她父母——两个村最好歌手的人生故事。“两位歌王的天作之合,二十年的封喉祭奠,最后终于找到了再次歌唱的理由……”此时,现场的评委、观众甚至当时几乎整个中国都被这个朴实的故事深沉的爱感动了。善和爱是文化核心的最高精神价值,他们同样存在普通人身上。

  在《都江堰》中,都江堰比万里长城更激动人心。有了都江堰,辛劳无常的四川*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中华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有了它,才有历代贤臣良将的安顿和向往,才有唐宋诗人出川入川的千古华章。抗日战争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后方。李冰以天下苍生大众的使命为学校,我们找到了至圣至善的文化人格。都江堰*旁有青城山,“拜水”和“问道”之间,“领悟了水,应顺了水,听从了水。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出现天人合一,无我无私,长生不老。”这种文化人格是道法生态、道法自然的人格,有了这样的生命形象然后才有中华文化的蓬勃发展,绵延不断。最终,我们拥有了“苏州城繁华在两千多年前而至今依然繁华”的举世罕见……

  打造大文化散文

  《摩挲大地》24篇中,以《沙原隐泉》、《阳关雪》最短,也有2800字左右,而《处处有他们》《抱愧山西》、《十万进士》均超过了10000字。与《古文观止》上的散文*均每篇500余字相比,与现当代一些著名作家的散文比,余秋雨的散文称得上是大容量篇幅散文。其实,大散文的出现是散文发展的一种必然,篇幅短小的文体规范极大地制约了散文的表现内容,使许多历史过程长的、容量大的、情节丰富的重大题材被排斥在外或得不到完整全面表述。只有不拘篇幅,才能吞吐古今,驰骋中外,为大散文提供大的承载空间。

  从“小体会”“小摆设”“小哲理”等小家子气的审美框范中走出来,颠覆了周作人林语堂的“休闲模式”,“杨朔的说教模式”等,突破了传统散文的框架,承接《文化苦旅》的大散文模式,《摩挲大地》树立起了一座真正高大独立的主体形象。它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散文,用文化把过去和现在紧密相连,用文化把华夏九州相系。题材涵盖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考、旅游、风俗等等,走遍中华大地,贯通古今中外,但最终归结在文化上,归结在健全文化人格的构建上。

  《摩挲大地》结构除《沙原隐泉》、《阳关雪》未分节外,其它篇目大都为四至六节,最多的达到了八节,基本形成程式化套路。开始一节大多是借助它物引起叙说的对象,继而穿插史料或者讲述故事,引出心中的困惑或疑虑,生发一串串的联想,再运用文化分析的手法,去感叹,最后在淡淡忧思中结尾。朱国华先生在《别一种媚俗》中,把余秋雨的散文结构归结为“故事+诗性语言+文化感叹”。⑥孙绍振先生又在《余秋雨:从审美到审智的“断桥”――论余秋雨在中国当代散文史上的地位》一文中进一步指出,“在余秋雨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中的,朱国华先生所说的故事,事实上是文化历史的阐释和批判,他所说的文化感叹,则是文化人格的建构和历史的批判。”⑦呑吐山水文化历史之际,构建了余秋雨式的大文化散文。

  创构独特的余氏话语系统

  《摩挲大地》的话语是山水的、人文的,又是本真的、诗性的。

  山水与人文交织在一起,实现了话语更新,形成了独特的感性叙事,这与着重于抒情或议论有很大的区别。这种感性叙事也许是他的一种“反叛”,是对做一点学问就单调和窘迫的摆脱和背离。他一再申诉散文和小说的叙事功能,他认为叙事是文学之本,抒情和议论都应以叙事为基础,因此他希望中学里的作文教学应加强叙事训练,缩小抒情和议论的比例,并把它们沉淀在叙事之中。但是,由于抒情常常被误会成“文学性”,议论常常被误会成“深刻性”,叙事历来不被充分重视。但在《摩挲大地》中,几乎不见单独的抒情,偶有较长篇幅的议论,但主体部位一定是叙事。最佳的议论也都渗透在叙事之中。叙事之前的议论,只是介绍性、引入性、铺垫性的手段,为了引出叙事。即便渗透着议论,他叙事的基本途径也是挖掘感性,努力寻找能被五官感觉捕捉的信号。

  随着叙事的进展,铺展出一个感性场景,使读者身临其境。这是感性的大舞台,舞台中央精神闪耀,舞台之下,所有观众都随之喜、随之悲、随之呼喊、随之心痛……获得了最完整的精神梳洗。我认为,这种感性场景的展示,与余秋雨从事过戏剧专业有关。反观现当代别的散文作家,就很难看到这种感性场景。

  《摩挲大地》的话语是本真的,几句*白无彩的话,却把素昧*生的读者深深吸引了。看看第一篇《道士塔》第一、二句:“莫高窟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片空地……”朴素得让人看得无比清澈。文字间有大量信号足以证明,余秋雨先生是很能雕刻文字的,可以雕刻得非常优美,但他放弃了这种雕刻,把个体、局部的装饰让给了叙事的感性舞台,把缤纷的色彩更多的让给了触觉、听觉和心理知觉。他让所有的语言都回归内容之中,充分负载不同的内容。这样的文字,这样的语言进入了一种无障碍状态,具有了承担一切思想、感情和哲理的可能。

  话语同时还是诗性的。余秋雨创造了一系列他自己的话语。在余秋雨心目中有一种特别的执著,有一种文化中心主义的诗学,文化就是生命,生命就是哲理的诗学。他的一切独创的话语实际上是以文化、个体生命为本体的话语。以文化个体生命价值为核心,他对文化话语进行了诗学的和哲理的阐释:不管是成都*原的都江堰,还是东北的宁古塔,不管距离多少遥远,时间多么久远,然而在他看来,都是承载着活生生的生命的历史,文字间流露出人的温情和激情,“这才是文化,这才是人,这才是生命”。余秋雨的杰出之处就在于他用人格建构的话语重新阐释了自然山水。他抛开了传统丰厚的经典话语,超越了对于有形的自然景观的欣赏和玩味;选择了与自己灵魂相通的无形的历史文化景观,在相互阐释的过程中,“相互生成”了一套他个人的话语,以这样的话语来展示对于文化人格的追求、分析乃至批判。

  几点疑问和思考

  举《白发苏州》一篇的例子,作浅陋的思考。

  一是不敢苟同余秋雨的一个观点。余秋雨在《白发苏州》中认为,“大学者是适宜于住在小城市的,因为大城市会给他们带来很多烦杂的消耗。……这样的小城市,当时苏州是顶级之选。”从作者自身看,是住在大城市。从苏州看,大学者可以说是晚清个案。苏州不算大,但也不算小。苏州少的是“大学者”,多的是“才子”。加入余秋雨这个观点,总觉得在全文中有些突兀。

  二是《白发苏州》题材选取偏窄。舍去了唐朝的“两张”,张旭和张继。张旭是吴郡人,草书书法实现了创新和发展,用传统技法表现自己的个性,是与苏州文化个性精神联系密切的人物。张继《枫桥夜泊》⑧留下了秋夜苏州城外的枫桥的永恒美景。从苏州的传统文化意义上应也不能不提。舍去了宋朝的“两范”,范仲淹和范成大。范仲淹,苏州人,留下许多词文名篇。曾任苏州知州,治理水患,创建州学,保障和丰富了苏州文化。范成大,苏州人,南宋四大家之一,晚年归隐苏州石湖,作《四时田园杂兴》⑨,对田园诗有继承和开创之功。而田园诗与苏州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有精神相通之处。这些以及苏州的刺绣在《白发苏州》中都没有出现,而余秋雨的散文是不会因篇幅原因而内容受限制的,因此我认为《白发苏州》选材偏窄。

  尽管如此,《摩挲大地》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以崭新的范例拓宽了当代散文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散文审美形态,这个形态就是个体生命灵魂的张扬,这个形态就是对健全文化人格的呼唤,这个形态就是华夏文明的整体精神的反思。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2

  摘要:要想促进现代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发展和学生才情的培养,就要做好教学方式方法上的创新。首先,应当积极促进信息化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化;汉语言文学

  一、现代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于汉语言文学教育不够重视

  *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为了能够与飞速发展的经济相适应,人们对应用型科学越来越重视,大力鼓励和倡导应用型科学的发展,却忽视了对人文科学的重要性。在教育界,“重理轻文”的理念被许多人崇尚,在教学中重视数理化的教育,而对于文科类的教学却一直不太重视。这种对汉语言文学的轻视态度,不仅使得教师不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法,还使学生在学*过程中忽视汉语言文学的重要性,也采用一种应付的态度,不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才情,造成了这一学科教学的失败。

  2.教学理念过于陈旧

  我国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从古代的私塾、书院到现在的高校,教学形式不断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然而,作为一门古老的学问,其教育如若不能随着经济文化和现代的行事方式而适当变革,那么它就失去了其价值和意义。就现代而言,很多高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理念过于陈旧,与中学乃至小学的语文教学内容和目标并无实质性差别,基本上都是对文章的阅读、背诵,对文言文、诗词的阅读背诵这类的强制性知识灌输。这种强调被动接受的教学理念,不利于学生才情能力培养,而且教学目标设定的滞后,对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没有太多益处。所以革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目标,是发展汉语言文学的重要任务。

  3.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这种教学方式方法的单一,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对汉语言文学的不重视。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初中的语文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善。而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科目之一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模式,却依然显得单一和乏味。很多高校在对汉语言文学进行教学时,采取传统的、如同以往教书先生般的单一讲授和背诵的教学方式方法,不注重课堂的互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而在人才培养上,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和才情的培养也不是很重视。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对于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发展以及学生才情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二、现代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发展及才情培养的建议

  1.提高对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重视程度

  提高对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关乎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优良品德的培养,关乎祖国下一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是不容忽视的。加强对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重视,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讲。首先,在教育政策上,加大对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倾斜和重视。以政策和规范的形式将信息化发展和学生才情培养融入汉语言文学教育当中。比如,可以提高各个教学阶段中汉语言文学在整体教育框架中的比重。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以提高学生才情为教学的重要任务,积极鼓励各大高校进行教学创新,对有助于学生才情发展的教学创新予以奖励和推广,并在各类考试中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其次,在资金上,对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发展予以支持。相关部门可以为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台的建设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努力构建有利于汉语言文学发展和传播的媒介。通过对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调研和发展,开拓出符合当前主流意识的汉语言文学之路。

  2.更新教学理念,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适合当前文化经济发展的节奏,亟须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强调对各类文章和古文学的背诵以及“模式化”的赏析,以应付考试。这种模式化的教学理念与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不相符的,是亟须改变的。对于汉语言文学教学理念的革新,笔者认为,主要应该集中在以提高学生才情、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提高其实践能力、丰富汉语言文学应用这几个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在保证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我国语言文化、文学内涵的基础上,侧重于对其文学素养和以后应对就业所具备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3.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方法

  要想促进现代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发展和学生才情的培养,就要做好教学方式方法上的创新。首先,应当积极促进信息化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应用。这一点体现在对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的运用上,以互联网和计算机为依托的多媒体教学能够使汉语言文学教学变得更加立体、形象、引人入胜。同时,还应强化对学生的办公自动化、企业信息自动化的教学和训练,有助于其就业能力的提高。其次,在保证课堂任务完成的基础上,适当对教学内容予以拓展。比如在对某些古代文学进行学*时,可以采用意境再现等方式进行教学,有条件的还可以辅以琴棋书画等富有汉语言古韵的教学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才情。现代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发展和学生才情的培养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学生能力的增强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现在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缺乏公众和教育者的重视、教学目标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理念陈旧等,都影响了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和学生才情的培养。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对其发展的重视,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等途径来加以应对,使得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发展和学生才情的培养得到落实。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3

  有关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一:关于语言应用的汉语言文学论文

  摘要:我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从古到今流传下来很多经典名篇,学生如果可以对这些经典文学进行背诵,不仅可以弘扬中国优秀的文化历史,还能增加汉语言的理解和应用。

  关键词:语言应用;汉语言文学

  一、汉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的作用

  作为汉语言专业讲师,应该强化学生对汉语言的应用能力和对语言意境分析的能力,这也是丰富学生情感的重要手段。

  所以,汉语言的使用和意境分析是所有汉语言专业学*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学素养

  语言的生命力在于能够灵活使用,否则,语言就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所以,汉语言的应用也就促成了汉语言的使用意境。

  语文知识的形成与汉语言素养强化相得益彰。

  例如,在形容风景的时候人们经常使用“风光旖旎、风景秀丽”,如果用作“风光靓丽,风景艳丽”,不仅读起来拗口,就连基本意思也被扭曲,让美丽的风景变得艳俗无比,让人无语。

  虽然四个词语单独拎出来都是形容词,但是用法差别很大。

  所以,汉语言的应用会直接影响语境的塑造,说“风光旖旎、风景秀丽”人们会眼前一亮,甚至可以想象出美好的景色,但是如果用“靓丽、艳丽”形容风景,只会让人们倒胃口,很难找到美的感觉。

  2.培养学生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当今社会,人们除了需要语言交流,还需要借助安静、舒适的文学阅读来提高修养。

  所以,在品读汉语言文学作品的时候,不仅需要对汉语言的使用环境进行了解,还要对语言的使用意境进行深入地了解。

  如果不了解汉语言的使用方法和意境,就无法安心阅读,也不能完全理解文学作品中极尽深刻而优美的语言。

  例如,在欣赏海子的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最后四句包含作者所有的寄托:“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简单的语言朴素明朗却又隽永清新,作者对世界充满希望,充满感恩,善良虔诚的祈祷,愿每一个人在尘世间都可以获得幸福,而自己却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仅仅依靠语言根本无法理解全诗的深刻内涵,必须深入体会诗歌描绘的意境,才能在眼前出现一幅美丽的画面,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诗歌。

  所以在学*汉语言文学的过程中,文学鉴赏能力会逐渐得到提高,欣赏者的`审美观也会更加准确和健康。

  二、如何提高汉语言的使用和意境分析能力

  1.增加阅读、朗读的训练

  朗读是学*语言最好的途径之一,增加文章的阅读量,可以让学生尽快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所以,增加阅读量有助于理解汉语的应用,同时汉语言的意境分析能力会逐渐提高。

  最终,学生可以准确把握文章的基调,易于挖掘文章深处的含义,提高对汉语言的应用和分析。

  2.增加必要的背诵

  背诵是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最佳途径,无论中国人学*外国语言还是外国人学*汉语,增加背诵量必然会提高语言的运用水*。

  我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从古到今流传下来很多经典名篇,学生如果可以对这些经典文学进行背诵,不仅可以弘扬中国优秀的文化历史,还能增加汉语言的理解和应用。

  最终,通过深刻记忆,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经据典,增加文章的亮点,提高文章的层次,使文章更具有灵性。

  参考文献

  1、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伍建华;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1-1541

  2、基于学术BBS的信息交流研究——以北大中文论坛的汉语言文学版为例邱均*;熊尊妍;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08-1531

  有关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二:语文以及汉语言文学关系

  摘要:在进行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学对接的过程中,需要坚持语文终身教育的观念,这样才能确保两者之间实现合理对接。

  关键词:语文;汉语言文学

  引言

  语文教育是弘扬我国汉语言文学精髓的主要途径,汉语言文学属于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是为考试而学*而不是为文学而学*,语文教育没有满足新时代汉语言文学的教育要求。

  汉语言文学要实现语言教育和汉语言文学的对接性教育,就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在教学理念越来越开放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来正确理解语文教学中汉语言文学的教育问题。

  1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特点

  汉语言文学的作用很大,而且不是仅仅局限在某一方面。

  汉语言文学在反映我国历史和文化语言传统的同时,也可以将一个民族的气质风貌展现出来,并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

  语言文学是人类的财富,汉语言文学更是中华民族的财富,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将其继承和发扬起来。

  汉语言本身就是一门我国特有的专业,这门专业的目标就是培养人文素质、培养专业的从事汉语言文学的人才。

  在现如今的社会中,衡量教育是否合格的标准是看其能否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中并没有直接体现出实用性,而是通过人文观念等展现的,不能用经济指标进行衡量。

  2语文以及汉语言文学之间的关系

  2.1教学目标相同:

  语文以及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给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同时保证学生可以更快的适应社会生活;语文教育的一部分就是汉语言文学,两者在理论以及教学内容上存在一致的地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会根据各自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各项兴趣爱好。

  2.2表达形式不同:

  汉语言文学在教学过程中强调,通过语言体现出作者的感情、对事物的看法分析,读者通过阅读文字来了解作者的情感波动。

  汉语言文学的生动性则主要体现在可以用语言进行灵活表达。

  虽说两者表达形式上存在差异,但语文教育是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基础,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

  2.3专业性的差异:

  汉语言文学教学要比语文教学更加专业,一般情况下,在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汉语言文学都会涉及到很多的专业知识,这就需要学生进行探究。

  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加深自身的文学知识,发自内心的原因学*,和汉语之间培养深厚的感情;语文教学相比就简单的多,只需要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

  所以说两者专业性之间存在着差异。

  3语文和汉语言文学教学衔接的问题

  3.1实践能力衔接薄弱:

  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语文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却有些忽视,这造成的现实情况就是很多学生有着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但实践上的经验却几乎是空白的;有些汉语言文学老师的教育理念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教学过程中只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汉语言文学实践的重要性却几乎不谈,这就造成课堂上只进行枯燥的理论知识灌输,学生长此以往,对课堂学*会逐渐失去兴趣。

  这也是现如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3.2教学缺乏针对性:

  汉语言文学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但是却没有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也没有完全领会,这就造成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制定的教育目标和方法与现实情况脱节,无法满足学生发展以及课改的需求。

  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课程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阶段的变化,结合教学情况,在了解学生掌握程度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更新。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汉语言文学教学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4促进语文以及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衔接的措施

  4.1做好人文素养培养:

  在进行汉语言文学以及语文教育的时候,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做好人文素养的教育,促使专业学生身上具备人文色彩。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可以从两方面入手:老师除了正常教学之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关心和关怀,了解学生的思想处境以及情感波动,从这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素养和人格;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和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计划及任务;与此同时,完善汉语言体系可以做好文化传承。

  4.2注重实践能力对接:

  要想更好的将语文和汉语言文学教育进行融合,就必须和现如今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分析已有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做好两者融合的工作。

  要想将两者完美的融合起来,就需要找到两者的相同点,汉语言文学和语文教育都是围绕汉语言文学展开的,在教学过程中若想融入实践知识,就必须了解两者共有的知识和理论,最终实现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目的;在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对教学模式和方式进行创新,让学生在了解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实践潜力。

  4.3加强技术指导: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在有很多高校采取了远程教学的方式,这样把现代科学技术和课程完美的结合起来。

  语文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拥有敢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品尝创作带来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最终让学生具备较强的文学鉴赏分析能力。

  结束语

  在进行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学对接的过程中,需要坚持语文终身教育的观念,这样才能确保两者之间实现合理对接。

  语文以及汉语言文学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却相互独立的,汉语言文学作为语文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本身在教育目标上就是一致的,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实际情况,不生搬硬套,切实做好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邵之茜;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06-1515

  2、高素质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三个问题王彩萍;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05-1514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4

  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快走入尾声,我们的校园生活就要划上句号,心中是无尽的难舍与眷恋。从这里走出,对我的人生来说,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回首四年,取得了些许成绩,生活中有快乐也有艰辛。感谢老师四年来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对我成长的关心和爱护。

  学友情深,情同兄妹。四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同走过,充满着关爱,给我留下了值得珍藏的最美好的记忆。

  在我的十几年求学历程里,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他们辛勤的劳作,无私的付出,为我创造良好的学*条件,我才能顺利完成完成学业,感激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抚养与培育。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XXX老师、XXX老师。是他们在我毕业的最后关头给了我们巨大的帮助与鼓励,使我能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在此表示衷心的感激。

  老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都使我收益匪浅。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不少的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都有一种巨大的帮助,感谢她耐心的辅导。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XX老师也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帮助解决了不少的难点,使得系统能够及时开发完成,这里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5

  【提要】随着社会体制的改革,综合型应用型人才逐渐成为了社会的主要需求对象,而缺乏实际应用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逐渐开始没落,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缺乏市场竞争力,单纯的文化素养无法满足社会的职能要求。对此,本文简要的探讨了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并对具体的实施对策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综合型人才;汉语言

  文学专业是由中文学专业演变过来,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能够塑造学生高尚的精神品质与人文情怀,从而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团队协作意识和调节能力。其次,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和鉴赏以及写作运用,让学生拥有了良好的问题分析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这些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都为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奠定了基础。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悠久

  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从成立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当前,在我国各所著名高校、师范学院以及文科类学校都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主要课程包括现代汉语、中国文化概论、文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美学、写作等。通过*百年的教育体制改革和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课程基本已经趋于成熟和稳定,是高校所有专业中最具有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的专业之一,也是我国民族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魅力,充分挖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潜藏价值,能够有效的推动我国经济、文化以及科研的发展和创新。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为主要目标无论是现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还是以前的中文学专业,都是以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为主要目标,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诗人、作家以及文学爱好者。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社会需求导向,许多高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上又开设了文秘学和传播学等相关专业,文秘学包括经贸文秘、医学文秘等,传播学也分为广播影视文艺学、汉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播等,这些课程的开设都是将汉语言与其他应用性学科互相交叉、互相融合,既加强应用性学科的文化素养,又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社会应用价值,培养能力与文化兼备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性比较薄弱

  汉语言文学专业更加注重文学知识的积累,以及情感体验分析和运用,其主要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口语以及书面表达能力,发掘学生的真、善、美,继承和发扬民族的精神品质和崇高追求。所以,相对而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性比较薄弱,而且更多的是运用在文学写作上,这些思维层面上的情感体验和精神追求,没有与实践相结合,就显得“假、大、空”,更是被人们贬之为“无病**”,其主要原因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际应用性较差,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们综合能力的要求。

  二、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有效对策

  (一)完善教学体制

  首先,在各高校中要加强汉语言文化专业应用性的理念建设,让学生和教师都能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而完善自身综合能力,在培养文化素养的同时提高汉语言文化的实用性;其次,要加强汉语言文化专业的师资力量,虽然我国汉语言文化专业经过了百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拥有丰厚的师资力量,可是社会始终在进步,教师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完善中,所以汉语言文化专业还要融入新鲜的血液,为该专业带来蓬勃发展的朝气,为该专业的实用性价值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最后,在汉语言文化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也要进行合理安排,要文化修养和实际应用并重,大力的拓展应用性语言课程,例如商务文化、国际文化、职场文化等。

  (二)改善教学方式

  汉语言文化专业教学不能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更应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更加丰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要融入新的教学理念,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和电子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

  (三)改变学生评价体系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评价体系一般都是由出勤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以及期末检测组成,主要是由卷面成绩来评判学生的学*优劣和综合素质,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因此,学生的评价体系,除了书面成绩,还要结合行为方式、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灵活运用能力等综合进行评判,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汉语言文化专业的应用性。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全球文化一体化发展,促使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提高,要将汉语言文学充分的融入到实际生活中,将文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生活中分析问题和调整状态的能力,利用得体的语言表达、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来确保应用性活动的顺利完成.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汇总五篇(扩展3)

——汉语言文学论文(精选5篇)

  汉语言文学论文 1

  节选自刘鹗长篇小说《老残游记》的《明湖居听书》(人教版高中第四册)与著名作家叶君健的散文《看戏》(人教版初中第一册)都是描写演唱艺术的不可多得的珍品。两文在选材剪裁、侧面烘托、描摹声音诸方面各具匠心,各臻完美。

  一、选材相似,剪裁不同《明湖居听书》记叙了老残在明湖居戏园听白妞说书的所见所闻,《看戏》描写了首都人民在露天劳动剧场观看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先生演出《穆桂英挂帅》的场面。两文都描写了观众的表现和演员的演唱。但是,前文的描写重点放在白妞说书的高超技艺上。作者从白妞的出场到终场,从白妞“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的外貌、简单熟练的动作、“一顾一盼”的表情到出神入化的的演唱,完整细致地描写了白妞演唱的全过程。而写观众却很简略,除开头几段外,只有白妞出场时的“鸦雀无声”、演唱结束时的“轰然雷动”和末段简短的评论。后文描写的重点放在观众的热情表现和梅兰芳先生表演艺术的完美两个方面。作者详尽具体生动地描写了观众观看京剧的全过程。演出之前,以“人海在屏住呼吸”比拟观众的热切期待;演出开始,以“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比喻观众的感奋投入;演出之中,以“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形容观众的凝神静气;演出高潮,以“潮在涨”描摹观众的如痴似狂;演出结束,以观众“像潮水一样”描写观众的仰慕崇拜。作者处处设喻,时时紧扣观众与演员的共鸣来表现观众的情绪。而对梅兰芳先生表演艺术的描写只集中在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作者从“轻盈矫健”的台步、“圆润的歌喉”、“优雅”的动作、“婀娜”的身段等京剧艺术的几个方面来表现梅兰芳表演艺术的完美。

  文章内容的详略,取决于表达中心的需要。两文作者都能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适当剪裁。前文的中心在于突出白妞演唱艺术的登峰造极,写观众的反应和评论仅仅为了从侧面烘托白妞演唱技艺的无与伦比。后文的中心是赞美“我们拥有这样热情的观众和热情的艺术家”,写观众的表现不仅仅是为了从侧面烘托梅兰芳先生的艺术造诣的高深,也是为了体现首都观众对京剧艺术和梅兰芳大师的高度热情和衷心喜爱。而对梅兰芳先生的描写,既赞美了他表演艺术的完美,又赞扬了他热爱祖国、热爱京剧艺术的崇高思想感情。

  所以,前文对白妞说书技艺的描绘浓墨重彩,而写观众却比较简略。后文写观众详尽具体,而写梅兰芳先生的表演却凝练简洁。由此可见两文作者剪裁的匠心与功力。

  二、妙用烘托,同中有异烘托是两文写法上最显著的艺术特色,但两文烘托的侧面、角度同中有异。

  《明湖居听书》从剧园的盛况、琴师的弹奏、黑妞的演唱以及观众的评论等多个侧面层层铺垫、步步映衬,烘托了白妞的精湛技艺。《看戏》不仅以剧场环境和观众表现来烘托梅兰芳表演艺术的卓越,还以《穆桂英挂帅》的简单剧情及穆桂英艺术形象来烘托观众和演员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两文都通过渲染剧园或剧场的浓烈的气氛来反衬演出的无穷魅力。但前文运用了以动衬静法,而后文运用的是以静衬动法。

  《明湖居听书》开篇极力写“闹”:“满园子里的人,谈心的谈心,说笑的说笑”,戏园里“热闹哄哄”,“什么话都听不清”。而白妞出场时,戏园里“连一根针吊在地上都听得见响”。作者对戏园里嘈杂场面的描写,为白妞出场时的肃静埋下了伏笔,以嘈杂反衬肃静,以动衬静,有力地衬托了白妞说书征服人心的力量,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看戏》开头着力写“静”:“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树叶子也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观众这个“人海”在“屏住呼吸”,还是静静的。这样从不同角度渲染了静谧的气氛,为写梅兰芳先生的精彩表演作铺垫,为写热情观众的涌起作衬托。作者以静衬动,充分突出了观众的热情和艺术家的热情这一中心。

  三、描摹声音,各尽其妙两文都直接描写了艺术家的演唱。但是,《明湖居听书》完整细致地描写了白妞演唱一个唱曲的全过程:“初不甚大”—“越唱越高”—“陡然一落”—“忽又扬起”—“人弦俱静”,作者不仅描写了演唱的起始—发展—跌宕—高潮—结束的全过程,而且把演唱的每一阶段作了声声入耳、历历在目、句句铭心的细致描写,这样使读者既可从整体上体会白妞说书的全局特点,又可从局部上具体感受白妞说书的美妙。《看戏》则概写梅兰芳先生在一出京剧里的演唱,写“声音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似乎柔和而又铿锵”,准确地表现声音的层次性和神奇美妙的特点。

  两文描摹声音,都能驰骋想象,以形喻声,赋形于声,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音乐形象转换为有形可见的立体的视觉形象。但是,《看戏》一文设喻单一,而《明湖居听书》一文设喻的角度是多方位的。

  《看戏》主要从视觉设喻,将“歌词”比喻为“珠子”,“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珠子”“滚”“溅”“落”,形象立体地表现了艺术家唱腔的字正腔圆、柔和铿锵的特点,表现了梅兰芳先生的歌喉美妙动听,入耳入心,令人回味无穷。

  《明湖居听书》一文或从感觉设喻,以“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比喻声音的甜润;或从视觉设喻,以“一线钢丝抛入天际”比喻声音的尖细、高亢、刚劲有力,以“攀登泰山的景象”比喻声音的激越高昂、参差错落。这样写,真切地表现了白妞说书“山外青山楼外楼”“一山更比一山高”的美妙境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除了运用以形喻声法,《明湖居听书》还用了以色比音、以声比声的手法:以绚丽缤纷的“东洋烟火”比喻声音的多姿多彩,变化无穷,这是以色比音;以“花坞春晓,百鸟乱鸣”比喻多种声音交相配合的和谐悦耳,这是以声比声。作者妙笔生花,读者应接不暇。尽管两文所写演唱过程有所不同,但都能曲尽其妙;尽管两文写声手法大同小异,但都绘形绘声,各臻完美。

  汉语言文学论文 2

  一、传媒时代汉语言文学中的审美分析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文学,虽说文学是作家对生活的思考与观察,但是,文化时代的不同,也会给文学的世界带来不一样的审美景观。一九八零年代的中国文学是从对历史的沉思中走过来的。那个时代文学的主旋律就是沉思的审美。文学沉思了历史,沉思了人性,沉思意识形态,就连文学自身也沉思了。通过创作的角度可以看出,历史的沉思以及政治的拨乱反正是赋予文学创作的新的声音。

  作家与诗人对于伤痕都进行了揭露,对历史进行反思,发出思想拯救的呼声。尽管说在一九八零年代的十年中,有很多不一样的文学思潮相继出现过,但是,从整体来讲,文学的审美沉思也历经了十年,就像一盏灯一样,不但牵动着渴望的光明,也牵动着理想的心灵。不但作家与诗人在创作的实践中沉思历史,沉思现实,并且,文学理论家们也通过文学理论的角度对社会、人性进行了沉思,并且,对文学本身也进行了沉思。从宏观角度来看,一九八零年代文学的审美沉思是向五四时期人的文学这一目标回归,与此同时,更离不开群体展开,作家的自我表现与社会群体的心声是相通的,通过讲真话,抒真情的方式对人民的心声进行了表达。文学依然处于意识形态的核心,每出现一次文学新潮都伴随着理论界的激烈争论,诗文并没有处在读者与作家的美感趣味的中心点,而是教化功能以及实用的政治功能的体现。例如卢新华的《伤痕》,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李顺大造屋》,柯云路的《新星》等,在这些作品当中,作家的心是与大我的心燃烧在一起的。

  因此,一九八零年代的文学的审美沉思,不但是延续了五四以来人的文学,而且,也体现了意识形态观念的文学化。所以,沉思一词不但孕育了十年的文学,这十年的文学同样也在沉思中迈向前方。可以说审美沉思是一九八零年代文学的主题,正是由于对人生**的追求,以及对复杂人生的直接面对的这种审美沉思,才使得一九八零年代的文学显出了其自身的特点,不但具有一定的理性,而且非常的凝重,审美的色彩有正剧,也有悲剧,把作家以及文艺理论家们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壮志展露出来。

  二、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特点的分析,以及不同时代中的汉语言文学中的审美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对于汉语言文学我们正在试图进行一种更新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生失误是必然的。所以,我们也非常热诚的期望广大的学术界的朋友们参与到探索的行列中来,给予我们批评,同时也做出相应的指正。我们希望汉语言文学审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会变得越来越成熟,未来的发展空间更宽阔,成为我们国家学者们对世界美学园地的一份新贡献。

  汉语言文学论文 3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站在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却又紧跟时代脚步的专业角度来看,汉语言文学具有比较强的审美教育能力,它能够通过专业的知识来反馈社会,同时也能够展现自我价值,塑造学生的人格魅力,促进中华优秀文化的源远流长。

  但是在当前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当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情感理解较差等问题。很多学生无法明确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的价值,只是为了学*甚至考试而学*,却忽视了汉语言文学的真正价值,使得汉语言文学课程很难在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内容,从而导致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价值认知程度不足。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有效开展

  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有效开展,可以通过注重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挖掘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审美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等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一)注重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中渗透审美教育,首先要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方式进行创新。正如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所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性格特点及认知能力,进行适当的教学创新,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使汉语言文学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当中,可以通过将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教学方式融入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当中。

  (二)挖掘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审美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汉语文字本身便是一种美,是众多文学作家智慧的结晶。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当中,教师不能仅仅的“照本宣读”,要注意挖掘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具体的内容和字眼,组织学生体会其中的内涵和延伸意义,观察作品中所使用的文学表现形式以及文学作品内在的结构、所渗透的情感态度等等。

  比如在李白的千古佳作《行路难》当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话当中,借助云帆、长风以及沧海等词汇描述出了李白美好的愿景,云中忽隐忽现的云帆正在他眼中希望的影子。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南朝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细节,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将汉语言文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发散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汉语言文学作品是作者对内心思想感情的物化和外化。所以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借助一定的事物或者情境,使学生能够对汉语言文学产生深刻的理解,并发散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真正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例如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对课文中所写的内容、所塑造的场景进行联想,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站在作者的角度进行遐想。

  三、结束语

  汉语言文学具有比较强的审美教育能力,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能够使学生充分展现自我价值,塑造学生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中华优秀文化的源远流长。但是当前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主要存在着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情感理解较差等方面的问题。

  学校需要在明确这些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注重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挖掘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审美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等方式灵活开展审美教育活动,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使学生充分感受汉语言文学的人文魅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具备良好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能力。

  汉语言文学论文 4

  【摘要】

  当今时代是网络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人们的阅读变得越来越方便,在一些公众场合经常看到很多人在进行电子书的阅读,智能手机和*板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电子书代替了以前的纸质书,在这种情况下,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也受到了冲击。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体验探究

  汉语言文学是非常重要的,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更是重中之重,阅读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也可以帮助学生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健全他们的人格,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中更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阅读这些文章可以帮助我们明白什么是善与恶、什么是美与丑。阅读是非常重要的,阅读能够为读者打开一个新的视野,学*更多的文化知识,也见识更多的风土人情。在网络时代如何让人们进行经典的阅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网络时代为人们的阅读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但是也对汉语言经典阅读带来了一些阻碍,那么,到底该怎么在网络时代让人们进行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和体验探究呢?笔者将在下文谈论自己的看法。

  一、网络时代与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关系

  (一)和谐关系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阅读更加方便,可以把一些书籍直接下载在手机上,有时间就可以拿出来看一看,这样可以让人们的阅读更加便捷,我们可以看到以前的阅读必须借助纸质书,因此人们的阅读可能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比如说,一个人想要看鲁迅的《朝花夕拾》,在互联网还没有普及的年代,这个就需要拥有这本书,不论是自己去买,还是去图书馆或者是其他地方借阅,而且这本书随身携带可能也不太方便,就只能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可能是放在家里,也可能是放在办公室,也只有在闲暇的时间才能够去阅读这本书,但是在网络时代,这个人想要阅读《朝花夕拾》这本书就不需要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什么时候想看这本书了,就可以拿出手机来看,可以是吃饭的时候看、坐车的时候看、上厕所的时候看等。而且纸质书的获取会比较麻烦,而电子书的获取是比较简单的,网络时代的到来,为人们的阅读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人们的阅读变得方便,阅读量也会不断增大,学生的视野会,网络时代的到来还会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我们可以看到在网络时代外国人阅读汉语言经典文学作品也变得简单,这可以促进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也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二)冲突关系

  网络时代确实是为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也能够保证阅读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是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也为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带来了很多的阻碍,因为阅读的便捷化,人们的阅读量开始增加,但是很多人并不是选择的阅读经典作品,而是去阅读一些言情小说、玄幻小说等,很少有人去进行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我们可以看到经典文学作品有更深刻的文化底蕴,在阅读上需要有更强的理解能力,也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思考能力,而言情小说的情节虽然复杂,但是总体内容比较浅显易懂,很容易被读者接受和理解,也更容易吸引读者,而且小说的故事性很强,总是一波三折,引人入胜,选择阅读小说的人自然会比较多,而且在网络时代,信息量虽然增加了,但是信息的质量是没有保证的,很多的汉语言经典文学作品其实没有受到仔细地检查,经常会出现一些错别字或者是章节的错误,这些都会给读者的阅读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二、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实施策略

  (一)把文学作品展示在银屏上

  经典阅读不应该是教师带领学生去阅读,而是学生主动地投入到经典的阅读当中去,学生在阅读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的时候需要有一个好的阅读氛围和阅读环境,可以是借助一些视频、音频、背景资料的介绍来让学生喜欢上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期,有一个特别火的综艺节目,这个综艺节目叫做《见字如面》,教师们就可以借助这个综艺节目来调动学生阅读汉语言经典文学作品,比如说,里面有一篇文章是张爱玲写给王家卫的信,教师们可以给学生看这一段文章来让学生意识到张爱玲这个人物一生的华美与苍凉,年少成名,晚年却选择与世隔绝,这样的一种选择可能会激起学生们对张爱玲这个人物的好奇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们可以引导学生看一下她的作品《半生缘》、《倾城之恋》等,在学生阅读完之后,教师们还要注意给学生营造一个好的交流机会,让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其实想要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还需要把很多的文学作品搬上银屏,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喜爱读书的,把文学作品搬上银屏能够引起更多人对这些文学作品的关注,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四大名著都被拍成了电视剧,很多小朋友都能够对四大名著中的人物有一个认识,这就是电视剧的功劳,把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拍成电视剧和电影确实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它们。

  (二)进行文学作品的表演

  我觉得最好的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方法就是去进行文学作品的表演,很多的文学作品其实都是可以改编成话剧或者是戏剧的,在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时候可以试着把这些作品演绎出来,我们经常看到那些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就会这样,因为阅读汉语言文学其实是一件有些枯燥的事情,为了能够对这些文学作品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比如说《雷雨》,《雷雨》是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这个文学作品中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剧中有伪善自我的资本家大家长周朴园、受新思想影响的单纯的少年周冲,被冷漠的家庭逼疯了和被爱情伤得体无完肤的女人蘩漪、对过去所作所为充满了罪恶感、企图逃离的周萍,还有意外归来的鲁妈,单纯着爱与被爱的四凤,受压迫的工人鲁大海,贪得无厌的管家等,这些人就造成了两个家庭的悲剧。

  三、结束语

  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增长知识,扩宽视野,在阅读汉语言文学的时候要注意深入阅读,为了能够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可以把文学作品展示在银屏上,也可以进行表演。

  汉语言文学论文 5

  1网络时代与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关系

  1.1网络与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的和谐关系

  1.1.1网络丰富了汉语言文学内容

  网络技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网络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资源的整合。相对于汉语言文化而言,网络技术丰富了汉语言文学的内容,拓宽了汉语言阅读的人群,比如国外的一些文学爱好者可以借助网络就可以阅读我国的经典文学,同时网络的出现也为人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人们阅读的方式不再仅仅局限以纸质为形式的书籍上,这样可以为阅读人节省购买书籍的金钱和时间,让他们更加便捷的通过网络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内容。

  1.1.2汉语言经典阅读可以净化网路环境

  汉语言经典文学作品包含中国经典文化,其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它是对中国历史文人生活经历、创作精神的宣传与继承,通过阅读汉语言经典文学作品让他们感知文化价值,可以净化阅读人的心灵,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树立优质的品质,这样可以让他们在网络环境中抵制各种不良的信息,宣传与发扬经典文化作品的内在价值。

  1.2网络与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冲突

  人们通过网络阅读到了大量的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但是人们通过网络阅读更多的是为了满足感觉器官的乐感,而不能达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的目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网络的出现阻碍了汉语言经典作品的阅读与体验,网络与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冲突主要表现在:

  1.2.1在表现形式上的冲突

  虽然网络为汉语言经典作品提供了广泛的'展现途径,但是学生真正利用网络资源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人非常的少,学生真正关心的是一些网络中出现的各种网络言情小说、虚拟网络游戏说明,以及网络新闻等等具有现代气息的文章,造成这种冲突的主要原因就是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需要学生静下心,慢慢的阅读,感受经典作品的情感,感悟作者的写作情境,并且实现与作者在内心深处的心灵沟通,因此他更的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沉淀,而网络更多的是一种浮躁喧哗的氛围,不利于学生的心灵感悟阅读,比如在网络上阅读经典作品的时候,阅读人常常会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分散阅读者的精力,导致他们不能静下心细细的品读经典作品。

  1.2.2在时代背景上的冲突

  网络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丰富人们的知识,也会影响人们传统的历史文化传承,生活在网络时代背景下的人们,他们的自我意识比较强,内心具有较大的浮躁情绪,甚至一些人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产生了怀疑的态度,而经典文化作品是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沉淀积累下来的,它具有强烈的社会时代背景特性,比如《三国演义》反映的是三国时代的历史文化,而《茶馆》、《雷雨》则是对旧社会、民国初期的社会现象进行的描述,而学生要想感悟经典作品的文化内涵,必须要将自己处身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但是现在的人们是没有足够的精力让自己置身于当时的社会情境中,因此时代背景的不同,人们无法体会文学作品的情境是影响经典作品阅读的重要屏障。

  2网络时代与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结合点

  虽然网络与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与体验之间存在着表现形式、时代背景上的冲突,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某些方面的结合,通过找准二者的结合点,可以实现二者之间关系的*衡。

  2.1将经典阅读转化为网络视频资源,鼓励学生阅读

  网络时代背景下的人们对于文字性的作品不感兴趣,而对于图像、声音相结合的作品则表现为非常的关注,而且现阶段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依靠网络视频资源,因此为了鼓励学生阅读,可以将一些文字性的经典作品转化为具有图像与声音相结合的视频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学校要组织相关的有利于学生阅读的社团组织,比如组织说书论坛,说书论坛就是以班级为单位,定期开展说书活动,在说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将自己阅读的一本经典文化作品以同学们比较容易接受的形式说出来,让学生们感受经典作品的情感,当然学生在进行说书之前需要认真的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感悟作者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将作者的真实想法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在说书的过程中熟练的讲解,同时学校可以将学生说书的的视频放置到网络中,让更多的感受说书的乐趣,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

  2.2将课堂变成舞台,提高学生参与兴致

  单纯的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由于其内容枯燥、篇幅过长、情感过于细腻等对学生产生不了足够的吸引力,而如果转变阅读方式,将汉语言文化经典作品转化为舞台效应,就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进而在社会层面形成良好的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氛围,比如目前被学生们广泛演绎的《茶馆》就是一个很好地说明,学生们通过演绎《茶馆》话剧,可以提高学生对《茶馆》著作的了解,进而引导着学生阅读相关的知识;同时《茶馆》话剧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舞台以及配套设施,比如灯光、音乐、背景等,这些相关配套设施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利用网络制作,这样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学生了解汉语言经典文学作品的过程,比如舞台中的背景音乐要根据舞台人物的情感起伏而变化,这就要求学生要了解汉语言经典作品的情感;同时也要鼓励人们将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改编,借助网络技术实现经典文学作品影响范围的扩大,比如人们对《西游记》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变,这样《西游记》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会无形之中得到提升,人们也会无意识的阅读《西游记》。

  3结束语

  网络发展与汉语言经典文学作品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网络既能促进汉语言经典文学作品的创新与发展,也会给汉语言经典阅读方式带来巨大的冲击,但是它们二者之间具有相互融合的切入点,如何实现二者之间的融合点是发展汉语言文学作品的有效方式,也是在网络环境下继续发扬我国优秀经典文学作品,提升人们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的根本途径。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汇总五篇(扩展4)

——汉语言文学专业 (菁华6篇)

汉语言文学专业1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历史悠久,是高等院校设置最普遍的基础性文科专业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大,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大众化过渡,对传统汉语言专业在承担社会人才培养的功能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快速发展,正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固有的教育和人才观念,冲击着传统的人文学科的命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历史悠久,是高等院校设置最普遍的基础性文科专业之一。缺乏鲜明的特色和实用的技能,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表现为以下方面的发展变化,体现出时代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传统型模式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适应计划经济时代对汉语人才的需要而制定的,比较切合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发展、人才配置方式和市场需求的实际。

  汉语言文学专业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开设课程有:文学概论、写作、文学作品导读、现代汉语、古代汉语、逻辑学、语言学概论、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美学、*古典文献学、*学术思想通史、西方哲学概论、高等数学、英美文选、科学概论、史学专题、科研论文阅读与写作,共19门。

  课程的设置基于培养目标。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培养目标极不明确的专业,它培养的学生所从事的职业,涉及新闻、广告、出版、广播、影视、戏剧、文秘、教育、行政(文化宣传、各级*)等部门,专业的设置较为宽泛,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对象无法做到精确的定位,课程的安排没有一个明确的导向。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课程观念上,重语言文学轻文章。第二,在课程结构上,重学术轻实践。第三,在课程内容上,重学科专业轻文化基础。

  传统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的讲解传授成为教学和考试考查主要内容。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相当严重。在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本专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普遍困难。

  学生专业不专,特色不突出,就业竞争能力较差,出现了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不相适应,学生知识结构、能力与素质不相适应,教师素质能力与人才培养定位不相适应等系列问题。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显得尤为必要,优化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迫在眉睫,我们应该探索出一种既能有效解决目前的各种矛盾,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培养出真正合格的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应用型模式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在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形态,尤其是对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需求更为迫切。

  应用人才,是指培养人才不以学术型、研究型的精英教育为取向,而以适应广大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大众化教育为取向,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强化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既注重智育又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创新型人材,是指培养的人才比技能型应用人才有更“宽”、“专”、“交”的知识结构和更强的自主学*能力,不仅具有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技能,而且具有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的能力。致力于培养出既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又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在行政、教育、新闻出版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等不同领域从事编辑评论、文秘及文化宣传工作的汉语言文学创新型应用人才,是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首要任务。

  市场经济社会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具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在谈判、公关、策划、教学、写作等活动中,运用美好的、得体的、雄辩的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语言能够进行广告宣传和公司企业形象设计等。由此,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文学观念、语言观念发生了变化。文学的认知功能、宣传教育功能在弱化,而潜移默化的心理疏导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在增强。社会要求通过文学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在人文素养的教学中,培养熏陶人的人品人格、提升人才的审美品位。在专业教学中,语言的符号学性质得到确认,它不再只是工具性的,它更是思想性的。社会对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母语交流沟通的水准要求越来越高。另外,对写作人才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是上承学科研究成果,下接职业技能训练的中间环节,肩负着吸收学术成果、拓展能力、指导具体实践、形成职业技能的任务。概言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既要有理论的修养做功底,又要在此基础上实现知识的迁移、职业技能的培养,这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基本定位。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应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设计新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改变教学手段,配置相关教学资源。本专业课程体系将以文学类课程为主,语言类、写作类、实践类课程具体落实本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目标。具体操作方式是:

  (一)文学类: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根据新的时代要求,改变观念,以提升人文素质、塑造完美的人、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人品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艺术感悟、艺术欣赏和审美判断能力,使学生对文学的把握从侧重理解抽象的、概念化的社会历史转变为侧重理解生动形象的人。课程设置也作相应的调整。

  (二)语言类: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重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协调发展,更注重交际沟通能力。

  (三)写作类: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由于社会整体文化水*的提升,迫切需要“笔杆子”,而能说会写也是毕业生就业最好的标签。写作课将以培养学生实践写作能力为主,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提供相应的文学写作、公文写作、新闻写作的课程,外聘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开设专题讲座,负责学生课外写作辅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本质上改变原有写作课侧重于理论的性质,使写作课的实践本质落到实处。

  (四)实践类: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一是专业工作能力层,通过学期论文、课程论文和各类实*让学生掌握综合能力;二是创新能力层,通过课外职业实践活动、毕业实*和毕业论文等培养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各个层次的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即建立校内外实*基地和实践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在完善和改革教学的基础上,形成较为清晰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面向社会、重视基础、强化实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能说、能写、能办事的高素质应用型中文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应立足于传统中文基础与现代实用中文基础的有机结合,立足于课堂的拓展和实践教学的深入展开,立足于立体开放型师资结构的建立。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体现人文精神,对社会、对生活、对人体悟的最直接的载体,它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该专业的主干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它是一个知识系统,更是一种价值谱系,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与社会责任感。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与人有关的工作的,需要广博的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和反应力、较强的分析归纳能力,需要宽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够的合作意识等等。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重心在于学生的人文素养,它的应用性主要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它作用于人的精神层面,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着实用性专业不可替代的作用。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价值不在于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与“高素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不能仅强调与职业技能相关的动手能力,而更应该注重与人的素质相关的专业素养。动手能力的强化,可以使学生快速适应自己的工作,但能否胜任或者是否有发展前景,则要看他的内功和修养。[1]

  大学的类型、层次不同,对社会的功能自然有所差异,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不同大学也自然有不同的定位,实现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复合型模式

  高校是人才的培养基地,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就业的质量,也决定着学校的社会声誉。因此,为实现学生的充分就业,高校必须始终坚持从源头抓起,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生充分就业的根本来抓;必须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来适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培养,努力打造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得以不断提高,并以此来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就业水*和质量。

  当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初现端倪,信息化和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时代。为了更快地适应这一时代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我国*及时地调整了高等教育政策,以扩大招生规模的方式淡化高等教育的精英色彩,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同时在人才使用上采取就业渠道多元化的市场化人才调配方式,这给大学教育理念及人才培养规格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也对高等教育改革带来了深刻影响。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当代社会现实和高等教育理念的这些变化无疑对人才培养规格及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2]

  (一)当代社会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汉语人才。

  随着就业渠道的多元化,一种职业定终身的现象恐怕再也不会重新出现了。人才的培养教育必须从传统的“专才型”向一专多能“复合型”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上进行深入研究和调整。在保证学*好本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前提下,既要重视类似于讲演辩论、新闻写作、公文写作、节目主持、书法艺术、广告设计、篆刻剪纸、编辑采访等与本专业比较接*课程的开设与学*,也要重视其他跨类较大的学科如法律、经济、旅游、计算机、外语等知识的学*,同时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还要鼓励他们攻读第二学位。

  (二)当代社会需要精通双语的高素质应用型汉语人才。

  在汉语言文学方面基础深厚又精通两门以上外语的人才肯定倍受青睐,这就为我们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提出了开设类似于“双语教学”这方面课程的现实要求。

  (三)当代社会需要富于创新精神的开拓型汉语人才。

  当代社会需要个性特色鲜明的人文精神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这就要求作为人文学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我们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开拓型人才,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同时,这种创新还包括对文化载体及传播媒介的重新认识,因为单一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化正在被以视像和网络文化为主的多媒体文化所分割,这就需要我们培养的汉语人才具有整合跨类艺术的才能,它不仅需要创新,而且还需要开拓文化的新局面。那种在文学、影视和网络媒体多栖的创新型人才一定会倍受推崇。因此,人才培养计划必须增加类似于“影视创作与欣赏”、“博客教程”等方面课程的比重。

  (四)当代社会需要文化底蕴深厚纯正的风范型汉语人才。

  随着21世纪*综合国力的增强,*必然需要一大批人文素养深厚、道德品质高尚的风范型人才来引领社会健康发展,这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以语言文学为研究对象,是一个传统的基础性专业,其本身肩负着两个责任:一是对本民族语言、文学和文化进行研究和传承,这方面侧重于理论研究;二是使人们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驾驭语言文字、更好地宣传民族文化等,这方面则侧重于实际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功能逐渐倾向于实际应用方面。高校应充分根据自身的实际和社会市场需要,灵活地制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方式、考核评价体系等,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内容在注重人文方面的同时,必须有所改变,应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与经济、科学教育相配合,从而使学生成为既有谋生能力,又有人文素养,讲究责任与道德的新型复合型人才。

  高校能否调整自己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规格,为社会提供大量学生和家长认可、企业需要、就业前景良好、创业意识强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判断一所高校是否有社会责任意识的标志。加强高等院校办学的社会责任意识,重视对具备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将是各级相关高校贯彻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注释:

  [1]周兴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当下之思[J].黑龙江高校研究,20xx,(01).

  [2]彭松乔.问题与出路——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20xx,(05).

汉语言文学专业2

  一、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缺陷的分析。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能被很好地开发、锻炼,其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听老师讲解,没有独立思考时间,灵感的产生仅仅是一瞬间。可是,学生在课堂上还要听老师讲解,在这一过程中,灵感磨灭了。此外,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只是讲解书本上的文学常识,让学生对这些文学常识进行记录,学生只是了解作家的生*和主要作品,却没有对这些作品进行细细品读,在考试阶段,老师也是让学生将书本上的文学常识背诵下来,并没有涉及到阅读鉴赏之类的考试内容。这样,学生在这种学*模式下就只是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而对文学作品却没有自己的见解。在课堂上,学生与老师不能良好的沟通,老师只是滔滔不绝地讲授,学生只是忙碌地做笔记,老师和学生之间不能够在沟通中学*。

  二、新时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创新。

  (一)在新时期,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应该实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在原有的教学中,老师在课堂上总是滔滔不绝,总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但是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学生在面对庞大的知识体系时,不能接受那么多的知识,很多知识在课堂上不能得到消化和吸收,而且,师生之间也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老师与学生在课下也没有针对一些问题进行沟通,老师下课就不会与学生沟通了。

  这样,学生在学*中只是记忆,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课堂上也不能畅所欲言,时间长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就会比较倦怠,不会在主动地去思考问题,而是盲目地接受。在新时期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老师应该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通过在课堂上发现,充分开发自己的思维,使自己的思维能够得到发散性的发展。

  (二)在新时期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在课堂上应该形成良性的自主探究模式,增强学生与学生间、学生与老师间的沟通。在传统的课堂上,老师会将大量的文学常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记忆,在考试中也重点考查这些文学常识,这些基础知识在课堂上占用了很多时间,学生在记忆这些文学常识的时候,没有以具体的课文为依托,导致了他们在记忆这些文学常识的时候都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不能达到好的学*效果,这种学*方式在考试中能够获得好的效果,可是考试一过,学生就把所学的知识都遗忘了。

  有的学生甚至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产生了逆反心理,将汉语言文学的学*当作负担,因此,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文学常识可以不做为课堂的重点来讲授,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通过去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这些文学常识,而在课堂上,主要是以课本的探究为主,老师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对文学作品的看法,从而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学生在听取他人的发言后,也可以获取很多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将被动地传输知识,变为主动地探究,使课堂更加有活力。

  三、结语。

  我国的汉语言文学体系本来就是博大精深的,而且,现在我国的文化已经与世界文化实现了融合,文化呈现出繁荣的局面,在汉语言教学中涉及的内容就更多了,因此,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如果还是采用原有的教学方法,就不能将知识系统地讲述给学生,学生在学*中就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新时期,老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能力,锻炼自己的思维,促进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实效性提高。

汉语言文学专业3

  文学学科:*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

  *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学、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言文学】:

  统计信息(数据统计截止日期:20xx年12月30日)

  1、该专业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75000-80000人

  2、该专业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性别比例:男21%:女79%

  3、该专业20xx年全国高考招生文理科比例:文科97%:理科3%

  4、该专业*几年全国就业率区间:20xx(80%-85%)20xx(80%-85%)

  5、该专业全国报考硕士较集中的专业:*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语文)、汉语言文字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宽厚的*语言文学专业知识、能从事*语言文学教学、科研及相关工作的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主要课程: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比较文学等。

  毕业去向:保送或考取硕士学位研究生、地方高等院校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工作、重点中学教学工作、党政机关及新闻出版单位。

汉语言文学专业4

  今天是我实*的最后一天了,依旧是在忙碌中渡过。经过两个星期的学*,我对柜台的基本业务都有了一些了解,续保、买保、打抄件等都已经熟练掌握,比较复杂的批改、退保等也基本能操作,但是正如×经理说的,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并不是了解了这些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与客人打交道,如何与同事友好相处,做一个受欢迎的职员。

  或许我今后并不会在锡山支公司工作,但我会记得我在这里度过了愉快的两个星期,无论是领导还是同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5

  摘要:总之,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未来走向。该专业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以应对各种矛盾与冲击,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定位

  一、目前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高等教育逐渐向大众化发展,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很多高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各高校仍存在着对该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的问题。很多高校主要是地方高校仍然墨守成规,似乎停留在传统专业教学上,没有及时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调整,更没有考虑到市场对该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这就出现了一对矛盾,即社会的实际需求与专业培养学生目标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不解决,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将是一个大问题。

  2.专业的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

  因汉语言文学专业特殊的专业特点,该专业的毕业生只有少数继续深造读研究生或在中学任教当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大部分学生都不会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因此,该专业的学生具有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只是以一种广阔的文学背景而存在的,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并不大。

  3.对学生的评价体系较为单一

  目前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评价体系注重的只是对学生的知识评价,对学生能力的评价并不重视。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评价仅仅停留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例如:学生奖学金的评定、预备党员的选取、优秀毕业生的评选等基本数据依据就是学生的各科考试成绩,而对于学生的电脑技能、职业规划、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评价标准。

  二、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创新

  1.对学科层次性的科学性定位

  各高校应根据自己的特点与社会的不同需求来制定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例如:国家重点文科高校,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各种文学资料齐全,这类学校应该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全面发展的人才。这类院校培养出的学生不仅能够从事中学教学工作,还能够从事各行业中的文字工作,有的`还具有较强的科研与管理能力,这些都是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

  2.课程设置要科学、合理

  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具体表现,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中,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关键。首先,可以对传统专业基础课进行优化。目前汉语言文学中很多专业基础课程重复设置,例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等。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课程设置必须精简,每门课的设置要有针对性。另外,要对课程进行整合,尽量避免内容的交叉与重复。

  3.学生的评价机制要具有全面性

  新时期对学生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学生的评价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对每一名学生必须做出系统、公正、全面的评价。这就要求不同类型的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与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进行考核时,将传统的试卷命题考试标准与能力的检测标准进行有机结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核。

  三、结语

  总之,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未来走向。该专业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以应对各种矛盾与冲击,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社会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素质、综合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谈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邓齐*;怀化学院学报20xx-07-1516

  2、论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黄践;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xx-09-20

汉语言文学专业6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培养具有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除了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外,还可以考取教师资格证成为教师。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周记范文一:

  可阻挡。时间又如一眼清泉,无声细流,悄然流逝。不知不觉间,便到了快要离去的日子,蓦然回首,恍然如梦,感慨万千。这半年,有痛苦,有失败,也有欢乐,也有成功,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有很多的收获与成长。现将在双庙中学这半年来的实*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方面

  经过半年一个学期的实*,在校学*过的理论应用与教学实际,我的教学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基本具备了一名合格教师应有的能力。总体来说,我觉得我在教学的这几个方面得到了提高。

  (一)备课方面

  备课是教学的前提,只有备好了课,才有可能上好课。备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课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教法、设计教学过程等方面。

  刚开始备课的时候,我不能够认真完全的吃透课标和教材,教学设计的过程没有逻辑性,教学方法的运用不合理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后来,经过指导老师的指导和自己长期的实践总结,才对备课驾轻就熟。尤其是在备学生学情方面,我的收获最大。开始备课,我往往会准备很多的教学内容,用一些以前学过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但是实际的应用情况不是太理想。后来,通过老师指导和自己反思,我才知道自己的教学不符合学生实情。教学不需首先备学生,否则都是无用功。

  (二)导入方面

  导入是课堂的第一环节,精彩的导入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们的心,引起学生学*兴趣,激发学*动机,快速带领学生进入情境。课堂导入有多种形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刚开始教学我就注意运用课堂导入,通过精彩的导入,吸引学生学*的兴趣。经过一学期的导入练*,我掌握了复*导入、类比导入、归纳导入、演义导入、生活实例导入、悬念导入等导入方法。总之,通过课堂教学,我对课堂导入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初步学会了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课堂导入。

  (三)朗读教学方面

  朗读对与语文教学来说十分重要。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学生通过朗读可以感悟文章,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得到审美愉悦,受到情感熏陶。

  刚到这里,发现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是太好,有的地方口音太重,有的不敢开口,有的不会断句……针对这个问题,我采取了以下措施:(1)每节课范读。由我范读或播放音频、视频的朗读,让学生对好的朗读有个总体的理解。(2)学生试读。在教学中,让学生读一些语段,同时加以纠正辅导。(3)举办朗读比赛。一段时间后,开展朗诵比赛,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

  通过一段时间的朗读教学,我发现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了提高,自己在这方面也有了充足的教学经验。

  (四)课堂组织调控能力方面

  课堂调控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成功,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适时调节、指导和控制。良好的调控技能,能够有效组织和维持学生的学*热情,引发学生学*动机和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学*和行为*惯,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便于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刚开始,我对于如何组织调控整堂课以及学生活动很是头疼。记得初次上课的时候,我安排的内容过多,讲解也比较枯燥乏味,很多学生听的很是疲乏和茫然,有的甚至睡着了。但是,我依旧讲自己的,只为完成教学任务。课后,指导老师告诉我,课堂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控,不能只讲自己的,适时的调节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后来,我可能多的去听指导老师和其它老师的授课,学*他们的课堂调控方式。结合自己的教学,有了心得体会。要想把课堂气氛调动起来,自己得先活跃起来。要调控自己,调控讲课速度,调控心情、调控语调语速等;要调控学生,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调控学生的激情,调控学生的纪律,调控学生的接受知识的速度等;还要将教师与学生紧密的联系起来,使整堂课能够在适速、合理、和谐的情况下进行。

  总之,教学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有很多不足,比如板书设计还需要锻炼,新课堂的组织不够熟练,教学发思的深度不够等等。

  二、班主任工作方面

  半年来,我担当了九年级一班的副班主任,协助马老师管理班级。在担当副班主任期间,我真正感觉到班主任工作的繁琐与复杂,班主任工作真的是一门艺术。班主任是班级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复杂,专业很强的工作。

  这半年来,我主要协助马班主任进行了班级制度管理和班级活动管理这两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班级制度管理方面。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健全班级制度、加强科学管理是提高班级管理水*的重要举措。我在班级制度方面主抓的是班级纪律和班级卫生两个方面。班级纪律上,女生比较听话,容易管理,而男生就比较难管理。经过我一段时间的观察,男生中有几个人,是捣乱的根源所在,他们带动了身边的同学一起不守纪律。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分别找这几个学生谈话,让他们保证上课不带头捣乱,并写下保证书。令我惊奇的是,其中一个还主动要求担当纪律委员,保证搞好纪律。班级卫生方面,我对每个小组都一视同仁,打扫不干净的必须重新打扫,忘记值日的或值日迟到的同学都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因此,卫生方面还是比较好的。

  其次,班级活动管理方面。班级活动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这半年来,我协助马班主任组织了很多班级活动,总结了一下大概有一下两个方面:(一)组织班会。每周一下午最后一节课是班会时间,刚开始我只是旁听,后来我就主动要求承担组织班会的工作。后来,根据学生的情况,还组织了一系列的主题班会,比如学会感恩、学会赞美、学*方法交流会等。(二)课外活动。每学期学校都会组织很多的课外活动,比如拔河比赛、清洁校园等等。在这些课外活动中,我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让他们明确分工,团队协作,培养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我从中也学到了很多活动组织管理的办法。

  在这些活动中,我深切地感到班主任必须得是一个有心人,是一个有爱心的人,是一个有耐心的人,是一个有恒心的人。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注重情感的交流,以心换心,设身处地,用师爱温暖学生的心。还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培养他们的自尊、自信、自爱的精神,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在这半年的实*中,深感自己的不足之处,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班主任的路还很长。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丰富学生精神生活,陶冶情操,有助于培养学生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智能。而对于我们实*老师来讲,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指导不仅会获得很多经验,而且有利于广泛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发挥个人特长,增长才干。

  在实*期间,我开展了很多活动,比如语文兴趣小组,协助学校开展安全法制报告会,组织诗歌朗诵会,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等等,从这些我得到很多的锻炼,增长了很多方面的能力。

  三、团队方面

  我们实*小队一行三人,各有所长,优势互补,共同为学校教育带来新的生机。生活上,互相照顾,彼此关心;教学上,时常探讨心得体会,互提建议;小组工作上,经常召开工作会议,开展小组活动。很感谢我的团队的每一个人,有了他们实*才更精彩。

  以上这些,就是我半年来实*的总结。半年的实*,是我教学生涯的第一站,带给了我不一样的经历,中间有很多东西值得永远回味。当然,不足之处很多,这给我指明了以后学*的方向,我要继续努力,提升自己。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周记范文二:

  首次登上讲台的时候,看着台下的学生,十分的紧张,头脑一片空白,讲课也是语无伦次。万事开头难,之后渐渐地自己就完全得到了放松,而且讲课越来越流畅。在与学校同学和老师们的朝夕相处中,我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杨立老师不但在业务上对我进行指导,还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而我的学生们,他们用那单纯而又美丽的心灵让我明白了做教师的快乐和责任,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从事教育工作的意愿。在这,我把我的一些想法和体会与大家一起交流一下,请大家给予指导与帮助!

  1、教学方面

  上课说话应放慢速度;在黑板上写错字时不要用手擦,最好是想好再写;在课堂上称呼全体学生时不要用“你们”,而要用“我们”,这在心理感受上有一种距离的暗示作用;同时,不要拖堂,要把宝贵的下课时间留给同学们。

  2、师生交流方面

  不要摆架子,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真诚地去与他们沟通。对于一些令老师头疼的孩子,不要歧视,要用心去倾听他们,了解他们,并找出症结所在,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我们班有位同学,他年幼丧父,母亲也弃他不顾转而改嫁他乡,他全靠爷爷奶奶抚养长大。他学*十分刻苦,也非常勤奋,但性格比较孤僻,爱独来独往,不合群,也比较自卑。为了帮助他变开朗起来,我和李松老师商量看如何挖掘出他的优点并在全班肯定他,以增强他的自信。在多方面了解后,发觉他作文写得特别好,就决定在上作文课的时候,把他的作文念给同学们听。就这样,渐渐的他有了自信,变得开朗起来。他的改变让我和李松老师十分的欣慰,也让我明白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以人为本,才能做好教育,教好书,为好人。

  在在短短的实*生活中,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感受到了身为一名教师的苦与乐,深刻体会到了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明白了一个老师的好坏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程度。也正是如此,我看到了老师肩上担负的责任是多么的重大,但这更让我坚定要当老师,且当一名好老的信心和决心。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周记范文三:

  实*期间,我以正式教师的身份和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仪表,并深入学生中,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用心去关爱学生。同时,也严格遵守实*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学校领导和老师,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完善我的实*工作。通过课下与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我发现了一些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切实存在且亟需改善的问题。

  1、普通话不标准

  普通话对我们日常的人际交往、工作生活十分重要,而对一名老师,特别是一名语文老师,更是十分的重要。我的普通话不标准主要体现在前后鼻韵、*翘舌、L和N不分、不懂普通话技巧是个方面。这些问题将是我接下来在学*和工作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2、语言不幽默

  幽默的语言不但让人肯听,而且耐听。在课堂上,我不善于活跃气氛,也不善于讲故事,讲笑话,这样就不能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阅读书籍,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做到水到渠成,心中有数。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汇总五篇(扩展5)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15篇)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15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又将打开新的篇章,寻求新的工作机会,你的求职信写好了吗?写求职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1

尊敬的用人单位领导:

  你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求职信,您的一份支持将是对我的一份莫大的精神鼓励。希望您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我作为求职者的真诚和热忱。我是在学校的信息栏上看到贵公司招聘信息的。

  我叫xx,是xx大学xx院20xx届的毕业生。我就读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在校期间顺利完成所有课程,并多次拿到学院奖学金,同时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熟练掌握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我还在寒暑假期间投入到社会实践和工作实*,获得了丰富的专业技能和职场经验,为今后走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对待工作上,我能够严肃认真;遭遇压力时,我能够积极化解;总是能以一颗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心面对一切,这将是我在职场上的优势所在。

  我熟练掌握汉语言文学课程,擅长语言、文字、写作的分析和应用,对处理文字,编辑文章,策划文案相关工作充满兴趣并有能力胜任。

  xxx

  20xx年xx月xx日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2

敬爱的龙翔教育课外辅导中心:

  您好。我是广东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二年级的学生,我是在学校的布告栏看到您发布的兼职信息的。基于对这份兼职的深深喜爱,我毫不犹豫得动手写这份求职信。

  我想应聘的科目是语文或英语。因为我学的专业的性质,接受了专业的知识,并且有过相关的锻炼,而且本身就有一个比较好的语文基础,所以语文是我最擅长的科目。除此之外,我的英语也是挺好的。从初中开始,我一直很喜爱英语,高考时,英语也考了124分。现在,我拿到了英语四级证书,分数是486分。六级成绩为452分。

  我认为,做一名老师,应该有专业的知识素养,恰当的教学方法,不断学*的心态,还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这一些,我都在不断的学*和积累中。我也自信,我可以胜任这一份工作。因为我选择了,我就一定会用心对待。

  请给我这一次机会,让我向您证明我所言非虚假。

  祝

  一切顺利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3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材料。我是XX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XXX,在此毕业之际,怀着对贵校的仰慕之情和对事业的执着与追求,万分诚恳地向您毛遂自荐,衷心希望能在贵校从事宣传或学生工作,贡献自己的才智。

  大学以来,我系统学*了本专业的基本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并自学了新闻与秘书专业的部分课程,以良好的成绩通过了计算机X级考试和大学英语X级考试,并有*X年的校报记者、《XXXX》编辑的工作经历,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

  入学以来,我担任过班级宣传委员和学*委员,文学院分团委通讯报道员,并于XXXX年当选为XX师范大学大学生通讯社副社长兼校报记者团团长。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

  我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曾参与编辑了高校文学作品集《XXXX》,由中国XX出版社出版发行。

  我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敏锐性,于XXXX年XX月光荣加入***。适应性强,忍耐性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敬业、吃苦精神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曾随学校志愿者服务队赴XX去进行“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

  欣闻贵校尊重知识,需要人才,我愿意为贵校的宣传或学生工作添砖加瓦,给自己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并以最大的热忱投入到工作中去,锐意进取,乐群敬业,以实际行动回报您的赏识。我坚信,这次的合作将为我们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空间。

  最后,感谢您的阅读,并祝愿贵校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xxx

  20xx年xx月xx日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4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本人简历,请允许我做自我介绍。心海飞狐,乃XXX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将于20xx年6月毕业。

  几年大学,匆匆而逝。刚入校门的我意气风发,激昂文字,指点江山,回想起来宛若昨日。如今要与学生时代作别,每想及就业,便难以自持,心中生出颇多感慨。自知才疏

  学浅,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决非易事,但向以“乐天派”自耀的我怎甘就此认输,遂做毛遂自荐。

  在校期间自甘寂寞,潜伏浩瀚之学海,追索学业之精湛,上下求索以实现理想抱负。通过不断的学*,我在专业知识及个人能力等方面都获益匪浅。积极投稿,参加自考,制作网页,在学*中养成了严谨、务实的作风,在思辩中求严密,于理性中求自身之成熟。求知之余积极加入学生社团,多次主持、参加文艺演出,进行社会实践,使自己有了较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十年寒窗,已欠父母太多太多,报恩之切,自立之须,我当早日走向社会,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大学三年的学*生活和大量的社会工作,形成了我冷静自信的性格和参与社会竞争的勇气,这将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期望。由此,我有理由相信,除了专业,我还可以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毕业之后我愿从事秘书文员,新闻采写,报纸编辑,网页制作,*面设计,教师等工作。虽然我可能并不具备足够的工作经验,但只要给我机会,相信能够很快掌握相关技能,胜任这些工作,在您领导的这个精诚团结、锐意进取的集体中竭尽全力,风雨同舟,共铸辉煌。

  再次感谢您的阅读,如需材料及进一步了解请与我校或与我本人联系。愿意接受您的面试!

  最后,祝贵单位事业兴旺发达。

  切盼佳音!

  此致

敬礼!

XXX

20xx年X月x日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5

尊敬的用人单位领导:

  你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求职信,您的一份支持将是对我的一份莫大的精神鼓励。希望您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我作为求职者的真诚和热忱。我是在学校的信息栏上看到贵公司招聘信息的。

  我叫**,是**大学**院20xx届的毕业生。我就读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在校期间顺利完成所有课程,并多次拿到学院奖学金,同时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熟练掌握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我还在寒暑假期间投入到社会实践和工作实*,获得了丰富的专业技能和职场经验,为今后走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对待工作上,我能够严肃认真;遭遇压力时,我能够积极化解;总是能以一颗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心面对一切,这将是我在职场上的优势所在。

  我熟练掌握汉语言文学课程,擅长语言、文字、写作的分析和应用,对处理文字,编辑文章,策划文案相关工作充满兴趣并有能力胜任。

  最后,再次感谢您耐心的阅读了我的求职信,忠心的希望您能够感受到我的诚心诚意!

  此致

敬礼!

  求职人: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6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是一名xx师范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xxx届本科毕业生。我很荣幸有机会向您呈上我的个人资料,走出校门之后还想继续学到更多东西,在此谨向位领导毛遂自荐,作为一名文学专业的大学生。我热爱我的专业并为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我深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道理,所以大学四年,我认真学*,系统地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师素质修养的有关理论,同时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地阅读了各方面书籍,不断地充实自己,为迎接社会的挑战做着充分的准备。

  四年的大学生活,我还积极地参加了各项社团活动,并且通过努力创办了一个新的社团——读点书社,其中我组织的“图书封面设计大赛”活动获得了全校优秀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教会了我与人交际,组织、管理协调能力。我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辩论赛,协同队友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是对我良好的口才,敏捷的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核与肯定。

  我利用寒暑假从事家教工作,在试讲和教育实*期间积极锻炼自己,对板书、教案等多加揣摩,进一步掌握了中学生的学*和心理规律,在盐城技师学院实*期间拥有了两个月讲课机会并且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我热爱教师这一职业,教书育人不仅仅是一项工作,一名真正的教师将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大学四年学*让我自信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相信今后在社会上我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所给予我的关注,我期盼着您的佳音,谢谢!

此致

敬礼!

  xxx

  20xx年xx月xx日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7

尊敬的公司领导:

  您好!

  我是一名在20xx年7月毕业于XX大学的学生。所学专业汉语言文学。在即将进入社会之际,我怀着一颗真诚的心与对事业的渴求,真诚真实真心的向您推荐自己。

  诚实做人,刻苦学*,不畏困难,奋勇拼搏是我的不悔的追求。在大学里培养了我勤于思考的*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让我拥有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与永不言败的精神。在大学期间,我努力学*专业及相关知识,获得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还学*了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等其他学科。我也不放过任何实践的机会。四年来的寒暑假让我成熟了许多。

  多年的学*生活铸就了我勤奋、踏实、责任心强的性格,培养了我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提高了自我判断与协调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即将踏入社会的我因为年轻而有缺点与不足,但同样是因为年轻而拥有激情与热情。因为不足,我懂得要不断的努力与学*,要不断的完善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怀才不遇的人,只有不够努力的人,而努力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在即将走上社会岗位的时候,我毛遂自荐,企盼着以满腔的真诚和热情加入贵公司,领略您公司文化之魅力,一倾文思韬略,才赋禀质为您效力。再次致以我最诚挚的谢意!

  此致

敬礼!

  求职人:

  时间:20xx年12月10日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8

  尊敬的领导:

  您好!我是一名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xx届本科毕业生。我很荣幸有机会向您呈上我的个人资料,走出校门之后还想继续学到更多东西,在此谨向位领导毛遂自荐,

  作为一名文学专业的大学生。我热爱我的专业并为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我深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道理,所以大学四年,我认真学*,系统地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师素质修养的有关理论,同时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地阅读了各方面书籍,不断地充实自己,为迎接社会的挑战做着充分的准备。

  四年的大学生活,我还积极地参加了各项社团活动,并且通过努力创办了一个新的社团——读点书社,其中我组织的“图书封面设计大赛”活动获得了全校优秀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教会了我与人交际,组织、管理协调能力。我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辩论赛,协同队友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是对我良好的口才,敏捷的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核与肯定。

  我利用寒暑假从事家教工作,在试讲和教育实*期间积极锻炼自己,对板书、教案等多加揣摩,进一步掌握了中学生的学*和心理规律,在盐城技师学院实*期间拥有了两个月讲课机会并且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我热爱教师这一职业,教书育人不仅仅是一项工作,一名真正的教师将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大学四年学*让我自信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相信今后在社会上我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所给予我的关注,我期盼着您的佳音,谢谢!

  此致

  敬礼!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9

尊敬的贵公司领导:

  您好!

  首先真诚地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求职书! 我叫,是广州师范大学文学院XX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名应届本科毕业生。值此择业之际,我从网上获悉贵单位的招聘信息,因此特呈请此求职书,诚挚地向您推荐自己!

  本人综合素质佳,能够吃苦耐劳,忠诚稳重坚守诚信正直原则;具备良好的人品,乐于与人沟通,生活在群体之中,能够与人进行客观直接的沟通,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能够积极互动努力达成团队的目标;善于学*,勤奋务实,刻苦钻研,具备广泛的兴趣,适应能力强,能够在很短时间内融入新的领域。大学期间,我学*成绩优异,曾获得一等奖学金一次,二等奖学金两次,三等奖学金两次。此外还曾两次获得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校级“优秀团员”、“优秀团干”等称号。除了主修本专业的课程外,我还辅修了与日常办公、公文等相关的课程。经过努力,我成功通过了英语四级、普通话二甲、三笔字、计算机省一级等教师必备技能考试,能够熟练操作基本的电脑办公软件。

  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我不仅专注于学*,而且还热衷于学生工作与社会实践。我曾担任班上班长、学*委员等职务。工作中我严于律己、认真负责,同时积极团结同学,注重与他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曾参与校、院各种大型学生活动的筹划组织工作,期间带领班集体都获得过相应荣誉。这些学生工作经历不单只是一种表面的荣誉象征,更是丰富了我的成长经历,培养了我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变得日渐成熟与稳重起来。我知道,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小小阶段,马上我就要从校园走上工作岗位了,在未来的工作中更需要踏实、进取、开拓的精神,我将不断努力!

  作为一名中**员,在这个缤纷复杂而充满机遇和竞争的世纪之初,我已作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我愿尽我*身所学为贵单位的车轮滚滚前行贡献自己的力量。籍此向贵单位真实求职!

  给我一个机会,还您一份惊喜!

  此致

敬礼!

  求职人: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10

尊敬的学校领导:

  您好!我叫XX,是XX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

  值此择业之际,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和对的执著追求,真诚地向您推荐自己,以下是我的个人自我介绍。

  大学四年里,我时刻按照"宽专业、厚基础、强、高素质"标准去锻炼及发展自我。学*上,我刻苦努力,圆满完成了学校开设的语言文学、教育学等课程,每科都达到优良以上,可以说对从事教育工作所必须掌握的相关知识有了相当程度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在一个多月的教育实*工作中表现出色、获得了学校最高级别"双优"实*成绩,相信有能力胜任中学语文的教育工作。

  "万丈高楼*地起",所以我对于师范生"三字一话"的基本技能尤为重视。努力,我顺利通过了全国普通话等级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甲级乙等证书;*时坚持勤练书法,钢笔字、粉笔尤佳。课余,我还通过书刊等媒介涉猎各方面的知识,不断扩充知识面。期间,我还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国家计算机水*考试、且能闲熟操作Word等办公软件及CAI课件的制作,网络检索信息的能力也较强。

  此外,我还一直担任学生干部工作,曾当过三年班长和社团部门负责人,有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活动组织策划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公共文体社会实践活动,在文艺和体育方面较有特长。因品学兼优,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团员"。

  再次感谢您的关注。希望能在进一步的接触中向您展示我的能力。如能喜获您的赏识,我将尽心尽力为贵校的发展做出贡献!

此致

敬礼!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11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是一名XX师范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我很荣幸有机会向您呈上我的求职信,走出校门之后还想继续学到更多东西,在此谨向各位领导毛遂自荐。

  作为一名文学专业的大学生,我热爱我的专业并为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我深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道理,所以大学四年,我认真学*,系统地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师素质修养的有关理论,同时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地阅读了各方面书籍,不断地充实自己,为迎接社会的挑战做着充分的准备。

  四年的大学生活,我还积极地参加了各项社团活动,并且通过努力创办了一个新的社团——XX协会,其中我组织的“封面设计大赛”活动获得了全校优秀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教会了我与人交际、组织、管理协调能力,我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辩论赛,协同队友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是对我良好的口才,敏捷的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核与肯定。

  我利用寒暑假从事家教工作,在试讲和教育实*期间积极锻炼自己,对板书、教案等多加揣摩,进一步掌握了中学生的学*和心理规律,在XX技师学院实*期间拥有了两个月讲课机会并且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我热爱教师这一职业,教书育人不仅仅是一项工作,一名真正的教师将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大学四年学*让我自信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相信今后在社会上我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所给予我的关注,我期盼着您的佳音,谢谢!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xxx年xx月xx日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12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求职信,请允许我做自我介绍。

  我叫XX,是XX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将于今年X月份毕业。

  几年大学,匆匆而逝,刚入校门的我意气风发、激昂文字、指点江山,回想起来宛若昨日,如今要与学生时代作别,每想及就业,心中生出颇多感慨,自知才疏学浅,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决非易事,但向以自信我怎甘就此认输,遂毛遂自荐,写此求职信。

  我在校期间潜伏浩瀚之学海,追索学业之精湛,上下求索以实现理想抱负,通过不断的学*,我在专业知识及个人能力等方面都获益匪浅。除了专业学*以外,我还积极投稿、参加自考、制作网页,在学*中养成了严谨、务实的作风,于理性中求自身之成熟;求知之余积极加入学生社团,多次主持、参加文艺演出,进行社会实践,使自己有了较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十年寒窗,已欠父母太多太多,报恩之切,自立之须,我当早日走向社会,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大学的学*生活和大量的社会工作,形成了我冷静自信的性格和参与社会竞争的勇气,这将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期望,由此,我有理由相信,除了专业,我还可以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虽然我可能并不具备足够的工作经验,但只要给我机会,相信能够很快掌握相关技能,胜任本职工作,在您领导的这个精诚团结、锐意进取的集体中竭尽全力,风雨同舟,共铸辉煌。

  再次感谢您的阅读,如需进一步了解请与我联系,愿意接受您的面试,切盼佳音!

  最后,祝贵单位事业兴旺发达。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xxx年xx月xx日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13

尊敬的学校的领导:

  您好!

  首先,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自荐材料,这是我的荣幸。

  其次,请容许我简单地介绍自己。

  我叫王x,今年22岁。20xx年x月毕业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校期间,我努力学*各门功课,踊跃参加各项活动和比赛,积极投入学生工作,这些都很好地提升了我的科学文化素质,锻炼了我各方面的能力。经过4年的历练,我已准备迎接职场的挑战。

  在学*期间,学校开设的`语言文学课程提高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师范专业开设的逻辑学、教育心理学培养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与学生交往的能力。在系统的学*语文课程教学法等相关教师技能课程后,我对于教师这一行业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再加上我在大学期间的家教兼职和大三的学校实*工作中经验,我已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清晰的认识,知道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比如说:语文老师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学功底,并且应该多涉及各种类别的书籍,丰富自身的内涵。在实*中,我发现,现在的中学生思想比原先的活跃,知识面也比较广,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日常要注意提高自身的学术修养,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答疑解惑。另外,老师是学生的益友。现在的学生面临很多的压力:升学压力、考试压力、竞争压力等等,而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又占绝大多数,没有经历过挫折和失败,心理处于一个极端的不*静、不安静和不稳定的阶段。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时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心理状况和思想情况,为他们解决心理上和生活上的困难,成为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和支持学生的知心朋友。

  以上就是我对于教师工作的一些认识和心得,对于成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充满了信心和热情。有了参与到工作中的热情,有了相关的工作经验,有了各方面较好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我有虚心求教、积极进取的精神,所以我相信我能胜语文老师一职相关工作。

  希望学校的领导能给我这个机会,为学生发光发热。

  此致

敬礼!

王x

20xx年x月xx日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14

尊敬的xxx公司领导:

  您好!

  首先对占用您的宝贵时间深表歉意。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所学专业是中文系汉语言文学。 现得知贵单位招聘,特在此自我推荐。

  经过长期努力拼搏,今天我怀着满腔热血站在了人生的又一个起点。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强手如林,然而我坚信我自己不是弱者。竞争时代,实力为先,学历不等于能力,努力才会有成绩。

  在大学期间,我以做一名新世纪的建设者为目标,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学*上我刻苦认真,成绩优异,所学主要基础课和专业课成绩在优良以上,*均成绩80分以上,除了专业课学*外,我还注意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应时代人才要求,考取了计算机国家二级证书以及普通话等级证书。在英语学*方面,我在学*大学英语的基础上,具备了一定的翻译、阅读、口语及写作能力,现在正向更高目标努力。同时我自学并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能。

  此外,我还积极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今年八、九月份教育实*中,我获得了宝贵的教学管理经验,这将使我受益终生。诚然,我不具备最高的学历,但我有达到最高学力的好学勤奋与务实,“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匣内待时飞”渴望学成之后的大手施展,更急盼有伯乐的赏识与信任。我会用我的实际行动回报您对我的选择,用我的青春与才智为贵单位的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面临择业,我对社会和自己都充满信心,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对社会有所贡献。我真诚地希望能融入贵单位奋发进取的激流中去。最后,祝贵公司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求职人:

  XXXX年XX月XX日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15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是一名xx师范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我很荣幸有机会向您呈上我的求职信,走出校门之后还想继续学到更多东西,在此谨向各位领导毛遂自荐。

  作为一名文学专业的大学生,我热爱我的专业并为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我深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道理,所以大学四年,我认真学*,系统地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师素质修养的有关理论,同时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地阅读了各方面书籍,不断地充实自己,为迎接社会的挑战做着充分的准备。

  四年的大学生活,我还积极地参加了各项社团活动,并且通过努力创办了一个新的社团——xx协会,其中我组织的“封面设计大赛”活动获得了全校优秀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教会了我与人交际、组织、管理协调能力,我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辩论赛,协同队友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是对我良好的口才,敏捷的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核与肯定。

  我利用寒暑假从事家教工作,在试讲和教育实*期间积极锻炼自己,对板书、教案等多加揣摩,进一步掌握了中学生的学*和心理规律,在xx技师学院实*期间拥有了x个月讲课机会并且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我热爱教师这一职业,教书育人不仅仅是一项工作,一名真正的教师将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大学四年学*让我自信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相信今后在社会上我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所给予我的关注,我期盼着您的佳音,谢谢!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20xx年x月x日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汇总五篇(扩展6)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菁选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15篇

  时间真是转瞬即逝,新一轮的招聘又朝我们走来,现在的你想必是在写求职信吧。那么优秀的求职信都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1

尊敬的公司领导:

  您好!

  我是一名在20xx年7月毕业于XX大学的学生。所学专业汉语言文学。在即将进入社会之际,我怀着一颗真诚的心与对事业的渴求,真诚真实真心的向您推荐自己。

  诚实做人,刻苦学*,不畏困难,奋勇拼搏是我的不悔的追求。在大学里培养了我勤于思考的*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让我拥有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与永不言败的精神。在大学期间,我努力学*专业及相关知识,获得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还学*了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等其他学科。我也不放过任何实践的机会。四年来的.寒暑假让我成熟了许多。

  多年的学*生活铸就了我勤奋、踏实、责任心强的性格,培养了我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提高了自我判断与协调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即将踏入社会的我因为年轻而有缺点与不足,但同样是因为年轻而拥有激情与热情。因为不足,我懂得要不断的努力与学*,要不断的完善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怀才不遇的人,只有不够努力的人,而努力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在即将走上社会岗位的时候,我毛遂自荐,企盼着以满腔的真诚和热情加入贵公司,领略您公司文化之魅力,一倾文思韬略,才赋禀质为您效力。再次致以我最诚挚的谢意!

  此致

敬礼!

  求职人:

  时间:20xx年12月10日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2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自荐书,这对一个即将迈出校门的学子而言,将是一份莫大的鼓励。相信您在给予我一个机会的同时,您也多一份选择!即将走向社会的我怀着一颗热忱的心,诚挚地向您推荐自己!我叫xxx,是xxx大学文学与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xx届即将毕业的一名本科生,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真诚地向您推荐自己。

  我是一个性格外向,开朗大方,积极乐观的女孩。我坚信“勤能补拙,努力加油,定会成功。”面对困难,我总会以乐观的心态对待,并能沉着冷静的'思考,从而寻求解决的办法。

  在校的四年里,我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从而全面发展自己,以锐意进取和踏实诚信的作风及表现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和赞誉。我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活动组织策划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我工作认真,学*刻苦,成绩优异,得到学校领导、老师、同学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在xx.9~xx.6担任校环保协会秘书部副部长;xx.9~xx.6担任环保协会秘书部部长,并获得“优秀部长”荣誉证书;在xx年实*中获“优秀实*班主任”荣誉称号。作为师范生,我对基本功尤为重视,通过努力,我顺利通过了全国普通话等级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二级甲等证书;通过了国家汉语言能力测试,并获得了中级证书;通过国家计算机水*二级考试;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参加了新课程培训,并获得证书。于xx年光荣的成为入党积极分子,xx年成为***预备党员。

  大学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井然有序而又紧张的学*气氛,使我得到多方面不同程度的锻炼和考验;正直和努力是我做人的原则;沉着和冷静是我遇事的态度;爱好广泛使我非常充实;众多的朋友使我倍感富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我能够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我的经验不足或许让您犹豫不决,但请您相信我的干劲与努力将弥补这暂时的不足,也许我不是的,但我绝对是最努力的。我相信:用心一定能赢得精彩!

  "良禽择木而栖,士不知已者而搏。"愿您的慧眼,开启我人生的旅程。

  再次感谢您为我留出时间,来阅读我的自荐书,祝您工作顺心!期待您的希望!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XXXX年XX月XX日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3

尊敬的校领导: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阅览我这份自荐信。

  我叫杨昕,现年21岁,女,是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跨出校园我希望在社会中继续磨练自己,在工作中学*,在学*中工作,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凭借自身能力和对教师岗位的热爱,我冒昧地毛遂自荐,希望有幸成为贵学校的一名教师!

  我于20xx年6月毕业于南阳理工学院,毕业成绩优异。于20xx0—1011取得专业年级成绩排名第10名的好成绩,获得学院三等奖学金;在课余时间,一方面我认真学*语文教育方面的理论,掌握作为教师的基本技能,普通话已过二甲,通过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的考试;另一方面,我,殷切盼望您的答复!

  最后,祝贵学校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20xx年9月10日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4

尊敬的用人单位领导:

  你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求职信,您的一份支持将是对我的一份莫大的精神鼓励。希望您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我作为求职者的真诚和热忱。我是在学校的信息栏上看到贵公司招聘信息的。

  我叫xx,是xx大学xx院20xx届的毕业生。我就读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在校期间顺利完成所有课程,并多次拿到学院奖学金,同时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熟练掌握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我还在寒暑假期间投入到社会实践和工作实*,获得了丰富的'专业技能和职场经验,为今后走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对待工作上,我能够严肃认真;遭遇压力时,我能够积极化解;总是能以一颗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心面对一切,这将是我在职场上的优势所在。

  我熟练掌握汉语言文学课程,擅长语言、文字、写作的分析和应用,对处理文字,编辑文章,策划文案相关工作充满兴趣并有能力胜任。

  最后,再次感谢您耐心的阅读了我的求职信,忠心的希望您能够感受到我的诚心诚意!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

  20xx年x月x日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5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材料。我是XX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XXX,在此毕业之际,怀着对贵校的仰慕之情和对事业的执着与追求,万分诚恳地向您毛遂自荐,衷心希望能在贵校从事宣传或学生工作,贡献自己的才智。

  大学以来,我系统学*了本专业的'基本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并自学了新闻与秘书专业的部分课程,以良好的成绩通过了计算机X级考试和大学英语X级考试,并有*X年的校报记者、《XXXX》编辑的工作经历,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

  入学以来,我担任过班级宣传委员和学*委员,文学院分团委通讯报道员,并于XXXX年当选为XX师范大学大学生通讯社副社长兼校报记者团团长。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

  我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曾参与编辑了高校文学作品集《XXXX》,由中国XX出版社出版发行。

  我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敏锐性,于XXXX年XX月光荣加入***。适应性强,忍耐性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敬业、吃苦精神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曾随学校志愿者服务队赴XX去进行“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

  欣闻贵校尊重知识,需要人才,我愿意为贵校的宣传或学生工作添砖加瓦,给自己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并以最大的热忱投入到工作中去,锐意进取,乐群敬业,以实际行动回报您的赏识。我坚信,这次的合作将为我们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空间。

  最后,感谢您的阅读,并祝愿贵校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xxx

  20xx年xx月xx日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6

尊敬的校领导: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阅览我这份自荐信。

  我叫周颖,现年22岁,女,是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跨出校园我希望在社会中继续磨练自己,在工作中学*,在学*中工作,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凭借自身能力和对自身专业的热爱,我冒昧地毛遂自荐,希望有幸成为贵公司一员!

  我于20xx年6月毕业于常熟理工学院学院,毕业成绩优异。于20xx—20xx、20xx—20xx、20xx—20xx两学年分别取得专业年级成绩排名第八、第三、第九名的好成绩,两次获得二奖学金,一次获得一等奖学金;并取得“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称号。在课余时间,一方面我认真学*语文教育方面的理论;另一方面,我还努力发展其他兴趣爱好,比如朗诵、写作、唱歌、绘画、羽毛球球等,并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个过程既学到了知识,又使我的身心得到了极大的锻炼。相信我的这些经历和理念会对从教后与学生的交往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不懈的学*磨练了我的意志,使我可以从容面对各种压力与困难。大学期间虽然课业繁忙,但为了使自己的理论可用于实践,我还担任了09级中文学*部干事一职,并兼任言念诗歌协会会员。这些实践工作都为我的日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多年的集体生活使我更珍视集体的温暖,使我更加注重个人修养,注意培养与同学们的协作精神与团队精神,这将对我未来的工作大有裨益!

  四年所学,使我具备作为一名教师的各项条件;从小到大的信仰,使我想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一份贡献。我在有关材料上看到过关于贵校的'情况介绍,非常喜欢贵校的工作环境,欣赏贵校的办学理念,我希望用我所学到的知识报效祖国,同时我更希望能为贵校的建设贡献我的微薄之力。我的联系方式:手机:xxx,邮箱:xxx。com,殷切盼望您的答复!

  最后,祝贵学校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20xx年9月10日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7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是一名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届本科毕业生。我很荣幸有机会向您呈上我的个人资料,走出校门之后还想继续学到更多东西,在此谨向位领导毛遂自荐,作为一名文学专业的大学生。我热爱我的专业并为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我深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道理,所以大学四年,我认真学*,系统地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师素质修养的有关理论,同时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地阅读了各方面书籍,不断地充实自己,为迎接社会的挑战做着充分的准备。

  四年的大学生活,我还积极地参加了各项社团活动,并且通过努力创办了一个新的社团——读点书社,其中我组织的“图书封面设计大赛”活动获得了全校优秀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教会了我与人交际,组织、管理协调能力。我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辩论赛,协同队友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是对我良好的口才,敏捷的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核与肯定。

  我利用寒暑假从事家教工作,在试讲和教育实*期间积极锻炼自己,对板书、教案等多加揣摩,进一步掌握了中学生的学*和心理规律,在盐城技师学院实*期间拥有了两个月讲课机会并且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我热爱教师这一职业,教书育人不仅仅是一项工作,一名真正的'教师将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大学四年学*让我自信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相信今后在社会上我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所给予我的关注,我期盼着您的佳音,谢谢!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

  20xx年x月x日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8

尊敬的用人单位领导:

  你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求职信,您的一份支持将是对我的一份莫大的精神鼓励。希望您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我作为求职者的真诚和热忱。我是在学校的信息栏上看到贵公司招聘信息的。

  我叫xx,是xx大学xx院20xx届的'毕业生。我就读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在校期间顺利完成所有课程,并多次拿到学院奖学金,同时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熟练掌握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我还在寒暑假期间投入到社会实践和工作实*,获得了丰富的专业技能和职场经验,为今后走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对待工作上,我能够严肃认真;遭遇压力时,我能够积极化解;总是能以一颗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心面对一切,这将是我在职场上的优势所在。

  我熟练掌握汉语言文学课程,擅长语言、文字、写作的分析和应用,对处理文字,编辑文章,策划文案相关工作充满兴趣并有能力胜任。

  xxx

  20xx年xx月xx日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9

敬爱的龙翔教育课外辅导中心:

  您好。我是广东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二年级的学生,我是在学校的布告栏看到您发布的兼职信息的。基于对这份兼职的深深喜爱,我毫不犹豫得动手写这份求职信。

  我想应聘的科目是语文或英语。因为我学的专业的性质,接受了专业的知识,并且有过相关的锻炼,而且本身就有一个比较好的`语文基础,所以语文是我最擅长的科目。除此之外,我的英语也是挺好的。从初中开始,我一直很喜爱英语,高考时,英语也考了124分。现在,我拿到了英语四级证书,分数是486分。六级成绩为452分。

  我认为,做一名老师,应该有专业的知识素养,恰当的教学方法,不断学*的心态,还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这一些,我都在不断的学*和积累中。我也自信,我可以胜任这一份工作。因为我选择了,我就一定会用心对待。

  请给我这一次机会,让我向您证明我所言非虚假。

  祝

  一切顺利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10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是一名xx师范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我很荣幸有机会向您呈上我的求职信,走出校门之后还想继续学到更多东西,在此谨向各位领导毛遂自荐。

  作为一名文学专业的大学生,我热爱我的专业并为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我深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道理,所以大学四年,我认真学*,系统地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师素质修养的有关理论,同时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地阅读了各方面书籍,不断地充实自己,为迎接社会的挑战做着充分的准备。

  四年的大学生活,我还积极地参加了各项社团活动,并且通过努力创办了一个新的社团——xx协会,其中我组织的“封面设计大赛”活动获得了全校优秀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教会了我与人交际、组织、管理协调能力,我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辩论赛,协同队友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是对我良好的口才,敏捷的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核与肯定。

  我利用寒暑假从事家教工作,在试讲和教育实*期间积极锻炼自己,对板书、教案等多加揣摩,进一步掌握了中学生的学*和心理规律,在xx技师学院实*期间拥有了两个月讲课机会并且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我热爱教师这一职业,教书育人不仅仅是一项工作,一名真正的`教师将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大学四年学*让我自信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相信今后在社会上我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所给予我的关注,我期盼着您的佳音,谢谢!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

  20xx年x月x日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11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求职信,请允许我做自我介绍。

  我叫xx,是xx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将于今年X月份毕业。

  几年大学,匆匆而逝,刚入校门的我意气风发、激昂文字、指点江山,回想起来宛若昨日,如今要与学生时代作别,每想及就业,心中生出颇多感慨,自知才疏学浅,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决非易事,但向以自信我怎甘就此认输,遂毛遂自荐,写此求职信。

  我在校期间潜伏浩瀚之学海,追索学业之精湛,上下求索以实现理想抱负,通过不断的学*,我在专业知识及个人能力等方面都获益匪浅。除了专业学*以外,我还积极投稿、参加自考、制作网页,在学*中养成了严谨、务实的作风,于理性中求自身之成熟;求知之余积极加入学生社团,多次主持、参加文艺演出,进行社会实践,使自己有了较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十年寒窗,已欠父母太多太多,报恩之切,自立之须,我当早日走向社会,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大学的学*生活和大量的社会工作,形成了我冷静自信的性格和参与社会竞争的勇气,这将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期望,由此,我有理由相信,除了专业,我还可以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虽然我可能并不具备足够的工作经验,但只要给我机会,相信能够很快掌握相关技能,胜任本职工作,在您领导的`这个精诚团结、锐意进取的集体中竭尽全力,风雨同舟,共铸辉煌。

  再次感谢您的阅读,如需进一步了解请与我联系,愿意接受您的面试,切盼佳音!

  最后,祝贵单位事业兴旺发达。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

  20xx年x月x日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12

尊敬的学校领导:

  您好!我叫xx,是xx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

  值此择业之际,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和对的执著追求,真诚地向您推荐自己,以下是我的个人自我介绍。

  大学四年里,我时刻按照"宽专业、厚基础、强、高素质"标准去锻炼及发展自我。学*上,我刻苦努力,圆满完成了学校开设的语言文学、教育学等课程,每科都达到优良以上,可以说对从事教育工作所必须掌握的相关知识有了相当程度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在一个多月的'教育实*工作中表现出色、获得了学校最高级别"双优"实*成绩,相信有能力胜任中学语文的教育工作。

  "万丈高楼*地起",所以我对于师范生"三字一话"的基本技能尤为重视。努力,我顺利通过了全国普通话等级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甲级乙等证书;*时坚持勤练书法,钢笔字、粉笔尤佳。课余,我还通过书刊等媒介涉猎各方面的知识,不断扩充知识面。期间,我还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国家计算机水*考试、且能闲熟操作Word等办公软件及CAI课件的制作,网络检索信息的能力也较强。

  此外,我还一直担任学生干部工作,曾当过三年班长和社团部门负责人,有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活动组织策划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公共文体社会实践活动,在文艺和体育方面较有特长。因品学兼优,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团员"。

  再次感谢您的关注。希望能在进一步的接触中向您展示我的能力。如能喜获您的赏识,我将尽心尽力为贵校的发展做出贡献!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

  20xx年x月x日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13

  尊敬的领导:

  您好!我是一名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xx届本科毕业生。我很荣幸有机会向您呈上我的个人资料,走出校门之后还想继续学到更多东西,在此谨向位领导毛遂自荐,

  作为一名文学专业的大学生。我热爱我的专业并为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我深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道理,所以大学四年,我认真学*,系统地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师素质修养的有关理论,同时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地阅读了各方面书籍,不断地充实自己,为迎接社会的挑战做着充分的准备。

  四年的大学生活,我还积极地参加了各项社团活动,并且通过努力创办了一个新的社团——读点书社,其中我组织的“图书封面设计大赛”活动获得了全校优秀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教会了我与人交际,组织、管理协调能力。我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辩论赛,协同队友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是对我良好的口才,敏捷的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核与肯定。

  我利用寒暑假从事家教工作,在试讲和教育实*期间积极锻炼自己,对板书、教案等多加揣摩,进一步掌握了中学生的学*和心理规律,在盐城技师学院实*期间拥有了两个月讲课机会并且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我热爱教师这一职业,教书育人不仅仅是一项工作,一名真正的教师将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大学四年学*让我自信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相信今后在社会上我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所给予我的关注,我期盼着您的佳音,谢谢!

  此致

  敬礼!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14

尊敬的xx用人单位领导:

  你好!

  感谢您阅读我的求职信,您的一份支持将是对我的一份莫大的精神鼓励。希望您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我作为求职者的真诚和热忱。我是在学校的信息栏上看到贵公司招聘信息的.。

  我叫xxx,是xxx大学xxx院20xx届的毕业生。我就读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在校期间顺利完成所有课程,并多次拿到学院奖学金,同时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熟练掌握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我还在寒暑假期间投入到社会实践和工作实*,获得了丰富的专业技能和职场经验,为今后走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对待工作上,我能够严肃认真;遭遇压力时,我能够积极化解;总是能以一颗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心面对一切,这将是我在职场上的优势所在。

  我熟练掌握汉语言文学课程,擅长语言、文字、写作的分析和应用,对处理文字,编辑文章,策划文案相关工作充满兴趣并有能力胜任。

  最后,再次感谢您耐心的阅读了我的求职信,忠心的希望您能够感受到我的诚心诚意!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15

尊敬的贵公司领导:

  您好!

  首先真诚地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求职书! 我叫,是广州师范大学文学院xx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名应届本科毕业生。值此择业之际,我从网上获悉贵单位的招聘信息,因此特呈请此求职书,诚挚地向您推荐自己!

  本人综合素质佳,能够吃苦耐劳,忠诚稳重坚守诚信正直原则;具备良好的人品,乐于与人沟通,生活在群体之中,能够与人进行客观直接的沟通,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能够积极互动努力达成团队的目标;善于学*,勤奋务实,刻苦钻研,具备广泛的兴趣,适应能力强,能够在很短时间内融入新的领域。大学期间,我学*成绩优异,曾获得一等奖学金一次,二等奖学金两次,三等奖学金两次。此外还曾两次获得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校级“优秀团员”、“优秀团干”等称号。除了主修本专业的课程外,我还辅修了与日常办公、公文等相关的课程。经过努力,我成功通过了英语四级、普通话二甲、三笔字、计算机省一级等教师必备技能考试,能够熟练操作基本的电脑办公软件。

  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我不仅专注于学*,而且还热衷于学生工作与社会实践。我曾担任班上班长、学*委员等职务。工作中我严于律己、认真负责,同时积极团结同学,注重与他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曾参与校、院各种大型学生活动的筹划组织工作,期间带领班集体都获得过相应荣誉。这些学生工作经历不单只是一种表面的荣誉象征,更是丰富了我的成长经历,培养了我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变得日渐成熟与稳重起来。我知道,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小小阶段,马上我就要从校园走上工作岗位了,在未来的工作中更需要踏实、进取、开拓的精神,我将不断努力!

  作为一名中**员,在这个缤纷复杂而充满机遇和竞争的世纪之初,我已作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我愿尽我*身所学为贵单位的车轮滚滚前行贡献自己的力量。籍此向贵单位真实求职!

  给我一个机会,还您一份惊喜!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

  20xx年x月x日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汇总五篇(扩展7)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自我鉴定范本五份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自我鉴定 1

  自从20xx年7月为理工学院成教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后,充满信心的我即以满腔的斗志全身心地投入函授学*中。

  上课期间,我保持以往学生时代的历来风格,不迟到、不早退,勤做笔记,有要事则向班主任请假。在单位工作期间,我一边认真备课,一边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一边也不忘理工大的任课教授的嘱咐。充分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把学的理论和实际工作相联系,把函授时不能作具体解说的书本知识理解消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上的毫不懈怠使我能从容应付每一次考试,并取得不错的成绩。

  在单位工作期间,我一边认真备课,一边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一边也不忘理工大的任课教授的嘱咐。充分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把学的理论和实际工作相联系,把函授时不能作具体解说的书本知识理解消化。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自我鉴定 2

  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和能力,我参加了20XX年的**高考,考取了贵州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于是开始了三年的学*。通过学*,本人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一)政治思想上

  本人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的领导,热爱神圣的教育事业。函授期间,我努力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培养自己的文学兴趣。尊敬师长,热爱自己的班级,与班级同学和睦相处,且关系融洽。

  (二)学*目的及态度

  面授期间上课认真听老师的讲解,作好学*笔记,并把自己的困惑拿出来和老师共同探讨。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从来都是不折不扣的高质量的完成。因为我深深明白:这是我提高自己水*和能力的机会。

  (三)收获和体会

  *时不常读书,函授学*使我感受到自身文学修养的欠缺,并促使我研读各种文学书籍,并把它与*时的教学工作相结合。教学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个人素质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四)工作与学*的处理上

  在校工作期间,我一边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认真备课,教好学生。一边不忘曲师大任课教师的嘱咐。充分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把函授期间不能作具体解说的书本知识理解消化。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上的毫不懈怠使我能从容面对每一次考试,并取得不错的成绩。

  (五)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虽说是三年的函授学*,实际上面授只有三个月左右。虽说函授教师备课认真负责,学员真正能从老师那学到的东西并不多。大部分的知识还得靠自己的积累和教学实践中的领悟。在以后的学*工作中,我将以此为基础,不断的`研究学*,提升自己。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自我鉴定 3

  我在大学所学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下面从思想表现、学业课程学*和能力养成等方面作自我鉴定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在读大学期间,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自觉追求进步,坚决拥护***的领导,支持改革开放事业,在学*过程中,我越来越认为这些理论的博大精深和伟大正确。从而极大地影响了我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使自己成为一个愿意为社会、为人民、为民族贡献毕生精力的人。

  大学期间,我尊重领导,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积极参与“学*钱学森精神”活动,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这对我的思想有很大帮助。

  二、专业学*方面

  在读大学期间,我对中外文学史、中外名著做了系统阅读,并利用网络广泛关注文学发展动态。每次考试,我的专业成绩均能名列前茅,成为系里的学*标兵。

  此外,我还考取了英语四级证书;计算机NIT证书;取得了记者实*证。

  学*期间,我还学*了新闻的撰写,有多篇发表于省报;写散文30篇,被不少网络转载。

  学*方面的勤奋刻苦精神受到了学院的表彰,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三、社会实践方面

  三次参加了由都市播报栏目组织的大学生新闻采写活动,亲自到新闻单位、厂矿企业、市民中间调查了解,从而对新闻采写、撰稿、等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热点事件、重要新闻有了很强的预测能力。这些实践活动,对我将来的就业求职来说,是很重要的经验积累。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自我鉴定 4

  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阶段的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回顾自考的这段时光让人难忘。这段日子里,通过专业学*和日常工作实践,不断充实自己、锻炼自己,使自己在思想认识、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方面都在原有基础上有了很大提高。毕业之际,现对自己的各个方面作一自我评价:

  思想方面,通过认真学*自考课程,进一步加深了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认识和理解,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了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

  学*方面,谦虚谨慎,勤奋学*,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考,较好地处理自考与日常工作的关系,做到日常工作与自考两不误。自从日常工作以来,没有因为自考的紧张而放松对日常工作的要求,也没有因为日常工作的繁忙而放弃自考,能够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另外,注重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日常工作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为自己更好地开展日常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生活与日常工作方面,树立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养成了良好的生活*惯和正派的作风,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是一个团结同志、真诚待人的人,是一个务实重干、乐于奉献的人。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自我鉴定 5

  虽然说现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比较冷门,找工作是比较难的,但我并没有因此感到困扰,因为我对于自己的专业是比较热爱的,相信只要保持一颗热忱学*的初心,那么任何岗位我都是可以胜任的,或者说不管是哪家公司对于充满热情的年轻人都不会拒绝,不过在此之前我还要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做一个告别,或者说是以自我鉴定的方式来树立一个新的起点,陪伴我在未来的职场道路上助跑。

  其实我在高中的时候就开始喜欢汉语言文学专业了,从小因为外公的影响,我对于书法、文学以及印章雕刻是比较感兴趣的,因此在老师的推荐下,我报考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所大学。学校的社团生活总是多姿多彩的,在大一的时候我便和一位学长共同创办了文学社,尽管我对之前学校为什么没有这样一个社团感到有些疑惑,志同道合的人多了总是能够爆发灵感的源泉,或者说这个阶段的我是十分高兴的,每天都会和大家一起研究文学课题,有时也会和书法社联合开展一些活动,因此我在学校也算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人。

  大学期间由于我热爱书法与文学,因此我多次获得书法比赛的奖项,对于诗词方面我也小有研究,最重要的是我没有因此落下专业知识的学*,或者说通过这些方式能够让我在专业学*中相辅相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时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便是附*的一家书店,这所书店也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虽然藏书方面不如学校图书馆的数量多,但由于是专门针对我们专业的学生所开设的方面,因此其藏书专业度是学校图书馆所不及的,因此有许多学生都会在这里看书。

  由于对文学的热爱,实*期间我从事的是编辑工作,因为我觉得自己在实*期间可以接触到自己*时忽略的一些知识,尽管有些模板能够用得到的地方比较少,但是稍微涉猎一番总是没错的。至于毕业论文方面,得益于我*时的积累比较深厚,再加上指导老师非常负责,因此在这方面我是完成得比较好的,虽然说我们班的毕业照拍摄得比较迟,但是我还像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学生一般,尽管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突然就这样毕业我还是有些不舍的,或者说还没有想好何去何从吧。

  其实毕业以后我更想做一名图书管理员,因为可以接触到许多的书籍,还可以在工作之余进行一些学*,不过比较遗憾的是家人肯定是不会同意的,所以在自我鉴定以后我还要做一个职业规划,要抓住重点,不要让以后的自己感到遗憾,因此我在自己的大学生活梳理完毕以后必须要尽快决定下来,身为我这个专业的学生,总不至于在自我鉴定结束以后还不明白自己比较适合什么工作吧。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