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借尾巴》评课稿 (菁华3篇)

首页 / 文库 / |

《小壁虎借尾巴》评课稿1

  《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是小学语文第二册第4组教材的最后一篇课文,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科普童话故事。本组教材是以快乐的夏天为专题组织材料的。课文借助形象化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分别讲了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文章生动有趣,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同时,6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我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文、小组读文、朗读、齐读、个人读等,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自由读文,给每位学生一个比较个体的自由散读的空间,起到读通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的作用;其间,又展开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作用。这篇文章生动有趣,通过对话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所以,我在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朗读训练时,着重指导学生读好动物的对话,尤其是小壁虎的问话,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仿照问话,学着用请求的语气说话……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才能培养语感。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即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而这三段结构相同,内容相似,分别写了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作用。在教学设计时,我将第三段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在读—说—想中,理解小鱼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并掌握了一定的说话句式。第四、五自然段的学*由于有了第三段的铺垫,我就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学*,进而过渡到个人学*。在学*的过程中,我设计了“小壁虎爬到了哪儿?看到了什么?说了什么?他有没有借到尾巴?”这几个问题帮助学生揣摩课文的思路和表达方法,为说话打下了基础。然后引导学生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仿照课文的结构进行扩展说话。这样既积累了课余知识,知道了更多动物尾巴的作用,又学会了表达由于结构相同,内容相似,

  本篇课文,有六幅插图,就像孩子们阅读的连环画故事一样,教学时忽略了插图的作用,没有引导学生图文对照进行学*,又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对学生进行看图说话的机会。这在今后要注意,要充分运用已有的教学资源,来落实听、说、读、写的训练。

《小壁虎借尾巴》评课稿2

  李老师的这一节课,有许多值得我们学*的地方:

  1、注重字词教学,多种方法并用。

  李老师在识字教学与学生交流运用了多种方法,更加注重拼音识字和整体识记。当学生拼读出现错误时,老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纠正,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引领学生读生字的时候,李老师采用了开火车读、范读、领读、学生领读等多种读法,使学生对生字的巩固达到了最大化。

  2、正确理解语文,培养语言*惯

  李老师一边亲切地注视着学生,一边微笑着鼓励学生,在李老师的循循善诱下,一个又一个学生跃跃欲试,一个又一个完整、精彩的句子在学生的奇思妙想中脱口而出,我们在为学生喝彩的同时也见证了李老师的教学功力。

  通过李老师给我们班上课,我看到了很多我的不足,我*时训练还是不够到位,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上还要多下功夫,我要多向各位老师学*!

《小壁虎借尾巴》评课稿3

  听了曹老师上的《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后感受颇深。学生的阅读训练离不开理解,也离不开朗读,两者互为促进、补充。因此,教学一开始,周老师就让学生带问题读课文,达到初步感知课文的目的,随着教学深入,采取不同方法,以读促思,以读释疑。如出示“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和“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教师扮演小壁虎分别说出这两句话,叫学生扮演小鱼。问:“小鱼喜欢小壁虎的哪中说话方式为什么?”学生比较读、学生反复读后,纷纷选择第二句,觉得这句多了有文明礼貌用语说明小壁虎是个有礼貌的孩子还可以看出壁虎想借尾巴的着急的心情。于是,借读训练学生语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最后在学生能流利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范读、齐读、分角色读,层层深入,突出体会“姐姐”、“伯伯”、“阿姨”、“您”、“行吗”等礼貌用语道出壁虎委屈、难过、焦急的心情,从中领悟借尾巴的经过说明了各种动物尾巴的功能。

  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曹老师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文、小组读文、朗读、齐读等,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让他们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学生通过充分地、饶有兴趣地读文,理解了课文,培养了语感。


《小壁虎借尾巴》评课稿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小壁虎借尾巴》评课稿 (菁华3篇)(扩展1)

——《小壁虎借尾巴》评课稿 (菁华3篇)

《小壁虎借尾巴》评课稿1

  《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是小学语文第二册第4组教材的最后一篇课文,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科普童话故事。本组教材是以快乐的夏天为专题组织材料的。课文借助形象化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分别讲了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文章生动有趣,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同时,6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我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文、小组读文、朗读、齐读、个人读等,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自由读文,给每位学生一个比较个体的自由散读的空间,起到读通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的作用;其间,又展开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作用。这篇文章生动有趣,通过对话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所以,我在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朗读训练时,着重指导学生读好动物的对话,尤其是小壁虎的问话,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仿照问话,学着用请求的语气说话……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才能培养语感。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即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而这三段结构相同,内容相似,分别写了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作用。在教学设计时,我将第三段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在读—说—想中,理解小鱼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并掌握了一定的说话句式。第四、五自然段的学*由于有了第三段的铺垫,我就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学*,进而过渡到个人学*。在学*的过程中,我设计了“小壁虎爬到了哪儿?看到了什么?说了什么?他有没有借到尾巴?”这几个问题帮助学生揣摩课文的思路和表达方法,为说话打下了基础。然后引导学生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仿照课文的结构进行扩展说话。这样既积累了课余知识,知道了更多动物尾巴的作用,又学会了表达由于结构相同,内容相似,

  本篇课文,有六幅插图,就像孩子们阅读的连环画故事一样,教学时忽略了插图的作用,没有引导学生图文对照进行学*,又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对学生进行看图说话的机会。这在今后要注意,要充分运用已有的教学资源,来落实听、说、读、写的训练。

《小壁虎借尾巴》评课稿2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看图学文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讲了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生的特点和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处。课文较为简单、易懂,在教学中我打破以往的按段讲解的方法,而是采取了我为辅,学生为主,通过小组合作学*,使学生们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还在较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完成了一节课的教学。

  一、读文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多读,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阅读方法。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我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文、小组读文、朗读、齐读等,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在开始教学时,我让学生自由读文,给每位学生一个比较个体的自由散读的空间,起到读通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的作用;其间,又展开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语感。并且在这过程中,对德育的渗透也比较到位。

  二、教学教法

  根据本课的课型特点及语言特色,在教学方法的总体构想上,可采用情景教学法,运用版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教师通过语言描绘及提问、启发、点拨、以读带讲、以读带问,学生采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以及自主学*的方法。

  三、师生互动

  老师起到辅助作用,安排各种问题,一步步去引导学生,但是在学生表现,我没有及时的反馈以及评价语的匮乏,在导入以及过渡语中,有很多不规范,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在讲课过程中,有绝大多数学生的三姿不合格,可能跟*时的管理不到位有很大关系。

  四、收获

  通过这次新任教师达标课,我认识到自己有诸多的不足,领导已一一给我指正,有些都是自己没有留意过的,视野一下被打开,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也知道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是什么,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将自己最大的不足改正,尤其是基本功方面,多虚心学*,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小壁虎借尾巴》评课稿3

  听了曹老师上的《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后感受颇深。学生的阅读训练离不开理解,也离不开朗读,两者互为促进、补充。因此,教学一开始,周老师就让学生带问题读课文,达到初步感知课文的目的,随着教学深入,采取不同方法,以读促思,以读释疑。如出示“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和“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教师扮演小壁虎分别说出这两句话,叫学生扮演小鱼。问:“小鱼喜欢小壁虎的哪中说话方式为什么?”学生比较读、学生反复读后,纷纷选择第二句,觉得这句多了有文明礼貌用语说明小壁虎是个有礼貌的孩子还可以看出壁虎想借尾巴的着急的心情。于是,借读训练学生语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最后在学生能流利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范读、齐读、分角色读,层层深入,突出体会“姐姐”、“伯伯”、“阿姨”、“您”、“行吗”等礼貌用语道出壁虎委屈、难过、焦急的心情,从中领悟借尾巴的经过说明了各种动物尾巴的功能。

  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曹老师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文、小组读文、朗读、齐读等,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让他们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学生通过充分地、饶有兴趣地读文,理解了课文,培养了语感。


《小壁虎借尾巴》评课稿 (菁华3篇)(扩展2)

——《小壁虎借尾巴》幼儿园优质课教案 (菁华3篇)

《小壁虎借尾巴》幼儿园优质课教案1

  【课时目标】

  1、随文识字。

  2、深入学*《小壁虎借尾巴》,弄清小动物们尾巴的作用,知道小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

  3、了解其他小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检查。

  1、检查会认字,教师出示字卡,学生认读,教师给予鼓励。

  2、通过字卡,进行分组读,赛读。教师进行鼓励总结。

  3、检查会写字,要求学生组词、造句和默写,并给予适当的鼓励。

  二、段落教学。

  出示课文,指名朗读、齐读和赛读,让学生充分熟悉课文内容,分析每句话的意思。

  1、根据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填写动词。(出示课件)

  2、没有尾巴多难看啊?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课件)

  3、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课件)

  4、小鱼、老牛、燕子借给小壁虎尾巴了吗?为什么?

  5、看到如此伤心难过的小壁虎,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6、小壁虎回家找妈妈,妈妈是怎么说的?

  三、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件的练*,以巩固所学知识。

  四、拓展延伸。

  想一想,壁虎还会向谁借尾巴?

  小提示:

  1、梅花鹿的尾巴可以报警,只要向上一翘就告诉所有的伙伴,伤害它们的敌人来了,赶快跑吧。

  2、松鼠的尾巴能当降落伞,在树上跳来跳去掌握*衡,还能当一床非常温暖的被子。

  【板书设计】

  21小壁虎借尾巴

  小鱼的尾巴用来拨水

  老牛的尾巴用来赶蝇子

  燕子的尾巴用来掌握方向

  小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

《小壁虎借尾巴》幼儿园优质课教案2

  一、教学目标

  (一)说一说你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的样子,能够说几句语句通顺,意思完整的话。

  (二)然后把你说的话写下来。

  二、教学重点

  (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只有认真观察,才能按观察的顺序说一说你喜欢的动物的样子。

  (二)练*写话。

  三、教学难点

  按顺序、有条理地说一说某种动物的样子。

  四、教学过程

  (一)读题目,明确这次说话、写话的要求。

  1、点出你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2、说它的样子。

  3、把它的样子写下来,不会写的字用音节代替。

  (二)可以把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玩具拿出来,先仔细观察(按一定的顺序),再说一说它的样子。

  1、自己观察,练*说一说。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观察、练*说话。)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最喜爱的小动物的'样子(注意抓特点)。

  3、小组选派代表,向全体同学说一说。

  (老师带领同学们讲评每人说的情况,表扬好的,并且说明好在哪儿。)

  (三)引导学生写话。

  把刚才说的一段话写在本子上。

  不会写的字用音节代替。

  举例:

  我最喜欢小白兔了。你看它那一双长长的耳朵总是竖着。一双红红的眼睛,简直像一对红宝石。它一身洁白的毛,短短的尾巴毛茸茸的,真是可爱极了。

《小壁虎借尾巴》幼儿园优质课教案3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中不同动物尾巴的功能;

  2、学*故事中的对话方式。

  材料准备

  壁虎图片、flash《小壁虎借尾巴》、自制大书。

  活动过程

  一、复*旧知:观看幻灯片。

  二、导入课题:出示壁虎图片,导入新课。

  师:我们认识了许多小动物的尾巴。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位动物朋友,关上小门。我们先来看看它长什么样子?它最喜欢在墙角捉蚊子了,有一天,小壁虎又去捉蚊子,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

  1、多媒体演示:观看flash《小壁虎借尾巴》

  讨论提问:

  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断的?小壁虎没有了尾巴,它心情怎么样?

  小壁虎向谁借的尾巴?它怎么说的?谁来学一学?小壁虎真是个有礼貌的小动物。可是小鱼借给它了吗?小鱼的尾巴留着做什么?如果小鱼把尾巴借给了小壁虎,小鱼还会游泳吗?

  老黄牛把尾巴借给小壁虎了吗?为什么不借?

  燕子把尾巴借给小壁虎了吗?为什么不借?

  师小结:小鱼、黄牛、燕子都没有把自己的尾巴借给小壁虎,因为他们的尾巴都有不同的作用啊。

  2、故事延伸

  小朋友们想一想,小壁虎还会向哪些小动物借尾巴呢?它是怎么说的?为什么不借?

  小壁虎向许多动物借尾巴,刘老师把我想到的画下来,制成了大书。小朋友刚才说了那么多,也有刘老师没有想到的,回到家里让爸爸妈妈帮忙把你想到的小壁虎向其它小动物借尾巴的故事画下来,明天交到幼儿园来,和刘老师画的订在一起,制成一本小三班共同的大书,好吗?

  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难过极了,爬回家里找妈妈。它把借尾巴的事情告诉了妈妈。结果怎么样呢?

  师小结:小壁虎的尾巴断了之后可以再长出来,这种现象叫“再生”。(头发、指甲)

  三、结束部分

  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看到自己长出了一条新尾巴,多开心哪。它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谁呢?它是怎么说的?你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谁呢?我们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小二班的小朋友好吗?


《小壁虎借尾巴》评课稿 (菁华3篇)(扩展3)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菁华6篇)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1

  【教学要求】

  1、抓重点词句,结合看图,读懂每个自然段,理解内容;

  2、掌握十个生字及有关词语,能用指定的字口头组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分角色朗读。

  【教学重点】理解讲鱼、黄牛、燕子尾巴作用的词句,认识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和用途。

  【教具】教学挂图或投影片,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激趣

  放壁虎投影片(或挂图)问:你知道这个动物叫什么吗?看看它身上少了点什么?(尾巴)出示课题,学生借助拼音读题。看题目,你能提出问题吗?(引导学生想:为什么借?向谁借?它借到了吗?)请打开书看课文是怎么讲的。

  二、初读课文

  (一)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一句一句地读,读准字音,边读边在每个自然段的开头写上序号。读完第1、2自然段,教师出示这两段中出现的生字词卡片,指导学生读准生字的音(以下读完35、67段相同)。注意难的声母是n,不要读成l。诉是*舌音。行是后鼻音,新是前鼻音。

  (二)指名分段读课文。

  指导把每个字音读准。进行断句指导,如:小壁虎/在墙角里/捉蚊子,/一条蛇/咬住了/他的尾巴。

  (三)教师范读课文。

  注意停顿、重音、语气等。读完问学生: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七个自然段)。小壁虎都向谁借尾巴?(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

  三、图课文对照,初步了解每段讲的是什么。

  (一)同座二人轮流说课文四幅插图上小壁虎在干什么,互相补充;接着分段读课文,议一议每段讲的是什么。

  (二)指名逐图说图意,逐段读课文,初步了解各段的意思。

  四、练*读小壁虎和小鱼、黄牛、燕子的对话,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五、读生字生词卡片,要准确读出生字字音。

  六、作业:认真读两遍课文,识记田字格中的生字。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结合看图,理解内容

  (一)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说一说,课文讲了谁的一件什么事?

  (二)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先理解一挣的意思。再问:小壁虎为什么要这样一挣?接着看投影片(或插图),弄清小壁虎是因为被蛇咬住了尾巴,它这样一挣,挣断了尾巴才能逃走。认识小壁虎的尾巴有自我保护功能。最后自由读第一段,知道这段讲的是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住,它挣断尾巴逃走了。

  (三)指名读第2自然段。

  理解没有尾巴多难看哪!指导学生读出小壁虎嫌难看想向别人借尾巴的急切心情,知道这段的主要意思。

  (四)学*课文第3至5段,扶放结合,培养自学能力。

  1、自由读第3至5自然段。议一议,这几段主要讲了什么事?

  2、指导学*第三段。先弄清有几句话,再指名读这一段,懂得每句话讲了什么。接着让学生用笔勾画讲小鱼尾巴怎样动,有什么作用的语句(摇着、用尾巴拨水),结合看图,弄懂小鱼不借尾巴的原因,认识小鱼尾巴的作用。最后自由读第三段,知道这段讲的是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小鱼没有借给它。

  师生共同回顾学*这段的过程。

  3、学生用学*第3段的方法自学第4、5段。

  程序:①学生读书、勾画、看图、思考。②同座交流。③全班交流。(读第4或5段;说勾画的语句;结合看图讲老黄牛或小燕子为什么不借尾巴;再读这一段,说说这段讲了什么。)

  (五)理解第6至7自然段。

  1、小壁虎为什么难过,后来怎么又高兴起来了?请同学们自由读最后两段。

  2、指名读第6段。理解很难过;尾巴没有了,难看,别人又不借,小壁虎的心情别说有多伤心了,它还不知道自己的尾巴有再生功能。说说这段讲了什么?(小壁虎借不到尾巴,爬回家找妈妈。)

  3、指名读第7段。思考:小壁虎为什么又高兴起来了?通过朗读指导,体会小壁虎喜出望外,高兴地叫起来的心情,指导读出妈妈笑着说的疼爱心情。自由读第7段,知道这段讲小壁虎长出了新尾巴,心里很高兴。认识小壁虎的尾巴有自我保护及再生功能。

  二、作业

  填空,再读句子(课后*题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一)学生自读全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问:小壁虎为什么借不到尾巴?(使学生认识到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所以它们都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引导学生体会摇着、甩着、摆着,认识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二)在书中画出小壁虎三次借尾巴的话,再读一读。

  问:从哪儿可以看出小壁虎借尾巴时讲话是有礼貌的?(引导学生姐姐、伯伯、阿姨的称谓上,从第二人称的您字上,从商量的语气行吗?体会。)

  (三)指导学生读出这种感情。

  二、练*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师着重指导两点。

  (一)看图,想象当时情景:读出对话双方的不同语气用稍快语速读出小壁虎借尾巴既难过又急切的心情。

  小鱼、黄牛、燕子说明理由不借尾巴,读时语速稍慢。指导读出姐姐、伯伯、阿姨的不同声音。

  (二)读出重音,使感情更加鲜明生动,增强表达效果。

  如小壁虎一挣断尾自救,逃脱蛇口,重音要放在一挣上。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重音放在借给我三字上,能较好地体现小壁虎难过急切的心情。拨水、赶蝇子、掌握方向是小鱼、黄牛、燕子不借尾巴的理由和它们尾巴的作用,所以要重读。

  (三)以六个人为一组,分角色试读。

  (四)请一组在全班分角色朗读,师生评价。

  三、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一)引导学生从田字格中分别找出左右、上下、半包围结构的生字进行识记;师生共同分析生字左窄右宽等特点,对照田字格指导书写。

  (二)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的识记、书写。

  壁共16画,上面两部分写紧凑些,下边土字要居中写。

  虎第三笔是横钩,不要写成横。

  爬第四笔写*些长些,托住巴。

  诉右边是斥,笔顺是:横撇、竖撇、横、竖、点。

  新左下是木(第二笔应写成竖钩,撇、捺改成两点。)

  四、读生词卡片,抄写生字词,用指定的字口头组词,以发展学生词汇

  五、作业

  抄写生字3遍,每个生词写2遍。将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给家长听。

  六、准备

  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它长的什么样子?先想一想,明天讲给同学们听。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2

  教学目标

  1、会认壁、虎等9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重点

  识字和写字。

  教具准备

  图片、生字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小壁虎图片,通过谈话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图画独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下来,想办法认记。)

  2、小组合作。(小组互助读书,把课文读通顺,全班交流各小组认识了哪些字,是用什么方法认识的,学生没有说到的`,教师帮助。)

  3、指名读课文。(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反馈自学成果。边读边想,说说知道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读课文。(说一说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2、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弄断的?(读一读,让学生利用图片表演。)

  3、没有尾巴的小壁虎心情怎样?(读一读,注意语气。)

  4、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①重点指导读第三自然段,注意读出小壁虎很有礼貌的样子,分角色朗读小壁虎和小鱼之间的对话。②小组合作学*,按照上面的方法学*第4、5自然段。学生边读,老师边出示小鱼、老牛、燕子的图片。)

  5、小壁虎借尾巴的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引导学生说出小鱼、老牛和燕子,它们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板书。)体会没有借到尾巴的小壁虎的心情,(指导读第6自然段,注意读出难过的语气。)

  6、齐读第7自然段,思考:(1)说说知道了什么。(2)了解小壁虎的尾巴的特点。

  指导朗读第7自然段。(注意壁虎妈妈说话的语气和小壁虎高兴的心情。)

  四、课后延伸

  你还知道其他动物尾巴的用途吗?回去后收集资料,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检查

  1、交流学生收集的资料。

  2、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二、分析记忆字形

  1、利用识字方法记忆字形。

  (1)熟字带生字。(准难祖姐桃逃)

  (2)熟字加偏旁。(几虎文蚊它蛇)

  2、指名读字扩词。

  三、指导书写

  1、教师在田字格里示范写字。

  2、学生仿写。

  3、展示交流。

  四、课堂作业设计

  1、写出下列汉字的笔顺。

  在:___________________变:___________________

  条: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一比,口头组词。

  延伸阅读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札记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童话。科普童话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中了解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能力。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既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又不把语文课上成自然常识课呢?仔细品味当年斯霞老师的《小壁虎借尾巴》课堂纪实,会给我们不少启示。

  首先,我们从钱闻先生《成如容易却艰辛》一文中知道,斯霞老师对《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的备课花了很大力气:她的教学设计真是周详细致之极。她首先想到,她自己有好多东西都弄不清楚,这些问题也是学生可能要问的。

  例如:壁虎为什么能在墙上、玻璃上爬而掉不下来?是不是像苍蝇一样脚底下有吸盘?壁虎对人究竟有没有害处?壁虎的尾巴为什么容易断?断了为什么又很快能再生出来?有没有其他小动物尾巴断了,腿断了也能再生?还有一种传说,壁虎的尾巴断了之后弄到人的耳朵里,人就会死,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了弄清这些问题,她就去翻书,去问人,去找标本

  正是有了这样细致的备课,我们看到在这堂课上,斯老师拿着标本和学生一起观察壁虎,又打出幻灯,使壁虎的特征更清晰地呈现在同学们眼前。学生有了感性认识,便能说出壁虎是什么样子的。顺着学生的思路,斯老师告诉他们,壁虎之所以能在墙上爬是因为它有脚下趾。这里充分说明,要当好老师,先要当好学生。斯老师这种好学、勤奋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在课堂上,斯老师着重和学生一起探讨两个问题: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它向谁借尾巴?她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反复读课文,在读中感知,在读中理解。在整篇课文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很清楚的,毫不含糊的。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体现得很充分。

  请看,讲读课文一开始,斯老师把问的权利就给了学生:有没有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正是从小这么培养,学生才能提出如下有分量的问题:小壁虎是动物,不是人,为什么用他不用它?斯老师和学生一起解决这个问题后还进行了总结:童话故事中,常常把小动物当作人来写,所以要用单人旁的他。在理解一些词语特有的表现形式时,斯老师也没有包办代替,而是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她问:为什么写小壁虎爬啊爬,爬到小河边,连用几个爬字,而不是写小壁虎爬到小河边?学生回答后,斯老师进一步启发学生联系旧知识:过去还学过哪些类似的句子?于是学生回忆起了燕子飞呀,飞呀;雪花飘呀飘。新旧知识一联系,加深了理解,获得了巩固。教学的高效率就是这样产生的。讲读了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后,斯老师把对小壁虎向老黄牛借尾巴一段的理解也交给了学生,因为这一段和上一段写法相同,学生有能力自己去理解、掌握。即使是课文最后一段,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为什么一句话带过去了?妈妈不是不知道它去借尾巴的经过吗?这个写作上的详略问题,斯老师也毫不犹豫地交给了学生。

  一年级学生居然纷纷举手,积极主动地开动脑筋,用他们自己的语言作出回答:要是写书的叔叔、阿姨再把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事写一遍,就太噜苏了。这篇课文是写给我们看的,我们已经知道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所以不用再写了。斯老师在肯定学生的回答后说的一段话,我认为非常精彩,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小壁虎告诉妈妈的时候当然是很详细的,但是文章就不需要噜苏了。前面已经详细写过的内容,后面就不必再写,这就是有详有略的写法。在这里,我们清清楚楚地看出,没有老师的主导,不可能有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老师放手让出的这片广阔天地,哪来学生思维的活跃与灵动?千百年来,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西方国家不同,教师惯于传道、授业、解惑,师道尊严束缚着教师自己,更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长久以来,我们低估了学生的能力,*惯了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不敢放手,不愿放手,在长期被动的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变得程式化、模式化,那些鲜活的想法被压抑了。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在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认识出发,和学生一起把他们不理解的地方弄懂、吃透,感兴趣的地方多读读,还给学生问的权利,想的空间。难能可贵的是,斯老师20多年前,就是和学生站在同一个*台上引导学生:我提一个问题,请你们帮我想想多么*和,多么亲切!怎能不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积极进取的热情?在语文教学中,斯霞老师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读的训练更是运用多种方式。我们看到这课的教学中,斯老师采用朗读、小声读、默读、分角色读,读出语气(感情读)等多种形式训练学生。整篇课文教完,学生对课文的语言就相当熟悉了。生字新词也就在这读的过程中得到巩固。读,在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学生接触书面的规范化的语言还不多的情况下,多读、读熟课文,无疑是巩固字词、学*语文的一条捷径。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多读还有其特殊的含义。我们计算了一下,课文有19个生字词(还有一个二类字甩),这么多音形义各不相同的生字,不凭借课文,单独记住它们会有相当的难度。教过生字词后,斯老师还采用读生字新词去拼音读读单字读重点字课堂书写练*(每个字写两遍)等方法进行巩固。从字词教学的角度说,该进行的读、认、写都进行了。

  但要牢固掌握这些字词,得回到课文中,把课文读顺畅,读熟。于是,斯老师布置了这么一道作业:没有写完的字回家继续写;回家读两遍课文。我们看到,第二堂课上,多种多样的读都进行得很顺利。斯老师的随课文识字全国闻名。斯老师对一篇课文中有19个生字之多的教学是怎么处理的呢?我们说,别具匠心,很有特色。你看,在揭示课题时,斯老师先拿着壁虎的标本在课桌的行间巡视,玻璃瓶里的壁虎标本不容易看清,她又放映出壁虎的幻灯,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壁虎的外形特点。接着,斯老师要求学生把课题上的拼音读一遍。音和义都掌握了,斯老师趁热打铁,在黑板上板书壁虎这个词,一边写一边讲这两个字的写法,学生容易写错的地方还特意用红粉笔标明。课题中还有一个生字借,斯老师启发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字,很快让学生学会了借字的写法和意思。课题中解决了3个生字词的教学,剩下的16个生字怎么办?

  如果在课文中教,一是效率不高,二是会影响学生整体掌握课文,读通句子。她干脆告诉学生:这课的生字多,我们先把生字新词学会,再学课文。按斯老师*时的做法,生字词是当堂板书的,而现在破例课堂纪实告诉我们,是事先在大黑板上写好带有拼音的生字新词。她用了将*一课时的时间教学这些字词。她对每一个字的难点特点,进行了研究,作了精心的设计,有的侧重于正音,有的侧重于分析字形,有的侧重于词义的讲解。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学*特点,斯老师不仅多次用实物和动作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词义,还创造性地把生字分成了一类字和二类字。事实证明,斯老师的识字教学是高效的,扎实的,成功的。对低年级学生,要不要、能不能渗透些读写知识?斯老师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给了我们极好的回答。学生的理解,老师的总结是那么的恰当。只要不是生搬硬套,不是画蛇添足,像斯老师这样因势利导,靠船插篙,是完全可行的。帮助学生拓宽语文学*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是素质教育背景下老师的重要任务。你看,无论是揭题时斯老师和学生一起研究壁虎为什么能爬上墙壁,还是细读课文时告诉学生壁虎尾巴的功用和特点,了解什么叫牛蝇,以及用手势演示燕子是如何用尾巴掌握方向的,引出船上的舵、飞机的尾巴也是掌握方向的,适度的拓宽学生的认识领域,受益的不仅是学生,还有我们这些年轻的教师。

  尤其是在最后,斯老师布置了这样一项作业:去了解哪些动物和壁虎差不多,断了尾巴、腿或脚还能再长出来。此时,课堂已经延伸到了课外。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斯老师的这节课使我们获得了多方面的启示。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3

  教学目标 :

  1、会认“壁、虎”等9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一些动物的尾巴。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展示,检查复*

  1、出示小壁虎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动物?谁了解小壁虎给大家介绍介绍。交流学生知道的知识。板书课题、 质疑:读读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呢?学生回答

  2、借助图画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为解决大家的问题,我们先读读课文,了解一下课文内容。请大家打开17课,看看有什么新发现?(学生回答)

  2)、大家的本领真大,请自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汉字自己解决,一会儿向大家交流。

  3)、全班交流:你认识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认识的?(学生进行交流)

  (二)分析记忆生字

  1、利用识字方法记忆字形。

  (1)熟字带生字:准---难 祖---姐 桃---逃

  错---借

  (2)熟字加偏旁:几---虎 文---蚊 它---蛇

  亲---新

  (3)想象字义记忆:壁

  2、拿出自己的卡片读字记词。

  3、指名读字扩词。

  (三)书写指导

  1、读一读要求写好的汉字。

  2、观察描红寻找关键的笔画。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上台描黑关键笔画。

  4、自己临写。

  5、同桌互换。

  6、展示交流。

  (四)课堂作业设计

  1、写出下列汉字的笔顺。

  在: 变:

  条: 有:

  2、比一比,口头组成词语。

  蚊( ) 难( )桃( )蛇( ) 推( )逃( )

  第二课时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讲这个故事、你们想知道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吗?

  4、听老师读,标出自然段、指名读课文,要求正确、检查反馈。

  (三)、感知课文内容,朗读课文

  1、读课文说一说: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怎样挣断逃走的呢?谁来表演一下?(教师出示蛇和小壁虎的图片请同学上前表演)

  2、没有尾巴的小壁虎什么心情呢?请同学读第二段。

  3、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它借到了吗?为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小鱼、老黄牛、燕子的图片)

  4、为什么借不到尾巴呢?(请学生分角色来表演)

  5、通过小伙伴的表演,你知道了什么?(小鱼、老黄牛、燕子的尾巴是有用处的,不能随便借给别人)

  6、说说小鱼、老黄牛、燕子的尾巴有什么作用?教师板书。

  小鱼 掌握方向

  老黄牛 赶蝇子

  燕子 用尾巴 拨水

  7、没有借到尾巴的小壁虎又是什么心情呢?齐读第6自然段。

  8、请学生分角色扮演小壁虎和壁虎妈妈来演一演后来发生的事情。

  9、他们的表演中你知道了什么?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特点呢?

  11长出新尾巴的小壁虎什么心情?一起高兴地读最后一句话。

  (四)课后延伸

  1、 读一读,说一说

  游来游去 飞来飞去 跑来跑去 跳来跳去

  —来—去 —来—去 —来—去 —来—去

  2、小壁虎的尾巴易断,可再生,能保护自己,小鱼用尾巴拨水;老黄牛用尾巴赶蝇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你还知道其他动物尾巴的用途吗?回去后收集资料,下一节课交流。

  板书设计:

  17、小壁虎借尾巴

  小鱼 掌握方向

  老黄牛 赶蝇子

  燕子 用尾巴 拨水

  小壁虎 保护自已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4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示题质疑

  1.借助课件,了解壁虎。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提问)

  二、自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图画独立读课文。

  2.同桌合作,找出新认识的字,纠正读音。

  3.出示卡片,检查读音。

  A.指名读B.打乱顺序分组读C.去掉拼音读D.齐读

  4.全班交流识记方法。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借到了吗?

  2.指名分段读,要求读正确、流利。

  3.指名读,检查读书情况。

  4.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一起合作连起来读一读。

  四、指导书写“河”“姐”等6个生字

  1.学生先观察,说说如何记住这六个字。

  2.学生口头组词,理解字义。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4.学生说出结构及笔顺。

  5.展示学生写字本,师生共同点评。

  五、小结收获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感悟理解

  1.出示课件(小壁虎与小鱼、老牛、燕子对话情景)

  2.学生用“──”画出小壁虎的话,用“~~”画出其它小动物的对话。

  3.学*小壁虎与小鱼的对话情景。

  A.指名读,并评议。B.学生自由读C.分角色读D.表演读。

  4.学生读小壁虎与老牛、燕子的对话。

  A.师范读生评议B.学生自由读C.指名读,再评议D.分角色读

  5.学生读老牛、燕子与小壁虎对话,想想为什么他们都不借给小壁虎尾巴呢?

  6.出示挂图,学生讨论尾巴的用途,体会小壁虎当时的心情。

  7.学生齐读“借尾巴”的结果。

  二、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边读边想象。

  2.自由朗读全文,选择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分角色朗读全文。

  三、课后延伸

  1.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2.观察一种你喜爱的小动物,说一说它尾巴的作用。

  板书设计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5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科普童话,课文借助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几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生动有趣,深入浅出,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使孩子们既学*了科学知识,又受到了美的熏陶。

  2.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和思维能力,我从三个维度设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①、学会课文中的9个生字以及生字组成的新词。

  ②、了解小壁虎是跟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

  ③、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

  4.教具准备

  5.课时安排 本课教学用两课时。今天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的课型特点及语言特色,我将采用情景教学法,以读促悟。学*中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说教学程序

  (一)由“虎”字引入新课:出示“虎”,然后出示虎的各个种类,配上文字,学生在反复的欣赏中认识“虎”字。然后组词,进行巩固。由此引出“小壁虎”,同时书写“借”,再组词,造句。同时懂得有“借”必“还”。

  (二)第二板块,是在预*的基础上,认识其它生字。力争做到方法多样。比如:“蚊、蛇”根据偏旁;“新”是生活中识字。

  (三)最后是巩固环节,读词,读句,认生字。

  四、教学反思:

  1、从随文识字的角度来看,做得不太好,读课文的时间相对来说不太充分。

  2、课文内容只学到小壁虎向谁借了尾巴,没有学*为什么没有借到尾巴,不能使学生更加完整地了解课文内容。

  3、教师的评价语不够丰富。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6

  【教学目标】

  1、会认“壁、虎”等9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4、进行德育渗透。

  【教学重点】

  能够读准字音,掌握生字词。

  【教学难点】

  认识动物尾巴的功能。

  【教学方法设计】

  小组合作学*法、自读质疑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兴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小壁虎吗?(课件出示壁虎图)今天,给你们讲一个有关于壁虎的故事。有一天,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住了,他使竟劲一挣,尾巴挣断了,怎么办了?他到处借尾巴,他借到了吗?你们等会儿学完课文就知道了。板书课题:17、小壁虎借尾巴。

  二、播放课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初读课文

  1、请学生把书打开到72页,借助插图把课文试读一遍,并画出不认识的字。

  (自由读)

  2、检查:

  小朋友们读得真不错。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一起读一读。你愿意读哪个词,就读哪个词。

  (课件出示单独一屏的拼音的生词。)

  壁虎 逃走 姐姐 一条蛇

  蚊子 难过 小河 借尾巴

  3、这些小老师可真棒!

  (课件出示无拼音的词)

  没有拼音的词你们会读吗?

  (小组开火车读)

  4、其他小朋友想读吗?

  (师指齐读)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朋友们生字读得真不错,老师相信你们课文一定能读得更好!现在大家先把课文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多少自然段?然后再读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2、学生自读。

  五、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请一名喜欢读1、2、3三个自然段的同学读1、2、3三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考虑问题:

  (课件出示3个问题)

  ⑴ 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⑵ 小壁虎首先向谁借尾巴?

  (小鱼)

  ⑶ 借到了吗?

  (没有)

  是不是小壁虎借尾巴时没有礼貌,所以小鱼不借给他?

  (不是)

  那他借尾巴时是怎么说的?找出那句话来读一读,从哪里看出他有礼貌。

  (出示第二自然段课件)

  引导我们同学向别人借东西时一定要像小壁虎一样,一定要尊敬地称呼别人,还要用商量的语气。指导朗读小壁虎说的话,这么有礼貌,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他呢?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板书:鱼尾巴──拨水

  2、课件出示4、5两自然段:

  ⑴ 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小组讨论解疑,在解疑中穿插朗读。

  蝇子:专叮牛的苍蝇。

  ⑵ 指导朗读,表演读。

  3、小壁虎借尾巴的结果是怎样?

  (课件出示)

  指导朗读: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

  齐读第七自然段,讨论:

  ⑴ 知道什么?

  (小壁虎又长出一条新尾巴)

  (课件出示)

  ⑵ 小壁虎借尾巴的事告诉妈妈,为什么只用一句话带过,妈妈不是不知道借尾巴的经过妈妈不是不知道他借尾巴的经过吗?

  (渗透写文章要有祥有略)

  ⑶ 妈妈为什么说“傻孩子”:

  因为他已经长出一条新尾巴了,心里还难过,还要借,所以妈妈疼爱地说“傻孩子”,从这里知道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因为他已经长出一条新尾巴了,心里还难过,还要借,所以妈妈疼爱地说“傻孩子”,从这里知道小壁虎的尾巴又长出来了。这是再生现象,人的头发、指甲都有这种现象。)

  六、回悟课文

  (课件出示)

  小壁虎爬啊爬,爬到小河边。

  小壁虎爬啊爬,爬到大树上。

  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

  (说明小壁虎爬了较长时间,尾巴不是断了就立即长出来)

  七、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小壁虎借尾巴的艰难过程,知道小壁虎的尾巴具有自我保护的作用和再生的功能,从中了解到了礼貌待人的好品德。

  八、作业设计

  回家把这个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17、小壁虎借尾巴

  鱼尾巴──拨水

  牛尾巴──赶蝇子

  燕子尾巴──掌握方向

  壁虎尾巴──自我保护


《小壁虎借尾巴》评课稿 (菁华3篇)(扩展4)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 (菁华6篇)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1

  一、说教材

  《小壁虎借尾巴》是新课标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十七课。课文用拟人的手法,揭示了“动物尾巴各有各的用”这样一个道理,以及小壁虎的尾巴能再生的特点。本课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课文中没有注音,连生字也没加注音,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阅读。根据教材特点,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会认“壁”、“虎”等个字。

  (能力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并能创造性地进行个性表演。

  (情感目标)获得文明礼貌教育,并能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其中学*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是教学重点,理解小壁虎尾巴的用处和特点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老教材,老材要新上,重在出“新”。“新”的亮点在哪呢?根据教材特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让学生给动画片配音表演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表演化,教学过程活动化,让学生在参与配音、表演的活动中,带着兴趣自主生动地进行学*,展示自己独特的学*感受和创造性的学*思维,充分享受自主学*的乐趣。

  三、说教学手段

  本课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话,小动物之间的对话和形象栩栩如生,抓住这个教材优势,我借助多媒体动画创设情境,把课本朗读和配音表演结合起来,不断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使学生如临其境,从而轻松地进行学*和获得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有效驱动力,孩子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好奇心能驱使他们进行深入的学*、求知。

  因此在课堂上,我设计了“演练剧本,创新剧本,续演剧本”三个活动和孩子们一起学*、体验。

  在上课一开始,我就设置了一个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大部分孩子都会热烈地回应。然后我再播放《小壁虎借尾巴》的动画,但没有声音,孩子们发现这个问题后,老师就顺势抛出想请孩子们做配音演员这一“诱饵”,造成学*的悬念,孩子们自然兴趣高涨。

  当孩子们的好奇心与表现欲都被调动起来后,开始准备演练剧本,但是,怎样才能当一个好的配音演员呢?那就必须练好剧本,也就是读好课文。

  在这样的激励下,孩子们通过自由读、赛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把这个故事读出情、读出味。

  以读代讲,去除繁琐的提问,让学生在充分地多形式的读中感知课文的内容,感受课文的语言,为了能使孩子在正式进入对白配音时,做到“胸有成竹”,我鼓励孩子们把课文中的话变成自己的话来说。

  出示投影字幕:

  小壁虎:没有尾巴多难看呀!向谁去借一条尾巴呢?

  小壁虎: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小鱼: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小壁虎:黄牛伯伯,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老黄牛: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赶蝇子呢。

  小壁虎:燕子阿姨,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燕子: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

  小壁虎:妈妈,我的尾巴断了,向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借,他们都不肯借给我。

  妈妈:傻孩子,你转过身子看看。

  小壁虎: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

  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300个学生就由300种不同的个性。所以这个过程中,我充分给予孩子们练*的时间和自由发挥想像的空间,孩子们边读边记中,想象说话时的语气与表情,从而全情投入,好像身临其境一般。

  就在这“蓄势待发”的一刻,《小壁虎借尾巴》的无声动画片开始了,学生兴趣盎然地上台戴上头饰,分角色表演配音。我及时给予鼓励与肯定,并引导其他孩子从表演、语言、礼仪等方面进行评议。

  在孩子们的表演欲和积极性达到顶峰时,我又抛出迈向更高峰的基石:听录音比高下,进行“剧本创新”,我用课件播放配上课文录音的动画片,欣赏完录音,利用孩子们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我向孩子们发出挑战:你们能和他们说得一样好,甚至更好吗?

  这时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激发,孩子们为了能更好地表现自己,他们会动脑筋想出与课文不一样的对白,来超越课本,从而更好地诠释燕子、黄牛、小鱼尾巴的作用,这时候的燕子说:“没了尾巴我只能横冲直撞,到处碰壁,还会受伤呢!”黄牛伯伯也摇摇头说:“没了尾巴,蝇子会叮得**不了活的!”等等,既巩固了知识又训练了孩子的口头表达和表演能力。

  在活动中,我把全班孩子分成6个活动小组,小组成员首先自由练*表演,然后再上台分角色表演说,孩子们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到个性发展的乐趣。

  这时孩子们的表演情绪高涨,已经不满足于现有的故事情节了,于是,我又为孩子开辟更广阔的表演天地,进行“剧本续演”,每个孩子戴上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其他动物头饰,教师摇身一变,变成小壁虎,去借尾巴,“小松鼠”说:“不行啊,我的尾巴要当被子盖呢!”“老虎”说:“我是森林之王,有尾巴才威风啊!” 小猴子也说:“我的用尾巴在树上荡秋千呢?”等等,如果有小动物愿意把尾巴借给“小壁虎”,也是非常不错的呀!在活动中,老师和孩子们完全是一种*等的关系,课堂气氛生动融洽,再次达到高潮。

  师生表演对话后,再由全班每个人自由选择动物角色来扮演,戴上头饰,小壁虎们可以自由地去借尾巴,在相互交流中学礼貌,学知识,学说话。

  五、结语设疑

  在课文最后,我紧扣课文重点,根据课文内容延伸设疑:如果小壁虎的尾巴再断了,还会去借尾巴吗?引导学生利用已学到的知识加以总结,突出教学重点,又突破难点──壁虎尾巴可以再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在生活中思考,从而获得知识。

  总之,在这节课中,我以学生为主体,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为纽带,以多媒体为手段,以表演活动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知识,拓展学*,感受生活,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知识的获得者,学*的探索者,生活的体验者。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科普童话,课文借助形象化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文章生动有趣,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第一课时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会写“河”1个字。

  (2)通过看图,学*课文,理解词句和每段的意思,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用处,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懂得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用处,接受礼貌教育。

  教学难点:理解小壁虎尾巴的用处和特点。

  4、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有关动物尾巴特点的资料。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三为主”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

  2、直观性原则,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手段激发兴趣、创设情景。

  3、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原则。

  4、课内外联系原则。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本课的教法主要用导学法即“讲——扶——放”、直观法、朗读式教学法。学法是自读、读中思考、读中感悟、举—反三,贯彻“自读、会读”这一精神。

  三、说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整体感知。

  1、导语:

  上课开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教师出示小壁虎剪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小动物叫什么名字吗?”对!小壁虎生来就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可有只小壁虎还要去借尾巴,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到《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中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17小壁虎借尾巴齐读课题。)接着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她像谁去借尾巴?借到尾巴了吗?”(有质疑的课堂更能调动学生的学*热情和探究意识,也为学*课文理清了思路。)

  2.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指导写字。

  读课文前引导学生发现这篇课文与前面的课文有所不同,那就是没有拼音了,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可以问同学或老师,还可以结合图画或句子认识生字。(这样做向学生渗透了学*的方法。)

  (1)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提出要求: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让学生根据要求读课文,使学生读有目的,能避免单纯的、盲目的读书,从而养成良好的学**惯。)

  (2)认识本课的生字

  A、首先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每个生字。

  B、再由课件出示去掉拼音读。

  (认识生字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如指名读、同桌互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等。)

  C、最后做识字游戏,指名喊开始,字会不断的变化,然后喊停,停到哪个字就要读准哪个字,并组一个词。(这样设计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并对生字进行了复*和巩固。)

  (4)指导书写“河”字。课件出示“河”引导观察,如何写好它。师范写,学生临写并评价。

  (二)先扶后放,逐层精读。

  1、寻求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要求学生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学生很快就把借尾巴的原因找到了。课件出示图和第一自然段。图文结合更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一挣”的意思就自然明白了。小壁虎挣断尾巴后,心情怎样?指导学生用难过的语气读。

  2、梳理壁虎借尾巴的经过。

  原因找到了,接下来引导学生学*第三、四、五自然段。扣住“怎样借”重点分析,由于抓学法来学*,设计出“从扶到放”的教

  学程序,这种设计就是教给学生读书方法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

  (1)以扶为主,领学课文第三自然段。

  A、学*第1、2句,读句子。小壁虎爬到哪里?看见什么?通过读与说,学生弄明白了:小壁虎爬到小河边,看见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

  B、学*第3、4句。读句子。小壁虎是怎么说的,小鱼是怎么答的。学生很快就找到句子了,学生分角色读对话。如果小壁虎这么说:“你把尾巴借给我。”小鱼这么答:“不行,我要用尾巴拨水。”把书上的“对话”和这个“对话”比较一下,体会不同。

  (这样运用比较法,抓住重点词句,学生很快就明白小壁虎十分礼貌,小鱼也不是蛮不讲理,她也是实在没办法,很为难,并适时指导学生做到与作者身同此境,心同此情,较好地受到教育教学效果,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C、思考: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壁虎?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得出结论是因为小鱼要用尾巴拨水。此时相机板书:拨水

  总结学法:我们学*第三自然段,先学*壁虎爬到哪,看见什么;再学*小壁虎怎么说,小鱼怎么答;最后想想: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壁虎。

  (这样的总结,既对小学生了解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的经过起强化作用,又教给了学生学*的方法,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2)半扶半放,学*第四自然段。

  A、教师引读本节,帮助学生理顺序。

  B、指导朗读。

  C、讨论老黄牛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壁虎:因为老黄牛要用尾巴赶蝇于。此时板书:赶蝇子

  (3)放手自学第五自然段。

  A、让学生自读这个自然段,找出第一、二句写什么,第三、四句写什么。

  B、讨论:燕子为什么不能把尾巴借给壁虎?因为燕子要用尾巴掌握方向。此时板书:掌握方向

  (三、四、五自然段采用以上方法教学,使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积极思维的气氛中,做到面向全体,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借助“小鱼用尾巴拨水”“黄牛用尾巴赶蝇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提问:你们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进行归纳推理。由个别现象,总结出一般结论——动物的尾巴都有用。)

  3、弄清壁虎尾巴的特点、用处。

  (1)借不到尾巴的小壁虎心里很难过,指导读第自然段。

  (2)齐读第七自然段,读后讨论:你知道了什么?(小壁虎有长出一条新尾巴了)从这里你知道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特点吗?(可以再生)板书:再生。(在朗读理解的基础上突破了难点。)

  3、总结全文,扩散思维。

  通过学*我们知道了鱼的尾巴能拨水,黄牛的尾巴能赶蝇子,燕子尾巴能掌握方向,壁虎的尾巴能保护自己。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有什么用?,让学生说说其他动物尾巴的作用。

  (这个环节体现了课内外联系原则,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向课外阅读、观察、研究这一应用上延伸,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3

  一、说教材

  《小壁虎借尾巴》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是一篇科普童话,课文借助形象化的拟人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文章生动有趣,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对新事物都很好奇,而且蛇、鱼、牛都是他们熟知的动物,对小壁虎、燕子可能会感到陌生,老师针对他们的认知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

  三、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通过多种方法猜生字字音、字义,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的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主要情节。

  4.了解壁虎、鱼、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难点:

  理解小壁虎尾巴的用处和特点。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学法:我将“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同桌互读、小组分角色读等方式开展,并要求学生在交流中勾画出优美词句。

  六、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引入新课。

  1.师:四肢短短,身体扁*;墙上爬行,专吃蚊蝇;尾巴易断,断了再生。

  2.学生猜出后,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

  3.我们先观看一段无声动画片,学生准备给动画片配音。

  4.学生在兴趣引导下,按照要求自由读课文。

  (1)画出本课生字词,还要想办法记住它。

  (2)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5.交流熟记生字的好办法,以捉迷藏游戏的方式,认读句子。

  (二)先扶后放,逐层精读。

  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为更好地为课文配音,必须理清文章思路:包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故事中有谁,干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等,实际是引导学生充分研读课文。

  1.寻求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要想知道“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得从哪几个自然段找答案。学生读第1、2自然段。学生很快就把借尾巴的原因找到了:“因为小壁虎的尾巴挣断了,他觉得没有尾巴很难看,所以他想去借一条尾巴”。

  2.假如小壁虎不挣断尾巴,会出现什么情况?从壁虎挣断尾巴,可以看出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作用?(保护自己)

  3.梳理壁虎借尾巴的经过。

  原因找到了,接下来了解借尾巴的过程。引导学生学*第三、四、五自然段。扣住“怎样借”重点分析,此环节采用“从扶到放”的教学程序:学*第三自然段以扶为主,学*第四自然段采用半扶半放的教法,学*第五自然段,以放手让学生自学为主。这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就是教给学生读书方法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

  (1)以扶为主,领学课文第三自然段。

  A.学*第1、2句,出示句式:小壁虎爬到哪里看见什么通过读与说,学生弄明白了:小壁虎爬到小河边,看见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这时教师扣住“摇”字问:小鱼为什么能在河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呢(学生回答是因为小鱼摇着尾巴)教师就因势利导,让学生用手势演示“摇”的动作,教师进一步问:写小壁虎爬到小河边怎么要写爬呀爬(说明小壁虎爬的时间长,爬的路程长,这为后面突破教学难点:小壁虎尾巴再生的特点,埋下了伏笔)

  B.学*第3、4句。出示句式:小壁虎怎么说,小鱼怎么答。

  比较下面的句子和标点。“小鱼,你把尾巴借给我!”“小鱼姐姐,把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引导学生理解用上“姐姐、您、行吗”等词语及询问的语气,说明小壁虎很有礼貌。小鱼说:“不行!我要用尾巴拨水。”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引导学生体会加上“啊”“呢”这些语气词,可以表现小鱼是友好拒绝以及因为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而为难的心情。

  C.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这样运用比较法,抓住重点词句,学生很快就明白小壁虎十分有礼貌,这既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又进行了文明礼貌教育。收到教育、教学合二为一的效果,体现文道统一的原则。

  四、五自然段采用以上方法教学,使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积极思维的气氛中,做到面向全体,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另外,借助“小鱼用尾巴拨水”“黄牛用尾巴赶蝇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提问:你们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进行归纳推理。由个别现象,总结出一般结论——动物的尾巴都有用处。(总结板书)

  4.弄清壁虎尾巴的特点、用处。

  既然动物的尾巴都有用,那么壁虎的尾巴也有用。有什么用呢课文中没有直接说明,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先得弄清壁虎尾巴的特点。学生自由读六、七自然段,找出壁虎心情变化的词语。(难过——高兴)【壁虎尾巴一挣就断,断了能长出新的来,这种易断、重新生长的现象叫做再生】这一特点对它有什么用处对照前文,可知壁虎尾巴有自我保护的作用。这部分的教学是一种演绎推理,由一般结论推断出个别现象,至此突破了难点。

  (三)总结全文,扩散思维。

  1.通过学*,学生知道了这几种动物尾巴的作用。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有什么用播放课件,让学生说说它们尾巴的作用。如果仅仅只让学生说说这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就没有体现语文课的特点,可以让学生模仿第三自然段的结构句式说一段话。

  比如: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看见猴子在树上摇来晃去,小壁虎说:“猴子大叔,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猴子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荡秋千呢!”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获得成功的快乐。

  2.结语设疑。按课文内容延伸设疑,在教完课文后指导学生讨论:如果以后小壁虎尾巴再断了,还会去借尾巴吗?既紧扣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加以总结,突出难点——壁虎尾巴可以再生。

  至此,课文思路已经清晰,人物、语言、情感也已明了,为动画片配音的时机成熟,再配以班得瑞清新优美的《清晨》钢琴曲,效果自然值得期待。

  (四)作业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强化教学效果,我设计如下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课外延伸:小壁虎看到长出的新尾巴真开心呀!它要去告诉它的好朋友。请同学们也来当当小作家,像课文那样,编个小故事。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4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科普童话,他处于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本单元教材以夏天为专题组织材料,内容丰富,既有写夏天美景的,又有写夏天情趣的。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大课堂,让学生主动识字,注意积累。学生可在本组教材学*过程中,体会夏天的美好,感受夏天的情趣。《小壁虎借尾巴》这篇课文借助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几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文章生动有趣,深入浅出,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使孩子们既学*了科学知识,又受到了美的熏陶,由衷地爱上多姿多彩的夏天。

  根据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和思维能力,我从三个维度设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认“壁、虎”等9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生字。

  能力目标: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壁虎的尾巴用处及壁虎尾巴再生的特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教育学生礼貌待人。

  认识生字,让学生懂得鱼、牛、燕子和壁虎尾巴的用处,接受礼貌教育,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小壁虎尾巴得用处和特点是本课的难点。

  我班留守儿童较多,许多家长也忙于自己的事情,学生的学*没有家长的帮助,学*起来稍有吃力,所以本课教学我计划3课时完成-----第1课时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学*课文1、2自然段,第2课时教学三至七自然段并指导朗读,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壁虎的尾巴用处及壁虎尾巴再生的特点。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有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第3课时,识记生字的形,指导书写,完成课后练*。孩子通过这样的三课时教学,定能够学的扎实,学得轻松愉快,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

  今天我着重讲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

  根据童话故事生动有趣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我将采用情景教学法,读中玩,玩中学,以读代讲,以读促悟。根据课文三到五自然段的语言结构特色,以及低年级阅读教学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我在学*中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式,交给学生学*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利用典型词语、句子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与逻辑思维训练。

  所以我在教学程序中做了如下设计:

  1.猜谜语、看动画片都是孩子喜欢的活动,我用猜谜的方式把孩子引入课堂,检查孩子们第一课时中学到的知识,出示字谜:你错一半。(借)虫子爬到文字边。(蚊)看字它是虫,其实不是虫。(蛇)用猜谜语引入课堂,不仅让学生的注意力很快的集中到了课堂上,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复*巩固了第一课时中学到的一些新知识,做到寓教于乐。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小朋友喜欢直观形象的东西,而且乐于接受一些新的挑战,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什么都想去尝试一下,学生猜字谜出后,我播放准备好的无声动画片,让孩子准备当小小配音员,给动画片配上音。我告诉小朋友:要想配音配得好,就得学好今天的课程,仔细体会人物的感情,记好人物的台词。

  孩子在兴趣引导下,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新课的学*中。

  为更好地为课文配音,必须理清文章思路:包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故事中有谁,干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等,实际是引导学生充分研读课文。

  首先,回顾壁虎借尾巴的原因。这个环节就是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引启下文的学*的作用。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学生很快就把借尾巴的原因找到了:“因为小壁虎的尾巴挣断了,他觉得没有尾巴很难看,所以他想去借一条尾巴”。

  原因找到了,接下来了解借尾巴的过程。阅读教学法不是教师讲,学生听,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第三、

  四、五自然段。此环节我采用“从扶到放”的教学程序:学*第三自然段以扶为主,学*第四、五自然段,以放手让学生自学为主。这个由

  扶到放的过程,就是教给学生读书方法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

  我以扶为主,围绕“向谁借”、“怎样借”、“借到了吗”这几个问题。领学课文第三自然段。做以下引导:

  哪个自然段写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读读看,他借到尾巴了吗?是不是他借尾巴时没有礼貌,所以小鱼不借给他?他借尾巴时怎么说的?出示小壁虎借尾巴时说的话,从哪里看出他有礼貌?指导朗读小壁虎的话。比较下面的句子和标点。“小鱼,你把尾巴借给我!”“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引导学生理解用上“姐姐、您、行吗”等词语,及询问的语气,说明小壁虎很有礼貌。这么有礼貌,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他呢?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去到小鱼的话中寻求答案。

  小鱼说:“不行!我要用尾巴拨水。”比较句子: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引导学生体会加上“啊”“呢”这些语气词,可以表现小鱼是友好拒绝,和因为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而为难的心情。人物的思想感情已经鲜活分明,教师再指导学生分角色根据自己对人物的情感体会有感情地读第三自然段。让学生入情入境,深入文本,体会文章内涵。为后边当配音员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这样运用比较法,抓住重点词句,学生很快就明白小壁虎十分礼貌,这既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又进行了文明礼貌教育。收到教育、教学合二为一的效果,体现文道统一的原则。

  师生一起总结学*第三自然段的学*方法,读---问---悟---读。“教”是为了“不教”。我交给学生学*的方法,注重了语文能力的培养。

  第四、五自然段采用以上方法教学,使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积极思维的气氛中,做到面向全体,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另外,借助“小鱼用尾巴拨水”“黄牛用尾巴赶蝇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提问:你们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进行归纳推理。由个别现象,总结出一般结论——动物的尾巴都有用。

  既然动物的尾巴都有用,那么壁虎的尾巴也有用。有什么用呢?课文中没有直接说明,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先得弄清壁虎尾巴的特点。学生自由读六、七自然段,找出壁虎心情变化的词语。(难过——高兴)小壁虎为什么高兴了?(因为他长出了一条新尾巴)【我适时介绍再生的意思:小壁虎这样尾巴断了,又重新生长的现象叫做再生】这一特点对它有什么用处?对照前文,可知壁虎尾巴有自我保护作用。这部分的教学是一种演绎推理,由一般结论推断出个别现象,至此突破了难点。

  “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

  学生知道了这几种动物尾巴的作用之后。我播放课件,鼓励学生说说他们尾巴的作用。如果仅仅只让学生说说这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就没有体现语文课的特点,所以我让学生模仿第三自然段的结构句式说一段话。比如:小壁虎爬呀爬、爬到森林里,看见松鼠蓬松着尾巴在树下吃野果,小壁虎说:“松鼠哥哥,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松鼠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当降落伞呢!”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获得成功的快乐。

  (2)在教完课文后延伸设疑,指导学生讨论:如果以后小壁虎尾巴再断了,还会去借巴吗?既紧扣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加以总

  结,突出难点——壁虎尾巴可以再生。

  至此,课文思路已经清晰,人物、语言、情感也已明了,为动画片配音的时机成熟,再配以清新优美的钢琴曲,孩子们踊跃地参与到配音活动中。

  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提高语文实践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我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扩大孩子的视野,增强阅读兴趣。

  根据教学目标,强化教学效果,我还对学生进行能力延伸的指引:

  小壁虎看到长出的新尾巴真开心呀!它要去告诉他的好朋友。小壁虎会怎样把这件事告诉它的朋友呢?朋友又会对小壁虎说些什么?请同学们也来当当小作家,像课文那样,编个小故事。

  我想通过这种训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头表达能力均能得到发展。总之,任何能力的形成,都必须经过持久的强化训练。所以,我坚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不断改变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中成长,在合作中成长,在实践中成长。v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5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七组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科普童话,课文借助形象化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文章生动有趣,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课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学*课文,理解词句和每段的意思,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壁虎尾巴用处,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其叙述方法。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懂得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用处,接受礼貌教育。

  教学难点:理解小壁虎尾巴的用处和特点。

  4、教具准备

  小壁虎剪图、课文录音、课文幻灯片4框、CAI课件、鱼模型。

  5、课时安排

  整课计划3课时完成,第1课时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学*课文1、2自然段,第2课时讲读三至七自然段并指导朗读,总结全文,激发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第3课时,识记生字的形,指导书写,完成课后练*。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以“突出一个特色,‘遵循四个原则,落实两个结合”为指导思想设计教法、学法、以及教学程序。“一个特色”培养学生自读会读。遵循哪四个原则呢?

  1、“三为主”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

  2、直观性原则,充分利用直观形象、激发兴趣、创设情景。

  3、文道统一原则,在学*课文时,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

  4、课内外联系原则,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向课外阅读、观察、研究这一应用上延伸,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在目标上落实两个结合,即学*语文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把握科普童话教学特点,又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逻辑思维训练结合起来。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本课的教法主要用导学法即“讲——扶——放”、直观法、朗读式教学法。学法是自读、读中思考、读中讨论、举—反三,贯彻“自读、会读”这一‘精神。

  三、说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整体感知。

  1、导语:上课开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教师出示小壁虎剪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小动物叫什么名字吗?”对!小壁虎生来就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可有只小壁虎还要去借尾巴,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到《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中寻找答案吧!

  2、看幻灯,听录音故事,思考: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它向谁借尾巴,借到尾巴没有?

  3、自由读课文,按要求自学。

  提出两个要求:

  (1)画出本课生字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4、检查自学效果。

  让学生根据要求读课文、使学生读有目的,能避免单纯地、盲目地读书,从而养成良好的读书*惯。读后进行检查,及时反馈,可以提高学生读书的认真的程度。

  (二)先扶后放,逐层精读。

  寻求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理清了文章思路: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怎样借,借到了没有了。下一步就是深究课文。首先引导学生寻求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要求学生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学生很快就把借尾巴的原因找到了(一挣,难看)小壁虎怎样挣断尾巴逃走的,屏幕中显示出:一只壁虎在墙角捉蚊子,一条蛇悄悄地爬过去,一口咬住了壁虎的尾巴,壁虎用力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

  鲜明、活动的画面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一挣的意思就自然明白了。小壁虎挣断尾巴后,心情怎样?指导学生用难过的语气读:没有尾巴多难看哪,强调多难看。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6

  一、说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壁虎借尾巴,《小壁虎借尾巴》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四组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科普童话,课文借助形象化拟人得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将了鱼、牛、燕子和壁虎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的一个道理,文章生动有趣,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是想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根据本课的课型特点和教材中所出的位置,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图文结合,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壁虎,尾巴用处及壁虎尾巴再生的'特点。

  2、能力目标:

  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

  3、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礼貌待人。

  其中,让学生在学*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中,懂得鱼、牛、燕子和壁虎的尾巴的用处,接受礼貌教育,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看图,让学生理解小壁虎尾巴得用处和特点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的课型特点及语言特色,在教学方法的总体构想上,可采用情景教学法,运用版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教师通过语言描绘及提问、启发、点拨、以读带讲、以读带问,本课除继续运用已学过的“有序看图,分清主次,拒图读文,图文对照”等看图学*的学*方法,还要教给学生图文结合,学*语文与认识事物结合,语言文字的训练与逻辑思维训练结合的学*方法。

  三、说教学程序

  围绕教学目标,进扣《大纲》和教材,体现“三为主”教学思想和以读为本,以讲促读,以看、听、说、读、写和促读的教学思路,我的教学程序是这样安排的: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这一过程我直接从尾巴入手,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大自然中,亲自体会各种动物的尾巴的不同用处,然后趁势提出老师这里有一个特殊的动物,他长着特殊的尾巴,你们想认识他吗?这样设计极大地激发学生学*课文的兴趣,使学生投入自觉的全身心的自主的学*,引导学生由特定情感转移在老师所设置得氛围中。

  2、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这一过程我充分利用现代手段将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真实的展示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对整篇课文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并精心设计三个问题:

  ⑴整个故事的主人是谁?他在做什么?

  ⑵小壁虎都向谁借尾巴?借到了没有?

  ⑶为什么不借给它?

  学生通过回答问题,能初步的感知画面和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在快速中捕捉信息的能力。

  3、深入课文插入难点:

  通过画面学生真实的看到小壁虎自己长出了一条新尾巴,这是他的特殊功能──再生,那么这种功能回给小壁虎带来什么好处呢?

  在这个问题上我采用自学的方法小组讨论,并再次回放教学课件,使学生得出壁虎尾巴有自我保护作用,从而突破难点。


《小壁虎借尾巴》评课稿 (菁华3篇)(扩展5)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 (菁华5篇)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科普童话,课文借助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几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文章生动有趣,深入浅出,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使孩子们既学*了科学知识,又受到了美的熏陶。

  2。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和思维能力,我从三个维度设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课文中的9个生字以及生字组成的新词。

  能力目标: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壁虎,尾巴用处及壁虎尾巴再生的特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德育目标:教育学生礼貌待人

  3。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让学生懂得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用处,接受礼貌教育,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小壁虎尾巴得用处和特点是本课的难点。

  4。教具准备

  课件

  5。课时安排

  本课教学用两课时。今天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的课型特点及语言特色,我将采用情景教学法,以读促悟。学*中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学*中利用典型词语、句子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与逻辑思维训练。

  三、说教学程序

  (一)谜语激趣,引入新课

  1、师:四肢短短,身体扁*;墙上爬行,专吃蚊蝇;尾巴易断,断了再生。

  2、学生猜出后,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齐来学*《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

  3、我们线观看一段无声动画片,学生准备给动画片配音。

  4、学生在兴趣引导下,按照要求自由读课文。

  (1)画出本课生字词,还要想办法记住它。

  (2)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5、交流熟记生字的好办法,以捉迷藏游戏的方式,认读句子。

  【让学生根据要求读课文、使学生读有目的,能避免单纯地、盲目地读书,从而养成良好的读书*惯。】

  (二)先扶后放,逐层精读

  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为更好地为课文配音,必须理清文章思路:包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故事中有谁,干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等,实际是引导学生充分研读课文。

  1。寻求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要想知道“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得从哪几个自然段找答案。学生选第1、2自然段。学生很快就把借尾巴的原因找到了:“因为小壁虎的尾巴挣断了,他觉得没有尾巴很难看,所以他想去借一条尾巴”。

  (2)假如小壁虎不挣断尾巴,会出现什么情况?从壁虎挣断尾巴,可以看出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作用?(保护自己)

  【一年级的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大都是说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断的。为了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惯,通过仔细读书,使学生明白,小壁虎的尾巴是挣断的。并在此基础上讲清了壁虎的尾巴,有保护自己生命的作用。】

  2。梳理壁虎借尾巴的经过。

  原因找到了,接下来了解借尾巴的过程。引导学生学*第三、四、五自然段。扣住“怎样借”重点分析,此环节采用“从扶到放”的教学程序:学*第三自然段以扶为主,学*第四自然段采用半扶半放的教法,学*第五自然段,以放手让学生自学为主。这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就是教给学生读书方法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

  (1)以扶为主,领学课文第三自然段。

  a。学*第1、2句,出示句式:小壁虎爬到哪里?看见什么?通过读与说,学生弄明白了:小壁虎爬到小河边,看见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这时教师扣住“摇”字问:小鱼为什么能在河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呢?(学生回答是因为小鱼摇着尾巴)教师就因势利导,让学生用手势演示“摇”的动作,教师进一步问:写小壁虎爬到小河边怎么要写爬呀爬?(说明小壁虎爬的时间长,爬的路程长,这为后面突破教学难点:小壁虎尾巴再生的特点,埋下了伏笔)

  b。学*第3、4句。出示句式:小壁虎怎么说,小鱼怎么答。

  比较下面的句子和标点。“小鱼,你把尾巴借给我!”“小鱼姐姐,把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引导学生理解用上“姐姐、您、行吗”等词语,及询问的语气,说明小壁虎很有礼貌。小鱼说:“不行!我要用尾巴拨水。”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引导学生体会加上“啊”“呢”这些语气词,可以表现小鱼是友好拒绝,和因为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而为难的心情。

  c、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对话。

  这样运用比较法,抓住重点词句,学生很快就明白小壁虎十分礼貌,这既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又进行了文明礼貌教育。收到教育、教学合二为一的效果,体现文道统一的原则。

  第五自然段采用以上方法教学,使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积极思维的气氛中,做到面向全体,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另外,借助“小鱼用尾巴拨水”“黄牛用尾巴赶蝇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提问:你们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进行归纳推理。由个别现象,总结出一般结论——动物的尾巴都有用。(总结板书)

  3。弄清壁虎尾巴的特点、用处。

  既然动物的尾巴都有用,那么壁虎的尾巴也有用。有什么用呢?课文中没有直接说明,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先得弄清壁虎尾巴的特点。学生自由读六、七自然段,找出壁虎心情变化的词语。(难过——高兴)【壁虎尾巴一挣就断,断了能长出新的来,这种易断、重新生长的'现象叫做再生】这一特点对它有什么用处?对照前文,可知壁虎尾巴有自我保护作用。这部分的教学是一种演绎推理,由一般结论推断出个别现象,至此突破了难点。

  4、总结全文,扩散思维。

  (1)通过学*,学生知道了这几种动物尾巴的作用。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有什么用?播放课件,让学生说说他们尾巴的作用。如果仅仅只让学生说说这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就没有体现语文课的特点,可以让学生模仿第三自然段的结构句式说一段话。

  比如: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看见猴子在树上摇来晃去,小壁虎说:“猴子大叔,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猴子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荡秋千呢!”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获得成功的快乐。

  (2)结语设疑。按课文内容延伸设疑,在教完课文后指导学生讨论:如果以后小壁虎尾巴再断了,还会去借巴吗?既紧扣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加以总结,突出难点——壁虎尾巴可以再生。

  至此,课文思路已经清晰,人物、语言、情感也已明了,为动画片配音的时机成熟,再配以班得瑞清新优美的《清晨》钢琴曲,效果自然值得期待。

  (三)作业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强化教学效果,我设计如下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课外延伸:小壁虎看到长出的新尾巴真开心呀!它要去告诉他的好朋友。请同学们也来当当小作家,像课文那样,编个小故事。

  析: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提高语文实践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好办法,我想通过这种训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均能得到发展。

  【识字方法】

  1、猜字谜:

  你错一半。(借)虫子爬到文字边。(蚊)看字它是虫,其实不是虫。(蛇)

  2、按结构分类:半包围:虎、逃上下:壁左右:借、蚊、蛇、姐、新

  3、熟字换偏旁:借—错—蜡逃—跳—挑难—堆—推—准新—听—*

  4、同偏旁字:姐—妈—奶—妹—姨蚊—蛇—蝇—蚂—蚁—蜻—蜓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科普童话,课文借助形象化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文章生动有趣,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第一课时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会写“河”1个字。

  (2)通过看图,学*课文,理解词句和每段的意思,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用处,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懂得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用处,接受礼貌教育。

  教学难点:理解小壁虎尾巴的用处和特点。

  4、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有关动物尾巴特点的资料。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三为主”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

  2、直观性原则,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手段激发兴趣、创设情景。

  3、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原则。

  4、课内外联系原则。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本课的教法主要用导学法即“讲——扶——放”、直观法、朗读式教学法。学法是自读、读中思考、读中感悟、举—反三,贯彻“自读、会读”这一精神。

  三、说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整体感知。

  1、导语:

  上课开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教师出示小壁虎剪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小动物叫什么名字吗?”对!小壁虎生来就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可有只小壁虎还要去借尾巴,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到《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中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17小壁虎借尾巴齐读课题。)接着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她像谁去借尾巴?借到尾巴了吗?”(有质疑的课堂更能调动学生的学*热情和探究意识,也为学*课文理清了思路。)

  2.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指导写字。

  读课文前引导学生发现这篇课文与前面的课文有所不同,那就是没有拼音了,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可以问同学或老师,还可以结合图画或句子认识生字。(这样做向学生渗透了学*的方法。)

  (1)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提出要求: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让学生根据要求读课文,使学生读有目的,能避免单纯的、盲目的读书,从而养成良好的.学**惯。)

  (2)认识本课的生字

  A、首先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每个生字。

  B、再由课件出示去掉拼音读。

  (认识生字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如指名读、同桌互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等。)

  C、最后做识字游戏,指名喊开始,字会不断的变化,然后喊停,停到哪个字就要读准哪个字,并组一个词。(这样设计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并对生字进行了复*和巩固。)

  (4)指导书写“河”字。课件出示“河”引导观察,如何写好它。师范写,学生临写并评价。

  (二)先扶后放,逐层精读。

  1、寻求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要求学生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学生很快就把借尾巴的原因找到了。课件出示图和第一自然段。图文结合更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一挣”的意思就自然明白了。小壁虎挣断尾巴后,心情怎样?指导学生用难过的语气读。

  2、梳理壁虎借尾巴的经过。

  原因找到了,接下来引导学生学*第三、四、五自然段。扣住“怎样借”重点分析,由于抓学法来学*,设计出“从扶到放”的教

  学程序,这种设计就是教给学生读书方法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

  (1)以扶为主,领学课文第三自然段。

  A、学*第1、2句,读句子。小壁虎爬到哪里?看见什么?通过读与说,学生弄明白了:小壁虎爬到小河边,看见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

  B、学*第3、4句。读句子。小壁虎是怎么说的,小鱼是怎么答的。学生很快就找到句子了,学生分角色读对话。如果小壁虎这么说:“你把尾巴借给我。”小鱼这么答:“不行,我要用尾巴拨水。”把书上的“对话”和这个“对话”比较一下,体会不同。

  (这样运用比较法,抓住重点词句,学生很快就明白小壁虎十分礼貌,小鱼也不是蛮不讲理,她也是实在没办法,很为难,并适时指导学生做到与作者身同此境,心同此情,较好地受到教育教学效果,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C、思考: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壁虎?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得出结论是因为小鱼要用尾巴拨水。此时相机板书:拨水

  总结学法:我们学*第三自然段,先学*壁虎爬到哪,看见什么;再学*小壁虎怎么说,小鱼怎么答;最后想想: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壁虎。

  (这样的总结,既对小学生了解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的经过起强化作用,又教给了学生学*的方法,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2)半扶半放,学*第四自然段。

  A、教师引读本节,帮助学生理顺序。

  B、指导朗读。

  C、讨论老黄牛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壁虎:因为老黄牛要用尾巴赶蝇于。此时板书:赶蝇子

  (3)放手自学第五自然段。

  A、让学生自读这个自然段,找出第一、二句写什么,第三、四句写什么。

  B、讨论:燕子为什么不能把尾巴借给壁虎?因为燕子要用尾巴掌握方向。此时板书:掌握方向

  (三、四、五自然段采用以上方法教学,使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积极思维的气氛中,做到面向全体,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借助“小鱼用尾巴拨水”“黄牛用尾巴赶蝇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提问:你们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进行归纳推理。由个别现象,总结出一般结论——动物的尾巴都有用。)

  3、弄清壁虎尾巴的特点、用处。

  (1)借不到尾巴的小壁虎心里很难过,指导读第自然段。

  (2)齐读第七自然段,读后讨论:你知道了什么?(小壁虎有长出一条新尾巴了)从这里你知道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特点吗?(可以再生)板书:再生。(在朗读理解的基础上突破了难点。)

  3、总结全文,扩散思维。

  通过学*我们知道了鱼的尾巴能拨水,黄牛的尾巴能赶蝇子,燕子尾巴能掌握方向,壁虎的尾巴能保护自己。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有什么用?,让学生说说其他动物尾巴的作用。

  (这个环节体现了课内外联系原则,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向课外阅读、观察、研究这一应用上延伸,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科普童话,课文借助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几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文章生动有趣,深入浅出,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使孩子们既学*了科学知识,又受到了美的熏陶。

  2.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和思维能力,我从三个维度设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课文中的9个生字以及生字组成的新词。

  能力目标: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壁虎,尾巴用处及壁虎尾巴再生的特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德育目标:教育学生礼貌待人

  3.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让学生懂得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用处,接受礼貌教育,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小壁虎尾巴得用处和特点是本课的难点。

  4.教具准备

  课件

  5.课时安排

  本课教学用两课时。今天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的课型特点及语言特色,我将采用情景教学法,以读促悟。学*中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学*中利用典型词语、句子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与逻辑思维训练。

  三、说教学程序

  (一)谜语激趣,引入新课

  1.师:四肢短短,身体扁*;墙上爬行,专吃蚊蝇;尾巴易断,断了再生。

  2.学生猜出后,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齐来学*《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

  3、我们线观看一段无声动画片,学生准备给动画片配音。

  4、学生在兴趣引导下,按照要求自由读课文。

  (1)画出本课生字词,还要想办法记住它。(2)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5、交流熟记生字的好办法,以捉迷藏游戏的方式,认读句子。

  【让学生根据要求读课文、使学生读有目的,能避免单纯地、盲目地读书,从而养成良好的读书*惯。】

  (二)先扶后放,逐层精读。

  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为更好地为课文配音,必须理清文章思路:包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故事中有谁,干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等,实际是引导学生充分研读课文。

  1.寻求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要想知道“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得从哪几个自然段找答案。学生选第1、2自然段。学生很快就把借尾巴的原因找到了:“因为小壁虎的尾巴挣断了,他觉得没有尾巴很难看,所以他想去借一条尾巴”。

  (2)假如小壁虎不挣断尾巴,会出现什么情况?从壁虎挣断尾巴,可以看出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作用?(保护自己)

  【一年级的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大都是说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断的。为了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惯,通过仔细读书,使学生明白,小壁虎的尾巴是挣断的。并在此基础上讲清了壁虎的尾巴,有保护自己生命的作用。】

  2.梳理壁虎借尾巴的经过。

  原因找到了,接下来了解借尾巴的过程。引导学生学*第三、四、五自然段。扣住“怎样借”重点分析,此环节采用“从扶到放”的教学程序:学*第三自然段以扶为主,学*第四自然段采用半扶半放的教法,学*第五自然段,以放手让学生自学为主。这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就是教给学生读书方法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

  (1)以扶为主,领学课文第三自然段。

  A.学*第1、2句,出示句式:小壁虎爬到哪里?看见什么?通过读与说,学生弄明白了:小壁虎爬到小河边,看见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这时教师扣住“摇”字问:小鱼为什么能在河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呢?(学生回答是因为小鱼摇着尾巴)教师就因势利导,让学生用手势演示“摇”的动作,教师进一步问:写小壁虎爬到小河边怎么要写爬呀爬?(说明小壁虎爬的时间长,爬的路程长,这为后面突破教学难点:小壁虎尾巴再生的'特点,埋下了伏笔)

  B.学*第3、4句。出示句式:小壁虎怎么说,小鱼怎么答。

  比较下面的句子和标点。“小鱼,你把尾巴借给我!”“小鱼姐姐,把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引导学生理解用上“姐姐、您、行吗”等词语,及询问的语气,说明小壁虎很有礼貌。小鱼说:“不行!我要用尾巴拨水。”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引导学生体会加上“啊”“呢”这些语气词,可以表现小鱼是友好拒绝,和因为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而为难的心情。

  C、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对话。

  这样运用比较法,抓住重点词句,学生很快就明白小壁虎十分礼貌,这既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又进行了文明礼貌教育。收到教育、教学合二为一的效果,体现文道统一的原则。

  四、五自然段采用以上方法教学,使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积极思维的气氛中,做到面向全体,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另外,借助“小鱼用尾巴拨水”“黄牛用尾巴赶蝇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提问:你们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进行归纳推理。由个别现象,总结出一般结论——动物的尾巴都有用。(总结板书)

  3.弄清壁虎尾巴的特点、用处。

  既然动物的尾巴都有用,那么壁虎的尾巴也有用。有什么用呢?课文中没有直接说明,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先得弄清壁虎尾巴的特点。学生自由读六、七自然段,找出壁虎心情变化的词语。(难过——高兴)【壁虎尾巴一挣就断,断了能长出新的来,这种易断、重新生长的现象叫做再生】这一特点对它有什么用处? 对照前文,可知壁虎尾巴有自我保护作用。这部分的教学是一种演绎推理,由一般结论推断出个别现象,至此突破了难点。

  4、总结全文,扩散思维。

  (1)通过学*,学生知道了这几种动物尾巴的作用。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有什么用?播放课件,让学生说说他们尾巴的作用。如果仅仅只让学生说说这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就没有体现语文课的特点,可以让学生模仿第三自然段的结构句式说一段话。

  比如: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看见猴子在树上摇来晃去,小壁虎说:“猴子大叔,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猴子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荡秋千呢!”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获得成功的快乐。

  (2)结语设疑。按课文内容延伸设疑,在教完课文后指导学生讨论:如果以后小壁虎尾巴再断了,还会去借巴吗?既紧扣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加以总结,突出难点——壁虎尾巴可以再生。

  至此,课文思路已经清晰,人物、语言、情感也已明了,为动画片配音的时机成熟,再配以班得瑞清新优美的《清晨》钢琴曲,效果自然值得期待。

  (三)作业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强化教学效果,我设计如下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课外延伸:小壁虎看到长出的新尾巴真开心呀!它要去告诉他的好朋友。请同学们也来当当小作家,像课文那样,编个小故事。

  析: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提高语文实践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好办法,我想通过这种训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均能得到发展。

  【识字方法】

  1、猜字谜:

  你错一半。(借)虫子爬到文字边。(蚊)看字它是虫,其实不是虫。(蛇)

  2、按结构分类:半包围:虎、逃,上下:壁,左右:借、蚊、蛇、姐、新

  3、熟字换偏旁:借-错-蜡-逃-跳-挑-难-堆-推-准-新-听-*-

  4、同偏旁字:姐-妈-奶-妹-姨-蚊-蛇-蝇-蚂-蚁-蜻-蜓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科普童话,课文借助形象化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文章生动有趣,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第一课时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会写“河”1个字。

  (2)通过看图,学*课文,理解词句和每段的意思,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用处,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懂得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用处,接受礼貌教育。

  教学难点:理解小壁虎尾巴的用处和特点。

  4、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有关动物尾巴特点的资料。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三为主”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

  2、直观性原则,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手段激发兴趣、创设情景。

  3、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原则。

  4、课内外联系原则。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本课的教法主要用导学法即“讲——扶——放”、直观法、朗读式教学法。学法是自读、读中思考、读中感悟、举—反三,贯彻“自读、会读”这一精神。

  三、说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整体感知。

  1、导语:

  上课开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教师出示小壁虎剪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小动物叫什么名字吗?”对!小壁虎生来就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可有只小壁虎还要去借尾巴,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到《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中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17小壁虎借尾巴齐读课题。)接着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她像谁去借尾巴?借到尾巴了吗?”(有质疑的课堂更能调动学生的学*热情和探究意识,也为学*课文理清了思路。)

  2.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指导写字。

  读课文前引导学生发现这篇课文与前面的课文有所不同,那就是没有拼音了,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可以问同学或老师,还可以结合图画或句子认识生字。(这样做向学生渗透了学*的方法。)

  (1)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提出要求: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让学生根据要求读课文,使学生读有目的,能避免单纯的、盲目的读书,从而养成良好的学**惯。)

  (2)认识本课的生字

  A、首先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每个生字。

  B、再由课件出示去掉拼音读。

  (认识生字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如指名读、同桌互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等。)

  C、最后做识字游戏,指名喊开始,字会不断的变化,然后喊停,停到哪个字就要读准哪个字,并组一个词。(这样设计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并对生字进行了复*和巩固。)

  (4)指导书写“河”字。课件出示“河”引导观察,如何写好它。师范写,学生临写并评价。

  (二)先扶后放,逐层精读。

  1、寻求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要求学生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学生很快就把借尾巴的原因找到了。课件出示图和第一自然段。图文结合更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一挣”的意思就自然明白了。小壁虎挣断尾巴后,心情怎样?指导学生用难过的语气读。

  2、梳理壁虎借尾巴的经过。

  原因找到了,接下来引导学生学*第三、四、五自然段。扣住“怎样借”重点分析,由于抓学法来学*,设计出“从扶到放”的教

  学程序,这种设计就是教给学生读书方法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

  (1)以扶为主,领学课文第三自然段。

  A、学*第1、2句,读句子。小壁虎爬到哪里?看见什么?通过读与说,学生弄明白了:小壁虎爬到小河边,看见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

  B、学*第3、4句。读句子。小壁虎是怎么说的,小鱼是怎么答的。学生很快就找到句子了,学生分角色读对话。如果小壁虎这么说:“你把尾巴借给我。”小鱼这么答:“不行,我要用尾巴拨水。”把书上的“对话”和这个“对话”比较一下,体会不同。

  (这样运用比较法,抓住重点词句,学生很快就明白小壁虎十分礼貌,小鱼也不是蛮不讲理,她也是实在没办法,很为难,并适时指导学生做到与作者身同此境,心同此情,较好地受到教育教学效果,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C、思考: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壁虎?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得出结论是因为小鱼要用尾巴拨水。此时相机板书:拨水

  总结学法:我们学*第三自然段,先学*壁虎爬到哪,看见什么;再学*小壁虎怎么说,小鱼怎么答;最后想想: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壁虎。

  (这样的总结,既对小学生了解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的经过起强化作用,又教给了学生学*的方法,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2)半扶半放,学*第四自然段。

  A、教师引读本节,帮助学生理顺序。

  B、指导朗读。

  C、讨论老黄牛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壁虎:因为老黄牛要用尾巴赶蝇于。此时板书:赶蝇子

  (3)放手自学第五自然段。

  A、让学生自读这个自然段,找出第一、二句写什么,第三、四句写什么。

  B、讨论:燕子为什么不能把尾巴借给壁虎?因为燕子要用尾巴掌握方向。此时板书:掌握方向

  (三、四、五自然段采用以上方法教学,使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积极思维的气氛中,做到面向全体,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借助“小鱼用尾巴拨水”“黄牛用尾巴赶蝇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提问:你们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进行归纳推理。由个别现象,总结出一般结论——动物的尾巴都有用。)

  3、弄清壁虎尾巴的特点、用处。

  (1)借不到尾巴的小壁虎心里很难过,指导读第自然段。

  (2)齐读第七自然段,读后讨论:你知道了什么?(小壁虎有长出一条新尾巴了)从这里你知道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特点吗?(可以再生)板书:再生。(在朗读理解的基础上突破了难点。)

  3、总结全文,扩散思维。

  通过学*我们知道了鱼的尾巴能拨水,黄牛的尾巴能赶蝇子,燕子尾巴能掌握方向,壁虎的尾巴能保护自己。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有什么用?,让学生说说其他动物尾巴的作用。

  (这个环节体现了课内外联系原则,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向课外阅读、观察、研究这一应用上延伸,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5

  一、说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壁虎借尾巴,《小壁虎借尾巴》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四组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科普童话,课文借助形象化拟人得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将了鱼、牛、燕子和壁虎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的一个道理,文章生动有趣,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是想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根据本课的课型特点和教材中所出的位置,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图文结合,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壁虎,尾巴用处及壁虎尾巴再生的'特点。

  2、能力目标:

  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

  3、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礼貌待人。

  其中,让学生在学*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中,懂得鱼、牛、燕子和壁虎的尾巴的用处,接受礼貌教育,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看图,让学生理解小壁虎尾巴得用处和特点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的课型特点及语言特色,在教学方法的总体构想上,可采用情景教学法,运用版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教师通过语言描绘及提问、启发、点拨、以读带讲、以读带问,本课除继续运用已学过的“有序看图,分清主次,拒图读文,图文对照”等看图学*的学*方法,还要教给学生图文结合,学*语文与认识事物结合,语言文字的训练与逻辑思维训练结合的学*方法。

  三、说教学程序

  围绕教学目标,进扣《大纲》和教材,体现“三为主”教学思想和以读为本,以讲促读,以看、听、说、读、写和促读的教学思路,我的教学程序是这样安排的: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这一过程我直接从尾巴入手,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大自然中,亲自体会各种动物的尾巴的不同用处,然后趁势提出老师这里有一个特殊的动物,他长着特殊的尾巴,你们想认识他吗?这样设计极大地激发学生学*课文的兴趣,使学生投入自觉的全身心的自主的学*,引导学生由特定情感转移在老师所设置得氛围中。

  2、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这一过程我充分利用现代手段将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真实的展示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对整篇课文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并精心设计三个问题:

  ⑴整个故事的主人是谁?他在做什么?

  ⑵小壁虎都向谁借尾巴?借到了没有?

  ⑶为什么不借给它?

  学生通过回答问题,能初步的感知画面和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在快速中捕捉信息的能力。

  3、深入课文插入难点:

  通过画面学生真实的看到小壁虎自己长出了一条新尾巴,这是他的特殊功能──再生,那么这种功能回给小壁虎带来什么好处呢?

  在这个问题上我采用自学的方法小组讨论,并再次回放教学课件,使学生得出壁虎尾巴有自我保护作用,从而突破难点。


《小壁虎借尾巴》评课稿 (菁华3篇)(扩展6)

——《小壁虎借尾巴》评课稿合集5篇

  《小壁虎借尾巴》评课稿 1

  《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是小学语文第二册第4组教材的最后一篇课文,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科普童话故事。本组教材是以快乐的夏天为专题组织材料的。课文借助形象化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分别讲了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文章生动有趣,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同时,6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我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文、小组读文、朗读、齐读、个人读等,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自由读文,给每位学生一个比较个体的自由散读的空间,起到读通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的作用;其间,又展开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作用。这篇文章生动有趣,通过对话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所以,我在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朗读训练时,着重指导学生读好动物的对话,尤其是小壁虎的问话,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仿照问话,学着用请求的语气说话……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才能培养语感。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即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而这三段结构相同,内容相似,分别写了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作用。在教学设计时,我将第三段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在读—说—想中,理解小鱼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并掌握了一定的说话句式。第四、五自然段的学*由于有了第三段的铺垫,我就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学*,进而过渡到个人学*。在学*的过程中,我设计了“小壁虎爬到了哪儿?看到了什么?说了什么?他有没有借到尾巴?”这几个问题帮助学生揣摩课文的思路和表达方法,为说话打下了基础。然后引导学生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仿照课文的结构进行扩展说话。这样既积累了课余知识,知道了更多动物尾巴的作用,又学会了表达由于结构相同,内容相似,

  本篇课文,有六幅插图,就像孩子们阅读的连环画故事一样,教学时忽略了插图的作用,没有引导学生图文对照进行学*,又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对学生进行看图说话的机会。这在今后要注意,要充分运用已有的教学资源,来落实听、说、读、写的训练。

  《小壁虎借尾巴》评课稿 2

  《小壁虎借尾巴》这篇童话故事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通过小壁虎向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事,让学生认识到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各有用处,了解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点。本课生动有趣,语言优美,具有浓重的感情色彩,适合有感情地朗读。在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通过小组合作学*等,使学生在较轻松的课堂气氛中理解了课文内容。

  一、学生读通课文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多读,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阅读方法。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我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文、小组读文、朗读、齐读等,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在开始教学时,我让学生自由读文,给每位学生一个比较个体的自由散读的空间,起到读通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的作用;其间,又展开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最后,女生齐读,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语感。

  二、学生表演课文

  表演是语文学*的实践,更重要的目的在于积累。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我让学生按小组针对课文第三、四、五小节的内容进行演示排练。其间我深入小组,与组员共同探讨。在这一个环节中,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并不急于表演交流,而是给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积累语句,把它们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在这基础上,再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反馈给我看。这样,不但起到了积累的目的,也揣摩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法,为说话、写作打下了结实的奠基。

  三、学生表达课文

  表达是培养学生思维、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我减去了教材中重复的环节,留出时间空间进行扩展阅读,让学生自己去悟。首先,在教学中让学生悟出课文是用童话的形式把知识写出来的,积累了语言表达方式;然后,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课外阅读――《尾巴的妙用》,通过填表格,书面表达出动物的尾巴形形色色,和各种作用;最后,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自由选择方式进行表达,在此基础上我创造各种表达的机会,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这样学生就会乐意表达,而且有内容可说。

  四、学生交流课文

  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有充足的交流时间,围绕课文的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由于学生思维的不同,对问题的理解也不同,因此,就得通过讨论、交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我针对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断的,还是自己挣断的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通过读文、演示,取得共识。这样交流,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我尽力创造出一种氛围,使孩子们能自然而然地将情感释放于朗读中,使他们的感情在朗读中得以淋漓尽致的宣泄。

  《小壁虎借尾巴》评课稿 3

  这是一篇没有注音的课文,连生字也没有注音。学生*惯了借助拼音识字,一下子没有了拼音,学生如何读课文认识生字呢?

  要让学生达到自主识字的目的,首先让学生对课文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课: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小壁虎(板书:小壁虎)。谁来说说小壁虎长什么样儿呀?(出示课件:小壁虎)可是有一天,小壁虎的尾巴没有了,没有尾巴多难看呀!小壁虎决定去借尾巴(板书:借尾巴)小壁虎都向谁借尾巴了?它借着了吗?

  观察书上的插图。这篇课文可有意思啦,请大家看书上68、69页的彩图。书上一共有几幅图呀?谁来给大家讲第一幅图?学生一幅一幅地讲,然后把六幅图连起来讲,降低难度又有了整体的把握。

  我范读课文,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读,为学生喜欢读又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天比一比,看谁学会了自己认字。我提议大家把不认识的生字先画上横线,三个人一小组,画完后三个人交流不认识的字,互相教一教。”学生自主识字,我巡视指导。一开始个别小组知道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有的小组急于求成画课后横条里的二类字。我马上给予全班学生提要求,按老师的要求做,自己先读课文,边读边画不认识的生字。学生慢慢进入状态,我在给予个别指导。然后交流小组内不认识的字,此时我并不急于教孩子,而是提问别的小组有没有认识的,动用全班学生的力量,说说识字的方法。有了这样一个过程,二类字一类字学生都已掌握,只需集体巩固即可。提出最多的是:断和檐两个字,进行了集体识记。

  进行这样的训练,旨在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方法有了,识字问题将不再是个难题。

  《小壁虎借尾巴》评课稿 4

  《小壁虎借尾巴》是第四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课安排了三个结构相同的自然段让学生通过角色的朗读,知道不同动物尾巴的用处。本课的教学可以在抓典型段落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学*,引导他们通过小组互助理解感悟。而潘老师的课堂还是有几个值得肯定的地方的。

  一、导入一举两得

  潘老师在教授新课之前出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指名学生读,并在读完词语之后让学生用其中的一个或多个词语说一句话。这样的导入不仅复*巩固了本文的生字词语,同时也提炼了课文的内容,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学法指导费尽心思

  潘老师在教学3—5自然段时,先给学生提供学*的要求,让他们尝试用不同的符号标一标学*内容。(向谁借?怎么借?结果怎样?)再让学生完成要求的同时自主学*,你还知道了什么?你从哪里知道?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学法指导,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自主学*的能力较差,给予学生一定的学*要求和任务能让学生的学*不再漫无目的,同时学法的指导,提高了他们学*的能力和学*效果。

  当然再操作中还有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

  1、在指导感悟不同动物的尾巴有不同的作用时,如果穿插一个语言拓展训练,那么重点的突破就更容易了。小壁虎可能还会向谁借尾巴?可出示一段和文章结构一样的文字,在感受动物尾巴奇妙的同时能充分进行语言积累。

  2、学生朗读3—5自然段时,一次性提出的学*任务太过繁多而且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一次用三种规定的符号学生完成有点难度,容易混淆。

  3、朗读指导时让一年级的`学生说一说读得怎么样,所取得的效果完全没有教师的直接范读和正面点评来的有效。正因为黄老师在指导朗读时没能充分指导,导致角色朗读的失败,使本堂课的朗读指导成了走马观花,为了角色朗读环节才安排角色朗读。读好对话中的语气这一目标没能落实。

  《小壁虎借尾巴》评课稿 5

  李老师的这一节课,有许多值得我们学*的地方:

  1、注重字词教学,多种方法并用。

  李老师在识字教学与学生交流运用了多种方法,更加注重拼音识字和整体识记。当学生拼读出现错误时,老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纠正,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引领学生读生字的时候,李老师采用了开火车读、范读、领读、学生领读等多种读法,使学生对生字的巩固达到了最大化。

  2、正确理解语文,培养语言*惯

  李老师一边亲切地注视着学生,一边微笑着鼓励学生,在李老师的循循善诱下,一个又一个学生跃跃欲试,一个又一个完整、精彩的`句子在学生的奇思妙想中脱口而出,我们在为学生喝彩的同时也见证了李老师的教学功力。

  通过李老师给我们班上课,我看到了很多我的不足,我*时训练还是不够到位,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上还要多下功夫,我要多向各位老师学*!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