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有什么*俗 (菁华3篇)

首页 / 文库 / | 2022-11-08 00:00:00

哈尼族有什么*俗1

  哈尼族过去认为火是家庭的生命,对火很敬畏,必须保护火种长久不息。每家都有数个不同的火塘。火塘的火不仅要烟火不断,而且每个火塘的用处也不能弄混。

  哈尼族有共享猎物之*,当猎手们进山捕猎归来,无论猎多少,全寨子人都可来分割猎物,各家都可分享一份。如果猎物太少,就直接煮好,大家一起分享。

  哈尼族素来热情好客,只要有客人来,都要以酒相待。客人落座后,主人要先敬一碗米酒,三大片肉,称“喝焖锅酒”。筵*期间常常酒歌不断。客人离开时,还要送上一块大粑粑和一包用芭蕉叶包好的腌肉、酥肉、豆腐圆子等食品。

哈尼族有什么*俗2

  叶车是哈尼族的一个支系。叶车妇女头戴白尖帽,上身穿靛青色对开式短袖土布衣,无领无扣,由宽宽的五色腰带扎腰。布衣是一件一件地套着穿,少则七八件,多达十余件,里长外短可以看出衣服的件数。叶车人认为,衣服件数越多,服装越美,越能显示出家庭的富裕。她们下身穿黑色短裤,裤脚口打上适当的褶纹,褶纹数与上衣数大致相等。大腿以下全部裸露着。逢年过节,姑娘们手上还带银手镯,胸前挂银链,腰的两侧佩挂银片和银泡泡,走起路来铃铃作响,颇有风韵。

哈尼族有什么*俗3

  哈尼族过去日食两餐,主食是当地产的稻米,玉米为辅。喜把大米、玉米蒸成米饭粑粑、米线、卷粉和豌豆凉粉等。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哈尼族人喜将瘦肉剁细,与大米、姜末、八角面、草果面一起熬粥,并以此为主食的上品。

  不论*时或节日每餐必不可少的是豆豉。擅长利用当地土特产原料腌制咸菜、烹制肉类及各种风味菜肴。如白旺是用凝固的牲家禽血块拌上炒熟的花生、薄荷、姜蒜、苤菜根、盐、辣椒、和生肉制成的。

  饮茶和喝酒是哈尼族的嗜好,所饮用的酒多是自家酿制的甜白酒,醇香、甜蜜;哈尼人喝鲜茶,鲜茶有一种苦涩味,但能消暑解渴。

  典型食品:哈尼族地区物产丰富,烹饪方法独特,具有本民族风味特点的典型食品很多。如竹筒鸡、生炸竹虫等,比较有名的风味菜肴还有蜂蛹酱、暴腌芭蕉心、酸笋炒麂子肉、肉松酱、清汤橄榄鱼、螃蟹炖蛋清、煮蛇圆子等。


哈尼族有什么*俗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哈尼族有什么*俗 (菁华3篇)(扩展1)

——傈僳族的*俗有什么 (菁华3篇)

傈僳族的*俗有什么1

  傈僳族渊源于南迁的古氏羌人,与彝族同属一个族源。其族名称最早见于唐代著述。唐代史籍称“栗粟两姓蛮”或“栗蛮”及“施蛮”、“顺蛮”,均属“乌蛮”,分布在今川、滇雅碧江、金沙江、澜沧江*等广阔地带;元明时多受丽江诸地纳西族封建领主等的统治。16世纪中叶,因不堪纳西族木氏土司的奴役和战争的威胁,大批傈僳族在头人括木必帕的率领下,向滇西北怒江等地区迁徙。在17-19世纪,该族人在起义失败后又曾多次迁徙,一部分进入缅甸;一些人迁到老挝、泰国等。直至清代迁徙还在继续。在历史进程中,傈僳族溶进了不少其它民族的血缘。

傈僳族的*俗有什么2

  傈僳族人使用自然历,借助花开、鸟叫等,把一年分成花开月、鸟叫月、烧山月、饥饿月、采集月、收获月、煮酒月、狩猎月、过年月和盖房月等10个季节月。传统节日主要有年节、收获节、火把节、中秋节和刀竿节。

  阔什节(年节)民间最大的节日,为一年一度。过年节也为过年日,年食和酿制水酒,为祈求五谷丰一,每家都要将第一次舂出的籼米粑或糯玉米粑拿出一部分悬于树上做祭供,还分出一小碗喂狗,因民间传说是狗把五谷带到了人间;有的地方还要把第一次舂出的粑粑喂牛,以感谢牛帮助人类耕地。年节的第一天,全家聚餐,并同饮同心酒。

  收获节收获节大都在每年农历九、十月间举行。收获节最大的活动是家家都酿酒和尝新,有的人家甚至直接到地里一边收获一边煮酒,并伴以歌舞,常常通宵达旦,尽兴方散。

  刀竿节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据说上刀竿是为了使傈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傈僳族有自己的历法,公历一月是他们的过年月,由于各地的*惯和历称的方法不同,过年的时间也就前后不一。以怒江地区傈僳族来看,大约夏历十二月五日至第二年正月十日左右为过年时间。到时男女老少身着新衣、抬出酒罐,杀猎宰羊,互相馈赠。小伙子们拿出心的琵琶,姑娘们打扮得格外漂亮,人们聚集在一起,互相谈笑,在欢乐的气氛中尽情歌舞。同时举行对歌、跳“锅庄”、射弩比赛等活动。傈僳人把过年称为“盍什”节。过多长时间,各地,甚至各村寨都有所不同,有的过十天,有的过十五天,但一般就是在“过年月”里过“盍什”节

  傈僳族人民能歌善舞,不论男女老少,人人都能又唱又跳,而尤为喜欢对歌,特别到了过年,歌手们的对歌可以连续对上几天不断。**后沪水、贡山、云龙一带的傈僳族还有组织温泉对歌的*惯,每年过年之际,都要带上年食,背上行里炊具赶往怒江州府六库以北十二公里处的温泉,参加“汤泉赛歌会”。届时浊泉边上帐篷林立,人山人海,各地有名的歌手又上一轮,优美动人的歌声此起彼伏,就是到了深夜,歌声仍然在熊熊的待篝火旁回响。这样一年一度的“汤池寨歌会”,一直要进行十多天。

  射弩比赛也是傈僳族年节的重要内容,人们在聚会歌舞的同时,青壮年男子就常常拿出自己心爱的弩弓,于百步以外置一靶子,比试各人的本领。对傈僳人来说,弩是必不可少的,几乎家家都有,男子人人都精熟,其弩用野桑或其它硬木制成,弩线用牛筋。一般青年男子用的弩须用很大劲才能上弦,可以称得强弩。弩箭用竹或硬木制成。为了提高弩的威力,傈僳人常常在箭头涂上生草乌等剧毒植物的汁液,这样起到“见血封喉”,射中即亡的作用。

  除了过“盍什”节外,傈僳一般在其它统一节日,只是在怒江有的地区以公历十月间(傈僳自然历的酒醉月),在包谷收获后的半个月内过收获节,节日之际,村村寨寨煮酒杀猪,聚会吃喝,对歌跳舞,昼夜不散。

傈僳族的*俗有什么3

  男女青年举行婚礼时,男女双方都要设宴置办酒*。在女方到男方家门口时,男方还要在门口摆一桌酒*,请陪同的客人喝喝酒。婚礼之后,新郎、新娘要互换碗筷,表示今后要互敬互爱。


哈尼族有什么*俗 (菁华3篇)(扩展2)

——傈僳族的*俗有什么 (菁华3篇)

傈僳族的*俗有什么1

  傈僳族渊源于南迁的古氏羌人,与彝族同属一个族源。其族名称最早见于唐代著述。唐代史籍称“栗粟两姓蛮”或“栗蛮”及“施蛮”、“顺蛮”,均属“乌蛮”,分布在今川、滇雅碧江、金沙江、澜沧江*等广阔地带;元明时多受丽江诸地纳西族封建领主等的统治。16世纪中叶,因不堪纳西族木氏土司的奴役和战争的威胁,大批傈僳族在头人括木必帕的率领下,向滇西北怒江等地区迁徙。在17-19世纪,该族人在起义失败后又曾多次迁徙,一部分进入缅甸;一些人迁到老挝、泰国等。直至清代迁徙还在继续。在历史进程中,傈僳族溶进了不少其它民族的血缘。

傈僳族的*俗有什么2

  傈僳族人使用自然历,借助花开、鸟叫等,把一年分成花开月、鸟叫月、烧山月、饥饿月、采集月、收获月、煮酒月、狩猎月、过年月和盖房月等10个季节月。传统节日主要有年节、收获节、火把节、中秋节和刀竿节。

  阔什节(年节)民间最大的节日,为一年一度。过年节也为过年日,年食和酿制水酒,为祈求五谷丰一,每家都要将第一次舂出的籼米粑或糯玉米粑拿出一部分悬于树上做祭供,还分出一小碗喂狗,因民间传说是狗把五谷带到了人间;有的地方还要把第一次舂出的粑粑喂牛,以感谢牛帮助人类耕地。年节的第一天,全家聚餐,并同饮同心酒。

  收获节收获节大都在每年农历九、十月间举行。收获节最大的活动是家家都酿酒和尝新,有的人家甚至直接到地里一边收获一边煮酒,并伴以歌舞,常常通宵达旦,尽兴方散。

  刀竿节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据说上刀竿是为了使傈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傈僳族有自己的历法,公历一月是他们的过年月,由于各地的*惯和历称的方法不同,过年的时间也就前后不一。以怒江地区傈僳族来看,大约夏历十二月五日至第二年正月十日左右为过年时间。到时男女老少身着新衣、抬出酒罐,杀猎宰羊,互相馈赠。小伙子们拿出心的琵琶,姑娘们打扮得格外漂亮,人们聚集在一起,互相谈笑,在欢乐的气氛中尽情歌舞。同时举行对歌、跳“锅庄”、射弩比赛等活动。傈僳人把过年称为“盍什”节。过多长时间,各地,甚至各村寨都有所不同,有的过十天,有的过十五天,但一般就是在“过年月”里过“盍什”节

  傈僳族人民能歌善舞,不论男女老少,人人都能又唱又跳,而尤为喜欢对歌,特别到了过年,歌手们的对歌可以连续对上几天不断。**后沪水、贡山、云龙一带的傈僳族还有组织温泉对歌的*惯,每年过年之际,都要带上年食,背上行里炊具赶往怒江州府六库以北十二公里处的温泉,参加“汤泉赛歌会”。届时浊泉边上帐篷林立,人山人海,各地有名的歌手又上一轮,优美动人的歌声此起彼伏,就是到了深夜,歌声仍然在熊熊的待篝火旁回响。这样一年一度的“汤池寨歌会”,一直要进行十多天。

  射弩比赛也是傈僳族年节的重要内容,人们在聚会歌舞的同时,青壮年男子就常常拿出自己心爱的弩弓,于百步以外置一靶子,比试各人的本领。对傈僳人来说,弩是必不可少的,几乎家家都有,男子人人都精熟,其弩用野桑或其它硬木制成,弩线用牛筋。一般青年男子用的弩须用很大劲才能上弦,可以称得强弩。弩箭用竹或硬木制成。为了提高弩的威力,傈僳人常常在箭头涂上生草乌等剧毒植物的汁液,这样起到“见血封喉”,射中即亡的作用。

  除了过“盍什”节外,傈僳一般在其它统一节日,只是在怒江有的地区以公历十月间(傈僳自然历的酒醉月),在包谷收获后的半个月内过收获节,节日之际,村村寨寨煮酒杀猪,聚会吃喝,对歌跳舞,昼夜不散。

傈僳族的*俗有什么3

  男女青年举行婚礼时,男女双方都要设宴置办酒*。在女方到男方家门口时,男方还要在门口摆一桌酒*,请陪同的客人喝喝酒。婚礼之后,新郎、新娘要互换碗筷,表示今后要互敬互爱。


哈尼族有什么*俗 (菁华3篇)(扩展3)

——哈尼族的节庆*俗有什么 (菁华3篇)

哈尼族的节庆*俗有什么1

  “里玛主”,是哈尼语的音译,意思是春天的盛况。它是哈尼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于每年山茶花盛开的阳春三月举行。居住在红河岸边的哈尼族人民十分喜爱布谷鸟,称布谷鸟为“哈波阿玛”。每年人们听到“合波阿玛”的叫声以后,各村寨就按传统*惯,在羊日(以十二生肖记日)筹办美酒佳肴、并上山采摘一种乔木开的花,挤出花汁,浸泡糯米。蒸出香喷喷的糯米饭和煮好的红鸡蛋,献给布谷乌。然后,会集在村坡寨头唱歌跳舞。男子还举行摔跤,特点是:抓腰带,抱年腿、过臂,夹臂翻,穿腿等,一般是三局二胜,双肩着地者为输。“里玛主”节的来历,传说是古时候,布谷鸟受天神的派遣,从遥远的天边飞来,向人间报春。当它飞过大海时,已精疲力尽,眼看就要掉入大海。突然,海里出现一条龙尾,龙尾变成一棵大树,布谷鸟就落到大树上休息。这样它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把春天的信息带到人间。哈尼族人民就按时春播,获得丰收。人们纪念布谷鸟的功劳,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为民族节日。

哈尼族的节庆*俗有什么2

  磨秋节,是哈尼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的猪日或狗日(十二生肖记日)举行,又称“五月年”。关于磨秋节的来历,哈尼族民间流传着一个优美的故事。很久以前,哈尼族山寨住着两兄妹,哥哥叫呵朗,妹妹叫阿昂。阿朗武艺过人,阿昂聪明秀丽,两个都爱帮助乡亲们做事。那时候,天上的太阳和月亮出没不定,有时一出来就是几天,有时几天不出来,使庄稼不能正常生长。阿朗和阿昂兄妹商议到天上去分头说服太阳和月亮有规律地出没。这天,兄妹俩砍来栗木,创制了磨秋,他们骑上磨秋,磨秋秋飞快地旋转起来,把阿朗和阿昂送上了天空,找到了太阳和月亮。兄妹俩费尽口舌,终于说服了太阳和月亮,商定太阳白天出,月亮晚上出。从此,太阳和月亮就有规律地出没,庄稼生长得很好,年年丰收。可是,两兄妹再也没有回来。为了纪念他们,每年农历五月的猪日或狗日,哈尼山寨都要开展转磨秋的活动,同时,各家各户还杀鸡杀鸭,春糯米耙粑,祭拜天地和磨秋的发明者——阿朗和阿昂。从此形成节日。

哈尼族的节庆*俗有什么3

  捉蚂蚱节,哈尼语叫“阿色念”,在六月年(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后的第一个属鸡旧或属猴日举行。哈尼人居住在山区,种植一季水稻。过了“六月年”,水稻就开始抽穗,为确保水稻丰收,哈尼族人民就采取过“捉蚂蚱节”的方式,来驱除和避免虫灾。捉蚂蚱节这天,全寨子男女老少都到田里捉蚂炸,以一家为单位,分头捕捉。每家捉够一竹筒(约二斤)后,就把蚂蚱一只一只撕五份,头一堆,腿一堆,身一堆,屁股一堆,翅膀一堆;依次用划开的竹片夹起来插在田埂和排水沟旁,以对尚未捉到的蚂蚱及其他昆虫进行恫吓。半小时后,又要把这些蚂蚱收进竹筒,带回家当菜或拌靶粑吃,据说蚂蚱肉很香甜。离开田野时,人们都要不停地大声叫:“蚂蚱,三天内不捉你了,三个月内你不要吃稻谷!”


哈尼族有什么*俗 (菁华3篇)(扩展4)

——*农村结婚*俗有什么 (菁华3篇)

*农村结婚*俗有什么1

  男方修建新房,装饰室内,女方购置嫁妆。 嫁妆有全嫁、半嫁之分。全嫁者箱柜衣被四套俱全,取四季兴旺之意;半嫁则各样两套,象征成双成对。中等人家多置全嫁,农户以半嫁者居多。豪富置超全嫁妆,极尽奢华。吉日前一二日,男方备大礼送至女方家中,内有大肉、鸡、鹅、衣物等。

*农村结婚*俗有什么2

  迎亲的时间均在凌晨或清晨,迎亲时, 男方备彩轿(婚车)至女方家接亲。

*农村结婚*俗有什么3

  通常在婚礼的晚上进行,有的延续数日。 闹房时,“三天无老少”,允许长辈、*辈、小辈亲朋和宾客嬉闹,皆无禁忌。年青人闹房最为活跃,多出些稀奇古怪的难题和游戏让新人回答或完成,引人发笑,以此捉弄新人,而新人无特殊原因不得拒绝回答。


哈尼族有什么*俗 (菁华3篇)(扩展5)

——中秋节有什么*俗 (菁华3篇)

中秋节有什么*俗1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民间拜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ο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兔儿爷

  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叭哒嘴”,更讨人喜欢。它虽为拜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在几十年前的北京街头,大约六十多岁以上老北京都还能记得。一过七月十五,兔儿爷摊子就摆出来了。前门五牌楼、后门鼓楼前、西单、东四等处,到处都是兔儿爷摊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摆的极为热闹。

  中秋宴俗

  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便是“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

  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次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中秋节有什么*俗2

  中秋节*俗

  1.祭月、赏月、拜月

  《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祭月的风*。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着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关于中秋节的*俗,中秋节有哪些*俗,中秋节有什么*俗

  2.拜月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3.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4.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5.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6.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在福建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俗,而且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7.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8.玩花灯

  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刻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柚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

  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9.烧塔

  南方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传说这种*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俗。

中秋节有什么*俗3

  中秋节*俗

  1.祭月、赏月、拜月

  《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祭月的风*。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着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关于中秋节的*俗,中秋节有哪些*俗,中秋节有什么*俗

  2.拜月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3.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4.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5.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6.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在福建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俗,而且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7.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8.玩花灯

  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刻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柚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

  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9.烧塔

  南方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传说这种*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俗。


哈尼族有什么*俗 (菁华3篇)(扩展6)

——侗族有什么*俗 (菁华3篇)

侗族有什么*俗1

  侗族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百越”中的一支)。古代侗族先民原来居住在广西梧州一带,后来一部分向东移动到贵州、湖南一带;另一部分移至广西定居下来。12-13世纪,江南一些汉族人因战乱而迁到侗族地区;14世纪,从江西迁移来大批的汉族农民;14世纪末,又在侗族地区屯军,军人多为江西籍的汉族人。以上这些移民和屯军,以后有大部分融合到侗族中。

侗族有什么*俗2

  侗族传统节日各地日期不一,节日饮食常和宴客活动联系在一起。

  新婚节

  每年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卯日是侗族人的“新婚节”,常有数十对青年男女在这一天成亲,类似今天的'“集体婚礼”。贵州剑河县小广、化敖等地还保留此风俗。

  架桥节

  相传侗族祖公祖奶因架桥发子发孙,架桥的日子正好是二月初二。侗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把这一天定为架桥节。

  侗家斗牛节的来历

  在很古很古的时候,住贵州从江、黎*等地的侗家人是不兴斗牛的。后来记不清是哪朝哪代,有个叫牛的老者兴起斗牛活动后,从此,每年夏历九月九日,都要举行斗牛节。

  传说,爱牛老者住在牛王寨。他从会走路的时候起,就跟着牛屁股转,对牛感情很深。后来,他以放牛为生。一晃眼,已经年过四十。不知道养了多少头牛,但没有一条是他满意的。他决心走村串寨买一条好牛。也不知他走过多少村,串过多少户,花了多少年,牛王寨的人们只记得他回到家的那年,两鬓已经斑白了。

  他跟牛打了几十年的交道,牛的好坏他一眼就可以辨别出来。从牛眼到牛鼻,从牛毛到牛蹄,他都能看出优劣。你若同他摆牛的事情,他三天三夜也摆不完。

  他来到一个叫做沟洞的地方,发现了一条宝牛,高兴极了。

  “嘎老,你这牛卖不卖?”他这样问养牛的人。养牛的老者早听说爱牛老者是个认牛的能手。“他既然想买,我这头牛一定不差。”养牛老者心里这样想。的确,养牛老者这头牛的来历是不*凡的。它的祖宗原住在白水洞。一天,牛祖宗突然失踪了。养牛老者的祖宗找了好久也找不到。后来顺着牛的蹄印,找到沟洞,才把牛找到。牛主人见沟洞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就在这儿定居下来。这以后,那老牛死了,又有牛崽,又有牛孙……养牛老者一家三兄弟。如今也有一寨人了。自从他祖宗跟牛祖宗来到沟洞,他家喂猪猪长得肥,养鸭鸭不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真是人发千口,粮发万担。由于这牛有这样一段不*凡的来历,养牛老者有意把牛价抬得高高的。谁知爱牛老者一声不响就把牛买下了。爱牛老者刚把牛牵出门,有个好心人劝他道:“嘎老,你买亏了!”“你晓得个屁!”爱牛老者捋捋胡子,像得胜似的,笑眯眯地对那个人说:“这是条保家牛,得了它,火旺家发,是个无价之宝嘞!”“何以见得?”那人不解地问。“你看,它额凸,角翅,腰直(俗称三翅)。腿粗,蹄甲坚硬;那蹄壳的花纹织成五个大字;天下我为王。”因为这是已经到手的货,爱牛老者毫无顾忌地夸者。那个人看了看,果然有那么几个大字,连忙点头称赞。爱牛老者见那人如痴如醉,又神秘地说:“还有哩!你看,它右耳内还有一根卷须。这是根龙须,最能打架。”那人扯住牛耳朵,理出一根红长毛,用手一量,足足有七尺五寸,可以从牛头扯到牛尾巴上去。

  爱牛老者高高兴兴地赶着保家牛往家走。保家牛翻过着牛场,走过放牛坡,很快就到了清水江畔的犀牛潭了。爱牛老者虽然身骨报硬朗,走起路来能跟小伙子比,可他哪里赶得上力大无比的保家牛?一转眼,保家牛昂头甩尾,挣脱了他手中的索子,把他扔了一大截路。当他气喘吁吁赶到犀牛潭边时,突然有一头犀牛跃出水面。它喷着鼻,甩着尾,走上岸来与保家牛角斗。保家牛见犀牛个儿虽然比自己长大,角却没有自己的长,而且又是独角,就用蹄抓了两下地皮,瞪着红通通的大眼睛,一直朝犀牛碰过去。

  保家牛与犀牛在岸上斗了好一会,就转入水中去了。它们在水中继续角斗,激起千层浊浪,掀起万朵银花,把个犀牛潭的水搅浑了,把个红彤彤的太阳斗暗了。它们几沉几浮,左抵右触,斗了三天三夜。难分输赢。

  看的人越来越多,扶老携幼,提米带肉,热闹极了。

  大家看得高兴,爱牛老者却心事重重。他正在考虑如何把他的保家牛救出来。他想呀想呀,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即用牵子套牛脚杆。他到附*的村子去找来两根大粗索,听他一声号令,许多水性好的小伙子使潜入水底,很快就把犀牛和保家牛的腿拴住了。两头牛正斗得难分难解,都没有注意后面来人。

  犀牛虽然希奇,但爱牛老者并没有要它。他叫大伙把它宰杀了。让众乡亲欢欢喜喜地饱餐了一顿。这一天,正是夏历九月初九。得了保家牛,侗寨年年风调顺,五谷丰登,人畜两旺。为了纪念保家牛斗犀牛的胜利,每年夏历九月九日,爱牛老者都领着乡亲们来到犀牛潭边放牛打架,欢*收。

  这就是斗牛节的来历。

侗族有什么*俗3

  大部分地区日食三餐,也有部分地方有日食四餐之*,即两茶两饭。两茶是指侗族民间特有的油茶。油茶是用茶叶、花、炒花生(或酥黄豆)、糯米饭,加肉或猪下水、盐、葱花等为原料(有的地方还加菠菜竹蒿),制成的汤状稀食,既能解渴,又能充饥,故常称“吃油茶”。

  日常蔬菜十分丰富,除鲜食南瓜、苦瓜、韭菜外,大部分腌成酸菜。如:酸黄瓜、酸萝卜、酸刀豆、酸蕨菜等。侗族日常菜肴以酸味为主。不仅有酸汤,还有用酸汤做成的各种酸菜、酸肉、酸鱼、酸鸡、酸鸭等。相传腌酸菜始于宋代。

  制作酸菜有坛制和筒制两种,坛制是指将淘米水装入坛内,置于火塘边加温,使其发酵,制成酸汤,然后用酸汤煮鱼虾、蔬菜,做为日常最常见的菜肴。

  民间经常食用的虾酱也多以坛制作。腌鱼、腌猪排、牛排及腌鸡鸭则以筒制为主。筒有木桶和楠竹筒两种。制作腌鱼以入冬最佳,腌渍时间越长,其味越醇。鱼虾除大量酸食外,亦常鲜食。

  侗族成年男子,普遍喜爱饮酒,所饮酒类大都是自家酿制的米酒,度数不高,淡而醇香。


哈尼族有什么*俗 (菁华3篇)(扩展7)

——傈僳族的*俗有什么 (菁华3篇)

傈僳族的*俗有什么1

  傈僳族渊源于南迁的古氏羌人,与彝族同属一个族源。其族名称最早见于唐代著述。唐代史籍称“栗粟两姓蛮”或“栗蛮”及“施蛮”、“顺蛮”,均属“乌蛮”,分布在今川、滇雅碧江、金沙江、澜沧江*等广阔地带;元明时多受丽江诸地纳西族封建领主等的统治。16世纪中叶,因不堪纳西族木氏土司的奴役和战争的威胁,大批傈僳族在头人括木必帕的率领下,向滇西北怒江等地区迁徙。在17-19世纪,该族人在起义失败后又曾多次迁徙,一部分进入缅甸;一些人迁到老挝、泰国等。直至清代迁徙还在继续。在历史进程中,傈僳族溶进了不少其它民族的血缘。

傈僳族的*俗有什么2

  傈僳族人使用自然历,借助花开、鸟叫等,把一年分成花开月、鸟叫月、烧山月、饥饿月、采集月、收获月、煮酒月、狩猎月、过年月和盖房月等10个季节月。传统节日主要有年节、收获节、火把节、中秋节和刀竿节。

  阔什节(年节)民间最大的节日,为一年一度。过年节也为过年日,年食和酿制水酒,为祈求五谷丰一,每家都要将第一次舂出的籼米粑或糯玉米粑拿出一部分悬于树上做祭供,还分出一小碗喂狗,因民间传说是狗把五谷带到了人间;有的地方还要把第一次舂出的粑粑喂牛,以感谢牛帮助人类耕地。年节的第一天,全家聚餐,并同饮同心酒。

  收获节收获节大都在每年农历九、十月间举行。收获节最大的活动是家家都酿酒和尝新,有的人家甚至直接到地里一边收获一边煮酒,并伴以歌舞,常常通宵达旦,尽兴方散。

  刀竿节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据说上刀竿是为了使傈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傈僳族有自己的历法,公历一月是他们的过年月,由于各地的*惯和历称的方法不同,过年的时间也就前后不一。以怒江地区傈僳族来看,大约夏历十二月五日至第二年正月十日左右为过年时间。到时男女老少身着新衣、抬出酒罐,杀猎宰羊,互相馈赠。小伙子们拿出心的琵琶,姑娘们打扮得格外漂亮,人们聚集在一起,互相谈笑,在欢乐的气氛中尽情歌舞。同时举行对歌、跳“锅庄”、射弩比赛等活动。傈僳人把过年称为“盍什”节。过多长时间,各地,甚至各村寨都有所不同,有的过十天,有的过十五天,但一般就是在“过年月”里过“盍什”节

  傈僳族人民能歌善舞,不论男女老少,人人都能又唱又跳,而尤为喜欢对歌,特别到了过年,歌手们的对歌可以连续对上几天不断。**后沪水、贡山、云龙一带的傈僳族还有组织温泉对歌的*惯,每年过年之际,都要带上年食,背上行里炊具赶往怒江州府六库以北十二公里处的温泉,参加“汤泉赛歌会”。届时浊泉边上帐篷林立,人山人海,各地有名的歌手又上一轮,优美动人的歌声此起彼伏,就是到了深夜,歌声仍然在熊熊的待篝火旁回响。这样一年一度的“汤池寨歌会”,一直要进行十多天。

  射弩比赛也是傈僳族年节的重要内容,人们在聚会歌舞的同时,青壮年男子就常常拿出自己心爱的弩弓,于百步以外置一靶子,比试各人的本领。对傈僳人来说,弩是必不可少的,几乎家家都有,男子人人都精熟,其弩用野桑或其它硬木制成,弩线用牛筋。一般青年男子用的弩须用很大劲才能上弦,可以称得强弩。弩箭用竹或硬木制成。为了提高弩的威力,傈僳人常常在箭头涂上生草乌等剧毒植物的汁液,这样起到“见血封喉”,射中即亡的作用。

  除了过“盍什”节外,傈僳一般在其它统一节日,只是在怒江有的地区以公历十月间(傈僳自然历的酒醉月),在包谷收获后的半个月内过收获节,节日之际,村村寨寨煮酒杀猪,聚会吃喝,对歌跳舞,昼夜不散。

傈僳族的*俗有什么3

  男女青年举行婚礼时,男女双方都要设宴置办酒*。在女方到男方家门口时,男方还要在门口摆一桌酒*,请陪同的客人喝喝酒。婚礼之后,新郎、新娘要互换碗筷,表示今后要互敬互爱。


哈尼族有什么*俗 (菁华3篇)(扩展8)

——布朗族的*俗是什么 (菁华3篇)

布朗族的*俗是什么1

  布朗族有从妻而居的*惯,布朗族的男孩与女孩到了十四五岁时要举行“漆齿”的成年礼仪式。届时男女少年相聚在一起,用铁锅片烧取红毛树黑烟,彼此为异性染齿。染齿意味着步入成年,可以公开参加村寨中的社交活动。

  “串姑娘”是布朗族传统的恋爱方式。布朗族青年的恋爱和婚姻十分自由,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每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小伙子们换上新装,怀抱三弦,结伴来到姑娘的竹楼下面,争相用诙谐的.语言和热情的歌声去打动意中姑娘的心灵。梳妆打扮的姑娘们也早早燃起火塘,打开房门,请小伙子们进来,用对歌、递烟、敬茶等巧妙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心上人的爱慕。布朗山区串姑娘可以群访、也可以单独夜访。是青年男女进行思想、文化、情感交流的普遍形式。

  男女双方恋爱感情笃深,男子就会向女子提出求婚。布朗山区许多地方求婚时以花为媒。小伙子把从山上采回的鲜花献给姑娘,当姑娘确认这个小伙子是真心地爱她时,就在花束中挑选最美丽的一朵戴在头上,借此表示同意婚事。

  布朗人的婚礼也不寻常,一对情侣的婚典要重复举行2至3次。第一次在定亲之后,姑娘被接到男方家行拴线礼仪式。此后新郎、新娘各回各家,尽管新郎每夜必宿老丈人家,但白天仍然回到自己家中劳动生活。直到举行了第二次婚礼,新娘才正式嫁到夫家去当儿媳妇。第三次的婚典往往办在婴儿出生之后,这次一定要杀猪宰牛喝喜酒,招待全村寨的亲朋好友。

布朗族的*俗是什么2

  以大米为主食,辅以玉米、小麦、黄豆、豌豆等杂粮。喜用锣锅或土锅把稻米焖成米饭。尤擅煮竹筒饭,煮时选一段鲜竹,装好米和适量的水,用火烧熟,剖开竹筒一人端一半以竹筒当碗用。米饭沾有竹瓤,食之有新竹清香和经炭火烘烤的香味,很可口。

  肉类以牛、羊、猪、鸡肉最为常见,也常捕食野味和昆虫。菜肴的烹制技法以清煮、凉拌居多。对许多野味、鱼、虾、蟹、蝉、虫等食物一般还用舂、炸、蒸等方法烹制。如:舂螃蟹、油炸花蜘蛛、蝉酱等。还常腌制酸味食品,如酸笋、酸肉、酸鱼等,制作方法同当地其他民族如傣族大体相同,但布朗族常在腌酸菜时最上面放一层米饭。

  喜欢饮酒,且大都自家酿制。其中以翡翠酒最为著名。这种酒在出酒时用一种叫“悬钩子”的植物的叶子过滤后呈绿色,很像翡翠的颜色,因此而得名,布朗族人性格豪爽,朋友间有“有酒必饮,饮酒必醉”之*俗。

  喝茶是布朗族的另一个嗜好,并且善作茶。竹筒茶和酸茶是布朗族所特有的。民间还常把酸茶做馈赠亲友的礼品。

  居住在西双版纳布朗山的布朗族妇女,尤其是怀孕妇女嗜食当地红土,据说此红土有止吐、除腥、提神之效。

布朗族的*俗是什么3

  布朗族村寨通常由三、五个至数十个同一血缘的家族聚居,住房干栏式竹木结构的二层瓦房,上层有正堂、卧室、晒台等,下层一般作为仓库、圈养牲畜的地方。屋内中央设置火塘,火塘边是家人吃饭、待客的地方,夜晚则在火塘四周安置床铺。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