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教案《方程根与函数零点》实用五份

首页 / 数学教案 / |

  高一数学教案《方程根与函数零点》 1

  教学目标:

  1、 能够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

  2、 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联系。

  3、 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提升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使学生遇到一元二次方程根的问题时能顺利联想函数的思想和方法。

  2、 难点:函数零点存在的条件。

  教学过程:

  1、 问题引入

  探究一元二次方程与相应二次函数的关系。

  出示表格,引导学生填写表格,并分析填出的表格,从二次方程的根和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的坐标,探究一元二次方程与相应二次函数的关系。

  一元二次方程

  方程的根

  二次函数

  图像与x轴的交点

  x2-2x-3=0

  x1=-1,x2=3

  y=x2-2x-3

  (-1,0),(3,0)

  x2-2x+1=0

  x1= x2=1

  y=x2-2x+1

  (1,0)

  x2-2x+3=0

  无实数根

  y=x2-2x+3

  无交点

  (图1-1)函数y=x2-2x-3的图像

  (图1-2)函数y=x2-2x+1的图像

  (图1-3)函数y=x2-2x+3的图像

  归纳:

  (1)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相应的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没有交点;

  (2)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相应的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有交点。

  反之,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没有交点,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

  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有交点,则交点的横坐标就是相应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数根。

  2、 函数的零点

  (1) 概念

  对于函数y=f(x)(x∈d),把使f(x)=0成立的实数x叫做函数y=f(x)(x∈d)的零点。

  (2) 意义

  方程f(x)=0有实数根

  函数y=f(x)的图像与x轴有交点

  函数y=f(x)有零点

  (3) 求函数的零点

  ① 代数法:求方程f(x)=0的实数根

  ② 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y=f(x)的图像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3、 函数零点的存在性

  (1) 二次函数的零点

  △=b2-4ac

  ax2+bx+c=0的实数根

  y=ax2+bx+c的零点数

  △﹥0

  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x1、x2

  两个零点x1、 x2

  △=0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x1= x2

  一个零点x1(或x2)

  高一数学教案《方程根与函数零点》 2

  一、本课数学内容的本质、地位、作用分析

  普通高中课标教材必修1共安排了三章内容,第一章是《集合与函数的概念》,第二章是《基本初等函数(Ⅰ)》,第三章是《函数的应用》。第三章编排了两块内容,第一部分是函数与方程,第二部分是函数模型及其应用。本节课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正是在这种建立和运用函数模型的大背景下展开的。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函数零点的定义和函数零点存在的判定依据,这两者显然是为下节“用二分法求方程*似解”这一“函数的应用”服务的,同时也为后续学*的算法埋下伏笔。由此可见,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与整章、整册综合成一个整体,学好本节意义重大。

  函数在数学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函数与其他知识具有广泛的联系,而函数的零点就是其中的一个链结点,它从不同的角度,将数与形,函数与方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方程本身就是函数的一部分,用函数的观点来研究方程,就是将局部放入整体中研究,进而对整体和局部都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学会用联系的观点解决问题,为后面函数与不等式和数列等其他知识的联系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分析

  本节内容包含三大知识点:

  一、函数零点的定义;

  二、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等价关系;

  三、零点存在性定理。

  结合本节课引入三大知识点的方法,设定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如下:

  1.结合方程根的几何意义,理解函数零点的定义;

  2.结合零点定义的探究,掌握方程的实根与其相应函数零点之间的等价关系;

  3.结合几类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特征,掌握判断函数的零点个数和所在区间的方法.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了函数的性质,具备了初步的数形结合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特殊函数图象的分析进行展开的,是培养学生“化归与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的优质载体。

  结合本节课教学主线的设计,设定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如下:

  1.通过化归与转化思想的引导,培养学生从已有认知结构出发,寻求解决棘手问题方法的*惯;

  2.通过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培养学生主动应用数学思想的意识;

  3.通过*题与探究知识的相关性设置,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得出判断函数的零点个数和所在区间的方法;

  4.通过对函数与方程思想的不断剖析,促进学生对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

  由于本节课将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为主体形式,故设定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如下:

  1.让学生体验化归与转化、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这三大数学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意义与价值;

  2.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和严密思考的良好学**惯。

  3.使学生感受学*、探索发现的乐趣与成功感。

  三、教学问题诊断

  学生具备的认知基础:

  1.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和相应函数图象与x轴的联系;

  3.将数与形相结合转化的意识。

  学生欠缺的实际能力:

  1.主动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意识还不强;

  2.将未知问题已知化,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化归意识淡薄;

  3.从直观到抽象的概括总结能力还不够;

  4.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探究意识有待提高。

  对本节课的教学,教材是利用一组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的关系来引入函数零点的。这样处理,主要是想让学生在原有二次函数的认知基础上,使其知识得到自然的发生发展。理解了像二次函数这样简单的函数零点,再来理解其他复杂的函数零点就会容易一些。但学生对如何解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二次函数的图象早就熟练了,这样的引入过程使学生感到*淡,激发不起他们的兴趣,他们对零点的理解也只会浮于表面,也无法使其体会引入函数零点的必要性,理解不了方程根存在的本质原因是零点的存在。

  教材是通过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才得到判断函数y=f(x)在(a,b)内有零点的一种条件的,如果不能有效地对该过程进行引导,容易出现学生被动接受,盲目记忆的结果,而丧失了对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进行培养的机会。

  教材中零点存在性定理只表述了存在零点的条件,但对存在零点的个数并未多做说明,这就要求教师对该定理的内涵和外延要有清晰的把握,引导学生探究出只存在一个零点的条件,否则学生对定理的内容很容易心存疑虑。

  四、本节课的教法特点以及预期效果分析

  本节课教法的几大特点总结如下:

  1.以问题为主线贯穿始终;

  2.精心设置引导性的语言放手让学生探究;

  3.注重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法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

  4.在探究过程中引入新知识点,在引入新知识点后适时归纳总结,进行探究阶段性成果的应用。

  由于所设置的主线问题具有很高的探究价值,所以预期学生热情会很高,积极性调动起来,那整节课才能活起来;

  由于为了更好地组织学生探究所设置的引导性语言,重在去挖掘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和他们最真实体会到的困难,所以通过学生活动会更多地暴露他们在基础知识掌握方面的缺憾,免不了要随时纠正对过往知识的错误理解;

  因为在探究过程中不断渗透数学思想,学生对亲身经历的解题方法就会有更深的体会,主动应用数学思想的意识在上升,对于主线问题也应该可以迎刃而解;

  因为在探究过程中引入新知识点,学生对新知识产生的必要性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同时在新知识产生后,又适时地加以应用,学生对新知识的应用能力不断提高。

  高一数学教案《方程根与函数零点》 3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选自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版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函数是中学数学的核心概念,核心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函数与其他知识具有广泛的联系性,而函数的零点就是其中的一个链结点,它从不同的角度,将数与形,函数与方程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本节是函数应用的第一课,学生在系统地掌握了函数的概念及性质,基本初等函数知识后,学*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来判断方程的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掌握函数在某个去件上存在零点的判定方法。为下节“二分法求方程的*似解”和后续学*的算法提供了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地位重要。

  对函数与方程的关系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教材遵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学生认为较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与相应的二次函数入手,由具体到一般,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相应的二次函数的零点的联系,然后将其推广到一般方程与相应的函数的情形。

  【教材目标】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新课标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特征,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根与相应函数零点的关系,学会将求方程的根的问题转化为求相应函数零点的问题;

  2.理解零点存在条件,并能确定具体函数存在零点的区间.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实践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在函数与方程的联系中体验数学转化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教材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之间的联系,掌握零点存在的判定条件及应用.

  教学难点:探究发现函数零点的存在性。

  【教法分析】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学生比较对照区别方程的根与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方法,指导学生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函数零点附*的函数值之间的关系的方法,并比较采用“启发—探究—讨论”式教学模式。这样的教法有利于突出重点——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之间的联系与零点存在的判定条件及应用

  【学法分析】

  1.通过前面的学*,学生已经了解一些基本初等函数的模型,掌握了函数图象的一般画法,及一定的看图识图能力,这为本节课利用函数图象,判断方程根的存在性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对于函数零点的概念本质的理解,学生缺乏的是函数的观点,或是函数应用的意识,造成对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缺乏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由简单到复杂,使学生认识到有些复杂的方程用以前的解题方法求解很不方便,需要寻求新的解决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学生熟悉二次函数图象和二次方程为*台,观察方程和函数形式上的联系,从而得到方程实数根与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理解零点是连接函数与方程的结点。

  (二)启发引导,形成概念

  利用辨析练*,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目的要学生明确零点是一个实数,不是一个点。

  引导学生得出三个重要的等价关系,体现了“化归”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这也是解题的关键。

  (三)初步运用,示例练*

  巩固函数零点的求法,渗透二次函数以外的函数零点情况.进一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

  (四)讨论探究,揭示定理

  通过小组讨论完成探究,教师恰当辅导,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出函数零点存在性的判定方法。这样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也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过程。函数零点的存在性判定定理,其目的就是通过找函数的零点来研究方程的根,进一步突出函数思想的应用,也为二分法求方程的*似解作好知识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四)讨论辨析,形成概念

  引导学生理解函数零点存在定理,分析其中各条件的作用,并通过特殊图象来帮助学生理解,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图形,更利于学生理解定理的本质.定理不需证明,关键在于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并加以确认,有些需要结合具体的实例,加强对定理进行全面的认识,比如定理应用的局限性,即定理的前提是函数的图象必须是连续的,定理只能判定函数的“变号”零点;定理结论中零点存在但不一定唯一,需要结合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作进一步的判断。定理的逆命题不成立。

  (五)观察感知,例题学*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定理来解决相关的具体问题,接着让学生利用计算器完成对应值表,然后利用函数单调性判断零点的个数,并借助函数图象对整个解题思路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六)知识应用,尝试练*

  对新知识的理解需要一个不断深化完善的过程,通过练*,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同时反映教学效果,便于教师进行查漏补缺。

  (七)课后作业,自主学*

  巩固学生所学的新知识,将学生的思维向外延伸,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高一数学教案《方程根与函数零点》 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的联系.理解并会用零点存在性定理。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猜想,验证的能力,并从中体验从特殊到一般及函数与方程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热情和求知欲,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函数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掌握零点的概念

  难点:函数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

  三、教法学法

  以问题为载体,学生活动为主线,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手段利用探究式教学法,构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台

  四、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1求下列方程的根

  师生互动:问题1让学生通过自主解前3小题,复*一元二次方程根三种情形。

  问题2填写下表,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相应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的关系?

  师生互动:让学生自主完成表格,观察并总结数学规律

  问题3完成表格,并观察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相应二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关系?

  师生互动:让学生通过探究,归纳概括所发现结论,并能用相对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

  2.建构函数零点概念

  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y=f(x),我们把使f(x)=0的实数x叫做函数y=f(x)的零点。

  思考:

  (1)零点是一个点吗?

  (2)零点跟方程的根的关系?

  (3)请你说出问题2中3个函数的零点及个数?(投影问题2的表格)

  师生互动:教师逐一给出3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对回答正确学生给予表扬,不正确学生给予提示与鼓励。

  3.知识的延伸,得出等价关系

  (1)方程f(x)=0有实数根(2)函数y=f(x)有零点

  (3)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

  高一数学教案《方程根与函数零点》 5

  教学目标:

  1、 能够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

  2、 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联系。

  3、 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提升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使学生遇到一元二次方程根的问题时能顺利联想函数的思想和方法。

  2、 难点:函数零点存在的条件。

  教学过程:

  1、 问题引入

  探究一元二次方程与相应二次函数的关系。

  出示表格,引导学生填写表格,并分析填出的表格,从二次方程的根和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的坐标,探究一元二次方程与相应二次函数的关系。

  一元二次方程

  f(1)=12 -2*1-3=1-2-3=-4

  f(2)* f(1)=-4*5=-20﹤0

  问题2:在区间[2,4]呢?

  解:f(2)=(2)2-2*2-3=-3

  f(4)=42-2*4-3=5

  f(4)*f(2)=(-3)* 5=-15﹤0

  归纳:

  f(2)* f(1)﹤0,函数=x2-2x-3在[-2,1]内有零点x=-1;f(2)* f(4)﹤0,函数=x2-2x-3在[2,4]内有零点x=3,它们分别是方程=x2-2x-3的两个根。

  结论:

  如果函数 在区间 上的图像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 ,那么,函数 在区间 内有零点,即存在 ,使得 ,这个 也就是方程 的根。

  ① 图像在 上的图像是连续不断的

  ②

  ③ 函数 在区间 内至少有一个零点

  4、 *题演练

  利用函数图像判断下列二次函数有几个零点

  ① =-x2+3x+5 , ②=2x(x-2)+3

  解:①令f(x)=-x2+3x+5,

  做出函数f(x)的图像,如下

  ②=2x(x-2)+3可化为

  做出函数f(x)的图像,如下:

  (图4-2)

  它与x轴没有交点,所以方程2x(x-2)=-3无实数根,则函数=2x(x-2)+3没有零点。


高一数学教案《方程根与函数零点》实用五份扩展阅读


高一数学教案《方程根与函数零点》实用五份(扩展1)

——高一数学函数知识点范文五份

  高一数学函数知识点 1

  高一数学函数知识点归纳

  1、函数:设A、B为非空集合,如果按照某个特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写作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相对应的y的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B={f(x)∣x∈A }叫做函数的值域。

  2、函数定义域的解题思路:

  ⑴若x处于分母位置,则分母x不能为0。

  ⑵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0。

  ⑶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0。

  ⑷指数对数式的底,不得为1,且必须大于0。

  ⑸指数为0时,底数不得为0。

  ⑹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那么,它的定义域是各个部分都有意义的x值组成的集合。

  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3、相同函数

  ⑴表达式相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

  ⑵定义域一致,对应法则一致。

  4、函数值域的求法

  ⑴观察法:适用于初等函数及一些简单的由初等函数通过四则运算得到的函数。

  ⑵图像法:适用于易于画出函数图像的函数已经分段函数。

  ⑶配方法:主要用于二次函数,配方成y=(x-a)2+b的形式。

  ⑷代换法:主要用于由已知值域的函数推测未知函数的值域。

  5、函数图像的变换

  ⑴*移变换:在x轴上的变换在x上就行加减,在y轴上的变换在y上进行加减。

  ⑵伸缩变换:在x前加上系数。

  ⑶对称变换:高中阶段不作要求。

  6、映射:设A、B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使对于A中的任意仪的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确定的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

  ⑴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象,并且象是唯一的。

  ⑵集合A中的不同元素,在集合B中对应的象可以是同一个。

  ⑶不要求集合B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A中都有原象。

  7、分段函数

  ⑴在定义域的不同部分上有不同的解析式表达式。

  ⑵各部分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取值范围不同。

  ⑶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交集,值域是各段值域的并集。

  8、复合函数:如果(u∈M),u=g(x) (x∈A),则,y=f[g(x)]=F(x) (x∈A),称为f、g的复合函数。

  高一数学函数的性质

  1、函数的局部性质——单调性

  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应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内的任意两个变量x1、x2,当x1< x2时,都有f(x1)f(x2),那么那么y=f(x)在区间D上是减函数,D是函数y=f(x)的单调递减区间。

  ⑴函数区间单调性的判断思路

  ⅰ在给出区间内任取x1、x2,则x1、x2∈D,且x1< x2。

  ⅱ做差值f(x1)-f(x2),并进行变形和配方,变为易于判断正负的形式。

  ⅲ判断变形后的表达式f(x1)-f(x2)的符号,指出单调性。

  ⑵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复合函数y=f[g(x)]的单调性与构成它的函数u=g(x),y=f(u)的单调性密切相关,其规律为“同增异减”;多个函数的复合函数,根据原则“减偶则增,减奇则减”。

  ⑶注意事项

  函数的单调区间只能是其定义域的子区间,不能把单调性相同的区间和在一起写成并集,如果函数在区间A和B上都递增,则表示为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A和B,不能表示为A∪B。

  2、函数的整体性质——奇偶性

  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 =f(-x),则f(x)就为偶函数;

  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 =-f(x),则f(x)就为奇函数。

  ⑴奇函数和偶函数的性质

  ⅰ无论函数是奇函数还是偶函数,只要函数具有奇偶性,该函数的定义域一定关于原点对称。

  ⅱ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

  ⑵函数奇偶性判断思路

  ⅰ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若不关于原点对称,则为非奇非偶函数。

  ⅱ确定f(x)和f(-x)的关系:

  若f(x) -f(-x)=0,或f(x) /f(-x)=1,则函数为偶函数;

  若f(x)+f(-x)=0,或f(x)/ f(-x)=-1,则函数为奇函数。

  3、函数的最值问题

  ⑴对于二次函数,利用配方法,将函数化为y=(x-a)2+b的形式,得出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⑵对于易于画出函数图像的函数,画出图像,从图像中观察最值。

  ⑶关于二次函数在闭区间的最值问题

  ⅰ判断二次函数的顶点是否在所求区间内,若在区间内,则接ⅱ,若不在区间内,则接ⅲ。

  ⅱ若二次函数的顶点在所求区间内,则在二次函数y=ax2+bx+c中,a>0时,顶点为最小值,a<0时顶点为最大值;后判断区间的两端点距离顶点的远*,离顶点远的端点的函数值,即为a>0时的最大值或a<0时的最小值。

  ⅲ若二次函数的顶点不在所求区间内,则判断函数在该区间的单调性

  若函数在[a,b]上递增,则最小值为f(a),最大值为f(b);

  若函数在[a,b]上递减,则最小值为f(b),最大值为f(a)。

  高中

  高一数学函数知识点 2

  一:函数及其表示

  知识点详解文档包含函数的概念、映射、函数关系的判断原则、函数区间、函数的三要素、函数的定义域、求具体或抽象数值的函数值、求函数值域、函数的表示方法等

  1. 函数与映射的区别:

  2. 求函数定义域

  常见的用解析式表示的函数f(x)的定义域可以归纳如下:

  ①当f(x)为整式时,函数的定义域为R.

  ②当f(x)为分式时,函数的定义域为使分式分母不为零的实数集合。

  ③当f(x)为偶次根式时,函数的定义域是使被开方数不小于0的实数集合。

  ④当f(x)为对数式时,函数的定义域是使真数为正、底数为正且不为1的实数集合。

  ⑤如果f(x)是由几个部分的数学式子构成的,那么函数定义域是使各部分式子都有意义的'实数集合,即求各部分有意义的实数集合的交集。

  ⑥复合函数的定义域是复合的各基本的函数定义域的交集。

  ⑦对于由实际问题的背景确定的函数,其定义域除上述外,还要受实际问题的制约。

  3. 求函数值域

  (1)、观察法:通过对函数定义域、性质的观察,结合函数的解析式,求得函数的值域;

  (2)、配方法;如果一个函数是二次函数或者经过换元可以写成二次函数的形式,那么将这个函数的右边配方,通过自变量的范围可以求出该函数的值域;

  (3)、判别式法:

  (4)、数形结合法;通过观察函数的图象,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得到函数的值域;

  (5)、换元法;以新变量代替函数式中的某些量,使函数转化为以新变量为自变量的函数形式,进而求出值域;

  (6)、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如果函数在给出的定义域区间上是严格单调的,那么就可以利用端点的函数值来求出值域;

  (7)、利用基本不等式:对于一些特殊的分式函数、高于二次的函数可以利用重要不等式求出函数的值域;

  (8)、最值法:对于闭区间[a,b]上的连续函数y=f(x),可求出y=f(x)在区间[a,b]内的极值,并与边界值f(a).f(b)作比较,求出函数的最值,可得到函数y的值域;

  (9)、反函数法:如果函数在其定义域内存在反函数,那么求函数的值域可以转化为求反函数的定义域。

  高一数学函数知识点 3

  【(一)、映射、函数、反函数】

  1、对应、映射、函数三个概念既有共性又有区别,映射是一种特殊的对应,而函数又是一种特殊的映射.

  2、对于函数的概念,应注意如下几点:

  (1)掌握构成函数的三要素,会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

  (2)掌握三种表示法——列表法、解析法、图象法,能根实际问题寻求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式,特别是会求分段函数的解析式.

  (3)如果y=f(u),u=g(x),那么y=f[g(x)]叫做f和g的复合函数,其中g(x)为内函数,f(u)为外函数.

  3、求函数y=f(x)的反函数的一般步骤:

  (1)确定原函数的值域,也就是反函数的定义域;

  (2)由y=f(x)的解析式求出x=f-1(y);

  (3)将x,y对换,得反函数的*惯表达式y=f-1(x),并注明定义域.

  注意①:对于分段函数的反函数,先分别求出在各段上的反函数,然后再合并到一起.

  ②熟悉的应用,求f-1(x0)的值,合理利用这个结论,可以避免求反函数的过程,从而简化运算.

  【(二)、函数的解析式与定义域】

  1、函数及其定义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定义域的函数是不存在的,因此,要正确地写出函数的解析式,必须是在求出变量间的对应法则的同时,求出函数的定义域.求函数的定义域一般有三种类型:

  (1)有时一个函数来自于一个实际问题,这时自变量x有实际意义,求定义域要结合实际意义考虑;

  (2)已知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求其定义域,只要使解析式有意义即可.如:

  ①分式的分母不得为零;

  ②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

  ③对数函数的真数必须大于零;

  ④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底数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⑤三角函数中的正切函数y=tanx(x∈R,且k∈Z),余切函数y=cotx(x∈R,x≠kπ,k∈Z)等.

  应注意,一个函数的解析式由几部分组成时,定义域为各部分有意义的自变量取值的公共部分(即交集).

  (3)已知一个函数的定义域,求另一个函数的定义域,主要考虑定义域的深刻含义即可.

  已知f(x)的定义域是[a,b],求f[g(x)]的定义域是指满足a≤g(x)≤b的x的取值范围,而已知f[g(x)]的定义域[a,b]指的是x∈[a,b],此时f(x)的定义域,即g(x)的值域.

  2、求函数的解析式一般有四种情况

  (1)根据某实际问题需建立一种函数关系时,必须引入合适的变量,根据数学的有关知识寻求函数的解析式.

  (2)有时题设给出函数特征,求函数的解析式,可采用待定系数法.比如函数是一次函数,可设f(x)=ax+b(a≠0),其中a,b为待定系数,根据题设条件,列出方程组,求出a,b即可.

  (3)若题设给出复合函数f[g(x)]的表达式时,可用换元法求函数f(x)的表达式,这时必须求出g(x)的值域,这相当于求函数的定义域.

  (4)若已知f(x)满足某个等式,这个等式除f(x)是未知量外,还出现其他未知量(如f(-x),等),必须根据已知等式,再构造其他等式组成方程组,利用解方程组法求出f(x)的表达式.

  【(三)、函数的值域与最值】

  1、函数的值域取决于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求函数值域都应先考虑其定义域,求函数值域常用方法如下:

  (1)直接法:亦称观察法,对于结构较为简单的函数,可由函数的解析式应用不等式的性质,直接观察得出函数的值域.

  (2)换元法:运用代数式或三角换元将所给的复杂函数转化成另一种简单函数再求值域,若函数解析式中含有根式,当根式里一次式时用代数换元,当根式里是二次式时,用三角换元.

  (3)反函数法:利用函数f(x)与其反函数f-1(x)的定义域和值域间的关系,通过求反函数的定义域而得到原函数的值域,形如(a≠0)的函数值域可采用此法求得.

  (4)配方法:对于二次函数或二次函数有关的函数的值域问题可考虑用配方法.

  (5)不等式法求值域:利用基本不等式a+b≥[a,b∈(0,+∞)]可以求某些函数的值域,不过应注意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有时需用到*方等技巧.

  (6)判别式法:把y=f(x)变形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0”求值域.其题型特征是解析式中含有根式或分式.

  (7)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值域:当能确定函数在其定义域上(或某个定义域的子集上)的单调性,可采用单调性法求出函数的值域.

  (8)数形结合法求函数的值域:利用函数所表示的几何意义,借助于几何方法或图象,求出函数的值域,即以数形结合求函数的值域.

  2、求函数的最值与值域的区别和联系

  求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和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事实上,如果在函数的值域中存在一个最小(大)数,这个数就是函数的最小(大)值.因此求函数的最值与值域,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提问的角度不同,因而答题的方式就有所相异.

  如函数的值域是(0,16],值是16,无最小值.再如函数的值域是(-∞,-2]∪[2,+∞),但此函数无值和最小值,只有在改变函数定义域后,如x>0时,函数的最小值为2.可见定义域对函数的值域或最值的影响.

  3、函数的最值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函数的最值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用函数知识求解实际问题上,从文字表述上常常表现为“工程造价最低”,“利润”或“面积(体积)(最小)”等诸多现实问题上,求解时要特别关注实际意义对自变量的制约,以便能正确求得最值.

  【(四)、函数的奇偶性】

  1、函数的奇偶性的定义:对于函数f(x),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或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奇函数(或偶函数).

  正确理解奇函数和偶函数的定义,要注意两点:(1)定义域在数轴上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f(x)为奇函数或偶函数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f(x)=-f(x)或f(-x)=f(x)是定义域上的恒等式.(奇偶性是函数定义域上的整体性质).

  2、奇偶函数的定义是判断函数奇偶性的主要依据。为了便于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有时需要将函数化简或应用定义的等价形式:

  注意如下结论的运用:

  (1)不论f(x)是奇函数还是偶函数,f(|x|)总是偶函数;

  (2)f(x)、g(x)分别是定义域D1、D2上的奇函数,那么在D1∩D2上,f(x)+g(x)是奇函数,f(x)·g(x)是偶函数,类似地有“奇±奇=奇”“奇×奇=偶”,“偶±偶=偶”“偶×偶=偶”“奇×偶=奇”;

  (3)奇偶函数的复合函数的奇偶性通常是偶函数;

  (4)奇函数的导函数是偶函数,偶函数的导函数是奇函数。

  3、有关奇偶性的几个性质及结论

  (1)一个函数为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它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一个函数为偶函数的充要条件是它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2)如要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且函数值恒为零,那么它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3)若奇函数f(x)在x=0处有意义,则f(0)=0成立.

  (4)若f(x)是具有奇偶性的区间单调函数,则奇(偶)函数在正负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是相同(反)的。

  (5)若f(x)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则F(x)=f(x)+f(-x)是偶函数,G(x)=f(x)-f(-x)是奇函数.

  (6)奇偶性的推广

  函数y=f(x)对定义域内的任一x都有f(a+x)=f(a-x),则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a对称,即y=f(a+x)为偶函数.函数y=f(x)对定义域内的任-x都有f(a+x)=-f(a-x),则y=f(x)的图象关于点(a,0)成中心对称图形,即y=f(a+x)为奇函数。

  【(五)、函数的单调性】

  1、单调函数

  对于函数f(x)定义在某区间[a,b]上任意两点x1,x2,当x1>x2时,都有不等式f(x1)>(或<)f(x2)成立,称f(x)在[a,b]上单调递增(或递减);增函数或减函数统称为单调函数.

  对于函数单调性的定义的理解,要注意以下三点:

  (1)单调性是与“区间”紧密相关的概念.一个函数在不同的区间上可以有不同的单调性.

  (2)单调性是函数在某一区间上的“整体”性质,因此定义中的x1,x2具有任意性,不能用特殊值代替.

  (3)单调区间是定义域的子集,讨论单调性必须在定义域范围内.

  (4)注意定义的两种等价形式:

  设x1、x2∈[a,b],那么:

  ①在[a、b]上是增函数;

  在[a、b]上是减函数.

  ②在[a、b]上是增函数.

  在[a、b]上是减函数.

  需要指出的是:①的几何意义是:增(减)函数图象上任意两点(x1,f(x1))、(x2,f(x2))连线的斜率都大于(或小于)零.

  (5)由于定义都是充要性命题,因此由f(x)是增(减)函数,且(或x1>x2),这说明单调性使得自变量间的不等关系和函数值之间的不等关系可以“正逆互推”.

  5、复合函数y=f[g(x)]的单调性

  若u=g(x)在区间[a,b]上的单调性,与y=f(u)在[g(a),g(b)](或g(b),g(a))上的单调性相同,则复合函数y=f[g(x)]在[a,b]上单调递增;否则,单调递减.简称“同增、异减”.

  在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时,常需要先将函数化简,转化为讨论一些熟知函数的单调性。因此,掌握并熟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将大大缩短我们的判断过程.

  6、证明函数的单调性的方法

  (1)依定义进行证明.其步骤为:①任取x1、x2∈M且x1(或<)f(x2);③根据定义,得出结论.

  (2)设函数y=f(x)在某区间内可导.

  如果f′(x)>0,则f(x)为增函数;如果f′(x)<0,则f(x)为减函数.

  【(六)、函数的图象】

  函数的图象是函数的直观体现,应加强对作图、识图、用图能力的培养,培养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求作图象的函数表达式

  与f(x)的关系

  由f(x)的图象需经过的变换

  y=f(x)±b(b>0)

  沿y轴向*移b个单位

  y=f(x±a)(a>0)

  沿x轴向*移a个单位

  y=-f(x)

  作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

  y=f(|x|)

  右不动、左右关于y轴对称

  y=|f(x)|

  上不动、下沿x轴翻折

  y=f-1(x)

  作关于直线y=x的对称图形

  y=f(ax)(a>0)

  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纵坐标不变

  y=af(x)

  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a|倍,横坐标不变

  y=f(-x)

  作关于y轴对称的图形

  【例】定义在实数集上的函数f(x),对任意x,y∈R,有f(x+y)+f(x-y)=2f(x)·f(y),且f(0)≠0.

  ①求证:f(0)=1;

  ②求证:y=f(x)是偶函数;

  ③若存在常数c,使求证对任意x∈R,有f(x+c)=-f(x)成立;试问函数f(x)是不是周期函数,如果是,找出它的一个周期;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思路分析:我们把没有给出解析式的函数称之为抽象函数,解决这类问题一般采用赋值法.

  解答:①令x=y=0,则有2f(0)=2f2(0),因为f(0)≠0,所以f(0)=1.

  ②令x=0,则有f(x)+f(-y)=2f(0)·f(y)=2f(y),所以f(-y)=f(y),这说明f(x)为偶函数.

  ③分别用(c>0)替换x、y,有f(x+c)+f(x)=

  所以,所以f(x+c)=-f(x).

  两边应用中的结论,得f(x+2c)=-f(x+c)=-[-f(x)]=f(x),

  所以f(x)是周期函数,2c就是它的一个周期.

  高一数学函数知识点 4

  1、函数及其定义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定义域的函数是不存在的,因此,要正确地写出函数的解析式,必须是在求出变量间的对应法则的同时,求出函数的定义域.求函数的定义域一般有三种类型:

  (1)有时一个函数来自于一个实际问题,这时自变量x有实际意义,求定义域要结合实际意义考虑;

  (2)已知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求其定义域,只要使解析式有意义即可.如:

  ①分式的分母不得为零;

  ②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

  ③对数函数的真数必须大于零;

  ④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底数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⑤三角函数中的正切函数y=tanx(x∈R,且k∈Z),余切函数y=cotx(x∈R,x≠kπ,k∈Z)等.

  应注意,一个函数的解析式由几部分组成时,定义域为各部分有意义的自变量取值的公共部分(即交集).

  (3)已知一个函数的定义域,求另一个函数的定义域,主要考虑定义域的深刻含义即可.

  已知f(x)的定义域是[a,b],求f[g(x)]的定义域是指满足a≤g(x)≤b的x的取值范围,而已知f[g(x)]的定义域[a,b]指的是x∈[a,b],此时f(x)的定义域,即g(x)的值域.

  2、求函数的解析式一般有四种情况

  (1)根据某实际问题需建立一种函数关系时,必须引入合适的`变量,根据数学的有关知识寻求函数的解析式.

  (2)有时题设给出函数特征,求函数的解析式,可采用待定系数法.比如函数是一次函数,可设f(x)=ax+b(a≠0),其中a,b为待定系数,根据题设条件,列出方程组,求出a,b即可.

  (3)若题设给出复合函数f[g(x)]的表达式时,可用换元法求函数f(x)的表达式,这时必须求出g(x)的值域,这相当于求函数的定义域.

  (4)若已知f(x)满足某个等式,这个等式除f(x)是未知量外,还出现其他未知量(如f(-x),等),必须根据已知等式,再构造其他等式组成方程组,利用解方程组法求出f(x)的表达式.

  高一数学函数知识点 5

  一、增函数和减函数

  一般地,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I:

  如果对于属于I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f(x)在 这个区间上是增函数。

  如果对于属于I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是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二、单调区间

  单调区间是指函数在某一区间内的函数值Y,随自变量X增大而增大(或减小)恒成立。如果函数y=f(x)在某个区间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就说函数y=f(x)在这一区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这一区间叫做y= f(x)的单调区间。

  一、指数函数的定义

  指数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a^x(a0且≠1) (x∈R).

  二、指数函数的性质

  1.曲线沿x轴方向向左无限延展〈=〉函数的定义域为(-∞,+∞)

  2.曲线在x轴上方,而且向左或向右随着x值的减小或增大无限靠*X轴(x轴是曲线的渐*线)〈=〉函数的值域为(0,+∞)

  一、对数与对数函数定义

  1.对数:一般地,如果a(a大于0,且a不等于1)的b次幂等于N,那么数b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log aN=b,读作以a为底N的对数,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

  2.对数函数:一般地,函数y=log(a)X,(其中a是常数,a0且a不等于1)叫做对数函数,它实际上就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因此指数函数里对于a的规定,同样适用于对数函数。

  二、方法点拨

  在解决函数的综合性问题时,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把问题分解为若干小问题一次解决,然后再整合解决的结果,这也是分类与整合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幂函数定义

  形如y=x^a(a为常数)的函数,即以底数为自变量 幂为因变量,指数为常量的函数称为幂函数。

  二、性质

  幂函数不经过第三象限,如果该函数的指数的分子n是偶数,而分母m是任意整数,则y0,图像在第一;二象限.这时(-1)^p的指数p的奇偶性无关.

  如果函数的指数的分母m是偶数,而分子n是任意整数,则x0(或xy0(或y=0),图像在第一象限.与p的奇偶性关系不大,


高一数学教案《方程根与函数零点》实用五份(扩展2)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案范文5份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案 1

  一、教学内容解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函数零点的的概念、函数零点存在性判定定理。

  函数f(x)的零点,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函数值与自变量对应的角度看,就是使函数值为0的实数x;从方程的角度看,即为相应方程f(x)=0的实数根,从函数的图形表示看,函数的零点就是函数f(x)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函数是中学数学的核心概念,核心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函数与其他知识具有广泛的联系性,而函数的零点就是其中的一个链结点,它从不同的角度,将数与形,函数与方程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函数零点的存在性判定定理,其目的就是通过找函数的零点来研究方程的根,进一步突出函数思想的应用,也为二分法求方程的*似解作好知识上和思想上的准备。定理不需证明,关键在于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并加以确认,由些需要结合具体的实例,加强对定理进行全面的认识,比如定理应用的局限性,即定理的前提是函数的图象必须是连续的,定理只能判定函数的“变号”零点;定理结论中零点存在但不一定唯一,需要结合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作进一步的判断。

  对函数与方程的关系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教材遵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学生认为较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与相应的二次函数入手,由具体到一般,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相应的二次函数的零点的联系,然后将其推广到一般方程与相应的函数的情形。

  函数与方程相比较,一个“动”,一个“静”;一个“整体”,一个“局部”。用函数的观点研究方程,本质上就是将局部的问题放在整体中研究,将静态的结果放在动态的过程中研究,这为今后进一步学*函数与不等式等其它知识的联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节是函数应用的第一课,因此教学时应当站在函数应用的高度,从函数与其他知识的联系的角度来引入较为适宜。

  二、教学目标解析

  1.结合具体的问题,并从特殊推广到一般,使学生领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2.结合函数图象,通过观察分析特殊函数的零点存在的特点,通过问题,理解连续函数在某个区间上存在零点的判定方法,并能由此方法判定函数在某个区间上存在零点。了解定理应用的前提条件,应用的局限性,及定理的准确结论。

  3.通过具体实例,学生能结合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进一步判断函数零点的个数。

  4.在学*过程中,体验函数与方程思想及数形结合思想。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通过前面的学*,学生已经了解一些基本初等函数的模型,掌握了函数图象的一般画法,及一定的看图识图能力,这为本节课利用函数图象,判断方程根的存在性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对于函数零点的概念本质的理解,学生缺乏的是函数的观点,或是函数应用的意识,造成对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缺乏了解。由此作为函数应用的第一课时,有必要点明函数的核心地位,即说明函数与其他知识的联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树立起函数应用的意识。并从此出发,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思考,再通过实例的确认与体验,从直观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学*方式,捅破学生认识上的这层“窗户纸”。

  2.对于零点存在的判定定理,教材不要求给予其证明,这需要教师提供一定量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操作感知,同时鼓励学生举例来验证,最终能自主地获得并确认该定理的结论。对于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学生往往考虑不够深入,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正面、反面、侧面等不同的角度重新进行审视。

  3.函数的零点,体现了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学中应遵循高中数学以函数为主线的这一原则进行联结,侧重在从函数的角度看方程,同时为二分法求方程的*似解作知识和思想上的准备。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函数是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它不仅在生活中有着大量的应用,与其他数学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若能抓住这一联系,你就拥有了一把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案例1:周长为定值的矩形

  不妨取l=12

  问题1:求其面积的值:

  显然面积是一个关于x的一个二次多项式,用几何画板演示矩形的变化:

  问题2:求矩形面积的最大值?

  当x取不同值时,代数式的值也相应随之变化,你能从函数的角度审视其中的关系吗?

  问题3:能否使得矩形的面积为8?你是如何分析的?

  (1)实验演示的角度进行估计,拖动时难以恰好出现面积为8的情况;

  (2)解方程:x(6-x)=8

  (3)方程x(6-x)=8能否从函数的角度来进行描述?

  问题4:

  一般地,对于一般的二次三项式,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结论:

  代数式的值就是相应的函数值;方程的根就是使相应函数值为0的x的值。

  更一般地方程f(x)=0的根,就是使函数值y=f(x)的函数值为0的x值,从函数的角度我们称之为零点。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函数应用的第一课,有必要让学生对函数的应用有所了解。从具体的问题出发,揭示函数与代数式、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学生所熟悉的具体的二次函数,推广到一般的二次函数,再进一步推广到一般的函数。

  (二) 互动交流 研讨新知

  1.函数零点的概念:

  对于函数,把使成立的实数叫做函数的零点.

  2.对零点概念的理解

  案例2:观察图象

  问题1:此图象是否能表示函数?

  问题2:你能从中分析函数有哪些零点吗?

  问题3:从函数图象的角度,你能对函数的零点换一种说法吗?

  结论:函数的零点就是方程实数根,亦即函数的图象与轴交点的横坐标.即:方程有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交点函数有零点.

  设计意图:进一步掌握函数的核心概念,同时通过图象进行一步完善对函数零点的全面理解,为下面借助图象探究零点存在性定理作好一定的铺垫。

  2.零点存在定理的探究

  案例3:下表是三次函数的部分对应值表:

  问题1:你能从表中找出函数的零点吗?

  问题2:结合图象与表格,你能发现此函数零点的附*函数值有何特点?

  生:两边的函数值异号!

  问题3:如果一个函数f(x)满足f(a)f(b)0,在区间(a,b)上是否一定存在着函数的零点?

  注意:函数在区间上必须是连续的(图象能一笔画),从而引出零点存在性定理.

  问题4: 有位同学画了一个图,认为定理不一定成立,你的看法呢?

  问题5:你能改变定理的条件或结论,得到一些新的命题吗?

  如1:加强定理的结论:若在区间[a,b]上连续函数f(x)满足f(a)f(b)0,是否意味着函数f(x)在[a,b]上恰有一个零点?

  如2.将定理反过来:若连续函数f(x)在[a,b]上有一个零点,是否一定有f(a)f(b)0?

  如3:一般化:一个函数的零点是否都可由上述的定理进行判断?(反例:同号零点,如案例2中的零点-2)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对函数这一概念的全面认识,并为观察零点存在性定理中函数值的异号埋下伏笔。通过教师的设问让学生进一步全面深入地领悟定理的内容,而鼓励学生提问,是培养学生学*主动性和创造能力必要的过程。

  (三)巩固深化,发展思维

  例1、求函数f(x)=㏑x+2x -6的零点个数。

  设计问题:

  (1)你可以想到什么方法来判断函数零点?

  (2)你是如何来确定零点所在的区间的?请各自选择。

  (3)零点是唯一的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对所学内容巩固,可以借助几何画板画出函数f(x)的图象观察,也可借助列出函数值表观察。

  本题可以使学生意识对零点的区间是不唯一的,为下一节二分法求方程的*似解奠定基础。

  让学生进一步领悟,零点的唯一性需要借助函数的单调性。

  (四)归纳整理,整体认识

  请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内容有哪些?

  所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又有哪些?

  你还获得了什么?

  (五)作业(略)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案 2

  知识与技能

  1.结合方程根的几何意义,理解函数零点的定义;

  2.结合零点定义的探究,掌握方程的实根与其相应函数零点之间的等价关系;

  3.结合几类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特征,掌握判断函数的零点个数和所 在区间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化归与转化思想的引导,培养学生从已有认知结构出发,寻求解决棘手问题方法的*惯;

  2.通过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培养学生主动应用数学思想的意识;

  3.通过*题与探究知识的相关性设置,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得出判断函数的零点个数和所在区间的方法;

  4.通过对函数与方程思想的不断剖析,促进学生对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验化归与转化、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这三大数学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意义与价值;

  2.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和严密思考的良好学**惯;

  3.使学生感受学*、探索发现的乐趣与成功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零点的概念及零点存在性的判定.

  教学难点:探究判断函数的零点个数和所在区间的方法.

  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案 3

  学*目标

  1. 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2. 掌握零点存在的判定定理.

  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预*教材P86~ P88,找出疑惑之处)

  复*1:一元二次方程 +bx+c=0 (a 0)的解法.

  判别式 = .

  当 0,方程有两根,为 ;

  当 0,方程有一根,为 ;

  当 0,方程无实根.

  复*2:方程 +bx+c=0 (a 0)的根与二次函数y=ax +bx+c (a 0)的图象之间有什么关系?

  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 二次函数图象

  二、新课导学

  学*探究

  探究任务一:函数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关系

  问题:

  ① 方程 的解为 ,函数 的图象与x轴有 个交点,坐标为 .

  ② 方程 的解为 ,函数 的图象与x轴有 个交点,坐标为 .

  ③ 方程 的解为 ,函数 的图象与x轴有 个交点,坐标为 .

  根据以上结论,可以得到:

  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就是相应二次函数 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 .

  你能将结论进一步推广到 吗?

  新知:对于函数 ,我们把使 的实数x叫做函数 的零点(zero point).

  反思:

  函数 的零点、方程 的实数根、函数 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三者有什么关系?

  试试:

  (1)函数 的零点为 ;

  (2)函数 的零点为 .

  小结:方程 有实数根 函数 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 函数 有零点.

  探究任务二:零点存在性定理

  问题:

  ① 作出 的图象,求 的值,观察 和 的符号

  ② 观察下面函数 的图象,

  在区间 上 零点; 0;

  在区间 上 零点; 0;

  在区间 上 零点; 0.

  新知:如果函数 在区间 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 0,那么,函数 在区间 内有零点,即存在 ,使得 ,这个c也就是方程 的根.

  讨论:零点个数一定是一个吗? 逆定理成立吗?试结合图形来分析.

  典型例题

  例1求函数 的零点的个数.

  变式:求函数 的零点所在区间.

  小结:函数零点的求法.

  ① 代数法:求方程 的实数根;

  ② 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 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动手试试

  练1. 求下列函数的零点:

  练2. 求函数 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

  三、总结提升

  学*小结

  ①零点概念;

  ②零点、与x轴交点、方程的根的关系;

  ③零点存在性定理

  知识拓展

  图象连续的函数的零点的性质:

  (1)函数的图象是连续的,当它通过零点时(非偶次零点),函数值变号.

  推论:函数在区间 上的图象是连续的,且 ,那么函数 在区间 上至少有一个零点.

  (2)相邻两个零点之间的函数值保持同号.

  学*评价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

  1. 函数 的零点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2.若函数 在 上连续,且有 .则函数 在 上( ).

  A. 一定没有零点 B. 至少有一个零点

  C. 只有一个零点 D. 零点情况不确定

  3. 函数 的零点所在区间为( ).

  A. B. C. D.

  4. 函数 的零点为 .

  5. 若函数 为定义域是R的奇函数,且 在 上有一个零点.则 的零点个数为 .

  课后作业

  1. 求函数 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并画出它的大致图象.

  2. 已知函数 .

  (1) 为何值时,函数的图象与 轴有两个零点;

  (2)若函数至少有一个零点在原点右侧,求 值.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案 4

  学*目标

  1. 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2. 掌握零点存在的判定定理.

  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预*教材P86~ P88,找出疑惑之处)

  复*1:一元二次方程 +bx+c=0 (a 0)的解法.

  判别式 = .

  当 0,方程有两根,为 ;

  当 0,方程有一根,为 ;

  当 0,方程无实根.

  复*2:方程 +bx+c=0 (a 0)的根与二次函数y=ax +bx+c (a 0)的图象之间有什么关系?

  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 二次函数图象

  二、新课导学

  ※ 学*探究

  探究任务一:函数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关系

  问题:

  ① 方程 的解为 ,函数 的图象与x轴有 个交点,坐标为 .

  ② 方程 的解为 ,函数 的图象与x轴有 个交点,坐标为 .

  ③ 方程 的解为 ,函数 的图象与x轴有 个交点,坐标为 .

  根据以上结论,可以得到:

  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就是相应二次函数 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 .

  你能将结论进一步推广到 吗?

  新知:对于函数 ,我们把使 的实数x叫做函数 的零点(zero point).

  反思:

  函数 的零点、方程 的实数根、函数 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三者有什么关系?

  试试:

  (1)函数 的零点为 ; (2)函数 的零点为 .

  小结:方程 有实数根 函数 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 函数 有零点.

  探究任务二:零点存在性定理

  问题:

  ① 作出 的图象,求 的值,观察 和 的符号

  ② 观察下面函数 的图象,

  在区间 上 零点; 0;

  在区间 上 零点; 0;

  在区间 上 零点; 0.

  新知:如果函数 在区间 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 0,那么,函数 在区间 内有零点,即存在 ,使得 ,这个c也就是方程 的根.

  讨论:零点个数一定是一个吗? 逆定理成立吗?试结合图形来分析.

  ※ 典型例题

  例1求函数 的零点的个数.

  变式:求函数 的零点所在区间.

  小结:函数零点的求法.

  ① 代数法:求方程 的实数根;

  ② 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 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 动手试试

  练1. 求下列函数的零点:

  (1) ;

  (2) .

  练2. 求函数 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

  三、总结提升

  ※ 学*小结

  ①零点概念;②零点、与x轴交点、方程的根的关系;③零点存在性定理

  ※ 知识拓展

  图象连续的函数的零点的性质:

  (1)函数的图象是连续的,当它通过零点时(非偶次零点),函数值变号.

  推论:函数在区间 上的图象是连续的,且 ,那么函数 在区间 上至少有一个零点.

  (2)相邻两个零点之间的函数值保持同号.

  学*评价

  ※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

  1. 函数 的零点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2.若函数 在 上连续,且有 .则函数 在 上( ).

  A. 一定没有零点 B. 至少有一个零点

  C. 只有一个零点 D. 零点情况不确定

  3. 函数 的零点所在区间为( ).

  A. B. C. D.

  4. 函数 的零点为 .

  5. 若函数 为定义域是R的奇函数,且 在 上有一个零点.则 的零点个数为 .

  课后作业

  1. 求函数 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并画出它的大致图象.

  2. 已知函数 .

  (1) 为何值时,函数的图象与 轴有两个零点;

  (2)若函数至少有一个零点在原点右侧,求 值.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案 5

  一、本课数学内容的本质、地位、作用分析

  普通高中课标教材必修1共安排了三章内容,第一章是《集合与函数的概念》,第二章是《基本初等函数(Ⅰ)》,第三章是《函数的应用》。第三章编排了两块内容,第一部分是函数与方程,第二部分是函数模型及其应用。本节课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正是在这种建立和运用函数模型的大背景下展开的。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函数零点的定义和函数零点存在的判定依据,这两者显然是为下节“用二分法求方程*似解”这一“函数的应用”服务的,同时也为后续学*的算法埋下伏笔。由此可见,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与整章、整册综合成一个整体,学好本节意义重大。

  函数在数学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函数与其他知识具有广泛的联系,而函数的零点就是其中的一个链结点,它从不同的角度,将数与形,函数与方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方程本身就是函数的一部分,用函数的观点来研究方程,就是将局部放入整体中研究,进而对整体和局部都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学会用联系的观点解决问题,为后面函数与不等式和数列等其他知识的联系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分析

  本节内容包含三大知识点:

  一、函数零点的定义;

  二、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等价关系;

  三、零点存在性定理。

  结合本节课引入三大知识点的方法,设定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如下:

  1.结合方程根的几何意义,理解函数零点的定义;

  2.结合零点定义的探究,掌握方程的实根与其相应函数零点之间的等价关系;

  3.结合几类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特征,掌握判断函数的零点个数和所在区间的方法.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了函数的性质,具备了初步的数形结合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特殊函数图象的分析进行展开的,是培养学生“化归与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的优质载体。

  结合本节课教学主线的设计,设定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如下:

  1.通过化归与转化思想的引导,培养学生从已有认知结构出发,寻求解决棘手问题方法的*惯;

  2.通过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培养学生主动应用数学思想的意识;

  3.通过*题与探究知识的相关性设置,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得出判断函数的零点个数和所在区间的方法;

  4.通过对函数与方程思想的不断剖析,促进学生对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

  由于本节课将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为主体形式,故设定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如下:

  1.让学生体验化归与转化、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这三大数学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意义与价值;

  2.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和严密思考的良好学**惯。

  3.使学生感受学*、探索发现的乐趣与成功感。

  三、教学问题诊断

  学生具备的`认知基础:

  1.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和相应函数图象与x轴的联系;

  3.将数与形相结合转化的意识。

  学生欠缺的实际能力:

  1.主动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意识还不强;

  2.将未知问题已知化,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化归意识淡薄;

  3.从直观到抽象的概括总结能力还不够;

  4.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探究意识有待提高。

  对本节课的教学,教材是利用一组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的关系来引入函数零点的。这样处理,主要是想让学生在原有二次函数的认知基础上,使其知识得到自然的发生发展。理解了像二次函数这样简单的函数零点,再来理解其他复杂的函数零点就会容易一些。但学生对如何解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二次函数的图象早就熟练了,这样的引入过程使学生感到*淡,激发不起他们的兴趣,他们对零点的理解也只会浮于表面,也无法使其体会引入函数零点的必要性,理解不了方程根存在的本质原因是零点的存在。

  教材是通过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才得到判断函数y=f(x)在(a,b)内有零点的一种条件的,如果不能有效地对该过程进行引导,容易出现学生被动接受,盲目记忆的结果,而丧失了对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进行培养的机会。

  教材中零点存在性定理只表述了存在零点的条件,但对存在零点的个数并未多做说明,这就要求教师对该定理的内涵和外延要有清晰的把握,引导学生探究出只存在一个零点的条件,否则学生对定理的内容很容易心存疑虑。

  四、本节课的教法特点以及预期效果分析

  本节课教法的几大特点总结如下:

  1.以问题为主线贯穿始终;

  2.精心设置引导性的语言放手让学生探究;

  3.注重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法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

  4.在探究过程中引入新知识点,在引入新知识点后适时归纳总结,进行探究阶段性成果的应用。

  由于所设置的主线问题具有很高的探究价值,所以预期学生热情会很高,积极性调动起来,那整节课才能活起来;

  由于为了更好地组织学生探究所设置的引导性语言,重在去挖掘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和他们最真实体会到的困难,所以通过学生活动会更多地暴露他们在基础知识掌握方面的缺憾,免不了要随时纠正对过往知识的错误理解;

  因为在探究过程中不断渗透数学思想,学生对亲身经历的解题方法就会有更深的体会,主动应用数学思想的意识在上升,对于主线问题也应该可以迎刃而解;

  因为在探究过程中引入新知识点,学生对新知识产生的必要性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同时在新知识产生后,又适时地加以应用,学生对新知识的应用能力不断提高。


高一数学教案《方程根与函数零点》实用五份(扩展3)

——高一数学教案《函数概念》实用五份

  高一数学教案《函数概念》 1

  学*目标:

  (1)理解函数的概念

  (2)会用集合与对应语言来刻画函数,

  (3)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

  重点:

  函数概念的理解

  难点

  函数符号y=f(x)的理解

  知识梳理:

  自学课本P29―P31,填充以下空格。

  1、设集合A是一个非空的实数集,对于A内 ,按照确定的对应法则f,都有 与它对应,则这种对应关系叫做集合A上的一个函数,记作 。

  2、对函数 ,其中x叫做 ,x的取值范围(数集A)叫做这个函数的 ,所有函数值的集合 叫做这个函数的 ,函数y=f(x) 也经常写为 。

  3、因为函数的值域被 完全确定,所以确定一个函数只需要

  。

  4、依函数定义,要检验两个给定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函数关系,只要检验:

  ① ;② 。

  5、设a, b是两个实数,且a

  (1)满足不等式 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记作 。

  (2)满足不等式a

  (3)满足不等式 或 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分别表示为 ;

  分别满足x≥a,x>a,x≤a,x

  其中实数a, b表示区间的两端点。

  完成课本P33,练*A 1、2;练*B 1、2、3。

  例题解析

  题型一:函数的概念

  例1:下图中可表示函数y=f(x)的图像的只可能是( )

  练*:设M={x| },N={y| },给出下列四个图像,其中能表示从集合M到集合N的函数关系的有____个。

  题型二:相同函数的判断问题

  例2:已知下列四组函数:① 与y=1 ② 与y=x ③ 与

  ④ 与 其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 ② ③ B. ② ④ C. ① ④ D. ④

  练*:已知下列四组函数,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题型三: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问题

  例3:求函数f(x)= 的定义域

  练*:课本P33练*A组 4.

  例4:求函数 , ,在0,1,2处的函数值和值域。

  当堂检测

  1、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 A )

  A、 B、

  C、 D、

  2、已知函数 满足f(1)=f(2)=0,则f(-1)的值是( C )

  A、5 B、-5 C、6 D、-6

  3、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 函数就是两个数集之间的对应关系;

  ② 若函数的定义域只含有一个元素,则值域也只含有一个元素;

  ③ 因为 的函数值不随 的变化而变化,所以 不是函数;

  ④ 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确定后,函数的值域也就确定了.

  其中正确的有( B )

  A. 1 个 B. 2 个 C. 3个 D. 4 个

  4、下列函数完全相同的是 ( D )

  A. , B. ,

  C. , D. ,

  5、在下列四个图形中,不能表示函数的图象的是 ( B )

  6、设 ,则 等于 ( D )

  A. B. C. 1 D.0

  7、已知函数 ,求 的值.( )

  高一数学教案《函数概念》 2

  学*目标:

  (1)理解函数的概念

  (2)会用集合与对应语言来刻画函数,

  (3)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

  重点:

  函数概念的理解

  难点

  函数符号y=f(x)的理解

  知识梳理:

  自学课本P29—P31,填充以下空格。

  1、设集合A是一个非空的实数集,对于A内 ,按照确定的对应法则f,都有 与它对应,则这种对应关系叫做集合A上的一个函数,记作 。

  2、对函数 ,其中x叫做 ,x的取值范围(数集A)叫做这个函数的. ,所有函数值的集合 叫做这个函数的 ,函数y=f(x) 也经常写为 。

  3、因为函数的值域被 完全确定,所以确定一个函数只需要

  。

  4、依函数定义,要检验两个给定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函数关系,只要检验:

  ① ;② 。

  5、设a, b是两个实数,且a

  (1)满足不等式 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记作 。

  (2)满足不等式a

  (3)满足不等式 或 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分别表示为 ;

  分别满足x≥a,x>a,x≤a,x

  其中实数a, b表示区间的两端点。

  完成课本P33,练*A 1、2;练*B 1、2、3。

  例题解析

  题型一:函数的概念

  例1:下图中可表示函数y=f(x)的图像的只可能是( )

  练*:设M={x| },N={y| },给出下列四个图像,其中能表示从集合M到集合N的函数关系的有____个。

  题型二:相同函数的判断问题

  例2:已知下列四组函数:① 与y=1 ② 与y=x ③ 与

  ④ 与 其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 ② ③ B. ② ④ C. ① ④ D. ④

  练*:已知下列四组函数,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题型三: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问题

  例3:求函数f(x)= 的定义域

  练*:课本P33练*A组 4.

  例4:求函数 , ,在0,1,2处的函数值和值域。

  当堂检测

  1、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 A )

  A、 B、

  C、 D、

  2、已知函数 满足f(1)=f(2)=0,则f(-1)的值是( C )

  A、5 B、-5 C、6 D、-6

  3、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 函数就是两个数集之间的对应关系;

  ② 若函数的定义域只含有一个元素,则值域也只含有一个元素;

  ③ 因为 的函数值不随 的变化而变化,所以 不是函数;

  ④ 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确定后,函数的值域也就确定了.

  其中正确的有( B )

  A. 1 个 B. 2 个 C. 3个 D. 4 个

  4、下列函数完全相同的是 ( D )

  A. , B. ,

  C. , D. ,

  5、在下列四个图形中,不能表示函数的图象的是 ( B )

  6、设 ,则 等于 ( D )

  A. B. C. 1 D.0

  7、已知函数 ,求 的值.( )

  高一数学教案《函数概念》 3

  一、教材分析

  函数作为初等数学的核心内容,贯穿于整个初等数学体系之中。函数这一章在高中数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对初中函数概念的承接与深化。在初中,只停留在具体的几个简单类型的函数上,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而高中阶段不仅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更是从“变量说”到“对应说”,这是对函数本质特征的进一步认识,也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这一章内容渗透了函数的思想,集合的思想以及数学建模的思想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学*,无疑对学生今后的学*起着深刻的影响。

  本节《函数的概念》是函数这一章的起始课。概念是数学的基础,只有对概念做到深刻理解,才能正确灵活地加以应用。本课从集合间的对应来描绘函数概念,起到了上承集合,下引函数的作用。也为进一步学*函数这一章的其它内容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二、重难点分析

  二、重难点的确定

  根据对上述对教材的分析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函数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应该是本章的难点。

  三、学情分析

  1、有利因素:一方面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了变量观点下的函数定义,并具体研究了几类最简单的函数,对函数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在本书第一章学生已经学*了集合的概念,这为学*函数的现代定义打下了基础。

  2、不利因素:函数在初中虽已讲过,不过较为肤浅,本课主要是从两个集合间对应来描绘函数概念,是一个抽象过程,要求学生的抽象、分析、概括的能力比较高,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四、目标分析

  1、理解函数的概念,会用函数的定义判断函数,会求一些最基本的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2、通过对实际问题分析、抽象与概括,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归纳知识以及逻辑思维、建模等方面的能力。

  3、通过对函数概念形成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不断超越的创新品质。

  五、教法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数学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我一方面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另一方面,依据本节为概念学*的特点,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不断探究、发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让学*过程成为学生心灵愉悦的主动认知过程。

  学法方面,学生通过对新旧两种函数定义的对比,在集合论的观点下初步建构出函数的概念。在理解函数概念的基础上,建构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的概念,并初步掌握它们的求法。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情景1:提供一张表格,把上次运动会得分前10的情况填入表格,我报名次,学生提供分数。

  名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

  情景2:汽车的行驶速度为时过早80千米/小时,汽车行驶的距离y与行驶时间x之间的关系式为:y=80x

  情景3:某市一天24小时内的气温变化图:(图略)

  提问(1):这三个例子中都涉及到了几个变化的量?(两个)

  提问(2):当其中一个变量取值确定后,另一个变量将如何?(它的值也随之唯一确定)

  提问(3):这样的关系在初中称之为什么?(函数)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在创设本课开头情境1、2的时候,我并没有运用书中的前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我改成提供给学生一张运动会成绩统计单。是为了创设和学生或者生活相*的情境,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引人入胜,第二个例子我改成一道简单的速度与时间问题,是因为学生对重力加速度的问题还不是很熟悉。同时这两个例子并没有改变课本用三个实例分别代表三种表示函数方法的意图。

  这样学生可以从熟悉的情景引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探索新知,形成概念

  1、引导分析,探求特征

  思考:如何用集合的语言来阐述上述三个问题的共同特征?

  [设计意图]并不急着让学生回答此问,为引导学生改变思路,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进入本节课的重点。这里也是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的体现,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引。

  提问(4):观察上述三问题,它们分别涉及到了哪些集合?(每个问题都涉及到了两个集合,具体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问(5):两个集合的元素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对应)

  及时给出单值对应的定义,并尝试用输入值,输出值的概念来表达这种对应。

  2、抽象归纳,引出概念

  提问(6):现在你能从集合角度说说这三个问题的共同点吗?

  [设计意图]学生相互讨论,并回答,引出函数的概念。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

  板书:函数的概念

  上述一系列问题,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发展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不断探究、发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在学生心情愉悦的氛围中,突破本节课的重点。

  3、探求定义,提出注意

  提问(7):你觉得这个定义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剖析概念,使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便于理解记忆。

  2、例题剖析,强化概念

  例1、判断下列对应是否为函数:

  (1)

  (2)

  [设计意图]通过例1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单值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

  例2、(1);

  (2)y=x-1;

  (3);

  (4)

  [设计意图]首先对求函数的定义域进行方法引导,偶次方根必需注意的地方,其次,通过(2)(3)两道题,强调只有对应法则与定义域相同的两个函数,才是相同的函数。而与函数用什么字母表示无关,进一步理解函数符号的本质内涵。

  例3、试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

  (1)

  (2)

  [设计意图]让学体会理解函数的三要素。

  4、巩固练*,运用概念

  书本练*P24:1,2,3,4

  5、课堂小结,提升思想

  引导学生进行回顾,使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整体把握,将对学生形成的知识系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七、教学评价

  1、我通过对一系列问题情景的设计,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实现对本课重难点的突破。

  2、为使课堂形式更加丰富,也可将某些问题改成判断题。

  3、在学生分析、归纳、建构概念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理解的偏差,教师应给予恰当的梳理

  4。本节课的起始,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更理想的教学情景。

  高一数学教案《函数概念》 4

  学*目标:

  (1)理解函数的概念

  (2)会用集合与对应语言来刻画函数,

  (3)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

  重点:

  函数概念的理解

  难点

  函数符号y=f(x)的理解

  知识梳理:

  自学课本P29—P31,填充以下空格。

  1、设集合A是一个非空的实数集,对于A内 ,按照确定的对应法则f,都有 与它对应,则这种对应关系叫做集合A上的一个函数,记作 。

  2、对函数 ,其中x叫做 ,x的取值范围(数集A)叫做这个函数的 ,所有函数值的集合 叫做这个函数的 ,函数y=f(x) 也经常写为 。

  3、因为函数的值域被 完全确定,所以确定一个函数只需要

  。

  4、依函数定义,要检验两个给定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函数关系,只要检验:

  ① ;② 。

  5、设a, b是两个实数,且a

  (1)满足不等式 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记作 。

  (2)满足不等式a

  (3)满足不等式 或 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分别表示为 ;

  分别满足x≥a,x>a,x≤a,x

  其中实数a, b表示区间的两端点。

  完成课本P33,练*A 1、2;练*B 1、2、3。

  例题解析

  题型一:函数的概念

  例1:下图中可表示函数y=f(x)的图像的只可能是( )

  练*:设M={x| },N={y| },给出下列四个图像,其中能表示从集合M到集合N的函数关系的有____个。

  题型二:相同函数的判断问题

  例2:已知下列四组函数:① 与y=1 ② 与y=x ③ 与

  ④ 与 其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 ② ③ B. ② ④ C. ① ④ D. ④

  练*:已知下列四组函数,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题型三: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问题

  例3:求函数f(x)= 的定义域

  练*:课本P33练*A组 4.

  例4:求函数 , ,在0,1,2处的函数值和值域。

  当堂检测

  1、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 A )

  A、 B、

  C、 D、

  2、已知函数 满足f(1)=f(2)=0,则f(-1)的值是( C )

  A、5 B、-5 C、6 D、-6

  3、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 函数就是两个数集之间的对应关系;

  ② 若函数的定义域只含有一个元素,则值域也只含有一个元素;

  ③ 因为 的函数值不随 的变化而变化,所以 不是函数;

  ④ 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确定后,函数的值域也就确定了.

  其中正确的有( B )

  A. 1 个 B. 2 个 C. 3个 D. 4 个

  4、下列函数完全相同的是 ( D )

  A. , B. ,

  C. , D. ,

  5、在下列四个图形中,不能表示函数的图象的是 ( B )

  6、设 ,则 等于 ( D )

  A. B. C. 1 D.0

  7、已知函数 ,求 的值.( )

  高一数学教案《函数概念》 5

  教材分析: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高中阶段不仅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同时还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高中阶段更注重函数模型化的思想.

  教学目的:

  (1)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

  (2)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

  (3)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4)能够正确使用“区间”的符号表示某些函数的定义域;

  教学重点:理解函数的模型化思想,用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

  教学难点:符号“y=f(x)”的含义,函数定义域和值域的区间表示;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复*初中所学函数的概念,强调函数的模型化思想;

  2.阅读课本引例,体会函数是描述客观事物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的思想:

  (1)炮弹的射高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

  (2)南极臭氧空洞面积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

  (3)“八五”计划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

  备用实例:

  我国xxxx年4月份非典疫情统计:

  日期222324252627282930

  新增确诊病例数1061058910311312698152101

  3.引导学生应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各个实例中两个变量间的依赖关系;

  4.根据初中所学函数的概念,判断各个实例中的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是函数关系.

  二、新课教学

  (一)函数的'有关概念

  1.函数的概念:

  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function).

  记作:y=f(x),x∈A.

  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domain);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range).

  注意:

  ○1“y=f(x)”是函数符号,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y=g(x)”;

  ○2函数符号“y=f(x)”中的f(x)表示与x对应的函数值,一个数,而不是f乘x.

  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

  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3.区间的概念

  (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

  (2)无穷区间;

  (3)区间的数轴表示.

  4.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讨论

  (由学生完成,师生共同分析讲评)

  (二)典型例题

  1.求函数定义域

  课本P20例1

  解:(略)

  说明:

  ○1函数的定义域通常由问题的实际背景确定,如果课前三个实例;

  ○2如果只给出解析式y=f(x),而没有指明它的定义域,则函数的定义域即是指能使这个式子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

  ○3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要写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

  巩固练*:课本P22第1题

  2.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

  课本P21例2

  解:(略)

  说明:

  ○1构成函数三个要素是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由于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决定的,所以,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即称这两个函数相等(或为同一函数)

  ○2两个函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

  巩固练*:

  ○1课本P22第2题

  ○2判断下列函数f(x)与g(x)是否表示同一个函数,说明理由?

  (1)f(x)=(x-1)0;g(x)=1

  (2)f(x)=x;g(x)=

  (3)f(x)=x2;f(x)=(x+1)2

  (4)f(x)=|x|;g(x)=

  (三)课堂练*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2)

  (3)

  (4)

  (5)

  (6)

  三、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从具体实例引入了函数的的概念,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了函数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介绍了求函数定义域和判断同一函数的典型题目,引入了区间的概念来表示集合。

  四、作业布置

  课本P28*题1.2(A组)第1―7题(B组)第1题


高一数学教案《方程根与函数零点》实用五份(扩展4)

——高一数学教案菁选

高一数学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一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一数学教案1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1)理解数列是按一定顺序排成的一列数,其每一项是由其项数唯一确定的、

  (2)了解数列的各种表示方法,理解通项公式是数列第 项 与项数 的关系式,能根据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并能根据给出的一个数列的前几项写出该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3)已知一个数列的递推公式及前若干项,便确定了数列,能用代入法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2、通过对一列数的观察、归纳,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通项公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由 求 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良好的思维*惯、

  教学 建议

  (1)为激发学生学*数列的兴趣,体会数列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可由实际问题引入,从中抽象出数列要研究的问题,使学生对所要研究的内容心中有数,如书中所给的例子,还有物品堆放个数的计算等、

  (2)数列中蕴含的函数思想是研究数列的指导思想,应及早引导学生发现数列与函数的关系、在 教学 中强调数列的项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次序”便是函数的自变量,相同的数组成的数列,次序不同则就是不同的数列、函数表示法有列表法、图象法、解析式法,类似地,数列就有列举法、图示法、通项公式法、由于数列的自变量为正整数,于是就有可能相邻的两项(或几项)有关系,从而数列就有其特殊的表示法??递推公式法、

  (3)由数列的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是简单的代入法, 教师 应精心设计例题,使这一例题为写通项公式作一些准备,尤其是对程度差的学生,应多举几个例子,让学生观察归纳通项公式与各项的结构关系,尽量为写通项公式提供帮助、

  (4)由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学生学*中的一个难点,要帮助学生分析各项中的结构特征(整式,分式,递增,递减,摆动等),由学生归纳一些规律性的结论,如正负相间用 来调整等、如果学生一时不能写出通项公式,可让学生依据前几项的规律,猜想该数列的下一项或下几项的值,以便寻求项与项数的关系、

  (5)对每个数列都有求和问题,所以在本节课应补充数列前 项和的概念,用 表示 的问题是重点问题,可先提出一个具体问题让学生分析 与 的关系,再由特殊到一般,研究其一般规律,并给出严格的推理证明(强调 的表达式是分段的);之后再到特殊问题的解决,举例时要兼顾结果可合并及不可合并的情况、

  (6)给出一些简单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求其最大项或最小项,又是函数思想与方法的体现,对程度好的学生应提出这一问题,学生运用函数知识是可以解决的、

  教学 设计示例

  数列的概念

  教学 目标

  1、通过 教学 使学生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的表示法,能够根据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项、

  2、通过数列定义的归纳概括,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概括能力;渗透函数思想、

  3、通过有关数列实际应用的介绍,激发学生学*研究数列的积极性、

  教学 重点,难点

  教学 重点是数列的定义的归纳与认识; 教学 难点是数列与函数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 用具: 电脑,课件(媒体资料),投影仪,幻灯片

  教学 方法: 讲授法为主

  教学 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开始我们研究一个新课题、

  先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场地上堆放了一些圆钢,最底下的一层有100根,在其上一层(称作第二层)码放了99根,第三层码放了98根,依此类推,问:最多可放多少层?第57层有多少根?从第1层到第57层一共有多少根?我们不能满足于一层层的去数,而是要但求如何去研究,找出一般规律、实际上我们要研究的是这样的一列数

  ( 板书 ) 象这样排好队的数就是我们的研究对象??数列、

  ( 板书 )第三章 数列

  (一)数列的概念

  二、讲解新课

  要研究数列先要知道何为数列,即先要给数列下定义,为帮助同学概括出数列的定义,再给出几列数:

  (幻灯片)

  ①

  自然数排成一列数:

  ②

  3个1排成一列:

  ③

  无数个1排成一列:

  ④

  的不足*似值,分别*似到 排列起来:

  ⑤

  正整数 的倒数排成一列数:

  ⑥

  函数 当 依次取 时得到一列数:

  ⑦

  函数 当 依次取 时得到一列数:

  ⑧

  请学生观察8列数,说明每列数就是一个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都有自己的特定的位置,这样数列就是按一定顺序排成的一列数、

  ( 板书 )1、数列的定义:按一定次序排成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为表述方便给出几个名称:项,项数,首项(以幻灯片的形式给出)、以上述八个数列为例,让学生练*了指出某一个数列的首项是多少,第二项是多少,指出某一个数列的一些项的项数、

  由此可以看出,给定一个数列,应能够指明第一项是多少,第二项是多少,……,每一项都是确定的,即指明项数,对应的项就确定、所以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其项数有着对应关系,这与我们学过的函数有密切关系、

  ( 板书 )2、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数列可以看作特殊的函数,项数是其自变量,项是项数所对应的函数值,数列的定义域是正整数集 ,或是正整数集 的有限子集 、

  于是我们研究数列就可借用函数的研究方法,用函数的观点看待数列、

  遇到数学概念不单要下定义,还要给其数学表示,以便研究与交流,下面探讨数列的表示法、

  ( 板书 )3、数列的表示法

  数列可看作特殊的函数,其表示也应与函数的表示法有联系,首先请学生回忆函数的表示法:列表法,图象法,解析式法、相对于列表法表示一个函数,数列有这样的表示法:用 表示第一项,用 表示第一项,……,用 表示第 项,依次写出成为

  ( 板书 )(1)列举法

  (如幻灯片上的例子)简记为

  一个函数的直观形式是其图象,我们也可用图形表示一个数列,把它称作图示法、

  ( 板书 )(2)图示法

  启发学生仿照函数图象的画法画数列的图形、具体方法是以项数 为横坐标,相应的项 为纵坐标,即以 为坐标在*面直角坐标系中做出点(以前面提到的数列 为例,做出一个数列的图象),所得的数列的图形是一群孤立的点,因为横坐标为正整数,所以这些点都在 轴的右侧,而点的个数取决于数列的项数、从图象中可以直观地看到数列的项随项数由小到大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有些函数可以用解析式来表示,解析式反映了一个函数的函数值与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类似地有一些数列的项能用其项数的函数式表示出来,即 ,这个函数式叫做数列的通项公式、

  ( 板书 )(3)通项公式法

  如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

  的通项公式为 ;

  的通项公式为 ;

  数列的通项公式具有双重身份,它表示了数列的第 项,又是这个数列中所有各项的一般表示、通项公式反映了一个数列项与项数的函数关系,给了数列的通项公式,这个数列便确定了,代入项数就可求出数列的每一项、

  例如,数列 的通项公式 ,则 、

  值得注意的是,正如一个函数未必能用解析式表示一样,不是所有的数列都有通项公式,即便有通项公式,通项公式也未必唯一、

  除了以上三种表示法,某些数列相邻的两项(或几项)有关系,这个关系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叫做递推公式、

  ( 板书 )(4)递推公式法

  如前面所举的钢管的例子,第 层钢管数 与第 层钢管数 的关系是 ,再给定 ,便可依次求出各项、再如数列 中, ,这个数列就是 、

  像这样,如果已知数列的第1项(或前几项),且任一项与它的前一项(或前几项)间的关系用一个公式来表示,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递推公式是数列所特有的表示法,它包含两个部分,一是递推关系,一是初始条件,二者缺一不可、

  可由学生举例,以检验学生是否理解、

  三、小结

  1、数列的概念

  2、数列的四种表示

  四、作业? 略

  五、 板书 设计

  数列

  (一)数列的概念 涉及的数列及表示

  1、数列的定义

  2、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3、数列的表示法

  (1)列举法

  (2)图示法

  (3)通项公式法

  (4)递推公式法

  探究活动

  将边长为 厘米的正方形分成 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数出其中所有正方形的个数、

  解:当 时,共有正方形 个;当 时,共有正方形 个;当 时,共有正方形 个;当 时,共有正方形 个;当 时,共有正方形 个;归纳猜想边长为 厘米的正方形中的正方形共有 个、

高一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明确决定函数的三个要素,学会求某些函数的定义域,掌握判定两个函数是否相同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静与动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

  函数的概念,函数定义域的求法.

  教学难点:

  函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Ⅰ.课题导入

  [师]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了函数的概念,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它是怎样表述的?

  (几位学生试着表述,之后,教师将学生的回答梳理,再表述或者启示学生将表述补充完整再条理表述).

  设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惟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y是x的函数,x叫做自变量.

  [师]我们学*了函数的概念,并且具体研究了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请同学们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问题一:y=1(xR)是函数吗?

  问题二:y=x与y=x2x 是同一个函数吗?

  (学生思考,很难回答)

  [师]显然,仅用上述函数概念很难回答这些问题,因此,需要从新的高度来认识函数概念(板书课题).

  Ⅱ.讲授新课

  [师]下面我们先看两个非空集合A、B的元素之间的一些对应关系的例子.

  在(1)中,对应关系是乘2,即对于集合A中的每一个数n,集合B中都有一个数2n和它对应.

  在(2)中,对应关系是求*方,即对于集合A中的每一个数m,集合B中都有一个*方数m2和它对应.

  在(3)中,对应关系是求倒数,即对于集合A中的每一个数x,集合B中都有一个数 1x 和它对应.

  请同学们观察3个对应,它们分别是怎样形式的对应呢?

  [生]一对一、二对一、一对一.

  [师]这3个对应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呢?

  [生甲]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按照某种对应关系,集合B中都有惟一的数和它对应.

  [师]生甲回答的很好,不但找到了3个对应的共同特点,还特别强调了对应关系,事实上,一个集合中的数与另一集合中的数的对应是按照一定的关系对应的,这是不能忽略的. 实际上,函数就是从自变量x的集合到函数值y的集合的一种对应关系.

  现在我们把函数的概念进一步叙述如下:(板书)

  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惟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

  记作:y=f(x),xA

  其中x叫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或f(x))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y|y=f(x),xA}叫函数的值域.

  一次函数f(x)=ax+b(a0)的定义域是R,值域也是R.对于R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R中都有一个数f(x)=ax+b(a0)和它对应.

  反比例函数f(x)=kx (k0)的定义域是A={x|x0},值域是B={f(x)|f(x)0},对于A中的任意一个实数x,在B中都有一个实数f(x)= kx (k0)和它对应.

  二次函数f(x)=ax2+bx+c(a0)的定义域是R,值域是当a0时B={f(x)|f(x)4ac-b24a };当a0时,B={f(x)|f(x)4ac-b24a },它使得R中的任意一个数x与B中的数f(x)=ax2+bx+c(a0)对应.

  函数概念用集合、对应的语言叙述后,我们就很容易回答前面所提出的两个问题.

  y=1(xR)是函数,因为对于实数集R中的任何一个数x,按照对应关系函数值是1,在R中y都有惟一确定的值1与它对应,所以说y是x的函数.

  Y=x与y=x2x 不是同一个函数,因为尽管它们的对应关系一样,但y=x的定义域是R,而y=x2x 的定义域是{x|x0}. 所以y=x与y=x2x 不是同一个函数.

  [师]理解函数的定义,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

  注意:①函数是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上的一种对应.

  ②符号f:AB表示A到B的一个函数,它有三个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三者缺一不可.

  ③集合A中数的任意性,集合B中数的惟一性.

  ④f表示对应关系,在不同的函数中,f的具体含义不一样.

  ⑤f(x)是一个符号,绝对不能理解为f与x的乘积.

  [师]在研究函数时,除用符号f(x)表示函数外,还常用g(x) 、F(x)、G(x)等符号来表示

  Ⅲ.例题分析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f(x)=1x-2 (2)f(x)=3x+2 (3)f(x)=x+1 +12-x

  分析:函数的定义域通常由问题的实际背景确定.如果只给出解析式y=f(x),而没有指明它的定义域.那么函数的定义域就是指能使这个式子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

  解:(1)x-20,即x2时,1x-2 有意义

  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是{x|x2}

  (2)3x+20,即x-23 时3x+2 有意义

  函数y=3x+2 的定义域是[-23 ,+)

  (3) x+10 x2

  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是{x|x{x|x2}=[-1,2)(2,+).

  注意:函数的定义域可用三种方法表示:不等式、集合、区间.

  从上例可以看出,当确定用解析式y=f(x)表示的函数的定义域时,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如果f(x)是整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R;

  (2)如果f(x)是分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分母不等于零的实数的集合;

  (3)如果f(x)是偶次根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根号内的式子不小于零的实数的集合;

  (4)如果f(x)是由几个部分的数学式子构成的,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各部分式子都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即使每个部分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的交集);

  (5)如果f(x)是由实际问题列出的,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解析式本身有意义且符合实际意义的实数的集合.

  例如:一矩形的宽为x m,长是宽的2倍,其面积为y=2x2,此函数定义域为x0而不是全体实数.

  由以上分析可知:函数的定义域由数学式子本身的意义和问题的实际意义决定.

  [师]自变量x在定义域中任取一个确定的值a时,对应的函数值用符号f(a)来表示.例如,函数f(x)=x2+3x+1,当x=2时的函数值是f(2)=22+32+1=11

  注意:f(a)是常量,f(x)是变量 ,f(a)是函数f(x)中当自变量x=a时的函数值.

  下面我们来看求函数式的值应该怎样进行呢?

  [生甲]求函数式的值,严格地说是求函数式中自变量x为某一确定的值时函数式的值,因此,求函数式的值,只要把函数式中的x换为相应确定的数(或字母,或式子)进行计算即可.

  [师]回答正确,不过要准确地求出函数式的值,计算时万万不可粗心大意噢!

  [生乙]判定两个函数是否相同,就看其定义域或对应关系是否完全一致,完全一致时,这两个函数就相同;不完全一致时,这两个函数就不同.

  [师]生乙的回答完整吗?

  [生]完整!(课本上就是如生乙所述那样写的).

  [师]大家说,判定两个函数是否相同的依据是什么?

  [生]函数的定义.

  [师]函数的定义有三个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我们判定两个函数是否相同为什么只看两个要素:定义域和对应关系,而不看值域呢?

  (学生窃窃私语:是啊,函数的三个要素不是缺一不可吗?怎不看值域呢?)

  (无人回答)

  [师]同学们预*时还是欠仔细,欠思考!我们做事情,看问题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函数的值域是由什么决定的,不就是由函数的定义域与对应关系决定的吗!关注了函数的定义域与对应关系,三者就全看了!

  (生恍然大悟,我们怎么就没想到呢?)

  [例2]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y=1-2x (xR) (2)y=|x|-1 x{-2,-1,0,1,2}

  (3)y=x2+4x+3 (-31)

  分析:求函数的值域应确定相应的定义域后再根据函数的具体形式及运算确定其值域.

  对于(1)(2)可用直接法根据它们的定义域及对应法则得到(1)(2)的值域.

  对于(3)可借助数形结合思想利用它们的图象得到值域,即图象法.

  解:(1)yR

  (2)y{1,0,-1}

  (3)画出y=x2+4x+3(-31)的图象,如图所示,

  当x[-3,1]时,得y[-1,8]

  Ⅳ.课堂练*

  课本P24练*17.

  Ⅴ.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了函数的定义(包括定义域、值域的概念)、区间的概念及求函数定义域的方法.学*函数定义应注意的问题及求定义域时的各种情形应该予以重视.(本小结的内容可由学生自己来归纳)

  Ⅵ.课后作业

  课本P28,*题1、2. 文 章来

高一数学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含有“或”、“且”、“非”复合命题的概念及其构成形式;

  (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3)能用逻辑联结词和简单命题构成不同形式的复合命题;

  (4)能识别复合命题中所用的逻辑联结词及其联结的简单命题;

  (5)会用真值表判断相应的复合命题的真假;

  (6)在知识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技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判断复合命题真假的方法;难点是对“或”的含义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在当今社会中,人们从事任何工作、学*,都离不开逻辑.具有一定逻辑知识是构成一个公民的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数学的特点是逻辑性强,特别是进入高中以后,所学的教学比初中更强调逻辑性.如果不学*一定的逻辑知识,将会在我们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经常犯逻辑性的错误.其实,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开始接触一些简易逻辑的知识.

  初一*面几何中曾学过命题,请同学们举一个命题的例子.(板书:命题.)

  (从初中接触过的“命题”入手,提出问题,进而学*逻辑的有关知识.)

  学生举例:*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 ……(1)

  两直线*行,同位角相等.…………(2)

  教师提问:“……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不是命题?……(3)

  (同学议论结果,答案是肯定的.)

  教师提问:什么是命题?

  (学生进行回忆、思考.)

  概念总结:对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断的语句叫做命题.

  (教师肯定了同学的回答,并作板书.)

  由于判断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所以命题有真假之分,命题(1)、(2)是真命题,而(3)是假命题.

  (教师利用投影片,和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例1 判断以下各语句是不是命题,若是,判断其真假:

  命题一定要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3)、(4)没有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所以它们不是命题.

  初中所学的命题概念涉及逻辑知识,我们今天开始要在初中学*的基础上,介绍简易逻辑的知识.

  2.讲授新课

  大家看课本(人教版,试验修订本,第一册(上))从第25页至26页例1前,并归纳一下这段内容主要讲了哪些问题?

  (片刻后请同学举手回答,一共讲了四个问题.师生一道归纳如下.)

  (1)什么叫做命题?

  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看这语句有没有对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断,疑问句、祈使句都不是命题.有些语句中含有变量,如 x2-5x+6=0

  中含有变量 ,在不给定变量的值之前,我们无法确定这语句的真假(这种含有变量的语句叫做“开语句”).

  (2)介绍逻辑联结词“或”、“且”、“非”.

  “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逻辑联结词除这三种形式外,还有“若…则…”和“当且仅当”两种形式.

  命题可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叫做简单命题.简单命题是不含其他命题作为其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不能再分解成其他命题)的命题.

  由简单命题和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叫做复合命题,如“6是自然数且是偶数”就是由简单命题“6是自然数”和“6是偶数”由逻辑联结词“且”构成的复合命题.

  (4)命题的`表示:用p ,q ,r ,s ,……来表示.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作补充和强调,特别是对复合命题的概念作出分析和展开.)

  我们接触的复合命题一般有“p 或q ”“p且q ”、“非p ”、“若p 则q ”等形式.

  给出一个含有“或”、“且”、“非”的复合命题,应能说出构成它的简单命题和弄清它所用的逻辑联结词;应能根据所给出的两个简单命题,写出含有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复合命题.

  对于给出“若p 则q ”形式的复合命题,应能找到条件p 和结论q .

  在判断一个命题是简单命题还是复合命题时,不能只从字面上来看有没有“或”、“且”、“非”.例如命题“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此命题字面上无“且”;命题“5的倍数的末位数字不是0就是5”的字面上无“或”,但它们都是复合命题.

  3.巩固新课

  例2 判断下列命题,哪些是简单命题,哪些是复合命题.如果是复合命题,指出它的构成形式以及构成它的简单命题.

  (1)5 ;

  (2)0.5非整数;

  (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行;

  (4)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分;

  (5)*行线不相交;

  (6)若ab=0 ,则a=0 .

  (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辨析.教材中对“若…则…”不作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作些补充.)

高一数学教案4

  学*目标

  1、掌握双曲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渐*线、离心率等几何性质

  2、掌握标准方程中的几何意义

  3、能利用上述知识进行相关的论证、计算、作双曲线的草图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预*检查

  1、焦点在x轴上,虚轴长为12,离心率为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2、顶点间的距离为6,渐*线方程为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3、双曲线的渐进线方程为、

  4、设分别是双曲线的半焦距和离心率,则双曲线的一个顶点到它的一条渐*线的距离是、

  二、问题探究

  探究1、类比椭圆的几何性质写出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画出草图并,说出它们的不同、

  探究2、双曲线与其渐*线具有怎样的关系、

  练*:已知双曲线经过,且与另一双曲线,有共同的渐*线,则此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

  例1根据以下条件,分别求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过点,离心率、

  (2)、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是双曲线上一点,且,,离心率为、

  例2已知双曲线,直线过点,左焦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于该双曲线的虚轴长的,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例3(理)求离心率为,且过点的双曲线标准方程、

  三、思维训练

  1、已知双曲线方程为,经过它的右焦点,作一条直线,使直线与双曲线恰好有一个交点,则设直线的斜率是、

  2、椭圆的离心率为,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3、双曲线的渐进线方程是,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4、(理)设是双曲线上一点,双曲线的一条渐*线方程为、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若,则、

  四、知识巩固

  1、已知双曲线方程为,过一点(0,1),作一直线,使与双曲线无交点,则直线的斜率的集合是、

  2、设双曲线的'一条准线与两条渐*线交于两点,相应的焦点为,若以为直径的圆恰好过点,则离心率为、

  3、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点在双曲线的右支上,且,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值为、

  4、设双曲线的半焦距为,直线过、两点,且原点到直线的距离为,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5、(理)双曲线的焦距为,直线过点和,且点(1,0)到直线的距离与点(-1,0)到直线的距离之和、求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高一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并能理解推导这些法则的依据和过程;

  2、能较熟练地运用法则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对数的运算性质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2、问题:对数运算也有相应的运算性质吗?

  二、学生活动:

  1、观察教材P59的表2—3—1,验证对数运算性质、

  2、理解对数的运算性质、

  3、证明对数性质、

  三、建构数学:

  1)引导学生验证对数的运算性质、

  2)推导和证明对数运算性质、

  3)运用对数运算性质解题、

  探究:

  ①简易语言表达:“积的对数=对数的和”……

  ②有时逆向运用公式运算:如

  ③真数的`取值范围必须是:不成立;不成立、

  ④注意:,

  四、数**用:

  1、例题:

  例1、(教材P60例4)求下列各式的值:

  (1);(2)125;(3)(补充)lg、

  例2、(教材P60例4)已知,,求下列各式的值(结果保留4位小数)

  (1);(2)、

  例3、用,,表示下列各式:

  例4、计算:

  (1);(2);(3)

  2、练*:

  P60(练*)1,2,4,5、

  五、回顾小结:

  本节课学*了以下内容:对数的运算法则,公式的逆向使用、

  六、课外作业:

  P63*题5

  补充:

  1、求下列各式的值:

  (1)6—3;(2)lg5+lg2;(3)3+、

  2、用lgx,lgy,lgz表示下列各式:

  (1)lg(xyz);(2)lg;(3);(4)、

  3、已知lg2=0、3010,lg3=0、4771,求下列各对数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四位)

  (1)lg6;(2)lg;(3)lg;(4)lg32、

高一数学教案6

  本文题目:高一数学教案: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2.2.2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二)

  内容与解析

  (一) 内容: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二)。

  (二) 解析:从*几年高考试题看,主要考查对数函数的性质,一般综合在对数函数中考查.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命题灵活.学*本部分时,要重点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和技巧,并熟练应用.

  一、 目标及其解析: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对数函数在生产实际中的简单应用.进一步理解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 学*反函数的概念,理解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能够在同一坐标上看出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象性质..

  (二) 解析

  (1)在对数函数 中,底数 且 ,自变量 ,函数值 .作为对数函数的三个要点,要做到道理明白、记忆牢固、运用准确.

  (2)反函数求法:①确定原函数的值域即新函数的'定义域.②把原函数y=f(x)视为方程,用y表示出x.③把x、y互换,同时标明反函数的定义域.

  二、 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不易理解反函数,熟练掌握其转化关系是学好对数函数与反函数的基础。

  三、 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一次递推的教学中,准备使用PowerPoint 20xx。因为使用PowerPoint 20xx,有利于提供准确、最核心的文字信息,有利于帮助学生顺利抓住老师上课思路,节省老师板书时间,让学生尽快地进入对问题的分析当中。

  四、 教学过程

  问题一. 对数函数模型思想及应用:

  ① 出示例题:溶液酸碱度的测量问题:溶液酸碱度pH的计算公式 ,其中 表示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单位是摩尔/升.

  (Ⅰ)分析溶液酸碱读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

  (Ⅱ)纯净水 摩尔/升,计算纯净水的酸碱度.

  ②讨论:抽象出的函数模型? 如何应用函数模型解决问题? 强调数学应用思想

  问题二.反函数:

  ① 引言:当一个函数是一一映射时, 可以把这个函数的因变量作为一个新函数的自变量, 而把这个函数的自变量新的函数的因变量. 我们称这两个函数为反函数(inverse function)

  ② 探究:如何由 求出x?

  ③ 分析:函数 由 解出,是把指数函数 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对调位置而得出的. *惯上我们通常用x表示自变量,y表示函数,即写为 .

  那么我们就说指数函数 与对数函数 互为反函数

  ④ 在同一*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指数函数 及其反函数 图象,发现什么性质?

  ⑤ 分析:取 图象上的几个点,说出它们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的坐标,并判断它们是否在 的图象上,为什么?

  ⑥ 探究:如果 在函数 的图象上,那么P0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在函数 的图象上吗,为什么?

  由上述过程可以得到什么结论?(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

  ⑦练*:求下列函数的反函数: ;

  (师生共练 小结步骤:解x ;*惯表示;定义域)

  (二)小结:函数模型应用思想;反函数概念;阅读P84材料

  五、 目标检测

  1.(20xx全国卷Ⅱ文)函数y= (x 0)的反函数是

  A. (x 0) B. (x 0) C. (x 0) D. (x 0)

  1.B 解析:本题考查反函数概念及求法,由原函数x 0可知A、C错,原函数y 0可知D错,选B.

  2. (20xx广东卷理)若函数 是函数 的反函数,其图像经过点 ,则 ( )

  A. B. C. D.

  2. B 解析: ,代入 ,解得 ,所以 ,选B.

  3. 求函数 的反函数

  3.解析:显然y0,反解 可得, ,将x,y互换可得 .可得原函数的反函数为 .

  【总结】20xx年已经到来,新的一年数学网会为您整理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本文高一数学教案: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能给您带来帮助!

高一数学教案7

  一、课标要求:

  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会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

  二、知识与方法回顾:

  1、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概念:

  2、从逻辑推理关系上看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

  3、从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上看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

  4、特殊值法:判断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时,往往用特殊值法来否定结论

  5、化归思想:

  表示p等价于q,等价命题可以进行相互转化,当我们要证明p成立时,就可以转化为证明q成立;

  这里要注意原命题 逆否命题、逆命题 否命题只是等价形式之一,对于条件或结论是不等式关系(否定式)的命题一般应用化归思想.

  6、数形结合思想:

  利用韦恩图(即集合的包含关系)来判断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

  三、基础训练:

  1、 设命题若p则q为假,而若q则p为真,则p是q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 设集合M,N为是全集U的两个子集,则 是 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 若 是实数,则 是 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四、例题讲解

  例1 已知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1) 是这个方程有实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 是这个方程有实根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 是这个方程有实根的充要条件

  (4) 是这个方程有实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A.(1)(3) B.(3)(4) C.(1)(3)(4) D.(2)(3)(4)

  例2 (1)已知h 0,a,bR,设命题甲: ,命题乙: 且 ,问甲是乙的 ( )

  (2)已知p:两条直线的斜率互为负倒数,q: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则p是q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变式:a = 0是直线 与 *行的 条件;

  例3 如果命题p、q都是命题r的必要条件,命题s是命题r的充分条件,命题q是命题s

  的'充分条件,那么命题p是命题q的 条件;命题s是命题q的 条件;命题r是命题q的 条件.

  例4 设命题p:|4x-3| 1,命题q:x2-(2a+1)x+a(a+1) 0,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例5 设 是方程 的两个实根,试分析 是两实根 均大于1的什么条件?并给予证明.

  五、课堂练*

  1、设命题p: ,命题q: ,则p是q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给出以下四个命题:①若p则q②若﹁r则﹁q③ 若r则﹁s

  ④若﹁s则q若它们都是真命题,则﹁p是s的 条件;

  3、是否存在实数p,使 是 的充分条件?若存在,求出p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六、课堂小结:

  七、教学后记:

  高三 班 学号 姓名 日期: 月 日

  1、 A B是AB=B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 是 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 2x2-5x-30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 )

  A.-

  4、2且b是a+b4且ab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设a1、b1、c1、a2、b2、c2均为非零实数,不等式a1x2+b1x+c10和a2x2+b2x+c20的解集分别为集合M和N,那么 是 M=N 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6、若命题A: ,命题B: ,则命题A是B的 条件;

  7、设条件p:|x|=x,条件q:x2-x,则p是q的 条件;

  8、方程mx2+2x+1=0至少有一个负根的充要条件是 ;

  9、关于x的方程x2+mx+n = 0有两个小于1的正根的一个充要条件是 ;

  10、已知 ,求证: 的充要条件是 ;

  11、已知p:-210,q:1-m1+m,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2、已知关于x的方程(1-a)x2+(a+2)x-4=0,aR,求:

  (1)方程有两个正根的充要条件;

  (2)方程至少有一正根的充要条件.

高一数学教案8

  本文题目:高一数学教案:函数的奇偶性

  课题:1.3.2函数的奇偶性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概念,学会运用定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判断、推断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绘制和展示优美的函数图象来陶冶学生的情操. 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主动交流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学会认识事物的特殊性和一般性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思维品质。

  二、学*重、难点:

  重点:函数的奇偶性的概念。

  难点:函数奇偶性的判断。

  三、学法指导: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在思考、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对函数奇偶性的全面的体验和理解。对于奇偶性的应用采取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使学生边学边练,及时巩固。

  四、知识链接:

  1.复*在初中学*的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

  2.分别画出函数f (x) =x3与g (x) = x2的图象,并说出图象的对称性。

  五、学*过程:

  函数的奇偶性:

  (1)对于函数 ,其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函数 为奇函数;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函数 为偶函数。

  (2)奇函数的'图象关于__________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_________对称。

  (3)奇函数在对称区间的增减性 ;偶函数在对称区间的增减性 。

  六、达标训练:

  A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f(x)=x4;(2)f(x)=x5;

  (3)f(x)=x+ (4)f(x)=

  A2、二次函数 ( )是偶函数,则b=___________ .

  B3、已知 ,其中 为常数,若 ,则

  _______ .

  B4、若函数 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则函数 的图象关于 ( )

  (A) 轴对称 (B) 轴对称 (C)原点对称 (D)以上均不对

  B5、如果定义在区间 上的函数 为奇函数,则 =_____ .

  C6、若函数 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当 时, ,那么当

  时, =_______ .

  D7、设 是 上的奇函数, ,当 时, ,则 等于 ( )

  (A)0.5 (B) (C)1.5 (D)

  D8、定义在 上的奇函数 ,则常数 ____ , _____ .

  七、学*小结:

  本节主要学*了函数的奇偶性,判断函数的奇偶性通常有两种方法,即定义法和图象法,用定义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时,必须注意首先判断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单调性与奇偶性的综合应用是本节的一个难点,需要学生结合函数的图象充分理解好单调性和奇偶性这两个性质。

  八、课后反思:

高一数学教案9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惯。

  四、学情分析:

  1、基本情况:12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人,中上等生约人,中等生约人,中下生约人,后进生约人。

  14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人,中上等生约人,中等生约人,中下生约人,后进生约人。

  2、两个班均属普高班,学*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信心,提高学*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一数学教案10

  【内容与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有函数的概念指的是函数的概念及符号的理解,理解它关键就是能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学生已经学过了集合并且初中对函数的概念已经作了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函数的概念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的。由于它还与基本初等函数和函数模型等内容有必要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是学*后面知识的基础,是本学科的核心内容。教学的重点是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要素,所以解决重点的关键是通过实例领悟构成函数的三个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教学目标与解析】

  1、教学目标

  (1)理解函数的概念;

  (2)了解区间的概念;

  2、目标解析

  (1)理解函数的概念就是指能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

  (2)了解区间的概念就是指能够体会用区间表示数集的意义和作用;

  【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函数的概念及符号的理解,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函数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学生来说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通过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况函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概况能力,其中关键是理论联系实际,把抽象转化为具体。

  【教学过程】

  问题1:一枚炮弹发射后,经过26s落到地面击中目标.炮弹的射高为845m,且炮弹距离地面的高度h(单位:m)随时间t(单位:s)变化的规律是:h=130t-5t2.

  1.1这里的变量t的变化范围是什么?变量h的变化范围是什么?试用集合表示?

  1.2高度变量h与时间变量t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否为函数?若是,其自变量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问题,让学生正确理解让学生体会用解析式或图象刻画两个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从问题的实际意义可知,在t的变化范围内任给一个t,按照给定的对应关系,都有唯一的一个高度h与之对应。

  问题2:分析教科书中的实例(2),引导学生看图并启发:在t的变化t按照给定的图象,都有唯一的一个臭氧层空洞面积S与之相对应。

  问题3:要求学生仿照实例(1)、(2),描述实例(3)中恩格尔系数和时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理解得到函数的定义,培养学生的归纳、概况的能力。

  问题4:上述三个实例中变量之间的'关系都是函数,那么从集合与对应的观点分析,函数还可以怎样定义?

  4.1在一个函数中,自变量x和函数值y的变化范围都是集合,这两个集合分别叫什么名称?

  4.2在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f:A→B中,集合A是函数的定义域,集合B是函数的值域吗?怎样理解f(x)=1,x∈R?

  4.3一个函数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如果给定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那么函数的值域确定吗?两个函数相等的条件是什么?

  【例题】: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分析:求定义域就是使式子有意义的x的取值所构成的集合;定义域一定是集合!

  例2已知函数

  分析:理解函数f(x)的意义

  例3下列函数中哪个与函数相等?

  例4在下列各组函数中与是否相等?为什么?

  分析:

  (1)两个函数相等,要求定义域和对应关系都一致;

  (2)用x还是用其它字母来表示自变量对函数实质而言没有影响.

  【课堂目标检1测】

  教科书第19页1、2.

  【课堂小结】

  1、理解函数的定义,函数的三要素,会球简单的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

  2、理解区间是表示数集的一种方法,会把不等式转化为区间。

高一数学教案1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集合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在小学数学中,就渗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进一步应用集合的语言表述一些问题 例如,在代数中用到的有数集、解集等;在几何中用到的有点集 至于逻辑,可以说,从开始学*数学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基本的逻辑知识在日常生活、学*、工作中,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 这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本章的意义,也是本章学*的基础把集合的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 例如,下一章讲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就离不开集合与逻辑。

  本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 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

  这节课主要学*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 学*引言是引发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认识学*本章的意义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 在开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 教科书给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 ”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简介数集的发展,复*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和数;

  2、教材中的章头引言;

  3、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德国数学家)(见附录);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教材中例子(P4)

  二、讲解新课: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问题如下:

  (1)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2)有那些符号?是如何表示的?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由一些数、一些点、一些图形、一些整式、一些物体、一些人组成的。我们说,每一组对象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或者说,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定义: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简称集)

  (2)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常用数集及记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 记作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 记作N*或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 记作Z ,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 记作Q ,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 记作R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 记作N*或N+ Q、Z、R等其它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

  3、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

  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按照明确的判断标准给定一个元素或者在这个集合里,或者不在,不能模棱两可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重复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一定的顺序(通常用正常的顺序写出)

  5、⑴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⑵“∈”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三、练*题:

  1、教材P5练*1、2

  2、下列各组对象能确定一个集合吗?

  (1)所有很大的实数 (不确定)

  (2)好心的人 (不确定)

  (3)1,2,2,3,4,5.(有重复)

  3、设a,b是非零实数,那么 可能取的值组成集合的元素是_—2,0,2__

  4、由实数x,-x,|x|, 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 A )

  (A)2个元素 (B)3个元素 (C)4个元素 (D)5个元素

  5、设集合G中的元素是所有形如a+b (a∈Z, b∈Z)的数,求证:

  (1) 当x∈N时, x∈G;

  (2) 若x∈G,y∈G,则x+y∈G,而 不一定属于集合G

  证明(1):在a+b (a∈Z, b∈Z)中,令a=x∈N,b=0,则x= x+0* = a+b ∈G,即x∈G

  证明(2):∵x∈G,y∈G,

  ∴x= a+b (a∈Z, b∈Z),y= c+d (c∈Z, d∈Z)

  ∴x+y=( a+b )+( c+d )=(a+c)+(b+d)

  ∵a∈Z, b∈Z,c∈Z, d∈Z

  ∴(a+c) ∈Z, (b+d) ∈Z

  ∴x+y =(a+c)+(b+d) ∈G,

  又∵ =且 不一定都是整数,

  ∴ = 不一定属于集合G

  四、小结:本节课学*了以下内容:

  1、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元素、属于、不属于)

  2、集合元素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常用数集的定义及记法

高一数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

  2.掌握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灵活的运用乘法公式进行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和化简,会进行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相互转化。

  教学重点

  1.分数指数幂含义的理解。

  2.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的理解。

  3.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和化简。

  教学难点

  1.分数指数幂含义的理解。

  2.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和化简。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上节课研究了根式的意义及根式的性质,那么根式与指数幂有什么关系?整数指数幂有那些运算性质?

  二.学生活动

  1.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并指出其结果的指数,被开方数的指数及根指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1)=(2)=

  2.从上述问题中,你能得到的结论为

  3.(a0)及(a0)能否化成指数幂的形式?

  三.数学理论

  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a0,m,n均为正整数)

  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a0,m,n均为正整数)

  1.规定:0的正分数指数幂仍是0,即=0

  0的负分数指数幂无意义。

  3.规定了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后,指数的概念从整数指数推广到了有理数指数,因而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同样适用于有理数指数幂。

  即=(1)

  =(2)其中s,tQ,a0,b0

  =(3)

  四.数**用

  例1求值:

  (1)(2)(3)(4)

  例2用分数指数幂的形式表示下列各式(a0)

  (1)(2)

  例3化简

  (1)

  (2)(3)

  例4化简

  例5已知求(1)(2)

  五.回顾小结

  1.分数指数幂的意义。=(0,m,n)

  无意义

  2.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3.整式运算律及乘法公式在分数指数幂运算中仍适用

  4.指数概念从整数指数幂推广到有理数指数幂,同样可以推广到实数指数幂,请同学们阅读P47的阅读部分

  练*P47-48练*1,2,3,4

  六.课外作业

  P48*题2.2(1)2,4

高一数学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柱、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

  (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三、教学用具

  (1)学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概括。

  (2)实物模型、投影仪 四、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提出问题:在我们生活周围中有不少有特色的建筑物,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这些建筑的几何结构特征如何?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相互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评价。

  2、所举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由这些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展示具有柱、锥、台、球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你能通过观察。根据某种标准对这些空间物体进行分类吗?这是我们所要学*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思考、交流、讨论,对物体进行分类,分辩棱柱、圆柱、棱锥。

  2、观察棱柱的几何物件以及投影出棱柱的图片,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发表本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得出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

  (1)有两个面互相*行;

  (2)其余各面都是*行四边形;

  (3)每相邻两上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行。概括出棱柱的概念。

  4、教师与学生结合图形共同得出棱柱相关概念以及棱柱的表示。

  5、提出问题:各种这样的棱柱,主要有什么不同?可不可以根据不同对棱柱分类?

  请列举身边具有已学过的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并说出组成这些物体的几何结构特征?它们由哪些基本几何体组成的?

  6、以类似的方法,让学生思考、讨论、概括出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并得出相关的概念,分类以及表示。

  7、让学生观察圆柱,并实物模型演示,如何得到圆柱,从而概括出圆标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概念及圆柱的表示。

  8、引导学生以类似的方法思考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以及相关概念和表示,借助实物模型演示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概括。

  9、教师指出圆柱和棱柱统称为柱体,棱台与圆台统称为台体,圆锥与棱锥统称为锥体。

  10、现实世界中,我们看到的物体大多由具有柱、锥、台、球等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组合而成。请列举身边具有已学过的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并说出组成这些物体的几何结构特征?它们由哪些基本几何体组成的?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有两个面互相*行,其余后面都是*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不是棱柱(举反例说明,如图)

  2、棱柱的何两个*面都可以作为棱柱的底面吗?

  3、课本P8,*题1.1 A组第1题。

  4、圆柱可以由矩形旋转得到,圆锥可以由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圆台可以由什么图形旋转得到?如何旋转?

  5、棱台与棱柱、棱锥有什么关系?圆台与圆柱、圆锥呢?

  四、巩固深化

  练*:课本P7 练*1、2(1)(2) 课本P8 *题1.1 第2、3、4题 五、归纳整理

  由学生整理学*了哪些内容 六、布置作业

  课本P8 练*题1.1 B组第1题

  课外练* 课本P8 *题1.1 B组第2题

高一数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掌握*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

  2、掌握*面向量数量积的重要性质及运算律;

  3、了解用*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的问题;

  4、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面向量的数量积定义

  教学难点:*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及运算律的理解和*面向量数量积的应用

  教学工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向量共线定理向量与非零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只有一个非零实数λ,使=λ

  五,课堂小结

  (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

  (2)在本节课的学*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老师提出。

  (3)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你的体会是什么?

  六、课后作业

  P107*题2、4A组2、7题

  课后小结

  (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

  (2)在本节课的学*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老师提出。

  (3)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你的体会是什么?

  课后*题

高一数学教案15

  [教学重、难点]

  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剪下附页2中的图2。

  [教学过程]

  一、画一画,说一说

  1、学生各自借助三角板或直尺分别画一个锐角、直角、钝角。

  2、教师巡查练*情况。

  3、学生展示练*,说一说为什么是锐角、直角、钝角?

  二、分一分

  1、小组活动;把附页2中的图2中的三角形进行分类,动手前先观察这些三角形的`特点,然后小组讨论怎样分?

  2、汇报:分类的标准和方法。可以按角来分,可以按边来分。

  二、按角分类:

  1、观察第一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2、观察第二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观察第三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三、按边分类:

  1、观察这类三角形的边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每个三角形中都有两条边相等,这样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并介绍各部分的名称。

  2、引导学生发现有的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这样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讨论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

  四、填一填:

  24、25页让学生辨认各种三角形。

  五、练一练:

  第1题:通过“猜三角形游戏”让学生体会到看到一个锐角,不能决定是一个锐角三角形,必须三个角都是锐角才是锐角三角形。

  第2题:在点子图上画三角形第3题:剪一剪。

  六、完成26页实践活动。


高一数学教案《方程根与函数零点》实用五份(扩展5)

——初一数学教案实用10份

  初一数学教案 1

  教学内容分析

  教育不只是一种简单的“告诉”。学生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水*和认知系统。当他们遇到一个新的待解决的问题情境时,他们会自觉而主动地从自己已有的知识架构和认知经验中摸索、收集、调动处理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三角形边的关系这一内容是新教材新增加的内容,并安排在第二学段。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使学生在已经建立三角形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理解三角形的组成特征,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同时,也为以后学*三角形与四边形及其他多边形的联系与区别打下基础。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要改变学生学*的方式,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做数学”等过程,并注重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有价值的数学。根据这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认为设计这节课的理念是:活动参与、自主建构,联系生活、应用数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和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能用它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能力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小组验证,体验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培养猜测意识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

  经历探究、发现、验证“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过程,体验合作学*和数学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实验与探究

  教学难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过程。

  教学关键

  使学生理解三角形边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三根小棒、三边关系试验报告单每组四根小棒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讨论

  课程类型

  学科课程

  教学过程

  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含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分配

  一、复*旧知,导入新课

  我手上拿的是什么?(三角板)它是什么图形呢?(三角形)谁来说说什么是三角形?怎样理解这个“围”字(端点首尾相连)。同学们还知道三角形的哪些知识?关于三角形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们继续往下看。

  复*旧的知识,使新旧知识之间有很好的'连接

  2分钟

  二、动手操作,发现问题

  师:老师这里有三根小棒,分别长3、5、10厘米,这3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谁愿意上来围一围?围的时候要注意小棒首尾相连。

  师:这三根小棒为什么围不成三角形呢?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板书课题)

  三、猜想验证,发现规律

  师:我们发现这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怎样做才能围成三角形呢?

  生:换一根小棒

  师:怎样换?同学们说的都是你们的猜想(课件演示猜想1)

  1、学法指导师:你们的这些猜想是否正确,三角形的三条边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做实验来验证一下,现在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材料:3厘米、5厘米、8厘米、10厘米小棒各一根一起试着围一围三角形。同学们亲自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看看有什么结果。先看要求(大屏幕)操作要求:(1)、2人一组合作完成四种拼法(2)、围三角形时要注意首尾相连。(3)、完成后,填写好活动记录表准备交流

  2、动手操作,寻找规律(师巡视,并指导)

  3、交流汇报,探究规律。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小组上台展示,

  3厘米、8厘米、10厘米能

  3厘米、5厘米、10厘米不能3厘米、5厘米、8厘米不能5厘米、8厘米、10厘米能师:其它组有不同意见吗?

  师:仔细观察四种结果,有的围不成,而有的却能围成。这是为什么呢?先看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每组小棒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说说你能发现些什么?同桌讨论一下。能围成三角形的这几组小棒长度之间又有什么联系?

  三根小棒要围成三角形,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通过刚才的实验和分析,你发现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先看不能围成三角形的这组情况,谁愿意说说3、5、10这三根小棒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

  生:

  师:其他同学赞同吗?谁再来说一说。

  师:我明白了,3厘米的边是不能和5厘米、10厘米的边围成三角形的,因为这两条边之和小于第三条边。(板书3+4〈 8)你很会观察。

  (课件演示)师:再说3、5、8这三根,同学们有些争议,到底它们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呢?不能,为什么?有谁愿意谈谈?

  生:3+5=8重合了不能

  师:是这样吗?(课件演示)请看大屏幕。

  师:真的是这样,通过演示现在明白这个同学的意思了吗?谁愿意再来说一说。

  师:通过以上的动手操作和探究分析,我们发现了当两边之和小于、等于第三条边时,这3条边是围不成三角形的。

  师:那么怎样才能围成三角形呢?

  生:两条边加起来要大于第三边就行了。

  师(板书):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我们来看看能围成三角形的这两组是不是这样的呢,3+8>10、8+5>10看起来是这样的。

  3)师:回头看不能围成的情况,也有3+8>4、4+8>3、3+8>5、5+8>3(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情况,怎么就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生:有一种不符合就不行了

  师:看来只是其中的两条边之和大于第3条边是不完整的

  生1:加“任何”、“任意”

  生2:其他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条边。

  生3:无论哪两条边之和都要大于第三边。

  4、归纳小结

  师:看来只是其中的两条边之和大于第3条边是不完整的,

  师:这句话概括说就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板书:任意)师:是这样吗?再挑选一组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来验证:生:3+4>5、3+5>4、4+5>3,师:这个例子证明了你的想法是对的,这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都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齐读)

  四、运用结论,加深理解

  师:我们已经知道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下面让我们来判断几道题目

  1、快速判断。

  3cm、5cm、() 4cm

  7cm、4cm、() 2cm

  6cm、3cm、() 1cm

  2cm、3cm、() 3cm

  师:为什么围不成?你是怎么判断的?

  2、出示P82例3图

  这是小明上学的路线图,同学们仔细看一看,他可以怎样走?

  3、这几条路中,哪条最*?这是为什么呢?

  老师在生活中还看到了这么一种现象:(课件演示)公园里有一条这样的路,路的两旁是草坪,为什么很多人都往草坪中间走?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时多观察、多动脑,你一定能成为数学的好朋友。

  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尝试找出问题的原因反复试验,加深同学的理解,猜想验证,发现其内在规律增强小组合作意识以及动手操作能力锻炼同学发言及表达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发现问题,尝试找出原因,激发学生自主学*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自主发现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运用练*,巩固学*的知识,加深印象

  3分钟5分钟7分钟3分钟5分钟10分钟5分钟

  板书设计

  三角形边的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反思

  本节课巩固应用部分的三个环节,是从学生的学*认知规律出发,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分巩固性练*、应用性练*、拓展性练*三个层次。并与学生身边的生活例子相结合,既能体现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新理念,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能力。

  以上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学*心理为基础,通过简单的动手操作,创设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通过引导学生大胆的猜想,积极的验证和合理的归纳,使学生学到新知识的同时,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的教学将会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在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将得到较好的发展。又通过摆图形,寻找数据间的关系;又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确定图形的存在性和图形具有的性质,使数形紧密结合,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同时对不同类型三角形都具有的共性归纳总结,渗透了数学的归纳思想。教学中始终以这一核心的思想为教学灵魂,时时渗透,处处体现。

  初一数学教案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生熟悉的问题情景,以过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得出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合理性。

(2)能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归纳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通过减法到加法的转化,让学生初步体会人归的数学思想。

重点、难点

1、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及其应用。

2、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应用符号的改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有理数加法运算是怎样做的?(-5)+3= —3+(—5)=

—3+(+5)=

2、-(-2)= -[-(+23)]=,+[-(-2)]=

3、20__的某天,北京市的最高气温是-20C,最低气温是-100C,这天北京市的温差是多少?

导语:可见,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出示课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2)-(-10)=8=(-2)+8

2: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为8848米,与吐鲁番盆地海拔高度为-155米,珠穆朗玛峰比吐鲁番盆地高多少米?

3、通过以上列式,你能发现减法运算与加法运算的关系吗?

(学生分组讨论,大胆发言,总结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教师提问、启发:(1)法则中的“减去一个数”,这个数指的是哪个数?“减去”两字怎样理解?(2)法则中的“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加上”两字怎样理解?“这个数的相反数”又怎样理解?(3)你能用字母表示有理数减法法则吗?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P.24例1 计算:

(1) 0-(-3.18)(2)(-10)-(-6)(3)-

解:(1)0-(-3.18)=0+3.18=3.18

(2)(-10)-(-6)=(-10)+6=-4

(3)-=+=1

2、课内练*:P.241、2、3

3、游戏:两人一组,用扑克牌做有理数减法运算游戏(每人27张牌,黑牌点数为正数,红牌点数为负数,王牌点数为0。每人每次出一张牌,两人轮流先出(先出者为被减数),先求出这两张牌点数之差者获胜,直至其中一人手中无牌为止)。

四、总结反思

(1)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 有理数减法的步骤:先变为加法,再改变减数的符号,最后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五、作业

P.27*题1.4A组1、2、5、6

备选题

填空:比2小-9的数是 。

а比а+2小 。

若а小于0,е是非负数,则2а-3е 0。

  初一数学教案 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知识点一:多边形的概念

  ⑴多边形定义:在*面内,由一些线段首位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________.

  如果一个多边形由n条线段组成,那么这个多边形叫做____________.(一个多边形由几条线段组成,就叫做几边形.)

  多边形的表示:用表示它的各顶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表示多边形必须按顺序书写,可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的顺序.如五边形ABCDE.

  ⑵多边形的边、顶点、内角和外角.

  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______________,多边形的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________________.

  ⑶多边形的对角线

  连接多边形的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画一个五边形ABCDE,并画出所有的对角线.知识点二:凸多边形与凹多边形在图(1)中,画出四边形ABCD的任何一条边所在的直线,整个图形都在这条直线的______,这样的四边形叫做凸四边形,这样的多边形称为凸多边形;而图(2)就不满足上述凸多边形的特征,因为我们画CD所在直线,整个多边形不都在这条直线的同一侧,我们称它为凹多边形,今后我们在*题、练*中提到的多边形都是______多边形.

  知识点二:正多边形

  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_____________.

  探究多边形的对角线条数

  知识点三: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推导

  1、我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为__________.

  2、我们还知道,正方形的四个角都等于____°,那么它的内角和为_____°,同样长方形的内角和也是______°.

  3、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特殊的四边形,其内角和为360度,那么一般的四边形的内角和为多少呢?

  4、画一个任意的四边形,用量角器量出它的四个内角,计算它们的和,与同伴交流你的结果.从中你得到什么结论?

  探究1:任意画一个四边形,量出它的4个内角,计算它们的和.再画几个四边形,?量一量、算一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能否利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得出这个结论?结论:。

  探究2:从上面的问题,你能想出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吗?观察图3,?请填空:

  (1)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_____条对角线,它们将五边形分为_____个三角形,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______.

  (2)从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_____条对角线,

  它们将六边形分为_____个三角形,六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______.探究3:一般地,怎样求n边形的内角和呢?请填空:

  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____条对角线,它们将n边形分为____个三角形,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______.

  综上所述,你能得到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吗?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

  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________.

  想一想:要得到多边形的内角和必需通过“___________定理”来完成,就是把一个多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除利用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外,还有其他的分法吗?你会用新的分法得到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吗?

  知识点四:多边形的外角和

  探究4:如图8,在六边形的每个顶点处各取一个外角,?这些外角的和叫做六边形的外角和.六边形的外角和等于多少?

  问题:如果将六边形换为n边形(n是大于等于3的整数),结果还相同吗?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理解与运用

  例1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互补,那么另一组对角有什么关系?已知:四边形ABCD的∠A+∠C=180°.求:∠B与∠D的关系.

  自我检测:

  (一)、判断题.

  1.当多边形边数增加时,它的内角和也随着增加.()

  2.当多边形边数增加时.它的外角和也随着增加.()

  3.三角形的外角和与一多边形的外角和相等.()

  4.从n边形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出(n一2)条对角线,得到(n一2)个三角形.()

  5.四边形的四个内角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直角.()

  (二)、填空题.

  1.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30°,则这个多边形为

  2.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35°,则这个多边形为

  3.内角和等于外角和的多边形是边形.

  4.内角和为1440°的多边形是

  5.若多边形内角和等于外角和的3倍,则这个多边形是边形.

  6.五边形的对角线有

  7.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4320°,则它的边数为

  8.多边形每个内角都相等,内角和为720°,则它的每一个外角为

  9.四边形的∠A、∠B、∠C、∠D的外角之比为1:2:3:4,那么∠A:∠B:∠C:∠.

  10.四边形的四个内角中,直角最多有个,钝角最多有锐角最

  (三)解答题

  1、一个八边形每一个顶点可以引几条对角线?它共有多少条对角线?n边形呢?

  2、在每个内角都相等的多边形中,若一个外角是它相邻内角的则这个多边形是几边形?

  3、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比为7:2,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4、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其相等外角的

  5.一个多边形少一个内角的度数和为2300°.

  (1)求它的边数;(2)求少的那个内角的度数.

  初一数学教案 4

2.5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2)   太谷三中 白美清 【学*目标】 1.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3.会求有理数的倒数 【重点】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难点】熟练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什么?  2、填空:2×3  3×2   (依据:    ) (7×2)×5  7×(2×5)  (依据:    ) (  +)×6   ×6+×6  (依据:    ) 以上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还成立吗?(学生猜想) 二、设问导读 探索练*    5×[(-2)+(- )]= 5×(-2)+5×(- )= 3×[(-8)+(- )]= 3×(-8)+3×(- )=       有理数乘法运算律 交换律:a×b=  结合律:(a×b)×c=   分配律:a×(b+c)=   2.思考讨论 从上面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3.结论猜想  小组讨论归纳 三、例题剖析,巩固运算律 例2:(1)(  + -)×(-36) (2)8×(- )×(-0.125)   课内练*1、P39 练一练 2、计算 例3:计算 (1)8×   (2)(-4)×(-) (3)(-)×(-)     像上面的8与 、(-4)与(-)、(-)与(-)这样 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课内练*2、随堂做P39练一练 1 四、巩固训练: 1、计算 (1) (- )×(- )  (2)(-12)×( ) (3) (-0.75)×(-8)    (4) 12×( + )    (5) 20×( - )   (6) (0.25- )×(-36)   (7) 0.125×(-7)×8   (8) (-3)× ×     (9) [8×(-9)]×(-)  (10) 1000×(-4)×(-11)×0.001    (11) ( + - )×(-28) 五、师生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初一数学教案 5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熟练地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注重学生参与,联系实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惯

重点难点: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熟练地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教学过程:

一、试一试

1.设矩形花圃的垂直于墙的一边AB的长为xm,先取x的一些值,算出矩形的另一边BC的长,进而得出矩形的面积ym2.试将计算结果填写在下表的空格中,

2.x的值是否可以任意取?有限定范围吗?

3.我们发现,当AB的长(x)确定后,矩形的面积(y)也随之确定, y是x的函数,试写出这个函数的关系式,

对于1.,可让学生根据表中给出的AB的长,填出相应的BC的长和面积,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情况,提出问题:(1)从所填表格中,你能发现什么?(2)对前面提出的问题的解答能作出什么猜想?让学生思考、交流、发表意见,达成共识:当AB的长为5cm,BC的长为10m时,围成的矩形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50m2。 对于2,可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表意见。形成共识,x的值不可以任意取,有限定范围,其范围是0

二、提出问题

某商店将每件进价为8元的某种商品按每件10元出售,一天可销出约100件.该店想通过降低售价、增加销售量的办法来提高利润,经过市场调查,发现这种商品单价每降低0.1元,其销售量可增加10件。将这种商品的售价降低多少时,能使销售利润最大? 在这个问题中,可提出如下问题供学生思考并回答:

1.商品的利润与售价、进价以及销售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利润=(售价-进价)×销售量]

2.如果不降低售价,该商品每件利润是多少元?一天总的利润是多少元?

[10-8=2(元),(10-8)×100=200(元)]

3.若每件商品降价x元,则每件商品的利润是多少元?一天可销

售约多少件商品?

[(10-8-x);(100+100x)]

4.x的值是否可以任意取?如果不能任意取,请求出它的范围,

[x的值不能任意取,其范围是0≤x≤2]

5.若设该商品每天的利润为y元,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y=(10-8-x) (100+100x)(0≤x≤2)]

将函数关系式y=x(20-2x)(0

y=-2x2+20x(0

三、观察;概括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函数关系式(1)和(2),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

(1)函数关系式(1)和(2)的自变量各有几个?

(各有1个)

(2)多项式-2x2+20和-100x2+100x+200分别是几次多项式? (分别是二次多项式)

(3)函数关系式(1)和(2)有什么共同特点?

(都是用自变量的二次多项式来表示的)

(4)本章导图中的问题以及P1页的问题2有什么共同特点? 让学生讨论、交流,发表意见,归结为:自变量x为何值时,函数y取得最大值。

2.二次函数定义:形如y=ax2+bx+c (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x的二次函数,a叫做二次函数的系数,b叫做一次项的系数,c叫作常数项.

四、课堂练*

1.(口答)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1)y=5x+1 (2)y=4x2-1

(3)y=2x3-3x2 (4)y=5x4-3x+1

2.P3练*第1,2题。

五、小结

1.请叙述二次函数的定义.

2,许多实际问题可以转化为二次函数来解决,请你联系生活实际,编一道二次函数应用题,并写出函数关系式。

六、作业:略

  初一数学教案 6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数“零”的意义的探讨,进一步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利用正负数正确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了指定方向变化的量)

  3,进一步体验正负数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深化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

  知识重点:正确理解和表示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知识回顾与深化回顾: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为了区分这两种量,我们用正数表示其中一种意义的量,那么另一种意义的量就用负数来表示.这就是说:数的范围扩大了(数有正数和负数之分).那么,有没有一种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呢?

  问题1:有没有一种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呢?

  学生思考并讨论

  (数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

  界,是基准.这个道理学生并不容易理解,可视学生的讨论情况作些启发和引导,下面的例子供参考)

  例如:在温度的表示中,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两种不同意义的量,通常规定零上温度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来表示。那么某一天某地的最高温度是零上7℃,最低温度是零下5℃时,就应该表示为+7℃和-5℃,这里+7℃和-5℃就分别称为正数和负数 .

  那么当温度是零度时,我们应该怎样表示呢?(表示为0℃),它是正数还是负数呢?由于零度既不是零上温度也不是零下温度,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问题2:引入负数后,数按照“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分,可以分成几类?“数0耽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也应看作是负数定义的一部分.在引入

  负数后,0除了表示一个也没有以外,还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了解。的这一层意义,也有助于对正负数的理解;且对数的顺利扩张和有理毅概念的建立都有帮助。

  所举的例子,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应从相反意义的1这个角度来说明.这个问题只要初步认识即可,不必深究.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问题3:教科书第6页例题

  说明:这是一个用正负数描述向指定方向变化情况的例子, 通常向指定方向变化用正数表示;向指定方向的相反方向变化用负数表示。这种描述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应予以重视。教学中,应让学生体验“增长”和“减少”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要求写出“体重的增长值”和“进出口额的增长率”,就暗示着用正数来表示增长的量。

  归纳: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教科书第6页).

  类似的例子很多,如:

  水位上升-3m,实际表示什么意思呢?

  收人增加-10%,实际表示什么意思呢?

  可视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这种用正负数描述向指定方向变化情况的例子,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按题意找准哪种意义的量应该用正数表示是解题的关健.这种描述具有相反数的影子,例如第(1)题中小明的体重可说成是减少-2kg,但现在不必向学生提出.

  巩固练*教科书第6页练*

  阅读思考

  教科书第8页阅读与思考是正负数应用的很好例子,要花时间让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以问题的形式,要求学生思考交流:

  1,引人负数后,你是怎样认识数0的,数0的'意义有哪些变化?

  2,怎样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用正数表示其中一种意义的量,另一种量用负数表示;特别地,在用正负数表示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时,通常把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规定为正数,而把向指定方向的相反方向变化的量规定为负数.)

  本课作业

  1,必做题:教科书第7页*题1.1第3,6,7,8题

  2,选做题:教师自行安排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本课主要目的是加深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和用正负数表示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

  2,“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要从0不属于两种相反意义的量中的任何一种上来理解)也应看作是负数定义的一部分.在引人负数后,除了表示一个也没有以外,还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了解0的这一层意义,也有助于对正负数的理解,且对数的顺利扩张和有理数概念的建立都有帮助.由于上节课的重点是建立两种相反意义量的概念,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所以作为知识的回顾和深化而放到本课.

  3,教科书的例子是用正负数表示(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的实际应用,用这种方式描述的例子很多,要尽量使学生理解.

  4,本设计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交流讨论的教学理念,教学中要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合理应用,在体验中感悟和深化知识.通过实际例子的学*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初一数学教案 7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知识点一:多边形的概念

  ⑴多边形定义:在*面内,由一些线段首位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________.

  如果一个多边形由n条线段组成,那么这个多边形叫做____________.(一个多边形由几条线段组成,就叫做几边形.)

  多边形的表示:用表示它的各顶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表示多边形必须按顺序书写,可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的顺序.如五边形ABCDE.

  ⑵多边形的边、顶点、内角和外角.

  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______________,多边形的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________________.

  ⑶多边形的对角线

  连接多边形的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画一个五边形ABCDE,并画出所有的对角线.知识点二:凸多边形与凹多边形在图(1)中,画出四边形ABCD的任何一条边所在的直线,整个图形都在这条直线的______,这样的四边形叫做凸四边形,这样的多边形称为凸多边形;而图(2)就不满足上述凸多边形的特征,因为我们画CD所在直线,整个多边形不都在这条直线的同一侧,我们称它为凹多边形,今后我们在*题、练*中提到的多边形都是______多边形.

  知识点二:正多边形

  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_____________.

  探究多边形的对角线条数

  知识点三: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推导

  1、我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为__________.

  2、我们还知道,正方形的四个角都等于____°,那么它的`内角和为_____°,同样长方形的内角和也是______°.

  3、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特殊的四边形,其内角和为360度,那么一般的四边形的内角和为多少呢?

  4、画一个任意的四边形,用量角器量出它的四个内角,计算它们的和,与同伴交流你的结果.从中你得到什么结论?

  探究1:任意画一个四边形,量出它的4个内角,计算它们的和.再画几个四边形,?量一量、算一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能否利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得出这个结论?结论:。

  探究2:从上面的问题,你能想出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吗?观察图3,?请填空:

  (1)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_____条对角线,它们将五边形分为_____个三角形,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______.

  (2)从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_____条对角线,

  它们将六边形分为_____个三角形,六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______.探究3:一般地,怎样求n边形的内角和呢?请填空:

  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____条对角线,它们将n边形分为____个三角形,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______.

  综上所述,你能得到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吗?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

  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________.

  想一想:要得到多边形的内角和必需通过“___________定理”来完成,就是把一个多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除利用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外,还有其他的分法吗?你会用新的分法得到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吗?

  知识点四:多边形的外角和

  探究4:如图8,在六边形的每个顶点处各取一个外角,?这些外角的和叫做六边形的外角和.六边形的外角和等于多少?

  问题:如果将六边形换为n边形(n是大于等于3的整数),结果还相同吗?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理解与运用

  例1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互补,那么另一组对角有什么关系?已知:四边形ABCD的∠A+∠C=180°.求:∠B与∠D的关系.

  自我检测:

  (一)、判断题.

  1.当多边形边数增加时,它的内角和也随着增加.()

  2.当多边形边数增加时.它的外角和也随着增加.()

  3.三角形的外角和与一多边形的外角和相等.()

  4.从n边形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出(n一2)条对角线,得到(n一2)个三角形.()

  5.四边形的四个内角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直角.()

  (二)、填空题.

  1.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30°,则这个多边形为

  2.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35°,则这个多边形为

  3.内角和等于外角和的多边形是边形.

  4.内角和为1440°的多边形是

  5.若多边形内角和等于外角和的3倍,则这个多边形是边形.

  6.五边形的对角线有

  7.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4320°,则它的边数为

  8.多边形每个内角都相等,内角和为720°,则它的每一个外角为

  9.四边形的∠A、∠B、∠C、∠D的外角之比为1:2:3:4,那么∠A:∠B:∠C:∠.

  10.四边形的四个内角中,直角最多有个,钝角最多有锐角最

  (三)解答题

  1、一个八边形每一个顶点可以引几条对角线?它共有多少条对角线?n边形呢?

  2、在每个内角都相等的多边形中,若一个外角是它相邻内角的则这个多边形是几边形?

  3、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比为7:2,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4、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其相等外角的

  5.一个多边形少一个内角的度数和为2300°.

  (1)求它的边数;(2)求少的那个内角的度数.

  初一数学教案 8

  一、学*与导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的意义,懂得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

  过程与方法:经历概念的生成、应用,体会相反数的意义,简化数的符号,学*观察、归纳、概括的策略与方法;

  情感态度:通过师生、生生合作学*,促进交流,激发兴趣。

  二、学程与导程活动:

  A、准备活动:

  1、师生游戏“唱反调”:我们知道在小学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就是负数。现在我说一个正数,你们给它添上“-”号说出来,我如果说一个负数,你们反过来说出对应的正数。+3、+1、-1/2、-18.4、0.75,学生很快说出-3、-1、1/2、18.4、-0.175。

  2、上述“唱反调”的'两个数3与-3,1与-1,-1/2与1/2……,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位置如何?可建议生择两组在数轴上表示以后作答(在原点两侧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真可谓从原点背道而驰“唱反调”)。

  提问:数轴上与原点距离是4的点有几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多少?

  归纳:设a是一个正数,数轴上与原点距离是a的点有两个,分别在原点左右表示-a和a,我们说这两点关于原点对称。

  B、学*概念:

  1、像3和-3,1和-1,-1/2和1/2这样,只有负号不同的两个数给它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名称合适呢?生:互为相反数,师:很好,我们把上述只有负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oppositenumber)。也就是说3的相反数是-3,-3的相反数是3。可见: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不能单独存在。

  一般地,a和-a互为相反数。“-a”可读成“a的相反数”。

  2、在数轴上看,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和原点有什么关系?(关于原点对称)

  3、从上述意义上看,你看如何规定0的相反数更为合理?

  商讨得:0的相反数仍是0,即0的相反数等于它本身。

  C、应用举例:

  1、两人一组,一人任说一个有理数,请同伴说出它的相反数。

  2、如果a=-a,那么表示数a的点在数轴上的什么位置?a=?(a=0)。

  3、在正数前面添上“-”号,就得到这个数的相反数,同样地,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如:-(+5)=-5,-(-5)=5,-0=0。

  结合前面相反数意义的量的学*,还可赋予-(-5)怎样的意义,从而帮助自己理解-(-5)=5吗?

  4、化简下列各数P124练*,你愿意继续尝试化简下列各式吗?

  +(-2/3),-(-2/3),-(+2/3),+(+2/3)

  你能试着总结规律吗?(括号内外同号结果为正,括号内外异号结果为负)。

  5、若a=-5,则-a=;若-x=7,则x=。

  三、笔记与板书提纲:

  课题应用举例中的2

  活动引例应用举例中的4(学生练*),5

  概念

  四、练*与拓展选题:

  1、教科书P18/3;

  2、如图是正方形纸盒的侧面展示图,请你在正方形内分别填上6个不同的数,使折成正方体后相对的面上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写出满足条件的一种情形即可)。

  初一数学教案 9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立方根的概念,并能熟练地进行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

  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使学生形成估算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

  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的大致范围。

  知识重点

  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的大致范围。

  对于计算器的使用,在教学中采用学生自己阅读计算器的说明书、自己操作练*来掌握用计算器进行开立方运算的方法,并让学生互相交流,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利用计算器不仅能给运算带来很大的方便,也给探求数量间的关系与变化带来方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能否通过阅读,掌握用计算器进行开立方运算的简单操作;能否利用计算器探究数量间的`关系,从而寻找出数量的变化关系。

  使用计算器进行复杂运算,可以使学生学*的重点更好地集中到理解数学的本质上来,而估算也是一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运算能力,在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笔算、计算器和估算等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初一数学教案 10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实验版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第一章有理数第四节有理数的除法第二课时p36页例9。

一: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了有理数加减法及乘除法法则的基础上学*的。本节课对前面所学知识是一个很好的小结,同时也为后面的有理数混合运算做好铺垫,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并在现实生活中有比较广泛的应用。

3 教育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能按照有理数加减乘除的运算顺序,正确熟练地进行运算。

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在解决应用题前认真审题,观察题目已知条件,确定解题思路,列出代数式,并确定运算顺序,计算中按步骤进行,最后要验算的好*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例的学*,学生认识到如何利用有理数的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并认识到小学算术里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同样适用于有理数系,学生会感受到知识普适性美。

4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和难点是如何利用有理数列式解决实际问题及正确而

合理地进行计算。

二:说教法

鉴于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不强,精神不能长时间集中,但思维比较活跃。尝试指导法,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采用了问题性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基础、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

三:说学法指导

本例将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动手等活动,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互动合作,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形成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合作意识,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良好学**惯。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用投影仪出示例题,学生用抢答等多种形式完成最终的解题。

五:说教学程序

(课本36页)例9:某公司去年1~3月份*均每月亏损1.5万元,4~6月份*均每月盈利2万元,7~10月份*均每月盈利1.7万元,11~12月份*均每月亏损2.3万元,这个公司去年盈亏情况如何?

师生共析:认真审题,观察、分析本题的问题共同回答以下问题:

1 全年哪几个月是亏损的?哪几个月是的盈利的?

2 各月亏损与盈利情况又如何?

3 如果盈利记为“ ”,亏损记为“-”,那么全年亏损多少?

盈利多少?

6 你能将亏损情况与盈利情况用算式列出来吗?

(5)通过算式你能说出这个公司去年盈亏情况如何吗?

【师生行为】:由教师指导学生列出算式并指出运算顺序(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如无括号,则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再由学生自主完成运算。

【教法说明】:此题一方面可以复*加(cn-teacher.com)法运算,另一方面为以后学*有理数混合运算做准备,特别注意运算顺序。同时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分析题目的能力。为以后解决实际问题做准备。

(三):归纳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例9的学*懂得了遇到实际问题应把实际问题通过“观察—分析—动手”的过程用数学的形式表现出来,直观准确的解决问题。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要少而精,直观性要强。能使学生清楚的看到本节课的重点,模仿示范例题熟练而准确的完成练*。也能体现出学生做题时出现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


高一数学教案《方程根与函数零点》实用五份(扩展6)

——高一数学课本知识点实用5篇

  高一数学课本知识点 1

  1、圆柱体:表面积:2πRr+2πRh体积:πR2h(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2、圆锥体:表面积:πR2+πR[(h2+R2)的]体积:πR2h/3(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3、a―边长,S=6a2,V=a3

  4、长方体a―长,b―宽,c―高S=2(ab+ac+bc)V=abc

  5、棱柱S―h―高V=Sh

  6、棱锥S―h―高V=Sh/3

  7、S1和S2―上、下h―高V=h[S1+S2+(S1S2)^1/2]/3

  8、S1―上底面积,S2―下底面积,S0―中h―高,V=h(S1+S2+4S0)/6

  9、圆柱r―底半径,h―高,C―底面周长S底―底面积,S侧―,S表―表面积C=2πrS底=πr2,S侧=Ch,S表=Ch+2S底,V=S底h=πr2h

  10、空心圆柱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h―高V=πh(R^2―r^2)

  11、r―底半径h―高V=πr^2h/3

  12、r―上底半径,R―下底半径,h―高V=πh(R2+Rr+r2)/313、球r―半径d―直径V=4/3πr^3=πd^3/6

  14、球缺h―球缺高,r―球半径,a―球缺底半径V=πh(3a2+h2)/6=πh2(3r―h)/3

  15、球台r1和r2―球台上、下底半径h―高V=πh[3(r12+r22)+h2]/6

  16、圆环体R―环体半径D―环体直径r―环体截面半径d―环体截面直径V=2π2Rr2=π2Dd2/4

  17、桶状体D―桶腹直径d―桶底直径h―桶高V=πh(2D2+d2)/12,(母线是圆弧形,圆心是桶的中心)V=πh(2D2+Dd+3d2/4)/15(母线是抛物线形)

  高一数学课本知识点 2

  圆的方程定义:

  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中,有三个参数a、b、r,即圆心坐标为(a,b),只要求出a、b、r,这时圆的方程就被确定,因此确定圆方程,须三个独立条件,其中圆心坐标是圆的定位条件,半径是圆的`定形条件。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1、直线和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一是方程的观点,即把圆的方程和直线的方程联立成方程组,利用判别式Δ来讨论位置关系。

  ①Δ>0,直线和圆相交。②Δ=0,直线和圆相切。③Δ<0,直线和圆相离。

  方法二是几何的观点,即把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和半径R的大小加以比较。

  ①dR,直线和圆相离。

  2、直线和圆相切,这类问题主要是求圆的切线方程。求圆的切线方程主要可分为已知斜率k或已知直线上一点两种情况,而已知直线上一点又可分为已知圆上一点和圆外一点两种情况。

  3、直线和圆相交,这类问题主要是求弦长以及弦的中点问题。

  切线的性质

  ⑴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

  ⑵过切点的半径垂直于切线;

  ⑶经过圆心,与切线垂直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⑷经过切点,与切线垂直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当一条直线满足

  (1)过圆心;

  (2)过切点;

  (3)垂直于切线三个性质中的两个时,第三个性质也满足。

  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点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作圆的两条切线,两切线长相等,圆心与这一点的连线*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人教版高一数学课本知识点

  高一数学课本知识点 3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

  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

  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啊: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关于属于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相反,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x-32}或{x|x-32}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55,且55,则5=5)

  实例:设A={x|x2-1=0}B={-1,1}元素相同

  结论: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即:A=B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1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

  ③如果AB,BC,那么AC

  ④如果AB同时BA那么A=B

  3.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三、集合的运算

  1.交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

  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

  2、并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

  3、交集与并集的性质:AA=A,A=,AB=BA,AA=A,

  A=A,AB=BA.

  4、全集与补集

  (1)补集: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即),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

  (2)全集:如果集合S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通常用U来表示.

  (3)性质:⑴CU(CUA)=A⑵(CUA)⑶(CUA)A=U

  高一数学课本知识点 4

  圆的方程定义:

  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中,有三个参数a、b、r,即圆心坐标为(a,b),只要求出a、b、r,这时圆的方程就被确定,因此确定圆方程,须三个独立条件,其中圆心坐标是圆的定位条件,半径是圆的定形条件。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1.直线和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一是方程的观点,即把圆的方程和直线的方程联立成方程组,利用判别式Δ来讨论位置关系.

  ①Δ>0,直线和圆相交.②Δ=0,直线和圆相切.③Δ<0,直线和圆相离.

  方法二是几何的观点,即把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和半径R的大小加以比较.

  ①dR,直线和圆相离.

  2.直线和圆相切,这类问题主要是求圆的切线方程.求圆的切线方程主要可分为已知斜率k或已知直线上一点两种情况,而已知直线上一点又可分为已知圆上一点和圆外一点两种情况.

  3.直线和圆相交,这类问题主要是求弦长以及弦的中点问题.

  切线的性质

  ⑴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

  ⑵过切点的半径垂直于切线;

  ⑶经过圆心,与切线垂直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⑷经过切点,与切线垂直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当一条直线满足

  (1)过圆心;

  (2)过切点;

  (3)垂直于切线三个性质中的两个时,第三个性质也满足.

  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点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作圆的两条切线,两切线长相等,圆心与这一点的连线*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高一数学课本知识点 5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

  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

  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啊: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关于属于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相反,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x-32}或{x|x-32}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55,且55,则5=5)

  实例:设A={x|x2-1=0}B={-1,1}元素相同

  结论: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即:A=B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1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

  ③如果AB,BC,那么AC

  ④如果AB同时BA那么A=B

  3.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三、集合的运算

  1.交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

  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

  2、并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

  3、交集与并集的性质:AA=A,A=,AB=BA,AA=A,

  A=A,AB=BA.

  4、全集与补集

  (1)补集: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即),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

  (2)全集:如果集合S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通常用U来表示.

  (3)性质:⑴CU(CUA)=A⑵(CUA)⑶(CUA)A=U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