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教案汇总二十篇

首页 / 数学教案 / |

  八年级数学教案 1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3、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的应用、

  1、经历作(画)出等腰三角形的过程,从轴对称的角度去体会等腰三角形的特点、

  2、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学生的操作和思考,使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并在探究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惯、

  教学重点

  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

  2、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的理解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

  探究归纳法、

  教具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生:硬纸、剪刀、

  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师)在前面的学*中,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探究了轴对称的性质,并且能够作出一个简单*面图形关于某一直线的轴对称图形,还能够通过轴对称变换来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这节课我们就是从轴对称的角度来认识一些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来研究:

  ①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②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有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三角形不是。

  (师)那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满足轴对称的条件的三角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也就是将三角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就是轴对称图形。

  (师)很好,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种成轴对称图形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2、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做一个等腰三角形。作一条直线L,在L上取点A,在L外取点B,作出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C,连结AB、BC、CA,则可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

  (生乙)在甲同学的做法中,A点可以取直线L上的任意一点。

  (师)对,按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的等腰三角形、现在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硬纸和剪刀,按自己设计的方法,也可以用课本P138探究中的方法,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

  (师)按照我们的做法,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底角、同学们在自己作出的等腰三角形中,注明它的腰、底边、顶角和底角。

  (师)有了上述概念,同学们来想一想。

  (演示课件)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请找出它的对称轴。

  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有什么关系?

  3、顶角的*分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

  4、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呢?

  (生甲)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分线所在的直线、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所以把这两条腰重合对折三角形便知: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分线所在的直线。

  (师)同学们把自己做的等腰三角形进行折叠,找出它的对称轴,并看它的两个底角有什么关系。

  (生乙)我把自己做的等腰三角形折叠后,发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生丙)我把等腰三角形折叠,使两腰重合,这样顶角*分线两旁的部分就可以重合,所以可以验证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分线所在的直线。

  (生丁)我把等腰三角形沿底边上的中线对折,可以看到它两旁的部分互相重合,说明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

  (生戊)老师,我发现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也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

  (师)你们说的是同一条直线吗?大家来动手折叠、观察。

  (生齐声)它们是同一条直线。

  (师)很好、现在同学们来归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生)我沿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分线对折,发现它两旁的部分互相重合,由此可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而且还可以知道顶角的*分线既是底边上的中线,也是底边上的高。

  (师)很好,大家看屏幕。

  (演示课件)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通常称作“三线合一”)、

  (师)由上面折叠的过程获得启发,我们可以通过作出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得到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从而利用三角形的全等来证明这些性质、同学们现在就动手来写出这些证明过程)

  (投影仪演示学生证明过程)

  (生甲)如右图,在ABC中,AB=AC,作底边BC的中线AD,因为

  所以BAD≌CAD(SSS)、

  所以∠B=∠C、

  (生乙)如右图,在ABC中,AB=AC,作顶角∠BAC的角*分线AD,因为

  所以BAD≌CAD、

  所以BD=CD,∠BDA=∠CDA=∠BDC=90°。

  (师)很好,甲、乙两同学给出了等腰三角形两个性质的证明,过程也写得很条理、很规范、下面我们来看大屏幕。

  (演示课件)

  (例1)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

  (师)同学们先思考一下,我们再来分析这个题、

  (生)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

  ∠A=∠ABD,∠ABC=∠C=∠BDC,再由∠BDC=∠A+∠ABD,就可得到∠ABC=∠C=∠BDC=2∠A。再由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就可求出ABC的三个内角。

  (师)这位同学分析得很好,对我们以前学过的定理也很熟悉、如果我们在解的过程中把∠A设为x的话,那么∠ABC、∠C都可以用x来表示,这样过程就更简捷。

  (课件演示)

  (例)因为AB=AC,BD=BC=AD,所以∠ABC=∠C=∠BDC、∠A=∠ABD(等边对等角)、

  设∠A=x,则∠BDC=∠A+∠ABD=2x,从而∠ABC=∠C=∠BDC=2x、

  于是在ABC中,有∠A+∠ABC+∠C=x+2x+2x=180°,解得x=36°。

  在ABC中,∠A=35°,∠ABC=∠C=72°、

  (师)下面我们通过练*来巩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3、随堂练*

  (一)课本P141练*1、2、3。

  练*

  1、如下图,在下列等腰三角形中,分别求出它们的底角的度数、

  答案:(1)72°(2)30°

  2、如右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BAC=90°),AD是底边BC上的高,标出∠B、∠C、∠BAD、∠DAC的度数,图中有哪些相等线段?

  答案:∠B=∠C=∠BAD=∠DAC=45°;AB=AC,BD=DC=AD、

  3、如右图,在ABC中,AB=AD=DC,∠BAD=26°,求∠B和∠C的度数、

  答:∠B=77°,∠C=38、5°、

  (二)阅读课本P138~P140,然后小结、

  4、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探讨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对性质作了简单的应用、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它顶角的*分线,并且它的顶角*分线既是底边上的中线,又是底边上的高、

  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首先就是要理解并掌握这些性质,并且能够灵活应用它们、

  5、课后作业

  (一)课本P147─1、3、4、8题、

  (二)1、预*课本P141~P143、

  2、预*提纲: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6、活动与探究

  如右图,在ABC中,过C作∠BAC的*分线AD的垂线,垂足为D,DE∥AB交AC于E、

  求证:AE=CE、

  过程:通过分析、讨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结果:

  证明:延长CD交AB的延长线于P,如右图,在ADP和ADC中

  ADP≌ADC、

  ∠P=∠ACD、

  又DE∥AP,

  ∠4=∠P、

  ∠4=∠ACD、

  DE=EC、

  同理可证:AE=DE、

  AE=CE、

  板书设计

  八年级数学教案 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已知三边画三角形的方法;

  (2)掌握边边边公理,能用边边边公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3)会添加较明显的辅助线.

  2、能力目标:

  (1)通过尺规作图使学生得到技能的训练;

  (2)通过公理的初步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

  (1)在公理的形成过程中渗透:实验、观察、归纳;

  (2)通过变式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惯.

  教学重点:SSS公理、灵活地应用学过的各种判定方法判定三角形全等。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题目条件和求证的`结论,灵活地选择四种判定方法中最适当的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学用具:直尺,微机

  教学方法:自学辅导

  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投影显示

  问题:有一块三角形玻璃窗户破碎了,要去配一块新的,你最少要对窗框测量哪几个数据?如果你手头没有测量角度的仪器,只有尺子,你能保证新配的玻璃恰好不大不小吗?

  这个问题让学生议论后回答,他们的答案或许只是一种感觉。于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三角形的三个元素――三条边。

  2、公理的获得

  问:通过上面问题的分析,满足什么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让学生粗略地概括出边边边的公理。然后和学生一起画图做实验,根据三角形全等定义对公理进行验证。(这里用尺规画图法)

  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应用格式: (略)

  强调说明:

  (1)、格式要求:先指出在哪两个三角形中证全等;再按公理顺序列出三个条件,并用括号把它们括在一起;写出结论。

  (2)、在应用时,怎样寻找已知条件:已知条件包含两部分,一是已知中给出的,二时图形中隐含的(如公共边)

  (3)、此公理与前面学过的公理区别与联系

  (4)、三角形的稳定性:演示三角形的稳定性与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在演示中,其实可以去掉组成三角形的一根小木条,以显示三角形条件不可减少,这也为下面总结“三角形全等需要有3全独立的条件”做好了准备,进行了沟通。

  (5)说明AAA与SSA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

  3、公理的应用

  (1) 讲解例1。学生分析完成,教师注重完成后的点评。

  例1 如图△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接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

  求证:AD⊥BC

  分析:(设问程序)

  (1)要证AD⊥BC只要证什么?

  (2)要证∠1= 只要证什么?

  (3)要证∠1=∠2只要证什么?

  (4)△ABD和△ACD全等的条件具备吗?依据是什么?

  证明:(略)

  (2)讲解例2(投影例2 )

  例2已知:如图AB=DC,AD=BC

  求证:∠A=∠C

  (1)学生思考、分析、讨论,教师巡视,适当参与讨论。

  (2)找学生代表口述证明思路。

  思路1:连接BD(如图)

  证△ABD≌△CDB(SSS)先得∠A=∠C

  思路2:连接AC证△ABC≌CDA(SSS)先得∠1=∠2,∠3=∠4再由∠1+∠4=∠2+∠3得∠BAD=∠BCD

  (3)教师共同讨论后,说明思路1较优,让学生用思路1在练*本上写出证明,一名学生板书,教师强调解题格式:在“证明”二字的后面,先将所作的辅助线写出,再证明。

  例3如图,已知AB=AC,DB=DC

  (1)若E、F、G、H分别是各边的中点,求证:EH=FG

  (2)若AD、BC连接交于点P,问AD、BC有何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学生思考、分析,适当点拨,找学生代表口述证明思路

  让学生在练*本上写出证明,然后选择投影显示。

  证明:(略)

  说明:证直线垂直可证两直线夹角等于 ,而由两邻补角相等证两直线的夹角等于 ,又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

  例4 如图,已知:△ABC中,BC=2AB,AD、AE分别是△ABC、△ABD的中线,

  求证:AC=2AE.

  证明:(略)

  学生口述证明思路,教师强调说明:“中线”条件下的常规作辅助线法。

  5、课堂小结:

  (1)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3个公理1个推论(SAS、ASA、AAS、SSS)

  在这些方法中,每一个都需要3个条件,3个条件中都至少包含条边。

  (2)三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让学生自由表述,其它学生补充,自己将知识系统化,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建构。

  6、布置作业:

  a、书面作业P70#11、12

  b、上交作业P70#14 P71B组3

  八年级数学教案 3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一、类比同分母分数的加减,熟练掌握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二、类比异分母分数的加减及通分过程,熟练掌握异分母分式的加减及通分过程与方法.

  数学思考

  在分式的加减运算中,体验知识的化归联系和思维灵活性,培养学生整体思考的分析问题能力.

  解决问题

  一、会进行同分母和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二、会解决与分式的加减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三、能进行分式的加、剪、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情感态度

  通过师生活动、学生自我探究,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的过程中来,使学生在整体思考中开阔视野,养成良好品德,渗透化归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

  重点

  分式的加减法.

  难点

  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及简单的分式混合运算.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

  活动内容和目的

  活动1:问题引入

  活动2:学*同分母分式的加减

  活动3:探究异分母分式的加减

  活动4:发现分式加减运算法则

  活动5:巩固练*、总结、作业

  向学生提出两个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学*分式加减的必要性及迫切性,创始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热情.

  类比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让学生归纳同分母分式的加减的方法并进行简单运算.

  回忆异分母分数的加减,使学生归纳异分母分式的加减的方法.

  通过以上探究过程,让学生发现分式加减运算的法则,通过分式在物理学的应用及简单混合运算,使学生深化对分式加减运算法则的理解.

  通过练*、作业进一步巩固分式的'运算.

  课前准备

  教具

  学具

  补充材料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1.问题一:比较电脑与手抄的录入时间.

  2.问题二;帮帮小明算算时间

  所需时间为,

  如何求出的值?

  3.这里用到了分式的加减,提出本节课的主题.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问题.学生积极动脑解决问题,提出困惑:

  分式如何进行加减?

  通过实际问题中要用到分式的加减,从而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活动2]

  1.提出小学数学中一道简单的分数加法题目.

  2.用课件引导学生用类比法,归纳总结同分母分式加法法则.

  3.教师使用课件展示[例1]

  4.教师通过课件出两个小练*.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进一步回忆同分母分数加减的运算法则.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索同分母分式加减的运算方法.

  通过例题,让学生和教师一起体会同分母分式加减运算,同时教师指出运算中的.注意事项.

  由两个学生板书自主完成练*,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

  运用类比的方法,从学生熟知的知识入手,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

  师生共同完成例题,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很棒,自己能够通过思考学会新知识,提高自信心.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活动3]

  1.教师以练*的形式通过“自我发展的*台”,向学生展示这样一道题.

  2.教师提出思考题:

  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要遵守什么法则呢?

  教师展示一道异分母分式的加减题目,学生自然就想到异分母分数的加减.

  教师通过课件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会想到小学数学中,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则,从而联想到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则,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异分母分式加减运算的方法思路.

  由学生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究、归纳总结,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的过程中来,体会学*的乐趣.

  [活动4]

  1.在语言叙述分式加减法则的基础上,用字母表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2.教师使用课件展示[例2]

  3.教师通过课件出4个小练*.

  4.[例3]在图的电路中,已测定CAD支路的电阻是R1欧姆,又知CBD支路的电阻R2比R1大50欧姆,根据电学的有关定律可知总电阻R与R1R2满足关系式 ;

  试用含有R1的式子表示总电阻R

  5.教师使用课件展示[例4]

  教师提出要求,由学生说出分式加减法则的字母表示形式.

  通过例题,让学生和教师一起体会异分母分式加减运算,同时教师重点演示通分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每道题的方法、如何找最简公分母及时指出学生在通分中出现的问题,由学生自己完成.

  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由师生共同完成,对比物理学中的计算,体会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

  分式的混合运算,师生共同完成,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运算顺序,通分要仔细.

  由此练*学生的抽象表达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符号语言的精练.

  让学生体会运用的公式解决问题的过程.

  锻炼学生运用法则解决问题的能力,既准确又有速度.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通过分式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开阔了视野,让学生体会到学*数学的重要性,体会各学科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学*的兴趣.

  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活动5]

  1.教师通过课件出2个分式混合运算的小练*.

  2.总结:

  a)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

  b)⑴方法思路;

  c)⑵计算中的主意事项;

  d)⑶结果要化简.

  3.作业:

  a)教科书*题16.2第4、5、6题.

  学生练*、巩固.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完成、交流.,师生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回忆交流,师生共同补充完善.

  教师布置作业.

  锻炼学生运用法则进行运算的能力,提高准确性及速度.

  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八年级数学教案 4

  总课时:7课时 使用人:

  备课时间:第八周 上课时间:第十周

  第4课时:5、2*面直角坐标系(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下,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

  2.通过找点、连线、观察,确定图形的大致形状的问题,能进一步掌握*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画坐标 系、描点、连线、看图以及由点找坐标等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的合作 交流能力;

  2.通过由点确定坐标到根据坐标描点的转化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丰富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已知的直角坐标系下找点、连线、观察,确定图形的大致形状。

  教学难点:在已知的直角坐标系下找点、连线、观察,确定图形的大致形状。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感 受生活中的情境,导入新课(10分钟,学生自己绘图找点)

  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了*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以及横轴、纵轴、点 的坐标的定义,练*了在*面直角坐标系中由点找坐标,还探讨了横坐标或纵坐标相同的点的连线与坐标轴的关系,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练*:指出下列 各点以及所在象限或坐标轴:

  A(-1,-2.5),B(3,-4),C( ,5),D(3,6),E (-2.3,0),F(0, ), G(0,0) (抽取学生作答)

  由点找坐标是已知点在直角坐标 系中的位置,根据这点在方格纸上对应的x轴、y轴上的数字写出它的坐标,反过来,已知坐标,让 你在直角坐标系中找点,你能找到吗?这就是本节课的内容。

  第二环节 分类讨论,探索新知.(15分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方格纸,自己建立*面直角坐标系,然后按照我给出的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并依次用线段连接起来。

  (-9,3),(-9,0),(-3,0),( -3,3)

  ( 学生操作完毕后)

  2.(出示投影)还是在这个*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组内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

  (1)(-6,5),(-10,3),(-9,3),(-3,3),(-2,3),(-6,5);

  (2)(3.5,9),(2,7),(3,7),(4,7) ,(5,7),(3.5,9);

  (3)(3,7),(1,5),(2,5),(5,5),(6,5),(4,7);

  (4)(2,5),( 0,3),(3,3),(3,0),(4,0),(4,3),(7,3),(5,5)。

  观察所得的图形,你觉得它像什么?

  分成4人小组,大家合作在刚才建立的*面直角坐标系中(选出小组中最好的)添画。各人分工,每人画一小题。看哪个小组做得最快?

  (出示学生的作品)画出是 这样的吗?这幅图画很美,你们觉得它像什么?

  这个图形像一栋房子旁边还有一棵大树。

  3.做一做

  (出示投影)

  在书上已建立的直角坐标系画,要求每位同学独立完成。

  (学生描点、画图)

  (拿出一位做对的学生的作品投影)

  你们观察所得的图形和它是否一样?若一样,你能判断出它像什么呢?

  (像猫脸)

  第三环节 学有所用.(10分钟,先独立完成,后小组讨论)

  (补充)1.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并将各组内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1)(0,3),(-4,0),(0,-3),(4,0),(0,3);

  (2)(0,0),(4,-3),(8,0),(4,3),(0,0);

  (3)(2,0)

  观察所得的图形,你觉得它像什么?(像移动的菱形)

  2.在直角坐标系中,设法找到若干个点使得连接各点所得的封闭图形是如下图所示的十字。

  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讨论是否正确。

  第四环节 感悟与收获(5分钟,学生总结,全班交流)

  本节课在复*上节课的基础上,通过找点、连 线、观察,确定图形的大致形状,进一步掌握*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内容。

  在例题和练*中,我们画出了不少美丽的图形,自己设计一些图形,并把图形放在直角坐标系下,写出点的坐标。

  第五环节 布置作业

  *题5、4

  A组(优等生)1、2、3

  B组(中等生)1、2

  C组(后三分之一生)1、2

  八年级数学教案 5

  知识要点

  1、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 变量x和 y,如果给定一个x值,

  相应地就确定了一个y值,那么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2、一次函数的概念: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0,b为常数)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 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特别地,当b=0 时,称y 是x的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殊形式,因此正比例函数都是一次函数,而 一次函 数不一定都是正比例函数.

  3、正比例函数y=kx的性质

  (1)、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都经过

  原点(0,0),(1,k)两点的一条直线;

  (2)、当k0时,图象都经过一、三象限;

  当k0时,图象都经过二、四象限

  (3)、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4、一次函数y=kx+b的性质

  (1)、经过特殊点: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 ,

  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 .

  (2)、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3)、k值相同,图象是互相*行

  (4)、b值相同,图象相交于同一点(0,b)

  (5)、影响图象的两个因素是k和b

  ①k的正负决定直线的方向

  ②b的正负决定y轴交点在原点上方或下方

  5.五种类型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一次函数学*的重要内容。

  (1)、根据直线的解析式和图像上一个点的坐标,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例1、若函数y=3x+b经过点(2,-6),求函数的解析式。

  解:把点(2,-6)代入y=3x+b,得

  -6=32+b 解得:b=-12

  函数的解析式为:y=3x-12

  (2)、根据直线经过两个点的坐标,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例2、直线y=kx+b的图像经过A(3,4)和点B(2,7),

  求函数的表达式。

  解:把点A(3,4)、点B(2,7)代入y=kx+b,得

  ,解得:

  函数的解析式为:y=-3x+13

  (3)、根据函数的图像,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例3、如图1表示一辆汽车油箱里剩余油量y(升)与行驶时间x

  (小时)之间的关系.求油箱里所剩油y(升)与行驶时间x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且确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4)、根据*移规律,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例4、如图2,将直线 向上*移1个单位,得到一个一次

  函数的图像,那么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 .

  解:直线 经过点(0,0)、点(2,4),直线 向上*移1个单位

  后,这两点变为(0,1)、(2,5),设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kx+b,

  得 ,解得: ,函数的解析式为:y=2x+1

  (5)、根据直线的对称性,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例5、已知直线y=kx+b与直线y=-3x+6关于y轴对称,求k、b的值。

  例6、已知直线y=kx+b与直线y=-3x+6关于x轴对称,求k、b的值。

  例7、已知直线y=kx+b与直线y=-3x+6关于原点对称,求k、b的值。

  经典训练:

  训练1:

  1、已知梯形上底的长为x,下底的长是10,高是 6,梯形的面积y随上底x的.变化而变化。

  (1)梯形的面积y与上底的长x之间的关系是否是函数关系?为什么?

  (2)若y是x的函数,试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

  训练2:

  1.函数:①y=- x x;②y= -1;③y= ;④y=x2+3x-1;⑤y=x+4;⑥y=3. 6x,

  一次函数有___ __;正比例函数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2.函数y=(k2-1)x+3是一次函数,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k1 B.k-1 C.k1 D.k为任意实数.

  3.若一次函数y=(1+2k)x+2k-1是正比 例函数,则k=_______.

  训练3:

  1 . 正比例函数y=k x,若y随x的增大而减 小,则k______.

  2. 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如图,则下面正确的是( )

  A.m0 B.m0 C.m0 D.m0

  3.一次函数y=-2x+ 4的图象经过的象限是____,它与x轴的交 点坐标是____,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

  4.已知一次函 数y =(k-2)x+(k+2),若它的图象经过原点,则k=_____;

  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k__________.

  5.若一次函数y=kx-b满足kb0,且函数值随x的减小而增大,则它的大致图象是图中的( )

  训练4:

  1、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3,5),写出这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1)和(-1,-3).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

  3、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上图所示,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4、已知一次函数y=kx+b,在x=0时的值为4,在x=-1时的值为-2,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5、已知y-1与x成正比例,且 x=-2时,y=-4.

  (1)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x=3时,求y的值.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6分)

  1、已知 是整数,且一次函数 的图象不过第二象限,则 为 .

  2、若直线 和直线 的交点坐标为 ,则 .

  3、一次函数 和 的图象与 轴分别相交于 点和 点, 、 关于 轴对称,则 .

  4、已知 , 与 成正比例, 与 成反比例,当 时 , 时, ,则当 时, .

  5、函数 ,如果 ,那么 的取值范围是 .

  6、一个长 ,宽 的矩形场地要扩建成一个正方形场地,设长增加 ,宽增加 ,则 与 的函数关系是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且 是 的 函数.

  7、如图 是函数 的一部分图像,(1)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2)当 取 时, 的最小值为 ;(3)在(1)中 的取值范围内, 随 的增大而 .

  8、已知一次函数 和 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为 ,则 ,一次函数 的图象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则 .

  9、已知一次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 ,且它与 轴的交点和直线 与 轴的交点关于 轴对称,那么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10、一次函数 的图象过点 和 两点,且 ,则 , 的取值范围是 .

  11、一次函数 的图象如图 ,则 与 的大小关系是 ,当 时, 是正比例函数.

  12、 为 时,直线 与直线 的交点在 轴上.

  13、已知直线 与直线 的交点在第三象限内,则 的取值范围是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4、图3中,表示一次函数 与正比例函数 、 是常数,且 的图象的是( )

  15、若直线 与 的交点在 轴上,那么 等于( )

  A.4 B.-4 C. D.

  16、直线 经过一、二、四象限,则直线 的图象只能是图4中的( )

  17、直线 如图5,则下列条件正确的是( )

  18、直线 经过点 , ,则必有( )

  A.

  19、如果 , ,则直线 不通过(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0、已知关于 的一次函数 在 上的函数值总是正数,则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都不对

  21、如图6,两直线 和 在同一坐标系内图象的位置可能是( )

  图6

  22、已知一次函数 与 的图像都经过 ,且与 轴分别交于点B, ,则 的面积为( )

  A.4 B.5 C.6 D.7

  23、已知直线 与 轴的交点在 轴的正半轴,下列结论:① ;② ;③ ;④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4、已知 ,那么 的图象一定不经过(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5、如图7,A、B两站相距42千米,甲骑自行车匀速行驶,由A站经P处去B站,上午8时,甲位于距A站18千米处的P处,若再向前行驶15分钟,使可到达距A站22千米处.设甲从P处出发 小时,距A站 千米,则 与 之间的关系可用图象表示为( )

  三、解答题(1~6题每题8分,7题10分,共58分)

  26、如图8,在直角坐标系内,一次函数 的图象分别与 轴、 轴和直线 相交于 、 、 三点,直线 与 轴交于点D,四边形OBCD(O是坐标原点)的面积是10,若点A的横坐标是 ,求这个一次函数解析式.

  27、一次函数 ,当 时,函数图象有何特征?请通过不同的取值得出结论?

  28、某油库有一大型储油罐,在开始的8分钟内,只开进油管,不开出油管,油罐的油进至24吨(原油罐没储油)后将进油管和出油管同时打开16分钟,油罐内的油从24吨增至40吨,随后又关闭进油管,只开出油管,直到将油罐内的油放完,假设在单位时间内进油管与出油管的流量分别保持不变.

  (1)试分别写出这一段时间内油的储油量Q(吨)与进出油的时间t(分)的函数关系式.

  (2)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这三个函数的图象.

  29、某市电力公司为了鼓励居民用电,采用分段计费的方法计算电费:每月不超过100度时,按每度0.57元计费;每月用电超过100度时,其中的100度按原标准收费;超过部分按每度0.50元计费.

  (1)设用电 度时,应交电费 元,当 100和 100时,分别写出 关于 的函数关系式.

  (2)小王家第一季度交纳电费情况如下:

  月份 一月份 二月份 三月份 合计

  交费金额 76元 63元 45元6角 184元6角

  问小王家第一季度共用电多少度?

  30、某地上年度电价为0.8元,年用电量为1亿度.本年度计划将电价调至0.55~0.75元之间,经测算,若电价调至 元,则本年度新增用电量 (亿度)与( 0.4)(元)成反比例,又当 =0.65时, =0.8.

  (1)求 与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每度电的成本价为0.3元,则电价调至多少时,本年度电力部门的收益将比上年度增加20%?[收益=用电量(实际电价-成本价)]

  31、汽车从A站经B站后匀速开往C站,已知离开B站9分时,汽车离A站10千米,又行驶一刻钟,离A站20千米.(1)写出汽车与B站距离 与B站开出时间 的关系;(2)如果汽车再行驶30分,离A站多少千米?

  32、甲乙两个仓库要向A、B两地运送水泥,已知甲库可调出100吨水泥,乙库可调出80吨水泥,A地需70吨水泥,B地需110吨水泥,两库到A,B两地的路程和运费如下表(表中运费栏元/(吨、千米)表示每吨水泥运送1千米所需人民币)

  路程/千米 运费(元/吨、千米)

  甲库 乙库 甲库 乙库

  A地 20 15 12 12

  B地 25 20 10 8

  (1)设甲库运往A地水泥 吨,求总运费 (元)关于 (吨)的函数关系式,画出它的图象(草图).

  (2)当甲、乙两库各运往A、B两地多少吨水泥时,总运费最省?最省的总运费是多少?

  八年级数学教案 6

  一、教学目标:

  1、加深对加权*均数的理解

  2、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均数的值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均数

  2、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均数

  3、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先复*组中值的定义,在七年级下教材P72中已经介绍过组中值定义。因为在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均数*似值过程中要用到组中值去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复*组中值定义。

  应给学生介绍为什么可以利用组中值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以及这样代替的好处、不妨举一个例子,在一组中如果数据分布较为均匀时,比如教材P140探究问题的表格中的第三组数据,它的范围是41≤X≤61,共有20个数据,若分布较为*均,41、42、43、44…60个出现1次,那么这组数据的和为41+42+…+60=1010。而用组中值51去乘以频数20恰好为1020≈1010,即当数据分布较为*均时组中值恰好*似等于它的*均数。所以利用组中值X频数去代替这组数据的和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这样做的好处是简化了计算量。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似计算的方法和合理性,可以让学生去读统计表,体会表格的实际意义。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1、教材P140探究栏目的意图。

  (1)、主要是想引出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均数*似值的计算方法。

  (2)、加深了对“权”意义的理解:当利用组中值*似取代替一组数据中的*均值时,频数恰好反映这组数据的轻重程度,即权。

  这个探究栏目也可以帮助学生去回忆、复*七年级下的关于频数分布表的一些内容,比如组、组中值及频数在表中的具体意义。

  2、教材P140的思考的意图。

  (1)、使学生通过思考这两个问题过程中体会利用统计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2)、帮助学生理解表中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3、P141利用计算器计算*均值

  这部分篇幅较小,与传统教材那种详细介绍计算器使用方法产生明显对比。一则由于学校中学生使用计算器不同,其操作过程有差别亦不同,再者,各种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都有详尽介绍,同时也说明在今后中考趋势仍是不允许使用计算器。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不是利用计算器求加权*均数,但是掌握其使用方法确实可以运算变得简单。统计中一些数据较大、较多的计算也变得容易些了。

  四、课堂引入

  采用教材原有的引入问题,设计的几个问题如下:

  (1)、请同学读P140探究问题,依据统计表可以读出哪些信息

  (2)、这里的组中值指什么,它是怎样确定的'?

  (3)、第二组数据的频数5指什么呢?

  (4)、如果每组数据在本组中分布较为均匀,比组数据的*均值和组中值有什么关系。

  五、随堂练*

  1、某校为了了解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对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进行调查,下表是该校初二某班50名学生某一天做数学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统计表

  所用时间t(分钟)人数

  0

  0<≤ 6

  20

  30

  40

  50

  (1)、第二组数据的组中值是多少?

  (2)、求该班学生*均每天做数学作业所用时间

  2、某班40名学生身高情况如下图,

  请计算该班学生*均身高

  答案1.(1).15. (2)28. 2. 165

  六、课后练*:

  1、某公司有15名员工,他们所在的部门及相应每人所创的年利润如下表

  部门A B C D E F G

  人数1 1 2 4 2 2 5

  每人创得利润20 5 2.5 2 1.5 1.5 1.2

  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均数是多少万元?

  2、下表是截至到20xx年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年龄,根据表格中的信息计算获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均年龄?

  年龄频数

  28≤X<30 4

  30≤X<32 3

  32≤X<34 8

  34≤X<36 7

  36≤X<38 9

  38≤X<40 11

  40≤X<42 2

  3、为调查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环保局对所辖的50个居民区进行了噪音(单位:分贝)水*的调查,结果如下图,求每个小区噪音的*均分贝数。

  答案:1.约2.95万元2.约29岁3.60.54分贝

  八年级数学教案 7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分式、有理式的概念.

  2.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2.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三、课堂引入

  1.让学生填写P127[思考],学生自己依次填出:,,,.

  2.学生看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30 /h,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90 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 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请同学们跟着教师一起设未知数,列方程.

  设江水的流速为v /h.

  轮船顺流航行90 所用的时间为小时,逆流航行60 所用时间小时,所以=.

  3. 以上的式子,,,,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例题讲解

  P128例1. 当下列分式中的字母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

  [分析]已知分式有意义,就可以知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进一步解

  出字母的取值范围.

  [补充提问]如果题目为:当字母为何值时,分式无意义.你知道怎么解题吗?这样可以使学生一题二用,也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到分式及有关概念.

  (补充)例2. 当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1) (2) (3)

  [分析] 分式的值为0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分母不能为零;分子为零,这样求出的的解集中的公共部分,就是这类题目的解.

  [答案] (1)=0 (2)=2 (3)=1

  五、随堂练*

  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9x+4, , , , ,

  2. 当x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 (2) (3)

  3. 当x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1) (2) (3)

  六、课后练*

  1.下列代数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并指出哪些是正是?哪些是分式?

  (1)甲每小时做x个零件,则他8小时做零件 个,做80个零件需 小时.

  (2)轮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走a千米,水流的速度是b千米/时,轮船的顺流速度是 千米/时,轮船的逆流速度是 千米/时.

  (3)x与的差于4的商是 .

  2.当x取何值时,分式 无意义?

  3. 当x为何值时,分式 的值为0?

  八年级数学教案 8

  一、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多项式公因式的意义,初步会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二、重点难点

  重点:能观察出多项式的公因式,并根据分配律把公因式提出来

  难点:让学生识别多项式的公因式.

  三、合作学*:

  公因式与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概念.

  三个矩形的长分别为a、b、c,宽都是m,则这块场地的面积为ma+mb+mc,或m(a+b+c)

  既ma+mb+mc = m(a+b+c)

  由上式可知,把多项式ma+mb+mc写成m与(a+b+c)的乘积的.形式,相当于把公因式m从各项中提出来,作为多项式ma+mb+mc的一个因式,把m从多项式ma+mb+mc各项中提出后形成的多项式(a+b+c),作为多项式ma+mb+mc的另一个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四、精讲精练

  例1、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3x+6; (2)7x2-21x; (3)8a3b2-12ab3c+abc (4)-24x3-12x2+28x.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a(x-y)+b(y-x);(2)6(m-n)3-12(n-m)2.

  (3) a(x-3)+2b(x-3)

  通过刚才的练*,下面大家互相交流,总结出找公因式的一般步骤.

  首先找各项系数的____________________,如8和12的公约数是4.

  其次找各项中含有的相同的字母,如(3)中相同的字母有ab,相同字母的指数取次数最___________的

  课堂练*

  1.写出下列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1)ma+mb 2)4kx-8ky (3)5y3+20y2 (4)a2b-2ab2+ab

  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8x-72 (2)a2b-5ab

  (3)4m3-6m2 (4)a2b-5ab+9b

  (5)(p-q)2+(q-p)3 (6)3m(x-y)-2(y-x)2

  五、小结:

  总结出找公因式的一般步骤.:

  首先找各项系数的大公约数,

  其次找各项中含有的相同的字母,相同字母的指数取次数最小的

  注意:(a-b)2=(b-a)2

  六、作业

  1、教科书*题

  2、已知2x-y=1/3,xy=2,求2x4y3-x3y4 3、(-2)20xx+(-2)20xx

  4、已知a-2b=2,,4-5b=6,求3a(a-2b)2-5(2b-a)3

  八年级数学教案 9

  第11章*面直角坐标系

  11。1*面上点的坐标

  第1课时*面上点的坐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有序实数对的概念,认识*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如*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横轴、纵轴、原点等。

  2。理解坐标*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能写出给定的*面直角坐标系中某一点的坐标。已知点的坐标,能在*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

  3。能在方格纸中建立适当的*面直角坐标系来描述点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1。结合现实生活中表示物**置的例子,理解有序实数对和*面直角坐标系的作用。

  2。学会用有序实数对和*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入有序实数对、*面直角坐标系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解决与数学的发展之间有联系,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坐标*面内点的坐标,已知坐标能在坐标*面内描出点。

  【难点】

  理解坐标系中的坐标与坐标轴上的数字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如果让你描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你会怎么说?

  生甲:我在第3排第5个座位。

  生乙:我在第4行第7列。

  师:很好!我们买的电影票上写着几排几号,是对应某一个座位,也就是这个座位可以用排号和列号两个数字确定下来。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师:在以上几个问题中,我们根据一个物体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的数量来表示这个物体

  的位置,这两个数量我们可以用一个实数对来表示,但是,如果(5,3)表示5排3号的话,那么(3,5)表示什么呢?

  生:3排5号。

  师:对,它们对应的不是同一个位置,所以要求表示物**置的这个实数对是有序的。谁来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呢?

  生:用一个有序的实数对来表示。

  师:对。我们学过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有序实数对是不是也可以和一个点对应起来呢?

  生:可以。

  教师在黑板上作图:

  我们可以在*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水*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取向右为

  正方向;竖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两轴交点为原点。这样就构成了*面直角坐标系,这个*面叫做坐标*面。

  师:有了*面直角坐标系,*面内的点就可以用一个有序实数对来表示了。现在请大家自己动手画一个*面直角坐标系。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教师指正学生易犯的错误。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如图,由点P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足M在x轴上的坐标是3,垂足N在y轴上的坐标是5,我们就说P点的横坐标是3,纵坐标是5,我们把横坐标写在前,纵坐标写在后,(3,5)就是点P的坐标。在x轴上的点,过这点向y轴作垂线,对应的坐标是0,所以它的纵坐标就是0;在y轴上的点,过这点向x轴作垂线,对应的坐标是0,所以它的横坐标就是0;原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0,即原点的坐标是(0,0)。

  教师多媒体出示:

  师:如图,请同学们写出A、B、C、D这四点的坐标。

  生甲:A点的坐标是(—5,4)。

  生乙:B点的坐标是(—3,—2)。

  生丙:C点的坐标是(4,0)。

  生丁:D点的坐标是(0,—6)。

  师:很好!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写出点的坐标,如果已知一点的坐标为(3,—2),怎样在*面直角坐标系中找到这个点呢?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在x轴上找出横坐标是3的点,过这一点向x轴作垂线,横坐标是3的点都在这条直线上;在y轴上找出纵坐标是—2的点,过这一点向y轴作垂线,纵坐标是—2的点都在这条直线上;这两条直线交于一点,这一点既满足横坐标为3,又满足纵坐标为—2,所以这就是坐标为(3,—2)的点。下面请同学们在方格纸中建立一个*面直角坐标系,并描出A(2,—4),B(0,5),C(—2,—3),D(—5,6)这几个点。

  学生动手作图,教师巡视指导。

  三、深入探究,层层推进

  师:两个坐标轴把坐标*面划分为四个区域,从x轴正半轴开始,按逆时针方向,把这四个区域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注意:坐标轴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在同一象限内的点,它们的横坐标的符号一样吗?纵坐标的符号一样吗?

  生:都一样。

  师:对,由作垂线求坐标的过程,我们知道第一象限内的点的横坐标的符号为+,纵坐标的符号也为+。你能说出其他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吗?

  生:能。第二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的符号为(—,+),第三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的符号为(—,—),第四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的符号为(+,—)。

  师:很好!我们知道了一点所在的`象限,就能知道它的坐标的符号。同样的,我们由点的坐标也能知道它所在的象限。一点的坐标的符号为(—,+),你能判断这点是在哪个象限吗?

  生:能,在第二象限。

  四、练*新知

  师:现在我给出几个点,你们判断一下它们分别在哪个象限。

  教师写出四个点的坐标:A(—5,—4),B(3,—1),C(0,4),D(5,0)。

  生甲:A点在第三象限。

  生乙:B点在第四象限。

  生丙:C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它在y轴上。

  生丁:D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它在x轴上。

  师:很好!现在请大家在方格纸上建立一个*面直角坐标系,在上面描出这些点。

  学生作图,教师巡视,并予以指导。

  五、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

  生:认识了*面直角坐标系,会写出坐标*面内点的坐标,已知坐标能描点,知道了四个象限以及四个象限内点的符号特征。

  教师补充完善。

  教学反思

  物**置的说法和表述物体的位置等问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但可能没有想到这些问题与数学的联系。教师在这节课上引导学生去想到建立一个*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物体的位置,让学生参与到探索获取新知的活动中,主动学*思考,感受数学的魅力。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由生活中的实例与坐标的联系感受坐标的实用性,增强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第2课时*面上点的坐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学*和应用*面直角坐标系,认识坐标系中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面上的点连接成的图形,形成二维*面图形的概念,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体验通过二维坐标来描述图形顶点,从而描述图形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面上的点连接成的图形,计算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难点】

  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求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也学*了已知点的坐标,怎样在*面直角坐标系中把这个点表示出来。下面请大家在方格纸上建立一个*面直角坐标系,并在上面标出A(5,1),B(2,1),C(2,—3)这三个点。

  学生作图。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师:现在我们把这三个点用线段连接起来,看一下得到的是什么图形?

  生甲:三角形。

  生乙:直角三角形。

  师:你能计算出它的面积吗?

  生:能。

  教师挑一名学生:你是怎样算的呢?

  生:AB的长是5—2=3,BC的长是1—(—3)=4,所以三角形ABC的面积是×3×4=6。

  师:很好!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大家再描出四个点:A(—1,2),B(—2,—1),C(2,—1),D(3,2),并将它们依次连接起来看看形成的是什么

  图形?

  学生完成操作后回答:*行四边形。

  师:你能计算它的面积吗?

  生:能。

  教师挑一名学生:你是怎么计算的呢?

  生:以BC为底,A到BC的垂线段AE为高,BC的长为4,AE的长为3,*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4×3=12。师:很好!刚才是已知点,我们将它们顺次连接形成图形,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个连接成的图形:

  教师多媒体出示下图:

  八年级数学教案 10

  第一步:情景创设

  乒乓球的标准直径为40mm,质检部门从A、B两厂生产的乒乓球中各抽取了10只,对这些乒乓球的直径了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单位:mm):

  A厂:40.0,39.9,40.0,40.1,40.2,39.8,40.0,39.9,40.0,40.1;

  B厂:39.8,40.2,39.8,40.2,39.9,40.1,39.8,40.2,39.8,40.2.

  你认为哪厂生产的乒乓球的直径与标准的误差更小呢?

  (1)请你算一算它们的*均数和极差。

  (2)是否由此就断定两厂生产的乒乓球直径同样标准?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问题。

  探索活动

  通过计算发现极差只能反映一组数据中两个极值之间的大小情况,而对其他数据的波动情况不敏感。让我们一起来做下列的数学活动

  算一算

  把所有差相加,把所有差取绝对值相加,把这些差的*方相加。

  想一想

  你认为哪种方法更能明显反映数据的波动情况?

  第二步:讲授新知:

  (一)方差

  定义:设有n个数据,各数据与它们的*均数的差的*方分别是,…,我们用它们的*均数,即用

  来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variance),记作。

  意义:用来衡量一批数据的波动大小

  在样本容量相同的情况下,方差越大,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

  归纳:(1)研究离散程度可用(2)方差应用更广泛衡量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3)方差主要应用在*均数相等或接*时

  (4)方差**动大,方差小波动小,一般选波动小的

  方差的简便公式:

  推导:以3个数为例

  (二)标准差:

  方差的算术*方根,即④

  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标准差.它也是一个用来衡量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重要的量.

  注意:波动大小指的'是与*均数之间差异,那么用每个数据与*均值的差完全*方后便可以反映出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整体的波动大小可以通过对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求*均值得到。所以方差公式是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统计量,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程度和课堂时间决定是否介绍*均差等可以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其他统计量。

  八年级数学教案 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确定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会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探索多项式各项公因式的过程,依据数学化归思想方法进行因式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类比以及化归的思想,增进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主动积极地积累确定公因式的初步经验,体会其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

  难点:正确地确定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

  关键:提公因式法关键是如何找公因式.方法是:一看系数、二看字母.公因式的系数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相同的字母,并且各字母的指数取最低次幂.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知

  【复*交流】

  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否是因式分解,为什么?

  (1)2x2+4=2(x2+2);

  (2)2t2-3t+1=(2t3-3t2+t);

  (3)x2+4xy-y2=x(x+4y)-y2;

  (4)m(x+y)=mx+my;

  (5)x2-2xy+y2=(x-y)2.

  问题:

  1.多项式mn+mb中各项含有相同因式吗?

  2.多项式4x2-x和xy2-yz-y呢?

  请将上述多项式分别写成两个因式的乘积的形式,并说明理由.

  【教师归纳】我们把多项式中各项都有的公共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如在mn+mb中的公因式是m,在4x2-x中的公因式是x,在xy2-yz-y中的公因式是y.

  概念: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二、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教师提问:多项式4x2-8x6,16a3b2-4a3b2-8ab4各项的公因式是什么?

  【师生共识】提公因式的方法是先确定各项的公因式再将多项式除以这个公因式得到另一个因式,找公因式一看系数、二看字母,公因式的系数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相同的字母,并且各字母的指数取最低次幂.

  三、范例学*,应用所学

  例1:把-4x2yz-12xy2z+4xyz分解因式.

  解:-4x2yz-12xy2z+4xyz

  =-(4x2yz+12xy2z-4xyz)

  =-4xyz(x+3y-1)

  例2:分解因式:3a2(x-y)3-4b2(y-x)2

  【分析】观察所给多项式可以找出公因式(y-x)2或(x-y)2,于是有两种变形,(x-y)3=-(y-x)3和(x-y)2=(y-x)2,从而得到下面两种分解方法.

  解法1:3a2(x-y)3-4b2(y-x)2

  =-3a2(y-x)3-4b2(y-x)2

  =-[(y-x)2·3a2(y-x)+4b2(y-x)2]

  =-(y-x)2[3a2(y-x)+4b2]

  =-(y-x)2(3a2y-3a2x+4b2)

  解法2:3a2(x-y)3-4b2(y-x)2

  =(x-y)2·3a2(x-y)-4b2(x-y)2

  =(x-y)2[3a2(x-y)-4b2]

  =(x-y)2(3a2x-3a2y-4b2)

  例3:用简便的方法计算:

  0.84×12+12×0.6-0.44×12.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怎样计算更为简便.

  解:0.84×12+12×0.6-0.44×12

  =12×(0.84+0.6-0.44)

  =12×1=12.

  【教师活动】在学生完成例3之后,指出例3是因式分解在计算中的应用,提出比较例1,例2,例3的公因式有什么不同?

  四、随堂练*,巩固深化

  课本115页练*第1、2、3题.

  【探研时空】

  利用提公因式法计算:

  0.582×8.69+1.236×8.69+2.478×8.69+5.704×8.69

  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1.利用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关键是找准最大公因式.在找最大公因式时应注意:(1)系数要找最大公约数;(2)字母要找各项都有的;(3)指数要找最低次幂.

  2.因式分解应注意分解彻底,也就是说,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课本119页*题14.3第1、4(1)、6题.

  八年级数学教案 12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会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难点: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

  教学难点是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突破的方法是通过复*分数的通分、约分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再用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导出通分、约分的概念,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地将分式变形。

  三、练*题的意图分析

  1.P7的例2是使学生观察等式左右的已知的分母(或分子),乘以或除以了什么整式,然后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相应地把分子(或分母)乘以或除以了这个整式,填到括号里作为答案,使分式的值不变。

  2.P9的例3、例4地目的是进一步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通分。值得注意的是:约分是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通分是要正确地确定各个分母的最简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

  教师要讲清方法,还要及时地纠正学生做题时出现的错误,使学生在做提示加深对相应概念及方法的理解。

  3.P11*题16.1的第5题是: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这一类题教材里没有例题,但它也是由分式的基本性质得出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是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应用之一,所以补充例5。

  四、课堂引入

  1、请同学们考虑:与相等吗?与相等吗?为什么?

  2、说出与之间变形的过程,与之间变形的过程,并说出变形依据?

  3、提问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类比猜想出分式的基本性质。

  五、例题讲解

  P7例2.填空:

  [分析]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已知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

  P11例3.约分:

  [分析]约分是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同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所以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分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

  P11例4.通分:

  [分析]通分要想确定各分式的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

  八年级数学教案 13

  教学目标:

  1.了解算术*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正数的算术*方根,并了解算术*方根的非负性。

  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方根。

  教学重点:

  算术*方根的概念。

  教学难点:

  根据算术*方根的概念正确求出非负数的算术*方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请同学们欣赏本节导图,并回答问题,学校要举行金秋美术作品比赛,小欧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 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 ?如果这块画布的面积是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已知一个正数的*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

  这就要用到*方根的概念,也就是本章的主要学*内容.这节课我们先学*有关算术*方根的概念.

  二、导入新课:

  1、提出问题:(书P68页的问题)

  你是怎样算出画框的边长等于5dm的呢?(学生思考并交流解法)

  这个问题相当于在等式扩=25中求出正数x的值.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方等于a,即 =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方根.a的算术*方根记为 ,读作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规定:0的算术*方根是0.

  也就是,在等式 =a (x0)中,规定x = .

  2、 试一试:你能根据等式: =144说出144的算术*方根是多少吗?并用等式表示出来.

  3、 想一想:下列式子表示什么意思?你能求出它们的值吗?

  建议:求值时,要按照算术*方根的意义,写出应该满足的关系式,然后按照算术*方根的记法写出对应的`值.例如 表示25的算术*方根。

  4、例1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方根:

  (1)100;(2)1;(3) ;(4)0.0001

  三、练*

  P69练* 1、2

  四、探究:(课本第69页)

  怎样用两个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

  方法1:课本中的方法,略;

  方法2:

  可还有其他方法,鼓励学生探究。

  问题: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应该是多少呢?

  大正方形的边长是 ,表示2的算术*方根,它到底是个多大的数?你能求出它的值吗?

  建议学生观察图形感受 的大小.小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是多少呢?(用刻度尺测量它与大正方形的边长的大小)它的*似值我们将在下节课探究.

  五、小结:

  1、这节课学*了什么呢?

  2、算术*方根的具体意义是怎么样的?

  3、怎样求一个正数的算术*方根

  六、课外作业:

  P75*题13.1活动第1、2、3题

  八年级数学教案 14

  课题: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已知三边画三角形的方法;

  (2)掌握边边边公理,能用边边边公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3)会添加较明显的辅助线

  2、能力目标:

  (1)通过尺规作图使学生得到技能的训练;

  (2)通过公理的初步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

  (1)在公理的形成过程中渗透:实验、观察、归纳;

  (2)通过变式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惯

  教学重点:

  SSS公理、灵活地应用学过的各种判定方法判定三角形全等。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题目条件和求证的结论,灵活地选择四种判定方法中最适当的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学用具:

  直尺,微机

  教学方法:

  自学辅导

  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投影显示

  问题:有一块三角形玻璃窗户破碎了,要去配一块新的,你最少要对窗框测量哪几个数据?如果你手头没有测量角度的仪器,只有尺子,你能保证新配的玻璃恰好不大不小吗?

  这个问题让学生议论后回答,他们的答案或许只是一种感觉。于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三角形的三个元素――三条边。

  2、公理的获得

  问:通过上面问题的分析,满足什么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让学生粗略地概括出边边边的公理。然后和学生一起画图做实验,根据三角形全等定义对公理进行验证。(这里用尺规画图法)

  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应用格式: (略)

  强调说明:

  (1)、格式要求:先指出在哪两个三角形中证全等;再按公理顺序列出三个条件,并用括号把它们括在一起;写出结论。

  (2)、在应用时,怎样寻找已知条件:已知条件包含两部分,一是已知中给出的,二时图形中隐含的(如公共边)

  (3)、此公理与前面学过的公理区别与联系

  (4)、三角形的稳定性:演示三角形的稳定性与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在演示中,其实可以去掉组成三角形的一根小木条,以显示三角形条件不可减少,这也为下面总结“三角形全等需要有3全独立的条件”做好了准备,进行了沟通。

  (5)说明AAA与SSA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

  3、公理的应用

  (1) 讲解例1。学生分析完成,教师注重完成后的点评。

  例1 如图△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接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

  求证:AD⊥BC

  分析:(设问程序)

  (1)要证AD⊥BC只要证什么?

  (2)要证∠1=

  只要证什么?(3)要证∠1=∠2只要证什么?

  (4)△ABD和△ACD全等的条件具备吗?依据是什么?

  证明:(略)

  八年级数学教案 15

  一、教材分析:

  《正方形》这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第二节的内容。纵观整个初中教材,《正方形》是在学生掌握了*行线、三角形、*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有关知识及简单图形的*移和旋转等*面几何知识,并且具备有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出现的。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续,又是对*行四边形、菱形、矩形进行综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本节课的重点是正方形的概念和性质,难点是理解正方形与*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大纲要求,本节课制定了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正方形的概念及性质;

  2、能正确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推理、论证;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探究、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力;

  2、发展学生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惯,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目标:

  1、让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2、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相互讨论的团队精神;

  3、通过正方形图形的完美性,培养学生品格的完美性。

  二、学生分析:

  该段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但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稍有欠缺,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特意设计了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培养说理能力,让学生们能逐步提高。

  三、教法分析:

  针对本节课的特点,采用"实践--观察--总结归纳--运用"为主线的教学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采取几种不同的方法构造出正方形,然后引导学生探究正方形的概念。通过观察、讨论、归纳、总结出正方形性质定理,最后以课堂练*加以巩固定理,并通过一道拔高题对定义、性质理解、巩固加以升华。

  四、学法分析:

  本节课重点是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分析归纳总结能力为出发点,着重指导学生动手、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在小组讨论中通过互相学*,让学生体验合作学*的乐趣。

  五、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相关知识回顾

  以提问的形式复*的*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定义及性质之后,引导学生发现矩形、菱形的实质是由*行四边形角度、边长的变化得到的。并启发学生考虑,若这两种变化同时发生在*行四边形上,则会得到什么样的图形?让学生们通过手上的学具演示以上两种变化,从而得出结论。

  第二环节:新课讲解通过学生们的发现引出课题“正方形”

  1、正方形的定义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变化出正方形的过程,并再次利用课件形象演示出由*行四边形的边、角的变化演变出正方形的过程。请同学们举手发言,归纳总结出正方形定义:一组邻边相等,且一个角是直角的.*行四边形是正方形。再由此定义启发学生们发现正方形的三个必要条件,并且由这三个条件通过重新组合即一组邻边相等与*行四边形组成菱形再加上一个角是直角可得到正方形的另两个定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此内容借助课件演示其变化过程,进一步启发学生发现,正方形既是特殊的菱形,又是特殊的矩形,从而总结出正方形的性质。

  2、正方形的性质

  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分,每条对角线*分一组对角。

  以上是对正方形定义和性质的学*,之后是进行例题讲解。

  3、例题讲解

  求证: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此题是文字证明题,由学生们分组相互探讨,共同研究此题的已知、求证部分,然后由小组派代表阐述证明过程,教师板书,在板书的过程中,请其它小组的同学提出合理化建议,使此题证明过程条理更加清晰,更加符合逻辑,同时强调证明格式的书写。从而培养他们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4、课堂练*

  第一部分采用三道有关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对角线、边长计算的填空题,目的是对正方形性质的进一步理解,并考察学生掌握的情况。

  第二部分是选择题,通过体现生活中实际问题,来提升学生所学的知识,并加以综合练*,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数学实质是来源于生活并要服务于生活。

  5、课堂小结

  此环节我是通过图框的形式小结正方形和前阶段所学特殊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所学几种四边形内在联系体现正方形完美的本质,渲染学生们应追求象正方形一样方正的品质,从而要努力学*以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达到理想中的完美。

  6、作业设计

  作业是教材159页,第12、14两小道证明题,通过此作业让同学们进一步巩固有关正方形的知识。

  八年级数学教案 16

  教学目标:完全*方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完全*方公式的几何解释;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条理性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完全*方公式的推导过程、结构特点、几何解释,灵活应用.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学生自学

  问题:根据乘方的定义,我们知道:a2=aa,那么(a+b)2应该写成什么样的形式呢?(a+b)2的运算结果有什么规律?计算下列各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p+1)2=(p+1)(p+1)=_______;(m+2)2=_______;

  (2)(p1)2=(p1)(p1)=_______;(m2)2=_______;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得出结果:

  (1)(p+1)2=(p+1)(p+1)=p2+2p+1

  (m+2)2=(m+2)(m+2)=m2+4m+4

  (2)(p1)2=(p1)(p1)=p22p+1

  (m2)2=(m2)(m2)=m24m+4

  分析推广:结果中有两个数的*方和,而2p=2p1,4m=2m2,恰好是两个数乘积的二倍(1)(2)之间只差一个符号.

  推广:计算(a+b)2=__________;(ab)2=__________.

  得到公式,分析公式

  结论:(a+b)2=a2+2ab+b2(ab)2=a22ab+b2

  即:两数和(或差)的*方,等于它们的*方和,加(或减)它们的积的2倍.

  二、几何分析

  你能根据图(1)和图(2)的面积说明完全*方公式吗?

  图(1)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b),面积就是(a+b)2,同时,大正方形可以分成图中①②③④四个部分,它们分别的面积为a2、ab、ab、b2,因此,整个面积为a2+ab+ab+b2=a2+2ab+b2,即说明(a+b)2=a2+2ab+b2. 请点击下载Word版完整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完全*方公式》教案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完全*方公式》教案》,来自网!

  八年级数学教案 17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极差的定义,知道极差是用来反映数据波动范围的一个量。

  2、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2、难点:本节课内容较容易接受,不存在难点。

  三、课堂引入:

  下表显示的是上海2001年2月下旬和2002年同期的每日最高气温,如何对这两段时间的气温进行比较呢?

  从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比较两段时间气温的高低,求*均气温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经计算可以看出,对于2月下旬的这段时间而言,2001年和2002年上海地区的*均气温相等,都是12度。

  这是不是说,两个时段的气温情况没有什么差异呢?

  根据两段时间的气温情况可绘成的折线图。

  观察一下,它们有区别吗?说说你观察得到的结果。

  用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到的差来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化范围,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差称为极差。

  四、例*题分析

  本节课在教材中没有相应的例题,教材P152*题分析

  问题1可由极差计算公式直接得出,由于差值较大,结合本题背景可以说明该村贫富差距较大,问题2涉及前一个学期统计知识首先应回忆复*已学知识,问题3答案并不唯一,合理即可。

  八年级数学教案 18

  一、教材分析:

  《正方形》这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第二节的内容。纵观整个初中教材,《正方形》是在学生掌握了*行线、三角形、*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有关知识及简单图形的*移和旋转等*面几何知识,并且具备有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出现的。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续,又是对*行四边形、菱形、矩形进行综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本节课的重点是正方形的概念和性质,难点是理解正方形与*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大纲要求,本节课制定了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正方形的概念及性质;

  2、能正确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推理、论证;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探究、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力;

  2、发展学生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惯,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目标:

  1、让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2、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相互讨论的团队精神;

  3、通过正方形图形的完美性,培养学生品格的完美性。

  二、学生分析:

  该段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但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稍有欠缺,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特意设计了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培养说理能力,让学生们能逐步提高。

  三、教法分析:

  针对本节课的特点,采用"实践--观察--总结归纳--运用"为主线的教学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采取几种不同的方法构造出正方形,然后引导学生探究正方形的概念。通过观察、讨论、归纳、总结出正方形性质定理,最后以课堂练*加以巩固定理,并通过一道拔高题对定义、性质理解、巩固加以升华。

  四、学法分析:

  本节课重点是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分析归纳总结能力为出发点,着重指导学生动手、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在小组讨论中通过互相学*,让学生体验合作学*的乐趣。

  五、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相关知识回顾

  以提问的形式复*的*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定义及性质之后,引导学生发现矩形、菱形的实质是由*行四边形角度、边长的变化得到的。并启发学生考虑,若这两种变化同时发生在*行四边形上,则会得到什么样的图形?让学生们通过手上的学具演示以上两种变化,从而得出结论。

  第二环节:新课讲解通过学生们的发现引出课题“正方形”

  1、正方形的.定义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变化出正方形的过程,并再次利用课件形象演示出由*行四边形的边、角的变化演变出正方形的过程。请同学们举手发言,归纳总结出正方形定义:一组邻边相等,且一个角是直角的*行四边形是正方形。再由此定义启发学生们发现正方形的三个必要条件,并且由这三个条件通过重新组合即一组邻边相等与*行四边形组成菱形再加上一个角是直角可得到正方形的另两个定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此内容借助课件演示其变化过程,进一步启发学生发现,正方形既是特殊的菱形,又是特殊的矩形,从而总结出正方形的性质。

  2、正方形的性质

  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分,每条对角线*分一组对角。

  以上是对正方形定义和性质的学*,之后是进行例题讲解。

  3、例题讲解

  求证: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此题是文字证明题,由学生们分组相互探讨,共同研究此题的已知、求证部分,然后由小组派代表阐述证明过程,教师板书,在板书的过程中,请其它小组的同学提出合理化建议,使此题证明过程条理更加清晰,更加符合逻辑,同时强调证明格式的书写。从而培养他们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4、课堂练*

  第一部分采用三道有关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对角线、边长计算的填空题,目的是对正方形性质的进一步理解,并考察学生掌握的情况。

  第二部分是选择题,通过体现生活中实际问题,来提升学生所学的知识,并加以综合练*,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数学实质是来源于生活并要服务于生活。

  5、课堂小结

  此环节我是通过图框的形式小结正方形和前阶段所学特殊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所学几种四边形内在联系体现正方形完美的本质,渲染学生们应追求象正方形一样方正的品质,从而要努力学*以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达到理想中的完美。

  6、作业设计

  作业是教材159页,第12、14两小道证明题,通过此作业让同学们进一步巩固有关正方形的知识。

  八年级数学教案 19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熟练掌握简单图形的移动规律,能按要求作出简单*面图形*移后的图形,能够探索图形之间的*移关系;

  2、能力目标:

  ①,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逐步探索图形之间的*移关系;

  ②,对组合图形要找到一个或者几个“基本图案”,并能通过对“基本图案”的*移,复制所求的.图形;

  3、情感目标:经历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和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图形连续变化的特点;

  难点:图形的划分。

  三、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磁性板,若干小正六边形,“工”字的砖,组合图形。

  五、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演示课件):教材上小狗的图案。提问:

  (1)这个图案有什么特点?

  (2)它可以通过什么“基本图案”,经过怎样的*移而形成?

  (3)在*移过程中,“基本图案”的大小、形状、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答案可以多种)

  让学生充分讨论,归纳总结,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并对每种答案都要肯定。

  看磁性黑板,展示教材64页图3-9,提问:左图是一个正六边形,它经过怎样的*移能得到右图?谁到黑板做做看?

  小组讨论,派代表到台上给大家讲解。

  气氛要热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掘他们的想象力。

  畅所欲言,互相补充。

  课堂小结: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启发学生在我们周围寻找*移的例子。

  课堂练*: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完成。

  例子一定要和大家接触紧密、典型。

  答案不惟一,对于每种答案,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六、教学反思:

  本节的内容并不是很复杂,借助多媒体进行直观、形象,内容贴*生活,学生兴致较高,课堂气氛活跃,参与意识较强,学生一般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美学思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八年级数学教案 20

  一、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用*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运用*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难点:将单项式化为*方形式,再用*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学*方法:归纳、概括、总结。

  三、合作学*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在前两学时中我们学*了因式分解的定义,即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还学*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在一个多项式中,若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即公因式,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不具备相同的因式,是否就不能分解因式了呢?当然不是,只要我们记住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的相反过程,就能利用这种关系找到新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本学时我们就来学*另外的一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公式法。

  1.请看乘法公式

  左边是整式乘法,右边是一个多项式,把这个等式反过来就是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大家判断一下,第二个式子从左边到右边是否是因式分解?

  利用*方差公式进行的因式分解,第(2)个等式可以看作是因式分解中的*方差公式。

  a2—b2=(a+b)(a—b)

  2.公式讲解

  如x2—16

  =(x)2—42

  =(x+4)(x—4)。

  9m2—4n2

  =(3m)2—(2n)2

  =(3m+2n)(3m—2n)。

  四、精讲精练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5—16x2;(2)9a2—b2。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9(m+n)2—(m—n)2;(2)2x3—8x。

  补充例题:判断下列分解因式是否正确。

  (1)(a+b)2—c2=a2+2ab+b2—c2。

  (2)a4—1=(a2)2—1=(a2+1)?(a2—1)。

  五、课堂练*

  教科书练*。

  六、作业

  1、教科书*题。

  2、分解因式:x4—16x3—4x4x2—(y—z)2。

  3、若x2—y2=30,x—y=—5求x+y。


八年级数学教案汇总二十篇扩展阅读


八年级数学教案汇总二十篇(扩展1)

——八年级数学教案 (菁华15篇)

八年级数学教案1

  一、学生起点分析

  通过前一章《勾股定理》的学*,学生已经明白什么是勾股数,但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的边长都是勾股数,甚至有些直角三角形的边长连有理数都不是,例如:①腰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边长不是有理数,②两条直角边分别为1,2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不是有理数,这为引入“新数”奠定了必要性.

  二、教学任务分析

  《数不够用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二章《实数》的第一节. 本节内容安排了2个课时完成,第1课时让学生感受无理数的存在,初步建立无理数的印象,结合勾股定理知识,会根据要求画线段;第2课时借助计算器感受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会判断一个数是无理数.本课是第1课时,学生将在具体的实例中,通过操作、估算、分析等活动,感受无理数的客观存在性和引入的必要性,并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有理数.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①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客观世界中无理数的存在;

  ②能判断三角形的某边长是否为无理数;

  ③学生亲自动手做拼图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④能正确地进行判断某些数是否为有理数,加深对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6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置疑;第二环节:课题引入;第三环节:获取新知;第四环节:应用与巩固;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作业布置.

  第一环节:质疑

  内容:【想一想】

  ⑴一个整数的*方一定是整数吗?

  ⑵一个分数的*方一定是分数吗?

  目的:作必要的知识回顾,为第二环节埋下伏笔,便于后续问题的说理.

  效果:为后续环节的进行起了很好的铺垫的作用

  第二环节:课题引入

  内容:1.【算一算】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1和2,算一算斜边长 的*方 ,并提出问题: 是整数(或分数)吗?

  2.【剪剪拼拼】

  把边长为1的两个小正方形通过剪、拼,设法拼成一个大正方形,你会吗?

  目的:选取客观存在的“无理数“实例,让学生深刻感受“数不够用了”.

  效果:巧设问题背景,顺利引入本节课题.

  第三环节:获取新知

  内容:【议一议】→【释一释】→【忆一忆】→【找一找】

  【议一议】: 已知 ,请问:① 可能是整数吗?② 可能是分数吗?

  【释一释】:释1.满足 的 为什么不是整数?

  释2.满足 的 为什么不是分数?

  【忆一忆】:让学生回顾“有理数”概念,既然 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那么 一定不是有理数,这表明:有理数不够用了,为“新数”(无理数)的学*奠定了基础

  【找一找】:在下列正方形网格中,先找出长度为有理数的线段,再找出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

  目的:创设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新数”(无理数)的存在,从而激发学*新知的兴趣

  效果:学生感受到无理数产生的过程,确定存在一种数与以往学过的数不同,产生了学*新数的必要性.

  第四环节:应用与巩固

  内容:【画一画1】→【画一画2】→【仿一仿】→【赛一赛】

  【画一画1】:在右1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两条线段:

  1.长度是有理数的线段

  2.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

  【画一画2】:在右2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四个三角形 (右1)

  2.三边长都是有理数

  2.只有两边长是有理数

  3.只有一边长是有理数

  4.三边长都不是有理数

  【仿一仿】:例:在数轴上表示满足 的

  解: (右2)

  仿:在数轴上表示满足 的

  【赛一赛】:右3是由五个单位正方形组成的纸片,请你把

  它剪成三块,然后拼成一个正方形,你会吗?试试看! (右3)

  目的:进一步感受“新数”的存在,而且能把“新数”表示在数轴上

  效果: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巩固了本课所学知识.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内容:

  1.通过本课学*,感受有理数又不够用了, 请问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

  2.客观世界中,的确存在不是有理数的数,你能列举几个吗?

  3.除了本课所认识的非有理数的数以外,你还能找到吗?

  目的: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数学方法,使知识系统化.

  效果:学生总结、相互补充,学会进行概括总结.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题2.1

  六、教学设计反思

  (一)生活是数学的源泉,兴趣是学*的动力

  大量事实都证明一点,与生活贴得越*的东西最容易引起学*者的浓厚兴趣,才能激发学*者的`学*积极性,学*才可能是主动的.本节课中教师首先用拼图游戏引发学生学*的欲望,把课程内容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呈现出来,然后进行大胆置疑,生活中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那它们究竟是什么数呢?从而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为获取新知,创设了积极的氛围.在教学中,不要盲目的抢时间,让学生能够充分的思考与操作.

  (二)化抽象为具体

  常言道:“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师应通过一系列数学活动开启学生的思维,因此对新数的学*不能仅仅停留于感性认识,还应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并能用恰当数学语言进行解释.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刻意安排了一些环节,加深对新数的理解,充分感受新数的客观存在,让学生觉得新数并不抽象.

  (三)强化知识间联系,注意纠错

  既然称之为“新数”,那它当然不是有理数,亦即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所以“新数”不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为进一步学*“新数”,即第二课时教学埋下了伏笔,在教学中,要着重强调这一点:“新数”不能表示成分数,为无理数的教学奠好基.

八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通分的意义,理解最简公分母的意义;

  (2)掌握分式的通分法则,能熟练掌握通分运算。

  教学重点:分式通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分式通分中最简公分母的确定。

  教学工具:投影仪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如何计算:

  由此让学生复*分数通分的意义、通分的根据、通分的法则以及最简公分母的概念。

  (2)如何计算:

  (3)何计算:

  引导学生思考,猜想如何求解?

  (二)新课

  1、类比分数的通分得到分式的通分:

  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注意:通分保证

  (1)各分式与原分式相等;

  (2)各分式分母相等。

  2.通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

  3.通分的关键: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通常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最简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根据分式通分和最简公分母的定义,将分式通分:

  最简公分母为:

  然后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别对原来的各分式的分子和分母乘一个适当的整式,使各分式的分母都化为通分如下:xxx

  通过本例使学生对于分式的'通分大致过程和思路有所了解。让学生归纳通分的思路过程。

  例1 通分:xxx

  分析:让学生找分式的公分母,可设问“分母的系数各不相同如何解决?”,依据分数的通分找最小公倍数。

  解:∵ 最简公分母是12xy2,

  小结:各分母的系数都是整数时,通常取它们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作为最简公分母的系数.

  解:∵最简公分母是10a2b2c2,

  由学生归纳最简公分母的思路。

  分式通分中求最简公分母概括为:(1)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2)凡出现的字母为底的幂的因式都要取;(3)相同字母的幂的因式取指数最大的。取这些因式的积就是最简公分母。

八年级数学教案3

  一、课堂引入

  1.什么叫做*行四边形?什么叫做矩形?

  2.矩形有哪些性质?

  3.矩形与*行四边形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4.事例引入:小华想要做一个矩形像框送给妈妈做生日礼物,于是找来两根长度相等的短木条和两根长度相等的.长木条制作,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检测他做的是矩形像框吗?看看谁的方法可行?

  通过讨论得到矩形的判定方法.

  矩形判定方法1:对角钱相等的*行四边形是矩形.

  矩形判定方法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指出: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知道三个角是直角,条件就够了.因为由四边形内角和可知,这时第四个角一定是直角.)

  二、例*题分析

  例1(补充)下列各句判定矩形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2)有四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4)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5)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

  (6)对角线互相*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7)对角线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8)一组邻边垂直,一组对边*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9)两组对边分别*行,且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指出:

  (l)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不满足三个的肯定不是矩形;

  (2)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是三个独立条件,但若与判定方法不同,则需要利用定义和判定方法证明或举反例,才能下结论.

  例2(补充)已知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OB是等边三角形,AB=4cm,求这个*行四边形的面积.

  分析:首先根据△AOB是等边三角形及*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分的性质判定出ABCD是矩形,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边长,从而得到面积值.

  解:∵ 四边形ABCD是*行四边形,

  ∴AO=AC,BO=BD.

  ∵ AO=BO,

  ∴ AC=BD.

  ∴ ABCD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行四边形是矩形).

  在Rt△ABC中,

  ∵ AB=4cm,AC=2AO=8cm,

  ∴BC=(cm).

  例3(补充)已知:如图(1),ABCD的四个内角的*分线分别相交于点E,F,G,H.求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

  分析:要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由于此题目可分解出基本图形,如图(2),因此,可选用“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来证明

八年级数学教案4

  课题:一元二次方程实数根错例剖析课

  【教学目的】 精选学生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关问题时出现的典型错例加以剖析,帮助学生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和纠正错误的方法,使学生在解题时少犯错误,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深刻性。

  【课前练*】

  1、关于x的方程ax2+bx+c=0,当a_____时,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当 a_____时,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_______,当△_______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_______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________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典型例题】

  例1 下列方程中两实数根之和为2的方程是()

  (A) x2+2x+3=0 (B) x2-2x+3=0 (c) x2-2x-3=0 (D) x2+2x+3=0

  错答: B

  正解: C

  错因剖析: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2,极易误选B,又考虑到方程有实数根,故由△可知,方程B无实数根,方程C合适。

  例2 若关于x的方程x2+2(k+2)x+k2=0 两个实数根之和大于-4,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 k>-1 (B) k<0 (c) -1< k<0 (D) -1≤k<0

  错解 :B

  正解:D

  错因剖析:漏掉了方程有实数根的前提是△≥0

  例3(20xx广西中考题)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1-2k)x2-2 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求k的取值范围。

  错解: 由△=(-2 )2-4(1-2k)(-1) =-4k+8>0得 k<2又∵k+1≥0∴k≥ -1。即 k的取值范围是 -1≤k<2

  错因剖析:漏掉了二次项系数1-2k≠0这个前提。事实上,当1-2k=0即k= 时,原方程变为一次方程,不可能有两个实根。

  正解: -1≤k<2且k≠

  例4 (20xx山东太原中考题) 已知x1,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1=0的两个实数根,当x12+x22=15时,求m的值。

  错解: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x1+x2= -(2m+1), x1x2=m2+1,

  ∵x12+x22=(x1+x2)2-2 x1x2

  =[-(2m+1)]2-2(m2+1)

  =2 m2+4 m-1

  又∵ x12+x22=15

  ∴ 2 m2+4 m-1=15

  ∴ m1 = -4 m2 = 2

  错因剖析:漏掉了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根的前提条件是判别式△≥0。因为当m = -4时,方程为x2-7x+17=0,此时△=(-7)2-4×17×1= -19<0,方程无实数根,不符合题意。

  正解:m = 2

  例5 若关于 x的方程(m2-1)x2-2 (m+2)x+1=0有实数根,求m的'取值范围。

  错解:△=[-2(m+2)]2-4(m2-1) =16 m+20

  ∵ △≥0

  ∴ 16 m+20≥0,

  ∴ m≥ -5/4

  又 ∵ m2-1≠0,

  ∴ m≠±1

  ∴ m的取值范围是m≠±1且m≥ -

  错因剖析:此题只说(m2-1)x2-2 (m+2)x+1=0是关于未知数x的方程,而未限定方程的次数,所以在解题时就必须考虑m2-1=0和m2-1≠0两种情况。当m2-1=0时,即m=±1时,方程变为一元一次方程,仍有实数根。

  正解:m的取值范围是m≥-

  例6 已知二次方程x2+3 x+a=0有整数根,a是非负数,求方程的整数根。

  错解:∵方程有整数根,

  ∴△=9-4a>0,则a<2.25

  又∵a是非负数,∴a=1或a=2

  令a=1,则x= -3± ,舍去;令a=2,则x1= -1、 x2= -2

  ∴方程的整数根是x1= -1, x2= -2

  错因剖析:概念模糊。非负整数应包括零和正整数。上面答案仅是一部分,当a=0时,还可以求出方程的另两个整数根,x3=0, x4= -3

  正解:方程的整数根是x1= -1, x2= -2 , x3=0, x4= -3

  【练*】

  练*1、(01济南中考题)已知关于x的方程k2x2+(2k-1)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

  (1)求k的取值范围;

  (2)是否存在实数k,使方程的两实数根互为相反数?如果存在,求出k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根据题意,得△=(2k-1)2-4 k2>0 解得k<

  ∴当k<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存在。

  如果方程的两实数根x1、x2互为相反数,则x1+ x2=- =0,得k= 。经检验k= 是方程- 的解。

  ∴当k= 时,方程的两实数根x1、x2互为相反数。

  读了上面的解题过程,请判断是否有错误?如果有,请指出错误之处,并直接写出正确答案。

  解:上面解法错在如下两个方面:

  (1)漏掉k≠0,正确答案为:当k< 时且k≠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k= 。不满足△>0,正确答案为:不存在实数k,使方程的两实数根互为相反数

  练*2(02广州市)当a取什么值时,关于未知数x的方程ax2+4x-1=0只有正实数根 ?

  解:(1)当a=0时,方程为4x-1=0,∴x=

  (2)当a≠0时,∵△=16+4a≥0 ∴a≥ -4

  ∴当a≥ -4且a≠0时,方程有实数根。

  又因为方程只有正实数根,设为x1,x2,则:

  x1+x2=- >0 ;

  x1. x2=- >0 解得 :a<0

  综上所述,当a=0、a≥ -4、a<0时,即当-4≤a≤0时,原方程只有正实数根。

  【小结】

  以上数例,说明我们在求解有关二次方程的问题时,往往急于寻求结论而忽视了实数根的存在与“△”之间的关系。

  1、运用根的判别式时,若二次项系数为字母,要注意字母不为零的条件。

  2、运用根与系数关系时,△≥0是前提条件。

  3、条件多面时(如例5、例6)考虑要周全。

  【布置作业】

  1、当m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x2+2(m-1)x+ m2-9=0有两个正根?

  2、已知,关于x的方程mx2-2(m+2)x+ m+5=0(m≠0)没有实数根。

  求证:关于x的方程

  (m-5)x2-2(m+2)x + m=0一定有一个或两个实数根。

  考题汇编

  1、(20xx年广东省中考题)设x1、 x2是方程x2-5x+3=0的两个根,不解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x1-x2)2的值。

  2、(20xx年广东省中考题)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x+m-1=0

  (1)若方程的一个根为1,求m的值。

  (2)m=5时,原方程是否有实数根,如果有,求出它的实数根;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

  3、(20xx年广东省中考题)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m-2)x+ m2=0有两个实数根,且两根的*方和比两根的积大33,求m的值。

  4、(20xx年广东省中考题)已知x1、x2为方程x2+px+q=0的两个根,且x1+x2=6,x12+x22=20,求p和q的值。

八年级数学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根据分数的通分法则及分式的基本性质,分析、归纳出分式的通分法则,并能熟练掌握通分运算。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式和减法法则,并会应用法则进行分式加减的运算。

  3.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分式的有关法则进行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

  4.引导学生不断小结运算方法和技巧,提高运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分式的加减运算。

  2.难点: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分组讨论。

  四、教学手段

  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如何计算:2.如何计算:3.若分母不同如何计算?如:

  (二)新课

  1.类比分数的通分得到分式的通分: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2.通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

  3.通分的关键:确定几个分式的公分母。

  通常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例1通分:

  (1)解:∵最简公分母是,

  小结:各分母的系数都是整数时,通常取它们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作为最简公分母的系数。

  (2)解:

  例2通分:

  (1)解:∵最简公分母的是2x(x+1)(x—1),

  小结:当分母是多项式时,应先分解因式。

  (2)解:将分母分解因式:∴最简公分母为2(x+2)(x—2),

  练*:教材P,79中1、2、3。

  (三)课堂小结

  1.通分与约分虽都是针对分式而言,但却是两种相反的变形。约分是针对一个分式而言,而通分是针对多个分式而言;约分是把分式化简,而通分是把分式化繁,从而把各分式的分母统一起来。

  2.通分和约分都是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形,其共同点是保持分式的值不变。

  3.一般地,通分结果中,分母不展开而写成连乘积的形式,分子则乘出来写成多项式,为进一步运算作准备。

八年级数学教案6

  第一步:情景创设

  乒乓球的标准直径为40mm,质检部门从A、B两厂生产的乒乓球中各抽取了10只,对这些乒乓球的直径了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单位:mm):

  A厂:40.0,39.9,40.0,40.1,40.2,39.8,40.0,39.9,40.0,40.1;

  B厂:39.8,40.2,39.8,40.2,39.9,40.1,39.8,40.2,39.8,40.2.

  你认为哪厂生产的乒乓球的直径与标准的误差更小呢?

  (1)请你算一算它们的*均数和极差。

  (2)是否由此就断定两厂生产的乒乓球直径同样标准?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问题。

  探索活动

  通过计算发现极差只能反映一组数据中两个极值之间的大小情况,而对其他数据的波动情况不敏感。让我们一起来做下列的数学活动

  算一算

  把所有差相加,把所有差取绝对值相加,把这些差的*方相加。

  想一想

  你认为哪种方法更能明显反映数据的波动情况?

  第二步:讲授新知:

  (一)方差

  定义:设有n个数据,各数据与它们的.*均数的差的*方分别是,…,我们用它们的*均数,即用

  来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variance),记作。

  意义:用来衡量一批数据的波动大小

  在样本容量相同的情况下,方差越大,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

  归纳:(1)研究离散程度可用(2)方差应用更广泛衡量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3)方差主要应用在*均数相等或接*时

  (4)方差**动大,方差小波动小,一般选波动小的

  方差的简便公式:

  推导:以3个数为例

  (二)标准差:

  方差的算术*方根,即④

  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标准差.它也是一个用来衡量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重要的量.

  注意:波动大小指的是与*均数之间差异,那么用每个数据与*均值的差完全*方后便可以反映出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整体的波动大小可以通过对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求*均值得到。所以方差公式是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统计量,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程度和课堂时间决定是否介绍*均差等可以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其他统计量。

八年级数学教案7

  知识结构:

  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本定理是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重要定理,它是把三角形中角的相等关系转化为边的相等关系的重要依据,此定理为证明线段相等提供了又一种方法,这是本节的重点.推论1、2提供证明等边三角形的方法,推论3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重要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找边和角的等量关系经常用到此推论.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性质与判定的区别。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是互逆定理,题设与结论正好相反.学生在应用它们的时候,经常混淆,帮助学生认识判定与性质的区别,这是本节的难点.另外本节的文字叙述题也是难点之一,和上节结合让学生逐步掌握解题的思路方法.由于知识点的增加,题目的复杂程度也提高,一定要学生真正理解定理和推论,才能在解题时从条件得到用哪个定理及如何用.

  教法建议:

  本节课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探索法”。在数学教学中要避免过多告诉学生现成结论。提倡教师鼓励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探索数学的内在规律。具体说明如下:

  (1)参与探索发现,领略知识形成过程

  学生学*过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的概念,首先提出问题: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逆命题的什么?找一名学生口述完了,接下来问:此命题是否为真命?等同学们证明完了,找一名学生代表发言.最后找一名学生用文字口述定理的内容。这样很自然就得到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这样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积极参与发现,满打满算了学生的认识冲突,使学生克服思维和探求的惰性,获得锻炼机会,对定理的产生过程,真正做到心领神会。

  (2)采用“类比”的学*方法,获取知识。

  由性质定理的学*,我们得到了几个推论,自然想到: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我们能得到哪些特殊的结论或者说哪些推论呢?这里先让学生发表意见,然后大家共同分析讨论,把一些有价值的、甚至就是教材中的推论板书出来。如果学生提到的不完整,教师可以做适当的点拨引导。

  (3)总结,形成知识结构

  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便于今后的应用,教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1)怎样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有哪些定理依据?(2)怎样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其推论;

  2.掌握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运用;

  3.通过例题的学*,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自主学*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

  5.通过知识的纵横迁移感受数学的`辩证特征.

  二.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三.教学难点:性质与判定的区别

  四.教学用具:直尺,微机

  五.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探索法

  六.教学过程:

  1、新课背景知识复*

  (1)请同学们说出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的概念

  估计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这里重点复*怎样分清题设和结论。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内容是什么?并检验它的逆命题是否为真命题?

  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上述结论,教师稍加整理后给出规范叙述:

  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简称“等角对等边”).

  由学生说出已知、求证,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文字转化为数学语言的方法.

  已知:如图,△ABC中,∠B=∠C.

  求证:AB=AC.

  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

  联想证有关线段相等的知识知道,先需构成以AB、AC为对应边的全等三角形.因为已知∠B=∠C,没有对应相等边,所以需添辅助线为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因此辅助线应从A点引起.再让学生回想等腰三角形中常添的辅助线,学生可找出作∠BAC的*分线AD或作BC边上的高AD等证三角形全等的不同方法,从而推出AB=AC.

  注意:(1)要弄清判定定理的条件和结论,不要与性质定理混淆.

  (2)不能说“一个三角形两底角相等,那么两腰边相等”,因为还未判定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3)判定定理得到的结论是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是已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得到边边和角角关系.

  2.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要让学生自己推证这两条推论.

  小结:证明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方法:①等腰三角形定义;②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

  证明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的方法:①等边三角形定义;②推论1;③推论2.

  3.应用举例

  例1.求证: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分线*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分析:让学生画图,写出已知求证,启发学生遇到已知中有外角时,常常考虑应用外角的两个特性①它与相邻的内角互补;②它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要证AB=AC,可先证明∠B=∠C,因为已知∠1=∠2,所以可以设法找出∠B、∠C与∠1、∠2的关系.

  已知:∠CAE是△ABC的外角,∠1=∠2,AD∥BC.

  求证:AB=AC.

  证明:(略)由学生板演即可.

  补充例题:(投影展示)

  1.已知:如图,AB=AD,∠B=∠D.

  求证:CB=CD.

  分析:解具体问题时要突出边角转换环节,要证CB=CD,需构造一个以 CB、C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连结BD,需证∠CBD=∠CDB,但已知∠B=∠D,由AB=AD可证∠ABD=∠ADB,从而证得∠CDB=∠CBD,推出CB=CD.

  证明:连结BD,在 中, (已知)

  (等边对等角)

  (已知)

  即

  (等教对等边)

  小结:求线段相等一般在三角形中求解,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三角形,找出边角关系.

  2.已知,在 中, 的*分线与 的外角*分线交于D,过D作DE//BC交AC与F,交AB于E,求证:EF=BE-CF.

  分析:对于三个线段间关系,尽量转化为等量关系,由于本题有两个角*分线和*行线,可以通过角找边的关系,BE=DE,DF=CF即可证明结论.

  证明: DE//BC(已知)

  ,

  BE=DE,同理DF=CF.

  EF=DE-DF

  EF=BE-CF

  小结:

  (1)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及推论.

  (2)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证法.

  七.练*

  教材 P.75中1、2、3.

  八.作业

  教材 P.83 中 1.1)、2)、3);2、3、4、5.

  九.板书设计

八年级数学教案8

  知识要点

  1、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 变量x和 y,如果给定一个x值,

  相应地就确定了一个y值,那么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2、一次函数的概念: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0,b为常数)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 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特别地,当b=0 时,称y 是x的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殊形式,因此正比例函数都是一次函数,而 一次函 数不一定都是正比例函数.

  3、正比例函数y=kx的性质

  (1)、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都经过

  原点(0,0),(1,k)两点的一条直线;

  (2)、当k0时,图象都经过一、三象限;

  当k0时,图象都经过二、四象限

  (3)、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4、一次函数y=kx+b的性质

  (1)、经过特殊点: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 ,

  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 .

  (2)、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3)、k值相同,图象是互相*行

  (4)、b值相同,图象相交于同一点(0,b)

  (5)、影响图象的两个因素是k和b

  ①k的正负决定直线的方向

  ②b的正负决定y轴交点在原点上方或下方

  5.五种类型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一次函数学*的重要内容。

  (1)、根据直线的解析式和图像上一个点的坐标,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例1、若函数y=3x+b经过点(2,-6),求函数的解析式。

  解:把点(2,-6)代入y=3x+b,得

  -6=32+b 解得:b=-12

  函数的解析式为:y=3x-12

  (2)、根据直线经过两个点的坐标,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例2、直线y=kx+b的图像经过A(3,4)和点B(2,7),

  求函数的表达式。

  解:把点A(3,4)、点B(2,7)代入y=kx+b,得

  ,解得:

  函数的解析式为:y=-3x+13

  (3)、根据函数的图像,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例3、如图1表示一辆汽车油箱里剩余油量y(升)与行驶时间x

  (小时)之间的关系.求油箱里所剩油y(升)与行驶时间x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且确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4)、根据*移规律,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例4、如图2,将直线 向上*移1个单位,得到一个一次

  函数的图像,那么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 .

  解:直线 经过点(0,0)、点(2,4),直线 向上*移1个单位

  后,这两点变为(0,1)、(2,5),设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kx+b,

  得 ,解得: ,函数的解析式为:y=2x+1

  (5)、根据直线的对称性,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例5、已知直线y=kx+b与直线y=-3x+6关于y轴对称,求k、b的值。

  例6、已知直线y=kx+b与直线y=-3x+6关于x轴对称,求k、b的值。

  例7、已知直线y=kx+b与直线y=-3x+6关于原点对称,求k、b的值。

  经典训练:

  训练1:

  1、已知梯形上底的长为x,下底的长是10,高是 6,梯形的面积y随上底x的变化而变化。

  (1)梯形的面积y与上底的长x之间的关系是否是函数关系?为什么?

  (2)若y是x的函数,试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

  训练2:

  1.函数:①y=- x x;②y= -1;③y= ;④y=x2+3x-1;⑤y=x+4;⑥y=3. 6x,

  一次函数有___ __;正比例函数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2.函数y=(k2-1)x+3是一次函数,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k1 B.k-1 C.k1 D.k为任意实数.

  3.若一次函数y=(1+2k)x+2k-1是正比 例函数,则k=_______.

  训练3:

  1 . 正比例函数y=k x,若y随x的增大而减 小,则k______.

  2. 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如图,则下面正确的是( )

  A.m0 B.m0 C.m0 D.m0

  3.一次函数y=-2x+ 4的图象经过的象限是____,它与x轴的交 点坐标是____,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

  4.已知一次函 数y =(k-2)x+(k+2),若它的图象经过原点,则k=_____;

  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k__________.

  5.若一次函数y=kx-b满足kb0,且函数值随x的减小而增大,则它的大致图象是图中的( )

  训练4:

  1、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3,5),写出这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1)和(-1,-3).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

  3、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上图所示,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4、已知一次函数y=kx+b,在x=0时的值为4,在x=-1时的值为-2,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5、已知y-1与x成正比例,且 x=-2时,y=-4.

  (1)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x=3时,求y的值.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6分)

  1、已知 是整数,且一次函数 的图象不过第二象限,则 为 .

  2、若直线 和直线 的交点坐标为 ,则 .

  3、一次函数 和 的图象与 轴分别相交于 点和 点, 、 关于 轴对称,则 .

  4、已知 , 与 成正比例, 与 成反比例,当 时 , 时, ,则当 时, .

  5、函数 ,如果 ,那么 的取值范围是 .

  6、一个长 ,宽 的矩形场地要扩建成一个正方形场地,设长增加 ,宽增加 ,则 与 的函数关系是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且 是 的 函数.

  7、如图 是函数 的一部分图像,(1)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2)当 取 时, 的最小值为 ;(3)在(1)中 的取值范围内, 随 的增大而 .

  8、已知一次函数 和 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为 ,则 ,一次函数 的图象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则 .

  9、已知一次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 ,且它与 轴的交点和直线 与 轴的交点关于 轴对称,那么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10、一次函数 的图象过点 和 两点,且 ,则 , 的取值范围是 .

  11、一次函数 的图象如图 ,则 与 的大小关系是 ,当 时, 是正比例函数.

  12、 为 时,直线 与直线 的交点在 轴上.

  13、已知直线 与直线 的交点在第三象限内,则 的取值范围是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4、图3中,表示一次函数 与正比例函数 、 是常数,且 的图象的是( )

  15、若直线 与 的交点在 轴上,那么 等于( )

  A.4 B.-4 C. D.

  16、直线 经过一、二、四象限,则直线 的图象只能是图4中的( )

  17、直线 如图5,则下列条件正确的是( )

  18、直线 经过点 , ,则必有( )

  A.

  19、如果 , ,则直线 不通过(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0、已知关于 的一次函数 在 上的函数值总是正数,则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都不对

  21、如图6,两直线 和 在同一坐标系内图象的位置可能是( )

  图6

  22、已知一次函数 与 的图像都经过 ,且与 轴分别交于点B, ,则 的面积为( )

  A.4 B.5 C.6 D.7

  23、已知直线 与 轴的交点在 轴的正半轴,下列结论:① ;② ;③ ;④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4、已知 ,那么 的图象一定不经过(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5、如图7,A、B两站相距42千米,甲骑自行车匀速行驶,由A站经P处去B站,上午8时,甲位于距A站18千米处的P处,若再向前行驶15分钟,使可到达距A站22千米处.设甲从P处出发 小时,距A站 千米,则 与 之间的关系可用图象表示为( )

  三、解答题(1~6题每题8分,7题10分,共58分)

  26、如图8,在直角坐标系内,一次函数 的图象分别与 轴、 轴和直线 相交于 、 、 三点,直线 与 轴交于点D,四边形OBCD(O是坐标原点)的面积是10,若点A的横坐标是 ,求这个一次函数解析式.

  27、一次函数 ,当 时,函数图象有何特征?请通过不同的取值得出结论?

  28、某油库有一大型储油罐,在开始的8分钟内,只开进油管,不开出油管,油罐的油进至24吨(原油罐没储油)后将进油管和出油管同时打开16分钟,油罐内的油从24吨增至40吨,随后又关闭进油管,只开出油管,直到将油罐内的油放完,假设在单位时间内进油管与出油管的流量分别保持不变.

  (1)试分别写出这一段时间内油的储油量Q(吨)与进出油的时间t(分)的函数关系式.

  (2)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这三个函数的图象.

  29、某市电力公司为了鼓励居民用电,采用分段计费的方法计算电费:每月不超过100度时,按每度0.57元计费;每月用电超过100度时,其中的100度按原标准收费;超过部分按每度0.50元计费.

  (1)设用电 度时,应交电费 元,当 100和 100时,分别写出 关于 的函数关系式.

  (2)小王家第一季度交纳电费情况如下:

  月份 一月份 二月份 三月份 合计

  交费金额 76元 63元 45元6角 184元6角

  问小王家第一季度共用电多少度?

  30、某地上年度电价为0.8元,年用电量为1亿度.本年度计划将电价调至0.55~0.75元之间,经测算,若电价调至 元,则本年度新增用电量 (亿度)与( 0.4)(元)成反比例,又当 =0.65时, =0.8.

  (1)求 与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每度电的成本价为0.3元,则电价调至多少时,本年度电力部门的收益将比上年度增加20%?[收益=用电量(实际电价-成本价)]

  31、汽车从A站经B站后匀速开往C站,已知离开B站9分时,汽车离A站10千米,又行驶一刻钟,离A站20千米.(1)写出汽车与B站距离 与B站开出时间 的关系;(2)如果汽车再行驶30分,离A站多少千米?

  32、甲乙两个仓库要向A、B两地运送水泥,已知甲库可调出100吨水泥,乙库可调出80吨水泥,A地需70吨水泥,B地需110吨水泥,两库到A,B两地的路程和运费如下表(表中运费栏元/(吨、千米)表示每吨水泥运送1千米所需人民币)

  路程/千米 运费(元/吨、千米)

  甲库 乙库 甲库 乙库

  A地 20 15 12 12

  B地 25 20 10 8

  (1)设甲库运往A地水泥 吨,求总运费 (元)关于 (吨)的函数关系式,画出它的图象(草图).

  (2)当甲、乙两库各运往A、B两地多少吨水泥时,总运费最省?最省的总运费是多少?

八年级数学教案9

  复*第一步::

  勾股定理的有关计算

  例1:(20xx年甘肃省定西市中考题)下图阴影部分是一个正方形,则此正方形的面积为.

  析解:图中阴影是一个正方形,面积正好是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的*方,因此由勾股定理得正方形边长*方为:172-152=64,故正方形面积为6

  勾股定理解实际问题

  例2.(20xx年吉林省中考试题)图①是一面矩形彩旗完全展*时的尺寸图(单位:cm).其中矩形ABCD是由双层白布缝制的穿旗杆用的旗裤,阴影部分DCEF为矩形绸缎旗面,将穿好彩旗的旗杆垂直插在操场上,旗杆旗顶到地面的高度为220cm.在无风的天气里,彩旗自然下垂,如图②.求彩旗下垂时最低处离地面的最小高度h.

  析解:彩旗自然下垂的长度就是矩形DCEF

  的对角线DE的长度,连接DE,在Rt△DEF中,根据勾股定理,

  得DE=h=220-150=70(cm)

  所以彩旗下垂时的最低处离地面的最小高度h为70cm

  与展开图有关的计算

  例3、(20xx年青岛市中考试题)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B’C’D’的表面上,求从顶点A到顶点C’的最短距离.

  析解:正方体是由*面图形折叠而成,反之,一个正方体也可以把它展开成*面图形,如图是正方体展开成*面图形的一部分,在矩形ACC’A’中,线段AC’是点A到点C’的最短距离.而在正方体中,线段AC’变成了折线,但长度没有改变,所以顶点A到顶点C’的最短距离就是在图2中线段AC’的'长度.

  在矩形ACC’A’中,因为AC=2,CC’=1

  所以由勾股定理得AC’=.

  ∴从顶点A到顶点C’的最短距离为

  复*第二步:

  1.易错点:本节同学们的易错点是:在用勾股定理求第三边时,分不清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直角边;另外不论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就用勾股定理;为了避免这些错误的出现,在解题中,同学们一定要找准直角边和斜边,同时要弄清楚解题中的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例4:在Rt△ABC中,a,b,c分别是三条边,∠B=90°,已知a=6,b=10,求边长c.

  错解:因为a=6,b=10,根据勾股定理得c=剖析:上面解法,由于审题不仔细,忽视了∠B=90°,这一条件而导致没有分清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直角边,错把c当成了斜边.

  正解:因为a=6,b=10,根据勾股定理得,c=温馨提示:运用勾股定理时,一定分清斜边和直角边,不能机械套用c2=a2+b2

  例5:已知一个Rt△ABC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方是

  错解:因为Rt△ABC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根据勾股定理得:第三边长的*方是32+42=25

  剖析:此题并没有告诉我们已知的边长4一定是直角边,而4有可能是斜边,因此要分类讨论.

  正解:当4为直角边时,根据勾股定理第三边长的*方是25;当4为斜边时,第三边长的*方为:42-32=7,因此第三边长的*方为:25或7.

  温馨提示:在用勾股定理时,当斜边没有确定时,应进行分类讨论.

  例6:已知a,b,c为⊿ABC三边,a=6,b=8,bc,且c为整数,则c=.

  错解:由勾股定理得c=剖析:此题并没有告诉你⊿ABC为直角三角形

八年级数学教案10

  活动一、创设情境

  引入:首先我们来看几道练*题(幻灯片)

  (复*:*行线及三角形全等的知识)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幻灯片)

  [学生活动]观看后答问题:你看到了哪些图形?

  (各式各样的图案装点着我们的生活,使我们这个世界变得如此美丽,那么,请你用两个相同的300的三角板,看能拼出哪些图案?)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交流,拼出图案的.类型。

  同学们所拼的图形中,除了有我们学过的三角形,还有很多四边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四边形,探索四边形的性质。(幻灯片出示课题)

  活动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问题(1):为什么我们把(甲)图叫*行四边形,而(乙)图不是*行四边形呢?你怎么知道这些四边形是*行四边形?(拿一模型,幻灯片)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讨论、思考、推理。

  鼓励学生交流,并是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行四边形的定义。

  学生交流,归纳:有两组对边分别*行的四边形叫做*行四边形。

  并说明:*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连成的线段叫它的对角线。

  *行四边形用“”表示,如图*行四边形ABCD记作“ABCD”读作:*行四边形ABCD。(幻灯片出示揭示课题)

  问题(2):由*行四边形的定义,我们知道*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行,*行四边形还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小组演示交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探究。

  小结*行四边形的性质:

  *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这里要弄清对角、对边两个名词)

  你能演示你的结论是如何得到的吗?(学生演示)

  你能证明吗?(幻灯片出示证明题)

  [学生活动]先分析思路尤其是辅助线,请学生上黑板证明。

  自己完成性质2的证明。

  活动三、运用新知

  性质掌握了吗?一起来看一道题目:

  尝试练*(幻灯片)例1

  [学生活动]作尝试性解答。

八年级数学教案11

  一、回顾交流,合作学*

  【活动方略】

  活动设计:教师先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交流各自的小结,并结合课本P87的小结进行反思,教师巡视,并且不断引导学生进入复*轨道.然后进行小组汇报,汇报时可借助投影仪,要求学生上台汇报,最后教师归纳.

  【问题探究1】(投影显示)

  飞机在空中水*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小明头顶正上方4000米处,过了20秒,飞机距离小明头顶5000米,问:飞机飞行了多少千米?

  思路点拨:根据题意,可以先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如右图,图中△ABC中的∠C=90°,AC=4000米,AB=5000米,要求出飞机这时飞行多少千米,就要知道飞机在20秒时间里飞行的路程,也就是图中的BC长,在这个问题中,斜边和一直角边是已知的,这样,我们可以根据勾股定理来计算出BC的长.(3000千米)

  【活动方略】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请两位学生上台演示,然后讲评.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问题探究1”,然后踊跃举手,上台演示或与同伴交流.

  【问题探究2】(投影显示)

  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右图,按规定这个零件中∠A与∠BDC都应为直角,工人师傅量得零件各边尺寸:AD=4,AB=3,DB=5,DC=12,BC=13,请你判断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为什么?

  思路点拨:要检验这个零件是否符合要求,只要判断△ADB和△DBA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这样可以通过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予以解决:

  AB2+AD2=32+42=9+16=25=BD2,得∠A=90°,同理可得∠CDB=90°,因此,这个零件符合要求.

  【活动方略】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关注学生的思维,请两位学生上讲台演示之后再评讲.

  学生活动:思考后,完成“问题探究2”,小结方法.

  解:在△ABC中,AB2+AD2=32+42=9+16=25=BD2,

  ∴△ABD为直角三角形,∠A=90°.

  在△BDC中,BD2+DC2=52+122=25+144=169=132=BC2.

  ∴△BDC是直角三角形,∠CDB=90°

  因此这个零件符合要求.

  【问题探究3】

  甲、乙两位探险者在沙漠进行探险,某日早晨8:00甲先出发,他以6千米/时的速度向东行走,1小时后乙出发,他以5千米/时的速度向北行进,上午10:00,甲、乙两人相距多远?

  思路点拨:要求甲、乙两人的距离,就要确定甲、乙两人在*面的位置关系,由于甲往东、乙往北,所以甲所走的路线与乙所走的路线互相垂直,然后求出甲、乙走的路程,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甲、乙两人的距离.(13千米)

  【活动方略】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巡视、关注学生训练,并请两位学生上讲台“板演”.

  学生活动:课堂练*,与同伴交流或举手争取上台演示

八年级数学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熟练掌握简单图形的移动规律,能按要求作出简单*面图形*移后的图形,能够探索图形之间的*移关系;

  2、能力目标:

  ①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逐步探索图形之间的*移关系;

  ②对组合图形要找到一个或者几个“基本图案”,并能通过对“基本图案”的*移,复制所求的图形;

  3、情感目标:经历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和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图形连续变化的特点;

  难点:图形的划分。

  三、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磁性板,若干小正六边形,“工”字的砖,组合图形。

  五、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演示课件):教材上小狗的图案。提问:

  (1)这个图案有什么特点?

  (2)它可以通过什么“基本图案”,经过怎样的*移而形成?

  (3)在*移过程中,“基本图案”的大小、形状、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答案可以多种)

  让学生充分讨论,归纳总结,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并对每种答案都要肯定。

  看磁性黑板,展示教材64页图3-9,提问:左图是一个正六边形,它经过怎样的*移能得到右图?谁到黑板做做看?

  展示教材64页3-10,提问:左图是一种“工”字形砖,右图是怎样通过左图得到的?

  小组讨论,派代表到台上给大家讲解。

  气氛要热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掘他们的想象力。

  (演示课件)教材65页图3-11,提问:这个图可以看做是什么“基本图案”通过*移得到的?

  畅所欲言,互相补充。

  课堂小结: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启发学生在我们周围寻找*移的例子。

  课堂练*:

  (演示课件)教材65页“随堂练*”。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完成。

  例子一定要和大家接触紧密、典型。

  答案不惟一,对于每种答案,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六、教学反思:

  本节的内容并不是很复杂,借助多媒体进行直观、形象,内容贴*生活,学生兴致较高,课堂气氛活跃,参与意识较强,学生一般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美学思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八年级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①经历探索整式除法运算法则的过程,会进行简单的整式除法运算(只要求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并且结果都是整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集体协作的能力。

  ②理解整式除法的算理,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整式除法的运算法则及其运用。

  难点:整式除法的运算法则的推导和理解,尤其是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

  教学准备

  卡片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情境引入

  教科书第161页问题:木星的质量约为1。90×1024吨,地球的质量约为5。98×1021吨,你知道木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多少倍吗?

  重点研究算式(1。90×1024)÷(5。98×1021)怎样进行计算,目的是给出下面两个单项式相除的模型。

  注:教科书从实际问题引入单项式的除法运算,学生在探索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将自然地体会到学*单项式的除法运算的必要性,了解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同时再次经历感受较大数据的过程。

  探究新知

  (1)计算(1。90×1024)÷(5。98×1021),说说你计算的根据是什么?

  (2)你能利用(1)中的方法计算下列各式吗?

  8a3÷2a;6x3y÷3xy;12a3b2x3÷3ab2。

  (3)你能根据(2)说说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吗?

  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发现系数、同底数幂的底数和指数发生的变化,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单项式的除法法则的推导,应按从具体到一般的步骤进行。探究活动的安排,是使学生通过对具体的特例的计算,归纳出单项式的除法运算性质,并能运用乘除互逆的关系加以说明,也可类比分数的约分进行。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化归、符号演算等代数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重视算理算法的渗透是新课标所强调的。

  归纳法则

  单项式相除,把系数与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注:通过总结法则,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养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数学学**惯。

  应用新知

  例2计算:

  (1)28x4y2÷7x3y;

  (2)—5a5b3c÷15a4b。

  首先指明28x4y2与7x3y分别是被除式与除式,在这儿省去了括号。对本例可以采用学生口述,教师板书的形式完成。口述和板书都应注意展示法则的应用,计算过程要详尽,使学生尽快熟悉法则。

  注: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既要对系数进行运算,又要对相同字母进行指数运算,同时对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幂要加以注意,这些对刚刚接触整式除法的学生来讲,难免会出现照看不全的情况,所以更应督促学生细心解答问题。

  巩固新知教科书第162页练*1及练*2。

  学生自己尝试完成计算题,同桌交流。

  注:在独立解题和同伴的相互交流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法则、掌握法则,印象更为深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惯和主动参与学*的*惯。

  作业

  1。必做题:教科书第164页*题15。3第1题;第2题。

  2。选做题:教科书第164页*题15。3第8题

八年级数学教案14

  一、创设情境

  1.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如何简便地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

  (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画一次函数图象时,取两点即可画出函数的图象).

  2.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经过哪一点的直线?

  (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经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

  3.*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y轴上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征?

  4.在*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我们画一次函数时,所选取的两个点有什么特征,通过观察图象,你发现这两个点在坐标系的什么地方?

  二、探究归纳

  1.在画函数的图象时,通过列表,可知我们选取的点是(0,-1)和(2,0),这两点都在坐标轴上,其中点(0,-1)在y轴上,点(2,0)在x轴上,我们把这两个点依次叫做直线与y轴与x轴的交点.

  2.求直线y=-2x-3与x轴和y轴的交点,并画出这条直线.

  分析x轴上点的纵坐标是0,y轴上点的横坐标0.由此可求x轴上点的横坐标值和y轴上点的纵坐标值.

  解因为x轴上点的纵坐标是0,y轴上点的横坐标0,所以当y=0时,x=-1.5,点(-1.5,0)就是直线与x轴的交点;当x=0时,y=-3,点(0,-3)就是直线与y轴的交点.

  过点(-1.5,0)和(0,-3)所作的直线就是直线y=-2x-3.

  所以一次函数y=kx+b,当x=0时,y=b;当y=0时,.所以直线y=kx+b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b),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

  三、实践应用

  例1若直线y=-kx+b与直线y=-x*行,且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2;求直线的表达式.

  分析直线y=-kx+b与直线y=-x*行,可求出k的值,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2,可求出b的值.

  解因为直线y=-kx+b与直线y=-x*行,所以k=-1,又因为直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2,所以b=-2,因此所求的直线的表达式为y=-x-2.

  例2求函数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并求这条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分析求直线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根据x轴、y轴上点的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为0,可求出相应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八年级数学教案15

  1.请同学们回忆(≥0,b≥0)是如何得到的?

  2.学生观察下面的例子,并计算:

  由学生总结上面两个式的关系得:

  类似地,请每个同学再举一个例子,然后由这些特殊的例子,得出:

  (≥0,b0)

  使学生回忆起二次根式乘法的运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类似地,请每个同学再举一个例子,

  请学生们思考为什么b的取值范围变小了?

  与学生一起写清解题过程,提醒他们被开方式一定要开尽.

  对比二次根式的乘法推导出除法的运算方法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从一开始就使他们参与到推导过程中来.

  对学生进一步强化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以及分母不能为零.

  强化学生的解题格式一定要标准.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

  活动二自我检测

  活动三挑战逆向思维

  把反过来,就得到

  (≥0,b0)

  利用它就可以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例2化简:

  (1)

  (2)(b≥0).

  解:(1)(2)练*2化简:

  (1)(2)活动四谈谈你的收获

  1.商的算术*方根的性质(注意公式成立的条件).

  2.会利用商的算术*方根的性质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化简.

  找四名学生上黑板板演,其余学生在练*本上计算,然后再找学生指出不足.

  二次根式的乘法公式可以逆用,那除法公式可以逆用吗?

  找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将过程写在黑板上.

  请学生仿照例题自己解决这两道小题,组长检查本组的学*情况.

  请学生自己谈收获,并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为了更快地发现学生的错误之处,以便纠正.

  此处进行简单处理是因为有二次根式的乘法公式的逆用作基础理解并不难.

  让学困生在自己做题时有一个参照.

  充分发挥组长的作用,尽可能在课堂上将问题解决.


八年级数学教案汇总二十篇(扩展2)

——八年级数学教案 (菁华10篇)

八年级数学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均数的值

  3、会运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来获得对总体的认识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均数

  2、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均数

  三、教学过程:

  1、复*

  组中值的定义: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称为组中值,它是各组上下限数值的简单*均,即组中值=(上限+上限)/2.

  因为在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均数*似值过程中要用到组中值去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复*组中值定义.

  应给学生介绍为什么可以利用组中值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以及这样代替的好处、不妨举一个例子,在一组中如果数据分布较为均匀时,比如教材P140探究问题的表格中的'第三组数据,它的范围是41≤X≤61,共有20个数据,若分布较为*均,41、42、43、44…60个出现1次,那么这组数据的和为41+42+…+60=1010.而用组中值51去乘以频数20恰好为1020≈1010,即当数据分布较为*均时组中值恰好*似等于它的*均数.所以利用组中值X频数去代替这组数据的和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简化了计算量.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似计算的方法和合理性,可以让学生去读统计表,体会表格的实际意义.

  2、教材P140探究栏目的意图

  ①、主要是想引出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均数*似值的计算方法.

  ②、加深了对“权”意义的理解:当利用组中值*似取代替一组数据中的*均值时,频数恰好反映这组数据的轻重程度,即权.

  这个探究栏目也可以帮助学生去回忆、复*七年级下的关于频数分布表的一些内容,比如组、组中值及频数在表中的具体意义.

  3、教材P140的思考的意图.

  ①、使学生通过思考这两个问题过程中体会利用统计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②、帮助学生理解表中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4、利用计算器计算*均值

  这部分篇幅较小,与传统教材那种详细介绍计算器使用方法产生明显对比.一则由于学校中学生使用计算器不同,其操作过程有差别亦不同,再者,各种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都有详尽介绍,同时也说明在今后中考趋势仍是不允许使用计算器.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不是利用计算器求加权*均数,但是掌握其使用方法确实可以运算变得简单.统计中一些数据较大、较多的计算也变得容易些了.

  5、运用样本估计总体

  要使学生掌握在哪些情况下需要通过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来获得对总体的认识;一是所要考察的对象很多,二是考察本身带有破坏性;教材P142例3,这个例子就属于考察本身带有破坏性的情况.

八年级数学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一个数*方根和算术*方根的意义;

  2.理解根号的意义,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方根和算术*方根;

  3.通过本节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通过学*乘方和开方运算是互为逆运算,体验各事物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方根和算术*方根的概念及求法。

  教学难点:*方根与算术*方根联系与区别。

  三、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四、教学手段

  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一)提问

  1、已知一正方形面积为50*方米,那么它的边长应为多少?

  2、已知一个数的*方等于1000,那么这个数是多少?

  3、一只容积为0。125立方米的正方体容器,它的棱长应为多少?

  这些问题的共同特点是:已知乘方的结果,求底数的值,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这就是本节内容所要学*的。下面作一个小练*:填空

  1、()2=9; 2、()2 =0、25;

  3、

  5、()2=0、0081

  学生在完成此练*时,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丢掉负数解,在教学时应注意纠正。

  由练*引出*方根的概念。

  (二)*方根概念

  如果一个数的*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方根(二次方根)。

  用数学语言表达即为:若x2=a,则x叫做a的*方根。

  由练*知:±3是9的*方根;

  ±0.5是0。25的*方根;

  0的*方根是0;

  ±0.09是0。0081的*方根。

  由此我们看到+3与—3均为9的*方根,0的*方根是0,下面看这样一道题,填空:

  ( )2=—4

  学生思考后,得到结论此题无答案。反问学生为什么?因为正数、0、负数的*方为非负数。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结论,负数是没有*方根的。下面总结一下*方根的性质(可由学生总结,教师整理)。

  (三)*方根性质

  1.一个正数有两个*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2.0有一个*方根,它是0本身。

  3.负数没有*方根。

  (四)开*方

  求一个数a的*方根的运算,叫做开*方的运算。

  由练*我们看到+3与—3的*方是9,9的*方根是+3和—3,可见*方运算与开*方运算互为逆运算。根据这种关系,我们可以通过*方运算来求一个数的`*方根。与其他运算法则不同之处在于只能对非负数进行运算,而且正数的运算结果是两个。

  (五)*方根的表示方法

  一个正数a的正的*方根,用符号“ ”表示,a叫做被开方数,2叫做根指数,正数a的负的*方根用符号“— ”表示,a的*方根合起来记作 ,其中 读作“二次根号”, 读作“二次根号下a”。根指数为2时,通常将这个2省略不写,所以正数a的*方根也可记作“ ”读作“正、负根号a”。

  练*:1.用正确的符号表示下列各数的*方根:

  ①26 ②247 ③0。2 ④3 ⑤

  解:①26 的*方根是

  ②247的*方根是

  ③0。2的*方根是

  ④3的*方根是

  ⑤ 的*方根是

  由学生说出上式的读法。

  例1。下列各数的*方根:

  (1)81; (2) ; (3) ; (4)0。49

  解:(1)∵(±9)2=81,

  ∴81的*方根为±9。即:

  (2)

  的*方根是 ,即

  (3)

  的*方根是 ,即

  (4)∵(±0。7)2=0。49,

  ∴0。49的*方根为±0。7。

  小结:让学生熟悉*方根的概念,掌握一个正数的*方根有两个。

  六、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了*方根的概念、性质,以及表示方法,回去后要仔细阅读教科书,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

  教材P。127练*1、2、3、4。

  八、板书设计

  *方根

  (一)概念 (四)表示方法 例1

  (二)性质

  (三)开*方

  探究活动

  求*方根*似值的一种方法

  求一个正数的*方根的*似值,通常是查表。这里研究一种笔算求法。

  例1。求 的值。

  解 ∵92102,

  两边*方并整理得

  ∵x1为纯小数。

  18x1≈16,解得x1≈0。9,

  便可依次得到精确度

  为0。01,0。001,……的*似值,如:

  两边*方,舍去x2得19.8x2≈—1.01

八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工具。” 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初步了解特殊四边形以及学过《三角形》这章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知识结构上打破了教材的编写顺序,从整体的角度探究特殊四边形性质。运用多媒体教学体现出直观、课容量大、容易接受的特点,为进一步的理论证明及应用起着提供数据和宏观指导作用,使学生学*本章具体内容时知道身在何处,使知识体系更加系统。本节课内容是四边形这章的理论基础,在该章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经历了一年多课改实践,学生对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有浓厚的兴趣,能运用《几何画板》这一工具进行简单的操作,形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风,从而乐于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与同学探索、发现、归纳、经历数学知识于实践的过程。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本节课充分利用现有的先进教学设备(两名学生一台电脑),利用笔者自制,借助《几何画板》把学生带入数学模拟实验室,以研究电动门的机械原理为切入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过程。组员相互配合分别测量、搜集、分析、整理特殊四边形的边长、角度、对角线长度等数据,并总结其性质,通过人机对话方式把静态、抽象的几何图形变为动态、直观地演示出来。在此过程中教师当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决策者、创造者和参与者,教给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究新知识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惯,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特殊四边形性质;

  2、培养学生自主收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了解特殊四边形性质的形成过程;

  2、初步了解探究新知识的一些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

  1、了解特殊四边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在观察、归纳、类比及实验教学活动中,体会成功后的喜悦;

  3、初步具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环境: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

  教学课型:

  试验探究式

  教学重点:

  特殊四边形性质

  教学难点:

  特殊四边形性质的发现

  一、设置情景,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知识已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们经过校门时,是否注意到电动门的机械工作原理(教师用几何画板演示)?

  1、电动门的网格和结点能组成哪些四边形?

  2、在开(关)门过程中这些四边形是如何变化的?

  3、你还发现了什么?

  解决问题:

  学生猜想:包括*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

  当我们学*完本节知识后,其他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意图: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生活事例,充分展示了数学的美妙,可以使学生容易进入情境和保持积极学*状态,激起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

  二、整体了解,形成系统

  本节课从整体角度研究特殊四边形性质,为今后的个体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先研究四边形中的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提出问题:

  1、本章主要研究哪些特殊四边形?

  2、从哪几方面研究这些特殊四边形?

  3、矩形、菱形后面有正方形,那么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后面是否有图形呢?假设有是什么图形呢?如果没有,为什么?

  解决问题:

  学生操作电脑(用几何画板),了解本章研究的主要图形;教师个别指导。

  1、包括:*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

  2、从边、角、对角线、面积、周长、……等方面研究。本节课主要从边、角、对角线三方面考虑;

  3、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后面应该是矩形,但不符合梯形定义,所以没有图形。

  (意图: 学生自主观察、分组讨论了解本章知识结构,从而形成系统;通过假设、猜想、推理、论证、否定假设获得新知识)

  三、个体研究、总结性质

  1、*行四边形性质

  提出问题:

  在*行四边形的形状、位置、大小变化过程中,请观察数据并找出边长、角度、对角线长度相对不变的性质。

  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拖动B点(学生操作电脑),改变*行四边形的形状、位置、大小,并观察数据的变化,从中找出相对不变的要素。

  在图形变化过程中,

  (1)对边相等;

  (2)对角相等;

  (3)通过AO=CO 、BO=DO,可得对角线互相*分;

  (4)通过邻角互补,可得对边*行;

  (5)内外角和都等于360度;

  (6)邻角互补;

  ……

  指导学生填表:

  *行四边形性质矩形性质正方形性质

  菱形性质

  梯形性质等腰梯形性质

  直角梯形性质

  (既属于*行四边形性质又属于矩形性质可以画箭头)

  按照*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索思路,分别研究:

  2、矩形性质;

  3、菱形性质;

  4、正方形性质;

  5、梯形性质;

  6、等腰梯形性质;

  7、直角梯形的性质。

  (意图: 学生运用电脑自主收集、描述、分析数据,把抽象的性质变为直观化、形象化,培养独立探究,自主自信,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索的乐趣。)

  教师总结:

  (意图: 掌握画箭头的方法,使学生了解事物个体既有该事物一般性质,又有自己的特点。既清楚地表达,又节省时间。)

  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学生操作电脑,观察图形、分组讨论,教师个别指导。

  学生在分别演示开(关)门过程中,观察数据并总结:边长、角度、对角线长度的变化引起四边形的形状、大小、位置的变化。

  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而三角形没有这个特点……

  (意图: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成功后的喜悦。)

  五、小结

  1.研究问题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

  2.主要从边长、角度、对角线长度三方面研究特殊四边形性质。

  六、作业

  1.*行四边形内角中,既有两个相邻的角相等,又有一组邻边相等,试判断它是什么图形。

  2.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电动门,在开(关)门过程中特殊四边形的变化。

  学*效果评价

  针对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及设计方案,预计下列学*效果: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特点,通过学生自主测量、分析、整理数据并总结其性质,培养学生收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并达到初步理解特殊四边形性质的目标。

  在问题引入、了解整体、测量个体、总结性质的过程中,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及探究新知识的一般方法,初步形成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学生演示开(关)门过程中,了解特殊四边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使自身价值得以实现并体会成功后的喜悦;

  由于个体差异,针对教学目标难以达到的个别学生,根据教学的进展,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及时指导,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八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掌握*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均数、中位数、众数。

  2、在加权*均数中,知道权的差异对*均数的影响,并能用加权*均数解释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现象。

  3、了解*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差别,初步体会它们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4、能利和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均数。

  教学重点:体会*均数、中位数、众数在具体情境中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对于*均数、中位数、众数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归纳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与思考

  1、*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举例。

  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n把(X1+X2+…Xn)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均数,简称*均数。

  如某公司要招工,测试内容为数学、语文、外语三门文化课的综合成绩,满分都为100分,且这三门课分别按25%、25%、5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这样计算出的成绩为数学,语文、外语成绩的加权*均数,25%、25%、50%分别是数学、语文、外语三项测试成绩的权。

  中位数就是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数(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均数)叫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就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

  如3,2,3,5,3,4中3是众数。

  2、*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特征:

  (1)*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表示一组数据“*均水*”的*均数。

  (2)*均数能充分利用数据提供的信息,在生活中较为常用,但它容易受极端数字的影响,且计算较繁。

  (3)中位数的优点是计算简单,受极端数字影响较小,但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字的信息。

  (4)众数的可靠性较差,它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求法简便,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3、算术*均数和加权*均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算术*均数是加权*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加权*均数包含算术*均数,当加权*均数中的权相等时,就是算术*均数。

  4、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均数。

  利用科学计算器求*均数的方法计算*均数。

  二、例题讲解:

  例1,某公司销售部有营销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月销售定额,统计了这15人某月的销售量如下:

  每人销售件数 1800 510 250 210 150 120

  人数 113532

  (1)求这15位营销人员该月销售量的*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假设销售部负责人把每位营销员的月销售额定为*均数,你认为是否合理,为什么?如不合理,请你制定一个较合理的销售定额,并说明理由。

  例2,某校规定:学生的*时作业、期中练*、期末考试三项成绩分别按40%、20%、40%的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小亮的*时作业、期中练*、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依次为90分,92分,85分,小亮这学期的数学总评成绩是多少?

  三、课堂练*:复*题A组

  四、小结:

  1、掌握*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概念及计算。

  2、理解算术*均数与加权*均数的联系与区别。

  五、作业:复*题B组、C组(选做)

八年级数学教案5

  5 14.3.2.2 等边三角形(二)

  教学目标

  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

  等边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教学过程

  I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回顾上节课讲过的等边三角形的有关知识

  1.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

  2.等边三角形每一个角相等,都等于60°

  3.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其中1、2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3、4的等边三角形的判断方法.

  II例题与练*

  1.△ABC是等边三角形,以下三种方法分别得到的△ADE都是等边三角形吗,为什么?

  ①在边AB、AC上分别截取AD=AE.

  ②作∠ADE=60°,D、E分别在边AB、AC上.

  ③过边AB上D点作DE∥BC,交边AC于E点.

  2.已知:如右图,P、Q是△ABC的边BC上的两点,,并且PB=PQ=QC=AP=AQ.求∠BAC的大小.

  分析:由已知显然可知三角形APQ是等边三角形,每个角都是60°.又知△APB与△AQC都是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由三角形外角性质即可推得∠PAB=30°.

  III课堂小结

  1、等腰三角形和性质

  2、等腰三角形的条件

  V布置作业

  1.教科书第147页练*1、2

  2.选做题:

  (1)教科书第150页*题14.3第ll题.

  (2)已知等边△ABC,求*面内一点P,满足A,B,C,P四点中的任意三点连线都构成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点有多少个?

  (3)《课堂感悟与探究》

  5

八年级数学教案6

  复*第一步::

  勾股定理的有关计算

  例1:(20xx年甘肃省定西市中考题)下图阴影部分是一个正方形,则此正方形的面积为.

  析解:图中阴影是一个正方形,面积正好是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的*方,因此由勾股定理得正方形边长*方为:172-152=64,故正方形面积为6

  勾股定理解实际问题

  例2.(20xx年吉林省中考试题)图①是一面矩形彩旗完全展*时的尺寸图(单位:cm).其中矩形ABCD是由双层白布缝制的穿旗杆用的旗裤,阴影部分DCEF为矩形绸缎旗面,将穿好彩旗的旗杆垂直插在操场上,旗杆旗顶到地面的高度为220cm.在无风的天气里,彩旗自然下垂,如图②.求彩旗下垂时最低处离地面的最小高度h.

  析解:彩旗自然下垂的长度就是矩形DCEF

  的对角线DE的长度,连接DE,在Rt△DEF中,根据勾股定理,

  得DE=h=220-150=70(cm)

  所以彩旗下垂时的最低处离地面的最小高度h为70cm

  与展开图有关的计算

  例3、(20xx年青岛市中考试题)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B’C’D’的表面上,求从顶点A到顶点C’的最短距离.

  析解:正方体是由*面图形折叠而成,反之,一个正方体也可以把它展开成*面图形,如图是正方体展开成*面图形的一部分,在矩形ACC’A’中,线段AC’是点A到点C’的最短距离.而在正方体中,线段AC’变成了折线,但长度没有改变,所以顶点A到顶点C’的最短距离就是在图2中线段AC’的'长度.

  在矩形ACC’A’中,因为AC=2,CC’=1

  所以由勾股定理得AC’=.

  ∴从顶点A到顶点C’的最短距离为

  复*第二步:

  1.易错点:本节同学们的易错点是:在用勾股定理求第三边时,分不清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直角边;另外不论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就用勾股定理;为了避免这些错误的出现,在解题中,同学们一定要找准直角边和斜边,同时要弄清楚解题中的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例4:在Rt△ABC中,a,b,c分别是三条边,∠B=90°,已知a=6,b=10,求边长c.

  错解:因为a=6,b=10,根据勾股定理得c=剖析:上面解法,由于审题不仔细,忽视了∠B=90°,这一条件而导致没有分清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直角边,错把c当成了斜边.

  正解:因为a=6,b=10,根据勾股定理得,c=温馨提示:运用勾股定理时,一定分清斜边和直角边,不能机械套用c2=a2+b2

  例5:已知一个Rt△ABC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方是

  错解:因为Rt△ABC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根据勾股定理得:第三边长的*方是32+42=25

  剖析:此题并没有告诉我们已知的边长4一定是直角边,而4有可能是斜边,因此要分类讨论.

  正解:当4为直角边时,根据勾股定理第三边长的*方是25;当4为斜边时,第三边长的*方为:42-32=7,因此第三边长的*方为:25或7.

  温馨提示:在用勾股定理时,当斜边没有确定时,应进行分类讨论.

  例6:已知a,b,c为⊿ABC三边,a=6,b=8,bc,且c为整数,则c=.

  错解:由勾股定理得c=剖析:此题并没有告诉你⊿ABC为直角三角形

八年级数学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一个数*方根和算术*方根的意义;

  2、理解根号的意义,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方根和算术*方根;

  3、通过本节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通过学*乘方和开方运算是互为逆运算,体验各事物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方根和算术*方根的概念及求法。

  教学难点:*方根与算术*方根联系与区别。

  三、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四、教学手段

  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一)提问

  1、已知一正方形面积为50*方米,那么它的边长应为多少?

  2、已知一个数的*方等于1000,那么这个数是多少?

  3、一只容积为0.125立方米的正方体容器,它的棱长应为多少?

  这些问题的共同特点是:已知乘方的结果,求底数的值,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这就是本节内容所要学*的。下面作一个小练*:

  学生在完成此练*时,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丢掉负数解,在教学时应注意纠正。

  由练*引出*方根的概念。

  (二)*方根概念

  如果一个数的*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方根(二次方根)。

  用数学语言表达即为:若x2=a,则x叫做a的*方根。

  由练*知:±3是9的*方根;

  ±0.5是0.25的*方根;

  0的*方根是0;

  ±0.09是0。0081的*方根。

  由此我们看到+3与—3均为9的*方根,0的*方根是0,下面看这样一道题,填空:

  ( )2=—4

  学生思考后,得到结论此题无答案。反问学生为什么?因为正数、0、负数的*方为非负数。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结论,负数是没有*方根的。下面总结一下*方根的性质(可由学生总结,教师整理)。

  (三)*方根性质

  1、一个正数有两个*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2、0有一个*方根,它是0本身。

  3、负数没有*方根。

  (四)开*方

  求一个数a的*方根的运算,叫做开*方的运算。

  由练*我们看到+3与—3的*方是9,9的*方根是+3和—3,可见*方运算与开*方运算互为逆运算。根据这种关系,我们可以通过*方运算来求一个数的*方根。与其他运算法则不同之处在于只能对非负数进行运算,而且正数的运算结果是两个。

  (五)*方根的表示方法

  一个正数a的正的*方根,用符号“ ”表示,a叫做被开方数,2叫做根指数,正数a的负的*方根用符号“— ”表示,a的*方根合起来记作 ,其中 读作“二次根号”, 读作“二次根号下a”。根指数为2时,通常将这个2省略不写,所以正数a的*方根也可记作“ ”读作“正、负根号a”。

  练*:1、用正确的符号表示下列各数的*方根:

  ①26 ②247 ③0.2 ④3 ⑤

  解:①26 的*方根是

  ②247的*方根是

  ③0.2的*方根是

  ④3的*方根是

  ⑤ 的*方根是

  由学生说出上式的读法。

  例1。下列各数的*方根:

  (1)81; (2) ; (3) ; (4)0.49

  解:(1)∵(±9)2=81,

  ∴81的*方根为±9。即:

  (2)

  的*方根是 ,即

  (3)

  的*方根是 ,即

  (4)∵(±0。7)2=0.49,

  ∴0.49的*方根为±0.7。

  小结:让学生熟悉*方根的概念,掌握一个正数的*方根有两个。

  六、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了*方根的概念、性质,以及表示方法,回去后要仔细阅读教科书,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

  教材P.127练*1、2、3、4。

  八、板书设计

  *方根

  (一)概念

  (二)性质

  (三)开*方

  (四)表示方法

  探究活动

  求*方根*似值的一种方法

  求一个正数的*方根的*似值,通常是查表。这里研究一种笔算求法。

  例1。求 的值。

  解 ∵92102,

  两边*方并整理得

  ∵x1为纯小数。

  18x1≈16,解得x1≈0.9,

  便可依次得到精确度

  为0.01,0.001,……的*似值,如:

  两边*方,舍去x2得19.8x2≈—1.01

八年级数学教案8

  第三十四学时:14、2、1*方差公式

  一、学*目标:

  1、经历探索*方差公式的过程。

  2、会推导*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二、重点难点

  重点:*方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难点:理解*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灵活应用*方差公式。

  三、合作学*

  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吗?

  (1)2001×1999(2)998×1002

  导入新课:计算下列多项式的积、

  (1)(x+1)(x—1);

  (2)(m+2)(m—2)

  (3)(2x+1)(2x—1);

  (4)(x+5y)(x—5y)。

  结论: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方差。

  即:(a+b)(a—b)=a2—b2

  四、精讲精练

  例1:运用*方差公式计算:

  (1)(3x+2)(3x—2);

  (2)(b+2a)(2a—b);

  (3)(—x+2y)(—x—2y)。

  例2:计算:

  (1)102×98;

  (2)(y+2)(y—2)—(y—1)(y+5)。

  随堂练*

  计算:

  (1)(a+b)(—b+a);

  (2)(—a—b)(a—b);

  (3)(3a+2b)(3a—2b);

  (4)(a5—b2)(a5+b2);

  (5)(a+2b+2c)(a+2b—2c);

  (6)(a—b)(a+b)(a2+b2)。

  五、小结

  (a+b)(a—b)=a2—b2

八年级数学教案9

  八年级下数学教案-变量与函数(2)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函数值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两个依据。

  3.使学生掌握关于解析式为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简单的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并会求其函数值。

  4.通过求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函数自变量取值的求法。

  难点:函灵敏处变量取值的确定。

  三、教学过程

  复*提问

  1.函数的定义是什么?函数概念包含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2.什么叫分式?当x取什么数时,分式x+2/2x+3有意义?

  (答:分母里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分式,分母≠0,即x≠3/2。)

  3.什么叫二次根式?使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答:根指数是2的根式叫二次根式,使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是被开方数≥0。)

  4.举出一个函数的实例,并指出式中的变量与常量、自变量与函数。

  新课

  1.结合同学举出的实例说明解析法的意义:用教学式子表示函数方法叫解析法。并指出,函数表示法除了解析法外,还有图象法和列表法。

  2.结合同学举出的实例,说明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有时要受到限制这就可以引出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意义,并说明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两个依据是:

  (1)自变量取值范围是使函数解析式(即是函数表达式)有意义。

  (2)自变量取值范围要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3.讲解P93中例2。并指出例2四个小题代表三类题型:(1),(2)题给出的是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整式;(3)题给出的是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分式;(4)题给出的是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二次根式。

  推广与联想:请同学按上述三类题型自编3个题,并写出解答,同桌互对答案,老师评讲。

  4.讲解P93中例3。结合例3引出函数值的意义。并指出两点:

  (1)例3中的4个小题归纳起来仍是三类题型。

  (2)求函数值的问题实际是求代数式值的问题。

  补充例题

  求下列函数当x=3时的函数值:

  (1)y=6x-4; (2)y=--5x2; (3)y=3/7x-1; (4)。

  (答:(1)y=14;(2)y=-45;(3)y=3/20;(4)y=0。)

  小结

  1.解析法的意义: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的方法叫解析法。

  2.求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两个方法(依据):

  (1)要使函数的解析式有意义。

  ①函数的解析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

  ②函数的解析式是分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分母≠0;

  ③函数的解析式是二次根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被开方数≥0。

  (2)对于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3.求函数值的方法:把所给出的自变量的值代入函数解析式中,即可求出相庆原函数值。

  练*:P94中1,2,3。

  作业:P95~P96中A组3,4,5,6,7。B组1,2。

  四、教学注意问题

  1.注意渗透与训练学生的归纳思维。比如例2、例3中各是4个小题,对每一个例题均可归纳为三类题型。而对于例2、例3这两道例题,虽然要求各异,但题目结构仍是三类题型:整式、分式、二次根式。

  2.注意训练与培养学生的优质联想能力。要求学生仿照例题自编题目是有效手段。

  3.注意培养学生对于“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良好学*方法。比如对于有实际意义来确定,由于实际问题千差万别,所以我们就要具体分析,灵活处置。

八年级数学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熟练掌握简单图形的移动规律,能按要求作出简单*面图形*移后的图形,能够探索图形之间的*移关系;

  2、能力目标:①,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逐步探索图形之间的*移关系;

  ②,对组合图形要找到一个或者几个“基本图案”,并能通过对“基本图案”的*移,复制所求的图形;

  3、情感目标:经历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和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图形连续变化的特点;

  难点:图形的划分。

  三、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磁性板,若干小正六边形,“工”字的砖,组合图形。

  五、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演示课件):教材上小狗的图案。提问:(1)这个图案有什么特点?(2)它可以通过什么“基本图案”,经过怎样的*移而形成?(3)在*移过程中,“基本图案”的大小、形状、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答案可以多种)

  让学生充分讨论,归纳总结,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并对每种答案都要肯定。

  看磁性黑板,展示教材64页图3-9,提问:左图是一个正六边形,它经过怎样的*移能得到右图?谁到黑板做做看?

  展示教材64页3-10,提问:左图是一种“工”字形砖,右图是怎样通过左图得到的?

  小组讨论,派代表到台上给大家讲解。

  气氛要热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掘他们的想象力。

  (演示课件)教材65页图3-11,提问:这个图可以看做是什么“基本图案”通过*移得到的`?

  畅所欲言,互相补充。

  课堂小结: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启发学生在我们周围寻找*移的例子。

  课堂练*:

  (演示课件)教材65页“随堂练*”。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完成。

  例子一定要和大家接触紧密、典型。

  答案不惟一,对于每种答案,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六、教学反思:

  本节的内容并不是很复杂,借助多媒体进行直观、形象,内容贴*生活,学生兴致较高,课堂气氛活跃,参与意识较强,学生一般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美学思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八年级数学教案汇总二十篇(扩展3)

——八年级数学教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汇总5篇

  八年级数学教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

一、教学目标:理解分式乘除法的法则,会进行分式乘除运算.

二、重点、难点

1.重点:会用分式乘除的法则进行运算.

2.难点:灵活运用分式乘除的法则进行运算 .

3. 难点与突破方法

分式的运算以有理数和整式的运算为基础,以因式分解为手段,经过转化后往经过转化后往往可视为整式的运算.分式的乘除的法则和运算顺序可类比分数的有关内容得到.所以,教给学生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能较好地实现新知识的转化.只要做到这一点就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教师要重点处理分式中有别于分数运算的有关内容,使学生规范掌握,特别是运算符号的问题,要抓住出现的问题认真落实.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1.P13本节的引入还是用问题1求容积的高,问题2求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多少倍,这两个引例所得到的容积的高是 ,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 倍.引出了分式的乘除法的实际存在的意义,进一步引出P14[观察]从分数的乘除法引导学生类比出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则.但分析题意、列式子时,不易耽误太多时间.

2.P14例1应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计算,注意计算的结果如能约分,应化简到最简.

3.P14例2是较复杂的分式乘除,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应先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再进行约分.

4.P14例3是应用题,题意也比较容易理解,式子也比较容易列出来,但要注意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可知a>1,因此(a-1)2=a2-2a+1四、课堂引入

1.出示P13本节的引入的问题1求容积的高 ,问题2求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 倍.

[引入]从上面的问题可知,有时需要分式运算的乘除.本节我们就讨论数量关系需要进行分式的乘除运算.我们先从分数的乘除入手,类比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1. P14[观察] 从上面的算式可以看到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3.[提问] P14[思考]类比分数的乘除法法则,你能说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类似分数的乘除法法则得到分式的乘除法法则的结论.

五、例题讲解

P14例1.

[分析]这道例题就是直接应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运算.应该注意的是运算结果应约分到最简,还应注意在计算时跟整式运算一样,先判断运算符号,在计算结果.

P15例2.

[分析] 这道例题的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应先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再进行约分.结果的分母如果不是单一的多项式,而是多个多项式相乘是不必把它们展开.

P15例.

[分析]这道应用题有两问,第一问是:哪一种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先分别求出“丰收1号”、“丰收2号”小麦试验田的面积,再分别求出“丰收1号”、“丰收2号”小麦试验田的单位面积产量,分别是 、 ,还要判断出以上两个分式的值,哪一个值更大.要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可知a>1,因此(a-1)2=a2-2a+1六、随堂练*

计算

(1) (2) (3)

(4)-8xy (5) (6)

七、课后练*

计算

(1) (2) (3)

(4) (5) (6)

八、答案:

六、(1)ab (2) (3) (4)-20x2 (5)

(6)

七、(1) (2) (3) (4)

(5) (6)

  八年级数学教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

一、教学目标: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2.难点: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

紧紧抓住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先统一成为乘法运算这一点,然后利用上节课分式乘法运算的基础,达到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的目的.课堂练*以学生自己讨论为主,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所做的题目作自我评价,关键是点拨运算符号问题、变号法则.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1. P17页例4是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先把除法统一成乘法运算,再把分子、分母中能因式分解的多项式分解因式,最后进行约分,注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或整式.

教材P17例4只把运算统一乘法,而没有把25x2-9分解因式,就得出了最后的结果,教师在见解是不要跳步太快,以免学*有困难的学生理解不了,造成新的疑点.

2, P17页例4中没有涉及到符号问题,可运算符号问题、变号法则是学生学*中重点,也是难点,故补充例题,突破符号问题.

四、课堂引入

计算

(1) (2)

五、例题讲解

(P17)例4.计算

[分析] 是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先统一成为乘法运算,再把分子、分母中能因式分解的多项式分解因式,最后进行约分,注意最后的计算结果要是最简的.

(补充)例.计算

(1)

= (先把除法统一成乘法运算)

= (判断运算的符号)

= (约分到最简分式)

(2)

= (先把除法统一成乘法运算)

= (分子、分母中的多项式分解因式)

=

=

六、随堂练*

计算

(1) (2)

(3) (4)

七、课后练*

计算

(1) (2)

(3) (4)

八、答案:

六.(1) (2) (3) (4)-y

七. (1) (2) (3) (4)

  八年级数学教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

教学目标:

1、经历用数格子的办法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力意识,主动探究的*惯,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2、探索并理解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和简单的推理的意识及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勾股定理的由来,并能用它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难点:勾股定理的发现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导入课题

出示投影1(章前的图文p1)教师道白: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的贡献,并结合课本p5谈一谈,讲述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介绍商高(三千多年前周期的数学家)在勾股定理方面的贡献。

出示投影2(书中的P2图1—2)并回答:

1、观察图1-2,正方形A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正方形B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正方形C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2、你是怎样得出上面的结果的?在学生交流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直接发问:

3、图1—2中,A,B,C之间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交流后形成共识,教师板书,A+B=C,接着提出图1—1中的A.B,C的关系呢?

二、做一做

出示投影3(书中P3图1—4)提问:

1、图1—3中,A,B,C之间有什么关系?

2、图1—4中,A,B,C之间有什么关系?

3、从图1—1,1—2,1—3,1|—4中你发现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后,教师总结:

以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以斜边的正方形面积。

三、议一议

1、图1—1、1—2、1—3、1—4中,你能用三角形的边长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吗?

2、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的关系吗?

在同学的交流基础上,老师板书:

直角三角形边的两直角边的*方和等于斜边的*方。这就是的“勾股定理”

也就是说: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a,b,斜边为c

那么

我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的直角边为勾,较长的为股,斜边为弦,这就是勾股定理的由来。

3、分别以5厘米和12厘米为直角边做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测量斜边的长度(学生测量后回答斜边长为13)请大家想一想(2)中的规律,对这个三角形仍然成立吗?(回答是肯定的:成立)

四、想一想

这里的29英寸(74厘米)的电视机,指的是屏幕的长吗?只的是屏幕的款吗?那他指什么呢?

五、巩固练*

1、错例辨析:

△ABC的两边为3和4,求第三边

解:由于三角形的两边为3、4

所以它的第三边的c应满足=25

即:c=5

辨析:(1)要用勾股定理解题,首先应具备直角三角形这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可本题

△ABC并未说明它是否是直角三角形,所以用勾股定理就没有依据。

(2)若告诉△ABC是直角三角形,第三边C也不一定是满足,题目中并为交待C是斜边

综上所述这个题目条件不足,第三边无法求得。

2、练*P7§1.11

六、作业

课本P7§1.12、3、4

  八年级数学教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

一、教学目标:理解分式乘方的运算法则,熟练地进行分式乘方的运算.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熟练地进行分式乘方的运算.

2.难点: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

讲解分式乘方的运算法则之前,根据乘方的意义和分式乘法的法则,计算 = = = , = = = ,……

顺其自然地推导可得:

= = = ,即 = . (n为正整数)

归纳出分式乘方的法则: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1. P17例5第(1)题是分式的乘方运算,它与整式的乘方一样应先判

断乘方的结果的符号,在分别把分子、分母乘方.第(2)题是分式的乘除与乘方的混合运算,应对学生强调运算顺序:先做乘方,再做乘除..

2.教材P17例5中象第(1)题这样的分式的乘方运算只有一题,对于初学者来说,练*的量显然少了些,故教师应作适当的补充练*.同样象第(2)题这样的分式的乘除与乘方的混合运算,也应相应的增加几题为好.

分式的乘除与乘方的混合运算是学生学*中重点,也是难点,故补充例题,强调运算顺序,不要盲目地跳步计算,提高正确率,突破这个难点.

四、课堂引入

计算下列各题:

(1) = =( ) (2) = =( )

(3) = =( )

[提问]由以上计算的结果你能推出 (n为正整数)的结果吗?

五、例题讲解

(P17)例5.计算

[分析]第(1)题是分式的乘方运算,它与整式的乘方一样应先判断乘方的结果的符号,再分别把分子、分母乘方.第(2)题是分式的乘除与乘方的混合运算,应对学生强调运算顺序:先做乘方,再做乘除.

六、随堂练*

1.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成立,并改正.

(1) = (2) =

(3) = (4) =

2.计算

(1) (2) (3)

(4) 5)

(6)

七、课后练*

计算

(1) (2)

(3) (4)

八、答案:

六、1. (1)不成立, = (2)不成立, =

(3)不成立, = (4)不成立, =

2. (1) (2) (3) (4)

(5) (6)

七、(1) (2) (3) (4)

  八年级数学教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教材《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三节,是在七年级学*了角*分线的概念和前面刚学完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角*分线的性质为证明线段或角相等开辟了新的途径,简化了证明过程,同时也是全等三角形知识的延续,又为后面角*分线的判定定理的学*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数学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教材的安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知识结构合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二.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角的*分线的作法、角的*分线的性质及初步应用.

内容解析:

教材通过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实物原型,培养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作角的*分线是几何作图中的基本作图.角的*分线的性质是全等三角形知识的延续,也是今后证明两个角相等或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重要依据.因此,本节内容在数学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了解尺规作图的原理及角的*分线的性质.

2、基本技能

(1)会用尺规作图作角的*分线。

(2)会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角*分线的性质。

(3)能运用角的*分线性质定理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3、数学思想方法:从特殊到一般

4、基本活动经验:体验从操作、测量、猜想、验证的过程,获得验证几何命题正确性的一般过程的活动经验

目标解析:

通过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了解角的*分线的性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的热情.

四、学情分析

刚进入初二的学生观察、操作、猜想能力较强,但归纳、运用数学意识的思想比较薄弱,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灵活性比较欠缺,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水*,我把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定为:掌握角*分线的尺规作图,理解角的*分线的性质并能初步运用,难点是角*分线的性质的探究

教学难点突破方法:

(1)利用多媒体动态显示角*分线性质的本质内容,在学生脑海中加深印象,从而对性质定理正确使用;(2)通过对比教学让学生选择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3)通过多媒体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进行学*.

五、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我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辩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采用引导式探索发现法、主动式探究法、讲授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合作学*和探究学*,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多思、多说、多练,坚持师生间的多向交流,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组合.

教学辅助手段:根据本节课的实际教学需要,我选择多媒体PPT课件,几何画板软件教学,将有关教学内容用动态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进行直观地观察,并留下清晰的印象,从而发现变化之中的不变.这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过程的设计

活动1.创设情景

[教学内容1]

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

小明家居住在一栋居民楼的一楼,刚好位于一条暖气和天然气管道所成角的*分线上的P点,要从P点建两条管道,分别与暖气管道和天然气管道相连.

问题1:怎样修建管道最短?

问题2:新修的两条管道长度有什么关系,画来看一看.

[整合点1]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激**感.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引领学生进入实际问题情景中,利用信息技术既生动展示问题,同时又通过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般感受生活。学生动手画图,猜测并说出观察到的结论.引导学生了解角的*分线有很多未知的性质需我们来解开,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依据新课程理念,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作为本课的第一个引例,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复*了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一概念,为后续的学*作好知识上的储备.

活动2.探究体验

[教学内容2]

要研究角的*分线的性质我们必须会画角的*分线,工人师傅常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分角的仪器来画角的*分线.出示仪器模型,介绍仪器特点(有两对边相等),将A点放在角的顶点处,AB和AD沿角的两边放下,过AC画一条射线AE,AE即为∠BAD的*分线.

教师继续引导,用多媒体展示实验过程,学生口述,用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证明AE是∠BAD的*分线.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体验从生产生活中分离,抽象出数学模型,并主动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从上面的探究中可以得到作已知角的*分线的方法.

[教学内容3]

把简易*分角的仪器放在角的两边时,*分角的仪器两边相等,从几何作图角度怎么画?BC=DC,从几何作图角度怎么画?

教师提问,学生分组交流,归纳角的*分线的作法,口述证明角*分线的过程.

[设计意图]根据画图过程,从实验操作中获得启示,明确几何作图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师生交流并归纳.

教师先在黑板上示范作图,再利用多媒体演示作图过程及画法,加深印象,并强调尺规作图的规范性.

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角*分线,进一步明确命题的题设与结论,熟悉几何证明过程.

[教学内容4]

作一个*角∠AOB的*分线OC,反向延长OC得到直线CD,请学生说出直线CD与AB的位置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再作出一个45º的角.

学生独立作图思考,发现直线AB与CD垂直.

[设计意图]通过作特殊角的*分线,让学生掌握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及特殊角的方法,达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目的.

[教学内容5]

让学生用纸剪一个角,把纸片对折,使角的两边叠合在一起,把对折后的纸片继续折一次,折出一个直三角形(使第一次的折痕为斜边),然后展开,观察两次折叠形成的三条折痕.

问题1:第一次的折痕和角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问题2:第二次折叠形成的两条折痕与角的两边有何关系,它们的长度有何关系?

学生动手剪纸,折叠,教师在多媒体上演示折叠过程.学生观察思考后,在班上交流:第一次折痕是角的*分线,第二次的折痕是角*分线上的点到两边的距离,它们的长度相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为下面进一步揭示角*分线的性质作好铺垫.

[教学内容6]

如图:按照折纸的顺序画出角及折纸形成的三条折痕.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再利用几何画板软件验证结论,并用文字语言阐述得到的性质.(角的*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整合点2]利用多媒体直观优势,突破教学难点.

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分析后写出证明过程.教师归纳,强调定理的条件和作用.

教师用文字语言叙述得到的结论.引导学生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分析后写出证明过程,并利用实物投影展示.

证明后,教师强调经过证明正确的命题可作为定理.同时强调文字命题的证明步骤.

[设计意图]经历实践→猜想→证明→归纳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尤其是对于结论的验证,信息技术在此体现其不可替代性,从而更利于学生的直观体验上升到理性思维.

活动3.合作交流

[教学内容7]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如图1,P在射线OC上,PE⊥OA,PF⊥OB,则PE=PF.

(2)如图2,P是∠AOB的*分线OC上的一点,E、F分别在OA、OB上,则PE=PF.

(3)如图3,在∠AOB的*分线OC上任取一点P,若P到OA的距离为3cm,则P到OB的距离边为3cm.

用多媒体展示判断题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并请学生举手发表见解,教师予以肯定、鼓励.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辨析来理解和巩固角*分线的性质定理.

[教学内容8]

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回答课前引例中的问题:

问题:引例中两条管道的长度有什么关系?理由是什么?

再次展示引例情景,用抢答的形式请同学们举手回答.

[设计意图]运用所学性质回答课前引例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生活中蕴含数学知识,数学知识又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让人人学到有用的数学.同时利用抢答形式更好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内容9]

例题讲解

例1 如图,在△ABC中,AD是它的角*分线,且BD=CD,DE⊥AB,DF⊥AC,垂足分别是E,F.

求证:EB=FC.

变题1:如图,△ABC中,∠C=90°,AD是∠BAC的*分线,DE⊥AB于E,F 在AC上,且BD=DF,求证:CF=EB.

变题2:如图,△ABC中,∠C=90°,AD是∠BAC的*分线,DE⊥AB于E,BC=8,BD=5,求DE.

[整合点3]多媒体的运用,促进了课堂教学方法与模式的变革.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观察识图,独立思考,并且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找出证明思路,再鼓励学生通过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证明过程,教师点评一题多变及一题多解.

[设计意图]本组例题的解决是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设计的一项活动.让学生运用性质解决数学问题,通过利用多媒体对一些边进行变色,提醒学生直接运用定理,不要仍旧去找全等三角形.同时通过信息技术方便进行一题多解及一题多变研究,更好的拓展学生解题思路及形成知识运用能力.两道变题同时展示,符合高效课堂要求.

通过学生观察识图、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例2已知:如图,△ABC的角*分线BM、CN相交于点P.求证: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

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然后交流证题思路,再通过多媒体展示一般证明过程.

[设计意图]例2独立完成,并展示.通过问题的解决,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角*分线的性质,并达到能熟练运用的程度.

活动4.评价反思

[教学内容10]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困惑?

2、通过本节课你了解了哪些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师让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学生归纳、梳理交流本节课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情感体验.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归纳,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锻炼学生归纳概括与表达能力.

5.布置作业

[教学内容11]

作业,必做题:教材第22页第1、2、3题; 选做题:教材第23页第6题

教师布置作业,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设置必做题的目的是巩固本节课应知应会的内容,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必须完成.选做题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尽力完成,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提高,达到“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的.

(一)板书设计:

(二)时间安排:

创设情景约4分钟,探究体验约13分钟,合作交流约18分钟,评价反思约6分钟,机动时间约4分钟.

(三)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设计了四个环节,环环相扣,三个整合点,层层深入,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进行有机整合,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教师注意适时的点拔引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体现,切实能够达到发展思维、提升能力的根本目的,能够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也使课标理念能够很好地得到落实.


八年级数学教案汇总二十篇(扩展4)

——八年级数学教案 (菁华15篇)

八年级数学教案1

  一、教材分析

  1、特点与地位:重点中的重点。

  本课是教材求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问题是图最常见的应用的之一,在交通运输、通讯网络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2、重点与难点:结合学生现有抽象思维能力水*,已掌握基本概念等学情,以及求解最短路径问题的自身特点,确立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1)重点:如何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求解最短路径问题,以及该问题的解决方案。

  (2)难点:求解最短路径算法的程序实现。

  3、教学安排:最短路径问题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求从某个源点到其他各结点的最短路径,另一种是求每一对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根据教学大纲安排,重点讲解第一种情况问题的解决。安排一个课时讲授。教材直接分析算法,考虑实际应用需要,补充旅游景点线路选择的实例,实例中问题解决与算法分析相结合,逐步推动教学过程。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掌握最短路径概念、能够求解最短路径。

  2、能力目标:

  (1)通过将旅游景点线路选择问题抽象成求最短路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据抽象能力。

  (2)通过旅游景点线路选择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讲究工作方法、与他人合作,提高效率。

  三、教法分析

  课前充分准备,研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中除了使用传统的“讲授法”以外,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同时辅以多媒体课件,以启发的方式展开教学。由于本节课的内容属于图这一章的难点,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注意与学生沟通,根据学生的反应控制好教学进度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

  四、学法指导

  1、课前上次课结课时给学生布置任务,使其有针对性的预*。

  2、课中指导学生讨论任务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本节课知识点。

  3、课后给学生布置同类型任务,加强练*。

  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课前复*(3~5分钟)回顾“路径”的概念,为引出“最短路径”做铺垫。

  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1)采用提问方式,注意及时小结,提问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回忆概念。

  (2)提示学生“温故而知新”,养成良好的学**惯。

  (二)导入新课(3~5分钟)以城市公路网为例,基于求两个点间最短距离的实际需要,引出本课教学内容“求最短路径问题”。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1)先讲实例,再指出概念,既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兴趣,又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自然过渡。

  (2)此处使用案例教学法,不在于问题的求解过程,只是为了说明问题的存在,所以这里的例子只需要概述,能够说明问题即可。

  (三)讲授新课(25~30分钟)

  1、求某一结点到其他各结点的最短路径(重点)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提出旅游景点选择的例子,解决如何选择代价小、景点多的路线。

  (1)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图中求任一结点到其他结点最短路径问题。(3~5分钟)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主要采用讲授法,将实际问题用图形表示出来。语言描述转换的方法(用圆圈加标号表示某一景点,用箭头表示从某景点到其他景点是否存在旅游线路,并且将旅途费用写在箭头的旁边。)一边用语言描述,一边在黑上画图。

  ②注意示范画图只进行一部分,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余下部分的转化。

  ③及时总结,原型抽象(景点作为图的结点,景点间的线路作为图的边,旅途费用作为边的权值),将案例求解问题抽象成求图中某一结点到其他各结点的最短路径问题。

  ④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张带权有向图,并略作解释,为后续教学做准备。

  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启发式教学,如何实现按路径长度递增产生最短路径?

  ②结合案例分析求解最短路径过程中(重点)注意此处借助黑板,按照算法思想的步骤。同样,也是只示范一部分,余下部分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四)课堂小结(3~5分钟)

  1、明确本节课重点

  2、提示学生,这种方式形成的图又可以解决哪类实际问题呢?

  (五)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复*本次课内容,准备一道备用*题,灵活把握时间安排。

  六、教学特色

  以旅游路线选择为主线,灵活采用案例教学、示范教学、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使枯燥的理论讲解生动起来。在顺利开展教学的同时,体现所讲内容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八年级数学教案2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已经了勾股定理,并在先前其他内容学*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百度一下的逆向思维、逆向研究的经验,如:已知两直线*行,有什么样的结论?

  反之,满足什么条件的两直线是*行?因而,本课时由勾股定理出发逆向思考获得逆命题,学生应该已经具备这样的意识,但具体研究中

  可能要用到反证等思路,对现阶段学生而言可能还具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

  二、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第一章《勾股定理》第2节。教学任务有:探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并利用该定理根据边长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利用该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具体的数,增加对勾股数的直观体验。为此确定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具体内容及勾股数的概念;

  2.能根据所给三角形三边的条件判断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经历从实验到验证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归纳能力。

  ● 情感与态度目标

  1.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2.在探索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具体内容。

  三、教法学法

  1.教学方法:实验猜想归纳论证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学生,他们的参与意识较强,思维活跃,对通过实验获得数学结论已有一定的体验

  但数学思维严谨的同学总是心存疑虑,利用逻辑推理的方式,让同学心服口服显得非常迫切,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力求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1)从创设问题情景入手,通过知识再现,孕育教学过程;

  (2)从学生活动出发,通过以旧引新,顺势教学过程;

  (3)利用探索,研究手段,通过思维深入,领悟教学过程。

  2.课前准备

  教具:教材、电脑、多媒体课件。

  学具:教材、笔记本、课堂练*本、文具。

  四、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合作探究;第三环节:小试牛刀;第四环节:

  登高望远;第五环节:巩固提高;第六环节:交流小结;第七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内容:

  情境:1.直角三角形中,三边长度之间满足什么样的关系?

  2.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边的*方和等于第三边的*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否就是直角三角形呢?

  意图:

  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效果:

  从勾股定理逆向思维这一情景引入,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下一环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

  内容1:探究

  下面有三组数,分别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 ,①5,12,13;②7,24,25;③8,15,17;并回答这样两个问题:

  1.这三组数都满足 吗?

  2.分别以每组数为三边作出三角形,用量角器量一量,它们都是直角三角形吗?学生分为4人活动小组,每个小组可以任选其中的一组数。

  意图:

  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得出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 ,满足 ,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这一结论;在活动中体验出数学结论的发现总是要经历观察、归纳、猜想和验证的过程,同时遵循由特殊一般特殊的发展规律。

  效果:

  经过学生充分讨论后,汇总各小组实验结果发现:①5,12,13满足 ,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②7,24,25满足 ,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③8,15,17满足 ,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

  从上面的分组实验很容易得出如下结论: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 ,满足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内容2:说理

  提问:有同学认为测量结果可能有误差,不同意这个发现。你认为这个发现正确吗?你能给出一个更有说服力的理由吗?

  意图:让学生明确,仅仅基于测量结果得到的结论未必可靠,需要进一步通过说理等方式使学生确信结论的可靠性,同时明晰结论: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 ,满足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满足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注意事项:为了让学生确认该结论,需要进行说理,有条件的班级,还可利用几何画板动画演示,让同学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活动3:反思总结

  提问:

  1.同学们还能找出哪些勾股数呢?

  2.今天的结论与前面学*勾股定理有哪些异同呢?

  3.到今天为止,你能用哪些方法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呢?

  4.通过今天同学们合作探究,你能体验出一个数学结论的发现要经历哪些过程呢?

  意图:进一步让学生认识该定理与勾股定理之间的关系

  第三环节:小试牛刀

  内容:

  1.下列哪几组数据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请说明理由。

  ①9,12,15; ②15,36,39; ③12,35,36; ④12,18,22

  解答:①②

  2.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 ,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

  A 250 B 150 C 200 D 不能确定

  解答:B

  3.如图1:在 中, 于 , ,则 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

  解答:C

  4.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扩大相同的倍数后, (图1)

  得到的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解答:A

  意图:

  通过练*,加强对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逆定理认识及应用

  效果

  每题都要求学生独立完成(5分钟),并指出各题分别用了哪些知识。

  第四环节:登高望远

  内容:

  1.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2所示,按规定这个零件中 都应是直角。工人师傅量得这个零件各边尺寸如图3所示,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

  解答:符合要求 , 又 ,

  2.一艘在海上朝正北方向航行的轮船,航行240海里时方位仪坏了,凭经验,船长指挥船左传90,继续航行70海里,则距出发地250海里,你能判断船转弯后,是否沿正西方向航行?

  解答:由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

  AB=240海里,BC=70海里,,AC=250海里;在△ABC中

  =(250+240)(250-240)

  =4900= = 即 △ABC是Rt△

  答:船转弯后,是沿正西方向航行的。

  意图:

  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该定理。

  效果:

  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解决问题的过程即可;利用三角形三边数量关系 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当遇见数据较大时,要懂得将 作适当变形( ),以便于计算。

  第五环节:巩固提高

  内容:

  1.如图4,在正方形ABCD中,AB=4,AE=2,DF=1, 图中有几个直角三角形,你是如何判断的?与你的同伴交流。

  解答:4个直角三角形,它们分别是△ABE、△DEF、△BCF、△BEF

  2.如图5,哪些是直角三角形,哪些不是,说说你的`理由?

  图4 图5

  解答:④⑤是直角三角形,①②③⑥不是直角三角形

  意图:

  第一题考查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时,考虑问题要全面,不要漏解;第二题在于考查学生如何利用网格进行计算,从而解决问题。

  效果:

  学生在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熟悉度后,能够快速做答并能简要说明理由即可。注意防漏解及网格的应用。

  第六环节:交流小结

  内容:

  师生相互交流总结出:

  1.今天所学内容①会利用三角形三边数量关系 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②满足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2.从今天所学内容及所作练*中总结出的经验与方法:①数学是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②数学结论的发现总是要经历观察、归纳、猜想和验证的过程,同时遵循由特殊一般特殊的发展规律;③利用三角形三边数量关系 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当遇见数据较大时,要懂得将 作适当变形, 便于计算。

  意图:

  鼓励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体会到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广泛应用及它们的悠久历史;敢于面对数学学*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运用数学的信心和能力,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

  效果:

  学生畅所欲言自己的切身感受与实际收获,总结出利用三角形三边数量关系 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从古至今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七环节:布置作业

  课本*题1.4第1,2,4题。

  五、教学反思:

  1.充分尊重教材,以勾股定理的逆向思维模式引入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 ,满足 ,是否能得到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问题;充分引用教材中出现的例题和练*。

  2.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从中体验任何一个数学结论的发现总是要经历观察、归纳、猜想和验证的过程,同时遵循由特殊一般特殊的发展规律。

  3.在利用今天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引导学生善于对公式变形,便于简便计算。

  4.注重对学*新知理解应用偏困难的学生的进一步关注。

  5.对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论证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不做要求。

  由于本班学生整体水*较高,因而本设计教学容量相对较大,教学中,应注意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状况进行适当的删减或调整。

  附:板书设计

  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

  情景引入 小试牛刀: 登高望远

八年级数学教案3

  菱形

  学*目标(学*重点):

  1.经历探索菱形的识别方法的过程,在活动中培养探究意识与合作交流的*惯;

  2.运用菱形的识别方法进行有关推理.

  补充例题:

  例1. 如图,在△ABC中,AD是△ABC的角*分线。DE∥AC交AB于E,DF∥AB交AC于F.四边形AEDF是菱形吗?说明你的理由.

  例2.如图,*行四边形ABCD的对 角线AC的垂直*分线与边AD、BC分别交于E、F.

  四边形AFCE是菱形吗?说明理由.

  例3.如图 , ABCD是矩形纸片,翻折B、D,使BC、AD恰好落在AC上,设F、H分别是B、D落在AC上的两点,E、G分别是折痕CE、AG与AB、CD的交点

  (1)试说明四边形AECG是*行四边形;

  (2)若AB=4cm,BC=3cm,求线段EF的长;

  (3)当矩形两边AB、BC具备怎样的关系时,四边形AECG是菱形.

  课后续助:

  一、填空题

  1.如果四边形ABCD是*行四边形,加上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是矩形;加上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是菱形

  2.如图,D、E、F分别是△ABC的边BC、CA、AB上的点,

  且DE∥BA,DF∥ CA

  (1)要使四边形AFDE是菱形,则要增加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使四边形AFDE是矩形,则要增加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解答题

  1.如图,在□ABCD中 ,若2,判断□ABCD是矩形还是菱形?并说明理由。

  2.如图 ,*行四边形A 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OA=4,OB=3,AB=5.

  (1) AC,BD互相垂直吗?为什么?

  (2) 四边形ABCD是菱形 吗?

  3.如图,在□ABCD中,已知ADAB,ABC的*分线交AD于E,EF∥AB交BC于F,试问: 四 边形ABFE是菱形吗?请说明理由。

  4.如图,把一张矩形的纸A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C落在点E处,BE与AD交于点F.

  ⑴求证:ABF≌

  ⑵若将折叠的.图形恢复原状,点F与BC边上的点M正好重合,连接DM,试判断四边形BMD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八年级数学教案4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1.1.1 三角形的边

  1.理解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的`顶点、边、角,会数三角形的个数.(重点)

  2.能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重点)

  3.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难点)

  一、情境导入

  出示金字塔、战机、大桥等图片,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三角形,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三角形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观察.

  问:你能不能给三角形下一个完整的定义?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三角形的概念

  图中的锐角三角形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解析:(1)以A为顶点的锐角三角形有△ABC、△ADC共2个;(2)以E为顶点的锐角三角形有△EDC共1个.所以图中锐角三角形的个数有2+1=3(个).故选B.

  方法总结:数三角形的个数,可以按照数线段条数的方法,如果一条线段上有n个点,那么就有n(n-1)2条线段,也可以与线段外的一点组成n(n-1)2个三角形.

  探究点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类型一】 判定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2c,3c,5c

  B.5c,6c,10c

  C.1c,1c,3c

  D.3c,4c,9c

  解析:选项A中2+3=5,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选项B中5+6>10,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选项C中1+1<3,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选项D中3+4<9,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

  方法总结:判定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只要判定两条较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即可.

  【类型二】 判断三角形边的取值范围

  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7,x,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

  A.3<x<11 B.4<x<7

  C.-3<x<11 D.x>3

  解析:∵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7,x,∴7-4<x<7+4,即3<x<11.故选A.

  方法总结:判断三角形边的取值范围要同时运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有时还要结合不等式的知识进行解决.

  【类型三】 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9,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解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的性质可得出第三边长的两种情况,再根据两边和大于第三边来判断能否构成三角形,从而求解.

  解:根据题意可知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可能是4,4,9或4,9,9,∵4+4<9,故4,4,9不能构成三角形,应舍去;4+9>9,故4,9,9能构成三角形,∴它的周长是4+9+9=22.

  方法总结:在求三角形的边长时,要注意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所求出的边长能否组成三角形.

  【类型四】 三角形三边关系与绝对值的综合

  若a,b,c是△ABC的三边长,化简|a-b-c|+|b-c-a|+|c+a-b|.

  解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来判定绝对值里的式子的正负,然后去绝对值符号进行计算即可.

  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a-b-c<0,b-c-a<0,c+a-b>0.∴|a-b-c|+|b-c-a|+|c+a-b|=b+c-a+c+a-b+c+a-b=3c+a-b.

  方法总结:绝对值的化简首先要判断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式子的正负,然后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将绝对值的符号去掉,最后进行化简.此类问题就是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绝对值符号里面式子的正负,然后进行化简.

  三、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边

  1.三角形的概念: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

  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本节课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抓住“任意的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围绕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由学生自己找出原因,为什么能?为什么不能?初步感知三条边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验证、再操作,最终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这样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既提高了学生学*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八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分析]

  勾股定理是揭示三角形三条边数量关系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也是几何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依据之一,同时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正是这章书所体现的主要思想。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印象;通过联系比较、探索、归纳,帮助学生理解勾股定理,以利于进行正确的应用。

  本节教科书从毕达哥拉斯观察地面发现勾股定理的传说谈起,让学生通过观察计算一些以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的关系,发现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从而发现勾股定理,这时教科书以命题的形式呈现了勾股定理。关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有很多,教科书正文中介绍了我国古人赵爽的证法。之后,通过三个探究栏目,研究了勾股定理在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对勾股定理的作用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探索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掌握勾股定理,发展几何思维。

  2、应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会简单的合情推理与数学说理

  二、 过程与方法

  引入两段中西关于勾股定理的史料,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引发同学们的思考。通过动手操作探索与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经历小组协作与讨论,进一步发展合作交流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并感受勾股定理的应用知识。

  三、 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对勾股定理历史的了解,感受数学文化,激发学*兴趣;在探究活动中,学生亲自动手对勾股定理进行探索与验证,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以及自主学*的能力。

  四、 重点与难点

  1、探索和证明勾股定理

  2熟练运用勾股定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展示图片并介绍第一情景

  以*最早的一部数学著作——《周髀算经》的开头为引,介绍周公向商高请教数学知识时的对话,为勾股定理的出现埋下伏笔。

  周公问:“窃闻乎大夫善数也,请问古者包牺立周天历度.夫天不可阶而升,地不可得尺寸而度,请问数安从出?”商高答:“数之法出于圆方,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九九八十一,故折矩以为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既方其外,半之一矩,环而共盘.得成三、四、五,两矩共长二十有五,是谓积矩。故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数之所由生也。”

  2、教师展示图片并介绍第二情景

  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相传在2500年以前,他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朋友家用地砖铺成的地面反映了直角三角形的某种特性。

  二、师生协作,探究问题

  1、现在请你也动手数一下格子,你能有什么发现吗?

  2、等腰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直角三角形,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有这样的特点呢?

  3、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吗?

  三、得出命题

  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方和等于斜边的*方。解释: 由于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所以,把它叫做勾股定理。

  四、勾股定理的证明

  赵爽弦图的证法(图2)

  第一种方法:边长为 的正方形可以看作是由4个直角边分别为 、 ,斜边为 的直角三角形围在外面形成的。因为边长为 的正方形面积加上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外围正方形的面积,所以可以列出等式 ,化简得 。

  第二种方法:边长为 的正方形可以看作是由4个直角边分别为 、 ,斜边为 的

  角三角形拼接形成的(虚线表示),不过中间缺出一个边长为 的正方形“小洞”。

  因为边长为 的正方形面积等于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加上正方形“小洞”的面积,所以可以列出等式 ,化简得 。

  这种证明方法很简明,很直观,它表现了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高超的证题思想和对数学的钻研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五、应用举例,拓展训练,巩固反馈。

  勾股定理的灵活运用勾股定理在实际的生产生活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勾股定理的发现和使用解决了许多生活中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问题,你可以吗?试一试。

  例题:小明妈妈买了一部29英寸(74厘米)的电视机,小明量了电视机的屏幕后,发现屏幕只有58厘长和46厘米宽,他觉得一定是售货员搞错了,你同意他的想法吗?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六、归纳总结1、内容总结:探索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方和等于斜边的*方,利于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方法归纳:数方格看图找关系,利用面积不变的方法。用直角三角形三边表示正方形的面积观察归纳注意画一个直角三角形表示正方形面积,再次验证自己的发现。

  七、讨论交流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他们模糊不清的概念,给他们一个梳理知识的机会,通过提示性的引导,让学生对勾股定理的概念豁然开朗,为后面勾股定理的应用打下基础。

  我们班的同学很聪明。大家很快就通过数格子发现了勾股定理的规律。还有什么地方不懂的吗?跟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请同学们课后在反思天地中都发表一下自己的学*心得。

八年级数学教案6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一、类比同分母分数的加减,熟练掌握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二、类比异分母分数的加减及通分过程,熟练掌握异分母分式的加减及通分过程与方法.

  数学思考

  在分式的加减运算中,体验知识的化归联系和思维灵活性,培养学生整体思考的分析问题能力.

  解决问题

  一、会进行同分母和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二、会解决与分式的加减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三、能进行分式的加、剪、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情感态度

  通过师生活动、学生自我探究,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的过程中来,使学生在整体思考中开阔视野,养成良好品德,渗透化归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

  重点

  分式的加减法.

  难点

  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及简单的分式混合运算.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

  活动内容和目的

  活动1:问题引入

  活动2:学*同分母分式的加减

  活动3:探究异分母分式的加减

  活动4:发现分式加减运算法则

  活动5:巩固练*、总结、作业

  向学生提出两个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学*分式加减的必要性及迫切性,创始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热情.

  类比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让学生归纳同分母分式的加减的方法并进行简单运算.

  回忆异分母分数的加减,使学生归纳异分母分式的加减的方法.

  通过以上探究过程,让学生发现分式加减运算的法则,通过分式在物理学的应用及简单混合运算,使学生深化对分式加减运算法则的理解.

  通过练*、作业进一步巩固分式的运算.

  课前准备

  教具

  学具

  补充材料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1.问题一:比较电脑与手抄的录入时间.

  2.问题二;帮帮小明算算时间

  所需时间为,

  如何求出的值?

  3.这里用到了分式的加减,提出本节课的主题.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问题.学生积极动脑解决问题,提出困惑:

  分式如何进行加减?

  通过实际问题中要用到分式的加减,从而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活动2]

  1.提出小学数学中一道简单的分数加法题目.

  2.用课件引导学生用类比法,归纳总结同分母分式加法法则.

  3.教师使用课件展示[例1]

  4.教师通过课件出两个小练*.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进一步回忆同分母分数加减的运算法则.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索同分母分式加减的运算方法.

  通过例题,让学生和教师一起体会同分母分式加减运算,同时教师指出运算中的.注意事项.

  由两个学生板书自主完成练*,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

  运用类比的方法,从学生熟知的知识入手,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

  师生共同完成例题,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很棒,自己能够通过思考学会新知识,提高自信心.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活动3]

  1.教师以练*的形式通过“自我发展的*台”,向学生展示这样一道题.

  2.教师提出思考题:

  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要遵守什么法则呢?

  教师展示一道异分母分式的加减题目,学生自然就想到异分母分数的加减.

  教师通过课件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会想到小学数学中,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则,从而联想到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则,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异分母分式加减运算的方法思路.

  由学生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究、归纳总结,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的过程中来,体会学*的乐趣.

  [活动4]

  1.在语言叙述分式加减法则的基础上,用字母表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2.教师使用课件展示[例2]

  3.教师通过课件出4个小练*.

  4.[例3]在图的电路中,已测定CAD支路的电阻是R1欧姆,又知CBD支路的电阻R2比R1大50欧姆,根据电学的有关定律可知总电阻R与R1R2满足关系式 ;

  试用含有R1的式子表示总电阻R

  5.教师使用课件展示[例4]

  教师提出要求,由学生说出分式加减法则的字母表示形式.

  通过例题,让学生和教师一起体会异分母分式加减运算,同时教师重点演示通分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每道题的方法、如何找最简公分母及时指出学生在通分中出现的问题,由学生自己完成.

  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由师生共同完成,对比物理学中的计算,体会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

  分式的混合运算,师生共同完成,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运算顺序,通分要仔细.

  由此练*学生的抽象表达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符号语言的精练.

  让学生体会运用的公式解决问题的过程.

  锻炼学生运用法则解决问题的能力,既准确又有速度.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通过分式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开阔了视野,让学生体会到学*数学的重要性,体会各学科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学*的兴趣.

  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活动5]

  1.教师通过课件出2个分式混合运算的小练*.

  2.总结:

  a)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

  b)⑴方法思路;

  c)⑵计算中的主意事项;

  d)⑶结果要化简.

  3.作业:

  a)教科书*题16.2第4、5、6题.

  学生练*、巩固.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完成、交流.,师生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回忆交流,师生共同补充完善.

  教师布置作业.

  锻炼学生运用法则进行运算的能力,提高准确性及速度.

  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八年级数学教案7

  第一步:情景创设

  乒乓球的标准直径为40mm,质检部门从A、B两厂生产的乒乓球中各抽取了10只,对这些乒乓球的直径了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单位:mm):

  A厂:40.0,39.9,40.0,40.1,40.2,39.8,40.0,39.9,40.0,40.1;

  B厂:39.8,40.2,39.8,40.2,39.9,40.1,39.8,40.2,39.8,40.2.

  你认为哪厂生产的乒乓球的直径与标准的误差更小呢?

  (1)请你算一算它们的*均数和极差。

  (2)是否由此就断定两厂生产的`乒乓球直径同样标准?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问题。

  探索活动

  通过计算发现极差只能反映一组数据中两个极值之间的大小情况,而对其他数据的波动情况不敏感。让我们一起来做下列的数学活动

  算一算

  把所有差相加,把所有差取绝对值相加,把这些差的*方相加。

  想一想

  你认为哪种方法更能明显反映数据的波动情况?

  第二步:讲授新知:

  (一)方差

  定义:设有n个数据,各数据与它们的*均数的差的*方分别是,…,我们用它们的*均数,即用

  来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variance),记作。

  意义:用来衡量一批数据的波动大小

  在样本容量相同的情况下,方差越大,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

  归纳:(1)研究离散程度可用(2)方差应用更广泛衡量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3)方差主要应用在*均数相等或接*时

  (4)方差**动大,方差小波动小,一般选波动小的

  方差的简便公式:

  推导:以3个数为例

  (二)标准差:

  方差的算术*方根,即④

  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标准差.它也是一个用来衡量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重要的量.

  注意:波动大小指的是与*均数之间差异,那么用每个数据与*均值的差完全*方后便可以反映出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整体的波动大小可以通过对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求*均值得到。所以方差公式是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统计量,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程度和课堂时间决定是否介绍*均差等可以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其他统计量。

八年级数学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熟练掌握简单图形的移动规律,能按要求作出简单*面图形*移后的图形,能够探索图形之间的*移关系;

  2、能力目标:

  ①,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逐步探索图形之间的*移关系;

  ②,对组合图形要找到一个或者几个“基本图案”,并能通过对“基本图案”的*移,复制所求的图形;

  3、情感目标:经历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和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图形连续变化的特点;

  难点:图形的划分。

  三、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磁性板,若干小正六边形,“工”字的砖,组合图形。

  五、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演示课件):教材上小狗的图案。提问:

  (1)这个图案有什么特点?

  (2)它可以通过什么“基本图案”,经过怎样的.*移而形成?

  (3)在*移过程中,“基本图案”的大小、形状、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答案可以多种)

  让学生充分讨论,归纳总结,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并对每种答案都要肯定。

  看磁性黑板,展示教材64页图3-9,提问:左图是一个正六边形,它经过怎样的*移能得到右图?谁到黑板做做看?

  小组讨论,派代表到台上给大家讲解。

  气氛要热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掘他们的想象力。

  畅所欲言,互相补充。

  课堂小结: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启发学生在我们周围寻找*移的例子。

  课堂练*: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完成。

  例子一定要和大家接触紧密、典型。

  答案不惟一,对于每种答案,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六、教学反思:

  本节的内容并不是很复杂,借助多媒体进行直观、形象,内容贴*生活,学生兴致较高,课堂气氛活跃,参与意识较强,学生一般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美学思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八年级数学教案9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中位线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梯形中位线定理不但给出了三角形或梯形中线段的位置关系,而且给出了线段的数量关系,为*面几何中证明线段*行和线段相等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节的难点是中位线定理的证明.中位线定理的证明教材中采用了同一法,同一法学生初次接触,思维上不容易理解,而其他证明方法都需要添加2条或2条以上的辅助线,添加的目的性和必要性,同以前遇到的情况对比有一定的难度.

  教法建议

  1. 对于中位线定理的引入和证明可采用发现法,由学生自己观察、猜想、测量、论证,实际掌握效果比应用讲授法应好些,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参考采用

  2.对于定理的证明,有条件的教师可考虑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演示知识的形成及证明过程,效果可能会更直接更易于理解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中位线的概念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2.掌握定理“过三角形一边中点且*行另一边的直线*分第三边”

  3.能够应用三角形中位线概念及定理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通过定理证明及一题多解,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设计

  画图测量,猜想讨论,启发引导.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三角形中位线的概论与三角形中位线性质.

  2.教学难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六、教学步骤

  【复*提问】

  1.叙述*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及推论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叙述,教师画出草图,结合图形,加以说明).

  2.说明定理的证明思路.

  3.如图所示,在*行四边形ABCD中,M、N分别为BC、DA中点,AM、CN分别交BD于点E、F,如何证明 ?

  分析:要证三条线段相等,一般情况下证两两线段相等即可.如要证 ,只要 即可.首先证出四边形AMCN是*行四边形,然后用*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即可证出.

  4.什么叫三角形中线?(以上复*用投影仪打出)

  【引入新课】

  1.三角形中位线: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中位线.

  (结合三角形中线的定义,让学生明确两者区别,可做一练*,在 中,画出中线、中位线)

  2.三角形中位线性质

  了解了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后,我们来研究一下,三角形中位线有什么性质.

  如图所示,DE是 的一条中位线,如果过D作 ,交AC于 ,那么根据*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推论2,得 是AC的中点,可见 与DE重合,所以 .由此得到:三角形中位线*行于第三边.同样,过D作 ,且DE FC,所以DE .因此,又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三角形中位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由此得到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中位城*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应注意的两个问题:①为便于同学对定理能更好的掌握和应用,可引导学生分析此定理的特点,即同一个题设下有两个结论,第一个结论是表明中位线与第三边的位置关系,第二个结论是说明中位线与第三边的数量关系,在应用时可根据需要来选用其中的结论(可以单独用其中结论).②这个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关键在于如何添加辅助线.可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证明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思路,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也应指出,当一个命题有多种证明方法时,要选用比较简捷的方法证明.

  由学生讨论,说出几种证明方法,然后教师总结如下图所示(用投影仪演示).

  (l)延长DE到F,使 ,连结CF,由 可得AD FC.

  (2)延长DE到F,使 ,利用对角线互相*分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可得AD FC.

  (3)过点C作 ,与DE延长线交于F,通过证 可得AD FC.

  上面通过三种不同方法得出AD FC,再由 得BD FC,所以四边形DBCF是*行四边形,DF BC,又因DE ,所以DE .

  (证明过程略)

  例 求证:顺次连结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由学生根据命题,说出已知、求证)

  已知: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是*行四边形.‘

  分析:因为已知点分别是四边形各边中点,如果连结对角线就可以把四边形分成三角形,这样就可以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来证明出四边形EFGH对边的关系,从而证出四边形EFGH是*行四边形.

  证明:连结AC.

  ∴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同理,

  ∴GH EF

  ∴四边形EFGH是*行四边形.

  【小结】

  1.三角形中位线及三角形中位线与三角形中线的区别.

  2.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及证明思路.

  七、布置作业

  教材P188中1(2)、4、7

八年级数学教案10

  知识结构:

  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本定理是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重要定理,它是把三角形中角的相等关系转化为边的相等关系的重要依据,此定理为证明线段相等提供了又一种方法,这是本节的重点.推论1、2提供证明等边三角形的方法,推论3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重要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找边和角的等量关系经常用到此推论.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性质与判定的区别。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是互逆定理,题设与结论正好相反.学生在应用它们的时候,经常混淆,帮助学生认识判定与性质的区别,这是本节的难点.另外本节的文字叙述题也是难点之一,和上节结合让学生逐步掌握解题的思路方法.由于知识点的增加,题目的复杂程度也提高,一定要学生真正理解定理和推论,才能在解题时从条件得到用哪个定理及如何用.

  教法建议:

  本节课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探索法”。在数学教学中要避免过多告诉学生现成结论。提倡教师鼓励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探索数学的内在规律。具体说明如下:

  (1)参与探索发现,领略知识形成过程

  学生学*过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的概念,首先提出问题: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逆命题的什么?找一名学生口述完了,接下来问:此命题是否为真命?等同学们证明完了,找一名学生代表发言.最后找一名学生用文字口述定理的内容。这样很自然就得到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这样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积极参与发现,满打满算了学生的认识冲突,使学生克服思维和探求的惰性,获得锻炼机会,对定理的产生过程,真正做到心领神会。

  (2)采用“类比”的学*方法,获取知识。

  由性质定理的学*,我们得到了几个推论,自然想到: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我们能得到哪些特殊的结论或者说哪些推论呢?这里先让学生发表意见,然后大家共同分析讨论,把一些有价值的、甚至就是教材中的推论板书出来。如果学生提到的不完整,教师可以做适当的点拨引导。

  (3)总结,形成知识结构

  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便于今后的应用,教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1)怎样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有哪些定理依据?(2)怎样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其推论;

  2.掌握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运用;

  3.通过例题的学*,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自主学*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

  5.通过知识的纵横迁移感受数学的辩证特征.

  二.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三.教学难点:性质与判定的区别

  四.教学用具:直尺,微机

  五.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探索法

  六.教学过程:

  1、新课背景知识复*

  (1)请同学们说出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的概念

  估计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这里重点复*怎样分清题设和结论。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内容是什么?并检验它的逆命题是否为真命题?

  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上述结论,教师稍加整理后给出规范叙述:

  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简称“等角对等边”).

  由学生说出已知、求证,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文字转化为数学语言的方法.

  已知:如图,△ABC中,∠B=∠C.

  求证:AB=AC.

  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

  联想证有关线段相等的知识知道,先需构成以AB、AC为对应边的全等三角形.因为已知∠B=∠C,没有对应相等边,所以需添辅助线为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因此辅助线应从A点引起.再让学生回想等腰三角形中常添的辅助线,学生可找出作∠BAC的*分线AD或作BC边上的高AD等证三角形全等的不同方法,从而推出AB=AC.

  注意:(1)要弄清判定定理的条件和结论,不要与性质定理混淆.

  (2)不能说“一个三角形两底角相等,那么两腰边相等”,因为还未判定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3)判定定理得到的结论是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是已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得到边边和角角关系.

  2.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要让学生自己推证这两条推论.

  小结:证明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方法:①等腰三角形定义;②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

  证明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的方法:①等边三角形定义;②推论1;③推论2.

  3.应用举例

  例1.求证: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分线*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分析:让学生画图,写出已知求证,启发学生遇到已知中有外角时,常常考虑应用外角的两个特性①它与相邻的内角互补;②它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要证AB=AC,可先证明∠B=∠C,因为已知∠1=∠2,所以可以设法找出∠B、∠C与∠1、∠2的关系.

  已知:∠CAE是△ABC的外角,∠1=∠2,AD∥BC.

  求证:AB=AC.

  证明:(略)由学生板演即可.

  补充例题:(投影展示)

  1.已知:如图,AB=AD,∠B=∠D.

  求证:CB=CD.

  分析:解具体问题时要突出边角转换环节,要证CB=CD,需构造一个以 CB、C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连结BD,需证∠CBD=∠CDB,但已知∠B=∠D,由AB=AD可证∠ABD=∠ADB,从而证得∠CDB=∠CBD,推出CB=CD.

  证明:连结BD,在 中, (已知)

  (等边对等角)

  (已知)

  即

  (等教对等边)

  小结:求线段相等一般在三角形中求解,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三角形,找出边角关系.

  2.已知,在 中, 的*分线与 的外角*分线交于D,过D作DE//BC交AC与F,交AB于E,求证:EF=BE-CF.

  分析:对于三个线段间关系,尽量转化为等量关系,由于本题有两个角*分线和*行线,可以通过角找边的关系,BE=DE,DF=CF即可证明结论.

  证明: DE//BC(已知)

  ,

  BE=DE,同理DF=CF.

  EF=DE-DF

  EF=BE-CF

  小结:

  (1)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及推论.

  (2)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证法.

  七.练*

  教材 P.75中1、2、3.

  八.作业

  教材 P.83 中 1.1)、2)、3);2、3、4、5.

  九.板书设计

八年级数学教案11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分式、有理式的概念.

  2.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2.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三、课堂引入

  1.让学生填写P127[思考],学生自己依次填出:,,,.

  2.学生看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30 /h,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90 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 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请同学们跟着教师一起设未知数,列方程.

  设江水的流速为v /h.

  轮船顺流航行90 所用的时间为小时,逆流航行60 所用时间小时,所以=.

  3. 以上的式子,,,,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例题讲解

  P128例1. 当下列分式中的字母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

  [分析]已知分式有意义,就可以知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进一步解

  出字母的取值范围.

  [补充提问]如果题目为:当字母为何值时,分式无意义.你知道怎么解题吗?这样可以使学生一题二用,也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到分式及有关概念.

  (补充)例2. 当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1) (2) (3)

  [分析] 分式的值为0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分母不能为零;分子为零,这样求出的的解集中的公共部分,就是这类题目的解.

  [答案] (1)=0 (2)=2 (3)=1

  五、随堂练*

  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9x+4, , , , ,

  2. 当x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 (2) (3)

  3. 当x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1) (2) (3)

  六、课后练*

  1.下列代数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并指出哪些是正是?哪些是分式?

  (1)甲每小时做x个零件,则他8小时做零件 个,做80个零件需 小时.

  (2)轮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走a千米,水流的速度是b千米/时,轮船的顺流速度是 千米/时,轮船的逆流速度是 千米/时.

  (3)x与的.差于4的商是 .

  2.当x取何值时,分式 无意义?

  3. 当x为何值时,分式 的值为0?

八年级数学教案12

  第一步:情景创设

  乒乓球的标准直径为40mm,质检部门从A、B两厂生产的乒乓球中各抽取了10只,对这些乒乓球的直径了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单位:mm):

  A厂:40.0,39.9,40.0,40.1,40.2,39.8,40.0,39.9,40.0,40.1;

  B厂:39.8,40.2,39.8,40.2,39.9,40.1,39.8,40.2,39.8,40.2.

  你认为哪厂生产的乒乓球的直径与标准的误差更小呢?

  (1)请你算一算它们的*均数和极差。

  (2)是否由此就断定两厂生产的乒乓球直径同样标准?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问题。

  探索活动

  通过计算发现极差只能反映一组数据中两个极值之间的大小情况,而对其他数据的波动情况不敏感。让我们一起来做下列的数学活动

  算一算

  把所有差相加,把所有差取绝对值相加,把这些差的*方相加。

  想一想

  你认为哪种方法更能明显反映数据的波动情况?

  第二步:讲授新知:

  (一)方差

  定义:设有n个数据,各数据与它们的*均数的差的*方分别是,…,我们用它们的*均数,即用

  来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variance),记作。

  意义:用来衡量一批数据的波动大小

  在样本容量相同的情况下,方差越大,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

  归纳:(1)研究离散程度可用(2)方差应用更广泛衡量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3)方差主要应用在*均数相等或接*时

  (4)方差**动大,方差小波动小,一般选波动小的

  方差的简便公式:

  推导:以3个数为例

  (二)标准差:

  方差的算术*方根,即④

  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标准差.它也是一个用来衡量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重要的量.

  注意:波动大小指的是与*均数之间差异,那么用每个数据与*均值的差完全*方后便可以反映出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整体的波动大小可以通过对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求*均值得到。所以方差公式是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统计量,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程度和课堂时间决定是否介绍*均差等可以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其他统计量。

八年级数学教案13

  教学建议

  1、*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定理:如果一组*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需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注意事项:定理中的*行线组是指每相邻的两条距离都相等的特殊的*行线组;它是由三条或三条以上的*行线组成。

  定理的作用:可以用来证明同一直线上的线段相等;可以等分线段。

  2、*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推论

  推论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行的直线,必*分另一腰。

  推论2: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行的直线,必*分第三边。

  记忆方法:“中点”+“*行”得“中点”。

  推论的用途:(1)*分已知线段;(2)证明线段的倍分。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因为它不仅是推证三角形、梯形中位线定理的基础,而且是第五章中“*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基础。

  本节的难点也是*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到*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在认识和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在加上*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两个推论以及各种变式,学生难免会有应接不暇的感觉,往往会有感觉新鲜有趣但掌握不深的情况发生,教师在教学中要加以注意。

  教法建议

  *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引入

  生活中有许多*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例子,并不陌生,*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引入可从下面几个角度考虑:

  ①从生活实例引入,如刻度尺、作业本、栅栏、等等;

  ②可用问题式引入,开始时设计一系列与*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概念相关的问题由学生进行思考、研究,然后给出*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和推论。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及推论。

  2、能够利用*行线等分线段定理任意等分一条已知线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3、通过定理的变式图形,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本节学*,体会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和谐美

  二、教法设计

  学生观察发现、讨论研究,教师引导分析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2、教学难点:*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四、课时安排

  l课时

  五、教具学具

  计算机、投影仪、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复*引入,学生画图探索;师生共同归纳结论;教师示范作图,学生板演练*

  七、教学步骤

  【复*提问】

  1、什么叫*行线?*行线有什么性质。

  2、什么叫*行四边形?*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

  【引入新课】

  由学生动手做一实验:每个同学拿一张横格纸,首先观察横线之间有什么关系?(横线是互相*等的,并且它们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然后在横格纸上画一条垂直于横线的直线 ,看看这条直线被相邻横线截成的各线段有什么关系?(相等,为什么?)这时在横格纸上再任画一条与横线相交的直线 ,测量它被相邻横线截得的线段是否也相等?

  (引导学生把做实验的条件和得到的结论写成一个命题,教师总结,由此得到*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挂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注意:定理中的“一组*行线”指的是一组具有特殊条件的*行线,即每相邻两条*行线间的距离都相等的特殊*行线组,这一点必须使学生明确。

  下面我们以三条*行线为例来证明这个定理(由学生口述已知,求证)。

  已知:如图,直线 , 。

  求证: 。

  分析1:如图把已知相等的线段*移,与要求证的两条线段组成三角形(也可应用*行线间的*行线段相等得 ),通过全等三角形性质,即可得到要证的结论。

  (引导学生找出另一种证法)

  分析2:要证的两条线段分别是梯形的腰,我们借助于前面常用的辅助线,把梯形转化为*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然后再利用这些熟悉的知识即可证得 。

  证明:过 点作 分别交 、 于点 、 ,得 和 ,如图。

  ∴

  ∵ ,

  ∴

  又∵ , ,

  ∴

  ∴

  为使学生对定理加深理解和掌握,把知识学活,可让学生认识几种定理的变式图形,如图(用计算机动态演示)。

  引导学生观察下图,在梯形 中, , ,则可得到 ,由此得出推论 1。

  推论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行的直线,必*分另一腰。

  再引导学生观察下图,在 中, , ,则可得到 ,由此得出推论2。

  推论2: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行的`直线必*分第三边。

  注意:推论1和推论2也都是很重要的定理,在今后的论证和计算中经常用到,因此,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好。

  接下来讲如何利用*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来任意等分一条线段。

  例 已知:如图,线段 。

  求作:线段 的五等分点。

  作法:①作射线 。

  ②在射线 上以任意长顺次截取 。

  ③连结 。

  ④过点 。 、 、 分别作 的*行线 、 、 、 ,分别交 于点 、 、 、 。

  、 、 、 就是所求的五等分点。

  (说明略,由学生口述即可)

  【总结、扩展】

  小结:

  (l)*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及推论。

  (2)定理的证明只取三条*行线,是在较简单的情况下证明的,对于多于三条的*行线的情况,也可用同样方法证明。

  (3)定理中的“*行线组”,是指每相邻两条*行线间的距离都相等的特殊*行线组。

  (4)应用定理任意等分一条线段。

  八、布置作业

  教材P188中A组2、9

  九、板书设计

  十、随堂练*

  教材P182中1、2

八年级数学教案14

  教学内容分析:

  ⑴ 学*特殊的*行四边形—正方形,它的特殊的性质和判定。

  ⑵前面学*了*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类比他们的性质与判断,有利于对正方形的研究。

  ⑶ 对本节的学*,继续培养学生分类研究的思想,并且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类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梳理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学生分析:

  ⑴学生在小学初步认识了正方形,并且本节课之前,学生又学*了几种*行四边形,已经具备了观察研究*行四边形的经验与知识基础。

  ⑵学生在上几节已有了推理的经历,但是对于证明,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成熟,有待于提高。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了解正方形是特殊的*行四边形,掌握它的性质和判定,会利用性质与判定进行简单的说理。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前边的四边形的研究,探索并归纳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通过运用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中体会正方形的完美性,通过活动获得成功的喜悦与自信。

  重点:

  掌握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难点:

  探索正方形的判定,发展学生的推理能

  教学方法:

  类比与探究

  教具准备:

  可以活动的四边形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巩固,建立联系。

  【教师活动】

  问题设置:①*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各有哪些性质?

  ②( ) 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的*行四边形是矩形。( )的*行四边形是菱形。( )的四边形是矩形。( )的四边形是菱形。

  【学生活动】

  学生回忆,并举手回答,对于填空题,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说出更多的答案。

  【教师活动】

  评析学生的结果,给予表扬。

  总结性质从边角对角线考虑,在填空时也考虑这几方面之外,还应该考虑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演示*行四边形变为矩形菱形的过程。

  二:动手操作,探索发现。

  活动一:拿出一张矩形纸片,拉起一角,使其宽AB落在长AD边上,如下图所示,沿着B′E剪下,能得到什么图形?

  【学生活动】

  学生拿出自备矩形纸片,动手操作,不难发现它是正方形。

  设置问题:①什么是正方形?

  观察发现,从活动中体会。

  【教师活动】:演示矩形变为正方形的过程,菱形变为正方形的过程。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变化过程,思考之间的联系,举手回答设置问题。

  设置问题②正方形是矩形吗,是菱形吗?是*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分组回答。

  【教师活动】

  总结板书:

  ㈠(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设置问题③正方形有那些性质?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举手抢答。

  【教师活动】

  表扬学生发言,板书学生发现,㈡正方形 每一条对角线*分一组对角

  活动二:拿出活动一得到的正方形折一折,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有几条对称轴?

  学生活动

  折纸发现,说出自己的发现。得到正方形的又一性质。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教师活动

  演示从*行四边形变为正方形的过程,擦去板书㈠中的括号内容,出示一下问题:你还可以怎样填空?

  ( )的菱形是正方形,( )的矩形是正方形,( )的*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学生活动

  小组充分交流,表达不同的意见。

  教师活动

  评析活动,总结发现:

  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分的矩形是正方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行四边形是正方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分的*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四边相等且有一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以上是正方形的`判定方法。

  正方形是一个多么完美的*行四边形呀?大家互相说一说,它的完美体现在哪里?生活中有哪些利用正方形的例子?

  学生交流,感受正方形

  三,应用体验,推理证明。

  出示例一:正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交与O,AB长4cm,求AC,AO长,及 的度数。

  方法一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C=90°(正方形的四个角是直角)。

  BC=AB=4cm(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 =45°(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角是45°)

  ∴利用勾股定理可知,AC= = =4 cm

  ∵AO= AC(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分)

  ∴AO= ×4 =2 cm

  方法二:证明△A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得证。

  学生活动

  独立思考,写出推理过程,再进行小组讨论,并且各小组指派代表写在黑板上,共同交流。

  教师活动

  总结解题方法,从正方形的性质全面考虑,准确利用条件,减少麻烦。评析解题步骤,表扬突出学生。

  出示例二:在正方形ABCD中,E、F、G、H 分别在它的四条边上,且AE=BF=CG=DH,四边形EFGH是什么特殊的四边形,你是如何判断的?

  学生活动

  小组交流,分析题意,整理思路,指名口答。

  教师活动

  说明思路,从已知出发或者从已有的判定加以选择。

  四,归纳新知,梳理知识。

  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举手谈论自己的收获。

  请把*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分别填写在下图的ABCDC处,说明它们的关系。

  发表评论

八年级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知道负整数指数幂=(a≠0,n是正整数).

  2.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3.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教学重点:

  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难点:

  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课堂知识使学生懂得任何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能利用事物之间的类比性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1.回忆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同底数的幂的乘法:am?an = am+n (m,n是正整数);

  (2)幂的乘方:(am)n = amn (m,n是正整数);

  (3)积的乘方:(ab)n = anbn (n是正整数);

  (4)同底数的幂的除法:am÷an = am?n ( a≠0,m,n是正整数,m>n);

  (5)商的乘方:()n = (n是正整数);

  2.回忆0指数幂的规定,即当a≠0时,a0 = 1.

  3.你还记得1纳米=10?9米,即1纳米=米吗?

  4.计算当a≠0时,a3÷a5 ===,另一方面,如果把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am÷an = am?n (a≠0,m,n是正整数,m>n)中的m>n这个条件去掉,那么a3÷a5 = a3?5 = a?2,于是得到a?2 =(a≠0).

  二、总结: 一般地,数学中规定: 当n是正整数时,=(a≠0)(注意:适用于m、n可以是全体整数) 教师启发学生由特殊情形入手,来看这条性质是否成立. 事实上,随着指数的取值范围由正整数推广到全体整数,前面提到的运算性质都可推广到整数指数幂;am?an = am+n (m,n是整数)这条性质也是成立的.

  三、科学记数法: 我们已经知道,一些较大的数适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有了负整数指数幂后,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例如:0.000012 = 1.2×10?5. 即小于1的正数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位数只有1位的正数,n是正整数. 启发学生由特殊情形入手,比如0.012 = 1.2×10?2,0.0012 = 1.2×10?3,0.00012 = 1.2×10?4,以此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有0.0000000012 = 1.2×10?9,即对于一个小于1的正数,如果小数点后到第一个非0数字前有8个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时,10的指数是?9,如果有m个0,则10的指数应该是?m?1.


八年级数学教案汇总二十篇(扩展5)

——八年级数学教案 (菁华10篇)

八年级数学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一个数*方根和算术*方根的意义;

  2.理解根号的意义,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方根和算术*方根;

  3.通过本节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通过学*乘方和开方运算是互为逆运算,体验各事物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方根和算术*方根的概念及求法。

  教学难点:*方根与算术*方根联系与区别。

  三、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四、教学手段

  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一)提问

  1、已知一正方形面积为50*方米,那么它的.边长应为多少?

  2、已知一个数的*方等于1000,那么这个数是多少?

  3、一只容积为0。125立方米的正方体容器,它的棱长应为多少?

  这些问题的共同特点是:已知乘方的结果,求底数的值,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这就是本节内容所要学*的。下面作一个小练*:填空

  1、()2=9; 2、()2 =0、25;

  3、

  5、()2=0、0081

  学生在完成此练*时,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丢掉负数解,在教学时应注意纠正。

  由练*引出*方根的概念。

  (二)*方根概念

  如果一个数的*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方根(二次方根)。

  用数学语言表达即为:若x2=a,则x叫做a的*方根。

  由练*知:±3是9的*方根;

  ±0.5是0。25的*方根;

  0的*方根是0;

  ±0.09是0。0081的*方根。

  由此我们看到+3与—3均为9的*方根,0的*方根是0,下面看这样一道题,填空:

  ( )2=—4

  学生思考后,得到结论此题无答案。反问学生为什么?因为正数、0、负数的*方为非负数。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结论,负数是没有*方根的。下面总结一下*方根的性质(可由学生总结,教师整理)。

  (三)*方根性质

  1.一个正数有两个*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2.0有一个*方根,它是0本身。

  3.负数没有*方根。

  (四)开*方

  求一个数a的*方根的运算,叫做开*方的运算。

  由练*我们看到+3与—3的*方是9,9的*方根是+3和—3,可见*方运算与开*方运算互为逆运算。根据这种关系,我们可以通过*方运算来求一个数的*方根。与其他运算法则不同之处在于只能对非负数进行运算,而且正数的运算结果是两个。

  (五)*方根的表示方法

  一个正数a的正的*方根,用符号“ ”表示,a叫做被开方数,2叫做根指数,正数a的负的*方根用符号“— ”表示,a的*方根合起来记作 ,其中 读作“二次根号”, 读作“二次根号下a”。根指数为2时,通常将这个2省略不写,所以正数a的*方根也可记作“ ”读作“正、负根号a”。

  练*:1.用正确的符号表示下列各数的*方根:

  ①26 ②247 ③0。2 ④3 ⑤

  解:①26 的*方根是

  ②247的*方根是

  ③0。2的*方根是

  ④3的*方根是

  ⑤ 的*方根是

  由学生说出上式的读法。

  例1。下列各数的*方根:

  (1)81; (2) ; (3) ; (4)0。49

  解:(1)∵(±9)2=81,

  ∴81的*方根为±9。即:

  (2)

  的*方根是 ,即

  (3)

  的*方根是 ,即

  (4)∵(±0。7)2=0。49,

  ∴0。49的*方根为±0。7。

  小结:让学生熟悉*方根的概念,掌握一个正数的*方根有两个。

  六、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了*方根的概念、性质,以及表示方法,回去后要仔细阅读教科书,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

  教材P。127练*1、2、3、4。

  八、板书设计

  *方根

  (一)概念 (四)表示方法 例1

  (二)性质

  (三)开*方

  探究活动

  求*方根*似值的一种方法

  求一个正数的*方根的*似值,通常是查表。这里研究一种笔算求法。

  例1。求 的值。

  解 ∵92102,

  两边*方并整理得

  ∵x1为纯小数。

  18x1≈16,解得x1≈0。9,

  便可依次得到精确度

  为0。01,0。001,……的*似值,如:

  两边*方,舍去x2得19.8x2≈—1.01

八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掌握*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均数、中位数、众数。

  2、在加权*均数中,知道权的差异对*均数的影响,并能用加权*均数解释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现象。

  3、了解*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差别,初步体会它们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4、能利和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均数。

  教学重点:体会*均数、中位数、众数在具体情境中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对于*均数、中位数、众数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归纳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与思考

  1、*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举例。

  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n把(X1+X2+…Xn)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均数,简称*均数。

  如某公司要招工,测试内容为数学、语文、外语三门文化课的综合成绩,满分都为100分,且这三门课分别按25%、25%、5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这样计算出的成绩为数学,语文、外语成绩的加权*均数,25%、25%、50%分别是数学、语文、外语三项测试成绩的权。

  中位数就是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数(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均数)叫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就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

  如3,2,3,5,3,4中3是众数。

  2、*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特征:

  (1)*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表示一组数据“*均水*”的*均数。

  (2)*均数能充分利用数据提供的信息,在生活中较为常用,但它容易受极端数字的影响,且计算较繁。

  (3)中位数的优点是计算简单,受极端数字影响较小,但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字的信息。

  (4)众数的可靠性较差,它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求法简便,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3、算术*均数和加权*均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算术*均数是加权*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加权*均数包含算术*均数,当加权*均数中的权相等时,就是算术*均数。

  4、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均数。

  利用科学计算器求*均数的方法计算*均数。

  二、例题讲解:

  例1,某公司销售部有营销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月销售定额,统计了这15人某月的销售量如下:

  每人销售件数 1800 510 250 210 150 120

  人数 113532

  (1)求这15位营销人员该月销售量的*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假设销售部负责人把每位营销员的月销售额定为*均数,你认为是否合理,为什么?如不合理,请你制定一个较合理的销售定额,并说明理由。

  例2,某校规定:学生的*时作业、期中练*、期末考试三项成绩分别按40%、20%、40%的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小亮的*时作业、期中练*、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依次为90分,92分,85分,小亮这学期的数学总评成绩是多少?

  三、课堂练*:复*题A组

  四、小结:

  1、掌握*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概念及计算。

  2、理解算术*均数与加权*均数的联系与区别。

  五、作业:复*题B组、C组(选做)

八年级数学教案3

  1、已知任意RtΔABC,∠C = 90,再画RtΔABC,使∠C=∠C=90,AB=AB,BC=BC。把画好的RtΔABC剪下来,放到RtΔABC上,它们全等吗?

  通过作图,发现这样所做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完全重合在一起,由此可以得到结论: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_______,简写成“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

  2、用数学语言表示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在RtΔABC与RtΔABC中

  AB=AB

  BC= ____

  ∴RtΔABC≌_________( )

  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所以不仅有一般三角形判定全等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直角三角形特殊的判定方法 _________。

  3、例题学*

  如图,AC⊥BC,BD⊥AD,AC=BD。求证:BC=AD

  1、两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是根据两三角形全等的“_______________”条件。

  2、两直角三角形,斜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是根据两三角形全等的“_______________”条件。

  3、两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是根据两三角形全等的“_______________”条件。

  4、两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对应相等。

  5、(1)如图,∠ACB=∠ADB=90,要使ΔABC≌ΔBAD,还需增加一个什么条件?把增加的条件填在横线上,并在后面的括号填上判定全等的理由。

  ①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 )

  (2)如图所示,AC=AD,∠C=∠D=90,你能说明BC=BD吗?

  6、如图,两根长度为12米的绳子,一端系在旗杆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地面的两个木桩上,两个木桩离旗杆底部的距离相等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1、如图所示,有两个长度相等的滑梯,左边滑梯的高AC与右边滑梯水*方向的长度DF相等,两滑梯倾斜角∠ABC与∠DFE有什么关系?

  2、如图1,E、F分别为线段AC上的两个动点,且DE⊥AC于E点,BF⊥AC于F点,

  若AB=CD,AF=CE,BD交AC于M点。(1)求证:MB=MD,ME=MF;(2)当E、F两点移动至图2所示的位置时,其余条件不变,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给予证明。

  四、

  课后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教案4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1.1.1 三角形的边

  1.理解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的`顶点、边、角,会数三角形的个数.(重点)

  2.能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重点)

  3.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难点)

  一、情境导入

  出示金字塔、战机、大桥等图片,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三角形,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三角形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观察.

  问:你能不能给三角形下一个完整的定义?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三角形的概念

  图中的锐角三角形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解析:(1)以A为顶点的锐角三角形有△ABC、△ADC共2个;(2)以E为顶点的锐角三角形有△EDC共1个.所以图中锐角三角形的个数有2+1=3(个).故选B.

  方法总结:数三角形的个数,可以按照数线段条数的方法,如果一条线段上有n个点,那么就有n(n-1)2条线段,也可以与线段外的一点组成n(n-1)2个三角形.

  探究点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类型一】 判定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2c,3c,5c

  B.5c,6c,10c

  C.1c,1c,3c

  D.3c,4c,9c

  解析:选项A中2+3=5,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选项B中5+6>10,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选项C中1+1<3,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选项D中3+4<9,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

  方法总结:判定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只要判定两条较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即可.

  【类型二】 判断三角形边的取值范围

  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7,x,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

  A.3<x<11 B.4<x<7

  C.-3<x<11 D.x>3

  解析:∵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7,x,∴7-4<x<7+4,即3<x<11.故选A.

  方法总结:判断三角形边的取值范围要同时运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有时还要结合不等式的知识进行解决.

  【类型三】 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9,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解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的性质可得出第三边长的两种情况,再根据两边和大于第三边来判断能否构成三角形,从而求解.

  解:根据题意可知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可能是4,4,9或4,9,9,∵4+4<9,故4,4,9不能构成三角形,应舍去;4+9>9,故4,9,9能构成三角形,∴它的周长是4+9+9=22.

  方法总结:在求三角形的边长时,要注意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所求出的边长能否组成三角形.

  【类型四】 三角形三边关系与绝对值的综合

  若a,b,c是△ABC的三边长,化简|a-b-c|+|b-c-a|+|c+a-b|.

  解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来判定绝对值里的式子的正负,然后去绝对值符号进行计算即可.

  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a-b-c<0,b-c-a<0,c+a-b>0.∴|a-b-c|+|b-c-a|+|c+a-b|=b+c-a+c+a-b+c+a-b=3c+a-b.

  方法总结:绝对值的化简首先要判断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式子的正负,然后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将绝对值的符号去掉,最后进行化简.此类问题就是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绝对值符号里面式子的正负,然后进行化简.

  三、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边

  1.三角形的概念: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

  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本节课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抓住“任意的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围绕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由学生自己找出原因,为什么能?为什么不能?初步感知三条边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验证、再操作,最终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这样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既提高了学生学*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八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行四边形有关概念和性质的过程,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的*惯;

  2。索并掌握*行四边形的性质,并能简单应用;

  3。在探索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索。

  教学难点:*行四边形性质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实践探索,直观感知(5分钟,动手实践、探索、感知,学生进一步探索了*行四边形的概念,明确了*行四边形的本质特征。)

  1。小组活动一

  内容:

  问题1: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剪刀、彩纸或白纸一张。将一张纸对折,剪下两张叠放的三角形纸片,将它们相等的一边重合,得到一个四边形。

  (1)你拼出了怎样的四边形?与同桌交流一下;

  (2)给出小明拼出的四边形,它们的对边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说说你的理由,请用简捷的语言刻画这个图形的特征。

  2。小组活动二

  内容:生活中常见到*行四边形的实例有什么呢?你能举例说明吗?

  第二环节 探索归纳、合作交流(5分钟,学生动手、动嘴,全班交流)

  小组活动3:

  用 一张半透明的纸复制你刚才画的*行四边形,并将复制 后的四边形绕一个顶点旋转180,你能*移该纸片,使它与你画的*行四边形重合吗?由此你能得到哪些结论?四边形的对边、对角分别有什么关系?能用别的方法验证你的结论吗?

  (1)让学生动手操作、复制、旋转 、观察、分析;

  (2)学生交流、议论;

  (3)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实践的过程。

  第三环节 推理论证、感悟升华(10分钟,学生通过说理,由直观感受上升到理性分析,在操作层面感知的基础上提升,并了解图形具有的数学本质。)

  实践 探索内容

  (1)通过剪纸,拼纸片,及旋转,可以观察到*行四边行的对角线把它分成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可以通过推理来证明这个结论,如图连结AC。

  ∵ 四边形ABCD是*行四边形

  AD // BC, AB // CD

  2,4

  △AB C和△CDA中

  1

  AC=C A

  4

  △ABC≌△CDA(ASA)

  AB=DC, AD=CB,B

  又∵2

  4

  3=4

  即BAD=DCB

  第四环节 应用巩固 深化提高(10分钟,通过议一议,练一练,学生进一步理解*行四边形的性质,并进行简单合情推理,体现性质的应用,同时从不同角度*移、旋转等再一次认识*行四边形的本质特征。)

  1。活动内容:

  (1)议一议:如果已知*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度数,能确定其它三个内角的度数吗?

  A(学生思考、议论)

  B总结归纳:可以确定其它三个内角的度数。

  由*行四边形对 边分边*行 得到邻角互补;又由于*行四边形对角相等,由此已知*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可以确定其它三个角度数。

  (2)练一练(P99随堂练*)

  练1 如图:四边形ABCD是*行四边形。

  (1)求ADC、BCD度数

  (2)边AB、BC的度数、长度。

  练2 四边形ABCD是*行四边形

  (1)它的四条边中哪些 线段可以通过*移相到得到?

  (2)设对角线AC、BD交于O;AO与OC、BO与OD有何关系?说说理由。

  归 纳:*行四边形的性质:*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分。

  第五环节 评价反思 概括总结(8分钟,学生踊跃谈感受和收获)

  活动内容

  师生相互交流、反思、总结。

  (1)经历了对*行四边形的特征探索,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给自己一个评价。

  (2)在与同伴合作交流中练表现,优秀方面有哪些?你看到同伴哪些优点?

  (3)本节学*到了什么?(知识上、方法上)

  考一考:

  1。 ABCD中,B=60,则A= ,C= ,D= 。

  2。 ABCD中,A比B大20,则C= 。

  3。 ABCD中,AB=3,BC=5,则AD= CD= 。

  4。 ABCD中,周长为40cm,△ABC周长为25,则对角线AC=( )cm。

  布置作业

  课本*题4。1

  A组(学优生)1 、2

  B组(中等生)1、2

  C组(后三分之一生)1、2

  教学反思

八年级数学教案6

  教材分析

  1本节课的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计算结果中总结出完全*方公式的两种形式

  1、以教材作为出发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引导学生体会、参与科学探究过程。首先提出等号左边的两个相乘的多项式和等号右边得出的三项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做出假设与猜想,并通过多次的检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2、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得出结论,使学生感受科学的严谨,启迪学*态度和方法。

  学情分析

  1、在学*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①同类项的定义。

  ②合并同类项法则

  ③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

  2、学*者对即将学*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

  在学*完全*方公式之前,学生已经能够整理出公式的右边形式。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等号的左边形式和右边形式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公式的应用方法。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完全*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力能力。

  2、会推导完全*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知识与技能: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

  数、实数、代数式、、;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代数式、、不等式、函数等进行描述。

  (四)解决问题:能结合具体情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五)情感与态度: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运用完全*方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会推导完全*方公式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提出问题

  [引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了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和合并同类项法则,通过运算下列四个小题,你能总结出结果与多项式中两个单项式的关系吗?

  (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

  (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_。

  〈二〉、分析问题

  1、[学生回答]分组交流、讨论

  (2m+3n)2= 4m2+12mn+9n2,(-2m-3n)2= 4m2+12mn+9n2,

  (2m-3n)2= 4m2-12mn+9n2, (-2m+3n)2= 4m2-12mn+9n2。

  (1)原式的特点。

  (2)结果的项数特点。

  (3)三项系数的特点(特别是符号的特点)。

  (4)三项与原多项式中两个单项式的关系。

  2、[学生回答]总结完全*方公式的语言描述:

  两数和的*方,等于它们*方的和,加上它们乘积的两倍;

  两数差的*方,等于它们*方的和,减去它们乘积的两倍。

  3、[学生回答]完全*方公式的数学表达式:

  (a+b)2=a2+2ab+b2;

  (a-b)2=a2-2ab+b2.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口答:(抢答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

  (m+n)2=____________, (m-n)2=_______________,

  (-m+n)2=____________, (-m-n)2=______________,

  (a+3)2=______________, (-c+5)2=______________,

  (-7-a)2=______________, (0.5-a)2=______________.

  2、判断:

  ( )① (a-2b)2= a2-2ab+b2

  ( )② (2m+n)2= 2m2+4mn+n2

  ( )③ (-n-3m)2= n2-6mn+9m2

  ( )④ (5a+0.2b)2= 25a2+5ab+0.4b2

  ( )⑤ (5a-0.2b)2= 5a2-5ab+0.04b2

  ( )⑥ (-a-2b)2=(a+2b)2

  ( )⑦ (2a-4b)2=(4a-2b)2

  ( )⑧ (-5m+n)2=(-n+5m)2

  3、一现身手

  ① (x+y)2 =______________;② (-y-x)2 =_______________;

  ③ (2x+3)2 =_____________;④ (3a-2)2 =_______________;

  ⑤ (2x+3y)2 =____________;⑥ (4x-5y)2 =______________;

  ⑦ (0.5m+n)2 =___________;⑧ (a-0.6b)2 =_____________.

  〈四〉、[学生小结]

  你认为完全*方公式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1)公式右边共有3项。

  (2)两个*方项符号永远为正。

  (3)中间项的符号由等号左边的两项符号是否相同决定。

  (4)中间项是等号左边两项乘积的2倍。

  〈五〉、探险之旅

  (1)(-3a+2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m)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5m+2n)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5a-1/2b)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mn+3)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2b-0.2)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xy2-3x2y)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n3-3m3)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完全*方公式

  两数和的*方,等于它们*方的和,加上它们乘积的两倍;(a+b)2=a2+2ab+b2;

  两数差的*方,等于它们*方的和,减去它们乘积的两倍。(a-b)2=a2-2ab+b2

八年级数学教案7

  一、回顾交流,合作学*

  【活动方略】

  活动设计:教师先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交流各自的小结,并结合课本P87的小结进行反思,教师巡视,并且不断引导学生进入复*轨道.然后进行小组汇报,汇报时可借助投影仪,要求学生上台汇报,最后教师归纳.

  【问题探究1】(投影显示)

  飞机在空中水*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小明头顶正上方4000米处,过了20秒,飞机距离小明头顶5000米,问:飞机飞行了多少千米?

  思路点拨:根据题意,可以先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如右图,图中△ABC中的∠C=90°,AC=4000米,AB=5000米,要求出飞机这时飞行多少千米,就要知道飞机在20秒时间里飞行的路程,也就是图中的BC长,在这个问题中,斜边和一直角边是已知的,这样,我们可以根据勾股定理来计算出BC的长.(3000千米)

  【活动方略】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请两位学生上台演示,然后讲评.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问题探究1”,然后踊跃举手,上台演示或与同伴交流.

  【问题探究2】(投影显示)

  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右图,按规定这个零件中∠A与∠BDC都应为直角,工人师傅量得零件各边尺寸:AD=4,AB=3,DB=5,DC=12,BC=13,请你判断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为什么?

  思路点拨:要检验这个零件是否符合要求,只要判断△ADB和△DBA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这样可以通过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予以解决:

  AB2+AD2=32+42=9+16=25=BD2,得∠A=90°,同理可得∠CDB=90°,因此,这个零件符合要求.

  【活动方略】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关注学生的思维,请两位学生上讲台演示之后再评讲.

  学生活动:思考后,完成“问题探究2”,小结方法.

  解:在△ABC中,AB2+AD2=32+42=9+16=25=BD2,

  ∴△ABD为直角三角形,∠A=90°.

  在△BDC中,BD2+DC2=52+122=25+144=169=132=BC2.

  ∴△BDC是直角三角形,∠CDB=90°

  因此这个零件符合要求.

  【问题探究3】

  甲、乙两位探险者在沙漠进行探险,某日早晨8:00甲先出发,他以6千米/时的速度向东行走,1小时后乙出发,他以5千米/时的速度向北行进,上午10:00,甲、乙两人相距多远?

  思路点拨:要求甲、乙两人的距离,就要确定甲、乙两人在*面的位置关系,由于甲往东、乙往北,所以甲所走的路线与乙所走的路线互相垂直,然后求出甲、乙走的路程,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甲、乙两人的距离.(13千米)

  【活动方略】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巡视、关注学生训练,并请两位学生上讲台“板演”.

  学生活动:课堂练*,与同伴交流或举手争取上台演示

八年级数学教案8

  课时目标

  1.掌握分式、有理式的概念。

  2.掌握分式是否有意义、分式的值是否等于零的识别方法。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分式的意义,分式是否有意义的条件及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分式的意义,分式是否有意义的条件及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用具: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复*提问

  1.什么是整式?什么是单项式?什么是多项式?

  2.判断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不是整式?

  ①+m2 ②1+x+y2- ③ ④

  ⑤ ⑥ ⑦

  二.新课讲解:

  设问:不是整工式子中,和整式有什么区别?

  小结:1.分式的概念:一般地,形如的式子叫做分式,其中A和B均为整式,B中含有字母。

  练*:下列各式中,哪些是分式哪些不是?

  (1)、、(2)、(3)、(4)、(5)x2、(6)+4

  强调:(6)+4带有是无理式,不是整式,故不是分式。

  2.小结:对整式、分式的正确区别: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是整式,分子可以含有字母,也可以不含有字母,而分母中必须含有字母,这是分式与整式的根本区别。

  练*:课后练*P6练*1、2题

  设问:(让学生看课本上P5“思考”部分,然后回答问题。)

  例题讲解:课本P5例题1

  分析:各分式中的分母是:(1)3x(2)x-1(3)5-3b(4)x-y。只要这引起分母不为零,分式便有意义。

  (板书解题过程。)

  3.小结:分式是否有意义的识别方法:当分式的分母为零时,分式无意义;当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时,分式有意义。

  增加例题:当x取什么值时,分式有意义?

  解:由分母x2-4=0,得x=±2。

  ∴ 当x≠±2时,分式有意义。

  设问:什么时候分式的值为零呢?

  例:

  解:当 ① 分式的值为零

八年级数学教案9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1.1.1 三角形的边

  1.理解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的顶点、边、角,会数三角形的个数.(重点)

  2.能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重点)

  3.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难点)

  一、情境导入

  出示金字塔、战机、大桥等图片,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三角形,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三角形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观察.

  问:你能不能给三角形下一个完整的定义?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三角形的概念

  图中的锐角三角形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解析:(1)以A为顶点的锐角三角形有△ABC、△ADC共2个;(2)以E为顶点的锐角三角形有△EDC共1个.所以图中锐角三角形的个数有2+1=3(个).故选B.

  方法总结:数三角形的个数,可以按照数线段条数的方法,如果一条线段上有n个点,那么就有n(n-1)2条线段,也可以与线段外的'一点组成n(n-1)2个三角形.

  探究点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类型一】 判定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2c,3c,5c

  B.5c,6c,10c

  C.1c,1c,3c

  D.3c,4c,9c

  解析:选项A中2+3=5,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选项B中5+6>10,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选项C中1+1<3,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选项D中3+4<9,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

  方法总结:判定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只要判定两条较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即可.

  【类型二】 判断三角形边的取值范围

  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7,x,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

  A.3<x<11 B.4<x<7

  C.-3<x<11 D.x>3

  解析:∵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7,x,∴7-4<x<7+4,即3<x<11.故选A.

  方法总结:判断三角形边的取值范围要同时运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有时还要结合不等式的知识进行解决.

  【类型三】 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9,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解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的性质可得出第三边长的两种情况,再根据两边和大于第三边来判断能否构成三角形,从而求解.

  解:根据题意可知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可能是4,4,9或4,9,9,∵4+4<9,故4,4,9不能构成三角形,应舍去;4+9>9,故4,9,9能构成三角形,∴它的周长是4+9+9=22.

  方法总结:在求三角形的边长时,要注意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所求出的边长能否组成三角形.

  【类型四】 三角形三边关系与绝对值的综合

  若a,b,c是△ABC的三边长,化简|a-b-c|+|b-c-a|+|c+a-b|.

  解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来判定绝对值里的式子的正负,然后去绝对值符号进行计算即可.

  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a-b-c<0,b-c-a<0,c+a-b>0.∴|a-b-c|+|b-c-a|+|c+a-b|=b+c-a+c+a-b+c+a-b=3c+a-b.

  方法总结:绝对值的化简首先要判断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式子的正负,然后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将绝对值的符号去掉,最后进行化简.此类问题就是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绝对值符号里面式子的正负,然后进行化简.

  三、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边

  1.三角形的概念: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

  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本节课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抓住“任意的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围绕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由学生自己找出原因,为什么能?为什么不能?初步感知三条边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验证、再操作,最终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这样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既提高了学生学*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八年级数学教案10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工具。” 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初步了解特殊四边形以及学过《三角形》这章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知识结构上打破了教材的编写顺序,从整体的角度探究特殊四边形性质。运用多媒体教学体现出直观、课容量大、容易接受的特点,为进一步的理论证明及应用起着提供数据和宏观指导作用,使学生学*本章具体内容时知道身在何处,使知识体系更加系统。本节课内容是四边形这章的理论基础,在该章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经历了一年多课改实践,学生对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有浓厚的兴趣,能运用《几何画板》这一工具进行简单的操作,形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风,从而乐于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与同学探索、发现、归纳、经历数学知识于实践的过程。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本节课充分利用现有的先进教学设备(两名学生一台电脑),利用笔者自制,借助《几何画板》把学生带入数学模拟实验室,以研究电动门的机械原理为切入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过程。组员相互配合分别测量、搜集、分析、整理特殊四边形的边长、角度、对角线长度等数据,并总结其性质,通过人机对话方式把静态、抽象的几何图形变为动态、直观地演示出来。在此过程中教师当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决策者、创造者和参与者,教给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究新知识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惯,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特殊四边形性质;

  2、培养学生自主收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了解特殊四边形性质的形成过程;

  2、初步了解探究新知识的一些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

  1、了解特殊四边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在观察、归纳、类比及实验教学活动中,体会成功后的喜悦;

  3、初步具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环境: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

  教学课型:

  试验探究式

  教学重点:

  特殊四边形性质

  教学难点:

  特殊四边形性质的发现

  一、设置情景,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知识已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们经过校门时,是否注意到电动门的机械工作原理(教师用几何画板演示)?

  1、电动门的网格和结点能组成哪些四边形?

  2、在开(关)门过程中这些四边形是如何变化的?

  3、你还发现了什么?

  解决问题:

  学生猜想:包括*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

  当我们学*完本节知识后,其他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意图: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生活事例,充分展示了数学的美妙,可以使学生容易进入情境和保持积极学*状态,激起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

  二、整体了解,形成系统

  本节课从整体角度研究特殊四边形性质,为今后的个体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先研究四边形中的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提出问题:

  1、本章主要研究哪些特殊四边形?

  2、从哪几方面研究这些特殊四边形?

  3、矩形、菱形后面有正方形,那么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后面是否有图形呢?假设有是什么图形呢?如果没有,为什么?

  解决问题:

  学生操作电脑(用几何画板),了解本章研究的主要图形;教师个别指导。

  1、包括:*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

  2、从边、角、对角线、面积、周长、……等方面研究。本节课主要从边、角、对角线三方面考虑;

  3、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后面应该是矩形,但不符合梯形定义,所以没有图形。

  (意图: 学生自主观察、分组讨论了解本章知识结构,从而形成系统;通过假设、猜想、推理、论证、否定假设获得新知识)

  三、个体研究、总结性质

  1、*行四边形性质

  提出问题:

  在*行四边形的形状、位置、大小变化过程中,请观察数据并找出边长、角度、对角线长度相对不变的性质。

  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拖动B点(学生操作电脑),改变*行四边形的形状、位置、大小,并观察数据的变化,从中找出相对不变的要素。

  在图形变化过程中,

  (1)对边相等;

  (2)对角相等;

  (3)通过AO=CO 、BO=DO,可得对角线互相*分;

  (4)通过邻角互补,可得对边*行;

  (5)内外角和都等于360度;

  (6)邻角互补;

  ……

  指导学生填表:

  *行四边形性质矩形性质正方形性质

  菱形性质

  梯形性质等腰梯形性质

  直角梯形性质

  (既属于*行四边形性质又属于矩形性质可以画箭头)

  按照*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索思路,分别研究:

  2、矩形性质;

  3、菱形性质;

  4、正方形性质;

  5、梯形性质;

  6、等腰梯形性质;

  7、直角梯形的性质。

  (意图: 学生运用电脑自主收集、描述、分析数据,把抽象的性质变为直观化、形象化,培养独立探究,自主自信,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索的乐趣。)

  教师总结:

  (意图: 掌握画箭头的方法,使学生了解事物个体既有该事物一般性质,又有自己的特点。既清楚地表达,又节省时间。)

  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学生操作电脑,观察图形、分组讨论,教师个别指导。

  学生在分别演示开(关)门过程中,观察数据并总结:边长、角度、对角线长度的变化引起四边形的形状、大小、位置的变化。

  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而三角形没有这个特点……

  (意图: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成功后的喜悦。)

  五、小结

  1.研究问题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

  2.主要从边长、角度、对角线长度三方面研究特殊四边形性质。

  六、作业

  1.*行四边形内角中,既有两个相邻的角相等,又有一组邻边相等,试判断它是什么图形。

  2.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电动门,在开(关)门过程中特殊四边形的变化。

  学*效果评价

  针对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及设计方案,预计下列学*效果: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特点,通过学生自主测量、分析、整理数据并总结其性质,培养学生收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并达到初步理解特殊四边形性质的目标。

  在问题引入、了解整体、测量个体、总结性质的过程中,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及探究新知识的一般方法,初步形成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学生演示开(关)门过程中,了解特殊四边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使自身价值得以实现并体会成功后的喜悦;

  由于个体差异,针对教学目标难以达到的个别学生,根据教学的进展,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及时指导,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八年级数学教案汇总二十篇(扩展6)

——八年级数学教案 (菁华9篇)

八年级数学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概念,了解有理式的概念;

  2.使学生能够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3.通过类比分数研究分式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类比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类比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对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又是变化发展的辨证观点的再认识.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明确分式的分母不为零.

  2.疑点及解决办法 通过类比分数的意义,加强对分式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前面所研究的因式分解问题是把整式分解成若干个因式的积的问题,但若有如下问题:某同学分钟做了60个仰卧起坐,每分钟做多少个?可表示为,问,这是不是整式?请一位同学给它试命名,并说一说怎样想到的?(学生有过分数的经验,可猜想到分式)

  【新课】

  1.分式的定义

  (1)由学生分组讨论分式的定义,对于“两个整式相除叫做分式”等错误,由学生举反例一一加以纠正,得到结论:

  用、表示两个整式,就可以表示成的形式.如果中含有字母,式子就叫做分式.其中叫做分式的分子,叫做分式的分母.

  (2)由学生举几个分式的例子.

  (3)学生小结分式的概念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分母中含有字母.

  ②如同分数一样,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

  (4)问:何时分式的值为零?[以(2)中学生举出的分式为例进行讨论]

  2.有理式的`分类

  请学生类比有理数的分类为有理式分类:

  例1 当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

  解:由分母得.

  ∴当时,原分式有意义.

  (2);

  解:由分母得.

  ∴当时,原分式有意义.

  (3);

  解:∵恒成立,

  ∴取一切实数时,原分式都有意义.

  (4).

  解:由分母得.

  ∴当且时,原分式有意义.

  思考:若把题目要求改为:“当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无意义?”该怎样做?

  例2 当取何值时,下列分式的值为零?

  (1);

  解:由分子得.

  而当时,分母.

  ∴当时,原分式值为零.

  小结:若使分式的值为零,需满足两个条件:①分子值等于零;②分母值不等于零.

  (2);

  解:由分子得.

  而当时,分母,分式无意义.

  当时,分母.

  ∴当时,原分式值为零.

  (3);

  解:由分子得.

  而当时,分母.

  当时,分母.

  ∴当或时,原分式值都为零.

  (4).

  解:由分子得.

  而当时,,分式无意义.

  ∴没有使原分式的值为零的的值,即原分式值不可能为零.

  (四)总结、扩展

  1.分式与分数的区别.

  2.分式何时有意义?

  3.分式何时值为零?

  (五)随堂练*

  1.填空题:

  (1)当时,分式的值为零

  (2)当时,分式的值为零

  (3)当时,分式的值为零

  2.教材P55中1、2、3.

  八、布置作业

  教材P56中A组3、4;B组(1)、(2)、(3).

  九、板书设计

  课题 例1

  1.定义例2

  2.有理式分类

八年级数学教案2

  课题: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已知三边画三角形的`方法;

  (2)掌握边边边公理,能用边边边公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3)会添加较明显的辅助线.

  2、能力目标:

  (1)通过尺规作图使学生得到技能的训练;

  (2)通过公理的初步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

  (1)在公理的形成过程中渗透:实验、观察、归纳;

  (2)通过变式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惯.

  教学重点:SSS公理、灵活地应用学过的各种判定方法判定三角形全等。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题目条件和求证的结论,灵活地选择四种判定方法中最适当的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学用具:直尺,微机

  教学方法:自学辅导

  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投影显示

  问题:有一块三角形玻璃窗户破碎了,要去配一块新的,你最少要对窗框测量哪几个数据?如果你手头没有测量角度的仪器,只有尺子,你能保证新配的玻璃恰好不大不小吗?

  这个问题让学生议论后回答,他们的答案或许只是一种感觉。于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三角形的三个元素――三条边。

  2、公理的获得

  问:通过上面问题的分析,满足什么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让学生粗略地概括出边边边的公理。然后和学生一起画图做实验,根据三角形全等定义对公理进行验证。(这里用尺规画图法)

  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应用格式: (略)

  强调说明:

  (1)、格式要求:先指出在哪两个三角形中证全等;再按公理顺序列出三个条件,并用括号把它们括在一起;写出结论。

  (2)、在应用时,怎样寻找已知条件:已知条件包含两部分,一是已知中给出的,二时图形中隐含的(如公共边)

  (3)、此公理与前面学过的公理区别与联系

  (4)、三角形的稳定性:演示三角形的稳定性与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在演示中,其实可以去掉组成三角形的一根小木条,以显示三角形条件不可减少,这也为下面总结“三角形全等需要有3全独立的条件”做好了准备,进行了沟通。

  (5)说明AAA与SSA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

  3、公理的应用

  (1) 讲解例1。学生分析完成,教师注重完成后的点评。

  例1 如图△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接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

  求证:AD⊥BC

  分析:(设问程序)

  (1)要证AD⊥BC只要证什么?

  (2)要证∠1=

  只要证什么?(3)要证∠1=∠2只要证什么?

  (4)△ABD和△ACD全等的条件具备吗?依据是什么?

  证明:(略)

八年级数学教案3

  学*目标

  1、能说出约分的意义和步骤。

  2、能说出最简分式的意义。

  3、能说出分式的乘、除和乘方法则,并能用式子表示。

  4、能熟练地进行分式的乘除和乘方运算。

  5、会归纳总结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6、能熟练地运用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

  主体知识归纳

  1、约分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2、约分的步骤把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分解因式,然后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

  3、最简分式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时,叫做最简分式。

  4、分式的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

  5、分式的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6、分式的乘方(n为正整数)、就是说:分式的乘方是把分子、分母各自乘方。

  7、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可归纳如下

  (1)am·an=am+n(m、n都是整数);

  (2)(am)n=amn(m、n都是整数);

  (3)(ab)n=anbn(n是整数)、

  基础知识精讲

  1、正确理解分式约分的意义

  (1)约分的根据是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的实质是一个分式化成最简分式,约分的关键是将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

  (2)进行约分的前提条件:分子、分母必须都为积的形式且有公因式。

  2、分式约分的步骤是:把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分解因式,然后约去分子、分母和公因式、约分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若分子、分母都是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应约去分子、分母中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当分子、分母的系数是整数时,还应约去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若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时,要先将分子、分母按同一字母降幂排列、首项为负,提取负号放到整个分式的前面,将分子、分母分解因式,然后再约分。、

  3、进行分式的乘除运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分式的乘除运算,实际上是分式的乘法运算,根据法则应先把分子、分母相乘,化成一个分式后再进行约分,化为最简分式、但实际运算时,常常先约分再相乘,这样做既简单易行,又不易出错、

  (2)如果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一般应先因式分解,再约分。

  (3)分式运算的结果必须化成最简分式,特别地,若分子(或分母)是公因式,约去公因式后,分子(或分母)是1而不是0。

  (4)要注意运算顺序,对于分式乘除法来说,它只含有同级乘除运算,所以只要没有附加条件(如括号等),就必须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八年级数学教案4

  知识要点

  1、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 变量x和 y,如果给定一个x值,

  相应地就确定了一个y值,那么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2、一次函数的概念: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0,b为常数)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 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特别地,当b=0 时,称y 是x的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殊形式,因此正比例函数都是一次函数,而 一次函 数不一定都是正比例函数.

  3、正比例函数y=kx的性质

  (1)、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都经过

  原点(0,0),(1,k)两点的一条直线;

  (2)、当k0时,图象都经过一、三象限;

  当k0时,图象都经过二、四象限

  (3)、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4、一次函数y=kx+b的性质

  (1)、经过特殊点: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 ,

  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 .

  (2)、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3)、k值相同,图象是互相*行

  (4)、b值相同,图象相交于同一点(0,b)

  (5)、影响图象的两个因素是k和b

  ①k的正负决定直线的方向

  ②b的正负决定y轴交点在原点上方或下方

  5.五种类型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一次函数学*的重要内容。

  (1)、根据直线的解析式和图像上一个点的坐标,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例1、若函数y=3x+b经过点(2,-6),求函数的解析式。

  解:把点(2,-6)代入y=3x+b,得

  -6=32+b 解得:b=-12

  函数的解析式为:y=3x-12

  (2)、根据直线经过两个点的坐标,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例2、直线y=kx+b的图像经过A(3,4)和点B(2,7),

  求函数的表达式。

  解:把点A(3,4)、点B(2,7)代入y=kx+b,得

  ,解得:

  函数的解析式为:y=-3x+13

  (3)、根据函数的图像,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例3、如图1表示一辆汽车油箱里剩余油量y(升)与行驶时间x

  (小时)之间的关系.求油箱里所剩油y(升)与行驶时间x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且确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4)、根据*移规律,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例4、如图2,将直线 向上*移1个单位,得到一个一次

  函数的图像,那么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 .

  解:直线 经过点(0,0)、点(2,4),直线 向上*移1个单位

  后,这两点变为(0,1)、(2,5),设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kx+b,

  得 ,解得: ,函数的解析式为:y=2x+1

  (5)、根据直线的对称性,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例5、已知直线y=kx+b与直线y=-3x+6关于y轴对称,求k、b的值。

  例6、已知直线y=kx+b与直线y=-3x+6关于x轴对称,求k、b的值。

  例7、已知直线y=kx+b与直线y=-3x+6关于原点对称,求k、b的值。

  经典训练:

  训练1:

  1、已知梯形上底的长为x,下底的长是10,高是 6,梯形的面积y随上底x的变化而变化。

  (1)梯形的面积y与上底的长x之间的关系是否是函数关系?为什么?

  (2)若y是x的函数,试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

  训练2:

  1.函数:①y=- x x;②y= -1;③y= ;④y=x2+3x-1;⑤y=x+4;⑥y=3. 6x,

  一次函数有___ __;正比例函数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2.函数y=(k2-1)x+3是一次函数,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k1 B.k-1 C.k1 D.k为任意实数.

  3.若一次函数y=(1+2k)x+2k-1是正比 例函数,则k=_______.

  训练3:

  1 . 正比例函数y=k x,若y随x的.增大而减 小,则k______.

  2. 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如图,则下面正确的是( )

  A.m0 B.m0 C.m0 D.m0

  3.一次函数y=-2x+ 4的图象经过的象限是____,它与x轴的交 点坐标是____,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

  4.已知一次函 数y =(k-2)x+(k+2),若它的图象经过原点,则k=_____;

  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k__________.

  5.若一次函数y=kx-b满足kb0,且函数值随x的减小而增大,则它的大致图象是图中的( )

  训练4:

  1、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3,5),写出这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1)和(-1,-3).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

  3、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上图所示,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4、已知一次函数y=kx+b,在x=0时的值为4,在x=-1时的值为-2,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5、已知y-1与x成正比例,且 x=-2时,y=-4.

  (1)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x=3时,求y的值.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6分)

  1、已知 是整数,且一次函数 的图象不过第二象限,则 为 .

  2、若直线 和直线 的交点坐标为 ,则 .

  3、一次函数 和 的图象与 轴分别相交于 点和 点, 、 关于 轴对称,则 .

  4、已知 , 与 成正比例, 与 成反比例,当 时 , 时, ,则当 时, .

  5、函数 ,如果 ,那么 的取值范围是 .

  6、一个长 ,宽 的矩形场地要扩建成一个正方形场地,设长增加 ,宽增加 ,则 与 的函数关系是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且 是 的 函数.

  7、如图 是函数 的一部分图像,(1)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2)当 取 时, 的最小值为 ;(3)在(1)中 的取值范围内, 随 的增大而 .

  8、已知一次函数 和 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为 ,则 ,一次函数 的图象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则 .

  9、已知一次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 ,且它与 轴的交点和直线 与 轴的交点关于 轴对称,那么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10、一次函数 的图象过点 和 两点,且 ,则 , 的取值范围是 .

  11、一次函数 的图象如图 ,则 与 的大小关系是 ,当 时, 是正比例函数.

  12、 为 时,直线 与直线 的交点在 轴上.

  13、已知直线 与直线 的交点在第三象限内,则 的取值范围是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4、图3中,表示一次函数 与正比例函数 、 是常数,且 的图象的是( )

  15、若直线 与 的交点在 轴上,那么 等于( )

  A.4 B.-4 C. D.

  16、直线 经过一、二、四象限,则直线 的图象只能是图4中的( )

  17、直线 如图5,则下列条件正确的是( )

  18、直线 经过点 , ,则必有( )

  A.

  19、如果 , ,则直线 不通过(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0、已知关于 的一次函数 在 上的函数值总是正数,则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都不对

  21、如图6,两直线 和 在同一坐标系内图象的位置可能是( )

  图6

  22、已知一次函数 与 的图像都经过 ,且与 轴分别交于点B, ,则 的面积为( )

  A.4 B.5 C.6 D.7

  23、已知直线 与 轴的交点在 轴的正半轴,下列结论:① ;② ;③ ;④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4、已知 ,那么 的图象一定不经过(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5、如图7,A、B两站相距42千米,甲骑自行车匀速行驶,由A站经P处去B站,上午8时,甲位于距A站18千米处的P处,若再向前行驶15分钟,使可到达距A站22千米处.设甲从P处出发 小时,距A站 千米,则 与 之间的关系可用图象表示为( )

  三、解答题(1~6题每题8分,7题10分,共58分)

  26、如图8,在直角坐标系内,一次函数 的图象分别与 轴、 轴和直线 相交于 、 、 三点,直线 与 轴交于点D,四边形OBCD(O是坐标原点)的面积是10,若点A的横坐标是 ,求这个一次函数解析式.

  27、一次函数 ,当 时,函数图象有何特征?请通过不同的取值得出结论?

  28、某油库有一大型储油罐,在开始的8分钟内,只开进油管,不开出油管,油罐的油进至24吨(原油罐没储油)后将进油管和出油管同时打开16分钟,油罐内的油从24吨增至40吨,随后又关闭进油管,只开出油管,直到将油罐内的油放完,假设在单位时间内进油管与出油管的流量分别保持不变.

  (1)试分别写出这一段时间内油的储油量Q(吨)与进出油的时间t(分)的函数关系式.

  (2)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这三个函数的图象.

  29、某市电力公司为了鼓励居民用电,采用分段计费的方法计算电费:每月不超过100度时,按每度0.57元计费;每月用电超过100度时,其中的100度按原标准收费;超过部分按每度0.50元计费.

  (1)设用电 度时,应交电费 元,当 100和 100时,分别写出 关于 的函数关系式.

  (2)小王家第一季度交纳电费情况如下:

  月份 一月份 二月份 三月份 合计

  交费金额 76元 63元 45元6角 184元6角

  问小王家第一季度共用电多少度?

  30、某地上年度电价为0.8元,年用电量为1亿度.本年度计划将电价调至0.55~0.75元之间,经测算,若电价调至 元,则本年度新增用电量 (亿度)与( 0.4)(元)成反比例,又当 =0.65时, =0.8.

  (1)求 与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每度电的成本价为0.3元,则电价调至多少时,本年度电力部门的收益将比上年度增加20%?[收益=用电量(实际电价-成本价)]

  31、汽车从A站经B站后匀速开往C站,已知离开B站9分时,汽车离A站10千米,又行驶一刻钟,离A站20千米.(1)写出汽车与B站距离 与B站开出时间 的关系;(2)如果汽车再行驶30分,离A站多少千米?

  32、甲乙两个仓库要向A、B两地运送水泥,已知甲库可调出100吨水泥,乙库可调出80吨水泥,A地需70吨水泥,B地需110吨水泥,两库到A,B两地的路程和运费如下表(表中运费栏元/(吨、千米)表示每吨水泥运送1千米所需人民币)

  路程/千米 运费(元/吨、千米)

  甲库 乙库 甲库 乙库

  A地 20 15 12 12

  B地 25 20 10 8

  (1)设甲库运往A地水泥 吨,求总运费 (元)关于 (吨)的函数关系式,画出它的图象(草图).

  (2)当甲、乙两库各运往A、B两地多少吨水泥时,总运费最省?最省的总运费是多少?

八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中位线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梯形中位线定理不但给出了三角形或梯形中线段的位置关系,而且给出了线段的数量关系,为*面几何中证明线段*行和线段相等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节的难点是中位线定理的证明.中位线定理的证明教材中采用了同一法,同一法学生初次接触,思维上不容易理解,而其他证明方法都需要添加2条或2条以上的辅助线,添加的目的性和必要性,同以前遇到的情况对比有一定的难度.

  教法建议

  1. 对于中位线定理的引入和证明可采用发现法,由学生自己观察、猜想、测量、论证,实际掌握效果比应用讲授法应好些,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参考采用

  2.对于定理的证明,有条件的教师可考虑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演示知识的形成及证明过程,效果可能会更直接更易于理解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中位线的概念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2.掌握定理“过三角形一边中点且*行另一边的直线*分第三边”

  3.能够应用三角形中位线概念及定理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通过定理证明及一题多解,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设计

  画图测量,猜想讨论,启发引导.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三角形中位线的概论与三角形中位线性质.

  2.教学难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六、教学步骤

  【复*提问】

  1.叙述*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及推论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叙述,教师画出草图,结合图形,加以说明).

  2.说明定理的证明思路.

  3.如图所示,在*行四边形ABCD中,M、N分别为BC、DA中点,AM、CN分别交BD于点E、F,如何证明 ?

  分析:要证三条线段相等,一般情况下证两两线段相等即可.如要证 ,只要 即可.首先证出四边形AMCN是*行四边形,然后用*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即可证出.

  4.什么叫三角形中线?(以上复*用投影仪打出)

  【引入新课】

  1.三角形中位线: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中位线.

  (结合三角形中线的定义,让学生明确两者区别,可做一练*,在 中,画出中线、中位线)

  2.三角形中位线性质

  了解了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后,我们来研究一下,三角形中位线有什么性质.

  如图所示,DE是 的一条中位线,如果过D作 ,交AC于 ,那么根据*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推论2,得 是AC的中点,可见 与DE重合,所以 .由此得到:三角形中位线*行于第三边.同样,过D作 ,且DE FC,所以DE .因此,又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三角形中位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由此得到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中位城*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应注意的.两个问题:①为便于同学对定理能更好的掌握和应用,可引导学生分析此定理的特点,即同一个题设下有两个结论,第一个结论是表明中位线与第三边的位置关系,第二个结论是说明中位线与第三边的数量关系,在应用时可根据需要来选用其中的结论(可以单独用其中结论).②这个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关键在于如何添加辅助线.可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证明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思路,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也应指出,当一个命题有多种证明方法时,要选用比较简捷的方法证明.

  由学生讨论,说出几种证明方法,然后教师总结如下图所示(用投影仪演示).

  (l)延长DE到F,使 ,连结CF,由 可得AD FC.

  (2)延长DE到F,使 ,利用对角线互相*分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可得AD FC.

  (3)过点C作 ,与DE延长线交于F,通过证 可得AD FC.

  上面通过三种不同方法得出AD FC,再由 得BD FC,所以四边形DBCF是*行四边形,DF BC,又因DE ,所以DE .

  (证明过程略)

  例 求证:顺次连结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由学生根据命题,说出已知、求证)

  已知: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是*行四边形.‘

  分析:因为已知点分别是四边形各边中点,如果连结对角线就可以把四边形分成三角形,这样就可以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来证明出四边形EFGH对边的关系,从而证出四边形EFGH是*行四边形.

  证明:连结AC.

  ∴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同理,

  ∴GH EF

  ∴四边形EFGH是*行四边形.

  【小结】

  1.三角形中位线及三角形中位线与三角形中线的区别.

  2.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及证明思路.

  七、布置作业

  教材P188中1(2)、4、7

八年级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理解通分的意义,理解最简公分母的意义;

  (2)掌握分式的通分法则,能熟练掌握通分运算。

  教学重点:分式通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分式通分中最简公分母的确定。

  教学工具:投影仪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如何计算:

  由此让学生复*分数通分的意义、通分的根据、通分的法则以及最简公分母的概念。

  (2)如何计算:

  (3)何计算:

  引导学生思考,猜想如何求解?

  (二)新课

  1、类比分数的通分得到分式的'通分:

  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注意:通分保证

  (1)各分式与原分式相等;

  (2)各分式分母相等。

  2.通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

  3.通分的关键: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通常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最简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根据分式通分和最简公分母的定义,将分式通分:

  最简公分母为:

  然后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别对原来的各分式的分子和分母乘一个适当的整式,使各分式的分母都化为通分如下:xxx

  通过本例使学生对于分式的通分大致过程和思路有所了解。让学生归纳通分的思路过程。

  例1 通分:xxx

  分析:让学生找分式的公分母,可设问“分母的系数各不相同如何解决?”,依据分数的通分找最小公倍数。

  解:∵ 最简公分母是12xy2,

  小结:各分母的系数都是整数时,通常取它们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作为最简公分母的系数.

  解:∵最简公分母是10a2b2c2,

  由学生归纳最简公分母的思路。

  分式通分中求最简公分母概括为:(1)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2)凡出现的字母为底的幂的因式都要取;(3)相同字母的幂的因式取指数最大的。取这些因式的积就是最简公分母。

八年级数学教案7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函数值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两个依据。

  3、使学生掌握关于解析式为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简单的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并会求其函数值。

  4、通过求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函数自变量取值的求法。

  难点:函灵敏处变量取值的确定。

  三、教学过程

  复*提问

  1、函数的定义是什么?函数概念包含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2、什么叫分式?当x取什么数时,分式x+2/2x+3有意义?

  (答:分母里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分式,分母≠0,即x≠3/2。)

  3、什么叫二次根式?使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答:根指数是2的根式叫二次根式,使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是被开方数≥0。)

  4、举出一个函数的实例,并指出式中的变量与常量、自变量与函数。

  新课

  1、结合同学举出的实例说明解析法的意义:用教学式子表示函数方法叫解析法。并指出,函数表示法除了解析法外,还有图象法和列表法。

  2、结合同学举出的实例,说明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有时要受到限制这就可以引出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意义,并说明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两个依据是:

  (1)自变量取值范围是使函数解析式(即是函数表达式)有意义。

  (2)自变量取值范围要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3、讲解P93中例2。并指出例2四个小题代表三类题型:(1),(2)题给出的是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整式;(3)题给出的是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分式;(4)题给出的是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二次根式。

  推广与联想:请同学按上述三类题型自编3个题,并写出解答,同桌互对答案,老师评讲。

  4、讲解P93中例3。结合例3引出函数值的意义。并指出两点:

  (1)例3中的4个小题归纳起来仍是三类题型。

  (2)求函数值的问题实际是求代数式值的问题。

  补充例题

  求下列函数当x=3时的函数值:

  (1)y=6x-4; (2)y=--5x2; (3)y=3/7x-1; (4)。

  (答:(1)y=14;(2)y=-45;(3)y=3/20;(4)y=0。)

  小结

  1、解析法的意义: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的方法叫解析法。

  2、求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两个方法(依据):

  (1)要使函数的解析式有意义。

  ①函数的解析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

  ②函数的解析式是分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分母≠0;

  ③函数的解析式是二次根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被开方数≥0。

  (2)对于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3、求函数值的方法:把所给出的自变量的值代入函数解析式中,即可求出相庆原函数值。

  练*:P94中1,2,3。

  作业:P95~P96中A组3,4,5,6,7。B组1,2。

  四、教学注意问题

  1、注意渗透与训练学生的归纳思维。比如例2、例3中各是4个小题,对每一个例题均可归纳为三类题型。而对于例2、例3这两道例题,虽然要求各异,但题目结构仍是三类题型:整式、分式、二次根式。

  2、注意训练与培养学生的优质联想能力。要求学生仿照例题自编题目是有效手段。

  3、注意培养学生对于“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良好学*方法。比如对于有实际意义来确定,由于实际问题千差万别,所以我们就要具体分析,灵活处置。

八年级数学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概念,了解有理式的概念;

  2.使学生能够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3.通过类比分数研究分式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类比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类比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对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又是变化发展的辨证观点的再认识.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明确分式的分母不为零.

  2.疑点及解决办法 通过类比分数的意义,加强对分式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前面所研究的因式分解问题是把整式分解成若干个因式的积的问题,但若有如下问题:某同学分钟做了60个仰卧起坐,每分钟做多少个?可表示为,问,这是不是整式?请一位同学给它试命名,并说一说怎样想到的?(学生有过分数的经验,可猜想到分式)

  【新课】

  1.分式的定义

  (1)由学生分组讨论分式的定义,对于“两个整式相除叫做分式”等错误,由学生举反例一一加以纠正,得到结论:

  用、表示两个整式,就可以表示成的形式.如果中含有字母,式子就叫做分式.其中叫做分式的分子,叫做分式的分母.

  (2)由学生举几个分式的例子.

  (3)学生小结分式的概念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分母中含有字母.

  ②如同分数一样,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

  (4)问:何时分式的值为零?[以(2)中学生举出的分式为例进行讨论]

  2.有理式的分类

  请学生类比有理数的分类为有理式分类:

  例1 当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

  解:由分母得.

  ∴当时,原分式有意义.

  (2);

  解:由分母得.

  ∴当时,原分式有意义.

  (3);

  解:∵恒成立,

  ∴取一切实数时,原分式都有意义.

  (4).

  解:由分母得.

  ∴当且时,原分式有意义.

  思考:若把题目要求改为:“当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无意义?”该怎样做?

  例2 当取何值时,下列分式的.值为零?

  (1);

  解:由分子得.

  而当时,分母.

  ∴当时,原分式值为零.

  小结:若使分式的值为零,需满足两个条件:①分子值等于零;②分母值不等于零.

  (2);

  解:由分子得.

  而当时,分母,分式无意义.

  当时,分母.

  ∴当时,原分式值为零.

  (3);

  解:由分子得.

  而当时,分母.

  当时,分母.

  ∴当或时,原分式值都为零.

  (4).

  解:由分子得.

  而当时,,分式无意义.

  ∴没有使原分式的值为零的的值,即原分式值不可能为零.

  (四)总结、扩展

  1.分式与分数的区别.

  2.分式何时有意义?

  3.分式何时值为零?

  (五)随堂练*

  1.填空题:

  (1)当时,分式的值为零

  (2)当时,分式的值为零

  (3)当时,分式的值为零

  2.教材P55中1、2、3.

  八、布置作业

  教材P56中A组3、4;B组(1)、(2)、(3).

  九、板书设计

  课题 例1

  1.定义例2

  2.有理式分类

八年级数学教案9

  1.请同学们回忆(≥0,b≥0)是如何得到的?

  2.学生观察下面的例子,并计算:

  由学生总结上面两个式的关系得:

  类似地,请每个同学再举一个例子,然后由这些特殊的例子,得出:

  (≥0,b0)

  使学生回忆起二次根式乘法的运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类似地,请每个同学再举一个例子,

  请学生们思考为什么b的取值范围变小了?

  与学生一起写清解题过程,提醒他们被开方式一定要开尽.

  对比二次根式的乘法推导出除法的运算方法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从一开始就使他们参与到推导过程中来.

  对学生进一步强化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以及分母不能为零.

  强化学生的解题格式一定要标准.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

  活动二自我检测

  活动三挑战逆向思维

  把反过来,就得到

  (≥0,b0)

  利用它就可以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例2化简:

  (1)

  (2)(b≥0).

  解:(1)(2)练*2化简:

  (1)(2)活动四谈谈你的收获

  1.商的算术*方根的性质(注意公式成立的条件).

  2.会利用商的算术*方根的性质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化简.

  找四名学生上黑板板演,其余学生在练*本上计算,然后再找学生指出不足.

  二次根式的乘法公式可以逆用,那除法公式可以逆用吗?

  找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将过程写在黑板上.

  请学生仿照例题自己解决这两道小题,组长检查本组的学*情况.

  请学生自己谈收获,并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为了更快地发现学生的错误之处,以便纠正.

  此处进行简单处理是因为有二次根式的乘法公式的逆用作基础理解并不难.

  让学困生在自己做题时有一个参照.

  充分发挥组长的作用,尽可能在课堂上将问题解决.


八年级数学教案汇总二十篇(扩展7)

——八年级数学函数教案 (菁华3篇)

八年级数学函数教案1

  八年级下数学教案-变量与函数(2)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函数值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两个依据。

  3.使学生掌握关于解析式为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简单的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并会求其函数值。

  4.通过求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函数自变量取值的求法。

  难点:函灵敏处变量取值的确定。

  三、教学过程

  复*提问

  1.函数的定义是什么?函数概念包含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2.什么叫分式?当x取什么数时,分式x+2/2x+3有意义?

  (答:分母里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分式,分母≠0,即x≠3/2。)

  3.什么叫二次根式?使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答:根指数是2的根式叫二次根式,使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是被开方数≥0。)

  4.举出一个函数的实例,并指出式中的变量与常量、自变量与函数。

  新课

  1.结合同学举出的实例说明解析法的意义:用教学式子表示函数方法叫解析法。并指出,函数表示法除了解析法外,还有图象法和列表法。

  2.结合同学举出的实例,说明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有时要受到限制这就可以引出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意义,并说明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两个依据是:

  (1)自变量取值范围是使函数解析式(即是函数表达式)有意义。

  (2)自变量取值范围要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3.讲解P93中例2。并指出例2四个小题代表三类题型:(1),(2)题给出的是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整式;(3)题给出的是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分式;(4)题给出的是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二次根式。

  推广与联想:请同学按上述三类题型自编3个题,并写出解答,同桌互对答案,老师评讲。

  4.讲解P93中例3。结合例3引出函数值的意义。并指出两点:

  (1)例3中的4个小题归纳起来仍是三类题型。

  (2)求函数值的问题实际是求代数式值的问题。

  补充例题

  求下列函数当x=3时的函数值:

  (1)y=6x-4; (2)y=--5x2; (3)y=3/7x-1; (4)。

  (答:(1)y=14;(2)y=-45;(3)y=3/20;(4)y=0。)

  小结

  1.解析法的意义: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的方法叫解析法。

  2.求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两个方法(依据):

  (1)要使函数的解析式有意义。

  ①函数的解析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

  ②函数的解析式是分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分母≠0;

  ③函数的解析式是二次根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被开方数≥0。

  (2)对于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3.求函数值的方法:把所给出的自变量的值代入函数解析式中,即可求出相庆原函数值。

  练*:P94中1,2,3。

  作业:P95~P96中A组3,4,5,6,7。B组1,2。

  四、教学注意问题

  1.注意渗透与训练学生的归纳思维。比如例2、例3中各是4个小题,对每一个例题均可归纳为三类题型。而对于例2、例3这两道例题,虽然要求各异,但题目结构仍是三类题型:整式、分式、二次根式。

  2.注意训练与培养学生的优质联想能力。要求学生仿照例题自编题目是有效手段。

  3.注意培养学生对于“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良好学*方法。比如对于有实际意义来确定,由于实际问题千差万别,所以我们就要具体分析,灵活处置。

八年级数学函数教案2

  知识点2总体、个体、样本

  调查中,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而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例如,某班10名女生的考试成绩是总体,每一名女生的考试成绩是个体。

  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其中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例如,要调查全县农村中学生学生*均每周每人的零花钱数,由于人数较多(一般涉及几万人),我们从中抽取500名学生进行调查,就是抽样调查,这500名学生*均每周每人的零花钱数,就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知识点3中位数的概念

  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均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知识点4众数的概念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例如:求一组数据3,2,3,5,3,1的众数。

  解:这组数据中3出现3次,2,5,1均出现1次。所以3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又如:求一组数据2,3,5,2,3,6的众数。

  解:这组数据中2出现2次,3出现2次,5,6各出现1次。

  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是2和3。

  【规律方法小结】

  (1)*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

  (2)*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均水*,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有关,是最为重要的量。

  (3)中位数不受个别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一般用它来描述集中趋势。

  (4)众数只与数据出现的频数有关,不受个别数据影响,有时是我们最为关心的统计数据。

  探究交流

  1、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一定是这组数据中的一个,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解析:不对,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不一定是这组数据中的一个,当这组数据有偶数个时,中位数由中间两个数的*均数决定,若中间两数相等,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在这组数据之中,反之,中位数不在这组数据之中。

  总结:

  (1)中位数在一组数据中是唯一的,可能是这组数据中的一个,也可能不是这组数据中的数据。

  (2)求中位数时,先将数据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或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若这组数据是奇数个,则最中间的数据是中位数;若这组数据是偶数个,则最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均数是中位数。

  (3)中位数的单位与数据的单位相同。

  (4)中位数与数据排序有关。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课堂检测

  基本概念题

  1、填空题。

  (1)数据15,23,17,18,22的*均数是;

  (2)在某班的40名学生中,14岁的有5人,15岁的有30人,16岁的有4人,17岁的有1人,则这个班学生的*均年龄约是_________;

  (3)某一学生5门学科考试成绩的*均分为86分,已知其中两门学科的总分为193分,则另外3门学科的分为________;

  (4)为了考察某公园一年中每天进园的人数,在其中的30天里,对进园的人数进行了统计,这个问题中的总体是________,样本是________,个体是________。

  基础知识应用题

  2、某公交线路总站设在一居民小区附*,为了了解高峰时段从总站乘车出行的人数,随机抽查了10个班次的乘车人数,结果如下:20,23,26,25,29,28,30,25,21,23。

  (1)计算这10个班次乘车人数的*均数;

  (2)如果在高峰时段从总站共发车60个班次,根据前面的计算结果,估计在高峰时段从总站乘该路车出行的乘客共有多少。

八年级数学函数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二、重、难点

  1.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

  2.难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3.难点的突破方法:

  (1)在引入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时,可适当复*一下第11章的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等相关知识,这样以旧带新,相互对比,能加深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

  (2)注意引导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看形式,等号左边是函数y,等号右边是一个分式,自变量x在分母上,且x的指数是1,分子是不为0的常数k;看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由于x在分母上,故取x≠0的一切实数;看函数y的取值范围,因为k≠0,且x≠0,所以函数值y也不可能为0。讲解时可对照正比例函数y=kx(k≠0),比较二者解析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k≠0)还可以写成(k≠0)或xy=k(k≠0)的形式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教材第46页的思考题是为引入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而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探索其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通过观察、讨论、归纳,最后得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教材第47页的例1是一道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题,此题的目的一是要加深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二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函数所蕴含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特别是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单值对应关系。

  补充例1、例2都是常见的题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补充例3是一道综合题,此题是用待定系数法确定由两个函数组合而成的新的函数关系式,有一定难度,但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引入

  1.回忆一下什么是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它们的一般形式是怎样的?

  2.体育课上,老师测试了百米赛跑,那么,时间与*均速度的关系是怎样的?

  五、例*题分析

  例1.见教材P47

  分析:因为y是x的反比例函数,所以先设,再把x=2和y=6代入上式求出常数k,即利用了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

  例1.(补充)下列等式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

  (1)(2)(3)xy=21(4)(5)(6)(7)y=x-4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关键看上面各式能否改写成(k为常数,k≠0)的形式,这里(1)、(7)是整式,(4)的分母不是只单独含x,(6)改写后是,分子不是常数,只有(2)、(3)、(5)能写成定义的形式

  例2.(补充)当m取什么值时,函数是反比例函数?

  分析:反比例函数(k≠0)的另一种表达式是(k≠0),后一种写法中x的次数是-1,因此m的取值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即m-2≠0且3-m2=-1,特别注意不要遗漏k≠0这一条件,也要防止出现3-m2=1的错误


八年级数学教案汇总二十篇(扩展8)

——八年级数学教案 (菁华5篇)

八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算术*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正数的算术*方根,并了解算术*方根的非负性。

  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方根。

  教学重点:

  算术*方根的概念。

  教学难点:

  根据算术*方根的概念正确求出非负数的算术*方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请同学们欣赏本节导图,并回答问题,学校要举行金秋美术作品比赛,小欧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 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 ?如果这块画布的面积是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已知一个正数的*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

  这就要用到*方根的概念,也就是本章的主要学*内容.这节课我们先学*有关算术*方根的概念.

  二、导入新课:

  1、提出问题:(书P68页的问题)

  你是怎样算出画框的边长等于5dm的呢?(学生思考并交流解法)

  这个问题相当于在等式扩=25中求出正数x的值.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方等于a,即 =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方根.a的算术*方根记为 ,读作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规定:0的算术*方根是0.

  也就是,在等式 =a (x0)中,规定x = .

  2、 试一试:你能根据等式: =144说出144的算术*方根是多少吗?并用等式表示出来.

  3、 想一想:下列式子表示什么意思?你能求出它们的值吗?

  建议:求值时,要按照算术*方根的意义,写出应该满足的关系式,然后按照算术*方根的记法写出对应的值.例如 表示25的算术*方根。

  4、例1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方根:

  (1)100;(2)1;(3) ;(4)0.0001

  三、练*

  P69练* 1、2

  四、探究:(课本第69页)

  怎样用两个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

  方法1:课本中的方法,略;

  方法2:

  可还有其他方法,鼓励学生探究。

  问题: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应该是多少呢?

  大正方形的边长是 ,表示2的算术*方根,它到底是个多大的数?你能求出它的.值吗?

  建议学生观察图形感受 的大小.小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是多少呢?(用刻度尺测量它与大正方形的边长的大小)它的*似值我们将在下节课探究.

  五、小结:

  1、这节课学*了什么呢?

  2、算术*方根的具体意义是怎么样的?

  3、怎样求一个正数的算术*方根

  六、课外作业:

  P75*题13.1活动第1、2、3题

八年级数学教案2

  知识要点

  1、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 变量x和 y,如果给定一个x值,

  相应地就确定了一个y值,那么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2、一次函数的概念: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0,b为常数)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 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特别地,当b=0 时,称y 是x的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殊形式,因此正比例函数都是一次函数,而 一次函 数不一定都是正比例函数.

  3、正比例函数y=kx的性质

  (1)、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都经过

  原点(0,0),(1,k)两点的一条直线;

  (2)、当k0时,图象都经过一、三象限;

  当k0时,图象都经过二、四象限

  (3)、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4、一次函数y=kx+b的性质

  (1)、经过特殊点: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 ,

  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 .

  (2)、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3)、k值相同,图象是互相*行

  (4)、b值相同,图象相交于同一点(0,b)

  (5)、影响图象的两个因素是k和b

  ①k的正负决定直线的方向

  ②b的正负决定y轴交点在原点上方或下方

  5.五种类型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一次函数学*的重要内容。

  (1)、根据直线的解析式和图像上一个点的坐标,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例1、若函数y=3x+b经过点(2,-6),求函数的解析式。

  解:把点(2,-6)代入y=3x+b,得

  -6=32+b 解得:b=-12

  函数的解析式为:y=3x-12

  (2)、根据直线经过两个点的坐标,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例2、直线y=kx+b的图像经过A(3,4)和点B(2,7),

  求函数的表达式。

  解:把点A(3,4)、点B(2,7)代入y=kx+b,得

  ,解得:

  函数的解析式为:y=-3x+13

  (3)、根据函数的图像,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例3、如图1表示一辆汽车油箱里剩余油量y(升)与行驶时间x

  (小时)之间的关系.求油箱里所剩油y(升)与行驶时间x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且确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4)、根据*移规律,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例4、如图2,将直线 向上*移1个单位,得到一个一次

  函数的图像,那么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 .

  解:直线 经过点(0,0)、点(2,4),直线 向上*移1个单位

  后,这两点变为(0,1)、(2,5),设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kx+b,

  得 ,解得: ,函数的解析式为:y=2x+1

  (5)、根据直线的对称性,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例5、已知直线y=kx+b与直线y=-3x+6关于y轴对称,求k、b的值。

  例6、已知直线y=kx+b与直线y=-3x+6关于x轴对称,求k、b的值。

  例7、已知直线y=kx+b与直线y=-3x+6关于原点对称,求k、b的值。

  经典训练:

  训练1:

  1、已知梯形上底的长为x,下底的长是10,高是 6,梯形的面积y随上底x的变化而变化。

  (1)梯形的面积y与上底的长x之间的关系是否是函数关系?为什么?

  (2)若y是x的函数,试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

  训练2:

  1.函数:①y=- x x;②y= -1;③y= ;④y=x2+3x-1;⑤y=x+4;⑥y=3. 6x,

  一次函数有___ __;正比例函数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2.函数y=(k2-1)x+3是一次函数,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k1 B.k-1 C.k1 D.k为任意实数.

  3.若一次函数y=(1+2k)x+2k-1是正比 例函数,则k=_______.

  训练3:

  1 . 正比例函数y=k x,若y随x的增大而减 小,则k______.

  2. 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如图,则下面正确的是( )

  A.m0 B.m0 C.m0 D.m0

  3.一次函数y=-2x+ 4的图象经过的象限是____,它与x轴的交 点坐标是____,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

  4.已知一次函 数y =(k-2)x+(k+2),若它的图象经过原点,则k=_____;

  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k__________.

  5.若一次函数y=kx-b满足kb0,且函数值随x的减小而增大,则它的大致图象是图中的( )

  训练4:

  1、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3,5),写出这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1)和(-1,-3).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

  3、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上图所示,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4、已知一次函数y=kx+b,在x=0时的`值为4,在x=-1时的值为-2,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5、已知y-1与x成正比例,且 x=-2时,y=-4.

  (1)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x=3时,求y的值.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6分)

  1、已知 是整数,且一次函数 的图象不过第二象限,则 为 .

  2、若直线 和直线 的交点坐标为 ,则 .

  3、一次函数 和 的图象与 轴分别相交于 点和 点, 、 关于 轴对称,则 .

  4、已知 , 与 成正比例, 与 成反比例,当 时 , 时, ,则当 时, .

  5、函数 ,如果 ,那么 的取值范围是 .

  6、一个长 ,宽 的矩形场地要扩建成一个正方形场地,设长增加 ,宽增加 ,则 与 的函数关系是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且 是 的 函数.

  7、如图 是函数 的一部分图像,(1)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2)当 取 时, 的最小值为 ;(3)在(1)中 的取值范围内, 随 的增大而 .

  8、已知一次函数 和 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为 ,则 ,一次函数 的图象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则 .

  9、已知一次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 ,且它与 轴的交点和直线 与 轴的交点关于 轴对称,那么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10、一次函数 的图象过点 和 两点,且 ,则 , 的取值范围是 .

  11、一次函数 的图象如图 ,则 与 的大小关系是 ,当 时, 是正比例函数.

  12、 为 时,直线 与直线 的交点在 轴上.

  13、已知直线 与直线 的交点在第三象限内,则 的取值范围是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4、图3中,表示一次函数 与正比例函数 、 是常数,且 的图象的是( )

  15、若直线 与 的交点在 轴上,那么 等于( )

  A.4 B.-4 C. D.

  16、直线 经过一、二、四象限,则直线 的图象只能是图4中的( )

  17、直线 如图5,则下列条件正确的是( )

  18、直线 经过点 , ,则必有( )

  A.

  19、如果 , ,则直线 不通过(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0、已知关于 的一次函数 在 上的函数值总是正数,则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都不对

  21、如图6,两直线 和 在同一坐标系内图象的位置可能是( )

  图6

  22、已知一次函数 与 的图像都经过 ,且与 轴分别交于点B, ,则 的面积为( )

  A.4 B.5 C.6 D.7

  23、已知直线 与 轴的交点在 轴的正半轴,下列结论:① ;② ;③ ;④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4、已知 ,那么 的图象一定不经过(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5、如图7,A、B两站相距42千米,甲骑自行车匀速行驶,由A站经P处去B站,上午8时,甲位于距A站18千米处的P处,若再向前行驶15分钟,使可到达距A站22千米处.设甲从P处出发 小时,距A站 千米,则 与 之间的关系可用图象表示为( )

  三、解答题(1~6题每题8分,7题10分,共58分)

  26、如图8,在直角坐标系内,一次函数 的图象分别与 轴、 轴和直线 相交于 、 、 三点,直线 与 轴交于点D,四边形OBCD(O是坐标原点)的面积是10,若点A的横坐标是 ,求这个一次函数解析式.

  27、一次函数 ,当 时,函数图象有何特征?请通过不同的取值得出结论?

  28、某油库有一大型储油罐,在开始的8分钟内,只开进油管,不开出油管,油罐的油进至24吨(原油罐没储油)后将进油管和出油管同时打开16分钟,油罐内的油从24吨增至40吨,随后又关闭进油管,只开出油管,直到将油罐内的油放完,假设在单位时间内进油管与出油管的流量分别保持不变.

  (1)试分别写出这一段时间内油的储油量Q(吨)与进出油的时间t(分)的函数关系式.

  (2)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这三个函数的图象.

  29、某市电力公司为了鼓励居民用电,采用分段计费的方法计算电费:每月不超过100度时,按每度0.57元计费;每月用电超过100度时,其中的100度按原标准收费;超过部分按每度0.50元计费.

  (1)设用电 度时,应交电费 元,当 100和 100时,分别写出 关于 的函数关系式.

  (2)小王家第一季度交纳电费情况如下:

  月份 一月份 二月份 三月份 合计

  交费金额 76元 63元 45元6角 184元6角

  问小王家第一季度共用电多少度?

  30、某地上年度电价为0.8元,年用电量为1亿度.本年度计划将电价调至0.55~0.75元之间,经测算,若电价调至 元,则本年度新增用电量 (亿度)与( 0.4)(元)成反比例,又当 =0.65时, =0.8.

  (1)求 与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每度电的成本价为0.3元,则电价调至多少时,本年度电力部门的收益将比上年度增加20%?[收益=用电量(实际电价-成本价)]

  31、汽车从A站经B站后匀速开往C站,已知离开B站9分时,汽车离A站10千米,又行驶一刻钟,离A站20千米.(1)写出汽车与B站距离 与B站开出时间 的关系;(2)如果汽车再行驶30分,离A站多少千米?

  32、甲乙两个仓库要向A、B两地运送水泥,已知甲库可调出100吨水泥,乙库可调出80吨水泥,A地需70吨水泥,B地需110吨水泥,两库到A,B两地的路程和运费如下表(表中运费栏元/(吨、千米)表示每吨水泥运送1千米所需人民币)

  路程/千米 运费(元/吨、千米)

  甲库 乙库 甲库 乙库

  A地 20 15 12 12

  B地 25 20 10 8

  (1)设甲库运往A地水泥 吨,求总运费 (元)关于 (吨)的函数关系式,画出它的图象(草图).

  (2)当甲、乙两库各运往A、B两地多少吨水泥时,总运费最省?最省的总运费是多少?

八年级数学教案3

  一、创设情境

  1.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如何简便地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

  (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画一次函数图象时,取两点即可画出函数的图象).

  2.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经过哪一点的直线?

  (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经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

  3.*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y轴上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征?

  4.在*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我们画一次函数时,所选取的两个点有什么特征,通过观察图象,你发现这两个点在坐标系的什么地方?

  二、探究归纳

  1.在画函数的图象时,通过列表,可知我们选取的点是(0,-1)和(2,0),这两点都在坐标轴上,其中点(0,-1)在y轴上,点(2,0)在x轴上,我们把这两个点依次叫做直线与y轴与x轴的交点.

  2.求直线y=-2x-3与x轴和y轴的交点,并画出这条直线.

  分析x轴上点的纵坐标是0,y轴上点的横坐标0.由此可求x轴上点的横坐标值和y轴上点的纵坐标值.

  解因为x轴上点的纵坐标是0,y轴上点的横坐标0,所以当y=0时,x=-1.5,点(-1.5,0)就是直线与x轴的交点;当x=0时,y=-3,点(0,-3)就是直线与y轴的交点.

  过点(-1.5,0)和(0,-3)所作的直线就是直线y=-2x-3.

  所以一次函数y=kx+b,当x=0时,y=b;当y=0时,.所以直线y=kx+b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b),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

  三、实践应用

  例1若直线y=-kx+b与直线y=-x*行,且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2;求直线的表达式.

  分析直线y=-kx+b与直线y=-x*行,可求出k的值,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2,可求出b的值.

  解因为直线y=-kx+b与直线y=-x*行,所以k=-1,又因为直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2,所以b=-2,因此所求的直线的表达式为y=-x-2.

  例2求函数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并求这条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分析求直线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根据x轴、y轴上点的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为0,可求出相应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八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工具。” 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初步了解特殊四边形以及学过《三角形》这章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知识结构上打破了教材的编写顺序,从整体的角度探究特殊四边形性质。运用多媒体教学体现出直观、课容量大、容易接受的特点,为进一步的理论证明及应用起着提供数据和宏观指导作用,使学生学*本章具体内容时知道身在何处,使知识体系更加系统。本节课内容是四边形这章的理论基础,在该章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经历了一年多课改实践,学生对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有浓厚的兴趣,能运用《几何画板》这一工具进行简单的操作,形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风,从而乐于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与同学探索、发现、归纳、经历数学知识于实践的过程。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本节课充分利用现有的先进教学设备(两名学生一台电脑),利用笔者自制,借助《几何画板》把学生带入数学模拟实验室,以研究电动门的机械原理为切入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过程。组员相互配合分别测量、搜集、分析、整理特殊四边形的边长、角度、对角线长度等数据,并总结其性质,通过人机对话方式把静态、抽象的几何图形变为动态、直观地演示出来。在此过程中教师当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决策者、创造者和参与者,教给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究新知识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惯,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特殊四边形性质;

  2、培养学生自主收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了解特殊四边形性质的形成过程;

  2、初步了解探究新知识的一些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

  1、了解特殊四边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在观察、归纳、类比及实验教学活动中,体会成功后的喜悦;

  3、初步具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环境: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

  教学课型:

  试验探究式

  教学重点:

  特殊四边形性质

  教学难点:

  特殊四边形性质的发现

  一、设置情景,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知识已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们经过校门时,是否注意到电动门的机械工作原理(教师用几何画板演示)?

  1、电动门的网格和结点能组成哪些四边形?

  2、在开(关)门过程中这些四边形是如何变化的?

  3、你还发现了什么?

  解决问题:

  学生猜想:包括*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

  当我们学*完本节知识后,其他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意图: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生活事例,充分展示了数学的美妙,可以使学生容易进入情境和保持积极学*状态,激起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

  二、整体了解,形成系统

  本节课从整体角度研究特殊四边形性质,为今后的个体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先研究四边形中的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提出问题:

  1、本章主要研究哪些特殊四边形?

  2、从哪几方面研究这些特殊四边形?

  3、矩形、菱形后面有正方形,那么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后面是否有图形呢?假设有是什么图形呢?如果没有,为什么?

  解决问题:

  学生操作电脑(用几何画板),了解本章研究的主要图形;教师个别指导。

  1、包括:*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

  2、从边、角、对角线、面积、周长、……等方面研究。本节课主要从边、角、对角线三方面考虑;

  3、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后面应该是矩形,但不符合梯形定义,所以没有图形。

  (意图: 学生自主观察、分组讨论了解本章知识结构,从而形成系统;通过假设、猜想、推理、论证、否定假设获得新知识)

  三、个体研究、总结性质

  1、*行四边形性质

  提出问题:

  在*行四边形的形状、位置、大小变化过程中,请观察数据并找出边长、角度、对角线长度相对不变的性质。

  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拖动B点(学生操作电脑),改变*行四边形的形状、位置、大小,并观察数据的变化,从中找出相对不变的要素。

  在图形变化过程中,

  (1)对边相等;

  (2)对角相等;

  (3)通过AO=CO 、BO=DO,可得对角线互相*分;

  (4)通过邻角互补,可得对边*行;

  (5)内外角和都等于360度;

  (6)邻角互补;

  ……

  指导学生填表:

  *行四边形性质矩形性质正方形性质

  菱形性质

  梯形性质等腰梯形性质

  直角梯形性质

  (既属于*行四边形性质又属于矩形性质可以画箭头)

  按照*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索思路,分别研究:

  2、矩形性质;

  3、菱形性质;

  4、正方形性质;

  5、梯形性质;

  6、等腰梯形性质;

  7、直角梯形的性质。

  (意图: 学生运用电脑自主收集、描述、分析数据,把抽象的性质变为直观化、形象化,培养独立探究,自主自信,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索的乐趣。)

  教师总结:

  (意图: 掌握画箭头的方法,使学生了解事物个体既有该事物一般性质,又有自己的特点。既清楚地表达,又节省时间。)

  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学生操作电脑,观察图形、分组讨论,教师个别指导。

  学生在分别演示开(关)门过程中,观察数据并总结:边长、角度、对角线长度的变化引起四边形的形状、大小、位置的变化。

  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而三角形没有这个特点……

  (意图: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成功后的喜悦。)

  五、小结

  1.研究问题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

  2.主要从边长、角度、对角线长度三方面研究特殊四边形性质。

  六、作业

  1.*行四边形内角中,既有两个相邻的角相等,又有一组邻边相等,试判断它是什么图形。

  2.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电动门,在开(关)门过程中特殊四边形的变化。

  学*效果评价

  针对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及设计方案,预计下列学*效果: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特点,通过学生自主测量、分析、整理数据并总结其性质,培养学生收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并达到初步理解特殊四边形性质的目标。

  在问题引入、了解整体、测量个体、总结性质的过程中,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及探究新知识的一般方法,初步形成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学生演示开(关)门过程中,了解特殊四边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使自身价值得以实现并体会成功后的喜悦;

  由于个体差异,针对教学目标难以达到的个别学生,根据教学的进展,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及时指导,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八年级数学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概念,了解有理式的概念;

  2、使学生能够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3、通过类比分数研究分式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类比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类比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对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又是变化发展的辨证观点的再认识。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明确分式的分母不为零。

  2、疑点及解决办法 通过类比分数的意义,加强对分式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前面所研究的因式分解问题是把整式分解成若干个因式的积的问题,但若有如下问题:某同学分钟做了60个仰卧起坐,每分钟做多少个?可表示为,问,这是不是整式?请一位同学给它试命名,并说一说怎样想到的?(学生有过分数的经验,可猜想到分式)

  【新课】

  1、分式的定义

  (1)由学生分组讨论分式的定义,对于“两个整式相除叫做分式”等错误,由学生举反例一一加以纠正,得到结论:

  用、表示两个整式,就可以表示成的形式。如果中含有字母,式子就叫做分式。其中叫做分式的分子,叫做分式的分母。

  (2)由学生举几个分式的例子。

  (3)学生小结分式的概念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分母中含有字母。

  ②如同分数一样,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

  (4)问:何时分式的值为零?[以(2)中学生举出的分式为例进行讨论]

  2、有理式的分类

  请学生类比有理数的分类为有理式分类:

  例1 当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

  解:由分母得。

  ∴当时,原分式有意义。

  (2):

  解:由分母得.

  ∴当时,原分式有意义。

  (3):

  解:∵恒成立,

  ∴取一切实数时,原分式都有意义。

  (4):

  解:由分母得。

  ∴当且时,原分式有意义。

  思考:若把题目要求改为:“当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无意义?”该怎样做?

  例2 当取何值时,下列分式的值为零?

  (1);

  解:由分子得。

  而当时,分母。

  ∴当时,原分式值为零。

  小结:若使分式的值为零,需满足两个条件:①分子值等于零;②分母值不等于零。

  (2);

  解:由分子得。

  而当时,分母,分式无意义。

  当时,分母。

  ∴当时,原分式值为零。

  (3);

  解:由分子得。

  而当时,分母。

  当时,分母。

  ∴当或时,原分式值都为零。

  (4):

  解:由分子得。

  而当时,分式无意义。

  ∴没有使原分式的值为零的的值,即原分式值不可能为零。

  (四)总结、扩展

  1、分式与分数的区别。

  2、分式何时有意义?

  3、分式何时值为零?

  (五)随堂练*

  1、填空题:

  (1)当时,分式的值为零

  (2)当时,分式的值为零

  (3)当时,分式的值为零

  2、教材P55中1、2、3、

  八、布置作业

  教材P56中A组3、4;B组(1)、(2)、(3)。

  九、板书设计

  课题 例1

  1、定义例2

  2、有理式分类


八年级数学教案汇总二十篇(扩展9)

——八年级数学教案优秀实用5篇

  八年级数学教案优秀 1

  一、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用*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运用*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难点:将单项式化为*方形式,再用*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学*方法:归纳、概括、总结。

  三、合作学*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在前两学时中我们学*了因式分解的定义,即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还学*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在一个多项式中,若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即公因式,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不具备相同的因式,是否就不能分解因式了呢?当然不是,只要我们记住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的相反过程,就能利用这种关系找到新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本学时我们就来学*另外的一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公式法。

  1.请看乘法公式

  左边是整式乘法,右边是一个多项式,把这个等式反过来就是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大家判断一下,第二个式子从左边到右边是否是因式分解?

  利用*方差公式进行的因式分解,第(2)个等式可以看作是因式分解中的*方差公式。

  a2—b2=(a+b)(a—b)

  2.公式讲解

  如x2—16

  =(x)2—42

  =(x+4)(x—4)。

  9m2—4n2

  =(3m)2—(2n)2

  =(3m+2n)(3m—2n)。

  四、精讲精练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5—16x2;(2)9a2—b2。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9(m+n)2—(m—n)2;(2)2x3—8x。

  补充例题:判断下列分解因式是否正确。

  (1)(a+b)2—c2=a2+2ab+b2—c2。

  (2)a4—1=(a2)2—1=(a2+1)?(a2—1)。

  五、课堂练*

  教科书练*。

  六、作业

  1、教科书*题。

  2、分解因式:x4—16x3—4x4x2—(y—z)2。

  3、若x2—y2=30,x—y=—5求x+y。

  八年级数学教案优秀 2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命题的组成。

  2.命题真假的判断。

  二、能力训练要求:

  1.使学生能够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能判断命题的真假

  2.通过举例判定一个命题是假命题,使学生学会反面思考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反例说明假命题,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事情都是正反两方面对立统一

  2.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史,拓展视野,激发学*兴趣

  3.通过对《原本》介绍,使学生感受数学发展史和人类文明价值

  【教学重点】准确的找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教学难点】理解判断一个真命题需要证明

  【教学方】探讨、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引入新课

  师:如果这个星期不下雨,我们就去郊游,这是命题吗?分析这句话,这个周日,我们郊游一定能成行吗?为什么?

  新课:

  (1)观察下列命题,你能发现这些命题有什么共同结构特征?与同伴交流。

  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边*行且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3.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4.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矩形。

  5.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互垂直,那么这个四边形是菱形。

  师:由此可见,每个命题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的,条件是已知的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般地,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引出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部分是结论。

  二、例题讲解:

  例1:师:下列命题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1.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他们是对顶角;

  2.如果a>b,b>c,那么a=c;

  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5.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例题教学建议:1:其中(1)、(2)请学生直接回答,(3)、(4)、(5)请学生分成小组交流然后回答。

  2:有的命题的描述没有用“如果……那么……”的形式,在分析时可以扩展成这种形式,以分清条件和结论。

  例2:上述命题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你是怎么知道它是不正确的?与同伴交流。

  师: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叫假命题。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通常可以举一个例子,使之具备命题的条件,却不具备命题的结论,即反例。

  教学建议:对于反例的要求可以采取启发式层层递进方式给出,即:说明命题错误可以举例→综合命题(1)、(2)的两例,两例条件具备→例子结论不吻合→给出如何举反例要求。

  三、思维拓展:

  拓展1.师:如何证实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呢?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一下。

  教学建议:不急于解决学生怎么证实真命题的问题,可按以下程序设计教学过程

  (1)首先给学生介绍欧几里得的'《原本》

  (2)引出概念:公理、定理,证明

  (3)启发学生,现在如何证实一个命题的正确性

  (4)给出本套教材所选用如下6个命题作为公理

  (5)等式性质、不等式有关性质,等量代换也看作定理。

  拓展2.师:任何公理、定理是命题吗?是真命题吗?为什么?

  建议:在学生回答后归纳总结:公理是经过长期实践验证的,不需要再进行推理论证都承认的真命题。定理是经过推理论证的真命题。

  练*书p197*题6.31

  四、问题式总结

  师:经过本节课我们在一起共同探讨交流,你了解了有关命题的哪些知识?

  建议:可对学生进行提示性引导,如:命题的构成特点、命题是否都正确、如何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如何证实一个命题是真命题。

  作业:书p197*题6.32、3

  板书设计:

  定义与命题

  课时2

  条件

  1.命题的结构特征

  结论

  1.假命题——可以举反例

  2.命题真假的判别

  2.真命题——需要证明 学生活动一——

  探索命题的结构特征

  学生观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1)这五个命题都是用“如果……那么……”形式叙述的

  (2)这五个命题都是由已知得到结论

  (3)这五个命题都有条件和结论

  学生活动二——

  探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生:命题1、2如果部分是条件,那么部分是结论;命题3如果两个三角形两角和其中一角对边对应相等是条件,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是结论;命题4如果是菱形是条件,那么四条边相等是结论;命题5如果两三角形全等是条件,那么面积相等是结论。

  学生活动三

  探索命题的真假——如何判断假命题

  生:可以举一个例子,说明命题1是不正确的,如图:

  已知:∠AOB,∠1=∠2,∠1,∠2不是对顶角

  生:命题2,若a=10,b=8,c=5,此时a>b,b>c,但a≠c

  生:由此说明:命题1、2是不正确的

  生:命题3、4、5是正确的

  学生活动四

  探索命题的真假——如何证实一个命题是真命题

  学生交流:

  生:用我们以前学过的观察、实验、验证特例等方法

  生:这些方法往往并不可靠

  生:能够根据已知道的真命题证实呢?

  生:那已经知道的真命题又是如何证实的?

  生:那可怎么办呢?

  生:可通过证明的方法

  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生:命题的结构特征:条件和结论

  生:命题有真假之分

  生:可以通过举反例的方法判断假命题

  生:可通过证明的方法证实真命题

  八年级数学教案优秀 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轴对称、*移、旋转及其组合)。

  2、能力目标:

  ①经历对具有旋转特征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画图等过程,掌握画图技能。

  ②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并在此基础上达到巩固旋转的有关性质。

  3、情感体验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轴对称、*移、旋转及其组合);

  难点:综合利用各种变换关系观察图形的形成。

  疑点:基本图案不同,形成方式不同。

  教学方法:

  新授课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的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为主展开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1、情境导入

  播放自制图形形成的影片,如图351。

  2、充分利用本课时引入开放性的问题:图351由四部分组成,每部分都包括两个小十字,其中一部分能经过适当的旋转得到其他三部分吗?能经过*移吗?能经过轴对称吗?还有其它方式吗?

  问题本身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探究图形之间变化关系的情景,图形虽十简单,但变换方式综合性强,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各抒已见,后由教师进行适当归纳小结:

  (1)整个图形可以看做是由一个十字组成部分通过连续七次*移前后的图形共同组成;

  (2)整个图形也可以看做是由左边的两个十字组成的部分通过三次放置形成的`;

  (3)整个图形不定期可以看做把左边的两个十字组成的部分先通过*移一次形成左右四个十字组成的图形,然后绕图形中心旋转90度前后的图形共同组成;

  (4)整个图形还可以看做把左边的两个十字组成的部分通过二次轴对称形成的。

  (学生可能还有其他不同描述,教师应予以肯定)

  3、通过上述问题的讨论,我们看到图形的*移、旋转,轴对称变换是图形变换中最基本的三种变换方式,它们是今后设计图案的主要手段。

  4、利用想一想你能将图352的左图,通过*移或旋转得到右图吗?

  学生议论或动手操作会发现这是不可能的,教材意图十分明确,要告诉学生并不是所有图形都可以通过一次*移或旋转而得到的,从而要求我们今后分析图形之间的关系时,要充分利用它们各自的性质、特征正确判断和识别。那么上述图形能通过轴对称变换从左图变成右图吗?进一步让学生思考,从而得到结论是可能的。

  5、例1、怎样将图353中的甲图变成乙图案?

  通过相对简单活泼的问题,让学生能运用图形变换的几种不同方式解答问题(先旋转再*移后等到或先*移后旋转也可以)

  例2、怎样将图354中右边的图案变成左边的图案?

  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交流。

  (师):哪位同学有好好方法,请告诉大家!

  (生):以右图案的中心为旋转中心,将图案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0 。

  (生):以右图案的中心为旋转中心,将图案顺逆时针方向旋转2700 。

  明确可以通过不同的办法达到同样的效果,激励学生动手动脑。

  5、学*小结

  (1)内容总结

  两个图案前后变化彩用了哪些方法?(*移、旋转,轴对称)

  (2)方法归纳

  ①了解并知道图案变化的一般方法。

  ②图案变化的方法很多,在生活中要养成多途径观察,思考问题的*惯。

  6、目标检测

  图355是由三个正三角形拼成的,它可以看做由其中一个三角形经过怎样的变换而得到?

  延伸拓展:

  1、链接生活

  链接一:奥运会的五环旗图案是大家熟悉的图案,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它的形成。(用课本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图形变换)

  链接二:夏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同学们都赞美过它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很多同学曾画过荷花,请你用所学知识再画一朵荷花,看与以前有什么不同的感受(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实践探索:

  ①实践活动列举实例归纳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移、旋转,轴对称及其组合)

  ②巩固练*课本74页中的*题3.6。

  板书设计:

  3.5它们是怎样变过来的。

  轴对称、*移、旋转的性质例题;

  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

  八年级数学教案优秀 4

  教学目标:

  1、知道负整数指数幂=(a≠0,n是正整数)。

  2、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3、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教学重点:

  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难点:

  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课堂知识使学生懂得任何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能利用事物之间的类比性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1、回忆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同底数的幂的乘法:am?an = am+n (m,n是正整数);

  (2)幂的乘方:(am)n = amn (m,n是正整数);

  (3)积的乘方:(ab)n = anbn (n是正整数);

  (4)同底数的幂的除法:am÷an = am?n ( a≠0,m,n是正整数,m>n);

  (5)商的乘方:()n = (n是正整数);

  2、回忆0指数幂的规定,即当a≠0时,a0 = 1.

  3、你还记得1纳米=10?9米,即1纳米=米吗?

  4、计算当a≠0时,a3÷a5 ===,另一方面,如果把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am÷an = am?n (a≠0,m,n是正整数,m>n)中的m>n这个条件去掉,那么a3÷a5 = a3?5 = a?2,于是得到a?2 =(a≠0)。

  二、总结: 一般地,数学中规定: 当n是正整数时,=(a≠0)(注意:适用于m、n可以是全体整数) 教师启发学生由特殊情形入手,来看这条性质是否成立。 事实上,随着指数的取值范围由正整数推广到全体整数,前面提到的`运算性质都可推广到整数指数幂;am?an = am+n (m,n是整数)这条性质也是成立的。

  三、科学记数法: 我们已经知道,一些较大的数适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有了负整数指数幂后,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例如:0.000012 = 1.2×10?5. 即小于1的正数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位数只有1位的正数,n是正整数。 启发学生由特殊情形入手,比如0.012 = 1.2×10?2,0.0012 = 1.2×10?3,0.00012 = 1.2×10?4,以此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有0.0000000012 = 1.2×10?9,即对于一个小于1的正数,如果小数点后到第一个非0数字前有8个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时,10的指数是?9,如果有m个0,则10的指数应该是?m?1.

  八年级数学教案优秀 5

  【教学目标】

  1、了解分式概念。

  2、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让学生填写[思考],学生自己依次填出:,,,。

  2、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实践,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设江水的流速为x千米/时。

  轮船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小时,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小时,所以=。

  3、以上的式子,,,,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发现,这些式子都像分数一样都是A÷B的形式。分数的分子A与分母B都是整数,而这些式子中的A、B都是整式,并且B中都含有字母。

  [思考]引发学生思考分式的分母应满足什么条件,分式才有意义?由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用类比的方法归纳出:分式的分母也不能为零。注意只有满足了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这个条件,分式才有意义。即当B≠0时,分式才有意义。

  二、例题讲解

  例1:当x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

  【分析】已知分式有意义,就可以知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进一步解出字母x的取值范围。

  (补充)例2:当m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1);(2);(3)。

  【分析】分式的值为0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分母不能为零;②分子为零,这样求出的m的解集中的公共部分,就是这类题目的解。

  三、随堂练*

  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9x+4,,,,,

  2、当x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3、当x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四、小结

  谈谈你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课本128~129页练*。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