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范本五份

首页 / 说课稿 / |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1

  一、说教材

  本节课讲的是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第三节的第一课时——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际问题审,设,列,解,答;经历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这种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含有多个未知数的问题的有效数学模型;

  2.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过程与方法)

  学会比较估算与精确计算以及检验方程组的解是否符合题意并正确作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文化。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以方程组为工具分析,解决含有多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确定解题策略,比较估算与精确计算

  四、说教法

  教法设计:回顾练*(5分钟),自主探究(5分钟),小组交流(5分钟),成果展示(10分钟),疑难点拨(10分钟),课堂运用(5分钟),小结发言(5分钟)。

  教法设计意图

  1.回顾练*

  内容:

  用适当的方法解方程组

  (2)既是方程的解,又是方程的解是()

  A.B.C.D.设计意图:巩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2.自主探究

  出示问题:养牛场原有30只母牛和15只小牛,一天约需用饲料675一周后又购进12只母牛和5只小牛,这时一天约需用饲料940kg.饲养员李大叔估计*均每只母牛1天约需用饲料18~20kg,每只小牛1天约需用饲料7~8kg.你能否通过计算检验他的估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请认真看P.105页的内容.

  思考:判断李大叔的估计是否正确的方法有2种:

  (1)先假设李大叔的估计正确,再根据问题中给定的数量关系来检验.

  (2)根据问题中给定的数量关系求出*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约需用饲料量,再来判断李大叔的估计是否正确.

  5分钟后谁能帮助李大叔解决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看书,教师巡视,确保人人学得紧张高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自主学*的能力

  3.小组交流

  组内成员讨论各自的探究成果,对不足和错误进行补充与更正

  最终提炼出最佳方法.

  设计意图:培养合作学*的*惯

  4.成果展示

  各组在黑板上展示解题的方法(也就是设,列的步骤),然后由发言人讲解详细的做法.

  设计意图: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5.疑难点拨

  (1)根据问题中给定的数量关系求出*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约需用饲料量——列出方程组

  (2)方法的多样——2种解法

  设计意图:突破难点,打开思考路线,指导规范解题

  6.课堂运用

  实验中学组织爱心捐款支援灾区活动,九年级一班55名同学共捐款1180元,捐款情况见下表.表中捐款10元和20元的人数不小心被墨水污染已经看不清楚,请你帮助确定表中的数据.

  捐款(元)

  5

  10

  20

  50

  人数

  6

  7

  设计意图:巩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7.小结发言

  谈出本节课的收获与困惑

  设计意图:通过各小组的小结,从审,设,列,解,答五步规范实际问题的解法.

  五、说作业安排

  作业安排一定要按照学生的层次性分类定量的进行(我一般将学生分成三类:特优生,优秀生,待优生)

  设计意图:从不同层次有效的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2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一节内容。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向大家汇报我对这节课的认识与理解。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最简单的多元(未知数的个数不止一个)方程组,通过对它的学*,可以了解的多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和解法的基本思路。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是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本节课是在七年级上册已有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方程(组),为学生初中阶段学好必备的代数,几何的基础与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同时提高学生能力,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对他们进行 思想教育方面有独特的意义,同时,对后续教学内容起到奠基作用。

  2、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会把二元一次方程化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使学生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含义,会检验一对数是不是它们的解。

  3、重点、难点

  重点:是学生认识到一对数必须同时满足两个二元一次方程,才是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掌握检验一对数是否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书写格式。

  难点: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含义。

  二、教法

  启发诱导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借助多媒体增加课堂容量。

  三、学法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活动是数学教学中的灵魂。所以我在学生思维最*发展区内设置并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性学*,合作式学*,探究式学*等,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参与度,力求学生在“双基”数学能力和理性 精神方面得到一定发展。

  四、教学过程

  1、教与学互动设计:通过“篮球比赛积分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能够很好的刻画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为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做准备。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来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2、合作交流,解读探究:通过上述的两个方程对新的知识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呼应新课标理念中让学生“动”起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的理念,进行新课的学*。

  3、课堂练*:用幻灯片展示的*题,学生通过*题巩固本节课知识,更加充分的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 相关内容。

  4、课堂 小结及布置作业:通过 小结及做*题反馈学生对本节课的收获。

  五、教学反思

  生命在活动中丰富,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定基础,是活动教学的终极价值追求;课堂在活动中精彩,强调通过师生之间丰富多彩的主体活动“唤醒”沉睡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重建;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教师在活动中成长。由于我能力有限,还请各位 领导、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附:板书设计

  8、1二元一次方程组

  xy=222xy=40

  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3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二元一次方程组。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向大家汇报我对这节课的认识和理解。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续和提高,又是学*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继续学*另一种方程及方程组,它是学生系统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类比,让学生从中充分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理解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概念,为以后函数等知识的学*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例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能力目标:会判断一组未知数的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组的解。会在实际问题中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情感目标:使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讨论获取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难点:在实际生活中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二、教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的组织者、言道者,教学的一切活动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发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三、学法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活动是数学教学中的灵魂。所以我在学生思维最*发展区内设置并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性学*,合作式学*,探究式学*等,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参与度,力求学生在“双基”数学能力和理性精神方面得到一定发展。

  四、教学过程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复*旧知,温故知新

  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的名次,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设计意图:构建注意主张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方程是本节课深入研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认知基础,这样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学*情境。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这个问题中包含了哪些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设胜的场数是x,负的场数是y,你能用方程把这些条件表示出来吗?

  由问题知道,题中包含两个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

  胜的场数+负的场数=总场数,

  胜场积分+负场积分=总积分。

  这两个条件可以用方程

  x+y=22

  2x+y=40

  表示:

  上面两个方程中,每个方程都含有两个未知数(x和y),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把两个方程合在一起,写成

  x+y=22

  2x+y=40

  像这样,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计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

  (3)发现问题,探求新知

  满足方程①,且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的x、y的值有哪些?把它们填入表中。

  x

  y

  上表中哪对x、y的值还满足方程②。

  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设计意图: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在

  这里,通过学*用坐标表示*移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

  (4)分析思考,加深理解

  例1(1)方程(a+2)x+(b-1)y=3是二元一次方程,试求a、b的取值范围。

  (2)方程x∣a∣–1+(a-2)y=2是二元一次方程,试求a的值.

  例2若方程x2m–1+5y3n–2=7是二元一次方程.求m、n的值。

  例3已知下列三对值:

  x=-6x=10 x=10

  y=-9y=-6y=-1

  x-y=6

  2x+31y=-11

  (1)哪几对数值使方程x-y=6的左、右两边的值相等?

  (2)哪几对数值是方程组的解?

  例4求二元一次方程3x+2y=19的正整数解。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论指出,数学知识要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条件、结论、应用范围等),通过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几个重要方面的阐述,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知识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的数学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维的难点。

  通过前面的学*,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本节所要学*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第五个环节。

  (5)强化训练,巩固双基

  课堂练*:

  教科书第102页练*

  *题8.11、2题

  设计意图:几道练*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升华知识。

  (6)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我的理解是,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的指示、方法、体验是那个方面进行归纳,我设计了这么三个问题: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②通过本节课的学*,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

  ③通过本节课的学*,你掌握了哪些学*数学的方法?

  (7)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教科书第102页3、4、5题。

  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

  以上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层层递进,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课堂效益达到最佳状态。

  五、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了一元一次方程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思想,依次经过比较、归纳等活动,最终探索出二元一次方程组。下面是关于本节课的几点说明:

  1、本节课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优化处理,为跳跃较大的知识点作充分的铺垫,密切联系新旧知识,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主动探索新知识,扩大知识结构,发展能力,完善人格,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思想为导向、知识为载体,以方法为中介、训练为主干,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中心、操作为动力的教学理念。

  2、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注重引导学生分工合作,独立思考,形成主见并进行交流,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同时进行实验操作,使课堂教学灵活直观,新鲜有趣,从而使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思想的先进性、教学目标的整体性、教学过程的有序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学效果的可靠性。

  3、注重量化评价与质怀评价相结合,充分利用课堂观察评价、问题讨论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多元化评价,通过几组*题,将学生水*层次记录在案,为学生的学*评价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从而综合检验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的理解,以及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在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4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二元一次方程组。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向大家汇报我对这节课的认识和理解。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续和提高,又是学*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继续学*另一种方程及方程组,它是学生系统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类比,让学生从中充分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理解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概念,为以后函数等知识的学*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例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能力目标:会判断一组未知数的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组的解。会在实际问题中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情感目标:使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讨论获取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难点:在实际生活中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二、教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的组织者、言道者,教学的一切活动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发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三、学法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活动是数学教学中的灵魂。所以我在学生思维最*发展区内设置并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性学*,合作式学*,探究式学*等,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参与度,力求学生在“双基”数学能力和理性精神方面得到一定发展。

  四、教学过程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复*旧知,温故知新

  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的名次,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设计意图:构建注意主张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方程是本节课深入研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认知基础,这样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学*情境。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这个问题中包含了哪些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设胜的场数是x,负的场数是y,你能用方程把这些条件表示出来吗?

  由问题知道,题中包含两个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

  胜的场数+负的场数=总场数,

  胜场积分+负场积分=总积分。

  这两个条件可以用方程

  x+y=22

  2x+y=40

  表示:

  上面两个方程中,每个方程都含有两个未知数(x和y),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把两个方程合在一起,写成

  x+y=22

  2x+y=40

  像这样,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计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

  (3)发现问题,探求新知

  满足方程①,且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的x、y的值有哪些?把它们填入表中。

  x

  y

  上表中哪对x、y的值还满足方程②。

  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设计意图: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在

  这里,通过学*用坐标表示*移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

  (4)分析思考,加深理解

  例1(1)方程(a+2)x+(b-1)y=3是二元一次方程,试求a、b的取值范围。

  (2)方程x∣a∣–1+(a-2)y=2是二元一次方程,试求a的值.

  例2若方程x2m–1+5y3n–2=7是二元一次方程.求m、n的值。

  例3已知下列三对值:

  x=-6x=10 x=10

  y=-9y=-6y=-1

  x-y=6

  2x+31y=-11

  (1)哪几对数值使方程x-y=6的左、右两边的值相等?

  (2)哪几对数值是方程组的解?

  例4求二元一次方程3x+2y=19的正整数解。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论指出,数学知识要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条件、结论、应用范围等),通过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几个重要方面的阐述,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知识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的数学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维的难点。

  通过前面的学*,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本节所要学*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第五个环节。

  (5)强化训练,巩固双基

  课堂练*:

  教科书第102页练*

  *题8.11、2题

  设计意图:几道练*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升华知识。

  (6)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我的理解是,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的指示、方法、体验是那个方面进行归纳,我设计了这么三个问题: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②通过本节课的学*,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

  ③通过本节课的学*,你掌握了哪些学*数学的方法?

  (7)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教科书第102页3、4、5题。

  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

  以上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层层递进,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课堂效益达到最佳状态。

  五、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了一元一次方程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思想,依次经过比较、归纳等活动,最终探索出二元一次方程组。下面是关于本节课的几点说明:

  1、本节课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优化处理,为跳跃较大的知识点作充分的铺垫,密切联系新旧知识,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主动探索新知识,扩大知识结构,发展能力,完善人格,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思想为导向、知识为载体,以方法为中介、训练为主干,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中心、操作为动力的教学理念。

  2、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注重引导学生分工合作,独立思考,形成主见并进行交流,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同时进行实验操作,使课堂教学灵活直观,新鲜有趣,从而使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思想的先进性、教学目标的整体性、教学过程的有序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学效果的可靠性。

  3、注重量化评价与质怀评价相结合,充分利用课堂观察评价、问题讨论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多元化评价,通过几组*题,将学生水*层次记录在案,为学生的学*评价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从而综合检验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的理解,以及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在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5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二元一次方程组。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向大家汇报我对这节课的认识和理解。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续和提高,又是学*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继续学*另一种方程及方程组,它是学生系统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类比,让学生从中充分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理解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概念,为以后函数等知识的学*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例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能力目标:会判断一组未知数的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组的解。会在实际问题中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情感目标:使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讨论获取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难点:在实际生活中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二、教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的组织者、言道者,教学的一切活动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发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三、学法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活动是数学教学中的灵魂。所以我在学生思维最*发展区内设置并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性学*,合作式学*,探究式学*等,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参与度,力求学生在“双基”数学能力和理性精神方面得到一定发展。

  四、教学过程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复*旧知,温故知新

  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的名次,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设计意图:构建注意主张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方程是本节课深入研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认知基础,这样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学*情境。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这个问题中包含了哪些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设胜的场数是x,负的场数是y,你能用方程把这些条件表示出来吗?

  由问题知道,题中包含两个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

  胜的场数+负的场数=总场数,

  胜场积分+负场积分=总积分。

  这两个条件可以用方程

  x+y=22

  2x+y=40

  表示:

  上面两个方程中,每个方程都含有两个未知数(x和y),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把两个方程合在一起,写成

  x+y=22

  2x+y=40

  像这样,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计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

  (3)发现问题,探求新知

  满足方程①,且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的x、y的值有哪些?把它们填入表中。

  x

  y

  上表中哪对x、y的值还满足方程②。

  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设计意图: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在

  这里,通过学*用坐标表示*移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

  (4)分析思考,加深理解

  例1(1)方程(a+2)x+(b-1)y=3是二元一次方程,试求a、b的取值范围。

  (2)方程x∣a∣–1+(a-2)y=2是二元一次方程,试求a的值.

  例2若方程x2m–1+5y3n–2=7是二元一次方程.求m、n的值。

  例3已知下列三对值:

  x=-6x=10 x=10

  y=-9y=-6y=-1

  x-y=6

  2x+31y=-11

  (1)哪几对数值使方程x-y=6的左、右两边的值相等?

  (2)哪几对数值是方程组的解?

  例4求二元一次方程3x+2y=19的正整数解。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论指出,数学知识要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条件、结论、应用范围等),通过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几个重要方面的阐述,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知识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的数学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维的难点。

  通过前面的学*,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本节所要学*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第五个环节。

  (5)强化训练,巩固双基

  课堂练*:

  教科书第102页练*

  *题8.11、2题

  设计意图:几道练*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升华知识。

  (6)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我的理解是,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的指示、方法、体验是那个方面进行归纳,我设计了这么三个问题: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②通过本节课的学*,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

  ③通过本节课的学*,你掌握了哪些学*数学的方法?

  (7)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教科书第102页3、4、5题。

  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

  以上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层层递进,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课堂效益达到最佳状态。

  五、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了一元一次方程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思想,依次经过比较、归纳等活动,最终探索出二元一次方程组。下面是关于本节课的几点说明:

  1、本节课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优化处理,为跳跃较大的知识点作充分的铺垫,密切联系新旧知识,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主动探索新知识,扩大知识结构,发展能力,完善人格,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思想为导向、知识为载体,以方法为中介、训练为主干,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中心、操作为动力的教学理念。

  2、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注重引导学生分工合作,独立思考,形成主见并进行交流,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同时进行实验操作,使课堂教学灵活直观,新鲜有趣,从而使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思想的先进性、教学目标的整体性、教学过程的有序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学效果的可靠性。

  3、注重量化评价与质怀评价相结合,充分利用课堂观察评价、问题讨论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多元化评价,通过几组*题,将学生水*层次记录在案,为学生的学*评价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从而综合检验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的理解,以及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在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范本五份扩展阅读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范本五份(扩展1)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菁华3篇)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1

  各位专家、领导上午好!我是黄淮学院数学科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06级学生,今天的*号选手,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参加本次教学技能大赛。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二元一次方程组》。(板书8.1二元一次方程组)下面我将从以下七个环节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幻灯片)

  一、教材分析

  首先是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了《一元一次方程》,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前沿部分,在教材中起着占据承上启下的地位。

  其次是教材的编写特点。教材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的实际水*出发,让学生用“观察、猜想、操作、验证、归纳”的方法探索二元一次方程。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精神和思维的条理性。

  二、教学目标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把知识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应该教给学生学*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意识,使他们会学。因此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二元一次方程概念,会判断一组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能力目标:在经历分析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通过自由思考与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探讨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探究能力,使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认识知识的独立性。

  三、重点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教学目标的分析,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得出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类比来来认识二元一次方程,通过列表求解、讨论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本节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运用“实际问题----数学问题的”建模意识来理解和探索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教法学法

  在教法方面,结合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及七年级学生思维特征,针对本节课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讲授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自主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创设思维情境,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二主方针。并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以增加课堂容量和教学的直观性。

  在学法指导上,教给学生科学的学*方法,培养良好的学**惯是最终目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猜想、合作交流、抽象概括、总结归纳等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使学生不仅学到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体验到探究的甘苦,领会到成功的喜悦。

  下面,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心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设定教学过程如下:(一)、情境导入(二)、探究新知(三)、跟踪反馈(四)、收获园地(五)、布置作业

  (一)、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篮球比赛积分问题,这是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尝试列出二元一次方程。当然本课开始并不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列出二元一次方程,而是让学生明白有些问题可以用二元一次方程来解决。为今后学*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作铺垫。对有些学生我们可以直接给他列出方程,让他感知二元一次方程的好处。从而体现新课标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情境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是:从问题到方程。自然的过渡到第二个教学环节:探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生活中的实例问题,“李明和妈妈买苹果和梨各多少千克?”。探究一的设计意图是:从实例中引入二元一次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尝试用数学语言表述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方程思想,在用数学语表述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方程现实意义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热情。

  “探究二”例题分析引导学生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法,由重量、总重量,价格、花费入手设未知量、列方程。列好方程后,引导学生用等量关系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后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采用代入法求解。这一点并不难,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其中,体验学*数学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探究三”在例题讲解中,教师要注意讲清楚要怎样解、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确定性,方程思想的进一步渗透,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三)、跟踪反馈

  新课标指出“在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及时适量的的巩固与练*仍然是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提升能力的必要途径”故而,我设计了层次递进的三道巩固例题。教师引导学生审题,学生弄清题意后,师生共同解题,由教师示范解题过程,期间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通过“变式延伸、引申重构”加入与概念相关的深层次题目,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及时的训练能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四)收获园地

  在此,通过总结结论、强化认识,引导学生认识二元一次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提问:“你从上面的学*中体会到解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吗?主要步骤有那些吗?”以加深学生对代入法的掌握。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五)、布置作业

  在本环节,我将课后作业的布置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数学练*即课后*题作业的布置,旨在让学生通过及时地巩固练*加深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二是数学思考即写一篇数学日记,让学生将本堂课所获得经验体会写成一篇数学日记,同学相互交流。旨在提高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认识,唤醒学生亲*数学的热情,帮助学生强化数学知识的记忆,逐步拉*他们观念中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

  在此,我以直观、系统为主旨,针对本节课的具体内容,设计了重难点突出、简洁明了的课堂板书,配合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最大化的利用教学资源的同时也体现了时代要素在教学中的运用。

  七、反思评价

  按照“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本节课的重点是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在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突破重难点、达到教学目标。整节课还应做到全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状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己、欣赏同伴,彼此学*,在共同学*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在教学中应始终坚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加强数学学*方法的指导,为学生终生学*打下坚实基础”为主旨,同时努力推行“成功教育、快乐教育”的理念,把握评价的时机与尺度,实现评价主体和形式的多样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激活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并“卷入”到“做”数学的活动中,从而更加深刻的认识*行四边形的性质。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请给各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结束: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学法、说重难点、说教学程序、说板书及反思评价几个方面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初浅的认识和想法,有不足之处,希望各位委评老师批评指导。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本节课讲的是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第三节的第一课时——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际问题审,设,列,解,答;经历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这种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含有多个未知数的问题的有效数学模型;

  2.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过程与方法)

  学会比较估算与精确计算以及检验方程组的解是否符合题意并正确作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文化。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以方程组为工具分析,解决含有多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确定解题策略,比较估算与精确计算

  四、说教法

  教法设计:回顾练*(5分钟),自主探究(5分钟),小组交流(5分钟),成果展示(10分钟),疑难点拨(10分钟),课堂运用(5分钟),小结发言(5分钟)。

  教法设计意图

  1.回顾练*

  内容:

  用适当的方法解方程组

  (2)既是方程的解,又是方程的解是()

  A.B.C.D.设计意图:巩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2.自主探究

  出示问题:养牛场原有30只母牛和15只小牛,一天约需用饲料675一周后又购进12只母牛和5只小牛,这时一天约需用饲料940kg.饲养员李大叔估计*均每只母牛1天约需用饲料18~20kg,每只小牛1天约需用饲料7~8kg.你能否通过计算检验他的估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请认真看P.105页的内容.

  思考:判断李大叔的估计是否正确的方法有2种:

  (1)先假设李大叔的估计正确,再根据问题中给定的数量关系来检验.

  (2)根据问题中给定的数量关系求出*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约需用饲料量,再来判断李大叔的估计是否正确.

  5分钟后谁能帮助李大叔解决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看书,教师巡视,确保人人学得紧张高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自主学*的能力

  3.小组交流

  组内成员讨论各自的探究成果,对不足和错误进行补充与更正

  最终提炼出最佳方法.

  设计意图:培养合作学*的*惯

  4.成果展示

  各组在黑板上展示解题的方法(也就是设,列的步骤),然后由发言人讲解详细的做法.

  设计意图: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5.疑难点拨

  (1)根据问题中给定的数量关系求出*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约需用饲料量——列出方程组

  (2)方法的多样——2种解法

  设计意图:突破难点,打开思考路线,指导规范解题

  6.课堂运用

  实验中学组织爱心捐款支援灾区活动,九年级一班55名同学共捐款1180元,捐款情况见下表.表中捐款10元和20元的人数不小心被墨水污染已经看不清楚,请你帮助确定表中的数据.

  捐款(元)

  5

  10

  20

  50

  人数

  6

  7

  设计意图:巩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7.小结发言

  谈出本节课的收获与困惑

  设计意图:通过各小组的小结,从审,设,列,解,答五步规范实际问题的解法.

  五、说作业安排

  作业安排一定要按照学生的层次性分类定量的进行(我一般将学生分成三类:特优生,优秀生,待优生)

  设计意图:从不同层次有效的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3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二元一次方程组。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向大家汇报我对这节课的认识和理解。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续和提高,又是学*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继续学*另一种方程及方程组,它是学生系统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类比,让学生从中充分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理解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概念,为以后函数等知识的学*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例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能力目标:会判断一组未知数的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组的解。会在实际问题中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情感目标:使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讨论获取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难点:在实际生活中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二、教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的组织者、言道者,教学的一切活动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发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三、学法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活动是数学教学中的灵魂。所以我在学生思维最*发展区内设置并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性学*,合作式学*,探究式学*等,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参与度,力求学生在“双基”数学能力和理性精神方面得到一定发展。

  四、教学过程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复*旧知,温故知新

  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的名次,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设计意图:构建注意主张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方程是本节课深入研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认知基础,这样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学*情境。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这个问题中包含了哪些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设胜的场数是x,负的场数是y,你能用方程把这些条件表示出来吗?

  由问题知道,题中包含两个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

  胜的场数+负的场数=总场数,

  胜场积分+负场积分=总积分。

  这两个条件可以用方程

  x+y=22

  2x+y=40

  表示:

  上面两个方程中,每个方程都含有两个未知数(x和y),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把两个方程合在一起,写成

  x+y=22

  2x+y=40

  像这样,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计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

  (3)发现问题,探求新知

  满足方程①,且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的x、y的值有哪些?把它们填入表中。

  x

  y

  上表中哪对x、y的值还满足方程②。

  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设计意图: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在

  这里,通过学*用坐标表示*移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

  (4)分析思考,加深理解

  例1(1)方程(a+2)x+(b-1)y=3是二元一次方程,试求a、b的取值范围。

  (2)方程x∣a∣–1+(a-2)y=2是二元一次方程,试求a的值.

  例2若方程x2m–1+5y3n–2=7是二元一次方程.求m、n的值。

  例3已知下列三对值:

  x=-6x=10 x=10

  y=-9y=-6y=-1

  x-y=6

  2x+31y=-11

  (1)哪几对数值使方程x-y=6的左、右两边的值相等?

  (2)哪几对数值是方程组的解?

  例4求二元一次方程3x+2y=19的正整数解。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论指出,数学知识要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条件、结论、应用范围等),通过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几个重要方面的阐述,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知识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的数学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维的难点。

  通过前面的学*,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本节所要学*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第五个环节。

  (5)强化训练,巩固双基

  课堂练*:

  教科书第102页练*

  *题8.11、2题

  设计意图:几道练*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升华知识。

  (6)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我的理解是,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的指示、方法、体验是那个方面进行归纳,我设计了这么三个问题: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②通过本节课的学*,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

  ③通过本节课的学*,你掌握了哪些学*数学的方法?

  (7)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教科书第102页3、4、5题。

  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

  以上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层层递进,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课堂效益达到最佳状态。

  五、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了一元一次方程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思想,依次经过比较、归纳等活动,最终探索出二元一次方程组。下面是关于本节课的几点说明:

  1、本节课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优化处理,为跳跃较大的知识点作充分的铺垫,密切联系新旧知识,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主动探索新知识,扩大知识结构,发展能力,完善人格,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思想为导向、知识为载体,以方法为中介、训练为主干,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中心、操作为动力的教学理念。

  2、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注重引导学生分工合作,独立思考,形成主见并进行交流,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同时进行实验操作,使课堂教学灵活直观,新鲜有趣,从而使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思想的先进性、教学目标的整体性、教学过程的有序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学效果的可靠性。

  3、注重量化评价与质怀评价相结合,充分利用课堂观察评价、问题讨论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多元化评价,通过几组*题,将学生水*层次记录在案,为学生的学*评价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从而综合检验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的理解,以及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在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范本五份(扩展2)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菁华3篇)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1

  各位专家、领导上午好!我是黄淮学院数学科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06级学生,今天的*号选手,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参加本次教学技能大赛。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二元一次方程组》。(板书8.1二元一次方程组)下面我将从以下七个环节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幻灯片)

  一、教材分析

  首先是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了《一元一次方程》,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前沿部分,在教材中起着占据承上启下的地位。

  其次是教材的编写特点。教材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的实际水*出发,让学生用“观察、猜想、操作、验证、归纳”的方法探索二元一次方程。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精神和思维的条理性。

  二、教学目标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把知识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应该教给学生学*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意识,使他们会学。因此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二元一次方程概念,会判断一组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能力目标:在经历分析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通过自由思考与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探讨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探究能力,使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认识知识的独立性。

  三、重点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教学目标的分析,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得出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类比来来认识二元一次方程,通过列表求解、讨论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本节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运用“实际问题----数学问题的”建模意识来理解和探索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教法学法

  在教法方面,结合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及七年级学生思维特征,针对本节课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讲授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自主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创设思维情境,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二主方针。并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以增加课堂容量和教学的直观性。

  在学法指导上,教给学生科学的学*方法,培养良好的学**惯是最终目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猜想、合作交流、抽象概括、总结归纳等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使学生不仅学到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体验到探究的甘苦,领会到成功的喜悦。

  下面,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心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设定教学过程如下:(一)、情境导入(二)、探究新知(三)、跟踪反馈(四)、收获园地(五)、布置作业

  (一)、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篮球比赛积分问题,这是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尝试列出二元一次方程。当然本课开始并不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列出二元一次方程,而是让学生明白有些问题可以用二元一次方程来解决。为今后学*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作铺垫。对有些学生我们可以直接给他列出方程,让他感知二元一次方程的好处。从而体现新课标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情境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是:从问题到方程。自然的过渡到第二个教学环节:探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生活中的实例问题,“李明和妈妈买苹果和梨各多少千克?”。探究一的设计意图是:从实例中引入二元一次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尝试用数学语言表述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方程思想,在用数学语表述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方程现实意义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热情。

  “探究二”例题分析引导学生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法,由重量、总重量,价格、花费入手设未知量、列方程。列好方程后,引导学生用等量关系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后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采用代入法求解。这一点并不难,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其中,体验学*数学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探究三”在例题讲解中,教师要注意讲清楚要怎样解、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确定性,方程思想的进一步渗透,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三)、跟踪反馈

  新课标指出“在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及时适量的的巩固与练*仍然是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提升能力的必要途径”故而,我设计了层次递进的三道巩固例题。教师引导学生审题,学生弄清题意后,师生共同解题,由教师示范解题过程,期间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通过“变式延伸、引申重构”加入与概念相关的深层次题目,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及时的训练能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四)收获园地

  在此,通过总结结论、强化认识,引导学生认识二元一次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提问:“你从上面的学*中体会到解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吗?主要步骤有那些吗?”以加深学生对代入法的掌握。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五)、布置作业

  在本环节,我将课后作业的布置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数学练*即课后*题作业的布置,旨在让学生通过及时地巩固练*加深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二是数学思考即写一篇数学日记,让学生将本堂课所获得经验体会写成一篇数学日记,同学相互交流。旨在提高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认识,唤醒学生亲*数学的热情,帮助学生强化数学知识的记忆,逐步拉*他们观念中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

  在此,我以直观、系统为主旨,针对本节课的具体内容,设计了重难点突出、简洁明了的课堂板书,配合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最大化的利用教学资源的同时也体现了时代要素在教学中的运用。

  七、反思评价

  按照“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本节课的重点是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在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突破重难点、达到教学目标。整节课还应做到全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状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己、欣赏同伴,彼此学*,在共同学*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在教学中应始终坚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加强数学学*方法的指导,为学生终生学*打下坚实基础”为主旨,同时努力推行“成功教育、快乐教育”的理念,把握评价的时机与尺度,实现评价主体和形式的多样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激活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并“卷入”到“做”数学的活动中,从而更加深刻的认识*行四边形的性质。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请给各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结束: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学法、说重难点、说教学程序、说板书及反思评价几个方面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初浅的认识和想法,有不足之处,希望各位委评老师批评指导。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本节课讲的是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第三节的第一课时——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际问题审,设,列,解,答;经历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这种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含有多个未知数的问题的有效数学模型;

  2.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过程与方法)

  学会比较估算与精确计算以及检验方程组的解是否符合题意并正确作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文化。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以方程组为工具分析,解决含有多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确定解题策略,比较估算与精确计算

  四、说教法

  教法设计:回顾练*(5分钟),自主探究(5分钟),小组交流(5分钟),成果展示(10分钟),疑难点拨(10分钟),课堂运用(5分钟),小结发言(5分钟)。

  教法设计意图

  1.回顾练*

  内容:

  用适当的方法解方程组

  (2)既是方程的解,又是方程的解是()

  A.B.C.D.设计意图:巩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2.自主探究

  出示问题:养牛场原有30只母牛和15只小牛,一天约需用饲料675一周后又购进12只母牛和5只小牛,这时一天约需用饲料940kg.饲养员李大叔估计*均每只母牛1天约需用饲料18~20kg,每只小牛1天约需用饲料7~8kg.你能否通过计算检验他的估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请认真看P.105页的内容.

  思考:判断李大叔的估计是否正确的方法有2种:

  (1)先假设李大叔的估计正确,再根据问题中给定的数量关系来检验.

  (2)根据问题中给定的数量关系求出*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约需用饲料量,再来判断李大叔的估计是否正确.

  5分钟后谁能帮助李大叔解决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生按照自学指导看书,教师巡视,确保人人学得紧张高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自主学*的能力

  3.小组交流

  组内成员讨论各自的探究成果,对不足和错误进行补充与更正

  最终提炼出最佳方法.

  设计意图:培养合作学*的*惯

  4.成果展示

  各组在黑板上展示解题的方法(也就是设,列的步骤),然后由发言人讲解详细的做法.

  设计意图: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5.疑难点拨

  (1)根据问题中给定的数量关系求出*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约需用饲料量——列出方程组

  (2)方法的多样——2种解法

  设计意图:突破难点,打开思考路线,指导规范解题

  6.课堂运用

  实验中学组织爱心捐款支援灾区活动,九年级一班55名同学共捐款1180元,捐款情况见下表.表中捐款10元和20元的人数不小心被墨水污染已经看不清楚,请你帮助确定表中的数据.

  捐款(元)

  5

  10

  20

  50

  人数

  6

  7

  设计意图:巩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7.小结发言

  谈出本节课的收获与困惑

  设计意图:通过各小组的小结,从审,设,列,解,答五步规范实际问题的解法.

  五、说作业安排

  作业安排一定要按照学生的层次性分类定量的进行(我一般将学生分成三类:特优生,优秀生,待优生)

  设计意图:从不同层次有效的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3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二元一次方程组。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向大家汇报我对这节课的认识和理解。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续和提高,又是学*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继续学*另一种方程及方程组,它是学生系统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类比,让学生从中充分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理解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概念,为以后函数等知识的学*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例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能力目标:会判断一组未知数的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组的解。会在实际问题中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情感目标:使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讨论获取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难点:在实际生活中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二、教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的组织者、言道者,教学的一切活动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发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三、学法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活动是数学教学中的灵魂。所以我在学生思维最*发展区内设置并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性学*,合作式学*,探究式学*等,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参与度,力求学生在“双基”数学能力和理性精神方面得到一定发展。

  四、教学过程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复*旧知,温故知新

  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的名次,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设计意图:构建注意主张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方程是本节课深入研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认知基础,这样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学*情境。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这个问题中包含了哪些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设胜的场数是x,负的场数是y,你能用方程把这些条件表示出来吗?

  由问题知道,题中包含两个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

  胜的场数+负的场数=总场数,

  胜场积分+负场积分=总积分。

  这两个条件可以用方程

  x+y=22

  2x+y=40

  表示:

  上面两个方程中,每个方程都含有两个未知数(x和y),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把两个方程合在一起,写成

  x+y=22

  2x+y=40

  像这样,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计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

  (3)发现问题,探求新知

  满足方程①,且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的x、y的值有哪些?把它们填入表中。

  x

  y

  上表中哪对x、y的值还满足方程②。

  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设计意图: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在

  这里,通过学*用坐标表示*移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

  (4)分析思考,加深理解

  例1(1)方程(a+2)x+(b-1)y=3是二元一次方程,试求a、b的取值范围。

  (2)方程x∣a∣–1+(a-2)y=2是二元一次方程,试求a的值.

  例2若方程x2m–1+5y3n–2=7是二元一次方程.求m、n的值。

  例3已知下列三对值:

  x=-6x=10 x=10

  y=-9y=-6y=-1

  x-y=6

  2x+31y=-11

  (1)哪几对数值使方程x-y=6的左、右两边的值相等?

  (2)哪几对数值是方程组的解?

  例4求二元一次方程3x+2y=19的正整数解。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论指出,数学知识要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条件、结论、应用范围等),通过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几个重要方面的阐述,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知识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的数学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维的难点。

  通过前面的学*,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本节所要学*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第五个环节。

  (5)强化训练,巩固双基

  课堂练*:

  教科书第102页练*

  *题8.11、2题

  设计意图:几道练*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升华知识。

  (6)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我的理解是,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的指示、方法、体验是那个方面进行归纳,我设计了这么三个问题: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②通过本节课的学*,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

  ③通过本节课的学*,你掌握了哪些学*数学的方法?

  (7)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教科书第102页3、4、5题。

  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

  以上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层层递进,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课堂效益达到最佳状态。

  五、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了一元一次方程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思想,依次经过比较、归纳等活动,最终探索出二元一次方程组。下面是关于本节课的几点说明:

  1、本节课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优化处理,为跳跃较大的知识点作充分的铺垫,密切联系新旧知识,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主动探索新知识,扩大知识结构,发展能力,完善人格,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思想为导向、知识为载体,以方法为中介、训练为主干,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中心、操作为动力的教学理念。

  2、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注重引导学生分工合作,独立思考,形成主见并进行交流,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同时进行实验操作,使课堂教学灵活直观,新鲜有趣,从而使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思想的先进性、教学目标的整体性、教学过程的有序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学效果的可靠性。

  3、注重量化评价与质怀评价相结合,充分利用课堂观察评价、问题讨论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多元化评价,通过几组*题,将学生水*层次记录在案,为学生的学*评价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从而综合检验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的理解,以及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在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范本五份(扩展3)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 (菁华3篇)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1

  一、内容分析

  1.1学*任务分析: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它既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延续,又是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

  1.2学生情况分析:就方程而言,初一学生已有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知识。所以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新的方程并尝试通过类比“发现”有关新概念,使学生逐步建立方程的知识体系。但对学生来说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表达形式是陌生的,对他们来说正确写出解并理解其含义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能辨别那些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并能正确的写出他们的解

  能力目标:通过尝试命名新方程、尝试“发明”有关概念,培养学生知识移的能力,并从初一开始养成建立知识体系的*惯。通过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培养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体验数学发现中的快乐,激发学生自主学*的乐趣。

  重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难点 理解、判断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并能用正确的'形式表达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三、课堂结构设计

  动手实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课题)、尝试命名和定义

  练*反馈

  结合实验,引导学生设计问题并发现方程组

  练*反馈

  引导学生在小结巩固中更好的理解概念

  分层练*,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回归实验,学生完善自己的设计

  四、教学媒体设计

  充分利用PPT演示文稿的高效性、板书的实效性和可留性以及事物演示的直观性,将它们有机结合,各取其长。

  五、教学过程设计

  5.1动手实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课题)、尝试命名和定义。

  实验情境:请学生将手中40厘米长的绳子绷成一个长方形。(课前结已打好,所占长度忽略不计)

  相互交流:学生相互交流所绷成的长方形是否完全相同,有何异同之处。

  (异:各自的长和宽不同;同:周长都是40厘米。)得出实验结论:周长为40厘米的长方形有无数个。(同时借助多媒体演示实验过程与结论)

  引出课题:如果宽设为x厘米,长设为y厘米,你能发现x和y的关系么?(x+y=20)。学生会感觉这个式子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这是个方程,陌生的是它是什么方程。引导学生将它与已学的一元一次方程作比较,(未知数的个数不同),进而请学生尝试给这样的方程命名,并给出命名的理由。(二元一次方程)。引出课题。并且由学生仿照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尝试定义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请学生说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定义,(使二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强调是两个未知数的值。

  就x+y=20这个方程而言,它的解是多少呢?学生发现有无数个,如x=1,y=19;x=2,y=18;通过设问x=1时,y还能取什么值?让学生理解虽有无数个解,但x和y是相互制约的,所以前面要加 , x=1 这y=19一对值就是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并请学生规范的写出一些解。

  这无数个解都适合这个长方形问题么?学生讨论后可得出,负数不行,小数可以,所以长方形问题仍然是无数个解,从而用方程解的知识解释了实验的结论。

  最终用数学知识解释了实验的结论。

  设计说明:实验与二元一次方程相对应,实验的结果与二元一次方程的无数个解相对应。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实验中,用心感受x、y间的关系,激发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并且这个实验将作为一条主线贯穿整个课堂。

  学生自己发现、命名二元一次方程以及概念的知识基础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识迁移的要求不高,具有可行性。

  练*1:下列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哪些不是?

  ① ②

  ③ ④

  学生回答,并紧扣定义说明理由。

  设计说明:牢抓二元、一次、方程三个关键词,设计问题,及时巩固定义。

  请学生小结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区别和联系。

  练*2:写出二元一次方程 y-x=10 的一些解。

  设计说明:在讲解解的问题中有三个关键点:

  1、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无数个;

  2、每一个解由x和y这一对相互制约的值组成;

  3、解的书写格式。并通过练*反馈掌握情况。

  5.2结合实验,引导学生设计问题并发现方程组。

  5.2.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

  周长为40厘米的长方形有无数个,若希望这道题的答案是一个而不是无数个,请学生想办法满足我的要求。(小组讨论)

  从学生设计出的众多问题中选一个讲解,若加条件:长比宽长10厘米。

  此时长y宽x需要同时满足x+y=20和y-x=10,如何在书写上体现“同时”呢?

  x+y=20

  前面加上 , 请学生给 y-x=10 命名。(二元一次方程组)并给出定义像这样,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计说明:仍通过原来的实验,自然引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练*3: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

  (1) (2) (3) (4)

  学生分析前三个,对第(4)个展开讨论

  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但二元一次方程组不一

  定都是这样,如第(4)个方程组*有两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它也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强调是方程组中的未知数共2个)

  练*4:判断下列方程组是否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x=2 x+y=5

  y=-1 2y-3z=1

  设计意图:因为书上给出的定义是描述性定义,为了避免学生理解上产生偏差,特设计这一组练*,以强调所谓二元即指整个方程组*含有两个未知数。

  5.2.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研究方程组 x+y=20 的解。

  y-x=10

  在分别研究了这两个方程解的基础上,请学生对它们所组成方程组的解各抒己见,最终达成共识: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的公共解称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并发现找公共解麻烦, 下课前告诉学生有快速求解的方法。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5.3学会小结,引导学生在小结巩固中更好的理解概念。

  至此长方形问题圆满解决,满足这个条件的长方形只有一个:长15厘米,宽5厘米。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了一些新的知识,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练*5:方程组 的解是( )

  (强调公共解)

  练*6:写一个解为 的二元一次方程。

  变: 写一个解为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练*7:就实验中的长方形问题,每位学生完整的写出设计的题目,并解答。

  设计说明:练*5 巩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定义;

  练*6 锻炼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练*7 由于在刚刚设计中只采纳了一位学生的设计,现在给大家展示自我的机会,并且通过这个问题巩固全课的知识,前后呼应。

  5.4课后作业:

  必做题:94页 练*、95页1、2。

  选做题:95页 综合运用3、4;

  探索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

  六、教学评价设计

  考虑本节课概念多的特点,所以在每个概念的给出后都设立了一个小练*,以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设置的练*中除了检查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同时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并通过开放题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2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内容解析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决含有两个提供运算未知数 的问题的有力工具,也是解决后续一些数学问题的基础。其解法将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工具。如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在*面直角坐标系中求两直线交点坐标等。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就是要把二元化为一元。而化归的方法就是代入消元法,这一方法同样是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通法。化归思想在本节中有很好的体现。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会用代入消元法解一些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路是消元。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会用代入消元法解一些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2)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路是消元,体会化归思想

  2.教学目标解析

  (1)学生能掌握代入消元法解一些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并能正确求出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要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关系,进一步体会消元思想和化归思想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学生第一次遇到二元问题,为什么要向一元转化,如何进行转化。需要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由于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表示的是同一数量,通过观察对照,可以发现二元一次方程组向 一元一次方程转化的思路

  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多,每一步需要理解每一步的目的和依据,正确进行操作,把探究过程分解细化,逐一实施。

  本节教学难点理:把二元向一元的转化,掌握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1

  篮球联赛中,每场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1场得2分,负1场得1分,某队10场比赛中得到16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你能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这个问题吗?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能。设胜x场,负(10-x)场。根据题意,得2x+(10-x)=16

  x=6,则胜6场,负4场

  教师追问:你能根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吗?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能。设胜x场,负y场。根据题意,得

  我们在上节课,通过列表找公共解的方法得到了这个方程组的解,x=6,y=4。显然这样的方法需要一个个尝试,有些麻烦,能不能像解一元一次方程那样来求出方程组的解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如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计意图:用引言的问题引人本节课内容,先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这个问题,再二元一次方程组,为后面教学做好了铺垫。

  问题2 对比方程和方程组,你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师生活动: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认识方程组中的两个y都是这个队的负场数,由此可以由一个方程得到y的表达式,并把它代入另一个方程,变二元为一元,把陌生知识转化为熟悉的知识。

  师生活动:根据上面分析,你们会解这个方程组了吗?

  学生回答:

  由①,得y=10-x ③

  把③代入②,得2x+(10-x)=16 x=6

  设计意图:共同探究,体会消元的过程。

  问题3 教师追问:你能把③代入①吗?试一试?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不能,通过尝试,x抵消了。

  设计意图:由于方程③是由方程①,得来的,它不能又代回到它本身。让学生实际操作,得到体验,更好地认识这一点。

  教师追问:你能求y的值吗?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把x=6代入③得y=4

  教师追问:还能代入别的方程吗?

  学生回答:能,但是没有代入③简便

  教师追问:你能写出这个方程组的解,并给出问题的答案吗?

  学生回答:x=6,y=4,这个队胜6场,负4场

  设计意图:让学生考虑求另一个未知数的过程,并如何优化解法。

  师生活动: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追问。在这种解法中,哪一步最关键?为什么?

  学生回答:代入这一步

  教师总结:这种方法叫代入消元法。

  教师追问:你能先消x吗?

  学生纷纷动手完成。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不同的代入消元法,为后面学*选择简单的代入方法做铺垫。

  2. 应用新知,拓展思维

  例 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师生活动,把学生分两组,一组先消x, 一组先消y,然后每组各派一名代表上黑板完成。

  设计意图:借助本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通过比较,让学生自主认识代入消元法,并学会优选解法。

  3.加深认识,巩固提高

  练* 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计意图:提醒并指导学生要先分析方程组的结构特征,学会优选解法。在练*的基础上熟练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4.归纳总结,知识升华

  师生活动,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学*过程,并回答以下问题

  1. 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哪些步骤?

  2.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3.在探究解法的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思想方法?

  4.你还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活动的设计,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自我归纳概括的能力。

  5. 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93页第2题

  五、目标检测设计

  用代入法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掌握情况。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通过学生积极思考,互相讨论,经历探索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形成方程模型,解方程和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划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重点:让学生实践与探索,运用二元一次方程解决有关配套与设计的应用题

  难点:寻找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看一看:课本99页探究2

  问题:1“甲、乙两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比是1:1、5”是什么意思?

  2、“甲、乙两种作物的总产量比为3:4”是什么意思?

  3、本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

  提示:若甲种作物单位产量是a,那么乙种作物单位产量是多少?

  思考:这块地还可以怎样分?

  练一练

  一、某农场300名职工耕种51公顷土地,计划种植水稻、棉花、和蔬菜,已知种植植物每公顷所需的劳动力人数及投入的设备奖金如下表:

  农作物品种每公顷需劳动力每公顷需投入奖金

  水稻4人1万元

  棉花8人1万元

  蔬菜5人2万元

  已知该农场计划在设备投入67万元,应该怎样安排这三种作物的种植面积,才能使所有职工都有工作,而且投入的资金正好够用?

  问题:题中有几个已知量?题中求什么?分别安排多少公顷种水稻、棉花、和蔬菜?

  教材106页:探究3:如图,长青化工厂与A、B两地有公路、铁路相连,这家工厂从A地购买一批每吨1000元的原料运回工厂,制成每吨8000元的产品运到B地。公路运价为1、5元/(吨?千米),铁路运价为1、2元/(吨?千米),这两次运输共支出公路运费15000元,铁路运费97200元。这批产品的销售款比原料费与运输费的和多多少元?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范本五份(扩展4)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 (菁华3篇)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1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在学*了一元一次方程、认识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学*的内容,它是初中代数学*的重要内容,该部分知识的学*可以提高学*解题的能力也为学生后期学*其他奠定基础,所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非常重要的学*内容。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主要通过代入法和加减法将二元一次方程进行“消元”,从而转化为一元方程,再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求解。解答该类方程组的理论依据主要是等式性质,主要运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即将未知的知识转化为已知的知识和方法,(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注意事项:

  1、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时能直接带入的可直接将其中一个方程代入另一个方程进行进算;需变形的要将系数为1的进行变形,便于计算;系数不为1的要将系数将小的未知项进行变形,简化计算,降低计算难度。代入时不能带入原方程,否则未知项会抵消掉。

  2、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有时加,有时减。主要观察含有同一未知数项的系数决定,如果在一方程组中两方程同一未知数项的系数相等则减,系数互为相反数则加;若两方程同一未知数项的系数不同则要通过方程变形把两个方程同一未知数项的系数变相同或互为相反数,(根据等式性质二)然后相加或相减变为一元一次方程。在相加、减时,采用左边加减左边,右边加减右边的原则,如果等号左边有常数应将常数移到右边,含未知数的项移至等号左边。

  3、通过消元变为一元一次方程,解答完成后应将未知数的值分别带入方程①和方程②,看能否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若两方程左右两边都相等则解答正确。然后画一大括号将解表示出来。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2

  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项复*教学反思今天上课复*了二元一次方程组一章,课前我很认真地查阅了*几年的中考试题和期末试题,分析主要考点在哪些方面,结合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确定本节课的学*目标是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

  掌握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能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体会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课堂导入环节:课前我已经要求学生绘制本章的思维导图,开始上课,我选择以分析本章中考考查形式引入,然后出示学*目标并找学生展示并分享自己的作品,学生参与度很高,在这一块的处理上,我选择在学生分享时自己在黑板上板书知识框架,费时比较多,现在想想完全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梳理的知识并把考虑不全的点补充上,不需要板书知识框架图,提高课堂效率。新知探究环节我选择以20xx-20xx年期末试题引入,引导学生先自主完成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例1:某超市计划购进一批玩具,有甲、乙两种玩具可供选择,已知1件甲种玩具与1件乙种玩具的进价之和为57元,2件甲种玩具与3件乙种玩具的进价之和为141元.

  (1)甲、乙两种玩具每件的进价分别是多少元?

  (2)现在购进甲种玩具有优惠,优惠方案是:若购进甲种玩具超过20件,则超出部分可以享受7折优惠。设购进a(a>20)件甲种玩具需要花费w元,请求出w与a的函数关系式;

  (3)在(2)的条件下,超市决定购进50件玩具,且甲种玩具的数量超过20件,请你帮助超市设计最省钱的进货方案,并求出所需费用.大部分学生能完成前两问,第三问的解决上部分同学觉得比较吃力,有做的比较快的学生主动上去分享自己的成果,但板书比较乱,所以我由提醒学生觉得自己板书还不错的可以展示自己的过程,学生很积极,展台出示之后师生共同进行补充完善,整体效果还不错,但费时较长,现在想想,或许可以小组讨论时找学生黑板上板书过程,方便规范过程,同时也更加直观。

  接着是方法总结: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寻找等量关系的方法有哪些?这一部分的处理我直接提问的学生,更有效的方式是把前面的部分时间节省出来,让学生交流得出答案。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3

  备这节课时,我就想到以前上这课很没有意思,学生觉得内容很简单很枯燥,因为昨天已经学过二元一次方程,今天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就很容易接受了,而且根据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列方程组对他们而言也不是难事。在备课时我就从学生的角度去看教材,既然内容简单那就让学生来讲。所以我今天上课的流程变成先复*昨天所学的二元一次方程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定义,然后直接给出本堂课的内容: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请同学们根据名称思考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呢?请举例说明。给他们几分钟时间思考以后,就请学生来当小老师,上黑板来讲,也有同学觉得小老师讲的不够清楚,又上来重讲的,一共请了3名同学上来讲。下面的同学听过以后提出他们的问题,有同学提出的问题很简单,也有同学提出了一个引起大家争议的问题,就是x=3,x+y=4这样的方程组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大家争论以后我给出了正确答案以及这个概念中的注意点。后来我又请学生根据小老师在黑板上列出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编应用题。最后在请学生来总结今天所学到的主要内容和注意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一些比较成功的地方:

  利用知识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学生学*效果。例如:在新课引入时,提出了上节课所留的问题,老牛背上的包裹数是多少,小马驮的是多少,很自然的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你想知道x、y是多少吗?如何求出来呢?我们解过什么样的方程?是如何解的,能把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变成我们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组吗?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增加了课堂的活跃氛围。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如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印象更加深刻。

  注重学生的合作精神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例如:在解决老牛与小马驮的包裹数时,我采用了分组讨论的方法,学生通过这个活动后,最好一致认为要想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把其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另一个未知数表示出来,从而达到了消元的目的。于是,我借机就把用一个未知数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复*了一遍,总结了解题的五个步骤。

  注重知识的拓展与综合。比如:在做最后一个练*时,联系了完全*方与绝对值的综合性问题。求式子(x+y—2)2+|x—y—4|=0中x与y的值。

  注重及时巩固练*,加深印象。本节课我采用了一对一的练*,每讲一种类型就让学生做三道相应的练*题,起到了很好的巩固效果。

  同时,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与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我觉得虽然课堂纪律不太好,但基本上所有学生都动了起来,注意力比较集中,对重点内容也都能掌握,感觉比以前所上的这节课效果要好。所以我想无论什么样的课只要在备课时能真正的将“备教材”“备学生”“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三者结合起来,那么我们就能将每一节课都上成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同时能主动参与其中的课,让数学课不再枯燥,不再死板,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学到知识,成为学生喜爱的课

  课堂上没有顾及到全体学生,虽然有大部分学生都参与到了教学过程当中,但有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还没有调动起来,他们还没有真正完全的参与到教学当中。我要学会因材施教,教学能容要以课本为依据,瞄准大多数学生,让学生们在低的起点下也能很好的完成知识的掌握。

  忽视了二元一次方程组表示的规范化及一些细节问题,使得一部分学生只知道两个方程要括起来,但表示的并不规范。

  没有强调可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进行验根,致使有些学生解出来的解也不知道正误。

  在进行讨论的时候没有组织好学生,中间出现了混乱,浪费了一定的时间。以后我应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二元一次方程组”概念教学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一章中较重要的知识,它承接了二元一次方程,又是以后代数学*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能够分清不同类型的方程。

  教学后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能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对变式的、复杂一点的二元一次方程组,需要进一步强调。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范本五份(扩展5)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 (菁华5篇)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用方程组表示问题中的条件以及能运用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探究如何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抓住实际问题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组模型。教学难点是在探究过程中分析题意,由相等关系正确地建立方程组,从而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教学中,为了突破重难点,我主要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估算验证等学*方式,在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养成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学**惯,从而解决了生活中的三道实际问题:牛饲料问题,药品问题以及学生就餐问题。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当中,我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我充分让时间留给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因此在学生解决(探究1)牛饲料问题当中,学生能想出两种方法,并能选择最简单的方法,在选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时,又有不同列法,这是我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是我实施高效课堂中的最大成功,学生能用多种方法解题,扩展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验解题时有方法,方法多,方法好。从而树立了学生学*的信心,激发了学生学*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学中,我还通过创设情境,使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采用引发指导、多样评价、鼓励肯定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探究1解决牛饲料问题中,我先让学生对*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

  天的食量进行估算,再寻求检验估算的方法,使学生明确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也就是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从而让学生体验方程组的实用性。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对估算与精确计算进行比较,从而明确估算有时会有误差,要想得到正确数据,需要通过用数学知识精算,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鼓励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

  不足之处:

  1、 时间把握得不够好,使得“课堂小结”这一教学环节没有得以实施。

  2、 没有很好地关注极个别学生,以至于他们的积极性没能得以充分发挥。

  总之,从整节课来看,学生的情绪比较饱满,思维比较活跃。我能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对重点内容也都能掌握。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2

  我校新型教学模式的确定,实际上是针对学*对象需求而确定的。是以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为主,教师面授为辅。在此模式下,只有积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才能确立学生学*主体作用,所以教师教学组织必须科学设计、精心实施,使其成为最优化的教学体系。教师的教学组织设计必须符合学生在学*上的主流需求,在教学行动中加大引导、交互成分;使学生在自觉和不自觉的学*活动中,达到对已有知识结构的丰富和优化。教师应当按照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课程辅导,精讲重难点问题,并答疑解惑,消除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建构知识时存在的盲点和误区。只有夯实理论基础,学生才能进一步将这些知识与社会中发生的典型案例相结合,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能力的目的。

  本课的设计是从我国的篮球明星——姚明引出本章的篇头图“篮球”比赛的求解问题人手,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民族自豪感,让学生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法的过程,体现出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以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法衬托出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的优越性,更使学生感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引人顺理成章.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知识,初步具有提取数学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后展开的.根据建构主义理念,学生完全有能力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去同化新知识,主动地将其纳人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所以本课的通篇整体设计,突出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样板作用,让学生在类比中,主动迁移知识,建立起新的概念.使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学生头脑中留下较深刻的印象是很有必要的。

  但遗憾的是,自己对课模研究还不熟练,处于皮毛阶段,有很多地方没有处理好。特别是精讲的环节。作为教师的我还是没能从旧的模式中走出来,没能很好放手给学生,讲的太多;*日对学生训练不够,学生回答问题不够严紧;最后小结上处理过于繁琐等等。

  总之,本节课有成功之处,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在课模的研究与探索上,我还要下功夫,力求达到更完美。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3

  在学本章之前,就有学生问我:“老师,二元一次方程组难吗?”说明还没学,学生已经产生了对本章的畏惧心理。为此,在引入本章的时候,我用了“鸡兔同笼”的问题。因为,“鸡兔同笼”的问题在小学学过,那是是用算术的方法;在初一上学期学过,是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的,这次我让学生在对比中学*二元一次方程,让学生在已有的认知结构中逐步接受二元一次方程,消除畏惧心理。并且数字简单,学生易找出方程组的解,从而又引出了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接受二元一次方程,我在最后给学生留了一道类似的问题:

  小松鼠妈妈采松子,晴天采20个松子,雨天采12个松子,一连共采了112个松子,问:这几天共有几天是雨天?

  还没等我走出教室,就有同学已经列出了方程。我对他们的答案坐车了肯定,并给予表扬,学生的学*兴趣就更浓了,甚至让我给他们出更多的问题让他们解决。但同时还是有部分同学并没完全掌握,所以在下午的*题课中,我前半节课,练*了方程和解问题,后半节课我着重让同学们找问题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和等量关系,使他们能列出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4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一章中很重要的知识,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会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了解“消元”思想。

  教学后发现,大部分学生能掌握二元一次议程组的解法,教学一开始给出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提问: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我们没有学*过怎样解,那么我们学过解什么类型的方程?答:一元一次方程。

  提问:那可怎么办呢?这时,学生通过交流,教师只要略加指导,方法自然得出,这其中也体现了化归思想,教学的最后给出了一个三元一次方程组,同样也没有学过它的解法,那学过什么类型的方程组,这时又怎么办呢?与教学开始时方法一样,但这时不需点拔、指导,学生按“消元”“化归”的思想,化“三元”为“二元”,化“二元”为“一元”,这对学生今后独立解决总是无疑是种好的方法。

  有个别同学在选择方法上:是用代入法还是加减法,很犹豫,解答起来速度较慢,只要多加练*,一定会即快又准。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5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两节设置,第一节讲代入消元法,第二节讲加减消元法。从学生作业反馈,对两种消元法的步骤和方法能较好的掌握。但是学生解题中错误较多。问题出现在进行代入消元后的一元一次方程解错了。如去分母时忘了用最小公倍数乘遍每一项,移项要变号,数与多项式相乘要乘遍每项。这样导致整个方程组的解错。对于加减法应让学生明确方程组如果既能用加法消元又能用减法消元的情况下尽量用加法。毕竟加法不容易出错。对于减法尤其是减数是负号时是学生解题的易错点,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摸索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几个例题比较起来,学生做减法比较容易出错,看来减法的练*应该多些,上课应多花些时间解决减法的问题,而在加减消元法的引入时我选择了创设情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问题等量关系相对比较简单,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而且可以增加他们对于解应用题的信心,因为有大部分的学生对于应用题有畏难的心理。这样做的效果不错。在第一课时着重讲解系数相同和互为相反数的加减消元,不要涉及其他的,要巩固前面的知识。第二节着重观察、整理方程组,要多板书几组规范的解题步骤!

  通过本课教学,自己感觉有些方面还是做得不够好:首先对于观察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同一未知数系数的特点的引入过于生硬,并且学生对于何时用“同一未知数系数的绝对值”的说法不理解,应让学生明确只有在比较同一未知数的系数大小时,引用这样的术语;其次是,学生对于教师引入用加减法的具体过程上缺少必要的过渡,主要原因是自己没有做好这方面的预设,这一点可以再课前利用多媒体做一个简单的方程组中两个方程两边分别相加减的具体步骤,会更好;最后是本节课的练*的体量上有欠缺,没有达到巩固的目的,只停留在简单的观察、理解、熟悉上,缺少必要的加深和扩展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范本五份(扩展6)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范本10份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 1

  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第一课时,这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相对比较简单,学生已具备解一元一次方程和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基础,因而学生有能力自主探索出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数学学*和研究中的“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整体教学过程如下:

  1、从问题入手,由学生列方程求解,要求学生列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两种。引导学生对比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根据相同的等量关系所列的方程,发现谁代换了谁,从而探索归纳出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

  2、师生共同用代入法解一道二元一次方程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同时规范每一步的书写要求。

  3、由学生独立用代入法求解一道二元一次方程组,其中2名学生板演,目的在于发现学生在求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强调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及注意点。

  4、男生女生pk练*,目的是达到完全掌握用代入法。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课后反思: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积极性调动比较好,,整个课堂气氛较和谐。由于课前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所以整节课教学过程流畅,学案问题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步加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学生能较好地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较好地体悟用代入法解方程组的步骤和方法。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点反思:

  1、课堂上,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合作交流的机会。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是纯计算问题,学*解方程组的方法,似乎没什么可让学生交流的机会,但是做为教师应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交流机会,例如:让学生上黑板板演。由此让我感受到:学生在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启发,但启发的人不一定一直都是老师,而且学生的思路往往比老师们的更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多为学生创造这种合作交流的学*机会。

  2、课堂教学中每一个学生的学*速度与接受能力是不同的,尤其在问题情景教学中,学生必然有一个摸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难免遇到许多困难,或多或少会走一些弯路,在这个时候,教师的态度非常重要,教师若以亲切和蔼的话语鼓励赞许的目光面对学生,就能创设一个*等和谐的学*氛围,从而给予学生无穷的探究热情,激活整个探究过-2-

  程,否则就会扼杀学生的'探究意愿。因此,今后在课堂还要善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不同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有针对性的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问题,使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和实验活动中去,让他们自己有主人翁的感觉,切实与同学真诚合作,体验完成一项活动任务的成功喜悦。让他们都能在学*过程中有所收获。但遗憾的是,自己调节能力功底不够,不能及时调节学生情绪。

  总之,以后还是要加强自身业务能力,力求做到更好。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 2

  第一次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出现了比较多的问题:课件与课堂结合不够融洽;不放心学生自学,提醒太多;过于紧张娇态不够自然。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点反思:

  1、课堂上,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合作交流的机会。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是纯计算问题,学*解方程组的方法,似乎没什么可让学生交流的机会,但是做为教师应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交流机会,例如:让学生上黑板板演。由此让我感受到:学生在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启发,但启发的人不一定一直都是老师,而且学生的思路往往比老师们的.更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多为学生创造这种合作交流的学*机会。

  2、课堂教学中每一个学生的学*速度与接受能力是不同的,尤其在问题情景教学中,学生必然有一个摸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难免遇到许多困难,或多或少会走一些弯路,在这个时候,教师的态度非常重要,教师若以亲切和蔼的话语鼓励赞许的目光面对学生,就能创设一个*等和谐的学*氛围,从而给予学生无穷的探究热情,激活整个探究过程,否则就会扼杀学生的探究意愿。因此,今后在课堂还要善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不同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有针对性的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问题,使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和实验活动中去,让他们自己有主人翁的感觉,切实与同学真诚合作,体验完成一项活动任务的成功喜悦。让他们都能在学*过程中有所收获。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 3

  本节课在《二元一次方程组》一章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从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产生的一个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策略。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元一次方程,之后还要学*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因此二元一次方程组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课主要是方法和思想的融合,下面就课改前后对这节课的教学作一反思:

  新的教学理念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在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探讨上,就利用中国古代鸡兔同笼的问题引入,让学生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后,思考:一元一次方程2x+4(6-x)=22与二元一次方程组x+y=6(1)2x+4y=22(2)区别和联系?如何解方程组呢?让学生人组讨论、交流。教师深入到学生的讨论之中,引导学生从方程组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结构或设未知数表示数量关系的角度观察。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发现二者联系:y=6-x;用6-x代替方程(2)中的y,方程组就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2x+4(6-x)=22,进而求出x、y的值。学生从两种方程的不同中找出二者的联系,突破了难点,问题的提出是建立在学生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化归思想。问题的设置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在学生已有知识——接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让学生再研究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大多数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一元一次方程中的(6-x)就是方程组中的'y,并且能用(6-x)代入y从而将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同时多数学生知代入消元法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种方法,消元化归的数学思想韵含在方法中,方法是有形的,思想是无形的。然后再出示一般形式二元一次的方程组进行练*,进一步体验消元化归思想。

  从整节课来看,多数学生基本上能够运用所学新知解决问题,比课改前的效果好。但是对于学困生来说还是难度很大,学困生学*的问题时常困扰着我,今后要努力缩小学困生的面积方向发展。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 4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逐渐体会到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和意义。教学反思涉及到学生、教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方面面,我们只有通过对每一节课进行反思才能发现成功之处,更重要的是找到不足和差距,然后想办法改进、完善,使课堂更加完美。这既是对教师的挑战,同时也是教师成长、发展的`必有之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学之路上走的更远,走的更快。

  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节课刚刚讲过,但感觉效果不好,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课后我对本节课进行了回顾反思,找到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㈠ 整节课教师在每一个环节的时间的分配上存在问题,例如第一环节复*请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让学生板演,花费时间过多,对后面时间分配有很大的影响,这里可以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㈡例3、例4 两个例题之间教学跨度比较大,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题目,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困难,教师可以在两例题之间加入未知数不是相反数,而是相等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帮助学生进行过渡,对于例3解方程组 ,教师的重心不能放在解这道题上,教师应不断的变化题型,让学生感悟到“择优”这种解题思想。

  ㈢*题的处理要做到精细化,这不仅有利于时间的分配,更能体现出课堂的实效性。 针对上述几个问题,我今后再讲这一节课时,一定会想办法解决好,使课堂更加完善、更加高效。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 5

  本节课是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学*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基本概念。因为学生上学期已经学*了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对方程已经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本节课学*起来相对来说难度不大。同时,本节课在设计时力求由浅入深,同时对比一元一次方程组来学*,学生学*起来更容易接受和消化。

  在教学环节设计时,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是主导的原则,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交流空间,使大多数同学融入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去,使学生在经历探究、思考、交流、归纳总结,及时练等活动中自然的获取知识。

  首先,我通过引用学生感兴趣的篮球赛,赛后需要分析积分这样的`事例自然的引出问题,同学们可以结合已有知识进行解决。通过分析问题,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寻找新的解决方法,这样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更是成为了本节课的主线,为解决这一问题,引出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它们的解等相关概念。同时引导学生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研究思路进行探究。而这些探究过程也是非常有效的,在探究过程中,老师积极组织课堂提问,更加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主动性,进而提高课堂学*效率。

  对于本节课重难点的处理,我注重将其分解,逐个突破。通过设置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而四个跟踪练*环节则更好的帮助学生分解了难点。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表现积极,各个环节都能有序进行,比较成功的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但也有不足,个别学生因计算能力不足,理解能力不够,并不能准确及时的完成相关练*,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应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尤其是计算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升。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 6

  本节课是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第2课时,是在学*过直接采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来进一步解决较复杂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问题的。我应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过程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复*设疑,引发兴趣;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分散难点;自主学*与小组互动、合作学*相结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以学生自学、互学为主,把课堂还给了学生,面向全体,促进课堂动态生成,让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教学生命化,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得到了教研组听课老师的好评。但其中也有一些不足。

  优点:

  1、组内帮扶作用发挥的突出。虽然大家都知道加减消元法,但有些同学不太明确怎样变形成可直接加减的形式,而通过组内帮扶,正好能帮助教师分散解决个别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这节课的课堂效率。

  2、易错点强调的较好(这是听课教师的评价)。在用减法消元时,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减数位置是一个整体,应该每一项都变号,所以在学生展示时,我让他写出了减的具体过程,也要求大家本节课做题时也要这么做,这样就减少了错误发生的概率。

  不足:

  1、课前复*提问不到位。本节课要继续研究加减消元的方法,在课前我只简单的提问了可直接采用加减消元的条件及如何加减消元,但从学生做题的过程来看,学生更容易在对方程的.等价变形中出错,即利用方程的简单变形,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学生往往忽略等式右边的常数项,不过,这一点我在课堂教学中提醒了一下,所以在以后的备课中我还要更细致些,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他们的易错点。

  2、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出示时间有点早。我是在学生“先学”环节中引导学生总结得出,课后认为在“后教”环节的“更正”、“讨论”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出,更能体现追求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生命化课堂”教育新理念。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 7

  《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 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二元一次方程

  组》的第一课时,这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相对比较简单,学生已具备解一元一次方程和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基础,因而学生有能力自主探索出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数学学*和研究中的“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整体教学过程如下:

  1、从问题入手,由学生列方程求解,要求学生列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两种。引导学生对比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根据相同的等量关系所列的方程,发现谁代换了谁,从而探索归纳出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

  2、师生共同用代入法解一道二元一次方程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同时规范每一步的书写要求。

  3、由学生独立用代入法求解一道二元一次方程组,其中2名学生板演,目的在于发现学生在求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强调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及注意点。

  4、 男生女生pk练*,目的是达到完全掌握用代入法 - 1 -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课后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积极性调动比较好,,整个课堂气氛较和谐。由于课前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所以整节课教学过程流畅,学案问题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步加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学生能较好地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较好地体悟用代入法解方程组的步骤和方法。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点反思:

  1、课堂上,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合作交流的机会。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是纯计算问题,学*解方程组的方法,似乎没什么可让学生交流的机会,但是做为教师应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交流机会,例如:让学生上黑板板演。由此让我感受到:学生在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启发,但启发的人不一定一直都是老师,而且学生的思路往往比老师们的更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多为学生创造这种合作交流的学*机会。

  2、课堂教学中每一个学生的`学*速度与接受能力是不同的,尤其在问题情景教学中,学生必然有一个摸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难免遇到许多困难,或多或少会走一些弯路,在这个时候,教师的态度非常重要,教师若以亲切和蔼的话语鼓励赞许的目光面对学生,就能创设一个*等和谐的学*氛围,从而给予学生无穷的探究热情,激活整个探究过 - 2 -

  程,否则就会扼杀学生的探究意愿。因此,今后在课堂还要善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不同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有针对性的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问题,使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和实验活动中去,让他们自己有主人翁的感觉,切实与同学真诚合作,体验完成一项活动任务的成功喜悦。让他们都能在学*过程中有所收获。 但遗憾的是,自己调节能力功底不够,不能及时调节学生情绪。

  总之,以后还是要加强自身业务能力,力求做到更好。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 8

  本节课是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学*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基本概念。因为学生上学期已经学*了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对方程已经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本节课学*起来相对来说难度不大。同时,本节课在设计时力求由浅入深,同时对比一元一次方程组来学*,学生学*起来更容易接受和消化。

  在教学环节设计时,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是主导的原则,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交流空间,使大多数同学融入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去,使学生在经历探究、思考、交流、归纳总结,及时练等活动中自然的获取知识。

  首先,我通过引用学生感兴趣的篮球赛,赛后需要分析积分这样的事例自然的引出问题,同学们可以结合已有知识进行解决。通过分析问题,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寻找新的解决方法,这样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更是成为了本节课的主线,为解决这一问题,引出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它们的解等相关概念。同时引导学生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研究思路进行探究。而这些探究过程也是非常有效的,在探究过程中,老师积极组织课堂提问,更加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主动性,进而提高课堂学*效率。

  对于本节课重难点的处理,我注重将其分解,逐个突破。通过设置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而四个跟踪练*环节则更好的帮助学生分解了难点。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表现积极,各个环节都能有序进行,比较成功的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但也有不足,个别学生因计算能力不足,理解能力不够,并不能准确及时的完成相关练*,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应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尤其是计算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升。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 9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两节设置,第一节讲代入消元法,第二节讲加减消元法。从学生作业反馈,对两种消元法的步骤和方法能较好的掌握。但是学生解题中错误较多。问题出现在进行代入消元后的一元一次方程解错了。如去分母时忘了用最小公倍数乘遍每一项,移项要变号,数与多项式相乘要乘遍每项。这样导致整个方程组的解错。对于加减法应让学生明确方程组如果既能用加法消元又能用减法消元的情况下尽量用加法。毕竟加法不容易出错。对于减法尤其是减数是负号时是学生解题的易错点,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摸索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几个例题比较起来,学生做减法比较容易出错,看来减法的练*应该多些,上课应多花些时间解决减法的问题,

  而在加减消元法的`引入时我选择了创设情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问题等量关系相对比较简单,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而且可以增加他们对于解应用题的信心,因为有大部分的学生对于应用题有畏难的心理。这样做的效果不错。在第一课时着重讲解系数相同和互为相反数的加减消元,不要涉及其他的,要巩固前面的知识。第二节着重观察、整理方程组,要多板书几组规范的解题步骤!

  通过本课教学,自己感觉有些方面还是做得不够好:首先对于观察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同一未知数系数的特点的引入过于生硬,并且学生对于何时用“同一未知数系数的绝对值”的说法不理解,应让学生明确只有在比较同一未知数的系数大小时,引用这样的术语;其次是,学生对于教师引入用加减法的具体过程上缺少必要的过渡,主要原因是自己没有做好这方面的预设,这一点可以再课前利用多媒体做一个简单的方程组中两个方程两边分别相加减的具体步骤,会更好;最后是本节课的练*的体量上有欠缺,没有达到巩固的目的,只停留在简单的观察、理解、熟悉上,缺少必要的加深和扩展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 10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一章中很重要的知识,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会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进一步了解“消元”的思想。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与代入法相同,仍是“消元”化归思想,通过代入法、加减法这些手段,使二元方程转化为一元方程,从而使“消元”化归这一转化思想得以实现。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注重化归意识的点拨与渗透,使学生在学*中逐步体会理解这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后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利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一开始给出了等式的基本性质的练*题和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等式的基本性质的设置,有利于更好进行加减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然后让学生回顾用代入法求解二元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既复*了旧知识,又引出了新课题,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通过学生的观察、发现、比较,理解加减消元法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明确使用加减法的条件,体会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加减法的优越性。之后,通过例题来帮助学生规范书写,同时明确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接下来,再通过一系列的练*来巩固加减消元法的应用,并在练*中摸索运算技巧,培养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有个别同学在运算上比较容易出错,运用的灵活性掌握得不太好,解答起来速度较慢,我想只要多加练*,一定会又快又准确的。

  当然,通过本课教学,自己发现许多不足,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时,问题问得不够明确,没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着急往下敢,这是一大失误。其次,学生展示时,字小,学生看不清,如果让学生到黑板展示解题过程,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当时,教学设计,我是想让学生把做好的题用投影方式来展示,由于我之前没使用过多媒体,才临时采用让学生拿着做好的`题向周围的同学去展示。最后,应多给学生探讨交流、思考、归纳的时间 ,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惯,好*惯能成就人的未来。在今后的教学中,尽量注意这些问题,优化自己的课堂。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