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袋麦子说课稿优选【10】篇

首页 / 说课稿 / |

  三袋麦子说课稿 1

  今天,我说的内容是《三袋麦子》。《三袋麦子》是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全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同样是一袋麦子,由于个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结果是不一样的。这篇课文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很适合儿童阅读。

  我对〈〈三袋麦子〉〉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确定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讲述故事,学会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掌握多音字“干”的用法;

  2、通过故事,让学生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

  我对教学的重难点是这样设计的:

  1、重点:讲述故事内容,对小猪、小牛、小猴的不同做法,能做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2、难点: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就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根据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我准备的材料是:

  1、教学挂图:它颜色鲜艳,直观形象,能提高儿童的学*兴趣。

  2、三种小动物的头饰:它能让学生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帮助他们体验角色。

  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我设计的教学步骤是:

  通过“读”、“比”、“演”、“议”四个环节,进行扎实的训练,让学生理解课文。 在两课时的授课时间内,第一节课以学*生字为主,第二节课以学*课文内容为主。今天我说的是第二课时。具体环节如下:

  开始环节:激趣导入。

  在黑板上出示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小动物的画像,吸引学生的注意,然后提出问题:你脑海里的它们是怎样的?让学生思考后用“——的小猪;——的小牛;——的小猴。”这样的句式回答,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并引入课文。(多可爱的小家伙呀?它们就是今天故事中的主人。土地爷爷给他们各送了一袋麦子,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这部分时间约三分钟。

  基本环节:这部分是重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步骤和方法:

  1、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同时感知课文大意,完成教师出示的表格。这样安排的目的,让学生通过读,能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2、 精读训练。把课文分成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1——4段,让学生自己再读一读课文,然后完成两个“比”,一是比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后,分别觉得这是怎样的麦子,又上怎么想的

  ?二是比三个小动物对待麦子的处理方法有什么不同?(要求抓关键词语,并通过朗读读出来。通过比后,教师进行小结,把三个小动物处理麦子的方式同当前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联系起来。)第二部分是

  5——9段。让学生自己轻声读一读,然后找出土地爷爷看到结果后,对三个小动物的评价,并体会土地

  爷爷更喜欢谁?这样的安排,易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3、 演演说说。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自己定好角色,注意小动物和土地爷爷当时的语言、表情,演出每个小动物的个性,可展开想象。演完评出“最佳小组”和“最佳演员”。然后,让学生说说在三个小动物中,最喜欢谁?并说出理由。(对学生的回答只要有理由,都应给予肯定,不强求统一)这部分的目的是让三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的形象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4、 拓展延伸。在前面学*的基础上,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做?让学生思考后自由说说。对于学生的回答,要充分发掘学生思维的空间,只要言之有理都要给予肯定,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能做到把三个小动物的做法综合起来。安排这部分的目的是为了培

  养学生的自我体验、创新的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这部分时间约35分钟。

  结束部分:总结全文。

  我采用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总结全文的方法。我用一句话总结全文:“今天我们学*了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文中写了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小动物对待三袋麦子的不同态度,让我们看到了三种生活方式(消费、节约、投资)。在这里面,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在以后的生活中,同学们将会遇到比这更纷繁复杂的事情,到那时,你将会明白更多更多。

  这部分时间约2分钟。

  三袋麦子说课稿 2

  [设计过程]

  一、游戏导入

  一个精彩的导入能让学生情趣盎然,激发学生的求知慾望,让课文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我正是运用了这种激趣导入的方式,别出心裁的利用学生喜欢童话故事的特点,用“猜故事”的游戏方法导入,例如:芝麻芝麻开开门。《啊里巴巴和四十大道》,让学生从一句话而想到一个童话故事,从而引入今天的童话故事《三袋麦子》。这样一来使学生对课文立即产生浓郁的学*兴趣,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同时体现出课内和课外知识的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曲径通幽”之效。

  二、回忆内容,整体感知

  进入授课时,我首先是带着学生,将昨天通读过的课文进行回顾,唤醒学生之前在脑海里存有的信息,让学生快速的进入新的学*。接着,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串联式”的问题:“这个故事里有几个人物?”学生回答师板书:土地爷爷 小猪 小牛 小猴 然后让学生用一句简单的话把他们联系在一起,从而影射出整片课文的关键词“三袋麦子”。值得一提的是在学生自读完课文后,对学生的设问中我打破了传统的:“小朋友们喜欢谁?”这种单一的问题模式,而是提出了:“谁给你们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这样的提问方式,无疑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做主,成为真正了解这些小动物的主人。

  三、 精读品悟,渗透读法

  (一)学*第一自然段

  在这部分中我所要授予学生的是在阅读中养成自主探索的学*方法,当然这种探索式的学*方法也要始终贯穿于精读品悟之中。首先,通过投影,向学生出示描写小猪的段落,向学生示范老师在读书的方法,勾画出重点字、词、句。比如:开心、迫不及待。明确的引导学生读书时的步骤,引导有目的,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自学,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合作性。

  接着,就是本课所要阐释的重点,即如何通过一个片段的讲解,实现以读代讲,渗透读法,从而实现读中品悟。要让学生通过单一的课文来把握文章的思想,有感情的朗读出课文,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让学生把课文内容和实际生活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之后再去读,这又是容易做到的。但如何将学生的这一情感培养起来呢,这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就只有通过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字词句的仔细推敲,反复揣摩,来感悟出课文的情感。所以在授课中我是用这样的引导方式。出示:“太棒啦!我最爱吃白面馒头和烙饼了!”指名让学生读,提问:“小猪当时的心情怎样?”开心。但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小猪的开心呢,我着重营造了两个情景:

  一、小猪眼中的麦子是什么样子?它看到这么多黄灿灿的麦子想到了什么?它的表情(开心)。

  二、快过年了,有了这袋麦子小猪的新年将会过得怎样?(很快乐,很美好)这样一来开心语气也就轻松的朗读出来了。其次,在领悟小猪的性格特点时,我设计了让学生思考:“有了这袋黄灿灿的麦子,小猪对这个新年充满了期盼,它怎么做呢?”(迫不及待)“这袋麦子在小猪的手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个小猪如何啊”(能干)这样一来学生把自己置身于那般情景中,边读边想象眼前那只可爱的小猪。

  当然这样的引导方法,还存在一个这样一个问题,便是学生在朗读时会联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来判断事物,在这篇具有教育性的课文中,为了提高学生辨别生活的是非观,我没有按照常规的教学方法按顺序一一讲解,而是采用了跳跃式讲授的教学方法,直接进入到第六自然段,将一年后的小猪的生活情景再现在学生面前,一年前的小猪把开心和快乐带给了大家,而一年后的小猪把麦子吃完了是不是应该伤心了呢?通过这样引导学生用老师刚才读书的方法认真的读第六自然段,一边想一边画出表现小猪特点的词语和句子。学生通过读,汇报(憨厚可爱)(他不由得舔了舔舌头)。这样一来能让学生对小猪有个可比性,留给学生深度的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得到发挥和拓展,使他们主动的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自主学*

  最后我将用自学的方式,来完成描写小牛和小猴的段落,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1、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小动物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边画。

  2、最后进行汇报:怎样处理麦子的?这样的设计正体现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合作性学*以及学生的参与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

  四、读读悟悟

  1、阅读讨论: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的做法?为什么?(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对事物的理解不同,体验也各不相同。,设计这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希望学生从三个小动物中都能看到优点)

  2、如果你也得到土地爷爷送的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做? (设计这些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希望学生从三个小动物中都能看到优点,学生想出了各种处理麦子的好方法,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语言表达也有了提高。在讨论中让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自然而然地揭示出本文中心。从而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教师总结:

  本课的教学主要是体现了“情感式教学”和“参与式教学”相融合,教学中重视语感的培养,塑造个性化思维,顺应了新课下:“语文课教学应以学定教,以读为主,读中感悟,情寄朗读中”。以上便是我对这堂课的一个教学设计,若在说课过程中有所肤浅之处和不妥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原谅,并请予指正,谢谢大家!

  三袋麦子说课稿 3

  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_9、三袋麦子__(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小猴则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表达了同样是一袋麦子,各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的中心思想。“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很适合儿童阅读。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会读、会认的生字,掌握多音字“磨”“干”的用法,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3.理解课文内涵,能够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体会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由于本课注重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并体会人物情感,从而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地读课文。

  因为三种小动物在得到麦子后采取了不同的做法,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各抒己见,并在讨论中让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和情感,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比较法、讨论法、朗读法和圈点勾画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惯。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一、设疑导入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一模一样的三袋麦子在三个小动物眼中是一样的吗?从“黄灿灿的麦子、饱满的麦粒、上等的麦种”体会到三个小动物看法不同后,从而进入课文的学*,体会他们得到一袋麦子后的想法,以及不同的看法导致不同的`做法,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他们的体验与感受。

  二、从“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是否一样”切入,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等词语来体会三个小动物的不同的处理方式。通过比较,小猴看问题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做事有远见的优点昭然若揭。

  (一)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三个小动物处理麦子的方式

  (1)小猪看到这袋麦子后,有什么表现?(重点突出“开心”、“喊”等词语。)如何处理这袋麦子的?(重点突出“迫不及待”、“各种各样”等词语)

  (2)小牛看到麦子后,有哪些想法?(突出小牛的“勤劳节俭”方面的优点)

  (3)小猴的做法是怎样的?延伸:这部分内容写的很简单,但实际包含的内容可不少。引导学生想象小猴当时可能是怎样想的,才决定把麦子全种下了地?这样,小猴遇事多动脑,为长远利益考虑的优点就完全显现出来了。

  (二)放手让学生围绕问题自主探索土地爷爷一年后的再次拜访,对三个小动物的反应是怎样的?通过“哈哈大笑、点点头、抚摸、高兴”这些词体会土地爷爷对他们的评价是怎样的?从而找出正确的为人处事方法。

  (三)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回忆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或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把课文故事完全消化,也为课后*题1“讲述这个故事”奠定基础,虽然没有在课堂进行练*,但也做了“回家讲给父母听”的要求。

  三、说一说、写一写:

  假如,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为什么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从每只小动物的身上得到启发,都选择了最合理的做法。这个练*,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语言表达得到了提高,同时也让学生获得了正确的价值取向,自然而然地揭示出本文中心。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脉络。

  三袋麦子说课稿 4

  [设计背景]

  《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讲的是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三袋麦子后,小猪、小牛和小猴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了这袋麦子。一年后,土地爷爷故地重访,并对于小猪、小牛和小猴的不同举措作出了三种不同的评价。

  面对憨厚可爱的小猪,土地爷爷忍不住哈哈大笑;看到勤劳节俭的小牛,土地爷爷点头夸赞;尤其是小猴,土地爷爷显得异常兴奋。那么,在土地爷爷心目中究竟谁是最优秀的?这既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又是本文教学中可以出彩的亮点。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但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又是多元的。因此,教学中不仅应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更加要注重学生在学*过程中独特的自我体验。

  [设计过程]

  一、设疑导入

  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一模一样的三袋麦子在三个小动物眼中是一样的吗?从“黄灿灿的麦子、饱满的麦粒、上等的麦种”体会到三个小动物看法不同后,从而进入课文的学*,体会他们得到一袋麦子后的想法,以及不同的看法导致不同的做法,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他们的体验与感受。

  二、从“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是否一样”切入,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等词语来体会三个小动物的不同的处理方式。通过比较,小猴看问题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做事有远见的优点昭然若揭。

  (一)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三个小动物处理麦子的方式

  (1)看到这袋麦子后,有什么表现?(重点突出“开心”、“喊”等词语。)

  如何处理这袋麦子的?(重点突出“迫不及待”、“各种各样”等词语)

  (2)小牛看到麦子后,有哪些想法?(突出小牛的“勤劳节俭”方面的优点)

  (3)小猴的做法是怎样的?

  延伸:这部分内容写的很简单,但实际包含的内容可不少。引导学生想象小猴当时可能是怎样想的,才决定把麦子全种下了地?这样,小猴遇事多动脑,为长远利益考虑的优点就完全显现出来了。

  (二)放手让学生围绕问题自主探索

  土地爷爷一年后的再次拜访,对三个小动物的反应事怎样的?通过“哈哈大笑、点点头、抚摸、高兴”这些词体会土地爷爷对他们的评价事怎样的?从而找出正确的为人处事方法。

  (三)接着,我通过课件出示三组词语,分别让学生进行横向、纵向的朗读,并在朗读的过程中回忆课文内容,或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把课文故事完全消化,也为课后*题1“讲述这个故事”奠定基础,虽然没有在课堂进行练*,但也做了“回家讲给父母听”的要求。

  三、说一说、写一写:假如,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为什么?

  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从聪明能干的小猴身上得到启发,都选择了有远见的做法。这个练*,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语言表达得到了提高,同时也让学生获得了正确的价值取向,自然而然地揭示出本文中心。

  三袋麦子说课稿 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让课堂与快乐有约》,我将以《三袋麦子》的第一课时为例,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环节、板书设计这几方面,来谈一谈我在语文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快乐学*的感受。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的是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口袋麦子。小猪、小牛和小猴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了这袋麦子。一年后,土地爷爷故地重访,并对小猪、小牛和小猴的不同举措作出了三种不同的评价。课文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很适合儿童阅读。

  【学情分析及目标预设】

  我班的学生思维活跃,富有想象力,善于发表个人意见。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情境串联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形式,营造生动、活泼、快乐的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朗读感悟能力。

  3、初步感知故事内容,理清脉络。

  4、学*课文第1—4自然段,练*分角色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初步体会三个小动物的美好品质,并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学*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根据课文本身以及第一课时的教学的特点,我把本节课的重难点定位为:生字词教学和初步体会三个小动物的美好品质,学*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在重难点的突破上我的做法是:

  1、创设情境,以趣激学。

  2、细致指导,注重体验。

  3、优化整合,合理利用教具。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各种形状的生字卡片、头饰、角色图片。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在这堂课中,我采用了情景导入法,讨论交流法,合作表演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去诱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自学、讨论和交流。

  学法:语文学*不仅要帮助学生学*和掌握知识,而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了自主学*法、合作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地听、看、说、读、议、演等去实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

  三、说教学环节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设计思路】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但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又是多元的。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更要注重学生在学*过程中独特的自我体验。因此,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环节时,我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该给学生一份怎样的礼物?

  ★特别的礼物——实用的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新课开始,以土地爷爷的“礼物”导入,激起学生对新年礼物的渴望。接着,用课件出示“大礼盒”,让学生在产生接受礼物的期待中,进入生字学*。最后,学生在通过将生字带入文中的朗读与初读的对比中,发现自己的进步,从而明白老师这一份特别的礼物的意义所在。

  ★无形的礼物——体验学*的快乐。细节上的渲染,如别致的生字卡片、生动形象的头饰;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亲切、充满童趣的教学语言;生动情境的创设;拉*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唤起学生主动学*的愿望,让学生在语文课堂这一舞台上尽情地表演,扔掉了学*中的负担和恐惧,在语文学*中体验到真正的快乐!

  【具体环节】

  环节一:激趣导学,直入文本。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间活动的时候,我播放一段背景音乐《过大年》,欢乐、祥和而又喜庆的乐曲,渲染了节日的气氛,引领学生回味过年时的情景,为新课奠定了轻松、愉悦的基调。开课时,我以新年礼物为话题引出故事的三个主人公,直入课文的第一段,让学生在朗读中体验收到礼物的喜悦。接着设计了“帮土地爷爷算算帐”的环节,引出课题。这样的开课设计新颖别致,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环节二:创设情境,快乐识字。

  生字教学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这一块,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形象、直观,变换灵活的特点,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识字的氛围。我首先设计了一个老师给学生“派送礼物”的情境,多媒体展示漂亮的大礼盒,打开后跳出一个个可爱的生字宝宝,激起了学生和生字宝宝交朋友的热情。以和生字宝宝“打招呼”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地去读课文中生字的音;“你以前认识他们吗?在哪里见过?”回答中,学生交流了识字经验;接着出示词语,让学生自由读、开火车读、比赛读。每当学生读得好时,多媒体课件会适时出现笑脸、字宝宝翻跟头的画面,这些鼓励性的小细节,无论是从声音,还是图像上都给学生以感官上的刺激,大大调动了他们的识字热情,让他们在追求成功中享受学*,享受快乐。

  环节三:“导演”分集,理清脉络。

  看动画片是孩子们最感兴趣、最乐于做的事情,针对这一特点,在学生再读课文后,我播放了一段flash动画故事,提醒学生一边看,一边回忆课文中的相关内容,并假定如果你是一名小导演,你能给这个动画故事分集吗?而且还要在课文中找出依据。这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画形式,让他们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加速了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在此活动中,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意识,同时让学生在合作、探索和交流中忘记了这是给课文分段,并在“看”、“议”、“想”中感受快乐,得到收获。

  环节四:深入局部,精读感悟。

  本环节主要的任务是学*第2—4自然段。这部分主要写了小猪、小牛和小猴各收到土地爷爷的一口袋麦子后,小猪的语言,小牛的想法和小猴的动作。“比一比”的环节中,以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图片和相关文字,分步出示,这种直观演示,能化繁为简,化枯燥为生动,让学生快速地把握住课文的重点,从而体会到两个“不同”,即“视角的不同”和“方式的不同”。“想想、说说”让学生凭借对这几个小动物的熟悉,揣摩出他们的所说所想。“读读、演演”让学生在争当童话剧的小主角这一情境中,自由组合表演。通过学生的一系列活动,内化了课文的语言,充分展示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小动物的形象也变得更加丰满,在孩子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环节五:课外实践,拓展延伸。

  新课标强调要重视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和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尊重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把课外的拓展实践分成三个版块——“我会说”:把故事上集的内容说给父母听。“我会做”: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角色的头饰。“我会演”:和你的朋友把故事的上集演一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选择一至两项完成。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应该是课文精华的体现。我的板书主要采用了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简洁、概括,是文章结构的简缩,展现了文章的重点内容,加强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形式上看,它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

  三袋麦子说课稿 6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的内容是《三袋麦子》的第二课时。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三袋麦子》在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三课。上承《一只梅花鹿》,下承《竹石》。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一共有九个自然段,课文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个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的。学生对这篇课文有浓厚的兴趣,因为文中有他们喜欢的动物形象。

  2、学情分析:

  我班的学生思维活跃,富于充分的想象力,善于发表个人意见。因此,在教学中采用看动画片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主学*,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课文内容故事性强,线索比较清晰,我根据学生的情况让学生讲故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演。

  3、教学目标

  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新课标理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做得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的品格。

  情感目标:能正确的评价三个小动物,明白不同的做法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

  4、教学重难点:

  教学时,我根据课文本身的特点,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教学的重点,“能正确的评价三个小动物,明白不同的做法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作为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在这堂课中,我采用了情景导入法,讨论交流法,合作表演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去诱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学法:语文学*不仅要帮助学生学*和掌握知识,而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了自主学*法、合作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地听、说、读、议、演等去实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往往能调动学生的学*兴趣,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片《三袋麦子》引入,学生被这鲜活的画面所吸引,顿时思维活跃、精神振作,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欣赏后让学生交流故事的主要内容,以及故事中的人物,引入课题,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

  (二)、观看动画,理解感悟

  看动画片是孩子们最感兴趣、最乐于做的事情,针对这一特点,我把整堂课的教学以看动画片的方式来完成。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先后播放土地爷爷分别到小猴、小猪、小牛家的情景,在学生欣赏动画之后引导学生交流,同时指导学生朗读。现就以土地爷爷拜访小猴为例谈谈我的具体做法:我先播放土地爷爷到小猴家这一部分内容,并让学生边看边想,让学生看后说说小猴家的麦囤里怎么会堆得满满的呀?同时指导学生读好小猴的话。接着让学生交流:看着小猴家丰收的情景,听着小猴自豪的话,你准备怎么来夸夸小猴呀?最后,老师扮演土地爷爷和学生一起表演这部分内容,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自由组合表演。教学拜访小猪、小牛的思路与拜访小猴这部分基本相同,只是问题有所不同。通过学生的看、想、说、读、演,充分展示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对三部分内容学完之后,引导学生交流:小朋友,看了动画片之后,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的做法呀?为什么呢?在此活动中,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意识,同时让学生在合作、探索交流中感受快乐,得到收获,学会相互接纳,倾听、分享、互助,交流与合作的技能。

  (三)、拓展延伸,活跃思维

  新课标强调要重视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和发展的需要。当学完本课后此时学生脑中一定会想假如现在土地爷爷真的从小猴那里拿回了些麦子送给我,我该怎么处理呢?这时就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创新能力。

  复述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记忆能力,还能帮助学生积累好词句,提高阅读和写话能力。中年级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时期,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切实地把复述训练落到实处。因此,我再次播放这部动画片,让学生边看边跟着一起说说这个故事。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课文精华的体现,我的板书主要采用帖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简洁、概括,是文章结构的简缩,展现了文章的重点内容,加强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

  三袋麦子

  图(小猪)——吃光——憨厚

  图(小牛)——保存——节俭

  图(小猴)——播种——聪明能干

  以上设计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让我在你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得到提高!谢谢!

  三袋麦子说课稿 7

  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_9、三袋麦子__(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小猴则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表达了同样是一袋麦子,各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的中心思想。“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很适合儿童阅读。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会读、会认的生字,掌握多音字“磨”“干”的用法,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3.理解课文内涵,能够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体会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由于本课注重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并体会人物情感,从而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地读课文。

  因为三种小动物在得到麦子后采取了不同的做法,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各抒己见,并在讨论中让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和情感,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比较法、讨论法、朗读法和圈点勾画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惯。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一、设疑导入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一模一样的三袋麦子在三个小动物眼中是一样的吗?从“黄灿灿的麦子、饱满的麦粒、上等的麦种”体会到三个小动物看法不同后,从而进入课文的学*,体会他们得到一袋麦子后的想法,以及不同的看法导致不同的做法,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他们的体验与感受。

  二、从“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是否一样”切入,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等词语来体会三个小动物的不同的处理方式。通过比较,小猴看问题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做事有远见的优点昭然若揭。

  (一)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三个小动物处理麦子的方式

  (1)小猪看到这袋麦子后,有什么表现?(重点突出“开心”、“喊”等词语。)如何处理这袋麦子的?(重点突出“迫不及待”、“各种各样”等词语)

  (2)小牛看到麦子后,有哪些想法?(突出小牛的“勤劳节俭”方面的优点)

  (3)小猴的做法是怎样的?延伸:这部分内容写的很简单,但实际包含的内容可不少。引导学生想象小猴当时可能是怎样想的,才决定把麦子全种下了地?这样,小猴遇事多动脑,为长远利益考虑的优点就完全显现出来了。

  (二)放手让学生围绕问题自主探索土地爷爷一年后的再次拜访,对三个小动物的反应是怎样的?通过“哈哈大笑、点点头、抚摸、高兴”这些词体会土地爷爷对他们的评价是怎样的?从而找出正确的为人处事方法。

  (三)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回忆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或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把课文故事完全消化,也为课后*题1“讲述这个故事”奠定基础,虽然没有在课堂进行练*,但也做了“回家讲给父母听”的要求。

  三、说一说、写一写:

  假如,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为什么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从每只小动物的身上得到启发,都选择了最合理的做法。这个练*,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语言表达得到了提高,同时也让学生获得了正确的价值取向,自然而然地揭示出本文中心。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脉络。

  三袋麦子说课稿 8

  【教学要求】

  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能讲述这个故事,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

  读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

  ⒈自学课文。

  ⑴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一说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

  ⑵会读、写生字词。

  ⑶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烙饼发霉麦囤

  ⒉教师检查纠正学生的不良学**惯,帮助后进生学*。

  ⒊检查自学效果。

  ⑴出示生字卡片::

  ⑵指名读生字卡片,注意练好*、翘舌音。前、后鼻音,及一字多音。

  ⑶理解词语:

  烙饼发霉麦囤

  三、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按"快要过年了""一年以后"把课文分成两部分,说一说每部分讲什么?

  学生自学后讨论:

  第一部分:(1~4自然段)讲三个小动物都意外的得到了一袋小麦,他们各自作了处理。

  第二部分:(5~9自然段)讲土地爷爷向三个小主人公询问他们各自处理麦子的情况。

  四、精读课文内容。

  ⒈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小猪、小牛、小猴意外地得到了一袋麦子后诗怎样做的?他们地做法不同在哪里?画出有关词语,想一想: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理解关键词语:开心迫不及待捧起慢慢吃全种

  ⒉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关键词语。

  ⒊指导口述这部分课文。要求学生看板书练说:先分组说一个小动物的做法,在连起来说。

  ⒋有感情的朗读这部分课文,第一自然段全班齐读,第2、3、4自然段分组竞赛读。

  五、课堂作业:

  ⒈用钢笔描红,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的*惯。

  ⒉练*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回顾

  ⒈听写生字词,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⒉练*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第二部分

  ⒈理解课文内容。

  听这部分课文配乐朗读录音,完成练*。

  土地爷爷夸______________(谁)______________(怎么样)

  讨论并理解有关词语:"舔了舔舌头"、"节俭"、"满满的"。

  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部分全是人物对话,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每个人说话时四什么语气,说话时地心情怎样,该怎样读才正确?

  同座位可以分角色朗读课文,互相纠正读得不正确得地方。

  指名分角色读,其他同学听后纠正。

  教师范读难点:小猪回答土地爷爷的话。

  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⒊指导口述这部分内容:

  ⑴看板书:自己练读。

  ⑵指名口述:其他学生纠正口述中的毛病。

  ⑶学生练*口述,同座位分角色口述。

  ⑷指名学生口述。

  三、总结全文:

  ⒈指名学生口述全文。

  ⒉讨论:小猪、小牛、小猴在处理得到的三袋麦子上,谁的做法好?为什么?

  ⒊教师小结:

  课文给我们见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叫憨厚,什么叫节约,什么叫聪明能干。小猴富有创造性的做法,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对我们启发很大,今后我们要想小猴学*。 [4] [5]

  四、作业:

  ⒈课堂作业:完成书后第三题。

  ⒉课后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三袋麦子说课稿 9

  说教材

  《三袋麦子》是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选文是一些引人思考的故事,目的是让学生在充满思辨故事中明白其饱含的人生哲理。《三袋麦子》是本单元的第三个故事,是一篇批读课文,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由于各自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就有了不一样的结果。引出“不同做法会有不同结果”的道理。这篇课文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很适合儿童阅读。

  说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极富童心童趣。虽然通过前五个单元中几篇批读课文的学*,学生对批读课文的特点和学*方法,有了初步了解,但是,他们刚刚从低年级的识字学*进入中年级的阅读学*,阅读兴趣还不浓,阅读方法还没*得,阅读*惯还没养成。为此,如何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惯,仍是我设计这堂课优先考虑的问题。

  说教学目标

  根据编辑意图和学情,在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生字词语,理解第一部分内容的基础上,我确立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借助旁批读懂这个故事,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评价三个小动物,明白“不同的做法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

  初步掌握批注的方法,并尝试批注。

  说教学难点

  为了有效地引导学生阅读,达成教学目标,我还根据我们山区农村学生的学情,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评价三个小动物,尝试批注”作为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把明白“不同做法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作为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说教法学法

  我在教法上的策略是:指导、引领和点拨,让学于生,引导学生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生与文本间的对话、讨论、交流等手段,给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凸显自己的独特感悟和理解。整堂课我是鼓励式地“导”,学生则自主合作式地“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第二学段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能复述故事性作品的大意,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所以我首先让学生回忆课文第一部分的内容,指名讲这部分的故事;接着让学生猜一猜后来那三袋麦子还剩下多少。这样做既将新旧知识衔接,又为突破难点做准备。

  二、导“学”导“批”,品读理解

  1.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采用设疑的方式激发学生学*兴趣,以“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了,他所看到的情况和我们猜想的一样吗?”引出本课时内容。

  2.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第6自然段和旁批,勾画描写小猪的词语;接着师生交流,指导学生读旁批、读勾画的重点词,懂得小猪的麦子全吃光了;然后引导学生评价小猪,写批注。“认真写好汉字”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我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书写要做到工整美观。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感受,只要是符合小猪特征的词都给予肯定,并板书“憨厚可爱”。这部分教学体现批读文教学的“扶”。

  3.学完第6自然段,我与学生一起总结本段的学*方法,然后迁移运用,学*剩下的课文,让小组自主选择喜欢的部分,合作学*。这个设计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尊重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让他们自主选择,更易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在合作学*的过程中,我将深入课堂,及时点拨,体现出批读文教学的“半扶半放”。

  4.合作学*结束后,我采取小组汇报、交流,其他同学倾听、评价的方式,让孩子们通过思维与思维地碰撞,提高评价能力。我并择机板书“节俭”“聪明能干”。

  三、朗读表演,升华情感

  1.各学段目标都要求重视朗读和默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所以,我以“三个小动物中你最欣赏谁的做法,为什么?”引出学生最喜欢的动物,并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那种动物的段落。通过范读、指名读、分组读等方式,抓住“舔了舔嘴唇”、“神秘”、“自豪”等词语,大胆想象小动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有感情地朗读。

  2.分角色练*表演整个故事;推荐小组上台表演,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这个设计是为了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也是利用角色扮演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理解。

  四、总结全文,揭示道理

  为了引导学生懂得这个故事揭示的道理,我利用板书让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并齐读旁批,我则板书“不同做法会有不同结果”。接着询问学生要是你的话,你会怎么做呢?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文的最后一处批注:要是我的话,我会……。 (五)说写练*,拓展提升

  1.按照“中年级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或感受”的要求,突出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宗旨,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你想对文中各有特点的三个小动物说点什么?写下来。写完以后,读给大家听,学生间相互评议。

  2.根据“能复述故事性作品大意”的目标,我让学生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小伙伴听。

  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先贴上动物头像的设计,直观形象,符合三年级学生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根据教学进度,板书对小动物的评价,简洁明了;最后引领学生通过对比的方法,引出道理,完成板书,使板书具有概括性、整体性和教育性。

  附板书设计:

  29.三袋麦子

  小猪 小牛 小猴

  憨厚可爱 节俭 聪明能干

  不同做法会有不同结果

  三袋麦子说课稿 10

  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三袋麦子,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小猴则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表达了同样是一袋麦子,各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的中心思想。“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很适合儿童阅读。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会读、会认的生字,掌握多音字“磨”“干”的用法,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

  3.理解课文内涵,能够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体会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

  由于本课注重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并体会人物情感,从而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地读课文。

  因为三种小动物在得到麦子后采取了不同的做法,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各抒己见,并在讨论中让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和情感,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比较法、讨论法、朗读法和圈点勾画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惯。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一、设疑导入

  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一模一样的三袋麦子在三个小动物眼中是一样的吗?从“黄灿灿的麦子、饱满的麦粒、上等的麦种”体会到三个小动物看法不同后,从而进入课文的学*,体会他们得到一袋麦子后的想法,以及不同的看法导致不同的做法,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他们的体验与感受。

  二、从“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是否一样”切入,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等词语来体会三个小动物的不同的处理方式。通过比较,小猴看问题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做事有远见的优点昭然若揭。

  (一)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三个小动物处理麦子的方式

  (1)小猪看到这袋麦子后,有什么表现?(重点突出“开心”、“喊”等词语。)

  如何处理这袋麦子的?(重点突出“迫不及待”、“各种各样”等词语)

  (2)小牛看到麦子后,有哪些想法?(突出小牛的“勤劳节俭”方面的优点)

  (3)小猴的做法是怎样的?

  延伸:这部分内容写的很简单,但实际包含的内容可不少。引导学生想象小猴当时可能是怎样想的,才决定把麦子全种下了地?这样,小猴遇事多动脑,为长远利益考虑的优点就完全显现出来了。

  (二)放手让学生围绕问题自主探索

  土地爷爷一年后的再次拜访,对三个小动物的反应是怎样的?通过“哈哈大笑、点点头、抚摸、高兴”这些词体会土地爷爷对他们的评价是怎样的?从而找出正确的为人处事方法。

  (三)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回忆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或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把课文故事完全消化,也为课后*题1“讲述这个故事”奠定基础,虽然没有在课堂进行练*,但也做了“回家讲给父母听”的要求。

  三、说一说、写一写:假如,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为什么

  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从每只小动物的身上得到启发,都选择了最合理的做法。这个练*,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语言表达得到了提高,同时也让学生获得了正确的价值取向,自然而然地揭示出本文中心。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三袋麦子

  (小猪)——吃光——哈哈大笑

  (小牛)——保存——点点头

  (小猴)——播种——夸奖

  我们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三袋麦子说课稿优选【10】篇扩展阅读


三袋麦子说课稿优选【10】篇(扩展1)

——三袋麦子说课稿 (菁华5篇)

三袋麦子说课稿1

  说教材

  《三袋麦子》是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选文是一些引人思考的故事,目的是让学生在充满思辨故事中明白其饱含的人生哲理。《三袋麦子》是本单元的第三个故事,是一篇批读课文,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由于各自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就有了不一样的结果。引出“不同做法会有不同结果”的道理。这篇课文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很适合儿童阅读。

  说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极富童心童趣。虽然通过前五个单元中几篇批读课文的学*,学生对批读课文的特点和学*方法,有了初步了解,但是,他们刚刚从低年级的识字学*进入中年级的阅读学*,阅读兴趣还不浓,阅读方法还没*得,阅读*惯还没养成。为此,如何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惯,仍是我设计这堂课优先考虑的问题。

  说教学目标

  根据编辑意图和学情,在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生字词语,理解第一部分内容的基础上,我确立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借助旁批读懂这个故事,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评价三个小动物,明白“不同的做法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

  初步掌握批注的方法,并尝试批注。

  说教学难点

  为了有效地引导学生阅读,达成教学目标,我还根据我们山区农村学生的学情,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评价三个小动物,尝试批注”作为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把明白“不同做法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作为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说教法学法

  我在教法上的策略是:指导、引领和点拨,让学于生,引导学生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生与文本间的对话、讨论、交流等手段,给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凸显自己的独特感悟和理解。整堂课我是鼓励式地“导”,学生则自主合作式地“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第二学段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能复述故事性作品的大意,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所以我首先让学生回忆课文第一部分的内容,指名讲这部分的故事;接着让学生猜一猜后来那三袋麦子还剩下多少。这样做既将新旧知识衔接,又为突破难点做准备。

  二、导“学”导“批”,品读理解

  1.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采用设疑的方式激发学生学*兴趣,以“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了,他所看到的情况和我们猜想的一样吗?”引出本课时内容。

  2.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第6自然段和旁批,勾画描写小猪的词语;接着师生交流,指导学生读旁批、读勾画的重点词,懂得小猪的麦子全吃光了;然后引导学生评价小猪,写批注。“认真写好汉字”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我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书写要做到工整美观。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感受,只要是符合小猪特征的词都给予肯定,并板书“憨厚可爱”。这部分教学体现批读文教学的“扶”。

  3.学完第6自然段,我与学生一起总结本段的学*方法,然后迁移运用,学*剩下的课文,让小组自主选择喜欢的部分,合作学*。这个设计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尊重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让他们自主选择,更易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在合作学*的过程中,我将深入课堂,及时点拨,体现出批读文教学的“半扶半放”。

  4.合作学*结束后,我采取小组汇报、交流,其他同学倾听、评价的方式,让孩子们通过思维与思维地碰撞,提高评价能力。我并择机板书“节俭”“聪明能干”。

  三、朗读表演,升华情感

  1.各学段目标都要求重视朗读和默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所以,我以“三个小动物中你最欣赏谁的做法,为什么?”引出学生最喜欢的动物,并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那种动物的段落。通过范读、指名读、分组读等方式,抓住“舔了舔嘴唇”、“神秘”、“自豪”等词语,大胆想象小动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有感情地朗读。

  2.分角色练*表演整个故事;推荐小组上台表演,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这个设计是为了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也是利用角色扮演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理解。

  四、总结全文,揭示道理

  为了引导学生懂得这个故事揭示的道理,我利用板书让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并齐读旁批,我则板书“不同做法会有不同结果”。接着询问学生要是你的话,你会怎么做呢?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文的最后一处批注:要是我的话,我会……。 (五)说写练*,拓展提升

  1.按照“中年级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或感受”的要求,突出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宗旨,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你想对文中各有特点的三个小动物说点什么?写下来。写完以后,读给大家听,学生间相互评议。

  2.根据“能复述故事性作品大意”的目标,我让学生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小伙伴听。

  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先贴上动物头像的设计,直观形象,符合三年级学生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根据教学进度,板书对小动物的评价,简洁明了;最后引领学生通过对比的方法,引出道理,完成板书,使板书具有概括性、整体性和教育性。

  附板书设计:

  29.三袋麦子

  小猪 小牛 小猴

  憨厚可爱 节俭 聪明能干

  不同做法会有不同结果

三袋麦子说课稿2

  设计背景

  《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讲的是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三袋麦子后,小猪、小牛和小猴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了这袋麦子。一年后,土地爷爷故地重访,并对于小猪、小牛和小猴的不同举措作出了三种不同的评价。

  面对憨厚可爱的小猪,土地爷爷忍不住哈哈大笑;看到勤劳节俭的小牛,土地爷爷点头夸赞;尤其是小猴,土地爷爷显得异常兴奋。那么,在土地爷爷心目中究竟谁是最优秀的?这既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又是本文教学中可以出彩的亮点。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但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又是多元的。因此,教学中不仅应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更加要注重学生在学*过程中独特的自我体验。

  设计过程

  一、读读议议——给孩子一袋“可爱憨厚”的麦子

  1、自读第二小节,分组讨论。

  ①小猪看到这袋麦子后,有什么表现?(重点突出“开心”、“喊”等词语,强调阅读中的两个“!”)

  ②小猪是如何处理这袋麦子的?(重点突出“迫不及待”、“吃光”等词语)

  2、练*读第二小节,读出自己的体会与理解。(引导体会小猪的高兴劲及迫不及待的样子)

  3、默读第六小节后,讨论。

  ①当土地爷爷来到小猪家,小猪怎么说了?(试着揣摩小猪的语气)

  ②最新的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说课稿三袋麦子:你以为小猪有什么特点?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③假如你是土地爷爷,你会怎样评价小猪呢?

  4、对比读第二、六小节,同桌讨论。

  ①你喜欢小猪吗?说说你的想法。

  ②试着给这袋麦子取个好听的名儿。(可爱的麦子、充满活力的麦子、憨厚的麦子等)

  二、划划想想——给孩子一袋“勤劳节俭”的麦子

  1、划一划。

  ①小牛看到麦子后,有哪些想法?(重点突出“保存”、“慢慢吃”等词语)

  ②小牛拿到麦子后,怎么做了?(重点突出“透风”、“晒晒太阳”等)此处可进行句式训练,“因为……所以……”

  2、想一想。

  ①土地爷爷到了小牛家,他会对小牛说些什么呢?

  ②土地爷爷得知小牛把麦子保存起来后,他又会对小牛说些什么呢?(围绕小牛的“勤劳节俭”方面)

  3、小结提问。

  ①是呀!在土地爷爷眼里小牛是节俭的孩子,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品质啊,假如你就是小牛的朋友或邻居,你会怎么夸赞他呢?先想一想,再与同桌交流。

  ②思考:土地爷爷送给小牛的是一袋什么样的麦子?(勤劳的麦子、节俭的麦子、美好的麦子等)

  三、说说演演——给孩子一袋“能干聪明”的麦子

  1、说一说。

  情境一:土地爷爷给小猴送了一袋麦子,小猴高兴地收下了这袋麦子。小猴就把麦子摆放在院子里,看了又看,嘴里还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好麦子,好麦子……”

  情境二:土地爷爷看了小猴的粮仓,直夸小猴能干聪明。小猴非常谦虚地说:“我只不过做了一件最普通的事情”。接着小猴将自己种麦子的经过翔实地告诉了土地爷爷……

  2、演一演。

  ①小猴子种麦的经过。(突出小猴的辛劳)

  ②土地爷爷来小猴家的前前后后。(突出土地爷爷的年龄、语气及心理活动等特征)

  ③小猴在家里接待土地爷爷的经过。(突出小猴的神采

  奕奕及聪明劲)

  3、演后组织说话训练。

  ①你喜欢这聪明、能干的小猴吗?说说你的想法。

  ②你打算给这袋麦子取个什么名字?(聪明的麦子、能干的麦子、智慧的麦子、创造的麦子等)

  四、悟悟写写——给孩子一袋“永远”的麦子

  1、悟一悟。

  课文学完了,相信这三个人物在你心中一定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这三袋麦子也会带给你更多的启示。那么,在你心目中,究竟拥有了一袋什么样的麦子呢?可爱憨厚的?勤劳节俭的?聪明能干的?还是?

  2、写一写。

  请同学们将自己的所思所悟动笔写下来,要求表达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3、教师总结:或许这是一袋可爱憨厚的麦子,或许这是一袋能干聪明的麦子,或许这袋麦子里有可爱,有节俭,也有聪明,或许这袋麦子就蕴涵着我们的智慧,我们的思想,或许,或许……。但无论如何,他应当成为我们心灵的麦子,成为我们精神的麦子,成为我们共同的永远的麦子。

三袋麦子说课稿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让课堂与快乐有约》,我将以《三袋麦子》的第一课时为例,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环节、板书设计这几方面,来谈一谈我在语文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快乐学*的感受。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的是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口袋麦子。小猪、小牛和小猴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了这袋麦子。一年后,土地爷爷故地重访,并对小猪、小牛和小猴的不同举措作出了三种不同的评价。课文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很适合儿童阅读。

  【学情分析及目标预设】

  我班的学生思维活跃,富有想象力,善于发表个人意见。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情境串联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形式,营造生动、活泼、快乐的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朗读感悟能力。

  3、初步感知故事内容,理清脉络。

  4、学*课文第1—4自然段,练*分角色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初步体会三个小动物的美好品质,并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学*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根据课文本身以及第一课时的教学的特点,我把本节课的重难点定位为:生字词教学和初步体会三个小动物的美好品质,学*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在重难点的突破上我的做法是:

  1、创设情境,以趣激学。

  2、细致指导,注重体验。

  3、优化整合,合理利用教具。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各种形状的生字卡片、头饰、角色图片。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在这堂课中,我采用了情景导入法,讨论交流法,合作表演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去诱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自学、讨论和交流。

  学法:语文学*不仅要帮助学生学*和掌握知识,而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了自主学*法、合作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地听、看、说、读、议、演等去实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

  三、说教学环节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设计思路】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但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又是多元的。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更要注重学生在学*过程中独特的自我体验。因此,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环节时,我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该给学生一份怎样的礼物?

  ★特别的礼物——实用的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新课开始,以土地爷爷的“礼物”导入,激起学生对新年礼物的渴望。接着,用课件出示“大礼盒”,让学生在产生接受礼物的期待中,进入生字学*。最后,学生在通过将生字带入文中的朗读与初读的对比中,发现自己的进步,从而明白老师这一份特别的礼物的意义所在。

  ★无形的礼物——体验学*的快乐。细节上的渲染,如别致的生字卡片、生动形象的头饰;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亲切、充满童趣的教学语言;生动情境的创设;拉*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唤起学生主动学*的愿望,让学生在语文课堂这一舞台上尽情地表演,扔掉了学*中的负担和恐惧,在语文学*中体验到真正的快乐!

  【具体环节】

  环节一:激趣导学,直入文本。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间活动的时候,我播放一段背景音乐《过大年》,欢乐、祥和而又喜庆的乐曲,渲染了节日的气氛,引领学生回味过年时的情景,为新课奠定了轻松、愉悦的基调。开课时,我以新年礼物为话题引出故事的三个主人公,直入课文的第一段,让学生在朗读中体验收到礼物的喜悦。接着设计了“帮土地爷爷算算帐”的环节,引出课题。这样的开课设计新颖别致,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环节二:创设情境,快乐识字。

  生字教学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这一块,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形象、直观,变换灵活的特点,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识字的氛围。我首先设计了一个老师给学生“派送礼物”的情境,多媒体展示漂亮的大礼盒,打开后跳出一个个可爱的生字宝宝,激起了学生和生字宝宝交朋友的热情。以和生字宝宝“打招呼”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地去读课文中生字的音;“你以前认识他们吗?在哪里见过?”回答中,学生交流了识字经验;接着出示词语,让学生自由读、开火车读、比赛读。每当学生读得好时,多媒体课件会适时出现笑脸、字宝宝翻跟头的画面,这些鼓励性的小细节,无论是从声音,还是图像上都给学生以感官上的刺激,大大调动了他们的识字热情,让他们在追求成功中享受学*,享受快乐。

  环节三:“导演”分集,理清脉络。

  看动画片是孩子们最感兴趣、最乐于做的事情,针对这一特点,在学生再读课文后,我播放了一段flash动画故事,提醒学生一边看,一边回忆课文中的相关内容,并假定如果你是一名小导演,你能给这个动画故事分集吗?而且还要在课文中找出依据。这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画形式,让他们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加速了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在此活动中,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意识,同时让学生在合作、探索和交流中忘记了这是给课文分段,并在“看”、“议”、“想”中感受快乐,得到收获。

  环节四:深入局部,精读感悟。

  本环节主要的任务是学*第2—4自然段。这部分主要写了小猪、小牛和小猴各收到土地爷爷的一口袋麦子后,小猪的语言,小牛的想法和小猴的动作。“比一比”的环节中,以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图片和相关文字,分步出示,这种直观演示,能化繁为简,化枯燥为生动,让学生快速地把握住课文的重点,从而体会到两个“不同”,即“视角的不同”和“方式的不同”。“想想、说说”让学生凭借对这几个小动物的熟悉,揣摩出他们的所说所想。“读读、演演”让学生在争当童话剧的小主角这一情境中,自由组合表演。通过学生的一系列活动,内化了课文的语言,充分展示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小动物的形象也变得更加丰满,在孩子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环节五:课外实践,拓展延伸。

  新课标强调要重视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和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尊重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把课外的拓展实践分成三个版块——“我会说”:把故事上集的内容说给父母听。“我会做”: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角色的头饰。“我会演”:和你的朋友把故事的上集演一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选择一至两项完成。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应该是课文精华的体现。我的板书主要采用了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简洁、概括,是文章结构的简缩,展现了文章的重点内容,加强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形式上看,它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

三袋麦子说课稿4

  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三袋麦子,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小猴则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表达了同样是一袋麦子,各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的中心思想。“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很适合儿童阅读。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会读、会认的生字,掌握多音字“磨”“干”的用法,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

  3.理解课文内涵,能够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体会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

  由于本课注重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并体会人物情感,从而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地读课文。

  因为三种小动物在得到麦子后采取了不同的做法,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各抒己见,并在讨论中让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和情感,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比较法、讨论法、朗读法和圈点勾画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惯。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一、设疑导入

  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一模一样的三袋麦子在三个小动物眼中是一样的吗?从“黄灿灿的麦子、饱满的麦粒、上等的麦种”体会到三个小动物看法不同后,从而进入课文的学*,体会他们得到一袋麦子后的想法,以及不同的看法导致不同的做法,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他们的体验与感受。

  二、从“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是否一样”切入,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等词语来体会三个小动物的不同的处理方式。通过比较,小猴看问题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做事有远见的优点昭然若揭。

  (一)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三个小动物处理麦子的方式

  (1)小猪看到这袋麦子后,有什么表现?(重点突出“开心”、“喊”等词语。)

  如何处理这袋麦子的?(重点突出“迫不及待”、“各种各样”等词语)

  (2)小牛看到麦子后,有哪些想法?(突出小牛的“勤劳节俭”方面的优点)

  (3)小猴的做法是怎样的?

  延伸:这部分内容写的很简单,但实际包含的内容可不少。引导学生想象小猴当时可能是怎样想的,才决定把麦子全种下了地?这样,小猴遇事多动脑,为长远利益考虑的优点就完全显现出来了。

  (二)放手让学生围绕问题自主探索

  土地爷爷一年后的再次拜访,对三个小动物的反应是怎样的?通过“哈哈大笑、点点头、抚摸、高兴”这些词体会土地爷爷对他们的评价是怎样的?从而找出正确的为人处事方法。

  (三)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回忆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或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把课文故事完全消化,也为课后*题1“讲述这个故事”奠定基础,虽然没有在课堂进行练*,但也做了“回家讲给父母听”的要求。

  三、说一说、写一写:假如,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为什么

  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从每只小动物的身上得到启发,都选择了最合理的做法。这个练*,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语言表达得到了提高,同时也让学生获得了正确的价值取向,自然而然地揭示出本文中心。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三袋麦子

  (小猪)——吃光——哈哈大笑

  (小牛)——保存——点点头

  (小猴)——播种——夸奖

  我们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三袋麦子说课稿5

  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_9、三袋麦子__(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小猴则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表达了同样是一袋麦子,各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的中心思想。“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很适合儿童阅读。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会读、会认的生字,掌握多音字“磨”“干”的用法,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3.理解课文内涵,能够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体会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由于本课注重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并体会人物情感,从而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地读课文。

  因为三种小动物在得到麦子后采取了不同的做法,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各抒己见,并在讨论中让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和情感,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比较法、讨论法、朗读法和圈点勾画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惯。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一、设疑导入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一模一样的三袋麦子在三个小动物眼中是一样的吗?从“黄灿灿的麦子、饱满的麦粒、上等的麦种”体会到三个小动物看法不同后,从而进入课文的学*,体会他们得到一袋麦子后的'想法,以及不同的看法导致不同的做法,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他们的体验与感受。

  二、从“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是否一样”切入,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等词语来体会三个小动物的不同的处理方式。通过比较,小猴看问题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做事有远见的优点昭然若揭。

  (一)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三个小动物处理麦子的方式

  (1)小猪看到这袋麦子后,有什么表现?(重点突出“开心”、“喊”等词语。)如何处理这袋麦子的?(重点突出“迫不及待”、“各种各样”等词语)

  (2)小牛看到麦子后,有哪些想法?(突出小牛的“勤劳节俭”方面的优点)

  (3)小猴的做法是怎样的?延伸:这部分内容写的很简单,但实际包含的内容可不少。引导学生想象小猴当时可能是怎样想的,才决定把麦子全种下了地?这样,小猴遇事多动脑,为长远利益考虑的优点就完全显现出来了。

  (二)放手让学生围绕问题自主探索土地爷爷一年后的再次拜访,对三个小动物的反应是怎样的?通过“哈哈大笑、点点头、抚摸、高兴”这些词体会土地爷爷对他们的评价是怎样的?从而找出正确的为人处事方法。

  (三)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回忆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或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把课文故事完全消化,也为课后*题1“讲述这个故事”奠定基础,虽然没有在课堂进行练*,但也做了“回家讲给父母听”的要求。

  三、说一说、写一写:

  假如,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为什么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从每只小动物的身上得到启发,都选择了最合理的做法。这个练*,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语言表达得到了提高,同时也让学生获得了正确的价值取向,自然而然地揭示出本文中心。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脉络。


三袋麦子说课稿优选【10】篇(扩展2)

——《三袋麦子》说课稿(精选10篇)

  《三袋麦子》说课稿 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课《三袋麦子》。

  一、教材分析:

  《三袋麦子》在是一篇童话故事,一共有九个自然段,课文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个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的。学生对这篇课文有浓厚的兴趣,因为文中有他们喜欢的动物形象。

  二、学情分析:

  我班的学生思维活跃,富于充分的想象力,善于发表个人意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主学*,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课文内容故事性强,线索比较清晰,我根据学生的情况让学生讲故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演。

  三、教学目标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语气

  2、会揣摩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并结合自己的领悟大方的表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学时,我根据课文本身的特点,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教学的重点,“能正确的评价三个小动物,抒发自己的观点”作为教学的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在这堂课中,我采用了情景导入法,讨论交流法,合作表演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去诱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学法:语文学*不仅要帮助学生学*和掌握知识,而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了自主学*法、合作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地听、说、读、议、演等去实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导入,条理清晰。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简洁的导入往往能调动学生的学*兴趣,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复*导入,通过对上一节课字词以及知识的回顾,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学*效果。

  (二)、精读课文,分段理解

  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以及学生对于课文小动物的喜好,鼓励学生读出自己喜爱的段落,进而引导学生着重阅读重点的自己,从而引导学生交流,同时指导学生朗读。现就以土地爷爷拜访小猴为例谈谈我的具体做法:我展示土地爷爷到小猴家这一部分内容,并让学生边看图片边想,让学生看后说说小猴家的麦囤里怎么会堆得满满的呀?同时指导学生读好小猴的话。接着让学生交流:看着小猴家丰收的情景,听着小猴自豪的话,你准备怎么来夸夸小猴呀?最后,老师扮演土地爷爷和学生一起表演这部分内容,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自由组合表演。教学拜访小猪、小牛的思路与拜访小猴这部分基本相同,只是问题有所不同。通过学生的看、想、说、读、演,充分展示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对三部分内容学完之后,引导学生交流:同学们,森林里还有很多的小动物他们有不同的声音你的做法又是什么呢?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的做法呀?为什么呢?在此活动中,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意识,同时让学生在合作、探索交流中感受快乐,得到收获,学会相互接纳,倾听、分享、互助,交流与合作的技能。

  (三)、拓展延伸,活跃思维

  新课标强调要重视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和发展的需要。当学完本课后此时学生脑中一定会想假如现在土地爷爷真的从小猴那里拿回了些麦子送给我,我该怎么处理呢?这时就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创新能力。

  复述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记忆能力,还能帮助学生积累好词句,提高阅读和写话能力。中年级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时期,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切实地把复述训练落到实处。

  六、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课文精华的体现,我的板书主要采用帖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简洁、概括,是文章结构的简缩,展现了文章的重点内容,加强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

  以上设计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让我在你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得到提高!谢谢!

  《三袋麦子》说课稿 2

  [设计背景]

  《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讲的是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三袋麦子后,小猪、小牛和小猴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了这袋麦子。一年后,土地爷爷故地重访,并对于小猪、小牛和小猴的不同举措作出了三种不同的评价。

  面对憨厚可爱的小猪,土地爷爷忍不住哈哈大笑;看到勤劳节俭的小牛,土地爷爷点头夸赞;尤其是小猴,土地爷爷显得异常兴奋。那么,在土地爷爷心目中究竟谁是最优秀的?这既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又是本文教学中可以出彩的亮点。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但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又是多元的。因此,教学中不仅应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更加要注重学生在学*过程中独特的自我体验。

  [设计过程]

  一、设疑导入

  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一模一样的三袋麦子在三个小动物眼中是一样的吗?从“黄灿灿的麦子、饱满的麦粒、上等的麦种”体会到三个小动物看法不同后,从而进入课文的学*,体会他们得到一袋麦子后的'想法,以及不同的看法导致不同的做法,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他们的体验与感受。

  二、从“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是否一样”切入,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等词语来体会三个小动物的不同的处理方式。通过比较,小猴看问题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做事有远见的优点昭然若揭。

  (一)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三个小动物处理麦子的方式

  (1)看到这袋麦子后,有什么表现?(重点突出“开心”、“喊”等词语。)

  如何处理这袋麦子的?(重点突出“迫不及待”、“各种各样”等词语)

  (2)小牛看到麦子后,有哪些想法?(突出小牛的“勤劳节俭”方面的优点)

  (3)小猴的做法是怎样的?

  延伸:这部分内容写的很简单,但实际包含的内容可不少。引导学生想象小猴当时可能是怎样想的,才决定把麦子全种下了地?这样,小猴遇事多动脑,为长远利益考虑的优点就完全显现出来了。

  (二)放手让学生围绕问题自主探索

  土地爷爷一年后的再次拜访,对三个小动物的反应事怎样的?通过“哈哈大笑、点点头、抚摸、高兴”这些词体会土地爷爷对他们的评价事怎样的?从而找出正确的为人处事方法。

  (三)接着,我通过课件出示三组词语,分别让学生进行横向、纵向的朗读,并在朗读的过程中回忆课文内容,或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把课文故事完全消化,也为课后*题1“讲述这个故事”奠定基础,虽然没有在课堂进行练*,但也做了“回家讲给父母听”的要求。

  三、说一说、写一写:假如,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为什么?

  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从聪明能干的小猴身上得到启发,都选择了有远见的做法。这个练*,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语言表达得到了提高,同时也让学生获得了正确的价值取向,自然而然地揭示出本文中心。

  《三袋麦子》说课稿 3

  [设计过程]

  一、游戏导入

  一个精彩的导入能让学生情趣盎然,激发学生的求知慾望,让课文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我正是运用了这种激趣导入的方式,别出心裁的利用学生喜欢童话故事的特点,用“猜故事”的游戏方法导入,例如:芝麻芝麻开开门。《啊里巴巴和四十大道》,让学生从一句话而想到一个童话故事,从而引入今天的童话故事《三袋麦子》。这样一来使学生对课文立即产生浓郁的学*兴趣,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同时体现出课内和课外知识的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曲径通幽”之效。

  二、回忆内容,整体感知

  进入授课时,我首先是带着学生,将昨天通读过的课文进行回顾,唤醒学生之前在脑海里存有的信息,让学生快速的进入新的学*。接着,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串联式”的问题:“这个故事里有几个人物?”学生回答师板书:土地爷爷小猪小牛小猴然后让学生用一句简单的话把他们联系在一起,从而影射出整片课文的关键词“三袋麦子”。值得一提的是在学生自读完课文后,对学生的设问中我打破了传统的:“小朋友们喜欢谁?”这种单一的问题模式,而是提出了:“谁给你们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这样的提问方式,无疑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做主,成为真正了解这些小动物的主人。

  三、精读品悟,渗透读法

  (一)学*第一自然段

  在这部分中我所要授予学生的是在阅读中养成自主探索的学*方法,当然这种探索式的学*方法也要始终贯穿于精读品悟之中。首先,通过投影,向学生出示描写小猪的段落,向学生示范老师在读书的方法,勾画出重点字、词、句。比如:开心、迫不及待。明确的引导学生读书时的步骤,引导有目的,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自学,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合作性。

  接着,就是本课所要阐释的重点,即如何通过一个片段的讲解,实现以读代讲,渗透读法,从而实现读中品悟。要让学生通过单一的课文来把握文章的思想,有感情的朗读出课文,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让学生把课文内容和实际生活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之后再去读,这又是容易做到的。但如何将学生的这一情感培养起来呢,这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就只有通过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字词句的仔细推敲,反复揣摩,来感悟出课文的情感。所以在授课中我是用这样的引导方式。出示:“太棒啦!我最爱吃白面馒头和烙饼了!”指名让学生读,提问:“小猪当时的心情怎样?”开心。但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小猪的开心呢,我着重营造了两个情景:

  一、小猪眼中的麦子是什么样子?它看到这么多黄灿灿的麦子想到了什么?它的表情(开心)。

  二、快过年了,有了这袋麦子小猪的新年将会过得怎样?(很快乐,很美好)这样一来开心语气也就轻松的朗读出来了。其次,在领悟小猪的性格特点时,我设计了让学生思考:“有了这袋黄灿灿的麦子,小猪对这个新年充满了期盼,它怎么做呢?”(迫不及待)“这袋麦子在小猪的手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个小猪如何啊”(能干)这样一来学生把自己置身于那般情景中,边读边想象眼前那只可爱的小猪。

  当然这样的引导方法,还存在一个这样一个问题,便是学生在朗读时会联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来判断事物,在这篇具有教育性的课文中,为了提高学生辨别生活的是非观,我没有按照常规的教学方法按顺序一一讲解,而是采用了跳跃式讲授的教学方法,直接进入到第六自然段,将一年后的小猪的生活情景再现在学生面前,一年前的小猪把开心和快乐带给了大家,而一年后的小猪把麦子吃完了是不是应该伤心了呢?通过这样引导学生用老师刚才读书的方法认真的读第六自然段,一边想一边画出表现小猪特点的词语和句子。学生通过读,汇报(憨厚可爱)(他不由得舔了舔舌头)。这样一来能让学生对小猪有个可比性,留给学生深度的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得到发挥和拓展,使他们主动的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自主学*

  最后我将用自学的方式,来完成描写小牛和小猴的段落,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1、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小动物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边画。

  2、最后进行汇报:怎样处理麦子的?这样的设计正体现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合作性学*以及学生的参与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

  四、读读悟悟

  1、阅读讨论: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的做法?为什么?(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对事物的理解不同,体验也各不相同。设计这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希望学生从三个小动物中都能看到优点)

  2、如果你也得到土地爷爷送的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做?(设计这些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希望学生从三个小动物中都能看到优点,学生想出了各种处理麦子的好方法,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语言表达也有了提高。在讨论中让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自然而然地揭示出本文中心。从而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教师总结:

  本课的教学主要是体现了“情感式教学”和“参与式教学”相融合,教学中重视语感的培养,塑造个性化思维,顺应了新课下:“语文课教学应以学定教,以读为主,读中感悟,情寄朗读中”。以上便是我对这堂课的一个教学设计,若在说课过程中有所肤浅之处和不妥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原谅,并请予指正,谢谢大家!

  《三袋麦子》说课稿 4

  [设计背景]

  《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讲的是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三袋麦子后,小猪、小牛和小猴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了这袋麦子。一年后,土地爷爷故地重访,并对于小猪、小牛和小猴的不同举措作出了三种不同的评价。

  面对憨厚可爱的小猪,土地爷爷忍不住哈哈大笑;看到勤劳节俭的小牛,土地爷爷点头夸赞;尤其是小猴,土地爷爷显得异常兴奋。那么,在土地爷爷心目中究竟谁是最优秀的?这既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又是本文教学中可以出彩的亮点。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但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又是多元的。因此,教学中不仅应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更加要注重学生在学*过程中独特的自我体验。

  [设计过程]

  一、读读议议————给孩子一袋“可爱憨厚”的麦子

  1、自读第二小节,分组讨论。

  ①小猪看到这袋麦子后,有什么表现?(重点突出“开心”、“喊”等词语,强调阅读中的两个“!”)

  ②小猪是如何处理这袋麦子的?(重点突出“迫不及待”、“吃光”等词语)

  2、练*读第二小节,读出自己的体会与理解。(引导体会小猪的高兴劲及迫不及待的样子)

  3、默读第六小节后,讨论。

  ①当土地爷爷来到小猪家,小猪怎么说了?(试着揣摩小猪的语气)

  ②你以为小猪有什么特点?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③假如你是土地爷爷,你会怎样评价小猪呢?

  4、对比读第二、六小节,同桌讨论。

  ①你喜欢小猪吗?说说你的想法。

  ②试着给这袋麦子取个好听的名儿。(可爱的麦子、充满活力的麦子、憨厚的麦子等)

  二、划划想想————给孩子一袋“勤劳节俭”的麦子

  1、划一划。

  ①小牛看到麦子后,有哪些想法?(重点突出“保存”、“慢慢吃”等词语)

  ②小牛拿到麦子后,怎么做了?(重点突出“透风”、“晒晒太阳”等)此处可进行句式训练,“因为……所以……”

  2、想一想。

  ①土地爷爷到了小牛家,他会对小牛说些什么呢?

  ②土地爷爷得知小牛把麦子保存起来后,他又会对小牛说些什么呢?(围绕小牛的“勤劳节俭”方面)

  3、小结提问。

  ①是呀!在土地爷爷眼里小牛是节俭的孩子,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品质啊,假如你就是小牛的朋友或邻居,你会怎么夸赞他呢?先想一想,再与同桌交流。

  ②思考:土地爷爷送给小牛的是一袋什么样的麦子?(勤劳的麦子、节俭的麦子、美好的麦子等)

  三、说说演演————给孩子一袋“能干聪明”的麦子

  1、说一说。

  情境一:土地爷爷给小猴送了一袋麦子,小猴高兴地收下了这袋麦子。小猴就把麦子摆放在院子里,看了又看,嘴里还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好麦子,好麦子……”

  情境二:土地爷爷看了小猴的粮仓,直夸小猴能干聪明。小猴非常谦虚地说:“我只不过做了一件最普通的事情”。接着小猴将自己种麦子的经过翔实地告诉了土地爷爷……

  2、演一演。

  ①小猴子种麦的经过。(突出小猴的辛劳)

  ②土地爷爷来小猴家的前前后后。(突出土地爷爷的年龄、语气及心理活动等特征)

  ③小猴在家里接待土地爷爷的经过。(突出小猴的神采奕奕及聪明劲)

  3、演后组织说话训练。

  ①你喜欢这聪明、能干的小猴吗?说说你的想法。

  ②你打算给这袋麦子取个什么名字?(聪明的麦子、能干的麦子、智慧的麦子、创造的麦子等)

  四、悟悟写写————给孩子一袋“永远”的麦子

  1、悟一悟。

  课文学完了,相信这三个人物在你心中一定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这三袋麦子也会带给你更多的启示。那么,在你心目中,究竟拥有了一袋什么样的麦子呢?可爱憨厚的?勤劳节俭的?聪明能干的?还是?

  2、写一写。

  请同学们将自己的所思所悟动笔写下来,要求表达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3、教师总结:或许这是一袋可爱憨厚的麦子,或许这是一袋能干聪明的麦子,或许这袋麦子里有可爱,有节俭,也有聪明,或许这袋麦子就蕴涵着我们的智慧,我们的思想,或许,或许……。但无论如何,他应当成为我们心灵的麦子,成为我们精神的麦子,成为我们共同的永远的麦子。

  《三袋麦子》说课稿 5

各位老师:

  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三袋麦子,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小猴则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表达了同样是一袋麦子,各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的中心思想。“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很适合儿童阅读。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会读、会认的生字,掌握多音字“磨”“干”的用法,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

  3、理解课文内涵,能够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各抒己见。

  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体会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由于本课注重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并体会人物情感,从而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地读课文。

  因为三种小动物在得到麦子后采取了不同的做法,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各抒己见,并在讨论中让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和情感,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比较法、讨论法、朗读法和圈点勾画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惯。

  《三袋麦子》说课稿 6

  [说背景]

  《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讲的是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三袋麦子后,小猪、小牛和小猴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了这袋麦子。一年后,土地爷爷故地重访,并对于小猪、小牛和小猴的不同举措作出了三种不同的评价。

  面对憨厚可爱的小猪,土地爷爷忍不住哈哈大笑;看到勤劳节俭的小牛,土地爷爷点头夸赞;尤其是小猴,土地爷爷显得异常兴奋。那么,在土地爷爷心目中究竟谁是秀的?这既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又是本文教学中可以出彩的亮点。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但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又是多元的。因此,教学中不仅应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更加要注重学生在学*过程中独特的自我体验。

  [设计过程]

  一、读读议议————给孩子一袋“可爱憨厚”的.麦子

  1、自读第二小节,分组讨论。

  ①小猪看到这袋麦子后,有什么表现?(重点突出“开心”、“喊”等词语,强调阅读中的两个“!”)

  ②小猪是如何处理这袋麦子的?(重点突出“迫不及待”、“吃光”等词语)

  2、练*读第二小节,读出自己的体会与理解。(引导体会小猪的高兴劲及迫不及待的样子)

  3、默读第六小节后,讨论。

  ①当土地爷爷来到小猪家,小猪怎么说了?(试着揣摩小猪的语气)

  ②你以为小猪有什么特点?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③假如你是土地爷爷,你会怎样评价小猪呢?

  4、对比读第二、六小节,同桌讨论。

  ①你喜欢小猪吗?说说你的想法。

  ②试着给这袋麦子取个好听的名儿。(可爱的麦子、充满活力的麦子、憨厚的麦子等)

  二、划划想想————给孩子一袋“勤劳节俭”的麦子

  1、划一划。

  ①小牛看到麦子后,有哪些想法?(重点突出“保存”、“慢慢吃”等词语)

  ②小牛拿到麦子后,怎么做了?(重点突出“透风”、“晒晒太阳”等)此处可进行句式训练,“因为……所以……”

  2、想一想。

  ①土地爷爷到了小牛家,他会对小牛说些什么呢?

  ②土地爷爷得知小牛把麦子保存起来后,他又会对小牛说些什么呢?(围绕小牛的“勤劳节俭”方面)

  3、小结提问。

  ①是呀!在土地爷爷眼里小牛是节俭的孩子,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品质啊,假如你就是小牛的朋友或邻居,你会怎么夸赞他呢?先想一想,再与同桌交流。

  ②思考:土地爷爷送给小牛的是一袋什么样的麦子?(勤劳的麦子、节俭的麦子、美好的麦子等)

  三、说说演演————给孩子一袋“能干聪明”的麦子

  1、说一说。

  情境一:土地爷爷给小猴送了一袋麦子,小猴高兴地收下了这袋麦子。小猴就把麦子摆放在院子里,看了又看,嘴里还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好麦子,好麦子……”

  情境二:土地爷爷看了小猴的粮仓,直夸小猴能干聪明。小猴非常谦虚地说:“我只不过做了一件最普通的事情”。接着小猴将自己种麦子的经过翔实地告诉了土地爷爷……

  2、演一演。

  ①小猴子种麦的经过。(突出小猴的辛劳)

  ②土地爷爷来小猴家的前前后后。(突出土地爷爷的年龄、语气及心理活动等特征)

  ③小猴在家里接待土地爷爷的经过。(突出小猴的神采奕奕及聪明劲)

  3、演后组织说话训练。

  ①你喜欢这聪明、能干的小猴吗?说说你的想法。

  ②你打算给这袋麦子取个什么名字?(聪明的麦子、能干的麦子、智慧的麦子、创造的麦子等)

  四、悟悟写写————给孩子一袋“永远”的麦子

  1、悟一悟。

  课文学完了,相信这三个人物在你心中一定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这三袋麦子也会带给你更多的启示。那么,在你心目中,究竟拥有了一袋什么样的麦子呢?可爱憨厚的?勤劳节俭的?聪明能干的?还是?

  2、写一写。

  请同学们将自己的所思所悟动笔写下来,要求表达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3、教师总结:或许这是一袋可爱憨厚的麦子,或许这是一袋能干聪明的麦子,或许这袋麦子里有可爱,有节俭,也有聪明,或许这袋麦子就蕴涵着我们的智慧,我们的思想,或许,或许……。但无论如何,他应当成为我们心灵的麦子,成为我们精神的麦子,成为我们共同的永远的麦子。

  《三袋麦子》说课稿 7

  说教材

  《三袋麦子》是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选文是一些引人思考的故事,目的是让学生在充满思辨故事中明白其饱含的人生哲理。《三袋麦子》是本单元的第三个故事,是一篇批读课文,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由于各自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就有了不一样的结果。引出“不同做法会有不同结果”的道理。这篇课文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很适合儿童阅读。

  说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极富童心童趣。虽然通过前五个单元中几篇批读课文的学*,学生对批读课文的特点和学*方法,有了初步了解,但是,他们刚刚从低年级的识字学*进入中年级的阅读学*,阅读兴趣还不浓,阅读方法还没*得,阅读*惯还没养成。为此,如何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惯,仍是我设计这堂课优先考虑的问题。

  说教学目标

  根据编辑意图和学情,在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生字词语,理解第一部分内容的基础上,我确立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借助旁批读懂这个故事,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评价三个小动物,明白“不同的做法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

  初步掌握批注的方法,并尝试批注。

  说教学难点

  为了有效地引导学生阅读,达成教学目标,我还根据我们山区农村学生的学情,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评价三个小动物,尝试批注”作为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把明白“不同做法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作为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说教法学法

  我在教法上的策略是:指导、引领和点拨,让学于生,引导学生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生与文本间的对话、讨论、交流等手段,给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凸显自己的独特感悟和理解。整堂课我是鼓励式地“导”,学生则自主合作式地“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第二学段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能复述故事性作品的大意,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所以我首先让学生回忆课文第一部分的内容,指名讲这部分的故事;接着让学生猜一猜后来那三袋麦子还剩下多少。这样做既将新旧知识衔接,又为突破难点做准备。

  二、导“学”导“批”,品读理解

  1、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采用设疑的方式激发学生学*兴趣,以“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了,他所看到的情况和我们猜想的一样吗?”引出本课时内容。

  2、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第6自然段和旁批,勾画描写小猪的词语;接着师生交流,指导学生读旁批、读勾画的重点词,懂得小猪的麦子全吃光了;然后引导学生评价小猪,写批注。“认真写好汉字”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我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书写要做到工整美观。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感受,只要是符合小猪特征的词都给予肯定,并板书“憨厚可爱”。这部分教学体现批读文教学的“扶”。

  3、学完第6自然段,我与学生一起总结本段的学*方法,然后迁移运用,学*剩下的课文,让小组自主选择喜欢的部分,合作学*。这个设计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尊重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让他们自主选择,更易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在合作学*的过程中,我将深入课堂,及时点拨,体现出批读文教学的“半扶半放”。

  4、合作学*结束后,我采取小组汇报、交流,其他同学倾听、评价的方式,让孩子们通过思维与思维地碰撞,提高评价能力。我并择机板书“节俭”“聪明能干”。

  三、朗读表演,升华情感

  1、各学段目标都要求重视朗读和默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所以,我以“三个小动物中你最欣赏谁的做法,为什么?”引出学生最喜欢的动物,并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那种动物的段落。通过范读、指名读、分组读等方式,抓住“舔了舔嘴唇”、“神秘”、“自豪”等词语,大胆想象小动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有感情地朗读。

  2、分角色练*表演整个故事;推荐小组上台表演,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这个设计是为了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也是利用角色扮演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理解。

  四、总结全文,揭示道理

  为了引导学生懂得这个故事揭示的道理,我利用板书让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并齐读旁批,我则板书“不同做法会有不同结果”。接着询问学生要是你的话,你会怎么做呢?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文的最后一处批注:要是我的话,我会。

  五、说写练*,拓展提升

  1、按照“中年级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或感受”的要求,突出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宗旨,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你想对文中各有特点的三个小动物说点什么?写下来。写完以后,读给大家听,学生间相互评议。

  2、根据“能复述故事性作品大意”的目标,我让学生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小伙伴听。

  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先贴上动物头像的设计,直观形象,符合三年级学生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根据教学进度,板书对小动物的评价,简洁明了;最后引领学生通过对比的方法,引出道理,完成板书,使板书具有概括性、整体性和教育性。

  《三袋麦子》说课稿 8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让课堂与快乐有约》,我将以《三袋麦子》的第一课时为例,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环节、板书设计这几方面,来谈一谈我在语文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快乐学*的感受。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的是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口袋麦子。小猪、小牛和小猴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了这袋麦子。一年后,土地爷爷故地重访,并对小猪、小牛和小猴的不同举措作出了三种不同的评价。课文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很适合儿童阅读。

  【学情分析及目标预设】

  我班的学生思维活跃,富有想象力,善于发表个人意见。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情境串联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形式,营造生动、活泼、快乐的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朗读感悟能力。

  3、初步感知故事内容,理清脉络。

  4、学*课文第1―4自然段,练*分角色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初步体会三个小动物的美好品质,并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学*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根据课文本身以及第一课时的教学的特点,我把本节课的重难点定位为:生字词教学和初步体会三个小动物的美好品质,学*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在重难点的突破上我的做法是:

  1、创设情境,以趣激学。

  2、细致指导,注重体验。

  3、优化整合,合理利用教具。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各种形状的生字卡片、头饰、角色图片。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在这堂课中,我采用了情景导入法,讨论交流法,合作表演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去诱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自学、讨论和交流。

  学法:语文学*不仅要帮助学生学*和掌握知识,而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了自主学*法、合作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地听、看、说、读、议、演等去实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

  三、说教学环节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设计思路】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但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又是多元的。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更要注重学生在学*过程中独特的自我体验。因此,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环节时,我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该给学生一份怎样的礼物?

  ★特别的礼物――实用的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新课开始,以土地爷爷的“礼物”导入,激起学生对新年礼物的渴望。接着,用课件出示“大礼盒”,让学生在产生接受礼物的期待中,进入生字学*。最后,学生在通过将生字带入文中的朗读与初读的对比中,发现自己的进步,从而明白老师这一份特别的礼物的意义所在。

  ★无形的礼物――体验学*的快乐。细节上的渲染,如别致的生字卡片、生动形象的头饰;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亲切、充满童趣的教学语言;生动情境的创设;拉*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唤起学生主动学*的愿望,让学生在语文课堂这一舞台上尽情地表演,扔掉了学*中的负担和恐惧,在语文学*中体验到真正的快乐!

  【具体环节】

  环节一:激趣导学,直入文本。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间活动的时候,我播放一段背景音乐《过大年》,欢乐、祥和而又喜庆的乐曲,渲染了节日的气氛,引领学生回味过年时的情景,为新课奠定了轻松、愉悦的基调。开课时,我以新年礼物为话题引出故事的三个主人公,直入课文的第一段,让学生在朗读中体验收到礼物的喜悦。接着设计了“帮土地爷爷算算帐”的环节,引出课题。这样的开课设计新颖别致,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环节二:创设情境,快乐识字。

  生字教学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这一块,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形象、直观,变换灵活的特点,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识字的氛围。我首先设计了一个老师给学生“派送礼物”的情境,多媒体展示漂亮的大礼盒,打开后跳出一个个可爱的生字宝宝,激起了学生和生字宝宝交朋友的热情。以和生字宝宝“打招呼”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地去读课文中生字的音;“你以前认识他们吗?在哪里见过?”回答中,学生交流了识字经验;接着出示词语,让学生自由读、开火车读、比赛读。每当学生读得好时,多媒体课件会适时出现笑脸、字宝宝翻跟头的画面,这些鼓励性的小细节,无论是从声音,还是图像上都给学生以感官上的刺激,大大调动了他们的识字热情,让他们在追求成功中享受学*,享受快乐。

  环节三:“导演”分集,理清脉络。

  看动画片是孩子们最感兴趣、最乐于做的事情,针对这一特点,在学生再读课文后,我播放了一段flash动画故事,提醒学生一边看,一边回忆课文中的相关内容,并假定如果你是一名小导演,你能给这个动画故事分集吗?而且还要在课文中找出依据。这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画形式,让他们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加速了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在此活动中,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意识,同时让学生在合作、探索和交流中忘记了这是给课文分段,并在“看”、“议”、“想”中感受快乐,得到收获。

  环节四:深入局部,精读感悟。

  本环节主要的任务是学*第2―4自然段。这部分主要写了小猪、小牛和小猴各收到土地爷爷的一口袋麦子后,小猪的语言,小牛的想法和小猴的动作。“比一比”的环节中,以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图片和相关文字,分步出示,这种直观演示,能化繁为简,化枯燥为生动,让学生快速地把握住课文的重点,从而体会到两个“不同”,即“视角的不同”和“方式的不同”。“想想、说说”让学生凭借对这几个小动物的熟悉,揣摩出他们的所说所想。“读读、演演”让学生在争当童话剧的小主角这一情境中,自由组合表演。通过学生的一系列活动,内化了课文的语言,充分展示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小动物的形象也变得更加丰满,在孩子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环节五:课外实践,拓展延伸。

  新课标强调要重视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和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尊重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把课外的拓展实践分成三个版块――“我会说”:把故事上集的内容说给父母听。“我会做”: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角色的头饰。“我会演”:和你的朋友把故事的上集演一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选择一至两项完成。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应该是课文精华的体现。我的板书主要采用了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简洁、概括,是文章结构的简缩,展现了文章的重点内容,加强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形式上看,它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

  《三袋麦子》说课稿 9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的内容是《三袋麦子》的第二课时。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三袋麦子》在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三课。上承《一只梅花鹿》,下承《竹石》。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一共有九个自然段,课文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个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的。学生对这篇课文有浓厚的兴趣,因为文中有他们喜欢的动物形象。

  2、学情分析:

  我班的学生思维活跃,富于充分的想象力,善于发表个人意见。因此,在教学中采用看动画片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主学*,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课文内容故事性强,线索比较清晰,我根据学生的情况让学生讲故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演。

  3、教学目标

  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新课标理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做得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的品格。

  情感目标:能正确的评价三个小动物,明白不同的做法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

  4、教学重难点:

  教学时,我根据课文本身的特点,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教学的重点,“能正确的评价三个小动物,明白不同的做法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作为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在这堂课中,我采用了情景导入法,讨论交流法,合作表演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去诱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学法:语文学*不仅要帮助学生学*和掌握知识,而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了自主学*法、合作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地听、说、读、议、演等去实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往往能调动学生的学*兴趣,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片《三袋麦子》引入,学生被这鲜活的画面所吸引,顿时思维活跃、精神振作,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欣赏后让学生交流故事的主要内容,以及故事中的人物,引入课题,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

  (二)、观看动画,理解感悟

  看动画片是孩子们最感兴趣、最乐于做的事情,针对这一特点,我把整堂课的教学以看动画片的方式来完成。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先后播放土地爷爷分别到小猴、小猪、小牛家的情景,在学生欣赏动画之后引导学生交流,同时指导学生朗读。现就以土地爷爷拜访小猴为例谈谈我的具体做法:我先播放土地爷爷到小猴家这一部分内容,并让学生边看边想,让学生看后说说小猴家的麦囤里怎么会堆得满满的呀?同时指导学生读好小猴的话。接着让学生交流:看着小猴家丰收的情景,听着小猴自豪的话,你准备怎么来夸夸小猴呀?最后,老师扮演土地爷爷和学生一起表演这部分内容,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自由组合表演。教学拜访小猪、小牛的思路与拜访小猴这部分基本相同,只是问题有所不同。通过学生的看、想、说、读、演,充分展示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对三部分内容学完之后,引导学生交流:小朋友,看了动画片之后,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的做法呀?为什么呢?在此活动中,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意识,同时让学生在合作、探索交流中感受快乐,得到收获,学会相互接纳,倾听、分享、互助,交流与合作的技能。

  (三)、拓展延伸,活跃思维

  新课标强调要重视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和发展的需要。当学完本课后此时学生脑中一定会想假如现在土地爷爷真的从小猴那里拿回了些麦子送给我,我该怎么处理呢?这时就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创新能力。

  复述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记忆能力,还能帮助学生积累好词句,提高阅读和写话能力。中年级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时期,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切实地把复述训练落到实处。因此,我再次播放这部动画片,让学生边看边跟着一起说说这个故事。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课文精华的体现,我的板书主要采用帖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简洁、概括,是文章结构的简缩,展现了文章的重点内容,加强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

  三袋麦子

  图(小猪)——吃光——憨厚

  图(小牛)——保存——节俭

  图(小猴)——播种——聪明能干

  以上设计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让我在你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得到提高!谢谢!

  《三袋麦子》说课稿 10

  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三袋麦子,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小猴则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表达了同样是一袋麦子,各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的中心思想。“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很适合儿童阅读。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会读、会认的生字,掌握多音字“磨”“干”的用法,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

  3.理解课文内涵,能够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体会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

  由于本课注重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并体会人物情感,从而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地读课文。

  因为三种小动物在得到麦子后采取了不同的做法,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各抒己见,并在讨论中让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和情感,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比较法、讨论法、朗读法和圈点勾画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惯。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一、设疑导入

  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一模一样的三袋麦子在三个小动物眼中是一样的吗?从“黄灿灿的麦子、饱满的麦粒、上等的麦种”体会到三个小动物看法不同后,从而进入课文的学*,体会他们得到一袋麦子后的想法,以及不同的看法导致不同的做法,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他们的体验与感受。

  二、从“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是否一样”切入,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等词语来体会三个小动物的不同的处理方式。通过比较,小猴看问题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做事有远见的优点昭然若揭。

  (一)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三个小动物处理麦子的方式

  (1)小猪看到这袋麦子后,有什么表现?(重点突出“开心”、“喊”等词语。)

  如何处理这袋麦子的?(重点突出“迫不及待”、“各种各样”等词语)

  (2)小牛看到麦子后,有哪些想法?(突出小牛的“勤劳节俭”方面的优点)

  (3)小猴的做法是怎样的?

  延伸:这部分内容写的很简单,但实际包含的内容可不少。引导学生想象小猴当时可能是怎样想的,才决定把麦子全种下了地?这样,小猴遇事多动脑,为长远利益考虑的优点就完全显现出来了。

  (二)放手让学生围绕问题自主探索

  土地爷爷一年后的再次拜访,对三个小动物的反应是怎样的?通过“哈哈大笑、点点头、抚摸、高兴”这些词体会土地爷爷对他们的评价是怎样的?从而找出正确的为人处事方法。

  (三)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回忆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或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把课文故事完全消化,也为课后*题1“讲述这个故事”奠定基础,虽然没有在课堂进行练*,但也做了“回家讲给父母听”的要求。

  三、说一说、写一写:假如,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为什么

  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从每只小动物的身上得到启发,都选择了最合理的做法。这个练*,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语言表达得到了提高,同时也让学生获得了正确的价值取向,自然而然地揭示出本文中心。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三袋麦子

  (小猪)——吃光——哈哈大笑

  (小牛)——保存——点点头

  (小猴)——播种——夸奖

  我们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三袋麦子说课稿优选【10】篇(扩展3)

——三袋麦子作文 (菁华3篇)

三袋麦子作文1

  土地爷爷临走前又送给小猪、小牛、小猴每人一袋麦子。并说好来年的今天土地爷爷还要来拜访他们。

  小猪看着金灿灿的麦子想:“小猴去年得了大丰收,我今年也要播撒种子,好让麦子也永远的吃不完。”

  小牛捧起饱满的麦粒心想:“同样是土地爷爷给我们的一袋麦子,我省吃俭用才留下半袋麦子,要是和小猴一样,一年都吃不完该多好啊。”

  小猴看着眼前的麦子心想:“虽然我去年留的麦子比它们多了一点,要是森林里的小动物能和我一样,一年四季都不愁粮食,那一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又一年的夏天到了,小牛小猪、小猴家的地里,满是金灿灿的麦子,它们再也不用担心麦子吃完怎么办土地爷爷又来了。小牛笑着说:“我们正在庆祝丰收呢,您给了我们每人一袋麦子,小猴教我们种地。”“后来我们又分工了,”小猪抢着说,“小牛耕田,小猴播种,我嘛负责施肥,我们一起除草和浇水。今年,麦子可多了,可以做好多好吃的了。”

  土地爷爷开心地点了点头说:“你们都进步了,小猪和小牛也变得聪明能干了,小猴还知道帮助别人,而且你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这正是我希望看到的。”

三袋麦子作文2

  第二年过年时,土地爷爷又送了小猪、小牛和小猴每人一袋麦子。

  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心想:上一年我把麦子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这次我一定要好好想一想应该怎么做?

  小牛说:“上次我是把麦子保存了起来,这次我一定要把麦子按照小猴的做法做,这样我就能收获到更多的麦子了!”

  小猴呢,它想:我上一年种麦子种得很辛苦,这次我把一袋麦子送给我最好的朋友小兔,然后把上一年的麦子全都去卖掉,然后我就买到比麦子更好吃的东西了。

  第三年的时候,土地爷爷又来拜访小猪、小牛和小猴。他先来到了小猪家,小猪说:“感谢您去年送给我的那袋麦子,让我吃到了美味的食物,还让我收获到了许许多多的麦子。”土地爷爷说:“你真聪明呀!”

  土地爷爷又来到了小牛家,小牛说:“我把麦子种下了地,您看这都是我的收获。”土地爷爷说:“你真能干。”

  最后,土地爷爷来到了小猴家。小猴说:“我把去年您送我的麦子送给了小兔。然后我又把第一年春天栽种出来的麦子全都卖了钱,这样我就能买得起白菜种、石榴苗、西瓜种子等等。”土地爷爷夸了小猴:“你真聪明,真能帮助人!”

三袋麦子作文3

  新的一年来到了,土地爷爷又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口袋麦子。

  三个小伙伴非常高兴,他们想:这是一份珍贵的礼物,我们一定要发挥各自的`特长,好好利用它。

  小猴是个种地的好把式,他把一半麦子种进地里,每天辛勤劳动,浇水施肥,终于收获了许许多多的麦子。

  小牛使出看家的本领,他把小猴收获的麦子存放在粮仓里,精心保管,还经常把麦子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防止发霉和虫蛀。

  小猪厨艺高超,他开了一家食品店,时常从小牛的粮仓里运来麦子,加工成白面馒头和烙饼等可口的点心,与小牛、小猴一起分享,并送给其他的小动物们,换取了更多的食物和生活用品。

  过了一年,土地爷爷又来拜访小猪、小牛和小猴。看到他们三个分工合作,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土地爷爷高兴地说:”你们相互取长补短,共同配合,让三袋麦子变成了无数的麦子,真了不起!“


三袋麦子说课稿优选【10】篇(扩展4)

——三袋麦子的教学反思 (菁华3篇)

三袋麦子的教学反思1

  《三袋麦子》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讲的是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袋麦子后,小猪、小牛和小猴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了这袋麦子。一年后,土地爷爷故地重访,并对于小猪、小牛和小猴的不同举措作出了三种不同的评价。

  它们是怎么处理这三袋麦子的呢?读读课文画出相应的语句。之后来说说从中你感受到了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猪、小牛、小猴?这时,我问孩子们:假如,你就是一个动物,面对这样一份礼物,你会怎么做呢?我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独特性的基础上,正确带领学生去肯定土地爷爷的多元评价,去分析自己的答案。课堂上,学生没有简单地效法小猴,也没有一味地排斥小猪。答案五花八门:“我会吃一半,种一半”;“我会做出各种各样的食品送给好多好多人吃”;“我会把麦子送给贫穷的人”。通过这一讨论来引导学生多元认同,自觉地去调整认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最后的环节就是第二年土地爷爷来到小动物家看到了他们不同的处理方式,给予了不同的态度。

  最活跃的是孩子们表演的时候。低年级学生有着较强的表演欲望。因此我尽量开发教材资源,设计表演内容,让学生参与表演。通过了示范表演、会的站起来表演、同桌互演、上台表演等多种手段,使学生的情感与被感知的对象融为一体,达到了情感的升华。学生在表演中学*,在表演中发展自己,课堂气氛尤为活跃。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三袋麦子的教学反思2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小语第五册中的一篇童话,通俗易懂但又含义深刻。 主要讲了土地爷爷分别送给小猪、小牛、小猴一袋麦子。小猪收到麦子迫不及待地几天就吃完了;小牛留着慢慢吃,第二年还剩半袋;小猴把麦子全种下地,第二年收获了好多麦子。

  学完课文,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小动物,你最欣赏谁的做法,为什么?在备课时,我早已作了精心考虑,我认为同学们一定是最喜欢小猴的做法,并预设了一个让大家深入讨论的问题:小猴的做法最好,书中早有暗示,请大家认真读书,到书中去找找答案。可学生的讨论结果与我的预设大相径庭,他们有的喜欢小牛的做法,因为这样最节俭;有的最喜欢小猪的做法,因为小猪憨厚可爱;有的最喜欢小猴的做法,因为这样做,麦子永远吃不完。我疑惑了,如果硬要把学生的回答引导到我预设的程序上来,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无数,可能收效甚微,我又想到:新课堂是阅览室。它充满了学生可以自主、自由、自控地阅读的氛围。教师的身份已经从知识的垄断者而变为学生读书的对话者。学生在这里充分感受到的是阅读的快感。”学生如此强烈的自主精神怎能视而不见呢?给时间让他们自由地说吧。我没有拘泥课文的主旨:向小猴学*,做事要有长远打算。我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土地爷爷来到我们班,送给同学们每人一袋麦子,你打算怎么处理这袋麦子?我舍弃了预设的为什么说是小猴的做法最好的讨论,改为讨论如果你得到了一袋麦子,你打算怎么做?于是,同学们尽情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要学小猪,有的说会留一点儿作种子,其余的学小牛留着慢慢吃,有的甚至提出了不同于书上的做法,说自己的做法更好,可以留一半,种一半。大家各抒己见,各呈异彩的答案飞扬的是学生的'个性,闪现了学生的思维亮点,流泻出学生的主体情感。

  小猴、小牛、小猪三种不同的处理办法,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或人生态度),新课改中,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正确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的培养,所以我认为在教学《三袋麦子》一课时,有必要对三种小动物不同的态度进行整合,取长补短,互相渗透,相得益彰。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袋麦子的教学反思3

  这篇童话故事条理相当清楚,为了更集中地感悟人物形象。在精读课文时,我们先学*第二自然段描写小猪的段落,我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小猪的话,来体会小猪内心的激动与兴奋;抓住重点词语,如“各种各样”体会小猪的心灵手巧。接下来,学*第五自然段,从“舔了舔嘴唇”、很懂事的一段话以及土地爷爷对小猪的评价,来感受小猪的人物形象是憨厚可爱的。在学*小牛的段落时,我按照上面的方法组织了教学,学生能深入地理解小牛的特点。

  在学*小猴的段落时,我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自学,并在小组合作中进行交流。我感觉这种方法用得较好,教给了学生学*方法。让学生把学*小猪段落的方法迁移到学*小猴段落上。该环节设计体现了课改的三个维度,让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自己进行实践,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在学*中感悟做人的道理。

  在比较三个人物形象时,我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说说自己最赞成谁的做法。听着孩子的表述,可以看出孩子的真实思想,教师适当的引领让学生获得一种乐观向上正确的价值取向,也是很有必要的。

  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后,我请学生分别扮演土地爷爷、小猪、小羊、小猴,表演一年以后,土地爷爷拜访他们时的情景。强调抓住“神秘”、“兴奋”等神情,并且把文中的生词“节俭”、“收获”运用到自己的人物对话中。虽然,孩子的表演是稚嫩的,但对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进行了内化。通过表演,学生的体验会更加的深刻,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今后,我会更重视这方面的训练,让学生的素养进一步得以提升。


三袋麦子说课稿优选【10】篇(扩展5)

——《三袋麦子》教学反思 (菁华5篇)

《三袋麦子》教学反思1

  上完第9课《三袋麦子》,感觉心情很舒畅,舒畅的原因有两点:其一可能是由于这是一篇情趣盎然的童话故事。文章语言通俗,情节简单,孩子们学起来兴趣大增;其二是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上,我通过对新课改的进一步认识和把握之后事先进行了学情分析,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自主感悟和理解,让孩子们自主发挥,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文章通过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小动物对待麦子的不同态度,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长远的考虑。但对其所蕴含的道理和所描写的小动物鲜明的个性,是这篇课文要着重引导学生理解的难点,初读类似这样的蕴涵哲理的课文,头脑中总是会浮现出自己小学时老师对自己的引导:“同学们,学*完这篇故事,我们应该要学*的是小猴子那种机灵、能干,千万不要学*小猪的愚蠢,先把麦子吃完了最后挨饿。”对于我们这样8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来说,对以上的语言大概不会感到陌生。

  曾经,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绝对”、“权威”的答案中成长起来的。简单地说,曾经的教学教给学生往往只看到小猴的优点。现如今,学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课改的新形势浪潮的冲击下,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更民主、科学地体现出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思想。这也是我在这节课的预设中所积极探索并努力摈弃传统教学带给我的深刻影响的重要思想指导。

  因此在这堂课中,教学的重点是指导学生看到三个小动物各有所长,并找出各个小动物的优点。令我感到欣喜的是,孩子们找出了小猪的自食其力、小牛的勤劳节俭,在说出了小猴的聪明、能干之后,还能说出他具有等待的耐心和毅力,得到的是一种苦尽甘来的收获。

  在思考中求进、在常规中求变、在创新中求效。教育教学之路,漫长而修远,我将上下而求索。

《三袋麦子》教学反思2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小语第五册中的一篇童话,通俗易懂但又含义深刻。 主要讲了土地爷爷分别送给小猪、小牛、小猴一袋麦子。小猪收到麦子迫不及待地几天就吃完了;小牛留着慢慢吃,第二年还剩半袋;小猴把麦子全种下地,第二年收获了好多麦子。

  本课的教学要求是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能讲述故事内容,对小猪、小牛、小猴的不同做法能做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课前,我充分了解了学生的特点,认真分析了学情,课堂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需求,由故事导入,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情趣。鉴于此文通俗易懂,学生多多朗读便能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我设计了学生不同形式的读,从读中感悟课文内涵,再把自己的感悟通过读表现出来。学生从读文中认识到小猪贪吃,没有长远打算。我就此继续引导:“小猪身上有没有可取的一面?”学生通过感受、质疑、讨论得出:小猪很会生活,懂得享受。是呀,自己寻求安慰,寻找快乐,感受生活的美好,也是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一个人怀有积极乐观的心态,他才能排除干扰,驱散烦恼;怀有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体验,他才会确立新的目标,并为之作出不懈的努力。

  学完课文,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小动物,你最欣赏谁的做法,为什么?在备课时,我早已作了精心考虑,我认为同学们一定是最喜欢小猴的做法,并预设了一个让大家深入讨论的问题:小猴的做法最好,书中早有暗示,请大家认真读书,到书中去找找答案。可学生的讨论结果与我的预设大相径庭,他们有的喜欢小牛的做法,因为这样最节俭;有的最喜欢小猪的做法,因为小猪憨厚可爱;有的最喜欢小猴的做法,因为这样做,麦子永远吃不完。我疑惑了,如果硬要把学生的回答引导到我预设的程序上来,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无数,可能收效甚微,我又想到:“新课堂是‘阅览室’。它充满了学生可以自主、自由、自控地阅读的氛围。教师的身份已经从知识的垄断者而变为学生读书的对话者。学生在这里充分感受到的是阅读的快感。”学生如此强烈的自主精神怎能视而不见呢?给时间让他们自由地说吧。我没有拘泥课文的主旨:向小猴学*,做事要有长远打算。我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土地爷爷来到我们班,送给同学们每人一袋麦子,你打算怎么处理这袋麦子?我舍弃了预设的为什么说是小猴的做法最好的讨论,改为讨论如果你得到了一袋麦子,你打算怎么做?于是,同学们尽情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要学小猪,有的说会留一点儿作种子,其余的学小牛留着慢慢吃,有的甚至提出了不同于书上的做法,说自己的做法更好,可以留一半,种一半。大家各抒己见,各呈异彩的答案飞扬的是学生的个性,闪现了学生的思维亮点,流泻出学生的主体情感。

  教学后,我反思了这堂课的教学,获得几点启示:

  其一,当学生的发言仿佛偏离了老师的预设,简直成了自由发言时,教师该怎么做?其实,自由发言正是学生独特感受的流露,是智慧火花的迸发,是学生自主学*的表现,是来自童心世界的值得百般珍视的课程资源。其二,我感到语文教学的“预设”是必须的,但要有弹性和留白,因为“课堂生成”是语文课程的活力所在。要珍视教学中的“生成”,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选择出发去拓深、拓展语文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其三,新课程中,师生关系不再是传统的讲授与听讲、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课堂上师生互动,共同研究与成长;学生是主角,老师是导演,师生共同演绎丰富多彩、鲜活生动的成长活剧。其四, 小猴、小牛、小猪三种不同的处理办法,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或人生态度),新课改中,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正确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的培养,所以我认为在教学《三袋麦子》一课时,有必要对三种小动物不同的态度进行整合,取长补短,互相渗透,相得益彰。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教学再设计:

  教学《三袋麦子》时,以表演的形式来结束课效果会更好。我在重点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后,如果请学生分别扮演土地爷爷、小猪、小羊、小猴,表演课文中一年以后,土地爷爷拜访他们时的情景。强调抓住“神秘”、“兴奋”等神情,并且把文中的生词“节俭”、“收获”运用到自己的人物对话中。这样,学生不仅在教师的点拨下学*到不少的精辟词句,而且对所学的词句进行及时的巩固,最主要的是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的字词句,提高了语言运用的能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把文中描述性的语言转化为人物对话),不仅是对课文中的语言进行内化的过程,也是口语交际的训练,是即兴口语表达的锻炼,是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表演让学生的能力从多方面得到提高,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轻轻松松地学*语文,提高语文素质。

《三袋麦子》教学反思3

  《三袋麦子》是一篇相当有趣的童话故事,它把三个小动物处理土地爷爷送给它们的麦子的经过描写得生动、形象。寓思想教育于文字之中,文章浅显易懂,富有童趣。 在教学中我有两点体会:

  一、教学童话故事,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

  形象有活力的教学语言是教学的催化剂,如果教师语言不生动形象,即使是生动、有趣的内容,也会讲得干巴巴,。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设计了这么一段导入语: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想得真周到,特意把三袋金灿灿的麦子送给三个可爱的小动物,让它们过一个好年,这可乐坏了三个小动物,你们想知道它们是怎样处理麦子的呢?学生迫不急待地打开书本,寻找答案,很快就找到了小猪、小牛、小猴处理麦子的不同方法。

  二、让学生在表演中感悟课文内容

  众所周知,爱动、表演欲望强是小学生的天性,让其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学生主动参与性将大大提高。因此,我尽量开发教材资源,设计表演内容,让学生参于表演,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主体。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进行分角色表演,适时地“导”一下,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也使学生的情感与被感知的对象融为一体,课堂气氛也尤为活跃,达到了学生在表演中感悟课文的效果。为拓展学生的思维,分析完课文后,我提出“如果你也分得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办?”让学生讨论。孩子们讨论出来的结果还真不少:“我会吃一半,种一半。”“我会开心地吃一点,请大家用一点,再种一点。”“我会召集大家,利用麦子制作各种食品,然后举行百食宴,让大家动脑、动手、又可动口。”还有学生说:“我会把麦子给穷人吃。”答案真是五花八门。

《三袋麦子》教学反思4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小语第五册中的一篇童话,通俗易懂但又含义深刻。 主要讲了土地爷爷分别送给小猪、小牛、小猴一袋麦子。小猪收到麦子迫不及待地几天就吃完了;小牛留着慢慢吃,第二年还剩半袋;小猴把麦子全种下地,第二年收获了好多麦子。

  第一课时的要求是注重生字教学,对课文大体内容有个初步了解,把课文读通读流畅就行。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时重点是让学生多读,在此基础上理清课文脉络。

  在导入时先给学生听录音,激发学生想读的愿望,然后以对话的方式提出一些问题和学生交流,课文的理解应该是不难的。小猴、小牛、小猪三种不同的处理办法,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或人生态度),新课改中,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正确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的培养,所以我认为在教学《三袋麦子》一课时,有必要对三种小动物不同的态度进行整合,取长补短,互相渗透,相得益彰。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以三位小动物的是怎样不同处理和处理的结果怎样两个问题让学生读课文找出答案。由老师概括出词语板书。让学生明白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然后根据课文板书将故事的主要内容说出。这样,学生不仅在教师的点拨下学*到不少的精辟词句,而且对所学的词句进行及时的巩固,最主要的是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的字词句,提高了语言运用的能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把文中描述性的语言转化为人物对话),不仅是对课文中的语言进行内化的过程,也是口语交际的训练,是即兴口语表达的锻炼,是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表演让学生的能力从多方面得到提高,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轻轻松松地学*语文,提高语文素质。

  但如何把语文的工具性体现出来?怎样关注一下学*文本的另外一个方面,语文实践功能?我想我在这方面做的还是不够的。

  1.在概括三位小动物的处理方法和结果时,是老师给出概括的词语。我想应该先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然后让学生去概括。

  2.在概括词语时老师应该放一放。在给出小猪的结果的例子后,可以让学生自主学*,让学生页学着同样的方法给小牛、小猴也概括出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3.根据板书练*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其实有两种方法。可以先让学生一层一层说。先说小猪的处理方法和结果,再依次说小牛、小猴。还可以把三个独立的小故事连起来,去掉多余成分,精炼语言。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或者角度去学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课堂上老师的语言有些重复啰嗦,以后还应更加简练些。

《三袋麦子》教学反思5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内化课文中的语言,我抓住了文中的留白部分引导学生想想,演演。第二至四小节中,小猪、小牛和小猴各收到土地爷爷的一口袋麦子后,小猪作者着重写了他的语言,而小牛作者则写了他的想法,小猴则短短地写了他的动作,于是我让学生想一想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心里会想些什么,表情会怎样?小牛看了又看饱满的麦粒,会说些什么?小猴看了麦粒,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在此基础再演一演,同学们对这几种动物很熟悉,能够揣摩出他们的所说所想,一时间课堂十分热闹。

  同学们演完故事后,意犹未尽,所以在课文结尾,我让学生为文本续编故事:新年马上就要到了,这一回呀,土地爷爷给咱们也送来了一袋的麦子,这袋麦子,金灿灿的,颗粒饱满。小朋友,现在这袋麦子就归你了,你想怎么用啊?学生纷纷谈了自己的想法,都能综合各种动物的优点处理自己的一口袋麦子,还有的同学想到把自己丰收的麦子给动物村庄里的小动物一起分享。

  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不断地加深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这点是值得可喜的。


三袋麦子说课稿优选【10】篇(扩展6)

——三袋麦子(精选五篇)

  三袋麦子 1

  快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小猴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三袋麦子。他们三个谢了土地爷爷,回家去了。

  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开心地想,这么多麦子,够我吃上二周了,它一回家,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二周过去了,它又没有吃的了。小猴想,这么多麦子,我把它们卖了,换二十个金币买桃吃,后来它换来了二十个金币,买了许多桃,过了一周桃子全都吃完了。小牛想这么多麦子,我把一半种地里,一半吃。这样冬天也能吃到。第二天,它拿起锄头挖了一块地,把麦子种下。每天浇水、捉虫,秋天有了好收成。小猪、小猴到小牛家去玩,一看"哇!“小牛的麦子堆的像一座小山高,小牛还在地里干活,小牛见了它们赶紧跑过去,小猪和小猴异口同声地说:"小牛,请给我们一点粮食好吗?”小牛看了他们俩,面黄饥瘦,于是拿起两袋麦子说:“给你们的。”

  又到了春节,土地爷爷说:“小牛,你又勤奋,不怕苦,我要给你一个勤奋的勋章,小猴和小猪羡慕无比。土地爷爷对小猪和小猴说:”你们要向小牛学*,不然永远都会没有东西吃的。“

  三袋麦子 2

三袋麦子

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猴、小牛、小猪一份节日礼物——三袋麦子。小猴、小牛、小猪谢过土地爷爷之后,就开开心心的回家了。

小猪看见黄灿灿的麦子,开心的.笑了,小猪说:这多麦子,又够我吃一阵子了,小猪过了一个开心年。

小猴看见金灿灿的麦子皱起来眉头,说:我又不吃麦子,干脆把它拿到集市上换成了水果,也过了一个开心年。

小牛看见金灿灿的麦子想了想说:这个麦子我怎么吃呀?不如等春天来了,我把他全部种下去,等秋天收获了,麦草可以留下吃,麦子可以分给那些没有东西吃的小动物们。

第二年,经过小牛的辛勤劳动,麦子丰收了。小牛把麦子送给了那些没有东西吃的小动物们,并且把土地爷爷的一袋麦子还给了他,麦草也很多,吃也吃不完,他储存了起来,准备过个好年!

小猪和小猴看见一袋袋金灿灿的麦子,惭愧地低下了头,心想:我们以后也要像小牛学*,做事情不要只顾眼前的得失,要做长远的打算。

后来小猪小牛和小猴成为了最好的朋友,一起共同进步!

  三袋麦子 3

  土地爷爷送给小猪的麦子被小猪很快吃完了,小猪实在饿得不行了,只好硬着头皮向他的邻居小牛借。小牛借给他的麦子只维持了一个星期,又吃光了。

  小猪来到小猴家:“小猴哥哥,土地爷爷送给你的麦子还有吗?”小猴领着小猪来到麦囤前,指着麦囤说:“你看,还有这么多呢!”小猪看得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可以借我一点嘛?”

  小猪问。“当然可以,不过我是有条件的。”小猴故意停顿了一下。“什么条件?”小猪着急地问。“到明年的时候,你得还给我一袋麦子!”

  小猪不解地问:“你就借我半袋麦子,我吃都不够呢,怎么还你一袋麦子呢?”小猴语重心长地说:“小猪呀,你不能只顾眼前,得做长远打算,这样吧,你跟我来。”

  小猪跟着小猴来到一块刚翻耕过的土地旁,小牛正在满头大汗地耕地呢,小猪一看,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它们三个一起把麦子种下了地。过了一段日子,麦苗破土而出,它们一起给麦子浇水、施肥、除草、杀虫……到了秋天,收获了好多好多的麦子。

  这么多的麦子储存起来也是个问题,这可怎么办呢,小猪皱起了眉头。聪明的.小猴提议:“要不,我们开个面点店吧,小猪手艺好,你来做面点师;小牛勤劳能干,你来做服务员;我呢,做总经理好不好?”小猪、小牛齐声夸奖小猴有办法。

  说干就干,“开心面点屋”很快开张了。三个小伙伴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你看:小猪这位面点师做的各种各样的面点不仅外观好看,味道更是一绝,吸引了许多客人;小牛热情地为大家服务;小猴呢既要负责店铺管理,又要负责外卖,把店里的特色面点推荐给各个超市。

  店里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三只小动物忙碌着,快乐着……

  三袋麦子 4

  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了,土地爷爷又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礼物:一口袋麦子。

  小猪看着那诱人的麦子,兴奋地大喊:“这诱人的麦子,一看就知道是上等的‘土地’牌的!我最喜欢吃用‘土地’牌麦子做的馅饼了!太谢谢您了,土地爷爷!”他迫不及待地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美味佳肴。

  小牛捧起这饱满的麦粒,反反复复地看了几十遍,心想,这么好的麦子,不种真是太可惜了!不过,这么好的麦子,谁不想尝尝啊?我还是吃一部分,种一部分吧。

  而小猴呢,它觉得这袋麦子加上去年丰收的麦子合起来很多,所以它准备吃20/100、种65/100,剩下的15/100就留着备用。

  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小猪、小牛、小猴了。

  他先到小猪家,小猪说:“感谢您去年送给我的那袋‘土地’牌麦子,让我吃到了最美味的食物——馅饼!”说着不由自主的舔了舔嘴唇。看着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土地爷爷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告别了小猪,土地爷爷来到了小牛家。小牛得意洋洋地告诉土地爷爷:“您看,我不仅吃了一大半,还丰收了呢!”老人点点头。

  最后,土地爷爷又来到了小猴家。谈起去年的那口袋麦子,小猴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还让土地爷爷带了一些麦子回去。土地爷爷抚摸着小猴的头,兴奋地说:“你真聪明!真棒!!”

  三袋麦子 5

三袋麦子

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三袋麦子。

小猪看到黄灿灿的麦子,开心地扭动起肥胖的身子,情不自禁地跳起了舞蹈。小猪边跳舞边流着口水想:哇,三袋麦子,也够多的了,足够我吃好长时间呢!对了,还是赶紧享受这麦子的美味吧!于是,小猪天天大吃起麦子来。它是吃了睡、睡了吃,眼看着麦子快要吃完了,它也不在乎,就这样,几天下来,三袋麦子就被小猪彻底吃光光了。

小猴看到小猪的结局,心想,小猪也吃得太快了吧!不行,我得吸取它的教训!我应该慢慢享用这些麦子。于是小猴决定一天吃麦子,接着一天不吃,就这样隔天吃。尽管这样,一个月下来,小猴还是吃光了三袋麦子。

土地爷爷送给自己三袋麦子,小牛十分感激。它明白,只有自己不断地播种,才能有吃不完的麦子。它将一袋麦子留着,其它两袋麦子种到地里去。从这以后,在小牛的'麦地里,大家总能看到它忙碌的身影。当地里长出绿油油的麦苗时,小牛更是不辞辛苦经常给麦苗浇水、施肥、锄草。几个月过去后,麦子成熟了。放眼望去,金黄色的麦穗就像一条金色的地毯铺在地上。小牛兴奋地估算,这至少也有三十袋麦子。

又到了快过年的时候。小猪、小猴两个饿得皮包骨头,它们俩个等呀等呀,想等土地爷爷再给它们送来过年礼物。可左等右等却没等到,它们俩只好红着脸去到土地爷爷家。土地爷爷看着小猪和小猴的样子,禁不住连连地摇头。正在这时,小牛推着满满一车的麦子也来了,只听它十分动情地对土地爷爷说:“谢谢您,土地爷爷,您给了我三袋麦子,我把其中的两袋麦子种到地里,现在,麦子丰收了,我特地带来了二十袋麦子感谢您!请您收下吧!”土地爷爷听着,高兴地抚摸着小牛的头,说:“你真是一个聪明、勤劳又懂事的好孩子!”一边的小猪、小猴听了,都羞愧得低下了头。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