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 (菁华15篇)

首页 / 说课稿 / | 说课稿,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一年级下册第19课《棉花姑娘》,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七个方面展开来说。

  一、教材分析

  先看教材分析

  1、《棉花姑娘》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童话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非写实性的儿童文学,纵观人教版全套教材,童话在其中占了比较大的篇幅。单小学一年级上下册一共就编入了21篇童话故事。《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是:“阅读浅*的童话、寓言、故事”,这一课程目标确立了童话作为这一学段首选文体的地位。

  2、本篇课文从内容上看,课文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害虫的科学常识。从写法上看活泼有趣,各段句式相似,通篇课文采用对话形式,拟人手法。

  《新课标》提出第一学段识字与阅读的要求:喜欢学*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其中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现行的教材跟原教材比,识字量大幅度增加,在写字数量上相对减少。在识字教学中需要渗透一些识字知识和方法,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激发识字自主性,强化随文识字。

  二、学情分析

  说完教材,再看学情

  从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来看。(识字、写字)孩子们经过将*一年的学*,基本掌握了汉字的.基本笔画及书写规律,但自主识字的能力有待提高。开始学写合体字,初步了解合体字的构字特点,但间架结构和田字格占位掌握度不高。(朗读与交际上)同时,孩子们喜爱读童话,说童话,演童话,这为本课朗读与交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看,学生的学*渠道很多,在生活中他们对益虫、益鸟就有了一定的了解,搜集资料很感兴趣。

  三、教学目标

  综合以上分析,结合《课标》对第一学段要求和单元目标,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第一学段要求:

  1、喜欢学*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6、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单元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

  2、在朗读感悟中了解科学常识,引发他们主动地留心身边的科学,对推普生浓厚的兴坡,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课时目标:

  1、认识“姑、娘”等6个生字,会写“请、帮”。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运用“请你帮--”“对不起--”进行口语交际。

  4、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害虫的科学常识。

  四、教学模式

  在《浙江省小学语文和数学教学要求的调整意见》的引领下,在“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实验小学低段语文课的教学模式:互动游戏,激趣导读;整体感知,激法导学;聚焦阅读,激情导思;情景交际,激情导练;规范写字,激兴导书。并力求在落实模式的过程中以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识字与阅读为思路,以彰显低段阅读教学,识字写字、朗读、口语交际为重点,以小组合作学*为*台,落实“摒弃繁复,追求本真”的教学思想。

  五、教学方法

  俗话说:“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从本课的三维目标和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多媒体课件激趣法

  一年级的学生都喜欢直观形象的内容,我利用课件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游戏学*法

  “兴趣是的老师”,游戏是学生的最爱。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新鲜的做法。在教学生字词时,通过开火车读等小游戏达到事半功倍的识字效果。

  3换位表演法

  表演是体验课文内容的方式之一,孩子兴奋的时候,他们会通过各种情态表现出来。以读演代讲,感悟课文内容。突破朗读的教学难点。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得好不如学得好。新课标也指出“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方法”,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因此在师生互动的学*中,主要让学生掌握以下学*方法:

  1、学会自主学*,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小组学*中互帮互助、学会倾听、评价、合作,在读中感悟、演中体验,在演读感悟中学*本文。

  2、学会感情朗读的方法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的的方法就是读,我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由读、个人朗读、表演读、换位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书,以演读促理解,感悟课文情境。

  3、学会积累词句的方法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并进行拓展练*:如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

  六、教学设计

  下面我将具体说说我的教学设计。

  (一)互动游戏,激趣导读

  本环节我通过以下三步来实现。出示:

  1、看故事,玩“变脸”,

  2、小竞猜,读“姑娘”,

  3、展图片,学课题。

  第一步,我饶有兴趣地对孩子们说:老师带来一些故事,如果你看过的话就做笑脸,没看过就做哭脸。在游戏中,孩子们得到放松,为课堂高效增添了动力和活力。

  之后进入第二步:小竞猜,读“姑娘”。猜一猜,这是哪个童话故事。在叫一叫灰姑娘中,孩子们初步认识“姑娘”这两个生字,并读好了轻声。第三步:展图片,学课题。“今天,我们要一起去认识雪白雪白的姑娘”,它也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棉花姑娘”引入课题,读好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故事为媒,以游戏激趣,为学生进入故事角色创设良好的开端。同时以直观形象的图片导入,短短几分钟让孩子体验了识字,朗读,使学生有“课伊时,趣已生”之感,提高教学效率,引发阅读期待。】

  (二)整体感知,激法导学

  根据我校“先学后教”的理念和第一学段孩子的特点,我利用导学单,让孩子们大声地去读课文,把自己预*时画上笑脸的难认的字词,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再次整体感知课文。接着,让孩子们做一个小游戏:请故事主角一一上台,并将名片贴在黑板上。孩子们在读读认认中,轻轻松松地梳理了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采用游戏的方式梳理课文内容,提高孩子的学*愿望,在认一认,读一读,说一说中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三)聚焦阅读,激情导思

  此环节,抓住“盼”这一字眼,把阅读与识字写字相结合。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角色体验,识“盼”。学生初读课文后,用图片和话外音结合的方式,让他们体会到蚜虫的可恶,然后进入棉花姑娘的角色,此时,学生的体验是丰富的,多样的,有些孩子说棉花姑娘感觉很痛,有些说觉得浑身发痒,总知是无比痛苦,棉花姑娘盼望医生治病急切的心理。在这样的心理体验下,“盼”字的学*就水到渠成,学生的朗读自然声声有“盼”。

  此环节,运用加一加的方法学*“蚜”,讲故事认识“治”,看图和角色体验学*“盼”,体现了低年级识字的方法的多样性、趣味性和有效性。学生在读一读,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中轻松地识字,投入地朗读,顺利地进入角色。

  第二步:角色对话,解“盼”。聚焦第二自然段,通过自由读,指生读,接龙读的方式读通句子。继而关注对话,读好请求的语气和帮不上别人时抱歉的语气,进一步走进棉花姑娘的内心世界,孩子们在同桌互读,加动作读中中理解“盼”。第三步:角色朗读,演“盼”。在学好第二自然段后,让孩子们在划一划中发现第2、3、4自然段句式相似的特点。聚焦三组对话,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练读,分角色朗读,特别是我和美丽小组推选出的孩子们一起带上头饰,完全进入童话世界,用语言,用表情,用动作绘声绘色的进行表演,在教师的示范引领下掀起一个课堂的高潮。

  【古人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还要说“书读百遍,其文自通,其思自敏”通过最传统,最质朴的“读”复现生字,发现了不同,读出了语气,演出了情味,达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

  (四)情景交际,激情导练

  此环节,通过师生合作的表演自然而然的发现了请求和帮不上别人忙时的句式:请你帮--对不起--。拓展出示喜鹊的图片的同时老师戴上帽子,大家好,我是喜鹊,你知道我的捉虫本领吗?你是棉花姑娘会怎么请我帮忙呢?师生一问一答,为同桌进行口语交际作好示范,学生的展示自然精彩。

  【“课标中提出要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本环节通过拓展课外资源,落实了句式训练,灵活无痕地创设了师生交际情境,在情境中交际,在交际中达到文本内容与学生思维的增量。】

  (五)规范写字,激兴导书

  此环节,重点教学“请、帮”二个字。接下来我重点讲一讲“帮”字的教学。第一步,指导,指导学生观察“帮”字的间架结构特点,上大下小,上面要盖住下面。左上竖撇要往左拉得长一点,右上的耳朵横撇弯钩碰到横中线就要钩。下面的巾最后一笔从中心点起笔,压线写。第二步示范,教师的示范能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书空,让他们看清每一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以及运笔时的提、按、快、慢。关键处老师进行强调,第三步练写,低年级学生练*书写之前,练写前强调坐姿和握笔的姿势;第四步反馈讲评,教师认真批改学生的写字作业。对写得好的字用红笔圈出,特别好的画双圈,以此鼓励学生认真写字。学生写错了字或者不认真写,教师用笔标出,让其订正或重写。再利用“美丽”小组合作的形式两两互评,在写的有进步的字上打上五角星。

  【教师板演展示笔顺和写字关键处,利用学生反馈对比讲评,攻克写字难点,为提高书写质量保驾护航。】

  七、板书设计

  经过一节课的学*,黑板上也留下了一些内容,本课的板书设计根据一年级孩子的特点,配上了鲜艳的图片,体现童话故事的童趣,更能吸引孩子们注意力,同时为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展现课文内容,突出重点,立下了汗马功劳。

  以上是我所有的说课内容,有不足之处,还恳请各位专家老师予以批评指教,谢谢!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2

  说课的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一册识字(二)中的第三篇课文《菜园里》。本课以一幅菜园丰收图为背景,配有九个蔬菜名称,和一首带有六种蔬菜特征的韵文组成。本文极具生活特色,体现了让学生生活中学语文,培养观察能力的意识。本课的儿歌语言生动形象,琅琅上口,非常适合朗读训练,在朗读中又能丰富学生对图中蔬菜名称加以巩固。

  说学生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少跟着父母一起去田里、菜市场,对于各种蔬菜的认识也是来自于饭桌上的。又因为一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结合图片展示蔬菜及名称,有利于学生认识生字,感知生活。

  结合本课的特点,学生的学情,我制定了以下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种笔画和1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

  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随父母去一次菜市场,认识一些蔬菜,并制作一张你认识的蔬菜的卡片。2、课件,生字卡片,蔬菜图卡及词卡。

  教学时间安排:2课时

  说教法:因为本课以识字为重点,把看图、识字、学词结合起来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了。所以我打算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学*生字、新词,解读来自生活的信息。在朗读教学中,我采用领读、开小火车读、你听我读、赛读、男女生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识字教学中,我采用课件演示和教师板书相结合,体现教师的主导性。

  说教学过程

  遵照学生从直观到形象的心理认知特点,我为第一课时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兴趣是做一切事情的力量源泉。一位名人曾说:“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为更好的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到学*带来的乐趣。如:我课件出示买菜画面,并出示九种蔬菜的实物:“这节课我们要给它们贴上标签。”这种实物的出示,可以给学生带来直观的形象教学,又调动起学生识字的乐趣。

  二、初读课文,认识九种蔬菜。

  当学生为九种蔬菜命名感到为难时,出示儿歌,通过小组读、讨论,判断九种蔬菜的名字。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进行探究。在教学前,先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读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引发学生积极质疑,主动探究、思考的*惯。

  三、主动识字。

  在认识了各种蔬菜后,利用给蔬菜贴上标签的游戏,引导学生主动识字。教师用“用什么方法来记这些字呢?”既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权力,又能让学生在原有生活实际基础上快乐地识字。识字后,通过各种游戏让学生加以巩固,真正做到“乐中学,学中乐。”

  四、读中感悟。

  字词的教学离不开文本,学*字词又是为了能更好地朗读、理解课文。字不离文,文不离字。在学生学会了本课要学的生字、新词后,让学生更好地运用到文本中去,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环节。本课的儿歌琅琅上口,能极大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因此,我通过合作组读、同桌读、对读、齐读、指读、赛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感知蔬菜的特点,体验读书的快乐,同时通过读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

  文本是教材,并不是教学最终的目的。因此,我在最后学有空间的情况下设计了让学生模仿文中的儿歌,给你知道的蔬菜编儿歌的环节。既让学生再一次巩固了识字,又强化了学生对其它蔬菜的直观形象认识;既培养了美感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实现了对教材的拓展、延伸、补充,确实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六、写字。

  一堂课中,要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各种感官,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写的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最后的几分钟里,我安排了“卜”“心”的书写教学环节。

  总之,我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致力于构建开放的、民主的课堂环境,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识字、合作探究方法,在情境中学*,在学*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努力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3

  一、说教材

  《美丽的小路》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这一单元的训练要点是保护环境,通过学*本组课文,让学生在心中逐渐萌生环保意识,能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进而养成良好的卫生*惯。

  这篇课文共有12个自然段,配有两幅精美的插图。课文讲了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故事,通过鸭先生屋前小路的变化及居住在附*的动物不同的感受,告诉小朋友要保护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惯,知道不美的行为会破坏美丽的环境。本文情境优美,语言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分角色朗读训练。教学本课我将分为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生字词,整体感知;第二课时品读课文,拓展延伸。今天我讲的是第二课时。

  二、说学情

  经过*一年的学*,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字和朗读能力,懂得借助课文注音初读课文。大部分学生在阅读方面逐渐产生了兴趣,并且求知欲强,思维较活跃,乐于表达交流,乐于表演。但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极容易分散,对形式单调的课堂教学比较不感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要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教材特点及单元训练要点,我制定了如下几条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动作、实物,理解字词意思,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反馈资料的能力。

  3.激发学生环保意识,让学生有参加卫生扫除的愿望,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新课标指出,低年级语文应以识字、写字、朗读为主,因此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是:紧扣课文语言文字,抓住关键词,体会第8自然段。

  四、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准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而情境是激发兴趣的好途径。在教学时,我准备运用形象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再现情境,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的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用多种感官进行体验。学生便能在心境愉悦的环境中学*,展开想象,从而理解语言文字,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优美的情境中。

  2.朗读感悟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结合课文的语言特色,以读代讲,以读代问,以读促学,让学生用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竞赛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各种形式,在读中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形成良好的语感。

  3.想象表演法

  低年级的孩子想象力较丰富,不仅具有潜在的表演天赋,而且还有着爱表演的个性特征。在学*课文的第五~八自然段时,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读一读,演一演,再评选出最佳学*小组。这样以表演这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再加上比赛的渲染,呈现出来的是一派生动活泼的景象,学生很容易体会每个动物的不同特点以及说话的语气,让学生在快乐中学*。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本课要引导学生学*和运用的学法是朗读感悟法。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提高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加深对美的感受,促进朗读能力的提高。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根据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情绪易受感染的心理特点,我注重了课题的导入,首先我用课件出示这幅画面,(智力火车出发的情景。)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就一起坐上智力火车,到郊外去游玩游玩。接着出示美丽的小路图片,学生欣赏完图片后,问:现在智力火车把我们带到了哪儿?学生回答“美丽的小路”,我就板书课题,再引导学生看图说出:这是一条美丽的小路,清洁的小路。这样的导入,有情有景,可以很快地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述的特定情境当中,情绪饱满地投入新课的学*。

  导入课题后,我紧接着问:小朋友们,你们想把小路打扮得更美吗?只要你能准确地叫出这些生字朋友的名字,它呀就会变成一朵朵美丽的鲜花,开在小路的旁边了。通过课件让学生在与生字反复见面的复*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牢记了生字,扫清了阅读障碍。

  2.朗读感悟,品析词句。

  这篇课文按“美——不美——美”的顺序,围绕美丽的小路,向我们展现了“赞美小路、失去小路、找回小路”等几个情境。于是我按照课文的情感脉络,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春色满园,蜂飞蝶舞。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是使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第1自然段介绍了小路的美丽。我通过引导学生看课件中的小路图,结合学生的理解、想象,指导学生图文结合,感受课文语言的.美,积累句式,并用笔划出文中的“长长、花花绿绿、五颜六色”这几个关键词,为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惯打下基础,丰富语言。然后我用课件将美丽的小路再现出来,让学生尝试与乐曲相融合,亲身参与争当小导游,介绍小路的美,真正感受小路的美。

  在学*第2、3自然段时,我重点指导“轻轻地、慢慢地”这两个词的读法,理解小路给人们带来了愉快的心情。再让女生扮演兔姑娘,男生扮演鹿先生,进行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竞赛。当学生的情感之门悄然打开时,我相机启发学生想一想,如果是你在这么美的小路上,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这时,我播放轻松优美的音乐,创设赏心悦目的情境,学生自然地融入其中,成为文中的角色,用自己鲜活的语言来表述,体验小路的美。就这样在充分的感性认识后,学生对2、3自然段的阅读和感悟就水到渠成了。

  第二步:风云骤起,痛心疾首。

  第 4自然段的第一句讲朋友们都喜欢在美丽的小路上散散步、说说话,让学生感受到朋友们对小路的喜爱之情。第二句讲美丽的小路不见了。(板书:不见了)这里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感受堆满垃圾的小路的丑、臭、脏。为了激发学生读出失去美丽的小路时惋惜、伤心的感情,(点课件)我又播放了苍蝇围着臭哄哄的垃圾嗡嗡叫的画面,让学生产生和小路同呼吸,共命运的感受。着力渲染“美丽的小路不见了”,我再指导学生入情入境,读出感情的起伏变化。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4

  (一) 教材分析

  《小海星快回家》是一篇朗朗上口的诗歌,描写了一只可爱的小海星傍晚还在沙滩上玩耍,海风提醒他快回家的事。整首诗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优美而富有动感色彩的想象,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使他们感受到了父母对孩子浓浓的爱。

  (二) 学情分析

  海星是一种可爱的海洋生物,孩子们十分喜爱,因此会对这篇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低年级学生能记、愿读、肯说、会想、敢问,因此,本课的设计依然以自主识字、合作学*为主,由老师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并辅以游戏设计使学生有深刻的体会。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和互相合作的意识,并初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的学*更主动,更投入。

  (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11个生字,正确书写“风”、“沙”;重点理解、积累5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听录音,初步感知课文、读正确课文,小组合作派小组代表读正确课文。采用小组合作学*方式学*生字,群策群力。在老师引导的基础上,体会感悟儿歌中角色的不同情感,使学生读懂、读好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体会母爱。

  (四) 教法

  在识字教学上,本课我主要鼓励学生运用多元化的方法去识字,通过分组教学这一小班化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促进组员间团结协作、相互激励、彼此帮助、默契配合,从而使课堂教学气氛更活跃、更浓厚。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能根据生字的音、形、义等特点,找好办法识记生字,老师则重在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从而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环境,使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并在学*中体会识字的乐趣。

  本课的阅读教学,我主要通过学生在听懂、读对的基础上,通过老师自身的棉部表情、肢体语言、语言感染的方法来由浅入深地指导学生进入到儿歌中去,使更多的学生能真正地读懂课文、读好课文,即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朗读的愉悦,并养成良好的朗读*惯。

  在写字教学是,我主要也是通过学生“自主学*”的方式,反客为主,更好的教会孩子写字时的笔顺和写在田字格中时的位置,并时刻注意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惯。

  (五)分组教学的学法与实施计划

  在分组学*时,旨在形成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提倡在合作中竞争,即变个人竞争为小组合作竞争。为了达到集体优胜的目的,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动脑,参加讨论,贡献自己的智慧,为本组的成功尽最大的努力。这既给了学生机会和权利,同时也赋予了义务和责任,并能激发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使学生的学*更主动。因此,在教学中,我在3个地方重点凸显了小班分组教学,第一处是整体感知部分,小组自由读,组长派学生代表朗读,一方面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去读儿歌,另一方面使学生的表现欲充分地得以张扬,并使小组与小组间的竞争成为学生学*的动力。第二处是学*绳子部分。这一处也是小组学*氛围达到高潮的部分,此处,老师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授者,而是一个指挥者,相反,每个组的组长却成了“小老师”,由他们来控制、组织小组进行学*,此时,他们的学*就好比是一个“智慧集中营”每个成员都在组长的带领下拼读词语,然后在组长的组织下积极讨论、群策群力,通过对生字的`音、形、义的分析,每组分别得出自己的学*成果,如:“加一加”的识字办法,对生字“风”拼度时的注意点等,他们每个人都化个人的智慧为集体的智慧,为自己小组的成功尽最大的努力。第三处的设计在“拓展延伸”部分。这一部分由组长组织自己的小组分角色表演小海星回家后,它和妈妈间的对话,目的在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快乐的教学气氛。学*是艰苦的,但是教学过程未必就是那么严肃,尤其是一年级学生,完全可以让他们在学*中不断追求新知、抒**感,在活泼愉悦的氛围中发挥自己的潜力和创造力。而通过角色扮演这一方式可使教室成为孩子的乐园,并进一步使孩子体会父母对孩子的关心、浓浓的爱,充分体现小班化教学所营造的“生动”、“活泼”、“快乐”。

  总之,在本课的教学上,我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学*、合作学*为主,老师的引导、启发、点拨为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的舞台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的乐园。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5

  一、说在前面

  悠悠岁月,上下五千年。*浩如烟海的古诗词,有着如此灿烂的文化,博大而精深。唐时就有"人人会吟诗"的风尚。古诗文的朗朗上口,使人易诵易记,它那富有音乐性的节奏,至今,仍焕发出不息的艺术生命力。

  新课程标准如是说:

  1、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课程总目标。

  3、诵读儿歌、童谣和浅*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一、二年级阶段目标中的阅读目标。

  《咏鹅》这是一首儿童十分熟悉的古诗,不少孩子在幼儿时就会诵读。放在课文的第一篇,让其读读、背背、看看图、做做动作,自解其意,培养学生学*古诗的兴趣。

  二、说教材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者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引导体味诗的情趣,指导有感情地背诵古诗。(语感目标)

  2、会认"鹅、向天、白毛、绿水、红掌、清波",会写"向、白、毛"。(技能目标)

  3、逐步培养自学古诗,自吟古诗的兴趣。(情感目标)

  三、说教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十六个字: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读读写写。针对以上教学思想,这节课,主要选用"自学探究"式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讨论、展开想象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四、说学法

  向学生传授"学法"。让学生"会学"是教学这节课的真正目的、根据教材和学生认知水*,主要向学生渗透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议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智慧。

  五、说教学程序

  认识一位新朋友,激起学生兴趣。

  从图到字再到整首古诗,抓住时机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为下文学*埋下伏笔。读出诗的味道,又让学生趣味盎然。

  继续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学**惯。在学*"儿歌"的阶段中,学生有认真听记的*惯。在整体感知语言以后,要求学生能够读读划划,认识词语,再对照课后的要求检查自己的掌握程度。教师依然要重视孩子已经形成的学*词语的方式,不要用强硬的形式让孩子去认记词语。词的大量认读是现语教材的一个明显特点,在此处设计灵活多变的形式,使词语的认读不显枯燥,又有实效。

  课后的三个生字是要求学会的,能力训练的重点依然在"自己学会"。让其会自己看"向、白、毛"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自己会体会笔顺,自己会临写和校正。让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显得开放自主。

  课间操内容与诗有关,形式学生喜欢。有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

  对话式:采用师生扮演不同角色背诵这首古诗,可以减轻学生思想压力,并能引导他们去积极思维。在背诵古诗的过程中,寓教于嬉,寓庄于谐。把背诵的检查跟理解诗意和语言训练结合起来了。

  图画式:诗歌有声有色地描写了白鹅玩水的情景。鹅的叫声,鹅掌划动的水声,在空中传送;白的鹅毛,红的鹅掌,清澈的绿水,相映成一幅色彩鲜艳的白鹅戏水图。

  一幅切合诗意的图画,能使古诗教学直观化。涂色练*这一环节让学生动动手、涂涂色,激发兴趣,寓教于乐,减少了许多繁琐的讲解。同时,化诗为画,画中领悟,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古诗内容,更有利于入情入境,突破难点。

  展示熟悉的古诗插图,请学生点击喜欢的古诗进行朗诵。进一步激起孩子学古诗的热情。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6

各位老师: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义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识字教学的第一篇课文《一去二三里》。这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乡村美景。这首童谣排列整齐,朗朗上口,充满儿童情趣,具有韵律美,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项目,培养儿童通过朗读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优美景色。同时本课是识字教学第一课,是学生由拼音拼读过程进入汉字读写的第一课,要培养儿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培养儿童学*汉语言文字的兴趣。本课可以分二课时教学。

  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分教材理解、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程序五部分向老师们汇报。

  (一)教材理解

  本课课题《一去二三里》提示了主题:一路走去看到的景色。诗句表明了看到的事物:乡村炊烟袅袅,山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路旁有盛开的各色鲜花。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优美。

  (二)学生分析

  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学生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许有的学生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时我确立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认识十二个生字。(一至十及去和里)认识田字格,会写“一、二、三”三个生字。认识笔画“一”。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生初步感受童谣所表现的意境美。其中识字和写字是重点,感受童谣意境是难点。

  (四)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自我拼读课文;制作与教学环节配合的CAI课件;生字卡片

  (五)教学程序

  围绕以上目标,我设计以下几步教学程序。同时把教法和学法渗透在教学程序的各个环节之中。

  第一步,导语激趣。

  上课前,CAI课件出示了动物大家庭,并配合音乐《蓝精灵》,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堂,营造出一个活跃有趣的.氛围。上课铃响,教师用充满趣味的话语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入到快乐的学*环境当中,鼓励孩子们大胆学*新知识,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第二步,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看图说话,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和观察能力。(CAI课件出示文中插图一)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然后揭示课题:古时候有一首童谣,说的就是这幅图画。出示课题“一去二三里”。指名学生读课题,并说说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学生交流学法)结合图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第三步,图文结合,学*古诗。

  第一环节: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然后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教师再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在自我拼读过程中发现“一”的读音变化,这样印象会更深刻。同时提醒学生倾听老师在范读时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以把握古诗的整体节奏,体会童谣的韵律美。

  第二环节:生字认识

  出示一至十、去和里的生字卡片(也可以课件演示生字,先顺序出现,在乱序出现)。采取抽生读、齐读、抢读、开火车读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绝大多数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中来。重点指导“三”、“四”、“十”和“里”四个生字的发音,区别*舌音和翘舌音,“里”的声母是边音,(这里可以CAI课件出示,重点字的读音选择)并组词,以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

  第三环节:了解诗意

  这一环节是本课重点环节之一,首先,我提醒学生:.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以培养学生边朗读边想像的良好*惯。不要把书读成“小和尚念经”。其次,出示课件主题图,着重分析“一去二三里”和“烟村四五家”并用手势表明一去二三里的含义即一路走去的意思。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1)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2)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并肯定两种理解都可以。诗的意象具有多重性,在这一部分,应发展学生的多重思维能力。最后,背诵全诗,提问:你在背的时候想到了什么?这个小山村热闹吗?美吗?背诵时再次启发想像,使记忆有了具体形象的支持,并再次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所描绘的情景,把“彼景彼情”化为“我景我情”。]还可以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设计意图:加强语言和意象的联系。」(课件演示,一学生读有关诗句,一学生指图,教师

  辅助点击鼠标,出现放大的图画区域。)

  课间休息:做识字游戏《摘苹果》,使课堂的气氛达到一个新高,同时学生适当放松。

  第四环节,认识田字格,指导书写。

  首先引入田字格,(多媒体出示田字格,并演示各个部分)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各方位小格。并用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又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来巩固田字格的认识。写字时,学生先独立观察字形引入笔画:“一”。出示课件“一”在田字格的方位,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并指导书写 。再引入“二”的书写,这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而“三”的写法让学生自己观察体会,上台演示,教师相机指导,让学生体会汉字的间架结构,体会汉字的形体美,并了解“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并可以用实物投影仪反馈学生作业,学生展开互评。在这里,我引入一个故事:一就是一横,二就是两横,三就是三横,四就是四横,五就是五横。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学生练写了三个字,略感疲劳,此设计能活跃课堂气氛,并通过讲故事渗透了学*不能想当然、一定要认真的教育意义。]

  总之,教学过程中通过看、说、读、写四方面结合,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放手学生,努力使朗读教学和写字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稳妥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最后,配乐诗朗诵。学生伴随音乐自由朗诵,强化印象,学生再次感受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7

说教材

  《在家里》这一课是人教版第一册识字1第3课的内容。本课有一幅画,一组有关家庭陈设和用品的词语和一篇课文。图画内容是一个三口之家的夜晚,爸爸在看报,妈妈在看电视,我让爸爸妈妈吃水果,家庭充满温馨。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写字。

  【教学目标】

  本课目标:

  1、认识14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笔画“”和偏旁“ ”,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会尊敬父母的好孩子。

  本节课的目标:

  1、认识前面词语中的8个生字, 2、会用“红红家里有……有……还有……”来说话, 3、会写一个生字“下”

  【基本理念】

  德国有一位学者有这样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的汤中,你在享用佳肴的同时早将15克全部吸收了。

  因此我想教育之境界,莫过于盐入汤中。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被吸收;同样知识也需要渗入到课堂的每个环节中。尤其在一年级的起始阶段,认字更是一个重要内容,必须溶解在课堂中的每一步。

  【说教学、学法】

  1、愿意表现自己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在一开始,我就设了一个简单的谜语和一个难的谜语,简单的谜语是为了满足孩子的表现欲,让孩子觉得学*并不是那么困难接着一个难的谜语让孩子都猜不出来,然后我告诉他们在本课的教学中有答案,这时孩子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2、培养低年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新课标中低年级段口语交际的目标之一,在本课中“红红的家里有……有……还有……”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始激情情始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交流的一种最直接的对话。而课始激情能否激发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一个开头看似微不足道,可也要精心琢磨。每个学生的每一分钟都需要“营养”,为师的必须悉心“浇灌”。

  我在一开始安排了一个“趣味引入课题”这个环节中用了两个谜语,先出“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让学生都为自己能猜出谜底而沾沾自喜时,再用 “老大天天演戏,老二每天作文,老三千里传声,老四送来光明。”这虽然只有短短几句话,却包含了4个谜语。一年级的孩子本身就喜欢猜谜,而且这个谜语的`形式对他们来说又很新奇,不象一般的四句话只猜一个谜底,同时这里面也包含了“报、纸、灯、电、视”5个生字宝宝,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课堂,进入了学*的环境。接着是结合谜面初步识字。这是第一个环节的延续,利用第一步所营造的兴奋状态进入到对生字的学*,这应该说是对识字这碗汤的浅尝。

  二、课中创情境悟字形。

  拨动课堂琴弦的往往是在课中,一堂课的精彩之处莫过于吹皱一池春水,使之流动起来,活泼起来。我们课堂的气氛就如同这池春水,如何使之流动,使之活泼起来,为师的不免要使出一些“伎俩”!

  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是创设了一个字物的搭配情境。先让学生看图来说说红红的家里有哪些东西,说的时候还不能随便说,必须用上句型:“红红的家里有……有……还有……”在说的过程中肯定会提到“沙发”、报纸”、“台灯”等物品,这时再引出三个重点要认识的偏旁“火”三点水和提手旁,同时说字形,记字形,如“火”字偏旁,我们可以说,他把腿一缩,多有礼貌!然后再将生字放到词语里再认,采用“小组读”、“同桌读”、“自由读”、“个别读”等形式加以正音,确保面向全体学生。最后将课件中的物品变成不带拼音的生字再进行认读,就是在这样一个*凡的情境中,用一些*以为常的事物来鼓励学生,催发课堂的生命。这个环节就是对认字这碗汤的享用。

  三、课终游戏记生字。

  如果说,一节课是老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桥梁的话,那么老师对学生课后和教学巩固就是这座桥梁的基石。抓住课终时机,渗透识字方法,培养他们主动识字的举和愿望。

  一节课40分钟,一年级的孩子往往注意力没那么长时间,那么是让最后的几分钟就在嘈杂声中结束吗?回答当然是不!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向这最后的几分钟再要效率。这时游戏是个好方法,如“抢气球”。当屏幕上出现一个个往上飘的气球时,学生会显得特别兴奋,这时可以让学生自由读,也可以集体读,个别读,既锻炼了反应能力,又是对生字的巩固;也可以让学生给生字再找朋友,这是新旧知识的结合运用。

  最后一个环节是生字的书写。先学*笔画点的书写。起笔轻轻,落笔重。本课的生字比较简单,“下”这个字写的时候就要注意一下它的笔顺,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等,这些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说,然后再写,再评,互相促进。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8

  一、教材分析:

  《雨铃铛》是北师大版第十单元的一篇主题课文。本单元以“雨”为中心,旨在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在了解一些自然知识的同时,激发探索大自然的欲望;在品味文章音韵美的同时,培养热爱大自然、亲*大自然的感情。本篇课文语言简练、生动、富有童真,是本单元的引导性课文,也是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学生语言,训练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重要阵地这一。

  二、教学理念:

  真正的新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的,民主、*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是践行新课标的基本*台。在本课时中,强调落实学*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开放、轻松的课堂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三、教学目标:

  为了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以人为本”、“为了人的全面、和谐和可持续的发展”等理念,更好地将课程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得到高效率落实,更好利用教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确定以下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11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

  2、方法与策略:在小组中协作、探究、发展个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激发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四、教法与学法:

  在新型的课堂中,教师担当多种角色,而在学生的眼里首先应该是一位有向心力的'益友。这两者的关系决定着整个教学。教法与学法是不可分的,在本课时里,确定的方法是:师生同乐、自主学*。

  五、教学过程:

  依据以上教材特点、学生特点以及课程标准中“学生是主体”这一主旨,为了更好地获得课堂的合理开放与和谐,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1、激**绪,铺垫课堂:用学生课前的无意识演唱进入学*

  “雨” 在生活中是常见的,为了让学生再现生活的体验,在学生用“雨”组词、说话、背相关的儿歌,之后用漂亮的铃铛图作为对学生前段表现的肯定,并同时引出猜字这一识字方法。在学生情绪高涨的时候,适时地提出“沙沙”、“丁零当啷”的读法,让学生在此时对本课中难点——拟声词的朗读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2、运用方法,自主合作:一年级的识字教学是个重点,识字量大,不只是在课堂上就能解决得了的。在重视人的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教给他们学*的方法是最为重要的。所以在承上的设疑之后,先让学生在初次接触课文的时候,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面对自己发现的问题再交流方法,并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进行充分而自主的练*,这一环节是要让学生感受的到自己就是学*的主人,从而提高主动学*的热情。

  学生在获得较多的练*成果后,就会有很强的表现欲。在这时师生一起活动,展示自主学*的成果。通过课件的生动展示、个别学生的认读、开火车、抢读中组词、说话等多种形式的练*,落实本课时的识字这一重点。

  3、任务朗读,揣摩品味:为了让学生的识字得到及时的运用,让他们感受到识字之于读文的重要。在检测完字的学*情况之后,给学生自由读的时间,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之后有个人活动的空间,体验到学*的轻松。

  紧接着用齐读收心,用自评发现自已的优点,以获得继续学*的信心。教师的范读则是为了让学生内心的向师性为他们的朗读导航,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就是为了让师生的互动得到最大限度的开放,同时也是在无意识中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和榜样意识。在此基础上再次给学生充分的展示自我的机会,完成此过程中的口语交际。

  在齐读后,给学生任务,以驱动他们的思维:雨落在哪儿,像什么,发出了什么声音。在这些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是要为学生的口语表达练*提供一个线索,也是为了让学生再次体验到阅读的愉悦。

  用小组赛读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并再次用任务对其思维进行驱动:春雨招呼了谁,招呼它干什么。这一任务的提出旨在强调学生在生活中表达的完整性。

  4、放飞想像,回归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尤其应以激发想像力和创造力为重点。因此在对文本的延伸中,我充分赏识个性,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如果你是春雨,你还想招呼谁,招呼他来做什么。并将这种想像做深层的挖掘,用课件展示的生动的生活场景作牵引:在生活中,你还见过雨落在哪里,像什么,发出了什么声音。意在让学生在无拘无束地想像与交流中展现个性与童真,在发挥创造力的同时,体味到诗歌的美、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

  5、无尽延伸,回味无穷:用精炼而充满童话色彩的小结语言——雨有个哥哥叫去雷,有个弟弟叫雾,雪花是它的姐姐,彩虹是它的妹妹,云、冰雹……都是它的好朋友,它们在大自然中等着我们去观察呢。让学生的想像无限延伸。最后用歌曲《小雨沙沙》和小雨说再见,是为了在高潮中结束本课时,让学生在课余仍有回味的内容,同时也为他们对生活、对自然的观察与探索打下思想的基础。

  六、关于板书:

  只板书课题和本课中出现的两个拟声词。在追求简捷的同时,追求在书写示范上的实效,用规范而富有美感的书写为学生作出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的书写。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9

  一、说教材

  《燕子妈妈笑了》这篇童话故事以通俗的语言,充满童稚的笔触,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一只从学*认真开始到终于学会了认真的可爱的小燕子的形象。课文通过燕子妈妈与小燕子的三问三答,不仅介绍了冬瓜与茄子的大小、颜色、外形三个方面的区别,还说明了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更认真地去观察冬瓜与茄子,更说明了“认真”是做人做事基本的能力和品质。

  童话故事《燕子妈妈笑了》的主人公小燕子与它的妈妈之间发生的故事,就如同生活中的一年级的小学生和他们的妈妈之间发生的故事。这让学生们读起来倍感亲切。很自然的把“小燕子”当成他们当中的一分子;也会自然的拿自己的言行去和小燕子进行比较;最后把小燕子当成学*的榜样。并从小燕子的故事中去明白做人做事都要认真的道理。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联想、领悟的教学思路,注意引导学生多读,边读边想。力求先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围绕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过个性化的阅读反复品味课文内容,最后,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二、说目标和重难点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认识生字学*,了解课文内容。

  2、情感目标:本文主要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意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使学生明白“认真”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能力和品质。

  4、教学重点:理解燕子妈妈最后笑了的原因,从而使学生明白做人做事都要认真的道理。

  5、教学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

  三、说教法

  《大纲》指出,阅读教学“是识字的基本途径”。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依据《大纲》制定的识字教学原则,在这节课中,我从识字着手,随识字一步一步地理解课文,把识字教学与理解内容、领会感情三者融为一体。利用插图帮助理解,通过造句学会运用,从模仿表演中识字,让学生通过做一做体会字义:再是利用字形来理解字义。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我精选媒体,系统设计,寓教于乐,乐中求学。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感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电化教学的经济、必要、准确。

  四、说学法

  训练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因为知识在训练中巩固。能力在训练中形成,思维在训练中发展,*惯在训练中培养,情感在训练中陶冶。在教学时,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组织课堂教学。如教学“冬瓜躺在地里,茄子挂在枝上”时,我引导学生做动作来理解“躺”、“挂”的意思,没有“纸上谈兵”讲意思,而是让学生自己读读句子、自己做做动作。这样,有动有静,动静搭配,既使学生学得快乐,又通过训练代替了教师的千言万语。在读的训练中,我则按照“自读课文,感知内容;导读课文,加深理解;朗读课文,体会感情;分角色读课文、激发兴趣”的程序进行,使这几个环节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由此构成了讲读课文第二课时的宏观整体。这节课,我还通过范读、齐读、朗读、个别读、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分角色读、找伙伴读、重点句段反复读等多种读的形式,使学生参与读书的机会较多,真正收到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助讲、以读悟情的效果。

  五、说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主要是通过谈话和看图导入新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如:课刚开始,我设计让孩子们与小燕子、燕子妈妈打招呼,从而引出本课的主人公,同时也引起学生学*的兴趣。

  2、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主要通过分层次提出目标,让学生读,在读中感悟。由于每个学生的能力不同,对课文的熟悉程度也不同,所以,在这一个环节中,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请孩子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熟的孩子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自己知道了什么?读得不太熟的孩子只要能继续练*把课文读会就行了。”这样对课文熟悉程度不同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有目的的读书。同时采用合作学*方式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通过讨论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如:读完课文后,让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讨论,讲讲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讨论解决不明白之处。这样让学生和小伙伴在一起互相交流,互相学*,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意见,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品读课文 读中明理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进入课文所营造的氛围中去,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如:小燕子观察冬瓜和茄子三次不同的发现,以及三次中小燕子的心情,让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读,体会小燕子的快乐。而燕子妈妈三次不同的态度,则通过老师的范读、学生练读等营造出气氛,从而让学生从小燕子的故事中去明白做人做事都要认真的道理。同时利用开放性问题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如:学生明白了做事要认真的道理后,设计了这样问题:“如果你是燕子妈妈,看到小燕子有了这么多的发现,你会对小燕子说些什么呢?”这样既深化了主题,同时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让学生学会看到别人的优点,进而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积累语言 拓展延伸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能力。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分角色朗读,升华感情。之后我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燕子通过认真观察发现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那你在生活中发现哪些蔬菜长得不一样啊?”这样引向课外,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生活的观察能力。

  学海无涯,教无定法,教学是件很细的事,上课更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正是这些遗憾,促使我在教坛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不断地耕耘、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奋进!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10

  一、创设情境引入

  师:各位小动物们,大家好,我是喜鹊姐姐。今天由我来为大家主持‘水果大餐’。小猫、小熊、小狗、小兔子们,你们都把自己爱吃的水果带来了吗?喜鹊姐姐也给你们带来了丰富的水果,请看大屏幕。

  二、整体感观。

  师:怎么样?感觉如何?谁能用一句表示感叹的话来说说你的感受。小青蛙,你说得真好!小白兔,说得不错,小松鼠,好极了!大家都能从水果的多少、颜色、味道说出自己的感受!看得出来,你们都非常爱吃水果,对水果有种特殊的感情,一提到它呀口水都快流出来了。那你们能告诉喜鹊姐姐你们都带来什么爱吃的水果,为什么爱吃呢?小白鸽,你说说,你爱吃草莓,是因为它外表好看;小燕子,你说说,哦,你爱吃苹果,因为它味美,小灰雀呢!哦,你爱吃葡萄,是因为新疆的葡萄好吃!、、、、、、对于自己爱吃的水果,小伙伴们也都能从不同方面谈了自己爱吃的原因。

  三、观察形状

  师:刚才说了这么多,喜鹊姐姐发现很多小伙伴都爱吃桔子,喜鹊姐姐也爱吃。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师:这是什么? 桔子是什么样子的?正确!能把它说具体一点吗?非常好,小蜻蜓,你的想象力真丰富!还有谁来大胆的想象一下!不错!我们再来看看它的颜色?对,桔子是黄色的,那表示黄色的词语有哪些呢?对!蛋黄、金黄、橘黄、黄澄澄、黄灿灿。看来大伙*时还挺善于积累词语,希望这种好的学**惯能够保持!那么,在这里,这个桔子该用哪个词语才最贴切?小鸭子,你来说说,正确!你喜欢这种颜色吗?怎样才能让别人感受到你的喜爱呢?你真聪明!加上了一个比喻,就能把句子写得形象、生动,喜爱之情自然就出来了

  四、辨别颜色

  师:那是不是桔子天生都是披着黄澄澄的外衣呢?我们来看看!——从图上我们可以知道:桔子的颜色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谁来说说?小龙马,你来!对,没有成熟的桔子是深绿色的,然后逐渐变成浅绿色,最后变成金黄色的了!

  五、小结形状、颜色

  师:现在,喜鹊姐姐要给大家出一道难题了:谁能把刚才我们观察到的连起来,用一段通顺的话来表述一下。有点难吧!。这样吧!同桌先练一练。好了吗?谁敢来?非常好,小麻雀,你真勇敢!来!试试看!说得棒极了。能上来电脑上把你刚才说的展示出来吗?好,我们来欣赏一下!写得真棒!我们应该向小麻雀学*,下面,请大家象小麻雀一样,观察一下自己爱吃的水果,同桌互相说一说它的形状、颜色,再把它写下来。看看谁写得好,请它上来电脑上展示!啄木鸟,你的也写得不错,上来展示展示!还有吗?好,你的,你的,你的也行!

  六、品尝味道

  师:看着伙伴们笔下的水果,写得多好呀!喜鹊姐姐都忍不住想吃了,你们想不想吃呀!好!我们的水果大餐就要开始了。在开餐之前,喜鹊姐姐有个小小的要求,只有做得到的小朋友才可以吃哟!那就是:用你的小鼻子闻闻、用你的小嘴尝尝,用你的心感受感受!——小伙伴们,能做到吗?好,现在我宣布,水果大餐正式开始:在品尝过程中,你可以独自享受,也可以去和好朋友分享;你可以吃自己的,也可以去拿别人的,喜鹊姐姐这里也有,欢迎大家过来品尝!时间到,相信这次伙伴们都不会“白吃”,一定会有所收获的。请大家放下水果,没吃完也没关系,等一会儿我们还有机会吃。

  师:接下来,我要采访一下,你们刚才是怎么吃水果的?有没有谁愿意接受喜鹊姐姐的采访?好,就你,小白兔,请问你刚才吃的是什么水果?能说说你当时是怎么吃的吗?说得太精彩了。请你上电脑上展示一下?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欣赏。说说你们的看法。小青蛙,你认为开头写得好,写了没吃时就有一股香味,诱得人情不自禁想吃!读了这一句你也想吃!小燕子,你认为它用词准确,写出了草莓诱人的香甜!小鸭子,你认为小白兔写出了对草莓的喜爱之情!读起来就好象真的吃到了一样!小灰猫,你认为写得好,如果在后面再想象一下没有成熟的草莓是什么味道就更完美了。

  说得不错,要不?小灰猫,你上来帮小白兔续上

  师:很好,你们的评语都很贴切!那你们知道小白兔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好吗?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小白兔没吃草莓时怎么样?咬开它又怎么样?吃进嘴又是什么感觉?吃完之后又有什么感受!这下知道了吧!

  原来关键在于小白兔抓住了草莓味道上的特点来写,写出了自己对草莓的喜爱之情!相信每一个小伙伴只要留心观察,也一定能写好的?不信,大家动笔试试看!小黑熊,你写得不错,上来展示,让大家欣赏欣赏!你的也不错,上来。你的有特色,也来,还有你的。

  七、了解水果知识。

  师:看着你们笔下栩栩如生的水果,喜鹊姐姐真是喜欢得不得了!如果你们能了解你们爱吃的水果,它们生长在哪里?它们有什么营养?以及它们有什么特点的话?那你们的文章就会更加如虎添翼了。想了解这些呀,就得跟喜鹊姐姐去一个地方,那就是网络世界,我们一起上网看看吧!是不是大开眼界。相信大伙们也一定收集了不少有关的资料。

  下面,根据刚才我们查到的资料,以及你在课外收集到的。我们准备选出几种最受大家欢迎的水果。以同一爱好为一组,比如喜欢苹果的为一组,喜欢西瓜为一组。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总结。看看哪个小组把自己爱吃的水果说得让大家都爱吃,哪个小组选出的组长就会成为今天的水果大餐形象大使,参加下个月在森林王国举行的'美食大会。有信心吗?现在自由组合小组,进入分组讨论。

  1、2、3,开始!时间到!哪个小组先来?好,西瓜组的代表来说说,恩,西瓜组认为西瓜最受欢迎,我们听听:说得太棒了!他们从西瓜的产地、营养价值和作用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解说。还用生活中碰到的两件趣事来证明西瓜的作用。很有说服力。西瓜组说得不错。别的小组谁来发言?好,你们说说,好,你们来说说。

  看来,发言的个个都是一流的演说家。可是,我们可不能光说不做,请大家把你们刚才组内讨论的有关的知识回想一下,有条理的写出来,写完之后,看看这部分内容和我们刚才前面写的有什么联系,组织一下,看怎样才能组成一篇通顺、优美的文章。产地、营养价值、作用这三部分,可以分开来放在文章中间,也可以独立成段。这就要看你对文章的把握。喜鹊姐姐这里有一篇范文,你们可以参考参考!另外,利用课余时间,你们也可以上网查查有关的资料,这里喜鹊姐姐提供几个网站,有空去查查!

  下面,利用大伙们写的时间,我们来看看哪一个组推荐的水果被评为了最受欢迎的水果。他们就是西瓜组的小白鸽、苹果组的小灰雀、草莓组的小天鹅,恭喜你们!你们就是今天的水果大餐形象大使!

  八、结束语

  时间过得真快!水果大餐马上要落下帷幕了,下一步,我们将举行水果鉴赏会,欢迎到时大伙们带着你们写好的*作,来参加啊!小动物们,喜鹊姐姐要跟大家说再见了。水果鉴赏会时见!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11

  【说教材】

  这篇看图学文以浅显的文字生动地描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时向学生叙述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这篇课文是本册书看图学文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朗读能力基础上的强化训练,同时也是对以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教材编排看,课文中人物角色较多,语言生动趣味性强,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典型教材:从教材结构看,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段落相仿,也是进行学法指导的最佳范例。同时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尤其低年级更应该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本课分三课时完成,下面我重点阐述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思想,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学生的学*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读准9个生字的读音,随文理解字义。(2)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嫩容的基础上,学会分角色朗读对话的方法。教学难点是:体会人物心情,读准相应语气。

  【说教法学法】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因此,我充分发挥了教材的示范作用,构建了“导拨读训式”教学模式,坚持以读为基础,读训相结合的方法,侧重培养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的能力。

  【说教学过程】

  本课时我分五个环节来进行:

  一、巧设导言,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最大限度挖掘学生前在的内动力,消除大部分城市儿童因地域差异和生活经验贫乏的障碍,我首先播放录象,这段有声有色的录象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很快地被活泼可爱的小蝌蚪所吸引。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巧妙导入新课:青蛙妈妈生下小蝌蚪就离开了,所以它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于是它们就到处去找妈妈,这就是我们要学*的新课《小蝌蚪找妈妈》(板书),这样精心设计导言,调动学生视觉听觉交*参与活动,有效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能够主动、充满激情地参与学*活动。

  二、整体感知,明了大意。

  这一环节我坚持从整体入手,图文结合的方法。

  1、投影演示。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想:每幅图画的是什么?再把这四幅图连起来观察思考: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样就使观察更完整、更系统,在直观上使学生对小蝌蚪的生长过程有了鲜明的感性认识。

  2、从图入文。根据低年级儿童爱看动画片的特点,我请学生边看动画录象边听课文范读录音,一方面使学生直观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的语音、语调等朗读技巧。看完后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教师重点检查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

  三、精读品味,参悟学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依据教材的结构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精心渗透了学法指导,侧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1、略讲第一自然段,让学生了解小蝌蚪的样子。

  2、精讲第二自然段,层层深入,渗透学法。

  3、首先投影演示,使学生了解小蝌蚪此时长出了两条后腿。

  然后从图学文,重点抓住“迎上去”一词体会小蝌蚪的心情。这一词语的理解对于低年级儿童有一定困难。为了化静为动,化难为易,我借助活动投影片直观启发,引导学生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多种感官积极参与。这样学生就不难理解:“迎上去”就是小蝌蚪从鲤鱼阿姨对面游过去。同时在“体会人物心情” 时,由于学生生活经验所限,理性思维尚处在萌芽阶段,于是我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对比理解(“游过去”和“迎上去”换位比较),加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体验,紧紧围绕“迎上去”一词及时追问:小蝌蚪为什么从鲤鱼阿姨对面游过去?联系你的日常生活体会一下它此时的心情?这样层层深入,步步紧逼,无疑降低了教学难点的坡度,使低年级的朗读指导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教师小结,回顾学法:

  (1)抓住“迎上去”体会小蝌蚪的急切心情。

  (2)分清小蝌蚪和鲤鱼阿姨说话声音和速度的特点。

  这样的小结使学生对朗读对话的方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潜意识中领悟到了朗读的一些技巧(只求领悟,不求硬记)

  四、自学点拨,灵活运用。

  有了前面学法指导的基础,此时我适当放手,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运用学法,逐步形成能力。

  1、图文对照,让学生了解小蝌蚪又长出了两条前腿。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2、组织学生自学讨论,教师点拨,投影出示思考题。

  (1)通过哪些词能体会小蝌蚪的心情,你是怎样体会的?

  (2)与小蝌蚪相比,乌龟说话的声音和速度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学时采取自己想、同座说、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多种形式,教师巡视,适时点拨。如果学生体会心情时有困难,教师可以追问小蝌蚪为什么要连忙追上去呢?这样削减了教学难点的坡度,分清人物后采取多种形式朗读。

  另外,在回读前三自然段时我还充分发挥学生表演才能,让他们带着头饰进行配乐表演读,充分增强了分角色朗读的效果。

  五、巩固练*,强化训练。

  语文教学要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因此我在进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同时,还加强了写的训练,为此设计了两道思考题。

  1、填空

  ()里有()小蝌蚪,大(),()的身子,()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此题设计意在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渗透了一些仿写的方法。

  2、按照上面的写法仿写两种小动物的样子。

  地点数量样子干什么

  (1)()有(),大象()()

  (2)()()()()

  此题设计体现了两个层次,意在由浅入深,拓展学生思维,强化语言文字训练。

  总之,这节课我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时时刻刻坚持以读为基础,读训结合,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切切实实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板书设计:

  妈清凉的风爱

  妈遮雨的伞妈

  的滴落的泪妈

  爱甜甜的吻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12

  说课的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一册识字(二)中的第三篇课文《菜园里》。本课以一幅菜园丰收图为背景,配有九个蔬菜名称,和一首带有六种蔬菜特征的韵文组成。本文极具生活特色,体现了让学生生活中学语文,培养观察能力的意识。本课的儿歌语言生动形象,琅琅上口,非常适合朗读训练,在朗读中又能丰富学生对图中蔬菜名称加以巩固。

  说学生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少跟着父母一起去田里、菜市场,对于各种蔬菜的认识也是来自于饭桌上的。又因为一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结合图片展示蔬菜及名称,有利于学生认识生字,感知生活。

  结合本课的特点,学生的学情,我制定了以下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种笔画和1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

  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随父母去一次菜市场,认识一些蔬菜,并制作一张你认识的蔬菜的卡片。2、课件,生字卡片,蔬菜图卡及词卡。

  教学时间安排:2课时

  说教法:因为本课以识字为重点,把看图、识字、学词结合起来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了。所以我打算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学*生字、新词,解读来自生活的信息。在朗读教学中,我采用领读、开小火车读、你听我读、赛读、男女生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识字教学中,我采用课件演示和教师板书相结合,体现教师的主导性。

  说教学过程

  遵照学生从直观到形象的心理认知特点,我为第一课时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兴趣是做一切事情的力量源泉。一位名人曾说:“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为更好的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到学*带来的乐趣。如:我课件出示买菜画面,并出示九种蔬菜的实物:“这节课我们要给它们贴上标签。”这种实物的出示,可以给学生带来直观的形象教学,又调动起学生识字的乐趣。

  二、初读课文,认识九种蔬菜。

  当学生为九种蔬菜命名感到为难时,出示儿歌,通过小组读、讨论,判断九种蔬菜的名字。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进行探究。在教学前,先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读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引发学生积极质疑,主动探究、思考的*惯。

  三、主动识字。

  在认识了各种蔬菜后,利用给蔬菜贴上标签的游戏,引导学生主动识字。教师用“用什么方法来记这些字呢?”既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权力,又能让学生在原有生活实际基础上快乐地识字。识字后,通过各种游戏让学生加以巩固,真正做到“乐中学,学中乐。”

  四、读中感悟。

  字词的教学离不开文本,学*字词又是为了能更好地朗读、理解课文。字不离文,文不离字。在学生学会了本课要学的生字、新词后,让学生更好地运用到文本中去,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环节。本课的儿歌琅琅上口,能极大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因此,我通过合作组读、同桌读、对读、齐读、指读、赛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感知蔬菜的.特点,体验读书的快乐,同时通过读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

  文本是教材,并不是教学最终的目的。因此,我在最后学有空间的情况下设计了让学生模仿文中的儿歌,给你知道的蔬菜编儿歌的环节。既让学生再一次巩固了识字,又强化了学生对其它蔬菜的直观形象认识;既培养了美感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实现了对教材的拓展、延伸、补充,确实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六、写字。

  一堂课中,要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各种感官,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写的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最后的几分钟里,我安排了“卜”“心”的书写教学环节。

  总之,我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致力于构建开放的、民主的课堂环境,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识字、合作探究方法,在情境中学*,在学*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努力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13

  一、创设情境引入

  师:各位小动物们,大家好,我是喜鹊姐姐。今天由我来为大家主持‘水果大餐’。小猫、小熊、小狗、小兔子们,你们都把自己爱吃的水果带来了吗?喜鹊姐姐也给你们带来了丰富的水果,请看大屏幕。

  二、整体感观。

  师:怎么样?感觉如何?谁能用一句表示感叹的话来说说你的感受。小青蛙,你说得真好!小白兔,说得不错,小松鼠,好极了!大家都能从水果的多少、颜色、味道说出自己的感受!看得出来,你们都非常爱吃水果,对水果有种特殊的感情,一提到它呀口水都快流出来了。那你们能告诉喜鹊姐姐你们都带来什么爱吃的水果,为什么爱吃呢?小白鸽,你说说,你爱吃草莓,是因为它外表好看;小燕子,你说说,哦,你爱吃苹果,因为它味美,小灰雀呢!哦,你爱吃葡萄,是因为新疆的葡萄好吃!、、、、、、对于自己爱吃的水果,小伙伴们也都能从不同方面谈了自己爱吃的原因。

  三、观察形状

  师:刚才说了这么多,喜鹊姐姐发现很多小伙伴都爱吃桔子,喜鹊姐姐也爱吃。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师:这是什么? 桔子是什么样子的?正确!能把它说具体一点吗?非常好,小蜻蜓,你的想象力真丰富!还有谁来大胆的想象一下!不错!我们再来看看它的颜色?对,桔子是黄色的',那表示黄色的词语有哪些呢?对!蛋黄、金黄、橘黄、黄澄澄、黄灿灿。看来大伙*时还挺善于积累词语,希望这种好的学**惯能够保持!那么,在这里,这个桔子该用哪个词语才最贴切?小鸭子,你来说说,正确!你喜欢这种颜色吗?怎样才能让别人感受到你的喜爱呢?你真聪明!加上了一个比喻,就能把句子写得形象、生动,喜爱之情自然就出来了

  四、辨别颜色

  师:那是不是桔子天生都是披着黄澄澄的外衣呢?我们来看看!——从图上我们可以知道:桔子的颜色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谁来说说?小龙马,你来!对,没有成熟的桔子是深绿色的,然后逐渐变成浅绿色,最后变成金黄色的了!

  五、小结形状、颜色

  师:现在,喜鹊姐姐要给大家出一道难题了:谁能把刚才我们观察到的连起来,用一段通顺的话来表述一下。有点难吧!。这样吧!同桌先练一练。好了吗?谁敢来?非常好,小麻雀,你真勇敢!来!试试看!说得棒极了。能上来电脑上把你刚才说的展示出来吗?好,我们来欣赏一下!写得真棒!我们应该向小麻雀学*,下面,请大家象小麻雀一样,观察一下自己爱吃的水果,同桌互相说一说它的形状、颜色,再把它写下来。看看谁写得好,请它上来电脑上展示!啄木鸟,你的也写得不错,上来展示展示!还有吗?好,你的,你的,你的也行!

  六、品尝味道

  师:看着伙伴们笔下的水果,写得多好呀!喜鹊姐姐都忍不住想吃了,你们想不想吃呀!好!我们的水果大餐就要开始了。在开餐之前,喜鹊姐姐有个小小的要求,只有做得到的小朋友才可以吃哟!那就是:用你的小鼻子闻闻、用你的小嘴尝尝,用你的心感受感受!——小伙伴们,能做到吗?好,现在我宣布,水果大餐正式开始:在品尝过程中,你可以独自享受,也可以去和好朋友分享;你可以吃自己的,也可以去拿别人的,喜鹊姐姐这里也有,欢迎大家过来品尝!时间到,相信这次伙伴们都不会“白吃”,一定会有所收获的。请大家放下水果,没吃完也没关系,等一会儿我们还有机会吃。

  师:接下来,我要采访一下,你们刚才是怎么吃水果的?有没有谁愿意接受喜鹊姐姐的采访?好,就你,小白兔,请问你刚才吃的是什么水果?能说说你当时是怎么吃的吗?说得太精彩了。请你上电脑上展示一下?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欣赏。说说你们的看法。小青蛙,你认为开头写得好,写了没吃时就有一股香味,诱得人情不自禁想吃!读了这一句你也想吃!小燕子,你认为它用词准确,写出了草莓诱人的香甜!小鸭子,你认为小白兔写出了对草莓的喜爱之情!读起来就好象真的吃到了一样!小灰猫,你认为写得好,如果在后面再想象一下没有成熟的草莓是什么味道就更完美了。

  说得不错,要不?小灰猫,你上来帮小白兔续上

  师:很好,你们的评语都很贴切!那你们知道小白兔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好吗?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小白兔没吃草莓时怎么样?咬开它又怎么样?吃进嘴又是什么感觉?吃完之后又有什么感受!这下知道了吧!

  原来关键在于小白兔抓住了草莓味道上的特点来写,写出了自己对草莓的喜爱之情!相信每一个小伙伴只要留心观察,也一定能写好的?不信,大家动笔试试看!小黑熊,你写得不错,上来展示,让大家欣赏欣赏!你的也不错,上来。你的有特色,也来,还有你的。

  七、了解水果知识。

  师:看着你们笔下栩栩如生的水果,喜鹊姐姐真是喜欢得不得了!如果你们能了解你们爱吃的水果,它们生长在哪里?它们有什么营养?以及它们有什么特点的话?那你们的文章就会更加如虎添翼了。想了解这些呀,就得跟喜鹊姐姐去一个地方,那就是网络世界,我们一起上网看看吧!是不是大开眼界。相信大伙们也一定收集了不少有关的资料。

  下面,根据刚才我们查到的资料,以及你在课外收集到的。我们准备选出几种最受大家欢迎的水果。以同一爱好为一组,比如喜欢苹果的为一组,喜欢西瓜为一组。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总结。看看哪个小组把自己爱吃的水果说得让大家都爱吃,哪个小组选出的组长就会成为今天的水果大餐形象大使,参加下个月在森林王国举行的美食大会。有信心吗?现在自由组合小组,进入分组讨论。

  1、2、3,开始!时间到!哪个小组先来?好,西瓜组的代表来说说,恩,西瓜组认为西瓜最受欢迎,我们听听:说得太棒了!他们从西瓜的产地、营养价值和作用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解说。还用生活中碰到的两件趣事来证明西瓜的作用。很有说服力。西瓜组说得不错。别的小组谁来发言?好,你们说说,好,你们来说说。

  看来,发言的个个都是一流的演说家。可是,我们可不能光说不做,请大家把你们刚才组内讨论的有关的知识回想一下,有条理的写出来,写完之后,看看这部分内容和我们刚才前面写的有什么联系,组织一下,看怎样才能组成一篇通顺、优美的文章。产地、营养价值、作用这三部分,可以分开来放在文章中间,也可以独立成段。这就要看你对文章的把握。喜鹊姐姐这里有一篇范文,你们可以参考参考!另外,利用课余时间,你们也可以上网查查有关的资料,这里喜鹊姐姐提供几个网站,有空去查查!

  下面,利用大伙们写的时间,我们来看看哪一个组推荐的水果被评为了最受欢迎的水果。他们就是西瓜组的小白鸽、苹果组的小灰雀、草莓组的小天鹅,恭喜你们!你们就是今天的水果大餐形象大使!

  八、结束语

  时间过得真快!水果大餐马上要落下帷幕了,下一步,我们将举行水果鉴赏会,欢迎到时大伙们带着你们写好的*作,来参加啊!小动物们,喜鹊姐姐要跟大家说再见了。水果鉴赏会时见!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14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指出,语文教学应做到五个“实”即:真实、朴实、扎实、丰实、*实。我致力于做真实的自己,做一名朴实的语文教师,教学生扎实的语文知识,努力让孩子的心灵得到丰实,这就是我*实的教学理念。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开发,这六大方面来对本课做具体的阐述,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共八个单元,这套教材的编写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每个单元语文学*的目标都十分清晰,努力做到难度适宜,梯度合理,衔接自然。

  我们今天所说的《荷叶圆圆》一课是本册教材的第六单元中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夏天”,单元语文要素训练重点是重视角色朗读,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从而让孩子感受夏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本文是一篇图文并茂的散文诗,通篇洋溢着童真、童趣,既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又丰富了学生内心体验,激发想象。

  根据新课标对小学语文第一阶段的教学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目标:

  1,认识“珠、摇、躺”等14个生字,会写“朵、机”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摇篮”等词语意思,通过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

  4、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荷叶的可爱,夏日的美好。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摇篮”等词语意思,通过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荷叶的可爱,夏日的美好。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孩子对四季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春天桃花开了,夏天知了在树上唱歌;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本组教材带领孩子走进快乐的夏天,在课堂上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学*、积累、感悟语言。

  三、说设计

  “成就师生梦想,开启幸福人生”是三里畈小学的办学理念,课堂是实施幸福教育的主渠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法”,说明教学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无定法”说明不能视流程为教条。三里畈小学推行“幸福课堂”教学模式,正是这种思想的产物。

  本着这一理念,结合本节课的特点,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本节课设计如下:1、谜语激趣,揭示课题2、初读课文,掌握字词3、朗读感悟,互动交流 4、拓展深化,放飞想象

  (一)谜语激趣,揭示课题

  我班学生喜欢猜谜语,所以我就尊重学生的爱好。开课之初,我先出示谜语:“一把大伞绿又圆,夏天站在水里边。”让学生边猜谜语边欣赏荷叶。再说一说荷叶的样子。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课题,荷叶圆圆。这样,学生初步感受到了美,容易产生乐学的情绪。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识字教学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新课标提倡:在语境中巩固识字而不再是单字复现,即让学生在听、读、说的过程中尽快的认识并掌握生字,于是,我采用“三步法”来引导学生熟悉课文,识记生字:

  初读:整体感知,圈圈划划,即慢速地、大声地朗读全文,并把本课要求识记的生字划出来。

  再读:展示朗读,自主识字。

  多种形式识记生字:我主要采用游戏法来识记生字。“加动作识字”和“猜一猜”例如我出示生字“摇”、“蹲”学生就做出“摇”、“蹲”的动作,还有“何老师戴了一顶草帽(荷)”

  在识字过程中我还适时指导学生书写“朵”、“机”这两个生字,写之前首先请学生观察它们的笔画结构和占格特点。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字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为把汉字写得规范、美观做好充足的准备,并对容易出错的笔画进行书空,强化记忆。在学生练*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醒坐姿(头正、肩*、身直、足安)和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身离桌子一拳,眼离桌面一尺,规范写字姿势。

  通过“耳听、眼看、口读、脑想、手写”用肢体语言表演,全频道运作,多功能协调,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语文学*的主体。

  在良好的氛围铺垫下,我顺利的展开教学的第三环节:

  (三)朗读感悟,互动交流

  首先,老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思考,故事里来了哪些小伙伴,他们把荷叶当作了什么?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找到相应的词语卡片粘贴在黑板上(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

  其次,让学生小组交流,通过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相机结合图片理解:“摇篮、停机坪”等词语意思。让孩子们在教师的创景中感悟小动物的心情并结合小动物的动作再次有感情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

  最后带上头饰表演读文。在不同角色的表演中,孩子们很主动、很乐意地去选择、去展示,把“要我读”变成了“我要读”“我想读”“我爱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培养学生的语感,感悟课文的情境美,文字美,增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落实单元训练重点。

  (四)拓展深化,放飞想象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和创造潜能。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全面理解后,我启发学生想象:孩子们,美丽的池塘,圆圆的荷叶,还会吸引谁呢?他们会把荷叶当作什么呢?这样的话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学以致用,落实本节课主题思想。在结课时,我还向孩子们推荐课外阅读篇目《夏季的早晨》。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无声的教学语言,本课我主要采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此板书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内容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引导、发散学生创造性思维,也为背诵有困难的学生理清了思路。

  五、说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改善教师教学。

  1、多角度评价学生,让评价适当、合理、明确、有针对性。口头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在自读课文时,有的孩子会读得很有感情,我就适时给以评价:老师真喜欢听你读课文啊,你的声音真好听,真有感情!

  2、即时评价,适时发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激励。

  比如在识字闯关比赛环节,学生进行汇报时,我就做了如下评价:你认字真有进步,能再响亮的给同学们读一遍吗?学生在教师的赞赏声中建立了自信,教师评价帮助学生体验和享受了成功。

  3、培养合作意识,重视小组评价,以及小组之间的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小组合作学*,教师的评价往往只注重对汇报个体的评 价,忽视了小组合作的其他个体的存在,导致了小组合作之后,学生仍然热衷于个体竞争,我会利用小组得星星的方式促进小组合作。如:在朗读课文,全班展示环节,对于表现突出的小组进行评价:你瞧,这个小组的同学,角色把握的真好,配合的也真好等。对于优等生而言,应注重评价他(她)对后进生的培养、帮助情况,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

  六、说开发

  1、挖掘教材资源。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新教材越发显示出它的优越性,例如在教学本节课时,将课本中精美的插图运用到课件中,让孩子们一边看一边听,会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做既营造亲切的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巧用生成资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的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再因势利导,进行教学。

  3、运用媒体资源。电教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走进教学课堂,正显示着它无与伦比的优势,并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把文本搬上频幕,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从而优化语文教学。

  4、挖掘课外资源。采取的是温儒敏教授推崇的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者课外阅读的文章,让学生自己读,读不懂也没关系,慢慢就弄懂了。本课我推荐的课外阅读篇目是《夏季的早晨》。在美术课上引导学生观察荷叶并手工制作荷叶。在科学课上一起探索荷叶底下的奥秘。并确定当月阅读主题活动为“夏季”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15

  一、说教材

  《zh ch sh r》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汉语拼音的教学内容,这个单元包括拼音教学和一个小诗歌教学。本课是第8课时。根据大纲对本年级段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应制定以下几点教学目的:

  1、借助故事情景,让学生学会zh、ch、sh、r 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通过看图能准确拼读zh、ch、sh、r 和带调韵母拼成的音节。

  3、在对比中,学会zhi、chi、shi、ri 四个整体认读音节。

  4、在拼音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学*精神,激发起学生学*语文的热情和欲望。

  由于z、c、s与zh、ch、sh的发音容易混淆,学生对*舌音与翘舌音的发音方法掌握不够,因此我将zh、ch、sh、r的发音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发音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

  由于本课出现了*舌音与翘舌音的区分,这恰恰也是个别地区的一个发音误区,为了能够让学生正确、清楚地掌握*舌音与翘舌音的发音方法,以及准确、流利地发好这两个音。在教学中我采用提示、设疑、讨论、对比、电教媒体等方法来教学本课。

  本课所运用的教具有:生字卡片和多媒体电脑动画一套。

  三、说学法

  在学法上,我放手让学生运用讨论法、比较法、来学*本课,表现较好的同学给予表扬或奖励,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变被动为主动,把所学的知识逐步转变为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善于动脑,善于思考的好*惯。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篇课文的要求,我准备用以下环节来教学本课:

  1、音乐律动,导入新课

  因为上节课的z、c、s与本节课教学的zh、ch、sh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采用音乐律动和复*导入的方法,这样不仅巩固了上节课的知识,也联系了本节课的教学。我先让学生在去拼音乐园中结交几位特殊的朋友,然后看看谁来迎接我们了,课件逐一跳出卡通人物z

  c s,问学生它们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强调*舌音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然后接着在来跟它们打招呼,课件逐一跳出卡通人物zi ci si,生个别跟卡通人物zi ci si打招呼,再让学生说出它的名字是整体认读音节,及发音的要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卡通人物又是学生最喜欢的,以跟卡通人物打招呼导入新课,充分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为进一步学*斩课打好基础。

  2、观察情境图,初步感知zh ch sh r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情境.以故事引入。通过学生眼、耳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了这几个声母。

  首先告诉学生在一个美丽的绿色森林里,什么升起来了,课件出示情景图,学生说一轮红日升起来了,红日的日就是r的读音,

  板书r,紧接着问学生,在图中发现了那些动物?学生说发现了一头狮子和两只猴子,狮子的狮念的轻一些就是sh,引入sh

  的发音及板书,接下来问这只凶猛的狮子想要干什么?学生说出吃猴子,从而导入ch及板书ch。猴子被狮子吃了吗?为什么?学生用明亮的`眼睛看到树上一只大猴子伸下一根树枝拉小猴,树枝的枝就出现了zh

  并板书。从而总结我们今天就结交这4个声母朋友。这样故事引入后,编一首儿歌,老师配乐范读课文,“一轮红日上山头,狮子想来吃小猴。树上同伴有办法,伸下树枝来救猴。”最后,老师带读儿歌。

  3、联系表音表形图,探究发音

  1、小组学*

  皮亚杰认为:“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教给学生,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而首先在于教给学生怎样学*。”事实证明,凭借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自己尝试,就能让他们尝到成功的欢乐,同时也树立起学好拼音的信心.

  在这里我出示表音表形图,让学生单独来学这4个声母。先让学生自由练读,体会体会怎样才能读好这几个声母,学生在小组内自由练读,圈出不认识的字母,并想办法去学会它。其次,在4人小组互说体会。然后在学生汇报中总结发音要领。最后给学生范读后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再读这几个声母,以各种方式自读声母。

  2.游戏巩固

  拼音的学*是比较枯燥的,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又容易分散,简单的游戏,充满童趣的语言描述,使枯燥的字母富有生命,把书写看成是把声母送回家,很容易使学生联想到迷路的小朋友,内心涌起强烈的责任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

  游戏一听音取卡

  把自己准备好的卡片摆好,老师念音学生举卡,进一步巩固发音

  游戏二找一找,送回家

  课件逐一出现音节zhu che shu ru 找一找声母zh ch sh r

  分别藏在哪个字里?学生自读音节,遇到不会的向同学、老师请教。这里是练*拼读教学。

  出现四线三格,把它们送回家,学生上黑板贴字母卡片。这里教学zh ch sh r 的正确书写。

  游戏三看谁记得牢

  它们已经送回家了,看看怎样记住,学生交流、讨论然后说说,学生用各种方法认清形。

  4、学*zhi chi shi ri

  1. 教学zhi chi shi ri的读音

  zh ch sh r 也交了几个特殊朋友,课件出示zhī chī shí rì

  让学生当小老师带读,其他学生跟读,教师小结。请同学用喜欢的方式练读,可以自读、互读、“开轮船”读……

  2. 与汉字对照读

  给它们戴上一顶帽子,让学生认,课件出示。学生自由练读,同桌检查读、汇报读。

  5、巩固练*

  小朋友,交上了几个新朋友,以歌声来祝贺自己,老师边配乐边教唱语境歌,学生喝着节奏跟唱。这里恰当的利用音乐课的资源,注意了学科间的整合,既消除了学*的疲劳,又巩固了所学的拼音。

  6、总结,课外延伸

  我们该回家,师放《火车开了》歌曲,学生边唱边做律动。

  鼓励学生表现好,并且以“今天晚上如果谁梦见了拼音乐园的朋友,明天可不要忘了给老师、同学说说”新颖的课外作业的布置,让学生体会到学*的快乐,不再把学*当作是一种负担。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 (菁华15篇)扩展阅读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 (菁华15篇)(扩展1)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 (菁华15篇)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1

  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课文《美丽的小路》。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说说我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教学思路:第一是教材分析,第二是教学目标,第三是教学环节。

  【教材分析】

  (点课件)首先,我来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这篇课文。《美丽的小路》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它是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鸭先生小屋前小路的变化及居住在附*的动物不同的感受,告诉小朋友要保护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惯,这样才有美好的生活。本文情境优美,语言生动、有趣,每个小动物的语言、动作都富有性格特征和戏剧化的效果,非常适合分角色进行朗读训练。

  【教学目标】

  (点课件)这堂课我想让学生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其中如何抓住描写“美丽小路”的失与回的语句,体会每个角色的语气,也是我在教学中感到颇为为难的地方。通过反复推敲,深思熟虑,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教学环节】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点课件)在教学本课时,我首先采用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利用课件展示鸭先生小屋前那条美丽的小路后,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它美吗?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让学生先试着说说这儿美丽的'景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点课件)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介绍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结合语境,识记生字:

  (点课件)接下来,是识字教学环节,这是本课的重点。因为文中的生字较多,我主要利用课文的学*,分散到两课时或三课时中识字。识字方法可以多样化,让学生选择自己有效的方法识字。我打算选用以下的方法:

  1、可以让学生在文中圈出生字多读几次,读准字音。

  2、还可以让学生做小老师教大家认字。学生由于课外阅读,识字量不太均衡。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行因材施教:识字量大的孩子充当小老师,不再觉得识字枯燥无趣,识字量小的孩子有足够的时间认读,也不至于丧失信心。这样充分发挥了孩子的自主性,让他们自愿学*。

  3、根据反馈,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容易读错的生字。如:“净、生”等。

  4、进行识字方法指导。可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字,例如:争取的争加两点水变成了干净的净。汽车的车加上两只的两变成了车辆的辆。形*字比较法识字,如:堆积的堆和推开的推,千篇一律的千和干净的干。反义词比较法识字,如:后和先,快和慢。同音字比较法识字,如:九个的九和永久的久,母鸡的鸡和积极的积。

  5、通过识字游戏巩固汉字。游戏能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巩固生字,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最后,再把生字放回文中来读。让孩子在语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三、朗读课文,促进感悟

  (点课件)接着进入朗读课文,促进感悟的环节。这是学生本课学*中的难点。在童话、故事等内容中,不仅蕴涵着思维发展的无限空间,而且还为学生感受和体验丰富多样的情感提供了机会。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朗读。

  1、比较读:

  老师范读“我会读”里的句子,学生注意听,比较带有问号、句号、感叹号的句子所表达的不同语气。然后学生练读,体会这三种句子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例如:文中有许多让小朋友感兴趣的角色,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训练朗读,体会每个动物的不同特点以及说话的语气。兔姑娘和鸭先生看到美丽的小路时发出感叹:“啊,多美的小路啊!”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看到一件美丽的物品时是怎样的心情,会发出怎样的感叹。从而来体会文中的感情。

  3、表演读:

  在理解了课文之后,我让学生将课文的5~8自然段来演一演。由学生自由组合成剧组,先分小组演,再在全班抽小组进行比赛,评出表演最成功的同学颁发“最佳表演奖”。课本内容的表演拓展了学生学*语文的渠道,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学生的个性在活动中得到施展。我觉得这也是对语文内容最好的诠释,更是学生个人情感最好的渲泄。

  四、指导写字

  (点课件)在指导写字的这个环节中,我觉得重点指导的是左右结构和半包围结构的字,例如:明字和净字要注意写得左窄右宽。“起”字和“赶”字的走字旁,笔画要伸长略*些,注意要写得外大里小,捺是*捺,要拖住干字和己字。

  五、欣赏、拓展

  (点课件)在欣赏、拓展环节中,我安排一个说话训练,让孩子们想象说话。出示多媒体课件,启发想象。几个小朋友在美丽的小路上,一个老爷爷正和他们高兴的说着什么?可模仿课文中的句子说话,更鼓励说出与课文不同的句子,鼓励说出跟别人说的不同的句子。这样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课外作业

  (点课件)最后,我结合课文,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

  如何为学校“美容”?

  这样既拓展了语文课程资源,把净化校园、环保知识收集宣传引入语文学*的园地,也拓宽了学生的学*空间,给孩子们提供了学*、展示的舞台。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2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一册识字二的第二课《自选商场》第一课时。识字教学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为了探索识字教学的方法,我给自己确定了一个课题:趣味识字,围绕提高学生识字兴趣进行研究。下面我结合我的课题说说《自选商场》的教学设计。

  自选商场是城市学生十分熟悉的地方,学生在逛超市的时候通过认标志、读标签、看实物可以认识很多字,教材就是希望学生通过看图认识事物,把认字(词)和认识事物、观察和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可分两课时教学。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特点,我制定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和“女字旁”,会写4个字;2、观察自选商场,了解自选商场的售货方式,初步体会它给购物的人带来的方便;3、通过游戏提高识字兴趣。教学的重点是认识14个字和“女字旁”,会写4个字。教学难点是认识14个字。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教材设计恰好体现了这个思想;另外,它建议我们“要注重教给识字方法”,我在本课将采用“生活识字”“比较字形”等方法;它还要我们“力求识用结合”,我将把生字放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给学生认读;此外,它建议我们“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我设计了一个动画人物贯穿课的始终,让他和学生对话,并设计了有趣的识字游戏。

  三、说学法

  我不但注意了教师的“教”,而且关注了学生的“学”,虽然孩子们年纪小,但我注重培养他们自主、合作的学*方式,让他们采取“学*小组”的形式识字并汇报学*效果。

  四、说教学过程

  课前我布置孩子们跟家长到自选商场购物,观察商场里的商品及顾客购物的方式,还让他们收集一些商品的包装,认读商品名称。

  课堂教学程序如下:

  1、 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2、 演示课文、了解内容。

  3、 巧设问题、学*词语。

  4、 开展游戏、巩固识字。

  5、 小组合作、自主识字。

  6、 提示规则、练*写字。

  “教师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我引进了一个孩子们十分喜爱的动画人物皮卡丘,由他代替我给孩子们提出学*要求、夸奖他们、提醒他们注意书写规则、鼓励他们学会更多的字。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皮卡丘是一个和学生*等的形象,是孩子们的朋友,以他的口吻跟孩子们说话,孩子们更容易接受,学*积极性也更高。

  接着,我借动画人物皮皮之口揭示了课题:自选商场,并重点拼读“商场”二字的音节,提醒学生读准字音,看清字形。这两个字是本课最难记住的生字,因此,我在上课伊始、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出示,给他们强烈的印象。

  皮皮讲述了他和妈妈在自选商场买东西的情景,孩子们也了解了课文内容,自由读课文之后,皮卡丘给孩子们提出了问题:1、皮皮和妈妈挑选了哪些商品?2、请同学们猜三个谜语。3、你能读出这些商品的名称吗?答案就是本课要学的词语。孩子们答对了会得到他的夸奖。这些词语都带拼音,孩子们看文字、拼音节、认事物,可以比较准确地掌握词语。在学到“牛奶”这个词语时,“女字旁”画上了红圈,我告诉孩子们它叫“女字旁”,并提示学生:我们还认识哪些带“女字旁”的字?词语共有9个,分为食品、日用品和文具三类。皮卡丘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提问,尤其是猜谜语,用通俗的语言描述了牙膏、毛巾、洗衣粉的特点。这是一种综合的识字。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识字教学也是一样,今天的识字教学不应该仅仅只是枯燥的识记。识字教学追求情趣,从教学的操作层面来看,情趣来自灵活多样、独具匠心的教学形式。这样,不仅在语言环境中及时巩固认字,而且也是学生触摸汉字、感受语文的绝好机会,也许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认识的汉字,给孩子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应该是更亲切,更有生命力吧!

  在巩固生字词这一部分有三个游戏:1、“生字果树”游戏:好大一棵苹果树呀!每一个苹果里都藏着一个字,你能读出来吗?这个游戏用来巩固14个生字。2、“走迷宫”游戏:小猫想到小狗那儿去玩,可是要经过一个迷宫,你能帮帮它吗?“迷宫”的路口由“面包、牛奶、牙齿、包子、东西”等11个词语组成,孩子们要说清路线就必须读出相应的词语。这个游戏引导孩子们在帮助小动物的美好愿望中复*词语。3、“识字舞台”游戏把生字放到句子里,鼓励学生认读。在游戏中,当学生的活动到了结束的时间,老师要开始下一个环节时,一种催人振奋的音乐响起,代替了老师“一、二、三”的口令。审美化教学能引发学生美好的情感,增强学*效果。让课堂充满情趣,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教学、识字教学本身内在的要求。情趣来自于思维的挑战、想象的飞扬和情感的交流。孩子们的思维在跳跃、信心在增长,识字的兴趣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

  光有游戏是不够的,我还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如在“生字果树”游戏中巩固“笔”字,引导学生想毛笔的样子,理解这个字的结构;“西”字和“本”字,引导学生用比较法与“四”字和“木”字进行比较。如果把识字学*比作一道菜,那么新奇的内容、直观的形式是这道菜中的调料,而正确的识字方法才是菜的主料,它能让品尝者摄取营养、体会真味。学生只有掌握了识字方法,形成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才能对学*本身感兴趣,才能产生持久、稳定的学*兴趣。

  自选商场里的东西还有很多,孩子们以四人学*小组为单位,每人出示自己准备好的商品包装,带领小组同学认读商品名称,并用一、两句话介绍这种商品,还可以交换商品包装袋,尝试认读生字,看谁认得快,学得多。小组活动之后,向全班汇报,汇报采取自愿的.形式。有句话说得好:语文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课内的知识是有限的,生活的课堂却宽广无垠。我鼓励孩子们在课外随时随地主动识字,现在,我让他们把课外认识的字在课堂里进行交流就是对这种做法的肯定,必将引导他们在课外认识更多的字。实验教材的识字量比较大,识字速度比较快,给识字教学带来了困难,坚持课堂向生活开放,将孩子的生活经验带进课堂是走出困境的好办法。

  在写字这个部分,我先出示带田字格的生字,然后由皮卡丘提示写字姿势和书写规则,接着我在黑板上示范书写,最后学生在书上练*写。

  课的最后,皮卡丘鼓励孩子们学会更多的字。

  这就是第一课时的内容。在第二课时我将复*生字词、学*课文、指导朗读并巩固写字。

  这节课我将紧扣课程标准要求、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力求上一堂综合的、开放的识字课。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3

  一、 说教材

  《四季》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的一篇课文,是学生学*了汉语拼音和识字(一)后的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本首诗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学*了本文能让学生感受到优美的大自然从而让环保意识悄悄地在他们心里萌生,使他们养成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激励他们去参与环保活动。课文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及学会本课生字词,并且美观地写字。课文共有四句话和四幅图,每句话配有一幅图,第一句写春天;第二句写夏天;第三句写秋天;第四句写冬天。整首诗歌通俗易懂,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本文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识记11个生字,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第二课时复*巩固,指导书写生字。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四季不同的美。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

  2、会认11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和本单元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心理特点,确立本课教学重点为:识字写字教学与朗读教学。教学难点: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通过训练学生朗读、背诵课文及识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使知识和思想教育互相渗透。

  四、说教法学法

  小学一年级的课程是学好语文知识的基础,一年级学生在刚刚学完拼音知识,对拼音还没有一个巩固复*的阶段,就学*课文,在朗读、识字等方面才开始接触,学起来很吃力,尤其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很容易唱读。还有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儿歌中所涉及到的“谷穗弯弯”不太容易理解,最好结合实物进行教学,直观明了;理解“鞠着躬”“大肚子一挺”等动作和表演相结合,既有趣有生动,符合低年级儿童好动、好玩的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这样能增强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让他们感觉到乐在其中。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情境教学法:本节课,我通过创设一定情境,播放课件和游戏来激发学生学*兴趣,集中其注意力,拉*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熟读课文法:本着“以读为本”的教学原则,让学生通过读对课文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感情,学生就能进一步的感受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感受到语句的优美。

  朗读感悟法: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节课,我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感受文中蕴涵的情感。

  自主合作学*方法:分四人小组合作学*,明确学*任务,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教学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上课伊始,我通过多媒体课件放一段录像:一位小朋友来自四季如春的英格兰,一位来自炎热的苏丹,另一位来自满山红叶的北京香山,还有一位来自最寒冷的冰岛。 各方的小朋友,因为奥运

  而走在一起,相聚在北京!我接着问:“奥运会让我们成为了朋友,他们各自夸赞着自己的祖国,你能概括的说一说你看到的景象吗?用你的语言展现出来!”学生通过观察,说出了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象。

  (二)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引出课题。

  学*兴趣具有强大的动力,它能推动学生兴致勃勃地学*课文。以下环节通过有趣的游戏,美丽的图画,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语文与生活沟通。我带领学生再次走进美丽的大自然,通过语言描述四个季节的特点,再请学生来猜。引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揭示并板书课题《四季》。出示几幅美丽的四季画儿,让学生为画儿找家。

  2、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最重要的训练。为了让学生把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采用自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评价读等不同形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其自主识字的能力。我首先采用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首先让学生再读课文,并说说读懂了什么?接着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练*朗读,并重点指导第一小节,通过指名读、学生评价读,老师范读,并渗透读书方法:边读边看课文插图,想象着春天美丽的景色的方法。让学生再练*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再接着让学生练*朗读第二小节,通过以评促读的方式让学生逐步总结读书方法。剩下的两个小节,采用小组合作学*方式,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选择小组喜欢的小节用不同的方式朗读,可以齐读、男女生分读、表演朗读、配乐朗读等多种汇报形式。最后回归整体,再次感受四季的美。

  (三)拓展延伸,积累语言。

  在学生有感情朗读后,产生了对大自然的热爱。我又设计了最后这一环节:仿照课文形式,自己做个小诗人。

  ( ),

  他对( )说:

  我是( )。

  通过做诗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四)板书设计

  四季

  草芽(尖尖)→春天

  荷叶(圆圆)→夏天

  谷穗(弯弯)→秋天

  雪人(顽皮)→冬天

  本课的板书,我追求言简意赅,用小箭头激起学生学*的兴趣,括号中的形容词可以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中快乐学*。

  (五)布置作业

  本次课后作业是为了巩固已学的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因此我布置的作业是选择你喜欢的季节,用笔把它画出来,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4

  【说教材】

  这篇看图学文以浅显的文字生动地描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时向学生叙述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这篇课文是本册书看图学文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朗读能力基础上的强化训练,同时也是对以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教材编排看,课文中人物角色较多,语言生动趣味性强,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典型教材:从教材结构看,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段落相仿,也是进行学法指导的最佳范例。同时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尤其低年级更应该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本课分三课时完成,下面我重点阐述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思想,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学生的学*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读准9个生字的读音,随文理解字义。(2)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嫩容的基础上,学会分角色朗读对话的方法。教学难点是:体会人物心情,读准相应语气。

  【说教法学法】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因此,我充分发挥了教材的示范作用,构建了“导拨读训式”教学模式,坚持以读为基础,读训相结合的方法,侧重培养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的能力。

  【说教学过程】

  本课时我分五个环节来进行:

  一、巧设导言,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最大限度挖掘学生前在的内动力,消除大部分城市儿童因地域差异和生活经验贫乏的障碍,我首先播放录象,这段有声有色的录象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很快地被活泼可爱的小蝌蚪所吸引。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巧妙导入新课:青蛙妈妈生下小蝌蚪就离开了,所以它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于是它们就到处去找妈妈,这就是我们要学*的新课《小蝌蚪找妈妈》(板书),这样精心设计导言,调动学生视觉听觉交*参与活动,有效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能够主动、充满激情地参与学*活动。

  二、整体感知,明了大意。

  这一环节我坚持从整体入手,图文结合的方法。

  1、投影演示。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想:每幅图画的是什么?再把这四幅图连起来观察思考: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样就使观察更完整、更系统,在直观上使学生对小蝌蚪的生长过程有了鲜明的感性认识。

  2、从图入文。根据低年级儿童爱看动画片的特点,我请学生边看动画录象边听课文范读录音,一方面使学生直观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的语音、语调等朗读技巧。看完后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教师重点检查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

  三、精读品味,参悟学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依据教材的结构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精心渗透了学法指导,侧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1、略讲第一自然段,让学生了解小蝌蚪的样子。

  2、精讲第二自然段,层层深入,渗透学法。

  3、首先投影演示,使学生了解小蝌蚪此时长出了两条后腿。

  然后从图学文,重点抓住“迎上去”一词体会小蝌蚪的心情。这一词语的理解对于低年级儿童有一定困难。为了化静为动,化难为易,我借助活动投影片直观启发,引导学生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多种感官积极参与。这样学生就不难理解:“迎上去”就是小蝌蚪从鲤鱼阿姨对面游过去。同时在“体会人物心情” 时,由于学生生活经验所限,理性思维尚处在萌芽阶段,于是我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对比理解(“游过去”和“迎上去”换位比较),加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体验,紧紧围绕“迎上去”一词及时追问:小蝌蚪为什么从鲤鱼阿姨对面游过去?联系你的日常生活体会一下它此时的心情?这样层层深入,步步紧逼,无疑降低了教学难点的坡度,使低年级的朗读指导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教师小结,回顾学法:

  (1)抓住“迎上去”体会小蝌蚪的急切心情。

  (2)分清小蝌蚪和鲤鱼阿姨说话声音和速度的特点。

  这样的小结使学生对朗读对话的方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潜意识中领悟到了朗读的一些技巧(只求领悟,不求硬记)

  四、自学点拨,灵活运用。

  有了前面学法指导的基础,此时我适当放手,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运用学法,逐步形成能力。

  1、图文对照,让学生了解小蝌蚪又长出了两条前腿。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2、组织学生自学讨论,教师点拨,投影出示思考题。

  (1)通过哪些词能体会小蝌蚪的心情,你是怎样体会的?

  (2)与小蝌蚪相比,乌龟说话的声音和速度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学时采取自己想、同座说、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多种形式,教师巡视,适时点拨。如果学生体会心情时有困难,教师可以追问小蝌蚪为什么要连忙追上去呢?这样削减了教学难点的坡度,分清人物后采取多种形式朗读。

  另外,在回读前三自然段时我还充分发挥学生表演才能,让他们带着头饰进行配乐表演读,充分增强了分角色朗读的效果。

  五、巩固练*,强化训练。

  语文教学要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因此我在进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同时,还加强了写的训练,为此设计了两道思考题。

  1、填空

  ()里有()小蝌蚪,大(),()的身子,()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此题设计意在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渗透了一些仿写的方法。

  2、按照上面的写法仿写两种小动物的'样子。

  地点数量样子干什么

  (1)()有(),大象()()

  (2)()()()()

  此题设计体现了两个层次,意在由浅入深,拓展学生思维,强化语言文字训练。

  总之,这节课我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时时刻刻坚持以读为基础,读训结合,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切切实实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板书设计:

  妈清凉的风爱

  妈遮雨的伞妈

  的滴落的泪妈

  爱甜甜的吻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5

  一 教材分析

  课文《李子的核》是一篇叙述性较强的故事。向我们讲述了从没有吃过李子的万尼亚在李子的诱惑,好奇心的驱使下吃了一个李子。在孩子因为害怕而不敢承认的情况下,爸爸用巧妙的方法让孩子自己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课文的语言通俗易懂,但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事情的一个发展线索和爸爸的这个巧妙方法是怎么会让孩子从不敢承认到最后无意识的自己说出了事情的真相是一个难点。为了屏除课堂内教师烦琐的讲解,让学生反复读文,在读文实践中,解决难点是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并在读文实践中,联系课文的有关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说话训练,培养学生说规范的话,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惯。

  二 学情简介

  沪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李子的核》说课稿:课文讲述的是每个孩子都知道的一个道理:要做诚实的人,学生在读了课文以后一定能很快的知道故事所蕴涵的道理。如果课堂上仍反复围绕“诚实”这个观点,课堂教学的氛围一定会变得枯燥、烦琐、沉闷,为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课文中爸爸用的巧妙的方法上,学生的学*兴趣就会得到提高,从中也让学生知道了整件事情的发展顺序,了解了人物的心理变化。

  三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指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读准*舌音“算、滋”的发音,学*部首“皿”。

  以往从读音到笔画、笔顺、偏旁、结构、字义,看似严谨,可学生对那一个个抽象的书面符号却毫无兴趣。其实识字在成为阅读基础的同时,阅读也是帮助识字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所以汉字的教学万万不可脱离语言环境。同时由于识字量、教学时间等因素,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对需要强化的生字进行重拳出击,生字中“算、滋”都是*舌音,特别对上海学生而言是发音上的一个难点,教师应该关注。并结合课文内容,联系实际让学生看图学*部首“皿”。

  目标二: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并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万尼亚两次说话时不同的语气,根据人物的心情有感情朗读。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基本技能训练,要提高语文知识能力,都离不开阅读。在读时字字咬准,句句读对是朗读的基本要求,也是整个一年级语文朗读训练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教师传授朗读技巧,紧扣文意,帮助学生联系实际,体会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根据提示语读出一定的语气。

  目标三:能在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读懂爸爸说这段话的目的,感悟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这是一篇叙事的课文,万尼亚的心情变化离不开爸爸说的话和想的办法,而爸爸说的话和想的办法也离不开万尼亚的行为和想法。为了要让学生了解爸爸说这段话的目的一定要在理解上下文的基础上展开。同时渗透“要读懂课文,一定要联系上下文”的学*方法。

  四 教法:

  1、在快乐中识字 在识字中学*

  在教学初,李子核的实物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到了学*生字“核”上,让学生交流各自的记字方法。在落实部首“皿”的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皿”的意思,并用示范书写的方法,直观地表现皿字底的一般书写规律。

  但我们是否就只是为了识字而识字呢?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识字来渗透学**惯、学*方法,那才是“授人以渔”。在学*“核”时,要求学生看教师板书,并跟着书空,学*部首“皿”时,帮助归纳带有“皿”的字,结合字形来了解字意思。前者培养了学生静心看,认真学的*惯,后者渗透了学*要时常归纳的方法,并帮助学生了解了*文字形意结合的特点。

  2、阅读教学以读为本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基本训练方式。它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点训练项目。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以声释意的活动,在教学中学生对生字的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都可通过朗读去获得,去感知。

  1)读的形式多样——自由散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分读、师生配合读等。

  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饶有兴趣地沉浸再读书中,课堂内书声朗朗,情意浓浓。学生在反复读文中认识了生字,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人物心情的变化,真正提高读书的效益。

  2)读有层次 有指导——初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读音,

  读通课文中的句子,目标是在识字上;第二次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初步的了解和整体认识,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讲述课文讲述的事情;再读课文,质疑问难目标定位在了解课文的内容上。第三次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在反复读文的基础上,了解了课文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发现了爸爸在处理这件事情上的与众不同之处。带着自己的疑问,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联系上下文,发现了爸爸方法的巧妙之处。通过重点指导朗读万尼亚说的话,能根据提示语读出一定的语气,加以体会。通过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培养学生静心读书的好*惯。

  3、一切从学生的需求和实际出发

  教学环节的设计不能脱离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否则再精彩的教学设计也只是教师一人的作秀。

  在识字教学中,结合课文生字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把重点放在了读准“算、滋”的读音上,反馈初,有部分学生不能咬准字音,但通过反复的读词、读句、读文,全班都能达到读准字音的要求。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万尼亚并不是一个贪吃的孩子,组织学生交流*时吃李子的体验,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从李子的形、色、味的角度把李子阐述得非常的诱人,万尼亚一个从来没有吃过李子,经过反复思考,最后悄悄拿了一个李子吃的行为得到了大家情感上的沟通,这也是爸爸没有批评孩子,而是用巧妙的方法让他承认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爸爸为什么这么说”的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在指导学生根据提示语读出一定的语气时,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说话,在了解了万尼亚的心情后,学会对要求读出的语气一气呵成。

  五、学法

  1、学生质疑问难

  质疑是通过提出问题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手段。质疑同样是一种能力,学生如何运用,运用效果如何,需要教师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和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 主动的质疑中掌握知识,学会思维,发展智力,这便是质疑教学法。《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在课程实施方面也明确规定,把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提出了“学生是语文学*的主人”。强调了小学生在语文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本堂课上我主要培养学生“读思中质疑”,在读思过程中质疑,既能引导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进行主动的探究,又能促进学生学、思、疑、问、悟的结合。当学生带着疑问去学*课文时,他们会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产生一些针对强的具体问题。在本堂课上,当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学*了爸爸说的话后,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对课文的内容进行质疑。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有的问:我爸爸要是知道我撒谎了,不是骂我,就是打我。可是课文中的爸爸知道自己的孩子撒谎了,为什么不打也不骂?有的问:不但不打不骂,反而是担心孩子吃了李子核会肚子疼?还有的直接就质疑爸爸说的话是不是真的……这时,我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回到课文中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既领悟了课文的内容,也体会到了孩子不是个贪吃的孩子,爸爸也正是这样的原因,用了一个“吓唬”孩子的方法,让孩子说出实话。

  在学生主动参与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得以解决,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惯。

  2、培养良好的说话*惯

  儿童说话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事情,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必须从小抓起,持之以恒。小学低年级是学*语言的启蒙和过渡时期,是掌握语言的'关键阶段,教师必须抓住这个黄金时期,培养儿童的说话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说话,减少说话的难度,我创设情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话。如:看着媒体上李子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吃过的李子说说李子的诱人。接着,说说看到了诱人的李子,万尼亚在李子跟前走来走去,他会想些什么。这些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使得说话不是一座空中楼阁,说话就是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规范地说出来。

  同时,我还引导学生说标准的普通话,说礼貌的话、完整的话。这样创设情景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较好地完成了口头说话、口头作文的教学任务。

  3、认真倾听

  听和说是一对“双生子”,培养良好的听话*惯,可以促进说话能力的提高,经过多年观察,我发现一些不善说话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不会听老师讲话,不善听同学发言。因此不利于吸取别人说话的优点。为此,我们要求学生在听话时主动调整自己的大脑,排除一切分散注意力的因素,努力听清说话人的每句话、每个词,尽量在心中形成表象。对听到的话还要进行重现、总结、评价,区分主要和次要意思,自觉记忆某些需牢记的要点。

  六 实施

  在教学设计时,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注重朗读兴趣的激发。

  2 注重认真听,培养说话*惯的培养。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6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指出,语文教学应做到五个“实”即:真实、朴实、扎实、丰实、*实。我致力于做真实的自己,做一名朴实的语文教师,教学生扎实的语文知识,努力让孩子的心灵得到丰实,这就是我*实的教学理念。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开发,这六大方面来对本课做具体的阐述,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共八个单元,这套教材的编写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每个单元语文学*的目标都十分清晰,努力做到难度适宜,梯度合理,衔接自然。

  我们今天所说的《荷叶圆圆》一课是本册教材的第六单元中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夏天”,单元语文要素训练重点是重视角色朗读,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从而让孩子感受夏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本文是一篇图文并茂的散文诗,通篇洋溢着童真、童趣,既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又丰富了学生内心体验,激发想象。

  根据新课标对小学语文第一阶段的教学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目标:

  1,认识“珠、摇、躺”等14个生字,会写“朵、机”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摇篮”等词语意思,通过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

  4、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荷叶的可爱,夏日的美好。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摇篮”等词语意思,通过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荷叶的可爱,夏日的美好。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孩子对四季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春天桃花开了,夏天知了在树上唱歌;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本组教材带领孩子走进快乐的夏天,在课堂上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学*、积累、感悟语言。

  三、说设计

  “成就师生梦想,开启幸福人生”是三里畈小学的办学理念,课堂是实施幸福教育的主渠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法”,说明教学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无定法”说明不能视流程为教条。三里畈小学推行“幸福课堂”教学模式,正是这种思想的产物。

  本着这一理念,结合本节课的特点,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本节课设计如下:1、谜语激趣,揭示课题2、初读课文,掌握字词3、朗读感悟,互动交流 4、拓展深化,放飞想象

  (一)谜语激趣,揭示课题

  我班学生喜欢猜谜语,所以我就尊重学生的爱好。开课之初,我先出示谜语:“一把大伞绿又圆,夏天站在水里边。”让学生边猜谜语边欣赏荷叶。再说一说荷叶的样子。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课题,荷叶圆圆。这样,学生初步感受到了美,容易产生乐学的情绪。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识字教学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新课标提倡:在语境中巩固识字而不再是单字复现,即让学生在听、读、说的过程中尽快的认识并掌握生字,于是,我采用“三步法”来引导学生熟悉课文,识记生字:

  初读:整体感知,圈圈划划,即慢速地、大声地朗读全文,并把本课要求识记的生字划出来。

  再读:展示朗读,自主识字。

  多种形式识记生字:我主要采用游戏法来识记生字。“加动作识字”和“猜一猜”例如我出示生字“摇”、“蹲”学生就做出“摇”、“蹲”的动作,还有“何老师戴了一顶草帽(荷)”

  在识字过程中我还适时指导学生书写“朵”、“机”这两个生字,写之前首先请学生观察它们的笔画结构和占格特点。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字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为把汉字写得规范、美观做好充足的准备,并对容易出错的笔画进行书空,强化记忆。在学生练*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醒坐姿(头正、肩*、身直、足安)和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身离桌子一拳,眼离桌面一尺,规范写字姿势。

  通过“耳听、眼看、口读、脑想、手写”用肢体语言表演,全频道运作,多功能协调,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语文学*的主体。

  在良好的氛围铺垫下,我顺利的展开教学的第三环节:

  (三)朗读感悟,互动交流

  首先,老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思考,故事里来了哪些小伙伴,他们把荷叶当作了什么?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找到相应的词语卡片粘贴在黑板上(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

  其次,让学生小组交流,通过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相机结合图片理解:“摇篮、停机坪”等词语意思。让孩子们在教师的创景中感悟小动物的心情并结合小动物的动作再次有感情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

  最后带上头饰表演读文。在不同角色的表演中,孩子们很主动、很乐意地去选择、去展示,把“要我读”变成了“我要读”“我想读”“我爱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培养学生的语感,感悟课文的情境美,文字美,增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落实单元训练重点。

  (四)拓展深化,放飞想象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和创造潜能。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全面理解后,我启发学生想象:孩子们,美丽的池塘,圆圆的荷叶,还会吸引谁呢?他们会把荷叶当作什么呢?这样的话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学以致用,落实本节课主题思想。在结课时,我还向孩子们推荐课外阅读篇目《夏季的早晨》。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无声的教学语言,本课我主要采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此板书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内容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引导、发散学生创造性思维,也为背诵有困难的学生理清了思路。

  五、说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改善教师教学。

  1、多角度评价学生,让评价适当、合理、明确、有针对性。口头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在自读课文时,有的孩子会读得很有感情,我就适时给以评价:老师真喜欢听你读课文啊,你的声音真好听,真有感情!

  2、即时评价,适时发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激励。

  比如在识字闯关比赛环节,学生进行汇报时,我就做了如下评价:你认字真有进步,能再响亮的给同学们读一遍吗?学生在教师的赞赏声中建立了自信,教师评价帮助学生体验和享受了成功。

  3、培养合作意识,重视小组评价,以及小组之间的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小组合作学*,教师的评价往往只注重对汇报个体的评 价,忽视了小组合作的其他个体的存在,导致了小组合作之后,学生仍然热衷于个体竞争,我会利用小组得星星的方式促进小组合作。如:在朗读课文,全班展示环节,对于表现突出的小组进行评价:你瞧,这个小组的同学,角色把握的真好,配合的也真好等。对于优等生而言,应注重评价他(她)对后进生的培养、帮助情况,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

  六、说开发

  1、挖掘教材资源。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新教材越发显示出它的优越性,例如在教学本节课时,将课本中精美的`插图运用到课件中,让孩子们一边看一边听,会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做既营造亲切的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巧用生成资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的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再因势利导,进行教学。

  3、运用媒体资源。电教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走进教学课堂,正显示着它无与伦比的优势,并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把文本搬上频幕,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从而优化语文教学。

  4、挖掘课外资源。采取的是温儒敏教授推崇的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者课外阅读的文章,让学生自己读,读不懂也没关系,慢慢就弄懂了。本课我推荐的课外阅读篇目是《夏季的早晨》。在美术课上引导学生观察荷叶并手工制作荷叶。在科学课上一起探索荷叶底下的奥秘。并确定当月阅读主题活动为“夏季”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7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教材《两只小狮子》是人教版第二册第27课。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不同的生活态度,以及狮子妈妈对小狮子的教育。告诉学生,从小应勤奋学*,学会生活的本领,不能依靠父母生活。

  《两只小狮子》是一篇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文章篇幅较长,表现形式以对话为主,适宜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根据教材的特点,整合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我预设目标有下面三点:

  1、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会写"练、*"等6个字,积累abb型的叠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生活本领的道理。

  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字新词,明白狮子妈妈说的话的道理。

  难点是让学生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生活本领的道理。

  二、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创设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森林王国选大王让学生投票这么一个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到课文当中,同时采用朗读法,运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中学,读中悟。学法上主要教给学生用自主探究法学*生字,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提出见解,发表感受。

  三、教学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我依据的三点教学理念如下:

  1、注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课的学*从每个孩子的自我出发,使每个孩子都兴致盎然地得到发展,运用直观动画、分角色朗读,续编童话等形式让每个孩子的学*兴趣得到激发,在饱满的情绪中有所感悟和发展。

  2、突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本课教学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在诵读感悟中,让学生受到教育,愿意做一个勤学本领的好孩子。

  3、注重创新,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中,致力于学生想像能力的培养,通过想像扩大语文文本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多元感受。

  四、预设过程

  我预设的教学过程共有六个环节。

  1、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A、看动画片《狮子王》片断,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

  B、你知道狮子有哪些本领吗?

  C、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两个新朋友。板书课题:两只小狮子

  〔这一环节通过看动画片片断,联系生活谈对狮子的认识,唤起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准备状态。〕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A、自由读书,要求读书姿势端正,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可以问同学,问老师。

  B、再读课文,标出小节号,把句子读通顺。

  C、同桌互相欣赏读。

  〔通过学生自由读,同桌欣赏读等读的方式与生字常见面,培养自主识字的意识。让学生注意读书的姿势,划出生字,标出小节号是为了养成良好的读书*惯。而同桌欣赏读,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3、联系生活,趣味识字。

  A、和生字朋友打招呼

  用森林之王派生字来迎接我们了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读准字音。

  B、和生字朋友玩游戏。

  让学生和生字玩捉迷藏,发现大屏幕上哪个生字藏起来了,就从自己的生字卡片里找到它,大声叫它的名字。在学生找出生字的同时,针对生字的特点,采取适宜的方法深入识记字形。

  〔将生字的学*过程放置到学生日常熟悉的游戏情境中去,先跟生字朋友打招呼,再跟生字朋友一起玩游戏,唤醒了学生生活经验,调动学生情感积淀,使学生学得积极,认得主动。〕

  4、创设情境,研读感悟。

  A、创设情境

  让学生谈谈到了森林王国,看到了哪些景色?

  再说森林王国选大王了!贴出两只小狮子的图,一只躺着,一只练本领。给他们取个名字吧。

  再让学生读课文去决定要投谁一票。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森林的美景,走进森林王国,再创设选举的情境,让学生给小狮子取名字,参加选举投票,使学生走进教材,走*主人公的身边,融入到学*的情境中去,与文本进行*等的对话。〕

  B、研读感悟

  a、你准备投谁一票?理由是什么?

  〔依据学生交流句子的顺序,决定品悟句子的顺序,以学定教。〕

  b、若学生先说勤劳的'狮子学本领刻苦,就学*第二自然段,品悟"整天练*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小狮子在练*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在学生充分想像说话的情况下,教师引导:我想采访一下坐在这里的小狮子们,遇到这么多的困难,你为什么不休息休息,也躺下来晒晒太阳呀?

  再读句子,指名读,小组读,看图片,每天天刚亮,太阳已经落山了,夏天烈日炎炎,冬天雪花纷飞,教师引读。

  〔抓住"刻苦"一词,让学生想像说话,开阔了学生的想像空间。而转变角色,让学生当小狮子接受采访,充当教材中的主人公,设身处地地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将口语交际训练落实到阅读训练中,有利于发展学生语言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最后通过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了理解这是一只勤劳刻苦的小狮子。〕

  c、合作探究学*3-7自然段。

  学生如果说懒狮子懒惰不学本领的,让学生同桌分角色朗读三至七自然段,研究讨论每个角色的语气该怎么读,并探讨可以给这些角色设计什么样的动作。

  全班讨论交流可以给他们加哪些动作,模仿语气,表演"懒洋洋"的动作,积累还有哪些像懒洋洋这样的词语。

  请小组合作表演。

  学生评价表演,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教师在原文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合理建议记录下来,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通过学生自主研究、小组探讨、小组合作表演,评价表演提出建议,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作性。通过给角色加动作、语气,积累ABB的叠词,将扎实而有效地把语言训练落到实处。整个环节以读为主,学生通过不同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去体会不同的语气,设计不同的动作,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d、想像说话

  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会怎么做呢?如果课文有第8自然段会写些什么呢?如果有下一幅图会画些什么?你可以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演一演。

  〔这个环节的设计为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创造,使学生的想像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5、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A、小朋友们,学了课文你知道怎么样才是一只"真正的狮子"了吗?你是一只勤劳的狮子吗?你准们怎样做一只勤劳的狮子呢?、

  〔将课文与生活实际联系,学生的想像由文本移到了人本,加深对童话教育意义的领悟。〕

  B、补充格言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

  6、指导书写"练、*"两字

  四人小组互相评价。

  你认为哪个字你写得很好,请你在这个字旁画个五角星或对同桌夸一夸自己写的字。

  〔注重对学生写的指导,养成良好的书写*惯。同时注重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惯。〕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8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教材《两只小狮子》是人教版第二册第27课。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不同的生活态度,以及狮子妈妈对小狮子的教育。告诉学生,从小应勤奋学*,学会生活的本领,不能依靠父母生活。

  《两只小狮子》是一篇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文章篇幅较长,表现形式以对话为主,适宜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根据教材的特点,整合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我预设目标有下面三点:

  1、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会写"练、*"等6个字,积累abb型的叠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生活本领的道理。

  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字新词,明白狮子妈妈说的话的道理。

  难点是让学生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生活本领的道理。

  二、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创设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森林王国选大王让学生投票这么一个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到课文当中,同时采用朗读法,运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中学,读中悟。学法上主要教给学生用自主探究法学*生字,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提出见解,发表感受。

  三、教学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我依据的三点教学理念如下:

  1、注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课的学*从每个孩子的自我出发,使每个孩子都兴致盎然地得到发展,运用直观动画、分角色朗读,续编童话等形式让每个孩子的学*兴趣得到激发,在饱满的情绪中有所感悟和发展。

  2、突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本课教学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在诵读感悟中,让学生受到教育,愿意做一个勤学本领的好孩子。

  3、注重创新,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中,致力于学生想像能力的培养,通过想像扩大语文文本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多元感受。

  四、预设过程

  我预设的教学过程共有六个环节。

  1、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A、看动画片《狮子王》片断,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

  B、你知道狮子有哪些本领吗?

  C、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两个新朋友。板书课题:两只小狮子

  〔这一环节通过看动画片片断,联系生活谈对狮子的认识,唤起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准备状态。〕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A、自由读书,要求读书姿势端正,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可以问同学,问老师。

  B、再读课文,标出小节号,把句子读通顺。

  C、同桌互相欣赏读。

  〔通过学生自由读,同桌欣赏读等读的方式与生字常见面,培养自主识字的意识。让学生注意读书的姿势,划出生字,标出小节号是为了养成良好的读书*惯。而同桌欣赏读,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3、联系生活,趣味识字。

  A、和生字朋友打招呼

  用森林之王派生字来迎接我们了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读准字音。

  B、和生字朋友玩游戏。

  让学生和生字玩捉迷藏,发现大屏幕上哪个生字藏起来了,就从自己的生字卡片里找到它,大声叫它的名字。在学生找出生字的同时,针对生字的特点,采取适宜的方法深入识记字形。

  〔将生字的学*过程放置到学生日常熟悉的游戏情境中去,先跟生字朋友打招呼,再跟生字朋友一起玩游戏,唤醒了学生生活经验,调动学生情感积淀,使学生学得积极,认得主动。〕

  4、创设情境,研读感悟。

  A、创设情境

  让学生谈谈到了森林王国,看到了哪些景色?

  再说森林王国选大王了!贴出两只小狮子的图,一只躺着,一只练本领。给他们取个名字吧。

  再让学生读课文去决定要投谁一票。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森林的美景,走进森林王国,再创设选举的情境,让学生给小狮子取名字,参加选举投票,使学生走进教材,走*主人公的身边,融入到学*的情境中去,与文本进行*等的对话。〕

  B、研读感悟

  a、你准备投谁一票?理由是什么?

  〔依据学生交流句子的顺序,决定品悟句子的顺序,以学定教。〕

  b、若学生先说勤劳的狮子学本领刻苦,就学*第二自然段,品悟"整天练*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小狮子在练*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在学生充分想像说话的情况下,教师引导:我想采访一下坐在这里的小狮子们,遇到这么多的困难,你为什么不休息休息,也躺下来晒晒太阳呀?

  再读句子,指名读,小组读,看图片,每天天刚亮,太阳已经落山了,夏天烈日炎炎,冬天雪花纷飞,教师引读。

  〔抓住"刻苦"一词,让学生想像说话,开阔了学生的想像空间。而转变角色,让学生当小狮子接受采访,充当教材中的主人公,设身处地地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将口语交际训练落实到阅读训练中,有利于发展学生语言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最后通过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了理解这是一只勤劳刻苦的小狮子。〕

  c、合作探究学*3-7自然段。

  学生如果说懒狮子懒惰不学本领的,让学生同桌分角色朗读三至七自然段,研究讨论每个角色的语气该怎么读,并探讨可以给这些角色设计什么样的动作。

  全班讨论交流可以给他们加哪些动作,模仿语气,表演"懒洋洋"的动作,积累还有哪些像懒洋洋这样的词语。

  请小组合作表演。

  学生评价表演,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教师在原文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合理建议记录下来,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通过学生自主研究、小组探讨、小组合作表演,评价表演提出建议,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作性。通过给角色加动作、语气,积累ABB的叠词,将扎实而有效地把语言训练落到实处。整个环节以读为主,学生通过不同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去体会不同的语气,设计不同的动作,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d、想像说话

  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会怎么做呢?如果课文有第8自然段会写些什么呢?如果有下一幅图会画些什么?你可以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演一演。

  〔这个环节的设计为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创造,使学生的想像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5、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A、小朋友们,学了课文你知道怎么样才是一只"真正的狮子"了吗?你是一只勤劳的狮子吗?你准们怎样做一只勤劳的狮子呢?、

  〔将课文与生活实际联系,学生的想像由文本移到了人本,加深对童话教育意义的领悟。〕

  B、补充格言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

  6、指导书写"练、*"两字

  四人小组互相评价。

  你认为哪个字你写得很好,请你在这个字旁画个五角星或对同桌夸一夸自己写的字。

  〔注重对学生写的指导,养成良好的书写*惯。同时注重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惯。〕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9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口耳目》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简析、教学重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程序、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七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本课是一年级新教材第一册汉语拼音后的第一组课文的第二课,属于象形字归类识字。所要学*的12个字按人体、动物、天体和物象、植物分成四类。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以便让学生理解字义,认清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课后练*“我会连”又举了四个字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汉字义形结合的特点。本课学会的三个生字中出现了“竖、撇、捺”三种新笔画。

  二、说教学重点

  因为本课中的12个生字都是象形字,且结构都较简单,大部分生字学生在课前都已认识,有些学生甚至全部认识。所以,根据学生的学情,我把第一课时的重点放在鼓励孩子运用各种方法认字,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根据象形字造字的规律学*认识象形字的学*方法上,并通过本课的学*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及识字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此,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结合图片,并通过象形字的造字规律及数笔画等方法认识“口、耳、目、兔、羊、鸟、”6个字,掌握三种基本笔画,会正确书写“十”;

  2、情感目标:通过象形字的学*,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象形字的特点,感受祖国文字的内在美;

  3、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本课所要学*的生字是典型的构字率非常高的象形字,因此我尝试运用字理教学法引导学生学*(字理教学就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理据进行识字和析词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字理识字能力,为以后继续进行字理识字、自主识字打下基础。具体策略如下:

  1、情境中识字

  针对我班学生好动、爱玩、做事没耐心的特点,在本课中我以喜羊羊为线索,通过游象形字王国的形式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的学*状态,使孩子能主动参与,大大地提高识字的效率。

  2、游戏中记字

  游戏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把游戏引入识字教学总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整个情境中,我又穿插了诸多游戏来调味课堂,例如,儿歌诵读、找朋友、归类游戏等,其本质都是识字,复*生字,可是学生学得不累,总觉得老师还设置什么新花招在等他,寓教于乐,使枯燥的识字过程演变成活泼有趣的活动过程,这正是学生所期盼的。

  3、抓“典型字”教会学生学字方法,由扶到放让学生自主识字

  在课始我便抓住“兔”字的教学,使学生通过象形字学法和熟字加笔画法来巩固此字,并通过“兔”字的学*,迁移学生用多种方法去记忆另外的4个字。五、说教学过程:

  (一) 故事导入,激趣激情,图字对照,形成感知。

  故事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我首先出示一块写有口、耳、目、羊、鸟、兔六个字的龟甲,并讲述由6个象形字所编成的故事,让学生观察,知道象形字是我们的祖先在三千多年前所使用的,它和事物的图形非常象。这种古老的文字我们叫它“甲骨文”。本环节初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象形字的表义功能,让学生初步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此处将本课要求的6个生字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有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求知欲。

  接着我让学生猜测甲骨文对应的现代字,进而演示这六个汉字的演变过程。之后,再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反复出示本课的生字,从而自然引出课题。

  (二)自主学*,读准字音,识记字形、了解字义。

  就识字而言,当今社会多渠道的信息资源使我们的学生在入学前已不再是白纸一张,许多学生都能认一定数量的汉字了。因此,在学*生字之前我先让学生自己读给同桌听,相互教教。在互相攀比中更是激发他们的成就感,促使其主动学*。同时又能帮助教师了解学情,更好地把握学*的起点,突出重点。并让学生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引领学生利用生活积累认字,有意识地到生活中去学语文。

  (三)举一字例,图字对照,激趣激情,形成感知。

  《新课标》强调要根据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识字教学。全国字理教学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黄亢美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就必须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的认知规律最主要的是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当汉字像诗像画一般出现在学生眼前时,他们才会印象深刻,不易遗忘。因此这个环节中我努力遵循新课程理念中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观察简化字和古代象形字、实物的相似之处,从而自主探寻字理、发现规律、认识字形、明白字义,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为以后运用这些象形字表义的规律自主认识更多的象形字以及带有这些象形字作为偏旁的形声字打下基础。

  这一部分教学中,我先出示“兔”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说说你看到的,进行语言表达训练。进而出示象形字的“兔”,与 “兔”图比较相似之处,引导学生学*象形字的方法。这一设计充分利用课件的形象性和动态效果,以图片来揭示字义,以字与事物的重叠来揭示象形字的特点,从而让学生了解象形字造字的规律,初步领悟认记象形字的识字方法──看到字,联想到这一事物,通过事物了解字的意思,并从中感受到祖国文字的丰富内涵。这样的课件使用很好地起到了教学的辅助作用。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汉字在他们眼中既陌生又熟悉,加上本课生字均一色象形字,都是高频字,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都已经接触过,因此障碍不大,所以我在学*了2个象形字以后,我让学生们自己去学*剩余的4个字,让他们自己去读、去记、去想,在前面两个字基础上,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让他们用自己的观察与想象巧妙地将汉字事物联系起来。既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能锻练学生独立思索、想象的能力。

  (四)书写指导。重点指导写一种新笔画“竖”和“十”一个字。

  因为一年级学生写字刚刚起步,学生容易笔画颠倒。所以,在教写生字时,告诉学生写字中的规律“先横后竖”之后,再进行教师板演,学生说笔顺,多书空。用最捷径的方法,教会学生知识,少走弯路。

  (五)总结:

  本节课我努力实现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让学生掌握字理识字方法,为以后继续运用这种学*方法学*其他的象形字,并运用象形字的表义规律以一代十地学*相关的形声字打下基础,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通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识字,并在学*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从而喜欢学*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体现了浓厚的人文性。因而,我以:“小朋友们,通过刚才的学*,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非常爱动脑筋,和我一样聪明可爱!哈哈哈!以后,大家还要多在生活中识字,用各种方法识字。”为这堂课的总结。

  六、说作业设计:

  家庭作业是课堂的有效延伸,能有效地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这节课我设计了两个家庭作业:1、找一找,在哪些地方还可以见到我们这节课认识的“新朋友”?2、找找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象形字,然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模仿本课自制卡片。(卡片内容包括字和实物图片或简笔画。)我设计这两个作业的目的在于:一方面是想把学*延伸至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另一方面,也让孩子在动手制作卡片和找朋友的过程之中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七、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我采用的是图文结合式的板书,这样的板书有利于一目了然地了解汉字演化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学会象形字的方法。且最后一行的汉字是通过学生做:找朋友的游戏补充上去的,又能起到加强记忆的效果。

  我的板书是:

  口 耳 目

  联想事物 (下面贴相应的图片)

  甲骨文 (贴上对应的甲骨文)

  象形字 口 耳 目 羊 鸟 兔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10

  【说教材】

  《两只小狮子》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九册第一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童话,重点在于通过童话中人物的对话,揭示做人的道理。《两只小狮子》是本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课文图文并茂,语言浅显易懂,蕴涵了做人应该自食其力的道理。

  【说学情】

  1.本课时的教育对象是五年级的12名聋生。他们能够借助图片和手语的辅助,了解课文大意。他们普遍存在学*语文的困难,具体表现在语言贫乏,语序混乱,语言表达困难,需要加强口语交际的模拟练*和书面语的训练。

  2.就群体而言,视觉是他们的优势感官,具体形象思维是他们主要的思维形式。他们自尊心非常强,但是在面对学*困难时,很容易产生挫败心理和畏难情绪。我准备采用动画或色彩鲜艳的图片来帮助他们学*,并多种方式进行激励,提高学*语文的信心和兴趣。

  3.就个体而言,他们在年龄、听力、学*能力、学**惯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我准备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及要求,提供多样化的方法建议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内容,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

  【说教学目标】

  在本课的教学中,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联系学生和教材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图文对照,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目标:学*分角色对话和不同的表达方法。情感与态度目标:知道人应该自食其力,勤奋刻苦,克服依赖心理。

  【说教学重难点】

  1.狮子妈妈的话阐明了做人的道理,联系课文和自身实际,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既是本文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2.由于听力损失和口语应用范围狭窄,口语交际是聋生学*语文的难点,因此,正确理解小树、懒狮子和狮子妈妈的对话,并进行分角色对话也是聋生学*本文难点。

  【说教学法】

  国家教委《在聋校开展分类教学》的通知中强调,要“根据聋生的听力、语言状况和其他方面的差异,采取相应的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补偿缺陷,充分地利用和发挥其潜能,使其受到适合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教育”。因此,我准备采用差异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学生置身于学*情景之中,采用读、划、演、说、写等方法学*,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体验到学*的成功和快乐。

  【说教学准备】

  本课时准备以FLASH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说教学活动的安排和设计意图】

  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学*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的材料感兴趣。”因此,我利用课件,把本课时的七个教学活动,用“积金币看动画”的游戏连缀起来,提高学生学*的积极性。首先从两只小狮子想到积金币到森林小屋看动画片,设置游戏情境;接着,引导学生按照松鼠、刺猬、小鸟等动物的要求进行学*,实现目标而努力。最后获得了成功,和小狮子一起欣赏到有趣的动画片《狮子王》。学生在接受挑战、完成任务、受到嘉奖的活动过程中,充分动手、动口、动眼、动脑,能动地学*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同时体验到学*的成功和快乐。

  活动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神秘地说:“同学们,老师看见两只小狮子在说悄悄话呢,我们看看他们在说什么呢?”课件出示两只小狮子关于想要积累15枚金币,去森林小屋看动画片的对话。激发学生:“我们也跟着两只小狮子去取金币吧!”由此导入新课。这个活动只需3分钟。

  (设计意图:营造充满美感和智慧的情境,与学生的情感、心理发生共鸣。它所关注的是儿童内心的自由、愉悦、释放、本真,追求的是儿童在课堂中的`快乐生活。它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或是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让儿童情感的小河漾起涟漪,泛起微波,学生的学*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活动二:松鼠送金币

  课件模拟跟随两只小狮子出发,寻求金币的情境。松鼠从树林中走出来,说:“同学们,先认真地看老师读,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两只小狮子》,就奖励你们一枚金币。”教师先引导学生结合文字看教师的示范手语,听力好的同学更要注意听语音。然后,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读课文,可以默读、手语读、小组读,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读等等。学生参与完这一环节的活动后,松鼠会夸奖“读得真认真”,并奖励一枚金币。

  (设计意图:使聋生既能娴熟准确地运用*手语,又能借助手语顺利地辅助学*第二语言:书面语或口语,提高聋人整体的文化素质,使他们和健听人具有等同的知识底蕴,并能和健听人群体进行无障碍交流。让学生多种方式读课文,丰富了学*方法,提高他们学*和积累语言的积极性。)

  活动三:小鹿送金币

  师生一起回到“积金币看动画的场景中”,小鹿从树林中走出来,说:“学好第一自然段,奖两枚金币哦!”课件出示需要探究的问题:1.两只小狮子有什么不同?谁做得对?2.小狮子为什么要练*滚、扑、撕、咬?教师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图片和文字,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的以个问题进行思考,通过读、想、划、问、演等方式进行探究。这时,教师主要指导思考第二个问题的学生。学完后集体交流补充。课件出示小鹿送金币的图片,激发学生带着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下一个学*活动中。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开阔的、更活跃的探究*台,充分体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读、勾、画、填等活动开展探究,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活动四:小刺猬送金币

  小刺猬要求同学们认真学好第二自然段。教师出示第二自然断的问题和图片,先集体朗读。再引导学生思考:1.懒狮子为什么不练功?让学生用波浪线在书上划出懒狮子说的话。接下来,用词语替换法,集体研究“我才不

  去吃那苦头呢。”“那苦头”是什么意思?学生说出“练功、滚扑撕咬”等答案,教师都予以充分肯定。最后,同桌组合,分别扮演小树和小懒狮子,进行对话练*!学完这个环节,同学们可以获得三枚金币的奖励。教师再用语言、延伸或亲切的拥抱对学生进行激励,使学生保持亢奋的学*状态。

  (设计意图:让每一个孩子都体会到成功,我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脑袋思考,用自己的嘴巴表达,获得自我满足。表演和对话活动使学生的潜能得以生发。学生有活动的时空、有选择的权利、有展示的舞台、就有了更多感知、观察、思考和探索的机遇,就有了更多表达情感的*台。)

  活动五:小兔子送金币

  这次是小兔子带领大家学*第三自然段。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读、划、讨论。教师提出问题:1.狮子妈妈听到懒狮子说的话,她是怎么说的?2.狮子的生活本领指什么?让学生自主学*,这时教师主要辅导学*困难的学生掌握学*方法。然后,教师提问:“同学们生活的本领”又是什么?你准备怎样获得“生活本领”呢?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点拨和激励。在学生又获得四枚金币之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数一数金币,体验接*目标的喜悦,并更加积极地投入下以阶段的学*活动中。

  (设计意图:以生活的理念构建起语文教学大课堂,所以我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力求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

  活动六:小鸟送金币

  课件出示小鸟的图片,教师故意做出为难的样子:“小鸟要求我们做什么呀?老师看不懂?”引导学生读懂小鸟的要求并告诉老师,在同学的交流和补充中,学生明白了这个活动是要求我们思考:假如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后,改掉了“懒”的毛病,它会怎样?假如它继续懒下去,离开爸爸妈妈以后,会怎么样呢?然后提醒学生小鸟的表达方法的建议:可以演一演、可以说一说、可以画一画、可以写一写,也可以选择其它方式。让学生先选择喜欢的表达方式,再按照表达方式自由组合,开展讨论后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关注聋生的生命发展,提供多种选择,帮助他们发挥优势素质进行表达和沟通,有效地补偿身体缺陷。学生在亲身参与想象、表演等活动中,语言得到内化,人文精神得到培养,同时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

  活动七:获得成功,体验乐趣。

  课件出示“你已经有足够的金币了,快来看动画片吧!”同学们先一起欢呼积币活动的胜利。跟随两只小狮子一起来到森林小屋中,欣赏动画片《狮子王》。新课结束。

  (设计意图:用不通的方式进行激励,让学生体会到学*是件快乐的事情。)

  【说作业设计】

  我为学生准备了三份套餐,让学生自由选择:

  五星级套餐:

  1.读课文,背诵课文。

  2.先说说自己明白了什么,再写下来。

  3.和好朋友说说自己准备学*哪些生活的本领?怎么学?

  四星级套餐:

  1.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

  2.完成课后练*第一、二题。

  3.你认为懒狮子会听妈妈的话吗?为什么?

  三星级套餐:

  1.用手语流利地、有表情地读课文;

  2.工整地抄写课文。

  3.和同学一起表演课文内容,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

  (设计意图:兼顾聋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通的课外实践活动给学生自由选择,同时不通的星级奖励又激发学生为更高的目标而奋斗。)

  【说板书设计】

  本课时,我设计的板书如下:(课件出示)

  1. 两只小狮子

  刻苦练功——幸福

  依赖懒惰——不幸

  (设计意图:随机抓住学生汇报过程中出现的“闪亮点”进行板书,使整节课乱中有序,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重点,起到引领作用。同时,随机板书也作为一种肯定学生探究成果的形式,促进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热情。)

  【说总体特色】

  1.快乐学*,重视激励性。通过创设趣味性强的游戏情境,多种方式的激励,让学生体会到学*的快乐。

  2.过程开放,体现探究性。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亲身参与读、对话、表演等活动,对文本产生独特的理解。

  3.挖掘内涵,注重人文性。通过挖掘课文中的人文精神,在课堂交流、作业设计中陶冶塑造学生的心灵。

  4.感悟运用,突出个性化。让学生在个性化的体味语言,多样化地表达,自主选择学*方式的过程中,使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11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是语文5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童区寄传》,作者柳宗元(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 童区寄传》是北师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以“性灵愚慧”为主题展开。《童区寄传》是一篇文言文,主要记叙了少年区寄遇劫的经过,赞扬他善于抓住时机,沉着果敢的行动,表现出他机智勇敢的性格和不畏强*的斗争精神.这篇文章语言简炼,层次清楚,通过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情节曲折跌宕,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多用短句,节奏明快而富于变化.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了解本课写作背景和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翻译全文,了解课文大意.掌握常用文言实词.

  2学*本文通过语言动作描写表现区寄性格的写法.

  3.培养机智勇敢的性格和不畏强*的斗争精神.『研读赏析要掌握的』

  由于本课是一篇文言文,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的文章,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常用文言实词.

  2.学*本文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及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因为我们的学生程度不一,文言文的基础不好,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

  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了解文章大意,掌握文言字词,文言句式.

  2.培养机智勇敢不畏强*的斗争精神.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惯。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

  同学们,我们现在都多大了?我们这么大了遇到困难会怎么处理?我们知道有哪些十二三岁的小英雄?今天我们跟着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柳宗元看看在他的笔下给我们讲区寄的故事的?也就是我们要学*的《 童区寄传》.

  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首先,教师要把作者的情况让学生说说,然后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郴(chēn)荛(ráo)遽(jù)惮(dàn)等。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接下来,教师范读课文,在读的同时请学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的关键词句,并注意断句,理清文章脉络,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文章脉络。(教师板书)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因为这是一篇文言文,在这一环节中还应该让学生翻译全文,让学生在译中读在读中译,解决教学重难点1。

  环节3研读赏析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在翻译全文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讨赏析,以多媒体出示以下问题,并请学生先默读在分组讨论。

  1. 结合传记特点,分析人物的基本情况.

  2. 试描述区被劫持的情况.

  3. 区寄为何不愿做小吏?

  4. 如何理解区寄杀死第二个强盗后,"因大号,愿以闻官"?

  5. 学完了课文,你认为区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他这种精神的?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这五个问题一脉相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重难点2。

  环节4拓展延伸

  本文作者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的方式塑造了区寄这一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的形象,也请拿出我们手中的笔用这种方法写一个片断.

  好处: 发挥学生想象力,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作文类)

  环节5课后作业

  1. 抄写文中生字词掌握文言实词的用法.做课后练*.(巩固知识点知识类)

  2. 查找柳宗元的文章,或找同一类的文章与本文进行比较阅读.

  好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等等之类.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这篇文章的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受贼劫持,伪作恐栗,巧杀睡贼(动作)

  再次被劫,巧言诱贼,再杀余贼(语言)

  刺史奇之,留为小吏

  乡之行且缚者,侧目不敢过其门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12

  1、教材分析:

  《冰花》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共有三个自然段,语言优美,生动地描绘了冰花千姿百态和晶亮洁白,本课的教学就是要通过朗读,以读促学,使学生认识体会冰花的美丽多姿、晶莹透亮、洁白无暇,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生分析:

  刚刚入学的孩子,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但自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语言积累和生活经验都比较少,对生动形象直观的事物感兴趣,。课文写的是北国特有的景致冰花,对于生长在北方的的小朋友来说,冬天随处可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学会本课6个生字,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②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认识冰花的一些基本特征。

  ③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培养学*自主、探究的学*方式。

  (3)情感与价值目标

  ①通过理解与朗读去感受冰花的优美姿态,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②通过学*课文,唤起学生了解大自然的愿望。

  4、教学重、难点:

  品读课文,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感受冰花的美。

  5、理论依据: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充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体验,加强语文同其他学科的融合及课内外知识的紧密结合。

  6、说教法、学法

  (1)指导观察法

  (2)多媒体演示法

  (3)朗读积累,说话迁移。

  课标中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书上,引导学生在感情朗读中对文章中的好词好句进行记忆,进行积累,然后再启发发挥想像力,照着书上的样子说一说冰花还像什么?练*说话,培养学生的语言模仿能力各表达能力,实现知识蚰芰Φ那ㄒ啤?

  7、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今天早上学冷不冷?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自由回答。

  师:冬爷爷给我们准备了一份精美的礼物,那就是美丽的冰花!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亲切的谈话,由学生的生活导入,从而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很自然地揭示了课题。接着,我让学生拿出一周之前布置的作业:拍摄冰花的照片,学生把各种姿态的冰花照片展示给大家,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也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语文课内外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强调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和趣味性,打破传统语文课分析课文的教学模式,努力创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二、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冰花的美。

  我在网上收集了大量的冰花图片,配上美妙的音乐制作成幻灯片,展示给学生,这些冰花给学生视觉上的美感,并抓住时机,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去感受作者描写冰花的语言美。

  三、贯穿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教学思想。

  让学生带着美的感受去朗读美文,更能引起共鸣。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朗读是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课文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读书方法:如男女生比赛读,同桌读、小组读、跟老师比赛读等形式,把学生的朗读落到实处,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教师给予指点,在朗读感受冰花的美,作者语言的美。

  四、读中评价,给予鼓励。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评价、生与生评价、都用一些鼓励性的话语,满足学生的进取心,希望得到肯定的心理。评价的语言也要丰富,避免单一的评价方式,抓住学生的特点,进行评价。如;听了你的朗读,你把冰花的千姿百态展现在我们眼前,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想读了。

  五、抓住重点进行朗读训练,想象力训练和语言训练。

  1、出示文本的重点句:他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像丰满的牡丹,一束束,一朵朵,晶亮,洁白。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重点句,我通过给学生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冰花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冰花的冰花的美,从而读出冰花的美。]

  2、师说:冰花是千姿百态的!随后又出示了许多冰花的图片,请同学们观看,发挥想象力,说说这些冰花想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很自然地联想到许许多多的事物,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想象力。在此基础上幻灯出示句子:像.像像.。句式练说比喻句,把语言训练落到实处,使学以致用,及时拓展,有助于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借此渗透比喻句的概念。这个练*要求不能太高,应充分考虑到各各层面的学生,以激发想像为主,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指导。]

  3、感受了不同姿态的冰花,引导学生读书

  教师质疑:冰花还美在何处?重点理解一束束、一朵朵、晶莹、洁白。

  [设计意图:这些词语体现了冰花的多,质地和色泽的美这些词语时,我及时出现了冰花透明光亮,数量和多的图片,借助图片冲击学生的视觉,挖掘词语的含义,直观的理解了词语的含义。学生通过认真观察,细心体味去理解,然后指导朗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在启发学生心智

  师:看到这样美丽的冰花,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生:惊奇、赞叹!

  师:让我们再来学*第一句。

  还是通过唤起学生在生活实际中的感受来理解什么是惊奇?就是惊讶、奇怪的意思,小童和我们有一样的感觉。接着出示小童的话。指名读。引导喊出惊奇的感`觉。可以边读边做动作。

  [设计意图:这又是一次联系生活实际来学*词语的例子,朗读时加上动作更能提起学生们的兴趣,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动态地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5、在学句中相机学*生字他、它她。

  教师指着句子中的他问:这个他是指谁?学生说小童。教师解释:他是个男孩子,所以用亻。紧接着启发学生,你会不会记他字?学生肯定会用上一课中的她来记忆,教师抓住切入点,再追问下去:文中她是指谁?学生异口同声大海。教师点拨:作者把大海比作妈妈,妈妈是女的,所以用女字旁。教师再指着句子:它在课文中是指谁?学生答:冰花。师:冰花是人吗?生:不是。师:所以用在除人以外的事物上的是宀宝盖头的它。随课文识字,可以将字的音、形、义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这三个字是本单元识字的难点,把它们放在课文中,结合所在的句子,利用得天独厚的现成的语言文字环境来,将字音和字形相结合着来理解,直观生动,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及时练*,巩固加深,实现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13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第二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第五课《看电视》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第二单元编排《识字2》、《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等五篇课文,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尊敬长辈,乐于助人,使学生懂得要尊敬长辈、敬爱父母等道理。

  《看电视》这篇课文是一首短小的诗歌,生动地描绘了一家四口看电视的感人场面,巧妙地将家庭的温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融为一体。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精彩处既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感慨万千。作者以“奇妙”为线索贯穿全诗,开头、结尾两次提到我家看电视有些奇妙,首尾呼应;整首诗也都在写我家看电视的奇妙——放弃自己爱看的电视节目,换成别人爱看的频道。最后,作者巧妙地抛给读者一个问题,引起读者思考——每个人的心里都装着一样什么东西?

  二、教学目标

  《看电视》这首诗歌的教学时间安排为二课时,其中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一)认知目标:学生会写“家”、“完”两个字,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技能目标:学生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情感美,喜爱读诗歌;

  (三)情感目标:学生能体会人与人之间亲情;

  三、重难点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力求做到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人与人之间的亲情。

  四、教法学法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题,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的“情境教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及理论依

  本课的教学设计按以下五个环节进行:

  (一)小记者采访,谈话导入新课

  1、小记者采访时提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常在家最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第二个问题:你知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最喜欢看什么节目吗?第三个问题:你家的遥控器*常谁拿着,你家看什么电视节目谁说了算?

  2、小记者采访代替了教师的*淡谈话带入,让他们带着新鲜、好奇进入本课学*,而且所采访的问题为后面学*课文时解决重难点搭设了一个桥梁,起到了一个铺垫作用。

  (二)听看结合,整体感知

  播放课文动画范读,渲染烘托气氛。在轻松愉快氛围中感知课文,初步获得对教材整体内容的感性认识。随后教师提出问题:欢欢家看电视藏着好多秘密,你们想知道吗?要想知道秘密,就要“闯四关”(这样设计是充分掌握学生好胜、喜欢挑战的心理,设计“闯四关”游戏,激发学生主动往下学*的愿望)。

  第一关:放课件,认生字,摘果子,教写“家”、“完”两个字。

  第二关: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才算闯关。教师提示:遇到读不准的字要看准字音,多读几遍,知道读准再往下读。学生读完后可让学生说“哪些字经你后来努力,你读准了?”。每组喊一学生读课文来代表本组闯关。

  第三关:同桌读书,一人读、一人听,读得好,奖给他一颗星。可以让他当小老师,纠正别人的错误,也可以当虚心的学生,从小伙伴那学会一个字。

  第一关认生字是复*上节课所学,是为后面读课文扫清障碍。教写“家”、“完”两个字,主要是把识字量分散,体现了每节课动笔!第二关一读课文,要求明确,教师提问题“哪些字经你后来努力,你读准了?”,让学生自己解决难点,互相有启示作用,同时也让学生有了成功学*的体验。第三关二读课文,互听互帮,读得有层次、有目的,合作读书,人人参与,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第四关经过一读课文二读课文后填空:

  爸爸和我爱看 ;却换成了 ;

  奶奶爱看 ;却换成了 ;

  外面一起为妈妈换成了 。

  第四关的填空是将课文的主线抓出来,学生读课文后如果能将这条主线抓好,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比较容易了。同时,第四关的填空题将学生的视线直接拉入到学生课文之中。

  (三)图文结合,读中悟情

  针对填空题解决三个问题:

  1、为什么爸爸和我爱看足球赛,却又换成了京剧?你是从课文的哪一小节知道这些的?学生读第一小节后,用“因为”、“所以”回答这个问题。

  2.为什么奶奶爱看京剧却又把它换成了足球赛?出示课文上插图,学生观察图上有谁?他们分别在干什么?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奶奶当时的表情和心理。采用师生赛读、生生赛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方式重点指导读第三小节。

  3、为什么我们最后又都提议换成音乐舞蹈?指导齐读第四小节,用“因为”、“所以”回答这个问题。

  设计以上三个问题,正是对本课重难点的剖析,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用上“因为”、“所以”说话,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在解决三个问题时,把重点放在了第二问题上。通过看图分析奶奶的表情心理,多种方式指导读第三小节,可谓是突破了重点中的难点,解决了难点中的重点。本课的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同时,本课的“情”和“趣”都被抓住了。

  4、用自己的话讲述欢欢家看电视的故事

  这种做法有两个好处:一是培养学生语言口头表达能力;二是训练学生读诗时,在头脑中形成诗歌画面,在转述过程中让学生隐隐感觉体会到诗歌分行排列的文体特征。

  (四)整合全文,整体感悟

  教师提出问题:欢欢家看电视的故事讲完了,她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课件出示最后一小节),学生齐读。问:你现在知道欢欢家看电视的秘密是什么吗?学生自由说。

  最后一问,是对全文的一个整合,学生自由说的答案也是对课文所要表达“情”的一个整合。

  (五)小记者采访

  问题一:你最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

  问题二:以后如果你最喜欢看的《动画城》开始了,而奶奶最爱看的《梨园春》也开始了,你会怎么办?

  小记者采访首位呼应,同时小记者所提的两个问题也是对本科内容的一个综合,而且将“情”落实到学生今后的行动上来了。

  本教案在设计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感悟。学生读的有层次,先自己解决难题读,再同桌互读,培养了学生会倾听的好*惯。交给学生学*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读书后要读有所收,读有所获。教案在设计时也注重了文本的整体,先整体感知,在分段细细的品读,最后在整合。在学生学*方式的选择上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合探究式的学*方法”。本课的教学设计也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最基本的特征——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14

  《**》这首儿歌虽然只有短短的三节,但这首儿歌对一年级小朋友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网上收集了许多资料,这样进行教学的:

  1、叶澜教授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而激活语言、激活课堂、激活学生最佳的方法之一应是欣赏。上课伊始,我让学生观察*广场*叔叔升旗仪式,精心创设升旗的大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接着,我让学生说说观看升旗仪式后的感受,让学生把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这一环节的设计给静态的学*材料赋予了生命,让鲜活的学*个体与之进行对白,进行碰撞,生成新的有价值的东西。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又让学生在欣赏鲜活的情景中生成初步的表象,自觉形成乐学、会学的学**惯。

  2、我让学生在小组长地带领下自主识字,记忆字形,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意识,让学生利用生字卡片自主识字,享受自主学*的乐趣,成为自主学*的主人。同时,合作学*,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一种*等、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学*起来自然兴趣盎然,轻松愉悦。

  3、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倡导“从做中学”,陶行之先生倡导“教学做合一”,都是强凋让学生在自主的实际操作中的活动中获得体验,获得终身学*、自我发展的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发展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理解儿歌时,我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自主选择学*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让学生在个性化地朗读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带着问题走进教材,带着结果走出教材。以读代讲,以思代问,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学生在学*课文时,出示与该段落相关的课件,图文共赏,采用师生共同细研细赏,品味精美词句段,在感悟语言表现力中不但体会了文中的思想感情,还掌握了读懂一篇文章的方法,为今后的自主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落实了教学的三维目标。而教师的相机引导、点拨,让学生再次感受语言的表现力;对学*有困难的学生不时地鼓励,又缩小了班级中个体两级分化的现象。

  4、在写字时,我玩了一个抛球游戏。让学生选择要写的字,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空间。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激活了学生潜在的学*欲望,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

  5、另外,我采用赛读、评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加强朗读训练,力求熟读成诵。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15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

  一年级的阅读课怎么上?崔峦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一年级的阅读课最重要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最好能读出感情。其次是:认字学词,积累语言。此外,还要培养良好的读书*惯,*得初步的读书方法,体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依据以上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情境激趣,趣中学字,读中悟意,以读展情,拓展延伸,注重融合,提高素养。

  二、依据理念说教材

  《胖乎乎的小手》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组教材的一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着“家庭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旨在教育学生孝敬长辈、关爱家庭的每一个成员。这篇课文小中见大,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文中充满了家庭的温馨情感,内容和语言都贴*儿童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朗诵课文,难点是在交流感悟中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

  (从章节联系上整体分析知识结构,分析了本课的内容、特点、难点。)

  三、以学定教说目标

  根据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及课文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认知(知识)目标:

  ⑴认识“胖”等13个生字,会写“看”等6个生字。

  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

  ⑴继续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⑵培养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⑶初步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懂得要孝敬长辈,主动帮长辈做事,积累语言,培养语感,读好疑问句和感叹句,以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四、根据情况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具有天真活泼,好奇好问,好模仿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直观形象、新鲜活动的事物所吸引,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获得体验,达到情感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分解朗读要求,让学生在一堂课中能始终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五、整合资源说策略

  1、情境激趣。

  2、趣中识字。

  3、读中悟意。

  4、创意补白。

  5、拓展延伸。

  6、注重实践。

  六、结合教学说设计特点

  1、课堂是快乐的,学生是愉悦的。

  2、文本是有弹性的,学生是有创意的。

  3、知识是建构的,情感是互动的。

  七、结合流程说意图:

  (一)三分钟说话激趣,导入新课:

  (1)猜谜:

  (2)看手:

  请学生伸出小手,看看谁的手是胖乎乎的。

  (3)夸手

  设计意图:运用谜语导入激情激趣并相机说话,培养说话能力。

  (二)导入:你们的小手真能干,我们继续学*一下《胖乎乎的小手》。

  (三)复*词和识字方法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里,安排学生复*,交流识字方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对生字的学*,由词到字,再回到课文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渐建立字形与字音之间的联系。教学中穿插游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兴趣,更主要的让学生在玩中巩固识字。

  (四)合作探究,细读体悟

  1、多媒体展示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自由朗读,读后质疑。

  学生可能问:“全家”是指哪些人?(学生如大多知道可立刻解决)

  “这张画”是指哪张画?(学生如大多知道可立刻解决)

  全家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的这张画?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使他们在无意中转入正题;扣第一自然段质疑设置悬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自由读文感悟,用“──”画出疑问句,用波浪线画出感叹句,看读文后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提出来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本身的需要。让学生合作学*,能培养合作能力,弥补独立学*的不足,增进情感沟通与智力互补,提高学*效率。因此接下来我安排学*合作学*课文。

  3、指读找到的感叹句,讨论交流读后有什么收获。

  学生汇报读,教师让学生归纳填空,说说日常生活中你发现谁的手干了什么?

  4、相机重点指导朗读对话。想想该怎样读出感情。

  兰兰:我只是画了自己的小手啊!我有那么多画,您为什么只贴这一张呢?

  兰兰:等我长大了,小手变成了大手,它会帮你们做更多的事情!

  妈妈:“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笑着读)

  爸爸:“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语调上扬)

  姥姥:“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啊!”(夸奖的语气)

  引导学生想想*时姥姥、爸爸、妈妈是怎样和自己说话的。

  交流:

  他们的语气和蔼可亲,充满关爱和称赞。

  兰兰的语气天真活泼,有礼貌。

  (1)指导分角色朗读:

  加“·”读重音。

  兰兰的`语气天真活泼,有礼貌。

  引导学生想想*时姥姥、爸爸、妈妈是怎样和自己说话的。

  交流:

  他们的语气和蔼可亲,充满关爱和称赞。

  ( 2 )自由选择角色读: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这种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的方法,能逐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指名朗读:

  同样一句话或一段话,让多名学生读,读后分别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学生个体不同,对文本的理解和朗读的处理也不一样。

  只要学生说得有理,而不偏离课文的意图,我就没有强求一致,而是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

  (3)角色朗读:

  四人小组先分角色朗读

  (4)再指定一组或两组学生表演读,读后引导评议。

  设计意图: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读是积累语言、感悟文体的根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本课对话较多,如果没有让学生进行朗读实践,学生就无法理解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因此,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理解。

  5、联系课文回答先前的质疑:

  全家人为什么喜欢这张画?

  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补充句子,读句子:

  爸爸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

  妈妈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

  姥姥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

  兰兰明白了,大家喜欢她的画,是因为( )。

  设计意图:让学生质疑问难后边读边想:你懂得了什么?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朗读感悟、教师点拨来解决问题。既教给学生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又培养了学生初步质疑、解疑的能力。

  6、兰兰的小手还为谁做了什么?

  (1)兰兰的爷爷说:“这胖乎乎的小手_________。”

  (2)兰兰的老师说:“这胖乎乎的小手_________。”

  (3)兰兰的__说:“这胖乎乎的小手_________。”

  五、拓展延伸,展开想象

  1、你觉得兰兰是个怎样的孩子?兰兰长大后还会帮家人做哪些事情?

  2、你现在会帮家人干哪些事情?长大后会帮家人做哪些事情?

  我( )的手替( )。

  我( )的手帮( )。

  我( )的手给( )。

  我( )的手为( )。

  3、有感情朗读全文,说说学*课文后你想说什么。

  六、拓展阅读

  (1)胖小手,真勤劳,样样事情都会做。

  替爸爸,拿拖鞋,给妈妈,洗手绢,

  帮姥姥,挠痒痒,人人喜欢人人夸。

  (2)我有一个胖叔叔,他姓张,很喜欢我,过年的时候,他送我一双皮鞋,还帮我家打扫卫生,我也成了叔叔的小帮手,替他拿拖把,和他一起往墙上贴年画,给他送开水,叔叔夸我好孩子。

  设计意图:结合文本进行拓展阅读既强化认记生字,为差生提供了又一次记忆生字的机会,又激发全班学生的兴趣,培养阅读能力。

  七、认读生字,书写指导

  1、先看“笑、兴、会”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记一记。

  2、教师范写:

  “兴”上面的的两点不要和横连上。

  “笑”的下面第一笔是一撇。

  “会”人字头的撇、捺写得开一点。

  3、学生书空,描红,练写。

  4、展览、评析。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 (菁华15篇)(扩展2)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菁华15篇)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

  说教材

  《望庐山瀑布》是第13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人浏览庐山为庐山瀑布的壮观气势所激发,描绘了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强烈热爱之情。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为瀑布衬景。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点题。诗人视线由上而下,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河流挂在山前。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了岩壁的陡峭,又写出了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崚。全句写出了瀑布之高、之急。使人身临其境。

  末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以天河落地的奇思妙想,写出了瀑布的壮丽景象及雄伟气势,可谓神来之笔。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九天,古时传说天有九层,即常说的九重天,九天为第九层,是最高处。此处,“九天”与“三千尺”对应,更增添了瀑布的磅礴之势,

  这首诗从遥看到疑是,见景生情,由实而虚,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把庐山瀑布之壮,推向神奇、瑰丽、高远的境界。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也是李白山水佳作的代表。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尺” “疑”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感悟诗情、感悟祖国山河的美好。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境。

  说教法、学法

  一、 让学生带着体验学

  通过图片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头脑中获得对庐山瀑布鲜活的立体印象,在初步感受庐山美的基础上,体味诗人与他们相同的情感,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跨越理解古诗的障碍,按照自己的感觉去理解诗歌,体味诗情。

  二、 让学生自主地学

  我在教学这首古诗时,尽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获得香炉峰云雾缭绕、瀑布垂挂山前的直观印象基础上自由读诗,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继而发挥小组的合作力量,群策群力,最后大堂交流,鼓励畅所欲言,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自悟自得。

  三、 让学生在点拨中学

  在古诗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不仅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对某些难点的理解会形成不同意见,既要鼓励学生的独立见解,又要在重点难点之处适时点拨指导,恰当地梳理问题,使学生从辩到悟的过程中获得提高。

  四、 让学生在品读中学

  就古诗学*而言,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依据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入情入境,体会李白诗歌想象的神奇,大胆过人的夸张,酣畅淋漓的文字,豪放飘逸的诗情,从而更有激情地朗读。

  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千百年来,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我们班的同学爱读诗,爱背诗。今天你们愿意给在坐的老师背几首诗吗?

  1、 背诵《山行》、《忆江南》。

  2、 这几首诗有什么共同之处?

  这几首诗都是写景的,都歌颂了祖国壮丽的山河。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如画。从白雪皑皑的北国到诗情画意的江南,从苍茫无垠的草原到郁郁葱葱的林海,每一方山水都孕育着无数的诗情。

  今天,我们再学*一首写景的古诗。(板书课题)

  二,知诗人,解诗题。

  1, 读诗题。

  2, 介绍作者。李白:唐代伟大诗人。

  3, 解诗题。

  这首诗写了哪里的什么景色?从哪个字眼可以看出来?

  介绍庐山:庐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在江西省境内,瀑布是庐山的美景之一。

  三、 看图片,感悟美。

  1、 看图片,领略一下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吧!

  2、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在古代描写庐山瀑布的众多诗篇中,李白这首诗最有名,让我们在诗句中找一找它的'美丽壮观吧!

  四、 读诗句,学生字。

  1、 自由读,读准字音。标出:“尺” “疑”。

  2、 指名读。

  3、 齐读。

  五、 读思结合,交流悟诗意。

  1、 学*小组展开合作学*。

  2、 汇报自学情况。注意点拨重点词语的意思。

  3、 师讲诗意,生答诗句。

  4、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意思。

  5、 读全诗,体会诗的意思。

  6、 你觉得瀑布怎样?赞美一下它好吗?

  7、 我们用最凝练的语句,最巧妙的比喻来形容庐山瀑布的壮美,那就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六、 小结全诗: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我国有很多风景名胜,庐山是其中之一,庐山还有许多美景,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出示庐山美景图片)

  同学们,庐山美吗?祖国美吗?我们的祖国江山如此多娇,让我们用最美的语言描述她,用最美的诗句吟诵她,用最美的歌声歌唱她吧!我们一起来唱出我们祖国的锦绣河山吧!

  七、 作业布置:

  1、把这首古诗改写成描写景色的片段。

  2、再搜集几首描写祖国名山大川的诗读一读。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2

  一、我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

  爱,是人类文明永恒的主题,在家爱父母,在校爱老师、同学,在社会关爱别人。因为有爱,才会甘于奉献、乐于助人。本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爱为主题这组课文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5岁的萨沙一家人夏日外出郊游,在大雨突然来临时互相传递雨衣的感人故事,在这个故事中,雨衣成了传递爱的一个有效载体,使处处洋溢着融融的爱意。《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熏陶中获得思想启迪。所以在本文的教学中,我以“弱小”一词为文眼,抓住的明线──“谁是最弱小的”;以“保护”一词为情眼,抓住的情感暗线——“保护比自己弱小的”。通过“对话”的形式,深化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在师生、生生与文本多向交叉的对话状态中,让学生产生领悟,激起语言思维指挥的火花,让学生获得生命的体验。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对二年级儿童认知水*的了解,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为:

  1、认知目标: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情感目标:有不甘为弱者,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二、我在教学设计中的理念

  中语言是外在的,情感是内含的,在教学中,我本着让学生领悟文本精炼的语言、深邃的思想,史学史受到情感的.熏陶和力求凸显学生阅读的独特体验,体现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这样的教学理念进行设计。

  三、确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读”是语文学*最有效的方法。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和课文的特点,遵循学生的阅读规律,本课教学采用图文结合、以读生情、以情促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品味、体验。

  四、我准备从以下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1、激情导入,揭题质疑:

  成功的导入,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学*状态,为整节课奠定基调。在设计中,首先出示课题,“谁来度课题?”,“你重读了‘我’这个字,读出了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和滋味,谁再来读?”有了这样的引导,学生有的突出“不是”读出“我不是最弱小的”语气;有的突出“最”读出“我不是最弱小的”语气……通过不同的语气,读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意在尊重学生初读课文的独特体验。其次,在文:“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质疑:“我为什么不是最弱小的?”、 “谁是最弱小的?”,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生发探究问题的兴趣,为下面的学*做好铺垫。

  2、初读释疑,整体感知:

  本环节通过自读,感知课文大意;通过检查字、词扫清阅读障碍;通过释疑“我为什么不是最弱小的?”、“谁是最弱小的?”把握的脉络,了解故事内容。

  3、咬文嚼字,品味感悟:

  本篇课文通俗易懂,但学生虽然很容易读懂课文内容,却不能让自己感动,不能有所体验。在教学诗,变一种当时,让学生以文中角色的身份体验感动,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⑴ 图文结合,学*二、八段,感受野蔷薇的“美”与“弱”:

  “簇拥”一词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在教学诗,让学生从图入手,“你能从图中找到野蔷薇和铃兰花吗?”学生虽然从未见过野蔷薇和铃兰花,但却能根据文中的描写感觉出大片盛开的是铃兰花,而被这大片铃兰花所包围的正是野蔷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了“簇”一词表达的“聚集与包围”的含义。 第八段中,当学生通过“无力、垂头”等词体会到野蔷薇的美丽与弱小后,让学生回过头来再读第二段,问:“再读,你有没有读出和刚才不同的感觉?”学生回顺其自然地把自己当成文中的萨沙,生发出“这么美的花,多么可怜。”、“多么需要帮助呀!”的情怀,这种设计,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与体验中还原文字所描绘的情景、意向、画面,为学生体会文字意象背后的“意旨”打开一扇走向无限的窗口,是阅读具有参差性。

  ⑵ 分角色朗读,学*3~7段,体验情感移植:

  通过二、八段的学*,学生了解到萨沙保护野蔷薇是因为他的美丽与弱小后,引导学生自度3~7段,问:“萨沙这么做,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学生通过读,不难得出“他这么做,是受了家人的影响。”这一结论。此时,出示萨沙的三个问句,直到朗读,感悟萨沙的情感变化。 第一句:“妈妈,您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抓住“不解”一词,引导学生读好两个语气词“呀”、“呢”感悟萨沙不理解妈妈和哥哥作风的心理。第二句:“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通过与上句的对比“如果刚才是因为不理解妈妈的做法而提问,现在又问,表达了萨沙的什么想法呢?”引导学生体会萨沙不相信、不甘心自己是最弱小的心理。 在处理上个问句是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人物去读,读出不同语气,使萨沙与家人的情感在学生的读中发生共振,然后移植于萨沙心中,使萨沙对野蔷薇的保护成为自然中的和谐。

  ⑶ 变换句式,回归主题:

  首先,出示萨沙的第三个问句:“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先指名读,问:“这时萨沙还认为自己是最弱小的吗?”学生答“他认为自己不是最弱小的。”然后师生分别扮演妈妈和萨沙,让萨沙用肯定的语气告诉妈妈:“妈妈,现在我不是最弱小的。”通过句式的变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验萨沙在保护弱小者后的自豪与喜悦。最后,江本环节回归本课的课题中,“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当你再读课题时,能不能读出刚才没读过的滋味?”这一次的读课题,已不是原来意义的读,而是渗入了学生情感想象、关爱等心智活动,表达了自豪之情。哪个词最有滋味,学生的理解和上课之初是不同的。使读课题与读书结合在一起,完成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攀升。

  4、拓展思维,升华情感:

  “萨沙带着骄傲的语气告诉妈妈,他不是最弱小的,因为他保护了比他弱小的野蔷薇,那么,野蔷薇有了萨沙的保护,将来还是最弱小的吗?”课文最后,以这一话题对学生展开思维拓展。相信学生能从野蔷薇的第二个花苞中坚信,它会开得更美,活得更顽强。使学生懂得在野蔷薇的美丽中,包含着别人的关爱,意旨“爱给别人,别人也得到力量,从而凸显勇敢、保护的价值和意义,提升文本的价值取向。

  五、说突破难点的途径

  文中二、把两段对野蔷薇进行了具体、细致的描写。第二段描写了野蔷薇的美;第八段写出了雨中野蔷薇的娇嫩与弱小。课文通过前后描写的对比,让学生来理解萨沙那颗对美好而弱小事物关爱保护的童心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在突破这一难点的设计中,我引导学生先抓住重点词“簇拥”“随风舞动”“芬芳扑鼻”感受野蔷薇的美,在抓住野蔷薇“无理的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感受野蔷薇的弱小。再重新回到第二段。在对比读中问:“你若是萨沙,看到这么美的花渐渐凋零,你会怎么做?”让学生有一种发乎内心的“舍不得”、“可惜”、“不忍心”之情,长生情感的共鸣。从而强化学生悲天悯人的情怀,实现生命体验。我这样处理教学的难点,为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准确地把握文本的内涵,但决不是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以篇盖全,而是从整体把握入手,由整体到部分,将整体看作局部意义的整合,将部分看作整体把握下的结构,做到整体与部分相得益彰、相辅相成、你中有我、互为所用,这便是整体与部分的*衡。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3

  尊敬的老师们,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雷雨》。接下来我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本课是山东教育出版社(鲁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篇课文。这篇课文是向学生展示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火,一场雷雨,送来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送来阵阵蛙鸣,是多么令人舒畅。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自然景象。文章内容生动,课文插图优美,比较适合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让学生以学*本文为契机,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增添生活的乐趣。

  二、【说学情】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了生动、有吸引力的情景。心理学也表明当刺激物是生动的,新异的,就能给学生短时记忆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能会转变成长时记忆。在课上我会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雨前、雨中、雨后的生动景象。

  三、【说教学目标】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

  1、会认“压,乱,垂,虹”等生字,会写一个生字“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感受雷雨前、雷雨时的情景,初步感知雷雨后的景象。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感受雷雨前、雷雨时的情景。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感知,有感情的朗读雷雨前、雷雨时的描写。

  四、【说教学方法】根据上述的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了三种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教学;

  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能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集中注意力,能启发学生运用多维视角去思考解决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满足他们的探究欲、表现欲。

  2、朗读想象感悟;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我借助学生生活经验,以学生为主体对文本展开自主阅读。通过读,学生与文本面对面地进行接触,品尝着课文原汁原味的语言,培养着学生语感;通过读,课文规范的语言储藏在了学生的头脑中。学生学着,读着,感悟着语言,仿佛置身与那场雷雨中。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理解了语言,感悟了语言,积累了语言。

  3、师生合作学*。

  二年级学生在学*中需要老师的帮助,在教学中我采用师生合作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在指导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感悟能力。现在,我就本课的第二课时来说本课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雨家族中最威猛的一员——雷雨(课件出示图片)

  这节课让我们更深入的认识一下雷雨吧。(板书课题)

  2、课件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边听边回忆课文哪些自然段描写雷雨前、中、后的。

  板书雷雨前 (1-3)雷雨中 (4-6)雷雨后(7-8)

  意图:

  本环节利用图片导入,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的学*兴趣。

  (二)朗读感悟

  1、默读1--3自然段,划出雷雨前有哪些景色?

  学生会很快找出以下句子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压”的妙用,感受乌云来势汹,厚重,有压迫感。)

  (2)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3)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忽然”“乱”的妙用,感受雨前风来的急;体会“垂”的妙用,感受蜘蛛的害怕。)

  (4)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越…越…”句式的妙用,感受闪电、雷声的变化。)

  学生交流,老师总结,课件出示

  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2、老师读雷雨中的段落,学生交流雷雨中有哪些景象。

  课件出示雷雨中图片及雷雨声,帮助学生想象理解。

  指导学生多种方式的朗读。以读促悟。

  学生交流,老师总结,课件出示

  雨——越下越大 雷声——越来越小

  3、请同学朗读雷雨后的段落,看看描写了哪些情景,用笔划出来。

  学生会画出以下句子

  (1)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2)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了起来。

  (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挂”的妙用,感受彩虹像一条绸带挂在空中,十分美丽)

  学生交流,并总结出以下内容

  太阳、彩虹、蝉、蜘蛛、青蛙

  课件出示雷雨后情景图片,帮助学生感受雨后美景。

  面对这么美的景象,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现在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吧!

  意图:1、本环节的设计利用多媒体的特点向学生展示雷雨不同时段景象,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让学生交流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能力。教师适时指导,体现了师生的互动合作。

  3、教师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重点字、词的运用,以读促悟,落实学*目标,解决生生互动中的低效性。

  (三)朗读想象

  1、多么神奇的雷雨啊!请同学们想象自己就是图中的小朋友,面对雷雨的景象是怎样的心情呢?用你的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吧!

  课件出示雷雨不同时段景象图片。

  图1: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空中狂风怒吼

  图2:大雨哗哗、树枝乱摆;小朋友关上窗户欣赏雨景。

  图3:蓝天白云、彩虹高挂、空气清新、树木新绿,小朋友惊喜若狂。

  2、你喜欢课文的那部分?用朗读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3、请同学展示朗读。

  你们的声音也感染到了老师,老师也想读了。

  教师朗读更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

  师生评议,教师指导学生对他人的朗读做出合理评价。

  意图:1、在上一环节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朗读,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展示朗读,再共同评议,活跃课堂气氛。

  (四)写字指导

  本课生字我重点指导“彩、越、垂”三个生字。

  “彩”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笔处要在一条垂线上,第二撇起笔处在横中线上;

  “越”半包围结构,走的一捺要写舒展,长一些,上面的部分不要写作成;

  “垂”中间宽,上下两头窄,第一笔撇要短而*,下面的四横长短不同。

  3、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错误并提示书写姿势。

  意图:二年级学段写字是教学重点,本环节的设计将教师的示范指导与学生的练*结合,使写字教学落到实处,达到教学目标,落实课标精神。提示书写姿势,培养良好的书写*惯。解决了师生互动中存在的低效性。

  (五)课堂小结 1、老师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同学们对雷雨有了认识,其实大自然是一副多姿多彩的画卷,还有很多神奇的景象呢。就请大家做个有心人,去欣赏她吧!

  2、让我们向小作者学*,也来写写天气日记。

  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以精炼的语言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同时布置任务,给学生拓展的空间,帮助学生提升语文学*的能力。落实了教学目标。

  六、【说板书设计】 雷雨前(1-3)

  20 雷雨 雷雨中(4-6)

  雷雨后(7-8)

  本课的板书设计,我分三个方面设计: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整个板书简洁,条理清晰。能很直观的体现本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4

  【说教材】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围绕着“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专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如:有常见的生活小事《玲玲的画》,《玲玲的画》是一篇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课文,通过玲玲和爸爸一起开动脑筋,解决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变好”的道理。有发人深省的名人轶事《蜜蜂引路》。《蜜蜂引路》是一篇启发学生思维的课文。通过“列宁细心观察,蜜蜂能引路”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疑难问题的答案,就在身边,只要你细心观察”的道理。有流传千古的寓言《拔苗助长》、《守株待兔》,他是一篇给学生启迪,让学生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有美丽动人的童话《丑小鸭》,《丑小鸭》是童话故事,其情节很容易让学生感兴趣。通过对丑小鸭的经历感到伤心、可怜,但最后的结局又让人欣喜若狂,这一段故事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要正确看待任何事物的发展顺序。读完整组课文,掩卷细思,丰富的内容告诉我们,“要是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要是肯动脑筋,看来不可能办成的事也能办成”。做事要善于思考,要正确认识自己。

  《蜜蜂引路》处于本组教材中的第二篇课文,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能给人很深的启迪。无数的`蜜蜂在花丛中飞舞,看似纷乱的蜂群,在列宁的眼中清晰的规律:“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那一定是养蜂人的所在。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列宁,把不会说话的蜜蜂当作向导,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人。看来只要肯动脑筋,许多好象不可能的事情也能办成。通过本课的学*,列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是值得我们大家学*的。

  【说目标】

  (一)单元总体目标:

  1、认识38个生字,会些39个生字。

  2、培养学生多动脑,多思考的能力,生活中许许多多的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得到解决。

  3、让学生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

  (二)本课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7个及一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不同用法。

  3、初步培养学生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优秀品质。

  (三)说教重点:

  1、会认生字,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教学难点:了解“蜜蜂怎么会引路”的道理。

  【说教法学法】

  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采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

  2、朗读体验法——通过读,体验列宁的细心观察勤于思考。

  3、图画辅助法——利用简笔画直观画出列宁寻找养蜂人的线路图。

  4、总结归纳法——引导学生对列宁找的养蜂人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

  5、表演法——对个别词语,让学生模仿、表演进行体会。

  二、说学法:

  1、自读感悟法——学生通过自渎,说说自己知道或读懂了什么?

  2、朗读体验法——通过朗读重点句子,体验列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好品质。

  3、表演理解法——个别词语理解时加上自己的体会表演出来。

  【说教学流程】

  (一)、出示课题,激**趣。

  (板书课题《26蜜蜂引路》)

  看了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些什么?(相机将同学提的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写到黑板上)(1)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2)列宁的家在哪里?(3)他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

  2.检查生字情况。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大家一起读一读,同位两人互相交流一下你的识字方法。

  (2)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

  采用齐读、个别读等多种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3)利用生字卡片,让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4)课件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

  采用齐读、个别读等多种方式检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

  (三)、引入新课。

  列宁想要找到养蜂人,首先要弄清养蜂人的家在哪里,下面我们就跟列宁一起去找找养蜂人的家究竟在哪里。

  (四)、学*新课。

  1、边读边思考: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养蜂人的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

  2、四人小组讨论,合作画出简图。

  3、点评,请一名同学上台贴图。

  4、看图分析,弄懂位置关系。

  (五)、学*第三段。

  1、引入:列宁究竟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家呢?课文哪段说明了这点?(第三段)

  2、指名读,思考:这段共有几句话?你觉得哪些地方

  写得好?你读懂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

  用“-----”划出你觉得好的词语或句子,说出好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师随机板书:一边走一边看仔细观察

  (六)、学*第四段。

  1、引入:列宁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判断,终于找到了养蜂人的家,那么他们见面后会说些什么呢?(出示幻灯图片)

  2、看图,想想图上画的是谁?他们说些什么?想象说话。自由发言。

  3、师示范对话,说说老师用什么语气读养蜂人的话?

  4、理解“惊讶”,养蜂人为什么会惊讶?

  5、指导朗读此句。

  6、列宁是怎样说的呢?谁来试试?

  7、理解“向导”,用亲切、风趣的语气笑着说。

  8、同桌练*对话,试着带表情、动作去读。

  (七)、总结全文。

  1、课题是“蜜蜂引路”,可是蜜蜂真能引路吗?其实蜜蜂采完蜜就回蜂巢只是一种本能,它并不知道列宁利用它带路,所以,在这里“蜜蜂引路”其实是列宁的一种幽默说法。

  2、(指板书)列宁通过仔细观察蜜蜂,找到了养蜂人的家(边说边划箭头),所以,他称蜜蜂为“向导”(板书:向导)。

  3、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学到了列宁细心观察,爱动脑筋的优秀品质,希望同学们今后在学*、生活中都能做到。细致、认真,多动脑筋。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教科版语文第三册第七单元,课文记述了世界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尊敬老师的一件事。通过阅读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接受一次深刻的传统美德教育,在思想道德上接受净化和洗礼。

  二、教学目标:

  1、学*居里夫人成为世界著名科学家以后,仍然热爱、尊敬自己的老师的优秀品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写12个生字,认识11个生字。了解“抚摸、慈祥、尊敬”等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难、重点:

  1、感受和理解世界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热爱、尊敬老师的精神品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准备:

  1、教学多媒体;

  2、生字卡片;

  3、课前学生、教师收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和尊敬老师的故事。

  五、教学时间:

  本课计划两课时,本课时是第一课时。

  六、教法:

  1、导入。教师直接导入新课,出示课题,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2、初读并检查生字。学生按老师要求自由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字扫除阅读障碍,从音、形、词、义方面解决生字。指名读、同桌检查读纠正读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精讲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教师、学生收集交流资料了解居里夫人的生*事迹,理解居里夫人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通过引导理解居里夫人表情、动作和语言描写的句子及侧面人物的描写的语句,表现居里夫人尊敬老师的优良品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拓展升华总结。通过本课阅读使学生明白居里夫人在成为世界著名科学家以后,仍然热爱、尊敬自己的老师的优良品质。收集、交流有关尊敬老师的故事。并引导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尊敬老师、热爱老师,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在阅读实践中接受一次深刻的传统美德教育,在思想道德上接受净化和洗礼。

  七、学法:

  1、学生同桌、小组互相交流、检查,将“兵教兵、兵兵互学、互查”引入课堂教学当中,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提高课堂效率。

  2、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和尊敬老师的故事,课堂交流学*,拓展学生知识面,并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八、创新:

  1、将“兵教兵、兵兵互学、互查”引入课堂教学当中,使学生自学与小组合作学*相结合,对自己的教学是一个挑战与创新。

  2、将课桌摆放成“圆桌会议式”,首先源自于家长会时与家长交流,有些孩子在课堂中回答问题的机会少。其次,会后学生喜欢这种形式的课桌摆放,改变教学形式,对学生也很有新鲜感,用学生话说就是“非常的亲切、自然”,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了。当天上课时,也让我深感愧疚,确实有部分孩子回答问题的机会少,也许被我们老师忽视了。这种摆放形式也有其不利的地方,如学生看黑板有所不便、组织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但本次教学用此种课桌摆放形式,并不是标新立异,只是一种自己教学形式的尝试和对我们教师*时教学的一种反思。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6

  尊敬的老师们,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雷雨》。接下来我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是山东教育出版社(鲁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篇课文。这篇课文是向学生展示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火,一场雷雨,送来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送来阵阵蛙鸣,是多么令人舒畅。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自然景象。文章内容生动,课文插图优美,比较适合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让学生以学*本文为契机,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增添生活的乐趣。

  二、【说学情】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了生动、有吸引力的情景。心理学也表明当刺激物是生动的,新异的,就能给学生短时记忆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能会转变成长时记忆。在课上我会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雨前、雨中、雨后的生动景象。

  三、【说教学目标】

  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

  1、会认“压,乱,垂,虹”等生字,会写一个生字“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感受雷雨前、雷雨时的情景,初步感知雷雨后的景象。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感受雷雨前、雷雨时的情景。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感知,有感情的朗读雷雨前、雷雨时的描写。

  四、【说教学方法】

  根据上述的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了三种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教学;

  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能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集中注意力,能启发学生运用多维视角去思考解决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满足他们的探究欲、表现欲。

  2、朗读想象感悟;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我借助学生生活经验,以学生为主体对文本展开自主阅读。通过读,学生与文本面对面地进行接触,品尝着课文原汁原味的语言,培养着学生语感;通过读,课文规范的语言储藏在了学生的头脑中。学生学着,读着,感悟着语言,仿佛置身与那场雷雨中。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理解了语言,感悟了语言,积累了语言。

  3、师生合作学*。

  二年级学生在学*中需要老师的帮助,在教学中我采用师生合作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在指导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感悟能力。现在,我就本课的第二课时来说本课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雨家族中最威猛的一员——雷雨(课件出示图片)

  这节课让我们更深入的认识一下雷雨吧。(板书课题)

  2、课件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边听边回忆课文哪些自然段描写雷雨前、中、后的。

  板书雷雨前 (1-3)雷雨中 (4-6)雷雨后(7-8)

  意图:

  本环节利用图片导入,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的学*兴趣。

  (二)朗读感悟

  1、默读1--3自然段,划出雷雨前有哪些景色?

  学生会很快找出以下句子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压”的妙用,感受乌云来势汹,厚重,有压迫感。)

  (2)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3)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忽然”“乱”的妙用,感受雨前风来的急;体会“垂”的妙用,感受蜘蛛的害怕。)

  (4)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越…越…”句式的妙用,感受闪电、雷声的变化。)

  学生交流,老师总结,课件出示

  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2、老师读雷雨中的段落,学生交流雷雨中有哪些景象。

  课件出示雷雨中图片及雷雨声,帮助学生想象理解。

  指导学生多种方式的朗读。以读促悟。

  学生交流,老师总结,课件出示

  雨——越下越大 雷声——越来越小

  3、请同学朗读雷雨后的段落,看看描写了哪些情景,用笔划出来。

  学生会画出以下句子

  (1)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2)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了起来。

  (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挂”的妙用,感受彩虹像一条绸带挂在空中,十分美丽)

  学生交流,并总结出以下内容

  太阳、彩虹、蝉、蜘蛛、青蛙

  课件出示雷雨后情景图片,帮助学生感受雨后美景。

  面对这么美的景象,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现在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吧!

  意图:1、本环节的设计利用多媒体的特点向学生展示雷雨不同时段景象,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让学生交流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能力。教师适时指导,体现了师生的互动合作。

  3、教师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重点字、词的运用,以读促悟,落实学*目标,解决生生互动中的低效性。

  (三)朗读想象

  1、多么神奇的雷雨啊!请同学们想象自己就是图中的小朋友,面对雷雨的景象是怎样的心情呢?用你的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吧!

  课件出示雷雨不同时段景象图片。

  图1: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空中狂风怒吼

  图2:大雨哗哗、树枝乱摆;小朋友关上窗户欣赏雨景。

  图3:蓝天白云、彩虹高挂、空气清新、树木新绿,小朋友惊喜若狂。

  2、你喜欢课文的那部分?用朗读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3、请同学展示朗读。

  你们的声音也感染到了老师,老师也想读了。

  教师朗读更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

  师生评议,教师指导学生对他人的朗读做出合理评价。

  意图:1、在上一环节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朗读,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展示朗读,再共同评议,活跃课堂气氛。

  (四)写字指导

  本课生字我重点指导“彩、越、垂”三个生字。

  “彩”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笔处要在一条垂线上,第二撇起笔处在横中线上;

  “越”半包围结构,走的一捺要写舒展,长一些,上面的部分不要写作成;

  “垂”中间宽,上下两头窄,第一笔撇要短而*,下面的四横长短不同。

  3、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错误并提示书写姿势。

  意图:二年级学段写字是教学重点,本环节的设计将教师的示范指导与学生的练*结合,使写字教学落到实处,达到教学目标,落实课标精神。提示书写姿势,培养良好的书写*惯。解决了师生互动中存在的低效性。

  (五)课堂小结 1、老师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同学们对雷雨有了认识,其实大自然是一副多姿多彩的画卷,还有很多神奇的景象呢。就请大家做个有心人,去欣赏她吧!

  2、让我们向小作者学*,也来写写天气日记。

  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以精炼的语言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同时布置任务,给学生拓展的空间,帮助学生提升语文学*的能力。落实了教学目标。

  六、【说板书设计】

  雷雨前(1-3)

  20 雷雨 雷雨中(4-6)

  雷雨后(7-8)

  本课的板书设计,我分三个方面设计: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整个板书简洁,条理清晰。能很直观的体现本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7

  一、本课的设计思路

  《木兰从军》是一篇历史传说故事,学生对花木兰有一些了解,但不多。要让学生通过本文故事中三件小事的简述悟到花木兰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为了较好地完成这个目标,老师作了以下设计:

  1、抓住“紧急”、“焦急万分”让学生感悟木兰的尊老爱幼、为国为家。

  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围绕“花木兰为什么去从军”看图、范读、思考、朗读、感悟。在理解了木兰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宽学生的思维,拓展“说服了家人”的具体内容,感悟她为国为家敢于自我牺牲的可贵之处。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及插图可得出,家人包括:父亲、母亲、弟弟。他们都不同意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要想说明木兰是怎么说服家人的,那就得先设置一个场景,家人们是怎样阻止的,要根据人物的身份,想象出适合特点的语言,这样,一场劝阻的口语交际就这样开始了。

  母亲劝阻时,(木兰回答):妈妈,我从小练功*武,身体强壮,在不怕他们。您就放心吧!

  父亲劝阻时,(木兰回答)父亲,您可是咱们家的主心骨,您一定会健康常寿,我去替您从军,说不定还能立下战功呢!

  弟弟劝阻说,(木兰回答)弟弟,你在家要好好照顾父亲、母亲,我走了,家里的一切都交给你了,你要做个懂事的孩子。

  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锻炼了思维能力。

  2、抓住表示动作的重点词感受木兰的威武形象。

  抽象的字符是很难让二年级学生感受到木兰的英勇形象,在教学中,老师凭借多媒体播放可视、可听的形象画面,带给学生视听感官上的冲击,激起学生无限的思想情感和想象,着重感受花木兰跃马横枪、英勇善战的威武形象。人物的'形象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渐渐丰满起来,学生也就有话可说,有情可表。最后引导学生去读,让学生通过读表达自己对花木兰的敬佩之情。

  3、结合插图、角色想象,体会人们对木兰的钦佩之情。

  在第三自然段的教学中,仍以课文插图引路,结合“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将士,会对木兰说什么?”(将士:怎么英勇善战的花将军竟是个女的?我们竟然没发现!)体会人们的惊讶和对木兰的钦佩之情。

  这样,通过在一系列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学生对花木兰的认识步步深入,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

  二、本课的不足

  这节的紧凑度还不够,老师在指导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这个教学环节还可以紧凑些,不要让学生讲得太多了,应该在读中悟。还有第二自然段教学中,老师提的一个问题:“木兰是个女子,她要不要去从军呢?”学生回答的范围太广了,而且会乱,就没办法把第二自然段的前半部分讲到位。以后还学会再适当的加快些节奏。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8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下午好!

  40分钟的课堂快乐而短暂,40分钟背先的日子紧张而漫长。回瞅赛课的经历,我这心里呀,只两种味道——酸的和甜的!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使人受启发的词语和新事”为主题,《酸的.和甜的》为最先一课,是一篇以连环画形式编排的童话,在体裁上具有双重特征。文中8个自然段配有8幅插图,除了叙述松鼠、兔子的轻信、猴子的勇于尝试外,还涉及到了狐狸的“精神胜利法”。教学重点是在阅读中识字学词,难点为在阅读中渗透“做事要勇于尝试”的道理。

  在构思教学例文时,我始终把握“农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理念。所谓统一,我的理解是农具性的训练与人文性的渗透二者有机结开,辨证、调和地存在于课堂。

  一、 文本解读,我考虑的是辨证

  仔细琢磨文本的人文内涵,我们应当把目光聚焦在松鼠、兔子和猴子的不同表现上,也应当用一种辨证、客瞅的态度看待狐狸:不能偏颇地说他坏、狡猾,也不能下深的传达“精神胜利法”,还不能舍本逐末地深究“为什么硬说酸”。面对初入二年级的孩子,我只把狐狸定位在“因为没有摘到葡萄,所以,硬说葡萄酸,以此来安慰自己”这样的程度。所以,在教学中,我适当弱化对狐狸的研究,清晰对比松鼠、兔子与猴子的不同,强化、加深对猴子的印象。这是我在文本解读时的一点团体看法。

  二、 落实目标,我考虑的是调和

  首先,落实文本体裁连环画与童话的双重特征。一是借助图画识字、初读课文、朗读对话、概述新事、总结课文,让图文结开,图与文调和展现,突出连环画教学的特征;二是在课堂中,时时、处处引导学生融入童话的情境——课初带领学生去葡萄架下看看,课中引导学生去聆听、朗读葡萄架下的对话,去想象、琢磨动物之间的语言,去识记、书写他们的名字,课尾以离开葡萄架结束,努力做到融文入境,文与境调和同生,体现童话教学的基本特点。

  其次,落实“在阅读中识字学词的阶段性目标”。识字教学,第一做到随文识字,因时制宜地把生字分散在在课题中,句子里,朗读时、板书中,儿歌总结处、写字时。第二做到依托,不组织学生识记单个生字,因地制宜地赋予生字具体的环境。这两点做法,目的就是在前瞻先瞅和潜移默化中达到识字教学目标的水到渠成。另外,把“迫不及待、大口大口”两个词语的训练放在重点句子中、朗读体会时,生活经验里去学*、理解、运用。

  突破教学难点,我也考虑到了农具性与人文性的调和统一。例如,把揭示文本寓意与学生的想象、说话训练结开起来,借小兔子和松鼠的嘴说出学生阅读童话的收获、体会;再如,课堂中的那首儿歌,集稳固识字、概述内容、体悟内涵、总结课文为一体。这些都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反思赛课的经理,我的体会是我曾像文中的狐狸,在小学语文这座葡萄架下,转来转去,跳起来摘葡萄;曾像松鼠和兔子,走过弯路,历经酸酸甜甜;我更想像文中的小猴子,勇于探索,大胆体验,酸的是收获,甜的是成果,酸酸甜甜,我曾经努力尝试过!

  真诚希望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多提宝贱意见!谢谢!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9

  张老师刚才的试课,是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3课《假如》。这是一首儿童诗,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和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张老师能够抓住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以读为本、读悟结合,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本节课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假如》这节课在教学特色上凸显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学策略恰当教学环节清晰

  本节课张老师能整合三维目标,突出二年级段学生特点,提出三条教学目标,这三条目标明确、适当、集中、有层次。既有面向全体的最低要求,又有发展学生个性的要求。整节课采用整体性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张老师在疑难处能面向全体学生,循循善诱,适当点拨。整个课堂环节清晰,结构紧凑、形式活泼、富有情趣。

  二、注重识字写字,夯实识字基础

  字、词教学是低年级教学重点。在教学中,张老师注重让学生观察,并强调写字的姿势,注重*惯的培养。在指导“良”和“食”的书写,张老师先让学生观察,区别笔画、字形,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

  三、读中感悟,熟读成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和培养情感。”本节课,张老师采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的朗读诗歌。如,有师生共读,整体感知的朗读;有创设情境,激**感的朗读;还有语言铺垫,深入文本的朗读等,整节课让“朗读”贯穿整个课堂,引导学生把小诗读得入情入境,津津有味。如:第三节诗句,张老师设计句式练*,用填空的形式给学生“搭桥“,让学生真切感悟到西西有了一双好腿无比高兴的心情,教师顺势指导学生读出西西的开心、幸福。学生在读中获得信息,读中受到熏陶,读中把握儿童诗的语言规律,最后达到熟读成诵,从而积累和内化了语言,培养了学生语感。

  四、读写结合,拓展适度

  “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这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观。在本节课中有所体现,这首诗从语言特点上看,每小节的句式相对一致,尤其是“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诗中反复出现。教学的最后环节设计让学生模仿诗人的表达方式把自己的愿望说出来,写下来,通过说写结合和读写结合,引导学生把自己独特的体验在写话中升华,进一步发展学生语言,拓展学生思维。

  总之,本节课通过谈话导入课题;品读诗文,感悟语言;拓展想象,释放情感等,加之张老师教法灵活,能够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人感受到了真情、真爱和纯真的扎实有效的课堂。但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本节课也有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

  1、老师范读引路、指导朗读,做得比较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老师范读时应看着文本,以便引领学生潜心领悟文本,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乃至手到。

  3、教师教学评价语言比较单调,教师应根据学情实际采用恰当而有效的评价语言及时跟进。

  希望张老师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能够不断探索,不断提升自己,永远行走在追求完美的教学之路上,力求实现崔峦老师所提出的“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0

  [分析教材]

  《丑小鸭》是人教版第四册的最后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根据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鸭》改编的,故事中的丑小鸭是一个面对艰难曲折的历程仍然一心一意追求美好理想的形象。故事写得十分感人,贴进儿童生活,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分析学生]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直观形象的图画比较感兴趣,生动活泼、形象新颖、色彩鲜艳的刺激物最容易成为他们注意的对象。好动爱玩、富于想象、善于模仿、表现欲强是我班学生另一显著特点。但他们虽然聪明活泼,却缺乏认真细致,读起书来往往留于形式,没有深入到课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指导学生感情地朗读,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

  [教学理念]

  本课内容浅显,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文中的字词极富表现力,词汇丰富,理解课文内容主要靠自己读书,自己意会。教学中我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朗读时间和吸收内化时间,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发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设计特色]

  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借教材的"阶梯"引导学生一步步往上攀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改编或续编故事,编排课本剧。

  4、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体会到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只要坚持追求美好的理想,逆境是会改变的。

  [教学流程]

  一、 自读课文 ,贴图讲故事。

  1、各学*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完成两项任务:

  1)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

  2)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2、把课前画好的.四幅插图按照自己的理解顺序贴在一张白纸上。

  这个教学环节就是过去教学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但是这样的设计的意图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语言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观察和理解的结果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困难或产生许多难题。

  3、按照贴图的顺序在小组内讲一讲这个故事。

  二、品词析句,感情朗读。

  1、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故事比自己刚才讲得好的地方。

  2、汇报交流,教师随机指导朗读和对字词的理解。

  1)图文结合,指导朗读第一段。

  (1)观察第一幅插图,说说丑小鸭是什么样子的?

  (2)自由读第一段,画出具体描写丑小鸭怪模怪样的词句。

  (3)用“这是一只( )的丑小鸭”进行练*说话。

  (4)说说怎样读才能突出丑小鸭“又大又丑”的样子。

  (5)小组比赛读后互相评议。

  2)“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 读这一句,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因为大家都欺负丑小鸭,他感定激起求知的欲望。学生主动探究的学*品质得到了培养。

  这一教学环节是使学生从自身的情感体验出发,去发现好词好句和好的表达方式。这个过程就是自渎自悟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老师告诉他们的好词好句及好的表达方式,而是经过自主探究才发现的。

  教师在学生研读过程中,恰当地引导,巧妙地点拨,及时地评价,不断地鼓励,通过"读--议--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把语感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觉不到温暖,才觉得“孤单”,要读出丑小鸭的不幸与悲伤的心情。

  3)指导理解“惊奇”和“羡慕”。

  (1)播放多媒体课件:丑小鸭仰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从天上飞过。

  (2) 说说丑小鸭惊奇时是什么表情?(呆呆的、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瞪得圆圆的)

  (3)这时丑小鸭会想什么呢?(天鹅真

  美啊!要是我也能变成白天鹅那该多好啊!要是我也有那么多好朋友该多好啊!)

  (4)正因为天鹅有的丑小鸭没有,但他又希望自己也要有,这就叫“羡慕”。

  (5)想一想,你们在什么情况下会羡慕别人呢?

  (6)请同学们怀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一段。(自由读,男女生赛读)

  (7)学生互评,评出各自的优缺点。

  4)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1)各小组讨论:要读好这个自然段,要通过观察丑小鸭的表情来理解“惊奇”的意思,不生硬又到位。

  先从概念上解释“羡慕”,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不失为妙法。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悟,而且每一次通过比赛读、互相评价,力求让学生感受到读有所得的喜悦。

  特别注意哪几句话?

  A. 学生汇报。

  1“美丽极了!”要读出赞美的语气。

  2 “啊,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吗?”要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3 “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白天鹅呀!”要读出惊喜的语气全班齐读这一自然段。

  B. 师生赛读。

  C. 师生互评。全班再齐读一遍。

  三、自主创新,改编、续编故事。

  1. 如果现在你再来讲这个故事,有没有信心比课文讲得更好?

  1) 在学*小组内讲。

  2) 每组派代表上讲台来讲。

  3) 学生互评。评出“创意奖”

  2、你还可以接着这个故事讲下去吗?

  1) 学生自己续编故事。

  2) 学生互评,评出“异想天开”奖。

  四、自编自演,深化理解。

  让学生自己在读中体会感情,不是老师让他们怎么读就怎么读,这就是自渎自悟的过程。

  师生赛读,更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师生互评,特别是学生评老师,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教师是学生学*的伙伴。

  这一教学环节是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寻求进一步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学懂课文本身。由于教学过程中随着学生的探究和体验,所以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了很强的创造力。

  1、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喜欢?

  2、小组合作编排课本剧。

  3、每小组选一名同学扮演一个角色,合作表演课本剧。

  4、学生互评,评出“最佳演员”奖。

  经过反复朗读,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学生理解丑小鸭在逆境中坚持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已经水到渠成。

  课本剧是“语文实践”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合作编排课本剧的过程中,自然就想到如何配上美妙的音乐、得体的动作,使语言更具魅力。这些都体现了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品质。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1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23课《我是一棵小树》。下面我 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首先说说教材,《我是一棵小树》这课是一篇新教材,是一首有趣的儿童诗,用拟人的手法叙述了我——这颗很矮、很小、很不起眼的小树,得到了大家的称赞。树是小鸟眼中的一座绿色的大山,、蚂蚁眼中的一把绿色大伞、人们眼中的一台绿色净化器,作用可大着呢!课文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树木与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组课文训练的主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认识5个生字词。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

  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树木的重要作用。

  3、情感目标:

  通过对课文朗读感悟,激起学生热爱树木、保护树木、种植树木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难点:通过对课文朗读感悟,让学生感受到树木的重要作用,激起学生热爱树木、保护树木、种植树木的情感。

  四、教法与学法

  在这堂课中,我们采用了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环境,形成学生质疑问难,自主合作学*的局面。

  五、教学流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学*,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力求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一开始,我们根据儿童的特点,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把学生带进大森林,让学生看到一只机灵的小鸟站在小树的`肩头,一群可爱的蚂蚁来到了小树的身边,他们在一起高兴地交谈着的场景。这样导入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二)游戏激趣、巩固识字

  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我们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课上通过了让小鸟飞上树、开火车等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巩固了生字词。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

  (三)读文理解、感悟道理

  语文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课教学安排了充分的读,通过自读,范读、齐读,从整体上体会课文的情感,抓住自己最喜欢的小节进行品读,进一步体会我只是一棵小树,为什么小鸟说我是一座绿色的山,蚂蚁说我是一把绿色的伞,人们说我是一台空气净化器?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开展了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谁的聪明树长得快的竞赛。

  在朗读过程中,我创设一个交际的情景,教师和学生分别扮演小树、小鸟和蚂蚁进行交谈,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他们对小树的赞美之情,从而切身体会真情实感,用内心的情感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表演能力,达到了品读感悟的台阶,使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四)拓展文本、延伸课堂

  通过质疑引导学生知识延伸,让学生想想:你还认为小树是什么?这个质疑,能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思惟,鼓励学生当一回小诗人,把心中的想法用优美的语句表达出来,不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力,而且激起学生热爱树木、保护树木、种植树木的情感。

  (五)书写生字

  抓住“矮、躲、焰”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的特点,教会学生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学会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六、板书设计

  这堂课的板书做到图文结合,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起到深化主题,回顾中心的作用。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2

  一、教材分析:

  这是人教板第三册第七单元中的一课。课文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他的话和鸟的活动配合得那么默契,他和鸟是那么亲密无间,好似一家人。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写“父亲”是怎样保护鸟的或为鸟的生活环境提供什么方便,而是通过叙述“父亲”对鸟的深层了解来表现“父亲”的爱鸟。让我们了解到“父亲”通过仔细观察知道林中有鸟,还熟悉和了解鸟儿什么时候爱唱歌,什么时候最容易受到伤害,体会到父亲对鸟的热爱。在课文的最后也写出了我同样也是爱鸟的。本课给人最强烈的感受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融洽。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3、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练*用“我会读”中的词语说句子。

  4、能够选择或创造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护鸟的实践活动。

  整篇课文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进行识字教学,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第二课时一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二是引导学生进行合适的护鸟实践活动。

  新课标中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读、写、说的能力,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所以我把本课的重难点定为:体会父亲爱鸟之情及我护鸟心愿,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认识了许多生字,并能读懂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本课中我运用情境导入法、媒体辅助法、读思议结合等方法教学。学生的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进行指导。学生是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自主合作,朗读感悟,合作探究、拓展实践等学*活动。

  四、教学流程分析:

  一、媒体导课,激发兴趣。

  1、多媒体出示父亲和鸟的图片。孩子看着图片猜猜:我们这篇课文会讲一个父亲和鸟之间怎么样的故事呢?请孩子猜一猜。

  2、回到文本内容,出示课文中小朋友的形象,他先自我介绍,然后出现父亲的图片,由小朋友介绍他的父亲一生都喜欢树林,喜欢爱唱歌的鸟。这时,再出现课题《父亲和鸟》。指名读题目。引入下一环节的学*。

  设计意图:作为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采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下面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自读课文,感悟体验

  1、带着要求自读课文。(拼读生字,读通课文,想想课文讲了父亲和鸟之间的什么事情?)

  2、会读的孩子找伙伴读,或者和同桌一起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朗读热情。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课文,应让学生充分地读,体会父亲对鸟的挚爱。新课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独特体验。在读时让学生自己体会文中的语气。

  3、反馈学生读的情况,交流学*生字新词。

  4、指导读好“雾蒙蒙、喃喃地”怎么读。

  5、出示句子,指导学生理解“喃喃”的意思再来指导。父亲怕惊动幼鸟时,说话很轻,指导学生读得轻些,学生读不到位时,通过教师的范读来引导。

  6、在学生读熟的基础上设计小组分角色朗读。通过分角色,体会父亲深沉的爱和我的天真。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中优美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加上学生的配音,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丰富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培养良好的语感。

  三、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1、师提问:朗读了课文,你来说说课文写了父亲和鸟之间的什么事情呢?从哪里看出?通过讨论深入体会父亲对鸟的熟悉和热爱。

  2、读最后一句话,与小组同学讨论:为什么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如果父亲是猎人,会怎样?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感情。

  设计意图:新课标中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教师提出几个问题,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课文,突破重难点。

  3、哪些句子中写出了父亲对鸟的熟悉和热爱?请你在读课文,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

  4、交流学*孩子找到的句子,体会到父亲一生对鸟充满了热爱,所以一直观察鸟,关心鸟,熟悉对鸟是那么熟悉,看看闻闻就知道了鸟的一切。

  设计意图:在探究的过程中,创造一个真诚倾诉和启迪思想碰撞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在与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探究成果。说说自己是从哪些句子词语中体会到父亲对鸟的熟悉和热爱,多给孩子们一些时间,能体会到多少就说多少,哪怕只是一点也是好的。我想语文教学要想让孩子们真情流淌,就必须牢牢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关键词,读读、品品、议议,让孩子们在品中感悟,从而积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本课中我引导孩子们自主地体会站定、望了又望、闻了又闻、喃喃、话音很轻、生怕等词语的涵义,体会父亲和我说的话,相信孩子们会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触摸到父亲内心深处的东西。既而,让孩子们体会课文中的“我”看到自己的父亲那么知鸟爱鸟又会对父亲产生怎样的感情?

  在这番体会之后,我让孩子们带着自己的感悟再读课文,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伙伴分角色朗读,指导学生读好父亲说话喃喃的,亲切自然的语气,读好“我”天真快乐,敬佩父亲的语气。孩子们有了前面的深入体会,自然能读好了。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3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4课《小鹿的玫瑰花》。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及效果五个方面作简要说明。

  一、教材及教学目标:

  《小鹿的玫瑰花》位于本册教材的第一单元。本单元以春天为专题,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而且激励学生走进春天,去发现春天的特点,去探索春天的奥秘。《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而又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其主要内容是:在美好的春天里,小鹿种上了一丛玫瑰,它为了种好玫瑰不怕吃苦,精心管理。可当玫瑰开花的时候,小鹿却因跌伤了脚不能走动而没有看到玫瑰花。但当它听到黄莺和微风对玫瑰花的赞美后,又感到这些玫瑰花没有白栽。本课在人物角色由憧憬到失望,由惋惜到高兴的情绪变化中,文本所包含的深层含义得以彰显。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教学难点: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快乐,自己也能得到快乐。

  本课我准备用两课时来完成,第1课时初读课文,会认“玫瑰”等8个生字,会写“谢”等12个字,学*1-4段,了解为什么鹿弟弟说这玫瑰白栽了。第2课时学*课文4-8段,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基于以上解读与安排,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1)、会认“玫瑰”等8个生字,会写“谢”等12个字,理解“惋惜”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为什么鹿弟弟说这玫瑰白栽了。

  二、教法学法

  1、自主识字法

  新课程的识字教学重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教师不以零为起点,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打破以往传统的老师教读学生跟读的做法,体现学生的学*自主性。

  2、情境教学法

  我除了充分运用课文中的精美插图外,还应该充分运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一种氛围,一个场景,从而有效地唤醒学生的内心体验,

  3、朗读感悟法

  学生是学*的主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学会读书。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所以在学法上我采用合作学*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综合学*方式,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培养学生的学*能力和团结合作、用于创新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我将用四个板块的设计来实现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二)探究方法、自主识字。(三)立足朗读,披情入文。(四)指导书写,规范美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求知获艺的先导”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所以上课伊始,课件出示多张玫瑰花的图片,这样创设了情境,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引出课题:同学们,关于这些玫瑰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就让我们和玫瑰主人小鹿一起走进这个故事吧。以此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顺利地带学生进入文本的学*中。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课标》指出“要让儿童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这就必须先帮助学生扫除文字的障碍,这样,他们的情感才能融入到语文学*之中,才能引发他们的探究欲望。而且识字是第一学段的重点。

  第一步,鼓励自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去认识它,注意把字音读准。

  第二步,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第三步,让学生将自己认为难读的句子或段落,多读几遍,并读给同桌听,在互评。

  第四步,指名读自己最喜欢或认为最

  难读的一个自然段,同学交流评价基础上教师评价。

  (初读课文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借助已有的识字方法,把课文读通读顺。对容易出错的地方则多读几遍,体会读好课文的窍门。在初读的过程中,通过生生评,师生评,使师生的评价成为学生朗读提高的推动力,同时也在正面、互动的评价中为课堂教学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

  (三)立足朗读,披情入文

  1、学生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找出带有“白栽”一词的两句话。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2、学生带着问题“为什么鹿弟弟说玫瑰花白栽了?”再读课文,读后小组合作讨论出原因:(小鹿)常常去松土、浇水。辛辛苦苦地种花,说明他很喜欢玫瑰花、但是后来因为脚跌伤了,一朵也没看到。然后在交流中穿插朗读指导。

  3、引导想像:如果你就是小鹿,躺在床上的那段日子,想的最多的会是什么?在想像中体会小鹿想看花,却没看到花的可惜的心情。然后引出鹿弟弟说的话: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抓住“惋惜”一词,引导学生朗读。

  4、出示句子“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然后留下悬念:鹿弟弟为什么又说玫瑰没有白栽了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激发学生下一次的学*期待。

  这一环节我注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主要是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训练学生朗读,运用多种形式读,从读中去感悟。置身于课文中亲身体验与感受。

  (四)指导书写,规范美观

  写字是语文课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在阅读教学中也不能忽视对书写的训练。由于写字是耗时费力的事,我准备把这一课的生字稍加整合,这一课时先选择左中右结构“谢、渐、微“的字,进行书写指导。新课标要求学生在第一学段“养成良好的写字*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为此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写正确,学生仔细观察哪些字容易写错。第二层次:写美观。在学生仔细观察字的间架结构的基础上,我范写,然后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让学生进入静心写字的氛围,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丽,体验写字的乐趣。

  四、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师生、文本多边活动的缩影,能直观形象地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本篇,是根据学生回答随机生成,,抓住文中的主要线索和关键词,帮助学生突破了重点,有助于理解课文。

  4胖乎乎的小手

  白栽惋惜地没看着

  没有白栽?

  五、说效果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认为我的这课时设计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语文学*能力,突出了四个亮点:1、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识字,提高了认字能力。2、注重书写指导,培养了良好书写*惯3、以读为本,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4、注重语文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表达能力。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4

各位评委、同行们:

  大家好!

  我是兴旺乡中心小学教师王春霞,我今天向大家汇报的说课内容是教科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小鸭子得救了——看图编故事》,我说课分以下几部分。

  (1)教学内容简单介绍

  《小鸭子得救了》是单幅图的看图训练,图上表现的是有一只小鸭子掉进坑里,小猴子拿着竹竿,小熊拎着一桶水,大象站在坑边想办法救小鸭子的场面。这幅图以小鸭子掉进坑里为起因,以三个小动物想办法救小动物为主要经过,小鸭子救上来为结果,说明了别人遇到困难,我们要积极想办法帮助。

  (2)教学目标设立及重点难点制定的依据

  在讲课之前我首先学*了大纲,大纲指出:“作文教学应该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从本次看图作文训练在教材中的位置来看,本组教材是在原教材基础上重新排列组合的,文章体裁一致,都是童话,借小动物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从不同侧重渗透实践、认识的哲学观点,以及做事积极动脑,不要盲从的思想方法,从而达到学*语文、认识事物、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发展认识的目的。从思想内容来看,前单元是向学生进行全面看问题,注意事物之间联系的教育,后一单元又是向学生进行怎样做人的教育,几个单元内容前后呼应,浑然一体,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分析,有了一定的认识,即做事要动脑想办法。同时,二年级学生又具备了最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小鸭子救上来了》一课,实际上在学生学*了五、六单元后,对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和口语表达能力的一个综合检阅。

  从作文训练的目的来看,作文训练无论是口头或笔头的训练,要解决的无非是两大方面的问题,第一方面是用词造句,连词成段的能力,即表达能力,也就是解决怎样写的问题。第二方面是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即认识能力,也就是写什么的问题,明确了写什么,再把所观察的材料经过头脑的思维加工整理,实现于笔头,落实成文章。即通过思维将写什么与怎样写联系起来,概括说:先观察——思维——表达。

  根据大纲的要求,教材内容及作文训练目的以上三方面分析,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确定如下: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弄清小鸭子掉进坑里,小动物想办法救它及最后得救的经过,并能用一段完整的话叙述出来。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表达等综合能力。

  德育目标:渗透事物间联系,教育学生当别人遇到困难时要积极动脑、想办法去帮助解决。

  教学重点;按事物发展经过用准确恰当的语言叙述画面内容。

  教学难点:仔细观察画面,合理想象三个小动物救小鸭子的经过。

  (3)教学本课的总体思路及构想

  总体思路:

  1)导入新课,弄清画面人物,从整体感知画面内容;

  2)合理想象小鸭子掉进坑后的情景(起因),小动物们分别想了什么办法救小鸭子(经过),小鸭子救上来后的情景(结果);

  3)指导学生按照事物的发展经过完整地讲述这个故事。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首先使学生感知画面,弄清静止画面的内容,即小鸭子掉进坑里,小动物们想办法救它,这样就给我们这节说话课定了主要基调,后面我们展开的情节,都要围绕这一事件来说。

  接着在第二部分主要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小鸭子怎样掉进坑里(即弄清事件的起因),小动物分别想了什么办法救小鸭子(即事件的经过),小鸭子救上来后的情景(即事件的结果)。这个过程实际是使训练学生学*记事文章的写作方法,即叙述一件事情一定要有起因、经过、结局。

  然后指导学生按照上述方法将这幅图用一段通顺的话叙述下来,实际上也就是成文的过程。

  因本幅图是单幅画面,在观察和叙述时要考虑到画面多个人物各自的活动,又要协调查阅画面人物与人物的关系,此外还有叙述画面人物活动的先后次序的问题,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说,它较多幅图要难得多,所以我在教学时,采用了把画面分解成几个小部分,引导学生逐一观察、思考的办法,即先小鸭——小猴子——小熊——大象,然后把分解的意义合起来就是整幅图的内容。这种分解、观察、突出了观察目标,提供了观察次序,为有层次观察和有次序叙述图意打下了基础。

  (4)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办法

  突破难点:本课难点是引导学生合理想象三个动物各想什么办法救小鸭子的经过,这个合理想象的过程,实际是引导学生观察到的画面内容:1)小猴子拿着竹杆在树上玩;2)小熊拎着水桶;3)大象甩着长鼻子站在坑边,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的思维训练过程,二年级的学生,往往对事物的认识,只局限于表面,想象往往缺乏合理性,所以,我采取如下办法突破难点。

  1分散难点:如下面所说,分部观察、想象;

  2问题针对性强:如小猴子手里有竹杆,同学们自然可能想到用竹杆救小鸭子,然而小鸭子能否救上来呢?我设计了:竹杆有什么特点?小鸭子能爬上来吗(脚扁、*抓不住竹杆)两个问题。

  3看看——说说——议议:如果分析小猴子救小鸭子的经过有一定难度的话,那么小熊和大象想办法的经过就更难合理想象,因此,我在这部分教学时,首先请同学观察画面(看看),然后提问,小熊和大象各想了什么办法(说说),最后请同学们自己分析讨论(议议),同学们可能提出以下几种看法:A小熊去河边打水,水多了,小鸭子浮上来了;B小熊和大象一起去河边打水;C小熊把桶挂在大象鼻子上,小鸭子坐在桶里;D大象用鼻子把小鸭子卷起来,等等。

  学生可就这几种办法展开热烈的讨论,第一种办法,坑深水少,浪费时间;第二种办法即大象鼻子有长而玲巧的功能,我们采用直接卷起的办法,这样不更具合理性吗?通过分析、比较,最后得出一种基几种最佳的办法,这种分析比较,就比教师为了节省时间直接给出小动物们救小鸭子的办法,限定一种合理想象,更具说服性。同时,在争论的过程中,调查动了思维的积极性。

  确定了小动物办法的合理性,怎样引导学生表达出来,这是本课的重点所在,高年级教师常常责备、埋怨学生作文精制滥造,条理混乱,造成这局面的原因就是在儿童语言发展的最佳阶段,七八岁时,没有捕捉教育时机,教师往往只给学生提出简单的提示问题,就而面对这样有难度且复杂的画面,学生只好瞎编一气。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低年作文训练时,就要采用恰当的办法,使学生口头作文能力在低年阶段获得最大的发展。为了突出表达的重点,我采用如下办法:

  1) 说话训练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每一部分内容都请同学用恰当的语言描述。

  2) 在指导学生叙述时重在教给学生表达的方法,学*一词一句的运用,布 局计划谋篇的方法、表达的次序,而不是让同学抄一篇范文就解决问题。例如,在指导学生表述小鸭子掉进坑里的经过时,我提示按小鸭子是怎样掉进坑里,小鸭子怎样做的说说第一部分;指导小猴子救小鸭子的经过时,按照看、听、想、做的过程叙述;在叙述全文时,使学生结合板书,依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叙述,这样长期坚持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3) 及时修改。这个过程实际是对学生口头作文的批改过程,二年级的小学生,由于识字量、阅读量及语言感受运用能力的水*较低,还正处于作文训练的起步阶段,因此,我们要求他们一次表达完整到位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允许学生表达欠妥,却不允许我们面对学生错误的表达置之不理,所以在学生出现错误时,或教师指正,或学生指正,这样即完善和发展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学生间相互的批改,又可提高学生的修改、评价、正确运用和锤炼语言能力。

  (5)教学环节间的转换

  这节作文训练课是要求我们根据画面编故事,从作文训练的角度来说,属记叙文中的记事范畴,就应该有事情发展的经过(起因、经过、结果),既然是故事,所以又能具备了情节丝丝入扣、扣人心弦的特点,因此,在课堂环节转换上,我采用:A开篇以情入境导入,设立悬念;B中间情节过度,展开丰富的想象;C结尾、欣赏全文,达到高潮。

  1) 开篇我采用了交待和描述事情环境和背景的办法,把学生们带入小动物们所生活的大森林里,学生进入情境后,仿佛自己也置身于美丽的大森林里,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篇头故事情景的交待又降低了坡度。

  2)情节过度。我设计了如下问题:①小鸭子掉进坑里,它多么着急呀,这时谁听见叫声赶来了?②谁可能最先想出办法?③小熊和小象想出了什么办法?④小鸭子得救了吗?几处过渡,不仅将画面内容巧妙地联系起来,同时又不露痕迹地将观察点提到学生面前。

  3) 结尾处由学生自己作文到欣赏全文的转换。通过运用现代 化的声、光、电的电化教学手段,色彩鲜艳的画面,声情并茂的叙述,优美动人的旋律,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的效应再次将学生带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愿望,以便更好地将本课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以达到巩固复*的作用。

  (6)德育目标的实现

  小学语文课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得天独厚,《小鸭子得救了》故事虽短,但意义深刻,他通过小动物们积极动脑、想办法帮助小鸭子摆脱困境这一故事,教育学生别人遇到困难要积极想办法去解决,这对于入学不久,而多是独生子女一贯依赖别人,缺乏独立解决困难的小学生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积极调动小学生想象小动物们想办法救小鸭子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同学们自己动脑想办法的过程。同实,本课教学的结尾我顺应进行了几句总结,达到了教育学生的目的。

  (7) 教学效果预测

  1)通过集体练说,全班同学应该达到合理叙述故事梗概。

  2)大部分学生表达具体完整。

  3)尖子同学叙述生动具体。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红领巾”真好》一文是新课标实验教材第三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首清新优美的儿童诗,内容贴*儿童生活实际,语言生动活泼,课文插图形象传神,意境高远。全诗分三节,结构基本相同,每节都采用了自问自答的形式展开叙述。整篇课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为人们展示了一幅清新、活泼、动人的画面,唱响了一曲人与自然合谐相处的美与爱的赞歌。

  红领巾、小鸟对于学生来说都非常熟悉。课文图文并茂,学生们乐于接受。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朗读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学生生活经验,发挥诗歌利于朗读的优势,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读中感悟,体会小鸟的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感受“小卫士”的快乐自豪,从中受到美与爱的启发熏陶,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热情。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如下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认识“叽、喳、蓬、跃”等8个生字,会写“羽、领”2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交流,发现识字规律。借助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在朗读中悟情,在悟情中朗读,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蓬”、“扑棱棱”的正确读音。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说教法学法

  设计理念

  1“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情境”(《新课程准标》)。在识字教学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能力,重视识字方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在阅读理解上,利用课件的动画效果,学生的角色表演,教师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架起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入情入境的学*语文,有效地激发学*兴趣,增强情感体验,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进行审美和探究。

  2“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悟情,在悟情中朗读,还学生以真正的“读者”。并在读的基础上,学生经历感知、思考、探究、交流等多种学*过程,发展思维和语言,加强理解和体验,从而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

  教学时,我遵循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按每段课文的深浅程度,选用如下几种教法方法:

  1谈话激趣法

  2整体阅读法,这种方法是从教材的整体出发,采用“从整体入手--分解导读--再回归整体”的三段式教法。它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这种讲读方法,既体现了小学语文教材(一课一事)的特点,也符合儿童由“整体--部分--整体”的认识规律。

  3情境教学法

  教师根据讲解的需要,可运用电教手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能化静为动、化远为*、化抽象为具体,寓教于趣,寓教于乐,提高教学效果。

  与教法相适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质疑、探究、感悟、朗读四结合学*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三、教学设计

  (1)、谈话揭题,导入课题

  1、小朋友,请你轻轻抚摸一下胸前的红领巾。我们知道它是少先队员的标志,它有一个好听、响亮的名字—————红领巾。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26课。(揭示课题《“红领巾”真好》)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红领巾”为什么要加引号?是谁夸“红领巾”真好?为什么夸“红领巾”真好?)

  4、让我们带者这些问题走进森林去认识红领巾吧。

  (以学生熟悉的“红领巾”导入课题,既亲切自然,又使学生感到做少先队员光荣。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和探究能力)

  (2)、初读感知,认识字词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去读书,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地、专注地、饶有兴趣地去读,促使他们在读中积极开展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对所学内容的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当学生初读课文后,出示本课要学的生字。通过自由读,小老师领读,齐读。指生读,开小火车读等方式,由带拼音到去掉拼音,让学生认识生字,熟记生字。,主要是强调“扑棱棱”这个词语的特殊读音,这里主要是强调翘舌音和后鼻音的正确读法。最后交流识字方法,与小伙伴们说一说你是用什么好的方法来记住这些字宝宝的。尊重学生,发挥学生主动性。组织学生交流识字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一起碰撞,相互学*,相互补充。教师鼓励,引导学生总结好的识字方法,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识字能力

  (3)朗读诗歌,感悟内容

  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的去读,让学生读全文,提出问题“你觉得小鸟怎么样?你从哪看读出了小鸟的快乐机灵?”然后指导朗读第二三小节。抓住关键词让学生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读出第一小节,体现小鸟的自由自在。第二节速度较快,体现出小鸟在忙碌地捕捉害虫。

  接着出示课件,将学生带进一片鸟语花香的大森林中,让学生听着鸟叫,看着小鸟活泼可爱的样子以及小鸟在林间忙碌捉虫的情景,去练读前两小节。教学时播放多媒体课件,渲染烘托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课文,初步获得对教材内容的感性认识。通过多媒件教学的辅助。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理解课文,想像着这样一幅画面,更有助于读好课文。充分挖掘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引导学生自能读书,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坚持以读为本的思想,多形式的读书加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感情的理解和感悟。

  在第三小节中,学生读文后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小鸟为什么夸红领巾真好?老师不明白这里的红领巾指的是谁?”读出了前两小节小鸟的可爱,学生在读这一小节时,会对红领巾爱鸟护鸟的行为产生敬佩之情,带着这种感情,让学生再去自主读文。从而将课文的情感推向高潮。

  在最后我认为应将课文再回归整体。让学生通过评读,美读,赛读等方式,通过评选“最快乐的小鸟”、“最活跃的小鸟”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再进行合作朗读时学生都很愿意来当一回“快乐的小鸟”、“最机灵的小鸟”和“爱鸟的红领巾”。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去读书,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地、专注地、饶有兴趣地去读,促使他们在读中积极开展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在教学中紧紧抓住“情”字,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增强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

  (4)拓展延伸

  在最后拓展延伸的环节,课件出示关于保护益鸟的倡议书,并交流讨论我能为爱鸟护鸟做些什么?激发保护鸟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从而能更好的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四、关于板书设计

  每个教师都懂得板书就是微型教案。板书集中体现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体现教学的特色与特性。本课的板书,明确地体现了课件和课文的有机统一,教学目的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统一,始终着眼于“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着眼于学生学得主动,学会创新,学*实践,既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化见解在教学中发展。

  总之,整个设计,我把学*的自主**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学*,加深理解和体验,使每个学生的学*兴趣和主动意识能以长久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关注学生学*过程的发展,让学生学有所得,在轻松、愉快中体会情感,发展语言。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 (菁华15篇)(扩展3)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 (菁华10篇)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1

  【说学生】

  1、本课时的教育对象是五年级的12名聋生。他们能够借助图片和手语的辅助,了解课文大意。他们普遍存在学*语文的困难,具体表现在语言贫乏,语序混乱,语言表达困难,需要加强口语交际的模拟练*和书面语的训练。

  2、就群体而言,视觉是他们的优势感官,具体形象思维是他们主要的思维形式。他们自尊心非常强,但是在面对学*困难时,很容易产生挫败心理和畏难情绪。我准备采用动画或色彩鲜艳的图片来帮助他们学*,并多种方式进行激励,提高学*语文的信心和兴趣。

  3、就个体而言,他们在年龄、听力、学*能力、学**惯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我准备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及要求,提供多样化的方法建议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内容,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

  【说学*目标】

  在本课的教学中,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联系学生和教材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图文对照,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目标:学*分角色对话和不同的表达方法。情感与态度目标:知道人应该自食其力,勤奋刻苦,克服依赖心理。

  【说教学重难点】

  1、狮子妈妈的话阐明了做人的道理,联系课文和自身实际,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既是本文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2、由于听力损失和口语应用范围狭窄,口语交际是聋生学*语文的难点,因此,正确理解小树、懒狮子和狮子妈妈的对话,并进行分角色对话也是聋生学*本文难点。

  【说教学法】

  国家教委《在聋校开展分类教学》的通知中强调,要“根据聋生的听力、语言状况和其他方面的差异,采取相应的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补偿缺陷,充分地利用和发挥其潜能,使其受到适合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教育”。因此,我准备采用差异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学生置身于学*情景之中,采用读、划、演、说、写等方法学*,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体验到学*的成功和快乐。

  【说教学准备】

  本课时准备以FLASH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说教学活动的安排和设计意图】

  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学*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的材料感兴趣。”因此,我利用课件,把本课时的七个教学活动,用“积金币看动画”的游戏连缀起来,提高学生学*的积极性。首先从两只小狮子想到积金币到森林小屋看动画片,设置游戏情境;接着,引导学生按照松鼠、刺猬、小鸟等动物的要求进行学*,实现目标而努力。最后获得了成功,和小狮子一起欣赏到有趣的动画片《狮子王》。学生在接受挑战、完成任务、受到嘉奖的活动过程中,充分动手、动口、动眼、动脑,能动地学*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同时体验到学*的成功和快乐。

  活动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神秘地说:“同学们,老师看见两只小狮子在说悄悄话呢,我们看看他们在说什么呢?”课件出示两只小狮子关于想要积累15枚金币,去森林小屋看动画片的对话。激发学生:“我们也跟着两只小狮子去取金币吧!”由此导入新课。这个活动只需 3分钟。

  (设计意图:营造充满美感和智慧的情境,与学生的情感、心理发生共鸣。它所关注的是儿童内心的自由、愉悦、释放、本真,追求的是儿童在课堂中的快乐生活。它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或是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让儿童情感的小河漾起涟漪,泛起微波,学生的学*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活动二、松鼠送金币

  课件模拟跟随两只小狮子出发,寻求金币的情境。松鼠从树林中走出来,说:“同学们,先认真地看老师读,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两只小狮子》,就奖励你们一枚金币。”教师先引导学生结合文字看教师的示范手语,听力好的同学更要注意听语音。然后,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读课文,可以默读、手语读、小组读,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读等等。学生参与完这一环节的活动后,松鼠会夸奖“读得真认真”,并奖励一枚金币。

  (设计意图:使聋生既能娴熟准确地运用*手语,又能借助手语顺利地辅助学*第二语言:书面语或口语,提高聋人整体的'文化素质,使他们和健听人具有等同的知识底蕴,并能和健听人群体进行无障碍交流。让学生多种方式读课文,丰富了学*方法,提高他们学*和积累语言的积极性。)

  活动三:小鹿送金币

  师生一起回到“积金币看动画的场景中”,小鹿从树林中走出来,说:“学好第一自然段,奖两枚金币哦!”课件出示需要探究的问题:1、两只小狮子有什么不同?谁做得对? 2、小狮子为什么要练*滚、扑、撕、咬?教师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图片和文字,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的以个问题进行思考,通过读、想、划、问、演等方式进行探究。这时,教师主要指导思考第二个问题的学生。学完后集体交流补充。课件出示小鹿送金币的图片,激发学生带着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下一个学*活动中。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开阔的、更活跃的探究*台,充分体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读、勾、画、填等活动开展探究,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活动四:小刺猬送金币

  小刺猬要求同学们认真学好第二自然段。教师出示第二自然断的问题和图片,先集体朗读。再引导学生思考:1、懒狮子为什么不练功?让学生用波浪线在书上划出懒狮子说的话。接下来,用词语替换法,集体研究“我才不去吃那苦头呢。”“那苦头”是什么意思?学生说出“练功、滚扑撕咬”等答案,教师都予以充分肯定。最后,同桌组合,分别扮演小树和小懒狮子,进行对话练*!学完这个环节,同学们可以获得三枚金币的奖励。教师再用语言、延伸或亲切的拥抱对学生进行激励,使学生保持亢奋的学*状态。

  (设计意图:让每一个孩子都体会到成功,我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脑袋思考,用自己的嘴巴表达,获得自我满足。表演和对话活动使学生的潜能得以生发。学生有活动的时空、有选择的权利、有展示的舞台、就有了更多感知、观察、思考和探索的机遇,就有了更多表达情感的*台。)

  活动五:小兔子送金币

  这次是小兔子带领大家学*第三自然段。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读、划、讨论。教师提出问题:

  1、狮子妈妈听到懒狮子说的话,她是怎么说的?

  2、狮子的生活本领指什么?让学生自主学*,这时教师主要辅导学*困难的学生掌握学*方法。然后,教师提问:“同学们生活的本领”又是什么?你准备怎样获得“生活本领”呢?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点拨和激励。在学生又获得四枚金币之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数一数金币,体验接*目标的喜悦,并更加积极地投入下以阶段的学*活动中。

  (设计意图:以生活的理念构建起语文教学大课堂,所以我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力求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

  活动六:小鸟送金币

  课件出示小鸟的图片,教师故意做出为难的样子:“小鸟要求我们做什么呀?老师看不懂?”引导学生读懂小鸟的要求并告诉老师,在同学的交流和补充中,学生明白了这个活动是要求我们思考:假如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后,改掉了“懒”的毛病,它会怎样?假如它继续懒下去,离开爸爸妈妈以后,会怎么样呢?然后提醒学生小鸟的表达方法的建议:可以演一演、可以说一说、可以画一画、可以写一写,也可以选择其它方式。让学生先选择喜欢的表达方式,再按照表达方式自由组合,开展讨论后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关注聋生的生命发展,提供多种选择,帮助他们发挥优势素质进行表达和沟通,有效地补偿身体缺陷。学生在亲身参与想象、表演等活动中,语言得到内化,人文精神得到培养,同时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

  活动七:获得成功,体验乐趣。

  课件出示“你已经有足够的金币了,快来看动画片吧!”同学们先一起欢呼积币活动的胜利。跟随两只小狮子一起来到森林小屋中,欣赏动画片《狮子王》。新课结束。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2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是语文5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童区寄传》,作者柳宗元(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 童区寄传》是北师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以“性灵愚慧”为主题展开。《童区寄传》是一篇文言文,主要记叙了少年区寄遇劫的经过,赞扬他善于抓住时机,沉着果敢的行动,表现出他机智勇敢的性格和不畏强*的斗争精神.这篇文章语言简炼,层次清楚,通过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情节曲折跌宕,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多用短句,节奏明快而富于变化.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了解本课写作背景和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翻译全文,了解课文大意.掌握常用文言实词.

  2学*本文通过语言动作描写表现区寄性格的写法.

  3.培养机智勇敢的性格和不畏强*的斗争精神.『研读赏析要掌握的』

  由于本课是一篇文言文,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的文章,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常用文言实词.

  2.学*本文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及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因为我们的学生程度不一,文言文的基础不好,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

  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了解文章大意,掌握文言字词,文言句式.

  2.培养机智勇敢不畏强*的斗争精神.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惯。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

  同学们,我们现在都多大了?我们这么大了遇到困难会怎么处理?我们知道有哪些十二三岁的小英雄?今天我们跟着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柳宗元看看在他的笔下给我们讲区寄的故事的?也就是我们要学*的《 童区寄传》.

  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首先,教师要把作者的情况让学生说说,然后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郴(chēn)荛(ráo)遽(jù)惮(dàn)等。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接下来,教师范读课文,在读的同时请学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的关键词句,并注意断句,理清文章脉络,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文章脉络。(教师板书)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因为这是一篇文言文,在这一环节中还应该让学生翻译全文,让学生在译中读在读中译,解决教学重难点1。

  环节3研读赏析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在翻译全文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讨赏析,以多媒体出示以下问题,并请学生先默读在分组讨论。

  1. 结合传记特点,分析人物的基本情况.

  2. 试描述区被劫持的情况.

  3. 区寄为何不愿做小吏?

  4. 如何理解区寄杀死第二个强盗后,"因大号,愿以闻官"?

  5. 学完了课文,你认为区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他这种精神的?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这五个问题一脉相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重难点2。

  环节4拓展延伸

  本文作者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的'方式塑造了区寄这一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的形象,也请拿出我们手中的笔用这种方法写一个片断.

  好处: 发挥学生想象力,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作文类)

  环节5课后作业

  1. 抄写文中生字词掌握文言实词的用法.做课后练*.(巩固知识点知识类)

  2. 查找柳宗元的文章,或找同一类的文章与本文进行比较阅读.

  好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等等之类.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这篇文章的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受贼劫持,伪作恐栗,巧杀睡贼(动作)

  再次被劫,巧言诱贼,再杀余贼(语言)

  刺史奇之,留为小吏

  乡之行且缚者,侧目不敢过其门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3

  《秋天到了》是教科版课标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主体课文。作者抓住初秋季节景物的变化及特征,描绘秋季天高云淡、五谷丰登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这篇描写秋景的散文,作者从整体入手,由天空到田野,由植物到动物,形象直观地写秋天丰收的景象。文章虽短小精悍,三个自然段共5句话,但合在一起却描绘了一幅初秋全景图。

  一年级学生刚刚走入校门,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还不是很强,但是经过几个月的学*,学生已经掌握了汉语拼音的直呼方法,初步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与学文。一年级的孩子对周围事物处于好奇状态,对于语文课亦是如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兴趣的养成是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保证。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打好基础,养成良好的阅读*惯更为重要。学生们喜欢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课文,通过本课的学*,不但能让学生了解秋天、观察秋天、感受大自然,还能体验在大自然中探索、发现的乐趣,同时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学会学*,打下扎实的语文学*基础。

  根据一年级学段目标,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 6个;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了解阅读方法;

  3、使学生初步了解秋天,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本课的教材特点,我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熟、读懂本文,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感受秋天的美。

  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及学段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流程分为四个步骤:

  1、激趣揭题,范读感知;

  2、自读课文,自主识字;

  3、反复读文,读熟读通;

  4、指导书写,落实双基。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边解读文本边站在学生的视角思索,“秋天到了,天气凉了。” 孩子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呢?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一年有四个季节,谁愿意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接下来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示动物朋友“大雁飞飞”带来的一组图片,问道:“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吗?”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了,当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之时,我适时小结:“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啊,那就让我们一起看看秋天到底都有什么变化吧!”通过秋天里事物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学*课文的兴趣,从而给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教学过程中,我力争突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训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板书课题时,我请学生伸出小手和我一起写,并将拼音标注,使学生在书空的同时对生字“秋”、“到”有了初步的感知。阅读过程中我尝试改变从头到尾串讲的模式,给学生创设自主学*的机会。新课伊始,借助多媒体课件,屏幕上出现了秋天的美景,在悠扬的背景音乐中,我仿佛置身于美丽的秋天,投入的范读让学生仿佛也沉浸其中,从而对课文有了整体感知。这时,学生很容易产生想读的愿望。根据课标一年级阅读要求,在学生自读前,我提出以下要求: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我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读完一遍后,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我设计了第二遍读。在这里,我并没有直接要求学生读课文,而是先出示学生的动物朋友小老虎,告诉孩子们“小老虎也想读读这篇课文,但它有几个字不认识,都着急了,大家都是有爱心的孩子,愿意帮帮他吗?”这时再让学生边读课文边圈画出小老虎不认识的字,然后通过看拼音自己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赛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本节课生字的同时,又一次感知了课文内容。这一环节的设计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的学*方式。

  一年级学生年纪小,注意力不够持久,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两遍读后我设计了间休。让学生欣赏一曲秋天的儿歌,舒展一下身体。短暂的休息后,学生们又有了精神,这时让学生再次回到课文中。第三遍读文,要求学生要注意读出词语之间、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并请学生自己发现文中几个“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注意“一会儿”一词儿化音的读法。通过三遍读文,学生已经对课文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时候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去读。学生通过学*伙伴间的练读,在学*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倾听*惯,学会读书的方法。这时再问学生“你都读懂了什么?”自然水到渠成,理解文章内容迎刃而解。指导朗读时,我在词语上下功夫,请学生将第一自然段中重读的词语用小圆点画出来;第二自然段,学生读到大雁南飞时,我通过动画将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看到大雁到底是怎样“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同时还向学生介绍了关于大雁的科学知识,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与求知欲。接着让学生用“一会儿……一会儿……”练*说话,使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

  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在几遍读文的过程中,学生基本解决了会认的问题;因为低年级的字词教学内涵很多,字词、朗读、阅读、感悟理解等等,想在短短的40分钟里面把想讲的全都呈现出来,那样就比较蜻蜓点水或是浮光掠影了, 在本节课的写字指导中,我重点指导“飞”字,“节”字,主要从笔画上进行指导,交给学生写字方法,其他的逐渐放手让学生独立识字,相信学生会逐渐掌握写字方法,提高书写能力,促进其良好*惯的养成。

  进行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进行了深深地思索,我不断地阅读文本,揣摩从这5句话中表现出的思想内涵,思考如何通过这5句话三个自然段,落实低年级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训练。我将进行本课教学设计的过程视为一次宝贵的学*机会,在重新审视课标,充分的查阅资料的同时,我真的提高不少。全国小语会在如何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问题上提出“立足工具,弘扬人文,凸显语文学科个性”的观点,本课的设计,我努力向此目标靠*,但我深知,我做得还很不够。谢谢各位专家、评委!在语文教学之路上,我要走的路还很长,我愿意努力为小学语文教学付出,为学生的语文学*服务。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4

  一、说课步骤:

  1、说教材2、说学情3、说教法4、说目标、说重难点5、教学过程6、板书设计

  二、说教材

  本文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下册识字七第二十九课.这是一篇讲述诚实、诚信很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述老国王以花种为契机来选举新任国王的故事。国王要求:谁能种出最美的花,谁便是他的继承人。规定的日期到了,手捧空花盆的熊日成了继承人。原因是什么呢?在文中最后一自然节把这跌宕悬念作了解答,结果是,老国王发给孩子们的花种是煮熟的。

  这则寓言故事在成年人看来,寓意一目了然,主要讲述了诚实、诚信品质的可贵。但是,让一年级的孩子来读这个故事,他们未必轻而易举就能理解寓意,因为学生对于煮熟花种不能发芽这一常识不理解。因此,我布置预*时,我就会让他们收集一些关于种子发芽的资料自行阅读,这样以来就便于学生们对国王的做法理解,也可更好领悟、接受课文寓意。

  三、说学情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的识字七的一篇课文,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主要是认知能力的形成和培养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就需要老师很好的发挥自身的专业素养,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和点拨者。点拨他们学*课文的方法,引导他们养成良好阅读学文的*惯,组织他们进行语文学*。又由于是低段教学,一年级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因此,要把趣味性学*融入到课堂中,使孩子们在一种轻松的学*氛围收获知识。

  四、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求学生养成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语感。阅读是一个个性化行为,因此要以学生的阅读来实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使他们有所思考和感悟。同时我还要创设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环境。使朗读成为学生学*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读中悟字、悟文、悟懂寓意—“诚实、诚信品质的'可贵。”

  五、说目标、说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及文中带生字的词语。

  1、认识“盆、位”等12个生字。

  2、会写“分、要”等6个字。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词语和课文意思的能力、综合运用学过的认字方法识字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明白诚实、诚信的重要性,愿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二、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知道诚实是人的美好德行。

  三、教学难点:

  理解故事的内涵,真正知道诚实的含义。

  六、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三、深读课文,感知课文重点。

  (一)合作探究,深入体会课文。

  (二)体会故事内涵,感受诚实品质的可贵。(对比学*,拓展学*)

  (三)创设情境,巩固知识。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第一课时

  &%8226;一、导入

  &%8226;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童话听故事吗?你们知道哪些童话故事啊?

  &%8226;今天,老师就为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它吗?

  &%8226;二、板书课题

  (一)、板书课题,学生跟着黑板手写。

  (二)、提示“捧”写法。注意孩子的“子”字旁,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

  (一)、采用同学们喜欢的方式去阅读(默读,指读,同桌读……)

  (二)、遇到不认识的字可借助课后拼音,还有查字典的方法。

  (三)、读完课文后,同学们可以简单谈谈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故事?然后举手告诉老师,看那位小朋友和老师想的最接*。

  (四)、开始阅读吧

  四、扫清词语障碍

  (一)、经过预*课文,同学们又见到了一些新的生词

  生字宝宝。现在老师让他们放在一起开个小会。

  1、把生词,生字集中写在一起打在投背上。

  2、让学生把这些生字词在书中原文出用横线画出。

  (二)、画好坐端正示意。

  (三)、全班看投背进行生字词学*

  1、按顺序开火车读生字词。(反复练*,至少用三种方式。)

  2、对盆、盛、规、表、煮、选、宣、丝、芽这些生字进行全班集体记忆法学*。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同学们知道了一个关于老国王选新任国王的童话故事,那么那些同学再来具体说说老国王是怎么选新任国王的。

  (一)、全班齐读课文。

  (二)、找同学起来回答。相当于复述课文。

  二、课文分析学*

  (一)、师:通过几名同学的讲述,使我们了解到老国王选新任国王的方法是种花,看谁能够种出美丽鲜艳的花,谁就是新国王。读完课文后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二)、生:国王为什么要把花籽煮熟?为什么选中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板书于黑板)

  (三)、师:同学们都是爱动小脑袋的好孩子,一下子提出了这么多问题,那么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互相帮助的去学*,全班一起来帮助这些提问的小朋友解决他们的疑惑好吗?

  1、四人一小组进行课文阅读,小组学*。

  2、为什么国王选中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做未来的国王?带着这个问题进行小组学*。

  3、讨论结束,进行汇报。

  师:谁知道老师刚提问的问题?

  生:因为他诚实。

  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生:(读课文)(雄日把花种不发芽的经过告诉了国王。国王听了,高兴地说:“你就是我的继承人!”

  师:(大屏幕出示这段话,)我们大家都来做国王,一起读读这段话,此时的国王心情怎样?

  生:高兴!

  师:那我们就高兴地笑着读。

  生:(齐读课文)

  (四)、师:国王真高兴,因为他找到了继承人。那么国王根据什么判断雄日就是继承人呢?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读出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大屏幕出示国王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生:国王把花种都煮过了,不可能开花。

  师:那谁能把这个句子变成一句意思相同的不带问号的句子?

  生:我发给你们的花种都是煮熟了的,这样的种子不可能发芽、开花。

  师:(大屏幕出示改过的陈述句)既然这两句话意思一样,那么是不是课文当中的句子也可以换成第二个?大家自己读一读,试一试。

  生:(练*读两个句子,体会不同的语气)

  生:老师,这两个句子不能换。因为课文中的问句读起来好像有点讽刺其他不诚实的孩子的意思,放在课文的结尾更合适。

  师:你说得好极了!让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体会一下老国王的意图。

  生:(齐读课文结尾的反问句)

  (学生初次接触反问句,意思不容易理解,需要教师的适当点拨)

  四、课外拓展

  (一)、自由的说一说同学们身边的诚实列子,进行全班交流。

  (二)、老师对每位交流同学的时间进行点评。

  三、作业

  回家吧熊日的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告诉他们你今后要做一个怎样的孩子。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5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指出,语文教学应做到五个“实”即:真实、朴实、扎实、丰实、*实。我致力于做真实的自己,做一名朴实的语文教师,教学生扎实的语文知识,努力让孩子的心灵得到丰实,这就是我*实的教学理念。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开发,这六大方面来对本课做具体的阐述,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共八个单元,这套教材的编写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每个单元语文学*的目标都十分清晰,努力做到难度适宜,梯度合理,衔接自然。

  我们今天所说的《荷叶圆圆》一课是本册教材的第六单元中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夏天”,单元语文要素训练重点是重视角色朗读,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从而让孩子感受夏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本文是一篇图文并茂的散文诗,通篇洋溢着童真、童趣,既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又丰富了学生内心体验,激发想象。

  根据新课标对小学语文第一阶段的教学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目标:

  1,认识“珠、摇、躺”等14个生字,会写“朵、机”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摇篮”等词语意思,通过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

  4、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荷叶的可爱,夏日的美好。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摇篮”等词语意思,通过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荷叶的可爱,夏日的美好。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孩子对四季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春天桃花开了,夏天知了在树上唱歌;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本组教材带领孩子走进快乐的夏天,在课堂上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学*、积累、感悟语言。

  三、说设计

  “成就师生梦想,开启幸福人生”是三里畈小学的办学理念,课堂是实施幸福教育的主渠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法”,说明教学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无定法”说明不能视流程为教条。三里畈小学推行“幸福课堂”教学模式,正是这种思想的产物。

  本着这一理念,结合本节课的特点,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本节课设计如下:1、谜语激趣,揭示课题2、初读课文,掌握字词3、朗读感悟,互动交流 4、拓展深化,放飞想象

  (一)谜语激趣,揭示课题

  我班学生喜欢猜谜语,所以我就尊重学生的爱好。开课之初,我先出示谜语:“一把大伞绿又圆,夏天站在水里边。”让学生边猜谜语边欣赏荷叶。再说一说荷叶的样子。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课题,荷叶圆圆。这样,学生初步感受到了美,容易产生乐学的情绪。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识字教学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新课标提倡:在语境中巩固识字而不再是单字复现,即让学生在听、读、说的过程中尽快的认识并掌握生字,于是,我采用“三步法”来引导学生熟悉课文,识记生字:

  初读:整体感知,圈圈划划,即慢速地、大声地朗读全文,并把本课要求识记的生字划出来。

  再读:展示朗读,自主识字。

  多种形式识记生字:我主要采用游戏法来识记生字。“加动作识字”和“猜一猜”例如我出示生字“摇”、“蹲”学生就做出“摇”、“蹲”的动作,还有“何老师戴了一顶草帽(荷)”

  在识字过程中我还适时指导学生书写“朵”、“机”这两个生字,写之前首先请学生观察它们的笔画结构和占格特点。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字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为把汉字写得规范、美观做好充足的准备,并对容易出错的笔画进行书空,强化记忆。在学生练*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醒坐姿(头正、肩*、身直、足安)和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身离桌子一拳,眼离桌面一尺,规范写字姿势。

  通过“耳听、眼看、口读、脑想、手写”用肢体语言表演,全频道运作,多功能协调,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语文学*的主体。

  在良好的氛围铺垫下,我顺利的展开教学的第三环节:

  (三)朗读感悟,互动交流

  首先,老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思考,故事里来了哪些小伙伴,他们把荷叶当作了什么?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找到相应的词语卡片粘贴在黑板上(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

  其次,让学生小组交流,通过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相机结合图片理解:“摇篮、停机坪”等词语意思。让孩子们在教师的创景中感悟小动物的心情并结合小动物的动作再次有感情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

  最后带上头饰表演读文。在不同角色的表演中,孩子们很主动、很乐意地去选择、去展示,把“要我读”变成了“我要读”“我想读”“我爱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培养学生的语感,感悟课文的情境美,文字美,增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落实单元训练重点。

  (四)拓展深化,放飞想象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和创造潜能。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全面理解后,我启发学生想象:孩子们,美丽的池塘,圆圆的荷叶,还会吸引谁呢?他们会把荷叶当作什么呢?这样的话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学以致用,落实本节课主题思想。在结课时,我还向孩子们推荐课外阅读篇目《夏季的早晨》。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无声的教学语言,本课我主要采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此板书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内容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引导、发散学生创造性思维,也为背诵有困难的学生理清了思路。

  五、说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改善教师教学。

  1、多角度评价学生,让评价适当、合理、明确、有针对性。口头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在自读课文时,有的孩子会读得很有感情,我就适时给以评价:老师真喜欢听你读课文啊,你的声音真好听,真有感情!

  2、即时评价,适时发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激励。

  比如在识字闯关比赛环节,学生进行汇报时,我就做了如下评价:你认字真有进步,能再响亮的给同学们读一遍吗?学生在教师的赞赏声中建立了自信,教师评价帮助学生体验和享受了成功。

  3、培养合作意识,重视小组评价,以及小组之间的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小组合作学*,教师的评价往往只注重对汇报个体的评 价,忽视了小组合作的其他个体的存在,导致了小组合作之后,学生仍然热衷于个体竞争,我会利用小组得星星的方式促进小组合作。如:在朗读课文,全班展示环节,对于表现突出的小组进行评价:你瞧,这个小组的同学,角色把握的真好,配合的也真好等。对于优等生而言,应注重评价他(她)对后进生的培养、帮助情况,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

  六、说开发

  1、挖掘教材资源。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新教材越发显示出它的优越性,例如在教学本节课时,将课本中精美的`插图运用到课件中,让孩子们一边看一边听,会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做既营造亲切的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巧用生成资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的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再因势利导,进行教学。

  3、运用媒体资源。电教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走进教学课堂,正显示着它无与伦比的优势,并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把文本搬上频幕,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从而优化语文教学。

  4、挖掘课外资源。采取的是温儒敏教授推崇的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者课外阅读的文章,让学生自己读,读不懂也没关系,慢慢就弄懂了。本课我推荐的课外阅读篇目是《夏季的早晨》。在美术课上引导学生观察荷叶并手工制作荷叶。在科学课上一起探索荷叶底下的奥秘。并确定当月阅读主题活动为“夏季”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6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

  一年级的阅读课怎么上?崔峦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一年级的阅读课最重要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最好能读出感情。其次是:认字学词,积累语言。此外,还要培养良好的读书*惯,*得初步的读书方法,体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依据以上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情境激趣,趣中学字,读中悟意,以读展情,拓展延伸,注重融合,提高素养。

  二、依据理念说教材

  《胖乎乎的小手》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组教材的一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着“家庭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旨在教育学生孝敬长辈、关爱家庭的每一个成员。这篇课文小中见大,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文中充满了家庭的温馨情感,内容和语言都贴*儿童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朗诵课文,难点是在交流感悟中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

  (从章节联系上整体分析知识结构,分析了本课的内容、特点、难点。)

  三、以学定教说目标

  根据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及课文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认知(知识)目标:

  ⑴认识“胖”等13个生字,会写“看”等6个生字。

  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

  ⑴继续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⑵培养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⑶初步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懂得要孝敬长辈,主动帮长辈做事,积累语言,培养语感,读好疑问句和感叹句,以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四、根据情况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具有天真活泼,好奇好问,好模仿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直观形象、新鲜活动的事物所吸引,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获得体验,达到情感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分解朗读要求,让学生在一堂课中能始终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五、整合资源说策略

  1、情境激趣。

  2、趣中识字。

  3、读中悟意。

  4、创意补白。

  5、拓展延伸。

  6、注重实践。

  六、结合教学说设计特点

  1、课堂是快乐的,学生是愉悦的。

  2、文本是有弹性的,学生是有创意的。

  3、知识是建构的,情感是互动的。

  七、结合流程说意图:

  (一)三分钟说话激趣,导入新课:

  (1)猜谜:

  (2)看手:

  请学生伸出小手,看看谁的手是胖乎乎的。

  (3)夸手

  设计意图:运用谜语导入激情激趣并相机说话,培养说话能力。

  (二)导入:你们的小手真能干,我们继续学*一下《胖乎乎的小手》。

  (三)复*词和识字方法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里,安排学生复*,交流识字方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对生字的学*,由词到字,再回到课文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渐建立字形与字音之间的联系。教学中穿插游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兴趣,更主要的让学生在玩中巩固识字。

  (四)合作探究,细读体悟

  1、多媒体展示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自由朗读,读后质疑。

  学生可能问:“全家”是指哪些人?(学生如大多知道可立刻解决)

  “这张画”是指哪张画?(学生如大多知道可立刻解决)

  全家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的这张画?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使他们在无意中转入正题;扣第一自然段质疑设置悬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自由读文感悟,用“──”画出疑问句,用波浪线画出感叹句,看读文后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提出来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本身的需要。让学生合作学*,能培养合作能力,弥补独立学*的不足,增进情感沟通与智力互补,提高学*效率。因此接下来我安排学*合作学*课文。

  3、指读找到的感叹句,讨论交流读后有什么收获。

  学生汇报读,教师让学生归纳填空,说说日常生活中你发现谁的手干了什么?

  4、相机重点指导朗读对话。想想该怎样读出感情。

  兰兰:我只是画了自己的小手啊!我有那么多画,您为什么只贴这一张呢?

  兰兰:等我长大了,小手变成了大手,它会帮你们做更多的事情!

  妈妈:“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笑着读)

  爸爸:“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语调上扬)

  姥姥:“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啊!”(夸奖的语气)

  引导学生想想*时姥姥、爸爸、妈妈是怎样和自己说话的。

  交流:

  他们的语气和蔼可亲,充满关爱和称赞。

  兰兰的语气天真活泼,有礼貌。

  (1)指导分角色朗读:

  加“·”读重音。

  兰兰的语气天真活泼,有礼貌。

  引导学生想想*时姥姥、爸爸、妈妈是怎样和自己说话的。

  交流:

  他们的语气和蔼可亲,充满关爱和称赞。

  ( 2 )自由选择角色读: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这种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的方法,能逐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指名朗读:

  同样一句话或一段话,让多名学生读,读后分别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学生个体不同,对文本的理解和朗读的处理也不一样。

  只要学生说得有理,而不偏离课文的意图,我就没有强求一致,而是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

  (3)角色朗读:

  四人小组先分角色朗读

  (4)再指定一组或两组学生表演读,读后引导评议。

  设计意图: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读是积累语言、感悟文体的根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本课对话较多,如果没有让学生进行朗读实践,学生就无法理解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因此,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理解。

  5、联系课文回答先前的质疑:

  全家人为什么喜欢这张画?

  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补充句子,读句子:

  爸爸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

  妈妈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

  姥姥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

  兰兰明白了,大家喜欢她的画,是因为( )。

  设计意图:让学生质疑问难后边读边想:你懂得了什么?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朗读感悟、教师点拨来解决问题。既教给学生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又培养了学生初步质疑、解疑的能力。

  6、兰兰的小手还为谁做了什么?

  (1)兰兰的爷爷说:“这胖乎乎的小手_________。”

  (2)兰兰的老师说:“这胖乎乎的小手_________。”

  (3)兰兰的__说:“这胖乎乎的小手_________。”

  五、拓展延伸,展开想象

  1、你觉得兰兰是个怎样的孩子?兰兰长大后还会帮家人做哪些事情?

  2、你现在会帮家人干哪些事情?长大后会帮家人做哪些事情?

  我( )的手替( )。

  我( )的手帮( )。

  我( )的手给( )。

  我( )的手为( )。

  3、有感情朗读全文,说说学*课文后你想说什么。

  六、拓展阅读

  (1)胖小手,真勤劳,样样事情都会做。

  替爸爸,拿拖鞋,给妈妈,洗手绢,

  帮姥姥,挠痒痒,人人喜欢人人夸。

  (2)我有一个胖叔叔,他姓张,很喜欢我,过年的时候,他送我一双皮鞋,还帮我家打扫卫生,我也成了叔叔的小帮手,替他拿拖把,和他一起往墙上贴年画,给他送开水,叔叔夸我好孩子。

  设计意图:结合文本进行拓展阅读既强化认记生字,为差生提供了又一次记忆生字的机会,又激发全班学生的兴趣,培养阅读能力。

  七、认读生字,书写指导

  1、先看“笑、兴、会”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记一记。

  2、教师范写:

  “兴”上面的的两点不要和横连上。

  “笑”的下面第一笔是一撇。

  “会”人字头的撇、捺写得开一点。

  3、学生书空,描红,练写。

  4、展览、评析。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7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指出,语文教学应做到五个“实”即:真实、朴实、扎实、丰实、*实。我致力于做真实的自己,做一名朴实的语文教师,教学生扎实的语文知识,努力让孩子的心灵得到丰实,这就是我*实的教学理念。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开发,这六大方面来对本课做具体的阐述,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共八个单元,这套教材的编写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每个单元语文学*的目标都十分清晰,努力做到难度适宜,梯度合理,衔接自然。

  我们今天所说的《荷叶圆圆》一课是本册教材的第六单元中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夏天”,单元语文要素训练重点是重视角色朗读,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从而让孩子感受夏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本文是一篇图文并茂的散文诗,通篇洋溢着童真、童趣,既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又丰富了学生内心体验,激发想象。

  根据新课标对小学语文第一阶段的教学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目标:

  1,认识“珠、摇、躺”等14个生字,会写“朵、机”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摇篮”等词语意思,通过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

  4、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荷叶的可爱,夏日的美好。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摇篮”等词语意思,通过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荷叶的可爱,夏日的美好。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孩子对四季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春天桃花开了,夏天知了在树上唱歌;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本组教材带领孩子走进快乐的夏天,在课堂上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学*、积累、感悟语言。

  三、说设计

  “成就师生梦想,开启幸福人生”是三里畈小学的办学理念,课堂是实施幸福教育的主渠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法”,说明教学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无定法”说明不能视流程为教条。三里畈小学推行“幸福课堂”教学模式,正是这种思想的产物。

  本着这一理念,结合本节课的特点,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本节课设计如下:1、谜语激趣,揭示课题2、初读课文,掌握字词3、朗读感悟,互动交流 4、拓展深化,放飞想象

  (一)谜语激趣,揭示课题

  我班学生喜欢猜谜语,所以我就尊重学生的爱好。开课之初,我先出示谜语:“一把大伞绿又圆,夏天站在水里边。”让学生边猜谜语边欣赏荷叶。再说一说荷叶的样子。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课题,荷叶圆圆。这样,学生初步感受到了美,容易产生乐学的情绪。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识字教学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新课标提倡:在语境中巩固识字而不再是单字复现,即让学生在听、读、说的过程中尽快的认识并掌握生字,于是,我采用“三步法”来引导学生熟悉课文,识记生字:

  初读:整体感知,圈圈划划,即慢速地、大声地朗读全文,并把本课要求识记的生字划出来。

  再读:展示朗读,自主识字。

  多种形式识记生字:我主要采用游戏法来识记生字。“加动作识字”和“猜一猜”例如我出示生字“摇”、“蹲”学生就做出“摇”、“蹲”的动作,还有“何老师戴了一顶草帽(荷)”

  在识字过程中我还适时指导学生书写“朵”、“机”这两个生字,写之前首先请学生观察它们的笔画结构和占格特点。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字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为把汉字写得规范、美观做好充足的准备,并对容易出错的笔画进行书空,强化记忆。在学生练*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醒坐姿(头正、肩*、身直、足安)和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身离桌子一拳,眼离桌面一尺,规范写字姿势。

  通过“耳听、眼看、口读、脑想、手写”用肢体语言表演,全频道运作,多功能协调,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语文学*的主体。

  在良好的氛围铺垫下,我顺利的展开教学的第三环节:

  (三)朗读感悟,互动交流

  首先,老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思考,故事里来了哪些小伙伴,他们把荷叶当作了什么?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找到相应的词语卡片粘贴在黑板上(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

  其次,让学生小组交流,通过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相机结合图片理解:“摇篮、停机坪”等词语意思。让孩子们在教师的创景中感悟小动物的心情并结合小动物的动作再次有感情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

  最后带上头饰表演读文。在不同角色的表演中,孩子们很主动、很乐意地去选择、去展示,把“要我读”变成了“我要读”“我想读”“我爱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培养学生的语感,感悟课文的情境美,文字美,增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落实单元训练重点。

  (四)拓展深化,放飞想象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和创造潜能。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全面理解后,我启发学生想象:孩子们,美丽的池塘,圆圆的荷叶,还会吸引谁呢?他们会把荷叶当作什么呢?这样的话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学以致用,落实本节课主题思想。在结课时,我还向孩子们推荐课外阅读篇目《夏季的早晨》。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无声的教学语言,本课我主要采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此板书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内容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引导、发散学生创造性思维,也为背诵有困难的学生理清了思路。

  五、说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改善教师教学。

  1、多角度评价学生,让评价适当、合理、明确、有针对性。口头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在自读课文时,有的孩子会读得很有感情,我就适时给以评价:老师真喜欢听你读课文啊,你的声音真好听,真有感情!

  2、即时评价,适时发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激励。

  比如在识字闯关比赛环节,学生进行汇报时,我就做了如下评价:你认字真有进步,能再响亮的给同学们读一遍吗?学生在教师的赞赏声中建立了自信,教师评价帮助学生体验和享受了成功。

  3、培养合作意识,重视小组评价,以及小组之间的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小组合作学*,教师的评价往往只注重对汇报个体的评 价,忽视了小组合作的其他个体的存在,导致了小组合作之后,学生仍然热衷于个体竞争,我会利用小组得星星的方式促进小组合作。如:在朗读课文,全班展示环节,对于表现突出的小组进行评价:你瞧,这个小组的同学,角色把握的真好,配合的也真好等。对于优等生而言,应注重评价他(她)对后进生的培养、帮助情况,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

  六、说开发

  1、挖掘教材资源。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新教材越发显示出它的'优越性,例如在教学本节课时,将课本中精美的插图运用到课件中,让孩子们一边看一边听,会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做既营造亲切的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巧用生成资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的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再因势利导,进行教学。

  3、运用媒体资源。电教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走进教学课堂,正显示着它无与伦比的优势,并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把文本搬上频幕,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从而优化语文教学。

  4、挖掘课外资源。采取的是温儒敏教授推崇的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者课外阅读的文章,让学生自己读,读不懂也没关系,慢慢就弄懂了。本课我推荐的课外阅读篇目是《夏季的早晨》。在美术课上引导学生观察荷叶并手工制作荷叶。在科学课上一起探索荷叶底下的奥秘。并确定当月阅读主题活动为“夏季”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8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指出,语文教学应做到五个“实”即:真实、朴实、扎实、丰实、*实。我致力于做真实的自己,做一名朴实的语文教师,教学生扎实的语文知识,努力让孩子的心灵得到丰实,这就是我*实的教学理念。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开发,这六大方面来对本课做具体的阐述,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共八个单元,这套教材的编写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每个单元语文学*的目标都十分清晰,努力做到难度适宜,梯度合理,衔接自然。

  我们今天所说的《荷叶圆圆》一课是本册教材的第六单元中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夏天”,单元语文要素训练重点是重视角色朗读,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从而让孩子感受夏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本文是一篇图文并茂的散文诗,通篇洋溢着童真、童趣,既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又丰富了学生内心体验,激发想象。

  根据新课标对小学语文第一阶段的教学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目标:

  1,认识“珠、摇、躺”等14个生字,会写“朵、机”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摇篮”等词语意思,通过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

  4、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荷叶的可爱,夏日的美好。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摇篮”等词语意思,通过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荷叶的可爱,夏日的美好。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孩子对四季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春天桃花开了,夏天知了在树上唱歌;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本组教材带领孩子走进快乐的夏天,在课堂上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学*、积累、感悟语言。

  三、说设计

  “成就师生梦想,开启幸福人生”是三里畈小学的办学理念,课堂是实施幸福教育的主渠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法”,说明教学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无定法”说明不能视流程为教条。三里畈小学推行“幸福课堂”教学模式,正是这种思想的产物。

  本着这一理念,结合本节课的特点,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本节课设计如下:1、谜语激趣,揭示课题2、初读课文,掌握字词3、朗读感悟,互动交流 4、拓展深化,放飞想象

  (一)谜语激趣,揭示课题

  我班学生喜欢猜谜语,所以我就尊重学生的爱好。开课之初,我先出示谜语:“一把大伞绿又圆,夏天站在水里边。”让学生边猜谜语边欣赏荷叶。再说一说荷叶的样子。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课题,荷叶圆圆。这样,学生初步感受到了美,容易产生乐学的情绪。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识字教学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新课标提倡:在语境中巩固识字而不再是单字复现,即让学生在听、读、说的过程中尽快的认识并掌握生字,于是,我采用“三步法”来引导学生熟悉课文,识记生字:

  初读:整体感知,圈圈划划,即慢速地、大声地朗读全文,并把本课要求识记的生字划出来。

  再读:展示朗读,自主识字。

  多种形式识记生字:我主要采用游戏法来识记生字。“加动作识字”和“猜一猜”例如我出示生字“摇”、“蹲”学生就做出“摇”、“蹲”的动作,还有“何老师戴了一顶草帽(荷)”

  在识字过程中我还适时指导学生书写“朵”、“机”这两个生字,写之前首先请学生观察它们的笔画结构和占格特点。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字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为把汉字写得规范、美观做好充足的准备,并对容易出错的笔画进行书空,强化记忆。在学生练*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醒坐姿(头正、肩*、身直、足安)和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身离桌子一拳,眼离桌面一尺,规范写字姿势。

  通过“耳听、眼看、口读、脑想、手写”用肢体语言表演,全频道运作,多功能协调,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语文学*的主体。

  在良好的氛围铺垫下,我顺利的展开教学的第三环节:

  (三)朗读感悟,互动交流

  首先,老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思考,故事里来了哪些小伙伴,他们把荷叶当作了什么?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找到相应的词语卡片粘贴在黑板上(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

  其次,让学生小组交流,通过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相机结合图片理解:“摇篮、停机坪”等词语意思。让孩子们在教师的创景中感悟小动物的心情并结合小动物的动作再次有感情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

  最后带上头饰表演读文。在不同角色的表演中,孩子们很主动、很乐意地去选择、去展示,把“要我读”变成了“我要读”“我想读”“我爱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培养学生的语感,感悟课文的情境美,文字美,增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落实单元训练重点。

  (四)拓展深化,放飞想象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和创造潜能。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全面理解后,我启发学生想象:孩子们,美丽的池塘,圆圆的荷叶,还会吸引谁呢?他们会把荷叶当作什么呢?这样的话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学以致用,落实本节课主题思想。在结课时,我还向孩子们推荐课外阅读篇目《夏季的早晨》。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无声的教学语言,本课我主要采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此板书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内容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引导、发散学生创造性思维,也为背诵有困难的学生理清了思路。

  五、说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改善教师教学。

  1、多角度评价学生,让评价适当、合理、明确、有针对性。口头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在自读课文时,有的孩子会读得很有感情,我就适时给以评价:老师真喜欢听你读课文啊,你的声音真好听,真有感情!

  2、即时评价,适时发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激励。

  比如在识字闯关比赛环节,学生进行汇报时,我就做了如下评价:你认字真有进步,能再响亮的给同学们读一遍吗?学生在教师的赞赏声中建立了自信,教师评价帮助学生体验和享受了成功。

  3、培养合作意识,重视小组评价,以及小组之间的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小组合作学*,教师的评价往往只注重对汇报个体的评 价,忽视了小组合作的其他个体的存在,导致了小组合作之后,学生仍然热衷于个体竞争,我会利用小组得星星的方式促进小组合作。如:在朗读课文,全班展示环节,对于表现突出的小组进行评价:你瞧,这个小组的同学,角色把握的真好,配合的也真好等。对于优等生而言,应注重评价他(她)对后进生的`培养、帮助情况,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

  六、说开发

  1、挖掘教材资源。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新教材越发显示出它的优越性,例如在教学本节课时,将课本中精美的插图运用到课件中,让孩子们一边看一边听,会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做既营造亲切的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巧用生成资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的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再因势利导,进行教学。

  3、运用媒体资源。电教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走进教学课堂,正显示着它无与伦比的优势,并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把文本搬上频幕,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从而优化语文教学。

  4、挖掘课外资源。采取的是温儒敏教授推崇的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者课外阅读的文章,让学生自己读,读不懂也没关系,慢慢就弄懂了。本课我推荐的课外阅读篇目是《夏季的早晨》。在美术课上引导学生观察荷叶并手工制作荷叶。在科学课上一起探索荷叶底下的奥秘。并确定当月阅读主题活动为“夏季”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9

  【说教材】

  《村居》是小学一年级下册课本中一首普通的古诗。它是清代诗人高鼎写春天景色的名篇,它的“春之景“和“童之乐”两幅画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人景交融的“春之图”都融合在这一首“春之诗”中。它是写景诗歌的代表作之一。我用了一个课时来完成这首诗歌的学*。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基本含义和诗歌的人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2、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诗歌。

  3、诗歌拓展:以这首诗为跳板,让学生在课外去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诗歌,并背诵下来,看谁背的又多又棒。

  【说教法】

  1、教授古诗:

  因为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景的古诗,描绘了春天特有的景物,每句诗仿佛都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所以我让学生采用画“简笔画”的方法,画出古诗中的各种景物,这样用来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2、古诗拓展:

  这是这一节课的重点,让学生把课外收集的古诗词进行背诵和默写,这样让学生既能把以前学过的古诗词进行复*,又能把没有学过的古诗词先一睹为快,这样的效果也比专门为了背诵而背诵要好很多啊。

  【教学过程】

  1、初步学文:

  先指导学生去初步了解每句诗的大概内容,看看写了那些景物,分别是什么样的。

  2、画图学文:

  在让学生把这些景物结合诗句用简笔画画下来,再把诗句写在画的旁边,做到画中有诗,诗旁有画。

  3、拓展学文:

  利用学生的古诗积累来说说有那些写春景的诗,写景的诗……

  【教学理论】

  《村居》是一首写景的古诗,再好的文字不如直观的画面,又是学生亲手画的,能画出来的学生相信对古诗应该有了相当深刻的理解。在新课改的春风下用一种写生的方法来学*写春景的古诗,相信这本身就比较有趣味吧!

  让每一首古诗变成一幅幅美丽,充满色彩的画卷,让可爱的学生在其中自由自在的玩耍,让学*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一.教材简析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课文。本课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诗歌的拓展和阐释,诗歌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互照,情景同现,的确是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教材。

  课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至三自然段写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的情景,后面的部分写李白在江边目送孟浩然登船远去,触景生情,吟诗抒情。

  二、 教学目标

  根据20xx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苏教版“文包诗”这一类文章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我拟订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说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意思,并会背诵这首诗。

  2、技能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逐步学会基本的自学古诗的方法。

  3、情意目标:

  学生在品味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三、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形象再现诗歌意境,感受诗歌深远意境。

  难点是:理解诗意,用现代语言来讲说古诗的意思。

  四、 教法与学法: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本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积极指导自学、合作、探究的学*方式”的教学理念,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学*、创造学*、前后联系、读中感悟、角色体验,从而真正掌握学*此类文章的基本学法。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10

  一、教材分析:

  《雨铃铛》是北师大版第十单元的一篇主题课文。本单元以“雨”为中心,旨在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在了解一些自然知识的同时,激发探索大自然的欲望;在品味文章音韵美的同时,培养热爱大自然、亲*大自然的感情。本篇课文语言简练、生动、富有童真,是本单元的引导性课文,也是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学生语言,训练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重要阵地这一。

  二、教学理念:

  真正的新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的,民主、*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是践行新课标的基本*台。在本课时中,强调落实学*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开放、轻松的课堂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三、教学目标:

  为了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以人为本”、“为了人的全面、和谐和可持续的发展”等理念,更好地将课程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得到高效率落实,更好利用教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确定以下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11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

  2、方法与策略:在小组中协作、探究、发展个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激发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四、教法与学法:

  在新型的课堂中,教师担当多种角色,而在学生的眼里首先应该是一位有向心力的'益友。这两者的关系决定着整个教学。教法与学法是不可分的,在本课时里,确定的方法是:师生同乐、自主学*。

  五、教学过程:

  依据以上教材特点、学生特点以及课程标准中“学生是主体”这一主旨,为了更好地获得课堂的合理开放与和谐,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1、激**绪,铺垫课堂:用学生课前的无意识演唱进入学*

  “雨” 在生活中是常见的,为了让学生再现生活的体验,在学生用“雨”组词、说话、背相关的儿歌,之后用漂亮的铃铛图作为对学生前段表现的肯定,并同时引出猜字这一识字方法。在学生情绪高涨的时候,适时地提出“沙沙”、“丁零当啷”的读法,让学生在此时对本课中难点——拟声词的朗读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2、运用方法,自主合作:一年级的识字教学是个重点,识字量大,不只是在课堂上就能解决得了的。在重视人的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教给他们学*的方法是最为重要的。所以在承上的设疑之后,先让学生在初次接触课文的时候,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面对自己发现的问题再交流方法,并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进行充分而自主的练*,这一环节是要让学生感受的到自己就是学*的主人,从而提高主动学*的热情。

  学生在获得较多的练*成果后,就会有很强的表现欲。在这时师生一起活动,展示自主学*的成果。通过课件的生动展示、个别学生的认读、开火车、抢读中组词、说话等多种形式的练*,落实本课时的识字这一重点。

  3、任务朗读,揣摩品味:为了让学生的识字得到及时的运用,让他们感受到识字之于读文的重要。在检测完字的学*情况之后,给学生自由读的时间,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之后有个人活动的空间,体验到学*的轻松。

  紧接着用齐读收心,用自评发现自已的优点,以获得继续学*的信心。教师的范读则是为了让学生内心的向师性为他们的朗读导航,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就是为了让师生的互动得到最大限度的开放,同时也是在无意识中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和榜样意识。在此基础上再次给学生充分的展示自我的机会,完成此过程中的口语交际。

  在齐读后,给学生任务,以驱动他们的思维:雨落在哪儿,像什么,发出了什么声音。在这些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是要为学生的口语表达练*提供一个线索,也是为了让学生再次体验到阅读的愉悦。

  用小组赛读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并再次用任务对其思维进行驱动:春雨招呼了谁,招呼它干什么。这一任务的提出旨在强调学生在生活中表达的完整性。

  4、放飞想像,回归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尤其应以激发想像力和创造力为重点。因此在对文本的延伸中,我充分赏识个性,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如果你是春雨,你还想招呼谁,招呼他来做什么。并将这种想像做深层的挖掘,用课件展示的生动的生活场景作牵引:在生活中,你还见过雨落在哪里,像什么,发出了什么声音。意在让学生在无拘无束地想像与交流中展现个性与童真,在发挥创造力的同时,体味到诗歌的美、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

  5、无尽延伸,回味无穷:用精炼而充满童话色彩的小结语言——雨有个哥哥叫去雷,有个弟弟叫雾,雪花是它的姐姐,彩虹是它的妹妹,云、冰雹……都是它的好朋友,它们在大自然中等着我们去观察呢。让学生的想像无限延伸。最后用歌曲《小雨沙沙》和小雨说再见,是为了在高潮中结束本课时,让学生在课余仍有回味的内容,同时也为他们对生活、对自然的观察与探索打下思想的基础。

  六、关于板书:

  只板书课题和本课中出现的两个拟声词。在追求简捷的同时,追求在书写示范上的实效,用规范而富有美感的书写为学生作出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的书写。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 (菁华15篇)(扩展4)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优选【十】份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1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多彩的春天”编排了一系列描写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美景图文,描写了春天的人、景、事,并针对春天的话题对孩子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柳树醒了》这篇课文既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又似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故事,诗歌描写了春雷把柳树叫醒、春雨给柳树洗澡、春风为柳树梳头、春燕和柳树做游戏、小朋友陪伴柳树一起玩耍的情景。课文语言生动形象,想象丰富合理,弥漫着逗人的童趣,有利于启迪孩子们的智慧,激发他们的想象,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学*,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春天大自然的美好,是一篇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入手的好课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诵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欣赏大自然的美和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我把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朗读来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感悟春天的美;学*用优美的诗句来描绘春天里的美好事物作为本课的重点、难点。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学*必须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充分激发他们的学*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教师不用太多的讲解与分析,因此,这节课,我基本选用情境创设、情感朗读、合作表演、直观感受、文本扩展”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一年级的孩子,已经初步认识了许多客观事物,也能简单表达自己的思想,但语言是零碎的、不规范的,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感悟、积累语言。因此,我和孩子们选用了 “复*旧知,积累词语——观察图片,引入课题——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细读课文,指导朗读——拓展阅读,深层感悟—学编诗歌,理解运用——欣赏《春天在哪里》”的学*方法,使孩子们不但能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能培养熟读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合作意识。

  四、说流程

  (一)复*旧知,积累词语。

  1、认读词语,说自己的发现。

  2、说出一些描写春天的词语。

  (设计理念:语文是一门积累的学科,只有多积累优美的词语,才能写出更好的文章。)

  (二)观察图片,引入课题

  1 、引导看课文主题图。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2、指导读题。

  3、学*“醒”

  (1)交流“醒”字的识记方法。

  (2)你们的认字方法都不错,谁能用一个动作来表示“醒”呢?

  (3)每天早上,都是谁怎样把你叫醒的?

  4、看题,质疑

  (设计理念:通过看图,整体感知单元主题——春天,在课题中学*本课的生字“醒”,分散识字,有效降低识字难度。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想,都是谁来叫醒了柳树?在书上圈注出来。

  2、生交流。师板书:雷、雨、风、燕

  3、指导书写“春”字。

  (设计理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相机指导书写“春”,低年级写字指导,尽量做到分散完成,每课时完成一部分,这样更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征。)

  (四)细读课文,指导朗读。

  春雷、春雨、春风、春燕他们叫醒了柳树,那他们是怎样叫醒柳树的?相机学文。

  (设计理念:抓住文中的关键东西,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同时为后面的写话做好铺垫。

  (五)拓展阅读,深层感悟。

  读儿歌,说说谁也醒了?是什么样的?《迎春花》《春天到》《滴答滴答下雨了》。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规定,而我们班的孩子,大多达不到这个阅读量上的要求。新课标指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孩子们关注生活,勤于观察,善于表达,并注重知识的拓展迁移,使之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因此,在学完了这篇诗歌之后,我适时出示与春天和柳树有关儿歌,让孩子们再次感受春的无穷魅力。

  (六)学编诗歌,理解运用。

  (设计理念:语文的学*,就是语言运用的过程,只有孩子们学会了运用语言,这才是我们真正的语文。在学*中,孩子们参与并快乐着,从他们眼睛里折射出的画面,比诗更蕴含深意。因为,一颗孩子的心,就是一篇童话,一个孩子的眼里,就有无数首优美的童话诗。)

  (七)欣赏《春天在哪里》

  五、说板书设计

  柳树醒了

  春雷 说话

  春雨 洗澡

  春风 梳头

  春燕 捉迷藏

  孩子们 玩耍

  六、说课后反思。

  《柳树醒了》是一首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儿童诗。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把柳树写成妩媚动人的春姑娘,同时也将春雷、春雨、春风、春燕都赋予了生命的活力。这些事物和孩子们一起构成了美丽的春之景。内容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在本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的课堂,用眼去欣赏,用耳去倾听,用心去感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在教学中,着力进行语言训练,丰富孩子们的语言,发展语言,打开孩子们想象的大门,相信他们眼中折射的画面,比诗更蕴涵深意。这一课结束,我反思如下:

  1、在交流“醒”字的认字方法后,通过做动作,感悟醒的意思,然后,我引深了一个话题:每天早上,都是谁怎样把你叫醒的?孩子们的回答真精彩,如有的说:每天早上是妈妈把我叫醒的,有的说:每天早上是我的小闹钟把我叫醒的……无论何种方式,都让孩子感到无比的愉快。我随机引导:我们过了一年长大了,应该学会自理,用小闹钟叫早的方式比较好,早睡早起身体棒。

  2、让孩子们和春雷对话,和柳树细语。通过角色的扮演,迁移感情,更深层次感悟文本,内化思想。

  3、拓展阅读落到了实处。拓展材料紧扣一个问题展开:“儿歌中的什么也醒了,是什么样的?”“图片中的什么也醒了,是什么样的?”“你还知道什么也醒了?”紧扣“醒”字拓展阅读,为最后环节的消化语言,运用语言做好了铺垫。

  4、语言运用。通过学*,孩子们做的小诗还是令人满意的,也有让我感到惊喜的。但是,素材还不够丰富。如果课前安排更长一点时间去观察春天,去了解春天,相信效果会更好,思维会更活跃。

  5、写话的方式略显单一,在这里我低估了孩子们的能力,如果让孩子们自由发挥,也许会有更多的惊喜。第二课时的语言运用,我让孩子们自由地写,素材丰富了很多,有孩子用第一课时的仿写方式写,也有写成的自由的儿歌,还有的写了几段话,效果非常好。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2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春夏秋冬》一课是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节识字课。本册教材包括两个识字单元和六个阅读单元,识字部分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和第五单元,穿插在阅读单元之间。《春夏秋冬》作为全册教材的第一课,在整册教材中起着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1.识字、赏词的学*是基础,识字的意义在于学以致用,是在为后面的学*做准备。2.本课的内容韵律和谐,易于朗读,且蕴含着浓郁的文化韵味,使学生在诵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对后面的学*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3.执教此内容时正逢冬去春来,是一年的开春之际,从教材结构编排和时间安排上来说顺应了时节特点。4.《春夏秋冬》这一课是一年级下册的开篇又是识字课,刚开学,学生的学*从识字开始,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这一单元,从学生熟知的春夏秋冬四季美景入手,到学生喜闻乐见的猜字谜,都是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插图、字谜、形声字规律等识字,图文结合,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在欣赏和想象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这一课的学*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利用多种形式进行识字,通过欣赏,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和想象等方式在朗朗上口的诵读中感受四季之美,激发对大自然喜欢的情感。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达成实现新《语文课程标准》中“喜欢学*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的要求。

  2.学情分析:

  作为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由于学生的起点水*不同,识字量和识字方法的掌握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了解了这些的基础上我对本班又做了进一步的小调查。

  课前小调查:

  (1)你是否上过学前班?

  (2)看书时你会因为不认识字而苦恼吗?

  (3)你知道哪些和四季有关的内容?

  本班有26名学生,情况如下:在课前调查中,你是否上过学前班?56%的孩子选择的是,这说明有一半的孩子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识字基础。看书时你会因为不认识字而苦恼吗?全班有22人表示为此感到很苦恼,占全班的84.6%。你知道哪些和四季有关的内容?100%的学生都能说出一年级上册《四季》这篇课文。可见,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在学生头脑中是有印象的,同时也反映出学生愿意认识更多的字。那如何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识字,在欣赏中陶冶情操,感受词语学*的魅力成为了我本课思考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本课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春、夏、秋、冬的美丽,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能力与方法:

  通过联想、图文结合、多种形式读记等方法,引导学生识字赏词,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知识:

  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认识雨字头和双耳旁2个偏旁;读好词语和短语。会写“春、冬”2个生字。

  三、教学过程

  为达成教学目标,本课主要采用互动式与体验式结合的教学方式。本节课上,根据学生识字较少,缺乏词语欣赏的情况,引入了大量美景图,并设计了画图识字,韵律读词的活动,从而为学生创设体验的机会,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兴趣,达成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考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包括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通过联系旧知,迁移导入新课。

  环节二:通过图文结合,认读生字词语。

  环节三:通过“画图”识字,韵律读词。

  环节四:通过指导写字,培养书写*惯。

  下面逐环节进行介绍:

  环节一:通过联系旧知,迁移导入新课。

  一上课,先请学生回忆背诵一上课文《四季》,顺势提出问题:四季包括哪四季呢?引出课题《春夏秋冬》。

  这一环节的设计考虑到学生的学情,他们对于春夏秋冬有一定的认知,教学内容更贴*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背诵熟知的课文,唤醒学生对春夏秋冬的美好回忆。

  环节二:通过图文结合,认读生字词语。

  所以接下以“春夏秋冬都有哪些漂亮的景色?”这一问题切入到第二个环节的学*。为了让学生读好、读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这四个词语,我采用了借助拼音初读、同桌检查读,小组开火车带读、去拼音词卡读、看图配词读、图文搭配连线读以及最后的配上音乐有节奏的韵律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不断地认读过程中识记、感受学*内容。

  接下来,通过出示生动形象的图片、利用多种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识字读词。例如在认识“吹”时,老师引导:春风一吹,大地一片生机,你会吹什么?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吹”字?学生通过做动作、联想、加一加、组词、形声字等多种记字方法识字。在认识“霜”时通过图片的引入,强化学生对“霜”字的记忆。

  环节意图: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选择教学资源,多种形式的认读,在不断地复现中识记生字词,每一次的认读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新一层次的提高。通过出示生动形象的图片,图文结合,加深学生感官——眼看的体验,强化他们的感受和认知,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本课的教学难度,突出了教学重点。

  环节三:通过“画图”识字,韵律读词。

  识记了生字、认读了词语也想象了画面,接下来是不是放手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呢?这时我又想到了《语文课程标准》里的话,它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的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实用结合。”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基于这一思考,我们进入到了第三个环节,“画图”识字,韵律读词。有了前面的引导、铺垫,学生基本掌握了图文之间的联系,所以在接下来的学*中,我将自**充分地交还给学生,请他们一起来“画画”,通过展开想象在黑板上描绘出一幅美景图。在学生描绘时,我及时抓住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相关信息,相机引导学*“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等短语中的生字词。这一环节的设计,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以“画画”为学*资源,通过联想和想象,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词语、贴图、识字,在情境中学*,玩中学,学中悟。

  最后针对这些词语、短语朗朗上口的语言特点,我将学*内容编成轻松有趣的小儿歌,辅以美景和音乐,学生在欣赏、感受中理解,在节奏韵律中学*,学*形式更为活泼,学*内容更利于学生记忆。

  环节四:通过指导写字,培养书写*惯。

  好的学**惯是学生一生受益的法宝。在指导书写这一环节,我不仅注重学生的书写质量,更关注对他们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的引导和培养。这一环节中,学生首先通过观察、交流感受汉字的整体结构和关键笔画,然后在教师范写与书空的过程中感受每一笔的写法,最后落实在书面上,亲自体验,描一个,写一个。书写后的反思和修改必不可少,通过互相评价,让学生相互学*,相互鼓励,在修改中进步,在鼓励中成长。

  四、学*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1.以观察课堂生成的方式将评价贯穿整节课。

  2.课堂结束后,观察学生书写的字迹是否工整,写字姿势是否正确,是否能从实际行动中真正去热爱大自然做出进一步的评价。3.激励性语言评价。

  五、教学特色

  与以往教学相比,本设计的特色之处在于: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选择教学内容,结合课内外,采用多种形式识字、读词,创造性地选择以“画画”识字、学词和韵律赏词、读词为教学资源。

  (一)根据学生情况安排教学

  根据课前调查,44%的孩子没有上过学前班,识字存在一定困难。全班84.6%的同学会因识字少影响自己的阅读。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之间的落差较大,因此,在课堂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认读和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在这样的教学内容中,学生学*是主动的,情感是真切的,真正贯彻了语文学*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学*兴趣的宗旨。

  (二)形成互动和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在整堂课中,既有师生、生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又有情景体验。多种形式的读,欣赏和想象,让学生们敢说,爱说,这为接下来的学*提供了凭据,让学生有了学*的脚手架;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绘画当中,展开想象,学词贴图,跟着音乐,有节奏的拍手说儿歌,在音乐和美景中,强化了学*的效果,从而激发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3

  一、复*

  小朋友们这些四字词语你们会读吗?开火车每人读一个词。

  这些词语写的都和谁有关?

  二、导入

  南极最多的动物就是企鹅了,他被称作“南极的主人” 板书 南极的主人

  三、解读课文

  看,有三只企鹅一摇一摆地向我们走来了,打个招呼吧!在喊它名字的时候,你有想过它们为什么叫企鹅呢?(屏显:企鹅?)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他们的名字吧!

  (一)活动一:了解名字

  1、在第2段中找出为什么叫企鹅的句子。

  2、自己读一读,然后同桌互相读一读。

  打开课本,开始吧

  说说找到的句子。

  屏显句子:它们经常昂首挺胸,眺望远方,好像在企望什么,因此人们叫它们企鹅。

  对了,就是这句话,一起读一遍。(齐读)

  出示图片:企鹅昂首挺胸,眺望远方

  企鹅站在哪里往远处看?(山上)

  像这样,站在高处往远处看,就是——(图片 词)

  因为很远,所以是茫茫一片,你能读出那种感觉吗?

  再看看它的姿态,头—— 胸——

  我们似乎感到一股力量

  读(图片词) 昂首挺胸

  连起来读

  此时此刻,企鹅昂首挺胸,眺望远方,我相信它一定在盼望着什么,企望着什么,它在企望什么呢!

  但愿它的企望都能实现。

  现在,让我们回归到课文,

  师:看到这3个红色的词了吗?企鹅的名字跟这三个词关系非常密切,读这句话时一定要注意读好这三个词哦!谁来试一试

  指名读。如果总分是5分,你给他打几分?用手势告诉老师。

  知道了名字的来历,让我们*距离地去看看企鹅的样子吧!

  (二)活动二:认识外形

  1、用“~~~”画出第3段中写企鹅外形的句子。

  2、想想你最喜欢句子中的哪个词。

  出示句子:胖胖的企鹅披着黑黑的羽毛,挺着白白的肚子,走起路来一摇一摆,派头十足。

  你最喜欢哪个词?为什么喜欢?派头十足 为什么喜欢?有困难是吗?别急,等会儿给你看一幅图就知道了。

  你们注意到这个词了吗?理解:披着 派头十足

  披着(显红)

  羽毛本来就是长呗,为什么要用披着呢?

  看看这幅对比图,再告诉我

  这样披着你觉得帅不帅?很帅,很有气势,派头十足

  (派头十足)

  你们喜欢这样的企鹅吗?用你的朗读告诉我。

  好可爱的企鹅,你很聪明,知道这些红色的词语是在提示你。

  听了你的朗读我更喜欢它们了。

  有的小朋友已经迫不及待了,你来读

  齐读。

  三、企鹅的各种动作神态

  这些派头十足的企鹅在南极是很少看到人的,因为南极没有人居住,当有人靠*的时候,它们又是另一种样子。

  小朋友看它们有的

  从哪里看出羞羞答答,不好意思了?(头侧过去,低头)恩,一副很老实很憨厚的样子。

  有的,东看看西看看,左看看,右看看,东张西望 感觉傻乎乎的

  有的在说话,交头接耳

  正如课文中所写。

  (出示句子)

  齐读

  还有有趣的呢,(看视频)

  解说走起来笨笨的憨厚老实的样子, 傻傻的

  小朋友们笑得那么开心,怪不得课文里有这么一句。

  出示句子,那憨厚又带着几分傻劲儿的样子,真惹人发笑。

  大组轮读

  用或或说一句话

  四、感受企鹅给南极带来的生机

  小朋友们表现这么棒,老师也想露一手,怎么样?听好了。

  成群结队的企鹅给寂寞的南极带来了生机,他们被看作是南极的主人。

  老师你读错了。

  哪里读错了?哦少了这两个词

  (成群结队 寂寞 显红)

  差不多,没事儿没事儿,啊有事儿啊,那你说说成群结队在这儿又什么作用?成群结队的企鹅是不是这样的?

  寂寞又能告诉我们什么?

  哦,我知道了,有了成群结队的企鹅,给南极带来了生机,南极就不寂寞了,所以被看作是南极的主人。(贴板书,画箭头)

  小朋友们,你们是我的老师啊,

  老师跟大家一起把这句话再读一读。

  五、写字

  两个生字娃娃听说我们今天的课堂特别热闹,也想来凑凑热闹,它们就是

  胖 羽

  读这两个字

  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半个月亮

  老师就是用这个方法记住这个字的,你有什么办法吗?

  写胖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羽是由哪两个字组成的?说说写羽字的注意点。

  范写。

  每个字写两遍,写好第一个字看一看好不好看,找出不足,第二个字把它写好。不但是写的好,还很漂亮,说说哪里写得好

  再找一个不太好的,说说不好在哪里。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4

  【说教材】

  《村居》是小学一年级下册课本中一首普通的古诗。它是清代诗人高鼎写春天景色的名篇,它的“春之景“和“童之乐”两幅画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人景交融的“春之图”都融合在这一首“春之诗”中。它是写景诗歌的代表作之一。我用了一个课时来完成这首诗歌的学*。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基本含义和诗歌的人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2、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诗歌。

  3、诗歌拓展:以这首诗为跳板,让学生在课外去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诗歌,并背诵下来,看谁背的又多又棒。

  【说教法】

  1、教授古诗:

  因为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景的古诗,描绘了春天特有的景物,每句诗仿佛都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所以我让学生采用画“简笔画”的方法,画出古诗中的各种景物,这样用来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2、古诗拓展:

  这是这一节课的重点,让学生把课外收集的古诗词进行背诵和默写,这样让学生既能把以前学过的古诗词进行复*,又能把没有学过的古诗词先一睹为快,这样的效果也比专门为了背诵而背诵要好很多啊。

  【教学过程】

  1、初步学文:

  先指导学生去初步了解每句诗的大概内容,看看写了那些景物,分别是什么样的。

  2、画图学文:

  在让学生把这些景物结合诗句用简笔画画下来,再把诗句写在画的旁边,做到画中有诗,诗旁有画。

  3、拓展学文:

  利用学生的古诗积累来说说有那些写春景的诗,写景的诗……

  【教学理论】

  《村居》是一首写景的古诗,再好的文字不如直观的画面,又是学生亲手画的,能画出来的学生相信对古诗应该有了相当深刻的理解。在新课改的春风下用一种写生的方法来学*写春景的古诗,相信这本身就比较有趣味吧!

  让每一首古诗变成一幅幅美丽,充满色彩的画卷,让可爱的学生在其中自由自在的玩耍,让学*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一.教材简析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课文。本课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诗歌的拓展和阐释,诗歌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互照,情景同现,的确是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教材。

  课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至三自然段写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的情景,后面的部分写李白在江边目送孟浩然登船远去,触景生情,吟诗抒情。

  二、 教学目标

  根据20xx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苏教版“文包诗”这一类文章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我拟订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说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意思,并会背诵这首诗。

  2、技能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逐步学会基本的自学古诗的方法。

  3、情意目标:

  学生在品味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三、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形象再现诗歌意境,感受诗歌深远意境。

  难点是:理解诗意,用现代语言来讲说古诗的意思。

  四、 教法与学法: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本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积极指导自学、合作、探究的学*方式”的教学理念,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学*、创造学*、前后联系、读中感悟、角色体验,从而真正掌握学*此类文章的基本学法。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5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我重视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想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在设计两只鸟蛋这课时,我注意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教材,包括利用自 读、互读、评读、配乐读来完成这一目的,我还通过想象、感受、课件展示、搜集信息等形式来达到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能力这一目的。

  二、说教材

  我说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第9课《两只鸟蛋》,这首儿童叙事诗主要讲一个小朋友从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在这首清新流畅的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的对小鸟的关爱,对生命的珍爱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当孩子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时,孩子看到了小鸟的明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希望──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诗歌语言优美流畅,学生以前也有过接触,他们比较喜欢这种形式,我在让学生进行反复诵读中,进一步体会诗歌的节奏美、音韵美和意境美,从而让学生逐渐熟识诗歌。另外文中的字大多数学生已经认识,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主交流识字经验,激发他们识字的热情。为后面诗歌及识字的学*奠定好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定为:两只鸟蛋说课稿_两只鸟蛋说课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 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听、唱6个字。

  ⑵ 练*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两只鸟蛋说课稿_两只鸟蛋说课

  引导学生从“妈妈”的语言,“我”的神情动作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

  4、教学重点:

  ⑴ 引导学生从“妈妈”的语言,“我”的神情动作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⑵ 识记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说教法

  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途径之一是设计合理的教法。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讲授法、启发式结合的教法,一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具进行思维。动手触摸让学生手脑想象,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因此,我将遵循直观性、抽象性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采取课文扶、生字半扶半放的教法,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活动。两只鸟蛋说课稿_两只鸟蛋说课

  四、说学法

  在教学活动中,学*的主体始终是学生,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语文的兴趣,真正做到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本节课在学生学*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在具体的情景中动手触摸、进行大胆合理想象,学*体会人物的想法,读出感受,加上评读,体验朗读有语气的成功及快乐弥补不足。

  2、在自己学*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讨论、交流完善自己的想法,学*识字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如:利用识字比赛巩固识字;自读、指名读、配乐读等提高朗读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解理解人物语言,体验对大自然的热爱。

  五、说教学过程

  一年级的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比较、想象的能力。在兴趣浓厚的状态下,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根据此特点,我想通过五个环节来完成我的教学:第一层利用音乐及实物切入主题。第二层粗读课文整体把握。第三层多种形式学*生字。第四层细读课文加深理解培养能力。第五层拓展练*提高能力。两只鸟蛋说课稿_两只鸟蛋说课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课文插图、鸟蛋实物、录音机和磁带。

  〖第一层:利用音乐及实物切入主题〗

  1、听音乐:

  放音乐《百鸟朝凤》:

  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指名说。

  师:在大自然中,鸟类是个大家族,无论是陆地、海洋还是天空,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鸟妈妈是怎样把它的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呢?

  (板书课题)

  2、出示实物:

  教师让学生摸盒子里的实物:

  猜猜这是什么?

  (鸟蛋)

  你们对小鸟和鸟蛋有哪些了解?今天我们学*一首有关鸟蛋的诗。

  〖第二层:粗读课文整体把握〗

  小组内自学(合作学*互相取长补短,利于提高自学效果):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字或句子作上标记。

  2、学生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小节读一读,其他人认真评议:发现他哪个字音读得准,你就向他学:他哪个字音读得不太好,你就提醒他。

  〖第三层:多种形式学*生字〗

  识字(多种形式复现生字,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加活动):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学生认读。

  2、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学生认读。

  3、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学生认读。

  4、出示去拼音的生字,学生认读。

  5、竞赛识字。出示词语大转盘,让学生自己转动,转到哪个词就领读三遍,看谁读得准,认得多。

  〖第四层:细读课文加深理解培养能力〗

  朗读(读说思议练结合,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1、学*第一小节:

  ⑴ 指名读:

  回忆刚才摸鸟蛋的感觉(小小的、凉凉的)体会着读一读。

  ⑵ 比较“鸟蛋凉凉的”和“凉凉的鸟蛋”:

  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这类词语的特点:词序不同,但表达的意思相同。)

  除了凉凉的鸟蛋还有什么是凉凉的?

  ⑶ 你还能像这样再说几个吗?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可进行指导,把写有“花儿、小草、柳枝、大海,红红的、绿绿的、软软的、蓝蓝的”的词语卡分给学生,让拥有不同词语的学生去找朋友,再让两个朋友变换左右顺序。)

  2、学*第二小节:

  ⑴ 轻声读文,思考:

  你怎么知道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⑵ 出示小鸟破壳的图片或课件:

  引导学生说一说。

  ⑶ 启发想象:

  鸟妈妈焦急不安是什么样?你能表演一下吗?

  表演后试着把妈妈的语气读出来。

  ⑷ 你还能用焦急不安说句话吗?看谁说得和别人不一样?

  ⑸ 背诵:

  练*有感情的背诵前两个小节。

  (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背诵积极性,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语言。)

  ⑹ 朗读。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理解读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感受能力。)

  3、学*第三小节:

  ⑴ 自由读:

  边读边画出描写我的神情动作的词语。

  ⑵ 学生做动作理解“小心、连忙、捧着、轻松”等词语。

  ⑶ 小组练*演读课文,体会我送还鸟蛋时小心翼翼的样子。

  4、学*第四小节:

  ⑴ 组内读文,讨论:

  我为什么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

  (结合插图理解“投向”)

  ⑵ 想象读文:

  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听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当你抬头仰望蓝天时会看见什么?

  体会着读读这小节。

  ⑶ “仿佛”一词怎样理解?

  (可以和“好像”互换)

  你还能用它说句话吗?

  如:鸟儿仿佛……

  5、配乐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配乐渲染气氛,情景交融,使学生情感和课文语言合二为一,进入物我同一的审美境界。)

  6、背诵:

  (竞赛更易于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积极性。)

  分小组以挑战冠军的形式背诵全文。

  〖第五层:拓展练*提高能力〗

  1、练*(延伸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⑴ 读文抄写文中你喜欢的词语,争取记住它。

  (这是积累语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读、写、记好的词语,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运用语言的能力。如文中“凉凉的、焦急不安、连忙”等词语。)

  ⑵ 学生想象最后一节诗所描绘的画面,并画一幅画。

  ⑶ 寻找有关鸟的图片、文字资料,想想我们应该怎样保护他们。

  2、写字(自主练*书写更易于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学生自己描红,练写“定、向”两个字,并说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两个字,教师相机指导。

  〖伴教锦囊·词语解释〗

  焦急不安:心里着急不安定。

  仿佛:似乎、好象。

  连忙:赶快,急忙。

  〖相关链接〗

  鸟蛋:世界上的鸟蛋五彩缤纷,大多数啄木鸟、猫头鹰和鸽子的蛋是纯白的,画眉的蛋是纯蓝的,大白鹭的蛋翠绿如玉,短翅树莺的蛋就像红宝石,夜莺的蛋壳上有大理石般的花纹,美不胜收。鸟蛋的颜色和花纹有保护色的作用,可隐蔽自身,不被敌害发现。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我想要能反映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即:引导学生从妈妈的语言,我的神情动作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本节课主要帮助学生理解和背诵课文的过程。

  9 两只鸟蛋

  取鸟蛋

  鸟妈妈焦急

  送还鸟蛋

  鸟儿欢唱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我尝试运用讲授、启发及多媒体辅助等教学策略力图营造一种和谐有真实情感体验的的教学环境,更好地将学生的感受与理解,动口与动脑,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通过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6

  各位领导,老师,我今天要讲的课文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组第8课《月亮的心愿》!

  一、说教材

  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组第8课《月亮的心愿》。《月亮的心愿》这篇童话故事以月亮的内心变化为线索,先写月亮为了孩子们的郊游,希望太阳公公让明天的天气好起来;接着写月亮为了让珍珍照顾生病中的妈妈,又建议雷公公让明天下雨,两天后一个艳阳天,两个孩子都参加了郊游。本文借小女孩珍珍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放弃郊游的事,赞扬了珍珍关心父母,体贴长辈的美好品质。

  教学目标:

  1、认识“帘、女”等14个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到月亮的心愿,也正是孩子们的心愿,在父母生病或有困难时,有体贴照顾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感悟文中的美好亲情。

  二、说教法

  1.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和投影、创设情境,使学生置于课文所描绘的故事情境之中。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充分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乐学中理解了课文内容。

  2.识字量大,对一年级的学生认记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复现生字,巩固了所学的生字。

  3.早在半世纪前陶行知先生就深刻地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孩子。”《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学生是语文学*和发展的主体”。因此让学生发挥想象,合作学*,放手让学生读文、识字。

  三、说学法

  结合低年级特点,注重让学生多读,让学生通过读,自己品味亲情,领悟文章的内容。

  四、说教学过程

  1.板书:“心愿”,理解“心愿”一词。

  补齐课题板书

  2.初读课文认读生字。师范读。生自读课文,不会的拼拼音,问问同学。同桌互读。

  3.出示词语、认记。

  4.认读生字,词语。说说怎么记字形。

  5.读文感悟。

  (1)观图一说说图的内容。

  观察月光的表情怎样?他为什么笑?月亮的心愿是什么?

  讨论:理解“自言自语”。

  练*读,读出月亮高兴的心情。

  (2)观图二

  月亮的表情与第一幅图的表情有什么不一样?

  为什么愁眉苦脸?月亮想什么呢?月亮的心愿是什么?

  分角色朗读课文。

  (3)说说珍珍是个怎样的孩子?谁来用一句话来夸夸珍珍?

  (4)那么事情的结果怎样?同学们都郊游了吗?自读最后一节。

  (5)理解“艳阳天”一词。

  6.练*,巩固字词。

  五、说板书

  本课板书我以一颗心为造型,以课文的标题为中心,以月亮的内心变化为线索,形象生动地将课文内容跃入眼前,看起来简洁明了,内容突出了课文的重点,有利于引导孩子们理解课文,学会怎样关心父母、体贴父母。

  六、说反思:根据本课的设计以及本节课实际实施的情况与效果,特做以下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中,比较满意的是:

  1、巧妙的导入,事半功倍。

  在导入这一环节,板书“心愿”并让学生自由谈自己有什么心愿,再板书“月亮的”,让学生质疑,学生兴趣高涨,效果很好!

  2、 多种方法,巧识生字。

  本课需要认识的字有十三个。采用了让学生从文中找,画出来,并将生字在课文中的好朋友词语也找到的方式初步识字;再读课文,去课文中同生字宝宝打招呼再次识字;再读文中的生词;玩猜字游戏;让学生间共同分享识字、记字的妙法;找小老师领读等方式让学生识字,这样的过程,让学生扎扎实实的学*了生字。

  在本课的教学中,不足与疑惑的地方:《月亮的心愿》虽然是个童话故事,可内容却很丰富,思想寓意也很深刻。作为一年级六、七周岁的小学生,应理解到什么样的程度,在课文分析角度方面应如何去把握呢?在识字、写字的时间方面如何能更均衡一些呢?

  今后努力的方向:我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爱动、好表现的特点,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自觉、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活动中去,在特定的语言情境中学*词语;让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在思维和情感的震撼中领会美好的情操。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朗读是惟一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学*方法。在课堂中贯穿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7

  【说教材】

  这篇看图学文以浅显的文字生动地描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时向学生叙述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这篇课文是本册书看图学文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朗读能力基础上的强化训练,同时也是对以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教材编排看,课文中人物角色较多,语言生动趣味性强,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典型教材:从教材结构看,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段落相仿,也是进行学法指导的最佳范例。同时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尤其低年级更应该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本课分三课时完成,下面我重点阐述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思想,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学生的学*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读准9个生字的读音,随文理解字义。(2)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嫩容的基础上,学会分角色朗读对话的方法。教学难点是:体会人物心情,读准相应语气。

  【说教法学法】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因此,我充分发挥了教材的示范作用,构建了“导拨读训式”教学模式,坚持以读为基础,读训相结合的方法,侧重培养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的能力。

  【说教学过程】

  本课时我分五个环节来进行:

  一、巧设导言,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最大限度挖掘学生前在的内动力,消除大部分城市儿童因地域差异和生活经验贫乏的障碍,我首先播放录象,这段有声有色的录象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很快地被活泼可爱的小蝌蚪所吸引。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巧妙导入新课:青蛙妈妈生下小蝌蚪就离开了,所以它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于是它们就到处去找妈妈,这就是我们要学*的新课《小蝌蚪找妈妈》(板书),这样精心设计导言,调动学生视觉听觉交*参与活动,有效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能够主动、充满激情地参与学*活动。

  二、整体感知,明了大意。

  这一环节我坚持从整体入手,图文结合的方法。

  1、投影演示。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想:每幅图画的是什么?再把这四幅图连起来观察思考: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样就使观察更完整、更系统,在直观上使学生对小蝌蚪的生长过程有了鲜明的感性认识。

  2、从图入文。根据低年级儿童爱看动画片的特点,我请学生边看动画录象边听课文范读录音,一方面使学生直观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的语音、语调等朗读技巧。看完后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教师重点检查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

  三、精读品味,参悟学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依据教材的结构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精心渗透了学法指导,侧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1、略讲第一自然段,让学生了解小蝌蚪的样子。

  2、精讲第二自然段,层层深入,渗透学法。

  3、首先投影演示,使学生了解小蝌蚪此时长出了两条后腿。

  然后从图学文,重点抓住“迎上去”一词体会小蝌蚪的心情。这一词语的理解对于低年级儿童有一定困难。为了化静为动,化难为易,我借助活动投影片直观启发,引导学生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多种感官积极参与。这样学生就不难理解:“迎上去”就是小蝌蚪从鲤鱼阿姨对面游过去。同时在“体会人物心情” 时,由于学生生活经验所限,理性思维尚处在萌芽阶段,于是我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对比理解(“游过去”和“迎上去”换位比较),加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体验,紧紧围绕“迎上去”一词及时追问:小蝌蚪为什么从鲤鱼阿姨对面游过去?联系你的日常生活体会一下它此时的心情?这样层层深入,步步紧逼,无疑降低了教学难点的坡度,使低年级的朗读指导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教师小结,回顾学法:

  (1)抓住“迎上去”体会小蝌蚪的急切心情。

  (2)分清小蝌蚪和鲤鱼阿姨说话声音和速度的特点。

  这样的小结使学生对朗读对话的方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潜意识中领悟到了朗读的一些技巧(只求领悟,不求硬记)

  四、自学点拨,灵活运用。

  有了前面学法指导的基础,此时我适当放手,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运用学法,逐步形成能力。

  1、图文对照,让学生了解小蝌蚪又长出了两条前腿。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2、组织学生自学讨论,教师点拨,投影出示思考题。

  (1)通过哪些词能体会小蝌蚪的心情,你是怎样体会的?

  (2)与小蝌蚪相比,乌龟说话的声音和速度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学时采取自己想、同座说、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多种形式,教师巡视,适时点拨。如果学生体会心情时有困难,教师可以追问小蝌蚪为什么要连忙追上去呢?这样削减了教学难点的坡度,分清人物后采取多种形式朗读。

  另外,在回读前三自然段时我还充分发挥学生表演才能,让他们带着头饰进行配乐表演读,充分增强了分角色朗读的效果。

  五、巩固练*,强化训练。

  语文教学要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因此我在进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同时,还加强了写的训练,为此设计了两道思考题。

  1、填空

  ()里有()小蝌蚪,大(),()的身子,()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此题设计意在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渗透了一些仿写的方法。

  2、按照上面的写法仿写两种小动物的样子。

  地点数量样子干什么

  (1)()有(),大象()()

  (2)()()()()

  此题设计体现了两个层次,意在由浅入深,拓展学生思维,强化语言文字训练。

  总之,这节课我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时时刻刻坚持以读为基础,读训结合,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切切实实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板书设计:

  妈清凉的风爱

  妈遮雨的伞妈

  的滴落的泪妈

  爱甜甜的吻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8

  《春到梅花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内容,本单元共有五篇课文,按照内容的由易到难顺序排列。这五篇课文描述了春天的不同风光,语句优美而生动。不断向上的春笋、调皮的雨点、大眼睛般的小池塘、热闹的梅花山、美丽的大草原,或让我们永存记忆,或让我们流连忘返。五篇课文就像一根红线串连的五颗璀璨的珍珠,这根红线就是“春天”,我们可以把这组课文称之为春光篇。本课记叙了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和人们游览梅花山、观赏梅花的情景。从整个小学阶段来看,这让学生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激发他们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按计划需要两课时完成,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认识四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他们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则是让学生感受梅花山的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本班孩子大多数对梅花山还是陌生的,甚至有些孩子还不认识梅花,针对这一情况,我需要借助大量图片,紧扣课文词句,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画面,让他们置身于梅花山中,入情入景,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悟意境美,培养其语感。

  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运用”。“注重语文与生活的有机联系”所以本课的教学难点我以读为本,以情促读,读中感悟文章。

  本课我的课堂将通过联系生活,兴趣导入;游戏激趣,初读课文;入景入情,精读感悟;自主学*,识写生字;个性作业,拓展延伸五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一、联系生活,兴趣导入

  语文学*与认识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梅花山就在南京市,为了拉*课本与孩子生活的距离,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教学伊始,我便问:“在南京有一座山,每当春天来临,山上便开满梅花,小朋友,你们知道这座山的名字吗?”学生自然会说出梅花山,我便相机板书,接着,由于本单元都和春天有关,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系统的概念,我用“春姑娘”将旧知与新知串联:“春姑娘唤醒了春笋和小池塘后又来到了梅花山,唤醒了山上的梅花,今天就让我们来学*第4课(幻灯出示:春到梅花山)。

  二、游戏激趣,初读课文

  我准备采用读词、读句、读文,三级阶梯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根据低年级孩子游戏教学的特点,我以孩子们都喜爱的闯关夺门票的方式进行,读词以小组为单位,以小组喜爱的方式读词,重点指导“晶、莹、尽、盛、蓝”的读音。读句各请一位男女生代表,重点指导长句的停顿。读文则全班齐读,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在词、句的掌握下,读文起来则通顺很多。闯关结束,我给孩子们播放了一组配乐梅花组图,充分创设情境,让孩子们身处梅花山去踏春寻梅,播发结束后整体感知梅花山,孩子们都能说出他们的感觉——梅花山的梅花很美。

  三、入景入情,精读感悟

  本文共有两个自然段,第一段写早春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本课的重点是感受第一段的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在第一段的教学里,我带着孩子们当游客,由远及*的去观察梅花。让孩子们边读边想,边谈感受。由远处看去满山的梅花,突出梅花开得早,开得多;走*一些放大镜头,让孩子们感受梅花盛开的样子,通过想象,通过表演,再通过朗读理解“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直观的图片再现,让孩子们看到如“片片彩云”般的梅花树。最后站在梅花树下,让孩子们仔细去看那“一朵一朵的美花”并出示一幅单朵梅花图,让孩子们去说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晶莹透亮”这一词在直观的图中就能被学生所理解,并不需要做过多空洞的讲解。然后让孩子们再次诵读这段,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景象,让学生整体感受梅花的形、色、质、味,从而用朗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第二段写休息日人们到梅花山观赏梅花的情景。从“一到休息日,……海洋。”一句让孩子们读出人们对梅花的喜爱。扣住“涌动”、“人流”结合插图,想象大街上人多时的情景,让学生直观感受,“欢乐的海洋”是对梅花山花海人潮热流场面的生动比喻,我创设了情境,让学生在朗读中有所体验。

  四、自主学*,识写生字

  本文教学两课时,每课我将预留十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学*写字,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交流如何记忆字形,我只从旁点拨和指导。记忆后通过小游戏及时巩固字形。这个时候考虑到学生都学得有些疲劳,我会让他们做一做写字操,随后播放一段舒缓的音乐让他们在一个安静的气氛中专心写字。我巡视指导,投影优秀字做激励。

  五、个性作业,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需求”,为此,我布置了自选课外作业:

  1、画一幅你喜爱的梅花。

  2、和爸爸妈妈去梅花山踏春赏梅。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让学生个性作业,可以达到课堂向课外课外拓展、延伸的目的,真正作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体会学之欢乐。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9

  一、 说教材

  《所见》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屋》里的一首古诗。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描述了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唱着歌儿,忽然又不唱了的一刹那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热爱乡村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全诗4行展现了两幅图画。第一句话体现《牧童行歌图》,第二句话体现《牧童捕蝉图》。全诗的最大特色是:对仗工整,有声有色、情景交融、由远及*、动静结合。本课文配有一幅插图,但画面上没有画出后两句诗句的画面。因此,在教学时,教师有有必要另外再出示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图画。

  二、说学情

  学生的的朗读水*不高,理解能力有限,对古诗还生疏,学生的情感难以与诗人产生共鸣。要让学生说出诗中描写的情景,一定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才能实现。所以我把引导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作为本诗教学的重点,把学生引入诗人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从古诗中所感受到的情景定为本诗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

  I、理解诗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中描写的情景。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并根据古诗展开联想,编写一篇小短文。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的兴趣。

  学*重点是理解古诗的意思,难点是借语言文字,想象古诗所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四、说教法

  l、直观教学法; 2. 图文结合法; 3. 质疑法:;4.以读代讲法,自主探究法。学生好奇心强,无意注意和形象思维占很大的优势,因此本课教学目标充分运用了先进的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新颖的形式,精彩的画面大大增加了学生学*的兴趣,消解学生观察体验、抽象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障碍,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我图文对照,让图中的情境美和文中的语言美统一再现,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理解诗的内容,觉得自己仿佛身临其境。

  五、说教学流程

  (一)由夏天捕蝉激趣导入,并引导学*本节目标。

  (二)以小组按提纲独学、对学、群学。

  1、组长组织,一人一题,按顺序逐题核对,在组内共同的疑难地方做上标记。

  2、朗读和写话的内容按提示对子间互学。2号督促做得不对的同学主动更正。

  (三)展示交流

  展一,正确、有节奏朗读读古诗,交流生字学*。

  展二,看图写话,组内推选,展示精彩。

  展三,交流词意和句意,每组4号,一人一词或一句。

  展四,交流“读出感情”1、2题。

  展五,以组比赛背诵。

  (四)教师点拨

  1、与同音字、形*字区分记忆。

  2、写出谁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连词成句,组织通顺。

  4、结合重点词、句说说体会。

  (五)达标检测。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10

  一、教材分析:

  《雨铃铛》是北师大版第十单元的一篇主题课文。本单元以“雨”为中心,旨在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在了解一些自然知识的同时,激发探索大自然的欲望;在品味文章音韵美的同时,培养热爱大自然、亲*大自然的感情。本篇课文语言简练、生动、富有童真,是本单元的引导性课文,也是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学生语言,训练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重要阵地这一。

  二、教学理念:

  真正的新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的,民主、*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是践行新课标的基本*台。在本课时中,强调落实学*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开放、轻松的课堂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三、教学目标:

  为了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以人为本”、“为了人的全面、和谐和可持续的发展”等理念,更好地将课程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得到高效率落实,更好利用教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确定以下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11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

  2、方法与策略:在小组中协作、探究、发展个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激发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四、教法与学法:

  在新型的课堂中,教师担当多种角色,而在学生的眼里首先应该是一位有向心力的益友。这两者的关系决定着整个教学。教法与学法是不可分的,在本课时里,确定的方法是:师生同乐、自主学*。

  五、教学过程:

  依据以上教材特点、学生特点以及课程标准中“学生是主体”这一主旨,为了更好地获得课堂的合理开放与和谐,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1、激**绪,铺垫课堂:用学生课前的无意识演唱进入学*

  “雨” 在生活中是常见的,为了让学生再现生活的体验,在学生用“雨”组词、说话、背相关的儿歌,之后用漂亮的铃铛图作为对学生前段表现的肯定,并同时引出猜字这一识字方法。在学生情绪高涨的时候,适时地提出“沙沙”、“丁零当啷”的读法,让学生在此时对本课中难点——拟声词的朗读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2、运用方法,自主合作:一年级的识字教学是个重点,识字量大,不只是在课堂上就能解决得了的。在重视人的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教给他们学*的方法是最为重要的。所以在承上的设疑之后,先让学生在初次接触课文的时候,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面对自己发现的问题再交流方法,并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进行充分而自主的练*,这一环节是要让学生感受的到自己就是学*的主人,从而提高主动学*的热情。

  学生在获得较多的练*成果后,就会有很强的表现欲。在这时师生一起活动,展示自主学*的成果。通过课件的生动展示、个别学生的认读、开火车、抢读中组词、说话等多种形式的练*,落实本课时的识字这一重点。

  3、任务朗读,揣摩品味:为了让学生的识字得到及时的运用,让他们感受到识字之于读文的重要。在检测完字的学*情况之后,给学生自由读的时间,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之后有个人活动的空间,体验到学*的轻松。

  紧接着用齐读收心,用自评发现自已的优点,以获得继续学*的信心。教师的范读则是为了让学生内心的向师性为他们的朗读导航,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就是为了让师生的互动得到最大限度的开放,同时也是在无意识中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和榜样意识。在此基础上再次给学生充分的展示自我的机会,完成此过程中的口语交际。

  在齐读后,给学生任务,以驱动他们的思维:雨落在哪儿,像什么,发出了什么声音。在这些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是要为学生的口语表达练*提供一个线索,也是为了让学生再次体验到阅读的愉悦。

  用小组赛读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并再次用任务对其思维进行驱动:春雨招呼了谁,招呼它干什么。这一任务的提出旨在强调学生在生活中表达的完整性。

  4、放飞想像,回归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尤其应以激发想像力和创造力为重点。因此在对文本的延伸中,我充分赏识个性,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如果你是春雨,你还想招呼谁,招呼他来做什么。并将这种想像做深层的挖掘,用课件展示的生动的生活场景作牵引:在生活中,你还见过雨落在哪里,像什么,发出了什么声音。意在让学生在无拘无束地想像与交流中展现个性与童真,在发挥创造力的同时,体味到诗歌的美、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

  5、无尽延伸,回味无穷:用精炼而充满童话色彩的小结语言——雨有个哥哥叫去雷,有个弟弟叫雾,雪花是它的姐姐,彩虹是它的妹妹,云、冰雹……都是它的好朋友,它们在大自然中等着我们去观察呢。让学生的想像无限延伸。最后用歌曲《小雨沙沙》和小雨说再见,是为了在高潮中结束本课时,让学生在课余仍有回味的内容,同时也为他们对生活、对自然的观察与探索打下思想的基础。

  六、关于板书:

  只板书课题和本课中出现的两个拟声词。在追求简捷的同时,追求在书写示范上的实效,用规范而富有美感的书写为学生作出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的书写。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