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赏析 (菁华3篇)

首页 / 赏析 / | 赏析

八声甘州赏析1

  《八声甘州》作品简介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此词抒写了作者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上片描绘了雨后清秋的傍晚,关河冷落夕阳斜照的凄凉之景;下片抒写词人久客他乡急切思念归家之情。全词语浅而情深,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写出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典型感受,从而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

  《八声甘州》原文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⑴。渐霜风凄紧⑵,关河冷落,残照当楼⑶。是处红衰翠减⑷,苒苒物华休⑸。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⑹,归思难收⑺。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⑻。想佳人⑼妆楼颙望,误几回⑽、天际识归舟。争知我⑾,倚栏杆处,正恁凝愁⑿!

  《八声甘州》注释

  ⑴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写眼前的景象。潇潇暮雨在辽阔江天飘洒,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清朗寒凉。潇潇,下雨声。一说雨势急骤的样子。一作“萧萧”,义同。清秋,清冷的秋景。

  ⑵ 霜风:指秋风。

  凄紧:凄凉紧迫。

  关河:关塞与河流,此指山河。

  ⑶残照:落日余光。当,对。

  ⑷是处:到处。

  红衰翠减:指花叶凋零。

  红,代指花。

  翠,代指绿叶。此句为借代用法。

  ⑸苒苒(rǎn):同“荏苒”,形容时光消逝,渐渐(过去)的意思。

  物华:美好的景物。

  休:这里是衰残的意思。

  ⑹渺邈(miao3):远貌,渺茫遥远。一作“渺渺”,义同。

  ⑺归思(旧读:sì,做心绪愁思讲):渴望回家团聚的心思。

  ⑻淹留:长期停留。

  ⑼佳人:美女。古诗文中常用代指自己所怀念的对象。

  颙(yóng)望:抬头凝望。颙,一作“长”。

  ⑽误几回: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只当作心上人的归舟。语意出温庭钧《望江南》词:“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天际,指目力所能达到的极远之处。

  ⑾争(zěn):怎。处:这里表示时间。

  “倚栏杆处”即“倚栏杆时”。

  ⑿恁(nèn):如此。

  凝愁:愁苦不已,愁恨深重。凝,表示一往情深,专注不已。

  《八声甘州》原文翻译

  伫立江边面对着潇潇暮雨,暮雨仿佛在洗涤清冷的残秋。渐渐地雨散云收秋风逐渐紧,山河冷落落日余晖映照江楼。满目的凄凉到处是花残叶凋,那些美好的景色都已经歇休。只有长江水默默地向东流淌。

  其实我实在不忍心登高眺望,想到故乡遥远不可及之处,一颗归乡的心迫切难以自抑。叹息这几年来四处奔波流浪,究竟是什么苦苦到处滞留?佳人一定天天登上江边画楼,眺望我的归舟误认一舟一舟?你可知道我正在倚高楼眺望,心中充满了思念家乡的忧愁苦闷?

  创作背景

  柳永出身士族家庭,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文化熏陶,有求仕用世之志。因其天性浪漫,极具音乐天赋,适逢北宋安定统一,城市繁华,开封歌楼妓馆林林总总,被流行歌曲吸引,乐与伶工、歌妓为伍。初入仕,竟因谱写俗曲歌词,遭致当权者挫辱,而不得伸其志。他于是浪迹天涯,用词抒写羁旅之志和怀才不遇的痛苦愤懑。《八声甘州》即此类词的代表作。被苏轼称赞其佳句为“不减唐人高处”。

  《八声甘州》赏析

  词中表达了作者常年宦游在外,于清秋薄暑时分,感叹漂泊的生涯和思念情人的心情。这种他乡做客叹老悲秋的主题,在封建时代文人中带有普遍意义。但作者在具体抒情上,具有特色。

  词的上片写作者登高临远,景物描写中融注着悲凉之感。一开头,总写秋景,雨后江天,澄澈如洗。头两句“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用“对”字作领字,勾画出词人正面对着一幅暮秋傍晚的秋江雨景。“洗”字生动真切,潜透出一种情心。“潇”和“洒”字,用来形容暮雨,仿佛使人听到了雨声,看到了雨的动态。接着写高处景象,连用三个排句:“渐霜风凄惨,关何冷落,残照妆楼。”进一步烘托凄凉、萧索的气氛,连一向鄙视柳词的苏轼也赞叹“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赵令畴《侯鲭录》)。所谓“不减唐人高处”,主要是指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悲壮阔大;凄冷的寒风和着潇潇暮雨紧相吹来,关山江河都冷落了,残日的余辉映照着作者所在的高楼,所写的每一个景色里,都渗透着作者深沉的感情。这三句由“渐”字领起。雨后傍晚的江边,寒风渐冷渐急,身上的感觉如此,眼前看到的也是一片凄凉。“关河”星是冷落的,词人所在地也被残阳笼罩,同样是冷落的,景色苍茫辽阔,境界高远雄浑,勾勒出深秋雨后的一幅悲凉图景,也渗透进了天涯游客的忧郁伤感。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这两句写低处所见,到处花落叶败,万物都在凋零,更引起作者不可排解的悲哀。这既是景物描写,也是心情抒发,看到花木都凋零了,自然界的变化不能不引起人的许多感触,何况又是他乡做客之人。作者却没明说人的感触,而只用“长江无语东流”来暗示出来。词人认为“无语”便是无情。“惟有”二字暗示“红衰翠减”的花木不是无语无情的,登高临远的旅人当然更不是无语无情的,只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对长江水的指责无理而有情。在无语东流的长江水中,寄托了韶华易逝的感慨。

  上片以写景为主,但景中有情,从高到低,由远及*,层层铺叙,把大自然的浓郁秋气与内心的悲哀感慨完全融合在一起,淋漓酣畅而又兴象超远。

  词的下片由景转入情,由写景转入抒情。写对故乡亲人的怀念,换头处即景抒情,表达想念故乡而又不忍心登高,怕引出更多的乡思的矛盾心理。从上片写到的景色看,词人本来是在登高临远,而下片则用“不忍登高临远”一句,“不忍”二字领起,在文章方面是转折翻腾,在感情方面是委婉伸屈。登高临远是为了看看故乡,故乡太远是望而不见,看到的则更是引起相思的凄凉景物,自然使人产生不忍的感情。“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实际上这是全词中心。“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这两句向自己发问,流露出不得已而淹留他乡的凄苦之情,回顾自己落魄江湖,四处漂泊的经历。扪心问声究竟是为了什么原因。问中带恨,发泄了被人曲意有家难归的深切的悲哀。有问无答,因为诗人不愿说出来,显得很含蕴。一个“叹”字所传出的是千思百回的思绪,和回顾茫然的神态,准确而又传神。“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又从对方写来,与自己倚楼凝望对照,进一步写出两地想念之苦,并与上片寂寞凄清之景象照应。虽说是自己思乡,这里却设想着故乡家人正盼望自己归来。佳人怀念自己,处于想象。本来是虚写,但词人却用“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样的细节来表达怀念之情。仿佛实有其事,见人映己,运虚于实,情思更为悱侧动人。结尾再由对方回到自己,说佳人在多少次希望和失望之后,肯定会埋怨自己不想家,却不知道“倚阑”远望之时的愁苦。“倚阑”、“凝愁”本是实情,但却从对方设想用“争知我”领起,化实为虚,显得十分空灵,感情如此曲折,文笔如此变化,实在难得。结尾与开头相呼应,理所当然地让人认为一切景象都是“倚阑”所见,一切归思都由“凝愁”引出,生动地表现了思乡之苦和怀人之情。

  全词一层深一层,一步接一步,以铺张扬厉的手段,曲折委婉地表现了登楼凭栏,望乡思亲的羁旅之情。通篇结构严密,迭宕开阖,呼应灵活,首尾照应,很能体现柳永词的艺术特色。

  名家评论

  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七:东坡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清刘体仁《七颂堂词绎》:词有与古诗同妙者:“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姜夔《惜红衣》)即霸岸(王粲《七哀诗》)之兴也。“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即勅勒之歌也。

  郑文焯《与人论词遗札》:柳词本以柔婉见长,此词却以沉雄之魄,清劲之气,写奇丽之情。

  梁令娴《艺蘅馆词选》乙卷:家大人(梁启超)云:“飞卿词:‘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此词境颇似之。”

  《八声甘州》作者介绍

  柳永,宋代词人。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崇安(今属福建)人。公元1034年(景祐元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或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善为乐章,长于慢词。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与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风婉约,词作甚丰,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创作慢词独多,发展了铺叙手法,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北宋慢词的兴盛和发展有重要作用。词作流传极广,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生*亦有诗作,惜传世不多。有《乐章集》。

八声甘州赏析2

  八声甘州 寄参寥子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①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注】①谢公:即谢安,东晋名士、宰相,早年曾隐居东山。据《晋书?谢安传》载,谢安东山再起后,时时不忘归隐,但终究还是病逝于西州门。羊昙素为谢所重,谢死后,一次醉中无意走过西州门,觉而大哭而去。

  11.“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一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分析其表达作用。(5分)

  12.请简要概括词的下片蕴含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6分)

  参考答案

  11、拟人。(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物象变化快的特点,(2分)表现了诗人对世事沧桑变化的感慨和对友人的不舍之情。(2分)或:比喻。(1分)以潮涨潮落比喻人世的聚散离合,(2分)表现了诗人对世事沧桑变化的感慨和对友人的不舍之情。(2分)

  12、表达了对与参寥子在杭州交游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及对二人友情珍惜;(2分)表达了离别之际对参寥子的劝慰和自我宽慰之情;(2分)还表达了自己归隐超脱的志向。(2分)

  赏析:词的上片起势不凡,以钱塘江喻人世的聚散离合,充分表现了词人的豪情。首二句表面上是写钱塘江潮水一涨一落,但一说“有情”,一说“无情”,此“无情”,不是指自然之风本乃无情之物,而是指已被人格化的有情之风,却绝情地送潮归去,毫不依恋。所以,“有情卷潮来”和“无情送潮归”,并列之中却以后者为主,这就突出了此词抒写离情的特定场景。下面三句实为一个领字句,以“问”字领起。西兴,在钱塘江南,今杭州市对岸,萧山县治之西。“几度斜晖”,即多少次看到残阳落照中的钱塘潮呵!这里指与参寥多次同观潮景,颇堪纪念。“斜晖”,一则承上“潮归”,因落潮一般在傍晚时分,二则此景在我国古代诗词中往往是与离情结合在一起的特殊意象。此句以发问的形式,写出天上阳光的无情。地下潮水无情而归,天上夕阳无情而下,这是以天地和自然万物的无情,衬托人之有情。

  “不用”以下四句,意谓面对社会人生的无情,不必替古人伤心,也不必为现实忧虑,必须超凡脱俗,“白首忘机”,泯灭机心,无意功名,达到达观超旷、淡泊宁静的心境。这几句,带有作者深沉的人生感喟和强烈的哲理色彩,读来令人感慨。

  从上片写钱塘江景,到下片写西湖湖景,南江北湖,都是记述他与参寥在杭的游赏活动。

  “算诗人”两句:先写与参寥的相知之深。参寥诗名甚著,苏轼称赞他诗句清绝,可与林逋比肩。他的《子瞻*上令歌舞者求诗,戏以此赠》云“底事东山窈窕娘,不将幽梦嘱襄王。禅心已作沾泥絮,肯逐春风上下狂”,妙趣横生,传诵一时。他与苏轼肝胆相照,友谊甚笃。早在苏轼任徐州知州时,他专程从余杭前去拜访;苏轼被贬黄州时,他不远二千里,至黄与苏轼游从;此次苏轼守杭,他又到杭州卜居智果精舍;甚至在以后苏轼南迁岭海时,他还打算往访,苏轼去信力加劝阻才罢。这就难怪苏轼算来算去,像自己和参寥那样亲密无间、荣辱不渝的至友,在世上是不多见的了。如此志趣相投,正是归隐佳侣,转接下文。

  结尾几句:表现了词人超然物外、归隐山水的志趣,进一步抒写二人的友情。据《晋书?谢安传》载,谢安东山再起后,时时不忘归隐,但终究还是病逝于西州门。羊昙素为谢所重,谢死后,一次醉中无意走过西州门,觉而大哭而去。词人借这一典故安慰友人:自己一定不会象谢安一样雅志相违,使老友恸哭于西州门下。

八声甘州赏析3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宋代:叶梦得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译文

  淮河环绕着楚都寿春孤城,野草丛生,河岸迷蒙。当年南朝谢家子弟,意气风发,统领数万精兵。以逸待劳痛击前秦军,苻坚百万雄师如受惊的巨鲸,在淝水中溃奔。转眼间,建立起大功。

  时隔千年,八公山的草木一如当年,簇拥着险峻的峦峰。而今山头云涛聚又散,昔日的豪杰杳无迹踪。劳累终生。古今往事俱成空。可笑我吊古伤今何必太多情。叹惜谢安晚年,遭疏远,不受重用。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注释

  1、寿阳楼:指寿春(今安徽寿县)的城楼,东晋改名寿阳。八公山在寿县北,淝水经此入淮。公元三八三年,东晋谢安、谢玄以八万精兵大败苻坚八十万众于此。

  2、故都:指北宋都城汴京。作者写此词时,汴京已残破,所以用“故”。

  3、长淮:淮河。当时宋、金以淮河为界。

  4、孤城:指寿阳城。

  5、乌衣:乌衣:巷名,故址在今南京市东南,是晋代王、谢等名门贵族之地。

  6、年少:指谢安的子、侄一班在淝水之战中表现出色的年轻将领。

  7、芝兰秀发:源于《世说新语》中谢玄的话:“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比喻年轻有为的子弟。

  8、戈戟云横:一语双关,明喻晋军的武器像阵云一样横列开去,暗用《世说新语》中”见钟士季(会)如观武库,但睹戈戟”的典故,赞誉谢安等足智多谋,满腹韬略。

  9、奔鲸:奔逃的鲸鱼,这里形容苻坚兵溃如鲸鲵之窜逃。

  10、转盼:转眼之间。

  11、草木:草木皆兵之意。《晋书·苻坚载记》:“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

  12、峥嵘:形容山势险峻。

  13、劳生:碌碌的人生。

  14、怆:伤感。

  15、遗情:指思念往事。曹植《洛神赋》:“遗情想象。”李善注:“思旧故而想象。”

  16、东山老:指谢安,他曾隐居东山。

  17、恒筝:桓伊善弹筝。曾抚筝而歌《怨歌》,以讽谏晋孝武帝猜忌谢安,不予重用。谢安听了“泣下沾襟”,孝武帝“甚有愧色”。事见《晋书·桓伊传》。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赏析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写登山所见。词人眼中,有环绕“孤城”的“长淮”逝水,以及岸边的迷离衰草。“故都”与“依然”,表现出一种时空变换的沧桑感。“迷”与“孤”二字,则渲染了一种迷蒙、苍茫的历史厚重感,营造出怀古的感情基调。

  “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用一个“想”字,引出对历史往事的回忆。当时谢安推荐自己的弟弟谢石和侄儿谢玄率军出战,因谢家居住在建康城中名门聚居的乌衣巷,而称谢家子弟为“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是作者赞扬他们少年有作为。“戈戟云横”表面写东晋军队武器齐整,兵容肃穆,实则暗指少年将领们带兵的魄力和谋略。

  “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坐看”一词,颇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从容气概。当时,前秦皇帝因拥兵百万,曾说过“以吾之众旅,投鞭子江,足断其流”的话,态度骄狂。因此词人此处称之为“骄兵”。“沸浪骇奔鲸”描写苻坚的军队仓惶逃窜的景象,十分形象。

  “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转盼”和“一顾”承接上句“坐看”,突出谢石、谢玄的才能和他们少年豪杰的风采,同时也表现出胜利者特有的淡定自若。“千载”接续“功成”,“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这些千年之后依然故在的景物,仿佛在向词人昭示往日的“峥嵘”,但是“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如今空有河山,豪杰却无处可寻了。感慨中隐约可见词人对当朝无人的失望。

  叶梦得是南宋朝廷中坚决的主战派,但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却是主和派。他遭受排挤而离京,心中满是愤慨,面对淝水之战的战场故址,回想那段成功驱逐异族侵犯的战争,自然生出今昔对比之意。

  “信劳生、空成今古”,谢氏子弟劳碌一生,他们建立的功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殒,如今只空余“孤城”、“长淮”、“八公山”,向人话说当年。一切终将成空,所以词人“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以自嘲的口气笑自己太过执著纠结。

  “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一句,暗含谢安晚年的一段历史典故。谢安年老时被晋孝武帝疏远,一次,在陪孝武帝喝酒时,当时的名士桓伊为他们弹筝助兴,歌曹植《怨歌行》日:“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声节悲慨,俯仰可观。孝武帝听完后,面有愧色。

  同样是忠信见疑,词人拿谢安和自己进行对比,突出了自身处境的悲惨,谢安虽被猜疑,但尚能与孝武帝一同饮酒,且有桓伊为他仗义执言;而自己却只能暮年“独听桓筝”。下阕从“峥嵘”、“豪英”到“空成今古”、“笑我”,再到“可堪岁晚”,词情一再转折,怀古叹今的兴味丰厚浓郁,深合词人当时的复杂心情。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绍兴三年(1133)前后,是叶梦得登寿阳(今安微省寿县)城楼及八公山而作。叶梦得在寿阳八公山登高望远,想到一段历史往事,遂发思古之幽情,缅怀谢安等的英雄业绩,自伤年暮岁晚,功业无成,写下了这篇词作。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作者介绍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八声甘州赏析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八声甘州赏析 (菁华3篇)(扩展1)

——八声甘州赏析 (菁华3篇)

八声甘州赏析1

  八声甘州

  辛卯岁,沈尧道同余北归,各处杭越。逾岁,尧道来问寂寞,语笑数日,又复别去。赋此曲,并寄赵学舟。

  别本尧道作秋江、赵学初作曾心传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寒气脆貂裘。

  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

  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

  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

  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

  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

  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

  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

  【简析】

  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老友勺别重逢,旋又离去,赠上的难道仅仅是一枝芦花吗?它实在是我的一片心呀!零落的难道仅仅是芦絮,是秋色吗?它实在是我们比秋色更浓重更花茫的故国之思呀!朋友,还记得前年联袂北游,踏雪冒寒 、古道走马的情景吗?可是除更增亡国沉痛,竟了字不能写出……如今你这一走,留给我的是加倍索寞。登楼排遣吗?又怕见那夕阳,它更使我忆起夕阳一般沉沦的故国……

八声甘州赏析2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洒江天

  宋代: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阑 一作:栏)

  赏析

  此词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一个“对”字,已写出登临纵目、望极天涯的境界。当时,天色已晚,暮雨潇潇,洒遍江天,千里无垠。其中“雨”字,“洒”字,和“洗”字,三个上声,循声高诵,定觉素秋清爽,无与伦比。

  自“渐霜风”句起,以一个“渐”字,领起四言三句十二字。“渐”字承上句而言,当此清秋复经雨涤,于是时光景物,遂又生一番变化。这样词人用一“渐”字,神态毕备。秋已更深,雨洗暮空,乃觉凉风忽至,其气凄然而遒劲,直令衣单之游子,有不可禁当之势。一“紧”字,又用上声,气氛声韵写尽悲秋之气。再下一“冷”字,上声,层层逼紧。而“凄紧”“冷落”,又皆双声叠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量,紧接一句“残照当楼”,境界全出。这一句精彩处“当楼”二字,似全宇宙悲秋之气一起袭来。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词意由苍莽悲壮,而转入细致沉思,由仰观而转至俯察,又见处处皆是一片凋落之景象。“红衰翠减”,乃用玉溪诗人之语,倍觉风流蕴藉。“苒苒”,正与“渐”字相为呼应。一“休”字寓有无穷的感慨愁恨,接下“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写的是短暂与永恒、改变与不变之间的这种直令千古词人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无语”二字乃“无情”之意,此句蕴含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理。

  “不忍”句点明背景是登高临远,云“不忍”,又多一番曲折、多一番情致。至此,词以写景为主,情寓景中。但下片妙处于词人善于推己及人,本是自己登远眺,却偏想故园之闺中人,应也是登楼望远,伫盼游子归来。“误几回”三字更觉灵动。结句篇末点题。“倚阑干”,与“对”,与“当楼”,与“登高临远”,与“望”,与“叹”,与“想”,都相关联、相辉映。词中登高远眺之景,皆为“倚闺”时所见;思归之情又是从“凝愁”中生发;而“争知我”三字化实为虚,使思归之苦,怀人之情表达更为曲折动人。

  这首词章法结构细密,写景抒情融为一体,以铺叙见长。词中思乡怀人之意绪,展衍尽致。而白描手法,再加通俗的语言,将这复杂的意绪表达得明白如话。这样,柳永的《八声甘州》终成为词史上的丰碑,得以传颂千古。全词景中有情,情中带景。上片于壮丽的秋景之中含有凄凉伤感之柔情,下片于缠绵的离情中带有伤感之景,前后情景交相辉映。上片写观景,虽未点明登楼而登楼之意自明;下片于“依栏杆处”再点登楼,起到了首尾呼应作用。笔法之高妙,于此可见,作者不愧为慢词的奠基人。

八声甘州赏析3

  《八声甘州》作品简介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此词抒写了作者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上片描绘了雨后清秋的傍晚,关河冷落夕阳斜照的凄凉之景;下片抒写词人久客他乡急切思念归家之情。全词语浅而情深,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写出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典型感受,从而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

  《八声甘州》原文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⑴。渐霜风凄紧⑵,关河冷落,残照当楼⑶。是处红衰翠减⑷,苒苒物华休⑸。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⑹,归思难收⑺。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⑻。想佳人⑼妆楼颙望,误几回⑽、天际识归舟。争知我⑾,倚栏杆处,正恁凝愁⑿!

  《八声甘州》注释

  ⑴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写眼前的景象。潇潇暮雨在辽阔江天飘洒,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清朗寒凉。潇潇,下雨声。一说雨势急骤的样子。一作“萧萧”,义同。清秋,清冷的秋景。

  ⑵ 霜风:指秋风。

  凄紧:凄凉紧迫。

  关河:关塞与河流,此指山河。

  ⑶残照:落日余光。当,对。

  ⑷是处:到处。

  红衰翠减:指花叶凋零。

  红,代指花。

  翠,代指绿叶。此句为借代用法。

  ⑸苒苒(rǎn):同“荏苒”,形容时光消逝,渐渐(过去)的意思。

  物华:美好的景物。

  休:这里是衰残的意思。

  ⑹渺邈(miao3):远貌,渺茫遥远。一作“渺渺”,义同。

  ⑺归思(旧读:sì,做心绪愁思讲):渴望回家团聚的心思。

  ⑻淹留:长期停留。

  ⑼佳人:美女。古诗文中常用代指自己所怀念的对象。

  颙(yóng)望:抬头凝望。颙,一作“长”。

  ⑽误几回: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只当作心上人的归舟。语意出温庭钧《望江南》词:“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天际,指目力所能达到的极远之处。

  ⑾争(zěn):怎。处:这里表示时间。

  “倚栏杆处”即“倚栏杆时”。

  ⑿恁(nèn):如此。

  凝愁:愁苦不已,愁恨深重。凝,表示一往情深,专注不已。

  《八声甘州》原文翻译

  伫立江边面对着潇潇暮雨,暮雨仿佛在洗涤清冷的残秋。渐渐地雨散云收秋风逐渐紧,山河冷落落日余晖映照江楼。满目的凄凉到处是花残叶凋,那些美好的景色都已经歇休。只有长江水默默地向东流淌。

  其实我实在不忍心登高眺望,想到故乡遥远不可及之处,一颗归乡的心迫切难以自抑。叹息这几年来四处奔波流浪,究竟是什么苦苦到处滞留?佳人一定天天登上江边画楼,眺望我的归舟误认一舟一舟?你可知道我正在倚高楼眺望,心中充满了思念家乡的忧愁苦闷?

  创作背景

  柳永出身士族家庭,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文化熏陶,有求仕用世之志。因其天性浪漫,极具音乐天赋,适逢北宋安定统一,城市繁华,开封歌楼妓馆林林总总,被流行歌曲吸引,乐与伶工、歌妓为伍。初入仕,竟因谱写俗曲歌词,遭致当权者挫辱,而不得伸其志。他于是浪迹天涯,用词抒写羁旅之志和怀才不遇的痛苦愤懑。《八声甘州》即此类词的代表作。被苏轼称赞其佳句为“不减唐人高处”。

  《八声甘州》赏析

  词中表达了作者常年宦游在外,于清秋薄暑时分,感叹漂泊的生涯和思念情人的心情。这种他乡做客叹老悲秋的主题,在封建时代文人中带有普遍意义。但作者在具体抒情上,具有特色。

  词的上片写作者登高临远,景物描写中融注着悲凉之感。一开头,总写秋景,雨后江天,澄澈如洗。头两句“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用“对”字作领字,勾画出词人正面对着一幅暮秋傍晚的秋江雨景。“洗”字生动真切,潜透出一种情心。“潇”和“洒”字,用来形容暮雨,仿佛使人听到了雨声,看到了雨的动态。接着写高处景象,连用三个排句:“渐霜风凄惨,关何冷落,残照妆楼。”进一步烘托凄凉、萧索的气氛,连一向鄙视柳词的苏轼也赞叹“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赵令畴《侯鲭录》)。所谓“不减唐人高处”,主要是指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悲壮阔大;凄冷的寒风和着潇潇暮雨紧相吹来,关山江河都冷落了,残日的余辉映照着作者所在的高楼,所写的每一个景色里,都渗透着作者深沉的感情。这三句由“渐”字领起。雨后傍晚的江边,寒风渐冷渐急,身上的感觉如此,眼前看到的也是一片凄凉。“关河”星是冷落的,词人所在地也被残阳笼罩,同样是冷落的,景色苍茫辽阔,境界高远雄浑,勾勒出深秋雨后的一幅悲凉图景,也渗透进了天涯游客的忧郁伤感。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这两句写低处所见,到处花落叶败,万物都在凋零,更引起作者不可排解的悲哀。这既是景物描写,也是心情抒发,看到花木都凋零了,自然界的变化不能不引起人的许多感触,何况又是他乡做客之人。作者却没明说人的感触,而只用“长江无语东流”来暗示出来。词人认为“无语”便是无情。“惟有”二字暗示“红衰翠减”的花木不是无语无情的,登高临远的旅人当然更不是无语无情的,只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对长江水的指责无理而有情。在无语东流的长江水中,寄托了韶华易逝的感慨。

  上片以写景为主,但景中有情,从高到低,由远及*,层层铺叙,把大自然的浓郁秋气与内心的悲哀感慨完全融合在一起,淋漓酣畅而又兴象超远。

  词的下片由景转入情,由写景转入抒情。写对故乡亲人的怀念,换头处即景抒情,表达想念故乡而又不忍心登高,怕引出更多的乡思的矛盾心理。从上片写到的景色看,词人本来是在登高临远,而下片则用“不忍登高临远”一句,“不忍”二字领起,在文章方面是转折翻腾,在感情方面是委婉伸屈。登高临远是为了看看故乡,故乡太远是望而不见,看到的则更是引起相思的凄凉景物,自然使人产生不忍的感情。“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实际上这是全词中心。“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这两句向自己发问,流露出不得已而淹留他乡的凄苦之情,回顾自己落魄江湖,四处漂泊的经历。扪心问声究竟是为了什么原因。问中带恨,发泄了被人曲意有家难归的深切的悲哀。有问无答,因为诗人不愿说出来,显得很含蕴。一个“叹”字所传出的是千思百回的思绪,和回顾茫然的神态,准确而又传神。“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又从对方写来,与自己倚楼凝望对照,进一步写出两地想念之苦,并与上片寂寞凄清之景象照应。虽说是自己思乡,这里却设想着故乡家人正盼望自己归来。佳人怀念自己,处于想象。本来是虚写,但词人却用“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样的细节来表达怀念之情。仿佛实有其事,见人映己,运虚于实,情思更为悱侧动人。结尾再由对方回到自己,说佳人在多少次希望和失望之后,肯定会埋怨自己不想家,却不知道“倚阑”远望之时的愁苦。“倚阑”、“凝愁”本是实情,但却从对方设想用“争知我”领起,化实为虚,显得十分空灵,感情如此曲折,文笔如此变化,实在难得。结尾与开头相呼应,理所当然地让人认为一切景象都是“倚阑”所见,一切归思都由“凝愁”引出,生动地表现了思乡之苦和怀人之情。

  全词一层深一层,一步接一步,以铺张扬厉的手段,曲折委婉地表现了登楼凭栏,望乡思亲的羁旅之情。通篇结构严密,迭宕开阖,呼应灵活,首尾照应,很能体现柳永词的艺术特色。

  名家评论

  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七:东坡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清刘体仁《七颂堂词绎》:词有与古诗同妙者:“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姜夔《惜红衣》)即霸岸(王粲《七哀诗》)之兴也。“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即勅勒之歌也。

  郑文焯《与人论词遗札》:柳词本以柔婉见长,此词却以沉雄之魄,清劲之气,写奇丽之情。

  梁令娴《艺蘅馆词选》乙卷:家大人(梁启超)云:“飞卿词:‘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此词境颇似之。”

  《八声甘州》作者介绍

  柳永,宋代词人。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崇安(今属福建)人。公元1034年(景祐元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或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善为乐章,长于慢词。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与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风婉约,词作甚丰,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创作慢词独多,发展了铺叙手法,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北宋慢词的兴盛和发展有重要作用。词作流传极广,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生*亦有诗作,惜传世不多。有《乐章集》。


八声甘州赏析 (菁华3篇)(扩展2)

——《声之形》观后感 (菁华3篇)

《声之形》观后感1

  唯美的画风,却并无从粉饰《声之形》苍白*庸的本质,其松散的叙事手法,空洞的人物设定,使这部作品从始至终都难以让人产生何般共鸣,而面对丑恶的校园欺凌事件,那*乎童话般的所谓救赎,**者的傻白甜设定,大团圆式的结局,更没有一丝深度可言。

  作为一部自诩比肩《你的名字》的动画电影,《声之形》的节奏掌控上都同前者便有有着天渊之别,没有任何能够其自洽的逻辑构思,也没有合理的起承转合,想到一出是一处肆意妄为的胡编乱造,甚至于连跳楼自杀这种沉痛阴郁的事件,居然都让人感觉是啼笑皆非的,更不谈那种种所谓亲情,友情与爱情的空洞,这部动画就像是很多段子被强硬的拼凑在了一起,硬是将一场校园欺凌变成了一场校园纯爱。

  除了节奏叙事的羸弱,电影让人更为可笑于的是那唯美的画风只是成为了粉饰校园霸凌的遮瑕,导演对于校园霸凌的理解诠释,俨然只是停留在了不过是小孩之前的嬉戏打闹上,而根本就没有去更为深层次的展现这种霸凌事件在现实中对**者带来的种种恶果,这是一个既会让人深陷于绝望,也会在人心中种下无法抹去阴霾的恶果,当然男主在受到同样待遇后也希望自杀救赎,但这种救赎在前篇完全没有合理铺垫的境况下只是沦为了笑谈。

  其实现实中例如西宫这样的女主是根本就不会存在的,面对不断的霸凌,一颗年幼的心却没有得到任何的扭曲,相反对于男主依旧有着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般的爱意,而对于昔日同样参与了伤害自己的每一个人,居然也可以轻易的去原谅他们,甚至于后来他们讨厌不喜欢自己,居然会认为是自己的错,想到自杀,这种对人*乎神话的.塑造,根本就不是什么天使的善良,而是将一个人刻画成为了完全没有自尊自爱,甚至于没有人性的玩偶。

  将霸凌变成童话的二次元,在这个男帅女靓的日漫世界中,所有的丑恶都是被美化的,所以男女主之前从霸凌到纯爱的狗血才会变的看似美好,但现实永远不会这样,如此童话除了抚*霸凌者的罪恶,还有什么价值可言呢?!

《声之形》观后感2

  故事风格

  就像看《你的名字》就知道是典型的新海诚作品一样,看动画就是看人,这句话笔者深信不疑,什么样的监督做什么样的动画,就和什么样的导演出什么样的电影是一个道理。《声之形》的监督是山田尚子,看看山田尚子出名的作品就知道她的风格,《轻音少女》,《玉子市场》,还有《吹响吧!上低音号》的部分演出,山田尚子的典型风格就是细腻的日常故事,《声之形》也是如此,或者说《声之形》这样用日常事件来描述故事的风格,正好是山田尚子拿手的类型。

  不过《声之形》如果要说日常,故事的总体风格还是偏沉重的,先有霸凌,后有矛盾吵架,解决的过程也比较长,话题也比较严肃,里面的“熊孩子们”也思想比较极端,欢乐的片段不多,总体还是比较压抑的,肯定不是《轻音少女》那种无忧无虑,毕竟是反应成长的问题,太欢乐就没有重点。

  虽然沉重,但是角色的成长还是让人觉得欣喜,总能让人展望“故事往好的方向发展后”的那种期待,故事相当细腻,无论是对角色的细节描写,还是从动作语句反应出的内心,这一点山田尚子的把握还是到位,像是男主角最后去学园祭,反反复复照镜子打理,对于一个对自己形象没有太过注重男主角来说,显然是很在意和朋友们一起去学园祭的“机会”,还有女主角西宫的一些细微表情的刻画,监督也是没有放过。

  这种欲张但却不扬的风格,还是京阿尼一贯的风格,对于日常的节奏的拿捏也是恰到好处,不过从故事本身的高潮塑造来说,个人觉得不如20xx年京阿尼的《凉宫春日的消失》那么酣畅淋漓,但是这跟故事本身的结构也有关系,《声之形》本身就不是高潮迭起的那种剧情,而是*淡中看成长的慢慢推进,总体来说笔者认为,《声之形》的节奏把握还是非常有京都动画的风格,精致而不缺乏舒展。虽然不是一个级别的动画,但是不得不说《吹响!上低音号》的节奏也是笔者非常喜欢它的原因,《声之形》虽然故事不同,但是也有这种京阿尼独特的韵味。

  画面画风

  还是那句话,“什么人什么动画”,负责《声之形》的人设的是原画师西屋 太志,他负责过不少京都动画的作品的作画监督、原画和人设的工作,例如《日常》的人设和《冰果》的人设,所以说这次的《声之形》的人设风格,虽然不是堀口的标准“京阿尼脸”,但还是非常有京阿尼的特色的人设。看上图中的黑长直就知道,多少能感受出几份京阿尼常有的黑长直角色的味道。按西屋太志自己的说法,是想创造一种“动漫和现实之间的味道”,所以相对会去掉一些二次元角色的因素,所以最后成型的角色看起来相对比一般的京阿尼做的TV动画上更加写实一些。

  《声之形》的画面是略带偏冷的色彩和精致的风格,从画面上不会有《你的名字。》那种极为饱满的光照感和夕阳下的暖色画面,毕竟是有欺凌和比较极端思维的故事剧情,画面上太暖也会觉得违和,不过在需要暖的时候,自然也会显得充满阳光,总体画面风格更加突出一种青涩的味道。

  像是男主角和大家一起乘坐过山车游乐园玩的那一段,是画面最为鲜丽的部分

  但是很多情节下,还是会突出偏向深色的质感。

  《凉宫春日的消失》中也是为了突出一种压抑氛围而用了冷色调的画面,但是《凉宫》的故事氛围又和《声之形》不同。《声之形》故事虽然有些沉重,但还不至于压抑,也不是为了突出压抑而制作出深沉的感觉,深沉的部分主要是角色的思索和烦恼。

  所以《声之形》同样不会缺乏京都动画一贯的唯美风格,柔和而偏向*静。

  唯美漂亮的场面下,绝对不会失去应有的温馨感。自然、唯美、*淡,这就是京阿尼的日常最有魅力的地方。

  音乐

  负责《声之形》的音乐的是山田尚子指名的牛尾憲輔,他以灵活多变电子乐风格来表现青春时期特有的那种少年的心境,总体风格还是非常符合《声之形》这样的日常故事,音乐带来的细腻感情表现也十分到位。

  和之前令人印象深刻的《你的名字。》不同,《你的名字。》用的是一首BGM多个不同变奏版本来完成整体感很强的音乐,因此很多歌曲容易令人印象深刻,剧情核心部分的几首曲子笔者都非常喜欢,《声之形》相对来说,用了更多的不同的曲子来表达不同场景下的情感,由于风格一致,同样是达到了不错的整体感,但相对印象深刻的曲目就要少一些。

  主题曲是由aiko演唱的《恋をしたのは》,还是把那种无法说出口的爱用真切的方式进行表达,个人觉得还是很喜欢这首曲子的。

  说说比较有意思的部分,开头的部分用了一首插曲《MY GENERATION》,这是一首英国摇滚风的老歌,说实在的乍一听和京阿尼这种细腻风格的动画有点格格不入,不过可能是为了突出男主角少时那种作风,而用了这样一首有趣的插曲。

  和《你的名字。》对比

  很多朋友都问过我,《声之形》和《你的名字。》哪部好看。首先笔者先说一下,《你的名字。》和《声之形》的故事风格差异很大,如果说《秒速五厘米》的风格是非常写实的故事,那么《你的名字。》毫无疑问就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幻想之作,而《声之形》又是比较写实主义的作品,两部作品的风格差异还是很大的,《你的名字。》故事一气呵成,高潮部分塑造的相当感人,但是感动之余让人思考的“深度”却觉得没有《声之形》那样凝重,新海诚说他是想表达出一种对于灾难的预警,或者从灾后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然而笔者更加看出的是新海诚对恋爱观念的理解。

《声之形》观后感3

  看电影不但可以让我们放松心情、抒解压力,一部好的电影还能让我们对事情有不同角度的想法,增加我们的想像力。为生活带来一点乐趣,我最推荐一部电影名叫声之形。我推荐它的原因是因为它带我们看到了许多值得关注的社会议题。

  男主角将也班上转来了一位耳朵戴着助听器的转学生硝子,沟通只能用写字,勉强算是可以融入班级,偏偏这群学生就是年幼无知,对有特殊状况的硝子自然会产生欺负的心理,霸凌的戏码就上演了,而带头的是男主角将也,还玩过头把硝子的助听器搞坏,害硝子耳朵流血,老师在兴师问罪时大家都不敢担责任全把责任推给将也,在这段期间,将也也像是获得报应般地遭到霸凌。硝子虽然遭受将也那样的对待,却还是默默地跟在将也旁边。最后,硝子转学了

  时光来到高中,将也心智慢慢成熟,逐渐发现自己过去的错误。将也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手语教室找硝子,将也虽然也交到一些朋友但是因为自我逃避及罪恶感,导致将也并没办法发自内心的沟通,周遭看到的人脸都会贴上大大的X,在一次和硝子一起参加的烟火大会后,硝子莫名离*,将也觉得奇怪就跟了上去,将也一路跟到硝子家,发现门没锁,打开门一进去竟然看到硝子爬上阳台准备跳楼,将也立刻冲了上去救了硝子,最后硝子虽然没事,但是将也却摔到河里,被救起来后送到医院,昏迷不醒,醒来后将也回到学校,他邀请了硝子一起参加文化季,他发现同学、朋友其实都是很关心自己的,终于打从心里接纳了所有人,大家脸上的X都消失了。

  霸凌的情况,多数人会有“自己不会这么做就好”的想法,常常因为别人这么做了而大力抨击、谴责,其实这种独善其身的心态也是一种社会问题,面对霸凌的行为,我们不该只是当个旁观者。《声之形》是一部蕴含内容远大于预想的优质动画电影,若是仔细探究每个剧情细节,就会发现许多惊人的.细腻之处,值得深思。所以我非常推荐大家观看。


八声甘州赏析 (菁华3篇)(扩展3)

——初三声音的作文 (菁华3篇)

初三声音的作文1

  世界上到处是声音,大到爆炸的轰鸣声,小到蚊子嗡嗡的叫声,可是,在我心中,一直有一个声音,无论怎样变化,都在我的心中成为永恒。

  第一个声音是那么的雄厚,那么的铿锵有力,作为生产队队长,你是多么的有力,多么的尽心。爷爷从肚白一出,就出去上工,他的工作看起来好像非常的轻松,只需吆喝几句“开工、收工”。洪亮的声音在田野中回荡,体现着你作为一个壮年的精神,多么浑厚的声音!

  后来,除了这声音,你的声音越来越多。

  你结了婚,成了家,身上的担子不断加重,你的任务变成了家庭妇男。后来,又有了爸爸,你的妇男工作则是更彻底了。每天的睡眠曲成了你的主打歌,你的声音是多么的迷人,在爸爸耳中仿佛天籁之声一般引人入胜。

  爸爸渐渐的长大了,你又开始了新的工作,你的耳畔多了嘈杂的机器声和她的唠叨声。你的声音依旧洪亮,你的声音似乎比马路上的汽笛声更洪亮,比那山川洪水更凶猛。

  可是为什么,声音似乎变小了。

  进入新时期,你的声音似乎小了许多,常年的劳作使你的身体吃不消,这时病魔看好了这块肥沃的“宝地”。它肆虐地吞噬着你的身躯,你往日洪亮的号子声也变成了回忆。

  你的扁桃体发生了病变,需要割掉,你问医生是否会影响说话,而医生的回答则是肯定的,这就意味着你不能用嗓子高唱,身边的高谈笑语声渐渐离去,声音似乎要慢慢逝去。

  不,没有,你听,声音重新燃烧起来了。

  最*,我又听见了你的声音,虽没有原来的高亢雄壮,但逼人的气势依然犹存。你经历了一生的风风雨雨,声音也追随改变了一生,从原来的洪亮到现在的微弱,从原来的庞大到现在的微小,经历了太多,改变了太多。

  爷爷的声音像一只生命之曲,从牙牙学语,到学校洪亮的朗读,从浑厚的吆喝到轻柔的催眠曲,从暴躁的中年到渐渐低弱的晚年,我倾听着其中的一小部分,感受着生命的变化。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在原有的旋律上更为动听。

初三声音的作文2

  高山流水琴三弄,久留心中永不归。

  ——题记

  身着一身长袍,久久盘踞古树下,仰望大好河山,心生无限悲凉。一眼望尽天涯路,高举,振臂,点滴间,又到天明。

  回想往事,那人便是伯牙。年少成名的他厌倦了这世俗的社会,那些阿谀奉承的人的嘴脸就如现在这世道,笑里藏刀,乌烟瘴气。既然无人知我心意,又何必去苦苦承受呢?袖子一甩,他离开了家。抱着自己最心爱的琴,踏遍千山,略过万水。

  何时,他停下来想歇歇脚,瞧见那边有朱苍老的古树,便踱步于此,盘腿坐下,用两手拨弄起琴弦。面临青山,如同一位佳人露出了美丽的锁骨,清瘦而俏丽,倾城倾国。一时兴起,这手法果然名不虚传,有着水墨画一样淡远而悠长的意境,此曲只应天上有。忽然,他琴风一转,庄严而又雄浑,仿佛有千军万马之势。琴声停了,安静得似乎只有呼吸声,伯牙这时才发现,只有人奏,却无人来听,这不是在白费力气吗?他一下子泄气了,收拾行装准备继续云游。

  “老兄,请留步。”粗哑的声音唤回了伯牙的心。“前者为潭影空人心,后者则为五千仞岳上摩天,真乃神人也!”伯牙嘴角不禁浮现出一丝微笑,这是位难觅之友啊!一直,那些人只会聆听,只觉得好听,却无人可像这人一般理解他的心。

  这是位樵夫,一身粗布衣裳,眉宇却透着英气,身上还残留着些许灰尘的他露出大方亲和的笑容。伯牙难抑心中的激动:“这位兄弟,你真乃我的知己呀!敢问你的大名?”“在下钟子期,乃一介莽人,过奖了!”“兄弟不必自谦,你我相遇,自然是缘分,不如我再弹上一曲,你看如何?”“如此甚好!”

  伯牙再次坐下,又一次拨动琴弦。那琴声仿佛一股涓涓细流,柔美而绵长,漫过了人世的一切。时而,又像奔涌的大江,淘尽英雄泪,向东逝去。钟子期又一次感叹:“洋洋兮若江河哉!”自此,两人成为挚友。

  突然传来了钟子期的死讯,伯牙在世,再无知己,来到古树下,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人生在世,难得一知己,愿这声音,常留心田,助你寻一挚友,生能尽欢,死亦无憾。

初三声音的作文3

  努力的声音,来自每一个上进的人。

  在某一刻,我还在无所事事的拿着手机玩的时候,我听到了努力的声音,那声音十分优雅,我沉迷其中,不知不觉放下了手机,规划着学*,不知多久,那声音已经若有若无。

  当我回过神来,桌上的纸上赫然写着三个字,学游泳,也是在无所事事的暑假学个技能也不错,于是我狠下心让妈妈给我报了个游泳培训班。

  来到了练*场,可把我惊到了,一个个健硕的游泳健将一跃进入池中,像鱼雷一般迅猛的冲刺,那腿摆动的弧线,竟与我曾听到的那种声音一般优美,我不禁更加激动,老师正一步步的教授我们一些游泳知识,知识不难,听起来十分轻松,但到了真的训练的时候,还是这里不到位,那里没使劲。半天下来,一个个都是腰酸背痛手脚无力,但还是可以咬牙坚持。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我正逐渐从游泳白痴一步步进阶成初学者。

  老师把一个个动作都教授完毕,也可算到了真正游泳的时刻,但毕竟是初学者,动作仍是不连贯,我自己也琢磨不清,但看着别人一个个都如鱼得水般畅快,我也只能看着别人快我*一倍的速度干着急。

  我下定决心,只要我比别人多努力一倍,两倍甚至十倍,我总能超越所有人,我每天做第一个到练*场的,最后一个走的人,把所有空余时间都加入练*当中。

  当我潜入水中,脑海中浮现出第一次见到的景象,一个个连贯的动作如音符一般,我试着去将他们一个一个连起来,连成一篇乐曲,我点下播放,正是那使人努力的声音,渐渐地我的动作不再僵硬,我也能像他们一样,我从水中跃出,如同范进中举一般狂喜。

  每当我潜入水中,那首努力的乐曲便指引着我前进。

  那个暑假我很充实,因为我学会了一门技能。

  那个暑假我很充实,因为我听到了努力的声音。


八声甘州赏析 (菁华3篇)(扩展4)

——天下最美脚步声作文 (菁华3篇)

天下最美脚步声作文1

  轻轻地,耳边又传来那一阵脚步声,不紧不慢,缓缓走过十几个春夏秋冬。

  一个深冬的夜晚,寒风凛冽,窗外高大的松树也被压弯了腰。雪,肆意地下着。我哆嗦着关上窗户后便赶紧钻进了暖和的被子。这真是一个糟糕的夜晚!外面的风疯了一样地舞动它庞大的身躯,发出恶魔般的吼叫声。我躺着,难以入睡。听着时钟的脚步声,我的双眼终于支撑不住了,朦胧间隐约听到一阵脚步声,外面的寒风吵,不知道这脚步声从何而来。渐渐地,我感到这脚步声逼*了——朝我的房间走过来了!我一下子清醒了,紧闭着眼听着脚步声。

  门被打开了,很轻,轻到我还没察觉得到。她径直走向我,俯下身子,轻轻地为我盖好被子。在她俯下身的那一刻,我嗅到了那熟悉的味道,像才入秋时的桂花的淡淡的清香,直觉告诉我那时妈妈的味道。周围一下子安静下来,风也乖巧了许多,只听见妈妈的脚轻盈地踏在地板上。她像是怕踩碎了我的梦,走的那样轻,那样缓慢。“嗒嗒”,她轻轻地走着,走在我的心里,走在梦里。梦里,那片草地开满了鲜花;梦里,那束柔和的阳光扑在我的脸上;梦里,那阵脚步声轻轻地说着:“做个好梦。”

  不论是春夏秋冬,还是严寒酷暑,总能在夜里听到那阵轻柔的脚步声,一点一点地踏进我的心里,我的梦里。也只有在听到那阵脚步声后,我才能*静下那颗心,带着那脚步声幸福地入睡。

  这阵脚步声是最美的音乐,是最动听的催眠曲。它像那和煦的春风抚摸着我的心,我的全身。我的整个身子轻盈了,随着那脚步声飘动。

  你翩翩而来,带着爱,给我的梦带来了一丝光彩,因为你拥有天下最美的脚步声。

天下最美脚步声作文2

  天下最美的声音是什么呢?有人说:“当然是鸟儿清脆的叫声了,鸟儿的叫声可以使人心中杂念顿消。”也有人说是小孩子的笑声,那笑声既单纯又好听。更有人说是相声,幽默诙谐的语言可以使人开怀大笑。但我认为,天下最美的声音莫过于妈妈轻轻的脚步声了。

  寒冷的冬天,窗外的灰尘被风肆虐的吹着,窗户被吹的吱扭吱扭的乱响。“这鬼天气”我嘟囔着以飞快的速度钻进了被窝。渐渐地,在睡魔的干扰下,我的上眼皮和下眼皮终于支撑不住了,迷迷糊糊的睡着了。在似睡非睡的状况下,我听见了开门的声音,我马上警惕起来:会不会是小偷?但我很快排除了这种想法。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小偷的脚步声会这样柔和。那脚步声轻轻地,仿佛是生怕打搅了我的美梦。我马上知道了,这是妈妈的脚步声。渐渐地,那脚步声越来越*了。我赶紧闭上了眼睛,装出一副睡得很熟的样子。我感觉到了被子在慢慢地向前移动,妈妈在床边坐了一会,对我说了一句:“祝你做一个好梦”然后,就像来时候一样又悄悄地走了。我努力的忍住自己的泪水,控制住自己不让泪水流出来。要知道,我和妈妈前一天才吵完架,而她在睡觉时也不忘关心我的冷暖。母爱真是伟大呀!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父母之爱,因为父母即使再和你最不和的情况下,也会来关心你,用那天下最美脚步声来体现对你的爱。

天下最美脚步声作文3

  轻轻地,耳边又传来一阵脚步声,不紧不慢缓缓走过十几个春夏秋冬——题记

  夜,静极了,玉盘似的满月在云中穿行,淡淡的月光洒向大地。皎洁的月光透过玻璃照着酣睡的人儿,给地板铺上一层洁白的银纱,笼罩着黑夜的静谧。仲夏的天空,好似缓缓流淌过一条美丽的银河。

  沙沙……我会心一笑,是妈妈。她轻轻的脚步承载了太多对我的爱,生怕惊扰了这柔和的月光,惊扰了酣睡的我。我微微睁开眼睛,月光悄悄漫洒在她的眉眼发梢,点缀在她微抿的嘴角,笼罩着她的身影。她轻轻的帮我掖好被角,又是一阵沙沙声,紧接着门锁咬住锁舌……轻轻的脚步声,是最美的声音。

  蝉鸣聒噪,闷热的仲夏里太阳烘烤着每一个身影,连翠绿的叶子也似被阳光蒸熟了一般。

  就算*着不动,汗水也似泉水般涌出。高大的香樟树在阳光照射下闪耀出如同泡泡般的光晕……

  沙沙……妈妈的脚步。我循声望去,妈妈笑吟吟的望着我,如同望着一件稀世珍宝。她手里端着一杯冰镇果汁,我双手接过,抬首饮下,沁凉直入心脾。如同一泓清泉自头顶注入丹田,神清气爽。又是一阵沙沙声,妈妈离开,为我营造一个清凉安静的环境复*……轻轻的脚步声,是最美的声音。

  星星依旧眨着慵懒的睡眼,时钟滴滴答答的奔走。时方五点,便有一阵“沙沙……”的声音,那是妈妈在为女儿准备早饭,她要把爱注入精心制作的饭菜中,让爱伴随着女儿成长。殊不知,妈妈轻轻的脚步,已融化了我的心,使我消融了,蒸发了……轻轻的脚步声,是最美的声音。

  母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母爱是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母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母爱并不惊天动地,但它传递出最真切的情谊,一个轻轻的脚步,一句细细的叮咛。

  轻轻的,是妈妈的脚步。深深的,是妈妈的爱。轻轻的脚步声,是天下最美的声音。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