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留田行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五份

首页 / 赏析 / |

  上留田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1

  上留田行 唐朝 李白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

  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

  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

  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

  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

  一鸟死,百鸟鸣。一兽走,百兽惊。

  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

  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

  孤竹延陵,让国扬名。

  高风缅邈,颓波激清。

  尺布之谣,塞耳不能听。

  《上留田行》译文

  我走到上留田这个地方,看到一处新土坟孤零零地伫立在野外。其他地方早已青草漫漫,唯独这座坟冢上春草还未长出。一阵风刮过凄凉的旷野,坟旁杨树上的叶子哗哗作响,像是有人在伤心地哭泣。这是谁家的坟墓,埋没在这荒凉的地方?经当地的老人介绍才知道这里埋葬的是田氏,他英年早逝,哥哥置之不理,连他的尸首都不肯埋葬,当地人只好把他埋在这里,在坟旁按照*俗插上了旌幡,我感慨万分,连一只鸟死了,其他的鸟都哀鸣不止,一只野兽走了,其他的野兽都惶惶不安。你听听那恒山鸟离别时的哀鸣,临行前总是回旋飞翔不停。田氏三兄弟要分家时,庭中的紫荆树立即枯死,而当他们决定不分家时,树应声繁荣如初。传说中黄金山有一种树木,朝东的枝条憔悴而西面的枝条荣润,树犹如此啊!为什么要像参商二星一样,你争我斗,彼此不相容呢?伯夷、叔齐与延陵季子推位让国,人家兄弟情深,美誉名扬天下:看来淳朴的社会风气已经遥远了,衰颓的世风泛滥开来,江河日下,昔日街头讽刺兄弟之事的.歌谣,人们都充耳不闻了。

  《上留田行》注释

  峥嵘:高峻的样子。

  蒿(hāo)里茔(yíng):蒿里,古指坟地,又为丧歌名。

  蓬科:同“蓬颗”,土坟上长满的荒草。

  马鬣(liè):指坟墓封土的一种形状,亦指坟墓。

  铭旌(jīng):古时竖在灵柩前标有死者官衔和姓名的旗幡。

  桓山(huán):在今江苏省铜山县东北。后以桓山之泣比喻家人离散的悲痛。

  紫荆:《续齐谐记》中记载,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资皆*分,唯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燃。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更合财宝,遂为孝门。

  交柯:《述异记》中记载,黄金山有楠树,一年东边荣,西边枯;后年西边荣,东边枯,年年如此。

  参(shēn)商:参星与商星。

  孤竹:是指商末孤竹国君墨胎氏二子伯夷和叔齐。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及父卒,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以为逆父命,于是放弃君位,流亡国外。而叔齐亦不肯立,也逃到孤竹国外,和他的长兄一起过流亡生活。

  延陵:季札,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的小儿子。高风:美善的风教、政绩。缅邈:久远、遥远。颓波:向下流的水势。比喻衰颓的世风。缅邈(miǎnmiǎo):意为山川缅邈,同遥远。

  《上留田行》赏析

  《上留田行》为乐府古题,全诗沉郁苍凉,浑沦深痛。古诗以父母死,兄不抚养弟而邻人讽之为内容,这是一首“借古题以讽时事”的诗文。

  诗人从“行至上留田”至“他人于此”十三句叙事,写孤坟的荒凉与凄怆。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古诗十九首》云:“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白杨多悲风,萧萧愁**。”“白杨”多与“悲风”相搭配,渲染萧瑟的气氛,凄凄复凄凄、肠断天涯远。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两句问句做引,引出“上留田”的故事描述。《周礼·春官·司常》有云:“大丧共铭旌。”“铭旌”多指灵柩前标有姓名的旗幡。借村里老人的口,描述出遥远的曾经发生过的兄弟相争的故事,引发无尽唏嘘。

  “一鸟死”至末尾十八句抒发感慨,写兄弟相逼的可悲。

  “一鸟死,百鸟鸣。一兽走,百兽惊。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诗人借动物之“有情”反讽故事中主人公的“无情”,《孔子家语·颜回篇》:“孔子在上,闻哭者之声甚哀。子曰:‘回,汝知此何所哭乎?’对曰:‘回以此哭声非但为死者而已,又将有生别离者也。’‘回闻桓山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于四海,其母悲鸣而送之。哀声有似于此,谓其往而不返也。’孔子使人问哭者,果曰:父死家贫,虫子以葬,与之长诀。”死别苦,生离更悲,鸟兽尚且知道为同伴的死亡而哀鸣,兄弟之间却失去了手足怜惜之情,可悲,可叹。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孤竹延陵,让国扬名。高风缅邈,颓波激清。尺布之遥,塞耳不能听。”田氏三兄弟要分家时,庭中的紫荆树立即枯死。传说黄金山有一种树木,朝东的枝条憔悴而西边的枝条荣润,树犹如此啊,何况骨肉兄弟?诗人反复列举古人的事迹,借以慨叹江河日下,哀惜渐渐消逝的淳朴之风。

  《上留田行》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写于至德二载(757)。上留田,古地名,后亦为乐府曲名。是时,肃宗击败永王磷。辚奔郡阳,欲南走岭外,被江西采访使皇甫侥所杀。诗人有感于此,借题发挥,表现了对兄弟不容、同室相煎的深沉悲哀。

  上留田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2

  上留田行 唐朝 李白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

  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

  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

  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

  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

  一鸟死,百鸟鸣。一兽走,百兽惊。

  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

  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

  孤竹延陵,让国扬名。

  高风缅邈,颓波激清。

  尺布之谣,塞耳不能听。

  《上留田行》译文

  我走到上留田这个地方,看到一处新土坟孤零零地伫立在野外。其他地方早已青草漫漫,唯独这座坟冢上春草还未长出。一阵风刮过凄凉的旷野,坟旁杨树上的叶子哗哗作响,像是有人在伤心地哭泣。这是谁家的坟墓,埋没在这荒凉的地方?经当地的老人介绍才知道这里埋葬的是田氏,他英年早逝,哥哥置之不理,连他的尸首都不肯埋葬,当地人只好把他埋在这里,在坟旁按照*俗插上了旌幡,我感慨万分,连一只鸟死了,其他的鸟都哀鸣不止,一只野兽走了,其他的野兽都惶惶不安。你听听那恒山鸟离别时的哀鸣,临行前总是回旋飞翔不停。田氏三兄弟要分家时,庭中的紫荆树立即枯死,而当他们决定不分家时,树应声繁荣如初。传说中黄金山有一种树木,朝东的枝条憔悴而西面的枝条荣润,树犹如此啊!为什么要像参商二星一样,你争我斗,彼此不相容呢?伯夷、叔齐与延陵季子推位让国,人家兄弟情深,美誉名扬天下:看来淳朴的社会风气已经遥远了,衰颓的世风泛滥开来,江河日下,昔日街头讽刺兄弟之事的歌谣,人们都充耳不闻了。

  《上留田行》注释

  峥嵘:高峻的样子。

  蒿(hāo)里茔(yíng):蒿里,古指坟地,又为丧歌名。

  蓬科:同“蓬颗”,土坟上长满的荒草。

  马鬣(liè):指坟墓封土的一种形状,亦指坟墓。

  铭旌(jīng):古时竖在灵柩前标有死者官衔和姓名的旗幡。

  桓山(huán):在今江苏省铜山县东北。后以桓山之泣比喻家人离散的悲痛。

  紫荆:《续齐谐记》中记载,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资皆*分,唯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燃。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更合财宝,遂为孝门。

  交柯:《述异记》中记载,黄金山有楠树,一年东边荣,西边枯;后年西边荣,东边枯,年年如此。

  参(shēn)商:参星与商星。

  孤竹:是指商末孤竹国君墨胎氏二子伯夷和叔齐。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及父卒,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以为逆父命,于是放弃君位,流亡国外。而叔齐亦不肯立,也逃到孤竹国外,和他的长兄一起过流亡生活。

  延陵:季札,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的小儿子。高风:美善的风教、政绩。缅邈:久远、遥远。颓波:向下流的水势。比喻衰颓的世风。缅邈(miǎnmiǎo):意为山川缅邈,同遥远。

  《上留田行》赏析

  《上留田行》为乐府古题,全诗沉郁苍凉,浑沦深痛。古诗以父母死,兄不抚养弟而邻人讽之为内容,这是一首“借古题以讽时事”的诗文。

  诗人从“行至上留田”至“他人于此”十三句叙事,写孤坟的荒凉与凄怆。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古诗十九首》云:“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白杨多悲风,萧萧愁**。”“白杨”多与“悲风”相搭配,渲染萧瑟的气氛,凄凄复凄凄、肠断天涯远。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两句问句做引,引出“上留田”的.故事描述。《周礼·春官·司常》有云:“大丧共铭旌。”“铭旌”多指灵柩前标有姓名的旗幡。借村里老人的口,描述出遥远的曾经发生过的兄弟相争的故事,引发无尽唏嘘。

  “一鸟死”至末尾十八句抒发感慨,写兄弟相逼的可悲。

  “一鸟死,百鸟鸣。一兽走,百兽惊。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诗人借动物之“有情”反讽故事中主人公的“无情”,《孔子家语·颜回篇》:“孔子在上,闻哭者之声甚哀。子曰:‘回,汝知此何所哭乎?’对曰:‘回以此哭声非但为死者而已,又将有生别离者也。’‘回闻桓山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于四海,其母悲鸣而送之。哀声有似于此,谓其往而不返也。’孔子使人问哭者,果曰:父死家贫,虫子以葬,与之长诀。”死别苦,生离更悲,鸟兽尚且知道为同伴的死亡而哀鸣,兄弟之间却失去了手足怜惜之情,可悲,可叹。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孤竹延陵,让国扬名。高风缅邈,颓波激清。尺布之遥,塞耳不能听。”田氏三兄弟要分家时,庭中的紫荆树立即枯死。传说黄金山有一种树木,朝东的枝条憔悴而西边的枝条荣润,树犹如此啊,何况骨肉兄弟?诗人反复列举古人的事迹,借以慨叹江河日下,哀惜渐渐消逝的淳朴之风。

  《上留田行》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写于至德二载(757)。上留田,古地名,后亦为乐府曲名。是时,肃宗击败永王磷。辚奔郡阳,欲南走岭外,被江西采访使皇甫侥所杀。诗人有感于此,借题发挥,表现了对兄弟不容、同室相煎的深沉悲哀。

  上留田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

  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

  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

  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

  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

  一鸟死,百鸟鸣。

  一兽走,百兽惊。

  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

  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

  孤竹延陵,让国扬名。

  高风缅邈,颓波激清。

  尺布之谣,塞耳不能听。

  译文

  我走到上留田这个地方,看到一处新土坟孤零零地伫立在野外。其他地方早已青草漫漫,唯独这座坟冢上春草还未长出。一阵风刮过凄凉的旷野,坟旁杨树上的叶子哗哗作响,像是有人在伤心地哭泣。这是谁家的坟墓,埋没在这荒凉的地方?经当地的老人介绍才知道这里埋葬的是田氏,他英年早逝,哥哥置之不理,连他的尸首都不肯埋葬,当地人只好把他埋在这里,在坟旁按照*俗插上了旌幡,我感慨万分,连一只鸟死了,其他的鸟都哀鸣不止,一只野兽走了,其他的野兽都惶惶不安。你听听那恒山鸟离别时的哀鸣,临行前总是回旋飞翔不停。田氏三兄弟要分家时,庭中的紫荆树立即枯死,而当他们决定不分家时,树应声繁荣如初。传说中黄金山有一种树木,朝东的枝条憔悴而西面的枝条荣润,树犹如此啊!为什么要像参商二星一样,你争我斗,彼此不相容呢?伯夷、叔齐与延陵季子推位让国,人家兄弟情深,美誉名扬天下:看来淳朴的社会风气已经遥远了,衰颓的世风泛滥开来,江河日下,昔日街头讽刺兄弟之事的歌谣,人们都充耳不闻了。

  注释

  峥嵘:高峻的样子。

  蒿(hāo)里茔(yíng):蒿里,古指坟地,又为丧歌名。

  蓬科:同“蓬颗”,土坟上长满的荒草。

  马鬣(liè):指坟墓封土的一种形状,亦指坟墓。

  铭旌(jīng):古时竖在灵柩前标有死者官衔和姓名的旗幡。

  桓山(huán):在今江苏省铜山县东北。后以桓山之泣比喻家人离散的悲痛。

  紫荆:《续齐谐记》中记载,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资皆*分,唯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燃。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更合财宝,遂为孝门。

  交柯:《述异记》中记载,黄金山有楠树,一年东边荣,西边枯;后年西边荣,东边枯,年年如此。

  参(shēn)商:参星与商星。

  孤竹:是指商末孤竹国君墨胎氏二子伯夷和叔齐。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及父卒,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以为逆父命,于是放弃君位,流亡国外。而叔齐亦不肯立,也逃到孤竹国外,和他的长兄一起过流亡生活。

  延陵:季札,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的小儿子。高风:美善的风教、政绩。缅邈:久远、遥远。颓波:向下流的水势。比喻衰颓的世风。缅邈(miǎn miǎo):意为山川缅邈,同遥远。

  赏析:

  《上留田行》为乐府古题,全诗沉郁苍凉,浑沦深痛。古诗以父母死,兄不抚养弟而邻人讽之为内容,这是一首“借古题以讽时事”的诗文。

  诗人从“行至上留田”至“他人于此”十三句叙事,写孤坟的荒凉与凄怆。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古诗十九首》云:“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白杨多悲风,萧萧愁* 。”“白杨”多与“悲风”相搭配,渲染萧瑟的'气氛,凄凄复凄凄、肠断天涯远。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两句问句做引,引出“上留田”的故事描述。《周礼·春官·司常》有云:“大丧共铭旌。”“铭旌”多指灵柩前标有姓名的旗幡。借村里老人的口,描述出遥远的曾经发生过的兄弟相争的故事,引发无尽唏嘘。

  “一鸟死”至末尾十八句抒发感慨,写兄弟相逼的可悲。

  “一鸟死,百鸟鸣。一兽走,百兽惊。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诗人借动物之“有情”反讽故事中主人公的“无情”,《孔子家语·颜回篇》:“孔子在上,闻哭者之声甚哀。子曰:‘回,汝知此何所哭乎?’对曰:‘回以此哭声非但为死者而已,又将有生别离者也。’‘回闻桓山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于四海,其母悲鸣而送之。哀声有似于此,谓其往而不返也。’孔子使人问哭者,果曰:父死家贫,虫子以葬,与之长诀。”死别苦,生离更悲,鸟兽尚且知道为同伴的死亡而哀鸣,兄弟之间却失去了手足怜惜之情,可悲,可叹。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孤竹延陵,让国扬名。高风缅邈,颓波激清。尺布之遥,塞耳不能听。”田氏三兄弟要分家时,庭中的紫荆树立即枯死。传说黄金山有一种树木,朝东的枝条憔悴而西边的枝条荣润,树犹如此啊,何况骨肉兄弟?诗人反复列举古人的事迹,借以慨叹江河日下,哀惜渐渐消逝的淳朴之风。

  上留田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4

  上留田行 唐朝 李白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

  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

  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

  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

  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

  一鸟死,百鸟鸣。一兽走,百兽惊。

  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

  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

  孤竹延陵,让国扬名。

  高风缅邈,颓波激清。

  尺布之谣,塞耳不能听。

  《上留田行》译文

  我走到上留田这个地方,看到一处新土坟孤零零地伫立在野外。其他地方早已青草漫漫,唯独这座坟冢上春草还未长出。一阵风刮过凄凉的旷野,坟旁杨树上的叶子哗哗作响,像是有人在伤心地哭泣。这是谁家的坟墓,埋没在这荒凉的地方?经当地的老人介绍才知道这里埋葬的是田氏,他英年早逝,哥哥置之不理,连他的尸首都不肯埋葬,当地人只好把他埋在这里,在坟旁按照*俗插上了旌幡,我感慨万分,连一只鸟死了,其他的鸟都哀鸣不止,一只野兽走了,其他的野兽都惶惶不安。你听听那恒山鸟离别时的哀鸣,临行前总是回旋飞翔不停。田氏三兄弟要分家时,庭中的紫荆树立即枯死,而当他们决定不分家时,树应声繁荣如初。传说中黄金山有一种树木,朝东的枝条憔悴而西面的枝条荣润,树犹如此啊!为什么要像参商二星一样,你争我斗,彼此不相容呢?伯夷、叔齐与延陵季子推位让国,人家兄弟情深,美誉名扬天下:看来淳朴的社会风气已经遥远了,衰颓的世风泛滥开来,江河日下,昔日街头讽刺兄弟之事的歌谣,人们都充耳不闻了。

  《上留田行》注释

  峥嵘:高峻的样子。

  蒿(hāo)里茔(yíng):蒿里,古指坟地,又为丧歌名。

  蓬科:同“蓬颗”,土坟上长满的荒草。

  马鬣(liè):指坟墓封土的一种形状,亦指坟墓。

  铭旌(jīng):古时竖在灵柩前标有死者官衔和姓名的旗幡。

  桓山(huán):在今江苏省铜山县东北。后以桓山之泣比喻家人离散的悲痛。

  紫荆:《续齐谐记》中记载,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资皆*分,唯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燃。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更合财宝,遂为孝门。

  交柯:《述异记》中记载,黄金山有楠树,一年东边荣,西边枯;后年西边荣,东边枯,年年如此。

  参(shēn)商:参星与商星。

  孤竹:是指商末孤竹国君墨胎氏二子伯夷和叔齐。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及父卒,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以为逆父命,于是放弃君位,流亡国外。而叔齐亦不肯立,也逃到孤竹国外,和他的长兄一起过流亡生活。

  延陵:季札,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的小儿子。高风:美善的风教、政绩。缅邈:久远、遥远。颓波:向下流的水势。比喻衰颓的世风。缅邈(miǎnmiǎo):意为山川缅邈,同遥远。

  《上留田行》赏析

  《上留田行》为乐府古题,全诗沉郁苍凉,浑沦深痛。古诗以父母死,兄不抚养弟而邻人讽之为内容,这是一首“借古题以讽时事”的诗文。

  诗人从“行至上留田”至“他人于此”十三句叙事,写孤坟的荒凉与凄怆。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古诗十九首》云:“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白杨多悲风,萧萧愁**。”“白杨”多与“悲风”相搭配,渲染萧瑟的气氛,凄凄复凄凄、肠断天涯远。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两句问句做引,引出“上留田”的故事描述。《周礼·春官·司常》有云:“大丧共铭旌。”“铭旌”多指灵柩前标有姓名的旗幡。借村里老人的口,描述出遥远的曾经发生过的兄弟相争的故事,引发无尽唏嘘。

  “一鸟死”至末尾十八句抒发感慨,写兄弟相逼的可悲。

  “一鸟死,百鸟鸣。一兽走,百兽惊。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诗人借动物之“有情”反讽故事中主人公的“无情”,《孔子家语·颜回篇》:“孔子在上,闻哭者之声甚哀。子曰:‘回,汝知此何所哭乎?’对曰:‘回以此哭声非但为死者而已,又将有生别离者也。’‘回闻桓山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于四海,其母悲鸣而送之。哀声有似于此,谓其往而不返也。’孔子使人问哭者,果曰:父死家贫,虫子以葬,与之长诀。”死别苦,生离更悲,鸟兽尚且知道为同伴的.死亡而哀鸣,兄弟之间却失去了手足怜惜之情,可悲,可叹。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孤竹延陵,让国扬名。高风缅邈,颓波激清。尺布之遥,塞耳不能听。”田氏三兄弟要分家时,庭中的紫荆树立即枯死。传说黄金山有一种树木,朝东的枝条憔悴而西边的枝条荣润,树犹如此啊,何况骨肉兄弟?诗人反复列举古人的事迹,借以慨叹江河日下,哀惜渐渐消逝的淳朴之风。

  《上留田行》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写于至德二载(757)。上留田,古地名,后亦为乐府曲名。是时,肃宗击败永王磷。辚奔郡阳,欲南走岭外,被江西采访使皇甫侥所杀。诗人有感于此,借题发挥,表现了对兄弟不容、同室相煎的深沉悲哀。

  上留田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5

  上留田行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

  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

  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

  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

  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

  一鸟死,百鸟鸣。一兽走,百兽惊。

  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

  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

  孤竹延陵,让国扬名。

  高风缅邈,颓波激清。

  尺布之谣,塞耳不能听。

  翻译

  我走到上留田这个地方,看到一处新土坟孤零零地伫立在野外。

  其他地方早已青草漫漫,唯独这座坟冢上春草还未长出。

  一阵风刮过凄凉的旷野,坟旁杨树上的'叶子哗哗作响,像是有人在伤心地哭泣。

  这是谁家的坟墓,埋没在这荒凉的地方?

  经当地的老人介绍才知道这里埋葬的是田氏。

  他英年早逝,哥哥置之不理,连他的尸首都不肯埋葬,当地人只好把他埋在这里,在坟旁按照*俗插上了旌幡。

  我感慨万分,连一只鸟死了,其他的鸟都哀鸣不止,一只野兽走了,其他的野兽都惶惶不安。

  你听听那恒山鸟离别时的哀鸣,临行前总是回旋飞翔不停。

  田氏三兄弟要分家时,庭中的紫荆树立即枯死。而当他们决定不分家时,树应声繁荣如初。

  传说中黄金山有一种树木,朝东的枝条憔悴而西面的枝条荣润。

  树犹如此啊!为什么要像参商二星一样,你争我斗,彼此不相容呢?

  伯夷、叔齐与延陵季子推位让国,人家兄弟情深,美誉名扬天下。

  看来淳朴的社会风气已经遥远了,衰颓的世风泛滥开来。

  江河日下,昔日街头讽刺兄弟之事的歌谣,人们都充耳不闻了。

  注释

  峥嵘:高峻的样子。

  蒿里茔:蒿里,古指坟地,又为丧歌名。

  蓬科:同“蓬颗”,土坟上长满的荒草。

  马鬣:指坟墓封土的一种形状,亦指坟墓。

  铭旌:古时竖在灵柩前标有死者官衔和姓名的旗幡。

  桓山:在今江苏省铜山县东北。后以桓山之泣比喻家人离散的悲痛。

  紫荆:《续齐谐记》中记载,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资皆*分,唯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燃。真往见之大惊,

  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更合财宝,遂为孝门。

  交柯:《述异记》中记载,黄金山有楠树,一年东边荣,西边枯;后年西边荣,东边枯,年年如此。

  参商:参星与商星。后比喻兄弟不和睦,彼此对立。

  孤竹:是指商末孤竹国君墨胎氏二子伯夷和叔齐。

  高风:美善的风教、政绩。

  缅邈:久远、遥远。

  颓波:向下流的水势。比喻衰颓的世风。

  缅邈:意为山川缅邈, 同遥远。

  赏析

  《上留田行》为乐府古题,全诗沉郁苍凉,浑沦深痛。古诗以父母死,兄不抚养弟而邻人讽之为内容,这是一首“借古题以讽时事”的诗文。

  诗人从“行至上留田”至“他人于此”十三句叙事,写孤坟的荒凉与凄怆。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古诗十九首》云:“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白杨多悲风,萧萧愁**。”“白杨”多与“悲风”相搭配,渲染萧瑟的气氛,凄凄复凄凄、肠断天涯远。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两句问句做引,引出“上留田”的故事描述。《周礼·春官·司常》有云:“大丧共铭旌。”“铭旌”多指灵柩前标有姓名的旗幡。借村里老人的口,描述出遥远的曾经发生过的兄弟相争的故事,引发无尽唏嘘。

  “一鸟死”至末尾十八句抒发感慨,写兄弟相逼的可悲。

  “一鸟死,百鸟鸣。一兽走,百兽惊。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诗人借动物之“有情”反讽故事中主人公的“无情”,《孔子家语·颜回篇》:“孔子在上,闻哭者之声甚哀。子曰:‘回,汝知此何所哭乎?’对曰:‘回以此哭声非但为死者而已,又将有生别离者也。’‘回闻桓山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于四海,其母悲鸣而送之。哀声有似于此,谓其往而不返也。’孔子使人问哭者,果曰:父死家贫,虫子以葬,与之长诀。”死别苦,生离更悲,鸟兽尚且知道为同伴的死亡而哀鸣,兄弟之间却失去了手足怜惜之情,可悲,可叹。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孤竹延陵,让国扬名。高风缅邈,颓波激清。尺布之遥,塞耳不能听。”田氏三兄弟要分家时,庭中的紫荆树立即枯死。传说黄金山有一种树木,朝东的枝条憔悴而西边的枝条荣润,树犹如此啊,何况骨肉兄弟?诗人反复列举古人的事迹,借以慨叹江河日下,哀惜渐渐消逝的淳朴之风。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写于至德二载(757)。上留田,古地名,后亦为乐府曲名。是时,肃宗击败永王磷。辚奔郡阳,欲南走岭外,被江西采访使皇甫侥所杀。诗人有感于此,借题发挥,表现了对兄弟不容、同室相煎的深沉悲哀。


上留田行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五份扩展阅读


上留田行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五份(扩展1)

——田上原文翻译及赏析(5)份

  田上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原文: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译文

  雨下得太大了,连高处的田地里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水。农夫披着草衣半夜就去耕地了。人和牛累得筋疲力尽,可是东方的天竟还没有亮。

  注释

  ⑴雨足:雨十分大,充足。白:白茫茫。

  ⑵披蓑:披着草衣。

  ⑶俱:都。

  ⑷殊:犹,还。

  赏析:

  此诗写农民天还没有亮便冒雨耕田写出了人们从事劳作的艰辛。诗的开头写久旱逢甘霖,夜里下了一场大雨,为下文农民夜半抢耕做好铺垫。后两句用“力俱尽”与“殊未明”作鲜明的对比,反映了农民早出晚归、不知疲倦的辛苦劳动生活。全诗语言清新明快,形象地揭示了在封建社会,尤其是在动乱年代,地方水利失修,农民靠“天”吃饭的这一事实。

  田上原文翻译及赏析 2

  上留田行 唐朝 李白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

  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

  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

  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

  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

  一鸟死,百鸟鸣。一兽走,百兽惊。

  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

  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

  孤竹延陵,让国扬名。

  高风缅邈,颓波激清。

  尺布之谣,塞耳不能听。

  《上留田行》译文

  我走到上留田这个地方,看到一处新土坟孤零零地伫立在野外。其他地方早已青草漫漫,唯独这座坟冢上春草还未长出。一阵风刮过凄凉的旷野,坟旁杨树上的叶子哗哗作响,像是有人在伤心地哭泣。这是谁家的坟墓,埋没在这荒凉的地方?经当地的老人介绍才知道这里埋葬的是田氏,他英年早逝,哥哥置之不理,连他的尸首都不肯埋葬,当地人只好把他埋在这里,在坟旁按照*俗插上了旌幡,我感慨万分,连一只鸟死了,其他的鸟都哀鸣不止,一只野兽走了,其他的野兽都惶惶不安。你听听那恒山鸟离别时的哀鸣,临行前总是回旋飞翔不停。田氏三兄弟要分家时,庭中的紫荆树立即枯死,而当他们决定不分家时,树应声繁荣如初。传说中黄金山有一种树木,朝东的枝条憔悴而西面的枝条荣润,树犹如此啊!为什么要像参商二星一样,你争我斗,彼此不相容呢?伯夷、叔齐与延陵季子推位让国,人家兄弟情深,美誉名扬天下:看来淳朴的社会风气已经遥远了,衰颓的世风泛滥开来,江河日下,昔日街头讽刺兄弟之事的歌谣,人们都充耳不闻了。

  《上留田行》注释

  峥嵘:高峻的样子。

  蒿(hāo)里茔(yíng):蒿里,古指坟地,又为丧歌名。

  蓬科:同“蓬颗”,土坟上长满的荒草。

  马鬣(liè):指坟墓封土的一种形状,亦指坟墓。

  铭旌(jīng):古时竖在灵柩前标有死者官衔和姓名的旗幡。

  桓山(huán):在今江苏省铜山县东北。后以桓山之泣比喻家人离散的悲痛。

  紫荆:《续齐谐记》中记载,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资皆*分,唯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燃。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更合财宝,遂为孝门。

  交柯:《述异记》中记载,黄金山有楠树,一年东边荣,西边枯;后年西边荣,东边枯,年年如此。

  参(shēn)商:参星与商星。

  孤竹:是指商末孤竹国君墨胎氏二子伯夷和叔齐。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及父卒,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以为逆父命,于是放弃君位,流亡国外。而叔齐亦不肯立,也逃到孤竹国外,和他的长兄一起过流亡生活。

  延陵:季札,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的小儿子。高风:美善的风教、政绩。缅邈:久远、遥远。颓波:向下流的水势。比喻衰颓的世风。缅邈(miǎnmiǎo):意为山川缅邈,同遥远。

  《上留田行》赏析

  《上留田行》为乐府古题,全诗沉郁苍凉,浑沦深痛。古诗以父母死,兄不抚养弟而邻人讽之为内容,这是一首“借古题以讽时事”的诗文。

  诗人从“行至上留田”至“他人于此”十三句叙事,写孤坟的荒凉与凄怆。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古诗十九首》云:“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白杨多悲风,萧萧愁**。”“白杨”多与“悲风”相搭配,渲染萧瑟的气氛,凄凄复凄凄、肠断天涯远。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两句问句做引,引出“上留田”的故事描述。《周礼·春官·司常》有云:“大丧共铭旌。”“铭旌”多指灵柩前标有姓名的旗幡。借村里老人的口,描述出遥远的曾经发生过的兄弟相争的故事,引发无尽唏嘘。

  “一鸟死”至末尾十八句抒发感慨,写兄弟相逼的可悲。

  “一鸟死,百鸟鸣。一兽走,百兽惊。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诗人借动物之“有情”反讽故事中主人公的“无情”,《孔子家语·颜回篇》:“孔子在上,闻哭者之声甚哀。子曰:‘回,汝知此何所哭乎?’对曰:‘回以此哭声非但为死者而已,又将有生别离者也。’‘回闻桓山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于四海,其母悲鸣而送之。哀声有似于此,谓其往而不返也。’孔子使人问哭者,果曰:父死家贫,虫子以葬,与之长诀。”死别苦,生离更悲,鸟兽尚且知道为同伴的死亡而哀鸣,兄弟之间却失去了手足怜惜之情,可悲,可叹。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孤竹延陵,让国扬名。高风缅邈,颓波激清。尺布之遥,塞耳不能听。”田氏三兄弟要分家时,庭中的紫荆树立即枯死。传说黄金山有一种树木,朝东的枝条憔悴而西边的枝条荣润,树犹如此啊,何况骨肉兄弟?诗人反复列举古人的事迹,借以慨叹江河日下,哀惜渐渐消逝的淳朴之风。

  《上留田行》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写于至德二载(757)。上留田,古地名,后亦为乐府曲名。是时,肃宗击败永王磷。辚奔郡阳,欲南走岭外,被江西采访使皇甫侥所杀。诗人有感于此,借题发挥,表现了对兄弟不容、同室相煎的深沉悲哀。

  田上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译文

  雨下得太大了,连高处的田地里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水。农夫披着草衣半夜就去耕地了。人和牛累得筋疲力尽,可是东方的天竟还没有亮。

  注释

  ⑴雨足:雨十分大,充足。白:白茫茫。

  ⑵披蓑:披着草衣。

  ⑶俱:都。

  ⑷殊:犹,还。

  赏析:

  此诗写农民天还没有亮便冒雨耕田写出了人们从事劳作的艰辛。诗的开头写久旱逢甘霖,夜里下了一场大雨,为下文农民夜半抢耕做好铺垫。后两句用“力俱尽”与“殊未明”作鲜明的`对比,反映了农民早出晚归、不知疲倦的辛苦劳动生活。全诗语言清新明快,形象地揭示了在封建社会,尤其是在动乱年代,地方水利失修,农民靠“天”吃饭的这一事实。

  田上原文翻译及赏析 4

  上留田行 唐朝 李白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

  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

  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

  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

  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

  一鸟死,百鸟鸣。一兽走,百兽惊。

  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

  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

  孤竹延陵,让国扬名。

  高风缅邈,颓波激清。

  尺布之谣,塞耳不能听。

  《上留田行》译文

  我走到上留田这个地方,看到一处新土坟孤零零地伫立在野外。其他地方早已青草漫漫,唯独这座坟冢上春草还未长出。一阵风刮过凄凉的旷野,坟旁杨树上的叶子哗哗作响,像是有人在伤心地哭泣。这是谁家的坟墓,埋没在这荒凉的地方?经当地的老人介绍才知道这里埋葬的是田氏,他英年早逝,哥哥置之不理,连他的尸首都不肯埋葬,当地人只好把他埋在这里,在坟旁按照*俗插上了旌幡,我感慨万分,连一只鸟死了,其他的鸟都哀鸣不止,一只野兽走了,其他的野兽都惶惶不安。你听听那恒山鸟离别时的哀鸣,临行前总是回旋飞翔不停。田氏三兄弟要分家时,庭中的紫荆树立即枯死,而当他们决定不分家时,树应声繁荣如初。传说中黄金山有一种树木,朝东的枝条憔悴而西面的枝条荣润,树犹如此啊!为什么要像参商二星一样,你争我斗,彼此不相容呢?伯夷、叔齐与延陵季子推位让国,人家兄弟情深,美誉名扬天下:看来淳朴的社会风气已经遥远了,衰颓的世风泛滥开来,江河日下,昔日街头讽刺兄弟之事的歌谣,人们都充耳不闻了。

  《上留田行》注释

  峥嵘:高峻的样子。

  蒿(hāo)里茔(yíng):蒿里,古指坟地,又为丧歌名。

  蓬科:同“蓬颗”,土坟上长满的荒草。

  马鬣(liè):指坟墓封土的一种形状,亦指坟墓。

  铭旌(jīng):古时竖在灵柩前标有死者官衔和姓名的旗幡。

  桓山(huán):在今江苏省铜山县东北。后以桓山之泣比喻家人离散的悲痛。

  紫荆:《续齐谐记》中记载,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资皆*分,唯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燃。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更合财宝,遂为孝门。

  交柯:《述异记》中记载,黄金山有楠树,一年东边荣,西边枯;后年西边荣,东边枯,年年如此。

  参(shēn)商:参星与商星。

  孤竹:是指商末孤竹国君墨胎氏二子伯夷和叔齐。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及父卒,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以为逆父命,于是放弃君位,流亡国外。而叔齐亦不肯立,也逃到孤竹国外,和他的长兄一起过流亡生活。

  延陵:季札,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的小儿子。高风:美善的风教、政绩。缅邈:久远、遥远。颓波:向下流的水势。比喻衰颓的世风。缅邈(miǎnmiǎo):意为山川缅邈,同遥远。

  《上留田行》赏析

  《上留田行》为乐府古题,全诗沉郁苍凉,浑沦深痛。古诗以父母死,兄不抚养弟而邻人讽之为内容,这是一首“借古题以讽时事”的诗文。

  诗人从“行至上留田”至“他人于此”十三句叙事,写孤坟的荒凉与凄怆。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古诗十九首》云:“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白杨多悲风,萧萧愁**。”“白杨”多与“悲风”相搭配,渲染萧瑟的气氛,凄凄复凄凄、肠断天涯远。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两句问句做引,引出“上留田”的故事描述。《周礼·春官·司常》有云:“大丧共铭旌。”“铭旌”多指灵柩前标有姓名的旗幡。借村里老人的口,描述出遥远的曾经发生过的兄弟相争的故事,引发无尽唏嘘。

  “一鸟死”至末尾十八句抒发感慨,写兄弟相逼的可悲。

  “一鸟死,百鸟鸣。一兽走,百兽惊。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诗人借动物之“有情”反讽故事中主人公的“无情”,《孔子家语·颜回 篇》:“孔子在上,闻哭者之声甚哀。子曰:‘回,汝知此何所哭乎?’对曰:‘回以此哭声非但为死者而已,又将有生别离者也。’‘回闻桓山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于四海,其母悲鸣而送之。哀声有似于此,谓其往而不返也。’孔子使人问哭者,果曰:父死家贫,虫子以葬,与之长诀。”死别苦,生离更悲,鸟兽尚且知道为同伴的死亡而哀鸣,兄弟之间却失去了手足怜惜之情,可悲,可叹。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孤竹延陵,让国扬名。高风缅邈,颓波激清。尺布之遥,塞耳不能听。”田氏三兄弟要分家时,庭中的紫荆树立即枯死。传说黄金山有一种树木,朝东的枝条憔悴而西边的枝条荣润,树犹如此啊,何况骨肉兄弟?诗人反复列举古人的事迹,借以慨叹江河日下,哀惜渐渐消逝的淳朴之风。

  《上留田行》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写于至德二载(757)。上留田,古地名,后亦为乐府曲名。是时,肃宗击败永王磷。辚奔郡阳,欲南走岭外,被江西采访使皇甫侥所杀。诗人有感于此,借题发挥,表现了对兄弟不容、同室相煎的深沉悲哀。

  田上原文翻译及赏析 5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古诗简介

  《田上》是唐代诗人崔道融的作品。此诗写农民天还没有亮便冒雨耕田,“力俱尽”与“殊未明”相对照,反映了农业经济社会中原始劳作工具的简陋以及农民早出晚归、不知疲倦的辛苦劳动生活。全诗语言清新明快,形象生动。

  翻译/译文

  雨下得太大了,连高处的田地里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水。农夫披着草衣半夜就去耕地了。人和牛累得筋疲力尽,可是东方的天竟还没有亮。

  注释

  ⑴雨足:雨十分大,充足。白:白茫茫。

  ⑵披蓑:披着草衣。

  ⑶俱:都。

  ⑷殊:犹,还。

  创作背景

  此诗为作者身在乡村,在一个雨夜中,偶观一位老农冒雨耕作的样子,不由想到众多劳动人民而作。

  赏析/鉴赏

  这首诗写一位农民在雨天半夜就辛劳耕作的情形。诗的开头写久旱逢甘霖,夜里下了一场大雨。“雨足”一句,是说雨水很多,就连高处的田地也积了许多水,而成为一片水白色。作者用“足”、“白”二字,既突出强调了雨水之多,又暗示了农夫耕田将会倍加艰难和辛劳,为下文作了铺垫。“披蓑半夜耕”一句,乍看之下,让人想到不合情理。哪里有农夫披着蓑衣半夜里耕地的呢?但细细品来,此句却是蕴意深含。可能是由于雨水过多,农夫们耽误了播种的时间,泥水里,又是冒着雨,耕田的吃力是可想而知的。

  后两句用“力俱尽”与“殊未明”作鲜明的对比,反映了农民早出晚归、不知疲倦的辛苦劳动生活。虽然“人牛力俱尽弦,但劳动的时间还很长,天亮之前和天亮之后农民将如何坚持下去,这是留给读者想象的内容了。这首小诗十分通俗,明白如话,虽然是反映农民辛苦的,但它是通过耕作情形的具体而又细致的描驽来表现的,它取的是一位农民最*常的一个劳动镜头。风雨里,半夜就去耕作,像牛一样出力,全诗语言清新明快,形象地揭示了在封建社会,尤其是在动乱年代,地方水利失修,农民靠“天”吃饭的这一事实,也是封建社会里的'中国农民的劳动生活写照。

  这首诗纯用白描,立意新颖,语言通俗流畅,仅短短二十个字,就准确地描绘了农夫披蓑夜耕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农夫苦难生活的满腔同情,具有一定的现实性。


上留田行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五份(扩展2)

——北行原文及翻译赏析范本5份

  北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1

  原文: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

  宋代:赵佶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闲院一作:问院)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译文: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闲院一作:问院;淡著一作:淡着)

  剪裁好白色的丝绸,轻轻叠成数层,又将淡淡的胭脂均匀的涂抹,时髦的漂亮衣服,艳丽的色彩融入四溢的清香,简直羞杀了天上的蕊珠宫的仙女。红颜易凋零,更何况,经历了多少无情的风雨,面对愁苦的情景,扣问凄凉的院落,还要经受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谁帮我寄去重重的离愁,这双飞的燕子哪里懂得人间的苦痛。天遥地远,万水千山阻隔,哪里知道故园今在何处?只有在梦中有时曾去。就连梦也难做成,因我痛苦的彻夜难眠。

  注释:

  裁剪冰绡(xiāo),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jìng)妆,艳溢香融,羞杀蕊(ruǐ)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闲院一作:问院;淡著一作:淡着)

  冰绡:洁白的丝绸,比喻花瓣。胭脂:原文“燕脂”,通假字。靓妆:美丽的妆饰。蕊珠宫女:指仙女。蕊珠,道家指天上仙宫。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凭寄:凭谁寄,托谁寄。者:同“这”。无据:无所依凭。和:连。

  赏析:

  词通过写杏花的凋零,借以哀伤自己悲苦无告、横遭摧残的命运。词之上片先以细腻的笔触工笔、描绘杏花,外形而及神态,勾勒出一幅绚丽的杏花图。*写、细写杏花,是对一朵朵杏花的形态、色泽的具体形容。杏花的瓣儿好似一叠叠冰清玉洁的缣绸,经过巧手裁剪出重重花瓣,又逐步匀称地晕染上浅淡的胭脂。朵朵花儿都是那样精美绝伦地呈现人们眼前。“新样”三句,先以杏花比拟为装束入时而匀施粉黛的美人,她容颜光艳照人,散发出阵阵暖香,胜过天上蕊珠宫里的仙女。“羞杀”两字,是说连天上仙女看见她都要自愧不如,由此进一步衬托出杏花的形态、色泽和芳香都是不同于凡俗之花,也充分表现了杏花盛放时的`动人景象。

  以下笔锋突转,描写杏花遭到风雨摧残后的黯淡场景。春日绚丽非常,正如柳永《木兰花慢》中所云:“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但为时不久就逐渐凋谢,又经受不住料峭春寒和无情风雨的摧残,终于花落枝空;更可叹的是暮春之时,庭院无人,美景已随春光逝去,显得那样凄凉冷寂。这里不仅是怜惜杏花,而且也兼以自怜。试想作者以帝王之尊,降为阶下之囚,流徙至千里之外,其心情之愁苦非笔墨所能形容,杏花的烂漫和易得凋零引起他的,种种感慨和联想,往事和现实交杂一起,使他感到杏花凋零,犹有人怜,而自身沦落,却只空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无穷慨恨。”愁苦“之下接一”问“字,其含意与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亦相仿佛。

  词之下片,以杏花的由盛而衰暗示作者自身的境遇,抒写词人对自身遭遇的沉痛哀诉,表达出词人内心的无限苦痛。前三句写一路行来,忽见燕儿双双,从南方飞回寻觅旧巢,不禁有所触发,本想托付燕儿寄去重重离恨,再一想它们又怎么能够领会和传达自己的千言万语?但除此以外又将凭谁传递音问呢?作者这里借着问燕表露出音讯断绝以后的思念之情。“天遥”两句叹息自己父子降为臣虏,与宗室臣僚三千余人被驱赶着向北行去,路途是那样的遥远,艰辛地跋涉了无数山山水水,“天遥地远,万水千山”这八个字,概括出他被押解途中所受的种种折磨。回首南望,再也见不到汴京故宫,真可以说是“别时容易见时难”了。

  以下紧接上句,以反诘说明怀念故国之情,然而,“故宫何处”点出连望见都不可能,只能求之于梦寐之间了。梦中几度重临旧地,带来了片刻的慰安。结尾两句写绝望之情。晏几道《阮郎归》末两句“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秦观《阮郎归》结尾“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都是同样意思。梦中的一切,本来是虚无空幻的,但*来连梦都不做,真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反映出内心百折千回,可说是哀痛已极,肝肠断绝之音。

  作者乃北宋著名书画家,其绘画重高写生,以精工通真著称于世。这种手法于此词的景物刻画中也有所体现,尤其上片对杏花的描绘,颇具工笔画的意蕴。

  北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2

  原文:

  驾出北郭门行

  魏晋:阮瑀

  驾出北郭门,马樊不肯驰。

  下车步踟蹰,仰折枯杨枝。

  顾闻丘林中,噭噭有悲啼。

  借问啼者出,何为乃如斯?

  亲母舍我殁,后母憎孤儿。

  饥寒无衣食,举动鞭捶施。

  骨消肌肉尽,体若枯树皮。

  藏我空室中,父还不能知。

  上冢察故处,存亡永别离。

  亲母何可见,泪下声正嘶。

  弃我于此间,穷厄岂有赀?

  传告后代人,以此为明规。

  译文:

  驾出北郭门,马樊不肯驰。

  我乘车驶出城的北门,马儿止步不愿前行。

  下车步踟蹰,仰折枯杨枝。

  我走下车来慢慢地行,抬手折下枯杨枝。

  顾闻丘林中,噭噭有悲啼。

  回头听见丘林中,噭噭啼哭有悲声。

  借问啼者出,何为乃如斯?

  向人打听时啼哭的人走出丘林,我问他为何哭的这样伤心。

  亲母舍我殁,后母憎孤儿。

  他说“亲生母亲离开我死去了,后母又恨我这孤儿。

  饥寒无衣食,举动鞭捶施。

  又饥又寒无衣无食,动不动就鞭打我。

  骨消肌肉尽,体若枯树皮。

  骨瘦无肌肉,身子像枯树皮。

  藏我空室中,父还不能知。

  把我关在空屋里,父亲还不能知道。

  上冢察故处,存亡永别离。

  我上坟地来看看母亲的坟墓,活着的和死去的永远分离了。

  亲母何可见,泪下声正嘶。

  母亲怎么能看见我,我眼泪双流哭声嘶哑。

  弃我于此间,穷厄岂有赀?

  如今我被抛弃在这人世间,穷苦哪有止境?”

  传告后代人,以此为明规。

  我记下这件事来传给后代人,要从这件事中深深地吸取教训。

  注释:

  驾出北郭门,马樊(fán)不肯驰。

  驾出北郭门行:《初学记》作乐府诗;在《乐府诗集》里属“杂曲歌辞”,是作者拟乐府自创新题诗,继承了汉乐府民歌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传统。驾:把车套在马身上。郭:外城,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樊:《初学记》作“行”,本指关鸟兽的笼子,转为止而不前。驰:车马疾行。

  下车步踟(chí)蹰(chú),仰折枯杨枝。

  步踟蹰:《初学记》作“少踟蹰”。步,行走。跨出一步为跬,再跨出一足为步。踟蹰,徘徊不进;犹豫。仰:抬头,脸向上,与“俯”相对。枯杨:《初学记》作“杨柳”。枯,枯槁,草木失去水分或失去生机。

  顾闻丘林中,噭(jiào)噭(jiào)有悲啼。

  顾:回首,回视。闻:听见。丘:因地势而自然形成的土山。噭噭:悲哭声。啼:放声哭。

  借问啼者出,何为乃如斯?

  借问:询问。斯:此,这。

  亲母舍我殁(mò),后母憎孤儿。

  殁:死亡。憎:恨,厌恶。孤:无父之称。

  饥寒无衣食,举动鞭(biān)捶(chuí)施。

  饥:饥饿,吃不饱。寒:冷。衣:服装的通称,含上衣下裳而言。食:饭食。举:行动。鞭:占代一种竹制刑具。捶:通“棰”,棒击。

  骨消肌肉尽,体若枯树皮。

  藏我空室中,父还不能知。

  室:房屋,住宅。

  上冢(zhǒng)察故处,存亡永别离。

  冢:隆起的坟墓。

  亲母何可见,泪下声正嘶。

  嘶:声音沙哑。

  弃我于此间,穷厄(è)岂有赀(zī)?

  穷:困厄,不得志。厄:困苦,灾难。赀:计算物品的价格或数量。

  传告后代人,以此为明规。

  规:典范。

  赏析:

  这首诗主要借作者与孤儿的问答,描写孤儿受后母虐待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下后母折磨孤儿的家庭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这一社会问题的关心,和对于受害者的无限同情。

  全诗富有乐府民歌风味,语言质朴,运用对话和白描手法,所写故事情节贴切逼真,行文质朴,生动感人。

  该诗是一首叙事诗。共可分为四个部分。

  开头四句为第一部分,诗人用第一人称作为旁观者的身份出现,这也是乐府诗的常用手法,以示事件的真实性。诗人驾车出了城郭北门,马突然沉滞而不肯快跑。马的反常,已暗示出环境的异样。但诗人还未察觉,他下车犹豫了一阵,等候了一阵,见马总是不动就仰头折下一根枯杨的树枝,想鞭马前进。这四句是个引子,交代了事情发生的地点,同时也提起了一个悬念。

  “顾闻”四句为第二部分,引出事件。四句意谓只听得小丘林子里,传来一阵阵悲哭之声,诗人问啼者:为什么哭得如此伤心。这是事件的开端,写得很有层次,先闻哭声,再见其人,未知原因,故发疑问。完全按照客观现实情景写出。正是由于诗人的关切问讯,才引出下面孤儿诉说原委。

  从“亲母舍我殁”到“穷厄岂有赀”十四句为第三部分,这一部分都是孤儿所说的`话,也是全诗的主要内容,写得如泣如诉,真情毕露,舒缓而有致,质直而可信。这一部分共分为二层意思。前八句为第一层,是孤儿诉说后母虐待的情景。这几句话,是字字血、声声泪。后六句是第二层,写孤儿哭坟情状。孤儿上坟去探看生母的冢墓,目的是为了倾诉心中的悲愤和痛苦,孤儿在活的人中无处哀告,只能求告于死去的母亲,这本身就是无限伤心的事。而活着的孤儿毕竟和死去的母亲永远分离了,生身的母亲,既然见不到满腹委屈也就无法申诉所以孤儿热泪纷纷,只能大声哭喊嘶哑了嗓子。生母将孤儿丢弃在人世间忍受穷困煎熬,没有留下财产可供孤儿度日,孤儿不能独立生活,又摆脱不了后母的欺凌和虐待。这六句诗,一层深一层地展示了孤儿的悲惨遭遇和凄苦欲绝的心态——孤儿已在生与死的十字路口徘徊,如果不能继续忍受虐待,就只有追随生身母亲于地下。

  最后两句是第四部分,是全诗的尾声。诗人又以第一人称出来说话,规劝后代人以此为教训,不要虐待孤儿。这在今天看来似乎*于画蛇添足,但在汉魏乐府中却是一种*惯写法,以此点明诗人写作宗旨。这种形式,对后来的乐府诗特别是中唐时代的新乐府有明显的影响。

  北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3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原文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译文

  剪裁好白色的丝绸,轻轻叠成数层,又将淡淡的胭脂均匀的涂抹,时髦的漂亮衣服,艳丽的色彩融入四溢的清香,简直羞杀了天上的蕊珠宫女。红颜易凋零,更何况,经历了多少无情的风雨 ,面对愁苦的情景,扣问凄凉的院落,还要经受几番春暮。 谁帮我寄去重重的离愁,这双飞的燕子哪里懂得人间的苦痛。天遥地远,万水千山阻隔,哪里知道故园今在何处?只有在梦中有时曾去。就连梦也难做成,因我痛苦的彻夜难眠。

  注释

  词牌【燕山亭】 双调九十九字,前后片各五仄韵。以宋徽宗赵佶这首词为最有名。或作《燕山亭》,非。冰绡:洁白的绸。蕊珠宫女:指仙女。凭寄:凭谁寄,托谁寄。无据:不知何故。和:连。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赏析

  此词为北宋徽宗皇帝在1127年覆国被掳往北方五国城,北行途中见杏花而托物兴感而作。上片摹写杏花以寄意。“裁剪”三句写杏花之花质冰洁如白绸剪裁剪,花瓣簇绽轻柔重叠,花色淡雅似胭脂匀染。“新样”三句以拟人手法将杏花比喻为“靓妆”新颖,艳香流融的美女,直令天界蕊珠宫仙女为之羞惭汗颜。“易得凋零”,笔势陡转,写尽杏花遭受风雨摧折之凄凉愁苦。下片由感叹杏花凋落,转入自掳离恨。双燕不解人语,故宫天遥地远,怀乡思国,只有求之梦寐,如今梦亦不成,凄楚之至。借杏花之凋落,伤江山之陆沉;以归梦之难成,寓复国之绝望。全词托物咏怀,抒写故国沦亡之悲慨,幽咽委曲,伤感无奈,对故国沦亡一句悔恨与反思,又显见其情虽真而骨力乏弱。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鉴赏

  此词是宋徽宗赵佶于1127年与其子钦宗赵桓被金兵掳往北方时途中所写,是作者身世、遭遇的悲惨写照。全词通过写杏花的凋零,借以哀伤自己悲苦无告、横遭摧残的命运。

  词之上片先以细腻的笔触工笔、描绘杏花,外形而及神态,勾勒出一幅绚丽的杏花图。*写、细写杏花,是对一朵朵杏花的形态、色泽的具体形容。杏花的瓣儿好似一叠叠冰清玉洁的缣绸,经过巧手裁剪出重重花瓣,又逐步匀称地晕染上浅淡的胭脂。朵朵花儿都是那样精美绝伦地呈现人们眼前。“新样”三句,先以杏花比拟为装束入时而匀施粉黛的美人,她容颜光艳照人,散发出阵阵暖香,胜过天上蕊珠宫里的仙女。“羞杀”两字,是说连天上仙女看见她都要自愧不如,由此进一步衬托出杏花的形态、色泽和芳香都是不同于凡俗之花,也充分表现了杏花盛放时的动人景象。

  以下笔锋突转,描写杏花遭到风雨摧残后的黯淡场景。春日绚丽非常,正如柳永《木兰花慢》中所云:“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但为时不久就逐渐凋谢,又经受不住料峭春寒和无情风雨的摧残,终于花落枝空;更可叹的是暮春之时,庭院无人,美景已随春光逝去,显得那样凄凉冷寂。这里不仅是怜惜杏花,而且也兼以自怜。试想作者以帝王之尊,降为阶下之囚,流徙至千里之外,其心情之愁苦非笔墨所能形容,杏花的烂漫和易得凋零引起他的,种种感慨和联想,往事和现实交杂一起,使他感到杏花凋零,犹有人怜,而自身沦落,却只空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无穷慨恨。”愁苦“之下接一”问“字,其含意与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亦相仿佛。

  词之下片,以杏花的由盛而衰暗示作者自身的境遇,抒写词人对自身遭遇的沉痛哀诉,表达出词人内心的无限苦痛。前三句写一路行来,忽见燕儿双双,从南方飞回寻觅旧巢,不禁有所触发,本想托付燕儿寄去重重离恨,再一想它们又怎么能够领会和传达自己的千言万语?但除此以外又将凭谁传递音问呢?作者这里借着问燕表露出音讯断绝以后的思念之情。“天遥”两句叹息自己父子降为臣虏,与宗室臣僚三千余人被驱赶着向北行去,路途是那样的遥远,艰辛地跋涉了无数山山水水,“天遥地远,万水千山”这八个字,概括出他被押解途中所受的种种折磨。回首南望,再也见不到汴京故宫,真可以说是“别时容易见时难”了。

  以下紧接上句,以反诘说明怀念故国之情,然而,“故宫何处”点出连望见都不可能,只能求之于梦寐之间了。梦中几度重临旧地,带来了片刻的慰安。结尾两句写绝望之情。晏几道《阮郎归》末两句“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秦观《阮郎归》结尾“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都是同样意思。梦中的一切,本来是虚无空幻的,但*来连梦都不做,真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反映出内心百折千回,可说是哀痛已极,肝肠断绝之音。

  作者乃北宋著名书画家,其绘画重高写生,以精工通真著称于世。这种手法于此词的景物刻画中也有所体现,尤其上片对杏花的描绘,颇具工笔画的意蕴。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点评

  这首词以杏花的美丽易得凋零,抒发作者的身世之感。帝王与俘虏两种生活的对比,使他唱出了家国沦亡的哀音。上片描绘杏花开放时的娇艳及遭受风雨摧残后的凋零。下片写离恨。抒发内心的故国之思。词中以花喻人,抒写真情实感。百折千回,悲凉哀婉。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词为赵佶被俘北行见杏花之作。起首六句,实写杏花。前三句,写花片重叠,红白相间。后三句,写花容艳丽,花气浓郁。“羞杀”一句,总束杏花之美。“易得”以下,转变徵之音,怜花怜己,语带双关。花易凋零一层、风雨摧残一层、院落无人一层,愈转愈深,愈深愈痛。换头,因见双燕穿花,又兴孤栖膻幕之感。燕不会人言语一层、望不见故宫一层、梦里思量一层、和梦不做一层,且问且叹,如泣如诉。总是以心中有万分委曲,故有此无可奈何之哀音,忽吞咽,忽绵邈,促节繁音,回肠荡气。况蕙风云:“真”字是词骨,若此词及后主之作,皆以“真”胜者。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工书善画,知乐能词,为历代帝王中屈指可数的才子,但在政治上,他是个昏庸的亡国之君,父子双双为敌国所俘,蒙受奇耻大辱。这首词与李煜的《虞美人》一样同属亡国之音,本词是徽宗皇帝被虏北行见杏花有感之作。在被掳北行途中,宋徽宗忽见杏花盛开如火,不禁万感交集,写下这首如泣如诉之词。上片明写杏花,借杏花的娇艳及被风雨摧残的衰败景象象征美好事物的逝去,寄托着对帝王生活的痛苦回忆。 也暗示自已的境遇,怜花怜已,语带双关。

  “愁苦”后一“问”字,使人想起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下片抒写离恨哀情,借燕子与做梦层层深入,道出从期望到失望,由失望而绝望的哀痛心情,用“双燕何曾,会人言语”烘托极度的孤独忧伤。末尾几句写连在梦里见一见故国宫殿的慰藉也得不到,因为连梦也做不成。抒情上有递进关系,真挚深沉,真可说是字字泣血,断肠之音。

  北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4

  原文:

  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间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鸣犬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翻译:

  第二天住在了旦子冈。刚行走了几里地,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少在田间耕作。大概是江北的*俗,女人也参加农业生产,比较西北那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懒惰男子,江北的*俗的确好得多。偶然间我放弃骑马开始步行,路过一农家,这家男主人给园子浇肥,女子从井里打水洗衣。园中有豆篷瓜架,还有几颗郁郁葱葱的树木,孩子嬉戏欢笑,鸡鸣狗跳。我看着看着越来越羡慕他们,觉得这一家子中,万物都怡然自得,我自恨比他们差得远呢!

  北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5

  北行

  朝代:元代

  作者:马祖常

  山转疑无路,溪深似有云。衣裳沾沆瀣,鞍马入氤氲。

  岩树花凝画,崖藤蔓驻曛。佛宫金币币,帐屋锦文文。

  尘坌车争出,霞舒骑乱分。烟中听犬吠,天畔见人耘。

  草檄期诛泚,歌诗拟吊蕡。家家收枣栗,处处种榆枌。

  枕有仙人记,琴无山鬼闻。时巡劳圣主,灵会召神君。

  泉脉流钗股,松身镂缬纹。团团留象迹,矗矗立驼群。

  龙虎盘南石,貔貅镇北军。井盐仍皛皛,马酒亦醺醺。

  越贡珠玑错,夷琛翠羽纷。弓旌徵隐逸,斧钺赐功勋。

  俗已多羊酪,民还贱豕豮。雨馀雷菌长,秋入地椒芬。

  井邑联山海,仓箱溢陇汾。白鹰随雪雁,黄鼠掘田鼢。

  太祖初飞御,中原正溺焚。剑光明塞道,箭影落冥氛。

  圣嗣开元极,天声震大?。辕门方纳禹,国镜又收员。

  降主来衔璧,奔君自束缊。只今修栒簴,何但去?轒。

  公子衣缝掖,王妃曳练裙。期绵尧历祚,物阜舜风薰。

  学士工谟训,成均载典坟。小臣难颂德,祇合采书芸。


上留田行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五份(扩展3)

——游东田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5份

  游东田原文翻译及赏析 1

  游东田 原文: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

  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

  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游东田翻译:戚然无欢,相邀行乐。寻赏云雾,登临层叠的楼宇,伴随山势迂回,观望形如菌的台阁。远处树木葱郁,烟霭迷离。水中游鱼触碰到新生的荷叶,飞鸟辞树,枝上余花散落。时值暮春,景色寂寞,不得饮酒言欢,暂且眺望青山。

  游东田字词解释

  (1)悰(cong):即乐。

  (2)寻云:是心中的志趣,象征高尚的追求。

  (3)阡阡:同芊芊,树木茂盛的样子。

  (4)漠漠:散布的样子。

  游东田鉴赏

  《游东田》是谢朓的名作之一。东田,是齐惠王于钟山下立的楼馆,附*风景宜人。这首诗即以清新流媚的笔触描绘了东田山水的自然之美。开首二句“戚戚苦无悰(cóng),携手共行乐”,先写自己出游的原因,即苦于内心闷闷不乐,所以约伴到大自然中去寻找乐趣。悰,心情,这里指欢乐。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生活感受,当心情不好的时候拣个有山水草木的去处走走,便可以消去许多烦恼。看来谢朓也是这样,于是他很快就陶醉在自然景物之中了。

  “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这两句写出游的路线。陟,即升、登的意思。沿着重叠连绵的台榭向上登攀,回首俯瞰,山下的楼阁宛若芝菌一般。这二句的妙处在于开了一个大的画面,可以使我们想象到飘转的白云、堆迭的台榭楼阁那种美妙的景象,甚至能辨识出诗人拾级而上的身影。“寻云”与“随山”四字表现了诗人这时闲适自得的情怀。“寻”字饶有兴味,“寻”的是云,而非水、或风,或其它什么,这固然是说所游的地方是在高处,但更重要的是云的飘渺悠远的姿态更能激起人们翩翩的联想,“寻云”是虚写诗人内心的想望,而“随山”则是实写诗人外表的情状。因寻云而来,但随山而去,表现诗人诗思的高远,和情态的悠闲,具有语淡态浓,笔留神往的艺术效果。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在其《抒情歌谣集序言》中道:“诗人的思想对象随处都是;虽然他也喜用眼睛和感官作向导,然而他不论什么地方,只要发现动人观听的气氛可以展开他的翅膀,他就跟踪前去。”随着眼界的不断开阔,诗人敏锐地捕捉着自然界中富有特征的景物,浚发巧思,加以形象地描绘。“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广阔的远景。诗人这时登上山巅,纵目远眺,只见远处林木丛茂,连成一片,周围又为一层薄雾轻烟所笼罩。犹如中国画中常见的山水,于烟雾迷茫中偶尔露出点山光或树色。“阡阡”,同“芊芊”,茂盛之意;“漠漠”,散布的样子。这两组叠字既写出绵邈的自然空间,也给读者留下阔大的想象空间,树色的瞹叇,烟雾的氤氲,乃至山姿的连绵,云块的团结,一个富有诗意的、美丽的自然山水画卷就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仿佛也同诗人一起凭高送目、涵泳沉酣,领略大自然之美,竟至留连忘返。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这是写*景,也点明节令。两句写得情彩飞动,意趣横生,向来为人们所传诵。如果说前面数句犹如写意山水,那么这两句则似工笔花鸟了。诗人紧紧抓住一瞬间的活动,把自然界充满生机的景象,尤其是把初夏特有的景物,生动细致地表现出来。二句中又有层次,前句写俯视,后句写仰看。寥寥十字,却有很大的艺术容量。“鱼戏”的“戏”字,写出鱼儿优游不迫,怡然自得的活泼神态;“新荷动”,又使鲜嫩的荷葩的娉娉袅袅的风致跃然纸上,“鸟散”句,把*景稍拉开,向人们展示了众鸟欢唱、落英缤纷的景象。而花之为“余”,因而容易洒落,鱼动新荷,点出时间是春末夏初之交。两句中的四个景物,构成一个画面,整个画面写的又是一刹那间的活动,字里行间,缭绕着诗人的斐然的情思,喷薄着大自然的活力。

  面对着大自然美好的图景,诗人如梦如醉,完全忘记了自己初来时的烦闷,以致使诗人发出:“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这种由衷的慨叹。在诗人看来酒味再美,也莫如山坞水涯更为令人神往的了。在篇章结构上,这两句又是与头两句相呼应。古时酒与愁是连在一起的,如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诗句。故有“借酒浇愁”的说法。而在谢朓此时看来,即使有很多的愁烦也无须用酒来消解,最好的办法就是到大自然中去。诗人仿佛从自然山水中找到了与自己内心情感相契合的东西。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和美好的向往。也体现了诗人状物写景的才能。谢朓山水诗最大特点就是善于用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出自然界秀丽明媚的景色,而且给读者留下驰骋想象的艺术空间,具有一种意境深邃的含蓄美。意境的深浅仅仅以有无形象和能否做到情景交融来衡量是不够的,更重要的在于作者要能使读者的“意”与作品中的“境”交融。谢朓山水诗就有这种特点。虽然写山水,但他不是作地理风水介绍式地罗列一些景物,而是选择一些主要的特征加以形象的描绘,给读者留出很大的想象空间。正象中国画常于一两抹断水残山之外留下一大片空白,使读者在空白处也能感到山势的巍峨和水气的浩荡。刘熙载《游艺约言》中就说:“高山深林,望之无极,探之无尽,书不臻此境,未善也。”无论诗文,抑是书画皆是如此。谢朓山水诗富有空间感,与他喜用叠字也有关系,因此常有一种深远幽邈的思致,如这首诗中的“阡阡”、“漠漠”两组叠字就把诗人所要描绘的画面拉得很开,空间显得异常的辽阔。在谢朓其它诗中也有这种现象,象“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暂使下都》);“眇眇苍山色,沈沈寒水波”(《出藩曲》);“从风既袅袅,映日颇离离”(《秋竹曲》)等等不胜枚举。

  谢朓这种清新秀逸的诗风在当时别具一格,与他时代相*的沈约就说他的诗“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伤谢朓》)。谢朓的诗风对后代尤其是唐代的山水诗颇有影响,李白小诗清新俊逸的一面也可以见出谢诗的浸淫。

  作者资料:

  谢眺(464~499),南朝齐诗人,并善辞赋和散文。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高祖据为谢安之兄,父纬,官散骑侍郎。母为宋文帝之女长城公主。永明元年(483年),谢眺“解褐入仕”。永明九年(491年)春,谢朓作为随郡王萧子隆的文学(官名),随同萧子隆赴荆州,留下了不少诗篇。永明前、中期,他担任朝中一些无关紧要的小官,过着无忧无虑的贵族生活。他广结诗友,家世既贵,少又好学,为南齐藩王所重。东昏侯永元元年(499年),始安王萧遥光谋夺帝位,谢眺未预其谋,被诬死于狱中。

  谢眺入政后,初为太尉豫章王萧嶷行参军,迁随王萧子隆东中郎府,转王俭卫军东阁祭酒,后为随王镇西功曹,转文学。永明九年,随王为荆州刺史,“亲府州事”,谢眺也跟着到了荆州,“以文才尤被赏爱”。后调还京都,任新安王中军记室,兼尚书殿中郎,又为骠骑谘议,领记室,掌霸府文笔,又掌中书诏诰。建武二年,出为宣城太守,后迁尚书吏部郎。

  东晋初,谢氏举家随元帝南渡长江,迁居京邑建康(今南京)乌衣巷。谢眺的高祖谢据,是“淝水之战”的东晋统帅谢安的弟弟。作为南朝历数百年经久不衰的门阀士族的冠冕——王、谢、袁、萧四姓之一,谢氏不但在政治上颇有影响和势力,而且也出过很多有名的诗人,诸如谢安、谢道韫(女)、谢灵运、谢庄、谢混、谢惠连等等,都长于写景,每有清新的风格。谢朓秉承家风,史称他“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又说他“善草隶,长五言”,因而能与响逸百代的刘宋山水诗人谢灵运并称“大、小谢”,早早地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了。谢朓没有逃脱政治浊浪的裹挟。萧鸾死去后 ,其儿子荒淫无度的东昏侯萧宝卷登位。在始安王萧遥光,贵戚江祏、江祀、刘沨等合谋的又一起夺位阴谋中,因为谢朓拒绝了他们奉立萧遥光为帝的要求,终于受诬而死。那时,他只有三十六岁。

  游东田原文翻译及赏析 2

  游东田 原文: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

  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

  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游东田翻译:戚然无欢,相邀行乐。寻赏云雾,登临层叠的楼宇,伴随山势迂回,观望形如菌的台阁。远处树木葱郁,烟霭迷离。水中游鱼触碰到新生的荷叶,飞鸟辞树,枝上余花散落。时值暮春,景色寂寞,不得饮酒言欢,暂且眺望青山。

  游东田字词解释

  (1)悰(cong):即乐。

  (2)寻云:是心中的志趣,象征高尚的追求。

  (3)阡阡:同芊芊,树木茂盛的样子。

  (4)漠漠:散布的样子。

  游东田鉴赏

  《游东田》是谢朓的名作之一。东田,是齐惠王于钟山下立的楼馆,附*风景宜人。这首诗即以清新流媚的笔触描绘了东田山水的自然之美。开首二句“戚戚苦无悰(cóng),携手共行乐”,先写自己出游的原因,即苦于内心闷闷不乐,所以约伴到大自然中去寻找乐趣。悰,心情,这里指欢乐。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生活感受,当心情不好的时候拣个有山水草木的去处走走,便可以消去许多烦恼。看来谢朓也是这样,于是他很快就陶醉在自然景物之中了。

  “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这两句写出游的路线。陟,即升、登的意思。沿着重叠连绵的台榭向上登攀,回首俯瞰,山下的楼阁宛若芝菌一般。这二句的妙处在于开了一个大的画面,可以使我们想象到飘转的白云、堆迭的台榭楼阁那种美妙的景象,甚至能辨识出诗人拾级而上的身影。“寻云”与“随山”四字表现了诗人这时闲适自得的情怀。“寻”字饶有兴味,“寻”的是云,而非水、或风,或其它什么,这固然是说所游的地方是在高处,但更重要的是云的飘渺悠远的姿态更能激起人们翩翩的联想,“寻云”是虚写诗人内心的想望,而“随山”则是实写诗人外表的情状。因寻云而来,但随山而去,表现诗人诗思的高远,和情态的悠闲,具有语淡态浓,笔留神往的艺术效果。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在其《抒情歌谣集序言》中道:“诗人的思想对象随处都是;虽然他也喜用眼睛和感官作向导,然而他不论什么地方,只要发现动人观听的气氛可以展开他的翅膀,他就跟踪前去。”随着眼界的不断开阔,诗人敏锐地捕捉着自然界中富有特征的景物,浚发巧思,加以形象地描绘。“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广阔的远景。诗人这时登上山巅,纵目远眺,只见远处林木丛茂,连成一片,周围又为一层薄雾轻烟所笼罩。犹如中国画中常见的山水,于烟雾迷茫中偶尔露出点山光或树色。“阡阡”,同“芊芊”,茂盛之意;“漠漠”,散布的样子。这两组叠字既写出绵邈的自然空间,也给读者留下阔大的想象空间,树色的瞹叇,烟雾的氤氲,乃至山姿的连绵,云块的团结,一个富有诗意的、美丽的自然山水画卷就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仿佛也同诗人一起凭高送目、涵泳沉酣,领略大自然之美,竟至留连忘返。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这是写*景,也点明节令。两句写得情彩飞动,意趣横生,向来为人们所传诵。如果说前面数句犹如写意山水,那么这两句则似工笔花鸟了。诗人紧紧抓住一瞬间的活动,把自然界充满生机的景象,尤其是把初夏特有的景物,生动细致地表现出来。二句中又有层次,前句写俯视,后句写仰看。寥寥十字,却有很大的艺术容量。“鱼戏”的“戏”字,写出鱼儿优游不迫,怡然自得的活泼神态;“新荷动”,又使鲜嫩的荷葩的娉娉袅袅的风致跃然纸上,“鸟散”句,把*景稍拉开,向人们展示了众鸟欢唱、落英缤纷的景象。而花之为“余”,因而容易洒落,鱼动新荷,点出时间是春末夏初之交。两句中的四个景物,构成一个画面,整个画面写的又是一刹那间的活动,字里行间,缭绕着诗人的斐然的情思,喷薄着大自然的活力。

  面对着大自然美好的图景,诗人如梦如醉,完全忘记了自己初来时的烦闷,以致使诗人发出:“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这种由衷的慨叹。在诗人看来酒味再美,也莫如山坞水涯更为令人神往的了。在篇章结构上,这两句又是与头两句相呼应。古时酒与愁是连在一起的,如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诗句。故有“借酒浇愁”的说法。而在谢朓此时看来,即使有很多的愁烦也无须用酒来消解,最好的办法就是到大自然中去。诗人仿佛从自然山水中找到了与自己内心情感相契合的东西。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和美好的向往。也体现了诗人状物写景的才能。谢朓山水诗最大特点就是善于用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出自然界秀丽明媚的景色,而且给读者留下驰骋想象的艺术空间,具有一种意境深邃的含蓄美。意境的深浅仅仅以有无形象和能否做到情景交融来衡量是不够的,更重要的在于作者要能使读者的“意”与作品中的“境”交融。谢朓山水诗就有这种特点。虽然写山水,但他不是作地理风水介绍式地罗列一些景物,而是选择一些主要的特征加以形象的描绘,给读者留出很大的想象空间。正象中国画常于一两抹断水残山之外留下一大片空白,使读者在空白处也能感到山势的巍峨和水气的浩荡。刘熙载《游艺约言》中就说:“高山深林,望之无极,探之无尽,书不臻此境,未善也。”无论诗文,抑是书画皆是如此。谢朓山水诗富有空间感,与他喜用叠字也有关系,因此常有一种深远幽邈的思致,如这首诗中的“阡阡”、“漠漠”两组叠字就把诗人所要描绘的画面拉得很开,空间显得异常的辽阔。在谢朓其它诗中也有这种现象,象“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暂使下都》);“眇眇苍山色,沈沈寒水波”(《出藩曲》);“从风既袅袅,映日颇离离”(《秋竹曲》)等等不胜枚举。

  谢朓这种清新秀逸的诗风在当时别具一格,与他时代相*的沈约就说他的诗“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伤谢朓》)。谢朓的诗风对后代尤其是唐代的山水诗颇有影响,李白小诗清新俊逸的一面也可以见出谢诗的浸淫。

  作者资料:

  谢眺(464~499),南朝齐诗人,并善辞赋和散文。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高祖据为谢安之兄,父纬,官散骑侍郎。母为宋文帝之女长城公主。永明元年(483年),谢眺“解褐入仕”。永明九年(491年)春,谢朓作为随郡王萧子隆的文学(官名),随同萧子隆赴荆州,留下了不少诗篇。永明前、中期,他担任朝中一些无关紧要的小官,过着无忧无虑的贵族生活。他广结诗友,家世既贵,少又好学,为南齐藩王所重。东昏侯永元元年(499年),始安王萧遥光谋夺帝位,谢眺未预其谋,被诬死于狱中。

  谢眺入政后,初为太尉豫章王萧嶷行参军,迁随王萧子隆东中郎府,转王俭卫军东阁祭酒,后为随王镇西功曹,转文学。永明九年,随王为荆州刺史,“亲府州事”,谢眺也跟着到了荆州,“以文才尤被赏爱”。后调还京都,任新安王中军记室,兼尚书殿中郎,又为骠骑谘议,领记室,掌霸府文笔,又掌中书诏诰。建武二年,出为宣城太守,后迁尚书吏部郎。

  东晋初,谢氏举家随元帝南渡长江,迁居京邑建康(今南京)乌衣巷。谢眺的高祖谢据,是“淝水之战”的东晋统帅谢安的弟弟。作为南朝历数百年经久不衰的门阀士族的冠冕——王、谢、袁、萧四姓之一,谢氏不但在政治上颇有影响和势力,而且也出过很多有名的诗人,诸如谢安、谢道韫(女)、谢灵运、谢庄、谢混、谢惠连等等,都长于写景,每有清新的风格。谢朓秉承家风,史称他“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又说他“善草隶,长五言”,因而能与响逸百代的刘宋山水诗人谢灵运并称“大、小谢”,早早地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了。谢朓没有逃脱政治浊浪的裹挟。萧鸾死去后 ,其儿子荒淫无度的东昏侯萧宝卷登位。在始安王萧遥光,贵戚江祏、江祀、刘沨等合谋的又一起夺位阴谋中,因为谢朓拒绝了他们奉立萧遥光为帝的要求,终于受诬而死。那时,他只有三十六岁。

  游东田原文翻译及赏析 3

  游东田 原文: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

  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

  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游东田翻译:戚然无欢,相邀行乐。寻赏云雾,登临层叠的楼宇,伴随山势迂回,观望形如菌的台阁。远处树木葱郁,烟霭迷离。水中游鱼触碰到新生的荷叶,飞鸟辞树,枝上余花散落。时值暮春,景色寂寞,不得饮酒言欢,暂且眺望青山。

  游东田字词解释

  (1)悰(cong):即乐。

  (2)寻云:是心中的志趣,象征高尚的追求。

  (3)阡阡:同芊芊,树木茂盛的样子。

  (4)漠漠:散布的样子。

  游东田鉴赏

  《游东田》是谢朓的名作之一。东田,是齐惠王于钟山下立的楼馆,附*风景宜人。这首诗即以清新流媚的笔触描绘了东田山水的自然之美。开首二句“戚戚苦无悰(cóng),携手共行乐”,先写自己出游的原因,即苦于内心闷闷不乐,所以约伴到大自然中去寻找乐趣。悰,心情,这里指欢乐。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生活感受,当心情不好的时候拣个有山水草木的去处走走,便可以消去许多烦恼。看来谢朓也是这样,于是他很快就陶醉在自然景物之中了。

  “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这两句写出游的路线。陟,即升、登的意思。沿着重叠连绵的台榭向上登攀,回首俯瞰,山下的楼阁宛若芝菌一般。这二句的妙处在于开了一个大的画面,可以使我们想象到飘转的白云、堆迭的台榭楼阁那种美妙的景象,甚至能辨识出诗人拾级而上的身影。“寻云”与“随山”四字表现了诗人这时闲适自得的情怀。“寻”字饶有兴味,“寻”的是云,而非水、或风,或其它什么,这固然是说所游的地方是在高处,但更重要的是云的飘渺悠远的姿态更能激起人们翩翩的联想,“寻云”是虚写诗人内心的想望,而“随山”则是实写诗人外表的情状。因寻云而来,但随山而去,表现诗人诗思的高远,和情态的悠闲,具有语淡态浓,笔留神往的艺术效果。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在其《抒情歌谣集序言》中道:“诗人的思想对象随处都是;虽然他也喜用眼睛和感官作向导,然而他不论什么地方,只要发现动人观听的气氛可以展开他的翅膀,他就跟踪前去。”随着眼界的不断开阔,诗人敏锐地捕捉着自然界中富有特征的景物,浚发巧思,加以形象地描绘。“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广阔的远景。诗人这时登上山巅,纵目远眺,只见远处林木丛茂,连成一片,周围又为一层薄雾轻烟所笼罩。犹如中国画中常见的山水,于烟雾迷茫中偶尔露出点山光或树色。“阡阡”,同“芊芊”,茂盛之意;“漠漠”,散布的样子。这两组叠字既写出绵邈的自然空间,也给读者留下阔大的想象空间,树色的瞹叇,烟雾的氤氲,乃至山姿的连绵,云块的团结,一个富有诗意的、美丽的自然山水画卷就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仿佛也同诗人一起凭高送目、涵泳沉酣,领略大自然之美,竟至留连忘返。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这是写*景,也点明节令。两句写得情彩飞动,意趣横生,向来为人们所传诵。如果说前面数句犹如写意山水,那么这两句则似工笔花鸟了。诗人紧紧抓住一瞬间的活动,把自然界充满生机的景象,尤其是把初夏特有的景物,生动细致地表现出来。二句中又有层次,前句写俯视,后句写仰看。寥寥十字,却有很大的艺术容量。“鱼戏”的“戏”字,写出鱼儿优游不迫,怡然自得的活泼神态;“新荷动”,又使鲜嫩的荷葩的娉娉袅袅的风致跃然纸上,“鸟散”句,把*景稍拉开,向人们展示了众鸟欢唱、落英缤纷的景象。而花之为“余”,因而容易洒落,鱼动新荷,点出时间是春末夏初之交。两句中的四个景物,构成一个画面,整个画面写的又是一刹那间的活动,字里行间,缭绕着诗人的斐然的情思,喷薄着大自然的活力。

  面对着大自然美好的图景,诗人如梦如醉,完全忘记了自己初来时的烦闷,以致使诗人发出:“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这种由衷的慨叹。在诗人看来酒味再美,也莫如山坞水涯更为令人神往的了。在篇章结构上,这两句又是与头两句相呼应。古时酒与愁是连在一起的,如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诗句。故有“借酒浇愁”的说法。而在谢朓此时看来,即使有很多的愁烦也无须用酒来消解,最好的办法就是到大自然中去。诗人仿佛从自然山水中找到了与自己内心情感相契合的东西。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和美好的向往。也体现了诗人状物写景的才能。谢朓山水诗最大特点就是善于用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出自然界秀丽明媚的景色,而且给读者留下驰骋想象的艺术空间,具有一种意境深邃的含蓄美。意境的深浅仅仅以有无形象和能否做到情景交融来衡量是不够的,更重要的'在于作者要能使读者的“意”与作品中的“境”交融。谢朓山水诗就有这种特点。虽然写山水,但他不是作地理风水介绍式地罗列一些景物,而是选择一些主要的特征加以形象的描绘,给读者留出很大的想象空间。正象中国画常于一两抹断水残山之外留下一大片空白,使读者在空白处也能感到山势的巍峨和水气的浩荡。刘熙载《游艺约言》中就说:“高山深林,望之无极,探之无尽,书不臻此境,未善也。”无论诗文,抑是书画皆是如此。谢朓山水诗富有空间感,与他喜用叠字也有关系,因此常有一种深远幽邈的思致,如这首诗中的“阡阡”、“漠漠”两组叠字就把诗人所要描绘的画面拉得很开,空间显得异常的辽阔。在谢朓其它诗中也有这种现象,象“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暂使下都》);“眇眇苍山色,沈沈寒水波”(《出藩曲》);“从风既袅袅,映日颇离离”(《秋竹曲》)等等不胜枚举。

  谢朓这种清新秀逸的诗风在当时别具一格,与他时代相*的沈约就说他的诗“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伤谢朓》)。谢朓的诗风对后代尤其是唐代的山水诗颇有影响,李白小诗清新俊逸的一面也可以见出谢诗的浸淫。

  作者资料:

  谢眺(464~499),南朝齐诗人,并善辞赋和散文。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高祖据为谢安之兄,父纬,官散骑侍郎。母为宋文帝之女长城公主。永明元年(483年),谢眺“解褐入仕”。永明九年(491年)春,谢朓作为随郡王萧子隆的文学(官名),随同萧子隆赴荆州,留下了不少诗篇。永明前、中期,他担任朝中一些无关紧要的小官,过着无忧无虑的贵族生活。他广结诗友,家世既贵,少又好学,为南齐藩王所重。东昏侯永元元年(499年),始安王萧遥光谋夺帝位,谢眺未预其谋,被诬死于狱中。

  谢眺入政后,初为太尉豫章王萧嶷行参军,迁随王萧子隆东中郎府,转王俭卫军东阁祭酒,后为随王镇西功曹,转文学。永明九年,随王为荆州刺史,“亲府州事”,谢眺也跟着到了荆州,“以文才尤被赏爱”。后调还京都,任新安王中军记室,兼尚书殿中郎,又为骠骑谘议,领记室,掌霸府文笔,又掌中书诏诰。建武二年,出为宣城太守,后迁尚书吏部郎。

  东晋初,谢氏举家随元帝南渡长江,迁居京邑建康(今南京)乌衣巷。谢眺的高祖谢据,是“淝水之战”的东晋统帅谢安的弟弟。作为南朝历数百年经久不衰的门阀士族的冠冕——王、谢、袁、萧四姓之一,谢氏不但在政治上颇有影响和势力,而且也出过很多有名的诗人,诸如谢安、谢道韫(女)、谢灵运、谢庄、谢混、谢惠连等等,都长于写景,每有清新的风格。谢朓秉承家风,史称他“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又说他“善草隶,长五言”,因而能与响逸百代的刘宋山水诗人谢灵运并称“大、小谢”,早早地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了。谢朓没有逃脱政治浊浪的裹挟。萧鸾死去后 ,其儿子荒淫无度的东昏侯萧宝卷登位。在始安王萧遥光,贵戚江祏、江祀、刘沨等合谋的又一起夺位阴谋中,因为谢朓拒绝了他们奉立萧遥光为帝的要求,终于受诬而死。那时,他只有三十六岁。

  游东田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原文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

  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

  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译文

  戚然无欢,邀友一同游乐。登上云雾笼罩中的高高楼榭,顺着山势眺望远处的菌形台阁。远处树木郁郁葱葱,一片烟霭迷离的景象。游鱼嬉戏,触动水中新荷;飞鸟辞树,枝上余花散落。春酒虽美,还是停杯对景,眺望青山。

  注释

  东田:南朝太子萧长懋在钟山(今南京紫金山)下所建的楼馆。

  戚戚(qī):忧愁的样子。

  悰(cóng):快乐。

  行乐:游玩。

  寻云:追寻云霞的踪迹,指登高。

  陟(zhì):登,上。《诗经·周南·卷耳》:“陟彼高冈。”

  累榭(xiè):重重叠叠的楼阁。榭,台上有屋叫榭。

  随山:顺着山势。

  菌阁:华美的楼阁。王褒《九怀》有句:“菌阁兮蕙楼”,用菌、蕙等香草来形容楼阁的华美。

  暧(ài):昏暗,不明晰。

  阡阡(qiān):同“芊芊”,茂盛的样子。

  生烟:指新生之烟。谢灵运《撰征赋》:“睹生烟而知墟。”

  漠漠:弥漫,散布。

  荷:荷花。

  余花:残余的花朵。

  不对:不面对着,这里指不饮酒。

  芳春酒:芳香的春酒,这里指美酒。

  青山郭:靠*青山的城郭。郭,外城。

  赏析

  诗的第一、二句说自己心中不乐(悰,乐),故与朋友携手来游东田。次二句写登上耸入云霄的层层台榭,随山势望去,只见楼阁华美无比(菌阁)。接着四句继续描写远*景色,远处树木苍翠茂密,山间烟霭缭绕弥漫,“阡阡”、“漠漠”两个叠音词将树木的葱茏和云烟的氤氲表现得非常生动。接着,诗人目光稍稍收回,只见水面上荷叶颤动,于是推想一定有游鱼在水下嬉戏,又见栖息着的鸟雀一飞而散,留在枝条上的残花纷纷飘落下来。诗人在“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二句中将鱼、荷、鸟、花结合起来写。由荷动可推知鱼戏,此以实写虚也;“鸟散”是瞬间的景象,稍纵即逝,而“余花落”相对和缓些,诗人用“余花落”这一细致的动态描写来表现飞鸟散去后由动人静的一瞬间,显得余韵悠悠,体现了诗人闲适恬静的心境。“新荷”、“余花”也点出了时节正是初夏。诗的最后两句写不去饮酒取乐,而是凝神眺望城郭边的青山,诗人陶醉于自然景色中流连忘返的形象跃然纸上,诗开始时的苦闷至此已荡然无存了。

  全诗写景既有全景式的概括描写,显得视野开阔;又有局部细腻的生动刻画,精警工丽,富有思致。这样写景避免了冗长的铺排,同谢灵运的某些写景铺排过多相比有了进步,显得流丽清新。

  游东田原文翻译及赏析 5

  游东田 原文: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

  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

  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游东田翻译:戚然无欢,相邀行乐。寻赏云雾,登临层叠的楼宇,伴随山势迂回,观望形如菌的台阁。远处树木葱郁,烟霭迷离。水中游鱼触碰到新生的荷叶,飞鸟辞树,枝上余花散落。时值暮春,景色寂寞,不得饮酒言欢,暂且眺望青山。

  游东田字词解释

  (1)悰(cong):即乐。

  (2)寻云:是心中的志趣,象征高尚的追求。

  (3)阡阡:同芊芊,树木茂盛的样子。

  (4)漠漠:散布的样子。

  游东田鉴赏

  《游东田》是谢朓的名作之一。东田,是齐惠王于钟山下立的楼馆,附*风景宜人。这首诗即以清新流媚的笔触描绘了东田山水的自然之美。开首二句“戚戚苦无悰(cóng),携手共行乐”,先写自己出游的原因,即苦于内心闷闷不乐,所以约伴到大自然中去寻找乐趣。悰,心情,这里指欢乐。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生活感受,当心情不好的时候拣个有山水草木的去处走走,便可以消去许多烦恼。看来谢朓也是这样,于是他很快就陶醉在自然景物之中了。

  “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这两句写出游的路线。陟,即升、登的意思。沿着重叠连绵的台榭向上登攀,回首俯瞰,山下的楼阁宛若芝菌一般。这二句的妙处在于开了一个大的画面,可以使我们想象到飘转的白云、堆迭的台榭楼阁那种美妙的景象,甚至能辨识出诗人拾级而上的身影。“寻云”与“随山”四字表现了诗人这时闲适自得的情怀。“寻”字饶有兴味,“寻”的是云,而非水、或风,或其它什么,这固然是说所游的地方是在高处,但更重要的是云的飘渺悠远的姿态更能激起人们翩翩的联想,“寻云”是虚写诗人内心的想望,而“随山”则是实写诗人外表的情状。因寻云而来,但随山而去,表现诗人诗思的高远,和情态的悠闲,具有语淡态浓,笔留神往的艺术效果。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在其《抒情歌谣集序言》中道:“诗人的思想对象随处都是;虽然他也喜用眼睛和感官作向导,然而他不论什么地方,只要发现动人观听的气氛可以展开他的翅膀,他就跟踪前去。”随着眼界的不断开阔,诗人敏锐地捕捉着自然界中富有特征的景物,浚发巧思,加以形象地描绘。“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广阔的远景。诗人这时登上山巅,纵目远眺,只见远处林木丛茂,连成一片,周围又为一层薄雾轻烟所笼罩。犹如中国画中常见的山水,于烟雾迷茫中偶尔露出点山光或树色。“阡阡”,同“芊芊”,茂盛之意;“漠漠”,散布的样子。这两组叠字既写出绵邈的自然空间,也给读者留下阔大的想象空间,树色的瞹叇,烟雾的氤氲,乃至山姿的连绵,云块的团结,一个富有诗意的、美丽的自然山水画卷就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仿佛也同诗人一起凭高送目、涵泳沉酣,领略大自然之美,竟至留连忘返。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这是写*景,也点明节令。两句写得情彩飞动,意趣横生,向来为人们所传诵。如果说前面数句犹如写意山水,那么这两句则似工笔花鸟了。诗人紧紧抓住一瞬间的活动,把自然界充满生机的景象,尤其是把初夏特有的景物,生动细致地表现出来。二句中又有层次,前句写俯视,后句写仰看。寥寥十字,却有很大的艺术容量。“鱼戏”的“戏”字,写出鱼儿优游不迫,怡然自得的活泼神态;“新荷动”,又使鲜嫩的'荷葩的娉娉袅袅的风致跃然纸上,“鸟散”句,把*景稍拉开,向人们展示了众鸟欢唱、落英缤纷的景象。而花之为“余”,因而容易洒落,鱼动新荷,点出时间是春末夏初之交。两句中的四个景物,构成一个画面,整个画面写的又是一刹那间的活动,字里行间,缭绕着诗人的斐然的情思,喷薄着大自然的活力。

  面对着大自然美好的图景,诗人如梦如醉,完全忘记了自己初来时的烦闷,以致使诗人发出:“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这种由衷的慨叹。在诗人看来酒味再美,也莫如山坞水涯更为令人神往的了。在篇章结构上,这两句又是与头两句相呼应。古时酒与愁是连在一起的,如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诗句。故有“借酒浇愁”的说法。而在谢朓此时看来,即使有很多的愁烦也无须用酒来消解,最好的办法就是到大自然中去。诗人仿佛从自然山水中找到了与自己内心情感相契合的东西。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和美好的向往。也体现了诗人状物写景的才能。谢朓山水诗最大特点就是善于用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出自然界秀丽明媚的景色,而且给读者留下驰骋想象的艺术空间,具有一种意境深邃的含蓄美。意境的深浅仅仅以有无形象和能否做到情景交融来衡量是不够的,更重要的在于作者要能使读者的“意”与作品中的“境”交融。谢朓山水诗就有这种特点。虽然写山水,但他不是作地理风水介绍式地罗列一些景物,而是选择一些主要的特征加以形象的描绘,给读者留出很大的想象空间。正象中国画常于一两抹断水残山之外留下一大片空白,使读者在空白处也能感到山势的巍峨和水气的浩荡。刘熙载《游艺约言》中就说:“高山深林,望之无极,探之无尽,书不臻此境,未善也。”无论诗文,抑是书画皆是如此。谢朓山水诗富有空间感,与他喜用叠字也有关系,因此常有一种深远幽邈的思致,如这首诗中的“阡阡”、“漠漠”两组叠字就把诗人所要描绘的画面拉得很开,空间显得异常的辽阔。在谢朓其它诗中也有这种现象,象“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暂使下都》);“眇眇苍山色,沈沈寒水波”(《出藩曲》);“从风既袅袅,映日颇离离”(《秋竹曲》)等等不胜枚举。

  谢朓这种清新秀逸的诗风在当时别具一格,与他时代相*的沈约就说他的诗“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伤谢朓》)。谢朓的诗风对后代尤其是唐代的山水诗颇有影响,李白小诗清新俊逸的一面也可以见出谢诗的浸淫。

  作者资料:

  谢眺(464~499),南朝齐诗人,并善辞赋和散文。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高祖据为谢安之兄,父纬,官散骑侍郎。母为宋文帝之女长城公主。永明元年(483年),谢眺“解褐入仕”。永明九年(491年)春,谢朓作为随郡王萧子隆的文学(官名),随同萧子隆赴荆州,留下了不少诗篇。永明前、中期,他担任朝中一些无关紧要的小官,过着无忧无虑的贵族生活。他广结诗友,家世既贵,少又好学,为南齐藩王所重。东昏侯永元元年(499年),始安王萧遥光谋夺帝位,谢眺未预其谋,被诬死于狱中。

  谢眺入政后,初为太尉豫章王萧嶷行参军,迁随王萧子隆东中郎府,转王俭卫军东阁祭酒,后为随王镇西功曹,转文学。永明九年,随王为荆州刺史,“亲府州事”,谢眺也跟着到了荆州,“以文才尤被赏爱”。后调还京都,任新安王中军记室,兼尚书殿中郎,又为骠骑谘议,领记室,掌霸府文笔,又掌中书诏诰。建武二年,出为宣城太守,后迁尚书吏部郎。

  东晋初,谢氏举家随元帝南渡长江,迁居京邑建康(今南京)乌衣巷。谢眺的高祖谢据,是“淝水之战”的东晋统帅谢安的弟弟。作为南朝历数百年经久不衰的门阀士族的冠冕——王、谢、袁、萧四姓之一,谢氏不但在政治上颇有影响和势力,而且也出过很多有名的诗人,诸如谢安、谢道韫(女)、谢灵运、谢庄、谢混、谢惠连等等,都长于写景,每有清新的风格。谢朓秉承家风,史称他“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又说他“善草隶,长五言”,因而能与响逸百代的刘宋山水诗人谢灵运并称“大、小谢”,早早地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了。谢朓没有逃脱政治浊浪的裹挟。萧鸾死去后 ,其儿子荒淫无度的东昏侯萧宝卷登位。在始安王萧遥光,贵戚江祏、江祀、刘沨等合谋的又一起夺位阴谋中,因为谢朓拒绝了他们奉立萧遥光为帝的要求,终于受诬而死。那时,他只有三十六岁。


上留田行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五份(扩展4)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3篇)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

  从军行

  卢思道〔南北朝〕

  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

  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

  *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

  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

  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

  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

  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向五原间。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

  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

  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

  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译文:

  北方边塞安战火已照在秦汉离宫故战安甘泉山上,似同李广那样安飞将军兵出长安再出祁连山关隘。执掌犀皮之盾此冰玉利剑安士兵都是征来安良家子弟,跨白马执金缰安都是侠义少年。凌晨起就在边塞之战摆下“偃月”之阵,夜幕临*时便以“鱼丽”之阵战胜驱除匈奴安左贤之官。历战安山谷中都留下了状如李广以石为虎箭入石中安神力无穷安故事,山岭上则是汉将霍去病胜敌后缴械敌方祭天用具安安美传。战事绵绵似天涯般没有穷尽,战场距蓟门(今北京城北)迢迢三千里之遥。早上见到安是马岭关上安滚滚黄沙,晚上看见安是匈奴王庭处安兵阵如云。(征人行前)庭院中植下安佳树已长到可以攀人安大小,可塞外作战安亲人仍未回还。心如飘战随夫远至于新疆中部安天山之外,又若浮云飞悬到内蒙西部安五原城中。而那万里之遥安关隘高山是不可穿越安,如何独自应对百花芬芳下安清明月色呢?别离后安时光飞逝似流水使人有断肠之痛,那塞外安苦战此寒冷连战马之骨都屡屡受伤。塞外安节气与物候与内战大不相同,冬秋长而春季短。萧萧长风尚可伴河而渡,南归之雁也可依时不断安逝向天边。从军而去,直到离皇城万里去远征。想那汉宣帝渭桥见匈奴单于而此好罢战之事(事在公元前51年),欲战不能安将军们还将何处寻求征战以邀功名呢?

  注释:

  朔方:北方。郡名。西汉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置。治所在朔方,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北。甘泉:甘泉宫。故址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甘泉山。本秦宫。汉武帝增筑扩建,在此朝诸侯王,飨外国客;夏日亦作避暑之处。飞将:飞将军李广。祁连:山名。匈奴语意为“天山”。广义安祁连山是甘肃省西部此青海省东北部边境山战安总称。绵延一千公里。狭义安祁连山系指最北安一支。犀渠:用犀皮制部安盾牌。古代传说中安兽名。玉剑:玉具剑,剑鼻此剑镡用白玉制部安剑。良家子:好人家安子弟。金羁jī:金饰安马络头。*明:犹黎明。天刚亮安时候。偃月:横卧形安半弦月。喻天黑。半月形安阵营。右战:匈奴右贤王安领战。西部战区。对“左战”而言。左战,汉代匈奴左贤王辖下安上谷以东战区。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安时候。鱼丽:鱼丽阵。左贤:匈奴安左贤王。经:曾经。衔箭:以口含箭。犹中箭。出自李广射石虎典故。金人:铜铸安人像。指佛像。穷已:穷止。穷尽。蓟门:即蓟丘。迢递:遥远貌。连绵不绝貌。马岭: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常袋镇马岭村。合:合起。聚集。龙城:有说汉时匈奴战名。为匈奴祭天之处。有说龙城是指河北卢龙。奇树:少见之树种。堪攀:能够攀折。塞外:边塞之外。泛指我国北边战区。指长城以北安战区。也叫“塞北”。殊:过期。很,甚。天山:亚洲中部大山系,东段在*新疆中部。五原:关塞名。即汉五原郡之榆柳塞。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芳菲:芳香。花草盛美。本自:原本自然。原本出自。本来就,一向是。旧来:原来,从来;向来。边庭:边境安朝堂。节物:时节此物品。与华异:与中华大战不同。冬霰xiàn:冬天空中降落安白色小冰粒。春不歇:在春天里都不能停歇。长风:远风。暴风;大风。萧萧:象声词。常形容马叫声、风雨声、流水声、草木摇落声、乐器声等。形容凄清、寒冷。连连:连续不断。映天:反映在天空。龙庭:匈奴单于祭天战鬼神之所。单于:匈奴安君长安称号。渭桥:汉唐时代长安附*渭水上安桥梁。离别之战。拜:拜服。

  赏析

  《从军行》属乐府《相和歌辞·*调曲》。

  在历代众多《从军行》诗作中,卢思道的广首是传播得较为“泛的。据《古今诗话》载:唐玄宗自巴蜀回,夜登勤政楼就吟咏了本诗中的“庭前奇树已堪攀,塞照征人殊未还”句,可见在唐代广首诗就很受欣赏。

  古乐府《从军行》大多写军旅生活的艰苦和征人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本篇也是如此。

  广首诗的前半部是写征战将士英勇奋战,长戍不归的戎马生活。“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诗篇一开头,便渲染了强烈的战争气氛:北方的烽火接连不断地传来战争的消息,军情紧急,令人担忧。甘泉是西汉的皇宫名,“照甘泉”在广里代指向朝廷报警。“飞将”即西汉著名将领李“。接着,诗中便描绘了广位“长安飞将”的英姿。“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载:“孝文帝十四年,又奴大入箫关,而“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犀渠”是盾的一种。“*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广两句中“右地”指右北*,左贤代指又奴的重要首领。“*明”和“薄暮”写出了将士们在边塞度过了数不清的日日夜夜。“偃月”和“鱼丽”是古代的两种战阵的名称。广里诗人用了极简炼的文字,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紧张的征战生活。“屯右地”“逐左贤”都是李“所为。接下来“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用了两个典故。《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道:““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山上金人曾祭天”也用的是汉代典故,汉大将霍去病出征西域,获胜,“收休屠祭天金人”。诗人通过广两个典故进一步表现出征又奴的将士的神威,也正因为有了广些英勇的将士,才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诗的前半部着重塑造了飞将军李“的形象,以李“来代指当时的征战将士,采取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写法,既是赞扬汉代名将李“的业绩,又是当时征战将士生活的写照。把历史和现实揉合在一起。

  自“天涯一去无穷已”开始,写将士和他们妻子的两地相思。诗从两处落笔,感情转为忧怨。“无穷已”原指路途遥远,广里写出了将士们遥无归期的征战生活。“蓟门”“马岭”“龙城”均为北方的地名,在广里都是虚指。连年的战争使将士家中的亲人,对着遥远的塞北望眼欲穿,但是“庭中奇树已堪攀,塞照征人殊未还”,诗人用衬托的手法写出了战争的长期和残酷。“白雪初下天山照,浮云直上五原间”,五原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广里写了亲人们在极寒冷的塞照,远隔千里,因此人们只能发出“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的叹息。《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中有《关山月》曲,《乐府题解》说:“关山月,伤离别也”在写征夫思妇的诗中,常用到关山和月。人们想着万里之照的亲人,谁能独自欣赏那美丽动人的月亮呢?“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既写出了边地将上的生活苦寒,又写出了他们悲切的怨情。“伤马骨”出自陈琳的“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冬去春来,在远离故土的异地他乡,将士们度过了多少日日夜夜,“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雁归而人未归,萧萧长风,行行归雁,蕴含着征夫思妇无限的思乡离情。

  “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可说是全诗的总结,龙庭是又奴祭祀的地方,“出龙庭”在诗中指出征之远。“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意思是说又奴已投降了,将军再到哪里去建功立业呢?言照之意是:边塞的将士总该回来了吧!

  《诗薮》说“六朝歌行可入初唐者,卢思道《从军行》,薛道衡《豫章行》,音响格调咸自停匀,气体丰神,尤为焕发。”可以说《从军行》影响了唐以来的七言歌行。

  隋朝统一了分裂三百来年的*,结束了东晋以来南北对峙的局面。作为隋代的诗人卢思道,在他的诗中,也融会了南朝和北朝的风格,在《从军行》中,既写将士的英勇出征,又写了思妇闺怨,既有“长安飞将出祁连”“白马金羁侠少年”的奔放、雄健,又有“谁能坐对芳菲月”“流水本自断人肠”的清丽、哀怨,南北的风格在卢思道的《从军行》里得到了较和谐的统一。

  卢思道

  卢思道(公元531年—583年)字子行。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年轻时师事“北朝三才”之一邢劭(字子才),以才学重于当时,仕于北齐。齐宣王卒,朝臣各作挽歌10首,择善者用之,思道十得其八,时称“八米卢郎”。北齐末待诏文林馆。北周灭齐**长安,官至散骑侍郎。一生的主要文学活动在北朝。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2

  佚名〔两汉〕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译文

  刚满里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里岁才回上。路遇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上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用捣掉壳的野谷上做饭,摘下葵叶上煮汤。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注释

  始:才;归: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道:路途上。

  阿(ē):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遥看:远远地望去。

  松柏(bǎ把):松树、柏树。

  冢累累:坟墓一个连着一个。

  冢(zhǒng),坟墓、高坟。

  累累(lé把lé把):众多的样子。

  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

  窦(dòu),洞穴。

  雉(zhì):野鸡。

  中庭:屋前的院子。

  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旅葵(kuí):葵菜,嫩叶可以吃。

  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

  羹(gēng):用菜叶做的汤。

  一时:一会儿就。

  贻(yí):送,赠送。

  望:一说为“看”。

  沾:渗入。

  鉴赏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人的兵葵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葵制度下的不*和痛苦。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的年从军65年返回故里时家破人读的情景,揭露了封建兵葵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也同时说明了作者讨厌战争,渴望和*,关心劳动人民。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主人公的思想脉络由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进入邈邈旷野、漫漫古道,对亲人家园的现状由茫然无际的想能到急切地、盼知又怕知地询问,读者由开头两句诗展开的遐想的翅翼也在主人公焦急的劈头问话声中收束。,一句“家中有阿谁”的追问,推出了作品的聚光点——家。六十五年了,岂敢奢望家人安然无恙、亲人健在?能有一二幸存者已是不幸中之万幸了。所以他只问,家中还有谁侥幸苟活人世呢?可是,“乡里人”的回答却如站在雪地里浇下的一盆冰水:“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在这动乱的年月,我的亲人们竟无一幸存者?多的年来积压心底的感情,向谁倾诉、向谁表达啊?唯有那青青松柏、垒垒坟冢吗?那,就是我的家吗?不,不,不可能!

  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遥看到*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能。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作者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读园荒,更其形能,倍伤人心神。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站在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的面前,竟然比想能的还不堪十倍、百倍……这是怎样一种情境,将掀起读者怎样的感情波澜呢?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谁?看到了什么呢?他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也许什么也没有看到。他茫然地从幻想中走出来,低声哭了起来“泪落沾我衣”五个字,饱和了多么丰富、多么深厚、多么沉痛的感情内涵啊!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衬的叙写,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水*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葵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葵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见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作品具体写的是主人公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作品就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葵制度的黑暗、罪恶,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

  他向远方望去,难道自己的祖国里,只有自己一家是这样的吗?

  鉴赏二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揭露了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百感交集,催人泣下。

  作品开篇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一去就是数十年。“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八十岁是虚写,写出从军时间之长,兵役的繁重。

  正因为“十五”从军,“八十”方回,其间数十年与家人失去联系,对家中情况一无所知,老兵才急切地想知道家中的情况,于是,这也就极其自然地引出下文——老兵在归乡途中与乡里人的对话。唐代诗人宋之问的诗句“*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反映其在久别家乡之后、返乡途中的矛盾心理,与此诗笔法有别,却殊途同归。宋之问的诗句是曲笔写其返乡途中想了解家中情况的迫切愿望,而此诗则是直言之。二者均表现了久别家乡的返乡之人的真实情感。此诗中“乡里人”的回答很巧妙,没有明言直说老兵家中还有谁,而只是用手指着远处长满松柏的众多的高坟说:“那儿就是您的家。”言下之意就是:“您的家中已无他人了。”其实,“乡里人”这样回答,是不忍心道明真相,怕老兵一下子承受不了家败人亡的痛楚。如此着墨,显然是以哀景写哀情,也与下文相呼应。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主人公的思想脉络由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进入邈邈旷野、漫漫古道,对亲人家园的现状由茫然无际的想象到急切的、盼知又怕知的询问。同没有详述主人公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一样,作品也省去了对他餐风宿露、匆匆赶路、与乡亲邂逅相遇的惊喜的描摹,一句“家中有阿谁”的追问,推出了作品的聚光点——家。“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六十五年了,岂敢奢望阖家无恙、亲人健在。能有一二幸存者已是不幸中之万幸了。所以他只问,家中还有谁侥幸苟活人世。可是,“乡里人”的回答却如站在冰天雪地里当头浇下的一盆冰凌未澌的水:“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在这动乱的年月,我可亲可爱的亲人们啊,竟无一幸存者。满怀希望,满腹衷情,六十五年的风霜雨雪,六十五年积压心底的感情,不能向别人倾诉、表达。

  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遥看到*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老兵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孑然一身,形影茕茕,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倍……作者没有直接抒写渲染感情,作品却收到比直接抒情更强烈的抒情效果。

  有些迷蒙、有些浑噩、有些凄怆的老人,像对“松柏冢累累”不闻不见一样,对荒凉的家园的感触也变得麻木了。于是,他默默无言地舂去成熟的谷子的皮壳,采下冬葵嫩嫩的叶子。而当饭熟羹沸时,他才恍然想起不知该给谁吃。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谁,看到了什么,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也许什么也没有看。他茫然地从幻想中走出来,潸然泪下。他已不能象年轻人那样嚎啕大哭,只有那凝聚着六十五年的艰辛、六十五年的思念、六十五年的盼待、六十五年的沙场风尘、六十五年人世沧桑的老泪,扑簌簌落到满布征尘的衣襟上。“泪落沾我衣”五个字,饱和了丰富、深厚、沉痛的感情内涵。诗至结尾,作者、读者的感情浓度都达到了顶点。

  全诗突出写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老士兵的形象,也着力刻划了“家”的形象,同时只写了一笔的“乡里人”的形象也很鲜明。饱经风霜、苍老惶切的老人,无须顾忌、直言不讳的乡亲,衰草古柏荒坟的家园,共同构成了一幅真实动人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主题的画面,典型地反映了汉代社会现实的一个侧面。尤其是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衬的叙写,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水*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役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见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作品具体写的是主人公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这样,作品就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全诗写得既含蕴简洁,又深湛凝重,内容的取舍剪裁,结构的布置安排,都恰到好处,独具匠心,很好地收到了“意在言外”、主旨尽在言与不言中、意境深远、韵味绵长的艺术效果。

  兔从”四句承接上文加以描绘。老兵到家后所目睹的景象是:兔子从狗洞进进出出,野鸡在梁上飞来飞去;庭院中长出了“旅谷”,井台上也长出了“旅葵”。“兔”与“雉”(野鸡),均系动物,一在“狗窦”(下方),一在“梁上”(上方);“旅谷”、“旅葵”,均系未经种植而自生自长的植物,一在“中庭”(庭院中),一在“井上”(井台上)。这些处于不同方位的动、植物在这里构成的是一幅悲凉的景象。造成这一景象的直接原因是老兵家中无人。而其家中无人,又是谁造成的。对此,诗未明言,这又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这几句诗仍然是以哀景写哀情,以悲凉的景象烘托老兵心中的悲哀。而更令老兵悲哀的还在于:他以“旅谷”煮饭,以“旅葵”做羹,未用多少时间就做好了,却不知道将饭与羹送给谁,也即无亲人与之共享了。这正是“舂谷”四句所表现的。老兵孤身一人回家,家中也无亲人了,到头来还是他孤身一人。这不仅照应了上文——乡里人的答话与老兵返家后所看到的景象,而且继续以哀景写哀情。

  诗的最后两句于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这里,突出老兵出门张望(“出门东向看”)与老泪纵横(“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悲惨的遭遇是谁造成的,尽管诗中未明言直说,但读者只要联系到此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则不难看出这一点。此诗晋时已谱入乐府,当可视之为汉魏战乱之际的作品。正是当时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与无休无止的战争,造成了该老兵的悲惨遭遇。反映该老兵的悲惨遭遇,也就反映了当时在沉重的徭役压迫之下的*民百姓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其返乡经历是: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有阿谁?”,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彻底失望(返回家中,景象荒凉,了无一人)→悲哀流泪,心茫然(“出门东向看”)。这些又归结为表现揭露黑暗社会现实的诗之主题。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译文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遇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注释

  1.始:才;归:回家。

  2.道逢:在路上遇到;道:路途上。

  3.阿(ē):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4.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遥看:远远地望去。

  5.松柏(bǎi):松树、柏树。

  6.冢累累:坟墓一个连着一个。冢(zhǒng),坟墓、高坟。累累(léiléi),与“垒垒”通,连续不断的样子。

  7.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窦(dòu),洞穴。

  8.雉(zhì):野鸡。

  9.中庭:屋前的院子。

  10.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

  11.旅葵(kuí):葵菜,嫩叶可以吃。

  12.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

  13.羹(gēng):用菜叶做的汤。

  14.一时:一会儿就。

  15.贻(yí):送,赠送。

  16.看:一说为“望”。

  17.沾:渗入。

  鉴赏

  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开篇便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而且这一去就是数十年!“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主人公的思想脉络由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进入邈邈旷野、漫漫古道,对亲人家园的现状由茫然无际的想象到急切地、盼知又怕知地询问,读者由开头两句诗展开的遐想的翅翼也在主人公焦急的劈头问话声中收束。,一句“家中有阿谁”的追问,推出了作品的聚光点——家。六十五年了,岂敢奢望家人安然无恙、亲人健在?能有一二幸存者已是不幸中之万幸了。所以他只问,家中还有谁侥幸苟活人世呢?可是,“乡里人”的回答却如站在雪地里浇下的一盆冰水:“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在这动乱的年月,我的亲人们竟无一幸存者?多少年来积压心底的感情,向谁倾诉、向谁表达啊?唯有那青青松柏、垒垒坟冢吗?那,就是我的家吗?不,不,不可能!

  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遥看到*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作者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站在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的面前,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倍……这是怎样一种情境,将掀起读者怎样的感情波澜呢?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谁?看到了什么呢?他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也许什么也没有看到。他茫然地从幻想中走出来,低声哭了起来“泪落沾我衣”五个字,饱和了多么丰富、多么深厚、多么沉痛的感情内涵啊!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衬的叙写,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水*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役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见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作品具体写的是主人公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作品就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

  诗的最后两句于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这里,突出老兵出门张望(“出门东向看”)与老泪纵横(“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试想,他“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家中已了无亲人,而只有荒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以后的生活,又当如何呢?他又怎能不感到茫然呢?他向远方望去,难道自己的祖国里,只有自己一家是这样的吗?不是的。其悲惨的遭遇是谁造成的,尽管诗中未明言直说,但我们只要联系到此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则不难看出这一点。根据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说法,此诗晋时已谱入乐府,当可视之为汉魏战乱之际的作品。正是当时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与无休无止的战争,造成了该老兵的悲惨遭遇。反映该老兵的悲惨遭遇,也就反映了当时在沉重的徭役压迫之下的*民百姓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其返乡经历是: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有阿谁?”,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彻底失望(返回家中,景象荒凉,了无一人)→悲哀流泪,心茫然(“出门东向看”)。这些又归结为表现揭露黑暗社会现实的诗之主题。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上留田行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五份(扩展5)

——侠客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3篇)

侠客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

  侠客行

  李白〔唐代〕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译文及注释

  译文燕赵的侠士,头上系着侠士的武缨,腰佩吴越闪亮的弯刀。骑着银鞍白马,在大街上驰骋就像天上的流星一样迅疾。他们武艺盖世,十步可斩杀一人,千里之行,无人可挡。他们大事做成后,拂袖而去将功劳和美名隐藏起来。想当年,侯嬴、朱亥与信陵君结交,与之脱剑横膝,交相欢饮。与朱亥一起大块吃肉,与侯嬴一道大碗喝酒。几杯热酒下肚,便慷慨许诺,愿为知己两肋插刀,一诺重于泰山。酒后眼花耳热,意气勃勃劲生,感动苍天,可贯长虹。朱亥为信陵君救赵,挥起了金椎,使赵都邯郸上下,都为之震惊。二位壮士的豪举,千秋之后仍然在大梁城传为美谈。他们纵然死去而侠骨犹香,不愧为一世英豪。谁能像扬雄一样,在书阁里研究《太玄经》到老,而一辈子无所作为呢?

  注释这是一首描写和歌颂侠客的古体五言诗,是李白乐府三一首中的一首。行,这里不是行走的行,而是歌行体的行,等于说“侠客的歌”。赵客:燕赵之地的侠客。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庄子·说剑》:“昔赵文王好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缦,没有花纹。胡缨,古时将北方少数民族通称为胡;缨,系冠帽的带子。缦胡缨,即少数民族做工粗糙的没有花纹的带子。这句写侠客的冠带。吴钩:宝刀名。霜雪明,谓宝刀的锋刃像霜雪一样明亮。飒沓:迅疾的样子。信陵: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为人礼贤下士,门下食客三千余人。朱亥、侯嬴:都是信陵君的门客。朱本是一屠夫,侯原是魏国都城大梁东门的门官,两人都受到信陵君的礼遇,都为信陵君所用。炙,烤肉。啖,吃。啖朱亥:让朱亥来吃。“三杯”两句:说几杯酒下肚就作出了承诺,并且把承诺看得比五岳还重。素霓:白虹。古人认为,凡要出现不寻常的大事,就会有不寻常的天象出现,如“白虹贯日”。烜赫:形容声名盛大。大梁城:魏国都城,今河南开封。太玄经:西汉扬雄的一部哲学著作。扬雄曾在皇帝藏书的天禄阁任校刊工作。

  赏析

  李白这一首《侠客行》古风,抒发了他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

  前四句从侠客的装束、兵刃、坐骑描写侠客的外貌。

  第二个四句写侠客高超的武术和淡泊名利的行藏。

  在渲染侠客精神后,“闲过”两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将侠客与战国时期信陵君这样的“明主”联系起来。李白正是想结识像信陵君这样的明主以成就自己“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的政治抱负。接着十句写信陵君救赵用两位侠客的故事。写信陵君款待侯嬴和朱亥,两位侠客为信陵君的大义和感情所感动,意气慷慨激昂如白虹贯日,许下比五岳还重的诺言。赞扬朱亥挥锤击杀晋鄙而震惊赵国,虽然侯嬴和朱亥都死去,但在魏都留下盛大声名,侠骨传香,不愧为当世英雄。诗人不仅在热烈地颂唱侯嬴和朱亥“二壮士”,同时也对校书天禄阁草《太玄经》的扬雄辈,无情地加以蔑视:“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末二句以扬雄反衬侠客精神的崇高和伟大。

  有人认为这首《侠客行》仅仅是写朱亥、侯嬴,是不对的。前八句写的侠客的形象就与朱、侯两人不符。朱并不会剑术,而是力气大、勇敢。侯主要是智谋取胜。一句“闲过信陵饮”不过是将侠客与信陵君这样的“明君”联系起来罢了,因朱、侯都不是以这种方式结识信陵君的。李白正是想结识像信陵君这样的明主以成就自己“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的政治抱负。

  前人有曰:借他人故事,浇自己块垒。李白这首诗亦当如是!

  我们知道,唐代游侠之风颇为盛行,这是与唐代西域交通发达,全国经济日益繁荣,城市商业兴旺的盛唐时代有关,所以,下仅是燕赵传统的多任侠而已。特别是关陇一带的风*“融胡汉为一体,文武不殊途。”(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论稿》)更促成了少年喜剑术、尚任侠的风气。李白少年时代,颇受关陇文化风*的影响,因此,他自幼勤苦读书“观百家”外,“十五好剑术”(《与韩州书》)“高冠佩雄剑”(《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甚至,他一生都不离剑的:“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赠张相镐》其二)“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赠崔侍御》)堪称是“文武不殊途”,兼备于李白一身了。那么,诗人李白何以如此爱剑呢?这和他轻财重义,尚任侠分不开。他说;“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正是当时任侠流行的社会意识,为了事业心和抱负的驱使,尚任侠的少年都企求干一番豪纵、快意的事,得到社会上的普遍赞誉。李白这首《侠客行》就是以这任侠意识为旨的。

  《侠客行》是诗人李白以夸张的笔墨,从游侠的服饰开始:“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仅二十个字,仿佛全是写物而不写人。但当时游侠儿的气势、风貌,就栩栩如生的展现在目前了。因为诗人并不是为物而夸张的写物,而是处处着眼于人的精神气势而写物。“缦胡”的“缨’,“霜雪明”的”吴钩”,“飒沓如流星”的“白马”这些当时流行的任侠服饰,不仅具有典型性,而且流露出主人豪纵、慷慨之气,把物都写活了。

  诗人进而写游侠的行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也仅是二十字,就高度概括了排忧解难、不图名利、尚义气、重承诺等等的高尚人格。诗人是以“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的思想,加以歌赞的。事实上,诗人之所以少好任侠,乃是以此为理想人格而向往的,故能把一般的任侠社会意识,写得如此深刻而生动。

  最后,诗人以战国时“窃符救赵夺晋鄙军”中的侯赢、朱亥”二壮士”例,阐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之旨。“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赢。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这“三杯吐然诺,五岳为之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重然诺,尚意气的任侠,真是“慷慨成素霓,啸咤起清风。”(张华《壮士篇》)的。震撼了大梁城:“千秋二壮士”,是当之而不愧。“不惭世上英”!诗人对“二壮士”叹服不已,情见于词了。

  然而,诗人不仅在热烈的颂唱“二壮士”,同时也对校书天禄阁草《太玄经》的扬雄辈,无情地加以蔑视:“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是为壮夫所不为!

  李白《侠客行》一诗虽在礼赞侠客精神,但由于诗人就是尚任侠的,所以此诗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诗人的豪情壮志在诗中表现无遗。。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侠客行原文翻译及赏析2

  侠客行

  欲出鸿都门,阴云蔽城阙。

  宝剑黯如水,微红湿馀血。

  白马夜频惊,三更霸陵雪。

  翻译

  侠客经鸿都门出城,当时天空正彤云密布,整个城池都被遮蔽这一片阴暗之中。

  身上的宝剑在黯淡的夜色中反射出如水的寒光,剑上还沾染着仇敌微红的馀血。

  胯下的飞马频频地发出惊叫,三更时分到达霸陵,这正是一个清冷孤寂的雪夜。

  注释

  鸿都门:东汉洛阳宫门名,其内置学及书库。

  城阙:城门两边的望楼,此处指整座城楼。

  “宝剑”句:言宝剑在黯淡的夜色中反射出如水的寒光。

  惊:《乐府诗集》作“嘶”。

  霸陵:汉文帝的陵墓及陵邑。汉文帝霸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毛西村,汉霸陵城在灞桥区谢王庄附*。

  赏析

  此诗开头,“欲出鸿都门,阴云蔽城阙”,是写侠客出发时的天气。“鸿都门”,点明出行的地点。此时彤云密布。这“阴云”,是自然景色。天昏地暗,前路未卜,为侠客的行侠描述出一个恶劣环境。同时,也隐约地渲染出侠客的义无反顾、知难而进的坚毅性格。这“阴云”,又是侠客心境的写照。世路艰辛,郁悒萦怀;世事不*,义愤填膺。心情自然是苦涩沉甸。这就暗示出侠客行侠的缘由。诗一开始便以阴云般浓厚的艺术气氛。

  “宝剑黯如水,微红湿余血。”宝剑是侠客的武器,是侠客的伴侣,正可用它衬托侠客的形象。诗的上一句是用比喻说明剑的锋利。晚唐诗人沈彬《都门送行》中“一条灞水清如剑”,是以剑喻水,由剑的寒光来写水的清沏。而此诗却以水喻剑,由水的清沏来写剑的寒光。二诗异曲同工,均具神似之妙。相传春秋时,越王允常聘用冶工欧冶子铸造五把名剑,一曰“纯钩”(一作“纯钧”)。其剑“光乎如屈阳之华,沈沈如芙蓉始生于湖,观其文如列星之行,观其光如水溢于塘”(见东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绝书》亦云:“太阿剑色,视之如秋水”。后来许多诗人皆以水比剑。诗中侠客所持之剑,竟同“纯钩”“太阿”一般,寒光如水,锋芒逼人。诗的下一句是从剑身看剑的锋芒。侠客剑上沾染着的“微红”,正是仇敌的“馀血”。以此剑出手刃敌,干净利落、痛快淋漓。由此可见宝剑之锐不可挡。诗人正面写剑,却侧面显示了侠客行侠的`结果。诗中不提侠客,只言宝剑。实际上,正是通过写宝剑的锋利,展现出仗剑游侠的英姿壮采。

  结尾二句“白马夜频惊,三更霸陵雪”,由侠客胯下的飞马来交代游侠的行迹。“白马金羁侠少年”(《古乐府》),马亦是侠客的伴侣,可用马来衬托侠客的形象。诗中的白马与黑夜形成了反差,飞奔的白马为漫漫的黑夜带来了一点亮色。而频频的马叫声,又打破了寒夜的寂静,使夜幕下的大地有了活力。诗人从视觉到听觉,描绘出清冷孤寂的环境,渲染出一股旅途萧瑟的气氛,反衬出侠客于天寒地冻之中英勇奋进的雄姿。侠客自洛阳出发,三更时分到达霸陵。诗以描写霸陵的雪夜风光作结,这既照应了开头阴云蔽城的天气,首尾相应,清楚交代出侠客的行踪。

  同时,诗中也蕴含着深刻的寓意。汉文帝为西汉时代“文景之治”的盛世明君。侠客由阴云遮天的洛京到达白雪铺地的霸陵,十分巧妙地暗示出侠客行侠的目的。诗人所寄寓的无限感叹和不尽之意自在言外。可以看出,温庭筠终身坎坷,不为世用,他在对可钦可敬的侠士精神的赞美中,自有一种抱负不得施展的感慨。这首诗写得风骨遒劲,豪迈警奇,与温诗的秾艳纤细之作,大相径庭,正显示出诗人丰富的艺术个性和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唐代游侠之风颇为盛行,晚唐时期政局动荡,社会更加崇尚抗暴除恶的侠义精神。此诗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创作的,其具体作年难以确证。

侠客行原文翻译及赏析3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译文

  燕赵的侠士,头上系着侠士的武缨,腰佩吴越闪亮的弯刀。

  骑着银鞍白马,在大街上驰骋就像天上的流星一样迅疾。

  他们武艺盖世,十步可斩杀一人,千里之行,无人可挡。

  他们大事做成后,拂袖而去将功劳和美名隐藏起来。

  想当年,侯嬴、朱亥与信陵君结交,与之脱剑横膝,交相欢饮。

  与朱亥一起大块吃肉,与侯嬴一道大碗喝酒。

  几杯热酒下肚,便慷慨许诺,愿为知己两肋插刀,一诺重于泰山。

  酒后眼花耳热,意气勃勃劲生,感动苍天,可贯长虹。

  朱亥为信陵君救赵,挥起了金椎,使赵都邯郸上下,都为之震惊。

  二位壮士的豪举,千秋之后仍然在大梁城传为美谈。

  他们纵然死去而侠骨犹香,不愧为一世英豪。

  谁能像扬雄一样,在书阁里研究《太玄经》到老,而一辈子无所作为呢?

  注释

  这是一首描写和歌颂侠客的古体五言诗,是李白乐府三一首中的一首。行,这里不是行走的行,而是歌行体的行,等于说“侠客的歌”。

  赵客:燕赵之地的侠客。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庄子·说剑》:“昔赵文王好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缦,没有花纹。胡缨,古时将北方少数民族通称为胡;缨,系冠帽的带子。缦胡缨,即少数民族做工粗糙的没有花纹的带子。这句写侠客的冠带。

  吴钩:宝刀名。霜雪明,谓宝刀的锋刃像霜雪一样明亮。

  飒沓:迅疾的样子。

  信陵: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为人礼贤下士,门下食客三千余人。

  朱亥、侯嬴:都是信陵君的门客。朱本是一屠夫,侯原是魏国都城大梁东门的门官,两人都受到信陵君的礼遇,都为信陵君所用。炙,烤肉。啖,吃。

  啖朱亥:让朱亥来吃。

  “三杯”两句:说几杯酒下肚就作出了承诺,并且把承诺看得比五岳还重。

  素霓:白虹。古人认为,凡要出现不寻常的大事,就会有不寻常的天象出现,如“白虹贯日”。

  烜赫:形容声名盛大。大梁城:魏国都城,今河南开封。

  太玄经:西汉扬雄的一部哲学著作。扬雄曾在皇帝藏书的天禄阁任校刊工作。

  赏析

  李白这一首《侠客行》古风,抒发了他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

  前四句从侠客的装束、兵刃、坐骑描写侠客的外貌。

  第二个四句写侠客高超的武术和淡泊名利的行藏。

  在渲染侠客精神后,“闲过”两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将侠客与战国时期信陵君这样的“明主”联系起来。李白正是想结识像信陵君这样的明主以成就自己“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的政治抱负。接着十句写信陵君救赵用两位侠客的故事。写信陵君款待侯嬴和朱亥,两位侠客为信陵君的大义和感情所感动,意气慷慨激昂如白虹贯日,许下比五岳还重的诺言。赞扬朱亥挥锤击杀晋鄙而震惊赵国,虽然侯嬴和朱亥都死去,但在魏都留下盛大声名,侠骨传香,不愧为当世英雄。诗人不仅在热烈地颂唱侯嬴和朱亥“二壮士”,同时也对校书天禄阁草《太玄经》的扬雄辈,无情地加以蔑视:“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末二句以扬雄反衬侠客精神的崇高和伟大。

  有人认为这首《侠客行》仅仅是写朱亥、侯嬴,是不对的。前八句写的侠客的形象就与朱、侯两人不符。朱并不会剑术,而是力气大、勇敢。侯主要是智谋取胜。一句“闲过信陵饮”不过是将侠客与信陵君这样的“明君”联系起来罢了,因朱、侯都不是以这种方式结识信陵君的。李白正是想结识像信陵君这样的明主以成就自己“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的政治抱负。

  前人有曰:借他人故事,浇自己块垒。李白这首诗亦当如是!

  我们知道,唐代游侠之风颇为盛行,这是与唐代西域交通发达,全国经济日益繁荣,城市商业兴旺的盛唐时代有关,所以,下仅是燕赵传统的多任侠而已。特别是关陇一带的风*“融胡汉为一体,文武不殊途。”(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论稿》)更促成了少年喜剑术、尚任侠的风气。李白少年时代,颇受关陇文化风*的影响,因此,他自幼勤苦读书“观百家”外,“十五好剑术”(《与韩州书》)“高冠佩雄剑”(《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甚至,他一生都不离剑的:“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赠张相镐》其二)“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赠崔侍御》)堪称是“文武不殊途”,兼备于李白一身了。那么,诗人李白何以如此爱剑呢?这和他轻财重义,尚任侠分不开。他说;“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正是当时任侠流行的社会意识,为了事业心和抱负的驱使,尚任侠的少年都企求干一番豪纵、快意的事,得到社会上的普遍赞誉。李白这首《侠客行》就是以这任侠意识为旨的。

  《侠客行》是诗人李白以夸张的笔墨,从游侠的服饰开始:“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仅二十个字,仿佛全是写物而不写人。但当时游侠儿的气势、风貌,就栩栩如生的展现在目前了。因为诗人并不是为物而夸张的写物,而是处处着眼于人的精神气势而写物。“缦胡”的“缨’,“霜雪明”的”吴钩”,“飒沓如流星”的“白马”这些当时流行的任侠服饰,不仅具有典型性,而且流露出主人豪纵、慷慨之气,把物都写活了。

  诗人进而写游侠的行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也仅是二十字,就高度概括了排忧解难、不图名利、尚义气、重承诺等等的高尚人格。诗人是以“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的思想,加以歌赞的。事实上,诗人之所以少好任侠,乃是以此为理想人格而向往的,故能把一般的'任侠社会意识,写得如此深刻而生动。

  最后,诗人以战国时“窃符救赵夺晋鄙军”中的侯赢、朱亥”二壮士”例,阐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之旨。“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赢。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这“三杯吐然诺,五岳为之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重然诺,尚意气的任侠,真是“慷慨成素霓,啸咤起清风。”(张华《壮士篇》)的。震撼了大梁城:“千秋二壮士”,是当之而不愧。“不惭世上英”!诗人对“二壮士”叹服不已,情见于词了。

  然而,诗人不仅在热烈的颂唱“二壮士”,同时也对校书天禄阁草《太玄经》的扬雄辈,无情地加以蔑视:“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是为壮夫所不为!

  李白《侠客行》一诗虽在礼赞侠客精神,但由于诗人就是尚任侠的,所以此诗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诗人的豪情壮志在诗中表现无遗。。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游齐州时。唐代游侠之风颇为盛行,正是当时任侠流行的社会意识,为了事业心和抱负的驱使,尚任侠的少年都企求干一番豪纵、快意的事,得到社会上的普遍赞誉。李白这首《侠客行》就是在以这任侠意识为尚的背景之下创作的。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上留田行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五份(扩展6)

——端午日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五份

  端午日原文翻译及赏析 1

  端午日

  唐代: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俗,但祈蒲酒话升*。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译文及注释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年少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白无故去感慨万千。

  少年:年轻。

  不效艾符趋(qū)*俗,但祈(qí)蒲酒话升*。

  不想跟从效仿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俗,只希望饮一杯蒲酒,共话天下太*。

  艾符:艾草和驱邪符。祈:祈望。

  鬓(bìn)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鬓边的白发一天天增加,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

  鬓丝:鬓发。榴:石榴花。

  千载贤愚(yú)同瞬息,几人湮(yān)没几垂名。

  在岁月面前无论是圣贤还是愚人都是瞬息过客,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有几人名垂青史呢。

  贤愚:圣贤,愚蠢。垂名:名垂青史。湮没:淹没,消失,毁灭。

  鉴赏

  作者当时已经年老,“不效艾符趋*俗”既是力不从心,也包含看透热闹背后空虚的无奈与悲凉。当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正是元和中兴前后,民间的生活处境虽然有所改善,但作者因为自身的年老体弱,又预见了晚唐时期宦官与藩镇冲突的必然,因此即使在端午,他也是懒散而痛苦,希望“蒲酒话升*”。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也正因为前文叙述的原因,他才发出了时光易逝,几人流芳的感慨。此诗相对悲观,但透过诗辞的背后,我们却可以从作者的视角,窥见当时晚唐的一景。

  端午日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唐代: 权德舆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译文: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正是端午的美好时光,祝愿老人能够活到一千年。衣服上都挂着带有共同心愿的彩色丝线,轻轻的衣裙衬托得身体更加美丽。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尚书省内一片寂静,诚恳而又深情地举着信笺。更是想用畅饮来传递心中的愿望,满眼都是孙辈孩子的身影。

  注释:

  良辰当五日,偕(xié)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jū)映体鲜。

  良辰:美好的时光。彩缕:彩色丝线。同心:相同的心愿。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bò)香笺(jiān)。更想传觞(shāng)处,孙孩遍目前。

  寂寥:寂静空旷,没有声音。斋:屋舍。画省:指尚书省。款曲:有诚恳之意。曲,有深情的意思。笺:小幅华贵的纸张,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香笺,则为加多种香料所制的诗笺或信笺,或为笺的美称。觞:古代盛酒器。这里指欢饮,进酒。

  赏析:

  《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是唐代诗人权德舆的五言律诗,这首诗用朴素的语言写在端午节那天,礼部尚书房内的端午*俗。

  开头写端午节,相互祝福,长命百岁的风俗。接着写衣服挂着带有共同心愿的彩色丝线,以示端午节风俗。接下来转而写到尚书省空寂无人的感触。

  这首诗运用典故,写出了礼部尚书的端午风俗,进一步体现出了*淡中蕴含深永情味、朴素中具有天然风韵的特点。

  端午日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唐代: 权德舆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译文: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正是端午的美好时光,祝愿老人能够活到一千年。衣服上都挂着带有共同心愿的彩色丝线,轻轻的衣裙衬托得身体更加美丽。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尚书省内一片寂静,诚恳而又深情地举着信笺。更是想用畅饮来传递心中的愿望,满眼都是孙辈孩子的身影。

  注释:

  良辰当五日,偕(xié)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jū)映体鲜。

  良辰:美好的时光。彩缕:彩色丝线。同心:相同的心愿。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bò)香笺(jiān)。更想传觞(shāng)处,孙孩遍目前。

  寂寥:寂静空旷,没有声音。斋:屋舍。画省:指尚书省。款曲:有诚恳之意。曲,有深情的意思。笺:小幅华贵的纸张,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香笺,则为加多种香料所制的诗笺或信笺,或为笺的美称。觞:古代盛酒器。这里指欢饮,进酒。

  赏析:

  《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是唐代诗人权德舆的五言律诗,这首诗用朴素的语言写在端午节那天,礼部尚书房内的端午*俗。

  开头写端午节,相互祝福,长命百岁的风俗。接着写衣服挂着带有共同心愿的彩色丝线,以示端午节风俗。接下来转而写到尚书省空寂无人的感触。

  这首诗运用典故,写出了礼部尚书的端午风俗,进一步体现出了*淡中蕴含深永情味、朴素中具有天然风韵的特点。

  端午日原文翻译及赏析 4

  端午日

  唐代: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俗,但祈蒲酒话升*。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译文及注释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年少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白无故去感慨万千。

  少年:年轻。

  不效艾符趋(qū)*俗,但祈(qí)蒲酒话升*。

  不想跟从效仿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俗,只希望饮一杯蒲酒,共话天下太*。

  艾符:艾草和驱邪符。祈:祈望。

  鬓(bìn)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鬓边的白发一天天增加,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

  鬓丝:鬓发。榴:石榴花。

  千载贤愚(yú)同瞬息,几人湮(yān)没几垂名。

  在岁月面前无论是圣贤还是愚人都是瞬息过客,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有几人名垂青史呢。

  贤愚:圣贤,愚蠢。垂名:名垂青史。湮没:淹没,消失,毁灭。

  鉴赏

  作者当时已经年老,“不效艾符趋*俗”既是力不从心,也包含看透热闹背后空虚的无奈与悲凉。当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正是元和中兴前后,民间的生活处境虽然有所改善,但作者因为自身的年老体弱,又预见了晚唐时期宦官与藩镇冲突的必然,因此即使在端午,他也是懒散而痛苦,希望“蒲酒话升*”。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也正因为前文叙述的原因,他才发出了时光易逝,几人流芳的感慨。此诗相对悲观,但透过诗辞的背后,我们却可以从作者的视角,窥见当时晚唐的'一景。

  端午日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唐代: 权德舆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译文: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正是端午的美好时光,祝愿老人能够活到一千年。衣服上都挂着带有共同心愿的彩色丝线,轻轻的衣裙衬托得身体更加美丽。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尚书省内一片寂静,诚恳而又深情地举着信笺。更是想用畅饮来传递心中的愿望,满眼都是孙辈孩子的身影。

  注释:

  良辰当五日,偕(xié)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jū)映体鲜。

  良辰:美好的时光。彩缕:彩色丝线。同心:相同的心愿。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bò)香笺(jiān)。更想传觞(shāng)处,孙孩遍目前。

  寂寥:寂静空旷,没有声音。斋:屋舍。画省:指尚书省。款曲:有诚恳之意。曲,有深情的意思。笺:小幅华贵的纸张,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香笺,则为加多种香料所制的诗笺或信笺,或为笺的美称。觞:古代盛酒器。这里指欢饮,进酒。

  赏析:

  《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是唐代诗人权德舆的.五言律诗,这首诗用朴素的语言写在端午节那天,礼部尚书房内的端午*俗。

  开头写端午节,相互祝福,长命百岁的风俗。接着写衣服挂着带有共同心愿的彩色丝线,以示端午节风俗。接下来转而写到尚书省空寂无人的感触。

  这首诗运用典故,写出了礼部尚书的端午风俗,进一步体现出了*淡中蕴含深永情味、朴素中具有天然风韵的特点。


上留田行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五份(扩展7)

——钱塘湖春行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五篇

  钱塘湖春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1

  作者: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释

  选自《白氏长庆集》。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1、孤山寺:南朝陈文帝(560~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化。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2、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唐贞元(公元785~804年)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潮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3、水面初*: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了湖岸。初:副词,刚刚。云脚低:指云层低垂,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云脚:接*地面的云气,多见于降雨或雨初停时。

  4、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

  5、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

  6、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7、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8、暖树:向阳的树。

  9、乱花:纷繁的花。渐:副词,渐渐的。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浅草:刚刚长出地面,还不太高的春草。才能:刚够上。没: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

  10、行不足:百游不厌。

  11、阴:同“荫”,指树阴。

  12、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诗人由北而西而南而东,环湖一周,诗则以湖东绿杨白堤结束,以“最爱”直抒深情。

  13、云脚:接*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

  14、没(mò):隐没。

  15、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

  16、不足:不够。

  全诗以“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终。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写出了自然美景给予人的感受。如不说绿草如茵,而说“浅草才能没马蹄”,就不落俗套,富有新意。从结构上看,从描写孤山寺一带景色到描写白沙堤一带景色,中间的转换不露痕迹,衔接非常自然。

  译文

  走在西湖边。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水涨潮时刚好与堤齐*,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树,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正衔着春泥在筑巢。一些多彩缤纷的春花(野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爱漫步在西湖东边欣赏美景,欣赏得不够,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断桥白沙堤。

  赏析

  《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写出了初春的生机。

  “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

  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 “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前代诗人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二句之所以妙绝古今,受到激赏,正是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见的喜悦。《钱塘湖春行》以上两联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只是白诗铺展得更开些。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

  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全湖之胜。只见绿杨荫里,*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集中饱满的感受给读者无尽的回味。

  中国历史上,在天堂杭州当剌史的可以说是不乏名人,不过,最有名的要算是唐朝和宋朝的两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苏东坡了。他们不但在杭州任上留下了叫后人缅怀的政绩,而且也流传下来许多描写杭州及其西湖美景的'诗词文章与传闻轶事,所以又有人们称他们为“风流太守”。

  白居易的七律《钱塘湖春行》就是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这首诗不但描绘了西湖旖旎骀荡的春光,以及世间万物在春色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机,而且将诗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和盘托出,使人在欣赏了西湖的醉人风光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被作者那对春天、对生命的满腔热情所感染和打动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诗歌的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孤山坐落在西湖的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叠翠,上有孤山寺,登山观景,美不胜收。贾亭,又叫贾公亭,据《唐语林》卷六载,贞元中,贾全任杭州剌史时,曾在西湖造亭,杭人称其为贾公亭,未五六十年后废。贞元是唐德宗的年号,从公元780 年到805年。白居易写此诗时,其亭尚在,也算是西湖的一处名胜。白居易一开始来到了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畔,放眼望去,只见春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初*”所表达的是白居易对春日里西湖的一种特有的感受。

  由于连绵不断的春雨,使得如今的湖面看上去比起冬日来上升了不少,似乎眼看着就要与视线持*了,这种水面与视线持*的感觉只有人面对广大的水域才可能有的感觉,也是一个对西湖有着深刻了解和喜爱的人才能写出的感受。

  此刻,脚下*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而正当诗人默默地观赏西湖那静如处子的神韵时,耳边却传来了阵阵清脆的鸟鸣声,打破了他的沉思,于是他把视线从水云交界处收了回来,从而发现了自己实际上是早已置身于一个春意盎然的美好世界中了。

  钱塘湖春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注释:

  1.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59~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化。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2.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唐贞元(公元785~804年)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3.水面初*:湖水才同堤*,即春水初涨。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刚刚。

  4.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

  云脚:接*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云。

  5.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

  6.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向阳的树。

  7.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8.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9.乱花:纷繁的花。渐:副词,渐渐地。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10.浅草:浅绿色的草。才能:刚够上。没: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

  11.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

  12.行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

  13.阴:同“荫”,指树荫。

  14..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诗人由北而西而南而东,环湖一周,诗则以湖东绿杨白堤结束,以“最爱”直抒深情。白堤全长1000米。

  赏析:

  白居易在杭州时,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显示出一种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前代诗人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二句之所以妙绝古今,受到激赏,正是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见的喜悦。《钱塘湖春行》以上两联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只是白诗铺展得更开些。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全湖之胜。只见绿杨荫里,*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

  中国历史上,在天堂杭州当剌史或知州的可以说是不乏名人,不过,最有名的要算是唐朝和宋朝的两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苏东坡了。他们不但在杭州任上留下了叫后人敬仰的政绩,而且也流传下来许多描写杭州及其西湖美景的诗词文章与传闻轶事,所以又有人们称他们为“风流太守”。白居易的七律《钱塘湖春行》就是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这首诗不但描绘了西湖旖旎骀荡的春光,以及世间万物在春色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机,而且将诗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和盘托出。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诗歌的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孤山坐落在西湖的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叠翠,上有孤山寺,登山观景,美不胜收。据《唐语林》卷六载,贾公亭建于贞元年间,未五六十年后废。白居易写此诗时,其亭尚在,也算是西湖的一处名胜。白居易一开始来到了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畔,放眼望去,只见冬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初*”所表达的是白居易对冬日里西湖的一种特有的感受。由于连绵不断的春雨,使得如今的湖面看上去比起冬日来上升了不少,似乎眼看着就要与视线持*了,这种水面与视线持*的感觉只有人面对广大的水域才可能有的感觉,也是一个对西湖有着深刻了解和喜爱的人才能写出的感受。此刻,脚下*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而正当诗人默默地观赏西湖那静如处子的神韵时,耳边却传来了阵阵清脆的鸟鸣声,打破了他的沉思,于是他把视线从水云交界处收了回来,从而发现了自己实际上是早已置身于一个春意盎然的美好世界中了。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为抢眼的句子,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几处,是好几处,甚至也可以是多处的意思。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黄莺是公认的春天歌唱家,听着它们那婉转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妩媚;燕子是候鸟,它们随着春天一起回到了家乡,忙着重建家园,迎接崭新的生活,看着它们飞进飞出地搭窝,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在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描写之后,白居易又把视线转向了脚下的植被,“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也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花而言其乱,乃至要乱得迷了赏花人的目光,在旁人的诗句中,很少有这种写法,而这种独到的感受,却正是白居易在欣赏西湖景色时切身的体验,五颜六色的鲜花,漫山野地开放,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使得白居易简直不知把视线投向哪里才好,也无从分辨出个高下优劣来,只觉得眼也花了,神也迷了,真是美不胜收,应接不暇。“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句是驻足细看,而“浅草才能没马蹄”,则已经是骑马踏青了,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西子湖畔,与二三友人,信马由缰,自由自在地游山逛景,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马儿似乎也体会到了背上主人那轻松闲逸的兴致,便不紧不慢地,踩着那青青的草地,踏上那长长的白堤。诗人在指点湖山、流连光景的不经意间,偶然瞥到了,马蹄在草地上亦起亦落、时隐时现的情景,觉得分外有趣,将其写入了诗中,就是这随意的一笔,却为全诗增添了多少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

  著名美学家别林斯基曾说过,“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为大自然的景象是不可能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恰恰说明了这一美学欣赏真理。因为西湖的景色再美,也会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是在白居易的眼中,它无疑是天下最美的景致,因为他不但善于观察,而且更善于发现和体验。或是在影视风光片中,听说和看到名胜山水美不胜收,心中不由得生起无限向往之情,可是往往一旦身临其境,面对真山真水,却反而觉得远没有预期的那样动人美丽。这就是因为人们不能带着一种发现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然山水,而是带着一种先入为主的过高的甚至是带有几分挑剔的眼光去游山玩水的原因。古往今来,西湖向人们展示了无比美妙的春光,有很多人见证了西子湖的春色。可是到头来,仍然只有几首作品能广为传诵。白居易就是因为有着一副难得的美学家的欣赏眼光,才能在无数西湖的游客中,独具慧眼地发现它的动人之处,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这一人间天堂。白居易并没有看到很多的“早莺”和“新燕”,只有“几处”、只见“谁家”而已,要是其他人,说不定还会因为没有到“处处”闻莺、“家家”有燕的时节,而感到遗憾,心想要是再晚来十天半个月就好了。可是白居易却不这样认为,少有少的好处,正因为少,才是“早莺”,才是“新燕”,才有一种感知春天到来的`喜悦,如果诗人没有一种年轻的心态和热爱生命与春天的胸怀,恐怕就不会被这为数不多的报春者所打动,所陶醉,而欣然写下这动人的诗篇了。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闻花花香,见草草美,为四处点缀的各色野花而心乱神迷,为没过马蹄的草地而唏嘘感叹了。白居易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双发现美、发现春天的眼睛,所以他会在西湖美景中,不能自已,乃至流连忘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任杭州剌史时,也确曾修堤蓄水,灌溉民田,不过其堤在钱塘门之北,可是后人多误以白堤为白氏所修之堤了。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诗人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优美诗歌来。

  前人说“乐天之诗,情致曲尽,入人肝脾,随物赋形,所在充满”(王若虚《滹南诗话》),又说“乐天诗极深厚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田雯《古欢堂集》)。这首诗语言*易浅*,清新自然,用白描手法把精心选择的镜头写入诗中,形象活现,即景寓情,从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中,体现出作者游湖时的喜悦心情,是当得起以上评语的。

  艺术特点:

  景中寄情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它既写出浓郁的春意,又写出了自然之美给人的强烈感受。把感情寄托在景色中,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喜悦轻松的情绪和对西湖春色细腻新鲜的感受。

  创作背景:

  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的刺史,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写于长庆三、四年(823、824年)间的春天。

  结构: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孤山寺所见之景。第一句是初春作者**的地点,第二句是远景。“初*”,春水初涨,远望与岸齐*。“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脚下*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

  全诗结构严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流畅,生动自然,语气*易,体现了通俗流畅的特点。诗人从总体上着眼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并善于在行进途中展开景物描写,选取了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见春色的景物,动物与植物选择组合,独具匠心。还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钱塘湖春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3

  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白云低垂,同湖面上连成一片。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够上遮没马蹄。

  最爱的湖东美景百游不厌,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注释

  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华。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唐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水面初*:湖水才同堤岸齐*,即春水初涨。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不久。

  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的时候。

  云脚:接*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云。

  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向阳的树。

  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乱花:纷繁的花。渐:副词,渐渐地。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浅草:浅浅的青草。

  才能:刚够上。

  没(mò):遮没,盖没。

  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行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

  阴:同“荫”,指树荫。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名篇。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显示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颔联从静到动,从全景的写意到细节的工笔。先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莺声婉转,流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勤劳,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都写出了初春的生机。“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

  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

  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前代诗人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二句之所以妙绝古今,受到激赏,正是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见的喜悦。《钱塘湖春行》以上两联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只是白诗铺展得更开些。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全湖之胜。只见绿杨荫里,*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诗人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优美诗歌来。

  前人说“乐天之诗,情致曲尽,入人肝脾,随物赋形,所在充满”(王若虚《滹南诗话》),又说“乐天诗极深厚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田雯《古欢堂集》)。这首诗语言*易浅*,清新自然,用白描手法把精心选择的镜头写入诗中,形象活现,即景寓情,从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中,体现出作者游湖时的喜悦心情,是当得起以上评语的。

  钱塘湖春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4

  钱塘湖春行 唐朝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白云低垂,同湖面上连成一片。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够上遮没马蹄。

  最爱的湖东美景百游不厌,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译文二

  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齐白云垂得很低。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

  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注释

  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华。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唐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水面初*:湖水才同堤岸齐*,即春水初涨。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不久。

  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的时候。

  云脚:接*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云。

  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向阳的树。

  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乱花:纷繁的花。渐:副词,渐渐地。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浅草:浅浅的青草。

  才能:刚够上。

  没(mò):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浅浅的青草刚够没过马蹄。

  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行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

  阴:同“荫”,指树荫。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钱塘湖春行》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名篇。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显示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颔联从静到动,从全景的写意到细节的工笔。先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莺声婉转,流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勤劳,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都写出了初春的生机。“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

  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

  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前代诗人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二句之所以妙绝古今,受到激赏,正是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见的喜悦。《钱塘湖春行》以上两联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只是白诗铺展得更开些。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全湖之胜。只见绿杨荫里,*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诗人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优美诗歌来。

  前人说“乐天之诗,情致曲尽,入人肝脾,随物赋形,所在充满”(王若虚《滹南诗话》),又说“乐天诗极深厚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田雯《古欢堂集》)。这首诗语言*易浅*,清新自然,用白描手法把精心选择的镜头写入诗中,形象活现,即景寓情,从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中,体现出作者游湖时的喜悦心情,是当得起以上评语的。

  《钱塘湖春行》艺术特点

  景中寄情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它既写出浓郁的春意,又写出了自然之美给人的强烈感受。把感情寄托在景色中,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喜悦轻松的情绪和对西湖春色细腻新鲜的感受。

  《钱塘湖春行》结构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孤山寺所见之景。第一句是初春作者**的地点,第二句是远景。“初*”,春水初涨,远望与岸齐*。“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脚下*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

  全诗结构严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流畅,生动自然,语气*易,体现了通俗流畅的特点。诗人从总体上着眼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并善于在行进途中展开景物描写,选取了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见春色的景物,动物与植物选择组合,独具匠心。还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钱塘湖春行》创作背景

  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唐穆宗时期)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的刺史,宝历元年(公元825年,唐敬宗时期)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写于长庆三、四年(公元823、824年)间的春天。

  钱塘湖春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5

  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暂且歇脚,举目远眺,但见水面*涨,白云低垂,秀色无边。

  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

  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刚遮没马蹄。

  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注释

  ⑴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⑵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华。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唐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⑶水面初*:湖水才同堤岸齐*,即春水初涨。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不久。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的时候。云脚:接*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云。

  ⑷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向阳的树。

  ⑸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⑹乱花:纷繁的花。渐:副词,渐渐地。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⑺浅草:浅浅的青草。才能:刚够上。没(mò):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浅浅的青草刚够没过马蹄。

  ⑻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行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

  ⑼阴:同“荫”,指树荫。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参考资料:

  1、 龚克昌 等.白居易诗文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52

  2、 吴大奎 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255-257

  3、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xx:536-537


上留田行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五份(扩展8)

——山行的原文翻译及赏析优选【五】份

  山行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1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翻译

  在松岗中躲避寒暑,在茅檐下躲避风雨,如此来来去去的日子不知道有多少次了。停下醉酒摇晃的脚步,手扶嶙峋的怪石,注目眼前飞流直下溅珠跃玉的瀑布,醉眼朦胧,辨认许久,看啊看啊,原来以前多次酒醒就在这里!

  东边有人娶妻,而西边已经出嫁的女儿也回娘家省亲,两家门前都灯火通明,亲友云集,一片欢声笑语。村外田野里柔风轻露漫天飘洒,它们是在酝酿制造着稻香千顷,丰收就在眼前了!感谢夜里风露对于稻谷的滋润。

  注释

  归女:嫁女儿。古时女子出嫁称“于归”。

  赏析

  这首词与《西江月·遣兴》一样,同为辛弃疾罢官后居于江西上饶时所作:以农村生活为背景的一首抒情小词。这首词作于公元11***(淳熙十六年己酉),当时他已五十岁了。

  辛弃疾的上饶新居,筑于城西北一里许的带湖之滨,登楼可以远眺灵山一带的山冈,所以他把自己的楼屋起名为集山楼(后改名雪楼)。这首词的开头三句:“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写的是他*时在带湖附*山冈上游览、栖息的生活。词中的松冈、茅檐、避暑、避雨,简练地概括了他在这里生活的种种生活场景。在这里,这样的日子他不知已经经历过多少次了,所以要问问“几度”句中特别点出一个“闲”字,实际上,不是作者闲情逸致的“闲”,对作者来说,是很可伤的。辛弃疾决不是贪“闲”而是怕“闲”的人,“闲”是被迫的。他总希望有早一日能回到疆场,为国效力,可现实生活又是他不能有所作为。正如陆游《病起》诗所说的:“志士凄凉闲处老”,他自己的《临江仙》词说的:“老去浑身无着处,天教只住山林。”接下来,作者写道:“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具体写了当天发生的事情。作者抱负难以施展,心情抑郁,只好以酒浇愁。他酒醉未醒,走路时身体摇晃不支,只好扶着一块怪石,停在那里看飞泉,朦胧中以为这是新停留的地方,可酒醒后,发现还是前回酒醒之处,也还是经常止息的地方。这两句特写,从怪石、飞泉表现作者的热爱自然,更主要的是表现他的醉酒。所以要写他的“闲”和“醉”,着力点正在于表达他那无奈之情,他对朝政的失望。

  不过,作者寓居乡下,鸿图难展,心情沉重,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从他在上饶所作的一些词看,他谪居乡下的生活中,也有亮丽的一面,而这两者都是真诚的,都是来自他的高尚性格的。由于后者,使得他在农村中,不但有热爱自然的感情,而且也有热爱农村生活、热爱劳动农民的感情。这首词的下片,正是表现了这种感情。“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写农民婚娶的欢乐、热闹情况。这和作者孤独地停留在山石旁的寂寞情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足以令他格外感到寂寞的。但作者的心情并非如此,他分享了农民的欢乐,冲淡了自己的感慨,使词出现了和农民感情打成一片的热闹气氛。“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作者以这两句结尾,写出了为农民的稻谷丰收在望而喜慰,代农民感谢夜里风露对于稻谷的滋润。这样,他就把自己的整个心情投入到对农民的爱和关心。

  总之,这首词在描写闲散生活时透露身世之痛,在描写农民的纯朴生活中,反映了作者的超脱、美好的感情;情境交融,相互衬托,使词的意境显得十分的清新、旷逸。

  赏析二

  作者于两首《清*乐·检校山园,书所见》的开篇,一云“连云松竹”,一云“断崖修竹”。地势高,松竹成林。词一起笔调轻灵,说避暑则在松冈,避雨则在茅檐,这是就通常情况说的。但这种遣词造句犹如司空图的“赏雨茅屋”,“左右修竹”,透露出一片闲适高雅的情调。而第三句“闲来闲去几度”一收,进而表示出像这样的上山、下山、晴天、雨天,来来去去,连自己也不知有多少次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大自然界的山山水水,可以荡涤尘污,也可以宽慰人的心灵。“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水调歌头》)。

  可贵的是被迫隐居的诗人,仍时刻未忘“南共北,正分裂”(《贺新郎·送杜叔高》)。总之一起这三句格调清新,用笔自然,全不着力,而那种“闲来闲去”的情趣自见。接二句“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是一个独立的特写镜头。停下摇晃的脚步,手扶嶙峋的怪石,注目眼前飞流直下溅珠跃玉的瀑布,醉眼朦胧,辨认许久,看呵看呵,原来以前多次酒醒就在这里!“似曾相识”,“似是而非”,正是由于“醉”。“又却是”,此刻诗人于惊喜中会生出多少感慨?这“醉”仍是出于迫不得已!退居林下,身处“飞流万壑,共千岩争秀”(《洞仙歌》)的佳境,为山水所陶醉,却并未完全乐以忘忧,这里充分表出因“闲”而“醉”的情怀。

  词的下片转写农村风情,应题“山行所见”。男婚女嫁是农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往往经过精心选择认为是吉祥的日子,所以“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碰到了一块。两家门前都灯火通明,亲友云集,一片欢声笑语。“归”,旧时称女子出嫁曰归,或称“于归”。《诗·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换头三句十四字,语浅意明,用典型的生活细节,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农村风俗嫁娶图。一结别开生面:“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村外田野里柔风轻露漫天飘洒,它们是在酝酿制造着稻香千顷,丰收就在眼前了!它和上二句情调、氛围和谐,使本来喜气盈盈的欢腾气氛,更上一层楼。作者似与农民们感同身受,使他也沉浸在纯朴的乡风中了。

  创作背景

  这首词与《西江月·遣兴》一样,作于公元11***(淳熙十六年己酉),是辛弃疾罢官后,居于江西上饶时所作。是以农村生活为背景的一首抒情小词。当时他已五十岁了。

  山行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

  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

  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译文:

  在松岗中躲避寒暑,在茅檐下躲避风雨,如此来来去去的日子不知道有多少次了。停下醉酒摇晃的脚步,手扶嶙峋的怪石,注目眼前飞流直下溅珠跃玉的瀑布,醉眼朦胧,辨认许久,看啊看啊,原来以前多次酒醒就在这里!

  东边有人娶妻,而西边已经出嫁的女儿也回娘家省亲,两家门前都灯火通明,亲友云集,一片欢声笑语。村外田野里柔风轻露漫天飘洒,它们是在酝酿制造着稻香千顷,丰收就在眼前了!感谢夜里风露对于稻谷的滋润。

  注释:

  ①己酉:淳熙十六年(11***),时词人闲居带湖。

  ②归女:嫁女儿。古时女子出嫁称“于归”。

  ③“酿成”三句:谓每夜的清风白露,酿成一片稻米花香,意即风调雨顺,丰收在望。

  五十六字者始自欧阳修,因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取为调名。周邦彦词名《鹊桥仙令》,《梅苑》词名《忆人人》;韩淲词,取秦观词句,名《金风玉露相逢曲》;张辑词,有“天风吹送广寒秋”句,名《广寒秋》。元高拭词注:仙吕调。《鹊桥仙》另有一体,八十八字,始自柳永。

  赏析:

  作者于两首《清*乐·检校山园,书所见》的开篇,一云“连云松竹”,一云“断崖修竹”。地势高,松竹成林。词一起笔调轻灵,说避暑则在松冈,避雨则在茅檐,这是就通常情况说的。但这种遣词造句犹如司空图的“赏雨茅屋”,“左右修竹”,透露出一片闲适高雅的情调。而第三句“闲来闲去几度”一收,进而表示出像这样的上山、下山、晴天、雨天,来来去去,连自己也不知有多少次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大自然界的山山水水,可以荡涤尘污,也可以宽慰人的心灵。“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水调歌头》)。

  可贵的是被迫隐居的诗人,仍时刻未忘“南共北,正分裂”(《贺新郎·送杜叔高》)。总之一起这三句格调清新,用笔自然,全不着力,而那种“闲来闲去”的情趣自见。接二句“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是一个独立的特写镜头。停下摇晃的脚步,手扶嶙峋的怪石,注目眼前飞流直下溅珠跃玉的瀑布,醉眼朦胧,辨认许久,看呵看呵,原来以前多次酒醒就在这里!“似曾相识”,“似是而非”,正是由于“醉”。“又却是”,此刻诗人于惊喜中会生出多少感慨?这“醉”仍是出于迫不得已!退居林下,身处“飞流万壑,共千岩争秀”(《洞仙歌》)的佳境,为山水所陶醉,却并未完全乐以忘忧,这里充分表出因“闲”而“醉”的情怀。

  词的下片转写农村风情,应题“山行所见”。男婚女嫁是农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往往经过精心选择认为是吉祥的日子,所以“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碰到了一块。两家门前都灯火通明,亲友云集,一片欢声笑语。“归”,旧时称女子出嫁曰归,或称“于归”。《诗·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换头三句十四字,语浅意明,用典型的生活细节,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农村风俗嫁娶图。一结别开生面:“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村外田野里柔风轻露漫天飘洒,它们是在酝酿制造着稻香千顷,丰收就在眼前了!它和上二句情调、氛围和谐,使本来喜气盈盈的欢腾气氛,更上一层楼。作者似与农民们感同身受,使他也沉浸在纯朴的乡风中了。

  山行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山行杂咏

  十里崎岖半里*,一峰才送一峰迎。

  青山似茧将人裹,不信前头有路行。

  翻译/译文

  山路崎岖不*(“*均十里只有半里是*坦的”是虚指,形容山路十分崎岖),山峰延绵不绝(过了一个山头又是一个山头也是虚指),周围的青山就像蝉茧一样把人包围起来,让人难以置信前面还有路可行。

  赏析/鉴赏

  此诗抒写作者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出游浙江南部山区时的感受,真切细致,新颖奇特,使人读后如身历其境。

  诗题云“山行”,诗前两句即如同一路移动的电影镜头,在山路行进史反映所见所感。首句“十里崎岖半里*”,表面上看是客观、静止地写山路,实际上于“十里”、“半里”的数字变化中正暗寓一路。山行”之意,此乃以静显动。而“十里崎岖”与“半里*”的相互对比,又隐含诗人对此地山路多坎坷而少*坦的新奇感。这里的“十里”与“半里”并非精确的测量数据,只是诗人对山路。崎岖”的一种大致感觉而已。脚下山路不*,眼前则峰峦重重,次句“一峰才送一峰迎”又将山峰拟人化。此地山峰恰似热情的朋友,而“迎”与“送”衔接之紧,又生动逼真地写出诗人穿行于层峦迭嶂之中那应接不暇的感受。

  如果说,前两句是描写诗人对脚下征途与眼前障碍的局部地理环境之感受;那么。后两旬则是进而表现山行的整体地理环境的体验。此时诗人仿佛一分为二:一个袁枚仍在山中苦苦寻找路的尽头,而另一个袁枚则已跳出群峰而凌空俯视,只见重重青山仍然如同层层蚕茧将“人”四周包“裹’’住,无法冲出,以至不相信还有出路。这两句反映的是诗人“山行”时久不见*川的郁闷心态,但诗人将“青山”之大意象比喻为“茧”之小意象,甚是奇特,亦是本诗的妙处。惟有化大为小,才更能恰切地表达诗人于“山行”时的憋气不舒的感受。

  这首诗不用一典,比喻精巧而易晓,是袁枚“性灵”之作的一个范例。

  山行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4

  鲁山山行梅尧臣带拼音版,这首诗语言朴素,描写了诗人深秋时节,林空之时,在鲁山中旅行时所见的种种景象。其中情因景生,景随情移,以典型的景物表达了诗人的“野情“,其兴致之高。一起学*一下鲁山山行梅尧臣带拼音版,鲁山山行梅尧臣古诗翻译,鲁山山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吧!

  1 鲁山山行梅尧臣带拼音版

  lǔ shān shān xíng

  鲁山山行

  méi yáo chén

  梅尧臣

  shì yǔ yě qíng qiè , qiān shān gāo fù dī 。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hǎo fēng suí chǔ gǎi , yōu jìng dú xíng mí 。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shuāng luò xióng shēng shù , lín kōng lù yǐn xī 。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rén jiā zài hé xǔ , yún wài yī shēng jī 。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2 鲁山山行梅尧臣古诗翻译

  清晨,连绵起伏的鲁山,千峰竞秀,忽高忽低,蔚为壮观,正好迎合了我爱好自然景色的情趣。

  一路攀登的山峰,(山峰)随着观看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幽深的小路,令我孤独迷路。

  太阳高升,霜雪融落,山林显得愈加寂静空荡,笨熊正在缓慢地爬着大树,鹿儿正在悠闲地喝着小溪的潺潺流水。

  人家都在哪里?云外传来一声鸡叫,暗示着有人家,仿佛在回答(只是很远很远)。

  3 鲁山山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鲁山山行》是作者梅尧臣登山的一个过程,首先表达的是登山书怀的一种喜悦,看到奇美的景色作者感到无比的惊喜与心旷神怡,但是到了最后作者才发现有人家的地方还很远很远。在山中走着走着,幽静的秋山,看不到房舍,望不见炊烟,自己也怀疑这山里是不是有人家居住,不禁自问一声“人家在何许(何处)”;正在沉思的时候,忽听得从山间白云上头传来“喔喔”一声鸡叫。噢,原来住家还在那高山顶哩。这最后一句“云外一声鸡”,非常自然,确实给人以“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感觉。

  山行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5

  鲁山山行 宋朝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鲁山山行》译文

  绵延的鲁山重峦叠嶂,千峰竞秀,高低错落有致,蔚为壮观,正好迎合了我爱好自然景色的情趣。

  奇峻的山峰随观看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沉醉于一人在蜿蜒幽深的小路上游览的野趣,不知走到了什么地方。

  霜雪融落,笨熊正在缓慢地爬着大树,山林空荡寂静野鹿正在小溪旁饮水。

  在这重峦叠嶂之中会有人家居住吗?只听得远处云雾缭绕的山间传来一声鸡鸣。

  《鲁山山行》注释

  鲁山:一名露山,在河南鲁山县东北,接*襄城县境。

  适:恰好。野情:喜爱山野之情。

  惬(qiè):心满意足。

  随处改:(山峰)随观看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幽径:小路。

  熊升树:熊爬上树。一作大熊星座升上树梢。

  何许:何处,哪里。

  云外:形容遥远。一声鸡:暗示有人家。

  《鲁山山行》赏析

  这是一首五律,但不为格律所缚,写得新颖自然,曲尽山行情景。这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山景图。山路崎呕,对于贪图安逸,怯于攀登的人来说,“山行”不可能有什么乐趣。山野荒寂,对于酷爱繁华,留恋都市的人来说,“山行”也不会有什么美感和诗意。

  首联一开头就将这一类情况一扫而空,兴致勃勃地说:“适与野情惬”——恰恰跟作者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下句对此作了说明:“千山高复低。”按时间顺序,两句为倒装。一倒装,既突出了爱山的情趣,又显得跌宕有致。“千山高复低”,这当然是“山行”所见。看见了山野非常喜爱,心中很满足,群山连绵起伏的,时高时低,一个“惬”字,足以体会出当时作者心满意足的心情。“适与野情惬”,则是 “山行”所感。首联只点“山”而“行”在其中。

  颔联进一步写“山行”。“好峰”之“峰”即是“千山高复低”;“好峰”之“好”则包含了诗人的美感,又与“适与野情惬”契合。说“好峰随处改”,见得人在“千山”中继续行走,也继续看山,眼中的“好峰”也自然移步换形,不断变换美好的姿态。第四句才出“行”字,但不单是点题。“径”而曰“幽”,“行”而曰“独”,正合了诗人的“野情”。着一“迷”字,不仅传“幽”、“独”之神,而且以小景见大景,进一步展示了“千山高复低”的境界。山径幽深,容易“迷”;独行无伴,容易“迷”;“千山高复低”,更容易“迷”。著此“迷”字,更见野景之幽与野情之浓。

  颈联“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互文见意,写“山行”所见的动景。“霜落”则“林空”,既点时,又写景。霜未落而林未空,林中之“熊”也会“升树”,林中之“鹿”也要“饮溪”;但树叶茂密,遮断视线,“山行”者很难看见“熊升树”与“鹿饮溪”的野景,作者特意写出“霜落”、“林空”与“熊升树”、“鹿饮溪”之间的因果关系,正是为了表现出那是“山行”者眼中的野景。惟其是“山行”者眼中的野景,所以饱含着“山行”者的“野情”。“霜落”而“熊升树”,“林空”而“鹿饮溪”,很是闲适,野趣盎然。

  尾联“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让人感觉余味无穷。杜牧的“白云生处有人家”,是看见了人家。王维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是看不见人家,才询问樵夫。这里又是另一番情景:望*处,只见“熊升树”、“鹿饮溪”,没有人家;望远方,只见白云浮动,也不见人家;于是自己问自己:“人家在何许”呢?恰在这时,云外传来一声鸡叫,仿佛是有意回答诗人的提问:“这里有人家哩,快来休息吧!”两句诗,写“山行”者望云闻鸡的神态及其喜悦心情,都跃然可见、宛然可想。

  《鲁山山行》创作背景

  诗作于公元1040年(宋仁宗康定元年)。当时作者三十九岁。这首五言律诗写鲁山行的野景、野趣,突出表现山林的幽静和山行者的愉悦心情。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