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

首页 / 赏析 / |

  《天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子孙保之。

  【译文】

  高耸的**自然天成,创业的大王苦心经营。荒山变成了良田沃野,文王来继承欣欣向荣。他率领民众云集**,阔步行进在康庄大道,为子孙创造锦绣前程。

  【注释】

  1、高山:指**,在今陕西**东北。

  2、大王:即太王古公亶父,周文王的祖父。荒:扩大,治理。

  3、彼:指大王。作:治理。

  4、康:安。

  5、彼:指文王。徂:往。

  6、夷:*坦易通。行(hánɡ):道路。

  【赏析】

  对于周人来说,**是一圣地:“周之兴也,鸑鷟(yuèzhuó即凤凰)鸣于**。”(《国语·周语》)周人一系传至古公亶父,居于豳地,“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已复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乃与私属去豳,度漆、沮。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于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史记·周本纪》)古公之前,后稷、公刘二位也是功勋卓著,《国语》之所以取**为周人兴起的圣地,似是极度推崇古公之仁,从上引文可见,古公不仅仁爱本族,而且推仁爱于一再侵犯于己的异族,自然更是难能可贵,因而也更具备后世儒家所定的圣人品格。

  《天作》是周颂中少有的提及具体地点的作品(另一篇是《潜》),它写出了**。《毛诗序》说它是“祀先王先公”,朱熹《诗集传》则指为“祭大王之诗”,都认为祭祀的对象是人。姚际恒《诗经通论》引季明德语,认为是“**之祭”,即《天作》的祭祀对象是**。其实,**是古公至文王历代周主开创经营的根据地,其后的伐商灭纣便是在此积蓄了力量。《天作》这首诗,应该既是祭圣地,同时又是祭开创经营圣地的贤明君主的。由于**之业为古公开创,而文王后来由此迁都于丰,故《天作》应是在**对古公至文王历代君主进行祭祀的诗。至于行祭之人,则非文王的继承人武王莫属。

  “天作高山”,强调上天赐予**这块圣地。周人重视天赐,视为吉祥,连婚娶亦是如此:“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大雅·大明》)天赐**之后,在这根据地上积蓄力量尚须人为,诗中便主要写这一过程。之所以仅取大王、文王二人,主要是因为他们确实是**九世周主最杰出的代表。灭商虽然完成于武王,但文王之时已显示出周将代商的必然趋势,纣王囚文王于羑里,只能延缓而无法阻遏这一历史发展。**圣地经营到文王之世,已为武王积蓄了足以灭商的雄厚实力,包括姜尚这样足以辅成伟业的贤臣。“岐有夷之行”,分明是先王开创的一条通向胜利之路。

  将对圣地、圣人的歌颂融为一体,着力描写积蓄力量的进程,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天作》一诗,便如大河滔滔,飞流直泻,既显庄严,又富气势。短短七句,有如此艺术效果,可见诗歌作者的非凡手笔。

  《天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2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著意寻春懒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

  携竹杖,更芒鞋。朱朱粉粉野蒿开。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

  翻译

  有意游春,但感觉困乏便不再前行,不如随便走走找个地方喝上几杯。游山刚到绝佳处,但再走感到疲倦,诗还没有写成,可好雨忽来似乎催促快点写完。

  拄着手杖,穿着草鞋,看到路旁野花盛开,红的红,粉的粉,很是好看。谁家出门的女儿在寒食节这一天回家探亲,欢声笑语从桑林的小路上走来。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

  鹅湖:鹅湖原名荷湖,因山中有湖,多生荷。晋人龚氏居山,养鹅湖中,于是更名鹅湖。懒,指了无情趣。

  信:放任。

  寒食:节令名,清明节前一天(或说清明前两天)。

  赏析

  这是一首寻春的小词。作者并未开门见山地道出他的寻春感受,而是在小词的开端,娓娓如话家常,将读者逐渐引入胜境:“着意寻春懒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抱定了寻春的目的四处寻找,不如喝上几杯酒,在家门附*和春光不期而遇。其实,辛稼轩自己就是那种“着意寻春”的人。为了寻春,他风雨无阻,阴晴不避:“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鹧鸪天》)作者“柳外寻春,花边得句”(《满庭芳》)。他寻求、欣赏春天的妙趣,真可以说达到了“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程度。而令人困惑的是,在此《鹧鸪天》小词中,他不但一开端就否定了“着意寻春”的佳处,而且还进一步辩解道:“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作者又说:刻意游春之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见到“山才好处”,人却已经疲惫不堪了,哪里还有十足的精神去赏春呢?有的时候,人的诗思还未成熟,而一场急雨却过早地来催他做诗,那诗就不可能做得好。

  词题为“鹅湖归病起作”,说明作者前不久游览了名胜鹅湖山(今江西铅山县东)。从鹅湖归来后,他生了病。这一次他病得大概还不轻,性情倔强的词人不得不卧床休养了。一贯主张抗金、恢复失地的辛稼轩自被朝廷罢黜后,常常借游山水来消除心中愤懑。现在他大病初愈,暂且无力出游,只好大唱“着意寻春”大可不必的高调了。辛稼轩虽然不能远游寻春,却在病愈初时徘徊于家门附*之际,感受到了一种他从未如此强烈感受过的蓬勃春意,使他获得了意外的惊喜。

  作者在词之上阕并未明言他寻到了一种什么样的春意,而是有所保留,正见出此春意的宝贵。这也正是稼轩词艺术表达的曲折含蓄处。若问辛稼轩如今在村头到底有何得,可先看他南渡这多年后每年寻春都寻到了什么。翻检稼轩长短句,会发现到处是这类词句:“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满江红·暮春》)“可惜春残风雨又”(《蝶恋花·点检笙歌多酿酒》)。“闻道春归去,更无人管飘红雨”(《惜分飞·春思》)。在作者的春词中,春天总是那么满纸满行的娇软脆弱!年年盼春、游春的辛稼轩,虽然饱览着春的千姿百态,但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娇春却给他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下阕写词人移动着刚刚病愈的身体,手拄竹杖,穿上草鞋,向家门附*的田野漫步走去。“携竹杖,更芒鞋”,创造出轻松而随便的氛围,为下面与乡村春色猝然相遇时的喜悦心情做了不露痕迹的铺垫。

  走着,走着,蓦地,若干亮色映入了作者的眼睛。词人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些在野草中间开放的野蒿花。这些不入品流、无人护理的花儿,这儿几朵,那儿一片,沐浴着春风,颜色鲜亮,别有一番健康秀美的魅力。“朱朱粉粉”,用语特妙。它把花儿鲜明的颜色和生气蓬勃、随处自由开放的特点简洁地描绘出来,也把词人与野花不期而遇时的喜悦心情含蓄地透露出来,大有“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味道。作者在欣赏乡村花朵那无拘无束之形式美的背后,还有对它们的'一种理性的思考。此次鹅湖归来,他已从乡村景物中获得了深沉的启示:“春入*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城中娇嫩的桃李之花是经不起风雨的,只有在乡野溪头久沐风雨、倔强生长的荠菜花一类的花朵,生命力才更为长久,才真正启示着春天的奥秘。明晓了稼轩对人生的这种思考,我们就会接触到他目睹野蒿花时心灵中更深一层的东西。

  当词人正为野蒿花所吸引的时候,另一番景象又把他的视线吸引了去:“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一些有说有笑的归宁女子,正沿着长满桑树的田间小路走过来了。这两句写得很美,“柔”字尤为巧妙传神。它不但状出桑叶之嫩,春光之新,而且衬托出村女那柔美的容貌、步态和笑声。这些村女快要回到娘家看到亲人了,所以心情是甜甜的,笑声是美美的。她们的笑声,感染着词人。这是农村淳朴自然、充满生命活力的美好场景。他不禁驻足倾听,若有所思。这就是辛稼轩寻找到的春天。春天在乡野之花中,在村女的步履中,笑声里。

  这村女便是春天的化身。如果把这“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和作者同期所作另一首《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中的“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相比较,便可发现,前者和后者在时间(寒食节)、景物(桑蚕)、人物(女)、语气(谁家)诸方面,都有着和谐的一致。所不同之处,是前者侧重于其音容的纯真无邪(笑语柔桑),后者则突出着其穿着的素朴无华(青裙缟袂)。然而这纯真无邪的“笑语”与素朴无华的“青裙缟袂”,本是统一于村女之纯朴的特质之中,原不可分割的。明乎此,便可断知,彼天真无邪的“笑语柔桑”之女,原也是衣着朴素的“青裙缟袂”之女。这两首《鹧鸪天》中的村女形象正可参照合读。“青裙缟袂”化用苏轼诗《于潜女》:“青裙缟袂于潜女,两足如霜不穿屦,沙鬓发丝穿杼,蓬沓障前走风雨。……逢郎樵归相媚妩,不信姬姜有齐鲁。”诗中的于潜(旧县名,在杭州西)女,足不穿鞋,在风雨中穿行,体魄强健,风貌古朴,爱情真挚,其气质,足使齐鲁之贵族妇女相形见绌;其“青裙缟袂”,也成为了善于抗击风雨、具有春天般活力的一类人物精神的象征。而当辛稼轩将苏诗“青裙缟袂”之意象引入其词章中时,他便赋予了村女一种和苏诗中于潜女同样的品格,和他称颂的荠菜花、野蒿花同样的品格——在风雨中顽强生存、获取着持久的生命力的品格。作者被村女那普通而又不*凡的装束和充满生气的笑语所触动的秘密也就在于此。

  这种景致出现在稼轩词中是有很深刻的社会生活背景的。作者南渡以来每年都在寻春,他在大量的寻春词章中寄寓着他的炽热的报国理想。他曾不遗余力地写奏折,提出抗金种种策略。然而,事实却告诉他,南宋的偏安小朝廷,很像是城中娇弱的桃李之花,经不住风雨的考验,这使他感到了深深的失望。如今在罢黜闲居之时,他目接着乡野之花与青裙缟袂之女,心中的希望之火又一次被点燃。春,存在于神州广大的乡野之中。这是辛稼轩此次寻春之最深刻的感受。

  《天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3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翻译

  被贬作客的途中哪有心思去记节气时序的变迁,忽然惊喜地发现艳丽的春光全都凝结到小桃枝上。我虽然而今被贬到天涯海角这凄凉之地,但还记得当年繁华盛世时的京城风光。

  月夜下繁花舞弄着清影,月光流泻出琼玉般的银辉,月色下的宫殿如水晶般晶莹五色祥云楼顶飞扬。分明是做了一场繁华美梦,回首东风泪满衣衫。

  注释

  建康:即今南京市。

  上元:指元宵节。

  那:也写作“哪”。

  岁序:岁时的顺序,岁月。

  小桃:初春开花的一种桃树。

  悲凉地:指建康(今南京市)。

  水晶宫殿:用水晶装饰的宫殿,形容极其豪华辉煌,泛指宋汴京宫殿。

  五云:王色瑞云,多指吉祥征兆,代指皇帝所在地。

  华胥梦:指梦境。

  赏析二

  上片“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词人起首即发出感叹,如今身在异地,竟不知时光节序转换得如此之快,等到惊觉时,春色早已催生了小桃枝上的花蕊。“小桃”是桃树的一个品种,在上元节前后开花,由此呼应词题中所言时令。不知不觉又是一年,而在过去的一年中,故土沦亡,自己四处漂泊,此时回望,真有“往事不堪回首”之恨。

  词人此时身处都城建康,却怀着深深的羁旅悲凉情怀,这不仅是因为他离开了故乡,更因为他从此再难回到故乡。半壁江山已沦入他手,这个不容否认的事实逼得词人发出“天涯海角悲凉地”的忧凄之语。北宋汴京与南宋建康在地理位置上远远称不上“天涯海角”,但江山易主的剧变,以及战火延绵。有家不得归的事实,使词人感觉两者的距离有如天涯海角。

  “记得当年全盛时”一句,是作者面对建康上元节时的凄凉景况而生出对过去的怀恋。“记得当年”,回忆北宋过往繁华。词人遥想当年,汴京的上元节是多么盛大热闹,“全盛时”三字,言辞精炼,感情激越,仿佛记忆中的繁华盛景正汹涌而来,喷薄而出。

  下片则具体讲述“全盛时”的景象,但词人却并不堆金砌玉,而是以“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这样清空虚渺的意象,暗示当时汴京城的旖旎风情。花影婀娜,月芒如水,宫殿晶莹剔透,飞云绚丽美好,如此美的景致,最终仍是被铁蹄踏碎,一梦成空,令人“回首泪满衣”。

  末句“东风”呼应起首“小桃枝”,使词意密合。“分明一觉华胥梦”中“分明”二字,表现出词人梦醒后的清醒,以及意识到这种清醒之后的悲哀。词作开端“那知”、“忽惊”,即流露出如梦初醒的意味。及至一句“记得当年”,又使词人沉浸入过往的“梦境”之中。最后,又因意识到家国残破而从梦中惊醒,不由得泪湿衣襟,难以自已。可见,“梦”在这首词中包含有多层蕴意,既表示词人个人的感情归宿,也用以比喻国破家亡、繁华如梦的苍凉情怀。

  词中还运用了回忆对比的手法:以今日之悲凉,对比昔日之全盛;以梦中之欢乐,对比现实之悲哀。这种艺术手法冲破时间、空间的束缚,一任感情发泄,姿意挥写,哀而不伤,刚健深挚,与一般婉约词、豪放词均有不同。

  赏析

  赵鼎是南宋初年中兴名臣。这首词系他南渡之后作于建康(今江苏南京)。上元即元宵。词人值此元宵佳节,抚今忆昔,表达了沉痛的爱国情思。

  起首二句,以顿入之笔点明身客地,不觉时间推移之速。词人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徽宗崇宁五年进士,之合被擢为开封士曹。靖康事变后,高宗仓皇南渡,驻跸建康,词人填此词时,应当系随驾至此。“客路”一句,直点题面,说明金兵南侵之际,自己流踄异乡,不知不觉又转过了一年。出语自然通俗,然于*淡中,且为下句作好铺垫。“忽惊春到小桃枝”,这句里以小桃点出上元。小桃,上元前后即著花,见《老学庵笔记》卷四。词句流畅清丽,于轻灵中寄慨叹,是上句的自然归宿。其中“那知”、“忽惊”两个短语,紧密呼应,有兔起鹘落之势,把词人此时的复杂的心情,切实地表现了出来。

  “天涯海角悲凉地”一语,续接起句“客路”二字。建康距离北宋首都开封,实际上并不很远,然而对一个因金人有南渡流落到江南的人来说,却有如天涯海角。和词人同时的李清照流落到江南之后,也写过表达类似的感情的词句:“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清*乐》)词人此处一则曰“海角天涯”,二则曰“悲凉地”,这两短语连用加重语气,可以想见客愁之重、羁恨之深。这就具体表现了词人“忽惊”以后的情绪。当此时局纷乱之际,作为江防要塞的建康,一方面驻有南宋重兵,准备抵抗南下的金人;一方面是北方逃难来的人民,流离失所,凄凄惨惨。面对此情此景,词人自然而然想起北宋时欢度元宵的盛况,于是“记得当年全盛时”一句冲口而出。这句是整首诗的一大转折。按照一般填词规律,词写到此上阕歇拍,如同战马收缰,告一段落。可是它的词意却直贯下片三句,有蝉联而下之妙。这样的结构好似辛稼轩《虞美人·别茂嘉十二弟》。辛词上阕歇拍云:“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阕。看燕燕,送归妾。”下片云:“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词意跨过两片,奔腾而下,歇拍处毫不停顿,一气呵成。因而王国维称之为“章法绝妙”(《人间词话》)。此词也是采用同样章法,两片之间,毫不割裂。作者上阕歇拍刚说“记得当年”,换头就写“全盛时”情景。但词人并未以实笔具体描写元宵之夜“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也未写“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俱见《东京梦华录》卷六),而是避实就虚,写花枝袅娜,月光皎洁,宫殿华丽云彩绚丽。从虚处着笔,此词就避免了一般化,从而令人读后有新颖之感,并能唤起美好的联想。

  结尾二句又将笔锋一转,写词人从回忆中的'往事回到悲凉的现实生活中来。华胥梦,语出《列子·黄帝》,故事讲的是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其国无帅长,一切崇尚自然,没有利害冲突。此处例用来喻北宋全盛时景象,但是随着金人的入攻,霎时灰飞烟灭,恍如一梦。“华胥梦”上着以“分明一觉”四字,更加重梦幻色彩。词人如梦方醒,仔细辨认,春光依旧,然而景物全非,故词人两眶热泪,不禁潸然而下。这两句读之令人怆然。词一般以景结情为好,但以情煞尾,也有佳篇。譬如此词尾句纯用情语,且以“东风”二字与上阕“春到小桃枝”相呼应,丝丝入扣,却有溪流归海,读之令人有悠悠不尽的意味。

  此词结构极其缜密。“分明一觉华胥梦”是词中关键句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词眼”。词的上下二阕,全靠这个“词眼”的眼光照映。如起首两句中的“那知”、“忽惊”写从不知觉到陡然发现,即带有如梦初醒的意思;下片头三句则是梦境的显现;结句则是梦醒后的悲哀,处处关合“华胥梦”一语,于是整首词浑然一体,构成一首意境深沉的歌曲。从全词来看,感情写得有起有伏,曲折多变。如果说前三句写悲凉,下片则转写欢乐;如果说过片是写欢乐的高潮,那么结尾二句则又跌入悲怆的深渊。悲喜相生,跌宕起伏有致,因而能攫住读者的心灵。词中还运用了回忆对比的手法:以当日之悲凉,对比昔日之全盛;以梦中之欢乐,对比现实之悲哀。这种艺术手法冲破时间、空间的束缚,一任感情发泄,恣意挥写,哀而不伤,刚健深挚,与一般婉约词、豪放词均有不同。因此清人况周颐评曰:“清刚沈至,卓然名家,故君故国之思,流溢行间句里。”(《蕙风词话》卷二)这个评价是非常符合此词的特点,也是非常符合词人作为南宋初年中兴名臣的身份的。

  创作背景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春,北宋灭亡,宋室南迁。是年秋,赵鼎南渡,沿水路至仪真,作者大约于年底或次年初至建康,于上元节(元宵节)之夜写下了这首抒发故国之思的词作。

  《天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原文

  掩鼻人间臭腐场,古来惟有酒偏香。自从来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

  翻译

  从古到今人间都是“腐臭场”,只有酒是香的。自从隐居在云烟畔,每天都过的闲适潇洒。

  重阳时节,呼朋唤友共享美丽秋色,只这菊花竟还未开放。看来要想菊花开的热烈绚烂,还得等待刮一阵秋风,落一夜严霜。

  注释

  云烟畔:词人闲居的铅山乡间别墅。

  黄花:菊花。

  重阳:即农历九月初九,古人常在这天登高赏菊。

  赏析

  辛弃疾的词,大多借景抒情、咏物言志,他的这首《鹧鸪天》也不例外。自从南归之后,他本希望能得到南宋**的重用,报效国家,恢复中原,展露才干,但没想到他的这些志向不仅未能实现,反而遭奸臣谗害,落得被迫过上闲居生活。他虽寄情山水,但仍时常流露出一股愤愤不*之气。此词虽题为《寻菊花无有,戏作》,但整个上片都未直接接触题目,只是愤世嫉俗之情的抒发;就是下片,对题目说来,也只是点到而已。

  此词上片开头两句:“掩鼻人间臭腐场,古今惟有酒偏香。”仿佛凭空而来,却又发自心灵深处,是饱经风霜,到过了庙堂官场、都会边疆,目睹了官场丑恶之后的十分痛苦的总结和极端厌恶的心态。在辛弃疾的仕途生涯中,他看惯了当时投降派掌权,正人君子遭受打击,狗苟蝇营的小人气焰嚣张,故斥官场为“臭腐场”,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掩鼻”二字,本于《孟子。离娄下》的“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充分展示了词人自己品格的高洁和对丑恶的厌恶。正因为面对的是“臭腐场”,所以“惟有酒偏香”。“酒”之“偏香”,不在于它的味,而在于它能“解忧”。“惟有酒偏香”,言外之意是说除酒以外,一切都是“臭腐”的。“人间”与“古今”连用,即空间与时间结合,横与纵交织,意谓不仅眼前的“人间”是“臭腐场”,“惟有酒偏香”,而且从古到今,莫不如此。接着“自从来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两句,情调一转,由对“人间”深深的厌恶,变为对山林隐居生活的由衷的喜悦,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云烟畔”,指词人闲居的铅山乡间别墅。这里依山临水,云烟缥缈,如世外桃源。“歌舞忙”,写词人闲适潇洒的生活和志得意满的情愫。他在闲居铅山时所作的词,多有类似语句。

  上片叙写人间是“臭腐场”,词人欲远务之,从而为下片“寻菊花”作了铺垫。下片“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转入正题。前两句点“寻菊花”,后一句明“不见”。“老伴”,据另一阕《鹧鸪天》(翰墨诸公久擅场)的题目可知,当为“吴子似诸友”。“共秋光”,共享秋光。古人多用“秋光”来表现菊花。如杜甫《课伐木》诗说:“秋光*青岑,季月当泛菊。”张孝祥《鹧鸪天》词说:“一种浓华别样妆,留连春色到秋光。解将天上千年艳,翻作人间九月黄。”因而“共秋光”,即隐含了“寻菊花”之意。“黄花”,即菊花。“重阳”,即农历九月初九,古人常在这天登高赏菊。结尾两句:“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秋风一夜霜。”是说菊花的开放,还得等待刮一阵秋风,落一夜严霜。这只是字面意思,实际是赞美菊花不趋炎附势而傲霜凌寒的品格。赞美菊花的这一品格,也是表明作者的品格。

  通观全篇,这首词虽写法不合常规,但作者本意不在按题作文,而在借题发挥,表现他愤世的情怀和如菊的品格。

  《天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不向长安路上行。

  却教山寺厌逢迎。

  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宁作我,岂其卿。

  人间走遍却归耕。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译文

  不在往帝都的路上奔波,却多次往来于山寺以致让山寺讨厌。在有味与无味之间追求生活乐趣,在材与不材之间度过一生。

  我宁可保持自我的独立人格,也不趋炎附势猎取功名。走遍人间,过了大半生还是走上了归耕一途。松竹是我的真朋友,花鸟是我的好弟兄。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等,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三*韵。

  长安路:喻指仕途。长安,借指南宋京城临安。

  厌逢迎:往来山寺次数太多,令山寺为之讨厌。此为调侃之语。

  赏析:

  按理说四十多岁正是人生建功立业之心最盛,最能奋发作为之时,然而词的开首两句却说;“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大意是说,他已经不再心向国都,不再在意天下国家之事了,只流连于博山寺和它周围的山水,使得它都厌于逢迎我了。辛弃疾果真是如此想的么?难道他真的已经忘情于山水游乐,把北复中原的大志抛诸脑后了么?下边两句“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典出《庄子》,貌似超脱,要安于归隐*淡的生活,自得其乐,做不材之材以终其年。事实上,上片四句是怨辞反说,辛弃疾并非真正能安于闲适*淡的生活,置国家天下于不顾,只是当权者对他始终若即若离,不能真正信任,而主和派又百般猜忌,以致他在几乎二十年的时间里被闲置不用,素志不展。于是在这首词中,他字面上超然闲逸之词,实则包含着对当权者的激愤与积怨,只是不易察觉罢了。下片起句表明心志:保持完我,不屈附公卿而求取声名。下一句说人生历尽世事,到头来还是要归于田园,躬耕田亩。最后两句“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辛弃疾意托于松竹花鸟,守君子之志的意向自不待言,其中或许也包含着对仕途人情的戒畏。松竹真朋友,花鸟好弟兄,只有他们不会让辛弃疾伤心失望。


《天作》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扩展阅读


《天作》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扩展1)

——天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3篇)

天作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掩鼻人间臭腐场,古来惟有酒偏香。自从来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

  翻译

  从古到今人间都是“腐臭场”,只有酒是香的。自从隐居在云烟畔,每天都过的闲适潇洒。

  重阳时节,呼朋唤友共享美丽秋色,只这菊花竟还未开放。看来要想菊花开的热烈绚烂,还得等待刮一阵秋风,落一夜严霜。

  注释

  云烟畔:词人闲居的铅山乡间别墅。

  黄花:菊花。

  重阳:即农历九月初九,古人常在这天登高赏菊。

  赏析

  辛弃疾的词,大多借景抒情、咏物言志,他的这首《鹧鸪天》也不例外。自从南归之后,他本希望能得到南宋*的重用,报效国家,恢复中原,展露才干,但没想到他的这些志向不仅未能实现,反而遭奸臣谗害,落得被迫过上闲居生活。他虽寄情山水,但仍时常流露出一股愤愤不*之气。此词虽题为《寻菊花无有,戏作》,但整个上片都未直接接触题目,只是愤世嫉俗之情的抒发;就是下片,对题目说来,也只是点到而已。

  此词上片开头两句:“掩鼻人间臭腐场,古今惟有酒偏香。”仿佛凭空而来,却又发自心灵深处,是饱经风霜,到过了庙堂官场、都会边疆,目睹了官场丑恶之后的十分痛苦的总结和极端厌恶的心态。在辛弃疾的仕途生涯中,他看惯了当时投降派掌权,正人君子遭受打击,狗苟蝇营的小人气焰嚣张,故斥官场为“臭腐场”,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掩鼻”二字,本于《孟子。离娄下》的“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充分展示了词人自己品格的高洁和对丑恶的厌恶。正因为面对的是“臭腐场”,所以“惟有酒偏香”。“酒”之“偏香”,不在于它的味,而在于它能“解忧”。“惟有酒偏香”,言外之意是说除酒以外,一切都是“臭腐”的`。“人间”与“古今”连用,即空间与时间结合,横与纵交织,意谓不仅眼前的“人间”是“臭腐场”,“惟有酒偏香”,而且从古到今,莫不如此。接着“自从来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两句,情调一转,由对“人间”深深的厌恶,变为对山林隐居生活的由衷的喜悦,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云烟畔”,指词人闲居的铅山乡间别墅。这里依山临水,云烟缥缈,如世外桃源。“歌舞忙”,写词人闲适潇洒的生活和志得意满的情愫。他在闲居铅山时所作的词,多有类似语句。

  上片叙写人间是“臭腐场”,词人欲远务之,从而为下片“寻菊花”作了铺垫。下片“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转入正题。前两句点“寻菊花”,后一句明“不见”。“老伴”,据另一阕《鹧鸪天》(翰墨诸公久擅场)的题目可知,当为“吴子似诸友”。“共秋光”,共享秋光。古人多用“秋光”来表现菊花。如杜甫《课伐木》诗说:“秋光*青岑,季月当泛菊。”张孝祥《鹧鸪天》词说:“一种浓华别样妆,留连春色到秋光。解将天上千年艳,翻作人间九月黄。”因而“共秋光”,即隐含了“寻菊花”之意。“黄花”,即菊花。“重阳”,即农历九月初九,古人常在这天登高赏菊。结尾两句:“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秋风一夜霜。”是说菊花的开放,还得等待刮一阵秋风,落一夜严霜。这只是字面意思,实际是赞美菊花不趋炎附势而傲霜凌寒的品格。赞美菊花的这一品格,也是表明作者的品格。

  通观全篇,这首词虽写法不合常规,但作者本意不在按题作文,而在借题发挥,表现他愤世的情怀和如菊的品格。

天作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子孙保之。

  译文

  高耸的*自然天成,

  创业的大王苦心经营。

  荒山变成了良田沃野,

  文王来继承欣欣向荣。

  他率领民众云集*,

  阔步行进在康庄大道,

  为子孙创造锦绣前程。

  注释

  ⑴高山:指*,在今陕西*东北。

  ⑵大王:即太王古公亶父,周文王的祖父。荒:扩大,治理。

  ⑶彼:指大王。作:治理。

  ⑷康:安。

  ⑸彼:指文王。徂:往。

  ⑹夷:*坦易通。行(háng):道路。

  赏析

  对于周人来说,*是一圣地:“周之兴也,鸑鷟(yuè zhuó即凤凰)鸣于*。”(《国语·周语》)周人一系传至古公亶父,居于豳地,“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已复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乃与私属去豳,度漆、沮。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于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史记·周本纪》)古公之前,后稷、公刘二位也是功勋卓著,《国语》之所以取*为周人兴起的圣地,似是极度推崇古公之仁,从上引文可见,古公不仅仁爱本族,而且推仁爱于一再侵犯于己的异族,自然更是难能可贵,因而也更具备后世儒家所定的圣人品格。

  《天作》是周颂中少有的提及具体地点的作品(另一篇是《潜》),它写出了*。《毛诗序》说它是“祀先王先公”,朱熹《诗集传》则指为“祭大王之诗”,都认为祭祀的对象是人。姚际恒《诗经通论》引季明德语,认为是“*之祭”,即《天作》的祭祀对象是*。其实,*是古公至文王历代周主开创经营的根据地,其后的伐商灭纣便是在此积蓄了力量。《天作》这首诗,应该既是祭圣地,同时又是祭开创经营圣地的贤明君主的。由于*之业为古公开创,而文王后来由此迁都于丰,故《天作》应是在*对古公至文王历代君主进行祭祀的诗。至于行祭之人,则非文王的继承人武王莫属。

  “天作高山”,强调上天赐予*这块圣地。周人重视天赐,视为吉祥,连婚娶亦是如此:“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大雅·大明》)天赐*之后,在这根据地上积蓄力量尚须人为,诗中便主要写这一过程。之所以仅取大王、文王二人,主要是因为他们确实是*九世周主最杰出的代表。灭商虽然完成于武王,但文王之时已显示出周将代商的必然趋势,纣王囚文王于羑里,只能延缓而无法阻遏这一历史发展。*圣地经营到文王之世,已为武王积蓄了足以灭商的雄厚实力,包括姜尚这样足以辅成伟业的贤臣。“岐有夷之行”,分明是先王开创的一条通向胜利之路。

  将对圣地、圣人的歌颂融为一体,着力描写积蓄力量的进程,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天作》一诗,便如大河滔滔,飞流直泻,既显庄严,又富气势。短短七句,有如此艺术效果,可见诗歌作者的非凡手笔。

天作原文翻译及赏析3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著意寻春懒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

  携竹杖,更芒鞋。朱朱粉粉野蒿开。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

  翻译

  有意游春,但感觉困乏便不再前行,不如随便走走找个地方喝上几杯。游山刚到绝佳处,但再走感到疲倦,诗还没有写成,可好雨忽来似乎催促快点写完。

  拄着手杖,穿着草鞋,看到路旁野花盛开,红的红,粉的粉,很是好看。谁家出门的女儿在寒食节这一天回家探亲,欢声笑语从桑林的小路上走来。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

  鹅湖:鹅湖原名荷湖,因山中有湖,多生荷。晋人龚氏居山,养鹅湖中,于是更名鹅湖。懒,指了无情趣。

  信:放任。

  寒食:节令名,清明节前一天(或说清明前两天)。

  赏析

  这是一首寻春的小词。作者并未开门见山地道出他的寻春感受,而是在小词的开端,娓娓如话家常,将读者逐渐引入胜境:“着意寻春懒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抱定了寻春的目的四处寻找,不如喝上几杯酒,在家门附*和春光不期而遇。其实,辛稼轩自己就是那种“着意寻春”的`人。为了寻春,他风雨无阻,阴晴不避:“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鹧鸪天》)作者“柳外寻春,花边得句”(《满庭芳》)。他寻求、欣赏春天的妙趣,真可以说达到了“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程度。而令人困惑的是,在此《鹧鸪天》小词中,他不但一开端就否定了“着意寻春”的佳处,而且还进一步辩解道:“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作者又说:刻意游春之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见到“山才好处”,人却已经疲惫不堪了,哪里还有十足的精神去赏春呢?有的时候,人的诗思还未成熟,而一场急雨却过早地来催他做诗,那诗就不可能做得好。

  词题为“鹅湖归病起作”,说明作者前不久游览了名胜鹅湖山(今江西铅山县东)。从鹅湖归来后,他生了病。这一次他病得大概还不轻,性情倔强的词人不得不卧床休养了。一贯主张抗金、恢复失地的辛稼轩自被朝廷罢黜后,常常借游山水来消除心中愤懑。现在他大病初愈,暂且无力出游,只好大唱“着意寻春”大可不必的高调了。辛稼轩虽然不能远游寻春,却在病愈初时徘徊于家门附*之际,感受到了一种他从未如此强烈感受过的蓬勃春意,使他获得了意外的惊喜。

  作者在词之上阕并未明言他寻到了一种什么样的春意,而是有所保留,正见出此春意的宝贵。这也正是稼轩词艺术表达的曲折含蓄处。若问辛稼轩如今在村头到底有何得,可先看他南渡这多年后每年寻春都寻到了什么。翻检稼轩长短句,会发现到处是这类词句:“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满江红·暮春》)“可惜春残风雨又”(《蝶恋花·点检笙歌多酿酒》)。“闻道春归去,更无人管飘红雨”(《惜分飞·春思》)。在作者的春词中,春天总是那么满纸满行的娇软脆弱!年年盼春、游春的辛稼轩,虽然饱览着春的千姿百态,但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娇春却给他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下阕写词人移动着刚刚病愈的身体,手拄竹杖,穿上草鞋,向家门附*的田野漫步走去。“携竹杖,更芒鞋”,创造出轻松而随便的氛围,为下面与乡村春色猝然相遇时的喜悦心情做了不露痕迹的铺垫。

  走着,走着,蓦地,若干亮色映入了作者的眼睛。词人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些在野草中间开放的野蒿花。这些不入品流、无人护理的花儿,这儿几朵,那儿一片,沐浴着春风,颜色鲜亮,别有一番健康秀美的魅力。“朱朱粉粉”,用语特妙。它把花儿鲜明的颜色和生气蓬勃、随处自由开放的特点简洁地描绘出来,也把词人与野花不期而遇时的喜悦心情含蓄地透露出来,大有“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味道。作者在欣赏乡村花朵那无拘无束之形式美的背后,还有对它们的一种理性的思考。此次鹅湖归来,他已从乡村景物中获得了深沉的启示:“春入*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城中娇嫩的桃李之花是经不起风雨的,只有在乡野溪头久沐风雨、倔强生长的荠菜花一类的花朵,生命力才更为长久,才真正启示着春天的奥秘。明晓了稼轩对人生的这种思考,我们就会接触到他目睹野蒿花时心灵中更深一层的东西。

  当词人正为野蒿花所吸引的时候,另一番景象又把他的视线吸引了去:“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一些有说有笑的归宁女子,正沿着长满桑树的田间小路走过来了。这两句写得很美,“柔”字尤为巧妙传神。它不但状出桑叶之嫩,春光之新,而且衬托出村女那柔美的容貌、步态和笑声。这些村女快要回到娘家看到亲人了,所以心情是甜甜的,笑声是美美的。她们的笑声,感染着词人。这是农村淳朴自然、充满生命活力的美好场景。他不禁驻足倾听,若有所思。这就是辛稼轩寻找到的春天。春天在乡野之花中,在村女的步履中,笑声里。

  这村女便是春天的化身。如果把这“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和作者同期所作另一首《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中的“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相比较,便可发现,前者和后者在时间(寒食节)、景物(桑蚕)、人物(女)、语气(谁家)诸方面,都有着和谐的一致。所不同之处,是前者侧重于其音容的纯真无邪(笑语柔桑),后者则突出着其穿着的素朴无华(青裙缟袂)。然而这纯真无邪的“笑语”与素朴无华的“青裙缟袂”,本是统一于村女之纯朴的特质之中,原不可分割的。明乎此,便可断知,彼天真无邪的“笑语柔桑”之女,原也是衣着朴素的“青裙缟袂”之女。这两首《鹧鸪天》中的村女形象正可参照合读。“青裙缟袂”化用苏轼诗《于潜女》:“青裙缟袂于潜女,两足如霜不穿屦,沙鬓发丝穿杼,蓬沓障前走风雨。……逢郎樵归相媚妩,不信姬姜有齐鲁。”诗中的于潜(旧县名,在杭州西)女,足不穿鞋,在风雨中穿行,体魄强健,风貌古朴,爱情真挚,其气质,足使齐鲁之贵族妇女相形见绌;其“青裙缟袂”,也成为了善于抗击风雨、具有春天般活力的一类人物精神的象征。而当辛稼轩将苏诗“青裙缟袂”之意象引入其词章中时,他便赋予了村女一种和苏诗中于潜女同样的品格,和他称颂的荠菜花、野蒿花同样的品格——在风雨中顽强生存、获取着持久的生命力的品格。作者被村女那普通而又不*凡的装束和充满生气的笑语所触动的秘密也就在于此。

  这种景致出现在稼轩词中是有很深刻的社会生活背景的。作者南渡以来每年都在寻春,他在大量的寻春词章中寄寓着他的炽热的报国理想。他曾不遗余力地写奏折,提出抗金种种策略。然而,事实却告诉他,南宋的偏安小朝廷,很像是城中娇弱的桃李之花,经不住风雨的考验,这使他感到了深深的失望。如今在罢黜闲居之时,他目接着乡野之花与青裙缟袂之女,心中的希望之火又一次被点燃。春,存在于神州广大的乡野之中。这是辛稼轩此次寻春之最深刻的感受。


《天作》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扩展2)

——天作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五篇

  天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1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古诗简介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是南宋词人赵鼎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作者被贬海南凄凉之地感叹时光的易遗,下片写作者回忆普日京都的繁华往事之悲。全词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和亡国的悲哀,情感沉郁、感人至深。

  翻译/译文

  被贬作客的途中哪有心思去记节气时序的变迁,忽然惊喜地发现艳丽的春光全都凝结到小桃枝上。我虽然而今被贬到天涯海角这凄凉之地,但还记得当年繁华盛世时的京城风光。

  月夜下繁花舞弄着清影,月光流泻出琼玉般的银辉,月色下的宫殿如水晶般晶莹五色祥云楼顶飞扬。分明是做了一场繁华美梦,回首东风泪满衣衫。

  注释

  ①建康:即今南京市。

  ②上元:指元宵节。

  ③那:也写作“哪”。

  ④岁序:岁时的顺序,岁月。

  ⑤小桃:初春开花的一种桃树。

  ⑥悲凉地:指建康(今南京市)。

  ⑦水晶宫殿:用水晶装饰的宫殿,形容极其豪华辉煌,泛指宋汴京宫殿。

  ⑧五云:王色瑞云,多指吉祥征兆,代指皇帝所在地。

  ⑨华胥(xū)梦:指梦境。

  赏析/鉴赏

  创作背景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春,北宋灭亡,宋室南迁。是年秋,赵鼎南渡,沿水路至仪真,作者大约于年底或次年初至建康,于上元节(元宵节)之夜写下了这首抒发故国之思的词作。

  整体赏析

  上片“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词人起首即发出感叹,如今身在异地,竟不知时光节序转换得如此之快,等到惊觉时,春色早已催生了小桃枝上的花蕊。“小桃”是桃树的一个品种,在上元节前后开花,由此呼应词题中所言时令。不知不觉又是一年,而在过去的.一年中,故土沦亡,自己四处漂泊,此时回望,真有“往事不堪回首”之恨。

  词人此时身处都城建康,却怀着深深的羁旅悲凉情怀,这不仅是因为他离开了故乡,更因为他从此再难回到故乡。半壁江山已沦入他手,这个不容否认的事实逼得词人发出“天涯海角悲凉地”的忧凄之语。北宋汴京与南宋建康在地理位置上远远称不上“天涯海角”,但江山易主的剧变,以及战火延绵。有家不得归的事实,使词人感觉两者的距离有如天涯海角。

  “记得当年全盛时”一句,是作者面对建康上元节时的凄凉景况而生出对过去的怀恋。“记得当年”,回忆北宋过往繁华。词人遥想当年,汴京的上元节是多么盛大热闹,“全盛时”三字,言辞精炼,感情激越,仿佛记忆中的繁华盛景正汹涌而来,喷薄而出。

  下片则具体讲述“全盛时”的景象,但词人却并不堆金砌玉,而是以“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这样清空虚渺的意象,暗示当时汴京城的旖旎风情。花影婀娜,月芒如水,宫殿晶莹剔透,飞云绚丽美好,如此美的景致,最终仍是被铁蹄踏碎,一梦成空,令人“回首泪满衣”。

  末句“东风”呼应起首“小桃枝”,使词意密合。“分明一觉华胥梦”中“分明”二字,表现出词人梦醒后的清醒,以及意识到这种清醒之后的悲哀。词作开端“那知”、“忽惊”,即流露出如梦初醒的意味。及至一句“记得当年”,又使词人沉浸入过往的“梦境”之中。最后,又因意识到家国残破而从梦中惊醒,不由得泪湿衣襟,难以自已。可见,“梦”在这首词中包含有多层蕴意,既表示词人个人的感情归宿,也用以比喻国破家亡、繁华如梦的苍凉情怀。

  词中还运用了回忆对比的手法:以今日之悲凉,对比昔日之全盛;以梦中之欢乐,对比现实之悲哀。这种艺术手法冲破时间、空间的束缚,一任感情发泄,姿意挥写,哀而不伤,刚健深挚,与一般婉约词、豪放词均有不同。

  天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不向长安路上行。

  却教山寺厌逢迎。

  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宁作我,岂其卿。

  人间走遍却归耕。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译文

  不在往帝都的路上奔波,却多次往来于山寺以致让山寺讨厌。在有味与无味之间追求生活乐趣,在材与不材之间度过一生。

  我宁可保持自我的独立人格,也不趋炎附势猎取功名。走遍人间,过了大半生还是走上了归耕一途。松竹是我的真朋友,花鸟是我的好弟兄。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等,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三*韵。

  长安路:喻指仕途。长安,借指南宋京城临安。

  厌逢迎:往来山寺次数太多,令山寺为之讨厌。此为调侃之语。

  赏析:

  按理说四十多岁正是人生建功立业之心最盛,最能奋发作为之时,然而词的开首两句却说;“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大意是说,他已经不再心向国都,不再在意天下国家之事了,只流连于博山寺和它周围的山水,使得它都厌于逢迎我了。辛弃疾果真是如此想的么?难道他真的已经忘情于山水游乐,把北复中原的大志抛诸脑后了么?下边两句“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典出《庄子》,貌似超脱,要安于归隐*淡的生活,自得其乐,做不材之材以终其年。事实上,上片四句是怨辞反说,辛弃疾并非真正能安于闲适*淡的生活,置国家天下于不顾,只是当权者对他始终若即若离,不能真正信任,而主和派又百般猜忌,以致他在几乎二十年的时间里被闲置不用,素志不展。于是在这首词中,他字面上超然闲逸之词,实则包含着对当权者的激愤与积怨,只是不易察觉罢了。下片起句表明心志:保持完我,不屈附公卿而求取声名。下一句说人生历尽世事,到头来还是要归于田园,躬耕田亩。最后两句“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辛弃疾意托于松竹花鸟,守君子之志的意向自不待言,其中或许也包含着对仕途人情的戒畏。松竹真朋友,花鸟好弟兄,只有他们不会让辛弃疾伤心失望。

  天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3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翻译

  被贬作客的途中哪有心思去记节气时序的变迁,忽然惊喜地发现艳丽的春光全都凝结到小桃枝上。我虽然而今被贬到天涯海角这凄凉之地,但还记得当年繁华盛世时的京城风光。

  月夜下繁花舞弄着清影,月光流泻出琼玉般的银辉,月色下的宫殿如水晶般晶莹五色祥云楼顶飞扬。分明是做了一场繁华美梦,回首东风泪满衣衫。

  注释

  建康:即今南京市。

  上元:指元宵节。

  那:也写作“哪”。

  岁序:岁时的顺序,岁月。

  小桃:初春开花的一种桃树。

  悲凉地:指建康(今南京市)。

  水晶宫殿:用水晶装饰的宫殿,形容极其豪华辉煌,泛指宋汴京宫殿。

  五云:王色瑞云,多指吉祥征兆,代指皇帝所在地。

  华胥梦:指梦境。

  赏析二

  上片“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词人起首即发出感叹,如今身在异地,竟不知时光节序转换得如此之快,等到惊觉时,春色早已催生了小桃枝上的花蕊。“小桃”是桃树的一个品种,在上元节前后开花,由此呼应词题中所言时令。不知不觉又是一年,而在过去的一年中,故土沦亡,自己四处漂泊,此时回望,真有“往事不堪回首”之恨。

  词人此时身处都城建康,却怀着深深的羁旅悲凉情怀,这不仅是因为他离开了故乡,更因为他从此再难回到故乡。半壁江山已沦入他手,这个不容否认的事实逼得词人发出“天涯海角悲凉地”的忧凄之语。北宋汴京与南宋建康在地理位置上远远称不上“天涯海角”,但江山易主的剧变,以及战火延绵。有家不得归的事实,使词人感觉两者的距离有如天涯海角。

  “记得当年全盛时”一句,是作者面对建康上元节时的凄凉景况而生出对过去的怀恋。“记得当年”,回忆北宋过往繁华。词人遥想当年,汴京的上元节是多么盛大热闹,“全盛时”三字,言辞精炼,感情激越,仿佛记忆中的繁华盛景正汹涌而来,喷薄而出。

  下片则具体讲述“全盛时”的景象,但词人却并不堆金砌玉,而是以“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这样清空虚渺的意象,暗示当时汴京城的旖旎风情。花影婀娜,月芒如水,宫殿晶莹剔透,飞云绚丽美好,如此美的景致,最终仍是被铁蹄踏碎,一梦成空,令人“回首泪满衣”。

  末句“东风”呼应起首“小桃枝”,使词意密合。“分明一觉华胥梦”中“分明”二字,表现出词人梦醒后的清醒,以及意识到这种清醒之后的悲哀。词作开端“那知”、“忽惊”,即流露出如梦初醒的意味。及至一句“记得当年”,又使词人沉浸入过往的“梦境”之中。最后,又因意识到家国残破而从梦中惊醒,不由得泪湿衣襟,难以自已。可见,“梦”在这首词中包含有多层蕴意,既表示词人个人的感情归宿,也用以比喻国破家亡、繁华如梦的苍凉情怀。

  词中还运用了回忆对比的手法:以今日之悲凉,对比昔日之全盛;以梦中之欢乐,对比现实之悲哀。这种艺术手法冲破时间、空间的束缚,一任感情发泄,姿意挥写,哀而不伤,刚健深挚,与一般婉约词、豪放词均有不同。

  赏析

  赵鼎是南宋初年中兴名臣。这首词系他南渡之后作于建康(今江苏南京)。上元即元宵。词人值此元宵佳节,抚今忆昔,表达了沉痛的爱国情思。

  起首二句,以顿入之笔点明身客地,不觉时间推移之速。词人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徽宗崇宁五年进士,之合被擢为开封士曹。靖康事变后,高宗仓皇南渡,驻跸建康,词人填此词时,应当系随驾至此。“客路”一句,直点题面,说明金兵南侵之际,自己流踄异乡,不知不觉又转过了一年。出语自然通俗,然于*淡中,且为下句作好铺垫。“忽惊春到小桃枝”,这句里以小桃点出上元。小桃,上元前后即著花,见《老学庵笔记》卷四。词句流畅清丽,于轻灵中寄慨叹,是上句的自然归宿。其中“那知”、“忽惊”两个短语,紧密呼应,有兔起鹘落之势,把词人此时的复杂的心情,切实地表现了出来。

  “天涯海角悲凉地”一语,续接起句“客路”二字。建康距离北宋首都开封,实际上并不很远,然而对一个因金人有南渡流落到江南的人来说,却有如天涯海角。和词人同时的李清照流落到江南之后,也写过表达类似的感情的词句:“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清*乐》)词人此处一则曰“海角天涯”,二则曰“悲凉地”,这两短语连用加重语气,可以想见客愁之重、羁恨之深。这就具体表现了词人“忽惊”以后的情绪。当此时局纷乱之际,作为江防要塞的建康,一方面驻有南宋重兵,准备抵抗南下的金人;一方面是北方逃难来的人民,流离失所,凄凄惨惨。面对此情此景,词人自然而然想起北宋时欢度元宵的盛况,于是“记得当年全盛时”一句冲口而出。这句是整首诗的一大转折。按照一般填词规律,词写到此上阕歇拍,如同战马收缰,告一段落。可是它的词意却直贯下片三句,有蝉联而下之妙。这样的结构好似辛稼轩《虞美人·别茂嘉十二弟》。辛词上阕歇拍云:“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阕。看燕燕,送归妾。”下片云:“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词意跨过两片,奔腾而下,歇拍处毫不停顿,一气呵成。因而王国维称之为“章法绝妙”(《人间词话》)。此词也是采用同样章法,两片之间,毫不割裂。作者上阕歇拍刚说“记得当年”,换头就写“全盛时”情景。但词人并未以实笔具体描写元宵之夜“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也未写“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俱见《东京梦华录》卷六),而是避实就虚,写花枝袅娜,月光皎洁,宫殿华丽云彩绚丽。从虚处着笔,此词就避免了一般化,从而令人读后有新颖之感,并能唤起美好的联想。

  结尾二句又将笔锋一转,写词人从回忆中的往事回到悲凉的现实生活中来。华胥梦,语出《列子·黄帝》,故事讲的是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其国无帅长,一切崇尚自然,没有利害冲突。此处例用来喻北宋全盛时景象,但是随着金人的入攻,霎时灰飞烟灭,恍如一梦。“华胥梦”上着以“分明一觉”四字,更加重梦幻色彩。词人如梦方醒,仔细辨认,春光依旧,然而景物全非,故词人两眶热泪,不禁潸然而下。这两句读之令人怆然。词一般以景结情为好,但以情煞尾,也有佳篇。譬如此词尾句纯用情语,且以“东风”二字与上阕“春到小桃枝”相呼应,丝丝入扣,却有溪流归海,读之令人有悠悠不尽的意味。

  此词结构极其缜密。“分明一觉华胥梦”是词中关键句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词眼”。词的上下二阕,全靠这个“词眼”的眼光照映。如起首两句中的“那知”、“忽惊”写从不知觉到陡然发现,即带有如梦初醒的意思;下片头三句则是梦境的显现;结句则是梦醒后的悲哀,处处关合“华胥梦”一语,于是整首词浑然一体,构成一首意境深沉的歌曲。从全词来看,感情写得有起有伏,曲折多变。如果说前三句写悲凉,下片则转写欢乐;如果说过片是写欢乐的高潮,那么结尾二句则又跌入悲怆的深渊。悲喜相生,跌宕起伏有致,因而能攫住读者的心灵。词中还运用了回忆对比的手法:以当日之悲凉,对比昔日之全盛;以梦中之欢乐,对比现实之悲哀。这种艺术手法冲破时间、空间的束缚,一任感情发泄,恣意挥写,哀而不伤,刚健深挚,与一般婉约词、豪放词均有不同。因此清人况周颐评曰:“清刚沈至,卓然名家,故君故国之思,流溢行间句里。”(《蕙风词话》卷二)这个评价是非常符合此词的特点,也是非常符合词人作为南宋初年中兴名臣的身份的。

  创作背景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春,北宋灭亡,宋室南迁。是年秋,赵鼎南渡,沿水路至仪真,作者大约于年底或次年初至建康,于上元节(元宵节)之夜写下了这首抒发故国之思的词作。

  天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4

  掩鼻人间臭腐场,古来惟有酒偏香。自从来住惟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

  译文

  官场腐朽,人人掩鼻而过,自古以来只有酒是香的。自从隐居在惟烟畔,生活潇洒、闲适,每天都欣赏歌舞,好不自在。

  叫上伙伴,一起来欣赏秋光。重阳节快要到了,菊花还不盛开,是因为何事要避开重阳节吗?看来要想菊花开的热烈绚烂,还要等待一阵秋风,等待一夜霜寒。

  注释

  惟烟畔:词人闲居的铅山乡间别墅。

  黄花:菊花。

  重阳:即农历九月初九,古人常在这天登高赏菊。

  赏析

  稼轩词,大多都借景抒情、以物言志,这首词也不例外。自从南归之后,他本希望能得到南宋**的重用,报效国家,恢复中原,展露才干,但没想到他的这些志向不仅未能实现,反而遭奸臣谗害,落得被迫过上闲居生活。他虽寄情山水,但仍时常流露出一股愤愤不*之气。此词虽题为《寻菊花无有,戏作》,但整个上片都未直接接触题目,只是愤世嫉俗之情的抒发;就是下片,对题目说来,也只是点到而已。

  此词上片开头两句:“掩鼻人间臭腐场,古今惟有酒偏香。”仿佛凭空而来,却又发自心灵深处,是饱经风霜,到过了庙堂官场、都会边疆,目睹了官场丑恶之后的十分痛苦的总结和极端厌恶的心态。在辛弃疾的仕途生涯中,他看惯了当时投降派掌权,正人君子遭受打击,狗苟蝇营的小人气焰嚣张,故斥官场为“臭腐场”,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掩鼻”二字,本于《孟子。离娄下》的“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充分展示了词人自己品格的高洁和对丑恶的厌恶。正因为面对的是“臭腐场”,所以“惟有酒偏香”。“酒”之“偏香”,不在于它的味,而在于它能“解忧”。“惟有酒偏香”,言外之意是说除酒以外,一切都是“臭腐”的。“人间”与“古今”连用,即空间与时间结合,横与纵交织,意谓不仅眼前的“人间”是“臭腐场”,“惟有酒偏香”,而且从古到今,莫不如此。接着“自从来住惟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两句,情调一转,由对“人间”深深的厌恶,变为对山林隐居生活的由衷的喜悦,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惟烟畔”,指词人闲居的铅山乡间别墅。这里依山临水,惟烟缥缈,如世外桃源。“歌舞忙”,写词人闲适潇洒的生活和志得意满的情愫。他在闲居铅山时所作的词,多有类似语句。

  上片叙写人间是“臭腐场”,词人欲远务之,从而为下片“寻菊花”作了铺垫。下片“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转入正题。前两句点“寻菊花”,后一句明“不见”。“老伴”,据另一阕《鹧鸪天》(翰墨诸公久擅场)的题目可知,当为“吴子似诸友”。“共秋光”,共享秋光。古人多用“秋光”来表现菊花。如杜甫《课伐木》诗说:“秋光*青岑,季月当泛菊。”张孝祥《鹧鸪天》词说:“一种浓华别样妆,留连春色到秋光。解将天上千年艳,翻作人间九月黄。”因而“共秋光”,即隐含了“寻菊花”之意。“黄花”,即菊花。“重阳”,即农历九月初九,古人常在这天登高赏菊。结尾两句:“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秋风一夜霜。”是说菊花的开放,还得等待刮一阵秋风,落一夜严霜。这只是字面意思,实际是赞美菊花不趋炎附势而傲霜凌寒的品格。赞美菊花的这一品格,也是表明作者的品格。

  通观全篇,这首词虽写法不合常规,但作者本意不在按题作文,而在借题发挥,表现他愤世的情怀和如菊的品格。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天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子孙保之。

  译文

  高耸的**自然天成,

  创业的大王苦心经营。

  荒山变成了良田沃野,

  文王来继承欣欣向荣。

  他率领民众云集**,

  阔步行进在康庄大道,

  为子孙创造锦绣前程。

  注释

  ⑴高山:指**,在今陕西**东北。

  ⑵大王:即太王古公亶父,周文王的祖父。荒:扩大,治理。

  ⑶彼:指大王。作:治理。

  ⑷康:安。

  ⑸彼:指文王。徂:往。

  ⑹夷:*坦易通。行(háng):道路。

  赏析

  对于周人来说,**是一圣地:“周之兴也,鸑鷟(yuè zhuó即凤凰)鸣于**。”(《国语·周语》)周人一系传至古公亶父,居于豳地,“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已复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乃与私属去豳,度漆、沮。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于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史记·周本纪》)古公之前,后稷、公刘二位也是功勋卓著,《国语》之所以取**为周人兴起的圣地,似是极度推崇古公之仁,从上引文可见,古公不仅仁爱本族,而且推仁爱于一再侵犯于己的异族,自然更是难能可贵,因而也更具备后世儒家所定的圣人品格。

  《天作》是周颂中少有的提及具体地点的作品(另一篇是《潜》),它写出了**。《毛诗序》说它是“祀先王先公”,朱熹《诗集传》则指为“祭大王之诗”,都认为祭祀的对象是人。姚际恒《诗经通论》引季明德语,认为是“**之祭”,即《天作》的祭祀对象是**。其实,**是古公至文王历代周主开创经营的根据地,其后的伐商灭纣便是在此积蓄了力量。《天作》这首诗,应该既是祭圣地,同时又是祭开创经营圣地的贤明君主的。由于**之业为古公开创,而文王后来由此迁都于丰,故《天作》应是在**对古公至文王历代君主进行祭祀的诗。至于行祭之人,则非文王的继承人武王莫属。

  “天作高山”,强调上天赐予**这块圣地。周人重视天赐,视为吉祥,连婚娶亦是如此:“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大雅·大明》)天赐**之后,在这根据地上积蓄力量尚须人为,诗中便主要写这一过程。之所以仅取大王、文王二人,主要是因为他们确实是**九世周主最杰出的代表。灭商虽然完成于武王,但文王之时已显示出周将代商的必然趋势,纣王囚文王于羑里,只能延缓而无法阻遏这一历史发展。**圣地经营到文王之世,已为武王积蓄了足以灭商的雄厚实力,包括姜尚这样足以辅成伟业的贤臣。“岐有夷之行”,分明是先王开创的一条通向胜利之路。

  将对圣地、圣人的歌颂融为一体,着力描写积蓄力量的进程,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天作》一诗,便如大河滔滔,飞流直泻,既显庄严,又富气势。短短七句,有如此艺术效果,可见诗歌作者的非凡手笔。


《天作》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扩展3)

——夏昼偶作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

  夏昼偶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原文:

  夏昼偶作

  [唐代] 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永州的夏天又湿又热,困得使人像醉汉打盹,推开北窗,凭案酣睡长精神。

  中午醒来,只觉得大地死一般的寂静,隔着竹林,惟有山童捣制新茶时敲击茶臼的声音。

  注释

  南州:指永州。溽(rù入)暑:又湿又热,指盛夏的气候。《礼记·月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醉如酒:像喝醉了酒那样要打盹。

  隐几:凭倚着几案。《庄子·徐无鬼》:“南伯子綦隐几而坐。”隐几,亦作“隐机”。《秋水》:“公子牟隐机太息。”

  北牖:北窗。

  日午:中午。

  敲茶臼(jiù):制作新茶。茶臼,指捣茶用的石臼。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盛夏暑气催得诗人靠着案桌沉沉睡去之情景;后两句写四周空无一声,惟见村童在竹林捣臼煎烤茶叶。全篇可谓简而佳妙:暑热使人醉如酒,比喻生动;眠觉而无声,点出夏日午后之无谧;山童敲茶白,其声远而清脆,“茶”又使人滋生解渴清凉之意,有如“心无自然凉”之语。

  诗的首句,直白与细描并用,交代了夏昼的气候特点:“溽暑”,既潮湿,又闷热,这与北方迥然不同。“醉如酒”,形象地状写出了人们的难熬溽暑之态。由于湿度大,温度高,自然憋闷难禁,体力不支,心烦意懒,疲惫欲睡。这一句话张力颇大,叙事、抒情和寄慨,均由此而生发。

  接下三句,写诗人夏昼的闲逸生活。

  第二句紧承前脉,并与首句构成因果关系。溽暑难档,就打开北边的窗户,以透进丝丝凉意;困乏不堪,俯倚几案就酣然大睡,而且睡得既香且久。在这里,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亦无一觞一咏之乐,但能身舒神爽,逸兴遄飞,岂不快哉!三四句写诗人中午醒来,万籁俱寂,只听见隔着竹林的那边,有山村的儿童敲茶臼的声音。无,它作为一种存在,要有恰当的表现形式,常用的形式是借声显无,如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愈无,鸟鸣山更幽。”就是用对立两极的事物互为衬托,展现了一种无中之动、动中显无的自然景观。而这首诗中以有声写无声,衬托出夏日中午环境的分外幽无,从而在极端偏僻、极端孤寂的境界中,微微透露出一点空灵生动的契机。

  诗人写闲逸的生活,写幽无的心境,反映了他在沉重压抑中追求的一种精神寄托。怀才遭谤,处境孤立,久贬不迁,而今是良马羁于厩内,勐虎囚禁柙中,因此对悠闲自在的.生活十分向往。诗人的这一苦衷却常常被一些帮闲文人画匠所歪曲,如《江雪》这一着名五绝,后来的某些画家竟屡屡以诗中情景为题材绘成《寒江钓雪图》,把渔家生活描绘成闲情逸致,飘飘欲仙,这完全违背了社会现实。对此,明代的孙承宗曾作《渔家》诗为其翻案:“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煳。画家不识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真是有理有据,深中肯綮。

  艺术表现上也有可称道处。“醉如酒”,喻南方暑热,用词生新稳切;“开北牖”,看似随意,实暗含精到的诗心:惟开窗,空气通畅,才能在暑气逼人的环境下酣然熟睡,也才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山童敲击声。诗的末两句,以有声衬无声,益发展显了“无馀声”的无谧气氛。这种手法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见到,如王藉之“蝉噪林愈无,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杜甫之“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题张氏隐居二首》),都是用声响来衬托一种无的境界。这种有声的宁无不仅赋予大自然以生机和灵气,更给人一种无美、和谐的诗意。

  夏昼偶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译文

  永州的夏天又湿又热,困得使人像醉汉打盹,推开北窗,凭案酣睡长精神。

  中午醒来,只觉得大地死一般的寂静,隔着竹林,惟有山童捣制新茶时敲击茶臼的声音。

  注释

  南州:指永州。溽(rù入)暑:又湿又热,指盛夏的气候。《礼记·月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醉如酒:像喝醉了酒那样要打盹。

  隐几:凭倚着几案。《庄子·徐无鬼》:“南伯子綦隐几而坐。”隐几,亦作“隐机”。《秋水》:“公子牟隐机太息。”

  北牖:北窗。

  日午:中午。

  敲茶臼(jiù):制作新茶。茶臼,指捣茶用的石臼。

  赏析:

  地处南国的'永州,盛夏确实酷热,白天尤甚。诗的首句,直白与细描并用,交代了夏昼的气候特点:“溽暑”,既潮湿,又闷热,这与北方迥然不同。“醉如酒”,形象地状写出了人们的难熬溽暑之态。由于湿度大,温度高,自然憋闷难禁,体力不支,心烦意懒,疲惫欲睡。这一句话张力颇大,叙事、抒情和寄慨,均由此而生发。

  接下三句,写诗人夏昼的闲逸生活。

  第二句紧承前脉,并与首句构成因果关系。溽暑难档,就打开北边的窗户,以透进丝丝凉意;困乏不堪,俯倚几案就酣然大睡,而且睡得既香且久。在这里,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亦无一觞一咏之乐,但能身舒神爽,逸兴遄飞,岂不快哉!三四句写诗人中午醒来,万籁俱寂,只听见隔着竹林的那边,有山村的儿童敲茶臼的声音。静,它作为一种存在,要有恰当的表现形式,常用的形式是借声显静,如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就是用对立两极的事物互为衬托,展现了一种静中之动、动中显静的自然景观。而这首诗中以有声写无声,衬托出夏日中午环境的分外幽静,从而在极端偏僻、极端孤寂的境界中,微微透露出一点空灵生动的契机。

  诗人写闲逸的生活,写幽静的心境,反映了他在沉重压抑中追求的一种精神寄托。怀才遭谤,处境孤立,久贬不迁,而今是良马羁于厩内,猛虎囚禁柙中,因此对悠闲自在的生活十分向往。诗人的这一苦衷却常常被一些帮闲文人画匠所歪曲,如《江雪》这一著名五绝,后来的某些画家竟屡屡以诗中情景为题材绘成《寒江钓雪图》,把渔家生活描绘成闲情逸致,飘飘欲仙,这完全违背了社会现实。对此,明代的孙承宗曾作《渔家》诗为其翻案:“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画家不识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真是有理有据,深中肯綮。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是写诗人夏日闲逸中的谐趣,若作深一层透视,我们就不难发现:官与黎民,仅咫尺之隔,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盛夏的中午,烈焰腾空,山童不避溽暑正在忙着制作新茶,而他们的父母又在哪里呢?不妨听听与柳宗元同一时代的两位诗人的陈诉:

  白居易《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足蒸暑土气,背灼炎无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李绅《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由此可见,诗人笔下的一幅闲适图,融合着多少*民的辛酸泪!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自己夏日的舒适安逸作为切入点,用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委婉地揭示了两个阶级的尖锐对立,可谓立意高深。其结句信手拈来,却言外见意,蕴含着对世态炎凉的无限感愤,凝结着诗人关心民瘼的真情。曲终奏雅,韵味无穷。

  夏昼偶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夏昼偶作

  [唐代] 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永州的夏天又湿又热,困得使人像醉汉打盹,推开北窗,凭案酣睡长精神。

  中午醒来,只觉得大地死一般的寂静,隔着竹林,惟有山童捣制新茶时敲击茶臼的声音。

  注释

  南州:指永州。溽(rù入)暑:又湿又热,指盛夏的气候。《礼记·月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醉如酒:像喝醉了酒那样要打盹。

  隐几:凭倚着几案。《庄子·徐无鬼》:“南伯子綦隐几而坐。”隐几,亦作“隐机”。《秋水》:“公子牟隐机太息。”

  北牖:北窗。

  日午:中午。

  敲茶臼(jiù):制作新茶。茶臼,指捣茶用的石臼。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盛夏暑气催得诗人靠着案桌沉沉睡去之情景;后两句写四周空无一声,惟见村童在竹林捣臼煎烤茶叶。全篇可谓简而佳妙:暑热使人醉如酒,比喻生动;眠觉而无声,点出夏日午后之无谧;山童敲茶白,其声远而清脆,“茶”又使人滋生解渴清凉之意,有如“心无自然凉”之语。

  诗的首句,直白与细描并用,交代了夏昼的气候特点:“溽暑”,既潮湿,又闷热,这与北方迥然不同。“醉如酒”,形象地状写出了人们的难熬溽暑之态。由于湿度大,温度高,自然憋闷难禁,体力不支,心烦意懒,疲惫欲睡。这一句话张力颇大,叙事、抒情和寄慨,均由此而生发。

  接下三句,写诗人夏昼的闲逸生活。

  第二句紧承前脉,并与首句构成因果关系。溽暑难档,就打开北边的窗户,以透进丝丝凉意;困乏不堪,俯倚几案就酣然大睡,而且睡得既香且久。在这里,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亦无一觞一咏之乐,但能身舒神爽,逸兴遄飞,岂不快哉!三四句写诗人中午醒来,万籁俱寂,只听见隔着竹林的那边,有山村的儿童敲茶臼的声音。无,它作为一种存在,要有恰当的表现形式,常用的形式是借声显无,如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愈无,鸟鸣山更幽。”就是用对立两极的.事物互为衬托,展现了一种无中之动、动中显无的自然景观。而这首诗中以有声写无声,衬托出夏日中午环境的分外幽无,从而在极端偏僻、极端孤寂的境界中,微微透露出一点空灵生动的契机。

  诗人写闲逸的生活,写幽无的心境,反映了他在沉重压抑中追求的一种精神寄托。怀才遭谤,处境孤立,久贬不迁,而今是良马羁于厩内,勐虎囚禁柙中,因此对悠闲自在的生活十分向往。诗人的这一苦衷却常常被一些帮闲文人画匠所歪曲,如《江雪》这一着名五绝,后来的某些画家竟屡屡以诗中情景为题材绘成《寒江钓雪图》,把渔家生活描绘成闲情逸致,飘飘欲仙,这完全违背了社会现实。对此,明代的孙承宗曾作《渔家》诗为其翻案:“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煳。画家不识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真是有理有据,深中肯綮。

  艺术表现上也有可称道处。“醉如酒”,喻南方暑热,用词生新稳切;“开北牖”,看似随意,实暗含精到的诗心:惟开窗,空气通畅,才能在暑气逼人的环境下酣然熟睡,也才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山童敲击声。诗的末两句,以有声衬无声,益发展显了“无馀声”的无谧气氛。这种手法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见到,如王藉之“蝉噪林愈无,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杜甫之“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题张氏隐居二首》),都是用声响来衬托一种无的境界。这种有声的宁无不仅赋予大自然以生机和灵气,更给人一种无美、和谐的诗意。

  夏昼偶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原文:

  夏昼偶作

  柳宗元〔唐代〕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译文

  永州盛夏时节,人总是像喝醉了酒那样要打盹,推开北窗,凭倚着几案酣然熟睡。中午独睡时只觉得大地死一般的寂静,隔着竹林,惟有山童捣制新茶时敲击茶臼的声音。

  注释

  1、南州:指永州。

  2、溽(rù入)暑:又湿又热,指盛夏的气候。《礼记·月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3、醉如酒:像喝醉了酒那样要打盹。

  4、隐几:凭倚着几案。《庄子·徐无鬼》:“南伯子綦隐几而坐。”隐几,亦作“隐机”。《秋水》:“公子牟隐机太息。”

  5、北牖:北窗。

  6、日午:中午。

  7、敲茶臼(jiù):制作新茶。

  8、茶臼,指捣茶用的石臼。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盛夏暑气催得诗人靠着案桌沉沉睡去之情景;后两句写四周空无一声,惟见村童在竹林捣臼煎烤茶叶。全篇可谓简而佳妙:暑热使人醉如酒,比喻生动;眠觉而无声,点出夏日午后之静谧;山童敲茶白,其声远而清脆,“茶”又使人滋生解渴清凉之意,有如“心静自然凉”之语。

  诗的首句,直白与细描并用,交代了夏昼的气候特点:“溽暑”,既潮湿,又闷热,这与北方迥然不同。“醉如酒”,形象地状写出了人们的难熬溽暑之态。由于湿度大,温度高,自然憋闷难禁,体力不支,心烦意懒,疲惫欲睡。这一句话张力颇大,叙事、抒情和寄慨,均由此而生发。

  接下三句,写诗人夏昼的闲逸生活。

  第二句紧承前脉,并与首句构成因果关系。溽暑难档,就打开北边的窗户,以透进丝丝凉意;困乏不堪,俯倚几案就酣然大睡,而且睡得既香且久。在这里,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亦无一觞一咏之乐,但能身舒神爽,逸兴遄飞,岂不快哉!三四句写诗人中午醒来,万籁俱寂,只听见隔着竹林的那边,有山村的儿童敲茶臼的声音。静,它作为一种存在,要有恰当的表现形式,常用的形式是借声显静,如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就是用对立两极的事物互为衬托,展现了一种静中之动、动中显静的自然景观。而这首诗中以有声写无声,衬托出夏日中午环境的分外幽静,从而在极端偏僻、极端孤寂的境界中,微微透露出一点空灵生动的契机。

  诗人写闲逸的生活,写幽静的心境,反映了他在沉重压抑中追求的一种精神寄托。怀才遭谤,处境孤立,久贬不迁,而今是良马羁于厩内,猛虎囚禁柙中,因此对悠闲自在的生活十分向往。诗人的这一苦衷却常常被一些帮闲文人画匠所歪曲,如《江雪》这一著名五绝,后来的某些画家竟屡屡以诗中情景为题材绘成《寒江钓雪图》,把渔家生活描绘成闲情逸致,飘飘欲仙,这完全违背了社会现实。对此,明代的孙承宗曾作《渔家》诗为其翻案:“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画家不识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真是有理有据,深中肯綮。

  艺术表现上也有可称道处。“醉如酒”,喻南方暑热,用词生新稳切;“开北牖”,看似随意,实暗含精到的诗心:惟开窗,空气通畅,才能在暑气逼人的环境下酣然熟睡,也才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山童敲击声。诗的末两句,以有声衬无声,益发展显了“无馀声”的静谧气氛。这种手法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见到,如王藉之“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杜甫之“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题张氏隐居二首》),都是用声响来衬托一种静的境界。这种有声的宁静不仅赋予大自然以生机和灵气,更给人一种静美、和谐的诗意。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夏昼偶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夏昼偶作

  唐代: 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译文: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永州盛夏时节,人总是像喝醉了酒那样要打盹,推开北窗,凭倚着几案酣然熟睡。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中午独睡时只觉得大地死一般的寂静,隔着竹林,惟有山童捣制新茶时敲击茶臼的声音。

  注释:

  南州溽(rù)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yǒu)。

  南州:指永州。溽暑:又湿又热,指盛夏的气候。醉如酒:像喝醉了酒那样要打盹。隐几:凭倚着几案。北牖:北窗。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jiù)。

  日午:中午。敲茶臼:制作新茶。茶臼,指捣茶用的石臼。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盛夏暑气催得诗人靠着案桌沉沉睡去之情景;后两句写四周空无一声,惟见村童在竹林捣臼煎烤茶叶。全篇可谓简而佳妙:暑热使人醉如酒,比喻生动;眠觉而无声,点出夏日午后之静谧;山童敲茶白,其声远而清脆,“茶”又使人滋生解渴清凉之意,有如“心静自然凉”之语。

  诗的首句,直白与细描并用,交代了夏昼的气候特点:“溽暑”,既潮湿,又闷热,这与北方迥然不同。“醉如酒”,形象地状写出了人们的难熬溽暑之态。由于湿度大,温度高,自然憋闷难禁,体力不支,心烦意懒,疲惫欲睡。这一句话张力颇大,叙事、抒情和寄慨,均由此而生发。

  接下三句,写诗人夏昼的闲逸生活。

  第二句紧承前脉,并与首句构成因果关系。溽暑难档,就打开北边的窗户,以透进丝丝凉意;困乏不堪,俯倚几案就酣然大睡,而且睡得既香且久。在这里,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亦无一觞一咏之乐,但能身舒神爽,逸兴遄飞,岂不快哉!三四句写诗人中午醒来,万籁俱寂,只听见隔着竹林的那边,有山村的儿童敲茶臼的声音。静,它作为一种存在,要有恰当的表现形式,常用的形式是借声显静,如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就是用对立两极的事物互为衬托,展现了一种静中之动、动中显静的自然景观。而这首诗中以有声写无声,衬托出夏日中午环境的分外幽静,从而在极端偏僻、极端孤寂的境界中,微微透露出一点空灵生动的契机。

  诗人写闲逸的生活,写幽静的心境,反映了他在沉重压抑中追求的一种精神寄托。怀才遭谤,处境孤立,久贬不迁,而今是良马羁于厩内,猛虎囚禁柙中,因此对悠闲自在的生活十分向往。诗人的这一苦衷却常常被一些帮闲文人画匠所歪曲,如《江雪》这一著名五绝,后来的某些画家竟屡屡以诗中情景为题材绘成《寒江钓雪图》,把渔家生活描绘成闲情逸致,飘飘欲仙,这完全违背了社会现实。对此,明代的孙承宗曾作《渔家》诗为其翻案:“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画家不识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真是有理有据,深中肯綮。

  艺术表现上也有可称道处。“醉如酒”,喻南方暑热,用词生新稳切;“开北牖”,看似随意,实暗含精到的诗心:惟开窗,空气通畅,才能在暑气逼人的环境下酣然熟睡,也才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山童敲击声。诗的末两句,以有声衬无声,益发展显了“无馀声”的静谧气氛。这种手法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见到,如王藉之“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杜甫之“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题张氏隐居二首》),都是用声响来衬托一种静的境界。这种有声的宁静不仅赋予大自然以生机和灵气,更给人一种静美、和谐的诗意。


《天作》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扩展4)

——竹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0篇)

  竹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原文:

  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

  唐代:王维

  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

  却忆山中时,人家涧西远。

  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

  译文:

  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

  春夜宁静一切生物全都止息,不时听到隔着竹林几声犬吠。

  却忆山中时,人家涧西远。

  却使我回忆起在山里的时候,有人家的地方远在山涧西边。

  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

  真羡慕你天明就要启程归去,安于采蕨生活轻视爵**显。

  注释:

  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

  群动息:各种动物停止活动。晋陶潜《饮酒》诗之七:“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却忆山中时,人家涧(jiàn)西远。

  涧:夹在两山间的水沟。

  羡君明发去,采蕨(jué)轻轩冕。

  明发:早晨起程。蕨:即蕨菜,也叫拳头菜。一种野生蕨类植物厥的嫩芽,可食用。轩冕: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这里借指官位爵禄。

  赏析:

  这首诗精悍短小,却神韵无穷,诗题即清晰的点名了写作时间、地点及写作原委。全诗的意境,与王维的散文名篇《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可互相印证。

  春夜的竹亭,清新而静谧,轻轻掠过的凉风,吹得竹林飒飒作响,远处偶尔传来断断续续的几声犬吠,隔着夜幕中青葱的林子,划破这夜的安宁。以动衬静,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幅悄然静谧的春夜图。置身于此情此景之中,诗人的思绪飘飞到了山中隐居时的场景,那山涧西边的简陋小屋,那纵情田园的悠然自得,那份清闲自在的生活情致。次日天一亮,好友钱少府就要辞官隐退、隐居山林了,可惜这一切,诗人也就徒有羡慕之情。

  这首诗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幅生动传神的画面,将诗人的心思无一保留地流露出来。此诗之妙处之一在首句,声音与环境的巧妙结合,以动衬静,细微处着手,渲染出静谧安宁的氛围与意境,让人恍若身临其境。二在末句,借用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采蕨而食的典故,表露出诗人对钱少府轻视官场、隐退而居的赞赏与歆羡,同时也传递出自己渴望早日归隐的希望。

  此诗给人以清新美好之感,意境之美油然而现,通过表达对钱少府退而归隐之举的赞赏也表达出诗人渴望归隐之意,韵味悠远。

  竹原文翻译及赏析 2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墨竹图题诗

  朝代:清代

  作者:郑燮

  原文: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译文

  在书斋躺着休息,听见风吹竹叶发出萧萧之声,立即联想是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们虽然只是些小小的州县官吏,但是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州县官吏)的感情。

  赏析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公元1746~1747年(乾隆十一至十二年间)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一二两句托物取喻。第一句“衙斋卧听萧萧竹”,写的是作者在衙署书房里躺卧休息,这时听到窗外阵阵清风吹动着竹子,萧萧丛竹,声音呜咽,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第二句“疑是民间疾苦声”,是作者由凄寒的竹子声音产生的联想。作者由自然界的风竹之声而想到了老百姓的疾苦,好像是饥寒交迫中挣扎的老百姓的呜咽之声,充分体现了作者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怀。三、四两句畅述胸怀。第三句“些小吾曹州县吏”,既是写自己,又是写包括,可见为民解忧的应该是所有的“父母官”,这句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第四句“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句诗既照应了风竹画和诗题,又寄予了深厚的情感,老百姓的点点滴滴都与“父母官”们紧紧联系在一起。郑板桥的这首题画诗,由风吹竹摇之声而联想到百姓生活疾苦,寄予了作者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的关注和同情,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对劳动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确实是十分可贵的。

  竹原文翻译及赏析 3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译文

  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注释

  署:衙门。

  年伯:古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称“同年”的父辈为年伯。

  中丞:清代将巡抚称为中丞。

  衙斋:官衙中供官员居住和休息之所。

  萧萧:拟声词,形容草木摇动声。

  些小:很小,这里指官职卑微。

  吾曹:我们。

  关情:牵动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郑板桥于乾隆十一、二年(1746年—1747年)间任山东潍县知县时所作。科举时代称同科考取的人为同年,对同年的父辈或父亲的同年称年伯。清代巡抚又称中丞,“大”是表示尊敬之意。郑板桥曾画过一幅《风竹图》呈送包括,此诗即是题写在这幅画上的。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从写竹入手,托物言志,语多谦逊委婉,表达了对民众的忧虑关切之情,以及自己的责任感与清官心态。

  第一、二句点明诗人身份与周边环境,紧扣画中风来疏竹的主题。“衙斋”说明自己身为官员;不言“官邸”“府第”等,既表明自己的官阶较低,又有谦逊之意。忙中偷闲,静卧休息,却听得似有风雨之声,原来那是衙中自己亲手所植的竹林幽篁为清风所动,萧萧作响,意趣横生,同时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第二句诗人振腕转笔,由竹叶声响联想到民间疾苦,一个“疑”字道出了诗人的爱民之心与勤政之意,表达了他对百姓的真挚情感。他在任期间确实对百姓关怀备至,深得百姓的感戴。最后因擅自开仓赈济,触犯了贪宫污吏的直接利益,而被诬告罢官。

  第三、四句写诗人事无巨细、永远恪尽职守、关怀百姓。诗人直陈自己官职卑微,只是一个普通县官,语虽自谦,却用“吾曹”点出像诗人等这种下级基层官员在全国的数量之广,将之上升到普遍的高度。末句语带双关,还是用题咏画竹的方式说明,然而只要是有关民众疾苦,无论事情大小,都会放在心上。由题竹始,又终于咏竹,表面上看是咏竹,实际上却比喻民问疾苦,虚实相间,意味深长。为民解忧,是为官者责任所在,这两句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照应了画意和诗题。

  全诗语言质朴,不用典故堆砌,既有明智自勉之心,更含有相与为善之意,竹之清雅超拔与诗人的两袖清风的高尚节操自然相照。四句诗把诗人对百姓真挚而执着的人道主义情怀寄寓其中,是题画诗中的佳作。

  竹原文翻译及赏析 4

  赋得竹箭有筠

  东南生绿竹,独美有筠箭。

  枝叶讵曾凋,风霜孰云变。

  偏宜林表秀,多向岁寒见。

  碧色乍葱茏,清光常蒨练。

  皮开凤彩出,节劲龙文现。

  爱此守坚贞,含歌属时彦。

  古诗简介

  《赋得竹箭有筠》是唐朝诗人张仲方的一首试帖诗,为五言古诗,歌颂了箭竹经冬不凋的风采和岁寒益劲的气节,寄托了自己高尚的政治操守。

  注释

  (1)赋得:古代科举考试时,考官以古人诗句、成语或某一事物为题,使作五言排律六韵或八韵,称为试帖,题目就用“赋得”。

  (2)竹箭:筱竹,小竹,因可造箭,又称箭竹。晋代戴凯之《竹谱》载:“竹箭,高者不过一丈,节间三尺,坚劲中矢,江南诸山皆有之,会稽所生最精好。”

  (3)筠(yún):汉代郑玄注:“竹之青皮。”其性极为坚韧。

  (4)东南:《尔雅》载:“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箭竹焉。”

  (5)讵(jù):岂,怎么。

  (6)凋:凋谢。戴凯之《竹谱》载:箭竹“内实外坚,拔之不曲。”而且“枝叶稀少,状若枯筋”。故这里说,枝叶虽少,并非凋谢。

  (7)岁寒:寒冬,比喻困境。松竹经冬不凋,梅在腊月开花,合称岁寒三友。这里说“多向岁寒见”,是比喻在恶劣的环境中,才充分显现其高贵的品质。

  (8)见:同现。

  (9)乍,刚,才,起初。

  (10)葱笼:青翠茂盛的样子。晋代郭璞《江赋》:“涯灌芊萰,潜荟葱笼。”此用其意。

  (11)蒨(qiàn)练:蒨,鲜明;练,洁白。

  (12)风采:表情和容色。这里用以象征志士的精神风貌。

  (13)节劲:节,竹节,比喻为气节;劲,坚强有力。骆宾王《浮查》诗:“贞心凌晚桂,劲节掩寒松。”此用其意,比喻高尚的志节。

  (14)龙文:龙形的花纹。《史记·赵世家》:“秦武王与孟说举龙文赤鼎,绝膑而死。”此用其意,以示坚贞不屈。

  (15)含歌:包而未露称含。含歌,默默念诵,也就是在内心默唱。

  (16)属(zhǔ),同嘱,嘱托。

  (17)时彦:彦是古时对士的美称。时彦,犹言时贤,即当世有才德的高士。

  赏析/鉴赏

  这是一首试帖诗,考官所限题目,就是竹箭有筠。语见《礼记·礼器》篇:“其在人也如竹筋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故君子有礼,则外谐内无怨。”孔颖达注:“箭,筱也;端,本也。四物于天下最得气之本:或柔刀于外,或和泽于内,用此不变伤也。人之得礼,亦犹然也。”诗人由此借题发挥,歌颂箭竹经冬不凋的风采和岁寒益劲的气节,寄托了自己高尚的政治操守。在中唐政治腐败、世风日下的社会背景里,作者敢于突出地标示“独美”的“筠箭”,是相当难得的。

  竹原文翻译及赏析 5

  【诗句】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出处】

  唐·李商隐《瑶池》

  【意思翻译】

  瑶池上西王母的雕花窗户向东敞开,只听见《黄竹歌》声震动大地人心悲哀。

  【全诗】

  《瑶池》.[唐].李商隐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注释】

  ①瑶池:古代神话中仙人西王母所居之处。②黄竹:据《穆天子传》载:穆王南游,在去黄竹的途中遇朔风雨雪,见受冻的百姓,便作《黄竹歌》来表示怜悯和同情。③八骏:相传为周穆王的八匹良马。《传》中又载:穆王八骏的马车至昆仑,西王母设宴瑶池款待他。临别,西王母作歌曰:“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复能来。”穆王为歌答曰:“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全诗赏析】

  李商隐生活的时代,唐王朝正走向没落崩溃。晚唐的几个皇帝荒废朝政,不理国事,迷信神仙方术,服食丹药,一味追求长生不老,结果因服丹药中毒而送命。针对这一现象,诗人写了这首讽刺诗,辛辣地讽刺了对求仙长生的迷信。诗人没直接正面地写皇帝的求仙服药和送命,而是借助《穆天子传》所记载的一段西王母和周穆王的传说故事加以发挥,来婉转地表达诗的主旨。《穆天子传》卷三载:周穆王西游到弇山(即弇兹山),见到西王母,“天子(穆王)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希望)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又卷五载:周穆王在黄竹的地方,“日中大寒,北风雨雪,有冻人。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曰:‘我徂黄竹。’”在这两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西王母的希望和周穆王的许诺,还可以看到周穆王治国治民的态度。诗人就是依据这段传说故事来谋篇构思的。“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在一二两句,诗人依故事中西王母的希望和穆王的许诺,虚构了一个西王母在美妙的仙境,推开“绮窗”,盼望穆王重来的场面。凭立“绮窗”,翘首而望,然而视野空茫,不见穆王的影子,反而却听到悲哀的“黄竹歌声”惊天动地。首句写凭窗盼望,写眼望,次句写哀歌动地,写耳听,前者有意,后者无意,两者的对比和矛盾是十分强烈的。一方面说明盼望之人无影无踪,空余哀歌,人的寿命还不如歌的寿命长久,暗含着诗人对迷信神仙的讽刺;一方面用哀声动地的“黄竹歌声”,透露出国运艰难,万民受苦受冻的痛楚,曲折地表达了对现,实统治者贪图享乐、追求长生的批判态度。“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这后两句是诗人悬想西王母不见穆王重来的内心活动。穆王有八匹骏马驰骋神速,“足不践土”,“乘云而奔”,要想重游瑶池,可以说弹指之间即至,可是无论西王母怎样久久地凭窗而望,她的眼界里仍是空空茫茫,不见穆王如约重来。大自然是无情的,即使是西王母的神力也改变不了人固有一死的规律。西王母的疑问更加揭示了求神成仙、长生不老的虚妄。? ? ? ?古典诗歌用事是常用的一种手法。用事贵在精妙与贴切。这首诗的用事不仅精妙与贴切,而且又有合理的艺术发挥。西王母的凭窗盼望和不见穆王如约重来的焦急心态,都是诗人虚构出来的,这虚构既合情又合理,与原来的故事结合得自然融洽,了无痕迹,充分地寄寓了诗人对现实统治者迷信神仙的辛辣的讽刺与挖苦。全诗不用一字议论,而议论尽在用事与虚构之中,笔法巧当婉转,余味无穷。叶燮曾说:“李商隐七绝,寄托深而措辞婉,实可空百代无其匹也。”(《原诗》外编下卷四)这个评价还是中肯的。

  竹原文翻译及赏析 6

  原文:

  翠蛾羞黛怯人看。掩霜纨,泪偷弹。且尽一尊,收泪唱《阳关》。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

  画堂新构*孤山。曲栏干,为谁安?飞絮落花,春色属明年。欲棹小舟寻旧事,无处问,水连天。

  译文

  美人为离别心情难受,却又怕人看见被取笑,手执白纨扇掩遮面容,让泪珠儿暗暗流下。请再饮一杯酒,收起离别的泪,我歌一曲《阳关》。谩说帝城遥遥天一样远,天再远也易见,再见到你难上难!

  画堂新建色彩斑斓,依山傍水在孤山上,还有精巧玲珑的曲栏干。可以凭栏远眺西湖景色。可是你一离去,画堂栏干将为谁安置?眼前花絮飘落,与春色相逢只有待来年。明年春日驾着小舟寻觅旧迹,怕也难寻到往日欢踪,天连水,水连天,往事渺茫无处寻访。

  注释

  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江神子”“村意远”。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宋人改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韵。

  孤山竹阁: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时所建。述古:即陈襄。字述古。当时述古由杭州太守调任南都(今河南商丘)太守。

  翠蛾羞黛(dài):蛾,指娥眉。黛,指青黛,女子画眉颜料。翠、羞,形容其美好。此以翠蛾羞黛为美人的代称。

  霜纨(wán):指白纨扇。纨,细绢。

  阳关:即阳关曲。又叫阳关三叠,是唐时著名的送别歌曲。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歌词者最为著名,有人将其分三叠反复叠唱。

  漫:助词。有随意,任由等义。帝城:指南都,陈述古将由杭州调任那里。

  天易见,见君难:化用“举目则见日,不见长安”语,言再到陈述古不容易了。

  画堂:指孤山寺内与竹阁相连投的柏堂。

  属:同“嘱”,嘱托。

  棹(zhào):船桨。这里作动词用,意为划船。

  赏析:

  这首词作于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是苏轼早期送别词中的佳作。词中传神地描摹歌妓的口气,代她向即将由杭州调知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南)的僚友陈襄(字述古)表示惜别之意。此词风格柔婉却又哀而不伤,艳而不俗。作者对于歌妓的情态和心理描摹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读来令人感叹不已。

  上片描述歌妓饯别时的情景,首句表现她送别陈襄时的悲伤情态。“翠蛾”即蛾眉,借指妇女。“黛”本是一种黑色颜料,古代女子用来画眉,这里借指眉。“羞黛”为眉目含羞之态。“霜纨”指洁白如霜的纨扇。她因这次离别而伤心流泪,却又似感羞愧,怕被人知道而取笑,于是用纨扇掩面而偷偷弹泪。她强制住眼泪,压抑着情感,唱起《阳关曲》,殷勤劝陈襄且尽离尊。《阳关曲》即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谱入乐府后所称,亦名《渭城曲》,用于送别场合。上阕的结三句是官妓为陈襄劝酒时的赠别之语:“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这次陈襄赴应天府任,其地为北宋之“南京”,亦可称“帝城”。她曲折地表达自己留恋之情,认为帝城虽然有如天远,但此后见天容易,再见贤太守却不易了。

  下片模写歌妓的相思之情。“画堂”当指孤山寺内与竹阁相连接的柏堂。苏诗《孤山二咏并引》云:“孤山有陈时柏二株,其一为人所薪,山下老人自为儿时已见其枯矣,然坚悍如金石,愈于未枯者。僧志诠作堂于其侧,名之曰柏堂。堂与白公居易竹阁相连属。”苏轼咏柏堂诗有“忽惊华构依岩出”句,诗作于熙宁六年六月以后,可见柏堂确为“新构”,建成始一年,而且可能由陈襄支持建造的(陈襄于熙宁五年五月到任)。此宴别陈襄,自然有“楼观甫**已去”之感。官妓想象,如果这位风浪太守不离任,或许还可同她于画堂之曲栏徘徊观眺呢!由此免不了勾起一些往事的回忆。上年春天,苏轼与陈襄等僚友曾数次游湖,吟诗作词。苏轼《有以官法酒见饷者因用前韵求述古为移厨饮湖上》诗有“游舫已妆吴榜稳,舞衫初试越罗新”;后作《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诗亦有“三月莺花付与公”之句,清人纪昀以为“此应为官妓而发”。可见当时游湖都有官妓歌舞相伴。她回忆起上年暮春时节与太守游湖的一些难忘情景,叹息“春色属明年”,下年将不会欢聚一起了。结尾处含蕴空灵而情意无穷。想象明年春日,当她再驾着小船西湖寻觅旧迹欢踪,“无处问,水连天”,情事已经渺茫,唯有倍加想念与伤心而已。

  此词上片写人,下片写景,两片之间看似无甚联系,其实上片由人及情,下片借景寓情,人与景都服从于离愁、别情的抒发,语似脱而意实联。从风格上看,此词*于婉约,感情细腻,但“天易见,见君难”、“无处问,水连天”等句,于委婉中仍透粗犷。

  竹原文翻译及赏析 7

  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 宋朝 王安石

  一迳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会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注释

  ⑴森然:竹丛浓密貌。

  ⑵直节:直干有节。唐人钱起《裴侍郎湘川回,以青竹筒相遗,因而赠之》:“楚竹青玉润,从来湘水阴。缄书取直节,君子知虚心。”徐夤《山阴故事》:“爱竹只应怜直节,书裙多是为奇童。”

  ⑶伶伦:相传为黄帝时人,乐器的发明者。《汉书·律历志》:“黄帝使伶纶,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之解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音。制十二篇(筒),以听凤之鸣,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比黄钟之音,而皆可以生之,是为律本。”柳宗元《清水驿丛竹天水赵云余手种一十二茎》:“只应更使伶伦见,写尽雌雄双凤鸣。”

  《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大意

  古往今来,咏竹诗是祖国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竹林是诗歌的源泉,许多著名诗人均热爱竹林,承受竹林的恩泽。写下丰富多彩的咏竹诗,流传我国诗坛。

  竹原文翻译及赏析 8

  吾与二三子,*生结交深。

  俱怀鸿鹄志,昔有鶺鴒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译文

  我和你们几个兄弟,一向友爱情谊很深。

  共同怀抱鸿鹄大志,都有互相救助之心。

  高雅情趣借诗文表达,清风亮节存留在竹林。

  共享饮酒的陶然乐趣,偶奏超俗拔群的雅音。

  注释

  洗然:即孟浩然之弟孟洗然,曾编集《孟浩然诗集》三卷本。孟浩然有《送洗然弟进士举》诗,可知孟洗然曾经赴举,而其他事迹未详。

  “吾与”句:我和你们几个兄弟。二三子:语出《论语·述而》:“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鸿鹄(hú)志:指远大的志向。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鸿:大雁。鹄:天鹅。

  昔:一作“共。”鶺(jí)鴒(líng)心:兄弟互相关切的心意。鶺鴒:一种长脚长尾的小鸟。《诗经·小雅·常棣》:“鶺鴒在原,兄弟急难。”后世用鶺鴒以喻兄弟。

  逸气:超脱世俗的气概、气度。假:借助。毫翰:指毛笔。亦借指文字、文章。

  清风:指竹亭的清爽,也暗喻人的清操洁行。竹林:此处有双关意,既切题中的“竹亭”,也是借竹林七贤之游喻指作者与诸弟在竹亭游乐事。

  达:旷达。一作“远”。

  赏析

  此诗写作者与诸弟常在一起,是孟浩然早年的作品。根据孟浩然《入峡寄弟》中“吾昔与汝辈,读书常闭门”句可知其有弟数人,其中之一即为孟洗然。此诗当作于孟浩然兄弟在孟洗然家竹亭游乐之时。

  创作背景

  此诗通过竹亭述志,赞扬了兄弟之间志同道合、友爱情深的思想感情。全诗叙写自己与诸弟很友爱,且都有远大的志向,像古代的竹林七贤一样,常雅集竹亭,饮酒抚琴,以寄托豪情逸气。

  在意象运用上,此诗以竹作为清幽和隐逸的意象。竹在古代,是潇洒挺拔、高雅脱俗的逸士的象征。颈联两句的“竹林”有借竹林七贤喻指诗人兄弟之意。这里继承魏晋风度之气,以魏晋的名士风流来刻画兄弟们的高雅志趣,来烘托他们超然脱俗的品格。而“竹林”同时切诗题中的竹亭,作者也是借阮籍(竹林七贤之一)的出世之志来映照自己对遁迹竹林的出世生活的无限向往。

  从写作方法上,此诗运用了白描和用典的手法,写了竹亭**,赋诗饮酒弹琴的和谐场面,写出兄弟之间的友爱之情。

  孟浩然诗中常表现出一种“安以乐”的太*气象,在此诗中则具体表现为“逸气”。逸气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气概、气度。陈贻焮《孟浩然诗选》认为,这里的“逸气”表现出孟浩然高雅的心情;“高雅的心情”是抽象的、综合性的体验,也是孟浩然“韵高”的方面。从陈贻焮的赏评中可以看到,在这首诗歌中,孟浩然将原本矛盾的“鸿鹄志”和“竹林”的清逸洒脱、高雅爽朗进行有意识的协调,并且调和得极为自然。此诗是孟浩然的“韵”和“才”能够统一起来的典型例子。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竹原文翻译及赏析 9

  原文: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自蜩腹蛇蚶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与可之教予如此。

  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

  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邪?

  “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

  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

  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

  “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

  与可以书遗余曰:“*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在彭城,可往求之。

  袜材当萃于子矣。

  “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

  “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

  “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

  世岂有万尺竹哉?

  “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

  “与可笑曰:“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

  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

  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

  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译文:

  竹子刚生时,只是一寸长的嫩芽,可是却节、叶俱全。从蝉腹、蛇鳞般的小笋,长到挺直的几丈高的巨竹,从来都是有节有叶的。可是现在的人画竹时,却是一节一节的接起来,一叶一叶地堆上去,这样做哪里还有竹子呢?所以说画竹,一定要心里有完整的竹子,拿着笔凝神而视,就能看到自己心里想要画的竹子了。这时快速地跟着自己的所见去画,去捕捉看到的形象,就像兔子跃起、鹘鸟降落一样迅速。这是与可教给我的。我不能做到,但心里却明白这样做的道理。既然心里明白应该这样做,却不能做到,认识和行动不统一,理解道理和实际操作不能一致,这都是学*不够的毛病。所以,常常是对事情心里了解而不能熟练地去做,*时自以为很清楚,但事到临头却忽然不明白了,难道只有画竹才是如此吗!子由写了《墨竹赋》给与可,说:“庖丁,是宰牛的,可是(他讲的道理)却为养生的人所采纳;轮扁,是制造车轮的,可是(他的经验)却被读书人所运用。现在,您在画竹上所寄托的思想情感,我以为是有道者的认识,难道不是吗?“子由从来不画画,所以,只知道大致的意思而已。而像我呢,不只是理解与可的绘画理论,还学得了他的绘画方法。

  起初,与可对自己的墨竹画并不看重。各地拿着丝绢前来求画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地找上门来。与可很厌烦,把丝绢抛在地上骂道:“我要拿这些丝绢去做袜子!“致使士大夫把这当成话柄相传。后来,与可自洋州回京师,我去徐州任知州,与可跟我说:“我*来告诉士大夫们说:我们墨竹画派*在彭城,你们可以去那里求画。这回袜子材料应当集中到你那里了。“信尾还写了一首诗,其中说道:“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我向与可说:“竹子长万尺,应该用二百五十匹绢,我知道您是懒怠做画,只是想要得到这些绢而已!“与可无言可对,就说:“我说错了,世上哪里有万尺长的竹子呢?“我对这做出了解释,回答他的诗说:“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道:“苏公真善辩啊!若有二百五十匹绢,我就要买田还乡养老了。“随着把他所画的《筼筜谷偃竹》赠给了我,说:“这竹子只不过数尺,却有万尺的气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曾经让我作《洋州三十咏》诗,《筼筜谷》就是其中的一首。我的诗说:“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那天正和他的妻子在谷中游赏,烧笋当晚饭吃,打开信封看到诗,禁不住大笑,把嘴里的饭喷了满桌子。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死于陈州。那一年的七月七日,我在湖州晾书画,见到这幅墨竹图,便停止了晾书,失声痛哭起来。以前曹操祭奠桥公文中有车过坟前就会腹痛的话,而我也记载下来过去和与可开玩笑的话,可以看出我和与可之间的亲密、深厚的情谊。

  注释:

  ①萌:嫩芽。

  ②蜩(tiáo)腹:蝉的肚皮。蛇蚶:蛇腹下的横鳞。

  ③遂:完成。

  ④庖丁:厨师。《庄子·养生》说:庖丁解牛的技艺高妙,因为他能洞悉牛的骨骼肌理,运刀自如,十九年解了数千只牛,其刀刃还同新磨的一样,毫无损伤。文惠君听了庖丁的介绍后,说:“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⑤轮扁(piān),斫(zhuó)轮者也:《庄子·天道》载: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斫轮,轮扁停下工具,说桓公所读的书都是古人的糟粕,桓公责问其由。轮扁说:臣斫轮“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却无法用口传授给别人。斫:雕斫。

  ⑥缣素:供书画用的白色细绢。

  ⑦墨竹一派:善画墨竹的人,指苏轼。

  ⑧袜材当萃于子矣:谓求画的细绢当聚集到你处。

  ⑨鹅溪:在今四川盐亭县西北,附*产名绢,称鹅溪绢,宋人多用以作书画材料。

  ⑩箨(tuò)龙:指竹笋。陈州:治所在今河南淮阳。湖州:今浙江吴兴,时苏轼任湖州知州。

  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建安七年,曹操军过浚仪,遣使以太牢祀旧友桥玄。祀文说:“承从容约誓之言:‘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笃好,胡肯为此辞乎?“苏轼以此典比喻自己与文与可的情谊笃厚。

  赏析: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不过是一篇绘画题记,却写出了文同高明的画论、高超的画技和高尚的画品,写出了作者自己与文同的友谊之深,情感之厚;文章看去好像随笔挥写,却是形散神凝,“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作为一篇绘画题记,大多要描述画面的形象,叙说画家作画的过程,交代收藏者的得画经历,总之,不外以鉴赏、考订为主要内容。而苏轼这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却不是一般的绘画题记,它实际上是一篇纪念文章,是表现对于一位诗人而兼书画家的朋友、亲戚的追怀、悼念,因此就不能不打破一般绘画题记的常规写法。作者所要追怀、悼念的不是普通的朋友、亲戚,而是一位诗人而兼书画家的朋友、亲戚。况且这追怀、悼念又是因逝者的一幅《筼筜谷偃竹》的绘画而引起的,所以最好的追怀、悼念,就莫过于充分指出和肯定逝者在艺术上的杰出的创造和成就。这篇文章一开始也就从介绍文同对于画竹的艺术见解落笔。

  文同主张画竹之前,必须先对于竹子有深入细致的观察了解,再经过反复的酝酿、构思,心目当中隐然形成成熟的完整的竹子形象,然后研墨伸纸作画,手不停挥,一气呵成,一幅画竹便创作出来了。这种从生活体验到艺术创作的过程,也就是形象思维的过程,是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的。

  文章劈头的一段议论,提出十分精彩的画竹主张。“胸有成竹“的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但议论又不能发挥过多,否则便离开了追怀、悼念逝者的主题。所以下面紧接着指出:“与可之教予如此。“点明被追怀、悼念的《筼筜谷偃竹》的作者文同。是文同这么告诉苏轼的。苏轼也是诗人而兼书画家,他和文同建立了深厚情谊,不只因为是朋友、亲戚,也不只因为彼此的政治倾向一致,还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艺术爱好,他们写文章赠答,用诗歌唱和,而且在画竹方面属于同一流派。文同关于画竹的主张,实际上也是苏轼的主张。苏轼曾在《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郭作诗为谢且遗古铜剑》诗中描写他在友人家喝酒后作画的过程,同时还在《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诗中认为写诗要像追赶逃犯那样紧急,迅速把眼前景色描绘下来,略有迟缓,景色一消失,就没法描画了。这如同画竹的“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一样,必须善于捕捉形象,并且及时加以表现。其实绘画作诗,原理本来相同,都讲求形象的气韵生动,而不追求外在体貌的形似。我们以前讲过,苏轼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诗中也指出绘画上注重外形相似,这就等于小孩子一般的见识。如果写诗也这么要求,那么,这个人就一定不懂得诗。画竹的钩勒法,“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就是力求形似,而水墨画法的主张“胸有成竹“,然后—挥而就,则是力求神似,通过竹子的完整形象表现出竹子的神态来。

  苏轼很谦虚,他说这些艺术见解是文同告诉他的。而且,苏轼还讲述了实际是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的关系,并且提到一般的认识论原理上来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这是上文“胸有成竹“一段议论的补充与深化,也是一位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各方面都有着极深造诣的艺术家的甘苦之言。苏轼从自己的方面指出由于“不学“而“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那言外之意,还是在肯定文同的艺术理论的同时,进一步肯定其艺术实践的“操之“甚“熟“,因而得心应手、挥洒如意。文章总是紧扣着追怀、悼念文同这一主旨。所以下面又引用一段旁人赞扬文同的话来加以印证。“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邪?’“子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墨竹赋》是苏辙为文同所画的墨竹而写赠文同的一篇赋。赋中以“客“的口吻,举了两个古代技艺高超的的事例来说明文同的精于画墨竹是表观了他懂得事物发展的普遍法则。在这篇《墨竹赋》中,苏辙用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来比喻文同,认为文同具有高超的画竹才能,但画竹只是作为寄托,他实际是了解、掌握了事物规律的人。苏轼引用苏辙这几句话,是把文同画竹的得心应手、挥洒如意提到“有道“的高度来认识,而不停留在绘画技巧本身。不过,苏轼还指出:“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因为苏辙不会作画,所以他只能从一般意义上来评论,而苏轼自己也是画家,他除了通过画竹了解文同是“有道“的人以外,还能掌握文同画竹的方法。这里,用“并得其法“一句收结了前面关于画竹的议论。

  文章的第一段,高度评价文同的画竹主张和画竹实践。下面由“并得其法“引出文章的第二段,叙写作者与文同关于画竹的书信、诗歌往来的故事,进而高度评价文同的画品、画德,并且归到《筼筜谷偃竹》的题目上来。

  文章的第二段开始说的几句是说文同对自己的画竹,开始并不很看重,人有请求,就答应为之作画。其后四面八方拿着绢绸请求作画的人脚踩着脚,越来越多,文同便厌烦了,把绢绸投掷在地,说是用来做袜子,表示极端轻视。文人官僚之间把他这件事当作谈话的资料。苏轼通过求画人的“足相蹑于其门“,写出文同画竹的为人们所喜爱和贵重,又通过文同把缣素“投诸地而骂“,写出文同的不肯自居于画匠,以画竹作世俗应酬,沽名钓誉。文同不肯轻易为人画竹,却同苏轼开玩笑,要人们去找苏轼画竹。这样一来,做袜子的材料绢绸就集中到苏轼那里去了。这当然是开玩笑的话,但由此却可以看出文同与苏轼之间关系的亲密,而且说明了苏轼对文同的精于画墨竹确实是“并得其法“的。苏轼略举文同信后附诗的两句,也完全证实了这一点。鹅溪绢,是鹅溪出产的'绢绸。鹅溪在四川盐亭县,那里出产的绢绸洁白、均匀、细致,很适宜于作画。扫取,是挥写而成的意思。寒梢,指经冬不凋的长长的竹枝。

  这两句诗体现了文同的墨竹画法:竹子是一挥而就的,即“扫取“,画在短短的一段绢绸上,却具有直节云霄之势,所谓“万尺长“。文章至此点山《筼筜谷偃竹》这幅绘画。两位诗人而兼书画家的朋友,亲戚之间,为了二百五十匹绢绸的进行讨价还价式的调笑,实际上是彼此心照不宣地谈论着画竹的艺术。“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与“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其精神实质完全一致,都说明了生活与创作的源与流关系,说明了艺术美不同于自然美,说明了诗人画家在自己的作品里对现实客观事物所进行的提炼、集中、夸张、渲染。《筼筜谷偃竹》这幅绘画就是如此,所谓“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因为提到了筼筜谷,自然需要对这个地方作一交代。但苏轼不是孤立地进行介绍,而是由此又描述了文同的一件趣事、雅事。文同在洋州喜好种植花木,修建园亭,曾就各处景物逐一题咏,写了《守居园池杂题》诗共三十首。苏轼也逐一和了诗,这就是《洋州三十咏》,苏轼诗集作《和与可洋州园池三十首》,其中第二十四首题为《筼筜谷》,即这里所引的诗,诗中扣着筼筜谷产竹,描写文同爱山爱竹并喜欢吃竹笋。汉川,即指洋州,因洋州在汉水上游。箨,是笋壳。竹子一名龙孙,所以称竹笋为箨龙。渭,指陕西的渭水。《史记·贷殖列传》曾记载“渭川千亩竹“,那里的人因而很富有,相当于“干户侯“。这里借用“渭滨干亩“,来表示洋州盛产竹子。全诗意思是洋州那么多高高的竹子,像蓬草一样遍地都是,斧头逮着竹笋就砍,想来是太守清贫贪馋,把渭水边上千亩竹林都吃进了肚里。这也是开玩笑的话,所以文同打开信封读完这首诗,那时他正和妻子在筼筜谷烧竹笋进晚餐,不由得大笑起来,口中的饭喷了一桌子。这一段简短的描述,十分形象,生动,刻画了文同豁达、爽朗的思想性格,也表现了苏轼同他的亲密关系,但更重要的还是突出了文同的品德。作知州而“清贫“,以竹笋为食,是写其廉洁,携妻子游山,自备晚炊,是写其旷放,而“渭滨千亩在胸中“,则又照应前面的“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的议论,以诙谐的笔调,通过文同的趣人趣事、雅人雅事,写出他的画竹理论主张。

  文章的第二段写到《筼筜谷偃竹》的题目。下面第三段则以交代文章的写作缘由作为全篇的结束。文同于元丰元年(1078)十月被任命为湖州知州,湖州,治所在今浙江吴兴县。文同去湖州上任,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病逝于陈州的宛丘驿。这年七月七日、继文同任湖州知州的苏轼晾晒书画,看到了文同送给他的《筼筜谷偃竹》,感伤故旧不禁痛哭失声。他放下画卷,便写下这篇记念文章。“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曹孟德,即曹操。桥公,指桥玄。曹操年轻时,桥玄对他多有鼓励帮助,后来他们的情谊日益加深,曾约定无论谁死了,活着的人路过墓地而不用鸡酒祭奠,那么车过三步就要闹肚子疼。这不过是说着玩的话,但显示了二人关系的不同寻常。苏轼引用这个典故,来说明他在这篇文章中记述当年与文同的“戏笑之言“,也为的显示他们之间的“亲厚无间“,那么,作者对逝者的追怀之深切、悼念之沉痛也就充分表现出来了。

  竹原文翻译及赏析 10

  江城子·竹里风生月上门

  朝代:五代

  作者:和凝

  原文:

  竹里风生月上门。理秦筝,对云屏。轻拨朱弦,恐乱马嘶声。 含恨含娇独自语:今夜约,太迟生!

  斗转星移玉漏频。已三更,对栖莺。历历花间,似有马蹄声。含笑整衣开绣户,斜敛 手,下阶迎。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竹林里传来阵阵风声,月光悄悄地溜进闺门。她面对云屏,调试秦筝。轻轻地拨弄筝弦,恐难听见那马儿的嘶叫。她含恨娇媚地独自言语:只怪我呀只怪我,今晚相约的时间太迟了!

  注释

  ①江城子:调牌名。又名《江神子》、《村意远》、《水晶帘》。唐为单调,宋有双词体出现。此词单词8句,35字,1、2、3、5、8句押*韵。

  ②竹里风生:风吹竹丛,竹叶瑟瑟有声。月上门:月亮初生,照上门楣。

  ③理:温*,重复地弹奏。秦筝:即筝,原出于秦地。《旧唐书·音乐志》:“筝.本秦声也。相传为蒙恬所造,非也。制与瑟同而弦少。案京房造五音准,如瑟、十三弦,此乃筝也。”

  ④云屏:用云母装饰的屏风,一说指上有云彩图饰的屏风。

  ⑤朱弦:用熟丝制的琴弦。

  ⑥恐:担心。马嘶声:情郎来到时的马叫声。

  ⑦含恨含娇:带着怨恨和娇嗔。

  ⑧太迟生:即太迟,意谓时间过得太慢。生:语尾助词,无意。如杜甫诗“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戏李白》),张泌词“便须佯醉且随行,依稀闻道太狂生”(《浣溪沙》)。

  赏析:

  作者:佚名

  不同作家的笔下,对爱情的描写却纷呈着不同的光彩,从而使这一道不尽说不完的相同主题,具有永不衰竭的魅力。和凝的这首《江城子》,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描绘了一个初恋的女子在约会时,等待情人到来的焦灼情态。笔法细腻,体贴入微,十分生动。

  “竹里风生月上门”,词的起句先描绘出主人公约会的环境和时间。夜幕降临,微风从屋外的竹林吹过,送来阵阵清香的气息,竹叶“沙沙”作晌,更衬托出周围环境的幽静,圆圆的月亮从东边的天际缓缓升起,偷偷地爬上门楣,透过绣帘,似在窥探女主人公的芳姿。这里作者用“生”和“上”二字,来分别修饰“风”和“月”,使这幽静的画面产生了动态之感,从而也使幽会的场面更加动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样的良辰美景,女主人公早已沉浸在如痴如迷的向往之中了。

  “理秦筝,对云屏”,此句由屋外环境的描写转入屋内主人公的刻画。她情意绵绵,如痴如醉,热切地盼望着情人的到来,但是,毕竟时间还早,离约会的时刻还有一段时光,枯坐等待,反而更加焦急,所以只好拿出秦筝对着云屏弹奏起来,把思念和焦虑排遣在筝声之中。作者这里不直按说出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深,而是用“理”和“对”这两个动作来展示她的心态,显得含蓄委婉,但又耐人寻味。读者仿佛从那缠绵悄l恻的筝声中,感受到主人公那因热切的向往而不能*静的情态。

  “轻拨朱弦,恐乱马嘶声”,这一句真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它把女主人急切盼望与情人相会的神情意态刻画得维妙维肖。主人公弹起秦筝,本来是要消磨时光,但她时时刻刻却想着情人的到来,所以在阵阵如怨如艾的筝声中,她时时留意于“筝外之音”。忽然她感到了马的嘶鸣声,莫非是情郎骑马而来?但夹杂着筝声,那嘶鸡声似有似无,若隐若现,因此她不由爵下意识地放轻手法,仔细谛听辨别,慢慢地不知不觉停止了弹奏。作者用一个“轻”字把主人公凝神谛听辨别的神态反映了出来,用一个“恐”字则把她既欲弹筝,又怕筝声淹没马嘶声的矛盾心态细腻而又逼真地刻画出来。至此,我们不能不叹服作者体贴之细致,描罄之传神,手法之高超了。

  词的最后两句“含恨含娇独自语:今夜约,太迟生!”在对主人公形象的刻画上更进了一步,同时也将主人公的思恋之情推向顶峰。她停止了弹奏,仔细地谛听,原来那马的嘶鸣声只不过是自己的错觉,一般怨艾之情便油然而生:难道他失信负约,今晚不来了?可是转眼一想,现在还没有到约会的时刻呢,不由得又对自己的过于心急和多余的想法感到好笑。“含恨含娇”四字,把一个既痴情又娇羞的初恋女子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最后一“今夜约,太迟生!”以主人公自怨自艾、似怨似嘲的语气作结,机趣横生,使全词显得十分活脱生动。江尚质说:“《花间》词状物描情,每多意态”(《古今词话》卷下引),这个结尾,就是如此。

  这首词语言*易流畅,无一难字奇字,但却极富情韵。作者善于通过细节的描摹来刻画主人公细腻的心理情态,使主人公的形象宛在目前。全词情真意切,生动感人,委婉细腻,在描写爱情的作品中,是很有特色的佳作。


《天作》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扩展5)

——暮春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

  暮春原文翻译及赏析 1

  愁耳偏工著雨声,好怀常恐负山行。

  未辞花事骎骎盛,正喜湖光淡淡晴。

  倦憩客犹勤访寺,幽栖吾欲厌归城。

  绿畴桑麦盘樱笋,因忆离家恰岁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总是听闻忧愁之声的双耳更爱听那雨声,时常惦记着不要误了游览的时机、辜负了大好山色空自寂寞。

  千树桃花万枝柳仍未推辞为春天作妆点的念头,花枝正盛,西湖上淡淡晴光惹人喜爱。

  疲倦休息中仍要去方僧问道,丛林幽静让人心生向往,不愿归去。

  桑林麦田中间夹杂着丛丛樱桃树和春笋,让人想起离家时家乡也正是这个情景。

  注释

  愁耳:老是听闻忧愁之声的双耳。

  骎骎:原意是马的疾行,引申为迅速。

  绿畴:绿色的田野。

  赏析

  杭州西湖外的葛岭、宝石山,统称北山,是杭州一大景区。杨载在四十岁以前,常居于此,留下了不少诗篇,本诗就是其中被选家注目的一篇。

  杨载作诗,锻字炼句,是很下功夫的; 这首七律,在格局上并无特异之处,可观的全在于措辞的刻意求新,不肯从俗从熟。首联第一句“愁耳偏工著雨声”,把老是听闻忧愁之声的双耳称为“愁耳”,已经很精炼了;把爱听称为“偏工”,更觉生动,显得这“愁耳”很有性格,于听雨这事格外精工,超乎其他功能(偏,出乎寻常之意)。但是这二者还都不及一个“著”字更见诗人的功夫——既然“愁耳”“偏工”于听雨,那么它听起来也不同往常,是紧紧地附(著,附着)在雨声边;这雨声,也仿佛不是落在窗前户外,而是擦耳而过!这是贯注了多少劲力才炼出的一字啊!没有这一字,便不足以匹配前四字;而诗人写下四字在前,就势必要求有一更奇之字紧随在后:看来,诗人是处处在为自己出难题,而时时为解出难题而自得。

  “好怀”,指对美好事物的怀思、眷恋。诗人素爱美景,时常惦记着不要误了游览的时机、辜负了大好山色空自寂寞;现在想到雨中北山定别有情趣,自然更不能不一往了。于是,首联虽然只写到“常恐负山行”,但诗人的闻雨上山,已包含在内,诗的颔联,也就能直接写山景了。“未辞花事骎骎盛,正喜湖光淡淡晴。”“未辞花事”就是“花事未辞”,因对仗的关系作了倒装。暮春三月,正是杭州最艳丽的时节,因此,虽然有蒙蒙细雨,也不能令千树桃花万枝柳起推辞为春天作妆点的念头,花枝们仍然在迅速地走向繁盛(骎骎,原意是马的疾行,引申为迅速)。有这许多护春使者在争奇吐艳,西湖上自然是晴光灿烂,即使是在雨中,从北山上鸟瞰下去,这晴光也不过淡了一点而已。这二句里无一“雨”字,却句句都与雨有关,写出的恰切不过的雨中北山之景,笔法真可算“空灵”了。“未辞”和“正喜”,看似闲笔,其实正起着活跃诗句的`作用;前者使百花也具有像“愁耳偏工”一样的、不肯推辞走向繁盛的独特性格;后者则道出了诗人的性格。既是具有“愁耳”的人,过分的艳丽自然不谐他的心情,淡淡的晴光才正合他的口味。总起看来,这二句可算本诗中可摘的佳句了。

  颈联中的“幽栖吾欲”,也是“吾欲幽栖”,因对仗的原因而作了倒装,游程过半,诗人疲倦了,但在山寺中休憩,也不肯放过访僧问道的机会;幽静的丛林令人爽心愉快,他也起了栖居之念,不肯回归喧闹的城市。这二句,字眼倒没什么突出,但排列得相当紧凑。另外,每句都有一个转折,对仗时非但字面工整,且把转折的意思也两两相对住了、“客”、“吾”二字万可见到,故用“客”字;“欲厌”是心理活动,非“吾”不能道之。这些小巧之处,也体现着诗人的功力和苦心。

  尾联中,一个“盘”字又很耀眼。此时诗人大概走到了北山的另一侧,田野的庄稼果树给雨洗得葱绿,预示着一个收获季节又来到了,也令诗人想起去年离家时,家乡也正是这个情景,一年过去了,自己的收获季节在何时呢?这些,都是常见的景象,常有的感慨,就像湖上的晴光一样是“淡淡”的。但有了一个“盘”字,诗句就顿时活跃,夹在大片桑林麦田中的樱桃树和春笋,从北山上望下去,它们婉若游龙、盘错迂曲,非但显得自身的生动,也消除了桑麦大块的单调。这句仍是俯看之景,因此,全诗都牢牢地罩在“游西湖北山”的题目里。

  西湖是天下奇观,但这首诗里,我们感到的“奇”,不在奇景,却在奇笔。写奇景恐怕不免与前人撞车,这是后起的诗人最抱憾的事;但若能振起奇笔,还是能证明自己无愧于“诗人”称号的。看来,杨载非但是用功的诗人,也是有志气的诗人,就算是在矗满着名家之笔的西湖上,他也有胆量插上自己的独特的一笔。

  暮春原文翻译及赏析 2

  临江仙·暮春

  赵长卿〔宋代〕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作者客居他乡,看尽鸿雁个北往和燕子个南来,而故乡个消息茫然,不禁惆怅满怀。整个春天都在惦念家乡,人已憔悴有谁怜?于是只好在这落花时节个寒食夜以酒浇愁。听说江头春波浩渺,春水情意恳切地像是要》他个归船返回家乡,这条曾》他离乡又》他归去个水路,是他最为之情牵梦萦个。最后,他设想登上归船,听着春雨打着船篷,看着将别个断桥边上个疏柳淡烟,充满别离之情。

  注释

  征鸿:即征雁。南朝梁江淹《赤亭渚》诗:“远心何所类,云边有征鸿。”宋陈亮《好事*》词:“懒向碧云深处,问征鸿消息。”故园:旧家园;故乡。唐骆宾王《晚憩田家》诗:“唯有寒潭菊,独似故园花。”茫然:模糊不清个样子;无所知个样子。《庄子·盗蹠》:“目芒然无见。”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传春秋时晋文公负其功臣介之推。介愤而隐于绵山。文公悔悟,烧山逼令出仕,之推抱树焚死。人民同情介之推个遭遇,相约于其忌日禁火冷食,以为悼念。以后相沿成俗,谓之寒食。中(zhòng)酒:醉酒。晋张华《博物志》卷九:“人中酒不解,治之以汤,自渍即愈。”见说:告知,说明。晋张华《博物志》卷三:“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也有听说个意思。唐李白《》友人入蜀》诗:“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殷勤:热情。萦牵:牵挂。南朝宋鲍照《和王丞》:“明涧予沿越,飞萝子萦牵。”唐黄滔《壶公山》诗:“清吟思却隐,簪绂奈萦牵。”短篷:指小船。元萨都剌《次韵与德明小友》之一:“烟雨短篷水口,人家乱石山前。”南浦:虚指,暗用江淹《别赋》“》君南浦,伤如之何”。断桥:实指,地处杭州西湖东北角,与白堤相连。自唐以来已有此名。或言本名宝祐桥,又名段家桥,今罕有称者。唐张祜《杭州孤山寺》诗:“断桥荒藓涩,空院落华深。”

  鉴赏

  上阕写念家。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间。“两句把词人郁结在胸中的思乡之情,瞬间倾吐而出。“过尽征鸿来尽燕“用比兴手法,以征鸿比喻飘泊异乡的旅客,以归燕兴起思家的情感。在南宋词人心目中,鸿雁不束是传统的捎信使者,更代表了战乱年头的流亡者。间而鸿雁秋去春来,离乡后犹能回到塞北;而这些南来的词人却永远远离故土。因而他们看到北归的鸿雁,总有自叹不如的感觉。

  ”故园消息茫间“作怀顿挫,稍稍收束起句的迅发之势。词人把”望征鸣,看归燕“的过程略去,束是截生活中的怀个横断面,加以尽情抒写。这里两个“尽”字用得极好,不束表现了生活中这怀特定的横断面,而且把词人在很长怀段时期内望眼欲穿的飞态概括在内。可以想象其中有过多少希望与失望,有过多少次翘首云天与茫间四顾。词笔至此,可称绝妙。

  ”怀春憔悴有谁怜?“表达了惆怅自怜的感情。从章法上讲,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按照常情,鸿雁秋分后由北飞南,春分后由南回北;燕子则是春社时来到,秋社时飞去。这里说“怀春憔悴有谁怜”,则总括上文,说明从春分到春社,词人都处于思乡痛苦的'煎熬之中,人也变得消瘦憔悴。在它样凄苦的境遇中,没有怀个理解他的人。怀种飘零之感,羁旅之愁几欲渗透纸背。进怀步推想,其中不无对南实的投降派发出委婉的讥讽。寥寥七字,意蕴言中,韵流弦外。

  ”怀家寒夜食,中酒落花天。“愈觉韵味浓醇,思致渺远。“寒食夜”系承以上三句而来。词人怀念家乡,从春分、春社,直到寒食,几乎经历了整个春天,故云“怀春”;而词中所截取的生活横断面,恰恰这寒食节的夜晚。赵氏先茔所在地河南已沦入金人之手,欲祭扫而不能,更增添了词人思乡的情怀。这两句怀实怀同,前怀句叙事,后怀句说景,化质实为空灵,造成深邃悠远的意境。“中酒落花天”怀句,乃从杜牧《睦州四韵》诗变化而来。小杜原句是“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词人只换其中怀字,以“天”代“前”,便发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其实“天”和“前”同属怀个韵部,不换亦无妨。那么他为什么要换呢?怀是为了对仗工整,上句末字是表示时间的名词“夜”,此句末字也必须用表示时间的名词“天”;二是“天”字境界更为阔大,且能与起句“过尽征鸿来尽燕”相呼应,从而构成怀个艺术整体。把思家意绪,中酒情怀,便表现得迷离惝恍,奕奕动人。

  词的下阕怀转,由思家转入归家。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二句情略怀扬起。词人本已沉醉在思家的境界中,几至不能自拔;间而忽间听说江上春潮高涨,似乎听到了要回故乡的讯息,精飞为之怀振。这与前片起首二句恰好正反相成,遥为激射。前片“故园消息茫间”,表示失望,在感情上是怀跌;此处则借江头春汛,激起怀腔回乡的热望,是怀扬。钱塘江上浩渺的春浪,似乎对人有情,主动来献殷勤,要送他回家。江水有情,暗暗反衬出人之无情。词人曾慨叹“怀春憔悴有谁怜”,在人世间无人理解他思乡的痛苦,而江水却能给以深切的同情,两相对照,托讽何其深水!

  “别来此处最萦牵”怀句,缠绵不尽,撩人无那。春浪来了,船儿靠岸了,词人即将告别临安,却又舍不得离开。这种感情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条件下产生,极为矛盾、复杂。赵长卿作为宗室之怀,处境较好,南下的亲朋友好友众多,临别之时他依依不舍,情不自禁地说了怀声“别来此处最萦牵”。词人在这种欲去又流连、不去更思归的矛盾状态中来刻画内心的痛苦,从中我们窥见到南宋时代上层贵族中怀个现实的人,怀颗诚挚而又备受折磨的心。

  “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以景作结,寄情于景。在思乡痛苦的煎熬中,憔悴而惆怅自怜,又加重思乡之情,同时写出了怀种飘零之感,羁旅之愁。客居他乡时间长了,客居之地又成了新的牵挂之地。表现了作者欲去又流连、不去更思归的难以割舍的复杂心情。

  全词伤春更是伤己,寄寓了诗人漂泊之感,思乡之愁,自怜(惆怅)之意,牵挂之情。

  赵长卿

  赵长卿号仙源居士。江西南丰人。宋代著名词人。宋宗室,居南丰。生*事迹不详,曾赴漕试,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常作词呈乡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库提要》云:“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

  暮春原文翻译及赏析 3

  愁耳偏工著雨声,好怀常恐负山行。

  未辞花事骎骎盛,正喜湖光淡淡晴。

  倦憩客犹勤访寺,幽栖吾欲厌归城。

  绿畴桑麦盘樱笋,因忆离家恰岁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总是听闻忧愁之声的双耳更爱听那雨声,时常惦记着不要误了游览的时机、辜负了大好山色空自寂寞。

  千树桃花万枝柳仍未推辞为春天作妆点的念头,花枝正盛,西湖上淡淡晴光惹人喜爱。

  疲倦休息中仍要去方僧问道,丛林幽静让人心生向往,不愿归去。

  桑林麦田中间夹杂着丛丛樱桃树和春笋,让人想起离家时家乡也正是这个情景。

  注释

  愁耳:老是听闻忧愁之声的双耳。

  骎骎:原意是马的疾行,引申为迅速。

  绿畴:绿色的田野。

  赏析

  杭州西湖外的葛岭、宝石山,统称北山,是杭州一大景区。杨载在四十岁以前,常居于此,留下了不少诗篇,本诗就是其中被选家注目的一篇。

  杨载作诗,锻字炼句,是很下功夫的; 这首七律,在格局上并无特异之处,可观的全在于措辞的刻意求新,不肯从俗从熟。首联第一句“愁耳偏工著雨声”,把老是听闻忧愁之声的双耳称为“愁耳”,已经很精炼了;把爱听称为“偏工”,更觉生动,显得这“愁耳”很有性格,于听雨这事格外精工,超乎其他功能(偏,出乎寻常之意)。但是这二者还都不及一个“著”字更见诗人的功夫——既然“愁耳”“偏工”于听雨,那么它听起来也不同往常,是紧紧地附(著,附着)在雨声边;这雨声,也仿佛不是落在窗前户外,而是擦耳而过!这是贯注了多少劲力才炼出的一字啊!没有这一字,便不足以匹配前四字;而诗人写下四字在前,就势必要求有一更奇之字紧随在后:看来,诗人是处处在为自己出难题,而时时为解出难题而自得。

  “好怀”,指对美好事物的怀思、眷恋。诗人素爱美景,时常惦记着不要误了游览的时机、辜负了大好山色空自寂寞;现在想到雨中北山定别有情趣,自然更不能不一往了。于是,首联虽然只写到“常恐负山行”,但诗人的闻雨上山,已包含在内,诗的颔联,也就能直接写山景了。“未辞花事骎骎盛,正喜湖光淡淡晴。”“未辞花事”就是“花事未辞”,因对仗的关系作了倒装。暮春三月,正是杭州最艳丽的时节,因此,虽然有蒙蒙细雨,也不能令千树桃花万枝柳起推辞为春天作妆点的念头,花枝们仍然在迅速地走向繁盛(骎骎,原意是马的疾行,引申为迅速)。有这许多护春使者在争奇吐艳,西湖上自然是晴光灿烂,即使是在雨中,从北山上鸟瞰下去,这晴光也不过淡了一点而已。这二句里无一“雨”字,却句句都与雨有关,写出的恰切不过的雨中北山之景,笔法真可算“空灵”了。“未辞”和“正喜”,看似闲笔,其实正起着活跃诗句的作用;前者使百花也具有像“愁耳偏工”一样的、不肯推辞走向繁盛的独特性格;后者则道出了诗人的性格。既是具有“愁耳”的人,过分的艳丽自然不谐他的心情,淡淡的晴光才正合他的口味。总起看来,这二句可算本诗中可摘的佳句了。

  颈联中的“幽栖吾欲”,也是“吾欲幽栖”,因对仗的原因而作了倒装,游程过半,诗人疲倦了,但在山寺中休憩,也不肯放过访僧问道的机会;幽静的丛林令人爽心愉快,他也起了栖居之念,不肯回归喧闹的城市。这二句,字眼倒没什么突出,但排列得相当紧凑。另外,每句都有一个转折,对仗时非但字面工整,且把转折的意思也两两相对住了、“客”、“吾”二字万可见到,故用“客”字;“欲厌”是心理活动,非“吾”不能道之。这些小巧之处,也体现着诗人的功力和苦心。

  尾联中,一个“盘”字又很耀眼。此时诗人大概走到了北山的另一侧,田野的庄稼果树给雨洗得葱绿,预示着一个收获季节又来到了,也令诗人想起去年离家时,家乡也正是这个情景,一年过去了,自己的收获季节在何时呢?这些,都是常见的景象,常有的感慨,就像湖上的晴光一样是“淡淡”的。但有了一个“盘”字,诗句就顿时活跃,夹在大片桑林麦田中的樱桃树和春笋,从北山上望下去,它们婉若游龙、盘错迂曲,非但显得自身的生动,也消除了桑麦大块的单调。这句仍是俯看之景,因此,全诗都牢牢地罩在“游西湖北山”的题目里。

  西湖是天下奇观,但这首诗里,我们感到的“奇”,不在奇景,却在奇笔。写奇景恐怕不免与前人撞车,这是后起的诗人最抱憾的事;但若能振起奇笔,还是能证明自己无愧于“诗人”称号的。看来,杨载非但是用功的诗人,也是有志气的诗人,就算是在矗满着名家之笔的西湖上,他也有胆量插上自己的独特的一笔。

  暮春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翻译

  少年时代,一旦春天来临,就会纵情狂欢,插花、骑马疾驰,还要喝上些酒。年老的时候,春天来了,觉得毫无兴味,就像因喝酒过量而感到难受一样。现在只能在自己的小房子里烧一盘香,喝上几杯茶来消磨时光。

  春风把剩下的花瓣也给卷走了,但它还是没有停息。可是我不恨它,因为花儿开放是由于春风的吹拂。想问一下,谁又看见春天离去了?离此而去的春天,被飞来的燕子在金色的夕阳中碰上了。

  注释

  少日:少年之时。

  钟:酒杯。

  茶瓯:一种茶具。

  香篆:篆字形的盘香。

  帘栊:挂有帘子的窗户。

  元自:原来,本来。

  鉴赏

  此词为辛弃疾罢官闲居带湖时所作。

  此词分上阕与下阕。

  上阕以“少日”与“老去”作强烈对比。“老去”是现实,“少日”是追忆。少年时代,风华正茂,一旦春天来临,更加纵情狂欢,其乐无穷。对此,只用两句十四字来描写,却写得何等生动,令人陶醉!形容“少日春怀”,用了“似酒浓”,已给人以酒兴即将发作的暗示。继之以“插花”、“走马”,狂态如见。还要“醉千锺”,那么,连喝千杯之后将如何颠狂,就不难想象了。而这一切,都是“少日”逢春的情景,只有在追忆中才能出现。眼前的现实则是:人已“老去”,一旦逢春,其情怀不是“似酒浓”,而是“如病酒”。同样用了一个“酒”字,而“酒浓”与“病酒”却境况全别。

  什么叫“病酒”?冯延巳《鹊踏枝》词说:“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病酒”,指因喝酒过量而生病,感到很难受。“老去逢春如病酒”,极言心情不佳,毫无兴味,不要说“插花”、“走马”,连酒也不想喝了。只有呆在小房子里,烧一盘香,喝几杯茶,消磨时光。怎么知道是小房子呢?因为这里用了“小帘栊”。“栊”指窗上棂木,而“帘栊”作为一个词,实指窗帘。挂小窗帘的房子,自然大不到那里去。

  过片“卷尽残花风未定”,有如奇峰突起,似与上阕毫无联系。然而仔细寻味,却恰恰是由上片向下片过渡的桥梁。上阕用少日逢春的狂欢反衬老去逢春的孤寂。于“茶瓯香篆小帘栊”之前冠以“唯有”,仿佛除此之外什么都不关心。其实不然。

  他始终注视那“小帘栊”,观察外边的变化。外边有什么变化呢?春风不断地吹,把花瓣儿吹落、卷走,而今已经“卷尽残花”,风还不肯停!春天不就完了吗?如此看来,诗人自然是恨春风的。可是接下去,又立刻改口说:“休恨!”为什么?因为:“花开元自要春风。”当初如果没有春风的吹拂,花儿又怎么能够开放呢?在这出人意外的转折中,蕴含着深奥的哲理,也饱和着难以明言的无限感慨。春风催放百花,给这里带来了春天。春风“卷尽残花”,春天就要离开这里,回到别的什么地方去了。

  “试问春归谁得见?”问得突然,也令人感到难于回答,因而急切地期待下文。看下文,那回答真是“匪夷所思”,妙不可言:离此而去的春天,被向这里飞来的燕子碰上了,她是在金色的夕阳中遇见的。那么,她们彼此讲了些什么呢?

  古典诗词中的“春归”有两种含义。一种指春来,如陈亮《水龙吟》:“春归翠陌,*莎茸嫩,垂杨金浅。”

  一种指春去,其例甚多,大抵抒发伤春之感。

  辛弃疾的名作《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亦不例外。而这首《定风波》却为读者打开广阔的想象领域和思维空间,诱发人们追踪春天的脚步,进行哲理的思考,可谓另辟蹊径,富有独创精神。

  把春天拟人化,说她离开这里,又走向那里,最早似乎见于白居易的《浔阳春·春生》:“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黄庭坚的《清*乐》,则遵循这种思路自制新词:“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构思也很新颖:“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辛弃疾《定风波》的下阕和上述这些作品可谓异曲同工,其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也是显而易见的。

  创作背景

  此词为辛弃疾被罢官之后闲居带湖时所作。这时的诗人正值悲伤之际,闲居带湖的生活以及被罢官后的落寞心情让他更加觉得悲凉,以至于看到春风吹掉了花瓣,燕子飞于春风之中这样的春景,在诗人眼里也满是萧条。

  暮春原文翻译及赏析 5

  临江仙·暮春

  赵长卿〔宋代〕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作者客居他乡,看尽鸿雁个北往和燕子个南来,而故乡个消息茫然,不禁惆怅满怀。整个春天都在惦念家乡,人已憔悴有谁怜?于是只好在这落花时节个寒食夜以酒浇愁。听说江头春波浩渺,春水情意恳切地像是要》他个归船返回家乡,这条曾》他离乡又》他归去个水路,是他最为之情牵梦萦个。最后,他设想登上归船,听着春雨打着船篷,看着将别个断桥边上个疏柳淡烟,充满别离之情。

  注释

  征鸿:即征雁。南朝梁江淹《赤亭渚》诗:“远心何所类,云边有征鸿。”宋陈亮《好事*》词:“懒向碧云深处,问征鸿消息。”故园:旧家园;故乡。唐骆宾王《晚憩田家》诗:“唯有寒潭菊,独似故园花。”茫然:模糊不清个样子;无所知个样子。《庄子·盗蹠》:“目芒然无见。”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传春秋时晋文公负其功臣介之推。介愤而隐于绵山。文公悔悟,烧山逼令出仕,之推抱树焚死。人民同情介之推个遭遇,相约于其忌日禁火冷食,以为悼念。以后相沿成俗,谓之寒食。中(zhòng)酒:醉酒。晋张华《博物志》卷九:“人中酒不解,治之以汤,自渍即愈。”见说:告知,说明。晋张华《博物志》卷三:“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也有听说个意思。唐李白《》友人入蜀》诗:“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殷勤:热情。萦牵:牵挂。南朝宋鲍照《和王丞》:“明涧予沿越,飞萝子萦牵。”唐黄滔《壶公山》诗:“清吟思却隐,簪绂奈萦牵。”短篷:指小船。元萨都剌《次韵与德明小友》之一:“烟雨短篷水口,人家乱石山前。”南浦:虚指,暗用江淹《别赋》“》君南浦,伤如之何”。断桥:实指,地处杭州西湖东北角,与白堤相连。自唐以来已有此名。或言本名宝祐桥,又名段家桥,今罕有称者。唐张祜《杭州孤山寺》诗:“断桥荒藓涩,空院落华深。”

  鉴赏

  上阕写念家。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间。“两句把词人郁结在胸中的思乡之情,瞬间倾吐而出。“过尽征鸿来尽燕“用比兴手法,以征鸿比喻飘泊异乡的旅客,以归燕兴起思家的情感。在南宋词人心目中,鸿雁不束是传统的捎信使者,更代表了战乱年头的流亡者。间而鸿雁秋去春来,离乡后犹能回到塞北;而这些南来的词人却永远远离故土。因而他们看到北归的鸿雁,总有自叹不如的感觉。

  ”故园消息茫间“作怀顿挫,稍稍收束起句的迅发之势。词人把”望征鸣,看归燕“的过程略去,束是截生活中的怀个横断面,加以尽情抒写。这里两个“尽”字用得极好,不束表现了生活中这怀特定的横断面,而且把词人在很长怀段时期内望眼欲穿的飞态概括在内。可以想象其中有过多少希望与失望,有过多少次翘首云天与茫间四顾。词笔至此,可称绝妙。

  ”怀春憔悴有谁怜?“表达了惆怅自怜的感情。从章法上讲,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按照常情,鸿雁秋分后由北飞南,春分后由南回北;燕子则是春社时来到,秋社时飞去。这里说“怀春憔悴有谁怜”,则总括上文,说明从春分到春社,词人都处于思乡痛苦的煎熬之中,人也变得消瘦憔悴。在它样凄苦的境遇中,没有怀个理解他的人。怀种飘零之感,羁旅之愁几欲渗透纸背。进怀步推想,其中不无对南实的投降派发出委婉的讥讽。寥寥七字,意蕴言中,韵流弦外。

  ”怀家寒夜食,中酒落花天。“愈觉韵味浓醇,思致渺远。“寒食夜”系承以上三句而来。词人怀念家乡,从春分、春社,直到寒食,几乎经历了整个春天,故云“怀春”;而词中所截取的生活横断面,恰恰这寒食节的夜晚。赵氏先茔所在地河南已沦入金人之手,欲祭扫而不能,更增添了词人思乡的情怀。这两句怀实怀同,前怀句叙事,后怀句说景,化质实为空灵,造成深邃悠远的意境。“中酒落花天”怀句,乃从杜牧《睦州四韵》诗变化而来。小杜原句是“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词人只换其中怀字,以“天”代“前”,便发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其实“天”和“前”同属怀个韵部,不换亦无妨。那么他为什么要换呢?怀是为了对仗工整,上句末字是表示时间的名词“夜”,此句末字也必须用表示时间的名词“天”;二是“天”字境界更为阔大,且能与起句“过尽征鸿来尽燕”相呼应,从而构成怀个艺术整体。把思家意绪,中酒情怀,便表现得迷离惝恍,奕奕动人。

  词的下阕怀转,由思家转入归家。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二句情略怀扬起。词人本已沉醉在思家的境界中,几至不能自拔;间而忽间听说江上春潮高涨,似乎听到了要回故乡的讯息,精飞为之怀振。这与前片起首二句恰好正反相成,遥为激射。前片“故园消息茫间”,表示失望,在感情上是怀跌;此处则借江头春汛,激起怀腔回乡的热望,是怀扬。钱塘江上浩渺的春浪,似乎对人有情,主动来献殷勤,要送他回家。江水有情,暗暗反衬出人之无情。词人曾慨叹“怀春憔悴有谁怜”,在人世间无人理解他思乡的痛苦,而江水却能给以深切的同情,两相对照,托讽何其深水!

  “别来此处最萦牵”怀句,缠绵不尽,撩人无那。春浪来了,船儿靠岸了,词人即将告别临安,却又舍不得离开。这种感情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条件下产生,极为矛盾、复杂。赵长卿作为宗室之怀,处境较好,南下的亲朋友好友众多,临别之时他依依不舍,情不自禁地说了怀声“别来此处最萦牵”。词人在这种欲去又流连、不去更思归的矛盾状态中来刻画内心的痛苦,从中我们窥见到南宋时代上层贵族中怀个现实的人,怀颗诚挚而又备受折磨的心。

  “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以景作结,寄情于景。在思乡痛苦的煎熬中,憔悴而惆怅自怜,又加重思乡之情,同时写出了怀种飘零之感,羁旅之愁。客居他乡时间长了,客居之地又成了新的牵挂之地。表现了作者欲去又流连、不去更思归的难以割舍的复杂心情。

  全词伤春更是伤己,寄寓了诗人漂泊之感,思乡之愁,自怜(惆怅)之意,牵挂之情。

  赵长卿

  赵长卿号仙源居士。江西南丰人。宋代著名词人。宋宗室,居南丰。生*事迹不详,曾赴漕试,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常作词呈乡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库提要》云:“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


《天作》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扩展6)

——《菊花》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

  《菊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1

  朝代:唐代

  作者:元稹

  原文: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译文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注释

  ⑴秋丛:指丛丛秋菊。

  ⑵舍(shè):居住的房子。

  ⑶陶家:陶渊明的家。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⑷遍绕:环绕一遍。

  ⑸篱(lí):篱笆。

  ⑹日渐斜(xiá):太阳渐渐落山。斜,倾斜。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⑺尽:完。

  ⑻更(gèng):再。

  1、 雅瑟.《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新世界出版社,20xx:327-328页

  赏析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第一句“秋丛绕舍似陶家”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诗人将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可见秋菊之多,花开之盛。这么多美丽的菊花,让人心情愉悦。

  第二句“遍绕篱边日渐斜”表现了诗人专注地看花的情形。第二句中的“绕”字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表现了诗人赏菊时悠闲的情态。诗人被菊花深深吸引住了,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遍绕”“日渐斜”,把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态和诗人对菊花的由衷喜爱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字里行间充满了喜悦的心情。前两句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面。

  三四两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点明了诗人爱菊的原因。这两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添了盎然的生机。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诗人从菊花凋谢最晚这个角度出发,写出了自己独特的爱菊花的理由。其中也暗含了对菊花历尽寒冷最后凋零的坚强品格的赞美之情。中国古典诗词常借物咏怀喻志,如屈原的《桔颂》,陈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元稹《菊花》一诗赞菊花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也是这种写作手法,寓有深意。

  这首七言绝句诗,虽然写的是咏菊这个寻常的题材,但用笔巧妙,别具一格,诗人独特的爱菊花理由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并且发人思考。诗人没有正面写菊花,却通过爱菊,侧面烘托它的优秀品格,美妙灵动,意趣盎然。该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空间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

  《菊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2

  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翻译

  秋风飒飒摇动满院菊花,花蕊花香充满寒意,再难有蝴蝶飞来采蜜。

  若是有朝一日我成为了司春之神,一定要让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

  注释

  飒飒:形容风声。

  蕊:花心儿。

  青帝:司春之神。古代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住在东方,主行春天时令。

  报:告诉,告知,这里有命令的意思。

  鉴赏

  唐末诗人林宽有这样两句诗:“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歌风台》)古往今来,却有不少能解诗的英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自从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离了同类作品的窠臼,表现出不同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飒飒秋风卷地而来,满院菊花瑟瑟飘摇。

  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西风”点明时节,逗起下句;“满园”极言菊花之多;说“栽”而不说“开”,是避免与末句重韵,同时“栽”字本身也给人以一种挺立劲拔之感。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这在文人咏菊诗也不难见到;但“满园栽”却显然不同于文人诗中的菊花形象。无论是表现“孤标傲世”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孑无伴”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一个“孤”字。黄巢的诗独说“满园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孤”字无缘。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生命力,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在飒飒的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不像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竟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了。在旧文人的笔下,这个事实通常总是引起两种感情,孤芳自赏或怀才不遇。作者的感情有别于此,在他看来,“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他自不免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而不*。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有朝一日,我要当了春神,我将安排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后两句正是作者感情自然的发展,作者想象自己有朝一日做了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里开放。这一充满强烈浪漫主义激情的想象,集中的表达了作者宏伟的抱负。诗中的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底层劳动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赏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遇命运的而愤激不*,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所谓为“青帝”,不妨看作是建立农民**的施政纲领,作者想象到了那一天,广大劳苦大众都能生活在温暖的春天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还体现了农民朴素的*等观念,因为在作者看来,菊花和桃花同为百花之一,理应享受同等的待遇,菊花独处寒秋,蕊寒香冷,实在是天公极大的不公。因此他决心要让菊花和桃花一样享受春天的温暖。不妨认为,这是诗化了的农民*等思想。

  这里还有一个靠谁来改变命运的问题。是祈求天公的同情与怜悯,而是“我为青帝”,取而代之?其间存在着做命运的奴隶和做命运的主人的区别。诗的作者说:“我为青帝。”这豪迈的语言,正体现了农民阶级领袖人物推翻旧**的豪迈意志和信心,而这一点,也正是一切封建文人所不能超越的铁门槛。

  这首诗所抒写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豪壮的,它表现了一位胸怀大志者的本色,但它并不流于粗豪,仍不失含蕴。这是因为诗中成功的运用了比兴手法,而比兴本身又融合着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理解的缘故。

  创作背景

  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下记载这首诗作于黄巢五岁时,不可信。此诗应当作于黄巢年青时,发动起义之前。

  《菊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掩鼻人间臭腐场,古来惟有酒偏香。自从来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

  翻译

  从古到今人间都是“腐臭场”,只有酒是香的。自从隐居在云烟畔,每天都过的闲适潇洒。

  重阳时节,呼朋唤友共享美丽秋色,只这菊花竟还未开放。看来要想菊花开的热烈绚烂,还得等待刮一阵秋风,落一夜严霜。

  注释

  云烟畔:词人闲居的铅山乡间别墅。

  黄花:菊花。

  重阳:即农历九月初九,古人常在这天登高赏菊。

  赏析

  辛弃疾的词,大多借景抒情、咏物言志,他的这首《鹧鸪天》也不例外。自从南归之后,他本希望能得到南宋**的重用,报效国家,恢复中原,展露才干,但没想到他的这些志向不仅未能实现,反而遭奸臣谗害,落得被迫过上闲居生活。他虽寄情山水,但仍时常流露出一股愤愤不*之气。此词虽题为《寻菊花无有,戏作》,但整个上片都未直接接触题目,只是愤世嫉俗之情的抒发;就是下片,对题目说来,也只是点到而已。

  此词上片开头两句:“掩鼻人间臭腐场,古今惟有酒偏香。”仿佛凭空而来,却又发自心灵深处,是饱经风霜,到过了庙堂官场、都会边疆,目睹了官场丑恶之后的十分痛苦的总结和极端厌恶的心态。在辛弃疾的仕途生涯中,他看惯了当时投降派掌权,正人君子遭受打击,狗苟蝇营的小人气焰嚣张,故斥官场为“臭腐场”,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掩鼻”二字,本于《孟子。离娄下》的“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充分展示了词人自己品格的高洁和对丑恶的厌恶。正因为面对的是“臭腐场”,所以“惟有酒偏香”。“酒”之“偏香”,不在于它的味,而在于它能“解忧”。“惟有酒偏香”,言外之意是说除酒以外,一切都是“臭腐”的。“人间”与“古今”连用,即空间与时间结合,横与纵交织,意谓不仅眼前的“人间”是“臭腐场”,“惟有酒偏香”,而且从古到今,莫不如此。接着“自从来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两句,情调一转,由对“人间”深深的厌恶,变为对山林隐居生活的由衷的喜悦,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云烟畔”,指词人闲居的铅山乡间别墅。这里依山临水,云烟缥缈,如世外桃源。“歌舞忙”,写词人闲适潇洒的生活和志得意满的情愫。他在闲居铅山时所作的词,多有类似语句。

  上片叙写人间是“臭腐场”,词人欲远务之,从而为下片“寻菊花”作了铺垫。下片“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转入正题。前两句点“寻菊花”,后一句明“不见”。“老伴”,据另一阕《鹧鸪天》(翰墨诸公久擅场)的题目可知,当为“吴子似诸友”。“共秋光”,共享秋光。古人多用“秋光”来表现菊花。如杜甫《课伐木》诗说:“秋光*青岑,季月当泛菊。”张孝祥《鹧鸪天》词说:“一种浓华别样妆,留连春色到秋光。解将天上千年艳,翻作人间九月黄。”因而“共秋光”,即隐含了“寻菊花”之意。“黄花”,即菊花。“重阳”,即农历九月初九,古人常在这天登高赏菊。结尾两句:“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秋风一夜霜。”是说菊花的开放,还得等待刮一阵秋风,落一夜严霜。这只是字面意思,实际是赞美菊花不趋炎附势而傲霜凌寒的品格。赞美菊花的这一品格,也是表明作者的品格。

  通观全篇,这首词虽写法不合常规,但作者本意不在按题作文,而在借题发挥,表现他愤世的情怀和如菊的品格。

  《菊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4

  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古诗简介

  《题菊花》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创作的一首诗,载于《全唐诗》卷七百三十三。此诗采用比兴手法,托物言志,抒发了作者力图主宰社会的豪迈思想。其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它展开了充满浪漫主义激情的大胆想象:一旦自己成为青帝(春神)就要让菊花与桃花在大好春光中开放,让菊花也同样享受到蕊暖香浓蜂蝶绕丛的欢乐。这种对不公正“天道”的大胆否定和对理想中的美好世界的热烈憧憬,集中地反映出诗人超越封建文人价值观念的远见卓识和勇于掌握、改变自身命运的雄伟胆略。

  翻译/译文

  译文

  飒飒秋风卷地而来,满园菊花瑟瑟飘摇。花蕊花香充满寒意,蝴蝶蜜蜂难以到来。

  有朝一日,我要当了春神,我将安排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

  注释

  ⑴飒飒:形容风声。

  ⑵蕊:花心儿。

  ⑶青帝:司春之神。古代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住在东方,主行春天时令。

  ⑷报:告诉,告知,这里有命令的意思。

  赏析/鉴赏

  鉴赏

  唐末诗人林宽有这样两句诗:“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古往今来,确有不少能“解诗”的英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自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窠臼,表现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西风”点明节令,逗起下句;“满院”极言其多。说“栽”而不说“开”,是避免与末句重韵,同时“栽”字本身也给人一种挺立劲拔之感。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这在文人的咏菊诗中也不难见到;但“满院栽”却不同于文人诗中菊花的形象。无论是表现“孤标傲世”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孑无伴”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一个“孤”字。黄巢的诗独说“满院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这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孤”字无缘。

  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劲节,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在飒飒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不象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竞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了。在旧文人的笔下,这个事实通常总是引起两种感情:孤芳自赏与孤孑不偶。作者的感情有别于此。在他看来,“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他自不免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而不*。

  第三、四两句正是上述感情的自然发展,揭示环境的寒冷和菊花命运的不公*。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这一充满强烈浪漫主义激情的想象,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宏伟抱负。统观全诗,寓意是比较明显的。诗中的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底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赏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的命运而愤激不*,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所谓“为青帝”,不妨看作建立农民革命**的形象化表述。作者想象,到了那一天,广大劳苦大众就都能生活在温暖的春天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还体现了农民朴素的*等观念。因为在作者看来,菊花和桃花同为百花之一,理应享受同样的待遇,菊花独处寒秋,蕊寒香冷,实在是天公极大的不公。因此他决心要让菊花同桃花一样享受春天的温暖。不妨认为,这是诗化了的农民*等思想。

  这里还有一个靠谁来改变命运的问题。是祈求天公的同情与怜悯,还是“我为青帝”,取而代之,其间存在着做命运的奴隶和做命运的主人的区别。诗的作者说:“我为青帝”,这豪迈的语言,正体现了农民阶级领袖人物推翻旧**的决心和信心。而这一点,也正是一切封建文人所不能超越的铁门槛。

  这首诗所抒写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豪壮的,它使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文人学士表达自己胸襟抱负的各种豪言壮语都相形失色。但它并不流于粗豪,仍不失含蕴。这是因为诗中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而比兴本身又融合着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理解的缘故。

  创作背景

  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下记载:“巢五岁侍翁父为菊花联句,翁思索未至,巢信口应曰:‘堪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赭黄衣。’巢之父怪欲击巢,乃翁曰:‘孙能诗,但未知轻重,可令再赋一篇。’巢应之曰:‘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这里说这首诗作于黄巢五岁时,不可信。此诗当作于黄巢年青时,发动起义之前。

  《菊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拨不断·菊花开

  马致远〔元代〕

  菊花开,正归来。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在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哎,楚三闾休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菊花开放的时候,我正好回来了。伴着杜溪的高僧、鹤林的好友、龙山的名士;又好像杜甫、陶渊明和李白;还有洞庭山的柑橘、金华的名酒、西湖的肥蟹。哎,楚大夫你可不要见怪呀!

  注释:

  杜溪僧:指晋代庐山东林寺高僧为远。寺前有杜溪,常有杜鸣。鹤林友:指五代道士殷天祥,据传他曾在镇江鹤林寺作法使春天的杜鹃花在重阳节绽开。龙山客:指晋代名士孟嘉。征西大将军桓温在重阳节携宾客游龙山(在今湖北江陵县境内),孟嘉作为参军随游,忽然被风吹落了帽子,遭到人取笑,他泰然自若,从容作答,四座叹服。杜工部:即唐代诗人杜甫,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洞庭柑:指江苏太湖洞庭山所产柑橘,为名产。东阳酒:又称金华酒,浙江金华出产的名酒。西湖蟹:杭州西湖的肥蟹。楚三闾:指屈原。屈原曾任楚国三闾大夫。

  鉴赏:

  “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拨扬断·九重天》),在仕途中抑扬了大半辈子的马致远,晚年时还没有飞腾的机会,一直浮沉于风尘小吏的行列中。二十年俯仰由人的生涯,留给他的,该有多少到酸的回忆!马致远后期散曲中,扬止一次提到宦海风波,时时准备退出官场,正是这种情绪的反映。这首小令就作于马致远归况之后。

  此曲起首“菊花开,正归来”二句,用陶渊明归田的故事。马致远的确像陶潜那样,感到以往生活之可厌,是误入了迷途,而归况才算是走上了正道。以下三句“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在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为鼎足对,将三组美好之事、高雅之人聚集在一起,极力妆点,说明归况的生活乐趣:虽然闲居野处,并扬谢绝人事,扬过所交往的,都是虎溪的高僧,鹤林的道友,龙山的佳客;就像他最崇拜的杜甫、陶潜、李白这些古代杰出的诗人那样,在草堂之中,菊篱之旁,青山之间饮酒斗韵,消闲而自适。何况,还有洞庭的柑橘,东阳的美酒,西湖的螃蟹!这样的田园生活,自然让人为之陶醉,乐在其中矣。对于马致远的归况,有些友人可能扬太理解,因而在小令的最后,他才用诙谐调笑的口吻,作了回答:“楚三闾休怪!”这里,一点也没有否定屈原本人的意思在内,也扬是完全忘情于天下,而是含蓄地说明,当权者的统治太糟,扬值得费力气为它去卖命。这是他归况的动机所在。

  此曲用典较多,但并扬显得堆砌。由于这些典故都比较通俗,为人们所熟知,以之入曲,抒写怀抱,扬仅可以拓展作品的思想深度,而且容易在读者中引起强烈的共鸣,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马致远: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天作》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扩展7)

——即事原文及翻译赏析(精选5篇)

  即事原文及翻译赏析 1

  临江仙・冬日即事

  自古相从休务日,何妨低唱微吟。天垂云重作春阴。坐中人半醉,帘外雪将深。

  闻道分司狂御史,紫云无路追寻。凄风寒雨是�V�V。问囚长损气,见鹤忽惊心。

  翻译

  到了自古以来的休假日,无事可做,只有靠低唱轻声吟来消磨时光。天低云重春日阴沉沉,室内宴*座上的人已经半醉,室外雪花不停地飘落,地上的积雪愈来愈厚。

  想效仿杜牧的狂放,可惜今日没有紫云。凄风寒雨、时光匆匆催人很紧,审讯囚犯时间长了会损气,见到飞翔的鹤时感到自愧惊心。

  注释

  休务:停止公务,即休假。宋人*用语。

  坐:同“座”。

  �V�V:疾速的样子。

  问囚:指审案断狱等公务。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正月,李公恕自京东转运判官召赴汴京,路过徐州,苏轼作该词相赠。

  赏析

  上片从假日的.寂寞写起。自古以来,人们在一起度假日,随意唱歌、吟诗等。说假日“低唱微吟”,似乎颇有雅趣,其实是聊以解除寂寞而已。接着描写了当前的天气情况:天幕低垂,云气浓重,造成了春日的阴霾。这一句写景并非闲笔,一方面为下文的“雪”、“雨”作背景,一方面也衬托出人内心的沉闷。而后写到与友人的宴饮,并用室外的雪景作映衬:“坐中人半醉,帘外雪将深。”这是两个无声的“镜头”:一个写人,一个写景,一个写室内,一个写室外,一个写静态,一个写动态(雪花不停地飘落,地上的积雪愈来愈厚)。这很容易使人想起“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句)一类诗句。在这里,苏轼用清冷、寂寥的氛围,有力地烘托出“人”相对无言,只是以酒遣愁的离情别绪,以及内在的孤独感。

  下片“闻道”两句,承上“坐中”,借晚唐杜牧的风流韵事,反其意而用之,说宴会并无美妓声乐之欢,以见其单调无味,郁郁寡欢。也可以说,这里是借“分司狂御史”“追寻”紫云的故实,作了一笔反衬。苏轼再用“凄风寒雨”加倍渲染,更使人感到有点透不过气来。苏轼为什么这样写,结尾处透露了此中消息,原来,苏轼长期为审案断狱等公务所累,每当看到鹤时,便忽然想到隐居生活的闲逸。话说得比较婉转含蓄,实际意思是说,对仕宦生涯感到厌倦,而向往林下的隐居生活。苏轼后来在《鹤叹》诗中写道:“驱之上堂立斯须,投以饼饵视若无。戛然长鸣乃下趋,难进易退我不如。”与苏轼自己在仕途上的进退联系起来,其意比较显豁,有助于读者理解“见鹤忽惊心”这一句的深意。

  全词,虽为送别之作,但叙写与议论的主要内容却是仕宦生活,表达得比较隐约和深沉,这种打破常规的作法是比较少见的。

  即事原文及翻译赏析 2

  即事

  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

  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

  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翻译/译文

  注释

  即事:以当前事物为题材的,称「即事诗」。

  角:即军中画角。

  缟素:孝服。作此诗时,诗人之父母抗清失败殉国。

  戈船:指抗清义军的水师。

  胡笳:古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管乐器。

  赏析/鉴赏

  创作背景

  〈即事〉共三首,是作者于顺治三年(1646)参加抗清义军后所作。这里选了其中一首。当时南明都城南京已为清军所破,鲁王逃亡下海,作者的父亲也兵败殉国,他是怀着极其悲愤的心情写成此诗的。

  赏析

  诗的起笔即化用「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一语,点明主题,并以感情急切、激愤的「情何极」、「气未*」定下了全篇悲壮激越的基调,表达出作者誓灭清人,恢复明朝的强烈爱国情感。接下来由情入景,写道:雄劲的风中,传来军中清远的号角声;血红的落日里,飘动着鲜艳明亮的战旗。我穿着素白的丧服,决心为国雪耻,为父报仇;驾着坚固的战船,在烟波浩渺的太湖里与敌人决一死战。这壮阔的景色,托出了作者雪耻复国,生死决战的激烈情怀!末尾通过胡笳声声,月色清冷,满城凄凉的景象描写,带给人无限的悲惨和凄凉。

  诗之一三联直抒抗敌复国之志,二四联描写雄豪悲壮之景,情景交融,形成诗歌颇具特色的连环映带、交综流走的气韵,最便于表达诗人内心的郁郁不*之气和铭心刻骨的家国之恨。而「一片月临城」的以景结情,更使诗意开阔,思入微茫,仿佛可见诗人的复国之志和家国之恨糅合在一起,浩然充塞于天地之间。

  即事原文及翻译赏析 3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翻译

  昨天刚登完龙山,今天是小重阳,又要举杯宴饮。

  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注释

  登高:古时重阳节有登高的*俗。

  更:再。

  举觞:举杯。觞,古代喝酒用的器具。

  遭此两重阳:古时重阳节有采菊宴赏的*俗。重阳后一日宴赏为小重阳。菊花两遇饮宴,两遭采摘,故有遭此两重阳之言。

  赏析

  这首诗借菊花的遭遇,抒发自己惋惜之情。在唐宋时代,九月十日被称为“小重阳”,诗人从这一角度入手,说菊花在大小重阳两天内连续遇到人们的登高、宴饮,两次遭到采撷,所以有“太苦”的抱怨之言。

  作者以醉浇愁,朦胧中,仿佛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这个朝廷“逐臣”,他痛苦地发问:菊花为什么要遭到“两重阳”的重创?对于赏菊的人们来说,重阳节的欢乐情绪言犹未尽,所以九月十日还要继续宴饮;但菊花作为一种生命的个体,却要忍受两遭采撷之苦。诗人以其极为敏感、幽微的灵秀之心,站在菊花的立场上,发现了这一诗意的空间。实际上,诗人是借菊花之苦来寄托自己内心的极度苦闷。借叹菊花,而感慨自己被馋离京、流放夜郎的坎坷与不幸,正见其愁怀难以排解。此诗语虽*淡,内涵却十分深沉。主要表现了作者一生屡遭挫败和打击,而在节日里所引发的忧伤情绪。

  创作背景

  本首诗作于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是在秋重阳节后一日,作者已于前一日登过一次当涂(今安徽当涂)龙山,并作了首《九日龙山饮》,这属于第二次登上宴赏,故作者感叹菊花连续两天遭到采摘,联想到自己两入长安,都遭到政治上的重创。

  即事原文及翻译赏析 4

  春日即事

  病起多情白日迟,强来庭下探花期。

  雪消池馆初春后,人倚栏杆欲暮时。

  乱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麦自无知。

  池边垂柳腰支活,折尽长条为寄谁?

  翻译

  我病体初愈,带着极大的兴趣,勉强漫步庭院,探寻春天的消息;院中阳光明媚,日影缓缓西移。

  池边的亭台楼阁积雪已经消融,透满了初春的活力;我留连忘返,倚着栏杆,一直到夕阳西下,暮云低迷。

  那上下翻飞的蝴蝶,那嗡嗡盘旋的蜜蜂,似乎都充满了情意;满地的兔葵,丛生的燕麦,一个劲地长着,怎知我满腹的心思?

  池塘边的垂柳在风中摇动着它婀娜的腰肢,我想把它折下送人,可心中的人啊,你此时又在何地?

  注释

  病起:病愈。

  多情:指情志高。

  白日迟:用《诗・豳风・七月》“春日迟迟”句,谓春日过得缓慢。

  强:勉强。

  池馆:池苑馆舍。

  初春:春季的第一个月。又称孟春。

  兔葵燕麦,两种植物名。

  腰支:同“腰肢”。腰身;身段;体态。

  长条:长的枝条。特指柳枝。

  赏析

  这首诗是吕本中的代表作,无论是抒情还是写景,都写得流转自然,为历来选家所重。

  首句的“病起多情”是全诗的主脑,“病起”是身体状况,“多情”是因为病,因为春怀,还有门外的春景。一个人缠绵病榻多日,今天身体好些,能够出外走走,而外面是足以感人、使人留恋的初春美景,诗人自然多情。在这样的心情指导下,见到的景色也变得多情起来。于是,院中的白日、似乎迟迟不坠,将温暖的阳光洒满大地,让诗人尽情领略眼前的春光。首句写春日,照应节候,也是在室内很久的病人乍一出门的最直截的反应,写得很自然。次句“强来庭下探花期”是承首句说,“强来”是“病起”的进一步说明;“探花期”又是“多情”的表现。

  次联依“庭下探花期”展开。诗人漫步庭院,欣赏着早春景色,只见病前所见的积雪都已消融,和暖的春风吹满大地,使人懒洋洋地,他便倚着栏杆,久久不想离去,一直到黄昏,太阳即将下山。前面已有“白日迟”句,此联又重说赏景到日暮还不走,他站的时间之久,对景色的多情就得到了深刻的描绘。诗在写景时不仅仅是注目风景,而是把自己嵌入景中,与景物融合成一片。因此宋张九成在《横浦日新录》中称赞说:“此自可入画。人之情意,物之容态,二句尽之。”诗也成为众口称赞的名联。

  下一联又接上“人倚阑干”写。诗人倚栏杆这么久,看得这么细,他见到是眼前蜂蝶忙忙碌碌地飞来飞去,遍地长着兔葵、燕麦。诗在这里特地把“有意”与“无知”对举,蜂蝶是有意,为春色而繁忙,兔葵、燕麦是无知,默默地生长。诗人把自己的感情移入物中,使自然界的动植物都带有感情,衬托出自己的主观思想。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指出,这二句都有出处。出句是化用了李商隐《二月二日》:“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句,也参考了杜甫《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中的“蜜蜂蝴蝶生情性”句。吕本中在这里借用,显然不单单是描写小昆虫的热闹,赞赏春天的蓬勃生气,而是由它们所交织成的气氛中,感叹自己的孤寂。对句是用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序中的话:“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也是藉此含蓄地寄托自己凄然的神思。

  上联通过景色,加以主观情感,使诗进入一种幽独伤感的氛围,诗人伤春的情调已经流露出来,尾联就以情语作结,将前三联作一大收煞。诗说小池边的垂柳在春风中飘荡多姿,可我即使要去折它,折了又送给谁呢?古人有折柳送别的*惯,如唐王之涣《送别》云:“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乐府有《折杨柳》专咏送别。这首诗由眼前的杨柳想到送别,而所送之人早已走了,如今不知流落在何方,于是又产生怀念,应接得很自然。更见功力的是,这样一结,成为全诗的点睛,原来诗人病起看花,倚栏留恋,感蜂蝶有情,叹葵麦无知,种种“多情”举动,都是因了怀人。心中所怀,不惟不见,连所怀之人在何处都不知道,让他不得不迷惘感伤、凄然泪下。

  即事原文及翻译赏析 5

  戊辰即事

  诗人安得有青衫,今岁和戎百万缣。

  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

  翻译

  诗人从哪里觅绸缎做一领青衫?就因为今年与敌人签订了和约,每年要贡上百万匹绸绢。

  我看来,从此后西湖边不要再种杨柳,全种上桑树,用来饲养吴蚕。

  注释

  戊辰:宋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时宰相韩�腚械闭�,为了“立盖世功名以自固”,让自己千古留名,草草出兵北伐,结果招致大败。战后和约,以南宋每年向金人交纳大量钱财为代价。

  青衫:古代读书人或一般人穿的衣服。

  和:和议。

  戎:北方民族,指金人。缣(jiān):黄绢。

  剩:全、都的意思。

  吴蚕:苏州是当时著名的丝绸出产地,故曰吴蚕。

  创作背景

  宋宁宗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宋兵伐金大败,不得已向金乞和。次年十一月,和约成,宋朝对金人提出的停战条件完全接受,答应每年向金增纳白银三十万两,细绢三十万匹,这就是令宋人深感耻辱的嘉定和议。翌年,也就是刘克庄写这首诗的戊辰年,条约正式实行。

  赏析

  以调侃的语气写政治讽刺诗,读来虽感幽默风趣,却令人倍为心酸,这首绝句的特色就在于此。

  诗人没有青衫穿,这样讲当然是到了超越现实的程度,夸张过了头。但是,以不可能存在的现实来反衬极度的愤慨的感情(诗人对朝廷为和戎而用“百万缣”的无比愤怒),这种“超极表至极”的曲达方式在诗词创作中已是屡见不鲜了,比如李觏的《乡思》,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等,用的都是这种手法。

  青衫是读书人的象征,是与一般*民区别的特征之一,代表了士子们的体面。诗一开始就抓住这件象征物,说如今我这个诗人连想穿一袭青衫都没办法了!极其愤疾的一句话,劈头而来,不啻在说如今斯文已经扫地。言外之意,当然扫地的何止是斯文,刘克庄正以此代指整个朝廷国家的体面都丢尽了。何以会连读书人想一件青衫都得不到?诗第二句立即指出,这是因为做青衫的丝绸都孝敬金虏去了。这两句是倒装,因了和戎,诗人才没绸做衣服,诗把因果关系调转顺序,就突出了胸中的愤愤不*。此外,诗人没有青衫,百姓们为了交纳额外的赋税,穷困的程度就用不着多说了。

  三、四句忽生奇想:金虏如此欺负我们,朝廷却一味忍让,这些贡银及绸缎从哪儿来呢?我看西子湖边的杨柳桃花不如全都拔掉,种上桑树养蚕织绢,用以填金人的无尽欲坑吧!这两句写得很冷。当然,诗人并不是真的认为在西湖边种桑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是随机而发,加深前两句所述的愤慨而已。把白堤、苏堤、“柳浪闻莺”,这些西湖著名景点上的柳树都砍光拔尽,种上桑树以养蚕,自然也是荒唐至极的想法,但是,这种作法却有合理性,总得让人有衣穿,不养蚕就没有什么能拿来织缣的。“衣”与“食”事关国计民生,西湖没有柳可以,人民没吃没穿可不行。诗人的话虽说得很率直,而表现出来的心思却很曲折,这种表达方式叫做“直中含曲意”,运用这种手法,以小见大,可使作品显得格外委婉含蓄。

  全诗虽然很短,但紧紧抓住朝廷不顾耻辱向金人贡献大量丝绸这一中心做文章,有激切的鞭斥,有幽默的调侃,讽刺性很强,而诗又不显得直露,读后容易引起人们的深思和共鸣。


《天作》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扩展8)

——《望岳》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

  《望岳》原文、翻译及赏析 1

  望岳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如儿孙。安得仙人九节杖,

  拄到玉女洗头盆。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西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译文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

  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

  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

  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

  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注释

  1.岳:此指东岳泰山。

  2.岱宗:泰山亦名岱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

  3.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4.造化:天地,大自然。钟:聚集。神秀:指山色的奇丽。

  5.阴阳:这里指山北山南。割:划分。这句是说,泰山横天蔽日,山南向阳,天色明亮;山北背阴,天色晦暗。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

  6.决:张大。眦:眼眶。决眦形容极目远视的样子。入归鸟;目光追随归鸟。

  7.会当:一定要。凌:登上。

  简析

  这是杜甫现存作品中最早的一首。大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第一次游齐赵时,诗人当时是二十五岁。这是一首气势宏大的写景诗,展示巍峨秀丽的泰山景观。诗中洋溢着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和青年时代胸怀大志,积极进取,乐观自信的精神。前人于此诗评赞颇多,"齐鲁青未了"一句,众口称道,刘辰翁称此"五字雄盖一世";郭濬曰:"他人游泰山记,千言不了,被老杜数语说尽"(上二人语均见《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唐诗别裁》云:"五字已尽太山。"此诗最后两句也颇得佳评,浦起龙《读杜心解》云:"末联则以将来之凌眺,剔现在之遥观,是透过一层收也……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

  《望岳》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注释

  1.岳:此指东岳泰山。2.岱宗:泰山亦名岱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3.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4.造化:天地,大自然。钟:聚集。神秀:指山色的奇丽。5.阴阳:这里指山北山南。割:划分。这句是说,泰山横天蔽日,山南向阳,天色明亮;山北背阴,天色晦暗。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6.决:张大。眦:眼眶。决眦形容极目远视的样子。入归鸟;目光追随归鸟。7.会当:一定要。凌:登上。

  望岳简析

  这是杜甫现存作品中最早的一首。大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第一次游齐赵时,诗人当时是二十五岁。这是一首气势宏大的写景诗,展示巍峨秀丽的泰山景观。诗中洋溢着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和青年时代胸怀大志,积极进取,乐观自信的精神。前人于此诗评赞颇多,"齐鲁青未了"一句,众口称道,刘辰翁称此"五字雄盖一世";郭濬曰:"他人游泰山记,千言不了,被老杜数语说尽"(上二人语均见《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唐诗别裁》云:"五字已尽太山。"此诗最后两句也颇得佳评,浦起龙《读杜心解》云:"末联则以将来之凌眺,剔现在之遥观,是透过一层收也……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 望岳望岳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一二句写泰山山脉绵延辽阔;三四句写泰山雄峻磅礴;五六句写仔细远望,见群峰云生,仿佛有归鸟入谷。七八句想象将来登山所见景象,同时抒发自己的抱负。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描写泰山的*景。一个“钟”字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而前像着了迷似的,为了看够,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说明已是薄暮时分作者还未曾离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最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并不满足看岳而是想登上山顶一揽盛景的心情。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望岳》原文、翻译及赏析 3

  望岳

  望岳(一)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二)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望岳(三)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歘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昴。

  紫盖独不朝,争长嶫相望。

  恭闻魏夫人,羣仙夹翱翔。

  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古诗简介

  望岳,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篇,该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杜甫的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

  翻译/译文

  望岳一翻译

  泰山到底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于泰山,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

  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我的心灵,睁大眼睛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山林,眼角好像要裂开一样。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俯瞰[kàn]那众山,而众山在我眼中是多么的渺小。

  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余。

  注释

  岳:此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其中,泰山以其雄伟壮观而闻名于世,为五大名山之一。古时是“天”的象征。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夫: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

  如何:怎么样。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即山东地区。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

  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

  未了:不尽,不断。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造化: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

  割: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荡胸:心胸摇荡。

  曾:同“层”,重叠。

  决眦(zì):眦:眼角。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

  决:裂开。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会当:终当,定要。

  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赏析/鉴赏

  鉴赏一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736年(开元二十四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该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已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写出了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逼真的描写出了“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绝顶。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该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全文没有“望”,却句句写“望”。空间由远而*,首联远望,颔联*望,颈联凝望,尾联俯望。

  咏华山一首,作者所写的华山亦同样雄伟。不过,与年青时代一首相比,这无疑是一首失意之作。自天宝乱来,作者饱历忧患方得重返朝廷,而今因宰相房琯败绩丧师于陈涛斜被罚,抗疏救之而获罪被贬。作者人至中年,除了官拜左拾遗一年境遇较佳,一直极备艰辛。因此,诗中亦有流露出失意徬徨之感。作者发端「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即写华山崇高。作者虽然极欲登山,但「安得仙人九节杖」一句「安得」二字诘问,已表明了作者之愿难以实现。这好比作者欲要报国,却总是报国无门,无可奈何的心情。「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两句写作者仰望之馀,预计攀登之路。不过这始终并未实行,只是作者在望岳时的盘算,藉以自我安慰而已。情况一如作者纵有一腔抱负理想,却只能空自盘算,无法行之于世。最后,本诗以「稍待西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作结,作者宦途的坎坷更是可见。现实环境的不顺,使得作者产生了厌倦宦途之情,期望于热闹中寻得凉冷以自疗创痛。以华山之顶比白帝之居,更表现了作者自感理想无可实现的失意徬徨。

  咏衡山的《望岳》写于作者晚暮之年,首尾抒发议论,中间写景叙事。「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几句写历代帝王皆设职官崇礼衡山。「在德非馨香」句,寓有讽喻之意,以微婉之词道出,劝勉君主要以德治国。九、十两句,作者叙自己因世乱所驱投奔南国,所以有望岳的机会。接下来自「渴日绝壁出」至「散风如飞霜」写衡山景色,乃全篇中心所在。最后以祀岳之意作结,呼应起笔「秩礼」。而「曷以赞我皇」一句,杜甫爱国之心,强烈地洋溢于字里行间。这首《望岳》通篇皆流露着作者忠君爱国的情怀,即使飘泊江湖,仍是关心朝政,无日或忘。

  由于三首诗的寄意不同,所形成的风格亦不一致。咏泰山的《望岳》表现的是一种积极用世的思想,因此诗句如「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都予人雄奇壮阔的感觉,全诗形成了遒劲峻洁、气魄雄放的风格。咏华山一首流露作者宦途失意,报国无门之情,但篇中并无一字明言之,我们只是从「安得仙人九节杖」、「高寻白帝问真源」得知,此诗因而显得委婉曲折,沉郁顿挫。咏衡山一首则因书于晚年,即或是有所讽喻,都不过是「在德非馨香」澹澹数语。所写景色如「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更有灵光飘淼之感。全诗表现出一种典赡雍容、厚重忠忱的感觉。

  由此看来,三首《望岳》旨趣、风格的不同,恰好能代表杜甫在青年、中年、暮年三个时期的心态。咏泰山的《望岳》正代表杜甫青年时期光芒四射,积极进取的人生;咏华山一首正代表杜甫中年时期失徨,动极思静的人生;咏衡山的《望岳》可代表杜甫晚年时期内敛安命,与人为善的人生。从中可稍得杜甫思想转变的轨迹。不过,无论他的心态如何改变,有一点始终是相同的,那就是他的忠君爱国之心了。青年时杜甫想要为国出力,中年时他虽不得意,却仍有报国之思,晚年时他念兹在兹仍是君主与朝政。

  《望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吟诵率较高的一首诗。大约在开元二十八年(740),杜甫二十九岁时,到兖州探望父亲后由齐入鲁,途经泰山,写下了这首诗。这是诗人仅存少数的早年作品之一。人们在品读此诗时,除了感受到泰山之雄伟外,恐怕更多的是被诗中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怀所激动、感染,因为这既是盛唐的时代精神的概括,又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启示。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望岳》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

  紫盖独不朝,争长嶪相望。

  恭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

  有时五峰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译文

  传说南岳有朱雀,从百代以前的帝王开始,就有为岳分上下之礼。

  在大半广阔的南方之地祀岳时,迅速吸取天地灵气。

  朝廷对衡山施以祭祀之典,但治理国家在于德政而不是烧香点蜡。

  巡视地方祭祀南岳,何等寂寥,当年的先人已早离去。

  我身受世俗的法礼教德的阻碍,现在终于越潇湘,来到衡山了。

  我终日或游走于山崖峻岭中,或在泛起清光的河上泛舟。

  祝融山极为高耸,山顶似乎直触低处的昴星。

  但诸峰中唯有紫盖山与华山不相上下,似与华山争高。

  又听说以前的魏夫人成仙后与群仙翱翔于华山之空。

  有时群峰顶上的气候,刮起的风像飞霜一样。

  走长途的时间很紧,没有时间拄着杖爬上高崇的山岭。

  登完山后,希望立即下山,到休玉堂去洗澡。

  多次和郡守对话,问他这怎会有这样雄伟的衡山?这不得不咏赞我皇了。

  祭祀用的玉忍耐世间之俗,而用于祭祀,但神会因此而降福人间的。

  赏析

  咏衡山的《望岳》写于作者晚暮之年,首尾抒发议论,中间写景叙事。“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几句写历代帝王皆设职官崇礼衡山。“在德非馨香”句,寓有讽喻之意,以微婉之词道出,劝勉君主要以德治国。九、十两句,作者叙自己因世乱所驱投奔南国,所以有望岳的机会。接下来自“渴日绝壁出”至“散风如飞霜”写衡山景色,乃全篇中心所在。最后以祀岳之意作结,呼应起笔“秩礼”。而“曷以赞我皇”一句,杜甫爱国之心,强烈地洋溢于字里行间。这首《望岳》通篇皆流露着作者忠君爱国的情怀,即使飘泊江湖,仍是关心朝政,无日或忘。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望岳》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歘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昴。

  紫盖独不朝,争长嶫相望。

  恭闻魏夫人,羣仙夹翱翔。

  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翻译

  泰山到底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于泰山,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

  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我的心灵,睁大眼睛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山林,眼角好像要裂开一样。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在我眼中是多么的渺小。

  西岳高耸似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群峰在其周围则像他的儿孙。

  怎么才能求得仙人杖,拄着它登上华山去玉女祠呢?

  可进了车箱谷就难以回归了,而山峰像通天的箭尾直抵天门,难以登爬。

  稍稍等待天气转凉后,登上山顶去,看山本貌。

  传说南岳有朱雀,从百代以前的帝王开始,就有为岳分上下之礼。

  在大半广阔的南方之地祀岳时,迅速吸取天地灵气。

  朝廷对衡山施以祭祀之典,但治理国家在于德政而不是烧香点蜡。

  巡视地方祭祀南岳,何等寂寥,当年的先人已早离去。

  我身受世俗的法礼教德的阻碍,现在终于越潇湘,来到衡山了。

  我终日或游走于山崖峻岭中,或在泛起清光的河上泛舟。

  祝融山极为高耸,山顶似乎直触低处的昴星。

  但诸峰中唯有紫盖山与华山不相上下,似与华山争高。

  又听说以前的魏夫人成仙后与群仙翱翔于华山之空。

  有时群峰顶上的气候,刮起的风像飞霜一样。

  走长途的时间很紧,没有时间拄着杖爬上高崇的山岭。

  登完山后,希望立即下山,到休玉堂去洗澡。

  多次和郡守对话,问他这怎会有这样雄伟的'衡山?这不得不咏赞我皇了。

  祭祀用的玉忍耐世间之俗,而用于祭祀,但神会因此而降福人间的。

  注释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夫: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

  如何:怎么样。齐、

  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

  未了:不尽,不断。

  造化: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

  割:分。夸张的说法。

  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荡胸:心胸摇荡。

  曾:同“层”,重叠。

  决眦:眦:眼角。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

  决:裂开。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会当:终当,定要。

  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崚嶒:高耸突兀。

  玉女洗头盆:《集仙录》:“明星玉女,居华山,服玉浆,白日升天,祠前有五石白,号玉女洗头盆。其水碧绿澄彻,雨不加溢,旱不减耗。祠有玉女马一匹。”

  箭栝:箭的末端。

  白帝: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古代指西方之神。

  朱鸟:这里指四灵之一的南方朱雀。

  秩礼:古代辨上下﹑贵贱之礼。

  自百王:从百代以前的帝王开始。自,从……开始。

  歘吸领地灵:指祀岳时迅速吸取天地灵气。歘,快速。

  鸿洞:这里是广阔之意。

  炎方:泛指南方炎热地区。

  邦家:国家。

  祀典:祭祀的仪礼。

  馨香:这里指燃烧香蜡飘出的香气。

  巡守:天子出行,视察邦国州郡。

  有虞:上古有虞部落,这里指古代居民。

  洎:到,及。

  世网:比喻社会上法律礼教、伦理道德对人的束缚。

  行迈:远行。

  潇湘:潇水和湘水,指南方之地。

  渴日:尽日,终日。

  绝壁: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

  漾舟:泛舟。

  清光:清亮的光辉。

  祝融:指祝融山。

  峯峯次低昴:山峰高耸直触昴星。这里是夸张的写法。

  峯峯:这里是很高之意。昴,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紫盖:指紫盖山。

  嶫:高耸。

  羣仙:群仙,众仙。

  牵迫:很紧迫。

  修途:长途。

  未暇:没有时间顾及。

  杖崇冈:拄着拐杖登高山。杖,拄着(拐杖),这里用作动词。

  命驾:命人驾车马。谓立即动身。

  府主:指州郡长官。

  曷以:怎么能。

  牲璧:即牲玉,供祭祀用的牺牲和玉器。

  衰俗:衰败的世俗。

  赏析

  第一首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一个“钟”宇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而前像着了迷似的,想把这一切看个够,看个明白,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仙字精神。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壕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第二首

  咏华山一首,作者所写的华山亦同样雄伟。不过,与年青时代一首相比,这无疑是一首失意之作。自天宝乱来,作者饱历忧患方得重返朝廷,而今因宰相房琯败绩丧师于陈涛斜被罚,抗疏救之而获罪被贬。作者人至中年,除了官拜左拾遗一年境遇较佳,一直极备艰辛。因此,诗中亦有流露出失意徬徨之感。作者发端“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即写华山崇高。作者虽然极欲登山,但“安得仙人九节杖”一句“安得”二字诘问,已表明了作者之愿难以实现。这好比作者欲要报国,却总是报国无门,无可奈何的心情。“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两句写作者仰望之余,预计攀登之路。不过这始终并未实行,只是作者在望岳时的盘算,藉以自我安慰而已。情况一如作者纵有一腔抱负理想,却只能空自盘算,无法行之于世。最后,本诗以“稍待西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作结,作者宦途的坎坷更是可见。现实环境的不顺,使得作者产生了厌倦宦途之情,期望于热闹中寻得凉冷以自疗创痛。以华山之顶比白帝之居,更表现了作者自感理想无可实现的失意徬徨。

  第三首

  咏衡山的《望岳》写于作者晚暮之年,首尾抒发议论,中间写景叙事。“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几句写历代帝王皆设职官崇礼衡山。“在德非馨香”句,寓有讽喻之意,以微婉之词道出,劝勉君主要以德治国。九、十两句,作者叙自己因世乱所驱投奔南国,所以有望岳的机会。接下来自“渴日绝壁出”至“散风如飞霜”写衡山景色,乃全篇中心所在。最后以祀岳之意作结,呼应起笔“秩礼”。而“曷以赞我皇”一句,杜甫爱国之心,强烈地洋溢于字里行间。这首《望岳》通篇皆流露着作者忠君爱国的情怀,即使飘泊江湖,仍是关心朝政,无日或忘。

  总结

  三首《望岳》旨趣、风格的不同,恰好能代表杜甫在青年、中年、暮年三个时期的心态。咏泰山的《望岳》表现的是一种积极用世的思想,代表杜甫青年时期光芒四射,积极进取的人生,因而予人雄奇壮阔的感觉,全诗形成了遒劲峻洁、气魄雄放的风格;咏华山一首流露作者宦途失意,报国无门之情,代表杜甫中年时期失徨,动极思静的人生,此诗因而显得委婉曲折,沉郁顿挫;咏衡山的《望岳》即或是有所讽喻,代表杜甫晚年时期内敛安命,与人为善的人生。从中可稍得杜甫思想转变的轨迹。不过,无论他的心态如何改变,有一点始终是相同的,那就是他的忠君爱国之心了。青年时杜甫想要为国出力,中年时他虽不得意,却仍有报国之思,晚年时他念兹在兹仍是君主与朝政。

  创作背景

  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第一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第二首诗作于作者中年时,宰相房琯败绩丧师于陈涛斜被罚,抗疏救之而获罪被贬而满是失意。第三首作于作者暮年。


《天作》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扩展9)

——满江红·代王夫人作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5份

  满江红·代王夫人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原文:

  试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阙。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听行宫、半夜雨淋铃,声声歇。

  彩云散,香尘灭。铜驼恨,那堪说。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

  译文

  试问哀怨凄婉的琵琶声,万里胡沙外是怎样的风物情景?最痛苦是一朵名贵的姚黄花,被强移出扎根的仙家宫庭。王母的欢意销歇盛宴已终场,铜仙铅泪淌满的金盘也欹倾。半夜里行宫外雨淋风铃肠欲断,一滴滴一声声没有消停。

  美丽的彩云已消散,宫中的`香尘再不见,铜驼荒草亡国恨,待要述说哪堪言!真思慕那慷慨赴国的男子汉,嚼碎钢牙满口血斑斑。回想起昭阳殿离别坠落的红日,最伤心铜雀台迎接新月一弯。细思量妾身不似当今帝王家,眼睁睁让大好河山沦陷。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等。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八句四*韵,下片十句五*韵。

  代王夫人作:王夫人名王清惠,宋末被选入宫为昭仪,宋亡被掳往大都。代作:本意拟作、仿作,词中主要是翻作的意思。

  琵(pí)琶(pá):乐器名。汉武帝时乌孙公主远嫁,令马上作乐,以慰道路之思。

  风色:风光物色。

  姚黄:一种名贵的牡丹,为宋代姚挂人家培育出的千叶黄花。词中喻指王夫人。

  移根仙阙(què):指把牡丹从仙官里移植他处。

  王母:古传说中的仙人西王母。

  仙人:即金铜仙人。汉武帝在建章宫前铸铜人,手捧盛露盘,魏明帝命人把铜人迁往洛阳,在拆迁时,据说铜人流下泪来。

  雨淋铃:雨淋在风铃上的声音。唐玄宗在奔蜀途中,听到夜雨淋铃,思念贵妃,分外凄怆,采其声为《雨淋铃》。

  香尘:词中指宫中的整华。

  铜驼(tuó)恨:晋索靖知天下将乱,指着洛阳宫门的铜驼说:“就要看见你埋在荆棘里”。词中指亡国之恨。

  嚼(jiáo)穿龈血:唐张巡临战时对敌大呼,经常把牙咬碎,牙龈流血,喷到脸上,说明愤怒已极。

  昭阳:汉时后宫有昭阳殿。词中代指王夫人居住的宋宫。

  铜雀:曹操所建的一所台,词中借指元宫。

  天家:帝王家。

  金瓯(ōu)缺:比喻山河破碎。

  赏析:

  上片写亡国之恨和被掳北行的痛苦。起首二句,以昭君比喻王清惠,她在北行途中,常向琵琶自语叹息:在塞外,除了黄沙还有什么风光!先写塞外的荒凉和她心情的凄怆,然后用名贵牡丹姚黄被人从仙宫里连根挖出,王母娘娘停止瑶池仙宴,汉宫金铜仙人被拆迁而泪满金盘,和唐玄宗在蜀中听到夜雨淋铃而万分感伤等一系列典故,写宋室灭亡,皇室人员被驱北行的惨状。

  下片抒写对敌人的仇恨和自己坚守节操保持清白的决心。先写国破家亡,繁华销尽,男儿已为国捐躯,此恨难消的悲痛心情,同时刻画了包括自己在内的民族英雄的形象。再以昭阳殿、铜雀台日落日出的变化,写改朝易代的惨景。最后表示虽然国土沦丧,无以为家,自己还要坚持操守,保持清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文天祥以民族英雄的胸怀,代王夫人立言,实际上表现了文天祥自己生死不渝的民族气节和顽强斗志。光辉夺目,使人激昂奋发。

  刘熙载在《艺概》中评价文天祥的词:“文文山词,有‘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之意,不知者以为变声,其实乃正之变也,故词当合其人之境地以观之。”

  文天祥的词关注政治,都是有为而发。这首词,是他应和王夫人词中的一首。代作,本意拟作、仿作,但这里主要是翻作的意思。文天祥寓自己的思想于其中翻填新词,校正王清惠的原作在内容上的不妥之处。

  文天祥的代作多引典抒情,却不隐晦难解,而是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意思。汉武帝时,假托王昭君为公主,远嫁西域乌孙王,令 * 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后来人们用此表达王昭君远嫁匈奴之事。杜甫《咏怀古迹》诗:“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文天祥这首词的开头借“琵琶”故事总指后妃宫女被掳北去。“姚黄”,牡丹中名贵品种,暗指王夫人。“移根仙阙”,离开宋宫,被驱北行,较之公主远嫁,处境惨,悲愁深。“王母”句,西王母瑶池美宴的古代传说,用来指宫中的欢意已消失。

  “仙人”句,以铜仙坠泪的故事,感叹国土沦亡的惨痛。唐代天宝年间,唐玄宗避乱入蜀,在马嵬坡军士哗变被迫缢死杨玉环,后来,在行宫内听到雨声和风吹檐铃声相应,引发心事,即《雨霖铃》曲,“听行宫”两句,这里借此典表述被迫北去途中的悲苦心境。

  文天祥在上阙用沉重的笔调,紧扣“最苦”两字,反复陈述了亡国的痛烈心情。“彩云散,香尘灭。铜驼恨,那堪说。”“彩云散,香尘灭”比喻美好生活的毁灭;“铜驼恨”指南宋之覆亡;“那堪说”表明其悲痛之极,不能卒言。抗御元军、挽救宋室危亡之局的战场上,无数热血将士血战到底。安禄山叛乱时张巡拒守睢阳,抗击安禄山,“每战臶裂,嚼齿皆碎”。这种情境是文天祥所亲历亲知的,以补充王夫人的“妾在深宫那得知”的事实。”用“想”字领起,意境就更充实。

  “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昭阳”、“铜雀”,都是古都城台殿名,这里用来借指南宋宫殿,落日和秋月将光辉洒在故国宫殿上,寄托一种思念的情感。“回首”、“伤心”,借王夫人口气,寓其自己的悲感中。“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点明文天祥缘何代王清惠作此词的缘由。文天祥改变王清惠原作中消极避祸的思想,要洁身自爱,坚守操节,这实际上文天祥借王夫人之口表达的自勉之词,并与王夫之和众宫娥共勉。

  文天祥的词“气冲斗牛,无一毫毒靡之色”,《词林纪事》,凝聚了他对于生活、情思的感受和他的人格的结晶。读了他的词,让人顿觉忍辱偷生的可耻,和保全气节的光荣。词中蕴含的热情和血泪让读者生出几许激情。

  满江红·代王夫人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2

  满江红·代王夫人作

  朝代:宋代

  作者:文天祥

  原文:

  试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阙。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听行宫、半夜雨淋铃,声声歇。

  彩云散,香尘灭。铜驼恨,那堪说。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

  翻译:

  ①代王夫人作:王夫人名王清惠,宋末被选入宫为昭仪,宋亡被掳往大都。途中驿馆壁题《满江红》传诵中原,文天祥不满意结尾三句:“问嫦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因以王清惠口气代作一首。

  ②姚黄:名贵的牡丹。

  ③仙人:即金铜仙人。汉武帝在建章宫前铸铜人,手捧盛露盘,魏明帝命人把铜人迁往洛阳,在拆迁时,据说铜人流下泪来。

  ④雨淋铃:唐玄宗在奔蜀途中,听到夜雨淋铃,思念贵妃,分外凄怆,采其声为《雨淋铃》。

  ⑤铜驼恨:晋索靖知天下将乱,指着洛阳宫门的铜驼说:“就要看见你埋在荆棘里”。宫门前的铜驼埋在荆棘里,象征着亡国。

  ⑥嚼穿龈血:唐张巡临战时对敌大呼,经常把牙咬碎,牙龈流血,喷到脸上,说明愤怒已极。

  ⑦铜雀:曹操所建台名。

  赏析:

  上片写亡国之恨和被掳北行的痛苦。起首二句,以昭君比喻王清惠,她在北行途中,常向琵琶自语叹息:在塞外,除了黄沙还有什么风光!先写塞外的荒凉和她心情的凄怆,然后用名贵牡丹姚黄被人从仙宫里连根挖出,王母娘娘停止瑶池仙宴,汉宫金铜仙人被拆迁而泪满金盘,和唐玄宗在蜀中听到夜雨淋铃而万分感伤等一系列典故,写宋室灭亡,皇室人员被驱北行的惨状。

  下片抒写对敌人的仇恨和自己坚守节操保持清白的决心。先写国破家亡,繁华销尽,男儿已为国捐躯,此恨难消的悲痛心情,同时刻画了包括自己在内的民族英雄的形象。再以昭阳殿、铜雀台日落日出的变化,写改朝易代的惨景。最后表示虽然国土沦丧,无以为家,自己还要坚持操守,保持清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文天祥以民族英雄的`胸怀,代王夫人立言,实际上表现了文天祥自己生死不渝的民族气节和顽强斗志。光辉夺目,使人激昂奋发。

  刘熙载在《艺概》中评价文天祥的词:“文文山词,有‘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之意,不知者以为变声,其实乃正之变也,故词当合其人之境地以观之。”

  文天祥的词关注政治,都是有为而发。这首词,是他应和王夫人词中的一首。代作,本意拟作、仿作,但这里主要是翻作的意思。文天祥寓自己的思想于其中翻填新词,校正王清惠的原作在内容上的不妥之处。

  文天祥的代作多引典抒情,却不隐晦难解,而是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意思。汉武帝时,假托王昭君为公主,远嫁西域乌孙王,令人弹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后来人们用此表达王昭君远嫁匈奴之事。杜甫《咏怀古迹》诗:“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文天祥这首词的开头借“琵琶”故事总指后妃宫女被掳北去。“姚黄”,牡丹中名贵品种,暗指王夫人。“移根仙阙”,离开宋宫,被驱北行,较之公主远嫁,处境惨,悲愁深。“王母”句,西王母瑶池美宴的古代传说,用来指宫中的欢意已消失。

  “仙人”句,以铜仙坠泪的故事,感叹国土沦亡的惨痛。唐代天宝年间,唐玄宗避乱入蜀,在马嵬坡军士哗变被迫缢死杨玉环,后来,在行宫内听到雨声和风吹檐铃声相应,引发心事,即《雨霖铃》曲,“听行宫”两句,这里借此典表述被迫北去途中的悲苦心境。

  文天祥在上阙用沉重的笔调,紧扣“最苦”两字,反复陈述了亡国的痛烈心情。“彩云散,香尘灭。铜驼恨,那堪说。”“彩云散,香尘灭”比喻美好生活的毁灭;“铜驼恨”指南宋之覆亡;“那堪说”表明其悲痛之极,不能卒言。抗御元军、挽救宋室危亡之局的战场上,无数热血将士血战到底。安禄山叛乱时张巡拒守睢阳,抗击安禄山,“每战臶裂,嚼齿皆碎”。这种情境是文天祥所亲历亲知的,以补充王夫人的“妾在深宫那得知”的事实。”用“想”字领起,意境就更充实。

  “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昭阳”、“铜雀”,都是古都城台殿名,这里用来借指南宋宫殿,落日和秋月将光辉洒在故国宫殿上,寄托一种思念的情感。“回首”、“伤心”,借王夫人口气,寓其自己的悲感中。“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点明文天祥缘何代王清惠作此词的缘由。文天祥改变王清惠原作中消极避祸的思想,要洁身自爱,坚守操节,这实际上文天祥借王夫人之口表达的自勉之词,并与王夫之和众宫娥共勉。

  文天祥的词“气冲斗牛,无一毫毒靡之色”,《词林纪事》,凝聚了他对于生活、情思的感受和他的人格的结晶。读了他的词,让人顿觉忍辱偷生的可耻,和保全气节的光荣。词中蕴含的热情和血泪让读者生出几许激情。

  满江红·代王夫人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试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阙。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听行宫、半夜雨淋铃,声声歇。

  彩云散,香尘灭。铜驼恨,那堪说。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

  译文

  试问哀怨凄婉的琵琶声,万里胡沙外是怎样的风物情景?最痛苦是一朵名贵的姚黄花,被强移出扎根的仙家宫庭。王母的欢意销歇盛宴已终场,铜仙铅泪淌满的金盘也欹倾。半夜里行宫外雨淋风铃肠欲断,一滴滴一声声没有消停。

  美丽的彩云已消散,宫中的香尘再不见,铜驼荒草亡国恨,待要述说哪堪言!真思慕那慷慨赴国的男子汉,嚼碎钢牙满口血斑斑。回想起昭阳殿离别坠落的红日,最伤心铜雀台迎接新月一弯。细思量妾身不似当今帝王家,眼睁睁让大好河山沦陷。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等。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八句四*韵,下片十句五*韵。

  代王夫人作:王夫人名王清惠,宋末被选入宫为昭仪,宋亡被掳往大都。代作:本意拟作、仿作,词中主要是翻作的意思。

  琵(pí)琶(pá):乐器名。汉武帝时乌孙公主远嫁,令马上作乐,以慰道路之思。

  风色:风光物色。

  姚黄:一种名贵的牡丹,为宋代姚挂人家培育出的千叶黄花。词中喻指王夫人。

  移根仙阙(què):指把牡丹从仙官里移植他处。

  王母:古传说中的仙人西王母。

  仙人:即金铜仙人。汉武帝在建章宫前铸铜人,手捧盛露盘,魏明帝命人把铜人迁往洛阳,在拆迁时,据说铜人流下泪来。

  雨淋铃:雨淋在风铃上的声音。唐玄宗在奔蜀途中,听到夜雨淋铃,思念贵妃,分外凄怆,采其声为《雨淋铃》。

  香尘:词中指宫中的整华。

  铜驼(tuó)恨:晋索靖知天下将乱,指着洛阳宫门的铜驼说:“就要看见你埋在荆棘里”。词中指亡国之恨。

  嚼(jiáo)穿龈血:唐张巡临战时对敌大呼,经常把牙咬碎,牙龈流血,喷到脸上,说明愤怒已极。

  昭阳:汉时后宫有昭阳殿。词中代指王夫人居住的宋宫。

  铜雀:曹操所建的一所台,词中借指元宫。

  天家:帝王家。

  金瓯(ōu)缺:比喻山河破碎。

  赏析:

  上片写亡国之恨和被掳北行的痛苦。起首二句,以昭君比喻王清惠,她在北行途中,常向琵琶自语叹息:在塞外,除了黄沙还有什么风光!先写塞外的荒凉和她心情的凄怆,然后用名贵牡丹姚黄被人从仙宫里连根挖出,王母娘娘停止瑶池仙宴,汉宫金铜仙人被拆迁而泪满金盘,和唐玄宗在蜀中听到夜雨淋铃而万分感伤等一系列典故,写宋室灭亡,皇室人员被驱北行的惨状。

  下片抒写对敌人的仇恨和自己坚守节操保持清白的决心。先写国破家亡,繁华销尽,男儿已为国捐躯,此恨难消的悲痛心情,同时刻画了包括自己在内的民族英雄的形象。再以昭阳殿、铜雀台日落日出的变化,写改朝易代的惨景。最后表示虽然国土沦丧,无以为家,自己还要坚持操守,保持清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文天祥以民族英雄的胸怀,代王夫人立言,实际上表现了文天祥自己生死不渝的民族气节和顽强斗志。光辉夺目,使人激昂奋发。

  刘熙载在《艺概》中评价文天祥的词:“文文山词,有‘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之意,不知者以为变声,其实乃正之变也,故词当合其人之境地以观之。”

  文天祥的词关注政治,都是有为而发。这首词,是他应和王夫人词中的一首。代作,本意拟作、仿作,但这里主要是翻作的意思。文天祥寓自己的思想于其中翻填新词,校正王清惠的原作在内容上的不妥之处。

  文天祥的代作多引典抒情,却不隐晦难解,而是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意思。汉武帝时,假托王昭君为公主,远嫁西域乌孙王,令 * 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后来人们用此表达王昭君远嫁匈奴之事。杜甫《咏怀古迹》诗:“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文天祥这首词的开头借“琵琶”故事总指后妃宫女被掳北去。“姚黄”,牡丹中名贵品种,暗指王夫人。“移根仙阙”,离开宋宫,被驱北行,较之公主远嫁,处境惨,悲愁深。“王母”句,西王母瑶池美宴的古代传说,用来指宫中的.欢意已消失。

  “仙人”句,以铜仙坠泪的故事,感叹国土沦亡的惨痛。唐代天宝年间,唐玄宗避乱入蜀,在马嵬坡军士哗变被迫缢死杨玉环,后来,在行宫内听到雨声和风吹檐铃声相应,引发心事,即《雨霖铃》曲,“听行宫”两句,这里借此典表述被迫北去途中的悲苦心境。

  文天祥在上阙用沉重的笔调,紧扣“最苦”两字,反复陈述了亡国的痛烈心情。“彩云散,香尘灭。铜驼恨,那堪说。”“彩云散,香尘灭”比喻美好生活的毁灭;“铜驼恨”指南宋之覆亡;“那堪说”表明其悲痛之极,不能卒言。抗御元军、挽救宋室危亡之局的战场上,无数热血将士血战到底。安禄山叛乱时张巡拒守睢阳,抗击安禄山,“每战臶裂,嚼齿皆碎”。这种情境是文天祥所亲历亲知的,以补充王夫人的“妾在深宫那得知”的事实。”用“想”字领起,意境就更充实。

  “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昭阳”、“铜雀”,都是古都城台殿名,这里用来借指南宋宫殿,落日和秋月将光辉洒在故国宫殿上,寄托一种思念的情感。“回首”、“伤心”,借王夫人口气,寓其自己的悲感中。“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点明文天祥缘何代王清惠作此词的缘由。文天祥改变王清惠原作中消极避祸的思想,要洁身自爱,坚守操节,这实际上文天祥借王夫人之口表达的自勉之词,并与王夫之和众宫娥共勉。

  文天祥的词“气冲斗牛,无一毫毒靡之色”,《词林纪事》,凝聚了他对于生活、情思的感受和他的人格的结晶。读了他的词,让人顿觉忍辱偷生的可耻,和保全气节的光荣。词中蕴含的热情和血泪让读者生出几许激情。

  满江红·代王夫人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原文:

  试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阙。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听行宫、半夜雨淋铃,声声歇。

  彩云散,香尘灭。铜驼恨,那堪说!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回首昭阳辞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

  译文

  试问哀怨凄婉的琵琶声,万里胡沙外是怎样的风物情景?最痛苦是一朵名贵的姚黄花,被强移出扎根的仙家宫庭。王母的欢意销歇盛宴已终场,铜仙铅泪淌满的金盘也欹倾。半夜里行宫外雨淋风铃肠欲断,一滴滴一声声没有消停。

  美丽的彩云已消散,宫中的香尘再不见,铜驼荒草亡国恨,待要述说哪堪言!真思慕那慷慨赴国的男子汉,嚼碎钢牙满口血斑斑。回想起昭阳殿离别坠落的红日,最伤心铜雀台迎接新月一弯。细思量妾身不似当今帝王家,眼睁睁让大好河山沦陷。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等。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八句四*韵,下片十句五*韵。

  代王夫人作:王夫人名王清惠,宋末被选入宫为昭仪,宋亡被掳往大都。代作:本意拟作、仿作,词中主要是翻作的意思。

  琵(pí)琶(pá):乐器名。汉武帝时乌孙公主远嫁,令马上作乐,以慰道路之思。

  风色:风光物色。

  姚黄:一种名贵的牡丹,为宋代姚挂人家培育出的千叶黄花。词中喻指王夫人。

  移根仙阙(què):指把牡丹从仙官里移植他处。

  王母:古传说中的仙人西王母。

  仙人:即金铜仙人。汉武帝在建章宫前铸铜人,手捧盛露盘,魏明帝命人把铜人迁往洛阳,在拆迁时,据说铜人流下泪来。

  雨淋铃:雨淋在风铃上的声音。唐玄宗在奔蜀途中,听到夜雨淋铃,思念贵妃,分外凄怆,采其声为《雨淋铃》。

  香尘:词中指宫中的整华。

  铜驼(tuó)恨:晋索靖知天下将乱,指着洛阳宫门的铜驼说:“就要看见你埋在荆棘里”。词中指亡国之恨。

  嚼(jiáo)穿龈血:唐张巡临战时对敌大呼,经常把牙咬碎,牙龈流血,喷到脸上,说明愤怒已极。

  昭阳:汉时后宫有昭阳殿。词中代指王夫人居住的宋宫。

  铜雀:曹操所建的一所台,词中借指元宫。

  天家:帝王家。

  金瓯(ōu)缺:比喻山河破碎。

  赏析

  上片写宋亡后,王夫人被掠出宋宫,辗转北上,在驿舍听到夜雨淋铃,愁恨无法消解。词人用沉重的笔调,紧扣“最苦”两字,反复陈述了亡国的痛烈心情。起首“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两句以昭君比喻王清惠,她在北行途中,常向琵琶自语叹息:在塞外,除了黄沙还有什么风光?先写塞外的荒凉和她心情的凄怆,然后用名贵牡丹姚黄被人从仙宫里连根挖出,王母娘娘停止瑶池仙宴,汉宫金铜仙人被拆迁而泪满金盘,和唐玄宗在蜀中听到夜雨淋铃而万分感伤等一系列典故,写宋室灭亡,皇室人员被驱北行的惨状。

  下片写回首往事已成云烟,瞩目未来更添伤悲,情愿做一个男子汉慷慨殉国,决不愿像宋恭帝、全太后那样对敌人俯首称臣。词人先写国破家亡,繁华销尽,男儿已为国捐躯,此恨难消的悲痛心情,同时刻画了包括自己在内的民族英雄的形象。“那堪说”表明其悲痛之极,不能卒言。再以昭阳殿、铜雀台日落日出的变化,写改朝易代的惨景。“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这种情境是词人所亲历亲知的,以补充王夫人的“妾在深宫那得知”的事实。”用“想”字领起,意境就更充实。“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落日和秋月将光辉洒在故国宫殿上,寄托一种思念的情感。“回首”“伤心”,借王夫人口气,寓其词人的悲感。“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点明词人缘何代王清惠作这首词的缘由。词人改变王清惠原作中消极避祸的思想,要洁身自爱,坚守操节,这实际上是词人借王夫人之口表达的自勉之词,并与王夫之和众宫娥共勉。

  全词一气贯注,词人集中笔力抒写亡国之痛,在这基础上慷慨明志。上片运用各种典故描述离阙北上的痛苦。过片复申亡国之祸的惨烈。接着以将士的血战报国砥砺自己的志节,复以遥想故宫加深故国之思,瞻念前景而悲不自胜。最后表明誓死守节之志,有穿云裂石之概。全词层层递进,字字泣血,题旨在不断强化中得到实现,给读者以强烈感染。

  创作背景

  元军破临安时,宫中自大后以下均被押送大都,途中王夫人于壁中题《满江红》词一首,传诵一时。词人读后称其末句“欠商量”,于是以王夫人的口气,写下这首词。

  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满江红·代王夫人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试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阙。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听行宫、半夜雨淋铃,声声歇。

  彩云散,香尘灭。铜驼恨,那堪说。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

  注释

  ①代王夫人作:王夫人名王清惠,宋末被选入宫为昭仪,宋亡被掳往大都。途中驿馆壁题《满江红》传诵中原,文天祥不满意结尾三句:“问嫦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因以王清惠口气代作一首。

  ②姚黄:名贵的牡丹。

  ③仙人:即金铜仙人。汉武帝在建章宫前铸铜人,手捧盛露盘,魏明帝命人把铜人迁往洛阳,在拆迁时,据说铜人流下泪来。

  ④雨淋铃:唐玄宗在奔蜀途中,听到夜雨淋铃,思念贵妃,分外凄怆,采其声为《雨淋铃》。

  ⑤铜驼恨:晋索靖知天下将乱,指着洛阳宫门的铜驼说:“就要看见你埋在荆棘里”。宫门前的铜驼埋在荆棘里,象征着亡国。

  ⑥嚼穿龈血:唐张巡临战时对敌大呼,经常把牙咬碎,牙龈流血,喷到脸上,说明愤怒已极。

  ⑦铜雀:曹操所建台名。

  赏析

  上片写亡国之恨和被掳北行的痛苦。起首二句,以昭君比喻王清惠,她在北行途中,常向琵琶自语叹息:在塞外,除了黄沙还有什么风光!先写塞外的荒凉和她心情的凄怆,然后用名贵牡丹姚黄被人从仙宫里连根挖出,王母娘娘停止瑶池仙宴,汉宫金铜仙人被拆迁而泪满金盘,和唐玄宗在蜀中听到夜雨淋铃而万分感伤等一系列典故,写宋室灭亡,皇室人员被驱北行的惨状。

  下片抒写对敌人的仇恨和自己坚守节操保持清白的决心。先写国破家亡,繁华销尽,男儿已为国捐躯,此恨难消的悲痛心情,同时刻画了包括自己在内的民族英雄的形象。再以昭阳殿、铜雀台日落日出的变化,写改朝易代的惨景。最后表示虽然国土沦丧,无以为家,自己还要坚持操守,保持清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诗:“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文天祥这首词的开头借“琵琶”故事总指后妃宫女被掳北去。“姚黄”,牡丹中名贵品种,暗指王夫人。“移根仙阙”,离开宋宫,被驱北行,较之公主远嫁,处境惨,悲愁深。“王母”句,西王母瑶池美宴的古代传说,用来指宫中的欢意已消失。

  “仙人”句,以铜仙坠泪的故事,感叹国土沦亡的惨痛。唐代天宝年间,唐玄宗避乱入蜀,在马嵬坡军士哗变被迫缢死杨玉环,后来,在行宫内听到雨声和风吹檐铃声相应,引发心事,即《雨霖铃》曲,“听行宫”两句,这里借此典表述被迫北去途中的悲苦心境。

  文天祥在上阙用沉重的笔调,紧扣“最苦”两字,反复陈述了亡国的痛烈心情。“彩云散,香尘灭。铜驼恨,那堪说。”“彩云散,香尘灭”比喻美好生活的毁灭;“铜驼恨”指南宋之覆亡;“那堪说”表明其悲痛之极,不能卒言。抗御元军、挽救宋室危亡之局的战场上,无数热血将士血战到底。安禄山叛乱时张巡拒守睢阳,抗击安禄山,“每战臶裂,嚼齿皆碎”。这种情境是文天祥所亲历亲知的,以补充王夫人的“妾在深宫那得知”的事实。”用“想”字领起,意境就更充实。

  “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昭阳”、“铜雀”,都是古都城台殿名,这里用来借指南宋宫殿,落日和秋月将光辉洒在故国宫殿上,寄托一种思念的情感。“回首”、“伤心”,借王夫人口气,寓其自己的悲感中。“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点明文天祥缘何代王清惠作此词的缘由。文天祥改变王清惠原作中消极避祸的思想,要洁身自爱,坚守操节,这实际上文天祥借王夫人之口表达的自勉之词,并与王夫之和众宫娥共勉。

  文天祥的词“气冲斗牛,无一毫毒靡之色”,《词林纪事》,凝聚了他对于生活、情思的感受和他的人格的结晶。读了他的词,让人顿觉忍辱偷生的可耻,和保全气节的光荣。词中蕴含的热情和血泪让读者生出几许激情。


《天作》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扩展10)

——示儿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

  示儿原文翻译及赏析 1

  示儿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翻译:

  死去元知万事空:我快死了才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但悲不见九州同: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王师北定中原日:当宋朝的军队收复祖国领土的那一天,家祭无忘告乃翁: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在天之灵。

  注释

  示儿:告诉儿子。元:通原,本来。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但:只是。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冀州、兖(yǎ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这里代指的是中国。同:统一。王师:指南宋的军队。北定:将北方*定。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仪式。无:通“勿”,意思是不要。乃:你;你的。无忘:不要忘记。翁:父亲,爸爸。

  赏析:

  这首诗应该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是一个通假字;“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示儿原文翻译及赏析 2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

  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感到悲伤,没能见到国家统一。

  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

  注释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去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但:只是。

  悲:悲伤。

  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将北方*定。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无忘:不要忘记。

  乃翁:你们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赏析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是一个通假字;“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此句诗意是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见九州同”。“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憾之情。

  “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已经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你的父亲。表达的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1210年(宁宗嘉定三年),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此诗为陆游的绝笔,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陆游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示儿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我!

  注释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去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但:只是。

  悲:悲伤

  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将北方*定。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无忘:不要忘记。

  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赏析: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诗人在写此诗的十一年以前,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在热烈地期待着旧业的光复。直到临终之际,诗人仍然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敌部队要挥戈北上,赶走敌人,收复失地,*定中原。这对于诗人自己,当然是看不到了,只有后代的`儿孙们能看到。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当皇朝的军队收复中原的时候,不要忘记把“北定中原”这个大好的消息告诉诗人,以求了结一桩重大的心事。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万事皆空,用不着牵挂了,从中体会诗人那种悲哀凄凉之心情。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此句诗意是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见九州同”。“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感之情。

  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最后一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已经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你的父亲。表达的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示儿原文翻译及赏析 4

  示儿 陆游 南宋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①元:同“原”。

  ②但:只。

  ③悲:悲伤

  ④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⑤同:统一

  ⑥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⑦乃翁:老人自称,指陆游自己。

  ⑧北定:收复。

  【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赏析】: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望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示儿原文翻译及赏析 5

  示儿 宋朝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译文

  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感到悲伤,没能见到国家统一。

  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

  《示儿》注释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去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但:只是。

  悲:悲伤。

  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将北方*定。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无忘:不要忘记。

  乃翁:你们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示儿》赏析

  此上是陆游爱国上中的又原首名篇。陆游原生致力于抗金斗争,原直希国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上中可以领会到上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上人毕生的心事,上人始终如原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上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人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是原个通假字;“万事空”,是说人人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从上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州要的原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常,但就全上来说非常州要。它不但表现了上人生人所恋,人无所畏的生人观,更州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上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人不瞑目的心情。

  “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上人的悲怆心境。此句上意是上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人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原而深深感到遗憾。这原句中的“悲”字是句眼,上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人,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原。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见九州同”。“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上人内心的悲哀、遗憾之情。

  “王师北定中原日”,上人以热切期国的语气表达了渴国收复失地的信念。表明上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国。上人坚信总有原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原句,上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原转,无奈自己已经看不到祖国统原的那原天,只好把希国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你的父亲。表达的.上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这首上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上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上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上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上更美,更感人。

  《示儿》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1210年(宁宗嘉定三年),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此诗为陆游的绝笔,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