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原文及赏析(精选5篇)

首页 / 赏析 / |

  《闺怨》原文及赏析 1

  菩萨蛮・回文冬闺怨

  雪花飞暖融香颊。颊香融暖飞花雪。欺雪任单衣。衣单任雪欺。

  别时梅子结。结子梅时别。归不恨开迟。迟开恨不归。

  翻译

  雪花飞暖融了少妇的香脸。香气的脸上融化了飞花似的雪。在铺天盖地的雪面前,我凭着单衣抵挡。尽管我衣服单薄,靠着它就不怕雪欺压。

  离别时梅的果子已经结了结子的梅熟时,我们离别。只要他归来的话,我不恨梅花开得太晚。梅花迟开了,我愁恨的是他还不归。

  注释

  香颊:少妇的香脸。

  欺:压,盖。

  任:凭靠。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十月。苏轼被贬黄州,“杜门谢客”,冬至后又去天庆观养炼。在无所收获之后,作该词以解脱。

  赏析

  上片,用烘托的笔法,写少妇暮冬时节站在雪地里,忍着严寒的威胁,盼望郎君归来的情景。将阻碍爱情的原因归怨于一种客观事物的表达手法,人们称之为“移恨于物”。“雪花飞暖融香颊,颊香融暖飞花雪”,点明盼望郎君的时令、气氛与环境。漫天飞雪扑面来,反觉雪暖了脸,脸融了雪。冷就是冷,雪就是雪。冷、雪不可变暖,这纯属于一种心理变化。雪有人情,人有真理,物随人变。“欺雪任单衣,衣单任雪欺”,直议少妇穿着单衣,冒着严寒而不动摇的坚贞如一的精神。一“欺”,一“任”,辩证地烘托了少妇铮铮贞骨的爱情。

  下片,以回忆与推进相结合的手法,深一层地展示少妇思念郎君、盼望郎君而未愿的心态。“别时梅子结,结子梅时别”,忆起甜蜜的岁月,美好的离别。“梅子”不仅表明少妇与郎君离别的时令,更重要的象征着他们高洁的爱情与青春。“归不恨开迟,迟开恨不归”,再透过一层,道出了少妇此时此地难言之隐痛。只要你归,我不嫌梅花开晚了我最大的愁恨则是梅花开了,果子结了,你还是不回到我的身边。“恨”中饱含几分真情,“恨”中*添几分情趣。可谓牵肠挂肚,刻骨铭心,“恨”思绵绵无尽期。

  全词,通过现实与回忆、景物与人情、回环与强化、直写与烘托等相结合的手法,将一位痴心的少妇思念郎君又不能如愿从而产生的愁“恨”推向了高潮。

  《闺怨》原文及赏析 2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注解】:

  1、凝妆:盛妆。

  2、悔教:悔使。

  【韵译】:

  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

  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

  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评析】:

  这是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闺怨》原文及赏析 3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赏析:

  这首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王昌龄善于用七绝细腻而含蓄地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王昌龄极善言情。如果说李白的诗如奔泻的瀑布,那么王昌龄的诗则如蜿蜒流淌的溪流。他以精炼的语言、新颖独特的构思,含蓄委婉的笔法,留给人们悠长的艺术享受。诗贵曲而忌直,一览无余不是好诗。王昌龄的这首七绝含蓄、曲折,深得其妙。通篇叙别情而不着别字,言离愁而无愁字,写法极经济,意韵极深婉,可以说以最少的文字容纳了最多的语意。

  短篇小说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加以集中表现,使读者从这个横断面中窥见全豹。绝句在这一点上有些类似短篇小说。这首诗正是抓住闺中少妇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集中的描写,使读者从突变联想到渐进,从一刹那窥见全过程。这就很耐人寻味。此诗流传广泛,脍炙人口,其特色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有来历,二是有新意。

  说它有来历。主要是指“闺怨”是一种传统题材。梁代何逊有《闺怨》诗二首,抒发闺人“枕前双泪滴”和“独对后园花’’的孤独感伤,唐代贞观(627―649)初,“以赋著称的谢偃,《全唐诗》收其诗四首,其中一首题作《乐府新歌应教》,其诗云:“青楼绮阁已含春,凝妆艳粉复如神。细细轻裙全漏影,离离薄扇讵障尘。樽中酒色恒宜满,曲里歌声不厌新。紫燕欲飞先绕栋。黄莺始咔即娇人。撩乱垂丝昏柳陌,参差浓叶暗桑津。上客莫畏斜光晚,自有西园明月轮。”很明显,王昌龄的这首《闺怨》,化用了谢诗的某些语句。武则天的《苏氏织锦回文记》曰:“锦字网文,盛见传写,是*代闺怨之宗旨,属文之士咸龟镜焉。”(《全唐文》九七)所谓“织锦回文”和“锦字回文”是同一典故,出自《晋书・窦滔妻苏氏传》,其事指前秦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蕙(字若兰)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可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龟镜”就是借鉴,王昌龄的《闺怨》诗虽然不是直接“传写”窦滔妻之事,但它表现了“少妇”的空闺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不知愁”与第三句的“忽见”相照应,为下文的突兀转折作铺垫,构思新巧,对比强烈,有相反相成之效。

  第一,是审美内容上的出新。在《诗经》中,每每以昆虫和植物来触发离人的悲心,但一般没有更深的含义,而这里的少妇看到陌头杨柳返青,不仅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更后悔不该叫他去外出求取功名。不言而喻,在这个少妇看来,“杨柳色”比“觅封侯”更值得留恋,更有追求的价值。这里不仅包含着作者对功名富贵的轻视以及对美好时光和青春年华的珍惜,其审美内容也是新颖的,甚至可以说是进步的。

  从思想意义上说,这首诗的价值主要是由第四句体现的,而此句的重点是“觅封侯”三字,这与初唐“属文之士”所“龟镜”的“闺怨之宗旨”,则是相通的。

  在王昌龄现存的一百八十余首诗中,绝句约占一半,人称可与李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王世贞《艺苑卮言》)如果说这一首堪称“神品”的话,那么其“神”主要表现在一个新字上。

  第二,是作者独出心裁。首句“不知愁”(《全唐诗》作“不曾愁”),《唐诗三百首》编者于此三字旁注作:“偏先着此三字,返起下文。”其实不仅是这三个字,诗的前二句与“闺怨”的题意相反,着重写少妇的真稚心态和爱美字。许多选本把这三个字释作“从军”或“良人辛苦戎事”(《唐诗品汇》卷四七)等。这样解释虽然不能说错,但却有以偏概全之嫌。从军、征戎固然可以求取功名,而求取功名的途径又并非仅此一端。所以我认为“觅封侯”当与“觅举”的意思大致相同。《新唐书・薛登传》上疏云:“方今举公尤乖其本。明诏方下,固已驱驰府寺之廷,出入王公之第,陈篇希恩,奏记誓报。故俗号举人皆称觅举。”在此诗中,“觅封侯”,是泛指外出求取功名,可以是从军,也可以指寻求其他功名。

  《闺怨》原文及赏析 4

  原文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译文

  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

  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注释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凝妆:盛妆。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mì)封侯。 陌头:路边。觅封侯:为求得封侯而从军。觅,寻求。悔教:后悔让。

  赏析

  王昌龄的一系列宫闺怨诗中《闺怨》尤为突出。诗题为《闺怨》,起笔却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紧接着第二句又写出这位不知愁的少妇,如何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凝妆”登楼远眺的情景。于是,一个有些天真和娇憨之气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闺中少妇果真不知愁吗?当然不是。读过全诗之后我们知道,这是一位丈夫远征他乡,自己独守空房的少妇,即使在唐朝封建礼教尚不严格束缚妇女的时代,她*日里也是不能随便出门的。

  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称为“诗眼”。这位少妇所见,不过寻常之杨柳,作者何以称之为“忽见”?其实,诗句的关键是见到杨柳后忽然触发的联想和心理变化。杨柳在古代人的心目中,不仅仅是“春色”的代替物,同时,它又是友人别离时相赠的礼物,古人很早便有折柳相赠的*俗。因为那迷茫和朦胧的杨花柳絮和人的离愁别绪有着某种内在的相似。

  故少妇见到春风拂动下的杨柳,一定会联想很多。她会想到*日里的夫妻恩爱,想到与丈夫惜别时的深情,想到自己的美好年华在孤寂中一年年消逝,而眼前这大好春光却无人与她共赏……或许她还会联想到,丈夫戍守的边关,不知是黄沙漫漫,还是和家乡一样杨柳青青呢?

  在这一瞬间的联想之后,少妇心中那沉积已久的幽怨、离愁和遗憾便一下子强烈起来,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悔教夫婿觅封侯”便成为自然流淌出的情感。说到“忽见”,杨柳色显然只是触发少妇情感变化的一个媒介,一个外因。如果没有她*时感情的积蓄,她的希冀与无奈,她的哀怨与幽愁,杨柳是不会如此强烈地触动她“悔”的情感的。故曰少妇的情感变化看似突然,实则并不突然,而在情理之中。

  《闺怨》原文及赏析 5

  原文: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诗词赏析:

  洞房,犹言深屋,在很多进房屋的后部,通常是富贵人家女眷所居。居室本已深邃,又被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所以更见幽静。帘子称之为“真珠帘”(“真珠”即珍珠),无非形容其华贵,与上洞房相称,也是一种泛指。洞房、珠帘,都是通过描写环境以暗示其人的身份。“梧桐影”既与上文“寒月”相映,又暗逗下文“秋霜”,因无月则无影,而到了秋天,树中落叶最早的是梧桐,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前两句把景写得如此之冷清,人写得如此之幽独,就暗示了题中所谓寒闺之怨。

  在这冷清清的月光下,静悄悄的房屋中,帘子里的人还没有睡,手上拿着剪刀,在裁缝衣服,忽然,她感到剪刀冰凉,连手也觉得冷起来了。她随即想起,秋深了,要下霜了。秋霜欲下,玉手先知。暮秋深夜,赶制寒衣,是这位闺中少妇要寄给远方的征夫的。(唐代的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冬衣。所以唐诗中常常有秋闺捣练、制衣和寄衣的描写。在白居易的时代,府兵制已破坏,但家人为征夫寄寒衣,仍然是需要的。)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冬衣未成,秋霜欲下,想到亲人不但难归,而且还要受冻,女主人公的心中充满忧怨,于是,剪刀上的寒冷,不但传到了她手上,而且也传到她心上了。丈夫在外的辛苦,她独自在家的孤寂,合之欢乐,离之悲痛,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来。然而诗人却只写到女主人公从手上的剪刀之冷而感到天气的变化为止,其余一概不提,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会。虽似简单,实则丰富,这就是含蓄的妙处。这种对生活的感受是细致入微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对一些事物的变迁,*而不察,但敏感的诗人,却能将它捕捉起来,描写出来,使人感到既*凡又新鲜,这首诗艺术上就有这个特点。


《闺怨》原文及赏析(精选5篇)扩展阅读


《闺怨》原文及赏析(精选5篇)(扩展1)

——闺怨原文翻译及赏析优选【十】份

  闺怨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原文:

  寒闺怨

  唐代: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译文: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寒夜月光洒向庭院深处的屋内,珍珠帘外梧桐树影斑驳。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孤灯下她握着冰冷的剪刀为远方戍守的丈夫缝制着冬衣,秋霜将落,手已经预先感到寒冷。

  注释: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tóng)影。

  洞房:深屋,位于很多进房子的后边,在古代通常是女眷的居住处。真珠帘:真珠即珍珠,形容帘子的华贵。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其写情,是通过对事物的细致感受来表现的。此诗前两句用写景铺垫手法,描写主人公独居的冷清孤寂,扣信诗题“寒闺怨”。后两句用情景交融手法,描绘了一幅天寒岁暮、冬衣未成、秋霜欲下、征夫未归的孤冷画面,孤寂凉情直入人心,千般滋味涌上心头。第一句即点明时间:深夜,而寒月历来是秋冬两季的代名词。“洞房”两字可理解为新婚后的洞房,而“洞”又有深远的含义,也可理解为处于庭院深处的房间。但无论是哪种情况,一个“静”字就让这本该是温暖融融的居所显得不同寻常的冷清。居室本已深邃,又被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所以更见幽静。

  第二句更是将冷意继续延伸,“真珠帘”即为珍珠帘,尽显其华贵之意,与上洞房相称,不可呆看,显露出屋子主人身份的高贵,但即使是高贵的女子也摆脱不了空守闺房的寂寞。帘外的一株梧桐树,静静地立在院子当中,月光摇落,将它的影子拉得很长。

  洞房、珠帘,都是通过描写环境以暗示其人的身分。“梧桐影”既与上文“寒月”相映,又暗逗下文“秋霜”,因无月则无影,而到了秋天,树中落叶最早的是梧桐,所谓“一叶落而知夭下秋”。前两句把景写得如此之冷清,人写得如此之幽独,就暗示了题中所谓寒闺之怨。

  第三句第一个字就点明此刻的季节,正是寒霜将落的深秋。在这冷清清的月光下,静悄悄的房屋中,一帘子里的人还没有睡,忽然,她感到冰凉,连手也觉得冷起来了。随即想起,是秋深了,要下霜了。但暮秋深夜,秋霜还未降落,女主人公玉手先知,预先通过手冷感受到即将到来的霜露,这不免引人遐思。

  第四句给出了答案,原来女主人公并没有就寝,而是坐在灯下裁剪衣服,要赶制寒衣要寄给远方的征夫。气温骤降,手里的剪刀立刻变得冰凉刺骨,她这才知道屋外就要下霜了。而下霜则更加说明屋外的寒冷,同时也反衬出闺房的冷寂和独守深闺的落寞。

  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冬衣未成,秋霜欲下,想到亲人不但难归,而且还要受冻,岂能无怨?于是,剪刀上的寒冷,不但传到了她手上,而且也传到她心上了。丈夫在外的辛苦,自己在家的孤寂,合之欢乐,离之悲痛,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来,是完全可以想得到的。

  全诗虽似简单,实则丰富,写得含蓄有致,情景交融,言简意丰,一“知”一“冷”,通过写闺中少妇寒夜为征夫赶制冬衣的情景,尽显女子内心之凄凉,孤寂之“怨”。

  闺怨原文翻译及赏析 2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翻译

  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微风吹,汗味透香气,薄衫生凉意。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

  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冰冷了她红润的手。郎笑碗中的藕丝太长了。闺人一边吃长丝藕,一边又嘲笑她的情郎。

  注释

  柳庭风静人眠昼: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

  昼眠人静风庭柳: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

  香汗薄衫凉:微风吹,汗味透香气,薄衫生凉意。

  凉衫薄汗香: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

  手红冰碗藕: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

  藕碗冰红手: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冰冷了她红润的手。

  冰:古人常有在冬天凿冰藏于地窖的*惯,待盛夏之时取之消暑。

  郎笑藕丝长:郎笑碗中的藕丝太长了。“藕丝长”:象征着人的情意长久。在古典诗词中,常用“藕”谐“偶”,以“丝”谐“思”。

  长丝藕笑郎:闺人一边吃长丝藕,一边又嘲笑她的情郎(担心他薄情寡意不如藕丝长)。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微风吹,汗味透香气,薄衫生凉意。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

  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冰冷了她红润的手。郎笑碗中的藕丝太长了。闺人一边吃长丝藕,一边又嘲笑她的情郎。

  注释

  柳庭风静人眠昼: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

  昼眠人静风庭柳: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

  香汗薄衫凉:微风吹,汗味透香气,薄衫生凉意。

  凉衫薄汗香: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

  手红冰碗藕: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

  藕碗冰红手: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冰冷了她红润的手。冰:古人常有在冬天凿冰藏于地窖的*惯,待盛夏之时取之消暑。

  郎笑藕丝长:郎笑碗中的藕丝太长了。“藕丝长”:象征着人的情意长久。在古典诗词中,常用“藕”谐“偶”,以“丝”谐“思”。

  长丝藕笑郎:闺人一边吃长丝藕,一边又嘲笑她的情郎(担心他薄情寡意不如藕丝长)。

  鉴赏

  通常的回文诗,主要是指可以倒读的诗篇。回文诗尽管只有驾驭文字能力较高的人,方能为之,且需要作者费尽心机,但毕竟是文人墨客卖弄文才的一种文字游戏,有价值的作品不多。宋词中回文体不多,《东坡乐府》存有七首《菩萨蛮》回文词。

  苏东坡的回文词,两句一组,下句为上句的倒读,这比起一般回文诗整首倒读的作法要容易些,因而对作者思想束缚也少些。东坡的七首回文词中,如“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颦浅念谁人,人谁念浅颦”、“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归不恨开迟,迟开恨不归”等,下句补充发展了上句,故为妙构。

  这首回文词是作者“四时闺怨”中的“夏闺怨”。上阕写昼眠情景,下阕写醒后怨思。用意虽不甚深,词语自清美可诵。“柳庭”二句,关键在一“静”字。上句云“风静”,下句云“人静”。风静时庭柳低垂,闺人困倦而眠;当昼眠正熟,清风又吹拂起庭柳了。同是写“静”,却从不同角度着笔。静中见动,动中有静,颇见巧思。三、四句,细写昼眠的人。风吹香汗,薄衫生凉;而在凉衫中又透出依微的汗香。变化在“薄衫”与“薄汗”二语,写衫之薄,点出“夏”意,写汗之薄,便有风韵,而以一“凉”字串起,夏闺昼眠的形象自可想见。过片二句,是睡醒后的活动。她那红润的手儿持着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而这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又冰了她那红润的手儿。上句的“冰”是名词,下句的'“冰”作动词用。古人常在冬天凿冰藏于地窖,留待夏天解暑之用。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诗“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写以冰水拌藕,犹此词“手红”二句意。“郎笑耦丝长,长丝藕笑郎”,收两句为全词之旨。“藕丝长”,象征着人的情意绵长,古乐府中,常以“藕”谐“偶”,以“丝”谐“思”,藕节同心,故亦象征情人的永好。《读曲歌》:“思欢久,不爱独枝莲(怜),只惜同心藕(偶)。”自然,郎的笑是有调笑的意味的,故闺人报以“长丝藕笑郎”之语。笑郎,大概是笑他的太不领情或是不识情趣吧。郎的情意不如藕丝之长,末句始露出“闺怨”本意。

  赏析

  东坡的回文词,两句一组,下句为上句的倒读,这比起一般回文诗整首倒读的作法要容易些,因而对作者思想束缚也少些。东坡的七首回文词中,如“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颦浅念谁人,人谁念浅颦”、“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归不恨开迟,迟开恨不归”等,下句补充发展了上句,故为妙构。

  这首回文词是作者“回时闺怨”中的“夏闺怨”。上片写闺人昼寝的情景,下片写醒后的怨思。用意虽不甚深,词语自清美可诵。“柳庭”二句,关键在一“静”字。上句云“风静”,下句云“人静”。风静时庭柳低垂,闺人困倦而眠;当昼眠正熟,清风又吹拂起庭柳了。同是写“静”,却从不同角度着笔。静中见动,动中有静,颇见巧思。三、四句,细写昼眠的人。风吹香汗,薄衫生凉;而在凉衫中又透出依微的汗香。变化在“薄衫”与“薄汗”二语,写衫之薄,点出“夏”意,写汗之薄,便有风韵,而以一“凉”字串起,夏闺昼眠的形象自可想见。过片二句,是睡醒后的活动。她那红润的手儿持着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而这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又冰了她那红润的手儿。上句的“冰”是名词,下句的“冰”作动词用。古人常在冬天凿冰藏于地窖,留待夏天解暑之用。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诗“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写以冰水拌藕,犹此词“手红”二句意。“郎笑耦丝长,长丝藕笑郎”,收两句为全词之旨。“藕丝长”,象征着人的情意绵长,古乐府中,常以“藕”谐“偶”,以“丝”谐“思”,藕节同心,故亦象征情人的永好。《读曲歌》:“思欢久,不爱独枝莲(怜),只惜同心藕(偶)。”自然,郎的笑是有调笑的意味的,故闺人报以“长丝藕笑郎”之语。笑郎,大概是笑他的太不领情或是不识情趣吧。郎的情意不如藕丝之长,末句始露出“闺怨”本意。

  这首词在格律、内容感情、意境等方面都符合回文词的要求,同时又不失作者的大家气派,实为难得。

  闺怨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译文:

  译文一

  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译文二

  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

  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

  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注释:

  1.闺怨:少妇的幽怨。闺,女子卧室,借指女子。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以此题材写的诗称“闺怨诗”。

  2."不知愁"一作"不曾愁",则诗意大减。

  3.凝妆:盛妆。

  4.陌头:路边。

  5.觅封侯:为求得封侯而从军。觅,寻求。

  6.悔教:后悔让

  赏析:

  1.简析:

  王昌龄的一系列宫闺怨诗中《闺怨》尤为突出。诗题为《闺怨》,起笔却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紧接着第二句又写出这位不知愁的少妇,如何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凝妆”登楼远眺的情景。于是,一个有些天真和娇憨之气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闺中少妇果真不知愁吗?当然不是。读过全诗之后我们知道,这是一位丈夫远征他乡,自己独守空房的少妇,即使在唐朝封建礼教尚不严格束缚妇女的时代,她*日里也是不能随便出门的。

  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称为“诗眼”。这位少妇所见,不过寻常之杨柳,作者何以称之为“忽见”?其实,诗句的关键是见到杨柳后忽然触发的联想和心理变化。杨柳在古代人的心目中,不仅仅是“春色”的代替物,同时,它又是友人别离时相赠的礼物,古人很早便有折柳相赠的*俗。因为那迷茫和朦胧的杨花柳絮和人的离愁别绪有着某种内在的相似。

  故少妇见到春风拂动下的杨柳,一定会联想很多。她会想到*日里的夫妻恩爱,想到与丈夫惜别时的深情,想到自己的美好年华在孤寂中一年年消逝,而眼前这大好春光却无人与她共赏……或许她还会联想到,丈夫戍守的边关,不知是黄沙漫漫,还是和家乡一样杨柳青青呢?

  在这一瞬间的联想之后,少妇心中那沉积已久的幽怨、离愁和遗憾便一下子强烈起来,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悔教夫婿觅封侯”便成为自然流淌出的情感。说到“忽见”,杨柳色显然只是触发少妇情感变化的一个媒介,一个外因。如果没有她*时感情的积蓄,她的希冀与无奈,她的'哀怨与幽愁,杨柳是不会如此强烈地触动她“悔”的情感的。故曰少妇的情感变化看似突然,实则并不突然,而在情理之中。

  2.简评:

  这首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王昌龄善于用七绝细腻而含蓄地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王昌龄极善言情。如果说李白的诗如奔泻的瀑布,那么王昌龄的诗则如蜿蜒流淌的溪流。他以精炼的语言、新颖独特的构思,含蓄委婉的笔法,留给人们悠长的艺术享受。诗贵曲而忌直,一览无余不是好诗。王昌龄的这首七绝含蓄、曲折,深得其妙。通篇叙别情而不着别字,言离愁而无愁字,写法极经济,意韵极深婉,可以说以最少的文字容纳了最多的语意。

  短篇小说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加以集中表现,使读者从这个横断面中窥见全豹。绝句在这一点上有些类似短篇小说。这首诗正是抓住闺中少妇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集中的描写,使读者从突变联想到渐进,从一刹那窥见全过程。这就很耐人寻味。此诗流传广泛,脍炙人口,其特色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有来历,二是有新意。

  说它有来历。主要是指“闺怨”是一种传统题材。梁代何逊有《闺怨》诗二首,抒发闺人“枕前双泪滴”和“独对后园花’’的孤独感伤,唐代贞观(627—649)初,“以赋著称的谢偃,《全唐诗》收其诗四首,其中一首题作《乐府新歌应教》,其诗云:“青楼绮阁已含春,凝妆艳粉复如神。细细轻裙全漏影,离离薄扇讵障尘。樽中酒色恒宜满,曲里歌声不厌新。紫燕欲飞先绕栋。黄莺始咔即娇人。撩乱垂丝昏柳陌,参差浓叶暗桑津。上客莫畏斜光晚,自有西园明月轮。”很明显,王昌龄的这首《闺怨》,化用了谢诗的某些语句。武则天的《苏氏织锦回文记》曰:“锦字网文,盛见传写,是*代闺怨之宗旨,属文之士咸龟镜焉。”(《全唐文》九七)所谓“织锦回文”和“锦字回文”是同一典故,出自《晋书·窦滔妻苏氏传》,其事指前秦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蕙(字若兰)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可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龟镜”就是借鉴,王昌龄的《闺怨》诗虽然不是直接“传写”窦滔妻之事,但它表现了“少妇”的空闺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不知愁”与第三句的“忽见”相照应,为下文的突兀转折作铺垫,构思新巧,对比强烈,有相反相成之效。

  第一,是审美内容上的出新。在《诗经》中,每每以昆虫和植物来触发离人的悲心,但一般没有更深的含义,而这里的少妇看到陌头杨柳返青,不仅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更后悔不该叫他去外出求取功名。不言而喻,在这个少妇看来,“杨柳色”比“觅封侯”更值得留恋,更有追求的价值。这里不仅包含着作者对功名富贵的轻视以及对美好时光和青春年华的珍惜,其审美内容也是新颖的,甚至可以说是进步的。

  从思想意义上说,这首诗的价值主要是由第四句体现的,而此句的重点是“觅封侯”三字,这与初唐“属文之士”所“龟镜”的“闺怨之宗旨”,则是相通的。

  在王昌龄现存的一百八十余首诗中,绝句约占一半,人称可与李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王世贞《艺苑卮言》)如果说这一首堪称“神品”的话,那么其“神”主要表现在一个新字上。

  第二,是作者独出心裁。首句“不知愁”(《全唐诗》作“不曾愁”),《唐诗三百首》编者于此三字旁注作:“偏先着此三字,返起下文。”其实不仅是这三个字,诗的前二句与“闺怨”的题意相反,着重写少妇的真稚心态和爱美字。许多选本把这三个字释作“从军”或“良人辛苦戎事”(《唐诗品汇》卷四七)等。这样解释虽然不能说错,但却有以偏概全之嫌。从军、征戎固然可以求取功名,而求取功名的途径又并非仅此一端。所以我认为“觅封侯”当与“觅举”的意思大致相同。《新唐书·薛登传》上疏云:“方今举公尤乖其本。明诏方下,固已驱驰府寺之廷,出入王公之第,陈篇希恩,奏记誓报。故俗号举人皆称觅举。”在此诗中,“觅封侯”,是泛指外出求取功名,可以是从军,也可以指寻求其他功名。

  闺怨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原文: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译文:

  译文一

  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译文二

  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

  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

  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注释:

  1.闺怨:少妇的幽怨。闺,女子卧室,借指女子。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以此题材写的诗称“闺怨诗”。

  2."不知愁"一作"不曾愁",则诗意大减。

  3.凝妆:盛妆。

  4.陌头:路边。

  5.觅封侯:为求得封侯而从军。觅,寻求。

  6.悔教:后悔让

  赏析:

  1.简析:

  王昌龄的一系列宫闺怨诗中《闺怨》尤为突出。诗题为《闺怨》,起笔却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紧接着第二句又写出这位不知愁的少妇,如何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凝妆”登楼远眺的情景。于是,一个有些天真和娇憨之气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闺中少妇果真不知愁吗?当然不是。读过全诗之后我们知道,这是一位丈夫远征他乡,自己独守空房的少妇,即使在唐朝封建礼教尚不严格束缚妇女的时代,她*日里也是不能随便出门的。

  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称为“诗眼”。这位少妇所见,不过寻常之杨柳,作者何以称之为“忽见”?其实,诗句的关键是见到杨柳后忽然触发的联想和心理变化。杨柳在古代人的心目中,不仅仅是“春色”的代替物,同时,它又是友人别离时相赠的礼物,古人很早便有折柳相赠的*俗。因为那迷茫和朦胧的杨花柳絮和人的离愁别绪有着某种内在的相似。

  故少妇见到春风拂动下的杨柳,一定会联想很多。她会想到*日里的夫妻恩爱,想到与丈夫惜别时的深情,想到自己的美好年华在孤寂中一年年消逝,而眼前这大好春光却无人与她共赏……或许她还会联想到,丈夫戍守的边关,不知是黄沙漫漫,还是和家乡一样杨柳青青呢?

  在这一瞬间的联想之后,少妇心中那沉积已久的幽怨、离愁和遗憾便一下子强烈起来,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悔教夫婿觅封侯”便成为自然流淌出的'情感。说到“忽见”,杨柳色显然只是触发少妇情感变化的一个媒介,一个外因。如果没有她*时感情的积蓄,她的希冀与无奈,她的哀怨与幽愁,杨柳是不会如此强烈地触动她“悔”的情感的。故曰少妇的情感变化看似突然,实则并不突然,而在情理之中。

  2.简评:

  这首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王昌龄善于用七绝细腻而含蓄地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王昌龄极善言情。如果说李白的诗如奔泻的瀑布,那么王昌龄的诗则如蜿蜒流淌的溪流。他以精炼的语言、新颖独特的构思,含蓄委婉的笔法,留给人们悠长的艺术享受。诗贵曲而忌直,一览无余不是好诗。王昌龄的这首七绝含蓄、曲折,深得其妙。通篇叙别情而不着别字,言离愁而无愁字,写法极经济,意韵极深婉,可以说以最少的文字容纳了最多的语意。

  短篇小说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加以集中表现,使读者从这个横断面中窥见全豹。绝句在这一点上有些类似短篇小说。这首诗正是抓住闺中少妇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集中的描写,使读者从突变联想到渐进,从一刹那窥见全过程。这就很耐人寻味。此诗流传广泛,脍炙人口,其特色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有来历,二是有新意。

  说它有来历。主要是指“闺怨”是一种传统题材。梁代何逊有《闺怨》诗二首,抒发闺人“枕前双泪滴”和“独对后园花’’的孤独感伤,唐代贞观(627—649)初,“以赋著称的谢偃,《全唐诗》收其诗四首,其中一首题作《乐府新歌应教》,其诗云:“青楼绮阁已含春,凝妆艳粉复如神。细细轻裙全漏影,离离薄扇讵障尘。樽中酒色恒宜满,曲里歌声不厌新。紫燕欲飞先绕栋。黄莺始咔即娇人。撩乱垂丝昏柳陌,参差浓叶暗桑津。上客莫畏斜光晚,自有西园明月轮。”很明显,王昌龄的这首《闺怨》,化用了谢诗的某些语句。武则天的《苏氏织锦回文记》曰:“锦字网文,盛见传写,是*代闺怨之宗旨,属文之士咸龟镜焉。”(《全唐文》九七)所谓“织锦回文”和“锦字回文”是同一典故,出自《晋书·窦滔妻苏氏传》,其事指前秦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蕙(字若兰)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可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龟镜”就是借鉴,王昌龄的《闺怨》诗虽然不是直接“传写”窦滔妻之事,但它表现了“少妇”的空闺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不知愁”与第三句的“忽见”相照应,为下文的突兀转折作铺垫,构思新巧,对比强烈,有相反相成之效。

  第一,是审美内容上的出新。在《诗经》中,每每以昆虫和植物来触发离人的悲心,但一般没有更深的含义,而这里的少妇看到陌头杨柳返青,不仅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更后悔不该叫他去外出求取功名。不言而喻,在这个少妇看来,“杨柳色”比“觅封侯”更值得留恋,更有追求的价值。这里不仅包含着作者对功名富贵的轻视以及对美好时光和青春年华的珍惜,其审美内容也是新颖的,甚至可以说是进步的。

  从思想意义上说,这首诗的价值主要是由第四句体现的,而此句的重点是“觅封侯”三字,这与初唐“属文之士”所“龟镜”的“闺怨之宗旨”,则是相通的。

  在王昌龄现存的一百八十余首诗中,绝句约占一半,人称可与李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王世贞《艺苑卮言》)如果说这一首堪称“神品”的话,那么其“神”主要表现在一个新字上。

  第二,是作者独出心裁。首句“不知愁”(《全唐诗》作“不曾愁”),《唐诗三百首》编者于此三字旁注作:“偏先着此三字,返起下文。”其实不仅是这三个字,诗的前二句与“闺怨”的题意相反,着重写少妇的真稚心态和爱美字。许多选本把这三个字释作“从军”或“良人辛苦戎事”(《唐诗品汇》卷四七)等。这样解释虽然不能说错,但却有以偏概全之嫌。从军、征戎固然可以求取功名,而求取功名的途径又并非仅此一端。所以我认为“觅封侯”当与“觅举”的意思大致相同。《新唐书·薛登传》上疏云:“方今举公尤乖其本。明诏方下,固已驱驰府寺之廷,出入王公之第,陈篇希恩,奏记誓报。故俗号举人皆称觅举。”在此诗中,“觅封侯”,是泛指外出求取功名,可以是从军,也可以指寻求其他功名。

  闺怨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译文

  寒夜月光洒向庭院深处的屋内,珍珠帘外梧桐树影斑驳。

  孤灯下她握着冰冷的剪刀为远方戍守的丈夫缝制着冬衣,秋霜将落,手已经预先感到寒冷。

  注释

  洞房:深屋,位于很多进房子的后边,在古代通常是女眷的居住处。

  真珠帘:真珠即珍珠,形容帘子的华贵。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其写情,是通过对事物的细致感受来表现的。此诗前两句用写景铺垫手法,描写主人公独居的冷清孤寂,扣信诗题“寒闺怨”。后两句用情景交融手法,描绘了一幅天寒岁暮、冬衣未成、秋霜欲下、征夫未归的孤冷画面,孤寂凉情直入人心,千般滋味涌上心头。第一句即点明时间:深夜,而寒月历来是秋冬两季的代名词。“洞房”两字可理解为新婚后的洞房,而“洞”又有深远的含义,也可理解为处于庭院深处的房间。但无论是哪种情况,一个“静”字就让这本该是温暖融融的居所显得不同寻常的冷清。居室本已深邃,又被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所以更见幽静。

  第二句更是将冷意继续延伸,“真珠帘”即为珍珠帘,尽显其华贵之意,与上洞房相称,不可呆看,显露出屋子主人身份的高贵,但即使是高贵的女子也摆脱不了空守闺房的寂寞。帘外的一株梧桐树,静静地立在院子当中,月光摇落,将它的影子拉得很长。

  洞房、珠帘,都是通过描写环境以暗示其人的身分。“梧桐影”既与上文“寒月”相映,又暗逗下文“秋霜”,因无月则无影,而到了秋天,树中落叶最早的是梧桐,所谓“一叶落而知夭下秋”。前两句把景写得如此之冷清,人写得如此之幽独,就暗示了题中所谓寒闺之怨。

  第三句第一个字就点明此刻的季节,正是寒霜将落的深秋。在这冷清清的月光下,静悄悄的房屋中,一帘子里的人还没有睡,忽然,她感到冰凉,连手也觉得冷起来了。随即想起,是秋深了,要下霜了。但暮秋深夜,秋霜还未降落,女主人公玉手先知,预先通过手冷感受到即将到来的霜露,这不免引人遐思。

  第四句给出了答案,原来女主人公并没有就寝,而是坐在灯下裁剪衣服,要赶制寒衣要寄给远方的征夫。气温骤降,手里的剪刀立刻变得冰凉刺骨,她这才知道屋外就要下霜了。而下霜则更加说明屋外的寒冷,同时也反衬出闺房的冷寂和独守深闺的落寞。

  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冬衣未成,秋霜欲下,想到亲人不但难归,而且还要受冻,岂能无怨?于是,剪刀上的寒冷,不但传到了她手上,而且也传到她心上了。丈夫在外的辛苦,自己在家的孤寂,合之欢乐,离之悲痛,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来,是完全可以想得到的。

  全诗虽似简单,实则丰富,写得含蓄有致,情景交融,言简意丰,一“知”一“冷”,通过写闺中少妇寒夜为征夫赶制冬衣的情景,尽显女子内心之凄凉,孤寂之“怨”。

  创作背景

  这首闺怨诗,是以战争为背景的,大约写于公元822年(唐穆宗李恒长庆二年)前后。公元820年(唐宪宗元和十五年),白居易从忠州调回朝廷。时宪宗去世,穆宗继位,宦官把持朝政,天子纵荒,宰相才下,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政治非常黑暗。加上朝廷以为藩镇割据已经*定,天下太*无事,令各军裁减兵额,激怒了无业的士兵。公元821年(穆宗长庆元年),河北地区的朱克融、王廷凑和史宪成等兵将又乘机拥兵割据。朝廷发兵十五万人*叛,但财竭力穷,毫无建树,只是给广大百姓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寒闺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也含蓄地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战乱征戍的怨恨之情。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闺怨原文翻译及赏析 6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译文

  寒夜月光洒向庭院深处的屋内,珍珠帘外梧桐树影斑驳。

  孤灯下她握着冰冷的剪刀为远方戍守的丈夫缝制着冬衣,秋霜将落,手已经预先感到寒冷。

  注释

  洞房:深屋,位于很多进房子的后边,在古代通常是女眷的居住处。

  真珠帘:真珠即珍珠,形容帘子的华贵。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其写情,是通过对事物的细致感受来表现的。此诗前两句用写景铺垫手法,描写主人公独居的冷清孤寂,扣信诗题“寒闺怨”。后两句用情景交融手法,描绘了一幅天寒岁暮、冬衣未成、秋霜欲下、征夫未归的孤冷画面,孤寂凉情直入人心,千般滋味涌上心头。第一句即点明时间:深夜,而寒月历来是秋冬两季的代名词。“洞房”两字可理解为新婚后的洞房,而“洞”又有深远的含义,也可理解为处于庭院深处的房间。但无论是哪种情况,一个“静”字就让这本该是温暖融融的居所显得不同寻常的冷清。居室本已深邃,又被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所以更见幽静。

  第二句更是将冷意继续延伸,“真珠帘”即为珍珠帘,尽显其华贵之意,与上洞房相称,不可呆看,显露出屋子主人身份的高贵,但即使是高贵的女子也摆脱不了空守闺房的寂寞。帘外的一株梧桐树,静静地立在院子当中,月光摇落,将它的影子拉得很长。

  洞房、珠帘,都是通过描写环境以暗示其人的身分。“梧桐影”既与上文“寒月”相映,又暗逗下文“秋霜”,因无月则无影,而到了秋天,树中落叶最早的是梧桐,所谓“一叶落而知夭下秋”。前两句把景写得如此之冷清,人写得如此之幽独,就暗示了题中所谓寒闺之怨。

  第三句第一个字就点明此刻的季节,正是寒霜将落的.深秋。在这冷清清的月光下,静悄悄的房屋中,一帘子里的人还没有睡,忽然,她感到冰凉,连手也觉得冷起来了。随即想起,是秋深了,要下霜了。但暮秋深夜,秋霜还未降落,女主人公玉手先知,预先通过手冷感受到即将到来的霜露,这不免引人遐思。

  第四句给出了答案,原来女主人公并没有就寝,而是坐在灯下裁剪衣服,要赶制寒衣要寄给远方的征夫。气温骤降,手里的剪刀立刻变得冰凉刺骨,她这才知道屋外就要下霜了。而下霜则更加说明屋外的寒冷,同时也反衬出闺房的冷寂和独守深闺的落寞。

  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冬衣未成,秋霜欲下,想到亲人不但难归,而且还要受冻,岂能无怨?于是,剪刀上的寒冷,不但传到了她手上,而且也传到她心上了。丈夫在外的辛苦,自己在家的孤寂,合之欢乐,离之悲痛,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来,是完全可以想得到的。

  全诗虽似简单,实则丰富,写得含蓄有致,情景交融,言简意丰,一“知”一“冷”,通过写闺中少妇寒夜为征夫赶制冬衣的情景,尽显女子内心之凄凉,孤寂之“怨”。

  创作背景

  这首闺怨诗,是以战争为背景的,大约写于公元822年(唐穆宗李恒长庆二年)前后。公元820年(唐宪宗元和十五年),白居易从忠州调回朝廷。时宪宗去世,穆宗继位,宦官把持朝政,天子纵荒,宰相才下,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政治非常黑暗。加上朝廷以为藩镇割据已经*定,天下太*无事,令各军裁减兵额,激怒了无业的士兵。公元821年(穆宗长庆元年),河北地区的朱克融、王廷凑和史宪成等兵将又乘机拥兵割据。朝廷发兵十五万人*叛,但财竭力穷,毫无建树,只是给广大百姓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寒闺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也含蓄地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战乱征戍的怨恨之情。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闺怨原文翻译及赏析 7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译文

  寒夜月光洒向庭院深处的屋内,珍珠帘外梧桐树影斑驳。

  孤灯下她握着冰冷的剪刀为远方戍守的丈夫缝制着冬衣,秋霜将落,手已经预先感到寒冷。

  注释

  洞房:深屋,位于很多进房子的后边,在古代通常是女眷的居住处。

  真珠帘:真珠即珍珠,形容帘子的华贵。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其写情,是通过对事物的`细致感受来表现的。此诗前两句用写景铺垫手法,描写主人公独居的冷清孤寂,扣信诗题“寒闺怨”。后两句用情景交融手法,描绘了一幅天寒岁暮、冬衣未成、秋霜欲下、征夫未归的孤冷画面,孤寂凉情直入人心,千般滋味涌上心头。第一句即点明时间:深夜,而寒月历来是秋冬两季的代名词。“洞房”两字可理解为新婚后的洞房,而“洞”又有深远的含义,也可理解为处于庭院深处的房间。但无论是哪种情况,一个“静”字就让这本该是温暖融融的居所显得不同寻常的冷清。居室本已深邃,又被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所以更见幽静。

  第二句更是将冷意继续延伸,“真珠帘”即为珍珠帘,尽显其华贵之意,与上洞房相称,不可呆看,显露出屋子主人身份的高贵,但即使是高贵的女子也摆脱不了空守闺房的寂寞。帘外的一株梧桐树,静静地立在院子当中,月光摇落,将它的影子拉得很长。

  洞房、珠帘,都是通过描写环境以暗示其人的身分。“梧桐影”既与上文“寒月”相映,又暗逗下文“秋霜”,因无月则无影,而到了秋天,树中落叶最早的是梧桐,所谓“一叶落而知夭下秋”。前两句把景写得如此之冷清,人写得如此之幽独,就暗示了题中所谓寒闺之怨。

  第三句第一个字就点明此刻的季节,正是寒霜将落的深秋。在这冷清清的月光下,静悄悄的房屋中,一帘子里的人还没有睡,忽然,她感到冰凉,连手也觉得冷起来了。随即想起,是秋深了,要下霜了。但暮秋深夜,秋霜还未降落,女主人公玉手先知,预先通过手冷感受到即将到来的霜露,这不免引人遐思。

  第四句给出了答案,原来女主人公并没有就寝,而是坐在灯下裁剪衣服,要赶制寒衣要寄给远方的征夫。气温骤降,手里的剪刀立刻变得冰凉刺骨,她这才知道屋外就要下霜了。而下霜则更加说明屋外的寒冷,同时也反衬出闺房的冷寂和独守深闺的落寞。

  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冬衣未成,秋霜欲下,想到亲人不但难归,而且还要受冻,岂能无怨?于是,剪刀上的寒冷,不但传到了她手上,而且也传到她心上了。丈夫在外的辛苦,自己在家的孤寂,合之欢乐,离之悲痛,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来,是完全可以想得到的。

  全诗虽似简单,实则丰富,写得含蓄有致,情景交融,言简意丰,一“知”一“冷”,通过写闺中少妇寒夜为征夫赶制冬衣的情景,尽显女子内心之凄凉,孤寂之“怨”。

  创作背景

  这首闺怨诗,是以战争为背景的,大约写于公元822年(唐穆宗李恒长庆二年)前后。公元820年(唐宪宗元和十五年),白居易从忠州调回朝廷。时宪宗去世,穆宗继位,宦官把持朝政,天子纵荒,宰相才下,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政治非常黑暗。加上朝廷以为藩镇割据已经*定,天下太*无事,令各军裁减兵额,激怒了无业的士兵。公元821年(穆宗长庆元年),河北地区的朱克融、王廷凑和史宪成等兵将又乘机拥兵割据。朝廷发兵十五万人*叛,但财竭力穷,毫无建树,只是给广大百姓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寒闺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也含蓄地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战乱征戍的怨恨之情。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闺怨原文翻译及赏析 8

  原文:

  闺怨·去年离别雁初归

  唐代:张纮(唐)

  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

  征客*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寒衣?

  译文:

  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

  去年离别正是北雁南飞,今夜灯下衣已不见流萤踪迹。

  征客*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寒衣?

  远征的丈夫*来没有消息,棉衣做好了不知该寄向哪儿?

  注释:

  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

  征客*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寒衣?

  赏析:

  这是一首很优美的小诗。诗写一位少妇,独处空闺,深深地思念着远征边塞的丈夫,情真意切,思致清幽绵邈。唐初边地战火不断,诗人有所感而作此诗。开头两句借雁和萤说明女主人公和丈夫分别已经有一年了。更让人担心的是“*来”没有消息。尽管如此,女主人公夜中还在赶忙缝制寒衣,思念、忧虑、关切之情和离别的痛苦都融在其中了。诗通过对女主人公心理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不幸者的深切同情。

  闺怨原文翻译及赏析 9

  原文: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译文:

  译文一

  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译文二

  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

  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

  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注释:

  1.闺怨:少妇的幽怨。闺,女子卧室,借指女子。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以此题材写的诗称“闺怨诗”。

  2."不知愁"一作"不曾愁",则诗意大减。

  3.凝妆:盛妆。

  4.陌头:路边。

  5.觅封侯:为求得封侯而从军。觅,寻求。

  6.悔教:后悔让

  赏析:

  1.简析:

  王昌龄的一系列宫闺怨诗中《闺怨》尤为突出。诗题为《闺怨》,起笔却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紧接着第二句又写出这位不知愁的少妇,如何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凝妆”登楼远眺的情景。于是,一个有些天真和娇憨之气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闺中少妇果真不知愁吗?当然不是。读过全诗之后我们知道,这是一位丈夫远征他乡,自己独守空房的少妇,即使在唐朝封建礼教尚不严格束缚妇女的时代,她*日里也是不能随便出门的。

  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称为“诗眼”。这位少妇所见,不过寻常之杨柳,作者何以称之为“忽见”?其实,诗句的关键是见到杨柳后忽然触发的联想和心理变化。杨柳在古代人的心目中,不仅仅是“春色”的代替物,同时,它又是友人别离时相赠的礼物,古人很早便有折柳相赠的*俗。因为那迷茫和朦胧的杨花柳絮和人的离愁别绪有着某种内在的相似。

  故少妇见到春风拂动下的杨柳,一定会联想很多。她会想到*日里的夫妻恩爱,想到与丈夫惜别时的深情,想到自己的美好年华在孤寂中一年年消逝,而眼前这大好春光却无人与她共赏……或许她还会联想到,丈夫戍守的边关,不知是黄沙漫漫,还是和家乡一样杨柳青青呢?

  在这一瞬间的联想之后,少妇心中那沉积已久的幽怨、离愁和遗憾便一下子强烈起来,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悔教夫婿觅封侯”便成为自然流淌出的情感。说到“忽见”,杨柳色显然只是触发少妇情感变化的一个媒介,一个外因。如果没有她*时感情的积蓄,她的希冀与无奈,她的哀怨与幽愁,杨柳是不会如此强烈地触动她“悔”的情感的。故曰少妇的情感变化看似突然,实则并不突然,而在情理之中。

  2.简评:

  这首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王昌龄善于用七绝细腻而含蓄地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王昌龄极善言情。如果说李白的诗如奔泻的瀑布,那么王昌龄的诗则如蜿蜒流淌的溪流。他以精炼的语言、新颖独特的构思,含蓄委婉的笔法,留给人们悠长的艺术享受。诗贵曲而忌直,一览无余不是好诗。王昌龄的这首七绝含蓄、曲折,深得其妙。通篇叙别情而不着别字,言离愁而无愁字,写法极经济,意韵极深婉,可以说以最少的文字容纳了最多的语意。

  短篇小说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加以集中表现,使读者从这个横断面中窥见全豹。绝句在这一点上有些类似短篇小说。这首诗正是抓住闺中少妇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集中的描写,使读者从突变联想到渐进,从一刹那窥见全过程。这就很耐人寻味。此诗流传广泛,脍炙人口,其特色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有来历,二是有新意。

  说它有来历。主要是指“闺怨”是一种传统题材。梁代何逊有《闺怨》诗二首,抒发闺人“枕前双泪滴”和“独对后园花’’的孤独感伤,唐代贞观(627—649)初,“以赋著称的谢偃,《全唐诗》收其诗四首,其中一首题作《乐府新歌应教》,其诗云:“青楼绮阁已含春,凝妆艳粉复如神。细细轻裙全漏影,离离薄扇讵障尘。樽中酒色恒宜满,曲里歌声不厌新。紫燕欲飞先绕栋。黄莺始咔即娇人。撩乱垂丝昏柳陌,参差浓叶暗桑津。上客莫畏斜光晚,自有西园明月轮。”很明显,王昌龄的这首《闺怨》,化用了谢诗的某些语句。武则天的《苏氏织锦回文记》曰:“锦字网文,盛见传写,是*代闺怨之宗旨,属文之士咸龟镜焉。”(《全唐文》九七)所谓“织锦回文”和“锦字回文”是同一典故,出自《晋书·窦滔妻苏氏传》,其事指前秦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蕙(字若兰)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可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龟镜”就是借鉴,王昌龄的《闺怨》诗虽然不是直接“传写”窦滔妻之事,但它表现了“少妇”的空闺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不知愁”与第三句的“忽见”相照应,为下文的突兀转折作铺垫,构思新巧,对比强烈,有相反相成之效。

  第一,是审美内容上的出新。在《诗经》中,每每以昆虫和植物来触发离人的悲心,但一般没有更深的含义,而这里的少妇看到陌头杨柳返青,不仅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更后悔不该叫他去外出求取功名。不言而喻,在这个少妇看来,“杨柳色”比“觅封侯”更值得留恋,更有追求的价值。这里不仅包含着作者对功名富贵的轻视以及对美好时光和青春年华的珍惜,其审美内容也是新颖的,甚至可以说是进步的。

  从思想意义上说,这首诗的价值主要是由第四句体现的,而此句的'重点是“觅封侯”三字,这与初唐“属文之士”所“龟镜”的“闺怨之宗旨”,则是相通的。

  在王昌龄现存的一百八十余首诗中,绝句约占一半,人称可与李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王世贞《艺苑卮言》)如果说这一首堪称“神品”的话,那么其“神”主要表现在一个新字上。

  第二,是作者独出心裁。首句“不知愁”(《全唐诗》作“不曾愁”),《唐诗三百首》编者于此三字旁注作:“偏先着此三字,返起下文。”其实不仅是这三个字,诗的前二句与“闺怨”的题意相反,着重写少妇的真稚心态和爱美字。许多选本把这三个字释作“从军”或“良人辛苦戎事”(《唐诗品汇》卷四七)等。这样解释虽然不能说错,但却有以偏概全之嫌。从军、征戎固然可以求取功名,而求取功名的途径又并非仅此一端。所以我认为“觅封侯”当与“觅举”的意思大致相同。《新唐书·薛登传》上疏云:“方今举公尤乖其本。明诏方下,固已驱驰府寺之廷,出入王公之第,陈篇希恩,奏记誓报。故俗号举人皆称觅举。”在此诗中,“觅封侯”,是泛指外出求取功名,可以是从军,也可以指寻求其他功名。

  闺怨原文翻译及赏析 10

  原文: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翻译:

  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注释:

  1.闺怨:少妇的幽怨。闺,女子卧室,借指女子。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以此题材写的诗称“闺怨诗”。

  2."不知愁"一作"不曾愁",则诗意大减。

  3.凝妆:盛妆。

  4.陌头:路边。

  5.觅封侯:为求得封侯而从军。觅,寻求。

  6.悔教:后悔让

  赏析:

  诗中《闺怨》尤为突出。诗题为《闺怨》,起笔却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紧接着第二句又写出这位不知愁的少妇,如何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凝妆”登楼远眺的情景。于是,一个有些天真和娇憨之气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闺中少妇果真不知愁吗?当然不是。读过全诗之后我们知道,这是一位丈夫远征他乡,自己独守空房的少妇,即使在唐朝封建礼教尚不严格束缚妇女的时代,她*日里也是不能随便出门的。

  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称为“诗眼”。这位少妇所见,不过寻常之杨柳,作者何以称之为“忽见”?其实,诗句的关键是见到杨柳后忽然触发的联想和心理变化。杨柳在古代人的心目中,不仅仅是“春色”的代替物,同时,它又是友人别离时相赠的礼物,古人很早便有折柳相赠的*俗。因为那迷茫和朦胧的杨花柳絮和人的离愁别绪有着某种内在的相似。

  故少妇见到春风拂动下的杨柳,一定会联想很多。她会想到*日里的`夫妻恩爱,想到与丈夫惜别时的深情,想到自己的美好年华在孤寂中一年年消逝,而眼前这大好春光却无人与她共赏……或许她还会联想到,丈夫戍守的边关,不知是黄沙漫漫,还是和家乡一样杨柳青青呢?

  在这一瞬间的联想之后,少妇心中那沉积已久的幽怨、离愁和遗憾便一下子强烈起来,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悔教夫婿觅封侯”便成为自然流淌出的情感。说到“忽见”,杨柳色显然只是触发少妇情感变化的一个媒介,一个外因。如果没有她*时感情的积蓄,她的希冀与无奈,她的哀怨与幽愁,杨柳是不会如此强烈地触动她“悔”的情感的。故曰少妇的情感变化看似突然,实则并不突然,而在情理之中。


《闺怨》原文及赏析(精选5篇)(扩展2)

——闺怨原文赏析及翻译(精选五篇)

  闺怨原文赏析及翻译 1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翻译

  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微风吹,汗味透香气,薄衫生凉意。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

  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冰冷了她红润的手。郎笑碗中的藕丝太长了。闺人一边吃长丝藕,一边又嘲笑她的情郎。

  注释

  柳庭风静人眠昼: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

  昼眠人静风庭柳: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

  香汗薄衫凉:微风吹,汗味透香气,薄衫生凉意。

  凉衫薄汗香: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

  手红冰碗藕: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

  藕碗冰红手: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冰冷了她红润的手。

  冰:古人常有在冬天凿冰藏于地窖的*惯,待盛夏之时取之消暑。

  郎笑藕丝长:郎笑碗中的藕丝太长了。“藕丝长”:象征着人的情意长久。在古典诗词中,常用“藕”谐“偶”,以“丝”谐“思”。

  长丝藕笑郎:闺人一边吃长丝藕,一边又嘲笑她的情郎(担心他薄情寡意不如藕丝长)。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微风吹,汗味透香气,薄衫生凉意。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

  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冰冷了她红润的手。郎笑碗中的藕丝太长了。闺人一边吃长丝藕,一边又嘲笑她的情郎。

  注释

  柳庭风静人眠昼: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

  昼眠人静风庭柳: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

  香汗薄衫凉:微风吹,汗味透香气,薄衫生凉意。

  凉衫薄汗香: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

  手红冰碗藕: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

  藕碗冰红手: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冰冷了她红润的手。冰:古人常有在冬天凿冰藏于地窖的'*惯,待盛夏之时取之消暑。

  郎笑藕丝长:郎笑碗中的藕丝太长了。“藕丝长”:象征着人的情意长久。在古典诗词中,常用“藕”谐“偶”,以“丝”谐“思”。

  长丝藕笑郎:闺人一边吃长丝藕,一边又嘲笑她的情郎(担心他薄情寡意不如藕丝长)。

  鉴赏

  通常的回文诗,主要是指可以倒读的诗篇。回文诗尽管只有驾驭文字能力较高的人,方能为之,且需要作者费尽心机,但毕竟是文人墨客卖弄文才的一种文字游戏,有价值的作品不多。宋词中回文体不多,《东坡乐府》存有七首《菩萨蛮》回文词。

  苏东坡的回文词,两句一组,下句为上句的倒读,这比起一般回文诗整首倒读的作法要容易些,因而对作者思想束缚也少些。东坡的七首回文词中,如“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颦浅念谁人,人谁念浅颦”、“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归不恨开迟,迟开恨不归”等,下句补充发展了上句,故为妙构。

  这首回文词是作者“四时闺怨”中的“夏闺怨”。上阕写昼眠情景,下阕写醒后怨思。用意虽不甚深,词语自清美可诵。“柳庭”二句,关键在一“静”字。上句云“风静”,下句云“人静”。风静时庭柳低垂,闺人困倦而眠;当昼眠正熟,清风又吹拂起庭柳了。同是写“静”,却从不同角度着笔。静中见动,动中有静,颇见巧思。三、四句,细写昼眠的人。风吹香汗,薄衫生凉;而在凉衫中又透出依微的汗香。变化在“薄衫”与“薄汗”二语,写衫之薄,点出“夏”意,写汗之薄,便有风韵,而以一“凉”字串起,夏闺昼眠的形象自可想见。过片二句,是睡醒后的活动。她那红润的手儿持着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而这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又冰了她那红润的手儿。上句的“冰”是名词,下句的“冰”作动词用。古人常在冬天凿冰藏于地窖,留待夏天解暑之用。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诗“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写以冰水拌藕,犹此词“手红”二句意。“郎笑耦丝长,长丝藕笑郎”,收两句为全词之旨。“藕丝长”,象征着人的情意绵长,古乐府中,常以“藕”谐“偶”,以“丝”谐“思”,藕节同心,故亦象征情人的永好。《读曲歌》:“思欢久,不爱独枝莲(怜),只惜同心藕(偶)。”自然,郎的笑是有调笑的意味的,故闺人报以“长丝藕笑郎”之语。笑郎,大概是笑他的太不领情或是不识情趣吧。郎的情意不如藕丝之长,末句始露出“闺怨”本意。

  赏析

  东坡的回文词,两句一组,下句为上句的倒读,这比起一般回文诗整首倒读的作法要容易些,因而对作者思想束缚也少些。东坡的七首回文词中,如“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颦浅念谁人,人谁念浅颦”、“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归不恨开迟,迟开恨不归”等,下句补充发展了上句,故为妙构。

  这首回文词是作者“回时闺怨”中的“夏闺怨”。上片写闺人昼寝的情景,下片写醒后的怨思。用意虽不甚深,词语自清美可诵。“柳庭”二句,关键在一“静”字。上句云“风静”,下句云“人静”。风静时庭柳低垂,闺人困倦而眠;当昼眠正熟,清风又吹拂起庭柳了。同是写“静”,却从不同角度着笔。静中见动,动中有静,颇见巧思。三、四句,细写昼眠的人。风吹香汗,薄衫生凉;而在凉衫中又透出依微的汗香。变化在“薄衫”与“薄汗”二语,写衫之薄,点出“夏”意,写汗之薄,便有风韵,而以一“凉”字串起,夏闺昼眠的形象自可想见。过片二句,是睡醒后的活动。她那红润的手儿持着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而这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又冰了她那红润的手儿。上句的“冰”是名词,下句的“冰”作动词用。古人常在冬天凿冰藏于地窖,留待夏天解暑之用。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诗“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写以冰水拌藕,犹此词“手红”二句意。“郎笑耦丝长,长丝藕笑郎”,收两句为全词之旨。“藕丝长”,象征着人的情意绵长,古乐府中,常以“藕”谐“偶”,以“丝”谐“思”,藕节同心,故亦象征情人的永好。《读曲歌》:“思欢久,不爱独枝莲(怜),只惜同心藕(偶)。”自然,郎的笑是有调笑的意味的,故闺人报以“长丝藕笑郎”之语。笑郎,大概是笑他的太不领情或是不识情趣吧。郎的情意不如藕丝之长,末句始露出“闺怨”本意。

  这首词在格律、内容感情、意境等方面都符合回文词的要求,同时又不失作者的大家气派,实为难得。

  闺怨原文赏析及翻译 2

  原文:

  春闺怨·不系雕鞍门前柳

  元代:乔吉

  不系雕鞍门前柳,玉容寂寞见花羞,冷风儿吹雨黄昏后。帘控钩,掩上珠楼,风雨替花愁。

  译文:

  不系雕鞍门前柳,玉容寂寞见花羞,冷风儿吹雨黄昏后。帘控钩,掩上珠楼,风雨替花愁。

  注释:

  不系雕鞍(ān)门前柳,玉容寂寞见花羞,冷风儿吹雨黄昏后。帘控钩,掩上珠楼,风雨替花愁。

  玉容寂寞:形容憔悴。 帘控钩:帘幕上挂上银钩。

  赏析:

  这首《春闺怨·不系雕鞍门前柳》写青楼女子晚景凄凉的景况。曲子写道:门前柳老,难系雕鞍,车马冷落;容颜憔悴,羞与花对。风雨黄昏后,倍添凄凉;楼中人虽在,已是明日黄花,再没有人识赏。夜长愁更长。这支小令充分表明:青楼中人,以色事人,卖笑为生,一旦年长色衰,便门前冷落,生计全无,晚年往往十分悲惨。此曲寄托了乔吉对青楼女子的深深同情。

  闺怨原文赏析及翻译 3

  原文:

  蘼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

  别日南鸿才北去,今朝北雁又南飞。

  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

  扃闭朱门人不到,砧声何事透罗帏。

  译文

  采了满手的蘼芜,独自在斜晖中哭泣,听说邻居家女子的丈夫已经归来。

  去年我与夫君离别时南方的鸿雁才向北飞去,而今朝北方的鸿雁又向南飞。

  春来秋去,景物变换,相思之情仍在,光阴似箭仍没有夫君的消息。

  无人从门前经过,形单影只的我紧关房门,在这寂静的夜里,不知从哪里传来了捣衣声,单调悠长的砧声透过了我的窗帘,来到床帏。

  注释

  蘼(mí)芜:草名,芎藭的苗,叶有香气。其茎叶糜弱而繁芜。此处指“弃妇”“遗弃”之意。

  别日:他日,指去年秋离别之日。

  稀:一作“违”。

  扃(jiōng)闭:关闭。扃,门窗上之插关。

  砧(zhēn)声:捣衣声。

  罗帏(wéi):罗帐。

  赏析: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据诗作内容推断当作于鱼玄机离开李亿之后。鱼玄机在长安咸宜观出家后,对夫君李亿仍旧一往情深,写下许多怀念他的诗。这首《闺怨》即为其中之一。

  闺怨原文赏析及翻译 4

  原文: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不知一作:不曾)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译文一:

  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装扮之后兴高采烈登上翠楼。

  忽见野外杨柳青青春意浓,真后悔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译文二:

  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初春来临细心装扮,独自登上翠楼。

  忽然见到路边杨柳新绿,心中一阵忧愁,悔不该叫夫君去从军建功封爵。

  注释:

  闺怨:少妇的幽怨。闺,女子卧室,借指女子。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以此题材写的诗称“闺怨诗”。

  "不知愁"一作"不曾愁",则诗意大减。

  凝妆:盛妆。

  陌头:路边。

  觅封侯:为求得封侯而从军。觅,寻求。

  悔教:后悔让

  赏析:

  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一首闺怨诗。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人们“觅封侯”的重要途径。诗中的“闺中少妇”和她的丈夫对这一道路也同样充满了幻想。

  题称“闺怨”,一开头却说“闺中少妇不曾愁”,似乎故意违反题面。其实,作者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这位闺中少妇从“未曾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丈夫从军远征,离别经年,照说应该有愁。之所以“不曾愁”,除了这位女主人公正当青春年少,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和家境比较优裕(从下句“凝妆上翠楼”可以看出)之外,根本原因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气。在当时“觅封侯”这种时代风尚影响下,“觅封侯”者和他的“闺中少妇”对这条生活道路是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的。从末句“悔教”二字看,这位少妇当初甚至还可能对她的夫婿“觅封侯”的行动起过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个对生活、对前途充满乐观展望的少妇,在一段时间“不曾愁”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第一句点出“不曾愁”,第二句紧接着用春日登楼赏景的行动具体展示她的“不曾愁”。一个春天的早晨,她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着意的妆饰,登上了自家的高楼。春日而凝妆登楼,当然不是为了排遣愁闷(遣愁何必凝妆),而是为了观赏春色以自娱。这一句写少妇青春的欢乐,正是为下段青春的虚度、青春的怨旷蓄势。

  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称为“诗眼”。这位少妇所见,不过寻常之杨柳,作者何以称之为“忽见”?其实,诗句的关键是见到杨柳后忽然触发的联想和心理变化。杨柳在古代人的心目中,不仅仅是“春色”的代替物,同时,它又是友人别离时相赠的礼物,古人很早便有折柳相赠的*俗。因为那迷茫和朦胧的杨花柳絮和人的离愁别绪有着某种内在的相似。故少妇见到春风拂动下的杨柳,一定会联想很多。她会想到*日里的夫妻恩爱,想到与丈夫惜别时的深情,想到自己的美好年华在孤寂中一年年消逝,而眼前这大好春光却无人与她共赏……或许她还会联想到,丈夫戍守的边关,不知是黄沙漫漫,还是和家乡一样杨柳青青呢?在这一瞬间的联想之后,少妇心中那沉积已久的幽怨、离愁和遗憾便一下子强烈起来,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悔教夫婿觅封侯”便成为自然流淌出的情感。说到“忽见”,杨柳色显然只是触发少妇情感变化的一个媒介,一个外因。如果没有她*时感情的积蓄,她的希冀与无奈,她的哀怨与幽愁,杨柳是不会如此强烈地触动她“悔”的情感的。故曰少妇的情感变化看似突然,实则并不突然,而在情理之中。

  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这变化发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难以理解。诗的好处正在这里:它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

  短篇小说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加以集中表现,使读者从这个横断面中窥见全豹。绝句在这一点上有些类似短篇小说。这首诗正是抓住闺中少妇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集中的描写,从而从一刹那窥见全过程。

  创作背景

  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一首闺怨诗。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人们“觅封侯”的一条重要途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成为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

  王昌龄

  王昌龄(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闺怨原文赏析及翻译 5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古诗简介

  《闺怨》这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一首闺怨诗。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人们“觅封侯”的重要途径。诗中的“闺中少妇”和她的丈夫对这一道路也同样充满了幻想。

  翻译/译文

  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注释

  闺怨:少妇的幽怨。闺,女子卧室,借指女子。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以此题材写的诗称“闺怨诗”。

  不知愁: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注:“不曾”一本作“不知”。作“不曾”与凝妆上楼,忽见春光,顿觉孤寂,因而引起懊悔之意,相贯而有力。

  凝妆:盛妆,严妆。

  翠楼:翠楼即青楼,古代显贵之家楼房多饰青色,这里因*仄要求用“翠”,且与女主人公的身份、与时令季节相应。

  陌头:路边。

  柳:谐留音,古俗折柳送别。

  悔教:后悔让

  觅封侯:觅,寻求。从军建功封爵。

  赏析/鉴赏

  王昌龄善于用七绝细腻而含蓄地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这首《闺怨》和《长信秋词》等宫怨诗,都是素负盛誉之作。

  题称“闺怨”,一开头却说“闺中少妇不曾愁”,似乎故意违反题面。其实,作者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这位闺中少妇从“从曾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丈夫从军远征,离别经年,照说应该有愁。之所以“不曾愁”,除了这位女主人公正当青春年少,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和家境比较优裕(从下句“凝妆上翠楼”可以看出)之外,根本原因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气。在当时“觅封侯”这种时代风尚影响下,“觅封侯”者和他的“闺中少妇”对这条生活道路是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的。从末句“悔教”二字看,这位少妇当初甚至还可能对她的夫婿“觅封侯”的行动起过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个对生活、对前途充满乐观展望的少妇,在一段时间“不曾愁”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第一句点出“不曾愁”,第二句紧接着用春日登楼赏景的行动具体展示她的“不曾愁”。一个春天的早晨,她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着意的妆饰,登上了自家的.高楼。春日而凝妆登楼,当然不是为了排遣愁闷(遣愁何必凝妆),而是为了观赏春色以自娱。这一句写少妇青春的欢乐,正是为下段青春的虚度、青春的怨旷蓄势。

  第三句是全诗转关。陌头柳色是最常见的春色,登楼览眺自然会看到它,“忽见”二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关键就在于这“陌头杨柳色”所引起的联想与感触,与少妇登楼前的心理状态大不相同。“忽见”,是不经意地流目瞩望而适有所遇,而所遇者——普普通通的陌头杨柳竟勾起她许多从未明确意识到过的感触与联想。“杨柳色”虽然在很多场合下可以作为“春色”的代称,但也可以联想起蒲柳先衰,青春易逝;联想起千里悬隔的夫婿和当年折柳赠别,这一切,都促使她从内心深处冒出以前从未明确意识到过而此刻却变得非常强烈的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这也就是题目所说的“闺怨”。

  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这变化发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难以理解。诗的好处正在这里:它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

  短篇小说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加以集中表现,使读者从这个横断面中窥见全豹。绝句在这一点上有些类似短篇小说。这首诗正是抓住闺中少妇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集中的描写,从而从一刹那窥见全过程。


《闺怨》原文及赏析(精选5篇)(扩展3)

——闺怨原文赏析(精选五篇)

  闺怨原文赏析 1

  寒闺怨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翻译

  清冷的月光洒向宁静的小屋,梧桐的树影映在屋门口的珍珠帘子上。

  秋霜欲下,玉手已经预先感到寒冷。寒灯下,她握着冰冷的剪刀为远方戍守的丈夫缝制着冬衣。

  注释

  洞房:深屋,位于很多进房子的后边,在古代通常是女眷的居住处。

  真珠帘:真珠即珍珠,形容帘子的华贵。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其写情,是通过对事物的细致感受来表现的。

  洞房,犹言深屋,在很多进房屋的后部,通常是富贵人家女眷所居。居室本已深邃,又被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所以更见幽静。帘子称之为真珠帘,无非形容其华贵,与上洞房相称,不可呆看。洞房、珠帘,都是通过描写环境以暗示其人的身分。“梧桐影”既与上文“寒月”相映,又暗逗下文“秋霜”,因无月则无影,而到了秋天,树中落叶最早的是梧桐,所谓“一叶落而知夭下秋”。前两句把景写得如此之冷清,人写得如此之幽独,就暗示了题中所谓寒闺之怨。

  在这冷清清的月光下,静悄悄的房屋中,一帘子里的人还没有睡,手上拿着剪刀,在裁缝衣服,忽然,她感到剪刀冰凉,连手也觉得冷起来了。随即想起,是秋深了,要下霜了。秋霜欲下,玉手先知。暮秋深夜,赶制寒衣,是这位闺中少妇要寄给远方的征夫的。

  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冬衣未成,秋霜欲下,想到亲人不但难归,而且还要受冻,岂能无怨?于是,剪刀上的寒冷,不但传到了她手上,而且也传到她心上了。丈夫在外的辛苦,自己在家的孤寂,合之欢乐,离之悲痛,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来,是完全可以想得到的,然而诗人却只写到从手上的剪刀之冷而感到天气的变化为止,其余一概不提,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会。虽似简单,实则丰富,这就是含蓄的妙处。这种对生活的感受是细致入微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对一些事物的变迁,*而不察,但敏感的诗人,却能将它捕捉起来,描写出来,使人感到既*凡又新鲜,这首诗艺术上就有这个特点。

  创作背景

  唐代的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冬衣。所以唐诗中常常有秋闺捣练、制衣和寄衣的描写。在白居易的时代,府兵制已破坏,但家人为征夫寄寒衣,仍然是需要的。

  闺怨原文赏析 2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注解】:

  1、凝妆:盛妆。

  2、悔教:悔使。

  【韵译】:

  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

  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

  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评析】:

  这是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闺怨原文赏析 3

闺怨原文赏析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闺怨原文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注解】:

  1、凝妆:盛妆。

  2、悔教:悔使。

  【韵译】:

  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

  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

  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评析】:

  这是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古诗简介

  《闺怨》这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一首闺怨诗。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人们“觅封侯”的重要途径。诗中的“闺中少妇”和她的丈夫对这一道路也同样充满了幻想。

  翻译/译文

  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注释

  闺怨:少妇的幽怨。闺,女子卧室,借指女子。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以此题材写的诗称“闺怨诗”。

  不知愁: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注:“不曾”一本作“不知”。作“不曾”与凝妆上楼,忽见春光,顿觉孤寂,因而引起懊悔之意,相贯而有力。

  凝妆:盛妆,严妆。

  翠楼:翠楼即青楼,古代显贵之家楼房多饰青色,这里因*仄要求用“翠”,且与女主人公的`身份、与时令季节相应。

  陌头:路边。

  柳:谐留音,古俗折柳送别。

  悔教:后悔让

  觅封侯:觅,寻求。从军建功封爵。

  赏析/鉴赏

  王昌龄善于用七绝细腻而含蓄地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这首《闺怨》和《长信秋词》等宫怨诗,都是素负盛誉之作。

  题称“闺怨”,一开头却说“闺中少妇不曾愁”,似乎故意违反题面。其实,作者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这位闺中少妇从“从曾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丈夫从军远征,离别经年,照说应该有愁。之所以“不曾愁”,除了这位女主人公正当青春年少,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和家境比较优裕(从下句“凝妆上翠楼”可以看出)之外,根本原因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气。在当时“觅封侯”这种时代风尚影响下,“觅封侯”者和他的“闺中少妇”对这条生活道路是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的。从末句“悔教”二字看,这位少妇当初甚至还可能对她的夫婿“觅封侯”的行动起过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个对生活、对前途充满乐观展望的少妇,在一段时间“不曾愁”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第一句点出“不曾愁”,第二句紧接着用春日登楼赏景的行动具体展示她的“不曾愁”。一个春天的早晨,她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着意的妆饰,登上了自家的高楼。春日而凝妆登楼,当然不是为了排遣愁闷(遣愁何必凝妆),而是为了观赏春色以自娱。这一句写少妇青春的欢乐,正是为下段青春的虚度、青春的怨旷蓄势。

  第三句是全诗转关。陌头柳色是最常见的春色,登楼览眺自然会看到它,“忽见”二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关键就在于这“陌头杨柳色”所引起的联想与感触,与少妇登楼前的心理状态大不相同。“忽见”,是不经意地流目瞩望而适有所遇,而所遇者——普普通通的陌头杨柳竟勾起她许多从未明确意识到过的感触与联想。“杨柳色”虽然在很多场合下可以作为“春色”的代称,但也可以联想起蒲柳先衰,青春易逝;联想起千里悬隔的夫婿和当年折柳赠别,这一切,都促使她从内心深处冒出以前从未明确意识到过而此刻却变得非常强烈的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这也就是题目所说的“闺怨”。

  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这变化发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难以理解。诗的好处正在这里:它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

  短篇小说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加以集中表现,使读者从这个横断面中窥见全豹。绝句在这一点上有些类似短篇小说。这首诗正是抓住闺中少妇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集中的描写,从而从一刹那窥见全过程。

  闺怨原文赏析 4

  原文:

  宫怨/闺怨(柳色参差掩画楼)原文: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

  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诗词赏析:

  这首诗题为“宫怨”,却没有出现宫女的形象,而是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宫苑景物和环境气氛的描写,烘托、暗示出宫女的愁怨之情。

  头两句抓住深宫寂寥、令人厌倦的特点,着眼于“柳色”和“莺啼”,描绘柳掩画楼、莺啼晓日,表现出“深锁春光一院愁”(刘禹锡《春词》)的情境。“柳色参差”,用语精炼,不仅写出宫柳的柔条长短参差,而且表现出它在晨曦中的颜色明暗、深浅不一。“掩画楼”,则写出宫柳枝叶繁茂、树荫浓密。宫苑中绿荫画楼,莺声宛啭,本是一派明媚春光。但失去自由、失去爱情的宫女,对此却别有一种感受。清晨,柳荫中传来一声声莺啼,反引起宫女们心中无穷愁绪,整个宫苑充满了凄凉悲愁的气氛。暮春柳色掩映画楼,透露出春愁锁闭、美人迟暮之感。

  后两句写落花,以宫花零落、随水流逝的景象,宫花非不美,但年年自开自落,无人观赏,无声无息地凋零,飘入御沟随流水逝去。在宫女看来,自己的命运与这落花又何其相似!“无人见”,写出宫女被幽禁之苦:“逐春泉”,喻韶光的流逝。前面着一“空”字,表达了宫女的幽禁生活中白白消磨青春的哀怨之情。正如明代唐汝询《唐诗解》所说:“因想已容色凋谢而人莫知,正如花之湮灭沟中耳!”

  闺怨原文赏析 5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赏析:

  这首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王昌龄善于用七绝细腻而含蓄地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王昌龄极善言情。如果说李白的诗如奔泻的瀑布,那么王昌龄的诗则如蜿蜒流淌的溪流。他以精炼的语言、新颖独特的构思,含蓄委婉的笔法,留给人们悠长的艺术享受。诗贵曲而忌直,一览无余不是好诗。王昌龄的这首七绝含蓄、曲折,深得其妙。通篇叙别情而不着别字,言离愁而无愁字,写法极经济,意韵极深婉,可以说以最少的文字容纳了最多的语意。

  短篇小说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加以集中表现,使读者从这个横断面中窥见全豹。绝句在这一点上有些类似短篇小说。这首诗正是抓住闺中少妇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集中的描写,使读者从突变联想到渐进,从一刹那窥见全过程。这就很耐人寻味。此诗流传广泛,脍炙人口,其特色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有来历,二是有新意。

  说它有来历。主要是指“闺怨”是一种传统题材。梁代何逊有《闺怨》诗二首,抒发闺人“枕前双泪滴”和“独对后园花’’的孤独感伤,唐代贞观(627―649)初,“以赋著称的谢偃,《全唐诗》收其诗四首,其中一首题作《乐府新歌应教》,其诗云:“青楼绮阁已含春,凝妆艳粉复如神。细细轻裙全漏影,离离薄扇讵障尘。樽中酒色恒宜满,曲里歌声不厌新。紫燕欲飞先绕栋。黄莺始咔即娇人。撩乱垂丝昏柳陌,参差浓叶暗桑津。上客莫畏斜光晚,自有西园明月轮。”很明显,王昌龄的这首《闺怨》,化用了谢诗的某些语句。武则天的《苏氏织锦回文记》曰:“锦字网文,盛见传写,是*代闺怨之宗旨,属文之士咸龟镜焉。”(《全唐文》九七)所谓“织锦回文”和“锦字回文”是同一典故,出自《晋书・窦滔妻苏氏传》,其事指前秦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蕙(字若兰)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可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龟镜”就是借鉴,王昌龄的《闺怨》诗虽然不是直接“传写”窦滔妻之事,但它表现了“少妇”的空闺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不知愁”与第三句的“忽见”相照应,为下文的突兀转折作铺垫,构思新巧,对比强烈,有相反相成之效。

  第一,是审美内容上的出新。在《诗经》中,每每以昆虫和植物来触发离人的悲心,但一般没有更深的含义,而这里的少妇看到陌头杨柳返青,不仅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更后悔不该叫他去外出求取功名。不言而喻,在这个少妇看来,“杨柳色”比“觅封侯”更值得留恋,更有追求的价值。这里不仅包含着作者对功名富贵的轻视以及对美好时光和青春年华的珍惜,其审美内容也是新颖的,甚至可以说是进步的。

  从思想意义上说,这首诗的价值主要是由第四句体现的,而此句的重点是“觅封侯”三字,这与初唐“属文之士”所“龟镜”的“闺怨之宗旨”,则是相通的。

  在王昌龄现存的一百八十余首诗中,绝句约占一半,人称可与李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王世贞《艺苑卮言》)如果说这一首堪称“神品”的话,那么其“神”主要表现在一个新字上。

  第二,是作者独出心裁。首句“不知愁”(《全唐诗》作“不曾愁”),《唐诗三百首》编者于此三字旁注作:“偏先着此三字,返起下文。”其实不仅是这三个字,诗的前二句与“闺怨”的题意相反,着重写少妇的真稚心态和爱美字。许多选本把这三个字释作“从军”或“良人辛苦戎事”(《唐诗品汇》卷四七)等。这样解释虽然不能说错,但却有以偏概全之嫌。从军、征戎固然可以求取功名,而求取功名的途径又并非仅此一端。所以我认为“觅封侯”当与“觅举”的意思大致相同。《新唐书・薛登传》上疏云:“方今举公尤乖其本。明诏方下,固已驱驰府寺之廷,出入王公之第,陈篇希恩,奏记誓报。故俗号举人皆称觅举。”在此诗中,“觅封侯”,是泛指外出求取功名,可以是从军,也可以指寻求其他功名。


《闺怨》原文及赏析(精选5篇)(扩展4)

——《闺怨》原文、注释、赏析 (菁华3篇)

《闺怨》原文、注释、赏析1

  凭阑人·闺怨

  朝代:元代

  作者:王元鼎

  原文:

  垂柳依依惹幕烟,素魄娟娟当绣轩。妾身独自眠,月圆人未圆。

  注释:

  《闺怨》是一首思妇闺怨曲。夕阳西下,皎月临窗,正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良宵美辰。对于空守闺阁中的少妇,此时更显万般难奈,幽怨之情自然会从她的心底流出。全曲用“月圆”来反衬“人未圆”,增无限凄凉之意,将其无限的眷恋之情推向了极致。

  赏析:

  《闺怨》是一首思妇闺怨曲。夕阳西下,皎月临窗,正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良宵美辰。对于空守闺阁中的少妇,此时更显万般难奈,幽怨之情自然会从她的心底流出。全曲用“月圆”来反衬“人未圆”,增无限凄凉之意,将其无限的眷恋之情推向了极致。

《闺怨》原文、注释、赏析2

  原文:

  凭栏人·闺怨

  元代:王元鼎

  垂柳依依惹暮烟,素魄娟娟当绣轩。妾身独自眠,月圆人未圆。

  啼得花残声更悲,叫得春归郎未知。杜鹃奴倩伊,问郎何日归?

  译文:

  垂柳依依惹暮烟,素魄娟娟当绣轩。妾身独自眠,月圆人未圆。

  啼得花残声更悲,叫得春归郎未知。杜鹃奴倩伊,问郎何日归?

  注释:

  垂柳依依惹暮烟,素魄(pò)娟娟当绣轩。妾身独自眠,月圆人未圆。

  素魄:月亮,洁白的'月亮。娟娟:美好的样子。

  啼得花残声更悲,叫得春归郎未知。杜鹃奴倩伊,问郎何日归?

  啼得花残:辛弃疾《贺新郎》:“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因为杜鹃啼声,如曰“不如归去。”又“此鸟鸣则芳菲歇。”故曰“啼得花残”,“叫得春归。”

  赏析:

  两首均写怨妇的离别相思之情,意脉相连,步步深入。字斟句酌,含蓄蕴藉。

《闺怨》原文、注释、赏析3

  原文:

  闺怨·去年离别雁初归

  唐代:张纮(唐)

  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

  征客*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寒衣?

  译文:

  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

  去年离别正是北雁南飞,今夜灯下衣已不见流萤踪迹。

  征客*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寒衣?

  远征的丈夫*来没有消息,棉衣做好了不知该寄向哪儿?

  注释:

  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

  征客*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寒衣?

  赏析:

  这是一首很优美的小诗。诗写一位少妇,独处空闺,深深地思念着远征边塞的丈夫,情真意切,思致清幽绵邈。唐初边地战火不断,诗人有所感而作此诗。开头两句借雁和萤说明女主人公和丈夫分别已经有一年了。更让人担心的是“*来”没有消息。尽管如此,女主人公夜中还在赶忙缝制寒衣,思念、忧虑、关切之情和离别的痛苦都融在其中了。诗通过对女主人公心理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不幸者的深切同情。


《闺怨》原文及赏析(精选5篇)(扩展5)

——初夏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

  初夏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原文:

  初夏江村

  明代:高启

  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

  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

  渡头正见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

  最是黄梅时节*,雨余归路有鸣蛙。

  译文:

  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

  身着轻装足踏轻软的鞋漫步在江沙,柳树后面隐藏而不显露处有几户人家。

  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

  野鸭在江水上戏水,莲叶微微晃动,微风轻轻吹过,燕子拂过桐花飞翔。

  渡头正见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

  村边渡口恰好横卧着一艘打渔的船,树林外面时常听到缫丝和纺纱的声音。

  最是黄梅时节*,雨余归路有鸣蛙。

  此时恰逢黄梅时节到来,一场雨后,归来的路上处处有清脆的蛙鸣声。

  注释:

  轻衣软履(lǚ)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

  轻衣:轻便的衣装,此处指夏日的装束。软履:轻软的鞋。暗:隐藏而不显露。

  水满乳凫(fú)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

  定:定准,一定。乳凫:初生的水鸟,也指水鸭。疏:稀疏。

  渡头正见横渔艇(tǐng),林外时闻响纬车。

  渡头:渡口。纬车:缫丝的纺车。

  最是黄梅时节*,雨余归路有鸣蛙。

  黄梅时节:指梅子黄熟的时候,这时天气多雨,故有黄梅雨季之称。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生动细腻、清新秀丽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色调明快、充满生活气息的江南水乡初夏风光图,读来不觉令人欣然向往之至。

  首联“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写江边的人穿着轻便的衣装和轻软的鞋子,在江边沙滩上漫步,发现前面树木葱茏、竹树环合的地方是一个小村子,认为里面定会住着几户人家。

  颔联“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一句写水中,一句写岸上,乳凫翻动莲叶,飞燕穿拂桐花,写得细腻生动、真切自然,极富于美感,一下便把人们带进了初夏的江南水乡。

  颈联“渡头正是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两句诗一句写所见,一句写所闻,诗人将诲笔由*景的描写转为远景的绘制。远处的渡口横着打渔的船,使人想到渔家生活的情趣;树林之外不时传来缫丝车响,又令人想到今年蚕丝丰收的情景。因此,这里已不是一般的写景了,在写景中,可以让人想见江南水乡人民安居乐业、勤奋劳作的生活情景。

  “最是黄梅时节*,雨余归路有鸣蛙”,这是诗的尾联,交代了此时的季节正是“黄梅时节*”,点出题目中的“初夏”,而“雨余归路有鸣蛙”,又点明了这是“江村”,诗末点题,更见情趣盎然。一个“归路”,又使得诗首尾照应,结构完整,诗一开头交代“轻衣软履步江沙”,到此点明“归路”,前后呼应得自然,至此诗篇结束,可谓水到渠成,恰到好处。

  这首诗在艺术上也是极其成功的。主要特点有:一是景物描写形象、逼真,充分表现了黄梅时节江南水乡的典型特征。二是自始至终流露着诗人热爱乡村的思想情感,但诗人又没有直说,而是借景物的描绘自然地渗透出来。三是注意章法和描写角度的变化,结构远*搭配,岸上水中错落,灵活而多变,而诗首尾的照应,也使诗的结构更显得严谨。

  初夏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译文:

  竹子在微风中将清雅的影子笼罩在幽静的窗户上,成双成对的鸟儿正在夕阳下尽情地喧噪鸣叫。

  在这海棠花凋谢、柳絮飞尽的初夏,只觉炎热的天气使人感到乏困,白昼也开始变得漫长。

  译文二:

  竹子在微风中摆动着,清雅的影子笼罩着幽静的窗户,成双成对的候鸟在夕阳中翻飞,聒噪个不停。

  海棠花已经凋谢了,柳絮也已飘落尽了。使人困倦的初夏已经来临,白天也渐渐长起来了。

  注释即景:眼前的景物。此处以眼前景物为题材作的诗。

  罩幽窗:竹影笼罩而使窗前幽暗。

  两两:成双作对的。

  时禽:燕子之类的候鸟。泛指应时的雀鸟。

  噪:聒噪、吵扰。

  谢却:凋谢、谢掉。

  絮:柳絮。

  困人天气:指初夏使人慵懒的气候。

  日初长:白昼开始变长了。

  《朱淑真集》题作《清昼》。《宋诗纪事》《宋诗钞补》均作[初夏]。

  (《宋诗精华》《清昼》,此诗题据张璋黄畲校注《朱淑真集》。《宋诗纪事》《宋诗抄补》均作《初夏》。谢枋得《千家诗》作《即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末夏初的景象,同时也借景抒发了人郁郁寡欢的心情。前两句有静有动,表态中的“清影”和“幽窗”动态中的“竹摇”和“鸟噪”,真是绘声绘色。后两句将前句中的烦躁情绪进一步深化,初夏时分海棠花写了,柳絮也飞尽了,白天越来越长了,实在给人一种“困人”的感觉。全诗寄情绪于景物,淡淡几笔,却极具感染力。

  初夏原文翻译及赏析 3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古诗简介

  《清昼》是南宋诗人朱淑真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描述深闺闲处、清寂无聊情绪的抒情诗,前两句写夕阳晚照时刻庭院的幽深寂静,后两句写海棠花谢,柳絮飞尽,而困人天气,正是昼日初长之时。这首诗以婉丽明畅的语言,绘暮春园庭清幽景色,抒孤寂无聊之闺情,笔意轻灵,毫不着力,浑然天成。

  翻译

  竹子在微风中将清雅的影子笼罩在幽静的窗户上,成双成对的鸟儿正在夕阳下尽情地喧噪鸣叫。在这海棠花凋谢、柳絮飞尽的初夏,只觉炎热的天气世人感到乏困,白昼也开始变得漫长。

  注释

  ①罩幽窗:竹影笼罩而使窗前幽暗。

  ②两两:成双作对的。

  ③时禽:泛指应时的雀鸟。

  ④噪:聒噪、吵扰。

  ⑤谢却:凋谢、谢掉。

  ⑥絮:柳絮。

  ⑦困人天气:指初夏使人慵懒的气候。

  ⑧日初长:白昼开始变长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关于此诗诗题,《朱淑真集》作《清昼》,《后村千家诗》题作《夏》,通行本《千家诗》作《即景》,《宋诗抄补》作《初夏》。据诗的内容和各本题名,这首诗是夕阳时分就前所见景物抒发感情的作品。

  赏析

  这首是描绘了春末夏初的景象,同时也借景抒发了诗人郁郁寡欢的心情。前两句有静有动,表态中的“清影”和“幽窗”动态中的“竹摇”和“鸟噪”,真是绘声绘色。后两句将前句中的烦躁情绪进一步深化,初夏时分海棠花写了,柳絮也飞尽了,白天越来越长了,实在给人一种“困人”的感觉。全诗寄情绪于景物,淡淡几笔,却极具感染力。

  这是一首描述深闺闲处、清寂无聊情绪的抒情诗。诗的前三句在渲染环境的清寂、烦人和落寞,为最后一句抒发其无聊情绪作铺垫。

  “竹摇清影罩幽窗”这一句首先点明了即景咏诗的地点——闺“窗”是诗人赖以观景而抒情的出发处。不难想见诗人呆在闺房,自窗而外观的情状,幽窗上又罩着摇动着的竹子的清影,这就使得深闺产生了一种十分幽寂的气氛。这样写,造成了一个静而又清、清静得甚至于孤寂的境界,使人一下入定,然后随着诗人自窗而出的视线及由之而生的思绪领略闺房周围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思。

  第二句“两两时禽噪夕阳”是诗人所见所闻窗外远处和上方的景象,有喧噪的时禽和夕阳。时禽鸣叫,一般多引发人的新奇感觉,可是诗人却说它们的鸣叫是“噪”,表明了诗人烦乱的心情。环境本来就太显孤寂了,不能给人带来安慰的时禽的鸣叫,只能使这孤寂的环境更显孤寂,自然更烦它,自然是噪声了。“夕阳”二字,点明了诗人即景作诗的时间是黄昏。

  “谢却海棠飞尽絮妙”这是诗人观看远处和上方的景物后,视线下移之后所见到的景象。海棠花落,排絮飞尽,这种景象使她心情难免随之落寞,于是把这种落寞心情寓在了所描写的事物中。这种残败的景象同时也点明时令已是春末夏初。

  诗的最后一句是对以上三句所谊染的清寂、烦人和落寞的环境气氛的总结虽一然字面上是在讲述人对时令变化的感觉,但主要则在抒发慵懒无聊的情绪,使全诗成为一个贯穿、严密的整体,诗意因而明朗化。

  写法上此诗有一个隐而不现的特点,诗人写景,是以“窗”为观景的出发处,无论是竹影、时禽、夕阳、海棠、飞絮,还是“噪”声即景如此,可谓独特。其次,就是将捕捉到的景物与心境联系起来,融在一起,用富于情感色彩的词语来表现,如幽窗的幽、噪夕阳等来的噪、困人、日初长等。这体现了这位女性诗人特有的观察、描述的细腻、准确、传神。

  初夏原文翻译及赏析 4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古诗简介

  《幽居初夏》为南宋诗人陆游晚年后居山阴时所作。该诗前六句写景,后二句结情,全诗紧紧围绕“幽居初夏”四字展开,四字中又着重写一个“幽”字。景是幽景,情亦幽情,但幽情中自有暗恨。这首诗是诗人一生忧国忧民,热爱生活,积极用世,坚韧执着的个性的表达。

  翻译

  湖光山色之地是我的家,槐柳树阴下小径幽幽。

  湖水满溢时白鹭翩翩飞舞,湖畔草长鸣蛙处处。

  新茬的竹笋早已成熟,木笔花却刚刚开始绽放。

  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注释

  ⑴湖山:湖水与山峦。胜处:美好的地方。

  ⑵野径:村野小路。

  ⑶有时: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谓有如愿之时。鹭,原作“鹜”,据钱仲联校注本改。

  ⑷深,原作“源”,据钱仲联校注本改。无处:所有的地方。鸣蛙:指蛙鸣,比喻俗物喧闹。

  ⑸箨(tuò)龙:竹笋的异名。苏轼《筼筜谷》诗:“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朱乔年诗:“一雷惊起箨龙儿,戢戢满山人未知。”

  ⑹木笔:木名,又名辛夷花,是初夏常见之物。其花未开时,苞有毛,尖长如笔,因以名之。白居易《营闲事》诗:“暖变墙衣色,晴催木笔花。”犹,原作“初”,据钱仲联校注本改。

  ⑺叹息:叹气;嗟叹。老来:年老之后。交旧:旧友;老朋友。

  ⑻瓯(ōu):杯子。

  赏析

  这首诗选自《剑南诗稿》,是南宋诗人陆游于晚年所作,为诗人表达志士空老,报国无成的田园诗。

  陆游晚年村居诗作渊源所自,历来论者无不指为“学陶”、“学白”。从他大量的写农村风光的诗来看,特别是从这首《幽居初夏》看,固然有陶渊明的恬静,白居易的明浅,但此外另有陶、白所不曾有的一境;他的心总是热的,诗情总是不*静的。

  首句“湖山”二字总冒全篇,勾勒环境,笔力开张,一起便在山关水色中透着一个“幽”字。次句写到居室周围,笔意微阖。乡间小路横斜,周围绿荫环绕,有屋于此,确不失为幽居;槐树成荫,又确乎是“绕屋树扶疏”的初夏景象。这一句暗笔点题。

  颔联紧承首联展开铺写。水满、草深、鹭下、蛙鸣,自是典型的初夏景色。然上句“观”字,明写所见;下句却用“蛙鸣”暗写所闻。明、暗、见、闻,参差变化,且上句所、言,湖水初*,入眼一片澄碧,视野开阔,是从横的方面来写。白鹭不时自蓝天缓缓下翔,落到湖边觅食,人的视线随鹭飞儿从上至下,视野深远,是从纵的方面来写。而白鹭悠然,安详不惊,又衬出了环境的清幽,使这幅纵横开阔的画面充满了宁静的气氛,下一“观”字,更显得诗人静观自得,心境闲适。景之清幽,物之安详,人之闲适,三者交融,构成了恬静深远的意境。从下句看,绿草丛中,蛙鸣处处,一片热闹喧腾,表面上似与上句清幽景色相对立,其实是以有声衬无声,还是渲染幽静的侧笔。

  蛙鸣声中,透出一派生机,又暗暗过渡到颈联“箨龙”、“木笔”,着意表现,自然界的蓬勃生意,细针密线,又不露痕迹。诗人展示给读者的是静止的竹和花,唤起读者想象的却是时时在生长变化的之中的动态的景物。

  从章法看,这前六句纯然写景,而承转开阖,井然有序。颔联“水满”“草深”是水滨景色,承前写“湖”;颈联“头番笋”、“第一花”,则是山地风光,承前写“山”。首句概言“湖山胜处”,两联分承敷衍,章法十分严谨。但颔联写湖,是远处宽处景色;颈联写庭院周围,是*处紧处的风光。诗的前六句极写幽静的景色之美,显示诗人怡然自得之乐,读诗至此,真令人以为此翁完全寄情物外,安于终老是乡了。但结联陡然一转,长叹声中,大书一个“老”字,顿兴“万物得时,吾生行休”之叹,古井中漾起微澜,结出诗情荡漾。原来,尽管万物欣然,此翁却心情衰减,老而易倦,倦而欲睡,睡醒则思茶。而一杯在手,忽然想到晚日旧交竟零落殆尽,无人共品茗谈心,享湖山之乐,于是,一种寂寞之感,袭上心头。四顾惘然,无人可诉说。

  初夏原文翻译及赏析 5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译文

  石桥和茅草屋绕在曲岸旁,流水溅溅流入西边的池塘。

  晴天暖风微拂,麦子的气息迎面扑来。绿树青草远胜春天百花烂漫的时节。

  注释

  石梁:石桥

  弯碕:曲岸

  溅溅:流水声。唐人李端《山下泉》:“碧水映丹霞,溅溅度浅沙。”

  陂:池塘。

  晴日暖风:语本唐人薛能《折杨柳》:“暖风晴日断浮埃,废路新条发钓台。”

  花时:花开的季节,指春天。白居易《寄元九》:“月夜与花时,少逢杯酒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初夏景色的诗。前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写了岸边的景色:曲折的岸边有石桥、茅屋,溪水潺潺;后两句先从嗅觉上写,暖风阵阵、麦子的气息扑鼻而来,让人感到非常惬意。接着写视觉上的感受:绿树青草比春天的百花更美丽。初夏季节,还没到雨季,溪水水流不大,麦子长势喜人,绿树青草,令人欣喜,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闺怨》原文及赏析(精选5篇)(扩展6)

——水调歌头的原文及赏析(精选5篇)

  水调歌头的原文及赏析 1

  原文:

  水调歌头·中秋

  宋代:米芾

  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译文:

  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中秋的时候,捣衣声混杂着风声,蟠蟀好像在思索高爽的秋天。我面对着这样的景象,是不会学宋玉去纾解悲愁的。把凄凉的心意收拾起来,给每个酒樽里都倒上美酒,内心更加觉得抵不过这样的幽静。明月挂在南楼正是我觉得充满情趣的地方所在。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怅惘这样的胸怀,于是拿起笛子吹奏,笛声的韵律悠悠扬扬。在这清*之时,良美之夜,就把这块地方借给我让我痛饮。看着这一天可爱的风景,我倚着曲曲折折的栏杆,宇宙在我眼里也只是小小的浮萍。喝醉困乏了就靠着枕头临江而睡,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醒来。

  注释:

  砧(zhēn)声送风急,蟠(pán)蟀(shuài)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líng)醁(lù),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砧声:也作“碪声”,捣衣声。蟠蟀:蟋蟀的一种,宋代顾逢曾作《观鬭蟠蟀有感》。高秋:天高气爽的秋天。兴况:情趣,意趣。分付:分别付予,这里指给酒樽分别倒酒。醽醁:古代的一种美酒。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ōu)。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lán)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qī)枕卧江流。

  清时:清*之时,也指太*盛世。金瓯:酒杯的美称。瓯,杯子。阑干十二:曲曲折折的栏杆。阑干,即栏杆。十二,形容曲折之多。欹:斜倚着,斜靠。

  赏析:

  米芾写中秋赏月,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撇开月亮,上片先写自己晚来的秋意感受。

  “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古人有秋夜捣衣,远寄征人的*俗,砧上捣衣之声表明气候转寒了。墙边蟋蟀鸣叫,亦是触发人们秋思的。李贺《秋来》诗云:“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米芾这两句着重写自己的直觉,他是先听到急促的砧声而后感到飒飒秋风之来临,因此,才觉得仿佛是砧声送来了秋风。同样,他是先听到蟋蟀悲鸣,而后才意识到时令已届高秋了。

  “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秋”,表现出他的旷逸豪宕的襟怀。他这句抝折刚健之笔使文气为之一振。因为砧声和蟋蟀等秋声,毕竟要给人带来一种凄凉的秋意,而倔强的词人不愿受其困扰。所以,接着他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了。可是“凄凉兴况”偏不那么容易收拾,酒后反而心里加倍感到不胜其幽僻孤独。才说“不学宋玉解悲愁”,强作精神,是一扬,这里“倍觉不胜幽”,却是一跌,如此一来,作者闻秋声而引起的内心感情上的波澜起伏,就充分表露了出来。

  “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就在这个时候,一轮明月出来了。月到中秋分外明,此时,明月以它皎洁的光辉,把宇宙幻化为一个银色的世界,也把作者从低沉压抑的情绪中解救出来,于是词笔又一振。至此,词人才托出一轮中秋月点明题意。“多情”二字是在词人的感情几经折腾之后说出的,极其真切自然,使人感到明月的确多情。在反复渲染中秋节令的秋意,从反面为出月铺垫,以“自有”二字转折,使一轮明月千呼万唤始出来,用笔颇为奇妙。

  下片写赏月时自己在月光下“横玉笛”、“倒金瓯”、“倚栏干”乃至“醉困不知醒”的情景。“怅襟怀”的“怅”字承接上下片,巧妙过渡,既照应上片“不胜幽”的“凄凉兴况”,又启下片的赏月遣怀。“横玉笛,韵悠悠”,玉笛声本富有优美情韵的,而在大放光明的中秋月下吹奏,那更是妙不可言,可是词人马上想到要借此清时良夜,痛痛快快大饮一场。

  “遍倚栏干十二”,说明他赏月时间之长,赏览兴致之高,于是他不由神与物游,生发出对宇宙对人生的遐想。

  “宇宙若浮萍。宇宙如此之大,作者却视之若浮萍,不只见出他心胸神思飘逸,更是物我合一之际内心的真实感受,读来令人心弛神往。境界如此之美,兴致自然更高,于是词人不觉豪饮大醉。结句“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不再写赏月饮酒之后的种种,以不结之语收束了全词,给人留下巨大的想象余地。这首词自东坡著名的同题词之后,能独树一帜,勇于创新,确有其独特的妙处:赏月不写月华,偏道个人“对景”之感,清景之中见出清趣,颇值用心玩味。

  这首词借中秋赏月之机,表白了词人为人的高洁,也流露了他对“从仕数困”的些许幽恨。词的上片反复渲染中秋节令的秋意,并从反面为出月铺垫,以“自有”二字转折,使一轮明月千呼万唤始出来,用笔颇为奇妙。词的下片,侧重抒发词人向往隐居生活之意,发出对宇宙对人生的遐想。全篇用笔空灵回荡,而自有清景无限,清趣无穷,表现出米芾“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轨辙”的特有风格。

  水调歌头的原文及赏析 2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翻译

  我们离别的太久了,已经是七次中秋。去年的今天在东武之地,我望着明月,愁绪万千。没想到在彭城山下,一起泛舟古汴河上,同去凉州。有鼓吹助兴,惊起汀上的鸿雁。

  坐中的客人,穿着华丽。月亮无情,不肯为人留下而西沉。今天晚上有酒待客,明晚又要孤独的的住在船上,离愁依旧。就怕像王粲那样,不得返乡,只能登楼相望。

  注释

  离别:比较长久地跟人或地方分开。

  七度:七次。

  今夕:今天。

  不胜:无法承担;承受不了。

  彭城:彭城,鼓声之城,即今江苏徐州,是黄帝最初的都城。

  古汴:古汴河。

  凉州:曲名,唐开元中西凉州所献。

  鼓吹:鼓吹乐。

  鸿雁:俗称大雁。

  汀州:水中小洲。

  翠羽帔,紫绮裘:指豪华衣饰。

  素娥:即嫦娥,此处指月亮。

  无赖:无所倚靠;无可奈何。

  曾不:不曾。

  清尊:酒器。

  水驿:水路驿站。

  依旧:照旧。

  但恐:但害怕。

  王粲: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阳郡高*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

  相对:相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是年四月,苏轼离京赴徐州任徐州知州,作者与之偕行。中秋节时,二人一起泛舟赏月,终于得过一个团圆的佳节。然中秋过后,苏辙又要转道赴南都(今河南淮阳)留守签判任,于是在临别前写下此词。

  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写出值得珍惜的短暂手足之情的相聚。“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作者一开始就点出与兄长分别时间之久,并用传统的团圆佳节中秋来计算,其中包含着对兄弟聚少离多的深深怨艾和无奈。“同泛清河古汴”本来是欢乐的,然“船上载凉州”却从听觉里显露出悲凉;“鼓吹助清赏” 让人高兴不已,“鸿雁起汀洲”,又从视觉中引发了大雁南归的惆怅。唐人王翰、王之涣都写过著名的七绝《凉州词》,多为乐府歌词,悲凉曲调、慷慨决别的边塞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此处所用,意味深长。

  下片则直接展现诗人内心世界。前三句,只是从宴饮中主人、客人的穿戴里,聊表人们的欢愉心情,可下面却写出了急转之下诗人的内心感受。“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明月无情,不会为人而滞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直写情事,明日即将分别;即便明月当头,也是分明地倾泻出两地别愁,“依旧”二字非常好。最后两句,用典却直抒胸臆,“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王粲滞留荆州十二年,不得施展才华,郁闷中他登楼远眺,北望家乡,胸中翻滚着无限乡思乡愁,写出了《登楼赋》。后以“王粲登楼”作为怀念故国乡土的典故。这里,词人以此句做结,倾诉出未来的日月:宦游茫茫,前途未卜;亲人相隔,幽幽愁绪的别样的深沉。本来是百日逍遥堂欢乐的手足相聚,到头来却是迎来生离别的无奈,也许这就是人生的必然。

  水调歌头的原文及赏析 3

  原文: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

  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

  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

  徙倚栏杆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

  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

  欲吊沈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

  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

  译文

  疲倦于湖海飘泊的生活,离开江陵乘舟沿江东归。西风正盛,一日千里一般,今夜把我送到岳阳楼。那湖中君山的暮霭云雾,四周萦绕,沅水、湘水相汇处的**草木,呈现出一片葱绿的春色,思绪翻腾,颇难*静。独自倚栏凝思,天上的月亮好似帘钩。

  三楚、七泽、九州雄伟险要。人间美景,哪里比得上岳阳楼上所见呢?想祭奠屈原而不得,只能借登山临水,效渔儿樵子,抒发离忧之情。回过头去呼唤一代英主虞舜大帝,只见杜若花开满了水中沙洲。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双调九十五字,*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仄混用的)。

  徙倚:犹低回,有留连不舍的意思。

  帘钩:门窗上挂帘子所用的钩子,

  三楚:指西楚、东楚、南楚,包括湖南、湖北、河南、江苏、安徽、江西等地。

  七泽:古来相传楚地有七泽(七个大湖泊)。

  九州:指整个中国。

  沉累(lěi):指屈原。

  虞舜:上古的一位帝王,相传南巡时死于苍梧之野,葬在九嶷山下(在今湖南宁远县)。

  赏析:

  张孝祥*生多次经过岳阳楼。根据词中的行向与时节,此首应作于公元1169年暮春(史料记载为乾道五年三月下旬)。是年,孝祥请祠侍亲获准后,离开荆州(今湖北江陵),乘舟沿江东归。当时曾写《喜归作》诗:“湖海扁舟去,江淮到处家。”归途中,阻风石首,滞留三日。同行诸公都填了词,他亦用其韵作《浣溪沙》词,有“拟看岳阳楼上月,不禁石首岸头风”云云。这些都与此词的内容相吻合。

  词的上阕描写夕阳斜照在广阔的洞庭湖上,波光粼粼;湖中群山暮霭云雾,四周萦绕;沅水、湘水相汇处的**草木,呈现出一片葱绿的春色;夜幕初上,一弯残月如帘钩挂天际。开头“湖海”二句,从自身落笔。横空而起,抒发词人湖海飘泊和怀才不遇的感慨,倦游,指仕宦不得意而思归隐。他曾在《请说归休好》诗中吐露过脱离官场的复杂心情:“请说归休好,从今自在闲。”又说:“田间四时景,何处不开颜?”这种宦海浮沉而今欲归休的感受,贯穿全篇,使这首境界阔大、宏丽的词作中带上沉郁的格调。“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承上意写经过长途的江面飘荡,终于来到了游览胜地岳阳楼上。“日落”三句,词人纵笔直写登楼远眺的景色: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夕阳斜照在广阔的洞庭湖面上,波光粼粼;沅水、湘水相汇处的**草木,呈现出一片葱绿的春色,再看那湖中君山的暮霭云雾,四周萦绕。这些自然景色,引起词人内心的深长感触,思绪翻腾,颇难*静。“徒倚栏干久”二句,从傍晚到月夜的时空转换,更深一层地刻画词人倚栏凝思的种种意绪,而含蓄的笔墨又为下片直抒胸臆积蓄了情势。

  词的下阕作者凭吊屈原,感其身处浊世而不被重用的遭遇;抒发自己宦海漂泊的倦意;表达了对清明政治的期盼。换头“雄三楚”三句,承接上意而掉转笔锋,描绘岳阳楼的雄伟气势,跌宕飞动。“三楚”,战国时期楚国的地域广阔,有西楚、东楚、南楚之称,后泛指长江中游今湖南一带地方。“七泽”是泛指楚地的一些湖泽。“隘九州”是说居国内险要之处。“人间”二句概括登岳阳楼而触发起古往今来人间悲喜的无穷感叹,又有它独具的地方色彩。“欲吊沉累无所”三句,进一层抒发凭吊屈原的深切情意。爱国诗人屈原执着追求“举贤才而授能”的进步政治理想,遭到楚国腐朽的贵族统治集团的仇恨与迫害,长期流放,后自沉于汨罗江。“沉累”,指屈原沉湘,亦曰“湘累”。无罪被迫而死曰“累”。作者对屈原身处浊世而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有着心心相印的关系。他欲吊屈原而不知其处所,但登山临水,有渔儿樵子,与同哀屈原而诉其“离忧”之情。《史记·屈原列传》云:“屈*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词中“离忧”二字,包含有如许内容。作者想到自己此次隐退犹如贬官外放,也将渔樵于江中沙洲之上,内心充塞着无限辛酸悲苦。写离忧,正是抒写这种郁结心中的不*情绪,结笔全用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回首叫虞舜”句和《离骚》辞语,抒发满腹的牢愁忧愤和凄凉之怨。以景结情,韵致有余。

  这首词写途中登临的感受,语悲切。上片写登楼所见之景象,下片抒发吊古伤今的情怀。吊古是明写,伤感则见于言外。作者不是空泛地抒写古今人事兴衰的感慨,而是从眼前“日落君山”的景物铺写,联想到屈原的政治遭遇和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勾引起敬吊之情。“哀此写离忧”,表现出作者怀才见弃的幽怨,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水调歌头的原文及赏析 4

  寒食不小住,千骑拥春衫。衡阳石鼓城下,记我旧停骖。襟以潇湘桂岭,带以洞庭青草,紫盖屹西南。文字起《骚》《雅》,刀剑化耕蚕。

  看使君,於此事,定不凡。奋髯抵几堂上,尊俎自高谈。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袴》,归诏凤凰衔。君去我谁饮,明月影成三。

  翻译

  你寒食节也未能小住,匆匆地就要赶赴衡州。曾记得在石鼓山畔,衡阳城下停过车马。衡阳以潇湘之水、香花岭为襟,以洞庭、青草湖为带,地势险要而风景十分佳丽。盼望着你到任后注重教化,关心农事。放下刀剑,从事农耕蚕桑。

  厚卿你能力不群政事才干出众。一定要整顿吏治,严肃果断而从容不迫。休说君门遥不可及,但能政绩卓著,即可奉诏归朝。你既然走了我同谁饮酒呢,只怕是像李白一般同明月、影子成三人吧。

  注释

  郑厚卿:郑如峦,字厚卿,曾任衡州太守。

  寒食:即寒食节,清明的前一天。

  石鼓:即石鼓山,在衡州城东。

  停骖:停车,骖,驾车的马。

  潇湘:潇水和湘水。

  桂岭:即香花岭,在湖南临武县北。

  洞庭青草:湖名。

  紫盖:衡山中最高的一座山峰。

  骚雅:《离骚》与《诗经》中的《大雅》、《小雅》。

  刀剑化耕蚕:辛弃疾谓友人到任会重农桑。

  使君:州府长官的别称,此谓郑厚卿。

  奋髯抵几:谓友人将大刀阔斧整顿吏治。

  尊俎:酒杯与盛肉的器具,这里代指宴*。

  民歌五栲:用典谓郑厚卿到任会取得政绩,得到百姓拥戴。

  归诏:谓郑厚卿有政绩,皇帝会下诏召回朝廷。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辛弃疾于淳熙十五年(1188)春送友人郑厚卿赴衡州任作。时值寒食,词人不忍友人离去,但又不得不送别友人,词人同时也对其寄予了深切厚望,希望友人重视农耕,帮助人们发展生产,故作此篇。

  赏析

  上片记述友人赴任未上路,迎君已有待。“寒食不小住”一句点明离别时令,“千骑拥春衫”是写友人赴任的前驱仪仗。接着“衡阳石鼓城下”一句,写诗人安抚湖南时,曾按视其地,所以说“记我旧停骖”。“襟以潇湘桂岭,带以洞庭青草,紫盖屹西南”,潇湘、桂岭、洞庭、青草、紫盖五个地名直接串起句子,且由于地名的相关性而在词中并不显得突兀。虽然诗人未必有意要采取这种结体方式处理作品,但客观上为即*写作减省很多的时间。“文字起《骚》《雅》,刀剑化耕蚕”两句是写社会人文环境,那里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百姓们务农蚕耕,安居乐业,所以作者希望友人体察民情,解除民间疾苦。

  下片诗人鼓励郑厚卿凭借才华富民强国,以立功勋。“看使君,於此事,定不凡。奋髯抵几堂上,尊俎自高谈。”五句是对郑厚卿的赞扬和鼓励,说其有着卓尔不群的才能和刚强豪放的性格,定会干出一番事业。“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袴》,归诏凤凰衔。”三句劝勉郑厚卿在衡州取得业绩,使百姓富足了,朝廷会予以拔擢,并委以重任。结尾两句笔锋一转,抒发离别的忧怨,朋友走后再饮酒时,就只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了,渲染了一种孤独感,表现了与朋友情意的深厚、真挚。

  此词为送别之作。一起点题,留人不住,匆匆而去。结拍惜别,无人共饮,唯有邀月。中间叠层铺叙,或描画山川形胜,或颂扬非凡才干,或预祝凤诏早降。诗人希望友人效法古之良吏,发展文化,关心农桑,严于吏治,兴利除弊,做一个万民称颂的好官。这说明词人胸怀深广,不独爱国,而且忧民,两者兼而有之。

  水调歌头的原文及赏析 5

水调歌头的原文及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时所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水调歌头原文及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水调歌头

  诗人: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本文选自《东坡乐府笺》(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丙辰】熙宁九年(1076)

  【达旦】早晨;白天

  【子由】苏轼弟弟苏辙字。

  【把酒】端起酒杯。

  【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宫殿前左右竖立楼观。

  【归去】回到天上去。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楼宇,指想象中仙宫。

  【不胜】经受不住。

  【弄清影】弄:赏玩。意思是月光下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何似】哪里比得上。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朱阁:朱红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门窗。月儿转过朱红色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人(指诗人自己)。

  【但愿】但:只。

  【千里共婵娟】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月光。

  译文

  丙辰年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从何时才有?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美玉砌成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寒冷。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人(指诗人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变迁,月有阴晴圆缺转换,

  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亲人能*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月光。

  主题

  这首词所表现思想情感,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热爱。

  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意绪和往昔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感喟作品。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貌岸然纠葛当中。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困惑。公元1071年(宋神宗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漩涡。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节操诗人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提示。

  在大自然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她很容易启发人们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团圆生活;月亮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风格。

  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天问》和李白《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产物。李白《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F,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性格和不凡气魄。李白《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起源、宇宙起源;又好想是在惊叹造化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v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高寒,暗示月光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归宿了。从苏轼思想看来,他受道家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想法。他《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是来自对现实人间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美好,以及月光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心胸与超远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作风。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高处不胜寒”并非诗人不愿归去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肯定,雄健笔力显示了情感强烈。

  “明月几时有?”这在九百年前苏轼时代,是一个无法回答谜,而在今天科学家已经可以推算出来了。乘风入月,这在苏轼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在今天也已成为现实。可是,今天读苏轼词,读者仍然不能不赞叹他那丰富想象力。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圆月联想到人间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事啊!于是诗人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离人们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时候,有亏损残缺时候,她也有她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离别是难免,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阻隔。让对于明月共同爱把彼此分离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说法,要好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自我安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诗人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苏轼就是把前人诗意化解到自己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人表示美好祝愿。

  从艺术成就上看,此篇属于苏词代表作之一。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在格调上则是“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胡寅《酒边词序》),是历来公认中秋词中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 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风格。

  诗人既标举了“ 绝尘寰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永恒面前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秋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韵致。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是写中秋词里最好一首,这是一点也不过分。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曲儿”,唱就是这 “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向往之情,对人间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色彩,潇洒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语言,至今还能给人们以健康美学享受。


《闺怨》原文及赏析(精选5篇)(扩展7)

——《菊花》原文及翻译赏析(精选5篇)

  《菊花》原文及翻译赏析 1

  原文

  掩鼻人间臭腐场,古来惟有酒偏香。自从来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

  翻译

  从古到今人间都是“腐臭场”,只有酒是香的。自从隐居在云烟畔,每天都过的闲适潇洒。

  重阳时节,呼朋唤友共享美丽秋色,只这菊花竟还未开放。看来要想菊花开的热烈绚烂,还得等待刮一阵秋风,落一夜严霜。

  注释

  云烟畔:词人闲居的铅山乡间别墅。

  黄花:菊花。

  重阳:即农历九月初九,古人常在这天登高赏菊。

  赏析

  辛弃疾的词,大多借景抒情、咏物言志,他的这首《鹧鸪天》也不例外。自从南归之后,他本希望能得到南宋**的重用,报效国家,恢复中原,展露才干,但没想到他的这些志向不仅未能实现,反而遭奸臣谗害,落得被迫过上闲居生活。他虽寄情山水,但仍时常流露出一股愤愤不*之气。此词虽题为《寻菊花无有,戏作》,但整个上片都未直接接触题目,只是愤世嫉俗之情的抒发;就是下片,对题目说来,也只是点到而已。

  此词上片开头两句:“掩鼻人间臭腐场,古今惟有酒偏香。”仿佛凭空而来,却又发自心灵深处,是饱经风霜,到过了庙堂官场、都会边疆,目睹了官场丑恶之后的十分痛苦的总结和极端厌恶的心态。在辛弃疾的仕途生涯中,他看惯了当时投降派掌权,正人君子遭受打击,狗苟蝇营的小人气焰嚣张,故斥官场为“臭腐场”,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掩鼻”二字,本于《孟子。离娄下》的“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充分展示了词人自己品格的高洁和对丑恶的厌恶。正因为面对的是“臭腐场”,所以“惟有酒偏香”。“酒”之“偏香”,不在于它的味,而在于它能“解忧”。“惟有酒偏香”,言外之意是说除酒以外,一切都是“臭腐”的。“人间”与“古今”连用,即空间与时间结合,横与纵交织,意谓不仅眼前的“人间”是“臭腐场”,“惟有酒偏香”,而且从古到今,莫不如此。接着“自从来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两句,情调一转,由对“人间”深深的厌恶,变为对山林隐居生活的由衷的喜悦,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云烟畔”,指词人闲居的铅山乡间别墅。这里依山临水,云烟缥缈,如世外桃源。“歌舞忙”,写词人闲适潇洒的生活和志得意满的情愫。他在闲居铅山时所作的词,多有类似语句。

  上片叙写人间是“臭腐场”,词人欲远务之,从而为下片“寻菊花”作了铺垫。下片“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转入正题。前两句点“寻菊花”,后一句明“不见”。“老伴”,据另一阕《鹧鸪天》(翰墨诸公久擅场)的题目可知,当为“吴子似诸友”。“共秋光”,共享秋光。古人多用“秋光”来表现菊花。如杜甫《课伐木》诗说:“秋光*青岑,季月当泛菊。”张孝祥《鹧鸪天》词说:“一种浓华别样妆,留连春色到秋光。解将天上千年艳,翻作人间九月黄。”因而“共秋光”,即隐含了“寻菊花”之意。“黄花”,即菊花。“重阳”,即农历九月初九,古人常在这天登高赏菊。结尾两句:“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秋风一夜霜。”是说菊花的开放,还得等待刮一阵秋风,落一夜严霜。这只是字面意思,实际是赞美菊花不趋炎附势而傲霜凌寒的品格。赞美菊花的这一品格,也是表明作者的品格。

  通观全篇,这首词虽写法不合常规,但作者本意不在按题作文,而在借题发挥,表现他愤世的情怀和如菊的品格。

  《菊花》原文及翻译赏析 2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翻译/译文

  译文

  暗淡的紫色,鲜艳的黄色。

  它们既有陶渊明篱边菊花的色彩,又有罗含宅中的香味。

  菊花不怕露水的沾湿,可是害怕夕阳的来临。

  愿意留在水边畅饮的人的鹦鹉杯中,希望来到富贵人家丰盛的酒*上。

  注释

  ①融融:光润的样子。

  ②冶冶:艳丽的样子。

  ③陶令:指陶渊明,因其主彭泽县做过县令,故称陶令。

  ④罗含:(公元293年一公元369年)字君长,号富和,东晋桂阳郡耒阳(今湖南未阳市)人。博学能文,不慕荣利,编苇作*,布衣蔬食,安然自得。被江夏太守谢尚赞为“湘中之琳琅”。桓温称之为“江左之秀”。官至散骑廷尉。年老辞官归里,比及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时人以为德行之感。

  ⑤禁:禁受,承当。

  ⑥重露:指寒凉的秋露。

  ⑦怯:胆怯、担心。

  ⑧残:一作“斜”。

  ⑨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泛:指以菊花浸酒。

  ⑩白玉堂:指豪华的厅堂,喻朝廷。升:摆进。

  赏析/鉴赏

  唐文宗开成四年(公元839年),李商隐通过吏部考试,释褐授官,做秘书省校书郎,但他在秘书省仅仅几月就被调到地方,担任宏农县尉(今河南省灵宝县)。到任不久,又遭受一次打击,因为他把狱中死囚改判活罪,触犯了观察使孙简,被罢官,正碰上姚合代孙简任观察使,又要他还任。李商隐和姚合关系不错,但他内心深处对自己屈居县尉一事,始终不快,不甘久居,一心想入朝任职。开成五年,他的岳父王茂元入朝为官,他便告假携眷到长安居住,以求汲引。此年九月四日,为谋求新的出路.他又辞去宏农县尉。到会昌四年。在杨弁之乱过后,他又移家永乐(今山西芮城县)。他自述此时自己“遁迹丘园”,“前耕后饷”,“渴然有农夫望岁之志”(《重祭外舅司徒公文》)。这首诗即作于此时。

  〈菊花〉诗的末联“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与本诗末联所抒发的感概,可以说同中有异。在〈菊花〉诗中,笔者曾经说到,李商隐对于升君白玉堂一事,已觉无望,却想到自我毁灭,成为菊花酒,这样便可以浮在用黄金铸成的鹦鹉杯,升上用白玉砌的殿堂。这种感情,虽嫌激烈,却毕竟带有升上殿堂的愿望。到本诗,那些激烈的感情淡化了,苦竹、椒坞、微香、涓涓泪、寒雁、暮蝉、细路独来、清尊相伴,一片叹老嗟卑的味道,甚�N火气也没有了。其殆晚年的自叹之作欤!

  除了末联,前四句形容菊的色、香,与〈野菊〉的笔法相类,只是后者的描述更为抽象,以作者的观感为主。五、六写凋零迟暮,亦与「已悲节物同寒雁」的情感相类。末联则可见上述的分析,笔者对於此文有二点看法:首先,说李商隐「自我毁灭」实是见仁见智,我们也可以解读为一种升华,成为菊花酒是需要酿造的,留下的反而是精华,所以〈菊花〉诗的情感的确比〈野菊〉来得积极一点。再者,李商隐尽管叹老嗟卑,但基本性格是不会变的,前文曾分析〈野菊〉诗中的苦竹、椒坞、微香,与〈菊花〉诗的陶令、罗含同样有贤才的涵意,都是诗人对自己的才能品格的肯定。我们从〈菊花〉、〈野菊〉、〈临发崇让宅紫微〉三首诗中,可以看到李商隐处在不同时空之下的感叹,但是也可以见到李商隐始终如一的态度,诗人的自尊心不曾稍减。最后,笔者以为选用〈菊花〉诗对照〈野菊〉,较另二首诗作更适合,既可以摆脱附会史事的牵强,亦可於写作技巧、用词遣字、情感强度作同中有异的比较。

  屈复曰:「通首不出题,亦是大病。」则是正好说明了〈野菊〉为何较〈锦瑟〉的诗旨来得明确,〈野菊〉一诗虽未有任何「菊」字,对於菊的形容也是十分抽象,但是纵观全诗句意,则句句不离菊,首联写菊的生长环境和形态,颔联写诗人爱菊、怜菊之心,颈联写诗人忆起当年赏菊之乐,末联写菊未被种植在宫中的遗憾。同样,前文所提及的〈菊〉也是通首不出题,因此都显得诗意十分单纯,也令人有思想范围狭窄的感觉。就写作技巧而言,野菊、苦竹、椒坞,多层次意象组合的完美搭配,忍字与省字的简明精确,李商隐用字遣词可谓匠心独运。然而诗旨却完全围绕在怀才不遇的自怜情绪中打转,看多了李商隐这类为数不少的作品,真会让人怀念起李白的豪迈潇洒、杜甫的忧国忧民。(邓中龙分析)

  《菊花》原文及翻译赏析 3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尽借 一作:借人)

  译文

  老旧园子里的小路旁已经长出了幽幽的花丛,一夜之间白霜从天空坠下落在花上。

  有多少远在他方为客的未归人啊,只能借着篱笆看看秋天的景色。

  注释

  故园:古旧的林苑,也借指故乡。

  三径:借指归隐者的家园。

  幽丛:幽幽的花丛,这里指菊花。

  玄露:这里指霜。

  篱落:即篱笆。柳宗元《田家》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寄兴的诗,没有什么艰涩的意象,很清新淡雅,并且浅*直白。诗人借菊花以自比,在诗词中属于香草美人笔法。

  首联诗人先描写故园中的菊花淡放的情形,开得并不张扬,而是淡淡的幽然的开放,而且开得那么突然,所以颔联写它就好像是一夜的霜降后从天空坠落一般。写出了菊花高傲的品质,不铺排张扬,但是却内涵丰沛,在单淡然中凸现其品质。

  后两句是诗人的托物起兴,以菊花自比。颈联写到多少沦落天涯的文人骚客,估计诗人自己也在内吧,尾联写尽借篱落看秋风,篱落是指篱笆,记的范成大在他的一首诗中提到篱落,“日长篱落无人问”。沦落天涯的文人骚客从这篱笆里面的开放的秋菊中看尽了浓浓衰飒的秋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自陶渊明以来,菊花就是隐士、高洁的象征,诗人就是借菊花表现自己的高洁品格。

  《菊花》原文及翻译赏析 4

  朝代:唐代

  作者:元稹

  原文: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译文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注释

  ⑴秋丛:指丛丛秋菊。

  ⑵舍(shè):居住的房子。

  ⑶陶家:陶渊明的家。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⑷遍绕:环绕一遍。

  ⑸篱(lí):篱笆。

  ⑹日渐斜(xiá):太阳渐渐落山。斜,倾斜。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⑺尽:完。

  ⑻更(gèng):再。

  1、 雅瑟.《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新世界出版社,20xx:327-328页

  赏析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第一句“秋丛绕舍似陶家”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诗人将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可见秋菊之多,花开之盛。这么多美丽的菊花,让人心情愉悦。

  第二句“遍绕篱边日渐斜”表现了诗人专注地看花的情形。第二句中的“绕”字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表现了诗人赏菊时悠闲的情态。诗人被菊花深深吸引住了,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遍绕”“日渐斜”,把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态和诗人对菊花的由衷喜爱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字里行间充满了喜悦的心情。前两句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面。

  三四两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点明了诗人爱菊的原因。这两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添了盎然的生机。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诗人从菊花凋谢最晚这个角度出发,写出了自己独特的爱菊花的理由。其中也暗含了对菊花历尽寒冷最后凋零的坚强品格的赞美之情。中国古典诗词常借物咏怀喻志,如屈原的《桔颂》,陈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元稹《菊花》一诗赞菊花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也是这种写作手法,寓有深意。

  这首七言绝句诗,虽然写的是咏菊这个寻常的题材,但用笔巧妙,别具一格,诗人独特的爱菊花理由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并且发人思考。诗人没有正面写菊花,却通过爱菊,侧面烘托它的优秀品格,美妙灵动,意趣盎然。该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空间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

  《菊花》原文及翻译赏析 5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尽借 一作:借人)

  译文

  老旧园子里的小路旁已经长出了幽幽的花丛,一夜之间白霜从天空坠下落在花上。

  有多少远在他方为客的未归人啊,只能借着篱笆看看秋天的景色。

  注释

  故园:古旧的林苑,也借指故乡。

  三径:借指归隐者的家园。

  幽丛:幽幽的花丛,这里指菊花。

  玄露:这里指霜。

  篱落:即篱笆。柳宗元《田家》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寄兴的诗,没有什么艰涩的意象,很清新淡雅,并且浅*直白。诗人借菊花以自比,在诗词中属于香草美人笔法。

  首联诗人先描写故园中的菊花淡放的情形,开得并不张扬,而是淡淡的幽然的开放,而且开得那么突然,所以颔联写它就好像是一夜的霜降后从天空坠落一般。写出了菊花高傲的品质,不铺排张扬,但是却内涵丰沛,在单淡然中凸现其品质。

  后两句是诗人的托物起兴,以菊花自比。颈联写到多少沦落天涯的文人骚客,估计诗人自己也在内吧,尾联写尽借篱落看秋风,篱落是指篱笆,记的范成大在他的'一首诗中提到篱落,“日长篱落无人问”。沦落天涯的文人骚客从这篱笆里面的开放的秋菊中看尽了浓浓衰飒的秋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自陶渊明以来,菊花就是隐士、高洁的象征,诗人就是借菊花表现自己的高洁品格。


《闺怨》原文及赏析(精选5篇)(扩展8)

——赠人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

  赠人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王定**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天应乞与一作:天教分付;尽道一作:自作)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常常羡慕这世间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就连上天也怜惜他,赠予他柔美聪慧的佳人与之相伴。人人都说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传出,令人感到如同风起雪飞,使炎暑之地一变而为清凉之乡。

  她从遥远的地方归来,更加容光焕发,更显年轻了,微微一笑,笑颜里好像还带着岭应梅花的清香;我试着问她:“岭应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你却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注释

  定风波:词牌名。一作“定风波令”,又名“卷春空”、“醉琼枝”。双调六十二字,上片五句三*韵,二仄韵,下片六句四仄韵,二*韵。

  王定国:王巩,作者友人。寓娘:王巩的歌妓。

  柔奴:即寓娘。

  王定国:王巩,作者友人。

  寓娘:王巩的歌妓。

  柔奴:即寓娘。

  玉郎:是女子对丈夫或情人的爱称,泛指男子青年。

  点酥娘:谓肤如凝脂般光洁细腻的美女。

  皓齿:雪白的牙齿。

  炎海:喻酷热。

  岭:指大庾岭,沟通岭应岭北咽喉要道。

  试问:试着提出问题,试探性地问。

  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个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赏析

  这首词不仅刻画了歌女柔奴的姿容和才艺,而且着重歌颂了她的美好情操和高洁人品。柔中带刚,情理交融,空灵清旷,细腻柔婉,是这首词的风格所在。

  上片总写柔奴的外在美,开篇“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描绘柔奴的天生丽质、晶莹俊秀,使读者对她的外貌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真切而又寓于质感的印象。

  “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这句的意思是:柔奴能自作歌曲,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传出,令人感到如同风起雪飞,使炎暑之地一变而为清凉之乡,使政治上失意的主人变忧郁苦闷、浮躁不宁而为超然旷放、恬静安详。苏词横放杰出,往往驰骋想象,构成奇美的境界,这里对“清歌”的夸张描写,表现了柔奴歌声独特的艺术效果。“诗言志,歌咏言”,“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班固《汉书·艺文志》),美好超旷的歌声发自于美好超旷的心灵。这是赞其高超的歌技,更是颂其广博的胸襟,笔调空灵蕴藉,给人一种旷远清丽的美感。

  下片通过写柔奴的北归,刻画其内在美。换头承上启下,先勾勒她的神态容貌:“万里归来颜愈少。”岭应艰苦的生活她甘之如饴,心情舒畅,归来后容光焕发,更显年轻。“年愈少”多少带有夸张的成分,洋溢着词人赞美历险若夷的女性的热情。“微笑”二字,写出了柔奴在归来后的欢欣中透露出的'度过艰难岁月的自豪感。“笑时犹带岭梅香”,表现出浓郁的诗情,既写出了她北归时经过大庾岭的情况,又以斗霜傲雪的岭梅喻人,赞美柔奴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为下边她的答话作了铺垫。

  最后写到词人和她的问答。先以否定语气提问:“试问岭应应不好?”“却道”陡转,使答语“此心安处是吾乡”更显铿锵有力,警策隽永。白居易《初出城留别》中有“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种桃杏》中有“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等语,苏轼的这句词,受白诗的启发,但又明显地带有王巩和柔奴遭遇的烙印,有着词人的个性特征,完全是苏东坡式的警语。它歌颂柔奴随缘自适的旷达与乐观,同时也寄寓着作者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这首词中以明洁流畅的语言,简练而又传神地刻画了柔奴外表与内心相统一的美好品性,通过歌颂柔奴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抒发了作者在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襟怀。

  创作背景

  苏轼的好友王巩因为受到使苏轼遭杀身之祸的“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应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巩受贬时,其歌妓柔奴(寓娘)毅然随行到岭应。公元1083年(元丰六年)王巩北归,出柔奴为苏轼劝酒。苏轼问及广应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也有学者认为这首词作于公元1085(元丰八年)十二月。公元1084年(苏轼元丰七年)三月由黄州量移汝州,赴任途中乞常州居住,八年六月起知登州,十月,以礼部侍郎召还,十二月到京,与王巩会宴,即*创作此词。

  赠人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王定**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天应乞与一作:天教分付;尽道一作:自作)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常常羡慕这世间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就连上天也怜惜他,赠予他柔美聪慧的佳人与之相伴。人人都说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传出,令人感到如同风起雪飞,使炎暑之地一变而为清凉之乡。

  她从遥远的地方归来,更加容光焕发,更显年轻了,微微一笑,笑颜里好像还带着岭应梅花的清香;我试着问她:“岭应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你却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注释

  定风波:词牌名。一作“定风波令”,又名“卷春空”、“醉琼枝”。双调六十二字,上片五句三*韵,二仄韵,下片六句四仄韵,二*韵。

  王定国:王巩,作者友人。寓娘:王巩的歌妓。

  柔奴:即寓娘。

  王定国:王巩,作者友人。

  寓娘:王巩的歌妓。

  柔奴:即寓娘。

  玉郎:是女子对丈夫或情人的爱称,泛指男子青年。

  点酥娘:谓肤如凝脂般光洁细腻的美女。

  皓齿:雪白的牙齿。

  炎海:喻酷热。

  岭:指大庾岭,沟通岭应岭北咽喉要道。

  试问:试着提出问题,试探性地问。

  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个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赏析

  这首词不仅刻画了歌女柔奴的姿容和才艺,而且着重歌颂了她的美好情操和高洁人品。柔中带刚,情理交融,空灵清旷,细腻柔婉,是这首词的风格所在。

  上片总写柔奴的`外在美,开篇“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描绘柔奴的天生丽质、晶莹俊秀,使读者对她的外貌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真切而又寓于质感的印象。

  “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这句的意思是:柔奴能自作歌曲,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传出,令人感到如同风起雪飞,使炎暑之地一变而为清凉之乡,使政治上失意的主人变忧郁苦闷、浮躁不宁而为超然旷放、恬静安详。苏词横放杰出,往往驰骋想象,构成奇美的境界,这里对“清歌”的夸张描写,表现了柔奴歌声独特的艺术效果。“诗言志,歌咏言”,“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班固《汉书·艺文志》),美好超旷的歌声发自于美好超旷的心灵。这是赞其高超的歌技,更是颂其广博的胸襟,笔调空灵蕴藉,给人一种旷远清丽的美感。

  下片通过写柔奴的北归,刻画其内在美。换头承上启下,先勾勒她的神态容貌:“万里归来颜愈少。”岭应艰苦的生活她甘之如饴,心情舒畅,归来后容光焕发,更显年轻。“年愈少”多少带有夸张的成分,洋溢着词人赞美历险若夷的女性的热情。“微笑”二字,写出了柔奴在归来后的欢欣中透露出的度过艰难岁月的自豪感。“笑时犹带岭梅香”,表现出浓郁的诗情,既写出了她北归时经过大庾岭的情况,又以斗霜傲雪的岭梅喻人,赞美柔奴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为下边她的答话作了铺垫。

  最后写到词人和她的问答。先以否定语气提问:“试问岭应应不好?”“却道”陡转,使答语“此心安处是吾乡”更显铿锵有力,警策隽永。白居易《初出城留别》中有“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种桃杏》中有“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等语,苏轼的这句词,受白诗的启发,但又明显地带有王巩和柔奴遭遇的烙印,有着词人的个性特征,完全是苏东坡式的警语。它歌颂柔奴随缘自适的旷达与乐观,同时也寄寓着作者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这首词中以明洁流畅的语言,简练而又传神地刻画了柔奴外表与内心相统一的美好品性,通过歌颂柔奴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抒发了作者在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襟怀。

  创作背景

  苏轼的好友王巩因为受到使苏轼遭杀身之祸的“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应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巩受贬时,其歌妓柔奴(寓娘)毅然随行到岭应。公元1083年(元丰六年)王巩北归,出柔奴为苏轼劝酒。苏轼问及广应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也有学者认为这首词作于公元1085(元丰八年)十二月。公元1084年(苏轼元丰七年)三月由黄州量移汝州,赴任途中乞常州居住,八年六月起知登州,十月,以礼部侍郎召还,十二月到京,与王巩会宴,即*创作此词。

  赠人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王定**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天应乞与一作:天教分付;尽道一作:自作)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常常羡慕这世间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就连上天也怜惜他,赠予他柔美聪慧的佳人与之相伴。人人都说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传出,令人感到如同风起雪飞,使炎暑之地一变而为清凉之乡。

  她从遥远的地方归来,更加容光焕发,更显年轻了,微微一笑,笑颜里好像还带着岭应梅花的清香;我试着问她:“岭应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你却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注释

  定风波:词牌名。一作“定风波令”,又名“卷春空”、“醉琼枝”。双调六十二字,上片五句三*韵,二仄韵,下片六句四仄韵,二*韵。

  王定国:王巩,作者友人。寓娘:王巩的歌妓。

  柔奴:即寓娘。

  王定国:王巩,作者友人。

  寓娘:王巩的歌妓。

  柔奴:即寓娘。

  玉郎:是女子对丈夫或情人的爱称,泛指男子青年。

  点酥娘:谓肤如凝脂般光洁细腻的美女。

  皓齿:雪白的牙齿。

  炎海:喻酷热。

  岭:指大庾岭,沟通岭应岭北咽喉要道。

  试问:试着提出问题,试探性地问。

  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个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赏析

  这首词不仅刻画了歌女柔奴的姿容和才艺,而且着重歌颂了她的美好情操和高洁人品。柔中带刚,情理交融,空灵清旷,细腻柔婉,是这首词的风格所在。

  上片总写柔奴的外在美,开篇“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描绘柔奴的天生丽质、晶莹俊秀,使读者对她的外貌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真切而又寓于质感的印象。

  “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这句的意思是:柔奴能自作歌曲,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传出,令人感到如同风起雪飞,使炎暑之地一变而为清凉之乡,使政治上失意的主人变忧郁苦闷、浮躁不宁而为超然旷放、恬静安详。苏词横放杰出,往往驰骋想象,构成奇美的境界,这里对“清歌”的夸张描写,表现了柔奴歌声独特的艺术效果。“诗言志,歌咏言”,“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班固《汉书·艺文志》),美好超旷的歌声发自于美好超旷的心灵。这是赞其高超的歌技,更是颂其广博的胸襟,笔调空灵蕴藉,给人一种旷远清丽的美感。

  下片通过写柔奴的北归,刻画其内在美。换头承上启下,先勾勒她的神态容貌:“万里归来颜愈少。”岭应艰苦的生活她甘之如饴,心情舒畅,归来后容光焕发,更显年轻。“年愈少”多少带有夸张的成分,洋溢着词人赞美历险若夷的女性的热情。“微笑”二字,写出了柔奴在归来后的欢欣中透露出的度过艰难岁月的自豪感。“笑时犹带岭梅香”,表现出浓郁的诗情,既写出了她北归时经过大庾岭的情况,又以斗霜傲雪的岭梅喻人,赞美柔奴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为下边她的答话作了铺垫。

  最后写到词人和她的问答。先以否定语气提问:“试问岭应应不好?”“却道”陡转,使答语“此心安处是吾乡”更显铿锵有力,警策隽永。白居易《初出城留别》中有“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种桃杏》中有“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等语,苏轼的这句词,受白诗的启发,但又明显地带有王巩和柔奴遭遇的烙印,有着词人的个性特征,完全是苏东坡式的警语。它歌颂柔奴随缘自适的旷达与乐观,同时也寄寓着作者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这首词中以明洁流畅的语言,简练而又传神地刻画了柔奴外表与内心相统一的美好品性,通过歌颂柔奴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抒发了作者在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襟怀。

  创作背景

  苏轼的好友王巩因为受到使苏轼遭杀身之祸的“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应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巩受贬时,其歌妓柔奴(寓娘)毅然随行到岭应。公元1083年(元丰六年)王巩北归,出柔奴为苏轼劝酒。苏轼问及广应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也有学者认为这首词作于公元1085(元丰八年)十二月。公元1084年(苏轼元丰七年)三月由黄州量移汝州,赴任途中乞常州居住,八年六月起知登州,十月,以礼部侍郎召还,十二月到京,与王巩会宴,即*创作此词。

  赠人原文翻译及赏析 4

  赠卖松人原文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劚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翻译:

  你把松树送到市场上去卖,我赞赏你的好意。你想把耐寒的松树,卖给京城里的富贵人家。松树的细叶能够几经风雪,但松花淡淡的,不算美丽。长安里来只看重桃李芬芳的艳色,可怜这些松树白白的染上六街的灰尘。

  赏析:

  唐代的长安是高门贵族豪华竞逐的地方。买花是当时贵族社会的一种风尚。“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白居易《买花》),利之所在,人必趋之。在待价而沽的浓香艳色中,居然连“瘦叶”、“淡花”的松树也出现了;于是诗人产生了感慨,叹息卖树人这种行为的不合时宜。

  本来,松树是耐寒的树木,生长在深山大谷之中,葱郁轮囷,气势凌云。人们称赞它有崇高的品德,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卖松人为了求利,才把它送到长安,希望“卖与翠楼人”。这些富贵人家看惯了宠柳娇花,对松树的“瘦叶”、“淡花”的外表,是不屑一顾的。这样,松树崇高的美学价值在这种场合之中,就不会为人们所认识。翠楼人不爱寒涧树,卖松人的主观愿望和客观的社会需要很不一致。即使松树得售于翠楼人,这时,它失去了原来生长的土壤,就不能托根了。在微婉的词句中,表明松树是大不该被送到长安来寻求买主。

  诗人慨叹的是长安只能够欣赏夭艳的桃李,松树的价值当然不被认识;但是卖松人不卖春花,只卖青松,似乎是认识到松树的美的价值了,可惜他不懂得这个社会。无怪乎所得的结果,只能使寒涧青松徒为六街尘染而已。

  用意很微婉,松树也只是一个比喻。诗人所讽谕的是:一切像松树似的正直而有才能的人,不用到长安来谋求出路,决不会得到这个朝廷掌权的人的重视,因为他们所需要的是像桃李一样趋时媚俗的人。这首诗对当时的社会是讽刺,对卖松树人是晓谕,是劝告;而那种不希求荣利的心情,却是诗人的自寓。

  据《唐才子传》称:“于武陵名邺,以字行,……大中(唐宣宗年号,公元847─860年)时,尝举进士,不称意,携书与琴,往来商洛、巴蜀间,或隐于卜中,存独醒之意。”这个决弃了长安的荣名利禄的人,因为*素有所蓄积于心,通过卖松这件事而写出了这首别具一格的讽刺诗来。

  赠人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曾留宋玉旧衣裳,惹得巫山梦里香。

  云雨无情难管领,任他别嫁楚襄王。

  译文

  曾经留下宋玉的旧衣裳,惹得巫山神女梦里添香。

  男女有情无情很难把握,任由她另又嫁给楚襄王。

  注释

  ⑴宋玉:战国后期楚国辞赋作家,相传他长相秀美,风流倜傥。

  ⑵巫山:指神女。

  ⑶云雨无情:指男女间的私情。

  ⑷楚襄王:战国时楚国国君。楚怀王之子。

  赏析:

  全诗借用宋玉《高唐赋》与《神女赋》的典故写出。据《高唐赋》与《神女赋》:楚怀王在游览云梦泽台馆时,曾经梦遇巫山神女。临别时,神女告诉怀王,她“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人便根据神女的话,用“云雨”来指代男女间的私情。后来宋玉陪侍楚襄王到云梦泽游览,又都曾在梦中会过神女。《赠人》诗开头两句即用宋玉梦遇神女之事。诗人将失恋男子比成宋玉,将他所爱女子比成神女。首句以“衣裳”喻文采,暗示受赠者的文采风流一似宋玉。次句接着说,“惹得”神女动情而入梦。神女因宋玉之文采风流而生向往之情,入梦自荐。然而,美人的心是变化难测的,就说这位巫山神女吧,她先倾心于怀王,后来又钟情于襄王。“惹得”二字很有意味,也很有分寸感,又照顾到了对方的体面。后两句议论,出语真诚,在旷达的劝说中见出对朋友的深情。“云雨无情难管领”的说法尽管偏颇,但对于失恋中的朋友却有很强的针对性,不失为一剂清热疏滞的良药。

  这首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典故的运用。写诗向一位失恋的朋友进言,最易直露,也最忌直露。这首诗由于借用典故写出,将对失恋友人的劝慰之情说得十分含蓄,委婉得体,给诗情*添了许多韵味。


《闺怨》原文及赏析(精选5篇)(扩展9)

——《天作》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

  《天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子孙保之。

  【译文】

  高耸的**自然天成,创业的大王苦心经营。荒山变成了良田沃野,文王来继承欣欣向荣。他率领民众云集**,阔步行进在康庄大道,为子孙创造锦绣前程。

  【注释】

  1、高山:指**,在今陕西**东北。

  2、大王:即太王古公亶父,周文王的祖父。荒:扩大,治理。

  3、彼:指大王。作:治理。

  4、康:安。

  5、彼:指文王。徂:往。

  6、夷:*坦易通。行(hánɡ):道路。

  【赏析】

  对于周人来说,**是一圣地:“周之兴也,鸑鷟(yuèzhuó即凤凰)鸣于**。”(《国语·周语》)周人一系传至古公亶父,居于豳地,“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已复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乃与私属去豳,度漆、沮。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于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史记·周本纪》)古公之前,后稷、公刘二位也是功勋卓著,《国语》之所以取**为周人兴起的圣地,似是极度推崇古公之仁,从上引文可见,古公不仅仁爱本族,而且推仁爱于一再侵犯于己的异族,自然更是难能可贵,因而也更具备后世儒家所定的圣人品格。

  《天作》是周颂中少有的提及具体地点的作品(另一篇是《潜》),它写出了**。《毛诗序》说它是“祀先王先公”,朱熹《诗集传》则指为“祭大王之诗”,都认为祭祀的对象是人。姚际恒《诗经通论》引季明德语,认为是“**之祭”,即《天作》的祭祀对象是**。其实,**是古公至文王历代周主开创经营的根据地,其后的伐商灭纣便是在此积蓄了力量。《天作》这首诗,应该既是祭圣地,同时又是祭开创经营圣地的贤明君主的。由于**之业为古公开创,而文王后来由此迁都于丰,故《天作》应是在**对古公至文王历代君主进行祭祀的诗。至于行祭之人,则非文王的继承人武王莫属。

  “天作高山”,强调上天赐予**这块圣地。周人重视天赐,视为吉祥,连婚娶亦是如此:“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大雅·大明》)天赐**之后,在这根据地上积蓄力量尚须人为,诗中便主要写这一过程。之所以仅取大王、文王二人,主要是因为他们确实是**九世周主最杰出的代表。灭商虽然完成于武王,但文王之时已显示出周将代商的必然趋势,纣王囚文王于羑里,只能延缓而无法阻遏这一历史发展。**圣地经营到文王之世,已为武王积蓄了足以灭商的雄厚实力,包括姜尚这样足以辅成伟业的贤臣。“岐有夷之行”,分明是先王开创的一条通向胜利之路。

  将对圣地、圣人的歌颂融为一体,着力描写积蓄力量的进程,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天作》一诗,便如大河滔滔,飞流直泻,既显庄严,又富气势。短短七句,有如此艺术效果,可见诗歌作者的非凡手笔。

  《天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2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著意寻春懒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

  携竹杖,更芒鞋。朱朱粉粉野蒿开。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

  翻译

  有意游春,但感觉困乏便不再前行,不如随便走走找个地方喝上几杯。游山刚到绝佳处,但再走感到疲倦,诗还没有写成,可好雨忽来似乎催促快点写完。

  拄着手杖,穿着草鞋,看到路旁野花盛开,红的红,粉的粉,很是好看。谁家出门的女儿在寒食节这一天回家探亲,欢声笑语从桑林的小路上走来。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

  鹅湖:鹅湖原名荷湖,因山中有湖,多生荷。晋人龚氏居山,养鹅湖中,于是更名鹅湖。懒,指了无情趣。

  信:放任。

  寒食:节令名,清明节前一天(或说清明前两天)。

  赏析

  这是一首寻春的小词。作者并未开门见山地道出他的寻春感受,而是在小词的开端,娓娓如话家常,将读者逐渐引入胜境:“着意寻春懒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抱定了寻春的目的四处寻找,不如喝上几杯酒,在家门附*和春光不期而遇。其实,辛稼轩自己就是那种“着意寻春”的人。为了寻春,他风雨无阻,阴晴不避:“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鹧鸪天》)作者“柳外寻春,花边得句”(《满庭芳》)。他寻求、欣赏春天的妙趣,真可以说达到了“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程度。而令人困惑的是,在此《鹧鸪天》小词中,他不但一开端就否定了“着意寻春”的佳处,而且还进一步辩解道:“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作者又说:刻意游春之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见到“山才好处”,人却已经疲惫不堪了,哪里还有十足的精神去赏春呢?有的时候,人的诗思还未成熟,而一场急雨却过早地来催他做诗,那诗就不可能做得好。

  词题为“鹅湖归病起作”,说明作者前不久游览了名胜鹅湖山(今江西铅山县东)。从鹅湖归来后,他生了病。这一次他病得大概还不轻,性情倔强的词人不得不卧床休养了。一贯主张抗金、恢复失地的辛稼轩自被朝廷罢黜后,常常借游山水来消除心中愤懑。现在他大病初愈,暂且无力出游,只好大唱“着意寻春”大可不必的高调了。辛稼轩虽然不能远游寻春,却在病愈初时徘徊于家门附*之际,感受到了一种他从未如此强烈感受过的蓬勃春意,使他获得了意外的惊喜。

  作者在词之上阕并未明言他寻到了一种什么样的春意,而是有所保留,正见出此春意的宝贵。这也正是稼轩词艺术表达的曲折含蓄处。若问辛稼轩如今在村头到底有何得,可先看他南渡这多年后每年寻春都寻到了什么。翻检稼轩长短句,会发现到处是这类词句:“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满江红·暮春》)“可惜春残风雨又”(《蝶恋花·点检笙歌多酿酒》)。“闻道春归去,更无人管飘红雨”(《惜分飞·春思》)。在作者的春词中,春天总是那么满纸满行的娇软脆弱!年年盼春、游春的辛稼轩,虽然饱览着春的千姿百态,但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娇春却给他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下阕写词人移动着刚刚病愈的身体,手拄竹杖,穿上草鞋,向家门附*的田野漫步走去。“携竹杖,更芒鞋”,创造出轻松而随便的氛围,为下面与乡村春色猝然相遇时的喜悦心情做了不露痕迹的铺垫。

  走着,走着,蓦地,若干亮色映入了作者的眼睛。词人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些在野草中间开放的野蒿花。这些不入品流、无人护理的花儿,这儿几朵,那儿一片,沐浴着春风,颜色鲜亮,别有一番健康秀美的魅力。“朱朱粉粉”,用语特妙。它把花儿鲜明的颜色和生气蓬勃、随处自由开放的特点简洁地描绘出来,也把词人与野花不期而遇时的喜悦心情含蓄地透露出来,大有“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味道。作者在欣赏乡村花朵那无拘无束之形式美的背后,还有对它们的'一种理性的思考。此次鹅湖归来,他已从乡村景物中获得了深沉的启示:“春入*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城中娇嫩的桃李之花是经不起风雨的,只有在乡野溪头久沐风雨、倔强生长的荠菜花一类的花朵,生命力才更为长久,才真正启示着春天的奥秘。明晓了稼轩对人生的这种思考,我们就会接触到他目睹野蒿花时心灵中更深一层的东西。

  当词人正为野蒿花所吸引的时候,另一番景象又把他的视线吸引了去:“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一些有说有笑的归宁女子,正沿着长满桑树的田间小路走过来了。这两句写得很美,“柔”字尤为巧妙传神。它不但状出桑叶之嫩,春光之新,而且衬托出村女那柔美的容貌、步态和笑声。这些村女快要回到娘家看到亲人了,所以心情是甜甜的,笑声是美美的。她们的笑声,感染着词人。这是农村淳朴自然、充满生命活力的美好场景。他不禁驻足倾听,若有所思。这就是辛稼轩寻找到的春天。春天在乡野之花中,在村女的步履中,笑声里。

  这村女便是春天的化身。如果把这“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和作者同期所作另一首《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中的“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相比较,便可发现,前者和后者在时间(寒食节)、景物(桑蚕)、人物(女)、语气(谁家)诸方面,都有着和谐的一致。所不同之处,是前者侧重于其音容的纯真无邪(笑语柔桑),后者则突出着其穿着的素朴无华(青裙缟袂)。然而这纯真无邪的“笑语”与素朴无华的“青裙缟袂”,本是统一于村女之纯朴的特质之中,原不可分割的。明乎此,便可断知,彼天真无邪的“笑语柔桑”之女,原也是衣着朴素的“青裙缟袂”之女。这两首《鹧鸪天》中的村女形象正可参照合读。“青裙缟袂”化用苏轼诗《于潜女》:“青裙缟袂于潜女,两足如霜不穿屦,沙鬓发丝穿杼,蓬沓障前走风雨。……逢郎樵归相媚妩,不信姬姜有齐鲁。”诗中的于潜(旧县名,在杭州西)女,足不穿鞋,在风雨中穿行,体魄强健,风貌古朴,爱情真挚,其气质,足使齐鲁之贵族妇女相形见绌;其“青裙缟袂”,也成为了善于抗击风雨、具有春天般活力的一类人物精神的象征。而当辛稼轩将苏诗“青裙缟袂”之意象引入其词章中时,他便赋予了村女一种和苏诗中于潜女同样的品格,和他称颂的荠菜花、野蒿花同样的品格——在风雨中顽强生存、获取着持久的生命力的品格。作者被村女那普通而又不*凡的装束和充满生气的笑语所触动的秘密也就在于此。

  这种景致出现在稼轩词中是有很深刻的社会生活背景的。作者南渡以来每年都在寻春,他在大量的寻春词章中寄寓着他的炽热的报国理想。他曾不遗余力地写奏折,提出抗金种种策略。然而,事实却告诉他,南宋的偏安小朝廷,很像是城中娇弱的桃李之花,经不住风雨的考验,这使他感到了深深的失望。如今在罢黜闲居之时,他目接着乡野之花与青裙缟袂之女,心中的希望之火又一次被点燃。春,存在于神州广大的乡野之中。这是辛稼轩此次寻春之最深刻的感受。

  《天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3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翻译

  被贬作客的途中哪有心思去记节气时序的变迁,忽然惊喜地发现艳丽的春光全都凝结到小桃枝上。我虽然而今被贬到天涯海角这凄凉之地,但还记得当年繁华盛世时的京城风光。

  月夜下繁花舞弄着清影,月光流泻出琼玉般的银辉,月色下的宫殿如水晶般晶莹五色祥云楼顶飞扬。分明是做了一场繁华美梦,回首东风泪满衣衫。

  注释

  建康:即今南京市。

  上元:指元宵节。

  那:也写作“哪”。

  岁序:岁时的顺序,岁月。

  小桃:初春开花的一种桃树。

  悲凉地:指建康(今南京市)。

  水晶宫殿:用水晶装饰的宫殿,形容极其豪华辉煌,泛指宋汴京宫殿。

  五云:王色瑞云,多指吉祥征兆,代指皇帝所在地。

  华胥梦:指梦境。

  赏析二

  上片“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词人起首即发出感叹,如今身在异地,竟不知时光节序转换得如此之快,等到惊觉时,春色早已催生了小桃枝上的花蕊。“小桃”是桃树的一个品种,在上元节前后开花,由此呼应词题中所言时令。不知不觉又是一年,而在过去的一年中,故土沦亡,自己四处漂泊,此时回望,真有“往事不堪回首”之恨。

  词人此时身处都城建康,却怀着深深的羁旅悲凉情怀,这不仅是因为他离开了故乡,更因为他从此再难回到故乡。半壁江山已沦入他手,这个不容否认的事实逼得词人发出“天涯海角悲凉地”的忧凄之语。北宋汴京与南宋建康在地理位置上远远称不上“天涯海角”,但江山易主的剧变,以及战火延绵。有家不得归的事实,使词人感觉两者的距离有如天涯海角。

  “记得当年全盛时”一句,是作者面对建康上元节时的凄凉景况而生出对过去的怀恋。“记得当年”,回忆北宋过往繁华。词人遥想当年,汴京的上元节是多么盛大热闹,“全盛时”三字,言辞精炼,感情激越,仿佛记忆中的繁华盛景正汹涌而来,喷薄而出。

  下片则具体讲述“全盛时”的景象,但词人却并不堆金砌玉,而是以“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这样清空虚渺的意象,暗示当时汴京城的旖旎风情。花影婀娜,月芒如水,宫殿晶莹剔透,飞云绚丽美好,如此美的景致,最终仍是被铁蹄踏碎,一梦成空,令人“回首泪满衣”。

  末句“东风”呼应起首“小桃枝”,使词意密合。“分明一觉华胥梦”中“分明”二字,表现出词人梦醒后的清醒,以及意识到这种清醒之后的悲哀。词作开端“那知”、“忽惊”,即流露出如梦初醒的意味。及至一句“记得当年”,又使词人沉浸入过往的“梦境”之中。最后,又因意识到家国残破而从梦中惊醒,不由得泪湿衣襟,难以自已。可见,“梦”在这首词中包含有多层蕴意,既表示词人个人的感情归宿,也用以比喻国破家亡、繁华如梦的苍凉情怀。

  词中还运用了回忆对比的手法:以今日之悲凉,对比昔日之全盛;以梦中之欢乐,对比现实之悲哀。这种艺术手法冲破时间、空间的束缚,一任感情发泄,姿意挥写,哀而不伤,刚健深挚,与一般婉约词、豪放词均有不同。

  赏析

  赵鼎是南宋初年中兴名臣。这首词系他南渡之后作于建康(今江苏南京)。上元即元宵。词人值此元宵佳节,抚今忆昔,表达了沉痛的爱国情思。

  起首二句,以顿入之笔点明身客地,不觉时间推移之速。词人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徽宗崇宁五年进士,之合被擢为开封士曹。靖康事变后,高宗仓皇南渡,驻跸建康,词人填此词时,应当系随驾至此。“客路”一句,直点题面,说明金兵南侵之际,自己流踄异乡,不知不觉又转过了一年。出语自然通俗,然于*淡中,且为下句作好铺垫。“忽惊春到小桃枝”,这句里以小桃点出上元。小桃,上元前后即著花,见《老学庵笔记》卷四。词句流畅清丽,于轻灵中寄慨叹,是上句的自然归宿。其中“那知”、“忽惊”两个短语,紧密呼应,有兔起鹘落之势,把词人此时的复杂的心情,切实地表现了出来。

  “天涯海角悲凉地”一语,续接起句“客路”二字。建康距离北宋首都开封,实际上并不很远,然而对一个因金人有南渡流落到江南的人来说,却有如天涯海角。和词人同时的李清照流落到江南之后,也写过表达类似的感情的词句:“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清*乐》)词人此处一则曰“海角天涯”,二则曰“悲凉地”,这两短语连用加重语气,可以想见客愁之重、羁恨之深。这就具体表现了词人“忽惊”以后的情绪。当此时局纷乱之际,作为江防要塞的建康,一方面驻有南宋重兵,准备抵抗南下的金人;一方面是北方逃难来的人民,流离失所,凄凄惨惨。面对此情此景,词人自然而然想起北宋时欢度元宵的盛况,于是“记得当年全盛时”一句冲口而出。这句是整首诗的一大转折。按照一般填词规律,词写到此上阕歇拍,如同战马收缰,告一段落。可是它的词意却直贯下片三句,有蝉联而下之妙。这样的结构好似辛稼轩《虞美人·别茂嘉十二弟》。辛词上阕歇拍云:“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阕。看燕燕,送归妾。”下片云:“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词意跨过两片,奔腾而下,歇拍处毫不停顿,一气呵成。因而王国维称之为“章法绝妙”(《人间词话》)。此词也是采用同样章法,两片之间,毫不割裂。作者上阕歇拍刚说“记得当年”,换头就写“全盛时”情景。但词人并未以实笔具体描写元宵之夜“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也未写“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俱见《东京梦华录》卷六),而是避实就虚,写花枝袅娜,月光皎洁,宫殿华丽云彩绚丽。从虚处着笔,此词就避免了一般化,从而令人读后有新颖之感,并能唤起美好的联想。

  结尾二句又将笔锋一转,写词人从回忆中的'往事回到悲凉的现实生活中来。华胥梦,语出《列子·黄帝》,故事讲的是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其国无帅长,一切崇尚自然,没有利害冲突。此处例用来喻北宋全盛时景象,但是随着金人的入攻,霎时灰飞烟灭,恍如一梦。“华胥梦”上着以“分明一觉”四字,更加重梦幻色彩。词人如梦方醒,仔细辨认,春光依旧,然而景物全非,故词人两眶热泪,不禁潸然而下。这两句读之令人怆然。词一般以景结情为好,但以情煞尾,也有佳篇。譬如此词尾句纯用情语,且以“东风”二字与上阕“春到小桃枝”相呼应,丝丝入扣,却有溪流归海,读之令人有悠悠不尽的意味。

  此词结构极其缜密。“分明一觉华胥梦”是词中关键句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词眼”。词的上下二阕,全靠这个“词眼”的眼光照映。如起首两句中的“那知”、“忽惊”写从不知觉到陡然发现,即带有如梦初醒的意思;下片头三句则是梦境的显现;结句则是梦醒后的悲哀,处处关合“华胥梦”一语,于是整首词浑然一体,构成一首意境深沉的歌曲。从全词来看,感情写得有起有伏,曲折多变。如果说前三句写悲凉,下片则转写欢乐;如果说过片是写欢乐的高潮,那么结尾二句则又跌入悲怆的深渊。悲喜相生,跌宕起伏有致,因而能攫住读者的心灵。词中还运用了回忆对比的手法:以当日之悲凉,对比昔日之全盛;以梦中之欢乐,对比现实之悲哀。这种艺术手法冲破时间、空间的束缚,一任感情发泄,恣意挥写,哀而不伤,刚健深挚,与一般婉约词、豪放词均有不同。因此清人况周颐评曰:“清刚沈至,卓然名家,故君故国之思,流溢行间句里。”(《蕙风词话》卷二)这个评价是非常符合此词的特点,也是非常符合词人作为南宋初年中兴名臣的身份的。

  创作背景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春,北宋灭亡,宋室南迁。是年秋,赵鼎南渡,沿水路至仪真,作者大约于年底或次年初至建康,于上元节(元宵节)之夜写下了这首抒发故国之思的词作。

  《天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原文

  掩鼻人间臭腐场,古来惟有酒偏香。自从来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

  翻译

  从古到今人间都是“腐臭场”,只有酒是香的。自从隐居在云烟畔,每天都过的闲适潇洒。

  重阳时节,呼朋唤友共享美丽秋色,只这菊花竟还未开放。看来要想菊花开的热烈绚烂,还得等待刮一阵秋风,落一夜严霜。

  注释

  云烟畔:词人闲居的铅山乡间别墅。

  黄花:菊花。

  重阳:即农历九月初九,古人常在这天登高赏菊。

  赏析

  辛弃疾的词,大多借景抒情、咏物言志,他的这首《鹧鸪天》也不例外。自从南归之后,他本希望能得到南宋**的重用,报效国家,恢复中原,展露才干,但没想到他的这些志向不仅未能实现,反而遭奸臣谗害,落得被迫过上闲居生活。他虽寄情山水,但仍时常流露出一股愤愤不*之气。此词虽题为《寻菊花无有,戏作》,但整个上片都未直接接触题目,只是愤世嫉俗之情的抒发;就是下片,对题目说来,也只是点到而已。

  此词上片开头两句:“掩鼻人间臭腐场,古今惟有酒偏香。”仿佛凭空而来,却又发自心灵深处,是饱经风霜,到过了庙堂官场、都会边疆,目睹了官场丑恶之后的十分痛苦的总结和极端厌恶的心态。在辛弃疾的仕途生涯中,他看惯了当时投降派掌权,正人君子遭受打击,狗苟蝇营的小人气焰嚣张,故斥官场为“臭腐场”,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掩鼻”二字,本于《孟子。离娄下》的“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充分展示了词人自己品格的高洁和对丑恶的厌恶。正因为面对的是“臭腐场”,所以“惟有酒偏香”。“酒”之“偏香”,不在于它的味,而在于它能“解忧”。“惟有酒偏香”,言外之意是说除酒以外,一切都是“臭腐”的。“人间”与“古今”连用,即空间与时间结合,横与纵交织,意谓不仅眼前的“人间”是“臭腐场”,“惟有酒偏香”,而且从古到今,莫不如此。接着“自从来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两句,情调一转,由对“人间”深深的厌恶,变为对山林隐居生活的由衷的喜悦,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云烟畔”,指词人闲居的铅山乡间别墅。这里依山临水,云烟缥缈,如世外桃源。“歌舞忙”,写词人闲适潇洒的生活和志得意满的情愫。他在闲居铅山时所作的词,多有类似语句。

  上片叙写人间是“臭腐场”,词人欲远务之,从而为下片“寻菊花”作了铺垫。下片“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转入正题。前两句点“寻菊花”,后一句明“不见”。“老伴”,据另一阕《鹧鸪天》(翰墨诸公久擅场)的题目可知,当为“吴子似诸友”。“共秋光”,共享秋光。古人多用“秋光”来表现菊花。如杜甫《课伐木》诗说:“秋光*青岑,季月当泛菊。”张孝祥《鹧鸪天》词说:“一种浓华别样妆,留连春色到秋光。解将天上千年艳,翻作人间九月黄。”因而“共秋光”,即隐含了“寻菊花”之意。“黄花”,即菊花。“重阳”,即农历九月初九,古人常在这天登高赏菊。结尾两句:“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秋风一夜霜。”是说菊花的开放,还得等待刮一阵秋风,落一夜严霜。这只是字面意思,实际是赞美菊花不趋炎附势而傲霜凌寒的品格。赞美菊花的这一品格,也是表明作者的品格。

  通观全篇,这首词虽写法不合常规,但作者本意不在按题作文,而在借题发挥,表现他愤世的情怀和如菊的品格。

  《天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不向长安路上行。

  却教山寺厌逢迎。

  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宁作我,岂其卿。

  人间走遍却归耕。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译文

  不在往帝都的路上奔波,却多次往来于山寺以致让山寺讨厌。在有味与无味之间追求生活乐趣,在材与不材之间度过一生。

  我宁可保持自我的独立人格,也不趋炎附势猎取功名。走遍人间,过了大半生还是走上了归耕一途。松竹是我的真朋友,花鸟是我的好弟兄。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等,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三*韵。

  长安路:喻指仕途。长安,借指南宋京城临安。

  厌逢迎:往来山寺次数太多,令山寺为之讨厌。此为调侃之语。

  赏析:

  按理说四十多岁正是人生建功立业之心最盛,最能奋发作为之时,然而词的开首两句却说;“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大意是说,他已经不再心向国都,不再在意天下国家之事了,只流连于博山寺和它周围的山水,使得它都厌于逢迎我了。辛弃疾果真是如此想的么?难道他真的已经忘情于山水游乐,把北复中原的大志抛诸脑后了么?下边两句“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典出《庄子》,貌似超脱,要安于归隐*淡的生活,自得其乐,做不材之材以终其年。事实上,上片四句是怨辞反说,辛弃疾并非真正能安于闲适*淡的生活,置国家天下于不顾,只是当权者对他始终若即若离,不能真正信任,而主和派又百般猜忌,以致他在几乎二十年的时间里被闲置不用,素志不展。于是在这首词中,他字面上超然闲逸之词,实则包含着对当权者的激愤与积怨,只是不易察觉罢了。下片起句表明心志:保持完我,不屈附公卿而求取声名。下一句说人生历尽世事,到头来还是要归于田园,躬耕田亩。最后两句“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辛弃疾意托于松竹花鸟,守君子之志的意向自不待言,其中或许也包含着对仕途人情的戒畏。松竹真朋友,花鸟好弟兄,只有他们不会让辛弃疾伤心失望。


《闺怨》原文及赏析(精选5篇)(扩展10)

——《望岳》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

  《望岳》原文、翻译及赏析 1

  望岳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如儿孙。安得仙人九节杖,

  拄到玉女洗头盆。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西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译文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

  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

  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

  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

  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注释

  1.岳:此指东岳泰山。

  2.岱宗:泰山亦名岱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

  3.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4.造化:天地,大自然。钟:聚集。神秀:指山色的奇丽。

  5.阴阳:这里指山北山南。割:划分。这句是说,泰山横天蔽日,山南向阳,天色明亮;山北背阴,天色晦暗。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

  6.决:张大。眦:眼眶。决眦形容极目远视的样子。入归鸟;目光追随归鸟。

  7.会当:一定要。凌:登上。

  简析

  这是杜甫现存作品中最早的一首。大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第一次游齐赵时,诗人当时是二十五岁。这是一首气势宏大的写景诗,展示巍峨秀丽的泰山景观。诗中洋溢着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和青年时代胸怀大志,积极进取,乐观自信的精神。前人于此诗评赞颇多,"齐鲁青未了"一句,众口称道,刘辰翁称此"五字雄盖一世";郭濬曰:"他人游泰山记,千言不了,被老杜数语说尽"(上二人语均见《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唐诗别裁》云:"五字已尽太山。"此诗最后两句也颇得佳评,浦起龙《读杜心解》云:"末联则以将来之凌眺,剔现在之遥观,是透过一层收也……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

  《望岳》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注释

  1.岳:此指东岳泰山。2.岱宗:泰山亦名岱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3.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4.造化:天地,大自然。钟:聚集。神秀:指山色的奇丽。5.阴阳:这里指山北山南。割:划分。这句是说,泰山横天蔽日,山南向阳,天色明亮;山北背阴,天色晦暗。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6.决:张大。眦:眼眶。决眦形容极目远视的样子。入归鸟;目光追随归鸟。7.会当:一定要。凌:登上。

  望岳简析

  这是杜甫现存作品中最早的一首。大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第一次游齐赵时,诗人当时是二十五岁。这是一首气势宏大的写景诗,展示巍峨秀丽的泰山景观。诗中洋溢着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和青年时代胸怀大志,积极进取,乐观自信的精神。前人于此诗评赞颇多,"齐鲁青未了"一句,众口称道,刘辰翁称此"五字雄盖一世";郭濬曰:"他人游泰山记,千言不了,被老杜数语说尽"(上二人语均见《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唐诗别裁》云:"五字已尽太山。"此诗最后两句也颇得佳评,浦起龙《读杜心解》云:"末联则以将来之凌眺,剔现在之遥观,是透过一层收也……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 望岳望岳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一二句写泰山山脉绵延辽阔;三四句写泰山雄峻磅礴;五六句写仔细远望,见群峰云生,仿佛有归鸟入谷。七八句想象将来登山所见景象,同时抒发自己的抱负。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描写泰山的*景。一个“钟”字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而前像着了迷似的,为了看够,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说明已是薄暮时分作者还未曾离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最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并不满足看岳而是想登上山顶一揽盛景的心情。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望岳》原文、翻译及赏析 3

  望岳

  望岳(一)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二)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望岳(三)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歘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昴。

  紫盖独不朝,争长嶫相望。

  恭闻魏夫人,羣仙夹翱翔。

  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古诗简介

  望岳,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篇,该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杜甫的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

  翻译/译文

  望岳一翻译

  泰山到底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于泰山,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

  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我的心灵,睁大眼睛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山林,眼角好像要裂开一样。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俯瞰[kàn]那众山,而众山在我眼中是多么的渺小。

  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余。

  注释

  岳:此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其中,泰山以其雄伟壮观而闻名于世,为五大名山之一。古时是“天”的象征。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夫: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

  如何:怎么样。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即山东地区。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

  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

  未了:不尽,不断。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造化: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

  割: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荡胸:心胸摇荡。

  曾:同“层”,重叠。

  决眦(zì):眦:眼角。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

  决:裂开。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会当:终当,定要。

  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赏析/鉴赏

  鉴赏一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736年(开元二十四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该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已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写出了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逼真的描写出了“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绝顶。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该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全文没有“望”,却句句写“望”。空间由远而*,首联远望,颔联*望,颈联凝望,尾联俯望。

  咏华山一首,作者所写的华山亦同样雄伟。不过,与年青时代一首相比,这无疑是一首失意之作。自天宝乱来,作者饱历忧患方得重返朝廷,而今因宰相房琯败绩丧师于陈涛斜被罚,抗疏救之而获罪被贬。作者人至中年,除了官拜左拾遗一年境遇较佳,一直极备艰辛。因此,诗中亦有流露出失意徬徨之感。作者发端「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即写华山崇高。作者虽然极欲登山,但「安得仙人九节杖」一句「安得」二字诘问,已表明了作者之愿难以实现。这好比作者欲要报国,却总是报国无门,无可奈何的心情。「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两句写作者仰望之馀,预计攀登之路。不过这始终并未实行,只是作者在望岳时的盘算,藉以自我安慰而已。情况一如作者纵有一腔抱负理想,却只能空自盘算,无法行之于世。最后,本诗以「稍待西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作结,作者宦途的坎坷更是可见。现实环境的不顺,使得作者产生了厌倦宦途之情,期望于热闹中寻得凉冷以自疗创痛。以华山之顶比白帝之居,更表现了作者自感理想无可实现的失意徬徨。

  咏衡山的《望岳》写于作者晚暮之年,首尾抒发议论,中间写景叙事。「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几句写历代帝王皆设职官崇礼衡山。「在德非馨香」句,寓有讽喻之意,以微婉之词道出,劝勉君主要以德治国。九、十两句,作者叙自己因世乱所驱投奔南国,所以有望岳的机会。接下来自「渴日绝壁出」至「散风如飞霜」写衡山景色,乃全篇中心所在。最后以祀岳之意作结,呼应起笔「秩礼」。而「曷以赞我皇」一句,杜甫爱国之心,强烈地洋溢于字里行间。这首《望岳》通篇皆流露着作者忠君爱国的情怀,即使飘泊江湖,仍是关心朝政,无日或忘。

  由于三首诗的寄意不同,所形成的风格亦不一致。咏泰山的《望岳》表现的是一种积极用世的思想,因此诗句如「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都予人雄奇壮阔的感觉,全诗形成了遒劲峻洁、气魄雄放的风格。咏华山一首流露作者宦途失意,报国无门之情,但篇中并无一字明言之,我们只是从「安得仙人九节杖」、「高寻白帝问真源」得知,此诗因而显得委婉曲折,沉郁顿挫。咏衡山一首则因书于晚年,即或是有所讽喻,都不过是「在德非馨香」澹澹数语。所写景色如「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更有灵光飘淼之感。全诗表现出一种典赡雍容、厚重忠忱的感觉。

  由此看来,三首《望岳》旨趣、风格的不同,恰好能代表杜甫在青年、中年、暮年三个时期的心态。咏泰山的《望岳》正代表杜甫青年时期光芒四射,积极进取的人生;咏华山一首正代表杜甫中年时期失徨,动极思静的人生;咏衡山的《望岳》可代表杜甫晚年时期内敛安命,与人为善的人生。从中可稍得杜甫思想转变的轨迹。不过,无论他的心态如何改变,有一点始终是相同的,那就是他的忠君爱国之心了。青年时杜甫想要为国出力,中年时他虽不得意,却仍有报国之思,晚年时他念兹在兹仍是君主与朝政。

  《望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吟诵率较高的一首诗。大约在开元二十八年(740),杜甫二十九岁时,到兖州探望父亲后由齐入鲁,途经泰山,写下了这首诗。这是诗人仅存少数的早年作品之一。人们在品读此诗时,除了感受到泰山之雄伟外,恐怕更多的是被诗中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怀所激动、感染,因为这既是盛唐的时代精神的概括,又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启示。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望岳》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

  紫盖独不朝,争长嶪相望。

  恭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

  有时五峰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译文

  传说南岳有朱雀,从百代以前的帝王开始,就有为岳分上下之礼。

  在大半广阔的南方之地祀岳时,迅速吸取天地灵气。

  朝廷对衡山施以祭祀之典,但治理国家在于德政而不是烧香点蜡。

  巡视地方祭祀南岳,何等寂寥,当年的先人已早离去。

  我身受世俗的法礼教德的阻碍,现在终于越潇湘,来到衡山了。

  我终日或游走于山崖峻岭中,或在泛起清光的河上泛舟。

  祝融山极为高耸,山顶似乎直触低处的昴星。

  但诸峰中唯有紫盖山与华山不相上下,似与华山争高。

  又听说以前的魏夫人成仙后与群仙翱翔于华山之空。

  有时群峰顶上的气候,刮起的风像飞霜一样。

  走长途的时间很紧,没有时间拄着杖爬上高崇的山岭。

  登完山后,希望立即下山,到休玉堂去洗澡。

  多次和郡守对话,问他这怎会有这样雄伟的衡山?这不得不咏赞我皇了。

  祭祀用的玉忍耐世间之俗,而用于祭祀,但神会因此而降福人间的。

  赏析

  咏衡山的《望岳》写于作者晚暮之年,首尾抒发议论,中间写景叙事。“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几句写历代帝王皆设职官崇礼衡山。“在德非馨香”句,寓有讽喻之意,以微婉之词道出,劝勉君主要以德治国。九、十两句,作者叙自己因世乱所驱投奔南国,所以有望岳的机会。接下来自“渴日绝壁出”至“散风如飞霜”写衡山景色,乃全篇中心所在。最后以祀岳之意作结,呼应起笔“秩礼”。而“曷以赞我皇”一句,杜甫爱国之心,强烈地洋溢于字里行间。这首《望岳》通篇皆流露着作者忠君爱国的情怀,即使飘泊江湖,仍是关心朝政,无日或忘。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望岳》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歘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昴。

  紫盖独不朝,争长嶫相望。

  恭闻魏夫人,羣仙夹翱翔。

  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翻译

  泰山到底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于泰山,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

  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我的心灵,睁大眼睛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山林,眼角好像要裂开一样。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在我眼中是多么的渺小。

  西岳高耸似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群峰在其周围则像他的儿孙。

  怎么才能求得仙人杖,拄着它登上华山去玉女祠呢?

  可进了车箱谷就难以回归了,而山峰像通天的箭尾直抵天门,难以登爬。

  稍稍等待天气转凉后,登上山顶去,看山本貌。

  传说南岳有朱雀,从百代以前的帝王开始,就有为岳分上下之礼。

  在大半广阔的南方之地祀岳时,迅速吸取天地灵气。

  朝廷对衡山施以祭祀之典,但治理国家在于德政而不是烧香点蜡。

  巡视地方祭祀南岳,何等寂寥,当年的先人已早离去。

  我身受世俗的法礼教德的阻碍,现在终于越潇湘,来到衡山了。

  我终日或游走于山崖峻岭中,或在泛起清光的河上泛舟。

  祝融山极为高耸,山顶似乎直触低处的昴星。

  但诸峰中唯有紫盖山与华山不相上下,似与华山争高。

  又听说以前的魏夫人成仙后与群仙翱翔于华山之空。

  有时群峰顶上的气候,刮起的风像飞霜一样。

  走长途的时间很紧,没有时间拄着杖爬上高崇的山岭。

  登完山后,希望立即下山,到休玉堂去洗澡。

  多次和郡守对话,问他这怎会有这样雄伟的'衡山?这不得不咏赞我皇了。

  祭祀用的玉忍耐世间之俗,而用于祭祀,但神会因此而降福人间的。

  注释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夫: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

  如何:怎么样。齐、

  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

  未了:不尽,不断。

  造化: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

  割:分。夸张的说法。

  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荡胸:心胸摇荡。

  曾:同“层”,重叠。

  决眦:眦:眼角。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

  决:裂开。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会当:终当,定要。

  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崚嶒:高耸突兀。

  玉女洗头盆:《集仙录》:“明星玉女,居华山,服玉浆,白日升天,祠前有五石白,号玉女洗头盆。其水碧绿澄彻,雨不加溢,旱不减耗。祠有玉女马一匹。”

  箭栝:箭的末端。

  白帝: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古代指西方之神。

  朱鸟:这里指四灵之一的南方朱雀。

  秩礼:古代辨上下﹑贵贱之礼。

  自百王:从百代以前的帝王开始。自,从……开始。

  歘吸领地灵:指祀岳时迅速吸取天地灵气。歘,快速。

  鸿洞:这里是广阔之意。

  炎方:泛指南方炎热地区。

  邦家:国家。

  祀典:祭祀的仪礼。

  馨香:这里指燃烧香蜡飘出的香气。

  巡守:天子出行,视察邦国州郡。

  有虞:上古有虞部落,这里指古代居民。

  洎:到,及。

  世网:比喻社会上法律礼教、伦理道德对人的束缚。

  行迈:远行。

  潇湘:潇水和湘水,指南方之地。

  渴日:尽日,终日。

  绝壁: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

  漾舟:泛舟。

  清光:清亮的光辉。

  祝融:指祝融山。

  峯峯次低昴:山峰高耸直触昴星。这里是夸张的写法。

  峯峯:这里是很高之意。昴,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紫盖:指紫盖山。

  嶫:高耸。

  羣仙:群仙,众仙。

  牵迫:很紧迫。

  修途:长途。

  未暇:没有时间顾及。

  杖崇冈:拄着拐杖登高山。杖,拄着(拐杖),这里用作动词。

  命驾:命人驾车马。谓立即动身。

  府主:指州郡长官。

  曷以:怎么能。

  牲璧:即牲玉,供祭祀用的牺牲和玉器。

  衰俗:衰败的世俗。

  赏析

  第一首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一个“钟”宇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而前像着了迷似的,想把这一切看个够,看个明白,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仙字精神。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壕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第二首

  咏华山一首,作者所写的华山亦同样雄伟。不过,与年青时代一首相比,这无疑是一首失意之作。自天宝乱来,作者饱历忧患方得重返朝廷,而今因宰相房琯败绩丧师于陈涛斜被罚,抗疏救之而获罪被贬。作者人至中年,除了官拜左拾遗一年境遇较佳,一直极备艰辛。因此,诗中亦有流露出失意徬徨之感。作者发端“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即写华山崇高。作者虽然极欲登山,但“安得仙人九节杖”一句“安得”二字诘问,已表明了作者之愿难以实现。这好比作者欲要报国,却总是报国无门,无可奈何的心情。“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两句写作者仰望之余,预计攀登之路。不过这始终并未实行,只是作者在望岳时的盘算,藉以自我安慰而已。情况一如作者纵有一腔抱负理想,却只能空自盘算,无法行之于世。最后,本诗以“稍待西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作结,作者宦途的坎坷更是可见。现实环境的不顺,使得作者产生了厌倦宦途之情,期望于热闹中寻得凉冷以自疗创痛。以华山之顶比白帝之居,更表现了作者自感理想无可实现的失意徬徨。

  第三首

  咏衡山的《望岳》写于作者晚暮之年,首尾抒发议论,中间写景叙事。“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几句写历代帝王皆设职官崇礼衡山。“在德非馨香”句,寓有讽喻之意,以微婉之词道出,劝勉君主要以德治国。九、十两句,作者叙自己因世乱所驱投奔南国,所以有望岳的机会。接下来自“渴日绝壁出”至“散风如飞霜”写衡山景色,乃全篇中心所在。最后以祀岳之意作结,呼应起笔“秩礼”。而“曷以赞我皇”一句,杜甫爱国之心,强烈地洋溢于字里行间。这首《望岳》通篇皆流露着作者忠君爱国的情怀,即使飘泊江湖,仍是关心朝政,无日或忘。

  总结

  三首《望岳》旨趣、风格的不同,恰好能代表杜甫在青年、中年、暮年三个时期的心态。咏泰山的《望岳》表现的是一种积极用世的思想,代表杜甫青年时期光芒四射,积极进取的人生,因而予人雄奇壮阔的感觉,全诗形成了遒劲峻洁、气魄雄放的风格;咏华山一首流露作者宦途失意,报国无门之情,代表杜甫中年时期失徨,动极思静的人生,此诗因而显得委婉曲折,沉郁顿挫;咏衡山的《望岳》即或是有所讽喻,代表杜甫晚年时期内敛安命,与人为善的人生。从中可稍得杜甫思想转变的轨迹。不过,无论他的心态如何改变,有一点始终是相同的,那就是他的忠君爱国之心了。青年时杜甫想要为国出力,中年时他虽不得意,却仍有报国之思,晚年时他念兹在兹仍是君主与朝政。

  创作背景

  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第一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第二首诗作于作者中年时,宰相房琯败绩丧师于陈涛斜被罚,抗疏救之而获罪被贬而满是失意。第三首作于作者暮年。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