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五份

首页 / 赏析 / |

  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原文: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

  [唐代]韦应物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青山夹着洛水,船顺水向东航行,东南方向洛山谷开阔,洛水与黄河相通。

  稀疏洛树木远在天边隐约可见,夕阳映照在汹涌洛河水中忽暗忽明。

  想起了几年前出现在伊河边洛孤零零村落,眼前是雨霁初晴,一只孤雁在朔风中向南方飞去。

  我要告诉在洛桥漫游洛作官洛朋友,我洛心思就像不拴系洛小船随波逐流。

  注释

  巩:今河南巩县。洛:洛水。这里洛巩洛,即是指巩县洛河注入黄河处。

  豁:大洞,此指两山交界处洛深谷。大河:指黄河。

  依微:依稀,因距离遥远而模煳不清洛样子。

  乱流:指众多洛河流。

  伊岸:伊水畔。

  桥:洛阳洛河上之天津桥。游宦侣:在外地作官洛朋友。

  扁舟:小船。

  赏析:

  首联写李主簿隐居的环境。他结茅隐居于淮水边的古渡口,可以卧看淮水奔流。环境虽然清幽,但从古渡口的废弃不用和淮水的逝去不复返,已暗逗下联时不我待、人将衰老之感慨,韦诗运笔的精致细腻,于此可见一斑。

  颔联为传诵千古的警句,人与树相互映衬:树已逢秋,人焉得不老?窗里将老之人,面对着门前已衰之树,想起岁月不居,壮志蹉跎,这将何以为怀。这中间不仅极其传神地描摹了李主簿衰颓的形象与凄凉的心境,也寄寓着诗人自己怅然若失的情怀,其表现手法真是高明之至。

  颈联写李主簿在古渡口的茅屋落中所见到的景象。粗粗一读,仿佛棼是随手拈来,漫不经心;细细品味,入深感是赋比结合,寓意深刻。“寒霈山”切深秋季节,“独过雁”比况李即主簿的孤独、萧索的生活境遇;“暮茎雨”既照应上联之人老树秋,又关合府下联之夕逢归,“远来舟”逗引出蓉下联的“逢归客”。真乃细针密线、友情景交融之佳句。

  尾联仍从李主簿这边落笔,不说诗人遇上李主簿,而说李主簿在傍晚时遇上了一位北归的客人,依然不忘旧情,仍然热情接待。诗至此便戛然而止,至于主客会面以后的情景,便全留在诗外,让读者自己去想象了。

  通观全篇,全从客位去描绘抒写,诗中所突出的,是居于客位的李主簿的形象与感受,而将诗人主观的感受融化在客体之中。在逢遇一类题材的作品中,是独具一格的。

  这诗写景物有情思,有寄托,重在兴会标举,传神写意。洛水途中,诗人仿佛在赏景,实则心不在焉,沉于思虑。黄河的开阔景象,似乎惊觉了诗人,使他豁然开通,眺望起来。然而他看到的景象,却使他更为无奈而忧伤。遥望前景,萧瑟渺茫:景日伊水孤村,显示出人民经历过多么深重的灾难;朔风一雁,恰似诗人只身东下赴任,知时而奋飞,济世于无望。于是他想起了朋友们的鼓励和期望,感到悲慨而疚愧,觉得自己终究是个无所求的无能者,济世之情,奋斗之志,都难以实现。这就是此诗的景中情,画外意。

  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 2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⑴浪淘沙(中秋阴雨,同显忠、椿年、谅之坐寺门作)诗词内容">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⑵黄河万里沙诗词内容">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⑶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⑷簸:掀翻,掀起。

  ⑸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浪淘:波浪淘洗。簸:掀翻,上下簸动。

  ⑹自天涯:来自天边。李白有一首诗中说:“黄河之水天天上来诗词内容">上来”。古人认为黄河的源头和天上的银河相通[2]

  ⑺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

  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

  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赏析:

  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一度奉诏后还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和州刺史。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他的这种情感。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扬舲万里,笑当年底事,中分南北。须信*生无梦到,却向而今游历。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野人惊问,泛槎何处狂客!

  迎面落叶萧萧,水流沙共远,都无行迹。衰草凄迷秋更绿,唯有闲鸥独立。浪挟天浮,山邀云去,银浦横空碧。扣舷歌断,海蟾飞上孤白。

  翻译

  我放船于万里黄河,当年多么可笑,这道流水不知何以竟被看成是划分南北的界线!不用说,我*生做梦也没有梦到过这里,如今却真的来游历了。沿着官河摇曳着几株老柳,萧索的古道映照着一片残阳。风停了,可是波涛依旧汹涌不息。岸上的村民看见我们,该会惊讶地问:哪来的这些狂放客人,竟兴高采烈在河上泛舟呢!

  萧萧的落叶迎面飞来,河水卷着黄沙一起向远方流去,渐渐地远*再也看不见一个行人的踪影。衰败的野草一片凄迷,在秋气里绿得更深了,只有一只闲鸥企立在那里。高高的浊浪仿佛挟着天空一起浮动,蜿蜒的山岭好像招呼着云朵奔腾而去。入夜之后,璀璨的银河横亘天际。我们叩击着船舱引吭高歌。一曲方终,月亮升起来了,那样孤单凄白。

  注释

  壶中天:词牌名,即“念奴娇”,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湘月”,双调一百字,上下片各十句四仄韵。

  沈尧道:名钦,字尧道,号秋江。

  曾子敬:名遇,字子敬,又字心传。

  舲:有窗的小船。

  底事:何事,为什么,犹“为甚”。

  须信:须知。

  官河:官府组织开凿的人工河。

  野人:借指河边的土著居民。

  槎:筏也,即木排竹排。

  萧萧:风声,草木摇落声。

  水流沙共远:河水挟裹着黄沙流向远方。

  都无行迹:完全没有人迹。

  银浦:银汉,即天河也。

  扣舷歌:一边歌咏,一边叩击船帮以为节拍。

  断:歇,终了。

  创作背景

  据《元史·世祖本纪》:“至元二十七年(1290),缮写金字《藏经》,凡糜金二千二百四十四两。”其时元世祖广征江南擅书者。张炎与沈尧道、曾子敬结伴赴元都写经。此词即作于此次北行途中。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古黄河的词,表现了古黄河雄壮而又苍凉的景象,描绘出一幅秋夜渡河的美丽图画,并借以抒写国家兴亡之情怀。意境壮阔,情感深沉。

  “扬舲万里”,乃化用《楚辞·涉江》“乘舲船予上沅兮”句意,一开头就流露出对万里征发的消极情绪。接着“笑当年”两句蕴含了一种“山河破碎”之感。昔人曾经感叹长江把南北隔开,作者在这里是借长江而言黄河,因为黄河的气派堪与长江相比。作者借“追昔”(六朝时以长江为界分为南北两方)而“抚今”:当年的金(金亡后是蒙古)与南宋对峙,犹有南北并列之势,而今却连这种形势都不复存在了。因此作者选用了一个“笑”字。“笑”,本是喜悦的字眼,这里却是无可奈何的苦笑,表达了作者那种不可言状的复杂感情。这两句看似发问,实则却是“大局已定”“无力回天”的哀叹。

  “须信”两句开始接触“正题”。作者是生在江南锦绣之乡的贵公子,以前是做梦都梦不到这块荒凉的地方,然而现实却偏偏迫使他长途跋涉至此,所以“游历”云云,乃是自欺欺人的遁词——世上不存在这种满怀凄凉的“游历”。作者和同行的沈尧道、曾子敬等人的心情并不相同,他们或许是想借此机会施展才能,企求得到提拔,而作者则有其不得已的苦衷在心,所以虽然王命在身,不得不行,然而内心是苦闷的。因此面对着“中分南北”的古黄河,作者不由要发出痛楚的声音来。

  “老柳”三句写出了一个“南人”眼中的黄河面目:“老”“古”,极写其古老;“风定波犹直”,极写其水流之峻急,如昔人所谓“急湍甚箭”。这里是写实,也体现出词人心中的警动。

  “野人”两句,借言河边的土著居民带着诧异惊讶的语气向这群旅行者发问。“泛槎”原有一个典故,旧说天河与海相通。有人某年八月从海上乘浮槎竟误达天河。这儿以天河比黄河,这是借当地居民的惊讶来反衬此行的出乎常情之外以及路途跋涉的艰辛。

  上片主要写情,以情带出景;下片则主要写景,而以景带出情。过片“迎面”三句极写黄河气象之萧疏空阔,与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之境相似,而“艰难苦恨”之情也就隐寓其中了。

  “衰草”两句,写出了时值深秋,北地早寒,放眼望去,一派衰草凄迷之状。这和“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的南国秋光大异其趣。“唯有闲鸥独立”,既是写眼前实景(寥廓的河面上唯见孤鸥闲立),又暗露心中之意(茫茫世间只有沙鸥才是自由的,人却不能独立自主)。

  “浪挟”三句写黄河一带的壮阔气象,实是警策。当年苏轼曾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赤壁怀古》)来描绘长江的惊心动魄,而在这幅壮丽的画面上“推出”了周瑜这样雄姿英发、儒雅风流的人物;张炎此处也用苍凉悲壮的笔触写出了黄河的惊涛骇浪,却在这种意境中流露出自己迷惘的心绪。

  最后写到“扣舷”两句,作者激动的心情达到了“高潮”。他万感交集,百哀横生,禁不住敲击着船舷狂歌浩叹起来。而尾句“海蟾飞上孤白”,更是以海上飞月的下半夜奇绝光景来衬出自己孤寂难禁的痛苦心情。

  此词在写作上的“词风”问题颇受注意。本来,张炎是一个祖述周邦彦、姜白石词风的婉约派词人。然而,此时此地,他的遭遇和心情却发生了巨变。他在这里,写的是“渡(黄)河”,而不是“游(西)湖”,无论是写情写景,都带有古黄河那种苍劲寂寥的风味。所以,此词更似东坡、稼轩之词风,在张炎词中别具一格。

  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 4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朝代:唐朝

  作者: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

  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

  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

  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注释

  ⑴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⑵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⑶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⑷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浪淘:波浪淘洗。簸:掀翻,上下簸动。

  ⑸自天涯:来自天边。李白有一首诗中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古人认为黄河的源头和天上的银河相通

  赏析: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 5

  水龙吟·过黄河

  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经天亘地,滔滔流出,昆仑东北。神浪狂飙,奔腾触裂,轰雷沃日。看中原形胜,千年王气。雄壮势、隆今昔。

  鼓茫茫万里,棹歌声、响凝空碧。壮游汗漫,山川绵邈,飘飘吟迹。我欲乘槎,直穷银汉,问津深入。唤君*一笑,谁夸汉客,取支机石。

  注释

  昆仑:昆仑山,在今新疆。

  王:同“旺”。

  隆:盛。

  鼓:敲打船舷。屈原《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而去。”

  汗漫:广阔无边。

  绵邈:广泛无边、广远。

  乘槎:《荆楚岁时纪》载:“张华《博物志》云:汉武帝令张骞穷河源,乘槎经月遇织女、牛郎之故事。

  鉴赏

  上片落笔先写黄河浊流波涛滚滚,向东流去,永无休止。从空间上写气势之大,从时间上写其存在之久。二者合璧构成动人心魄的自然景观。气魄宏大,雄浑恣肆,为全词定调。“经天亘地”六句,从黄河的源头昆仑写起,黄河从昆仑发轫,横亘于天地之间,狂飚巨浪,激越澎湃,轰鸣震天,六句写尽黄河声威。以下由写景转入人事,黄河流经中原,哺育中原,使中原旺气长存。黄河的声势象征了元朝的国势。当时正是元朝鼎盛时期,词人由黄河的壮阔而想到国家的强大,情景相融,不仅加深描写的力度,而且也符合特定的政治环境和人物心态。

  下片转向对“过黄河”的描写。黄河的气势,振奋了渡河人的心胸,因此在渡河时神采飞扬,慷慨激越,扣舷高歌,歌声“响凝空碧”,透出了词人内心蕴蓄的豪情。“壮游”三句抒写自己壮游天下的雄心,由黄河之壮美联想到祖国河山之壮丽,激发了词人想要历尽祖国名山大川,饱览天下胜境,随处吟咏的愿望。下文还进一步写出他想像汉代张骞一样,乘槎追寻黄河源头,遨游银河,在壮游之中又融进浪漫成分,在浪漫想象的传说故事的基础上进一步抒写“过黄河”的激情豪兴。乘浮槎究河源,是对上片黄河源头的照应,上下一气,首尾照应,用“我欲”、“谁夸”领起,是词人主观意识的体现,总揽全文。全词把黄河雄壮的气势和自己的豪迈胸襟互相渗透,妙合无隙,风格雄浑闳肆,气势磅礴。


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五份扩展阅读


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五份(扩展1)

——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5篇

  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 1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中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

  译文

  不要把阿胶向黄河里倾倒,这里上天的意思难以明了。

  黄河能曲曲弯弯上通中河,刚从昆仑发源便不再清澈。

  高祖*定天下时宣誓好听,严君*占卜张骞乘槎上天。

  三千年后黄河才澄清一次,你又何必着急报告好消息。

  注释

  莫把阿胶向此倾:语出庾信《哀江南赋》。阿胶,药名,据说将其投入浊水,可使浊水变清。

  解(jiě):能。

  通中汉:古人说黄河的上游叫通天河,与天上的中河相通连。中汉,中河。

  应须曲:双关语,既是说黄河的曲曲弯弯上通天河,也是说人们只有逢迎拍马不走正道,才能混进朝廷,谋取高位。汉代民谣有“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即是此意。

  出昆仑:先秦人以为黄河发源于昆仑山,至张骞上考河源才知不是。这里仍是姑妄言之。

  高祖誓功衣带小:典出《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汉高祖*定天下,分封群臣时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意思是无论今后出现什么事情,你们的领地也将世世代代传下去。与汉乐府中的所谓“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意思相同。

  仙人占斗:意指权贵把持朝政。占斗,指严君*观测星象。

  客槎(chá):指张骞乘槎上天。槎,木筏。

  三千年:旧说黄河五百年清一次,河清是圣人出现、天下太*的征兆。

  赏析

  罗隐的这首《黄河》,表面上借用黄河的特点和典故来对其施以赋咏之辞,实则为借事寓意,对唐末昏暗的社会现实作了真实写照,尤其是大力抨击和讽刺了唐代腐败的科举制度,令士心为之一振。

  首联“莫把阿胶向此倾”借意于庾信《哀江南赋》:“阿胶不能止黄河之浊。”其意云,即使用再多阿胶也无法将黄河之浑浊澄清,纯为徒劳无功之举,以此为喻,暗示当时科举取士之虚伪;“此中天意固难明”,当时奸邪当道,以曲求通之事举不胜举,谁能真正明了天意。将讽喻之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言论大胆而尖锐。

  颔联“解通中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以具体描述黄河之“曲”与“浊”来进一步描画科场黑暗之现实状况。黄河自古即有“九曲”之说,郦道元《水经注》曰:“黄河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矣”,刘禹锡《浪淘沙》词有“九曲黄河万里沙”,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九一高适《九曲词》解题:“《河图》曰:‘河水九曲。’”这里以黄河之“曲”通“中汉”为题,一语双关,所谓“曲”,表面上指黄河河道的蜿蜒曲折,实际上指科举考试中各种见不得人的不正当手段与途径,而“中汉”在古代诗词中常指人主或朝廷,这样看来,一般士人渴望投身仕途之途可谓难于登天,官场科举之腐朽不堪于此更可见一斑。后句中的“昆仑”是古人误解的黄河发源之地,“才出昆仑便不清”,从源头上就是“浊”,此中寓意显而易见,是对最高统治者的批判,也是对不公正社会的鞭笞。

  颈联“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其间包含了两个典故,从具体层面上揭示了封建政治的腐朽。前者是汉高祖*定天下、分封群臣时的誓词,意为保王公贵族之爵位永存;后者是张骞寻黄河源头遇仙之事。两句合意,可知一般的寒门士子想要出将入相是比登天还难的。此句从另一个侧面再次抨击了社会的不公,怀才不遇之感也暗含其中。加上尾联的“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一声无奈的感叹,愤意难*,是对上天的控诉,是对统治者的不满,是对整个社会的失望。

  这首诗切定黄河,而又别有所指,寓言写物,巧妙贴切,新警深刻,构思独特。诗人对于晚唐混乱黑暗的现实作了痛快淋漓的揭露和鞭笞,在此类诗作中很具有代表性。

  创作背景

  罗隐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中小地主家庭,在讲求出身门第、奥援引托、贿赂趋奉的科举制度下,他摆脱不了“十试不第”的命运,故而其诗歌颇多感时伤事、讽刺怒张之作,《黄河》即为其抒泄心中愤懑不*之气的杰作。

  罗隐

  罗隐(833年2月16日—910年1月26日),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三年)去世,享年77岁。

  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 2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中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

  译文

  不要把阿胶向黄河里倾倒,这里上天的意思难以明了。

  黄河能曲曲弯弯上通中河,刚从昆仑发源便不再清澈。

  高祖*定天下时宣誓好听,严君*占卜张骞乘槎上天。

  三千年后黄河才澄清一次,你又何必着急报告好消息。

  注释

  莫把阿胶向此倾:语出庾信《哀江南赋》。阿胶,药名,据说将其投入浊水,可使浊水变清。

  解(jiě):能。

  通中汉:古人说黄河的上游叫通天河,与天上的中河相通连。中汉,中河。

  应须曲:双关语,既是说黄河的曲曲弯弯上通天河,也是说人们只有逢迎拍马不走正道,才能混进朝廷,谋取高位。汉代民谣有“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即是此意。

  出昆仑:先秦人以为黄河发源于昆仑山,至张骞上考河源才知不是。这里仍是姑妄言之。

  高祖誓功衣带小:典出《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汉高祖*定天下,分封群臣时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意思是无论今后出现什么事情,你们的领地也将世世代代传下去。与汉乐府中的所谓“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意思相同。

  仙人占斗:意指权贵把持朝政。占斗,指严君*观测星象。

  客槎(chá):指张骞乘槎上天。槎,木筏。

  三千年:旧说黄河五百年清一次,河清是圣人出现、天下太*的征兆。

  赏析

  罗隐的这首《黄河》,表面上借用黄河的特点和典故来对其施以赋咏之辞,实则为借事寓意,对唐末昏暗的社会现实作了真实写照,尤其是大力抨击和讽刺了唐代腐败的科举制度,令士心为之一振。

  首联“莫把阿胶向此倾”借意于庾信《哀江南赋》:“阿胶不能止黄河之浊。”其意云,即使用再多阿胶也无法将黄河之浑浊澄清,纯为徒劳无功之举,以此为喻,暗示当时科举取士之虚伪;“此中天意固难明”,当时奸邪当道,以曲求通之事举不胜举,谁能真正明了天意。将讽喻之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言论大胆而尖锐。

  颔联“解通中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以具体描述黄河之“曲”与“浊”来进一步描画科场黑暗之现实状况。黄河自古即有“九曲”之说,郦道元《水经注》曰:“黄河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矣”,刘禹锡《浪淘沙》词有“九曲黄河万里沙”,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九一高适《九曲词》解题:“《河图》曰:‘河水九曲。’”这里以黄河之“曲”通“中汉”为题,一语双关,所谓“曲”,表面上指黄河河道的蜿蜒曲折,实际上指科举考试中各种见不得人的不正当手段与途径,而“中汉”在古代诗词中常指人主或朝廷,这样看来,一般士人渴望投身仕途之途可谓难于登天,官场科举之腐朽不堪于此更可见一斑。后句中的“昆仑”是古人误解的黄河发源之地,“才出昆仑便不清”,从源头上就是“浊”,此中寓意显而易见,是对最高统治者的批判,也是对不公正社会的鞭笞。

  颈联“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其间包含了两个典故,从具体层面上揭示了封建政治的腐朽。前者是汉高祖*定天下、分封群臣时的誓词,意为保王公贵族之爵位永存;后者是张骞寻黄河源头遇仙之事。两句合意,可知一般的寒门士子想要出将入相是比登天还难的'。此句从另一个侧面再次抨击了社会的不公,怀才不遇之感也暗含其中。加上尾联的“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一声无奈的感叹,愤意难*,是对上天的控诉,是对统治者的不满,是对整个社会的失望。

  这首诗切定黄河,而又别有所指,寓言写物,巧妙贴切,新警深刻,构思独特。诗人对于晚唐混乱黑暗的现实作了痛快淋漓的揭露和鞭笞,在此类诗作中很具有代表性。

  创作背景

  罗隐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中小地主家庭,在讲求出身门第、奥援引托、贿赂趋奉的科举制度下,他摆脱不了“十试不第”的命运,故而其诗歌颇多感时伤事、讽刺怒张之作,《黄河》即为其抒泄心中愤懑不*之气的杰作。

  罗隐

  罗隐(833年2月16日—910年1月26日),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三年)去世,享年77岁。

  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古风其十一·黄河走东溟

  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

  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春容舍我去,秋发已衰改。

  人生非寒松,年貌岂长在。

  吾当乘云螭,吸景驻光彩。

  古诗简介

  《古风·黄河走东溟》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古风五十九首》之一。此诗感叹时光流逝,人世苦短,年貌易改,言外有劝人惜时之意。

  翻译/译文

  浩荡黄河,滚滚东去,一刻也不停留,太阳东升西落,何时慢下过它的脚步?

  时光就如同这东去的黄河,西落的日头,匆匆忙忙地奔走

  我也不再年青,春花萧瑟,已经到了秋后,只有白发如霜撒满头

  人啊!怎么可比劲松?年年常绿,青春难以挽留。

  我欲乘飞龙而去,吸取日月的光华,让青春永放光彩!

  注释

  ⑴东溟:即东海。

  ⑵“逝川”句:喻失去的光阴。

  ⑶春容:少年之容。

  ⑷秋发:衰暮之发。

  ⑸云螭:云中之龙。螭,传说中的独角龙。

  ⑹“吸景”句:谓阻止太阳运行,即让时光停止。这里,吸与驻同义,都是阻止之义;景与光彩同义,都指日。

  赏析/鉴赏

  李白《古风》组诗共五十九首,这是其中的第十一首。此诗当作于中晚年,白发已经比较多的时候,每当临镜的时候,都仿佛在提醒诗人抓紧时间,学道抑或学佛。其实回报社会是他永远不改的情怀,只是壮志不酬,悲愤满怀。

  前四句言时光易逝。首二句比兴。中四句言年貌易改。末二句突发奇想——阻挡日光前进。这是李白浪漫主义诗句的典型。

  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 4

  水龙吟·过黄河

  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经天亘地,滔滔流出,昆仑东北。神浪狂飙,奔腾触裂,轰雷沃日。看中原形胜,千年王气。雄壮势、隆今昔。

  鼓茫茫万里,棹歌声、响凝空碧。壮游汗漫,山川绵邈,飘飘吟迹。我欲乘槎,直穷银汉,问津深入。唤君*一笑,谁夸汉客,取支机石。

  注释

  昆仑:昆仑山,在今新疆。

  王:同“旺”。

  隆:盛。

  鼓:敲打船舷。屈原《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而去。”

  汗漫:广阔无边。

  绵邈:广泛无边、广远。

  乘槎:《荆楚岁时纪》载:“张华《博物志》云:汉武帝令张骞穷河源,乘槎经月遇织女、牛郎之故事。

  鉴赏

  上片落笔先写黄河浊流波涛滚滚,向东流去,永无休止。从空间上写气势之大,从时间上写其存在之久。二者合璧构成动人心魄的自然景观。气魄宏大,雄浑恣肆,为全词定调。“经天亘地”六句,从黄河的源头昆仑写起,黄河从昆仑发轫,横亘于天地之间,狂飚巨浪,激越澎湃,轰鸣震天,六句写尽黄河声威。以下由写景转入人事,黄河流经中原,哺育中原,使中原旺气长存。黄河的声势象征了元朝的国势。当时正是元朝鼎盛时期,词人由黄河的壮阔而想到国家的强大,情景相融,不仅加深描写的力度,而且也符合特定的政治环境和人物心态。

  下片转向对“过黄河”的描写。黄河的气势,振奋了渡河人的心胸,因此在渡河时神采飞扬,慷慨激越,扣舷高歌,歌声“响凝空碧”,透出了词人内心蕴蓄的豪情。“壮游”三句抒写自己壮游天下的雄心,由黄河之壮美联想到祖国河山之壮丽,激发了词人想要历尽祖国名山大川,饱览天下胜境,随处吟咏的愿望。下文还进一步写出他想像汉代张骞一样,乘槎追寻黄河源头,遨游银河,在壮游之中又融进浪漫成分,在浪漫想象的传说故事的基础上进一步抒写“过黄河”的激情豪兴。乘浮槎究河源,是对上片黄河源头的照应,上下一气,首尾照应,用“我欲”、“谁夸”领起,是词人主观意识的体现,总揽全文。全词把黄河雄壮的气势和自己的豪迈胸襟互相渗透,妙合无隙,风格雄浑闳肆,气势磅礴。

  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

  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

  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

  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

  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注释

  ⑴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诗中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古人认为黄河的源头和天上的银河相通

  (6)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赏析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五份(扩展2)

——黄河原文赏析及翻译范本5份

  黄河原文赏析及翻译 1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古诗简介

  本诗句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是《浪淘沙九首》的第一首诗,句意思: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翻译/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

  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

  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注释

  ⑴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⑵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⑶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⑷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浪淘:波浪淘洗。簸:掀翻,上下簸动。

  ⑸自天涯:来自天边。李白有一首诗中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古人认为黄河的源头和天上的银河相通。

  (6)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赏析/鉴赏

  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一度奉诏后还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和州刺史。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他的这种情感。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黄河原文赏析及翻译 2

  渡黄河

  清代:宋琬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译文及注释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yú)。

  常听说银河倒泻,这事真假难辨,如今见到的黄河,瞬间就能浊浪掀天。

  倒泻银河:银河里的水倾倒下来。须臾:一下子。翻说:反而说。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人世间的风波比这更加险恶,可人们反说,险途只在这黄河中间。

  译文及注释

  译文常听说银河倒泻,这事真假难辨,如今见到的黄河,瞬间就能浊浪掀天。

  人世间的风波比这更加险恶,可人们反说,险途只在这黄河中间。

  注释倒泻银河:银河里的水倾倒下来。

  须臾:一下子。

  翻说:反而说。

  创作背景

  宋琬曾于公元1661年(顺治十八年),因为族人诬告他与起义军首领于七有联系,被满门抄系,槛车押赴北京。三年后才出狱,又放废了八年。在这期间,他对于人情的反复,世途的险恶,有深刻的体会。此诗即写于宋琬释归之后,他晚年遭到人生大挫折,故亦借渡黄河而慷慨悲歌。

  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将黄河的浊浪排天,以天上盼银河倒泻陪衬,极力描写它的险恶;后两句说人情的险恶更有甚于黄河浊浪,所以不应说黄河是畏途。这首诗运用反衬的手法极写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十分深刻,含感时伤世之情,发穷愁孤愤之音,诗格老成,笔力劲健。

  前两句说人们一旦来到那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黄河岸边时,就不免被它那“倒泻银河”的神秘传说吓住。对这种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的人,诗人是非常蔑视的。自然,横渡黄河是有一定危险的,但也只不过是承受“须臾”的“掀天浊浪”而已。在永恒的时间和空同里,人的生命也正如激流险峰中的一叶小舟:当生活的巨浪铺天盖地砸下来时,没人能够事先预见,也没人能知道这灾难会延续到何时。宋琬曾是位少有方名的诗人,早年便高中进士,为官时也颇多惠政,深得人民爱戴。却不想被人诬陷,以至于“立逮下狱”,“并系妻子”,在拘囚的三年中,又险遭不测之祸。这就难怪他会借“渡黄河”之题,发出“人间更有风涛险”的沉重叹息了。

  后两句写黄河汹涌奔腾,古人不知其发源地,认为是天上的银河倒翻下来的,故有“黄河之水天上来”之说。它有掀天的浪涛,但是要渡过去也用不了多长时间,惊涛骇浪的风险很短暂,一般都能渡过。真正的风险却是在人间。一般人在险恶的人间,*惯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豺狼横行、暗无天日、伤天害理、良心灭绝的生活,还不曾觉察到它的险恶,反而说黄河的险风恶浪才是最可怕的,不敢渡过。

  宋琬认为诗人处穷困之境,心怀“幽忧”之情,自易“悲歌慷慨”。(《董阆石诗序》)黄河本是自然界之险途,但无论其“倒泻银河”也好,“掀天浊浪”也罢,在诗人眼中,与人生道路之充满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相比,都微不足道。诗人以反衬的手法极写其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十分深刻,含感时伤世之情,发穷愁孤愤之音,诗格老成,笔力劲健,可见其诗风之一个侧面。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黄河原文赏析及翻译 3

  渡黄河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睹行人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古诗简介

  《渡黄河》是南朝诗人范云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首四句先写出了黄河的气势和特征,再写河水汹猛,渡河十分艰险;中间四句写岸畔所见,先写乡村庭户空旷,田地荒芜,再写人走屋空,只见狐兔横行一片荒凉;末两句写内心的感慨、痛苦和愿望。这首诗笔力劲健,描写真实,又运用典故,寄寓了诗人澄清天下之志。

  翻译/译文

  黄河流水湍急而且浑浊,其盛大的水势不可阻挡。

  用桧木做成的桨,船夫也难以使用,松木造成的坚船方可胜任。

  空院落倒放着旧木头,荒地里留着旧土埂。

  这里不见行人的踪迹,所见的只有狐狸兔子的出没。

  我要对黄河边上的老人说,这浊水相当澄清了。

  注释

  ⑴迅:疾速,急疾。

  ⑵汤汤(shāng):水势浩大貌。陵:超越,越过。

  ⑶桧(guì)楫:桧木做的桨。桧为坚硬木材,桧楫谓船桨极坚固。榜(bǎng):船桨。

  ⑷胜:胜任,担当。《诗经·卫风·竹竿》:“淇水溜漶,桧楫松舟。”

  ⑸空庭:犹空院,谓荒芜冷寂的庭院。偃:倒伏。

  ⑹故塍(chéng):过去的田埂。

  ⑺兴:作,这里指狐兔奔跑。

  ⑻河上老:河上老:古时高士,即河上公,能预测未来。葛洪《神仙传》:“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字。汉文帝时,公结草为庵于河之滨。帝读《老子经》颇好之……有所不解数事,时人莫能道之,闻时皆称河上公解《老子经》义旨,乃使赍所不决之事以问。”

  ⑼何:何时。澄:清。传说黄河千年一清,河清则天下太*。

  创作背景

  黄河在北魏境内,时魏都在*城(今山西大同),故须渡河北上。是此诗当为作者永明十年(492年)出使北魏途中作。是作者为描写渡黄河前后的所见所感,以及表达自己渴望国家统一和拯救生民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而作。

  赏析/鉴赏

  这首诗前四句写渡河情况。“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起笔写出了黄河的气势和特征:水流迅猛而浑浊。“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这里说,连桧楫使用起来都好像力不胜任,松舟也只是勉强胜载,可见河水的迅猛,渡河的危险、困难。中四句写岸畔所见。“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庭户是空的,旧木横躺着,像要倒塌的样子;田地荒芜了,还可以看到往日的田埂畦垄。“不睹行人迹,但见狐兔兴。”周围也看不到行人,只见狐兔横行。这里的村庄完全破败了,像《古诗·十五从军征》所写:“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这就是作者眼中所见异族**统治下的情形。在这描写中见出作者伤感、同情、愤慨等心情。“狐兔”既以纪实,当兼喻异族统治者。由此回过头来看前面关于黄河的描写,似也有兴寄:那汹涌浑浊的河水,当影射北中国的沦丧、淆乱。南宋张元干曾将这两个比兴融在一起,写道:“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贺新郎》)以愤慨中原之陷入金人之手。最后两句:“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这两句的意思明显是指澄清天下、拨乱反正。由于前面写有渡河情况,这两句出现就不显得生硬;又由于前面写有社会凋残、生民涂炭情况,这两句也就显得很有感情、很有力量了。这表现了作者渴望国家统一、拯救生民出洪荒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还可交代一下,“河上老”或许用河上公的典故。葛洪《神仙传》谓河上公住在黄河之滨,能预卜未来。作者“寄言”于这种决疑释惑的人物,更能见出他渴望河清心情的急切。这里的用典是浑然无迹的。

  “渡黄河”这种题材在南朝诗歌中实属罕见。作者身临北境,写出了旅途的感触,从而流露了澄清天下之志。这在“江左沉酣求名者”(辛弃疾《贺新郎》)不复顾念中原块土的情形下,这诗的创作就显得很是难能可贵了。

  黄河原文赏析及翻译 4

  古风其十一·黄河走东溟

  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

  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春容舍我去,秋发已衰改。

  人生非寒松,年貌岂长在。

  吾当乘云螭,吸景驻光彩。

  古诗简介

  《古风·黄河走东溟》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古风五十九首》之一。此诗感叹时光流逝,人世苦短,年貌易改,言外有劝人惜时之意。

  翻译/译文

  浩荡黄河,滚滚东去,一刻也不停留,太阳东升西落,何时慢下过它的脚步?

  时光就如同这东去的黄河,西落的日头,匆匆忙忙地奔走

  我也不再年青,春花萧瑟,已经到了秋后,只有白发如霜撒满头

  人啊!怎么可比劲松?年年常绿,青春难以挽留。

  我欲乘飞龙而去,吸取日月的光华,让青春永放光彩!

  注释

  ⑴东溟:即东海。

  ⑵“逝川”句:喻失去的光阴。

  ⑶春容:少年之容。

  ⑷秋发:衰暮之发。

  ⑸云螭:云中之龙。螭,传说中的独角龙。

  ⑹“吸景”句:谓阻止太阳运行,即让时光停止。这里,吸与驻同义,都是阻止之义;景与光彩同义,都指日。

  赏析/鉴赏

  李白《古风》组诗共五十九首,这是其中的第十一首。此诗当作于中晚年,白发已经比较多的时候,每当临镜的时候,都仿佛在提醒诗人抓紧时间,学道抑或学佛。其实回报社会是他永远不改的情怀,只是壮志不酬,悲愤满怀。

  前四句言时光易逝。首二句比兴。中四句言年貌易改。末二句突发奇想——阻挡日光前进。这是李白浪漫主义诗句的典型。

  黄河原文赏析及翻译 5

  渡黄河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睹行人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古诗简介

  《渡黄河》是南朝诗人范云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首四句先写出了黄河的气势和特征,再写河水汹猛,渡河十分艰险;中间四句写岸畔所见,先写乡村庭户空旷,田地荒芜,再写人走屋空,只见狐兔横行一片荒凉;末两句写内心的感慨、痛苦和愿望。这首诗笔力劲健,描写真实,又运用典故,寄寓了诗人澄清天下之志。

  翻译/译文

  黄河流水湍急而且浑浊,其盛大的水势不可阻挡。

  用桧木做成的桨,船夫也难以使用,松木造成的坚船方可胜任。

  空院落倒放着旧木头,荒地里留着旧土埂。

  这里不见行人的踪迹,所见的只有狐狸兔子的出没。

  我要对黄河边上的老人说,这浊水相当澄清了。

  注释

  ⑴迅:疾速,急疾。

  ⑵汤汤(shāng):水势浩大貌。陵:超越,越过。

  ⑶桧(guì)楫:桧木做的桨。桧为坚硬木材,桧楫谓船桨极坚固。榜(bǎng):船桨。

  ⑷胜:胜任,担当。《诗经·卫风·竹竿》:“淇水溜漶,桧楫松舟。”

  ⑸空庭:犹空院,谓荒芜冷寂的庭院。偃:倒伏。

  ⑹故塍(chéng):过去的田埂。

  ⑺兴:作,这里指狐兔奔跑。

  ⑻河上老:河上老:古时高士,即河上公,能预测未来。葛洪《神仙传》:“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字。汉文帝时,公结草为庵于河之滨。帝读《老子经》颇好之……有所不解数事,时人莫能道之,闻时皆称河上公解《老子经》义旨,乃使赍所不决之事以问。”

  ⑼何:何时。澄:清。传说黄河千年一清,河清则天下太*。

  创作背景

  黄河在北魏境内,时魏都在*城(今山西大同),故须渡河北上。是此诗当为作者永明十年(492年)出使北魏途中作。是作者为描写渡黄河前后的所见所感,以及表达自己渴望国家统一和拯救生民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而作。

  赏析/鉴赏

  这首诗前四句写渡河情况。“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起笔写出了黄河的气势和特征:水流迅猛而浑浊。“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这里说,连桧楫使用起来都好像力不胜任,松舟也只是勉强胜载,可见河水的迅猛,渡河的危险、困难。中四句写岸畔所见。“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庭户是空的,旧木横躺着,像要倒塌的样子;田地荒芜了,还可以看到往日的田埂畦垄。“不睹行人迹,但见狐兔兴。”周围也看不到行人,只见狐兔横行。这里的村庄完全破败了,像《古诗·十五从军征》所写:“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这就是作者眼中所见异族**统治下的情形。在这描写中见出作者伤感、同情、愤慨等心情。“狐兔”既以纪实,当兼喻异族统治者。由此回过头来看前面关于黄河的描写,似也有兴寄:那汹涌浑浊的河水,当影射北中国的沦丧、淆乱。南宋张元干曾将这两个比兴融在一起,写道:“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贺新郎》)以愤慨中原之陷入金人之手。最后两句:“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这两句的意思明显是指澄清天下、拨乱反正。由于前面写有渡河情况,这两句出现就不显得生硬;又由于前面写有社会凋残、生民涂炭情况,这两句也就显得很有感情、很有力量了。这表现了作者渴望国家统一、拯救生民出洪荒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还可交代一下,“河上老”或许用河上公的典故。葛洪《神仙传》谓河上公住在黄河之滨,能预卜未来。作者“寄言”于这种决疑释惑的人物,更能见出他渴望河清心情的急切。这里的用典是浑然无迹的.。

  “渡黄河”这种题材在南朝诗歌中实属罕见。作者身临北境,写出了旅途的感触,从而流露了澄清天下之志。这在“江左沉酣求名者”(辛弃疾《贺新郎》)不复顾念中原块土的情形下,这诗的创作就显得很是难能可贵了。


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五份(扩展3)

——渡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5份

  渡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原文:

  扬舲万里,笑当年底事,中分南北。须信*生无梦到,却向而今游历。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野人惊问,泛槎何处狂客!

  迎面落叶萧萧,水流沙共远,都无行迹。衰草凄迷秋更绿,唯有闲鸥独立。浪挟天浮,山邀云去,银浦横空碧。扣舷歌断,海蟾飞上孤白。

  翻译

  我放船于万里黄河,当年多么可笑,这道流水不知何以竟被看成是划分南北的界线!不用说,我*生做梦也没有梦到过这里,如今却真的来游历了。沿着官河摇曳着几株老柳,萧索的古道映照着一片残阳。风停了,可是波涛依旧汹涌不息。岸上的村民看见我们,该会惊讶地问:哪来的这些狂放客人,竟兴高采烈在河上泛舟呢!

  萧萧的落叶迎面飞来,河水卷着黄沙一起向远方流去,渐渐地远*再也看不见一个行人的踪影。衰败的野草一片凄迷,在秋气里绿得更深了,只有一只闲鸥企立在那里。高高的浊浪仿佛挟着天空一起浮动,蜿蜒的山岭好像招呼着云朵奔腾而去。入夜之后,璀璨的银河横亘天际。我们叩击着船舱引吭高歌。一曲方终,月亮升起来了,那样孤单凄白。

  注释

  壶中天:词牌名,即“念奴娇”,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湘月”,双调一百字,上下片各十句四仄韵。

  沈尧道:名钦,字尧道,号秋江。

  曾子敬:名遇,字子敬,又字心传。

  舲:有窗的小船。

  底事:何事,为什么,犹“为甚”。

  须信:须知。

  官河:官府组织开凿的人工河。

  野人:借指河边的土著居民。

  槎:筏也,即木排竹排。

  萧萧:风声,草木摇落声。

  水流沙共远:河水挟裹着黄沙流向远方。

  都无行迹:完全没有人迹。

  银浦:银汉,即天河也。

  扣舷歌:一边歌咏,一边叩击船帮以为节拍。

  断:歇,终了。

  创作背景

  据《元史·世祖本纪》:“至元二十七年(1290),缮写金字《藏经》,凡糜金二千二百四十四两。”其时元世祖广征江南擅书者。张炎与沈尧道、曾子敬结伴赴元都写经。此词即作于此次北行途中。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古黄河的词,表现了古黄河雄壮而又苍凉的景象,描绘出一幅秋夜渡河的美丽图画,并借以抒写国家兴亡之情怀。意境壮阔,情感深沉。

  “扬舲万里”,乃化用《楚辞·涉江》“乘舲船予上沅兮”句意,一开头就流露出对万里征发的消极情绪。接着“笑当年”两句蕴含了一种“山河破碎”之感。昔人曾经感叹长江把南北隔开,作者在这里是借长江而言黄河,因为黄河的气派堪与长江相比。作者借“追昔”(六朝时以长江为界分为南北两方)而“抚今”:当年的金(金亡后是蒙古)与南宋对峙,犹有南北并列之势,而今却连这种形势都不复存在了。因此作者选用了一个“笑”字。“笑”,本是喜悦的字眼,这里却是无可奈何的苦笑,表达了作者那种不可言状的复杂感情。这两句看似发问,实则却是“大局已定”“无力回天”的哀叹。

  “须信”两句开始接触“正题”。作者是生在江南锦绣之乡的贵公子,以前是做梦都梦不到这块荒凉的地方,然而现实却偏偏迫使他长途跋涉至此,所以“游历”云云,乃是自欺欺人的遁词——世上不存在这种满怀凄凉的“游历”。作者和同行的沈尧道、曾子敬等人的心情并不相同,他们或许是想借此机会施展才能,企求得到提拔,而作者则有其不得已的苦衷在心,所以虽然王命在身,不得不行,然而内心是苦闷的。因此面对着“中分南北”的古黄河,作者不由要发出痛楚的声音来。

  “老柳”三句写出了一个“南人”眼中的黄河面目:“老”“古”,极写其古老;“风定波犹直”,极写其水流之峻急,如昔人所谓“急湍甚箭”。这里是写实,也体现出词人心中的警动。

  “野人”两句,借言河边的土著居民带着诧异惊讶的语气向这群旅行者发问。“泛槎”原有一个典故,旧说天河与海相通。有人某年八月从海上乘浮槎竟误达天河。这儿以天河比黄河,这是借当地居民的惊讶来反衬此行的出乎常情之外以及路途跋涉的艰辛。

  上片主要写情,以情带出景;下片则主要写景,而以景带出情。过片“迎面”三句极写黄河气象之萧疏空阔,与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之境相似,而“艰难苦恨”之情也就隐寓其中了。

  “衰草”两句,写出了时值深秋,北地早寒,放眼望去,一派衰草凄迷之状。这和“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的南国秋光大异其趣。“唯有闲鸥独立”,既是写眼前实景(寥廓的河面上唯见孤鸥闲立),又暗露心中之意(茫茫世间只有沙鸥才是自由的,人却不能独立自主)。

  “浪挟”三句写黄河一带的壮阔气象,实是警策。当年苏轼曾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赤壁怀古》)来描绘长江的惊心动魄,而在这幅壮丽的画面上“推出”了周瑜这样雄姿英发、儒雅风流的人物;张炎此处也用苍凉悲壮的笔触写出了黄河的惊涛骇浪,却在这种意境中流露出自己迷惘的心绪。

  最后写到“扣舷”两句,作者激动的心情达到了“高潮”。他万感交集,百哀横生,禁不住敲击着船舷狂歌浩叹起来。而尾句“海蟾飞上孤白”,更是以海上飞月的下半夜奇绝光景来衬出自己孤寂难禁的痛苦心情。

  此词在写作上的“词风”问题颇受注意。本来,张炎是一个祖述周邦彦、姜白石词风的婉约派词人。然而,此时此地,他的遭遇和心情却发生了巨变。他在这里,写的是“渡(黄)河”,而不是“游(西)湖”,无论是写情写景,都带有古黄河那种苍劲寂寥的`风味。所以,此词更似东坡、稼轩之词风,在张炎词中别具一格。

  渡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扬舲万里,笑当年底事,中分南北。须信*生无梦到,却向而今游历。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野人惊问,泛槎何处狂客!

  迎面落叶萧萧,水流沙共远,都无行迹。衰草凄迷秋更绿,唯有闲鸥独立。浪挟天浮,山邀云去,银浦横空碧。扣舷歌断,海蟾飞上孤白。

  翻译

  我放船于万里黄河,当年多么可笑,这道流水不知何以竟被看成是划分南北的界线!不用说,我*生做梦也没有梦到过这里,如今却真的来游历了。沿着官河摇曳着几株老柳,萧索的古道映照着一片残阳。风停了,可是波涛依旧汹涌不息。岸上的村民看见我们,该会惊讶地问:哪来的这些狂放客人,竟兴高采烈在河上泛舟呢!

  萧萧的落叶迎面飞来,河水卷着黄沙一起向远方流去,渐渐地远*再也看不见一个行人的踪影。衰败的野草一片凄迷,在秋气里绿得更深了,只有一只闲鸥企立在那里。高高的浊浪仿佛挟着天空一起浮动,蜿蜒的山岭好像招呼着云朵奔腾而去。入夜之后,璀璨的银河横亘天际。我们叩击着船舱引吭高歌。一曲方终,月亮升起来了,那样孤单凄白。

  注释

  壶中天:词牌名,即“念奴娇”,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湘月”,双调一百字,上下片各十句四仄韵。

  沈尧道:名钦,字尧道,号秋江。

  曾子敬:名遇,字子敬,又字心传。

  舲:有窗的小船。

  底事:何事,为什么,犹“为甚”。

  须信:须知。

  官河:官府组织开凿的人工河。

  野人:借指河边的土著居民。

  槎:筏也,即木排竹排。

  萧萧:风声,草木摇落声。

  水流沙共远:河水挟裹着黄沙流向远方。

  都无行迹:完全没有人迹。

  银浦:银汉,即天河也。

  扣舷歌:一边歌咏,一边叩击船帮以为节拍。

  断:歇,终了。

  创作背景

  据《元史·世祖本纪》:“至元二十七年(1290),缮写金字《藏经》,凡糜金二千二百四十四两。”其时元世祖广征江南擅书者。张炎与沈尧道、曾子敬结伴赴元都写经。此词即作于此次北行途中。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古黄河的词,表现了古黄河雄壮而又苍凉的景象,描绘出一幅秋夜渡河的美丽图画,并借以抒写国家兴亡之情怀。意境壮阔,情感深沉。

  “扬舲万里”,乃化用《楚辞·涉江》“乘舲船予上沅兮”句意,一开头就流露出对万里征发的消极情绪。接着“笑当年”两句蕴含了一种“山河破碎”之感。昔人曾经感叹长江把南北隔开,作者在这里是借长江而言黄河,因为黄河的气派堪与长江相比。作者借“追昔”(六朝时以长江为界分为南北两方)而“抚今”:当年的金(金亡后是蒙古)与南宋对峙,犹有南北并列之势,而今却连这种形势都不复存在了。因此作者选用了一个“笑”字。“笑”,本是喜悦的字眼,这里却是无可奈何的苦笑,表达了作者那种不可言状的复杂感情。这两句看似发问,实则却是“大局已定”“无力回天”的哀叹。

  “须信”两句开始接触“正题”。作者是生在江南锦绣之乡的贵公子,以前是做梦都梦不到这块荒凉的`地方,然而现实却偏偏迫使他长途跋涉至此,所以“游历”云云,乃是自欺欺人的遁词——世上不存在这种满怀凄凉的“游历”。作者和同行的沈尧道、曾子敬等人的心情并不相同,他们或许是想借此机会施展才能,企求得到提拔,而作者则有其不得已的苦衷在心,所以虽然王命在身,不得不行,然而内心是苦闷的。因此面对着“中分南北”的古黄河,作者不由要发出痛楚的声音来。

  “老柳”三句写出了一个“南人”眼中的黄河面目:“老”“古”,极写其古老;“风定波犹直”,极写其水流之峻急,如昔人所谓“急湍甚箭”。这里是写实,也体现出词人心中的警动。

  “野人”两句,借言河边的土著居民带着诧异惊讶的语气向这群旅行者发问。“泛槎”原有一个典故,旧说天河与海相通。有人某年八月从海上乘浮槎竟误达天河。这儿以天河比黄河,这是借当地居民的惊讶来反衬此行的出乎常情之外以及路途跋涉的艰辛。

  上片主要写情,以情带出景;下片则主要写景,而以景带出情。过片“迎面”三句极写黄河气象之萧疏空阔,与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之境相似,而“艰难苦恨”之情也就隐寓其中了。

  “衰草”两句,写出了时值深秋,北地早寒,放眼望去,一派衰草凄迷之状。这和“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的南国秋光大异其趣。“唯有闲鸥独立”,既是写眼前实景(寥廓的河面上唯见孤鸥闲立),又暗露心中之意(茫茫世间只有沙鸥才是自由的,人却不能独立自主)。

  “浪挟”三句写黄河一带的壮阔气象,实是警策。当年苏轼曾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赤壁怀古》)来描绘长江的惊心动魄,而在这幅壮丽的画面上“推出”了周瑜这样雄姿英发、儒雅风流的人物;张炎此处也用苍凉悲壮的笔触写出了黄河的惊涛骇浪,却在这种意境中流露出自己迷惘的心绪。

  最后写到“扣舷”两句,作者激动的心情达到了“高潮”。他万感交集,百哀横生,禁不住敲击着船舷狂歌浩叹起来。而尾句“海蟾飞上孤白”,更是以海上飞月的下半夜奇绝光景来衬出自己孤寂难禁的痛苦心情。

  此词在写作上的“词风”问题颇受注意。本来,张炎是一个祖述周邦彦、姜白石词风的婉约派词人。然而,此时此地,他的遭遇和心情却发生了巨变。他在这里,写的是“渡(黄)河”,而不是“游(西)湖”,无论是写情写景,都带有古黄河那种苍劲寂寥的风味。所以,此词更似东坡、稼轩之词风,在张炎词中别具一格。

  渡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 3

  渡黄河

  清代:宋琬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译文及注释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yú)。

  常听说银河倒泻,这事真假难辨,如今见到的黄河,瞬间就能浊浪掀天。

  倒泻银河:银河里的水倾倒下来。须臾:一下子。翻说:反而说。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人世间的风波比这更加险恶,可人们反说,险途只在这黄河中间。

  译文及注释

  译文常听说银河倒泻,这事真假难辨,如今见到的黄河,瞬间就能浊浪掀天。

  人世间的风波比这更加险恶,可人们反说,险途只在这黄河中间。

  注释倒泻银河:银河里的水倾倒下来。

  须臾:一下子。

  翻说:反而说。

  创作背景

  宋琬曾于公元1661年(顺治十八年),因为族人诬告他与起义军首领于七有联系,被满门抄系,槛车押赴北京。三年后才出狱,又放废了八年。在这期间,他对于人情的反复,世途的险恶,有深刻的体会。此诗即写于宋琬释归之后,他晚年遭到人生大挫折,故亦借渡黄河而慷慨悲歌。

  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将黄河的浊浪排天,以天上盼银河倒泻陪衬,极力描写它的险恶;后两句说人情的险恶更有甚于黄河浊浪,所以不应说黄河是畏途。这首诗运用反衬的手法极写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十分深刻,含感时伤世之情,发穷愁孤愤之音,诗格老成,笔力劲健。

  前两句说人们一旦来到那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黄河岸边时,就不免被它那“倒泻银河”的神秘传说吓住。对这种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的人,诗人是非常蔑视的。自然,横渡黄河是有一定危险的,但也只不过是承受“须臾”的“掀天浊浪”而已。在永恒的时间和空同里,人的生命也正如激流险峰中的一叶小舟:当生活的巨浪铺天盖地砸下来时,没人能够事先预见,也没人能知道这灾难会延续到何时。宋琬曾是位少有方名的诗人,早年便高中进士,为官时也颇多惠政,深得人民爱戴。却不想被人诬陷,以至于“立逮下狱”,“并系妻子”,在拘囚的三年中,又险遭不测之祸。这就难怪他会借“渡黄河”之题,发出“人间更有风涛险”的沉重叹息了。

  后两句写黄河汹涌奔腾,古人不知其发源地,认为是天上的银河倒翻下来的,故有“黄河之水天上来”之说。它有掀天的浪涛,但是要渡过去也用不了多长时间,惊涛骇浪的风险很短暂,一般都能渡过。真正的风险却是在人间。一般人在险恶的人间,*惯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豺狼横行、暗无天日、伤天害理、良心灭绝的生活,还不曾觉察到它的险恶,反而说黄河的险风恶浪才是最可怕的,不敢渡过。

  宋琬认为诗人处穷困之境,心怀“幽忧”之情,自易“悲歌慷慨”。(《董阆石诗序》)黄河本是自然界之险途,但无论其“倒泻银河”也好,“掀天浊浪”也罢,在诗人眼中,与人生道路之充满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相比,都微不足道。诗人以反衬的手法极写其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十分深刻,含感时伤世之情,发穷愁孤愤之音,诗格老成,笔力劲健,可见其诗风之一个侧面。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渡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原文:

  河流迅且浊。

  汤汤不可陵。

  桧檝难为榜。

  松舟纔自胜。

  空庭偃旧木。

  荒畴余故塍。

  不覩人行迹。

  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

  此水何当澄。

  译文

  黄河流水湍急而且浑浊,其盛大的水势不可阻挡。

  用桧木做成的桨,船夫也难以使用,松木造成的坚船方可胜任。

  空院落倒放着旧木头,荒地里留着旧土埂。

  这里不见行人的踪迹,所见的只有狐狸兔子的出没。

  我要对黄河边上的老人说,这浊水何时才能澄清啊?

  注释

  迅:疾速,急疾。

  汤汤(shāng):水势浩大貌。陵:超越,越过。

  桧(guì)楫:桧木做的桨。桧为坚硬木材,桧楫谓船桨极坚固。榜(bǎng):船桨。

  胜:胜任,担当。《诗经·卫风·竹竿》:“淇水溜漶,桧楫松舟。”

  空庭:犹空院,谓荒芜冷寂的庭院。偃:倒伏。

  故塍(chéng):过去的田埂。

  兴:作,这里指狐兔奔跑。

  河上老:河上老:古时高士,即河上公,能预测未来。

  何:何时。澄:清。传说黄河千年一清,河清则天下太*。

  赏析:

  黄河在北魏境内,时魏都在*城(今山西大同),故须渡河北上。是此诗当为作者永明十年(492年)出使北魏途中作。是作者为描写渡黄河前后的所见所感,以及表达自己渴望国家统一和拯救生民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而作。

  渡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 5

  渡黄河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睹行人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古诗简介

  《渡黄河》是南朝诗人范云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首四句先写出了黄河的气势和特征,再写河水汹猛,渡河十分艰险;中间四句写岸畔所见,先写乡村庭户空旷,田地荒芜,再写人走屋空,只见狐兔横行一片荒凉;末两句写内心的感慨、痛苦和愿望。这首诗笔力劲健,描写真实,又运用典故,寄寓了诗人澄清天下之志。

  翻译/译文

  黄河流水湍急而且浑浊,其盛大的水势不可阻挡。

  用桧木做成的桨,船夫也难以使用,松木造成的坚船方可胜任。

  空院落倒放着旧木头,荒地里留着旧土埂。

  这里不见行人的踪迹,所见的'只有狐狸兔子的出没。

  我要对黄河边上的老人说,这浊水相当澄清了。

  注释

  ⑴迅:疾速,急疾。

  ⑵汤汤(shāng):水势浩大貌。陵:超越,越过。

  ⑶桧(guì)楫:桧木做的桨。桧为坚硬木材,桧楫谓船桨极坚固。榜(bǎng):船桨。

  ⑷胜:胜任,担当。《诗经·卫风·竹竿》:“淇水溜漶,桧楫松舟。”

  ⑸空庭:犹空院,谓荒芜冷寂的庭院。偃:倒伏。

  ⑹故塍(chéng):过去的田埂。

  ⑺兴:作,这里指狐兔奔跑。

  ⑻河上老:河上老:古时高士,即河上公,能预测未来。葛洪《神仙传》:“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字。汉文帝时,公结草为庵于河之滨。帝读《老子经》颇好之……有所不解数事,时人莫能道之,闻时皆称河上公解《老子经》义旨,乃使赍所不决之事以问。”

  ⑼何:何时。澄:清。传说黄河千年一清,河清则天下太*。

  创作背景

  黄河在北魏境内,时魏都在*城(今山西大同),故须渡河北上。是此诗当为作者永明十年(492年)出使北魏途中作。是作者为描写渡黄河前后的所见所感,以及表达自己渴望国家统一和拯救生民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而作。

  赏析/鉴赏

  这首诗前四句写渡河情况。“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起笔写出了黄河的气势和特征:水流迅猛而浑浊。“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这里说,连桧楫使用起来都好像力不胜任,松舟也只是勉强胜载,可见河水的迅猛,渡河的危险、困难。中四句写岸畔所见。“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庭户是空的,旧木横躺着,像要倒塌的样子;田地荒芜了,还可以看到往日的田埂畦垄。“不睹行人迹,但见狐兔兴。”周围也看不到行人,只见狐兔横行。这里的村庄完全破败了,像《古诗·十五从军征》所写:“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这就是作者眼中所见异族**统治下的情形。在这描写中见出作者伤感、同情、愤慨等心情。“狐兔”既以纪实,当兼喻异族统治者。由此回过头来看前面关于黄河的描写,似也有兴寄:那汹涌浑浊的河水,当影射北中国的沦丧、淆乱。南宋张元干曾将这两个比兴融在一起,写道:“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贺新郎》)以愤慨中原之陷入金人之手。最后两句:“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这两句的意思明显是指澄清天下、拨乱反正。由于前面写有渡河情况,这两句出现就不显得生硬;又由于前面写有社会凋残、生民涂炭情况,这两句也就显得很有感情、很有力量了。这表现了作者渴望国家统一、拯救生民出洪荒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还可交代一下,“河上老”或许用河上公的典故。葛洪《神仙传》谓河上公住在黄河之滨,能预卜未来。作者“寄言”于这种决疑释惑的人物,更能见出他渴望河清心情的急切。这里的用典是浑然无迹的。

  “渡黄河”这种题材在南朝诗歌中实属罕见。作者身临北境,写出了旅途的感触,从而流露了澄清天下之志。这在“江左沉酣求名者”(辛弃疾《贺新郎》)不复顾念中原块土的情形下,这诗的创作就显得很是难能可贵了。


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五份(扩展4)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10份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原文

  前出塞九首

  唐代:杜甫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里余,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径危抱寒石,指落层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掳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译文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悲悲戚戚地离开了家乡,踏上漫长的征路奔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官家限定了到达前线的日期,如果逃亡又难免灾祸。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我们君王的疆土已经辽阔,而开边的战争还是如此繁多。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只好弃绝父母的养育之恩,忍泣吞声地扛着武器向前跋涉。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出了家门,一天天地走远了;见识已多,不再受同行人的气。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骨肉之恩岂能不顾?无奈身为男儿死活没有定期。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摘掉络头让马疾驰,解下缰绳提在手里。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从万仞高山飞驰而下,俯下身来练*拔取军旗。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蘸着呜咽的陇头水磨砺战刀,水色变红才觉察刀刃割破了手。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我想不理睬这令人断肠的流水声,怎奈心绪已乱了许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大丈夫立誓以身许国,又何必再心生怨怒?

  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只要能把自己的画像放在麒麟阁,即便立即战死也是值得。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押送征夫的是你们这些官长,而远戍边疆的我们也都算个人。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不管是生是死我们向前去,用不着你们吹胡子瞪眼睛!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

  路上遇到一个相识的人,托他捎封信给家中六亲。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伤心啊我们双方已是永别了,再也不能相聚一处同受苦辛。

  迢迢万里余,领我赴三军。

  走了迢迢万里路,终于被领着来到三军。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军中的苦乐多么悬殊,主将对此哪能了解详尽?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隔着河水望见了敌人的骑兵,眨眼间就驰过了几百群。

  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我现在仅仅是个小卒,何时才能建立功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拉弓要拉最坚硬的,射箭要射最长的。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射人先要射马,擒贼先要擒住他们的首领。

  **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要有限制,各个国家都有边界。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吗?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驱马奔驰正逢天降大雪,行军进入一座高山。

  径危抱寒石,指落层冰间。

  沿着危险的山路抱运寒石修筑城垒,冻掉的手指落在厚厚的冰凌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此处距国门已十分谣远,何时才能筑好城垒得以归还?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头上的暮云悠悠南去,我们眼巴巴地望着却不能攀上它飞回故园。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

  敌人前来攻打我们的城垒,百里沙场风尘昏暗。

  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我们挥动宝剑几次出击,就把敌军打得东逃西散。

  掳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我活捉了敌人的一个酋长归来,系上他的脖子交给主将。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然后悄悄地站到队列里,初次得胜又何必为自己张扬?

  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

  我从军十多年了,难道没有一点点的功劳?

  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众人争相冒功求赏,我想报功却羞于与他们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争功夺利的事中原也有,何况在这与异族邻壤的边境!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大丈夫应当心怀天下,岂可为个人的困穷而动容!

  注释

  戚(qī)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戚戚:愁苦貌。因被迫应往,故心怀戚戚。悠悠:犹漫漫,遥远貌。交河在新疆***自治区吐鲁番县,是唐王朝防吐蕃处。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yīng)祸罗。

  公家:犹官家。有程期,是说赴交河有一定期限。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死无时:是说时时都有死的可能,不一定在战场。正因为死活毫无把握,所以也就顾不得什么骨肉之恩,说得极深刻。

  走马脱辔(pèi)头,手中挑青丝。

  走马:即跑马。辔头,当泛指马的络头。脱是去掉不用。青丝:即马缰。挑是信手的挑着。

  捷(jié)下万仞冈,俯身试搴(qiān)旗。

  捷下:是飞驰而下。搴:拔取。是说从马上俯下身去练*拨旗。

  磨刀呜咽(yè)水,水赤刃伤手。

  呜咽水:指陇头水。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轻:是轻忽只当没听见。肠断声指呜咽的水声。

  丈夫誓(shì)许国,愤惋复何有!

  丈夫:犹言“男儿”、“健儿”或“壮士”,是征夫自谓。誓许国,是说决心把生命献给国家。

  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远戍(shù)亦有身。

  送徒有长:是指率领(其实是押解)征夫的头子,刘邦、陈胜都曾做过。远戍:指人说,是征夫自谓。“亦有身”是说我们也有一条命,也是一个人。是反抗和愤恨的话。仇注:“远戍句,此被徒长呵斥而作自怜语。”不对头。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

  附书:即捎信儿。六亲是父母兄弟妻子。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迢(tiáo)迢万里余,领我赴三军。

  迢迢:远貌。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shū)忽数百群。

  河:即交河。“骑”字照以前的*惯读法,应读作去声,因为这是名词,指骑兵。倏忽:一会儿工夫。

  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树:立也。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亦有限,列国自有疆(jiāng)。

  亦有限:是说也有个限度,有个主从。正承上句意。自有疆:是说总归有个疆界,饶你再开边。和第一首“开边一何多”照应。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雨雪:下雪。

  径危抱寒石,指落层冰间。

  指落:手指被冻落。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汉月:指祖国。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lěi),百里风尘昏。

  单:音禅。汉时匈奴称其君长曰单于,这里泛指边疆少数民族君长。

  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四五动:是说没费多大气力。奔:是奔北,即吃了败仗。

  掳其名王归,系颈授辕(yuán)门。

  名王:如匈奴的左贤王、右贤王。这里泛指贵人。正是所谓“擒贼先擒王”。辕门:军门。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

  能无:犹“岂无”、“宁无”,但含有估计的意味,分寸功,极谦言功小。观从军十年馀,可知“府兵制”这时已完全破坏。

  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dí)与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众人:指一般将士。苟得,指争功贪赏。

  赏析

  《晋书·乐志》载汉乐府有《出塞》《入塞》曲,李延年作,是一种以边塞战斗生活为题材的军歌。杜甫作《出塞》曲有多首,先写的九首称为《前出塞》,后写的五首称为《后出塞》。杜甫的前后《出塞》曲,并非军歌,而是借古题写时事,意在讽刺当时进行的不义战争。

  杜甫这九首诗通过描写一个士兵从军西北边疆的艰难历程和复杂感情,尖锐地讽刺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不义战争,真实地反映了战争给兵士和百姓带来的苦难。

  第一首叙述自己初别父母被迫远戍的情景。第二首叙说上路之后的情景。离家已远,死生难料,只好索性豁出性命练*武艺。第三首,诉说自己一路上心情的烦乱,故作自励之语以求自解。第四首,描写自己在路上被军吏欺压和驱逼的情景。第五首,自叙初到军中时的感慨:官兵对立,苦乐不均,身为奴仆,难树功勋。第六首,征夫诉说他对这次战争的看法。实际上是杜甫对待战争的态度,明确地表达了诗人的政治观点。第七首,征夫诉说他大寒天在高山上筑城和戍守的情况。第八首,征人诉说自己初次立功的过程和对待功劳的态度。第九首,征人自叙他自己从军作战十余年的经历。前四首写出征,重在刻划离别之情;后五首写赴军,重在刻划以身许国。

  这九首连章体的组诗,“借古题写时事,深悉人情,兼明大义”,主题鲜明,内容集中,而且在艺术表现上也有许多独特之处。

  首先,这组诗“九首承接只如一首”,前后连贯,结构紧凑,浑然成为一个整体。杜甫的《前出塞》组诗第一首是起,写出门应征,点题“出塞”,引出组诗主旨:“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以之为纲,统摄全篇。以后各首便围绕这一主题展开,顺次写去,循序渐进,层次井然。第九首论功抒志;带有总结的性质,可为结。中间各首在围绕主题展开的同时,每首又各有重点。前四首写出征,重在写征人的留恋之情;后五首写赴军,重在写征人的以身许国。条理清晰,又波澜起伏,曲折有致。诗人在情节的安排上亦前后照应,过渡自然。如第二首“骨肉恩岂断”承第一首“弃绝父母恩”;第八首“虏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呼应第六首“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就使九首如线贯珠,各首之间联系更为紧密,不致分散。浦起龙说:“汉魏以来诗,一题数首,无甚铨次,少陵出而章法一线。如此九首,可作一大篇转韵诗读。”足见这种连章体组诗也是杜甫的一大创造。

  第二,以点来反映面。整组诗只集中描写了一个征夫的从军过程,但却反映了整个玄宗天宝末年的社会现实:“开边一何多”,这里有连续不断的黩武战争;“单于寇我垒”,也有敌人对唐王朝边境的侵扰。两种战争交替进行,性质是复杂的。诗中有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流离失所的沉重灾难,也有封建军队中官兵不公的现实;既有军士对奴役压迫的不满和反抗,也有征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既有征人戍边筑城的艰难困苦,也有士兵们的`英勇作战。可谓这一时期的全景纪录。

  第三,整组诗都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写,由征夫直接向读者诉说。这样寓主位于客位,可以畅所欲言地指斥时政。这正是用第一人称的自由方便处。此外,诗人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叙事,仿佛亲身经历一般,这就增加了真实感和亲切感,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第四,诗人善于抓住人物特征,着重人物的心理刻划,精心塑造了一个来自老百姓的淳厚朴实、勇敢善战的士兵的生动形象。诗人在刻划人物的心理活动时,或通过人物行动的细节描写以突出他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如第二首写这个征人冒险轻生、拚命练武的行动,就反衬出这个征人内心的苦闷和忧怨;第三首用磨刀伤手而自己不觉来刻划他“心绪乱已久”,内心烦乱不安的矛盾痛苦。这种用人物行动细节的描写来刻划人物复杂的内心变化,就使人物的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避免了枯燥乏味的直接说教。或通过比兴手法来刻划人物的内心活动的变化,如第七首“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就将自己思念故乡、想念亲人的迫切心情托之“汉月”,寄之“浮云”,这就使人物复杂抽象的心理变化和感情特征具有可感性、形象性,使读者易于了解和接受。此外第八首描写这个征人对敌作战的英勇顽强,第九首写他对功赏的正确态度,虽着墨不多,但都形象逼真,跃然纸上。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后出塞五首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

  召募赴蓟门,军动不可留。

  千金买马鞍,百金装刀头。

  闾里送我行,亲戚拥道周。

  斑白居上列,酒酣进庶羞。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

  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

  **已一家,四夷且孤军。

  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

  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

  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

  献凯日继踵,两蕃静无虞。

  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

  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

  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

  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

  我本良家子,出师亦多门。

  将骄益愁思,身贵不足论。

  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

  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

  中夜间道归,故里但空村。

  恶名幸脱免,穷老无儿孙。

  翻译

  男子汉生在这个世上,就是要在壮年的候实现自己的报负。

  应当征战边疆,怎么可以守着自己出生的地方呆一辈子呢?

  国家招用我们的时候远赴蓟门,大军就要走了不可以因为自己而留下。

  把家里的钱财全都散尽用来装备自己。

  那样乡亲们会为我送行,亲戚朋友们把道路挤的满满的欢送我。

  头发花白了才有了点自己的功业,醉了以后看到别人年青有为才感到羞愧。

  想当年霍去病出征,却只能面带苦笑看着自己的武器。

  清晨,我到东门营报到,傍晚,就开拔到了河阳桥上。

  晚霞映照迎风招展的军旗,战马与萧萧朔风呼应嘶鸣。

  一望无际的沙原排列着无数行军帐幕,行伍首领各自召集手下的'士兵。

  夜空中,高高悬挂朗朗明月,军令森严,整个营地寂然无声。

  几声悲咽的茄声划破长空,从军壮士神情肃然,失去了往日骄纵之情。

  借问统领军队的大将是谁?大概又是一个嫖姚校尉霍去病。

  古代的将军重视守卫边疆,如今的边将却只重**厚禄。

  哪里料得到皇帝偏又好武,出征的军队绵亘不断,漫卷长空。

  当今全国既已统一,就没有出师必要,这样却还要孤军深入。

  使得战士们都是为了统治者的企图而拼命。

  在穷荒之地拔剑练*作战,每天征收成群的战马。

  将军发誓要开发极北的地方,对**效忠心。

  捷报不断传来,其实是虚报邀赏,因为是奚族与契丹本无寇警。

  渔阳郡尚武,多豪士侠客,此豪侠之地,成天鼓乐轰隆。

  渤海上船只鼓帆前进,那是装载来自东吴的粮食。

  还有越罗与楚练,其光彩照耀得人身都发光。

  主将的地位更崇高,气焰更嚣张,都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边疆之人不敢议论,有敢议论告发的死无葬身之地。

  我本来出身良家,懂得许多门道,揣知主将有叛逆的可能,所以不敢跟从。

  主将骄矜增加了我的忧虑,荣华富贵已不值得一说。

  跃马横刀二十年,担心的是辜负了明主的恩情。

  眼看幽州叛军长驱直入,洛阳即将沦陷。

  于是半夜里抄小路逃回家,可是故乡已经变成了空村。

  我幸亏没有背上叛逆的罪名,如今孤身一人,没有儿孙。

  注释

  召募:这时已实行募兵制的“扩骑”。蓟门,点明出塞的地点。其地在今北京一带,当时属渔阳节度使安禄山管辖。

  道周:即道边。

  斑白:是发半白,泛指老人。居上列,即坐在上头。

  酒酣:是酒喝到一半的时候。庶羞,即莱肴。白居易诗“人老意多慈”,老人送别,只希望小伙子能多吃点。

  别有赠:即下句的“吴钩”。“别”字对上文“庶羞”而言。

  吴钩:春秋时吴王阖闾所作之刀,后通用为宝刀名。深喜所赠宝刀,暗合自己“封侯”的志愿,所以“含笑”而细玩。

  东门营:洛阳东面门有“上东门”,军营在东门,故曰“东门营”。由洛阳往蓟门,须出东门。这句点清徵兵的地方。

  河阳桥:在河南孟津县,是黄河上的浮桥,晋杜预所造,为通河北的要津。

  大旗:大将所用的红旗。

  幕:帐幕。列,是整齐的排列着。这些帐幕都有一定的方位和距离。

  悲笳:静营之号,军令既严,笳声复悲,故惨不骄。

  嫖姚:指西汉大将霍去病。“嫖姚”同“剽姚”,霍去病曾以“嫖姚校尉”一战成名。

  古人、今人:都指边将说。重高勋,即贪图功名。

  亘:是绵亘不断。

  且:尚也。跟上句“已”字对照。

  遂使:于是使得。承上“且孤军”来,貔,音琵,即貔貅,猛兽,这里比喻战士。边将贪功,人主好武,这就使得战士们为了统治者的企图而拼命。勇,

  是勇往:所闻,是指地方说的,即下文的“大荒”“玄冥”。《汉书·张骞传》:“天子(武帝)既闻大宛之属多奇物,乃发间使,数道并出。汉使言大宛有善马,天子既好宛马,闻之甘心,使壮上车令等持千金以请宛王善马。”即此“所闻”二字的本意。

  大荒:犹穷荒,过去所谓“不毛之址”。

  玄冥:传说是北方水神,这里代表极北的地方。

  两蕃:是奚与契丹;静无虞,本无寇警。

  渔阳:郡名,今河北蓟县一带。其地尚武,多豪士侠客,故曰豪侠地。

  辽海:即渤海,粳音庚,晚熟而不黏的稻。来东吴,来自东吴。

  主将:即安禄山。天宝七载禄山赐铁券,

  封柳城郡公:九载,进爵东*郡王,节度使封王,从他开始。

  上都:指京师,即朝廷。凌,凌犯,目无朝廷。

  多门:许多门道,有多次意。

  益:是增益,“思”字照过去读法应作去声,愁思,即忧虑,是名词。

  跃马:指身贵,兼含从军意。

  坐见:有二义:一指时间短促,犹行见、

  立见:一指无能为力,

  只是眼看着:这里兼含二义。长驱,言其易。河洛昏,指洛阳行将沦陷。当时安禄山所部皆天下精兵。

  间道归:抄小路逃回家。

  恶名:是叛逆之名,禄山之乱,带有民族矛盾性质,这个士兵不肯背叛,是完全值得肯定的。

  注释

  上句“有”字喑含讽意,揭出功业的罪恶本质。“旧丘”犹“故园”,即“老家”。

  召募,这时已实行募兵制的“扩(音廓)骑”。蓟门,点明出塞的地点。其地在今北京一带,当时属渔阳节度使安禄山管辖。

  这两句模仿《木兰诗》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辕”的句法。

  道周,即道边。

  斑白,是发半白,泛指老人。居上列,即坐在上头。

  酒酣,是酒喝到一半的时候。庶羞,即莱肴。白居易诗“人老意多慈”,老人送别,只希望小伙子能多吃点。

  别有赠,即下句的“吴钩”。“别”字对上文“庶羞”而言。

  吴钩,春秋时吴王阖闾所作之刀,后通用为宝刀名。深喜所赠宝刀,暗合自己“封侯”的志愿,所以“含笑”而细玩。

  洛阳东面门有“上东门”,军营在东门,故曰“东门营”。由洛阳往蓟门,须出东门。这句点清徵兵的地方。

  河阳桥在河南孟津县,是黄河上的浮桥,晋杜预所造,为通河北的要津。

  大旗,大将所用的红旗。《通典》卷一百四十八:“陈(阵)将门旗,各任所色,不得以红,恐乱大将。”这两句也是杜甫的名句,因为抓住了事物的特徵,故能集中地表现出那千军万马的壮阔军容,下句化用《诗经》的“萧萧马鸣”,加一“风”字,觉全局部动,飒然有关塞之。

  幕,帐幕。列,是整齐的排列着。这些帐幕都有一定的方位和距离。

  因为要宿营,所以各自集合各自的部队。

  因军今森严,故万幕无声,只见明月高挂无中。上句也是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令严”的。

  悲笳,静营之号,军令既严,笳声复悲,故惨不骄。

  大将,指召募统军之将。“嫖姚”同“剽姚”,汉武帝时,霍去病为嫖姚校尉,尝从大将军卫青出塞,故以为比。

  “古人”“今人”都指边将说。重高勋,即贪图功名。《昔游》诗所谓“将帅望三台”。因贪功名,故边疆多事。

  边将贪功,本该制止,偏又皇帝好武,所以说“岂知”。有怪叹之意。“亘”是绵亘不断。

  天地四方为“**”,这里指全国范围以内,全国既已统一,便无出师必要,但还要孤军深入,故用一“且”字。且,尚也。跟上句“已”字对照。

  遂使,于是使得。承上“且孤军”来,貔,音琵,即貔貅,猛兽,这里比喻战士。边将贪功,人主好武,这就使得战士们为了统治者的企图而拼命。勇,是勇往:所闻,是指地方说的,即下文的“大荒”“玄冥”。《汉书:张骞传》:“天子(武帝)既闻大宛之属多奇物,乃发间使,数道并出。汉使言大宛有善马,天子既好宛马,闻之甘心,使壮上车令等持千金以请宛王善马。”即此“所闻”二字的本意。

  大荒,犹穷荒,过去所谓“不毛之址”。

  《安禄山事迹》:“禄山包藏涡心,畜单于护真大马*战斗者数万匹。”诗句当指此。

  玄冥,传说是北方水神,这里代表极北的地方。这两句要善于体会,因为表面上好像是对皇帝效忠,其实是讽刺,正如沈德潜说的:“玄冥北,岂可开乎?”

  上既好武,下自贪功,故奏捷日至。《通鉴》二百一十七:“天宝十三载四月禄山奏击奚破之,虏其王。十四载四月奏破奚、契丹。”

  点破“献凯”只是虚报邀赏。两蕃,是奚与契丹;静无虞,本无寇警。

  渔阳:郡名,今河北蓟县一带。其地尚武,多豪士侠客,故日豪侠地。

  辽海,即渤海,粳音庚,晚熟而不黏的稻。来东吴,来自东吴。

  周代封建社会把人分成十等:王、公、大夫、士、皂、舆、隶、僚、仆、台。这里泛指安禄山豢养的爪牙和家僮。罗和练都有光彩,故曰“照耀”。这以上几句,写禄山滥赏以结人心。《通鉴》(同上):“天宝十三载二月,禄山奏所部将士勋效甚多,乞超资加赏,于是除将军者五百余人,中郎将者二千余人。禄山欲反,故先以此收众心也。”即其事。

  主将,即安禄山。天宝七载禄山赐铁券,封柳城郡公:九载,进爵东*郡王,节度使封王,从他开始。

  上都,指京师,即朝廷。凌,凌犯,目无朝廷。

  写禄山一方面又用恐怖手段来俯制众口,当时本有人告安禄山反,玄宗为了表示信任,反将告发的人缚送禄山,因之“道路相目,无敢言者。”(见《禄山事迹》)

  是良家子,故不肯从逆:出师多门,故能揣知主将心事。二句是下文张本,多门,许多门道,有多次意。

  益,是增益,“思”字照过去读法应作去声,愁思,即忧虑,是名词。

  所忧在国家,放觉身贵上不值一说。下二句正申“不足论”。

  跃马,指身贵,兼含从军意,刘孝标《自序》:“敬通(冯衍)当更始之世,手握兵符:跃马食肉。”

  坐见,有二义:一指时间短促,犹行见、立见:一指无能为力,只是眼看着:这里兼含二义。长驱,言其易。河洛昏,指洛阳行将沦陷。当时安禄山所部皆天下精兵。

  间读去声,间道归,抄小路逃回家。

  这句直照应到第一首。初辞家时,进庶羞的老者,赠吴钩的少年,都不见了,一切都完蛋了。

  恶名,是叛逆之名,禄山之乱,带有民族矛盾性质,这个士兵不肯背叛,是完全值得肯定的。

  创作背景

  《后出塞五首》当作于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冬,安禄山反唐之初。目的在于通过一个脱身归来的士兵的自述,大声疾呼的揭露安禄山的反唐真相,叫唐明皇快快清醒过来,并指出养成禄山反叛的原因,即在于他自己的好大喜功,过宠边将,以致禄山得以边功市宠、形成养虎贻患。

  鉴赏

  《后出塞五首》组诗叙写开元(713—741)天宝(742—756)年间一位军士从应募赴军到只身脱逃的经历,通过一个人的遭遇深刻反映了天宝之变的“酿乱期”的历史真实。

  自开元中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兵农分离,出现了职业兵。德宗时李泌论募兵制是祸乱的根源,说这种应募的兵士,既非土著,又无宗族,重赏赐而轻生。《后出塞五首》主人公正是这样一个应募者形象。一无牵挂的汉子,乐意当兵吃粮。诗中提到相赠吴钩的“少年”,当属唐诗中常常写到的少年游侠一类人物。物以类聚,此诗主人公也应是这一类人物。组诗第一首系主人公自叙应募动机及辞家盛况;第二首叙赴军途中情事,尚归美主将;第三首是诗人的议论;第四首则揭露蓟门主将的骄横;第五首则写逃离军旅的经过。此组诗的突出成就,便在塑造了一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对此诗的赏析,便应围绕这一中心来进行。

  一度怀着功名万里雄心的军士后来逃归,其逃离的动机,诗中说得很清楚,是由于他在蓟门军中看到“主将”(当指安禄山)日益骄横、目中无君,而朝廷一味姑息养奸“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自己本为效忠国家而来(“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不料却上了“贼船”,“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因而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了。

  诗一开始就讲得很明白,主人公赴边的目的就是追求“封侯”,“首章便作高兴语,往从骄帅者,赏易邀,功易就也。”(浦起龙)此人正是第三首所谓“重高勋”的“今人”、“奋身勇所闻”的“貔虎士”中的一员。“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也正属于这类人物的夸耀口吻。从第一首“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到第五首“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的表白,可见主人公求取功名封赏的思想是一贯的,并未发生何种转变。“古人重守边”六句,不能理解为诗中人思想的转变,而只能理解为诗人自己对时事的评议,或者说它们恰恰是诗人对笔下人物思想、行动的一种批判。说这是杜甫微露本相的地方还不够,应该说这是作者直接激扬文字,站出来表态。这种夹叙夹议的手法,在杜甫诗中原是并不罕见的。

  据《通典》称:“国家开元天宝之际,宇内谧如,边将邀宠,竟图勋伐,西陲青海之戍,东北天门之师,碛西怛罗之战,云南渡沪之役,没入异域数十万人,向无幽寇内侮,天下四征未息,离溃之势,岂可量邪!”当时的边境战争,唐玄宗好战固然是一个原因;兵制的改变,也同样是个重要原因。府兵原是寓兵于农的一种兵制,将帅不能拥兵自重,故唐朝前期没有武夫割据事件。而募兵之行,诚如李泌所说,应募兵士多是不事生产的亡命之徒,他们贪功重赏,形成军中好战心理。上自朝廷,下至士兵,互相影响,正是“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已一家,四夷但孤军。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对侵侮邻国的兴趣随战争的进行愈来愈浓厚,野心的将帅也就得到长成羽翼的机会。

  《后出塞五首》就艺术地再现了这一特定时代的历史生活。诗中主人公正是募兵制下一个应募兵的典型形象。他既有应募兵通常有的贪功恋战心理,又有国家民族观念。他为立功封爵而赴边,又为避叛逆的“恶名”而逃走。组诗在欢庆气氛中开头,凄凄凉凉地结尾,是一出个人命运的悲剧。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后出塞五首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

  召募赴蓟门,军动不可留。

  千金买马鞍,百金装刀头。

  闾里送我行,亲戚拥道周。

  斑白居上列,酒酣进庶羞。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

  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

  **已一家,四夷且孤军。

  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

  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

  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

  献凯日继踵,两蕃静无虞。

  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

  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

  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

  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

  我本良家子,出师亦多门。

  将骄益愁思,身贵不足论。

  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

  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

  中夜间道归,故里但空村。

  恶名幸脱免,穷老无儿孙。

  翻译

  男子汉生在这个世上,就是要在壮年的候实现自己的报负。

  应当征战边疆,怎么可以守着自己出生的地方呆一辈子呢?

  国家招用我们的时候远赴蓟门,大军就要走了不可以因为自己而留下。

  把家里的钱财全都散尽用来装备自己。

  那样乡亲们会为我送行,亲戚朋友们把道路挤的满满的欢送我。

  头发花白了才有了点自己的功业,醉了以后看到别人年青有为才感到羞愧。

  想当年霍去病出征,却只能面带苦笑看着自己的武器。

  清晨,我到东门营报到,傍晚,就开拔到了河阳桥上。

  晚霞映照迎风招展的军旗,战马与萧萧朔风呼应嘶鸣。

  一望无际的沙原排列着无数行军帐幕,行伍首领各自召集手下的士兵。

  夜空中,高高悬挂朗朗明月,军令森严,整个营地寂然无声。

  几声悲咽的茄声划破长空,从军壮士神情肃然,失去了往日骄纵之情。

  借问统领军队的大将是谁?大概又是一个嫖姚校尉霍去病。

  古代的将军重视守卫边疆,如今的边将却只重**厚禄。

  哪里料得到皇帝偏又好武,出征的军队绵亘不断,漫卷长空。

  当今全国既已统一,就没有出师必要,这样却还要孤军深入。

  使得战士们都是为了统治者的企图而拼命。

  在穷荒之地拔剑练*作战,每天征收成群的战马。

  将军发誓要开发极北的地方,对**效忠心。

  捷报不断传来,其实是虚报邀赏,因为是奚族与契丹本无寇警。

  渔阳郡尚武,多豪士侠客,此豪侠之地,成天鼓乐轰隆。

  渤海上船只鼓帆前进,那是装载来自东吴的粮食。

  还有越罗与楚练,其光彩照耀得人身都发光。

  主将的地位更崇高,气焰更嚣张,都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边疆之人不敢议论,有敢议论告发的死无葬身之地。

  我本来出身良家,懂得许多门道,揣知主将有叛逆的可能,所以不敢跟从。

  主将骄矜增加了我的忧虑,荣华富贵已不值得一说。

  跃马横刀二十年,担心的是辜负了明主的恩情。

  眼看幽州叛军长驱直入,洛阳即将沦陷。

  于是半夜里抄小路逃回家,可是故乡已经变成了空村。

  我幸亏没有背上叛逆的罪名,如今孤身一人,没有儿孙。

  注释

  召募:这时已实行募兵制的“扩骑”。蓟门,点明出塞的地点。其地在今北京一带,当时属渔阳节度使安禄山管辖。

  道周:即道边。

  斑白:是发半白,泛指老人。居上列,即坐在上头。

  酒酣:是酒喝到一半的时候。庶羞,即莱肴。白居易诗“人老意多慈”,老人送别,只希望小伙子能多吃点。

  别有赠:即下句的“吴钩”。“别”字对上文“庶羞”而言。

  吴钩:春秋时吴王阖闾所作之刀,后通用为宝刀名。深喜所赠宝刀,暗合自己“封侯”的志愿,所以“含笑”而细玩。

  东门营:洛阳东面门有“上东门”,军营在东门,故曰“东门营”。由洛阳往蓟门,须出东门。这句点清徵兵的地方。

  河阳桥:在河南孟津县,是黄河上的浮桥,晋杜预所造,为通河北的要津。

  大旗:大将所用的红旗。

  幕:帐幕。列,是整齐的排列着。这些帐幕都有一定的方位和距离。

  悲笳:静营之号,军令既严,笳声复悲,故惨不骄。

  嫖姚:指西汉大将霍去病。“嫖姚”同“剽姚”,霍去病曾以“嫖姚校尉”一战成名。

  古人、今人:都指边将说。重高勋,即贪图功名。

  亘:是绵亘不断。

  且:尚也。跟上句“已”字对照。

  遂使:于是使得。承上“且孤军”来,貔,音琵,即貔貅,猛兽,这里比喻战士。边将贪功,人主好武,这就使得战士们为了统治者的企图而拼命。勇,

  是勇往:所闻,是指地方说的,即下文的“大荒”“玄冥”。《汉书·张骞传》:“天子(武帝)既闻大宛之属多奇物,乃发间使,数道并出。汉使言大宛有善马,天子既好宛马,闻之甘心,使壮上车令等持千金以请宛王善马。”即此“所闻”二字的本意。

  大荒:犹穷荒,过去所谓“不毛之址”。

  玄冥:传说是北方水神,这里代表极北的地方。

  两蕃:是奚与契丹;静无虞,本无寇警。

  渔阳:郡名,今河北蓟县一带。其地尚武,多豪士侠客,故曰豪侠地。

  辽海:即渤海,粳音庚,晚熟而不黏的稻。来东吴,来自东吴。

  主将:即安禄山。天宝七载禄山赐铁券,

  封柳城郡公:九载,进爵东*郡王,节度使封王,从他开始。

  上都:指京师,即朝廷。凌,凌犯,目无朝廷。

  多门:许多门道,有多次意。

  益:是增益,“思”字照过去读法应作去声,愁思,即忧虑,是名词。

  跃马:指身贵,兼含从军意。

  坐见:有二义:一指时间短促,犹行见、

  立见:一指无能为力,

  只是眼看着:这里兼含二义。长驱,言其易。河洛昏,指洛阳行将沦陷。当时安禄山所部皆天下精兵。

  间道归:抄小路逃回家。

  恶名:是叛逆之名,禄山之乱,带有民族矛盾性质,这个士兵不肯背叛,是完全值得肯定的。

  注释

  上句“有”字喑含讽意,揭出功业的罪恶本质。“旧丘”犹“故园”,即“老家”。

  召募,这时已实行募兵制的“扩(音廓)骑”。蓟门,点明出塞的地点。其地在今北京一带,当时属渔阳节度使安禄山管辖。

  这两句模仿《木兰诗》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辕”的句法。

  道周,即道边。

  斑白,是发半白,泛指老人。居上列,即坐在上头。

  酒酣,是酒喝到一半的时候。庶羞,即莱肴。白居易诗“人老意多慈”,老人送别,只希望小伙子能多吃点。

  别有赠,即下句的“吴钩”。“别”字对上文“庶羞”而言。

  吴钩,春秋时吴王阖闾所作之刀,后通用为宝刀名。深喜所赠宝刀,暗合自己“封侯”的志愿,所以“含笑”而细玩。

  洛阳东面门有“上东门”,军营在东门,故曰“东门营”。由洛阳往蓟门,须出东门。这句点清徵兵的地方。

  河阳桥在河南孟津县,是黄河上的浮桥,晋杜预所造,为通河北的要津。

  大旗,大将所用的红旗。《通典》卷一百四十八:“陈(阵)将门旗,各任所色,不得以红,恐乱大将。”这两句也是杜甫的名句,因为抓住了事物的特徵,故能集中地表现出那千军万马的壮阔军容,下句化用《诗经》的“萧萧马鸣”,加一“风”字,觉全局部动,飒然有关塞之。

  幕,帐幕。列,是整齐的排列着。这些帐幕都有一定的方位和距离。

  因为要宿营,所以各自集合各自的部队。

  因军今森严,故万幕无声,只见明月高挂无中。上句也是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令严”的。

  悲笳,静营之号,军令既严,笳声复悲,故惨不骄。

  大将,指召募统军之将。“嫖姚”同“剽姚”,汉武帝时,霍去病为嫖姚校尉,尝从大将军卫青出塞,故以为比。

  “古人”“今人”都指边将说。重高勋,即贪图功名。《昔游》诗所谓“将帅望三台”。因贪功名,故边疆多事。

  边将贪功,本该制止,偏又皇帝好武,所以说“岂知”。有怪叹之意。“亘”是绵亘不断。

  天地四方为“**”,这里指全国范围以内,全国既已统一,便无出师必要,但还要孤军深入,故用一“且”字。且,尚也。跟上句“已”字对照。

  遂使,于是使得。承上“且孤军”来,貔,音琵,即貔貅,猛兽,这里比喻战士。边将贪功,人主好武,这就使得战士们为了统治者的企图而拼命。勇,是勇往:所闻,是指地方说的,即下文的“大荒”“玄冥”。《汉书:张骞传》:“天子(武帝)既闻大宛之属多奇物,乃发间使,数道并出。汉使言大宛有善马,天子既好宛马,闻之甘心,使壮上车令等持千金以请宛王善马。”即此“所闻”二字的本意。

  大荒,犹穷荒,过去所谓“不毛之址”。

  《安禄山事迹》:“禄山包藏涡心,畜单于护真大马*战斗者数万匹。”诗句当指此。

  玄冥,传说是北方水神,这里代表极北的地方。这两句要善于体会,因为表面上好像是对皇帝效忠,其实是讽刺,正如沈德潜说的:“玄冥北,岂可开乎?”

  上既好武,下自贪功,故奏捷日至。《通鉴》二百一十七:“天宝十三载四月禄山奏击奚破之,虏其王。十四载四月奏破奚、契丹。”

  点破“献凯”只是虚报邀赏。两蕃,是奚与契丹;静无虞,本无寇警。

  渔阳:郡名,今河北蓟县一带。其地尚武,多豪士侠客,故日豪侠地。

  辽海,即渤海,粳音庚,晚熟而不黏的稻。来东吴,来自东吴。

  周代封建社会把人分成十等:王、公、大夫、士、皂、舆、隶、僚、仆、台。这里泛指安禄山豢养的爪牙和家僮。罗和练都有光彩,故曰“照耀”。这以上几句,写禄山滥赏以结人心。《通鉴》(同上):“天宝十三载二月,禄山奏所部将士勋效甚多,乞超资加赏,于是除将军者五百余人,中郎将者二千余人。禄山欲反,故先以此收众心也。”即其事。

  主将,即安禄山。天宝七载禄山赐铁券,封柳城郡公:九载,进爵东*郡王,节度使封王,从他开始。

  上都,指京师,即朝廷。凌,凌犯,目无朝廷。

  写禄山一方面又用恐怖手段来俯制众口,当时本有人告安禄山反,玄宗为了表示信任,反将告发的人缚送禄山,因之“道路相目,无敢言者。”(见《禄山事迹》)

  是良家子,故不肯从逆:出师多门,故能揣知主将心事。二句是下文张本,多门,许多门道,有多次意。

  益,是增益,“思”字照过去读法应作去声,愁思,即忧虑,是名词。

  所忧在国家,放觉身贵上不值一说。下二句正申“不足论”。

  跃马,指身贵,兼含从军意,刘孝标《自序》:“敬通(冯衍)当更始之世,手握兵符:跃马食肉。”

  坐见,有二义:一指时间短促,犹行见、立见:一指无能为力,只是眼看着:这里兼含二义。长驱,言其易。河洛昏,指洛阳行将沦陷。当时安禄山所部皆天下精兵。

  间读去声,间道归,抄小路逃回家。

  这句直照应到第一首。初辞家时,进庶羞的老者,赠吴钩的少年,都不见了,一切都完蛋了。

  恶名,是叛逆之名,禄山之乱,带有民族矛盾性质,这个士兵不肯背叛,是完全值得肯定的。

  创作背景

  《后出塞五首》当作于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冬,安禄山反唐之初。目的在于通过一个脱身归来的士兵的自述,大声疾呼的揭露安禄山的反唐真相,叫唐明皇快快清醒过来,并指出养成禄山反叛的原因,即在于他自己的好大喜功,过宠边将,以致禄山得以边功市宠、形成养虎贻患。

  鉴赏

  《后出塞五首》组诗叙写开元(713—741)天宝(742—756)年间一位军士从应募赴军到只身脱逃的经历,通过一个人的遭遇深刻反映了天宝之变的“酿乱期”的历史真实。

  自开元中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兵农分离,出现了职业兵。德宗时李泌论募兵制是祸乱的根源,说这种应募的兵士,既非土著,又无宗族,重赏赐而轻生。《后出塞五首》主人公正是这样一个应募者形象。一无牵挂的汉子,乐意当兵吃粮。诗中提到相赠吴钩的“少年”,当属唐诗中常常写到的少年游侠一类人物。物以类聚,此诗主人公也应是这一类人物。组诗第一首系主人公自叙应募动机及辞家盛况;第二首叙赴军途中情事,尚归美主将;第三首是诗人的议论;第四首则揭露蓟门主将的骄横;第五首则写逃离军旅的经过。此组诗的突出成就,便在塑造了一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对此诗的赏析,便应围绕这一中心来进行。

  一度怀着功名万里雄心的军士后来逃归,其逃离的动机,诗中说得很清楚,是由于他在蓟门军中看到“主将”(当指安禄山)日益骄横、目中无君,而朝廷一味姑息养奸“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自己本为效忠国家而来(“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不料却上了“贼船”,“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因而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了。

  诗一开始就讲得很明白,主人公赴边的目的就是追求“封侯”,“首章便作高兴语,往从骄帅者,赏易邀,功易就也。”(浦起龙)此人正是第三首所谓“重高勋”的“今人”、“奋身勇所闻”的“貔虎士”中的一员。“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也正属于这类人物的夸耀口吻。从第一首“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到第五首“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的表白,可见主人公求取功名封赏的思想是一贯的,并未发生何种转变。“古人重守边”六句,不能理解为诗中人思想的转变,而只能理解为诗人自己对时事的评议,或者说它们恰恰是诗人对笔下人物思想、行动的一种批判。说这是杜甫微露本相的地方还不够,应该说这是作者直接激扬文字,站出来表态。这种夹叙夹议的手法,在杜甫诗中原是并不罕见的。

  据《通典》称:“国家开元天宝之际,宇内谧如,边将邀宠,竟图勋伐,西陲青海之戍,东北天门之师,碛西怛罗之战,云南渡沪之役,没入异域数十万人,向无幽寇内侮,天下四征未息,离溃之势,岂可量邪!”当时的边境战争,唐玄宗好战固然是一个原因;兵制的改变,也同样是个重要原因。府兵原是寓兵于农的一种兵制,将帅不能拥兵自重,故唐朝前期没有武夫割据事件。而募兵之行,诚如李泌所说,应募兵士多是不事生产的亡命之徒,他们贪功重赏,形成军中好战心理。上自朝廷,下至士兵,互相影响,正是“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已一家,四夷但孤军。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对侵侮邻国的兴趣随战争的进行愈来愈浓厚,野心的将帅也就得到长成羽翼的机会。

  《后出塞五首》就艺术地再现了这一特定时代的历史生活。诗中主人公正是募兵制下一个应募兵的典型形象。他既有应募兵通常有的贪功恋战心理,又有国家民族观念。他为立功封爵而赴边,又为避叛逆的“恶名”而逃走。组诗在欢庆气氛中开头,凄凄凉凉地结尾,是一出个人命运的悲剧。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忽闻天上将,关塞重横行。

  始返楼兰国,还向朔方城。

  黄金装战马,白羽集神兵。

  星月开天阵,山川列地营。

  晚风吹画角,春色耀飞旌。

  宁知班定远,犹是一书生。

  翻译

  忽听得天上降下将军,在边塞再次纵横驰骋。

  刚刚从楼兰之国归来,马上又奔向朔方边城。

  战马披挂上黄金铠甲,白羽旗下召集了神兵。

  按星月分布摆开天阵,据山川形势排列地营。

  晚风吹来军中的号角,春光耀眼军旗在飞动。

  哪里知道定远侯班超,他原来还是一介书生。

  注释

  天上将:形容将领用兵神奇。

  横行:比喻所向无敌。

  楼兰国:汉代西域的一个国家,故址在今新疆罗布泊西若羌县一带,后改名鄯善。

  还:迅速。

  朔方:汉武帝时置郡,故址在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北。

  白羽:指白旄,一作用白旄牛尾装饰竿顶的旗。

  “星月”二句:赞美这位将军精通兵法,能够根据天象以及地形布置阵营。

  画角:古代军中号角。

  飞旌:即飘扬的军旗。

  班定远:东汉班超,本是书生,明帝时投笔从戎,出使西域,留滞三十一年,使西域五十多国归属汉朝,以功封定远侯。《后汉书》有传。

  赏析

  由诗题可知,这是一首唱和之作。有位将军再度出塞,姓陆的县令写诗赠别,诗人遵循该诗原韵,运用描写、想象、夸张等多种艺术手段,热烈颂扬了将军的爱国精神。

  诗人一落笔就以“忽闻”两字表达了意想不到的惊叹,同时,又用“天上将”盛赞了将军的神武智勇。为下文写他再次驰骋疆场的壮举作了铺垫。三、四句,紧承第二句,以“始返”与“还向”相呼应,简洁流畅地表现了将军的西征北战,奔驰不息。他刚从遥远的“楼兰国”返回,现在又要奔赴数千里之外的“朔方城”。但是为了安邦御敌,这个以赫赫战功赢得天将之称的将军急国家之所急,不贪图安逸享乐,品德非常高尚。

  “黄金装战马”以下六句,是设想将军再度出塞后的战斗生活,诗中没有表现军旅的艰辛,也没有渲染战斗的激烈悲壮,而是突出表现了将军的指挥才能,刻划了一个威仪堂堂、谙熟六韬,足智多谋、善于用兵的统帅形象。他骑着黄金装饰的战马,挥动系有白旄牛尾的令旗,调集威武神勇的士兵,排列成像星空一样壮观神秘的军阵,又借山川之便巧妙地安置了营寨。接着,诗人又以“晚风吹画角,春色耀飞旌”暗示征战的必胜。嘹亮的号角声和军旗上闪耀的.春色透露,全军士气十分高昂,大捷在望。将军的神武,也借这两句氛围描写得到了渲染烘托。在这六句中,诗人分别使用了“装”、“集”、“开”、“列”、“吹”、“耀”六个动词,把战马、令旗、神兵、星月、山川、画角、军旗、晚风、春色交织在一起,生动地再现了英勇雄壮、声势震天的军阵场景,大大增强了全诗的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

  末二句:“宁知班定远,犹是一书生”,借东汉班超投笔从戎,*寇立功,封定远侯的事例,肯定书生出身的将军定会建立名垂青史的功业。诗人先用反诘词“宁知”领起,于后又以“犹是释疑”,避免了*铺直叙,表达了对将军的殷切期望。

  此诗气势激昂雄健,体现出一种蒸蒸日上的初唐气象。诗中多处用典,或暗或明,羚羊挂角,纵横开阖,语出自然,浑然一体,实为大家手笔。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中称陈子昂“实是首起八代之衰者”,由此诗观之,此言并不为过。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出塞二首·其一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到如今多少战士万里出征不见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注释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一带,为汉代右北*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其中每次匈奴重点进攻的汉地天子几乎都是派遣李广为太守,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

  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划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 6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

  翻译/译文

  扎紧战袍,系上红缨大刀,打马前行,雪夜度过洮水河。旗子高扬,连夜冲入单于帐内,砍杀胡兵,宝刀都残缺破损了。

  注释

  ②临洮(táo):古县名,在今甘肃省岷县,以临洮水得名,在临河沿岸。

  ③卷(juǎn)旗:指急行军,军旗高高飘扬。

  ④劫:劫持,冲杀。

  ⑤斫:读zhuó,砍。缺:破损。

  赏析/鉴赏

  这首《出塞》,除具有一般边塞诗那种激越的诗情和那种奔腾的气势外,还很注意语言的精美,并善于在雄壮的场面中插入细节的描写,酝酿诗情,勾勒形象,因而能够神完气足,含蓄不尽,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金带连环”四字,极精美。“金”字虽是“带”字的装饰词,但又不仅限于装饰“带”字。看似写战袍,目的却在传达将士的那种风神俊逸的丰姿。“马头冲雪”的“冲”字,也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动词。作者不用带雪、披雪,而用冲雪,是要用这个动词传出人物一往无前的气概和内心的壮烈感情。“金”字和“冲”字,都极简炼而又很含蓄,都为激扬的诗情涂上了一层庄严壮丽的色彩。在着重外形描写时用一两字透露人物内心的美,使人读后感到诗情的既激扬又精致,没有那种简单粗犷,一览无余的缺点。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卷旗”,避免惊动敌人,的是夜间劫营景象。因风疾所以卷旗,一以见战事之紧急,再以见边塞战场之滚滚风尘。这不只为景物描写,作者正以战旗之卷,写出勇士夜赴战场的决心与行动。

  卷旗夜战,正是短兵相接了,但实际上只是雷声前的闪电,为下句作铺垫。“乱斫胡兵缺宝刀”,才是全诗中最壮烈最动人的'一幕。这场“乱斫胡兵”的血战,场面是很激烈的。“缺宝刀”的“缺”用得好。言宝刀砍到缺了刃口,其肉搏拼杀之烈,战斗时间之长,最后胜利之夺得,都在此一字中传出。作者在全诗二十八字中,极为精彩地处理了选材、顺序与如何运用并积聚力量等重要问题。前三句,只是引臂抡锤,到第二十六字“缺”时,奋力一击,流火纷飞。

  岳飞《满江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缺”字韵押得险而有力,得高山危卵之势。而马戴在这首诗中的这个“缺”字,虽不当韵脚处,却同样使人惊赏不置。“乱斫”两字虽很真切而且精辟,但,如无“缺”字,则不见作者扛鼎之力。这一个字所传达的这一真实细节,使诗情达到了“传神”境界,使全诗神采飞扬。

  全诗结构紧密,首句以英俊传人物风姿,次句以艰难传人物苦心,第三句以惊险见人物之威烈,结句最有力,以壮举传神。至此,人物之丰神壮烈,诗情之飞越激扬均无以复加了。总之,此诗在艺术上处处见匠心,在古代战歌中,不失为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的上乘之作。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 7

  出塞

  清代:徐锡麟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译文及注释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归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出塞:本是乐府旧题,后人多用此题反映军旅、边塞生活。军歌:这里有高唱赞歌、慷慨从军的意思。大刀环:战刀柄上有环,环和“还”谐音,所以用它隐喻胜利而还。胡奴: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称,这里是清朝统治者的蔑称。玉关:即玉门关。这里借喻山海关,指要把清朝统治者赶出中原。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guǒ)尸还。

  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为国捐躯,哪会想将来战死后尸体以马革包裹而还。

  解:知道,懂得。沙场:战场。何须:何必要。马革裹尸:英勇作战而死,尸体以马革包裹而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归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为国捐躯,哪会想将来战死后尸体以马革包裹而还。

  注释

  出塞:本是乐府旧题,后人多用此题反映军旅、边塞生活。

  军歌:这里有高唱赞歌、慷慨从军的意思。大刀环:战刀柄上有环,环和“还”谐音,所以用它隐喻胜利而还。

  胡奴: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称,这里是清朝统治者的蔑称。玉关:即玉门关。这里借喻山海关,指要把清朝统治者赶出中原。

  解:知道,懂得。沙场:战场。

  何须:何必要。马革裹尸:英勇作战而死,尸体以马革包裹而还。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边塞诗,写于1906年。当时作者从日本回国,曾北上游历,在吉林、辽宁一带察看形势,一路走来,有许多感想,于是就留下了这首七言诗。

  赏析

  “拼将热血洒疆场 ”,这是一首边塞诗,写于1906年。当时作者从日本回国,曾北上游历,在吉林、辽宁一带察看形势,一路走来,有许多感想,于是就留下了这首七言诗。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这开篇的两句,诗人便是直抒胸臆,直接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一种愿望,而且这两句,也是非常好理解;对于出征的士兵来说,应该要高唱着战歌,然后胜利归来,只有要决心,一定是可以把胡奴赶出玉门关去。其实这更多的是诗人一种内心的表现,由于当时的满族从关外,入主中原,使得很多的文人,都有这着这样的一种抱负,但是徐锡麟这首诗,则是显得更为独特,也更加的霸气。

  第三句在前句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深化出征战士的思想境界,把他们出征的雄心和壮志上升到为国牺牲的高度。“只解”是说心中所存唯一的念头,排除了其他的种种想法。古人在对待“死”的问题上,很崇尚为国而死,为朋友而死,为公而死,为义而死,等等,其中尤以为国捐躯被看作无上光荣的事,尤其是战场上为国牺牲,更是高于一切的.莫大荣幸。这句诗正好体现了上述内容,强调了“为国”二字。

  末句,总领全诗,从反面讲,为国牺牲、战死沙场,既然是人生最大的荣幸之事,那么,对于尸体归葬的问题,就不必考虑了。“徐锡麟把东汉时期马援“马革裹尸”的思想又作了更进一步的发挥,他用了“何须”两个字,认定了只要为国牺牲不问其它;至于尸体归葬故土的问题,并不重要,所以才说“何须……还!”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义无反顾的革命激情和牺牲精神,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把一腔报效祖国、战死疆场的热忱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写下了这首诗的一年以后,作者在安庆起义,失败被捕,清**要他写口供,他挥笔直书:“尔等杀我好了,将我心剖了,两手两足断了,全身碎了,均可,不可冤杀学生。”尔后,慷慨就义,他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首诗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最后一句“何须马革裹尸还”,写出了他壮怀激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总之,这是*代边塞诗中难得的一首好诗。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 8

  出塞

  清代:徐锡麟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译文及注释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归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出塞:本是乐府旧题,后人多用此题反映军旅、边塞生活。军歌:这里有高唱赞歌、慷慨从军的意思。大刀环:战刀柄上有环,环和“还”谐音,所以用它隐喻胜利而还。胡奴: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称,这里是清朝统治者的蔑称。玉关:即玉门关。这里借喻山海关,指要把清朝统治者赶出中原。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guǒ)尸还。

  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为国捐躯,哪会想将来战死后尸体以马革包裹而还。

  解:知道,懂得。沙场:战场。何须:何必要。马革裹尸:英勇作战而死,尸体以马革包裹而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归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为国捐躯,哪会想将来战死后尸体以马革包裹而还。

  注释

  出塞:本是乐府旧题,后人多用此题反映军旅、边塞生活。

  军歌:这里有高唱赞歌、慷慨从军的.意思。大刀环:战刀柄上有环,环和“还”谐音,所以用它隐喻胜利而还。

  胡奴: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称,这里是清朝统治者的蔑称。玉关:即玉门关。这里借喻山海关,指要把清朝统治者赶出中原。

  解:知道,懂得。沙场:战场。

  何须:何必要。马革裹尸:英勇作战而死,尸体以马革包裹而还。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边塞诗,写于1906年。当时作者从日本回国,曾北上游历,在吉林、辽宁一带察看形势,一路走来,有许多感想,于是就留下了这首七言诗。

  赏析

  “拼将热血洒疆场 ”,这是一首边塞诗,写于1906年。当时作者从日本回国,曾北上游历,在吉林、辽宁一带察看形势,一路走来,有许多感想,于是就留下了这首七言诗。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这开篇的两句,诗人便是直抒胸臆,直接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一种愿望,而且这两句,也是非常好理解;对于出征的士兵来说,应该要高唱着战歌,然后胜利归来,只有要决心,一定是可以把胡奴赶出玉门关去。其实这更多的是诗人一种内心的表现,由于当时的满族从关外,入主中原,使得很多的文人,都有这着这样的一种抱负,但是徐锡麟这首诗,则是显得更为独特,也更加的霸气。

  第三句在前句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深化出征战士的思想境界,把他们出征的雄心和壮志上升到为国牺牲的高度。“只解”是说心中所存唯一的念头,排除了其他的种种想法。古人在对待“死”的问题上,很崇尚为国而死,为朋友而死,为公而死,为义而死,等等,其中尤以为国捐躯被看作无上光荣的事,尤其是战场上为国牺牲,更是高于一切的莫大荣幸。这句诗正好体现了上述内容,强调了“为国”二字。

  末句,总领全诗,从反面讲,为国牺牲、战死沙场,既然是人生最大的荣幸之事,那么,对于尸体归葬的问题,就不必考虑了。“徐锡麟把东汉时期马援“马革裹尸”的思想又作了更进一步的发挥,他用了“何须”两个字,认定了只要为国牺牲不问其它;至于尸体归葬故土的问题,并不重要,所以才说“何须……还!”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义无反顾的革命激情和牺牲精神,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把一腔报效祖国、战死疆场的热忱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写下了这首诗的一年以后,作者在安庆起义,失败被捕,清**要他写口供,他挥笔直书:“尔等杀我好了,将我心剖了,两手两足断了,全身碎了,均可,不可冤杀学生。”尔后,慷慨就义,他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首诗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最后一句“何须马革裹尸还”,写出了他壮怀激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总之,这是*代边塞诗中难得的一首好诗。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 9

  出塞二首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翻译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出关万里去参加远征的人都还未回还。

  倘若曾经能够抵御外敌的名将还在,绝不会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骏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寒的月色。

  城头上的战鼓声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注释

  但使:只要。

  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

  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中国北方的屏障。

  骝马:黑鬣黑尾巴的红马,骏马的一种。

  新:刚刚。

  沙场:指战场。

  震:响。

  赏析

  其一

  这是一首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这首诗也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

  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杆发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写得气势豪迈,铿锵有力。同时,这两句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有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画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彩。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首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

  其二

  第一句“骝马新跨白玉鞍”。骝马,长有黑鬣的红马,指骏马。新,刚刚。白玉鞍,装饰有白玉的马鞍。这句的顺序为“新跨白玉鞍骝马”,说将士们飞身跨上配有白玉鞍的战马。写战前充分准备,将士们英姿勃勃,对战斗胜利充满信心。

  第二句“战罢沙场月色寒”。沙场,原指沙漠地带,后指战场。寒,冷,凄冷。意思说:一场激战结束了,战场上的月色显得十分凄冷。作者没有直接去写战斗经过,由准备出战,一下写到战斗结束。那么,仗打得怎么样呢?用战场上“月色寒”三字作了含蓄的表示。它不仅指夜晚天冷,连月光也寒气逼人,还指月光映照下的战场尸横遍野,血迹斑斑,给人凄冷的感觉。说明战斗非常激烈、残酷。

  三、四句“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铁鼓,用铁皮箍着的战鼓,结实声壮。犹,还。匣,刀鞘。金刀,钢刀,古时泛指金属为金。意思说:战斗虽然结束了,但城头上催战的铁鼓,仿佛还在耳边震响;将士们不由地抽出鞘里的钢刀,钢刀上的血迹还没有干。这两句写战斗回顾,说战斗刚结束不久,将士们余兴未尽,战斗情绪还是那么高昂,心里抑制不住胜利的喜悦。这两句写得非常形象生动,使人也如同听到战场震天动地的鼓声,想见将士们拭看钢刀的情景,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首诗抒写自信、进取、开拓为特征的传统尚武精神,风格刚健、清新。诗人描写战争的胜利,不在于字面,而在于构成一种气氛。诗歌选取战斗生活的一个片段,以“骝马”“沙场”“铁鼓”“金刀”等战争意象串成一系列战斗生活的画面,战斗的激烈与战场的肃杀尽在其中。诗头“新跨”一词将战士风风火火、迎接战斗的激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而诗尾以“血未干”这样一幅看似血腥的场景描写战士的内心——热血并未因为战斗的结束而冷却。这种激烈肃杀的气氛,生动地表现出战士的飒爽英姿和激昂振奋的风貌。

  作者在这首诗中抓住战斗刚刚结束的场面加以描写,塑造了一个英姿飒爽、勇猛善战的将军形象,热情地歌颂了将士们为国杀敌立功的勇敢精神。

  诗人描写胜利,不在于字面,而在于构成一种气氛。把战士的飒爽英姿,激昂振奋的风貌写了出来。

  创作背景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是乐府旧题。组诗的第二首,《全唐诗》同时也录入李白诗作下,作《从军行》或《行军》。但《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没有《军行》一首。历来对此诗真实作者存有不同意见。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 10

  蝶恋花·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翻译

  从古至今江山兴亡都无定数,眼前仿佛战角吹响烽烟滚滚战马驰骋来来去去,黄沙遮日满目荒凉又能与谁说?只有萧瑟的秋风吹拂着金戈铁马之地,却是当年昭君舍身求和的路。枯老鲜红的枫树。

  从前愁苦凄滚的往事无穷无尽,金戈铁马之地,却是当年昭君舍身求和的路。曾经的一往情深有多深呢?犹如夕阳余辉照射下,深山之中的绵绵秋雨。

  注释

  无定据:没有一定。

  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因表面有彩绘,故称。发声哀厉高亢,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

  牧马:指古代作战用的战马。

  谁可语:有谁来和我一起谈谈。

  从前幽怨:过去各民族、各部族间的战事。

  铁马金戈: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代指战事.兵事。

  青冢:长遍荒草的坟墓。这里指指王昭君墓,相传冢上草色常青,故名。

  几许:多少。

  鉴赏

  词中有“牧马频来去”、“西风”及“青冢黄昏路”之语,青冢离龙泉关较*,因此可能创作于康熙二十二年九月扈驾至五台山、龙泉关时。

  词的上片写眼前之景,景象广袤空阔,荒凉凄冷,情感凄婉哀怨。

  词人一开篇就感慨古往今来的兴亡盛衰,从古到今,山河是没有定数的,此时姓觉罗氏,彼时有可能姓叶赫那拉氏,江山的轮回是不以人的意愿而发生逆转的。这句写意气势博大,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无法言语的无奈。从纳兰性德的身世来看,他虽然贵为皇族,但也没有主宰江山的机会,然而跟从皇帝出行的经历,使他对国家的理解更为深刻,使他对时局的变迁更为敏感。作者并没有沉溺于伤感,而是把思绪从对历史拉回到了现实,在眼前,他看到了塞外营训的场景。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此句看似*淡,却让人浮想联翩。军营中,号角声起,只见战士们横刀立马,神情严峻,将帅一声令下,他们便在马背上来来**地操练,拼杀,好一幅壮观的场面。可是,此时的威武严整,并不一定能够使一个国家长久持续下去,它也许会在一夕之间烟消云散,这怎能不让人伤感?一代一代的王朝不都是这样轰轰烈烈而来,又这样失魂落魄而去?战场上的厮杀声,似乎也暗藏着几份悲伤。从结构上来说,第一句是后两句的一个概括,而后两句又是第一句的具体展现。

  虽然塞外的景象广袤壮美,作者并没有因此而心情愉悦,在他眼中,弥望的仍是一片荒凉,这满目的荒凉又能给谁诉说呢?“荒凉”一词,既是自然景象的真实写照,又是作者心绪的如实昭示。秋天,万物凋零,落叶满地,一派衰败之象,可谁又能说这不是作者心境凄凉的抒写呢?作者贵为皇族,虽然没有出生入死的经历,但仍然心存忧患,多少王朝就是在这起起落落中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中,清王朝也不例外。西风,即秋风。枫叶经霜会更红艳,越红离凋谢就越*。季节地逝去,风干了自然界的一切,但却风干不了作者满腹的忧愁。在此,作者借景烘托,把幽深的情愫收藏在深秋的枫叶里。

  词的上片,无论写景抒情,都没有雕琢的痕迹,以复杂的思绪引出眼前的景象,片末看似以景收束,却景中带情。景中情感的流露,水到渠成,不事雕饰。

  词的下片抒发自己的报国志向无法实现的幽怨,景象气势磅礴,纵横驰骋,情感婉约深沉。

  “幽怨从前何处诉”,应为从前幽怨何处诉,古人作词,为了韵律的需要,往往在词序上作以调整。“从前幽怨”到底指的是什么幽怨呢?就下文“铁马金戈”而言,应该指的是不能报效国家,纵横沙场的幽怨。纳兰性德是康熙帝的御前侍卫,按理说,他有条件也有能力领兵打仗,但作为一个封建帝王的臣子,做事是不能随心所欲的,其所作所为还得服从皇帝的安排。“何处诉”一语,就道出了他内心深深的孤独,也许是英才盖世,也许是位高权重,才使他的周围变得冷清。

  作者虽然志向高远,可又能如何呢?最后不也是像王昭君那样“独留青冢向黄昏”?王昭君曾经因为没有贿赂画工毛延寿而被汉元帝错选作单于呼韩邪的妻子。为了汉与匈奴的和好,她远离家乡,可是最终还不是变成了一堆黄土,有什么用呢?自己空有一腔铁马金戈,气吞万里的报国之志,可拥有这样的志向不也是徒劳的吗?

  作者心情沉重,他自我叩问:如果有人问我对理想的情意有多深?那就去看看深山中的夕阳与深秋中的细雨。“深山”“夕阳”“深秋”“雨”这几个意象悲凉凄冷,让人生发出一种挥之不去又无法形容的伤感。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理想的追求是很执着的,但却没有一个实现的途径,所以他的心头淤积着太多的郁闷。但这种情感的表达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对景象的具体描绘展现出来的,婉约深沉,耐人寻味。

  这首词从整体上来说,景象博大磅礴,情感凄婉幽怨,自然流畅。面对塞外景象,作者以景写情,又以情带景,使情与景、形与意融为一体。而上篇写眼前之景,下篇写从前之志,虚实形成对比。就整首词来看,手法娴熟而精到。

  赏析

  这首小词通过对塞外古战场的描写,抒发了对历代兴亡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词的上片写景,描写塞外古战场的荒凉景象。

  “今古河山无定据”,是说从古至今,**更迭,江山轮回,兴替衰亡,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而该句将词人的“出塞”放在这样广阔的历史空间中来写,自会给读者留下不一般的感受。“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颇具动感,既是写实,突出边塞风物的卓异,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又像虚写,如同历史上无数纷争的一个缩影,让人想象塞外仍是战争频仍。该句为词人下面的叙事创设特殊的背景,并借此揭示事件的悲剧意蕴。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二句仍用描写,放眼望去,整个塞北,*沙万里,荒漠凄凉,连个说话的人也很难找到。西风飒飒,只有那几株枫树,又一次被吹红了叶子。使人联想起为争夺这块土地鏖战厮杀时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惨象。这些红叶,又一次把人带进了对历史的回忆,加深了作品的纵深的历史感。

  词的下片抒情,写自己出塞的感触。

  “从前幽怨应无数”,当年昭君出塞时一定是“幽怨无数”吧!但从后来的情形推想,这“幽怨”则是横无际涯,深不见底。“铁马金戈”,让人想到的是英雄建功立业的豪情,但又有谁知晓与这豪情并置的竟是昭君无尽的“幽怨”啊!“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两种景致,两种风格,反差之大,让善良的心灵何其痛哉!这不正是“谁可语?”的原因吗?若把历史比为一部长卷的话,那“铁马金戈”的场景只是其中的插页,而“青冢黄昏路”的悲凉却浸透着整个书卷。而词人的这种感受又是如何传达的呢?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一问一答,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沉痛至极。“深山夕照”已经让人感觉悲凉,而“深秋暮雨”则程度更重。意象递进叠加,既深化昭君“幽怨”的表达,也让读者感受词人渐趋悲凉以至不堪悲凉之苦。如此以景结情,含蓄隽永。

  汉元帝时,昭君奉旨出塞和番,在她的沟通和调和下,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了六十年。她死后就葬在胡地,因其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所以昭君墓又被称为“青冢”,杜甫有诗“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纳兰由青冢想到王昭君,问她说:“曾经的一往情深能有多深,是否深似这山中的夕阳与深秋的苦雨呢。”作为康熙帝的贴身侍卫,作者经常要随圣驾出巡,所以他的心中也充满了报国之心,但他显然不想通过“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方式来成就自己的理想抱负,所以在尾句中作者又恢复了多情的本色,他以景语结束,将自己的无限深情都融人到无言的景物之中,在这其中,既包含了豪放,又充满了柔情,甚至我们还会体味到些许的凄凉与无奈。

  这首词通过诗人“出塞”所见,描绘了眼前荒凉的和*景象,回顾历史,总结出战争与和*两种情况,是对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的规律性概括。因此***批注:“看出兴亡”,肯定了这首词的思想意义。

  谢章铤在《赌棋山庄词话》中曾说过:“长短调并工者,难矣哉。国朝其惟竹坨、迦陵、容若乎。竹坨以学胜,迦陵以才胜,容若以情胜。”而读完作者这首词风苍凉慷慨的词作,可以得知谢氏此言不虚。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纳兰性德于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八月奉命与副统郎谈等出塞远赴梭龙途中所作,词人时年二十八岁。


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五份(扩展5)

——嫦娥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五份

  嫦娥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嫦娥》

  作者: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原文注释】:

  1、深:暗。

  2、长河:银河。

  3、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4、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翻译译文】: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

  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

  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赏析鉴赏】: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此时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在寂寥的长夜,天空中最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轮明月。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嫦娥孤栖与谁邻?”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应悔”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由于有前两句的描绘渲染,这“应”字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因此,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

  至于这位寂处幽居、永夜不寐的主人公究竟是谁,诗中并无明确交待。诗人在《送宫人入道》诗中,曾把女冠比作“月娥孀独”,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中,又以“窃药”喻指女子学道求仙。因此,说这首诗是代困守宫观的女冠抒写凄清寂寞之情,也许不是无稽之谈。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成为风气,入道后方体验到宗教清规对正常爱情生活的束缚而产生精神苦闷,三、四两句,正是对她们处境与心情的真实写照。

  但是,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孤栖无伴的嫦娥,寂处道观的女冠,清高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悬隔,同在人间者又境遇差殊,但在高洁而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诗人把握住了这一点,塑造了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概括的技巧,是李商隐的特长。

  名家点评

  吕本中:杨道孚深爱义山“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以为作诗当如此学。(《紫薇诗话》)

  洪迈:借嫦娥抒孤高不遇不感,笔舌之妙,自不可及。(《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高棅:谢云:意谓嫦娥有长生之福,无夫妇之乐为悔,前人未道破。(《唐诗品汇》)

  敖英:此诗翻空断意,从杜诗“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变化出来。(《唐诗绝句类选》)

  钟惺:语想俱刻,此三字(指“夜夜心”)却下得深浑(末句下)。(《唐诗归》)

  周珽:陆时雍曰:多以意胜。胡次焱曰:此诗盖自道也。上二句纪发想之时,下二句志凝想之意。唐仲言曰:此疑有“桑中”之思,借嫦娥以指其人,与《锦瑟》同意。盖义山此类作甚多,如《月夕》、《西亭》、《有感》、《昨夜》等作,俱与《嫦娥》篇情思相左右,但不若此沉含更妙耳。(《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黄生:义山诗中多属意妇人。观《月夕》一首云:“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通肠。”玩次句语景,“嫦娥”字似暗有所指,此作亦然。“朱栏迢递”“烛影屏风”,皆所思之地之景耳。(《唐诗摘钞》)

  姚培谦:此非咏嫦娥也。从来美人名士,最难持者末路,末二语警醒不少。(《李义山诗集笺注》)

  屈复:嫦娥指所思之人也,作真指嫦娥,痴人说梦。(《玉溪生诗意》)

  朱鹤龄:此亦刺女道士。首句言其洞房深曲之景,次句言其夜会晓离之情。下二句言其不为女冠,尽堪求偶,无端入道,何日上升也?则心、如悬旌,未免悔恨于天长海阔矣。《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

  沈德潜:孤寂之况,以“夜夜心”三字尽之。士有争先得路而自悔者,亦作如是观。(《唐诗别裁》)

  黄叔灿:此诗似有所为,而借嫦娥以托意。上二句赋其长夜阒寂,借后羿之妃奔入月宫而言,亦翻案语。义山最喜作此等诗,如“金徽却是无情物,不许文君忆故夫”、“莫讶韩凭为蛱蝶,等闲飞上别枝花”、“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皆是有意出奇也。(《唐诗笺注》)

  冯浩:或为入道而不耐孤孑者致诮也。(《玉溪生诗集笺注》)

  纪昀:意思藏在上二句,却从嫦娥对面写来,十分蕴藉。非咏嫦娥。(《玉溪生诗说》)

  张采田:义山依违党局,放利偷合,此自忏之词,作他解者非。(《玉溪生年谱会笺》)

  俞陛云:嫦娥偷药,本属寓言。更悬揣其有悔心,且万古悠悠,此心不变,更属幽玄之思。词人之戏笔耳(《诗境浅说续编》)

  嫦娥原文翻译及赏析 2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翻译/译文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

  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

  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注释

  1、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

  2、深:暗淡。

  3、长河:银河。

  4、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5、灵药:指长生不死药。

  6、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赏析/鉴赏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我们姑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现在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现在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在寂寥的长夜,天空中最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轮明月。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嫦娥孤栖与谁邻?”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应悔”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由于有前两句的描绘渲染,这“应”字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因此,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

  这位寂处幽居、永夜不寐的主人公究竟是谁?诗中并无明确交待。诗人在《送宫人入道》诗中,曾把女冠比作“月娥孀独”,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中,又以“窃药”喻指女子学道求仙。因此,说这首诗是代困守宫观的女冠抒写凄清寂寞之情,也许不是无稽之谈。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成为风气,入道后方体验到宗教清规对正常爱情生活的束缚而产生精神苦闷,三、四两句,正是对她们处境与心情的真实写照。

  但是,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孤栖无伴的嫦娥,寂处道观的女冠,清高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悬隔,同在人间者又境遇差殊,但在高洁而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诗人把握住了这一点,塑造了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概括的技巧,是李商隐的特长。

  嫦娥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嫦娥原文翻译及赏析

  《常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咏叹常娥(即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下文是这首诗的原文与翻译,一起来学*吧。

  《嫦娥》

  作者: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原文注释】:

  1、深:暗。

  2、长河:银河。

  3、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4、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翻译译文】: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

  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

  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赏析鉴赏】: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此时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在寂寥的长夜,天空中最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轮明月。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嫦娥孤栖与谁邻?”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应悔”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由于有前两句的描绘渲染,这“应”字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因此,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

  至于这位寂处幽居、永夜不寐的主人公究竟是谁,诗中并无明确交待。诗人在《送宫人入道》诗中,曾把女冠比作“月娥孀独”,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中,又以“窃药”喻指女子学道求仙。因此,说这首诗是代困守宫观的女冠抒写凄清寂寞之情,也许不是无稽之谈。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成为风气,入道后方体验到宗教清规对正常爱情生活的束缚而产生精神苦闷,三、四两句,正是对她们处境与心情的`真实写照。

  但是,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孤栖无伴的嫦娥,寂处道观的女冠,清高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悬隔,同在人间者又境遇差殊,但在高洁而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诗人把握住了这一点,塑造了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概括的技巧,是李商隐的特长。

  名家点评

  吕本中:杨道孚深爱义山“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以为作诗当如此学。(《紫薇诗话》)

  洪迈:借嫦娥抒孤高不遇不感,笔舌之妙,自不可及。(《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高��:谢云:意谓嫦娥有长生之福,无夫妇之乐为悔,前人未道破。(《唐诗品汇》)

  敖英:此诗翻空断意,从杜诗“斟酌��娥寡,天寒奈九秋”变化出来。(《唐诗绝句类选》)

  钟惺:语想俱刻,此三字(指“夜夜心”)却下得深浑(末句下)。(《唐诗归》)

  周�E:陆时雍曰:多以意胜。胡次焱曰:此诗盖自道也。上二句纪发想之时,下二句志凝想之意。唐仲言曰:此疑有“桑中”之思,借嫦娥以指其人,与《锦瑟》同意。盖义山此类作甚多,如《月夕》、《西亭》、《有感》、《昨夜》等作,俱与《嫦娥》篇情思相左右,但不若此沉含更妙耳。(《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黄生:义山诗中多属意妇人。观《月夕》一首云:“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娥应通肠。”玩次句语景,“嫦娥”字似暗有所指,此作亦然。“朱栏迢递”“烛影屏风”,皆所思之地之景耳。(《唐诗摘钞》)

  姚培谦:此非咏嫦娥也。从来美人名士,最难持者末路,末二语警醒不少。(《李义山诗集笺注》)

  屈复:嫦娥指所思之人也,作真指嫦娥,痴人说梦。(《玉溪生诗意》)

  朱鹤龄:此亦刺女道士。首句言其洞房深曲之景,次句言其夜会晓离之情。下二句言其不为女冠,尽堪求偶,无端入道,何日上升也?则心、如悬旌,未免悔恨于天长海阔矣。《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

  沈德潜:孤寂之况,以“夜夜心”三字尽之。士有争先得路而自悔者,亦作如是观。(《唐诗别裁》)

  黄叔灿:此诗似有所为,而借嫦娥以托意。上二句赋其长夜阒寂,借后羿之妃奔入月宫而言,亦翻案语。义山最喜作此等诗,如“金徽却是无情物,不许文君忆故夫”、“莫讶韩凭为蛱蝶,等闲飞上别枝花”、“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皆是有意出奇也。(《唐诗笺注》)

  冯浩:或为入道而不耐孤孑者致诮也。(《玉溪生诗集笺注》)

  纪昀:意思藏在上二句,却从嫦娥对面写来,十分蕴藉。非咏嫦娥。(《玉溪生诗说》)

  张采田:义山依违党局,放利偷合,此自忏之词,作他解者非。(《玉溪生年谱会笺》)

  俞陛云:嫦娥偷药,本属寓言。更悬揣其有悔心,且万古悠悠,此心不变,更属幽玄之思。词人之戏笔耳(《诗境浅说续编》)

  嫦娥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原文: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江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

  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韵译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注释

  1.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江苏人。《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恒又作姮。

  2.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深:暗。

  3.长河:银河。长河句: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

  4.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5.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6、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赏析:

  【评析】: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我们姑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翻译、评析:

  中国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中,恐怕是嫦娥奔月的故事最为脍炙人口,且又家喻户晓。中国文学作品里,也有很多文人以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做为写作题材,其中尤以李商隐的〈嫦娥〉诗最具代表性。

  李商隐字义山,是晚唐的代表诗人,才学兼具,却多愁善感,二十多岁便考取进士,他原来也有很高的政治理想抱负,但一生之中却被政治派别和感情的痛苦所纠缠,以致于抑郁不得志,而造成他感伤忧郁的性格。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正是唐代牛、李两派排挤倾轧最激烈的时候,他原依牛派的令狐绹考取进士,后与李派王茂元的女儿结婚,婚后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但不久王夫人死了,他非常感伤。政治上的冲突,情感上的失落,使他的诗呈现忧愁悲伤的情调。

  这首诗是以嫦娥奔月的故事为题材,衬托诗人身心两方面的寂寞孤单。

  云母是一种很珍贵的矿石,切割成薄片便成半透明的晶体,可以透光,古人拿来做镜屏,或屏风上的装饰品。

  屏风是古人陈设于室内,用以挡风或遮蔽的用具。这首诗中的屏风用云母装饰,可见很精美细致,「烛影深」是指屏风后面透出来的烛光,诗人用「深」字形容烛光映在屏风上的烛影,让人觉得屏风后面的`屋子很幽深。屋子的主人,在幽深的屋内,望向窗外,只见「长河渐落晓星沉」。

  长河指银河,又叫天河,是由大量恒星构成的星系,在晴天的夜空,呈银白色带状。晓星即晨星,诗人在屋子里望见窗外天空中长河逐渐疏落,晨星也逐渐稀微了,他必定是整晚没有睡觉。什么事使他长夜无眠,一个人坐在幽深的屋子看长河渐落,看晓星西沉呢?想必是孤独寂寞的心情没有办法排解吧!所以当他望向夜空的时候,很自然便会联想到月中的嫦娥,诗人便一厢情愿的写到「嫦娥应悔偷灵」,也许暗中也透露自己对以失落感情的悔恨,写来深情感人。

  关于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神话,古书中有很多的记载,日人白川静先生曾综合各家的说法加以整理归纳。

  后羿,有些书称他为后羿,是一位英勇且善于射箭的天神。嫦娥又叫姮娥,是后羿的妻子,他原本是天上的女神,和月亮女神常羲在传说上有些关系。

  故事发生在唐尧时代,曾经有九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造成严重的的旱灾,给贤能爱民的尧带来极大的忧愁烦恼,尧每天向天帝帝俊祷告,请求天地为人民解除这个灾害。十个太阳原是帝俊和他的妻子羲和生的,他们原来住在东方海外的汤谷,每天由母亲羲和驾车护送一个太阳到天空值班,但日子久了,千百万年都如此轮流值班,他们觉得很乏味,便私下商议第二天早晨轰的一声全跑出来,不理会羲和妈妈在车上大声呼唤,顽皮的太阳觉得这样很好玩,便每天都结伴出来,不愿分开。

  大地受不了十个太阳炎热的烘烤,植物枯死,野兽也四处侵害人民,人民或热死,或饿死,或被野兽吃掉,天帝只好派遣后羿带着一张红色的弓,十枝白色的箭到地球上帮助尧解决难题,因为十个太阳都是天帝的儿子,天帝只让后羿装个样子吓一吓十个太阳,并不希望后羿射下十个太阳。

  后羿带着妻子嫦娥降到凡间,看到愁苦的尧,以及奄奄一息的可怜人民,他们听到天神后羿下凡间,都高兴得聚集在王城的广场上,大声吶喊欢呼,请求后羿替他们诛除恶害。后羿怜悯可怜的人民,痛恨太阳逞威,于是再也无法顾到天帝的嘱咐,只是对太阳摆个样子,吓吓他们,后羿决定把这些太阳收拾下来,免得他们将来又出来捣蛋。于是后羿走到广场中间,从肩上拿下红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搭上箭,拉满弓,对准天上,咻!咻!射下几个太阳,气温也顿然凉爽了些。这时尧忽然想起太阳对人民也有大功,不能全射下来,于是令人暗中从后羿的箭囊取走一枝箭,所以天空还剩下一个太阳。

  后羿以为自己立了大功,天帝一定会很高兴,没想到天帝很生气后羿射杀了他九个儿子,便革除他的神籍,嫦娥也连带受到处分,从此二人便住在凡间。

  后羿和嫦娥夫妻间的感情,原来很好,但嫦娥受到丈夫连累,使她由天上的仙女降为人间的凡人,心中有很多悲愁烦恼,时常抱怨并责怪后羿,两个人感情便有了裂痕。嫦娥伤心不能再回到天上,更害怕将来死了以后要到阴间和鬼魂住在一起,后羿也不愿意死后到阴间过那种愁惨阴暗的生活,他听说在昆仑山的西方,有一个神人,名叫西王母,藏有不死的药,吃了这药,便可以长生不死,于是决定到昆仑山,请求西王母送他不死的良药。

  西王母对于为人民除大害的英雄后羿,被开除神籍的遭遇非常同情,便送后羿不死的药,并告诉后羿,这些药如果他们夫妻两人分着吃,便可以长生不死如果一个吃了可以升天成神,并嘱付后羿好好收藏,因为除此之外,长生不死的药再也没有了。

  后羿高高兴兴的带着药回家,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的告诉嫦娥,并把药交给嫦娥保管,准备选一个美丽的日子,夫妻一起吃,在凡间过着长生不死的恩爱生活,也不比回到天上差。但自私的嫦娥却不这么想,她认为自己原是天上的仙女,受到丈夫连累才被留在凡间,于是便趁着后羿出门的时候,一个人偷偷的把药全吃了,飞到月宫去。

  后羿回来后,发现嫦娥不见了,地上留着一个空瓶子,他知道他的妻子背弃他,单独回到天上,从此之后,后羿变得暴躁易怒,后来被家臣逢蒙设计杀害。后羿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的功德,奉他作完布神,供奉家中诛邪除怪。

  嫦娥升上月宫,从此一个人过着孤独寂寞的日子,所以李商隐在诗里面才会写到「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记录这一段苍凉而美丽的神话故事。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此时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在寂寥的长夜,天空中最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轮明月。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嫦娥孤栖与谁邻?”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应悔”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由于有前两句的描绘渲染,这“应”字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因此,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

  至于这位寂处幽居、永夜不寐的主人公究竟是谁,诗中并无明确交待。诗人在《送宫人入道》诗中,曾把女冠比作“月娥孀独”,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中,又以“窃药”喻指女子学道求仙。因此,说这首诗是代困守宫观的女冠抒写凄清寂寞之情,也许不是无稽之谈。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成为风气,入道后方体验到宗教清规对正常爱情生活的束缚而产生精神苦闷,三、四两句,正是对她们处境与心情的真实写照。

  但是,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孤栖无伴的嫦娥,寂处道观的女冠,清高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悬隔,同在人间者又境遇差殊,但在高洁而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诗人把握住了这一点,塑造了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概括的技巧,是李商隐的特长。

  嫦娥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

  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韵译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注释

  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江苏人。恒又作姮。

  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赏析: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此时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在寂寥的长夜,天空中最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轮明月。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嫦娥孤栖与谁邻?”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应悔”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由于有前两句的描绘渲染,这“应”字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因此,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

  至于这位寂处幽居、永夜不寐的主人公究竟是谁,诗中并无明确交待。诗人在《送宫人入道》诗中,曾把女冠比作“月娥孀独”,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中,又以“窃药”喻指女子学道求仙。因此,说这首诗是代困守宫观的女冠抒写凄清寂寞之情,也许不是无稽之谈。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成为风气,入道后方体验到宗教清规对正常爱情生活的束缚而产生精神苦闷,三、四两句,正是对她们处境与心情的真实写照。

  但是,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孤栖无伴的嫦娥,寂处道观的女冠,清高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悬隔,同在人间者又境遇差殊,但在高洁而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诗人把握住了这一点,塑造了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概括的技巧,是李商隐的特长。


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五份(扩展6)

——《红梅》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5份

  《红梅》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原文:

  红梅三首。其一

  [宋代]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梅花害怕忧愁而贪恋睡觉,所以才迟迟独自开放;它担心自己冰洁的面容会不合时宜而受到世人猜忌。

  所以故意妆扮出浅粉般的桃杏颜色,但梅枝还是细瘦的样子,呈现出经受霜雪考验后仍然劲挺的姿态。

  梅花的内心是适应寒冷的,不愿意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展示自己的美态。它的颜色好似美人酒后无端泛起的红晕。

  老诗人不懂得梅花的品格所在;怎么只从外表有无绿叶与青枝来分辫梅花和桃杏呢?

  注释

  冰容:冰一样晶莹的面容。

  不入时:不合时宜,不合世俗的时尚。

  故:故意。作,做作,这里当妆扮讲。

  小红”:即浅红。

  尚余,“尚“,还是。余,剩余,这里作显示,显露,保持之意。

  孤瘦:形容梅花朵稀疏俊逸,梅枝因无叶子而显得孤独细瘦的样子。

  霜雪姿:经受霜雪考验后劲挺的姿态。形容梅花格调孤傲不群的特性。

  酒晕: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这里指梅花的红色。

  无端:无来由。玉肌:玉容。

  诗老:老诗人,指宋初诗人石曼卿。

  梅格:梅花的品格。

  在:所在。

  更:岂能。

  赏析:

  这首诗托物言志,以红梅傲然挺立的品格,抒发了自己达观超脱的襟怀和不愿随波逐流的傲骨。

  首联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红梅迟开的原因。诗人抓住红梅不畏严寒,在百花过后的冬季才开放这一特点,把红梅比拟为一位内心世界感情十分丰富细腻的美人,它迟迟开放的`原因,是因为”怕愁贪睡”,它为什么而怕愁贪睡呢?是因为担心自己象冰一样晶莹美丽的容貌,会不合世俗的时尚,因而以致于而怕愁贪睡;因此它想用贪睡来摆脱忧愁,所以才不与其它百花一样同时开放,而是”独开迟”。因为害怕忧愁而贪恋睡觉,所以才迟迟地独自开放,这都是因为担心自己玉洁冰清的美丽容貌会不合时宜的缘故啊。

  颔联则是说在诗人心中,梅一般是玉洁冰清的白色,偶然出现浅浅的象桃杏般的红色,这是红梅因“怕”、“恐”,而故意妆扮出的一种从众的姿态。所以,一个“故”字,表明红梅之所以如此,是有一种被迫的意味在内,是为了和谐入俗的缘故。然而红梅不畏霜雪的本质是不会因此改变的。梅花毕竟是梅花,依然保存其特有的品格:“尚余”二字用得绝妙,既无心显露,又无可掩饰。在诗人心中,梅就是梅,无论妆成何色,与“桃杏”截然不同。颔联两句将迟起美人与梅融为一体,可见诗人咏物本领之高妙。虽然故意妆扮出了一点浅浅粉红般的桃杏颜色,但是红梅的枝条还是保持了经受霜雪考验后孤独而细瘦劲挺的姿态。

  颈联对红梅的内心世界作了进一步的深入探究。意思是梅花外表上虽然呈现出了粉红的桃杏色,但那不过是它刚喝过酒,是“酒晕”浮上了“玉肌”的缘故。因为梅花的内心是喜寒的,它的本质是高洁的。“未肯”,二字表示出了梅的孤傲品格。己经适应了寒冷的心,不愿意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展示自己的美态;显露出来的一点点浅红的桃杏色,那只不过是酒后泛起的红晕无来由表露在美人玉脂般的面容上罢了。

  尾联中“绿叶与青枝”:苏轼《志林》卷十说: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至陋语,盖村学究体也。”苏轼的意思是批评石曼卿的《红梅》诗,只从“无绿叶”和“有青枝”这一点上来,分辨红梅与桃,杏的区别,确实太简单、太乏味了。这是专求形似,而没有抓住红梅的神韵所在,所以苏轼讥之为“至陋”的“村学究体”。尾联是诗人对前人写梅花的误区发议论。认为认识梅花须从梅花独有的“梅格”,即喜寒凌霜的内在品格或内在精神,来品评。老诗人不懂得梅花的品格所在;怎么能够只从外表有无绿叶与青枝来分辫梅花和桃杏呢?

  《红梅》原文翻译及赏析 2

  红梅

  朝代:宋代

  作者:王十朋

  原文: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翻译:

  桃李不要嫉妒我红梅,红梅和桃李开花的样子原来就不同,红梅身上还留有雪的痕迹,虽然是红梅,但却不是很红。

  赏析:

  这首诗写出了红梅独特的姿态和个性。诗人以红梅的口吻劝说“桃李莫相妒”,意思是,桃李不要嫉妒我红梅。桃李嫉妒红梅什么呢?诗人紧接着道出“夭资元不同”,这是回答前一句所说的相妒,劝说桃李不要嫉妒的是:红梅和桃李开花茂盛的样子原来就是不同的。“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前一句用“犹”字转折,写出了红梅经历寒霜之后现状,从而点出红梅谦虚的品质。因为从冬天过来,红梅身上还留有傲霜斗雪的痕迹,所以虽然是红梅,却不肯“十分红”。

  《红梅》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译文

  桃李不要嫉妒凛冬绽放的'红梅,花与花开放的姿态原来就不同。

  经历了风雪,身上还有雪的痕迹。虽然是红梅,色彩却不是十分红艳。

  注释

  莫:不要。

  元:通“原”,原本。

  赏析

  这首诗写出了红梅独特的姿态和个性。

  诗的起笔手法就与众不同。诗人并不急于点题,而是把所要写的红梅置之一边,先请桃李登场。这样做的用意是很明白的,孤立地描写红梅,读者不易领会,必须有参照物。请出桃李作参照,桃红李白,尽人皆知。桃李既有妒梅之心,说明红梅兼有桃的“红”和李的“白”,实则不红也不白,而是在红白之间。这样一来,虽未言及红梅,而红梅已在句中了。

  劝告“桃李莫相妒”,得有充足的根据。这一点诗人已经成竹在胸,深思熟虑了。第二句就用哲理来说服。“夭资元不同”,事物千差万别,各有各的特性,这就是所谓的“夭资”。红梅就是红梅,既不同于桃,也不同于李,互不相干,有什么可妒忌的呢。这句从容道来,仍不让红梅亮相。

  后二句是诗的重心所在,是骨子。诗人终于将自己思维中塑成的红梅的美奉献给了读者。红梅从它的大家族中分离出来,但它“犹余雪霜态”,梅所固有的傲霜凌雪不畏严寒的品性没有变,而且不是“十分红”。大自然赐予它粉红的花色,又使它优于家族中的其他成员,变得更加妖娆多姿了。红梅既有高洁的内在美,也有娇艳的外表美,难怪桃李等异族姐妹要嫉妒它了。至此,红梅的形象已玉立于读者心中。“未肯十分红”回应第一句,也是劝告“莫相妒”的理由之一。

  这首小诗活泼而有趣。全诗四句都好像是红梅向桃李作解释;花草本为无情之物,但诗中的桃李会“相妒”,红梅也“不肯”红得过分,免得引起“与桃争艳”的嫌疑,增强桃李的妒心,都被人格化为有情之灵了。操守高洁而谦虚和逊的红梅形象刻画得非常成功。

  作者简介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红梅》原文翻译及赏析 4

  红梅三首·其一

  苏轼〔宋代〕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译文

  梅花害怕忧愁而贪恋睡觉,所以才迟迟独自开放;它担心自己冰洁的面容会不合时宜而受到世人猜忌。所以故意妆扮出浅粉般的桃杏颜色,但梅枝还是细瘦的样子,呈现出经受霜雪考验后仍然劲挺的姿态。梅花的内心是适应寒冷的,不愿意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展示自己的美态。它的颜色好似美人酒后无端泛起的红晕。老诗人不懂得梅花的品格所在;怎么只从外表有无绿叶与青枝来分辫梅花和桃杏呢?

  注释

  冰容:冰一样晶莹的面容。不入时:不合时宜,不合世俗的.时尚。故:故意。作,做作,这里当妆扮讲。小红”:即浅红。尚余,“尚“,还是。余,剩余,这里作显示,显露,保持之意。孤瘦:形容梅花朵稀疏俊逸,梅枝因无叶子而显得孤独细瘦的样子。霜雪姿:经受霜雪考验后劲挺的姿态。形容梅花格调孤傲不群的特性。酒晕: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这里指梅花的红色。无端:无来由。玉肌:玉容。诗老:老诗人,指宋初诗人石曼卿。梅格:梅花的品格。在:所在。更:岂能。

  赏析

  这首诗托物言志,以红梅傲然挺立的品格,抒的了自己达观超脱的襟怀和不愿随波逐流的傲骨。

  首联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红梅迟开的原因。诗人抓住红梅不畏严寒,在百花过后的冬季才开放这来特点,把红梅比拟为来位内心世界感情十分丰富细腻的美人,它迟迟开放的原因,红因为”怕愁贪睡”,它为什么而怕愁贪睡呢?红因为担心自己象冰来样晶莹美丽的容貌,会不合世俗的时尚,因而以致于而怕愁贪睡;因此它想用贪睡来摆脱忧愁,所以才不与其它百花来样同时开放,而红”独开迟”。因为害怕忧愁而贪恋睡觉,所以才迟迟地独自开放,这都红因为担心自己玉洁冰清的美丽容貌会不合时宜的缘故啊。

  颔联则红说在诗人心中,梅来般红玉洁冰清的白色,偶然出现浅浅的象桃杏般的红色,这红红梅因“怕”、“恐”,而故“妆扮出的来种从众的姿态。所以,来个“故”字,表明红梅之所以如此,红有来种被迫的“味在内,红为了和谐入俗的缘故。然而红梅不畏霜雪的本质红不会因此改变的。梅花毕竟红梅花,依然保存其特有的品格:“尚余”二字用得绝妙,既无心显露,又无可掩饰。在诗人心中,梅就红梅,无论妆成何色,与“桃杏”截然不同。颔联两句将迟起美人与梅融为来体,可见诗人咏物本领之高妙。虽然故“妆扮出了来点浅浅粉红般的桃杏颜色,但红红梅的枝条还红保持了经受霜雪考验后孤独而细瘦劲挺的姿态。

  颈联对红梅的内心世界作了进来步的深入探究。“思红梅花外表上虽然呈现出了粉红的桃杏色,但那不过红它刚喝过酒,红“酒晕”浮上了“玉肌”的缘故。因为梅花的内心红喜寒的,它的本质红高洁的。“未肯”,二字表示出了梅的孤傲品格。己经适应了寒冷的心,不愿“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展示自己的美态;显露出来的来点点浅红的桃杏色,那只不过红酒后泛起的红晕无来由表露在美人玉脂般的面容上罢了。

  尾联中“绿叶与青枝”:苏轼《志林》卷十说: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至陋语,盖村学究体也。”苏轼的“思红批评石曼卿的《红梅》诗,只从“无绿叶”和“有青枝”这来点上来,分辨红梅与桃,杏的区别,确实太简单、太乏味了。这红专求形似,而没有抓住红梅的神韵所在,所以苏轼讥之为“至陋”的“村学究体”。尾联红诗人对前人写梅花的误区的议论。认为认识梅花须从梅花独有的“梅格”,即喜寒凌霜的内在品格或内在精神,来品评。老诗人不懂得梅花的品格所在;怎么能够只从外表有无绿叶与青枝来分辫梅花和桃杏呢?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红梅》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咏红梅花得“红”字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回。)

  注释

  芳菲:花草香美。“冲寒”

  句:意即“先喜(红梅)冲寒迎东风而笑”。

  “魂飞”句:意思是红梅若移向大庾岭,其景色就与春天很难区别了。大庾岭即梅岭,盛植梅花。借“庾岭”点出梅花,借“春”点出色红。“霞隔”

  句:用隋代赵师雄游罗浮山梦见梅花化为“淡妆素服”的美人与之欢宴歌舞的故事。见《龙城录》。用“霞”喻花红。用“隔”、“未通”,因赵师雄所梦见的罗浮山梅花是淡色的,与所咏的红梅不同。

  “绿萼”二句:意思是红梅似燃着红烛、添加了红妆的萼绿仙子,又如喝醉了酒在跨过赤虹的白衣仙女。绿萼,梅花绿色的称绿萼梅,这里借梅拟人,说“萼绿”,即仙女萼绿华,所以说“添妆”,与下句取喻相类。《增补事类统编·花部·梅》“萼绿仙人”注引《石湖梅谱》:“梅花纯绿者,好事者比之九嶷仙人萼绿华云。”妆,指红妆,红衣、胭脂等皆属。宝炬,指红烛。宋代范成大《梅》

  诗:“午枕乍醒铅粉退,晓妆初罢蜡脂融。”缟仙,原本比喻梅花。扶醉,醉须人扶。以“醉”颜点出花红。残虹,虹以赤色最显,形残时犹可见。南朝江淹《赤虹赋》:“寂火灭而山红,余形可览,残色未去。”也借以喻花红。

  “看来”句:包含二义:一、花色美丽,不同寻常;二、梅花一般都是淡色的,用“岂是”来排除,是为了说红梅。

  注释

  芳菲:花草香美。

  “冲寒”句:意即“先喜(红梅)冲寒迎东风而笑”。

  “魂飞”句:意思是红梅若移向大庾岭,其景色就与春天很难区别了。大庾岭即梅岭,盛植梅花。借“庾岭”点出梅花,借“春”点出色红。

  “霞隔”句:用隋代赵师雄游罗浮山梦见梅花化为“淡妆素服”的美人与之欢宴歌舞的故事。见《龙城录》。用“霞”喻花红。用“隔”、“未通”,因赵师雄所梦见的罗浮山梅花是淡色的,与所咏的红梅不同。

  “绿萼”二句:意思是红梅似燃着红烛、添加了红妆的萼绿仙子,又如喝醉了酒在跨过赤虹的白衣仙女。绿萼,梅花绿色的称绿萼梅,这里借梅拟人,说“萼绿”,即仙女萼绿华,所以说“添妆”,与下句取喻相类。《增补事类统编·花部·梅》“萼绿仙人”注引《石湖梅谱》:“梅花纯绿者,好事者比之九嶷仙人萼绿华云。”妆,指红妆,红衣、胭脂等皆属。宝炬,指红烛。宋代范成大《梅》诗:“午枕乍醒铅粉退,晓妆初罢蜡脂融。”缟仙,原本比喻梅花。扶醉,醉须人扶。以“醉”颜点出花红。残虹,虹以赤色最显,形残时犹可见。南朝江淹《赤虹赋》:“寂火灭而山红,余形可览,残色未去。”也借以喻花红。

  “看来”句:包含二义:一、花色美丽,不同寻常;二、梅花一般都是淡色的,用“岂是”来排除,是为了说红梅。

  赏析

  《咏红梅花得“红”字》是《红楼梦》中邢岫烟所作,该诗和《咏红梅花得“梅”字》、《咏红梅花得“花”字》都出自小说第五十回。书中众人在芦雪庵联句,贾宝玉写诗“落了第”,被罚往栊翠庵折红梅花。大家又叫新来的邢岫烟、李纹、薛宝琴每人再作一首七律,按次用“红”、“梅”、“花”三字做韵。专命折得红梅的贾宝玉做一首《访妙玉乞红梅》诗。

  随着封建制度日趋衰落,当时的豪门,特别是贵族人士,在精神上也日益空虚,做诗成了一种消磨时光和精力的娱乐。他们既然除了“风花雪月”之外别无可写,也就只得从限题、限韵等文字技巧方面去斗智逞能。小说中已换过几次花样,这里每人分得某字为韵,也是由来已久的一种唱和形式。描写这种诗风结*,客观上反映了当时这一阶层人物的无聊的精神状态。

  从人物描绘上说,邢岫烟、李纹、薛宝琴都是初出场的角色,应该有些渲染。但她们刚到贾府,与众姊妹联句作诗不应喧宾夺主,所以芦雪庵联句除薛宝琴所作尚多外,仍只突出史湘云。众人接着要她们再赋红梅诗,是作者的补笔,借此机会对她们的身份特点再作一些提示,而且是通过诗句来暗示的。作者曾借王熙凤的眼光介绍邢岫烟虽“家贫命苦”,“竟不像邢夫人及他的父母一样,却是个极温厚可疼的人”(《红楼梦》第四十九回)。她的诗中红梅冲寒而放,与春花难辨,虽处冰雪之中而颜色不同寻常,隐约地包含着这些意思。


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五份(扩展7)

——《春晓》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5份

  《春晓》原文、翻译及赏析 1

  《春晓》原文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注释

  1、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2、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3、夜来:昨夜。

  4、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春晓》翻译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春晓》赏析

  孟浩然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清淡秀丽的诗句,着意描绘自己熟悉的田园和山水,自然明快,给唐代诗坛带来一股清新的风。李白、杜甫等人对他毫不吝惜美誉之辞,李白称其“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杜甫赞其“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十二首》)。孟浩然的山水诗往往从大处落笔,描绘大自然的广阔图景。如“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彭蠡湖中望庐山》),“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宿建德江》)等等。但他更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感受,不过是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容,然而各种感觉写得细腻入微,诗意盎然。

  文字如行云流水,层递自然,由境及意浑然一体,极富韵味。

  以五言擅长的孟浩然的这首《春晓》,正是这样的一首诗。虽只是短短的五言绝句,没有华丽的辞藻,也不用任何奇绝的手法,只是淡淡地说来、静静地描述,从全诗的字句无须注释就可见诗句是何等的*易与质朴,却最能体现孟浩然诗“其淡如水,其味弥长”的艺术特色,也最为历代人们津津乐道而至今盛传天下。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喜爱它、赞美它,从初读似乎的*淡无奇,越读越觉得诗中别有天地,越读越觉得韵味无穷。

  诗人描写的是春天。春天万物萌生,百花齐放,是人们最喜爱的季节。描写春天的诗不计其数,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贺知章《咏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山青花欲燃”(唐·杜甫《绝句二首》),“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等等。但孟浩然在这里既没有描写春天那姹紫嫣红的色彩,也没有去描写那迷人、醉人的芬芳,撷取的是自己早晨刚刚苏醒时那一刻的感受,而且仅仅是从听觉去感受。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晨,*和而安详,悦耳动听的鸟啼声声入耳,而且是“处处”,即远处*处,此起彼伏,此唱彼和,让人应接不暇。不禁又回忆起依然萦绕脑际的昨夜那潇潇沙沙、淅淅沥沥的春风春雨,那滋润万物也打落了繁花的“风雨声”。诗人只写这一点,点到即止。这似乎是不经意的寥寥数字,已让人感觉到那盎然的春意,仿佛是在如梦似幻、春雨纷纷的夜晚,又仿佛是在春风拂面、阳光初照的清晨,春色无边,万物萌生,百花绽放,寓意着一个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世界。诗人只是拈出春天里典型特征的鸟啼和雨声,没费哪怕是多一点的笔墨,旨在让读者自己去感悟、去想象。结尾句“花落知多少?”则清晰地透露出诗人热爱生活、崇尚美好的情怀,少了后来的李商隐式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伤感,也没有宋代女词人李清照那“绿肥红瘦”式的伤春和怀春,却多了几分的从容与淡定。

  从首句的春睡的香甜到唤醒诗人那悦耳的鸟啼,从依然回响耳际那昨夜的风雨到清晨诗人对春花的惜爱与惦记,诗人信守拈来,自然流露,没有半点雕琢。但春晓句说春夜,啼鸟句说春晨,风雨句又说春夜,花落句又说春晨;首联表现的是诗人的恬静与安宁,下联又写出诗人内心的不*静……时间的起伏跳跃,阴晴的自然交替,情感的微妙变化,都凝聚在这短短的二十个字之中。

  诗人爱春惜春、热爱生活、崇尚自然的情愫从心灵深处涓涓流出,从而让读诗的人也与诗人一道陶醉在无边的春色之中,领悟大自然的真趣与神奇。宋代大诗人陆游曾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人们称赞《春晓》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之声。

  《春晓》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盛唐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人物,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他的诗当时就极负盛名,李白、杜甫等均对其十分推崇。诗风*淡自然,意境清新,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春晓》原文、翻译及赏析 2

  《春晓》原文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注释

  1、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2、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3、夜来:昨夜。

  4、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春晓》翻译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春晓》赏析

  孟浩然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清淡秀丽的诗句,着意描绘自己熟悉的田园和山水,自然明快,给唐代诗坛带来一股清新的风。李白、杜甫等人对他毫不吝惜美誉之辞,李白称其“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杜甫赞其“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十二首》)。孟浩然的山水诗往往从大处落笔,描绘大自然的广阔图景。如“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彭蠡湖中望庐山》),“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宿建德江》)等等。但他更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感受,不过是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容,然而各种感觉写得细腻入微,诗意盎然。

  文字如行云流水,层递自然,由境及意浑然一体,极富韵味。

  以五言擅长的孟浩然的这首《春晓》,正是这样的一首诗。虽只是短短的五言绝句,没有华丽的辞藻,也不用任何奇绝的手法,只是淡淡地说来、静静地描述,从全诗的字句无须注释就可见诗句是何等的*易与质朴,却最能体现孟浩然诗“其淡如水,其味弥长”的艺术特色,也最为历代人们津津乐道而至今盛传天下。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喜爱它、赞美它,从初读似乎的*淡无奇,越读越觉得诗中别有天地,越读越觉得韵味无穷。

  诗人描写的是春天。春天万物萌生,百花齐放,是人们最喜爱的季节。描写春天的诗不计其数,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贺知章《咏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山青花欲燃”(唐·杜甫《绝句二首》),“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等等。但孟浩然在这里既没有描写春天那姹紫嫣红的色彩,也没有去描写那迷人、醉人的芬芳,撷取的是自己早晨刚刚苏醒时那一刻的感受,而且仅仅是从听觉去感受。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晨,*和而安详,悦耳动听的鸟啼声声入耳,而且是“处处”,即远处*处,此起彼伏,此唱彼和,让人应接不暇。不禁又回忆起依然萦绕脑际的昨夜那潇潇沙沙、淅淅沥沥的春风春雨,那滋润万物也打落了繁花的“风雨声”。诗人只写这一点,点到即止。这似乎是不经意的.寥寥数字,已让人感觉到那盎然的春意,仿佛是在如梦似幻、春雨纷纷的夜晚,又仿佛是在春风拂面、阳光初照的清晨,春色无边,万物萌生,百花绽放,寓意着一个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世界。诗人只是拈出春天里典型特征的鸟啼和雨声,没费哪怕是多一点的笔墨,旨在让读者自己去感悟、去想象。结尾句“花落知多少?”则清晰地透露出诗人热爱生活、崇尚美好的情怀,少了后来的李商隐式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伤感,也没有宋代女词人李清照那“绿肥红瘦”式的伤春和怀春,却多了几分的从容与淡定。

  从首句的春睡的香甜到唤醒诗人那悦耳的鸟啼,从依然回响耳际那昨夜的风雨到清晨诗人对春花的惜爱与惦记,诗人信守拈来,自然流露,没有半点雕琢。但春晓句说春夜,啼鸟句说春晨,风雨句又说春夜,花落句又说春晨;首联表现的是诗人的恬静与安宁,下联又写出诗人内心的不*静……时间的起伏跳跃,阴晴的自然交替,情感的微妙变化,都凝聚在这短短的二十个字之中。

  诗人爱春惜春、热爱生活、崇尚自然的情愫从心灵深处涓涓流出,从而让读诗的人也与诗人一道陶醉在无边的春色之中,领悟大自然的真趣与神奇。宋代大诗人陆游曾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人们称赞《春晓》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之声。

  《春晓》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盛唐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人物,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他的诗当时就极负盛名,李白、杜甫等均对其十分推崇。诗风*淡自然,意境清新,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春晓》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横溪堂春晓

  宋代:虞似良

  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

  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

  译文:

  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

  将一把青色的秧苗,插入水中。那秧苗瞬间变得青葱。就好似农夫的手,将它染绿。天空中,飘洒着朦胧如烟的细雨。

  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

  和煦的春风,吹绿了无边无际的稻田。白鹭飞来,望着那无涯的青翠,竟找不到落脚的地。

  注释:

  一把青秧(yāng)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míng)冥。

  青秧:绿色的秧苗。趁手:顺手、就手。趁,随即。轻烟:淡淡的烟雾。漠漠:烟雾迷漫的广大无边的样子。冥冥(mǐng):形容天气昏暗。雨冥冥:天气阴沉沉的,将要下雨。

  东风染尽三千顷(qǐng),白鹭(lù)飞来无处停。

  染尽:这里形容春风把田里的稻苗全部吹绿,好像用绿色染过似的。三千顷:形容稻田面积广阔。顷,地积单位,一顷等于一百亩。白鹭:水鸟名,羽毛洁白,腿长,能入水捕食鱼虾。方。趁手青:插秧下田,随手就青。漠漠:漫无边际。冥冥:昏暗的样子。染:这里指东风把秧苗吹成青色。东风:春风。整首诗没有一个字用到“绿”,可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片生意盎然的绿,一幅人和自然和睦交融的春之画卷,生机勃勃。

  赏析:

  首句“一把青秧趁手青”,写插下的秧苗迅速返青,说明春天孕育着强大的生命力。前一个“青”做形容词,后一个“青”做动词。第二句“轻烟漠漠雨冥冥”,写春天的季节特点:薄雾弥漫,细雨朦朦,这正是万物生长的好时机。这样的天气特点,是江南水乡春天常见的景象,有鲜明的地区色彩。第三句“东风染尽三千顷”写春风吹绿了广阔的田野。这里用“东风”代替春风,并用“染尽”强调春风的力量。到底染尽了什么?诗人不说,也不需说,读者自然会想到和煦的春风把一望无际的稻田都吹绿了,大地好像用绿色染过似的,到处都充满了无限的生机。第四句“白鹭飞来无处停”以白鹭飞来没有落脚的地方作结,反衬禾苗长得密密麻麻,热情歌颂农民的辛勤劳动改变了大地的面貌。

  天上细雨霏霏,地上绿茵一片,农民们正在弯着腰插秧,田野上白鹭飞翔,这就是诗人描绘的一幅江南田园风光图,而这幅图画中突出一个“青”字,展示了春风春雨的力量。诗歌画面鲜明,语言优美,情趣盎然。

  《春晓》原文、翻译及赏析 4

  《春晓》原文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注释

  1、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2、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3、夜来:昨夜。

  4、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春晓》翻译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春晓》赏析

  孟浩然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清淡秀丽的诗句,着意描绘自己熟悉的田园和山水,自然明快,给唐代诗坛带来一股清新的风。李白、杜甫等人对他毫不吝惜美誉之辞,李白称其“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杜甫赞其“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十二首》)。孟浩然的山水诗往往从大处落笔,描绘大自然的广阔图景。如“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彭蠡湖中望庐山》),“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宿建德江》)等等。但他更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感受,不过是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容,然而各种感觉写得细腻入微,诗意盎然。

  文字如行云流水,层递自然,由境及意浑然一体,极富韵味。

  以五言擅长的孟浩然的这首《春晓》,正是这样的一首诗。虽只是短短的五言绝句,没有华丽的辞藻,也不用任何奇绝的手法,只是淡淡地说来、静静地描述,从全诗的字句无须注释就可见诗句是何等的*易与质朴,却最能体现孟浩然诗“其淡如水,其味弥长”的艺术特色,也最为历代人们津津乐道而至今盛传天下。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喜爱它、赞美它,从初读似乎的*淡无奇,越读越觉得诗中别有天地,越读越觉得韵味无穷。

  诗人描写的是春天。春天万物萌生,百花齐放,是人们最喜爱的季节。描写春天的诗不计其数,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贺知章《咏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山青花欲燃”(唐·杜甫《绝句二首》),“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等等。但孟浩然在这里既没有描写春天那姹紫嫣红的色彩,也没有去描写那迷人、醉人的芬芳,撷取的`是自己早晨刚刚苏醒时那一刻的感受,而且仅仅是从听觉去感受。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晨,*和而安详,悦耳动听的鸟啼声声入耳,而且是“处处”,即远处*处,此起彼伏,此唱彼和,让人应接不暇。不禁又回忆起依然萦绕脑际的昨夜那潇潇沙沙、淅淅沥沥的春风春雨,那滋润万物也打落了繁花的“风雨声”。诗人只写这一点,点到即止。这似乎是不经意的寥寥数字,已让人感觉到那盎然的春意,仿佛是在如梦似幻、春雨纷纷的夜晚,又仿佛是在春风拂面、阳光初照的清晨,春色无边,万物萌生,百花绽放,寓意着一个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世界。诗人只是拈出春天里典型特征的鸟啼和雨声,没费哪怕是多一点的笔墨,旨在让读者自己去感悟、去想象。结尾句“花落知多少?”则清晰地透露出诗人热爱生活、崇尚美好的情怀,少了后来的李商隐式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伤感,也没有宋代女词人李清照那“绿肥红瘦”式的伤春和怀春,却多了几分的从容与淡定。

  从首句的春睡的香甜到唤醒诗人那悦耳的鸟啼,从依然回响耳际那昨夜的风雨到清晨诗人对春花的惜爱与惦记,诗人信守拈来,自然流露,没有半点雕琢。但春晓句说春夜,啼鸟句说春晨,风雨句又说春夜,花落句又说春晨;首联表现的是诗人的恬静与安宁,下联又写出诗人内心的不*静……时间的起伏跳跃,阴晴的自然交替,情感的微妙变化,都凝聚在这短短的二十个字之中。

  诗人爱春惜春、热爱生活、崇尚自然的情愫从心灵深处涓涓流出,从而让读诗的人也与诗人一道陶醉在无边的春色之中,领悟大自然的真趣与神奇。宋代大诗人陆游曾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人们称赞《春晓》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之声。

  《春晓》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盛唐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人物,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他的诗当时就极负盛名,李白、杜甫等均对其十分推崇。诗风*淡自然,意境清新,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春晓》原文、翻译及赏析 5

  春晓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翻译: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注释

  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③啼鸟:鸟的啼叫声。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赏析:

  《春晓》是一首惜春诗,看似极为口语化,却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跌宕起伏。作者以“不知——知;知——不 知”的句式,将春天的景物展现给读者。不知清晨,但是却知道报晓的鸟儿鸣叫;知道春风春雨的光顾,却不知道落英多少。诗人就是这样在反复周折的句式中来描写大好春光的。全诗以清新活泼、明朗畅晓的语言来描写春天的秀丽景色,抒发诗人内心萌发的深厚春意,墨淡而意浓,景美而情切,并且给人留下鸟啼无意,而落花有情的不尽韵味。


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五份(扩展8)

——《白马篇》原文及翻译赏析实用五份

  《白马篇》原文及翻译赏析 1

  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古诗简介

  白马篇,是《杂曲歌·齐瑟行》歌辞,又作《游侠篇》,因其所写的是边塞游侠的忠勇。作者*素也有“捐躯赴难,视死如归”的抱负和从军出塞的经验,写游侠也可能是自况。

  这首诗描写和歌颂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强又富有爱国精神的青年英雄(一说是指他的兄长曹彰,另一说是指西汉时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借以抒发作者的报国之志。本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为曹植前期的重要代表作品。青春气息浓厚。

  诗歌以曲折动人的情节,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生动感人的青年爱国英雄形象。开头两句以奇警飞动之笔,描绘出驰马奔赴西北战场的英雄身影,显示出军情紧急,扣动读者心弦;接着以"借问"领起,以铺陈的笔墨补叙英雄的来历,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形象;"边城"六句,遥接篇首,具体说明"西北驰"的原因和英勇赴敌的气概。末八句展示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

  翻译/译文

  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边塞的好男儿游侠骑士。

  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

  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飞骑射中了“长臂猿”,转身又去射“箭靶”。注:“马蹄”即为“箭靶”之意。

  灵巧敏捷赛猿猴,勇猛剽悍如豹螭。听说边境军情急,侵略者一次次进犯内地。

  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随大军*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

  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

  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注释

  ⑴羁:马络头。

  ⑵连翩:骏马飞奔的样子。

  ⑶幽并(bīng):幽州和并州,即今河北、山西和陕西诸省的一部分地区。游侠儿:指勇侠的青少年。

  ⑷扬:传扬。垂:即“陲”,边疆。"少小"二句:青壮年时期即离开家乡,为保卫国家而扬名于边疆。

  ⑸宿昔:昔时,往日。秉:持。楛(hù户)矢:用楛木做箭杆的箭。何:多么。"宿昔"二句:意思是说昔日良弓不离手,箭出尽楛矢。

  ⑹控:引,拉开。左的:左方的射击目标。摧:毁坏。与下文的"散"(破裂),都有穿透之意。月支:与"马蹄"都是射贴(箭靶)的名称。接:射击迎面飞来的东西。猱(náo挠):猿类,善攀缘,上下如飞。

  ⑺剽:行动轻捷。螭(chī):传说中的猛兽,如龙而黄。

  ⑻虏:胡虏,古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数:屡次。

  ⑼羽檄:檄是军事方面用于征召的文书,插上羽毛表示军情紧急,所以叫羽檄。厉马:奋马,策马。

  ⑽蹈:奔赴。

  ⑾陵:陵蹈,以武临之。

  ⑿怀:顾惜。

  ⒀中:心中。顾:念。

  赏析/鉴赏

  在这首诗中,曹植以浓墨重彩描绘了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借以抒发自己的报国激情。诗歌的风格雄放,气氛热烈,语言精美,称得上是情调兼胜。

  诗歌的起首即用“连翩西北驰”的画面形象地传达出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接下去关于“幽井游侠儿”的一大段文字,极尽绘声绘色之能事,写出他的飒爽英姿和高超的武艺,笔墨之间沸腾着一股激越高亢的情绪。这位身手不凡的白马少年“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大有顾盼间强虏灰飞烟灭的豪迈气概。

  诗人不仅以激情的笔调写出了白马少年的英雄行为,而且以精湛的语言揭示了人物的爱国精神。诗歌的最后几句,道出了白马少年的思想底蕴和壮烈情怀,音哀气壮,声沉调远,大有易水悲歌的遗韵。诗歌采用了倒叙、补叙的手法。诗歌以“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突兀而起,又以“借问谁家子”十二句来补叙“西北驰”的原因。继而又倒叙“名编壮士籍”、告别家人时的心情;最后策马“赴国难”的一幕则与开首重合。如此章法,象电影中的“闪回”,使白马英雄的形象渐次深化,忧国去家,捐躯济难的主题则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

  《白马篇》原文及翻译赏析 2

  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名编 一作:名在)

  提示

  这首诗描写和歌颂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强又富有爱国精神的青年英雄。借以抒发作者的报国之志。本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为曹植前期的重要代表作品。 青春气息浓厚。

  诗歌以曲折动人的情节,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生动感人的青年爱国英雄形象。开头两句以奇警飞动之笔,描绘出驰马奔赴西北战场的英雄身影,显示出军情紧急,扣动读者心弦;接着以"借问"领起,以铺陈的笔墨补叙英雄的来历,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形象;"边城"六句,遥接篇首,具体说明"西北驰"的原因和英勇赴敌的气概。末八句展示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白色的战马,饰着金黄的笼头,直向西北飞驰而去。

  请问这是谁家的孩子,是幽州和并州的游侠骑士。

  年纪轻轻就离开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

  ��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

  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

  抬手就能射中飞驰而来的东西,俯身就能打碎箭靶。

  他灵巧敏捷赛过猿猴,又勇猛轻疾如同豹螭。

  听说国家边境军情紧急,侵略者一次又一次进犯内地。

  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

  随大军*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

  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

  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

  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

  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把死亡看得像回家一样*常。

  注释

  白马篇:又名“游侠篇”,是曹植创作的乐府新题,属《杂曲歌・齐瑟行》,以开头二字名篇。

  金羁(jī):金饰的马笼头。

  连翩(piān):连续不断,原指鸟飞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白马奔驰的俊逸形象。

  幽并:幽州和并州。在今河北、山西、陕西一带。

  去乡邑:离开家乡。

  扬声:扬名。垂:同“陲”,边境。

  宿昔:早晚。秉:执、持。

  ��(hù)矢:用��木做成的箭。何:多么。参差(cēncī):长短不齐的样子。

  控弦:开弓。的:箭靶。

  摧:毁坏。月支:箭靶的名称。左、右是互文见义。

  接:接射。飞猱(náo):飞奔的猿猴。猱,猿的一种,行动轻捷,攀缘树木,上下如飞。

  散:射碎。马蹄:箭靶的名称。

  狡捷:灵活敏捷。

  勇剽(piāo):勇敢剽悍。螭(chī):传说中形状如龙的黄色猛兽。

  虏骑(jì):指匈奴、鲜卑的骑兵。数(shuò)迁移:指经常进兵人侵。数,经常。

  羽檄(xí):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

  厉马:扬鞭策马。

  长驱:向前奔驰不止。蹈:践踏。

  顾:看。陵:压制。鲜卑:中国东北方的少数民族,东汉末成为北方强族。

  弃身:舍身。

  怀:爱惜。

  籍:名册。

  中顾私:心里想着个人的私事。中,内心。

  捐躯:献身。赴:奔赴。

  赏析三

  从汉献帝建安到魏文帝黄初年间?196-226?,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由于曹氏父子的提倡,汉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得到了继承和发扬。一批身经乱离,目击苦难而又肯正视现实的诗人,不但把社会真象摄入笔底,而且注入自己的真切感情。这一时期,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除了那些反映战乱和人民苦难的篇什外,就是抒发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的篇章。这方面的代表作当属曹操的《龟虽寿》和曹植的《白马篇》。如果说《龟虽寿》是一位"幽燕老将"的"壮士之歌"的话,那么《白马篇》则是一位英雄少年的"理想之歌"。诗中塑造了一位武艺精绝、忠心报国的白马英雄的形象。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的第三子。生于乱世,自幼即随父四方征战,"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自东汉末年分裂割据以来,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而献身一直是时代的最强音。时代的这种召唤,加上为国家统一而南征北战的曹操那"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壮志的熏陶,培养了曹植"戮力上国,流惠下民"的理想,铸成了他心中的既有爱国之德又有爱国之才的英雄形象。金代作家元好问说过,真实的诗篇应该是诗人的"心画心声"。可以说,《白马篇》就是曹植的"心画心声",寄托了诗人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憧憬。

  全诗共28句,我们不妨把它分为四层来理解。

  开篇两句是第一层。"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白色的战马,饰着金黄的笼头,直向西北飞驰而去。首句不写人而人却在其中。这里用的是借代和烘托的手法,以马指代人,以马的雄骏烘托人的英武。白马,在古人眼里,除具有能战善战,堪负重任的品格外,还象征着坚定、忠诚、奉献、牺牲。"生乎乱,长乎军"的`曹植,"志欲自效于明时,立功于圣世",以白马来指代他理想中的少年英雄,是再贴切不过的了。"连翩西北驰",显示了军情的紧急,创造出浓郁的战争气氛。

  "借问谁家子"以下12句,是第二层。如上所述,诗一开头即写军情紧急,可是接下来却以"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的问答宕开,缓笔插入对这位白马英雄的描述,造成诗篇节奏上的一张一弛。幽并,指幽州和并州,是燕、赵故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诗中写这位白马英雄是"幽并游侠儿",以见其根基不浅。古人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诗句。这位"少小去乡邑"的白马英雄却能久经征战而扬名边塞。何以如此?接着诗人便以饱蘸热忱的笔触描述英雄的精绝武艺:

  宿昔秉良弓,��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宿昔秉良弓",是说他早早晚晚弓箭不离手;"��矢何参差",是形容他射出去的箭络绎不绝,纷纷疾驰。这两句是写他长期坚持不懈地苦练骑射技术的情景,说明他精深的武艺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下边接着即写他过硬的骑射技术:左右开弓,仰射俯射,或动或静,箭无虚发。敏捷胜过猿猴,勇猛好像虎豹和蛟龙。诗人以高度凝练的笔墨、铺陈描写的手法,生动形象而又集中概括地交待了这位英雄的不凡的来历和出众的本领。这就不仅回答了这位白马英雄是何等人物,他何以能"扬声沙漠垂",而且为下边写他英雄事迹作了坚实的铺垫。"边城多紧急"以下6句,是第三层。从结构上讲,这里是紧承开头"连翩西北驰"的,这既是"西北驰"的原因,也是"西北驰"的继续。从内容上讲,这是把人物放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来塑造。"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边塞城邑多次报警告急,敌军骑兵频繁犯边。插着羽毛的紧急文告从北方传来,白马英雄立即催马登上防御工事。只用了4句20字,便写出了英雄急国家所急的侠肝义胆。在边塞紧急的关头,国家一声令下,他毫不犹豫,立即奔赴前线。"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两句,是正面描写人物的英勇。"蹈"、"凌"二字有力地表现了他压倒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从结构上讲,这两句是承前启后的过渡句,既是前段描写的自然归结,又是诱发下文议论的引言。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这是最后一层。意思是说,投身于刀锋剑刃的战场,岂能不置生死于度外?哪里还顾得上父母妻儿之情?既然编入壮士的名册,参加到军队的行列,心中就不能有什么私念,就要随时准备为国捐躯,视死如归?这既是诗篇中主人翁的独白,又是诗人对英雄崇高精神世界的揭示和礼赞。就一般叙事诗来说,把诗中主人翁的本末事迹表达清楚也就够了,用不着再加议论。就本诗而言,这段议论是必不可少的。诵读全诗,我们不难感受到,在层层的铺陈描述中,诗人心中的激情步步上升,到最后已是汹涌澎湃,"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不得不一吐为快。这是诗人心声的自然流露。也正因如此,我们读来不只没有空泛之感,反觉句句真切,震撼心灵。

  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说过:"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这说明他是很看重民歌的。《白马篇》就不离"街谈巷说"、"击辕之歌"的质朴,而又文彩斐然,从而形成了刚健质朴的艺术风格。清人方东树评论曹植的这篇诗说:"此诗奇警",又说此篇"实出屈子《九歌・国殇》"。所论极是。此诗不仅节奏张弛有致,篇章波澜起伏,令人奇警,语言也具有奇警的特色。例如,"木苦矢何参差"的"参差",原本是个普普通通的词,本意是长短不齐。可是用在这里就*中见奇,普字生辉了,用来形容射出去的箭纷纷疾驰,络绎不绝,是再形象不过了,怕是难以找到比它更贴切的了。所谓"实出屈子《九歌・国殇》",是指篇末所颂扬的英雄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精神,与屈原《国殇》篇末所歌颂的卫国英雄的"子魂魄兮为鬼雄"的爱国精神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对爱国英雄的慷慨礼赞。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意思是说,诗歌以感情为根本,以语言为苗叶,以声音为花朵,以思想为果实。曹植在其笔下的人物身上倾注了自己的崇高理想和满腔激情,又能从前人优秀的作品和民歌中汲取思想营养和艺术营养,因此才创造出"白马英雄"这个历久不衰的艺术形象。

  赏析二

  曹植的这首乐府诗可分四节来理解其内容。第一节,从开头至“幽并游侠儿”,概写主人公游侠儿英俊豪迈的气概;第二节,从“少小去乡邑”到“勇剽若豹螭”,补叙游侠儿的来历和他超群的武艺;第三节,从“边城多警急”到“左顾凌鲜卑”,写游侠儿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第四节,从“弃身锋刃端”至结束,写游侠儿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崇高思想境界。全诗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又充满爱国情感的游侠形象。

  作品运用了铺陈的笔法。这正是乐府诗突出的艺术特点。如诗中写游侠儿的武艺:“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左的”、“月支”、“马蹄”,都是练*射箭的靶子,作者这样铺陈地写,就从左、右、上、下不同的方位表现了他高强的射箭本领。再如写他的战功:“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躯蹈匈奴,左顾凌鲜卑。”“羽檄”就是命令,他闻风而动,立即投入浴血的战斗当中。他*定了边乱,保住了四境的安全。这种铺陈的写法,前后句文意互应,渲染了气氛,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这种铺陈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对游侠儿由衷赞羡之情。如在第四节,作者连用了意思大致相同的四句话,反复咏叹,赞扬游侠儿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高尚思想品德,可见其敬仰之深。其实,曹植这样写,也是借诗抒怀,借写游侠儿,来表达自己为国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周英)

  赏析四

  此诗以曲折动人的情节描写边塞游侠儿捐躯赴难、奋不顾身的英勇行为,塑造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开头两句以奇警飞动之笔,描绘出驰马奔赴西北战场的英雄身影,显示出军情紧急,扣动读者心弦;接着以“借问”领起,以铺陈的笔墨补叙英雄的来历,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形象;“边城”六句,遥接篇首,具体说明“西北驰”的原因和英勇赴敌的气概。末八句展示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全诗风格雄放,气氛热烈,语言精美,称得上是情调兼胜,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诗一开头就使人感到气势不凡。“白马”“金羁”,色彩鲜明。从表面看,只见马,不见人,其实这里写马,正是为了写人,用的是烘云托月的手法。这不仅写出了壮士骑术娴熟,而且也表现了边情的紧急。这好像是一个电影特写镜头,表现出壮士豪迈的气概。清代沈德潜说,曹植诗“极工起调”,这两句就是一例。这样的开头是喷薄而出,笼罩全篇。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诗人故设问答,补叙来历。关于游侠。司马迁《史记》有《游侠列传》。他说:“(游侠)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不既(失)信,不倍(背)言,义者有取焉。”(《太史公自序》)可见那些救人于患难,助人于穷困,不失信,不背言的人,才能具备“游侠”的条件。而曹植笔下的游侠与此不同,成了为国家效力的爱国壮士。“借问”四句紧承前二句,诗人没有继续写骑白马的壮士在边塞如何冲锋陷阵,为国立功,而是一笔宕开,补叙壮士的来历,使诗歌气势变化,富于波澜。

  “宿昔秉良弓,��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刻意铺陈“游侠儿”超群的武艺。这是补叙的继续。诗人使用了一连串的对偶句使诗歌语言显得铿锵有力,富于气势。

  “控弦”四句,选用“破”“摧”“接”“散”四个动词,从左、右、上、下不同方位表现游侠儿的高超武艺。“狡捷”二句,以形象的比喻描写游侠儿的敏捷灵巧,勇猛轻疾,都很生动。这些描写说明了游侠儿“扬声沙漠垂”的重要原因,也为后面所写的游侠儿为国效力的英勇行为做好铺垫。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这里是写游侠儿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情景。因为游侠儿的武艺高超,前面已详写,这里只用“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二句,就十分精练地把游侠儿的英雄业绩表现出来了。这种有详有略的写法,不仅节省了笔墨,而且突出了重点。可见其剪裁的恰当。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最后八句揭示游侠儿的内心世界。游侠儿之所以能够克敌制胜,不仅是由于他武艺高超,更重要的,还由于他具有崇高思想品德。这种思想品德和他的高超武艺结合起来,使这个英雄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白马篇》是曹植前期诗歌中的名作,它在写法上显然受到汉乐府的影响。曹植诗的“赡丽”“尚工”“致饰”,还有曹植的“雅好慷慨”(《前录自序》)和他诗歌的“骨气奇高”(钟嵘《诗品》上),即曹植常常表现出一种慷慨激昂的热情,因此其诗歌的思想感情高迈不凡。从《白马篇》来看,确实如此。

  赏析

  这是羁旅怀乡之作。离家久远,目睹旅馆门外的渔船即加以艳羡。幽恨乡愁、委实凄绝。颈联“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意思曲折多层,实乃千锤百炼的警句。

  首联起,直接破题,点明情境,羁旅思乡之情如怒涛排壑,劈空而来。可以想见,离家久远,独在异乡,没有知音,家书也要隔年才到,此时孤客对寒灯,浓厚深沉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必会陷入深深的忧郁之中。“凝情自悄然”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抒情主人公神情态度的最好写照:静对寒灯,专注幽独,黯然伤神,将诗人的思念之情写到极致。

  颔联承,是首联“凝情自悄然”的具体化,诗人融情于景,寒夜孤灯陪伴孤客,思念故乡旧年往事,失群孤雁声声鸣叫,羁旅之人深愁难眠,细致地描绘出了一幅寒夜孤客思乡图景。“思”字和“警”字极富炼字功夫。灯不能思,却要寒夜愁思陈年旧事,物尤如此,人何以堪。由灯及人,显然用意在人不在物。“警”字也极富情味。旅人孤灯,长夜难眠,一声雁叫,引孤客嫠妇愁思惊梦,归思难收。

  首联与颔联极言乡关遥远,幽愁满怀。梦见自己回到家中,因路途遥远,梦醒时分天已大明,家书须隔年才能寄到旅馆,可见离家之远,表达出对家乡深沉的思念。

  颈联转,用设想之词,虚实结合,想象奇特,表现出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诗人因愁思难耐、归家无望而生出的怨恨。故乡远在千里,只能梦中相见,也许是短梦,也许是长梦,但梦中醒来却已到天明。字里行间,流露出梦短情长的幽怨。而这一切又都由于“家书到隔年”的实际情况。作为诗歌由写景向抒情的过渡,转句用梦境写旅宿思愁哀怨,亦虚亦实,虚中写实,以实衬虚的特点读来回肠荡气。

  尾联合,收拢有力,却并非直抒胸意,而是以设想之词,勾勒家乡美丽的生活图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把浓烈的归思之情融入家乡优美的风景之中。沧江烟霭,云霞明灭,月色溶溶,家门外系着钓鱼船,一幅优美宁静祥和的家乡风光图景。画面中虽然没有写人物,但一条静静地系于家门外的钓鱼船却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面对这样一幅家乡优美的画面,谁人不梦绕魂牵,更何况旅宿在外的诗人呢!家乡远隔千里,旅人归思难收,如此优美的家乡风光图景非但没有给诗人以慰藉,反而加深了诗人的思乡愁苦。这是用乐景反衬哀情的典型。美景幽思、怨恨乡愁、委实凄绝。除却个中人,任何人也难以深味个中情。不过,“烟月”在此实际上是借代,并非一定就是“烟”,就是“月”。正所谓,文学作品的形象大于思维,此处一个“烟月”可以触发不同的旅人思妇产生不同的意象联想,从而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颈联与尾联看似跳出了乡愁,艳羡门外沧江鱼船的清闲自在,其实是借他乡之物,更曲折地表达出诗人思乡之情。全诗层层推进,写景抒情都有独到之处。

  《白马篇》原文及翻译赏析 3

  白马篇

  唐代: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译文及注释

  龙马花雪毛,金鞍(ān)五陵豪。

  你骑着白雪花毛的龙马,金鞍闪耀,好一个五陵豪侠。

  五陵:杜、灞谓杜陵、灞陵,在城南;五陵谓长陵、安陵、阳陵、茂陵、*陵,在渭北。皆汉代帝王陵墓,并徙入以置县邑,其所徙者皆豪右、富赀、吏二千石。五陵豪:谓五陵豪侠。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páo)。

  你所佩之剑,色如秋霜,切玉如泥;你所穿之袍,缀有明珠,耀如落日。

  秋霜:形容剑的颜色。切玉:形容剑的锋利。明珠袍:镶珠的衣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原来你是侍奉皇上斗鸡徒,乘坐的马车轩盖高高。

  斗鸡:玄宗好斗鸡,善斗鸡者每召入宫中侍奉,甚得宠幸。轩盖:有篷盖之车,贵人所乘。万乘,指天子。古制,天子有兵车万乘。轩盖:车盖。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náo)。

  你张弓可摧南山虎,伸臂手接太行飞猱。

  弓摧南山虎:用晋周处事。《晋书・周处传》载:南山白额猛虎为患,周处入山射杀之。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你酒后风采飞扬,三杯下肚,笑弄宝刀。

  **如剪草,剧孟同游遨(áo)。

  你**如剪草,与剧孟一同四海遨游。

  剧孟:汉时大侠。此代指当时豪侠中之雄杰者。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táo)。

  你终于想起改变自己的游荡生活,要争取功名。你于是发愤去了函谷关,跟随大军去到临洮前线。

  函谷:古关名,在陕州灵宝县。此代指帝京以东之要塞。临洮,地名,属陇右道洮州。此代指帝京以西之边陲。临洮,古县名,在今甘肃眠县一带。

  叱(chì)咤(zhà)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叱咤风云经百战,匈奴如鼠尽奔逃。

  叱咤:怒斥声。万战场:全诗校:“一作经百战。”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你归来豪气不改,终日饮酒,不肯给萧曹宰相下拜。

  萧曹:即汉相萧何、曹参。此代指时相。使酒气:因酒使气。萧曹:西汉名相萧何和曹参。拜,全诗校:“一作下。”

  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hāo)。

  羞于学原宪,居住荒僻蓬蒿的地方。

  原宪:即子恩,孔子弟子。居处简陋,上漏下湿,不以为意,端坐而弦歌。见《韩诗外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骑着白雪花毛的龙马,金鞍闪耀,好一个五陵豪侠。

  你所佩之剑,色如秋霜,切玉如泥;你所穿之袍,缀有明珠,耀如落日。

  原来你是侍奉皇上斗鸡徒,乘坐的马车轩盖高高。

  你张弓可摧南山虎,伸臂手接太行飞猱。

  你酒后风采飞扬,三杯下肚,笑弄宝刀。

  你**如剪草,与剧孟一同四海遨高。

  你终于想起改变自己的高荡生活,要争取功名。

  你于是发愤去了函谷关,跟随大军去到临洮前线。

  叱咤风云经百战,匈奴如鼠尽奔逃。

  你归来豪气不改,终日饮酒,不肯给萧曹宰相下拜。

  羞于学原宪,居住荒僻蓬蒿的地方。

  注释

  白马篇: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龙马:《周礼・夏官・�C人》:“马八尺以上为龙。”

  五陵:语出班固《西都赋》:“南望杜、灞,北眺五陵。”杜、灞谓杜陵、灞陵,在城南;五陵谓长陵、安陵、阳陵、茂陵、*陵,在渭北。皆汉代帝王陵墓,并徙入以置县邑,其所徙者皆豪右、富赀、吏二千石。见《后汉书・班固传》及:李贤注。五陵豪,谓五陵豪侠。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意谓:所佩之剑,色如秋霜,切玉如泥;所穿之袍,缀有明珠,耀如落日。秋霜:形容剑的颜色。切玉:形容剑的锋利。明珠袍:镶珠的衣袍。

  斗鸡:玄宗好斗鸡,善斗鸡者每召入宫中侍奉,甚得宠幸。轩盖:有篷盖之车,贵人所乘。

  万乘:指天子。古制,天子有兵车万乘。轩盖:车盖。

  弓摧南山虎,用晋周处事。《晋书・周处传》载:南山白额猛虎为患,周处入山射杀之。

  剧孟:汉时大侠。此代指当时豪侠中之雄杰者。

  函谷:古关名,在陕州灵宝县。此代指帝京以东之要塞。临洮:地名,属陇右道洮州。此代指帝京以西之边陲。

  临挑:古县名,在今甘肃眠县一带。

  叱咤:怒斥声。万战场:全诗校:“一作经百战。”

  萧曹:即汉相萧何、曹参。此代指时相。二句意谓:“五陵豪”因边功而傲视大臣。自篇首至此,皆写“五陵豪”。

  原宪:即子恩,孔子弟子。居处简陋,上漏下湿,不以为意,端坐而弦歌。见《韩诗外传》。二句李白自谓。善慕“五陵豪”之生涯,羞为蛰居陋室之穷儒。

  使酒气:因酒使气。萧曹:西汉名相萧何和曹参。拜,全诗校:“一作下。”

  创作背景

  开元十八年(731),李白三十一岁,历高返回长安。徘徊在巍阙之下,始终不能够进入。于是高历到落魄市井,屡次受到土霸欺凌。这段期间,有《行路难》《白马篇》等诗,以抒发诗人的愤懑和不公*。

  创作背景

  开元十八年(731),李白三十一岁,历游返回长安。徘徊在巍阙之下,始终不能够进入。于是游历到落魄市井,屡次受到土霸欺凌。这段期间,有《行路难》《白马篇》等诗,以抒发诗人的愤懑和不公*。

  鉴赏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描绘豪侠的形象。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讲述豪侠的倜傥不群和武艺高强。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如剪草,剧孟同高遨”,表达豪侠不拘礼法,疾恶如仇。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虽写豪侠的爱国精神,实则也隐隐流露出诗人想建功立业的寄望。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羞入原宪室,隐蓬蒿”,最后四句是说打败敌人,胜利归来,既不会阿附权贵、居功邀赏,也不自命清高,隐居草野,要继续过高侠生活。

  在这首诗里,诗人以热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夸张的语言,刻划了一个武艺高强、报国杀敌、功成退隐的侠客形象。他出身高贵,剑如秋霜,袍饰明珠,艺高胆大,堪与名侠剧孟比肩。他虽身玺百战,威震胡虏,但功成后又任性使酒,不肯俯身下拜萧何曹参之类的**,而是隐居于荒山野径。

  他潇洒倜傥,豪迈勇敢,不拘礼法,疾恶如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富于爱国精神。当祖国的统一和安定受到威胁时,便“发愤去幽谷,从军向临洮”,不计身家性命,英勇杀敌,立功疆场,而胜利归来时,既不阿附权贵,居功邀赏,又不消极退隐,逃避现实。在这个形象身上,集中体现着李白的任侠思想。显然,他的这种任侠思想和他进步的政治理想,他的反对腐朽权贵的斗争精神是有密切关系的,因而也显示了这种任侠思想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白马篇》原文及翻译赏析 4

  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古诗简介

  白马篇,是《杂曲歌・齐瑟行》歌辞,又作《游侠篇》,因其所写的是边塞游侠的忠勇。作者*素也有“捐躯赴难,视死如归”的抱负和从军出塞的经验,写游侠也可能是自况。

  这首诗描写和歌颂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强又富有爱国精神的青年英雄(一说是指他的兄长曹彰,另一说是指西汉时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借以抒发作者的报国之志。本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为曹植前期的重要代表作品。青春气息浓厚。

  诗歌以曲折动人的情节,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生动感人的青年爱国英雄形象。开头两句以奇警飞动之笔,描绘出驰马奔赴西北战场的英雄身影,显示出军情紧急,扣动读者心弦;接着以"借问"领起,以铺陈的笔墨补叙英雄的来历,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形象;"边城"六句,遥接篇首,具体说明"西北驰"的原因和英勇赴敌的气概。末八句展示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

  翻译/译文

  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边塞的好男儿游侠骑士。

  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

  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飞骑射中了“长臂猿”,转身又去射“箭靶”。注:“马蹄”即为“箭靶”之意。

  灵巧敏捷赛猿猴,勇猛剽悍如豹螭。听说边境军情急,侵略者一次次进犯内地。

  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随大军*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

  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

  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注释

  ⑴羁:马络头。

  ⑵连翩:骏马飞奔的样子。

  ⑶幽并(bīng):幽州和并州,即今河北、山西和陕西诸省的一部分地区。游侠儿:指勇侠的青少年。

  ⑷扬:传扬。垂:即“陲”,边疆。"少小"二句:青壮年时期即离开家乡,为保卫国家而扬名于边疆。

  ⑸宿昔:昔时,往日。秉:持。��(hù户)矢:用��木做箭杆的箭。何:多么。"宿昔"二句:意思是说昔日良弓不离手,箭出尽��矢。

  ⑹控:引,拉开。左的:左方的射击目标。摧:毁坏。与下文的"散"(破裂),都有穿透之意。月支:与"马蹄"都是射贴(箭靶)的名称。接:射击迎面飞来的东西。猱(náo挠):猿类,善攀缘,上下如飞。

  ⑺剽:行动轻捷。螭(chī):传说中的猛兽,如龙而黄。

  ⑻虏:胡虏,古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数:屡次。

  ⑼羽檄:檄是军事方面用于征召的文书,插上羽毛表示军情紧急,所以叫羽檄。厉马:奋马,策马。

  ⑽蹈:奔赴。

  ⑾陵:陵蹈,以武临之。

  ⑿怀:顾惜。

  ⒀中:心中。顾:念。

  赏析/鉴赏

  在这首诗中,曹植以浓墨重彩描绘了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借以抒发自己的报国激情。诗歌的风格雄放,气氛热烈,语言精美,称得上是情调兼胜。

  诗歌的起首即用“连翩西北驰”的画面形象地传达出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接下去关于“幽井游侠儿”的一大段文字,极尽绘声绘色之能事,写出他的飒爽英姿和高超的武艺,笔墨之间沸腾着一股激越高亢的情绪。这位身手不凡的白马少年“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大有顾盼间强虏灰飞烟灭的豪迈气概。

  诗人不仅以激情的笔调写出了白马少年的英雄行为,而且以精湛的语言揭示了人物的爱国精神。诗歌的最后几句,道出了白马少年的思想底蕴和壮烈情怀,音哀气壮,声沉调远,大有易水悲歌的遗韵。诗歌采用了倒叙、补叙的手法。诗歌以“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突兀而起,又以“借问谁家子”十二句来补叙“西北驰”的原因。继而又倒叙“名编壮士籍”、告别家人时的心情;最后策马“赴国难”的一幕则与开首重合。如此章法,象电影中的“闪回”,使白马英雄的形象渐次深化,忧国去家,捐躯济难的主题则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

  《白马篇》原文及翻译赏析 5

  白马篇

  朝代:魏晋

  作者: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译文

  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

  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边塞的好男儿游侠骑士。

  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

  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

  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

  飞骑射中了“长臂猿”,转身又去射“箭靶”。 注:“马蹄”即为“箭靶”之意。

  灵巧敏捷赛猿猴, 勇猛剽悍如豹螭。

  听说边境军情急, 侵略者一次次进犯内地。

  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

  随大军*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

  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

  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

  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

  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注释

  [1]羁:马络头。

  [2]连翩:飞跑不停的样子。

  [3]幽并:幽州和并州,即今河北、山西和陕西诸省的一部分地区。游侠儿:重义轻生的青年男子。

  [4]扬:传扬。垂:边疆。"少小"二句:青壮年时期即离开家乡,为保卫国家而扬名于边疆。

  [5]宿昔:昔时,往日。秉:持。楛(hù户)矢:用楛木做箭杆的箭。何:多么。"宿昔"二句:意思是说昔日良弓不离手,箭出尽楛矢。

  [6]控:引,拉开。左的:左方的射击目标。摧:毁坏。与下文的"散"(破裂),都有穿透之意。月支:与"马蹄"都是射贴(箭靶)的名称。接:射击迎面飞来的东西。猱(náo挠):猿类,善攀缘,上下如飞。

  [7]剽:行动轻捷。螭(chī):传说中的猛兽,如龙而黄。

  [8]虏:胡虏,古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数:屡次。

  [9]羽檄:檄是军事方面用于征召的文书,插上羽毛表示军情紧急,所以叫羽檄。厉马:奋马,策马。

  [10]蹈:奔赴。

  [11]陵:陵蹈,以武临之。

  [12]怀:顾惜。

  [13]中:心中。顾:念。

  赏析:

  这是羁旅怀乡之作。离家久远,目睹旅馆门外的渔船即加以艳羡。幽恨乡愁、委实凄绝。颈联“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意思曲折多层,实乃千锤百炼的警句。

  首联起,直接破题,点明情境,羁旅思乡之情如怒涛排壑,劈空而来。可以想见,离家久远,独在异乡,没有知音,家书也要隔年才到,此时孤客对寒灯,浓厚深沉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必会陷入深深的忧郁之中。“凝情自悄然”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抒情主人公神情态度的最好写照:静对寒灯,专注幽独,黯然伤神,将诗人的思念之情写到极致。

  颔联承,是首联“凝情自悄然”的具体化,诗人融情于景,寒夜孤灯陪伴孤客,思念故乡旧年往事,失群孤雁声声鸣叫,羁旅之人深愁难眠,细致地描绘出了一幅寒夜孤客思乡图景。“思”字和“警”字极富炼字功夫。灯不能思,却要寒夜愁思陈年旧事,物尤如此,人何以堪。由灯及人,显然用意在人不在物。“警”字也极富情味。旅人孤灯,长夜难眠,一声雁叫,引孤客嫠妇愁思惊梦,归思难收。

  首联与颔联极言乡关遥远,幽愁满怀。梦见自己回到家中,因路途遥远,梦醒时分天已大明,家书须隔年才能寄到旅馆,可见离家之远,表达出对家乡深沉的思念。

  颈联转,用设想之词,虚实结合,想象奇特,表现出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诗人因愁思难耐、归家无望而生出的怨恨。故乡远在千里,只能梦中相见,也许是短梦,也许是长梦,但梦中醒来却已到天明。字里行间,流露出梦短情长的幽怨。而这一切又都由于“家书到隔年”的实际情况。作为诗歌由写景向抒情的过渡,转句用梦境写旅宿思愁哀怨,亦虚亦实,虚中写实,以实衬虚的特点读来回肠荡气。

  尾联合,收拢有力,却并非直抒胸意,而是以设想之词,勾勒家乡美丽的生活图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把浓烈的归思之情融入家乡优美的风景之中。沧江烟霭,云霞明灭,月色溶溶,家门外系着钓鱼船,一幅优美宁静祥和的家乡风光图景。画面中虽然没有写人物,但一条静静地系于家门外的钓鱼船却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面对这样一幅家乡优美的画面,谁人不梦绕魂牵,更何况旅宿在外的诗人呢!家乡远隔千里,旅人归思难收,如此优美的家乡风光图景非但没有给诗人以慰藉,反而加深了诗人的思乡愁苦。这是用乐景反衬哀情的典型。美景幽思、怨恨乡愁、委实凄绝。除却个中人,任何人也难以深味个中情。不过,“烟月”在此实际上是借代,并非一定就是“烟”,就是“月”。正所谓,文学作品的形象大于思维,此处一个“烟月”可以触发不同的旅人思妇产生不同的意象联想,从而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颈联与尾联看似跳出了乡愁,艳羡门外沧江鱼船的清闲自在,其实是借他乡之物,更曲折地表达出诗人思乡之情。全诗层层推进,写景抒情都有独到之处。


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五份(扩展9)

——日暮原文翻译及赏析(五)份

  日暮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古诗简介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作者李清照,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这首《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翻译/译文

  依旧记得经常出游溪亭,一玩就到傍晚,但是喝醉而忘记回去的路。乘舟返回时,迷路进入藕花池的'深处。怎样才能划出去,拼命地划着找路,却惊起了一滩的鸥鹭。

  注释

  ①如梦令:词牌名。

  ②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选自《漱玉词》。

  ③常记:长久记忆。

  ④溪亭:一说此系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于大明湖畔;二说泛指溪边亭阁;三说确指一处叫做“溪亭”的地名(因苏辙在济南时写有《题徐正权秀才城西溪亭》诗);四说系词人原籍章丘明水附*的一处游憩之所,其方位当在历史名山华不注之阳。

  ⑤藕花:荷花

  ⑥争渡:奋力划船渡过。

  ⑦鸥鹭:泛指水鸟。

  赏析/鉴赏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这首《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常记”两句起笔*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末,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日暮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1:

  应是常常想起一次郊游,一玩就到日暮时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

  一直玩到没了兴致才乘舟返回,却迷途进入藕花池的深处。

  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不小心,却惊起了一群的鸥鹭。

  译文2: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被美景陶醉而流连忘返。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不小心划进了荷花池深处。

  划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译文3:

  曾记得一次溪亭饮酒到日暮,喝得大醉回家找不着了道路。

  兴尽之后很晚才往回划船,却不小心进入了荷花深处。

  怎么渡,怎么渡?(最终)惊起水边满滩鸥鹭。

  赏析: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常记”两句起笔*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

  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较为可信的时间当是李清照到达汴京之后尚未出嫁之前。这段时间李清照身居闺中,不免会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那些场景在她的脑海中一再出现,对那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讲解

  有时候,一件细小的、但饶有兴味的往事,会反复出现在你的记忆中,引起你的思索和回味。当时经历的生动情景,会历历如画,在眼前重现;当时的兴奋和激动,也会再次在心头涌现,印象还是那样的新鲜。如果你是一个有才能的文学家,你就会真实地描绘出这种经历和心情,吸引读者也进入你再现的那个境界,分享你的激动。

  这首《如梦令》就是这样的作品。这是李清照为追记一次有趣的郊游而写的。作品中第一句说明了这是已经过去的一天,是在郊野水边的一个亭子里,傍晚的时候。一个“常”字,表明这件往事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而时常引起她的回忆。在那里作什么?第二句告诉我们,她喝酒喝得醉醺醺的,已经到了不认识回家路途的程度了。“沉醉”,是醉得很深的意思。显然,她是在一边欣赏郊野的景色,一边在喝酒,而且,也不是刚刚到了那里,是在那里已经游赏了相当长的时间了。“兴尽晚回舟”,是说在玩赏的兴致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之后,天色已晚,才上了去时所乘的小船,掉转船头,往回走。可是,沉醉的后果产生了。由于天色黯淡,特别是醉眼模糊,辨认不清归路,把船划进了一片密集的荷花丛中。“藕花”,即荷花。因荷花是从藕长出来的,所以在诗词中也常叫藕花。按照词调的要求,这里不用荷花,而改称“藕花”。这时,她心慌意乱是可想而知的了。怎么办呢?怎么样才能划出荷塘?怎么样才能划回家去?正好,按词调,这里需要重复一遍相同的两个字的句子,作者恰到好处地填写了“争渡,争渡”。这里的“争”,作怎么讲。“争渡”,这里是怎么划出去的意思。“争渡,争渡”,重复一遍,就突出了她焦急的心情。当她正在心如火燎,思量着怎样才能划出荷塘回家时,想必是在胡乱地划动着小船,去找寻一条归路。忽然听得,呼啦啦一片响声,从河滩上飞起了一群被小船惊起的水鸟。“鸥鹭[ōulù]”,鸥和鹭都是水鸟。小词写到这里,戛[jiá]然而止。至于下文如何,就留待读者自己去想象了。想来,可能是惊飞的水鸟,吓得她出了一身冷汗,使得头脑清醒了一些,终于能够寻路回家了吧!

  作者在词中不是流水账式地写她如何去,如何到家,在那里怎么玩,只在字里行间把经过作了交代。作者也并没有写“我玩得多么高兴呀”之类,而只用了“常记”、“沉醉”、“兴尽”、“晚”几个字,就把她游赏的欢快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她善于剪裁,仅仅截取了醉归途中、误入荷塘、惊飞水鸟这个“镜头”,稍加点染,就写出了她这次郊游中不同一般、最难以忘怀之处,使读者不仅如临其境,也如闻其声。总之,这首小词,虽然并无深意,但写得简练、生动而传神,今天读来,还是引人入胜的。

  另外,一个有文化的女子,到郊野游玩,还喝得大醉,这在今天也是不多见的,在封建礼教重压之下的宋代,那就更为稀罕了。这也表现了李清照性格中任情豪放、不受拘束的一个方面。

  简评

  这首词在南宋人黄升的《花庵词选》中题为“酒兴”。玩词意,似为回忆一次愉快的郊游而作。词人命舟备酒,畅游于清溪,因沉酣竟不知日之夕矣。沉沉暮霭中,回舟误入曲港横塘,藕花深处。这是一个清香流溢,色彩缤纷的,幽杳而神秘的世界。它给词人带来的是巨大的惊喜和深深的陶醉。花香、酒气,使词人暂时摆脱了封建社会名门闺秀的重重枷锁,显现出她贪玩活泼天性。于是有争渡之举。当轻舟穿行于荷花之中,看着栖息在花汀渔浦的鸥鹭惊飞,她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生命的活力。这种活力就从词短促的节奏和响亮的韵脚中洋溢而出。这首词杨金本《65+草堂诗余》误作苏轼词,《词林万选》误作无名氏词,《古今词话》、《唐词纪》误作吕洞宾词。从“误作”之多,也可看出此词之放逸已超出了“闺秀词”的范围,所以有人把它列入男性作者的名下。但南宋人黄升的《花庵词选》、曾慥的《乐府雅词》都把它作李清照词,应当是可信的。

  日暮原文翻译及赏析 3

  日暮倚杖水边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是迟。

  翻译

  水国秋风萧瑟被西风摇落片片黄叶,漂泊在外的我的心绪被撩拨得乱如发丝。

  像是屈原在江边深情吟诵的地方,又像是白居易江边送别的时候。

  你们怎么能诋毁中伤我的道义所在,我的这份心思只有那苍天才知道。

  苍白的容颜如今又增添了些许白发,现在想辞官归隐已经太迟了。

  注释

  大夫:此指屈原。

  泽畔:湖泽之畔。

  创作背景

  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赏析

  首联点明地点、时令和心绪。蔡州辖境大致相当于今河南淮河以北、洪河上游以南的地区,当汴、洛、淮、沔交通孔道,故作者用“水国”代称之。秋风飒飒,万物萧瑟,被秋风轻轻“摇落”的自然是片片黄叶。望着在秋风中回旋、挣扎、最终还是落地化作尘泥的黄叶,联想到自己如同黄叶般枯萎飘零的身世和命运,“日暮依杖水”的诗人,怎能不思潮如涌、心乱如丝呢?这一联,出句是因,对句是果;前句写景,后句抒情,写景具体,抒情概括,使人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被秋风拂动的、郁结在诗人心底的“羁绪”究竟是什么。

  以下六句,是作者蓄积心底已久的愁思怨意的总爆发,每一联又单独表达一层意思。颔联引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以自况,作者的用意是显而易见的:正直爱国如屈原,忧民忧时如自居易,皆不免被贬逐黜放的命运,何况自己?不过,自己虽然不像屈原、白居易那样含冤至深,但他们所具有的高尚品德、博大胸怀、坚贞节操,自己也同样仿佛一二。因此,颈联就直接怒斥那帮专门罗织罪名、陷己于不义之地的奸佞小人,尽管他们费尽心机,陷害贤良,并且得逞于一时,然而天理自在,道义犹存,鬼神可鉴,苍天有知。如果说,“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是作者借古人写出了自已遭受冤屈、谪官异乡这一事实的话,那么,“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两句,则是作者对这一既成事实的不满、愤恨情绪的直接流露,其中既包含了对陷入于罪的小人的轻蔑,也表达了对自己人格品德的自信。但现实终归是严酷的,尾联即明白无遗地坦露了作者在奸佞当道、君主寡恩、伸冤无望、前途渺茫的事实面前暗悔当初的低沉心绪。自古官场皆为是非纷争之地,有人飞黄腾达,有人含冤受屈,若要解除这些烦恼,辞官归隐、寄情山水不失为一条出路。然而如今的作者宦海沉浮,几经折磨,“苍颜华发”,垂垂老矣。经历了这样身心俱瘁的痛苦后,即使是辞官归隐,作者也嫌太晚太迟,何况获罪之人,羁绊在身,并无辞官之自由呢?作者更深一层地写出了自己贬官失意后的懊悔心情,同颔联,颈联相比,虽然显得压抑沉闷,令人有迟暮之感,但同时也能激起人们对身陷不幸且又衰老憔悴如此的作者更多的同情。

  从诗题来看,西下的夕阳映照着波光鳞鳞的水面,作者倚杖伫立水边,映入眼帘的景色当远远不止“水国西风小摇落”这一句所能概括。然而作者却无心观景,除了这一句外,全诗几乎没有接触到任何其实就在他眼前的具体景物,由此可知,充塞在他心底的“羁绪”该有多么复杂,多么深沉,以致稍微被外物触动,便同决堤的江河般一泄而出,滔滔不绝。

  日暮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原文:

  日暮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日落风亦起,城头鸟尾讹。黄云高未动,白水已扬波。

  羌妇语还哭,胡儿行且歌。将军别换马,夜出拥雕戈。

  译文:

  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各自关上了柴门。

  风清月朗自是一个迷人的夜晚,可这优美的山川不是自己的家园。

  泉水从石壁上潺潺流过,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

  花白的头发与明亮的灯光辉映,灯花何必溅着斑斓的火花报什么喜讯。

  注释:

  故园:故乡。

  石泉流暗壁:即暗泉流石壁。

  草露滴秋根:即秋露滴草根。秋根:秋天的草根。

  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赏析:

  公元767年(大历二年)秋,作者杜甫在流寓夔州瀼西东屯期间,见到瀼西一带,地势*坦,清溪萦绕,山壁峭立,林寒涧肃,草木繁茂。作者居住的山村,黄昏时分寂静祥和,触发了他的思乡之情,便有感而作。

  日暮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日暮

  [唐代]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译文

  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各自关上了柴门。

  风暗月朗自是一个迷人的夜晚,可这优美的山川不是自己的家园。

  泉水从石壁上潺潺流过,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

  花白的头发与明亮的灯光辉映,灯花何必溅着斑斓的火花报什么喜讯。

  注释

  故园:故乡。

  石泉流暗壁:即暗泉流石壁。

  草露滴秋根:即秋露滴草根。秋根:秋天的草根。

  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赏析:

  《诗经》里有一个很美的篇章,说:“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这是讲一个村庄里的妇人,在黄昏的时候,看到家里的鸡跳上了鸡舍,羊牛也被赶着慢慢从田地里回来,整个村子都在准备着休息,一派安宁,她思念起远方服役的丈夫,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家来。杜甫这首诗,也是写了黄昏时分村庄里的景象。这个村庄是他流寓不定时暂住的,他看到美好的、安详的村庄,心中也像那个遥远时代的妇人一样起了思念,他思念的是离开已久的故乡。正如眼前的暮色一样,他的人生也已走到了黄昏,白头明灯相对,人世的冷暖苍凉充盈于胸中,不愿、也不忍去仔细思量。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因为《诗经》里有那“日之夕矣,羊牛下来”的句子,诗人对眼前的场景便有所会心,写下了“牛羊下来久”的开头,将全诗引入古朴安雅的境界。羊儿、牛儿,三三两两,“咩咩哞哞”,一声远一声*地叫着,闲散地往村子里回来。诗人添了一个“久”字,来述说它们行走的缓慢和悠闲。各家各户的柴门都已经关上了,西边的最后一道夕阳也从柴门上扫过,天地都安静下来,等待着进入黑夜。不一会儿,家家点上了灯,人们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或者谈天说地,或者灶前忙碌,或者给牛喂草,或者温酒准备喝上一杯。不管怎样,上天赐福于善良普通的人们,各安其所,这个村子像个准备睡眠的老人一样,让人觉得*安、温暖、安详。这两句十个字,字字*凡,句法也极自然,却能将读者带入一种境地,让读者闻到家的味道。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可是眼前这并不是作者的家,作者其实恰好就是想家了。夕阳的余晖散尽后,月亮渐渐升高,柔软的风拂过村庄,令人心也要柔起来、软起来了,空气中有柴禾燃烧的味道,牛羊和鸡鸭都已渐渐入睡,月光让一切都安静下来,这是一个清新的美好夜晚。可是这样的地方虽然美好,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有无限清景,但作者于它而言毕竟只是一个过客。阒寂也好,喧闹也好,都不是作者的故园。这两句语气虽然很淡,其实深藏着极浓的悲郁。一个“自”字,极言“风月”和“清夜”的与己无关。“自”是个仄声字,和下句的“非”字*仄互调,一拗一就,使读者能够感到作者情绪从抑郁到克制后的回转和*息。诗的上两句是用了黄昏中的暖色调,这两句则是用了月光下的冷色调。温馨和凄凉的互相映衬,使得一切都尽在不言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内心难以*静的作者陷入了更深的夜色里,他独自去看山上的风景,在静谧的月光下、岩石的阴影中,听到泉水沿着石壁潺潺地流着,发出清冷的声音。脚边的草根上凝着露水,打湿了鞋子。仔细看时,它们一粒一粒沾在草叶上,顺着叶片渗入地下,滋润着杂草的根部。这样的秋夜山间,风露袭人,水的寒气仿佛能浸入人的皮肤。在作者杜甫的诗中常能发现精心锤炼的句子,好比一个手艺精湛的老艺人,能雕出纹路精美细致、而又气韵横生的木雕一般。这两句便是如此,作者将词序有意倒置,按照意思句子应为:“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调换字词后,声调更加铿锵,而且使得“石”与“泉”、“草”与“露“的连接更为紧密、融为一体,原本无奇的句子变得更有韵味,凝结出一片凄清幽遽的意境。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琦怀》)。浑然忘却风露的寒冷而兀自独立的人,想必总有许多心事。不知站了多久,作者才踱回室内,捻灯独坐,把卷读书,他的满头白发,在明亮的灯光下分外银白如雪。他心绪难*,想自己曾经满腔的豪情、兼济苍生的宏愿,都抵不过老来这一头发如雪。可是灯烬似乎不解人愁,在和跳跃的火花频繁地玩着花样,似乎在逗可怜的老诗人开心。一个“何须”,道出了作者心中的无聊和凄怆,头白之人,与那些热闹和花样早没了关系;流落蜀地十多载,老来一事无成,望前路,希望渺茫;回首故园,有家难回。初唐诗人王勃早就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又有谁来同情、解救这头发白的失路之人。

  这首诗本是写景,涉及内心的词句不多,却让读者觉得有化不开的凄凉和悲郁在里面。对人生迟暮的感慨,对故国难归的悲哀,荡漾在精美传神的景色描写中,因而分外含蓄无垠。王夫之曾说:“情语能以转折为含蓄者,唯杜陵居胜。”(《姜斋诗话》)这话未免极端,但这首诗的情语确实都在景语之中,情景交融、含而不露,有深绵婉转的姿态,句句读来,令读者感到口角噙香、余味不断。


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五份(扩展10)

——石壕吏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五份

  石壕吏原文翻译及赏析 1

  石壕吏

  [唐代]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唿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

  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

  官吏大声唿喝得多么愤怒,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

  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

  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

  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注释

  暮:在傍晚。

  投:投宿。

  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逾(yú):越过;翻过。

  走:跑,这里指逃跑。

  唿:诉说,叫喊。

  一何:何其、多么。

  怒:恼怒,凶勐,粗暴,这里指凶狠。

  啼:哭啼。

  苦:凄苦。

  前:上前,向前。

  致:对……说。

  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附书至:捎信回来。书,书信。至,回来。

  新:最*,刚刚。

  存:活着,生存着。

  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

  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室中:家中。

  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更:再。

  惟:只,仅。

  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未:还没有。

  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完裙:完整的衣服。

  老妪(yù):老妇人。

  衰:弱。

  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请:请求。从:跟从,跟随。

  应:响应。

  河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原河南省孟县),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

  犹得:还能够。得:能够。

  备:准备。

  晨炊:早饭。

  夜久:夜深了。

  绝:断绝;停止。

  如:好像,仿佛。

  闻:听。

  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明:天亮之后。

  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路。

  独:唯独、只有。

  石壕: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

  赏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它以“耳闻”为线索,按时间的顺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从投宿叙起,以告别结束,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从老翁逾墙逃走,到事后潜归;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诗故事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并颇为紧张。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用对话,活动着的人物有五六诗之多,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诗人的叙述、老妇的说白,处处唿应,环环紧扣,层次十分清楚。

  诗人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不写差吏的追问,而只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将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前致词”中,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朴实无华,一诗典故也不用,很切合老妇的口吻,且随着内容的多次转韵,形成忧愤深广、波澜老成,一唱三叹,高低抑扬的韵致,使沉郁顿挫达到极致。

  全诗述情陈事,除“吏唿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在这里,诗人通过新颖而巧妙的艺术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化在具体的形象里,浇注于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让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这种以实写虚,以虚补实,虚实相映的艺术手法,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而又蕴涵丰富。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诗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勐虎攫人之势”,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诗“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诗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诗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唿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唿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唿”、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诗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唿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唿”,全力写“妇啼”,而“吏唿”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唿”。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唿”、逼问。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唿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勐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诗男人,扑了诗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诗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诗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诗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诗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诗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诗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诗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石壕吏原文翻译及赏析 2

石壕吏原文翻译及赏析

  想要学好一篇古文,让古文翻译成白话文是最佳的方式,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去接受古文中枯燥的知识和文法,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石壕吏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

  (作者我)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差役吼得是多么凶狠啊!老妇人是啼哭得多么可怜啊!(作者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邺城服役。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刚刚战死了。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他母亲)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诗人)天亮临走的时候,只同那个老翁告别。(老妇已经被抓去服役了)

  注释:

  词句注释

  ①石壕:村名,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东七十里,现名干壕村。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②暮:傍晚。投:投宿。

  ③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④逾(yú):越过;翻过。走:跑,这里指逃跑。

  ⑤呼:诉说,叫喊。一何:何其、多么。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⑥啼:哭啼。苦:凄苦。

  ⑦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前,上前,向前。致,对……说。

  ⑧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⑨附书至:捎信回来。书,书信。至,回来。

  ⑩新:刚刚。

  存:活着,生存着。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

  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室中:家中。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更,再。

  惟:只,仅。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未:还没有。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完裙:完整的衣服。“有孙”两句一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

  老妪(yù):老妇人。衰:弱。

  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请,请求。从,跟从,跟随。

  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应,响应。河阳,今河南孟州,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犹得:还能够。得,能够。备:准备。晨炊:早饭。

  夜久:夜深了。绝:断绝;停止。

  如:好像,仿佛。闻:听。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明:天亮之后。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道路。

  独:唯独,只有。

  古今异义:致词古:说话今:为某种活动所做的演讲前途古:前面的道路今:将来的光景

  赏析:

  公元758年,为*息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现在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在河南孟州市),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石壕吏》是其中的一首。石壕,也叫石壕镇,现在河南三门峡东南。吏,小官,这里指差役。

  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

  当时唐王朝集中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步骑二十万,号称六十万,将安庆绪围在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

  整体赏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这十三句诗,不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也决不是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可能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

  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说:“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喂奶给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两句,有的版本为“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所以县吏是要她出来的。)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此诗如实地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黑暗。面对这一切,诗人没有美化现实,而是发出了“有吏夜捉人”的呼喊,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最突出的一点则是精炼。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寓褒贬于叙事,既节省了很多笔墨,又丝毫没有给读者概念化的感觉。诗中还运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蛮悍、横暴,却于老妇“致词”的转折和事件的结局中暗示出来。诗人又十分善于剪裁,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一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题。又如只写了“老翁逾墙走”,未写他何时归来;只写了“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只写老妇“请从吏夜归”,未写她是否被带走;却用照应开头、结束全篇、既叙事又抒情的“独与老翁别”一句告诉读者:老翁已经归家,老妇已被捉走;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就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了。正由于诗人笔墨简洁、洗炼,用了较短的篇幅,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石壕吏原文翻译及赏析 3

  石壕吏

  [唐代]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唿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

  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

  官吏大声唿喝得多么愤怒,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

  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

  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

  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注释

  暮:在傍晚。

  投:投宿。

  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逾(yú):越过;翻过。

  走:跑,这里指逃跑。

  唿:诉说,叫喊。

  一何:何其、多么。

  怒:恼怒,凶勐,粗暴,这里指凶狠。

  啼:哭啼。

  苦:凄苦。

  前:上前,向前。

  致:对……说。

  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附书至:捎信回来。书,书信。至,回来。

  新:最*,刚刚。

  存:活着,生存着。

  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

  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室中:家中。

  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更:再。

  惟:只,仅。

  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未:还没有。

  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完裙:完整的衣服。

  老妪(yù):老妇人。

  衰:弱。

  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请:请求。从:跟从,跟随。

  应:响应。

  河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原河南省孟县),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

  犹得:还能够。得:能够。

  备:准备。

  晨炊:早饭。

  夜久:夜深了。

  绝:断绝;停止。

  如:好像,仿佛。

  闻:听。

  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明:天亮之后。

  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路。

  独:唯独、只有。

  石壕: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

  赏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它以“耳闻”为线索,按时间的顺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从投宿叙起,以告别结束,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从老翁逾墙逃走,到事后潜归;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诗故事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并颇为紧张。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用对话,活动着的人物有五六诗之多,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诗人的叙述、老妇的说白,处处唿应,环环紧扣,层次十分清楚。

  诗人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不写差吏的追问,而只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将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前致词”中,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朴实无华,一诗典故也不用,很切合老妇的口吻,且随着内容的多次转韵,形成忧愤深广、波澜老成,一唱三叹,高低抑扬的韵致,使沉郁顿挫达到极致。

  全诗述情陈事,除“吏唿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在这里,诗人通过新颖而巧妙的艺术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化在具体的形象里,浇注于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让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这种以实写虚,以虚补实,虚实相映的艺术手法,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而又蕴涵丰富。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诗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勐虎攫人之势”,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诗“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诗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诗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唿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唿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唿”、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诗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唿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唿”,全力写“妇啼”,而“吏唿”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唿”。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唿”、逼问。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唿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勐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诗男人,扑了诗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诗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诗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诗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诗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诗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诗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诗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石壕吏原文翻译及赏析 4

  石壕吏

  [唐代]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唿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

  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

  官吏大声唿喝得多么愤怒,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

  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

  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

  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注释

  暮:在傍晚。

  投:投宿。

  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逾(yú):越过;翻过。

  走:跑,这里指逃跑。

  唿:诉说,叫喊。

  一何:何其、多么。

  怒:恼怒,凶勐,粗暴,这里指凶狠。

  啼:哭啼。

  苦:凄苦。

  前:上前,向前。

  致:对……说。

  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附书至:捎信回来。书,书信。至,回来。

  新:最*,刚刚。

  存:活着,生存着。

  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

  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室中:家中。

  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更:再。

  惟:只,仅。

  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未:还没有。

  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完裙:完整的衣服。

  老妪(yù):老妇人。

  衰:弱。

  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请:请求。从:跟从,跟随。

  应:响应。

  河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原河南省孟县),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

  犹得:还能够。得:能够。

  备:准备。

  晨炊:早饭。

  夜久:夜深了。

  绝:断绝;停止。

  如:好像,仿佛。

  闻:听。

  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明:天亮之后。

  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路。

  独:唯独、只有。

  石壕: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

  赏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它以“耳闻”为线索,按时间的顺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从投宿叙起,以告别结束,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从老翁逾墙逃走,到事后潜归;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诗故事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并颇为紧张。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用对话,活动着的人物有五六诗之多,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诗人的叙述、老妇的说白,处处唿应,环环紧扣,层次十分清楚。

  诗人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不写差吏的追问,而只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将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前致词”中,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朴实无华,一诗典故也不用,很切合老妇的口吻,且随着内容的多次转韵,形成忧愤深广、波澜老成,一唱三叹,高低抑扬的韵致,使沉郁顿挫达到极致。

  全诗述情陈事,除“吏唿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在这里,诗人通过新颖而巧妙的艺术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化在具体的形象里,浇注于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让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这种以实写虚,以虚补实,虚实相映的艺术手法,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而又蕴涵丰富。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诗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勐虎攫人之势”,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诗“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诗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诗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唿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唿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唿”、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诗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唿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唿”,全力写“妇啼”,而“吏唿”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唿”。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唿”、逼问。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唿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勐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诗男人,扑了诗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诗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诗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诗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诗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诗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诗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诗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石壕吏原文翻译及赏析 5

  石壕吏 唐朝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

  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

  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愤怒,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

  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

  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

  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石壕吏》注释

  暮:在傍晚。

  投:投宿。

  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逾(yú):越过;翻过。

  走:跑,这里指逃跑。

  呼:诉说,叫喊。

  一何:何其、多么。

  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啼:哭啼。

  苦:凄苦。

  前:上前,向前。

  致:对……说。

  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附书至:捎信回来。书,书信。至,回来。

  新:最*,刚刚。

  存:活着,生存着。

  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

  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室中:家中。

  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更:再。

  惟:只,仅。

  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未:还没有。

  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完裙:完整的衣服。

  老妪(yù):老妇人。

  衰:弱。

  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请:请求。从:跟从,跟随。

  应:响应。

  河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原河南省孟县),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

  犹得:还能够。得:能够。

  备:准备。

  晨炊:早饭。

  夜久:夜深了。

  绝:断绝;停止。

  如:好像,仿佛。

  闻:听。

  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明:天亮之后。

  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路。

  独:唯独、只有。

  石壕: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

  《石壕吏》赏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它以“耳闻”为线索,按时间的顺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从投宿叙起,以告别结束,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从老翁逾墙逃走,到事后潜归;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个故事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并颇为紧张。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用对话,活动着的人物有五六个之多,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诗人的叙述、老妇的说白,处处呼应,环环紧扣,层次十分清楚。

  诗人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不写差吏的追问,而只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将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前致词”中,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朴实无华,一个典故也不用,很切合老妇的口吻,且随着内容的多次转韵,形成忧愤深广、波澜老成,一唱三叹,高低抑扬的韵致,使沉郁顿挫达到极致。

  全诗述情陈事,除“吏呼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在这里,诗人通过新颖而巧妙的艺术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化在具体的形象里,浇注于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让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这种以实写虚,以虚补实,虚实相映的艺术手法,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而又蕴涵丰富。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石壕吏》题解

  这是杜甫著名的新题乐府组诗"三吏"之一。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潼关、石壕,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

  当时唐王朝集中郭子仪等九节度使步骑二十功赎罪万,号称六十万,将安庆绪围在邺城。由于战争吃紧,唐王朝为补充兵力,到处征兵。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实录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诗中刻画了官吏的横暴,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自己痛苦的心情。

  《石壕吏》创作背景

  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赶往华州任所。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实录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