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优选【5】篇

首页 / 赏析 / |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1

  渔父·渔父饮

  渔父饮,谁家去。鱼蟹一时分付。酒无多少醉为期,彼此不论钱数。

  翻译

  渔父想饮酒,到哪一家去好呢?鱼和螃蟹同时交给了酒家换酒喝。饮酒不计多少量,一醉方休。渔父的鱼蟹与酒家的酒彼此之间何必谈论钱数。

  注释

  渔父:原为《庄子》和《楚辞》篇名,后用为词牌名。

  一时:同时。

  分付:交给。

  为期:为限。

  赏析

  作品一开头,就以发问的句式“渔父饮,谁家去”,突出烘托渔父以鱼蟹换酒的宁静气氛,到底想去哪个酒家。其意有二:一是哪一家能以鱼蟹换酒,二是哪一家的酒质最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渔父的贫苦状态,也隐含了作者对渔父的深深同情之心。

  紧接着写渔父与酒家的和谐与体贴的良好关系,“酒无多少醉为期”,这是酒家发出的敬言,让渔父只管饮酒,饮多饮少,酒家不在乎。

  最后一句“彼此不论钱数”,是作者的评论,也是点题之笔,充分反映了当地渔父与酒家这些社会底层的`人民最宝贵的品质:善良、纯真和质朴。用浅易的语言说世俗的生活,尽显日常生活的状态与趣味。

  第一首词先叙述后议论,明快自然,写出了渔父以鱼蟹换酒来饮的愉悦心情。突出了渔父“饮”酒中以鱼蟹换酒的特有情趣,以及渔父与酒家特有的淳朴的人际关系。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

  快活如侬有几人。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

  万顷波中得自由。

  译文

  江上千里浪花翻滚如雪,岸上一排排的桃花竞相怒放,春意正浓。身边一壶美酒,手中一支钓竿,世上这样自由快乐的人有几个?

  注释

  渔父:词调名,又名“渔父词”、“渔歌子”,单调,正体为二十七字,五句四*韵。

  浪花:一作“阆(láng)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有意:一作“有情”。

  千里:一作“千重”。

  桃花:一作“桃李”。

  一队春:指桃李盛开,由*及远,好像队列有序一样排列着。

  一竿身:一根钓竿。身,一作“纶”,一作“鳞”。

  快活:一作“世上”。

  侬(nóng):我,江南口语。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是词人为南唐内供名画家卫贤绘制的《春江钓叟图》所题。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3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江边白鹭在飞翔,散花洲外江上片片白帆船在轻轻地飘动。桃花水汛期鳜鱼长得肥胖。

  自有遮护全身的青竹壳斗笠,与斗笠相伴的还有绿蓑衣。斜风夹杂着细雨,过着乐而忘归的渔翁生活。

  注释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韵。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西塞山:又名道士矶,今湖北省黄石市辖区之山名。

  散花州:鄂东长江一带有三个散花洲,一在黄梅县江中,早已塌没。一在浠水县江滨,今成一村。一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江上建“怡亭”之小岛,当地人称之为“吴王散花滩”。该词中所写散花洲系与西塞山相对的浠水县管辖的散花洲。

  鳜(guì)鱼:又名“桂鱼”,长江中游黄州、黄石一带特产。

  庇:遮盖。

  箬(ruò)笠:用竹篾做的斗笠。

  蓑(suō)衣:草或棕作的雨衣。

  赏析

  上片写黄州、黄石一带山光水色和田园风味。三幅画面组缀成色彩斑斓的乡村长卷。“西塞山”配上“白鹭飞”,“桃花流水”配上“鳜鱼肥”,“散花洲”配上“片帆微”。这就是从船行的角度自右至左依次排列为山—水—洲的画卷。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青、蓝、绿配上白、白、白,即青山、蓝水、绿洲配上白鹭、白鱼、白帆,构成一种素雅恬淡的田园生活图,这是长江中游黄州、黄石一带特有的田园春光。

  下片写效法张志和,追求“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答李端叔书》)的超然自由的隐士生活。“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勾画出了一个典型的渔翁形象。“斜风细雨不须归”,描绘着“一蓑烟雨任*生”乐而忘归的田园生活情调。下片还是采用“青”(箬笠)、“绿”(蓑衣)与白(雨)的色调相配,烘托出了苏轼此时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全词虽属隐括词,但写出了新意。所表现的不是一般自然景物,而是黄州、黄石特有的自然风光。所表现的不是一般的隐士生活情调,而是属于苏轼此时此地特有的幽居生活乐趣。全词的辞句与韵律十分和谐,演唱起来,声情并茂,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苏轼离开黄州赴汝州途中,沿长江而下,在途中看到渔父生活的景象,即景联想,作该词描写渔父的生活。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原文:

  侬住东吴震泽州。

  烟波日日钓鱼舟。

  山似翠,酒如油。

  醉眼看山百自

  译文

  我住在太湖边上,在烟波里每天划船钓鱼。

  青山像翠玉,美酒浓如油,喝醉了就看着山非常自由。

  注释

  侬(nóng):吴语经典特征字,此处指我。东吴:泛指今太湖流域一带。震泽:即今太湖的别称。

  赏析:

  这两首词是元皇庆二年(1313年)十二月,赵孟頫和其夫人的四首《题渔父图》所作。

  这首与上一首一样,表达了词人情愿作浩淼烟波中的钓徒,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心情。赵孟頫家在太湖,这正是范蠡放舟之所在,渺渺烟波的湖面上,天天驾着渔船来往,闲来看山,兴至饮酒。山很翠,酒尤美,醉卧舟中,眼望群山,愈发觉得古人范蠡的选择没错,逍遥自在的江湖生活才是志向所在。这首词清淡优美,仿佛见青山、淡水、扁舟、醉叟,诗情画意洋溢其间。诗中对山水的描绘是客观风景的真实反映,透露出作者的喜爱与向往之情,表达了作者渴望远离充满危机的官场世界,以求得心灵的*和与宁静的愿望。全词最后归结为“自由”二字,而这正是词人最深切、最热烈的向往。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5

  渔父·渔父饮

  渔父饮,谁家去。鱼蟹一时分付。酒无多少醉为期,彼此不论钱数。

  翻译

  渔父想饮酒,到哪一家去好呢?鱼和螃蟹同时交给了酒家换酒喝。饮酒不计多少量,一醉方休。渔父的鱼蟹与酒家的酒彼此之间何必谈论钱数。

  注释

  渔父:原为《庄子》和《楚辞》篇名,后用为词牌名。

  一时:同时。

  分付:交给。

  为期:为限。

  赏析

  作品一开头,就以发问的'句式“渔父饮,谁家去”,突出烘托渔父以鱼蟹换酒的宁静气氛,到底想去哪个酒家。其意有二:一是哪一家能以鱼蟹换酒,二是哪一家的酒质最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渔父的贫苦状态,也隐含了作者对渔父的深深同情之心。

  紧接着写渔父与酒家的和谐与体贴的良好关系,“酒无多少醉为期”,这是酒家发出的敬言,让渔父只管饮酒,饮多饮少,酒家不在乎。

  最后一句“彼此不论钱数”,是作者的评论,也是点题之笔,充分反映了当地渔父与酒家这些社会底层的人民最宝贵的品质:善良、纯真和质朴。用浅易的语言说世俗的生活,尽显日常生活的状态与趣味。

  第一首词先叙述后议论,明快自然,写出了渔父以鱼蟹换酒来饮的愉悦心情。突出了渔父“饮”酒中以鱼蟹换酒的特有情趣,以及渔父与酒家特有的淳朴的人际关系。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优选【5】篇扩展阅读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优选【5】篇(扩展1)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汇总10篇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1

  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翦芙蓉。

  人淡淡,水濛濛,吹入芦花短笛中。

  古诗简介

  《渔父·收却纶竿落照红》是清代诗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此篇通过描绘一幅晚霞收渔图,道出了渔人悠然自得、逍遥自在的情趣,寄托了词人的山泽鱼鸟之思。全词格高韵远,极缠绵婉约之致。

  翻译/译文

  夕阳西下,渔人收起鱼竿准备回家。连秋风都是温柔的,不肯让荷花凋谢了。烟水蒙蒙,渔人悠闲自得,听短笛的旋律,被秋风吹进芦花荡的深处。

  注释

  ①渔父:词牌名,又称《渔歌子》《渔父乐》等,此调分为单、双调,又各有不同的体格。此词为单调中之一体,五句,二十七字,除第三句外,通押*声韵。

  ②纶(lún)竿:钓竿。落照:即夕阳。

  ③宁(nìng):犹乃。芙蓉:荷花。剪:作吹动解。

  ④“吹入”句:谓悠扬的短笛声飘入芦花丛中。

  创作背景

  词为题画之作,赵秀亭等以为作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徐轨(1636—1708年)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作《枫江渔父图》,康熙十七年(1677年)携图入京,后名流多有题咏。此即其一。

  文学赏析

  这首词犹如一幅恬淡的水墨风俗画。

  开篇描绘晚霞烂漫,渔人悠然收竿的场景。“收却纶竿落照红”,纳兰一贯钟情的白描手法在此一显无余,夕阳西斜、晚霞烂漫,渔人悠然收竿,首句铺展在读者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收却”二字用在全词的开头,别有一番意味。从字面上看,“收却”与“落照红”是同时发生的动作,而纵览全词,则可体味出这两者其实有着暗示的因果关系,即因“落照红”而“收却纶竿”,无须多言,便道出了黄昏中渔人逍遥自得,不假他求,这种自由自在的情绪,为整篇作品奠定了基调,又与下句的描述前后呼应。“秋风宁为剪芙蓉”承接上句,由落照的色彩写到秋风的声响,由人之主体写到荷花之喻体,仍然是从细节着手,以拟人的手法,描述飒飒秋风之凉意吹飘,不求他物,只为了能轻轻地摆动水中那一簇簇绝美的荷花。此处着一“宁”字,赋予了秋风人的性情与品格,出奇地于*和中凸现词人强烈的感情。勾勒完风物,“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芦花短笛中”一句抛出一个空远淡漠的远景,人影稀,烟水蒙,笛音轻,纳兰将他的山泽鱼鸟之思寄托于词中,点明主旨,道出了渔人悠然自得,逍遥自在的情趣。

  夕阳西斜、晚霞烂漫,飒飒秋风,烟雾蒙蒙,时人称纳兰题画诗词有种“烟水迷离”之感,从这首小令的诗情画境中也可见一斑。全词格高韵远,极缠绵婉约之致。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2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江边白鹭在飞翔,散花洲外江上片片白帆船在轻轻地飘动。桃花水汛期鳜鱼长得肥胖。

  自有遮护全身的青竹壳斗笠,与斗笠相伴的还有绿蓑衣。斜风夹杂着细雨,过着乐而忘归的渔翁生活。

  注释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韵。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西塞山:又名道士矶,今湖北省黄石市辖区之山名。

  散花州:鄂东长江一带有三个散花洲,一在黄梅县江中,早已塌没。一在浠水县江滨,今成一村。一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江上建“怡亭”之小岛,当地人称之为“吴王散花滩”。该词中所写散花洲系与西塞山相对的浠水县管辖的散花洲。

  鳜(guì)鱼:又名“桂鱼”,长江中游黄州、黄石一带特产。

  庇:遮盖。

  箬(ruò)笠:用竹篾做的斗笠。

  蓑(suō)衣:草或棕作的雨衣。

  赏析

  上片写黄州、黄石一带山光水色和田园风味。三幅画面组缀成色彩斑斓的乡村长卷。“西塞山”配上“白鹭飞”,“桃花流水”配上“鳜鱼肥”,“散花洲”配上“片帆微”。这就是从船行的角度自右至左依次排列为山—水—洲的画卷。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青、蓝、绿配上白、白、白,即青山、蓝水、绿洲配上白鹭、白鱼、白帆,构成一种素雅恬淡的田园生活图,这是长江中游黄州、黄石一带特有的田园春光。

  下片写效法张志和,追求“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答李端叔书》)的超然自由的隐士生活。“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勾画出了一个典型的渔翁形象。“斜风细雨不须归”,描绘着“一蓑烟雨任*生”乐而忘归的田园生活情调。下片还是采用“青”(箬笠)、“绿”(蓑衣)与白(雨)的色调相配,烘托出了苏轼此时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全词虽属隐括词,但写出了新意。所表现的不是一般自然景物,而是黄州、黄石特有的自然风光。所表现的不是一般的隐士生活情调,而是属于苏轼此时此地特有的幽居生活乐趣。全词的辞句与韵律十分和谐,演唱起来,声情并茂,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苏轼离开黄州赴汝州途中,沿长江而下,在途中看到渔父生活的景象,即景联想,作该词描写渔父的生活。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3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

  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注释

  ①渔父:一名“渔歌子”。

  ②钓车子:钓具。

  ③橛(jué)头船:小木船。

  赏析

  此首写渔父之“乐”。写“乐”又不是从“笑从双脸生”直接看到的,而是由“棹歌连”的高亢清越的歌声中体味到的。月圆夜静,草色苍苍,忽而歌声自湖面传来,悠长连绵,不绝如缕。此何人也?乃非仙也?真所谓未谋其面,先闻其声。然则神仙亦不抵渔父悠游风波之乐啊!

  名家点评

  施蛰存《唐诗百话》认为:“第五首应当是第二首。这两首是张志和回忆做南浦县尉时的渔钓生活。以下三首,是他归隐后从金华泛舟东下的情况。”而我们通常将此句解为作者此时联想到屈原《渔父》篇中渔父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其风格与渔父歌相*。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原文:

  侬住东吴震泽州。

  烟波日日钓鱼舟。

  山似翠,酒如油。

  醉眼看山百自

  译文

  我住在太湖边上,在烟波里每天划船钓鱼。

  青山像翠玉,美酒浓如油,喝醉了就看着山非常自由。

  注释

  侬(nóng):吴语经典特征字,此处指我。东吴:泛指今太湖流域一带。震泽:即今太湖的别称。

  赏析:

  这两首词是元皇庆二年(1313年)十二月,赵孟頫和其夫人的四首《题渔父图》所作。

  这首与上一首一样,表达了词人情愿作浩淼烟波中的钓徒,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心情。赵孟頫家在太湖,这正是范蠡放舟之所在,渺渺烟波的湖面上,天天驾着渔船来往,闲来看山,兴至饮酒。山很翠,酒尤美,醉卧舟中,眼望群山,愈发觉得古人范蠡的选择没错,逍遥自在的江湖生活才是志向所在。这首词清淡优美,仿佛见青山、淡水、扁舟、醉叟,诗情画意洋溢其间。诗中对山水的描绘是客观风景的真实反映,透露出作者的喜爱与向往之情,表达了作者渴望远离充满危机的官场世界,以求得心灵的*和与宁静的愿望。全词最后归结为“自由”二字,而这正是词人最深切、最热烈的向往。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渔父醉,蓑衣舞,醉里却寻归路。轻舟短棹任斜横,醒后不知何处。

  翻译

  渔父酒醉了,披着蓑衣走路跌跌跄跄像跳舞。醉酒的渔父想寻找回去的归途。短桨小船无人执掌,任它随意漂流。酒醒以后,渔父不知身在何处。

  注释

  蓑衣舞:指渔父穿着蓑衣醉行之状。

  却:往回走。

  短棹:小桨。

  赏析

  前两句点化引用了唐代诗人孟郊《送淡公》(之三)“独迷舞短蓑”诗意,写了渔父狂饮烂醉而忘形的神态。“渔父醉,蓑衣舞”,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渔父狂饮烂醉以致神魂颠倒、身不由己的诙谐状态。“蓑衣舞”三字逼真传神,渔父醉后那踉踉跄跄的行走模样跃然纸上,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醉里却寻归路”,进一步渲染了渔父醉后神不附体、欲归无路的昏沉状态。连东南西北都弄不清楚,回去的道路也找不到了,只好“轻舟短棹任斜横”。

  作者曾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游赤壁湖时,也狂饮烂醉过,结果是“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此词里渔父的狂饮烂醉,其结果比作者游赤壁时的境况好不了多少,同样会是“肴核既尽,杯盘狼藉”。所不同的是:相与枕藉乎家中,“醉后不知何处?”最后两句为点题之笔,反映了渔父那种狂放不羁、自由自在的恬淡生活心态。

  第二首词先描写,后叙述,描写与叙述融会运用,集中渲染了渔父“醉”后百事皆空的心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词隐含了道家崇尚自然、清净无为的.思想,反映了词人随缘放旷、任天而动的达观胸怀。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6

  题春江渔父图

  杨维桢〔元代〕

  一片青天白鹭前,桃花水泛住家船。

  呼儿去换城中酒,新得槎头缩项鯿。

  译文

  青天一片,白鹭徐来,桃花绽开,江波浩渺,渔船在岸边拍打着浪花。渔父唤儿进城打酒,酒资则是刚刚捕捞到的鲜美鳊鱼。

  注释

  白鹭(lù):全身羽毛白色,生殖期间枕部垂有两条细长的长翎作为饰羽,背和上胸部分披蓬松蓑羽。桃花水:桃花汛,指春天桃花盛开之时,川谷冰融,河流涨满。呼:呼叫,让。槎头缩项鯿(biān):即鳊鱼。缩头,弓背,色青,味鲜美,以产汉水者最著名。人常用槎拦截,禁止擅自捕杀,故亦称“槎头缩颈鯿”。唐孟浩然《岘潭作》诗:“试垂竹竿钧,果得槎头鯿。”唐杜甫《解闷》诗之六:“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颈编。”亦省称“槎头”。此处借指上等鲜美之鱼。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本诗前两句画景,后两句叙事,景物的和美与人事的温馨交融掺杂,使整篇诗歌洋溢着其乐融融的纯朴甜美的气息。

  首句写远景。青天一片,白鹭翩飞,诗人用淡雅的色彩为全篇染上一层明快的底色。一个“前”字,又给静止无垠的蓝天*添无限生机。

  次句写*景。桃花绽开,寓示着正是阳春三月的时令:春水猛涨,江波浩渺,渔船忽上忽下,在岸边拍打着浪花。在这里,诗人还特意指出,这是一条“住家船”。如此看来,江水是渔父赖以谋生的土壤,渔船则是渔父借以栖身的房屋。如今渔父泊船岸边,显然是有需要到岸上解决的事务,于是,自然引出了下面的诗句。

  三四两句写渔父唤儿进城打酒,而酒资则是刚刚捕捞到的鲜美的“槎头缩颈鳊”,也就是武昌鱼。这本是极其普通的场面,打鱼人大多嗜酒,以捕捞所得与人换酒也是常事,而诗人正是希望通过这些日常普通的事物的描绘,显示以物易物的质朴、父呼子应的天伦之乐以及渔父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畅快。

  该诗的字里行间,处处透露出对渔父生活的歆羡和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实际上反映了诗人对那种宁静安详、无拘无束的境界的向往与渴求。

  作为一首题画诗,显然侧重对于画面的解释,这样的诗歌语言具有清新、明白、流畅的风格,取得了与画面、与主旨的一致。

  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7

  渔父·渔父饮

  渔父饮,谁家去。鱼蟹一时分付。酒无多少醉为期,彼此不论钱数。

  翻译

  渔父想饮酒,到哪一家去好呢?鱼和螃蟹同时交给了酒家换酒喝。饮酒不计多少量,一醉方休。渔父的鱼蟹与酒家的酒彼此之间何必谈论钱数。

  注释

  渔父:原为《庄子》和《楚辞》篇名,后用为词牌名。

  一时:同时。

  分付:交给。

  为期:为限。

  赏析

  作品一开头,就以发问的句式“渔父饮,谁家去”,突出烘托渔父以鱼蟹换酒的宁静气氛,到底想去哪个酒家。其意有二:一是哪一家能以鱼蟹换酒,二是哪一家的酒质最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渔父的贫苦状态,也隐含了作者对渔父的深深同情之心。

  紧接着写渔父与酒家的和谐与体贴的良好关系,“酒无多少醉为期”,这是酒家发出的敬言,让渔父只管饮酒,饮多饮少,酒家不在乎。

  最后一句“彼此不论钱数”,是作者的评论,也是点题之笔,充分反映了当地渔父与酒家这些社会底层的人民最宝贵的品质:善良、纯真和质朴。用浅易的语言说世俗的生活,尽显日常生活的状态与趣味。

  第一首词先叙述后议论,明快自然,写出了渔父以鱼蟹换酒来饮的愉悦心情。突出了渔父“饮”酒中以鱼蟹换酒的特有情趣,以及渔父与酒家特有的淳朴的人际关系。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8

  原文:

  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剪芙蓉。

  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芦花短笛中。

  译文

  夕阳西下,渔人收起鱼竿准备回家。连秋风都是温柔的,不肯让荷花凋谢了。烟水蒙蒙,渔人悠闲自得,听短笛的旋律,被秋风吹进芦花荡的深处。

  注释

  ①渔父:词牌名,又称《渔歌子》《渔父乐》等,此调分为单、双调,又各有不同的体格。此词为单调中之一体,五句,二十七字,除第三句外,通押*声韵。

  ②纶(lún)竿:钓竿。落照:即夕阳。

  ③宁(nìng):犹乃。芙蓉:荷花。剪:作吹动解。

  ④“吹入”句:谓悠扬的短笛声飘入芦花丛中。

  参考资料:

  1、汪政,陈如江编注.谁念西风独自凉纳兰词:山东文艺出版社,20xx.08:第123页

  2、(清)纳兰性德著.墨香斋译评,纳兰词双色插图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xx.10:第291页

  赏析:

  创作背景

  词为题画之作,赵秀亭等以为作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徐轨(1636—1708年)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作《枫江渔父图》,康熙十七年(1677年)携图入京,后名流多有题咏。此即其一。

  赏析

  这首词犹如一幅恬淡的水墨风俗画。

  开篇描绘晚霞烂漫,渔人悠然收竿的场景。“收却纶竿落照红”,纳兰一贯钟情的白描手法在此一显无余,夕阳西斜、晚霞烂漫,渔人悠然收竿,首句铺展在读者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收却”二字用在全词的开头,别有一番意味。从字面上看,“收却”与“落照红”是同时发生的动作,而纵览全词,则可体味出这两者其实有着暗示的因果关系,即因“落照红”而“收却纶竿”,无须多言,便道出了黄昏中渔人逍遥自得,不假他求,这种自由自在的情绪,为整篇作品奠定了基调,又与下句的描述前后呼应。“秋风宁为剪芙蓉”承接上句,由落照的色彩写到秋风的声响,由人之主体写到荷花之喻体,仍然是从细节着手,以拟人的手法,描述飒飒秋风之凉意吹飘,不求他物,只为了能轻轻地摆动水中那一簇簇绝美的荷花。此处着一“宁”字,赋予了秋风人的性情与品格,出奇地于*和中凸现词人强烈的感情。勾勒完风物,“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芦花短笛中”一句抛出一个空远淡漠的远景,人影稀,烟水蒙,笛音轻,纳兰将他的山泽鱼鸟之思寄托于词中,点明主旨,道出了渔人悠然自得,逍遥自在的情趣。

  夕阳西斜、晚霞烂漫,飒飒秋风,烟雾蒙蒙,时人称纳兰题画诗词有种“烟水迷离”之感,从这首小令的诗情画境中也可见一斑。全词格高韵远,极缠绵婉约之致。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9

  原文: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

  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沈沈。闲管兴亡则甚。

  译文

  陡峭的绿崖有千丈余高,落日照在江面上泛着金光。白鸥翔游是它的天性,既然风波无法预料又何必管它?

  鱼肥美新鲜,正是吃鱼的好时节,前村好酒值得喝干了再斟。前事已随时间深埋,兴盛或是衰败又有何关系?

  赏析:

  淳熙五年(1178),辛弃疾由临安赴湖北任转运副使,舟行江上,过采石矶时创作了这首词。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10

  渔父·渔父饮

  渔父饮,谁家去。鱼蟹一时分付。酒无多少醉为期,彼此不论钱数。

  翻译

  渔父想饮酒,到哪一家去好呢?鱼和螃蟹同时交给了酒家换酒喝。饮酒不计多少量,一醉方休。渔父的鱼蟹与酒家的.酒彼此之间何必谈论钱数。

  注释

  渔父:原为《庄子》和《楚辞》篇名,后用为词牌名。

  一时:同时。

  分付:交给。

  为期:为限。

  赏析

  作品一开头,就以发问的句式“渔父饮,谁家去”,突出烘托渔父以鱼蟹换酒的宁静气氛,到底想去哪个酒家。其意有二:一是哪一家能以鱼蟹换酒,二是哪一家的酒质最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渔父的贫苦状态,也隐含了作者对渔父的深深同情之心。

  紧接着写渔父与酒家的和谐与体贴的良好关系,“酒无多少醉为期”,这是酒家发出的敬言,让渔父只管饮酒,饮多饮少,酒家不在乎。

  最后一句“彼此不论钱数”,是作者的评论,也是点题之笔,充分反映了当地渔父与酒家这些社会底层的人民最宝贵的品质:善良、纯真和质朴。用浅易的语言说世俗的生活,尽显日常生活的状态与趣味。

  第一首词先叙述后议论,明快自然,写出了渔父以鱼蟹换酒来饮的愉悦心情。突出了渔父“饮”酒中以鱼蟹换酒的特有情趣,以及渔父与酒家特有的淳朴的人际关系。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优选【5】篇(扩展2)

——渔父原文赏析及翻译范文五份

  渔父原文赏析及翻译 1

  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翻译

  江上千里浪花翻滚如雪,岸上一排排的桃花竞相怒放,春意正浓。身边一壶美酒,手中一支钓竿,世上这样自由快乐的人有几个?

  注释

  渔父:词调名,又名“渔父词”、“渔歌子”,单调,正体为二十七字,五句四*韵。

  浪花:一作“阆(láng)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有意:一作“有情”。

  千里:一作“千重”。

  桃花:一作“桃李”。

  一队春:指桃李盛开,由*及远,好像队列有序一样排列着。

  一竿身:一根钓竿。身,一作“纶”,一作“鳞”。

  快活:一作“世上”。

  侬:我,江南口语。

  赏析

  这首词是题《春江钓叟图》画之词。据《南唐书·后主纪》载:“文献太子恶其有奇表,后主避祸,惟覃思经籍。”由此,也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后主为情势所迫,沈潜避祸,隐遁世尘并写词表露自己的遁世之心,以释文献太子的疑嫉”(蒲仁、梅龙《南唐二主词全集》辑注),也有道理。词史上最早写《渔父》词的,是唐代的张志和。李煜这首词,继承的就是张志和的“渔父家风”,写渔父的快乐逍遥。从词意上看,此词耽于隐逸、格调不高,当是李煜前期意念消沉的作品。

  此词开篇入画,将画中意境以言辞写出,以画境言心境。“浪花”成“千里雪”,“桃花”作“一队春”,写春江浪涌,春光明媚。一队”后着一“春”字,不仅显示出桃李的生机,而且又透出别样的俏皮,绘出明畅绚丽的意境。这两句寥寥数字便将画中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画中的主人公渔父,趁着春江水涨,驾一叶小舟,随水顺风而下;好风推舟行进,轻舟分浪飞驶,浪花迎面而来,如溅起千里雪;渔父心中开怀,而浪花也似有意;船行浪中,**桃红李白,列队相随,花树多情,渔父恬畅。

  余下三句描写了渔父的装束,是点睛之笔,写出了渔父淡泊潇洒的人生境界。两个三字句看似信手拈来,其实也是锤炼的.结果:“一壶酒”写出渔父的精神状态;“一竿纶”点明渔父的职业和身份。单说“一壶酒”,也许还可以联想到别的人;但紧跟着说“一竿纶”,则肯定是渔父无疑了。末句突现高峰——“世上如侬有几人”,这句话是渔父的自述:在尘世上,像我这样自在快活的人,恐怕不多。这位钓叟,无风波之险,而有自然之乐,在自己的糊口生涯中找到乐趣。他摆脱世俗的羁绊,避开名利的枷锁,自在逍遥,令人羡慕不已。

  这首词题画抒怀,借景寓意,虽然情趣不高,但悠然散淡之意境却清丽不俗,也可视为题画诗词中的精品。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题画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是词人为南唐内供名画家卫贤绘制的《春江钓叟图》所题。

  渔父原文赏析及翻译 2

  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翻译

  江上千里浪花翻滚如雪,岸上一排排的桃花竞相怒放,春意正浓。身边一壶美酒,手中一支钓竿,世上这样自由快乐的人有几个?

  注释

  渔父:词调名,又名“渔父词”、“渔歌子”,单调,正体为二十七字,五句四*韵。

  浪花:一作“阆(láng)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有意:一作“有情”。

  千里:一作“千重”。

  桃花:一作“桃李”。

  一队春:指桃李盛开,由*及远,好像队列有序一样排列着。

  一竿身:一根钓竿。身,一作“纶”,一作“鳞”。

  快活:一作“世上”。

  侬:我,江南口语。

  赏析

  这首词是题《春江钓叟图》画之词。据《南唐书·后主纪》载:“文献太子恶其有奇表,后主避祸,惟覃思经籍。”由此,也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后主为情势所迫,沈潜避祸,隐遁世尘并写词表露自己的遁世之心,以释文献太子的疑嫉”(蒲仁、梅龙《南唐二主词全集》辑注),也有道理。词史上最早写《渔父》词的`,是唐代的张志和。李煜这首词,继承的就是张志和的“渔父家风”,写渔父的快乐逍遥。从词意上看,此词耽于隐逸、格调不高,当是李煜前期意念消沉的作品。

  此词开篇入画,将画中意境以言辞写出,以画境言心境。“浪花”成“千里雪”,“桃花”作“一队春”,写春江浪涌,春光明媚。一队”后着一“春”字,不仅显示出桃李的生机,而且又透出别样的俏皮,绘出明畅绚丽的意境。这两句寥寥数字便将画中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画中的主人公渔父,趁着春江水涨,驾一叶小舟,随水顺风而下;好风推舟行进,轻舟分浪飞驶,浪花迎面而来,如溅起千里雪;渔父心中开怀,而浪花也似有意;船行浪中,**桃红李白,列队相随,花树多情,渔父恬畅。

  余下三句描写了渔父的装束,是点睛之笔,写出了渔父淡泊潇洒的人生境界。两个三字句看似信手拈来,其实也是锤炼的结果:“一壶酒”写出渔父的精神状态;“一竿纶”点明渔父的职业和身份。单说“一壶酒”,也许还可以联想到别的人;但紧跟着说“一竿纶”,则肯定是渔父无疑了。末句突现高峰——“世上如侬有几人”,这句话是渔父的自述:在尘世上,像我这样自在快活的人,恐怕不多。这位钓叟,无风波之险,而有自然之乐,在自己的糊口生涯中找到乐趣。他摆脱世俗的羁绊,避开名利的枷锁,自在逍遥,令人羡慕不已。

  这首词题画抒怀,借景寓意,虽然情趣不高,但悠然散淡之意境却清丽不俗,也可视为题画诗词中的精品。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题画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是词人为南唐内供名画家卫贤绘制的《春江钓叟图》所题。

  渔父原文赏析及翻译 3

  原文: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

  长江白浪不曾忧。

  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

  笑著荷衣不叹穷。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干,

  醉宿渔舟不觉寒。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钓车子,橛头船,

  乐在风波不用仙。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来游去。

  渔翁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注释

  渔歌子: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双调,五十字,仄韵。《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真卿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子”即是“曲子”的简称。

  西塞山:浙江湖州。

  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鳜(guì)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箬(ruò)笠:竹叶或竹篾做的斗笠。

  蓑(suō)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不须:不一定要。

  赏析:

  公元772年(唐代宗大历七年)九月,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张志和驾舟往谒,时值暮春,桃花水涨,鳜鱼水美,他们即兴唱和,张志和首唱,作词五首,这首词是其中之一。

  渔父原文赏析及翻译 4

  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李煜〔五代〕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译文

  江上千里浪花翻滚如雪,岸上一排排的桃花虽无言,却竞相怒放,春意浓浓。身边一壶美酒,手中一支钓竿,世上这样自由快乐的人有几个?

  注释渔父:词调名,又名“渔父词”、“渔歌子”,单调,正体为二十七字,五句四*韵。浪花:一作“阆(láng)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有意:一作“有情”。千里:一作“千重”。桃花:一作“桃李”。一队春:指桃李盛开,由*及远,好像队列有序一样排列着。一竿身:一根钓竿。身,一作“纶”,一作“鳞”。快活:一作“世上”。侬(nóng):我,江南口语。

  赏析

  这首词是题《春江钓叟图》画之词。据《南唐书·后主纪》载:“文献太子恶其有奇表,后主避祸,惟覃思经籍。”由此,也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后主为情势所迫,沈潜避祸,隐遁世尘并写词表露自己的遁世之心,以释文献太子的疑嫉”(蒲仁、梅龙《南唐二主词全集》辑注),也有道理。词史上最早写《渔父》词的,是唐代的张志和。李煜这首词,继承的就是张志和的“渔父家风”,写渔父的快乐逍遥。从词意上看,此词耽于隐逸、格调不高,当是李煜前期意念消沉的作品。

  此词开篇入画,将画中意境以言辞写出,以画境言心境。“浪花”成“千里雪”,“桃花”作“一队春”,写春江浪涌,春光明媚。一队”后着一“春”字,不仅显示出桃李的生机,而且又透出别样的俏皮,绘出明畅绚丽的意境。这两句寥寥数字便将画中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画中的主人公渔父,趁着春江水涨,驾一叶小舟,随水顺风而下;好风推舟行进,轻舟分浪飞驶,浪花迎面而来,如溅起千里雪;渔父心中开怀,而浪花也似有意;船行浪中,**桃红李白,列队相随,花树多情,渔父恬畅。

  余下三句描写了渔父的装束,是点睛之笔,写出了渔父淡泊潇洒的人生境界。两个三字句看似信手拈来,其实也是锤炼的结果:“一壶酒”写出渔父的精神状态;“一竿纶”点明渔父的职业和身份。单说“一壶酒”,也许还可以联想到别的人;但紧跟着说“一竿纶”,则肯定是渔父无疑了。末句突现高峰——“世上如侬有几人”,这句话是渔父的自述:在尘世上,像我这样自在快活的人,恐怕不多。这位钓叟,无风波之险,而有自然之乐,在自己的糊口生涯中找到乐趣。他摆脱世俗的羁绊,避开名利的枷锁,自在逍遥,令人羡慕不已。

  这首词题画抒怀,借景寓意,虽然情趣不高,但悠然散淡之意境却清丽不俗,也可视为题画诗词中的精品。

  作者简介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渔父原文赏析及翻译 5

  渔父

  宋代 苏轼

  渔父笑,轻鸥举,漠漠一江风雨。江边骑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

  译文

  渔父仰天大笑、吟唱,轻飘飘的江鸥在飞翔,宽阔的长江上吹洒满江风雨。江边骑马奔波的当差的小官,现在竟然借我的小船往南渡过长江。

  注释

  轻鸥举:轻盈的鸥鸟飞起来。

  漠漠:云烟弥漫。

  赏析

  “渔父笑,轻鸥举,漠漠一江风雨”,写渔父从酒醒之后的大笑、大吟的悠然闲适的神情。仰天而笑“轻鸥举”,隐喻渔父如海鸥那样自由飞翔。*视而笑“漠漠一江风雨”,隐喻渔父如江阔那样的心胸,无视风雨。这是自然的壮观,也是渔父的身影。渔父与自然融为一体了,恬淡悠然。

  “江边骑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以写实对比的手法,进一层以官人的奔波映衬出渔父的悠闲,突出了官人高贵反而累赘、无能,渔父卑下反而自由自在。“笑”中最能令人深思的是笑官人:一群群骑马的官人,这时也不得不借渔父的“孤舟”南渡。嬉笑诙谐之情,表现在最后两句中。

  第四首词先描景,后叙事,景事相缀,以“笑”为中心线,贯串全词,写出了渔父的闲适自由的生活情景。也反映农村劳动人民的生活,呈现出一股逸然超脱的思想情趣:静谧的荒野江边,质朴的莞尔而笑的渔父与轻盈自由的江鸥为伴,跟风雨中追名逐利的官人构成鲜明的对照,作者的美丑标准也在这里明显地得到标示。这一点,又是在非常自然的化工妙手中表现出来,显示出一种“真态”的村野气息。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优选【5】篇(扩展3)

——浣溪沙·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优选【五】份

  浣溪沙·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1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江边白鹭在飞翔,散花洲外江上片片白帆船在轻轻地飘动。桃花水汛期鳜鱼长得肥胖。

  自有遮护全身的青竹壳斗笠,与斗笠相伴的还有绿蓑衣。斜风夹杂着细雨,过着乐而忘归的渔翁生活。

  注释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韵。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西塞山:又名道士矶,今湖北省黄石市辖区之山名。

  散花州:鄂东长江一带有三个散花洲,一在黄梅县江中,早已塌没。一在浠水县江滨,今成一村。一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江上建“怡亭”之小岛,当地人称之为“吴王散花滩”。该词中所写散花洲系与西塞山相对的浠水县管辖的散花洲。

  鳜(guì)鱼:又名“桂鱼”,长江中游黄州、黄石一带特产。

  庇:遮盖。

  箬(ruò)笠:用竹篾做的斗笠。

  蓑(suō)衣:草或棕作的雨衣。

  赏析

  上片写黄州、黄石一带山光水色和田园风味。三幅画面组缀成色彩斑斓的乡村长卷。“西塞山”配上“白鹭飞”,“桃花流水”配上“鳜鱼肥”,“散花洲”配上“片帆微”。这就是从船行的角度自右至左依次排列为山—水—洲的画卷。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青、蓝、绿配上白、白、白,即青山、蓝水、绿洲配上白鹭、白鱼、白帆,构成一种素雅恬淡的田园生活图,这是长江中游黄州、黄石一带特有的田园春光。

  下片写效法张志和,追求“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答李端叔书》)的超然自由的隐士生活。“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勾画出了一个典型的`渔翁形象。“斜风细雨不须归”,描绘着“一蓑烟雨任*生”乐而忘归的田园生活情调。下片还是采用“青”(箬笠)、“绿”(蓑衣)与白(雨)的色调相配,烘托出了苏轼此时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全词虽属隐括词,但写出了新意。所表现的不是一般自然景物,而是黄州、黄石特有的自然风光。所表现的不是一般的隐士生活情调,而是属于苏轼此时此地特有的幽居生活乐趣。全词的辞句与韵律十分和谐,演唱起来,声情并茂,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苏轼离开黄州赴汝州途中,沿长江而下,在途中看到渔父生活的景象,即景联想,作该词描写渔父的生活。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浣溪沙·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2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江边白鹭在飞翔,散花洲外江上片片白帆船在轻轻地飘动。桃花水汛期鳜鱼长得肥胖。

  自有遮护全身的青竹壳斗笠,与斗笠相伴的还有绿蓑衣。斜风夹杂着细雨,过着乐而忘归的渔翁生活。

  注释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韵。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西塞山:又名道士矶,今湖北省黄石市辖区之山名。

  散花州:鄂东长江一带有三个散花洲,一在黄梅县江中,早已塌没。一在浠水县江滨,今成一村。一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江上建“怡亭”之小岛,当地人称之为“吴王散花滩”。该词中所写散花洲系与西塞山相对的浠水县管辖的散花洲。

  鳜(guì)鱼:又名“桂鱼”,长江中游黄州、黄石一带特产。

  庇:遮盖。

  箬(ruò)笠:用竹篾做的斗笠。

  蓑(suō)衣:草或棕作的雨衣。

  赏析

  上片写黄州、黄石一带山光水色和田园风味。三幅画面组缀成色彩斑斓的乡村长卷。“西塞山”配上“白鹭飞”,“桃花流水”配上“鳜鱼肥”,“散花洲”配上“片帆微”。这就是从船行的角度自右至左依次排列为山—水—洲的画卷。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青、蓝、绿配上白、白、白,即青山、蓝水、绿洲配上白鹭、白鱼、白帆,构成一种素雅恬淡的田园生活图,这是长江中游黄州、黄石一带特有的田园春光。

  下片写效法张志和,追求“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答李端叔书》)的超然自由的隐士生活。“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勾画出了一个典型的渔翁形象。“斜风细雨不须归”,描绘着“一蓑烟雨任*生”乐而忘归的田园生活情调。下片还是采用“青”(箬笠)、“绿”(蓑衣)与白(雨)的色调相配,烘托出了苏轼此时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全词虽属隐括词,但写出了新意。所表现的不是一般自然景物,而是黄州、黄石特有的自然风光。所表现的不是一般的隐士生活情调,而是属于苏轼此时此地特有的幽居生活乐趣。全词的辞句与韵律十分和谐,演唱起来,声情并茂,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苏轼离开黄州赴汝州途中,沿长江而下,在途中看到渔父生活的景象,即景联想,作该词描写渔父的'生活。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浣溪沙·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汛边白鹭在飞翔,散花洲外汛上片片白帆船在轻轻地飘动。桃花水汛期鳜鱼长得肥胖。

  自有遮护全身的青竹壳斗笠,与斗笠相伴的还有绿蓑衣。斜风夹杂着细雨,过着乐而忘归的渔翁生活。

  注释

  浣溪沙:山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韵。南山李煜有仄韵之作。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西塞山:又名道士矶,今湖北省黄石市辖区之山名。

  散花州:鄂东长汛一带有三个散花洲,一在黄梅县汛中,早已塌没。一在浠水县汛滨,今成一村。一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汛上建“怡亭”之小岛,当地人称之为“吴王散花滩”。该词中所写散花洲系与西塞山相对的浠水县管辖的散花洲。

  鳜(guì)鱼:又名“桂鱼”,长汛中游黄州、黄石一带特产。

  庇:遮盖。

  箬(ruò)笠:用竹篾做的斗笠。

  蓑(suō)衣:草或棕作的.雨衣。

  赏析: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苏轼离开黄州赴汝州途中,沿长江而下,在途中看到渔父生活的景象,即景联想,作该词描写渔父的生活。

  浣溪沙·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4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江边白鹭在飞翔,散花洲外江上片片白帆船在轻轻地飘动。桃花水汛期鳜鱼长得肥胖。

  自有遮护全身的青竹壳斗笠,与斗笠相伴的还有绿蓑衣。斜风夹杂着细雨,过着乐而忘归的渔翁生活。

  注释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韵。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西塞山:又名道士矶,今湖北省黄石市辖区之山名。

  散花州:鄂东长江一带有三个散花洲,一在黄梅县江中,早已塌没。一在浠水县江滨,今成一村。一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江上建“怡亭”之小岛,当地人称之为“吴王散花滩”。该词中所写散花洲系与西塞山相对的浠水县管辖的散花洲。

  鳜(guì)鱼:又名“桂鱼”,长江中游黄州、黄石一带特产。

  庇:遮盖。

  箬(ruò)笠:用竹篾做的斗笠。

  蓑(suō)衣:草或棕作的雨衣。

  赏析

  上片写黄州、黄石一带山光水色和田园风味。三幅画面组缀成色彩斑斓的乡村长卷。“西塞山”配上“白鹭飞”,“桃花流水”配上“鳜鱼肥”,“散花洲”配上“片帆微”。这就是从船行的角度自右至左依次排列为山—水—洲的画卷。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青、蓝、绿配上白、白、白,即青山、蓝水、绿洲配上白鹭、白鱼、白帆,构成一种素雅恬淡的田园生活图,这是长江中游黄州、黄石一带特有的`田园春光。

  下片写效法张志和,追求“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答李端叔书》)的超然自由的隐士生活。“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勾画出了一个典型的渔翁形象。“斜风细雨不须归”,描绘着“一蓑烟雨任*生”乐而忘归的田园生活情调。下片还是采用“青”(箬笠)、“绿”(蓑衣)与白(雨)的色调相配,烘托出了苏轼此时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全词虽属隐括词,但写出了新意。所表现的不是一般自然景物,而是黄州、黄石特有的自然风光。所表现的不是一般的隐士生活情调,而是属于苏轼此时此地特有的幽居生活乐趣。全词的辞句与韵律十分和谐,演唱起来,声情并茂,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苏轼离开黄州赴汝州途中,沿长江而下,在途中看到渔父生活的景象,即景联想,作该词描写渔父的生活。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浣溪沙·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汛边白鹭在飞翔,散花洲外汛上片片白帆船在轻轻地飘动。桃花水汛期鳜鱼长得肥胖。

  自有遮护全身的青竹壳斗笠,与斗笠相伴的还有绿蓑衣。斜风夹杂着细雨,过着乐而忘归的渔翁生活。

  注释

  浣溪沙:山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韵。南山李煜有仄韵之作。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西塞山:又名道士矶,今湖北省黄石市辖区之山名。

  散花州:鄂东长汛一带有三个散花洲,一在黄梅县汛中,早已塌没。一在浠水县汛滨,今成一村。一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汛上建“怡亭”之小岛,当地人称之为“吴王散花滩”。该词中所写散花洲系与西塞山相对的浠水县管辖的散花洲。

  鳜(guì)鱼:又名“桂鱼”,长汛中游黄州、黄石一带特产。

  庇:遮盖。

  箬(ruò)笠:用竹篾做的斗笠。

  蓑(suō)衣:草或棕作的雨衣。

  赏析: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苏轼离开黄州赴汝州途中,沿长江而下,在途中看到渔父生活的景象,即景联想,作该词描写渔父的生活。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优选【5】篇(扩展4)

——赠别原文翻译及赏析优选【5】份

  赠别原文翻译及赏析 1

  赠别二首·其二

  唐代: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译文及注释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zūn)前笑不成。

  多情的人却像是无情人儿一样冰冷,在离别的酒宴上只觉笑不出声。

  多情句:意谓多情者满腔情绪,一时无法表达,只能无言相对,倒象彼此无情。樽:酒杯。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仿佛还有惜别的心意,替离别的人流泪到天明。

  译文及注释

  译文多情的人却像是无情人儿一样冰冷,在离别的酒宴上只觉笑不出声。

  蜡烛仿佛还有惜别的心意,替离别的人流泪到天明。

  注释

  多情句:意谓多情者满腔情绪,一时无法表达,只能无言相对,倒象彼此无情。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创作背景

  这首组诗是诗人杜牧在公元835年(大和九年),由淮南节度使掌**升任监察御史,离扬州奔赴长安,与在扬州结识的歌妓分别之作。本首诗即是其中的第二首。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诗人对妙龄歌女留恋惜别的心情。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聚首如胶似漆作别却像无情;只觉得酒宴上要笑笑不出声。

  诗人同所爱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分别,感情是千头万绪的。“多情却似总无情”,明明多情,偏从“无情”着笔;着一“总”字,又加强了语气,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诗人爱得太深、太多情,以致使他觉得,无论用怎样的方法,都不足以表现出内心的多情。别筵上,凄然相对,像是彼此无情似的。越是多情,越显得无情,这种情人离别时最深切的感受,诗人把它写了出来。“唯觉樽前笑不成”,要写离别的悲苦,他又从“笑”字入手。一个“唯”字表明,诗人是多么想面对情人,举樽道别,强颜欢笑,使所爱欢欣!但因为感伤离别,却挤不出一丝笑容来。想笑是由于多情,“笑不成”是由于太多情,不忍离别而事与愿违。这种看似矛盾的情态描写,把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说得委婉尽致,极有情味。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案头蜡烛有心还惜别;你看它替我们流泪流到天明。

  题为“赠别”,当然是要表现人的惜别之情,然而诗人又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诗人带着极度感伤的心情去看周围的客观世界,于是眼中的一切也都带上了感伤的色彩。蜡烛本是有烛芯的',所以说“蜡烛有心”;而在诗人眼里烛芯却变成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化了。在诗人眼里,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公的离别而伤心了。“替人垂泪到天明”,“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层。“到天明”又点出了告别宴时间之长,这也是诗人不忍分离的一种表现。

  齐梁之间的江淹曾经把离别的感情概括为“黯然销魂”四字,但这种感情的表现,却因人因事的不同而千差万别;这种感情本身,也不是“悲”、“愁”二字所能了得。杜牧此诗不用“悲”、“愁”等字,却写得坦率、真挚、道出了离别时的真情实感。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赠别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译文

  玉瓶中装着美酒佳酿,已经送别了数里地,该是返回之时了。

  把马系在垂杨下,在大道上饮酒。

  远望天边看到幽幽绿水,遥远的海上看到隐隐约约的青山。

  酒兴过后就要分别了,你们快回去,不要看到酒醉离别的悲伤情态。

  注释

  广陵:今江苏扬州。

  沽:买。

  垂杨:即垂柳。

  渌水:清澈的绿水。

  袂:衣袖;分袂,指离别。

  赏析

  首联“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写携酒送别。唐诗中的离别总是弥漫着浓浓的'酒香,这首诗更是如此,开篇未写送别先说沽酒:精美的玉瓶里盛着新买的香醇的美酒,送君数里,终于到达分别的地点。这两句好像**叙述,实际上蕴含了对朋友深厚的情谊:瓶为“玉瓶”,酒为“美酒”,从容器的精致名贵和酒的香醇清洌可以看出作者对友人的重视。这种感情在第二句更加明确:“数里送君还”,送君数里,可见为了送别朋友走了很长的路,惜别之情见于言外。

  颔联“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紧承上句,写作者与朋友在长满垂柳的大路边下马停留,临别再饮上几杯饯行的酒。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俗,所以送别诗中常见柳色依依。系马于垂柳之下,举杯于大道之间,作者通过两个前后相承的动作,营造出一种开阔畅达的意境,暗示出这并非是一次黯然销魂的伤情之别。需要提出的是,这两句语言虽舒缓*易,却有一种很强的画面感,垂杨、大道、系马、举杯,使读者眼前浮现出一幅柳阴送别图,给人以美的享受。

  扬州地处内陆,并不靠海,也没有十分广阔的水域,所以颈联“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当是作者与友人谈话的内容,而非眼前实景。不管是久别重逢还是即将离别,相知的人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这两句是对朋友说:此去一行,你将会有许多美好的经历,可以在遥远的地方欣赏大海的美景,可以在广阔的海面上见到缥缈的青山。对美好前景的展望寄寓着对朋友的衷心祝福,不见勉励之辞而暗含勉励之意,景色的描述中凝结了深厚的情感,可以看出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有了颈联两句展望美好前景所作的情感铺垫,最后一联的豁达结尾也就水到渠成了:“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畅饮美酒、畅谈友谊,但终究还是要离别。作者好像在劝慰朋友:既然等待你的将是丰富美好的旅程,那么就快点启程吧,我们不须作小儿女的离别时的伤情之态,甚至饯别的酒也不须喝醉。将这次离别当成一个美好旅程的开始,将来重逢再细叙别后种种……

  李白这首诗一改赠别诗伤感忧郁的常见基调,惜别而不伤别,语言*易自然,意象开阔疏朗,情调昂扬乐观,显示出作者豪放洒脱、风调俊爽的豁达性格。

  创作背景

  李白酷爱饮酒,他的诗也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此诗作于开元十四年(726)春,当时李白二十六岁,首次游金陵(今江苏南京),拟赴广陵(今江苏扬州)。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赠别原文翻译及赏析 3

  赠别二首·其二

  唐代: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译文及注释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zūn)前笑不成。

  多情的人却像是无情人儿一样冰冷,在离别的酒宴上只觉笑不出声。

  多情句:意谓多情者满腔情绪,一时无法表达,只能无言相对,倒象彼此无情。樽:酒杯。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仿佛还有惜别的.心意,替离别的人流泪到天明。

  译文及注释

  译文多情的人却像是无情人儿一样冰冷,在离别的酒宴上只觉笑不出声。

  蜡烛仿佛还有惜别的心意,替离别的人流泪到天明。

  注释

  多情句:意谓多情者满腔情绪,一时无法表达,只能无言相对,倒象彼此无情。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创作背景

  这首组诗是诗人杜牧在公元835年(大和九年),由淮南节度使掌**升任监察御史,离扬州奔赴长安,与在扬州结识的歌妓分别之作。本首诗即是其中的第二首。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诗人对妙龄歌女留恋惜别的心情。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聚首如胶似漆作别却像无情;只觉得酒宴上要笑笑不出声。

  诗人同所爱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分别,感情是千头万绪的。“多情却似总无情”,明明多情,偏从“无情”着笔;着一“总”字,又加强了语气,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诗人爱得太深、太多情,以致使他觉得,无论用怎样的方法,都不足以表现出内心的多情。别筵上,凄然相对,像是彼此无情似的。越是多情,越显得无情,这种情人离别时最深切的感受,诗人把它写了出来。“唯觉樽前笑不成”,要写离别的悲苦,他又从“笑”字入手。一个“唯”字表明,诗人是多么想面对情人,举樽道别,强颜欢笑,使所爱欢欣!但因为感伤离别,却挤不出一丝笑容来。想笑是由于多情,“笑不成”是由于太多情,不忍离别而事与愿违。这种看似矛盾的情态描写,把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说得委婉尽致,极有情味。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案头蜡烛有心还惜别;你看它替我们流泪流到天明。

  题为“赠别”,当然是要表现人的惜别之情,然而诗人又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诗人带着极度感伤的心情去看周围的客观世界,于是眼中的一切也都带上了感伤的色彩。蜡烛本是有烛芯的,所以说“蜡烛有心”;而在诗人眼里烛芯却变成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化了。在诗人眼里,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公的离别而伤心了。“替人垂泪到天明”,“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层。“到天明”又点出了告别宴时间之长,这也是诗人不忍分离的一种表现。

  齐梁之间的江淹曾经把离别的感情概括为“黯然销魂”四字,但这种感情的表现,却因人因事的不同而千差万别;这种感情本身,也不是“悲”、“愁”二字所能了得。杜牧此诗不用“悲”、“愁”等字,却写得坦率、真挚、道出了离别时的真情实感。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赠别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唐代·杜牧《赠别二首·其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十三四岁的少女姿态袅娜,举止轻盈美好,就像二月里含苞待放,初现梢头的豆蔻花。

  十里扬州路的春风骀荡,珠帘翠幕中的佳人姝丽没有比得上她。

  注释

  娉娉袅袅:形容女子体态轻盈美好。十三余:言其年龄。

  豆蔻:据《本草》载,豆蔻花生于叶间,南人取其未大开者,谓之含胎花,常以比喻处女。

  “春风二句”:说繁华的扬州城中,十里长街上有多少歌楼舞榭,珠帘翠幕中有多少佳人姝丽,但都不如这位少女美丽动人。

  鉴赏

  这首诗是诗人赠别一位相好的歌妓的,从同题另一首(“多情却似总无情”)看,彼此感情相当深挚。不过那一首诗重在“惜别”,这一首却重在赞颂对方的美丽,引起惜别之意。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一朵豆蔻花。

  第一句就形容了一番:“娉娉袅袅”是身姿轻盈美好的样子,“十三余”则是女子的芳龄。七个字中既无一个人称,也不沾一个名词,却能给人以完整、鲜明生动的印象,使人如目睹那美丽的倩影。全诗正面描述女子美丽的只有这一句话。就这一句还避实就虚,其造句真算得空灵入妙。第二句不再写女子,转而写春花,显然是将花比女子。“豆蔻”产于南方,其花成穗时,嫩叶卷之而生,穗头深红,叶渐展开,花渐放出,颜色稍淡。南方人摘其含苞待放者,美其名曰“含苔花”,常用来比喻处女。而“二月初”的豆蔻花正是这种“含苔花”,用来比喻“十三余”的小歌女,是形象优美而又贴切的。而花在枝“梢头”,随风颤动的样子,尤为可爱。所以“豆蔻梢头”又暗自照应了“娉娉袅袅”四字。这里的比喻不仅语新,而且十分精妙;又似信手拈来,写出人似花美,花因人艳,说它新颖独到是不过分的。一切“如花似玉”、“倾国倾城”之类比喻形容,在这样的诗句面前都会黯然失色。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小诗的后两句是说,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

  当时诗人正要离开扬州,“赠别”的对象就是她在幕僚诗意生活中结识的一位扬州歌妓。所以第三句写到“扬州路”。唐代的扬州经济文化繁荣,时有“扬一益(益州)二”之称。“春风”句意兴酣畅,渲染出大都会富丽豪华的气派,使人如睹十里长街,车水马龙,花枝招展······这里歌台舞榭密集,美女如云。“珠帘”是歌楼房栊设置,“卷上珠帘”则看得见“高楼红袖”。而扬州路上不知有多少珠帘,所有帘下不知有多少红衣翠袖的美人,但“卷上珠帘总不如”!这里“卷上珠帘”四字用得很不*常,它不但使“总不如”的结论更形象,更有说服力;而且将扬州珠光宝气的繁华一并传出。诗用压低扬州所有美人的美来突出一人之美,有众星拱月的效果。由于有前两句美妙的比喻,这里这种“强此弱彼”的写法显然自然入妙。

  杜牧这首诗,从意中人写到花,从花写到春城闹市,从闹市写到美人,最后又烘托出意中人。二十八字挥洒自如,游刃有余。

  文学艺术要求不断求新。因陈袭旧是没有出路的。即使形容取喻,也贵在独到。从这个角度看杜牧的《赠别》,也不能不承认他是天才的诗人。

  赠别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韵译

  聚首如胶似漆作别却象无情;

  只觉得酒筵上要笑笑不出声。

  案头蜡烛有心它还依依惜别;

  你看它替我们流泪流到天明。

  注释

  多情句:意谓多情者满腔情绪,一时无法表达,只能无言相对,倒象彼此无情。

  樽:酒杯。

  赏析

  这一首着重写惜别,描绘与她的筵*上难分难舍的情怀。首名写离筵之上压抑无语,似乎冷淡无情;次句以“笑不成”点明原非无情,而是郁悒感伤,实乃多情,回应首句。

  齐、梁之间的诗不用“悲”、“愁”等字,却写得坦率、真挚,道出了离别时的真情实感。

  诗人同所爱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分别,感情是千头万绪的。“多情却似总无情”,明明多情,偏从“无情”着笔,著一“总”字,又加强了语气,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诗人爱得太深、太多情,以至使他觉得,无论用怎样的方法,都不足以表现出内心的多情。别筵上,凄然相对,象是彼此无情似的。越是多情,越显得无情,这种情人离别时最真切的感受,诗人把它写出来了。“唯觉樽前笑不成”,要写离别的悲苦,他又从“笑”字入手。一个“唯”字表明,诗人是多么想面对情人,举樽道别,强颜欢笑,使所爱欢欣!但因为感伤离别,却挤不出一丝笑容来。想笑是由于“多情”,“笑不成”是由于太多情,不忍离别而事与愿违。这种看似矛盾的情态描写,把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说得委婉尽致,极有情味。

  题为“赠别”,当然是要表现人的惜别之情。然而诗人又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诗人带着极度感伤的心情去看周围的世界,于是眼中的一切也就都带上了感伤色彩。这就是刘勰所说的:“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蜡烛”本是有烛芯的,所以说“蜡烛有心”;而在诗人的眼里烛芯却变成了“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化了。在诗人的眼里,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的离别而伤心了。“替人垂泪到天明”,“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层。“到天明”又点出了告别宴饮时间之长,这也是诗人不忍分离的一种表现。

  诗人用精炼流畅、清爽俊逸的语言,表达了悱恻缠绵的情思,风流蕴藉,意境深远,余韵不尽。就诗而论,表现的感情还是很深沉、很真挚的。杜牧为人刚直有节,敢论列大事,却也不拘小节,好歌舞,风情颇张,本诗亦可见此意。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优选【5】篇(扩展5)

——偶成原文翻译及赏析优选【5】篇

  偶成原文翻译及赏析 1

  春日偶成·云淡风轻*午天

  朝代:宋代

  作者:程颢

  原文:

  云淡风轻*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注解:

  此明道先生自咏其闲居自得之趣。言春日云烟淡荡,风日轻清,时当*午,天气融和。傍随于花柳之间,凭眺于山川之际,正喜眼前风景,会心自乐,恐时人不识,谓余偷闲学少年之游荡也。

  O宋程颢,字伯淳,洛阳人。谥明道先生,,从祀孔子庙庭。

  ①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午天:指中午。

  ②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傍,一作“望”。傍,靠*,依靠。随,沿着。川:瀑布或河畔。

  ③时人:一作“旁人”。余心:我的心。余:一作“予”,我。

  ④将谓:就以为。将:乃,于是,就。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译文:

  云淡、风轻、花红、柳绿,加上*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一幅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身处这宜人的景色,我完全陶醉了。可是谁知道我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我像年轻人一样偷闲贪玩呢!

  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开头两句写云淡风轻、繁花垂柳,一片大自然的郁勃生机;第三句是诗意的转折和推进,第四句更进一步说明自己并非学少年偷闲春游,它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哲理,以及对自然及宇宙的认识。全诗表达了理学家追求*淡自然、不急不躁的修身养性的色彩和水到渠成的务实功夫,也表现了一种闲适恬静的意境。风格*易自然,语言浅*通俗。全诗写出了诗人怀念少年时在故乡时的事情,表达了诗人心中对少年、故乡的怀念。

  偶成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秋日偶成

  [宋代]程颢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日子闲散的时候,没有一样事情不自如从容,早晨醒来,东边的窗子早已**头照得一片通红。

  静观万物,都可以得到自然的.乐趣,人们对一年四季中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一样的。

  道理通着天地之间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思想渗透在风云变幻之中。

  只要能够富贵而不骄奢淫逸,贫贱而能保持快乐,这样的男子汉就是英雄豪杰了。

  注释

  从容:不慌不忙。

  觉:醒。

  静观:仔细观察。。

  自得:安逸舒适的样子。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通:通达。

  淫:放纵。

  豪雄:英雄。

  赏析:

  一个“闲来无事”的程颢,过着优哉悠哉的生活,想什么时候起床就什么时候起床,甚至“东窗”的红太阳晒屁股了才起床。看尽世态变迁的程颢可谓静观其变,悠闲自得地看着万物的自然消长;荣衰宠辱、春夏秋冬,也一样与普通人一样高兴而来、怡然而去,欣赏各自的特有佳景。想到天地之外无形的东西,想到人世间风云的变幻。他已经把富贵贫贱之类的东东置于脑后了。尽管是闲来无事,从容不迫,但作者也不是不吃人间烟火的,也是“四时佳兴与人同”的。“道通天地”那些形而上的东西作者想到了,“风云变态”中形而下的东西他也非常关心,身居斗室不忘天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富贵不淫贫贱乐”。

  沉思宇宙的奥妙时,有形的天地还不足以穷尽道的神奇力量。道是万物的来源,却不随着万物而增减,实在是玄之又玄。思绪随着风起云涌,幻化为各种奇情想象,简直是无所不能,极尽逍遥之能事。

  孔子主张“贫而乐”,孟子宣称“富贵不能淫”。合而观之,就是“富贵不淫贫能乐”,在富贵时不致流连忘返、迷失本性,在贫困时却能不改其乐。能抵达这种境界,就是“豪雄”了。总之,大丈夫精神是:居仁由义,发强刚毅,乐天知命——三位一体。

  前人曾说,宋诗好发议论,味同嚼蜡。其实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哲理诗,是诗人对社会、对人生、宇宙自然的深刻观察,而且有鲜明的形象伴和,给人以启迪智慧的理趣。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等等,就能给人以启迪智慧的理趣。《偶成》诗,议论缺乏形象,加之其思想和今人相去较远,确给人有味同嚼蜡之感。至于今人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程诗中的“富贵不淫贫贱乐”,虽有相通处,但其内涵和实质已有较大的不同,这是应当注意的。

  偶成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秋日偶成

  [宋代]程颢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日子闲散的时候,没有一样事情不自如从容,早晨醒来,东边的窗子早已**头照得一片通红。

  静观万物,都可以得到自然的乐趣,人们对一年四季中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一样的。

  道理通着天地之间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思想渗透在风云变幻之中。

  只要能够富贵而不骄奢淫逸,贫贱而能保持快乐,这样的男子汉就是英雄豪杰了。

  注释

  从容:不慌不忙。

  觉:醒。

  静观:仔细观察。。

  自得:安逸舒适的样子。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通:通达。

  淫:放纵。

  豪雄:英雄。

  赏析:

  一个“闲来无事”的程颢,过着优哉悠哉的生活,想什么时候起床就什么时候起床,甚至“东窗”的红太阳晒屁股了才起床。看尽世态变迁的程颢可谓静观其变,悠闲自得地看着万物的自然消长;荣衰宠辱、春夏秋冬,也一样与普通人一样高兴而来、怡然而去,欣赏各自的特有佳景。想到天地之外无形的东西,想到人世间风云的变幻。他已经把富贵贫贱之类的东东置于脑后了。尽管是闲来无事,从容不迫,但作者也不是不吃人间烟火的,也是“四时佳兴与人同”的。“道通天地”那些形而上的东西作者想到了,“风云变态”中形而下的东西他也非常关心,身居斗室不忘天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富贵不淫贫贱乐”。

  沉思宇宙的奥妙时,有形的天地还不足以穷尽道的神奇力量。道是万物的来源,却不随着万物而增减,实在是玄之又玄。思绪随着风起云涌,幻化为各种奇情想象,简直是无所不能,极尽逍遥之能事。

  孔子主张“贫而乐”,孟子宣称“富贵不能淫”。合而观之,就是“富贵不淫贫能乐”,在富贵时不致流连忘返、迷失本性,在贫困时却能不改其乐。能抵达这种境界,就是“豪雄”了。总之,大丈夫精神是:居仁由义,发强刚毅,乐天知命——三位一体。

  前人曾说,宋诗好发议论,味同嚼蜡。其实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哲理诗,是诗人对社会、对人生、宇宙自然的深刻观察,而且有鲜明的形象伴和,给人以启迪智慧的理趣。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等等,就能给人以启迪智慧的理趣。《偶成》诗,议论缺乏形象,加之其思想和今人相去较远,确给人有味同嚼蜡之感。至于今人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程诗中的“富贵不淫贫贱乐”,虽有相通处,但其内涵和实质已有较大的不同,这是应当注意的。

  偶成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原文:

  春日偶成

  程颢〔宋代〕

  云淡风轻*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译文:

  韵译云儿淡,风儿轻,时*春日中午,傍着花,随着柳,我向河岸漫步。春游愉悦的心情呀,人们并不了解,于是说我忙里偷闲,强学少年童。

  散译接*正午时分,天上飘着淡淡的云,偶尔刮起一阵微风。穿行于花柳之间不知不觉来到了前面的河边。旁人不知道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在学少年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

  注释:

  偶成:偶然写成。

  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

  午天:指中午的太阳。

  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傍,靠*,依靠。随,沿着。

  川:瀑布或河畔。

  时人:一作“旁人”。

  余心:我的心。

  余:一作“予”,我。

  将谓:就以为。

  将:乃,于是,就。

  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赏析:

  自其一首即景诗,描发素天郊游的心情以及素天的景象,也其一首发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素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开头两句发云淡风轻、繁花垂柳,一片大自然的郁勃生机;第三句其诗意的转折和推进,第四句更进一步说明自己并非学少年偷闲素游,它所要表达的其一种哲理,以及对自然及宇宙的认识。

  “云淡风轻*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看似十分*淡,但如细细品味,却有几层意思在其中。其一,发自己素游所见、所感。云淡风轻,傍花随柳,寥寥数笔,不仅出色地勾画出了素景,而且强调了动感—和煦的素风吹拂大地,自己信步漫游,到处其艳美的鲜花,到处其袅娜多姿的绿柳,可谓“人在图画中”。其二,着重发自己留连忘返的心情。自种心情主要其通过‘*午天”、“过前川”六字自然而然地传达出来的。所谓“*午天”,并不其说自己时至中午才出来游素,而其用“*”来强调自己只顾素游忘了时间,用自已的突然发现来表现自己沉醉于大自然的心情。同样,“过前川”也并不仅仅其简单地描发自己向河岸漫步的情况,而其用“过”来强调自己在素花绿柳的伴随下“过”了前面的河流才发现自己只顾游素,不知不觉已经境了很远很远。自样,自两句诗尽管描发的只其云风花柳等自然景观和作者喜爱它们的心情,但其中更隐括着一种作者要忘世脱俗的高稚情调,正其自种情调,才使他几乎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劳,达到了如醉如痴的境界。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主要其诗人自己内心世界的直接抒发。本来,在云淡风轻的大好素色中漫游,在素花绿柳的簇拥中陶冶自己的情性,自应该其十分自然的事,但其,在扼**们性灵的封建时代,自似乎只应该其有些“狂”劲儿的少年人才能,而须眉长者只应该端然危坐,摆出一副冷冰冰的面孔才行。然而,尽管程颢其一位著名的理学家,尽管他发自首诗时很可能已经其一位蔼然长者,可他仍然无法抗拒大自然对他的吸引,做出一些为“时人”所不能理解的举动。自其中包括了他对自然真性的追求和理解,同时也包括了他对一般“时人”的嘲笑与讽刺,既表现了他对子人生价值的另一种认识,也表现出了他乐在其中,孤芳自赏的高雅。至此,一向被人们认为其道貌岸然的理学家也有意无意地披露了他性格的另一个侧面:他不仅生活在令人窒息的“理”的世界中,还其一个对大自然充满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只不过他的感情经常被“理”压抑和扭曲罢了。

  全诗色泽协调,情景交融,表现了作者追求*淡自然、不急不躁的修身养性的性格色彩和水到渠成的务实功夫,也表现了一种闲适恬静的意境。诗歌风格*易自然,语言浅*通俗。全诗发出了诗人怀念少年时在故乡时的事情,表达了诗人心中对少年时代以及对故乡黄陂的怀念。

  作者介绍:

  程颢(1032—1085),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偶成原文翻译及赏析 5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古诗简介

  《偶成》是北宋诗人程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作者用诗歌的形式总结自己的治学心得,宣扬其理学思想的作品。诗的首联从日常起居入手,写贬官后闲适生活,其余三联均围绕说理展开,中间二联体现的是作者的自然观,尾联则是作者的人生观,这些都十分典型地体现了宋代理学知天命、乐大道的通达态度。这首诗注重归纳推理,缺乏形象,枯燥乏味,情理及艺术方面都不甚可取。

  翻译/译文

  闲暇之时事事皆能从容,睡觉醒来东窗日照霞红。

  冷静观察万物都有自得,四季兴致感受与人相同。

  道理通达天地形体以外,深思进入风云变化之中。

  富贵不惑贫贱亦是安乐,男人做到此境便是英雄。

  注释

  ⑴从容:不慌不忙。

  ⑵觉:醒。

  ⑶静观:仔细观察。自得:安逸舒适的样子。

  ⑷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佳兴:好兴致。

  ⑸道:引申为规律、原理、准则。通:通达。

  ⑹淫:放纵。

  ⑺豪雄:英雄豪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反对王安石变法后,被贬谪回到洛阳后所作的。作为一名道德修养已经达到很高境界的理学家,作者所思考的并不是个人的得失与荣辱。他的安闲来自于内心的强大以及对天道至理的准确把握。换言之,即安闲是果,得道是因。这首诗即是体现这一心态的作品。

  赏析/鉴赏

  《偶成》诗是作者用诗歌的形式总结自己的治学心得,宣扬其理学思想的作品。归纳推理,缺乏形象,枯燥乏味,情理及艺术方面都不甚可取。

  首联说自己心境清闲,事事从容,睡醒之时,红日高照。此处的“闲”,是佛、道两家宣扬的“心气和*”、“收心忍性”,从心灵中清除七情六欲,是谓“无生”。这均是修身养性的结果,是清静无为的化境。按照二程理学修养的程序:“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就是首句“闲”的内涵,只有如此,才能“无事不从容”,即事事从容。从容的表现就是第二句描绘的“睡觉东窗日已红”。一觉睡醒,红日高照,满窗红亮。一、二两句可看作因果关系。

  以下进一步申述事事从容的结果,宣讲理学哲理。颔联说世间万事万物,虽然纷纭变幻,千奇百态,但只要静静地观察,就能穷极物理、格物致知。程颢说的“格物”当然不是今人所说的科学研究自然和人类社会。程颢说“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所谓“格物”就是“理与心,而人不能会之于一”,因此要去“私意”(存天理,去人欲),从内心大作文章。他们认为万物都有一个绝对不变的理。只有这样,春夏秋冬,四季佳景,才能和别人一样地同享共待。颈联进一步解释“自得”之境界。程颢所谓的“道”是同“形”一起来讲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即抽象概括,概括出的抽象原则叫“道”。“形而下”,指具体的事物,即“器”,而道与器的关系是道藏于器,即具体的器离不开抽象的道。道体之大,天地万物,风云变态,自然社会,无所不重,莫有不通。“思”就是思考,抽象、概括,亦即颔联所谓的“静观”。“思鹜八极,心游万仞”的结果,就可以抽象出道。这种“格物致知”的功夫,指导人立身处世的最高准则,就是尾联讲的“富贵不淫贫践乐”。按照二程的理学思想“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他们认为,天之生物有贵贱等级的区别,有大小,有长短,君子是大,小人是小,就是“天理”,因此程颢要求处富贵而不淫,安贫贱而自乐。男子汉若能修养到这一步,就是英雄豪杰,就是伟丈夫。

  前人曾说,宋诗好发议论,味同嚼蜡。其实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哲理诗,是诗人对社会、对人生、宇宙自然的深刻观察,而且有鲜明的形象伴和,给人以启迪智慧的理趣。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等等,就能给人以启迪智慧的理趣。《偶成》诗,议论缺乏形象,加之其思想和今人相去较远,确给人有味同嚼蜡之感。至于今人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程诗中的“富贵不淫贫贱乐”,虽有相通处,但其内涵和实质已有较大的不同,这是应当注意的。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优选【5】篇(扩展6)

——《春暮》原文翻译及赏析优选【5】篇

  《春暮》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原文:

  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

  唐代:韦庄

  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译文:

  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注释:

  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

  玉关:玉门关,这里泛指征人所在的远方。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mèi)湿斑红泪滴。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袂:衣袖。红泪:泪从涂有胭脂的面上洒下,故为“红泪”。又解,指血泪。文学作品中常把女子悲哭的泪水称为“红泪”。

  赏析:

  这首词写思妇对征人的怀念。

  上片写小搂远望。一个“独”字写出她上楼并非为了赏心,而是怀念远人的表现;第二句写出所望的地点是“玉关”,以显示征人去地之远。“芳草路”虚实相生,有芳草萋萋,王孙不归的感叹。“消息”三句是“愁望”后的行动,表现了无可奈何的伤感。

  下片写空闺叹息:望落花而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不禁潸然泪下,罗衣湿透。结末二句,是女主人公的特殊心理活动:千山万水与征人相隔遥望,但自己却未去过。妙在“不曾行”三字,她归怨于不曾行千山万水,故梦魂难觅。翻腾一笔,声哀情苦。

  韦庄词的一个很大的特色是它的叙事性,而叙事性的特点是它的动作性。即以此词为例,写一位闺中少妇思念远方良人,不是如一般词作者那样静止地以景物描写烘托她的愁思离绪,而是动态地写她此时此刻的行为举止,以此显现她内心世界中纷乱的愁云:她独自走上小楼,眺望远方的道路,未见人影而又怅然回到闺房之中。她寂寞地坐看着庭院中的落花,眼泪不觉又流了下来,沾湿了衣袖,滴湿了衣襟……这里看到的不是一个静态的画面,而是一连串不断变化着的动作。如果以此为脚本,让一位演员采表演,定然会作出几个连续性的小品。而这种特点在其他同类题材的词作中是比较少见的。

  下面沿着上下两阕的顺序进一步审视一下这首词动作性描写的特点:“独上小楼”,似乎看到女主人上楼时倦慵的步履。此时春天将尽,柳絮飘绵,独守空闺的少妇的缭乱春愁可以想见。她双眉不展,痴痴地望着蜿蜒曲折地通向玉关的小路,路边萋萋芳草益发引动了她念远的情思。古诗云:“春草兮萋萋,王孙兮不归”;“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芳草天涯正是离恨的象征、盼归的触媒。然而路上看不到一个人影。远方的消息仍是杳如黄鹤,于是她的希望又变成泡影,只好锁着眉头,又悻悻地下楼回屋,尽管是锦帐绣帘也令人难耐难栖……这一阕中连用“上”“望”“逢”“敛”“归”等五个动作性词语,大家不仅看到她敛眉的愁容,也看到她来往的身影,透过容态身影略已窥见她寂寞的灵魂。

  下阕写的是她“归绣户”后的情态和心迹,也仍然贯穿着动作性的特征,她坐看落花、空自叹息,罗袖掩面,泪珠频滴。这里连用“坐”“叹”“湿”“滴”四个动作性词语写出她的静中之动,大家似乎听到她叹息的声音,看到她久坐的身影,落花的飘零,泪珠的晶莹。“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虽然写的是女主人公“坐看落花”时的心理活动,但也仍然富有动作性的特征:从此地到玉关中间隔着万水千山,我从未走过一次,即使入睡后梦魂想去寻找他,也因不识去路而不知该怎样去寻觅。这里也连用“行”“觅”二字,表明动作性特点也渗透于心理活动的描写之中。这最后二句堪称妙词妙笔:白天未曾走过的路,夜间梦魂也无法去寻觅,这种推理好象具有逻辑的合理性;然而即使是白天作过的事,梦中怎么能够重复,这又显出了这种推理的想当然性。词人故意以这种带有很大或必然性的推理来表现人物思远的无可奈何的心情。她在梦中也不能与良人相会,这就更表现出她的孤独和寂寞。

  《春暮》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春暮西园

  明代: 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译文:

  在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美景里,春天的美丽的光景仿佛快要从春雨中走过的样子。

  而在这暮春时节里虽然农人家的花快要落尽了,但菜畦地里今天来的蝴蝶分外的多。

  注释:

  晴波:阳光下的水波。

  赏析:

  这首《春暮西园》诗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并有“明代诗人之冠”美誉的诗人高启的作品。此诗曾作为诗歌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的语文试题中。

  从诗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田园诗,写的是晚春时景。首句“绿池芳草满晴波”,“绿”、“芳”,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了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春天美景,“晴波”即阳光,“满”字形象地写出阳光洒满水池的景象。次句“春色都从雨里过”,点明春天的气候特点以及春色将尽的情景,从春天的多雨更衬托出阳光的可贵。

  第三句“知是人家花落尽”,“花落尽”进一步说明已是暮春时节,“知”字表明“花落尽”是作者的推测,为虚写。末句“菜畦今日蝶来多”暗点西园,诗人不因春光逝去而感伤,而是描写“蝶来多”,写出尽管春尽,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畅流转,意象动静皆备,丰富唯美,写景状物虚实相生,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春暮》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踏莎行·春暮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

  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

  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译文:

  春色将尽,莺声燕语渐渐不闻,满地落花堆积,稀疏的青梅斜挂枝头,眼见着春残夏初了。蒙蒙细雨中,一个消瘦的女子静静独立在画阁外,眼前的屏风半掩着厅堂,惟见缕缕沉香从屏后袅袅散来,更添了几分幽幽的心事。遥想当年,我们依依惜别时的深情约定啊。如今一别经年,远方的他依然杳无音讯,可晓得我这份断肠的思念么。妆奁久未开,菱饰尘灰满,眼下竟然连照镜的心都懒了。只是落寞地倚在栏杆上,心下纵万语千言,却又向谁人说起?惟有无语凝噎,暗自销魂罢了。天空灰蒙蒙的,黯然地衔着绵绵不尽的芳草,一如我的思念。

  注释:

  ⑴阑:消失。

  ⑵红英:红花。

  ⑶屏山:屏风。

  ⑷密约:指男女之间互诉衷情,暗约佳期。

  ⑸沉沉:深沉。此指重大之事,即终身之事。

  ⑹杳杳:深远无边际。

  ⑺菱花:镜子。

  ⑻慵将照:懒得拿起镜子来照。慵:懒散。将:拿。

  ⑼销魂:形容极度伤心。

  赏析:

  这阕踏莎行题为“春暮”,写的是闺中女子在“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的时节盼望离人的情景。相传是寇准罢知青州时的依托之作。以美人比自己,以所望密约的人比朝廷,不妨聊备一说。

  寇莱公的词,文字并不如温小山那么丰瞻华美,用辞也并不如辛弃疾那般句句掉书包,但是全篇读来,就会有一种清雅脱俗的感觉,此篇也是一样,上片写景,下片写情,词句简单明白。

  开篇“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已是名句,渐次绘出一幅暮春风物,莺儿声老,红英落尽后,梅树上也结出了小小的青色果子。由所闻到所见,在在写出一片清幽。

  与一般写暮春景色的作品不同,此篇并没有在一开始就极力渲染悲伤的氛围,这几句犹如画卷将展,虽然只是开头,已见佳妙。

  “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细雨迷蒙中,画堂里的景色已看的不很清楚了,屏风的掩映下,只能看到未燃尽的檀香,余烟袅袅。前三句说的是景色的静,现下说的,便是室内的静了。

  此时,这幅“暮春图”也展开一半。上片句句写景,既不显得满怀凄怆也没有显得赏心悦目,仔细玩味,只能看的出一个“静”字。也许寇准是想在上片营造出一个无比静谧的环境,而更能显出下片起伏不定的情感吧,因而在上片结句处以袅袅的余香,引出闺中美人的思绪。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曾经互诉衷肠,暗约佳期,到此时,一切都如石沉大海;别后的相思之情,又向谁诉说呢?菱花镜很久没有打开照过,已经积满了灰尘。既然离人未归,又为谁梳妆?为谁打扮?

  这三句连贯直下,把她为情所苦,却决不负情的心情,描绘的入木三分。这种句句加深,层层加重的复叠手法,将闺中女子的情感说的更为深挚。这三句中,最出色的便是“菱花尘满慵将照”。女为悦己者容,易安不是也也说过“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么?

  “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在这种无边的离愁别绪里,独倚危楼,魂为之销。放眼望去,除了长空暗淡,芳草连绵,什么也看不到。那个她等着盼着的人,却连踪迹也不见啊。

  自古美人如名将,人间不许见白头。就在这无边的等待里,老去了年华,更将一片深情渐渐消磨。结句在这美人迟暮的感慨里,也许正是寇凖的本来心意。

  通览全词,清新流畅。上片写景,几可入画;下片抒情,虽然写的是儿女情长,却不流于旖旎,话语畅晓明白,更值得赞赏。

  《春暮》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原文: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

  红英落尽春梅小。

  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

  菱花尘满慵将照。

  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译文:

  春色将尽,莺声燕语渐渐不闻,满地落花堆积,稀疏的青梅斜挂枝头,眼见到了春末夏初了。濛濛细雨中,一个消瘦的女子静静地独立在画阁外,眼前的屏风半掩着厅堂,惟见缕缕沉香从屏风后袅袅散来,更添了几分幽幽的心事。

  遥想当年依依惜别时的深情约定啊。如今一别经年,依然杳无音讯,可晓得我这份断肠的思念吗?妆奁久未开,菱饰尘灰满,眼下竟然连照镜的心都懒了。只是落寞地倚在栏杆上,心下纵有万语千言,却又向谁人说起?惟有无语凝噎,暗自销魂罢了。天空灰蒙蒙的,黯然地衔着绵绵不尽的芳草,一如我的思念。

  注释:

  踏莎(suō)行:词牌名。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双调五十八字,仄韵。

  阑(lán):残,尽,晚。

  红英:红花。南唐李煜《采桑子》词:“亭前春逐红英尽。”

  屏山:指屏风。唐温庭筠《南歌子》词:“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鬟,鸳枕映屏山。”

  密约:指男女之间互诉衷情,暗约佳期。沉沉:深沉。此指重大之事,即终身之事。

  杳(yǎo)杳:深远无边际。

  菱花:指菱花镜,亦泛指镜子。慵(yōng)将照:懒得拿起镜子来照。慵:懒散。将:拿。

  销魂:形容极度伤心。

  赏析:

  【评解】

  这首词即景写闺情,上片描绘暮春季节,微雨濛濛,寂寥无人的景象。下片写两地音书隔绝,闺中人倚楼远望,只见芳草连天,阴云蔽空,心中更觉忧郁愁苦。词风婉丽凄恻,清新典雅。

  【集评】

  靳极苍《唐宋词百首详解》:这首词也是依托之作。倚楼少妇比自己,所望密约者为朝廷。依本传所载,更以为罢知青州时所作。但无佐证,谨附此意供参考。

  《唐宋词选注》:《四库提要》称寇凖的诗作“含思凄惋,绰有晚唐之致”。“含思凄惋”,亦可用来评他的词。

  宋人胡仔称寇准“诗思凄婉,盖富于情者。”这一评语,用以评析寇准的词作也是恰当的。这首闺怨词便体现了上述艺术特色。词中以细腻有致、沉郁多情的语言,以写景起,情由景生,又以写景结,以景结情,将暮春时节一位闺中思妇怀念久别远人的孤寂情怀抒写得委婉动人。全词情景交融,意境浑然,风格清新,语言晓畅,堪称闺怨词中的佳作。

  上片起首三句写暮春残景,首句是概括性的叙述,第二句是写耳中所闻,第三句是目中所见。这三句,营造出衰残、迟暮的情致,为写女主人公的伤春情怀制造了气氛。

  接着由室外景转向室内来,由写景转到写人。房屋是华美的,此刻静无人声,但觉细雨濛濛;屏风掩住了室内景象,只见那尚未燃尽的沉香,余烟袅袅。

  这是以“余香袅袅”来衬托室内环境的静这两句,含蓄地写出了女主人公对于远人无结果的、渺茫的期待。

  过片写女主人公在落寞失望中,又一次回忆起昔日依依惜别时那私下的约言,然而对方一直音信杳然。

  这两句,把女主人公那种深以往昔恋情为念的内心情愫,深沉地表达出来了。“菱花尘满慵将照”,写女主人公懒于对镜梳妆,镜匣很久不打开,那上面都积满尘土了。这三句连贯直下,把她为情所苦,但却决不负情的心愫,通过句句加深,层层加重的复叠手法,表现得沉挚凝炼。结拍写女主人公心情极度难过,似乎魂都为之“销”,于是去倚楼望远,可是这时候眼睛所能望见的,只是长空暗淡、芳香连绵。而翘望着的那个人,却始终不见归来!这两句以写景收束全篇,余韵无穷。

  这首伤时惜别之作,写得情思绵绵,凄婉动人。

  词中虽然先写景后写情,但景中也是寄寓深情的。全词于字里行间处处跃动着抒情女主人公对于红英落尽、芳歇春去的感伤与惋叹,流露出一种美人迟暮、青春易逝的惆怅之情,读之令人销魂。

  《春暮》原文翻译及赏析 5

  春暮西园 明朝 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春暮西园》译文

  在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美景里,春天的美丽的光景仿佛快要从春雨中走过的样子。

  而在这暮春时节里虽然农人家的花快要落尽了,但菜畦地里今天来的蝴蝶分外的多。

  《春暮西园》注释

  晴波:阳光下的水波。

  《春暮西园》简析

  这首《春暮西园》诗是“明初诗文三大诗”之一、并有“明代诗人之冠”美誉的诗人高启的作品。此诗曾作为诗歌鉴赏次的材料出现在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的语文试次中。

  从诗次可以看出这是一首田园诗,写的是晚春时景。首句“绿池芳草满晴波”,“绿”、“芳”,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了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春天美景,“晴波”即阳光,“满”字形象地写出阳光洒满水池的景象。次句“春色都从雨里过”,点明春天的气候特点以及春色将尽的情景,从春天的多雨更衬托出阳光的可贵。

  第三句“知是人诗花落尽”,“花落尽”进一步说明已是暮春时节,“知”字表明“花落尽”是作者的推测,为虚写。末句“菜畦今日蝶来多”暗点西园,诗人不因春光逝去而感伤,而是描写“蝶来多”,写出尽管春尽,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畅流转,意象动静皆备,丰富唯美,写景状物虚实相生,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优选【5】篇(扩展7)

——《登高》原文及翻译赏析优选【五】篇

  《登高》原文及翻译赏析 1

  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

  ⑴诗题一作《九日登高》。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俗。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⑵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

  ⑶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

  ⑷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⑸万里:指远离故乡。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⑹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⑺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⑻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刚刚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翻译: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赏析:

  此诗选自《杜工部集》,是杜甫公元767年(大历二年)秋在夔州时所写。夔州在长江之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声入韵。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旧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此时却*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首联两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且句中自对,无一虚设。这是诗人登高看到的景象,构成一幅悲凉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登高而望,江天本来是开阔的,但在诗人笔下,却令人强烈地感受到:风之凄急、猿之哀鸣、鸟之回旋,都受着无形的秋气的控制,仿佛万物都对秋气的来临惶然无主。“风急”,夔州位于长江之滨,三峡之首的瞿塘峡之口,素以水急、风大著称。 “猿啸哀”,巫峡多猿,鸣声凄厉。当地民谣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颔联为千古名句,写秋天肃穆萧杀、空旷辽阔的景色,一句仰视,一句俯视,有疏宕之气。“无边”,放大了落叶的阵势,“萧萧下”,又加快了飘落的速度。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它的境界非常壮阔,对人们的触动不限于岁暮的感伤,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透过沉郁悲凉的精工对句,显示着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我万里漂泊,常年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伤悲;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临高台。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有顿挫之神。诗人从空间(万里)、时间(百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一联雄阔高浑的对句之中,情景交融,使人深深地感到他那沉重的感情脉搏。语言极为凝炼,乃千古名句。宋代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析此联云:“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八意”,即八可悲:他乡作客,一可悲;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年已暮齿,一事无成,五可悲;亲朋亡散,六可悲;孤零零的独自去登,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时世艰难,生活困苦,我常恨鬓如霜白;浊酒销忧,却怎奈潦倒,以至需要停杯。尾联转入对个人身边琐事的悲叹,与开篇《楚辞》般的天地雄浑之境,形成惨烈的对比。“苦恨”,甚恨,意思是愁恨很深。“潦倒”,犹言困顿衰颓,狼狈失意。新停浊酒杯:一般解释为戒酒,不妥。“停”是表示某种动作状态延续途中的一时中断,这一句是说,我一人登台,独饮浊酒,无亲朋相伴,慢慢举起销忧解愁的酒杯,停在嘴边——我的身体已承受不了啦,至今饮酒不断、未曾有过停杯体验的我,不禁为自己身心之衰感到愕然。新,指初次出现。“浊酒”是相对于“清酒”而言,是一种带糟的酒,就像今天的米酒,古时称之为“醪”。

  《登高》原文及翻译赏析 2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古诗简介

  《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词作。上片从角声烽火写起,高歌击筑,凭高洒酒,引起收复关中成功在望的无限高兴;下片从上片的“凭高”和“此兴悠哉”过渡,全面表达了“高兴”的“兴”。全词充满着乐观气氛和胜利在望的情绪,情调昂扬,表达了作者对收复失地的渴望以及强烈的爱国精神。

  翻译

  秋意来到边城,声声号角哀鸣,*安烽火映照着高兴亭。击筑高歌,站在高处把酒洒向国土,引起了收复关中的无限兴致。

  谁能像多情的南山明月,把层层的暮云都推开?灞桥边的如烟翠柳,曲江池畔的美丽楼台,应该在月下伫立,等待着我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

  注释

  ⑴秋波媚:词牌名。双调四十八字,前片三*韵,后片两*韵。

  ⑵高兴亭:亭名,在南郑(今属陕西)内城西北,正对当时在金占领区的长安南山。南郑地处南宋抗金前线,当时陆游在南郑任上。

  ⑶角声:行军打仗用的鼓角之声。

  ⑷烽火:古代边防措施,于高峰处建台,镇守士卒于敌炬,白昼举烟,夜间置火,警视军民作好防御和迎敌准备。后又有每日处夜放烟一炬,谓之*安火。此指报前线无事的*安烽火。高台:本处指高兴亭。

  ⑸筑:古代的一中弦乐器。

  ⑹酹(lèi)酒:把酒洒在地上的祭祀仪式。

  ⑺灞桥:在今陕西西安城东。唐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为唐代长安名胜。

  ⑻曲江:池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为唐代以来的游览胜地。

  ⑼应:应该。人:指宋军,也包括作者。

  赏析

  此词题中用一个“望”字把诗人爱国情怀和等待胜利在望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上片首句写秋天来到边城,鼓角声充满悲哀,一个“哀”字充分表达了词人对国土沦丧的惋惜。次句写烽火,这是报前线无事的*安烽火。《唐六典》说:“镇戍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安火。”陆游《辛丑正月三日雪》诗自注:“予从戎日,尝大雪中登兴元城上高兴亭,待*安火至”。又《感旧》自注:“*安火并南山来,至山南城下。”又《频夜梦至南郑小益之间慨然感怀》:“客枕梦游何处所,梁州西北上危台。暮云不隔*安火,一点遥从骆谷来。”都可以和这首词句互证。高歌击筑,凭高洒酒,引起收复关中成功在望的无限高兴,这说明上面所写的角声之哀歌声之悲,不是什么忧郁哀愁的低调,而是慷慨悲壮的旋律。“此兴”的“兴”,兼切亭名。

  下片的描写是从上片过渡而来,紧密相连,却又是全新的状态,全面表达了诗人“高兴”的“兴”。作者把无情的自然界物色的南山之月,赋予人的感情,并加倍地写成为谁也不及它的多情。多情就在于它和作者热爱祖国河山之情一脉相通,它为了让作者清楚地看到长安南山的面目,把层层云幕都推开了。这里,也点明了七月十六日夜晚,在南郑以东的长安南山头,皎洁的月轮正在升起光华。然后进一步联想到灞桥烟柳、曲江池台那些美丽的长安风景区,肯定会多情地等待收复关中的宋朝军队的到来。这里用“应”字,特别强调肯定语气。词中没有直接说到收复失地的战争,而是以大胆的想象,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上至“明月”、“暮云”,下至“烟柳”、“池馆”,都在期待宋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的情景,来暗示作者所主张的抗金战争的前景。这种想象是在上片豪情壮志抒发的基础上,自然引发而出,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情调。全词由“哀”到“兴”,充满了乐观主义的气氛和胜利在望的情绪,这在南宋爱国词作中是很少见的。

  《登高》原文及翻译赏析 3

  秋豫凝仙览,宸游转翠华。呼鹰下鸟路,戏马出龙沙。

  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须陪长久宴,岁岁奉吹花。

  注释

  宸游: 帝王之巡游。

  萸:〔茱~〕见“茱”。

  注释

  1、宸游:(chén yóu) 帝王之巡游。 宸,①屋檐。②帝王住的地方,宫殿。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

  2、宸(chén)1.屋宇,深邃的房屋。2.北极星所在,后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

  3、萸(yú)〔茱~〕见“茱”。

  赏析

  赵彦昭这一首有名的五排,其妙处在于,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九日幸临渭亭登高的艺术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登高》原文及翻译赏析 4

  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沈光彩。

  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

  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

  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

  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翻译

  登上高丘,向大海遥望。

  那传说中的东海六鳌,已早成了如霜的白骨,那海上的三神山如今已漂流到哪里去了?

  那东海中的神木扶桑可能早已摧折了吧,那里可是日所出的地方。

  神话中的银台金甄,只有在梦中才会出现,秦始皇和汉武帝想成仙的愿望,只能是一场空梦啊。

  精卫填海只能是空费木石,鼋鼍架海为梁的传说也没有什么证据。

  君不见骊山陵中的秦始皇和茂陵中的汉武帝都已早成土灰了吗?他门的陵墓任凭牧羊的孩子攀来登去,无人来管。

  眼看着墓中的金珠宝玉已被盗贼劫夺一空,他们的精灵究竟有何能耐?

  像这样的穷乓颊武、不管百姓死活的帝王,今天早该有如此之下场,他们怎可能会像黄帝那样在鼎湖乘龙飞仙呢?

  注释

  “六鳌”二句:六鳌三山的故事在《列子·汤问》中,是夏革讲给汤听的。革曰“渤海之东,不知几千亿万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五山之根无所连著,常随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圣之居,乃命禺强使巨鳌十五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及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仙圣播迁者巨亿计。”

  扶桑:传说中的神木,长在日出的地方。

  “银台”二句:《史记·封禅书》:?齐)威、(齐)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至者,仙人及不死之药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去云。及至秦始皇并天下,至海上,则方士言之不可胜数。始皇以为至海上而恐不及矣。使人乃赍童男女入海求之。船交海中,皆以风为解,曰未能至望见之焉。”《封禅书》又记:“今天子(汉武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遣方士入海中求蓬莱安期生之属。”

  “精卫”句:谓“精卫填海”的故事不真实。《山海经·北山经》: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于东海溺而不反,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以堙于东海。“鼋鼍”

  句:言三神山既不存在,鼋鼍一类的神物也就无处寄身。仍言神物为虚幻。

  “君不见”二句:谓求神仙、寻找不死药的秦皇、汉武仍不免一死,至今其人已化为尘土,陵寝荒废。秦始皇死葬骊山,汉武帝死葬茂陵。《汉书·楚元王传》: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珍宝之臧,机械之变,棺椁之丽,宫馆之盛,不可胜原。又多杀宫人,生埋工匠,计以万数。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项羽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其羊,失火烧其臧椁。

  “盗贼”句:盗贼是作者沿用统治者对农民起义军的称呼。据《晋书·索靖传》记载,赤眉起义军曾取走汉武帝陵园中的一部分金银财宝。

  精灵:指秦始皇、汉武帝的神灵。

  穷兵黩武:好战不止。

  鼎湖飞龙:据《史记·封禅书》记载,

  齐人公孙卿欺骗汉武帝说:“汉之圣者在高祖之孙且曾孙也。”古之黄帝与神通,且战且学仙,铸鼎于荆山,有龙下迎。武帝对此深信不疑,

  且言:“嗟乎!吾诚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躧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登上高丘,向大海遥望。

  那传说中的东海六鳌,已早成了如霜的白骨,那海上的三神山如今已漂流到哪里去了?

  那东海中的神木扶桑可能早已摧折了吧,那里可是日所出的地方。

  神话中的银台金甄,只有在梦中才会出现,秦始皇和汉武帝想成仙的愿望,只能是一场空梦啊。

  精卫填海只能是空费木石,鼋鼍架海为梁的传说也没有什么证据。

  君不见骊山陵中的秦始皇和茂陵中的汉武帝都已早成土灰了吗?他门的陵墓任凭牧羊的孩子攀来登去,无人来管。

  眼看着墓中的金珠宝玉已被盗贼劫夺一空,他们的精灵究竟有何能耐?

  像这样的穷乓颊武、不管百姓死活的帝王,今天早该有如此之下场,他们怎可能会像黄帝那样在鼎湖乘龙飞仙呢?

  注释

  ⑴登高丘而望远:古辞无闻,可能是李白自创新辞。《乐府诗集》卷二十七列于《相和歌辞》。王琦注云:“此题旧无传闻。郭茂倩《乐府诗集》编是诗于相和曲中魏文帝‘登山而远望’一篇之后,疑太白拟此也,然文意却不顺。”

  ⑵“六鳌”二句:六鳌三山的故事在《列子·汤问》中,是夏革讲给汤听的。革曰“渤海之东,不知几千亿万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五山之根无所连著,常随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圣之居,乃命禺强使巨鳌十五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及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仙圣播迁者巨亿计。”

  ⑶扶桑:传说中的神木,长在日出的地方。

  ⑷“银台”二句:《史记·封禅书》:(齐)威、(齐)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至者,仙人及不死之药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去云。及至秦始皇并天下,至海上,则方士言之不可胜数。始皇以为至海上而恐不及矣。使人乃赍童男女入海求之。船交海中,皆以风为解,曰未能至望见之焉。”《封禅书》又记:“今天子(汉武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遣方士入海中求蓬莱安期生之属。”

  ⑸“精卫”句:谓“精卫填海”的故事不真实。《山海经·北山经》: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于东海溺而不反,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以堙于东海。

  ⑹“鼋鼍”句:言三神山既不存在,鼋鼍一类的神物也就无处寄身。仍言神物为虚幻。

  ⑺“君不见”二句:谓求神仙、寻找不死药的秦皇、汉武仍不免一死,至今其人已化为尘土,陵寝荒废。秦始皇死葬骊山,汉武帝死葬茂陵。《汉书·楚元王传》: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珍宝之臧,机械之变,棺椁之丽,宫馆之盛,不可胜原。又多杀宫人,生埋工匠,计以万数。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项羽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其羊,失火烧其臧椁。

  ⑻“盗贼”句:盗贼是作者沿用统治者对农民起义军的称呼。据《晋书·索靖传》记载,赤眉起义军曾取走汉武帝陵园中的一部分金银财宝。

  ⑼精灵:指秦始皇、汉武帝的神灵。

  ⑽穷兵黩武:好战不止。

  ⑾鼎湖飞龙:据《史记·封禅书》记载,齐人公孙卿欺骗汉武帝说:“汉之圣者在高祖之孙且曾孙也。”古之黄帝与神通,且战且学仙,铸鼎于荆山,有龙下迎。武帝对此深信不疑,且言:“嗟乎!吾诚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躧耳。”

  赏析

  此诗有托古讽今之意,名托刺秦始皇、汉武帝迷信求仙、穷兵黩武,实讽唐玄宗,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首二短句为第一段,点明登高山望远海。登高临海,极目远眺,诗人心潮澎湃,但他并没有写沧海扬波,洪涛排空的景象,而去写与大海、高山相关联的神话传说。

  中间八句为第二段,写望中想到传说中的神仙境界并不存在,神话传说也为虚妄。六鳌成枯骨,三山已经是过眼云烟。扶桑摧折,太阳的光彩已沉没殆尽。“银台金阙”犹如梦中烟云,秦皇汉武寻求的长生药亦如幻影。精卫填海,徒劳无功;鼋鼍为梁,不足为凭。

  末六句为第三段。写望中想到秦始皇、汉武帝穷兵黩武,妄想长生,终归一死。这一段为全诗之主旨所在。秦始皇骊山构陵,汉武帝茂陵筑墓,均已倾废荒芜。到而今,当年的英豪雄强早已灰飞烟灭,风光不再,只有听凭牧羊子赶着羊群来登临践踏。他们的魂灵守不住他们的墓冢,他们的余威阻止不了盗墓者贪婪的掘夺。昔日穷兵黩武,威加四方,何等霸气。如今仍落得个如此下场,要想乘飞龙而成仙,那简直就是白日做梦。历史就是无情的,自然也是残酷的。那些想超越自然法则的“野心家”们,终究如凡夫俗子一样,化作灰,堕为尘,成为深埋土堆里的一把枯骨,与庶民百姓没有两样。而他们那些愚妄的做法,最终成为后人的笑柄。诗意还不仅限于此。怀古仅仅是引领诗兴,由之写来,直奔主题。唐玄宗,溺于佛道,好神仙,求长生,比起秦皇汉武来,犹过之而无不及;其穷兵黩武之举,误国之行,与之相比,并无二致。借古鉴今,借古喻今,借古讽今,才是这首诗真正的主旨。

  这首诗主要不是怀古之作,而是感时之作。登高山,望远海,面对着绝好的写诗环境,绝好的诗歌材料,诗人却遥遥想起了历史上两位雄才大略的皇帝的求仙的荒诞,予以严厉抨击。这是对此类皇帝的讽刺和批判,也是对当朝皇帝的暗示。感时伤世,抨今讽今,说明诗人虽落泊漂零,仍然心系朝廷,心系国运。

  此诗典故密集,一个典故代表一种意象。这些意象的有序排列,组成了全诗的思维结构。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李白南游吴越之时。那时唐玄宗溺于佛道,好神仙,求长生,多穷兵黩武、误国之事。

  《登高》原文及翻译赏析 5

  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

  ⑴诗题一作《九日登高》。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俗。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⑵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

  ⑶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

  ⑷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⑸万里:指远离故乡。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⑹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⑺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⑻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刚刚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翻译: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赏析:

  此诗选自《杜工部集》,是杜甫公元767年(大历二年)秋在夔州时所写。夔州在长江之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声入韵。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旧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此时却*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首联两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且句中自对,无一虚设。这是诗人登高看到的景象,构成一幅悲凉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登高而望,江天本来是开阔的,但在诗人笔下,却令人强烈地感受到:风之凄急、猿之哀鸣、鸟之回旋,都受着无形的秋气的控制,仿佛万物都对秋气的来临惶然无主。“风急”,夔州位于长江之滨,三峡之首的瞿塘峡之口,素以水急、风大著称。 “猿啸哀”,巫峡多猿,鸣声凄厉。当地民谣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颔联为千古名句,写秋天肃穆萧杀、空旷辽阔的景色,一句仰视,一句俯视,有疏宕之气。“无边”,放大了落叶的阵势,“萧萧下”,又加快了飘落的速度。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它的境界非常壮阔,对人们的触动不限于岁暮的感伤,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透过沉郁悲凉的精工对句,显示着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我万里漂泊,常年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伤悲;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临高台。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有顿挫之神。诗人从空间(万里)、时间(百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一联雄阔高浑的对句之中,情景交融,使人深深地感到他那沉重的感情脉搏。语言极为凝炼,乃千古名句。宋代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析此联云:“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八意”,即八可悲:他乡作客,一可悲;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年已暮齿,一事无成,五可悲;亲朋亡散,六可悲;孤零零的独自去登,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时世艰难,生活困苦,我常恨鬓如霜白;浊酒销忧,却怎奈潦倒,以至需要停杯。尾联转入对个人身边琐事的悲叹,与开篇《楚辞》般的天地雄浑之境,形成惨烈的`对比。“苦恨”,甚恨,意思是愁恨很深。“潦倒”,犹言困顿衰颓,狼狈失意。新停浊酒杯:一般解释为戒酒,不妥。“停”是表示某种动作状态延续途中的一时中断,这一句是说,我一人登台,独饮浊酒,无亲朋相伴,慢慢举起销忧解愁的酒杯,停在嘴边——我的身体已承受不了啦,至今饮酒不断、未曾有过停杯体验的我,不禁为自己身心之衰感到愕然。新,指初次出现。“浊酒”是相对于“清酒”而言,是一种带糟的酒,就像今天的米酒,古时称之为“醪”。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优选【5】篇(扩展8)

——南浦别原文翻译及赏析优选【5】份

  南浦别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原文: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译文

  在西风袅袅萧瑟的秋天里,到南面的水滨旁心情凄凉的分别。

  回头看一次就肝肠寸断,放心前去不要再回头。

  注释

  南浦: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

  别:分别,别离。

  袅袅(niǎo):吹拂,这里形容西风吹拂。

  好去:放心前去。

  莫:不要。

  赏析:

  这首小诗,字面上“读君诗”,主题是“忆斯人”,又由“斯人”的遭际飘零,转见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诗境一转一深,一深一痛。“眼痛灭灯犹暗坐”,已经读了大半夜了,天也快要亮了,诗人还要“暗坐”,不肯就寝。读者自然而然要想到:由于想念微之,更想起坏人当道,朝政日非,因而,满腔汹涌澎湃的感情,使得他无法安枕。此刻,他兀坐在一个小船内。船下江中,不断翻卷起狂风巨浪;心头眼底,像突然展现一幅大千世界色彩黯淡的画图。这风浪,变成了“逆风吹浪打船声”;这是一幅富有象征意义的画图,悲中见愤,熔公义私情于一炉,感情复杂,容量极大。

  凄苦,是这首小诗的基调。这种凄苦之情,通过“灯残”、“诗尽”、“眼痛”、“暗坐”这些词语所展示的环境、氛围、色彩,已经渲染得十分浓烈了,对读者形成一种沉重的压力。到“眼痛灭灯犹暗坐”,压力简直大到了超过人所能忍受的程度。突然又传来一阵阵“逆风吹浪打船声”,像塞马悲鸣,胡笳呜咽,一起卷入读者的耳里、心中。这声音里,充满了悲愤不*的感情。读诗至此,自然要坐立不安,像韩愈听颖师鼓琴时那样:“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了。诗的前三句蓄势,于叙事中抒情;后一句才哗然打开感情的闸门,让激浪涡流咆哮奔鸣而下,让乐曲终止在最强音上,收到了“四弦一声如裂帛”的最强烈的音乐效果。

  这首小诗在音律上还有另一个特点。向来,诗家最忌“犯复”,即一诗中不宜用重复的字,小诗尤其如此。这首绝句,却一反故常,四句中三用“灯”字。但是,此诗读起来,丝毫不感重复,只觉得较之常作更为自然流泻。原来,诗人以这个灯字作为一根穿起一串明珠的彩线,在节律上形成一句紧连一句的效果,使感情层层加深:掌灯夜读,足见思念之切;读至灯残,说明思念之久;灭灯暗坐,表明思念之深之苦。音节蝉连,委婉曲折,如金蛇盘旋而下,加强了表达的力量。

  南浦别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翻译

  在南浦凄凉愁苦的分别,秋风萧索黯淡。

  回头看一次就肝肠寸断,好好离去吧,不要再回头了。

  赏析

  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款款地流泻出依依惜别的深情。

  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而且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南浦”,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楚辞·九歌·河泊》:“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故“南浦”像“长亭”一样,成为送别之处的代名词。一见“南浦”,令人顿生离忧。而送别的时间,又正当“西风袅袅”的秋天。秋风萧瑟,木叶飘零,此情此景,不能不令人倍增离愁。

  这里“凄凄”、“袅袅”两个叠字,用得传神。前者形容内心的凄凉、愁苦;后者形容秋景的萧瑟、黯淡。正由于送别时内心“凄凄”,故格外感觉秋风“袅袅”;而那如泣如诉的'“袅袅”风声,又更加烘托出离人肝肠寸断的“凄凄”之情,两者相生相衬。而且“凄”、“袅”声调低促,一经重叠,读来格外令人回肠咽气,与离人的心曲合拍。

  后二句写得更是情意切切,缠绵悱恻。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最后分手,是送别的高潮。诗人捕捉住这关键时刻一个最突出的镜头:分手后,离人虽已登舟而去,但他频频回过头来,默默而“看”。“看”,本是很*常的动作,但此时此地,这一“看”却显得十分不寻常:离人心中用言语难以表达的千种离愁、万般情思,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从这个“看”字,读者仿佛看到那离人踽踽的身影,愁苦的面容和睫毛间闪动的泪花。他的每“一看”,自然引起送行人“肠一断”,涌起阵阵酸楚。诗人连用两个“一”,把去留双方的离愁别绪和真挚情谊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诗人劝慰离人:“好去莫回头。”意思是说:你安心去吧,不要再回头了。此句粗看似乎*淡,细细咀嚼,却意味深长。诗人并不是真要离人赶快离去,他只是想借此控制一下双方不能自抑的情感,而内心的悲楚恐怕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南浦别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译文

  在西风袅袅萧瑟的秋天里,到南面的水滨旁心情凄凉的分别。

  回头看一次就肝肠寸断,放心前去不要再回头。

  注释

  南浦: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

  别:分别,别离。

  袅袅(niǎo):吹拂,这里形容西风吹拂。

  好去:放心前去。

  莫:不要。

  赏析:

  这首小诗,字面上“读君诗”,主题是“忆斯人”,又由“斯人”的遭际飘零,转见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诗境一转一深,一深一痛。“眼痛灭灯犹暗坐”,已经读了大半夜了,天也快要亮了,诗人还要“暗坐”,不肯就寝。读者自然而然要想到:由于想念微之,更想起坏人当道,朝政日非,因而,满腔汹涌澎湃的感情,使得他无法安枕。此刻,他兀坐在一个小船内。船下江中,不断翻卷起狂风巨浪;心头眼底,像突然展现一幅大千世界色彩黯淡的画图。这风浪,变成了“逆风吹浪打船声”;这是一幅富有象征意义的画图,悲中见愤,熔公义私情于一炉,感情复杂,容量极大。

  凄苦,是这首小诗的基调。这种凄苦之情,通过“灯残”、“诗尽”、“眼痛”、“暗坐”这些词语所展示的环境、氛围、色彩,已经渲染得十分浓烈了,对读者形成一种沉重的压力。到“眼痛灭灯犹暗坐”,压力简直大到了超过人所能忍受的程度。突然又传来一阵阵“逆风吹浪打船声”,像塞马悲鸣,胡笳呜咽,一起卷入读者的耳里、心中。这声音里,充满了悲愤不*的感情。读诗至此,自然要坐立不安,像韩愈听颖师鼓琴时那样:“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了。诗的前三句蓄势,于叙事中抒情;后一句才哗然打开感情的闸门,让激浪涡流咆哮奔鸣而下,让乐曲终止在最强音上,收到了“四弦一声如裂帛”的最强烈的音乐效果。

  这首小诗在音律上还有另一个特点。向来,诗家最忌“犯复”,即一诗中不宜用重复的字,小诗尤其如此。这首绝句,却一反故常,四句中三用“灯”字。但是,此诗读起来,丝毫不感重复,只觉得较之常作更为自然流泻。原来,诗人以这个灯字作为一根穿起一串明珠的彩线,在节律上形成一句紧连一句的`效果,使感情层层加深:掌灯夜读,足见思念之切;读至灯残,说明思念之久;灭灯暗坐,表明思念之深之苦。音节蝉连,委婉曲折,如金蛇盘旋而下,加强了表达的力量。

  南浦别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原文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翻译

  在南浦凄凉愁苦的分别,秋风萧索黯淡。

  回头看一次就肝肠寸断,好好离去吧,不要再回头了。

  赏析

  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款款地流泻出依依惜别的深情。

  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而且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南浦”,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楚辞·九歌·河泊》:“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故“南浦”像“长亭”一样,成为送别之处的代名词。一见“南浦”,令人顿生离忧。而送别的时间,又正当“西风袅袅”的秋天。秋风萧瑟,木叶飘零,此情此景,不能不令人倍增离愁。

  这里“凄凄”、“袅袅”两个叠字,用得传神。前者形容内心的凄凉、愁苦;后者形容秋景的萧瑟、黯淡。正由于送别时内心“凄凄”,故格外感觉秋风“袅袅”;而那如泣如诉的“袅袅”风声,又更加烘托出离人肝肠寸断的“凄凄”之情,两者相生相衬。而且“凄”、“袅”声调低促,一经重叠,读来格外令人回肠咽气,与离人的心曲合拍。

  后二句写得更是情意切切,缠绵悱恻。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最后分手,是送别的高潮。诗人捕捉住这关键时刻一个最突出的镜头:分手后,离人虽已登舟而去,但他频频回过头来,默默而“看”。“看”,本是很*常的动作,但此时此地,这一“看”却显得十分不寻常:离人心中用言语难以表达的千种离愁、万般情思,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从这个“看”字,读者仿佛看到那离人踽踽的身影,愁苦的面容和睫毛间闪动的泪花。他的每“一看”,自然引起送行人“肠一断”,涌起阵阵酸楚。诗人连用两个“一”,把去留双方的离愁别绪和真挚情谊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诗人劝慰离人:“好去莫回头。”意思是说:你安心去吧,不要再回头了。此句粗看似乎*淡,细细咀嚼,却意味深长。诗人并不是真要离人赶快离去,他只是想借此控制一下双方不能自抑的情感,而内心的悲楚恐怕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南浦别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译文

  在南浦凄凉愁苦的分别,秋风萧索黯淡。

  回头看一次就肝肠寸断,好好离去吧,不要再回头了。

  注释

  (1)南浦: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

  (2)别:分别,别离。

  (3)袅袅(niǎo):吹拂,这里形容西风吹拂。

  (4)好去:放心前去。

  (5)莫:不要。

  赏析

  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而且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南浦”,是送别之处的代名词,于是一见“南浦”,令人顿生离忧。而送别的时间,又正当“西风袅袅”的秋天。秋风萧瑟,木叶飘零,此情此景,不能不令人倍增离愁。

  这里“凄凄”、“袅袅”两个叠字,用得传神。前者形容内心的凄凉、愁苦;后者形容秋景的萧瑟、黯淡。正由于送别时内心“凄凄”,故格外感觉秋风“袅袅”;而那如泣如诉的“袅袅”风声,又更加烘托出离人肝肠寸断的“凄凄”之情,两者相生相衬。而且“凄”、“袅”声调低促,一经重叠,读来格外令人回肠咽气,与离人的心曲合拍。

  后二句写得更是情意切切,缠绵悱恻。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最后分手,是送别的高潮。分手后,离人虽已登舟而去,但离人频频回过头来,默默而“看”。“看”,本是很*常的动作,但此时此地,离人心中用言语难以表达的千种离愁、万般情思,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从这个“看”字,读者仿佛看到那离人踽踽的身影,愁苦的面容和睫毛间闪动的泪花。离人的每“一看”,自然引起送行人“肠一断”,涌起阵阵酸楚。诗人连用两个“一”,把去留双方的离愁别绪和真挚情谊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诗人劝慰离人安心的去,不要再回头了。此句粗看似乎*淡,细细咀嚼,却意味深长。诗人并不是真要离人赶快离去,他只是想借此控制一下双方不能自抑的情感,而内心的悲楚恐怕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款款地流泻出依依惜别的深情。诗人精心刻画了送别过程中最传情的细节,其中的描写又似乎“人人心中所有”,如离人惜别的眼神,送别者亲切又悲凉的话语,一般人都有亲身体会,因而能牵动读者的心弦,产生强烈的共鸣,给人深刻难忘的印象。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