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最经典的散文 (菁华3篇)

首页 / 散文 / | 散文

丰子恺最经典的散文1

  因为我的画中多杨柳树,就有人说我喜欢柳树;因为有人说我喜欢柳树,我似觉自己真与杨柳树有缘。但我也曾问心,为甚么喜欢杨柳?到底与杨柳树有甚么缘?其答案了不可得。原来这完全是偶然的:昔年我住在白马湖上,看见人们在湖边种柳,我向他们讨了一小株,种在寓屋的墙角里。因此给这屋取名为“小杨柳屋”,因此常取见惯的杨柳为画材,因此就有人说我喜欢杨柳,因此我自己似觉与杨柳有缘。假如当时人们在湖边种荆棘,也许我会给屋取名为“小荆棘屋”,而专画荆棘,成为与荆棘有缘,亦未可知。天下事往往如此。

  但假如我存心要和杨柳结缘,就不说上面的话,而可以附会种种理由上去。或者说我爱它的鹅黄嫩绿,或者说我爱它的如醉如舞,或者说我爱它象小蛮的腰,或者说我爱它是陶渊明的宅边所种的,或者还可援引“客舍青青”的诗,“树犹如此”的话,以及“王恭之貌”、“张绪之神”等种种古典来,作为自己爱柳的理由。即使要找三百个冠冕堂皇、高雅深刻的理由,也是很容易的。天下事又往往如此。

  也许我曾经对人说过“我爱杨柳”的话。但这话也是随便的,空洞的。仿佛我偶然买一双黑袜穿在脚上,有人问我“为甚么穿黑袜”时,就对他说“我喜欢穿黑袜”一样。

  实际,我向来对于花木无所爱好;即有之,亦无所执着。这是因为我生长穷乡,只见桑麻、禾黍、烟片、棉花、小麦、大豆,不曾亲*过万花如绣的园林。只在几本旧书里看见过“紫薇”、“红杏”、“芍药”、“牡丹”等美丽的名称,但难得亲*这等名称的所有者。并非完全没有见过,只因见时它们往往使我失望,不相信这便是曾对紫薇郎的紫薇花,曾使尚书出名的红杏,曾傍美人醉卧的芍药,或者象征富贵的牡丹。我觉得它们也只是植物中的几种,不过少见而名贵些,实在也没有甚么特别可爱的地方,似乎不配在诗词中那样地受人称赞,更不配在花木中占据那样高尚的地位。因此我似觉诗词中所赞的名花是另外一种,不是我现在所看见的这种植物。我也曾偶游富丽的花园,但终于不曾见过十足地配称“万花如绣”的景象。

  假如我现在要赞美一种植物,我仍是要赞美杨柳。但这与前缘无关,只是我这几天的所感,一时兴到,随便谈谈,也不会象信仰宗教或崇拜主义地毕生皈依它。为的是昨日天气佳,埋头写作到傍晚,不免走到西湖边的长椅子里去坐了一会。看见湖岸的杨柳树上,好像挂着几万串嫩绿的珠子,在温暖的春风中飘来飘去,飘出许多弯度微微的S线来,觉得这一种植物实在美丽可爱,非赞它一下不可。

  听人说,这种植物是最贱的。剪一根枝条来插在地上,它也会活起来,后来变成一株大杨柳树。它不需要高贵的肥料或工深的壅培,只要有阳光、泥土和水,便会生活,而且生得非常强健而美丽。牡丹花要吃猪肚肠,葡萄藤要吃肉汤,许多花木要吃豆饼,杨柳树不要吃人家的东西,因此人们说它是“贱”的。大概“贵”是要吃的意思。越要吃得多,越要吃得好,就是越“贵”。吃得很多很好而没有用处,只供观赏的,似乎更贵。例如牡丹比葡萄贵,是为了牡丹吃了猪肚肠一无用处,而葡萄吃了肉汤有结果的原故。杨柳不要吃人的东西,且有木材供人用,因此被人看作“贱”的。

  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可恶!你们是靠他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他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他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而向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他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而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旁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见了觉得非常可爱。杨柳树也有高出墙头的,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为了它高而不忘本。

  自古以来,诗文常以杨柳为春的一种主要题材。写春景曰“万树垂杨”,写春色曰“陌头杨柳”,或竟称春天为“柳条春”。我以为这并非仅为杨柳当春抽条的缘故,实因其树有一种特殊的姿态,与和*美丽的春光十分调和的缘故。这种特殊的姿态,便是“下垂”。不然,当春发芽的树木不知凡几,何以专让柳条作春的主人呢?只为别的树木都凭仗了春的势力而拚命向上,一味求高,忘记了自己的根本,其贪婪之相不合于春的精神。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

  这是我昨天看了西湖边上的杨柳而一时兴起的感想。但我所赞美的不仅是西湖上的杨柳。在这几天的春光之下,乡村到处的杨柳都有这般可赞美的姿态。西湖似乎太高贵了,反而不适于栽植这种“贱”的垂杨呢。

丰子恺最经典的散文2

  我的年岁上冠用了“三十”二字,至今已两年了。不解达观的我,从这两个字上受到了不少的暗示与影响。虽然明明觉得自己的体格与精力比二十九岁时全然没有什么差异,但“三十”这一个观念笼在头上,犹之张了一顶阳伞,使我的全身蒙了一个暗淡色的阴影,又仿佛在日历上撕过了立秋的一页以后,虽然太阳的炎威依然没有减却,寒暑表上的热度依然没有降低,然而只当得余威与残暑,或霜降木落的先驱,大地的节候已从今移交于秋了。

  实际,我两年来的心情与秋最容易调和而融合。这情形与从前不同。在往年,我只慕春天。我最欢喜杨柳与燕子。尤其欢喜初染鹅黄的嫩柳。我曾经名自己的寓居为“小杨柳屋”,曾经画了许多杨柳燕子的画,又曾经摘取秀长的柳叶,在厚纸上裱成各种风调的眉,想象这等眉的所有者的颜貌,而在其下面添描出眼鼻与口。那时候我每逢早春时节,正月二月之交,看见杨柳枝的线条上挂了细珠,带了隐隐的青色而“遥看*却无”的时候,我心中便充满了一种狂喜,这狂喜又立刻变成焦虑,似乎常常在说:“春来了!不要放过!赶快设法招待它,享乐它,永远留住它。”我读了”良辰美景奈何天”等句,曾经真心地感动。以为古人都太息一春的虚度。前车可鉴!到我手里决不放它空过了。最是逢到了古人惋惜最深的寒食清明,我心中的焦灼便更甚。那一天我总想有一种足以充分酬偿这佳节的举行。我准拟作诗,作画,或痛饮,漫游。虽然大多不被实行;或实行而全无效果,反而中了酒,闹了事,换得了不快的回忆;但我总不灰心,总觉得春的可恋。我心中似乎只有知道春,别的三季在我都当作春的预备,或待春的休息时间,全然不曾注意到它们的存在与意义。而对于秋,尤无感觉:因为夏连续在春的后面,在我可当作春的过剩;冬先行春的前面,在我可当作春的准备;独有与春全无关联的秋,在我心中一向没有它的位置。

  自从我的年龄告了立秋以后,两年来的心境完全转了一个方向,也变成秋天了。然而情形与前不同:并不是在秋日感到像昔日的狂喜与焦灼。我只觉得一到秋天,自己的心境便十分调和。非但没有那种狂喜与焦灼,直常常被秋风秋雨秋色秋光所吸引而融化在秋中,暂时失却了自己的所在。而对于春,又并非像昔日对于秋的无感觉。我现在对于春非常厌恶。每当万象回春的时候,看到群花的斗艳,蜂蝶的扰攘,以及草木昆虫等到处争先恐后地滋生繁殖的状态,我觉得天地间的凡庸,贪婪,无耻,与愚痴,无过于此了!尤其是在青春的时候,看到柳条上挂了隐隐的绿珠,桃枝上着了点点的红斑,最使我觉得可笑又可怜。我想唤醒一个花蕊来对它说:“啊!你也来反覆这老调了!我眼看见你的无数的祖先,个个同你一样地出世,个个努力发展,争荣竞秀;不久没有一个不憔悴而化泥尘。你何苦也来反覆这老调呢?如今你已长了这孽根,将来看你弄娇弄艳,装笑装颦,招致了蹂躏,摧残,攀折之苦,而步你的祖先们的后尘!”

  实际,迎送了三十几次的春来春去的人,对于花事早已看得厌倦,感觉已经麻木,热情已经冷却,决不会再像初见世面的青年少女地为花的幻姿所诱惑而赞之,叹之,怜之,惜之了。况且天地万物,没有一件逃得出荣枯,盛衰,生灭,有无之理。过去的历史昭然地证明着这一点,无须我们再说。古来无数的诗人千遍一律地为伤春惜花费词,这种效颦也觉得可厌。假如要我对于世间的生荣死灭费一点词,我觉得生荣不足道,而宁愿欢喜赞叹一切的死灭。对于死者的贪婪,愚昧,与怯弱,后者的态度何等谦逊,悟达,而伟大!我对于春与秋的舍取,也是为了这一点。

  夏目漱石三十岁的时候,曾经这样说:“人生二十而知有生的利益;二十五而知有明之处必有暗;至于三十的今日,更知明多之处暗亦多,欢浓之时愁亦重。”我现在对于这话也深抱同感;有时又觉得三十的特征不止这一端,其更特殊的是对于死的体感。青年们恋爱不遂的时候惯说生生死死,然而这不过是知有“死”的一回事而已,不是体感。犹之在饮冰挥扇的夏日,不能体感到围炉拥衾的冬夜的滋味。就是我们阅历了三十几度寒暑的人,在前几天的炎阳之下也无论如何感不到浴日的滋味。围炉,拥衾,浴日等事,在夏天的人的心中只是一种空虚的知识,不过晓得将来须有这些事而已,但是不能体感它们的滋味。须得入了秋天,炎阳逞尽了威势而渐渐退却,汗水浸胖了的肌肤渐渐收缩,身穿单衣似乎要打寒噤,而手触法郎绒觉得快适的时候,于是围炉、拥衾,浴日等知识方能渐渐融入体验界中而化为体感。我的年龄告了立秋以后,心境中所起的最特殊的状态便是这对于“死”的体感。以前我的思虑真疏浅!以为春可以常在人间,人可以永在青年,竟完全没有想到死。又以为人生的意义只在于生,我的一生最有意义,似乎我是不会死的。直到现在,仗了秋的慈光的鉴照,死的灵气钟育,才知道生的甘苦悲欢,是天地间反覆过亿万次的老调,又何足珍惜?我但求此生的*安的度送与脱出而已。犹之罹了疯狂的人,病中的颠倒迷离何足计较?但求其去病而已。

  我正要搁笔,忽然西窗外黑云弥漫,天际闪出一道电光,发出隐隐的雷声,骤然洒下一阵夹着冰雹的秋雨。啊!原来立秋过得不多天,秋心稚嫩而未曾老练,不免还有这种不调和的现象,可怕哉!

丰子恺最经典的散文3

  前天同了两女孩到西湖山中游玩,天忽下雨。我们仓皇奔走,看见前方有一小庙,庙门口有三家村,其中一家是开小茶店而带卖香烟的。我们趋之如归。茶店虽小,茶也要一角钱一壶。但在这时候,即使两角钱一壶,我们也不嫌贵了。

  茶越冲越淡,雨越落越大。最初因游山遇雨,觉得扫兴;这时候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我的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所谓“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于此体会了这种境界的好处。然而两个女孩子不解这种趣味,她们坐在这小茶店里躲雨,只是怨天尤人,苦闷万状。我无法把我所体验的境界为她们说明,也不愿使她们“大人化”而体验我所感的趣味。

  茶博士坐在门口拉胡琴。除雨声外,这是我们当时所闻的唯一的声音。拉的是《梅花三弄》,虽然声音摸得不大正确,拍子还拉得不错。这好像是因为顾客稀少,他坐在门口拉这曲胡琴来代替收音机作广告的。可惜他拉了一会就罢,使我们所闻的只是嘈杂而冗长的雨声。为了安慰两个女孩子,我就去向茶博士借胡琴。“你的胡琴借我弄弄好不好?”他很客气地把胡琴递给我。

  我借了胡琴回茶店,两个女孩很欢喜。“你会拉的?你会拉的?”我就拉给她们看。手法虽生,音阶还摸得准。因为我小时候曾经请我家邻*的柴主人阿庆教过《梅花三弄》,又请对面弄内一个裁缝司务大汉教过胡琴上的工尺。阿庆的教法很特别,他只是拉《梅花三弄》给你听,却不教你工尺的曲谱。他拉得很熟,但他不知工尺。我对他的拉奏望洋兴叹,始终学他不来。后来知道大汉识字,就请教他。他把小工调、正工调的音阶位置写了一张纸给我,我的胡琴拉奏由此入门。现在所以能够摸出正确的音阶者,一半由于以前略有摸 violin(1)的经验,一半仍是根基于大汉的教授的。在山中小茶店里的雨窗下,我用胡琴从容地(因为快了要拉错)拉了种种西洋小曲。两女孩和着了歌唱,好像是西湖上卖唱的,引得三家村里的人都来看。一个女孩唱着《渔光曲》,要我用胡琴去和她。我和着她拉,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我曾经吃过七八年音乐教师饭,曾经用piano(2)伴奏过混声四部合唱,曾经弹过Beethoven的sonata(3)。但是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

  两部空黄包车拉过,被我们雇定了。我付了茶钱,还了胡琴,辞别三家村的青年们,坐上车子。油布遮盖我面前,看不见雨景。我回味刚才的经验,觉得胡琴这种乐器很有意思。Piano笨重如棺材,violin 要数十百元一具,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用呢?胡琴只要两三角钱一把,虽然音域没有violin之广,也尽够演奏寻常小曲。虽然音色不比violin优美,装配得法,其发音也还可听。这种乐器在我国民间很流行,剃头店里有之,裁缝店里有之,江北船上有之,三家村里有之。倘能多造几个简易而高尚的胡琴曲,使像《渔光曲》—般流行于民间,其艺术陶冶的效果,恐比学校的音乐课广大得多呢。我离去三家村时,村里的青年们都送我上车,表示惜别。我也觉得有些儿依依。(曾经搪塞他们说:“下星期再来!”其实恐怕我此生不会再到这三家村里去吃茶且拉胡琴了。)若没有胡琴的因缘,三家村里的青年对于我这路人有何惜别之情,而我又有何依依于这些萍水相逢的人呢?古语云:“乐以教和。”我做了七八年音乐教师没有实证过这句话,不料这天在这荒村中实证了。


丰子恺最经典的散文 (菁华3篇)扩展阅读


丰子恺最经典的散文 (菁华3篇)(扩展1)

——丰子恺最经典的散文 (菁华3篇)

丰子恺最经典的散文1

  因为我的画中多杨柳树,就有人说我喜欢柳树;因为有人说我喜欢柳树,我似觉自己真与杨柳树有缘。但我也曾问心,为甚么喜欢杨柳?到底与杨柳树有甚么缘?其答案了不可得。原来这完全是偶然的:昔年我住在白马湖上,看见人们在湖边种柳,我向他们讨了一小株,种在寓屋的墙角里。因此给这屋取名为“小杨柳屋”,因此常取见惯的杨柳为画材,因此就有人说我喜欢杨柳,因此我自己似觉与杨柳有缘。假如当时人们在湖边种荆棘,也许我会给屋取名为“小荆棘屋”,而专画荆棘,成为与荆棘有缘,亦未可知。天下事往往如此。

  但假如我存心要和杨柳结缘,就不说上面的话,而可以附会种种理由上去。或者说我爱它的鹅黄嫩绿,或者说我爱它的如醉如舞,或者说我爱它象小蛮的腰,或者说我爱它是陶渊明的宅边所种的,或者还可援引“客舍青青”的诗,“树犹如此”的话,以及“王恭之貌”、“张绪之神”等种种古典来,作为自己爱柳的理由。即使要找三百个冠冕堂皇、高雅深刻的理由,也是很容易的。天下事又往往如此。

  也许我曾经对人说过“我爱杨柳”的话。但这话也是随便的,空洞的。仿佛我偶然买一双黑袜穿在脚上,有人问我“为甚么穿黑袜”时,就对他说“我喜欢穿黑袜”一样。

  实际,我向来对于花木无所爱好;即有之,亦无所执着。这是因为我生长穷乡,只见桑麻、禾黍、烟片、棉花、小麦、大豆,不曾亲*过万花如绣的园林。只在几本旧书里看见过“紫薇”、“红杏”、“芍药”、“牡丹”等美丽的名称,但难得亲*这等名称的所有者。并非完全没有见过,只因见时它们往往使我失望,不相信这便是曾对紫薇郎的紫薇花,曾使尚书出名的红杏,曾傍美人醉卧的芍药,或者象征富贵的牡丹。我觉得它们也只是植物中的几种,不过少见而名贵些,实在也没有甚么特别可爱的地方,似乎不配在诗词中那样地受人称赞,更不配在花木中占据那样高尚的地位。因此我似觉诗词中所赞的名花是另外一种,不是我现在所看见的这种植物。我也曾偶游富丽的花园,但终于不曾见过十足地配称“万花如绣”的景象。

  假如我现在要赞美一种植物,我仍是要赞美杨柳。但这与前缘无关,只是我这几天的所感,一时兴到,随便谈谈,也不会象信仰宗教或崇拜主义地毕生皈依它。为的是昨日天气佳,埋头写作到傍晚,不免走到西湖边的长椅子里去坐了一会。看见湖岸的杨柳树上,好像挂着几万串嫩绿的珠子,在温暖的春风中飘来飘去,飘出许多弯度微微的S线来,觉得这一种植物实在美丽可爱,非赞它一下不可。

  听人说,这种植物是最贱的。剪一根枝条来插在地上,它也会活起来,后来变成一株大杨柳树。它不需要高贵的肥料或工深的壅培,只要有阳光、泥土和水,便会生活,而且生得非常强健而美丽。牡丹花要吃猪肚肠,葡萄藤要吃肉汤,许多花木要吃豆饼,杨柳树不要吃人家的东西,因此人们说它是“贱”的。大概“贵”是要吃的意思。越要吃得多,越要吃得好,就是越“贵”。吃得很多很好而没有用处,只供观赏的,似乎更贵。例如牡丹比葡萄贵,是为了牡丹吃了猪肚肠一无用处,而葡萄吃了肉汤有结果的原故。杨柳不要吃人的东西,且有木材供人用,因此被人看作“贱”的。

  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可恶!你们是靠他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他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他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而向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他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而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旁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见了觉得非常可爱。杨柳树也有高出墙头的,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为了它高而不忘本。

  自古以来,诗文常以杨柳为春的一种主要题材。写春景曰“万树垂杨”,写春色曰“陌头杨柳”,或竟称春天为“柳条春”。我以为这并非仅为杨柳当春抽条的缘故,实因其树有一种特殊的姿态,与和*美丽的春光十分调和的缘故。这种特殊的姿态,便是“下垂”。不然,当春发芽的树木不知凡几,何以专让柳条作春的主人呢?只为别的树木都凭仗了春的势力而拚命向上,一味求高,忘记了自己的根本,其贪婪之相不合于春的精神。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

  这是我昨天看了西湖边上的杨柳而一时兴起的感想。但我所赞美的不仅是西湖上的杨柳。在这几天的春光之下,乡村到处的杨柳都有这般可赞美的姿态。西湖似乎太高贵了,反而不适于栽植这种“贱”的垂杨呢。

丰子恺最经典的散文2

  避寇西窜,流亡十年,终于有一天,我的脚重新踏到了上海的土地。我从京沪火车上跨到月台上的时候,第一脚特别踏得重些,好比同它握手。北站除了电车轨道照旧之外,其余的都已不可复识了。

  我率眷投奔朋友家。预先函洽的一个楼面,空着等我们去息足。息了几天,我们就搭沪杭火车,在长安站下车,坐小舟到石门湾去探望故里。

  我的故乡石门湾,位在运河旁边。运河北通嘉兴,南达杭州,在这里打一个弯,因此地名石门湾。石门湾属于石门县(即崇德县),其繁盛却在县城之上。抗战前,这地方船舶麇集,商贾辐辏。每日上午,你如果想通过最热闹的寺弄,必须与人摩肩接踵,又难免被人踏脱鞋子。因此石门湾有一句专用的俗语,形容拥挤,叫做“同寺弄里一样”。

  当我的小舟停泊到石门湾南皋桥堍的埠头上的时候,我举头一望,疑心是弄错了地方。因为这全非石门湾,竟是另一地方。只除运河的湾没有变直,其他一切都改样了。这是我呱呱堕地的地方。但我十年归来,第一脚踏上故乡的土地的时候,感觉并不比上海亲切。因为十年以来,它不断地装着旧时的姿态而入我的客梦;而如今我所踏到的,并不是客梦中所惯见的故乡!

  我沿着运河走向寺弄。沿路都是草棚、废墟,以及许多不相识的'人。他们都用惊奇的眼光对我看,我觉得自己好像伊尔文SketchBook中的RipVanWinkle,我感情兴奋,旁若无人地与家人谈话:“这里就是杨家米店,”“这里大约是殷家弄了!”“喏喏喏,那石埠头还存在!”旁边不相识的人,看见我们这一群陌生客操着道地的石门湾土白谈话,更显得惊奇起来。其中有几位父老,向我们注视了一回,和旁人切切私语,于是注目我们的更多,我从耳朵背后隐约听见低低的话声:“丰子恺,”“丰子恺回来了。”但我走到了寺弄口,竟无一个认识的人。因为这些人在十年前大都是孩子,或少年,现在都已变成**,代替了他们的父亲。我若要认识他们,只有问他的父亲叫什么了。“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两句诗从前是读读而已,想不到自己会做诗中的主角!

  “石门湾的南京路”的寺弄,也尽是草棚。“石门湾的市中心”的接待寺,已经全部不见。只凭寺前的几块石板,可以追忆昔日的繁荣。在寺前,忽然有人招呼我。一看,一位白须老翁,我认识是张兰墀。他是当地一大米店的老主人,在我的缘缘堂建筑之先,他也造一所房子。如今米店早已化为乌有,房子侥幸没有被烧掉。他老人家抗战至今,十年来并未离开故乡,只是在附*东躲西避,苟全性命。石门湾是游击区,房屋十分之八九变成焦土,住民大半流离死亡。像这老人,能保留一所劫余的房屋和一掬健康的白胡须,而与我重相见面,实在难得之至,这可说是战后的石门湾的骄子了。这石门湾的骄子定要拉我去吃夜饭。我尚未凭吊缘缘堂废墟,约他次日再见。

  从寺弄转进下西弄,也尽是茅屋或废墟,但凭方向与距离,走到了我家染坊店旁的木场桥。这原来是石桥。我生长在桥边,每块石板的形状和色彩我都熟悉。但如今已变成**的木桥,上有木栏,好像公路上的小桥。桥堍一片荒草地,染坊店与缘缘堂不知去向了。根据河边石岸上一块突出的石头,我确定了染坊店墙界。这石岸上原来筑着晒布用的很高的木架子。染坊司务站在这块突出的石头上,用长竹竿把蓝布挑到架上去晒的。我做儿童时,这块石头被我们儿童视为危险地带。只有隔壁豆腐店里的王囝囝,身体好,胆量大,敢站到这石头上,而且做个“金鸡独立”。我是不敢站上去的。有一次我央另一个人拉住了手,上去站了一回,下临河水,胆战心惊。终被店里的人看见,叫我回来,并且告诉母亲,母亲警戒我以后不准再站。如今百事皆非,而这块石头依然如故。这一带地方的盛衰沧桑,染坊店、缘缘堂的兴废,以及我童年时的事,这块石头一一亲眼看到,详细知道。我很想请它讲一点给我听。但它默默不语,管自突出在石岸上。只有一排墙脚石,肯指示我缘缘堂所在之处。我由墙脚石按距离推测,在荒草地上约略认定了我的书斋的地址。一株野生树木,立在我的书桌的地方,比我的身体高到一倍。许多荆棘,生在书斋的窗的地方。这里曾有十扇长窗,四十块玻璃。石门湾沦陷前几日,日本兵在金山卫登陆,用两架飞机来炸十八里外的石门县,这十扇玻璃窗都震怒,发出愤怒的叫声。接着就来炸石门湾,一个炸弹落在书斋窗外五丈的地方,这些窗曾大声咆哮。我躲在窗内,幸免于难。这些回忆,在这时候一一浮出脑际。我再请墙脚石引导,探寻我们的灶间的地址。约略找到了,但见一片荒地,草长过膝。抗战后一年,民国二十七年,我在桂林得到我的老姑母的信,说缘缘堂虽毁,烟囱还是屹立。这是“烟火不断”之象。老人对后辈的慰藉与祝福,使我诚心感动。如今烟囱已不知去向。而我家的烟火的确不断。我带了六个孩子(二男四女)逃出去,带回来时变了六个**,又添了一个八岁的抗战儿子。倘使缘缘堂存在,它当日放出六个小的,今朝收进六个大的,又加一个小的作利息,这笔生意着实不错!它应该大开正门,欢迎我们这一群人的归来。可惜它和老姑母一样作古,如今只剩一片蔓草荒烟,只能招待我们站立片时而已!大儿华瞻,想找一点缘缘堂的遗物,带到北*去作纪念。寻来寻去,只有蔓草荒烟,遗物了不可得。后来用器物发掘草地,在尺来深的地方,掘得了一块焦木头。依地点推测大约是门槛或堂窗的遗骸。他髫龄的时候,曾同它们共数晨夕。如今他收拾它们的残骸,藏在火柴匣里,带它们到北*去,也算是不忘旧交,对得起故人了。这一晚我们到一个同族人家去投宿。他们买了无量的酒来慰劳我,我痛饮数十钟,酣然入睡,梦也不做一个。次日就离开这销魂的地方,到杭州去觅我的新巢了。

丰子恺最经典的散文3

  我的年岁上冠用了“三十”二字,至今已两年了。不解达观的我,从这两个字上受到了不少的暗示与影响。虽然明明觉得自己的体格与精力比二十九岁时全然没有什么差异,但“三十”这一个观念笼在头上,犹之张了一顶阳伞,使我的全身蒙了一个暗淡色的阴影,又仿佛在日历上撕过了立秋的一页以后,虽然太阳的炎威依然没有减却,寒暑表上的热度依然没有降低,然而只当得余威与残暑,或霜降木落的先驱,大地的节候已从今移交于秋了。

  实际,我两年来的心情与秋最容易调和而融合。这情形与从前不同。在往年,我只慕春天。我最欢喜杨柳与燕子。尤其欢喜初染鹅黄的嫩柳。我曾经名自己的寓居为“小杨柳屋”,曾经画了许多杨柳燕子的画,又曾经摘取秀长的柳叶,在厚纸上裱成各种风调的眉,想象这等眉的所有者的颜貌,而在其下面添描出眼鼻与口。那时候我每逢早春时节,正月二月之交,看见杨柳枝的线条上挂了细珠,带了隐隐的青色而“遥看*却无”的时候,我心中便充满了一种狂喜,这狂喜又立刻变成焦虑,似乎常常在说:“春来了!不要放过!赶快设法招待它,享乐它,永远留住它。”我读了”良辰美景奈何天”等句,曾经真心地感动。以为古人都太息一春的虚度。前车可鉴!到我手里决不放它空过了。最是逢到了古人惋惜最深的寒食清明,我心中的焦灼便更甚。那一天我总想有一种足以充分酬偿这佳节的举行。我准拟作诗,作画,或痛饮,漫游。虽然大多不被实行;或实行而全无效果,反而中了酒,闹了事,换得了不快的回忆;但我总不灰心,总觉得春的可恋。我心中似乎只有知道春,别的三季在我都当作春的预备,或待春的休息时间,全然不曾注意到它们的存在与意义。而对于秋,尤无感觉:因为夏连续在春的后面,在我可当作春的过剩;冬先行春的前面,在我可当作春的准备;独有与春全无关联的秋,在我心中一向没有它的位置。

  自从我的年龄告了立秋以后,两年来的心境完全转了一个方向,也变成秋天了。然而情形与前不同:并不是在秋日感到像昔日的狂喜与焦灼。我只觉得一到秋天,自己的心境便十分调和。非但没有那种狂喜与焦灼,直常常被秋风秋雨秋色秋光所吸引而融化在秋中,暂时失却了自己的所在。而对于春,又并非像昔日对于秋的无感觉。我现在对于春非常厌恶。每当万象回春的时候,看到群花的斗艳,蜂蝶的扰攘,以及草木昆虫等到处争先恐后地滋生繁殖的状态,我觉得天地间的凡庸,贪婪,无耻,与愚痴,无过于此了!尤其是在青春的时候,看到柳条上挂了隐隐的绿珠,桃枝上着了点点的红斑,最使我觉得可笑又可怜。我想唤醒一个花蕊来对它说:“啊!你也来反覆这老调了!我眼看见你的无数的祖先,个个同你一样地出世,个个努力发展,争荣竞秀;不久没有一个不憔悴而化泥尘。你何苦也来反覆这老调呢?如今你已长了这孽根,将来看你弄娇弄艳,装笑装颦,招致了蹂躏,摧残,攀折之苦,而步你的祖先们的后尘!”

  实际,迎送了三十几次的春来春去的人,对于花事早已看得厌倦,感觉已经麻木,热情已经冷却,决不会再像初见世面的青年少女地为花的幻姿所诱惑而赞之,叹之,怜之,惜之了。况且天地万物,没有一件逃得出荣枯,盛衰,生灭,有无之理。过去的历史昭然地证明着这一点,无须我们再说。古来无数的诗人千遍一律地为伤春惜花费词,这种效颦也觉得可厌。假如要我对于世间的生荣死灭费一点词,我觉得生荣不足道,而宁愿欢喜赞叹一切的死灭。对于死者的贪婪,愚昧,与怯弱,后者的态度何等谦逊,悟达,而伟大!我对于春与秋的舍取,也是为了这一点。

  夏目漱石三十岁的时候,曾经这样说:“人生二十而知有生的利益;二十五而知有明之处必有暗;至于三十的今日,更知明多之处暗亦多,欢浓之时愁亦重。”我现在对于这话也深抱同感;有时又觉得三十的特征不止这一端,其更特殊的是对于死的体感。青年们恋爱不遂的时候惯说生生死死,然而这不过是知有“死”的一回事而已,不是体感。犹之在饮冰挥扇的夏日,不能体感到围炉拥衾的冬夜的滋味。就是我们阅历了三十几度寒暑的人,在前几天的炎阳之下也无论如何感不到浴日的滋味。围炉,拥衾,浴日等事,在夏天的人的心中只是一种空虚的知识,不过晓得将来须有这些事而已,但是不能体感它们的滋味。须得入了秋天,炎阳逞尽了威势而渐渐退却,汗水浸胖了的肌肤渐渐收缩,身穿单衣似乎要打寒噤,而手触法郎绒觉得快适的时候,于是围炉、拥衾,浴日等知识方能渐渐融入体验界中而化为体感。我的年龄告了立秋以后,心境中所起的最特殊的状态便是这对于“死”的体感。以前我的思虑真疏浅!以为春可以常在人间,人可以永在青年,竟完全没有想到死。又以为人生的意义只在于生,我的一生最有意义,似乎我是不会死的。直到现在,仗了秋的慈光的鉴照,死的灵气钟育,才知道生的甘苦悲欢,是天地间反覆过亿万次的老调,又何足珍惜?我但求此生的*安的度送与脱出而已。犹之罹了疯狂的人,病中的颠倒迷离何足计较?但求其去病而已。

  我正要搁笔,忽然西窗外黑云弥漫,天际闪出一道电光,发出隐隐的雷声,骤然洒下一阵夹着冰雹的秋雨。啊!原来立秋过得不多天,秋心稚嫩而未曾老练,不免还有这种不调和的现象,可怕哉!


丰子恺最经典的散文 (菁华3篇)(扩展2)

——《简单的幸福》经典散文 (菁华3篇)

《简单的幸福》经典散文1

  “简单”这两个字,透着散淡、空灵,有着微微的禅意,却是人生最初始的幸福。越简单的人,越容易产生幸福感。

  最好的生活是简单的。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意思就是孔子说,只要粗茶淡饭可以充饥,喝点白开水,弯起胳膊当枕头,靠在上面睡一觉,真是舒服得很,快乐的很啊!这里孔子把物质生活简单到极点,表明了一种乐观的心态。生活快乐首先是心灵的快乐,人到无求品自高。求是欲望,欲望少了品格自然高尚,烦恼也随之消散。不必豪宅豪车,华衣锦服,一杯茶,一支曲,一本书,一米阳光,或一缕清风,就是简单的幸福。孩子越小,幸福感越容易得到满足,因为在他们泉水般清澈的目光里,看到的世界是简单的。正如一首诗:“简单是偏偏归来的燕子,唱着悠扬婉转的歌;简单是飘飘洒洒的雪花,盛开着属于自己欢乐的纯洁;简单是春风拂面,柔柔的,温暖的,如母亲的手,简单是春润物,静静的,与大地万物从容对话……”

  人生其实就是从简单到复杂,最终再回归到简单的过程。老年人宁静安详,是因为他们经历一番漫长的人生跋涉,穿越人类自己制造的各种纷杂,使得他们站在人生另一头看到的生活其实很简单。实实在在地说,人的幸福密码就是觉悟,“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时光老去,让生命返璞归真,让活着更有意义。

《简单的幸福》经典散文2

  幸福是什么?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你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却可能会有一千种答案,《幸福是一种感觉》一书这样说:幸福就是一种感觉,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沉淀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你或许没有丰富的物质与名利,只要你拥有一份好的心情,那么你就是幸福的;老子说:幸福是“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不可强求;列夫.托尔斯泰说:在富有、权力、荣誉和独占的爱当中去探求幸福,不但不会得到幸福,而且还一定会失去幸福。这些永远是获得幸福的真理。

  幸福的理解有千万种,诠释起来也各有各的不同,老师的幸福是辛勤耕耘、播撒智慧换来的桃李满天下,他们的幸福在回报里;警察的幸福是为一方百姓保一方*安,是千家安宁、万户团圆,他们的幸福在太*里;农民的幸福是风调雨顺的好年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他们的幸福在收获里;禅师的幸福是智珠在握,句句机锋,用睿智的慧语点化众生,他们的幸福在梵境里;孩子们的幸福是一只可爱的毛绒玩具,一件漂亮的新外衣,甚至可能只是一颗草莓味或橙子味的糖果,他们的幸福在纯真里;老人们的幸福是家人的团聚、儿孙们的承欢膝下,他们的幸福在知足里;偏远山区学生们的幸福是一顿营养的爱心午餐,是四面八方捐助的足已抵御寒冬的衣帽鞋袜,他们的幸福在感恩里。

  幸福,曾几何时成了我包括我身边很多人的一种奢侈,每天为生活所累,为庸事所缠,总感觉生活中有道不尽理不清的忧愁烦恼,总感觉属于自己的快乐少之又少,总感觉幸福是别人家的事情,与自己互不相扰,生活如同一场赛跑,疲与累折磨着你的身与心,让我们失去了纯真,忘记了感恩,每天要么自怜自艾,要么怨天尤人。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当我们为奢侈的生活而疲于奔波的时候,幸福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幸福的生活往往很简单。确实,只有挣脱物欲的羁绊,抛开烦恼的枷链,卸下一些负累,放下一些执念,我们的心灵才会更加的舒展自由,才能获得幸福青睐的眼眸。

  幸福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点点滴滴的琐碎间,不论亲情、友情、或是爱情,只要用你的心灵去感悟,去咀嚼体会,哪怕是再寻常不过的小事,品咂出来的都是幸福的滋味。

  每个周末埋头于老妈精心烹制的可口佳肴里大快朵颐后,坐在沙发上惬意的品着一杯香茶,一脸虔诚的倾听老爸引经据典的讲解他正在收看的军事节目或历史正剧,然后黏糊糊、腻歪歪的挤进老妈的被窝,搂着老妈的脖子,听着她絮叨着家长里短,数落着老爸的种种罪行(通常不听医生的话,又抽烟喝酒了,在老妈眼里都是罪不容赦的),在老妈慈爱的目光和絮絮的话语里酣然入睡。这是一种幸福!

  忙碌了一天,累得腰酸背痛,脸色不怎么太好看的时候,刚刚下班回家的老公知趣的小跑上来,两只大手夸张的在你的肩上揉一揉,腰上捶几捶,然后连说几声“老婆辛苦,老婆辛苦!”这是一种幸福!

  吃过晚饭,懒得动弹的时候,一个眼神儿过去,女儿会心领神会的把桌上的杯盘碗盏收拾得干干净净,然后又一溜烟似的跑回到你身旁,仰起的天真小脸儿满是骄傲的神色,分明是在等着你的赞许。这是一种幸福!

  出门晚归,等候在大门口的婆婆惊喜之后的一顿抱怨“你看你,打了好几遍手机咋都不接呢(手机放包里没听见)?路这么滑,都快把我和你爸急死了!”婆婆给了我和老妈一样深切博大的`爱,这是一种幸福!

  多年不见的老同学,打来一个问候的电话,彼此诉说着别后之情,意犹未尽的聊着各自的*况,一个在大都市里打拼得有模有样的女强人居然说她挺羡慕我的生活,被人记挂被人羡慕,这是一种幸福!

  店里打烊忙完所有家事后,享受着难得的属于自己的空闲时光,握一卷喜欢的或小说、或杂志、或诗词,在文字的世界里自由徜徉,任由书中的璀珠璨玉绽满心房。这是一种幸福!

  涂鸦一首小诗,或即兴一篇小文,把它贴在自己的博客或发在网站上,没有人取笑你的言拙笔涩,没有人批判你的不自量力,相反总能得到众多师友或真心的鼓励,或善意的批评,或诚恳的指教,这是一种幸福。

  幸福无处不在,生活随处俯拾皆是幸福,幸福在老妈的絮絮唠叨里,在老爸的博古通今里,在爱人的体贴呵护里,在孩子的乖巧懂事里,在公婆的真切惦念里;在闲暇时的一书一卷里,在饥饿时的一粥一饭里,在疲惫时的一枕一垫里;在春赏百花秋赏月、夏听蝉鸣冬听雪的诗画般的四季里,在远离尘嚣、隐逸无争的世外桃源里;在……

  幸福其实就是这么的简单,它不是香车宝马,不是功名利禄,真正的幸福不是外在的拥有和他人的瞩目,而是内心的一种宁静,一种知足,是无贪无欲,无嗔无妒,是一种雅致的生活情趣,是心灵对生活的细心体会与感悟。

《简单的幸福》经典散文3

  每到中午十二点的时候,楼梯道里就会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就会看到一个满头大汗的女人提着保温桶匆匆忙忙地走进房间,这是大伟的媳妇准时来给大伟送饭的。

  “大伟,快来,乘热吃!”女人来不及擦汗,便大声地喊着大伟。顺手拿起抹布,将身边高低不等的两个小方凳擦干净,就成了简易的餐桌。打开精致的保温桶盖,热气从里面冒出,诱人的香味就扑鼻而来。三层的保温桶里,上面的两层是家常菜,一盘青椒炒腊肉,一盘韭菜木耳炒鸡蛋,色香味俱佳,最下面的一层是大米饭,晶莹剔透的米粒,散发着清香。女人将饭菜摆好,又从一个卷了几层的小塑料袋里取出一双竹筷来,这时大伟已经洗去了手和脸上的灰尘,坐在了板凳上,接过女人递过来的筷子,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不知是吃的太快,还是刚才铺地板时的热力未散,浓密的汗珠布满了大伟的额头。

  “给,喝杯啤酒。”大伟接过女人用一次性杯子盛满的啤酒,很惬意地呷了一口,笑眯眯地看着女人说:“有啥好事?今天还加餐!”

  “看把你美的!没事就不能让你喝一口?”女人嗔怪道。

  “有啥好事?早上我把园子里吃不完的青菜收拾了一些,在街上卖了,就给你买了箱啤酒,顺便给你带一瓶过来,天热了,喝点儿开胃、解乏。中午能多干点活。”边说边从口袋里掏出手绢,擦去大伟额头的汗珠。

  大伟喝完一杯,女人又给倒上。

  “你吃,我给你和点灰。”女人拿起靠在门边的铁锨就向门外走去。

  “不用,我一下就能和好了。水泥灰大,别弄脏了衣服。”大伟忙站起身说。

  “没事,我又不是大小姐,还怕脏?何况水井里的水也不要钱!”女人边走边笑嘻嘻地说。

  “真是个闲不住的女人!”看着女人执意要做,大伟也就没再拦着。

  女人熟练地将筛过的细沙混和着水泥围堆成一个小小的沙丘,再用铁锨从沙丘的顶尖上插下去,使劲划了圆弧,沙丘顿时成了一个敞开着的“沙锅”。吃力地提起水桶,慢慢地倒水下去,细碎的水泥和沙子快速地吸附着水分,发出细微的咝咝声。女人的身子努力地向前倾着,枣红色的手臂和丰腴的身子一起微微颤抖。

  “沙锅”里的水越来越少,旁边的沙子开始变得潮湿,女人便开始用锨翻搅,随着铁锨地翻动,细细的沙子慢慢变成了糊状的混凝土,细密的香汗一颗一颗地爬满了红扑扑的脸颊。

  “给我吧,去歇着!”一双有力的大手从旁边伸过来,夺走了正在翻动的铁锨。

  女人站在一边喘着气,看着男人有力的臂膀快速地挥舞,仿佛一位艺术家在欣赏大卫的雕塑。

  “我回去了,中午天热,少干一会儿!晚上孩子也回来,我给你们炖排骨汤。”稍微休息了一会儿的女人麻利地收拾好碗筷,向楼下走去。

  “越单纯越幸福心像开满花的树/努力的深爱过就不苦……”空旷的房间里响起男人粗犷而快乐的歌声。

  红色健美的身影和轻快的脚步声在楼道里渐渐消失。


丰子恺最经典的散文 (菁华3篇)(扩展3)

——丰子恺的散文读后感 (菁华5篇)

丰子恺的散文读后感1

  丰子恺有着佛家悲天悯人的菩萨心肠,他渴望人间充满温情,这从他的一篇随笔——《敬礼》中体现出来。文章写的是丰子恺在译稿时不小心压伤一只蚂蚁,它企图爬走,一步一瘸,终于倒下,绝望地挣扎。丰子恺感到很对不住它,但又不能把它送去医治,也不忍把它捻死,以解除痛苦,所以就不理睬它,继续译稿。后来,另一只蚂蚁来救助伤者,不惜劳苦,不惜冒险,丰子恺感到非常抱歉,非常惭愧。丰子恺忽然觉得这两只蚂蚁突然大起来,变得高不可仰了,而自己却变得向蚂蚁那么小,最后,他站起身来,对着这两只蚂蚁,行了一个敬礼。

  这样藐小的动物,竟有这样深挚的友爱之情、这样慷慨的牺牲精神、这样伟大的互助精神,真使我大吃一惊!

  当有人侵略了蜂巢或伤害了某些蜜蜂,许多蜜蜂竟不惜生命代价用叮咬来报仇,好像这是自己的职责、荣耀。然而,蜜蜂的刺是“一次性”的,叮完便会死去,就这样,无数只蜜蜂为此丧命,最后,人在草地上痛苦地挣扎,身旁是一位位蜜蜂烈士。

  动物尚有这样的精神,人有时竟没有。我看过一则新闻:一名女子在露天银行取钱,一名男子持刀抢劫,女子不肯给钱,男子刺了女子一刀,拿钱离去。女子痛苦地挣扎,可一旁来来往往的行人竟无动于衷,还避而远之,没有人来送她去医院,好像怕被掺和进去似的。最后,女子因失血过多而死去。

  动物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他们也懂得体贴,懂得关爱,对人的关爱继而对动物、对世间的一切的关爱,我希望人世幸福快乐、没有冷酷!

丰子恺的散文读后感2

  收到这本《丰子恺家书》后,我特意专门去了解了一下丰子恺先生。他是*著名的散文家,漫画家,书法家等,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画中有诗》等经典作品,他更是*现代漫画事业的先驱!为我们后人遗留了很多经典作品!

  而这本《丰子恺家书》是由丰子恺之孙丰羽编著。整本书是由家书的形式构成,记述其爷爷丰子恺和其爸爸丰新的生活故事。整本书由195通家书,47幅恩狗画册两部分组成。这195通家书都是丰子恺写给自己孩子的,涉及内容都是关于生活琐事,教育子女,文章简单朴实,都是他们最真实的生活写照,就是这样,才能体现出一位父亲对子女的关爱和慰问!

  这样的沟通方式无疑不是一种最好的心灵沟通,这让我想起来我的小时候,跟父亲真的没有太多的交流和沟通,以至于长大后的疏远和陌生。书中还有47幅恩狗画册,每一幅都是丰子恺记录恩狗童年有趣的美好时光!体现出童趣十足,父爱如山!特别喜欢这些画册,那是多么珍贵的回忆啊!

  这本书虽然内容琐碎,但却让我感触颇深!超级值得推荐的一本书,喜欢!

丰子恺的散文读后感3

  丰子恺老先生大家都不陌生,我们在语文课堂里刚刚读过他的小品文《白鹅》,真是写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他还是*现代艺术史上第一位被称为“漫画家”的画家。我们读到的这本读本共收录了丰子恺的数十篇散文作品,里头的插画可都是作者本人所作,真可谓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丰子恺认为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代”。他憧憬于孩子的生活,反对家长和老师按照**的观念去干预孩子,把孩子培养成“小大人”。他用文学也用美术来建构洋溢着童真的艺术世界,处处显示其对童真的珍视和呵护,小朋友可以从中找到自己心向往之的精神乐园。这大概就能解释为什么我们都喜欢读这位老先生的作品了吧!

  这本书中我最爱的是《生物乐园——万物皆灵》这编,大概我也是和动物有缘的孩子。譬如他写他们家的“猫”一族:“混血美女”阿咪、“日月眼”白象和猫伯伯,个个有特点,好似我眼前就看到了这三只可爱的小猫,特别有画面感。丰子恺一家都爱猫,人和猫之间彼此关爱相互信任,这份感人的人猫情同样跃然纸上。

  阅读老先生的文章,也容易让我们联想到自己写的作文。怎么写文章才能打动人?用心观察、体会生活、熟练使用语言文字……每一步,都需要我们更多的学*,那就从好好欣赏美**起吧!

丰子恺的散文读后感4

  杨柳,是一种*凡的树。它没有松树的挺拔,也没有白杨的伟岸。更没有百花的娇媚。但古往今来它却成为文人笔下不衰的颂歌。著名的现代作家、画家、文学翻译家丰子恺笔下的杨柳更是别具一格。

  作者是喜欢杨柳的,但从字面上看,作者似乎站在不喜欢杨柳的人一边。这就叫欲扬先抑。按说,作者的画中多杨柳,作者应该是喜欢杨柳的。作者多次从“有人说”的角度来谈自己对杨柳的感情。作者喜欢杨柳的原因不象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是刻意去喜欢杨柳的。作者喜欢上杨柳完全是偶然的情况下,是因为昔年在自己的屋边种了一株杨柳,而取名为“小杨柳屋”。作者之所以不明确说原因上因为其实喜欢上杨柳上非常偶然的,极*常的。也许在别人的眼里,这不能成为理由的。

  通过对比来体现杨柳的特点,来赞扬杨柳。杨柳是一种植物,但在作者笔下却赋予了它以人的品质和精神。作者赞美的是杨柳的*凡朴实和不忘根本的品质,杨柳不求索取,但求奉献,是其“贱”,它不贪图自己的荣光,而是“条条不忘记根本”,这是其“下垂”。杨柳的“高而能下”的品质是难能可贵的,对于做人来说,应该学*这种精神。

  作者由杨柳下垂的姿态想到了不忘记根本的精神。由树及人,使主题得到深化。饮水思源,知恩图报乃是为人之道。但生活中的许多人却过河拆桥,甚至落井下石,作者在叙写中蕴涵了对这些现象的指斥。作者赋予杨柳以主观情感,以杨柳喻人,讽刺现实生活中某些作威作福,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人。

  本文主要综合用了排比、比喻、对比、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例如第二段中,“或者说我爱它的鹅黄嫩绿……小蛮腰……”这是排比。例如“好像挂着几千串嫩绿的珠子”是比喻。例如第五段“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边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看了觉得非常可爱”这是拟人。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表达更具生动形象性,使说理更透彻,更精辟。

丰子恺的散文读后感5

  看完丰子恺《我的母亲》,如纤纤细手拂过*息的琴弦,心久久不能*静。此时,我多想高呼一声:人生真情,圣洁的母爱!

  丰子恺的《我的母亲》文风清新而朴实、内容真挚而感人。*常人——千百万母亲中的一员,却被写得伟大、高尚。细细品来,文中似乎只能读懂一个词——母爱!至真至爱的亲情中,母爱是最细致、最无私、最易体会到的。想想我的母亲,心中竟荡起一丝内疚。我的母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她对我非常严格。因此,年少的轻浮、猖狂使我对母亲的爱不屑一顾,还时常与她吵嘴。每天,每天都抱怨上苍的不公:为什么不赐予我一个了解我、爱我的母亲?可是,随着斗转星移,时间的飞逝,我发现我错了。………正如文中说言:“惜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每次听到母亲的唠叨总不高兴,认为自己已长大了。但“有妈不觉而女高”,毕竟,在母亲眼中,我仍是需要关心、疼爱的女儿。感谢这篇《我的母亲》使我才真正读懂了母爱,人生真情,莫过于母爱。

  读《*人:不跪的人》有感“你见过昆仑屈膝吗?没有…..你见过长城弯腰吗?没有…..”读了《*人:不跪的人》一诗,让人怦然心跳,一种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时代责任感荡涤心胸。不能下跪!跪下的是邪恶、是败类、是罪犯。下跪的秦桧,留下被世人唾弃的好相之名………这些从狗洞里爬出来的人,人们切齿痛恨,横眉冷对。我们*人不下跪,我们的中华民族也不会下跪,面对邪恶,面对侵略,我们扛起枪抬起炮,用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中华民族的精神代代相传。孙天帅的行为令我心神摇荡。想着想着,我又一次吟诵:“我们*人,是顶天立地的人!我们*人,是不跪的人!”


丰子恺最经典的散文 (菁华3篇)(扩展4)

——描写校园的经典散文 (菁华3篇)

描写校园的经典散文1

  我时常漫无目的 若有所思的穿梭在校园里,脑海里不时闪现出一些微不足道的画面和想法。

  从综合楼去五教有一条比较*的小路,每次换教室时,我们都会从这里经过,有时边和同学聊着天,有时边听着音乐,有时也观察一下路上匆匆学子的倩影。熟悉的地方往往没有风景,半年多的时间,使我*惯的注意不到这条路四周的美。

  昨天傍晚六点半后,我从综合楼去五教上课,一般这个点大家都呆在教室或宿舍,况且昨天下午天阴沉的厉害,颇有下雨的趋势,一路上难见行人。我一个人走在小路上,心情十分的愉悦,嘴里哼着小曲,漫不经心的四周张望着。我惊奇的发现在这昏暗的天色下,花坛里的各种花在微风中坚挺的站立着,红的 黄的 粉的,大的 小的争相开放着,显得格外的醒目。灌木丛中,叶子从下到上,呈现出从老到嫩不同层次的绿。三元湖上升起了一层薄薄的雾,遮住了泛绿的湖水,三元湖和旁边的景巧妙结合,人仿佛置身于仙境。在湖的左边,有一条小道,两旁都都种着柳树,早晨路过这儿,偶尔能看到有一两位老人在那锻炼身体,白天旁边的足球场上也经常有不少男孩在那踢球。但此时此刻,白天的景都不见了,四周安静的显现出一种祥和之美,一只喜鹊悠闲地在柳树下觅食,当我走*时,也不见它有一丝慌张,依然旁若无人的寻觅着,心中一种莫名的感动油然而生,在这个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工业发展的时代里,我为自己能得到这只小喜鹊的信任而骄傲。路旁的草地被割草机修正整过,一股青草与泥土的气息扑鼻而来,闭上眼,那份熟悉的感觉带我回到了那个思念的地方——秋天,在那个被青山绿水包围的美丽江南稻田里,乡亲们热火朝天的割倒一方方的稻穗,小乡村里弥漫着秸秆和泥土的香气。熟悉的田埂,朴素的村民,还有数年前,牵着一头老水牛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的小女孩。

  一路上那份朦胧的美深深地震慑了我的心灵。这份突然的惊喜,颇似当年川端康成在旅馆里半夜醒来时发现了花未眠,我不禁想起了川端康成的那句话——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自然的美是无限的。我似乎抓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开始反驳起自己以前的观点,熟悉的地方同样有风景,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描写校园的经典散文2

  在四季轮回中,多少人,为看一个梦想,奔跑一生;多少鸟,为一次迁徙,忍受苦寒;多少辛辛学子,为一个静美的校园,憧憬十载,努力多少春秋。才可以在静美的校园里,眺望静静的天空,静赏华美的时光。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难以忘怀的季节,或春的温馨暖,或夏的激情,或秋的冷峻,或冬的严寒。而我则对四季都牵挂,对美好的岁月,不忍心忘记。喜欢仰望星空,繁星点点,心安而过。喜欢漫步校园,眺望远方,观察四时巨变。一片片花瓣,一朵朵的云彩,拾捡诗意,寻谧温柔,那些似宝珍贵,似金发光的生活,是每个人的追求。

  偶尔有时间,都会坐在蓝蓝的天空下,倚靠一棵小树,望着苍穹,看云彩飘逸唯美;望大雁飞来,收获收获春的信息。那些激动的风,悄悄落在刚刚变绿的白杨树上,惊起一阵翩翩飞絮,似画卷美丽,似梦境迷人。而树下之人,则是各有变化。或十指相扣,相笑而视;或独自漫步,朗诵《离骚》;或三人行,互相嬉闹,谈笑风声,说着昨日的欣喜,聊着未来的遐想。有飞天梦,有归隐梦,有大济苍生,有甘愿*淡,但都是美美的享受,美美的憧憬。阳光温暖着大地,春风拂去尘埃,家在远方,梦在水边,游子在风雨桥上张望,遥远的故乡,遥远的亲人,遥远的梦幻。

  天空海阔,一览无余。恰如一片深蓝色的大海,海上风*浪静没有渡口,没有渔船,只有一个沉默的世界。海鸥,企鹅,海燕还在大海中搜寻梦想,各种岛屿都没有传说中的险峻,郁郁葱葱的古树,人来人往的嬉闹。而那些天空下的山川,古道,浓雾,都不会迷茫人们的视线。

  烟雨三月已过,春的脚步渐行渐远。而走的天空下,行人还是匆匆忙忙,鸟还是去年的模样,只是樱花落了多少夜,谁也不知道她的忧愁。如此完美的春天,有谁会愿意舍下,可却,四季轮换,天之常情,而天地间的一个生灵,又情何以堪。

  转眼间,樱桃长出了新芽,一片片的叶呀,就像一个初生的婴儿,可爱,蕴含希望,好像世界一切都为之而生。阳光从叶与叶的缝隙中照划过来,惊吓一只正在午睡的小草,唧唧喳喳叫了几声。风来无影去无踪,从不看别人眼神行事,一山飘过一山,一叶划过一叶,树动,红旗飘飘。一个老教授,七十有几,静静而过,一手拿着一本书籍,一手摸着胡须,轻笑着,~似乎是朝花夕拾。似乎眼前就是繁星,就是春水。

  天空还是一览无余,云彩掉到地上,青眯野草,春水,装饰着这依恋的校园。一群疯狂的外国人,在田径场,一个追一个,一个笑一个,在笑声中,天空中一架飞机飞过,他们唱起歌,可我却一句也没听懂,可能是我要飞得更好吧!

  走在校园是一件欣喜之事,只要有空,收拾那颗躁动的心,漫步在校园一角,不为什么,不待什么,也没有什么要求,只想走走,只想细细观赏。一路风景,一树野花,收入怀中,一路人群,一只彩蝶,一笑而过,潜入梦里。

  溜达几圈,天色依旧,不觉已到窗前,室友从家乡归来,满心欢喜,带来快乐,带来惊喜,带来一方特产。诉求故乡春天到了,玉米露土而出,家乡换了新颜。那些樱桃,吸引更多陌生的游客,驻足一春,不愿离去。室友带来民间的干红薯,还有家的味道,美美的,香香的。还有纯天然的老土酒,在笛声中,散发着香味,说起方言,闻着酒香,独自享受。

  生活多少无意事,只是不想言说。为了求学,为了梦想,奔走四方,行走天涯,在陌生的地方,望着远方的天空,云彩飘逸,岁月静美。而那颗不经世事心,经过春夏秋冬的洗礼,月来月归的关照,渐渐*惯了多少不舍,天空下,这片郁郁葱葱的土地,原来如此牵挂。

  生活充满美,只是我们没有去发现。岁月藏真情,只是我们没有关注的心。静静而过的光阴,划过静静的校园,静静的天空美轮美奂。

描写校园的经典散文3

  不久之后,我将去追逐海浪,为了梦想不懈努力奋斗!那一刻,或许还会留恋,这里的人和事,这里的一草一木,以及那个傻傻的自己。而刚刚过去的这个色彩斑斓的3月,虽然天没那么蓝,人没那么闲,却仿佛怎么也没能抹去,纵然悲喜交加。

  当我背起行囊,走在家和异乡之间,便已注定,家的丑儿要离母亲而去。这一去,也许是三年五载,或者更长。一路颠簸,困了一整夜。从漫长的194,到走走停停的070。终于,在那个下午驻足。趁着前往大山的零星时间,我目不转睛地审视着我未来的城。有序,便是我那时候最大的感触。

  军歌嘹亮,一、二、三、四中也有我。对于谁是最可爱的人,我再一次肯定心中的答案。陌生世界里,我们的纯真年代,浮华涌现。社会第一步,在这里迈出。台上极具沧桑历史感的身影,就是我多年之后最真实的写照。叶也绿了,花也红了。基地十日,风情万种。

  跳出失落后的阴霾,全身心地投入到那个满载我彩色梦想的地方。忙忙碌碌,累也不算累。三个活宝,一位大侠,外加一长老。呵,当代武侠,好剧连连看!在这里,毛坯开始被锤炼。朽木犹可雕。想起那句话,“不会做和做错了”,天壤之别啊。闲暇之余,拥挤的街道,少不了漫步的客,繁忙的主。期年以后,我将为何?

  此去经年,谁还在纠结?走出校园,奔向辽阔与广袤。

  (毕业在即,这篇文章是去深圳实*的见闻与感受。文章中,194为到广州的火车票价,70为广州到深圳的汽车票价,都是代指;基地为军训基地,在深圳少有的大山上;失落原因为公司改派;活宝为我们同去的同部门的“哥仨”,大侠是我们导师,长老是我们部门经理。这段时间,还在犹豫,工作需要跑那么远吗?首次发文,支持啊!)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