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名言 30句菁华

首页 / 名言警句 / | 名言

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2、古老的种子,沱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泰戈尔

3、彬彬有礼的风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现。 ——爱默生

4、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老不可满。 ————魏微

5、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者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后,缓步的骆驼却不断前进。 ——萨迪

6、一切礼仪,都是为了文饰那些虚应故事的行为,言不由衷的欢迎,出尔反尔的殷勤而设立的;如果有真实的友谊,这些虚伪的形式就该一律摈弃。 ——莎士比亚

7、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8、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9、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吕氏春秋》卷四《尊师》。

10、假如传统或世代相传的意义仅是盲目地或一丝不苟地因循前人的风格,那么传统就一无可取。艾略特

11、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12、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13、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14、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论语学而》

16、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17、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18、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9、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20、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21、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22、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23、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24、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5、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2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7、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朱舜水集·劝兴》。

2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9、学至乎没而后止。--《荀子?劝学》:学*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

30、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德行由于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随声附和而毁掉。


传统的名言 30句菁华扩展阅读


传统的名言 30句菁华(扩展1)

——传统的经典名言 30句菁华

1、仁者寿。——《论语·雍也》

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3、轻诺必寡信。——《老子》

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5、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6、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7、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8、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9、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0、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1、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12、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1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14、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1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1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18、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1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论语·学而》

21、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

22、君子和而不流。——《礼记·中庸》

23、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24、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25、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26、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27、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28、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29、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卷十

30、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传统的名言 30句菁华(扩展2)

——中华传统文明礼仪名言警句 30句菁华

1、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

2、礼仪是成功的基石。

3、好言好语暖人心。

4、微笑是最完善的礼仪。

5、礼节及礼貌是一封通向四方的推荐信。——西班牙女王伊丽莎白

6、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张载仁

7、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8、学校是学*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

9、让我们一起来: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10、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情感。

11、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仪也。

12、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3、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14、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

15、立必正方,不倾听。

16、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礼仪越周到越保险,运气也越好。

17、颜色称其情,戚容称其服。

18、宾礼,以待四夷之君长与其使者。

19、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20、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21、礼所以决嫌疑,定犹豫,别同异,明是非也。

22、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23、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24、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25、世界上最廉价,而且能得到最大收益的一项物质,就是礼节。——拿破仑.希尔

26、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卢梭

27、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 韩非

28、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 王安石

29、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 司马光

30、礼貌周全不花钱,却比什么都值钱。——西班牙.塞万提斯


传统的名言 30句菁华(扩展3)

——中华传统美德名言警句 30句菁华

1、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2、知耻*乎勇。——《礼记·中庸》

3、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5、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6、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北朝乐府民歌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8、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9、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0、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11、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12、廉洁从教,勿以“十不准”而为;心怀坦荡,总为下一代着想。——李兆兴

13、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

14、水清不纳污垢,政廉不迷财色。——杨明干

15、一个人如果把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东西算作自己的发现,这也很接*于虚骄。——黑格尔

16、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 王阳明

17、温和谦逊多礼的言行,有时能使人回心转意。——萨迪

18、缄默和谦虚是社交的美德。——蒙田

19、无论在什麽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知道了一切。——巴甫洛夫

20、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谭嗣同

21、虚已者进德之基。 —— 方孝孺

22、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2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2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2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6、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寸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

2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2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2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30、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王阳明


传统的名言 30句菁华(扩展4)

——中华传统美德经典的名言警句 30句菁华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正蒙·乾称》

3、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4、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6、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8、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9、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10、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11、知耻*乎勇。——《礼记·中庸》

12、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转》

14、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1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黄鹤楼》

1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1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

18、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1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1、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3、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孙兆凤

24、莲,因洁而尊;人,因廉而正。——王书茵

25、廉而洁,一身正气;勤而俭,两袖清风。——王仲敏

26、人心如秤,称量谁轻谁重;民意似镜,照出孰贪孰廉。——罗文萍

27、贪婪会桎梏你的手脚,廉洁会让你幸福一生。——黄军红

28、一心为公自会宠辱不惊,两袖清风始能正气凛然。

29、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30、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传统的名言 30句菁华(扩展5)

——*传统美德名言 30句菁华

1、轻诺必寡信。——《老子》

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3、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4、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

5、知耻*乎勇。——《礼记·中庸》

6、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7、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

8、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9、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10、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11、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3、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14、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15、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1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1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18、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19、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20、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21、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2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3、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24、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25、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26、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2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2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9、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3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传统的名言 30句菁华(扩展6)

——关于传统美德的名言 30句菁华

1、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4、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5、大义灭亲。——《左传·隐公四年》

6、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8、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9、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10、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1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12、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13、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1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1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6、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17、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18、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19、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20、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21、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2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23、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24、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25、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26、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27、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2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2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3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