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的影响论文 (菁华3篇)

首页 / 论文 / | 论文,会计

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的影响论文1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信息化在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会计信息化的实施,能够很好地实现网络化的计算机功能,有效处理财务管理业务。同时还可以实现低成本的移动办公,很好地保证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但是,会计信息化也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系统设计不够严密,数据错误的情况比较多。本文以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为主题,针对会计信息化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所造成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旨在能够有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财务管理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经济活动信息化的快速进步。会计信息化作为会计工作发展的重要部分,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会计信息化主要就是信息技术的处理和传播技术为主,通过其在实务中的应用,来实现数据化账户管理。在会计信息化模式下,做好会计信息和数据统计能够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有利于更加高效地开展财务管理工作。

  一、会计信息化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问题

  (一)系统设计不够严密

  当前,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许多企业开始注重建立内部的财务管理系统。一些企业会选择与计算机公司合作开发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管理系统。但是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由于对彼此领域的知识了解不多,在双方难以进行*等的交流的基础上,导致出现了许多问题。对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来说,其财务管理知识缺乏,所以对于财务管理的需要以及财务管理人员提出的要求难以明白;而财务管理人员对于计算机领悟的知识了解较少,这样就会导致其期望的效果难以实现。再这样的情况下,设计出来的系统就会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尽管会有后期的维护和优化,但是系统运营不畅还是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影响企业的正常财务管理工作。

  (二)容易出现数据错误的情况

  在会计信息化的背景下,企业通过财务软件来进行财务数据的分析和整理,这样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工作的效率。但是,因为财务管理使用的程序是已经编好的,所以当初始数据出现错误的时候,就会导致整个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收到影响。有的时候还会因为一盒数字的错误,导致整体数据结果都发生错乱。所以,企业在使用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时候,需要额外注重数据输入以及程序设计的准确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在信息化的系统中,会计工作效率快速提高,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应对会计信息化带来问题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拥有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是非常重要的。企业的的每一项经济活动都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策划、组织和实施,所以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会直接影响到每一项经济活动的效率。这样就会使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工作人员素质和能力的限制。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对于人才技能的培养和管理,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特长,再这样的基础上促进企业的进步,使其与当前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拥有争取的财务管理理念,能够在大方向上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前景。这样就能够提前做好规划和预测工作,有利于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给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务基础。

  (二)明确财务管理目标,丰富财务管理内容

  在传统财务管理过程中,目标以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为主。但是这种财务管理目标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所以,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应该明确新的财务管理目标,制定与时代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财务目标。在信息化的时代中,企业的无形资产显得更加重要,使企业无价的财富。所以,企业应该注重各种无形的资产,其中就包括人才,应该有科学的管理体制。同时,企业制定财务管理目标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企业人才的利益,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集体利益相协调,从而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的科学合理。

  (三)培养出高素质的会计信息化人才

  当前,企业会计信息化快速发展,企业需要更多的兼具计算机知识和财务管理知识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在企业实际财务管理过程中,许多企业还是采用手工记账的方式,没有真正实现会计信息化处理,财务管理的效率仍然很低,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要求企业应该拥有更多高素质的人才。这就需要企业在在拓展招聘渠道的基础上,应该加强对于人才的培训,夯实员工的计算机能力和会计信息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借助会计信息化的帮助,利用信息技术处理会计信息,从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保证其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四)优化财务软件,实现高效财务管理

  当前企业使用的会计软件主要还是用来核算企业的会计信息,在决策方面的应用比较少。而随着会计信息化的而快速发展,企业不仅需要一些核算功能的软件,同时还需要能够在管理上起到帮助作用的软件。这就需要企业应该进一步优化会计信息化软件,在核算软件的基础上,研发兼具管理功能的软件。这样能够节省很多成本,实现数据共享。同时还能够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在会计信息化背景下,更加有序,能够为企业的各项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越来越来广泛,企业会计管理逐渐实现了会计信息化。这种新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但是也给企业的的财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风险。这就要求企业应该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明确财务管理的目标,不断拓展财务管理的内容。同时,企业应该加大高素质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会计信息化财务软件,从而有效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淑兰.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0,16

  [2]宋建琦.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2,11

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的影响论文2

  21世纪初,国内信息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经济时代,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大领域,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生存环境和经营管理模式,演变成为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质量和水*的核心动力。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科学化的技术,如果能引进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应用开来,必定能推动财务会计管理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传统的低效管理手段向科学化的高效管理手段发展,进而提高财务会计管理质量和增强企业综合实力。鉴于此,在信息化大环境背景下,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信息管理方面的研究,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其在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运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推动企业的发展。本文信息化建设下的财务会计管理展开探索与分析。

  一、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信息化建设内涵论述

  所谓信息化建设,就是指培养和发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作为代表的新生力量,使其能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服务,并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出现,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达到了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进而使人所潜在的内在动力得到激发,使人的行为、管理决策都逐渐向科学化方向发展。信息化建设是21世纪现代型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深入落实才能满足时代发展需求。从现代企业经营经营管理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质就是指企业从自身发展实际为基础,以优化企业财会管理流程和财会部门管理架构为目的,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管理手段的一项综合活动的总称。在财会管理工作中引入信息化技术,不仅能促进财会部门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利用,还能进一步提升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帮助企业革新财会管理理念,增强财会管理队伍综合素质。

  二、加强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一)优化了管理模式

  在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引入信息化技术,有力地改善了传统管理模式下人工做账和核算的繁琐工作,财务会计管理人员能够准时开展财务数据录入工作,而且在财务数据录入信息系统后,还能进行多次更改;同时,会计人员还能通过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便捷地开展会计核算工作,以及制定各种财务信息报表等。信息化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模式,不仅优化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还进一步降低了工作中的出错率,大大提升了财务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对管理模式起到了很好的优化作用。

  (二)加强了成本控制

  一间企业要想全面提升自身的经营效益,就必须要从成本入手,开展有效的成本控制工作。可见,成本控制工作是企业资金管理的核心内容,更是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前提基础和重心。在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支持下,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台阶,财会部门不仅能清楚地了解到企业各项大金额成本支出的情况,包括请购、采购、库存、审批等方面,而且还能做好成本支出的各项记录工作,加强成本支出的控制和管理工作,使企业的成本总支出得到了有效控制。

  (三)严格控制资金

  财会部门所设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监控了整个企业的资金流转情况,能够对企业资金的流转做出规划和预测,缩短了企业采购工作和财务资金交接的时间,大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时,财会人员能够使用信息化技术对企业采购工作的各种资金数据进行归纳总结,按时做好资金凑集工作和付款规划,减少了资金流转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四)完善了财会资料

  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涉及到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两大部分,所包含的内容广泛,通常具备信息量大、周期长等特点,在这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管理难度,倘若在资料收集的某一环节出现错误或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导致重要财会数据信息遗失,进而给企业带来损失。通过加强财会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广泛推广和应用信息管理技术,展现了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的功能价值,以及最优化的系统管理技术,极大地提升了管理人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同时,还进一步提高了财会信息查阅、传递和记录的效率,便于信息资料更加完整和全面地得以收集和保存。

  三、信息化建设对财务会计管理带来的影响

  (一)对内部组织结构带来的影响

  从企业财会内部管理组织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引入信息化管理技术后,一方面可以将财会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相互独立性打乱,使得企业各部门员工之间能在相互独立的节点上形成一个有机结构,进而形成一种科学合理、高效的内部组织结构。另一方面,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脱离了传统财会部门管理模式的禁锢,实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让财会部门的内部管理结构向有机化、科学化方向转型,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二)信息化对财会管理理念的影响

  信息化技术在企业财会管理中的应用,使得企业的财会管理理念得以更新,在管理技术日益创新的大环境背景下,各大企业开始加大对人才在管理技术方面的关注力度,尤其是在信息化管理技术方面的能力。企业在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才管理理念的同时,开始加大对财会管理人员信息化教育的投入,经常组织财会管理人员参加信息化管理培训工作,着手培养基础好、管理技能突出、有责任心的专业管理人才,增强财会管理信息化力量,促进财会管理队伍向高层次、信息化迈进,让信息化技术成为推动财会管理工作革新的核心量。

  (三)信息化对财会管理人员的影响

  信息化在财会管理工作中的开展,对管理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由于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部分财会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管理工作缺乏认识,创新意识淡薄,他们对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性质存在怀疑,他们认为使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管理工作不切实际,并没有从实质上去理解和支持财会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以致在实际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缺乏工作自觉性和积极性。

  四、提高我国企业财会管理信息化水*的应对策略

  *年来,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流成为各大行业的管理主流,在信息管理技术性能和功能方面,能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通过信息技术在企业财会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能有效实现科技与管理的融合,是实现财会管理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重要举措。以下就如何提高我国企业财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应对策略展开分析:

  (一)正确认识财会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企业中的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经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谁能够快速地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做出正确的反应,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发展优势,信息化管理技术成为了企业在市场竞争活动中的核心动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信息化是现代型企业经营管理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能为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政策落实提供技术支持,是企业制定发展计划的必要依据。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去改善企业环境和经营管理模式,特别是财会管理模式,以全面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推进企业财会管理信息化建设,优化资金运作,增强企业在经济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案例分析:中铁二局财会管理信息化之路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铁二局,是国内的特大型综合施工企业,其以建筑施工为主,年营业额高达百亿以上,是*建筑工业企业的“领头羊”。然而,中铁二局作为一所集团型企业,其在财会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多方面的不足,如:财会信息失真、滞后、不充分,财会预算管理落实不到位,资金管理散乱等等。针对上述问题,中铁二局开始不断探索优化财会管理工作的途径,2004年,中铁二局就提出了实现财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并引起了集团管理层的重视。经过企业管理层的深入研究和可行性分析,二铁二局在2005正式下达文件,把财会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纳入了企业规范内容。财会管理信息化技术开始在财务、会计报表、成本控制工作中得到应用,不仅减少了财会人员的工作量以及财会信息的交流费用,还实现了“一套帐”的信息化办公模式,帮助中铁二局集团迈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台阶,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显而易见,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的财会管理工作的优化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引入了信息化管理技术,通过把信息化技术融入到财会管理工作中,对其所涉及的工作流程进行优化,避免人工操作错误的产生,进而创造信息化管理优势。

  (二)树立以信息化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思想和理念

  信息化管理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活动。一直以来,财会管理工作都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这是由于财会管理工作所具备的综合性、全面性和精确性能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提供决策依据。要想全面促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就必须树立以信息化管理为核心的财会管理理念,通过引入信息化管理技术做好财会管理和资金运作工作,进而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水*的提升。一方面,财会部门可以以信息化管理为核心和切入点,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财会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财会信息和资金的统筹工作。另一方面,财会部门可以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加强财会管理制度约束力,防范资金风险,减少资金流失漏洞、财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

  (三)科学规范财会信息化管理运作模式

  财会管理信息系统与会计电算化工作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会计电算化只是实现单纯的技术管理问题。然而,建立财会管理信息系统是以全面实现企业财务的集中管理和资金监控为目的,以建立集中统一的财会管理体制为基础,并以企业财会管理工作人员的集中管理为条件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此活动的开展,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更涉及到整个内部财会系统管理运作模式、人员架构等因素。故此,要想把该活动落实到实处,企业就必须对原有的财会业务流程进行重新建构,对原有的管理运作模式进行改革,对现行的管理手段和财会制度进行科学规划。归根究底,其实质就是对现有的财会管理体制进行全面革新,以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信息化管理运作模式。

  (四)努力更新财会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

  一间现代型企业必须依靠具备现代化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技能的专业人才,才能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可见建立一支高水*、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管理队伍是信息化企业管理环境下做好财会管理工作的`核心所在。一方面,企业可以加大对财会管理队伍的培训教育工作,提高业务素质,使其能尽快掌握系统化的信息管理技能、主动适应工作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财会管理人员,除了要具备扎实的财会管理专业知识,还需要懂得运用现代化的信息工具,提高工作效率,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故此,财会管理人员自身要学会自觉学*,通过个人自学,加深对现代财会管理知识的灵活应用,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出现,给传统财会管理工作带来了便捷、高效的同时,也给财会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所以必须要加强对财务会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研究,不断创新,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企业财会管理事业的发展,使财会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以促进企业稳定高效发展,进而提升企业在经济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的影响论文3

  摘要:

  随着我国*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医院单位为了适应时代的潮流和市场的需要,也需要优化其财务会计流程。财务会计流程是一个企业和单位中十分重要的工作流程,它把企业中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联系起来,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直接影响到医院单位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应该加大力度推广和应用医院单位流程再造,这是医院单位优化财务会计流程的核心理念。本文针对这个问题,从四个角度分别对其进行了阐述和研究。

  关键词:

  财务会计流程;内涵;缺陷;流程再造;优化

  *些年,网络技术已经进入到千家万户,并被应用到我国的各个领域中,我国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与此同时,医院单位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在无形中使医院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管理理念收到冲击并迫使其发生改变。在这种大背景下,原有的财务会计流程已经无法满足单位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即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很大的发展机遇。为了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对传统的会计财务流程必须进行改革,使医院单位在做出决策之前可以参考到完整可靠的数据,促进医院单位在未来取得更大的发展与进步。

  一、传统财务会计流程存在的问题

  首先,传统流程体系的不先进。原有的工作体系是根据劳动分工思想,事先设定出一套工作流程,然后实际工作中就严格按照这个步骤执行,不能够有忽略或者跳跃性的活动产生,每个核算系统被划分开来,所有的会计信息板块都各自处在一块独立的局面中,使得相互之间无法实现及时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等。其次,过去流程综合的不精准。单位的运作模式不能够被过去的流程精准的综合展现出来。当单位出现一项新业务时,原有的财务会计体系只能把这项业务中的一小部分内容分析出来,而不是把单位整个运作模式精准无误的综合体现出来,影响了信息的完整性和关联性。第三,原有流程掌控的不及时。原有的会计流程显示的资金流等信息不能实现与物流等相关内容的同步,使单位的财务和业务之间的信息联系变成一前一后,会计信息的获得往往都是在业务之后,与业务获得的时间步调不一致,然后财务把相关落后的信息进行整合处理排列,再经过多层筛选处理之后要相关人员使用,这些信息却不能在第一时间被需要的人使用,财务对信息掌控在时间上存在严重的滞后性。例如,广州某轴承品牌的经销商,其业务主要集中在华南地区,该经销商不但面临其他品牌经销商的竞争,同时也面临着该品牌其他经销商的竞争,由于传统会计财务流程的信息掌握的不及时,使得应收账款差异大、重复处理的现象比较多,造成在最终账面上的显示赊销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83%,且有上升的趋势,需要对财务会计流程进行再造。

  二、财务会计流程优化的核心理念—医院单位流程再造

  医院单位流程再造指的是业务流程重组,意思是通过对医院里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建立起一套高效便捷的管理流程,以满足医院单位与供应链体系的高速发展。最早由医院单位的管理大师迈克尔.汉默提出,在20世界90年代得到发展,在90年代末陷入低谷,进入21世纪,尤其到*几年,该理论得到了极大应用。通过实践证明,该理论可以很好的重塑医院单位的流程,促进医院单位的发展壮大,即实用又先进。并且该理论是财务会计流程优化的核心指导理念和原则,医院单位再造流程在实际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对传统流程问题的分析和诊断。在实际应用中,在对相关流程进行再造之前,我们先对原有的流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诊断,找出其中的不足,想办法对这些不足进行改进,从而确定如何再造、再造的范围包括什么、再造的结果要达到什么效果。这种方式,可以使我们清楚的了解到原有的问题,为以后的工作做出警示。第二,新流程的再设计。根据以上在再造过程中对原流程分析和诊断出来的问题,对新的流程进行再设计。再设计这项活动是非常复杂和繁琐的,我们需要将现代科学的管理理念、先进的技术、合理的工作方式融入到这项新设计中,使信息的综合和监控变的及时和有效,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禁止有手工操作的工作方式出现。第三,流程再造后的实施。经过对原流程分析诊断和新流程再设计之后,我们就需要将新的设计应用到医院单位的实际工作中,这是医院单位再造流程的最终环节,当然也是关键环节。不过这个环节即艰难又负责,涉及到医院整个组织架构的调整,也关系到员工的变动,也牵涉到医院的信息系统的建立。这个环节如果实施不当,就会使医院单位严重受挫;如果实施恰到好处,则会给医院带来很大的变化,促进医院发展的更加快速和*稳。例如,广西某发动机下属公司以生产和销售小功率的柴油发动机和发动机组为主,客户主要集中在国内和东南亚,除了整机外,该公司还销售零部件,由于客户的种类比较多,使得结算方式也多种多样,在公司中变形成了财务部二级核算和销售内部财务三级核算的差异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公司经过流程再造实现了财务以记账凭证为准的应收账款的核算,销售部实现了以原始凭证为准的应收账款的核算,然后利用凭证模板技术,实现了以财务确认的原始凭证自动生成记账凭证,传入财务系统,作为最终财务记录。

  三、财务会计流程在会计信息化下的优化措施

  顺应信息化浪潮所出现的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信息化社会对医院单位的财务信息管理的必然要求,可以促使医院单位的财务管理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会计信息化在我国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史了,它对医院单位发展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医院单位的领导通过会计信息机化获取相关信息,以此为依据做出相关决策并改进管理方式和方法,同时它使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与日俱增。因此,如何利用会计信息化去实现医院单位财务会计流程的优化是每一个医院单位都必须要认真考虑的内容,结合实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优化财务会计流程:第一,财务数据的标准化。在实际工作应用中,为了使财务数据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应该在新的财务会计历程中建立一套利用标准编码的数据源。也就是说我们要按照核算软件中数据接口的标准来设置相关数据的结构,这些数据包括账簿、报表、凭证等,同时会计记录的电子化和标准化也要依据核算软件配备的基本功能模块来实现。第二,核算流程的简便化。在实现财务会计流程的优化过程中,有些环节对于医院单位各方面没有实际的意义,根据医院单位流程再造的方法,结合实际情况,把这些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删减,使财务流程的一体化可以顺利的构建完成,最终达到简化会计核算流程的目的。第三,业务流程的灵活化。我们发现业务流程如果按照一贯的顺序来执行,不仅会浪费不必要的时间,也会使相关的业务信息等滞后,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要打破原来的顺序化,使业务流程更加灵活多变。这就要求我们实施事件驱动。事件驱动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讲,就是你在电脑上点什么按钮,电脑就会执行相应的操作。事件驱动中的发生的事件就是你点的按钮。这种模式下,我们可以将既有的信息划分为多种按钮,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点击不同的按钮,从而驱动其需要的相应的模型,得到最终想要的信息。第四,财务业务的一体化。要想实施业务财务的一体化策略构建一体化新流程,我们必须将业务单据通过动态会计*台的IT模型转换为记账凭证,最终使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变成的统一的信息*台。因此,为了在会计信息化的潮流下,实现财务会计流程的优化,我们必须提前做很多的准备。首先,要清晰的认识新财务会计流程的内涵及传统流程的缺陷;其次,要对医院单位流程再造的内容和要点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和掌握;最后,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实现其流程的优化。真正做到如此,才会使医院单位更加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陈洪.会计信息化下的财务会计流程优化[J].*城市经济,2011.

  [2]张玉涛.会计信息化形势下财务会计流程优化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21).


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的影响论文 (菁华3篇)扩展阅读


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的影响论文 (菁华3篇)(扩展1)

——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的影响论文 (菁华3篇)

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的影响论文1

  21世纪初,国内信息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经济时代,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大领域,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生存环境和经营管理模式,演变成为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质量和水*的核心动力。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科学化的技术,如果能引进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应用开来,必定能推动财务会计管理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传统的低效管理手段向科学化的高效管理手段发展,进而提高财务会计管理质量和增强企业综合实力。鉴于此,在信息化大环境背景下,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信息管理方面的研究,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其在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运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推动企业的发展。本文信息化建设下的财务会计管理展开探索与分析。

  一、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信息化建设内涵论述

  所谓信息化建设,就是指培养和发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作为代表的新生力量,使其能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服务,并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出现,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达到了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进而使人所潜在的内在动力得到激发,使人的行为、管理决策都逐渐向科学化方向发展。信息化建设是21世纪现代型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深入落实才能满足时代发展需求。从现代企业经营经营管理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质就是指企业从自身发展实际为基础,以优化企业财会管理流程和财会部门管理架构为目的,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管理手段的一项综合活动的总称。在财会管理工作中引入信息化技术,不仅能促进财会部门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利用,还能进一步提升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帮助企业革新财会管理理念,增强财会管理队伍综合素质。

  二、加强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一)优化了管理模式

  在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引入信息化技术,有力地改善了传统管理模式下人工做账和核算的繁琐工作,财务会计管理人员能够准时开展财务数据录入工作,而且在财务数据录入信息系统后,还能进行多次更改;同时,会计人员还能通过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便捷地开展会计核算工作,以及制定各种财务信息报表等。信息化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模式,不仅优化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还进一步降低了工作中的出错率,大大提升了财务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对管理模式起到了很好的优化作用。

  (二)加强了成本控制

  一间企业要想全面提升自身的经营效益,就必须要从成本入手,开展有效的成本控制工作。可见,成本控制工作是企业资金管理的核心内容,更是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前提基础和重心。在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支持下,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台阶,财会部门不仅能清楚地了解到企业各项大金额成本支出的情况,包括请购、采购、库存、审批等方面,而且还能做好成本支出的各项记录工作,加强成本支出的控制和管理工作,使企业的成本总支出得到了有效控制。

  (三)严格控制资金

  财会部门所设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监控了整个企业的资金流转情况,能够对企业资金的流转做出规划和预测,缩短了企业采购工作和财务资金交接的时间,大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时,财会人员能够使用信息化技术对企业采购工作的各种资金数据进行归纳总结,按时做好资金凑集工作和付款规划,减少了资金流转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四)完善了财会资料

  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涉及到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两大部分,所包含的内容广泛,通常具备信息量大、周期长等特点,在这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管理难度,倘若在资料收集的某一环节出现错误或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导致重要财会数据信息遗失,进而给企业带来损失。通过加强财会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广泛推广和应用信息管理技术,展现了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的功能价值,以及最优化的系统管理技术,极大地提升了管理人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同时,还进一步提高了财会信息查阅、传递和记录的效率,便于信息资料更加完整和全面地得以收集和保存。

  三、信息化建设对财务会计管理带来的影响

  (一)对内部组织结构带来的影响

  从企业财会内部管理组织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引入信息化管理技术后,一方面可以将财会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相互独立性打乱,使得企业各部门员工之间能在相互独立的节点上形成一个有机结构,进而形成一种科学合理、高效的内部组织结构。另一方面,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脱离了传统财会部门管理模式的禁锢,实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让财会部门的内部管理结构向有机化、科学化方向转型,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二)信息化对财会管理理念的影响

  信息化技术在企业财会管理中的应用,使得企业的财会管理理念得以更新,在管理技术日益创新的大环境背景下,各大企业开始加大对人才在管理技术方面的关注力度,尤其是在信息化管理技术方面的能力。企业在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才管理理念的同时,开始加大对财会管理人员信息化教育的投入,经常组织财会管理人员参加信息化管理培训工作,着手培养基础好、管理技能突出、有责任心的专业管理人才,增强财会管理信息化力量,促进财会管理队伍向高层次、信息化迈进,让信息化技术成为推动财会管理工作革新的核心量。

  (三)信息化对财会管理人员的影响

  信息化在财会管理工作中的开展,对管理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由于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部分财会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管理工作缺乏认识,创新意识淡薄,他们对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性质存在怀疑,他们认为使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管理工作不切实际,并没有从实质上去理解和支持财会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以致在实际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缺乏工作自觉性和积极性。

  四、提高我国企业财会管理信息化水*的应对策略

  *年来,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流成为各大行业的管理主流,在信息管理技术性能和功能方面,能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通过信息技术在企业财会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能有效实现科技与管理的融合,是实现财会管理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重要举措。以下就如何提高我国企业财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应对策略展开分析:

  (一)正确认识财会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企业中的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经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谁能够快速地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做出正确的反应,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发展优势,信息化管理技术成为了企业在市场竞争活动中的核心动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信息化是现代型企业经营管理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能为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政策落实提供技术支持,是企业制定发展计划的必要依据。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去改善企业环境和经营管理模式,特别是财会管理模式,以全面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推进企业财会管理信息化建设,优化资金运作,增强企业在经济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案例分析:中铁二局财会管理信息化之路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铁二局,是国内的特大型综合施工企业,其以建筑施工为主,年营业额高达百亿以上,是*建筑工业企业的“领头羊”。然而,中铁二局作为一所集团型企业,其在财会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多方面的不足,如:财会信息失真、滞后、不充分,财会预算管理落实不到位,资金管理散乱等等。针对上述问题,中铁二局开始不断探索优化财会管理工作的途径,2004年,中铁二局就提出了实现财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并引起了集团管理层的重视。经过企业管理层的深入研究和可行性分析,二铁二局在2005正式下达文件,把财会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纳入了企业规范内容。财会管理信息化技术开始在财务、会计报表、成本控制工作中得到应用,不仅减少了财会人员的工作量以及财会信息的交流费用,还实现了“一套帐”的信息化办公模式,帮助中铁二局集团迈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台阶,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显而易见,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的财会管理工作的优化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引入了信息化管理技术,通过把信息化技术融入到财会管理工作中,对其所涉及的工作流程进行优化,避免人工操作错误的产生,进而创造信息化管理优势。

  (二)树立以信息化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思想和理念

  信息化管理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活动。一直以来,财会管理工作都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这是由于财会管理工作所具备的综合性、全面性和精确性能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提供决策依据。要想全面促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就必须树立以信息化管理为核心的财会管理理念,通过引入信息化管理技术做好财会管理和资金运作工作,进而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水*的提升。一方面,财会部门可以以信息化管理为核心和切入点,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财会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财会信息和资金的统筹工作。另一方面,财会部门可以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加强财会管理制度约束力,防范资金风险,减少资金流失漏洞、财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

  (三)科学规范财会信息化管理运作模式

  财会管理信息系统与会计电算化工作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会计电算化只是实现单纯的技术管理问题。然而,建立财会管理信息系统是以全面实现企业财务的集中管理和资金监控为目的,以建立集中统一的财会管理体制为基础,并以企业财会管理工作人员的集中管理为条件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此活动的开展,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更涉及到整个内部财会系统管理运作模式、人员架构等因素。故此,要想把该活动落实到实处,企业就必须对原有的财会业务流程进行重新建构,对原有的管理运作模式进行改革,对现行的管理手段和财会制度进行科学规划。归根究底,其实质就是对现有的财会管理体制进行全面革新,以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信息化管理运作模式。

  (四)努力更新财会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

  一间现代型企业必须依靠具备现代化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技能的专业人才,才能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可见建立一支高水*、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管理队伍是信息化企业管理环境下做好财会管理工作的`核心所在。一方面,企业可以加大对财会管理队伍的培训教育工作,提高业务素质,使其能尽快掌握系统化的信息管理技能、主动适应工作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财会管理人员,除了要具备扎实的财会管理专业知识,还需要懂得运用现代化的信息工具,提高工作效率,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故此,财会管理人员自身要学会自觉学*,通过个人自学,加深对现代财会管理知识的灵活应用,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出现,给传统财会管理工作带来了便捷、高效的同时,也给财会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所以必须要加强对财务会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研究,不断创新,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企业财会管理事业的发展,使财会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以促进企业稳定高效发展,进而提升企业在经济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的影响论文2

  摘要:

  随着我国*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医院单位为了适应时代的潮流和市场的需要,也需要优化其财务会计流程。财务会计流程是一个企业和单位中十分重要的工作流程,它把企业中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联系起来,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直接影响到医院单位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应该加大力度推广和应用医院单位流程再造,这是医院单位优化财务会计流程的核心理念。本文针对这个问题,从四个角度分别对其进行了阐述和研究。

  关键词:

  财务会计流程;内涵;缺陷;流程再造;优化

  *些年,网络技术已经进入到千家万户,并被应用到我国的各个领域中,我国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与此同时,医院单位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在无形中使医院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管理理念收到冲击并迫使其发生改变。在这种大背景下,原有的财务会计流程已经无法满足单位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即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很大的发展机遇。为了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对传统的会计财务流程必须进行改革,使医院单位在做出决策之前可以参考到完整可靠的数据,促进医院单位在未来取得更大的发展与进步。

  一、传统财务会计流程存在的问题

  首先,传统流程体系的不先进。原有的工作体系是根据劳动分工思想,事先设定出一套工作流程,然后实际工作中就严格按照这个步骤执行,不能够有忽略或者跳跃性的活动产生,每个核算系统被划分开来,所有的会计信息板块都各自处在一块独立的局面中,使得相互之间无法实现及时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等。其次,过去流程综合的不精准。单位的运作模式不能够被过去的流程精准的综合展现出来。当单位出现一项新业务时,原有的财务会计体系只能把这项业务中的一小部分内容分析出来,而不是把单位整个运作模式精准无误的综合体现出来,影响了信息的完整性和关联性。第三,原有流程掌控的不及时。原有的会计流程显示的资金流等信息不能实现与物流等相关内容的同步,使单位的财务和业务之间的信息联系变成一前一后,会计信息的获得往往都是在业务之后,与业务获得的时间步调不一致,然后财务把相关落后的信息进行整合处理排列,再经过多层筛选处理之后要相关人员使用,这些信息却不能在第一时间被需要的人使用,财务对信息掌控在时间上存在严重的滞后性。例如,广州某轴承品牌的经销商,其业务主要集中在华南地区,该经销商不但面临其他品牌经销商的竞争,同时也面临着该品牌其他经销商的竞争,由于传统会计财务流程的信息掌握的不及时,使得应收账款差异大、重复处理的现象比较多,造成在最终账面上的显示赊销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83%,且有上升的趋势,需要对财务会计流程进行再造。

  二、财务会计流程优化的核心理念—医院单位流程再造

  医院单位流程再造指的是业务流程重组,意思是通过对医院里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建立起一套高效便捷的管理流程,以满足医院单位与供应链体系的高速发展。最早由医院单位的管理大师迈克尔.汉默提出,在20世界90年代得到发展,在90年代末陷入低谷,进入21世纪,尤其到*几年,该理论得到了极大应用。通过实践证明,该理论可以很好的重塑医院单位的流程,促进医院单位的发展壮大,即实用又先进。并且该理论是财务会计流程优化的核心指导理念和原则,医院单位再造流程在实际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对传统流程问题的分析和诊断。在实际应用中,在对相关流程进行再造之前,我们先对原有的流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诊断,找出其中的不足,想办法对这些不足进行改进,从而确定如何再造、再造的范围包括什么、再造的结果要达到什么效果。这种方式,可以使我们清楚的了解到原有的问题,为以后的工作做出警示。第二,新流程的再设计。根据以上在再造过程中对原流程分析和诊断出来的问题,对新的流程进行再设计。再设计这项活动是非常复杂和繁琐的,我们需要将现代科学的管理理念、先进的技术、合理的工作方式融入到这项新设计中,使信息的综合和监控变的及时和有效,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禁止有手工操作的工作方式出现。第三,流程再造后的实施。经过对原流程分析诊断和新流程再设计之后,我们就需要将新的设计应用到医院单位的实际工作中,这是医院单位再造流程的最终环节,当然也是关键环节。不过这个环节即艰难又负责,涉及到医院整个组织架构的调整,也关系到员工的变动,也牵涉到医院的信息系统的建立。这个环节如果实施不当,就会使医院单位严重受挫;如果实施恰到好处,则会给医院带来很大的变化,促进医院发展的更加快速和*稳。例如,广西某发动机下属公司以生产和销售小功率的柴油发动机和发动机组为主,客户主要集中在国内和东南亚,除了整机外,该公司还销售零部件,由于客户的种类比较多,使得结算方式也多种多样,在公司中变形成了财务部二级核算和销售内部财务三级核算的差异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公司经过流程再造实现了财务以记账凭证为准的应收账款的核算,销售部实现了以原始凭证为准的应收账款的核算,然后利用凭证模板技术,实现了以财务确认的原始凭证自动生成记账凭证,传入财务系统,作为最终财务记录。

  三、财务会计流程在会计信息化下的优化措施

  顺应信息化浪潮所出现的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信息化社会对医院单位的财务信息管理的必然要求,可以促使医院单位的财务管理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会计信息化在我国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史了,它对医院单位发展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医院单位的领导通过会计信息机化获取相关信息,以此为依据做出相关决策并改进管理方式和方法,同时它使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与日俱增。因此,如何利用会计信息化去实现医院单位财务会计流程的优化是每一个医院单位都必须要认真考虑的内容,结合实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优化财务会计流程:第一,财务数据的标准化。在实际工作应用中,为了使财务数据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应该在新的财务会计历程中建立一套利用标准编码的数据源。也就是说我们要按照核算软件中数据接口的标准来设置相关数据的结构,这些数据包括账簿、报表、凭证等,同时会计记录的电子化和标准化也要依据核算软件配备的基本功能模块来实现。第二,核算流程的简便化。在实现财务会计流程的优化过程中,有些环节对于医院单位各方面没有实际的意义,根据医院单位流程再造的方法,结合实际情况,把这些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删减,使财务流程的一体化可以顺利的构建完成,最终达到简化会计核算流程的目的。第三,业务流程的灵活化。我们发现业务流程如果按照一贯的顺序来执行,不仅会浪费不必要的时间,也会使相关的业务信息等滞后,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要打破原来的顺序化,使业务流程更加灵活多变。这就要求我们实施事件驱动。事件驱动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讲,就是你在电脑上点什么按钮,电脑就会执行相应的操作。事件驱动中的发生的事件就是你点的按钮。这种模式下,我们可以将既有的信息划分为多种按钮,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点击不同的按钮,从而驱动其需要的相应的模型,得到最终想要的信息。第四,财务业务的一体化。要想实施业务财务的一体化策略构建一体化新流程,我们必须将业务单据通过动态会计*台的IT模型转换为记账凭证,最终使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变成的统一的信息*台。因此,为了在会计信息化的潮流下,实现财务会计流程的优化,我们必须提前做很多的准备。首先,要清晰的认识新财务会计流程的内涵及传统流程的缺陷;其次,要对医院单位流程再造的内容和要点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和掌握;最后,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实现其流程的优化。真正做到如此,才会使医院单位更加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陈洪.会计信息化下的财务会计流程优化[J].*城市经济,2011.

  [2]张玉涛.会计信息化形势下财务会计流程优化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21).

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的影响论文3

  1、会计信息化概述

  1.1含义

  会计信息化是将会计和信息技术的结合,会计信息化发展对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新时代下企业会计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在网络环境下企业领导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会计信息的资源共享。

  1.2特征

  首先,会计信息化涵盖的范围较为广泛。从理论上看,会计信息化包含信息技术的各个方面,比如会计信息化基本理论、传统会计信息、会计实践、财务报告信息等。从数据处理上来看,会计信息化实现了对计算机技术总结特性的应用,实现了实时的信息共享,为信息决策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其次,会计信息化能够依靠网络实现数据集成、共享。会计信息化能够实现很多功能,其中最主要的是对信息资源的整合。会计信息系统能够对各个企业的会计信息生产和经营活动进行总结,实现对各种信息转换和生成,加强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和联系。

  2、传统会计职能概述

  2.1含义

  传统的会计职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反映职能,第二是监督职能。其中,反映职能是指财务人员按照会计要求,利用规定的程序和操作方法,将会计主体所进行的会计事项进行全面、系统的表现。监督职能主要是对经济活动是否按照有关的规定、计划进行的一种监督。与此同时,传统的会计还能参与经营决策,加强对经济发展过程的控制。但是由于其手工核算的不方便,其职能发挥存在限制。

  2.2特征

  传统的手工或者电算化会计环境下,会计职能主要根据企业经营的特点,根据会计要素的类型设置不同的账户,对曰常业务进行记账、对账等统计,并由此产生各种具体的账目明细。传统会计使用的工具主要是算盘、计算器等。其职能的优势体现在第一,发展时期长,具有较为成熟的思路和操作规范第二,传统会计的组织和管理功能强大,手工记账的记录方式能够追究到具体操作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人。但其职能也要较为明显的劣势,主要体现在第一,其核算对象是独立的核算单位,核算过程受核算范围、手段、数据等方面的制约,具有局限性第二,对会计信息的报告常出现和实际不符的问题第三,会计信息披露不够,一些正确的决策信息没有得到正确的反映。

  3、会计信息化对传统财务会计职能的影响

  3.1对会计内部监督的影响

  会计监督作为重要的经济管理手段,能够实现对企业的管理,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会计监督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反映,能够对企业经济活动是否合理进行监督,从而保障企业的经济活动符合国家的标准和规定,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会计信息化管理下企业会计人员只需要按照预算标准,在事前将信息输入会计信息系统中,在不同的执行状态下,电脑通过自动报警就能对企业进行监控,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3.2对会计反映职能的影响

  会计信息化下的会计反映职能主要体现在通过会计信息系统来实现对财务会计信息的优化,这种优?57?化包含对信息确认和信息核算的优化。在信息确认阶段,通过信息化的信息筛选,能够鉴别信息的真伪,实现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在信息核算阶段,通过系统生成机制凭证,利用凭证能够对账目进行审核和记账,明确各个账目的情况。

  3.3对会计管理职能的影响

  会计信息化使会计人员的工作变得轻松,在会计信息采集、处理等方面实现了自动化的要求,财务人员获得更多的时间来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加快企业的组织变革,加强绩效评估和约束机制的执行。会计信息系统能够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规则对信息进行处理,并及时将结果传递给有关的用户,结合用户的反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进行确定,从而实现会计的管理职能。

  4、实现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策略

  4.1实现部门之间职责的分离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是实现不相容职务的分离,而这种分离会增加有关人员舞弊的机会,因此通常会利用两个不同部门的人员对工作进行处理,从而减少舞弊行为。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需要对不相容职务主要系统的开发研究、维护检查、初始数据记录、账务报表稽查等方面进行分离。另外,组织机构工作内容也要重新进行划分,将企业信息管理部门融入到财务部门中,设定独立的信息维护中心,从而维护和保障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

  4.2完善会计信息化制度要在企业员工的培训中融入会计信息化理论和管理制度,对管理人员、财务人员以及生产人员等进行定期培训,帮助这些人员加强对会计信息化的理解。让有关领导人了解会计信息不仅是对会计信息的简单处理,而且也需要对企业领导人进行培训,从而加快制定出合理的会计信息化制度。

  4.3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养对会计人员的培养一要在其学*中强调信息的内容,加强对员工在信息技术、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二要要求企业制定和完善招聘政策中的引导训练,特别是加强对新员工的道德价值观培训,在培训之后要根据个人能力安排员工的工作。对于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和维护方面的人员,要求其掌握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

  5、总结

  现阶段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为会计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条件支持,通过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会计管理的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实现积极的会计信息化管理。但现阶段的会计信息化管理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更进一步促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


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的影响论文 (菁华3篇)(扩展2)

——信息化在管理会计中的作用 (菁华3篇)

信息化在管理会计中的作用1

  在管理会计的日常工作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收集整理工作,会出现漏算错算等情况,加强管理会计软件的创新和研发,从而推进企业会计电算化。

  摘要:较比以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的作用也逐渐增大,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也逐渐加入了信息技术的使用。信息化在管理会计中的使用,能够有效降低管理会计的操作流程,增加管理会计的准确性和针对性,进而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的提高,信息化在管理会计中应用对现代企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是现阶段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会计;作用分析

  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增强,信息技术应用到管理会计中,为企业相关决策和财务管理提供准确清晰的数据,促进企业决策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实现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管理会计也被称之为内部报告会计,具有预测和分析、组织控制职能和考核评估职能,有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还能提高企业的预算能力。而信息化应用到管理会计中,并通过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降低企业经营生产成本从而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管理会计信息化概述

  会计管理会计信息化运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将会计管理中所有的信息资源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共享和应用,为企业的相关决策、内部控制等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信息和资源,促进相关决策的科学性和内部控制的准确性,管理会计能够符合现代企业发展需要,推动企业决策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管理会计信息化能够提高企业预算能力,还具有预测、分析、控制、考核等职能,是会计职能的扩充,符合现阶段企业发展的重要会计技术。

  二、信息化的发展对管理会计的影响(作用)

  (一)消除信息沟通隔阂,形成企业各部门联动机制

  管理会计信息化能够促进企业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将企业各个部门间的信息进行共享整合,从而实现企业各部门的联动机制,有效增加部门间的信息交流,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管理会计中的不足,并及时加以改正,从而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二)及时提供战略决策相关的信息帮助领导层制定战略决策

  管理会计信息化能够为企业战略相关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保障,通过管理会计信息化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将企业内部的数据资源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分析,促进相关决策的制定,给领导层制定战略决策提供良好的数据保障,促进企业未来规划任务的完成。

  (三)增强管理会计的应变力

  通过管理会计信息化能够给企业带来一个良好的信息反映机制,通过信息化能够建立一个有效的预警机制,形成一个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管理模式,增加管理会计的反应能力,确保管理处理问题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例如:如果企业出现超预算的情况,通过所建立的信息系统能够及时的将信息进行反馈,确保管理会计能够及时的进行处理,增加管理会计的反应能力。促进管理会计对问题的处理。

  三、目前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的现状

  (一)应用现状

  现阶段,许多企业都进行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增加了企业管理会计的管理效果,但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管理会计信息化水*的提升。

  3.1缺乏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认识

  信息化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其推广程度不高,管理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缓慢。而造成管理会计信息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内部管理层和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和重视不够,对其认知存在缺失,认为管理会计工作就是对企业的一些会计情况进行记录和对企业的财务指标进行编制,以及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控制和相关预算计划的制定工作。由于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不够,也就使得企业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认识不够,认为管理会计信息化不是企业迫切需要的,最终导致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水*不高,进程缓慢不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3.2缺乏良好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环境

  由于企业内部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企业内部没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环境,进而导致企业管会计信息化进展缓慢,不能符合企业发展需求。良好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环境需要具有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足够的薪资保障和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然而企业缺乏这样良好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环境,必然会使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不够完善。例如:某地区以中小企业企业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构成,薪资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完善,管理会计人员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兴趣不大,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落后。

  3.3缺乏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

  企业内部科学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是促进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保证。现阶段我国的管理会计内容大多是由国外引进的,但这些引进的内容与我国的会计环境不是十分符合。同时,企业缺乏良好的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企业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不能得以体现,使得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不能得到良好的使用,信息化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效率,导致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效率低下

  四、加快信息技术在战略管理会计中应用的措施

  对信息化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究,制定合理的解决办法,从而加快信息技术在战略管理会计中的应用,从而充分发挥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作用,促进企业预算水*、管理水*的提高,促进企业成本控制,促进企业未来发展计划的制定,进而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4.1构建适合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外部环境

  加强信息的质量和信息的时效性,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准确的到达,同时还要对整个系统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制定合理的制度,从而为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构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例如:某企业与其同类企业形成良好的信息化联盟,通过信息化联盟的成立,促进企业间信息交流,提升信息的质量和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有效的促进信息化技术在战略管理会计中的应用。

  4.2提高对战略管理会计作用的认识

  提高企业内部人员对管理会计作用的认识,促进企业内部管理层能够更加重视,管理会计的作用,还要更新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观念,加强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促进管理会计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例如:某企业定期开展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和业务能力培训,增加管理会计的对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视,增加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促使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工作,力抓节能降耗和资金汇笼的有效监控,减少企业的坏帐损失增加生产收益。

  4.3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内部环境。

  企业内部良好的环境是促进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手段,构建适和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外部环境主要有:良好的人才基础、足够的资金支持、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因此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加强企业内部环境的建设,通过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和业务能力,并提高其管理会计人员对信息化在管理会计中的重视程度,促进管理会计加大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促进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推广效率,确保资金的有效到位,建设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例如:我国某企业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统,便于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随着管理软件的不断应用,企业的内部环境不断得以优化,企业对市场分析更为透彻,能够更为切合实际的发展战略管理会计,从而使得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加。

  4.4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

  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发展需要,对管理会计体系进行实际的考评时间,将管理会计中的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并及时、准确的进行解决,促进企业信息化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

  4.5提高企业管理会计人员的现代化技术能力水*与综合素质

  企业信息化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需要足够的管理会计人员的积极配合,拥有良好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是促进信息化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因此需要加强在职员工的相关职业技能培训,促进管理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4.6加强对管理会计软件的创新、开发,推动会计电算化的应用

  在管理会计的日常工作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收集整理工作,会出现漏算错算等情况,加强管理会计软件的创新和研发,从而推进企业会计电算化。开发统一的信息化系统技术*台,将不同的应用系统进行整合,实现基础数据的统一。实现XBRL技术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融合,现阶段XBRL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数据传输标准,能够实现多种文本的转化,如:word、PDF、HTNL等格式的文件进行转化,实现资源的自由转换。

  结束语:

  通过对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分析,对其应用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做出相应的措施,促进企业管理会计的信息化,进而提高企业管理会计的时效性,提高企业管理水*,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炳华.信息化在管理会计中的作用[J].当代经济,2015:(06).

  [2]薛燕红.浅谈财务管理在管理会计中的作用[J].企业研究,2012:167-22.

  [3]潘霄雅.管理会计在CSR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商,2015,(08):160-159.

  [4]陈宏丽.论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管理会计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3:214-22.

信息化在管理会计中的作用2

  摘要:云计算由于自身特性,逐渐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渗透,但同时也为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有助于帮助学生谋求更大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就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应用进行分析,寻求合理措施。

  关键词:云会计;云计算;会计信息化;中小企业

  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企业为了占据更大市场份额,谋求长远发展,实现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必然选择。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特性,资金实力薄弱,专业人才稀缺,信息技术水*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故此,如何能够推动会计信息化成为当前中小企业的首要发展方向。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计算模式,主要是在互联网硬件、软件和服务基础上,以网页的形式呈现在用户面前。可以说,云计算为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加强对其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后续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云会计概述

  (一)含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先进技术涌现,云计算技术作为当前一项较为先进的技术,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会计水*,为企业长远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中小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对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在信息化背景下应用更多信息技术,促使企业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云会计主要是在互联网基础上,为企业提供会计核算和管理提供服务的会计信息系统。就云会计本质内涵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两方面进行理解,从软件服务商角度来看,软件服务提供商只关心互联网上是否能够为企业构建会计信息系统的各种组件,系统构建的各方面成本和效益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能否为企业会计核算、管理和决策提供更为高效、可靠的服务[1]。对于企业而言,在云计算基础上构建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主要是为了借助先进技术来辅助会计各项活动开展,对于这种服务是由谁提供的并不关心,只需要关心云会计是否能够为中小企业带来效益即可。

  (二)云会计的基本体系机构

  云会计中内部结构较为复杂,涉及到网络存储基础设施、计算服务器、管理*台管理*台、数据资源和应用软件等。云会计为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管理和决策提供服务,为企业创造更大的贡献。结合企业会计信息特点,云会计体系结构主要可以分为应用层、*台层、数据层、硬件虚拟化层和基础设施层,并且每一层均有相配套的服务组成,为企业云会计提供相配套的服务[2]。

  二、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

  (一)构建中小企业云会计体系结构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应该充分发挥云会计的“云”优势,为中小企业会计核心、管理和决策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构建云会计系统结构,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数据层、*台层、应用层、硬件虚拟化层和技术设施层,每层均有相配套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云计算技术SaaS软件服务优势,构建云会计核心、管理以及决策系统,为中小企业日常会计工作提供配套的服务支持;运用PaaS*台来构建云会计数据库和服务*台;利用Daas构建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和经济信息的数据资源,促使中小企业的云会计信息系统具备更强的计算能力,构建更加完善的云会计系统。

  (二)云会计业务外包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云会计主要是基于互联网基础上,处于云环境下,所以,中小企业应该充分发挥先进信息技术的优势,结合实际功能需要建立虚拟的会计信息系统,以此来满足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管理和决策等需求。财务外包较为常见,主要是由于部分中小企业自身的会计核算能力较弱,将企业内部财务信息委托给第三方会计核算机构,这种会计服务外包的形式配合配合云会计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推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借助互联网传输和存储会计信息,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3]。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应用云会计技术,更好的迎合时代的发展需求,有助于提升企业会计核算、管理和决策质量,提供更大的便利。基于此,中小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应该结合自身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定制服务,推动企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程*,何雪峰.“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1):55-60.

  [2]谢芳.“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J].品牌,2015,22(11):158-158.

  [3]徐静.“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12(33):92.

信息化在管理会计中的作用3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信息化技术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在会计中的运用也越来越深入,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企业财务在信息社会管理下的新需求。从会计信息化的现状入手,结合会计教学的问题和现状,对会计教学变革的路径进行探析,以提高会计信息化的水*,促进社会相关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会计教学;问题;变革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电子商务和信息管理系统在网络上也有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在办公和信息传播方面,网络带来的便捷不可替代,在企业会计工作方面也带来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会计信息化也是会计从业人员必须走上的道路,社会和企业对信息化会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对会计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会计信息化发展现

  1.会计信息化概况简介

  会计信息化指的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的资源,运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处理、加工、传送、分析等处理,为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投资与决策提供充足准确的信息。会计信息化是会计行业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产物,会计的信息化与会计的手工化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会计信息化使得会计的信息得到了很大范围的扩展,其发展呈现出很强的动态性与长期性。通过信息化手段的处理,会计信息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得以在企业和相关行业中进行充分的利用。在信息化的支持下,会计信息呈现方式更加丰富,同时,会计信息化系统是将人、电子信息技术、网络系统等进行结合的综合性系统。会计信息化将会计从业人员从繁琐劳累的工作中脱离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信息的分析与应用中去,为决策者提供更准确和更科学的分析结果。

  2.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随着会计领域中网络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会计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理念已经不适应当今企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水*的不断提高,企业的资金流转数额逐渐加大,靠传统会计的工作方式很难完成相关工作,单一的工作方式在制作表格、绘制图表等工作中有很大的限制,因此为适应现今的社会经济条件,必须在会计工作中进行信息化改革。进行信息化会计人才的培养能够适应现今企业相关专业人才的缺口,加强对信息化会计人才的培养力度,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对人才的培养,教育是关键。目前,我国众多高职校在会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都引入了会计信息化的课程,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中仍未摆脱传统会计学的束缚,没有将信息环境和信息化实践相结合进行教学,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

  二、会计教学变革的路径

  1.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将会计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方面有积极作用。传统会计教学中,在涉及数学计算时,采用的都是黑板、粉笔等基础性教学工具进行演示,限制条件较多。随着科学技术水*的逐渐发展,多媒体教学逐渐在各个学科中被应用。会计教师也可以将不易理解的定理、概念等,通过教学软件和多媒体技术等相关的现代化技术进行演示和讲解,使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演示中加深理解,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在提高学生学*积极性的同时,有效扩大课堂知识容量,在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学*兴趣有效提高,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成绩。

  2.优化教学资源

  教学设备、师资团队、知识储备量、教学经验等都属于教学资源的范畴。要提高教学的质量,适应企业对人才的新要求,就必须从教学资源方面进行全面的优化和提高。例如,对电算化模拟设备的投入适当加大,模拟在企业中工作的效果,将会计电算化操作队伍进行壮大,使得教学内容在企业中的可操作性得到增强。同时,学校要加强对会计信息化研究系统的开发力度,使研究系统与教学紧密结合,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与热度,使学生在参与中增强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在实践过程中也能够独立、熟悉地运用,提升其专业技能。此外,学校还可加强与软件开发公司的合作。请软件开发公司专业人员来学校进行演讲,对项目实践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办法进行讲解,并对目前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与相关看法进行分享。通过对此类案例的分析与学*,可以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会计理论活动中去,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同时,也能使学生深入了解会计信息软件,对其基本功能、操作方法进行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兴趣,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3.改革考核体系

  考核制度不仅是对学生学*情况的考察和测评,也是对教学状况进行衡量的重要方面。会计信息化与传统的会计学不同,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因此,单靠卷面考核来衡量学生对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是很淡薄的,有必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全面考核。例如,在模拟实验中考查学生的技术操作能力,可用竞赛的形式进行,根据比赛得分对操作技术进行排名,成为学生考核的一部分,使考核的方式多样化,对学生的考核更加全面化。在新时代下,必须根据新时代的不同需求,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并从多方面对人才的能力进行考核,向着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熟练的高质量人才而努力。时代的发展将我们带入了信息化时代,随着信息化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在会计中应用的优势也尤为明显。我国会计教学的方式下培养出来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大都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业务发展的需要,因而对会计教学进行变革也是十分紧迫的任务,只有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都成熟的人才,才能很好地达到社会要求,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促进社会经济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丽君.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2(03).

  [2]周卫华.会计信息化教学中计算思维的培养[J].商业会计,2015(03).

  [3]张玉红.基于新建本科院校的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思考[J].商业会计,2012(04).


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的影响论文 (菁华3篇)(扩展3)

——培养信息化人才 (菁华3篇)

培养信息化人才1

  一、物业管理“产学研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与实践

  1.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合性配套改革。对物业管理行业进行广泛的社会人才需求调研,探索高职高专物业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物业管理专业以企业对接育人,开展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教学改革,围绕物业管理职业岗位技能,构建实施具有管理与服务特色的“产学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成绩突出。我校物业管理专科专业创设于1999年,办学历史14年,共输送了*2500名毕业生,受到了北京、深圳、青岛、南京等国家一级资质物业服务公司的好评,大量毕业生成长为高级管理人才。本专业*年来得到长足的发展,20xx年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xx年6月当选为*物业管理协会理事单位,20xx年被评为院级优秀教学团队,在国内物业管理行业有较大影响。20xx年4月成立了山东青苑物业管理公司,这一校办实体为学生“产学研用”结合及实践专业知识学*创造了很好的*台。

  2.培养目标明确,具备了较为完整和独特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点突出,特色鲜明。本实验区依据应用型本科教育特色,建立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教育,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物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校外合作企业,以“基础实训,项目训练,顶岗实*”的“产学研用”实践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创新人才培养特点,着力于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改革体制机制,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

  3.应用型人才教师队伍建设卓有成效。物业管理专业建成了具有交叉学科知识结构的优秀教学团队,实施了青年博士教师“双导师制”,即学校、企业董事长双导师制,全部教师取得了*注册物业管理师资格,实施学生学业导师制,学生们对自己未来发展方向有明确清晰的思路。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山东明德物业集团在管理学院还设立了“明德物业青年教师奖励基金”。

  4.建成物业管理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台。对本领域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具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5.建成了大量实践教学基地,数量多、质量优、稳定性强,正式就业率连攀新高。我院物业管理专业建立了11家签约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北京鲁能物业服务公司、北京房修一慧中物业管理公司、北京盛世物业管理公司、北京中兴物业管理公司、深圳北方物业管理公司、深圳市中航物业管理公司、山东明德物业管理集团、山东中房物业管理公司、南京恒科物业服务公司等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书和“订单教育班”合作协议书,建立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校外实*、实训基地,形成了有效的运作机制,逐步形成了集教学、科研、生产、就业四位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培训基地。校内现有物业管理智能监控室、火灾报警控制器、中水处理站等,仪器设备值215万元;学校现有相关图书资料2.4万册。专业实验条件建设优越,毕业生正式就业率连续四年达到85%以上。

  6.人才培养预期效果好,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物业管理专业积极探索推动教学改革,推行“订单教育班”和“2+1”模式改革,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强调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培养,以模块化的知识结构设置课程体系,培养应用型的职业物业经理人,毕业生多年来一直供不应求,实现了大一即就业的目标。自20xx级至20xx级物业管理专业陆续在大一成立了“北京鲁能物业班”、“山东明德预备经理班”、“山东明德项目经理班”、“南京恒科物业班”、“北京盛世物业班”。20xx年2月在与山东明德物业管理集团共同开办了*级“青年就业创业见*基地”,专业实验条件建设优越。

  二、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和定位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①国家对高等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教育部副部长鲁昕20xx年3月25日在北京召开20xx年度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做的“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提供人才支撑”讲话中指出: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针对我国教育现状,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关键在哪里?关键在于推动教育结构的科学调整。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化培养的关键环节。20xx年主要做了四方面工作:一是组织15个省份35所地方本科高校及研究机构系统研究欧洲实体经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开展了以1999年新建本科高校为重点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课题研究;二是指导和支持35所地方高校成立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组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供决策研究支撑;三是启动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指导意见的研究起草工作;四是广泛开展宣传,为改革试点营造良好氛围。目前已有部分地方*和*百所地方高校自愿报名参与。鲁昕副部长多次在会议上讲到,教育部将对全国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实行转型,向应用技术型和职业教育类转型。据统计,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共1200所左右。鲁昕表示,这就意味着有50%的学校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和岗位来对接。据人民网北京6月26日报道,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对《*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进行解读。鲁昕透露,“十一五”以来职业院校累计为国家输送了*8000万名毕业生,占新增就业人口60%,成为我国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在20xx年度**中明确提出,将继续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将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稳增长是为了保就业,随着我国进入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经济增长由高速到中高速转变,建立教育—就业间的积极促进关系尤为重要。他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人,要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实施不间断的就业创业服务,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加大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做好淘汰落后产能职工安置和再就业工作。统筹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等就业工作。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使劳动者生活更加体面、更有尊严”。②山东省城市建设需要培养高技能应用型物业管理人才。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需要大量物业管理应用型人才。截至20xx年,山东物业服务企业已经超过4500家,从业人员13.3万人,拥有资产187.8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8.2亿元。这对于物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市场提供了极大的机遇。根据《20xx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山东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到33.4*方米,山东城镇化率达到52.4%,山东城镇居民住宅建筑面积总量已超过5亿多*方米,据此计算,山东物业管理人员的需要量是15万人,因此急需培养物业管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③物业管理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目前物业管理行业职业岗位主要是对物业项目进行秩序维护、保洁、设备设施维护与管理、停车场的管理,并为业主提供综合服务,这些岗位对人才要求既需要有理论知识,更需要有实践操作技能的人才。所以培养应用型物业管理人才需要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2.物业管理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定位。依据物业管理行业职业岗位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建立“产学研用”物业管理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定位是:以高职高专物业管理专业学生为对象,以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以“重技能,宽口径,善创新”为指导思想,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形式,依托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合作企业,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实施“基础实训,项目训练,岗前实训、顶岗实*”,将实践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我们的改革思路是:依托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的管理优势,研究和实施物业管理应用型高级管理创新人才的综合培养模式体系,建立可实施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验区。第一,改革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人才培养的创新教学理念:以人才培养为本,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建设有效、可实施的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内容和方式。第二,研究在教育各个阶段和不同模式层次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人才的综合培养模式体系:创新能力训练模式、研究型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模式、大学生自主和合作科研模式。

  三、培养物业管理“产学研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五年规划

  我院20xx级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正是基于高端物业所需人才的职业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旨在培养“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可持续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物业管理专业职业经理人。我们将借助于北京鲁能物业公司、山东明德物业集团、深圳中航物业公司等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和创新精神的企业,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共同培养优秀人才。根据物业管理“产学研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本建设要求,结合物业管理专业在培养行业创新人才的实践经验,我们做出如下规划:

  1.设置完善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知识与能力是创新的基础,创新能力是取得创新性成就的必要条件。要培养物业管理行业的创新人才,首先必须让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各种知识要点,除了物业管理法规、实务、建筑设备等专业知识外,还要学*房地产、管理学、财务、档案管理等紧密相关的课程知识,为以后的工作实践创新提供充足的知识储备,提高从业职业素质。

  2.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锻炼学生服务与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要对课堂进行改革,彻底实现三个转变:从传授、传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以发展学生的物业服务能力与服务水*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将以教材传授为主的教学目标转变为增长经验、发展物业服务能力为主的教学目标;将缺乏生机、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转变为生动活泼能力展示、主动探索的课堂气氛。寒暑假组织学生带着课题与项目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校企合作企业考察、学*、交流,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学生主动参与物业实践、积极探索物业一线工作、主动思考物业未来发展的问题、主动创造性解决物业实务工作问题等为基本学*方式的新型教学模式。其次,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做好物业服务工作要有“律师的口才,运动员的身体,政治家的头脑”,要训练学生有好的口才,强健的身体,要研究国家政策与方针,要有广泛的兴趣与爱好。

  3.提供大量实践锻炼机会,培养实践技能。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使大学生具有创造性的实践能力。为此,高校就必须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必要的条件,特别要抓好教学实验、实*环节,解决当前学校实践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并全力为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校内实*与社会实践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很好的途径,学校必须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基地,重视大学生的实*和实践环节,建立稳定的教学实*、生产实*、毕业实*、社会实践基地,安排学生进行实*、实践工作,培养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就物业管理专业而言,可以借助大量的校企合作企业,统一安排实*,并在不同的岗位上轮岗,在各项实*活动中,突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4.强调素质教育,培育学生健全人格与健康的心理。在高等教育中,除了专业教育,我们还应该更加强调素质教育。高等教育不仅要进行专业能力的培养,而且必须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如今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应试教育下培养了较强的应试能力,但意志品质比较脆弱,不愿意从事一线物业服务工作。目前大学生普遍具有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的优点,具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可塑性强的特点,我们要利用这些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只有人格健全、意志坚定并有很强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才能成为合格的现代服务业创新型人才,成为物业服务的高级管理人才。

培养信息化人才2

  1.引言

  医院对工作人员的培养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更要求其拓展视野,并针对其特点达到人才培养的需求,使他们拥有健康、科学的医学理论以及道德知识,使信息化人才得到全面发展。医学伦理学以道德教育为基石,专门研究和解决在医院以及各个医疗机构中医患之间关系,为医务工作者制定了行为准则标准,它是医疗机构信息化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课程[1]。本文对我国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医学伦理学教育在信息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探索出能够良好开展的策略。

  2.医学伦理学教育在信息化人才培养中重要性的体现

  2.1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实施,是培养医学信息化人才德才兼备重要途径

  医学信息化人才的医学伦理知识,决定了医学教育成果的质量,人们的健康是医学存在的目的。自古就有“医者仁术”之说,可见“仁”和“术”在医者的行为准则中是最重要的,更是医学行业内的基本准则。医学理论教育的特点不仅在于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注重,对医学信息化人才道德的教育更是其突出的重点。由此可见,医学信息化人才的医学伦理素质,决定着医学教育成果的质量,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实施,是培养医学信息化人才德才兼备重要途径,是推进医学行业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2.2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实施是培养信息化人才能够应用医德理论知识来解决医患问题

  在目前我国医院的管理中,由于对于医务人员疏于严格管理,因此在各种医患之间产生纠纷的根源都是由于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差,使得医患之间关系恶化;以及在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没有对患者的自*加强重视,没有遵守知情、同意的准则,因此患者对其不理解,也使得医患之间产生较多的矛盾;有些医务工作者没有责任心,在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时,疏于认真,对问题的处理上不及时、不恰当,也由此引发医疗事故的产生;更有甚者为追求巨大的经济效益,故意要求患者多花费,患者由于不满而产生的纠纷。由此可见,医患纠纷与医疗事故,都体现着医者的“仁”与“术”。而二则之间是相互依存着的,伦理学教育中医学技术是医德基础,医德又是医学技术得以实施的基础保障。因此,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实施是培养信息化人才能够应用医德理论知识来解决医患问题,是培养医务人员富有责任感,减少和避免医患纠纷与理疗事故的重要途径。

  2.3在信息化人才培养中进行医学伦理学教育是提升医院医疗整体质量的保障

  医院工作进行的主题的医疗,医疗决定着医院能否良好发展和生存的基础。而“仁”与“术”决是整个医院医疗重中之重。量的高低。二则密不可分、相互依存,是对医学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医务人员医德水*决定其能否更好发挥设备、技术作用的基础。若因过分注重经济效益而属于医德的建设,会使医院整个医疗水*下降,对医院的长期、健康、良好、稳定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在信息化人才培养中进行医学伦理学教育是提升医院医疗整体质量的保障。

  3.医学伦理学教育在信息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现状

  3.1医院对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忽视。医学信息化人才的道德、人生、价值观体现在医疗工作过程中各个环节。由此可见,信息化人才在从事医学工作时必须拥有医学伦理学知识。而我国现代医学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医学模式也在不断的改变,因此在信息化人才培养中医院必须对医学伦理学培养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

  3.2医务人员对医学伦理学课程的忽视。由于,很多医务人员对于医学伦理学知识不够重视,认知程度低,因此失去学*的兴趣和主动性,因此医学伦理学教育在信息化人才培养中并不能够有效发挥其重要性。

  3.3医学伦理教育的教学内容的落后。信息基础知识与技能是对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最基础要求,对心理学、伦理学、社会等人文化知识都是教育的范畴。但是现今在医学伦理教育的教学内容依旧很落后,不能够与社会现实接轨,严重影响着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实施。

  4.在息化人才培养中医学伦理学教育良好开展的策略

  4.1医学伦理学教育准则的建立。加强吸收世界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先进水*,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医学伦理学教育准则。

  4.2医学伦理学教育内容的加强。医学院校不仅要重视加强医学伦理学教育内容,制定合理科学的课程标准[2]。以问题、案例为核心,开展互动式、小组讨论式的教育。信息化人才只要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念。那么今后的工作中,学会及时运用医学伦理学知识来约束自身行为。

  4.3良好人文环境的建设。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培养是培养良好人文环境的基础。人文环境由人文精神和文化相互结合下所创建的。在医学伦理学的教育中,人文素质必须要加强重视,可利用直观教育、树立先进典型、大力宣传h等方式,用实际中的案例去感染、教育信息人员,树立起医院良好的医疗形象,加大医院的影响力度,为医院创设道德和技术并存的人文形象。加强医院信息化人才团队的设立。

  4.4医学伦理学教育多样化的开展。医学伦理学教育不仅要求其在内容上具有实际性、针对性,在规范标准上更要有层次。结合信息人员文化程度、岗位职责、自身身体和思想情况的不同,来制定出不同的教育方针、教育内容和标准,确保医学伦理学在教育中,具有针对性以及广泛性。教学方法和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例如:座谈会、研讨会、展览会、演讲比赛、知识问答互动等方式,引起和加强信息化人才的思想共鸣,促进医学信息化人才团队的建设发展,以及教育形式多样化的开展。

  4.5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管理和培训。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管理中不仅要重视和加强伦理文化的深入,更要对伦理学教育管理进行加强,利用多钟形式进行培训。不定时的更新学*信息资源,增进交流和学*。

  5.总结

  综上所述,现代医学信息的发展依托于现代社会信息的发展,医院在人才的培养上,不仅要全面更要与实际信息社会发展状况相结合,培养出具有专业技术性强,又有创新思维和良好道德的信息化人才[3]。因此,学伦理学教育在信息化人才培养过程的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靳辉.加强医学伦理学教育对护理人才培养的意义.[J].文学教育(中),20xx.(02):54

  [2]李义军.生物医学高新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促进医学伦理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xx.(20):186-187

  [3]李庆,黎勇,黄旋.医院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养.[J].现代医院管理,20xx.(04):51-53

培养信息化人才3

  摘要:随着科技信息的日益发展和繁荣,各行各业都对信息建设愈加重视,而信息化建设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便捷和效率的提高。因此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是加快会计信息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更准确快捷提供财务服务,为国民经济建设增添基础力量,保障经济良好运行的基本手段。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特点;人才培养

  在国家经济领域建设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样是重中之重,发展会计信息技术,使会计工作信息化,不仅能够快捷的把会计信息数据及时汇总传输及整合,更有利于会计工作的高效开展。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进步,会计信息化建设也应该与时俱进,对各种会计数据进行信息化管理,为会计服务的相关单位提供更为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以便单位管理层能够根据会计信息做出更有利于单位经济发展的策略,从而提高单位竞争力,更加有利于单位的发展。

  1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会计信息化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台,融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与业务流为一体,反映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高度数字化、多元化、实时化、个性化、动态化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具有账务处理职能集中化的特点,为企业组织经营管理、控制决策提供充足、实时的信息。

  2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工作的重要作用

  2.1会计信息化涵盖范围广

  会计信息化的内容从基本功能上而言,不仅包括会计核算,还包括会计监督、预测及决策,这是会计信息化基本功能的集中体现,除此之外,还要对会计信息数据进行重新整理,明确会计信息流程;从会计信息化技术方面而言,最基本的是采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并以现代网络技术为支柱,从而搭建起适应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台;从会计信息化所涵盖的领域看,不仅包括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还包括会计教育、实务、管理等设计会计工作的所以领域。

  2.2信息化程度高,具有共享和多元的形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交易*台日趋成熟,在这种高度智能和新型交易方式出现的情况下,会计信息也随之发生变化,出现会计数据在处理方面高度自动化的变化,同时各种会计信息资源在网络*台可以实现共享。而各种会计信息可以通过彼此授权通过网络获得,这样就会使得各种会计信息的交流更加便捷,从而让会计信息能够更快的形成彼此需要的信息。这样一来,会计信息获得的途径就会多元化,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让多元获得的会计信息可以实现图形、语音乃至视频的传输。

  2.3会计信息可以实现“智能型”

  在会计信息使用计算机处理和网络交换后,不仅提高了信息的处理速度,而且对信息的核算、控制和管理功能都可以实现。当然,对信息处理的各种功能都是在相关人员的参与下才可以实现,毕竟所有功能都需要管理人员操作,系统不能自动实现对信息的处理,尽管如此,人机之间的协作大大提高了信息处理速度,实现信息处理“智能型”。

  3强化实现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

  3.1培养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才能

  会计信息化建设必须从人才抓起,因此,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会计人员就是必不可少的。现有的财会人员必须实现从传统工作方式向计算机网络工作方式的转变,掌握在新型工作方式下的财务工作。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财务人员必须熟悉各种操作,对各种财务报表的生成,审查管理,信息处理及为管理层提供会计信息意见都要熟练。

  3.2加强计算机网络知识学*

  在计算机网络化的环境下,要求财会人员不仅要熟悉计算机网络会计的一般知识,而且应该懂得计算机网络会计的分析与设计技术。网络财务模式下,财会人员既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者,同时也是系统的维护者。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人居于主导地位,所以,必须提高财会管理人员的素质,让财会管理人员具备与管理信息系统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以及数据库、网络技术及计算机软件设计、操作等一系列新技术和新知识。

  会计信息化建设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工作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和对会计信息的及时处理及让管理层准确的预测企业或者经济发展趋势有着及时有效的推动,因此,培养合格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就是重中之重,只有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才能实现会计信息化带来的各种优势。总之,会计信息化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资料:

  [1]张红梅.会计信息化进行程中会计人员能力的培养[J].现代经济信息,20xx,18.


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的影响论文 (菁华3篇)(扩展4)

——小企业财务会计制度 (菁华3篇)

小企业财务会计制度1

  (一)为了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

  本制度中所称“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是指不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符合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统计局20xx年制定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经贸中小企[20xx]143号)中界定的小企业,不包括以个人独资及合伙形式设立的小企业。

  (三)符合本制度规定的小企业可以按照本制度进行核算,也可以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1、按照本制度进行核算的小企业。不能在执行本制度的同时,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小企业,不能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同时,选择执行本制度的有关规定。

  2、集团公司内部母子公司分属不同规模的情况下,为统一会计政策及合并报表等目的,集团内小企业应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3、按照本制度进行核算的小企业,如果需要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等,应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如果因经营规模的变化导致连续三年不符合小企业标准的,应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四)小企业可以根据有关会计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规定,在不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前提下,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于本企业的具体会计核算办法。

  (五)小企业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

  (六)小企业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管理会计档案等,应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会计期末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本制度所称的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月度,年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会计期末,是指月末和年末。

  (八)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小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小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合为记账本位币金额记账。除另有规定外,所有与外币业务有关的账户,应当采用业务发生时的汇率或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汇率折合。

  期末,小企业的各种外币账户的外币余额应当按照期末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

  (九)小企业的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

  (十)小企业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方,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十一)小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小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仅以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3、小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4、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应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或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5、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6、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7、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运用。

  8、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在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9、小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10、小企业的各项资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资产账面价值的调整,应按照本制度的规定执行。除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另有规定外,企业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11、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12、小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

  13、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性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

  (十二)小企业如发生非货币**易,应按以下原则处理:

  1、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2、非货币**易中如果发生补价,应区别不同情况处理:

  (1)支付补价的小企业,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2)收到补价的小企业,应按以下公式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和应确认的损益: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应确认的损益=补价×[1—(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3、在非货币**易中,如果同时换入多项资产,应按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总额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等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十三)小企业如发生债务重组事项,应按以下规定处理:

  1、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某项债务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现金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债权人应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与收到的现金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失。

  2、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或当期损失;债权人应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作为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

  如果债务人以多项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权人应按取得的各项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占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重组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进行分配,按分配后的价值作为各项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

  3、以债务转为资本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债权人因放弃债权而享有的股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债权人应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作为受让的股权的入账价值。

  4、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的,应分别情况处理:

  (1)作为债务人,如果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大于将来应付金额,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将来应付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本公积;如果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等于或小于将来应付金额,则不作账务处理。

  (2)作为债权人,如果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大于将来应收金额,应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将来应收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当期损失;如果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等于或小于将来应收金额,则不作账务处理。

  (十四)本制度中所称的账面余额,是指某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不扣除作为该科目的备抵项目(如坏账准备等);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的备抵项目后的金额。

  (十五)小企业应按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1、在不影响对外提供统一财务会计报告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或减少某些会计科目。

  2、明细科目的设置,除本制度已有规定外,在不违反本制度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根据需要自行确定。

  3、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电算化。企业不应随意打乱重编。某些会计科目之间留有空号,供增设会计科目之用。

  (十六)小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告,除应当包括本制度规定的基本会计报表外,还应提供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本制度中规定的基本会计报表是指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企业也可以根据需要编制现金流量表。

  小企业应按照本制度规定,对外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企业不得违反规定,随意改变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不得随意改变本制度规定的财务会计报告有关数据的会计口径。

  (十七)执行本制度的小企业,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时,应按会计政策及其变更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小企业财务会计制度2

  一、总则

  (一)为规范公司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依照《企业会计制度》的《会计法》特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是处理财务事项的规范和准则,适应公司所有单位和部门。

  (三)公司总经理授权会计负责人,具体负责本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严格执行《会计法》,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财经纪律;

  根据公司实际,按照精简、效能原则确定内部财务管理机构设置及财会人员的配备;

  依照《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及国家的其它有关政策规定下达、落实收入、成本费用、利润考核指标,按规定签批报销有关费用开支;

  接受财政、审计、税务机关的监督等。

  认真宣传贯彻国家有关财务政策;

  审核重要财务开支事项;

  研究解决执行中的问题,负责组织内部财务核算,并向有关部门报送财务报表等。

  (四)公司财务管理体制,按照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的原则。

  (五)建立健全内部财产物资管理制度,财产物资计量验收制度,完善内部经济责任制,增收节支,降低消耗,增加盈利。

  (六)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和方法应从属公司生产经营的目标任务,利用价值形式组织财务活动,强化财务管理,搞好经济核算,围绕生产经营的中心任务开展财务工作,为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作出不懈的努力。

  要做好各项财务收支的计划、控制、分析和考核等工作。财务收支要注重日常控制与管理、分析和考核要做到资料齐全,数字准确清晰,分析要有理有据,运用事前计划预测,事中核算控制,事后分析考核的方法,搞好全面财务管理,依法合理筹集和使用资金,并有效的使用各项财产,发挥优势,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七)加强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产量、质量、工时、设备利用,存货的消耗、收发、领退、转移及各项资产的毁损等,都应符合统一规范的各种原始记录的格式、内容及填制方法、签署、填制、汇集的要求,及时做好原始记录,确保各项原始记录的真实、完整、准确、清晰、及时健全财务核算资料。

  各项财产物资的供应计划、定货与采购标准、入库验收保管、出库标准,应根据公司内计量验收标准执行。规定各项计量控制手段的配置、管理、教正、维修以及物资的购进、领用转移、产品的入库、销售等各个环节,应符合计量的验收管理等工作要求,做到计量工具齐全,手续齐全,计量准确。

  做好财产物资的清查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财产清查、财产物资如有盘盈、盘亏和毁损;

  在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按规定程序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应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做到账、卡、物三相符。

  加强内部的财务收支预算管理,按预算办理财务事务。

  二、资金筹集的管理

  (一)资金筹集严格按《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除公司依照法定程序筹集资本金外,一律不得擅自筹集资本金,在经营期间内,各项财产发生的溢余短缺和非常损失,除另有规定外,不得直接增减资本金。

  (二)筹集资金的要求:

  研究影响筹集投资的多种因素,讲求资金筹集的综合经济效益。

  1、合理确定资金的需要量控制资金的投放时间,这是节约资金使用的必要条件。

  2、周密研究投资的流向,大力提高投资效果,要以投资的流向研究投资的回收,借以把筹集效果和投资效果统一起来进行分析。

  3、认真选择筹资的来源,力求降低资金成本,要从各种筹集的渠道和方式的结合中,制定最佳的筹集方案,一便降低综合的资金成本。

  (三)合理运用负债经营1、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含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它暂收应付款项、预提费用、应付福利费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

  2、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限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各种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3、流动负债的应计利息支出,计入财务费用,长期负债的应计利息支出,筹建期间的,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生产经营期间的计入财务费用;

  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在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发生的,计入购建固定资产的价值,在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后发生的,计入财务费用,存款利息冲件利息支出。

  三、流动资产的管理

  流动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内严格按《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对流动资产进行管理。

  (一)流动资产的性质和范围: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它应收款及存货等。

  (二)各项流动资产的内部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国家现金管理制度和银行结算办法,按*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范围使用现金。

  2、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待摊费用、其它应收款的等的管理。

  ①对应收账款、其它应收款要及时登记所发生的每笔往来款项,准确反映其形成、回收及增减变化情况,每月终了进行核对,在确保相符的基础上,明确责任,积极清理“三角债”,及时回收货款。使货款尽快转化为货币资金,参与企业周转,缓解资金紧张的矛盾。严格控制预付货款,一般情况下,必须货到付款,不准预付。要切实做到根据生产需要,资金情况确定采购批量。对其它应收款要及时清收,尤其个人借款要严格控制,限期交回,对限期交不回者,扣发每月的工资等个人收入抵顶借款。

  ①待摊费用是公司已经支付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分摊在1年以内(含一年)的各项费用。按批准的范围,将有关已经支付而由本期或以后各项摊销的费用列入待摊费用处理,应按受益期在一年内分期*均摊销,计入成本费用,如果某项待摊费用已经不能使企业受益,应当将其摊余价值一次全部转入当期成本费用。

  ②坏账损失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执行,在期末分析各项应收款项的可回收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准备金,除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应收款项不能够收回和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如债务单位已撤消、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发偿付债务以及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不得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三)存货的管理制度:

  1、存货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和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商品、包装物、低植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及发出商品等。

  2、存货的计价原则:采用实际成本法。

  ①购入存货的实际成本:包括买价(不包括应负担的增值税)、运输费、装卸费、运输保险费等费用及途中合理损耗,入库前的加工、整理及挑选费用等。

  ②自制存货的实际成本:包括自制过程中实际发生的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其他直接费用和应分摊的间接制造费用,间接制造费用应以合理的标准分配给有关的成本对象。

  ③委托外单位加工存货的实际成本包括:实际耗用的材料或半成品以及、加工费和往返运杂费及应计入成本的税金。

  ④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协议约定的价值计价。

  ⑤接受捐赠的存货,按照发票账单所列金额加企业负担的运输费、保险费、缴纳的税金等做为实际成本,无发票帐单的,按照同类存货的市价计价。

  ⑥盘盈的存货,按照同类存货的市场价格计价入账。

  3、领用、发出和结存的计价方法:公司所有材料的日常领用、发出均采用实际成本计价、按加权*均法计算出材料成本,车间每月按生产计划开领料单,负责人签字盖章,并由单位负责人签字,超过计划和超过定额领用的物资在办手续的同时,必须有分管的领导签字。

  4、清查、盘点及处理原则:存货每年终了前12月份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盘点清查。期间可以进行不定期盘点,盘点结果与账面记录及时核对,对于盘盈、盘亏、毁损与报废的存货及时查明原因,报公司领导批准后,分别情况予以处理。

  盘盈的存货,冲减管理费用,盘亏、毁损与报废的存货,扣除过失人或者保险公司赔偿或残料价值后,计入管理费用;

  存货毁损属于非常损失的,扣除保险公司赔偿和残料价值后,计入营业外支出。

  5、存货的期末计价:存货在期末时应按成本与可变现价值就低计量,对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四、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一)固定资产的计价:固定资产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

  (二)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采用年限*均法:

  折旧的计提方法是采用年限*均法,按月计提折旧。

  (三)固定资产的净残值率是按固定资产的原值的0—5%确定。

  (四)固定资产管理权限:为管好固定资产,公司对所有的机器设备类、固定资产的数量、原值、已提折旧、净值、规格型号、建置年月、设备状况、大修理记录等分别设账、卡进行管理,办理固定资产验收和提出申请报废、停用、封存、改良、维修等手段,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年终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盘点做到账实相符。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无损。

  (五)固定资产的内部管理制度1、固定资产的增加,固定资产增加必须按公司批准下达预算项目进行,不能擅自购置增加固定资产。

  2、固定资产的领用,需到财务部办理固定资产领用表,领取固定资产编号及标签,领用人应对领取的固定资产负责。

  2、固定资产的报废,对固定资产必须正常进行维护、保养,充分发挥其性能,不能只管用,不管修,更不能任意拆除报废,如确需报废,写出报废原因的报告书,报有关领导批准,办理报废转帐手续。

  3、固定资产管理。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支出,计入有关部门费用,根据实际,规定一次支出金额较小的中、小修,可一次计入成本费用。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采用预提或待摊方式在两次大修理间隔期内,分期*均摊销或预提。

  4、固定资产清查,为保证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完整、达到账实相符,必须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地清查。

  固定资产清查,主要是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盈、盘亏、毁损、报废及其他存在的问题进行清查,以明确责任。清查的问题如属管理不善造成的经济损失,要追究有关部门人员的责任,并处以经济赔偿,其净收益或净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六)在建工程的管理,在建工程包括施工前准备,正在施工中或虽已完工但未交付使用的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在建工程按照下列方法计价:

  自营工程,按照直接材料,直接工资、直接机械施工费以及分摊的工程管理费计价,设备安装工程,按照所安装设备的原价、工程安装费用、工程试运转支出以及所分摊的工程管理费用计价。加强在建工程全过程管理,制定执行可行性分析,专项审批、工程材料物、机械设备采购及保管、工程验收等制度。

  出包工程,按照应当支出的工程价款以及所支付的工程管理费计价。

  在建工程发生毁损或者报废,按照扣除残料价值和过失人或保险公司等赔偿后的净损失。计入工程成本。

  在建工程结束应将其列入在建工程,节余物资及时清点入库,不得计入工程成本或形成账外材料造成流失。

  (七)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的期末计价。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应当在期末时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就低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五、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

  (一)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公司长期使用,但是没有实物形态的长期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

  1、无形资产按照取得的实际成本计价:

  ①投资者做为资本金或者合作条件投入的无形资产,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用协议约定的金额作价。

  ②购入的无形资产,按照实际支付的买价、手续费及其他资本性支出作为入帐价值。

  ③自行开发并经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按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申请登记费等费用支出计价④接受捐赠的按照所付单据的金额入帐,如果无法取得单据,参照同类无形资产的市价即重置成本计价入账。

  2、无形资产的摊销:

  无形资产计价入账后,应从受益之日起,在有效使用期限内*均摊入管理费用,不留余额(无残值)。无形资产的有效期限按照下列原则确定:

  ①法律和合同分别规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按照法定有效期限与合同或者公司申请书规定的受益年限就短的原则确定。

  ②法律无规定有效期限,公司合同规定受益年限的,按照合同或者公司申请书规定的受益年限确定。

  ③法律和合同均未规定法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按照不超过10年的期限摊销。

  (二)长期待摊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及计价期限在1年以上的固定资产大修理等费用。

  1、递延资产的计价与摊销:

  ①开办费是指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不应计入有关资产成本的各项费用支出,包括筹建期间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印刷费、银行借款利息、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能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支出。开办费在开始生产经营、取得营业收入时停止收集,并开始在生产经营当月起一次记入开始生产当月的损益。

  ②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是能增加租入固定资产的效用或延长使用寿命的改装、翻修、改建等支出,如果支出的数额较大,并受益期超过一年的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核算,支出费用在租赁有效期限内分期*均摊销。

  ③固定资产大修理费是指固定资产大修理所发生的支出,其摊销方法应在两次大修理间隔期*均摊入成本费用。

  六、成本和费用的管理

  (一)成本和费用管理是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努力降低成本费用,对于加强在建工程的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二)成本费用管理坚持统一领导,分级核算的原则,实行财务部、车间二级核算,执行公司下达的成本、费用计划,并层层分解,落到实处。

  (三)产品成本核算,采用“制造成本法”核算,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费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计入产品制造成本(即产品生产成本)(四)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1、对生产费用进行审核和控制,确定计入产品成本项目。

  2、将应计入本月产品成本的各种要素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按照成本项目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出各种产品的成本。

  3、对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半成品,按月初的产品费用与本月生产费用之和,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算出该种完工产品成本。

  (五)成本的计算方法,采用“品种法”“分批法”计算,摊入成本的费用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要有明细制度)(六)期间费用是指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产品成本的费用,它容易确定其发生的期间,而难以判别其所属的产品,因而在发生的当期应从当期的损益中扣除,期末无余额。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

  (七)成本费用的汇集、分配和计算,严格执行“权责发生制”原则。

  七、销售收入、利润及其分配

  (一)销售收入的内容:

  销售收入是指公司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入,包括产品销售收入和其它业务收入。

  产品销售收入包括销售产成品、半成品、提供工业性劳务等取得的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包括材料销售、固定资产出租、外购商品销售、包装物出租、以及提供非工业劳务等取得的收入。

  (二)销售收入的确认:

  销售收入按“权责发生制”确认在产品和工业性劳务等的实际成本采用“加权*均法”核算。

  交款提货销售,指货款已经收到,发票帐单和提货单已经交给对方,无论产品是否发出,都作为收入的实现。

  预收货款销售,以商品、产品发出或劳务提供是确认收入的实现。

  委托其他单位代销的商品产品、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后,不管款项是否收到,确认收入的实现。

  其他方式、商业汇票,以发出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已提供,将发票、帐单交给买方,并取得买方承兑的商业汇票是作为收入的实现。

  自产自制产品用于本企业工程建设、对外投资或作为固定资产时,不确认销售收入,但应比较同类产品的售价计算应交增值税及消费税。

  对销售退回的收入,应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收入,同时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成本。

  (三)销售收入的日常管理加强销售的日常管理,严格按照供货合同管理,产品的定货、提货合同,由财务管理货款的结算程序及销售退回手续等有关的销售收入管理制度,加强对其他收入的管理,按照编制收入计划,落实责任制,严格其他销售收入的各项手续制度,确保收入及时入帐。

  (四)利润及其分配1、利润的构成及其核算税前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补贴收入+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销售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净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产品销售净收入=销售收入—销售退回—销售折让—销售折扣其他销售利润=其他销售收入—其他销售成本—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投资净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包括:应有销售产品、提供劳务为负担的消费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2、利润的预测和分析要加强对利润的预测与分析,根据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经济责任制方案及市场等情况,结合实际搞好年、季利润的预测,编制利润计划,确定目标利润,并按月、季、年考核成绩,分析利润完成情况,通过与目标计划等对比、分析,发现问题,即使纠正,确保利润的实现。

  3、营业外支出管理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

  营业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的盘盈、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罚款收入等。

  营业外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毁损和出售净损失,非常损失。公益救济性捐赠,赔偿金、违约金,被没收的财物损失,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等。

  ①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毁损和出售的净损失,固定资产盘亏毁坏是按照原价扣除累计折旧后,过失人及保险公司赔款后的差额,固定资产报废是指清理报废的变价收入减去清理费用后与帐面净值的差额。

  ②非常损失:是指自然灾害造成的各项资产净损失,(扣除保险公司赔偿款及残值),还包括由此造成的停工损失和善后清理费用。

  ③公益救济性捐赠:是指通过*境内非盈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民政等公益事业遭受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

  ④赔偿金、违约金:是指企业因未履行经济合同、协议,而向其他单位支付的赔偿金、违约金,罚息等罚款性支出。

  要严格划分营业外支出与成本、费用开支范围,不得将由营业外支出的开支列作成本、费用,亦不得将成本费用计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支出的范围严格按国家规定,不得扩大。

  4、利润分配及其管理(一)利润总额的分配顺序:

  利润由公司财务按规定进行统一分配,按国家规定做相应的调整后,依法缴纳所得税,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除国家另有规定外,按照下列顺序分配:

  ①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

  ②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③其他按规定应分配和未分配的利润。

  八、财务报告与经济效益的评价

  (一)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是反映公司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

  公司按照国家*门的规定的报表种类及格式上报,月、季主要报表是:资产负债表、损益表。

  年度报表是: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财务情况说明书:主要说明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利润实现和分配,资金增减和周转。对本期或者下期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至报财务报告以前发生的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以及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二)经济效益评价分析:

  公司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为综合评价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根据*制定的规章制度,特指定以下十项主要评价指标。

  1、销售利润率:反映企业销售收入的获得水*。计算公式:

  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产品销售净收入×100%其中产品销售净收入:指扣除销售折让,折扣和退回之后的销售净额。

  2、总资产报酬率:用于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获利的能力。计算公式:

  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均资产总额×100%其中:(*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3、资本收益率:指企业运用投资者投放资本获得收益的能力。计算公式:

  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实收资本×100%

  4、资本保值增值率:主要反映投资者投放企业的资本完整性和保全性。计算公式:

  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其中:资本保值增值率=100%为保值,大于100%为资本增值

  5、资产负债表:用于衡量公司负债水*高低情况。计算公式:

  资产负债表=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6、①流动比率:衡量公司在某一时点偿付即将到期的债务能力,又称短期偿债能力比率。计算公式: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②速动比率:指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是衡量公司在某一时间运用随时可变现的资产偿短期债务的能力。计算公式: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其中: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7、应收帐款周转率:也称收帐比率,用于衡量公司应收帐款周转快慢。计算公式:

  应收帐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均应收帐款余额×100%其中:赊销净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折让折扣,*均应收帐款余额=(期初应收帐款余额+期末应收帐款余额)/2

  8、存货周转率:用于衡量公司在一定时期内存货资产的周转次数,反映产、供、销*衡效率的一种尺度,公式如下:

  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均存货成本×100%其中*均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2

  9、社会贡献率:是衡量运用全部资产为国家或社会创造或支付价值的能力。公式如下:

  社会贡献率=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均资产总额×100%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即企业为国家或社会创造或支付的价值总额,包括(含资金、津贴等工资性收入),劳动退休统筹及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指出净额,应交增值税,应交产品消费税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净利润等。

  10、社会积累率:衡量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中多少用于上交国家财政。计算公式:

  社会积累率=上交国家财政总额/企业社会贡献总额×100%上交国家财政总额:包括应交增值税,应交消费税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及其他税收等。比较法、比较率是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通过与上年周期或同行业对比,以及成本降低率,效益增长等分析,考核各项任务完成情况,找出原因,指定措施。

  (三)编制要求

  1、公司财务根据登记完整,核实无误的帐簿记录编制报表,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资料齐全,各种钩稽关系衔接。

  2、报表及说明要报送及时,印章齐全,书写认真。

  3、公司将财务报表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切实抓细抓好,不断提高报表质量,适应管理的要求,用以知道经营管理工作。

  4、财务报告及财务报送时间。

  公司财务部于次月10日前报出月季报表,并于次月15日前报出财务分析或说明和公司经济效益分析指标。

小企业财务会计制度3

  (一)为了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

  本制度中所称“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是指不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符合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统计局20xx年制定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经贸中小企[20xx]143号)中界定的小企业,不包括以个人独资及合伙形式设立的小企业。

  (三)符合本制度规定的小企业可以按照本制度进行核算,也可以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1、按照本制度进行核算的小企业。不能在执行本制度的同时,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小企业,不能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同时,选择执行本制度的有关规定。

  2、集团公司内部母子公司分属不同规模的情况下,为统一会计政策及合并报表等目的,集团内小企业应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3、按照本制度进行核算的小企业,如果需要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等,应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如果因经营规模的变化导致连续三年不符合小企业标准的,应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四)小企业可以根据有关会计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规定,在不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前提下,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于本企业的具体会计核算办法。

  (五)小企业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

  (六)小企业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管理会计档案等,应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会计期末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本制度所称的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月度,年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会计期末,是指月末和年末。

  (八)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小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小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合为记账本位币金额记账。除另有规定外,所有与外币业务有关的账户,应当采用业务发生时的汇率或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汇率折合。

  期末,小企业的各种外币账户的外币余额应当按照期末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

  (九)小企业的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

  (十)小企业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方,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十一)小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小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仅以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3、小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4、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应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或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5、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6、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7、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运用。

  8、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在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9、小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10、小企业的各项资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资产账面价值的调整,应按照本制度的规定执行。除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另有规定外,企业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11、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12、小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

  13、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性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

  (十二)小企业如发生非货币**易,应按以下原则处理:

  1、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2、非货币**易中如果发生补价,应区别不同情况处理:

  (1)支付补价的小企业,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2)收到补价的小企业,应按以下公式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和应确认的损益: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应确认的损益=补价×[1—(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3、在非货币**易中,如果同时换入多项资产,应按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总额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等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十三)小企业如发生债务重组事项,应按以下规定处理:

  1、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某项债务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现金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债权人应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与收到的现金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失。

  2、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或当期损失;债权人应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作为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

  如果债务人以多项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权人应按取得的各项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占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重组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进行分配,按分配后的价值作为各项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

  3、以债务转为资本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债权人因放弃债权而享有的股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债权人应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作为受让的股权的入账价值。

  4、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的,应分别情况处理:

  (1)作为债务人,如果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大于将来应付金额,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将来应付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本公积;如果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等于或小于将来应付金额,则不作账务处理。

  (2)作为债权人,如果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大于将来应收金额,应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将来应收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当期损失;如果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等于或小于将来应收金额,则不作账务处理。

  (十四)本制度中所称的账面余额,是指某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不扣除作为该科目的备抵项目(如坏账准备等);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的备抵项目后的金额。

  (十五)小企业应按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1、在不影响对外提供统一财务会计报告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或减少某些会计科目。

  2、明细科目的设置,除本制度已有规定外,在不违反本制度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根据需要自行确定。

  3、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电算化。企业不应随意打乱重编。某些会计科目之间留有空号,供增设会计科目之用。

  (十六)小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告,除应当包括本制度规定的基本会计报表外,还应提供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本制度中规定的基本会计报表是指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企业也可以根据需要编制现金流量表。

  小企业应按照本制度规定,对外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企业不得违反规定,随意改变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不得随意改变本制度规定的财务会计报告有关数据的会计口径。

  (十七)执行本制度的小企业,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时,应按会计政策及其变更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