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总结合集五篇

首页 / 教学总结 / |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总结 1

  一、思想方面:

  能够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工作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没有缺勤,基本做到每天“五到班”,即早自*前到班、课间操到班、中午课前到班、下午自*课到班、晚自*前到班。思想上积极进取,团结同事,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党员学*活动,把厦大附中的发展与自己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二、工作方面:

  1、班主任工作:

  2、教学工作:我担任高一(5)班和高一(6)班两个班的数学课,我能够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课过程中,努力使自己的讲解能够通俗易懂,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方法,因此深得学生的喜爱。对于后进生的转化,我采取了一下几个措施:1、强化基础知识,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2、对每一次考试不及格学生的作业进行面批面改;3、中午放学后,进班对学生辅导;4、每周抽出2-3次,让不及格的学生听写基本公式、定理、概念等。这样,在本学期期末考试中,高一5班的数学*均分97.2,6班99.2,两个教学班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3、教研工作:我担任学校的数学教研组长,坚持召开每一周的备课组会和教研组会,本学期举行了见*教师汇报课和其他老师的录像课,课后都及时给予认真的总结和评价,促使授课人不断总结、进步,同时也使自己不断吸取别人的经验。另外,数学组还承担了福建省考试命题中心的研究课题《初高中数学衔接的“四维”实验研究》,我和发斌同志自费到龙海实验中学完成调查问卷工作。

  三、不足与反思:

  1、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数学教学的研究和专业学*。

  2、在后进生的转化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落实。

  3、多读一些教育教学的专著,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知识。

  4、在班主任管理方面要更加注意细节,多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

  总之,一个学年以来,自己收获很多,这得益于厦大附中给予我的*台,感谢学校领导的信任、支持与关怀,同时也感谢我的学生为我的教学赋予深刻的内涵,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反思和总结,把工作做得更好,无愧于厦大附中领导与广大家长的厚望。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总结 2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3)、(4)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完成了必修2 、 5的教学。现将本学期高中数学必修2 、必修5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认识和感想总结如下:

  一、根据学生学情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把自己学*数学的经历作为选择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参照,我们每一个人都做过学生,我们每一个人都学过数学,在学*过程中所品尝过的喜怒哀乐,紧张、痛苦和欢乐的经历对我们今天的学生仍有一定的启迪。

  但是,在开始的上课过程中,我常常看到学生茫然的眼神,以及一声声的“老师,我听不懂!”让我的内心觉得非常的不安:我是不是讲的太难了?太艰涩难懂了?这时候就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观点出发,参考并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 ,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未必相同 ,理应先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学*情况,然后可以适当的进行针对性的备课与教学。

  二、备课小组组内交流探讨

  这一年来通过与同事和学生代表交流,一致认为在赶进度的同时,应该将学生的基础夯实,并将高考的高频考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新课程对教学过程的要求是用生动的课堂过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理解所学的基本知识点,把握学生在一节课内的情感流线,加强学生对解题过程的理解,使学生掌握自主探索的能力最后才是让学生熟练对知识点的应用。

  教师还应合理使用教科书,提高课堂效益。对教材内容,教学时需要作适当处理,适当补充或降低难度是备课必须处理的。灵活使用教材,才能在教学中少走弯路,提高教学质量。对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应认真理解新课标,对课标要求的重点内容要作适量的补充;对教材中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题目要作适当的调整。此外,还应把握教材的“度”,不要想一步到位,有些知识需要多次螺旋上升,逐步加深。

  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探讨与交流,我们高一备课组成员达成对“精讲多练”教学要求的共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力争做到精讲多练,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认真听取学生对数学课的意见和建议

  我经常把他们对数学课的感受以及意见和建议都写在纸条上交上来(无记名方式),我在阅读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自身的.不足和学生的基本情况:

  1、讲多练少。这一点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已经逐步改善。

  2、课堂例题应以课本为主,出题要有针对性,还要从易到难逐步递进。

  3、题目讲解、分析要清晰明了,步骤要分明。

  4、上课互动性的增强:在课堂中,对学生完成课堂练*的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学生的解题情况,通过提问其他学生,让全班学生帮助分析错题原因,做到讲、练、评的有效结合。

  在这一届高一学生中,3班的学生上课气氛比较活跃,4班的气氛相对沉闷一些,所以两个班要区别对待,对于4班比3班更要有耐心、细心,不能太急于求成。每次备课、上课前都应先考虑上一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备课、教学。

  四、对学生的要求及反馈

  针对学生的上课表现以及课后作业情况,在期中考试后我明确给学生提出了以下三个要求:

  1、课前必须要预*新课内容。做好预*工作是学好这堂课的先决条件,没有预*,就不知道这节课所要上的内容是什么,自己所不会的是什么,更不清楚新课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哪了。

  2、上课时必须准备一本数学专用的笔记本,用来做课堂笔记以及课堂练*所用。上课要做到动脑、动手、动笔,只有多动手做题,理解解题过程,才能更加有效的将知识点吸收、理解和应用,才能更好的记忆有关知识点。

  3、课后及时完成复*,认真的对教材中知识要点进行梳理,并且尽量独立自主地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练*和作业,通过练*巩固基础。多做题,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漏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方法。

  随着全国新课标的改革不断推进,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是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作为教师本人也希望能够在自己今后的科研、教学上有所突破,抓住机遇,争取机会,创造成绩。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总结 3

  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学生会学,这是二十一世纪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要更新观念,改变教法,把学生看作学*的主人,培养他们自觉阅读,提出问题,释疑归纳的能力。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终身受益。

  1.在课前预*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前预*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在课前做不做预*,学*的效果和课堂的气氛都不一样。为了抓好这一环节,我常要求学生在预*中做好以下几点,促使他们去看书,去动脑,逐步培养他们的'预*能力。(1)本小节主要讲了哪些基本概念,有哪些注意点?(2)本小节还有哪些定理、性质及公式,它们是如何得到的,你看过之后能否复述一遍?(3)对照课本上的例题,

  你能否回答课本中的练*(4)通过预*,你有哪些疑问,把它写在“数学摘抄本”上,而且从来没有要求学生应该记什么不应该记什么,而是让学生自己评价什么有用,什么没用(对于个体而言)少数学生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有一定的灵活性。这些要求刚开始实施时,还有一定困难,有些学生还不够自觉,通过一个阶段的实践,绝大多数学生能养成良好的*惯。另外,在课前预*时,我有时要求学生在学*过程中进行角色转移,站在教师的角度想问题,这叫换位思考法。在学*每一个问题,每项学*内容时,先让学生问问自己,假如我是老师,我是否弄明白了?怎样才能给别人讲清楚?这样,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学*的内驱力,对每一个概念,每一个问题主动钻研,积极思考,自觉地把自己放在了主动学*的位置。

  2.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学啊、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主要渠道。作为数学教师改变以往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显得至关重要,而应采用组织引导,设置问题和问题情境,控制以及解答疑问的方法,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局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从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我也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要因材施教,发掘出每个学生的学*潜能,尽量做到基础分流,弹性管理。在教学中我采用分类教学,分层指导的方法,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够稳步地前进。调动他们的学*积极性。对于问题我没有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让他们在交流中掌握知识,在讨论中提高能力。尽量让学生

  发现问题,尽量让学生质疑问题,尽量让学生标新立异。

  在课堂教学中,我的一个主要的教学特征就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这时间包括学生的思考时间、演算时间、讨论时间和深入探究问题的时间,在我的课堂上可以看到更多的是学生正在积极的思考、热烈的讨论、亲自动脑,亲自动手,不等不靠,不会将问题结果完全寄托于老师的传授,而是在积极主动的探索。

  当然数学教学过程作为师生双边活动过程,学生的探索要依靠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我也从来没有放弃对于学生的指导,尤其在讲授新课时,我将教材组成一定的尝试层次,创造探索活动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从特殊去探索一般,通过类比、联想,从旧知去探索新知,收到较好的效果。

  3.在课后作业,反馈练*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课后作业和反馈练*、测试是检查学生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抓好这一环节的教学,也有利于复*和巩固旧课,还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完一节、一课、一单元后,让学生动手“列菜单”,归纳总结,要求学生尽量自己独立完成,以便正确反馈教学效果,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把每个学生的学*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不是靠一朝一夕,要长期坚持的,三年来就是靠着这扎扎实实的教学,扎扎实实的学*才使我所教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在自学能力上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科学安排,课前、课堂、课后三者结合,留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机会。真正把学生推向主动地位,

  使其变成学*的主人,我想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梦寐以求的结果吧。

  二、数学教育创新

  大家都知道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为初等数学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源远流长。不可能再有什么知识层面的创新了。更不可能要求学生发明创造什么新的初等数学的结论。因此,我个人认为数学教育创新应该着眼于学生建构新的认知过程,用数学的语言就是――“认知建模”。而这过程的创新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勤于思考:

  创新的前题是理解。我们知道,数学离不开概念,由概念又引伸出性质,这些性质往往以定理或公式呈现出来。对定理、公式少不了要进行逻辑推理论证,形成这些论证的理路需要思维过程。为此,我们首先必须让学生对学*的对象有所理解。因为数学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紧张思维活动后的理解,只有透彻的理解才能溶入其认知结构。这就需要拼弃过去那种单靠记往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数学结论,然后套用这些结论或机械地模仿某种模式去解题的坏*惯。而要做到理解,就需要勤于思考。对知识和方法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为什么要形成这个概念?为什么要导出这个性质?这个性质、定理、公式有什么功能?如何应用?勤于思考的表现还在于对认知过程的不断反思、回顾,不断总结挫折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避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

  2.善于提问:

  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通过观察、感知学*的对象以后,要学会分析,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要善于挖掘自己尚不清楚的问题,多角度,全方位地探究,并提出质疑。作为一个中学生,不见得也毋须什么问题都能自己解决。我们倡导的只是能对学*的对象提出多角度的问题,尤其是善于提出新颖的具有独特见解的问题。我认为会提问是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

  3.解决问题:

  学数学离不开解题,解题是在掌握所学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运用。解题可以训练技巧,磨炼意志。在解题过程中,首先应判断解题的大方向,大致有什么思路,在引导学生解题的探索过程中,要注意联想,要学会用不同的立意、不同的知识、不同的方法去思考,并善于在解题全过程监控自己的行为:是否走弯路?是否走入死胡同?有没有出错?需要及时调整,排除障碍。这样长期形成*惯后,往往可以别出心裁,另辟解题捷径。这种思维品质也是创新的重要标志。为了让学生达到这个境界,必须让学生明确不要为解题而解题,要在解题后不断反思、回顾,积累经验,增强解题意识,提高能力。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总结 4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3)、(4)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完成了必修2、5的教学。现将本学期高中数学必修2、必修5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认识和感想总结如下:

  一、根据学生学情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把自己学*数学的经历作为选择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参照,我们每一个人都做过学生,我们每一个人都学过数学,在学*过程中所品尝过的喜怒哀乐,紧张、痛苦和欢乐的经历对我们今天的学生仍有一定的启迪。

  但是,在开始的上课过程中,我常常看到学生茫然的眼神,以及一声声的“老师,我听不懂!”让我的内心觉得非常的不安:我是不是讲的太难了?太艰涩难懂了?这时候就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观点出发,参考并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未必相同,理应先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学*情况,然后可以适当的进行针对性的备课与教学。

  二、备课小组组内交流探讨

  这一年来通过与同事和学生代表交流,一致认为在赶进度的同时,应该将学生的基础夯实,并将高考的高频考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新课程对教学过程的要求是用生动的课堂过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理解所学的基本知识点,把握学生在一节课内的情感流线,加强学生对解题过程的理解,使学生掌握自主探索的能力最后才是让学生熟练对知识点的应用。

  教师还应合理使用教科书,提高课堂效益。对教材内容,教学时需要作适当处理,适当补充或降低难度是备课必须处理的。灵活使用教材,才能在教学中少走弯路,提高教学质量。对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应认真理解新课标,对课标要求的重点内容要作适量的补充;对教材中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题目要作适当的调整。此外,还应把握教材的“度”,不要想一步到位,有些知识需要多次螺旋上升,逐步加深。

  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探讨与交流,我们高一备课组成员达成对“精讲多练”教学要求的共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力争做到精讲多练,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认真听取学生对数学课的意见和建议

  我经常把他们对数学课的感受以及意见和建议都写在纸条上交上来(无记名方式),我在阅读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自身的不足和学生的基本情况:

  1、讲多练少。这一点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已经逐步改善。

  2、课堂例题应以课本为主,出题要有针对性,还要从易到难逐步递进。

  3、题目讲解、分析要清晰明了,步骤要分明。

  4、上课互动性的增强:在课堂中,对学生完成课堂练*的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学生的解题情况,通过提问其他学生,让全班学生帮助分析错题原因,做到讲、练、评的有效结合。

  在这一届高一学生中,3班的学生上课气氛比较活跃,4班的气氛相对沉闷一些,所以两个班要区别对待,对于4班比3班更要有耐心、细心,不能太急于求成。每次备课、上课前都应先考虑上一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备课、教学。

  四、对学生的要求及反馈

  针对学生的上课表现以及课后作业情况,在期中考试后我明确给学生提出了以下三个要求:

  1、课前必须要预*新课内容。做好预*工作是学好这堂课的先决条件,没有预*,就不知道这节课所要上的内容是什么,自己所不会的`是什么,更不清楚新课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哪了。

  2、上课时必须准备一本数学专用的笔记本,用来做课堂笔记以及课堂练*所用。上课要做到动脑、动手、动笔,只有多动手做题,理解解题过程,才能更加有效的将知识点吸收、理解和应用,才能更好的记忆有关知识点。

  3、课后及时完成复*,认真的对教材中知识要点进行梳理,并且尽量独立自主地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练*和作业,通过练*巩固基础。多做题,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漏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方法。

  随着全国新课标的改革不断推进,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是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作为教师本人也希望能够在自己今后的科研、教学上有所突破,抓住机遇,争取机会,创造成绩。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总结 5

  本学期,本人担任高一(37)、(38)班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本人以学校及教研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提高教育教学成绩为中心,以深化课改实验工作为动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学生会学,这是二十一世纪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要更新观念,改变教法,把学生看作学*的主人,培养他们自觉阅读,提出问题,释疑归纳的能力。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终身受益。

  1.在课前预*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前预*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在课前做不做预*,学*的效果和课堂的气氛都不一样。为了抓好这一环节,我常要求学生在预*中做好以下几点,促使他们去看书,去动脑,逐步培养他们的预*能力。(1)、本小节主要讲了哪些基本概念,有哪些注意点?(2)、本小节还有哪些定理、性质及公式,它们是如何得到的,你看过之后能否复述一遍?(3)、对照课本上的例题,你能否回答课本中的练*(4)、通过预*,你有哪些疑问,把它写在“数学摘抄本”上,而且从来没有要求学生应该记什么不应该记什么,而是让学生自己评价什么有用,什么没用(对于个体而言)少数学生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有一定的灵活性。这些要求刚开始实施时,还有一定困难,有些学生还不够自觉,通过一个阶段的实践,绝大多数学生能养成良好的*惯。另外,在课前预*时,我有时要求学生在学*过程中进行角色转移站在教师的角度想问题,这叫换位思考法。在学*每一个问题,每项学*内容时,先让学生问问自己,假如我是老师,我是否弄明白了?怎样才能给别人讲清楚?这样,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学*的内驱力,对每一个概念,每一个问题主动钻研,积极思考,自觉地把自己放在了主动学*的位置。

  2.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主要渠道。作为数学教师改变以往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显得至关重要,而应采用组织引导,设置问题和问题情境,控制以及解答疑问的方法,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局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从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我也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要因材施教,发掘出每个学生的学*潜能,尽量做到基础分流,弹性管理。

  在教学中我采用分类教学,分层指导的方法,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够稳步地前进。调动他们的学*积极性。对于问题我没有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让他们在交流中掌握知识,在讨论中提高能力。尽量让学生发现问题,尽量让学生质疑问题,尽量让学生标新立异。

  在课堂教学中,我的一个主要的教学特征就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这时间包括学生的思考时间、演算时间、讨论时间和深入探究问题的时间,在我的'课堂上可以看到更多的是学生正在积极的思考、热烈的讨论、亲自动脑,亲自动手,不等不靠,不会将问题结果完全寄托于老师的传授,而是在积极主动的探索。当然数学教学过程作为师生双边活动过程,学生的探索要依靠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我也从来没有放弃对于学生的指导,尤其在讲授新课时,我将教材组成一定的尝试层次,创造探索活动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从特殊去探索一般,通过类比、联想,从旧知去探索新知,收到较好的效果。

  3.在课后作业,反馈练*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课后作业和反馈练*、测试是检查学生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抓好这一环节的教学,也有利于复*和巩固旧课,还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完一节、一课、一单元后,让学生动手“列菜单”,归纳总结,要求学生尽量自己独立完成,以便正确反馈教学效果,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把每个学生的学*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不是靠一朝一夕,要长期坚持的,三年来就是靠着这扎扎实实的教学,扎扎实实的学*才使我所教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在自学能力上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科学安排,课前、课堂、课后三者结合,留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机会。真正把学生推向主动地位,使其变成学*的主人,我想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梦寐以求的结果吧。

  二、数学教育创新

  大家都知道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为初等数学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源远流长。不可能再有什么知识层面的创新了。更不可能要求学生发明创造什么新的初等数学的结论。因此,我个人认为数学教育创新应该着眼于学生建构新的认知过程,用数学的语言就是“认知建模”。而这过程的创新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勤于思考:

  创新的前题是理解。我们知道,数学离不开概念,由概念又引伸出性质,这些性质往往以定理或公式呈现出来。对定理、公式少不了要进行逻辑推理论证,形成这些论证的理路需要思维过程。为此,我们首先必须让学生对学*的对象有所理解。因为数学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紧张思维活动后的理解,只有透彻的理解才能溶入其认知结构。这就需要拼弃过去那种单靠记往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数学结论,然后套用这些结论或机械地模仿某种模式去解题的坏*惯。而要做到理解,就需要勤于思考。对知识和方法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为什么要形成这个概念?为什么要导出这个性质?这个性质、定理、公式有什么功能?如何应用?勤于思考的表现还在于对认知过程的不断反思、回顾,不断总结挫折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避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2.善于提问:

  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通过观察、感知学*的对象以后,要学会分析,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要善于挖掘自己尚不清楚的问题,多角度,

  全方位地探究,并提出质疑。作为一个高中学生,不见得也毋须什么问题都能自己解决。我们倡导的只是能对学*的对象提出多角度的问题,尤其是善于提出新颖的具有独特见解的问题。我认为会提问是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3.解决问题:

  学数学离不开解题,解题是在掌握所学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运用。解题可以训练技巧,磨炼意志。在解题过程中,首先应判断解题的大方向,大致有什么思路,在引导学生解题的探索过程中,要注意联想,要学会用不同的立意、不同的知识、不同的方法去思考,并善于在解题全过程监控自己的行为:是否走弯路?是否走入死胡同?有没有出错?需要及时调整,排除障碍。这样长期形成*惯后,往往可以别出心裁,另辟解题捷径。这种思维品质也是创新的重要标志。为了让学生达到这个境界,必须让学生明确不要为解题而解题,要在解题后不断反思、回顾,积累经验,增强解题意识,提高能力。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总结合集五篇扩展阅读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总结合集五篇(扩展1)

——下学期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

下学期高一数学教学计划1

  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内容是高一数学下册,包括第四章《三角函数》和第五章《*面向量》。按照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第四章教学需要36个课时(不包含考试与测验的时间);第五章的教学需要22个课时,共计需要58个课时。本学期有两次月考和五一长假,实际授课时间为18周,按每周6课时计算,数学课时达到110课时左右,时间相当充足。这为我们数学组全面贯彻“低切入、慢节奏”的教学方针提供了保障,也是我们提高学生数学水*的又一次极好的机会。

  教学计划:

  依据南昌市的高一数学教学进度安排,本学期的期中考试(预计在4月14号至4月17号进行)涵盖的内容为第四章的前9节,由于课时量充足,第10节“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以及第11节“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将在上半学期讲授,这样下半个学期的教学任务为30个课时。

  我们备课组经过认真的思索、充分的讨论,将期中考试前的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一单元)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4.1角的概念的推广3课时

  §4.2弧度制3课时

  §4.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3~4课时

  §4.4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4课时

  §4.5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4课时

  复*课(*题课)4课时

  单元测试及讲评(随堂)2课时

  (二单元)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4.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7课时

  *题课3课时

  §4.7两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4课时

  *题课2课时

  单元测试及讲评(随堂)2课时

  (三单元)三角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4.8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5课时

  *题课2课时

  §4.9函数的图象4课时

  总计授课53课时,余下课时可安排期中复*。

  期中考试后的授课计划:

  §4.10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3课时

  §4.11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4课时

  *题课2课时

  第四章复*4课时

  第五章

  (一单元)向量及其运算

  §5.1向量1课时

  §5.2向量的加减法2课时

下学期高一数学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惯。

  四、学情分析:

  1、基本情况:12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人,中上等生约人,中等生约人,中下生约人,后进生约人。

  14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人,中上等生约人,中等生约人,中下生约人,后进生约人。

  2、两个班均属普高班,学*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信心,提高学*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 次

  时

  内 容

  重 点、难 点

  第1周

  2.12~2.18

  5

  算法与程序框图(2)基本算法语句(3)理解算法的含义。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理解5种基本的算法语句。

  第2周

  2.19~2.25

  5

  算法案例(6)

  第一章小结4个典型的算法案例,体会算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体现的特点

  第3周

  2.26~3. 4

  5

  随机抽样(5)学会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了解分层和系统抽样方法。正确理解随机性样本随机性的。

  第4周

  3. 5~3.11

  5

  用样本估计总体(5)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等。学会计算数据标准差。会用样本估计总体

  第5周

  3.12~3.18

  5

  变量间的相互关系(4)

  第二章小结利用散点图直观认识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会根据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变量之间相关关系。

  第6周

  3.19~3.25

  5

  随机事件的概率(3)古典概念(2)了解频率的稳定性。正确理解概率的意义。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难点:设计和运用模拟方法*似计算概率。

  第7周

  3.26~4.1

  5

  几何概型(2)第三章小结体会随机模拟中的统计思想:用样本估计总体。难点:把求未知量的问题转化

  第8周

  4.2~4.8

  5

  任意角和弧度制(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3)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第9周

  4.9~4.15

  5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2)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4)诱导公式的探究。运用诱导公式。 三角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函数思想。

  第10周

  4.16~4.22

  期中复*及考试

  第11周

  4.23~4.29

  5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2)、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2)用参数思想讨论图象的变换过程。用三角模型解决一些具有周期变化规律的实际问题。难点:实际问题抽象为三角函数模型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2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2,

  第12周

  4.30~5. 6

  5

  五一放假

  第13周

  5. 7~5.13

  5

  *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向量的概念。相等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几何表示。向量加、减法的运算及几何意义。向量数乘运算及几何意义。

  第14周

  5.14~5.20

  5

  *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面向量的数量积(2)*面向量基本定理。会用*面向量数量积的表示向量的模与夹角。

  第15周

  5.21~5.27

  5

  *面向量的应用举例(2) 第一二章复*用向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向量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第16周

  5.28~6.3

  5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4)探索和交流,导出11个三角公式。难点: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探索与证明。

  第17周

  *~6.10

  5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3)第三章小结(1)以11个公式为依据,推导和差化积、积化和差等公式,会进行三角变换。

  第18周

  6.11~6.17

  5

  期末复*分章归纳复*+3套模拟测试

  第19周

  6.18~6.24

  5

  期末复*

  第20周

  5

  复*及期未考试

下学期高一数学教学计划3

  本学期担任高一(9)(10)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班学生共有120人,初中的基础参差不齐,但两个班的学生整体水*不高;部分学生学**惯不好,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3)在探究函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信念和学*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总结合集五篇(扩展2)

——下学期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

下学期高一数学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惯。

  四、学情分析:

  1、基本情况:12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人,中上等生约人,中等生约人,中下生约人,后进生约人。

  14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人,中上等生约人,中等生约人,中下生约人,后进生约人。

  2、两个班均属普高班,学*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信心,提高学*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 次

  时

  内 容

  重 点、难 点

  第1周

  2.12~2.18

  5

  算法与程序框图(2)基本算法语句(3)理解算法的含义。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理解5种基本的算法语句。

  第2周

  2.19~2.25

  5

  算法案例(6)

  第一章小结4个典型的算法案例,体会算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体现的特点

  第3周

  2.26~3. 4

  5

  随机抽样(5)学会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了解分层和系统抽样方法。正确理解随机性样本随机性的。

  第4周

  3. 5~3.11

  5

  用样本估计总体(5)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等。学会计算数据标准差。会用样本估计总体

  第5周

  3.12~3.18

  5

  变量间的相互关系(4)

  第二章小结利用散点图直观认识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会根据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变量之间相关关系。

  第6周

  3.19~3.25

  5

  随机事件的概率(3)古典概念(2)了解频率的稳定性。正确理解概率的意义。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难点:设计和运用模拟方法*似计算概率。

  第7周

  3.26~4.1

  5

  几何概型(2)第三章小结体会随机模拟中的统计思想:用样本估计总体。难点:把求未知量的问题转化

  第8周

  4.2~4.8

  5

  任意角和弧度制(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3)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第9周

  4.9~4.15

  5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2)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4)诱导公式的探究。运用诱导公式。 三角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函数思想。

  第10周

  4.16~4.22

  期中复*及考试

  第11周

  4.23~4.29

  5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2)、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2)用参数思想讨论图象的变换过程。用三角模型解决一些具有周期变化规律的实际问题。难点:实际问题抽象为三角函数模型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2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2,

  第12周

  4.30~5. 6

  5

  五一放假

  第13周

  5. 7~5.13

  5

  *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向量的概念。相等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几何表示。向量加、减法的运算及几何意义。向量数乘运算及几何意义。

  第14周

  5.14~5.20

  5

  *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面向量的数量积(2)*面向量基本定理。会用*面向量数量积的表示向量的模与夹角。

  第15周

  5.21~5.27

  5

  *面向量的应用举例(2) 第一二章复*用向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向量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第16周

  5.28~6.3

  5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4)探索和交流,导出11个三角公式。难点: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探索与证明。

  第17周

  *~6.10

  5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3)第三章小结(1)以11个公式为依据,推导和差化积、积化和差等公式,会进行三角变换。

  第18周

  6.11~6.17

  5

  期末复*分章归纳复*+3套模拟测试

  第19周

  6.18~6.24

  5

  期末复*

  第20周

  5

  复*及期未考试

下学期高一数学教学计划2

  本学期担任高一(9)(10)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班学生共有120人,初中的基础参差不齐,但两个班的学生整体水*不高;部分学生学**惯不好,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3)在探究函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信念和学*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下学期高一数学教学计划3

  教学计划:

  依据高一数学教学进度安排,本学期的期中考试(预计在4月14号至4月17号进行)涵盖的内容为第四章的前9节,由于课时量充足,第10节“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以及第11节“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将在上半学期讲授,这样下半个学期的教学任务为30个课时。

  我们备课组经过认真的思索、充分的讨论,将期中考试前的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一单元)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4。1角的概念的推广 3课时

  §4。2弧度制 3课时

  §4。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3~4课时

  §4。4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4课时

  §4。5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4课时

  复*课(*题课) 4课时

  单元测试及讲评(随堂) 2课时

  (二单元)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4。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 7课时

  *题课 3课时

  §4。7两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4课时

  *题课 2课时

  单元测试及讲评(随堂) 2课时

  (三单元)三角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4。8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5课时

  *题课 2课时

  §4。9函数 的图象 4课时

  总计授课53课时,余下课时可安排期中复*。

  期中考试后的授课计划:

  §4。10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3课时

  §4。11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4课时

  *题课 2课时

  第四章复* 4课时

  第五章

  (一单元)向量及其运算

  §5。1向量 1课时

  §5。2向量的加减法 2课时

  §5。3实数与向量的积 3课时

  §5。4*面向量的坐标计算 3课时

  §5。5线段的定比分点 2课时

  §5。6*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 3课时

  §5。7*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 2课时

  §5。8*移 2课时

  *题课 3课时

  单元测试与讲评(随堂) 2课时

  §5。9正弦、余弦定理 5课时

  §5。10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 2课时

  实*与研究性课题 4课时

  *题课 3课时

  单元测试与讲评(随堂) 2课时

  竞赛辅导:

  为发展我校的素质教育,贯彻个性化发展的原则,数学组拟对在校生中有数学思维特长的学生进行竞赛类的辅导。由6个班的学生共同组建一个30人左右的数学小组,每周由数学组的成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竞赛辅导,目标是今年4月举行的全国数学竞赛。大体的时间安排如下:每周举行1到2次,时间为第8节课。

  教学课题:案头工作的尝试

  案头工作不仅仅是一个总结的过程,他同时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反映,对于各门学科,特别是数理化三门理科具有特殊的意义。数学组经过研究,决定在这方面作出尝试,拟从班上选出个别学生,对其进行案头工作的指导,要求有专门的案头本,每次对作业的错误进行总结,观察这部分学生的学*状况,并对其学*上的表现作出记录。以便今后与其他学生作比较。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总结合集五篇(扩展3)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菁华6篇)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1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4个重点班的学生,基础比较好,学*积极性高.普通班学生在基础、学**惯、学*自觉性等方面都有一定差距,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学生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强化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思维能力,争取每堂课教学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2.教材分析:本学期时间短,教学任务是必修4第二章,必修5,必修2涉及*面向量,解三角形,数列,空间几何体,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

  二.工作要点及措施

  1、教案学案一体化继续探索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本学期推行三图四化的使用,基本操作办法是,提前一天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课前预*,即先自主学*,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活动,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积极思考,同学之间认真讨论,确定问题的解决的方法途径和结论,教师在课堂上做好问题的引导和问题的变式,想方设法的激励学生思考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对学生进行肯定和鼓励。

  三图四化工厂的设计

  组内成员先自行设计出学案初稿,然后经备课组全体成员集体教研、讨论,确定学案的定稿。由于课型不同,学案的环节也相应存在着不同,但每个学案都应包括学*目标、学*重点、导学问题、学法指导、达标训练等环节,在设计中要把握问题的难度,在操作中低重心运行,为保证高考升学取得大面积丰收,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要求要低一些,让后进生能接受,调动他们的学*积极性,促进后进生的转变,由此来督促中上等学生的学*。

  (1)学*目标的制定。学*目标要明确,学生能一目了然,切忌学*目标过多,让学生在课堂的开始就引起消极情绪。

  (2)导学问题的设计。导学问题的设计不是把课本所学知识变成问题然后简单逻列,而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水*能力,联系社会现实问题,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问题的设计和问题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问题式、简答式等等,根据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形式。

  (3)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也就是学*方法、活动方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提示等。学生对每节课知识掌握的如何,学*方法的指导起到了关键作用。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时的学*过程中随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由学会变为会学。

  (4)达标训练的设计。为了使学到的知识及时得到巩固、消化和吸收,进而转化为能力,要精心设计有阶梯性、层次性的达标训练,要注意此环节应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各类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在每节课后都有收获,都有成就感。

  2、集体备课我们要克服以往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真正提高说课质量,使集体备课对每位教师尤其是新教师起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作用,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具体做法如下:

  (1)提前确定教学进度、中心发言人(详情见附表)及说课时间(每周五下午6、7节)。

  (2)中心发言人针对本年级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课堂结构,精选例题和作业,设计好学案,可以适当多选些题目,文科生在此基础上可进行适当删改(本学期在教学内容上文理没有什么差别),要注意低起点、多重复。说课时,要说透教材、教法、教学重点和难点,例题要说明选题意图,要有详细的解题过程、注意事项等,特别要在教学方法的改进上多下功夫,要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出发,设想学生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及应对措施。作业要有针对性,层次性,既巩固课上的知识点、题型,又要有一定的思维延展性,使文理科的学生在作业上有一定的区分度,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一个锻炼、培养思维能力的*台。

  (3)每位教师在说课前都要做好准备,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知道要说的是什么内容,包括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题型,了解本部分内容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做完说课稿上的例题、*题、作业,对例题的讲解和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解题技巧、计算技巧形成一个明确的认识,并写好初备提纲,以备说课时作出必要的补充和自己的见解。每位教师可以对说课稿进行补充,也可就初备中发现的问题提问,然后全组教师进行交流,以改进教法、增删例题和作业,使说课稿更加完善和实用。

  3、集体听评课为提高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水*,依据学校教学计划,青年教师每周听课1节,其他教师月至少2节。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听评课活动(详情见附表)。评课时不仅要说优点,更要说不足和遗憾,提出意见和建议。当局者迷,这样做有利于授课教师认清自身存在的问题,以改进教学,这也是对授课教师负责任的一种表现。通过评他人的课,对比查找自己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改进教学。

  4、教案:要写明教学时间、课题、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集体说课后,每位教师都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课堂45分钟应如何分配到各个教学环节,要提问什么问题,提问谁,例题怎样分析,渗透什么思想方法。教学过程要有复*回顾、导入设计、师生活动、例题的分析、作业设计与小结等。每位教师上完课之后都要思考两个问题:我这节课上得如何?怎样上这节课更好、最好?并结合课堂上出现的各种情况,认真写好教学反思,或总结经验,或反思失误,或记录灵感,为今后教学和科研工作积累最实用的资料。

  5、上课要重视三图四化的应用,要用好学案,设计整个课堂的教学环节;

  (1)我们要率先遵守课堂常规,及时到位候课,提醒学生做好上课的准备。上课过程中,语言要简洁生动,板书、解题、作图要规范严谨,不要出现知识性错误。身教胜于言教,我们怎样要求学生,就应比他们做地更好,用自身的行动为学生作好示范。

  (2)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多作主持人,少当播音员。学生能做的事,就交给学生做,不要好心办坏事。但必须指出,对于学生理解有困难、易混、易错的知识和题目,一定要多讲、讲透,千万不要为了形式上的留时间、留空间造成学生在知识和方法上出现漏洞。

  (3)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继续加强对学生学**惯的培养,包括如何记笔记,记什么;培养先复*再做作业的*惯;独立思考的*惯;遇到困难查教材、查笔记的*惯等。

  6、作业批改批改作业前,全组成员要校对答案,汇总解题方法。批改作业的基本要求是全批全改、及时准确。对错误较多的题目,认真分析原因,集中讲评,并督促他们改正;对学生书写、计算、作业整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学法指导;认真书写评语,既要指出问题,又要多些鼓励

  7、坐班:全组教师严格遵守学校的坐班纪律,保持办公室的安静,搞好办公室的卫生,责任到人,全组教师共同努力,创设良好的办公环境,提高干事的效率。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2

  一、教材分析(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

  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重点是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难点是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应用;第二章:数列;重点是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前n项的和;难点是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与应用;第三章:不等式;重点是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基本不等式;难点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及应用;

  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重点是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及表面积与体积;难点是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第二章:点、直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重点与难点都是直线与*面*行及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第三章:直线与方程;重点是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及直线方程;难点是如何选择恰当的直线方程求解题目;第四章:圆与方程;重点是圆的方程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难点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学*态度、方法、纪律)

  较去年而言,今年的学生的素质有了比较大的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水*与基本学*方法比较扎实,大部分的学生对学*都有很大的兴趣,学*纪律比较自觉。

  三、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和与测量及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2、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2种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的公式,能用有关的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3、理解不等式(组)对于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和价值;掌握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本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组表示*面区域,并尝试解决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

  4、几何学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与位置的学科。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是认识和探索几何图形及其性质的方法。先从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观察入手,认识空间图形及其直观图的画法;再以长方体为载体,直观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点、直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并利用数学语言表述有关*行、垂直的性质与判定,对某些结论进行论证。另外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在解析几何初步中,在*面直角坐标系中建立直线和圆的代数方程,运用代数方法研究它们的几何性质及其相互关系,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初步形成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积极做好集体备课工作,达到内容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例题统一、*题统一、资料统一;上好每一节课,及时对学生的思想进行观察与指导;课后进行有效的辅导;进行有效的课堂反思。

  五、教学进度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3

  一、具体目标: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

  二、本学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1、双基要求:

  在基础知识方面让学生掌握高一有关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基本技能方面能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能使用计数器及简单的推理、画图。

  2、能力培养:

  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会根据法则、公式正确的进行运算、处理数据,并能根据问题的情景设计运算途径;会提出、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带有实际意义的或在相关学科、生产和生活的数学问题,并进行交流,形成数学的意思;从而通过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3、思想教育:

  培养高一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信心和毅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及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并懂的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的观点;数学中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惯。

  四、学情分析

  1、基本情况:12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人,中上等生约人,中等生约人,中下生约人,后进生约人。

  14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人,中上等生约人,中等生约人,中下生约人,后进生约人。

  2、两个班均属普高班,学*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信心,提高学*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 次



内 容


重 点、难 点


第1周


2.12~2.18


5


算法与程序框图(2)基本算法语句(3)理解算法的含义。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理解5种基本的算法语句。

第2周


2.19~2.25


5


算法案例(6)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5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将完成“《数学①》必修”和“《数学④》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教A版)的学*,教学辅助材料有《三维设计》和自愿订阅学*方法报部分单元练*及学法指导阅读材料。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前半期完成《数学①》主要涉及三章内容: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的概念(约13学时)

  通过本章学*,使学生感受到用集合表示数学内容时的简洁性、准确性,帮助学生学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数学对象,为以后的学*奠定基础。

  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并初步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2.理解集合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理解补集的含义,会求在给定集合中某个集合的补集;

  4.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和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和交集;

  5.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

  6.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类比得到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等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二章函数的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约14学时)

  教学本章时应立足于现实生活从具体问题入手,以问题为背景,按照“问题情境—数学活动—意义建构—数学理论—数学应用—回顾反思”的顺序结构,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归纳、抽象、概括,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本章学*,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函数是探索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工具和语言,学会用函数的思想、变化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目的。

  1.了解函数概念产生的背景,学*和掌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能借助函数的知识表述、刻画事物的变化规律;

  2.理解有理指数幂的意义,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了解幂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知道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时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

  3.了解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关系;会用二分法求简单方程的*似解;了解函数模型及其意义;

  4.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以及数学交流的能力。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约*时)

  结合实际问题,感受运用函数概念建立模型的过程和方法,体会函数在数学和其他学科中的重要性,初步运用函数思想理解和处理现实生活和社会中的简单问题。学生还将学*利用函数的性质求方程的*似解,体会函数与方程的有机联系。

  1、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2、根据具体函数的图象,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似解,了解这种方法是求方程*似解的常用方法。

  3、利用计算工具,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增长差异;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

  4、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的实例,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二)后半期完成《数学④》主要涉及三章内容:

  第一章三角函数(约16学时)

  通过本章学*,有助于学生认识三角函数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三角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广泛应用,从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现实世界、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中的问题,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

  2.掌握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及诱导公式;

  3.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4.掌握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第二章*面向量(约12学时)

  在本章中让学生了解*面向量丰富的实际背景,理解*面向量及其运算的意义,能用向量的语言和方法表述和解决数学和物理中的一些问题,发展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理解*面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

  2.掌握*面向量的加法、减法和向量数乘的运算;

  3.理解*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掌握*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4.理解*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会用*面向量的数量积解决有关角度和垂直的问题。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约8学时)

  通过推导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弦、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以及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的过程,让学生在经历和参与数学发现活动的基础上,体会向量与三角函数的联系、向量与三角恒等变换公式的联系,理解并掌握三角变换的基本方法。

  1.掌握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弦、正切公式;

  2.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3.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恒等式证明。

  三、教学常规要求及建议(要点)

  根据学校对教师的常规要求,结合本备课组实际,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望老师们自觉执行,落实教学各个环节,不拉同行的后腿,力求各班级之间*均分的差距达到学校要求。

  1、做好传、帮、带工作,达到学校教务处要求。本组新分1青年教师,中二1人、中一教师2人,高级教师4人,在学校要求参加集体听课、交流的教研活动之外,组内教师之间不定时地听随堂课并交流不少于听课总数的半。

  2、集体参加组内专题备课2—3次,每次中心发言人应有发言材料准备,其他教师补充发言记录。

  3、教师每周全收、批学生作业次数不低于上课总节数的五分之三(正常上课没周收改作业至少3次。

  3、每节课应有教学目标、重点,突出解决的问题和方法、过程。

  4、做好教学反思(每周至少有一次)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6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将完成“《数学①》必修”和“《数学④》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教A版)的学*,教学辅助材料有《三维设计》和自愿订阅学*方法报部分单元练*及学法指导阅读材料。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前半期完成《数学①》主要涉及三章内容: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的概念(约13学时)

  通过本章学*,使学生感受到用集合表示数学内容时的简洁性、准确性,帮助学生学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数学对象,为以后的学*奠定基础。

  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并初步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2、理解集合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理解补集的含义,会求在给定集合中某个集合的补集;

  4、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和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和交集;

  5、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

  6、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类比得到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等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二章函数的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约14学时)

  教学本章时应立足于现实生活从具体问题入手,以问题为背景,按照“问题情境—数学活动—意义建构—数学理论—数学应用—回顾反思”的'顺序结构,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归纳、抽象、概括,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本章学*,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函数是探索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工具和语言,学会用函数的思想、变化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目的。

  1、了解函数概念产生的背景,学*和掌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能借助函数的知识表述、刻画事物的变化规律;

  2、理解有理指数幂的意义,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了解幂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知道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时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

  3、了解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关系;会用二分法求简单方程的*似解;了解函数模型及其意义;

  4、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以及数学交流的能力。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约*时)

  结合实际问题,感受运用函数概念建立模型的过程和方法,体会函数在数学和其他学科中的重要性,初步运用函数思想理解和处理现实生活和社会中的简单问题。学生还将学*利用函数的性质求方程的*似解,体会函数与方程的有机联系。

  1、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2、根据具体函数的图象,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似解,了解这种方法是求方程*似解的常用方法。

  3、利用计算工具,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增长差异;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

  4、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的实例,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二)后半期完成《数学④》主要涉及三章内容:

  第一章三角函数(约16学时)

  通过本章学*,有助于学生认识三角函数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三角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广泛应用,从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现实世界、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中的问题,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

  2、掌握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及诱导公式;

  3、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4、掌握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第二章*面向量(约12学时)

  在本章中让学生了解*面向量丰富的实际背景,理解*面向量及其运算的意义,能用向量的语言和方法表述和解决数学和物理中的一些问题,发展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理解*面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

  2、掌握*面向量的加法、减法和向量数乘的运算;

  3、理解*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掌握*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4、理解*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会用*面向量的数量积解决有关角度和垂直的问题。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约8学时)

  通过推导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弦、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以及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的过程,让学生在经历和参与数学发现活动的基础上,体会向量与三角函数的联系、向量与三角恒等变换公式的联系,理解并掌握三角变换的基本方法。

  1、掌握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弦、正切公式;

  2、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3、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恒等式证明。

  三、教学常规要求及建议(要点)

  根据学校对教师的常规要求,结合本备课组实际,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望老师们自觉执行,落实教学各个环节,不拉同行的后腿,力求各班级之间*均分的差距达到学校要求。

  1、做好传、帮、带工作,达到学校教务处要求。本组新分1青年教师,中二1人、中一教师2人,高级教师4人,在学校要求参加集体听课、交流的教研活动之外,组内教师之间不定时地听随堂课并交流不少于听课总数的半。

  2、集体参加组内专题备课2—3次,每次中心发言人应有发言材料准备,其他教师补充发言记录。

  3、教师每周全收、批学生作业次数不低于上课总节数的五分之三(正常上课没周收改作业至少3次。

  3、每节课应有教学目标、重点,突出解决的问题和方法、过程。

  4、做好教学反思(每周至少有一次)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总结合集五篇(扩展4)

——下学期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

下学期高一数学教学计划1

  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内容是高一数学下册,包括第四章《三角函数》和第五章《*面向量》。按照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第四章教学需要36个课时(不包含考试与测验的时间);第五章的教学需要22个课时,共计需要58个课时。本学期有两次月考和五一长假,实际授课时间为18周,按每周6课时计算,数学课时达到110课时左右,时间相当充足。这为我们数学组全面贯彻“低切入、慢节奏”的教学方针提供了保障,也是我们提高学生数学水*的又一次极好的机会。

  教学计划:

  依据南昌市的高一数学教学进度安排,本学期的期中考试(预计在4月14号至4月17号进行)涵盖的内容为第四章的前9节,由于课时量充足,第10节“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以及第11节“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将在上半学期讲授,这样下半个学期的教学任务为30个课时。

  我们备课组经过认真的思索、充分的讨论,将期中考试前的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一单元)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4.1角的概念的推广3课时

  §4.2弧度制3课时

  §4.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3~4课时

  §4.4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4课时

  §4.5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4课时

  复*课(*题课)4课时

  单元测试及讲评(随堂)2课时

  (二单元)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4.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7课时

  *题课3课时

  §4.7两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4课时

  *题课2课时

  单元测试及讲评(随堂)2课时

  (三单元)三角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4.8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5课时

  *题课2课时

  §4.9函数的图象4课时

  总计授课53课时,余下课时可安排期中复*。

  期中考试后的授课计划:

  §4.10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3课时

  §4.11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4课时

  *题课2课时

  第四章复*4课时

  第五章

  (一单元)向量及其运算

  §5.1向量1课时

  §5.2向量的加减法2课时

下学期高一数学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惯。

  四、学情分析:

  1、基本情况:12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人,中上等生约人,中等生约人,中下生约人,后进生约人。

  14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人,中上等生约人,中等生约人,中下生约人,后进生约人。

  2、两个班均属普高班,学*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信心,提高学*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 次

  时

  内 容

  重 点、难 点

  第1周

  2.12~2.18

  5

  算法与程序框图(2)基本算法语句(3)理解算法的含义。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理解5种基本的算法语句。

  第2周

  2.19~2.25

  5

  算法案例(6)

  第一章小结4个典型的算法案例,体会算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体现的特点

  第3周

  2.26~3. 4

  5

  随机抽样(5)学会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了解分层和系统抽样方法。正确理解随机性样本随机性的。

  第4周

  3. 5~3.11

  5

  用样本估计总体(5)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等。学会计算数据标准差。会用样本估计总体

  第5周

  3.12~3.18

  5

  变量间的相互关系(4)

  第二章小结利用散点图直观认识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会根据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变量之间相关关系。

  第6周

  3.19~3.25

  5

  随机事件的概率(3)古典概念(2)了解频率的稳定性。正确理解概率的意义。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难点:设计和运用模拟方法*似计算概率。

  第7周

  3.26~4.1

  5

  几何概型(2)第三章小结体会随机模拟中的统计思想:用样本估计总体。难点:把求未知量的问题转化

  第8周

  4.2~4.8

  5

  任意角和弧度制(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3)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第9周

  4.9~4.15

  5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2)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4)诱导公式的探究。运用诱导公式。 三角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函数思想。

  第10周

  4.16~4.22

  期中复*及考试

  第11周

  4.23~4.29

  5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2)、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2)用参数思想讨论图象的变换过程。用三角模型解决一些具有周期变化规律的实际问题。难点:实际问题抽象为三角函数模型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2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2,

  第12周

  4.30~5. 6

  5

  五一放假

  第13周

  5. 7~5.13

  5

  *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向量的概念。相等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几何表示。向量加、减法的运算及几何意义。向量数乘运算及几何意义。

  第14周

  5.14~5.20

  5

  *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面向量的数量积(2)*面向量基本定理。会用*面向量数量积的表示向量的模与夹角。

  第15周

  5.21~5.27

  5

  *面向量的应用举例(2) 第一二章复*用向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向量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第16周

  5.28~6.3

  5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4)探索和交流,导出11个三角公式。难点: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探索与证明。

  第17周

  *~6.10

  5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3)第三章小结(1)以11个公式为依据,推导和差化积、积化和差等公式,会进行三角变换。

  第18周

  6.11~6.17

  5

  期末复*分章归纳复*+3套模拟测试

  第19周

  6.18~6.24

  5

  期末复*

  第20周

  5

  复*及期未考试

下学期高一数学教学计划3

  本学期担任高一(9)(10)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班学生共有120人,初中的基础参差不齐,但两个班的学生整体水*不高;部分学生学**惯不好,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3)在探究函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信念和学*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总结合集五篇(扩展5)

——下学期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

下学期高一数学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惯。

  四、学情分析:

  1、基本情况:12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人,中上等生约人,中等生约人,中下生约人,后进生约人。

  14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人,中上等生约人,中等生约人,中下生约人,后进生约人。

  2、两个班均属普高班,学*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信心,提高学*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 次

  时

  内 容

  重 点、难 点

  第1周

  2.12~2.18

  5

  算法与程序框图(2)基本算法语句(3)理解算法的含义。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理解5种基本的算法语句。

  第2周

  2.19~2.25

  5

  算法案例(6)

  第一章小结4个典型的算法案例,体会算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体现的特点

  第3周

  2.26~3. 4

  5

  随机抽样(5)学会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了解分层和系统抽样方法。正确理解随机性样本随机性的。

  第4周

  3. 5~3.11

  5

  用样本估计总体(5)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等。学会计算数据标准差。会用样本估计总体

  第5周

  3.12~3.18

  5

  变量间的相互关系(4)

  第二章小结利用散点图直观认识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会根据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变量之间相关关系。

  第6周

  3.19~3.25

  5

  随机事件的概率(3)古典概念(2)了解频率的稳定性。正确理解概率的意义。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难点:设计和运用模拟方法*似计算概率。

  第7周

  3.26~4.1

  5

  几何概型(2)第三章小结体会随机模拟中的统计思想:用样本估计总体。难点:把求未知量的问题转化

  第8周

  4.2~4.8

  5

  任意角和弧度制(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3)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第9周

  4.9~4.15

  5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2)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4)诱导公式的探究。运用诱导公式。 三角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函数思想。

  第10周

  4.16~4.22

  期中复*及考试

  第11周

  4.23~4.29

  5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2)、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2)用参数思想讨论图象的变换过程。用三角模型解决一些具有周期变化规律的实际问题。难点:实际问题抽象为三角函数模型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2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2,

  第12周

  4.30~5. 6

  5

  五一放假

  第13周

  5. 7~5.13

  5

  *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向量的概念。相等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几何表示。向量加、减法的运算及几何意义。向量数乘运算及几何意义。

  第14周

  5.14~5.20

  5

  *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面向量的数量积(2)*面向量基本定理。会用*面向量数量积的表示向量的模与夹角。

  第15周

  5.21~5.27

  5

  *面向量的应用举例(2) 第一二章复*用向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向量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第16周

  5.28~6.3

  5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4)探索和交流,导出11个三角公式。难点: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探索与证明。

  第17周

  *~6.10

  5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3)第三章小结(1)以11个公式为依据,推导和差化积、积化和差等公式,会进行三角变换。

  第18周

  6.11~6.17

  5

  期末复*分章归纳复*+3套模拟测试

  第19周

  6.18~6.24

  5

  期末复*

  第20周

  5

  复*及期未考试

下学期高一数学教学计划2

  本学期担任高一(9)(10)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班学生共有120人,初中的基础参差不齐,但两个班的学生整体水*不高;部分学生学**惯不好,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3)在探究函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信念和学*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下学期高一数学教学计划3

  教学计划:

  依据高一数学教学进度安排,本学期的期中考试(预计在4月14号至4月17号进行)涵盖的内容为第四章的前9节,由于课时量充足,第10节“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以及第11节“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将在上半学期讲授,这样下半个学期的教学任务为30个课时。

  我们备课组经过认真的思索、充分的讨论,将期中考试前的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一单元)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4。1角的概念的推广 3课时

  §4。2弧度制 3课时

  §4。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3~4课时

  §4。4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4课时

  §4。5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4课时

  复*课(*题课) 4课时

  单元测试及讲评(随堂) 2课时

  (二单元)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4。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 7课时

  *题课 3课时

  §4。7两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4课时

  *题课 2课时

  单元测试及讲评(随堂) 2课时

  (三单元)三角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4。8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5课时

  *题课 2课时

  §4。9函数 的图象 4课时

  总计授课53课时,余下课时可安排期中复*。

  期中考试后的授课计划:

  §4。10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3课时

  §4。11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4课时

  *题课 2课时

  第四章复* 4课时

  第五章

  (一单元)向量及其运算

  §5。1向量 1课时

  §5。2向量的加减法 2课时

  §5。3实数与向量的积 3课时

  §5。4*面向量的坐标计算 3课时

  §5。5线段的定比分点 2课时

  §5。6*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 3课时

  §5。7*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 2课时

  §5。8*移 2课时

  *题课 3课时

  单元测试与讲评(随堂) 2课时

  §5。9正弦、余弦定理 5课时

  §5。10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 2课时

  实*与研究性课题 4课时

  *题课 3课时

  单元测试与讲评(随堂) 2课时

  竞赛辅导:

  为发展我校的素质教育,贯彻个性化发展的原则,数学组拟对在校生中有数学思维特长的学生进行竞赛类的辅导。由6个班的学生共同组建一个30人左右的数学小组,每周由数学组的成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竞赛辅导,目标是今年4月举行的全国数学竞赛。大体的时间安排如下:每周举行1到2次,时间为第8节课。

  教学课题:案头工作的尝试

  案头工作不仅仅是一个总结的过程,他同时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反映,对于各门学科,特别是数理化三门理科具有特殊的意义。数学组经过研究,决定在这方面作出尝试,拟从班上选出个别学生,对其进行案头工作的指导,要求有专门的案头本,每次对作业的错误进行总结,观察这部分学生的学*状况,并对其学*上的表现作出记录。以便今后与其他学生作比较。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总结合集五篇(扩展6)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师工作计划实用10份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师工作计划 1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年工作计划为指导,以贯彻新课程理念,推动课程改革为中心,认真落实教育教学工作精神。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开展教学改革实验,探索学科教学新模式,开展校本的教学特点,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狠抓数学教育,推进我校数学教育的发展。

  二、基本情况分析

  1、183班共54人,男生25人,女生29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生约4人,中上等生约36人,差生约14人。

  2、184班共54人,男生23人,女生31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生约5人,中上等生约34人,差生约15人。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数学必修三:统计、算法初步。

  数学必修四:三角函数、向量及其应用及和、差、倍、分三角公式及其应用。

  2、算法思想是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统计与算法在现代生活中使用相当广泛;三角函数是中学数学的最重要的基本概念,它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数学和其他的领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进一步学*高等数学的基础;向量是*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数学概念之一,它是沟通代数、几何和三角函数的一种工具,有着极其丰富的实际背景。

  3、教材重点:通过实例,学*三角函数及其基本性质,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具有周期变化规律问题中的作用。

  4、教材难点:使学生在学*三角恒等变化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使学生体会三角恒等变化的工具性作用。

  5、教材关键:理解概念,熟练、牢固掌握三角函数的图像及性质;数形结合,灵活理解向量的含义及能用向量语言和方法表述和解决数学和物理中的一些问题,发展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较强,每一阶段的知识都是以前一阶段为基础,同时为下一阶段的学*做准备。

  四、教学要求

  1、了解算法的初步知识和几个典型的算法案例;使学生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基本特征。

  2、了解最基本的获取样本数据的方法,学会几种从样本数据中的提取信息的统计方法,其中包括用样本估计总体分布、数字特征和线性回归等内容。

  3、了解概率的含义、计算概率的方法及概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4、通过实例,学*三角函数及其基本性质,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具有周期变化规律问题中的作用。

  5、了解向量丰富的实际背景,理解*面向量及其运算的意义,能用向量语言和方法表述和解决数学和物理中的一些问题,发展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使学生在学*三角恒等变化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使学生体会三角恒等变化的工具性作用。

  五、教学措施

  1、抓好集体备课,确定本周所讲内容,共同分析每节的难点、重点,对于难点的分解每个人提出自己的教学方案,进行比较,找出学生易于掌握的一种。重点的`着重点在哪里,找出典型例题,及其分析思路。

  2、教学案的设计和使用: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小结反思、练*和板书设计等,要精心设计教学,不应停留在简单的变式和肤浅的问答形式上,而应把数学知识方法贯彻到每一次探索活动中去,使学生在“观察、联想、类比、归纳、猜想和证明”等一系列探究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例题设计合理,贴合本节内容,能使学生易于掌握,设计问题层层递进,使学生能通过问题进行自学。

  3、作业设置:以课本为基础,注重当堂所讲内容的练*,进行分层设计,由易到难,慢慢递进,巩固基础,加宽深度,对于易错的题型在每天的作业中进行反馈练*,直到学生掌握为止。

  4、*题批改辅导:对作业进行全批全改,追对偏科生进行面批面改,加深学生的印象,及时进行总结,找出问题所在,设计新的试题,进行巩固。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师工作计划 2

  一、教学方面

  1、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在课程改革中,教师是关键,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前提。认真学*数学课程标准,对课改有所了解。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教学的目的、教学目标、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及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继承传统,更新教学观念。高中数学新课标指出:“丰富学生的学*方式,改进学生的学*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授仍然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但要注意的是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

  2、合理使用教科书,提高课堂效益。对教材内容,教学时需要作适当处理,适当补充或降低难度是备课必须处理的。灵活使用教材,才能在教学中少走弯路,提高教学质量。对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应认真理解课标,对课标要求的重点内容要作适量的补充;对教材中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题目要作适当的调整。此外,还应把握教材的“度”,不要想一步到位,如函数性质的教学,要多次螺旋上升,逐步加深。

  3、改进学生的学*方式,注意问题的提出、探究和解决。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方法。以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归纳、总结。引导他们更加主动、有兴趣的学,培养问题意识。

  4、在课后作业,反馈练*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课后作业和反馈练*、测试是检查学生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抓好这一环节的教学,也有利于复*和巩固旧课,还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完一课、一单元后,让学生主动归纳总结,要求学生尽量自己独立完成,以便正确反馈教学效果。

  二、存在困惑

  1、书本*题都较简单和基础,而我们的教辅题目偏难,加重了学生的学*负担,而且学生完成情况很不好。课时又不足,教学时间紧,没时间讲评这些练*题。

  2、在教学中,经常出现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完不成的现象,更少巩固练*的时间。勉强按规定时间讲完,一些学生听得似懂非懂,造成差生越来越多。而且知识内容需要补充的内容有:乘法公式;因式分解的十字相乘法;一元二次方程及根与系数的关系;根式的运算;解不等式等知识。

  3、虽然经常要求学生课后要去完成教辅上的精选的题目,但是,相当部分的同学还是没办法完成。学生的课业负担太重,有的学生则是学*意识淡薄。

  三、今后要注意的几点

  1、要处理好课时紧张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加强对教材的研究;

  2、注意对教辅材料题目的精选;

  3、要加强对数学后进生的思想教育。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师工作计划 3

  为了高一下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开展的更好,现做如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教学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学计划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惯。

  四、班级基本情况

  1、基本情况:12班共xx人,男生xx人,女生xx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xx人,中上等生约xx人,中等生约xx人,中下生约xx人,后进生约xx人。

  14班共xx人,男生xx人,女生xx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xx人,中上等生约xx人,中等生约xx人,中下生约xx人,后进生约xx人。

  2、两个班均属普高班,学*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五、培养方法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信心,提高学*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师工作计划 4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 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方式。

  3. 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惯。

  四、学情分析:

  1、基本情况:12班共 人,男生 人,女生 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 人,中上等生约 人,中等生约 人,中下生约 人,后进生约 人。

  14班共 人,男生 人,女生 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 人,中上等生约 人,中等生约 人,中下生约 人,后进生约 人。

  2、两个班均属普高班,学*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信心,提高学*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

  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师工作计划 5

  (一)认真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本学期学完高一数学的全部内容,并力争挤出时间学*高二数学的第一章,为高三学*争取更多的时间。

  (二)继续实施“导学案教学方法”完善导学案,形成集美中学特色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我学*的.能力和*惯,使学生做到简单知识自己能学会,较难知识在老师点拔下能学会,难度大的知识在老师的讲解下能轻松学会。

  (三)教师间相互听课,每周每个教师听课不少于两节,并及时的反馈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使老教师呆板陈旧的教学方法变得活泼生动,充满生机,使新教师教学水*逐步走向成熟而稳健;组织好期中、期末的复*、考试、出题、评卷、讲评、个别指导工作,约在12周左右进行期中考试。

  (四)加强尖子生的培养工作,定期对他们进行辅导或者跟踪检测,以使他们成为全市的数学尖子,为学校争光,进而带动全校数学成绩的提高,提高集美中学的数学层次。

  (五)重点工作放在中下等学生的教学、管理、辅导、心理调节与学*方法指导上,使他们学所有所得、学有所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我学*的意识和能力,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迫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惯,思维*惯,行为*惯,以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学校赢得更大的荣誉。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师工作计划 6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 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方式。

  3. 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惯。

  四、学情分析:

  1、基本情况:12班共 人,男生 人,女生 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 人,中上等生约 人,中等生约 人,中下生约 人,后进生约 人。

  14班共 人,男生 人,女生 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 人,中上等生约 人,中等生约 人,中下生约 人,后进生约 人。

  2、两个班均属普高班,学*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信心,提高学*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

  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师工作计划 7

  为了高一下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开展的更好,现做如下工作计划:

  一、具体目标

  1、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2、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二、本学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1、双基要求:在基础知识方面让学生掌握高一有关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基本技能方面能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能使用计数器及简单的推理、画图。

  2、能力培养: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会根据法则、公式正确的进行运算、处理数据,并能根据问题的情景设计运算途径;会提出、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带有实际意义的或在相关学科、生产和生活的数学问题,并进行交流,形成数学的意思;从而通过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3、思想教育:培养高一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信心和毅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及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并懂的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的观点;数学中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师工作计划 8

  一、指导思想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的兴衰维系国家之兴衰,孩子的进步与徘徊事观家庭的喜怒和哀乐!数学这一科有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学科特点,在高考中的决定性作用亦举重非轻!夸张一点说数学是强校之本,升学之源。鉴于此,我们当举全组之力,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既分工又合作,立足高考,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原来良好的基础上锦上添花。

  二、工作目标

  1、全组成员精诚团结,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弘扬一种同志加兄弟的同仁关系,力争使我们高一数学组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优秀集体。

  2、不拘形式不拘时间地点的加强交流,互相之间取长补短,与时俱进,教学相长。

  3、在日常工作当中,既保持和优化个人特色,又实现资源共享,同类班级的相关工作做到基本统一。

  三、主要措施

  1、明确一个观念:高考好才是真的好。*时不好高考肯定不好,但*时红旗飘飘高考时未必红旗不倒。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在照顾到学生实际的前提下起点要高,注意培养后劲,从整体上把握好的自己的教学。

  2、以老师的精心备课与充满激情的教学,换取学生学*高效率。

  3、将学校和教研组安排的有关工作落到实处。

  4、落实培辅工作,为高三铺路!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那么对难于上青天的教学我们应当从今天抓起。

  四、活动设想

  1、按时完成学校(教导处,教研组)相关工作。

  2、轮流出题,讲求命题质量,分章节搞好集体备课,形成电子化文稿。

  3、每周集体备课一次,每次有中心发言人,组织进行教学研讨。

  4、互相听课,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完善自我。

  5、认真组织好培优辅差工作以及竟赛的组织工作。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师工作计划 9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将认真贯彻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点,在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的指导下,围绕“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育人为归宿,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研模式,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学教研工作新体系。继续推进“生本教育”改革的进程,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努力让自己成为有思想、有追求、有能力、有经验、有智慧、有作为的新型教师。

  二、目标任务

  1、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各班数学成绩达到学校规定的有关标准。

  2、在数学学科教研教改中注重素质教育,让自己成为一位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过硬的数学教师。

  3、狠抓生本教育,加强数学课堂改革力度,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提高现代教学水*,切实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和业务学*活动,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听课后认真评课,及时反馈,如教学内容安排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

  三、具体措施

  1、把握教材关

  认真学*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把握各单元、各节的教学要求和重难点,熟悉教材的特点和编者的意图,订好所教学科的教学计划。计划要体现每单元重难点以及采取的措施,研究解决难点的方法。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练*策略。对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记录,及时进行反思,认真反思个人的教育教学心得。

  2、规范日常工作

  严格规范数学教学常规。要认真制定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学生作业的规范性要求,包括学生书写作业的规范和教师批阅作业的规范。

  3、教师角色的变化

  要积极实践生本教育,真正实现教师是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的合作伙伴,不再是在“讲”的基础上“扶”着学生、“牵”着学生去掌握知识,而是要将知识“放”给学生,放心、放手地让学生自主学*。

  总之,我们愿与新课程同行,在探索中前进,在失败中成熟,把新课改引向深入。因为我们坚信我们的新课改最终可以使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师工作计划 10

  一、教学方面

  1、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在课程改革中,教师是关键,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前提。认真学*数学课程标准,对课改有所了解。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教学的目的、教学目标、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及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继承传统,更新教学观念。高中数学新课标指出:“丰富学生的学*方式,改进学生的学*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授仍然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但要注意的是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

  2、合理使用教科书,提高课堂效益。对教材内容,教学时需要作适当处理,适当补充或降低难度是备课必须处理的。灵活使用教材,才能在教学中少走弯路,提高教学质量。对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应认真理解课标,对课标要求的重点内容要作适量的补充;对教材中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题目要作适当的调整。此外,还应把握教材的“度”,不要想一步到位,如函数性质的.教学,要多次螺旋上升,逐步加深。

  3、改进学生的学*方式,注意问题的提出、探究和解决。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方法。以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归纳、总结。引导他们更加主动、有兴趣的学,培养问题意识。

  4、在课后作业,反馈练*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课后作业和反馈练*、测试是检查学生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抓好这一环节的教学,也有利于复*和巩固旧课,还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完一课、一单元后,让学生主动归纳总结,要求学生尽量自己独立完成,以便正确反馈教学效果。

  二、存在困惑

  1、书本*题都较简单和基础,而我们的教辅题目偏难,加重了学生的学*负担,而且学生完成情况很不好。课时又不足,教学时间紧,没时间讲评这些练*题。

  2、在教学中,经常出现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完不成的现象,更少巩固练*的时间。勉强按规定时间讲完,一些学生听得似懂非懂,造成差生越来越多。而且知识内容需要补充的内容有:乘法公式;因式分解的十字相乘法;一元二次方程及根与系数的关系;根式的运算;解不等式等知识。

  3、虽然经常要求学生课后要去完成教辅上的精选的题目,但是,相当部分的同学还是没办法完成。学生的课业负担太重,有的学生则是学*意识淡薄。

  三、今后要注意的几点

  1、要处理好课时紧张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加强对教材的研究;

  2、注意对教辅材料题目的精选;

  3、要加强对数学后进生的思想教育。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总结合集五篇(扩展7)

——高一数学下学期工作计划实用10份

  高一数学下学期工作计划 1

文章山课件 www.unjs.com 中国大学网 一、指导思想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的兴衰维系国家之兴衰,孩子的进步与徘徊事观家庭的喜怒和哀乐!数学这一科有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学科特点,在高考中的决定性作用亦举重非轻!夸张一点说数学是强校之本,升学之源。鉴于此,我们当举全组之力,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既分工又合作,立足高考,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原来良好的基础上锦上添花。 1.· 全组成员精诚团结,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弘扬一种同志加兄弟的同仁关系,力争使我们高一数学组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优秀集体。 2.· 不拘形式不拘时间地点的加强交流,互想之间取长补短,与时俱进,教学相长。 3.· 在日常工作当中,既保持和优化个人特色,又实现资源共享,同类班级的相关工作做到基本统一。 1.· 明确一个观念:高考好才是真的好。*时不好高考肯定不好,但*时红旗飘飘高考时未必红旗不倒。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在照顾到学生实际的前提下起点要高,注意培养后劲,从整体上把握好的自己的教学。 2.· 以老师的精心备课与充满激情的教学,换取学生学*高效率。 3.· 将学校和教研组安排的有关工作落到实处。 4.· 落实培辅工作,为高三铺路!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那么对难于上青天的教学我们应当从今天抓起。 1.  按时完成学校(教导处,教研组)相关工作。 2.  轮流出题,讲求命题质量,分章节搞好集体备课,形成电子化文稿。 3.  每周集体备课一次,每次有中心发言人,组织进行教学研讨。 4.  互相听课,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完善自我。 5.认真组织好培优辅差工作以及希望杯竟赛的组织工作。 来源中国教育文摘 www.unjs.com 中国大学网

  高一数学下学期工作计划 2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惯。

  四、学情分析:

  1、基本情况:12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人,中上等生约人,中等生约人,中下生约人,后进生约人。

  14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人,中上等生约人,中等生约人,中下生约人,后进生约人。

  2、两个班均属普高班,学*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信心,提高学*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一数学下学期工作计划 3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

  1、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一、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二、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惯。

  三、学情分析

  1、基本情况:12班共x人,男生x人,女生x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x人,中上等生约x人,中等生约x人,中下生约x人,后进生约x人。

  14班共x人,男生x人,女生x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x人,中上等生约x人,中等生约x人,中下生约x人,后进生约x人。

  2、两个班均属普高班,学*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四、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信心,提高学*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一数学下学期工作计划 4

  一、指导思想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的兴衰维系国家之兴衰,孩子的进步与徘徊事观家庭的喜怒和哀乐!数学这一科有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学科特点,在高考中的决定性作用亦举重非轻!夸张一点说数学是强校之本,升学之源。鉴于此,我们当举全组之力,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既分工又合作,立足高考,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原来良好的基础上锦上添花。

  二.工作目标

  1. 全组成员精诚团结,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弘扬一种同志加兄弟的'同仁关系,力争使我们高一数学组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优秀集体。

  2. 不拘形式不拘时间地点的加强交流,互相之间取长补短,与时俱进,教学相长。

  3. 在日常工作当中,既保持和优化个人特色,又实现资源共享,同类班级的相关工作做到基本统一。

  三.主要措施

  1.明确一个观念:高考好才是真的好。*时不好高考肯定不好,但*时红旗飘飘高考时未必红旗不倒。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在照顾到学生实际的前提下起点要高,注意培养后劲,从整体上把握好的自己的教学。

  2. 以老师的精心备课与充满激情的教学,换取学生学*高效率。

  3. 将学校和教研组安排的有关工作落到实处。工作计划

  4. 落实培辅工作,为高三铺路!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那么对难于上青天的教学我们应当从今天抓起。

  四.活动设想

  1.按时完成学校(教导处,教研组)相关工作。

  2.轮流出题,讲求命题质量,分章节搞好集体备课,形成电子化文稿。

  3.每周集体备课一次,每次有中心发言人,组织进行教学研讨。

  4.互相听课,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完善自我。

  5.认真组织好培优辅差工作以及竟赛的组织工作。

  高一数学下学期工作计划 5

  一、指导思想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的兴衰维系国家之兴衰,孩子的进步与徘徊事观家庭的喜怒和哀乐!数学这一科有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学科特点,在高考中的决定性作用亦举重非轻!夸张一点说数学是强校之本,升学之源。鉴于此,我们当举全组之力,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既分工又合作,立足高考,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原来良好的基础上锦上添花。

  二.工作目标

  1.全组成员精诚团结,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弘扬一种同志加兄弟的同仁关系,力争使我们高一数学组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优秀集体。

  2.不拘形式不拘时间地点的加强交流,互想之间取长补短,与时俱进,教学相长。

  3.在日常工作当中,既保持和优化个人特色,又实现资源共享,同类班级的相关工作做到基本统一。

  三.主要措施

  1.明确一个观念:高考好才是真的好。*时不好高考肯定不好,但*时红旗飘飘高考时未必红旗不倒。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在照顾到学生实际的前提下起点要高,注意培养后劲,从整体上把握好的自己的教学。

  2.以老师的精心备课与充满激情的教学,换取学生学*高效率。

  3.将学校和教研组安排的有关工作落到实处。

  4.落实培辅工作,为高三铺路!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那么对难于上青天的教学我们应当从今天抓起。

  四.活动设想

  1.按时完成学校(教导处,教研组)相关工作。

  2.轮流出题,讲求命题质量,分章节搞好集体备课,形成电子化文稿。

  3.每周集体备课一次,每次有中心发言人,组织进行教学研讨。

  4.互相听课,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完善自我。

  5.认真组织好培优辅差工作以及希望杯竟赛的组织工作。

  高一数学下学期工作计划 6

  一、上学期教学回顾

  高一共四个教学班,共计160余人。杨文国带高一(一)班,高一(二)班;张忠杰带高一(三)班和高一(四)班。其中各班期末八校联考的成绩分别为:50.6分,32.8分,27.2分,34.5分,总*36.9分。学期中途因张忠杰离开学校导致频繁更换老师,(三)班、(四)班的成绩因而受到影响。期末由王山任(三)班、(四)班的数学老师。

  上学期工作在学生学*的落实环节上做得不太扎实,这将是本学期重点改进的地方。

  二、本学期的措施及打算

  1.一周学*早知道。明确目标更能确定努力的方向。为了让学生学*更有目的性,有效性和积极性,每周第一节课给出一周的教学进度,学*目标和过关要求。不仅老师要做到对所教内容清楚明了,也要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做到每周学*目标清晰化。

  2.落实“每周测试”过关制。周测内容与一周学*目标及一周的讲授内容紧密相连。未尽力而又没有过关的学生将按事先说明的措施给予处罚。以便让学生重视课堂学*,重视*时作业,重视一周的学*过程。做到让学生每周学*过程精细化。

  3.根据学生学力状况进行分层次的培优补差。

  三、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学*内容目标要求

  1必修4 第一章三角函数:第1至3节周期,角的推广及表示,弧度制及互化

  2军训

  3第4节:正弦函数单位圆,正弦函数定义,象限符号,诱导公式,五点法画图像,图像及性质。

  4第5节:余弦函数,第6节正切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定义,象限符号,诱导公式,图像及性质

  5第7节: 的图像,第8节:同角的基本关系。图像变换规律,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及其运用。章节复*,章节过关测试。

  6第二章:*面向量:第1节至第2节向量,有向线段,向量的长及相等、*行、共线、单位向量等概念,向量的加减法运算

  7第3节至第5节数乘向量,基本定理,向量运算的巩固训练,*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及运算。数量积的应用。

  8第5节至第7节数量积的应用及坐标表示,向量应用举例。*题课,章节复*,章节过关测试。

  9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第1节至第2节两角和差的公式得推导,记忆及灵活运用,二倍角公式得来源及运用。期中复*。

  10期中考试期中复*,期中考试。

  11第三章第3节: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试卷讲评改错,简单应用,三角恒等变换的综合*题课,练*,章节复*,必修4基本测试。

  12“五。一”长假

  13必修3第一章:统计。第1节至第5节统计的程序,统计图,统计方案设计,普查与抽样,抽样方法,分层抽样与系统抽样,花统计图表及读统计图表,数字特征:*均数,中位数,众数,级差,方差的意义及计算分析,

  14第6节至第9节样本对总本的估计及相应的数字特征的计算分析,统计实践活动,变量的相关性及例题分析,最小二乘估计。章节复*,章节过关测试。

  15第二章:算法初步:第1节至第3节基本思想,基本结构及设计,排序问题。

  16第4节:几种基本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复*三角函数的基本内容,章节复*,三角函数与算法初步过关测试。

  17第三章:概率:第1节至第2节频率,概率,古典概率,概率计算公式。

  18第2节至第3节建概率模型,互斥事件,*题课,章节复*,章节过关测试。

  19期末复*

  20期末复*,期末考试

  高一数学下学期工作计划 7

  (一)认真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本学期学完高一数学的全部内容,并力争挤出时间学*高二数学的第一章,为高三学*争取更多的时间。

  (二)继续实施“导学案教学方法”完善导学案,形成集美中学特色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我学*的能力和*惯,使学生做到简单知识自己能学会,较难知识在老师点拔下能学会,难度大的知识在老师的讲解下能轻松学会。

  (三)教师间相互听课,每周每个教师听课不少于两节,并及时的反馈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使老教师呆板陈旧的教学方法变得活泼生动,充满生机,使新教师教学水*逐步走向成熟而稳健;组织好期中、期末的复*、考试、出题、评卷、讲评、个别指导工作,约在12周左右进行期中考试。

  (四)加强尖子生的培养工作,定期对他们进行辅导或者跟踪检测,以使他们成为全市的数学尖子,为学校争光,进而带动全校数学成绩的提高,提高集美中学的数学层次。

  (五)重点工作放在中下等学生的教学、管理、辅导、心理调节与学*方法指导上,使他们学所有所得、学有所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我学*的意识和能力,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迫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惯,思维*惯,行为*惯,以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学校赢得更大的荣誉。

  高一数学下学期工作计划 8

  一、指导思想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的兴衰维系国家之兴衰,孩子的进步与徘徊事观家庭的喜怒和哀乐!数学这一科有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学科特点,在高考中的决定性作用亦举重非轻!夸张一点说数学是强校之本,升学之源。鉴于此,我们当举全组之力,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既分工又合作,立足高考,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原来良好的基础上锦上添花。

  二、工作目标

  1、全组成员精诚团结,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弘扬一种同志加兄弟的同仁关系,力争使我们高一数学组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优秀集体。

  2、不拘形式不拘时间地点的加强交流,互想之间取长补短,与时俱进,教学相长。

  3、在日常工作当中,既保持和优化个人特色,又实现资源共享,同类班级的相关工作做到基本统一。

  三、主要措施

  1、明确一个观念:高考好才是真的好。*时不好高考肯定不好,但*时红旗飘飘高考时未必红旗不倒。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在照顾到学生实际的'前提下起点要高,注意培养后劲,从整体上把握好的自己的教学。

  2、以老师的精心备课与充满激情的教学,换取学生学*高效率。

  3、将学校和教研组安排的有关工作落到实处。

  4、落实培辅工作,为高三铺路!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那么对难于上青天的教学我们应当从今天抓起。

  四、活动设想

  1、按时完成学校(教导处,教研组)相关工作。

  2、轮流出题,讲求命题质量,分章节搞好集体备课,形成电子化文稿。

  3、每周集体备课一次,每次有中心发言人,组织进行教学研讨。

  4、互相听课,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完善自我。

  5、认真组织好培优辅差工作以及希望杯竟赛的组织工作。

  高一数学下学期工作计划 9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惯。

  四、学情分析

  1、基本情况:12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xx人,中上等生约xx人,中等生约xx人,中下生约xx人,后进生约xx人。

  14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xx人,中上等生约xx人,中等生约xx人,中下生约xx人,后进生约xx人。

  2、两个班均属普高班,学*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信心,提高学*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一数学下学期工作计划 10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惯。

  四、学情分析

  1、基本情况:12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xx人,中上等生约xx人,中等生约xx人,中下生约xx人,后进生约xx人。

  14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xx人,中上等生约xx人,中等生约xx人,中下生约xx人,后进生约xx人。

  2、两个班均属普高班,学*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信心,提高学*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