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三》教学设计 (菁华5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教学设计

《练*三》教学设计1

  练*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口算卡等。

  练*过程

  一、基础练*

  1、课文联系一中的第1题。

  教师运用口算卡片处事题目,要求学生直接回答算式计算结果。回答时,要求语言表达完整。

  考虑题目数量不够,增加题目。

  (1)20×20 30×50 12×30 40×7

  (2)15×30 25×40 16×50 80×15

  2、补充计算。

  (1)28×24 (2)42×35

  要求: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讨论;

  选取部分学生板演;

  提问算式意义。关注个别学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理解计算中每一层的含义。

  然后,教师进行小结。肯定学生的学*态度,表扬多种算法带来的新思维。

  3、用竖式计算。

  1 8 5 2 6 3

  ×2 3 ×4 1 ×4 2

  要求:

  1)学生独立完成,请3人上台板演;

  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3)教师讲评,及时纠正错误。

  4)提问学生,计算过程的注意点。

  二、专项练*

  1、练*一的第2题。

  “选数填空”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其目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

  学生自己先填写,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解决策略。

  归纳出:把题中各数的0先暂时省略,再来进行选数填空,最后再补上0。

  最后,汇报结果。全班进行订正。

  2、练*一的第6题。

  这是一道数学趣味题,同样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策略意识。

  解决过程:

  (1)首先,让学生明白题目的具体情境,懂得要解决什么问题。

  (2)要求找到能打开开锁的钥匙,用连线与万宝箱连接。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老师:看谁用最简便的方法,最快找出来。

  (4)汇报结果。

  3、练*一的第7题。

  这是一道判断题,同样引导学生不必计算,运用估算进行判断,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

  策略:把因数进行取舍成整十数,然后把结果进行比较。如54×24=4526(错),想:把54看成60,24看成30,60×30=1800,正确结果应该小于1800。

  三、巩固练*

  课内外作业。

  课文练*一的第3、4、5题,第8、9题。

  第3题:主要是时与分的单位换算,这一问题学生在上一节课已经遇到,没有困难。

  第4、5题,鼓励学生独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8题,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解决方法:一是先计算出苹果汁与橘子汁一共有多少箱,再算它们一共有多少瓶;二是先算出苹果汁与橘子汁分别有几瓶,再算出它们一共有多少瓶。这两种算法都可以,且不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

  第9题,共有3个小问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启发学生想一想:今后碰到类似的要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解决。

  2、小黑板的选用作业。

  四、作业设计

  “五星级”对应的练*。与“口算”对应的练*。

  五、板书设计(略)

《练*三》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了解《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歌词大意,并尝试引吭高歌。

  2、在田字格中书写“区、臣、医”三个字,注意间架结构。

  3、读读背背八条成语和《时间》诗歌。

  4、通过口语交际练*,学会商量。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播放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VCD,唤起学生对歌曲的记忆。

  2、出示歌词,请学生自己小声读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

  3、交流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4、这首歌词中有哪些不太明白的词语?学生质疑、讨论。

  (1)重点理解“荡漾”一词。字典中对“荡漾”一词的解释是:形容水波一起一伏的样子。歌词中的“荡漾”应该怎样理解?

  (2)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是我的故乡,是我终身难忘的地方,从诗中找一找,“我”难忘什么?补充想象,还有什么难忘的?

  (3)再读读诗歌,“我”是在哪儿抒发自己的情感?仅仅抒发的是思乡之情吗?

  (4)想象着歌词描绘的境界,想象着风雪中驻守者的心情,有感情地读读诗。

  5、再次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VCD。

  6、学生试着吟唱歌曲。

  二、教学第二题:学写钢笔字

  1、出示:区、臣、医。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的字形,说说它们的共同之处。

  3、仔细看字帖,说说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1)笔顺。 (2)外框的形状要写得上窄下宽,底边要*稳。 (3)出示“反犬旁”,说说哪些字带有这个偏旁。

  4、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

  5、学生临帖,在田字格内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6、反馈。 ①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书写,其余同学注意观察、评析。 ②展示写得好的同学作业,进行评析、表扬。 ③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性练*。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读背成语。

  (1)出示八个成语。要求学生借助字典读准成语的`音,不懂的成语做个记号。

  (2)交流朗读成语,纠正读错的字音。

  (3)交流对八条成语的理解:或根据已学的课文、了解的人物来理解,如“才思敏捷、后生可畏”可联系前面学*的课文《少年王勃》;或根据著名人物的故事来加深印象,如理解“力透纸背”时可举怀素写字的例子;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造造句子,学会运用;或让学生根据*日里的课外阅读说说自己的感悟,如“风华正茂、出类拔萃”

  (4)再次朗读,加深印象。

  (5)练*背诵,同桌互相提醒。

  (6)集体背诵。

  (7)指名背。

  2、读背《时间》

  (1)世上最宝贵的是什么?同学们一定会说是时间。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时间》这首小诗。

  (2)请学生借助字典或小组合作,读通诗歌,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3)学生质疑,讨论交流。

  (4)提问:“小河”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勤劳的人从“小河”里捞起的是无穷的宝藏,而懒惰的人只能捞起后悔和失望?

  (5)同学们,你们想做什么样的人?

  (6)鼓励学生说说有关“时间”的名人名言或诗歌。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学会商量

  1、谈话引入(谈话要点):

  (1)在*时的学*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与别人意见不一样的时候,也有可能会遇到做事拿不定主意的情况。怎样才能拿定主意,怎样才能与别人形成较一致的意见呢?

  (2)学会和别人商量,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比较可行的方法。

  (3)怎样和别人商量,大有学问!

  2、请学生仔细看图,自己弄懂图意,不懂的可以请教老师。

  3、学生交流图意,引导展开想象。

  4、讨论:遇到图中的情况,准备怎样和别人商量?在商量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5、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指导:

  (1)去同别人商量事情时,态度要诚恳。

  (2)在与别人商量时,要让别人充分发表意见,注意取长补短。

  (3)要把自己的想法跟别人说清楚。

  (4)在一起商量时要注意有礼貌,互相谦让。

  6、四人一小组练*与别人商量,选择一幅图准备表演。

  7、以每幅图为例,让几组学生表演在遇到某种情况时,是怎样通过商量来解决问题的。老师也可以参与其中,扮演某个角色,既可示范,也拉*了师生间的距离。 每组同学表演完毕后,请观众畅所欲言,发表意见。

  8、联系生活,说说在*时生活中,我们还遇到哪些与课本中相似的情况,遇到哪些难题,我们可以怎样商量,老师创设几个情境,让学生讨论。 再让学生选择其中的话题进行表演练*。

  9、教师总结: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让人为难的事。遇到难事多体谅,多商量,这样才能处理好难题,我们的关系才会变得更融洽。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欣赏书中的优秀书法作品,请学生发表感想。

  2、出示“戈、心”两字,揭示今天学写毛笔字的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二字,尤其注意红笔标注的笔画“斜钩、卧钩”。

  4、指导学生按图提示的运笔走势书空。

  5、教师示范,并出示字帖上带有这两种笔画的汉字,进一步欣赏感受。

  6、学生在大字本上书写。

《练*三》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1、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和戏曲有关的谚语。

  2、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3、读背《幸福》,通过和叙写的对比诵读增加积累。

  4、练*口语交际,学会拒绝别人。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导入:同学们,京剧是*的国粹,而现代京剧在对传统京剧进行变革的基础上,更讲究唱词的优美和内涵。

  (2)(教师放录音)教师要求学生对照书中唱词来听。

  (3)教师简介《红灯记》的剧情。重点把这段唱词的前因后果说清楚。

  (4)学生认真看唱词,了解大意。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学生间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讲解。

  (5)学生联系剧情来想一想这段话的弦外之音。(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这样说)

  (6)学生在了解弦外之音的基础上,再细读这段话。

  2、教学第二部分。

  (1)教师再次放录音,学生对照唱词听。(培养兴趣)

  (2)引导学生来学唱。(学生对学唱戏曲的难度的认识正好导入第三部分教学)

  3、教学第三部分。

  (1)知名读谚语,学生交流,理解这些言语的意思。

  (2)教师根据谚语作适当拓展说话训练。例如学*中相似的情形,生活中敢看节目的感受。(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3)背诵这些谚语。

  4、作业:

  抄写谚语,默写谚语。

《练*三》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1-5各数,认识“>”“<”“=”及其含义。

  过程与方法

  会正确书写数字1-5,会正确使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会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

  会正确使用“>”“<”“=”。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1、第1题

  先观察,共有几个,看有几个涂色的,让学生观察仿照数字“2”,完成数字“3”“4”“5”,辨认不同的物件,用喜欢的颜色涂,注意整体情况。

  2、按1-5的顺序连线

  先观察,按顺序,按要求完成。完成后,观察那是一个什么图形,吸引学生兴趣。

  3、数一数,比一比

  先看情景图,数一数分别有多少。可以发挥想象讲一个故事,然后比较多少,从形象到虚物。

  4、有几只大象

  观察图片,展示动物园,看一看,数一数,都有什么,分别有多少。用数字表示,请学生在提出一些别的问题,锻炼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五、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1、2、3、4、5

  引导学生画出一个太阳,一颗星星表示“1”。别的东西,用别的方式表示,多开扩学生思维。

  6、涂一涂,比一比

  小组交流,比比谁画的好,多种回答,全班交流。

  7、留白

  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

  8、作业布置

  (1)课本练*三第7题,填一填。

  (2)发现生活中的数字。

  九、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练*三》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

  2、百以内加减法的竖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对本单元所学*的内容作一个简单的回顾:

  1、在小兔请客一节里学*了算式30+20=50和50-10=40,还知道了加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2、在采松果一节里,我们能看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我们用到了算式25+4=29和25-4=21。

  3、在青蛙吃害虫一节里,我们会用计算器演示计算过程,在计算56+30=?和56-30=?时,我们知道十位和十位相加减,个位和个位相加减。

  4、在拔萝卜一节里,学了用竖式计算百以内加减法,竖式计算时数位要对齐。

  5、这一单元我们学得很有趣,小兔、松鼠、青蛙成了我们的好朋友。

  二、做练*

  第1题,直接写出得数,对于口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用竖式算。

  第2题,提醒学生注意数位对齐,教师可以再多出一些类似的练*。

  第3题,(1)从家到学校,再到少年宫:

  42+35=77(m)

  (2)从家到学校比从家到少年宫少走12米:

  54-42=12(m)

  如果小明从家经过学校到少年宫,那么从家到学校比从家到少年宫少走35米。

  第4题,把算式和结果68连线,其中52+12是多余信息。

  第5题,

  (1)空格处画苹果;

  (2)空格处画

  (3)空格处画

  第6题,给出了结果,请学生写出算式,如:

  27+10=37

  49-12=37等。

  教学时可以多出几个得数请学生做。

  第7题,引导学生有条理思考。如:

  先取4,看53元的裤子能和哪件上衣搭配,只要3;再取5,看41元的裤子能和哪件上衣搭配,有2和3。这样可以做到不重不漏。


《练*三》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阅读


《练*三》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1)

——《练*》教学设计 (菁华5篇)

《练*》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复*音序查字法;能正确拼读音节,根据音节写出汉字。

  2能根据意思写出学过的词语。

  3能按要求把句子写具体;能用“谁、在什么情况下、总是怎么样”的句式写句子;能将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4学会按指定的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建议

  1教学第一题。

  参考答案:钢铁铸成;查“

  2教学第2题。

  先让学生拼读音节,读准字音,读得不准的,让学学生自己纠正,填写后,师生共同订正。答案;恢复、健康、烈士、抚摸、乡亲、新奇。

  3教学第3题

  答案;(1)挽词;(2)将信将疑;;930如释重负;940安然无恙。

  4教学第4题。

  指导步骤:(1)从本单元的课文中分别找出题目所列的3个句子。

  (2)按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修饰词语。

  (3)让学生说说加与不加修饰词语在意思的`表达上有什么不一样。

  5教学第5题。

  该题训练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句子是完整的句子,并能把句子补充完整。指导步骤:

  1)教给学生判断一句话是否完整的基本方法。一般说完整的句子至少至少包括两个部分:“谁”、“干什么”(或“怎么样”)“什么”、“怎么样”;“什么”、“是什么”。如果一句中缺其中的某一部分,就是不完整的,意思也就无法表达清楚。

  2)用上述方法去检验练*中的句子,就能发现,第2句是完整的句子,它将了“谁”“怎么样”

  3)用同样的方法把地(1)、(3)句补充完整。

  6教学第6题

  指导步骤:

  1)明确题意,让学生知道写句子的要求是什么;

  2)让学生充分思考后指名试说,并评议订正;

  3)笔答时,注意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并加上标点符号。

  7教学第7题

  本题是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

  先让学生评评读读生字,要求读准字音;

  然后让学生轻自由朗读,边朗读边体会短文的思想感情,并进行简单的交流;

  接着指名试读,评议订正;

  最后全班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短文,注意把小刚“焦急---高兴---失望----快乐”的感情变化读出来。

  三课时安排

  第1课时:教学第1~4题

  第2课时:教学第5~7题

《练*》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通过练*,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

  (1)9+( )=13 9+( )=16 9+( )=15

  13-( )=9 16-9=( ) 15-9=( )

  9+( )=18 9+( )=14 9+( )=17

  18-9=( ) 14-( )=9 17-( )=9

  (2)12-9=( ) 11-9=( ) 27-9=( )

  (3)听算练*

  (4)看图列式

  请生上黑板板演,做完后口述计算过程。

  二、练*:

  1、观察图先说一说在完成练*二第1题。

  2、完成第3题。

  每人自己写一张十几减9的算式,然后作投递员放到答案正确的箱子里。

  可以交换几次纸条活动几次,扩大练*量。

  3、第5题:

  (1)从11-9开始,先按顺时针方向指定学生说出得数。再按逆时针方向,指定学生读算式并计算。

  (2)不按顺序,任意指题,指定学生说出得数。还可以指定两个学生抢答,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3)让学生按顺时针的方向把算式写在本子上,再计算。

  4、学生独立完成6——8

  三.小结:

  今天我们练*是内容,主要还是十几减9,怎样才能做到又对又快?(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练*》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完成练*五的第12~14题。

  教学要求:

  1、通过练*,使学生能进一步明确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使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并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重点:

  巩固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教学过程:

  一、完成第30页的12~14题。教学过程:

  1、第12题

  先让学生连一连,交流使说说公因数和公倍数的含义。

  2、第13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说说分别是什么方法求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的。

  什么情况下可以根据两个数的特征直接写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第14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说说分别是什么方法求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的。

  什么情况下可以根据两个数的特征直接写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4、联系第13题和第14题比较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二、思考题

  帮助学生弄清两点:

  ⑴水果实际上分掉45块,巧克力实际分掉35块。

  ⑵由于每种糖果都是*均分给这个小组的同学,因此小组的人数既是45的因数,又是35的因数。

  然后让学生解答。

  三、“你知道吗”

  让学生读一读,并说一说从中了解到了哪些知识,自己对哪部分比较有兴趣,还想进一步了解哪些知识?鼓励学生用上述方法试着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

《练*》教学设计4

  教学要求:

  1.认识表示天气的几种图标,会看天气预报。

  2.照样子,练写铅笔字。

  3.熟记四条成语和古诗《长歌行》。

  4.知道所收集标志的意思。

  5.会和生病的老师进行口语交际。

  重点难点:

  1.认识表示天气的几种图标,会看天气预报。

  2.会和生病的老师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 讨论书中图标表示什么天气。

  2) 把图标与天气相连。

  3) 讨论霜雾雷雪为什么是雨字头。

  3.练*

  1) 把雨字头的字写出来。

  2) 动手画图标。

  3) 收集有关天气的图标。

  4.反馈。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 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莫 菜 算。

  2) 引导归纳三个字的结构。

  3) 指导书写

  4) 学生练*描红。

  3.练*。

  教师个别辅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4.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训练。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 出示标志,学生说在什么地方见过它,并说出它的意思。

  2) 动手画这些标志。

  3) 讨论:见到这些标志,我们应该怎么做。

《练*》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锐角、直角、钝角、*角和周角。

  2、通过练*,使学生能正确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会正确地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会求末知角的度数。

  3、会正确地指出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会正确地画已知直线的*行线和垂线。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按要求作图并回答:

  (1)画一条直线, 问:直线有什么特征?

  (2)在这条直线上点一点。问:你发现一了什么?

  (3)再地直线上点一点。 问:你又发现了什么?

  (4)区分直线、线段、射线。

  2、出示图例:P65 2

  (1)先说一说这些角分别是什么角?

  (2)再量一量这些角的度数?

  (3)说一说,锐角、钝角、直角的度数或范围?

  (4)你认为哪一类角比较特殊,为什么?

  3、填空练*:

  (1)*角=( )直角

  周角=( )*角=( )直角

  (2)请用二只锐角拼成一只钝角?

  请用一只锐角和一只钝角拼成一只*角?

  4、看图练*:展开阅读全文

  (1)判断这些角的度数:(图)P65 5

  角1=45度 角2=( )

  角3=( )

  角4=( )

  (2)找一找有几只角? P65 6

  有( )只锐角 ( )只钝角

  ( )只直角 ( )只*角

  (3)过一点画直线的*行线和垂线。

  (4)测量哪些直线互相*行? P66 8

  5 、动手画一画:

  画出下列角(任选一组)

  A 、 75度 120度

  B、 170度 50度展开阅读全文

  6、P66 思考题

  (二)总结

  区分直线、线段、射线。

  区分不同角的度数与范围。

  会画*行线与垂线。

  (三)作业:

  作业本展开阅读全文


《练*三》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2)

——《练*三》教学设计范本5份

  《练*三》教学设计 1

  1.用钢笔描红一段话,《练*三》教学设计。

  2.认识部首的意义,并写出属于这个部首的字。

  3.在括号里选择能够和后面的名词相搭配的动词。

  4. 练*修改不通顺的句子。

  5.熟记12条成语。

  6.读背古诗《竹里馆》。

  7.补充图意,再把几幅图连贯起来说一说。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l. 审题。

  (1)指读题目。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要求。

  2.指导。

  (1)指名朗读题中的这段话。

  (2)学生思考并说出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3)要求学生认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说哪些字不易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5)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晨”、“碧”、“澈”、“粼”4个字。(“晨”和“碧”要把竖画缩短,写得上紧下松些;“澈”和“粼”要把横画缩短,把字写紧凑)

  3.练*。

  (1)学生练*描红。

  (2)根据描红的情况,教师及时小结。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作业,评点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根据情况进行矫正强化练*。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让学生说一说做这道题的步骤。(先认识部首,再写出属于这个部首的字)

  2.指导。

  (1)分别观察最左边的四幅图,说一说这四幅图上分别画了什么。(提醒学生第4幅夸大的部位是眼睛,此图意思重在用眼看)

  (2)仔细观察第二竖行的4个古文字,再和左边相应的图作比较,看看有什么发现。(古文字是由图形演变而来的')

  (3)认读第三竖行中的4个部首,并与左边相应的古文字作比较,有什么发现?(部首是由古文字演变而来的)

  (4)联系左边的图形和古文字想一想:用“彳”、“子”、“立”、“见”作部首的字必定和什么有关?(以“彳”作部首的字与人有关;以“子”作部首的字与小孩、后代有关;以“立”作部首的字与立、直有关;以“见”作部首的字与眼看有关)

  3.练*。

  (1)根据上面的推测,想想有哪些字属于这个部首。(例“彳”:伙、伯、休;“子”:孙、孤;“立”:站、端;“见”:观、览、觉)再口头汇报,并说出理由。

  (2)翻开字典,找到检字表中这四个部首的所在页次,再找出若干例字,填写在书上。

  4.反馈。

  (1)指名说出所填写的字,可以补充。

  (2)师生共同评议正误。

  (3)比比看谁写得又对又多。再读一读这些字。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练*要求。

  (2)让学生说说本题要求。(画出能够搭配的词)

  2.指导,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练*三》教学设计》。

  (1)分别读一读每个括号里的两个词。

  (2)讨论:括号里每一组的两个词在意思上有什么联系?(意思相*)

  (3)明确即使是意思相*的词,也会有其不同的用法,和不同的词语相搭配。

  3.练*。

  (1)两人一组讨论括号里的词哪一个能和括号后面的词搭配。

  (2)用“——”画出选出的词语。

  4.反馈。

  (1)指名说出所选的词语。

  (2)把选出的词语和后面的词语连起来读一读。(先指名读,再齐读) 鼓舞斗志,改正错误,推广经验,提高水*。

  (3)小黑板出示“鼓舞”、“改正”、“推广”、“提高”4个词,要求学生说出后面分别和它们搭配的词。

  (4)说一说括号里剩下的词语可以和哪些词相搭配。(如:鼓励同学、克服困难、推动生产、增加收入)

  二、学*第四题

  1.审题。指名读练*要求。

  2.指导。

  (1)用小黑板出示题(1),指名读句。

  (2)要求学生做缩句练*。(夏天是个城市)

  (3)说一说这个句子的毛病所在。(搭配不当)

  (4)口头修改,要求不改变原意。(“南京是个美丽的城市”或“南京的夏天是美丽的”)

  (5)教师归纳修改病句的步骤:一是读句子,二是找出病因,三是进行修改。

  3.练*。

  (1)让学生用上面的方法自己练*修改第(2)、(3)两句。

  (2)教师根据学生的自练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其余两题的答案是:(2)把“和”换成“戴着”,中间用逗号隔开。

  (3)“乌云和”改为“乌云密布”,中间用逗号隔开。

  4.反馈。

  (1)逐题讨论修改情况,确定正确的答案。

  (2)举出两种错例,说明不可以改变句子原意。①第2句仅把“和……红领巾”去掉。②第3句仅去掉“乌云和”。

  (3)让学生修改自己的答案。

  (4)同桌互查练*情况。

  (5)让学生大声朗读修改后的句子。

  5.课堂作业:将修改后的通顺句子抄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学生弄清本题的学*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12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12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有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可由教师讲解。

  万人空巷:很多人聚集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

  门庭若市:形容宫门里,朝廷上,进谏的人非常多,好像集市一样,非常热闹。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热闹纷杂。

  比肩继踵:肩膀挨着肩膀,脚碰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项背相望:形容人多拥挤,连续不断。

  济济一堂:形容许许多多的人聚集在一起。

  3.练*。

  (1)学生大声自由练读。

  (2)同桌练*背诵。

  (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

  4.反馈。

  (1)指名读。

  (2)集体练读。

  (3)集体齐背。

  (4)指名背。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指名读练*要求。

  2.指导。

  (1)让学生借助查字典自读这首诗。

  (2)指名试读。

  (3)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范读和领读。

  (4)教师讲解这首诗的意思。

  篁:竹林,也泛指竹子。

  啸:即啸歌,撮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诗的大意:“我”独自一人坐在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撮口长啸。竹林幽深,没有人知道“我”的存在,只有明月与“我”相伴。

  (5)教师讲解后再次范读这首诗。

  3.练*。

  (1)学生自由练*朗读,教师要纠正学生易读错的字音,如“竹”。

  《练*三》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练*3

  总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从自己识字的实际出发,恰当选择查字方法。

  2、初步学会使用“居然、果然、突然”,“可是、由于、尤其”等词,给“怪、当年、片刻之间、瞥”找到近义词。

  3、能照例句扩写句子。

  4、能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练*中的短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扩写句子;找出重点段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用词的确切性;根据句子意思确定扩写什么内容。

  教具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指导完成第1题

  1、读准字音。

  2、独立完成写词语。

  3、同桌互查。订正。

  4、师根据巡视的情况作点评。

  二、指导完成第2题。

  1、自由读这段话,想:这段话的意思。

  2、集体交流。

  3、独立填表。

  4、交流表格内容,并说出依据。

  三、指导完成第3题。

  1、回顾这一类题该怎么做?

  (1)辨析词语的意思。(“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突然”表示在短促的时间里发生,出乎意料。)

  (2)读句子,理解语意。

  (3)选词填空。

  (4)再读句子,看词义和语义是否吻合。

  2、用同样的方法完成第2小题,交流反馈。(“可是”表示转折;“由于”表示原因或理由;“尤其”表示进一步。)

  3、质疑问难。

  四、指导完成第4题

  1、读题,明要求。

  2、找出带点词的近义词。

  3、比较哪个更确切。

  4、说说给我们的启示,体会用词的准确。

  五、作业:《作业本》第1-4题。

  第2课时

  一、指导完成第5题。

  1、读题,明要求。

  2、学*例句,弄清楚要注意什么。

  3、自由选一句口头练*扩句。

  4、交流。

  5、小结:扩句的意义。

  二、指导完成第6题

  1、回顾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2、自由读短文。给短文分段,找出重点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大娘让***员买车票的事。

  第三段(第7自然段)人们向小吴投去崇敬的目光。

  3、细读重点段。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去理解。

  (1)大娘为什么要问:“谁是***员?”

  (2)这位***员是谁?他是怎么做的?划出有关句子。这些句子说明了什么?这件事反映了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三、作业:《作业本》第5题。

  教学后记

  《练*三》教学设计 3

  练*目标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估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2、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具准备

  投影设备、邮票、口算卡等。

  练*过程

  一、基础练*

  1、口算练*。

  用口算卡片出示题目。

  (1)12×3 24×2 16×3 40×7

  (2)150×2 250×3 160×2 840×2

  注意:(1)回答结果时,语言表达要完整;

  (2)抽选部分题,说说计算方法。

  2、计算练*。

  (1)38×14 (2)47×25 (3)65×34

  要求: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

  提问部分同学,检查计算过程;

  小结计算方法,算理,格式。

  二、专项练*

  1、课文第34页的第10题。

  (1)请学生拿出语文书。

  (2)打开指定的一页。

  教师在课前选定4页,这时指定每一组打开其中的一页。(一般来说,选出的页面字数较为接*。)

  (3)让学生先后估一估这一页有多少个字,再算一算。

  要求:1)先独立完成;

  2)小组中汇报,自己估算结果;

  3)列出算式,计算。

  4)小组校对结果。并对比估算结果,看看取值是否接*,如果误差太大,找出问题,及时纠正。

  (4)汇报每一组的计算结果,看看有什么发现。(这时学生会发现这里的每一页字数都比较接*。)

  学生经历了这一过程,使他们懂得因为排版规格一致。所以在同一本书中,每一页的字数相差不多。

  2、课本第35页的第11题。

  (1)出示情境图。

  实物投影出示课本插图或直接打开课本。

  (2)认真审视情境图。

  请学生认真审视情境图,明白情境图的问题情境,说一说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3)讨论。

  每人一瓶,35人应该付多少钱,怎么算。(先算一瓶多少钱,再算35瓶多少钱。)

  (4)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5)反馈、矫正。

  3、课本第35页的第12题。

  这是一道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练*,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4、课本第35页的第13、14、15题。

  这类问题学生已经接触过,并已经掌握了,因此不存在难度,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只是第15题,可以请学生口头表达图中的问题情境,说一说已知什么,求什么,是怎么列式计算的。

  学生计算的方法可能有:

  8×44;

  8×9×4+8×8;

  8×9×5-8;

  8×(9×5-8);

  8×(9×4+8)……

  等等,这里不一一列举。只要有道理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表扬,激发求知的积极性。

  三、巩固练*

  小黑板的选用作业。

  四、作业设计

  “五星级”对应的练*。与“口算”书对应的练*。

  五、板书设计(略)

  《练*三》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通过练*,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感受*移和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会用所学的图形拼出图案,培养欣赏美的能力。

  3、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感受图形自身蕴含的丰富的形态美。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打开思路进行创作。

  教法:

  谈话法。谈话讲解,通过语言引导学生学*知识,适当点拨,突出重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再现,复*引入

  1、谈话:同学们,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小结并过渡:这一单元,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移和旋转这两种现象,老师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运动现象,你能说说哪些是*移,哪些是旋转吗?(课件出示“练*七”第7题。)

  学生自己判断,指名汇报,逐个说出自己是怎样判断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

  二、分层练*,强化提高

  1、完成教材“练*七”的第8题。

  谈话:你瞧,*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可真广,刚才同学们说钟面上指针的运动是旋转,老师这里有一个钟面,你能写出分针从12旋转到下面各个位置所经过的之间吗?

  课件出示3个钟面图。

  分针走到“3”的时候是几分?(15分)

  分针走到“1”的时候是几分?(5分)

  分针走到“10”的时候是几分?(50分)

  2、完成教材“练*七”的第6题。

  谈话:明明用这些图形通过*移拼成一个火箭的图形。(课件出示图形)

  请你猜猜下面的四幅图中哪幅是明明拼的?为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明确*移是直线运动的,只有第2幅图是由所有图形*移而成,所以应该是第2幅。

  3、完成教材“练*七”的第13题。

  谈话:同学们爱照镜子吗?把脸对着镜子,镜子里面就会出现和这边一样的图像,小明把这个图形对着镜子,镜子里面出现了另一半,(课件演示),你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蝴蝶)

  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小结:照镜子时,镜子外的是物体和镜子内的成像前后、上下。

  《练*三》教学设计 5

  教学要求:

  1、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和戏曲有关的谚语。

  2、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3、读背《幸福》,通过和叙写的对比诵读增加积累。

  4、练*口语交际,学会拒绝别人。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导入:同学们,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而现代京剧在对传统京剧进行变革的基础上,更讲究唱词的优美和内涵。

  (2)(教师放录音)教师要求学生对照书中唱词来听。

  (3)教师简介《红灯记》的剧情。重点把这段唱词的前因后果说清楚。

  (4)学生认真看唱词,了解大意。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学生间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讲解。

  (5)学生联系剧情来想一想这段话的弦外之音。(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这样说)

  (6)学生在了解弦外之音的基础上,再细读这段话。

  2、教学第二部分。

  (1)教师再次放录音,学生对照唱词听。(培养兴趣)

  (2)引导学生来学唱。(学生对学唱戏曲的难度的认识正好导入第三部分教学)

  3、教学第三部分。

  (1)知名读谚语,学生交流,理解这些言语的意思。

  (2)教师根据谚语作适当拓展说话训练。例如学*中相似的情形,生活中敢看节目的感受。(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3)背诵这些谚语。

  4、作业:

  抄写谚语,默写谚语。


《练*三》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3)

——《练*6》教学设计 (菁华3篇)

《练*6》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形*字母的认读和比较,巩固汉语拼音,提高认读能力。

  2.复*巩固学过的偏旁、生字、词语。

  3.抄写句子,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

  4.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认识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偏旁写字和看图说话。

  教学难点:区分形*的拼音字母。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形*字的比较和音节的拼读,巩固汉语拼音,提高拼读能力。

  2.复*巩固学过的偏旁、汉字、词语。

  教学过程:

  一、明确任务,提出要求

  1、揭示学*目标:本堂课我们学*练*6的1——3题。

  2、提要求:学*练*,我们必须搞清每一道*题的要求,开动脑筋,把学过的知识更好地复*巩固。

  二、学*第1题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一比、二读。

  2、自由轻声读,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这些字母的形状很像)。

  3、用卡片出示每一组字母,让学生认读并区分每一组有什么不同。

  4、复*顺口溜,帮助区分。

  5、开火车认读——指名上来拿老师发音卡片。

  6、音节拼读

  nǔ nǚ mù nián hǔ

  三、学*第2题

  1、读题,明确要求。

  2、卡片出示偏旁,认读复*偏旁的名称,也包括本单元的小字头和目字底。

  3、学生独立写,校对。

  注意“力字旁”错答成“劳”,“劳”是“草字头”。

  4、超额题。竞赛:看谁组字成字速度快。

  卡片出示:口小禾生日大力云

  四、学*第3题

  1、组字开花游戏。

  花蕊内写“果”和“学”,比比哪组的花瓣多。

  2、卡片出示第3题的`词语,认读并想想词意。重点说说哪些是水果?

  3、任意挑选一个词说一句话。

  4、指导在作业本上抄写词语。

  重点指导:放、学、看的结构和笔顺。

  5、讲清要求:看一个字再写一个,不要看一笔写一笔。看谁的字写得最漂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抄写句子,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

  2.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学*第4题。

  1、指名读句子,一齐读一读。

  2、两个句子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意思?

  提示:谁和谁怎么样?

  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3、再读句子,分别说

  说句子中有哪几个词?

  4、补充练*:出示有关插图,用“什么时候,淮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说。

  5、指导抄写句子:抄写时不要看一个字抄一个字,要以词为单位来抄,标点符号也要抄上。抄完后再读一读,看看有没有添字漏字。

  二、学*第5题

  1、看图说说图上的动物,用“这是……那是……”句式指点着进行说话训练。

  随机出示动物的名称。

  2、中上生指点两种以上动物,进行连贯说话,用上“有……还有……”的句式进行说话。

  3、分别说一说羊、狗。鸭、公鸡。母鸡。小鸡是怎么叫的?

  指名后,示范说:羊“miē miē miē”地叫或“miē miē miē”是羊在叫。依次说。

  4、自己拼读旁边的音节,用线连起来。

  5、听动物叫声的录音,说说是什么动物在叫。

  6、把动物和它们的叫声连起来读一读。

  7、你知道其他动物是怎么叫的吗?

《练*6》教学设计2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惯。在教学中就要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出发,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探究了每个词语不同读音的意思,从而提高学生学*词语、运用词语的效果,拓展了学生学*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教学目标:

  1、认识倒顺词的特点,明白倒顺词的意思有的不同,有的相同。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文,熟读成诵。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文的意思,读出诗的节奏。

  3、写好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口语交际,锻炼听话能力、复述能力、讲述能力等。

  5、学写毛笔字。教学重点认识倒顺词的特点,明白倒顺词的意思有的不同,有的相同。教学难点:练*口语交际,锻炼听话能力、复述能力、讲述能力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语文与生活

  1、学生两人一组分角色朗读相声片段 请大家打开课本,读读相声片段。 了解倒顺词的特点。

  2、积累与整合自由读六组词语指名读,说一说这六个词语的意思是否相同归纳一下:演讲讲演、样式式样、代替替代的意思相同,另外三组的意思不同。明白倒顺词的意思有的不同,有的相同。让学生再举出意思相同、意思不同的例子。

  3、应用与拓展 根据上面补充的内容,练*把补充的倒顺词,加入到相声片段里续说。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蕴藏着无穷的知识,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处处留意生活,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二、诵读与欣赏这是汉高祖刘邦在称帝后第七年返回故乡时所作,刘邦作为马上得天下的开国君主,《大风歌》正是他英雄本色的`显露。自由读范读,注意诗歌的停顿指名读,读出诗的节奏理解诗歌的内容讲解:兮是古时候表示语气的词,相当于现在的啊自由练读,小组合作,边读边体会诗歌的抑扬顿挫,做到熟读成诵。全班朗读比赛集体评议、交流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感情三、写好钢笔字本次练*的内容是《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中的一句话学生练*有感情朗读,激发学生描练兴趣。让学生整体观察、欣赏、感知这几行字提示注意点:要从字的布局、大小、形状去观察、揣摩,感受匀称美。指导学生按行书的运笔方法描练评议:同桌互相比一比,哪个描练的字漂亮。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我喜欢的一句名言

  (一)谈话导入 我们在*时的阅读中学*了不少名言。可以互相交流一下,你最喜欢哪句名言?这句名言给了你哪些启发?

  (二)学生讨论交流 师创设情境。

  1、 学生讨论交流。小组讨论交流。

  2、 引导学生观察书中插图。

  3、 指生交流,并说出自己从这则名言中所受的教益和启示。

  4、 学生评议。

  5、 师总结。

  (三)指导学生做书签。 适当加一些图案,起到一个美化作用。

  (四)总结。

  二、学写毛笔字本次练*写左右结构、中间大或中间小的字,例字是撒、鞭。讲解:这类字比较特殊,属于左窄右宽型,右边实际上又是左右结构,*时我们都把这类字分为左中或结构。学生练写

《练*6》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 巩固掌握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初步学会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在生活中联系数学,运用数学知识。

  课时安排:2—3课时

  课前准:小黑板、图片、计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复*引入

  说说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 新课练*

  1. 第2题出示

  学生独立完成,板演,评析。

  2. 第1题出示

  你能直接写出得数吗?

  3. 第3题出示

  学生独立审题,解答题目,校对。

  4. 第4题出示

  先报出得数,再帮小熊投篮。

  5. 第5题出示

  看清题意,独立完成。

  6. 第6题出示

  读懂题意,独立完成,校对评析。

  迁移训练,换一个得数试试看。

  7. 第7题出示

  自由读题,指名读,说说怎么做?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8. 第8题出示

  学生自主完成,校对。

  9. 第9题出示

  先审题,再独立完成。

  10.第10题出示

  自由审题,独立试做,评议。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1.第11题出示

  有只淘气的小狗把墨水瓶打翻了,猜猜看可能是什么数?

  神奇的算示:

  请你填一填,算一算,会发现什么?

  三、 小结

  介绍算盘。

  说说你的学*收获。


《练*三》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4)

——《练*1》教学设计 (菁华3篇)

《练*1》教学设计1

  课前思考

  本次练*一共安排了五个项目,内容包括认清笔顺,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写好铅笔字和口语交际。其中《读读背背》的教学要求不宜过高,不要在理解成语含义上多花时间。教学时,先让学生借助拼音把成语读正确,然后结合课本中的插图或学过的课文,让学生想象*申奥成功,人们在天an门广场庆祝的情景,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成语的意思。最后能够熟记成语、运用成语。

  《口语交际》是一道以介绍自己的家庭为内容的一种言语交际训练。目的是通过训练,让学生学会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庭。题中的插图提示了交际的内容和交际的对象。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看图或谈话等方式,创设愉快的交际情景,让学生向班上的小伙伴或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家庭。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能够按笔顺书写本单元的生字。

  2、指导学生写好“先横再竖”的字。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难点:能按笔顺书写生字。

  对策:自学讨论,交流。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认清笔顺”

  1、审题:

  (1)引导学生看题目要求,听老师范读。学生再齐读一遍。

  (2)组织讨论:这道题可以怎样去完成?

  (3)老师小结,明确要求:读准每一个字音,自学笔顺表,熟记生字笔顺,按笔顺写字。

  2、学生自学,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1)各自轻读,书空笔顺。

  (2)同桌交流说笔顺。

  3、指导

  (1)指名认读生字,相机纠正。

  (2)质疑:哪几个字的笔顺你觉得很难记,需要多练。相机出示生字。

  (3)强化记忆板书下来的生字的笔顺。

  (4)同桌互相抽查笔顺易错的字。

  (5)教师小结。

  4、练*

  (1)强调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2)学生按笔顺写字一遍,教师个别辅导。

  5、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二)教学“写好铅笔字”

  1、审题

  (1)练读题目

  (2)引导学生与上题比较,明确写字要求。

  2、弄清笔顺,练*描红。

  (1)认读生字。

  (2)指名说笔顺,教师同步师范描红。

  (3)强调描红要求与写字姿势:每个笔画要一笔写成,不能描,不能有复笔,要使铅笔的笔锋在字的点画中间运行;要按照字的笔顺一笔一画地写。注意保持本面的整洁。

  (4)学生完成描红练*,师个别辅导。

  3、点拨笔顺规则,仿影体会。

  (1)师生谈话,引导学生发现笔顺规则——先横再竖。苏教版第二册练*1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大海睡了》教学设计好学的爸爸 教学设计《阳光》说课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认一认4》教学反思(教案)《他得的红圈圈最多》第二课时《怀素写字》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雨点》教学设计大熊猫 教案查看更多>>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学生仿影体会。

  4、指导临写。

  (1)出示“干”,提醒学生注意“干”的第二笔横较长。

  (2)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干”。强调临写要做到:

  一看,二想,三写,写完后认真对照,看临写是否准确、到位。注意保持本面整洁。

  (3)学生练*写一个“干”。

  (4)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写“出”和“击”。

  5、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

  (三)布置作业:

  *字册描红。

  板书设计 干 出 击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的

  1、能够借助拼音认读与学科有关的词语并且描红。

  2、自制课程表。

  3、知道“?、。”等标点符号的用法,并能够读出疑问的'语气。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难点:能按笔顺书写生字。

  对策:自学讨论,交流。

  三、教学过程

  学用字词句

  (一)第一部分

  1师:小朋友,在学校里你们都学有哪些什么课呀?

  2、指名说,其他人补充。

  3、生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4、检查认读,相机正音。

  5、学生质疑生字的笔顺,教师师范描红

  6、明确描红要求,强调写字姿势,学生练*描红。

  7、反馈。

  (二)、教学第二部分。

  1、师:我们来做一张课程表吧!它能给你带来许多方便。

  2、投影空白课程表,教师师范填写竖横序数并讲解。

  3、学生在印发的空白表上完成各序数的填写。

  4、投影班级课程表,师生讨论填法。

  5、学生自选方法完成制表。

  6、反馈

  展示部分学生制的表格,肯定成功指出不足之处,并进行矫正训练。

  7、利用自制课程表,相互询问,熟悉班级开设的课程。

  (三)教学第三部分:

  1让学生读对话。思考:这段话中是谁与谁的对话?

  2、出示第一句:你们明天上午有什么课?

  (1)指名读句子,说说句子表示什么意思?

  (2)指名加标点,并练*读出问的语气。

  (3)依照第一句话完成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完成其余三句话的加标点和朗读练*。苏教版第二册练*1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大海睡了》教学设计好学的爸爸 教学设计《阳光》说课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认一认4》教学反思(教案)《他得的红圈圈最多》第二课时《怀素写字》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雨点》教学设计大熊猫 教案查看更多>>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4)教师小结:这四句话是两个人之间的对话,他俩一个提问,另一个作出相应的回答。想一想,要想问得清楚该怎么读,要想答得明白,又该怎么读,然后与同桌练*分角色朗读。

  (5)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教师巡视辅导。

  3反馈。

  指名两位学生分角色读。

  引导学生评议:读得怎样?好在哪儿?有什么不足?

  师小结。

  4、多种形式练*,分角色朗读。

  5、总体回顾,教师总结。

  a)

  投影本节课所学的三道题内容。

  b)

  启发思考讨论:这三道题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发挥自己精心制作的课程表的作用?

  6、指名说,相互补充。

  7、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先了解了所学课程名称,接着自己动手制作课程表,最后通过朗读对话弄清了课程表的作用,希望你们积极发挥它的作用,真正做到要学的功课早知道,提前预*并做好学*准备。

  8、练*:

  加标点:

  (1)你不高兴吗

  (2)我是一年级的小学生

  (3)你怎么不来上学呀

  (4)我已经能帮妈妈做事了

  板书设计

  展示学生自制的课程表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的

  1、背诵4条成语。

  2、背诵古诗《村居》,并初步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背诵成语及古诗《村居》。

  难点:理解4条成语及背诵。

  对策: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成语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读背成语:

  1、师:成语是汉语的精华,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诵读它,他的语言能力就会得到锻炼、提高,文化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这学期,我们就开始练*“读背成语”这种童子功。

  2、学生借助拼音试读4条成语。

  3、指名读,相机正音,教师范读。

  4、借助图片、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

  (1)映示图片,播放录音,引导学生观察,体会。

  (2)指导学生表达感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成语。

  问: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这些声响混在一起,真像一阵又一阵的响雷从头上滚过,就叫做“欢声雷动”。人们的心情怎样?这就叫“欣喜若狂”。为了庆祝申奥的成功,人们终情地欢呼,不停地挥动手中的彩旗,情不自禁地边唱歌边跳起舞,这就叫“载歌载舞”。这一天,北京城没有夜晚,所有的灯都亮着,绚丽的烟花在空中不停地绽放,这就叫“灯火辉煌”。

  1、让学生练读背诵。

  2、反馈。

  (1)指名背诵说说记忆方法。

  (2)多种形式背诵成语。苏教版第二册练*1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大海睡了》教学设计好学的爸爸 教学设计《阳光》说课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认一认4》教学反思(教案)《他得的红圈圈最多》第二课时《怀素写字》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雨点》教学设计大熊猫 教案查看更多>>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二)读背古诗《村居》

  1、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歌,能背给大家听一听吗?

  2、出示古诗《村居》的图片。

  3、揭示古诗,明确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指名读。

  5、借助生活经验与图片,引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

  (1)诗歌主要写春天的什么景色?(田野风光、儿童放风筝)

  (2)田野的风光美在哪儿?

  (3)儿童是怎样放风筝的?

  6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的

  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根据提示的问题说一段连贯的话。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说说我的家。

  难点:说一段连贯的话。

  对策:创设情境,分组表演。

  三、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你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白兔找家》的故事好吗?

  2、问:故事中的小白兔为什么找不到家了?(因为没有说清楚住址、爸爸、妈妈姓名、工作)

  1、如果你走到一段陌生的路上,也找不到家了,你能向别人说清自己家住在哪里?爸爸妈妈叫什么名字?在哪工作吗?

  (二)练*:

  1、四人为一组,轮流扮演一位迷路的小朋友,其他同学询问他的家庭地址和家中的情况。

  2、请四人来表演。

  表演后指名评价。

  3、再让学生练*,并做评价。

  (三)指导生说连贯:

  1、让学生将前面的问题连起来说一说,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2、指名说,对照要求评议。3、学生分小组练说,然后推荐同学向全班进行介绍。

  例文:我叫王小明。我家住在环城花园二号楼三零五室,家里有爸爸、妈妈和我。爸爸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妈妈是一位布厂的工人。我很喜欢自己的家。

  板书设计

  说说我的家

  教后反思:

  对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时,要求不要太高,重在激发说的兴趣,学生只要能说一两句意思完整的话就足够了。因此,口语交际的内容要贴*学生生活实际,且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要让他们在口语交际中感受到有话可说,自己能说,可以说得好。本练*中的《说说我的家》一课,属介绍类口语交际活动,课前我先让学生回家了解家里有几个人,分别在什么地方工作等有关内容,并尝试根据自己的想法画一幅画。上课时,让学生自我介绍“我的家”,学生就有“我想说”的兴趣,而且说的内容就会丰富多彩,说的积极性很高。有的说:我的家里有三口人,爸爸、妈妈和我;有的说:我的家里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爸爸是老师,妈妈当医生,我的家可好了。学生的说法不一,详略不同,但他们由于初次表达就能在同学们面前大胆说,得到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便很容易树立“我会说”的自信心。这时,教师的指导侧重在从完整表达每一句话,逐步过渡到说连贯的几句话或一小段话,使学生能饶有兴趣地说,且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感受到表达成功的愉快,那么,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得到进一步激发。

《练*1》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音节,能认读并说出“教、稻、晨、紧、航、夸”等字的笔画和笔顺。会区别“包、泡”“古、姑”“交、校”“发、泼”等字的音形义。,并用这些词组词。

  2、能用“有趣”“夸奖”造句。

  3、能看图连贯地说几句话,会看图把“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子补充完整。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复*拼读纯拼音词语。

  2、复*本单元生字,说说“教、稻、晨、紧、航、夸”等字的笔画和笔顺,比较形*字并组词。

  3、用“有趣、夸奖”写一句话。

  教学过程:

  1、回顾本单元的学*重点,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2、练*第一题。

  (1)自由读题,说说这道题中有几个词,每个词有几个音节组成。

  (2)指名读这4个词。

  (3)说说怎样做才是“尊敬师长”“帮助同学”“认真学*”“热爱集体”,可联系本单元的课文内容。

  (4)出示卡片,认读词语。个别读,集体读。

  3、练*第二题。

  (1)自由读题,说说这道题让我们做几件事?

  (2)仔细观察这6个字,指名说说每个字的字形难点。

  (3)指名说说每个字的笔画笔顺。

  (4)每个同学选择一个自己最容易写错的字,写出它的笔顺。

  (5)同桌互批。

  4、练*第三题。

  (1)同桌读题,说说下面一行字和上面一行字有什么地方不同?

  (2)指名说说加上偏旁后字义有什么不同?

  (3)自行组词,完成作业。

  (4)将几个同学的作业投影展示,集体评改。

  4、练*第4题。

  (1)自由读题,明确题义。

  (2)读“有趣”的例句。

  a 把下面的句子写完整。

  有趣的。

  真有趣。

  (3)读“夸奖”的例句。

  说说句中谁夸奖谁,为什么夸奖?

  把下面的句子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夸奖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了夸奖。

  自由用“夸奖”说一句话,师生共同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观察图画,根据提示说话。

  2、能看图把”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子补充完整。

  教学过程

  1、复*,听写本单元的部分词语

  2、练*第5题。

  (1)自由读题,说说第5题让我们做几件事?(观察图画,回答问题,连贯地说几句话)

  (2)根据问题观察图画。

  a.说说第一幅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什么事?

  b.说说第二幅图上画的事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什么事?

  (3)根据图画,展开想象,回答图下的问题。

  (4)按问题的顺序,指名连贯地说一段话。师生共同评议。

  (5)教育学生要爱护庄稼。

  3、练*第6题。

  (1)自由读题,明白题意。

  (2)读例句,说说表格把这句话分成了几部分?(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

  (3)看图2,用“什么时候,谁在那里干什么”的句式说话。

  a.看图,思考图中画的是”“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b. 指名看图照例句把句子补充完整。

  c. 讲评,特别注意词语搭配是否得当,搭配不当的要及时引导改正。

  (4)按上述步骤,看图3、4照例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5)展开想象,用“什么时候,谁在那里干什么”的句式说话。

  (6)完成作业本中的练*。

《练*1》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能熟练的拼读音节,正确的书写汉字;会用部首查字法,并能从字典中选择合适的字义。

  2、能照样子搭配词语;按要求补写句子;会根据现有的语言材料用“这样”连句。

  3、知道逗号、句号、问号、叹号以及顿号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第四题

  补写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讲小小的一样东西“来得不容易”,后面部分是讲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样的东西。

  二、第五题

  首先要帮助学生读懂例句,理解“这样”在这句子中意思。

  问:这样是指怎么样的一种做法?

  在实际操作中,要先让学生说说、议议可能出现的结果,再写下来。

  三、第六题

  (1)常用标点的形状特点,以利辨认和正确书写。

  (2)标点各自的作用以及在语句中的地位,以便正确使用。

  (3)掌握标点的方法。

  四、第七题

  1、认真读句子,把句子的停顿和语调读正确。

  2、让学生说说这样停顿和这样的语调应该用什么标点。

  3、独立尝试做题。


《练*三》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5)

——练*教学设计(精选10篇)

  练*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11册第32页练*二

  教学目标:

  1、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及归纳推理能力,并向学生渗透概率统计思想。

  2、使学生能正确地分析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3、理解百分数含义,掌握有关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4、培养学生解决生产生活中求百分率问题的能力。

  5、依据分数与百分数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能正确地分析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2、培养学生解决生产生活中求百分率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讲解法、练*法、探究法、谈话法、小组合作学*法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练*题、圆规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们班是六年级八班,请问你能根据这两个数,提出有关百分数的什么问题?

  板书:6 8

  学生同桌提问,并回答。

  二、合作学*,巩固新知。

  1、哪组同桌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你们的成果?

  (1)生1:我的问题是6是8的百分之几?

  师:请同桌回答。

  生1同桌:6÷8×100%=75%

  师(笑着说):现在该你提问了。

  生1同桌:8是6的百分之几?

  师眼光看向生1。

  生1:快速回答:8÷6×100%≈133.3%

  师(及时肯定):你真细心。

  (2)、师(面向全班):听了他的算式,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

  生2:除不尽时百分号前通常保留一位小数,要有约等于号。

  师:你的数学语言很准确,你能说出公式吗?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一个数÷另一个数×100%

  (3)、师:哪组同桌想合作完成(指着6和8)剩下的问题?

  学生踊跃举手。

  (4)生3:6比8少百分之几?8比6多百分之几?

  师(看着生3的同桌)微笑着说:你得回答两个问题了。

  生3同桌(板书)(8-6)÷8×100%=2÷8×100%=25%

  (8-6)÷6×100%=2÷6×100%≈33.3%

  师:谁能说说这两个算式的公式是什么?

  生4: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差量÷标准量×100%

  师及时表扬,我觉得大家少点什么。(学生掌声鼓励)

  师鼓励生3的同桌:你有没有问题要问你同桌?

  生3同桌:6是两个数和的百分之几?8是两个数和的百分之几?

  生3(板书):6÷(6+8)×100%=6÷14×100%≈42.86%

  8÷(6+8)×100%=8÷14×100%≈57.14%

  师:谁能给这两个百分率起个名字?

  生5抢答:占有率。

  师(笑看他):反应挺快,能不能把占有率的公式写在黑板上?

  生5板书:占有率=部分÷总体×100%

  师带头鼓掌。

  (5)师生交流学过的百分率。

  2、师:刚才是两个数你们想到了这么多数学问题,现在老师想用一个数和一个百分数提出问题,请你们六人一组,自己先选两个数。每组分工合作,提出问题后,独立解决。

  (1)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2)现在我们请一个组选一个组长,六人一起上台展示你们的成果。

  组长:我们用的数据是60和20%,一共提了六个问题。分别是:

  ①果行有苹果60千克,是梨的20%,梨有多少千克?

  ②果行有苹果60千克,梨是苹果的20%,梨有多少千克?

  ③果行有苹果60千克,苹果比梨多20%,梨有多少千克?

  ④果行有苹果60千克,梨比苹果少20%,梨有多少千克?

  ⑤果行有苹果60千克,苹果比梨少20%,犁有多少千克?

  ⑥果行有苹果60千克,梨比苹果多20%,梨有多少于克?

  师:先请你们六人分工解决这六个问题。

  分别展示学生作品,并请学生一一讲解。

  (3)师:请大家观察并对比这六道题,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生6:我发现这六道题都是已知苹果的数量,求梨的数量,百分率也相同,但由于题目中关键句子不同,数量关系就不同,解答的方法也就不同。

  师:你真是火眼金睛。她说出了解答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要会分析题。具体怎么分析,请你再说说。

  生6:先找关系句,在关系句中找关键字,要认准谁是单位“1”。看清数量所对应的分率,单位“1”已知用乘法,单位“1”未知用除法,

  (4)师:请看下面这道题,你能找到单位“1”吗?

  出示:修路队要修一段长500米的路,第一天修了30%,修了多少米?

  学生7抢答: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第一天修了总长的'30%”,关键字是“的”,单位“1”是“总长”,算式是:500×30%=150(米)

  (5)你们太棒了,我还有一个问题,刚才这几位同学用的都是算术法,观察刚才这六道题第5小题和第6小题,你还有没有别的方法?

  请你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对学困生及时给予单独辅导。

  (6)展示列方程解决问题。

  3、请你独立完成数学书第32页1、3、4、5题。

  4、理财活动。

  (1)小调查:你的压岁钱是怎么管理的?

  (2)关于利息你都知道哪些公式?

  学生8: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3)请你独立完成书第34页第11、12题。

  三、挑战自我,拓展练*。

  1、师:我对你们今天的表现100%满意,现在请小组交流挑战自我,争取更上一层。

  2、出示练*

  (1)有一条绳子,减去总长的62.5%,又补上27米,这是绳长是原来的6/7,求原来绳长多少米?

  (2)某仓库原有一批货物,运出2/5后又运进840吨,这时比原来增加了30%,求仓库原有货物多少吨?

  3、请小老师上台讲解。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们学会了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请你自己给同桌设计3个问题,明天互相交换,解决实际问题。

  练*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相遇问题”的特征,理解数量关系,并能正确熟练地解答相遇问题应用题。

  2、沟通“相遇问题”三种类型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沟通“相遇问题”三种类型的内在联系

  教学用具:

  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组题练*沟通联系

  1、练练

  ⑴两列火车分别从甲乙两站同时相对开出,一列火车每小时行75千米,另一列火车每小时行83千米,3小时后相遇。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⑵两列火车分别从474千米的甲乙两站同时相对开出,一列火车每小时行75千米,另一列火车每小时行83千米。几小时后相遇?

  ⑶两列火车分别从474千米的甲乙两站同时相对开出,3小时后相遇。一列火车每小时行75千米,另一列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说说

  教师板书:

  ⑴(75+83) *3=474千米

  提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⑵474/(83+75)=3小时

  提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⑶474/3—75=83千米

  提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比一比

  这3题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教师要求学生填表:

  条件

  算式

  一共行的路程

  相遇的时间

  速度

  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归纳 小结:不管是哪一类总是先求速度和。

  二、变式练*加深理解

  1、小青和小刚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而行。小青每分钟行60米,小刚跑步每分钟行的路程是小青的2倍,两人20分钟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提问:应先求什么?为什么?

  学生练*(60+60 *2) *20

  还有别的方法吗?

  2、小青和小刚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而行。小青每分钟行60米,小刚跑步每分钟行120米,两人20分钟后还相距400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学生练*:400+(60+120) *20

  你能说说“两人20分钟后还相距400米”这句话的意思吗?

  三、课堂练*

  课本练*八(一)第2——7题

  练*教学设计 3

  教材分析:

  本次联系安排了5个板块,内容包括看清笔顺、写好铅笔字、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和口语交际等。学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是训练重点。

  教学目标:

  复*本单元所学生字,能按正确笔顺书写。能独立分析田字格中的生字,正确进行描红和仿影。能根据图画、联系实际学*字词句,懂得如何自我保护。读读背背“月份歌”。

  教学重难点:

  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准备:

  小黑板、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复*笔画名称,复*笔顺。

  学生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前几天,我们学*了“识字1、2、3”,从中我们认识了不少汉字,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一下。

  二、复*基本笔画。

  1.小黑板出示笔画。

  ㄣㄧ一丿丶

  2.学生自由说说笔画的名称。

  3.指名说。齐说。

  三、复*汉字,逐个说出笔顺。

  1.自学书上的笔顺表。

  (1)读读汉字。

  (2)说说笔顺。

  2.逐个出示笔顺,指名按顺序说出汉字的笔顺。

  3.重点指导。

  鸟:第四笔一笔写成。

  四:末笔为“一”。

  水:右边的“撇捺”为两笔写成。

  四、写好铅笔字。

  1.独立分析范字,辨析字形的异同。

  “八…‘太”“木”这三个字都有撇、捺这两种笔画,但高低不同。

  2.指导写字。

  八:捺要高于撇,撇和捺之间要保留一定的距离,起笔都在左上格内。

  太:先写一横,在横中线上方,再写“人”字。与“八”不同,撇要高,撇和捺之间要连接,且相交在竖中线上。点在竖中线左侧。

  木:竖在竖中线上,撇和捺起笔同高且相连。

  3.学生描红,仿影。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设计:复*生字笔顺

  板书设计:

  练*1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练*1中的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等内容。

  学生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继续学*“练*1”的内容。

  二、学用字词句。

  1.看图,说说书上画了哪几种动物?(投影出示图片:乌龟山羊刺猬乌贼。)

  (1)自己读读图下的汉字,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

  (2)指名读动物的名称。

  2.说说动物遇到危险时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1)看拼音读句子,说说乌龟遇到危险时是怎样保护自己的?为什么要把头和脚缩进硬壳里?有什么好处?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时的观察来说一说山羊、刺猬、乌贼遇到危险时是怎样做的?

  (3)出示黑板题目。

  山羊遇到危险时,就

  刺猬遇到危险时,就

  乌贼遇到危险时,就

  (4)小组讨论交流后,派代表口答题目。

  (5)除了这几种动物,你还知道哪些动物遇到危险时会怎么做?

  (6)学生展开讨论,相互交流补充。

  3.说说自己遇到危险时,能用什么办法保护自己?

  练*教学设计 4

  练*目标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估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2、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具准备

  投影设备、邮票、口算卡等。

  练*过程

  一、基础练*

  1、口算练*。

  用口算卡片出示题目。

  (1)12×3 24×2 16×3 40×7

  (2)150×2 250×3 160×2 840×2

  注意:(1)回答结果时,语言表达要完整;

  (2)抽选部分题,说说计算方法。

  2、计算练*。

  (1)38×14 (2)47×25 (3)65×34

  要求: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

  提问部分同学,检查计算过程;

  小结计算方法,算理,格式。

  二、专项练*

  1、课文第34页的第10题。

  (1)请学生拿出语文书。

  (2)打开指定的一页。

  教师在课前选定4页,这时指定每一组打开其中的一页。(一般来说,选出的页面字数较为接*。)

  (3)让学生先后估一估这一页有多少个字,再算一算。

  要求:1)先独立完成;

  2)小组中汇报,自己估算结果;

  3)列出算式,计算。

  4)小组校对结果。并对比估算结果,看看取值是否接*,如果误差太大,找出问题,及时纠正。

  (4)汇报每一组的计算结果,看看有什么发现。(这时学生会发现这里的.每一页字数都比较接*。)

  学生经历了这一过程,使他们懂得因为排版规格一致。所以在同一本书中,每一页的字数相差不多。

  2、课本第35页的第11题。

  (1)出示情境图。

  实物投影出示课本插图或直接打开课本。

  (2)认真审视情境图。

  请学生认真审视情境图,明白情境图的问题情境,说一说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3)讨论。

  每人一瓶,35人应该付多少钱,怎么算。(先算一瓶多少钱,再算35瓶多少钱。)

  (4)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5)反馈、矫正。

  3、课本第35页的第12题。

  这是一道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练*,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4、课本第35页的第13、14、15题。

  这类问题学生已经接触过,并已经掌握了,因此不存在难度,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只是第15题,可以请学生口头表达图中的问题情境,说一说已知什么,求什么,是怎么列式计算的。

  学生计算的方法可能有:

  8×44;

  8×9×4+8×8;

  8×9×5-8;

  8×(9×5-8);

  8×(9×4+8)……

  等等,这里不一一列举。只要有道理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表扬,激发求知的积极性。

  三、巩固练*

  小黑板的选用作业。

  四、作业设计

  “五星级”对应的练*。与“口算”书对应的练*。

  五、板书设计(略)

  练*教学设计 5

  教学要求

  1、按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写字。

  2、朗读背诵儿歌。

  3、拼拼读读、画画说说的综合练*。

  4、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练*对话。

  教学重点

  1、写字训练。

  2、读背训练。

  3、学*字词句。

  4、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审题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二、指导

  1、指导观察

  (1)出示挂图或投影片。

  图上画了什么地方?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样?

  (2)认读拼音词。

  (3)小结。

  2、指导画小手。

  (1)出示挂图。思考: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画小手的?画小手需要哪些东西?

  (2)指名回答。

  (3)小结。

  3、指导说小手。

  三、练*

  第二课时

  一、审题

  1、指名读题,老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3、练*

  (1)集体书空练*。

  (2)学生在书上的田字格中描红、仿影。

  (3)学生在田字格中临写。

  二、教学第三题

  1、指名读第题目。

  2、说说题目中有哪些要求。

  3、学生借助拼音练读。

  4、看图理解儿歌的意思。

  5、练*读。

  第三课时

  一、审题

  二、指导

  1、指导学生逐幅看图,说说每幅画的意思。

  2、指导说话。

  (1)小猴是怎样问熊猫借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怎样做的?

  (2)小猴在干什么?小猴是怎样还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的?

  三、练*

  1、指名回答图旁的问题。

  2、将两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说说。

  四、反馈

  1、同桌分角色表演。

  2、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3、评议。

  4、学生演练。

  5、评价小结。

  练*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教学目标:

  1、在交流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各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到算法的多样化。

  2、在体验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理解“凑十法”。

  3、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用“凑十法”口算9加几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点:在体验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理解“凑十法”

  教学难点:体验“凑十法”的优越性

  教学准备

  (师、生)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与时间师生互动流程 思考与调整

  一、猜数激趣,引入课题

  二、体验9加几的算法

  三、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口算

  1、出示P90 第一题

  (1)出示左边一幅图,让学生看一眼。,

  ①生猜:感觉有多少人?

  ②生数

  (2)看图生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小绵羊?

  列式:9+7

  2、揭题:9加几的练*课

  1、生独立算9+7=?

  2、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3、比较: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得出“凑十法”比较方便)

  1、出示P90 T2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组题来算算。

  生独立算,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②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③观察这两组题,你发现了什么?(初步体会一个数不变,另一个数变化时,得数也随着变化)

  2、出示P90 T3

  ①学生独立口算

  ②全班交流:选几题指几名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3、出示P90 T4

  (1)出示第一幅图

  ①学生看图编一个数学小故事。②生独立列式计算③交流算法

  ④你能从图上发现数学问题吗?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提出数学问题)

  ⑤自己给自己提一个数学问题,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4、出示P90 T5,

  先弄清题意,再填“>、<、=”。

  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本

  板书设计: 练*二十 凑十法

  练*教学设计 7

  教学目的:

  1、积累关于生活感悟的名言;

  2、学*、感悟沈杰的散文诗歌《欣赏自己》,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3、在锻炼孩子们口语交际的同时,通过让孩子们体会“这一刻,我想对你说”,从而唤起学生对小学生活的留恋,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情感的能力。

  4、练*多选一的*作方式,为多种作文方式的选择打基础。

  教学重难点:

  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孩子的感悟能力、交际能力、写作能力。

  教学具准备:

  有关沈杰的诗、口语交际、写作方面的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学*《欣赏自己》

  师:谁读过沈杰的诗歌?

  生交流自己积累的有关沈杰的诗,在交流时畅谈自己的感受。

  师出示书上的《欣赏自己》,引导学生读。

  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和收获,也可以试着像例文一样,用一两句富有哲理的话总结自己的感悟。

  师生配乐朗读,使诗的主题升华,激发学生的共鸣。

  师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

  设计意图:在交流沈杰的诗中读、感悟,反复这样,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自己的自信。

  二、作业

  读、背《欣赏自己》这首诗。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再有十几天,我们即将离开亲爱的母校,离开共同生活了两千多日子的同学和老师。大家的心中一定和老师一样依依不舍。风雨同舟的六载,我们一直相伴在一起,有多少美好的瞬间值得回忆,有多少难忘的镜头值得珍藏。时间过得太快了,或许我们还有一些话没有来得及说出口,也许是感激,也许是歉意,也许是追忆,也许是憧憬……这一刻,你最想对谁说,说些什么呢?

  2、小组内交流:在小组中交流自己想说的话,这也是相互之间启发的机会。提醒学生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对别人的发言要尊重,并提出有益的建议或适当的评价。每小组评出一名最佳代表作发言人。

  3、全班交流: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请一些最佳代表发言。无论这位同学的发言时针对某一位同学,老师还是大家,老师或同学都要予以反馈。例如,发言的同学对某位同学表示歉意,对方一定要有回应,使发言者的情感得到回馈。这样的互动,即使语言的互动,又是情感的互动。

  第三、四课时 我的小笔头

  师:就要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和老师了,同学们一定有一些美好的回忆,有难舍得轻易,有表达的激情,老师和大家一样,都想表达一下,就像刚才的口语交际一样。不过,这次不是说,而是写。这次的小笔头和以往不同,有四个活动,请你任选一个。

  (一)亲手制作小工艺品。

  你想送给同学和老师亲手制作的小工艺品吗?那就赶快动手做作罢。

  此项活动的意义在于亲手制作和真情赠言。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会融入和表达自己更多的感情,这是购买的物品所不能比拟的。临别赠言的内容要健康积极,运用简洁的语言文字表达深刻情感。

  (二)给母校、老师或同学写一封信。

  同学们,母校将随着我们的毕业成为记忆中熟悉的风景,朝夕相处的同学也将各奔东西,美好的童年生活渐渐远去,你们想不想抓住这次写作的机会留住美好的回忆?这次*作我们给母校、老师或同学写一封信,然后老师把大家的信珍存起来,多年以后我们在聚会的时候,我们将再次分享小学生生活的欢乐和幸福。

  师:写信,要先确定写信的对象,然后确定信的内容,内容没有局限,想说些什么,就说些什么,可以叙事,可以议论,也可以抒情,一定要有感而发,表达真情实感。

  (三)编辑诗作集。

  同学们,你们想出版自己的“书”吗?

  选几名同学作为小编辑,分类整理全班同学的*作,把优秀作文编辑成册,可以起名为“多彩童年”等等,在全班、全校展览。

  (四)组织歌咏联欢会

  六一节目汇演上,同学们多才多艺的表演让广大师生称赞,快毕业了,我们再庆祝一下吧。

  不过这次我们不再唱歌跳舞了,我们来个诗歌朗诵。

  先让学生准备诗歌散文等作品,可以是自己写的,也可以是摘抄的,交给主持人筛选,由主持人写好串词,利用班队会时间举办歌咏联欢会。

  以上活动可以任选一两种。

  练*教学设计 8

  一、教材分析:

  本次练*安排了四个项目,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写好铅笔字和口语交际训练。教学的重点是学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

  教学要求:

  1、学用字词句,通过词语和看图,认识生活中几种常见的汽车类型,建立起文字符号与图画、词语概念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了解这几种常见车型的功能与作用,进而把句子补充完整并说出来。

  2、读读背背。

  3、写铅笔字。

  4、口语交际,让学生学会给别人指路,并借以丰富交际经验,提高交际能力。

  二、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学用字词句

  一、教学前一部分

  1、借助拼音读懂前一部分要求。

  (1)读词语

  (2)看图并用线条把图与词语连接起来。

  2、指导

  (1)看图说说自己认识哪些车,叫什么名字。

  (2)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让学生自己拼读。

  (3)指名读词语。

  (4)齐读。

  3、练*连线

  (1)师述:请小朋友们用线条把词语和相应的车子连起来。

  (2)练*连线。

  4、反馈矫正学生连线情况。

  二、教学后一部分

  1、借助拼音读懂后一部分要求。

  2、指导。

  (1)出示不完整的句子。

  (2)让学生读、思、议。

  (3)指名说。

  3、练*

  (1)再出示不完整的句子。

  (2)让学生看前面的图来说。

  4、延伸

  (1)有谁还知道这些车以外的车吗?

  (2)可以带学生到马路边看看来来往往的汽车,谈谈它们是干什么用的?

  第二课时

  教学读读背背

  一、教学熟记成语

  1、揭示教学内容。

  2、复*学生学过的成语。

  3、学*本课四个成语。

  (1)出示四个成语。这些成语你会读吗?(指名读)你怎么会的?

  (2)请小老师带大家读。

  (3)老师讲故事。

  (4)指导前两个成语。

  (5)小结:“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不容易,仍然做,这就叫“百折不回”“勇往直前”。

  (6)读四则成语。

  自由读 指名读 由读的好的同学带领班上同学读。

  练*背诵

  自由读背 指名读背 男女生对抗赛背 师生对抗赛背

  (8)老师故意读错,强调指出:成语形式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变动。

  (9)揭示四个成语的寓意,齐读。

  二、教学三字韵语

  1、出示三字韵语,讲解题目要求:(1)朗读(2)背诵

  2、指导朗读、理解。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渎韵语。

  (2)指名试读。

  (3)教师正音、范读。

  (4)结合插图讲述韵语的意思。

  3、练*朗读背诵

  (1)指名朗读,集体练读。

  (2)自由练*朗读、背诵。

  (3)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4、反馈学*情况。

  第三课时

  教学写好铅笔字

  一、讲清题目要求,本题要进行描红、仿影和临写训练。

  二、帮助学生回忆描红、临写的要求。

  1、描红:每个笔画要一笔写成,不能有复笔。要按照字的笔顺一笔一画地写。

  2、临写: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

  一看:认真看字。

  二想:对整个字的结构、笔顺及怎样起笔、行笔、收笔、用笔的轻重、提按、快慢、变化等。

  三写:书写时要心静、手稳、腕活。

  三、指导练*书写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伯”“听”“池”3个字。

  2、引导学生读字,了解左右结构和左窄右宽。

  3、指导书写“伯”。

  4、学生练*写字。

  5、反馈学生写字情况。

  第四课时

  教学口语交际

  一、揭示口语交际的话题并指路、板书。

  二、指导朗读理解。

  1、指导看图说话。

  出示图画,让学生观察,说说:一位小学生在放学的路上碰到了谁?这是一位什么样的***叔叔?他在干什么?那个小学生在干什么?

  当有人向你问路时,/article/你应该怎样告诉他?

  2、指导朗读对话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地读对话中的句子。

  (2)指名分角色朗读。

  三、表演

  1、学生练*,揣摩各自的动作、表情、语言等,教师巡视、指导。

  2、同桌分角色练*。

  3、请同学上台分角色表演。

  (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表演)

  四、学生自编内容表演

  1、分组表演。

  2、指名一组上台表演。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苏教版一年级下策练*3教学设计教案,练*3,希望对你有帮助!

  练*教学设计 9

  一、教学目标:

  1、能区别并正确读出*舌音和翘舌音;能用组词的方法,区别形*字;能运用据词定义的方法,给句子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能给事物选择与它的形态相适应的量词。

  2、能仿照例子,用“把”字改句子;能辨别句子是否完整,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3、能独立阅读一段话,说出它的主要内容,能背诵这段话,

  二、教学时间: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第1题。

  (1)指导学生比较上一行注音的字和下一行注音的字,声母各有什么共同点。

  (2)让学生上下对比的拼读,体会,再归类读,强化*舌音翘舌音的不同。

  (3)把词语的次序打乱,让学生独立辨析,正确读出,

  二、第2题。

  根据“单元学*提示”,独立选择,再进行校对。

  三、第3题。

  所填的量词可以单用,也可以重叠用。

  教师可以课外延伸,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再说几个。

  四、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互相校对。

  五、完成课外作业。

  第二课时

  一、第5题。

  (1)先把例子读懂。

  (2)允许学生增删个别词语。

  (3)教师讲解第1小题,学生独立完成2、3小题,再反馈。

  二、第6题。

  (1)复*一下一个完整的句子所必须具备的两个部分:“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是什么)”。

  (2)逐句仔细读,找出两部分都具备的完整的句子,并在句后加上标点符号。

  (3)适当增加机动练*。

  三、第7题。

  (1)数一数这段话一共有几句话,在每一句的前面加上序号。

  (2)说说每一句各写了什么?

  (3)知道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4)熟读成诵。

  四、完成作业,巩固知识。

  练*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熟练的根据提供的字的音节,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2、能写出带有“提手旁、绞丝旁、耳朵旁、草字头”偏旁的字各四个,能匀称地写出品字形结构的字和上下结构的字各三个,能写出“买、害、快、对”的反义词。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让学生看清要查的字的拼音,指名读,评议读得正确。

  2、找出要查的字的大写字母。

  3、在字母表中找到音节的页码,在字典正文中找到这个字。

  4、读字典对这个字的注释,帮助学生用这个字恰当地组词。

  二、教学第二题

  1、读准拼音,在自由读的基础上指名读,评议读得是否正确。

  2、写出同偏旁的字。

  3、评说同偏旁的字有什么规律或特点。

  三、教学第三题。

  1、写好品字形结构的字,要放好上面半部分。例:森。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

  2、练*书写“晶、众”,评议。

  3、指导写好上下结构的字。

  四、教学第四题。

  1、写出意思相反的词。

  2、反馈、校对。

  五、教学第五题。

  1、比一比,说说你发现上面一排和下面一排有什么规律。

  2、口头组词。

  3、选择一个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第六题的对话,初步懂得眉毛的作用。

  2、看图说祝贺的话,并能写下来。懂得对人有礼貌,*时会说祝贺的话。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六题。

  1、学生自由朗读。

  2、抽四个学生分角色朗读。

  3、小小组分角色朗读。

  4、讨论丁丁、青青、冬冬和**的话,谁说得对,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二、教学第七题。

  1、看图逐幅想象说祝贺的话,鼓励多种说法。

  2、根同桌说一说。

  3、写下来,交流评议。


《练*三》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6)

——《练*2》教学设计范文5份

  《练*2》教学设计 1

  一.教材分析:

  本次练*共安排了五个版块,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写好铅笔字和做做说说。

  学用字词句,主要用来《复*汉语拼音字母表》。读读背背分为读背成语和三字经,主要讲述时间过得快和教育学生要勤奋学*。口语交际要求学生在日常交际活动中,学*有礼貌地提出请求,学*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的本领。写好铅笔字是练写左右结构的字。做做说说,是集观察.思维.表达与绘画为一体的综合性学*题,这种练*能促进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使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

  二.教学要求:

  1.熟记汉语拼音的大写字母。

  2.学*有礼貌地提出请求。

  3.练*写左右结构的字。

  4.观察一下大自然有哪些变化,将自己找到的秋天画下来或写下来,在小组里交流。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学*有礼貌地提出请求。

  2.将自己找到的秋天画下来或写下来。

  四.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汉语拼音字母表》。

  2.读读背背,能背出成语及《三字经》中部分练*。

  教学设计:

  一.审题

  二.出示字母表

  1.请小朋友找出模样儿差不多(大)的字母。

  2.学生把字母卡片归类(认读)

  O―Q U―V E―F C―G

  3.游戏

  小组为单位,把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组成朋友。

  问:我是大A,我的朋友在哪里?

  答:我是小A,你的朋友在这里。

  4.有顺序地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

  一人背三人听

  按音序排列字母

  T. G. E. A. Q按音序排列,应当是 。

  三.读读背背

  1.看图,你看到了什么?

  形容时间很快的成语有:

  日月如梭:日月像梭一样来来往往,形容光阴飞驰。

  光阴似箭:比喻时间如射出去的箭一样飞快。

  寒来暑往:寒(冬季),暑(夏季)

  比喻一年内季节的交替,时间的流逝。

  星移物换:星辰移动,景物改变。形容时序世事的变化。

  2.《三字经》全用三言,句短而易读,符合儿童阅读*惯,而且它用典多,知识性强,把各方面知识很好地综合在一起,被誉为“千古一奇书”,“袖里通鉴纲目”。

  3.认读: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4.理解:蚕可以吐丝,蜜蜂可以酿蜜,它们是那么勤劳。人如果不勤奋学*,那不如这些动物。/article/

  四.作业

  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和读读背背。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教学设计:

  一.复*写字要求

  横*竖直,撇尖捺角,左窄右宽,上紧下松。

  二.指导

  1.认读“动.散.都”3个字。

  2.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动.散:左右均等。

  都:写左边时,要向中间靠紧一些。

  3.指导书写“动”。

  出示范写,观察起笔与收笔。

  “撇”从右上格起笔撇向左下格。

  “散”的第五笔“竖”不是撇。

  “都”注意第四笔的“撇”要稍长一些。

  三.学生描红,临写。

  四.作业:完成*字册。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学会请求,学*有礼貌地提出请求,学会文明礼貌地与人沟通。

  教学设计:

  一.出示图片,让学生自由说图中的内容。

  二.师:李春燕是个非常有礼貌的孩子,她在请求奶奶把电视机的声音调低些,该怎样说呢?

  讨论,学生总结。

  1.提出的请求要合理,可行。

  2.提出请求要有礼貌。

  3.请求的内容要清楚明白。

  三.同桌互相配合表演练*,教师巡视查看。

  四.请同学上台表演,评议。

  五.生活中,你也有向别人请求的事吗?你是怎么做的?

  1.学生讨论。

  2.上台表演生活中请求的过程。

  六.作业

  课间在教室内,同学间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请 对不起 好吗……

  第四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巩固练*,强化字词练*,能辨析形*字。

  2.观察秋天的大自然有哪些变化。

  教学设计;

  一.按字母表顺序写出相应的小写字母。

  B F M N Y H T W E I L

  二.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停船(tin ting) 城楼(chen cheng) 枫叶(feng fen)

  瞄准(zun zhun) 菱藕(lin ling) 烟火(yan yang)

  三.比一比,再组词。/sjbwz/

  夕( ) 匹( ) 炮( ) 歌( )

  多( ) 四( ) 抱( ) 哥( )

  川( ) 破( ) 采( ) 禾( )

  州( ) 波( ) 彩( ) 和( )

  四.找样子,写句子。

  例:迎春花开了。梅花开了。

  迎春花和梅花都开了。

  1.马明是三好学生。王松是三好学生。

  2.小汽车开走了。大卡车开走了。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

  练*册第九页。

  六.教学做做说说

  1.观察书上插图,说说哪些地方表明秋天到了。

  (如:树叶变黄飘落;路边开了菊花;大雁南飞。)

  2.带领小朋友到小公园里观察秋天。

  在小公园里找一些秋天的东西(特点)

  交流自己的见闻。

  3.用彩笔把秋天画下来,作品在软木墙报上展览。

  4.用几句话把见到的秋天写下来。

  《练*2》教学设计 2

  一、教学要求:

  1、学用字词句:读描写春天的句子,感受春天的美好;找同偏旁的字并说说偏旁的意义作用,了解形声字构字的巧妙,感受汉字的结构美,提高识字兴趣与能力。

  2、写铅笔字,认识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

  3、读读背背:熟读识记四个描绘春光的成语,体会成语的韵律美,画面美,背诵两则谚语,教育学生爱惜光阴,鼓励学生背诵有意义的谚语,

  4、综合性学*:结合“三八”节,作一张贺卡,写上一句话,让学生在“做”“写”“问”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好的学**惯和自主探索精神。

  5、口语交际:观察图画,展开想象,当众介绍春天的美景,意思要明确,语言要规范,并能做到目中有“人”。

  二、教学准备:

  之前组织学生去春游。

  三、教学时间:

  四教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学*“学用字词句”。

  学用字词句:读描写春天的句子,感受春天的美好;找同偏旁的字并说说偏旁的意义作用,了解形声字构字的巧妙,感受汉字的结构美,提高识字兴趣与能力。

  二、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师:前两天,我们去春游,你能看到了什么?

  2、(出示挂图)图上的小朋友可聪明了,他们不仅游览了春天的美景,还在游玩中学了许多知识。想知道他们都学了什么?做了些什么?

  (二)读描写春天的句子

  1、出示句子,谁来读?

  2、学生自由练读短文。

  要求:碰到不认识的字多拼读。

  3、检查自读短文。

  4、练*感情朗读。

  5、师生共同朗读。

  (三)找同偏旁的字并说说偏旁的意义作用。

  1、你们读了这段话,发现了什么?

  2、学生找出同偏旁的字。

  3、师:为什么有相同的偏旁?

  分别讲述“草字头、虫字旁、足字旁”的意义作用。

  (四)仿照例句说句子。

  1、前阶段,我们去春游,你们能说说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吗?

  2、学生仿照文中的句子说话。

  燕子在————————————。

  小羊在————————————。

  麻雀在————————————。

  ——————在—————————。

  (五)总结

  师生同唱《春天在哪里》。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学*写好“铅笔字”和“读读背背”。

  认识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

  熟读识记四个描绘春光的成语,体会成语的韵律美,画面美,背诵两则谚语,教育学生爱惜光阴,鼓励学生背诵有意义的谚语。

  二、教学准备:

  田字格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练*2。

  (二)教学铅笔字

  1、审题。

  讲清题目的要求:

  1、本课是进行描红、仿影。审题。

  (1)练读题目。

  (2)引导与上题比较,明确写字要求。

  2、指导描红。

  (1)出示卡片,让学生读“杏、笑、春”三个字,说说笔顺。

  (2)让学生说说写好这三个字感到最困难的地方。

  (3)教师示范撇捺的写法。

  3、学生按要求练*描红。

  教师个别辅导,注意保持教室安静,让学生静心写字,及时纠正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4、指导仿影、临写。

  (1)引导学生逐一分析“杏、笑、春”的间架结构。

  (2)教师示范写“杏、笑、春”。

  5、跟随教师的示范,学生分别仿影、临写。教师行间巡视指导,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6、反馈。

  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矫正练*。

  (三)读读背背(成语)

  1、师:春天来到了,我们的校园里,多漂亮呀?谁来夸夸我们的校园?

  2、教师小结,引出四个成语。

  3、教师范读成语歌,学生感受其韵律美、意蕴美,激发学生朗读、背诵成语歌的兴趣。

  4、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背。

  5、检查反馈。

  指名背,评议纠正。

  集体齐背。

  (四)读读背背(谚语)

  1、谈话:春天是多么美好,它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做些什么呢?你有什么打算呢?

  2、学生讲述。

  3、揭示第一则谚语:

  意思:一天要在早晨就定好计划,多做工作;一年要在春天就早定好计划,多做工作。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任何事,开头最重要,要抓早,不能浪费时间。

  4、读背第一则谚语。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导试读,指导读出正确的停顿、逻辑重音。

  (3)学生练*背诵,并指定试背,分组比赛背。

  5、小结:这句话很简单,但却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我们把这样的话叫谚语。

  ? ? ? 6、学生借助拼音、插图自读自背第二则谚语。

  7、检查读背情况。

  (1)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在什么时候干什么?

  (2)指名试背第二则谚语。

  (3)说说读了这则谚语,你明白了什么?

  (4)多种形式检查背诵。

  8、课外延伸:

  像这样的谚语还有很多很多,课后同学们可以收集、背诵。

  第三课时

  一、教学要求:

  学*想想做做。

  综合性学*:结合“三八”节,作一张贺卡,写上一句话,让学生在“做”“写”“问”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好的学**惯和自主探索精神。

  二、教学准备:

  课程表

  三、教学过程:

  (一)激情激趣,揭示要求

  1、激情激趣

  过几天,就是3月8好,那是什么节日?

  你爱你的妈妈吗?为什么?妈妈的节日就要到了,你准备用什么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呢?

  刚才大家的想法都非常的好,其中做一张贺卡送给妈妈这个想法太好了,妈妈收到这份礼物一定又惊又骄傲,她觉得自己的孩子不仅孝顺还能干。

  2、揭示要求。

  这节课我们每个同学都来自己动手制作一张贺卡送给我们的妈妈,让我们每个人的妈妈都得到一份惊喜好不好?

  (二)适当指导,自主制作

  1、引导学生构思,设计自己的贺卡。

  你打算把这张贺卡做成什么形状?

  贺卡上加上什么样的图案?用笔画还是彩纸贴?

  里面写上一句什么祝贺的话送给妈妈?

  2、学生自主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成果,体验喜悦。

  1、贺卡集中摆放,同学们集体观看。

  2、夸一夸自己的贺卡。

  3、夸一夸同学们的贺卡中你最喜欢的一张。

  (四)结束整理

  1、收拾好制作工具,清理制作中的纸屑等。

  2、“三八”节将贺卡送给妈妈。

  第四课时

  一、教学要求:

  口语交际:观察图画,展开想象,当众介绍春天的美景,意思要明确,语言要规范,并能做到目中有“人”。

  二、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1、出示图画,谈话揭题。

  看,图上的小朋友多快乐,因为他们正在找春天呢!让我们把自己当成图中的小朋友,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去找春天,好吗?(板书:春天来了)

  2、出示说话提示,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二)指导看图

  1、指导有顺序地观察。

  春天无处不在,我们该从什么地方开始找?按什么顺序找?

  按先上后下,先*后远的顺序说说图上*处画了哪些景物?远处画了哪些景物?

  2、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加上拼音的方式板书,按下列顺序排好:

  燕子柳树桃树-―――――

  孩子春笋小草――――――

  蓝天白云麦苗――――――

  (三)指导说话

  1、指导学生说好开头的第一句话。

  2、指导学生按板书的顺序逐一说好每一种景物。

  3、指导说一句结束的话。

  4、指导将整个内容连起来说,可发挥想象说图中没有的景物。

  (四)当众练说

  1、分小组交流。

  2、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

  谁讲的好,就奖给小红花。

  《练*2》教学设计 3

  教学目的:

  1、积累关于生活感悟的名言;

  2、学*、感悟何其芳的歌颂生活、建设生活、享受生活的诗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在锻炼孩子们口语交际的同时,通过设计快乐指数的调查问卷,了解孩子的快乐指数,从而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快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孩子的感悟能力、交际能力、写作能力。

  教学具准备:有关何其芳的诗、口语交际、写作方面的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师:谁能举出几个关于生活感悟的名言?

  生开始举例,交流。

  师:书上也给我们列举了例子,看看那个是你熟悉的,有哪个你又不知道?

  生:交流名言。

  设计意图:交流名言,提高学生的积累过程,为学生的写作、语文知识的积累准备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学*能力。

  2、学*《生活是多么广阔》

  师:谁读过何其芳的诗歌?

  生交流自己积累的有关何其芳的诗,在交流时,畅谈自己的感受。

  师出示书上的《生活是多么广阔》,引导学生读。

  生:在读中感悟作者歌颂生活、享受生活的情怀,抒发作者对新生活和对未来的信心。

  师生配乐朗读,使诗的主题升华,激发学生的共鸣。

  设计意图:在交流何其芳的诗中读、感悟,反复这样,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二、作业

  读、背“我的采蜜集”“《生活是多么广阔》这首诗。”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一个人怎样才能获得快乐?用你认为最合适的词语表达出来。

  生:开始谈自己是否快乐的情况。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调查问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并把调查报告写好。

  生:小组内做调查并写报告。

  生:汇报统计好的调查数据。

  全班交流本次活动带来的思考。

  板书课题:快乐的源泉

  设计意图:在谈话中导入,激发学生的话题,不仅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还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可谓教育和锻炼并进。

  2、讨论交流。

  师生共交流本次活动带来的思考。

  提出交流的要求:(1)快乐的指数不高的原因是什么?(2)今后要采取哪些措施?(3)当你无力改变周围的环境或别人时怎样能够获得快乐呢?

  3、总结方法。

  让学生到谈自己快乐的事例,并谈出自己的理由。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总结出好的、合适的方法解决本次交流的问题,达到本次交流的教学目的及重点。)

  二、总结。

  第三、四课时 我的小笔头

  《令人难忘的事》教学设计

  一、听我说内容。

  生活中常常遇见这样那样的事,有时让你欢愉,有时让你痛苦,有时让你消沉,有时让你充满信心……选择一件令你难忘的事,完成一篇*作。

  提问:你遇见过什么样的事?

  生:交流讲述自己难忘的事。

  师:同学们经历的事情很多,可以回忆童年趣事,也可以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情趣,引导学生再现美好的事物,或许是带来快乐的一部书籍,或许是体验成功的一次竞赛,或是让人心旷神怡的一处美景。

  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举例来说明。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激发学生的灵感,使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往事,为下一步的准备素材作铺垫。)

  二、一起读要求。

  想不想写一写令你难忘的事?一起读读本次*作的要求吧。

  1、令人难忘的事。

  2、题目要有新意。

  3、要把事情写具体,细腻。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出真实生活写照,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4、认真修改*作。

  (设计意图:先出示写作要求,让学生对本次*作目的有一个全面了解,为打草稿做到心中有数。)

  三、帮你快构思。

  1、抓典型事例

  2、抓特点,生动描述。

  3、积极交流,认真修改。

  四、例文引航。

  读几篇例文,拓展学生的思路。

  板书设计:令你难忘的事

  1、抓典型人物或事例

  2、抓特点,生动描述。

  3、积极交流,认真修改。

  《令你难忘的事》*作讲评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作文讲评,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好作文的标准是什么,并会运用标准对照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重点:会运用标准对照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难点:运用修改作文的具体方法修改自己的*作,评议他人的作文。

  过程:

  导入:

  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作文讲评课。上次我们写的《令你难忘的事》*作,班上优良差各等文都有。老师从大家的*作中选出三篇。我们以这三篇作文为例,大家进行讨论评议。

  一、回顾奠基础

  1、《令你难忘的事》这篇*作要求是什么?

  2、什么样的作文是好作文?换句话说好作文的标准是什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说,教师适时板书好作文的标准)

  二、评议再提高

  (教师先将要评议的作文印好,人手一份)

  1、先评优秀*作

  (一)先让优秀*作的主人读*作,其他同学边看边听并且用好作文的标准来衡量。

  (二)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小组代表归纳全班评议的意见班上交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把作文的优点说尽,并指出不足)

  2、再评议中差作文

  (一)教师从这篇*作中选一段话出示在大屏幕上。

  对这段话表达不具体和语句有毛病的地方让学生修改。

  (二)教师再从差的*作中选一段话也出示在大屏幕上。

  对这段话表达意思不清楚和用词不准确的地方让学生修改。

  3、综合以上好中差的*作的对比分析,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这次作文中的成绩和存在问题

  三、修改再创新:按修改*作要领修改自己的*作

  四、总结

  今天我们这节讲评课上得非常好,使我们师生深受教育。这不仅是一节作文讲评课,也是一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其实,作文和做人是一致的,有了高的认识,好的行为才能写出好的作文。

  《练*2》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能区别并正确读出前后鼻韵母,能给多音字“冲、宁、担、背”按读音组词;能写出“盼头、精心”的近义词;能区别“建”与“键”的字形、字义和用法。

  2、能仿照例子把句子写具体;能给课文有关人物说的话加上冒号和引号。

  3、能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指导学生比较上下两行注音的字,在读音上有什么异同。

  2、让学生先上下行对应一组一组地练*拼读,体会前后鼻音的不同读法,再分上下行归类拼读,强化前后鼻韵母的不同。

  3、把词语打乱,让学生独立辨析,正确读出。

  二、教学第二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

  三、教学第三题

  参考答案:奔头、希望用心、细心

  四、教学第四题

  1、读一读。

  2、抄一抄。

  3、另行组词、造句。

  五、教学第五题

  1、复*有关冒号、引号的知识,知道它们的使用方法。

  2、独立完成。

  3、校对纠正。

  六、教学第六题

  1、学*例句,说说第一、二句有什么不同。

  2、学*后两句,说说可以在哪些地方加上修饰语。

  3、练*。

  七、教学第七题

  1、读一读各句。

  2、想一想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

  3、排一排。

  4、再次读一读。

  5、交流、反馈。

  八、完成作业

  《练*2》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音节,读拼音写出汉字。

  2、能区别同音字、形*字,并组成词语。

  3、根据例句把句子写具体,会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能看图把每幅图意补写完整。

  重点:

  音*字、形*字的比较练*,懂得如何把句子写具体以及怎样修改错句。

  难点:

  修改错句和看图补写句子。

  教学时间:二教时

  第一教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拼读音节,读拼音写出汉字。

  2、能区别同音字、形*字,并组成词语。

  3、根据例句把句子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读拼音写字

  1、自己拼读音节,指名拼,评议正音

  2、填写,

  3、指名板书,校对

  4、同桌批改

  二、区别形*字、同音字

1、自由说说每组两个字在音形义上有哪些不同,哪些相同或相*。

  2、给每个字口头组词

  3、划去不能搭配的字

  4、校对

  三、比一比,在组词

  1、自己比较每组字的相同点、不同点

  2、反馈,得出结论:

  下面一行字是上面一行字加偏旁而来的,说说这个偏旁与字的意思有什么联系?

  3、口头组词

  4、书面完成,同桌交换批改。

  四、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1、读例句,比较句子,你认为哪一句写得好?好在哪里?具体在哪里?。

  2、指名说,

  3、口头填空,自由说――指名说,评议

  4、书面完成

  5、小结:我们把句子写具体可以在“什么”的前面加上“怎么样”的词语。

  五、作业:

  作业1――4

  第二教时

  课时目标:

  1、会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2、能看图把每幅图意补写完整

  教学过程

  一、复*:

  听写本单元词语

  二、读一读,把句子写下来

  1、读第一句,理解题意

  明白每一行都是按字――词――句的顺序排列的

  2、学*第一句

  a、读一读

  b、说说“明亮”是有哪几个字组成的,“明亮”是什么意思?它在句子中说明什么?

  c、抄写第一句。

  3、按学*第一句的方法学*二、三句。

  三、说说下面几句话错在哪里,改正后写下来

  1、读三句话,想想错在哪里

  2、指名说,错在哪里,为什么是错的,正确的应该怎么说?

  3、反馈:

  第一句:把“春天”改成“夏天”,或把“荷花”改成“桃花”

  第二句:删去“和白杨树”,在“梨树”前加个“和”

  第三句:删去“月亮和”

  4、书面完成

  四、看图,把每幅图下面的话补写完整

  1、读题,了解题意,明确要求

  2、仔细看图,看懂图意

  3、想想每句话应补写什么,才能连成一段完整的话。

  4、补写

  地方飞过海酿母菌,没,那么点忐忑后飞过海发挥

  5、交流反馈

  五、作业:

  作业本作业5――7


《练*三》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7)

——《练*6》教学设计范本5份

  《练*6》教学设计 1

  【教学要求】

  1、学*和巩固逗号,句号,冒号,引号的用法,并学**尔德对待标点这样的“小事”严肃认真的态度。

  2、练*书写呈三角形的字,注意上紧下松的要点。

  3、背诵八个成语和古今贤文。

  4、按要求调查、填表,然后向大家口头汇报调查结果,并说说对学校今后绿化的建议。

  5、学写毛笔字——横折斜钩、横折弯钩。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用字词句——第一题。

  1、审题。

  (1)学生自由读题,弄清题目要求。

  (2)师生明确题意。

  2、让学生默读小故事,并请学生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3、学生试着读读没有加标点的短文,然后交流读没有标点文章的感受。

  4、出示一首标点歌:

  标点符号很重要,组成文章不可少。

  该用哪种小符号,都要认真来思考。

  意思未完用逗号,一句完了用句号。

  喜怒哀乐感叹号,提出问题用问号。

  并列词语用顿号,并列分句用分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对话引用加引号。

  书文名称要标明,前后加上书名号。

  有些意思要省略,可以加上省略号。

  标点符号用准确,文章清楚都称好。

  5、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和儿歌,回顾逗号,句号,冒号,引号的用法。

  6、师生小结加标点的方法:先给文章断句,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停顿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7、学生按照方法逐段给短文加上标点。

  8、学生自由读读加上了标点的故事,感受语气,集体交流如何加标点。

  9、练*读出感情,齐读小故事。

  10、学生谈读了故事的启发、收获。

  二学用字词句——第二题。

  1、出示三个字:未、允、夹。学生读字,观察字型。

  2、学生说说三个字的共同之处。(独体子,外形上呈三角形。)

  3、观察例字,发现这类汉字的书写要点——上紧下松。

  4、教师范写:夹。

  5、学生描红、临帖,感受书写的技巧。教师巡视指导。

  6、反馈:同座互相欣赏书写成果。互评和自评相结合。

  7、再找找这种字型的其它字,练*书写。

  第二课时

  一读读背背——成语。

  1、学生自由认读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问老师。

  2、检查成语的读音。重点指导读准:妄、蠢、厉

  3、集体交流,弄懂成语的含义。(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原有经验或查词典谈自己的理解。)

  (1)坐观成败:指对于别人的成功或失败采取旁观的态度。

  (2)按兵不动:是军队暂时不行动,等待时机,现也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

  (3)轻举妄动:妄,盲目。指不经过慎重考虑,盲目行动。

  (4)操之过急:办事过于急躁。

  4、学生再次认真读成语歌,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每排两个成语意思相*,可以连用;每行后一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动”;成语的意思都和打仗有关;有些成语出自历史典故。)

  5、练*背诵。

  (1)根据以上发现,自己练*背诵。(边记边想)

  (2)同桌互相背诵。

  (3)指名背、集体背。

  6、拓展练*:让学生说说其他关于战争的成语,扩充积累。

  二读读背背——古今贤文。

  1、回忆已经背诵过的古今贤文,集体背诵。

  2、学生自由读古今贤文,扫清字词障碍。

  3、逐句交流、理解,获得启示。

  (1)小组学*:在小组里,每人读一句,说说理解,互相补充。

  (2)指名读自己能读懂的句子,说感受,再齐读。

  (3)反复读,加深理解。

  (4)说说这些句子都是写什么的。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4、练*背诵——开展背诵竞赛。

  第三课时

  一想想做做。

  1、复*古今贤文《环保篇》,学生齐背。

  2、由环保的话题引入新课:学生谈谈自己对环保的认识及其重要性。

  3、了解表格要求。

  (1)学生认真看看所需填写的表格,弄清要填的内容。

  (2)根据内容讨论:我们需要做哪些调查工作。

  (3)分小组,明确分工及注意事项,合作完成调查任务。

  4、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进行调查,作好记录。

  5、集体交流,各自汇报调查结果。(汇报时,帮助学生弄清什么是落叶树及落叶树的种类;什么是常青树及其种类。)

  6、讨论:结合调查结果,说说对学校今后绿化的建议。

  (可以引导学生从花草树木的种类及种植的位置等方面考虑。)

  7、将建议可行化:小组合作,会画的,会写的,分工合作,完成一份可行的校园绿化建议。8、评选最佳建议。(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第四课时

  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毛笔字的重点是写好两个笔画“横折斜钩”“横折弯钩”。

  2、指导。

  (1)指导学生仔细读帖,分析“风”“九”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讲解要领边示范书写“横折斜钩”“横折弯钩”。

  3、练*。

  学生临摹,教师巡视,特别注意写字有困难的学生,并及时帮助。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行纠正。

  《练*6》教学设计 2

  1、用钢笔描红;

  2、认识繁体字;

  3、选词填空;

  4、照样子写句;

  5、熟记成语;

  6、读背古诗《望岳》

  7、说话:漫话奇思妙想

  8、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难点:目标中的.3、4、5(重点)

  目标中的7(难点)

  主要板书计划:

  奇思妙想

  发现的源泉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完成练*一~五

  口语交际:说说奇思妙想

  课外:收奇思妙想写在日记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用钢笔描红;

  认识繁体字;

  选词填空;

  照样子写句;

  熟记成语;: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复*描红要求

  2、指导描红

  3、描红

  4、反馈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读对照,认识繁体字

  3、同桌互读

  4、指名朗读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明确要求(选词填空)

  2、学生自读

  3、交流反馈

  四、教学第四题

  1、审题明确要求(照样子写句)

  2、例句指导,例句:”几乎不假思索地”(说)写清了说时的神情。

  3、学生照例写句子。

  4、反馈交流。

  五、教学第五题

  1、审题明确要求(熟记成语)

  2、让学生反复读

  3、熟读记忆并说说成语大体意思。

  六、作业:

  练*3、4做在2号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说话:漫话奇思妙想

  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1、审题明确要求(口语交际:漫话奇思妙想);

  2、说说”奇思妙想”有什么意义;

  3、在小组里全合作说说自己的奇思妙想;

  4、在班上交流奇思妙想;

  5、鼓励收奇思妙想写在日记里。

  《练*6》教学设计 3

  一、教材分析

  本次练*共有6道题,分别进行了字、词、句、阅读的训练。 第1、 2两题是字的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生通过辨析音形相*、意思不同、易混淆的字,正确地连字组词,认识一字多义的现象,依据不同语言环境给多义字据词定义。这样的训练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对于基础好的班级,教师可以更加放手一些,侧重规律的指导。 第3、4、5题是词句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正确辨析意思相*、使用时极易混淆的词,找出它们的不同点,选词填空,遣词造句,按例句揭示的规律,用把表示时间的状语提前的方法改写句子。懂得省略号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作用。选词填空虽然常练,但仍应重视,因为这是学生经常遇到且经常不能把握的学*内容。后两题是本册新知识点,应该学扎实。 第6题是阅读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生通过读短文,回答问题,用连接问题答案的方法归纳短文主要内容的能力。这是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

  二、教学目标

  1、 会区别8组形*、音*字的字义和用法。给热字据词定义。 2、 会区别2组近义词的意义,选词填空,并用带点的词造句。 3、 学会把表示时间的状语提到句子的前面,仿写句子;懂得省略号的三种用法。 4、 会把问题的答案连起来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用连接问题答案的方法,归纳短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会给热字据词定义;恰当地组织语文字、连接问题的答案,归纳短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准备:

  《新华字典》,投影仪,小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 教学目标 指导并完成5、6题。

  (二) 教学过程

  1指导练*第5题。

  (1) 教师指点。举例说明少略号的三种用法。例子可在关关课文中找。

  (2) 学生练*。先读读省略号的三种用法和3个句子,根据教师举例指点的方法完成作业,在括号里写上省略号3种用法的序号。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在学过的课文里再找一些带有省略号的句子,分别标明省略号的作用。

  (3) 交流反馈,小卡片出示正确答案。

  2指导练*第6题。

  (1) 说说题目的意思。明确这个题目是要通过读短文,回答问题,学会连接问题的答案归纳短文的主要内容。

  (2) 一读课文,完成第(1)题。让学生先带着这个问题分别用 划出可用以回答谢①、②两个问题的语句,然后做作业。

  (3) 再读课文,先想想第(1)题两个小题的答案,再试着连接组织语句(可以用语句连接法和词语组接法分别试着说说),完成第(2)题作业。

  (4) 交流反馈。

  通过评讲,出示正确答案:

  (1)①朱老师的眼睛双眼皮儿、乌黑的眼珠又圆又大,有时还会说话。②我回答提问大心慌时,朱老师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看了朱老师的眼睛,我胆子大了,说话声音也响了。

  (2)朱老师的眼睛有时会说话,我回答提头号心慌时,她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使我胆子大了,说话声音也响了。 (3) 爱动脑筋的同学可以思考一下,第(1)题的两个问题是根据什么提出来的呢?所以,我们还要学会提问这样才能真正掌屋整理问题答案归纳主要内容这一方法。

  《练*6》教学设计 4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惯。在教学中就要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出发,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探究了每个词语不同读音的意思,从而提高学生学*词语、运用词语的效果,拓展了学生学*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教学目标:

  1、认识倒顺词的特点,明白倒顺词的意思有的不同,有的相同。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文,熟读成诵。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文的意思,读出诗的节奏。

  3、写好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口语交际,锻炼听话能力、复述能力、讲述能力等。

  5、学写毛笔字。教学重点认识倒顺词的特点,明白倒顺词的意思有的不同,有的相同。教学难点:练*口语交际,锻炼听话能力、复述能力、讲述能力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语文与生活

  1、学生两人一组分角色朗读相声片段 请大家打开课本,读读相声片段。 了解倒顺词的特点。

  2、积累与整合自由读六组词语指名读,说一说这六个词语的意思是否相同归纳一下:演讲讲演、样式式样、代替替代的意思相同,另外三组的意思不同。明白倒顺词的意思有的不同,有的相同。让学生再举出意思相同、意思不同的例子。

  3、应用与拓展 根据上面补充的内容,练*把补充的倒顺词,加入到相声片段里续说。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蕴藏着无穷的知识,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处处留意生活,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二、诵读与欣赏这是汉高祖刘邦在称帝后第七年返回故乡时所作,刘邦作为马上得天下的开国君主,《大风歌》正是他英雄本色的`显露。自由读范读,注意诗歌的停顿指名读,读出诗的节奏理解诗歌的内容讲解:兮是古时候表示语气的词,相当于现在的啊自由练读,小组合作,边读边体会诗歌的抑扬顿挫,做到熟读成诵。全班朗读比赛集体评议、交流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感情三、写好钢笔字本次练*的内容是《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中的一句话学生练*有感情朗读,激发学生描练兴趣。让学生整体观察、欣赏、感知这几行字提示注意点:要从字的布局、大小、形状去观察、揣摩,感受匀称美。指导学生按行书的运笔方法描练评议:同桌互相比一比,哪个描练的字漂亮。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我喜欢的一句名言

  (一)谈话导入 我们在*时的阅读中学*了不少名言。可以互相交流一下,你最喜欢哪句名言?这句名言给了你哪些启发?

  (二)学生讨论交流 师创设情境。

  1、 学生讨论交流。小组讨论交流。

  2、 引导学生观察书中插图。

  3、 指生交流,并说出自己从这则名言中所受的教益和启示。

  4、 学生评议。

  5、 师总结。

  (三)指导学生做书签。 适当加一些图案,起到一个美化作用。

  (四)总结。

  二、学写毛笔字本次练*写左右结构、中间大或中间小的字,例字是撒、鞭。讲解:这类字比较特殊,属于左窄右宽型,右边实际上又是左右结构,*时我们都把这类字分为左中或结构。学生练写

  《练*6》教学设计 5

  1、 能熟练地拼读音节,并写出相应的词语。

  2、 能区别形*字;能正确地搭配指定的词语。

  3、 能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能用必将和各种各样多得数也数不清造句。

  4、 能给古诗填写诗句。

  5、 能阅读用并列段式写的一段话,说出短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电的用处的。

  二、教学过程

  1、 教学第一题

  答案:翻(滚)、(巨)石、富(饶)、海(滩)、威(武)、山(崖)。

  2、 教学第二题

  先让学生读准字音,再让学生说说上下两个字的`区别在哪里,打算怎么样记住他们。

  3、 教学第三题

  正确地搭配词语,训练学生的预感。

  A、 自己做练*

  B、 师生一起分析答案

  4、 教学第四题

  要求补充的内容要合乎情理。

  5、 教学第五题

  A、必将是指事物一定将要怎样发展变化。

  B、用各种各样多得数也数不清造句时,要注意句子所叙述的事物是各种各样的,而数量上又是多得数也数不清的。

  6、 教学第六题

  要求为两首古诗补写上第2、4句。

  7、 教学第七题

  让学生运用本单元学到的读懂并列段式段落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