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设计 (菁华6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设计

物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分解的含义。并能够根据力的效果分解力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力的分解,会用力的分解的方法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观察、实验能力;以及利用身边材料自己制作实验器材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经历力的分解概念和规律的学*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研究过程中的作用。

  2、通过经历力的分解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了解物理规律与数学规律之间存在和谐美,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

  3、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能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培养团队精神。

  设计意图

  为什么要实施力的分解?如何依据力的作用效果实施分解?这既是本课节教学的内容,更是该课节教学的重心!很多交换四认为只要教会学生正交分解就可以了,而根据力的效果分解没有必要,所以觉得这一节根本不需要教。其实本节内容是一个很好的科学探究的材料。本人对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如下:受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的启发,按照伽利略探究的思路:“猜想――验证”,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的猜想――实验探究得出力的分解遵循*行四边形定则,让学生通过实验自己探究出把一个理分解应该根据力的效果来分解。同时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本节课通过自己挖掘生活中的很多材料,设计了一些很有趣而且效果非常好实验让学生动手做,亲身去体验和发现力的分解应该根据什么来分解。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做实验并不是一定要有专门的实验室,实验的条件完全可以自己去创造,从而激发学生做实验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 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实验】“四两拨千斤”

  (两位大力气男同学分别用双手拉住绳子两端,一位女生在绳子中间只用小手一拉就把两位男生拉动了)

  二. 通过演示实验引入“力的分解”的概念

  【演示实验】在墙上固定一个松紧绳(带有两个细绳套),教师用一个力把它拉到一个确定点,然后请两个学生合作把它拉到确定点。

  得出“力的分解”的定义

  三.探究“力的分解”方法:

  探究一:力的分解遵循什么定则?

  结合伽利略探究的思路:

  问题-猜想-逻辑(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请学生猜想

  请学生逻辑推理: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所以它们遵从同样的规律

  请学生实验验证(思考:如何验证?)

  利用上面的演示实验的器材,请一位同学用一个绳套把结点拉到一定点O,记下力的大小和方向;而另一位同学用两个力把结点也拉到O,记下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验证*行四边形定则。

  得出结论:力的分解遵循*行四边形定则

  探究二:在实际问题中,一个已知力究竟要怎样分解?

  请学生思考:一个力可以分解成怎样的两个力?分解的结果是否唯一?有多少种可能性?(根据一条对角线可以做无数个*行四边形,所以有无数解)

  请学生思考:那在实际问题中,一个已知力究竟要怎样分解呢?

  通过课堂一开始的实验启发学生:为什么一个人可以拉动两个人,她的一个力从效果上来说可以分解成两个沿着绳子的拉力从而把两个人拉动。因此我们在实际问题中应该根据力的效果来分解已知力。

  探究三:如何确定一个力产生的实际效果?

  实例1、在斜面上的物块所受的重力的分解

  学生猜想:斜面上物体的重力会有哪些效果?

  实验验证:用海绵铺在斜面上和挡板侧面,把比较重的物块压在上面可以明显看到海绵发生的形变,这就是重力作用的效果

  根据实验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就可以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

  根据*行四边形定则通过计算可以求出两个分力的大小

  总结:力分解的步骤:

  1、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2、据力的作用效果定分力的方向;(画两个分力的方向)

  3、用*行四边形定则定分力的大小;(把力F作为对角线,画*行四边形得分力)

  拓展引申:为什么高大的桥要建造引桥,为什么公园的溜溜板要倾角很大?

  实例2、三角支架上的力的分解

  学生猜想:物体对绳的拉力会有什么效果?

  实验一:用橡皮筋、铅笔、绳套、钩码为器材做学生实验自己体会(学生每人一套器材,人人动手实验)

  实验二:两名同学相互合作,一人一手叉腰,另一同学在肘部用力下拉去体会力的效果,然后两人互换

  实验三:观看视频(在支架与竖直墙相连处用橡皮膜展示力的效果)

  拓展引申:如果上方细绳与水*杆的夹角变小,两个分力大小如何变?

  实验验证:(自制教具:用一个拐杖,没有拐的一端系上很宽的橡皮筋,同时那一端掉着一个3千克的铅球,有拐的一端让学生顶在腰间,慢慢减小橡皮筋与拐杖之间的夹角,会发现学生手臂上越来越吃力,同时腰间感觉越来越难受,)请一位同学做演示实验去体会。

  探究四:合力一定,两个分力随它们之间的夹角变化如何变化?

  学生猜想:

  实验验证:用一根绳中间吊一铅球,然后把两个绳的端点距离逐渐拉大,最后会发现绳子拉断,说明分力是逐渐变大的。请学生上讲台亲自实践,其他同学观察分析。

  请同学解释一开始的实验,为什么“四两可以拨千斤”?

  拓展引申:请同学们思考,我们自己可不可以自制一个专门用来测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的一个仪器呢?应该如何制造?

  课后探究:一个已知力分解成两个力,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结果有多少种?

  教学反思:

  执教完该课节后感到最大的成功就是如何围绕体验性探究实验做好了精心的设计,不仅有利于学*任务的推进,更主要是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分化起到了有效的化解。这就让学生明白实验对物理的重要性,同时也知道要自己创造条件去探究物理世界中很多未知的奇妙的东西。真正明白了物理就在生活中,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非常有益的。觉得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受上课时间的限制,这些实验都是老师课前准备好的,如果能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设计,亲历那设计的过程,这样就更加有意义,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更加有益。

物理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和单位;

  2.能利用电功率的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3.能结合实际,说出用电器多铭牌上额定电压、额定功率所表示的含义,能区别额定电压与实际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4.知道千瓦时的来历,会把千瓦时和焦耳相互换算。

  (二)过程与方法

  会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用电器的功率。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不同用电器的额定功率,知道用电器在待机时也要消耗电能,形成节约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学生往往会误认为用电器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多,把消耗电能的快慢与消耗电能的多少相混淆,所以对电功率概念的掌握是本节教学的重点。电功率是电功与时间的比值,根据定义得出功率的计算是,结合电功的计算可以得出电功率的计算式为P=UI,还可以结合欧姆定律推导出其它几个公式,在电功率计算中要根据题意对公式进行变形,所以电功率的计算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

  不同的用电器有不同的电功率,用电器铭牌上所显示的是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它是用电器的重要参数。但用电器接在不同电路中,实际电压、实际功率不同,只有当实际电压等于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时,实际功率才等于额定功率。所以对于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区分是学生不易理解的难点,尤其是实际功率的计算学生会感到困难。

  重点:对电功率概念的掌握及计算。

  难点:对额定电压与实际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区别及灵活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率问题。

  三、教学策略

  电功率是继电流、电阻、电压、电能之后学生学*的又一个重要的电学概念,它反映了电流做功快慢的,电功率的概念是建立在电功的基础上的。上节中已经对电功有了具体的了解,它是在单位时间内电流做功的多少,可以利用在电路中接入不同的用电器来观察电能表的转盘转动情况,可以发现接不同的用电器,电能表的转盘转动速度不同,说明相同时间内电流做功的多少不同,从而引入功率的概念。利用类比的方法,得出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和单位,利用比值定义法,结合电功的计算推导得出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为了使学生更熟悉这个物理量,体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性,让学生观察不同用电器铭牌上的功率,因为它也是生活中用电器铭牌上一个重要的指标。了解生活中各用电器的功率,对不同用电器的功率大小形成初步印象。同时强调电流做功快慢与电流做功多少的不同,因为电能表转盘转动圈数的多少反映的是电流做功的多少,而转的快慢反映的是电流做功的快慢。所以电流做功多少与用电器的功率大小有关,还与通电时间的长短有关。为了使学生对电能知识的深化、具体化,让学生了解“千瓦时的来历”,利用W=Pt来推导出电功的单位千瓦时与焦耳的关系,强化了学生对电功与电功率的区别。

  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是用电器的参数,它的大小是不变的,它们与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是不同的概念。学生不易区分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通过改变一个灯泡两端的电压使学生认识到用电器的功率是可以变化的,此时的灯两端的电压及灯的功率就是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只有当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等于其额定电压时,它的实际功率才等于额定功率。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降低学生对额定电压与实际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理解的难度。在实验中要提醒学生,当用电器两端的电压高于铭牌上的额定电压时,用电器不正常工作,容易烧杯;当用电器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时,用电器同样不正常工作。实验后通过一个实例来加强对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理解。对于用电器功率的测量,结合公式P=UI,学生很容易想到利用电压表测出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利用电流表测出用电器的电流,从而算出功率,因为下节中有详细的测小灯泡的实验,所以本节只需让学生了解测量原理、实验电路图、实验器材等初步的了解。

  四、教学资源准备

  校园局域网、多媒体课件整合网络、家庭电路演示板(含电能表)、功率不同的用电器(如热得快和白炽灯)、电源、开关、导线、规格已知的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提问

  (2分钟)

  1.电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计算?

  2.家庭电路中测量电能的工具是什么?测出电能的单位是什么?

  3.1kWh的电能给灯和空调使用,哪个用的时间可以长一些?

  学生按要求回忆,回答。

  为本节课作知识上的铺垫,逐步进入物理思维。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5分钟)

  把不同功率的用电器接入家庭电路中,观察电能表转动快慢。

  比较:相同时间内热得快和白炽灯哪个消耗的电能多?

  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跟什么有关系?说明了什么?

  投影出热得快的铭牌(220V1000W)和白炽灯的铭牌(220V40W),这些物理量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电能表转盘转动快慢不同,说明电流做功快慢不同,可以利用电功率来表示电流做功快慢。

  学生观察演示实验,比较不同用电器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哪个多?

  学生讨论回答:

  电能表转盘转动越快,相同时间内电路消耗的电能越多。

  电能表转盘转动快慢与用电器的参数有关,了解不同用电器参数不同,对本节课研究的物理量有初步认识。

  创造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联系实际,引入新课

  新课教学(28分钟)

  电功率

  投影:把一盏灯接在家庭电路上通电20min,消耗的电能是720xxJ;把热得快接在家庭电路上通电1min,消耗的电能是60000J。哪个消耗的电能多?电流在哪个用电器上做功快?

  热得快消耗的电能多,比较电流做功快慢可以计算出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越多,电流做功越快。

  通过比较做功快慢引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对比力学中的功率,思考:

  1.电功率的物理意义。

  2.电功率的单位,单位间是如何换算的。

  生活中常用的一些用电器的功率有多大呢?

  思考:

  1.电功率的定义

  2.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功可以利用W=UIt进行计算,代入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

  例题:教室一盏日光灯的电流约为0.18A,则此日光灯的电功率约为多少?

  学生思考回答:

  1.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电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常用单位还有“kW”和“mW”

  1kW=103W

  1W=103mW

  学生阅读课本P92的小资料,了解生活中常见用电器的电功率

  学生可以与力学功率类比:

  1.电功率等于电功与时间之比

  2.计算公式

  学生利用电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P=UI=220V×0.18A=39.6W

  利用类比的方法引入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及单位。通过了解用电器的电功率,提高学*兴趣。

  利用比值定义法给电功率下定义

  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千瓦时”的来历

  回忆电能表测出电路中消耗电能得到的单位是什么?它的从何而来的?

  例题:某电视机的电功率是150W,每天使用3h,一个月用电多少千瓦时?(按30天算)

  阅读课本P93的“想想议议”,相互讨论一下,该记者犯了什么错误?

  电功的大小与用电器的功率与通电时间都有关,用电器的功率越大,通过时间越长,消耗的电能越多。

  学生思考:

  根据单位的组成“千瓦时”是由千瓦和小时两个单位组成的。千瓦是功率(P)的单位,小时是时间(t)的单位,千瓦时是由P、t这两个物理量相乘得到的组合单位。即它是由公式变形为W=Pt得到的。

  学生利用电功率公式变形进行计算。

  由得W=Pt=0.15kW×30×3h=13.5kW·h

  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发现:

  电功与电功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节电5000kW·h是指少消耗的电能,而电吹风的0.5kW是指功率。

  加强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系统学*的能力。

  为下面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作铺垫。

  培养学生合作学*的能力、团队精神和交往能力。

  额定电压额定功率

  展示一个实验室用小灯泡,上面标有“2.5V0.5W”的字样,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把它接到不同电压两端,它的功率会变化吗?

  同一个用电器,在不同的电压下,其实际的电功率会随着它两端的电压而改变。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

  说出一电热水器的铭牌“220V1000W”表示的意思。

  根据此电热水器的铭牌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呢?

  如果电热水器两端电压低于220V,它的功率就小于1000W,此时它的功率就是实际功率,但额定功率仍为1000W。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是用电器的参数,它的大小是不变的。实际电压、实际功率是指把用电器接在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它的实际功率大小与实际电压有关。

  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可能相等吗?

  阅读课本P95“想想议议”,要串联多少个这种灯泡?

  学生把“2.5V0.5W”的小灯泡接在2.5V、2V和1.5V的电压下,观察灯泡的亮度。发现灯泡越来越暗。说明灯泡的功率在减小。

  220V表示此电热水器的额定电压为220V;1000W表示它的额定功率为1000W。

  学生讨论回答:

  1.可以算出电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

  2.可以算出电热水器的发热电阻的阻值。

  学生讨论:

  当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实际功率就等于额定功率。

  当实际电压低于额定电压时,用电器的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不能正常工作;当实际电压高于额定电压时,它的实际功率就高于额定功率,用电器可能会被损坏。

  学生讨论:

  用电器在工作时,其两端电压一般不能超过其额定电压,否则容易损坏。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归纳能力。通过实验比较直观的反映出不同电压下灯的电功率,对实际功率有感性认识。

  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认识用电器的铭牌。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熟悉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增加欧姆定律与电功率的联系。

  培养学生合作学*的能力、团队精神和交往能力。

  电功率的测量

  展示一个正在发光的灯泡,提出问题:你如何测出此时灯泡的功率?

  思考:

  1.实验原理

  2.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3.画出此实验电路图

  具体的测量方法在下节课我们再详细研究。

  学生讨论后回答:

  1.可以根据P=UI来测量

  2.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流表、开关、电源、导线、滑动变阻器、灯泡等。

  3.实验原理图

  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根据P=UI测功率。

  总结

  (5分钟)

  通过这节课我们到了哪些内容呢?回忆并回答:

  1.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及单位。

  2.“千瓦时”的来历。

  3.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实际功率与额定的区别,用电器铭牌上标的电压和功率是什么意思。

  4.电功率的测量原理、原理图等。

  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学生根据问题逐个回忆本节课的内容,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利用问题引领的方法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布置作业

  1.课本P95的“想想议议”

  2.“动手动脑学物理”

  3.调查了解家中用电器铭牌(至少两个)

  学生根据作业要求按时完成。

  巩固本课学*内容,同时增加课外调查的作业,使物理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物理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2.能理解常见的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3.知道光速是3× 108m/s。

  4.观察光在空气、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5.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感受我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增强对中华民族的科学文明的自豪感。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重点:

  1.实验探究得到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

  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2.小孔成像的原理。

  教学器材:

  水槽 激光笔 水 牛奶 烟饼 镊子 烧杯 滴管 纸杯 蜡烛 火柴 玻璃砖 投影仪 电脑

  教学过程:

  一、 新课教学

  1.利用“影子”现象引入新课。

  学生如果愿意展示手影,则邀请学生进行手影表演。

  展示影子图片,学生思考影子的形成原因。

  引导:你知道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吗?(也许学生根本讲不出来。)要形成影子首先得有光,影子是一种与光有关的现象,它的形成与光的传播特点有关。

  2.实验探究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液体中的传播【学生实验】

  学生将一束激光在水槽中的水中通过,观察水中光线的传播情况。

  解决实验中的问题:水中的光线看不清楚怎么办?(滴几滴牛奶)

  光在水中传播的现象描述: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2)光在气体(空气)中的传播【学生实验】

  学生将一束激光在水槽中水上方的空气中通过,观察空气中光线的传播情况。

  解决实验中的问题:空气中的光线看不清怎么办?(喷一些烟雾)

  光在气体(空气)中传播的现象描述:光在气体(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3)光在透明固体(玻璃)中的传播【演示实验】

  教师将一束激光在玻璃表面通过,观察光在玻璃中的传播情况。

  光在透明固体(玻璃)中的传播现象描述:光在透明固体(玻璃)中沿直线传播。

  总结:光在同种且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线

  展示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的图片,学生想象光线的形象。

  引导:为了直观的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我们用一条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用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样的带箭头的直线称之为光线。

  强调:光线是为了方便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而引入的一种描述手段,是假想的。

  4.应用

  (1)影子的形成

  投影展示影子的形成原理。

  引导:a 光在同种且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 不透明物体光不能通过。

  原理:光在同种且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遇到不透明物体,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无光的黑暗区域。

  (2)小孔成像

  学生阅读教材【生活 物理 社会】有关“小孔成像”的介绍,了解我国古代科学研究伟大成就。

  【学生实验】按照教师提示,分组实验,观察小孔成像现象。

  利用动画展示小孔成像,画小孔成像原理图。

  小孔成像特点:像与物相反;实像。

  (3)日食

  (4)月食

  动画展示日食、月食原理图。

  原理:日食——地球上的人看太阳,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太阳光被月球挡住了。

  月食——地球上的人看月亮,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太阳光被地球挡住了。

  5.光速

  (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光的传播速度。

  (2)学生回忆声音的传播速度情况,将光的传播速度与声音进行对比。

  (3)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3.0×108m/s。

  (4)学生阅读“激光测距仪”介绍材料。

物理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写说明文的基本能力。(形式:列提纲、写作、修改)

  教学重点:写作

  教学难点:写作

  教具:胶片(1张)

  教学设想:

  前面教师与学生共同、系统地学*了有关说明文的知识,并且学生进行了片断练*。通过练*发现学生在写说明文方面有所进步,为了趁热打铁,提高基本的能力,我准备在此再进行一次大作文指导。其基本步骤是:

  (1)讲述片断作文的缺点,引入新课。

  (2)出示作文题目,《我们的教室》,并分组讨论我们的教室应向读者介绍的内容。

  (3)写作。

  (4)交换修改。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次片断作文,导入新课:

  优点:(1)基本上合符了说明文的要求,不再象过去一样写成记叙文。

  (2)并且能够综合地运用几种说明方法。

  缺点:(1)介绍事物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

  (2)缺乏条理性。

  (3)在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时,过多地叙述了用来作比较的事物,给人留下了似乎在介绍两件事的感觉。

  二、出示练*题目:《我们的教室》

  三、让学生尝试着列提纲,其中提纲内容应包括如下方面:

  1、你想介绍我们教室的哪些方面。

  2、在介绍教室的各个部分时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3、按照怎样的顺序。

  四、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纲,给学生作写作提示:

  教师应强调以下几点:(要求幻灯显示)

  1、关键是要说明其整体上的特征。包括形状上、结构上的特征。

  2、建筑物占有空间,其构造的各个部分都有一定的位置。因此,在介绍整体特征后,要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有序地展开说明,如由远到*,由外到内,由前到后,由上到下等。

  五、调整提纲,并进行写作练*。

物理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掌握信息型试题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2)引导学生学会从信息短文中寻找相关物理信息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信息题型的解题方法学*

  教学难点:从题干中提取有关物理信息,并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题的能力

  引入:

  视频引入:你从漂流的视频中获得什么物理信息?

  新课教学:

  一、什么是信息型试题?

  把日常生活中、自然界中、科学技术中的某个情景,利用短文、图象、表格、铭牌、漫画等提供信息。它是声、光、电、力、热等知识延伸和拓展。通过阅读、理解、思考和分析从中筛选出有关的信息,然后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决问题。

  二、试题类型:短文型、图表型、铭牌型和综合型。

  三、解题方法:

  第一步:阅读信息:通过阅读,了解信息的主要内容,理解材料涉及的物理知识

  第二步:发挥联想:将背景中的信息,转化为熟悉的物理现象、物理知识。排除与问题无关的干扰信息。

  第三步:提炼信息:机会问题,提炼出信息中的解题信息。

  第四步:解决问题: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抓住关键词语,准确的利用物理知识解题。

  例1:阅读短文

  微波炉是现代家庭中的烹饪工具。接通电源后微波炉内的磁控管能产生频率很高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故称为微波。微波有以下重要特性:(1)微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微波遇到金属物体,会像光遇到镜子一样地发生反射。(2)微波遇到绝缘材料,如玻璃、塑料等,会像光透过玻璃一样顺利通过。(3)微波遇到含水的食品,能够被其大量吸收,引起食品内部分子发生剧烈的振动,达到加热食品的目的。(4)过量的微波照射对人体有害。

  (1)微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m/s.

  (2)若一微波束与金属板成30。角射向金属板,反射时反射角为______。

  (3)为防止微波泄漏对人体造成伤害,在玻璃炉门内侧应装有____________.

  (4)小明家使用的微波炉功率为1000W,小明用该微波炉加热质量为300g、温度为20℃的水至沸腾,用时2min,这段时间内微波炉的效率为________。

  例2:观察图象提出问题,并回答。

  例3:下表是小李同学家里的双缸洗衣机所用的两个电动机的工作参数。

  名称额定电压(V)频率(Hz)额定功率(W)转速(r/min)

  洗涤电动机220501101370

  脱水电动机220501651370

  (1)当洗涤电动机正常工作而脱水电动机不工作时,通过洗涤电动机的电流是多少?

  (2)某次洗衣服时,洗涤电动机正常工作了15min,脱水电动机正常工作了2min。本次洗衣,两个电动机共消耗了多少电能?

  例4:阅读短文,观察图象。

  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大坝总长3035米,坝顶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

  有双线五级船闸,可通过万吨级船队。

  滔滔江水为三峡水电站做功发电,年均发电量850亿度,并为三峡至葛洲坝区间的航运梯级进行反调节,再为葛洲坝水电站做功发电。

  三峡建成后,库区的气温夏天会降低2℃,冬天升高2℃,气候宜人,更利于植物生长。

  三峡建成后,年均发电约850亿度,相当于每年节约5000万吨原煤。若以火力发电比较,每年将少排放二氧化碳1.2亿吨、二氧化硫200万吨、一氧化碳1 万吨以及大量的废水和废渣。所以,长江三峡工程,是无法比拟的人类环境的“净化器”!

  (1)船闸是根据______的原理建成。

  (2)三峡建成后,夏天,库区的*均气温比周围地区的低2℃,冬天高2℃,气候宜人,更利于植物生长。为什么?

  (3)为什么大坝做成上窄下宽?

  (4)看图写出能量的转化过程:______。

  (5)发电机是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它是根据______现象的原理制成的。

  小结归纳:

  要善于从信息题目中挖掘隐含的物理知识,并应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运用公式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提升》

物理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均速度概念;知道*均速度是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理解*均速度的定义式,并会用*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问题。

  2、知道瞬时速度是精确描述变速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知道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知道瞬时速度与*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3、运用*均速度的定义,把变速直线运动等效成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从而渗透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的方法。它体现了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体现了用已知运动研究未知运动,用简单的运动研究复杂运动的重要研究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是运动学的重要概念,*均速度的提出,体现了用匀速直线运动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等效研究方法,即用变速直线的*均速度,就把变速直线运动等效为匀速直线运动处理。当然它只能是粗略地反映了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应该强调,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或不同位移上)的*均速度是不同的。因此,提到*均速度时,要明确是指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的*均速度。

  以上以百米运动员在10s内跑完全程为例,均可作有力地说明。

  讲*均速度的目的之一在于引出瞬时速度的概念。例如提出百米运动员跑到60m位置时的速度能加速到多大?为此可测运动员前后10m内这20m的*均速度;前后1m内这2m的*均速度;……即时间间隔(或位移间隔)取得越短的*均速度,就越接*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也可说成运动的物体从该时刻或该位置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可介绍"阿特伍德机"用此方法测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的方法。

  教材上通过行驶中的汽车的速度计,既表明瞬时速度可测,又说明汽车的速度在不断变化,而速度计则反映出这一变化的精确过程。

  指明通常说的速度指的是瞬时速度,也可指出速度的大小称为速率。

  三、教具

  汽车速度计。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我们讨论了匀速直线运动。真正能做到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都相等的匀速运动是很少见的。通常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一般要经历从静止到运动,又由运动到静止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不断变化的。例如,飞机起飞的时候,在跑道上越来越快;火车进站的时候,运动越来越慢。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不相等,我们称之为变速直线运动。

  (二)新课教学

  1、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不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也就是说,做变速直经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不相等,所以它没有恒定的速度。怎样来描述它运动的快慢呢?

  例如,百米运动员,10s内跑完100m,可以说他*均1s内跑10m。这里就给出*均快慢的概念。

  2、*均速度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的*均速度。

  说明:这实际上是把变速直线运动粗略地看成是匀速运动。

  例如:百米运动员跑100m用10s,他的*均速度

  若这位运动员自始至终用10m/s的速度匀速跑完100m,所用时间也为10s。

  总效果相同。

  这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方法,即用已知运动研究未知运动,用简单运动研究复杂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另外,*均速度只是粗略地表明了物体运动的快慢。或许对于此百米运动员,我们很难找到他哪个1s跑了10m。

  需要强调的是,10m/s只代表此运动员在这10s内(或这100m内)的*均速度,而不代表他前50m的*均速度,也不代表他后50m的*均速度。

  例如,汽车在第一个10min、第2个10min和第三个10min的位移分别是10 800m、11 400m、13 800m,可分别求出它在每个10min的*均速度,以及在这30min的*均速度,见下表:

  第1个10min 第2个10min 第3个10min 这30min

  s/m 10800 11400 13800 36000

  18 19 23 20

  从表中可以看出,*均速度应指明是哪段时间的。

  还可以看出上述汽车是做变速直线运动,知道了车每10min的*均速度,就比只知道汽车在这半小时的*均速度,对汽车运动的快慢了解的更准确。

  又如,要知道百米运动员通过的60m位置时的速度,方法有:可测他通过前10m到后10m这20m的*均速度;

  可测他通过前1m到后1m这2m的*均速度。

  ……

  选取的位移间隔(或时间间隔)越短,就越能准确地知道运动员通过60m位置时的速度。

  若设想运动员跑到60m位置时,改做匀速运动,测出他以后匀速运动的速度,就知道了他通过的60m位置的速度。

  3。瞬时速度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瞬时速度才能精确地描述变速运动。

  实例:火车提速。

  汽车速度计——用实物或图显示。

  展示"物体运动速度"表——课本p。53。若认为以某一速度开始做匀速运动,也就是它前一段到达此值的瞬时速度。

  可用"阿特伍德机"说明测变速运动的瞬时速度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什么是*均速度?应注意什么?

  什么是瞬时速度?

  *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通常说的速度应指瞬时速度,速度的大小称为速率。


物理教学设计 (菁华6篇)扩展阅读


物理教学设计 (菁华6篇)(扩展1)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菁华6篇)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分解的含义。并能够根据力的效果分解力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力的分解,会用力的分解的方法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观察、实验能力;以及利用身边材料自己制作实验器材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经历力的分解概念和规律的学*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研究过程中的作用。

  2、通过经历力的分解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了解物理规律与数学规律之间存在和谐美,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

  3、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能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培养团队精神。

  设计意图

  为什么要实施力的分解?如何依据力的作用效果实施分解?这既是本课节教学的内容,更是该课节教学的重心!很多交换四认为只要教会学生正交分解就可以了,而根据力的效果分解没有必要,所以觉得这一节根本不需要教。其实本节内容是一个很好的科学探究的材料。本人对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如下:受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的启发,按照伽利略探究的思路:“猜想――验证”,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的猜想――实验探究得出力的分解遵循*行四边形定则,让学生通过实验自己探究出把一个理分解应该根据力的效果来分解。同时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本节课通过自己挖掘生活中的很多材料,设计了一些很有趣而且效果非常好实验让学生动手做,亲身去体验和发现力的分解应该根据什么来分解。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做实验并不是一定要有专门的实验室,实验的条件完全可以自己去创造,从而激发学生做实验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 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实验】“四两拨千斤”

  (两位大力气男同学分别用双手拉住绳子两端,一位女生在绳子中间只用小手一拉就把两位男生拉动了)

  二. 通过演示实验引入“力的分解”的概念

  【演示实验】在墙上固定一个松紧绳(带有两个细绳套),教师用一个力把它拉到一个确定点,然后请两个学生合作把它拉到确定点。

  得出“力的分解”的定义

  三.探究“力的分解”方法:

  探究一:力的分解遵循什么定则?

  结合伽利略探究的思路:

  问题-猜想-逻辑(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请学生猜想

  请学生逻辑推理: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所以它们遵从同样的规律

  请学生实验验证(思考:如何验证?)

  利用上面的演示实验的器材,请一位同学用一个绳套把结点拉到一定点O,记下力的大小和方向;而另一位同学用两个力把结点也拉到O,记下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验证*行四边形定则。

  得出结论:力的分解遵循*行四边形定则

  探究二:在实际问题中,一个已知力究竟要怎样分解?

  请学生思考:一个力可以分解成怎样的两个力?分解的结果是否唯一?有多少种可能性?(根据一条对角线可以做无数个*行四边形,所以有无数解)

  请学生思考:那在实际问题中,一个已知力究竟要怎样分解呢?

  通过课堂一开始的实验启发学生:为什么一个人可以拉动两个人,她的一个力从效果上来说可以分解成两个沿着绳子的拉力从而把两个人拉动。因此我们在实际问题中应该根据力的效果来分解已知力。

  探究三:如何确定一个力产生的实际效果?

  实例1、在斜面上的物块所受的重力的分解

  学生猜想:斜面上物体的重力会有哪些效果?

  实验验证:用海绵铺在斜面上和挡板侧面,把比较重的物块压在上面可以明显看到海绵发生的形变,这就是重力作用的效果

  根据实验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就可以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

  根据*行四边形定则通过计算可以求出两个分力的大小

  总结:力分解的步骤:

  1、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2、据力的作用效果定分力的方向;(画两个分力的方向)

  3、用*行四边形定则定分力的大小;(把力F作为对角线,画*行四边形得分力)

  拓展引申:为什么高大的桥要建造引桥,为什么公园的溜溜板要倾角很大?

  实例2、三角支架上的力的分解

  学生猜想:物体对绳的拉力会有什么效果?

  实验验证:

  实验一:用橡皮筋、铅笔、绳套、钩码为器材做学生实验自己体会(学生每人一套器材,人人动手实验)

  实验二:两名同学相互合作,一人一手叉腰,另一同学在肘部用力下拉去体会力的效果,然后两人互换

  实验三:观看视频(在支架与竖直墙相连处用橡皮膜展示力的效果)

  拓展引申:如果上方细绳与水*杆的夹角变小,两个分力大小如何变?

  学生猜想:

  实验验证:(自制教具:用一个拐杖,没有拐的一端系上很宽的橡皮筋,同时那一端掉着一个3千克的铅球,有拐的一端让学生顶在腰间,慢慢减小橡皮筋与拐杖之间的夹角,会发现学生手臂上越来越吃力,同时腰间感觉越来越难受,)请一位同学做演示实验去体会。

  探究四:合力一定,两个分力随它们之间的夹角变化如何变化?

  学生猜想:

  实验验证:用一根绳中间吊一铅球,然后把两个绳的端点距离逐渐拉大,最后会发现绳子拉断,说明分力是逐渐变大的。请学生上讲台亲自实践,其他同学观察分析。

  请同学解释一开始的实验,为什么“四两可以拨千斤”?

  拓展引申:请同学们思考,我们自己可不可以自制一个专门用来测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的一个仪器呢?应该如何制造?

  课后探究:一个已知力分解成两个力,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结果有多少种?

  教学反思:

  执教完该课节后感到最大的成功就是如何围绕体验性探究实验做好了精心的设计,不仅有利于学*任务的推进,更主要是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分化起到了有效的化解。这就让学生明白实验对物理的重要性,同时也知道要自己创造条件去探究物理世界中很多未知的奇妙的东西。真正明白了物理就在生活中,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非常有益的。觉得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受上课时间的限制,这些实验都是老师课前准备好的,如果能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设计,亲历那设计的过程,这样就更加有意义,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更加有益。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楞次定律的内容,能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

  2、培养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3、能够熟练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4、掌握右手定则,并理解右手定则实际上为楞次定律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践活动,观察得到的实验现象,再通过分析论证,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2、通过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培养学生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节课的学*中,同学们直接参与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体验了一次自然规律发现过程中的乐趣和美的享受,并在头脑中进一步强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楞次定律的获得及理解。

  2、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3、利用右手定则判断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流的方向。

  教学难点

  楞次定律的理解及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

  发现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用具:

  干电池、灵敏电流表、外标有明确绕向的大线圈、条形磁铁、导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演示]按下图将磁铁从线圈中插入和拔出,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提出:

  ①为什么在线圈内有电流?

  ②插入和拔出磁铁时,电流方向一样吗?为什么?

  ③怎样才能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呢?

  本节我们就来学*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二)进行新课

  1、楞次定律

  教师:让我们一起进行下面的实验。(利用CAI课件,屏幕上打出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研究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规律。

  [实验步骤]

  (1)按右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记录下G中流入电流方向与电流表G中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如电流从左接线柱流入,指针向右偏还是向左偏?)

  (2)记下线圈绕向,将线圈和灵敏电流计构成通路。

  (3)把条形磁铁N极(或S极)向下插入线圈中,并从线圈中拔出,每次记下电流表中指针偏转方向,然后根据步骤(1)结论,判定出感应电流方向,从而可确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根据实验结果,填表:

  磁铁运动情况N极下插N极上拔S极下插S极上拔磁铁产生磁场方向线圈磁通量变化感应电流磁场方向

  教师:N极向下插入线圈中,磁铁在线圈中产生的磁场方向如何?

  教师:再把该磁铁从线圈中拔出时,磁铁在线圈中产生的磁场方向如何?

  教师:S极向下插入线圈中,情况怎样呢?

  教师:再把S极从线圈中拔出时,情况如何?

  教师:通过上面的实验,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教师:刚才几位同学的说法都正确。物理学家楞次概括了各种实验结果,在1834年提出了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方法,这就是楞次定律。投影打出楞次定律的内容。

  [投影]

  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这就是楞次定律。

  (师生共同活动:理解楞次定律的内涵)

  (1)“阻碍”并不是“阻止”,一字之差,相去甚远。要知道原磁场是主动的,感应电流的磁场是被动的,原磁通仍要发生变化,感应电流的磁场只是起阻碍变化而已。

  (2)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具有普遍意义。

  教师:楞次定律符合能量守恒。从上面的实验可以发现:感应电流在闭合电路中要消耗能量,在磁体靠*(或远离)线圈过程中,都要克服电磁力做功,克服电磁力做功的过程就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楞次定律也符合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电磁感应中,矛盾双方即条形磁铁的磁场(B原)和感应电流的磁场(B感),两者都处于同一线圈中,且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原磁场的变化,形成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的矛盾,在回路中对立统一,正是“阻碍”的形成产生了电磁感应现象。

  2、楞次定律的应用

  教师:[投影]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基本步骤:

  (1)明确原磁场的方向。

  (2)明确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是增加还是减少。

  (3)根据楞次定律确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4)利用安培定则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教师:下面让我们通过对例题的分析,熟悉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基本步骤,同时加深对楞次定律的理解。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解释速度的概念,能够概括速度的定义、公式、符号、单位和物理意义。

  (2)解释*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定义并学会辨析。

  (3)能够说出速率的概念并辨认速度与速率。

  2、过程与方法

  (1)在概念转变的教学过程中形成全面、正确的关于速度的概念。

  (2)通过*均速度引出瞬时速度的过程,锻炼使用极限思维。

  (3)通过对*均速度与瞬时速度、速度与速率的区别和分辨,学会运用辨析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速度全面正确地解释来积极培育自身科学严谨的态度。

  (2)积极将自己的观点及见解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

  (3)通过本节课的学*尝试体会物理学中蕴含的对立统一。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

  一般而言,高一学生在经历了初中阶段的学*后,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取代形象思维占据主要地位、学生的一般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能够按照探究性学*的过程利用假设思维进行学*;

  (2)学生在学*过程中自我调控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学*过程更加具有目的性;

  (3)在某种程度下学生思维不再是“抱残守缺”,而是较为容易接受新事物;

  (4)学生学*动机由兴趣支撑逐渐转变为由意志支撑,学*的目的性更加明确;

  (5)学生之间的交流对于学生学*具有一定的影响、

  关于“速度”的学*,学生在初中阶段科学学科中所接受的定义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与高中对于“速度”的定义截然不同,学生虽然通过初中阶段的学*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这个基础里大部分仍然是迷思概念、如何将初中阶段所接受到的关于“速度”的迷思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达到一个新的认知*衡是本节课的一条主线、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以及前面关于“位移”、“路程”的学*为本节课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本节课可能存在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学生根据初中阶段的学*积累对于“速度”难以产生正确、客观的认识,其中所存在的迷思概念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转变;二是学生对于“*均速度”、“瞬时速度”两个概念可能会有所混淆,教师应该利用课堂呈现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区分。

  教学重点:

  速度的概念,由*均速度通过极限的思维方法引出瞬时速度。

  教学难点:

  对瞬时速度的理解,怎样由*均速度引出瞬时速度。

  教学方法:

  问题情境引入、探测已有概念、产生认知冲突、解构迷思概念和建构科学概念、形成新的认知*衡。

  教学过程:

  引入:速度的二段式测验3道题,情境引入,激发学生产生冲突。

  (一)速度

  “速度”的引入:运动会上,要比较哪位运动员跑得快,可以用什么方法?通过相同的位移比较时间的长短。若运动的时间是相等的,我们可以根据位移的大小来比较。如果运动的位移、所用的时间都不一样,又如何比较呢?

  在物理学中,我们引入速度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1、定义:位移Δx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Δt的比值(比值定义法)。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国际单位:m/s或m·s—1,其他单位:km/h等

  3、速度是矢量,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保持不变。如果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不断改变,根据求得的则表示物体在Δt时间内的.*均快慢程度,称为*均速度。

  (二)*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均速度

  ⑴公式:

  ⑵*均速度是矢量,方向即位移的方向。

  对于变速直线运动,各段的*均速度一般并不相同,求*均速度必须指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

  ⑶求*均速度必须指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

  过渡:*均速度只能粗略的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为了精确地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可以将时间Δt取得非常小,接*于零,这是求得的速度值就应该是物体在这一瞬时的速度,称为瞬时速度。

  2、瞬时速度

  ⑴定义: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瞬间)的速度。

  ⑵瞬时速度简称速度,方向为物体的运动方向。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速度”这一概念并不一定明确指出是“*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我们应根据上下文去判断。“*均速度”对应的是一段时间,“瞬时速度”对应的是某一时刻。

  3、瞬时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

  例:课本P16汽车速度计上指针所指的刻度是汽车的瞬时速率。

  (三)*均速率: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与“*均速度的大小”完全不同。

  例1:下列对各种速率和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均速率就是*均速度

  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C、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均速度都等于其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均速度都相等

  例2:一辆汽车沿*直的公路行驶,⑴若前一半位移的*均速度是v1,后一半位移的*均速度是v2,求全部路程的*均速度;⑵若汽车前一半时间的*均速度是v1,后一半时间的*均速度是v2,求全部路程的*均速度。

  总结:*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均值,应严格按照定义来计算。

  例3:人乘自动扶梯上楼,如果人站在扶梯上不动,扶梯将人送上楼去需用30s。若扶梯不动,某人沿扶梯走到楼上需20s。试计算这个人在扶梯开动的情况下仍以原来的速度向上走,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楼上?(12s)

  作业:

  必做:p18—1、2、3、4

  选做:新新学案第一章第三节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知道在地球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重点

  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方法

  实验现象+合力推理+实验验证

  教学用具

  用薄纸糊一纸袋、两小钢球、抽气机、牛顿管、有关知识的投影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复*: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分别是什么?

  2、导入:同学们,我们通常有这样的生活经验: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落得快,物体下落的速度到底与物体的质量有没有关系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演示实验:让一个纸袋与小钢球同时自由下落,可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钢球落得快。

  老师:对,这就是我们的生活经验,这也是公元前希腊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观点。这个观点使人们在错误的结论下走的XX多年。同学们听说过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故事吗?伽利略做过大量的由静止下落的实验,并且还用归谬法、数学图利都证明了亚里斯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同学下去看课后阅读材料,伽利略为了证明亚里斯多德观点的错误,他就拿了一个质量是另一个质量10倍的铁球站在比萨斜塔上,使两铁球同时下落,结果两铁球几乎同时落地。

  且再看实验:把刚才的纸袋揉成团,和小钢球由静止同时下落,同学再观察:

  学生:几乎同时落地。

  师:同一个纸袋,为什么形状不一样,其下落时间就不一样呢?

  学生:这是因为空气的阻力的影响。把纸袋揉成团,所受空气的阻力要比纸袋所受空气的阻力小得多,所以与小钢球几乎同时落地。

  老师:如果真的把质量、形状不同的物体放在真空中,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和伽利略的结论一样吗?

  演示:把事先抽成真空(空气相当稀薄)的牛顿管拿出来,让牛顿管中的硬币、鸡毛、纸片、粉笔头从静止一起下落。

  学生:同时落下。

  演示:把小钢球装进纸袋,与另一个小钢球同时下落。

  现象:同时落地。

  老师:这就是自由落体运动。同学们根据这些过程、结论,给其下一个定义。

  学生回答:

  在真空中物体只受重力,或者在空气中,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很小,和物体重力相比可忽略的条件下,物体从静止竖直下落。

  1、自由落体运动

  板书: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距我们三百多年前的伽利略经过大量的实验、严密的数学推理、得出:自由落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5

  一、内容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第六章第4节《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万有引力定律》之后的一节,内容是万有引力在天文学上的应用。教材主要安排了“科学真是迷人”、“计算天体质量”和“发现未知天体”三个标题性内容。学生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一方面对万有引力的应用有所熟悉,另一方面通过卡文迪许“称量地球的质量”和海王星的发现,促进学生对物理学史的学*,并借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

  2、教学过程概述

  本节课从宇宙中具有共同特点的几幅图片入手,对万有引力提供天体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进行了复*引入万有引力在天体运动中有什么应用呢?接下来,通过“假设你成为了一名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发现前方未知天体”,围绕“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测出该天体的质量吗”全面展开教学。密度的计算以及海王星的发现自然过渡和涉及。在教材的处理上,既立足于教材,但不被教科书所限制,除了介绍教科书中重要的基本内容外,关注科技新进展和我国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时代气息浓厚,反映课改精神,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 “计算天体质量”的学*,学会估算中数据的*似处理办法,学会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

  (2)通过“发现未知天体”,“成功预测彗星的回归”等内容的学*,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应用。

  2、过程与方法

  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体验运用万有引力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发现未知天体”、“成功预测彗星的回归”的学*,体会科学定律在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

  (2)通过了解我国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激发学*的兴趣,养成热爱科学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

  1、中心天体质量的计算;

  2、“称量地球的质量”和海王星的发现,加强物理学史的教学。

  五、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PPT课件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六、教学过程

  (一)、图片欣赏复*引入

  通过几张宇宙图片的欣赏,学生体验宇宙中螺旋的共同特点,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是天体都遵循的规律。那么,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还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呢?让我们一起进入本章《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的学*。

  (二)、创设情境 解决中心问题

  情境创设:假如你成为了一名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航行在宇宙深处,突然,前方一美丽的天体出现在你的面前。你先关闭了宇宙的发动机,然后飞船刚好绕美丽天体做了完美的圆周运动,绕行一周后,飞船就*稳的降落在了星球上。

  合作讨论: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测得这一神秘天体的质量吗?

  (学生通过小组探究,教师巡回指导,形成自己本组的意见,由小组选出的代表来向全班展示自己思考的结果。)

  小组代表讲解展示:

  思路一:测出宇宙飞船绕行一周的时间和轨道半径,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从而得出星球(中心天体)的质量。

  思路二:根据宇航员降落在星球表面上后,重力*似等于万有引力,即: 得出在思路二完成之后,紧接着问题:如何测得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呢?

  (学生讨论回答,现场教师展示借助小球的自由落体运动,通过现代技术“传感器”现场完成重力加速度的测量。)

  设计说明:

  1、通过“学生成为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发现未知天体”的情境创设,围绕”如何测得星球的质量?”这一中心问题展开学生的讨论活动,在让学生觉得有趣味的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来促使学生创造性的思考、解决本节课的中心问题。

  2、多媒体和现代测量方法——传感器让学生感受技术带来的便捷。

  (三)、物理学史 展现人文魅力

  启示:一旦测出了引力常量G,那么就可以利用公式 得到地球的质量了。

  1798年,卡文迪许通过自己设计的扭秤实验,成功得到了引力常量的值。因此卡文迪许把自己的实验说成是“称量地球的重量”,是不无道理的。

  而正是这段故事,让一个外行人、著名文学家马克·吐温满怀激情的说:“科学真是迷人。根据零星的事实,增添一点猜想,竟能赢得那么多的收获!”

  (四)、课堂延伸——如何得到这一天体的密度?

  设计说明:在这一问题中,老师提示了球体的体积公式,然后就把时间交给学生了。学生进行了积极的演算,可得到的答案有两种,一种是带有半径的,而另一种则是把半径约分掉的 。“为什么半径可以约掉呢?”这一问题又再一次促进了学生的思考。而这也保证了课堂的开放性。

  (五)、发现未知天体

  视频:“海王星的发现”,——展现科学发现的足迹,注重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情感。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物理学家冯劳厄说:“没有任何东西像牛顿引力理论对行星轨道的计算那样,如此有力的树立起人们对年轻物理学的尊敬。从此以后,这门自然科学成了巨大的精神王国……”

  (六)、课堂小结与反馈 简单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七、板书设计:

  第4节《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一、 图片欣赏,引入新课

  二、 测中心天体的质量

  三、 卡文迪许——人文魅力

  四、 应用

  1、测天体密度

  2、发现未知天体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通过“学生成为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发现未知天体”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极大的趣味中完成了本节中心内容的教学。学生的学*过程脉络清晰。物理学家的人文魅力学生也有一定的感知。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6

  一、教学内容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物理教科书教学设计--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物理2(必修)》(司南版)第二章 第一节动能的改变 2、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

  动能定理是力学中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它的应用贯穿于以后的许多章节,通过实验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是对动能定理的初步研究,是学*整章内容的重要的前期准备,这部分知识的学*让学生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问题,即开始培养学生从功和能相互联系的角度定量分析解决力学问题。所以本节要求学生通过做功转化成其它能量的数学描述。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打下基础。

  二、学生学*情况分析:

  初中时学生已学过了动能的初步知识,这为本节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定量关系,为实验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定量关系做好铺垫。另外,通过“必修1”的学*,学生已经掌握了实验探究的一些科学研究方法,经历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等相关知识

  三、设计思想:

  “课堂探究教学”并不在于让学生在课堂解决多少实际问题,而是通过研究训练,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发现问题、熟悉研究过程、模仿研究方法,提高合作能力和实践*惯。

  本课时采用“问题—讨论—分组实验—交流归纳”的教学过程。从生活中实例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讨论,进而确定实验方案并进行分组实验,得出结论。在教学中要的是体现学生自主学*的教育观念,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使学生在知识获取的同时建立一种成就感,调动学生的学*兴趣。全课教学流程如下:

  四、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掌握动能的概念,实验探究外力(恒力)做功与动能的变化数值关系。初步认识动能定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主要方法。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迁移能力和利用已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大胆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与他人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物理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动能的概念,实验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定量关系,为理论推导动能定理奠定实验基础。

  难点:实验探究外力(重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定量关系。

  六、教学方法 :

  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对动能定理有个初步的认识。

  七、主要教学过程:

  1、建立场景,导入学*。

  生活实例演示:让一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

  问(1):小球的速度如何变化?动能如何变化?

  生活实例:列车离站加速行驶时,速度越来越大,即动能越来越大:汽车刹车后,速度越来越小,即动能越来越小。

  问(2):什么原因导致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重力做功)

  [这个简单的小实验调动学生,复*巩固动能定义,同时从情境中引入问题,比较符合高一学生认识过程,激发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2、 提出问题

  为了研究方便,以自由落体运动中的重力做功为例,研究重力所做的功与物体动能改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你能否根据已有的知识对这种关系作出猜想,并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

  3、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这一环节是这节课的关键,学生能做好这一环节,后面的探究就顺理成章了,所以教师在让学生积极思考,讨论的同时,应该适时的给他们一定的指导和点拨。最后讨论出的方案可能有好几个,现列举两个最容易讨论出,并行之有效的方案]

  方案A:研究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重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这个方案比较简单,学生在前面生活实例演示和根据“必修1”的学*,已经经历并掌握了自由落体运动——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很容易想到,实验装置图如下:(教师事先备用,直接展示。)

  方案B:课本上介绍的方案这个方案,学生在实际操作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确保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恒定的外力作用(实验条件)?怎样*衡小车在斜面上所受的摩擦力,使小车只受拉力的恒力作用(判断*衡依据)?教师要引导学生排出难点。(这里我们就让学生明白:教材上给出的方案不一定就是最简单的)

  [使学生易于对实验方案的优劣进行理解,从而进一步鼓励学生开拓思路,不要拘泥于一种方案。学生的探究过程可能会有一些困难,此时教师可适当作一些指导,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体现出学生是学*的让人。]

  结合讨论后的方案,确定可能用到的实验器材:

  小车、电火花计时器、刻度尺、纸带、细绳、木板、砝码、定滑轮、铁架台、夹子等。

  4、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并分析数据

  根据之前的讨论,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步骤,(建议每个方案都要有人)进行分组实验,教师巡视给与适时的指导和点拨。

  [学生通过自己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体现把课堂交给学生的教学思想,让学生明确在课题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应如何逐步通过实验对课题研究。]

  不论选择哪一方案,实验数据处理都是对纸带分析,在纸带上取两个合适的点(如上图中纸带上的 B点和D点),用刻度尺测出这两点间的距离SBD,用求*均速度的方法求出打点计时器打B、E两点时,重锤的速度VB和VD,(提示学生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点时刻的速度教学设计--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力F/N位移S/m功W=FS(J)B点速度VB(m/s)D点速度VD(m/s)动能的变化ΔEK(J)第1次第2次

  由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恒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变化的大小。

  [这时,教师呈现各代表小组的表格,要求学生分析总结,结论由学生自己总结得出,这样有助于加深印象,教师只是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规范其文字的表述。]

  5、评估与交流

  小组间相互交流,了解其他组的实验情况,在实验结果上和其它组是否一致?试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可能因素,对实验过程中好的方面和不妥有待改进的地方,进行评估。先让每个小组推荐一两个代表对自己小组进行评估、总结,教师可以在学生发言前设置下面几个问题:

  (1)、在实验结论数据中,功W和动能的改变ΔEK是否一致?

  (2)、在实验过程中,你们认为影响实验结果的可能因素是什么?又如何减少实验过程误差的?

  (3)、实验装置可有改进的地方?

  [培养学生虚心向他人学*,正确听取、采纳他人意见的好*惯,达到相互学*,共同促进的作用。]

  教师归纳:大量更为精确实验表明,能量转化可以用做功来量度。如合外力做总功等于动能的变化。

  八、课后作业

  1、用数学表达式描述恒力做功和动能改变的关系(动能定理)。

  2、理论推导:请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知识从理论上推导动能定理。

  九、 教学反思

  “物理课堂实验探究课” ,目的是让学生经历动能定理的实验研究过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这就是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培养目标。在本节课中,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探究恒力(重力)做功数量,进一步分析物体动能的改变数值,从而建立功和能量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让学生主动参与、全面感受到实验探究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各项综合本质。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学*是比教师单纯教授知识更有效,思维训练也更加深刻,学生得到的不仅有知识,还包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独立思考的认知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等。


物理教学设计 (菁华6篇)(扩展2)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能熟练写出压强公式、单位,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会应用压强公式分析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具体方法,并能解释与压强有关的物理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初步学*使用控制变量法。

  2.在压强概念的学*中,学*运用比值定义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压强是初中物理课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体现压力作用效果的重要物理量之一。压强不仅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是材料力学、热力学的核心概念。《课标》中属于理解层次的内容要求只有四条,压强是其中之一,可见压强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占用重要地位。与速度、密度的定义方法相同,压强的定义采用的是比值方法。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中学生还将学*另一个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功率。学生在形成速度、密度概念的过程,为本章压强概念的学*打下了基础,同样,理解压强概念,反过来有助于速度、密度概念的巩固、深化。

  本节内容由“压强”“怎样减小和增大压强”两部分内容组成。两部分内容彼此关联,只要学生对压强的概念理解到位,就能顺利解决减小和增大压强的问题。压强概念的形成是本节教学的重点,解决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感知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学会用比值定义的方法引入压强的概念,并能用压强知识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

  三、教学策略

  压强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初学极易与压力的概念混淆不清,为让学生较好的理解压强与压力的区别,做好探究压力作用效果有关因素的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为提高学生的探究学*兴趣,可让学生自行设计各种各样的实验,通过不同的实验最后达到同样的目的(老师要提前为学生准备丰富多样的实验器材)。另外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应让学生充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与压强有关的现象,并加以解释,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另一方面可加深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头削尖的铅笔、四角小桌、海绵、细沙、图钉、木板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5分钟)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对物体形状的改变会有大有小,我们称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那么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呢?

  观看图片1:描述你看到的现象。

  图1

  两个人对雪地有压力吗?压力产生了怎样的作用效果?

  两个小朋友体重相同,压力大小相同吗?两人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吗?

  你觉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教师引导学生按图2实验:

  思考:这里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两个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吗?

  两个手指形变的.程度相同吗?哪一个大些?

  用力稍大些,手指感受有什么变化?

  你觉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观赏、体会。针对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现象:在雪地里行走的人会深深的陷入雪中,而在滑雪板上的人则可以在雪面上自由自在地滑动。

  两个人对雪地有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雪地形变。两个小朋友体重相同,压力大小相同,但两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这是由于他们与雪地的接触面积不同引起的。所以压力的作用效果应该与接触面积有关。

  学生进行实验,并回答问题。

  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手指形变。两个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但两个手指形变的程度不相同。与笔尖接触的手指形变更大些。用力稍大些,手指感觉更痛。压力的作用效果应该与接触面积和压力都用力稍大些,手指感受有关。

  感受物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兴趣。

  有意识地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进一步拉*物理与学生的距离。

  新课教学

  (30分钟)

  一、压强

  让我们用实验来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现有如下器材:用钉子做腿的小桌、海绵、砝码、木板、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装有沙子的容器等。试选择合适的器材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教师提醒学生:设计实验时注意思考如下问题:

  怎样体现压力的作用效果?

  怎样改变压力大小?

  怎样改变受力面积大小?

  设计和进行实验时要控制哪些变量?

  压力的作用效果我们给他起个新名字叫压强。

  思考: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能否运用速度、密度的定义方法给压强下一个定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写出压强的定义、符号、公式。

  根据压强的公式,压强的单位应该是什么?

  为了纪念科学家帕斯卡在物理学上的贡献,我们把N/m2用一个专用名称代替:帕斯卡(Pa)。

  1Pa=1N/m2

  1Pa表示物体每*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将一张报纸对折一下,*铺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Pa。

  投影课本中的例题,建议学生做后教师再讲评,从解题思路、书写格式、公式运用上,给予指导。

  学生进行实验,积极参与教学。在活动与思考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比如学生选择按照教科书所示的实验进行实验。

  实验1:把小桌桌面朝上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浅。

  实验2:在小桌桌面上放一个砝码,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浅。

  实验3:把小桌腿朝下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浅。

  实验1和2中,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海绵被压下的深浅不同,表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实验1和3中,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海绵被压下的深浅不同,表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压力和受力面积。

  压强的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

  用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压强的公式为:

  公式中各符号代表的物理量和单位:

  P──压强──帕(Pa)

  F──压力──牛(N)

  S──受力面积──*方米(m2)

  锻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并进行实验、分析归纳能力。

  设计并进行实验时有意识地利用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与速度、密度的定义方法相同,压强的定义采用的是比值方法。

  使学生对物理单位大小有基本的认识。

  二、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

  让学生将桌上的图钉按入木块,体验后,提出问题:你希望钉尖对木块的压强大些还是小些?希望钉帽对手的压强大些还是小些?

  1.减小压强的方法

  讲述:任何物体能够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将会被压坏。

  举例:房屋建设中,楼层修得越高,楼体对地面的压强就越大,可能会使地面下陷,楼房倒塌,造成损失。因此需要减小楼房对地面的压强,你知道人们在造房子时是如何减小对地面的压强的吗?

  学生讨论得出: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在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减小压力可以减小压强。

  你还知道哪些生活中减小压强的例子?

  2.增大压强的方法:

  思考:你站立在地面上,怎样才能很快地使地面受到的压强增大到原来的两倍?

  哪些生活场景需增大压强?人们通常用哪些方法增加压强?

  归纳总结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减小压强可以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可以增大压力或者减小受力面积。

  认真体验并交流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分类和归纳。

  学生思考并回答:在压力不变时,利用增大受力面积的办法,可以减小压强。

  学生举例:履带拖拉机有宽宽的履带、骆驼有宽大的脚掌、钢轨铺在枕木上等。

  学生思考后回答:只要抬起一只脚。根据压强的公式,人对地的压力不变,抬起一只脚时与地的接触面积减小一倍,对地的压强就增大一倍。

  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更容易引发学生兴趣。

  从物理走向社会,学以致用。

  联系自身创设情景,容易让学生感觉物理真实地就在自己身边。

  课堂小结

  (5分钟)

  通过今天的学*,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在实验探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

  学生可以个别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小结。

  促进知识的巩固掌握。提升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的示意图。

  2.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定义公式。

  3.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及其意义,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

  4.能在日常生活上灵活运用压强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压强的概念和压强的公式。

  难点:压强公式的应用。

  三、器材

  学生探究实验器材:自制压力小桌,10×10×5厘米3的塑料泡沫,质量为200克的砝码,50克的砝码各一个,细砂,海绵、玻璃杯、铅笔等

  教师演示器材:汽球,图钉,鸡蛋等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将一气球置于讲台上让班上个最高力最大的男生用手掌压气球,因气球打气不很足,他必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压破球,接下来叫一个个头最小的女生(偷偷给她一根针)。她只要轻轻一碰气球便破了,学生必大笑。此时设问为什么?从而引入新课。

  (二)观察与作图————什么是压力

  1、用两摞书作桥墩,一张偏厚纸板做桥面,再放上一重物,此时桥面压弯了,设问为什么?分析原因是受一向下压的做用力。

  2、举例老师站在讲台上受什么力(重力和支持力),讲解地面支持了老师(要不老师不掉地下去了),老师也压了地面。

  3、观察分析

  ①请同学们观察分析书本图9—1例子的三副图并在练*本上画出三副图中物体对表面的压力示意图。同时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各画一图。同学们作图时,教师来回巡视,了解学生作图中的错误。

  ②学生画完后,讲评学生作图情况,错误的进行纠正,并用红色粉笔把压力突出出来。让同学们讨论思考以上图中物体对受力表面的压力有什么共同特点?

  得出:压力是由于物体形变产生的。压力作用在接触面上,压力的方向跟接触面垂直,指向受力物体。

  ③教师归纳总结得出压力的概念: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得出压力的定义、特点及与重力的`区别。

  (三)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1、播放三幅插图,创设情境。让同学们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感受压力的效果。教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用大脑去思考,看看在这些图中你们能发现些什么?同学们发现了许多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记录下几条有关的问题,大致归纳为三个问题:

  (1)当人们在松软的地上行走时,为什么会在地上留下一道深深的脚印?有了滑雪板人为什么就能在雪地上自由地滑翔?

  (2)为什么在泥泞的沼泽地里有轮子的车辆寸步难行,而装有履带的*和拖拉机却可以行动自如呢?

  (3)同一个物体压在海绵上,为什么海绵的形变程度不同呢?

  2、亲自体验一下。做书本图9—3的实验。让学生利用一支一端削好的短铅笔,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夹着两头,提问:两个手指的感觉一样吗?为什么两个手指的感受不同呢?提醒学生注意发现问题。接着让笔尖压在手指上,先轻压后重压,比较两次疼痛的感觉。

  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同学们猜测并讨论,同时说明猜想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但一定要用实验验证。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讨论设计方案,收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交流实验体会)

  学生在这里的实验方案很多,可采用复式教学法———各组学生先分别做自己设计的实验,然后分别上讲台汇报。

  从而得出:在相同受力面积时,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有关;在相同的压力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因此,压力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系,还跟受力面积有关系。

  叫两个体重悬殊的学生站在讲台,请学生比较他们对地面的压强。(学生由于他们对地面的压力不同,受力面积不同,所以很难比较)所以,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就需要比较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由此引出压强。

  (三)压强

  ①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②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并由此引出压强的单位是由力的单位和面积单位共同组成的。

  ③单位:牛顿/米2读作:牛顿每*方米;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⑤介绍压强的物理意义:以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5×104Pa的含义是:1米2的地面受到的压力约1。5×104牛顿。

  (4)课堂练*

  例:计算芭蕾舞演员和大象对地面的压强。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做题,其余同学在下面做,教师来回巡视,及时发现学生的解题问题,给予及时纠正。做完后。讲评练*的同时指出同学在解题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规范的问题。

  (四)压强知识的应用

  为了使同学了解压强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并且如何运用压强的知识为我们服务,设问:压强是越大越好,还越小越好呢?然后解释生活中我们需要压强大时要想办法增大压强,需要压强小时想办法减小压强?同时说明任何物体能够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会被压坏。举例说明:如砖能承受的压强大约是5×106帕,混凝土是(5—50)×106帕等等。为了不压坏物体,使物体受到的压强小于物体能承受压强,因此人们就想方设法减小物体受到的压强。

  设问:如何去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呢?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出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由P=F/S分析出增大压强与减小压强的办法,并引导鼓励同学分类举出生活中我们应用的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例子,如:书包带*而宽;吸管一头尖一头钝;椅子用宽而*的板*不用一细杆等等。同时让同学们参与做对比小实验,这样不仅说明问题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轻轻松松学*,又懂得了生活中的很多情况用到了所学的知识,培养了学生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和表达能力,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物理兴趣和学*信心有很好的作用。

  (五)作业

  1、收集生活中增大压强和减少压强的例子。

  2、课外小实验:测出你站立在地上的压强。

  3、一人空手站立在地面上,怎样才能很快地使地面受到的压强增大到原来的两倍?如果他要营救一个掉进冰窟窿里的孩子,是站着跑过去还是爬着过去?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设计3

  一、教材来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

  二、内容来源

  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

  三、主题

  压强

  四、课时

  一课时

  五、授课对象

  八年级学生

  六、设计者

  雁鸣湖中学慕智勇

  七、目标确定依据

  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生活中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八、教材分析

  压强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对压力的作用效果的进一步描述,是初中物理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本节由“压强”和“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两部分内容组成,本节教材从生活场景走进物理学*,又从物理学*走进社会应用,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本节内容集情感体验、实验探究、计算、应用于一体,涉及的知识多、综合性强。

  九、学情分析

  压强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初学极易与压力的概念混淆不清,为让学生较好的理解压强与压力的区别,做好探究压力作用效果有关因素的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为提高学生的探究学*兴趣,可让学生自行设计各种各样的实验,通过不同的实验最后达到同样的目的(老师要提前为学生准备丰富多样的实验器材)。另外本节可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应让学生充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与压强有关的现象,并加以解释,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另一方面可加深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十、学*目标

  (一)、能举例说明压力和重力的区别。

  (二)、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三)、能熟练应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四)、会解释和分析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十一、评价任务

  (一)、通过图片、学生举例和列表格的方式来检测目标一达成

  (二)、通过实验探究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来检测目标二的达成。

  (三)、通过例题和学生练*来检测目标三的达成。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点

  复*提问

  展示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进行新课目标(一)压力1.什么是压力

  2.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目标(二)压强1.压力的作用效果

  2.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目标(三).1、压强计算公式

  2、*题练*

  目标(四)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

  *题检学部分

  课堂小结

  作业展示

  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1.播放本节节首图。

  2.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29页“想想议议”。

  1.师生共同分析以下几种情况物体表面受到压力的情形,并画出表面所受压力的示意图。问:它们所受的压力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回答压力的作用点和方向)2.总结什么是压力及相关知识:(1)压力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2)压力作用点:被压物体的表面。(3)压力方向:垂直于受压物体表面且指向受压物体内部。(4)压力产生条件:物体之间接触且互相挤压(压力本质是弹力)。

  3.请同学们分别画出上面几种下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4.讲述并总结压力和重力的关系:

  5.演示:压气球。问: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使物体发生形变)

  6.演示:指导学生分别用较小的力和较大的力压气球,观察形变程度。问:形变程度与压力大小有什么关系?7.指导学生按图所示用笔尖和笔尾扎手。问:两手的感觉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8.讲述受力面积,了解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9.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0页有关内容,认识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2)思考、讨论并回答:

  ①本实验中怎样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海绵的形变程度)

  ②甲图和乙图相比,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压力的作用效果有什么不同?是哪个因素造成的?③乙图和丙图相比,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压力的作用效果有什么不同?是哪个因素造成的?

  (3)总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

  10.讲述:根据实验结果,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既要比较压力,又要比较受力面积。物理学中,物体所受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11.指导学生根据压强定义并利用课本写出压强公式:p=F/S

  认识各字母的含义。

  12.(1)指导学生利用压强公式计算:一辆推土机重200000N,

  两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m2

  ,求推土机对水*地面的压强是多少?推土机每*方米对水*地面的压力是多少?

  (2)讲述:①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Pa),1Pa=1N/m2

  ②压强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的压力。

  13.师生共同分析解答课本第31页例题。

  14.提出问题:(1)钉子、缝衣针为什么要做得很尖?刀刃为什么要磨得很薄?(2)铁轨下面为什么要铺放枕木?推土机为什么要装宽大的履带?15.老师: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对物体的压强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任何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破坏(例)。

  16.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1页和32页有关内容,回答:哪些地方要增大压强?哪些地方要减小压强?各用什么方法?17.总结:(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18.讨论:为了把菜切断,可以用力切,也可以把刀磨一磨,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利用公式讲述,在压强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省力)

  师生总结本节主要内容

  回答问题

  阅读、体验、思考。

  聆听、分析、画

  图、总结。

  聆听、总结、记笔记。

  实验、观察、思考。

  聆听、记笔记。

  阅读、实验、总结。

  聆听、记录、阅读。

  解答,分析。

  分析解答。

  带着问题阅读,思考并回答。

  总结、思考。

  复*相关知识。

  创设情景,吸引学生兴趣,引出课题。

  学*从实例中总结知识。

  学*压力和重力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压力概念。

  了解压力作用效果及影响因素。

  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教学要求。

  学*利用实例归纳物理知识。学*用压强公式解题。

  学*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板

  书

  设

  计

  第九章第1节压强

  (一)压力

  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

  压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

  2.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二)压强

  1.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意义: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定义:物体所受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2.公式:p=F/S

  3.单位:帕斯卡(Pa),1Pa=1N/m2

  (三)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

  1.增大压强的方法

  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

  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物理教学设计 (菁华6篇)(扩展3)

——初中物理复*课的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初中物理复*课的教学设计1

  “上好一节物理课容易,但是想上好一节复*课真的很难”,这也许是很多一线老师共有的感触。已学知识被再次重复,为了不让学生在重复的知识中感到厌烦,反而通过对重复知识的巩固,加深对基础物理知识的了解,从而进一步的拓展,就需要我们老师多下功夫,做到科学有效的进行复*题教学活动。笔者总结了一下几点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

  一、上有质量的复*课

  新课标改革中关于“三维目标”,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需要以“知识能力”作为基础,教师要带着重点进行教学,方能使得学生有方向的进行学*。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学*中体验、探究、学*、应用,这个过程绝非易事,知识点是基础,而复*课的重点则在于把基础进行变化与应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也是训练学生良好的学**惯;举一反三,把已学内容进行变换,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

  二、快乐玩、有效学

  在课堂中,强调“快乐玩,有效学。”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感知能力迅速发展,从形象思维逐步到抽象思维的过度,有意注意持续发展,但仍然依靠兴趣爱好为基础,介于这些特点,物理的可操作性就需要应用在学生的学*中来,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通过调动学生的学*兴趣,激发学生的学*动机,让学生愿意学、快乐学。新课标中提及“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贴*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通过学*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并能将其运用于实践,为以后的学*、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由此可见,物理知识的学*,不只是对知识点的掌握,其中也需要将物理知识生活化,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利用物理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复*课堂中,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带到物理课堂中来,在实验中,分析讨论,既提升了学*的热情,又把物理知识更扎实的活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例如我们在学*浮力这个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关于浮力的实验,实验的设计思路、材料等都由学生自己构思准备,并从中挑选有代表性的实验,请学生给同学们分享创作思路以及实验原理。鼓励学生多在生活中发现物理的实验,在复*课上,定期的给予机会,在课堂上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再有就是在学*灯泡的串联并联时,可以给同学们准备相应的材料,请同学们一起制作,并将制作后的成果,挂在班级合适位置进行装饰,促使学生建立自信与荣誉感。复*课的意义在于通过复*,可以对已学知识加深领会、已懂的知识再巩固和举一反三应用的学*能力。复*课的内容,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融合,拓展的内容与延伸部分要尽可能适应班级大部分同学的能力水*。制定合理的复*安排,需要对新课进行复*时,教师要安排好巩固新课的复*和学生课后的复*内容。根据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人的理解记忆会更加深刻,然而机械记忆不但容易被忘记,更容易产生负面的消极情绪。在复*中,尽量通过理解记忆替代机械记忆,培养学生可以通过理解,来解决学*中遇到的问题,避免通过机械记忆来死记硬背物理中提及的定义、定律、公式。在学生的思维里,很难将学*内容有系统的记忆在头脑中,这就需要老师把知识重组,把零散不系统又单一的概念和物理实验现象,进行思维上的加工与统合,将已学知识串为一体,培养学生对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的能力。不仅让学生可以“学会”,还要让他们做到“会学”。

  三、巧用*题

  在学生学*的过程中,强调自主学*的力量,提倡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可以通过课后复*内容,将学生结成对子,互相对复*题进行批改,对于错误的*题,进行分析与讨论,使得彼此都可以对已学的知识,进一步加深记忆和巩固。当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对老师进行提问,这样的过程将学生作为了学*的主体,将*交给了学生,并促使学生间进行交流。教师在*题批改过程中,多留意观察,找到大多数同学出现错误的原因,在复*课堂上,对于疑点难点进行解释与解答,并设计有质量的思维问题,促使学生们进行积极的思考,教导中要重视教学的效率与质量,突出教学的重点。

  复*课在教学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却又常被忽视的问题,复*课内容方法不得当,使得物理课堂变得乏味、枯燥、无趣,使得学生对物理没有了学*兴趣。新课标改革中提及,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中考压力的背景下,使得学生能够对物理知识产生兴趣绝非易事,需要教师将知识点进行科学的归纳与总结,把零散的概念有系统的串为一体,加强学生的理解记忆。通过新旧知识的复*,使得旧知识更加巩固,新知识更加理解,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初中物理复*课的教学设计2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教师的教师观,学生观,上课观,评价观,作业观等要更新外,教师对课程的观念也要更新。课程是教育的心脏而就整个教育过程而言,实际开展的教育行动中,学*者从事什么样的学*活动,其学*质量和效率如何,关键取决于计划阶段所设计的学*方案,因此熟悉课程的总体目标,内容,组织乃至科目目标,内容组织,单元目标及具体学*活动的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中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采用参与式教学

  由于物理科目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法就相当重要。参与式教学让所有的参与者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中来,目的是使每个不同背景,不同个性,不同知识经验和不同智能内型的参与者都能有效参与到学*中来。它力求通过多种途径,手段和方法调动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够*等地,积极地投入到学*的全过程中,在参与中学*和构建新的知识,形成能力,在参与中掌握方法,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体验各种丰富的情感,形成新的价值观。传统的教学过程过分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造成了学生主体性的缺失,情感性的缺失,和创造力的缺失,泯灭了不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新时代的教育需要落实以发展为本的理念。发展是所有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是他们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开发。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起课堂教学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由以知识本位,学科本文转向学生的发展本位,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进行有机整合,体现人对生命存在和发展的整体关怀。于是由三维目标取代传统的双基目标已成为课改实践的首要课题。新课程理念还体现把学*的过程还给学生。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新课程下物理学科的特点及高三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知识结构

  新课程改革后,高三物理学科更体现操作性,课程蕴含着新教学理念。学生参与的很多实验增多,新课程力求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这与课改前的记忆偏多繁难偏旧内容较多,实践偏少行成鲜明的对比。课改前的课程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再加上高三学生很多也步入成年,他们有很多成长的困惑,人生的困惑,面对着来自家庭的,社会的,学校老师的压力。这时加强学生心理疏导。关注学生心里健康。形成老师与学生的谈话常效机制也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特别这个时候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迅速,所以这为高三物理学*奠定了一个很好的物质基础。但是无论是一个地区,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不同学生由于成长背景的不同,学**惯思维*惯的不同,他们的知识结构基础情况都迥然不同。所以制定复*方案时就需要特别注意:

  3.复*方案

  3.1.针对全体学生,从课本入手,着眼基础,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等基础知识的复*,要做到重点突出、覆盖面广,构建知识框架。高考立足课本考基础,于变化中考能力。高考试题源于课本,不拘泥于课本,高考卷中的大多数试题都可以从课本上的例题、*题、总复*题中找到它们的影子,甚至课本中的插图、阅读材料等都可成为高考命题的素材;文字表述、规范答题都可以课本为参照。所以,在复*中应立足基础知识,通过透彻理解,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如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应该让学生从定义式及变形式、物理意义、单位、矢量性及相关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对定理或定律的理解,则应引导学生从其实验基础、基本内容、公式形式、物理实质、适用条件等作全面的分析;复*时引导学生回归教材,要抓住重点,帮助学生了解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构建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网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3.2.认真学*和理解考纲,仔细研究*几年来的高考题,准确把握知识标高,控制好教学的难度和坡度,结合《考试说明》分析高考命题的规律,把握命题原则和发展方向,有利于准确把握高考动向,有针对性地做好复*指导工作;高考试题是经过命题专家精心设计的,在考查学生的能力方面是一般试题所不能替代的。*年来,高考命题不回避陈题,并且推“陈”出“新”,及各地高考试题相互借鉴等等。研究高考试题的特点就是研究命题专家的命题特点,洞察命题者的命题思路。通过对高考题的研究、比较、创新,体会高考命题的技巧与方法,有利于指导复*备考,研究考纲,师生人手一份,认真阅读(知识、能力、要求),教师务必研究知识要点,参透能力要求,使教师看到知识要点,就能选择相关*题,看到能力目标,就能准确剖析试题的重要环节。

  3.3.钻研教材,狠抓常规教学,落实好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做到精选、精练、精讲、精评,加强集体备课,搞好集体研究,通过集体备课来发挥群体优势,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在复*每一章前,共同讨论复*章节重点、难点及高考中经常出现的题型、物理思想方法,要集思广益,反复推敲各知识要点的复*、典型例题的讲解和练*题的收集、设置等。

  3.4.精心讲解,提高效率。高三复*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提高学生的学*效率,巩固学*成果,意义重大。要使学生认识到,做*题的目的,是检查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透彻,能否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地运用它们;是通过做*题,锻炼并提高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等等。在*日教学中,结合具体的题目和章节,有意识的、恰当的进行物理方法的渗透、学*和领会,强化物理方法的运用,突出方法教学,通过例题、*题的讲练,强化物理思想的渗透,揭示思想方法在知识互相联系、互相沟通中的作用。要让学生逐个地掌握物理思想方法的本质,做到灵活的运用和使用物理思想和方法去解决问题,突出思维抓教学;将课外试题与课本上试题进行对照,比较方法、技巧、思想,加深理解;重视基础全面突破物理实验得分瓶颈,基本仪器使用的训练,熟练掌握各种基本仪器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注意联系实际进行操作的训练,对大纲中要求掌握的仪器,一定要实际操作,熟练掌握,强化实验操作训练,重新观察课本实验,通过新视角,研物理实验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实验技能;提高学生适应考试的能力。加强审题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读题、审题,让学生能准确地理解关键字眼,挖掘隐含条件,排除干扰因素,使学生在大脑中能重现题目的物理情景。加强解题技巧的训练。

  所以要让学生在高考中脱颖而出,既能获得满意的分数又能掌握知识。提高能力,除了正确掌握新课程理念的思想方法外,师生的付出也是必须的。教育教学是一门融心里学,教育学,等多门边缘学科一体的一门艺术,我们只有不断学*实践,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初中物理复*课的教学设计3

  周四上午第一节课,我在7班上了一堂复*课公开课——弹力、重力、摩擦力综合复*课。在我准备这节课时,因为在7班,学生程度也不好,要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困难比较大,心里就有些没底,不知所措。所以我就提前开始着手,认真选题、编写导学案。

  1、选题时,认真阅读考纲,各题组要紧紧围绕课时复*目标,使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解题规律,重复出现,螺旋式递进,这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助于学生掌握问题的来龙去脉,加速从模仿到灵活运用的过程,能深深印入到学生的脑海中。难度适中,太容易则不易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深度,太难则成为学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达不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让学生望而生畏,抹杀学生的自信心。要把握一个“度”,让学生“跳一跳,够的着”,题量也要适中,并不是做的越多效果越好。还有,*题应该典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起到有“一题”涉及到“一类问题”的效果。

  2、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首先把这三节的知识框架在课前已经让学生板书到了黑板上,上课时我引导学生对照黑板进行提问,并标注重难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其次我针对7版小组的特点:

  1——4组基础薄弱,分派归他们的任务较简单,主要是基础知识的实际和应用,激发其积极性。

  5——8组程度较好,负责展示一些有难度的题,尤其是8组分派了2道题。再次,针对每个重点题型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点拨提升链接一道中考题加以对知识的应用提高。针对考点我设计了课堂检测,再次巩固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3、利用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前我和学生说:1——4组对抗比赛,5——8组对抗比赛选出优胜组进行实物奖励。

  通过实际的操作,确实在讲课的过程中节省了不少时间,同时每个知识点都能讲到。并且还有大量的时间和学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和以前相比学生的积极性大幅度的提高,课后同学们反映也很好。通过重点讲解某个*题而带动类似的一串*题,即讲了知识又给学生课后发挥的余地。一组题目解完后,应带领学生回过来反思,本题用到了哪里基础知识?利用了哪些基本技能和哪些物理方法?体现了哪些基本技能,重温了哪些物理方法?体现了哪些物理思想?哪道题可以推广,引申变式?哪些题还有哪些解法(一题多解)?把后两个疑问交给学生,使他们在反思中巩固、深化、提高,使他们的知识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讲完评课的过程中各位老师也都肯定了这次公开课很成功,学生确实积极性高,个个都精神饱满。但是我自己也感觉到有不少不足之处,比喻有些小的细节没有讲到,作图时应规范的利用直尺板演,进而提高学生作图的规范性。中考的考点最好在课件上呈现使学生对中考考点更加明确。


物理教学设计 (菁华6篇)(扩展4)

——物理教学心得 (菁华6篇)

物理教学心得1

  一、如何听讲。

  学生他学*的中心环节是听课。学生获取各门知识的信息、掌握各门知识的内容的主要渠道是听老师讲课。所以会不会听课,怎样听好课,是影响学生学*成绩优劣的一个关键因素。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议论,某某同学可真聪明,就上课听那么几十多分钟的课,下课也没见他再学*,可成绩那么棒,要是我能有他一半聪明就好了。从这些议论就反应听好课、会听课的重要性。课堂上几十分钟的时间,往往是你课后花几个小时也换不来的。会听课的只要充分利用这个黄金时间,就会取得优异的成绩,而且还觉得特别轻松,觉得学*是特别有意思、特别愉快的事。究竟如何听课,怎样才能听好课,具体到每一门课又该如何听,这个问题研究的人不多,至于每一门课的学科特点如何,每一个老师的讲课特点又怎样?就更少有人深究了。往往我们看到有这么一些学生,脑瓜挺聪明,上课又认真听讲,但是学*成绩就是不好,究其原因,就是不会听课,抓不住老师的讲课要领。很多人都感到物理这一门学科很"难",不象别的学科那样好学,说明你没有掌握学*物理课,听物理课的方法。那到底怎样才能听好物理课呢?

  1、你要知道物理学科自身的与别的学科不同的特点。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但它又不同于简单的"看"和"做",它还得想——思考,正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况且有的现象还是蒙蔽你的),还得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其次,要弄清物理各种类型教材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二的电磁感应一章安排先讨论电磁感应定律后讲愣次定律,而上海教育出版社是先讲电流方向,后讲电流大小,前者是由浅入深,后者是按一个物理量的大小、方向的基本次序来讲述,各有特点,所以听课的时候就得依照课本的安排思路进行听讲。

  第三,知道老师上物理课的特点,知道自己如何做才能适应老师的教学,才能更好地听好课。

  2、物理老师教学方法、

  每个老师从引入新课到讲解新课,往往并不和课本完全一样。有的采用探索法、悬念法进行教学,有的喜欢用启发式提问进行,有的喜欢从讲解历史名人故事入手,有的喜欢用新闻报道,而有的更偏向于就题解题等等。有经验的老师每堂课都有自己独特的课堂设计,所以你要充分了解老师的上课特点,及时调整自己的听课方法,使自己的思路随着老师的方法的变化而变化。有的老师在引入新课的时候,引入方法就比较多变,新颖、活泼,比如引入滑轮的时候用几幅幽默漫画,引入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时用学生演示实验,还有的用新闻报道和学生讨论引入等等,所以你听课的时候就得充分融入老师讲课的情境中去,让自己积极参与,让自己的情商和智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使听课取得最佳效果。

  3、教学过程、

  在讲课过程中,为了引入一个物理概念或解释一个物理现象,有的物理老师喜欢用肢体语言来表演,而往往在表演的过程中解释了很多用简单的语言不能解释的物理知识,所以你不能简单地看热闹,而要和老师地思维融为一体,仔细观察、思考老师为什么要这么表演,其目的是什么,我从中能发现什么,得到什么结论等等。比如,在引入静摩擦力的时候,老师用推讲桌的例子。推,没有动,为什么?有静摩擦力。再增大一点力,还是没动,为什么?有静摩擦力。再加大力,快要动了。这样通过一连串的肢体语言,不仅得到了静摩擦力的概念和产生原因,而且还得到了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会听课的在老师一连串的表演中把静摩擦力的所有知识都掌握了。再比如,在讨论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和速度方向时,往往速度大小很容易理解,因为匀速,所以速度大小不变,但速度方向如何呢?有的老师会用肢体语言来表演,在原地转圈,以手的指向或脸的朝向作为力的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但是方向一直在变。这些事例告诉我们,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是听好课的关键。

  二、如何实验。

  老师在引入一个新的概念时,可能是通过实验引入,这就要求学生在听课的时候,要经常地观察大量地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观察地目的性、理解性、条理性反应了观察能力的品质,同时也反应了观察的特点,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观察能力的品质形成,,不是有目的、有计划、自觉的去观察,这就不利于概念的形成,在听课的时候一定要把好奇心调整到观察物理事实方面来,不仅要发现物理现象的个别特征,还要发现特征之间的联系。

  三、物理规律

  物理具有*似性和局限性。由于物理学研究的对象过程,都不是实际的客体和实际的现象,而是采用科学抽象的方法,或多或少作了一定程度的简化之后,建立的模型和理想过程、又由于物理学是实验科学,在观察和实验中,操作技术的准确程度,不可避免地出现测量误差,反应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物理规律。而且物理规律总是在一定地范围内发生,所以物理规律还有一定地局限性,也就是说,物理规律总是有它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

  学好物理的关键是要听好物理课,如何听好物理课,在听物理课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这又是我们听好物理课的关键,一旦你掌握学*物理课的方法,掌握听物理课的方法,你一定会觉得原来物理是一门很容易学又很有意思的学科。

物理教学心得2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Posner)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新课程教学呼唤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也就要求新时期的教师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那么,什么是教学反思?什么是物理教学反思?物理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什么帮助?我们物理教师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笔者试做些初步探讨。

  一、“吃透”学生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注重启发引导,老师对课堂内容的把握很重要,讲到什么程度,怎样可以最大程度得启发学生。把握不好,会出现学生目瞪可呆、不知所措,还有可能会出现一讲到底的情况,那就变成了旧的教学模式——灌输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现代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对以上出现的情况,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课后经常找学生聊天,了解学生的听课情况,一段时间后就会知道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授课方式了。

  2.注意观察学生对提出问题的反映,了解学生的思维动向。

  3.注重举生动形象直观的事例来说明问题,还应该多用实验器材,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物理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

  4.认真检查学生作业,作业完成情况可以反映学生的存在的问题。

  5.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我从事工作的中学由于学生生员质量比较差,学*能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都比较弱,不勤于思考,所以如果以全部的新课程理念进行授课,学生一时难以接受,我觉得对于基础比较差的班级学生,应循序渐进,逐步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二、“吃透”教材

  1.注重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根据新教材对物理概念叙述通俗、简洁、浅显的特点,在教学上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自学。为了使学生的自学目标明确,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设计问题要力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问题要具有启发性、针对性、趣味性,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的自学的情况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自学,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2.注意使教学环节逐层深入,让学生易接受、感兴趣。物理概念、规律比较抽象,要求物理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上要求趣、求新、求活。所谓求趣,即教学中努力创造条件,增强趣味性,把学生的直接兴趣转化为对物理学科持久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刻苦学*。

  3.尽可能设计实验,调动学生的学*兴趣。新教材与原教材相比,实验项目和数量都有所增加,经常遇到探究实验,教师要设计实验,直观、形象、有趣的实验能收到比任何语言描述都好的效果。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制作过程中,应有目的地让学生独立设计操作,分析实验结果和成败的原因。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

物理教学心得3

  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培养优秀学生,并努力探索培养物理优秀学生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1991年以来,我校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政治思想健康、学*成绩优异的好学生,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的后备力量,特别是王泰然、任宇翔、杨亮、谢小林、陈汇钢等五位同学分别在第22届、第25届、第26届、第27届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中获得金牌,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我校学生在全国物理竞赛决赛中获一、二等奖各8人次,获上海赛区一等奖94人次,20人参加国家集训队.在令人瞩目的成绩后面,一般都有科学规律的东西.

  有人可能认为培养优秀学生主要靠课外小组和个别辅导,与课堂教学关系不大,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实际上课堂教学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着重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这一侧面来总结取得这些成果的经验.

  我们十多年来的课堂教学经验可以总结成三句话:追根寻源真一点,实验研究多一点,能力要求高一点,简称三点教学法,因此我们称自己的教材为三点法教材.

  我们的三点法教学完全是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编写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全班学生,不可能而且也不应该把课堂教学变成物理竞赛辅导,我们确确实实通过课堂教学明显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为学生在高考和物理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一、追根寻源真一点

  一个学生学*物理,首先接触到的就是物理定律.因此,怎样搞好物理定律教学,必然是每个物理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在进行某一物理定律教学时,我们有意识补充了大量的与这一定律的建立过程有关的内容,这就是所谓的溯源教学.任何一个重要物理定律的建立,都有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探索定律的工作只所以能成功,这个定律最后只所以能够确立起来,其中一定有很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正确的推理思维方式,这些内容毫无疑问是属于物理学科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人类一笔宝贵的知识财富,也是我们物理教学的宝贵财富.

  在讲授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时,我们从第谷对行星进行几十年的观测积累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讲起,然后是开普勒在拥有这些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计算总结出描写天体运动的经验规律(开普勒三定律),最后才是牛顿用定量的动力学原理对这些规律予以解释,终于发现了对天上、地上的物体具有普遍意义的万有引力定律.在学*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我们还着重向学生介绍了归纳法、理想化和间接验证三种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在学*库仑定律的过程中,我们纠正了学生由于大多数教科书叙述笼统而形成的错误观念,使他们明白:1.库仑当年只用扭秤做了两个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实验,而未做两个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的实验,因为在后一实验中的*衡有可能是不稳定的.库仑是用电摆来完成后一实验的;2.无论是扭秤还是电摆,精确度都是很有限的,根本无法确定两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距离的*方成反比,更不是和距离的1.98次方或2.02次方成反比.当年的库仑(实际上还有更早的卡文迪许),以及后来的麦克斯韦、普林普顿等人都是用另一种实验方法将指数的精度逐渐提高,直至今天的2310-16,终于使库仑定律成为当今物理学中最精确的定律之一.结合库仑定律的建立过程,我们还向学生介绍了类比和演绎验证的方法.

  在学*欧姆定律的过程中,学生一开始都以为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是不困难的,只要用电流表、电压表再加电源和可变电阻器等组成电路即可.可是我告诉他们,在欧姆那个年代,非但没有电流表、电压表等仪器,连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定义和单位都没有,欧姆所面临的困难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他到底是怎样得到这个电学中最重要的定律的呢?学生顿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欧姆定律诞生过程的同时,我们还结合欧姆的实践,介绍了用图线探究新规律的方法.

  此外,我们还结合牛顿运动定律介绍了理想实验、推理、实验研究等方法,结合气体定律介绍了分析法,结合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介绍了综合法.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了一些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有的同学深有体会地说:物理定律是宝贵的,但研究物理定律的科学方法更宝贵.谁掌握了这些方法,谁就能不断地去探索大自然层出不穷的奥秘.

  在物理定律的教学中,我们在课堂上经常采用设问的方法,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某个定律是怎样建立起来的,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摆出困难让学生去克服,提出任务让学生去完成,制定目标让学生去实现.这样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自学.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苏格拉底明确强调过:好的、正确的教学不是传递,而是对学生的自学辅导.我一贯强调学生要学会自学、讨论、研究.我教的优秀学生,学得的物理知识,最多只有一半是在课堂上听我讲的,其它一概由他们自学.到一定阶段,我开始指定几个学得比较好的学生轮流给其他学生上课.每次课分两部分,前半部分由主讲同学讲,后半部分由全体同学提问、讨论.像王泰然和任宇翔在高二阶段就给其他同学作过二十几次讲座,杨亮、谢小林、陈汇钢等同学也不例外.

  我们这种自学讨论式教学还延续到学生毕业以后.获金牌或学有所成的学生进了大学甚至出国留学后,有机会还回来给小同学谈自己的体会.例如1994年暑假任宇翔从美国回国探亲一个月,来学校给95、96届学生讲了10次课.他向小学友介绍物理学中一些新进展、中美物理教学中的差异以及他们当年学*过程中曾激烈争论过的问题,使听课的学生大受裨益.1996年暑假,谢小林和陈汇钢两位金牌获得者又为97、98届同学讲了十多天课.他们既讲物理知识,又讲国家集训队队员奋发学*的感人事迹,使小同学们大开眼界.

  这样的训练方法也得到了权威人士的肯定.1992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物理特级教师会议上,原*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现全国中学物理竞赛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沈克琦教授在他的题为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与中学物理教学的报告中说:我听到两名得金牌的上海学生讲他们的老师如何培养他们的情况,我认为这个经验倒很值得推广.他们说他们的老师不是采取灌输的办法,而是启发引导,要求他们给同学讲课,这对他们搞清概念原理和科学地进行表达都非常有帮助.我想这可能是提高优秀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那么自学为什么会对提高学生的能力起这么大的作用呢?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自学与听课可能有以下两点不同:

  (1)人类的思维活动表现为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过程.一个学生在自学某一个新的物理内容时,少不了理解、思考、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等工作,这里面充满了分析、综合、比较等过程.因此相对听课而言,自学对学生的思维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他们得到更大的锻炼.

  (2)人们的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事先没有预定的目标,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叫做无意注意;有预定的目标,在必要时还需作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叫做有意注意.一个学生在自学的时候,他的目的一定是十分明确的,而且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否则难以坚持),因此学生在自学时,可保证在绝大多时间内都处于有意注意的状态,这一点对提高学*效率和学*能力都是很有好处的.有的学生在自学中往往会十分投入,进入一种旁若无人的境地,而相对来说,这种情况在听课时就比较少.一个学生坚持自学一段时间之后,便能渐渐地从有意注意转化到有意后注意,即不需要意志努力也能够将自己的注意力长期保持在这项工作上.有意后注意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它既有明确的目的,又不需要用意志努力来维持,是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需条件.学生一旦进入这种状态,他们的物理学*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学*成绩就会有明显进步.

  二、实验研究多一点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学中的每一个概念、规律的发现和确立主要依赖于实验.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实验方面的训练,无疑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一条必由之路.

  目前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安排了相对数量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不难发现,这些实验存在着某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教材中几乎所有实验是为配合所学内容而安排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因此学生不易通过这些实验掌握一些重要的实验方法.

  第二,课本中每个实验的实验原理及操作步骤都讲得十分清楚,学生只需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操作即可.这样的实验只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是不够的,也无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目前课本中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学生只要学懂了书上的定律,一般都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实验.这种安排违反了教育应该走在学生智力发展前面的原则,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不利的.

  针对以上不足,我们对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使实验教学为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在实验内容的改革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三条措施:

  (1)增加实验数量.

  不论是在课堂演示实验,还是在学生实验或小实验方面,*均增加了60%的实验.其中有一部分新实验,学校没有现成的仪器,安排学生自己制作,对学生有较高的要求.

  (2)重视实验误差讨论.

  物理实验离不开测量,测量是实验科学最本质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讲,结果准确的实验就是成功的实验,反之就是不成功的实验.因此在培养优秀学生的过程中,应该让他们掌握一些必要的实验误差的基本知识.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要求学生们尽量消除实验的系统误差;在选择实验器材时要考虑它的精确程度;在处理实验数据时,要采用尽量科学的方法.

  (3)加强重要实验方法教学.

  在实验领域中有一些重要的方法,比如减小实验系统误差的方法、减小实验偶然误差的方法、实验探究规律的方法、迂回测量的方法等,这些方法不是在个别实验中,而是在许多实验中都有应用,因此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这些方法一定要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在必要时,我们甚至根据实验方法来安排实验内容,集中安排几个某种方法体现比较典型的实验,这样便于学生深刻领会和熟练掌握某一种实验方法.

  在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方面,我们做了以下尝试:

  (1)在课堂上创设一些实验问题让学生研究.

  在高中阶段,每周至少有4节物理课,充分利用物理课中碰到的各种各样问题,可设计一些供学生讨论的实验题目,并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探索、解决.

  我在讲功率一节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题目:要求测定一个人骑自行车的功率.在自行车由静止启动的过程中,人做的功除了增加人和车的动能之外,还要克服空气阻力和地面的摩擦力,其中哪些因素是主要的,哪些因素是次要的?学生根据自己骑自行车的经验,认为空气阻力是很明显的,不能忽略,而地面和车轮之间的滚动摩擦一般比较小,可以忽略.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测量人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顶风骑车时,骑得越快风的阻力越大,因此可以设风的阻力和车的速度成正比.车的速度怎样测?风的阻力和车速成正比的比例因数是多少?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现,被大家一个又一个地解决,终于找到了一个大家都比较满意的实验方案.接着全班同学兴高采烈地到操场上去做实验,最后再回到教室里,师生一起处理实验数据,作出图象,得出实验结果.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除了实验题目是由老师提出的外,实验方案和解决问题的途径都是由学生讨论研究出来的,因此他们都觉得很有意思,收获很大.

  (2)对课本中一些重要实验进行深入研究.

  物理课本中有大量现成的实验,有时可以对这些实验进行一些讨论和改进.

  在做直流电路的实验时,我们让学生对伏安法测量导体的电阻这个实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用简单的伏安法电路,不论是采用电流表内接还是电流表外接,都有系统误差.结合这个问题,我给学生介绍了补偿的思想,然后由学生自己设计了电流补偿和电压补偿两种线路.补偿法解决了由于实验电路不完善带来的系统误差,但这个矛盾解决了,电流表和电压表不够准确的问题上升为主要矛盾.怎么办?经过进一步研究改进,大家认为可以用准确度高得多的电阻箱来取代电压表和电流表,再辅以灵敏度很高的电流表,便可以明显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这就是常用的惠斯通电桥.接下来学生分别用简单伏安法、补偿伏安法和惠斯通电桥测量了同一个标准电阻,比较测量结果,可以证实先前的想法.在历史上,从伏安法到惠斯通电桥是有一个很长的过程的,而在我们这堂实验课中,学生经历了这么一个碰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这样的实验课对增强学生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1)和(2)实际上都是不断地给学生提出新的目标,诱导他们提高实验水*,我们有时称之为目的诱导法.

  (3)给特优学生安排一些特殊实验.

  我校有一批进口物理仪器,性能比较好,涉及的实验内容面也比较广.这批仪器的说明书是英文或日文的,我指定一名学生准备某一个实验,要求他先翻译好说明书,准备好器材,然后带领其他同学做实验.这个主讲的学生还要准备好一些讨论题,在实验后供同学们讨论.学生对这样的实验非常感兴趣.此类实验虽然有时和高考、竞赛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这种带有研究性的实验对优秀学生很有好处.

  三、能力要求高一点

  物理*题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解*题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因此,*题教学的改革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就本质来说,物理*题是人们编制的一些假想物理场景.毫无疑问,物理学家是不会去做物理*题的,而他们是在研究那些真实的、尚未发现的物理规律.同样,发明家也是不会去做物理*题的,他们是在力图应用已有的物理规律去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让学生做那么多人为假想的物理*题?目的无非是要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推理等能力.所以物理*题教学应该围绕这个目标来进行.

  我们常用以下两种方法来进行*题教学:

  (1)按照解题方法组织*题教学

  一般的*题都是按力、热、电、光的顺序来讲授的,但我们比较倾向于按照解题方法来讲解物理*题.例如理想化法、整体法和隔离法、等效替代法、小量分析法、叠加法、对称法、图象法等,这样比较有利于学生掌握一些重要的解题方法.到学*的某一阶段,集中将一批用解决方法相同的*题安排给学生练*,使他们由不会用到会用这种方法.在以后的学*中,每隔一定阶段让这种方法再出现一次,以加深这种解题方法在大脑中的印象,达到牢固掌握,应用自如的目的.

  (2)采用台阶法帮助学生掌握一些难度较高的解题方法.学生有一道难题不会做怎么办?老师不是直接告诉他怎么做,而是另外出几道与这道难题内容相似,难度较小一点的题让他去做,或者是出一道内容完全不同,但所用方法有某些类似之处的题让他去做,直至他领悟出这道难题应该怎样解为止.我们称这种方法是搭一个台阶让学生自己往上爬,用这种台阶法进行*题教学能使学生自己提高自己的水*,比被动地听老师讲解那道难题的效果要好得多。

物理教学心得4

  本人任教初二物理,在过去的教学中,只是单纯的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愿望和学*方式的注重。自使用新教材后,我们普遍感到压力,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来满足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的精神就是把教师和学生从繁重的教学和学*中**出来,给他们更大的个人发展空间。新课程的要求教师能够结合本学科的特点,针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和创新。以前教材中偏难,偏旧,没用的东西不少,而现在有用的有价值,有用的内容多了,并且在教学中能给学生留有更多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经过一学期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1、让学生自信快乐地学*:初中学生年龄在十三四岁,稚气未脱,活泼好动,感性认识占主要地位,课堂上应多用实验来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快乐地学*物理。因而本节课设计以学生提问为起点,学生活动为主线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学生主动、生动活泼的学*场所,充分调动学生学*积极性,树立学*自信心,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本节课重点在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全程及科学方法,并将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中,体会物理是有用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思维活跃,能提出许多问题。学生能独立完成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特别是探究开始,教师备课时原计划通过步步提示让学生表达出设计实验的方案,没想到课堂上学生却是争先恐后地想表述,使整个45分钟的课堂学生情绪高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给教师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对*面镜提出了许多教师想不到的问题,例如:为什么小镜子能照出很大的像?摩托车旁的镜是不是*面镜?课堂上说实话老师有些紧张,总担心学生提出怪异的问题,教师的智慧和灵活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以为学生只能描述如何探究自己的猜想,没想到有一名学生并不满足于口头表述,说:“老师我想边做边表述,行吗?”我赶紧让他上台表述,全班同学给予了热烈的掌声。之后还有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我先将两只手电筒放在等距离的地方,看看像是否在我猜想的那个位置。”(逆向思维!太好了!)场面令我感动。实验结论的描述时,也有同学大胆质疑:我找到像的位置了,可是为什么像总会更高或更低些?我动一动玻璃板后,有时又能用不亮的手电筒接到像呢?这位同学对实验的评估,我在自制教具时并没有考虑垂直问题(因为玻璃板事先有要求做成垂直支架),这一来倒在课堂上让学生给解决了,这让我深信:学生的细致可以超出教师!

  3、思教学之过:在学生提出问题时,有些问题没有直接回答,如:(1)为什么小镜子能照很大的人的像?(2)摩托车旁的镜子是不是*面镜?在问题罗列后又立刻出示演示,虽演示能吸引学生,但可能打断学生的思路,也许学生能想出比教师更好的方法,课后的'学情调查中,一位同学和我交谈说:“老师你演示之前,我就猜到用蜡烛可找到像,因为在家我玩过镜子接火炬游戏。”看来我低估了学生。由于时间关系,本节课在“二*面镜成虚像原理、三*面镜的应用”不敢放得开,约只用了15分钟,特别对“虚像”这一难点没有板书,只用多媒体显示,且多媒体课件制作相对简略,对学生作图能力的培养可能不利。对“潜望镜”能激发学生创造性的也因时间仓促而未能完全分解展示给学生。

  4、想教法之变: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要更新,应认识到: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价值的树立,是与科学知识的学*同等重要的。要从过去过分强调知识的学*中转变过来,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改变教学法手段,充分认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从一堂灌中退出,课堂应是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像《*面镜》这样贴*生活、应用性强的课,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就应当让学生历经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提出问题的意识,学会科学辩证地看待问题。一堂课要培养学生什么,学法的指导应贯穿全程如何让某一种能力的培养突显,在课堂中对教材的处理应是有所舍弃、有所加强,若要面面俱到,必将面面不到。

物理教学心得5

  在上学期的教学中,我们在物理教学中总结了的几点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教师指教。

  1、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教学

  现今物理试卷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大部分试题是对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考查的知识面宽,覆盖面大,特别是突出考察了物理学科的重点概念和规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特别强调注重基本知识和根本概念的教学。注重基本知识、根本概念,并不只是单纯牢记定义和公式,而是要了解消化这些物理定义和公式,搞清这些定义和公式的运用条件和使用范围。因此在教学时对于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和规律,难以理解的概念和公式应重点讲清楚。

  2、利用有限的实验器材,注重实验教学

  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能让学生获取大量感性认识,为上升为理性认识打好基础。在教学中,课本要求的演示实验我们都积极创造条件做到演示。学生探究性实验,不但要让学生知道实验的目的、器材、原理、步骤,还要让他们自己动手得到正确的结论,这样就会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问题的辨析能力,明确操作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

  3、注重学生解题规范性教育

  物理公式的书写、计算题的解题,都有一定的格式。学生可能由于受数学的影响,计算题中很多学生只写数字,没有单位,更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连物理公式都没有写,直接写数值和答案。教学时,我们经常强调物理解题的规范性,强调物理计算题不只是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重要的是考察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即物理计算公式的得出,物理量的换算等,所以我们在物理解题时不能只看数字,不看单位,更不能没有公式。

物理教学心得6

  一、学好语数,垫石辅路

  物理课是初中学生感到难学的课程,其原因是:物理课不但有系统、严密的物理概念和知识,而且物理课与数学、语文课的知识联系也很密切。例如数学中的方次运算、小数分数混合运算、极值的讨论等知识在物理教学中经常应用。但数学知识又不能生搬硬套,例如数学中a=c/b说明a与b成反比,a与c成正比,但在物理ρ=m/V定义式中,ρ与m、V的大小无关;在I=U/R中,却有I与U成正比,I与R成反比。所以学好数学知识对物理课的学*至关重要。同理,一个学生语文水*的好坏对物理的学*影响很大。因为物理中的概念、定理、定律的文字叙述言简意深,一字之差,天地之别。例如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不能叙述为垂直向下;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若无“闭合”二字,则产生的是电压而不是电流;又如物体吸热后温度升高了20℃和温度升高到20℃含义截然不同。可见语文知识对学好物理课的重要。

  二、联系生活实践,培养学*兴趣

  物理课与生活实践联系很密切,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不但是学以致用的学*方法,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情绪,引导学生遵循好奇心、求知欲、爱学*责任感的成长规律。例如在学*热胀冷缩后,我让学生举例说明。有一个学生举例说:夏天白天长,冬天白天短;另一位学生说:人在夏天身体高,在冬天身体低。对这类问题我没有责怪学生无知,更没有认为是出怪相而批评学生。我从人体生理特点、地理知识给学生以解答,并鼓励学生大胆地联系实践。在物理运算中也要联系实际。数*算中有一个四舍五入的原则,但在物理运算中不一定适用。有一次我在讲浮力时让学生计算8个人渡河需几根相同的原木时,学生计算结果是需要5.2根,几乎全班同学都采取四舍五入,答案是5根。我让学生从实际出发分析5根原木受到的浮力与8人重力相比哪个大,会有什么结果,从而使学生知道,物理中有时不能生搬硬套数学原则。

  三、总结交流学*方法

  在一章或一个单元学完后让学生总结这部分知识的基本结构,即这部分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总结的基础上每个学生写出学*小结,提出不懂的问题。在对知识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学*。交流知识的重点、难点,交流学*方法。这样就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只要学生真正掌握了学生物理的方法,对全面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都有很好的作用。


物理教学设计 (菁华6篇)(扩展5)

——物理教学设计方案范本5份

  物理教学设计方案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不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教学难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教学工具

  激光源、*面镜、纸、角度测量器

  教学过程

  一、复*提问

  请举出应用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实例。

  二、新课引入

  教师:在漆黑的夜晚,我们看不到屋子里的桌子、电视,怎样才能看到呢?

  我们能看见太阳、电灯,是由于它们能发光,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我们为什么又能看见人、教室、书本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呢?这是因为他们能反射太阳、电灯等光源发出的光,这些被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本节我们就研究光的反射及其规律。

  三、新课教学

  1.光反射的规律

  1、教师:光传到两种不同物质的分界面时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的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演示一:用*面镜反射太阳光。

  观察:墙上光斑及其变化。

  演示二:用激光器演示光的反射。让学生观察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点。并在黑板上画出图:

  教师向学生介绍以下名词:一点、两角、三线.

  入射点(O):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

  法线(ON):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用虚线表示)。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教师:通过演示观察到光的反射现象。那么光反射时遵从什么规律呢?

  实验一:

  1.按照课本图2.2-3,让从激光器射出的光沿纸板入射到镜面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位置。在白纸上画出法线、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反射角大小,并记录下来。

  2.不改变入射点的位置,改变入射光线的位置,重复上面实验两次。

  3.把纸板的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还能看见反射光线吗?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

  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面上。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板书: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实验二:

  把入射光线沿原反射光线的位置射到镜面。观察反射光的位置。

  讨论得出:光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3、讲述反射光路图的画法:

  例:下图中已知入射光线,请画出反射光线。

  画法:①过入射点画法线;②画反射光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学生练*:投影仪胶片。

  (1)画出下图的入射光线。

  (2)如图,画出反射光线,并回答:入射角多大?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多大?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案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演示三:用镜子和白纸反射太阳光或灯光。

  问:为什么镜子反射的光很强,白纸反射的光很弱呢?

  我们来研究这两种情况。

  教师:*行光入射到光滑的物体表面上时的情况如图: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案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镜面反射:每条光线都遵守反射定律。反射光向同一方向射出,在这个方向的反射光很强,而其余方向无反射光。

  演示四:把几根大头针垂直插入硬纸条中表示“法线”,把硬纸条任意弯折后“法线”不再*行。(图上)

  强调: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

  漫反射向各个方向反射光,所以能使我们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

  教师分析实例:同学们看不到黑板反光部分的字,这是因为黑板上的反光部分发生镜面反射,光线强度比粉笔字漫反射的光线强。怎样避免这种情况?让“反光”部分粗糙,这样就可以发生漫反射,减弱反光部分来的反射光,同学们就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粉笔字反射来的光,也就是能看清楚字了。

  物理教学设计方案 2

  【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内能

  2. 知道内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3. 掌握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重点】:内能以及改变内能的方法。

  【学*难点】: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预*检测】

  1. 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 。

  2.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 。

  3.铁水和冰块的温度虽然不同,但他们都具有 。

  4.改变内能的途径是: 和 。

  5.冬天搓手会让手暖和,是通过 改变的内能;冬天嘴对手哈气取暖是通过 改变内能的。

  6.在高空飞行的子弹具有_______能、_______能,同时还具有_______能,子弹落地后,这三种能不为零的是____

  20xx九年级物理教案人教版

  ___能.

  7.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跟_______有关,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_______;温度降低时,内能_______

  8.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它的内能_______,温度_______;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_______,温度_______.给自行车打气,筒壁会发热,这是压缩筒内的空气_______,使空气的_______增加,温度升高的缘故.

  【共同探究】

  ★学生活动一:阅读课文7页内能,回答下列问题:

  1) 运动的物体具有_______,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也具有动能;

  2)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有作用力具有______,分子间也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间也有______,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内能。 3) 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动能越_____,内能越________。

  4) 物体的温度低时,分子的热运动______(停止吗?),所以一切物体________。

  讨论: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 学生活动二:改变内能的方法

  1、小组讨论:如何使一块冰熔化?怎样使一根铁丝的内能增大?

  小结:⑴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____和_____,且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热传递的实质是________;做功的实质_________。

  ⑵ 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 热量,温度 ,内能 ;低温物体 热量,温度 ,内能 。(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差)

  2、演示压缩空气引火仪的实验:

  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发生的现象 ,

  原因: ,

  说明: 。

  3、实验:在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来时,观察瓶内的变化 ,原因 ,

  说明 。

  小结:⑶ 对物体做功,内能 ,温度 , 实质是 能转化为 能;

  物体对外,内能 ,温度 ,实质是 能转化为 能

  ★ 学生活动三:群策群力

  1、1分钟竞赛:举出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

  2、讨论达成共识:

  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⑴物体温度的变化(会、不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⑵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可能、不可能)改变?

  内能和热量的关系

  ⑴物体内能的变化(一定、不一定)伴随着吸收或放出热量?

  ⑵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一定、不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热量和温度的关系

  ⑴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一定、不一定)会引起物体温度的变化?

  ★ 学生活动四:学生阅读:地球的温室效应

  1)什么是温室效应?

  2)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物理教学设计方案 3

  关键词: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教学设计

  教育改革已经紧锣密鼓,素质教育已是大势所趋,随着其教育的思想及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界应当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物理素质为纲,作为素质培养的有效手段的物理教育,应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

  一。在物理教学之前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要求人们具有更高的素养,知识经济的时代,物理也将更广泛更普遍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越来越表现得与人类的生存质量,社会的发展水*休戚相关,因此,人们不能不对教育有新的思考。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学设计,因为“设计”是回应理念、凝聚智慧、纵横信息的创造性活动,教学在前进,课堂教学设计也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的去攀升新的高度。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

  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

  优化;教学设计是提高学*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进一步学*现代科学技术所需要的物理基础知识,了解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技能、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观点。简单地说,就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激发兴趣,树立观点。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当前学生能力的发展缺少应有的知识储备,而国家课程的一统性在这方面明显存在着不足。为解决国家课程不足,在教学中通过完善的课程设计为学生能力发展提供良好的知识建构就显得非常重要。

  对教学设计的概念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本文指的是:教师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的预先决策和超前把握。

  1.教学设计的形成过程

  教学设计从它的形成过程讲,可分为两个阶段。

  1.1思路设计。所谓思路设计是指教师根椐教学的一般认知规律和课程

  基本特点,在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材思路的前提下,编制出具有一定层次的教学程序。例如,物理概念教学的一般思路是“引入课题、激发动机→感知现象、形成表象→思维加工、得出概念→剖析概念、加深理解→巩固运用、强化记忆”。教学思路的设计只是教学方案的初步定向,此时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还只是原则的、笼统的、概括的,其包含的素材还相当贫乏,缺乏具体,需要进一步的设计,才能明确、丰富和充实。

  1.2活动设计。活动设计是指教学各阶段师生双方的地位和作业方式的确定,即师生双方在各教学时间内做什么,怎样做,任何教学思路的展开都必须通过活动来实践。如果说教学思路的设计体现的是教学设计的共性,那么,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以说是教学设计的个性的体现,同时也是教师的教学观念的体现,同一种教学思路可以由不同的活动方式展开,典型的例子就是许多课题的教学可以用“教师讲”的活动方式展开,也可以用“教师指导”的活动方式展开。就前者来说,其活动过程简单易控,只要教师讲解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特出、难点突破,学生接受讲解的结论也不困难,可要让学生信服这些结论就不那么容易,因为学生学*过程中形成的许多观念与物理学的结论往往是相勃的。

  2.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关注点

  2.1 转换教学角色,让学生乐学 。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是物理概念的理解和物理问题的解决。在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就大多数学生而言,从自然现象和实验归纳出概念和规律,学生掌握较好,而运用概念和规律去解决问题则困难较大。这是由于演绎推理较归纳推理可以通过更多种形式来表现,掌握起来也较复杂些,因此需要有意识的寻找按照提高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编写的*题,进行针对性训练。出试题法就是让学生编写物理试题,来掌握物理知识的学*方法。老师事先定好格式和内容,并提出试题质量要求,要求有答案和评分标准。学生出的试卷先交老师审阅,然后互相交换做试卷,谁出的试卷谁批改,由于在自考互评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掌握考与评的主动权,因此思维十分活跃,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氛围自然形成了。

  通过出试卷,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通过评选优秀试卷,给出题人以极大的荣誉和鼓励,也给其他同学很大的`启发,促进了学生们去寻找按照提高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编写的*题,既发挥了学生的学*自主性,培养了自学能力,又实现了学生由厌学到乐学的自然转变。

  2.2注重学法指导。中学阶段形成物理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出来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应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要注重科学探究,多让学生参与探究,经历探究过程,体验获得探究结论的喜悦。 3.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物理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自然学科,它要求物理教师具有丰富的物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在专业素养方面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新课程对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通过不断学*,充实完善自己。随着科技的发展,物理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涌现,并不断融入到新教材中。所以,教师要学*这些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新课程注重物理的教育功能,主张通过物理教育对学生进行素质的培养。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物理教师在人文素养方面普遍缺失,因此,教师要学*人类社会丰富的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新课程对物理教师还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如要具有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信息技术与教材的整合能力、课程设计与开发等能力。

  教学设计思想是注重学生的经历与操作,引导学校积极参与试验过程,关注学生试验分析,讨论,交流,质疑等等应该是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真摸索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在上课前对教学内容的一个计划,这个计划是老师上课的思路和过程,所以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一堂好课的规划。教学设计最总还是靠老师在课堂的导演下完成的,是通过各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和学*兴趣。一堂好课就像一个情节曲折动人的故事,让人有峰回路转的感觉,让人有豁然开朗的心境,让人有雨后晴天的清爽。

  教学设计是对教材的再度开发,是老师的创造性活动的设计,即依赖于教材又突破教材的束缚。我们可根据教参,既备教材,又备学生,让老师有发挥的空间,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用多种形式和丰富的内容抓住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走进课堂,深入浅出的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

  物理教学设计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物理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资源和学*活动的过程。教学设计与备课是有明显区别的,备课主要是基于教师的经验,侧重于计划自己在课堂上“教什么”和“怎么教”,而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了促进学生学*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套系统化程序,强调发挥学*者在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设计的核心为“教学目标分析”(问题提出的依据)设计、“问题情景”设计、“教学活动过程”设计、“支持教学活动展开的教学资源”设计和“工具”设计。

  根据新教材对物理概念叙述通俗、简洁、浅显的特点,在教学上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自学。为了使学生的自学目标明确,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设计问题要力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问题要具有启发性、针对性、趣味性,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的自学的情况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自学,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物理概念、规律比较抽象,要求物理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上要求趣、求新、求活。所谓求趣,即教学中努力创造条件,增强趣味性,把学生的直接兴趣转化为对物理学科持久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刻苦学*。

  总之,要在新的教学观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逐步学会求知和创新,从而为学生获得终身学*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和长远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只要我们加强学*、研究,努力实践,认真总结,让科学探究贯穿于物理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就能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物理教学设计方案 4

  【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内能

  2. 知道内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3. 掌握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重点】:内能以及改变内能的方法。

  【学*难点】: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预*检测】

  1. 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 。

  2.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 。

  3.铁水和冰块的温度虽然不同,但他们都具有 。

  4.改变内能的途径是: 和 。

  5.冬天搓手会让手暖和,是通过 改变的内能;冬天嘴对手哈气取暖是通过 改变内能的。

  6.在高空飞行的子弹具有_______能、_______能,同时还具有_______能,子弹落地后,这三种能不为零的是____

  2016九年级物理教案人教版

  ___能.

  7.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跟_______有关,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_______;温度降低时,内能_______

  8.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它的内能_______,温度_______;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_______,温度_______.给自行车打气,筒壁会发热,这是压缩筒内的空气_______,使空气的_______增加,温度升高的缘故.

  【共同探究】

  ★学生活动一:阅读课文7页内能,回答下列问题:

  1) 运动的物体具有_______,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也具有动能;

  2)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有作用力具有______,分子间也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间也有______,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内能。 3) 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动能越_____,内能越________。

  4) 物体的温度低时,分子的热运动______(停止吗?),所以一切物体________。

  讨论: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 学生活动二:改变内能的方法

  1、小组讨论:如何使一块冰熔化?怎样使一根铁丝的内能增大?

  小结:⑴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____和_____,且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热传递的实质是________;做功的实质_________。

  ⑵ 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 热量,温度 ,内能 ;低温物体 热量,温度 ,内能 。(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差)

  2、演示压缩空气引火仪的实验:

  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发生的现象 ,

  原因: ,

  说明: 。

  3、实验:在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来时,观察瓶内的变化 ,原因 ,

  说明 。

  小结:⑶ 对物体做功,内能 ,温度 , 实质是 能转化为 能;

  物体对外,内能 ,温度 ,实质是 能转化为 能

  ★ 学生活动三:群策群力

  1、1分钟竞赛:举出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

  2、讨论达成共识:

  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⑴物体温度的变化(会、不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⑵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可能、不可能)改变?

  内能和热量的关系

  ⑴物体内能的变化(一定、不一定)伴随着吸收或放出热量?

  ⑵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一定、不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热量和温度的关系

  ⑴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一定、不一定)会引起物体温度的变化?

  ★ 学生活动四:学生阅读:地球的温室效应

  1)什么是温室效应?

  2)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物理教学设计方案 5

  第三节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

  教材分析:本节是这一章的重点,一是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应用,这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要

  基础知识,是后面学*浮力、液体压强的基础;二是科学探究方法的学*和掌握既是物理课程的目标,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设计思想:新的课程改革对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理念,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物理教育的根本目的,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方式的多样化”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落实物理教育的基本目的,突出新的课程理念。在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的例子入手提出问题,这样的例子让学生既觉得熟悉,但又不能回答其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创设了探究情景,为后面的探究教学奠定了基础;密度的概念没有直接给出,而是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实验探究,经过计算、分析、比较、交流,最后得出的。这样既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又让学生学*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还加深了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在第2课时,着重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密度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使学生感受物理有用,从而培养学生学*物理的兴趣。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