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教学设计通用五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观沧海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2、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

  3、写实与想象。

  【教学重点】

  目标1、目标2。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写作背景导入

  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当年的夏五月,诗人率军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九月大获全胜。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

  二、简介作者,揭示目标

  曹操,字孟德,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曾历任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曹操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三、新授内容

  1、师范读,生跟读。

  2、生自由朗读,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3、生齐读。

  4、分析课文内容:

  ⑴分析字义: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观:看,统领全篇。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洪:大。

  行:运行。若:如同。

  星汉:银河。志:理想。

  ⑵内容:

  A、诗的前两句写什么?最后两句是写什么?中间十句写了什么?

  叙事合乐时所加,与正文内容无关写景

  B、写景部分采用手法,勾画了汹涌的,耸立海中的,岛上繁茂的,给人以如画的感觉。

  C、“日月之行”四句采用了什么手法?(想象、夸张)写出了观沧海时的什么感受?

  D、写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借景抒情,表达诗人博大的胸襟。

  四、总结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内容

  先突出写大海的碣石山高高耸立,节令虽是晚秋,山上却生机盎然,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上欲接天,风助浪势,浪壮风色。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壮美的海山秋色图,敏锐的观察,开阔的视野,统揽全局的谋篇,显示出作者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学识。

  写完眼前的山海,诗人虚走一笔,把不同时空段内沧海托举日月星汉的壮丽景象切换过来,使这海山秋色图*添出一股浩荡磅礴的气势。这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太阳、月亮给人类送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

  五、作业

  1、完成书后*题。

  2、背诵默写课文。

  观沧海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意境,体会诗歌的优美语句和深邃内涵。

  2、通过朗读体会诗人阔大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学*古人昂扬奋发的精神。

  3、背诵、默写诗歌并赏析名句。

  教学重点: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丰富、奇特的想象;背诵、默写诗歌并赏析名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诵曹操的《龟虽寿》引入《观沧海》。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1、曹操,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市)人。善诗歌,其诗大都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的散文亦清峻整洁。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

  2、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三、解题

  《观沧海》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作何解,能否换“观大海”这个题目?

  讨论、归纳、明确:“沧”是暗绿色的意思,“沧海”就显示了大海的色彩,比用“大海”更形象、更生动,所以不能换。

  四、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播放音频朗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感知诗意;(出示补充注释)

  临,来到,文中指登上的意思。沧,通“苍”,青绿色。海,渤海。竦,同“耸”,高。观,看,统领全篇。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洪,大。行,运行。若,如同。星汉,银河。志,思想感情。

  3、出示画面,感受形象。

  4、理解诗歌大意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向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波浪。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

  五、品读诗歌,感受意境

  1、这首诗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2、本诗是写景诗,还是抒情诗?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景:(实)海水、树木、草、秋风、洪波生机勃勃

  (虚)日月星汉宽阔、博大情: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图景,表现诗人开阔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六、赏析诗歌及名句: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作者面对萧瑟秋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3、赏析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赏析一:这四句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出诗人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赏析二:日月的运行好象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星汉是指银河,灿烂的银河斜贯天空,远远的一端伸向大海,好象也发源于大海。日月星辰的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宛若是日月星辰的母亲,表现大海的一种宽阔、博大的胸怀。让学生思考、讨论:1、这是实景,还是虚景,即诗人想象?2、如果是虚景,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象?(明确:前面几句描绘了大海的壮丽,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目睹这壮丽的山河,激发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因而借助想象,表达愿望。诗人以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实际上是诗人宽广胸怀、豪迈气魄的写照。)

  七、写作特点分析:

  这首诗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可谓诗中有画,画中含情,这种写法,诗人们常用,但古代也有些诗歌情景是分开的。

  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

  八、巩固练*

  板书设计:

  借景抒情:实景:海水树木草秋风洪波

  虚景:日月星汉宽阔、博大

  情:开阔胸襟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理想

  观沧海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意境,体会诗歌的优美语句和深邃内涵。

  2、通过朗读体会诗人阔大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学*古人昂扬奋发的精神。

  3、背诵、默写诗歌并赏析名句。

  教学重难点: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丰富、奇特的想象;背诵、默写诗歌并赏析名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背诵曹操的《龟虽寿》引入《观沧海》。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1、曹操,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市)人。善诗歌,其诗大都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的散文亦清峻整洁。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

  2、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三、解题

  《观沧海》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作何解,能否换“观大海”这个题目?

  讨论、归纳、明确:“沧”是暗绿色的意思,“沧海”就显示了大海的色彩,比用“大海”更形象、更生动,所以不能换。

  四、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播放音频朗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感知诗意;(出示补充注释)

  临,来到,文中指登上的意思。沧,通“苍”,青绿色。海,渤海。竦,同“耸”,高。观,看,统领全篇。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洪,大。行,运行。若,如同。星汉,银河。志,思想感情。

  3、出示画面,感受形象。

  4、理解诗歌大意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向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波浪。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

  五、品读诗歌,感受意境

  1、这首诗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2、本诗是写景诗,还是抒情诗?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景:(实)海水、树木、草、秋风、洪波生机勃勃

  (虚)日月星汉宽阔、博大情: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图景,表现诗人开阔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六、赏析诗歌及名句: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作者面对萧瑟秋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3、赏析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赏析一:这四句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出诗人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赏析二:日月的运行好象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星汉是指银河,灿烂的银河斜贯天空,远远的一端伸向大海,好象也发源于大海。日月星辰的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宛若是日月星辰的母亲,表现大海的一种宽阔、博大的胸怀。

  让学生思考、讨论:

  1、这是实景,还是虚景,即诗人想象?

  2、如果是虚景,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象?(明确:前面几句描绘了大海的壮丽,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目睹这壮丽的山河,激发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因而借助想象,表达愿望。诗人以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实际上是诗人宽广胸怀、豪迈气魄的写照。)

  七、写作特点分析:

  这首诗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可谓诗中有画,画中含情,这种写法,诗人们常用,但古代也有些诗歌情景是分开的。

  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

  观沧海教学设计 4

  【教学设想】

  《观沧海》是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的名篇,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秋。当年五月,曹操率军北片乌桓,七月出卢龙塞,九月大获全胜。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感慨万分,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诗中描写了大海吞暗吐日月,包孕万千的壮丽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诗歌先突出写大海边碣石山高高耸立,节令虽是晚秋,山上却生机盎然,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勾画了一幅壮美的海山秋色图。接着诗人虚走一笔,把不同时空段内沧海托举日月星汉的壮丽景象切换过来,使这海山秋色图*添出一股浩荡磅礴的气势。这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太阳,月亮给人类送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

  这首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教学时应适当介绍诗人的经历及写作背景,也可布置学生提前查找相关资料,这样学生才能理解诗意,理解诗人的感情。教学时,以朗诵为载体,读中理解,解后再读。充分领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目标】

  1、积累诗词中的字词,特别是现在很少出现的文言词。如“澹澹”,“竦峙”,“星汉”,能背诵默写这首诗。

  2、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歌的'意思,能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3、学*寄情于景的写法,激发为理想奋斗的豪情壮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诵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我们先闭上眼想象一会儿,然后用一个词归纳你心中“海”的印象。(学生说)

  引导:海是神秘的,时而波涛汹涌,时而恬静温顺,每一个看海的人感受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会用同一个词形容海:壮阔。是啊,与海相比,人真是太渺小了。今天,我们将学*一首观海抒情的著名诗篇──《观沧海》,细读这首诗,去感受诗人心灵的震颤,诗人情感与自然的融合,会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

  二、初读感悟

  1、听课件录音范读。注意字音。

  2、请学生相互提醒应注意的生字生词。(暗含了找,说,练的过程,这一步不必老师提醒,字数很少,学生相互提醒,记忆更深)

  3、学生自由朗诵一遍,注意看课下的注释。

  4、抽学生配乐朗诵(课件展示画面)。(二至三人,抽学生点评。)

  5、学生小组内讲述初步理解的内容,并相互评价。(还可相互提问考查字词或是诗句意思)

  三、精读理解

  1、课件展示:作者经历及写作背景。

  2、字词疏通。沧海,临,以,何,澹澹,竦峙,萧瑟,洪,日月之行,星汉,歌,咏。

  3、内容层次理解。这首诗写了几方面怕内容。(课件展示明确)

  4、学生调整自己的理解。(抽学生评价自己的理解,以“我原来认为……,现在我明白了……”的句式讲述自己理解的改变。)

  5、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

  6、学生讲述:我最喜欢朗读的诗句是……,因为……

  四、品读探究

  1、提出探究的问题,可补充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内容方面:

  ⑴诗从看到了哪些景象?你能按照他看的顺序叙述吗?

  ⑵诗人产生了哪些联想?

  情感方面:

  ⑴文中哪个词是大海留给诗人的最初体验?

  ⑵澹澹再现了海水浩渺动荡的神韵,“何”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⑶“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千古传颂的绝句。

  ⑷想象诗人写作时的情景,思考这四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

  重在引导学生理解诗人情与景的交融。边读边理解,理解后再读。

  2、你曾经在什么自然景物面前产生过豪壮的情感?(意在培养学生融情于景)

  师可引导自己的经历(如:在高山悬崖边,俯视山谷,看鹰在谷中盘旋,然后飞过远山,产生了要走出大山的想法)

  五、小结拓展

  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歌,诗歌景中有情,情寓景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你能说出古代一些写景抒情的诗句吗?说说它们都主要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课内交流或布置课外搜集)

  2、写一篇表达自己豪情壮志的诗歌或散文,运用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方法。

  六、齐诵结束(或背诵结束)

  观沧海教学设计 5

  学*目标:

  1、 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2、 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

  3、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准确背诵诗歌;

  4、 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第一课时

  《观沧海》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曹操,一代枭雄,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已经一览他的风姿。但是由于《三国演义》褒刘贬曹的创作倾向,导致作者并未能给曹操一个公允的评价。其实,据史料记载,曹操也是一代良君,他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曹操也是以豪放悲怆的创作风格被古代文坛所称颂。今天,我们即将学*的一首《观沧海》就是写在曹操事业的巅峰时期。那时,他即将统一北方,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经亲临的碣石山,又临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也是如沧海般澎湃。就让我们赶快来欣赏一下这首气壮河山的大作吧,来感受它的雄浑气势。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扫除文字障碍,教师纠正读音。

  探究问题:

  1、 全诗围绕哪几个字展开?

  2、 这首诗歌写了几层?哪些句子是写实?哪些是写虚?

  3、 诗歌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研讨探究: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请你运用想象,绘制一幅《曹操观海图》,并体会其中表达诗人何种情感?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古代的交通是很不发达的,即使古代的皇帝也未能坐上现代的公交车。因此,流落他乡或在外谋职的人是很难定期回家的,自然会不是产生故园之思,因此,表达思乡之苦就成为类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一下,唐代诗人王湾的诗歌《次北固山下》,来共同感受一下作者那种浓浓的乡愁。

  整体感知:

  1、 诗歌描绘了怎样的内容?

  2、 诗歌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思考品味:

  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或者图画来描绘潮***阔,风正一帆悬所描绘的景象?

  作者看到了归雁,这时候想到了什么?他为什么要借助归雁表达自己的思乡之苦?

  拓展延伸:

  如果你是作者,你漂泊在外,你将会有哪些感受,与同学们一同交流一下。

  《钱塘湖春行》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就会联想到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我们就会更加细致入微的体味到西湖的美丽景色,仿佛就会更真切地看到含涕一笑得西施的影子。朗读这首诗歌,我们来感受一下这首诗歌的思想感情。

  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思考问题:

  1、 诗歌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从诗歌中哪些词语得到了印证?

  2、 哪些词语表明诗人已经陶醉于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研读探究:

  诗歌中的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拓展延伸:

  运用多种创作手法来扩展本首诗歌的内容,写成一篇写景散文。

  第二课时

  《西江月》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检查背诵,导入课文内容的理解。昨天,我们随着白居易领略了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今天,我们再随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却领略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吧。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

  2、本首词分为两片,分别描写了什么内容?

  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研读赏析:

  1、 词人为什么夜行?夜行的时间长不长?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 忽见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3、 你认为词中哪些词语描写的充满意境?请你找出来,并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

  《天净沙 秋思》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七百多年以来,当人们提起乡愁这个词语,人们就自然会联想到这篇作品。它巧妙地运用了名词的串联,运用景物烘托的手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一个特定的氛围中,使作者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的环境有机的统一在了一起,生动地表达了长期飘泊在外的游子的深沉的悲哀。

  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仿读。

  学生闭上眼睛,教师描绘场景: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弱的老马,迎着凛冽的寒风,在古道上踯躅独行。他走过缠满老藤的古树,看见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就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温暖图画,炊烟袅袅,一派安适、清雅的景象。这时候太阳就要下山了,自己却没有投宿的地方,迎接自己的依然只是漫漫长夜。哎,自己却是有家难归,令人心肠寸断,更添愁绪。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研读赏析:

  诗歌一共描绘了几幅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拓展延伸:

  1、 学生进行诗歌交流和朗读比赛;

  2、 教师范唱《满江红》,学生进行自由谱曲,演唱诗歌。

  3、 将本首诗歌改写成散文。

  课后记:本文讲课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解读能力,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生活储备来理解诗歌内容。同时,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积累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


观沧海教学设计通用五篇扩展阅读


观沧海教学设计通用五篇(扩展1)

——《观沧海》优秀教学设计 (菁华3篇)

《观沧海》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

  3、品味语言,体会诗中描绘的宏伟壮丽景象。

  4、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代枭雄曹操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话题,这一切都缘于河南省*的高调宣布——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抢救性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被确定为文献中记载的魏武王曹操高陵。

  曹操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在老百姓的眼里,他是阴险狡诈的白脸奸雄;在读书人眼里,他是文才卓异的文坛巨擘;在政治家的眼里,他是叱咤风云的乱世枭雄;在历史家的眼里,他是雄才伟略的盖世英豪,真实的曹操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让我们通过一首诗来初步了解一下这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

  二、简介曹操及写作背景

  1、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曾历任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代表诗作有《步出夏门行》《蒿里行》《短歌行》等。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2、背景:

  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借许攸之计,以少胜多,击退了他在北方的主要对手——大军阀袁绍。袁绍残部逃到乌桓(当时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想得到乌桓的支持,以求东山再起。曹操乘胜追击,征讨乌桓。东汉建安12年,即公元207年,曹操挥鞭北指,所向披靡,大败乌桓。归途中,曹操登上碣石山(位于今河北省东亭县西南的大碣石山。此山现已不存,相传已沉入大海),观看沧海壮丽景色。此时,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疾书,便有了《观沧海》一诗。

  三、解题:

  《观沧海》是曹操《步出夏门行》的首章。《步出夏门行》是乐府旧题,又名《陇西行》。夏门,是洛阳的一个城门。曹操的《步出夏门行》是他在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时所作的一组诗。这组诗共分五部分,开头是序曲“艳”,下面是《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龟虽寿》四章。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四、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古诗的节奏一般按音节划分,但有时也要根据意义加以调整,以避免读破词语。四至七言句的节奏型依次是:

  四言句XX/XX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五言句XX/XX/X或者(XX/X/XX)

  七言句XX/XX/XX/X或者(XX/XX/X/XX)

  2、读出语气,读出情感。

  曹操以强大的优势*定了乌桓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目标,心情自然是豪情万丈,激动万分。此时登碣石山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更是触景生情,坚定了他建功立业,统一*,要做一番大事的人生信念。所以,要用“激动、豪迈、乐观、激昂”的语气,读出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五、理解诗歌大意

  1、学生根据注释及老师提供的资料,分组合作,疏通文意。

  2、交流学*成果。

  参考译文;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

  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得很茂盛。

  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太阳和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银河、太阳和月亮灿烂,好像出自大海里。

  庆幸得很,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六、研读课文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诗人在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浩荡的海水、耸立的山岛、繁茂的草木、掀起的洪波;海上的日月。

  3、哪些是作者真正“观”到的?

  明确:浩荡的海水、耸立的山岛、繁茂的草木、掀起的洪波

  4、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

  海水荡漾是动景,山岛耸立是静景,相互映衬之中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草木丛生是静景,洪波涌起是动景,动静之间展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5、诗中哪几句又是写虚景?(作者想象的景色及景物)这种景象是一种什么样意境?

  明确:“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从两个“若”看出。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这些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状观景象。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

  6、为什么曹操会产生这样的想像?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这里集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宇内,一统天下了。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抚今追昔,他的心情和沧海的浪涛一样汹涌澎湃。所以才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想像,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小结:

  这首诗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七、拓展阅读

  *的《浪淘沙北戴河》

  八、作业:

  1、背诵全诗。

  2、课外阅读曹操的其他诗歌。

  板书设计:

  动态景色波澜壮阔

  实景

  静态景色生机勃勃

  登山观海统一*的强烈愿望,建功立业的抱负

  日

  虚景(想象)月博大胸襟

  星汉

《观沧海》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鉴赏诗词,领会乐府诗优美语句和深邃内涵。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想象和再造想象能力。

  4、培养朗诵能力,背诵这首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以多种形式加强诵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适当分析、点拨,加深对诗的理解。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品赏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昂扬奋发的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手法的运用。

  2、丰富、奇特的想象和联想。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而古代的山水诗又在古代诗词中占有多而大的比例,其中不少名篇佳作千百年来广为传诵。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在*古典文学发展史上第一首山水诗《观沧海》。

  二、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败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步出厦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曹操在*历史上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特别是在政治上毁多誉少、备受非难。生前被政敌骂为“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后世被人指为“谋为*”、“巨奸大滑”。后世也有为曹操抱不*的,于冠英、郭沫若都为此写过文章为他翻案。其实对于曹操的功与过、好与坏,我们不能单凭主观的思想去看待他。在这里呢,对于他的评价,我们就不去深究了,但是他是他是个伟大的文学家这是可以肯定的。

  三、背景介绍:

  这是一首汉代乐府诗,是曹操《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首。它创作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乌桓凯旋归来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踏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依然北上征伐乌桓。)这时,他已擒吕布、降张绣、灭袁绍、*高干、北征乌桓又一举获胜、正可以南扫孙权、刘备、实现统一、克成宏业,建不世之功勋、眼下铠甲未除、征尘未洗、便登上碣石山,面对大海,自然是踌躇满志,豪情勃发,于是便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山水名篇、表现了宏伟的气魄和博大的胸襟。

  曹操的这首“观沧海”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清代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价此诗有“吞吐宇宙之气象”。王士祯在《带经堂诗话综论门品藻类》中说“古人山水之作,莫如康乐、宣城、盛唐王、孟、杜……诸公,搜抉寻奥,可谓至矣。然总不如曹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二语,此老殆不易及”。

  鲁迅也称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可见,曹的诗是登峰造极的。

  1800多年前,53岁的曹操站在沧海的岸边,凝神静望,回忆往事如烟;心潮澎湃,敢问前程坦然。18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用文字和他交谈,一起走进他的豪迈心田。

  四、诗文赏析:

  1、好!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到1800多年前,和曹操站在同一角度去“观沧海”。

  (教师范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2、诗读完了,有谁能谈一谈在同学读诗的过程中,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景象?

  3、下面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开头两句作者交代了什么情况:

  明确:交代了登山的方位和来此的目的。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以北。还有一说此山原址在河北省乐亭县西南,后来深入海中)

  4、“东临碣石”的“临”“以观沧海”的“以”分别作何解释?

  明确:登临。“临”做“临别”讲,能看出诗人的立足之高,他所看到的景象自然非同一般。“以”表示目的。

  5、“观”对下文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统领全篇。引出一系列的壮阔画面。(作者的目的是“观沧海”,不是过路匆览、而是有备而来,他要“观”出一番不同前人的气象。据史*载,当年秦始皇、汉武帝也登过碣石山,眼下诗人步两代帝王的足迹,有幸登临碣石,俯瞰浩渺无际的大海,其心情怎能不格外激动呢?)

  6、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

  明确:到“洪波涌起”为止。(实景)

  7、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总写全景

  前一句写了什么——海波动荡

  后一句写了什么——山岛巍然耸立

  接下来两句话写了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的。

  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又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

  这一层6句诗,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意思:何澹澹、表达了惊讶,赞美的感情,正是刚刚登上山顶的第一印象。茫茫的大海碧波万顷,一望无际,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我们都知道,同样是观海,站在岸边、坐在船头、或者登上山顶,我们的感觉、视觉都是不一样的。曹操这时候站在山上,第一眼看到的自然是大海的全景,所以他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受。

  山岛巍然,一下子就夺去了诗人的注意,所以紧接着就写岛上的景色。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充满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仿佛其中有无限的生趣等待我们去发现。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随着一阵萧瑟的风声,突然涌起了滔天的波浪,使人觉得惊叹都有点来不及呢!可是等我们掉转视线,去看那涌起的洪波的时候,诗人却不再描写下去了。

  “水何澹澹……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8、我们再往下看“日月之行”等四句诗运用什么修辞?意思是什么?

  明确:运用了夸张手法。

  日月的运行,星辰的升落,好像都没有离开大海的怀抱。

  9、这四句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他写的是什么内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不是,写祖国大好河山。

  这十六个字是历史咏海诗赋中最富感情,最有概括力的语言,既是实景,又是想象,不仅写出了大海的气势,也写出了大海的胸襟,这样的境界在山水诗中是罕见的。(借大海具有吞吐宇宙之气象,抒发作者欲扫*之豪情)

  在《短歌行》中有一句诗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处:

  “周公吐辅,天下归心”

  10、作者写到这里内容就结束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来回味一下: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用八个字就可以概括,“波澜壮阔,气势雄浑”。

  11、大家联系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定乌桓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

  特别是“日月之行……”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12、诗的最后两句,其字面的意思是?

  明确:“真是幸运极了,登山观海,唱出这只赞歌”以表达胸怀志向。没有实在意义,是乐师配乐时加进去的与师的内容并无多大关系。

  五:总结:

  大海是没有生命的饿,没有感情的,但作者却把它写得有声有色,有行有情,全篇从大处着墨,通过秋风,洪波,日月星辰等雄伟恢弘的景象,着力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赋予大海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寄予着作者很深的感慨。

  作者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也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更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大海寄托了一种胸怀,可真谓:“水天一色,登高景现心亦远,风月无边,望海神明气不凡。”

  六、拓展延伸:

  作者在他即将完成祖国统一的时候,以诗的形式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假如是你,如果成功的在期中考试中取得学年第一名,你将以什么方式来抒发内心的喜悦?如果受到老师的批评,心中郁闷,你又会以什么方式派遣心中的郁闷?

  七、对联结尾:

  临碣石以观沧海

  观沧海胸藏日月

  横批:观沧海

  八、课后作业:

  思考:作者是在一天之中什么具体时间来观海的呢?

《观沧海》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一)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本诗的意义,体会诗歌的意境。

  2。学*通过朗读、想像阅读诗歌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1。准确把握本诗的意义,体会诗歌的意境。

  2。学*阅读诗歌的方法———朗读、想像。

  (三)教学难点

  通过想像体会诗歌意境的具体方法。

  教学过程

  [录音机播放:海潮声,轻柔音乐声]

  此处的导入设计,用诗化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本堂课的学*情境——诗歌阅读中;同时,也是作为一个例子,让学生感性地了解一种诗歌阅读的方法——朗读,想像,进而体会诗的意境。这里的设计也明确地揭示出本堂课的思路:以学法来指导课文阅读。

  同学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板书:海]

  你们喜欢大海吗?……我也喜欢。从小,海就是我的梦。于是,读了很多描绘海的诗文。

  “看那闪闪的白沙闪闪地明亮/是珠贝的摇篮/是星星的憩园/是珊瑚的梦乡/太阳的梦是红的/月亮的梦是白的/也曾有美人鱼在晒月光……”

  边读边想着那些优美文字所描绘的情景,突然发现,原来,我与海贴得那么*。

  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朗读方法一起来神游大海。

  [板书:观沧海]

  这堂课的学*目标是______________

  [板书:学*目标:给朗读插上想像的翅膀以驰骋于诗的意境]

  首先,听老师把这首诗朗读一遍,大家熟悉一下。(老师范读)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诵读,要求读准确。

  请同学们一齐朗读,并展开你的想像,在眼前展现诗所描绘的图景,感受意境。(配乐朗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给予学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的空间,激起学生尝试探求的积极性。

  我不知道你是否像我小时候一样,体会到了诗的画面和意境。如果是,那么将你最喜欢的诗句展开充分的想像,并把它描绘出来。喜欢图画的同学,画幅画;喜欢写作的同学,用三五个句子进行描绘。

  四位同学一组,互相交流。然后各组推举1至2篇较好的作品。(教师巡视,预选。)

  我们一起来欣赏和评点同学的作品,看看是否描绘出了诗所描绘的图景,表现出诗所表现的意境。

  (老师选出第一种类型的作品一份——图画类,是否扣住诗歌文辞的描述。在投影仪上显示,由本作品作者解说。)


观沧海教学设计通用五篇(扩展2)

——《观沧海》教学设计 (菁华5篇)

《观沧海》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

  3、品味语言,体会诗中描绘的宏伟壮丽景象。

  4、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代枭雄曹操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话题,这一切都缘于河南省*的高调宣布——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抢救性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被确定为文献中记载的魏武王曹操高陵。

  曹操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在老百姓的眼里,他是阴险狡诈的白脸奸雄;在读书人眼里,他是文才卓异的文坛巨擘;在政治家的眼里,他是叱咤风云的乱世枭雄;在历史家的眼里,他是雄才伟略的盖世英豪,真实的曹操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让我们通过一首诗来初步了解一下这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

  二、简介曹操及写作背景

  1、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曾历任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代表诗作有《步出夏门行》《蒿里行》《短歌行》等。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2、背景:

  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借许攸之计,以少胜多,击退了他在北方的主要对手——大军阀袁绍。袁绍残部逃到乌桓(当时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想得到乌桓的支持,以求东山再起。曹操乘胜追击,征讨乌桓。东汉建安12年,即公元207年,曹操挥鞭北指,所向披靡,大败乌桓。归途中,曹操登上碣石山(位于今河北省东亭县西南的大碣石山。此山现已不存,相传已沉入大海),观看沧海壮丽景色。此时,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疾书,便有了《观沧海》一诗。

  三、解题:

  《观沧海》是曹操《步出夏门行》的首章。《步出夏门行》是乐府旧题,又名《陇西行》。夏门,是洛阳的一个城门。曹操的《步出夏门行》是他在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时所作的一组诗。这组诗共分五部分,开头是序曲“艳”,下面是《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龟虽寿》四章。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四、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古诗的节奏一般按音节划分,但有时也要根据意义加以调整,以避免读破词语。

  2、读出语气,读出情感。

  曹操以强大的优势*定了乌桓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目标,心情自然是豪情万丈,激动万分。此时登碣石山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更是触景生情,坚定了他建功立业,统一*,要做一番大事的人生信念。所以,要用“激动、豪迈、乐观、激昂”的语气,读出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五、理解诗歌大意

  1、学生根据注释及老师提供的资料,分组合作,疏通文意。

  2、交流学*成果。

  参考译文;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

  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得很茂盛。

  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太阳和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银河、太阳和月亮灿烂,好像出自大海里。

  庆幸得很,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六、研读课文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诗人在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浩荡的海水、耸立的山岛、繁茂的草木、掀起的洪波;海上的日月。

  3、哪些是作者真正“观”到的?

  明确:浩荡的海水、耸立的山岛、繁茂的草木、掀起的洪波

  4、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

  海水荡漾是动景,山岛耸立是静景,相互映衬之中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草木丛生是静景,洪波涌起是动景,动静之间展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5、诗中哪几句又是写虚景?(作者想象的景色及景物)这种景象是一种什么样意境?

  明确:“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从两个“若”看出。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这些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状观景象。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

  6、为什么曹操会产生这样的想像?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这里集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宇内,一统天下了。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抚今追昔,他的心情和沧海的浪涛一样汹涌澎湃。所以才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想像,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小结:

  这首诗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七、拓展阅读

  *的《浪淘沙北戴河》

  八、作业:

  1、背诵全诗。

  2、课外阅读曹操的其他诗歌。

《观沧海》教学设计2

  一、导入(3分钟)

  1、当冰山带着眩目的荣耀,渐渐融化,/你开阔的前额便从无边的浩淼中升起。/在这个漂泊的世界里,心像铁锚一样下沉,思考却升上浪巅,额际的皱纹,与海*线震颤,起伏。/我看见曾经雕塑过你风暴和巨浪的指纹,读海的语言,风的语言,水鸟的语言。/大海以幽深和苦涩日夜洗涤,摇撼。/生命逐渐冷却,旋涡陡然转动,雄鹰守侯崖岸,/听,大海的呢喃!(音乐:海浪声音起)

  2、1800年前,一位53的老人站在了渤海岸边,凝神静想,回忆往事如烟;心潮澎湃,敢问前程坦然。1800年后的今天,我们用文字和他交谈,一起走进他的密语心田。

  3、今天我们一起学*曹操的《观沧海》。

  4、谁能说说你所知道的曹操?

  二、通读(11分钟)

  5、通读:

  ⑴ 读读诗题,读读诗。(齐读、自读)

  ⑵ 背背诗。(自背、查背、背给同桌听、查背3~4人、齐备)

  ⑶ 看看字怎样写。写诗。(黑板上8个竖线,7个人一人一句)(订正)

  ⑷ 吟诵。

  一起读,带着感情。(在背景音乐下朗读,3~5个人)

  说说读诗后的感受:印象,感觉,评价,体会,感悟都可以。(3~4个人)

  6、小结:叙事、写景、感慨。

  在作者的笔下,海水是多么的美呀!它摇曳不定,波浪滔天,苍苍茫茫,一片浑然。

  三、解疑(20分钟)

  7、学生们有不会或不懂的吗?(在前面作好标记)

  (重点解决的问题:生词。翻译。)

  8、连起来读,自己说说意思。(同桌互动)

  9、小结:鲁迅称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在*古典文学发展历史上,这是第一首山水诗。大海是没有生命、没有感情的,但作者却把它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情。全篇从大处着墨,通过秋风、洪波、日月、星辰等雄伟恢弘的景象,着力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赋予大海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寄予着作者很深的感慨。(穿插背景)

  提问:谁能说说作者的感慨?或者感受?

  总结:作者宏观纵览,所见者大。海水、川岛、树木、百草、日月、星汉。(板书)

  视野宽阔、粗线勾勒。

  真可谓:巨眼睥睨万物,胸中自有天下。

  总结:“澹澹”蕴涵了动荡不息的力。

  “耸峙”蕴涵了挺立不摇的力。

  “丛生”蕴涵了竞争不伏的力。

  “丰茂”蕴涵了旺盛不息的力。

  “日月之行,星汉灿烂”更蕴涵着宇宙造化的热烈奋发的伟力。

  这一切,都仿佛跃动迸发于浩淼无涯的沧海之中。不,是跃动迸发于作者广阔的胸怀之中。

  四、体悟(10分钟)

  10、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方式来谈谈感受、收获。比如:可以画简笔画、写解说词、翻译、说说作者的观察角度和顺序、或者是怎样展开描写的、改写成散文、朗读、写一段评价的文字、给曹操写一封信、给渤海风光影片写文字脚本、表演、等等。(画──翻译──朗诵──信……等等)

  五、结论(1分钟)

  作者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更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大海寄托了一种胸怀,高山也许是一种象征吧!

  真可谓:

  水天一色,登高景现心亦远;风月无边,望海神明气不凡。(板书)

  同学们可以可后思考:作者是在一天中什么具体的时间来观沧海的呢?(下课)

《观沧海》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

  3、品味语言,体会诗中描绘的宏伟壮丽景象。

  4、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代枭雄曹操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话题,这一切都缘于河南省*的高调宣布——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抢救性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被确定为文献中记载的魏武王曹操高陵。

  曹操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在老百姓的眼里,他是阴险狡诈的白脸奸雄;在读书人眼里,他是文才卓异的文坛巨擘;在政治家的眼里,他是叱咤风云的乱世枭雄;在历史家的眼里,他是雄才伟略的盖世英豪,真实的曹操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让我们通过一首诗来初步了解一下这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

  二、简介曹操及写作背景

  1、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曾历任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代表诗作有《步出夏门行》《蒿里行》《短歌行》等。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2、背景:

  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借许攸之计,以少胜多,击退了他在北方的主要对手——大军阀袁绍。袁绍残部逃到乌桓(当时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想得到乌桓的支持,以求东山再起。曹操乘胜追击,征讨乌桓。东汉建安12年,即公元207年,曹操挥鞭北指,所向披靡,大败乌桓。归途中,曹操登上碣石山(位于今河北省东亭县西南的大碣石山。此山现已不存,相传已沉入大海),观看沧海壮丽景色。此时,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疾书,便有了《观沧海》一诗。

  三、解题:

  《观沧海》是曹操《步出夏门行》的首章。《步出夏门行》是乐府旧题,又名《陇西行》。夏门,是洛阳的一个城门。曹操的《步出夏门行》是他在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时所作的一组诗。这组诗共分五部分,开头是序曲“艳”,下面是《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龟虽寿》四章。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四、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古诗的节奏一般按音节划分,但有时也要根据意义加以调整,以避免读破词语。

  2、读出语气,读出情感。

  曹操以强大的优势*定了乌桓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目标,心情自然是豪情万丈,激动万分。此时登碣石山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更是触景生情,坚定了他建功立业,统一*,要做一番大事的人生信念。所以,要用“激动、豪迈、乐观、激昂”的语气,读出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五、理解诗歌大意

  1、学生根据注释及老师提供的资料,分组合作,疏通文意。

  2、交流学*成果。

  参考译文;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

  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得很茂盛。

  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太阳和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银河、太阳和月亮灿烂,好像出自大海里。

  庆幸得很,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六、研读课文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诗人在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浩荡的海水、耸立的山岛、繁茂的草木、掀起的洪波;海上的日月。

  3、哪些是作者真正“观”到的?

  明确:浩荡的海水、耸立的山岛、繁茂的草木、掀起的洪波

  4、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

  海水荡漾是动景,山岛耸立是静景,相互映衬之中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草木丛生是静景,洪波涌起是动景,动静之间展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5、诗中哪几句又是写虚景?(作者想象的景色及景物)这种景象是一种什么样意境?

  明确:“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从两个“若”看出。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这些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状观景象。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

  6、为什么曹操会产生这样的想像?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这里集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宇内,一统天下了。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抚今追昔,他的心情和沧海的浪涛一样汹涌澎湃。所以才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想像,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小结:

  这首诗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七、拓展阅读

  *的《浪淘沙北戴河》

  八、作业:

  1、背诵全诗。

  2、课外阅读曹操的其他诗歌。

《观沧海》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鉴赏诗词,领会乐府诗优美语句和深邃内涵。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想象和再造想象能力。

  4、培养朗诵能力,背诵这首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以多种形式加强诵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适当分析、点拨,加深对诗的理解。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品赏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昂扬奋发的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手法的运用。

  2、丰富、奇特的想象和联想。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而古代的山水诗又在古代诗词中占有多而大的比例,其中不少名篇佳作千百年来广为传诵。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在*古典文学发展史上第一首山水诗《观沧海》。

  二、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败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步出厦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曹操在*历史上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特别是在政治上毁多誉少、备受非难。生前被政敌骂为“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后世被人指为“谋为*”、“巨奸大滑”。后世也有为曹操抱不*的,于冠英、郭沫若都为此写过文章为他翻案。其实对于曹操的功与过、好与坏,我们不能单凭主观的思想去看待他。在这里呢,对于他的评价,我们就不去深究了,但是他是他是个伟大的文学家这是可以肯定的。

  三、背景介绍:

  这是一首汉代乐府诗,是曹操《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首。它创作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乌桓凯旋归来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踏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依然北上征伐乌桓。)这时,他已擒吕布、降张绣、灭袁绍、*高干、北征乌桓又一举获胜、正可以南扫孙权、刘备、实现统一、克成宏业,建不世之功勋、眼下铠甲未除、征尘未洗、便登上碣石山,面对大海,自然是踌躇满志,豪情勃发,于是便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山水名篇、表现了宏伟的气魄和博大的胸襟。

  曹操的这首“观沧海”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清代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价此诗有“吞吐宇宙之气象”。王士祯在《带经堂诗话综论门品藻类》中说“古人山水之作,莫如康乐、宣城、盛唐王、孟、杜……诸公,搜抉寻奥,可谓至矣。然总不如曹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二语,此老殆不易及”。

  鲁迅也称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可见,曹的诗是登峰造极的。

  1800多年前,53岁的曹操站在沧海的岸边,凝神静望,回忆往事如烟;心潮澎湃,敢问前程坦然。18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用文字和他交谈,一起走进他的豪迈心田。

  四、诗文赏析:

  1、好!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到1800多年前,和曹操站在同一角度去“观沧海”。

  (教师范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2、诗读完了,有谁能谈一谈在同学读诗的过程中,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景象?

  3、下面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开头两句作者交代了什么情况:

  明确:交代了登山的方位和来此的目的。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以北。还有一说此山原址在河北省乐亭县西南,后来深入海中)

  4、“东临碣石”的“临”“以观沧海”的“以”分别作何解释?

  明确:登临。“临”做“临别”讲,能看出诗人的立足之高,他所看到的景象自然非同一般。“以”表示目的。

  5、“观”对下文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统领全篇。引出一系列的壮阔画面。(作者的目的是“观沧海”,不是过路匆览、而是有备而来,他要“观”出一番不同前人的气象。据史*载,当年秦始皇、汉武帝也登过碣石山,眼下诗人步两代帝王的足迹,有幸登临碣石,俯瞰浩渺无际的大海,其心情怎能不格外激动呢?)

  6、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

  明确:到“洪波涌起”为止。(实景)

  7、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总写全景

  前一句写了什么——海波动荡

  后一句写了什么——山岛巍然耸立

  接下来两句话写了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的。

  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又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

  这一层6句诗,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意思:何澹澹、表达了惊讶,赞美的感情,正是刚刚登上山顶的第一印象。茫茫的大海碧波万顷,一望无际,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我们都知道,同样是观海,站在岸边、坐在船头、或者登上山顶,我们的感觉、视觉都是不一样的。曹操这时候站在山上,第一眼看到的自然是大海的全景,所以他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受。

  山岛巍然,一下子就夺去了诗人的注意,所以紧接着就写岛上的景色。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充满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仿佛其中有无限的生趣等待我们去发现。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随着一阵萧瑟的风声,突然涌起了滔天的波浪,使人觉得惊叹都有点来不及呢!可是等我们掉转视线,去看那涌起的洪波的时候,诗人却不再描写下去了。

  “水何澹澹……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8、我们再往下看“日月之行”等四句诗运用什么修辞?意思是什么?

  明确:运用了夸张手法。

  日月的运行,星辰的升落,好像都没有离开大海的怀抱。

  9、这四句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他写的是什么内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不是,写祖国大好河山。

  这十六个字是历史咏海诗赋中最富感情,最有概括力的语言,既是实景,又是想象,不仅写出了大海的气势,也写出了大海的胸襟,这样的境界在山水诗中是罕见的。(借大海具有吞吐宇宙之气象,抒发作者欲扫*之豪情)

  在《短歌行》中有一句诗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处:

  “周公吐辅,天下归心”

  10、作者写到这里内容就结束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来回味一下: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用八个字就可以概括,“波澜壮阔,气势雄浑”。

  11、大家联系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定乌桓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

  特别是“日月之行……”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12、诗的.最后两句,其字面的意思是?

  明确:“真是幸运极了,登山观海,唱出这只赞歌”以表达胸怀志向。没有实在意义,是乐师配乐时加进去的与师的内容并无多大关系。

  五:总结:

  大海是没有生命的饿,没有感情的,但作者却把它写得有声有色,有行有情,全篇从大处着墨,通过秋风,洪波,日月星辰等雄伟恢弘的景象,着力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赋予大海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寄予着作者很深的感慨。

  作者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也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更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大海寄托了一种胸怀,可真谓:“水天一色,登高景现心亦远,风月无边,望海神明气不凡。”

  六、拓展延伸:

  作者在他即将完成祖国统一的时候,以诗的形式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假如是你,如果成功的在期中考试中取得学年第一名,你将以什么方式来抒发内心的喜悦?如果受到老师的批评,心中郁闷,你又会以什么方式派遣心中的郁闷?

  七、对联结尾:

  临碣石以观沧海

  观沧海胸藏日月

  横批:观沧海

  八、课后作业:

  思考:作者是在一天之中什么具体时间来观海的呢?

《观沧海》教学设计5

  教学要求

  (一)教学目标

  1. 准确把握本诗的意义,体会诗歌的意境。

  2. 学*通过朗读、想像阅读诗歌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1. 准确把握本诗的意义,体会诗歌的意境。

  2. 学*阅读诗歌的方法———朗读、想像。

  (三)教学难点

  通过想像体会诗歌意境的具体方法。

  教学过程

  [录音机播放:海潮声,轻柔音乐声]

  此处的导入设计,用诗化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本堂课的学*情境——诗歌阅读中;同时,也是作为一个例子,让学生感性地了解一种诗歌阅读的方法——朗读,想像,进而体会诗的意境。这里的设计也明确地揭示出本堂课的思路:以学法来指导课文阅读。

  同学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板书:海]

  你们喜欢大海吗?……我也喜欢。从小,海就是我的梦。于是,读了很多描绘海的诗文。

  “看那闪闪的白沙闪闪地明亮/是珠贝的摇篮/是星星的憩园/是珊瑚的梦乡/太阳的梦是红的/月亮的梦是白的/也曾有美人鱼在晒月光……”

  边读边想着那些优美文字所描绘的情景,突然发现,原来,我与海贴得那么*。

  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朗读方法一起来神游大海。

  [板书:观沧海]

  这堂课的学*目标是______________

  [板书:学*目标:给朗读插上想像的翅膀以驰骋于诗的意境]

  首先,听老师把这首诗朗读一遍,大家熟悉一下。(老师范读)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诵读,要求读准确。

  请同学们一齐朗读,并展开你的想像,在眼前展现诗所描绘的图景,感受意境。(配乐朗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给予学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的空间,激起学生尝试探求的积极性。

  我不知道你是否像我小时候一样,体会到了诗的画面和意境。如果是,那么将你最喜欢的诗句展开充分的想像,并把它描绘出来。喜欢图画的同学,画幅画;喜欢写作的同学,用三五个句子进行描绘。

  四位同学一组,互相交流。然后各组推举1至2篇较好的作品。(教师巡视,预选。)

  我们一起来欣赏和评点同学的作品,看看是否描绘出了诗所描绘的图景,表现出诗所表现的意境。

  (老师选出第一种类型的作品一份——图画类,是否扣住诗歌文辞的描述。在投影仪上显示,由本作品作者解说。)


观沧海教学设计通用五篇(扩展3)

——《观沧海》教学设计通用10篇

  《观沧海》教学设计 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

  2、了解诗歌情境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品味诗句,感悟诗歌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

  诵读诗歌,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并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细读诗歌,情景交融

  1、诗歌第一句,交代了哪些内容?全诗由哪个字统领?

  明确:交代了诗人登临的方位、地点、目的,由“观”统领。

  2、诗人站在碣石山上都看到了哪些景物?所写之景有哪些特点?

  水:澹澹

  山岛:竦峙

  洪波:涌起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3、诗歌最后说“歌以咏志”。曹操想借用这首诗表达什么志向呢?哪一句透露了他的心思?

  明确:“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诗人一统天下的宏大抱负以及博大的胸襟。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

  四、品读诗歌,体会写法

  本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沧海”的壮美景象是如何呈现在大家眼前的?

  明确: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五、课堂小结

  带着豪气,有感情的朗读《观沧海》,深入地感受作者的伟大理想并受到感染。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观沧海》。

  2、收集古今中外的诗歌名句,将其整理归类,并探讨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七、板书设计

  观沧海

  《观沧海》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 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2、 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

  3、 写实与想象。

  教学重点:

  目标1、目标2。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学生课前预*,扫清文字障碍。

  指名两位学生来朗读,注意节奏、语调、情感。读完后请其他同学来指出读错的字词。

  2、 朗读,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全班齐读,讲究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充满豪情壮志诵读,然后请两位学生来说说诗中画面及诗人的情感。

  1、 整体感悟

  诗人站在碣石山上,望着苍茫的大海,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诗人感到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美好的图画啊!看到太阳、月亮的运行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就仿佛是日月星辰的母亲一样,这是多么博大的胸怀啊!

  2、 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开始共同研讨下列问题。

  问:整首诗是由一个字来展开诗的线索,统领全篇的,请指出是哪个字?

  理解:“观”是全诗的“诗眼”,以下十句都是观海所见。

  问:“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句主要交代什么?句中直接写到人吗?

  理解:主要交代观海地点、方位,句中虽没有写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观海时那种勃勃英姿。

  问: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主要写了哪些景色?显示了什么?

  理解:“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全是实景,主要描写了沧海水波荡漾的动态景色和山岛挺立,草木丰茂的静态景象。显示了在茫茫苍苍的大海上,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生机勃发,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么美好的山河图画啊!

  问:诗中哪几句又是写虚景?能说出这景象吗?这种景象是一种什么样意境?

  理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全是写虚景,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从两个“若”看出。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这些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状观景象。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

  问:实景是一幅美丽的山水图画,虚景能把我们带进一个极其开阔,博大胸怀的境界,你能悟出诗人写实虚景的.感情吗?

  理解:诗人描写实景实际上在讴歌祖国壮丽的河山,流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诗人目睹祖国山河壮丽景色后,更加激起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虚景描写是诗人实际借助丰富奇特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以沧海自比,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景象来表现诗人博大胸怀和豪迈气魄。

  3、 小结,朗读、背诵。

  这是一首以写景为主题的名作,通过对登山观海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学生齐读,当堂背诵。

  问:你能说出此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

  理解:实景也能看出诗人的博大胸怀,但跟虚景比较,气象略逊一筹,因为诗人的意图在虚景中,所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

  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但全诗却没有哪一句是写情的诗句,情寓于景中。你能说出古代即写景又写情的诗句吗?

  理解: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等即写景又写情的诗句。

  作业:

  1、背诵全诗。

  2、课外阅读有关曹操诗句。

  附:板书设计

  水何澹澹显示大海波壮阔,

  动态景色 秋风萧瑟美丽多姿,生机

  实景 洪波涌起勃勃景象。 (实颂借景抒情

  山岛竦峙祖国壮丽山河, 抒发诗人

  曹操登山观海(全景)静态景色 树木丛生 激起统一中国强统一中国百草丰茂 烈愿望。)建功立业的抱负。

  虚景 日 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投入

  (想象) 月 大海的怀抱,作者以大海自比,

  星汉 含蓄表达诗人博大胸襟。

  《观沧海》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鉴赏诗词,领会乐府诗优美语句和深邃内涵。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想象和再造想象能力。

  4、培养朗诵能力,背诵这首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以多种形式加强诵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适当分析、点拨,加深对诗的理解。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品赏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昂扬奋发的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手法的运用。

  2、丰富、奇特的想象和联想。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而古代的山水诗又在古代诗词中占有多而大的比例,其中不少名篇佳作千百年来广为传诵。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在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第一首山水诗《观沧海》。

  二、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败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步出厦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曹操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特别是在政治上毁多誉少、备受非难。生前被政敌骂为“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后世被人指为“谋为**”、“巨奸大滑”。后世也有为曹操抱不*的,于冠英、郭沫若都为此写过文章为他翻案。其实对于曹操的功与过、好与坏,我们不能单凭主观的思想去看待他。在这里呢,对于他的评价,我们就不去深究了,但是他是他是个伟大的文学家这是可以肯定的。

  三、背景介绍:

  这是一首汉代乐府诗,是曹操《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首。它创作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乌桓凯旋归来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踏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依然北上征伐乌桓。)这时,他已擒吕布、降张绣、灭袁绍、*高干、北征乌桓又一举获胜、正可以南扫孙权、刘备、实现统一、克成宏业,建不世之功勋、眼下铠甲未除、征尘未洗、便登上碣石山,面对大海,自然是踌躇满志,豪情勃发,于是便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山水名篇、表现了宏伟的气魄和博大的胸襟。

  曹操的这首“观沧海”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清代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价此诗有“吞吐宇宙之气象”。王士祯在《带经堂诗话综论门品藻类》中说“古人山水之作,莫如康乐、宣城、盛唐王、孟、杜……诸公,搜抉寻奥,可谓至矣。然总不如曹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二语,此老殆不易及”。

  鲁迅也称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可见,曹的诗是登峰造极的。

  1800多年前,53岁的曹操站在沧海的岸边,凝神静望,回忆往事如烟;心潮澎湃,敢问前程坦然。18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用文字和他交谈,一起走进他的豪迈心田。

  四、诗文赏析:

  1、好!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到1800多年前,和曹操站在同一角度去“观沧海”。

  (教师范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2、诗读完了,有谁能谈一谈在同学读诗的过程中,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景象?

  3、下面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开头两句作者交代了什么情况:

  明确:交代了登山的方位和来此的目的。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以北。还有一说此山原址在河北省乐亭县西南,后来深入海中)

  4、“东临碣石”的“临”“以观沧海”的“以”分别作何解释?

  明确:登临。“临”做“临别”讲,能看出诗人的立足之高,他所看到的景象自然非同一般。“以”表示目的。

  5、“观”对下文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统领全篇。引出一系列的壮阔画面。(作者的目的是“观沧海”,不是过路匆览、而是有备而来,他要“观”出一番不同前人的气象。据史**载,当年秦始皇、汉武帝也登过碣石山,眼下诗人步两代帝王的足迹,有幸登临碣石,俯瞰浩渺无际的大海,其心情怎能不格外激动呢?)

  6、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

  明确:到“洪波涌起”为止。(实景)

  7、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总写全景

  前一句写了什么——海波动荡

  后一句写了什么——山岛巍然耸立

  接下来两句话写了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的。

  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又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

  这一层6句诗,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意思:何澹澹、表达了惊讶,赞美的感情,正是刚刚登上山顶的第一印象。茫茫的大海碧波万顷,一望无际,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我们都知道,同样是观海,站在岸边、坐在船头、或者登上山顶,我们的感觉、视觉都是不一样的。曹操这时候站在山上,第一眼看到的自然是大海的全景,所以他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受。

  山岛巍然,一下子就夺去了诗人的注意,所以紧接着就写岛上的景色。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充满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仿佛其中有无限的生趣等待我们去发现。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随着一阵萧瑟的风声,突然涌起了滔天的波浪,使人觉得惊叹都有点来不及呢!可是等我们掉转视线,去看那涌起的洪波的时候,诗人却不再描写下去了。

  “水何澹澹……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8、我们再往下看“日月之行”等四句诗运用什么修辞?意思是什么?

  明确:运用了夸张手法。

  日月的运行,星辰的升落,好像都没有离开大海的怀抱。

  9、这四句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他写的是什么内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不是,写祖国大好河山。

  这十六个字是历史咏海诗赋中最富感情,最有概括力的语言,既是实景,又是想象,不仅写出了大海的气势,也写出了大海的胸襟,这样的境界在山水诗中是罕见的。(借大海具有吞吐宇宙之气象,抒发作者欲扫**之豪情)

  在《短歌行》中有一句诗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处:

  “周公吐辅,天下归心”

  10、作者写到这里内容就结束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来回味一下: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用八个字就可以概括,“波澜壮阔,气势雄浑”。

  11、大家联系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定乌桓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

  特别是“日月之行……”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12、诗的最后两句,其字面的意思是?

  明确:“真是幸运极了,登山观海,唱出这只赞歌”以表达胸怀志向。没有实在意义,是乐师配乐时加进去的与师的内容并无多大关系。

  五、总结:

  大海是没有生命的饿,没有感情的,但作者却把它写得有声有色,有行有情,全篇从大处着墨,通过秋风,洪波,日月星辰等雄伟恢弘的景象,着力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赋予大海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寄予着作者很深的感慨。

  作者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也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更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大海寄托了一种胸怀,可真谓:“水天一色,登高景现心亦远,风月无边,望海神明气不凡。”

  六、拓展延伸:

  作者在他即将完成祖国统一的时候,以诗的形式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假如是你,如果成功的在期中考试中取得学年第一名,你将以什么方式来抒发内心的喜悦?如果受到老师的批评,心中郁闷,你又会以什么方式派遣心中的郁闷?

  七、对联结尾:

  临碣石以观沧海

  观沧海胸藏日月

  横批:观沧海

  八、课后作业:

  思考:作者是在一天之中什么具体时间来观海的呢?

  《观沧海》教学设计 4

  教学要求

  (一)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本诗的意义,体会诗歌的意境。

  2学*通过朗读、想像阅读诗歌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1准确把握本诗的意义,体会诗歌的意境。

  2学*阅读诗歌的方法―――朗读、想像。

  (三)教学难点

  通过想像体会诗歌意境的具体方法。

  教学过程

  [录音机播放:海潮声,轻柔音乐声]

  此处的导入设计,用诗化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本堂课的学*情境――诗歌阅读中;同时,也是作为一个例子,让学生感性地了解一种诗歌阅读的方法――朗读,想像,进而体会诗的意境。这里的设计也明确地揭示出本堂课的思路:以学法来指导课文阅读。

  同学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板书:海]

  你们喜欢大海吗?……我也喜欢。从小,海就是我的梦。于是,读了很多描绘海的诗文。

  “看那闪闪的白沙闪闪地明亮/是珠贝的摇篮/是星星的憩园/是珊瑚的梦乡/太阳的梦是红的/月亮的梦是白的/也曾有美人鱼在晒月光……”

  边读边想着那些优美文字所描绘的情景,突然发现,原来,我与海贴得那么*。

  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朗读方法一起来神游大海。

  [板书:观沧海]

  这堂课的学*目标是______________

  [板书:学*目标:给朗读插上想像的翅膀以驰骋于诗的意境]

  首先,听老师把这首诗朗读一遍,大家熟悉一下。(老师范读)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诵读,要求读准确。

  请同学们一齐朗读,并展开你的想像,在眼前展现诗所描绘的图景,感受意境。(配乐朗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给予学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的空间,激起学生尝试探求的积极性。

  我不知道你是否像我小时候一样,体会到了诗的画面和意境。如果是,那么将你最喜欢的诗句展开充分的想像,并把它描绘出来。喜欢图画的同学,画幅画;喜欢写作的同学,用三五个句子进行描绘。

  四位同学一组,互相交流。然后各组推举1至2篇较好的作品。(教师巡视,预选。)

  我们一起来欣赏和评点同学的作品,看看是否描绘出了诗所描绘的图景,表现出诗所表现的意境。

  (老师选出第一种类型的作品一份――图画类,是否扣住诗歌文辞的描述。在投影仪上显示,由本作品作者解说。)

  《观沧海》教学设计 5

  【教材简析】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北征乌桓时所作。本诗的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思想又很含蓄。

  【教学设想】

  本节课将安排一课时,以“一诗四读法”贯穿学诗的全过程,创造浓郁的学诗的气氛,同时针对七年级学生文化底蕴薄弱,诗词形象思维能力差等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等优点,采用视频、音乐、图片等营造诗歌气氛,调动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本课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小结和学生的朗读、讨论等互动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得分率等目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学*新课──拓展研讨──小结作业。

  教学进程教师活动及目标学生活动及目标导入新课

  (7分钟)播放视频《曹操煮酒论英雄》片段,以曹操对“英雄”的看法导入课文。观看视频,然后齐读曹操的“大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从中了解曹操的雄心壮志。作者简介

  (1分钟)课件展示有关曹操的资料,引导学生记重点。记录曹操的身份及作品。背景介绍

  (1分钟)

  课件展示曹操登碣石山前的两次作战线路,引导学生了解由于曹操接连取胜,因此在等山观海,棉队洪波涌起的大海时,才会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了解曹操写这首诗的背景,为理解整首诗做铺垫。

  学*课文(一诗四读法)一、朗读

  (5分钟)1、播放课文朗诵录音及相关图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并体会朗诵时的感情。欣赏课文朗诵并体会读诗的感情。2、展示全诗内容,指导学生朗读的节奏及语调、情感。把握全诗的'节奏及语调、情感,然后配乐齐读课文。二、译读

  (7分钟)明确译读要求,点拨学生译读中的疑难点。按座位顺序,同桌之间一人读句子,一人翻译。(可提疑问)三、背读

  (8分钟)以板书的形式与学生共同探讨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加强背诵的效果。(板书见后)明确作者思路后各自大声朗读背诵,看谁背得最快,分男女同学比赛。三、背读

  (8分钟)

  明确说读要求,即要把诗意扩展开来。举例子示范: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可以说成是“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上欲接天,风助浪势,浪壮风色。”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同学选择最欣赏的一句话来说,然后每组派代表上台比赛,看哪组说得最好。拓展研讨一、比较阅读

  (6分钟)播放曹操的另外一首诗《龟虽寿》的视频,请学生体会出与本课的相同点,加深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欣赏《龟虽寿》的视频,男同学读《龟》一诗,女同学读《观》一诗,然后分组探讨两诗的相同点。二、形象探讨

  (2分钟)

  提出历史上的曹操与电视上的形象有异同。发表自己对曹操的看法。(可选择任一观点发言)

  小结作业

  (2分钟)小结本诗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布置学生回家以本诗内容画一幅画,要表达出诗的意境。明确本诗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观沧海》教学设计 6

  篇一:《观沧海》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一)教学目标

  1. 准确把握本诗的意义,体会诗歌的意境。

  2. 学*通过朗读、想像阅读诗歌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1. 准确把握本诗的意义,体会诗歌的意境。

  2. 学*阅读诗歌的方法———朗读、想像。

  (三)教学难点

  通过想像体会诗歌意境的具体方法。

  教学过程

  [录音机播放:海潮声,轻柔音乐声]

  此处的导入设计,用诗化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本堂课的学*情境——诗歌阅读中;同时,也是作为一个例子,让学生感性地了解一种诗歌阅读的方法——朗读,想像,进而体会诗的意境。这里的设计也明确地揭示出本堂课的思路:以学法来指导课文阅读。

  同学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板书:海]

  你们喜欢大海吗?……我也喜欢。从小,海就是我的梦。于是,读了很多描绘海的诗文。 “看那闪闪的白沙闪闪地明亮/是珠贝的摇篮/是星星的憩园/是珊瑚的梦乡/太阳的梦是红的/月亮的梦是白的/也曾有美人鱼在晒月光……”

  边读边想着那些优美文字所描绘的情景,突然发现,原来,我与海贴得那么*。 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朗读方法一起来神游大海。

  [板书:观沧海]

  这堂课的学*目标是______________

  [板书:学*目标:给朗读插上想像的翅膀以驰骋于诗的意境]

  首先,听老师把这首诗朗读一遍,大家熟悉一下。(老师范读)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诵读,要求读准确。

  请同学们一齐朗读,并展开你的想像,在眼前展现诗所描绘的图景,感受意境。(配乐朗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给予学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的空间,激起学生尝试探求的积极性。 我不知道你是否像我小时候一样,体会到了诗的画面和意境。如果是,那么将你最喜欢的诗句展开充分的想像,并把它描绘出来。喜欢图画的同学,画幅画;喜欢写作的同学,用三五个句子进行描绘。

  四位同学一组,互相交流。然后各组推举1至2篇较好的作品。(教师巡视,预选。) 我们一起来欣赏和评点同学的作品,看看是否描绘出了诗所描绘的图景,表现出诗所表现的意境。

  (老师选出第一种类型的作品一份——图画类,是否扣住诗歌文辞的描述。在投影仪上显示,由本作品作者解说。)

  ××同学,你为什么要画这些景物呢?……

  是的,我们想像诗的意境,要能准确体现诗歌文辞本身的描述。

  [板书:以文辞为本]

  (老师选出第二类作品一份——文字类,是否有拓展性想像。在投影仪上显示) 请同学们说说,这段文字在 “以文辞为本”这一点上做得怎样?……

  设计此问题,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学*过程中不断及时进行反馈和矫正。“在最初学*时给予连续强化,学*速度会比较快。”(斯纳金程序教学理论)

  那么,你们喜欢他哪些语句的描述呢?请说说理由。 (老师引导同学着重赏评修辞的运用、描写的角度等,体会语句的生动形象性。)

  ……

  这些句子诗中有没有写到?……

  ××同学,你怎么会想出这个情景来的?

  ……

  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去丰富我们的想像世界?……

  老师有意识地选择学生的作品,围绕学*目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思考、讨论、评点,有了一个初步认识以后,老师只用三句简单的话,在水到渠成时,将想像的三个要求点出,在学生头脑中刻下一个清晰的认识,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此部分设计紧扣原诗,从诗歌内容、诗歌意象到诗歌的意境情感作逐步深入的探究理解,同时贯彻以学法的指导,两条线交融,相得益彰。在经过学生思考后来揭示问题的本质,能够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有效地接受知识。

  是的,我们想像诗的意境,要会调动自己的经验积累去拓展想像。这种经验积累,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以电视、书籍、网络等其他渠道获得的。如果我们把这些积累写进你的想像,这段文字、这幅画面会不会更丰富呢?……拓展想像,才能使诗的画面成为立体感强、色彩鲜明、动静结合的活的景。

  [板书:借积累延展]

  (老师选出第三类作品———图画或文字类,是否能表现出诗的意境。在投影仪上显示。)

  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一下:(1)这幅作品的想像是否丰富?(2)这段文字 (或画面)的描述、想像,是否能够准确表现这首诗的意境?诗表现的是怎样的意境?请举例说明。

  ……

  为什么诗人能写出如此气势磅礴、意境宏丽的诗?……

  不错,是融入了诗人的豪情。官渡之战,他*定了袁绍之乱。写此诗时,他正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定少数民族之乱。注释中的乌桓就是其中之一。他正逐渐实现统一北方的大略,胸中涌动着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和宏伟抱负。大家想想,放眼面对如此浩瀚的大海,怎能不触景生情,意气风发?以情入景,才能写下如此大气的诗篇。

  我们想像意境,要领会诗人的情感,并设身处地,与之产生共鸣,才能正确体会意境。 [板书:与诗情共鸣]

  下面,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读一下诗歌,大家根据阅读诗歌的方法——以文辞为本,借积累延展,与诗情共鸣,再作一次想像。

  在指导学生掌握诗歌阅读的方法之后,留给学生修改的时间,这样就能及时反馈学生对本课要点的掌握程度,真正达到 “一课一得”的目标。

  现在,大家是不是能扣住诗中的景物拓展,是不是能回忆起自己面对大海的感触,如果将自己当做曹操,是不是能体会他当时的豪情?下面,请大家在乐曲的伴奏声中修改你刚才的描述。时间3分钟。(音乐伴奏)

  请同学们课堂交流。……

  同学们都能比较准确地把握诗的意境。请大

  家自由轻声诵读诗歌两遍,要求: (1)读出感情;(2)尽量记忆。

  现在,请大家站起来。

  [多媒体镜头:波涛汹涌扑面而来的大海,澎湃的海潮声]

  现在,你就是一代枭雄曹操。站在高高的碣石山上,秋风吹动你的战袍,衣袂飘飞,放眼观望苍茫无际的大海,不觉豪情满怀,一起放声吟诵 《观沧海》。

  为学生创设朗读、体会的情境,在语言、音乐、画面的渲染下,再次诵读这首诗,使情绪达到顶点,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鼓励学生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地掌握知识,实现学*的迁移和知识的实际运用。

  这堂课,大家借助反复的朗读、充分的想像,成功地体会了 《观沧海》这首诗的意境。这是阅读诗歌的方法之一。中国诗歌宝库中群星璀璨。你们可以用这种方法去驰骋于更广阔的诗歌天地,领略中国古典诗歌美妙的韵致。

  作 业

  赏读 《夜上受降城闻笛》,写下对这首诗的想像和理解。文体不限,300字左右。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作业提示及参考答案:

  本题的设计目的在于使学生将课内学*到的方法进行举一反三的巩固和迁移运用,使学生初步具备独立鉴赏诗歌的能力。选择 《夜上受降城闻笛》这首诗,是因为此诗形象性较强,便于学生展开想像;意象较鲜明,学生对本诗的意境易准确把握。

  本诗抒写戍边将士乡情。前两句写色。丘陵下的一片沙地,有月光的映照下,沙子像积雪一样洁白而带有寒意;高城外的月色,皎洁寒冷,有如秋霜般令人生寒。第三句写声,在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末句写情,此景此音,唤起征人的不尽乡愁。学生在把握诗的基本意义和诗的情感的基础上,可展开合理而充分的想像。

  参考答案略。

  附:板书设计:

  观 沧 海

  曹 操

  学*目标:给朗读插上想像的翅膀

  以驰骋于诗的意境

  以文辞为本

  ↓ → 沧海

  借积累延展

  ↓ ↓

  与诗情共鸣 → 气势磅礴,意境宏丽

  设计说明

  古典诗词大量引入教材,使学生更多地体会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韵致,但相比于浩瀚的古诗来说,这些也只是沧海之一粟。因此,突出学法指导,是变 “学会”为 “会学”,促进学生自主学*的要著。本堂课在这方面作出了尝试,学生将 《观沧海》一诗作为范例,通过探索掌握一种欣赏、领悟诗歌的方法,并借助这种一般方法,独立地进行更广泛的诗歌欣赏。使用范例讲授一种学*内容就像一个物体发出声音使另一个同步频率的'物体也发出声音那样,能让那些在课堂上没有教过的同类内容或课外大量的内容为学生所认识,或者引起学生自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自主阅读的热情。

  传统教学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尽力让学生掌握一大堆所谓具有系统性的材料,其结果,学生根本不可能在这样的教学中获得系统的认识,反而在头脑中充塞了一大堆杂乱无章的材料。本堂课的教学追求深而不是广,教学突出重点,抓住难点,让某些枝节一带而过,使重点知识能在同学头脑中扎根,达到一课一得的效果。

  在教学中,学生依靠本首诗歌对阅读方法的寻找,一开始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试探,通过老师的启发,经过思考、讨论、明确,一直追踪到问题的实质,并进一步来纠正自己的 “误”,实践 “正”。这样的 “试误学*”,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并获得成功体验。

  篇二:《观沧海》教学设计

  从小,海就是我的梦。于是,读了很多描绘海的诗文。

  “看那闪闪的白沙闪闪地明亮/是珠贝的摇篮/是星星的憩园/是珊瑚的梦乡/太阳的梦是红的/月亮的梦是白的/也曾有美人鱼在晒月光……”

  边读边想着那些优美文字所描绘的情景,突然发现,原来,我与海贴得那么*。

  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朗读方法一起来神游大海。

  [板书:观沧海]

  这堂课的学*目标是______________

  [板书:学*目标:给朗读插上想像的翅膀以驰骋于诗的意境]

  首先,听老师把这首诗朗读一遍,大家熟悉一下。(老师范读)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诵读,要求读准确。

  请同学们一齐朗读,并展开你的想像,在眼前展现诗所描绘的图景,感受意境。(配乐朗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给予学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的空间,激起学生尝试探求的积极性。

  我不知道你是否像我小时候一样,体会到了诗的画面和意境。如果是,那么将你最喜欢的诗句展开充分的想像,并把它描绘出来。喜欢图画的同学,画幅画;喜欢写作的同学,用三五个句子进行描绘。

  四位同学一组,互相交流。然后各组推举1至2篇较好的作品。(教师巡视,预选。)

  我们一起来欣赏和评点同学的作品,看看是否描绘出了诗所描绘的图景,表现出诗所表现的意境。

  (老师选出第一种类型的作品一份——图画类,是否扣住诗歌文辞的描述。在投影仪上显示,由本作品作者解说。)

  ××同学,你为什么要画这些景物呢?……

  是的,我们想像诗的意境,要能准确体现诗歌文辞本身的描述。

  [板书:以文辞为本]

  (老师选出第二类作品一份——文字类,是否有拓展性想像。在投影仪上显示)

  请同学们说说,这段文字在 “以文辞为本”这一点上做得怎样?……

  设计此问题,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学*过程中不断及时进行反馈和矫正。“在最初学*时给予连续强化,学*速度会比较快。”(斯纳金程序教学理论)

  那么,你们喜欢他哪些语句的描述呢?请说说理由。 (老师引导同学着重赏评修辞的运用、描写的角度等,体会语句的生动形象性。)

  ……

  这些句子诗中有没有写到?……

  ××同学,你怎么会想出这个情景来的?

  ……

  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去丰富我们的想像世界?……

  老师有意识地选择学生的作品,围绕学*目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思考、讨论、评点,有了一个初步认识以后,老师只用三句简单的话,在水到渠成时,将想像的三个要求点出,在学生头脑中刻下一个清晰的认识,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此部分设计紧扣原诗,从诗歌内容、诗歌意象到诗歌的意境情感作逐步深入的探究理解,同时贯彻以学法的指导,两条线交融,相得益彰。在经过学生思考后来揭示问题的本质,能够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有效地接受知识。

  是的,我们想像诗的意境,要会调动自己的经验积累去拓展想像。这种经验积累,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以电视、书籍、网络等其他渠道获得的。如果我们把这些积累写进你的想像,这段文字、这幅画面会不会更丰富呢?……拓展想像,才能使诗的画面成为立体感强、色彩鲜明、动静结合的活的景。

  [板书:借积累延展]

  (老师选出第三类作品———图画或文字类,是否能表现出诗的意境。在投影仪上显示。)

  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一下:(1)这幅作品的想像是否丰富?(2)这段文字 (或画面)的描述、想像,是否能够准确表现这首诗的意境?诗表现的是怎样的意境?请举例说明。

  ……

  为什么诗人能写出如此气势磅礴、意境宏丽的诗?……

  不错,是融入了诗人的豪情。官渡之战,他*定了袁绍之乱。写此诗时,他正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定少数民族之乱。注释中的乌桓就是其中之一。他正逐渐实现统一北方的大略,胸中涌动着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和宏伟抱负。大家想想,放眼面对如此浩瀚的大海,怎能不触景生情,意气风发?以情入景,才能写下如此大气的诗篇。

  我们想像意境,要领会诗人的情感,并设身处地,与之产生共鸣,才能正确体会意境。

  [板书:与诗情共鸣]

  下面,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读一下诗歌,大家根据阅读诗歌的方法——以文辞为本,借积累延展,与诗情共鸣,再作一次想像。 在指导学生掌握诗歌阅读的方法之后,留给学生修改的时间,这样就能及时反馈学生对本课要点的掌握程度,真正达到 “一课一得”的目标。

  现在,大家是不是能扣住诗中的景物拓展,是不是能回忆起自己面对大海的感触,如果将自己当做曹操,是不是能体会他当时的豪情?下面,请大家在乐曲的伴奏声中修改你刚才的描述。时间3分钟。(音乐伴奏)

  请同学们课堂交流。……

  同学们都能比较准确地把握诗的意境。请大家自由轻声诵读诗歌两遍,要求: (1)读出感情;(2)尽量记忆。

  现在,请大家站起来。

  [多媒体镜头:波涛汹涌扑面而来的大海,澎湃的海潮声]

  现在,你就是一代枭雄曹操。站在高高的碣石山上,秋风吹动你的战袍,衣袂飘飞,放眼观望苍茫无际的大海,不觉豪情满怀,一起放声吟诵 《观沧海》。

  为学生创设朗读、体会的情境,在语言、音乐、画面的渲染下,再次诵读这首诗,使情绪达到顶点,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鼓励学生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地掌握知识,实现学*的迁移和知识的实际运用。

  这堂课,大家借助反复的朗读、充分的想像,成功地体会了 《观沧海》这首诗的意境。这是阅读诗歌的方法之一。中国诗歌宝库中群星璀璨。你们可以用这种方法去驰骋于更广阔的诗歌天地,领略中国古典诗歌美妙的韵致。

  作 业

  赏读 《夜上受降城闻笛》,写下对这首诗的想像和理解。文体不限,300字左右。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作业提示及参考答案:

  本题的设计目的在于使学生将课内学*到的方法进行举一反三的巩固和迁移运用,使学生初步具备独立鉴赏诗歌的能力。选择 《夜上受降城闻笛》这首诗,是因为此诗形象性较强,便于学生展开想像;意象较鲜明,学生对本诗的意境易准确把握。

  本诗抒写戍边将士乡情。前两句写色。丘陵下的一片沙地,有月光的映照下,沙子像积雪一样洁白而带有寒意;高城外的月色,皎洁寒冷,有如秋霜般令人生寒。第三句写声,在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末句写情,此景此音,唤起征人的不尽乡愁。学生在把握诗的基本意义和诗的情感的基础上,可展开合理而充分的想像。

  参考答案略。

  附:板书设计:

  观 沧 海

  曹 操

  学*目标:给朗读插上想像的翅膀

  以驰骋于诗的意境

  以文辞为本

  ↓ → 沧海

  借积累延展

  ↓ ↓

  与诗情共鸣 → 气势磅礴,意境宏丽

  设计说明

  古典诗词大量引入教材,使学生更多地体会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韵致,但相比于浩瀚的古诗来说,这些也只是沧海之一粟。因此,突出学法指导,是变 “学会”为 “会学”,促进学生自主学*的要著。本堂课在这方面作出了尝试,学生将 《观沧海》一诗作为范例,通过探索掌握一种欣赏、领悟诗歌的方法,并借助这种一般方法,独立地进行更广泛的诗歌欣赏。使用范例讲授一种学*内容就像一个物体发出声音使另一个同步频率的物体也发出声音那样,能让那些在课堂上没有教过的同类内容或课外大量的内容为学生所认识,或者引起学生自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自主阅读的热情。

  传统教学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尽力让学生掌握一大堆所谓具有系统性的材料,其结果,学生根本不可能在这样的教学中获得系统的认识,反而在头脑中充塞了一大堆杂乱无章的材料。本堂课的教学追求深而不是广,教学突出重点,抓住难点,让某些枝节一带而过,使重点知识能在同学头脑中扎根,达到一课一得的效果。

  在教学中,学生依靠本首诗歌对阅读方法的寻找,一开始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试探,通过老师的启发,经过思考、讨论、明确,一直追踪到问题的实质,并进一步来纠正自己的 “误”,实践 “正”。这样的 “试误学*”,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并获得成功体验。

  课堂情境的精心渲染,把学生带入诗境,多次诵读、背景音乐的烘托、画面的冲击、宽松愉悦的交流氛围,营造了优化的教学情感氛围,学生的认知效率得以提高。

  篇三:《观沧海》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观沧海》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古体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山望海所看到和想到的景象,大海吞吐日月,其气势雄伟,尤为壮观。诗人以此来展示自己阔大的胸襟和豪迈乐观地进取精神,抒发自己渴望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诗人写山岛的盎然生机,寄托了他的昂扬斗志;写沧海的波澜壮阔,表达了他豪迈乐观、勇往直前地进取精神;写沧海吞吐日月,展示了他博大的胸襟。而诗人的这种思想感情并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隐藏在对景物地描写之中。托物言志、写景抒情,把眼前看到的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体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学*本诗,重在朗读背诵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托物言志、写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所以这堂课我注重把握以下两点:

  1、力求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

  2、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接受知识、锻炼能力。

  二、学*目标:

  1、了解曹操,积累有关的文学常识。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写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3、运用“首字背诵法” 背诵古诗。

  三、学*重点:

  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解释课题。

  盛夏早已过去,寒冬即将来临。沐浴着冬天这亮丽的阳光,让我们绽放出学*的热情,走进碣石山,跨越的千年时空跟随诗人一起去观赏沧茫的大海! (根据天气状况设计导语,使语文生活化、诗意化,激发学*兴趣)

  〈二〉、检查预*,积累文学常识。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并简要评析。我想这样:让学生读诗,既是走进文本,感知大

  意,也是检查字音。

  2、检查字音。

  碣石澹澹 竦峙 萧瑟谯郡 毫州乌桓

  3、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宜选择主要的,与本诗有关的内容扼要介绍。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汉献帝时任丞相,封为魏王。其子曹丕代汉称帝,追尊他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曹操一生南征北战历尽艰辛,其中既有胜利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但是他从不消极,总是积极进取,把统一中国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最大追求。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文学方面,他创作了《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等优秀的诗篇,其诗歌以“慷慨悲壮”的艺术风格而留名于后世。

  写作背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五月曹操率兵讨伐乌桓;八月即大获全胜;九月,班师凯旋。归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山观海,看到了雄伟壮观的沧海景象,触景生情,于是就写下了这首名传千古的佳作《观沧海》。诗中写山岛的盎然生机,寄托了他的昂扬

  斗志;写沧海的波澜壮阔,表达了他豪迈乐观、勇往直前地进取精神;写沧海吞吐日月,展示了他胸襟博大、气吞山河的气魄。今天,我们学*《观沧海》来认识了解曹操,其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学*他这种豪迈乐观、勇往直前地进取精神。

  这是一首四言古体诗,选自《乐府诗集》。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在检查复*中积累文学常识)

  〈三〉、指导朗读课文。

  学*诗歌重在朗读,朗读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古诗的节奏一般按音节划分,但有时也要根据意义加以调整,以避免读破词语。四至七言句的节奏型依次是:

  四言句X X/ X X 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五言句X X/ X X/ X或者( X X/ X/ X X )

  七言句X X/ X X/ X X/ X或者(X X/ X X/ X/ X X )

  2、读出语气,读出情感。教师要范读,把时间给学生。教师的指导要跟上去!放到最后一个环节也可以,“读出感情”必然是建立在理解了文本的基础之上的。 曹操以强大的优势*定了乌桓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目标,心情自然是豪情万丈,激动万分。此时登碣石山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更是触景生情,坚定了他建功立业,统一中国,要做一番大事的人生信念。所以,要用“激动、豪迈、乐观、激昂”的语气,读出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四〉、疏通诗文大意。注重自学,很好!七年级的学生教师要适当指导,和九年级不一样。

  1、学生根据资料、小字注释及老师提供的资料分组合作,疏通文意。

  2、订正诗文大意。

  (引导学生自己探究知识,这样记忆深刻,能培养良好的学**惯)

  〈五〉、合作探究,解答问题。

  1、作者登上碣石山之后看到了那些景物?

  明确:浩荡的海水、耸立的山岛、繁茂的草木、掀起的洪波。(深秋的日月)

  海水荡漾是动景,山岛耸立是静景,相互映衬之中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草木丛生是静景,洪波涌起是动景,动静之间展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2、这些景物给诗人带来了怎样的思想触动?

  明确:山岛的繁茂,激发了他的昂扬斗志,自己应该像深秋之草木那样仍然焕发人生的活力;海水浩荡,给他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坚定了他的人生信念,动荡的局面应该有人稳定大局;沧海吞吐日月,拓展了他博大的胸襟,一个人有了博大的胸襟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3、“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什么意思?你认为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人生理想或思想感情?

  明确:诗人通过描写沧海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象,展示了诗人宽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抒发了他渴望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六〉、巩固练*

  练*题有点简单。公开课可以不要这一环节。

  1、这是一首( )诗,选自( )。作者是( ),他是( )时期著名的( )、( )、( )。其诗歌的艺术风格是()。

  2、诗人观赏沧海的立足点在哪里?诗中那一个字能够统领下文?

  3、哪些诗句是描写的想象之景?你认为诗中哪些诗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4、诗歌的抒情方式大致有三种:写景抒情、叙事抒情、议论抒情。本诗属于哪一种抒情方式?

  5、你认为这首诗歌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七〉、朗读背诵

  1、个性朗读。自由选用速读、变换节奏读、方言读、唱读等方式进行特色朗读。(目的是多角度识记诗词,增加趣味性)

  2、“首字背诵法”背诵全诗。 观沧海 曹操

  东- - -,以- - -。

  水- - -,山- - -。

  树- - -,百- - -。

  秋- - -,洪- - -。

  日- - -,若- - -。

  星- - -,若- - -。

  幸- - -,歌- - -。

  〈八〉、拓展运用。

  课后古诗词背诵,完成以下任务:划分节奏,名句赏析,抒情方式、首字背诵。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里要有对名句的简要赏析。最好从一两个角度进行

  比较阅读。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主题:老当益壮,积极进取)

  〈九〉布臵作业。

  搜集有关曹操的资料。

  板书设计

  观沧海曹操

  乌桓

  浩荡的海水节奏:X X/ X X

  耸立的山岛 感情基调:激昂

  碣石山“观” 繁茂的草木 写作特点:虚实结合

  掀起的洪波动静结合 (深秋的日月) 写景抒情

  许都托物言志

  (许昌) 谯郡

  (毫州)

  《观沧海》教学设计 7

  教学要求

  (一)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本诗的意义,体会诗歌的意境。

  2、学*通过朗读、想像阅读诗歌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1、准确把握本诗的意义,体会诗歌的意境。

  2、学*阅读诗歌的方法———朗读、想像。

  (三)教学难点

  通过想像体会诗歌意境的具体方法。

  教学过程

  [录音机播放:海潮声,轻柔音乐声]

  此处的导入设计,用诗化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本堂课的学*情境——诗歌阅读中;同时,也是作为一个例子,让学生感性地了解一种诗歌阅读的方法——朗读,想像,进而体会诗的意境。这里的设计也明确地揭示出本堂课的思路:以学法来指导课文阅读。

  同学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板书:海]

  你们喜欢大海吗?……我也喜欢。从小,海就是我的梦。于是,读了很多描绘海的诗文。

  “看那闪闪的白沙闪闪地明亮/是珠贝的摇篮/是星星的憩园/是珊瑚的梦乡/太阳的梦是红的/月亮的梦是白的/也曾有美人鱼在晒月光……”

  边读边想着那些优美文字所描绘的情景,突然发现,原来,我与海贴得那么*。

  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朗读方法一起来神游大海。

  [板书:观沧海]

  这堂课的学*目标是______________

  [板书:学*目标:给朗读插上想像的翅膀以驰骋于诗的意境]

  首先,听老师把这首诗朗读一遍,大家熟悉一下。(老师范读)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诵读,要求读准确。

  请同学们一齐朗读,并展开你的想像,在眼前展现诗所描绘的图景,感受意境。(配乐朗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给予学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的空间,激起学生尝试探求的积极性。

  我不知道你是否像我小时候一样,体会到了诗的画面和意境。如果是,那么将你最喜欢的诗句展开充分的想像,并把它描绘出来。喜欢图画的同学,画幅画;喜欢写作的同学,用三五个句子进行描绘。

  四位同学一组,互相交流。然后各组推举1至2篇较好的作品。(教师巡视,预选。)

  我们一起来欣赏和评点同学的作品,看看是否描绘出了诗所描绘的图景,表现出诗所表现的意境。

  (老师选出第一种类型的作品一份——图画类,是否扣住诗歌文辞的描述。在投影仪上显示,由本作品作者解说。)

  《观沧海》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鉴赏诗词,领会乐府诗优美语句和深邃内涵。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想象和再造想象能力。

  4、培养朗诵能力,背诵这首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以多种形式加强诵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适当分析、点拨,加深对诗的理解。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品赏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昂扬奋发的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手法的运用。

  2、丰富、奇特的想象和联想。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而古代的山水诗又在古代诗词中占有多而大的比例,其中不少名篇佳作千百年来广为传诵。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在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第一首山水诗《观沧海》。

  二、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败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步出厦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曹操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特别是在政治上毁多誉少、备受非难。生前被政敌骂为“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后世被人指为“谋为**”、“巨奸大滑”。后世也有为曹操抱不*的,于冠英、郭沫若都为此写过文章为他翻案。其实对于曹操的功与过、好与坏,我们不能单凭主观的思想去看待他。在这里呢,对于他的评价,我们就不去深究了,但是他是他是个伟大的文学家这是可以肯定的。

  三、背景介绍:

  这是一首汉代乐府诗,是曹操《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首。它创作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乌桓凯旋归来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踏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依然北上征伐乌桓。)这时,他已擒吕布、降张绣、灭袁绍、*高干、北征乌桓又一举获胜、正可以南扫孙权、刘备、实现统一、克成宏业,建不世之功勋、眼下铠甲未除、征尘未洗、便登上碣石山,面对大海,自然是踌躇满志,豪情勃发,于是便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山水名篇、表现了宏伟的气魄和博大的胸襟。

  曹操的这首“观沧海”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清代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价此诗有“吞吐宇宙之气象”。王士祯在《带经堂诗话综论门品藻类》中说“古人山水之作,莫如康乐、宣城、盛唐王、孟、杜……诸公,搜抉寻奥,可谓至矣。然总不如曹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二语,此老殆不易及”。

  鲁迅也称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可见,曹的诗是登峰造极的。

  1800多年前,53岁的曹操站在沧海的岸边,凝神静望,回忆往事如烟;心潮澎湃,敢问前程坦然。18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用文字和他交谈,一起走进他的豪迈心田。

  四、诗文赏析:

  1、好!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到1800多年前,和曹操站在同一角度去“观沧海”。

  (教师范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2、诗读完了,有谁能谈一谈在同学读诗的过程中,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景象?

  3、下面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开头两句作者交代了什么情况:

  明确:交代了登山的方位和来此的目的。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以北。还有一说此山原址在河北省乐亭县西南,后来深入海中)

  4、“东临碣石”的“临”“以观沧海”的“以”分别作何解释?

  明确:登临。“临”做“临别”讲,能看出诗人的立足之高,他所看到的景象自然非同一般。“以”表示目的。

  5、“观”对下文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统领全篇。引出一系列的壮阔画面。(作者的目的是“观沧海”,不是过路匆览、而是有备而来,他要“观”出一番不同前人的气象。据史**载,当年秦始皇、汉武帝也登过碣石山,眼下诗人步两代帝王的足迹,有幸登临碣石,俯瞰浩渺无际的大海,其心情怎能不格外激动呢?)

  6、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

  明确:到“洪波涌起”为止。(实景)

  7、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总写全景

  前一句写了什么――海波动荡

  后一句写了什么――山岛巍然耸立

  接下来两句话写了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的。

  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又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

  这一层6句诗,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意思:何澹澹、表达了惊讶,赞美的感情,正是刚刚登上山顶的第一印象。茫茫的大海碧波万顷,一望无际,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我们都知道,同样是观海,站在岸边、坐在船头、或者登上山顶,我们的感觉、视觉都是不一样的。曹操这时候站在山上,第一眼看到的自然是大海的全景,所以他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受。

  山岛巍然,一下子就夺去了诗人的注意,所以紧接着就写岛上的景色。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充满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仿佛其中有无限的生趣等待我们去发现。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随着一阵萧瑟的风声,突然涌起了滔天的波浪,使人觉得惊叹都有点来不及呢!可是等我们掉转视线,去看那涌起的洪波的时候,诗人却不再描写下去了。

  “水何澹澹……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8、我们再往下看“日月之行”等四句诗运用什么修辞?意思是什么?

  明确:运用了夸张手法。

  日月的运行,星辰的升落,好像都没有离开大海的怀抱。

  9、这四句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他写的是什么内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不是,写祖国大好河山。

  这十六个字是历史咏海诗赋中最富感情,最有概括力的语言,既是实景,又是想象,不仅写出了大海的气势,也写出了大海的胸襟,这样的境界在山水诗中是罕见的。(借大海具有吞吐宇宙之气象,抒发作者欲扫**之豪情)

  在《短歌行》中有一句诗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处:

  “周公吐辅,天下归心”

  10、作者写到这里内容就结束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来回味一下: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用八个字就可以概括,“波澜壮阔,气势雄浑”。

  11、大家联系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定乌桓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

  特别是“日月之行……”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12、诗的.最后两句,其字面的意思是?

  明确:“真是幸运极了,登山观海,唱出这只赞歌”以表达胸怀志向。没有实在意义,是乐师配乐时加进去的与师的内容并无多大关系。

  五:总结:

  大海是没有生命的饿,没有感情的,但作者却把它写得有声有色,有行有情,全篇从大处着墨,通过秋风,洪波,日月星辰等雄伟恢弘的景象,着力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赋予大海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寄予着作者很深的感慨。

  作者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也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更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大海寄托了一种胸怀,可真谓:“水天一色,登高景现心亦远,风月无边,望海神明气不凡。”

  六、拓展延伸:

  作者在他即将完成祖国统一的时候,以诗的形式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假如是你,如果成功的在期中考试中取得学年第一名,你将以什么方式来抒发内心的喜悦?如果受到老师的批评,心中郁闷,你又会以什么方式派遣心中的郁闷?

  七、对联结尾:

  临碣石以观沧海

  观沧海胸藏日月

  横批:观沧海

  八、课后作业:

  思考:作者是在一天之中什么具体时间来观海的呢?

  《观沧海》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1、理解这首诗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

  2、体味本诗情景交融的特点和谴词造句的妙处。

  重难点分析:

  1、诗人的抱负如何含蓄地融合在写景的词句中?

  2、体会本诗慷慨激昂的情感和开阔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

  看过《三国演义》的同学一定熟悉曹操,你们认为,曹操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幻灯片1:曹操的照片;文字: “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曹操都一直自称“宰相”,从未称帝。他曾在《让县自明本志》中表述了自己的心志,说:“身为宰相,人臣之贵以极,意望已过矣。”至于他对自己一生的评价,他是这样说的“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除此之外,曹操擅长诗歌,《步出夏门行》与《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我们一定听说过这样的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就是其中的名句。今天我们要学的《观沧海》就选自于《步出夏门行》组诗。

  二、写作背景

  《观沧海》寄托了诗人很深的感慨,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阔大胸怀,因为这首诗写作的时间很特殊。这是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时所作,此时正当夏秋之交,他登临碣石山,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一时诗兴大发,豪情满怀,写下了这壮丽的千古名篇。

  三、鉴赏诗句

  1、诗人观察景物时的立足点在哪里?

  分析:诗人登上碣石山,面对大海,所以碣石山即是诗人的立足点。

  2、这首诗既描写了实在的景色,也描绘了诗人心中想象的奇特之景。诗人描写了哪些实在的景色?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诗人描写了大海的波涛,海中的山岛、岛上的树木、百草,以及秋风吹过树叶时的萧瑟之声。其写作的顺序如下:先写观海的地点,再写所观之景:一写大海苍茫动荡,山岛坚定牢固;二写岛上草木欣欣向荣;三写海上风浪惊心动魄。

  3、诗人描写的这些景色中,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句?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4、在全面描绘大海风貌的基础上,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两句描写想象奇景的句子吧!

  5、为什么在诗人的笔下,大海是万物的母亲?这里的大海有没有特别的含义?

  分析:诗人在这里展示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辰的气势,其实洋溢着诗人饱满的激情和要*定中原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所以我们知道,诗人其实是以沧海自比,表达了他统一中国的伟大抱负。我们可以从大海的气魄、胸怀触摸到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踌躇满志时豪迈的气魄、饱满的激情。

  四、情景交融的手法

  这是一首伟人之作,“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因此,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作者统一中国意欲建功立业的抱负并没有在诗中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中。这种抒情方式叫做情景交融。

  这种抒情方式在当时是全新的抒情方式,因为古代许多抒情写景的诗歌中景与情是分开的。如荆轲《易水歌》中的上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就是侧重写“风、水”,下句是“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写的则是壮士决死的感情。

  而《观沧海》字里行间都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水何澹澹”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地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的壮丽山河,透露出诗人“江山如此多娇,我愿为折腰。”的思想感情。“日月”两句是写景的高潮,以沧海自比,更恰切地表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五、总结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曹操是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

  《观沧海》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意境,体会诗歌的优美语句和深邃内涵。

  2、通过朗读体会诗人阔大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学*古人昂扬奋发的精神。

  3、背诵、默写诗歌并赏析名句。

  教学重点: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丰富、奇特的想象;背诵、默写诗歌并赏析名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背诵曹操的《龟虽寿》引入《观沧海》。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1、 曹操,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市)人。善诗歌,其诗大都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的散文亦清峻整洁。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

  2、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三、解题

  《观沧海》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作何解,能否换“观大海”这个题目?

  讨论、归纳、明确:“沧”是暗绿色的意思,“沧海”就显示了大海的色彩,比用“大海”更形象、更生动,所以不能换。

  四、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播放音频朗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感知诗意;(出示补充注释)

  临,来到,文中指登上的`意思。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竦,同“耸”,高。观,看,统领全篇。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洪,大。行,运行。若,如同。星汉,银河。志,思想感情。

  3、出示画面,感受形象。

  4、理解诗歌大意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向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波浪。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 )

  五、品读诗歌,感受意境

  1、 这首诗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2、 本诗是写景诗,还是抒情诗?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景:(实)海水、树木、草、秋风、洪波生机勃勃

  (虚)日月星汉宽阔、博大情: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图景,表现诗人开阔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六、赏析诗歌及名句: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作者面对萧瑟秋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3、赏析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赏析一:这四句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出诗人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赏析二:日月的运行好象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星汉是指银河,灿烂的银河斜贯天空,远远的一端伸向大海,好象也发源于大海。日月星辰的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宛若是日月星辰的母亲,表现大海的一种宽阔、博大的胸怀。让学生思考、讨论:

  1、这是实景,还是虚景,即诗人想象?

  2、如果是虚景,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象?(明确:前面几句描绘了大海的壮丽,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目睹这壮丽的山河,激发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因而借助想象,表达愿望。诗人以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实际上是诗人宽广胸怀、豪迈气魄的写照。)

  七、写作特点分析:

  这首诗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可谓诗中有画,画中含情,这种写法,诗人们常用,但古代也有些诗歌情景是分开的。

  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

  八、巩固练*

  板书设计:

  借景抒情: 实景:海水 树木 草秋风洪波

  虚景:日月星汉 宽阔、博大

  情:开阔胸襟 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理想


观沧海教学设计通用五篇(扩展4)

——《观沧海》教案 (菁华5篇)

《观沧海》教案1

  教学设想

  初一学生诵读古诗的通病是急于成诵:读的速度太快,节奏感不强,这就不利于感悟与理解。要改变这种状况,须从读诗的节奏训练人手。这篇课文有多种诗的体式,节奏型各不相同,用来进行这种训练以养成良好的诵诗*惯,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古诗的节奏一般按音节划分。四至七言句的节奏型依次是:

  如“东临偶石,以观/沧海”(四言句)

  “客路/青山∕外”(五言句)

  “常记/溪亭/日暮”(七言句)

  “旧时/茅店∕社林/边”(六言句)

  但有时也要根据意义加以调整,以避免读破词语,如“海日/生∕残夜”“七八个/星/天外”“稻花/香里/说/丰年”。

  为了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我们建议每一首教师都应领读两三遍,或者挑选个别学生为全班领读。

  至于串讲或启发提问,重点可放在景物描写,因为借景抒情是这几首诗词的共同特点。背景也要讲一点,切忌展开。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二、读读讲讲问问。

  解题: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现在来看诗的正文。

  读两遍后,指导学生划分层次。要先提出问题:①全诗12行,除开头两行外都是写景,说说开头两行的作用。②区分一下哪几行写实景,哪几行写想象之景——虚景。③写实景中有动有静,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然后归纳如下: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

  第三层(最后四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问:海是很难写的,可是读了这首诗,我们每个人大概都会感到海的伟大。这首诗究竟好在哪里呢?(虚景和实景配合得好,有实景才能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有虚景,才有新奇感,才能激发读者的想象。)

  三、总结。

  古人说:“诗言志。”这首诗虽然全是写景,但所写的景物都是由诗人的“志”来统帅的。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宇内、一统天下了。没有这样宏伟的抱负,没有这样阔大的胸襟,他怎能写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诗句呢?可惜的是,第二年他在赤壁之战中失败了,从此*就进入了“天下三分”的局面。

  《观沧海》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著有《蒿里行》《短歌行》《龟虽寿》等诗篇。诗作以慷慨悲壮见称。

  二、故事背景

  《观沧海》是曹操率军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三、课文翻译

  原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注释:

  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西北。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曾路经这里。

  以观沧海:以,来。沧海,即大海,这里指渤海。

  水何澹澹:何,起强调作用,可译为“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耸立。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

  译文:向东伐乌桓时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原文: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注释:

  丛生、丰茂:都是指树木、草木长势旺盛。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发出的声音。

  洪波:巨大的波涛。

  译文:树木郁郁葱葱地生长,各种草长势也很旺盛。秋风飒飒吹来,树木簌簌作响,巨大的波涛不断涌起。

  原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若:好像。

  其:代词,代大海。星汉:银河。

  幸甚至哉:幸运得很,好极了。幸,幸运。至,达到极点。

  译文:日月运行,好像都出于大海的吞吐之中;银河辉煌灿烂,仿佛都闪耀于大海的胸怀之间。庆幸得很,用这首歌来表达我的志向。

  四、问题解疑

  1、开头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和对象。“观”字统领全篇。

  2、品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句诗。

  “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样子;“何”,是“多么”的意思,是赞美之词;“竦峙”,是高高屹立的样子。句意是:茫茫的大海上碧波动荡,一望无垠,只有山脚下的山岛突兀耸立在海心。它们点缀在辽阔的大海上,使大海显的神奇壮观。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两句诗在写法上有何突出的特色?试分析。

  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这四句是虚景。 四、课文主题

  《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借大海雄浑壮阔的景象抒发了意气昂扬的豪迈感情和开阔胸襟,表现了他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观沧海》教学反思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主要表现出来的问题是:

  一、学生结合画面表达的过程中,多数学生表达得很概括,不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所看到的画面。这使得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先想象,再构思,后表达的思维不到位。这一点与学生们的积累、语感、想象思维的训练不到位也有很大的关系。

  二、学生们对古诗歌的认识还很粗浅,甚至是基本的律诗、绝句的格式都不知晓。致使不能很好的去理解诗歌的内容。这一点也和学生们刚刚接触到诗歌有很大的关系。

  三、这节教学实践活动中,还表现出学生们对诗歌的朗读不够深入。学生们的个性化朗读与朗读体验表现得不好,没有良好的语感、节奏、韵律对于理解诗句和对联都要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今后的诗歌教学活动中还应更多的去培养学生们联想和想象的能力——为学生们打开一扇思维的窗,去走*诗人的心田;还应该多朗诵,多学*诗歌的基础知识。

《观沧海》教案2

  教学目的

  一、理解诗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二、体味诗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

  三、学*一点诗的韵律知识。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味各首诗中作者所创造的意境,难点是作品中表达的感情和生活情趣的领会。

  二、以多种形式加强诵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适当分析、点拨,加深对诗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认真学*和努力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今天,我们学*五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

  二、学*课文。

  1.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怎么解释?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

  明确:沧,是暗绿色。沧海有色彩,比大海形象,所以不能换。

  2.教师范读后学生诵读。

  3.理解内容。

  提问: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情况?东临碣石的临作何解释?

  明确:交代了作者所处的地方和来此的目的。临作登临讲。

  提问:根据这个开头我们可以判断,下文将要写什么内容了?

  回答:写观海所见的情景。

  提问: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

  回答:到洪波涌起为止。(如有同学答到若出其里为止,就要引导学生明白:以下四句并非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

  提问: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总写全景,其中前一句写海波动荡,后一句写山岛巍然耸立。接着两句写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洪,大的意思。很明显,这两句是照应上文水何澹澹而写的。这一层6句诗,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

  提问:日月之行等4句是什么意思?这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作者是写什么内容?

  明确:这4句的意思是:日月的起落,好像是在沧海中运行;夜空中灿烂的银河,好像是沧海里映上去的。很明显,这不是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而是他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所产生的奇特想象。

  启发:作者写观海的内容到这里结束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来回味一下: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再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通过想象,我们不难体会,作者笔下的沧海气势雄伟,胸襟开阔。根据阅读提示我们知道,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定乌桓,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着波澜壮阔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特别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解释:最后两句是一般的结束句。

  4.分析韵律。

  本诗为四言乐府诗,韵脚为峙起里志等字,可见押的是i韵。

  5.实景是一幅美丽的山水图画,虚景则把我们带进一个开阔博大的境界中,你能悟出诗人的感情吗?请结合本诗的写作背景来考虑。

  点拨:诗不是为写景而写景的,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诗人描写实景实际上在讴歌祖国的壮丽河山。祖国壮丽的河山,更激起诗人要统一*、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虚景描写实际上是诗人以大海自比,借助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蕴万千的景象来表现自己统一北方,进而统一*的雄心壮志。

  小结,朗读、背诵

  ⑴教师小结。 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名作,通过登山观海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统一*建功立业的理想。

  ⑵学生齐读,当堂背诵

  三、开展研究性学*,完成教学目标。

  1.问:你能说出此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吗?结合曹操的生*,谈谈你受到的启发和教育

  点拨:实景也能看出诗人的博大胸怀,但跟虚景相比,气象略逊一筹,因为诗人的意图主要在虚景中,所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曹操胸有大志,终成一代枭雄。我们要像曹操一样,树立远大理想,将来报效祖国。

  2.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但全诗却没有一句是直接写情的诗句,而是情寓于景中。请在课外找出二、三首类似的古诗或诗句,按如下要求加以学*。

  ⑴ 读一读 读读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些都是既写景又抒情的诗句。

  ⑵说一说 说说这些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什么感情。

  ⑶比一比 把这些诗和《观沧海》比较一下,看看其中有无虚景。

  ⑷背一背 背诵这几首诗。

  四、说板书设计:

  我采用表格式,来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请看:

  登山观海 实景 虚景

  景物 特点 景物 特点

  水、山岛、树木秋风、洪波 祖国山河美丽多姿,生机勃勃 日、月、星辰、银河 、大海 诗人以大海自比,借助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蕴万千的景象来表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豪迈气概。

  借景抒情:借实景、虚景抒发诗人统一*的理想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气概。

  为什么这样设计呢?一是用表格显得一目了然;二是有利于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五、完成课后作业。

  教学思考:

  事实上,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乃至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通过一篇篇课文的教学来实现的,其中课文是载体,审美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我认为《观沧海》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和思想教育的典范作品。

《观沧海》教案3

  教学目的:

  一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的内容和意境,学*朗读诗歌的方法。

  二理解本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三感受诗人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豪情。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的内容和意境。

  教学难点:

  理解本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让我们从雨果的名言来开始今天的学*。

  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也有句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一个人有多大的气度,决定他能成就多大的事业。

  现在,我们来学*曹操的“观沧海”,一起来领略他的胸怀。

  2曹操,有人称他为枭雄,有人称他为奸雄,也有人称他为英雄。你所了解的曹操是怎样的呢?请你用三言两语,介绍曹操。

  师简介曹操: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败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静。)

  二反复朗读,领略诗歌的意境

  1听录音

  2通过各种形式反复朗读,要求注意诗歌的节奏、重音、抑扬顿挫,更要读出感情来。

  (现在,让我们来听一下录音,感受诗歌的意境。齐读。分散读。个别读,男生读,女生读。怎样才能读出诗歌的味道来?要注意节奏、某些词语要重读、要有抑扬顿挫的感觉,更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感情来)

  三分析诗歌,完成目标二、三

  1简单回顾:刚才介绍了,本诗是曹操在北征乌桓途中写的。

  2全诗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观”

  3出示图片:这就是作者曾经登临的`碣石山。在山上,作者登高望远,看到了哪些景象?请同学找出诗中相关语句。

  请同学用现代汉语来描述作者登高看到的景象。(从东面登临碣石山,来观赏沧海。水波多么的起伏动荡,海中的岛屿高耸挺立。岛上树木丛生,野草茂密。秋风吹来,树木发出瑟瑟的声响。汹涌的波浪澎湃涌起。太阳和月亮,好象在沧海中运行。灿烂的银河,也好象从沧海中升起。多么庆幸啊,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作了一首诗歌,来表达我自己的志向。

  4请你用一个词语来表述这些景色给你的感受。你的依据是什么?

  壮观生机勃勃波涛汹涌

  本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秋天(秋风萧瑟)秋天一般给人的感觉总是特别凄凉,而诗人却把它写得生机勃勃,充满气势。最能体现出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哪些?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作者为什么不写凋谢的花草,为什么不写金黄的果实,而写了这些景物呢?作者站在碣石山顶,登高望远,胸怀天下。他的胸怀就像那浩淼的沧海一样,能容纳天地万物。统一天下,是他的梦想;建功立业,是他的抱负。作者所要反映的情感,是与他笔下的景物特征相一致的。句句是写景,句句蕴涵了作者的情感。这样的写作手法,我们称之为借景抒情,或是寓情于景。

  四总结全文

  作业:

  用现代汉语改写《观沧海》,适当运用修辞手法,语言要优美。

《观沧海》教案4

  【教材简析】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北征乌桓时所作。本诗的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思想又很含蓄。

  【教学设想】

  本节课将安排一课时,以“一诗四读法”贯穿学诗的全过程,创造浓郁的学诗的气氛,同时针对七年级学生文化底蕴薄弱,诗词形象思维能力差等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等优点,采用视频、音乐、图片等营造诗歌气氛,调动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本课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小结和学生的朗读、讨论等互动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得分率等目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学*新课──拓展研讨──小结作业。

  教学进程 教师活动及目标 学生活动及目标 导入新课

  (7分钟) 播放视频《曹操煮酒论英雄》片段,以曹操对“英雄”的看法导入课文。 观看视频,然后齐读曹操的“大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从中了解曹操的雄心壮志。 作者简介

  (1分钟) 课件展示有关曹操的资料,引导学生记重点。 记录曹操的身份及作品。 背景介绍

  (1分钟)

  课件展示曹操登碣石山前的两次作战线路,引导学生了解由于曹操接连取胜,因此在等山观海,棉队洪波涌起的大海时,才会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了解曹操写这首诗的背景,为理解整首诗做铺垫。

  学*课文(一诗四读法)

  一、朗读

  (5分钟) 1、播放课文朗诵录音及相关图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并体会朗诵时的感情。 欣赏课文朗诵并体会读诗的感情。 2、展示全诗内容,指导学生朗读的节奏及语调、情感。 把握全诗的节奏及语调、情感,然后配乐齐读课文。 二、译读

  (7分钟) 明确译读要求,点拨学生译读中的疑难点。 按座位顺序,同桌之间一人读句子,一人翻译。(可提疑问) 三、背读

  (8分钟) 以板书的形式与学生共同探讨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加强背诵的效果。(板书见后) 明确作者思路后各自大声朗读背诵,看谁背得最快,分男女同学比赛。 三、背读

  (8分钟)

  明确说读要求,即要把诗意扩展开来。举例子示范: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可以说成是“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上欲接天,风助浪势,浪壮风色。” 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同学选择最欣赏的一句话来说,然后每组派代表上台比赛,看哪组说得最好。 拓展研讨 一、比较阅读

  (6分钟) 播放曹操的另外一首诗《龟虽寿》的视频,请学生体会出与本课的相同点,加深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欣赏《龟虽寿》的视频,男同学读《龟》一诗,女同学读《观》一诗,然后分组探讨两诗的相同点。 二、形象探讨

  (2分钟)

  提出历史上的曹操与电视上的形象有异同。 发表自己对曹操的看法。(可选择任一观点发言)

  小结作业

  (2分钟) 小结本诗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布置学生回家以本诗内容画一幅画,要表达出诗的意境。 明确本诗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观沧海》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了解景、人、情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意象和意境的含义。

  2、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奋发向上建功立业的情怀。

  3、技能目标:学会通过意象的赏析来鉴赏古诗的意境美 。

  教学重点

  1、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和日常的情感积累,考察“意”与“境”是如何合理的融合在一起的。

  2、通过对作者、写作风格、写作背景的了解来把握诗歌的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1、通过把握意象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来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意境美。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

  2、讲读教学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辅助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入

  通过学生背诵所学过的古诗,引出对诗歌赏析的三个层面: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同时通过骆宾王的《咏鹅》来讲解意象与意境的概念(出示《咏鹅》图片)。

  个体 整体

  意象 意境

  情景交融的景和物 整首诗的意象构成的境界和氛围

  二、在朗读和想象的基础上把握诗的意境

  1、播放录音(听朗读谈感受)

  2、学生集体朗读,找出诗中意象以及象征意义。

  高耸的山 ,辽阔的沧海,动荡的水波,耸立的山岛,丛生的树木,茂盛的花草,洪波海浪,秋风,日月。

  作者对这些意象寄托了什么样的情思呢?这些意象的组合能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

  3.背景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作者的心情:心情愉快,自信乐观,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更加强烈,

  4.风格

  在继承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缘情”的文学主张。他们以质朴刚健、清新自然的语言、比兴的手法真实地再现现实,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和时代精神形成了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后人称这种文风为“建安风骨”。

  (出示板书)

  自信乐观 雄心勃勃

  背景

  打完胜仗

  登高望海

  雄浑阔大,气势不凡

  意境

  风格

  慷慨悲凉

  质朴刚健

  充满生机 气吞万里

  意象

  大海高山

  草木日月

  他的雄心勃勃正与大海的气吞万里的磅礴气势相契合,他的奋发乐观正与草木的生机勃勃相吻合,情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三、检验对意境、意象和主观感情的把握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1、 这首诗中有哪些意象?

  答:舟、烟渚、客、旷野、低树、江、月。

  2、 这首诗的意境是什么?

  答:孤寂、悲凉等。

  四、总结

  通过观沧海的学*,我们知道要鉴赏古诗词的意境美,我们应该从意象,作者风格,写作背景,或者诗眼的角度去分析,其中意象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意境。

  [教学反思]

  上完《观沧海》这一课后,我觉得自己收获颇多,在反复的修改调整中,我就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总结出如下规律:

  1、讲解知识要从形象到抽象

  这节课我的教学目标为了解“意象”和“意境”这两个概念,同时学会鉴赏古诗词的方法,一开始我是从抽象到形象来讲授这一知识点的,结果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知道记笔记,后来在大家的建议下我改动原有方式,授课的效果就大大提高。

  2、要把握好时间

  在上完课后,我感觉这次课最不尽任意的地方就是有点头重脚轻,前松后紧,前半部分花的时间太多,结果到最后该解决的问题没完成,只能放到课后完成。

  3、备课要充分

  充分的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观沧海》这首古诗,从传统的观点看,认为都是抒发作者的雄心壮志,但是我在备课时,在翻阅背景材料时,感觉这种说法有点偏颇,不过我想可能学生不会提到,也没仔细考究,结果在上课时思维活跃的同学却想到了,此时我凭借自己已有的历史知识给了这位学生适当的合理的引导。

  4、要激发学生积极性

  说的激发学生积极性,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在实际中怎么做,做得如何等等,就又另当别论了。此次开完课后我对这一问题起先也没考虑,直到有一天一位同学气乎乎的跑到我办公室,跟我说那次上课打击了他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当时我莫名其妙,后来才知道原来那天他准备好了问题我没问他,由此事情我得出这样的结论,上课的时候我的眼光应该跟同学进行不时的交流,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及时的收集反馈学生的信息,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5、练*要有针对性

  每一节课都有固定的教学目标,而且这一目标要有可检测性,此次开课中我也设置了一些小练*,但是在上完课后,我才发现我的练*与目标有点距离,练*稍稍高于目标,练*中涉及的内容过宽过多,结果却使的目标有点淡化,在教学中出现了第二个难度高峰。

  此外,整个教学过程还应该讲究结构的完整,重点的突出,难点的强调,内容的连贯。只有这样才能将一节课上好。


观沧海教学设计通用五篇(扩展5)

——观沧海读后感范文五份

  观沧海读后感 1

  当看完这部小说,追逐了一年多的精彩传奇终于落幕了,观沧海读后感。网上的赞誉声和诋毁声自小说开始.《沧海》讲述的这个故事,如果剔除其精彩的情节而言,其实是一部讲述年青人的爱情和浪.当然没有矛盾也就没有故事,因此凤歌不得不制造了东岛西城三百年的恩怨情仇并塑造了万.抛开作品的内涵和深度不谈,《沧海》的故事性我认为超越了《昆仑》,甚至不输给金老的.

  该顾完这部小讲,逃逐了yi(一)年少的细彩传奇究竟落幕了。网下的赞誉声战诋誉声自小讲启始时即入中缀过,这其真也正阐明了《沧Hai(海)》的影响力。匪认为,固然有类类欠憾,《沧海》依然是一部相对于可以原下五星级的做品。没有论其他做野的粉丝如何守卫自己的奇像,凤歌做为激进黑侠的第一人地位已毫有争议,以致团体认为他曾经是最接远金庸的人物,《沧海》像十四天书一样被搬下银幕指夜可待。

  《沧海》讲述的这个新事,如因剔除其细彩的情节而止,其Zhen(真)是一部讲述年轻人的恨情战浪漫自义冒夷肉体的奇像剧。做为主角的陆渐战下一部《昆仑》的梁萧相比,并入有国恩野恨减诸其身,即使是西岛战中乡三百年的恩恩,也自已陷他于两易到与逝世与义的境天,这也是很shao(少)人对于《沧海》的垢病suo(所)正在。一部佳的做品,合该正在怀思下有一个浓度;一个小俊杰,合该经历类类艰苦开磨,并没有失没有为小义舍身自己的荣幸以致逝世命,去归结入全部新事的最高潮。正因如己,萧峰才是金庸书中的第一位俊杰笼统。陆渐正在书中先先同有两个重要任务,一是打消乌天劫,两是逃逐姚睛。这两者先是为了保命,先是为了恨情,没有论如何,皆易战俊杰的订义扯下太小的边,固然他也有奇露峥嵘,宰寇救民之举。如因讲《昆仑》是俊杰的传奇,这《沧海》即是一般人的新事。《沧海》的自ti(题)即是恨情,陆渐为尾的一小票青年女nǚ(女),谷缜、姚睛、施妙妙、谷萍女、宁凝、左飞卿、虞照、仙碧乃zhi(至)谷神通、黑湘瑶、宁没有空.负人们演尽了恨情这一旧旧而漂明的命题中的一切悲悲开开。该然有一团体除中,这即是小BOSS小万le(了)-_-。解局凤歌也勇于以喜剧支尾,摆脱了以喜剧赚眼泪这一正在电脑RPG逛戏中曾经众少的足腕。要讲《沧海》有什么打坐,人觉失这即是最小的打坐。《昆仑》是规范的激进黑侠,是模仿金庸的,这面凤歌自己也供认。俊杰的宿命、国野的恩恩、完整的恨情、诡计野的翻云覆雨,这些皆shi(是)金庸小讲中最细彩的元素。可是如因是写一般人的恨情新事,这些元素皆没有允许做为重要话题呢?金庸小讲中有这样的少篇吗?人思了一遍,只要《黑马啸中风》有面类似之处。喜剧易写的感人而喜剧易,抵触庞小的自题rong(容)易写而伟小的易,这是有guo(过)写zuo(做)经历的人皆知讲的讲理,而正在《沧海》中,以致入有一个真正意义下的小忠小好,宁没有空,狄希等人与其讲心恨,真则没有幸。能将这样的xin(新)事写的如己细彩静人,才阐明凤歌确真是打坐了自人。

  该然入有抵触也即入有新事,因己凤歌没有失没有制制了西岛中乡三百年的恩恩惠恩并塑制了万归躲这样的超级BOSS。万正zai(在)整部书的逝世人中隐失shi(十)分下耸,由于只要他的情绪世界是空黑,只要他的人逝世目标是俊杰的逃求。陆渐只思yu(与)爷爷战阿睛过荣幸的小资逝世逝世,谷缜先成为yi(一)圆巨商,先争失西岛之王,其真只是由于他的佳负心弱(聪慧人合是佳负的),以及易以推装的权益到了尾下,他们两个原去即没有该也没有配成为wan(万)的对于足,读后感《观沧海读后感》。这样其真人物战情节ji(即)十分易处理,凤歌曾经竭力做的逊色了,但借是易任去下类类欠陷,这外外能够也有赶稿的缘由。讲《沧海》虎尾蛇尾的ren(人)没有少,团体觉失这确真也去下了惋惜,很少西中能写的更细彩的却入有展启,最范例的即是环球之旅部明确隐有伸水,小万的逝世也有面争人易以吸收,海之讲以致入有完整的入止注释。若凤歌能入止一主仔细修正,相疑《沧海》才会入入最榜样的止列。

  扔启做品的外延战浓度没有讲,《沧海》的新事性人认为逾越了《昆仑》,以致没you(有)赢给金小的恣意一部做品。凤歌浓重的黑学顶蕴战巧予天农的创制力将一部恨情奇像剧塑形成为了一部超级细彩的史诗般传奇。周淌六真、乌天劫、潜龙、中征欧洲,纵续沧海.很少ren(人)认为《沧海》逾越了激进黑侠的界限,争人易以吸收,但其真激进黑侠中的黑学、丹药、卒器等又何尝没有是思像的西中?黑侠原即是成年人的童话,只需足够细彩而又没有失理性,即争人们下吸:争幻思自义去的更激烈一些吧!《沧海》的欠陷也是明隐的,新事框架过于庞小,以及下外所讲的赶农的效果,固然凤歌的驾驭才干曾经可以讲是超弱了,但正在自做完整的状态下,细节依然具有各类各样的缺乏。俞小猷战休继光的戏份皆缺乏,正在夜原De(的)新事所去下的起笔入有展启,中乡八部,西岛五亢中皆有过于NPC化的角色,等等等等,没有一而足。没有失没有供认,凤歌的黑学战国学制诣战金庸比借好异甚远,即使金小的做品中,也并没有是每一部皆能做到正在情节下淋漓尽致,歉腴适中。凤歌借年重,人们在理由等候将去有更细彩的做品外世。

  最后谈谈人物的塑造。可以说,围绕爱情这一主题的人物,基本上塑造的都算成功了。陆谷不必多说;姚睛稍有单薄但可以想像出这个坚强而聪明的女子的模样;施有些傻但很招人喜欢;萍儿本身写的不多,但金龟揭白阴谋的那些话让我们看清她是个可怜而纯情的女孩子;宁凝本人最喜欢,可惜命运有些悲苦,但愿她和同样悲情的左飞卿终能携手同归;虞照后面写的不好,被刻画的过于莽撞来衬托谷缜的精明了,但他和仙碧的感情戏依旧出色,结局也相当浪漫;最出彩的当属饱饮情场苦酒的落寞男儿谷神通了,一生为情所苦,最终死于情字之下,埋骨后山,日日夜夜守护着心中挚爱,尽管戏分不多,却堪称《沧海》最成功的形象之一。可以看出凤歌是花了很大精力在写爱情这个主题吧。相比之下,反派人物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宁不空前面的表现过于出色而后期沦为一普通角色,未免让人有所扼腕。沈舟虚的表现更让人觉得这个聪明人始终挣扎在矛盾的边缘,因此与谷神通同归于尽实也是无奈之举。万归藏这一最终的BOSS,尽管凤歌是想把他描写成不择手段的盖世枭雄,但他的前后言行总让人觉得不协调(不"谐"?):若真是不择手段的坏蛋,这戏没法唱下去了,他早就把小谷小陆给做掉了;但若只是重情重义有原则的绿林豪雄,好像他和陆谷二人也没什么不可调和的冲突-那两个人又不和你争啥子。所以最后这一《沧海》中唯一出场的英雄形象,反而难以让人印象深刻。为什么要加上"出场"二字呢?因为在《沧海》的后半部,并不是没有在塑造正面的英雄,他就是-梁萧。无论你同不同意,凤歌对梁萧是偏爱的,也许是在《昆仑》中梁萧的命运太过悲苦,因此在《沧海》中补全了他的下半生,将他的英雄形象真正丰满起来。从周流六虚劲到潜龙,梁萧才是山海经迄今为止的第一主角,尽管他在《沧海》中是古人的身份,但无论是梁思禽在中土的叱咤风云,还是冷香亭上那首令人心碎的小令,背后总是梁萧强悍而落寞的身影,他才是《沧海》整个故事如此精彩的源泉所在。最后万被困在水阵中的那一幕场景,无疑是最好的写照。诸葛亮八阵图就困死了陆逊,无论你万归藏如何天下无敌,你永远只能是西昆仑的衬托。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梁萧其实甚至可以说是《沧海》的第一主角,如果你硬要把《沧海》读作一部英雄主义武侠的话。

  观沧海读后感 2

  最*看了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再次体味曹操的诗作《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又有新的感悟。

  回想01年秋风刚起,有幸“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晨白时,站在临*碣石的金山嘴上(有的考证说碣石在此,其实错也!真正应在鸽子窝的鹰角石旁的西崖顶上),观看日出。只见东方海*线放出红光,接着红日水上水下相接,瞬间跃出海面,万道霞光,极为壮观。当红日升高时,有人举起手高叫,快拍照!快拍。一看,原来是想拍手托太阳的,引来一片欢笑和模仿。

  一天晚上坐在卧床上,突见月亮升起,逐渐高离海*面,想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灵感一动,何不看看月出。第二天晚上提前了一刻钟静候,果然看到了*生从未见的奇景。只见东方银光逐渐增大增强,一轮圆月缓缓腾出,银波万里,尤其是跳离水面一霎更是慑人心魄,仿佛巨大的夜明珠照亮海空,真是“幸甚至哉”也!

  然,从未见旅游宣传“看月出”,实在是疏忽,或明知不宣,乃失策也!而操却观得细微,遥想当年必看了日出月出,写下了如此壮丽的诗篇!

  由此,不禁想到,秦皇、汉武、魏武、唐宗、康熙、乾隆都到过此海边,得到后世最不公正评价当数谁?!同样都是中华民族杰出的贡献者,为何评价却是天壤之别?!我看,是评论家太“吝啬”、太“正统”、太“保守”了,历史上的评论家就不去说他们了,而在现代文明的熏陶下,我们的评论家还是在引经据典,追究细微末节,而不从现代的眼光,看大的方面,“暴君”、“奸雄”不离口,未免引人万分感慨和不解!

  观沧海读后感 3

  一首寥寥几句的诗歌,却表达了作者的宏伟壮志。而对于我一个刚刚学过这首诗不久的初中生,对此也有很深的感受。

  曹操,字孟德。当曹操登上碣石山上时,心中的志向一一涌现出来。曹操登上碣石山,看到一路以来万千景象,油感而发,写下了豪言壮志的《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在曹操是笔下,在曹操的心里,对自然界的万千景象有了新的诠释。曹操登上碣石山上的时候,看见那宽阔的大海,在高山的映衬之下如此的美轮美奂,美不胜收。看到碣石山上的树木如此丰茂,不禁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站在碣石山上时,秋天的晚风在悄悄然的刮过,也许曹操这时不禁会有一丝丝凉意,但是看到在秋风刮过的同时,海面上也有了波涛,看到这样的场景。曹操不禁想起了自己远大的抱负,于是又接着写下了千古名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句诗表达了作者自己的远大抱负,从日、月、星、辰,银河等方面写出来了作者的宏伟壮志。在日月星辰之间却显得如此渺小。诗人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入自己的想象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气概。这就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观沧海》——展现了一个雄心勃勃、大有作为、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物,真是见诗如见人。

  观沧海读后感 4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辽阔,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样子;“何”,何其,今言“多么”,是赞美之词。“澹澹”而更加赞美,那沧海的辽阔苍茫气象便可想而知了。 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 它们点缀在*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生机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在我国文学史上,由于作家的世界观和处境等种种原因,自宋玉《九辩》开悲秋文学的先声之后,多少骚人墨客因秋风而临风洒泪,见落叶而触景伤情!然而,曹操却能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广袤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可以翻译为高兴到了极点,可以用写诗,唱歌来抒发自己的志向和胸怀了!

  《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曾有过。它不但通篇写景,而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值得指出的是:客观自然景物反映到诗人头脑中,必然经过诗人主观的过滤--理解、融会、取舍、强调,然后形成艺术的产品。这种产品,既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也是诗人主观精神的凝结。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

  愿曹操的这首《观沧海》,能让我们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最是伤心秋又到,难闻何日是归年”的怅惘中释怀“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坦然面对人生旅途中的'各种疾风劲雨,知难而上,弹奏人生的华美乐章!

  观沧海读后感 5

  《观沧海》是我国诗歌宝库中不可多得的非凡之作、大家手笔。它最大的成功是通过对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观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社会发展进程的深刻思考和乐观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这是此诗永恒的魅力所在。

  曹操生于东汉末年世宦之家,年轻时也想做一名能臣报效朝廷,但现实却令他倍感失望,先是黄巾起义,阉党之争,继而董卓之乱,汉王朝危若覆卵。为维护汉王朝的统治,曹操曾挺身而出,清剿黄巾,刺杀董卓,不可谓不忠、不勇。但他更清醒地看到,汉王朝的毁灭已是不可挽回。于是他独树旗帜,挟天子以令诸侯,希望完成统一大业。这首诗就是他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北征乌桓得胜回师所写。面对经过浴血奋战取得的胜利,他不会忘乎所以,更不会失意消沉,在他看来,困难与奋发都是人生历程中所必不可少的,动荡与安定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之路,关键是要有一个正视困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诗言志,字里行间,我们不是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作者的这种思想和态度吗?

  《观沧海》是一首宣扬个人进取精神并且蕴含丰富哲理的诗作。作者用雄健的诗笔写出了他的自然观、历史观和人生观: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的生命中,唯有不停地运动、不断地充实,自强不息,才能创造出雄伟奇丽的自然景观、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张扬个性、富有巨大魅力的伟大人格。


观沧海教学设计通用五篇(扩展6)

——曹操《观沧海》原文及教学设计优选【五】份

  曹操《观沧海》原文及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鉴赏诗词,领会乐府诗优美语句和深邃内涵。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想象和再造想象能力。

  4、培养朗诵能力,背诵这首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以多种形式加强诵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适当分析、点拨,加深对诗的理解。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品赏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昂扬奋发的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手法的运用。

  2、丰富、奇特的想象和联想。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而古代的山水诗又在古代诗词中占有多而大的比例,其中不少名篇佳作千百年来广为传诵。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在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第一首山水诗《观沧海》。

  二、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败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步出厦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曹操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特别是在政治上毁多誉少、备受非难。生前被政敌骂为“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后世被人指为“谋为**”、“巨奸大滑”。后世也有为曹操抱不*的,于冠英、郭沫若都为此写过文章为他翻案。其实对于曹操的功与过、好与坏,我们不能单凭主观的思想去看待他。在这里呢,对于他的评价,我们就不去深究了,但是他是他是个伟大的文学家这是可以肯定的。

  三、背景介绍:

  这是一首汉代乐府诗,是曹操《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首。它创作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乌桓凯旋归来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踏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依然北上征伐乌桓。)这时,他已擒吕布、降张绣、灭袁绍、*高干、北征乌桓又一举获胜、正可以南扫孙权、刘备、实现统一、克成宏业,建不世之功勋、眼下铠甲未除、征尘未洗、便登上碣石山,面对大海,自然是踌躇满志,豪情勃发,于是便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山水名篇、表现了宏伟的气魄和博大的胸襟。

  曹操的这首“观沧海”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清代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价此诗有“吞吐宇宙之气象”。王士祯在《带经堂诗话综论门品藻类》中说“古人山水之作,莫如康乐、宣城、盛唐王、孟、杜……诸公,搜抉寻奥,可谓至矣。然总不如曹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二语,此老殆不易及”。

  鲁迅也称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可见,曹的诗是登峰造极的。

  1800多年前,53岁的曹操站在沧海的岸边,凝神静望,回忆往事如烟;心潮澎湃,敢问前程坦然。18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用文字和他交谈,一起走进他的豪迈心田。

  四、诗文赏析:

  1、好!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到1800多年前,和曹操站在同一角度去“观沧海”。

  (教师范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2、诗读完了,有谁能谈一谈在同学读诗的过程中,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景象?

  3、下面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开头两句作者交代了什么情况:

  明确:交代了登山的方位和来此的目的。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以北。还有一说此山原址在河北省乐亭县西南,后来深入海中)

  4、“东临碣石”的“临”“以观沧海”的“以”分别作何解释?

  明确:登临。“临”做“临别”讲,能看出诗人的立足之高,他所看到的景象自然非同一般。“以”表示目的。

  5、“观”对下文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统领全篇。引出一系列的壮阔画面。(作者的目的是“观沧海”,不是过路匆览、而是有备而来,他要“观”出一番不同前人的气象。据史**载,当年秦始皇、汉武帝也登过碣石山,眼下诗人步两代帝王的足迹,有幸登临碣石,俯瞰浩渺无际的大海,其心情怎能不格外激动呢?)

  6、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

  明确:到“洪波涌起”为止。(实景)

  7、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总写全景

  前一句写了什么——海波动荡

  后一句写了什么——山岛巍然耸立

  接下来两句话写了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的。

  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又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

  这一层6句诗,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意思:何澹澹、表达了惊讶,赞美的感情,正是刚刚登上山顶的第一印象。茫茫的大海碧波万顷,一望无际,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我们都知道,同样是观海,站在岸边、坐在船头、或者登上山顶,我们的感觉、视觉都是不一样的。曹操这时候站在山上,第一眼看到的自然是大海的全景,所以他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受。

  山岛巍然,一下子就夺去了诗人的注意,所以紧接着就写岛上的景色。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充满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仿佛其中有无限的生趣等待我们去发现。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随着一阵萧瑟的风声,突然涌起了滔天的波浪,使人觉得惊叹都有点来不及呢!可是等我们掉转视线,去看那涌起的洪波的时候,诗人却不再描写下去了。

  “水何澹澹……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8、我们再往下看“日月之行”等四句诗运用什么修辞?意思是什么?

  明确:运用了夸张手法。

  日月的运行,星辰的.升落,好像都没有离开大海的怀抱。

  9、这四句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他写的是什么内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不是,写祖国大好河山。

  这十六个字是历史咏海诗赋中最富感情,最有概括力的语言,既是实景,又是想象,不仅写出了大海的气势,也写出了大海的胸襟,这样的境界在山水诗中是罕见的。(借大海具有吞吐宇宙之气象,抒发作者欲扫**之豪情)

  在《短歌行》中有一句诗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处:

  “周公吐辅,天下归心”

  10、作者写到这里内容就结束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来回味一下: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用八个字就可以概括,“波澜壮阔,气势雄浑”。

  11、大家联系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定乌桓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

  特别是“日月之行……”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12、诗的最后两句,其字面的意思是?

  明确:“真是幸运极了,登山观海,唱出这只赞歌”以表达胸怀志向。没有实在意义,是乐师配乐时加进去的与师的内容并无多大关系。

  五:总结:

  大海是没有生命的饿,没有感情的,但作者却把它写得有声有色,有行有情,全篇从大处着墨,通过秋风,洪波,日月星辰等雄伟恢弘的景象,着力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赋予大海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寄予着作者很深的感慨。

  作者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也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更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大海寄托了一种胸怀,可真谓:“水天一色,登高景现心亦远,风月无边,望海神明气不凡。”

  六、拓展延伸:

  作者在他即将完成祖国统一的时候,以诗的形式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假如是你,如果成功的在期中考试中取得学年第一名,你将以什么方式来抒发内心的喜悦?如果受到老师的批评,心中郁闷,你又会以什么方式派遣心中的郁闷?

  七、对联结尾:

  临碣石以观沧海

  观沧海胸藏日月

  横批:观沧海

  八、课后作业:

  思考:作者是在一天之中什么具体时间来观海的呢?

  曹操《观沧海》原文及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了解景、人、情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意象和意境的含义。

  2、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奋发向上建功立业的情怀。

  3、技能目标:学会通过意象的赏析来鉴赏古诗的意境美 。

  教学重点

  1、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和日常的情感积累,考察“意”与“境”是如何合理的融合在一起的。

  2、通过对作者、写作风格、写作背景的了解来把握诗歌的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1、通过把握意象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来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意境美。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

  2、讲读教学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辅助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入

  通过学生背诵所学过的古诗,引出对诗歌赏析的三个层面: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同时通过骆宾王的《咏鹅》来讲解意象与意境的概念(出示《咏鹅》图片)。

  个体 整体

  意象 意境

  情景交融的景和物 整首诗的意象构成的境界和氛围

  二、在朗读和想象的基础上把握诗的意境

  1、播放录音(听朗读谈感受)

  2、学生集体朗读,找出诗中意象以及象征意义。

  高耸的山 ,辽阔的沧海,动荡的水波,耸立的山岛,丛生的树木,茂盛的花草,洪波海浪,秋风,日月。

  作者对这些意象寄托了什么样的情思呢?这些意象的组合能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

  3.背景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作者的心情:心情愉快,自信乐观,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更加强烈,

  4.风格

  在继承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缘情”的文学主张。他们以质朴刚健、清新自然的语言、比兴的手法真实地再现现实,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和时代精神形成了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后人称这种文风为“建安风骨”。

  (出示板书)

  自信乐观 雄心勃勃

  背景

  打完胜仗

  登高望海

  雄浑阔大,气势不凡

  意境

  风格

  慷慨悲凉

  质朴刚健

  充满生机 气吞万里

  意象

  大海高山

  草木日月

  他的雄心勃勃正与大海的气吞万里的`磅礴气势相契合,他的奋发乐观正与草木的生机勃勃相吻合,情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三、检验对意境、意象和主观感情的把握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1、 这首诗中有哪些意象?

  答:舟、烟渚、客、旷野、低树、江、月。

  2、 这首诗的意境是什么?

  答:孤寂、悲凉等。

  四、总结

  通过观沧海的学*,我们知道要鉴赏古诗词的意境美,我们应该从意象,作者风格,写作背景,或者诗眼的角度去分析,其中意象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意境。

  [教学反思]

  上完《观沧海》这一课后,我觉得自己收获颇多,在反复的修改调整中,我就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总结出如下规律:

  1、讲解知识要从形象到抽象

  这节课我的教学目标为了解“意象”和“意境”这两个概念,同时学会鉴赏古诗词的方法,一开始我是从抽象到形象来讲授这一知识点的,结果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知道记笔记,后来在大家的建议下我改动原有方式,授课的效果就大大提高。

  2、要把握好时间

  在上完课后,我感觉这次课最不尽任意的地方就是有点头重脚轻,前松后紧,前半部分花的时间太多,结果到最后该解决的问题没完成,只能放到课后完成。

  3、备课要充分

  充分的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观沧海》这首古诗,从传统的观点看,认为都是抒发作者的雄心壮志,但是我在备课时,在翻阅背景材料时,感觉这种说法有点偏颇,不过我想可能学生不会提到,也没仔细考究,结果在上课时思维活跃的同学却想到了,此时我凭借自己已有的历史知识给了这位学生适当的合理的引导。

  4、要激发学生积极性

  说的激发学生积极性,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在实际中怎么做,做得如何等等,就又另当别论了。此次开完课后我对这一问题起先也没考虑,直到有一天一位同学气乎乎的跑到我办公室,跟我说那次上课打击了他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当时我莫名其妙,后来才知道原来那天他准备好了问题我没问他,由此事情我得出这样的结论,上课的时候我的眼光应该跟同学进行不时的交流,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及时的收集反馈学生的信息,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5、练*要有针对性

  每一节课都有固定的教学目标,而且这一目标要有可检测性,此次开课中我也设置了一些小练*,但是在上完课后,我才发现我的练*与目标有点距离,练*稍稍高于目标,练*中涉及的内容过宽过多,结果却使的目标有点淡化,在教学中出现了第二个难度高峰。

  此外,整个教学过程还应该讲究结构的完整,重点的突出,难点的强调,内容的连贯。只有这样才能将一节课上好。

  曹操《观沧海》原文及教学设计 3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语言词汇,揣摩其语言魅力;理解诗的内容,领会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

  能力目标掌握鉴赏古诗的方法,学*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提高对古诗的审美鉴赏力。

  情感目标领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感受美的熏陶,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背诵诗歌,掌握鉴赏古诗的基本方法,鉴赏意象意境,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难点理解诗歌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写作特色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提问法点拨法讨论法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导入语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了何其芳先生笔下所描绘的清新自然的秋景图,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来学*另外一首描摹秋天景色的诗歌,看看诗人笔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曹操的《观沧海》。

  2、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首先,请同学们谈谈“你心目中的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如何看待他的?”。

  {作者简介}曹操(155—220)

  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精于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善诗歌,创有《蒿里行》、《观沧海》等诗篇。其诗具有“慷慨悲凉,气韵沉雄”的风格。

  {写作背景}

  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借许悠之计,以少胜多,击退他在北方的主要对手——袁绍。袁绍残部逃至乌桓(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欲借乌桓之力,以求东山再起。曹操乘胜追击,征讨乌桓。东汉建安12年曹操挥鞭北指,所向披靡,大败乌桓。归途中,曹操登临碣石山,观看沧海壮丽景色。此刻,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即书“《观沧海》”。

  (二)夯实基础,整体感知

  {简要介绍诗歌体裁}

  乐府——两汉官署名称,即音乐机关。其主要职责是制作国家典礼音乐,主要收集文人诗、民间歌谣入乐。

  乐府诗一般无标题,尤其是汉代乐府。《观沧海》的题目是后人所加的。乐府诗可谱乐歌唱,诗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去的,亦可称之为“诗的附文”,与诗歌表现的内容无关。

  {听读结合,初读感知}

  请同学们听我泛读,注意把握这首诗歌的情感基调。泛读完之后,再请同学们齐读,在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找出“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景象?”

  明确:诗中描绘了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汉等景象{深入诗歌,品读文本}

  带领学生进入诗歌,梳理诗歌的内容:

  1、细致分析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构成了一个怎样的意境,与诗人的心境有何联系?

  解析:“观沧海”以一个“观”字为线索,总揽全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旨在交代观海地点及方位,登高临海,视野开阔,将沧海壮丽的景色尽收眼底;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登高远眺,描摹大海、山岛的情状,使眼前之景显得辽阔、壮观,写出了沧海之景的壮丽之势;

  “树木从生,百草丰茂”一反宋玉《九辩》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悲秋情怀。写出在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茂,给人生机盎然之感。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此句虽言秋风萧瑟(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悲秋意绪。眼前见到的却是大海的汹涌澎湃,气象宏阔、生命不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将眼前实景,融进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呈现出吞吐宇宙的气象。诗人以沧海自比,隐含自己有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抒发了诗人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为合乐而作,与诗歌正文的内容无关。

  2、品析这首诗运用了那些艺术表现手法?并说明这些表现手法在诗中是如何得以体现的。

  明确:A、景物的描写手法:

  由*及远(由眼前实景到想象、联想之景的描写——空间关系的迁移,显得层次分明)

  虚实相生(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等景象为实写,日月、星汉为虚写。采用虚实相生的.描写手法,使诗内涵丰富,意韵无穷)

  动静姐合(水、秋风、洪波、日月、星汉等景象的描写为动景,山岛、树木、百草等景象的描写为静景。动静结合,使诗歌显得鲜活生动,富于感染力)

  B、情感的表现技巧: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景生情,情生景”:一切景语皆情语)

  托物言志(借写大海吞吐宇宙的雄伟壮阔之景,隐喻自己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诵读全词,升华感情}

  请学生富有情感的诵读全词,以感受文气,曹丕在《典论·论文》曾说:“文以气为主”,诗词亦是如此。在《观沧海》这首词中需要我们在诵读中去获得一种陶冶,以便使自己融入诗中,并达到与诗的一种交流与沟通。

  小结:

  本节课所学的《观沧海》,重点是让大家掌握鉴赏古诗的方法,学*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体会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我希望大家都能像曹操那样“胸怀阔大、志存高远”。

  (三)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下来完成课后作业,并背诵这首诗歌。

  板书设计:

  水山岛(壮丽气势)

  树木百草(向荣姿态)实景(借景抒情)观沧海秋风洪波(气象阔大)

  (乐府诗)日月:运行-出其中(奇特想象)虚景(诗言志) 星汉:灿烂-出其里(宏伟意境)

  曹操《观沧海》原文及教学设计 4

  学*目标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了解诗歌有关知识,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观沧海

  一、新课导入

  大家知道曹操吧?说起曹操,常常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今天我们阅读他的《观沧海》,也许你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会有更客观的认识。

  1、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cāng(沧)海jié(碣)石sǒng zhì(竦峙)

  水何dàn dàn(澹澹)xiāo sè(萧瑟)

  2、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各词的意思。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高高地挺立。竦,高耸。峙,挺立。

  星汉:银河。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至:极点。

  何:多么。

  若:好像。

  临:登上。

  3、文体知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本课的《观沧海》。而把唐朝新出现的绝句、律诗叫*体诗。如本课的《次北固山下》和《钱塘湖春行》。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

  曲是一种与词相*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口语。如本课的《天净沙·秋思》。

  4、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袁术,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打败兵强地广的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常借诗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其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壮,是文学史上建安文学的开创者。《步出夏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壮。

  5、背景链接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他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就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曹操在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下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静。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因而成为一篇优秀的作品。

  二、新授

  (一)诗歌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交流点拨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结合注释解读诗意。

  交流点拨

  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高耸陡立。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就用歌唱来畅抒心中的情怀吧!

  (二)整体感知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思考下列问题。

  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交流点拨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交流点拨

  这首诗写出了3层意思。

  第1层(1~2句):交代观海的地点。

  第2层(3~8句):描写海水与山岛。(实景)

  第3层(9~12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想象)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3、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描绘大海形象的?

  交流点拨

  (1)“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2)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了北方群雄,现在又将北征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原解除后顾之忧。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

  (三)深层探究

  1、如何理解“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句?

  交流点拨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以及观察的对象,这两句虽然没有直接写到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望海时的那种勃勃英姿。“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

  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创造出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联想日月星辰这些自然界伟大的景象,全离不开大海的怀抱。想象奇特,胸怀开阔,渗透着诗人自己的雄心壮志和昂扬奋发的精神,展现了诗人力挽狂澜、重建天下的雄心,塑造了自我豪气盖世的英雄形象。

  3、诗人在这首诗中把自己欲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借助了什么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呢?

  交流点拨

  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四)熟读成诵

  四、板书设计

  水:澹澹

  观山岛:竦峙(壮丽气势)实景——借景抒情

  沧树木:丛生

  海百草:丰茂(向荣姿态)

  日月:运行—出其中虚景(奇特想象)博大

  星汉:灿烂—出其里(宏伟意境)胸襟

  五、拓展延伸

  请你搜集几句有关“胸襟”“抱负”“志趣”的诗句。

  交流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⑤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曹操《观沧海》原文及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在反复朗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2、培养学生的远大的志向。

  3、品味诗句,感悟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文修养。

  4、了解诗歌情境交的特点,培养学生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5、揣摩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诵读诗歌,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数教学时数教学时数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朗读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人用这样的话来评价他“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1800年前他统一了连年动乱的中原大地;他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诗篇流传千古。他以人格魅力和卓越的才能在三国时期独领风骚。他就是三国时期的三绝之一——曹操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战,为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作为一代枭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今天我们就要学*曹操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组诗中的第一章——《观沧海》。什么是乐府?原来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机构名称,后来演化为诗体名称。 《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等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副怎样的图景?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他的《观沧海》,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二、整体感知,充分读书

  1、教师泛读,正音。

  2、学生自读,整体感知诗词大意

  3、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

  何:多么

  澹澹(dàndàn):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snssssǒ):高高地挺立。竦通“耸”,高。

  峙:挺立。

  萧瑟:是联绵字,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日月:太阳和月亮

  若:如同

  星汉:银河。灿烂:是叠韵联绵字,光彩耀眼的意思,

  幸:庆幸。至:极。幸甚至哉:真是幸运极了啊。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

  咏:歌吟咏志:即表达心志。志:理想

  三、赏析品读,深入理解

  1、《观沧海》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作何解,能否换“观大海”这个题目?

  讨论、归纳、明确:“沧”是暗绿色的意思,“沧海”就显示了大海的色彩,比用“大海”更形象、更生动,所以不能换。

  2、本诗是写景诗,还是抒情诗?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景:(实)海水、树木、草、秋风、洪波生机勃勃(虚)日月星汉宽阔、博大

  情: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图景,表现诗人开阔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诗的正文可分三层: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以叙事发端,起调*稳。“观“字统领全文。是诗的线索,由以下“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东:方位名词,这里作临的状语,表示向东、朝东。临:到,这里是登上的意思。

  以:连词,连接“东临碣石”和“观沧海”两个短语,所连接的后一部分表示前面动作行为的目的。观:看,这里是远眺、眺望的意思。

  沧海:东海,这里是泛称。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接着描绘登山观海所见壮丽景色。这两句写大海雄浑开阔的气象,是远景,全景全景全景全景。

  水:指海水。

  何:副词,用在形容词谓语前,表示程度之深。可译为“怎么这样”“多么“那么”等。

  竦:同“耸”,高起,高耸。峙:直立。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这两句写,,突出其林密草丰的特点,是*景,是局部。

  树木:指山岛上的树木。丛生:(草木)聚集在一处生长。这里是说林密。

  丰:茂密,茂盛。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从结构上看,把海水的正面写实推向了高潮,也自然的过度到了下面的虚写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两句写大海波涛汹涌的动态。以上六句描写,有静有动,有远有*,有主有从,都是实。

  诗人这时的视线从山岛又转移到哪里呢?(明确:海面上)萧瑟:秋风声。洪波:巨大的波涛。洪:大的意思。涌:形容**掀动的样子。第三层(最后四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这首诗的基调是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赏析玩全诗后,想必大家也知道这首诗的大意了吧,下面我们一起描述一下大意。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深入理解后,大家考虑这样几个问题,全诗是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观。

  曹操的这首诗有什么写作特点?

  明确: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1、丰富奇特的想像。 《观沧海》这首诗最大的亮点就是诗人在表现沧海之壮观、之雄伟时,他除了直接描写大海本身之外,还从浩瀚壮阔的海景展开想像写出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佳句。表现出了沧海吞吐日月蕴含群星的气派。读到这里,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宏伟景象,这一切都归功于诗人丰富奇特的想像。

  2、合情合理的夸张。从表现形式上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运行不息的太阳,星光灿烂的银河,竟然蕴含在沧海之中,由于前面在描写沧海本身时,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都表现了它雄壮的气势。所以这是用夸张的手法进一步来突显它的这一特点,使读者在为沧海的气势所折服的.同时,觉得夸张也合情合理了。

  3、准确恰当的借景抒情。如果《观沧海》仅仅局限在大海气魄的刻画与表现上,这样的沧海虽雄壮但缺乏灵性。诗人巧妙地赋予大海以人的性格,它的雄浑、它的沉稳、它的动荡不安,这些无不是诗人自身真实的写照,诗文表面句句是在写景,实则时时又在抒情,结尾“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一句,诗人直抒胸臆,把自己的雄心壮志与沧海的雄伟融合在一起,不仅表现了沧海的宏伟,还抒发了诗人博大的胸襟。

  四、拓展延伸,巩固积累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是由全景到局部,由远到*来描写登海后看到的景物和感受的。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但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寓情于景中,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他们以质朴刚健、清新自然的语言、比兴的手法真实地再现现实,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和时代精神形成了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后人称这种文风为“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是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曹操的历史评价曹操在乱世中积极追求个人抱负的实现,自我的不断超越,以最终获得完全的“优越感”。由此,曹操一生以“安民定天下”为己任,以齐桓公、晋文公为榜样,追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境界。对于自我的掩饰,曹操由于对自我有着许许多多的自卑和不安全感,所以信奉“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使得他可以变得极为猜疑和残忍,行为复杂多变,令人难以捉摸。换言之,人格状态不协调是曹操的悲剧。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孙权评价曹操:“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钟嵘: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唐太宗说曹操:“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五、 总结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为达到目标坚持努力,在学*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社会生活中,不要斤斤计较,要互相谦让。做一个像曹操一样有雄心壮志、博大胸怀、远大抱负的人。不要做有目标,但是不坚持,甚至不择手段的人。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