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范文五份

首页 / 教学设计 / |

  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这次周末老师到岳麓山游览了趟。我在路标上看到了这样一组信息。

  2、出示信息。

  山脚→山腰  山腰→ 山顶

  步行要 2(1) 小时 乘汽车要 4(1)小时

  乘汽车要 4(1)小时  坐缆车要3(1)小时

  3、师:看到这些信息,你可以选择哪种方式到达山顶,并用算式表示出来你所需要的时间。

  (板书得出): 2(1)+ 4(1) 2(1)+3(1) 4(1)+ 4(1) 4(1) +3(1)

  4、 引导学生复*同分母分数计算法则

  (1)上面这些算式中,哪个算式是我们已经研究过的(1/4+1/4)

  (2)这属于哪一类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3)谁会说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4)同分母分数相加,为什么可以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因为分数单位相同)

  (5)那另外3组的分数又叫什么呢?(异分母分数)

  5、揭示课题

  师:XX说的不错,这类题目叫做“异分母分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它们相加减的方法。

  二、尝试研究

  1、师:我们先来看1/2+1/4这题,请独立思考,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答这道题目,需不需要老师或同桌帮忙?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看看通过集体的智慧,你们小组可以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可以使用老师给你们提供的材料)

  2、 学生操作、交流、反馈(板书)

  (1)1/2+1/4=0。5+0。25=0。75

  (2)先通分1/2=2/4 1/2+1/4=2/4+1/4=3/4

  (3)画图

  ---------------

  3、体会各种方法的优势

  师:以上几种方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化成小数,这样计算简便)

  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都喜欢化成小数来计算,现在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从1/2+1/3、1/3+1/4中任意选择一题,进行计算。

  反馈时提问:你是怎样计算的?

  重点幻灯演示1/2+1/3=3/6+2/6=5/6,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计算?

  1/3+1/4=4/12+3/12=7/12

  师:咦,刚才不是很多同学喜欢化成小数进行计算吗?为什么现在全部用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方法计算了?

  (因为1/3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师: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我们可以明白什么呢?

  (化成小数计算虽然很快,但不是所有的题目都能这样做的,运用通分的方法,把不同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进行计算,可以用在所有的异分母加法题中。师:要解决这类题目关键是什么?(幻灯)

  师:每种方法各有优势,就像我们同学一样,每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所以,计算题目选择什么方法,我们可以根据题目特点进行选择,那么书中给我们介绍了什么方法呢?想一想为什么介绍这种方法?

  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

  教材80页例1,练*十四1~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新的问题中的价值,发展数学思维。

  3、让学生在学*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数学学*过程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你会计算下面的题目吗?

  出示口算题:

  2/4+1/47/9-5/94/8+3/88/10-7/10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分数的加、减法。

  二、教学例1

  1、出示例1

  指名读题。

  提问:怎样列式?为什么?

  这道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计算有什么不同呢?

  揭示课题

  2、探索计算方法

  谈话:我们可以用一张长方形纸表示这块试验田,折一折、涂一涂,在这张长方形纸上分别表示出它的1/2、1/4

  学生操作,教师适当指导。

  交流:根据你的操作,说说1/2+1/4的得数是多少?

  你是怎样看出得数是3/4的?把涂色部分看成3/4时,原来的1/2被看作了几分之几?

  想一想,如果不看图,计算1/2+1/4时,先要做什么?

  提问: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过程,我们应用了什么知识?这个过程也叫什么?想一想,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为什么要先通分?

  完成书上的填空。

  3、把例1的问题改成:黄瓜的面积比番茄多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学生尝试解答

  评讲。

  重点提问:计算时,要先做什么?

  三、教学“试一试”

  1、指名读题。提问:除了计算之外,题目还有哪些要求?

  2、学生独立计算并验算。

  3、讲评。

  提问:5/6-1/3的得数是多少?作为得数,3/6和1/2哪个更简洁?

  指出: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提问:你是怎样计算1-4/9的?为什么要把1转化成9/9?

  你是怎么进行验算的?

  4、总结方法:

  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小组交流。

  总结: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计算后要自觉验算。

  四、完成“练一练”

  学生计算,并选择一题进行验算。

  交流。

  五、诊断练*

  下面的计算对吗?不对的,请帮助改正。

  2/5+1/4=3/9=1/3

  1/6-1/24=4/24-1/24=3/24

  3/5+3/10=6/10+3/10=9/10

  1/6+1/8=1/14

  六、巩固练*

  1、做练*十四1

  学生各自涂色,并写出得数。

  同桌互相检查。

  2、做练*十四3、4

  指名读题后,学生独立解答。

  其中第4题提醒学

  生根据要求的问题正确选择条件。

  集体交流。

  七、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八、作业

  练*十四2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体现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主要有以下的特点:

  把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善学生的学*方式。

  通过已学知识的迁移,为学生探究方法提供可能,课堂中有效渗透转化的思想。

  *题的练*既能突出本节课的重点,起到巩固深化的作用,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智慧。

  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3

  第一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材第110 一112 页的内容及第113 页练*二十二的第1 一4 题。

  二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旧知识转换成新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2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

  3 .通过学*回收有用垃圾的计算,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 重点难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两周前,老师布置了一项调查、收集资料的作业:调查自己生活的社区主要有哪些生活垃圾?每种垃圾大约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哪些垃圾可以作为有用资源回收?同学们可以以生活的社区为单位分组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在下表中:

  (二) 教学实施

  1 .交流调查情况,并提出问题。

  请学生将课前调查的情况进行交流,触发联想,让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融人环境教育中。然后老师把某个小组调查好的一份统计表用投影仪显示出来。如下表:

  老师:我们知道纸张和废金属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占几分之几呢?

  请学生列出算式: + =

  2 . 探讨" + "的算法。

  (1) 尝试计算" + "。

  老师巡视,然后将学生中的几种不同算法列举在黑板上。

  ① + = + = =

  ② + = + =

  ③ + = = =

  ( 2 )集体。

  让学生分别对上述三种计算方法进行。达成共识:第一种算法正确,但不简便。将 和 通分时,没有找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数,而是找它们的公倍数,所以计算时数据较大,结果还要约分。第二种算法既正确又简便,先找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数,通分后再相加;第三种算法不对,算理错了。两个分数的单位不同,一个是 ,一个是 ,单位不

  同的两个分数是不能直接相加的。老师用图加以说明:

  ( 3 )归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在集体的基础上,老师用课件动态显示 + 的计算的过程,边演示边说明:由于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数是20 ,所以把圆*均分成20 份,这样 变成 , 变成 ,所以 + = + 。

  老师:通过计算 + ,谁来说一说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怎样相加?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老师请学生打开教材第110 页,让学生将自己表述的语言和教材上的文字语言进行对照,学会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归纳异分母的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3 .教学教材第111 页例1 的第(2 )题。

  ( 1 )由验算引人异分母分数减法。

  请学生完成教材第112 页"做一做"的第2 题。先做左边的两道小题。

  - = ( ) - = ( )

  学生利用已有经验验算,方法有两种:一种重算法(将原式再算一遍);一种逆算法,逆算关系有两种,学生多数会用此法验算。

  ① 利用关系式"减数+差=被减数"。

  因为 + = = ,所以原式计算正确。

  因为 + = ≠ ,所以原式计算错误。

  ② 利用关系式"被减数一差=减数"。

  因为 - = - = ,所以原式计算正确;

  因为 - = - (结果为负数),所以原式计算错误。

  学生完成后,集体讲评。利用实物投影将上述两种不同的验算方法展示出来,然后请学生表达计算的过程。当学生说到利用关系式"被减数一差=减数"进行验算时,着重让他们说一说 - (先通分,将 化成 )。

  在学生说算法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归纳:异分母分数相减,也是先通分再相减。

  ( 2 )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再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12 页"做一做"的第2 题中右边两道小题。

  老师:"你会验算右边两道小题吗?请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请两名学生上台板演验算过程。集体反馈时,先请板演的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验算,然后请用"和一个加数"的方法进行验算的同学说一说,如何计算是 - 和 - 。引导学生把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减法中去。

  老师:通过计算 + 、 - 等算式,你能归纳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让学生自己归纳,然后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 3 )说明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老师指着学生验算的4 道题目,提问: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主要有哪些?它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吗?

  4 .完成教材第111 页例1 的第(2 )题。

  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板演,集体订正书写过程。

  5 .完成教材第112 页"做一做"的第1 题。

  学生独立完成,注意每道题中两个分母的特征,是特殊关系的直接找出最小公倍数。

  6 .完成教材第112页练*二十二的第1 一4 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四)思维训练

  1 .先计算下面各题,然后找出规律。

  + + = + + + = + + + + =

  应用上面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式题的得数。

  + + + + + + =

  2 .想一想,哪两个异分母分数相加的和是 ?

  + =

  (五)课堂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般情况下,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在通分时,为了计算简便,应选择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能运用法则,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教 学过程

  备 注

  一、基本训练

  1、巩固分数的意义。

  (1)说出下列各分数的意义,并指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含有几个分数单位:4/72/3

  (2)指出下面各题中的单位“1”,并解释分数的实际意义。

  ①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3/5

  ②一批水果卖出了2/5

  ③一条公路,已修了1/4

  ④地球表面积约7/10是海洋

  ⑤一项工程,甲队每天做1/20

  (3)分组练*P128(1)

  2、巩固计算法则,提高计算能力

  (1)视算。

  1/2+1/21/2+1/32/3+1/63/4+1/6

  1/2�D1/21/2�D1/32/3�D1/63/4�D1/6

  (2)说说计算方法。

  (3)分母分数相加减,怎样计算?

  (4)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怎样计算?

  (5)通分时,经常会碰到哪三种情况?公分母各应怎么求?

  (6)“竞赛”

  看谁做得对又快ρ129(3)

  二、综合练*

  1、只列式不计算P129(4)并补充

  (1)1减去1/3的差,再减去1/2,等于多少?

  (2)3/10与3/5的和,再加上3/4,等于多少?

  (3)1减去3/10的差,再加上1/10,和是多少?

  (4)1/4加上2/5,再减去3/20,差是多少?

  2、题组训练(比较后再列式)

  教学过程

  备 注

  (1)红领巾花圃、计划1/3亩种月季节,1/4亩种杜鹃花,剩下的1/2亩种菊花,这种花圃有多少亩?

  (2)红领巾花圃,计划1/3种月季花,1/4种杜鹃花,剩下的种菊花,种菊花的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3)一条路已修了2/5,还剩多少没有修?

  (4)修一条1千米长的路,已经修了2/5千米,还剩多少没有修?

  3、独立作业:P129(5)

  三、提高练*

  1、一件工程,甲队单独做需20天,乙队单独做需15天,丙队单独做需18天,三队合做一天可以完成这项工作的几分之几?

  (1)想:把什么看作单位“1”?

  甲队独做20天完成,每天能完成这项工程的()/()?

  乙队呢?丙队呢?

  (2)学生练*

  异分母分数连加如何计算?

  2、讨论思考题。

  (1)1/()+1/()=5/12

  想:把5/12分拆成()与()的和,再约分。

  5/12=1/12+4/12还可以5/12=2/12+3/12

  =1/12+1/3=1/6+1/4

  1/(12)+1/93)=5/121/(6)+1/(4)=5/12

  (2)1/()+1/()+1/()=13/18

  A、学生讨论拆分方法

  B、反馈13/18=1/18+6/18+6/18

  =1/18+1/3+1/3

  13/18=(1/18+3/18+9/18)

  1/18+1/6+1/2

  你能说出几种?有什么规律吗?

  (三个加数的分子都应是18的约数)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作业本》

  通过练*,学生能够明白单位“1”和分数的关系,还能正确解答从整数里减去真分数的应用题。学生解决思考题的能力比较差,今后重视思维能力的训练。

  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5

  一教学内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材第110一112页的内容和第113页练*二十二的第1一4题。

  二教学目标

  1、让同学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旧知识转换成新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2、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

  3、通过学*回收有用垃圾的计算,唤起同学的环保意识。

  三重点难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两周前,老师安排了一项调查、收集资料的作业:调查自身生活的社区主要有哪些生活垃圾?每种垃圾大约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哪些垃圾可以作为有用资源回收?同学们可以以生活的社区为单位分组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整理在下表中:

  生活垃圾种类

  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

  可回收的垃圾

  (二)教学实施

  1、交流调查情况,并提出问题。

  请同学将课前调查的情况进行交流,触发联想,让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融人环境教育中。然后老师把某个小组调查整理好的一份统计表用投影仪显示出来。如下表:

  老师:我们知道纸张和废金属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占几分之几呢?

  请同学列出算式:+=

  2、研讨“+”的算法。

  尝试计算“+”。

  老师巡视,然后将同学中的几种不同算法列举在黑板上。

  ①+=+==

  ②+=+=

  ③+===


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范文五份扩展阅读


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范文五份(扩展1)

——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的思想和方法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检验的学**惯。

  2.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自主探索的精神。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运用转化思想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东营市正在创建文明城市,我们每个公民都要为建设文明、卫生的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那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生1: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

  生2:我们要保护环境,不随便扔垃圾。

  生3:……

  师:对,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能随便扔垃圾,但是我们日常生活能产生很多的生活垃圾,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呢?我们可以对垃圾分类处理。一般情况我们把生活垃圾分为四类(课件出示例1的垃圾分布图),其中纸张和废金属可以回收再利用,从而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二、探索新知

  (一)学*异分母分数加法

  (1)采集信息

  师:从这个表上你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指名2—3名学生回答。

  (2)处理信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纸张和食品残渣一共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

  师:我们一起列式解答。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师:你能说说计算过程吗?

  指名回答。

  师: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提出废金属和纸张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

  生2:危险垃圾比食物残渣多多少?

  生3:食品残渣和危险垃圾一共占几分之几?

  (教师根据需要在黑板上板书。)

  (3)探索方法

  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废金属和纸张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你能自己列出算式吗?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师:这个加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分数加法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我们学*的分数加法分母都是相同的,今天学*的加法分母不同。

  师:这就是今大我们要学*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师:你能想办法把它转变成我们学*过知识进行计算吗?

  小组内讨论怎样变成学过的知识。

  学生汇报,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生1:我把分数化成小数进行计算,四分之一就是0.25,十分之三就是0.3,所以0.25—0.3=0.55。

  生2:我用画图的形式表示出来的。(实物投影显示学生的表示方法。)

  (对于两种方法老师都予以肯定。)

  生3:我用的算式的方法

  师:你们能看懂这是什么意思吗?

  3/10+1/4=6/20+5/20=11/20

  生:把1/4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5倍,把3/10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2倍。

  师:为什么要一个分数同时扩大5倍,另一个分数同时扩大2倍?

  生:因为我们已经学过通分,而且也知道了同分母相加的方法。

  师:他的意思是说,原来分母是不一样的,现在用通分的办法使分母一样,这时候用同分母的方法来做就可以了。

  (4)教师总结

  刚才的几位同学都说得非常精彩,无论是画图,还是把分数转化成小数,还是通分,都是想要把单位统一,然后再相加。具体请看课件演示。

  (5)自主选择二次探究,方法择优

  师:接下来还有几个算式,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1/2+1/8 1/3+2/9 2/7+1/3

  师:你们都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生:通分。

  师:为什么不用化成小数的方法?

  生:因为除不尽。

  师:为什么不用画图的方法?

  生:画图太麻烦了。

  师:看来用化成小数的方法、画图的方法都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那么你们刚才用了那么多的方法,能不能找到一个都通用的方法?

  生:还是通分比较简便。

  师:请你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说。

  生:如1/3+2/9=3/9+2/9=5/9

  师:你能说说异分母分数加法怎么计算吗?

  生1:分母不同没法直接相加的,通分以后分数单位一样了,也就是分母一样了,所以这样就可以直接相加了。

  生2:我们学过分子不同、分母相同的分数加法,现在把它们通分就能用到以前学过的知识,

  (二)自主学*异分母分数减法

  师: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废金属和纸张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刚才我们提出了那么多问题,你们能计算出危险垃圾比食物残渣多多少吗?

  学生独让解答,

  师:你能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吗?

  同桌交流完,指名说说计算的过程。

  生:我是先通分,然后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三)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我们首先应该做什么?

  生:通分。

  师:通分之后再怎么计算?

  生:根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方法应用

  师:刚才提出的问题很多,我们只解决了两个,你能自己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问题解决吗?

  (学生选择问题,并解答。)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谈话: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教学板书: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10+1/4=6/20+5/20=11/20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教学反思: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在实际计算中经常遇到,是分数加、减法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不提任何规定性的要求,让学生自主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并让学生形成共识,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相加、减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样化新知为旧知,学生的学*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80页例1及相关练*。

  教学目标

  1、自主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能正确的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感受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体会到数学的内在联系。

  3、在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脑筋急转弯”的游戏。

  1、有一个人,他是你父母生的,但他却不是你的兄弟姐妹,他是谁呀?

  2、1+1等于多少?(让学生随意展开想象,说一说)

  有学生可能说:1+1等于11或1.1,譬如:1元+1角=11角或1.1元。

  追问:为什么不等于2元或2角?引导学生说出: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二、情景导入

  “五一”小长假来临,老师想外去交游,出示去桐溪水库的的情景图。

  1、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式。

  乘公共汽车 小时

  乘摩托车 小时

  桐溪水库

  步行 小时

  车站

  家

  乘三轮车 小时

  预设: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2、迅速选择一种算出时间

  口答: +

  3、比较五道算式,引出课题,并板书。

  三、探究新知

  1、尝试练* +

  (1)学生尝试练*,教师巡视。

  (2)展示不同的算法.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有:

  ①直观感知结果是 。

  ② + =

  ③ + =0.25+0.5=0.75

  ④画图

  ⑤ + = ……

  根据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算法,随机渗透转化的、估算的。

  (3)阐述算理,判别正误。

  ①直观感知结果

  ②动手探究为什么得 ,结果是怎么得出的。(动手实践小组合作);

  (4)理解算理。

  数形结合从分数的意义来理解计算的结果。(课件演示)

  探索计算的过程,理解先通分,再计算的道理。(生报,师扳书计算过程,并随机问为什么要把 变成 )

  2、突出转化的应用:计算 + 时,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其实对于这些方法,尽管大家的思维角度不同,但是面对新的问题基本想法是相同的,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生反思)都是通过转化,把新知转化为旧知,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学*方法。

  3、体验优化计算方法:(选用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 - -

  (1)选择方法计算。

  (2)说方法选择的理由。

  (3)谈解题感受,优化方法。

  (4)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A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

  B提示计算时的注意点。

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3

  一教学内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材第110一112页的内容和第113页练*二十二的第1一4题。

  二教学目标

  1、让同学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旧知识转换成新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2、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

  3、通过学*回收有用垃圾的计算,唤起同学的环保意识。

  三重点难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两周前,老师安排了一项调查、收集资料的作业:调查自身生活的社区主要有哪些生活垃圾?每种垃圾大约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哪些垃圾可以作为有用资源回收?同学们可以以生活的社区为单位分组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整理在下表中:

  生活垃圾种类

  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

  可回收的垃圾

  (二)教学实施

  1、交流调查情况,并提出问题。

  请同学将课前调查的情况进行交流,触发联想,让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融人环境教育中。然后老师把某个小组调查整理好的一份统计表用投影仪显示出来。如下表:

  老师:我们知道纸张和废金属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占几分之几呢?

  请同学列出算式:+=

  2、研讨“+”的算法。

  尝试计算“+”。

  老师巡视,然后将同学中的几种不同算法列举在黑板上。

  ①+=+==

  ②+=+=

  ③+===

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2页练*十四第5—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估算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选择信息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重点:

  通过练*,提高学生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或自制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回顾再现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请学生交流: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切入主题,直接引起学生对上一节课的回忆。)

  二、分层练*、强化提高

  1、口算:

  2、解方程

  X+=—x=

  x—=x+=

  3、出示练*十四第5题。

  (1)学生先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说说自己的想法,可以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合理猜测。(鼓励学生进行有根据地猜测和推想)

  (2)学生每人选做两组题,计算后思考其中隐藏的规律。

  (3)请学生先和同桌进行交流,再请几位学生来说说自己的想法,如:每组题中的两个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1,分子也是1,把这样的两个分数相加、减,得数的分母就是原来两个分母的乘积,而分子就是原来两个分母的和或差。(教师及时学生交流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类型的*题练*,巩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

  三、自主检测、完善

  1、出示练*十四第6题。

  (1)理解题目意思后,学生先独立思考进行解答。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思考的。

  2、出示练*十四第7题。

  (1)先让学生进行估算,看看哪几题的结果接*1/2,再计算。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及时。

  3、解决问题。

  (1)出示练*十四第8题。

  学生认真看图后独立解答,然后进行交流。

  (2)出示练*十四第9题。

  学生认真看图,收集从图中获取的信息,然后独立思考并解答三个问题。

  组织学生交流,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解题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讲评。

  4、补充练*

  1、食堂运来一批大米,第一周吃了总数的4/15,第二周吃了总数的7/60。这两周一共吃了总数的几分之几?

  2、张大伯收了1/2吨西瓜,第一天卖出总数的1/5,还剩总数的几分之几?

  3、一个最简分数,分子减去1,约分后是5/6,原分数是多少?

  4、一个分数,分子、分母之和是29,如果分母增加13,约分后得1/6,原分数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同桌之间可互相解答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测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分数加减法知识的检验,找出存在的问题,订正错误,并体验学*的成功喜悦。)

  四、归纳课外延伸

  通过今天的练*你有哪些收获?练*过程中还有什么问题吗?

  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练*课,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还能运用已学的运算定律、性质等进行简便计算,效果比较好。但在拓展练*中,很多学生受思维定势,打不开思路,经提示和部分学生的引路,知道了很多的思考方法。另外在练*过程中,通过不同类型的*题练*,巩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通过测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分数加减法知识的检验,找出存在的问题,订正错误,并体验学*的成功喜悦。

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5

  第一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材第110 一112 页的内容及第113 页练*二十二的第1 一4 题。

  二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旧知识转换成新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2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

  3 .通过学*回收有用垃圾的计算,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 重点难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两周前,老师布置了一项调查、收集资料的作业:调查自己生活的社区主要有哪些生活垃圾?每种垃圾大约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哪些垃圾可以作为有用资源回收?同学们可以以生活的社区为单位分组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在下表中:

  (二) 教学实施

  1 .交流调查情况,并提出问题。

  请学生将课前调查的情况进行交流,触发联想,让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融人环境教育中。然后老师把某个小组调查好的一份统计表用投影仪显示出来。如下表:

  老师:我们知道纸张和废金属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占几分之几呢?

  请学生列出算式: + =

  2 . 探讨" + "的算法。

  (1) 尝试计算" + "。

  老师巡视,然后将学生中的几种不同算法列举在黑板上。

  ① + = + = =

  ② + = + =

  ③ + = = =

  ( 2 )集体。

  让学生分别对上述三种计算方法进行。达成共识:第一种算法正确,但不简便。将 和 通分时,没有找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数,而是找它们的公倍数,所以计算时数据较大,结果还要约分。第二种算法既正确又简便,先找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数,通分后再相加;第三种算法不对,算理错了。两个分数的单位不同,一个是 ,一个是 ,单位不

  同的两个分数是不能直接相加的。老师用图加以说明:

  ( 3 )归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在集体的基础上,老师用课件动态显示 + 的计算的过程,边演示边说明:由于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数是20 ,所以把圆*均分成20 份,这样 变成 , 变成 ,所以 + = + 。

  老师:通过计算 + ,谁来说一说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怎样相加?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老师请学生打开教材第110 页,让学生将自己表述的语言和教材上的文字语言进行对照,学会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归纳异分母的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3 .教学教材第111 页例1 的第(2 )题。

  ( 1 )由验算引人异分母分数减法。

  请学生完成教材第112 页"做一做"的第2 题。先做左边的两道小题。

  - = ( ) - = ( )

  学生利用已有经验验算,方法有两种:一种重算法(将原式再算一遍);一种逆算法,逆算关系有两种,学生多数会用此法验算。

  ① 利用关系式"减数+差=被减数"。

  因为 + = = ,所以原式计算正确。

  因为 + = ≠ ,所以原式计算错误。

  ② 利用关系式"被减数一差=减数"。

  因为 - = - = ,所以原式计算正确;

  因为 - = - (结果为负数),所以原式计算错误。

  学生完成后,集体讲评。利用实物投影将上述两种不同的验算方法展示出来,然后请学生表达计算的过程。当学生说到利用关系式"被减数一差=减数"进行验算时,着重让他们说一说 - (先通分,将 化成 )。

  在学生说算法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归纳:异分母分数相减,也是先通分再相减。

  ( 2 )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再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12 页"做一做"的第2 题中右边两道小题。

  老师:"你会验算右边两道小题吗?请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请两名学生上台板演验算过程。集体反馈时,先请板演的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验算,然后请用"和一个加数"的方法进行验算的同学说一说,如何计算是 - 和 - 。引导学生把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减法中去。

  老师:通过计算 + 、 - 等算式,你能归纳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让学生自己归纳,然后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 3 )说明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老师指着学生验算的4 道题目,提问: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主要有哪些?它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吗?

  4 .完成教材第111 页例1 的第(2 )题。

  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板演,集体订正书写过程。

  5 .完成教材第112 页"做一做"的第1 题。

  学生独立完成,注意每道题中两个分母的特征,是特殊关系的直接找出最小公倍数。

  6 .完成教材第112页练*二十二的第1 一4 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四)思维训练

  1 .先计算下面各题,然后找出规律。

  + + = + + + = + + + + =

  应用上面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式题的得数。

  + + + + + + =

  2 .想一想,哪两个异分母分数相加的和是 ?

  + =

  (五)课堂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般情况下,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在通分时,为了计算简便,应选择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范文五份(扩展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优秀教学设计范文5份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优秀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新知转换成旧知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2、学生能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会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并养成验算的良好*惯。

  3、通过对生活垃圾情况的调查、分析,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探究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以及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一、创设情境,明确内容

  1、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通分

  13和2534和720512和38

  说一说你是怎样进行通分的?通分的目的是什么?

  2、先说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再口算。

  15+25=27+47=18+38=

  47-17=215-215=712-512=

  为什么上面这样的分数相加减,你能直接说出得数呢?

  3、出示23+19=揭示课题

  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导学探究,建立模型

  1、课件出示各种生活垃圾图片

  2、课件出示生活垃圾分类和危害的资料

  (一)导学探究,解决问题

  出示生活垃圾扇形统计图

  废金属等14

  纸张危险垃圾

  310320

  食品残渣310

  1、导学提示,明确方向

  (1)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提出用加减法进行计算的数学问题

  (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怎样计算?

  (3)试着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自主学*,解决问题

  下面就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进行操作,并共同完成导学问题。

  (二)展示交流,建立模型

  1、展示汇报,重点解释

  (1)各位小组代表汇报

  废金属和纸张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他们在生活垃圾**占几分之几?

  危险垃圾多还是食品残渣多?它们的差占生活垃圾总量的几分之几?

  (2)课件演示,解题过程

  2.归纳总结,建立模型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分子是分母的倍数的要化成整数。

  三、练*检测,巩固应用

  1、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1)13+12=25

  (2)815-13=815-515=315

  2、你能计算以下各题吗?(后面两题验算)

  23+19=35+37=512-18=

  3、解决问题

  春天到了,农民伯伯给果树浇水。第一天上午浇了所有果树的14,下午浇了38,第二天上午浇了310,一共浇了所有果树的几分之几?还有几分之几没浇?

  四、整理回顾,反思提升

  下面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内容,想一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优秀教学设计 2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新的计算问题中的价值,发展数学思考。

  3、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对数学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以旧引新:

  1、今天×××同学过生日,你准备怎么过?你想请哪些人来参加你的生日聚会?

  2、请你分蛋糕,你怎么分?

  3、这些分法都可行吗?如果都可行的话,怎样比较合理?

  4、我们怎样才能知道那种最合理?

  5、计算,算式怎么列?

  6、这些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7、我们前面学过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怎么计算?为什么?

  那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能不能直接相加减,怎么办?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这些算式都是连加的,比较麻烦,我们先来研究两个分数相加的,根据黑板上这些数,可以有哪些算式供我们研究。

  2、请你任选一个算式来进行研究。

  3、请你先将你选中的两个分数用阴影表示在老师发给你的两个圆纸片上,然后把它们合起来,通过剪一剪,画一画,折一折的方法,找到它们的和。现在以四人为一个小组,开始研究。

  4、生汇报结果。

  5、怎么知道的?把你的操作过程向大家介绍一下。

  6、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7、练*。

  8、这几道题怎样进行验算?请大家试一试。

  9、这几道题其实就是异分母分数的减法,他们做的时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要先通分?

  10、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注意的地方。

  (三)、练*应用:

  (四)、自学书本。

  (五)、提高练*:口算

  (六)、发展练*:找规律

  (七)、课堂小结。

  五、反思: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小学数学第十册的一个教学内容,教材上的教学材料是这样安排的:明桥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试验田,其中1/2种黄瓜,1/4种番茄。种黄瓜和番茄的面积一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1/2+1/4=。

  想:分母不同,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要把它们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然后再相加。

  一、教材的局限性:

  1、教学材料过于呆板,远离学生的生活,无法激发学生兴趣。

  2、没有为学生主动探究创设情景,学生无法进行主动探究。

  二、改为现在的教学方案,有以下几点想法:

  1、改变了学生的学*方式,变传统的接受学*为主动探究的学*。

  这节课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去上,大概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先复*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明确两个分数相加,一定要分数单位相同才行。然后告诉学生,异分母分数相加,分数单位不同,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安排一定量的练*。

  本节课的教学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情境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动手操作,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分数单位不同,无法相加,于是他们通过操作,把两个分数重新*均分,使他们的分数单位相同,再相加。上述过程,完全是学生自主探究的成果,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小组的学生都在进行合作,每一个学生都在主动的探究,“异分母分数相加要先通分”这一知识点完全是由学生自己发现的。而且,在整个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合作学*的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在整个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没有以知识权威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中,而是以学生学*的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

  2、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的道理。

  新课标中不仅使用了“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而且使用了“感受、体验”等刻画数学活动水*的过程性目标动词,可见新课标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过程既是一个探究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主动参与的一个特定的数学活动过程,作为一个活动过程,那就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比的性质,获得一些经验。

  3、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情境贯穿整堂课。

  好的课题导入能引起学生的知识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衡,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好奇和求知欲,能引人入胜,辉映全堂。新课导入的艺术之一在于能把生活中的问题作为例题,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学*数学知识的必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学*。课的一开始,引出学生很熟悉的过生日的话题,一下子激发起学生的学*兴趣,紧接着让学生说说分蛋糕的方案,并在猜想这些方案是否可行的基础上,引出今天要研究的问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最后,提出课外延伸题:今天我们学*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请你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再去思考一下,前面几种分蛋糕的方案,哪种是可行的,哪种是不可行的?既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也培养了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优秀教学设计 3

  教学内容:

  教材80页例1,练*十四1~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新的问题中的价值,发展数学思维。

  3、让学生在学*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数学学*过程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你会计算下面的题目吗?

  出示口算题:

  2/4+1/47/9-5/94/8+3/88/10-7/10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分数的加、减法。

  二、教学例1

  1、出示例1

  指名读题。

  提问:怎样列式?为什么?

  这道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计算有什么不同呢?

  揭示课题

  2、探索计算方法

  谈话:我们可以用一张长方形纸表示这块试验田,折一折、涂一涂,在这张长方形纸上分别表示出它的1/2、1/4

  学生操作,教师适当指导。

  交流:根据你的操作,说说1/2+1/4的得数是多少?

  你是怎样看出得数是3/4的?把涂色部分看成3/4时,原来的1/2被看作了几分之几?

  想一想,如果不看图,计算1/2+1/4时,先要做什么?

  提问: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过程,我们应用了什么知识?这个过程也叫什么?想一想,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为什么要先通分?

  完成书上的填空。

  3、把例1的问题改成:黄瓜的面积比番茄多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学生尝试解答

  评讲。

  重点提问:计算时,要先做什么?

  三、教学“试一试”

  1、指名读题。提问:除了计算之外,题目还有哪些要求?

  2、学生独立计算并验算。

  3、讲评。

  提问:5/6-1/3的得数是多少?作为得数,3/6和1/2哪个更简洁?

  指出: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提问:你是怎样计算1-4/9的?为什么要把1转化成9/9?

  你是怎么进行验算的?

  4、总结方法:

  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小组交流。

  总结: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计算后要自觉验算。

  四、完成“练一练”

  学生计算,并选择一题进行验算。

  交流。

  五、诊断练*

  下面的计算对吗?不对的,请帮助改正。

  2/5+1/4=3/9=1/3

  1/6-1/24=4/24-1/24=3/24

  3/5+3/10=6/10+3/10=9/10

  1/6+1/8=1/14

  六、巩固练*

  1、做练*十四1

  学生各自涂色,并写出得数。

  同桌互相检查。

  2、做练*十四3、4

  指名读题后,学生独立解答。

  其中第4题提醒学

  生根据要求的问题正确选择条件。

  集体交流。

  七、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八、作业

  练*十四2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体现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主要有以下的特点:

  把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善学生的学*方式。

  通过已学知识的迁移,为学生探究方法提供可能,课堂中有效渗透转化的思想。

  *题的练*既能突出本节课的重点,起到巩固深化的作用,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智慧。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优秀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新的计算问题中的价值,发展数学思考。

  3.让学生在学*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学*过程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长方形纸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

  计算下面各题,把得数约成最简分数。

  3/7+2/7=7/9-4/9=4/8+3/8=8/10-7/10=

  这是我们之前学过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的?(板书: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二、新授

  ⑴.出示例题

  1.学生列式。

  2.这题和我们刚才计算的题目有什么不同?

  3.揭示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⑵.探究方法

  1.你能试着自己解决吗?

  2.板演,交流,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3.验证:如果用一张长方形纸表示这块试验田,折一折,图一图,在这张长方形纸上表示出它的1/2和1/4。

  展示作品,根据你的操作,说一说原来的1/2看作几分之几?

  那么刚才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对1/2和1/4进行通分的目的是什么?

  4.小结:异分母分数的计算由于分数单位不同,要先通分,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再计算。

  ⑶.练*“试一试”。

  下面各题,得到的结果能约分要约分。

  5/6-1/3=1-4/9=

  1.学生独立计算

  ①讨论:计算5/6-1/3时,要先做什么?想一想,通分的目的是什么?

  ②得出:计算结果如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板书约分)

  ③讨论:你是怎样计算1-4/9的?

  ④得出: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先要根据减数的分母,把1转化成与减数同分母的假分数。

  2.验算下面各题。

  3.小结: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计算后要自觉进行验算。(板书验算)

  三、练*巩固

  1.完成“练*十四”第一题,学生涂色写得数并结合图形解释一下。

  2.“小诊所”把不简单的、错误的题目改正过来。

  ① 2/5+1/4=3/9=1/3

  ② 1/6—1/24=4/24—1/24=3/24

  ③ 1/6+1/8=1/14

  ④ 3/5+3/10=18/30+9/30=27/30

  3.完成“练*十四”第3和4题。

  让学生读题并列式计算

  指名说说思考和计算的过程

  四、全课小结:

  你能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经验和体会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吗?

  五、布置课作(分层)

  1.练*十四第2题(前四题)

  2.全对同学接着练*思考题,有错的同学接着完成“练一练”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优秀教学设计 5

  教学要求①运用迁移规律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初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②会运用“转化”的数学方法。

  教学重点把异分母的分数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进行计算。

  教学用具表示和的圆形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通分。

  和和和

  2、指名说一说两个分母不同的分数可以采用什么方法使它变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二、探索研究

  1、教学例1。

  教师出示例1:计算+。

  学生读题,出示教具,教师说明用和圆片表示,用的圆片表示。

  请学生观察、思考:

  ①这个分数加法题和过去学过的有什么不同?(分母不同)

  ②和的分数单位各是多少?

  ③分数单位不同,能不能直接相加?

  ④有没有办法把这道题转化成能直接相加的分数加法呢?

  启发学生说出可以把这两个分数先通分,就成同分母的分数,就可以直接相加了。

  请几名学生说说能分过程,教师演示板书如下:

  谁能说说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例2。

  出示例2:计算-

  学生读题。

  问:这是一道分数减法题,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能不能直接相减?该怎样计算?

  让学生独立计算,同时点一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评讲板演,请板演的学生说计算过程,最后集体订正,注意书写格式。

  谁能说说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不同分母的分数的加、减法,也就是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谁能总结一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帮助概括总结。

  学生齐读教材第134页上面方框里的计算法则。

  四、课堂实践

  做教材第134页例3上面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练*,教师巡视指导。

  提醒学生注意:①这两题计算后的结果都不是最简分数,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化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②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计算时要养成自觉验算的*惯。

  五、课堂作业

  练*二十九第1~4题。


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范文五份(扩展3)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数学教学反思 (菁华3篇)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数学教学反思1

  1、改变了学生的学*方式,变传统的接受学*为主动探究的学*。

  这节课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去上,大概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先复*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明确两个分数相加,一定要分数单位相同才行。然后告诉学生,异分母分数相加,分数单位不同,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安排一定量的练*。

  本节课的教学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情境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动手操作,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分数单位不同,无法相加,于是他们通过操作,把两个分数重新*均分,使他们的分数单位相同,再相加。上述过程,完全是学生自主探究的成果,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小组的学生都在进行合作,每一个学生都在主动的探究,异分母分数相加要先通分这一知识点完全是由学生自己发现的。而且,在整个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合作学*的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在整个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没有以知识权威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中,而是以学生学*的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

  2、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的道理:

  新课标中不仅使用了“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而且使用了“感受、体验”等刻画数学活动水*的过程性目标动词,可见新课标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过程既是一个探究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主动参与的一个特定的数学活动过程,作为一个活动过程,那就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比的性质,获得一些经验。

  3、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情境贯穿整堂课。

  好的课题导入能引起学生的知识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衡,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好奇和求知欲,能引人入胜,辉映全堂。新课导入的艺术之一在于能把生活中的问题作为例题,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学*数学知识的必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学*。课的一开始,引出学生很熟悉的过生日的话题,一下子激发起学生的学*兴趣,紧接着让学生说说分蛋糕的方案,并在猜想这些方案是否可行的基础上,引出今天要研究的问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然后,用圆纸片代替蛋糕,让学生主动探究,学生的学*热情一下子高涨,从实践的情况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最后,提出课外延伸题:今天我们学*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请你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再去思考一下,前面几种分蛋糕的方案,哪种是可行的,哪种是不可行的?既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也培养了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数学教学反思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节课在计算上几乎完全与前一知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相似,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已经不是在异分母分数的计算这一环节了,而是在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为此,我对本课的教材安排进行。。。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节课在计算上几乎完全与前一知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相似,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已经不是在异分母分数的计算这一环节了,而是在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为此,我对本课的教材安排进行了改变。首先,让学生复*分数单位和通分;然后,在出示一系列的分数后,让学生自由的选择分数组成加法算式并进行分类,从而引出课题。重点对1/2+1/3的算理进行讲解;最后,安排各种练*来巩固学生的技能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数学教学反思3

  研究表明,数学学*不是一种被动、简单的吸收的过程,而是以学*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过程。荷兰数学家弗顿登塔尔甚至说:“教育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再创造。”学*者应自主积极地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把凝聚在教材中的思维成果经过再创造转化为自己的思维成果,并在再创造的过程中获得蕴育在其中的数学活动体验,体验探索的艰辛和成功的乐趣。

  一、创造性地处理教学内容

  学生学*的过程是变教材的知识结构为学生认识结构的过程,是主动构建的过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告诉我们:教材的最大作用是为师生指明教与学的大方向,学生是教材的主人,教材是为学生服务的。因此,教师不应该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依据课标的新理念,在全面驾驭教材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和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重新开发和创造。

  一般传统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都是按照基础训练:①同分母分数相加减,②把两个分数通分;新课教学:出示例1,让学生用通分的方法进行计算,总结计算方法,用同样的方法教学例2,归纳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课堂训练;课堂小结。这样的组织教学,虽然也使学生学会了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但这样的教学只是形式上的,是浅薄苍白的,不具有生命活力。这节课中,教师将教材的内容进行了重组: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计算小明同学走哪条路线到学校比较省时,使学生认识到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然后让学生合作交流、主动探索。这样不是教师要学生学什么知识,而是学生积极地去寻求解题方法的结果,逐步科学、完善。实践证明,教师对教材做这样的处理,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吸引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中去,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二、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交流反思空间

  交流反思是学*数学的重要形式。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活动中,共同分享学*成果,提升活动的价值。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自由、宽松的探索、交流的空间。要解决一个问题,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本课中,学生运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自我反思等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最后得出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这些不同的方法在思维层次上在着明显的差别,但对学生本人来说,是最好的。课堂上教师的调控方法也是有效的,并没有做出“是与不是”、“对与不对”的简单、片面的评价,而是在学生激烈争论中相互评价,自我反思,孰优孰劣自然很快分晓。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乐于探索,敢于探索,在探索中实现求异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有机统一,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综观整个教学案例,正是教师创造性地重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交流、反思的空间,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真正把学生当做学*的主人,在信息传递中交互影响,在合作活动中交互启发,有效地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人人用同样的方法,人人获得同样的结果”的弊端,体现了现代“大众数学”的教学理念,从而在不断构建知识结构的同时,使学*过程与发展过程能得到充分的协调。


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范文五份(扩展4)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菁华5篇)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新知转换成旧知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2、学生能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会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并养成验算的良好*惯。

  3、通过对生活垃圾情况的调查、分析,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以及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一、创设情境,明确内容

  1、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通分

  13和2534和720512和38

  说一说你是怎样进行通分的?通分的目的是什么?

  2、先说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再口算。

  15+25=27+47=18+38=

  47-17=215-215=712-512=

  为什么上面这样的分数相加减,你能直接说出得数呢?

  3、出示23+19=揭示课题

  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导学探究,建立模型

  1、课件出示各种生活垃圾图片

  2、课件出示生活垃圾分类和危害的资料

  (一)导学探究,解决问题

  出示生活垃圾扇形统计图

  废金属等14

  纸张危险垃圾

  310320

  食品残渣310

  1、导学提示,明确方向

  (1)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提出用加减法进行计算的数学问题

  (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怎样计算?

  (3)试着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自主学*,解决问题

  下面就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进行操作,并共同完成导学问题。

  (二)展示交流,建立模型

  1.展示汇报,重点解释

  (1)各位小组代表汇报

  废金属和纸张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他们在生活垃圾*占几分之几?

  危险垃圾多还是食品残渣多?它们的差占生活垃圾总量的几分之几?

  (2)课件演示,解题过程

  2.归纳总结,建立模型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分子是分母的倍数的要化成整数。

  三、练*检测,巩固应用

  1、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1)13+12=25

  (2)815-13=815-515=315

  2、你能计算以下各题吗?(后面两题验算)

  23+19=35+37=512-18=

  3、解决问题

  春天到了,农民伯伯给果树浇水。第一天上午浇了所有果树的14,下午浇了38,第二天上午浇了310,一共浇了所有果树的几分之几?还有几分之几没浇?

  四、整理回顾,反思提升

  下面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内容,想一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31-13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初步渗透转化、建模等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能直接相加减?(分母相同,即分数单位相同)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呢?请你们拿出两张同样大的长方形纸分别折出1/2和1/4,再用两张同样大的正方形纸分别折出1/3和1/9,折好后涂色表示这几个分数。

  2.小组活动:学生交流各自的表示方法。

  3.教师设问:这里的1/2和1/4、1/3和1/9能直接相加吗?为什么?(分母不同,即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揭示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评析:课始开门见山,以设问的形式,从学生已有的旧知切入新知。通过折纸活动,将学生带入求知的情境中,既复*了旧知,又引发了新旧知识间的矛盾,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欲望。]

  二、合作学*。探究新知

  1.分组讨论1/2+1/4,并用实验说明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用前面折纸并涂色的长方形纸来验证计算方法,分组派代表汇报计算情况)

  2.同理分析:1/3+1/9=3/9+1/9=4/9。结合板书讨论:

  (1)从等式的左边到等式的右边,实际是做了什么?(通分)

  (2)谁来说说这种方法的道理?(可结合学具图理解)把1/2化成2/4,这样*均分的份数相同,也就是说分数单位相同。因此,2个1/4与1个1/4合起来就是3个1/4,即3/4;第二题是3个1/9与1个1/9合起来是4个1/9,即4/9。

  3.验算1/2+1/4=3/4。

  (1)交换加数位置。

  1/4+1/2=1/4+2/4=3/4

  (2)用减法验算。(你会算吗?有困难的小组帮忙)

  3/4-1/2=3/4-2/4=1/4

  3/4-1/4=2/4=1/2

  4.你现在知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怎样计算吗?

  完成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通分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评析:承用前面的折纸,引导学生直观地看出计算结果。通过相互述说算理和检验计算过程,使学生不仅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知道怎么算,而且懂得了为什么这样算的道理。]

  三、巩固练*。形成技能

  1.基础练*。

  1/3+1/4

  5/6+3/8

  11/12-5/6

  3/4-2/5

  1-1/6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板演各题的计算过程,注意对计算中的错误和不规范的书写进行纠正。并引导学生总结各类题型的计算方法及技巧)

  2.深化练*。

  出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式让学生进行计算,并让学困生说说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法则。(要求能说出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相加减)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3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琼海是座卫生城市,我们作为琼海的一员,我们要为此贡献自己的力量,那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保护环境,不随意丢垃圾等)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贴*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之中,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二、探索新知

  (一)学*异分母分数加法

  1、采集信息(指名回答)

  2、处理信息(提出问题)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纸张和食品残渣一共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需要进行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经历自己采集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正是课标所提倡的学生是课堂学*的主人。】

  3、探索方法,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教师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法,接着让学生小组讨论怎样变成学过的知识进行计算,学生尝试练*,并个别汇报,教师有选择的板书,鼓励算法的多样化。

  【设计意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主要形式,课堂中,让学生分组讨论,在交流中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尝试实践有助于揭示算理。】

  4、教师总结

  师:刚才的几位同学都说得非常精彩,无论是画图;还是把分数转化成小数;还是通分,都是想把单位统一后,然后相加。

  (教师动态演示通分的过程)

  5、自主选择,再次探究(方法择优)

  教师出示:+=+=+=

  师:你们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用通分

  师:为什么不用其他的方法计算呢?

  生:这样比较麻烦。

  师:看来我们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法,运用通分进行计算比较简便。

  (师小结计算的方法)

  (二)自主学*异分母分数减法

  师: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废金属和纸张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刚才我们提出了吗、那么多问题,你能计算出危险垃圾比食物残渣少多少吗?

  【设计意图: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自主探索异分母减法的计算方法,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相互评价纠错中掌握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教师引导总结

  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首先应该做什么?(通分)

  2、通分以后再怎样进行计算?

  三、应用拓展

  1、师:你能自己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问题来解决吗?

  2、完成“做一做”

  3、拓展提高题:

  a、算一算分子是1的分数加减法;

  b、直接写出得数(找规律并按规律写)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练*,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巩固了新知,强化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为枯燥的计算练*增添了趣味,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学会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在计算时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相同,只是要先通分,把它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然后再计算。】

  生2:总结特殊的规律。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力求真正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学生的内心感受。】

  板书设计: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例题过程

  作业设计:课堂作业本P44-45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31-13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初步渗透转化、建模等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能直接相加减?(分母相同,即分数单位相同)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呢?请你们拿出两张同样大的长方形纸分别折出1/2和1/4,再用两张同样大的正方形纸分别折出1/3和1/9,折好后涂色表示这几个分数。

  2.小组活动:学生交流各自的表示方法。

  3.教师设问:这里的1/2和1/4、1/3和1/9能直接相加吗?为什么?(分母不同,即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揭示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评析:课始开门见山,以设问的形式,从学生已有的旧知切入新知。通过折纸活动,将学生带入求知的情境中,既复*了旧知,又引发了新旧知识间的矛盾,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欲望。]

  二、合作学*。探究新知

  1.分组讨论1/2+1/4,并用实验说明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用前面折纸并涂色的长方形纸来验证计算方法,分组派代表汇报计算情况)

  2.同理分析:1/3+1/9=3/9+1/9=4/9。结合板书讨论:

  (1)从等式的左边到等式的右边,实际是做了什么?(通分)

  (2)谁来说说这种方法的道理?(可结合学具图理解)把1/2化成2/4,这样*均分的份数相同,也就是说分数单位相同。因此,2个1/4与1个1/4合起来就是3个1/4,即3/4;第二题是3个1/9与1个1/9合起来是4个1/9,即4/9。

  3.验算1/2+1/4=3/4。

  (1)交换加数位置。

  1/4+1/2=1/4+2/4=3/4

  (2)用减法验算。(你会算吗?有困难的小组帮忙)

  3/4-1/2=3/4-2/4=1/4

  3/4-1/4=2/4=1/2

  4.你现在知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怎样计算吗?

  完成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通分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评析:承用前面的折纸,引导学生直观地看出计算结果。通过相互述说算理和检验计算过程,使学生不仅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知道怎么算,而且懂得了为什么这样算的道理。]

  三、巩固练*。形成技能

  1.基础练*。

  1/3+1/4

  5/6+3/8

  11/12-5/6

  3/4-2/5

  1-1/6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板演各题的计算过程,注意对计算中的错误和不规范的书写进行纠正。并引导学生总结各类题型的计算方法及技巧)

  2.深化练*。

  出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式让学生进行计算,并让学困生说说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法则。(要求能说出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相加减)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使学生巩固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理解,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进一步增强数感。

  2.通过练*练*,使学生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学*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过程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乐趣和体验。

  重点

  难点重点:巩固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理解,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难点: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环节过程

  基本练*通过分子都为1且分母最大公因数只有1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对比练*,巩固对异分母分数加,减计方法的理解,并启发学生发现一些计算规律,从而进一步提高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能力。

  1.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指导完成练*十四第5题。

  (1)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作业,交流计算结果。

  (2)指导探索规律

  教师提问:这组题中的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1的两个数通分时的公分母有什么特征?每道题得数的分子与原来两个分数的分母又有什么关系?

  教师指出: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1,分子都是1的分数相加,得数的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分子是两个分子的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1,分子都是1的分数相减,得数的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分子是两个分子的差。

  (3)请学生举出几个类似的可以用这样的规律计算的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左边两组题的计算。

  学生进行观察,并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发现,再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学生明确规律后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右边两组题的结果。

  学生举例,互相交流。

  综合练*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通过第6,7题的练*提高学生估计及对计算结果的把握能力,进一步增强数感。

  通过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观察实物图进行估计,再利用估计的数据解决相关问题,培养学生收集信息,选择信息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堂总结帮助学生对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进行梳理。

  1.完成练*十四第6题。

  学生判断后教师组织汇报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帮助学生进行归纳:分数是否接*1/2,看分子是否接*分母的一半;分数是否接*0,看分子是否接*0;分数是否接*1看分子与分母是否很接*。

  2.完成第7题。

  教师组织汇报交流,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让学生通过计算来验证自己的估算是否正确。

  3.指导完成练*十四第8题。

  (1)理解题意,明确两个量杯中各有多少毫升水。

  (2)指导方法:400毫升和800毫升应该等于多少升呢?你是怎样想的?

  4.指导完成练*十四第9题。

  (1)理解题意。

  (2)指导方法:估计一下每种蔬菜摆放的面积大约各占货架的几分之几?你是怎样想的?

  (3)让学生独立完成(2)(3)题的计算,教师组织交流结果。

  通过练*,你有什么收获?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作业:完成补充*题第41页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2+1/3=(2+3)/(2x3)

  1/2-1/3=(3-2)/(2x3)

  接*0:1/10,2/25

  接*1/2:4/7,9/20,7/15

  接*1:8/9,11/13

  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判断,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在小组中先估计,然后汇报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并与估算结果比较估算是否正确。

  学生观察图片,先得出两个量杯中分别有2/5升,4/5升,再独立完成(1)(2)问题的解答。

  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指名上台指图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独立完成(2)(3)题的计算,并进行汇报。

  学生自由发言。在分数大小比较的练*中可以渗透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用运用估算的方法比较大小,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范文五份(扩展5)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菁华6篇)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1

  今天,我执教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心中感慨万千,我既为学生的精彩而感动,又感到有些压抑。细细分析整个教学过程,让我有了新的认识。下面就对本节课的成败进行一下自我反思。

  整体评价:

  一、灵活运用,适当引入情境。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一节计算课,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乏味,适当的引入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而且能给*淡的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因此,在新课开始之前我出示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两道算式,让学生计算,接着再出示两道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算式,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由此引入课题,这样学生不仅复*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为学*新课做了铺垫,又从问题情境中很顺畅、很自然地过渡到新知的学*中,激发了学生学*的求知欲望,大大地调动了学*的积极性,为学*新知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自学导航,重在引发思考。

  自学指导是学生自主学*的路线图,是帮助学生走路的“拐杖”,因此在设计时从“看图思考”、“尝试解答”、“探索发现”三个方面引领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于是在设计自学指导时我是分两步进行的,即先让学生解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再学*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每个问题的设计也是由浅入深,由扶到放。先让学生弄清为什么要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及怎样转化的,学生弄明白了这两个问题的同时也就基本理解异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在此基础上,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因此,在自学指导中指出了自学的重点是图文结合、重在思考,这样的自学才是有效的。

  三、后教互动,内化提升新知。

  如果把“先学”中的检测看作是发现问题的关键,那么“后教”则是概括、提炼形成思想方法的重要一环。“怎样转化”、“为何转化”是本课在后教环节要让学生弄清的两个方面。

  在学生尝试计算完检测题后,及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计算过程中的相同点,引出“化异为同”“以旧解新”,即“转化”的思想方法,让学生从实例中走出来,解决了“怎样转化”的问题。此后通过教师的设问“不转化行不行,能否将分母直接相加减?”让学生关注计算过程中表象的实质是“分数单位不同”,让学生明晰其中的道理,解决了“为何转化”的问题。

  在计算检测的同时,注重从练中感悟,练中发现,把学生的问题和零碎的收获,及时进行归纳,边练边提炼,使学生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存在的问题:

  1、设计的练*题没有完成,没有达到训练的效果。

  由于后教中注重了堂清,耽误了很多时间,造成设计的练*题没有完成。在后面课堂练*时显得有些急躁,没有让学生说计算过程,只注重了计算结果。

  2、对学生不够相信,不能够对学生完全放手,引导过多。

  这地方主要体现在后教环节学生汇报时,我显得有些急躁,怕学生说不好,说的不清楚,总想帮学生说,对学生不能完全放手。

  3、课堂应变调控能力还需提高

  学生自学时我发现部分学生没有按自学指导去自学,这时我没有及时进行调控,只是对个别学生进行了个别指导,如果这时叫停对学生重新指导的话,学生的自学效果会比现在好,后教的时间也会缩短。

  4、课堂上只关注了少数学困生,而忽略了部分中等生。

  教学重建:

  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要合理整合时间,尤其在后教环节中把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整理,抓住学生错误资源进行“兵教兵”,让学生在交流、互帮中学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完成了本课的学*目标。这样也会使课堂时间分配的更合理,课堂练*会达到训练效果,学生的学*效果肯定会比这节课要好。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2

  今天,我执教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心中感慨万千,我既为学生的精彩而感动,又感到有些压抑。细细分析整个教学过程,让我有了新的认识。下面就对本节课的成败进行一下自我反思。

  整体评价:

  一、灵活运用,适当引入情境。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一节计算课,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乏味,适当的引入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而且能给*淡的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因此,在新课开始之前我出示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两道算式,让学生计算,接着再出示两道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算式,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由此引入课题,这样学生不仅复*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为学*新课做了铺垫,又从问题情境中很顺畅、很自然地过渡到新知的学*中,激发了学生学*的求知欲望,大大地调动了学*的积极性,为学*新知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自学导航,重在引发思考。

  自学指导是学生自主学*的路线图,是帮助学生走路的“拐杖”,因此在设计时从“看图思考”、“尝试解答”、“探索发现”三个方面引领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于是在设计自学指导时我是分两步进行的,即先让学生解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再学*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每个问题的设计也是由浅入深,由扶到放。先让学生弄清为什么要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及怎样转化的,学生弄明白了这两个问题的同时也就基本理解异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在此基础上,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因此,在自学指导中指出了自学的重点是图文结合、重在思考,这样的自学才是有效的。

  三、后教互动,内化提升新知。

  如果把“先学”中的检测看作是发现问题的关键,那么“后教”则是概括、提炼形成思想方法的重要一环。“怎样转化”、“为何转化”是本课在后教环节要让学生弄清的两个方面。

  在学生尝试计算完检测题后,及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计算过程中的相同点,引出“化异为同”“以旧解新”,即“转化”的思想方法,让学生从实例中走出来,解决了“怎样转化”的问题。此后通过教师的设问“不转化行不行,能否将分母直接相加减?”让学生关注计算过程中表象的实质是“分数单位不同”,让学生明晰其中的道理,解决了“为何转化”的问题。

  在计算检测的同时,注重从练中感悟,练中发现,把学生的问题和零碎的收获,及时进行归纳,边练边提炼,使学生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存在的问题:

  1、设计的练*题没有完成,没有达到训练的效果。

  由于后教中注重了堂清,耽误了很多时间,造成设计的练*题没有完成。在后面课堂练*时显得有些急躁,没有让学生说计算过程,只注重了计算结果。

  2、对学生不够相信,不能够对学生完全放手,引导过多。

  这地方主要体现在后教环节学生汇报时,我显得有些急躁,怕学生说不好,说的不清楚,总想帮学生说,对学生不能完全放手。

  3、课堂应变调控能力还需提高。

  学生自学时我发现部分学生没有按自学指导去自学,这时我没有及时进行调控,只是对个别学生进行了个别指导,如果这时叫停对学生重新指导的话,学生的自学效果会比现在好,后教的时间也会缩短。

  4、课堂上只关注了少数学困生,而忽略了部分中等生。

  教学重建:

  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要合理整合时间,尤其在后教环节中把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整理,抓住学生错误资源进行“兵教兵”,让学生在交流、互帮中学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完成了本课的学*目标。这样也会使课堂时间分配的更合理,课堂练*会达到训练效果,学生的学*效果肯定会比这节课要好。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3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认识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能初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用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备课时,我认真研读了教材,还通过网络、杂志寻找到了一些案例。总觉得有诸多相似的地方,但更多是不赞同和疑惑。我个人认为,的确要以学生为本,我们课的教学设计就要高效,短短的40分钟的课堂教学,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刀刃上。经过不断反思和考量。我大胆进行教学设计。下面几点是我自认为处理比较成功的地方:

  一、处理好了内容与情境。

  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我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出示例1的改编题。后面在练*时,就充分利用书本的练*十四的第3题与第4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巩固异分母分数的计算与体验数学价值。

  二、处理好处法与算理的关系。

  掌握算法和探究算理是计算教学的两大任务,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操作程序,11算理是算法赖以成立的数学原理。我是先引导学生理解“种黄瓜”和“种番24茄”,从而一复*了分数的意义,强化了单位“1”的辨别。接着我让每个学生用纸折一折,涂一涂,看一看,想一想,小组内议一议。使学生通过图形结合,认识了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异分母分数的加法计算只有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才进行计算。

  三、处理好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的关系。

  充分利用教材练*十四的第3和第4题,让学生利用今天所学知识予以解决。所以计算教学过程中就应当帮助学生掌握列式的思考方法,而不是单纯地教计算方法。

  当然,现在回想,也有些改进的地方:

  一、由于担心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全班再一次结合图来理解异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只是指名学生上投影仪来演示,再交流算理。担心个别学生不去听讲学生的意见。

  二、练*题要更加有趣味性。这也许有难度,主要我的所教班级,基础不好,因此只能完成基本题目了。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4

  1、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的道理。

  数的运算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把单位统一。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以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法则为基础的,作为本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异分母的分数计算法则,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即为什么要先通分。在引导学生掌握算法和理解算理时,运用了“问题情景——探究方法——沟通比较——建立模型”的结构模型。即:首先是让学生通过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扇形统计图设计问题,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第二步通过探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明确通分的算理。第三步通过二次自主探究、一次尝试练*的体验,逐步建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的模型。

  2、关注学生的基本事实,着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

  在新知的解决过程中,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加深对异分母分数加关法计算法则的理解。以实现学*就是对话的基本理念。在巩固练*的过程中,设计不同层次的练*,实现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本节课的教学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情境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学生之间的知识进行互补,学生发现分数单位不同无法相加减,只有先通分划成同分母分数,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上述过程中,完全是学生自主探索的成果,而且在整个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合作学*的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

  3、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每一个人从说的过程中来掌握知识。

  整节课中,分三个点让学生来说,首先为什么异分母分数加减要先通分。这是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探讨;接着在做了异分母分数加法后,让学生比较说说异分母分数和同分母分数之间有什么区别。最后,让学生说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并总结出计算法则以及注意点。通过这三次说的过程,学生基本上对异分母分数计算方法和为什么要通分有了一定认识和理解。这样使学生建立了一定的理性认识。并且表达能力也有了很好的发展。

  以下几点是我总结出的应该在以后教学中改进的地方:

  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方面:就拿本节课说,我设计本节课是围绕教学重难点来展开的,在复*引入部分,以通分和找分数单位来引入,事实上应该以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来引入,因为这样有几个好处,做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不仅可以复*通分和分数单位这两个必要知识的铺垫,还可以让学生可以主动的去研究把异分母加减法怎样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另外,在图形结合教学时,也可以让学生知道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不过,在这个从图中找计算方法步骤中,教学方法把握的不都到位。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5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学*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学*。这部分内容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相比,所不同的是计算过程中增加了通分这一环节。因此这节课把转化的思想定为关键,旨在把新知导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在学*异分母分数加法时,我引导学生思考:+能像复*题那样直接进行计算吗?为什么不能?那你能想办法用学过的知识计算出+的和吗?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得出用通分的方法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然后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回顾在异分母分数加法计算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我们是怎样解决的?

  强化转化的思想在异分母分数加法计算的重要性。同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要转化,我出示了课件,将、转化为、的过程,这样更直观、明了。使学生既明确了转化的思想,理解了算理,又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形成了运算技能。而在计算异分母分数减法教学时则放手让学生自主练*。

  整节课下来,感觉到有几点值得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

  一、教师要灵活应用教材。例题+教师通过课件演示转化,尽管形象、直观,但总感觉学生是在教师的牵动下理解的,自主性不强。由于例题中的数据比较大,学生在理解转化思想时用画图或折纸的方法操作困难比较大。如果把例题中的数据改成+这样比较小的分数时,教师无需作课件,学生就能用画图或折纸的方法理解,这样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动手能力充分得到发挥,岂不更好?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备课不仅要从自己方面着想,更要换位思考,备自己少一点,备学生多一些,给足学生更大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这个小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

  二、计算教学比较枯燥,练*中要尽量在增加趣味性、竞争性上下功夫,这样学生才乐学、愿学,这方面还得努力,加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6

  教者在备课时,充分意识到 “吃透两头”,才能让在课堂上得心应手,收放自如。根据分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节课在计算上几乎完全与前一知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相似,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已经不是在异分母分数的计算这一环节了,而是在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

  (一)联系学生,重组教材内容,改变呈现形式:

  “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灵活处理教材。”是我们教师努力的方向,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教者重组教材内容、改变它的呈现形式,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如:由学生说出一些分数后,让学生自己选题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练*,在练*中即可以复*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碰到问题时,在合作交流、互相讨论、相互提问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新知的探索,这有利于知识的正迁移,更有利于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自主性。

  (二)素材来源于学生,体现一个“亲”字:

  学*材料提供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由教材提供,也可以有教师提供,还可以由学生来提供。但就学生个体而言,自己提供的材料尤其是自己的创造的材料总是最亲切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初步分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学生学*的材料都来源于学生自己,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感知,唤起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回忆,在回忆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提高,激发起再创造的欲望。第一是导入阶段: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一些你认为印象比较深刻的分数,为后面的学*提供可操作的材料。第二是展开阶段:分二个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是由学生自己自由选择刚才列举出来的分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练*,通过教师选取典型的练*进行反馈,来复*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第二个层次也是在自由练*的基础上,通过反馈来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以及计算方法;三是巩固练*阶段:采用互相出题,同桌互批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总之,在本节课中,本着所用到的学*材料完全“来源于学生,取自于学生,用之于学生”这一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动机和探索的欲望,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三)充分开放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的欲望:

  开放性的教学对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切实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正真成曾学*的主人并获得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节课教师首先力争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等、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试图开放师生关系。以开放性的内容作引导,开启学生的思维。如:本节课采用学生自己说出一些分数,然后在这些分数上找自己会做的分数加、减法,在互相交流、争论、合作的基础上探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突破为什么要先通分再计算的算理;在知识的巩固上采用学生之间互相出题,互相批改等形式。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开放、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参与的机会,以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交流和发展,努力营造个性化的学*方式,很好地体现了课堂的开放性。


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范文五份(扩展6)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菁华5篇)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1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二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二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我自认为本课比较简单,就是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的法则进行计算,可这两天布置作业时,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却大不如以前,大部分的学生都有错题,改得我的头都快晕了。问题的原因在哪,我十分疑惑。

  还记得第一次月考后,我班的试卷批完后,我仔细分析了他们的考试情况,20分的计算题,全班25人中21人丢分,我十分生气,认为他们做题不认真,于是我从那天起,每天留6道计算题,目的是提高他们做题的准确率,端正他们做题的态度。一段时间下来,他们做题的准确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我认为初见成效。可学期刚刚过半,问题又出现了,他们做题还是不认真,我又陷入深深的思索中。

  我自认为我的课上学生的兴趣已经被激发了出来,可是到了课外没有很好的监督,尤其是家庭作业缺少了家长的有效配合检查,学生家庭作业质量是和不做的效果差不多,这样的教学效果能出来吗?

  这两天我开始了对学生实施做错题目进行惩罚的措施,在这样的惩罚措施之下作业的正确率还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我也看出了学生的那不愿的情绪。这使我的.内心始终感到不自在,但我还没有找到更加两全其美的有效方法,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摸索,让学生们能够考出一个非常好的成绩。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2

  1、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的道理。

  数的运算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把单位统一。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以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法则为基础的,作为本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异分母的分数计算法则,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即为什么要先通分。在引导学生掌握算法和理解算理时,运用了“问题情景——探究方法——沟通比较——建立模型”的结构模型。即:首先是让学生通过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扇形统计图设计问题,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第二步通过探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明确通分的算理。第三步通过二次自主探究、一次尝试练*的体验,逐步建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的模型。

  2、关注学生的基本事实,着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

  在新知的解决过程中,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加深对异分母分数加关法计算法则的理解。以实现学*就是对话的基本理念。在巩固练*的过程中,设计不同层次的练*,实现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本节课的教学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情境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学生之间的知识进行互补,学生发现分数单位不同无法相加减,只有先通分划成同分母分数,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上述过程中,完全是学生自主探索的成果,而且在整个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合作学*的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

  3、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每一个人从说的过程中来掌握知识。

  整节课中,分三个点让学生来说,首先为什么异分母分数加减要先通分。这是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探讨;接着在做了异分母分数加法后,让学生比较说说异分母分数和同分母分数之间有什么区别。最后,让学生说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并总结出计算法则以及注意点。通过这三次说的过程,学生基本上对异分母分数计算方法和为什么要通分有了一定认识和理解。这样使学生建立了一定的理性认识。并且表达能力也有了很好的发展。

  以下几点是我总结出的应该在以后教学中改进的地方:

  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方面:就拿本节课说,我设计本节课是围绕教学重难点来展开的,在复*引入部分,以通分和找分数单位来引入,事实上应该以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来引入,因为这样有几个好处,做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不仅可以复*通分和分数单位这两个必要知识的铺垫,还可以让学生可以主动的去研究把异分母加减法怎样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另外,在图形结合教学时,也可以让学生知道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不过,在这个从图中找计算方法步骤中,教学方法把握的不都到位。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3

  教者在备课时,充分意识到“吃透两头”,才能让在课堂上得心应手,收放自如。根据分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节课在计算上几乎完全与前一知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相似,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已经不是在异分母分数的计算这一环节了,而是在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

  (一)联系学生,重组教材内容,改变呈现形式:

  “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灵活处理教材。”是我们教师努力的方向,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教者重组教材内容、改变它的呈现形式,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如:由学生说出一些分数后,让学生自己选题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练*,在练*中即可以复*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碰到问题时,在合作交流、互相讨论、相互提问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新知的探索,这有利于知识的正迁移,更有利于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自主性。

  (二)素材来源于学生,体现一个“亲”字:

  学*材料提供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由教材提供,也可以有教师提供,还可以由学生来提供。但就学生个体而言,自己提供的材料尤其是自己的创造的材料总是最亲切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初步分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学生学*的材料都来源于学生自己,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感知,唤起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回忆,在回忆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提高,激发起再创造的欲望。第一是导入阶段: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一些你认为印象比较深刻的分数,为后面的学*提供可操作的材料。第二是展开阶段:分二个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是由学生自己自由选择刚才列举出来的分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练*,通过教师选取典型的练*进行反馈,来复*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第二个层次也是在自由练*的基础上,通过反馈来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以及计算方法;三是巩固练*阶段:采用互相出题,同桌互批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总之,在本节课中,本着所用到的学*材料完全“来源于学生,取自于学生,用之于学生”这一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动机和探索的欲望,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三)充分开放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的欲望:

  开放性的教学对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切实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正真成曾学*的主人并获得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节课教师首先力争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等、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试图开放师生关系。以开放性的内容作引导,开启学生的思维。如:本节课采用学生自己说出一些分数,然后在这些分数上找自己会做的分数加、减法,在互相交流、争论、合作的基础上探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突破为什么要先通分再计算的算理;在知识的巩固上采用学生之间互相出题,互相批改等形式。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开放、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参与的机会,以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交流和发展,努力营造个性化的学*方式,很好地体现了课堂的开放性。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4

  今天,我执教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心中感慨万千,我既为学生的精彩而感动,又感到有些压抑。细细分析整个教学过程,让我有了新的认识。下面就对本节课的成败进行一下自我反思。

  整体评价:

  一、灵活运用,适当引入情境。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一节计算课,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乏味,适当的引入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而且能给*淡的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因此,在新课开始之前我出示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两道算式,让学生计算,接着再出示两道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算式,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由此引入课题,这样学生不仅复*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为学*新课做了铺垫,又从问题情境中很顺畅、很自然地过渡到新知的学*中,激发了学生学*的求知欲望,大大地调动了学*的积极性,为学*新知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自学导航,重在引发思考。

  自学指导是学生自主学*的'路线图,是帮助学生走路的“拐杖”,因此在设计时从“看图思考”、“尝试解答”、“探索发现”三个方面引领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于是在设计自学指导时我是分两步进行的,即先让学生解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再学*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每个问题的设计也是由浅入深,由扶到放。先让学生弄清为什么要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及怎样转化的,学生弄明白了这两个问题的同时也就基本理解异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在此基础上,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因此,在自学指导中指出了自学的重点是图文结合、重在思考,这样的自学才是有效的。

  三、后教互动,内化提升新知。

  如果把“先学”中的检测看作是发现问题的关键,那么“后教”则是概括、提炼形成思想方法的重要一环。“怎样转化”、“为何转化”是本课在后教环节要让学生弄清的两个方面。

  在学生尝试计算完检测题后,及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计算过程中的相同点,引出“化异为同”“以旧解新”,即“转化”的思想方法,让学生从实例中走出来,解决了“怎样转化”的问题。此后通过教师的设问“不转化行不行,能否将分母直接相加减?”让学生关注计算过程中表象的实质是“分数单位不同”,让学生明晰其中的道理,解决了“为何转化”的问题。

  在计算检测的同时,注重从练中感悟,练中发现,把学生的问题和零碎的收获,及时进行归纳,边练边提炼,使学生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存在的问题:

  1、设计的练*题没有完成,没有达到训练的效果。

  由于后教中注重了堂清,耽误了很多时间,造成设计的练*题没有完成。在后面课堂练*时显得有些急躁,没有让学生说计算过程,只注重了计算结果。

  2、对学生不够相信,不能够对学生完全放手,引导过多。

  这地方主要体现在后教环节学生汇报时,我显得有些急躁,怕学生说不好,说的不清楚,总想帮学生说,对学生不能完全放手。

  3、课堂应变调控能力还需提高

  学生自学时我发现部分学生没有按自学指导去自学,这时我没有及时进行调控,只是对个别学生进行了个别指导,如果这时叫停对学生重新指导的话,学生的自学效果会比现在好,后教的时间也会缩短。

  4、课堂上只关注了少数学困生,而忽略了部分中等生。

  教学重建:

  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要合理整合时间,尤其在后教环节中把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整理,抓住学生错误资源进行“兵教兵”,让学生在交流、互帮中学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完成了本课的学*目标。这样也会使课堂时间分配的更合理,课堂练*会达到训练效果,学生的学*效果肯定会比这节课要好。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5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认识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首先,让学生复*分数的意义,在出示一系列的分数后,让学生自由的选择分数组成加法算式并进行分类,然后通过一组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来引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唤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的已有经验,并让学生体会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也就是同分母分数才能相加,接着,再让学生根据另一组分数加法的特点,实现自然过渡,揭示课题。在教学3/10+1/4时,重点突出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数学学*过程中体会转化思想。

  首先,让学生思考,能像复*题那样直接计算吗?为什么不能?强调分母不同,分数单位就不同,不能直接合并,既然不能你有什么办法找到3/10+1/4的答案呢?提出:可以运用学过的有关分数的知识去解决,教师进行巡视,指导,观察学生的探究,参与学生的探究,我请了3位学生进行了交流,交流中让学生充分描述自己的探索过程,并面向全班,再交流计算的方法,并着重让学生说明为什么要先通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异分母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计算,只有通过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后才可以直接计算。在这些基础上让学生明确思路:即先通分再计算。对于提出异分母分数的减法,则放手让学生独自解决。

  通过解决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你认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可以怎样算呢?”经历了充分的探索和思考后,学生很快总结出: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教师顺势板书:通分→转化,并说明:最后要把结果化为最简分数。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有几点不足:

  1、在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方面还做得不太够,仍然停留在教师让学生做什么,学生就做什么的层面上。

  2、在某些教学环节的设计,考虑得不够细,每个环节的衔接也不够流畅。如:在复*了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后,可让学生猜一猜异分母分数加法可以怎样计算,这样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使原本枯燥的计算变得生动。

  3、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过程中,由于学完通分这个知识已有一段时间了,有部分学生已经遗忘了,不知怎样进行通分,另外在通分时,老师应强调用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这样计算时会比较简便。

  总之,如果我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原有认知水*,抓住这一教学契机,有准备地计划和选择一些适合学生认知水*的学*材料,设置恰当的教学情景,直接抛出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归纳、自己体验,那肯定比教师一步一步引导发现更有价值,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