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实用五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立志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说明“只在意志坚,鸡毛能上天的道理。”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继续练*分析字形字义。

  2、朗读课文,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读好对话,弄清引用语是谁说的。

  2、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一些容易写错,比如“试”容易多写一撇,“鼓”的左上角是“士”不是“土”。

  对小蚂蚁能不能爬到天上去的问题,应鼓励学生从“努力”这个角度来思考。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蚂蚁吗?有哪些了解?今天,老师和同学们认识一只“上天的蚂蚁”(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词: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字词,想办法解决。

  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情况。

  3、多种形式读字、组词。

  4、指导书写:“试、鼓励”

  三、再读课文:

  1、思考:蚂蚁能否上天?

  2、哪些话是蚂蚁、白胡子爷爷、巨人说的?分别用“—”“﹏”“=”表示出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字词,会写8个生字。

  2、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好对话。

  教学过程:

  一、复*:

  1、出示卡片读词。

  2、回顾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课文,理解感悟:

  1、思考:小蚂蚁能爬上天吗?白胡了爷爷为什么说:“你能行吗?”

  2、小组交流,汇报。分角色朗读。

  3、你看到一只怎样的蚂蚁?

  4、介绍“愚公移山”故事。

  三、读了全文,你喜欢小蚂蚁吗?为什么?

  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根据《上天的蚂蚁》这篇课文展开合理的想像,续编故事。

  2、能把故事写下来,语句通顺。

  能力目标:有丰富的想象力,学会自主、合作的学*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喜欢写话,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自信心。

  教学准备:

  课件贴贴纸(小蚂蚁、金话筒、铅笔)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一听:(4分钟)

  谈话:同学们,刚才大家听到的曲子是《乘着歌声的翅膀》,这节课,就让我们伴随着这首优美的曲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自己动口动手编故事,好不好?

  这节课,我们还将设立两个奖项:金话筒奖和小作家奖,大家想不想争取?

  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

  同学们,谁来了?(丁丁和冬冬)

  丁丁和冬冬邀请我们一起听老师讲故事。你们想不想听呢?

  课件演示。板书开始爬树

  二、猜一猜:2分钟

  小蚂蚁开始爬树了,它最终能不能爬上天呢?请同学们来猜一猜。

  三、说一说:10分钟

  同学们都说得很有道理,小蚂蚁也许成功,也许失败,但是,不管结果怎样,小蚂蚁都想去试试,而且它还很有信心呢!小蚂蚁要继续出发了,你们想不想和他一起去呢?板书结果(成功、失败)

  把贴贴纸贴在额头上。互相看看。你们都变成什么了?

  现在,你们都是想上天的……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个磨难,你们在爬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所以大家要做好思想准备,大胆地想象一下,你们都会遇到什么困难,遇到困难时你会怎样想、说什么、怎样做。

  板书遇到困难想说做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1、你会碰到什么样的天气?

  2、爬着爬着,你会有觉得怎样?

  3、在爬树的过程中,你会遇到谁?你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

  根据问题展开想象。请几只小蚂蚁说一说。

  表达要清楚,说完整话,声音响亮,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

  教师相机指导,鼓励合理的奇思妙想。

  四、编一编:13+10分钟

  同学们,你们当了一回上天的小蚂蚁,进行了大胆的想象,你们的想象就像一颗颗珍珠,珍珠用线串起来就是一条美丽的项链,如果你们把刚才的想象按黑板上的这条线串起来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课件演示丁丁冬冬编的故事。

  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象丁丁冬冬一样,编一个蚂蚁上天的故事呢?现在,请发扬小蚂蚁擅于合作的精神,小组合作编故事。各小组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喜欢说的先说,说完再写:喜欢写的先写,先完后在小组内交流修改。呆会儿说得精彩的同学就能获得金话筒奖。写得好的同学就能获得小作家奖。

  1、请几个同学来讲讲蚂蚁上天的故事,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如果发言的同学说得好,请把掌声送给它。如果你有什么想法的话,可以等发言的同学说完,你再来点评。

  教师相机指导。

  2、作品展示、同学点评。

  五、结束语:(1分钟)

  同学们,……

  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 3

  这篇文章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立志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说明“只在意志坚,鸡毛能上天的道理。”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继续练*分析字形字义。

  2、朗读课文,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读好对话,弄清引用语是谁说的。

  2、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一些容易写错,比如“试”容易多写一撇,“鼓”的左上角是“士”不是“土”。

  对小蚂蚁能不能爬到天上去的问题,应鼓励学生从“努力”这个角度来思考。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蚂蚁吗?有哪些了解?今天,老师和同学们认识一只“上天的蚂蚁”(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词: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字词,想办法解决。

  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情况。

  3、多种形式读字、组词。

  4、指导书写:“试、鼓励”

  三、再读课文:

  1、思考:蚂蚁能否上天?

  2、哪些话是蚂蚁、白胡子爷爷、巨人说的?分别用“—”“﹏”“=”表示出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字词,会写8个生字。

  2、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好对话。

  教学过程:

  一、复*:

  1、出示卡片读词。

  2、回顾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课文,理解感悟:

  1、思考:小蚂蚁能爬上天吗?白胡了爷爷为什么说:“你能行吗?”

  2、小组交流,汇报。分角色朗读。

  3、你看到一只怎样的蚂蚁?

  4、介绍“愚公移山”故事。

  三、读了全文,你喜欢小蚂蚁吗?为什么?

  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 4

  一、教材简析

  《上天的蚂蚁》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努力”,意在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挫折、烦恼,自信地迎接生活的挑战。这篇课文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立志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一往无前的精神。

  我计划用两个课时来完成。下面着重谈谈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要求和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地精神。认识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是重点;让学生认识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是难点。

  四、教学方法

  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我紧扣新课标,围绕教学目标,本着“以学生为主动,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以读为本,以读促学,以白胡子老爷爷与巨人,白胡子老爷爷与蚂蚁的对话为线索,让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明理。

  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地画面,为贴*学生实际,我准备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戴上头饰进行表演的直观教学法,激发学生学*兴趣。我还将运用谈话法、对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学法指导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

  教学课本时,我指导学生学会抓住人物的语言,选用“读一读、悟一悟、说一说、演一演”等方式,体会人物的特点与精神。教给学生默读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会默读。在阅读*惯方面,我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惯。力争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

  六、教学环节设计

  1、复*词语导入新课

  识字、写字仍然是二年级学*的重点。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复*课文中的词语:“蚂蚁云霄果然常常鼓励终于身材魁伟抬头仰望身强力壮连连告退充满自信俯下身子”。这些词与文意密切相关,能展现文章的脉络,孩子们通过开火车或者自由朗读等形式的复*,既巩固了所学生字,又为接下来的朗读课文、学*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谓是一举两得。

  2、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朗读是训练语感的主要形式。因此精读课文这一环节中,我准备以读代讲,以读促思,采用多种形式的读:默读、指名读、引读、分角色朗读等,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1)抓住“树高”,体会上天之难。

  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通过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读一读,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到大树的高,在为学生下**好铺垫的同时,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朗读能力。

  “找一找”指的是让孩子们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大树高的语句。“看一看、说一说”指的是引导孩子们认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从大树本身,大树旁边的白云,大树下的老爷爷等体会大树的高。“读一读”指的是观察完插图后指导孩子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大树高的句子。

  (2)朗读、感悟、体会巨人的懦弱。

  学*课文2——7自然段,我主要用这两个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

  ⑴文中的巨人想上天吗?找出有关的句子并读一读。

  ⑵面对通天树,巨人行动了吗?为什么?

  学生在轻声朗读的过程中会找出相关的语句。老师先让学生谈一谈对巨人的话得理解,然后抓住“连连告退”一词做文章,可以运用表演法理解这个词的意思:老师扮演老爷爷,一位同学扮演巨人。孩子们通过表演不仅会形象直观地理解“连连告退”的意思,而且会体会到巨人在困难面前的退缩和懦弱。

  这一部分的朗读指导可以穿插在理解、感悟中进行,读中有悟,悟中有读。

  (3)朗读、感悟,体会蚂蚁的努力。

  这是一篇结构完整的童话,篇幅相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长,如果按照一段一段地讲解,*均用力,一课时就很难完成。根据教学目标,我深入地钻研了教材,决定对这篇比较长的童话故事做个取舍,把重点内容确定为8———13段,通过品读小蚂蚁和白胡子爷爷的对话,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地精神。

  对于这个重点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

  <1>边读边画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蚂蚁说的话:“我能爬到天上去!”“我能行!”“只要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这里主要抓住三个感叹号和“能、一步一步、不停地、一定能”几个词语,采用指名读、自由体会读、齐读等方式,让学生用充满自信的语气,反复地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到小蚂蚁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3>分角色朗读

  让学生想象:小蚂蚁嫩能爬到天上去吗?为什么?

  <5>补充词语加强积累

  体会到了小蚂蚁的精神,让学生思考:小蚂蚁的这种精神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出示:“愚公移山铁杵磨成针水滴石穿坚持不懈功到自然成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让学生读一读这些词语、句子,并试着用上一个给小蚂蚁加加油。这样设计,我是出于以上考虑:

  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中十分强调与语言的积累。这课堂,我力求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在相互讨论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朗读和默读,培养语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积累语言。在这里,我又意地补充一些表现“努力”的词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更加深了对本文的理解。

  3、角色表演加深理解

  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力差,其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学完课文后,我让孩子们戴上小蚂蚁、巨人、白胡子爷爷的头饰进行表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兴趣,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寓教于乐。

  4、讨论明理升华主题

  在学生充分地朗读的基础上,我让他们讨论:

  (1)同样是爬通天树,你觉得蚂蚁和巨人比,谁上天更容易,为什么?

  (2)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呢?学生在联系文本讨论的过程中,在把巨人和小蚂蚁进行对比的过程中,思想会更加清晰,也会更加体会到小蚂蚁敢于立大志,一往无前的精神。

  5、提笔练字抄写词语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教研室很早就提出:一节课中提笔写字的时间不少于5分钟。因此,我安排学生在古筝曲《高山流水》古朴、典雅的乐声中摘抄本课的优美词语。既起到了进一步巩固本课生字新词的作用,又积累了词语。

  七、板书设计

  上天的蚂蚁

  巨人(身强力壮)——摇摇头、不可能、爬不上去———跑掉

  蚂蚁(很小很小)——我能爬上去、我能行、一定能———上天

  (充满自信坚持不懈)——成功

  以上板书设计便于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紧紧抓住巨人和蚂蚁的不同进行对比,更加突出了蚂蚁充满自信、坚持不懈的精神,也让学生明白了只有充满自信、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八、布置作业

  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张庆老师曾说过: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要做到“简单”二字。我一直崇尚“简简单单教语文”,努力创造简约而精彩的课堂。力图使自己的教学目标更简明,内容更简约,方法跟更朴实,环节更简便。今后,我还将朝着这一方向不断努力。

  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 5

  【教材分析】:

  《上天的蚂蚁》是北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告诉孩子们只有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文章短小紧凑,情节通过对话展开,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常、试、抬”3个生字,理解“插入云霄”、“身材魁伟”、“俯下身子”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开始学*默读。

  3、通过朗读、交流、讨论,体会巨人的胆小,怕苦怕累,不肯努力,为下文反衬蚂蚁的坚强毅力作铺垫。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巨人的胆小懦弱,怕苦怕累,不肯努力。

  课前“热身”:同学们,神秘的大自然里,生活着许多的动物?你最喜欢什么动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

  1、教师板书“蚂蚁”,学生读。你们见过蚂蚁吗?说说它的样子。

  2、认真看这两个字,你发现什么?【两个字都是虫字旁,表示和昆虫有关;右边的“马”和“义”分别表示字的读音,两个字都是形声字。】

  3、引课题,读课题:

  师: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一只上天的蚂蚁。【板书补足课题】

  谁来读读课题?全班齐读。

  4、看着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从课题中的“蚂蚁”这个词入手,相机进行识字教学,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构字规律,渗透识字方法,培养学生对学*汉字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词想办法解决。

  2、多种形式检查读准词、句。

  A、师:孩子们,瞧,淘气的生字词宝宝都迫不及待地跑出来想和大家见面了,谁来读读?(鼓励、连连告退、自信、云霄、好高哟)

  B、师:下面这组词有点难读,谁来?(常常、充满、试一试、终于、酸)这组词除了“酸”是*舌外,其他变色的字都是翘舌音。【课件变色】(指导书空“常”、“试”)

  C、师:第三组最难,谁来读?

  树干:注意干是个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怎么组词?

  抬头仰望——俯下身子:你发现什么?(“仰”和“俯”都有单人旁,都是人的动作;两个字是反义词)请大家“抬头仰望”,“俯下身子”。 (指导书空“抬”)

  身材魁伟:你见过什么人身材魁伟?这位同学有没有身材魁伟?出示课件。文中还有一个描写巨人身材的词语是什么?【点击出示“身强力壮”】

  3、生齐读所有词语。

  4、长句、难读句子的训练。

  【设计意图】:二年级识字是重点,此环节的识字教学,有面有点,根据每个词语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或随文,或借助多媒体课件,或动作演示,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轻松地掌握字词的音、形、义。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初步学*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2、课文中有几个人物。[贴图]

  【设计意图】:学*默读,是本单元的一个“金钥匙”,此环节将默读方法的教学与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默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一举两得。

  四、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树高,路长,困难大:(1—4自然段)

  1、这棵神奇的通天树实在是太高了,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树很高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4自然段,用“~~~”画出描写通天树高的句子。

  A:“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与“有一棵树,很高很高。”比较。

  师问:这两个句子,哪个句子更表现出树高?

  说话训练:有一只很小很小的蚂蚁,小得 。

  B:“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

  师:同学们,这句话你能看出树高吗?巨人多么想知道通天树到底有多高啊!他望到了小鸟,他望到了大雁,他望到了白云,也望不到——(引读)树尖。他就这样抬起头望呀望,脖子都仰酸了,通天树实在是——(引读) 太高了。

  C:“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师:我想把“根本”这词删掉,你觉得行吗?

  【设计意图】:借助板贴,借助关键词,突出描写“树高”指导朗读,体会上天之难,为后文理解小蚂蚁的精神作一个铺垫。

  (二)巨人的害怕胆小(2—7自然段)

  1、面对这样一棵神奇的树,巨人爬上去了吗?我们来听一下巨人和白胡子爷爷是怎么说的?

  2、孩子们,现在老师要变成巨人,谁来当老爷爷呢?【出示无提示语的对话】(教师加上动作表情,示范指导)

  3、你觉得这是个什么样的巨人?【师相机板书:害怕胆小、不自信】

  4、现在老师要变成老爷爷,谁来当巨人呢?课文用哪个词语来形容巨人这种表现?【板书:连连告退】

  5、请同学们模仿老师刚才读的样子,同桌分角色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读,巧妙理解“连连告退”,体会巨人的懦弱,也为后文烘托小蚂蚁的品质再次作铺垫。

  6、通天树下如果有你和同学们,想想你还会怎样鼓励巨人?(课件出示)—— 鼓励巨人:“试一试吧! ”

  7、创设语境进行句式训练。(课件出示) 鼓励 :“试一试吧! ”

  五、指导写字。(常、抬、试、)

  1、学生自主写字。

  2、展示学生书写情况,互相欣赏。

  3、学生再次练写。(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实用五篇扩展阅读


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实用五篇(扩展1)

——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 (菁华5篇)

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上天的蚂蚁》是北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告诉孩子们只有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文章短小紧凑,情节通过对话展开,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学*和培养,我的学生逐步养成自主、探究的学**惯,孩子们在识字、读书、思维等方面有一定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继续练*分析字形字义。注意本文一些容易写错的字,比如“试”容易多写一撇,“鼓”的左上角是“士”不是“土”。

  2、朗读课文,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体会蚂蚁的自信和勇气。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大家非常熟悉的好朋友,听,它来了!(师播放音乐《小鲤鱼吐泡泡》)

  (生跟唱)

  师:谁能说说小鲤鱼泡泡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吗?

  生1:泡泡很勇敢。

  生2:泡泡为了找到龙鳞,经历了很多困难,但都不害怕,努力向前进。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我带来的另一位朋友也和泡泡一样,有着令人佩服的品质它就是——(师板书:蚂蚁)

  读,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蚂蚁”都是“虫”字旁。

  师:蚂蚁是什么类的动物?

  生:昆虫。

  师:昆虫类的动物一般要用“虫”字旁。

  (板书上天的)

  齐读课题:上天的蚂蚁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由读书,自己解决不认识的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书。)

  2、自己指认生字表上的生字,组词。

  三、随文识字,理解课文

  1、学*第1、2段。

  请看黑板上的通天树

  师:这是一棵什么树?从哪儿知道的?

  生:通天树。从课文第2段知道的。

  师:自由读一读。

  师读:“这是一棵通天树。”白胡子爷爷告诉一个身材魁伟的巨人,“从树干往上爬,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生:我发现了你漏了一个词“一直”。

  师:“一直”什么意思?漏掉这个词行不行?

  生:“一直”就是“永远不停下”,漏掉这个词,树就不高了。

  师:好,老师改正。“这是一棵通天树。”白胡子爷爷告诉一个身材魁伟的巨人,“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你还能从哪些语句中看出这棵树很高呢?

  生交流汇报。师相机学*重点词语,并将词卡贴在黑板上。

  云霄

  什么意思?看图黑板或书中插图理解。

  仰望

  做个动作,向高处看就是“仰望”。

  身材魁伟

  谁可以说是身材魁伟?(巨人)还可以用哪个词来说?生:身强力壮。读:身强力壮 身材魁伟

  2、学*3—7自然段。

  巨人怎么做的?自己读3—7段,看看巨人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学生自由读书。

  指名读书,师:如果能想象着加上动作和表情读就更好了。

  再指名读书,师:爷爷听了巨人的话还会怎么鼓励他?

  生:你再试一试,也许能爬上去。

  生:你勇敢点,再试一试,也许能爬上去。

  生:你这么有力气,快试一试吧。

  师:这就是“鼓励”。(师贴词卡,齐读“鼓励”)

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上天的蚂蚁》是北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努力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说明了“只要意志坚,鸡毛能上天”的道理。

  本课短小紧凑,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课文通过对话展开情节,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说明,要想做成一件事,靠的不是身材、体力等物质方面的条件,而是要有坚持不懈、努力进取的恒心和毅力。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学*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体会努力的含义。

  本课的难点是从蚂蚁的话中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学*和培养,学生在识字、朗读、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具有初步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惯。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从对比中体会“蚂蚁”品质。

  4、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体会蚂蚁的自信和勇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它就是——蚂蚁!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蚂蚁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再读词语。

  (蚂蚁虽然是本课的生字,但是学生早就通过各种途径认识了它的读音,因此把重点放在渗透形声字的规律:形旁表意思,声旁表读音上,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为学生形成独立的识字能力作有益的渗透。)

  2、同学们都见过蚂蚁,站在蚂蚁面前,你有什么感觉?很小很小的蚂蚁*常都干些什么事情呢?

  3、一只蚂蚁却要干一件不同寻常的大事情,它要——上天。(板书:上天)它就是上天的蚂蚁。

  4、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故事《上天的蚂蚁》——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翻到语文书69页,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不懂得地方打个问号。

  2、复*识字方法,认读词语。

  a:课文中的词语迫不及待地跳出来想考考你们,你们认识他们吗?(小老师领读)

  b:看到大家读得那么好,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玩个抢读的游戏,就是老师指大家读,比比谁的反应快?

  3、同桌互读课文。

  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快就记住这些字了,那调皮的词语趁大家在游戏的时候又回到了课文中去了,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吧。同桌轮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得好,夸夸他;读不好,教教他。

  (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的能力和倾听*惯。)

  (三)品读课文

  树高,路长,困难大。

  1、蚂蚁和巨人都想从哪里爬到天上去?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勾出描写通天树高的句子。

  (注意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惯。)

  a:谁找到了?大声地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读: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读得好时:通过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见了插入云霄的通天树。(板画通天树:用绿色粉笔)同学们,像他这样来读一读。

  没读好:孩子们,通天树高吗?而且是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可是,这个孩子的读,让老师觉得通天树不太高。谁能读得更高一些?(评语:有点高了!更高了!好一棵插入云霄的通天树!)来,大家一起读。

  b:还有哪些句子?

  生读: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通天树就像一架通向天上的梯子,好高哟!来,一起读,边读边想象。

  c:还有哪些句子?

  生读: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

  做一做“抬头仰望”的动作。

  (根据词语特点,让学生通过动作来理解词语,直观、形象。)

  同学们巨人多么想知道通天树到底有多高啊!他就抬起头望呀望,脖子都仰酸了,他可能望到什么,也望不到树尖?

  他望到了白云,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他望到了小鸟,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他望到了大雁,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通天树实在是——(引读)太高了。

  来,我们再读读这句话,读出通天树的高。

  (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运用传统教学手段简笔画为学生直观地展示通天树的高大,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重点句子感受通天树的高,为后面体会蚂蚁的精神奠定基础。)

  巨人的懦弱

  1、这时,多么想上天的巨人怎么说?

  (生读巨人的话)

  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想想,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我知道了树很高,我知道了巨人认为爬到天上去是不可能的。如果有学生说到巨人心里很害怕,及时表扬,“你真会读,读到了巨人的心里,掌声送给他。”如果学生体会不到巨人心里的害怕,就应该顺势引导:学生说树很高,老师就引——树很高,巨人心里就很——害怕,所以他说,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孩子们,现在你就是这个心里十分害怕的巨人。加上动作、加上表情,再读读这句话,读出巨人的害怕,可以站起来读。谁来读?

  ——从你的动作中,我们感受到了害怕!谁再来读?

  ——从你的表情中,我们感受到了害怕!

  ——胆小的巨人们,来,一起读。

  小结:孩子们,在朗读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加上表情动作,读出心里的感受。

  (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加强对朗读方法的指导。因此,教师通过课文的学*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使学生入情入境,与文本产生共鸣,从而快乐地学,扎实地学,有效地学。)

  2、我们读出了巨人的害怕,白胡子爷爷也听出了巨人的害怕,白胡子爷爷怎样鼓励巨人?(如果学生没有读好,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想想白胡子爷爷会怎样说话)

  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生读第五自然段))声音再低沉一点,再慢一点。

  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师读第五自然段)

  巨人说——(生读第六自然段)

  3、通天树下还有黄牛、山羊、小鹿、大象等等,当然,也有你和同学们。想想谁还会怎样鼓励巨人?(课件出示)——鼓励巨人:“试一试吧!————————”

  巨人后退两步,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低下头,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声音越来越小,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因此抓住文章的“鼓励”进行挖掘,激发学生进行联想补白,仿说句子,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

  4、像巨人这样的表现,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就叫什么?最后,巨人终于跑掉了。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巨人啊?

  蚂蚁的努力

  1、面对同样高的通天树,蚂蚁又是怎么说的呢?默读8——13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出蚂蚁说的话。

  蚂蚁说的话是,谁来读——

  2、课件出示句子:反复读读这三句话,勾出重点词语,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

  3、你从哪里感受到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板书:自信、坚定、勇敢)

  4、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这只勇敢、自信的小蚂蚁,选你最喜欢的一句,加上动作表情,读出自信、勇敢、不放弃。

  谁来读?读得好,我们就把掌声送给他!

  (评价语言:就这句,谁能更自信?)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让学生自读句子感受蚂蚁的精神,在交流中畅谈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个性化的感情朗读中,加深理解,获得思想启迪。)

  4、小蚂蚁向上爬着,通天树太高了,想想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a:大风把他刮下树来摔死!

  小蚂蚁的力量是多么弱小,他冒着被风刮下来摔死的危险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勇敢地说——(最后一句)

  b:大雨会淋湿他,太阳会烤着他,他还是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坚定地说——(最后一句)

  c:还有哪些困难?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小蚂蚁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可他仍然一步一步不停地爬着,他自信地说——

  5、望着一步一步不停往上爬的小蚂蚁,你会对他说什么?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设计了“小蚂蚁在爬树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这一问题,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把语言训练和情感熏陶落到实处。)

  主题深化

  1、我们相信,蚂蚁总有一天能够——(引说)爬到天上,而巨人却永远不能——(引说)爬到天上。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靠的不是——身材、体力,靠的是——勇敢、自信、努力。

  2、我们一起分角色来读读课文,感受小蚂蚁的勇敢、自信。

  课文中有蚂蚁、巨人、和白胡子爷爷。现在我们就分别来扮演他们读读课文。第一组读巨人的话,你们就是故事中的——巨人。第二组读白胡子爷爷的话,你们就是——白胡子爷爷。第三四组读蚂蚁的话。其余部分老师读——注意:边读边想象故事内容,加上动作、表情。全体起立,准备!

  (教学应以读为本,采用各种读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有目的、有层次地读,读出声、读出味、读出情,受到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同时积累语言文字。)

  3、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话:(出示句子)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上天的蚂蚁》教学反思

  孩子的情感是孩子发挥“创意留白”的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么一句话:“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孩子就是孩子,他所听到的感受的可能就是和他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而赋予自己的情感在里面。不管孩子心里所感知的内容情感是否与作品本身的结局内容一样。孩子要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想象时,我们不该给予扼杀,而是给予帮助,因为孩子的想象力、创造性是如此巨大,孩子们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人惊喜,让人兴奋不已!我觉得,有时需要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寻找,在体验中发现新的意境。

  教学中我将学生本身的需要、兴趣、经验放在首位,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孩子们个个都很积极参与,从中可以看到,当孩子得到老师的支持和鼓励时,设置一个他们都感兴趣的话题时,孩子的思维就会不受约束,而想象的也远远超过了大人,会收到很好的活动效果

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3

  一、教材简析

  《上天的蚂蚁》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努力”,意在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挫折、烦恼,自信地迎接生活的挑战。这篇课文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立志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一往无前的精神。

  我计划用两个课时来完成。下面着重谈谈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要求和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地精神。认识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是重点;让学生认识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是难点。

  四、教学方法

  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我紧扣新课标,围绕教学目标,本着“以学生为主动,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以读为本,以读促学,以白胡子老爷爷与巨人,白胡子老爷爷与蚂蚁的对话为线索,让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明理。

  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地画面,为贴*学生实际,我准备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戴上头饰进行表演的直观教学法,激发学生学*兴趣。我还将运用谈话法、对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学法指导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

  教学课本时,我指导学生学会抓住人物的语言,选用“读一读、悟一悟、说一说、演一演”等方式,体会人物的特点与精神。教给学生默读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会默读。在阅读*惯方面,我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惯。力争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

  六、教学环节设计

  1、复*词语导入新课

  识字、写字仍然是二年级学*的重点。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复*课文中的词语:“蚂蚁云霄果然常常鼓励终于身材魁伟抬头仰望身强力壮连连告退充满自信俯下身子”。这些词与文意密切相关,能展现文章的脉络,孩子们通过开火车或者自由朗读等形式的复*,既巩固了所学生字,又为接下来的朗读课文、学*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谓是一举两得。

  2、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朗读是训练语感的主要形式。因此精读课文这一环节中,我准备以读代讲,以读促思,采用多种形式的读:默读、指名读、引读、分角色朗读等,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1)抓住“树高”,体会上天之难。

  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通过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读一读,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到大树的高,在为学生下**好铺垫的同时,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朗读能力。

  “找一找”指的是让孩子们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大树高的语句。“看一看、说一说”指的是引导孩子们认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从大树本身,大树旁边的白云,大树下的老爷爷等体会大树的高。“读一读”指的是观察完插图后指导孩子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大树高的句子。

  (2)朗读、感悟、体会巨人的懦弱。

  学*课文2——7自然段,我主要用这两个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

  ⑴文中的巨人想上天吗?找出有关的句子并读一读。

  ⑵面对通天树,巨人行动了吗?为什么?

  学生在轻声朗读的过程中会找出相关的语句。老师先让学生谈一谈对巨人的话得理解,然后抓住“连连告退”一词做文章,可以运用表演法理解这个词的意思:老师扮演老爷爷,一位同学扮演巨人。孩子们通过表演不仅会形象直观地理解“连连告退”的意思,而且会体会到巨人在困难面前的退缩和懦弱。

  这一部分的朗读指导可以穿插在理解、感悟中进行,读中有悟,悟中有读。

  (3)朗读、感悟,体会蚂蚁的努力。

  这是一篇结构完整的童话,篇幅相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长,如果按照一段一段地讲解,*均用力,一课时就很难完成。根据教学目标,我深入地钻研了教材,决定对这篇比较长的童话故事做个取舍,把重点内容确定为8———13段,通过品读小蚂蚁和白胡子爷爷的对话,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地精神。

  对于这个重点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

  <1>边读边画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蚂蚁说的话:“我能爬到天上去!”“我能行!”“只要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这里主要抓住三个感叹号和“能、一步一步、不停地、一定能”几个词语,采用指名读、自由体会读、齐读等方式,让学生用充满自信的语气,反复地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到小蚂蚁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3>分角色朗读

  让学生想象:小蚂蚁嫩能爬到天上去吗?为什么?

  <5>补充词语加强积累

  体会到了小蚂蚁的精神,让学生思考:小蚂蚁的这种精神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出示:“愚公移山铁杵磨成针水滴石穿坚持不懈功到自然成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让学生读一读这些词语、句子,并试着用上一个给小蚂蚁加加油。这样设计,我是出于以上考虑:

  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中十分强调与语言的积累。这课堂,我力求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在相互讨论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朗读和默读,培养语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积累语言。在这里,我又意地补充一些表现“努力”的词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更加深了对本文的理解。

  3、角色表演加深理解

  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力差,其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学完课文后,我让孩子们戴上小蚂蚁、巨人、白胡子爷爷的头饰进行表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兴趣,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寓教于乐。

  4、讨论明理升华主题

  在学生充分地朗读的基础上,我让他们讨论:

  (1)同样是爬通天树,你觉得蚂蚁和巨人比,谁上天更容易,为什么?

  (2)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呢?学生在联系文本讨论的过程中,在把巨人和小蚂蚁进行对比的过程中,思想会更加清晰,也会更加体会到小蚂蚁敢于立大志,一往无前的精神。

  5、提笔练字抄写词语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教研室很早就提出:一节课中提笔写字的时间不少于5分钟。因此,我安排学生在古筝曲《高山流水》古朴、典雅的乐声中摘抄本课的优美词语。既起到了进一步巩固本课生字新词的作用,又积累了词语。

  七、板书设计

  上天的蚂蚁

  巨人(身强力壮)——摇摇头、不可能、爬不上去———跑掉

  蚂蚁(很小很小)——我能爬上去、我能行、一定能———上天

  (充满自信坚持不懈)——成功

  以上板书设计便于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紧紧抓住巨人和蚂蚁的不同进行对比,更加突出了蚂蚁充满自信、坚持不懈的精神,也让学生明白了只有充满自信、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八、布置作业

  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张庆老师曾说过: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要做到“简单”二字。我一直崇尚“简简单单教语文”,努力创造简约而精彩的课堂。力图使自己的教学目标更简明,内容更简约,方法跟更朴实,环节更简便。今后,我还将朝着这一方向不断努力。

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立志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说明“只在意志坚,鸡毛能上天的道理。”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继续练*分析字形字义。

  2、朗读课文,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读好对话,弄清引用语是谁说的。

  2、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一些容易写错,比如“试”容易多写一撇,“鼓”的左上角是“士”不是“土”。

  对小蚂蚁能不能爬到天上去的问题,应鼓励学生从“努力”这个角度来思考。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蚂蚁吗?有哪些了解?今天,老师和同学们认识一只“上天的蚂蚁”(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词: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字词,想办法解决。

  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情况。

  3、多种形式读字、组词。

  4、指导书写:“试、鼓励”

  三、再读课文:

  1、思考:蚂蚁能否上天?

  2、哪些话是蚂蚁、白胡子爷爷、巨人说的?分别用“—”“﹏”“=”表示出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字词,会写8个生字。

  2、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好对话。

  教学过程:

  一、复*:

  1、出示卡片读词。

  2、回顾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课文,理解感悟:

  1、思考:小蚂蚁能爬上天吗?白胡了爷爷为什么说:“你能行吗?”

  2、小组交流,汇报。分角色朗读。

  3、你看到一只怎样的蚂蚁?

  4、介绍“愚公移山”故事。

  三、读了全文,你喜欢小蚂蚁吗?为什么?

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5

  一、教材分析

  《上天的蚂蚁》是北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努力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说明了“只要意志坚,鸡毛能上天”的道理。

  本课短小紧凑,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课文通过对话展开情节,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说明,要想做成一件事,靠的不是身材、体力等物质方面的条件,而是要有坚持不懈、努力进取的恒心和毅力。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学*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体会努力的含义。

  本课的难点是从蚂蚁的话中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二、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学*和培养,学生在识字、朗读、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具有初步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惯。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特点、年段教学目标和本班学生实际,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认读词语。

  2、了解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从对比中体会“蚂蚁”的品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目标2是重点。

  四、教学媒体:

  1、传统教学媒体:彩色粉笔、黑板

  2、现代教学媒体:电脑、电视机、课件

  五、设计思想: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语文教育历史悠久,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怎样让传统教学和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优势互补,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呢?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活动的主体,只有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给学生留足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自主活动,才能使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学到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因此,对于本课的教学,我没有设计烦琐的问题,而是抓住描写通天树的高的句子,描写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的句子,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读、悟、演,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中,成为课堂的主人。

  2、情境中品读

  古人曰:“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是传统教学的精髓,是学*语文的一扇窗口,是学生感悟文本的桥梁。一篇文章内含的情感、思想、意境真正由作者“移情”至小读者,靠讲解、分析,靠老师的告诉,即使学生接受了,充其量只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概念,而少有孩子深切的体验、情感的共鸣、思想的升华。而要达到这个境界,就得靠反复吟诵、入情入境、自读自悟,从而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无论采用的方法如何,实践证明,课文是读懂的,只有让学生读出味来了,好的教学效果也就随之而来了。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朗读教学要读思结合,读导结合,教给方法。要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悟,在读中体验情感,在读中掌握技巧。因此,对于本课的教学,我先引导学生找到描写描写通天树的高的句子,读出树的高,突出上天的难;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巨人,在表演读中感受巨人在困难面前表现出来的懦弱;最后默读课文8——13自然段,勾出蚂蚁说的话,反复读,边读边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读出蚂蚁的自信、坚持不懈。同时,设计了多种读的形式,有自由读,个别读,轮读,男女生读,表演读,把学生从课堂带进文本,再从文本带进文中人物的情感世界,加深对“努力”的理解,懂得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实用五篇(扩展2)

——《上天蚂蚁》教学设计范文五份

  《上天蚂蚁》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从对比中体会“蚂蚁”品质。

  4、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体会蚂蚁的自信和勇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大家看看它是谁(板画蚂蚁)。大家能喊出它的名字吗?(生齐答)板书蚂蚁。大家能告诉我这两个字都有什么旁吗?你知道蚂蚁的哪些知识?

  大家都说的非常好,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只上天的.蚂蚁(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两遍。

  二、读课文,学生字。

  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师巡视阅读情况。

  1、指名说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孩子做评委。(评价反馈)

  小评委们说的可真好。老师非常的高兴,就连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也想和你们交朋友呢,你们愿意吗?

  3、出示生字词,请生自由读。

  4、请小老师教读,集体纠错正音。

  5、开火车抽读词语。

  6、生齐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1、生默读课文并思考问题:课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指名回答)

  2、这是一棵什么树?你从文中的哪里知道的?指名说。

  这棵树可真高啊!白胡子老爷爷把这个秘密告诉了谁?生大声齐说:巨人。师指导生朗读2~7自然,请生勾出巨人的所说所做,让生体会巨人想上天的强烈愿望。指名反馈。师范读。生自由读,指名展示读。生齐读。

  3、这个通天树的秘密让树边的小蚂蚁也听见了,小蚂蚁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请大家把相关的句子勾画出来。指名反馈。

  4、同样是爬通天树上天,你觉得蚂蚁和巨人相比,谁更容易上天呢?生自主发表看法,有理即可。请生圈出巨人和蚂蚁的外形(抓住文中对巨人与蚂蚁外形的描写,引导理解上天对于巨人来说更容易)。

  5、巨人和蚂蚁都想上天,然而最后却是蚂蚁取得了成功,这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生畅所欲言。师小结:巨人虽有目标,但没有信心,没有勇气,不去行动不去努力,最终实现不了目标。而小蚂蚁有了目标后就能充满自信的去努力,去坚持,最终将取得成功。

  四、总结

  孩子们,今天我们交了小蚂蚁这样一个好朋友,它教会了我们在学*中、生活中,不管遇到了怎样的难题,只要我们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我们就一定能看见那雨后的阳光。

  《上天蚂蚁》教学设计 2

  一、教材简析

  《上天的蚂蚁》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努力”,意在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挫折、烦恼,自信地迎接生活的挑战。这篇课文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立志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一往无前的精神。

  我计划用两个课时来完成。下面着重谈谈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要求和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地精神。认识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是重点;让学生认识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是难点。

  四、教学方法

  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我紧扣新课标,围绕教学目标,本着“以学生为主动,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以读为本,以读促学,以白胡子老爷爷与巨人,白胡子老爷爷与蚂蚁的对话为线索,让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明理。

  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地画面,为贴*学生实际,我准备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戴上头饰进行表演的直观教学法,激发学生学*兴趣。我还将运用谈话法、对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学法指导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

  教学课本时,我指导学生学会抓住人物的语言,选用“读一读、悟一悟、说一说、演一演”等方式,体会人物的特点与精神。教给学生默读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会默读。在阅读*惯方面,我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惯。力争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

  六、教学环节设计

  1、复*词语导入新课

  识字、写字仍然是二年级学*的重点。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复*课文中的词语:“蚂蚁云霄果然常常鼓励终于身材魁伟抬头仰望身强力壮连连告退充满自信俯下身子”。这些词与文意密切相关,能展现文章的脉络,孩子们通过开火车或者自由朗读等形式的复*,既巩固了所学生字,又为接下来的朗读课文、学*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谓是一举两得。

  2、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朗读是训练语感的主要形式。因此精读课文这一环节中,我准备以读代讲,以读促思,采用多种形式的读:默读、指名读、引读、分角色朗读等,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1)抓住“树高”,体会上天之难。

  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通过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读一读,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到大树的高,在为学生下**好铺垫的同时,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朗读能力。

  “找一找”指的是让孩子们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大树高的语句。“看一看、说一说”指的是引导孩子们认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从大树本身,大树旁边的白云,大树下的老爷爷等体会大树的高。“读一读”指的是观察完插图后指导孩子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大树高的句子。

  (2)朗读、感悟、体会巨人的懦弱。

  学*课文2――7自然段,我主要用这两个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

  ⑴文中的巨人想上天吗?找出有关的句子并读一读。

  ⑵面对通天树,巨人行动了吗?为什么?

  学生在轻声朗读的过程中会找出相关的语句。老师先让学生谈一谈对巨人的话得理解,然后抓住“连连告退”一词做文章,可以运用表演法理解这个词的意思:老师扮演老爷爷,一位同学扮演巨人。孩子们通过表演不仅会形象直观地理解“连连告退”的意思,而且会体会到巨人在困难面前的退缩和懦弱。

  这一部分的朗读指导可以穿插在理解、感悟中进行,读中有悟,悟中有读。

  (3)朗读、感悟,体会蚂蚁的努力。

  这是一篇结构完整的童话,篇幅相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长,如果按照一段一段地讲解,*均用力,一课时就很难完成。根据教学目标,我深入地钻研了教材,决定对这篇比较长的童话故事做个取舍,把重点内容确定为8―――13段,通过品读小蚂蚁和白胡子爷爷的对话,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地精神。

  对于这个重点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

  <1>边读边画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蚂蚁说的话:“我能爬到天上去!”“我能行!”“只要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这里主要抓住三个感叹号和“能、一步一步、不停地、一定能”几个词语,采用指名读、自由体会读、齐读等方式,让学生用充满自信的语气,反复地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到小蚂蚁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3>分角色朗读

  让学生想象:小蚂蚁嫩能爬到天上去吗?为什么?

  <5>补充词语加强积累

  体会到了小蚂蚁的精神,让学生思考:小蚂蚁的这种精神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出示:“愚公移山铁杵磨成针水滴石穿坚持不懈功到自然成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让学生读一读这些词语、句子,并试着用上一个给小蚂蚁加加油。这样设计,我是出于以上考虑:

  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中十分强调与语言的积累。这课堂,我力求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在相互讨论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朗读和默读,培养语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积累语言。在这里,我又意地补充一些表现“努力”的.词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更加深了对本文的理解。

  3、角色表演加深理解

  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力差,其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学完课文后,我让孩子们戴上小蚂蚁、巨人、白胡子爷爷的头饰进行表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兴趣,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寓教于乐。

  4、讨论明理升华主题

  在学生充分地朗读的基础上,我让他们讨论:

  (1)同样是爬通天树,你觉得蚂蚁和巨人比,谁上天更容易,为什么?

  (2)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呢?学生在联系文本讨论的过程中,在把巨人和小蚂蚁进行对比的过程中,思想会更加清晰,也会更加体会到小蚂蚁敢于立大志,一往无前的精神。

  5、提笔练字抄写词语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教研室很早就提出:一节课中提笔写字的时间不少于5分钟。因此,我安排学生在古筝曲《高山流水》古朴、典雅的乐声中摘抄本课的优美词语。既起到了进一步巩固本课生字新词的作用,又积累了词语。

  七、板书设计

  上天的蚂蚁

  巨人(身强力壮)――摇摇头、不可能、爬不上去―――跑掉

  蚂蚁(很小很小)――我能爬上去、我能行、一定能―――上天

  (充满自信坚持不懈)――成功

  以上板书设计便于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紧紧抓住巨人和蚂蚁的不同进行对比,更加突出了蚂蚁充满自信、坚持不懈的精神,也让学生明白了只有充满自信、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八、布置作业

  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张庆老师曾说过: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要做到“简单”二字。我一直崇尚“简简单单教语文”,努力创造简约而精彩的课堂。力图使自己的教学目标更简明,内容更简约,方法跟更朴实,环节更简便。今后,我还将朝着这一方向不断努力。

  《上天蚂蚁》教学设计 3

  教材分析:

  《上天的蚂蚁》是北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告诉孩子们只有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文章短小紧凑,情节通过对话展开,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学*和培养,我的学生逐步养成自主、探究的学**惯,孩子们在识字、读书、思维等方面有一定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继续练*分析字形字义。注意本文一些容易写错的字,比如“试”容易多写一撇,“鼓”的左上角是“士”不是“土”。

  2、朗读课文,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体会蚂蚁的自信和勇气。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大家非常熟悉的好朋友,听,它来了!(师播放音乐《小鲤鱼吐泡泡》)

  (生跟唱)

  师:谁能说说小鲤鱼泡泡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吗?

  生1:泡泡很勇敢。

  生2:泡泡为了找到龙鳞,经历了很多困难,但都不害怕,努力向前进。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我带来的另一位朋友也和泡泡一样,有着令人佩服的品质它就是――(师板书:蚂蚁)

  读,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蚂蚁”都是“虫”字旁。

  师:蚂蚁是什么类的动物?

  生:昆虫。

  师:昆虫类的.动物一般要用“虫”字旁。

  (板书上天的)

  齐读课题:上天的蚂蚁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由读书,自己解决不认识的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书。)

  2、自己指认生字表上的生字,组词。

  三、随文识字,理解课文

  1、学*第1、2段。

  请看黑板上的通天树

  师:这是一棵什么树?从哪儿知道的?

  生:通天树。从课文第2段知道的。

  师:自由读一读。

  师读:“这是一棵通天树。”白胡子爷爷告诉一个身材魁伟的巨人,“从树干往上爬,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生:我发现了你漏了一个词“一直”。

  师:“一直”什么意思?漏掉这个词行不行?

  生:“一直”就是“永远不停下”,漏掉这个词,树就不高了。

  师:好,老师改正。“这是一棵通天树。”白胡子爷爷告诉一个身材魁伟的巨人,“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你还能从哪些语句中看出这棵树很高呢?

  生交流汇报。师相机学*重点词语,并将词卡贴在黑板上。

  云霄

  什么意思?看图黑板或书中插图理解。

  仰望

  做个动作,向高处看就是“仰望”。

  身材魁伟

  谁可以说是身材魁伟?(巨人)还可以用哪个词来说?生:身强力壮。读:身强力壮 身材魁伟

  2、学*3―7自然段。

  巨人怎么做的?自己读3―7段,看看巨人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学生自由读书。

  指名读书,师:如果能想象着加上动作和表情读就更好了。

  再指名读书,师:爷爷听了巨人的话还会怎么鼓励他?

  生:你再试一试,也许能爬上去。

  生:你勇敢点,再试一试,也许能爬上去。

  生:你这么有力气,快试一试吧。

  师:这就是“鼓励”。(师贴词卡,齐读“鼓励”)

  《上天蚂蚁》教学设计 4

  教材分析:

  《上天的蚂蚁》是北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努力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说明了“只要意志坚,鸡毛能上天”的道理。

  本课短小紧凑,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课文通过对话展开情节,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说明,要想做成一件事,靠的不是身材、体力等物质方面的条件,而是要有坚持不懈、努力进取的恒心和毅力。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学*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体会努力的含义。

  本课的难点是从蚂蚁的话中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学*和培养,学生在识字、朗读、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具有初步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惯。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从对比中体会“蚂蚁”品质。

  4、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体会蚂蚁的自信和勇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它就是――蚂蚁!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蚂蚁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再读词语。

  (蚂蚁虽然是本课的生字,但是学生早就通过各种途径认识了它的读音,因此把重点放在渗透形声字的规律:形旁表意思,声旁表读音上,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为学生形成独立的识字能力作有益的渗透。)

  2、同学们都见过蚂蚁,站在蚂蚁面前,你有什么感觉?很小很小的蚂蚁*常都干些什么事情呢?

  3、一只蚂蚁却要干一件不同寻常的大事情,它要――上天。(板书:上天)它就是上天的蚂蚁。

  4、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故事《上天的蚂蚁》――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翻到语文书69页,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不懂得地方打个问号。

  2、复*识字方法,认读词语。

  a:课文中的词语迫不及待地跳出来想考考你们,你们认识他们吗?(小老师领读)

  b:看到大家读得那么好,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玩个抢读的游戏,就是老师指大家读,比比谁的反应快?

  3、同桌互读课文。

  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快就记住这些字了,那调皮的词语趁大家在游戏的时候又回到了课文中去了,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吧。同桌轮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得好,夸夸他;读不好,教教他。

  (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的能力和倾听*惯。)

  (三)品读课文

  树高,路长,困难大。

  1、蚂蚁和巨人都想从哪里爬到天上去?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勾出描写通天树高的句子。

  (注意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惯。)

  a:谁找到了?大声地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读: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读得好时:通过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见了插入云霄的通天树。(板画通天树:用绿色粉笔)同学们,像他这样来读一读。

  没读好:孩子们,通天树高吗?而且是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可是,这个孩子的读,让老师觉得通天树不太高。谁能读得更高一些?(评语:有点高了!更高了!好一棵插入云霄的通天树!)来,大家一起读。

  b:还有哪些句子?

  生读: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通天树就像一架通向天上的梯子,好高哟!来,一起读,边读边想象。

  c:还有哪些句子?

  生读: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

  做一做“抬头仰望”的动作。

  (根据词语特点,让学生通过动作来理解词语,直观、形象。)

  同学们巨人多么想知道通天树到底有多高啊!他就抬起头望呀望,脖子都仰酸了,他可能望到什么,也望不到树尖?

  他望到了白云,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他望到了小鸟,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他望到了大雁,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通天树实在是――(引读)太高了。

  来,我们再读读这句话,读出通天树的高。

  (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运用传统教学手段简笔画为学生直观地展示通天树的高大,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重点句子感受通天树的高,为后面体会蚂蚁的精神奠定基础。)

  巨人的懦弱

  1、这时,多么想上天的巨人怎么说?

  (生读巨人的话)

  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想想,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我知道了树很高,我知道了巨人认为爬到天上去是不可能的。如果有学生说到巨人心里很害怕,及时表扬,“你真会读,读到了巨人的心里,掌声送给他。”如果学生体会不到巨人心里的害怕,就应该顺势引导:学生说树很高,老师就引――树很高,巨人心里就很――害怕,所以他说,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孩子们,现在你就是这个心里十分害怕的巨人。加上动作、加上表情,再读读这句话,读出巨人的害怕,可以站起来读。谁来读?

  ――从你的动作中,我们感受到了害怕!谁再来读?

  ――从你的表情中,我们感受到了害怕!

  ――胆小的巨人们,来,一起读。

  小结:孩子们,在朗读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加上表情动作,读出心里的感受。

  (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加强对朗读方法的指导。因此,教师通过课文的学*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使学生入情入境,与文本产生共鸣,从而快乐地学,扎实地学,有效地学。)

  2、我们读出了巨人的害怕,白胡子爷爷也听出了巨人的害怕,白胡子爷爷怎样鼓励巨人?(如果学生没有读好,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想想白胡子爷爷会怎样说话)

  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生读第五自然段))声音再低沉一点,再慢一点。

  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师读第五自然段)

  巨人说――(生读第六自然段)

  3、通天树下还有黄牛、山羊、小鹿、大象等等,当然,也有你和同学们。想想谁还会怎样鼓励巨人?(课件出示)――鼓励巨人:“试一试吧!――――――――”

  巨人后退两步,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低下头,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声音越来越小,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因此抓住文章的“鼓励”进行挖掘,激发学生进行联想补白,仿说句子,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

  4、像巨人这样的'表现,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就叫什么?最后,巨人终于跑掉了。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巨人啊?

  蚂蚁的努力

  1、面对同样高的通天树,蚂蚁又是怎么说的呢?默读8――13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出蚂蚁说的话。

  蚂蚁说的话是,谁来读――

  2、课件出示句子:反复读读这三句话,勾出重点词语,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

  3、你从哪里感受到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板书:自信、坚定、勇敢)

  4、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这只勇敢、自信的小蚂蚁,选你最喜欢的一句,加上动作表情,读出自信、勇敢、不放弃。

  谁来读?读得好,我们就把掌声送给他!

  (评价语言:就这句,谁能更自信?)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让学生自读句子感受蚂蚁的精神,在交流中畅谈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个性化的感情朗读中,加深理解,获得思想启迪。)

  4、小蚂蚁向上爬着,通天树太高了,想想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a:大风把他刮下树来摔死!

  小蚂蚁的力量是多么弱小,他冒着被风刮下来摔死的危险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勇敢地说――(最后一句)

  b:大雨会淋湿他,太阳会烤着他,他还是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坚定地说――(最后一句)

  c:还有哪些困难?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小蚂蚁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可他仍然一步一步不停地爬着,他自信地说――

  5、望着一步一步不停往上爬的小蚂蚁,你会对他说什么?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设计了“小蚂蚁在爬树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这一问题,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把语言训练和情感熏陶落到实处。)

  主题深化

  1、我们相信,蚂蚁总有一天能够――(引说)爬到天上,而巨人却永远不能――(引说)爬到天上。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靠的不是――身材、体力,靠的是――勇敢、自信、努力。

  2、我们一起分角色来读读课文,感受小蚂蚁的勇敢、自信。

  课文中有蚂蚁、巨人、和白胡子爷爷。现在我们就分别来扮演他们读读课文。第一组读巨人的话,你们就是故事中的――巨人。第二组读白胡子爷爷的话,你们就是――白胡子爷爷。第三四组读蚂蚁的话。其余部分老师读――注意:边读边想象故事内容,加上动作、表情。全体起立,准备!

  (教学应以读为本,采用各种读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有目的、有层次地读,读出声、读出味、读出情,受到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同时积累语言文字。)

  3、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话:(出示句子)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上天的蚂蚁》教学反思

  孩子的情感是孩子发挥“创意留白”的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么一句话:“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孩子就是孩子,他所听到的感受的可能就是和他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而赋予自己的情感在里面。不管孩子心里所感知的内容情感是否与作品本身的结局内容一样。孩子要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想象时,我们不该给予扼杀,而是给予帮助,因为孩子的想象力、创造性是如此巨大,孩子们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人惊喜,让人兴奋不已!我觉得,有时需要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寻找,在体验中发现新的意境。

  教学中我将学生本身的需要、兴趣、经验放在首位,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孩子们个个都很积极参与,从中可以看到,当孩子得到老师的支持和鼓励时,设置一个他们都感兴趣的话题时,孩子的思维就会不受约束,而想象的也远远超过了大人,会收到很好的活动效果

  《上天蚂蚁》教学设计 5

  一、教材分析

  童话《上天的蚂蚁》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努力”主题下的第一篇主体课文。故事通过对比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告诉孩子们只有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文章短小紧凑,情节通过对话展开,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默读的方法。

  2.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3.在同主题的拓展阅读中扩展视野,训练表达。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读好对话是教学的重点。

  2.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困难、挫折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1.出示重点词语,指名认读。随意抽读。教师重点点拨

  蚂蚁常常身材魁伟酸痛抬头仰望试一试好高哟

  鼓励身强力壮连连告退终于充满自信俯下身子

  (积累酉字旁的字、换偏旁的归类练*)

  2.指导书写易错字:试

  3.师:在上节课的学*中,我们认识了文中的两位主要人物,他们是?

  生:巨人和蚂蚁。(板书:巨人、蚂蚁。)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巨人的`身材?

  生:身材魁伟、身强力壮、膀大腰圆。(板书:身材魁伟)

  师:那蚂蚁的身体呢?

  生:很小很小。(板书:很小很小。)

  (二)读懂课文,理解文意

  1.师:文中还有一棵树,是一棵怎样的树呢?我们来读一读。

  1)有一棵树,很高。

  2)有一棵树,很高很高。

  3)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借助简笔画,有步骤地理解“高得插入了云霄”。

  2.默读课文3―7自然段,看看巨人面对通天树时的表现。

  师:巨人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可见他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啊!他敢去爬这棵树吗?他在树下说了些什么呢?

  1)先由学生自由读文,再交流巨人的表现。

  巨人当时是怎样的表情,怎样的心情,能不能找到一个词,补充到句子里再读这句话?

  出示:巨人摇摇头,(地)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指名填读。

  2)指导读老爷爷对巨人的鼓励。

  完成“语文天地”里的说话练:()鼓励():“试一试吧!()。”

  3)师:听了别人的鼓励,我们常常信心百倍,可巨人却仍然说……

  生:不行,我爬不上去。

  师:试一试吧,不试怎么知道呢?

  生:不行,我爬不上去。

  ……

  师:面对通天树,身材魁伟的巨人就这样连连告退,连试都没试就跑掉了。

  3.默读课文8―13自然段,交流蚂蚁的表现。

  师:面对同样的困难,很小很小的蚂蚁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呢?

  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对话。

  出示蚂蚁说的话:

  “我能爬上去!”一个充满自信的声音传来。

  “我能行!”

  “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1)仔细读一读这三句话,你们看到了一只怎样的蚂蚁?(板书:充满自信)谁来当一只自信的小蚂蚁?指名读第一句。

  师:你能行吗?

  生:我能行!

  师不断地问,让学生大声自信地说出“我能行!”

  (2)师:你为什么这样有信心呢?

  生: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师:小蚂蚁想爬到天上去,它已经树立了目标,并且立刻开始爬树,用行动去实现目标。一步一步,小蚂蚁向上爬去,它又累又渴,多么想停下来休息,但是它告诉自己……

  生齐读: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师:一步一步,小蚂蚁向上爬去,它的力量那么弱小,它甚至听到了巨人对它的嘲笑,但是它告诉……

  生齐读: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三)欣赏读文,体会主题

  1.议论:巨人和蚂蚁都想上天,你觉得最后谁能成功呢?说说你的理由。

  2.师:就像愚公移山一样,功到自然成。小小的蚂蚁要向世界证明:出示:只有不断地努力,才可能成功!(齐读)

  3.学生分角色读文。

  (四)拓展朗读,总结升华

  1.蚂蚁想上天,青蛙想看海。出示《青蛙看海》说说青蛙看到大海了吗?他是怎么看到大海的?引导学生说说青蛙的努力。

  2.师: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并一步一步地去做,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让我们像小蚂蚁一样,做个自信的孩子,面对困难说:“我能行!”

  3.读背关于努力的名言。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想象小蚂蚁在漫长的爬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你想提醒他注意什么?请你写在日记本上。


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实用五篇(扩展3)

——《上天的蚂蚁》教学反思 (菁华5篇)

《上天的蚂蚁》教学反思1

  教材分析:

  《上天的蚂蚁》是北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努力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说明了“只要意志坚,鸡毛能上天”的道理。

  本课短小紧凑,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课文通过对话展开情节,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说明,要想做成一件事,靠的不是身材、体力等物质方面的条件,而是要有坚持不懈、努力进取的恒心和毅力。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学*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体会努力的含义。

  本课的难点是从蚂蚁的话中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学*和培养,学生在识字、朗读、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具有初步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惯。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从对比中体会“蚂蚁”品质。

  4、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体会蚂蚁的自信和勇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它就是——蚂蚁!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蚂蚁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再读词语。

  (蚂蚁虽然是本课的生字,但是学生早就通过各种途径认识了它的读音,因此把重点放在渗透形声字的规律:形旁表意思,声旁表读音上,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为学生形成独立的识字能力作有益的渗透。)

  2、同学们都见过蚂蚁,站在蚂蚁面前,你有什么感觉?很小很小的蚂蚁*常都干些什么事情呢?

  3、一只蚂蚁却要干一件不同寻常的大事情,它要——上天。(板书:上天)它就是上天的蚂蚁。

  4、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故事《上天的蚂蚁》——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翻到语文书69页,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不懂得地方打个问号。

  2、复*识字方法,认读词语。

  a:课文中的词语迫不及待地跳出来想考考你们,你们认识他们吗?(小老师领读)

  b:看到大家读得那么好,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玩个抢读的游戏,就是老师指大家读,比比谁的反应快?

  3、同桌互读课文。

  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快就记住这些字了,那调皮的词语趁大家在游戏的时候又回到了课文中去了,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吧。同桌轮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得好,夸夸他;读不好,教教他。

  (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的能力和倾听*惯。)

  (三)品读课文

  树高,路长,困难大。

  1、蚂蚁和巨人都想从哪里爬到天上去?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勾出描写通天树高的句子。

  (注意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惯。)

  a:谁找到了?大声地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读: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读得好时:通过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见了插入云霄的通天树。(板画通天树:用绿色粉笔)同学们,像他这样来读一读。

  没读好:孩子们,通天树高吗?而且是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可是,这个孩子的读,让老师觉得通天树不太高。谁能读得更高一些?(评语:有点高了!更高了!好一棵插入云霄的通天树!)来,大家一起读。

  b:还有哪些句子?

  生读: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通天树就像一架通向天上的梯子,好高哟!来,一起读,边读边想象。

  c:还有哪些句子?

  生读: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

  做一做“抬头仰望”的动作。

  (根据词语特点,让学生通过动作来理解词语,直观、形象。)

  同学们巨人多么想知道通天树到底有多高啊!他就抬起头望呀望,脖子都仰酸了,他可能望到什么,也望不到树尖?

  他望到了白云,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他望到了小鸟,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他望到了大雁,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通天树实在是——(引读)太高了。

  来,我们再读读这句话,读出通天树的高。

  (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运用传统教学手段简笔画为学生直观地展示通天树的高大,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重点句子感受通天树的高,为后面体会蚂蚁的精神奠定基础。)

  巨人的懦弱

  1、这时,多么想上天的巨人怎么说?

  (生读巨人的话)

  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想想,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我知道了树很高,我知道了巨人认为爬到天上去是不可能的。如果有学生说到巨人心里很害怕,及时表扬,“你真会读,读到了巨人的心里,掌声送给他。”如果学生体会不到巨人心里的害怕,就应该顺势引导:学生说树很高,老师就引——树很高,巨人心里就很——害怕,所以他说,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孩子们,现在你就是这个心里十分害怕的巨人。加上动作、加上表情,再读读这句话,读出巨人的害怕,可以站起来读。谁来读?

  ——从你的动作中,我们感受到了害怕!谁再来读?

  ——从你的表情中,我们感受到了害怕!

  ——胆小的巨人们,来,一起读。

  小结:孩子们,在朗读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加上表情动作,读出心里的感受。

  (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加强对朗读方法的指导。因此,教师通过课文的学*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使学生入情入境,与文本产生共鸣,从而快乐地学,扎实地学,有效地学。)

  2、我们读出了巨人的害怕,白胡子爷爷也听出了巨人的害怕,白胡子爷爷怎样鼓励巨人?(如果学生没有读好,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想想白胡子爷爷会怎样说话)

  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生读第五自然段))声音再低沉一点,再慢一点。

  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师读第五自然段)

  巨人说——(生读第六自然段)

  3、通天树下还有黄牛、山羊、小鹿、大象等等,当然,也有你和同学们。想想谁还会怎样鼓励巨人?(课件出示)——鼓励巨人:“试一试吧!————————”

  巨人后退两步,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低下头,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声音越来越小,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因此抓住文章的“鼓励”进行挖掘,激发学生进行联想补白,仿说句子,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

  4、像巨人这样的表现,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就叫什么?最后,巨人终于跑掉了。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巨人啊?

  蚂蚁的努力

  1、面对同样高的通天树,蚂蚁又是怎么说的呢?默读8——13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出蚂蚁说的话。

  蚂蚁说的话是,谁来读——

  2、课件出示句子:反复读读这三句话,勾出重点词语,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

  3、你从哪里感受到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板书:自信、坚定、勇敢)

  4、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这只勇敢、自信的小蚂蚁,选你最喜欢的一句,加上动作表情,读出自信、勇敢、不放弃。

  谁来读?读得好,我们就把掌声送给他!

  (评价语言:就这句,谁能更自信?)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让学生自读句子感受蚂蚁的精神,在交流中畅谈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个性化的感情朗读中,加深理解,获得思想启迪。)

  4、小蚂蚁向上爬着,通天树太高了,想想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a:大风把他刮下树来摔死!

  小蚂蚁的力量是多么弱小,他冒着被风刮下来摔死的危险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勇敢地说——(最后一句)

  b:大雨会淋湿他,太阳会烤着他,他还是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坚定地说——(最后一句)

  c:还有哪些困难?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小蚂蚁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可他仍然一步一步不停地爬着,他自信地说——

  5、望着一步一步不停往上爬的小蚂蚁,你会对他说什么?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设计了“小蚂蚁在爬树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这一问题,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把语言训练和情感熏陶落到实处。)

  主题深化

  1、我们相信,蚂蚁总有一天能够——(引说)爬到天上,而巨人却永远不能——(引说)爬到天上。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靠的不是——身材、体力,靠的是——勇敢、自信、努力。

  2、我们一起分角色来读读课文,感受小蚂蚁的勇敢、自信。

  课文中有蚂蚁、巨人、和白胡子爷爷。现在我们就分别来扮演他们读读课文。第一组读巨人的话,你们就是故事中的——巨人。第二组读白胡子爷爷的话,你们就是——白胡子爷爷。第三四组读蚂蚁的话。其余部分老师读——注意:边读边想象故事内容,加上动作、表情。全体起立,准备!

  (教学应以读为本,采用各种读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有目的、有层次地读,读出声、读出味、读出情,受到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同时积累语言文字。)

  3、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话:(出示句子)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上天的蚂蚁》教学反思

  孩子的情感是孩子发挥“创意留白”的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么一句话:“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孩子就是孩子,他所听到的感受的可能就是和他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而赋予自己的情感在里面。不管孩子心里所感知的内容情感是否与作品本身的结局内容一样。孩子要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想象时,我们不该给予扼杀,而是给予帮助,因为孩子的想象力、创造性是如此巨大,孩子们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人惊喜,让人兴奋不已!我觉得,有时需要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寻找,在体验中发现新的意境。

  教学中我将学生本身的需要、兴趣、经验放在首位,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孩子们个个都很积极参与,从中可以看到,当孩子得到老师的支持和鼓励时,设置一个他们都感兴趣的话题时,孩子的思维就会不受约束,而想象的也远远超过了大人,会收到很好的活动效果

《上天的蚂蚁》教学反思2

  《上天的蚂蚁》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敢干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面对同一棵大树,巨人叹息“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而小蚂蚁认为:“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本课我采用了倒叙的方法进行讲授,在讲的过程中以学生的思维为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喜好引出文中的主人公小蚂蚁,首先就让学生体会到它的自信、勇敢,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再到文中去找一找,用文中小蚂蚁的话去印证它的自信,如“我能爬到天上去”、“我能行”、“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等语言让学生也变得自信起来,这里引导地较为满意。同时,在讲授完课之后还进行了延伸,进行了续编故事练*,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培养了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再者,引导学生分角色读课文,调动了课堂气氛,学*的积极性也高了。授课过程中还运用了课件,因为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能让学生主动地去学*。

  不过,这次讲课也有一些不足。

  1、这次采用倒叙的方式进行讲授,学生的思维不能很好转换,驾驭课堂上不是很能动。

  2、在概括人物性格上语言还过于单一,词汇不是很丰富。

  3、对于层次各不相同的学生,没能做到面面俱到。

  希望这次讲课能对我有更大的督促和帮助,让我取长补短,以后把课教得更好。设计小练*,引导想象,培养语感。

《上天的蚂蚁》教学反思3

  我执教的《上天的蚂蚁》这篇童话,是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立志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了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以下三方面的处理:

  一、内容更简约。这是一篇结构很完整的童话,篇幅相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比较长,如果按照一段一段地讲解,*均用力,一课时就很难完成。根据教学目标,我深钻教材,对这篇比较长的童话故事做了取舍,最终把重点内容确定为8——13段,通过品读小蚂蚁和白胡子爷爷的对话,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对于前面的内容只抓住描写树高的句子和“连连告退”这个词,感受上天有多么困难,为后文理解小蚂蚁的精神作一个铺垫。在教学中,我既突出重点,又注意整体把握。让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入手。读完描写树高的单个句子后,我把这四个句子放进故事情境中,师生合读,再次感受树的高。指导读好小蚂蚁的话后,全班分角色读完8至13段,最后再将课文通读一遍。既做到了点面结合,又做到了取舍适度。

  二、 环节更简便。第一:课前我精心挑选要出现的生字、生词,这些词与文意密切相关,能展现文章的脉络,为接下来孩子们讲述故事提供帮助。第二:精读课文。在精读课文时,我将设计分成三大版块,清清爽爽,一目了然。第一个版块抓住“树高”,体会上天很难。第二个版块通过师生对话,巧妙地理解了“连连告退”,体会巨人的懦弱,为下文反衬蚂蚁的坚强毅力作铺垫。第三个版块围绕“蚂蚁能爬上天吗”这个问题进行开放性、探究式学*,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培养边读书边思考的学*惯。

  三、 方法更朴实。阅读教学第一要务是读。本堂课,我抓住描写树高的句子、巨人和小蚂蚁的话,小蚂蚁和白胡子爷爷的话,用默读、自读,师生配合读,分角色读,引读等方式,让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理解文意,感悟情感,发展语言,培养语感。

  上完课以后,我感觉学生学得还不够主动,在引导学生想象:“你认为小蚂蚁和巨人比较,谁更容易爬到树顶”这一问题时;大部分学生局限于课文中所表达的意思,而缺乏自己的想法,使这一环节的矛盾冲突不够明显,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怎样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大的思维想象空间,让教真正做到为学服务,这我需要要思考、努力的方向。

  通过上这堂课,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简单教语文,实在是不简单,需要我像这只小蚂蚁一样,下大力气进行不懈的探索!

《上天的蚂蚁》教学反思4

  童话《上天的蚂蚁》通过巨人和小小的蚂蚁的比较,写出了蚂蚁立志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

  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加强对朗读方法的指导。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体察情感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朗读1到7自然段,找出描写树高的句子,显出上天的难。然后引导学生表演朗读,或分角色朗读,或集体朗读,或读句,或读段,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让他们把自己当成巨人,体会巨人在困难面前表现出来的懦弱;让他们把自己想象成蚂蚁,理解即使面前困难再大,也要努力面前,勇敢克服。之后,又设计了多种读得方式,如:自由读,个别读,教师引读,男女赛读等,让他们边读边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多形式的读,让学生入情入境,与文本产生共鸣,加深了他们对努力的理解。

  反思这节课,仍有不足之处,仍要改进:

  1.板书设计不够规范,过多过杂,应该再简单些,再形象些,那样更会让学生对本课的脉络一目了然。

  2.对于学生的评价语不够丰富。好的评价语,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但是我也知道,掌握评价语这门艺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长久以来的学*、积累。

  3.课堂上一些细节处理得不够好,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指导得不是很到位,有的学生没有读出该有的语气。我想,这时教师能做到范读,做到引导,效果会更好些。

《上天的蚂蚁》教学反思5

  本课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立志凭借执教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说明,要想做成一件事,靠的不是身材、体力等物质方面的条件,而是要有坚持不懈、努力进取的恒心和毅力。因此教案设计我把本课的重点放在通过学*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体会努力的含义。

  本课短小紧凑,浅显易懂,故事性强,通过对话展开情节,因此这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为主线,设计三个问题统领全文:1、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从哪里看出来?用“——”在文中画出;2、面对这么高的树,蚂蚁和巨人分别是怎样做的?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读、思、悟,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中,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加强对朗读方法的指导。因此,对于本课的教学,我先引导学生找到描写描写通天树高的句子,读出树的高,突出上天的难;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巨人,在表演读中感受巨人在困难面前表现出来的懦弱;最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勾出蚂蚁说的话,反复读,边读边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读出蚂蚁的自信、坚持不懈。同时,设计了多种读的形式,有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男女生读,同桌互读,表演读,教师引读,抓住重点词语,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使学生入情入境,与文本产生共鸣,加深对“努力”的理解,懂得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老师的引导以及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绝大部分学生可以感悟本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努力、自信、坚持不懈,要勇敢等。同时由于这篇是一片有趣的童话故事,配上一些颜色鲜艳,有趣的图片所以孩子们很容易被吸引住。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对课文感兴趣了,自然会开动他们的小脑筋,形成自己的感悟。从而达到了自悟的教学目的。

  在本次课中,让我有深切的体会,课堂是孩子们的,我们要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孩子们。当老师花点心思,积极引导,调动孩子们的学*积极性,他们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比如在拓展部分当问到“小蚂蚁在爬树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时?”孩子们不但给出了答案,同时还帮小蚂蚁想出解决困难的办法。同时也让我看到孩子们的世界是多么的精彩。

  但是在执教过程中我还是有许多的不足,如在教师引读方面,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孩子们对故事的把握,情感的领悟,所以只是点播,而没有带读,所以学生在自己读的时候课文中的情感没有充分读出来,这样会影响孩子们领悟课文中角色的情感。另外由于对学生没有太多的信心,所以在角色读的时候只是形式般的走过,没有很好的让孩子们在多种情境中去体会,去感悟。总之,我还需要不断地学*,争取不断地自我提升。

  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因为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在盯着我。同时孩子们也给我上了一堂宝贵的课,不要低估每一个孩子,他们随时都可能给你惊喜!

  


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实用五篇(扩展4)

——《蚂蚁》教学设计 (菁华5篇)

《蚂蚁》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体会小蚂蚁给这本书带来的影响,级法学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欲望,体会童话的神奇力量。

  2、认识十四个生字,体会童话的神奇魅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小蚂蚁住进书里后发生那些有趣的事情,特别是它让陈旧的书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2、感受童话的神奇,感受语言文字的神奇力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回顾体会神奇

  师说: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书里的蚂蚁》,你们还记得小姑娘曾有一本什么样的书?当蚂蚁被夹进书里后,所有的字都感到怎样呢?(学生回答师板书:新奇,陈旧) 今天我们就抓住着这“新与旧”的对比来读课文,去感受童话的神奇魅力,感受语言文字的神奇力量。

  二、深入课文朗读感悟

  师:你还记得文中的小蚂蚁原来在哪吗?

  师:它又是怎样来到花蕊里的呢?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

  ( )的墙角边,( )地开着一朵小花,在风里( )地唱着歌。

  师问:

  (1)古老是什么意思?你还能说古老的( )?

  (2)孤零零怎么理解?可以换成什么词,什么时候孤独呢/你孤独的时候心情怎么样?

  (3)这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小姑娘的心情呢?试着读读吧。

  师:是呀,这朵小花非常孤单,有一天花旁边来了一位朋友是谁?课件出示:

  一只黑黑的蚂蚁,顺着花枝往上( ),静静地( )在花蕊里睡觉。

  ⑴谁来学学蚂蚁爬一爬的样子?同学们做一个趴的动作。

  ⑵同学们在想象一下,小蚂蚁会梦到什么了?

  ⑶此时小蚂蚁的心情怎么样,你能用读的形式表达出来吗?

  师:就这样,小蚂蚁被小姑娘夹进了一本陈旧书里,夹得扁扁的,

  ⑴ 陈旧是什么样的?

  ⑵假如你就是那只蚂蚁,被夹在书里心里会怎么想,什么感受?能读出你的感觉吗?

  师:这只蚂蚁来到这本陈旧的书里会发生哪些新奇的事呢,请同学自由读课文的3 — 6自然段。

  ⑴学生回答

  ⑵请同学动笔画出描写小蚂蚁与书的对话的句子,同桌互相读读

  ⑶找几组学生试着分角色练读同时提问“细碎的声音谁发出的,奇怪的样子你会做出来吗,不好意思可以换哪个词”每句都表达怎样的感情?学生试读。

  ⑷再找学生分角色练读,加动作。

  师:这只乐意做字的小蚂蚁,又做了哪些让自己快乐开心的事呢?

  ⑴学生回答。

  ⑵如果你就是书里的字,看到小蚂蚁这个会走路的字会怎样一种感受会说什么?

  师:书里的字和你有同样的感受,看看第七自然段中哪些语句是描写所有字的想法的?

  ⑴指导朗读这句话

  ⑵出示“我们真的太傻了”子为什么这么说同桌讨论一下。

  ⑶指导朗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师:此时旧书怎么样了?

  ⑴男生读第九自然段,女生读第十自然段

  ⑵因为书中的字在串门,所以每天的故事不同,我们没有这本书就让我们来玩个“文字串门”游戏好吗?

  ⑶出示带子的头饰,找朋友。

  ⑷用词组句子

  ⑸这些游戏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发现什么了?

  师: 第三天早晨,小姑娘在旧书的封皮上发现个字,他呀,走得太远了不认识回家的路了,这个字是“丑”师带上这丑字头饰说:我没有朋友你们谁帮帮我?组词。

  师:其实每个字都有它的作用,缺一不可所以(出示课件)“不过······”学生齐读此句话。

  ⑴你知道小姑娘为什么没有买过其他的故事吗?

  ⑵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三、抒**感彰显个性

  师:

  1、读了这个童话你最喜欢文中的谁呀?

  2、今天你当了书中的字,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四、课外拓展

  师: 今天我们学了这个童话有趣吗?王一梅阿姨还有好多作品,如《住在雨街的猫》,《想走的树和想留下的兔子》等作品,希望同学课下欣赏吧。

  师: 最后老师要送给同学一组读书的相关名言警句,希望同学们能做一个爱读书,会读书的人。

  1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2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3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裴松之

  五 板书设计

  书里的蚂蚁

  会 说 话

  陈旧 新奇

  会 走 路

《蚂蚁》教学设计2

  《蚂蚁的救助》是S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下面是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蚂蚁的救助》教学设计,为大家提供参考。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同上

  教法

  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学法

  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能力目标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3、激发学生动物的兴趣,要知道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

  (一)启发谈话:同学们大家很有成效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别人遇到了困难,或者当别人处在危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吗?对于有困难的人,我们应该伸出援助之手;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然界的动物在同伴遇到危难的时候是怎样做的吗?我们学*一篇课文就讲述了动物之间的互相救助的事。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能够读准字音,借助工具书查找和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

  2、相互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 观察图画

  2、 读读课文,读准字音,查查字典,理解下面的词语:挣扎生命力、生灵、遇难、偶然

  3、 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1、 同桌互相合作识记生字

  2、 互查识字情况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说说课文说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蚂蚁是怎样遇难的?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3、梳理事例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学*课文。

  质疑激趣让学生各抒己见为下面的学*做铺垫。

  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为后面的理解作铺垫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惯。

  第二课时

  一、学*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主要理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起因是什么?

  第二部分:蚂蚁相互救助的过程,“我”在旁边主要做了些什么?(经过)

  第三部分:我的感受。启发学生能够说出从蚂蚁的救助这件事上,人们应该具有怎样的首先品质。

  l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1、 弄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情是怎样发生的。要让学生弄清正是由于“我”主观上认为蚂蚁的“生命力极强”,没有对遇难的蚂蚁“实施救援”,才引起事情进一步发展。

  2、重点理解:为什么把我看到的事情说成是“让我心灵震撼的生命故事”

  在读熟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以读代讲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读题解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能力,并在评价中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

  学*作者的写作手法。

  教学教程

  教师的活动及教法

  学生的活动及学法

  设计意图

  巩固练*:

  1、 抄写词语花篮中的词语;

  2、 摘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3、 抄写生字

  抄写词语花篮中的词语;

  摘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抄写生字

  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板书设计

  蚂蚁的救助

  事情的起因

  作者看到的蚂蚁救助的事情(经过)

  我的感受

  教学后记

《蚂蚁》教学设计3

  一、感知蚂蚁形象美

  请同学们大声用两分钟时间朗读课文,然后解决下面问题:

  1、用最简洁的语言概过课文内容。提示:可按照“本文通过对的生动细致的描写,引发”的句式来概括。

  (此题意在让学生感知文章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再次体会简洁美)

  学生思考后回答。明确:本文通过一只小蚂蚁发现桌面上的饼干屑并在我的面前扛着饼干屑离开的故事,由此引发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悟。

  2、想一想这是怎样的一只蚂蚁?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组同学交流讨论,明确:胆小而又自足的蚂蚁。语句“一只蚂蚁畏畏缩缩地爬上了我的书桌,如同一个成功的偷渡者”“这只孤独的蚂蚁有一点胆怯。它谨慎地左顾右盼,慢慢地朝一个方向迈出了几步,随后又不放心地退了回来,往另一个方向试探”等。

  二、感受描写细致美

  点名学生朗读课文前五段,其他同学听读,并思考下面问题:

  3、为什么作者能把蚂蚁写的如此传神?请选择你认为最生动传神的语句,说说你的感受。

  4、结合练*题(一):文中运用了一系列拟人化的词语来写蚂蚁是为了赞扬蚂蚁吗?目的是什么?

  (从修辞的运用、词语的表达效果、作者的情感等角度去体会。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知道作者怎样写的同时,了解体会掌握文章的表达技巧。)

  (学生交流)明确:3、因为作者采用拟人化手法,生动刻画了蚂蚁的动作、神态、心理。

  请选择你认为最传神生动的词句,说说你的感受(词句品味)。(可结合课后“词句品味与积累”,交流展示。

  4、不是为了赞扬蚂蚁。在文中作者只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目的是为了传神生动地描写蚂蚁,同时有一定的幽默感(如:义无反顾、重大判断等)。

  总结:作者采用“放大”的方法,大词小用,大胆的“想象”,刻画了它们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方面。使内容更加细致,突出了细致之美。那么作者怎样选择切合点,展现他的机趣美?

  三、感悟作者机趣美

  学生齐读6—9段,然后探究下面内容:

  5、虽然蚂蚁在人类的眼中是个十分渺小的事物,然而我发现此时我们与蚂蚁却有着惊人的相似,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6、在文中找出作者独特的内心感受的句子,结合自己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合作交流)明确:5、往往自足于眼前的幸福,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从整个生物界来说,我们与蚂蚁一样只是生物链中的一个因素,我们何尝不也是一只渺小的蚂蚁!

  6、示例:“它的幸福是货真价实的”,站在蚂蚁的角度,这当然是真的,因为蚂蚁并不知迈步的幸福顷刻间就可能被比它强大得多的人类毁灭。站在人的角度,前文已述,蚂蚁的幸福是渺小的,甚至是虚无的。所以不能简单地对这个问题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重要的是,这句话使我们感到蚂蚁沉浸在自己认为的货真价实的幸福中,而毫不知道随时可能降临到它头上的危险。正是作者关注到了这种情况,就引出了文中更重要的一句话:“我实在不忍心伸手戳破它的快乐。”这表现了作者的悲悯情怀。

  小结:从《蚂蚁》一文可知,感悟式写法必须借助联想,同时联想还得有恰当的契合点。本文就以“自足于眼前幸福,无法主宰命运”为契合点。感悟还要有特殊性,不要落入俗套。作者南帆就是这样。我们要像作者一样,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心理,你笔下的动物就可能写得生动形象、活灵活现。但这必须建立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

  四、领略自我观察美

  作业:根据*时的观察,选择你熟悉的一种动物,写一篇文章,展现你的机趣美。

  要点:细心观察,对象人格化(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心理)

《蚂蚁》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和1全部首,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增强劳动意识,培养从小热爱劳动的情感,感悟没有播种就没有收获,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4、用续编故事或写信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愿望。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和一个偏旁部首。

  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有劳动就有收获的道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风的声效录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前几天我们学*了一篇跟劳动相关的课文《好日子》,谁愿意说一说文中的三只小老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是啊,辛勤的劳动让三只快乐的小老鼠过上了好日子,那么今天这两只小动物是不是也跟小老鼠一样的热爱劳动呢?(板书课题:蜻蜓 蚂蚁)谁和谁?(板书:和),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跟劳动有关的寓言故事《蜻蜓和蚂蚁》,齐读课题。

  二、学*课文,随文识字。

  1、学*第一自然段

  (1)同学们打开书,想听老师读课文吗?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圈出来的生字的读音。

  (2)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蜻蜓和蚂蚁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这只小蜻蜓只顾着夏天享乐,没有准备过冬的粮食,到了冬天,饥饿难耐,找到小蚂蚁来求助,小蚂蚁给小蜻蜓讲生活中不能幻想不劳而获的道理。)

  (3)那么我们来一齐看一看它的照片好吗?谁能看这幅图用上我们学过的一个成语说一说小蜻蜓在怎么样的干什么。(小蜻蜓在悠然自得的唱着歌)

  (4)“悠然自得”和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个词语意思相*?(逛来逛去),你能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吗?“逛来逛去”说明什么?(闲着没事),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很快冬天就到了,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时间过得快呢?(转瞬之间),“转瞬之间”还可以换成哪个词语?你能用“转瞬之间”说一句话吗?齐读第一自然段。冬天的世界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我们来看一看第二自然段。

  2、学*第二自然段

  (1)指读第二自然段。

  (2)冬天的景象可以用第二自然段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你能找到吗?(荒凉)识记“荒”字。(与“流”联系起来记忆,水流得一滴都不剩了,大地上长出荒草来)你知道什么叫“荒凉”吗?(荒凉就是人烟少,冷清的样子)什么样的景象才能叫做荒凉呢?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老师的描述边想象荒凉的画面。教师放自然界中的北风呼呼地吹的声效录音,边结合语言的描述:冬天来了,乌云不时的遮挡住了太阳,天空阴森森的,花儿、小草早已经干枯得没有一丝水分,树枝已经变得光秃秃的,还有几片孤零零的残叶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刺骨的北风狂扫着大地,干枯的树枝不时地发出呜呜的响声,小动物们都销声匿迹了,田野里一片寂静,没有一点生气。同学们你们体会到“荒凉”是一种怎样的景象了吗?

  (3)对于小蜻蜓来说,荒凉就更加可怕了,田野的荒凉对蜻蜓来说意味着什么?(小黑板出示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每张叶子下面都有现成的睡床和早餐的日子,已经远去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学*“烂”字。用“灿烂”说一句话。

  (4)此时的蜻蜓心情会怎么样?你是通过读哪个句子知道的?它又是怎么做的呢?同学们做一个愁眉苦脸的表情,再做一个和愁眉苦脸相反的表情,你知道这个表情用哪个成语来形容吗?(眉开眼笑),谁能用“愁眉苦脸”说一句话?想象一下,他会嘀咕些什么呢?

  (5)指导朗读,读出蜻蜓那种悲伤、难过、痛苦的心情。此时此刻,如果继续这样伤心下去,蜻蜓有可能会被饿死,于是,它想了办法,它去找谁了呢?

  3、学*第三至七自然段。

  (1)、默读课文的第三至七自然段,想一想通过读这几个自然段他们的对话,你都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汇报学*这几个自然段。

  (2)、汇报蜻蜓是怎样乞求蚂蚁的,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导朗读,要读出蚂蚁那种可怜的样子,哀求的语气。

  (3)、那么蚂蚁对蜻蜓又说了些什么呢?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要读出反问的语气。相机学*“劳”字。“劳”是会意字,“劳”的繁体字草字头写作两个火字,意思是时已入夜,但是仍然有人点燃灯火在劳作。谁能想个好办法记住这个字。(戴草帽用力去除草,这个人真勤劳)

  (4)、蜻蜓明白蚂蚁说的道理吗?(明白)那他在夏天里没有劳动的理由是什么呢?在课文中找一找。(课文的第五自然段)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因为什么,所以蜻蜓才没有劳动吗?

  (5)、最后蜻蜓决定怎么做了呢?指名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6)、分角色朗读这几个自然段。

  4、思想教育:同学们,这个小故事我们读完了,通过读这个小故事你懂得了怎样的道理?

  三、集中识字。

  1、出示词语卡片:荒凉、灿烂、每张、唱歌、愁眉苦脸、劳动、难道、软绵绵。开火车读、指名读。

  2、出示生字卡片:荒、烂、张、歌、脸、劳、难、软。开火车读。

  3、出示写有词语的小黑板:荒山、荒草、破烂、灿烂、功劳、劳动、张口、歌剧、脸色、困难、软和。

  四、指导书写。

  歌,介绍“欠”字旁。软、荒

《蚂蚁》教学设计5

  一、感知蚂蚁形象美

  请同学们大声用两分钟时间朗读课文,然后解决下面问题:

  1、用最简洁的语言概过课文内容。提示:可按照“本文通过对的生动细致的描写,引发”的句式来概括。

  (此题意在让学生感知文章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再次体会简洁美)

  学生思考后回答。明确:本文通过一只小蚂蚁发现桌面上的饼干屑并在我的面前扛着饼干屑离开的故事,由此引发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悟。

  2、想一想这是怎样的一只蚂蚁?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组同学交流讨论,明确:胆小而又自足的蚂蚁。语句“一只蚂蚁畏畏缩缩地爬上了我的书桌,如同一个成功的偷渡者”“这只孤独的蚂蚁有一点胆怯。它谨慎地左顾右盼,慢慢地朝一个方向迈出了几步,随后又不放心地退了回来,往另一个方向试探”等。

  二、感受描写细致美

  点名学生朗读课文前五段,其他同学听读,并思考下面问题:

  3、为什么作者能把蚂蚁写的如此传神?请选择你认为最生动传神的语句,说说你的感受。

  4、结合练*题(一):文中运用了一系列拟人化的词语来写蚂蚁是为了赞扬蚂蚁吗?目的是什么?

  (从修辞的运用、词语的表达效果、作者的情感等角度去体会。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知道作者怎样写的同时,了解体会掌握文章的表达技巧。)

  (学生交流)明确:3、因为作者采用拟人化手法,生动刻画了蚂蚁的动作、神态、心理。

  请选择你认为最传神生动的词句,说说你的感受(词句品味)。(可结合课后“词句品味与积累”,交流展示。

  4、不是为了赞扬蚂蚁。在文中作者只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目的是为了传神生动地描写蚂蚁,同时有一定的幽默感(如:义无反顾、重大判断等)。

  总结:作者采用“放大”的方法,大词小用,大胆的“想象”,刻画了它们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方面。使内容更加细致,突出了细致之美。那么作者怎样选择切合点,展现他的机趣美?

  三、感悟作者机趣美

  学生齐读6—9段,然后探究下面内容:

  5、虽然蚂蚁在人类的眼中是个十分渺小的事物,然而我发现此时我们与蚂蚁却有着惊人的相似,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6、在文中找出作者独特的内心感受的句子,结合自己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合作交流)明确:5、往往自足于眼前的幸福,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从整个生物界来说,我们与蚂蚁一样只是生物链中的一个因素,我们何尝不也是一只渺小的蚂蚁!

  6、示例:“它的幸福是货真价实的”,站在蚂蚁的角度,这当然是真的,因为蚂蚁并不知迈步的幸福顷刻间就可能被比它强大得多的人类毁灭。站在人的角度,前文已述,蚂蚁的幸福是渺小的,甚至是虚无的。所以不能简单地对这个问题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重要的是,这句话使我们感到蚂蚁沉浸在自己认为的货真价实的幸福中,而毫不知道随时可能降临到它头上的危险。正是作者关注到了这种情况,就引出了文中更重要的一句话:“我实在不忍心伸手戳破它的快乐。”这表现了作者的悲悯情怀。

  小结:从《蚂蚁》一文可知,感悟式写法必须借助联想,同时联想还得有恰当的`契合点。本文就以“自足于眼前幸福,无法主宰命运”为契合点。感悟还要有特殊性,不要落入俗套。作者南帆就是这样。我们要像作者一样,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心理,你笔下的动物就可能写得生动形象、活灵活现。但这必须建立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

  四、领略自我观察美

  作业:根据*时的观察,选择你熟悉的一种动物,写一篇文章,展现你的机趣美。

  要点:细心观察,对象人格化(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心理)


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实用五篇(扩展5)

——《上天的蚂蚁》续写作文范文十份

  《上天的蚂蚁》续写作文 1

  小蚂蚁说着,就开始爬树。他边爬边对老爷爷说:“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老爷爷鼓励道:“加油!只要你坚持下去,我相信你一定能爬上去。”

  它刚爬几步,就听见了同伴的嘲笑,说:“巨人都爬不上去,你怎么能爬上去呢?”小蚂蚁坚定地说:“你们等着吧!我一定可以上去的。”

  它爬呀爬呀,遇见了炎炎烈日,晒得它汗流浃背,快被火辣辣的太阳烤干了。小蚂蚁心想:真想到树荫里休息一会儿。但是它转念一想,这样会浪费时间,再说了我就快要爬上去了,于是它又信心满满地继续向上爬。

  有一天,它饿了,想去树杈中摘野果,虽然它吃到了野果,但是却被树杈划伤了脚,血沿着树枝滴下去,小蚂蚁顾不得疼痛,没有就此放弃,它仍然一瘸一拐地坚持往上爬。

  终于,它爬到了天上,小蚂蚁兴奋极了,它好奇地看着天上的一切,看到云朵在它旁边环绕着,像是在和它问好。它向下看,下面的物和人,都是那么的缈小,一瞬间感觉自己成为了世界的巨人,它想:巨人要是也有勇气爬上来的话,就会跟我一样看到这么多的美景。

  这时一只飞鸟看到小蚂蚁,惊讶地说:“你看起来这么弱小,是怎么上来的?”小蚂蚁笑着说:“只要你有一颗坚持不懈、勇敢自信的心,什么事情都能做好。”

  《上天的蚂蚁》续写作文 2

  白胡子爷爷坐在树下,看着小蚂蚁,鼓励他一定能爬到天上去。小蚂蚁也努力地爬着。终于,老爷爷看不到小蚂蚁了,他渐渐地消失在云彩里。

  突然,小蚂蚁碰到一只又黑又大的大毛虫,眼看大毛虫要向他冲过来,小蚂蚁急忙躲到一片绿叶下,还好大毛虫没追过来,受惊的小蚂蚁继续往上爬,渴了,喝树叶上的露珠,饿了,吃一点儿树叶。就这样,三天过去了,小蚂蚁克服了很多的困难,终于爬到天上了。

  小蚂蚁爬到天上去后,低头往下面看,看到了非常美丽的景色。正如课本上所写的,小河弯弯曲曲,山腰飘着白纱,汽车往来穿梭,路边开满鲜花,水库好似明镜,山坡点点人家……小蚂蚁忍不住自言自语:“太美了!”他真是太高兴,太激动了!

  忽然,小蚂蚁听到一阵吵闹声,他睁大眼睛一看,原来是太阳哥哥和月亮妹妹正在吵架呢!太阳说:“我的本领比你大,因为我能给人间带来温暖!”月亮说:“我的本领比你大,我能给人间送去凉爽!”太阳说:“我还能为植物提供营养。”月亮说:“我还能给夜晚送去光明!”……两人争得面红耳赤。小蚂蚁笑笑对他们说:“你们都很有用,少了谁也不行。快去上班去吧,要是被玉帝爷爷发现了,可是要挨批,挨打的哦!”结果,太阳和月亮吓得都不说话了。

  第二天,小蚂蚁爬下树,回到家,把他的所见所闻告诉了朋友们,朋友们都说他是个吹牛大王!哈哈!

  《上天的蚂蚁》续写作文 3

  小蚂蚁自信地说:“只要我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会爬到天上去。”突然,刮起了呼呼的大风,响起了轰隆隆的雷声,大雨倾盆而下。小蚂蚁全身都淋湿了,几乎寸步难行。它紧紧地抓住一片大树叶一动不动。过了一会儿,雨过天晴,太阳公公在天上微笑着。小蚂蚁开心极了,它想:“只要我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会爬到天上去。”

  爬着爬着,它觉得自己又累又渴,浑身发软。它靠着通天树自言自语地说:“难道我准备不充分吗?难道我不能爬上天去吗?不,只要我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会爬到天上去地。”这时,一只神奇的天虎出现在它面前,一本正经地对它说:“你是一只不同凡响的小蚂蚁呀,你太棒了!我要让你变成会吐火的蚂蚁,让你成为蚂蚁之王。让你拥有一对更加神奇的翅膀,可以在蓝天上自由自在地飞翔。”小蚂蚁激动地说:“太好了!太好了!谢谢天虎!”

  它张开嘴轻轻一吹,红红的火苗很快就把湿透的身体烘干了。它伸伸腰,煽动翅膀立刻腾空而去,眨眼功夫,就飞到了通天树顶端。它站在树梢哈哈大笑:“我终于上天了!天空无边无际,好美呀!”

  《上天的蚂蚁》续写作文 4

  蚂蚁挥手告别了白胡子老爷爷,踏上了遥远的上天之路。

  正当蚂蚁走的汗流浃背的时候,蚂蚁看见了一个庞然大物正朝它飞来,蚂蚁想找个树洞躲起来,可是已经迟了。庞然大物已经发现了它,蚂蚁只好跑啊,跑啊。跑到一片树底下。庞然大物发现不了蚂蚁,只好失望的飞走了。蚂蚁出来后,突然传来了一阵阵的笑声,蚂蚁低头往下一看,原来是地上的人在笑它,说它笨。蚂蚁想放弃它的.梦想,这时,它的脑海里传来一个声音:“加油,蚂蚁,还没有接*成功,只有坚持和努力”。谁在说话?没有人回应,难道我幻听了?蚂蚁自言自语道。虽然觉得自己幻听了,但它觉得这句话给了自己无穷的力量,它继续一步一步的往上爬。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不知不觉中,蚂蚁已经爬上了树顶。啊!它看见了美丽的景色:“弯弯曲曲的小河,崇山峻岭的山峰,波涛汹涌的海浪,繁花似锦的花丛,还有无边无际的草原”。

  经过这次爬行,小蚂蚁明白了,“世上没有想不到的事情,只有做不到的事情!”

  《上天的蚂蚁》续写作文 5

  可是没过多久,有一天,突然下起倾盆大雨,雨点落在树上噼里啪啦的,声音十分可怕。小蚂蚁紧紧的抱住树干,生怕被大雨冲走,摔到地上肯定会粉身碎骨的。过了一会儿,雨过天晴 ,太阳公公出来了,小蚂蚁这时已经筋疲力尽。它抖抖身上的雨水继续往上爬,途中,小蚂蚁遇到小麻雀了,小麻雀说:“ 你还不如下来和你妈妈一起生活,你这不是自寻烦恼吗。”小蚂蚁对小麻雀说:“只要我坚持不懈,就一定能爬上去,我相信自己。” 说完,小麻雀飞走了,小蚂蚁仍就继续向上爬。又过了几天,小蚂蚁终于爬上去了,它看见蔚蓝的天空飘着洁白的云朵,美丽极了!连太阳公公都对它微笑。小麻雀、巨人和白胡子爷爷都夸它是个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小蚂蚁。

  我们要学*小蚂蚁那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品质,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

  《上天的蚂蚁》续写作文 6

  可是没过多久,有一天,突然下起倾盆大雨,雨点落在树上噼里啪啦的,声音十分可怕。小蚂蚁紧紧的抱住树干,生怕被大雨冲走,摔到地上肯定会粉身碎骨的.。过了一会儿,雨过天晴 ,太阳公公出来了,小蚂蚁这时已经筋疲力尽。它抖抖身上的雨水继续往上爬,途中,小蚂蚁遇到小麻雀了,小麻雀说:“ 你还不如下来和你妈妈一起生活,你这不是自寻烦恼吗。”小蚂蚁对小麻雀说:“只要我坚持不懈,就一定能爬上去,我相信自己。” 说完,小麻雀飞走了,小蚂蚁仍就继续向上爬。又过了几天,小蚂蚁终于爬上去了,它看见蔚蓝的天空飘着洁白的云朵,美丽极了!连太阳公公都对它微笑。小麻雀、巨人和白胡子爷爷都夸它是个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小蚂蚁。

  我们要学*小蚂蚁那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品质,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

  《上天的蚂蚁》续写作文 7

  在一个天气阴暗的早晨,小蚂蚁慢慢地向树顶上爬,突然,刮起了大风,小蚂蚁小小的身子在发抖,可是它一想到对白胡子老爷爷说的话,就鼓起勇气,闭住眼睛,一步一步地向前爬。

  风停了,小蚂蚁睁大眼睛,发现自己已经爬了一半,正当这时,又下起大雨,小蚂蚁被雨水滑倒了,可是,它没有退缩,摘下一片树叶,披在身上,继续往前爬。

  不一会儿,雨停了,突然飞来一只大黄鸟,小蚂蚁赶紧躲进茂盛的'树叶里,只见见大黄鸟落在树枝上,拍打了几下翅膀,很快就飞走了。

  小蚂蚁继续一步一步地向前爬,乌云渐渐散了,小蚂蚁终于爬上了树顶。

  这时,太阳公公蹦了出来,彩虹姐姐也来了,白云一家人也飘来了,它们微笑着对小蚂蚁说:小蚂蚁,你真厉害!竟然爬到天上来了!小蚂蚁开心极了,在空旷的蓝天大声呼喊:我终于爬到天上来了!我看到天上的样子了!

  《上天的蚂蚁》续写作文 8

  小蚂蚁说着,就开始爬树。他边爬边对树爷爷说:“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小蚂蚁自信满满的开始往上爬,天快黑了,小蚂蚁才爬了一段,这时旁边有一只蜗牛对小蚂蚁说:“别爬了,就你这蜗牛速度得爬到猴年马月去,还是早点回家吧。”小蚂蚁才不管这些,它继续向上爬,没过多久就看不见蜗牛的影子了。第二天小蜗牛接着往上爬,没有一点犹豫,炎炎烈日让小蚂蚁满头大汗,口渴难耐,小蚂蚁也没停歇,它擦了擦头上的汗,吮吸了大树的汁液,顿时浑身充满能量,神清气爽,它还哼起歌,继续向上爬去,等爬到大树分叉的地方,耳边又响起了叽叽喳喳的声音,原来是一只麻雀,麻雀斜着眼看了下小蚂蚁,带着些嘲笑对小蚂蚁说:“还爬呢,小心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蚂蚁就该在地下爬。”小蚂蚁微笑着不以为然的对麻雀说:“我就是要当一只爬树的蚂蚁,一只能爬到天上的蚂蚁。”小蚂蚁努力的向上爬去,留下树杈上的麻雀在那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小蚂蚁经过了几个月的不懈努力,终于爬到了大树的顶端,树梢已经穿过云端,展现在小蚂蚁眼前的是一片云海,小蚂蚁有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原来站在高处可以看到这么绚丽的美景。

  这时从远飘来一朵可爱的小云朵冲它微笑,小云朵让小蚂蚁站在自己身上,它带着小蚂蚁在天空中飘了起来。小蚂蚁惊呆了,原来飞翔的感觉自由自在,如此美妙。

  小云朵也很佩服小蚂蚁的坚强毅力,努力了那么久,终于爬上天空,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上天的蚂蚁》续写作文 9

  春天来了,杨柳绿了。风,轻轻地吹着,吹红了桃花,吹绿了大地。小蝴蝶在花中起舞,和小鸟在空中盘旋都在玩耍。小蚂蚁很想跟他们一起玩,但是它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它就继续爬呀爬。一天清晨,春雨下了,把小蚂蚁的全身都淋湿了,但小蚂蚁根本不怕,还是没有放弃,继续往上爬呀爬,可是这时它已经爬到树的一半的高度时候,因为树干很滑,所以滑了下来。树上的小虫子说:“小蚂蚁,别爬了,你根本上不去,不如你到我的小窝里住一晚上,明天我送你回家。”小蚂蚁摇摇头,坚定地说“我一定要坚持到底,谢谢你的好意”连理都没理,接着继续往上爬,小蚂蚁多坚强啊!

  夏天到了,太阳像个火炉,强烈的紫外线照在小蚂蚁身上,它已经开始掉皮了,小蚂蚁又渴又累,但是它对自己说:“一定要坚持下来。”果然,小蚂蚁一步一步度过了难关。但茂密的树林郁郁葱葱,一片树叶挡住了他的去路,小蚂蚁只好绕着树枝走过去,就这样,它又走了三天三夜,才终于走到了树的一半高度。

  秋天,风起了,一片片树叶飘落了下来。小蚂蚁很累,已经快对自己没有信心了,它很想休息,但是它时时刻刻对自己说:“一定要爬到天上去,到天上去后,能看到太阳公公,白云姐姐,还有彩虹妹妹。”它想完后,它仿佛又有了力气,就继续爬呀爬。

  冬天,天气变冷了,小蚂蚁又冷又渴,走路都没劲了,浑身发抖。小蚂蚁多可怜啊!但它还是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过了几天,飘雪花了,而且下的很大,当然,树上的雪也很厚,已经差不多掩埋了小蚂蚁。但小蚂蚁没有放弃自己的最终目的,继续往上爬。

  小蚂蚁马上就要到天上了,它抬头往上一看,天空就在眼前了,快到了,心里是那么的激动,那么的兴奋。小蚂蚁一路小跑到了天上,它已经看到太阳公公和白云姐姐,还有彩虹妹妹,它是多么高兴啊!这时他想起自己的朋友———巨人先生还在树下眼巴巴地看着它呢,它大声地对地上的巨人说:“巨人,快上来吧,只要你坚强,勇敢,就一定能上来的。”巨人听了小蚂蚁的话,充满了自信,爬上了通天树。

  小蚂蚁和巨人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是它们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愿望,而且小蚂蚁一直给他说:“加油!你是最棒的”经过巨人的努力,他终于爬上了这棵高大的通天树。终于他们俩一起站在了最高处,看到了最美的景象。

  《上天的蚂蚁》续写作文 10

  小蚂蚁开始爬树,由于小蚂蚁爬的比较高,所以逃脱的巨人看见小蚂蚁在爬树,巨人对小蚂蚁说:“你根本爬不上去,你看,有这么多树叶挡着你,有这么多树枝挂着你,你能爬上去吗?”巨人用很疑惑的口气说道。白胡子老爷爷听到后笑眯眯说:“你不要听巨人说,要相信自己!”

  突然,有一条毒蛇“刺溜刺溜”的爬过来,那条毒蛇张开血盆大口,小蚂蚁看见它锋利的尖牙,要吞掉自己。小蚂蚁心里很害怕,它想:“我这下完蛋了,即将要变成毒蛇的美餐了!”小蚂蚁在这害怕的时候,他吓得浑身瑟瑟发抖。它又在绞尽脑汁的想办法,小蚂蚁头往后一转,看见了三棵又粗又大的树杆,小蚂蚁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是“先躲到第一个树杆,看见毒蛇来了,又飞速的跑到第二个树杆,如果毒蛇发现它的话,他就跑到第三个树杆。小蚂蚁想着做着。

  它还看见树上有一只丑陋的蜘蛛想要吃它,小蚂蚁说:”我一定能躲开蜘蛛!“小蚂蚁的办法是:它躲在一个树枝旁边,让蜘蛛找不到。 小蚂蚁经过了千辛万苦,最后终于爬到蔚蓝的天上去,看到天上美丽的景色!让小蚂蚁感觉到心旷神怡。

  我非常喜欢着只小蚂蚁,因为这只小蚂蚁勇敢、坚强,而且还非常聪明,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要镇定。


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实用五篇(扩展6)

——《蚂蚁》教学设计实用10份

  《蚂蚁》教学设计 1

  学*目标

  1、培养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自主认识7个生字,能准确认读。

  2、引导能按笔顺规则正确、美观地书写“呼、洞、冷”3个生字,能自我审视间架结构,感知汉字的形体美。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任务

  任务一: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字。

  任务二:巩固生字,书写生字:“呼、洞、冷”。

  学*检测

  1、比一比,再组词。

  干( )同( )由( ) 冬( )

  汗( ) 洞( )田( )东( )

  2、照样子,写词语。

  例:又冷又饿 又( ) 又( )

  板书设计

  蚂蚁 和 蝈蝈

  夏天 搬粮食 乘凉

  冬天 躺在洞里 又冷又饿

  过程设计

  激情导课

  1、出示蚂蚁图:看到蚂蚁,你想说什么?(板书:蚂蚁)

  2、出示蝈蝈图:它是谁?看老师写这个词。

  (板书:蝈蝈)谁来喊喊它?指导读好轻声。

  今天我们学*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两个可爱的昆虫之间。板书:和。

  3、读课题:蚂蚁和蝈蝈

  民主导学

  任务一: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字

  策略: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生字。遇到难读的生字、词语、句子要多读几次。

  学生自主学*时,教师巡视;学完评价。

  (读书姿势、握笔姿势、写字姿势,强调良好学**惯的养成。)

  1、检查绿线里的生字

  乘凉 强调“乘”和“凉”都是后鼻音。

  你夏天的时候会在哪儿“乘凉”?

  (大热天在阴凉的地方休息,这就是乘凉)

  刮起来 强调后两个字读轻声。

  躺、装 蚂蚁躺在/装满 粮食的洞里/过冬了。

  指导怎样读好长句子。

  饿 又冷又饿 又( )又( )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通过读课文你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吗?

  板书:夏天 冬天

  学*生字:冬

  冬,是一个会意字。知道古时候的人是怎么写冬的吗?

  我们看甲骨文,古时候的人把绳子两头打结表示一年的结束,因为冬天会结冰,后来人们又在下面加上两块冰来表示冬。我们来看看现在冬是怎么写的。先看老师来写,“折文头下加两点”。我们一起来书空。

  3、检查课文朗读,随文学*生字,板书生字

  (一)第一自然段师生探究点

  1.夏天蚂蚁在干什么呢?

  2.指名读课文第一小节。

  3.你们知道小蚂蚁在干什么吗?

  (板书:搬粮食)指名读,注意轻声音节

  (1)学*生字“粮”

  A、你们知道哪些是粮食?

  B、粮食的粮是――米字旁。

  用心地看看米作为一个字和一个偏旁有什么区别?“米”做偏旁最后一笔变成点,为什么要变,不变就会打架,所以先出来的让一让,这叫谦让。

  C、记字方法:

  用加一加的方法。用换偏旁的方法(浪,娘,狼)。

  D、写字:米字瘦瘦左边站,捺笔变点缩一缩。良字紧贴竖中线。

  E、把这个字送回句子中,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2)学*生字“汗”

  勤劳的小蚂蚁搬粮食累不累?从哪里看出来的?

  出示:“满头大汗”指名读。

  A、你什么时候会满头大汗?(你见过谁满头大汗?)指名说话。

  B、积累关于汗的成语

  汗如雨下 汗流浃背 挥汗如雨

  C、这个你会填吗?

  一( )汗 (头、身、滴、把、脸)

  D、写字。

  E、读读第一小节。

  (二)第二自然段师生探究点

  1、读课文第二小节,纠正字音。

  2、蝈蝈们在干什么?这个样子就叫――自由自在

  出示:“自由自在”指名读。

  A、语言训练点:鸟儿在天空 地飞。

  鱼儿 ( ) 。

  ( )。

  B、“由”,和我们学过的哪个字很像?(田)

  让它变魔术!甲 申 电 油 汉字真奇妙!

  C、一起写写。

  D、把自由自在送回句子中,读第二小节。

  (三)第3自然段师生探究点

  1、读第三小节。注意读好长句子。

  2、你能用黑板上的词语来说说今天学的故事吗?

  任务二:巩固生字,书写生字“呼、洞、冷”。

  1、这个小节中藏着3个生字,出示:呼、洞、冷(齐读)

  2、你有什么好方法,教教大家。 (音形义结合)

  (学生自学交流,老师推荐方法:呼吸用口,洞里有水,冷里藏冰。)

  3、仔细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发现?怎样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4、师范写,生书空(呼、洞、冷)

  5、学生在田字格本上写一写左窄右宽的字,老师巡视。

  作业设计

  背诵《练*七》成语:“有备无患,防患未然”“人无远虑,必有*忧”

  《蚂蚁》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榴、挣、恢、埋、迅、速、责;要求会写的字有:蚂、蚁、浇、挣、恢、埋、枚、翼、番、迅、速、咬、责、任、昆;要求掌握词语有:蚂蚁、浇水、挣扎、恢复、埋住、一枚、小心翼翼、一番、迅速、衔咬、责任、昆虫。掌握文中出现的多音字:挣、没。

  3、帮助学生学*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从中感悟到做人就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要知道去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4、帮助学生学*课文按顺序叙述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1、掌握15个会写字,重点指导书写“浇、恢、翼、番、迅、昆”。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感悟到课文的主题,认识到做人应该遵循怎样的道理准则。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内容:

  1、学*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一)谈话激趣,资料导入

  1、 课件展示蚂蚁图片。图上这位昆虫朋友是谁?你在哪儿见过它?

  2、 说说你对这位昆虫朋友的了解。

  3、 板书“蚂蚁”

  (1)学生观看老师书写“蚂蚁”两个生字。提醒学生观察两个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学生读写“蚂蚁”一词。

  (二)引领猜测,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别人遇到困难,或者当别人处在危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师:是啊,对于有困难的人,我们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当他们处在危难当头,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奋力相救。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然界的动物在同伴遇到危险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吗?它们是不是也会像人那样去向同伴伸出援助之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一篇新课文,看看动物是怎样互相救助的。

  1、板书“的救助”。

  2、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选择贴*学生生活的话题进行交流,不仅可以拉*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为理解课**好了情感铺垫。】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序

  (一)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1、 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 同桌讨论交流。

  3、 全班讨论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再读课文,理清文序

  1、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 小组交流讨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3、 小组代表反馈学*情况。

  4、 引导学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5、 齐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用多种方式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培养良好的阅读*惯。】

  三、学*生字,扫除障碍

  (一)检查读音。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以多种形式检查生字读音,重点指导多音字“挣”的读音。

  (二)说发现。

  在小组内说说自己对生字的发现。

  (三)指导书写。

  1、找出难写的字,说说书写要领。

  2、教师在田字格示范难写的字,如“翼、番”等。

  3、学生练*书写。

  (四)才艺展示。

  小组根据本课生字进行小才艺展示,展示内容包括“一字组多词”、“词语接长龙”、“组词说句子”、“我会查字典”等。

  【设计意图:通过读字音、说发现、写生字三个小环节,让学生牢固地掌握了生字的音、形、义。通过才艺展示一环节,更好地落实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

  四、布置作业

  1、把喜欢的词语采集到词语花篮里。

  2、抄写本课生字。

  【设计意图:采集词语是为了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惯,书写生字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

  《蚂蚁》教学设计 3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全文共分三个自然段告诉我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二、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2、学会书写3个生字“呼、洞、冷”。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学写3个生字。

  难点:理解课文寓意。

  四、设计理念:

  新课标关于一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要求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并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识字、写字的要求是:“喜欢学*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主动识字”为主要目标,始终贯彻“以读求悟,读中见悟”这一精神。根据低年级儿童特点,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辅助手段呈现形象直观的画面和动作,采取看看、说说、读读、演演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放飞想象,让每个孩子都喜欢读书,主动地把读书视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通过以读促演,以演促读,读中品情,读中悟理,让学生的感情与课文所表达的感情相合,进而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感。

  五、设计思路:

  1、抓住蚂蚁和蝈蝈夏、冬两季的不同表现,将课文分成两部分,采用对比读的方式,结合表演,理解文本。

  2、注重语言文字训练。联系上下文用“有的……有的……”口头造句和文中留白处的想象说话。

  3、贯彻“把识字教学更好地融入阅读之中”的理念,结合阅读,理解了要学写的3个生字,在指导写字上,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惯。

  六、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通过出示蚂蚁和蝈蝈的图片,引出两个词语,用喊喊朋友名字、一起打招呼的方法读词语,来揭示课题,激发兴趣。然后通过教师范读,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初读课文,初读课文时,主要是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蚂蚁和蝈蝈的什么事?并通过学生的汇报朗读,检查这些要求落实的情况。并学会书写4个生字“粮、汗、由、冬”,认识一个偏旁“米字旁”。

  第 二 课 时

  (一)复*导入

  1、直接揭题:今天,我们继续学*20课《蚂蚁和蝈蝈》。

  师板书课题,生跟着书空。

  2、开火车读词语:

  粮食 乘凉 刮起来 躺在 装满 满头大汗 自由自在 冬天 又冷又饿

  3、导入:故事的开头发生在什么季节呢?

  (二)细读第一、第二自然段

  1、师述:炎热的夏天来了,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听,什么声音在叫?

  (点击课件,出现夏景图,知了在树上叫)

  2、指导朗读:夏天真热。

  3、师:这么热的夏天,蚂蚁和蝈蝈都在干什么呢?请小朋友们拿起书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和第二自然段,找一找你是从哪些句子中知道的?

  (2)生自由读课文

  (3)交流:

  a、师:那小朋友们,想去看一看蚂蚁搬粮食的动画片吗?(点击课件,出现蚂蚁搬粮图)

  它们是怎么搬粮食的啊?

  它们难道不累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出示词卡:满头大汗 指导读好词

  指导朗读句子:它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创设情境:勤劳聪明的小蚂蚁们,你们还会用什么方法来搬粮食呢?

  引导用“有的……有的……”说话

  b、那此时蝈蝈们在干什么呢?(点击课件,出现蝈蝈乘凉课件)

  师:唱唱歌,乘乘凉,哇!多舒服啊!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表示,就是――

  出示词卡:自由自在

  你什么时候是自由自在的?

  指导读好词

  指导朗读句子:它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c、那蚂蚁们在满头大汗地搬粮食,蝈蝈们在自由自在地休息,它们碰到了会说些什么呢?

  d、可蝈蝈们才不管呢!它们还以为自己很聪明呢,它们继续自由自在地享乐,而蚂蚁们却为了以后的生活,更加辛苦地劳动着,让我们拿起书,一起再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和第二自然段。

  板书: 满头大汗 自由自在

  分组对比读,戴上头饰分角色读,齐读

  (三)细读第三自然段

  1、过渡:那聪明的小朋友,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傻瓜呢?

  2、看课件,师描述:终于,寒冷的冬天来到了,鹅毛大雪飘落下来,天冷极了!

  听,这又是什么声音?(课件出示冬景图)

  指导朗读“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

  出示字卡:呼 认读

  学生学一学西北风呼呼的声音,理解“呼”。

  3、师:这时蚂蚁和蝈蝈又在干什么呢?

  4、师:我们先到蚂蚁家去看看吧! (看课件)

  出示句子: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齐读

  师:而蝈蝈呢?

  出示句子: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齐读

  5、思考:蚂蚁是怎样过冬的?为什么能过冬?蝈蝈为什么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讨论中板书: 躺 又冷又饿

  出示字卡:冷 “冷”旁边是个两点水,多冷呀!

  6、指导读第三段 师,男女生分角色对比读第三段 戴上头饰分角色读

  (四)总结提升,表演故事

  1、师:你想和蝈蝈还是蚂蚁交朋友?为什么?

  生畅谈

  2、师:刚才小蚂蚁也对老师说了一句话,它想让让小朋友们上台来把这个故事演出来,再把这句话变成了礼物送给小朋友们。

  3、指名上台戴上头饰表演,其余学生帮忙配音。

  4、交流评价,并出示句卡: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送给学生作为勉励。

  (五)指导写字

  1、认读“呼 洞 冷”

  2、引导学生找出三个字的相同点(都是左右结构,写得左窄右宽),交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3、跟着老师在田字格中依次书空三个生字。

  4、指导在《*字册》上描红。

  师巡视,提醒学生注意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

  《蚂蚁》教学设计 4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立志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说明“只在意志坚,鸡毛能上天的道理。”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继续练*分析字形字义。

  2、朗读课文,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读好对话,弄清引用语是谁说的。

  2、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一些容易写错,比如“试”容易多写一撇,“鼓”的左上角是“士”不是“土”。

  对小蚂蚁能不能爬到天上去的问题,应鼓励学生从“努力”这个角度来思考。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蚂蚁吗?有哪些了解?今天,老师和同学们认识一只“上天的蚂蚁”(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词: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字词,想办法解决。

  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情况。

  3、多种形式读字、组词。

  4、指导书写:“试、鼓励”

  三、再读课文:

  1、思考:蚂蚁能否上天?

  2、哪些话是蚂蚁、白胡子爷爷、巨人说的?分别用“—”“﹏”“=”表示出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字词,会写8个生字。

  2、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好对话。

  教学过程:

  一、复*:

  1、出示卡片读词。

  2、回顾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课文,理解感悟:

  1、思考:小蚂蚁能爬上天吗?白胡了爷爷为什么说:“你能行吗?”

  2、小组交流,汇报。分角色朗读。

  3、你看到一只怎样的蚂蚁?

  4、介绍“愚公移山”故事。

  三、读了全文,你喜欢小蚂蚁吗?为什么?

  《蚂蚁》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2个生字。

  2、培养学生看图说话能力以及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3、感受蚂蚁搬粮食的辛劳,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口头造句。

  2、培养学生看图说话和想象的能力。

  3、感受蚂蚁搬粮食的辛劳,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的道理。

  第二课时。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从童话王国,请来了两位小动物,你们想和他们交朋友吗?可是,他们还不想急着和你们见面,想请你们来猜猜他们是谁,好吗?2、(逐一出示谜面)

  身体虽不大,力气可不小。团结在一起,抬走大米粒。

  腿长胳膊短,身披绿衣裳。有人不吭声,无人弹琴把歌唱。

  3、(板书词语:蚂蚁、蝈蝈)

  4、过渡:有一天,蚂蚁和蝈蝈碰到了一起,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补充课题:和)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第20课《蚂蚁和蝈蝈》。

  二、再读课文,复*生字词语

  1、请小朋友们大声地读课文,要求:(出示幻灯片)

  (1)读准每一个字,尤其是生字词。

  (2)读通每一句话,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读一下这些词语)(出示幻灯片)

  下面,老师把这些词语的顺序打乱(出示卡片)它们迷路了,请同学们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大家看看哪些词语是描写蚂蚁的,请它们回蚂蚁家,(把卡片贴到黑板上蚂蚁的下边)哪些词语是描写蝈蝈的,请它们回蝈蝈家,(把卡片贴到黑板上蝈蝈的下边)。

  出示生字词卡片:

  乘凉冬天又冷又饿

  搬粮食自由自在满头大

  三、细读课文,比较感悟

  (一)细读第一、二自然段

  1、太阳火辣辣的照着大地,外面一丝风儿也没有,树木、地面都快被烤焦了,这是什么季节呀?(生答:夏天)夏天真热啊,夏天里同学们都想干些什么呢?(生答:吃冰棍、洗澡……)那在这炎热的夏天里,蚂蚁和蝈蝈他们在干些什么呢?请大家自己轻声地朗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

  2、指名回答:蚂蚁在夏天干什么?(生答:搬粮食)好,那我们来看一下蚂蚁是怎么搬粮食的。(播放动画)

  3、蚂蚁在搬粮食时除了背和拉,他们还会用到哪些办法呢?请同学们想象一下。

  师生交流,相机板书:背、拉、抬、推、举、扛、抱等动词

  师指板书小结:小蚂蚁们可真聪明呀,在这炎热的夏天里它们有的……有的……还有的……,你觉得它们干得怎么样啊?(板书:满头大汗)。

  4、全班配上动作朗读第1小节。

  5、过渡:正当蚂蚁忙得满头大汗时,蝈蝈在干什么呢?(出示图)

  (生答:蝈蝈在睡觉、唱歌……)

  是啊,炎热的夏天,蚂蚁满头大汗搬粮食,而蝈蝈却不干活躲在大树下唱唱歌,乘乘凉,睡睡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个个自由自在,舒服极了。(随机出示动画)

  6、这几只蝈蝈看到蚂蚁在劳动,他们还取笑蚂蚁,你能想象得出他们会怎么说吗?

  (二)细读第三自然段

  情境过渡: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寒冷的冬天来到了,你们听,(教师边描述边放刮西北风的录音)

  1、读第一句话。出示句子: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

  对,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了,多冷啊!能读好这句话,让人感受到冬天的寒冷吗?来,冬天到了,读(齐读)这时,蚂蚁和蝈蝈的情况怎么样呢?

  2、读第二句话。

  出示蚂蚁过冬图:请大家再仔细的观察图画,你能用下面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他们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_,可真_______啊!

  (相机板书:开心、幸福等词语)

  过渡:蚂蚁开心地过冬了,那蝈蝈呢?

  3、读第三句话。(板书:又冷又饿)

  出示蝈蝈过冬图:用下面的句式来说一说他们的表现,想象一下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蝈蝈又冷又饿,有的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4、指名读第3小节。(大家要把蚂蚁的幸福和蝈蝈的可怜都读出来)

  5、(出示夏天、冬天的对比图)小朋友们,学完了课文,你喜欢谁?为什么?

  6、总结课文

  夏天蚂蚁辛勤劳动,冬天快乐又幸福;蝈蝈夏天不劳动,到了冬天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小朋友们,只有辛勤劳动,生活才会快乐、幸福。

  7、最后,我把一首《劳动最光荣》送给同学们,希望大家都向蚂蚁学*,从小就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播放歌曲)

  板书设计:

  蚂蚁和蝈蝈

  夏天 满头大汗 自由自在

  冬天开心、幸福 又冷又饿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采用直观教学,激励学生主动学*。直观教学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直接感受和理解语言,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电脑多媒体进行教学,课件生动有趣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第二:阅读感悟,引导学生自主学*。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读课文,指名读、齐读、表演读……让学生充分的读,通过读帮助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理解、加工,使学生的感情与课文所表达的感情相合。第三,启发想象。想象是智慧的翅膀,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我让学生大胆地想象,比如:蝈蝈笑蚂蚁是傻瓜,你想象一下,蝈蝈会对蚂蚁说什么啊?通过想象既增强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蚂蚁》教学设计 6

  教材分析:

  《上天的蚂蚁》是北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告诉孩子们只有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文章短小紧凑,情节通过对话展开,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学*和培养,我的学生逐步养成自主、探究的学**惯,孩子们在识字、读书、思维等方面有一定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继续练*分析字形字义。注意本文一些容易写错的字,比如“试”容易多写一撇,“鼓”的左上角是“士”不是“土”。

  2、朗读课文,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体会蚂蚁的自信和勇气。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大家非常熟悉的好朋友,听,它来了!(师播放音乐《小鲤鱼吐泡泡》)

  (生跟唱)

  师:谁能说说小鲤鱼泡泡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吗?

  生1:泡泡很勇敢。

  生2:泡泡为了找到龙鳞,经历了很多困难,但都不害怕,努力向前进。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我带来的另一位朋友也和泡泡一样,有着令人佩服的品质它就是——(师板书:蚂蚁)

  读,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蚂蚁”都是“虫”字旁。

  师:蚂蚁是什么类的动物?

  生:昆虫。

  师:昆虫类的动物一般要用“虫”字旁。

  (板书上天的)

  齐读课题:上天的蚂蚁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由读书,自己解决不认识的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书。)

  2、自己指认生字表上的生字,组词。

  三、随文识字,理解课文

  1、学*第1、2段。

  请看黑板上的通天树

  师:这是一棵什么树?从哪儿知道的?

  生:通天树。从课文第2段知道的。

  师:自由读一读。

  师读:“这是一棵通天树。”白胡子爷爷告诉一个身材魁伟的巨人,“从树干往上爬,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生:我发现了你漏了一个词“一直”。

  师:“一直”什么意思?漏掉这个词行不行?

  生:“一直”就是“永远不停下”,漏掉这个词,树就不高了。

  师:好,老师改正。“这是一棵通天树。”白胡子爷爷告诉一个身材魁伟的巨人,“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你还能从哪些语句中看出这棵树很高呢?

  生交流汇报。师相机学*重点词语,并将词卡贴在黑板上。

  云霄

  什么意思?看图黑板或书中插图理解。

  仰望

  做个动作,向高处看就是“仰望”。

  身材魁伟

  谁可以说是身材魁伟?(巨人)还可以用哪个词来说?生:身强力壮。读:身强力壮 身材魁伟

  2、学*3—7自然段。

  巨人怎么做的?自己读3—7段,看看巨人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学生自由读书。

  指名读书,师:如果能想象着加上动作和表情读就更好了。

  再指名读书,师:爷爷听了巨人的话还会怎么鼓励他?

  生:你再试一试,也许能爬上去。

  生:你勇敢点,再试一试,也许能爬上去。

  生:你这么有力气,快试一试吧。

  师:这就是“鼓励”。(师贴词卡,齐读“鼓励”)

  《蚂蚁》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

  2.让学生能够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观察的方法,解决观察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引导学生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

  教学准备:

  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装在玻璃瓶里的蚂蚁,白纸、放大镜、小盆子、小瓶盖或小木块,搭"桥"用的小纸条,记录用的纸和笔。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观察过蚂蚁吗?蚂蚁是怎样的?能画一只大蚂蚁吗?让我们仔细观察观察蚂蚁吧!

  二、观察哪一只蚂蚁。

  1.选择观察瓶里的蚂蚁,还是放在白纸上的蚂蚁?

  2.选择瓶里的蚂蚁观察,有利与不利的地方;选择白纸上爬的蚂蚁观察,有利与不利的地方;

  三、把蚂蚁放在什么地方好一些?

  1.把蚂蚁放在什么地方观察,既能看清楚,又不会到处乱爬?

  2.用什么办法可以看得更清楚?用什么办法可以使蚂蚁不乱爬?

  3.在盆子里倒一点水,水中央放一个小瓶盖或小木块,让一只蚂蚁爬到瓶盖上。蚂蚁只能停留在瓶盖上,不能到处乱爬了。不过,用什么办法让蚂蚁爬到瓶盖上去呢?

  四、用放大镜观察蚂蚁。

  1.小组内交流一下,怎样观察蚂蚁的身体。

  2.分发放大镜观察蚂蚁。注意控制观察时的呼吸,别吹走了蚂蚁。

  五、讨论蚂蚁身体的特点。

  1.蚂蚁的身体是怎样的?

  2.和蜗牛比较,蚂蚁的身体有什么特点?

  3.和蝗虫比较,蚂蚁的身体有什么特点?

  六、试一试。

  1.看看瓶盖上的蚂蚁的行动,试着解释蚂蚁怎么不到处乱爬了。

  2.如果再放一个瓶盖,在两个瓶盖上搭一座"桥",猜猜蚂蚁会怎样?

  3.试一试。

  4.怎么解释蚂蚁的反应呢?蚂蚁想家了吧?如果把蚂蚁放在教室地面上,蚂蚁能找回自己的家吗?

  七、送蚂蚁回家。

  这些蚂蚁原来住在什么地方,我们就把它们送回什么地方吧。在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中,请别忘了送小动物们回家,让它们回到各自的生活环境中去。在送小动物回家的过程中,我们还可能会有新的观察发现呢!

  八、发布下一节课举行“我的观察研究”报告会的信息。

  《蚂蚁》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和认读7个生字。

  2、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认识1个偏旁,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由、冬、汗、粮。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出示“蚂蚁”图,认识它吗?板书:“蚂蚁”,并教学。再出示“蝈蝈”图,板书“蝈蝈”。引导小朋友观察,抓住蝈蝈的外形的特点,并读准字音。小朋友,从外形看,你喜欢蚂蚁,还是蝈蝈呢?

  (蝈蝈,身上的颜色是碧绿的,而且会唱歌。小朋友都很喜欢它。这样引导,可以提高小朋友的认识——看一个人,不仅要看外表,更要看它的思想。)

  今天,我们来学*一篇有关“蚂蚁和蝈蝈”的故事。(把课题补充完整。)齐读课题。

  二、范读课文。

  (低年级要十分重视范读。初读课文,最好不要让小朋友自由读,因为自由读,只会是齐读。)

  三、教学生字。

  1. 教学6个生字。

  出示“粮食”。问:小朋友知道的粮食有哪些呢?教学“粮”字。

  出示“汗”。问:人们在什么时候身上会出汗呢?教学“汗”字。问:什么时候人们会是“满头大汗”?

  出示“自由自在”。教学词语的意思。问:什么时候我们觉得自由自在的,很高兴?指导读准“由”字。

  出示“冬”。指导读准字音,“冬”,就是冬天的“冬”。课文中还有一个词语叫“过冬”,小朋友知道它的意思吗?

  出示“呼”。老师做呼气的动作,问:老师在干什么?(呼气)气从口里出来,所以“呼”是口字旁。冬天,我们听到北风——“呼呼”地吹。这里的“呼呼”是表示一种声音。

  出示“洞”。洞,就是山洞的“洞”,水洞的“洞”。课文中间讲,冬天了,谁住在洞里?

  出示“冷”。冬天,北风吹到人的身上,我们感觉怎么样?教学“又冷又饿”。

  2. 教学6个认读的字。

  出示:乘凉刮风躺装。并进行教学。

  (生字教学,分两部分进行,突出重点。在教学要求学会的6个生字的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精神。)

  3. 复*巩固。

  (1)读生字卡片。

  (2)开火车读。

  (3)打乱顺序读。

  (注意当堂巩固识字的做法很好。)

  四、朗读课文。

  1.自己把课文读一读,这一次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把句子读正确、通顺。

  2.指名分段读,师生评议。

  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你认为哪个自然段自己读得好,就自我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听。其余学生认真听,听他们字音、句子是否正确、通顺,声音是否洪亮。

  3.听课文录音朗读。

  ⒋齐读课文。

  五、指导书写。

  1. 指导书写“由”、“冬”。注意的“冬”的第二笔。

  2. 指导书写“汗”、“粮”。注意左右结构。

  3. 学生描红。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纠正书写姿势。

  (写字指导的安排很好,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低年级,作业力争在课堂上完成,是对的。)

  《蚂蚁》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

  2.让学生能够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观察的方法,解决观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引导学生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

  【教学准备】

  放蚂蚁的瓶子、白纸、放大镜、水、水槽、三四块泡沫塑料、昆虫观察盒、毛笔、水彩笔、玻璃片(投影片)、沙、绳子、几条硬纸条、记录纸和笔。

  【教学准备】

  1.为了便于学生观察,教学时可选用个体较大、生活在山上的大黑蚁作为观察材料。

  2.引导学生不断改进观察方法,解决观察蚂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师要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切不可代替学生思考。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你们带来了什么?

  2.出示课题:蚂蚁。

  二、激发探究欲望

  1.说说你是怎样捉到蚂蚁的?

  2.学生画一只蚂蚁。选几幅展示。

  3.比较。为什么有的会画错?

  三、引导探究

  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分组自行探究。教师不时巡回到每个小组的旁边观察学生的活动。密切注意学生在做什么?说什么?争论什么?在学生的观察活动中,要适时引发学生的思考,你是怎么想的?你认为怎样?你能不能再看看?你能不能换一种材料再试试?

  四、开展研讨、说蚂蚁

  1.把材料从学生处拿开。

  2.说说刚才的研究中你们遇到了哪些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有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让我们一起解决。

  通过刚才的研究,你们发现了什么?每组选出一个学生代表小组发言,研讨中发现的事实由另一个学生记录下来。教师把学生的观点板书下来,当学生的发言出现矛盾时,当场讨论解决。教师要注意把握方向,对于怎样更好地观察蚂蚁的身体特点这样的问题一定要讨论。

  五、课外延伸

  1.刚才我们初步观察了蚂蚁,实际上还有许多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你们想不想继续研究?下课后,每个小组继续研究蚂蚁,下节课我们举行一个蚂蚁信息报告会。

  2.看蚂蚁的反应,猜测蚂蚁的想法,送蚂蚁回原来的地方。

  《蚂蚁》教学设计 10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学情分析:

  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童话故事确实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裁,学生学起来兴趣浓厚,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初步理解童话故事的深刻含义,教学中我将利用多种形式,通过让学生进行智慧阅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让学生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预设: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现在老师让大家听一首歌,听完之后告诉大家这首歌里唱的是谁?(学生听后回答)你们对蚂蚁有什么了解?今天我们学的一篇课文就与小蚂蚁有关系,题目就是《蚂蚁和蝈蝈》(师生同写课题)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你们想不想知道蚂蚁和蝈蝈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啊?(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听完之后告诉大家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回答)

  2、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那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好好的把这个故事读一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争取背下来,好吗?

  3、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

  4、指名检读。(自我评价――指名评价)

  三、 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学生回答,教师指名学生板书“夏天”和“冬天”)

  2、夏天,你们有什么感觉?(重点指导朗读“夏天真热。”)这么热的天气,小蚂蚁在做什么?它为什么要搬粮食呢?(指导朗读第一段、板书“勤劳”)

  3、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说一句完整的话。

  4、正当小蚂蚁在辛辛苦苦地搬粮食的时候,被谁看到了?指导学生理解“自由自在”。(指导朗读第二段、板书“懒惰”)

  5、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一转眼冬天到了,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风声”)冬天刮这么大的西北风,你是什么感觉?这么冷的天气,小蚂蚁和蝈蝈它们又分别在做什么啊?(指导朗读第三段,板书“幸福”和“痛苦”)

  6、通读全文,做到声情并茂。

  四、 动画配音、指导背诵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蚂蚁和蝈蝈》的动画片,可是没有声音。同学们,你们愿意当一个配音演员,给这部动画片配音吗?(教师指导学生边看动画片,边配音。利用配音的形式帮助学生背诵课文。)

  五、 师生小结、发散思维

  1、课文学完了,通过学*这篇课文,你们都学会了什么?都懂得了什么?(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板书总结课文)

  2、你们喜欢蚂蚁,还是喜欢蝈蝈?这时,你想对这些蝈蝈说点什么?如果你们是这些蝈蝈,到了第二年的夏天,你们会怎么做?

  3、是啊,幸福的生活是靠我们的双手用辛勤的劳动创造得来的。老师衷心地希望同学们从小爱劳动,因为劳动最光荣。现在老师送给大家一首歌――《劳动最光荣》。希望同学们做一个爱学*,爱劳动的好孩子!(教师演唱歌曲《劳动最光荣》)


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实用五篇(扩展7)

——蚂蚁教学设计合集5篇

  蚂蚁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识记文中的生字词。

  2、品味语言,感受蚂蚁的精神。

  3、理解文章主旨。

  4、总结文章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感受蚂蚁的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一:有感情地诵读,读出文章的情趣。

  教学步骤二:品味语言,感受蚂蚁的精神。

  教学步骤三: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步骤四:总结文章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读课文(带问题)

  三、再读课文,读出情趣(朗读的几个步骤)

  四、品味语言:

  1、“它谨慎地左顾右盼,慢慢地朝着一个方向迈出了几步,随后又不放心地退了回来,往另一个方向试探。”

  文章采用拟人的手法和细节描写的手法“左顾右盼”表现了蚂蚁的胆怯。“慢慢地”说明它的速度很慢。“随后又不放心地退了回来” 的“退”照应了前面的“这只孤独的蚂蚁有一点胆怯”当中的“胆怯”。说明蚂蚁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保存生命的*安,一切为了安全。两次试探说明它的心情不坚定、不放心。

  2、它怀疑来到的这个书桌:一是书桌是陌生的;二是它从来没有来到。“偷渡”表明了胆怯。采取的方式是尝试。

  3、蚂蚁是聪明的,不是唐突的。它用上身体的所有器官来进行判断:用腿“爬”,用眼睛“左顾右盼” ,用“小脑袋”“ 嗅”是在用脑子思考。

  4、“义无反顾、信念坚定”:写英雄的行为用来写蚂蚁,大词小用,产生了幽默、诙谐的效果。

  5、“畏畏缩缩”叠词形象地写出了蚂蚁爬爬停停、停停爬爬的情态。它是在“左顾右盼”地爬、慢慢地爬。它的速度是“慢慢地”而不是“高速”。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方面表现了蚂蚁的胆怯;另一方面表明了它“勇往直前、决不回头”的信念。为什么这样?心态决定的。它既胆怯又信念(决心)坚定。

  6、我在稿纸上写下两个字:“蚂蚁”。

  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蚂蚁的关注。引起下文,对幸福的感慨。

  文章1—4段写蚂蚁的爬行。

  7、文章第五段蚂蚁遇到饼干屑时的表现。蚂蚁的速度是“停了下来”。它感到“惊奇”(意外的高兴), “晕”说明它兴奋到了极点、

  奇怪、没想到自己会如此幸运。文章中这几个描写蚂蚁心情词语值得玩味:惊奇——快乐——兴奋(晕)——得意(转圈),“围绕”、“ 打圈子”都写出了蚂蚁的得意。“冲上去尝了尝”写出了蚂蚁冲锋陷阵、 一往无前的精神。

  8、“我”在心里想(其实“我”也在眼里看),可怜的小东西,多么渺小的幸福。

  “可怜”的小东西是“我”对蚂蚁的怜悯:身体小,饼干屑小。

  “多么渺小的幸福”蚂蚁觉得幸福无边无际。“多么渺小”中“多么”突出了“渺小”,饼干屑的程度太小了。它“知道” 饼干屑好吃(品尝)。

  9、“它无法知道,它的上方就有一副怜悯的眼光居高临下地观察它,更不知道某一根手指顷刻之间就能将它捻成碎末。”

  “怜悯”的庄重程度要深一些。“观察”就是一边看 一边琢磨。

  “无法知道”写出了对蚂蚁的怜悯、同情。“更不知道”有人会顷刻之间弄死它。蚂蚁是幸福的,幸福里伴随着危险。

  10、蚂蚁小:1、形体上的小。2、幸福的小(有限:范围和数量)。

  “主宰我的命运”:人的生活有一个管理的范围。生活是冷峻的,严肃的,庄重的,无奈的,不能躲避的,躲避不了的。自然的力量——敬畏生命?规律、规则?

  “优越”:条件好,超过别人。他与蚂蚁是*等的。

  结尾:开放性的。反问句,反问句的回答是肯定的。有感慨自己的成分,说得不明确,因素存在。

  五、主旨探究:

  蚂蚁的幸福——幸福有限(桌子)(范围有限、数量有限)——危险——蚂蚁——自己(联想)竭尽全力——勇气和能量。

  作者由蚂蚁想到了自己,由蚂蚁的幸福想到了自己的幸福。

  蚂蚁的幸福是眼前的、存在的、有条件的、 短暂的。

  幸福对人而言是第一位的,是生命的存在。没有幸福可以获取幸福,没有生命就没有幸福。珍惜幸福,维护幸福,提防幸福被人破坏。

  蚂蚁的幸福的有无,是人的善恶的有无,他的幸福依附于外物和外力。作者因此而产生感慨:

  1、蚂蚁是身体瘦小,但能量无穷无尽。

  2、幸福微小,但欢乐无限。险象环生,危机四伏,却不闻不问。啊!蚂蚁!啊!幸福!啊!无知无事!

  写蚂蚁爬行的情态的关键词:沉着、 冷静、 机敏、 果断都是写人的精神和品格的。写蚂蚁的品格用的是写人的品格的词。写蚂蚁对饼干屑的发现,也就是提醒人们发现自己的幸福,确认这个幸福,确认这个事情。幸福是从实实在在处、生活细节处去发现,去认定、去珍惜。

  六、写作手法:

  1、拟人化的手法。

  2、大词小用。

  3、幽默风趣,生动传神。

  七、作业:

  1、赏析文中的五个句子。 2、完成课后题。

  附:板书

  欢呼

  庆幸

  蚂蚁 珍惜 幸福—— 蚂蚁——人——生命

  确认

  一、(1-5)观察

  二、(6-8)感受

  三、( 9 )感慨

  蚂蚁教学设计 2

  【教材分析】

  《蚂蚁》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动物》中的第五课。蚂蚁是本单元认识的第三种小动物,学生对蚂蚁很熟悉,也非常喜爱它,但它的个头不大,学生对它们的身体结构和生活*性不是很清楚。对蚂蚁的观察,一是自然下的观察,另一个是在课堂中的观察。本课安排三个活动:第一个是蚂蚁的生活环境;第二个是观察蚂蚁、了解蚂蚁的生活*性并画一画蚂蚁的身体;第三个是交流发现,进一步的观察蚂蚁,做好课后延伸的准备。

  【学生特征分析】

  三年级学生刚开始学*科学,要培养他们学*的兴趣,学生对自己周围的小动物进行过观察,有的很熟悉,这时老师要耐心讲解,带领他们进行观察并且有合作意识,了解小动物的生存需要、身体特征、生活*性等。让他们细心观察,养成观察的*惯,对生命的珍爱和科学知识的探究。

  【教学准备】

  每组学生准备:少许面包、白糖和死掉的昆虫,一个放大镜。

  教师准备:小盆子、白纸、装在瓶子里的蚂蚁、小瓶盖、石块、放大镜、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蚂蚁有自己的生活*性,适应陆地上的生活。

  2.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触角,胸部长有6只脚。

  过程与方法

  1.自然环境下和课堂内的观察蚂蚁。

  2.用图画尽可能准确地画出蚂蚁的身体。

  3.想办法解决观察过程中的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观察研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细心、小心的态度观察蚂蚁,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

  蚂蚁的身体结构,生活*性的观察。

  教学难点

  细心、小心的观察,观察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激起兴趣,观察蚂蚁

  1.老师先讲了《蚂蚁报恩》的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都很喜欢故事中的小蚂蚁,记得鸽子的恩情,鸽子有危险时不忘报恩。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学《蚂蚁》,板书:蚂蚁。

  2师:.蚂蚁是我们常见的小动物,校园里、花坛边、墙角处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大家都见到过蚂蚁排队伍行进的情形吧。那让我们一起观察蚂蚁吧,我们要到室外观察蚂蚁,带上我们的面包屑、白糖、放大镜、死掉的昆虫。同学们认真观察。

  3.师:用食物把蚂蚁引出来,各小组静静地观察,别碰到蚂蚁的身体。

  4.师:蚂蚁的身体都有什么啊?

  5.生:头、脚、胸、腹、触角。(学生争论不休,争的回答问题)

  师:你们回答的很好。再看看蚂蚁的生活*性,喜欢吃什么?需要哪些生存条件?(蚂蚁学生很熟悉,便于观察)

  生:喜欢吃面包、糖、昆虫,住在洞穴里。

  师:蚂蚁在爬动不好观察,带到室内观察。

  6.室内观察,蚂蚁放在透明的瓶子里和放在瓶盖子上,再放到水里,这样蚂蚁就容易观察。详细地讲解蚂蚁的身体结构有几部分,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胸部有6只脚。

  7 .观察结束,请把小蚂蚁送回家。

  (二)、在纸上画一画小蚂蚁,我们观察的结果。

  1. 同学们比赛,看谁画得好。身体是怎样的?分成几部分?每部分都长着什么?

  2.教师提醒学生要把蚂蚁的身体几部分画准确。

  3.交流我们的图画。

  (三)、交流发现,进一步观察蚂蚁。

  在观察蚂蚁的过程中,我们有什么新发现?

  1.蚂蚁是怎么交流信息的?

  蚂蚁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种“信息素”这种“信息素”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

  2.教师让学生看教材35页内容和图片。

  3. 引导学生汇报蚂蚁是怎样寻食、搬运、排队等活动?

  (四)、总结

  1.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观察*惯。

  2.掌握蚂蚁的身体结构。

  (五)、课外延伸

  1.上网、查阅资料知道蚂蚁更多的生活*性。

  2.通过学*,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其它的小动物,找到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板书设计

  蚂蚁

  身体结构 头 胸 腹

  (触角)(6只脚)

  蚂蚁教学设计 3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立志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说明“只在意志坚,鸡毛能上天的'道理。”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继续练*分析字形字义。

  2、朗读课文,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读好对话,弄清引用语是谁说的。

  2、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一些容易写错,比如“试”容易多写一撇,“鼓”的左上角是“士”不是“土”。

  对小蚂蚁能不能爬到天上去的问题,应鼓励学生从“努力”这个角度来思考。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蚂蚁吗?有哪些了解?今天,老师和同学们认识一只“上天的蚂蚁”(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词: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字词,想办法解决。

  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情况。

  3、多种形式读字、组词。

  4、指导书写:“试、鼓励”

  三、再读课文:

  1、思考:蚂蚁能否上天?

  2、哪些话是蚂蚁、白胡子爷爷、巨人说的?分别用“―”“�n”“=”表示出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字词,会写8个生字。

  2、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好对话。

  教学过程:

  一、复*:

  1、出示卡片读词。

  2、回顾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课文,理解感悟:

  1、思考:小蚂蚁能爬上天吗?白胡了爷爷为什么说:“你能行吗?”

  2、小组交流,汇报。分角色朗读。

  3、你看到一只怎样的蚂蚁?

  4、介绍“愚公移山”故事。

  三、读了全文,你喜欢小蚂蚁吗?为什么?

  蚂蚁教学设计 4

  教材分析:

  《上天的蚂蚁》是北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告诉孩子们只有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文章短小紧凑,情节通过对话展开,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学*和培养,我的学生逐步养成自主、探究的学**惯,孩子们在识字、读书、思维等方面有一定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继续练*分析字形字义。注意本文一些容易写错的字,比如“试”容易多写一撇,“鼓”的左上角是“士”不是“土”。

  2、朗读课文,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体会蚂蚁的自信和勇气。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大家非常熟悉的好朋友,听,它来了!(师播放音乐《小鲤鱼吐泡泡》)

  (生跟唱)

  师:谁能说说小鲤鱼泡泡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吗?

  生1:泡泡很勇敢。

  生2:泡泡为了找到龙鳞,经历了很多困难,但都不害怕,努力向前进。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我带来的另一位朋友也和泡泡一样,有着令人佩服的品质它就是——(师板书:蚂蚁)

  读,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蚂蚁”都是“虫”字旁。

  师:蚂蚁是什么类的动物?

  生:昆虫。

  师:昆虫类的动物一般要用“虫”字旁。

  (板书上天的)

  齐读课题:上天的蚂蚁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由读书,自己解决不认识的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书。)

  2、自己指认生字表上的生字,组词。

  三、随文识字,理解课文

  1、学*第1、2段。

  请看黑板上的通天树

  师:这是一棵什么树?从哪儿知道的?

  生:通天树。从课文第2段知道的。

  师:自由读一读。

  师读:“这是一棵通天树。”白胡子爷爷告诉一个身材魁伟的巨人,“从树干往上爬,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生:我发现了你漏了一个词“一直”。

  师:“一直”什么意思?漏掉这个词行不行?

  生:“一直”就是“永远不停下”,漏掉这个词,树就不高了。

  师:好,老师改正。“这是一棵通天树。”白胡子爷爷告诉一个身材魁伟的巨人,“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你还能从哪些语句中看出这棵树很高呢?

  生交流汇报。师相机学*重点词语,并将词卡贴在黑板上。

  云霄

  什么意思?看图黑板或书中插图理解。

  仰望

  做个动作,向高处看就是“仰望”。

  身材魁伟

  谁可以说是身材魁伟?(巨人)还可以用哪个词来说?生:身强力壮。读:身强力壮 身材魁伟

  2、学*3—7自然段。

  巨人怎么做的?自己读3—7段,看看巨人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学生自由读书。

  指名读书,师:如果能想象着加上动作和表情读就更好了。

  再指名读书,师:爷爷听了巨人的话还会怎么鼓励他?

  生:你再试一试,也许能爬上去。

  生:你勇敢点,再试一试,也许能爬上去。

  生:你这么有力气,快试一试吧。

  师:这就是“鼓励”。(师贴词卡,齐读“鼓励”)

  蚂蚁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

  2.让学生能够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观察的方法,解决观察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引导学生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

  教学准备:

  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装在玻璃瓶里的蚂蚁,白纸、放大镜、小盆子、小瓶盖或小木块,搭"桥"用的小纸条,记录用的纸和笔。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观察过蚂蚁吗?蚂蚁是怎样的?能画一只大蚂蚁吗?让我们仔细观察观察蚂蚁吧!

  二、观察哪一只蚂蚁。

  1.选择观察瓶里的蚂蚁,还是放在白纸上的蚂蚁?

  2.选择瓶里的蚂蚁观察,有利与不利的地方;选择白纸上爬的蚂蚁观察,有利与不利的地方;

  三、把蚂蚁放在什么地方好一些?

  1.把蚂蚁放在什么地方观察,既能看清楚,又不会到处乱爬?

  2.用什么办法可以看得更清楚?用什么办法可以使蚂蚁不乱爬?

  3.在盆子里倒一点水,水中央放一个小瓶盖或小木块,让一只蚂蚁爬到瓶盖上。蚂蚁只能停留在瓶盖上,不能到处乱爬了。不过,用什么办法让蚂蚁爬到瓶盖上去呢?

  四、用放大镜观察蚂蚁。

  1.小组内交流一下,怎样观察蚂蚁的身体。

  2.分发放大镜观察蚂蚁。注意控制观察时的呼吸,别吹走了蚂蚁。

  五、讨论蚂蚁身体的特点。

  1.蚂蚁的身体是怎样的?

  2.和蜗牛比较,蚂蚁的身体有什么特点?

  3.和蝗虫比较,蚂蚁的.身体有什么特点?

  六、试一试。

  1.看看瓶盖上的蚂蚁的行动,试着解释蚂蚁怎么不到处乱爬了。

  2.如果再放一个瓶盖,在两个瓶盖上搭一座"桥",猜猜蚂蚁会怎样?

  3.试一试。

  4.怎么解释蚂蚁的反应呢?蚂蚁想家了吧?如果把蚂蚁放在教室地面上,蚂蚁能找回自己的家吗?

  七、送蚂蚁回家。

  这些蚂蚁原来住在什么地方,我们就把它们送回什么地方吧。在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中,请别忘了送小动物们回家,让它们回到各自的生活环境中去。在送小动物回家的过程中,我们还可能会有新的观察发现呢!

  八、发布下一节课举行“我的观察研究”报告会的信息。


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实用五篇(扩展8)

——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实用5篇

  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 1

  一、导入:

  1、谈话:今天老师从童话王国里请来了两个小动物瞧,蚂蚁小小的我们叫它小蚂蚁,蝈蝈呢!绿绿的我们叫它绿蝈蝈!这两个小家伙之间会发生什么好听的故事呢?

  2、播放课文动画。

  3、好听吗?想不想自己读一读这个故事,好,今天我们就来学*课文《蚂蚁和蝈蝈》(齐读)下面请打开书让我们快点进入这两个小家伙的童话世界吧!

  二、初读: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生字下面做记号,并多读几次,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不添字,不漏字。

  2、来当小老师,和学*伙伴你读一段,我读一段,互相帮助,互相指正。

  一起学*真好,和学*伙伴共同读读课文吧!

  3、看大家读得这么起劲,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也想凑凑热闹了,瞧,他们急急忙忙赶来做客都忘了戴拼音帽子了,没有拼音要想准确叫出他们可不容易,你愿意试一试吗?(指名领读生字)

  三、精读

  l 学*一自然段

  过渡:生字读好了,我们可以来读这个有趣的故事了。

  1、刚才大家读得那么起劲,老师听着都心痒痒了我先来,,范读:(闭眼边听边想象)提问:在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画面?

  2、蚂蚁是怎样来搬粮食的呢?

  3、这几只蚂蚁只是开路先锋,走在最前面,蚂蚁大部队还在后面呢!请大家开动脑筋想想除了背和拉以外,后边的蚂蚁还会怎么搬粮食呢?你能用“有的……有的……个个……”来说吗?。

  4、表演:这些小蚂蚁 可真能干,你们愿意当一回勤劳的小蚂蚁吗?现在我们来玩一个蚂蚁搬粮食的游戏,好吗?请起立,现在你们是谁呀?

  那小蚂蚁们我们出发了一定要用力搬,可不能偷懒哟。

  小蚂蚁们,感觉怎样? 有感觉的小蚂蚁请举手,采访:你搬着粮食感觉怎样?你现在对蚂蚁搬粮食有了体会,你能读好这段话吗?

  5、你喜欢这些蚂蚁吗?喜欢他们什么?

  l 学*第二自然段

  过渡:这些蚂蚁在烈日下搬粮食,看了真让人心疼,这一切蝈蝈也看在眼里,他们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呢?

  1、(出示句子)自由自在 什么意思?蝈蝈在自由自在地干什么?这些蝈蝈的日子过得怎样 ?

  2、和蚂蚁比起来,这些蝈蝈很会享受,请大家再看看这幅图,看看这几只蝈蝈的表情,展开想象:蝈蝈会怎么笑话这群辛辛苦苦运粮食的蚂蚁呢?

  3、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l 学*三自然段

  1、过渡:这些蝈蝈自由自在地,又是睡觉,又是弹琴多开心呀!日子过得很快,转眼间冬天来了,听!(课件播放风声)读句子(……)

  2、这么冷的天,我真有点担心它们,他们住在哪儿?吃什么呀?我们先去看看蝈蝈(出示插图句子),课文是怎么说的?

  3、指导观察,想象

  瞧这只蝈蝈——在哭呢,它为什么哭呀?听,他一边哭一边还在说话呢!你听到了吗?

  再看这两只蝈蝈有气无力地趴在地上,他怎么啦?

  4、蝈蝈又冷又饿,过着可怜的日子,蚂蚁呢?是不是也一样,我们到蚂蚁家去看一看,请你读读描写蚂蚁的句子,你觉得小蚂蚁冬天的日子过得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5、这群蚂蚁在做什么?课文补白:蚂蚁有的……有的……

  6、同样是昆虫,同样是在冬天,蚂蚁和蝈蝈的心情一样吗?请你来读读第三自然段,读出蚂蚁和蝈蝈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命运。

  四、总结

  1、蚂蚁围着火炉有吃有喝,过着幸福生活,那些蝈蝈怎么就饿死了呢?老师真是想不明白。蚂蚁幸福的生活是靠什么得来的?

  2、蚂蚁不怕吃苦顶着炎炎夏日为冬天做准备,才有了冬天幸福的生活,那我们呢要想将来过幸福的生活,现在就要怎样?

  3、写字(机动)

  4、只有辛勤劳动,才有幸福生活。老师相信你们都能像勤劳的小蚂蚁一样,勤奋学*,去创造你们美好的未来!一首好听的歌曲送给你们《劳动最光荣》

  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2、会用“有的……有的……”练*说话。

  教学准备:

  1、制作一个课件。

  2、蚂蚁图片若干。

  教学重点:

  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教学难点:

  会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教学过程:

  一、复*检查。

  1、提出学*目标:读懂、读好课文。

  2、会用“有的……有的……”练*说话。

  二、细读课文。

  第一自然段

  1、打出图片。这是什么季节?天气怎么样?

  出示“夏天真热……”,指导读。

  2、请小朋友打开书本自读第一自然段,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1)蚂蚁在搬粮食(板书:搬粮食)动画演示。

  (2)它们怎样搬粮食。

  (3)夏天,他们不热吗?(理解“满头大汗”)

  (4)哪几个同学来演一演蚂蚁们正在搬粮食,搬得满头大汗。

  (5)你看了蚂蚁们搬粮食的情景后觉得蚂蚁怎么样?

  (6)谁来做小蚂蚁。

  3、齐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1、出示图片,蝈蝈们正在干什么?

  他们看到蚂蚁满头大汗地搬粮食会怎么说?你怎么知道的?出示句子:“几只蝈蝈看到了,都笑蚂蚁是傻瓜。”指导朗读。

  2、如果你是蚂蚁,听到后会怎么回答它们?

  3、请小朋友自己读第二自然段,读后交流蝈蝈们在干什么?蝈蝈们觉得自己过的怎么样?

  4、指名朗读。

  5、分角色朗读第一第二自然段。

  6、游戏(智力大冲浪)。

  (1)(电脑出示)第一关读一读:

  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指名读,齐读。

  (2)(电脑出示)第二关填一填:

  ①体育活动课上,同学们有的……有的……个个……。

  ②科技课上,同学们有的……有的……。

  ③电脑出示下表,先同桌讨论后交流。

  (3)(电脑出示)第三关说一说:

  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第三自然段

  1、时间过得真快,冬天到了,小朋友听,什么风刮起来了?

  (电脑出示图和风声)听后你觉得怎么样?

  2、指导读出句子的意思。

  3、这时蚂蚁和蝈蝈分别在哪里干什么呢?我们先到蚂蚁家去看看。

  (电脑出示图片)蚂蚁在干什么,可能会说什么,你觉得这时蚂蚁过得怎么样?

  4、谁来读这句话,把蚂蚁舒服过冬的情景读出来。

  5、(出示图片)问蝈蝈在哪里,过得怎么样?它们可能会说什么?

  6、指导朗读,读出蝈蝈又冷又饿。

  7、分角色读第三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

  1、学完课文,小朋友有什么问题吗?

  交流

  2、蚂蚁和蝈蝈你喜欢谁?为什么?

  总结

  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内7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偏旁“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生活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拟安排2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情境图

  3、蚂蚁头饰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兴趣,导入课题

  1.小朋友个个精神饱满,爱动脑筋,你们把两个小客人也引来了,看看是谁呀?(出示蚂蚁和蝈蝈)

  2.大家一定很想知道蚂蚁和蝈蝈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今天,我们就来学*《蚂蚁和蝈蝈》。板书课题:19蚂蚁和蝈蝈

  3.齐读课题。

  二、看图进入课文情境

  1.我们先跟随蚂蚁和蝈蝈到动物王国去游一游。(动画演示)

  2.你们看见蚂蚁和蝈蝈在干什么?

  3.学生说图意。(让学生自由讲,由零散到基本集中)

  三、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1)把“字格”和“绿线”内的字在书上画出来,读给其他小朋友听。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2.小朋友,你喜欢读哪一个自然段就读哪一个自然段。(学生按段读课文)

  四、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过渡:课文一开头就写了夏天,那你说说夏天是怎么样的呢?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是啊,夏天真热,就在这炎热的夏天,有一群蚂蚁在搬粮食。

  出示:夏天真热,一群蚂蚁在搬粮食。(学生自由读)他们是怎样搬粮食的呢?请小朋友在小组里读第一自然段,把蚂蚁怎样搬粮食的句子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给同学听。(学生交流)

  随机出示: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议读)

  (2)小朋友已经读懂了这句话,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蚂蚁还会怎样搬粮食呢?可以看看图,也可以展开你丰富的想象。

  出示句式:蚂蚁有的......有的......个个......(学生自由说)

  (3)演一演蚂蚁搬粮食。(选一些同学戴头饰上台演,同时要求他们谈谈表演中的感受,再组织学生评议,要联系课文说清理由)

  2.细读第二自然段。

  (1)过渡:正当蚂蚁忙得满头大汗时,蝈蝈在干什么呢?(出示图)

  (2)学生说图意。(蝈蝈在睡觉、唱歌……)

  是啊,炎热的夏天,蚂蚁满头大汗搬粮食,而蝈蝈却不干活躲在大树下唱唱歌,乘乘凉,睡睡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个个自由自在,舒服极了。

  随机出示: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指名读,评价,议读)

  (3)这几只蝈蝈看到蚂蚁在劳动,他们还取笑蚂蚁,你能想象得出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吗?

  (4)听了蝈蝈的话,你想对蝈蝈说些什么呢?

  情境过渡: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寒冷的冬天来到了,你们听,(教师边描述边放刮西北风的录音,出示冬天的画面)你们知道了什么?

  3.细读第三自然段。

  (1)读第一句话。出示句子: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

  对,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了,多冷啊!能读好这句话,让人感受到冬天的寒冷吗?来,冬天到了,读(齐读)这时,蚂蚁和蝈蝈的情况怎么样呢?

  (2)读第二句话。

  出示蚂蚁过冬图: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小朋友们看看图,想一想,小蚂蚁是怎样过冬的?(学生自由说)

  过渡:蚂蚁开心地过冬了,而蝈蝈呢?

  (3)读第三句话。

  出示蝈蝈过冬图:(看图:学生自由说)相机出示: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议读,练读)对呀,谁叫它们*时偷懒的呢?

  五、回读第一、二自然段,总结课文

  1.蚂蚁和蝈蝈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结果?(学生自由)

  根据学生回答,师小结:是啊,夏天蚂蚁辛勤劳动,冬天快乐又幸福,蝈蝈夏天不劳动,到了冬天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只有辛勤劳动,生活才会快乐、幸福。

  2.齐读课文。

  六、学生自由学*生字,完成《*字册》

  听轻音乐,学生完成《*字册》,教师巡视,相机表扬。

  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 4

  学*目标

  1、培养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自主认识7个生字,能准确认读。

  2、引导能按笔顺规则正确、美观地书写“呼、洞、冷”3个生字,能自我审视间架结构,感知汉字的形体美。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任务

  任务一: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字。

  任务二:巩固生字,书写生字:“呼、洞、冷”。

  学*检测

  1、比一比,再组词。

  干( )同( )由( ) 冬( )

  汗( ) 洞( )田( )东( )

  2、照样子,写词语。

  例:又冷又饿 又( ) 又( )

  板书设计

  蚂蚁 和 蝈蝈

  夏天 搬粮食 乘凉

  冬天 躺在洞里 又冷又饿

  过程设计

  激情导课

  1、出示蚂蚁图:看到蚂蚁,你想说什么?(板书:蚂蚁)

  2、出示蝈蝈图:它是谁?看老师写这个词。

  (板书:蝈蝈)谁来喊喊它?指导读好轻声。

  今天我们学*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两个可爱的昆虫之间。板书:和。

  3、读课题:蚂蚁和蝈蝈

  民主导学

  任务一: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字

  策略: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生字。遇到难读的生字、词语、句子要多读几次。

  学生自主学*时,教师巡视;学完评价。

  (读书姿势、握笔姿势、写字姿势,强调良好学**惯的养成。)

  1、检查绿线里的生字

  乘凉 强调“乘”和“凉”都是后鼻音。

  你夏天的时候会在哪儿“乘凉”?

  (大热天在阴凉的地方休息,这就是乘凉)

  刮起来 强调后两个字读轻声。

  躺、装 蚂蚁躺在/装满 粮食的洞里/过冬了。

  指导怎样读好长句子。

  饿 又冷又饿 又( )又( )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通过读课文你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吗?

  板书:夏天 冬天

  学*生字:冬

  冬,是一个会意字。知道古时候的人是怎么写冬的吗?

  我们看甲骨文,古时候的人把绳子两头打结表示一年的结束,因为冬天会结冰,后来人们又在下面加上两块冰来表示冬。我们来看看现在冬是怎么写的。先看老师来写,“折文头下加两点”。我们一起来书空。

  3、检查课文朗读,随文学*生字,板书生字

  (一)第一自然段师生探究点

  1.夏天蚂蚁在干什么呢?

  2.指名读课文第一小节。

  3.你们知道小蚂蚁在干什么吗?

  (板书:搬粮食)指名读,注意轻声音节

  (1)学*生字“粮”

  A、你们知道哪些是粮食?

  B、粮食的粮是——米字旁。

  用心地看看米作为一个字和一个偏旁有什么区别?“米”做偏旁最后一笔变成点,为什么要变,不变就会打架,所以先出来的让一让,这叫谦让。

  C、记字方法:

  用加一加的方法。用换偏旁的方法(浪,娘,狼)。

  D、写字:米字瘦瘦左边站,捺笔变点缩一缩。良字紧贴竖中线。

  E、把这个字送回句子中,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2)学*生字“汗”

  勤劳的小蚂蚁搬粮食累不累?从哪里看出来的?

  出示:“满头大汗”指名读。

  A、你什么时候会满头大汗?(你见过谁满头大汗?)指名说话。

  B、积累关于汗的成语

  汗如雨下 汗流浃背 挥汗如雨

  C、这个你会填吗?

  一( )汗 (头、身、滴、把、脸)

  D、写字。

  E、读读第一小节。

  (二)第二自然段师生探究点

  1、读课文第二小节,纠正字音。

  2、蝈蝈们在干什么?这个样子就叫——自由自在

  出示:“自由自在”指名读。

  A、语言训练点:鸟儿在天空 地飞。

  鱼儿 ( ) 。

  ( )。

  B、“由”,和我们学过的哪个字很像?(田)

  让它变魔术!甲 申 电 油 汉字真奇妙!

  C、一起写写。

  D、把自由自在送回句子中,读第二小节。

  (三)第3自然段师生探究点

  1、读第三小节。注意读好长句子。

  2、你能用黑板上的词语来说说今天学的故事吗?

  任务二:巩固生字,书写生字“呼、洞、冷”。

  1、这个小节中藏着3个生字,出示:呼、洞、冷(齐读)

  2、你有什么好方法,教教大家。 (音形义结合)

  (学生自学交流,老师推荐方法:呼吸用口,洞里有水,冷里藏冰。)

  3、仔细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发现?怎样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4、师范写,生书空(呼、洞、冷)

  5、学生在田字格本上写一写左窄右宽的字,老师巡视。

  作业设计

  背诵《练*七》成语:“有备无患,防患未然”“人无远虑,必有*忧”

  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两个生字“冷”“冬”,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生字词:

  1. 小朋友,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二十课《蚂蚁和蝈蝈》。让我们一起来复*一下这些生字词。

  (粮食、满头大汗、自由自在、过冬、呼呼、洞里、又冷又饿、乘凉、刮风、躺在、装满、神气)

  2. 齐读生字词

  3. 指词抽读

  4. 开火车抽读

  二、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读。(要求把课文读通顺,做到不添字,不掉字)

  三、精读课文

  1 师:小朋友,夏天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很热,太阳很大,夏天可以游泳……

  师:(出示句子“夏天真热。”)你会读这句话吗?(指名读)

  生:夏天真热!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

  生:他把“真”字读重了,把夏天的热读出来了。

  师:你来读一读,

  生:夏天真热

  师:真热,全班一起来。

  生:夏天真热

  2 师:是啊,在这么热的天气里,课文里的小主人蚂蚁们在干什么呀?请小朋友自读第一自然段,把蚂蚁怎样搬粮食的句子画出来。老师请一个小朋友把他画的句子读一读。

  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师:读得真棒,多用力啊。谁能加上动作来读这句话?四人小组演一演,等一下请小朋友展示。

  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展示两个孩子的对比表演)

  师:他们两个谁表演得好一些?为什么?

  生:×××表演得好,因为他气喘嘘嘘的,很累。

  师:来,我们向这只勤劳的蚂蚁学*,一起来搬粮食。预备,读。(带动作)小蚂蚁,小蚂蚁,天气这么热,快停下来休息一下吧。(走到“蚂蚁”面前,让“蚂蚁”休息)

  生:不行,不行,我们要搬粮食,要不冬天会挨饿的。……

  师:(指着学生)这只蚂蚁满头大汗,那只蚂蚁也满头大汗,所以书上说个个满头大汗。你们真是一群勤劳的蚂蚁,老师被你们的勤劳感动了,老师要跟你们一块搬粮食。(读第一自然段)

  师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3 师:小朋友看图,蝈蝈们看到蚂蚁在劳动,他们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己想象一下, 你就是一只蝈蝈,你会想些什么,会做些什么?(同桌讨论)

  生:如果我是一只蝈蝈,我会说这么热的天气,小蚂蚁不要搬了,快来乘凉吧……

  师:我们来看看课文是什么说的,请小朋友们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师:同学闷都明白这段话的意思了吗?老师想考你们,什么是自由自在?

  师:蝈蝈们想唱歌就唱歌,想睡觉就睡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就叫自由自在。来,一起把蝈蝈自由自在的样子读出来。

  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4 师: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寒冷的冬天到了。冬字是今天要学*的生字,和我们 学过的寒字比一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两点,这两点都表示冰),真能干,折文旁呢?(表示脚趾),对呀,脚踩在冰上当然是冬天来了。谁能给冬字组个词?(冬天,冬季,……)小朋友看老师写冬字,上下结构折文旁,撇捺要写得舒展,就像小朋友伸开双手深呼吸一样,很舒服。描红。

  师:冬天到了,听着呼呼的北风,你想到了那些词语?

  生:寒冷、冰天雪地、……

  师:是啊,这样冷的冬天,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这么冷的冬天蚂蚁和蝈蝈是怎样度过的呢?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生:齐读

  师:课文第一第二段用“有的……有的……个个……”把夏天里的蚂蚁和蝈蝈写得多形象,多生动呀。小朋友看图,我们也用这样的句子来说说冬天里的蚂蚁和蝈蝈吧。

  生:冬天到了,蚂蚁们有的……,有的……,个个……。……(说得多好啊,会把句子说完整,说具体了。)

  师:对呀,蚂蚁在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得多舒服啊,洞里到处堆满了粮食,可温暖了请你舒舒服服的读给大家听。

  生: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 冬天到了,蝈蝈们有的……有的……个个……。

  师:对呀,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又冷又饿”是什么意思?,(不仅冷,而且饿)是啊,冷得直哆嗦,我们一起来把这样的感受读出来。

  生: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师:冷字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生字,小朋友看看和刚才学的冬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都有两点,表示冰,以前学的寒字也有两点。

  师:真棒,分析一下冷字是什么结构什么旁的(左右结构,两点水,右边是个命令的令字)谁来给冷字组个词语(寒冷,冰冷……)真棒,认识的词语真多!来看老师写冷字,左右结构写得左窄右宽,同样的,撇捺要舒展一些。描红。

  师:像又冷又饿这样的词语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常常见到,比如说老鹰的爪子不仅尖,而且很利,怎么说?(又尖有利)这块蛋糕不仅香而且甜,怎么说?(又香又甜),下面老师不举例子了,你自己能想出这样的词语吗?

  生:他又高又大,西瓜又大又圆……

  师:真棒,能说出这么多词语,说明大家在生活;中也注意积累词语了。

  师:蝈蝈真可怜,又冷又饿,让我们带着表情来把最后一个自然段再读一次,把蚂蚁舒服的过冬、蝈蝈又冷又饿的感受读出来。(一边读一边想这是怎样的一群蚂蚁,怎样的一群蝈蝈)

  生,懒惰,勤劳

  师: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是啊,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多么有趣的故事啊,让我们把课文读熟,把动作想好,一起来把课文演一演。

  生:表

  师:是啊,蝈蝈在这件事情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我们非常想知道第二年的夏天,蚂蚁和蝈蝈之间还会发生什么,想一想,下一节课我们一起讨论。


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实用五篇(扩展9)

——《蚂蚁》 教学设计(精选5篇)

  《蚂蚁》 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从对比中体会“蚂蚁”品质。

  4、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体会蚂蚁的自信和勇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大家看看它是谁(板画蚂蚁)。大家能喊出它的名字吗?(生齐答)板书蚂蚁。大家能告诉我这两个字都有什么旁吗?你知道蚂蚁的哪些知识?

  大家都说的非常好,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只上天的蚂蚁(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两遍。

  二、读课文,学生字。

  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师巡视阅读情况。

  1、指名说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孩子做评委。(评价反馈)

  小评委们说的可真好。老师非常的高兴,就连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也想和你们交朋友呢,你们愿意吗?

  3、出示生字词,请生自由读。

  4、请小老师教读,集体纠错正音。

  5、开火车抽读词语。

  6、生齐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1、生默读课文并思考问题:课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指名回答)

  2、这是一棵什么树?你从文中的哪里知道的?指名说。

  这棵树可真高啊!白胡子老爷爷把这个秘密告诉了谁?生大声齐说:巨人。师指导生朗读2~7自然,请生勾出巨人的所说所做,让生体会巨人想上天的强烈愿望。指名反馈。师范读。生自由读,指名展示读。生齐读。

  3、这个通天树的秘密让树边的小蚂蚁也听见了,小蚂蚁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请大家把相关的句子勾画出来。指名反馈。

  4、同样是爬通天树上天,你觉得蚂蚁和巨人相比,谁更容易上天呢?生自主发表看法,有理即可。请生圈出巨人和蚂蚁的外形(抓住文中对巨人与蚂蚁外形的描写,引导理解上天对于巨人来说更容易)。

  5、巨人和蚂蚁都想上天,然而最后却是蚂蚁取得了成功,这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生畅所欲言。师小结:巨人虽有目标,但没有信心,没有勇气,不去行动不去努力,最终实现不了目标。而小蚂蚁有了目标后就能充满自信的去努力,去坚持,最终将取得成功。

  四、总结

  孩子们,今天我们交了小蚂蚁这样一个好朋友,它教会了我们在学*中、生活中,不管遇到了怎样的难题,只要我们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我们就一定能看见那雨后的阳光。

  《蚂蚁》 教学设计 2

  教材分析:

  《上天的蚂蚁》是北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努力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说明了“只要意志坚,鸡毛能上天”的道理。

  本课短小紧凑,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课文通过对话展开情节,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说明,要想做成一件事,靠的不是身材、体力等物质方面的条件,而是要有坚持不懈、努力进取的恒心和毅力。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学*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体会努力的含义。

  本课的难点是从蚂蚁的话中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学*和培养,学生在识字、朗读、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具有初步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惯。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从对比中体会“蚂蚁”品质。

  4、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体会蚂蚁的自信和勇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它就是——蚂蚁!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蚂蚁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再读词语。

  (蚂蚁虽然是本课的生字,但是学生早就通过各种途径认识了它的读音,因此把重点放在渗透形声字的规律:形旁表意思,声旁表读音上,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为学生形成独立的识字能力作有益的渗透。)

  2、同学们都见过蚂蚁,站在蚂蚁面前,你有什么感觉?很小很小的蚂蚁*常都干些什么事情呢?

  3、一只蚂蚁却要干一件不同寻常的大事情,它要——上天。(板书:上天)它就是上天的蚂蚁。

  4、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故事《上天的蚂蚁》——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翻到语文书69页,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不懂得地方打个问号。

  2、复*识字方法,认读词语。

  a:课文中的词语迫不及待地跳出来想考考你们,你们认识他们吗?(小老师领读)

  b:看到大家读得那么好,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玩个抢读的游戏,就是老师指大家读,比比谁的反应快?

  3、同桌互读课文。

  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快就记住这些字了,那调皮的词语趁大家在游戏的时候又回到了课文中去了,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吧。同桌轮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得好,夸夸他;读不好,教教他。

  (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的能力和倾听*惯。)

  (三)品读课文

  树高,路长,困难大。

  1、蚂蚁和巨人都想从哪里爬到天上去?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勾出描写通天树高的句子。

  (注意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惯。)

  a:谁找到了?大声地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读: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读得好时:通过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见了插入云霄的通天树。(板画通天树:用绿色粉笔)同学们,像他这样来读一读。

  没读好:孩子们,通天树高吗?而且是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可是,这个孩子的读,让老师觉得通天树不太高。谁能读得更高一些?(评语:有点高了!更高了!好一棵插入云霄的通天树!)来,大家一起读。

  b:还有哪些句子?

  生读: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通天树就像一架通向天上的梯子,好高哟!来,一起读,边读边想象。

  c:还有哪些句子?

  生读: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

  做一做“抬头仰望”的动作。

  (根据词语特点,让学生通过动作来理解词语,直观、形象。)

  同学们巨人多么想知道通天树到底有多高啊!他就抬起头望呀望,脖子都仰酸了,他可能望到什么,也望不到树尖?

  他望到了白云,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他望到了小鸟,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他望到了大雁,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通天树实在是——(引读)太高了。

  来,我们再读读这句话,读出通天树的高。

  (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运用传统教学手段简笔画为学生直观地展示通天树的高大,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重点句子感受通天树的高,为后面体会蚂蚁的精神奠定基础。)

  巨人的懦弱

  1、这时,多么想上天的巨人怎么说?

  (生读巨人的话)

  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想想,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我知道了树很高,我知道了巨人认为爬到天上去是不可能的。如果有学生说到巨人心里很害怕,及时表扬,“你真会读,读到了巨人的心里,掌声送给他。”如果学生体会不到巨人心里的害怕,就应该顺势引导:学生说树很高,老师就引——树很高,巨人心里就很——害怕,所以他说,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孩子们,现在你就是这个心里十分害怕的巨人。加上动作、加上表情,再读读这句话,读出巨人的害怕,可以站起来读。谁来读?

  ——从你的动作中,我们感受到了害怕!谁再来读?

  ——从你的表情中,我们感受到了害怕!

  ——胆小的巨人们,来,一起读。

  小结:孩子们,在朗读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加上表情动作,读出心里的感受。

  (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加强对朗读方法的指导。因此,教师通过课文的学*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使学生入情入境,与文本产生共鸣,从而快乐地学,扎实地学,有效地学。)

  2、我们读出了巨人的害怕,白胡子爷爷也听出了巨人的害怕,白胡子爷爷怎样鼓励巨人?(如果学生没有读好,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想想白胡子爷爷会怎样说话)

  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生读第五自然段))声音再低沉一点,再慢一点。

  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师读第五自然段)

  巨人说——(生读第六自然段)

  3、通天树下还有黄牛、山羊、小鹿、大象等等,当然,也有你和同学们。想想谁还会怎样鼓励巨人?(课件出示)——鼓励巨人:“试一试吧!————————”

  巨人后退两步,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低下头,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声音越来越小,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因此抓住文章的“鼓励”进行挖掘,激发学生进行联想补白,仿说句子,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

  4、像巨人这样的表现,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就叫什么?最后,巨人终于跑掉了。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巨人啊?

  蚂蚁的努力

  1、面对同样高的通天树,蚂蚁又是怎么说的呢?默读8——13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出蚂蚁说的话。

  蚂蚁说的话是,谁来读——

  2、课件出示句子:反复读读这三句话,勾出重点词语,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

  3、你从哪里感受到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板书:自信、坚定、勇敢)

  4、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这只勇敢、自信的小蚂蚁,选你最喜欢的一句,加上动作表情,读出自信、勇敢、不放弃。

  谁来读?读得好,我们就把掌声送给他!

  (评价语言:就这句,谁能更自信?)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让学生自读句子感受蚂蚁的精神,在交流中畅谈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个性化的感情朗读中,加深理解,获得思想启迪。)

  4、小蚂蚁向上爬着,通天树太高了,想想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a:大风把他刮下树来摔死!

  小蚂蚁的力量是多么弱小,他冒着被风刮下来摔死的危险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勇敢地说——(最后一句)

  b:大雨会淋湿他,太阳会烤着他,他还是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坚定地说——(最后一句)

  c:还有哪些困难?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小蚂蚁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可他仍然一步一步不停地爬着,他自信地说——

  5、望着一步一步不停往上爬的小蚂蚁,你会对他说什么?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设计了“小蚂蚁在爬树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这一问题,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把语言训练和情感熏陶落到实处。)

  主题深化

  1、我们相信,蚂蚁总有一天能够——(引说)爬到天上,而巨人却永远不能——(引说)爬到天上。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靠的不是——身材、体力,靠的是——勇敢、自信、努力。

  2、我们一起分角色来读读课文,感受小蚂蚁的勇敢、自信。

  课文中有蚂蚁、巨人、和白胡子爷爷。现在我们就分别来扮演他们读读课文。第一组读巨人的话,你们就是故事中的——巨人。第二组读白胡子爷爷的话,你们就是——白胡子爷爷。第三四组读蚂蚁的话。其余部分老师读——注意:边读边想象故事内容,加上动作、表情。全体起立,准备!

  (教学应以读为本,采用各种读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有目的、有层次地读,读出声、读出味、读出情,受到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同时积累语言文字。)

  3、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话:(出示句子)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上天的蚂蚁》教学反思

  孩子的情感是孩子发挥“创意留白”的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么一句话:“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孩子就是孩子,他所听到的感受的可能就是和他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而赋予自己的情感在里面。不管孩子心里所感知的内容情感是否与作品本身的结局内容一样。孩子要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想象时,我们不该给予扼杀,而是给予帮助,因为孩子的想象力、创造性是如此巨大,孩子们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人惊喜,让人兴奋不已!我觉得,有时需要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寻找,在体验中发现新的意境。

  教学中我将学生本身的需要、兴趣、经验放在首位,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孩子们个个都很积极参与,从中可以看到,当孩子得到老师的支持和鼓励时,设置一个他们都感兴趣的话题时,孩子的思维就会不受约束,而想象的也远远超过了大人,会收到很好的活动效果

  《蚂蚁》 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体会小蚂蚁给这本书带来的影响,级法学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欲望,体会童话的神奇力量。

  2、认识十四个生字,体会童话的神奇魅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小蚂蚁住进书里后发生那些有趣的事情,特别是它让陈旧的书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2、感受童话的神奇,感受语言文字的神奇力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回顾体会神奇

  师说: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书里的蚂蚁》,你们还记得小姑娘曾有一本什么样的书?当蚂蚁被夹进书里后,所有的字都感到怎样呢?(学生回答师板书:新奇,陈旧) 今天我们就抓住着这“新与旧”的对比来读课文,去感受童话的神奇魅力,感受语言文字的神奇力量。

  二、深入课文朗读感悟

  师:你还记得文中的小蚂蚁原来在哪吗?

  师:它又是怎样来到花蕊里的呢?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

  ( )的墙角边,( )地开着一朵小花,在风里( )地唱着歌。

  师问:

  (1)古老是什么意思?你还能说古老的( )?

  (2)孤零零怎么理解?可以换成什么词,什么时候孤独呢/你孤独的时候心情怎么样?

  (3)这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小姑娘的心情呢?试着读读吧。

  师:是呀,这朵小花非常孤单,有一天花旁边来了一位朋友是谁?课件出示:

  一只黑黑的蚂蚁,顺着花枝往上( ),静静地( )在花蕊里睡觉。

  ⑴谁来学学蚂蚁爬一爬的样子?同学们做一个趴的动作。

  ⑵同学们在想象一下,小蚂蚁会梦到什么了?

  ⑶此时小蚂蚁的心情怎么样,你能用读的形式表达出来吗?

  师:就这样,小蚂蚁被小姑娘夹进了一本陈旧书里,夹得扁扁的,

  ⑴ 陈旧是什么样的?

  ⑵假如你就是那只蚂蚁,被夹在书里心里会怎么想,什么感受?能读出你的感觉吗?

  师:这只蚂蚁来到这本陈旧的书里会发生哪些新奇的事呢,请同学自由读课文的3 — 6自然段。

  ⑴学生回答

  ⑵请同学动笔画出描写小蚂蚁与书的对话的句子,同桌互相读读

  ⑶找几组学生试着分角色练读同时提问“细碎的声音谁发出的,奇怪的样子你会做出来吗,不好意思可以换哪个词”每句都表达怎样的感情?学生试读。

  ⑷再找学生分角色练读,加动作。

  师:这只乐意做字的小蚂蚁,又做了哪些让自己快乐开心的事呢?

  ⑴学生回答。

  ⑵如果你就是书里的字,看到小蚂蚁这个会走路的字会怎样一种感受会说什么?

  师:书里的字和你有同样的感受,看看第七自然段中哪些语句是描写所有字的想法的?

  ⑴指导朗读这句话

  ⑵出示“我们真的太傻了”子为什么这么说同桌讨论一下。

  ⑶指导朗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师:此时旧书怎么样了?

  ⑴男生读第九自然段,女生读第十自然段

  ⑵因为书中的字在串门,所以每天的故事不同,我们没有这本书就让我们来玩个“文字串门”游戏好吗?

  ⑶出示带子的头饰,找朋友。

  ⑷用词组句子

  ⑸这些游戏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发现什么了?

  师: 第三天早晨,小姑娘在旧书的封皮上发现个字,他呀,走得太远了不认识回家的路了,这个字是“丑”师带上这丑字头饰说:我没有朋友你们谁帮帮我?组词。

  师:其实每个字都有它的作用,缺一不可所以(出示课件)“不过······”学生齐读此句话。

  ⑴你知道小姑娘为什么没有买过其他的故事吗?

  ⑵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三、抒**感彰显个性

  师:

  1、读了这个童话你最喜欢文中的谁呀?

  2、今天你当了书中的字,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四、课外拓展

  师: 今天我们学了这个童话有趣吗?王一梅阿姨还有好多作品,如《住在雨街的猫》,《想走的树和想留下的兔子》等作品,希望同学课下欣赏吧。

  师: 最后老师要送给同学一组读书的相关名言警句,希望同学们能做一个爱读书,会读书的人。

  1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2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3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裴松之

  五 板书设计

  书里的蚂蚁

  会 说 话

  陈旧 新奇

  会 走 路

  《蚂蚁》 教学设计 4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立志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说明“只在意志坚,鸡毛能上天的道理。”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继续练*分析字形字义。

  2、朗读课文,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读好对话,弄清引用语是谁说的。

  2、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一些容易写错,比如“试”容易多写一撇,“鼓”的左上角是“士”不是“土”。

  对小蚂蚁能不能爬到天上去的问题,应鼓励学生从“努力”这个角度来思考。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蚂蚁吗?有哪些了解?今天,老师和同学们认识一只“上天的蚂蚁”(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词: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字词,想办法解决。

  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情况。

  3、多种形式读字、组词。

  4、指导书写:“试、鼓励”

  三、再读课文:

  1、思考:蚂蚁能否上天?

  2、哪些话是蚂蚁、白胡子爷爷、巨人说的?分别用“—”“﹏”“=”表示出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字词,会写8个生字。

  2、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好对话。

  教学过程:

  一、复*:

  1、出示卡片读词。

  2、回顾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课文,理解感悟:

  1、思考:小蚂蚁能爬上天吗?白胡了爷爷为什么说:“你能行吗?”

  2、小组交流,汇报。分角色朗读。

  3、你看到一只怎样的蚂蚁?

  4、介绍“愚公移山”故事。

  三、读了全文,你喜欢小蚂蚁吗?为什么?

  《蚂蚁》 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知道威尔教授是怎样解开这个谜的。

  2、理解蚂蚁是靠什么来找路的,又是谁在指挥蚂蚁搬运食物的。

  3、 培养学生求知欲望和探索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知道威尔教授是怎样解开这个谜的。

  2、理解蚂蚁是靠什么来找路的,又是谁指挥蚂蚁搬远食物的。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课文录音。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读识记生字,熟读课文。

  2、知道威尔教授是怎样解开这个谜的。

  课前导语

  同学们,你们观察过蚂蚁搬食物吗?很远很远的地方,一只小蚂蚁找到了一块食物,它匆匆忙忙地跑回去,一会儿就带来了浩浩荡荡的一大队蚂蚁。蚂蚁是靠什么来找路的呢?

  一、板书课题,初步感知

  1、说说自己见过的蚂蚁是什么样的。

  2、再让学生说说见过的蚂蚁队伍是什么样的。

  二、学*生字,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说说你的发现。

  “蚂、蚁、运”都是熟字添上偏旁后形成的。“食”字既是一个偏旁,又是一个字,作偏旁时可写成“饣”。“勺”与“匆”都有“勹”旁,区别在里同,一个是“丶”一个是“”。

  2、指导学生边读边写生字。

  较难写的字指导:“匆”不要忘了中间的点。“搬”的右边是“般”,笔画较复较。“威”特别要注意两个地方。一是“女”字上的一横;二是不要忘了写“戈”部的一点。

  3、用多种方法读词。

  三、认读生字

  1、出示认读字。

  Bān huī shòu mí lí táng yán héng zhì dǎo

  搬挥授谜离糖沿横秩导

  2、“开火车”式读,小组读,男女生对读。

  四、自由读文,熟悉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熟读课文,做到流利、有感情。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蚂蚁是靠气味找路的。

  3、学*威尔教授细心观察,勇于探索的精神。

  一、复*旧知

  1、出示上节课生字,指名认读。

  2、听写必须记住的8个生字。

  二、教授新课

  1、播放课文录音,说说课文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2、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质疑。

  3、找出课文共有多少自然段,归纳分为几个部分写。

  4、以疑助读,理解内容。

  (1)教学第1自然段。

  (2)讨论交流:

  ①你看到“蚂蚁搬家”这种现象有什么想法?

  ②威尔教授的想法又如何?

  (3)第3至5自然段的教学:分组学*,展开计论。

  ①威尔教授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②蚂蚁们有些什么表现?威尔教授从中发现了什么?

  ③借助图画,反复朗读,再现当时情境,了解威尔教授是怎样观察思考的。理解威尔教授“划横沟”“放石头”都是为了什么?后来这个问题解决了吗?

  (4)教学第6自然段。

  ①自读结尾段。

  ②那个蚂蚁兵是靠什么来引导蚂蚁们前进的呢?

  三、词语解释

  匆匆忙忙:急急忙忙。指挥:发令调度。侦察兵:本课是指出外寻找食物的蚂蚁。乱作一团:混乱,没有次序。秩序: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

  四、学生质疑

  1、学生对课文内容不理解的地方提问,师生共议。

  2、老师指导难点。

  五、知识简介

  六、体会感悟

  1、威尔教授为什么要揭开蚂蚁“搬兵”之谜?

  2、我们该学*威尔教授的什么?

  七、课后延伸

  1、课余时间去观察蚂蚁的活动,看能不能像威尔教授那样有什么新的发现。

  2、还可以收集有关蚂蚁的知识,同学之间交流,以激发探求生物奥秘的兴趣。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巩固本课的生字。

  练*标点符号的用法

  一、看拼音写词语。

  mǎ yǐ cōng máng yùn dòng shí wù

  ( ) ( ) ( ) ( )

  二、连一连。

  寻找前进

  侦察食物

  排好路队

  引导队伍

  三、给下面的句子标上标点。

  时谁在指挥蚂蚁们呢

  蚂蚁侦察兵靠什么来引导伙伴们前进呢

  四、词语接龙。

  例:威风→风趣→趣味→味道

  搬运→( ) →( ) →( )

  食物→( ) →( ) →( )

  汤勺→( ) →( ) →( )

  五、比一比,再组词。

  马( ) 义( ) 匆( ) 威( )

  蚂( ) 蚁( ) 勺( ) 成( )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