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的教学设计教案实用5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化学的教学设计教案 1

  【学*目标】

  1.掌握Al2O3、Al(OH)3的两性。

  2.掌握Al(OH)3的制备方法。

  【学*重点】

  1、Al2O3、Al(OH)3的两性。

  2、Al(OH)3的制备方法。

  【新授知识】

  阅读教材57—59页

  1.氧化铝

  (1)物理性质:Al2O3溶于水;熔点,能有效地保护内层金属。

  用途:氧化铝是的原料,也是一种较好的材料。

  (2)化学性质: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改成离子方程式。

  Al2O3和HCl,

  Al2O3和NaOH,

  结论:Al2O3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因此Al2O3是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既能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又可以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氢氧化铝

  【讨论】

  在硫酸铝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然后将溶液分为三份

  现象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一分中加入盐酸

  一份中加入NaOH溶液

  一份中加入氨水

  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①与酸的反应

  ②与强碱的反应

  结论:Al(OH)3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因此Al(OH)3是氢氧化物。

  ③Al(OH)3的不稳定性

  Al(OH)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

  1.能否用氧化铝制备氢氧化铝?为什么?

  2.如果实验室用Al2(SO4)3与碱反应制备Al(OH)3,选择NaOH溶液还是氨水为好?为什么?

  【限时作业】

  1.下列关于Al2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制耐火材料B.铝制品耐用的原因是表面被氧化为Al2O3

  C.Al2O3易溶于氨水中D.Al2O3易溶于KOH溶液中

  2.下列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是()

  ①Al2O3②MgO③NaHCO3④Al(OH)3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把少量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氯化铝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析出金属铝B.产生白色沉淀C.产生红褐色沉淀D.产生无色气体

  4.某无色透明溶液能与铝作用放出氢气,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Cl-、SO42-、Na+、K+

  B.K+、ClO-、Na+、NO3-

  C.HCO3-、Na+、NO3-、K+

  D.NO3-、Ba2+、Cl-、NH4+

  5.两份铝屑,第一份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2,则第一份与第二份铝屑的质量比为()

  A、1:1B、1:2C、1:3D、1:4

  6.将0.1molAl投入到3mol/LNaOH溶液100mL中,充分反应后,再滴加1mol/LH2SO4溶液120mL,最后的结果是()

  A、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B、溶液的pH<7

  C、溶液的pH>7D、再加入NaOH溶液会产生大量沉淀

  化学的教学设计教案 2

  一、教学设计思路

  九年级化学的教学过程,是在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切实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就必须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设计中也应以学生所求、所需为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研读、质疑、思悟为主体,以教师启发、辨析、点拨为主导,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能力素质为目标。

  二、教材分析

  “燃料及其利用”是人教版九年级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共3个课题:燃烧和灭火;燃料和热量;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其中1、3课题是重点,也是难点,并且配有大量的实验来解决重点和难点。本单元从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介绍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识。利用燃烧反应的实例很多,而生活中利用最多的是燃料的燃烧,所以,在介绍燃烧等知识之后,又介绍了燃料及其用途,以及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等。并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联系实践的科学理念。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现象,并配合图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同时,注意通过与探究、调查研究、讨论和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还适当的编入与社会发展、新科技等相关的资料,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3、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活动与探究,学*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从化石燃料的元素组成及

  化学的教学设计教案 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钠的物理性质;

  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了解钠的存在和用途。

  能力目标

  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内在原因,以提高自身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其科学方法,激发学生学好文化知识,报效祖国的神圣的责任感。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钠的存在和主要用途。其中钠的化学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在钠的化学性质中重点讨论了钠与氧气及钠与水的反应。难点就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在钠的存在和用途中,首先介绍了自然界里元素存在的两种形态,游离态和化合态,然后结合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引导学生得出在自然界中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教材对钠的用途只作简单介绍。

  教法建议

  1、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具体建议如下:

  (1)尽可能地通过实验和观察得出结论。

  (2)创造条件采用边讲边做实验的教学方法。

  (3)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分析,最后自己得出结论。

  (4)钠和氧气的反应可由[实验2-2]钠的表面在空气中的变化而引入。

  2、深入挖掘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新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形成新的优化的知识结构。

  (l)虽然碱金属单质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但它们的某些化合物却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2)可让学生标出xx与xx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3)应将xx的结构、性质、保存、存在、用途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主线。充分体现结构决定性质、存在、用途以及保存方法取决于性质这一思想。

  (4)学*了钠与水的反应后,紧接着可让学生讨论“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生成什么物质?”再做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来验证。使学生对初中学*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有一个更深入、更全面、更科学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任何规律都不是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使学生树立普遍性中存在特殊性的科学思想。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钠

  重点: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

  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这是元素化合物的第1个主族元素的学*,应采取从结构到性质至用途的循序渐进的学*方法,为后面的主族元素的学*开好头。

  (2)介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程序。

  (3)介绍第一节钠在全章内容中的重要性。

  2、练写碱金属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1)教师指导学生在书后的周期表中查出碱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并指导学生掌握碱金属的核电荷数递变的规律。

  (2)熟练的写出碱金属的名称、符号及核电荷数。

  3、教师强调

  重视知识的内在联系,以结构为基础,以性质为重点,以结构→性质→存在和用途为主线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钠的物理性质

  演示课本第28页[实验2-1],请一位学生切割钠(以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加强动手操作能力)。并指导学生阅读钠的物理性质的课文(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5、钠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的反应

  [提问]在空气中,新切的钠面上有什么变化?

  演示:课文第29页[实验2一2]并补充钠在纯氧中燃烧的实验。

  [总结]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及课文有关钠与氧气反应的内容,理解常温下“发暗”,“燃烧黄色火焰”,“淡黄色”固体等关键的现象的根本原因,以理解促进记忆,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黄色火焰)

  (2)与硫等非金属反应

  [提问]根据钠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和钠的最外层电子结构,推知钠与氯气、硫等反应,指出钠与硫粉研磨,会发生爆炸,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研磨易爆炸)

  (剧烈燃烧)

  (3)与水的反应

  演示课本第29页[实验2-3]前,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钠在水中变化的情况。

  演示[实验2-3],可利用多媒体投影,在一U形管中加入少量水后滴加1滴酚酞再加入一米粒大小的金属钠,投影于屏幕上,可使学生更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浮”(钠浮在水面上),“熔”(熔为小球),“游”(迅速游动),“红”(酚酞水溶液变红)

  [演示2-4],重点检验收集到的气体。引导学生观察产生有关现象的原因,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讨论]

  ①钠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水的组成,得到的结论是钠置换出水中的氢,生成氢气和氢氧化

  钠。

  ②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解释钠浮在水面上的原因(钠的密度比水小),解释钠与水反应时,为什么熔成小球(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解释钠熔成小球后为什么在水面上向各个方向迅速游动(反应生成的氢气对其产生了推动作用)。解释滴有酚酞的水为什么变红(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使酚酞变红)

  ③由此得出保存钠的方法:隔水、隔空气,而保存在煤油中(比煤油的密度大,且不溶于煤油)。

  6、通过掌握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说明钠的主要用途,以帮助学生改进死记硬背的学*方法,实现结构→性质→用途相互渗透。

  (四)总结、扩展

  1、总结

  钠-教学教案

  钠是主要的活泼金属元素,它亦为碱金属元素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通过学*钠的结构和性质,使学生进一步建立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通过有关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

  2、扩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钠可作为主要的工业原料,除课本介绍的用钠制高压钠灯、与金属钾制成金属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制贵重金属外可补充制成钠的氢化物—氢化钠,并介绍它的结构特点及在现代工业和科技方面的用途。

  八、布置作业

  1、思考题

  (1)钠能在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吗?

  (2)钠与水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x;如欲满足钠离子与水的个数之比为1:100,则生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x 。

  2、书面作业

  (1)课本第31页的有关练*。

  (2)补充

  ①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钠投入x溶液:

  B、x与盐酸反应:

  C、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

  D、x溶液与少量x溶液反应:

  ②欲使100克9。32%的x溶液质量分数增加到20%,需往溶液中加入钠的质量是x克。

  ③用钠冶炼钛的氯化物时,反应过程中当x的化合价降低二价时,就有24克的x单质生成,则x的值为x。

  参考答案

  1、思考题

  (1)不能。因为x会与水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x和x,反应方程式为:xx

  (2)补充:①AC ②6。9克③x

  九、板书设计

  第一节钠

  一、钠的结构

  原子结构示意图

  最外层为1个电子,易失去电子形成+1价

  二、钠的物理性质(见课本第28页)

  三、钠的化学性质

  化学的教学设计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离子键的概念;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能够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发展,综合概括能力得到提高,学会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宏观到微观的研究过程,逐渐养成科学的探究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难点】

  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通过学*元素的知识,思考氯化钠是由哪几种元素组成的?

  【学生回答】钠元素和氯元素。

  【提出问题】钠原子和氯原子是如何形成氯化钠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播放视频】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

  【提出问题】观察实验现象,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

  【学生观察并回答】金属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很浓的白烟。

  【提出问题】思考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如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过程?

  【学生回答】产生的白烟是氯化钠固体,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Na+Cl2=2NaCl。

  【提出问题】如何从原子的角度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学生回答+教师解释】氯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有7个,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有1个,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钠原子会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会得到1个电子。由此可知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成Na+,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变成Cl-,Na+和Cl-共同构成氯化钠晶体。(教师结合原子结构示意图板书或者动画的方式进行讲解。)

  【教师讲述】利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讲解原子的电子式如何书写。)

  2.离子键

  【提出问题】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氯化钠晶体的构成粒子是什么?

  【学生回答】氯离子和钠离子。

  【提出问题】既然氯化钠晶体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说明阴、阳离子的电荷并没有中和,这说明阴、阳离子之间存在哪些作用力?

  【学生回答】阴阳离子结合在一起,彼此的电荷不会中和,说明阴阳离子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说明阴阳离子之间除了吸引力之外还存在排斥力。

  【教师引导】这种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称为离子键。

  3.离子化合物

  【教师提问】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离子化合物。观察以下的化合物中哪些属于离子化合物?

  MgO、Na2S、NaCl、Na2SO4、NaNO3、NH4Cl、(NH4)2SO4

  【学生回答】MgO、Na2S、NaCl、Na2SO4、NaNO3

  【教师补充】NH4Cl、(NH4)2SO4也属于离子化学物。

  【教师总结】离子化合物存在于:

  (1)活泼金属(指第一和第二主族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指第六和第七主族的元素)间形成的化合物。

  (2)金属元素与酸根离子之间形成的化合物(酸根离子如硫酸根离子SO42-、硝酸根离子NO3-、碳酸根离子CO32-等等)。

  (3)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之间,或铵根离子与非金属元素之间,例如NH4Cl、NH4NO3。(4)NaH、KH等活泼金属氢化物。

  环节三:巩固提升

  【提出问题】如何用电子式表示Na2S的形成过程。

  解析:用电子式表示如下,教师要强调带有相同电荷的离子分开来写。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的感受。

  布置作业:元素的原理除了可以通过离子键形成物质之外,还可以通过什么形成物质?预*下一节课的内容。

  化学的教学设计教案 5

  我们教研组的全体老师虽然都有多年的化学教学经历,也都积累了一定经验,但面对课改的新教材,每个人都是新手。首先,我们认真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新教材培训,虽然在炎热的夏季,虽然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但我们都自始至终认真学*。接下来,我们通读全册教材,了解教材的总体脉络和布局,这对整体把握教学是很有好处的。例第一章《化学的魅力》,重在培养学生学*化学的兴趣,感知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学*化学最基本的一般方法。这样,我们在实施第一章教学时,就把情感目标放到比较突出的地位。第三步我们再集体讨论教案。经分工,由一名教师主讲,再集体补充、修改,往往在初始拿出的教案还是很陈旧的(难该*惯),但经过集体讨论后的教案一定有发展、有突破、有新意,大家感觉到集体智慧的能量是很大的。

  一、“填补”新教材的“空白”,学生智能得以发展

  新教材的版面上有很多“空档”,有的空档是实验的现象、结论,还有一些是问题的解释,这与老教材有明显的差别,我们开始觉得很不*惯。我们反复讨论是以怎样的方式“填补”这些“空档”,若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那么编写者的意图就变成要我们老师去填空,这显然是一种误解。我们认真学*二期课程标准,体会到这是留给学生发展的空间,决不能简单地由老师包办代替。于是教材上安排的问题讨论,我们都认真地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尽量由学生自己解决,教材上安排的实验,或由老师演示,或由学生完成,然后归纳现象、推出结论。即使是家庭小实验也鼓励学生去尝试,然后交流、但实验受很多条件的影响,各自得到的现象和结论完全有可能不一致,那么如何去面对考试呢?我们组织学生分析原因,然后得到比较客观的(一致的)结论,而且一般要求学生能在课本上记录下来,以便复*巩固(毕竟考试是不可避免的)。“填补”教材“空白”的过程,是引领学生探究的过程,是学生*得知识、又发展了能力的过程,新教材用得好,学生一定发展得好。

  二、改变学*方式,让学生学会学*

  如果学生仍以接受性学*方式来学*新教材,那么会碰到很多“不方便”。因为与老教材比,“可接受”的内容明显减少了,教材的体系并不是把所有的知识很现成地呈现给学生的,所以迫使学生一定要改变学*方式。首先迫使教师要培养学生改变学*方式,变接受性学*为探究性学*。在课堂上,老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探究方向,选择自己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其“成果”,帮助学生必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当学生获得初步结果时,教师应督促学生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反思,当探究遇到困难时,教师不把解决问题的方法、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或作过多的提示讲解,而应作为一个鼓励者和启发者,作适当点拨,启发学生思考,真正让学生主体解决问题。同时,在提倡学生主体学*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通过表达和表演,增长沟通与交流的能力,理解别人的观点或做法,善于反思自己的思想和实践,从而作出判断,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目前的学*水*,而且培养了将来走向和谐社会所不可或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能力。

  三、抓住学科特点,在实验中提高学*能力

  化学新教材抓住了化学是一门理论指导下的实验学科的特点,在实验教学上给了学生发展的充分的空间,家庭小实验是要求学生学会就地取材,体验化学实验的兴趣,并感悟生活和化学的密切联系,所以我们一般都不轻易放弃这些实验,布置学生回家做,而且老师也在家中做,然后再交流实验情况,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现象和结论。实验设计是新教材提出的新的高要求,即使是完成一项很初级的设计,也要求学生对实验原理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对实验仪器的功能有初步了解,对实验装置的组合有一定经验,而且不乏有创新的意识。所以看似一个简单的设计,也是一项高级的综合性活动,对新教材实验教学的要求,正如县教研室汤老师在“解读新教材”的讲座上提出的四步曲:知道怎样做?学会如何做?理解为什么这样做?想想还可以怎样做?前二步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协作能力,第三步就需要理性的思维(实验不单纯会做就行),对每一种仪器(装置)的使用、对每一步实验的操作都要理解。第四步就是创新,是思维的高境界。

  今年中考的两个简答题,都是实验载体。一题是实验探究的过程,解决了一些问题(NaCl中除去Na2CO3杂质),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引进了新的杂质),从而进一步探究,产生新的方案。一题是介绍了实验室制备氧气并测定其体积的全部装置和全过程,要求学生能解答实验中的某些问题,并在理解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本实验目的(而不是以往的先填目的),要求考生很完整地理解“别人(试题)”完成的实验,才能正确答题。我认为这正体现了课改实验教学的方向。

  通过二年新教材教学的实践,使我深刻体验到:新教材给我们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学会学*,使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台。只要我们勤于学*,勤于思考,大胆实践,不断反思,则在学生获得发展的同时,教师自身也得到了发展。


化学的教学设计教案实用5篇扩展阅读


化学的教学设计教案实用5篇(扩展1)

——化学教学设计

化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化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化学教学设计1

  我在本学期中,担任了初三(2)班和(7)班的化学学科教育教学工作。眼看学期结束了,我对本学科在这学期的工作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

  一、对化学科的认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我参加工作以来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即:

  (1)客观性原则;

  (2)严谨认真的原则;

  (3)尊重学生,灵活引导的原则。

  二、对教材的认识

  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版本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我已经上了这教材两年了,都是第一、二章时花的时间很多,特别是第三节。因为我觉得,要让学生对这学科产生极大的兴趣,就必须得用大量的演示实验,同时,还有让学生亲自进实验室去学会基本的实验操作。这样,学生会才会有兴趣,才记得牢些知识及操作步骤。进入第三章后,第三、四节花的时间较多,但还有部分学生不会用化合价去判断化学式的对与错。第四章中,第二节花的时间也多,可是很多学生就是写错化学方程式。我觉得,教材上安排的时间来上完我所说的章节,无论如何是不够的,而且,书上对这些的*题也少,应该多点,便于学生自己复*巩固。另外,本册书完了,但没有期末练*题,我觉得,应该针对中考的题型给学生出一些典型的测试题。课本最后的仪器图形及一些操作图,我认为不够全面,还应该把、常用的仪器和重要的操作图也画出来,这样,便于学生在老师上课之前自己就可以去学*,同时,在老师讲课时能给学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三、本学期所做的工作

  (1)抓基础知识。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时间而在*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2)抓基本技能。抓基本技能就是要抓好化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3)抓思维方法。抓思维方法,就是要让学生形成一种*惯:学*上一定要独立自主,在此基础之上,学会学*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4)抓晚自*辅导。我一周只有一节化学晚自*,因此,我在晚自*时,都给学生进行试题讲解,还对个别学生进行专门的思想辅导和知识辅导。

  (5)抓教学大纲(化学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学校虽然还么有实施化学新课程标准,但老师们都已开始研究新课程的特点,因此,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要提前在初三化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

  (6)抓自身业务学*。本学期我能积极参加各级部门举行的教研活动。在学*、相互研讨的过程中,我自身的教学能力水*得到了提高。

  四、存在的不足

  (1)对学生的严厉程度不够;

  (2)给学生复*时的细致程度不够;

  (3)自己对新的有关化学的知识了解得较少;

  (4)有时没有及时地给学生评讲作业。

  总之,在本学期中,我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化学科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相信学生对我也有一个满意的评价。尽管有些地方做得还不是很到位,但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用我的实际行动来教育好我的学生的。

化学教学设计2

  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②学会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

  ③学会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通过对摩尔概念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与价值观探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

  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

  教学方法:

  分析比较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用品

  教学过程:

  第五课时

  【引言】

  我们知道了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其与质量分数的区别,本节课我们来学*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联系及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

  5、溶液的稀释

  引导学生分析:

  (1)含义:溶液的稀释就是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溶剂,使溶液浓度变小的操作。

  (2)实质:溶剂增加,浓度变小,溶质不变。

  (3)规律: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和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溶液稀释规律:c(浓)·V(浓)=c(稀)·V(稀)

  【板书】

  6、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预备知识】

  用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来表示溶液的浓度叫做质量分数。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④溶液的体积:

  v特别提示:液体的密度单位通常是g/mL,而物质的量浓度计算中的体积单位是L。

  在一些教复杂问题中,已知条件和题目所要求解决的问题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如果直接从已知条件正向分析推理,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往由于目标不明确,可能导致使问题复杂化,有时候还会掉入命题人设置的陷阱中,误入歧途。

  如果从要解决的问题入手,逆向分析,步步为营,即可顺利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解题时,再将思路理顺,然后去解决,就可以顺利解决问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利用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直接计算

  例题1:配制500mL0.2molL–1的NaCl溶液,需要NaCl的质量是多少?

  例2:将28.4gNa2SO4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计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并求出溶液中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强调】

  ①在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式进行计算时,体积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②在计算时要注意被溶解的物质是否能与溶剂反应,真正的溶质是什么。

  [练*]

  1、把4gNaOH溶于水配成500 ml溶液,求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把6.2gNa2O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求所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把5.6gCaO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求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4、把4gCuSO4溶于水配成500 ml溶液,求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5、把4gCuSO45H2O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求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过渡]在实际生产中,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浓溶液,还往往需要稀释后才能使用。如喷洒农药时,须把市售农药稀释到一定浓度才能施用,实验室所用一定浓度的稀H2SO4也均由浓H2SO4稀释而来,这就需要我们掌握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

  例3.配制250 mL 1 mol/L的HCl溶液,需要12 mol/L HCl溶液的体积是多少?

  例4:配制250mL1molL–1的硫酸溶液,需要18.4molL–1的浓硫酸的体积是多少?

  (3)【过渡】从上节课的知识我们知道,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都可用来表示溶液的组成。因此,二者之间必定可以通过一定的关系进行换算。

  例4.已知37%的H2SO4溶液的密度为1.28g·cm-3,求其物质的量浓度。

  现有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溶液的密度为ρg/mL,溶质的摩尔质量为M g/mol的某溶质的溶液,推出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表示式。

  【说明】

  不能依赖公式,应根据题目实际选择合适的方法。

  [过渡]如果已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密度,又怎样求其质量分数呢?

  例4.已知75 mL 2 mol·L-1NaOH溶液的质量为80克,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牛刀小试】

  1、市售浓H2SO4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计算市售浓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2、实验室有一瓶4 mol·L-1的NaOH溶液,密度为1.2 g·cm-3,求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现有一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9%的磷酸溶液(H3PO4),密度为1.12 g·cm-3,其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4)溶液混合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计算

  ①同种溶液混合

  【说明】

  一般在计算中,没有特别说明,可以认为混合后的体积等于混合前的体积之和。若已知混合后的溶液密度,则一般要用总质量除以密度计算体积。

  例1、将300mL2 mol/L的HCl溶液和200mL4 mol/L的HCl溶液后,所得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例2、将2 mol/L的NaOH溶液和4 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②互不反应的两种溶液混合

  例3、将300mL2 mol/L的NaCl溶液和200mL4 mol/LMgCl2的溶液混合,求混合后的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和Cl—。

  1、将100mL3mol/L的NaOH溶液和150mL4mol/L的NaOH溶液后,所得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2、将400mL2 mol/L的Na2SO4溶液和100ML2 mol/LAl2(SO4)3的溶液混合,求混合后的溶液中Na+、Al3+、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

  3、将448LHCl气体(标况)溶于1L水中,得到的盐酸溶液的密度为1.25g/mL,求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分数。

  四、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

  1、计算依据: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在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之比。 m A + nB = pC + qD n(A):n(B):n(C):n(D)= m:n:p:q

  2、解题思路:

  ①求什么;②已知什么;③怎么求。

  3、解题方法:

  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再利用化学方程式列比例,求出所需物质的物质的量;最后利用有关公式,求出题目要求的量。

  例1、现有250mL 0.8mol/L的H2SO4溶液,用2 mol/L NaOH溶液中和,使溶液显中性,求需要NaOH溶液多少mL?

  例2、现有250mL2Na2CO3mol/L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5mol/L HCl溶液使其充分反应,求参加反应的HCl溶液的体积和反应生成的CO2的体积(标准状况)。

  〖活学活用〗

  1、现有100g含杂质的Zn使其与盐酸充分反应,收集到标况5.6LH2,求Zn的纯度。

  2、现有200gCaCO3,使其与盐酸充分反应,并将生成的CO2与足量的NaOH溶液制取Na2CO3,求可以制得Na2CO3多少g?

  [小结]表示溶液组成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可通过一定的关系进行换算。解有关溶液稀释的问题,遵循的原则是:稀释前后溶质的量不变。

  [作业]P17 1、2、3、4(要求有计算过程)

  板书设计:

  5、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关于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稀释计算

化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方法。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本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采用从实验入手的讨论法导出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在进行书写配*的教学中,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又加深对化学方程式含义的理解和读写。

  (三)教学过程

  [复*提问]:前面我们学*了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理解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哪些问题?

  [新课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过元素、原子、分子、离子都可以用化学符号来表示,这些符号是化学最基础的语言,通称为“化学语言”。那么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用哪种“化学用语”表示呢?这将是我们本节要学*的内容——化学方程式。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又能反映质量守恒这一特点呢?

  [板书]:一.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在文字表达式的基础上,用化学式表示该化学反应并把箭头改为等号,称之为化学方程式。

  [举例]: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 + o2 === co2 12 32 44

  [讲解]:这个式子不仅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同时,通过相对分子质量还可以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说,每12份质量的c和32份质量的o2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能生成44份质量的co2。

  [提问]:那么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是不是只要把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用化学式来表示就可以了呢?请看“氯酸钾受热分解”反应:kclo3 === kcl + o2能不能称作化学方程式,怎样才能使它成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方程式呢?

  [板书]: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阅读课本第71-72页有关内容,组织学生讨论:

  (1)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些原则?

  (2)具体书写步骤是怎样的?(以氯酸钾受热分解为例)

  [学生活动]:阅读,讨论得出结论。

  [板书]:1.书写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二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步骤:①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②配*化学方程式;

  ③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和标明“↑”、“↓”。

  (说明“δ”、“↑”、“↓”等符号表示的意义。)

  [教师活动]:以“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用“最小公倍数配*法”,讲请书写原则及配*方法。

  [学生活动]:学生练*配*、讨论分析出现的错误及注意事项。

  [提问]:①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的配*,

  ②用最小公倍数配*法的步骤?

  ③为什么说质量守恒定律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理论基础?

  [目的意图]:加深理解,熟练掌握配*方法。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1页第三自然段。

  [板书]:三.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第71页第三自然段并讨论: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教师活动]:结合氯酸钾分解反应讲述化学方程式表示的质和量的意义及读法(说明“+”和“=”表示的意义)。

  [板书]:2kclo3 == 2kcl + 3o2↑

  2×(39+35.5+3×16) 2×(39+35.5) 3×16×2=245 =149 =96

  1.含义:[质]:表明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即反应进行的条件。

  [量]:表明了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2.读法:[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量]:每245份质量的氯酸钾在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加热生成149份质量的氯化钾和96份质量的氧气。

  [学生活动]:相邻座位同学相互练*读法。

  [教师活动]:简单介绍奇数配偶法和观察法配*方法。

  [目的者图]: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的含义去理解和读写化学方程式。

  (四)总结、扩展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

  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

  生成气体、沉淀,箭头要标明。

  2.最小公倍数配*法步骤:

  ①找出在反应式两边各出现过一次,并且两边原子个数相差较多或最小公倍数较大的元素作为配*的突破口。

  ②求它的最小公倍数。

  ③推出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

  ④把横线改成等号。

  ⑤检查。

化学教学设计4

  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以提出问题为起点的。所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非常重要,而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下面,笔者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和做法。

  一、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培养质疑能力

  1、选择最佳质疑点提问,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给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如何选择质疑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具体如下:(1)教学生在概念的关键字、词上提问。化学概念是对化学事物一般、本质特征的明确规定,其定义有着比较严密的表达,在用字、词上十分考究,抓住概念中关键的字、词,认真推敲,对整个概念的理解就会全面而深入。例如,人教版化学必修1“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此概念的关键字、词有“或”、“导电”、“化合物”,我在上课时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吗?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就不是电解质吗?”“能导电的物质都是电解质吗?电解质都能导电吗?”“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这种说法正确吗?”这样不仅使学生理解了概念,而且学会在学*概念时抓住关键字、词提问去深入理解概念。(2)引导学生在矛盾处提问。例如,在基本实验操作中有一项“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正确的操作是“胶头滴管垂直悬于试管口滴加,不可伸入试管内滴加”,但在制取氢氧化亚铁时要求“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液面下滴加”,前后显然矛盾,引导学生提问“胶头滴管为什么要伸入试管内液面下滴加?”(3)教学生在新旧知识的对比上提问。事物总是相联系的,把一组相似的,或有联系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使学生容易理解,避免混淆。例如,我在上二氧化硅时就引导学生“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在性质上有何异同?为什么?”这样有意识地训练,以后学到相似的知识点时学生自己也会有意识的进行比较提问。(4)教学生在实验现象上提问。例如,在做实验钠与水反应时我问“金属钠为什么浮于水面,熔成小球并四处迅速游动、发出嘶嘶响声?为什么反应后的溶液滴加酚酞溶液后变红?”这样把学生从对诡异的现象好奇中引到对事物本质的探究中,让学生学会思考、质疑。

  2、巧妙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心理学认为:形成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调动学生认知活动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探求新知识的积极心向,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挖掘教材中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促使学生比较容易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景,激起学生的兴趣,主动地质疑。我在上维生素C对人体的作用时给学生看这样一段材料:几百年前,远洋轮船上的船员们几个月或一两年在船上吃不到新鲜的蔬菜瓜果,只能吃面包、饼干、咸肉等食物,所以经常有船员病倒,症状是牙龈出血,脸色暗灰,身上出现青斑,有些严重的甚至死亡。哥伦布在航海过程中也有船员患上这种病,有一次患病的船员留在了途径的一个荒岛上,为了生存,这些船员摘岛上的野果充饥,过了些日子,这些船员却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学生对此材料很感兴趣“船员得的是什么病,野果却能治这种病?”只要情景设置得当,学生会自发产生质疑。

  3、运用开放性问题,促进学生深层次质疑。利用开放性问题,设置问题变式反思解题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不断提出新的更深层次疑问。如在上氯气的化学性质之后补做实验: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再继续滴加新制氯水。学生观察之后会质疑“滴加氯水后为什么红色褪去?”经过讨论得出两种可能:一是氯水中的酸中和了氢氧化钠,二是氯水中的次氯酸氧化了酚酞,使得酚酞变为无色的新物质。学生接着会产生新的质疑“到底哪种对呢?”“怎样验证这两种假设?”通过这样设计使学生思维步步伸入,不断提出新的有价值的问题。

  4、课堂“留白”,让学生有质疑机会。(1)教师在设计时故意不要把一切问题都讲出来,让学生有问题可提。要从传统的那种“超级保姆”中转换出来,根据学生的情况问一半留一半,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否则问题都被教师提了,学生可问的有价值的问题几乎没有了,长期下去,学生只擅长于回答教师的提问,而自己不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必然抑制了学生的质疑能力。事实证明: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要比一味的教师问学生答教学效果好的多。(2)发现和提出问题要有个过程,切不可心急,欲速则不达。而作为教师往往不敢放手,不敢留有时间让学生质疑,怕浪费时间,怕出意外,怕跟不上教学进度,结果学生被牵着鼻子按教师的思路亦步亦趋往前赶,学生没有质疑问难的时机。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老师首先必须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度,在课堂上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意识被唤醒,质疑潜力就被挖掘出来。

  二、优化预*设计,培养质疑能力

  1、教师精心设计预*问题――给学生示范。为了做好质疑的示范作用,教师要精心设计相关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问题典范,以问引问,使学生在教师引问的潜移默化中学会发现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逐渐缩短自己产生有创新性问题的时间。比如,我在上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蒸馏和萃取前,设计如下的问题“(1)过滤、蒸发操作是用于固体混合物还是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液体混合物的常见的分离方法有哪些?(2)自来水中一般含有哪些物质?怎样由自来水制取蒸馏水?利用了什么原理?碘水中含有哪些物质?怎样提取碘水中的碘?”让学生进行课后预*。学生在预*后提出:从氯化钠溶液中提取氯化钠与从自来水提取纯净水,过程似乎相似,为什么一个用蒸发,一个用蒸馏,蒸发与蒸馏有什么区别?从氯化钠溶液中提取氯化钠与从碘水中提取的碘有点类似,都是可溶固体与液体分离,为什么前者用蒸发,后者用萃取、分液?

  2、学生找出预*中疑点――试着提出问题。质疑,最能发现学生不懂或不太懂的地方,给予教师有的放矢的辅导。为使学生看书有重点,可先向学生揭示本节的学*目标并要求学生在看书过程中,将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或存在疑点记下来,并要求学生试着设计问题提问,久而久之,质疑能力就会提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一一过目,进行筛选,把较好的问题拿到课堂上去展示,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自我表现和自我欣赏的机会,既鼓励学生质疑又给其他学生起示范作用,这将激发学生质疑的乐趣,促进质疑能力的提高。但要注意在表扬成功者时,千万不能贬低失败者,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更要为他们的闪光喝彩。

  总之,只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善于引导,给予学生质疑的权利,引发问的兴趣,创设问的机会,定能使学生质疑*惯逐渐养成、质疑能力不断提高。

化学教学设计5

  实验目的

  1、复*初中学过的部分仪器的使用方法。

  2、进一步练*初中学过的部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4、实验中感受研究科学的态度、方法和精神。

  实验重点

  在制取氧化铜和氧气的具体实验中训练称量、溶解、加热、蒸发、过滤、收集气体、仪器连接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实验难点

  是否有勇于实验的精神和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用品

  试管、试管夹、烧杯、漏斗、量筒、玻璃棒、蒸发皿、集气瓶、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水槽、铁架台、药匙、滤纸、玻璃片、托盘天*、研钵、火柴、酒精灯、木条、剪刀、胶头滴管

  CuSO45H2O晶体,KClO3粉末,饱和NaOH溶液

  实验形式

  单人单组

  实验过程

  [引入]

  [幻灯] 托盘天*、过滤装置、蒸发装置。

  [提问]这三套装置的名称和用途是什么?

  [回答] 托盘天*——用于称量物质的质量(粗称)。

  过滤装置——用于固液混合物的分离。

  蒸发装置——用于蒸发溶液的溶剂而得到固体溶质。

  [提问]怎样使用托盘天*?应注意什么问题?

  [要点]1、称量前先调零点。

  2、称量时,左物右码,不可颠倒。

  3、取用法码,使用镊子,添加法码由大到小。

  4、不能直接称量热的物质。

  5、不允许把称量物直接放在托盘上,可垫两张大小相同的同种纸,然后把称量物放在纸上称量。潮湿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6、称量完毕,法码归盒,游码归零。

  [提问]制作过滤器和过滤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要点]1、滤纸与漏斗应紧贴无气泡。

  2、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纸液面低于漏斗边缘。

  3、漏斗颈紧贴烧杯内壁,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烧杯靠在玻璃棒上使液体沿玻璃棒流下。

  4、如果滤液浑浊应再次过滤。

  [提问] 进行蒸发操作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要点]蒸发皿中液体量不超过其容积的2/3,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免溶液局部过热,造成溶液飞溅。接*蒸干前(析出大量固体)应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幻灯]实验室制氧气装置

  [提问]这是实验室制氧气装置,安装此装置的一般顺序是什么?

  [要点]1、“从下到上”:放铁架台→摆酒精灯→固定试管

  2、“从右往左”: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提问]装配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要点]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铁夹夹持试管距管口约1/3处,试管中的导管刚露出橡胶塞。

  [提问]在装药品之前,应首先进行的一步操作是什么?

  [答]进行装置气密性检查。

  [提问]给试管中固体加热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先均匀加热,再给药品集中加热。

  [提问]收集氧气后,应如何结束实验?为什么?

  [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提问]我们可以通过什么物质来制备氧气?

  (KClO3、MnO2或KMnO4)

  [提问] 通过KClO3、MnO2制氧气时,MnO2的作用是什么?

  (催化作用)

  [讲解] 今天的实验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1、CuSO45H2O先研后称,溶解时可加热。

  2、在沉淀Cu2+过程中不搅拌,逐滴加入NaOH溶液,根据溶液的颜色来判断Cu2+是否沉淀完全。

  3、过滤时可先将上层清液倒入废物缸中,再将固体移入过滤器中,并洗沉淀2-3次。

  4、氧化铜冷却之后再研。

  5、注意养成良好的*惯,保持实验台的整洁。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总结]

  让学生写实验报告。

化学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从知识结构来说:空气是学生在化学课上接触到的第一种物质,而学生们在生活中可以从不同的途径获取有关空气的知识,因此本课题教学是很容易引起学生学*兴趣。选择以空气为主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

  从能力培养来说:从看图了解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开始,到做仿照实验来测定空气里O2的含量,再到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可以说教材深入浅出,为以后的学*提供一个合理的思维方式。

  从感情培养来说:通过本课题的学*,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对化学学*充满兴趣。

  【学情分析】

  初中的学*要求学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要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或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的练*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中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培养学生能够设计和完成简单化学实验的能力;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3)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产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感受科学发现的过程和所运用的方法,发展相互交流,共同协作的科学精神,初步具备创新意识。

  (2)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设计】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从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出发,将科学探究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亲自经历来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方法。

  所以本节课我以学生自主解决“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的实验问题为中心展开学*,把本课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 目的:创设和谐、轻松的学*氛围,培养学生学*化学的兴趣。

  内容: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和第一单元的知识出发,先是让学生用多种方式感知空

  气的存在,接着由学生举实例证明空气含有的多种物质,进而提出探究空气中多种成分(主要是氧气)含量的任务。这样就创设了一个生动而真实的问题情境。

  2、 目的:通过抢答,巩固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奠定基础。同时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学

  生自主实验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

  内容:讲述空气的发现史,然后出示拉瓦锡的照片以及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装置的图片,并讲述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故事。从而提出问题:拉瓦锡实验的原理?

  仿照拉瓦锡实验的原则,我们也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展示实验所需的仪器,并组织学生抢答下列问题:

  (1)有关仪器的名称;

  (2)集气瓶中有物质吗?

  (3)谁能说出空气的成分有哪些?

  要求学生按教材中图2-3连接装置并实验,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3、 目的: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培养科学观察、规

  范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内容:同组讨论: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什么现象?分析原因?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分析:

  (1)实验成功,描述现象;

  (2)实验失败,寻找原因。

  小结: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瓶内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因而水倒流。

  4、目的:对实验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内容:讨论与思考:为什么要用红磷?能否用木炭或硫粉?

  然后进行分组实验:两组同学分别用木炭和硫粉重复上述实验,比较两次实验的不同,分析原因。并自由发言。

  5、 目的: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规范表达能力。

  内容:在上述探究活动的基础上,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师生共同归纳空气的主要成分:

  由与红磷反应的气体(氧气)和与红磷不反应的气体(氮气)组成。

  6、 目的: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扩大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

  内容:引导学生对以上实验进行回顾与反思,并思索对本实验是否有改进方法。对较好的改进方案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及时提供其实验设备,让学生利用自己所设计的方案完成实验。

  7、 目的: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可清晰地掌握概念。

  内容:比较: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等物质,从而得出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化学教学设计7

  1.教学目标

  是否明确而恰当?

  教学目标明确、恰当。

  2.内容聚焦

  是否聚焦核心知识?是否突出重点难点?是否详略得当?

  是的,聚焦核心知识,重难点突出,详略得当。

  3.建立结构

  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系?

  知识间的纵横向的联系串联的较好。

  4.关注联系

  是否关注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是否体现与学生实际、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充分体现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密联系生活实际。

  5.学科特点

  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与本质?

  记忆会学是学好化学的最好方法。

  6.教学资源

  是否合理使用教材和校内外教学资源?

  合理充分使用教材,采纳校内外可用资源。

  7.学法指导

  是否注重学*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学法恰当

  补充视点

  理清化学式的学法和读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改进建议

  利用多媒体

  教什么:学*效果如何观察者:

  观察视点

  观察记录

  1.先学后教

  是否通过预*,摸底诊断等暴露学*中的问题,为新知识教学打基础?

  通过自主学*,暴漏问题,提高认知。

  2.以学定教

  能否针对学生的`问题有效教学?

  针对性教学

  3.教学方法

  是否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是否恰当采用课堂提问(启发式提问的次数,无意义提问的次数)?是否恰当采用直观、示范、体验、变式等方法?是否恰当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法?

  导入,探究,合作,交流,展示,小结

  4.技术手段

  有无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借助多媒体

  5.教师行为

  是否态度亲和、善于倾听、言行规范?生成的问题或以外的事件处理是否得当?是否细心聆听学生不同意见,并灵活积极地回应?

  注意激励性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6.当堂检测

  是否当堂检测学*效果,及时反馈回授?

  当堂检测,评价及时反馈。

  7.*衡教学

  是否将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与有意义接受式教学相结合?

  采用启发式教学

  补充视点

  可以扩大教学的容量

  教学改进建议

  增加拓展知识

  怎么学:怎么学观察者:

  观察视点

  观察记录

  1.情绪状态

  学生是否对学*内容或教学活动表现兴趣?

  是

  2.注意状态

  学生面对教与学任务时是否保持注意力集中?

  注意力集中

  3.参与状态

  需要学生参与的活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是否人人参与?

  人人主动参与

  4.合作状态

  需要学生合作完成的任务,学生是否分工明确,人人有事做,热烈交流、相互配合?

  分工明确,相互配合

  5.思维状态

  学生是否独立思考,主动发现、提出问题?是否思维活跃灵活,能够举一反三,求异创新?

  是

  6.学*方法

  学生是否能用工具、记笔记、抓要领、做标记、做小结、做对比等?

  是

  7.活动作业

  学生是否有自主活动、作业练*或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是

  补充视点

  练*可以多一点

  教学改进建议

  采取举一反三方法

  怎么学:学得如何观察者:

  观察视点

  观察记录

  1.目标达成

  有无当堂检测预期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有

  2.各有所得

  全班不同水*的学生是否各有所得?

  是

  3.特殊需要

  是否满足个别学生的特殊需要?学困生是否得到个别帮助?独特的思考和创见是否得到鼓励?

  是。学困生得到帮助。独到之处及时进行鼓励。

  4.问题解决

  老师分层布置的作业,各层次学生是否都能顺利完成?

  疑难问题得到解决

  5.作业完成

  学生是否独立思考,主动发现、提出问题?是否思维活跃灵活,能够举一反三,求异创新?

  学生能顺利完成作业

  6.反馈辅导

  学生作业或测验结果是否得到反馈?并得到矫正或改进指导?

  反馈并进行指正

  7.新的期待

  学生对下一次课是否表现期待?

  是

  补充视点

  无

  教学改进建议

  加大练*的强度和力度

化学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及审题、分析、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

  教学难点:

  训练和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维的科学方法。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f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复*提问: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1)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

  (2)氢气还原氧化铜

  引入新课:(情景设计)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可

  表示为:

  2KClO3==2KCl+3O2↑

  245 149 96

  若 ( )g ( )g 48g

  同理: C+ O2 == CO2

  12 32 44

  若 ( )g ( )g 22g

  讲解:这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质量比是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利用正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讲授新课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例1:加热分解5.8克氯酸钾,可得到多少克的氧气?

  提问:怎样计算?(在引入的基础上学生回答)

  讲解:解题步骤:设、方、关、比、算、答

  设:设未知量

  方: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配*)

  关:找关系(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计量数的关系,然后再写出已知量与未知量质量关系,并写在化学式下面。

  比:列出正确的比例式

  算:计算正确答案(保留小数点一位)

  答:

  说明:书写格式

  [解]:设:可得氧气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y ………………(1)设

  2KClO3 == 2KCl+3O2↑…………(2)方

  245 149 96

  …………(3)关

  5.8g y x

  …………(4)比

  x=2.3g y=3.5g …………(5)算

  答:分解5.8克氯酸钾可得到氧气2.3克 …………(6)答

  练*:若将[例题1]改为:实验室要制取2.3克的氧气。需分解多少克的氯酸钾?解题时在书写格式上应如何改动?

  阅读:课本第99页[例题1、2],强调书写规范化。

  讲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1、根据物质的组成,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实际是求各化学式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分子质量与化学式前边化学计算数的乘积比是属于纯净物之间的质量比,因此在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除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必须准确无误外,在计算时还必须将纯量代入方程式。

  2、注意解题格式的书写要规范化。

  3、注意单位和精确度要求。

  小结:三个要领:

  1、步骤要完整;

  2、格式要规范

  3、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

  1、准确书写化学式

  2、化学方程式要配*

  3、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例题2:实验室用5g锌粒与5ml稀硫酸反应,反应完毕后剩余锌粒3.7g ,问可生成氢气多少克?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占多大体积?(标况下,氢气的密度是0.09g/L)

  分析:解题思路,特别强调为什么将(5—3.7)g锌粒的质

  量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不能将5ml稀硫酸代入计算的原因。

  板演:请一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做在本子上。

  小结:指出板演中的问题并给予更正。

  练*:课本第100页第1、2、3题

  讲解:足量的涵义: 适量(恰好完全反应的合适量)

  足量

  过量(反应后有剩余的量

  总结:略

  作业:课后作业:6、7、8题

  教后:

  第二课时:根据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课堂练*

  1、等质量的锌、镁、铁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

  A、Zn>Fe>Mg B、Mg>Fe>Zn

  C、Fe>Zn>Mg D、Zn=Fe=Mg

  2、现需6g氢气填充气球,需消耗含锌量80%的锌粒多少克?

  3、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0g,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后,得剩余的固体物质13.6g,问:

  (1) 剩余的固体物质是什么?各多少克?

  (2) 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克?

  4、某学生称量12.25g氯酸钾并用少量高锰酸钾代替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制取氧气,待充分反应后12.25g氯酸钾全部分解制得氧气4.9g,则该生所用高锰酸钾多少克?

  5、实验室用5g锌粒跟5ml稀硫酸反应等反应完毕后剩余锌粒3.7g,,问可生成氢气多少克?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占多大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是0.09g/1L)(精确到0.01)

化学教学设计9

  一、教学设计思路

  在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切实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就必须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设计中也应以学生所求、所需为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研读、质疑、思悟为主体,以教师启发、辨析、点拨为主导,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二、教材分析

  “燃料及其利用”是人教版九年级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共2个课题:燃烧和灭火;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其中1课题是重点,也是难点,并且配有大量的实验来解决重点和难点。本单元从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介绍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识。利用燃烧反应的实例很多,而生活中利用最多的是燃料的燃烧,所以,在介绍燃烧等知识之后,又介绍了燃料及其用途,以及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等。并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联系实践的科学理念。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现象,并配合图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同时,注意通过与探究、调查研究、讨论和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还适当的编入与社会发展、新科技等相关的资料,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3、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活动与探究,学*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从化石燃料的元素组成及其变化角度,分析化石燃料燃烧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3、通过对燃料的选用和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学*,培养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学*对现象,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认识燃烧的条件;认识灭火的基本原理;掌握灭火的常用措施;了解常见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2、以化石燃料的利用为载体,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感受化学对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3、体会化石燃料的宝贵性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树立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能源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六、难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七、教学方法:实验、归纳、练*设计相结合。

  八、教学过程:

  课题1燃烧和灭火

  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着重于描述燃烧的概念、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第二部分着重描述爆炸,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引入】在研究氧气的化学性质时,我们知道许多物质可以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在本节中,我们将学*燃烧、燃烧的条件、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提问】生活中有许多燃烧现象,你能根据这些现象列举一些使物质燃烧的方法吗?

  【回答】用火柴、打火机、烟火、炉火等火源将纸、煤、酒精灯等引燃,用电子打火点烟、钻木取火等

  物质燃烧的共同特征和反应实质

  待征——发光、发热

  实质——剧烈的氧化反应

  总结:

  【板书】 燃烧: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演示】在烧杯中放入半杯80℃左右的热水,在烧杯上放一块薄铜片,在铜片的两端分别放一小粒**和一小堆红磷,过一会儿后**燃烧起来而红磷不燃烧。

  【提问】通过对上述实验进行分析,可燃物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够燃烧?

  【演示】在玻璃棒的下端、中部、上部三处各系上一小块**,把玻璃棒插到盛有80℃热水的烧杯里,使下端的**浸没在热水中,中部的**悬于水面处,上部的**露在烧杯外,结果只有水面处的**燃起来了。

  【分析】水面上的**和水中的**温度都达到了着火点,不同的是水面上的**与空气接触了而水中的没有,这就说明物质必须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水面上的**与烧杯外的**同在空气中,而烧杯外的**下面没有热水,其温度未达到着火点,说明物质要燃烧还得使其温度达到着火点。

  一: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要与氧气接触。

  (3)可燃物要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小结】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设问】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若缺少一个就不能燃烧。当发生了火灾时,应如何灭火呢?

  【讲解】灭火的原理是由燃烧的条件决定的,即破坏燃烧的条件之一,就可以灭火。可见,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同一问题,两者不是相互割裂的。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原理一: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原理二:将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讨论】1.实验室如何熄灭酒精灯?它应用了什么原理?

  2.木头着火时,通常泼水可以熄灭,为什么?

  3.请联系实际,列举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并分别说说它们的灭火的原理。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引入】大家知道,同是一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燃烧的现象也不相同。如碳、硫、磷等在氧气中燃烧就要比在空气中剧烈;在同一条件下,有些物质能*静燃烧,有些物质则急剧燃烧,甚至会发生爆炸。为什么同是燃烧,但现象会出现如此的差异呢?

  燃烧的特殊现象——爆炸

  【讲解】通过上述实验我们看到:

  1.氧气的含量不同,可燃物燃烧的激烈程度是不同的。

  2.由于可燃物与空气充分混合,经点燃在一定空间内急剧燃烧,生成的气体受热急剧膨胀即引起爆炸。所以在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的一些车间都写有严禁烟火的警告,就是因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它们接触到明火,就会有爆炸的危险。

  【引入】外界条件的变化对燃烧的现象也有影响,总的来说就是

  【板书】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氧气浓度越高,燃烧就越剧烈。在一定空间内急剧燃烧,并有气体生成,可以引发爆炸。

化学教学设计10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实验室用金属和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原理,初步了解实验室制备实验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了解置换反应的概念,对给定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反应,能初步判断反应类型;

  根据气体的性质,学会判断气体收集的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了解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并根据其原理,用易得廉价的简单实验仪器,自行设计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

  情感目标

  通过对氢气纯度的检验,使学生了解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需要进行验纯的必要性,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建议

  本节课是元素化合物的基础知识课,难度虽不大,但知识面广,这些知识是后续教学的基础。

  1.准确恰当地抓住教学目标,本节课要抓住置换反应的概念和氢气的实验室制取装置等主要内容,紧紧围绕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教学活动。因此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教材处理详略得当,紧紧围绕教学大纲的规定和教材内容的要求,重视能力培养和养成教育。

  2.教学内容应有序、合理

  教学过程从水的电解产物和氧气的有关知识开始,可以用计算机等媒体放映氢气的用途资料片,导出新课。再通过实验,师生共同讨论,建立置换反应的概念,同时简介原子团的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实物展示,巧设问题,由简到繁,从易到难,根据仪器药品,让学生在课堂上设计出一套制氢气的合适装置,通过设计实验,一可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二可增强他们学*兴趣,三可巩固已学知识。

  3.优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样化

  本节教学方法是实验探究法,以实验为前提,通过实验观察,实物展示和录像、计算机、投影等电化教学手段,集实验、讨论、讲述、讲解、归纳、练*为一体,这种方法既充分体现了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又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二者统一的教学原则。

  4.重视能力培养,注意养成教育

  本节教学应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实验或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增加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培养和发展学生观察、操作、思维与自学等多种技能和多种能力。同时,教学中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以已有知识或化学事实、探究性问题开始,通过实验观察、引导思考、讨论、自学等多种方式,突出对学生学*过程的指导,教给学生学*方法和思维方式,这样有利于逐步建立有效的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惯。此外,教学中还可结合氢气的发现史和制氢发生装置的分析讨论,以及知识的迁移过程,同时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这些都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化学教学设计11

  一、分析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材以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为例,讲解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条原则:一是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再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为例,介绍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三个步骤,在这三个步骤中以化学方程式的配*最为关键。教材始终以质量守恒定律作为理论指导,也是化学方程式配*的理论基础。此外教材还介绍了一种比较简单的配*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2、教材地位和作用

  从教材体系上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个课题是继上一单元里所学的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并与元素符号、化学式构成了九年级化学三个重要的化学用语。它在本单元中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进行化学计算的“中介”,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也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和保证,更是解决化学问题的有力武器。

  3、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结合教材和课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②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初步学会配*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讨论,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学*应用化学知识和化学工具的*惯和能力;通过游戏与练*,增强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巩固和掌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化学,探索化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以及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设置及对今后教学的影响,本节的教学重点为,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教学关键是创设恰当的情景,组织好活动与探究,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二、学情分析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本来不是难以理解的知识和难以掌握的技能,但往往会成为初中学生学*化学的难点,主要是学生对元素符号、化学式的书写尚未学好,基础知识还不扎实时学*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就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法、学法指导

  【教法指导】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结合教材,考虑到学生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如化学式写错、没配*、未标条件、箭头使用不当或遗漏等),本节课主要采用以学生的活动探究为主线,结合使用谈话法,归纳分析法、讨论法、实验法、练*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想一想,猜一猜,试一试,练一练,议一议,做一做”的教学流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取新知识,并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效率。

  【学法指导】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教会学生如何学,是教师的职责,是培养能力的关键。本节课我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讨论、分析,培养其自主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这样做增加了学生参与机会,增强了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学*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思考]PO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P2O5,这个式子能不能称为化学方程式?

  [思考]怎样才能使它成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方程式呢?

  [引入新课]仅仅写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并不能表示一个化学方程式,这仅仅完成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第一步。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地书写化学方程式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这方面的知识。

  二、推进新课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提问]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前几年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宣扬“水变燃油”。想一下水可能变成燃油吗?

  [分析]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自己对“水变燃油”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水到底能不能变为燃油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无论什么样的反应条件,水都不可能变为燃油。这个问题说明一个化学反应不是随随便便发生的,而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的,绝不能凭空想象。

  [过渡]化学方程式是用来表示化学反应的,既然化学反应的发生不是凭空想象,必须遵守客观事实,那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也应该遵守一定的原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应该遵守什么样的原则呢?

  2、化学方程式的配*

  [提问]在下面这个方程式中,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相等吗?

  CO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CO2

  [追问]所有的化学方程式都是这样简单吗?H2O2→H2O这个反应呢?

  [总结]可见,这样的式子不能称为化学方程式。它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若要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就需要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这个过程称为化学方程式的配*。

  [阅读]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了解一下H2O2→H2O这个式子是如何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之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

  [说明]若化学式前配的化学计量数为“1”,则“1”省略不写。

  [总结]由此可见,化学方程式的配*就是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过渡]那么,书写一个化学方程式要经过哪些步骤呢?

  [阅读]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以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所讲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对书写步骤进行总结。

  [总结]刚才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总结出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我们现在再以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这个反应为例来归纳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1)“写”。根据实验事实在短线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不只一种物质的用“”连接。H2O——H2O2

  (2)“配”。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短线左右两边达到原子的种类相同,数目相等,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H2O→2H2O2

  [说明]切记决不能改变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所配化学式前边的化学计量数应是最简整数比。

  [补充]配*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很多,由于我们初学化学方程式,知识基础较少,所以只介绍最常用的配*方法。如上式采用的是观察法,即通过观察得出在H2O和H2前面各配一个“2”,此式子就配*了。另外还有一种比较简单又比较常用的方法——最小公倍数法。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就采用了此种配*方法。

  PO2——P2O5,式子左边氧原子的个数为2,右边氧原子的个数为5,两数的最小公倍数为10。因此,在O2前面配上5,在P2O5前配上2,得到P5O2——2P2O5,式子右边磷的原子数为4,左边为1,因此在P的前面配上4。4P5O2点燃2P2O5,这时式子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就相等了。

  (3)“注”。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2H2O《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2H2↑O2↑,通电就是该反应的条件。

  [补充说明]

  ①“加热”是最常用的化学反应条件,“加热”用符号“△”表示。

  ②若反应进行只需1个条件,就把此条件写在短线上方,若需2个或多个条件,则分开写在短线上、下两方。如:《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

  (3)只有生成物中有气体时(反应物中没有气体),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标注“↑”。

  (4)溶液中的反应,只有生成物中有难溶的固体物质时(反应物无不溶性固体),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标注“↓”。

  [小结]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即一写二配三标明,最后短线变等号。

  [回答]不能称为化学方程式,因为它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交流讨论]

  学生甲:可能,只要有适当的反应条件就行。

  学生乙:不可能,若水能变成油那岂不太容易了,油还能卖那么高的价钱吗?我们还需再为油的问题而发愁吗?

  学生丙:不可能,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而油中肯定有碳元素,水怎么能出现碳元素呢?

  [阅读]请大家阅读教材上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并进行归纳总结。

  [总结]化学方程式反映化学反应的客观事实。因此,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遵守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回答]原子种类相等,等号两边都有C、O两种原子;原子个数也相等,C原子都为1个,O原子都为2个。

  学生交流

  [回答]这个反应,等号两边原子的种类相等,都为H、O两种原子,但原子的个数不等。如O,等号前有2个O原子,等号后只有1个O原子,而且原子总个数也不相等,等号前共有4个原子,等号后共有3个原子。

  [回答]在H2前配上一个数字2,在O2前配上一个数字1(不写出),在H2O前配上一个数字2,式子两边每种原子的个数就相等了,这时得到的就是一个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方程式了。即:2H2O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2H2O

  [回答]书写化学方程式有如下步骤:

  (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短线或箭头联结,如:PO2——P2O5

  [强调]若反应物和生成物不是一种物质,是二种或多种物质,则用“”将反应物或生成物加以联结。

  (2)配*化学方程式并进行验证检查,如:4P5O2——2P2O5

  (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并把短线改成等号。即:4P5O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2P2O5

  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步骤。

  学生试着配*并掌握最小公倍数法(找出短线两边出现次数较多、原子数目变化较大的原子的最小公倍数)

  思考并理解

  通过问题的引入学生很快掌握什么样的式子是化学方程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顺利引入新课。

  由一个无知的设想让学生明白科学必须以事实为基础。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步步推进提出化学方程式的理论基础。让学生明白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方法的多样性,启迪学生解决问题时方法不是唯一的。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将所学知识趁热打铁的综合应用,让老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特别强调为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作铺垫。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最为关键。

  补充知识为后续学*打下牢固的基础。

  总结使学生得到提升。

  达标检测

  典例剖析

  例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有()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

  【解析】以上六个化学方程式都有错误。

  ①中,生成物的化学式应是Fe3O4,写成FeO2不符合客观事实。

  ②中,氧气化学式应写为O2。

  ③中,等号两边并不相等,应配*为2MgO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2MgO。

  ④中,缺少反应条件“点燃”,又O2为气体,所以SO2后面的“↑”去掉。

  ⑤中,等号两边并不相等,应配*《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

  ⑥中Cu(OH)2是沉淀,应在后面加上“↓”。

  【答案】D

  例2镁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点燃后,它既能在氮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已知镁在氮气中燃烧,化合成一种物质,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黑色炭粒和一种金属氧化物。试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镁和氮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

  镁和二氧化碳在点燃条件下反应:。

  【解析】根据题意,镁在氮气中燃烧发生的是化合反应,生成物只有一种,化学式为Mg3N2;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与反应物相同,Mg、C、O三种元素组成的金属氧化物为MgO,另一种黑色炭粒化学式为C。

  【答案】3MgN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Mg3N22MgCO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C2MgO

  强化训练掌握新知。

  通过*年的中考题训练,加深学生对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同时也对中考中关于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考查有初步了解。

  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你们有哪些收获?

  [小结]通过本节课学*,我们知道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和步骤,及书写化学方程式应该注意的事项,也能够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遵守实验事实,只有实际上存在的反应我们才能去写,决不能凭空想象,随意臆造一些事实上不存在的反应。

  课后作业

  完成练*册中本课时对应的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方程式的配*

  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1)写(2)配(3)标

化学教学设计12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元素。(课标24页)

  (2)记住并能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课标24页)

  (3)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课标24页)

  (4)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课标24页)

  (5)形成“化学变化中元素不变”的观念。(课标24页)

  2、学情分析

  第三单元学*了前两节的内容,对分子和原子,原子的结构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化学元素也不是很陌生,同时前面也接触了几种物质和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通过学*元素,才能进一步深入学*化学知识,才能对众多繁杂的物质进行分类,最终实现对分类的物质进行系统研究。

  学生的认知程度还不是很高,对于元素等抽象的概念需要慢慢体会,而不能单纯停留在对符号的记忆。

  3、教材分析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三部分内容。在学*本课题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分子和原子以及原子的结构,本课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元素下了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而且容易与原子的概念混淆,教学时应注意两者的区别。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化学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必须会写、会读、会用。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59页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标签,让学生了解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熟知常见元素符号的书写。

  3、通过观察课本附录中的元素周期表,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难点:元素的概念。

  【课时安排】

  1课时。

  【评价任务】

  元素概念的教学应注意从熟悉的例子切入,通过与原子的对比,归纳出元素的定义,并组织好讨论,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元素符号的教学忌一步到位、急于求成,应分散难点,逐步记忆,减轻学生对枯燥乏味的元素符号的记忆负担。

  本课题的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通过教师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学*过程中阅读课文、查阅有关资料的同时进行思考,分组进行讨论,对比,得出结论,从而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评价时着重从以下3方面进行:

  1、分析常见物质的组成,指出其中相同的元素。列举出几种常见的碳原子,分析这几种碳原子的结构。分析得出具有共同质子数的原子即为元素。(针对目标1)

  2、展示一些食品标签中的成分,让学生找出其中表示成分的符号,引导学生认知元素符号的书写和用途。(针对目标2)

  3、仔细观察课本附录中的元素周期表,想一想元素名称在造字上有什么规律吧?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对元素进行简单的分类。(针对目标3)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导入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导入语:今天已经发现了3000多万种物质,大家知道它们都由什么组成的吗?现在已知这些物质由100多种元素组成,那什么是元素呢?学完本课,我想你可以正确回答这个问题了。

  引入课题,我们共同来探讨一下什么是元素。

  (二)出示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59页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标签,让学生了解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熟知常见元素符号的书写。

  3、通过观察课本附录中的元素周期表,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化学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铁)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了解防止金属生锈的简单方法,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具体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惯和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化学的兴趣;

  2、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

  1、了解从常见铁矿石中提炼铁的原理。

  2、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和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三、教学难点

  1、冶炼铁的原理和含杂质等不纯量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如何使学生解决生活中金属锈蚀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

  收集资料,指导阅读,动画演示,讨论交流,拓展探究,实验展示,自主评价。

  五、教学内容

  【引入】复*金属的化学性质。【新授课】

  一、金属资源概况

  1、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少数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以单质形式存在。

  【阅读资料——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普遍使用的金属如铝、铁与其在地壳中的含量有关。

  【看图8-17】

  2、几种常见的矿石:

  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菱铁矿(FeCO3)黄铁矿(FeS2)、铝土矿(Al2O3)、黄铜矿(CuFeS2)、辉铜矿(Cu2S)

  二、铁的冶炼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Fe2O3高温2Fe+3CO2↑

  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3、设备:高炉

  4、实验室还原氧化铁现象:玻璃管内粉末由红色逐渐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①先通CO再加热,反应后,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CO。②尾气要做处理(点燃或收集),以免污染空气。

  三、原料或产物有杂质的计算(例题:P18)

  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

  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③制成不锈钢

  【提问】为什么铁制品容易腐蚀而铝不容易腐蚀?

  【回答】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2、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①防止金属腐蚀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③合理开采矿物④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3、金属资源的保护意义: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4、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第一条为了发展矿业,加强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当前和长远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特制定本法。

  第三条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第三十二条开采矿产资源,必须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防止污染环境。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采取破坏性的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的,处以罚款,可以吊销采矿许可证;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五、【课堂小结,作业】

  六、板书设计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金属资源概况

  二、铁的冶炼

  1.原理3CO+Fe2O3高温2Fe+3CO2↑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3.设备:高炉

  4.实验室还原氧化铁

  三、原料或产物有杂质的计算

  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锈蚀

  2、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化学教学设计14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既用酸碱指示剂区分酸和碱,酸的一些物理性质之后安排的一节认识酸的主要化学性质的一节常规课。目的是通过对酸的有关化学性质知识的梳理,学*归纳方法,感悟对比、推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方法。体会化学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化学的信心。新课程改革要求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必须改变理念,将被动的探究方式改为学生主动的探究方式,让学生从心里愿意合作探究,达到合作学*,资源共享的境界。

  鉴于我对教材的理解,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并认识酸的一些化学性质

  2,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体会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提高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实验过程中的规则意识。

  目标重点:酸的相似的化学性质

  目标难点:酸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

  实验准备:

  仪器:烧杯、胶头滴管、点滴板、镊子、玻璃片、短玻璃管等。

  药品:食醋、稀盐酸、稀硝酸、稀硫酸、食盐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生锈的铁钉、铜铁镁锌、变黑的铜丝/蒸馏水等。

  有了教学目标做纲领,就不难确立教学方法,下面我将从说教学方法上谈谈我是怎样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的。

  二:说教学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是一节课成功的必然因素,为了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的理性之路,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1慧眼识酸

  2猜它是谁

  3除锈专家

  4盘点收获。

  通过三个探究活动,将学生的思维活动由认识知识到认识方法,由书本知识拓展到课外知识,三个活动层次逐步深化,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的张扬,学生的学*兴趣保持在最佳兴奋的状态。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采用自主的主动的参与探究式的学*方式,因为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会取长补短,有利于学生形成技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但由于学生担负这一责任的意愿和能力有所不同,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

  有了教学方法,还要有好的学*方法,根据掌握的学生情况,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学*方法来学*化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又一特色。下面我将从学法指导方面谈谈自己是在教学设计怎样体现出来的。

  三:说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是教师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学*方法的指导,是学生进行有效的学*。由于本课实验的探究的内容很多,学生的思维又特别活跃,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继续得到发展。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明确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培养了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同时使学生的自我探究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所以我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式学*方式,反思探究过程中的错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于是我采用了以学生自主探究的学*方式,以创设情境,互动游戏、分组探究、反思领悟的模式进行教学,老师在此其中进行适当的启发与点拨。

  四:说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要想使各个环节紧张有序,课堂气氛活跃而又不肤浅,寓教于乐。我在本节课的四个环节中,设计的内容是一层层递进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的学*兴趣永远保持在最佳状态。

  1:慧眼识酸

  (1)如何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看看同学们谁能做到那?

  学生设计的方案会有很多种,实验方案有的正确,有的欠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然后评价实验方案。

  (2)用稀醋酸、稀硝酸来做正面证明,用硫酸钠溶液来做反面证明。

  设计意图:

  在课的开始,用这种挑战式的引入,能够充分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下面自主探究做好铺垫。通过两个探究活动清晰了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却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事实同时也复*了上节课对酸碱指示剂的有关内容。使探究中的知识归纳,现象的总结,理性的认识都更加深刻。

  2、猜它是谁

  在这一环节中,以游戏方式来判断铜铁锌镁的活动性顺序。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别扮演铜铁镁锌,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情、声音等表现比赛过程和潜水时的变化。运动员是铜.铁.锌.镁,潜水时的变化是化学方程式。各组学生用桌上的药品来做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后讨论结论,并商量表演方法。

  以上内容是我从说教材,说教学方法,说学法指导,说教学流程等几个方面所谈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了。通过这些方面的深入分析,广大一线教师可以借鉴学*并且能够举一反三,通过好的和教学方法早日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化学教学设计15

  摘 要:就新课程的特点从创设问题情境、化学实验载体、采用设题解疑等方面对高中化学探究性课堂设计和教学进行了阐述,旨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探究性;课堂设计;探究能力

  通过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和以往教材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新教材的内容呈现方式更加灵活多变,所呈现的内容也更加丰富,注重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探究性学*内容大量增加,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更有利于探究性课堂设计。如何利用新教材进行探究性学*和教学,是使用新课程进行教学的特色所在。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教学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可见提出研究性课题是研究学*的关键。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否则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又要能让学生尝到探究的成果,足以引发探索、求知的欲望,并能引发新的问题。

  探究设计1:“盐类的水解”

  引入1:大家知道酸的溶液显酸性,碱的溶液显碱性,那么盐的溶液显什么性呢?并举例说明。

  教学中,开始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通过思考,一些学生说:“有的显中性,有的显碱性,像Na2CO3、NaHCO3溶液”,也有学生说:“既然有的显中性,有的显碱性,应该也有显酸性的吧。”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我又提出了下列问题:

  引入2:要想知道盐的溶液到底显什么性,最可靠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

  多数学生认为最可靠的方法应该是做实验验证。先肯定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之多和探究的意识,并进行课堂演示实验。

  引入3:请问CH3COONa溶液、NH4CL溶液、NaCL溶液分别显什么性?

  为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诱发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课堂上设计了一组有启发性的、由浅入深的问题:

  ①溶液显酸、碱、中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②CH3COONa溶液中存在着哪些电离?

  ③CH3COONa溶液显碱性,说明什么问题?

  更重要的是在探究性学*的过程中,组织和引导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和发现过程,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和创造者,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知道了结论,还经历了发现知识的过程,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主动探索知识,总结规律,学会思考,学会学*。

  二、突出实验教学,培养探究能力

  化学实验对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实验是最能打动学生内心的切入点,实验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新课程增加化学实验的探索性,可以有效训练学生探究能力。常见的实验探究概括为以下五个步骤:提出问题→实验事实→假说及其验证→归纳结论→实际应用。

  探究设计2:“Cu与稀HNO3实验”

  在Cu与稀HNO3实验的教学中,为了明显的观察到NO无色气体,我们可引导学生进行如下的改进实验:取一个U型管,在合适的橡皮塞上扎入一根螺旋状的铜条塞在U型管一端,往U型管的另一端加入稀HNO3,至U型管的左侧完全淹没铜丝。可观察到在铜丝附*有一段无色气体柱。U行管左侧产生液面下降,产生蓝色液体、U型管右侧液面上升,这种新鲜的现象就引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因此,教学中如果教师能通过一些新颖有趣的实验来创设问题情景,学生的学*兴趣不仅会变的浓厚,而且探究问题的欲望会更加强烈。

  三、精心设题解疑,培养探究能力

  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在*题课教学中注意适时地渗透探究教育。精心设题,层层设疑,关键在于找准学生的兴奋点、迷惑点,巧妙创设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启发、点拨,深入浅出地融入探究中来。提倡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鼓励学生用创新的、探究的思路解题,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和探究价值,逐渐增强他们的探究意识。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地呼吸。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主动”中发展,在“探究”中创新,探究性教学的实践将越来越丰富,它将成为化学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


化学的教学设计教案实用5篇(扩展2)

——化学课教师教学设计案例实用5篇

  化学课教师教学设计案例 1

  课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要求:

  (1)掌握烷烃的分子组成、结构等的特征。

  (2)理解同系物、烃基等概念,学会烷烃的命名。

  (3)理解同分异构体概念。

  (4)了解烷烃系列的性质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要求

  (1)基本学会烷烃同分异构体的分析方法,能够书写5个碳原子以下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2)从甲烷的性质推导到烷烃的性质的过程中,学会从一种代表物质入手掌握同系列有机物性质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实践活动、探究实验和多媒体动画等,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激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教学重点:

  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都是烷烃的性质和同分异构体概念的学*。

  教学过程设计:

  [复*导入]

  1、甲烷的分子结构有什么特点?甲烷有哪些主要化学性质?

  2、什么叫取代反应?举例说明。

  [自主学*]

  1、课本54页"学与问"试归纳出烷烃在结构上的特点。

  2、阅读教材55页,试归纳出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归纳小结]

  化学课教师教学设计案例 2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的志向。

  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化学的兴趣。

  3.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4.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式。

  5.认识化学的两面性,初步树立绿色化学观。

  重点、难点:

  1.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3.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的志向。

  教学过程:

  在我们正式学*化学课前,请同学们谈谈你在生活中所感知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和经验。

  交流生活中对化学的感知。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天然材料和人工制造材料。

  设想来到与世隔绝的荒岛,没有了化学制品,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二、观察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定义。

  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引导观察现象,认识仪器,准确地记录并记忆实验现象。部分环节由学生参与完成,活跃课堂气氛。

  总结以下几点:

  1.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3. 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

  4. 认识化学的两面性,了解绿色化学观。

  三、化学变化的奥秘

  阅读想象水的构成,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式。明确以下几点:

  1.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

  2.每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3.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化学变化的本质就是生成了与原来物质组成或结构不同的新物质。

  5.通过原子种类、元素种类、物质种类的数量比较,体验物质构成的丰富多彩。

  本节重点是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的志向。

  1.记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

  2.完成P6交流共享。

  3.记忆有关实验现象。

  学生兴趣很高,课堂活跃,教学效果好。

  化学课教师教学设计案例 3

  一、主题内涵

  新课标中要求:"要实行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这一评价体系使得"培养合格的高中毕业生"与"培养高考成功者"的目标分开。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为了时代的主潮流,化学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品质、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高中化学新课标对化学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学*品质和良好的学**惯。注重创设学*的情景,激发探究欲望,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学*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养成科学态度。

  二、案例描述

  《氯气》是人教版化学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这个教材中氯气与水的反应,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因此如何用探究的形式来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也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价值所在。我做了三次教学尝试,理念不同,方法不同,效果各异。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对立统一的认识方法认识事物,一分为二的看待氯气,引起学生对氯气的好奇,激发对新知识的兴趣。

  (引入)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两个信息——氯气中毒,氯气杀菌消毒,那么氯气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气体呢?使得它具有这种对立的特性呢?它是有利还是有害呢?接下来我们就通过这种物质的性质来解决我们的疑问。

  板书: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第一种教法:

  1、请设计实验来对这点性质进行探究:氯气能否溶于水?溶于水的部分有无与水发生反应?

  2、因为问题较空泛,学生较难着手讨论。对于氯气的水溶性,学生作如下实验设计。方法一:将水滴入装有氯气的试管内,看颜色有无变淡;方法二:将一支布满氯气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看看试管中液面有无上升。

  3、对于溶于水的部分有无与水发生反应,因为学生对这个反应还没有什么概念,因此无从下手,讨论很难展开。最后个别学生通过书上潮湿氯气漂白实验的启发,提出这个实验。

  4、教师做了氯水的漂白性实验后,推测出结论————氯气与水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并且这种物质有漂白性。从而引出了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接着根据化学方程式让学生总结出氯水的其它性质。

  第二种教法:

  1、对氯气的水溶性经过讨论后,学生总结出上述几种方案,马上通过实验验证。

  2、实验验证后,指出氯气溶于水后的溶液叫氯水。给学生三种药品:新制氯水,硝酸银和紫色石蕊试液。请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探究氯水中的可能成分。

  3、学生四人一组实验:将氯水分别与硝酸银和紫色石蕊试液反应,发现硝酸银中产生白色沉淀,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总结出氯水中有Cl—和H+,还有漂白性。

  4、教师再提问:漂白性是由于干燥的氯气就有的性质,还是别的物质有的性质呢?怎么证实?

  5、学生想到将红纸条分别放入干燥氯气中和氯水中,将这两个实验作比较就可得出结论。

  第三种教法:

  1、引用故事,学生总结氯气的物理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某一天,两军交战正酣,一方军队正在逆风向山上进攻,突然眼前呈现出黄绿色(1),随之而来的是士兵们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2)并觉得胸闷恶心,指挥官被这种情况惊呆了,吩咐士兵各自躲避,一些士兵深呼吸想减缓胸闷,但再也没有站起来,有的士兵向低洼地带(3)躲避,晕倒后再也没有醒来,有的士兵喷水但也无济于事(4)指挥官看到这种情形想与其全军覆没不如和敌人拚了,于是,命令士兵逆风进攻,怪事出现了,当士兵们冲过敌人前沿阵地时,原来的症状缓解了,精神一振,扩大战果,攻下了这个山峰,打扫战场时发现敌人的阵地前摆放着许多装着黄绿色液体的钢瓶(5),正是从这会发出的气体夺取了战友的生命(6),并发现在橄榄油附*的士兵中毒症状轻一些,经研究此物质为氯气。

  2、教师指出:我们把氯气与水的混合物叫氯水。现在利用现有试剂:镁条、铁、氯气、NaHCO 3 (aq)、AgNO 3 (aq)、HNO 3 (aq)、红纸、pH试纸、蓝色石蕊试纸、氯水。通过实验验证你们自己的推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如果教学设备俱全,最好在有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一遍,以加深学生记忆和理解。

  3、教师演示一个实验,就要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自己得出实验结论,并板书。由于课堂时间比较短,课堂上,只能先由教师演示实验,再利用实验课时间探究,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

  4、学生四人一组相互合作设计实验推测成分,并自己通过实验来验证。记录实验过程,记录的内容包括:实验内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和解释三部分。最后由学生发言,得出结论————氯气与水有反应,并且产生了Cl—和H + ,有个别组的学生提出氯气能与非金属反应、氯水还可能有漂白性,因为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三、案例分析

  第一种教法具有探究的目标,也初步进行了一定的探究,但没有深入探究,也忽视了学生的能力限制,因此使得探究的过程中途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最后还是有那么一点照本宣科,填压式教学的味道,不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第二种教法已初步形成了探究的理念,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并且亲自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提高学生的学*主动性、积极性。但是局限性在于: 1、把问题探究得过于简单化、片面化了,没有给学生提供较多的思考空间,学生一般都能轻而易举得出结论。2、实验设计上存在不严密性,比如只给出硝酸银,却没有给出对应的稀硝酸,这些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及思维的严谨性都不是很有帮助。第三种教法运用化学史实,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自己思考、假设、讨论、设计、动手,由实验中的现象直接验证他们的猜想,发现问题,满足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加深对氯的强氧化性的理解和记忆,开发学生的思维连贯性,并通过类比得出结论,充分利用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对比的能力。从而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思考空间,而且还在实验操作中强调了观察能力和总结、分析能力,比较有利于学生在科学探究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比较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新理念。

  四、教学反思

  把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活动作比较:在传统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教师只关心教学流程的程式化、细节化,有时为了进度,不惜牺牲学生领会、理解教学内容的时间,从而以教师对教材、教案的认知过程代替学生对学*内容的认知过程,使“双边活动”变成了“单项传递”,丧失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应有的情感性。新课程强调“把思考还给学生”,强**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在*等的基础上的交往、互动,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结论,从而经过丰富、生动的思考探索过程中通过感受、领悟而获得积极的情趣和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师生双方达到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

  通过学生思考、体验这些心理过程,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些衡量人的发展的最深层的指标,使教学过程从一种简单的传输、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成为一种伴随着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思考和获得的同时,也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的体验过程。

  为了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觉得教师要尽快转变自己的“意识”,虽然要立足于教材,但也要避免照本宣科,而要将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载体和媒介之一,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做好分层递进,由扶到放,让学生由被动听转化为主动学,主动去探究新知,获取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学到探究新知的方法,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激起学生学*的兴趣。比如在实验教学中,可将实验“观看”改为实验“观察”,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演示性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课内实验改为课外实验,封闭的实验室治理改为开放式治理,变实验知识为实践能力等多种教学处理方法。

  化学课教师教学设计案例 4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化学,认识到通过化学知识的学*进一步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认识到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2、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实践活动等具体探究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学*方法。

  3、激发学生亲*、热爱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感触化学的魅力、体会学*化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化学,激发学生对化学的热爱之情、探究之欲。

  【教学难点】

  了解什么是化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内容包括“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视频录像、拓展教学内容的相关素材及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的Internet超级链接)2、实验相关器材及用品:试管、烧杯、玻棒、白纸(用NaOH溶液书写“变化中学、探究中学”后晾干)、NaOH溶液、酚酞试液、澄清的石灰水、稀盐酸等。

  学生准备:收集一些常见或不常见的材料、用品、食品、药品等实物和相关的说明书、商标等,以及相关的现代高科技信息资料。

  【教学设计】

  1、教学方法:收集资料、指导阅读、实验展示、讨论交流、拓展探究

  2、教学步骤:

  3、活动与作业:

  请你参考下列主题(任选一个或多个)或自拟,通过本节课的学*,查询相关材料或自主上网搜索(可参考课件)、,完成一篇小论文或自办、合办一期小报(报题目自拟,突出个性、特色)进行交流:

  ①有关化学学科形成的历史

  ②化学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举例

  ③探索学好化学知识的方法

  ④你最感兴趣的化学前沿知识

  ⑤你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化学知识

  ⑥其它(自拟)

  【点评】

  本课题是九年级学生系统地学*化学的第一课。谭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展示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魅力,“视频导入”抓住了学生眼球,物质世界绚丽多彩的第一印象,浓缩了历史的变迁、拓展了求知的视野。

  教学中注意发挥教科书“图文并茂、以图代文”的特色,培养学生“解读图文”的自学能力,通过互动实践的探究突出化学学科的特点。教学中展示学生课前调查的信息,能较好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如此坚持下去,其深层次的教学意义还在于让学生通过互动实践活动、资源共享展示等环节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让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更可贵的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实践第一性的观点向学生推介出学*化学的基本方法————变化中学、探究中学。

  化学课教师教学设计案例 5

  【学*目标】

  1.掌握Al2O3 、Al(OH)3的两性。

  2.掌握Al(OH)3的制备方法。

  【学*重点】

  1.Al2O3、Al(OH)3的两性。 2.Al(OH)3的制备方法。

  【新授知识】

  阅读教材57—59页

  1.氧化铝

  (1)物理性质: Al2O3 溶于水;熔点 ,能有效地保护内层金属。

  用途:氧化铝是 的原料,也是一种较好的 材料。

  (2)化学性质: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改成离子方程式。

  Al2O3和HCl ,

  Al2O3和NaOH ,

  结论:Al2O3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因此Al2O3是 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既能和 反应生成盐和水,又可以和 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氢氧化铝

  【讨论】

  在硫酸铝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然后将溶液分为三份

  现象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一分中加入盐酸

  一份中加入NaOH溶液

  一份中加入氨水

  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①与酸的反应

  ②与强碱的反应

  结论:Al(OH)3 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因此Al(OH)3是 氢氧化物。

  ③Al(OH)3的不稳定性

  Al(OH)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

  1.能否用氧化铝制备氢氧化铝?为什么?

  2.如果实验室用Al2(SO4)3与碱反应制备Al(OH)3,选择NaOH溶液还是氨水为好?为什么?

  (3)Al(OH)3制备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限时作业】

  1.下列关于Al2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可制耐火材料 B.铝制品耐用的原因是表面被氧化为Al2O3

  C.Al2O3易溶于氨水中 D.Al2O3易溶于KOH溶液中

  2.下列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是 ( )

  ①Al2O3 ②MgO ③NaHCO3 ④Al(OH)3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把少量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氯化铝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析出金属铝 B.产生白色沉淀 C.产生红褐色沉淀 D.产生无色气体

  4. 某无色透明溶液能与铝作用放出氢气, 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 Cl-、SO42-、Na+、K+

  B. K+、ClO-、Na+、NO3-

  C. HCO3-、Na+、NO3-、K+

  D. NO3-、Ba2+、Cl-、NH4+

  5. 两份铝屑,第一份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2,则第一份与第二份铝屑的质量比为 ( )

  A、1:1 B、1:2 C、1:3 D、1:4

  6.将0.1 molAl投入到3 mol/L NaOH溶液100mL 中,充分反应后,再滴加1mol/L H2SO4溶液120mL,最后的结果是( )

  A、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 B、溶液的pH<7

  C、溶液的pH>7 D、再加入NaOH溶液会产生大量沉淀


化学的教学设计教案实用5篇(扩展3)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实用五份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学化学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2.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实验,使学生了解鉴别它们的方法。  3.使学生认识对比的学*方法。  4.使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5.通过了解侯德榜制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na2o2的性质。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教学难点:过氧化钠和水、二氧化碳的反应。  教学用具  投影仪、小试管、大试管、小烧杯、脱脂棉、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气球、小烧杯、铁架  台、镊子,na2o2、na2co3、nahco3固体,nahco3、bacl2溶液,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水、酚酞试剂。  课时安排:共1课时  第一课时:钠的'氧化物:氧化钠与过氧化钠  教学过程  [设问]有人打电话119,意味着有什么事情发生?  [学生]有火情发生。  [设问]这时,我们首先想到用什么灭火呢?  [学生]水、灭火器等。  [讲解]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是由于反应产生了比空气重且一般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而今天,我却要用水和二氧化碳来点火,大家相信吗?  [演示实验2―6]蘸有na2o2的脱脂棉与水的反应。  [补充实验]在一个盛有少量碳酸钠固体的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并用镊子夹取蘸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脱脂棉伸入烧杯,脱脂棉剧烈燃烧。  [补充实验]也可以用此法:用脱脂棉包一定量的过氧化钠,请学生用玻璃管吹气,过一段时间,棉花就会剧烈燃烧,所以也叫“吹气生火”  [设问]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展示过氧化钠]  [教师]原来,是这种叫做过氧化钠的化合物在起作用。  [引入新课]由于钠的性质活泼,其化合物的种类繁多,用途也广。本节课我们就来学*钠的化合物。  [板书]第二节钠的化合物  [板书]一、过氧化钠  [教师]由刚才的实验我们可知,na2o2可与h2o和co2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  [演示实验2―5]把水滴入盛有na2o2的试管中,检验生成的气体,并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讲解]由刚才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和溶液变红可推知,na2o2与水反应后生成了相应的碱naoh和o2,请大家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学生活动]  [教师板书]2na2o2+2h2o――4naoh+o2↑  [讲解]na2o2与co2反应时也生成了o2(支持了脱脂棉的燃烧),同时生成了na2co3、na2o2  [板书]2na2o2+2co2――2na2co3+o2↑  [补充实验]在盛有少量酚酞试液的试管中逐渐加入na2o2粉末,振荡。  [学生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讲解]上述实验说明了na2o2具有漂白性。实际应用中,我们常用其来漂白织物、麦秆、羽毛等。  [投影思考题]1.呼吸面具中常用na2o2来做供氧剂,说明理由。  2.na2o2应怎样保存?  设问:na2o2与盐酸反应产物呢?学生完成  [学生活动]2na2o2+4hcl――4nacl+o2↑+2h2o  [过渡]同样是由钠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na2o,却有着与na2o2不同的性质。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 2

  一、教学准备阶段:

  在走进化学实验室前,进行实验的目的性和重要性的教育,并提出化学实验的要求。例如:要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安全;课前要做好预*准备,明确实验要求;实验时要仔细观察,实事求是地做好纪录;认真分析现象并写好实验报告;实验后的废物要妥善处理,仪器要及时清洗,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本操作训练,以及观察能力的培养。

  一课时,四十五分钟完成。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把学生按实验桌每5人分为一个实验小组,每组成员的合作任务主要是做实验时互相配合。按前后桌每四人分为一个讨论小组。

  三、具体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实验室规则教育:

  一、认识你的实验室;

  二、切记实验室安全规则

  (1)、请同学宣读自己拟定的实验室规则。

  【说明:学生在进入化学实验室之前,已经进过生物实验室和物理实验室做过多次实验,对实验室的要求和规则比较熟悉,因此,要求他们自己拟定一份实验室规则,即让他们体会到“当家作主”的感觉,又让他们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信任,也让他们体会到编写这些规则的良苦用心。】

  (2)、教师出示化学实验室规则。

  【说明:没有必要念了,只需要把学生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或疏忽的地方强调一下,并提示学生注意与其他学科不一样的地方。】

  (3)、展示危险品图标,万一发生危险怎么办?【说明:用问题使学生动脑思考,得出结论。】

  第二板块:具体学*内容

  1、药品的取用

  (1)、提问家中盐、味精等调味品用什么盛放?油、醋等调味品用什么盛放?【说明:用生活常识引入,既有兴趣又使学生感到熟悉亲切。】

  (2)、观察桌上的碳酸钠粉末、锌粒、石灰石等固体药品和稀盐酸、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液体药品。【说明:用事实验证学生的猜想。】

  (3)、一位同学现场演示“向试管中倾倒液体”、“向试管中滴加液体”,其它同学挑毛病,取得共识后分组进行这两个实验操作。重点放在从细口瓶向试管倾倒液体上,并由学生充分讨论后小结注意事项。

  【说明:把学生相互评价这一重要过程通过实验操作具体化,并使学生亲眼看到评价的价值所在:使结果更完美。】

  (4)、药品取用知识的小结。

  【说明:必须由学生经过思考自己做出小结,这一步是学生把经验知识提升为规律知识的一种认知的升华。】

  2、物质的加热

  (1)、观察酒精灯的构造,提问为什么有三个“绝对禁止”?

  【说明:学生在物理实验中已知,在此仅强调,即用复*作为学*方法,且使学生体会到不同学科间的整合】

  (2)、小结酒精灯的使用以及液体加热注意事项。

  【说明:学生自己小结并互相补充,用口头方式比较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3、洗涤仪器

  (1)、在家如何洗涤炊具?如何判断炊具已洗干净?

  【说明:很有可能学生只知道如何洗,却不知道如何判断是否洗干净,在此引发同学们思考。】

  (2)、老师提出一种方案:拿两只试管(一只用过的,一只洁净的),讨论如何洗刷并从中选出最佳方案,进行操作。仔细观察洗刷后的试管,判断是否洗干净了。

  (3)、小结:清洗仪器的方法以及仪器是否洁净的判断。

  【说明:学生自己小结并互相补充,并且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

  第三板块:布置作业。

  小结今天所学知识,画成知识网络形式。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 3

  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以提出问题为起点的。所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非常重要,而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下面,笔者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和做法。

  一、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培养质疑能力

  1、选择最佳质疑点提问,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给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如何选择质疑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具体如下:(1)教学生在概念的关键字、词上提问。化学概念是对化学事物一般、本质特征的明确规定,其定义有着比较严密的表达,在用字、词上十分考究,抓住概念中关键的字、词,认真推敲,对整个概念的理解就会全面而深入。例如,人教版化学必修1“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此概念的关键字、词有“或”、“导电”、“化合物”,我在上课时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吗?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就不是电解质吗?”“能导电的物质都是电解质吗?电解质都能导电吗?”“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这种说法正确吗?”这样不仅使学生理解了概念,而且学会在学*概念时抓住关键字、词提问去深入理解概念。(2)引导学生在矛盾处提问。例如,在基本实验操作中有一项“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正确的操作是“胶头滴管垂直悬于试管口滴加,不可伸入试管内滴加”,但在制取氢氧化亚铁时要求“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液面下滴加”,前后显然矛盾,引导学生提问“胶头滴管为什么要伸入试管内液面下滴加?”(3)教学生在新旧知识的对比上提问。事物总是相联系的,把一组相似的,或有联系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使学生容易理解,避免混淆。例如,我在上二氧化硅时就引导学生“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在性质上有何异同?为什么?”这样有意识地训练,以后学到相似的知识点时学生自己也会有意识的进行比较提问。(4)教学生在实验现象上提问。例如,在做实验钠与水反应时我问“金属钠为什么浮于水面,熔成小球并四处迅速游动、发出嘶嘶响声?为什么反应后的溶液滴加酚酞溶液后变红?”这样把学生从对诡异的现象好奇中引到对事物本质的探究中,让学生学会思考、质疑。

  2、巧妙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心理学认为:形成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调动学生认知活动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探求新知识的积极心向,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挖掘教材中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促使学生比较容易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景,激起学生的兴趣,主动地质疑。我在上维生素C对人体的作用时给学生看这样一段材料:几百年前,远洋轮船上的船员们几个月或一两年在船上吃不到新鲜的蔬菜瓜果,只能吃面包、饼干、咸肉等食物,所以经常有船员病倒,症状是牙龈出血,脸色暗灰,身上出现青斑,有些严重的甚至死亡。哥伦布在航海过程中也有船员患上这种病,有一次患病的船员留在了途径的一个荒岛上,为了生存,这些船员摘岛上的野果充饥,过了些日子,这些船员却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学生对此材料很感兴趣“船员得的是什么病,野果却能治这种病?”只要情景设置得当,学生会自发产生质疑。

  3、运用开放性问题,促进学生深层次质疑。利用开放性问题,设置问题变式反思解题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不断提出新的更深层次疑问。如在上氯气的化学性质之后补做实验: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再继续滴加新制氯水。学生观察之后会质疑“滴加氯水后为什么红色褪去?”经过讨论得出两种可能:一是氯水中的酸中和了氢氧化钠,二是氯水中的次氯酸氧化了酚酞,使得酚酞变为无色的新物质。学生接着会产生新的质疑“到底哪种对呢?”“怎样验证这两种假设?”通过这样设计使学生思维步步伸入,不断提出新的有价值的问题。

  4、课堂“留白”,让学生有质疑机会。(1)教师在设计时故意不要把一切问题都讲出来,让学生有问题可提。要从传统的那种“超级保姆”中转换出来,根据学生的情况问一半留一半,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否则问题都被教师提了,学生可问的有价值的问题几乎没有了,长期下去,学生只擅长于回答教师的提问,而自己不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必然抑制了学生的质疑能力。事实证明: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要比一味的教师问学生答教学效果好的多。(2)发现和提出问题要有个过程,切不可心急,欲速则不达。而作为教师往往不敢放手,不敢留有时间让学生质疑,怕浪费时间,怕出意外,怕跟不上教学进度,结果学生被牵着鼻子按教师的思路亦步亦趋往前赶,学生没有质疑问难的时机。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老师首先必须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度,在课堂上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意识被唤醒,质疑潜力就被挖掘出来。

  二、优化预*设计,培养质疑能力

  1、教师精心设计预*问题――给学生示范。为了做好质疑的示范作用,教师要精心设计相关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问题典范,以问引问,使学生在教师引问的潜移默化中学会发现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逐渐缩短自己产生有创新性问题的时间。比如,我在上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蒸馏和萃取前,设计如下的问题“(1)过滤、蒸发操作是用于固体混合物还是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液体混合物的常见的分离方法有哪些?(2)自来水中一般含有哪些物质?怎样由自来水制取蒸馏水?利用了什么原理?碘水中含有哪些物质?怎样提取碘水中的碘?”让学生进行课后预*。学生在预*后提出:从氯化钠溶液中提取氯化钠与从自来水提取纯净水,过程似乎相似,为什么一个用蒸发,一个用蒸馏,蒸发与蒸馏有什么区别?从氯化钠溶液中提取氯化钠与从碘水中提取的碘有点类似,都是可溶固体与液体分离,为什么前者用蒸发,后者用萃取、分液?

  2、学生找出预*中疑点――试着提出问题。质疑,最能发现学生不懂或不太懂的地方,给予教师有的放矢的辅导。为使学生看书有重点,可先向学生揭示本节的学*目标并要求学生在看书过程中,将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或存在疑点记下来,并要求学生试着设计问题提问,久而久之,质疑能力就会提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一一过目,进行筛选,把较好的问题拿到课堂上去展示,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自我表现和自我欣赏的机会,既鼓励学生质疑又给其他学生起示范作用,这将激发学生质疑的乐趣,促进质疑能力的提高。但要注意在表扬成功者时,千万不能贬低失败者,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更要为他们的闪光喝彩。

  总之,只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善于引导,给予学生质疑的权利,引发问的兴趣,创设问的机会,定能使学生质疑*惯逐渐养成、质疑能力不断提高。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 4

  【学*目标】

  1.掌握Al2O3、Al(OH)3的两性。

  2.掌握Al(OH)3的制备方法。

  【学*重点】

  1、Al2O3、Al(OH)3的两性。

  2、Al(OH)3的制备方法。

  【新授知识】

  阅读教材57—59页

  1.氧化铝

  (1)物理性质:Al2O3溶于水;熔点,能有效地保护内层金属。

  用途:氧化铝是的原料,也是一种较好的材料。

  (2)化学性质: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改成离子方程式。

  Al2O3和HCl,

  Al2O3和NaOH,

  结论:Al2O3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因此Al2O3是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既能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又可以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氢氧化铝

  【讨论】

  在硫酸铝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然后将溶液分为三份

  现象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一分中加入盐酸

  一份中加入NaOH溶液

  一份中加入氨水

  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①与酸的反应

  ②与强碱的反应

  结论:Al(OH)3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因此Al(OH)3是氢氧化物。

  ③Al(OH)3的不稳定性

  Al(OH)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

  1.能否用氧化铝制备氢氧化铝?为什么?

  2.如果实验室用Al2(SO4)3与碱反应制备Al(OH)3,选择NaOH溶液还是氨水为好?为什么?

  【限时作业】

  1.下列关于Al2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制耐火材料B.铝制品耐用的原因是表面被氧化为Al2O3

  C.Al2O3易溶于氨水中D.Al2O3易溶于KOH溶液中

  2.下列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是()

  ①Al2O3②MgO③NaHCO3④Al(OH)3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把少量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氯化铝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析出金属铝B.产生白色沉淀C.产生红褐色沉淀D.产生无色气体

  4.某无色透明溶液能与铝作用放出氢气,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Cl-、SO42-、Na+、K+

  B.K+、ClO-、Na+、NO3-

  C.HCO3-、Na+、NO3-、K+

  D.NO3-、Ba2+、Cl-、NH4+

  5.两份铝屑,第一份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2,则第一份与第二份铝屑的质量比为()

  A、1:1B、1:2C、1:3D、1:4

  6.将0.1molAl投入到3mol/LNaOH溶液100mL中,充分反应后,再滴加1mol/LH2SO4溶液120mL,最后的结果是()

  A、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B、溶液的pH<7

  C、溶液的pH>7D、再加入NaOH溶液会产生大量沉淀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 5

  【教材版本】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课标分析】

  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教材从化学键入手,说明化学健与能量的密切联系,揭示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然后分析了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储存与吸、放热的关系,为后面“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教材通过三个实验说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引出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术语。第三部分,教材为了开阔学生的科学视野,图文并茂的说明了生物体内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能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认识能源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认识化学技术在其中的重大,甚至关键的作用。

  通过化学能与热能的学*,学生将对化学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与贡献有初步认识;初步树立起科学的能源观;这将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与情感,体会化学学*的价值。

  【学情分析】

  学*者是高中一年级学生,通过在初中的学*,他们对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这一现象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概念。在这堂课中他们要初步明确产生这一现象的本质原因什么,就是要求他们要从感性认识升级为较为理性的认识,这就要求他们要有化学键的概念,而在上一章他们刚刚学*过,所以接受本堂课的内容对他们来说就显得比较轻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2、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吸放热反应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

  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挥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质疑、思考,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反思提高的能力;

  2、有参与化学活动的热情,将化学能与热能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树立正确的能源观;

  【教学重点】

  用化学键、物质总能量大小、物质稳定性来解释和判断吸、放热反应。

  【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理性思考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深层微观本质。


化学的教学设计教案实用5篇(扩展4)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 (菁华3篇)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1

  我在本学期中,担任了初三(2)班和(7)班的化学学科教育教学工作。眼看学期结束了,我对本学科在这学期的工作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

  一、对化学科的认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我参加工作以来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即:

  (1)客观性原则;

  (2)严谨认真的原则;

  (3)尊重学生,灵活引导的原则。

  二、对教材的认识

  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版本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我已经上了这教材两年了,都是第一、二章时花的时间很多,特别是第三节。因为我觉得,要让学生对这学科产生极大的兴趣,就必须得用大量的演示实验,同时,还有让学生亲自进实验室去学会基本的实验操作。这样,学生会才会有兴趣,才记得牢些知识及操作步骤。进入第三章后,第三、四节花的时间较多,但还有部分学生不会用化合价去判断化学式的对与错。第四章中,第二节花的时间也多,可是很多学生就是写错化学方程式。我觉得,教材上安排的时间来上完我所说的章节,无论如何是不够的,而且,书上对这些的*题也少,应该多点,便于学生自己复*巩固。另外,本册书完了,但没有期末练*题,我觉得,应该针对中考的题型给学生出一些典型的测试题。课本最后的仪器图形及一些操作图,我认为不够全面,还应该把、常用的仪器和重要的操作图也画出来,这样,便于学生在老师上课之前自己就可以去学*,同时,在老师讲课时能给学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三、本学期所做的工作

  (1)抓基础知识。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时间而在*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2)抓基本技能。抓基本技能就是要抓好化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3)抓思维方法。抓思维方法,就是要让学生形成一种*惯:学*上一定要独立自主,在此基础之上,学会学*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4)抓晚自*辅导。我一周只有一节化学晚自*,因此,我在晚自*时,都给学生进行试题讲解,还对个别学生进行专门的思想辅导和知识辅导。

  (5)抓教学大纲(化学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学校虽然还么有实施化学新课程标准,但老师们都已开始研究新课程的特点,因此,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要提前在初三化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

  (6)抓自身业务学*。本学期我能积极参加各级部门举行的教研活动。在学*、相互研讨的过程中,我自身的教学能力水*得到了提高。

  四、存在的不足

  (1)对学生的严厉程度不够;

  (2)给学生复*时的细致程度不够;

  (3)自己对新的有关化学的知识了解得较少;

  (4)有时没有及时地给学生评讲作业。

  总之,在本学期中,我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化学科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相信学生对我也有一个满意的评价。尽管有些地方做得还不是很到位,但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用我的实际行动来教育好我的学生的。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离子键的概念;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能够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发展,综合概括能力得到提高,学会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宏观到微观的研究过程,逐渐养成科学的探究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难点】

  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通过学*元素的知识,思考氯化钠是由哪几种元素组成的?

  【学生回答】钠元素和氯元素。

  【提出问题】钠原子和氯原子是如何形成氯化钠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播放视频】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

  【提出问题】观察实验现象,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

  【学生观察并回答】金属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很浓的白烟。

  【提出问题】思考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如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过程?

  【学生回答】产生的白烟是氯化钠固体,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Na+Cl2=2NaCl。

  【提出问题】如何从原子的角度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学生回答+教师解释】氯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有7个,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有1个,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钠原子会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会得到1个电子。由此可知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成Na+,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变成Cl-,Na+和Cl-共同构成氯化钠晶体。(教师结合原子结构示意图板书或者动画的方式进行讲解。)

  【教师讲述】利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讲解原子的电子式如何书写。)

  2.离子键

  【提出问题】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氯化钠晶体的构成粒子是什么?

  【学生回答】氯离子和钠离子。

  【提出问题】既然氯化钠晶体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说明阴、阳离子的电荷并没有中和,这说明阴、阳离子之间存在哪些作用力?

  【学生回答】阴阳离子结合在一起,彼此的电荷不会中和,说明阴阳离子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说明阴阳离子之间除了吸引力之外还存在排斥力。

  【教师引导】这种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称为离子键。

  3.离子化合物

  【教师提问】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离子化合物。观察以下的化合物中哪些属于离子化合物?

  MgO、Na2S、NaCl、Na2SO4、NaNO3、NH4Cl、(NH4)2SO4

  【学生回答】MgO、Na2S、NaCl、Na2SO4、NaNO3

  【教师补充】NH4Cl、(NH4)2SO4也属于离子化学物。

  【教师总结】离子化合物存在于:

  (1)活泼金属(指第一和第二主族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指第六和第七主族的元素)间形成的化合物。

  (2)金属元素与酸根离子之间形成的化合物(酸根离子如硫酸根离子SO42-、硝酸根离子NO3-、碳酸根离子CO32-等等)。

  (3)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之间,或铵根离子与非金属元素之间,例如NH4Cl、NH4NO3。(4)NaH、KH等活泼金属氢化物。

  环节三:巩固提升

  【提出问题】如何用电子式表示Na2S的形成过程。

  解析:用电子式表示如下,教师要强调带有相同电荷的离子分开来写。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的感受。

  布置作业:元素的原理除了可以通过离子键形成物质之外,还可以通过什么形成物质?预*下一节课的内容。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价格、资源、回收等;

  (3)认识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学*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化学的兴趣。

  (2)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3)树立为社会进步而学*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别物质的变化。

  教学工具:

  投影仪、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金属制品的挂图(如飞机、*、轮船等)、铁架台(带铁圈)、铁片、酒精灯、绿豆粒大小的焊锡、锡、铅、火柴等

  教学过程

  学*情景:

  展示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和金属制品的图片(如飞机、*、轮船等)。

  介绍:以上这些实物或图片中的物质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设问:看到这些实物或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发表感想如:

  1.想到金属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

  2.感到金属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

  3.想要知道它们是由什么金属制成的。

  4.想知道制造不同的东西根据什么选用金属。


化学的教学设计教案实用5篇(扩展5)

——化学教学教案 (菁华5篇)

化学教学教案1

  【学海导航】

  1、了解物质的聚集状态以及聚集状态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理解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3、理解气体摩尔体积概念,以及与气体,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学*方法】

  通过课堂老师的讲解,课前、课后多看书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学*过程】

  〖问题创设1〗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固体有一定的形状,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固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气体容易被压缩,而固体、液体不宜被压缩。

  为什么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的某些性质存在差异?与这些物质的微观结构有何联系?

  一、物质的聚集状态、结构和性质

  通过学生讨论,指导学生阅读表1—3:

  物质的聚集状态微观结构微粒的运动方式宏观性质

  固体

  液体

  气体

  〖问题创设2〗通过前面学*,知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那么,1mol不同物质的体积是否相同?。

  〖学生活动〗思考,并通过计算填表1—4:

  物质摩尔质量/g·mol—1密度1mol物质的体积

  Al 26.98 2.70g·cm—3

  Fe 55.85 7.86 g·cm—3

  H2O 18.02 00.998 g·cm—3

  C2H5OH 46.07 0.789 g·cm—3

  H2 2.016 0.0899 g·cm—3

  N2 28.02 1.25 g·cm—3

  CO 28.01 1.25 g·cm—3

  二、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1、因素:

  ①条件(温度、压强);

  ②微粒数目多少;

  ③微粒本身大小;

  ④微粒间的距离等。

  2、在一定温度和压强时:

  (1)1moL固体或液体体积;

  由于,所以体积。

  (2)(1)1moL气体体积;

  而气体,所以。

  三、气体摩尔体积

  1、定义:将气体所占的体积称为气体摩尔体积,用符号" "表示。

  2、注意点:①研究对象为气体;②单位;③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

  3、气体体积(V)、气体摩尔体积(Vm)、物质的量(n)三者关系:

  【例1】13。0g锌与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最多可收集到多少体积(标状)的氢气?

  【练*1】计算在标况下,至少需要多少体积的氢气与足量的氧气反应才能生成18g水。

  〖思考〗

  使用22。4 L·mol—l应注意哪些问题?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

  (1)在标准状况下,1molH2SO4的体积约是22.4L。

  (2)1molCO2的体积约为22.4L。

  (3)1molCO2和lmolCO所含的分子数相同,所占的体积也相同。

  (4)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约为22.4L。

  (5)1molH2在20℃时体积一定大于22.4L。

  (6)1molCO2和CO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占体积约是22.4L。

  (7)当某气体的体积为22.4L时,它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

  高一()班姓名学号成绩

  【达标训练】可不要做错噢!

  1、相同状况下,下列气体所占体积最大的是

  A、80g SO2 B、16g O2 C、32g H2S D、3g H2

  2、标准状况下,将1g氦气、11g二氧化碳和4g氧气混合,该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

  A、8.4L B、11.2L C、14.0L D、16.8L

  3、在相同条件下,下列各组气体中,分子数一定相同的是

  A、14g N2和32g O2 B、34g NH3和4g H2

  C、2L CO2和2L H2O D、11。2L O2和0。5mol O2

  4、有下列物质:①0。5mol NH3 ②标准状况下22。4L He ③4℃时9mL H2O ④0。2mol H3PO4按所含的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④③②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 ①②③④

  5、等体积的两容器内,一个盛一氧化氮NO,另一个盛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若容器内温度、压强相同,则两容器内所盛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总数B、质子总数

  C、分子总数D、质量

  6、448mL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质量为1。28g,该气体的摩尔质量约为

  A、64g B、64 C、64g/mol D、32g/mol

  7、a mol氢气分子和a mol氦气分子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数B、物质的量C、质子数D、体积

  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B、 25℃,1。01×105Pa,64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C、在常温常压下,11。2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物质聚集状态教案

  D、在标准状况下,11。2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9、如果a g某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

  A。 B。 C。 D。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mol就是气体摩尔体积

  B、非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不可能为22。4L

  C、标准状况下22。4L任何气体都含有约6。02×1023个分子

  D、1mol H2和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

  11、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的理想气体,影响其所占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分子直径的大小B。分子间距离的大小

  C、分子间引力的大小D。分子数目的多少

  12、氢气、氧气、氮气各10g,在标准状况**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3、A、B两种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8:9。将两种金属单质按物质的量之比为3:2组成1。26g混合物。将此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溶液反应,放出1。344L(标准状况)氢气。若这两种金属单质在反应中生成氢气的体积相等,则A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B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

  14、标准状况下,CO2和CO的混合气体15g,体积为10。08L,则此混合气体中CO2和CO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奥赛链接】普通班可不做,重点班必做

  13、由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的体积比为()

  A。29∶8∶13 B。22∶1∶14 C。13∶8∶13 D。26∶16∶15

  14、(1)森林是大自然的清洁器,一亩森林一昼夜可吸收62kg二氧化碳,呼出49kg氧气,即在标准状况下吸收____________L二氧化碳,合_______________个二氧化碳分子;呼出__________L的氧气,合____________个氧分子。

  (2)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XY2,在一定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Y2(液)+ 3O2(气)= XO2(气)+ 2YO2(气)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是672mL,密度是2。56g/L,则:

  ①反应前O2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

  ②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XY2分子中X、Y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3:16,则X、Y两元素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写元素符号)。

化学教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及审题、分析、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

  教学难点:

  训练和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维的科学方法。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f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复*提问: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1)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

  (2)氢气还原氧化铜

  引入新课:(情景设计)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可

  表示为:

  2KClO3==2KCl+3O2↑

  245 149 96

  若 ( )g ( )g 48g

  同理: C+ O2 == CO2

  12 32 44

  若 ( )g ( )g 22g

  讲解:这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质量比是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利用正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讲授新课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例1:加热分解5.8克氯酸钾,可得到多少克的氧气?

  提问:怎样计算?(在引入的基础上学生回答)

  讲解:解题步骤:设、方、关、比、算、答

  设:设未知量

  方: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配*)

  关:找关系(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计量数的关系,然后再写出已知量与未知量质量关系,并写在化学式下面。

  比:列出正确的比例式

  算:计算正确答案(保留小数点一位)

  答:

  说明:书写格式

  [解]:设:可得氧气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y ………………(1)设

  2KClO3 == 2KCl+3O2↑…………(2)方

  245 149 96

  …………(3)关

  5.8g y x

  …………(4)比

  x=2.3g y=3.5g …………(5)算

  答:分解5.8克氯酸钾可得到氧气2.3克 …………(6)答

  练*:若将[例题1]改为:实验室要制取2.3克的氧气。需分解多少克的氯酸钾?解题时在书写格式上应如何改动?

  阅读:课本第99页[例题1、2],强调书写规范化。

  讲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1、根据物质的组成,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实际是求各化学式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分子质量与化学式前边化学计算数的乘积比是属于纯净物之间的质量比,因此在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除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必须准确无误外,在计算时还必须将纯量代入方程式。

  2、注意解题格式的书写要规范化。

  3、注意单位和精确度要求。

  小结:三个要领:

  1、步骤要完整;

  2、格式要规范

  3、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

  1、准确书写化学式

  2、化学方程式要配*

  3、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例题2:实验室用5g锌粒与5ml稀硫酸反应,反应完毕后剩余锌粒3.7g ,问可生成氢气多少克?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占多大体积?(标况下,氢气的密度是0.09g/L)

  分析:解题思路,特别强调为什么将(5—3.7)g锌粒的质

  量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不能将5ml稀硫酸代入计算的原因。

  板演:请一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做在本子上。

  小结:指出板演中的问题并给予更正。

  练*:课本第100页第1、2、3题

  讲解:足量的涵义: 适量(恰好完全反应的合适量)

  足量

  过量(反应后有剩余的量

  总结:略

  作业:课后作业:6、7、8题

  教后:

  第二课时:根据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课堂练*

  1、等质量的锌、镁、铁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

  A、Zn>Fe>Mg B、Mg>Fe>Zn

  C、Fe>Zn>Mg D、Zn=Fe=Mg

  2、现需6g氢气填充气球,需消耗含锌量80%的锌粒多少克?

  3、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0g,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后,得剩余的固体物质13.6g,问:

  (1) 剩余的固体物质是什么?各多少克?

  (2) 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克?

  4、某学生称量12.25g氯酸钾并用少量高锰酸钾代替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制取氧气,待充分反应后12.25g氯酸钾全部分解制得氧气4.9g,则该生所用高锰酸钾多少克?

  5、实验室用5g锌粒跟5ml稀硫酸反应等反应完毕后剩余锌粒3.7g,,问可生成氢气多少克?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占多大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是0.09g/1L)(精确到0.01)

化学教学教案3

  【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衡及溶解*衡的应用,并运用*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问题。

  2、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课前预*】

  1、 分析沉淀溶解*衡形成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2、 写出氯化银、氢氧化铁溶解*衡常数的表达式。

  【新课学*】 板块一、沉淀溶解*衡及其影响因素

  【实验探究】

  1、在学*初中化学时,我们曾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将物质分为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如氯化银、硫酸钡就属于难溶物。那么,它们在水中是否完全不能溶解?

  2、请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1)将少量AgCl(难溶于水)固体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50mL烧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

  (2)取上层清液2 mL,加入试管中,逐滴加入Na2S溶液,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3、请分析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3、 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归纳整理]一、沉淀溶解*衡

  1、概念:

  2、特点:

  【巩固练*】:分别书写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和沉淀溶解*衡方程式

  BaSO4

  CaCO3

  【交流与讨论】根据化学*衡的相关知识,讨论影响沉淀溶解*衡的因素有哪些?

  1、内因(决定因素):

  讨论:对于*衡AgCl(S) Ag+(aq) + Cl-(aq) 若改变条件,对其有何影响

  2、外因:

  板块二、溶度积常数

  【交流与讨论】写出氯化银、氢氧化铁溶解*衡常数的表达式。

  【归纳整理】二、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

  1、定义

  2、表达式:

  3、意义:

  4、特点:

  【当堂巩固】:

  1、写出难溶物BaCO3、Ag2CrO4、Mg(OH)2在水中的沉淀溶解*衡的方程式和溶度积的表达式。

  2、将足量AgCl分别溶于下列试剂中形成AgCl饱和溶液 ① 水中②10mL 0.1mol/L NaCl溶液③5mL 0.1mol/L 的MgCl2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与讨论】5、溶度积的应用:

  a、已知溶度积求离子浓度:

  例1:已知室温下PbI2的溶度积为7.1x10-9,求饱和溶液中Pb2+和I-的浓度;在c(I-)=0.1mol/l的溶液中,Pb2+的浓度最大可达到多少?

  b、已知溶度积求溶解度:

  例2:已知298K时Mg(OH)2的Ksp = 5.61×10-12,求其溶解度S(设溶液密度为1g/L)。

  c、已知离子浓度求溶度积:

  例3:已知298K时AgCl在水中溶解了1.92×10-3gL-1达饱和,计算其Ksp。

  d、利用溶度积判断离子共存:

  例4:已知298K时,MgCO3的Ksp=6.82x10-6,溶液中c(Mg2+)=0.0001mol/L,

  c(CO32-)=0.0001mol/L,此时Mg2+和CO32-能否共存?

  6、离子积与溶度积规则

  7、溶度积规则的应用

  a.判断是否产生沉淀

  例1. 将5ml 1x10-5mol/L的AgNO3溶液和15ml 4x10-5mol/L的K2CrO4溶液混合时,有无砖红色Ag2CrO4沉淀生成?(已知该温度下Ag2CrO4的Ksp=9x10-12)

  例2:取5ml0.002molL-1 BaCl2与等体积的0.02molL-1Na2SO4的混合,是否有沉淀产生?若有,计算Ba2+是否沉淀完全[即c(Ba2+ )<1*10-5molL-1] (该温度下BaSO4的Ksp=1.1×10-10.)?

  b.判断沉淀是否完全溶解

  例3.室温下,将1.0g氯化银中加入1000L水中,氯化银是否完全溶解(25℃氯化银Ksp=1.8x10-10 )?

  c.判断沉淀是否能够转化

  例4. 室温下,向10ml饱和氯化银溶液中,加入10ml0.01mol/l的KI溶液,试通过计算回答能否生成碘化银沉淀 (25℃氯化银Ksp=1.8x10-10 ,碘化银Ksp=8.5x10-17)?

  【课后反思】我的问题和收获

化学教学教案4

  课题: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了解离子反应的含义。

  2、 了解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3、 学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重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教学内容: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第一课时)

  书写电离方程式

  H2SO4 NaOH NaCl Ba(NO3)2

  既然某些化合物溶于水时能发生电离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那么它们在溶液中参与化学反应时,与所形成的离子有没有关系呢?

  第五节、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硝酸银溶液分别与盐酸、氯化钠、氯化钾溶液混合。

  学生观察并回答现象。

  实验中尽管反应物不同,为什么会产生同一种沉淀?

  化合物在溶液中所起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一、离子反应

  下列反应那些属于离子反应:

  ⑴ 氧化铜和西硫酸溶液

  ⑵ 锌投入到盐酸中

  ⑶ 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混合

  ⑷ 氢气还原氧化铜

  关键:① 在溶液中进行(或熔融)

  ② 有离子参与

  溶液中离子之间是如何进行反应的呢?我们能否用一种式子表示离子间的反应呢?请大家阅读课文,讨论回答有关问题。

  1、 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的反应为什么可以表示成Ba2++SO42-=BaSO4↓?

  2、 Na2SO4+BaCl2=BaSO4+2NaCl

  Ba2++SO42-=BaSO4↓

  两个反应式表示的含义是否一样?

  3、 表示哪一类物质间的反应?

  二、离子方程式

  1、 定义

  2、 含义:表示一类反应

  如果给我们一个化学反应,怎样书写它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呢? P58,内容

  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步骤:1、写方程 2、改离子 3、去相同 4、查守恒

  书写下列离子方程式:

  1、 氢氧化钡和硫酸铜溶液混合

  2、 实验室中用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

  3、 氯气通入水中

  4、 硫化氢通入硝酸铅溶液中

  本节课我们学*了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含义,同学们应特别注意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一类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大家应根据四步书写法多练*,做到熟练掌握。

  《基础训练》P40、9题。

化学教学教案5

  教学目标:

  ⑴掌握CO

  2、CO和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⑵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重点

  1、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3、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

  1、学生能主动参与,进行有效地讨论和探究。

  2、通过比较、归纳,较为系统地认识碳和碳的氧化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设计

  [设问]本单元的题目是?是碳和碳的氧化物,本单元就是以碳及其氧化物的基本知识点为主。下面和大家一起来复*结。

  [ 【设问】本单元共有几个课题?(把书本合起来,回忆一下)课题的题目依次是什么?你能联系每个课题题目中的关键词回忆出哪些主要知识点。

  [看书归纳]学生回答不全,找基本知识点。

  [学生总结]分别让几个学生代表依次带领复*重要知识点(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引导归纳1]归纳碳单质的主要知识点

  [问题]通过比较金刚石、石墨、C60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据此拓展,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学生回答]

  1、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过渡】复*碳的化学性质。

  [学生总结]化学性质。

  [练*]完成碳的可燃性、还原性的化学方程式(让一学生板演,并保留)

  1、C+O2==== CO2(O2充足)

  2C+O2====2CO(O2不足)2C+2CuO====2Cu+CO2↑

  [学生评析]学生评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情况。)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化性质

  1、不燃烧,不支持一般可燃物燃烧

  2、与水反应

  3、与碱反应

  用途: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工业原料、制干冰、灭火等

  一氧化碳化性

  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课件展示] CO2与CO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等比较。 [练*]

  1、完成CO2与水及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让一学生板演,并保留)

  CO2+H2O====H2CO3

  CO2+Ca(OH)2====CaCO3↓+H2O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让一学生板演,并保留)

  2CO+O2====2CO2

  CO+CuO====Cu+CO2

  [师总结]刚才一起复*了本单元的基本知识点,再看黑板上这些化学反应方程式,看其中都有什么物质——CO2。本单元知识较零散,由此你能悟出什么?

  [回答]学生描述(虽然知识点较零散,但都与CO2有关,可以由CO2把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

  [引导归纳]让学生尝试画出主要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图(可查资料帮助)。

  [巩固练*]

  教学反思:

  《碳和碳的氧化物》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九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本单元内容较复杂,是上册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科、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动手,动口,动脑,激发他们的学*兴趣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课后对这一节课进行深入的思考,由于课前准备比较充分,整个教学过程比较顺利,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在这节课中我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地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在本节课的引入时,从学生最熟悉的物质——铅笔芯入手,引起学生对第六单元的回忆。这贴*生活的直观引入为这一节课开了一个好头。

  整堂课主要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优化了课堂教学,用丰富的表现形式保证了学生的视听结合,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课堂活动,避免了复*课的枯燥与乏味,这样就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加清晰和牢固地掌握教学内容。由于本单元中物质的转化关系错综复杂,为了更好地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我利用了多媒体手段,把各物质的转化关系投影出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和知识的建构。

  通过让学生讲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始终以学生的讲为主,老师不断地把问题抛出去,老师尽可能创造不同的情景和提示,勾起学生的回忆,学生在说中整理归纳知识。通过让学生多讲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地采用发散性提问,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向学生提问的过程中,尽量避免“是不是”、“对不对”的提问,这样提问对学生的思维作用不大,尽量少用“为什么”的提问,这样提问虽然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作用但容易注重唯一的正确答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应积极采用“有哪些观点”、“有什么不同的看法”的提问,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充分地利用知识特点,积极渗透德育

  本节课中讲到的二氧化碳气体能产生温室效应,一氧化碳气体是有毒气体,能污染大气。因此,抓住这一机会,再一次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学以致用。

  这一堂课准备充足,上完课后觉得收获不小,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整节课的容量稍过大,使得复*的每一个知识点时间过紧。有些问题提得不够深入,学生未经过思考就可以答出等。这些问题有待在以后教学中改进,努力摸索复*课的基本教学模式,把复*课的教学质量提高一个层次。


化学的教学设计教案实用5篇(扩展6)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学设计通用5篇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学设计 1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是人教版教材必修本第五章第 1 节第一课时内容。上一章,们已经的是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这节开始我们细胞的能量流动,而本节课的内容是整章的基础,生命活动离不开酶。因此,本节内容在 整章 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后面还将学*到酶的特性,所以学好本节的内容可以为学好以后的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本内容包含的一些单一变量控制科学, 是以后生物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的必考内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识记:细胞代谢概念、活化能概念、酶在细胞中的作用理解

  2、 目标:学会控制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变化,以及设置对照实验

  三、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酶在细胞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难点的依据:单一变量控制方法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 教法

  我们都知道生物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过程。

  考虑到我校高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教材中活化能概念的文字叙述很抽象,虽然加入了卡通式插图和图解,但仍然是*面的、静止的,很难实现知识迁移。而Flash动画是立体的、直观的、动静结合的,并且能够展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情况,有利于在比较和归纳中得到正确的知识。

  2、实验探究教学法——从反应物、反应条件、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现象记录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等方面,引导学生理解实验设计,进行实验操作并尝试改良实验设计,从具体到抽象、从实践到理论来深化科学探究思想,培养学生的小组协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以设问和疑问层层引导,激发学生动机,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逐步从常识走向科学,将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抽象。

  由于本节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生产实践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 酶的作用 (佳美洗衣粉) 现象,在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高中生物。

  五、学法

  学生具有的认知发展水*以及生物和化学基础,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和培养学生的学*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学*方法指导:

  1、跟随老师的问题,积极思考,将原有的知识应用到新知识的学*中,完成知识的迁移。

  2、小组内合理分工,协调实验操作、记录和汇报,培养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

  3、结合书本的文字叙述、图片和老师展示的动画,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3—5分钟)

  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学*,开动思考,活跃课堂。

  2、讲授新课:(30分钟)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⑴这个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

  ⑵为什么要将肉块放入金属笼内?

  ⑶肉块为什么会消失?

  ⑷从这个实验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思考回答问题

  ㈠细胞代谢 回顾在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中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引导学生理解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很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细胞代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运用已有知识,集体回答问题,体会细胞代谢这一概念的含义。

  ㈡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1.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介绍过氧化氢和肝脏研磨液,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讲述:细胞代谢过程中也会产生过氧化氢,这是一种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幸而细胞内含有生物催化剂----过氧化氢酶,能将过氧化氢分解。但它们之间的一样吗?

  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提醒实验安全和注意事项。 思考回答问题。分组完成实验,汇报实验现象。

  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步骤表格,以问题串形式带领学生从本实验实例中总结出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体会什么是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以及对照实验。

  3.酶的作用原理 通过分析对照实验,详细比较四种条件下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引导学生思考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引出活化能的概念,并总结出各条件使反应加快的本质。 积极思考,讨论,分析归纳出加热、无机催化剂、酶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本质。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3—5分钟)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解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学设计 2

  【课题】第一节 新陈代谢与酶

  【教学重点】新陈代谢的概念及其本质的概念、酶的特性、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酶在生物新陈代谢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新陈代谢的概念及其本质的概念、酶在生物新陈代谢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手段】板图图、多媒体课件、实验

  【教学过程】

  1、引入新陈代谢的概念及本质

  (1)学生在初中生物学课本、高中绪论课的学*或通过各种媒体的介绍,对新陈代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首先,教师应了解学生对新陈代谢是如何理解的。为此教师可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以自身为例,剖析生命是如何维持的,以此引入本节的学*,如:

  ①人体的脑细胞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营养?脑细胞中产生的代谢废物又是通过什么途径排出体外的?

  ②进入脑细胞的营养物质是如何被利用的?

  ③学生如何理解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④想一想,人体的身体有哪些系统参与了新陈代谢过程,各是如何参与的等等?

  (2)学生一般只能从生物个体、器官或系统水*上,说明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把讨论引向微观水*,即细胞和分子水*的代谢过程。如可以设问:

  ①你吃下的肉类蛋白质,通过什么途径转化成为你自身的蛋白质?

  ②你吃下的淀粉类食物,通过什么途径为你提供能量?等等

  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理解: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维持,需要不断地合成与分解,不断地处于自我更新的状态,而这种自我更新的过程完全依赖于细胞内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从而在细胞水*理解新陈代谢的本质,即“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

  2、酶的概念、特性及其生理功能

  在学生理解新陈代谢的本质后,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分析出无机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需的条件一般是很激烈的,再让学生分析出生物体细胞生存的条件是很温和的,可以提问,如:

  (1)细胞生存的条件是很温和的,那么细胞内数量如此巨大的生物化学反应如何在常温、常压、水溶液环境、pH接*中性的条件下,迅速高效的进行呢?

  (2)在化学反应中有没有提高化学反应的方法呢?

  这样可顺利地引出活细胞产生的生物催化剂,即酶。

  3、酶的发现史

  这部分的教学,教师可让学生自己阅读,也可发给学生相应的补充资料,尤其是某种酶的研究过程方面的资料,目的是让学生对酶的研究过程、方法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生物学的实验研究对生物学发现的重要作用。

  学生阅读后,可提问:酶都是蛋白质吗?并做一定的说明。

  酶是活细胞所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酶是细胞中促进化学反应速度的催化剂。现已发现的酶约有3000种以上。它们分别存在于各种细胞中,催化细胞生长代谢过程中各种不同的化学反应,使生物化学反应在常温、常压、水溶液等温和的条件下就可顺利进行。

  很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然而生物学家的实验证明:RNA也可以是高活性的酶。早在1982年,T.Ceeh发现原生动物四膜虫的26S rRNA前体在没有蛋白质的情况下进行内含子的自我拼接,最终形成L19RNA。当时因为只是了解它有这种自我催化的活性,没有把它与酶等同看待。

  1983年Atman和Pace分别报导了在RNA前体加工过程起催化作用的酶是由20%蛋白质和80%RNA组成的。如果除去蛋白质部分,并提高镁离子的浓度,则留下的RNA具有与全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是说明RNA具有酶活性的第一例证。

  “酶不都是蛋白质”,这一科学事实再一次有力地证明了实验在科学发展中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让我们看到,科学是发展的,探索是无止境的,而真理是相对的,现在的科学事实可能在今后会被修正,甚至推翻。

  另外,酶、激素、维生素之间的区别值得一提,学生在以后的学*中容易把这些物质和它们的作用搞混。可就高中生物学水*做一简单比较:

  酶 激素 维生素

  从化学本质上看 蛋白质 蛋白质(如生长素、胰岛素等)、固醇类脂类物质(如性激素) 多种多样,一般为小分子有机物。 如维生素D是固醇类物质;维生素A是脂类物质(萜类);维生素C是抗坏血酸(葡萄糖的衍生物)等等。

  从生理功能看 可提高生物体生物化学反应的速度,是一种生物催化剂。 激素又称“化学信使”,是特定细胞合成的,能使生物体发生一定反应的有机分子。它的作用力很强,很低的浓度就能引起很强的反应,但在细胞中不能积累,很快就会被破坏。 维生素常常与酶结合,是较复杂酶的组成成分之一。天然食物中含量极少,但这些极微小的量对人体的生长和健康是必需的,人体一般不能合成它们或合成量不足,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可把酶的发现史与酶的特性这两部分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这样可使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索酶的特性顺理成章。

  4、酶的特性

  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RNA

  生物体内存在三千多种具有不同功能的酶,一切生命现象都与酶有关,因为活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没有酶,新陈代谢就不能进行,生命也就会随之停止。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这一认识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才被科学修正过来。科学研究表明,一些RNA分子也具有酶的催化功能,如一种叫RNaseP的酶,它是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组成。科学家将这种酶的蛋白质除去,同时提高镁离子的浓度,留下来的RNA仍具有与该酶相同的催化活性。后来的科学实验进一步证实其它某些RNA分子与那些构成酶的蛋白质分子一样,也都是效率非常高的生物催化剂。

  酶工程

  细菌细胞直径不足2m,每时每刻却发生着1500一2000个化学反应,由1000多种酶对这些反应进行催化和调制,生产着3000多种蛋白质,1000多种核酸;而且细菌合成效率惊人,它合成每个肽链只需百分之三秒,而现代最先进的蛋白质自动合成机器只能合成小肽,而且速度也慢,合成每个肽链需要7分钟,两者相差200多倍;它合成RNA和DNA的速度更是远远超过了人工合成;另外细胞中能量转换效率也很高,这一切都有赖于生物催化剂,这就是酶。现已发现的酶约有几千种以上。它们定位于各种细胞的不同细胞器中,催化细胞生长代谢过程中各种不同的化学反应,使这些反应在正常温度等条件下就可顺利进行。

  酶是细胞产物,但不一定非要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在细胞外,即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19世纪,人们已认识到酵母可以使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但是对于这一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当时主要有两种观点,而且一直未能达成一致。1857年,法国著名的细菌学家巴斯德认为酒精发酵需要有完整的细胞结构才能实现;德国化学家李比西则认为酒精发酵要求的只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而不要求完整的细胞参与。直到1897年,毕西纳不用完整的酵母细胞,而用酵母汁进行酒精发酵获得成功,从而证明生物体内的催化反应也可能在体外进行。

  正是基于这点,人们可以利用细胞中的酶能催化体外的生化反应,这就是酶工程得以发现的前提。

  我们都用过加酶洗衣粉,同一般的洗衣粉相比,加酶洗衣粉中含有蛋白质和脂肪酶等多种通过微生物生产出来的酶,因此,去除汗渍和油污的能力比较强。我们知道,酶作为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是在活细胞内产生的。那么,人们是怎样通过活细胞获得这种酶并且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这些酶的呢?这些都是通过酶工程来实现的。

  所谓酶工程,就是在一定的生物反应器中,利用酶的催化作用,将相应的原料转化成有用物质的技术,而且酶工程是生物工程的核心,没有酶的作用,任何生物工程技术都不能实现。概括地说,酶工程是由酶制剂的生产和应用两个方面组成的。

  (一)酶制剂的生产

  已知酶的种类大约有几千种,实际已被运用于工业生产的仅10余种,如已能够实现工业化大量生产的酶有淀粉酶、糖化酶、蛋白酶、葡萄糖异构酶等,其中碱性蛋白酶用于加酶洗涤剂,占国际上酶销售额的首位,青霉素固化酶用于医疗,占世界用量第二位。

  早期酶制剂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材料,而今酶的主要来源是微生物。酶制剂的生产包括酶的生产、提取、分离纯化和固定化。

  1、酶的生产、提取和分离纯化

  (1)酶的生产

  酶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人们最早是从植物的器官和组织中提取酶的。例如,从胰脏中提取蛋白酶,从麦芽中提取淀粉酶;现在,生产酶制剂所需要的酶大都来自微生物,这是因为同植物和动物相比,微生物具有容易培养、繁殖速度快和便于大规模生产等优点。人们提供必要的条件,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酶。

  (2)酶的提取和纯化

  从微生物、动植物细胞中得到含有多种酶的提取液后,为了从提取液中获得所需要的某一种酶,必须将提取液中的其他物质分离,这就是酶的分离纯化。经过分离纯化后的得到的酶,活性不能降低,因此,分离纯化必须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人们多选择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有机溶剂,以沉淀不同的酶蛋白,达到分离纯化酶的目的。

  2、酶的固定化

  将分离纯化的酶制成酶制剂进行干燥处理,再适量加入相应的稳定剂和填充剂,制成粉状制剂,用它们来催化生化反应。但其结果是酶制剂和产物混在一起,不能得到高纯度的产品;也很难让酶制剂进行重复使用。怎么办呢?科学家们想到了酶的固定化。

  先将纯化的酶连接到一定的载体上(使酶固定化),使用时将被固定的酶投放到反应溶液中,催化反应结束后又能将被固定的酶回收。

  固定化酶一般是呈膜状、颗粒状或粉状的酶制剂,它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使用,产品的纯度高,没有酶的而且酶制剂可反复使用,这种技术是1969年日本首先研制成功,现已方法应用到生产中的。固定化酶同自由酶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是稳定性高;其二是酶可反复使用;其三是产物纯度高;其四是生产可连续化和自动化;其五是设备小型化以及可节约能源等。

  我们知道,蔗糖几乎全部来源于甘蔗或甜菜,但是甘蔗和甜菜的种植范围都比较有限,因此,蔗糖的产量也就受到了影咱。能不能利用淀粉来生产类似蔗糖的甜味剂呢?科学家通过α-淀粉酶、糖化酶和将葡萄糖异构酶连接到离子交换树脂上,或者包埋在明胶中,制成的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这种固定化酶可以用于使葡萄糖转化成甜度更高的高果糖浆。一些发达国家高果糖浆的年产量现已达到几百万吨,高果糖浆在许多饮料的制造中已经逐渐替代了蔗糖。

  3、固定化细胞

  利用胞内酶制作固定化酶时,先要把细胞打碎,才能将里面的酶提取出来,这就增加了工序和成本。人们设想直接固定那些含有所需胞内酶的细胞,并且就用这样的细胞来催化化学反应。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研制成固定化细胞,并且用于生产。例如,将酵母细胞吸附到多孔塑料的表面上或包埋在琼脂中,制成的固定化酵母菌细胞,可以用于酒类的发酵生产。

  (二)酶制剂的应用

  1、治疗疾病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品,这种蛋白质是胰脏中胰岛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是由两条肽链组成,一条由21个氨基酸组成,称为A链;另一条由30个氨基酸组成,称为B链。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由于糠尿病患者很多,胰岛素的需要量很大,所以许多糖尿病患者使用的曾是猪的胰岛素。但是,猪胰岛素与人胰岛素在化学结构上有一处差别:猪胰岛素B链上最后一个氨基酸是丙氨酸,人胰岛素B链上最后一个氨基酸是苏氨酸。因此,用猪胰岛素治疗人的糖尿病,容易使一些患者产生免疫反应。现在,科学家可利用酶,切下并移去猪胰岛素B链上的那个丙氨酸,然后接上一个苏氨酸。这样,猪的胰岛素就魔术般地变**的胰岛素了;尿激酶可以用来活化人体内的溶纤维蛋白酶原,使溶纤维蛋白酶原转化为溶纤维蛋白酶,是治疗脑溢血、心肌梗塞、肺动脉阻塞等疾病引起的血栓所需要的药物,它是能利用培养哺乳动物细胞得到的唯一可以商业化的治疗剂。但由尿或组织培养的产物中提取价格较高,1980年4月,科学家已经通过质粒DNA诱发大肠杆菌生产出尿激酶,为在工业上利用酶工程方法生产酶开辟了道路;

  青霉素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抗生素。但是,多年的使用使得不少病原菌对青霉素产生了抗药性,为此,科学家一方面研制新的抗生素以替代青霉素,另一方面设法通过有关的酶制剂来改造青霉素的分子结构,进而研制出新型的青霉素。青霉素的分子是由一个母核和一个侧链组成的。科学家利用青霉素酰化酶,将母核和侧链水解开,然后,利用化学合成的方法,使青毒素的母核与其他的侧链连接,从而研制出氨苄青霉素等新型的青霉素。现在,制药厂已经能够利用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反应器,成批地生产用于合成氨苄青霉素等新型青霉素的母核了;再如,溶菌酶可分解病原菌的细胞壁,具有明显的抗菌和消炎作用;溶纤维蛋白酶具有溶解患者血管内纤维蛋白凝块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血栓病。

  2、产品加工

  利用酶制剂生产一些产品,这一过程是在酶反器中进行的,酶反应器是指供酶制剂催化化学反应容器。酶反应器分成多种,如具有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的反应器叫做柱式酶反应器,柱式酶反应器是将含有底物的液体,以一定的速度连续不断地从一端注入装有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的容器,在液体流经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时,容器内就发生催化反应并且生成产物、含有产物的液体则连续不断地从容器的另一端流出。同一般的化工容器一样,需要对酶反应器温度和pH等条件进行严格控制;不同的是,酶反应器必须进行无菌操作。

  食品加工业方面。酿酒厂和饮料厂利用果胶酶来澄清果酒和果汁,效果十分明显;又如,葡萄糖氧化酶可以除去密封饮料和罐头中的氧气、从而有效地防止饮料和食品氧化变质;再如,用木瓜蛋白酶制成的嫩肉粉,可以使**、肉片等烹调后吃起来嫩滑可口;例如,支链淀粉酶是分解多糖类支链淀粉的酶,它能把胚芽转变为色泽较好的麦芽糖糖浆。麦芽糖的甜味没有葡萄糖浓,但很适口,且容易发酵、粘度大、溶解度大,用其制作糖果可以防止遇热变色,用于冰激凌可以防止产生砂糖结晶。

  日常生活方面。照相业由于采用了酶技术使照相材料发生了很大变革;家庭用的洗衣粉里加了一些酶,它能够分解某些蛋白质等物质,使衣服上的血迹、汗渍等容易洗掉。但是,由于这些酶比较脆弱,在漂白剂一同起作用下很容易被破坏,然而酶工程可以解决这一技术难题。目前,市场上己经出现了能够和漂白剂一同起作用的去污酶洗衣粉。科学家通过对去污酶结构上的两个氨基酸进行修改,提高了这种酶的抵抗力。

  化学工业方面酶制剂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塑料工业与合成纤维工业中,已经可以用酶制剂催化氢化链烯的生产;其他方面,一些纺织原料也可以利用酶制剂进行加工。例如,天然蚕丝(指家蚕吐出的蚕丝)的外表有一层丝胶,丝胶直接影响天然蚕丝的使用。过去,人们只能在高温条件下用碱性物质脱去天然蚕丝上的丝胶。现在,人们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利用蛋白酶对天然蚕丝进行脱胶,脱胶后的蚕丝具有鲜亮的色泽和柔滑的手感。

  3、化验诊断和水质监测

  根据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水和原子氧,而氧原子可以将某种无色的化合物氧化成有色的化合物,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将上述两种酶和无色的化合物固定在纸条上,制成测试尿糖含量的酶试纸,当它与尿液相遇时,依据尿液中葡萄糖含量由少到多而呈现出浅蓝、浅绿、棕或深棕色,这样糖尿病人就可以方便地为自己化验尿糖的情况了。科学家根据同一原理,还研制出能够化验血糖数值的血糖快速测试仪,具有灵敏度高和速度快等优点。

  酚是一类对人体有害的化合物,经常通过炼油和炼焦等工厂的废水排放到河流和湖泊中,科学家利用固定化多酚氧化酶研制成多酚氧化酶传感器,可快速测定出水中质量分数仅有2×10—7的酚。

  4、用于生物工程其他分支领域

  基因工程离不开内切酶和连接酶;植物体细胞杂交制备原生质体时,需要纤维素酶,人们把它们称为生物工程的工具酶,而这些酶可由酶工程得到。

  酶作用的特性

  酶是催化剂,只需微量就可以使所催化的反应加速进行,而其本身的质和量都不发生变化,此外酶是生物催化剂,它有着不同于化学催化剂的特性。

  (1)酶具有高效性

  酶的催化能力远远超过化学催化剂。例如,碳酸酐酶能够催化下面的反应:

  碳酸酐酶是目前已经知道的催化反应速度最快的酶之一。每个碳酸酐酶分子每秒能够催化 个 ,使它们与相同数量的 结合,形成相同数量的 。碳酸酐酶催化上述反应的速度比非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速度快上 倍。酶为什么会具有这样强大的催化能力呢?酶的中间产物学说认为:酶在催化某一底物时,先与底物结合成一种不稳定的中间产物。这种中间产物极为活泼,很容易发生化学反应而变成反应物,并且放出酶。按照中间产物学说,酶的催化反应可以写成下式:

  S(底物)十E(酶)=SE(中间产物)=E十P(反应产物)

  (2)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这就是说,一种酶只能作用于一种底物,或一类分子结构相似的底物,促使底物进行一定的化学反应,产生一定的反应产物。酶为什么具有这样高度的专一性呢?这可以用“诱导契合学说”来解释。

  所谓“诱导契合学说”是指底物一旦与酶结合,酶分子上的某些基团常常发生明显的变化,从而使酶蛋白的构象发生相应的变化,使酶的活性中心的空间结构和底物的空间结构十分吻合,最终契合形成酶—底物络合物,这种变化的结果,使酶只能与对应的化合物契合,从而排斥了那些形状、大小不适合的化合物。科学家们对羧肽酶等进行了X射线衍射研究,研究的结果有力地支持了这个假说。

  (3)酶很容易失活

  同一般的催化剂相比,酶很容易失去活性。酶失活的原因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造成的。酶的催化作用,受到温度、pH和某些化合物等因素的影响。

  温度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范围(0—40℃)内,酶的催化作用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一般地说,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度就相应提高一倍。但超过60℃,绝大多数的酶就会失去活性。

  pH的影响:酶对环境中的pH十分敏感。酶只有在一定的pH范围内才能表现出活性,超过这个范围,酶就失活了。即使在这个有限的pH范围内,酶的活性也要随着环境中pH的变动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酶的最适pH在4~8之间。但是,各种酶的最适pH是不一样的。

  某些化合物的影响:有些化合物可引起酶失活,如酒精、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等有机小分子物质;重金属离子等;有些离子或简单的有机化合物,能够增强酶的活性,这些物质叫做酶的激活剂。例如,经过透析的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不高、如果加入少量的 ,这种酶的活性就会大大增强,因为 中的 起到了激活唾液淀粉酶的作用;还有些物质能够抑制酶的活性,这类物质叫做酶的抑制剂,例如,氰化物可以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学设计 3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酶的作用和本质》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一部分内容。在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蛋白质》这一节关于蛋白质的功能中提到:“细胞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做了很好的铺垫。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它离不开酶的催化。《酶的作用和本质》是第一课时的内容,它将是理解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知识的基础。本节从细胞代谢的概念入手,通过分析“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引出酶在细胞代谢中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发挥催化作用,并以此实验为依托,进行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的学*。学*控制变量法,不仅有方法论意义,而且在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科学家对发酵现象和酶研究的相关资料分析,探索酶的本质。这些资料告诉我们,酶的研究经历了*70年的漫长过程,经过众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才揭示了酶的本质。这不只是向人们讲述了一段科学发展史,更重要的是把科学家的献身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呈现给我们,给我们以启迪和教益。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与酶有关的生活必须品,比如加酶洗衣粉、多酶片、含酶牙膏等,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学生对酶的认识有限,不知道为什么加酶洗衣粉比普通洗衣粉去污力更强;为什么多酶片可以促进消化……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更多的了解酶,了解酶的作用和本质,使酶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姿彩。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酶的作用和本质

  (2)控制变量法的科学应用

  确立依据:酶的作用和本质是本节的核心内容,因此确定为教学重点。教材以“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为依托,介绍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如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这一科学方法将贯穿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部分的始终,因此将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确定为本节的第二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之一。

  2.教学难点

  (1)酶的作用机理是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控制变量法的科学应用

  确立依据:活化能是本节新接触到的一个概念,学生在理解了该概念以后,就要用这一概念理解酶的作用原理,这部分内容陌生而抽象,所以把它确立为另一个教学难点。

  三、教学目标

  在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中,对本节提出的具体要求是Ⅱ级要求,即“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说出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和酶的化学本质;

  (2)了解科学家研究酶的化学本质的历程;

  (3)根据本节内容的学*对生活中所遇到的相关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根据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通过学*设计实验和亲自进行实验,使学生学会设置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来设计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而初步学会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学会操作,观察现象、分析现象,经过推理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科学家对酶本质的探索历程的学*,认识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与争论中前进的,感受科学的严谨性,学*科学家们追求真理,不屈不挠的献身精神;

  (2)认识科学实验的价值,养成科学猜测的*惯。

  四、教学方法

  这一节我采用的是探究式教学法,酶的本质放手让学生阅读“资料分析”,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出酶的较完整定义,以此促进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提供给学生实验基本流程,分组探究分析“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并找出变量学会控制变量,同时引入活化能的概念,再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探讨,引导学生自己得出酶的作用及作用机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学设计 4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细胞代谢的概念。

  (2)酶的作用和本质。

  (3)酶的特性。

  (4)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教学,让学生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索,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2)通过让学生了解酶的发现过程,使学生体会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地位;通过讨论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体会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进而体会研究生命科学价值。

  (3)在实验能力提高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和分享信息、分享实验成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物学家研究酶的本质的过程,激励学生学*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分解速率快慢的实验,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酶的高效催化作用(酶的作用)。

  2.酶的本质。

  3.酶的特性。

  ●教学难点

  1.酶的活化能降低的原理。

  2.实验中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教具准备

  酶活性受温度、ph影响的示意图。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实验器材,并设计好观察记录表;学生预*实验,掌握实验的原理并设计好实验的过程。

  [情境创设]

  人不吃饭行吗?食物进入人体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问题在现在来说都已经十分清楚了。这些变化过程在其他生物中有没有呢?早在二百多年前科学家就对此进行了探索。

  实验介绍: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将肉块放在小巧的金属笼中,然后让鹰吞下,过了一段时间,将笼子取出,肉块不见了。

  [师生互动]

  问:(1)为何要将肉块放在笼子中?

  答:排除了胃对肉块的物理性消化。

  问:(2)对肉起消化作用的是什么物质?

  答:一定是某些物质进入到金属笼中,使肉分解。现在已经知道这个能让肉分解的物质就是——酶。

  问:(3)进行肉类消化的过程的条件是怎样的?

  答:进行分解肉的反应是在一种极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问:(4)在实验室中能否也能让肉分解?能的话需要怎样的条件?

  答:实验室也能进行肉的分解,但是比起在生物体中来说,需要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剧烈的条件才能进行。

  总结:对于一个生物体来说要进行的生理活动非常之多,构成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内的物质需要不断地合成与分解,不断地处于自我更新的状态,而这种自我更新的过程完全依赖于细胞内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每一个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就叫细胞代谢。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学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知识】: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情感】: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技能】: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二、教学重难点:

  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重点);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难点)

  三、教学用具:

  ppt幻灯片、实验器材

  四、课前准备

  五、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引入问题探讨

  提出问题:与外界的化学反应相比,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有什么特点(条件温和、效率高);在学*化学知识中,我们为了让一些化学反应更容易地进行,会使用催化剂,那无机物催化剂和生物体内的催化剂在反应条件上,效率上有什么区别呢?阅读问题探讨内容,进行相关的讨论。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二)实验幻灯片展示:酶的本质学生阅读《资料分析》部分,完成讨论,并进行交流。

  (三)酶的本质方案一: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方案二:指导学生阅读实验实验,提出问题:

  1. 2号管发生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引出活化能的概念)

  2. 3、4号管中,fecl3和过氧化氢酶起了什么作用。(说明催化剂并没有并没有提高分子的能量,而是把发生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降低了)

  3. 3、4号管中,哪个反应速度快?说明什么问题(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方案一:学生进行实验

  方案二:阅读相关的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并回答问题。

  (四)酶的特性

  1.复*实验,指出酶的高效性,也可以给出一些数据加以证明

  2.用例题说明酶的专一性。可以简单介绍“钥匙-锁“学说

  (五)探究活动: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指导学生完成探究活动的设计和操作

  揭示酶促反应的条件:最适温度和最适ph完成探究活动,并进行交流和表达

  (六)小节让学生画概念图

  练*略

  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一、教学目标:

  【知识】: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写出atp的分子简式

  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三、教学用具:

  ppt幻灯片

  四、课前准备:

  让学生到药店了解atp药品的性状、功效。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引入、问题探讨提出问题:前面学*过的能源物质有那些?这些能源物质被细胞分解后,以什么形式提供为细胞提供能量呢?

  问题探讨: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萤火虫为什么能发光?一个关于atp让萤火虫尾部重新发光的例子。引出atp是直接能量物质。回答问题(如糖类、葡萄糖、脂肪)

  (二)atp分子简介以及atp和adp的转化展示atp的分子结构式,讲授atp的分子简式的写法和含义。磷酸键水**出的能量水*。

  由atp脱去最远离a的磷酸放出能量引入,讲述adp可以和pi结合,吸收能量,形成atp的过程。,用幻灯片或板书辅助。adp转化为atp所需要的能量的来源:动物、人、真菌、大多数细菌通过呼吸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学生随教师的讲授作出回应,特别是atp和adp相互转化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三)atp的利用理解:吸能反应与atp合成想联系;放能反应与atp水解相联系。

  (四)小结及例题什么是atp

  atp与adp的转化,及其能量的变化

  第3章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理解)

  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理解)

  【技能】:设计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二、教学重难点:

  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重点);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难点)

  三、课前准备:

  知道两个小组学生分工完成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四、教学用具:

  ppt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引入回顾atp的生理功能,糖类、脂肪被细胞分解后把能量储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键中。提出问题:有机物进入细胞后以什么方式分解的呢?在体外,有机物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放出大量能量。而生物学家发现,有机物在细胞内也是通过复杂的氧化反映产生能量的。

  引出细胞呼吸的概念回顾旧知识,受教师的问题所引导,进入新课。

  (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对引导其他学生对参加实验的学生进行提问,并进行归纳。(问题如:为什么选用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而不选用小白鼠等;naoh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总结出结论: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引导学生说出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产生co2;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对实验的设计、结果进行交流和表达,并回答老师和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有氧呼吸提出问题:在学*细胞器的内容中,和细胞有氧呼吸有关的细胞器是什么?阐明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用幻灯片展示线粒体的结构,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表述,以问题作为引导:

  1.线粒体是由多少层膜组成;

  2.外膜和内膜在形态上有什么区别,内膜的特点如何与线粒体的功能相适应;

  3.内膜和基质上有什么物质。

  以幻灯片为辅助,讲授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注意整理三个阶段发生的场所、能量的变化、产物。提出问题:有氧呼吸与有机物在体外燃烧放能过程比较,有什么区别呢?

  简单介绍有氧呼吸能量的转化效率,可以让学生来计算。一般内燃机的效率为25%左右,而生物有氧呼吸的能量效率为40%左右,其余60%左右转变为热能。回答问题(线粒体)

  观察线粒体的结构,并回答相关问题,并把多个问题的答案进行整合,得出线粒体适应有氧呼吸功能的结构。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填写表格,并进行分组讨论后,分别讲述有氧呼吸三个阶段。比较两者的区别分析有机物产伤的热能的生理意义。

  (四)第一课时小结及练*用幻灯片展示半成品的概念图,指导学生完成

  (五)无氧呼吸提出问题:人体所有的细胞任何时候都在进行有氧呼吸吗?师生共同列举一些无氧呼吸的例子

  (六)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指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和讨论。进行讨论,或者自由发言,利用无氧呼吸的知识,解释教材中相关的实例

  (七)小结及练*

  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3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了解)

  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了解)

  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它的认识过程(理解)

  研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情感态度】:通过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索过程,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吸收不同意见中的合理成分,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和用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能力、技能】:进行有关的探究和实验,学会提取、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在有关实验、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探究等的问题讨论中,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分享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光合作用的发现和研究历史;光合作用的光反映、暗反应过程以及相互关系;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难点:光反映和暗反应的过程;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三、教学用具:

  实验材料;ppt课件

  四、课前准备: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引入光合作用对自然界的意义:生成氧气,进而紧接形成地球的臭氧层;直接或间接为其他生物提供能源;促进碳的循环。

  (二)光合色素实验:探究光合色素的的种类

  讲述光合色素的种类、吸收光谱

  (三)叶绿体的结构通过图片和问题的引导,讲述叶绿体的结构及其适应光合作用的特点。对恩格尔曼的两个实验进行讨论,并进行表达交流

  (四)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利用学生初中学过的关于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利用填空的方式,展示光合作用的定义。

  引导学生对几个主要的探索历程资料进行阅读,并找出相关阶段的研究成果或观点。特别讲述用同位素追踪氧元素走向和碳元素走向的实验

  (五)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以光合色素捕获的光能的用处入手,并辅以板话,能量的是水脱氢,并放出氧气和产生[h];并且使adp生成atp。强调了光反应需要的条件是光、光合色素、酶。

  暗反应:目的是二氧化碳获得h,被还原成为葡萄糖。二氧化碳与c5化合物结合(二氧化碳的固定),成城2分子c3;一部分c3获得了[h]被还原为葡萄糖;一部分c3形成c5继续参与循环。

  归纳光合作用的本质:把利用光能,产生[h],把二氧化碳还原为葡萄糖,并把光能储存在更加稳定的糖类中。以表格的形式再次巩固光合作用两个阶段的各种变化。以及两个阶段之间的关系。

  (六)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以及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设计情景,引导学生了解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利用哈密瓜之类的例子,分析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关系。

  (七)化能作用自养生物;异氧呼吸的概念,并且通过例子来讲述叶绿体的苦恼。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