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范本五份

首页 / 教学设计 / |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3、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在直观认识角的活动中,形成关于角的正确表象。

  教学内容: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的校园吗?谁来夸夸自己的校园?

  2、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走进一个美丽的校园(呈现教材主题图)

  仔细观察,你在校园里看到了什么?

  你能在校园里找到我们在数学课本上学过的图形吗?

  其实校园里还藏着一种图形,你们瞧(在主题图上的钟面上、剪刀上、红旗上呈现红色线,标示出角)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人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名字吗?

  这些图形叫作角,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一起来看今天的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二、目标1的教学。

  1、老师这里有一些物品(剪刀、三角尺、钟表)仔细观察,这些物品上有角吗?谁来指一指。(在学生指角的过程中,注意告诉学生正确的指角方法。)

  2、大家手里都有三角尺,请拿出来,然后给你的同桌指一指角。

  3、同学们“角”娃娃是图形王国中最调皮的一个,它喜欢藏在其他的物体上,请你仔细观察能把我们教室的角娃娃找出来吗?

  4、你们真棒!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名字,那么角娃娃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字,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边,丙条边相交的地方叫做顶点。

  5、课件演示:认角各部分的名称。

  6、指认角各部分的名称。

  7、同学们学得这么带劲,为了奖励大家,老师为大家变个魔术。(两根硬纸条变成角,并让这个角随意变大变小,让学生自己用两支铅笔来模仿老师变魔术,在变魔术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系)

  8、你能判断下面两个角的大小吗?

  (首先让学生自己判断然后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看出两个角一样大,并知道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9、同学们拿出小圆片,这个小圆片有角吗?你能用手中的小圆片折一个角吗?

  10、同学们对目标1的学*效果怎么样呢?下面都来检测一下。

  (1)、判断:下面这些图形是不是角?

  (2)、请写出下面角各部分的名称

  三、目标2的教学。

  1、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把它画出来?

  2、边示范画角边说明:先点一个点火,再从这个点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3、课件出示: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4、自己试着画一个角,然后全班交流展示。

  5、检测目标2的学*:自己画一个角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四、课堂检测。

  1、请标出下面角各部分的名称。

  2、自己画一个角。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教学重点:认识角,会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教学难点:了解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使用:三角板、不规则纸、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2、生:三角板。

  3、师:为什么它叫三角板?

  4、生:因为它有三个角。

  5、师:你能指出这三个角在哪里吗?

  6、师:角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它。

  板书课题: 角的初步认识

  二、从生活中感知角:

  1、师:角是一种*面图形,我们生活中随处都可以见到角,只要你认真观察,就能发现它们。(师出示课件第一张:你能指出这些物体上的角吗?生说一处,标一处。)

  2、师:你还在哪见过角?

  3、师:你们都是会观察的孩子,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既然都叫作角,那它们身上肯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4、师:现在老师把它们从实际生活中请出来和大家见面,好不好?(课件演示第二张:把图片上的角脱离下来)

  三、初步感知角:

  (一)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师:你们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2、生观察,自由发言。

  3、师:书中给角的各部分都起了名字,角的尖尖的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课件演示:角的各部分名称。)

  4、师追问:角是由几部分组成的?(生:三部分,一个顶点两条边)

  5、师:这个角的大家庭里又来了一些自称是角的朋友,你们看看!(课件演示第四张:判断:是角的打“√”,不是角的打“×”。)

  (二)画角:

  1、师:想画一个角吗?请你们自学P87画角的方法。

  2、师:分几步画一个角?(生:分三步)

  3、师:你说,老师画。(师在黑板上画)

  4、师:画角时要注意,顶点不要太大,边要画直,不要出头。

  5、师:请你们自己在纸上画一个角。

  6、师展示学生画的角,找问题。

  (三)角的读法和写法。

  1、师利用板书中的角讲读法和写法。

  2、师:选择你喜欢的标注方法,标注一下自己的角。

  四、认识直角、钝角和锐角。

  (一)比较角的大小:

  1、师:我们还回过头来观察这些角,除了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它们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演示课件第五张)

  2、生:边有长有短,角有大有小。

  3、师:那怎样比较角的大小呢?我们选择其中的三个来比一比(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生观察比较(师用课件操作反馈)。

  (2)师:你们用的是观察法。

  4、(课件演示:一红一蓝两个角)你们观察一下,这两个角谁大谁小?(生观察可能出现的结果:蓝角大,因为蓝角边长)

  5、师:到底哪个大呢?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等我们探讨完这个问题,再来比较这两个角(请你拿出你们做的活动角,一条边不动,转动另一条边。)思考一下!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6、生活动、思考、交流。(课件演示结果: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7、师:现在请你比较红角和蓝角的大小。(师课件演示:两个角一样大)

  (二)分类:

  1、认识直角。

  (1)我们还回到生活中这些角,有一种角长得很规矩,很特殊,是什么角?(生:直角)

  (2)师:你们能把直角挑出来吗?

  (3)师: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直角?

  2、分类。

  (1)现在我们一起把这些角分一下类,分类是一种学*方法,通过分类,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不同角的特点。

  (2)师:直角为一类,其它的角与直角比,分为两类,你会分吗?

  (3)生:独立分类。(师演示课件:依据学生的回答拖动角进行分类)

  (4)课件演示结果: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5)师:如果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这三类角,怎样排?

  (6)师:请你们观察自己的三角板,指出上面的角都是什么角?

  (7)师:又来了一些角的朋友,请你挑一挑。(课件演示)

  (8)(课件演示一个*似于直角的角)师:请你判断这个角是直角吗?(生自由发言)当你用眼观察,无法准确判断这个角是不是直角时,可以用三角板的直角来量一量。(课件演示)

  3、做直角。

  (1)师:现在你们桌子上都有一张不规则纸,你能折出直角吗?(生折交流)

  (2)师:你们是这样折的吗?(课件演示)

  4、找直角(课件演示)。

  (1)在*面图形中找。

  (2)在钟面上找。

  五、欣赏角。

  课件演示: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小结。

  (一)你有什么收获?

  (二)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你们应该能发现,我们学*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它们又广泛地应用在生活中。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 3

  一、激趣引新

  谈话:刚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稻香小镇——望亭,鱼米之乡美景尽收眼底。你们看到了哪些景物?

  问:看,在这些物体上,你能找到哪些曾经学过的图形?

  师:小明同学也有发现,听,他发现了什么?

  问:你们发现角了吗?角是怎样的呢?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角、认识角、研究角。(板书课认识)

  (设计意图:课前视频《稻香小镇——望亭》动感的画面,震撼的音乐,一方面给学生带来感官的冲击,一方面帮助学生回忆并再现之前学过的*面图形,画面中藏着要认识的新的图形——角,如此忆“形”引“角”,顺其自然地引入了本节课所要研究的新问题,学*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开始。)

  二、探索悟新

  (一)认识角

  1.指角

  师:老师这里有一把三角尺,三角尺上有角吗?请同学们拿出三角尺,指一指角。

  教师用笔描出“.”,然后取走三角尺。

  问:这是角吗?

  师:那应该怎样正确的指角呢?(边示范边讲解)先指这里的一个点,再沿着两条边指,最后像这样在两条边之间画一条弧线,这就是角。

  生跟着老师一起指一指,再同桌互相指一指。指出课件中物体上的角。

  师:这些物体上有很多的角。为了把这些角看得更清楚些,我们把物体上的一些角移下来(课件演示角下移过程)标上角的标记,它们就成了数学上的角。

  (设计意图:多次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学生找“角”容易,指“角”困难。教师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对不准确的指角方法进行纠正、示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向“数学化”的过渡,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指角活动,不断强化对角的形状的感知,为之后的抽象和概括提供必要的经验支撑。)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问: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些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这些尖尖的地方,有它的名字,叫顶点。(板书:顶点)直直的线是角的两条边。(板书:边)

  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指名学生回答,课件依次出示角的顶点和边。

  师:角都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不同的角,找到共同的特征,使学生越来越清晰地建立起角的表象,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二)巩固角的基本特征

  1.判断辨析,再次巩固角的特征

  师:课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北太湖风景区,你们想去玩吗?想去看美丽的油菜花海吗?那必须通过稻草人的考验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小朋友们,你们有信心吗?

  稻草人1:欢迎同学们来参观油菜花海,请跟我来吧!

  稻草人2:小朋友们,我要先考考你们的判断力。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下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师:是角的,我们用这个手势表示(√),不是的用这个手势(×)。

  学生判断,指名说说理由。

  稻草人3:你们的判断力真强,我要给你们点个大大的赞!继续跟我来吧!

  2.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稻草人4:小朋友们,角隐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你们能找到身边物体上的角吗?

  同桌合作,互相指一指、说一说。

  3.数一数图形中的角(想想做做第2题)

  稻草人5:小朋友们,想进入油菜花海大门就必须输入正确的密码。密码是由每幅图角的个数组成的数,看你们是否能顺利找到密码,进入油菜花海!加油!

  指名学生上台数一数,写一写。

  师:小朋友们,你们输入的密码是否正确呢,让我们一起喊出“开门大吉”,好吗?

  课件出示油菜花海视频,视频最后有绿化带工人在修剪树枝。

  (设计意图:练*设计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富有层次。通过角的辨析,生活中找角、指角,以及在图形中找角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巩固角的认识,明晰角的特征,同时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角作为图形中的一部分,是隐含在很多图形中的。)

  (三)感受角的大小

  师:为了使景区更美,油菜花海路边的绿化带里,园林工人正在修剪树枝。(课件出示绿化带工人修剪树枝的两张图片,一把剪刀张开得大,一把剪刀张开得小。)

  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角了吗?仔细观察剪刀上的角,你们有什么发现?

  指名回答。

  师:也就说明角是有大小的。(板书:角有大小)

  问: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创造一个角?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神奇的造角工具,请同学们拿出来,创造一个角,完成后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

  学生活动。

  启发:我们做出的角称为活动角。现在我们就好好地来利用这个活动角,看看你的本事大不大!请听要求——

  师:这是老师做出的角,用你的活动角做一个比老师做的角大很多的角。再举给大家看一看。

  问:你是怎么做的?

  用你的活动角做一个比老师做的角还小很多的角。做好的举起来。

  问:你是怎么做的?

  师:通过做角活动,你有什么发现吗?

  指名学生边回答边演示。

  师:我们一起来感受下。把角变大,再大一点,变小,再变小一点。

  问:现在你知道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吗?

  生: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同桌两人各做一个角,比一比谁做的角大一些,谁做的角小一些。做好的角不能变哦。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名交流。

  师发现凭观察难以比出大小的情况,教师让两位学生到讲台前举起角。

  问:这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学生意见不一。

  师:有什么好方法来比较出这两个角的大小呢?

  指名学生上台来演示比较的过程,发现这两个角的大小相等。

  问:你是怎么比较的?

  生:把顶点对齐,再把一条边对齐。

  课件出示边长不一样的两个角,问:这两个角呢?哪个大,哪个小?怎么比?

  师:见证结果的时候到了。课件演示重合。

  课件演示把角的两条边慢慢拉长,问:如果把这个角的两条边拉长,角会变大吗?

  课件演示把角的边慢慢缩短,问:角的大小有变化吗?

  问:所以角的大小跟两条边的长短?

  生:角的大小跟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设计意图:本环节,首先通过剪刀张开的大小初步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是可以比较的。再让学生每人做一个活动角,并用活动角分别做出比老师做的角大和小的角,力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接着,通过同桌做角、比角,结合课件比较了边长一样、边长不一样的角,但角的大小相等,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注重了学生的操作、观察和体验。这样的活动,能使学生对角的大小获得丰富的体验。)

  三、拓展提升

  师:同学们,最*油菜花海管理人员想在长方形油菜花地地里建一个儿童游乐场,如果割掉一个角把剩下的地用来建造游乐场,猜一猜,这块地还有几个角?

  学生先猜一猜,再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学生回答展示,课件同步演示。

  问:你们还能想到不一样的剪法吗?可不可以拐着弯剪?

  师:看,这样拐着弯剪,就会剩下6个角。如果这里拐的弯越来越多,剩下的角就会越来越多。你看我们数学就是这样的变化无穷又充满乐趣。

  (设计意图:这个拓展练*,学生通过猜想、验证,交流提升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让学生在练*中,大胆的猜想,愉悦的思考,充分感受到数学学*的乐趣。)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角。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师:你们的收获可真多呀!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让我们用一个手势来表示一下成功的喜悦。你看到角了吗?

  师:因为有了角的存在,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关于角的知识还有很多,课后大家可以继续探究角更多的奥秘。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手势表示成功的喜悦,有人用V字,有人画√,使学生感受到角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再看角多了一份数学的眼光。)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 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对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的知识有系统性的认识,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学**惯。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整理和复*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想,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的兴趣。

  二、目标解析

  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操作中回顾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的知识,并在不同的操作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牢固掌握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的知识。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钟面等

  五、教学过程

  (一)设问中揭示课题

  1.情境中设问

  (1)出示第100页图(二)的情境图。

  (2)指定学生说说和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有关?

  (3)测量物体的长度应用到什么单位名称?这学期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4)计量一节课的时间应用到什么计量单位?

  2.揭示课题

  板书: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及教师的设问,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快速进入学*状态。

  (二)操作中梳理知识

  1.复*长度单位

  (1)回顾已学过的长度单位。

  测量铅笔的长度应选( )作单位,测量一棵树的高度应选( )作单位。

  ①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长度单位。

  ②思考:测量物体的长度应选谁作单位?

  ③指定学生汇报想法,并举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来加以说明。

  ④学生汇报: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2)及时练*。

  ①填一填:(出示教材第102页的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②量一量:量出下面指定线段的长度,并指定学生说说测量的方法。

  ③画一画:(出示下面的题目。)

  a.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b.画一条比5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c.画一条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2.复*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组成

  ①学生在作业纸上画一个角,并标出角各部分的名称。

  ②学生作业展示并进行评析。

  (2)角的分类

  ①出示下面的三个角。

  ②指定学生说出各个角的名称,并说说你的判断方法。

  ③在下面给定的边上分别画一个直角、锐角、钝角(从给出的点画起)。

  (3)及时巩固

  ①看一看:下面的各个图形哪几个是角?它是什么角?哪几个不是角?为什么?

  ②画一画:从这个角的顶点出发画一条线,把它拆分成两个角。这两个角可能是什么角?会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先让学生组内交流,然后独立完成,最后全班交流。

  3.复*认识时间

  (1)出示一个钟面,从钟面上你能得到哪些知识?

  ①先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②这个钟面现在表示几时几分?时针和分针组成的是什么角?

  (2)及时练*

  ①画一画:看看几时整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直角。(3时、9时)

  ②写一写:写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说说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教材第101页的第3题)

  ③拨一拨:老师说时间,学生在钟面上拨出时针和分针所在的位置。

  4:00 7:00 6:50 10:20

  【设计意图】在复*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时,没有单纯地进行知识点的复*,而是让学生在“量一量、画一画、写一写、拨一拨” 等操作活动中,经历复*知识的全过程,避免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同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加深对所复*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中深化知识

  1.出示教材第104页的第9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交流:选择的理由。

  2.出示教材第105页第10题

  先让学生估计,再动手测量,最后全班交流。

  3.出示教材第105页的第1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注意角的顶点是给定的)

  4.出示教材第105页的第12题。

  先让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交流时指定学生说说每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

  【设计意图】通过练*让学生加深对所复*知识的理解,使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整。同时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意识,做到能轻轻松松学知识、做数学,从解决问题中体会学*数学的快乐。

  (四)总结中畅谈收获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你有什么感受或体会?觉得哪些地方还有疑问?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知道角有大小,会比较角的大小。

  3.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知道角有大小,会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目标导学

  1. 播放暖场音乐—《一闪一闪亮晶晶》

  2.出示主题图,板书课题

  师:(出示三小校门照片-主题图)走进我们整洁美丽的校园,隐藏着好多好多的数学知识,有三角形的小旗子、长方形的匾额……这么多的图形就组成了我们美丽的校园,今天我们来学*一种新的图形——角(板书),你能找到角吗?

  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教师指名多位学生上台展示

  师:当这些生活中的物品脱去华丽的外衣,像这样形状的图形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角。

  二、合作探究 互动雅学

  (一)角的特征教学

  过渡:(板书抽象的角)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些角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独立思考,指名多位同学说

  1. 教师归纳:所以角有一个尖尖,我们把它叫做顶点。还有两条直直的线,我们叫做边。

  2.同桌互说

  3.小结:所以我们说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和老师一起说一说。

  4.数学游戏:谁的眼睛明又亮

  过渡:为了奖励大家……,老师想和你们玩一个游戏,你们想玩儿吗?

  (1)第一关:判断角。出示红卡:第1题

  师: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是火眼金睛,最快地找出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请拿出红卡第一题

  独立思考、同桌互查、全班汇报

  师小结:所以我们在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或者找角的时候,都要用到角的特征。角有一个尖尖的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有一个条件不满足,那么它就不是角。

  (2)第二关:找生活中的角(指角,并说明原因)出示红卡:第2题

  师:大家都会判断这些是不是角,其实角在生活中处处可见,这本数学书上就有好多角,在这个面上,这里有角,这里也有角,在这个面上呢,这里有角。(摸面、圈角、指顶点和边)

  师:那这个物品的哪些表面有角呢?你能上来指一指吗?

  师小结:我们从生活中的物品抽象出了许多数学角,希望大家以后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物品。

  (二)角有大小

  过渡:生活中处处都有角,我们这把折扇……也可以看作是一个角

  1.课件演示,感受角有大小。

  2.小结:所以角有大有小。

  3.比角

  师:这怎么比啊?(上台演示说理由)

  4.折角(出示学*指南卡)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折的角?请大家竖起耳朵认真听。(2组上台汇报,展示一组奇形角)是角吗?

  (三)画角

  1.自主尝试画角

  2.播放动画,规范画角

  3.拍照作业,欣赏角

  三、点拨指导 提升领悟

  反思小结:到这里,我们和小精灵的旅程就要结束了。通过今天的学*,你知道了和角有关的哪些知识?

  师:我们不仅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还知道了角有大有小,通过比、折、画的方式认识了角。那你们能用今天的知识解决蓝卡吗?请拿出蓝卡第一题。

  四、检测反馈 博学拓展【出示分层实践卡】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范本五份扩展阅读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范本五份(扩展1)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菁华9篇)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

  课题名称: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38-39页《角的初步认识》,第42页的第1—2题。

  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角和直角"的第一课时。这节课是在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的。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从观察实物中逐步抽象出所学的角,教材中不要求学生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教材中还特别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折纸、制角、画角等,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就为以后进一步学*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情分析: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整个课时将观察、操作、演示、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喜欢做小动作,感觉数学枯燥无味,因此我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组合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创设*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直尺;大头针,两根硬纸条,圆形纸片、长方形纸片、剪刀。

  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媒体应用)屏幕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的实物图。引导学生回顾复*,依次回答出各个图形的名称。最后出示角的图形,教师边出示边提问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认识吗?”同学们回答:“认识,角。”

  今天我们就来学*角。教师边说边出示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儿童在的注意集中的时间较短,所以导入这个环节我尽量简化,开门见山,但又明确了学*目标,直入课题。教学时间大约用2分钟。

  二、新课讲授

  1、电脑出示一幅校园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有什么?学生回答:“图中有正在做操的学生”,“正踢足球的学生,还有拿三角板的老师和修剪花木的老爷爷。”……这些情景中有角吗?同桌学生讨论找角。

  学生汇报,

  生1:老师手上的三角板上有角、老爷爷修剪树木用的剪刀上有角。

  生2:球门上有角、角球线有角。

  生3:表的两根针形成一个角,正在做操的小朋友伸开两臂形成一个角。

  ……

  (媒体应用)在学生找到实物图中的角后,屏幕上出现闪动角。

  教学过程说明:教学伊始,借助情景图创设情境,这样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内迫切想知道新知,同时也感受到了学*数学的乐趣,初步感知角。教学大约用了5分钟。

  2、举例

  其实在你身边就有很多角,仔细观察,你发现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现在,咱们就伴随着轻松优美的音乐以小组为单位找一找角。

  师:谁愿意把你找的角指给大家看看。在日常生活中,角实在太多了,只要我们仔细观察都能找到角。

  学生汇报,

  生1:黑板上有角。边说边上去指角。

  生2:数学书上有角,边说边指角。

  生3:课桌上有角。用手比划。

  ……

  师:我们来看看大屏幕上的图形有角吗?(多媒体出示例1的3幅图),大家找一找,学生指出后多媒体演示抽象出角的图形。

  通过找日常生活中的角以及通过例1,从三种实物(剪刀、吸管、水龙头)中抽取出角,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实例中来认识角,让学生感受到角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教学大约用了4分钟。

  3、折角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认识了角,大家观察得都很认真。接下来,老师想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比赛折角(出示一张圆形纸),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最多。

  学生动手折角,教师将部分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用刚才所折角的顶点扎手心,感知角的顶点是什么感觉;摸一摸角的两条边,感知角的两条边是怎样的?教师示范。指名学生回答。

  生1:这儿是尖尖的,这两边滑滑的、**的。生2:这儿有些刺手,这两边直直的。师:噢,原来角给我们的感觉是这样的:尖尖的,直直的。

  师:大家看!这尖尖的一点叫作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作角的边。边说边标出角各部分名称

  教师请一名学生上黑板标出角的顶点和角的两条边。

  师: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生: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我们来看看大屏幕上折出的角(多媒体出示3幅图),大家看一看这几个角的大小一样大吗?

  生:不一样大。

  师:这能够说明什么?

  生:这说明角是有大有小的。

  填出自己折出的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过程说明:通过折角让学生比较得出:角是有大有小的,使学生在操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并对角的大小这一特点进行了初步认识。同时角的不同折法这一教学中也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大约用了6分钟。

  4、做和演示活动角

  (1)师:通过刚才折角的活动,同学们知道角是有大有小的。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硬纸条,小朋友们已经会折角和画角了,老师这有一个比较特别的角,你们看。(师电脑展示出活动角)你们想知道这个活动角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2)师展示活动角的制作过程。大家想不想自己做一个活动角呢?请两个同学为一组,互相帮助,小心图钉,注意安全。

  (3)请小朋友们拿出做好的活动角,跟老师一起做动作。(慢慢张开)这时这个角变得怎样了?(**得越来越大,角也越来越大。)(慢慢缩小)这时这个角又变得怎样了?(**得越来越小,角也越来越小。)看来,一个角的大小与它**的大小有关,**得越大,这个角就越大,**得越小,这个角就越小。

  师:像这种角我们就把它叫做活动角。屏幕上有两根硬纸条和图钉做成的活动角,我们来看看这个活动角(屏幕演示)。两根硬纸条做成的边张开的比原来大了还是小了(大了),角比原来大了还是小了?

  生:角比原来大了。

  师:这两条边又怎样了?角又怎样了?

  生:两条边又张大了,角比原来大了。

  师:这能够说明什么?(四人一组讨论)

  生:角的大小跟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教学过程说明: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从认识静态中的角过渡到了认识动态中的角,同时也向学生渗透了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大小的关系。

  师:我们已经知道比较角的大小的关键了,可是红角和蓝角却不知道,你看它们正在吵架呢?

  课件出示:红角和蓝角争吵的对话。你能想办法帮他们比大小吗?课件演示比较大小的过程。教师解说。

  课件演示大小一样,边长不同的两个角比大小。

  师:你从刚才的录像中能发现什么?

  生: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教学过程说明:让学生在生动的故事情境中,通过观察,自己得出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一结论,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学会全面的看问题。教学大约用了8分钟。

  5、画角

  师:通过刚才的多种活动,我们进一步认识了角,如果要把角画下来,该怎样画呢?让我们打开课本第39页,看看下面的例2,请根据书上的提示画一个角。

  学生先自学,然后再画角。

  师:有不少小朋友已经学会画角了,谁能教教老师。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示画一个角。

  媒体演示,教师讲解:这个小老师到底教得对不对呢,咱们一起看看大屏幕。先画一点作为角的顶点,用尺子从这个点向一个方向画一条线,再向另一个方向画一条线,就组成了一个角。

  教学过程说明:在教学画角时,我采用了让学生自学这一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来,当学生通过自学初步掌握画角的步骤和方法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适时的演示画角的过程。这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留下的表象也非常深刻,角的画法也就迎刃而解了。教学大约用了5分钟。

  三、巩固练*

  1、做练*八的第1题。

  师:看来同学们对角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可是动物园里的四只小动物却不太清楚,它们每人画了一个角,我们一起看看它们画的是角吗?

  媒体出示小动物画的角,教师请学生判断它们画得是不是角,再说出理由。

  2、做练*八的第2题。

  3、剪一剪、猜一猜。

  师:你们的表现都很好,教师奖励你们做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剪一剪,猜一猜,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正方形的纸,现在请小朋友猜一猜用剪子剪一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先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再剪一剪、试一试,看看会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反馈后,媒体演示。

  师:由于剪的方法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会想出不同的方法。

  教学过程说明:这种开放题的设计让学生动脑动手,加深对角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激发探究兴趣。教学大约用了8分钟。

  四、全课总结大约用了2分钟。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游览了角的乐园,我们在角的乐园里学*了哪些知识?

  五、板书设计

  课题

  角的大小跟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一个顶点,两条边。先画一点用尺子从这个点向一个方向画一条线,

  再向另一个方向画一条线,

  就组成了一个角。

  六、教学反思:

  七、教学设计理念与思路: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新课标中的教学理念,其中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造有效的数学学*方式。从多方面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积极探索自己未知领域的知识,自己去发现、去创新。我设计让学生动手比赛折角,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还设计让学生自学画角的方法等。通过这些数学活动的设计,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真正学会学*。

  2、创设有趣的数学情境。数学情境的设计对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在主题图导入时,设计让学生伴随着音乐观察、寻找校园里角,还有在演示活动角的时候设计变魔术的情境以及让学生伴随轻松优美的音乐找角等等。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真正学会“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

  3、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重难点。而本节课课件的使用很好的`解决了本课的难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课件演示形象、直观,从学生学*的效果能够充分体现出来。

  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我将观察、操作、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折一折、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剪一剪等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此外,在教学中,我还充分应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使学生的眼脑手口协调活动,为学生创设愉快、和谐的学*环境和气氛,力求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的广阔天地。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重点:

  直角的认识及角的大小的比较

  难点:

  直角的认识及角的大小的比较

  教学过程:

  3、让学生用这个方法比一比自己折出的角是不是直角。

  4、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比一比自己周围的一些角是不是直角。

  5、用三角板画直角。

  师:你们能不能用三角板画一个直角?下面自己动手试一试。学生画时,教师巡视并指正画的方法。

  三、练*

  1、练*八的4—6题。

  2、第7、8题

  3、生活中的数学。

  这里可以学生根据图中的提示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哪些地方用到角?什么时候会用三角板画角?

  4、回家以后找一些角,并用三角板量一量是不是直角。

  3、让学生用这个方法比一比自己折出的角是不是直角。

  4、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比一比自己周围的一些角是不是直角。

  5、用三角板画直角。

  师:你们能不能用三角板画一个直角?下面自己动手试一试。学生画时,教师巡视并指正画的方法。

  三、练*

  1、练*八的4—6题。2、第7、8题

  3、生活中的数学。

  这里可以学生根据图中的提示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哪些地方用到角?什么时候会用三角板画角?

  4、(布置作业)回家以后找一些角,并用三角板量一量是不是直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画角和能从实物或*面图形中辨认角。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和学具

  教具:电脑课件、活动角、三角板等。

  学具:制活动角的学具、三角板等。

  设计思路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依据新课程标准,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遵循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知规律,根据教学的启发性、直观性、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创设有效的贯穿始终的问题情景,运用设疑、直观演示、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通过认一认、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等活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归纳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 复*旧知,导入新课。

  1、 师:这节课,老师从图形王国带来了4个图形朋友,瞧,他们是谁?(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2、 师:三角形有三条边,如果把三角形的一条边擦掉,变成了一个什么图形?(指名学生回答)

  3、 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师:小朋友们预*的真仔细,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图形王国,认识新朋友——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首先从学生认识的图形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让他们从开始就充满好奇心,满怀兴趣的参与学*。充分运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三角形去掉一条边后,是一个什么图形?自然而然的引出课题——角的初步认识,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阀门,达到了课始趣生的效果。)

  二、 引导探究

  1、初步感知角。

  (1) 师:这些角可喜欢玩捉迷藏了,它们到底躲在哪儿?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把它们找出来,比比看谁找得多?

  (2)师生群动,找寻教室里的角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记录。

  (3)小组汇报:我们在什么地方找到了角?

  (4)师:其实,角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你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它,快来看 (课件出示),找一找剪刀、可乐瓶、水管上哪儿有角?

  (5)师:这些都是藏在物体表面上的角,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些角长什么样?(学生互相交流,选派组长汇报。)

  生:角都是尖尖的,还有两条直直的线。

  师小结:这个尖尖的地方数学里叫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角的边。

  引导学生自己说出:一个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6) 摸一摸

  师:拿出三角板,找出上面的角,用自己小手摸一摸,指出这些角的顶点和边在哪?

  (1)学生摸角

  (2)汇报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把学生对角的认识从生活实际过渡到数学知识,逐步构建正确的表象,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2、判断角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知道了角的特点,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是不是能用刚刚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练*)要求学生判断所出示的图形是不是角,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

  (在认识角的基础上,及时巩固练*辨别角,在辨别角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角的概念。)

  3、画角

  (1)学生自由画角,师鼓励学生想办法,发挥小组团结合作的精神。

  (2)学生汇报画角的方法。(方法一、先画边,再画顶点。方法二、先画顶点,再画边。方法三、先画一条边,接着画顶点,最后画另一条边。)

  (3)(课件演示画角方法)

  师:老师请了电脑博士教大家画角,仔细看看吧。注意画角的顺序。(先画顶点再画边)

  (4)学生用学到的方法画角。

  (5)指名学生上台展示作品。

  (6)课件展示《画角儿歌》,学生边拍手,边读儿歌。

  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眼看、手动、心记、脑思、口说去感知角,并形成角的正确表象。使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角的几何形体,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三、小游戏。

  (一)数角。

  (课件展示数角练*)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还会画了角,接下来,我们来轻松一下,玩一玩数角游戏。看谁眼力好。

  (二)做角游戏,讨论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1、学生拿出做活动角的学具,做一个活动角。

  2、把角的两条边拉一拉,合一合,在玩的过程中,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的大小有关,开口大,角就大,开口小,角就小。

  3、做角变大变小的游戏。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使学生在对角大小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初步感知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思考、交流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眼、脑、口、手多种感官参与学*,在玩中学、学中玩,逐渐领悟,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巩固练*。(课件展示)

  1、比一比哪个角大?

  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角。

  设计意图:

  (练*由浅到深逐层深入,拓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时间、空间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充分条件。)

  五、拓展练*。

  沿着一条直线划去长方形的一个角,还剩下几个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40页的内容及练*八中的*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3.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重点

  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角的画法。

  教学难点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一些表面有角的物品和三角板。教师准备小棒、三角板、纸、硬纸条、图钉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好,我们现在先一起玩一个摆小棒游戏。请一位同学上来摆,其他同学在下面摆。注意听老师的要求,先用四根小棒摆出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教师巡视)

  师:你们摆出了什么图形?(正方形)

  师:好,现在拿走一根,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三角形)

  师:你们真能干,接着再拿走一根,像这样的图形又叫什么呢?(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新朋友。(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教师先读,然后请学生读一遍。)

  二、新授

  师:在生活中,你在哪些物体的表面见过角呢?谁来说说?(让学生自由地讲,可以拿自己的东西说)同学们都说了许多,下面请同学们看看,在这美丽的校园里哪里有角?(老师的三角板,花工的剪刀上……)还有许多同学想说,请你们说说这些物品中哪里有角?(电脑显示第39页上方的三幅图)

  (一)动手探索

  师:刚才同学们都找出了许多物体表面的角,好,我们现在来试一试画一个角或做一个角,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硬纸条、图钉、彩色纸、尺子,还有白纸。如果你对角感觉还不是很清楚,可以再看看桌面上的物品,然后再做。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二)汇报,小结

  师:刚才有的同学做角,也有的画角,都很认真,那好,谁来说说你感觉角是怎么样的?(头尖尖的,两条直直的线……)

  师:我想问一下,刚才用硬纸条做角的同学,你们的角可以活动吗?角是怎么变化的?(请学生上台演示可活动的角,角张开得大,角就大,角张开得小,角就小。)

  师:用纸折角的同学,你们发现了什么?(角折得越多,角就越小,相反则大)

  师:画角的同学呢?你们又有什么想说的?谁画得比较好呢,上来展示一下。

  师:好,刚才同学们通过做角、折角、画角,做出了不同的角(展示三种不同的角),你们发现了这些角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三)结合实践自学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你们所做的和所讲的都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请教一位不说话的老师吧,请打开课本第39页,看第三行三个不同的角,自己看看。

  课件显示第一个角,教师点顶点,问:角的这部分是什么?然后点边,问:角的这部分叫什么?点另一边问:这又叫什么?

  出现另两角,问:谁来说一说,它们分别都叫角的什么?

  电脑显示“一个角有几个顶点?有几条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好,请大家检查一下,你们刚才所做的角是不是都只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呢,找出来,同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摸一摸角的顶点和边。

  师:好,下面谁来说自己做的角的顶点和边都在哪儿?(让做活动角的学生上来讲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四)小结

  师:通过我们的学*认识了角是怎样的图形,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一个角只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五)画标准的角

  师:我们知道了这么多关于角的知识,下面再来画一个标准的角。你可以先看书再画。

  (教师巡视)

  师:请画好的同学展示自己画的角,并讲给同学们听你是怎么画的。

  师:你画的顶点在哪儿?边在哪儿?(教师标出来,将之当做板书)好,下面请同学们再按这个同学的方法再画一个更好的角。

  师:大家真能干,又学会画角啦。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些练*,看看你们是不是都掌握了今天学的知识。

  三、练*

  1.辨别下面的图形是否是角,不是的话,为什么?(图略)

  2.用自己的方法比较一下两个角的大小。(图略)

  3.数出下面角的个数。(图略)

  教学反思

  “角的初步认识”是一个比较传统的教学内容,在准备此课前我就查阅了这课以往的教案,但都觉得过去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因为新的课程改革提倡的是让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的教学理念,所以我在备课时,摒弃了以往从头到尾牵着学生学*的方法,设计了让学生自己动手发现知识的活动。全课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入,在学生原有的对图形的认识的基础上,利用小棒摆图形,当摆到三角形时问:再拿走一根后是什么图形?从而自然地引入所学的内容。第二部分是活动实践并小结。第三部分是练*。

  其中第二部分又分为找出生活中的角、根据自己对角的感受制作角、结合课本和实践小结角的特征、画角等几个部分。这里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知识,自主学*,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也是整堂课最重要的部分,最能考验教师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和对所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因为教师很难预料到学生在操作实践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教学中,我对于自己备课时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及时做出了灵活处理,没有生硬地把学生拉回到自己教案中所设计的思路。如在让学生自己制作角的过程中,有些学生用两条硬纸条做出三种不同情况的“角”,一种是常见的只有一个角,另一种是十字形的“角”,还有的是T字形的“角”。这里学生做的时候有的并不知道自己做出了几个角,只认为其中的一角是自己所做的,有的则是自己知道发现并创造出来。教师此时应因势利导,先让学生说出他说的角是指哪个,再问仅此一个角吗,还有吗,能比画出来给大家看看吗?并及时给予表扬,这样既能鼓励其积极性,又能巩固对角的认识,一举两得。

  新课改给广大教师提供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师们也在教学中根据它采取了许多新的方法,创设了许多情境。但仅此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从思想上时刻意识到学生自主参与、体验学*、自主学*、自主思考的重要性,让学生真正自主参与到学*过程中,去想,去做,去交流,去发现,从自己的成败体验中获取知识,这样的学*才是积极的、有价值的学*。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经历折一折、画一画等过程,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认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4.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行四边形等*面图形,对生活中的角已有初步的感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知角,从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初步认识角、学会用尺子画角,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教学准备:课件、尺子,学生每人2条硬纸条和一个按钮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课件呈现主题图“美丽的校园”

  1. 仔细观察你在“美丽的校园”里看到了什么?

  2. 你能找出我们学过的*面图形吗?

  (二)揭示课题

  大家都善于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校园,其实,这里面还藏着很多的“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课伊始,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找*面图形这一环节,既复*了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又为新课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指一指,初步感知角。

  1.学生小组合作,在主题图中指出角。

  2.汇报交流时课件呈现有色线标示出角。

  (二)描一描,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1. 从主题图中提取教学素材,课件出示例1(先不出示红线):

  2.让学生仔细观察,分别找出角并在图上描画出来。

  3.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4.比较观察:这些角有什么相同之处?

  5.交流归纳: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图文结合板书)

  (三)折一折,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1.动手操作:用圆形纸片折角。

  2.同桌合作:比一比谁折的角大?你是怎么比的?(重叠)

  (四)做一做,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 动手做一个活动角。

  2. 用活动角做“变大变小”游戏。

  3. 引导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张开的大小程度有关。

  (五)画一画(例2),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1.小组合作,尝试画角。

  2. 师生交流,完善画法。

  3. 教师范画,小结画法。

  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设计意图:创设“指一指、描一描、折一折、做一做和画一画”等丰富多彩的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也使角的形成具体化、动态化,加深对角的直观体验,进一步认识角,进而使学生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三、巩固练*,拓展应用

  (一)教材第43页练*八第2题

  1. 课件出示: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 学生独立判断,师生交流时强调判断的依据。

  3. 在图上标上角各部分的名称。

  (二)教材第43页练*八第3题。

  课件出示题目,判断这些*面图形中有多少个角。

  (三)教材第39页“做一做”第1题。

  1. 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

  2. 把你找到的角画出来。

  (四)用角组成自己喜欢的图案。

  【设计意图:通过练*,让学生在观察、判断、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加深对角的认识,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到生活中找角的活动,又让数学知识回归于现实生活,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美。】

  四、课堂小结

  (一)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二)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谈收获让学生享受学*成功的快乐,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惯。】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6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38--39页“角的初步认识”例1、例2。

  二、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提供了儿童熟知的三角板、剪刀、吸管等实物图,让学生对角有一个感性认识,能从生活中的事物中找角;再通过折角、做角、画角等探索性操作活动,使角的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来,让学生了解角大小变化的规律和各个部分的名称。

  三、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角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些零散的关于*面图形“角”的知识和经验,如桌子上有角,三角板上有角,也有的学生会联想到元角分里的“角”、“牛角”的角。学生有初步的角的印象,但对于抽象出角的概念、特征,角的大小变化规律仍有一定的困难。“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们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因此,教材根据儿童学*的这一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一折、摸一摸、比一比、剪一剪、摆一摆等,来帮助学生学*几何知识。

  四、教学目标

  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针对本课教材的特点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的实际情况,我拟订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学会画角、做角,能从实物或*面图形中辨认角。

  (3)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画角和能从实物或*面图形中辨认角。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六、教具和学具

  教具:电脑课件,剪刀、三角板、吸管等含角的实物,纸条、图钉、圆形的纸等。

  学具:剪刀、小棒、纸条、图钉、圆形的纸等。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生谈话

  有谁知道三角形是由几条边组成的呢?粗心的“小马虎”在画三角形时忘画了一条边,(课件将三角形的一条边移走)这还是三角形吗?这是什么图形呢?

  (点评:从学生已有认识起点出发,将三角形的一条边移走会变成什么图形,引发学生的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揭示课题

  3、学生提问,确定学*目标:

  师:你心目中的角是怎样的?

  师:关于角,你想知道什么?

  (点评:尊重学生的认知需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建议教师应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目标从学生提出的众多疑问中选择有效问题。若是和本节课无关或者是以后学*的内容,教师可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再告知在今后学*中会慢慢解决。)

  (二)引导探究

  1.认一认:出示课件(房屋*面图中的角;钟面上时针、分针和秒针构成的角;西瓜切面上的角……),这些物体上哪里有角?

  2.找一找:寻找教室里的角。

  (点评: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角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

  3.摸一摸

  找一找三角板上的角,共有几个?找到三角板上其中的一个角,握住这个角,向手掌心刺一刺,你有什么感觉?再用手模摸这个角的两边,又有什么感觉?这些感觉说明什么?

  小结:一个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4.指一指:指出下面每个角的顶点和边。

  (点评:通过认一认、找一找、摸一摸、指一指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并归纳,帮助学生建立角的正确表象。)

  (三)操作感悟

  1.折一折:小组合作,从“两根纸条、一枚图钉、一段毛线、一张圆圆的纸”等这些材料中自由的选择材料创造一个角,比一比,在规定的时间里,哪组想的方法最多。

  (点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角的特征。组织学生从多种材料中选取自己需要的材料进行重组,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能力。)

  2.比一比

  (1)讨论:利用两根硬纸条和图钉,做出一个活动角。怎样让角变大变小?通过实验,发现什么?

  (2)两道眼力题:

  (1)(2)

  观察思考:这两组角的边怎么样?大小怎么样?你发现了什么?

  验证:你是怎样比较的?用你的方法验证一下。

  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的大小有关。比较两个角大小的方法:两个角顶点对顶点,一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谁张开的角度大,那个角就更大。

  (3)同桌比较刚才自己做的活动角谁大谁小。

  (四)动手经历

  1.你能将小棒做成角的样子在纸上画出来吗?试试看。

  2.讨论:画角的方法。

  3.小结:先画一点,然后从这一点起用直尺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直线,并标明角的有关名称。

  (五)反馈练*

  1.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1)(2)(3)(4)(5)

  2.数一数。请你数一数,下面的图形里各有几个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理“找一找,比一比”等活动,直观地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结合生活情景,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通过做角、比角等活动,知道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明确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

  教学重点:

  能直观地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明确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活动角、三角板、红领巾。

  学生准备:

  做角材料、彩笔、三角板、正方形纸片、剪刀。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小朋友们,首先,老师给大家变一个魔术,想看吗?

  生:想!(多媒体动画演示由四根小棒摆一个*行四边形。)

  师:这是什么图形?

  生:*行四边形。

  师:现在我让它变(边说边用动画演示拿掉一根小棒变成三角形。)变成什么了?

  生:三角形。

  师:再变一次(动画演示再拿走一根小棒),又变成了什么?

  生:角。

  师:对,说得没错,像这样的图形就是角。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角的世界认识这位新朋友。(板书:认识角)

  二、探究新知。

  1、找一找

  师:(课件创设情景:路标指示牌)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各种角,小朋友们请看大屏幕,这些物体的表面有没有角吗?角在哪里?赶快找出来。

  生:七嘴八舌的指角。

  师:小朋友们一眼就能把这些物体中的角找出来,真是好眼力,老师佩服你们了!我把大家找到的角请下来(课件演示抽象出角的过程)。那么你们能找出三角板面上的角吗?找出角,并用手势表示给你的同桌看,好吗?

  师:巡回查看,正确指导学生指角。看到大家这么有兴趣,老师也找到了一个角,看我是怎么指给你们看的(师示范指角)。

  2、摸一摸

  师:看完这些角,你们愿不愿意用手去摸一摸,去感受一下呢?

  生:拿出三角板摸。

  师:拿出三角板领学生摸角。让学生说感受。

  生:尖尖的、扎手。

  师:(在多媒体里出示角的顶点)对,尖尖的地方我们叫它“顶点”。

  师:(再让学生摸一摸角的两条边)有什么感觉?

  生:**的、直直的。

  师:(在多媒体里出示角的边)直直的,我们叫它“边”。那么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呢?(板书: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3、画一画

  师:我们画角的时候要先画一个点,在沿着这个点画一条线,这条线是怎样的?

  生:直的。

  师:然后再沿着这个点画一条直直的线,这两条线都是怎样的?

  生:直直的。

  师:下面请学生自己动手画角,并将自己所画角的顶点和两条边指给同桌看一看。师巡回查看,有错及时纠正。

  师:我们对角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但只知道角的顶点和边是不够的,还需要知道如何表示角。其实呀,两条边所夹的部分就是角。(课件用圆弧表示角)请同学们用刚才学*的标记角的方法标出你所画的角,用水彩笔标出。

  4、做一做

  师:师出示活动角,谁上来玩一玩,看看角有什么变化?

  生:可以变大,也可以变小。

  师:请小朋友们用课前准备的材料也做一个活动角。玩一玩,边玩边思考:角的大小与角的什么有关?

  师:这说明角是有大小的,那么怎样可以把角变大变小呢?引导学生说出把两边往外拉就会变大,往里合就会变小,也就是两边开口大角就大,开口小角就小。

  5、比一比

  师:你们做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吗?再做一个比它小的角,可以吗?

  师:你们能做出一个和它一样大的角吗?教师取一名学生做的角来比较大小。

  师: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角是不是一样大呢?

  生:自由回答。在探究的过程中找到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师:小结:把顶点和一条边对齐来比较。

  师:我们玩得这么高兴,有两个小伙伴却不知什么原因争吵了起来,瞧,是谁呀?小黄和小蓝各自画出了一个角。(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是边长不一样的角)。在比的过程中都认为自己的角大,现在请你们试着判断一下这两个角的大小,并说明理由,产生分歧,组内研究交流。(动画演示比较大小)

  师:小朋友们,你们太棒了。帮助他们解决了问题,非常感谢你们!

  师:刚才我们比一比角的大小,有的角可以用眼睛就可以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但是有的时候不能一眼看出,我们就用重叠法来比较了。

  6、小结: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短没有关系,只与角的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

  三、儿歌渗透

  我是一个小小角

  一个顶点两条边

  想要知道我大小

  只看张口不看边

  四、评价反思

  师:这节课你们学得太棒了,我送给大家一份礼物——五角星,你们知道它的面上也藏着角,有几个角呢?

  五、拓展新知

  1、用身体的某些部位比划出一个角。

  2、找一找我们身边的角。

  六、总结回顾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如果你是角,你打算如何介绍自己?

  七、作业

  写一段话:说说你所知道的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教学重点:认识角,会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教学难点:了解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使用:三角板、不规则纸、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2、生:三角板。

  3、师:为什么它叫三角板?

  4、生:因为它有三个角。

  5、师:你能指出这三个角在哪里吗?

  6、师:角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它。

  板书课题: 角的初步认识

  二、从生活中感知角:

  1、师:角是一种*面图形,我们生活中随处都可以见到角,只要你认真观察,就能发现它们。(师出示课件第一张:你能指出这些物体上的角吗?生说一处,标一处。)

  2、师:你还在哪见过角?

  3、师:你们都是会观察的孩子,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既然都叫作角,那它们身上肯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4、师:现在老师把它们从实际生活中请出来和大家见面,好不好?(课件演示第二张:把图片上的角脱离下来)

  三、初步感知角:

  (一)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师:你们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2、生观察,自由发言。

  3、师:书中给角的各部分都起了名字,角的尖尖的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课件演示:角的各部分名称。)

  4、师追问:角是由几部分组成的?(生:三部分,一个顶点两条边)

  5、师:这个角的大家庭里又来了一些自称是角的朋友,你们看看!(课件演示第四张:判断:是角的打“√”,不是角的打“×”。)

  (二)画角:

  1、师:想画一个角吗?请你们自学P87画角的方法。

  2、师:分几步画一个角?(生:分三步)

  3、师:你说,老师画。(师在黑板上画)

  4、师:画角时要注意,顶点不要太大,边要画直,不要出头。

  5、师:请你们自己在纸上画一个角。

  6、师展示学生画的角,找问题。

  (三)角的读法和写法。

  1、师利用板书中的角讲读法和写法。

  2、师:选择你喜欢的标注方法,标注一下自己的角。

  四、认识直角、钝角和锐角。

  (一)比较角的大小:

  1、师:我们还回过头来观察这些角,除了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它们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演示课件第五张)

  2、生:边有长有短,角有大有小。

  3、师:那怎样比较角的大小呢?我们选择其中的三个来比一比(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生观察比较(师用课件操作反馈)。

  (2)师:你们用的是观察法。

  4、(课件演示:一红一蓝两个角)你们观察一下,这两个角谁大谁小?(生观察可能出现的结果:蓝角大,因为蓝角边长)

  5、师:到底哪个大呢?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等我们探讨完这个问题,再来比较这两个角(请你拿出你们做的活动角,一条边不动,转动另一条边。)思考一下!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6、生活动、思考、交流。(课件演示结果: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7、师:现在请你比较红角和蓝角的大小。(师课件演示:两个角一样大)

  (二)分类:

  1、认识直角。

  (1)我们还回到生活中这些角,有一种角长得很规矩,很特殊,是什么角?(生:直角)

  (2)师:你们能把直角挑出来吗?

  (3)师: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直角?

  2、分类。

  (1)现在我们一起把这些角分一下类,分类是一种学*方法,通过分类,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不同角的特点。

  (2)师:直角为一类,其它的角与直角比,分为两类,你会分吗?

  (3)生:独立分类。(师演示课件:依据学生的回答拖动角进行分类)

  (4)课件演示结果: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5)师:如果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这三类角,怎样排?

  (6)师:请你们观察自己的三角板,指出上面的角都是什么角?

  (7)师:又来了一些角的朋友,请你挑一挑。(课件演示)

  (8)(课件演示一个*似于直角的角)师:请你判断这个角是直角吗?(生自由发言)当你用眼观察,无法准确判断这个角是不是直角时,可以用三角板的直角来量一量。(课件演示)

  3、做直角。

  (1)师:现在你们桌子上都有一张不规则纸,你能折出直角吗?(生折交流)

  (2)师:你们是这样折的吗?(课件演示)

  4、找直角(课件演示)。

  (1)在*面图形中找。

  (2)在钟面上找。

  五、欣赏角。

  课件演示: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小结。

  (一)你有什么收获?

  (二)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你们应该能发现,我们学*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它们又广泛地应用在生活中。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9

  课题名称: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38-39页《角的初步认识》,第42页的第1—2题。

  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角和直角"的第一课时。这节课是在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的。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从观察实物中逐步抽象出所学的角,教材中不要求学生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教材中还特别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折纸、制角、画角等,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就为以后进一步学*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情分析: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整个课时将观察、操作、演示、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喜欢做小动作,感觉数学枯燥无味,因此我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组合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创设*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直尺;大头针,两根硬纸条,圆形纸片、长方形纸片、剪刀。

  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媒体应用)屏幕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的实物图。引导学生回顾复*,依次回答出各个图形的名称。最后出示角的图形,教师边出示边提问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认识吗?”同学们回答:“认识,角。”

  今天我们就来学*角。教师边说边出示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儿童在的注意集中的时间较短,所以导入这个环节我尽量简化,开门见山,但又明确了学*目标,直入课题。教学时间大约用2分钟。

  二、新课讲授

  1、电脑出示一幅校园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有什么?学生回答:“图中有正在做操的学生”,“正踢足球的学生,还有拿三角板的老师和修剪花木的老爷爷。”……这些情景中有角吗?同桌学生讨论找角。

  学生汇报,

  生1:老师手上的三角板上有角、老爷爷修剪树木用的剪刀上有角。

  生2:球门上有角、角球线有角。

  生3:表的两根针形成一个角,正在做操的小朋友伸开两臂形成一个角。

  ……

  (媒体应用)在学生找到实物图中的角后,屏幕上出现闪动角。

  教学过程说明:教学伊始,借助情景图创设情境,这样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内迫切想知道新知,同时也感受到了学*数学的乐趣,初步感知角。教学大约用了5分钟。

  2、举例

  其实在你身边就有很多角,仔细观察,你发现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现在,咱们就伴随着轻松优美的音乐以小组为单位找一找角。

  师:谁愿意把你找的角指给大家看看。在日常生活中,角实在太多了,只要我们仔细观察都能找到角。

  学生汇报,

  生1:黑板上有角。边说边上去指角。

  生2:数学书上有角,边说边指角。

  生3:课桌上有角。用手比划。

  ……

  师:我们来看看大屏幕上的图形有角吗?(多媒体出示例1的3幅图),大家找一找,学生指出后多媒体演示抽象出角的图形。

  通过找日常生活中的角以及通过例1,从三种实物(剪刀、吸管、水龙头)中抽取出角,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实例中来认识角,让学生感受到角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教学大约用了4分钟。

  3、折角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认识了角,大家观察得都很认真。接下来,老师想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比赛折角(出示一张圆形纸),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最多。

  学生动手折角,教师将部分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用刚才所折角的顶点扎手心,感知角的顶点是什么感觉;摸一摸角的两条边,感知角的两条边是怎样的?教师示范。指名学生回答。

  生1:这儿是尖尖的,这两边滑滑的、**的。生2:这儿有些刺手,这两边直直的。师:噢,原来角给我们的感觉是这样的:尖尖的,直直的。

  师:大家看!这尖尖的一点叫作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作角的边。边说边标出角各部分名称

  教师请一名学生上黑板标出角的顶点和角的两条边。

  师: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生: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我们来看看大屏幕上折出的角(多媒体出示3幅图),大家看一看这几个角的大小一样大吗?

  生:不一样大。

  师:这能够说明什么?

  生:这说明角是有大有小的.。

  填出自己折出的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过程说明:通过折角让学生比较得出:角是有大有小的,使学生在操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并对角的大小这一特点进行了初步认识。同时角的不同折法这一教学中也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大约用了6分钟。

  4、做和演示活动角

  (1)师:通过刚才折角的活动,同学们知道角是有大有小的。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硬纸条,小朋友们已经会折角和画角了,老师这有一个比较特别的角,你们看。(师电脑展示出活动角)你们想知道这个活动角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2)师展示活动角的制作过程。大家想不想自己做一个活动角呢?请两个同学为一组,互相帮助,小心图钉,注意安全。

  (3)请小朋友们拿出做好的活动角,跟老师一起做动作。(慢慢张开)这时这个角变得怎样了?(**得越来越大,角也越来越大。)(慢慢缩小)这时这个角又变得怎样了?(**得越来越小,角也越来越小。)看来,一个角的大小与它**的大小有关,**得越大,这个角就越大,**得越小,这个角就越小。

  师:像这种角我们就把它叫做活动角。屏幕上有两根硬纸条和图钉做成的活动角,我们来看看这个活动角(屏幕演示)。两根硬纸条做成的边张开的比原来大了还是小了(大了),角比原来大了还是小了?

  生:角比原来大了。

  师:这两条边又怎样了?角又怎样了?

  生:两条边又张大了,角比原来大了。

  师:这能够说明什么?(四人一组讨论)

  生:角的大小跟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教学过程说明: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从认识静态中的角过渡到了认识动态中的角,同时也向学生渗透了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大小的关系。

  师:我们已经知道比较角的大小的关键了,可是红角和蓝角却不知道,你看它们正在吵架呢?

  课件出示:红角和蓝角争吵的对话。你能想办法帮他们比大小吗?课件演示比较大小的过程。教师解说。

  课件演示大小一样,边长不同的两个角比大小。

  师:你从刚才的录像中能发现什么?

  生: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教学过程说明:让学生在生动的故事情境中,通过观察,自己得出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一结论,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学会全面的看问题。教学大约用了8分钟。

  5、画角

  师:通过刚才的多种活动,我们进一步认识了角,如果要把角画下来,该怎样画呢?让我们打开课本第39页,看看下面的例2,请根据书上的提示画一个角。

  学生先自学,然后再画角。

  师:有不少小朋友已经学会画角了,谁能教教老师。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示画一个角。

  媒体演示,教师讲解:这个小老师到底教得对不对呢,咱们一起看看大屏幕。先画一点作为角的顶点,用尺子从这个点向一个方向画一条线,再向另一个方向画一条线,就组成了一个角。

  教学过程说明:在教学画角时,我采用了让学生自学这一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来,当学生通过自学初步掌握画角的步骤和方法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适时的演示画角的过程。这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留下的表象也非常深刻,角的画法也就迎刃而解了。教学大约用了5分钟。

  三、巩固练*

  1、做练*八的第1题。

  师:看来同学们对角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可是动物园里的四只小动物却不太清楚,它们每人画了一个角,我们一起看看它们画的是角吗?

  媒体出示小动物画的角,教师请学生判断它们画得是不是角,再说出理由。

  2、做练*八的第2题。

  3、剪一剪、猜一猜。

  师:你们的表现都很好,教师奖励你们做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剪一剪,猜一猜,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正方形的纸,现在请小朋友猜一猜用剪子剪一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先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再剪一剪、试一试,看看会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反馈后,媒体演示。

  师:由于剪的方法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会想出不同的方法。

  教学过程说明:这种开放题的设计让学生动脑动手,加深对角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激发探究兴趣。教学大约用了8分钟。

  四、全课总结大约用了2分钟。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游览了角的乐园,我们在角的乐园里学*了哪些知识?

  五、板书设计

  课题

  角的大小跟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一个顶点,两条边。先画一点用尺子从这个点向一个方向画一条线,

  再向另一个方向画一条线,

  就组成了一个角。

  六、教学反思:

  七、教学设计理念与思路: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新课标中的教学理念,其中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造有效的数学学*方式。从多方面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积极探索自己未知领域的知识,自己去发现、去创新。我设计让学生动手比赛折角,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还设计让学生自学画角的方法等。通过这些数学活动的设计,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真正学会学*。

  2、创设有趣的数学情境。数学情境的设计对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在主题图导入时,设计让学生伴随着音乐观察、寻找校园里角,还有在演示活动角的时候设计变魔术的情境以及让学生伴随轻松优美的音乐找角等等。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真正学会“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

  3、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重难点。而本节课课件的使用很好的解决了本课的难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课件演示形象、直观,从学生学*的效果能够充分体现出来。

  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我将观察、操作、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折一折、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剪一剪等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此外,在教学中,我还充分应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使学生的眼脑手口协调活动,为学生创设愉快、和谐的学*环境和气氛,力求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的广阔天地。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范本五份(扩展2)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菁选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教科书38——39页及相应的练*。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活动情景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在操作体验中让学生感受到角有大小,感悟到角的大小只与两边**的程度有关。

  3、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交流能力。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绳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红旗上的五角星的名称缘由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的精神面貌真不错,老师准备把这几颗五角星奖励给表现最好的同学。(课件出示五角星)这几颗星星为什么叫五角星呢?师:角到底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新朋友”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通过学生熟悉的“五角星”,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角是什么样的图形,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又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1、找角

  师: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角的家,在画面中,哪儿有角?

  师:不仅这里有角,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认真找一找,然后把你的发现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生生互动)

  2、摸角

  师:谁愿意说说你们找到的角?

  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的'角原来是这样的一个图形(点)。想想怎样才能把你们看到的角完整地指出来呢?(点、边、边)

  老师发现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这个点,还指了这两条直直的线。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吗?你们能像老师这样指角吗?试试看。

  师生一起指三角形的角、课本封面上的角。

  3、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同桌合作指一指课件中的角。

  师:角到底是什么模样呢?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漂亮的外衣。(课件演示)

  师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并观察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后板书(1个顶点、2条边)生再次指认实物角的各部分名称。

  4、判断角

  (学生用手势判断,并说明理由,如五角的角与几何中的角的区别)

  5、创造角

  师提供学具:一条绳子、两根塑料条、圆或不规则纸片。讲故事:“蓝角、红角比大小”(课件出示图)。

  (在创造角的教学中,通过学生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说一说等方法,让学生通过操作及同桌合作的学*方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自己去探索,使学生感受角有大小,更好的认识角的特征,建立角的表象。在学生介绍角的时候选择一个角来比一比两个角谁大谁小,这样可以更自然的引到活动角的比较大小。)

  6、画角

  a、请学生想想说说,应该怎样画角。

  b、教师规范画角的步骤。教师边画边说:先点一个点,从这个点起,尺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教师板演)。c、学生练*画角,教师给予鼓励。

  d、学生反馈后,再画一个跟刚才大小不一样的角.

  三、练*反馈,实际应用

  1、师:请同学们数一数三角形有几个角,再数一数每个小组桌面上其他图形的角。

  2、给你一个长方形,只能剪一刀,你能把它变成几个角学生操作后交流:不同的剪法,得到角的个数不一样。(电脑演示几种情况)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1、谈收获

  2、学唱《角的歌》:我的名字叫做角

  我有边儿是两条

  一个顶点两条边

  所以我叫角角角(课中安排学唱《角的歌》,旋律是学生熟悉并喜爱的,加上简明扼要的歌词和动作,是对“角”的一个特写,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五、课外延伸

  老师要交给你们一个任务,请你回去后仔细地观察一下,你还见过哪些地方有角,听说过哪里有角,然后把它们写下来,题目就叫做:我所知道的角。

  教学反思:

  《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面图形和线段的基础上教学的。在这里,不给角下定义,也不讲角的度数,而是从观察事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制作学具等,加深其对所学几何图形的认识。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讲了些什么并不重要,而学生想了些什么更重要千万倍。学生的思维应在学生自己的头脑里产生,在尝试操作、讨论的过程中亲自去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

  纵观整节课,能够做到环节紧凑,思路清晰,从而形成一个较好的教学框架:首先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其次是放手学生,探究新知;最后是归纳总结,拓展延伸。其中第二部分又分为找出生活中的角、根据自己对角的感受制作角、结合课本和实践小结角的特征、画角等几个部分。

  这里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知识,自主学*,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也是整堂课最重要的部分,最能考验教师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和对所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因为教师很难预料到学生在操作实践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教学中,我对于自己备课时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及时做出了灵活处理,没有生硬地把学生拉回到自己教案中所设计的思路。如在让学生自己制作角的过程中,有些学生用两条硬纸条做出三种不同情况的“角”,一种是常见的只有一个角,另一种是十字形的“角”,还有的是T字形的“角”。这里学生做的时候有的并不知道自己做出了几个角,只认为其中的一角是自己所做的,有的则是自己知道发现并创造出来。教师此时应因势利导,先让学生说出他说的角是指哪个,再问仅此一个角吗,还有吗,能比画出来给大家看看吗?并及时给予表扬,这样既能鼓励其积极性,又能巩固对角的认识,一举两得。

  不足之处也有几点:

  一、只备教材,而对学生却备得不够。

  比如:在找角的特征时,老师意在引着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尖、线等,从而再转到数学中的语言:角、边等。但孩子的认知前提却不同,有的心中空白,一直说不到点上,只说成折、横,他们的回答让老师也无所适从。而有的学生则无所不知,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角的各部分名称。让老师又觉得心中不甘,意犹未尽。

  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研讨我觉得自己定位的知识目标对初次接触角的二年级学生来说难度太大,特别是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这一知识点比较抽象,而新课标中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角,直观建立角的表象即可。

  通过这次校内公开课,我感觉自己受益匪浅,并时时提醒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进取,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38~3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2通过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探索角的知识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感知角。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小棒等。

  教学流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结交一个数学中的好朋友,大家愿意吗?

  生:愿意。

  师:这个朋友的名字叫什么呢?(板书:和角交朋友)

  生:角。

  师:对,这节课我们就和角交朋友。

  二、引导探究,学*新知

  1、联系实际,找角

  师:其实角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你认真观察,就能找到它,(课件出示39页例1的剪刀、吸管、水龙头)同学们请看,角朋友就藏在里面,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学生汇报。

  师:(课件出示剪刀、吸管、水龙头)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同学们相互说一说。

  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现在我们把这些角的外衣脱掉,仔细观察。(课件演示,将三个物体隐藏,出现不同方向的三个角)。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角。

  师:(课件出示38页主题图)同学们请看,下课了,同学们正在操场上活动呢?你能在这幅图中找到角吗?

  学生汇报:老师拿的三角板上有角。老爷爷剪树枝用的剪刀上有角,树上有角。小朋友伸开两臂组成了角。楼房上挂的钟上有角。楼房上挂的钟上有角。

  学生每说一个,课件出示红色闪动的角。

  2、初步感知,指角

  师:同学们的观察力可真强,找到了这么多的角,请同学们找一找自己手中三角板上的角,并给你的同桌指一指角在哪里?

  师:哪位同学到前边把三角板上的角指给大家看。

  学生到前面指三角板上的角。

  (注:提问的学生指角的过程都是点了一下角的顶点处。)

  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

  生:不是,这是个点。

  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

  学生活动:指角

  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

  学生到前面指出三角板上的一个角。学生都能指对。

  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出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动手摸一摸三角板。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会发现三角板上有尖尖的东西,感觉很扎手,发现了三个扎扎的点,三条直直的线等。

  师:同学们通过摸一摸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你们真了不起,其实数学上的角有自己的名字,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板书: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板书:边)

  师:同学们这么快就和角成为了好朋友,老师真替你们高兴。可有一些“假角”经常混在角的队伍里,老师要考考你们的眼力,看谁一眼就能辨别真假。(课件出示练*八的第1题)。

  [设计意图:在这里,学生感知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所以在这里我没有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而是充分利用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这一知识“盲点”,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把对角的认识自然地从生活实际过渡到数学知识,逐步构建正确表象。]

  3、小组合作,折角

  师:(出示一张圆形纸)同学们请看,你能在这张纸上找到角吗?

  生:不能。

  师:你能想办法用它折个角吗?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

  小组活动:折角。

  师:哪一组选个代表来汇报,你们是怎么折的?

  学生汇报。

  师:你能指出折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吗?

  生:(拿着折好的角。边说边指)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

  [设计意图:把角的概念放到实践操作中感知。在指角、折角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眼、手等感官直接感知角的顶点和边的特征,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得到了培养。]

  4、动手操作,做角

  师:同学们心灵手巧,折出了这么多形状的角,你能动手做出一个角吗?小组四人合作,先想想你们打算用什么材料做角。然后可以用拼一拼,折一折,摆一摆等方法制作出一个角,做出角后,小组内互相指一指角的样子。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做的最好。

  (学生用硬纸条、图钉、细绳、小棒等做角)。

  学生汇报,并互相评价。

  有的小组用绳子摆出了一个角,有的小组用小棒摆出一个角。有的小组用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做出一个活动角,而且发现这个角可以变大,还可以变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会、理解角有大小这一知识点,在这里我注重了学生的观察、操作与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

  5、体验感悟,画角

  师:刚才我们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制作出了这么多的角,我们还知道了角有大有小,下面就让我们亲手画一个角好不好?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老师是怎么画的,从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边说边画)

  师:下面同学们就按照老师的方法来画一个角。

  学生活动:画角。

  展示学生画的'角,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画的。

  师:同学们,我们在画角时,角的开口可以朝上,可以朝下,可以朝左,也可以朝右。

  让学生画出开口方向不同的角。

  [设计意图:学生在画角时,认真思考、操作、体验、评价,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应用新知,培养能力

  1、40页做一做的第1题

  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学生边说边指)

  2、找磕头机上的角

  (课件出示大庆的磕头机)

  师:这是在我们大庆随处都能看到的磕头机,你能在上面找到角吗?

  汇报时闪动红色的角

  3、课件出示练*八的第2题

  师:看下面各图,左边的三角形有哪几个角?右面的三角形有哪几个角?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1、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角,和角成为了好朋友,知道了角有一顶点两条边,还学会了画角。

  2、知识延伸

  师:同学们课下就用今天我们结交的新朋友——角,来创作一幅美丽的图画,比一比,看谁创作的画最好看。

  [设计意图:学生用角创作画的过程中,丰富了对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大胆想象,在活动中体会并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初步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三角板,活动角,,五角星纸片等。

  【学具准备】直尺,三角板,,带孔木棒,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认识它吗?(五角星)

  师:那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五角星吗?

  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师:你可真聪明,那你能指出它的角都在哪里吗? 生:指角 师:不错,这就是它的角,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角,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认识角好吗?(板书角的初步认识)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的新内容——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新知。

  1、 联系实际,找角

  师:小朋友们刚才能够指出五角星中的角,一看大家就很聪明,老师忍不住想考考大家,我们这里有一张美丽的校园情景图,大家能找出这幅图中隐藏着的角吗?我要看看谁的眼力最好。

  生:到前面指角

  师:看来大家个个都是火眼金睛,这么快就找出了这里面的角。

  3、找生活中的角。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小组活动:找角)

  [设计意图:立足三维目标,让课堂和谐*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身边找角,并且互相说说,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给每个学生创造了均等的学*、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对碰二:初步感知,指角认角

  1、指角。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

  (注:所有学生指角的过程都是点了一下角的顶点处。)

  2、出示红领巾、数学书。这些*时用的实物中有角吗?谁来指一指?

  3、引导正确指角。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不是,这是个点)。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

  4、同桌互相指角。

  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

  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演示)

  出示幻灯片,练*指角、辩角。

  6、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想不想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打开数学书39页看谁先找到答案。

  小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学生做笔记)

  [设计意图: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教师没有去急着帮学生纠正语言与动作,而是充分利用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盲点”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把学生对角的认识自然地从生活实际过渡到数学知识,同时通过几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然后自然地引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对碰三:动手操作,比角

  1.体会角的大小。

  (1)教师演示活动角(两条边张开一些):你发现角怎么样了?怎么会变大的?(板书:张开)(两条边收拢一些):这个角怎么样,怎么又会变小的?

  (2)小结:角的大小就是两边张开的大小。

  (3)改变角的大小。你能把自己做的角变大变小吗?学生上台展示,教师结合讲评。出示圆形纸折的直角,能做一个比这个角小一些的角吗?那么小很多的角应该怎么折呢?演示钉子板上的角,把刚才做的角变大些,变小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来感知角的大小是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的,为下面比较的大小作好准备。]

  2.比较角的大小。

  (1)观察法。师生拿出活动角,教师做出一个角,引导学生做出比老师小和角,找两个小朋友的角和教师的角比。怎么样?(学生回答)

  (2)重叠法。①引导学生观察刚才两个小朋友的角,谁的大一些?②学生想办法比较,指名上台演示,得出重叠法。一条边要对齐,看另一边张开的大小,再确定角的大小。③巩固重叠法。同桌做两个角,比一比,教师巡视,指名两个学生演示一下。

  (3)体会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①教师拿出活动角,引导学生做出比老师大的角。

  ②把角的边剪短,思考:这样的角小了吗?

  ③学生说理由并用重叠法证明角的大小没变。

  ④用自己的胳膊形成一个角,把角变大,再变大,想想,你的胳膊变长了吗?把角变小再变小,想想你的胳膊变短了吗?

  出示幻灯片,练*比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又开的大小有关这一知识点。注重了学生的观察、操作与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对碰四:体验感悟,画角

  师:现在大家已经会比角了,那你能尝试画一个角吗?

  1、学生看书,勾画出画角的方法,边画边读。

  2、学生尝试画角,指几名同学板画。

  3、教师示范画角,边画边讲解怎么画角。

  4、再画一个角,标上角的各部分名称。

  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角,动手比了角,画了角,还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的角,其实,只要你善于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找角,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角过渡到数学意义上的角;学生通过实物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通过设置从现实中找角、制作角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角的感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的兴趣;通过学生自己制作角,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新的一天开始了,看,我们的校园多热闹呀!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都发现了什么?

  生1:有的小朋友在踢球

  生2:有的小朋友在玩双杠

  生3:有的小朋友在做操

  生4:有位老爷爷在修剪枝叶

  ……

  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在这幅图里,也有很多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谁能说一说都是什么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圆、球等)

  二、讲授新知

  1、初步感知角

  师:同学们说得可真,这些图形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课件出示园丁剪草图)。你们看,园丁爷爷手里拿着的剪刀,张开时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图形,(课件出示角)这个图形也有自己的名字,我们把它叫做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师:同学们看一看,除了园丁爷爷手里的剪刀张开以后可以形成角,图中还有哪些方现了角这种图形呢?

  生1:在钟面上,时针和分钟形成了角。

  生2:老师手里拿的三角板也有角

  ……

  2、初步认识角

  师:(课件演示)这些都是生活中的角,那在数学中我们怎么来表示角呢?我们看(课件出示抽出来的角)

  师:这三个图形都是角,孩子们,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子的?

  (生闭眼想角的样子)

  师:你能用手比划一个角吗?

  (生用手比划角)

  师:同学们都很棒,现在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三个角,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1:都是尖尖的

  生2: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3、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角的尖尖的这部分是角的顶点,我们看一看,角有几个顶点?

  生:角有1个顶点

  (生说师板书)

  师:我们再看,这两条线,我们把它叫做角的边,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角有几条边?

  (师生共数)

  师:角有几条边?

  生:角有2条

  (生说师板书)

  师:这两条边都是什么样子的?

  生:这两条边都是直直的

  师:(指板书)现在谁能说一说,角有什么特点?

  生:角有1个顶点和2条边(多找几个人说)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角有1个顶点和2条边,那谁能说一说这是这个角的什么?(指课件中角的顶点)

  生:这是角的顶点

  师:这是角的什么?(指课件中角的边)

  生:这是角的边

  师:同学们可真棒,这么快就认识了角了各部分名称,并知道了每一个角都有1个顶点和2条边,那孩子们,你可以判断出下面这些图形哪些是角吗?

  (课件出示练*)

  4、找生活中的角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物体的表面有角,现在你能想一想,你都在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呢?

  5、折角

  师:看来同学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也都是爱观察的好孩子,通过刚才的学*,我们认识了角,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那你现在能用你手中的纸来找一个角吗?

  6、比较角的.大小

  师:刚才同学们都很棒,每个人都用纸折出了角,现在看,老师这也折了两个角(出示课前剪好的实物)你们猜一猜,这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呢?

  (生自由发言)

  师:那到底哪个大,哪个小呢?我们来一起比较一下吧(师比较)

  师: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这两个角是一样大的,虽然这个角的两条边比这个长,但角的大小并没有改变。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我们看(出示活动的角)

  (生观察)

  师:这时候的角比刚才大还是小?

  生:比刚才大

  师:这时的角比刚才

  生:比刚才小

  师:现在同学们想一想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生: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张口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板书)

  师:与两条边的长短有没有过关系呢?

  生: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师:谁能说一说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生: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张口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7、画角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而是与两条边的张口有关,那你们想不想知道怎样画角呢?

  生:想

  师:现在我们看黑板

  (师在黑板上画角,生看)

  师:在画角时,我们要先确定顶点为,然后从顶点向不同的方面画两条线,也就是两条边。这就是一个角,你们想试着画一画吧?

  (生在练*本上画角)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和角交上了朋友,谁能说一说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5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38--39页“角的初步认识”例1、例2。

  二、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提供了儿童熟知的三角板、剪刀、吸管等实物图,让学生对角有一个感性认识,能从生活中的事物中找角;再通过折角、做角、画角等探索性操作活动,使角的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来,让学生了解角大小变化的规律和各个部分的名称。

  三、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角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些零散的关于*面图形“角”的知识和经验,如桌子上有角,三角板上有角,也有的学生会联想到元角分里的“角”、“牛角”的角。学生有初步的角的印象,但对于抽象出角的概念、特征,角的大小变化规律仍有一定的困难。“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们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因此,教材根据儿童学*的这一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一折、摸一摸、比一比、剪一剪、摆一摆等,来帮助学生学*几何知识。

  四、教学目标

  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针对本课教材的特点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的实际情况,我拟订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学会画角、做角,能从实物或*面图形中辨认角。

  (3)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画角和能从实物或*面图形中辨认角。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六、教具和学具

  教具:电脑课件,剪刀、三角板、吸管等含角的实物,纸条、图钉、圆形的纸等。

  学具:剪刀、小棒、纸条、图钉、圆形的纸等。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生谈话

  有谁知道三角形是由几条边组成的呢?粗心的“小马虎”在画三角形时忘画了一条边,(课件将三角形的一条边移走)这还是三角形吗?这是什么图形呢?

  (点评:从学生已有认识起点出发,将三角形的一条边移走会变成什么图形,引发学生的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揭示课题

  3、学生提问,确定学*目标:

  师:你心目中的角是怎样的?

  师:关于角,你想知道什么?

  (点评:尊重学生的认知需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建议教师应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目标从学生提出的众多疑问中选择有效问题。若是和本节课无关或者是以后学*的内容,教师可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再告知在今后学*中会慢慢解决。)

  (二)引导探究

  1.认一认:出示课件(房屋*面图中的角;钟面上时针、分针和秒针构成的角;西瓜切面上的角……),这些物体上哪里有角?

  2.找一找:寻找教室里的'角。

  (点评: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角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

  3.摸一摸

  找一找三角板上的角,共有几个?找到三角板上其中的一个角,握住这个角,向手掌心刺一刺,你有什么感觉?再用手模摸这个角的两边,又有什么感觉?这些感觉说明什么?

  小结:一个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4.指一指:指出下面每个角的顶点和边。

  (点评:通过认一认、找一找、摸一摸、指一指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并归纳,帮助学生建立角的正确表象。)

  (三)操作感悟

  1.折一折:小组合作,从“两根纸条、一枚图钉、一段毛线、一张圆圆的纸”等这些材料中自由的选择材料创造一个角,比一比,在规定的时间里,哪组想的方法最多。

  (点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角的特征。组织学生从多种材料中选取自己需要的材料进行重组,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能力。)

  2.比一比

  (1)讨论:利用两根硬纸条和图钉,做出一个活动角。怎样让角变大变小?通过实验,发现什么?

  (2)两道眼力题:

  (1)(2)

  观察思考:这两组角的边怎么样?大小怎么样?你发现了什么?

  验证:你是怎样比较的?用你的方法验证一下。

  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的大小有关。比较两个角大小的方法:两个角顶点对顶点,一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谁张开的角度大,那个角就更大。

  (3)同桌比较刚才自己做的活动角谁大谁小。

  (四)动手经历

  1.你能将小棒做成角的样子在纸上画出来吗?试试看。

  2.讨论:画角的方法。

  3.小结:先画一点,然后从这一点起用直尺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直线,并标明角的有关名称。

  (五)反馈练*

  1.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1)(2)(3)(4)(5)

  2.数一数。请你数一数,下面的图形里各有几个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

  【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2、认识常见的各种角,学会画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角。

  【教学难点】

  建立角的概念。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大三角板、圆形纸、多媒体电脑、多媒体课件、活动角。

  2、学生准备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带孔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点燃激情。

  师:国庆节快到了,田老师做了一面**,**上有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角的认识。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索

  1、阅读课本38页的`主题图。(多媒体出示主题图)

  (师生一起看录像“美丽的校园”。突出:门窗上的角、花坛周围的角、操场中场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时上下肢组成的角……)

  同学们,这是什么地方?图中都有什么人?他们都在干什么?其实这幅图中还藏着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请同学们找一找这幅图中那里有角?(边说边标出角)

  2、找日常生活中的角。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现在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

  [评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身边找角,并且互相说说,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教师给每个学生都创造了均等的学*、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1、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指教)

  2、展示生活中物体的角。

  3、抽象角,建立角的表象。

  (1)如果把这些物体去掉,只剩下角。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子呢?再用手比划比划。

  (2)出示抽象的角。

  这就是数学上的角,这些角一样吗?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同桌说一说)尖尖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直直的线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板书: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4、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创造角。

  学生创造角后,上讲台展示。

  5、利用活动角创造角,感知角的大小。

  怎样才使角变大,想一想角的大小和谁有关系?

  6、自读课本角的画法,自己画角。

  四、学*检测、自主探究。

  1、电脑出示:下面图形哪个是角?

  2、电脑出示:下面图形中有几个角?

  五、拓展探究。

  电脑出示:下图中有几个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对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的知识有系统性的认识,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学**惯。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整理和复*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想,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的兴趣。

  二、目标解析

  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操作中回顾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的知识,并在不同的操作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牢固掌握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的'知识。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钟面等

  五、教学过程

  (一)设问中揭示课题

  1.情境中设问

  (1)出示第100页图(二)的情境图。

  (2)指定学生说说和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有关?

  (3)测量物体的长度应用到什么单位名称?这学期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4)计量一节课的时间应用到什么计量单位?

  2.揭示课题

  板书: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及教师的设问,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快速进入学*状态。

  (二)操作中梳理知识

  1.复*长度单位

  (1)回顾已学过的长度单位。

  测量铅笔的长度应选( )作单位,测量一棵树的高度应选( )作单位。

  ①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长度单位。

  ②思考:测量物体的长度应选谁作单位?

  ③指定学生汇报想法,并举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来加以说明。

  ④学生汇报: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2)及时练*。

  ①填一填:(出示教材第102页的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②量一量:量出下面指定线段的长度,并指定学生说说测量的方法。

  ③画一画:(出示下面的题目。)

  a.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b.画一条比5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c.画一条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2.复*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组成

  ①学生在作业纸上画一个角,并标出角各部分的名称。

  ②学生作业展示并进行评析。

  (2)角的分类

  ①出示下面的三个角。

  ②指定学生说出各个角的名称,并说说你的判断方法。

  ③在下面给定的边上分别画一个直角、锐角、钝角(从给出的点画起)。

  (3)及时巩固

  ①看一看:下面的各个图形哪几个是角?它是什么角?哪几个不是角?为什么?

  ②画一画:从这个角的顶点出发画一条线,把它拆分成两个角。这两个角可能是什么角?会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先让学生组内交流,然后独立完成,最后全班交流。

  3.复*认识时间

  (1)出示一个钟面,从钟面上你能得到哪些知识?

  ①先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②这个钟面现在表示几时几分?时针和分针组成的是什么角?

  (2)及时练*

  ①画一画:看看几时整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直角。(3时、9时)

  ②写一写:写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说说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教材第101页的第3题)

  ③拨一拨:老师说时间,学生在钟面上拨出时针和分针所在的位置。

  4:00 7:00 6:50 10:20

  【设计意图】在复*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时,没有单纯地进行知识点的复*,而是让学生在“量一量、画一画、写一写、拨一拨” 等操作活动中,经历复*知识的全过程,避免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同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加深对所复*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中深化知识

  1.出示教材第104页的第9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交流:选择的理由。

  2.出示教材第105页第10题

  先让学生估计,再动手测量,最后全班交流。

  3.出示教材第105页的第1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注意角的顶点是给定的)

  4.出示教材第105页的第12题。

  先让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交流时指定学生说说每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

  【设计意图】通过练*让学生加深对所复*知识的理解,使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整。同时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意识,做到能轻轻松松学知识、做数学,从解决问题中体会学*数学的快乐。

  (四)总结中畅谈收获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你有什么感受或体会?觉得哪些地方还有疑问?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6~58页《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直观认识角的过程,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大小有关。

  2.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学会画大小不同的角。

  3.能在长方形、三角形等*面图形或生活物品中找到角,激发学生对角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大三角板、圆形纸、活动角。

  学生准备:学具袋(内有小棒若干根、吸管、圆形纸、20厘米长的线绳一条)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去数学的图形王国里走一走,看看在那里能学到什么新知识,获得什么新本领,好不好?

  (课的引入抓住了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为下面的探索学*创设了良好的学*情境。)

  二、引导探究,合作交流。

  活动一:猜图形,揭示角。

  1、课件出示四个图形,每个图形都被遮住一部分,只露出他们的角,猜猜他们是什么图形。

  2、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角,课件演示将角剪下来。

  活动二:观察角,认识角。

  1、引导学生观察每个角的样子,概括出角都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2、出示几个典型的图形,让学生判断是不是角。

  (从学生熟悉的四个图形中引入角,通过三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逐渐渗透了“角是由一点出发,引出的两条线”这一知识,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注意了知识的渗透,为学生继续学*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

  活动三:联系实际,找角

  1、 在生活中找角。

  2、 在图形中找角。

  课件出示

  (让学生从身边找角,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在图形中找角,使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

  活动四:动手操作,做角。

  学生每四人为一组,组长拿出学具袋,小组内每人任选一样物品做角。

  活动五:玩活动角。

  1、学生操作:让其中一条边不变,转动另一条边,有什么发现?

  2、师拿出两个一样大的角,但边一长一短,让学生比较角的大小。从而体会到教的大小与边**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通过做角,玩角,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理解角的组成和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大小有关这些知识点。注重了学生的观察、操作与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活动六:体验感悟,画角。

  课件演示画角过程,学生在本上画角。

  三、总结提升,自我建构。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共同编一首儿歌做总结。(板书)

  一个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记牢,先画顶点再画边。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河北版二年级数学上册p

  56、57页例

  1、例2内容。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它们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的身边很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的编排结合生活情景,教材的主题图是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学情分析:

  在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直接经验,为形成角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有差异,在学*中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对角的张口越大角就越大理解不透彻,不知道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由于儿童的理解来自于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直观感知、亲身体验来获得直接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和法则,并及时在生活中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小组合作、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教学重点:根据角的特点辨认角。

  教学难点:决定角大小的因素。

  教具准备:4根小棒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师自制的教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你们能用4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吗?

  师:摆好了吗?

  生:好了。

  师:摆成了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

  师:现在拿走1根小棒,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接着再拿走一根,像这样的图形又叫什么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

  2 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位新朋友。(板题—读题—激励)

  (设计意图:由已知的事物产生新的事物,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校园情境图。

  师:请仔细看图,你了解到那些信息?

  师:校园里真热闹,你们能找出我们刚刚认识的新朋友角吗?

  生:有的同学在做操、有的踢球、老师带着三角板准备上课、老爷爷用剪刀修剪花木......过渡: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在图中发现了这么多的角,角就是这样的,大家看清楚了吗?

  2、(出示课件)生活中的角。

  A、生观察发现角。

  B、师介绍角。

  过渡:刚才我们在校园里找到了许多角,在生活中认识了一些角,你们能从身边找到那些角?

  3、折角。(学生用准备好的不同形状的纸试着折一个角,折好了把角举起了,让大家欣赏。并指明说你是怎样折的?谁折的和他不一样?)

  4、摸角。(把折好的角,用手摸一摸,感受感受。并指明说,你摸的是角的什么地方?有何感受?)

  5、玩角。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活动角,玩一玩,发现了什么? 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反之,角的张口越小,角越小。

  6、猜角。猜一猜哪个角大?猜一猜——演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7、创造角。(4人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学具创造一个角)

  8、画角。(课件演示——师板演示范——生试画——评价——读画角儿歌,加深画法)

  师:大家画的都非常好,看来大家不但聪明,动手能力也很强,可谓是心灵手巧,可老师还是想考考大家的动手能力,想不想试一试。

  生:想

  师:认真听老师说要求。

  你们的学具袋中有这样的长条和图钉,你能用两个长条和图钉做一个角吗?每两名同学进行合作做角。做角时一定要注意尖尖的图钉不要扎到手。做好后两名同学互相说一说哪里是角的顶点,哪里是边,一会儿找同学在全班进行汇报,开始吧!

  生:小组讨论后到前面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思考怎样将无角的东西变出有角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用学生喜爱的方式外化他们刚刚建立的对角的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思考怎样将无角的东西变出有角来数学层面的认识,以多样表现单一,巩固了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的认识。)

  三、巩固练*:

  1、课件出示:

  ①判断;

  ②下图中有几个角。

  2、书上p58页练一练

  1、2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还真学到了不少知识,谁愿意来说说你都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五、布置作业:

  学生设计一幅简单的美丽图案,用上角的知识,或者回家后找出家中的一些角,指给家人看看。任选一题。

  教学反思:

  《角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面图形的过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正确找出生活中的角和*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会画角,知道角有大小。在生活中,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性经验,所以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教学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多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活动,丰富学生对角的认识。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建立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画角,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创设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活动的兴趣。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0

  课题名称: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38-39页《角的初步认识》,第42页的第1—2题。

  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角和直角"的第一课时。这节课是在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的。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从观察实物中逐步抽象出所学的角,教材中不要求学生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教材中还特别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折纸、制角、画角等,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就为以后进一步学*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情分析: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整个课时将观察、操作、演示、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喜欢做小动作,感觉数学枯燥无味,因此我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组合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创设*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直尺;大头针,两根硬纸条,圆形纸片、长方形纸片、剪刀。

  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媒体应用)屏幕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的实物图。引导学生回顾复*,依次回答出各个图形的名称。最后出示角的图形,教师边出示边提问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认识吗?”同学们回答:“认识,角。”

  今天我们就来学*角。教师边说边出示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儿童在的注意集中的时间较短,所以导入这个环节我尽量简化,开门见山,但又明确了学*目标,直入课题。教学时间大约用2分钟。

  二、新课讲授

  1、电脑出示一幅校园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有什么?学生回答:“图中有正在做操的学生”,“正踢足球的学生,还有拿三角板的老师和修剪花木的老爷爷。”……这些情景中有角吗?同桌学生讨论找角。

  学生汇报,

  生1:老师手上的三角板上有角、老爷爷修剪树木用的剪刀上有角。

  生2:球门上有角、角球线有角。

  生3:表的两根针形成一个角,正在做操的小朋友伸开两臂形成一个角。

  ……

  (媒体应用)在学生找到实物图中的角后,屏幕上出现闪动角。

  教学过程说明:教学伊始,借助情景图创设情境,这样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内迫切想知道新知,同时也感受到了学*数学的乐趣,初步感知角。教学大约用了5分钟。

  2、举例

  其实在你身边就有很多角,仔细观察,你发现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现在,咱们就伴随着轻松优美的音乐以小组为单位找一找角。

  师:谁愿意把你找的角指给大家看看。在日常生活中,角实在太多了,只要我们仔细观察都能找到角。

  学生汇报,

  生1:黑板上有角。边说边上去指角。

  生2:数学书上有角,边说边指角。

  生3:课桌上有角。用手比划。

  ……

  师:我们来看看大屏幕上的图形有角吗?(多媒体出示例1的3幅图),大家找一找,学生指出后多媒体演示抽象出角的图形。

  通过找日常生活中的角以及通过例1,从三种实物(剪刀、吸管、水龙头)中抽取出角,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实例中来认识角,让学生感受到角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教学大约用了4分钟。

  3、折角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认识了角,大家观察得都很认真。接下来,老师想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比赛折角(出示一张圆形纸),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最多。

  学生动手折角,教师将部分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用刚才所折角的顶点扎手心,感知角的顶点是什么感觉;摸一摸角的两条边,感知角的`两条边是怎样的?教师示范。指名学生回答。

  生1:这儿是尖尖的,这两边滑滑的、**的。生2:这儿有些刺手,这两边直直的。师:噢,原来角给我们的感觉是这样的:尖尖的,直直的。

  师:大家看!这尖尖的一点叫作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作角的边。边说边标出角各部分名称

  教师请一名学生上黑板标出角的顶点和角的两条边。

  师: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生: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我们来看看大屏幕上折出的角(多媒体出示3幅图),大家看一看这几个角的大小一样大吗?

  生:不一样大。

  师:这能够说明什么?

  生:这说明角是有大有小的。

  填出自己折出的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过程说明:通过折角让学生比较得出:角是有大有小的,使学生在操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并对角的大小这一特点进行了初步认识。同时角的不同折法这一教学中也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大约用了6分钟。

  4、做和演示活动角

  (1)师:通过刚才折角的活动,同学们知道角是有大有小的。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硬纸条,小朋友们已经会折角和画角了,老师这有一个比较特别的角,你们看。(师电脑展示出活动角)你们想知道这个活动角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2)师展示活动角的制作过程。大家想不想自己做一个活动角呢?请两个同学为一组,互相帮助,小心图钉,注意安全。

  (3)请小朋友们拿出做好的活动角,跟老师一起做动作。(慢慢张开)这时这个角变得怎样了?(**得越来越大,角也越来越大。)(慢慢缩小)这时这个角又变得怎样了?(**得越来越小,角也越来越小。)看来,一个角的大小与它**的大小有关,**得越大,这个角就越大,**得越小,这个角就越小。

  师:像这种角我们就把它叫做活动角。屏幕上有两根硬纸条和图钉做成的活动角,我们来看看这个活动角(屏幕演示)。两根硬纸条做成的边张开的比原来大了还是小了(大了),角比原来大了还是小了?

  生:角比原来大了。

  师:这两条边又怎样了?角又怎样了?

  生:两条边又张大了,角比原来大了。

  师:这能够说明什么?(四人一组讨论)

  生:角的大小跟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教学过程说明: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从认识静态中的角过渡到了认识动态中的角,同时也向学生渗透了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大小的关系。

  师:我们已经知道比较角的大小的关键了,可是红角和蓝角却不知道,你看它们正在吵架呢?

  课件出示:红角和蓝角争吵的对话。你能想办法帮他们比大小吗?课件演示比较大小的过程。教师解说。

  课件演示大小一样,边长不同的两个角比大小。

  师:你从刚才的录像中能发现什么?

  生: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教学过程说明:让学生在生动的故事情境中,通过观察,自己得出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一结论,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学会全面的看问题。教学大约用了8分钟。

  5、画角

  师:通过刚才的多种活动,我们进一步认识了角,如果要把角画下来,该怎样画呢?让我们打开课本第39页,看看下面的例2,请根据书上的提示画一个角。

  学生先自学,然后再画角。

  师:有不少小朋友已经学会画角了,谁能教教老师。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示画一个角。

  媒体演示,教师讲解:这个小老师到底教得对不对呢,咱们一起看看大屏幕。先画一点作为角的顶点,用尺子从这个点向一个方向画一条线,再向另一个方向画一条线,就组成了一个角。

  教学过程说明:在教学画角时,我采用了让学生自学这一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来,当学生通过自学初步掌握画角的步骤和方法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适时的演示画角的过程。这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留下的表象也非常深刻,角的画法也就迎刃而解了。教学大约用了5分钟。

  三、巩固练*

  1、做练*八的第1题。

  师:看来同学们对角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可是动物园里的四只小动物却不太清楚,它们每人画了一个角,我们一起看看它们画的是角吗?

  媒体出示小动物画的角,教师请学生判断它们画得是不是角,再说出理由。

  2、做练*八的第2题。

  3、剪一剪、猜一猜。

  师:你们的表现都很好,教师奖励你们做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剪一剪,猜一猜,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正方形的纸,现在请小朋友猜一猜用剪子剪一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先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再剪一剪、试一试,看看会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反馈后,媒体演示。

  师:由于剪的方法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会想出不同的方法。

  教学过程说明:这种开放题的设计让学生动脑动手,加深对角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激发探究兴趣。教学大约用了8分钟。

  四、全课总结大约用了2分钟。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游览了角的乐园,我们在角的乐园里学*了哪些知识?

  五、板书设计

  课题

  角的大小跟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一个顶点,两条边。先画一点用尺子从这个点向一个方向画一条线,

  再向另一个方向画一条线,

  就组成了一个角。

  六、教学反思:

  七、教学设计理念与思路: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新课标中的教学理念,其中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造有效的数学学*方式。从多方面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积极探索自己未知领域的知识,自己去发现、去创新。我设计让学生动手比赛折角,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还设计让学生自学画角的方法等。通过这些数学活动的设计,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真正学会学*。

  2、创设有趣的数学情境。数学情境的设计对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在主题图导入时,设计让学生伴随着音乐观察、寻找校园里角,还有在演示活动角的时候设计变魔术的情境以及让学生伴随轻松优美的音乐找角等等。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真正学会“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

  3、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重难点。而本节课课件的使用很好的解决了本课的难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课件演示形象、直观,从学生学*的效果能够充分体现出来。

  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我将观察、操作、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折一折、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剪一剪等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此外,在教学中,我还充分应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使学生的眼脑手口协调活动,为学生创设愉快、和谐的学*环境和气氛,力求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的广阔天地。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初步认识角》是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教材分析:

  角的认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面图形的基础上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角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主要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

  学生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会用纸折或画大小不同的角,能在图形中找角。

  过程与方法: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直观认识角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在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中找到角,激发学生对角的好奇心。教学重点: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会用纸折或画大小不同的角。教学难点: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拼图形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那我们一起玩一个拼图游戏好不好?课件出示拼图要求:

  (1)用4根小棒拼成一个图形。(2)用3根小棒拼成一个图形。(3)用2根小棒拼成一个图形。

  2、交流各自拼出的图形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用4根小棒拼成一个什么图形,用3根小棒拼成一个什么图形。

  师:用两根拼成的是什么图形?请同学们展示一下。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用2根小棒拼成的图形,与正方形、三角形有什么不同?进而告诉学生,像这样用2根小棒拼成的图形叫做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联系生活,找角

  (1)师指导学生指角方法。

  师:说起角啊,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看!这是一块三角板,上面有很多角,老师找到的就是这个角(师演示指角的方法)

  (2)先让学生指给同桌看,再请学生到前面把找到的角指给同学们看。

  2、初步感知,认识角(1)抽象出数学中的角。

  师:许多同学不但会找角,还能准确地指角,但是,我们数学中的角是什么样子的,大家想知道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2)师描角师:刚才我们在三角板上找到了角,现在老师就把这部分在黑板上描下来。(3)认识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师: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扇子、剪刀、钟表抽象出角的过程)师:通过大家的仔细观察,我们找到了许多的角,下面请大家再仔细观察课件演示,这些角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课件闪动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同桌互说,进行汇报。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看看每一个角都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

  找学生指出黑板上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学生指,教师板书)

  3、练*反馈。

  (1)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角?为什么?

  (2)下面的图中各有几个角?(课件出示:问题讨论)

  4、角的大小比较

  (1)师: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知道了数学中的角是怎样的图形,接下来老师和大家进行一个活动——做角,用2条硬纸板和一个图钉,做成一个活动角,根据活动角的变化画出三个大小不同的角。

  师:那么你们知道我们画的这些角,哪个大,哪个小吗?你是怎样判断的`?同桌讨论一下;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讨论后汇报。

  我们知道了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接下来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这说明什么?(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无关)(2)学生活动。

  学生用活动角造角。(任意造一个角、造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再造一个比老师的角小的角)

  同桌一大一小玩造角游戏。

  5、自主探索,折角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做了活动角,转动活动角的一条边可以得到很多角,那我们能不能用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呢?自己试试看。”

  学生自己试折,折完后同桌互相展示、交流,然后全班展示。(教师巡视,如果学生折叠有困难,教师可以适当指导)在展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说出角的顶点、两条边。

  谁愿意到前面把你折的角展示给大家?

  6、体验感悟,画角

  (1)学生尝试画角。

  师:我们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也知道了角有大有小,那你们想不想自己画一画角呢?(打开课本58页找学生读要求)

  师:想一想这句话的意思是让我们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想好了自己试着画一个角。

  (2)演示正确画角的方法。学生指挥,老师画,强调用直尺。 (3)学生再次画角。

  师:如果你对自己刚才画的角不太满意,你可以再画一个角,注意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三、总结收获

  师:现在回忆一下,我们都学了角的哪些知识?(学生汇报)角的知识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只是初步的认识了角。

  师:这节课,大家学*的都很好,也很积极,老师想用一个符号评价大家的表现,猜猜是什么?(学生猜测)是一个对勾,这上面有没有角?角的顶点在哪儿?边在哪儿?其实角就在我们身边,而且无处不在。(欣赏图片)

  四、布置作业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2

  第1课时 《 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在实践中充分感知角,让学生尽量放开手脚,思维真正“展翅高飞”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自主性。

  孩子的智慧来自于指尖。孩子们动手实践,操作参与这一教学设计适应了儿童好动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符合着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让学生充分感知角的内涵,并利用语言描述出角的特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从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以疑激趣,以趣解疑”用有疑问的尝试题可以鼓励他们找出规律和办法,使学生在尝试学*中感觉到知识的力量,拥有学*的快乐。

  这一组尝试题目既是对前面学*知识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有关角的表象知识的巩固。尝试教学中“学生讨论”这一步,动员大家积极发言,说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在讨论中“悟”出道理,发现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从争论中筛选信息,辨别真伪,分析对错。既培养了学生数学的表达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既发展了学生思维,也发挥了学生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解决了尝试题,同时对“什么是角”在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表象,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回到具体,在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学生在获得了从感性材料向理性知识的飞跃过程。在各抒己见的发言中,知识得到更深的理解。

  (二)第三次尝试练*:

  1.数数每个图形中有几个角:

  2.动手利用小棒(2根)摆图形,数数你摆的图形中角的个数:

  3.发展题:一张正方形的纸,用剪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小组讨论,每个人试着剪一剪:

  动手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第一题是一个铺垫,第二题让学生利用摆一摆,数一数的实践活动,既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又在动手操作中,创新精神得到了展现。

  发展题的设计,体现了教学的全部内容,同时也增加了内容梯度,呈现了阶梯性,是一道很好的延伸题。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到了提高。在剪一剪,拼一拼,数一数中,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交流、切磋中迸发出了思维的火花。

  课堂小结:这节课开始时,你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还有其他的问题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答,教师总结)

  (三)教学效果评价

  第2课时 《 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2. 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直角。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直角和画直角的方法。

  (三)教学活动

  活动内容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含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分配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活动角)这是什么图形?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教师演示转动成直角,问:你们见过这样的'角吗?

  这种角就是直角。通过旧知的复*引发学生认识直角的兴趣。

  二、合作探索,学*新知1、 探索新知

   (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角?把你发现的这种角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学生小组交流发现。

  汇报发现。

  (2)、教师板书画一个直角。学生观察教师画的角。

  (3)、你能制作一个直角吗?想一想你准备怎样制作,做好后在小组内交流认识你制作的直角。

  学生思考制作直角的方法并制作,在小组内交流认识直角。

  (4)、教师指名汇报制作直角的方法。并根据学生的汇报决定是否介绍用一张纸折出一个直角:先将这张纸上下对折,再沿着折痕对折就可以得到一个直角。

  (1)、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呢?把你的方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小组讨论交流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2)、学生汇报,并验证方法:在我们的三角板上有一个是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现在请你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学生观察三角板并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3)、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哪些角是直角?

  学生分别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周围的角中哪些是直角。并汇报。

  3、 画直角

  (1)、你还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干什么?

  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如何画角的,然后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画一个直角。画好后给小组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学生回忆画角的方法,思考直角的画法再画出直角,交流画直角的方法。

  (2)、指名板演画直角并说说画法。

  画直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直角的画法。

  通过对学生生活中的物品的观察,以及制作直角等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直角的特点,加深学生对直角的理解。让学生判断直角、画直角等小组活动,学生进一步认识直角,会正确判断直角。并通过复*角的画法引发学生思考直角的画法及得出画法、正确画直角。

  三、学*效果测评1、 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1题。

   你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直角吗?找到并验证后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分小组寻找直角并交流。

  2、 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2题。

  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并要求说出是怎样画的。

  学生独立画直角并思考是如何画的。并汇报说明画法。

  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直角以及画直角等练*,让学生体会到直角就在我们的身边。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教材第40页

  教材分析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找直角——判断角——折直角——画直角四个环节,由易到难,通过学生自主学*、讨论,加深了学生对直角的认识。同时这几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个纵向逐步加深的认识过程,可以使学生迅速准确地形成空间观念,为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学情分析

  直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二年级学生虽然没有形成直角的概念,但能够初步辨认现实生活中很多的直角,对直角有一些朦胧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

  2.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直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直角的认识及角的小大的比较。

  难点:正确画直角。

  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板

  教学流程

  复*导入→通过复*旧知,引入新知

  ↓ ↓

  探究新知→认识直角,会用直尺画直角

  ↓ ↓

  巩固应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复*导入

  1.角有( )个顶点(1个顶点),( )条边(2条边)。

  2.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角。

  探究新知

  教学例3。

  1.师:请同学们拿出三角尺,观察一下三角板上有没有你认识的角。学生观察并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2.小组讨论:三角尺上的直角有什么用途呢?

  3.交流汇报。当学生提出用三角尺来检验直角时,教师要在学生说完后用对比的.方法加以说明。让学生用这个方法比一比自己折出的角是不是直角。

  4.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比一比自己周围的一些角是不是直角。

  5.用三角尺画直角。

  (1)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画角的?

  (2)尝试用三角尺画直角。

  先画一个点→以这点起画一条线→把三角尺的一直角边与线重合,三角尺的顶点与点重合,沿着三角尺另一边画一条线→画成一个直角。

  (3)电脑显示画直角。

  (4)在方格纸上画出直角。(从给出的点画起)

  师:你们能不能用三角尺画一个直角?下面自己动手试一试。

  学生画时,教师巡视并指正画的方法。

  巩固应用

  1.练*八的第6题。学生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检验。

  2.练*八的第7、8题。让学生自己动手,独立完成。

  3.生活中的数学。

  这里学生可以根据图中的提示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直角?哪些地方用到直角?什么时候会用三角尺画角?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在认一认、说一说、指一指、找一找、折一折、摸一摸等活动,初步认识角,会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观察、比较,明白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3、在折一折、动手做的过程中学会做角;通过画一画,掌握角的画法,能够正确地画角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5、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会准确地画角。

  [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的大小有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上的画面:校园的一角。谁来说说校园里有什么?

  操场上的活动可真丰富,这里边还藏着我们今天要学*的新图形——角。老师手上拿着的三角板(抽象出三角板上的三个角),形状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叫做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评析]

  情境导入抓住了二年级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为下面的探索学*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二、引导探究 学*新知

  1.联系实际,找角。

  师:在这幅校园图里有好多这样的角,你能找一找吗?让我们比比看,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请学生自己指出来: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剪刀上张开形成的角、红旗上的角等等)

  [评析]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图片中找出角,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给学生均等的.参与机会。让学生通过观察从现实个发现角、认识角。

  2.初步感知,正确指角。

  (1)出示剪刀、吸管和水管的图片。这些*时用的实物中有角吗?谁来指指?它们都有什么特征呢?

  (2)从实物中剥离出角的几何图形。如何把水管上的角画下来,会是怎么样的呢?请你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也可以用手比划比划,看看角什么样子的。然后老师在黑板上把这些角画出来。

  并让同学说说它们的形状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桌讨论并汇报)。整理并板书:尖尖的地方叫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角的边。

  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指出三角尺上的角,并感受。

  (4)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角,哪些图形不是角。(题略)

  [评析]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没有去急着帮学生纠正语言与动作,而是充分利用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盲点”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然后再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探究去接触知识,理解掌握知识。

  3.做角。

  师: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初步认识了“角”这个朋友,那么现在我们动手来做一个角。请同学们拿出这张纸,用折一折的办法,折出一个角来。

  学生自己做一个角,然后交流;并四个学生上讲台展示,并说出所折的角的两条边和顶点在哪里。

  [评析]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角,问题的挑战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经过努力形成了形状、大小不同的角,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4.定义角的大小。

  (1)教师演示活动角(两条边张开一些):你发现角怎么样了?怎么会变大的?(两条边收拢一些):这个角怎么样,怎么又会变小的?

  (2)小结:角的大小就是与角两条边张开有程度有关,把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把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师生一起,边操作边说)

  5.比较角的大小。

  (1)观察法。老师拿出两个相差比较大纸折的角,怎么样比较?(学生回答)

  (2)重叠法。老师拿出差不多大的角,这两个角谁大谁小?①引导学生观察刚才两个角,谁的大一些?②学生想办法比较,指名上台演示,得出重叠法。一条边要对齐,看另一边张开的大小,再确定角的大小。③巩固重叠法。同桌做两个角,比一比,教师巡视,指名两个学生演示一下。

  6、画角。

  1、学生尝试画角,在小组内讨论画角的方法。

  2、展示画角:先画一点,然后从这一点起用直尺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线,就画出了一个角。

  [评析]观察、叙述、操作,使学生尽快掌握画角的技能。

  三、巩固拓展

  1.数一数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里各有几个角。

  四、欣赏生活中的角

  [总评]

  本节课的设计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感觉到了数学于生活,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为基本的活动形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表现在:

  1.教师在课堂上敢于放手。在课堂上为学生的学*提供了充足了时间与空间。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通过找角、指角、做角、定义角的大小以及比较角的大小,都是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完成的,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

  2.注意了知识的拓展。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增设了一个拓展训练,别具匠心,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拓展思维,使学生的思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5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三、教学建议:

  1、注意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正确把握教学要求。

  2、在教学中注意科学性。

  3、这部分内容可以用2课时进行教学。

  角的初步认识(一)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重点: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

  2、用尺画角

  教学仪器与媒体:

  多媒体课件,角的'学具、一张长方形的纸、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并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说完以后,出示红线标出图中的角。由此引出课题:“角”

  二、教学例1

  1、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有角。学生说完以后从其中的三种实物(吸管、剪刀、水龙头)中抽取出角(锐角、直角、钝角),让学生认识。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的名称: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2、学生用学具自己动手做角。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自己动手做一个角,并指出哪是角的顶点?哪是角的边?

  学生活动

  师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的纸说:请同学们指出老师手中的纸上的角。

  学生指完后师说:其实除了这四个角以外我还可以用这张纸做出其他的角,你能吗?

  学生动手操作并出示自己做成的角

  三、教学例2

  下面咱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怎么样画角。教师示范。画角时教师要注意强调两边的画法。(方向)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角。师巡视

  四、练*

  教科书练*八1、2、3题。

  五、总结

  你知道了有关角的哪些知识?

  六、布置作业:

  1、随堂练*

  2、找找生活中的角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范本五份(扩展3)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选【5】份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初步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三角板,活动角,,五角星纸片等。

  【学具准备】直尺,三角板,,带孔木棒,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认识它吗?(五角星)

  师:那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五角星吗?

  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师:你可真聪明,那你能指出它的角都在哪里吗? 生:指角 师:不错,这就是它的角,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角,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认识角好吗?(板书角的初步认识)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的新内容――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新知。

  1、 联系实际,找角

  师:小朋友们刚才能够指出五角星中的角,一看大家就很聪明,老师忍不住想考考大家,我们这里有一张美丽的校园情景图,大家能找出这幅图中隐藏着的角吗?我要看看谁的眼力最好。

  生:到前面指角

  师:看来大家个个都是火眼金睛,这么快就找出了这里面的角。

  3、找生活中的角。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小组活动:找角)

  [设计意图:立足三维目标,让课堂和谐*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身边找角,并且互相说说,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给每个学生创造了均等的学*、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对碰二:初步感知,指角认角

  1、指角。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

  (注:所有学生指角的过程都是点了一下角的顶点处。)

  2、出示红领巾、数学书。这些*时用的实物中有角吗?谁来指一指?

  3、引导正确指角。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不是,这是个点)。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

  4、同桌互相指角。

  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

  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演示)

  出示幻灯片,练*指角、辩角。

  6、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想不想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打开数学书39页看谁先找到答案。

  小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学生做笔记)

  [设计意图: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教师没有去急着帮学生纠正语言与动作,而是充分利用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盲点”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把学生对角的认识自然地从生活实际过渡到数学知识,同时通过几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然后自然地引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对碰三:动手操作,比角

  1.体会角的大小。

  (1)教师演示活动角(两条边张开一些):你发现角怎么样了?怎么会变大的?(板书:张开)(两条边收拢一些):这个角怎么样,怎么又会变小的?

  (2)小结:角的大小就是两边张开的大小。

  (3)改变角的大小。你能把自己做的角变大变小吗?学生上台展示,教师结合讲评。出示圆形纸折的直角,能做一个比这个角小一些的角吗?那么小很多的角应该怎么折呢?演示钉子板上的角,把刚才做的角变大些,变小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来感知角的大小是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的,为下面比较的大小作好准备。]

  2.比较角的大小。

  (1)观察法。师生拿出活动角,教师做出一个角,引导学生做出比老师小和角,找两个小朋友的角和教师的角比。怎么样?(学生回答)

  (2)重叠法。①引导学生观察刚才两个小朋友的角,谁的大一些?②学生想办法比较,指名上台演示,得出重叠法。一条边要对齐,看另一边张开的大小,再确定角的大小。③巩固重叠法。同桌做两个角,比一比,教师巡视,指名两个学生演示一下。

  (3)体会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①教师拿出活动角,引导学生做出比老师大的角。

  ②把角的边剪短,思考:这样的角小了吗?

  ③学生说理由并用重叠法证明角的大小没变。

  ④用自己的胳膊形成一个角,把角变大,再变大,想想,你的胳膊变长了吗?把角变小再变小,想想你的胳膊变短了吗?

  出示幻灯片,练*比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又开的大小有关这一知识点。注重了学生的观察、操作与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对碰四:体验感悟,画角

  师:现在大家已经会比角了,那你能尝试画一个角吗?

  1、学生看书,勾画出画角的方法,边画边读。

  2、学生尝试画角,指几名同学板画。

  3、教师示范画角,边画边讲解怎么画角。

  4、再画一个角,标上角的各部分名称。

  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角,动手比了角,画了角,还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的角,其实,只要你善于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三册第38--39页例1,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

  2 、通过观察、操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抽象思维等能力。 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学*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会用尺子画角,体会角是有大有小的,感悟角的大小只与两边**的程度有关。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活动角,三角板、圆形彩纸、小棒等

  教学流程:

  一、情境激趣,乐学善启

  1、故事导入

  谈话: 在数学王国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图形娃娃,他们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可开心啦!这不,它们正在玩“猜图形”的游戏呢。你们想玩吗?(出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一个圆形,露出一部分)

  师: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图形?(猜完取出这个圆形)接着再依次出示一个信封,里面分别装着一个正方形、三角形,露出一个角让学生猜测。问:这次你们为什么不把它猜成圆形呢?

  2、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和 “角娃娃”交个朋友,认识角这个新朋友。(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乐学善思,探索新知。

  1、联系实际,初步感知。

  师:在图形娃娃中,就数“角娃娃”最调皮了。在大家玩捉迷藏游戏的时候,“角”娃娃躲到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上来了。现在我们一起到美丽的校园去找找,看看角都躲在哪? (出示情境图)小朋友们,你能把它找出来吗?学生找角,教师总结。

  老师这儿也有几种物体,你们从这些物体中找到角吗?谁来指一指? (电脑显示第39页上方的三幅图)。学生上前指出哪些部位藏着角。

  师:很好,我们一下子就找到了三个角。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剪刀、吸管、水管里用彩色线标出这些角。(课件演示)

  2、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展示角:刚才我们看到的都是生活中的角,那么在数学中我们学*的角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漂亮的外套,看看变成这什么样。(多媒体演示,将物体隐藏,出现不同方向的三个角)(出示例1图)

  (2)认识角:

  师:象这样的图形都是角。大家看看这三个角有什么共同点呢?

  ①下面请小朋友们拿出三角板,跟着老师做:用角的顶端轻轻扎扎我们的手心,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感觉角的顶点是尖尖的)然后再摸一摸角的这边和这边,是怎样的呀。(感知角的两条边是直直的。)

  ②师: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板书:顶点、边、边)这个顶点和这两条边围成一个角,这两条边所夹的这个部分就是角,我们通常用小弧线来表示。

  ③请同学们说出屏幕上三个角各部分的名称(点击课件)。观察一下,每个角都有几个顶点几条边?(板书:一个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3)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3、乐学实践,感知角的大小。

  (1)折角

  ①出示一张圆形的纸,问:大家看,这张纸上有角吗?(没有)你能用你会变魔术的小手将手中的纸做一个角吗?(小组比赛)

  ? (学生小组活学生"折角"活动)。

  师:老师看到各组同学折出了各种各样的角,有这样的吗? (教师一手持折出的黄色"直角")

  举起来让同学看看。

  ②谁能折出比老师这个角大的角?顶点不变。试试看!教师将两个折的角重叠,让学生比较大小。

  ③谁能折出比老师这个角小的角?也是顶点不变。试试看!

  教师将两个折的角重叠,再让学生比较大小。

  师:可见角不仅有大的,也有小的。它还有更有趣的特点呢!

  (2)认识角的大小

  ①师:老师也做了一个角,这个角的边是可以动的,我们就叫它活动角。

  师: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忙,愿意吗,哪位同学能把角变大一些吗?试试看。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名叫“超级变变变”。 好,听老师的口令,举起你们的小手,先摆一个角。跟着老师说:变大,变大,再变大。问:“这个角是怎么变大的?” 师:现在把它变小,变小,再变小。怎么会变小了呢?

  想一想,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呢?(板书: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③比大小:

  师:(出示师摆的角),谁敢跟老师的角比大小?(请一名学生上来)你们猜一猜哪个角大?究竟是怎样呢? (跟学生的角重合)

  ? 师:大家认真观察,老师的角的两边刚好跟这个角的两边怎么样?(紧靠)为什么老师的边这么长,跟她的角却一样大呢?

  (学生的角张开一些后,问:现在谁的角大?为什么你们的边这么短,却比林老师的角大呢?

  ??师:那说明角的大小跟角的两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呢?

  ④小结: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板书: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

  4、乐学善画。

  (1)观察画角

  师:请看黑板,我们先来学*怎样画角。( 教师示范)

  师:谁能说一说画角的时候要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2)动手画角

  师:你觉得画角时要注意什么?(小朋友们注意了:在画的时候要把尺子按紧,否则线画歪了,就不是一个角的图形了。)

  三、巩固练*,拓展新知(智力闯关)

  (1)辨一辩

  (2)排一排

  (3)数一数

  (4)摆一摆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角娃娃,那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

  儿歌出示:

  小小角,真简单,

  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牢记,

  先画顶点再画边。

  五、作业:

  1、画一个角,并标出它各部分的名称;

  2、欣赏生活中的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3

  第1课时 《 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在实践中充分感知角,让学生尽量放开手脚,思维真正“展翅高飞”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自主性。

  孩子的智慧来自于指尖。孩子们动手实践,操作参与这一教学设计适应了儿童好动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符合着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让学生充分感知角的内涵,并利用语言描述出角的特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从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以疑激趣,以趣解疑”用有疑问的尝试题可以鼓励他们找出规律和办法,使学生在尝试学*中感觉到知识的力量,拥有学*的快乐。

  这一组尝试题目既是对前面学*知识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有关角的表象知识的巩固。尝试教学中“学生讨论”这一步,动员大家积极发言,说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在讨论中“悟”出道理,发现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从争论中筛选信息,辨别真伪,分析对错。既培养了学生数学的表达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既发展了学生思维,也发挥了学生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解决了尝试题,同时对“什么是角”在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表象,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回到具体,在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学生在获得了从感性材料向理性知识的飞跃过程。在各抒己见的发言中,知识得到更深的理解。

  (二)第三次尝试练*:

  1.数数每个图形中有几个角:

  2.动手利用小棒(2根)摆图形,数数你摆的图形中角的个数:

  3.发展题:一张正方形的纸,用剪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小组讨论,每个人试着剪一剪:

  动手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第一题是一个铺垫,第二题让学生利用摆一摆,数一数的实践活动,既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又在动手操作中,创新精神得到了展现。

  发展题的设计,体现了教学的全部内容,同时也增加了内容梯度,呈现了阶梯性,是一道很好的延伸题。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到了提高。在剪一剪,拼一拼,数一数中,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交流、切磋中迸发出了思维的火花。

  课堂小结:这节课开始时,你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还有其他的问题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答,教师总结)

  (三)教学效果评价

  第2课时 《 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2. 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直角。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直角和画直角的方法。

  (三)教学活动

  活动内容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含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分配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活动角)这是什么图形?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教师演示转动成直角,问:你们见过这样的角吗?

  这种角就是直角。通过旧知的复*引发学生认识直角的兴趣。

  二、合作探索,学*新知1、 探索新知

   (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角?把你发现的这种角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学生小组交流发现。

  汇报发现。

  (2)、教师板书画一个直角。学生观察教师画的角。

  (3)、你能制作一个直角吗?想一想你准备怎样制作,做好后在小组内交流认识你制作的直角。

  学生思考制作直角的方法并制作,在小组内交流认识直角。

  (4)、教师指名汇报制作直角的方法。并根据学生的汇报决定是否介绍用一张纸折出一个直角:先将这张纸上下对折,再沿着折痕对折就可以得到一个直角。

  (1)、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呢?把你的方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小组讨论交流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2)、学生汇报,并验证方法:在我们的三角板上有一个是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现在请你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学生观察三角板并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3)、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哪些角是直角?

  学生分别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周围的角中哪些是直角。并汇报。

  3、 画直角

  (1)、你还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干什么?

  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如何画角的,然后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画一个直角。画好后给小组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学生回忆画角的方法,思考直角的画法再画出直角,交流画直角的方法。

  (2)、指名板演画直角并说说画法。

  画直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直角的画法。

  通过对学生生活中的物品的观察,以及制作直角等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直角的特点,加深学生对直角的理解。让学生判断直角、画直角等小组活动,学生进一步认识直角,会正确判断直角。并通过复*角的画法引发学生思考直角的画法及得出画法、正确画直角。

  三、学*效果测评1、 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1题。

   你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直角吗?找到并验证后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分小组寻找直角并交流。

  2、 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2题。

  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并要求说出是怎样画的。

  学生独立画直角并思考是如何画的。并汇报说明画法。

  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直角以及画直角等练*,让学生体会到直角就在我们的身边。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40页。

  教学目标与策略方法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

  2.掌握用直尺画角的方法,会用直尺画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体验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

  策略与方法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的学*方式。

  课前准备与课时设置

  主体画挂图或多媒体课件、三角板、硬纸条、图钉、圆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环 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1.课件或图片出示校园生活情景图(有角的地方可以随机闪动。)

  问: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数学知识?

  (不必强求学生把所有的角都说出来,只要能说出其中的一部分就可以。)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演示。

  3.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有角,那么什么样的图形是角?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角。

  学生观看课件后先在小组内把看到的情景说出来,组内达成共识后,再进行班内交流。

  探究体验

  1.直观感知角。

  (1)引导学生小组内说一说、指一指身边物品中的的角,并用手感觉一下物品中角的样子。

  学生找出生活中的物品上角,如:桌子面上的角,黑板面上的角,文具盒上面的角,书面上的角……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指点角时一般只指角的顶点处,汇报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才能组成角。)

  2.初步认识角。

  (1)展示实物中的角(剪刀、吸管、水龙头、球门框。)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指角时一般只指角的顶点处,汇报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才能组成角。)

  2.初步认识角。

  (1)展示实物中的角(剪刀、吸管、水龙头、球门框)

  (2)去掉实物,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

  (3)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A.先在抽象出的图形中依次闪动角的顶点和边,然后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B.观察: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汇报交流时,学生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出角的样子。

  学生观察由实物抽象出角的过程,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

  小组交流角的特征,明确: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C.拿出画有角的图纸,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4)闭眼想像角的样子。

  3.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角。

  (1)用纸折角。

  A.提问:你能用圆形纸折一个角吗?比一比看谁折的又快又好?

  B.展示学生折的角,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折的。

  (选大小不同的角进行展示,出现不规的角,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

  C.让学生体验角的顶点和边的特点。

  (2)硬纸条做角。

  A.小组合作,制一个活动角。

  B.移动角的两边,观察角的大小的变化,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4.画角。

  A.自己试画一个角。

  B.演示画角的方法。

  C.按照正确画法画角。

  5.引导学生小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此些新的收获?

  学生闭眼想像角的样子,并用手势划出来。

  学生动手折角,有的同学可能不会折,小组同学间可以相互帮助,折完后小组内说一说折的方法。

  学生把小组内好的作品在投影上展示,边展示边说明折的方法,并用手指一指角。

  用手摸一摸角的顶点和边,自己独立体验。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条和图钉,先想一想怎样做,然后动手做出活动角。

  小组的一名同学移动活动角,其他同学观察比较,把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再画一个自己感觉满意的角。

  学生畅谈收获。

  实践应用

  1.投影出示练*八的第1题,判断下面的图形是否是角,不是的话,请说明理由?

  2.完成练*八的第2题。

  订正时老师可以投影出示,学生边指边说。

  3.比较角的大小。(练*八的第3题。)

  订正是可以用活动的投影片演示一下,用以验证比较的结果。

  4.拓展题。

  下图中有几个角,数数看?

  全班学生用手势进行判断,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数的结果。

  学生先观察,然后再用三角板的角比一比。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创设*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加强学生的直观操作和探索活动。

  3.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准备

  长方形纸条若干,手工纸若干,图钉若干

  教学设计

  【活动一】引入

  师:出示一张圆形的纸片,这是什么?

  生:是圆形的纸片。

  师:老师今天就用这张小小的纸片给大家变一个魔术,大家想看吗?那可要看仔细了,我先将它对折,再折。然后用剪刀这样一剪,猜一猜变成了什么?

  生:五角星......

  师:哦!真厉害,知道它为什么叫五角星吗?(边揭示谜底边展示在黑板上)

  生:因为它有五个角。(板书:角)

  师:真聪明!角到底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角的世界,一起来学*有关角的知识。(补充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师:黑板上的五角星是一颗闪烁着智慧的数学星,我们将奖给在这节课上开动脑筋,善于发现,积极发言的同学。

  【活动二】感知

  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师:其实我们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都藏着角,看这是我们熟悉的...它也藏着角宝宝,你能将它找出来吗?现在就拿出你的三角板,给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我们一起来摸一摸这三个角,你发现了什么?

  生:三个角都是尖尖的。

  生:角的两边是直直的,很滑。

  师:引导学生有序再次摸一摸角,对这就是角。那我们数学上又是怎样来表示角的呢?看清楚了。(示范画角)老师怎样画出角

  生:先打一点,再画出两条直直的线。

  师:点,直直的线。观察的非常仔细,那他们有没有属于自己名字呢,请孩子们自学数学书32页。再告诉老师

  生: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师板书)

  师: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角,它可是个顽皮的家伙特别喜欢捉迷藏现在它藏到了我们的教室里,我们赶快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

  生:小组活动

  师:瞧,它又藏到了图行客人中,我们把它找出来。

  【活动三】创造

  1.折角

  师:孩子们真棒,一个也没有逃出你们的慧眼。那你们想不想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角呢?现在拿出你们的手工纸,比赛开始!

  生:折纸

  师:展示几个动作快的孩子的做品。(这是角吗,它的顶点和边在哪里)

  2.做活动角

  师拿出一个活动角:老师这儿有一个角,(师扳动角的两边),你们看,这是一个活动角,小朋友想不想做一个我这样儿的活动角?试试吧

  【活动四】探索

  师:同学们,你们能让自己做的角变大吗?怎么变?

  生:我把两根小棒往外一拉,角就变大了。

  生:我拿住一边,把另一边一拉就变大了。

  师:你们能让角变小吗?

  生:把两条边合拢一下,就变小了。

  生:刚才,我们既能把角变大,又能把角变小,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生:与角的边有关。

  师:与边的什么有关,长短吗?

  生1:不是刚才边没有变长。

  生2:不是两条边张开的大,角就变大,张开的小,角就变。

  【活动五】牛刀小试

  1.数一数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p35练*八第2题)

  2.开放题:对着正方形剪一刀,还剩几个角。

  【活动五】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新朋友角,你有哪些收获,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回到家再找一找,角是不是又藏到你家去了呢?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范本五份(扩展4)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 (菁华3篇)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1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下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表达等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

  2、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角是有大小的。能够区分角的大小。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同时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角,建立角的空间概念。

  教学准备:

  课件、圆形纸片、三角板、活动角。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出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学生已经学过的*面图形,露出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

  师语:老师带来了一些礼物,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我露出这些图形的一部分,你们来猜一猜。 (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五角星贴在黑板上。)

  师问:这些图形里藏着一个新的图形,谁知道?(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找角

  谁能将这些藏着的角找出来?(让学生上黑板找到角,适当引导正确指角。)

  三、抽象出数学中的角

  1、抽象出角的图形

  出示PPT,数学书、三角板和闹钟的图片。

  角啊,不仅在黑板上的这些图形中,你能在老师出示的这些物体的表现上也找到角吗?

  让学生指出角,隐去实物图片,留下3个角的图形,并出示文字(这些图形都是角)

  2、感受角的特点

  请大家仔细观察,并拿出你身边的三角尺其中一个角摸一摸,你有什么发现?

  生:有尖尖的。(尖尖的在数学中,我们叫做角的顶点)

  生:有两条边。(我们叫做角的边)

  师:一边用手比划出角的符号,一边说:由1个顶点和2条边组成的这样的一个图形就叫角。我们用这个弧形表示这一个角。

  3、判断题

  因为边弯弯的,引导出,角的边是直的。

  四、创造角

  在桌子上,老师提供了几种工具,请你用这些工具创造一个角

  教师巡视:

  1、展示画的角;

  2、展示折的角;

  3、展示活动角。

  找两位做的不一样大的角,问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你怎么知道的?

  用重叠法验证,讲角的顶点和一边重叠,看另一边。

  引导出:角的两边开口越大,角越大;角的两边开口越小,角越小。

  4、红蓝角之争;有两个角啊,他们吵起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为什么吵架、

  引导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5、*题: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6、*题:数角的个数。

  五、课堂总结

  1、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认识了角有1个顶点和2条直的边,会数角的个数,角有大小,角两边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角两边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2、回到黑板上:五角星中,有几个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2

  教学内容:

  《初步认识角》是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教材分析:

  角的认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面图形的基础上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角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主要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

  学生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会用纸折或画大小不同的角,能在图形中找角。

  过程与方法: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直观认识角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在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中找到角,激发学生对角的好奇心。教学重点: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会用纸折或画大小不同的角。教学难点: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拼图形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那我们一起玩一个拼图游戏好不好?课件出示拼图要求:

  (1)用4根小棒拼成一个图形。(2)用3根小棒拼成一个图形。(3)用2根小棒拼成一个图形。

  2、交流各自拼出的图形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用4根小棒拼成一个什么图形,用3根小棒拼成一个什么图形。

  师:用两根拼成的是什么图形?请同学们展示一下。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用2根小棒拼成的图形,与正方形、三角形有什么不同?进而告诉学生,像这样用2根小棒拼成的图形叫做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联系生活,找角

  (1)师指导学生指角方法。

  师:说起角啊,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看!这是一块三角板,上面有很多角,老师找到的就是这个角(师演示指角的方法)

  (2)先让学生指给同桌看,再请学生到前面把找到的角指给同学们看。

  2、初步感知,认识角(1)抽象出数学中的角。

  师:许多同学不但会找角,还能准确地指角,但是,我们数学中的角是什么样子的,大家想知道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2)师描角师:刚才我们在三角板上找到了角,现在老师就把这部分在黑板上描下来。(3)认识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师: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扇子、剪刀、钟表抽象出角的过程)师:通过大家的仔细观察,我们找到了许多的角,下面请大家再仔细观察课件演示,这些角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课件闪动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同桌互说,进行汇报。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看看每一个角都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

  找学生指出黑板上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学生指,教师板书)

  3、练*反馈。

  (1)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角?为什么?

  (2)下面的图中各有几个角?(课件出示:问题讨论)

  4、角的大小比较

  (1)师: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知道了数学中的角是怎样的图形,接下来老师和大家进行一个活动——做角,用2条硬纸板和一个图钉,做成一个活动角,根据活动角的变化画出三个大小不同的角。

  师:那么你们知道我们画的这些角,哪个大,哪个小吗?你是怎样判断的?同桌讨论一下;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讨论后汇报。

  我们知道了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接下来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这说明什么?(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无关)(2)学生活动。

  学生用活动角造角。(任意造一个角、造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再造一个比老师的角小的角)

  同桌一大一小玩造角游戏。

  5、自主探索,折角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做了活动角,转动活动角的一条边可以得到很多角,那我们能不能用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呢?自己试试看。”

  学生自己试折,折完后同桌互相展示、交流,然后全班展示。(教师巡视,如果学生折叠有困难,教师可以适当指导)在展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说出角的顶点、两条边。

  谁愿意到前面把你折的角展示给大家?

  6、体验感悟,画角

  (1)学生尝试画角。

  师:我们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也知道了角有大有小,那你们想不想自己画一画角呢?(打开课本58页找学生读要求)

  师:想一想这句话的意思是让我们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想好了自己试着画一个角。

  (2)演示正确画角的方法。学生指挥,老师画,强调用直尺。 (3)学生再次画角。

  师:如果你对自己刚才画的角不太满意,你可以再画一个角,注意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三、总结收获

  师:现在回忆一下,我们都学了角的哪些知识?(学生汇报)角的知识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只是初步的认识了角。

  师:这节课,大家学*的都很好,也很积极,老师想用一个符号评价大家的表现,猜猜是什么?(学生猜测)是一个对勾,这上面有没有角?角的顶点在哪儿?边在哪儿?其实角就在我们身边,而且无处不在。(欣赏图片)

  四、布置作业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3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创设*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难点是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设计

  〖活动一 〗 引入

  从复*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这有四根一样长的小棒,你们可以用这四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吗?

  生: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请学生上台演示】

  师:做的很好,如果去掉一根小棒,又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生:可以摆一个三角行

  【学生继续演示】

  师:如果从三角形中拿走一根小棒,又是一个什么图形呢?

  【师边说边拿走一根小棒】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图形———角

  【设计意图 对于正方形 三角形,学生们在一年级就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里设计意在唤起对已有知识的回顾,为认识新的几何图形做迁移铺垫。同时,由学生自己动手上台演示,激发了兴趣,调动了情绪,有活跃了学*气氛】

  〖活动二 〗感知

  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课件出示实物

  钟面 红领巾 剪刀 吸管

  【课件演示 从实物抽象出角来,声光提示】

  师: 你能在自己身边找出角吗?找到角后摸一摸,角是什么样的 ?

  生1: 角尖尖的

  生2: 角两边直直的

  【设计意图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 ,这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物中引出角,并从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活动三〗 创造

  师: 同学们,我们要做一个角的模型,要选择哪些学具,试着做一下。

  【生从学具袋中选两根带孔的小棒做成一个角】 通过刚才做活动角,你发现,一个角由几部分组成?

  生1: 我觉得有两部分组成 , 两根小棒就行了。

  生2: 我也觉得是两部分。

  师: 如果没有带孔的点连接,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生1: 不能把两根小棒连起来。

  生2: 不能组成一个角。

  生3: 组成一个角,这个孔不能少。

  师: 是的,通过刚才做活动角,发现角是有三个部分组成的,我们把两根小棒叫做角的“边”,这两根小棒相交的地方就是有孔的位置叫做角的“顶点”。说一说 ,你们做的活动角的顶点和边在哪?

  【设计意图 教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经验,而这节教学通过学生动手做活动角,让学生自主去发现角的三部分。】

  〖活动四〗探索

  师: 同学们,你们能让自己做的角变大吗? 怎么变?

  生1: 我把两根小棒往外一拉,角就变大了。

  生2: 我拿住一边,把另一边一拉就变大了。

  师: 你们能让角变小吗?

  生1: 把两条边合拢一下,就变小了。

  生2: 刚才,我们既能把角变大,又能把角变小,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生: 与角的边有关。

  师追问 : 与边的什么有关,长短吗?

  生1: 不是 刚才边没有变长。

  生2: 不是 两条边张开的大 ,角就变大,张开的小,角就变。

  师小结

  【设计意图 这段教学,通过拔动活动角,去体验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在具体的操作中,学生才能得以充分的感知,增强了认识效果,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活动五〗 画角

  深化角的认识

  师: 我们认识了角, 现在在自己的练*本上任意画一个角。

  【学生画 师巡视】 说一说 , 你是怎样画的。

  生1: 我是照着三角板画的

  生2: 我是先画两条边,再画顶点。

  生3: 我是先画顶点,再画的边。

  师: 很好,通常我们常用生3的方法画角,请同学们看看【课件画角】,请同学们在自己的本子上按这样的方法再画一个角,看谁画的好。

  【指名学生黑板上演示。】

  【设计意图 画角是这次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是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相互交流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范本五份(扩展5)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菁华6篇)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三、教学建议:

  1、注意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正确把握教学要求。

  2、在教学中注意科学性。

  3、这部分内容可以用2课时进行教学。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重点: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

  2、用尺画角

  教学仪器与媒体:

  多媒体课件,角的学具、一张长方形的纸、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并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说完以后,出示红线标出图中的角。由此引出课题:“角”

  二、教学例1

  1、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有角。学生说完以后从其中的三种实物(吸管、剪刀、水龙头)中抽取出角(锐角、直角、钝角),让学生认识。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的名称: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2、学生用学具自己动手做角。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自己动手做一个角,并指出哪是角的顶点?哪是角的边?

  学生活动

  师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的纸说:请同学们指出老师手中的纸上的角。

  学生指完后师说:其实除了这四个角以外我还可以用这张纸做出其他的角,你能吗?

  学生动手操作并出示自己做成的角

  三、教学例2

  下面咱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怎么样画角。教师示范。画角时教师要注意强调两边的画法。(方向)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角。师巡视

  四、练*

  教科书练*八1、2、3题。

  五、总结

  你知道了有关角的哪些知识?

  六、布置作业:

  1、随堂练*

  2、找找生活中的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能力和创造意识。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并在学*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难点: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角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大家认识它吗?(五角星)想得到它吗?(出示五角星)

  生:

  师:老师要把这颗智慧星送给这节课认真听讲,发言积极,表现最优秀的小朋友,大家有没有信心得到它。

  生:

  师:一看大家就信心十足,那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五角星吗?

  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师:你们可真聪明,那能指出它的角都在哪里吗?(白板批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图形———角,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对角进行初步的认识。(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新知,认识角

  1.呈现教材的'主题图,找生活中的角

  师:你们刚才能够指出五角星中的角,大家都很聪明,老师今天带同学们走进一个美丽的校园,(白板插入视频)仔细观察,你在校园中能找出藏着的角么?看看谁的眼力最好。(白板上批注)

  师:看来大家都很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校园,这么快就找到了这么多的角。那在我们身边很多地方都有角,你们能找到它吗?现在把你在生活当中找到的角说给你的同桌听,看谁找到的角最多。老师也在生活中找到了一些角。(幻灯片演示)

  2.结合情境,合作交流,

  〖活动一 〗感知

  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课件出示实物

  钟面 剪刀 三角板

  师: 刚才,同学们对角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物品,仔细观察,这些物品中有角么?谁上来指一指?你指的非常正确!下面为了方便大家观察,让我们给这些角脱去漂亮的外衣,就变成这样, 【课件演示 从实物抽象出角来】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2: 角两边直直的

  生1: 角尖尖的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看到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板书:顶点 边)《白板批注》那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有几条边呢?

  〖活动二〗实际操作,丰富认识,制作角

  师: 我们现在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那么课前老师给每人准备了一个小信封,信封里有两根硬纸条,按扣下面就请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用它们做成一个角,看谁最先做出来。

  师:老师也做了一个活动角。下面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张开活动角,逐渐合拢活动角,并认真思考一下,看看你有什么发现。(白板演示角变大,角变小)

  生:

  师总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大小有关

  师: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下面老师还有个问题想请大家思考一下,如果让你们现在每人做一个角,使你做的角和同桌做的角一样大,你们应该怎么做?通过什么办法就能知道两个角一样大了呢?下面请同桌两个人合作探索一下。(比的时候要注意,两个角的顶点要对齐,一条边也对齐)

  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两个角,大家猜一猜,这两个角的大小?到底谁说的正确呢?大家仔细观察,

  生: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活动五〗 画角

  师: 刚才我们认识了角, 你们想不想把它画出来呢?现在在自己的练*本上任意画一个角。【学生画 师巡视】 说一说 , 你是怎样画的。

  生1: 我是照着三角板画的

  生2: 我是先画两条边,再画顶点。

  生3: 我是先画顶点,再画的边。

  师: 很好!看来同学们很有探索精神!下面请你们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画角的。师示范画角边说明,重点突出“先画顶点,再用尺子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并请学生说一说教师画角的方法,并出示儿歌。板书:

  三. 课堂小结,巩固练*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角,下面谁来说一说,你知道了角的哪些知识?(课件出示儿歌)

  2.做一个小小设计师:设计一幅有角的图画。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表达等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

  2、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角是有大小的。能够区分角的大小。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同时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角,建立角的空间概念

  教学准备:、圆形纸片、三角板、活动角。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出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学生已经学过的*面图形,露出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

  师语:老师带来了一些礼物,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我露出这些图形的一部分,你们来猜一猜。 (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五角星贴在黑板上。)

  师问:这些图形里藏着一个新的图形,谁知道?(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找角

  谁能将这些藏着的角找出来?(让学生上黑板找到角,适当引导正确指角。)

  三、抽象出数学中的角

  1、抽象出角的图形

  出示PPT,数学书、三角板和闹钟的图片。

  角啊,不仅在黑板上的这些图形中,你能在老师出示的这些物体的表现上也找到角吗?

  让学生指出角,隐去实物图片,留下3个角的图形,并出示文字(这些图形都是角)

  2、感受角的特点

  请大家仔细观察,并拿出你身边的三角尺其中一个角摸一摸,你有什么发现?

  生:有尖尖的。(尖尖的在数学中,我们叫做角的顶点)

  生:有两条边。(我们叫做角的边)

  师:一边用手比划出角的符号,一边说:由1个顶点和2条边组成的这样的一个图形就叫角。我们用这个弧形表示这一个角。

  3、判断题

  因为边弯弯的,引导出,角的边是直的。

  四、创造角

  在桌子上,老师提供了几种工具,请你用这些工具创造一个角

  教师巡视:

  1、展示画的角

  2、展示折的角

  3、展示活动角

  找两位做的不一样大的角,问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你怎么知道的?

  用重叠法验证,讲角的顶点和一边重叠,看另一边

  引导出:角的两边开口越大,角越大;角的两边开口越小,角越小。

  4、红蓝角之争;有两个角啊,他们吵起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为什么吵架.

  引导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5、*题: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6、*题:数角的个数

  五、课堂总结

  1、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认识了角有1个顶点和2条直的边,会数角的个数,角有大小,角两边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角两边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2、回到黑板上:五角星中,有几个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课标中对本节课的要求:

  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对角和直角有感性认识,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会用直尺画角和直角。

  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角、直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

  1、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面 图形中辨认出角。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

  本节知识是学生在已经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教材通过主题图校园一角——引导学生从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再通过让学生实际操作。如找一找,剪一剪,画一画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并掌握角的基本特征,让学生熟练这部分内容后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素质教育要我们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时要兼顾到不同层次学生,尽最大努力体现到因材施教及坡度练*,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深化了学生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是我这节课的主要意图。

  学情分析

  1、本节知识是学生在已经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教材通过主题图校园一角——引导学生从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再通过让学生实际操作。如找一找,剪一剪,画一画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并掌握角的基本特征,让学生熟练这部分内容后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展开学*。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虽然学生没有形成角的概念,但是能够初步辩认出现实生活中很多的角,对角有一些朦胧的认识。本节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切实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

  3、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观察、比较和操作的方法自主学*。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等活动,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4、二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在画角的过程中总有一部分学生误将角画成三角形或者长方形等,误将这些演示的图形当作了角。

  5、通过作业批改情况来看,有些同学在画角的时候没有用直尺,使角的两边不是直线,还有的同学把角的两边没有与角的顶点连接上。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做活动角,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程度有关。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识,直接导入

  在黑板上画好学生已学过的一些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师:黑板上有一些图形,这些图形都是同学们在一年级时学*过的,老师现在想考考同学们,看现在大家还认识它们吗?

  (点名叫同学回答)

  师:没错,这些图形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些图形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图形朋友:角。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吧!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角

  (1)师出示剪刀、吸管,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直观建立角的初步概念。

  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了什么?

  生:剪刀

  师:剪刀这个位置形成的图形就是角。现在老师把剪刀形成的角画出来。接着看,老师手里还拿了什么?(吸管)

  师:同学们,你在这根吸管中看到了角吗?(看到)

  师指名回答,让学生用手具体指出来角的形状,也在黑板上画出吸管形成的角。

  师:像这些形状的图形都是角,角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奥秘。

  (2)师通过开展猜角游戏,总结角的特点。

  师: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游戏。玩游戏之前,老师要向同学们提一个要求:待会游戏开始之后,请每一个同学都保持安静,闭上你的小嘴巴。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请一位同学上台来,闭上眼睛摸出有角的物体。讲台上有三角形,长方形,半圆。

  生:举出三角形,长方形

  师:你是凭什么感觉摸出它有角的呢?

  生:刺手,尖尖的点;直直的边。

  师:谁想上来再摸一摸?(摸不出来,拿出来看看)

  生:半圆形有一边是直的,另外地方是圆滑的。

  师:那你们觉得符合什么条件的图形是角?角有什么特点?(尖尖的点;直直

  师:看来有角的地方总是有尖尖的点,直直的边。我们把尖尖的点叫顶点,直直的线叫边。

  在黑板上角的相应位置板书:顶点、边

  师:所以角是由两部分组成的: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3)通过让学生制作角,进一步了解角的构成。

  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角,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同学们,你们想自己动手做一个角吗?(想)老师为每一组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圆形的纸片,想一想,你准备怎么做。好了吗?行动吧!

  等学生做好角以后,指名叫学生上台说出角的组成部分。

  师:哪位同学愿意上台展示一下你做的角?

  生讲完后,师:下面请同学们和你的同桌以及前后位的同学相互讲讲你做的角,并且用手指比画出角的形状。

  (4)师通过出示活动角,让学生了解角的大小与角的张开程度有关。

  师:刚刚同学们自己做了一个角,现在老师手里也有一个角,它很特别,叫活动角,它能变魔术,它能变成你们手中的任何一个角。你们相信吗?不信的话,我请一个同学拿出他的角,我来变变看。

  师运用活动角,变成生手中角的大小。

  师:刚刚看了老师变的魔术,你们知道其中的秘诀了吗?

  生回答。

  师:如果我想把角变大,我就把角的两边张开,如果我想把角变小呢,我就把角的两边合拢。所以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2、画角

  师边说边演示:前面我们认识了角,下面我们来学*画角。因为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所以在画的时候,先画顶点,然后再用三角板或者尺子从顶点出发,用尺子画一条直直的线,画完后,再又从顶点出发,换不同的方向,再画一条直直的线。下面,请同学自己动手画一画角。(画得快的学生,可让其写出顶点和边)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

  (1)认识了一种新的图形——角。

  (2)知道了角由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3)学会了画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40页。

  教学目标与策略方法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

  2.掌握用直尺画角的方法,会用直尺画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体验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

  策略与方法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的学*方式。

  课前准备与课时设置

  主体画挂图或多媒体课件、三角板、硬纸条、图钉、圆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环 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1.课件或图片出示校园生活情景图(有角的地方可以随机闪动。)

  问: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数学知识?

  (不必强求学生把所有的角都说出来,只要能说出其中的一部分就可以。)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演示。

  3.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有角,那么什么样的图形是角?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角。

  学生观看课件后先在小组内把看到的情景说出来,组内达成共识后,再进行班内交流。

  探究体验

  1.直观感知角。

  (1)引导学生小组内说一说、指一指身边物品中的的角,并用手感觉一下物品中角的样子。

  学生找出生活中的物品上角,如:桌子面上的角,黑板面上的角,文具盒上面的角,书面上的角……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指点角时一般只指角的顶点处,汇报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才能组成角。)

  2.初步认识角。

  (1)展示实物中的角(剪刀、吸管、水龙头、球门框。)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指角时一般只指角的顶点处,汇报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才能组成角。)

  2.初步认识角。

  (1)展示实物中的角(剪刀、吸管、水龙头、球门框)

  (2)去掉实物,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

  (3)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A.先在抽象出的图形中依次闪动角的顶点和边,然后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B.观察: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汇报交流时,学生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出角的样子。

  学生观察由实物抽象出角的过程,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

  小组交流角的特征,明确: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C.拿出画有角的图纸,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4)闭眼想像角的样子。

  3.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角。

  (1)用纸折角。

  A.提问:你能用圆形纸折一个角吗?比一比看谁折的又快又好?

  B.展示学生折的角,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折的。

  (选大小不同的角进行展示,出现不规的角,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

  C.让学生体验角的顶点和边的特点。

  (2)硬纸条做角。

  A.小组合作,制一个活动角。

  B.移动角的两边,观察角的大小的变化,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4.画角。

  A.自己试画一个角。

  B.演示画角的方法。

  C.按照正确画法画角。

  5.引导学生小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此些新的收获?

  学生闭眼想像角的样子,并用手势划出来。

  学生动手折角,有的同学可能不会折,小组同学间可以相互帮助,折完后小组内说一说折的方法。

  学生把小组内好的作品在投影上展示,边展示边说明折的方法,并用手指一指角。

  用手摸一摸角的顶点和边,自己独立体验。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条和图钉,先想一想怎样做,然后动手做出活动角。

  小组的一名同学移动活动角,其他同学观察比较,把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再画一个自己感觉满意的角。

  学生畅谈收获。

  实践应用

  1.投影出示练*八的第1题,判断下面的图形是否是角,不是的话,请说明理由?

  2.完成练*八的第2题。

  订正时老师可以投影出示,学生边指边说。

  3.比较角的大小。(练*八的第3题。)

  订正是可以用活动的投影片演示一下,用以验证比较的结果。

  4.拓展题。

  下图中有几个角,数数看?

  全班学生用手势进行判断,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数的结果。

  学生先观察,然后再用三角板的角比一比。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教科书38——39页及相应的练*。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活动情景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在操作体验中让学生感受到角有大小,感悟到角的大小只与两边**的程度有关。

  3、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交流能力。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绳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红旗上的五角星的名称缘由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的精神面貌真不错,老师准备把这几颗五角星奖励给表现最好的同学。(课件出示五角星)这几颗星星为什么叫五角星呢?师:角到底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新朋友”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通过学生熟悉的“五角星”,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角是什么样的图形,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又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1、找角

  师: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角的家,在画面中,哪儿有角?

  师:不仅这里有角,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认真找一找,然后把你的发现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生生互动)

  2、摸角

  师:谁愿意说说你们找到的角?

  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的角原来是这样的一个图形(点)。想想怎样才能把你们看到的角完整地指出来呢?(点、边、边)

  老师发现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这个点,还指了这两条直直的线。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吗?你们能像老师这样指角吗?试试看。

  师生一起指三角形的角、课本封面上的角。

  3、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同桌合作指一指课件中的角。

  师:角到底是什么模样呢?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漂亮的外衣。(课件演示)

  师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并观察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后板书(1个顶点、2条边)生再次指认实物角的各部分名称。

  4、判断角

  (学生用手势判断,并说明理由,如五角的角与几何中的角的区别)

  5、创造角

  师提供学具:一条绳子、两根塑料条、圆或不规则纸片。讲故事:“蓝角、红角比大小”(课件出示图)。

  (在创造角的教学中,通过学生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说一说等方法,让学生通过操作及同桌合作的学*方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自己去探索,使学生感受角有大小,更好的认识角的特征,建立角的表象。在学生介绍角的时候选择一个角来比一比两个角谁大谁小,这样可以更自然的引到活动角的比较大小。)

  6、画角

  a、请学生想想说说,应该怎样画角。

  b、教师规范画角的步骤。教师边画边说:先点一个点,从这个点起,尺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教师板演)。c、学生练*画角,教师给予鼓励。

  d、学生反馈后,再画一个跟刚才大小不一样的角.

  三、练*反馈,实际应用

  1、师:请同学们数一数三角形有几个角,再数一数每个小组桌面上其他图形的角。

  2、给你一个长方形,只能剪一刀,你能把它变成几个角学生操作后交流:不同的剪法,得到角的个数不一样。(电脑演示几种情况)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1、谈收获

  2、学唱《角的歌》:我的名字叫做角

  我有边儿是两条

  一个顶点两条边

  所以我叫角角角(课中安排学唱《角的歌》,旋律是学生熟悉并喜爱的,加上简明扼要的歌词和动作,是对“角”的一个特写,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五、课外延伸

  老师要交给你们一个任务,请你回去后仔细地观察一下,你还见过哪些地方有角,听说过哪里有角,然后把它们写下来,题目就叫做:我所知道的角。

  教学反思:

  《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面图形和线段的基础上教学的。在这里,不给角下定义,也不讲角的度数,而是从观察事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制作学具等,加深其对所学几何图形的认识。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讲了些什么并不重要,而学生想了些什么更重要千万倍。学生的思维应在学生自己的头脑里产生,在尝试操作、讨论的过程中亲自去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

  纵观整节课,能够做到环节紧凑,思路清晰,从而形成一个较好的教学框架:首先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其次是放手学生,探究新知;最后是归纳总结,拓展延伸。其中第二部分又分为找出生活中的角、根据自己对角的感受制作角、结合课本和实践小结角的特征、画角等几个部分。

  这里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知识,自主学*,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也是整堂课最重要的部分,最能考验教师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和对所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因为教师很难预料到学生在操作实践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教学中,我对于自己备课时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及时做出了灵活处理,没有生硬地把学生拉回到自己教案中所设计的思路。如在让学生自己制作角的过程中,有些学生用两条硬纸条做出三种不同情况的“角”,一种是常见的只有一个角,另一种是十字形的“角”,还有的是T字形的“角”。这里学生做的时候有的并不知道自己做出了几个角,只认为其中的一角是自己所做的,有的则是自己知道发现并创造出来。教师此时应因势利导,先让学生说出他说的角是指哪个,再问仅此一个角吗,还有吗,能比画出来给大家看看吗?并及时给予表扬,这样既能鼓励其积极性,又能巩固对角的认识,一举两得。

  不足之处也有几点:

  一、只备教材,而对学生却备得不够。

  比如:在找角的特征时,老师意在引着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尖、线等,从而再转到数学中的语言:角、边等。但孩子的认知前提却不同,有的心中空白,一直说不到点上,只说成折、横,他们的回答让老师也无所适从。而有的学生则无所不知,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角的各部分名称。让老师又觉得心中不甘,意犹未尽。

  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研讨我觉得自己定位的知识目标对初次接触角的二年级学生来说难度太大,特别是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这一知识点比较抽象,而新课标中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角,直观建立角的表象即可。

  通过这次校内公开课,我感觉自己受益匪浅,并时时提醒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进取,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范本五份(扩展6)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菁华6篇)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知道角有大小,会比较角的大小。

  3.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知道角有大小,会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目标导学

  1.播放暖场音乐——《一闪一闪亮晶晶》

  2.出示主题图,板书课题

  师:(出示三小校门照片-主题图)走进我们整洁美丽的校园,隐藏着好多好多的数学知识,有三角形的小旗子、长方形的匾额……这么多的图形就组成了我们美丽的校园,今天我们来学*一种新的图形——角(板书),你能找到角吗?

  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教师指名多位学生上台展示

  师:当这些生活中的物品脱去华丽的外衣,像这样形状的图形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角。

  二、合作探究,互动雅学

  (一)角的特征教学

  过渡:(板书抽象的角)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些角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独立思考,指名多位同学说

  1.教师归纳:所以角有一个尖尖,我们把它叫做顶点。还有两条直直的线,我们叫做边。

  2.同桌互说

  3.小结:所以我们说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和老师一起说一说。

  4.数学游戏:谁的眼睛明又亮

  过渡:为了奖励大家……老师想和你们玩一个游戏,你们想玩儿吗?

  (1)第一关:判断角。出示红卡:第1题

  师: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是火眼金睛,最快地找出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请拿出红卡第一题

  独立思考、同桌互查、全班汇报

  师小结:所以我们在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或者找角的时候,都要用到角的特征。角有一个尖尖的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有一个条件不满足,那么它就不是角。

  (2)第二关:找生活中的角(指角,并说明原因)出示红卡:第2题

  师:大家都会判断这些是不是角,其实角在生活中处处可见,这本数学书上就有好多角,在这个面上,这里有角,这里也有角,在这个面上呢,这里有角。(摸面、圈角、指顶点和边)

  师:那这个物品的哪些表面有角呢?你能上来指一指吗?

  师小结:我们从生活中的物品抽象出了许多数学角,希望大家以后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物品。

  (二)角有大小

  过渡:生活中处处都有角,我们这把折扇……也可以看作是一个角

  1.课件演示,感受角有大小。

  2.小结:所以角有大有小。

  3.比角

  师:这怎么比啊?(上台演示说理由)

  4.折角(出示学*指南卡)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折的角?请大家竖起耳朵认真听。(2组上台汇报,展示一组奇形角)是角吗?

  (三)画角

  1.自主尝试画角

  2.播放动画,规范画角

  3.拍照作业,欣赏角

  三、点拨指导,提升领悟

  反思小结:到这里,我们和小精灵的旅程就要结束了。通过今天的学*,你知道了和角有关的哪些知识?

  师:我们不仅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还知道了角有大有小,通过比、折、画的方式认识了角。那你们能用今天的知识解决蓝卡吗?请拿出蓝卡第一题。

  四、检测反馈,博学拓展【出示分层实践卡】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初步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剪刀,活动角,等。

  学具准备:

  尺子,小棒,圆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个游戏吧!请你猜猜,用3根小棒手拉手你能摆出什么图形?(PPT)

  生:三角形。

  师:猜对了,大拇指送给你们。现在老师给你们出个难题,2根小棒你能摆出什么图形呢?好好想想,用你们手中的小棒自己动手摆一摆。

  教师巡视

  师:下面,老师要请几位请几位小朋友上来展示一下他摆的图形。

  学生展示图形(直线;加号;大于号;小于号等。)

  师:观察这些,你认识哪些图形?哪位小朋友来说说。

  (把是角的图形摆到黑板中间,不是角的移到黑板左边.)

  师:像这样的图形大家认识吗?想不想和它交朋友?在数学王国里我们把一边连在一起,一边没有相连的图形叫做——角!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角的初步认识。(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联系实际,找角认角

  1、师:刚刚我们已经知道了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角,那你能用你手中的两根小棒摆出一个角吗?摆好了的小朋友请用你的坐姿告诉我,老师刚才巡视了一下,看到同学们都能用两根小棒摆出一个角,真了不起!

  师:那你们观察一下,看看你们摆出的角和黑板上的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

  生:都有两条。

  师:你的发现是对的?在我们数学王国里把角的这两条叫做角的边。它是直直的。(说的时候指着边)

  师:所以,角有几条边?生:两条。(板书两条直直的边)

  师:它们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引导学生说出两条边相交)

  师:在数学王国里,两条边相交的地方我们把它叫做顶点。(板书顶点)

  师:那角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请一位小朋友来说说。

  (生:边,顶点。师:几条边,几个顶点?)

  生:两条边,一个顶点。

  师:对,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补充板书)

  (让学生读一遍)(收小棒)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学具,你能在这个学具中找到角吗?生:能。

  师:下面,老师要请一位同学上来指指他找到的角。(请学生上台指角)

  (学生指角,但不规范,指了一个点)

  师:这个点就是角吗?(学生会开始指边,教师慢慢提示)

  (师:老师知道你的意思了,你是想说还有两边)

  师:同学们,指角是有规矩的。老师先示范一次,同学们可要看仔细了。指角时,我们先从顶点出发摸一条边,再从顶点出发摸另一条边这个角就这么大。(教师示范指角,指角的时候注意动作规范,尽量做的夸张使学生理解,要体现出两条边)

  师:那你再用老师教的方法指一指你找到的这个角。(学生指)

  师:真不错,你都学会了。

  师:老师要再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用顶点处戳一下学生)你有什么感觉?

  生:尖尖的

  师:对,角的顶点摸起来感觉是尖尖的。

  师:那两边还有什么特点?

  生:直直的。

  师:对,直直的,角就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

  师:同学们,其实我们课桌的*面上也有角呢,找到一个,我们一起来摸一下。用老师刚刚教的方法。开始,我们先从顶点出发摸一条边,再从顶点出发摸另一条边,这个角就这么大。

  2:体验感悟,画角

  师:刚才你们都用两根小棒摆出了角,现在老师想把这个角画在黑板上,看哪位小朋友最善于观察,能在老师画完后说出老师是怎样画角的。

  (教师示范画角)

  师:同学们可要看仔细了哟,看看老师是怎样画的。

  画边时提问:老师还可以再把这条边画长一点吗?生:能。

  师:哪位善于观察的小朋友能来说一说老师刚才是怎样画角的。

  生:先画了一个顶点,然后画了边。

  师:几条边呀?

  生:两条。(学生说时在角的旁边写出角和边)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大拇指送给你。

  师:就是刚刚这位小朋友说的,老师在画角时先画一个顶点,从这个点起,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就画成了一个角。(课件)

  师:老师能画角,你们能不能在练*纸上也画出一个角?那自己动手画一画,画完之后告诉同桌你画的顶点和边分别在哪里!

  (学生自己动手画角,教师巡视。)

  师:下面老师要请一位同学上来给同学们展示一下他画的角。(拿一个学生画的角投影)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40页。

  教学目标与策略方法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

  2、掌握用直尺画角的方法,会用直尺画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体验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

  策略与方法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的学*方式。

  课前准备与课时设置

  主体画挂图或多媒体课件、三角板、硬纸条、图钉、圆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环 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1、课件或图片出示校园生活情景图(有角的地方可以随机闪动。)

  问: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数学知识?

  (不必强求学生把所有的角都说出来,只要能说出其中的一部分就可以。)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演示。

  3、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有角,那么什么样的图形是角?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角。

  学生观看课件后先在小组内把看到的情景说出来,组内达成共识后,再进行班内交流。

  探究体验

  1、直观感知角。

  (1)引导学生小组内说一说、指一指身边物品中的的角,并用手感觉一下物品中角的样子。

  学生找出生活中的物品上角,如:桌子面上的角,黑板面上的角,文具盒上面的角,书面上的角……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指点角时一般只指角的顶点处,汇报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才能组成角。)

  2、初步认识角。

  (1)展示实物中的角(剪刀、吸管、水龙头、球门框。)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指角时一般只指角的顶点处,汇报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才能组成角。)

  2、初步认识角。

  (1)展示实物中的角(剪刀、吸管、水龙头、球门框)

  (2)去掉实物,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

  (3)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A、先在抽象出的图形中依次闪动角的顶点和边,然后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B、观察: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汇报交流时,学生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出角的样子。

  学生观察由实物抽象出角的过程,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

  小组交流角的特征,明确: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C、拿出画有角的图纸,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4)闭眼想像角的样子。

  3、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角。

  (1)用纸折角。

  A、提问:你能用圆形纸折一个角吗?比一比看谁折的又快又好?

  B、展示学生折的角,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折的。

  (选大小不同的角进行展示,出现不规的角,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

  C、让学生体验角的顶点和边的特点。

  (2)硬纸条做角。

  A、小组合作,制一个活动角。

  B、移动角的两边,观察角的大小的变化,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4、画角。

  A、自己试画一个角。

  B、演示画角的方法。

  C、按照正确画法画角。

  5、引导学生小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此些新的收获?

  学生闭眼想像角的样子,并用手势划出来。

  学生动手折角,有的同学可能不会折,小组同学间可以相互帮助,折完后小组内说一说折的方法。

  学生把小组内好的作品在投影上展示,边展示边说明折的方法,并用手指一指角。

  用手摸一摸角的顶点和边,自己独立体验。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条和图钉,先想一想怎样做,然后动手做出活动角。

  小组的一名同学移动活动角,其他同学观察比较,把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再画一个自己感觉满意的角。

  学生畅谈收获。

  实践应用

  1、投影出示练*八的第1题,判断下面的图形是否是角,不是的话,请说明理由?

  2、完成练*八的第2题。

  订正时老师可以投影出示,学生边指边说。

  3、比较角的大小。(练*八的第3题。)

  订正是可以用活动的投影片演示一下,用以验证比较的结果。

  4、拓展题。

  下图中有几个角,数数看?

  全班学生用手势进行判断,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数的结果。

  学生先观察,然后再用三角板的角比一比。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教学重点:

  认识角,会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教学难点:

  了解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使用:

  三角板、不规则纸、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2、生:三角板。

  3、师:为什么它叫三角板?

  4、生:因为它有三个角。

  5、师:你能指出这三个角在哪里吗?

  6、师:角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它。

  板书课题: 角的初步认识

  二、从生活中感知角:

  1、师:角是一种*面图形,我们生活中随处都可以见到角,只要你认真观察,就能发现它们。(师出示课件第一张:你能指出这些物体上的角吗?生说一处,标一处。)

  2、师:你还在哪见过角?

  3、师:你们都是会观察的孩子,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既然都叫作角,那它们身上肯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4、师:现在老师把它们从实际生活中请出来和大家见面,好不好?(课件演示第二张:把图片上的角脱离下来)

  三、初步感知角:

  (一)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师:你们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2、生观察,自由发言。

  3、师:书中给角的各部分都起了名字,角的尖尖的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课件演示:角的各部分名称。)

  4、师追问:角是由几部分组成的?(生:三部分,一个顶点两条边)

  5、师:这个角的大家庭里又来了一些自称是角的朋友,你们看看!(课件演示第四张:判断:是角的打“√”,不是角的打“×”。)

  (二)画角:

  1、师:想画一个角吗?请你们自学P87画角的方法。

  2、师:分几步画一个角?(生:分三步)

  3、师:你说,老师画。(师在黑板上画)

  4、师:画角时要注意,顶点不要太大,边要画直,不要出头。

  5、师:请你们自己在纸上画一个角。

  6、师展示学生画的角,找问题。

  (三)角的读法和写法。

  1、师利用板书中的角讲读法和写法。

  2、师:选择你喜欢的标注方法,标注一下自己的角。

  四、认识直角、钝角和锐角。

  (一)比较角的大小:

  1、师:我们还回过头来观察这些角,除了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它们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演示课件第五张)

  2、生:边有长有短,角有大有小。

  3、师:那怎样比较角的大小呢?我们选择其中的三个来比一比(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生观察比较(师用课件操作反馈)。

  (2)师:你们用的是观察法。

  4、(课件演示:一红一蓝两个角)你们观察一下,这两个角谁大谁小?(生观察可能出现的结果:蓝角大,因为蓝角边长)

  5、师:到底哪个大呢?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等我们探讨完这个问题,再来比较这两个角(请你拿出你们做的活动角,一条边不动,转动另一条边。)思考一下!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6、生活动、思考、交流。(课件演示结果: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7、师:现在请你比较红角和蓝角的大小。(师课件演示:两个角一样大)

  (二)分类:

  1、认识直角。

  (1)我们还回到生活中这些角,有一种角长得很规矩,很特殊,是什么角?(生:直角)

  (2)师:你们能把直角挑出来吗?

  (3)师: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直角?

  2、分类。

  (1)现在我们一起把这些角分一下类,分类是一种学*方法,通过分类,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不同角的特点。

  (2)师:直角为一类,其它的角与直角比,分为两类,你会分吗?

  (3)生:独立分类。(师演示课件:依据学生的回答拖动角进行分类)

  (4)课件演示结果: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5)师:如果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这三类角,怎样排?

  (6)师:请你们观察自己的三角板,指出上面的角都是什么角?

  (7)师:又来了一些角的朋友,请你挑一挑。(课件演示)

  (8)(课件演示一个*似于直角的角)师:请你判断这个角是直角吗?(生自由发言)当你用眼观察,无法准确判断这个角是不是直角时,可以用三角板的直角来量一量。(课件演示)

  3、做直角。

  (1)师:现在你们桌子上都有一张不规则纸,你能折出直角吗?(生折交流)

  (2)师:你们是这样折的吗?(课件演示)

  4、找直角(课件演示)。

  (1)在*面图形中找。

  (2)在钟面上找。

  五、欣赏角。

  课件演示: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小结。

  (一)你有什么收获?

  (二)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你们应该能发现,我们学*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它们又广泛地应用在生活中。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角的初步认识》

  课本P38、39、例1、例2及练*八中相应的练*。

  教学对象;

  二年级(上学期)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3、通过学*,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准备:

  情景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激发学*兴趣

  1、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个新的知识,先让我们看一段动画。

  (播放课件,引导学生发现思考问题。)

  2、课件情景图中闪动的是什么呀?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全班交流。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学*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让学生感受到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引发学生认识的兴趣。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角。

  (1)、课件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请同学们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

  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摸一摸、猜一猜、看一看。

  (2)、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出示角。问:你能给角的各部分取个名称吗?

  在学生给角取的名称中归纳得出角的名称。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你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与边。

  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与边。

  2、制作角。

  (1)、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角?

  思考一下,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制作出一个角?

  学生独立思考制作角。

  (2)、把你制作的角在小组内展示,并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小组内展示角,交流制作过程。

  (3)、全班交流。谁来向全班小朋友展示你制作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4)、教师演示将角的两条边**、收拢。问:你发现了什么?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3、画角。

  (1)、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也制作了角,现在我们来画角。你认为角该怎么画?

  (2)、教师示范画角,并说明: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2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3)、学生练*画角。

  请同学们在练*本上画角,画好后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画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教师巡视、指导

  总结画角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物品抽取出数学中所要研究的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通过制作角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程度有关系,而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并且学会如何去画角。

  三、巩固练*,拓展延伸

  1、找出课堂中的角,出示课件(教师和同学们在教室上课的图画),引导学生独立发现生活中的角。

  2、在图形中找出角的个数,出示课件(黑板拉*出现教师讲的内容)。

  [设计意图]:练*融趣味性、创造性于一体。学生在练*过程中丰富了对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在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1、今天的这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学生总结回答,教师补充。

  以后我们要仔细观察,希望同学们能在生活中发现更多有趣的数学知识。

  2、下课。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38~3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2通过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探索角的知识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感知角。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小棒等。

  教学流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结交一个数学中的好朋友,大家愿意吗?

  生:愿意。

  师:这个朋友的名字叫什么呢?(板书:和角交朋友)

  生:角。

  师:对,这节课我们就和角交朋友。

  二、引导探究,学*新知

  1、联系实际,找角

  师:其实角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你认真观察,就能找到它,(课件出示39页例1的剪刀、吸管、水龙头)同学们请看,角朋友就藏在里面,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学生汇报。

  师:(课件出示剪刀、吸管、水龙头)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同学们相互说一说。

  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现在我们把这些角的外衣脱掉,仔细观察。(课件演示,将三个物体隐藏,出现不同方向的三个角)。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角。

  师:(课件出示38页主题图)同学们请看,下课了,同学们正在操场上活动呢?你能在这幅图中找到角吗?

  学生汇报:老师拿的三角板上有角。老爷爷剪树枝用的剪刀上有角,树上有角。小朋友伸开两臂组成了角。楼房上挂的钟上有角。楼房上挂的钟上有角。

  学生每说一个,课件出示红色闪动的角。

  2、初步感知,指角

  师:同学们的观察力可真强,找到了这么多的角,请同学们找一找自己手中三角板上的角,并给你的同桌指一指角在哪里?

  师:哪位同学到前边把三角板上的角指给大家看。

  学生到前面指三角板上的角。

  (注:提问的学生指角的过程都是点了一下角的顶点处。)

  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

  生:不是,这是个点。

  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

  学生活动:指角

  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

  学生到前面指出三角板上的一个角。学生都能指对。

  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出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动手摸一摸三角板。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会发现三角板上有尖尖的东西,感觉很扎手,发现了三个扎扎的点,三条直直的线等。

  师:同学们通过摸一摸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你们真了不起,其实数学上的角有自己的名字,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板书: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板书:边)

  师:同学们这么快就和角成为了好朋友,老师真替你们高兴。可有一些“假角”经常混在角的队伍里,老师要考考你们的眼力,看谁一眼就能辨别真假。(课件出示练*八的第1题)。

  [设计意图:在这里,学生感知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所以在这里我没有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而是充分利用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这一知识“盲点”,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把对角的认识自然地从生活实际过渡到数学知识,逐步构建正确表象。]

  3、小组合作,折角

  师:(出示一张圆形纸)同学们请看,你能在这张纸上找到角吗?

  生:不能。

  师:你能想办法用它折个角吗?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

  小组活动:折角。

  师:哪一组选个代表来汇报,你们是怎么折的?

  学生汇报。

  师:你能指出折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吗?

  生:(拿着折好的角。边说边指)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

  [设计意图:把角的概念放到实践操作中感知。在指角、折角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眼、手等感官直接感知角的顶点和边的特征,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得到了培养。]

  4、动手操作,做角

  师:同学们心灵手巧,折出了这么多形状的角,你能动手做出一个角吗?小组四人合作,先想想你们打算用什么材料做角。然后可以用拼一拼,折一折,摆一摆等方法制作出一个角,做出角后,小组内互相指一指角的样子。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做的最好。

  (学生用硬纸条、图钉、细绳、小棒等做角)。

  学生汇报,并互相评价。

  有的小组用绳子摆出了一个角,有的小组用小棒摆出一个角。有的小组用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做出一个活动角,而且发现这个角可以变大,还可以变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会、理解角有大小这一知识点,在这里我注重了学生的观察、操作与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

  5、体验感悟,画角

  师:刚才我们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制作出了这么多的角,我们还知道了角有大有小,下面就让我们亲手画一个角好不好?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老师是怎么画的,从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边说边画)

  师:下面同学们就按照老师的方法来画一个角。

  学生活动:画角。

  展示学生画的角,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画的。

  师:同学们,我们在画角时,角的开口可以朝上,可以朝下,可以朝左,也可以朝右。

  让学生画出开口方向不同的角。

  [设计意图:学生在画角时,认真思考、操作、体验、评价,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应用新知,培养能力

  1、40页做一做的第1题

  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学生边说边指)

  2、找磕头机上的角

  (课件出示大庆的磕头机)

  师:这是在我们大庆随处都能看到的磕头机,你能在上面找到角吗?

  汇报时闪动红色的角

  3、课件出示练*八的第2题

  师:看下面各图,左边的三角形有哪几个角?右面的三角形有哪几个角?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1、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角,和角成为了好朋友,知道了角有一顶点两条边,还学会了画角。

  2、知识延伸

  师:同学们课下就用今天我们结交的新朋友——角,来创作一幅美丽的图画,比一比,看谁创作的画最好看。

  [设计意图:学生用角创作画的过程中,丰富了对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大胆想象,在活动中体会并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范本五份(扩展7)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菁选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

  《角的初步认识》选自人教版教科书第三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在学*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对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面图形已有初步的表象,但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观念中的角大多是生活中的“角落”,而不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图形”,因而要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很不容易,学生接受起来也有一定困难,所以本节课我把重点定位于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程度有关。

  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整个课时将观察、演示、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有机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学生活动为主体,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同时,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喜欢做小动作,因而我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把静态课本材料变成动态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思维、在观察中分析,建立起角的表象。这节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联系生活实际,实践操作并抽象出角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更多的是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体验,我首先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指一指的方式,从实物中感受角的样子,在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边指边说,不断强化角的特征,然后出示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小组合作找一找、描一描,直观感知角的样子,接着让学生自由地在教室内找角,拍照上传,从生活出发,让学生体验到知识来自于实际生活,有的找到了数学书上的角,有的找到了台阶上的角,有的找到了背景墙上的角,教师及时把握学生课堂上生成的素材,并请学生来指一指,角在哪里,把学生头脑中对角的认识从“角落”的误区中牵引过来。

  认识角的特征以后,我引导学生动手创造角,学生利用不同材料,创造了不同的角:有的组将吸管对折做出了角,有的组用小棒摆出了角,有的组用两个铅笔盒摆出了角,还有的组做了正方形、三角形,角就藏在图形里。在创造角以后,我让学生尝试着画角,引导学生把角的重要部分画出来,并通过示范画角,指导他们正确的画角方法。

  通过这些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学*经验,乐在其中。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造高效课堂

  导入新课时,我运用hiteach抢权功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顺利地把他们引导到课堂教学环境中。

  探究新知时,我先播放一小段微课,通过演示的'方式教学如何指角,接着让学生试着在三角尺上指一指,再通过特殊笔的功能用直的线在白板上把角描出来,利用选中拖动功能,把所描的角拉出来,加深学生对角的印象。找完三角尺上的角后,我把生活中物品推送到小组*板中,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找出角,并在*板中描出来,把作品飞递给老师,通过作品观摩,能清楚呈现学生的多元想法,对比不同的作品,推动生生互动。接着,我让学生找一找教室内的角,找到后拍照飞递给老师,将生成的素材及时、充分的呈现和反馈,体现了生本理念,大大节省了时间。在学生找完角后,利用聚光灯聚焦这些角,让学生观察总结角的特点,突出重点,效果较好。认识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后,我出示了不同的图形,让学生判断它们是不是角,利用抢权功能,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答题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利用即问即答功能,及时反馈,通过统计图、饼状图,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进行精准教学;还利用计分板进行加分,促进小组的团体意识,也调动了学生的答题积极性。

  操作中巩固新知:在认识了角的特征以后,我让学生小组合作利用学具创造角,用计时器进行倒计时,并通过手机拍照功能及时上传小组作品,实现素材的共享,让课堂变得更丰富。

  借助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直观、高效和精准。

  三、捕捉生本,把握生成

  本节课,我从多方面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每位学生主动学*,学有所获,积极探索新知,自己发现和创新。同时,我将学生课堂上生成的素材及时呈现,推动了多向互动和立体式交流。我通过作品观摩,反馈每组同学找到的实物中的角,清楚呈现学生的多元想法,推动他们的交流和小组互评。不过这里也有我需要反思的地方,在有小组指出钟面中心的和两根指针形成的角后,我请代表来具体指一指,该学生还是没有指清楚,让其他同学产生异议,我也没有进行很好的把握和引导,再请另外学生来指时,学生指出了另外的角,我便予以肯定,但是错过了之前那个很具代表性的角。如果当时我能及时抓住契机,适时引导,将那个角呈现出来,教学效果会更好。

  我让学生找一找身边、教室内的角,一下子激发了他们的热情,他们找到后拍照上传,教师在第一时间捕捉到了学生的课堂生成,使课堂显得活泼生动,也实现了资源的共享,把握了学生的生成。

  在创造角的环节,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集合小组同学的智慧,创造出来不同的角,很有创意。但这个环节我给学生的时间还是不够多,用教师提供的学具束缚了他们的创造手段,以致于呈现出来的作品不够丰富,这一点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本节课的教学令我感觉到:课堂中多创设机会,放手让学生体验和操作,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教学会更流畅,学生的学*会更愉悦,课堂的基调也会更和谐。教师放低姿态,放松心情,和学生一块融入到新知的探索和实践中,互相倾听各自的想法,互相交流和分享,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会获得有效培养,我们的数学教学才会有新的突破和发展。

  学无止境,作为新教师,除了对教学方式和教学的实践思考外,我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尝试,将现代教育技术和课堂教学更好地融合,推动创新性课堂、智慧课堂的发展,让现代教育手段更好地促进课堂高效、生动地开展。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2

  学*《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的,由于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我将观察、操作、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通过找一找、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说一说等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本堂课我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中的角开始,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角;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用一张纸折角,逐步形成角的表象;再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最后用两根硬纸条做活动角,让学生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整堂课以学生的自主学*、操作贯穿始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但是在教学中,学生对于角的大小和图形的大小概念有些模糊,有些同学还是没能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句话,应该借助两个角的比较来使学生加深印象。折角时,有些学生对于角的`概念模糊,有几个学生把弧形的也当作角,所以不会折角,在折角之前,应该让学生认识角,并把判断是否是角的环节放在前面部分。再是学生对于生活中的角与数学中的角意义理解不够深刻,还不能正确描述怎样的是一个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3

  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教学角的初步认识。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识别角,判断角的大小。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低年级学生对几何*面图形由感性到理性的一种认识飞跃。由于学生对角的认识生活经验不多,教学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在数学课堂教学上,教师应给学生留下一片空间来,让学生去看、去想、去说、动手操作、讨论、质疑问难、自学、暴露自我,以取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1、抽象角观察感知,建立表象。

  本课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通过用实物(红领巾、三角板、纸扇、长方形、不规则图形等)的演示,导出生活中的角。并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触摸,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营造生动、鲜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从生活中的角到*面的图形去追索,去发现,去总结,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然后让学生触摸三角板上的角,有什么感受。同时讨论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2、判断比较,深化表象。

  在感知角之后,学生基本已经建立了角的初步形象,体会到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再由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角的完整表象,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学生书空画角之后,及时设计判断练*,通过辩认与说理,再次加深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通过多种方式的参与体验,引导学生深化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学生由感知建立完整表象的过程。

  3、制作角提供材料,操作内化。

  动手做一个角是本课浓墨重彩的部分,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这里,提供给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小棒、吸管、毛线等,学生可以借助这些材料通过合作交流做出角,这中方式不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生活化,也让加深了学生之间的数学情感。学生也能通过制作角这一活动,由对角表象的认识,抽象出角概念。

  4、比大小自主探索,意义建构。

  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和小组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体现了数学学*的个性,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经历了认识角的过程。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去感悟,去体会角,初步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之间的关系这一特征。

  整节课下来,学生不仅积极参与主动获取新知、同时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提升。不足之处:个别同学比较活动角时学生思考、交流组织不够高效,以后需加强。本人的数学语言不够精炼严谨,以后多学*加强锻炼。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4

  周三上午在二(8)班进行了《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教学设计主要分三个环节进行:1、认识角。2、创作角。3、画角。最后是巩固练*。

  首先,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场景中引出角,进而开始第一部分的教学,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认识角以及角的特征,从而可以为下接下来的环节做铺垫。角的特征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掌握了角的特征才会去判断一个角是否为角。

  其次,在学生初步认识角后紧接着是让学生根据角的特征去制作角。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有很多种方法:有用学具拼的、有自己动手剪的、有折的、有画的……思维很活跃。这个是出乎我意料的,课前还担心学生只会用学具里的活动角,想不到其他的方法,看来我还是低估了我们班的小孩。创造角后我通过演示活动角,比较角的.大小让同学们明白角的大小与两边分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接着是画角,我先自己示范画了一个角并讲了画角的步骤,再要求学生自己在练*本上画角。在巡视学生画角时发现有些学生画了三角形,有些画得不规范。我展示了学生的作品后小结了画角的步骤:先画顶点,再从这个顶点起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最后标出顶点与边。

  最后是巩固练*题,第一题是角的特征有哪些,角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第二题是数角,这对学生有点难度,对角的特征要很熟悉了才能正确找出几个角,部分学生只能数出直观的角,对“角中的角”显得比较迷惑,不容易判断。由于时间关系这部分没有让学生亲自上台数出角,比划出角,这个对于学生有点抽象。

  课结束后问学生这节课的学了什么时,学生大多会把课题读一遍,问学会了什么时,学生有说学会了画角、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及角的组成。这节课就这样结束了。

  反思:

  课后,回想自己在教学中存在很多的不足,在各环节都有处理不当的地方。

  1、在学生初步认识角时缺少让学生感受角的过程,学生的感知很重要。在让学生指出生活中的角时,部分学生没有按老师的要求指出各部分,只是把尺子放在他所认为的角,在我多次引导后再请学生上来指出角时才正确指出角。这种情况应该是我说的不够明确,在出错时没用正确的方法引导,而是再次地示范如何比划出角。

  2、制作角这个环节中的展示学生的作品时,没有让学生自己说出制作的方法和过程,而是我自己讲,这点学生得不到说的锻炼,说的能力也就得不到提升。展示角时也没有把每种方法展示出来,也缺少了一个小结的过渡。

  3、画角中同样也是在展示学生作品时处理不当,在巡视时发现有学生画三角形,画得不规范的没有展示出来,而是展示了两个画得比较好的。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我问学生一句话:“他们画的角好看吗?”这里应该是问他们画得对不对比较妥当。在这个环节上我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对课堂生成的利用能力还有待提升。数学上语言是言简意赅的,不能随便,这点也要引起重视。

  以上是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经过老师的点评也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还存在一些问题:1、自己的教学语言过于*淡,这点也很重要,老师的言语有起伏、有激情,才能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才会引起学生的注意,一节课的学*效率才会相对高。2、学生的参与度不够,要多面对学生。3、提醒要以鼓励表扬为主。4、学生的思考时间不够。

  针对以上的不足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改进、完善自我,提升教学能力,多学*,多积累,虚心请教,争取早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5

  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画面的角及实物角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图形角,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加深对角的认识和初步了解角的基本特征。教学中我通过以下几个层次使学生形成关于角的正确表象:

  一、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展开学*。

  在课的一开始,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并通过观察实物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抽象数学知识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学生依据对角的各部分的认识,自由选择材料做角,在互相交流中发现角有大有小,从而探究角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这样的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进调动了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

  “角的初步认识”直观性、操作性比较强,我设计了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等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通过指一指、折一折、摸一摸,动手操作具体感知角的顶点和边,了解角的组成,然后通过动手做一个活动的角,从动态中认识角的形状及大小变化,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建立了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空间观念,真正体现“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这一基本理念。

  三、给学生创设自由度较大的学*空间与时间。

  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尤其是做角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思维空间,学生依据对角的各部分的认识,自由选择材料做角,在互相交流中发现角是有大小的,进而探究角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一层紧扣一层,层层都体现出教师的大胆放手、学生的自主参与。

  四、发挥想象,训练提高。

  这节课的练*是我精心设计和安排的,我让同学们在“蓝猫对话室”里和两位小朋友开开与心心一起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增加一道思考题,让学生比较数学课本表面上的角和课堂练*本上的角,这样的安排,一方面把练*放在学生感兴趣的一个情境中,为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的理解,教材上练*八的*题穿插在整堂课中,避免了集中练*给学生造成的疲劳感,特别是在课的末尾安排学生利用角来创作画,将趣味性、创造性、思维性融为一体,丰富了学生对角的认识,同时也使学生学*数学的情感得到极大的鼓舞,可谓一举多得。

  不足:

  第一:没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比如学生在判断两个边长不一样便角的大小一样的角时,决大多数学孩子都说这两个角是边长长的那个角大,这时我没有把两个角做成实物的形式从黑板上拿下来,重叠在一起比一比,如果这样学生就能更加直观的看出角的大小与它的边长无关。

  第二:我觉得在比较角的大小的时候也处理不好,学生折角后比较角的大小时,由于时间关系这个比的过程还太短,给学生提供的素材学生还不大会用,没有提供一些有利于学生观察、比较、探索的材料,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学效果还不够好,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6

  从中学到小学,就必须转换教学思考方式,必须努力化解数学的理性与学生感性之间的矛盾,其中,研究学生是非常关键的,“角的初步认识”内容虽然简单,其实简单的东西往往不简单,学生的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足。怎样在孩子的感性基础上让孩子学*到感受到数学的理性,是非常重要的。本章内容的教学,需要设置生活化的情景来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情情景性和直观性应该是本节课的有效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适当的选取现实素材,让生活实例、生活经验成为学*的支撑。所以,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去发现其中的道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开始,通过用不规则的纸片遮住三角形、四边形的部分。只漏出三个角、四个角。让同学们来猜,被遮住的两个图形是什么图形,从而引入本节课课题。

  二、引导探究,建构新知

  二年级学生思维正处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步过渡的阶段,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十分重要。在对角的认识过程中,先通过认识角---判断角——画角---制作活动角---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形成对角的认识。

  在认识角的基本特征时,我通过举同学们都熟悉的三个例子,三角板,钟表,剪刀。从这三个物体表面的一个角来认识角的共同特征,例子贴*生活,学生较为熟悉。通过摸一摸三角板上的一个角,形成对角的`直观认识,如:顶点是尖尖的,有两条直角边,之后抽象出角的几何模型。同学们都能很快总结出角的特征。熟悉角的特征后,注意让学生把数学知识和生活知识相结合,找一找班级都有那些角,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有前面的知识维基础,再让学生判断角就较为容易。通过判断角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角的概念的理解。另外,数学学*中,有时候还需要画角,先提醒画前的注意事项,演示标准画角一般步骤,强调画角内容后,在让学生画角。对学生画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一一展示并纠正。评讲后,再总结前面讲过的内容。

  接下来,通过利用吸管做不同角度的滑梯,来展示角有大有小,在动手中,发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无关,与边的长短无关,给同学们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题材来源于生活,激发同学们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不至于感受到数学课的乏味。在了解角有大小的前提下,提出问题:怎么判断一个角的大小呢?拿出已经剪好的两个不同颜色的手工角,让同学们独自尝试比一比。在探索中发现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利用这一环节,引起了学生的学*热情,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就这样,把本节课的重难点给突破了。

  三、总结

  根据这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对本节课的学*进行系统总结与回顾。

  四、拓展延伸

  回顾整个备课到上课的过程,个人感到不足的地方是:说话不够简练,数学语言不够精准。另外画角活动中,对角的展示时间没有合理的掌控,导致最后角的比较大小的活动中时间不足,较为仓促。我以后将更加认真的学*课改精神,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像优秀的老师进行请教,不断反思,在教学中探索,不断学*及时反馈,打造有效而充满活力的课堂。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7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的。由于角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第一次接触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我先通过单元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角,逐步抽象出角;通过观察、操作、演示、验证、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建立角的概念;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玩一玩、画一画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去感悟,去体会“角”;通过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并让学生初步学会画角。此外,在教学中,我力求为学生创设愉快、和谐的学*环境和气氛,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广阔天地。

  整个这节课,比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

  1、学生学*方式的转变。

  本节课我注意了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交流,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认识角;在小组讨论中,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学会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和补充。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在不同观点、创造性思维火花的相互碰撞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2、教学思路设计清晰。

  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我充分研究了教参,懂得了本节课有三部分的教学内容,第一部分是角的认识,第二部分是比较角的大小,第三部分是画角。然后再精心设计每一部分的教学,争取做到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每一个知识点。

  3、采用现代教学技术。

  比较角的大小是本次教学的一个难点,为了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我在PPT中插入了视频动画“红角与蓝角的争论”,这样会更有助于学生的学*。

  4、给每个学生机会,尊重每个孩子的发展。

  在这节课上我尽量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尤其是在画角的时候,让每个学生都拿起笔来画角,并一一指导,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

  虽然,这节课有以上成功之处,但也有很多不足,现就自己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如下:

  整个教学设计显得过于累赘。在情景图中让学生找角指角,在生活中让学生找角指角,在做完角之后还是让学生找角指角,虽然这样的设计会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但是显得过于繁琐,找角指角的部分适度即可。

  在讲解角的特点这一部分的时候,除了让学生上到讲台上指一指角,还可以让学生表达一下在哪里找到了角,比如情景图中,就可以引导学生说:“我在钟表上发现了角,钟表的`时针和分针组成了一个角。”这样子,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不仅仅停留在学生用手指指说那有角,只会指不会说。

  在比较角的大小时,学生自己动手做了角,教师拿学生做的角和老师三角板上的角去比较,不够明显。可以拿出学生做的两个角去比一比谁大谁小,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大小有关系。在讲解本节课的难点“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时”,也可以搜索一些网上的动画演示,让一个角的边加上,再加长,缩短,再缩短,让学生观察这个角的大小是否变化,这样学生更易于理解,也不会产生视觉疲劳,相反,学生学*的兴趣会越来越高。

  在练*的设计上,也可以更新颖一些。这就需要备课的时候下功夫,从网络上、各种资料上查找或者自己设计,新颖的设计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做题的积极性,让枯燥的练*变得生动有趣。

  5、评价语言相对单调、机械。

  对于学生的每一次发言或操作练*,我的评价相对而言比较单调,缺乏教学艺术,有些评价语言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还需要学*。

  听了导师的课,我感觉自己的课设计得不够理想。“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我想因为有遗憾,才会不断反思,才会有所发现,才会逐渐进步,所以,我会一直努力。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8

  3月22日在德培有幸听了三位老师的课,不敢说学到了很多东西,但对我有着很大的启发。三节课都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先进理念。

  虞棋健老师教授的《角的初步认识》一堂课,导入有心意,整堂课思路清晰,过渡自然,以开放题收尾使课有了延续。

  教师以表演节目《剪五角星》导入,从上课的一开始就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然后提问“怎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五角星呢?”通过学生们的积极回答又提出了希望,“老师希望我们班的小朋友人人都能得到五角星”从而又一次“骗取”了学生的心。看似简单的导入却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虚荣心”或者说“好胜心。”接着很自然的过渡到,“为什么叫五角星呢?”切入正题。

  因为角的概念对两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或者说学生是很模糊的。虞老师首先让学生指五角星上的角,通过学生的思考、合作,教师的启发、讲解明确了角是由一个点,两条直直的线组成的。在这个形成概念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正面指出学生的错误认识,也没有直截了当告之,而是通过学生自己探究,同桌讨论,进而得到教师的肯定来得出的。可以说整个过程,问题的发现,以及解决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教师只是充当了一名组织者。这里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教师的角色转换。

  在初步建立了概念以后,教师在让学生找生活中的角时又反复强调了指角的正确方法:从一点引出两条线。这为今后学*角的形成打好了基础。之后回到了“数学“领域中研究的角,从实物中分离出了角。明确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组成。判断角这部分加深了学生对角的组成特点的认识。在制作角这个环节当中,虞老师先提出了活动的要求,之后再让学生动手,在整个过程当中适当参与其中加以指点。使学生的合作交流更有目的性、实效性,让小组合作学*真正落到了实处。

  虞老师设计的练*,从“足智多谋——火眼金睛——七十二变”三个练*题层层紧扣,很有梯度性。最后的开放题更是升华了本堂课,使课得到了延伸。

  对于本堂课让我产生疑问的是,课上的太顺利了,反而觉得上这堂课的真正价值不是太大。学生上了这堂课以后好象学的东西不是太多。所以我觉得是不是对学生的知识起点了解的不够深入。

  以上只是本人的一点体会,不妥之处难免。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9

  “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资料,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角在生活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二年级的孩子对角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尖尖的一点”这一个层面上,很难抽象出数学中角的形象。因此本节课的侧重点就放在帮忙孩子建立起“角”的正确表象,初步感知角是有大小的。为此,我将整节课分为四个环节:一是透过指一指活动,初步感知角的形状;二是透过找一找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角”中抽象出“数学角”,认识角的形状和各部分名称;三是透过开放性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以及感悟角的大小和变化特点;四是角在生活中的应用,巩固角的知识。在整堂课中,我创设了直观、生动且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透过“操作――探究――交流”的研究方式,促进学生将丰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本节课的优点:

  1.角来源于生活,成功建立角的表象

  在认识角时,我借助学生熟悉的三角尺导入,先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尺上的角,在那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充分利用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这一知识“盲点”,透过三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而且这三次指角逐渐渗透了“角是从一点引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这一知识,为学生以后学*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然后让学生从剪刀、红领巾、钟表上找一找角,给了学生一个抽象知识的过程,准确过渡出角的几何形象。再用一组决定题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角来源于生活用充满了数学味。

  2.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且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创造角的环节首先是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的进一步巩固,而且让学生在拉动活动角的过程中初步感受了角的大小是能够变化的。但是关于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仍然是无法确定的,因此我设计了比角的.环节。当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是角的边长不一样的角,大多数学生倾向于边长的角大,这时老师透过重叠法把两个角重叠在一齐,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这巧妙的一比,不单帮忙学生感知了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还让学生学会了怎样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随后的画角也是对知识的不断巩固――画一个和第一个角大小不一样的角。

  本节课有待改善之处:

  1.在每个环节结束之后,我的小结语不多,没有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得环节与环节之间过于零碎。

  2.没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比如在钟表上找角时,有学生比划出了一个圆形,我预设时没有想到,因此我只是问了一句:“这是角吗?”然后让其他学生来找角。其实我能够在学生认识了角的特征后再回过头来看看,说说为什么圆形不是角,能够帮忙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再比如在反馈用毛线创造角时,预设是同桌合作拉出一个角,让他们说说角的顶点和边分别在哪里,然后松开其中一条边,让学生决定这还是角吗,体会角的边务必是直直的。但实际反馈时,上来展示的第一组用毛线拉成了一个三角形,第二组用毛线和吸管拉成了一个“T”型,实在是出乎意料之外,我只是匆匆就走了个过场。之后在其他老师的指导下,我发现其实这是很好的生成资源,能够和练*中的数角联系起来。我没有好好利用,实在是可惜。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

  成功之处:

  反思这节课,我能努力实践着新课程的理念。这节课的尝试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关注生活经验,重视实践操作,让学生经历角的含义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本节课先让学生说说在生活当中看到过或听说过哪些角,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然后在找角摸角画角分辨角等活动中建立了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真正体现了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这一基本理念。使他们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不仅获取了知识,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亲历的过程中感受到学*的乐趣。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时评价学生的学*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评价学生让他们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3、利用学具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强调数学学*的实践性、探究性和趣味性,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积极参与学*的过程,从而使课堂真正焕发生命活力。

  不足之处:

  1、时间把握不够准确,预设的活动没有按时完成。

  2、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够精练。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1

  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编写,但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教材中还特别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折纸、制角、画角、用三角板比角的大小等,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在教学中,这就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几何图形的抽象概括性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怎样去解决这一矛盾呢?我认为最根本的途径是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对角的认识建立在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之上。

  因此我先让学生说说想知道角的哪些知识,把学*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再选择其中两个问题,以拟人化的语言提出“角的家在哪里?”,“角长什么样子?”提出角的意义的悬念,重视激发学生学*兴趣。课始,通过“摸一摸、猜一猜、看一看”的活动,直观感知“角”。这个活动学生喜欢,既能唤起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激起他们参与学*的热情与积极性,为学生的继续学*搭起了现实生活与抽象数学的桥梁。角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对它也是相当熟悉,但有可能混淆生活中的角和数学意义上的角,通过课前调查我了解到他们的认识大多停留在“一个物体的边沿,或是转角的地方,就是角。”而这些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也是本课的学*起点。

  从实物中抽象角,丰富学生的感知。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中的角”逐步提升为“数学上的角”。因此,在唤起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动态的过程把这些角抽象出来,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感知数学上的“角”的形象。而这些“数学上的角”跟学生“经验中的角”存在一定的差异,也会在他们的心理产生一种认知上的冲突,也正是这种冲突将激励着学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比较与发现中。

  通过刚才的一系列活动,学生已经建立了角的初步形象,接着我们安排了及时的观察、对比与发现,组织学生讨论:“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得出角各部分的名称——顶点、边。逐步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角的完整表象——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然后及时设计“判断”练*,通过辩认与说理,再次加深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通过多种方式的参与体验,引导学生深化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

  由于学生已经形成了角的正确表象,为了加深对角的特点的认识,我们又安排了“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的体验活动。让他们在身边寻找角。“其实在你身边就有很多角,仔细观察,你发现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也有角?”(“桌面上有角”;“书本上有角”;“红领巾上有角”……)然后通过同桌互相指一指、摸一摸的活动过程,既能加深对角的特征的认识,还能让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性。孩子们纷纷举手“顶点尖尖的,有些刺手!”“边是**的,很直,很滑!”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再次加深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也能及时对某些错误的认识进行纠正与弥补。

  接着动手做角,加深对角的认识与理解。小组活动时提供给学生纸条、各种形状的纸、绳子、小棒等好多材料,学生可以借助这些材料做出角,学生展开活动时,老师参与学生中间,即时采集有用信息(如:引导学生发现,活动角可以用来比较角的大小为下面的教学做铺垫),还有的学生用一种材料不止做出了一个角,教师及时表扬鼓励,这个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层次的展示天地,也看到了孩子们多向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中不断地闪现。这样,学生在"做"中学,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学生学*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比较角的大小、发展学生的思维。对教材重新整合,利用学生手中的活动角为引子,引出了比较角大小的三个层次进行教学,首先,在“做”角的活动过程中就引导学生发现角有大小;其次,课件出现不能一眼看出大小的两个角,发现可以利用重叠方法比较角的大小;然后是一眼能看出大小的角,引导学生发现可以用更多方法和工具材料帮助其比较大小;最后,用边长短不一(借用多媒体展示:角的两边像金箍棒一样变长变短)但大小相同的两个角比较,引导学生观察探究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学*的能力。

  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如画角一段,教师不讲如何画角,而是鼓励学生自己画。开始,学生可能出现各式各样的画法,有的没顶点,有的边不直,有的比着现成的角描画。针对画角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鼓励学生想办法.最后,教师汇总同学们的想法,找到画角的方法一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面画两条线。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2

  学*《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的,由于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教学时,为了帮忙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我将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经过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等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构成技能。

  首先,在教学导入的环节,我从学生认识的三角形,长方形等*面图形出发,用漂亮的云朵娃娃把他们遮住一部分,让学生猜出他们各自是什么图形并说出理由从而引出课题:角的初步认识。这一环节经过观察角的集合来发现角的共同特征,并让学生多动手、多讨论,指出角的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本事。

  其次,当孩子们已经掌握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后,让学生确定一些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说明理由,进一步加强了对角的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这一节课的难点是:角的大小与两边的**程度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其实我首先让学生用两支铅笔做出一个实物角,指出活动角的顶点和两条边,让学生多操作几次,玩一玩活动角,让他们感受一下两边一张一合时角的大小变化,让孩子操作、讨论、感知角的大小与两条边有什么关系。

  总之,本节课教学活动我力求充分体现以下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思想;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教师只是学生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对一个问题的解决不是要教师将现成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很好的培养到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本事,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行舟的桨,让学生在进取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3

  “现行的教本就是最好的参考书。”“当书本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教学时,教师要大胆删改,选取最适合本地区的孩子的资源进行教学。”

  这是我去年参加省优质课堂观摩活动时,一位参与人教版编写的教授说的话。这两句话,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因为它告诉我:要相信书本而不能迷信书本;要善用教科书而不能盲从教材;要用一颗科学的、研究的心去教我们的书,这样才是对我们的教科书最大的尊重,对教研最大的尊重。

  本学期,我们学校数学科组对二年级的《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内容进行研究,打磨精品课。该开展研究,老师们就嚷开了:精品课是什么概念?我们这样一间小学校,基层中的基层,也能搞精品课,我没有本事,你去搞吧。”我问:“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搞?”“我们的基础不好,我们的设备不够先进,我们对电脑不够精;还有,我们想不来这么多花俏的课件,人家的课件都美死了,都不用书本的内容,我们要是用书本的内容,输定了!”

  老师们的话让我无言以对,是的,比赛嘛,“先进”两个字在任何时候都吃得开。我们只是一间基层学校,要开展精品课程,真的很不容易,但是放弃不是我们的作风,获不获奖,一点关系都没有,关键是我们要研究,要进步,要发展,精品课程建设市里的教研重头戏,一定要践行!

  我跟老师们说:“课件再美,也就是完成教学的.辅助工具,它只是教学手段的载体。如果书本原有的材料已经足够我们完成教学,我们就把最简单的事情最好,那就是成功!我们追求不来精美,我们就追求朴素美!黄爱华老师拿着一根粉笔就能上出让人叫绝的好课,我们只要在这过程中努力了,进步了,就达到我们的要求了!”我把上面这两句话跟老师们说,大家仿佛有所感悟,就开始研究了。

  于是,我们就开始动手。上什么课我们早就确定了,这跟我们学校的校验已经我们学校的课题生相符合的,就上二年级的“角的初步认识”。

  研究中,我们发现:书本的主题图生动有趣,知识面丰富,切合学生生活,完全符合我们的学情,足够我们顺利进行教学的,就没有必要再标新立异,我们好好利用教科书。把它用好,上好。

  考虑到要让老师们实实在在地发展,而不是“做”一个漂亮的课。用这样的程序:备课——说课——集体备课——试教——修改——试教——修改——定型这几个步骤来进行。

  彭老师设计的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角的概念。

  学生对于角究竟有多少认识呢?在一年级的时候,学生曾经有过观察物体的学*体验,学生觉得在长方体、正方体上都有一些尖尖的角,可以说对于角的认识他们是比较模糊的,只是直觉中感觉角应该是尖尖的,另外学生也认识了一些*面图形,这些*面图形中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所以,角的认识首先应该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出发,通过让学生自己指指身边的角,学生指出后教师将学生指的在黑板上画出,当发现老师画的和自己说得不符合时,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知识体系发生了矛盾,在矛盾中感知原来自己所说的只是角的顶点,角还需要有两条边,并规范了摸角的方法。

  二、重视操作活动,提供适当的材料,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通过折叠、拼摆、测量、制作学具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建立具体感性认识,从而轻松理解并掌握各种特征,更好地实现学*目标。概念的获得或者空间观念的建立,要能够让学生自我建构,不能够就概念而概念。老师设计了指一指、看一看、比一比、画一画,这样几个环节来激发学生探索和建构的兴趣。找,就是找到角在生活中的原型,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各种各样的角,丰富学生对于角的感性认识,实践证明,学生的感性经验越丰富那么形成认知就越容易,感性经验越多,学生的认识就越完整。看,就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来人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几何图形——角,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区分出各种各样的角是有相同点的,通过相同点的寻找概括出角所共同具有的本质属性,从而概括出角的特点,和角的各部分名称,在这些步骤中,学生调动了生活经验,充分的运用感知觉,饶有趣味的自我建构了角的概念,这个概念虽然可能还不够完整,但是在孩子们的心里,应该是一种非常清晰的几何图形。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4

  《角的初步认识》是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的教学目标是: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关于这节课,我曾听过一些公开课,为达成目标,有各种各样的处理方法。那么,怎样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让学生掌握这个内容,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呢?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作了一些新的尝试:

  一、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引起认知冲突,激发探究兴趣。

  在一年级的时候,学生认识了一些*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由此,我在教学的导入环节,用童化语言“认认老朋友”把已经学过的*面图形(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逐个地呈现出来,让学生说说这些图形的名字和特征,如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有4个角(甚至有同学说出有4个直角)等,在学生说这些*面图形的特征时,特意让学*很棒的同学上台来告诉大家,这些图形的边在哪?角在哪?学生指角的方法肯定不对(指的是角的顶点),这时我反问:对吗?学生们信心十足地说“对”,我却说“错”,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这时我把三角形去掉一条边变成一个新图形——角,然后告诉学生指角的正确方法是怎样的,刚才指的是角的什么?并随机就教学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在引起认知冲突,激起探究兴趣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关于角,你听到或知道些什么?”以寻找学生的最*发展区,为后续学*作准备。

  二、按照角的`现实存在,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现实世界是数学知识的丰富源泉,小学生学*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他们“自己”的数学。认识了图形中的角后,我说:“角”这个小朋友怕孤单,很少单独在一起,它有时藏在图形里,更多的时候蔵在我们身边,大家快找找,你的周围哪里藏着角?

  学生在找角的过程中,体会到角的现实存在,原来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和学*数学的兴趣。

  三、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发展学生认知。

  “体验、经历”这些用语是新课标对数学教学的新要求。在“找角”环节后,我让学生把角画下来,但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画角的方法,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尝试,然后汇报讨论各自的方法,最后统一意见:先画顶点再从顶点出发画两边角的方法比较好控制。这种建立在学生亲身体验基础上的教学,学生印象深刻。

  四、导入自然,轻松突破难点。

  这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懂得“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以往的教学,在突破这一难点时都是另起炉灶,比较生硬。这节课,我在画角时,就直接加入这个元素,结果轻松地突破了这个难点:我在学生“指导”下用小尺子画了三个角,然后说,坐在后面的同学可能看不清老师画的角,我换一把米尺再画一个吧。其实我用米尺画了一个小小的锐角,但把角的顶点定在黑板上方,而把两条边画到了黑板下方。有学生禁不住说:这个角好大啊!结果引起部分同学“攻击”和否定。在争论不休时,我让他们拿出活动角,先做一个自己认为很小的角,再做一个比它大的角,最后做一个自己认为最大的角。然后讨论:做这三个角时,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说明了什么?经过讨论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这是我第四次教学《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节家常课,这次是最满意的。这节课的教学也让我进一步认识到:不要拘泥于教材,不要拘泥于事先设计的教学程序,不要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教学经验,在对整个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及时调整,不断创新,往往会收获更多的的惊喜。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5

  这一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对*面图形认识的基础上学*的,可以借助已有的经验来学*。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虽然学生没有形成角的概念,但能够初步辨认现实生活中的很多角,对角有一些朦胧的认识。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实物中的角,对角的形状有个略微的感知;再通过折一折、摸一摸,动手操作具体感知角的顶点和边,了解角的组成;然后通过动手做活动角,变化活动角,用身体比划出各种角,从动态中认识角的形状、大小变化、初步建立角的表象。

  1、温故中感新。我首先出示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行四边形等*面图形,问这些图形上都有什么?学生接触过生活中很多广泛意义上的角,但在数学课本上这是第一次接触角,对角的`了解不是很细致,学生回答这些图形上都有角,这个问题还不是十分自信,这时我及时的鼓励孩子,你们太棒了!让学生在温故旧知中感知新知。

  2、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创设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我出示主题图: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找角,并问他们怎么表示出来,大多孩子不知道,只点着角的顶点说这就是角,这是我教给学生从实物中找角的方法,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逐步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自然地从生活中的角过渡到对数学意义上的角的研究,也可以初步了解学生对角的认识情况。

  3、通过折一折、指一指、看一看深刻理解角。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折出一个角,从手到脑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加深对角的理解;再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感觉角的形状特征,谈谈自己对角的直观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角?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角,初步了解角的组成并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4、最后再回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根据刚才对角的特征的了解,从现实实物体表面上找角,既巩固了对角的认识,又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教学理念,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充分体验数学与自然社会的密切联系,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5、提高认识,拓展应用、通过让学生动手做活动角,他们从静态中的角过渡到认识动态中的角。同时,引出对直角的认识,让学生把实践操作和有效的观察比较结合起来,让学生找教室里的直角,加深对直角的感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范本五份(扩展8)

——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菁选

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

  一、设计思路:

  以学生为主体,顺着学生的思路去思考,尽量让学生去说,去做,老师在关键处启发诱导,直观教具的使用,提高学生感官上的效果,激发兴趣,提高对数学的认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材分析

  1、授课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课本第38~39页。

  2、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的。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为以后进一步学*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制定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能力和创造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4、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本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难点是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三角形有初步的表象,对生活中的角有一定的感受,对初步认识角有表象基础。

  四、教法、学法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整个课时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 (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挥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兴趣,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五、课前准备

  一张长方形的纸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数学王国图形家族成员中的几个成员,大家还认识它们吗?(学生回答)今天我们来认识图形家族中的一个新成员:角,引入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2、贴图片。图片中有红线勾画出的角。

  (二)、联系实际,引导探究

  1、师:同学们对角一定都非常熟悉,那么请你找找教室里、想想生活中曾注意到那些物体上有角?比一比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学生一一回答)

  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角。

  3、师:那么,这几个物体上有角吗?(出示实物,请学生来指一指。)

  4、(预设:学生可能指对,直接进入环节5。亦可能指错进入本环节)

  师:刚才有同学指的是这样一个图形(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点),这是什么?(生答)对,这是一个点。想一想怎样才能将你看到的角完整地指出来。(学生重新指角)

  5、师:这一次,大家指角的时候,不单指出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的图形(师示范画出来)。

  6、师:它们就是我们数学王国图形家族中的角成员。刚才大家指的这个点与两条直直的线就是角身体的各个部位,它们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想知道吗?(教师边说边板书,一起口述一遍)

  7、仔细观察,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组成?(生答)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我们在表示角的时候,不能就这么点一下。看老师是怎么表示角的。(教师动作演示:一个顶点,两条边,再用手画弧)拿起你的小手,我们一起来指一指。(学生书空)现在,谁用这种方法来指一指这把尺上的角?(还有其他的角吗?)

  8、(练*)师:我们这里来了一些小客人,都说自己是角,请同学们打开书(42页第1题)先仔细观察一下,哪些是角。

  9、折角。

  师:刚才大家已经认识了角,下面能否用老师给大家提供的纸折个角呢?小组合作。

  (交流展示,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各在哪里?)

  10、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自己也动手折了角,现在我们要把角的样子画下来,想一想看,角可以怎么画?要注意什么?(学生回答)先画一个点,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成了一个角。请同学们照这个方法画一个,试试。把你画的角的顶点与边指给同桌看。(一生板演,反馈时指出顶点和边即可。)

  11、师:再画一个和刚才大小不一样的角。请你为自己画的角打分。

  (三)、巩固拓展,课外延伸

  1、师:刚才画了一个角,老师在这里再添一条线,现在这里有几个角了?(学生指,教师画弧。)

  2、师:我这里还有一个长方形的图形,如果剪去一个角,请你猜猜还剩几个角?

  3、师:你能告诉同伴们,今天你有哪些收获吗?

  七、板书

  顶点 边 边

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2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复*是强化和巩固记忆、防止遗忘的主要途径,是人们获取知识和技能必不可少的手段。本节课复*的内容是长度单位及角的初步认识。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情实际,本节课的复*主要是结合教材*题有序地进行。

  1.复*长度单位知识时,首先结合*题引导学生复*长度单位,然后通过举例、示范等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最后通过猜测、测量线段的长度,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及对线段的含义的掌握和理解。

  2.复*角的知识时,有效地利用教材呈现的锐角、直角和钝角的情境图进行复*,使学生对角的含义、角的分类、画角等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以后的.学*奠定基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一支铅笔

  学生准备 尺子

  教学过程

  ⊙整理复*

  1.复*“长度单位”的知识。

  (1)复*厘米、米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①课件出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  )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或较长的距离时,用(  )作单位。

  ②举例说明1厘米,1米各有多长。

  (食指宽约1厘米,小明高约1米)

  ③复*厘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1米=(  )厘米

  (2)复*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出示一支铅笔,提问:如何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

  (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铅笔的一端,将铅笔紧靠尺子放置,看铅笔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对着刻度几铅笔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2.复*“线段”的知识。

  (1)复*线段的含义。

  提问:什么样的线叫线段?

  (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2)复*线段的测量方法。

  ①课件出示:先估计下面两条线段大约有多长,再量一量实际长多少厘米,填在括号里。

  ②估计、测量、汇报。

  (估计第一条线段长3厘米,实际长4厘米;估计第二条线段长7厘米,实际长8厘米)

  (3)复*线段的画法。

  ①提问:怎样画规定长度的线段?

  (从尺子的刻度0开始画起,沿着尺子,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上刻度几的地方)

  ②操作: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学生自主画线段)

  3.复*“角的初步认识”的知识。

  (1)复*角的组成。

  (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复*角的画法。

  (从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3)复*角的各部分名称。

  (4)复*学过的三种角。

  ①课件出示图形,学生指认并说出各种角的特点。

  (第一个角是锐角,第二个角是直角,第三个角是钝角。生活中和三角尺上的直角相同的角就是直角,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②画一画学过的三种角。

  课件出示:以下面的点为顶点,分别画一个锐角、直角和钝角。

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能力和创造意识。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并在学*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难点: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角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大家认识它吗?(五角星)想得到它吗?(出示五角星)

  生:

  师:老师要把这颗智慧星送给这节课认真听讲,发言积极,表现最优秀的小朋友,大家有没有信心得到它。

  生:

  师:一看大家就信心十足,那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五角星吗?

  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师:你们可真聪明,那能指出它的角都在哪里吗?(白板批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图形———角,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对角进行初步的认识。(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新知,认识角

  1.呈现教材的主题图,找生活中的角

  师:你们刚才能够指出五角星中的角,大家都很聪明,老师今天带同学们走进一个美丽的校园,(白板插入视频)仔细观察,你在校园中能找出藏着的角么?看看谁的眼力最好。(白板上批注)

  师:看来大家都很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校园,这么快就找到了这么多的角。那在我们身边很多地方都有角,你们能找到它吗?现在把你在生活当中找到的角说给你的同桌听,看谁找到的角最多。老师也在生活中找到了一些角。(幻灯片演示)

  2.结合情境,合作交流,

  〖活动一 〗感知

  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课件出示实物

  钟面 剪刀 三角板

  师: 刚才,同学们对角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物品,仔细观察,这些物品中有角么?谁上来指一指?你指的非常正确!下面为了方便大家观察,让我们给这些角脱去漂亮的外衣,就变成这样, 【课件演示 从实物抽象出角来】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2: 角两边直直的

  生1: 角尖尖的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看到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板书:顶点 边)《白板批注》那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有几条边呢?

  〖活动二〗实际操作,丰富认识,制作角

  师: 我们现在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那么课前老师给每人准备了一个小信封,信封里有两根硬纸条,按扣下面就请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用它们做成一个角,看谁最先做出来。

  师:老师也做了一个活动角。下面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张开活动角,逐渐合拢活动角,并认真思考一下,看看你有什么发现。(白板演示角变大,角变小)

  生:

  师总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大小有关

  师: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下面老师还有个问题想请大家思考一下,如果让你们现在每人做一个角,使你做的角和同桌做的角一样大,你们应该怎么做?通过什么办法就能知道两个角一样大了呢?下面请同桌两个人合作探索一下。(比的时候要注意,两个角的顶点要对齐,一条边也对齐)

  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两个角,大家猜一猜,这两个角的大小?到底谁说的正确呢?大家仔细观察,

  生: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活动五〗 画角

  师: 刚才我们认识了角, 你们想不想把它画出来呢?现在在自己的练*本上任意画一个角。【学生画 师巡视】 说一说 , 你是怎样画的。

  生1: 我是照着三角板画的

  生2: 我是先画两条边,再画顶点。

  生3: 我是先画顶点,再画的边。

  师: 很好!看来同学们很有探索精神!下面请你们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画角的。师示范画角边说明,重点突出“先画顶点,再用尺子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并请学生说一说教师画角的方法,并出示儿歌。板书:

  三. 课堂小结,巩固练*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角,下面谁来说一说,你知道了角的哪些知识?(课件出示儿歌)

  2.做一个小小设计师:设计一幅有角的图画。

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找角,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角过渡到数学意义上的角;学生通过实物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通过设置从现实中找角、制作角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角的感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的兴趣;通过学生自己制作角,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新的一天开始了,看,我们的校园多热闹呀!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都发现了什么?

  生1:有的小朋友在踢球

  生2:有的小朋友在玩双杠

  生3:有的小朋友在做操

  生4:有位老爷爷在修剪枝叶

  ……

  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在这幅图里,也有很多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谁能说一说都是什么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圆、球等)

  二、讲授新知

  1、初步感知角

  师:同学们说得可真,这些图形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课件出示园丁剪草图)。你们看,园丁爷爷手里拿着的剪刀,张开时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图形,(课件出示角)这个图形也有自己的名字,我们把它叫做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师:同学们看一看,除了园丁爷爷手里的剪刀张开以后可以形成角,图中还有哪些方现了角这种图形呢?

  生1:在钟面上,时针和分钟形成了角。

  生2:老师手里拿的三角板也有角

  ……

  2、初步认识角

  师:(课件演示)这些都是生活中的角,那在数学中我们怎么来表示角呢?我们看(课件出示抽出来的角)

  师:这三个图形都是角,孩子们,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子的?

  (生闭眼想角的样子)

  师:你能用手比划一个角吗?

  (生用手比划角)

  师:同学们都很棒,现在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三个角,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1:都是尖尖的

  生2: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3、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角的尖尖的这部分是角的顶点,我们看一看,角有几个顶点?

  生:角有1个顶点

  (生说师板书)

  师:我们再看,这两条线,我们把它叫做角的边,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角有几条边?

  (师生共数)

  师:角有几条边?

  生:角有2条

  (生说师板书)

  师:这两条边都是什么样子的?

  生:这两条边都是直直的

  师:(指板书)现在谁能说一说,角有什么特点?

  生:角有1个顶点和2条边(多找几个人说)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角有1个顶点和2条边,那谁能说一说这是这个角的什么?(指课件中角的顶点)

  生:这是角的顶点

  师:这是角的什么?(指课件中角的边)

  生:这是角的边

  师:同学们可真棒,这么快就认识了角了各部分名称,并知道了每一个角都有1个顶点和2条边,那孩子们,你可以判断出下面这些图形哪些是角吗?

  (课件出示练*)

  4、找生活中的角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物体的表面有角,现在你能想一想,你都在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呢?

  5、折角

  师:看来同学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也都是爱观察的好孩子,通过刚才的学*,我们认识了角,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那你现在能用你手中的纸来找一个角吗?

  6、比较角的大小

  师:刚才同学们都很棒,每个人都用纸折出了角,现在看,老师这也折了两个角(出示课前剪好的实物)你们猜一猜,这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呢?

  (生自由发言)

  师:那到底哪个大,哪个小呢?我们来一起比较一下吧(师比较)

  师: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这两个角是一样大的,虽然这个角的两条边比这个长,但角的大小并没有改变。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我们看(出示活动的角)

  (生观察)

  师:这时候的角比刚才大还是小?

  生:比刚才大

  师:这时的角比刚才

  生:比刚才小

  师:现在同学们想一想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生: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张口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板书)

  师:与两条边的长短有没有过关系呢?

  生: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师:谁能说一说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生: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张口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7、画角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而是与两条边的张口有关,那你们想不想知道怎样画角呢?

  生:想

  师:现在我们看黑板

  (师在黑板上画角,生看)

  师:在画角时,我们要先确定顶点为,然后从顶点向不同的方面画两条线,也就是两条边。这就是一个角,你们想试着画一画吧?

  (生在练*本上画角)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和角交上了朋友,谁能说一说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5

  导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会判断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学*了解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3、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的思想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导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

  导学难点:

  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和学具:

  教具:电子白板、一个三角板、一个活动角

  学具:三角板、活动角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小兔请我们二(2)班的同学参观他们的新房子,你们愿意去吗?

  生:愿意

  师:房子是哪些图形组成的?

  生: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屏幕显示:从房子中拉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然后分别闪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中的一个角

  引入:小朋友们,刚才闪动的图形是什么?你认识它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和角交朋友

  板书课题:认识角

  [设计理念:用情景引入,创设生动的小白兔的家,帮小白兔找一找它的家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让学生在轻松的情境中学*,而且富有童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积极性]

  二、预学

  1、角不仅藏在图形里面,还藏在校园里面,你还能从校园的图形中找出一些角吗?(出示校园主题图)

  先让学生说说那里有角,课件再演示。

  鼓励学生: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把这么多的角都找出来了。

  2、校园里有角,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地方,也有角,你还能找出来吗?

  课件出示图片:剪刀、吸管、水龙头

  师小结:看来角在我们生活中到处可以找到

  [设计理念:利用主题图里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情景,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在找角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到角这一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3、出示导学单

  ①找一找:拿出三角板,找出其中的一个角,仔细观察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②画一画:试着画一个角,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③变一变: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让角变大,让角变小?你发现了什么?

  4、小组合作学*、师指导

  三、互学

  全班交流、梳理盲点

  认识角:

  (1)学生齐读第一条自学小贴士

  师:同学们拿出自己手中的三角板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

  生:尖尖的

  师:尖尖的地方是角的顶点。

  板书:顶点

  师:你再摸一摸从顶点出发的这两条线,你又有什么感觉?

  生:直直的

  师: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板书:边

  (2)教师总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边说边画: 边

  顶点

  ( 尖尖的) 边(直直的)

  (3)学画角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角的许多小知识,想知道角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哪位同学们愿意到黑板上来画个角呢?

  指名画角、其他学生在草稿本上画角

  师:你愿意把你画角的方法讲给其他同学听吗?

  课件:先画( ),再画( )

  注意:在两条边的中间画一条弧线,作为角的标记。

  [设计理念:画角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放手让学生自己画,采用先“放”再“扶”的方法,既发展了学生自我学*能力,又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兴趣。同时,通过比赛的形式,再次加强学生对画角方法的理解,并让他们在展评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4)角的大小

  师:老师手中有一个角,同学们有没有办法,让这个角变大?

  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在一起商量商量,怎样让这个活动角变大?

  生1: 我把两边的纸条往外一拉,角就变大了

  师:角变大了,是角的哪个地方变大了,你能用手指一指吗?

  生用手指,师追问:角变大了,边有没有变化?

  师: 相反,你还有什么办法让角变小?

  生1:把两边的纸条合拢,角就变小了

  师:你能指一指,是角的哪个地方变小了?

  生用手指,角变小了,边有没有变化?

  老师用活动角演示:师拿一个活动角,慢慢变大之后,再减掉两条边的一少部分纸条,看一看角的边,有变化吗?

  (5)红角与蓝角的争论

  【设计意图:这段教学,通过拔动活动角,去体验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在具体的操作中,学生才能得以充分的感知,增强了认识效果,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6)儿歌总结帮助记忆

  小小角儿真好看;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千万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角的大小怎么辨;只看张口不看边。

  四、评学

  1、判断角(见课件)

  2、到创设情境小兔的新房中,再次完整地找角

  3、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角

  4、用小棒摆角:摆一个角至少要几根小棒?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五、欣赏生活中角的图片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张口大,角就大;张口小,角就小

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尺子画角,初步学会比较角的大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能力,观察比较能力。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和形式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从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的自信心,产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面角的方法,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活动角、三角板等。

  学具准备:

  图形纸、正方形纸、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媒体出示主题图,教师:同学们,这就是咱们学校美丽的校园,你们看,我们学校不仅有漂亮的教学楼而且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有做韵律操,有踢足球等等。咱们学校里还有许多角,你能找到吗?(学生找角。)

  教师总结:大家说得很好,像老师手上的三角板、老爷爷修剪树木用的剪刀、球门、角球线,以及伸开两臂正在做操的小朋友等等这些物体的表面都有角。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联系生活实际: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教室里,就有很多物体表面有角,你们能找到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找找看吧!(学生找角。)2、新授:

  师:角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在我们身边,有许多“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请小朋友看大屏幕,这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吗?这些角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同座位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屏幕上的角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它们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都有两条直直的线。)

  角的顶部有一点,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顶点。(演示)

  这两条直直的'线又叫什么?(这是角的两条边。)

  角有两部分组成,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3、练*题:(课件显示)

  判断下列图形是不是角?

  (二)折角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认识了角,大家观察得都很认真。接下来,老师想请你们拿出一张纸折角,看谁折角的速度最快。

  学生动手折角,教师将部分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教师请一名学生上黑板指一指角的顶点和角的两条边。

  教师:大家看一看这几个角的大小一样大吗?(不一样大。)

  这能够说明什么?(这说明角是有大有小的。)

  (三)演示活动角

  通过刚才折角的活动,同学们知道角是有大有小的。

  师:像这种角我们就把它叫做活动角。它是有两根硬纸两根硬纸条和图钉做成的活动角,我们来看看这个活动角(屏幕演示)。两根硬纸条做成的边张开的比原来大了还是小了(大了),角比原来大了还是小了?

  这两条边又怎样了?角又怎样了?(两条边又张大了,角比原来大了。)

  这能够说明什么?(同桌讨论)

  角的大小跟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板书)

  师把纸条剪短,现在这个角的大小变了吗?

  从这里你们能发现什么?(板书: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四)画角

  1、通过刚才的多种活动,我们进一步认识了角,如果要把角画下来,该怎样画呢?学生动手尝试。

  有不少小朋友已经学会画角了,谁能教教老师。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示画一个角。

  教师一边画一边讲解:先画一点作为角的顶点,用尺子从这个点向一个方向画一条线,再向另一个方向画一条线,就组成了一个角。

  2、巩固: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本上画一个角。(请几个学生上台画角)

  三、拓展延伸:

  你们的表现都很好,教师奖励你们做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折一折,猜一猜,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正方形的纸,现在请小朋友猜一猜如果一个正方形去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先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再折一折、试一试,看看会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集体反馈。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教材第40页

  教材分析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找直角——判断角——折直角——画直角四个环节,由易到难,通过学生自主学*、讨论,加深了学生对直角的认识。同时这几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个纵向逐步加深的认识过程,可以使学生迅速准确地形成空间观念,为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学情分析

  直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二年级学生虽然没有形成直角的概念,但能够初步辨认现实生活中很多的直角,对直角有一些朦胧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

  2.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直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直角的认识及角的小大的比较。

  难点:正确画直角。

  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板

  教学流程

  复*导入→通过复*旧知,引入新知

  ↓ ↓

  探究新知→认识直角,会用直尺画直角

  ↓ ↓

  巩固应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复*导入

  1.角有( )个顶点(1个顶点),( )条边(2条边)。

  2.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角。

  探究新知

  教学例3。

  1.师:请同学们拿出三角尺,观察一下三角板上有没有你认识的角。学生观察并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2.小组讨论:三角尺上的直角有什么用途呢?

  3.交流汇报。当学生提出用三角尺来检验直角时,教师要在学生说完后用对比的方法加以说明。让学生用这个方法比一比自己折出的角是不是直角。

  4.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比一比自己周围的一些角是不是直角。

  5.用三角尺画直角。

  (1)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画角的?

  (2)尝试用三角尺画直角。

  先画一个点→以这点起画一条线→把三角尺的一直角边与线重合,三角尺的顶点与点重合,沿着三角尺另一边画一条线→画成一个直角。

  (3)电脑显示画直角。

  (4)在方格纸上画出直角。(从给出的点画起)

  师:你们能不能用三角尺画一个直角?下面自己动手试一试。

  学生画时,教师巡视并指正画的方法。

  巩固应用

  1.练*八的第6题。学生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检验。

  2.练*八的第7、8题。让学生自己动手,独立完成。

  3.生活中的数学。

  这里学生可以根据图中的提示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直角?哪些地方用到直角?什么时候会用三角尺画角?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能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在情景中找角,摸角、制作角,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

  3、培养学生学*兴趣,感知生活中处处有角。

  教学重点:

  认识角及正确画角。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进入第三单元的学*,想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什么吗?把题目读一:角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38页。

  a、同学们知道这是在哪里吗?(美丽的.校园)

  b、谁来说说图中画了哪些景物?

  c、图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呢?同桌间huxia指一指,说一说

  2、教学例1

  (1)找角

  a、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剪刀钟面三角尺

  b、让学生找实物中的角。

  C、师:这三个物品都有角,闭上眼睛想想角是什么样子的。

  生:都是尖尖的。

  生: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2)认识角

  a、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

  师:尖尖的地方是角的顶点。(板书)

  师:这是角的两条边,都是直直的,这个顶点和这两条边就组成了一个角。(也就是角有1个顶点,两条边)

  b、学生齐说角的名称。

  C、判断角,学生判断再说理由。

  (3)判断角的大小。

  师: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呢?

  a、教师画线,提问,角有什么变化吗?

  b、剪刀演示。

  c、教师小结:角的两边**得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得越小,角就越小。

  (4)画角

  师:先确定一个顶点。

  师:从顶点出发画两条直直的线,这就组成了一个角。

  师:学生练*画角,教师纠正。

  师:展示画得较好的同学。

  最后要求学生把角的名称写上去。

  三、完成做一做。

  四、教师小结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范本五份(扩展9)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范文10份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认识角,知道教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程度有关。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能力,实践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

  根据角的特征辨认角。

  难点:

  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程度有关,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大小。

  突破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突破重难点。

  教学步骤:

  一、 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师:同学们,这里有一个红领巾,一本童话书和一个五角星,(闪现这些图形的一个角),抽象出角: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图形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这种新的图形—角。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师:同学们,让我们来看上面这些图形中各有几个角,你们能找出来吗?

  二、 实物操作,探究新知

  (一) 找角

  1、 学生找身边,周围和生活中的角(分小组找,指名回答)

  2、 师小结:(**手指,让学生观察,这是角吗?又弯曲肘关节,这又是角吗?)可见,我们的身体,身边,周围角处处可见。

  (二) 折角

  1、 请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张纸,折出一个角(以小组折,组内学生互相帮助,老师个别指导)

  2、 请同学们摸一摸自己折出的角(同时老师示范:先摸角的顶点,再摸角的两条边)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得出:有一个尖尖的地方,有点刺手,两边**的,直直的,

  (三) 认识角

  1、 抽象出角的概念

  师引导:同学们,你们折出的角有什么共同的特相同的地方(都有一个)?尖尖的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课件显示:角的顶点,让学生说出还有两条直线。

  得出:角尖尖的地方叫做顶点,角的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两条边所夹的部分就是角。

  师展示角,让学生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指名回答。

  出示课件:下面哪些图形是角?

  三、 比较角的大小

  1、刚才通过学*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下面我们来考考你的眼力!出示课件:谁能判断出这两个角中哪个角大,哪个角小?说说为什么?

  课件演示:把角重合,让学生探究比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强调: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大小有关,**的越大,角就越大,**的越小,角就越小。

  2、 课件演示:增加角的两边长度,让学生判断角的大小是否改变?

  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3、 比较刚才折出的角,同桌合作,看谁折的角大,谁折的角小。

  四、 规范角的画法

  师边说边示范:用直尺画出一个角,具体画法:

  1、 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任意方向画一条线。

  2、 再从这个点向不同方向画一条线。

  3、 两条线中间所夹的部分就是角。

  五、课堂小结:

  今天咱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角,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查有关资料,了解角的有关知识,咱们下节课再继续交流。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认识角,知道教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程度有关。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能力,实践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

  根据角的特征辨认角。

  难点:

  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程度有关,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大小。

  突破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突破重难点。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师:同学们,这里有一个红领巾,一本童话书和一个五角星,(闪现这些图形的一个角),抽象出角: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图形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这种新的图形—角。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师:同学们,让我们来看上面这些图形中各有几个角,你们能找出来吗?

  二、实物操作,探究新知

  (一) 找角

  1、学生找身边,周围和生活中的角(分小组找,指名回答)

  2、师小结:(**手指,让学生观察,这是角吗?又弯曲肘关节,这又是角吗?)可见,我们的身体,身边,周围角处处可见。

  (二) 折角

  1、请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张纸,折出一个角(以小组折,组内学生互相帮助,老师个别指导)

  2、请同学们摸一摸自己折出的角(同时老师示范:先摸角的顶点,再摸角的两条边)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得出:有一个尖尖的地方,有点刺手,两边**的,直直的,

  (三) 认识角

  1、抽象出角的概念

  师引导:同学们,你们折出的角有什么共同的特相同的地方(都有一个)?尖尖的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课件显示:角的顶点,让学生说出还有两条直线。

  得出:角尖尖的地方叫做顶点,角的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两条边所夹的部分就是角。

  师展示角,让学生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指名回答。

  出示课件:下面哪些图形是角?

  三、比较角的大小

  1、刚才通过学*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下面我们来考考你的眼力!出示课件:谁能判断出这两个角中哪个角大,哪个角小?说说为什么?

  课件演示:把角重合,让学生探究比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强调: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大小有关,**的越大,角就越大,**的越小,角就越小。

  2、课件演示:增加角的两边长度,让学生判断角的大小是否改变?

  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3、比较刚才折出的角,同桌合作,看谁折的角大,谁折的角小。

  四、规范角的画法

  师边说边示范:用直尺画出一个角,具体画法:

  1、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任意方向画一条线。

  2、再从这个点向不同方向画一条线。

  3、两条线中间所夹的部分就是角。

  五、课堂小结:

  今天咱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角,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查有关资料,了解角的有关知识,咱们下节课再继续交流。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3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初步认识角,能用语言描述角的特征。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的大小有关。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实践和空间想象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形成角的正确表象。

  教学难点:

  角的正确表象的形成,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的大小有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吸管、圆形纸、活动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板书:见到角这个字,你们想到了什么?

  预设:

  1、三角形

  2、动物的犄角

  3、几角钱

  4、墙角、桌角

  5、你想了解角的哪些知识?预设:角的种类、大小、组成。

  6、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角的初步认识,来解决你们提出的一些问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经验中引入角,并让学生提出关于角的知识的问题,在问题引领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二、指出角,完善“角”的表象

  1、出示三角板:请生指出三角板上的角。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指角时,都会指一个点,我借助课件,脱去角的外衣,使学生发现他们所指的角变成了点,不是角了。

  2、那角在哪儿呢?想想你心中的角什么样?谁能再指指角吗?学生再次指角,引出指角时要摸出角的边。让学生同桌摸出三角板上的角,感受到角有一个尖和两条边。

  3、借助课件,指出三角板上的三个角。

  4、脱去角的外衣看到角。

  5、同桌指出学*单上物体的角,然后每人在自己的学*单上描出一个角,再全班汇报交流,检查所指的角对不对。

  6、借助课件,指出物体表面上的角。

  7、去掉角的外衣,抽象出角。

  8、老师把记在纸上的角张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后,运用动作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学生的动作语言的表达与静态图形特征的不一致,引发他们的矛盾冲突,从而产生对原有认知的不满,使学生自觉、自愿地改变原有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再一次引发他们的观察、思考、把角的表象印在头脑中。让他们在经历错误中不断完善认识,正确建构了“角”的表象。

  三、创造角,体验角的特征

  (一)角的组成

  1、出示学具:小棒、吸管、毛线、圆形纸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四人一小组),每人任选桌上一种学具创造一个角,然后小组同学交流,你用什么怎样创造出了角。

  2、谁来把你们小组创造的角来和大家交流交流。

  (1)用两根小棒创造的角,要追问为什么头儿往一块对?突出角的尖。

  (2)用吸管创造的角要折,也是要折出尖。

  (3)用线创造的角为什么要请人帮呀?如果这个线不拉起来边不直,突出角的边要直

  3、提炼角的特征:仔细观察这些角,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

  4、师先借助三角板边摸边说角的组成。然后请学生边摸边说角的组成。

  5、及时巩固角的概念判断,并说明理由。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设计意图:学生使用学具创造角的过程中,把握住角的本质特征,建立了“角”的表象。

  (二)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关系

  1、游戏:小组比赛,哪组创造的角最大。

  规则:用黑板上长短不同的磁力贴摆出最大的角。

  先确定谁先选,然后比赛,发现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的大小有关系。两边**得越大,角就越大;**得越小,角就越小。

  2、出示:小儿歌巩固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想知角的大与小;要看开口不看边。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突破了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这一教学难点。

  四、强化特征,体验画角

  (一)画角任务单

  任务一:试着画一个角,然后跟小组内的同学说说画角的步骤。

  预设学生画角的方法:

  生汇报画角的步骤:

  生1:我先画一条线,再画一条线。

  生2:我先画一条线,再从它的一端挨住,画另一条线。

  生3:我先画一个顶点,从顶点出发,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线。

  任务二:试着画出3个不同的角。

  设计意图:在画角中巩固了角的组成,强化了角的特征。

  (二)给角起名:

  为了方便叫角,我们可以给他们起名字。

  1、我们怎么标注角的名字呢?从一条边到另一条边画一条弧线,要离顶点*一些,最后在弧线的旁边写上它的名字。(在黑板上标注)

  这个角读作:角1(板书)

  2、一般我们除了用数字给角起名字,还可以用字母,比如:角A,角B等3、角有了名字,我们怎么记录呢?数学讲究简洁,对于角,我们除了能用文字表示它,还能用符号来表示。

  表示角的符号“∠”。这个符号与<的相比,有什么不同呢?那么这个角就可以记作:∠1(板书:写作:∠1)

  4、给你刚才画的角起个名字吧?把读作和写作写出来。

  设计意图:学会记角。

  五、回归生活,深化认识

  1、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你们发现了吗?指名说一说。

  2、欣赏角角不仅在数学中被应用,在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它们的奇妙和美丽。(播放课件)

  设计意图:回归生活,使学生感受到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4

  导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会判断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学*了解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3、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的思想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导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

  导学难点:

  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和学具:

  教具:电子白板、一个三角板、一个活动角

  学具:三角板、活动角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小兔请我们二(2)班的同学参观他们的新房子,你们愿意去吗?

  生:愿意

  师:房子是哪些图形组成的?

  生: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屏幕显示:从房子中拉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然后分别闪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中的一个角

  引入:小朋友们,刚才闪动的图形是什么?你认识它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和角交朋友

  板书课题:认识角

  [设计理念:用情景引入,创设生动的小白兔的家,帮小白兔找一找它的家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让学生在轻松的情境中学*,而且富有童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积极性]

  二、预学

  1、角不仅藏在图形里面,还藏在校园里面,你还能从校园的图形中找出一些角吗?(出示校园主题图)

  先让学生说说那里有角,课件再演示。

  鼓励学生: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把这么多的角都找出来了。

  2、校园里有角,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地方,也有角,你还能找出来吗?

  课件出示图片:剪刀、吸管、水龙头

  师小结:看来角在我们生活中到处可以找到

  [设计理念:利用主题图里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情景,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在找角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到角这一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3、出示导学单

  ①找一找:拿出三角板,找出其中的一个角,仔细观察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②画一画:试着画一个角,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③变一变: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让角变大,让角变小?你发现了什么?

  4、小组合作学*、师指导

  三、互学

  全班交流、梳理盲点

  认识角:

  (1)学生齐读第一条自学小贴士

  师:同学们拿出自己手中的三角板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

  生:尖尖的

  师:尖尖的地方是角的顶点。

  板书:顶点

  师:你再摸一摸从顶点出发的这两条线,你又有什么感觉?

  生:直直的

  师: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板书:边

  (2)教师总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边说边画: 边

  顶点

  ( 尖尖的) 边(直直的)

  (3)学画角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角的许多小知识,想知道角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哪位同学们愿意到黑板上来画个角呢?

  指名画角、其他学生在草稿本上画角

  师:你愿意把你画角的方法讲给其他同学听吗?

  课件:先画( ),再画( )

  注意:在两条边的中间画一条弧线,作为角的标记。

  [设计理念:画角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放手让学生自己画,采用先“放”再“扶”的方法,既发展了学生自我学*能力,又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兴趣。同时,通过比赛的形式,再次加强学生对画角方法的理解,并让他们在展评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4)角的大小

  师:老师手中有一个角,同学们有没有办法,让这个角变大?

  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在一起商量商量,怎样让这个活动角变大?

  生1: 我把两边的纸条往外一拉,角就变大了

  师:角变大了,是角的哪个地方变大了,你能用手指一指吗?

  生用手指,师追问:角变大了,边有没有变化?

  师: 相反,你还有什么办法让角变小?

  生1:把两边的纸条合拢,角就变小了

  师:你能指一指,是角的哪个地方变小了?

  生用手指,角变小了,边有没有变化?

  老师用活动角演示:师拿一个活动角,慢慢变大之后,再减掉两条边的一少部分纸条,看一看角的边,有变化吗?

  (5)红角与蓝角的争论

  【设计意图:这段教学,通过拔动活动角,去体验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在具体的操作中,学生才能得以充分的'感知,增强了认识效果,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6)儿歌总结帮助记忆

  小小角儿真好看;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千万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角的大小怎么辨;只看张口不看边。

  四、评学

  1、判断角(见课件)

  2、到创设情境小兔的新房中,再次完整地找角

  3、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角

  4、用小棒摆角:摆一个角至少要几根小棒?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五、欣赏生活中角的图片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张口大,角就大;张口小,角就小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5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创设*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重点难点: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教师:小朋友们仔细想一想,我们学过了哪些*面图形?

  学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行四边形。

  教师:说得真好!老师这里还有一种*面图形,你知道他的名字吗?(电脑出示)

  学生:五角星。

  教师:为什么定的名字叫五角星呢?

  学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教师:你太聪明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它的五个角好吗?

  学生:好!

  教师边播放课件边总结。

  因为五角星上有5个角所以它的名字叫五角星。角也是我们数学王国里的一个好朋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角的世界,来认识一种新的图形——角。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走进生活——认识角

  1.认识角

  教师:有一位小朋友明明,他在自己的教室里寻找角,咱们赶紧去看看吧!仔细观察,这间教室里哪里有角?比一比谁的眼睛最亮!

  学生:逐一汇报。

  教师:电脑揭示角,并评价。

  教师:小朋友们真厉害!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现在就让我们为这些角揭下美丽的外衣,看看他们到底长的什么样子。(电脑出示角)仔细观察这些角,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这些角,都有一些尖尖的点。

  教师:你是一个特别会观察的孩子,这些角除了都有一个尖尖的点以外,还有什么?

  学生:还有两条直直的线。

  教师:你更了不起!发现了角除了有一个尖尖的点,还有两条直直的线。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请看屏幕,通过咱们集体的力量认识了角。知道了角有一个尖尖的点,这个尖尖的点就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小朋友们仔细看这个角,这个点叫什么?

  学生:顶点。

  教师:你真棒!那两条线呢?

  学生:边。

  教师:太棒了,你能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吗?

  学生上台指出,教师电脑出示。

  3.指角

  (1)指*面图形上的角

  教师:你们太了不起了,这么快就认识了我们的好朋友角。那咱们一起来看一看,黑板上的这几个*面图形,哪几个*面图形上有角?

  学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教师:你们同意吗?(同意)看来圆形上没有角,咱们先把它请下来好吗?(好)

  你们很会观察,都认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上有角,那你能指出这三个图形上的角在哪里吗?(能)

  这三个图形老师都把它们放在你桌子上的小信封里,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图形,指一指它的角吧!开始行动!

  教师:谁愿意到前面指给大家看?

  学生上台指出。

  教师:他指的这里是角吗?

  学生:是。

  教师:老师把他指到的地方搬到黑板上,再看看是角吗?

  教师板书

  教师:它是角吗?

  学生:不是,它只是角的顶点。

  教师:我很赞同你的观点。那究竟该怎样指角呢?谁愿意再来试一试。

  学生上台指出

  教师:快把掌声送给他,指的多好呀!所以我们在指角的时候应该先指角的顶点,再指角的两条边,拿出你手中的*面图形和老师一起指一指。

  师生共同指角。

  (2)指出身边的角

  教师;多好呀!刚才我们找到了这么多角,你再仔细看看,你的身边有角吗?(有)

  谁愿意指给大家看看一看

  学生争相指出。

  (3)欣赏生活中的角

  教师:你们真是一群特能干的孩子,我们不仅在*面图形中找到了角,还在身边发现了角,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角是无时无处不在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生活中的角吧!

  电脑播放图片。

  4.练*

  教师:说一说,下面的图形是不是角,用手势告诉我们。

  三、动手画角

  教师:你们很棒,都认识了角。你能不能用你手中的笔画出美丽的角呢?(能)

  请看!教师边画边小结:画角的时候我们要先画角的顶点,要想把角画的更漂亮,我们还要借助一个数学工具——尺子来画角的两条边

  教师:你想画一个角吧?(想)那就画在作业纸上吧!

  学生动手画,教师展示。

  四、创造各种各样的角

  教师:咱们班的小朋友太厉害了,不仅认识了角,还学会了画角,你能创造一个角吗?(能)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学具放在课桌上的信封里,现在咱们就两人一组来创造角。

  学生合作创作角。

  1.展示角

  教师:谁愿意把你们小组创造的角展示给大家看?

  学生上台展示,其他小组补充。

  2.蓝角和红角的故事

  教师:在角的王国里,有两个特别可爱的角,一个叫蓝角、另一个叫红角,他们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们为了一件事却争吵起来了,大家仔细听他们为什么吵起来了?

  电脑播放故事。

  教师:他们为什么吵起来了呢?

  学生:因为他们俩争大小。

  教师:红角为什么认为自己大呢?

  学生:因为红角的边长。

  教师:你真是一位会倾听的孩子,那结果怎样呢?他们谁打谁小?

  学生:他俩一样大。

  教师:通过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教师:你们简直是一群天才儿童,在听故事中还学会了这么重要的知识:通过蓝角和红角的比较,我们知道了他俩一样大,也就是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3.利用活动角做游戏

  教师: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那究竟和什么有关系呢?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活动角,我们来做个好玩的游戏吧!这个角可是一个调皮的角,我们用它来玩变变变的游戏,听要求。

  教师提要求,学生具体做。

  教师:通过刚才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两边**的大角就大,两边**的角小就小。

  教师:我们快把掌声送给这位会思考的孩子!

  (课件演示)通过我们玩活动角,我们知道了,角可以变大,角还可以变得更大,角的大小和两边**的距离有关。

  五、练*

  教师:我们认识了角,你会数出图形上的角吗?(会)那我们来数一数下面图形上有几个角吧?

  六、全课小结

  教师:小朋友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认识了角。

  教师:最后,咱们都来听一听角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吧!

  (播放课件)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6

  教学目标:

  1、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使学生初步学会画角,感知角有大有小,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从实物或*面图形中辨认角,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

  3、在合作、探究学*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数学交流能力,增强学生学*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1、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

  2、引导学生画角,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程度有关。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教材第38页主题图,你能找出我们学过的*面图形吗?

  指名学生汇报。

  师:你能从图中找出角吗?

  指名学生汇报,课件闪动角。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角及各部分名称

  (1)出示三角尺,请大家摸一摸三角板,看看有什么发现。(角有尖尖,角的两条边直直的……)

  (2)谁来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一看?(有学生只摸到角的顶点处)

  学生小组内讨论并互相指指看。(学生会指着两条边)

  (3)观察对比,知道角的特征。

  通过大家的想象和仔细观察,我们得到了许多的角,下面老师请大家再仔细地观察课件的演示,看看这些角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我们把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想想,每个角都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一个顶点,两条边)

  我们指角的时候一定要把角的顶点和边准确的指出来。

  完成练*:

  (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下面的图形是角的打“√”,不是角的打“×”

  2、比一比,感知角的大小

  教师演示滑动角,请同学们看老师这里的这个角,角的大小有什么变化?(点击课件)

  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吸管张得越开,角就越大,吸管合得越拢,角就越小。然后通过课件演示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使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3、学*画角

  (1)解决了那么多问题,那你能不能把角画出来呢?老师示范画一画,边画边说:先画一个顶点,从顶点起画一条直直的线,再从顶点起向不同的方向画一条直直的线。

  (2)学生尝试画一画,教师巡视,指导。

  指明学生说说怎么画的。

  (3)师:为了让学生能规范正确地操作,请学生思考两个问题:①画角时除了纸和笔还需要什么;强调直尺。②画角时要画些什么,进一步巩固角的特点。

  (4)用课件演示画角的过程,交流画角的顺序:先画顶点再画边。运用动画的方式进一步强调画角时要用直尺。学生说画法,教师随之板演。学生练*画角,找出一些画得比较好的作品展示,给予充分的肯定。

  三、巩固练*,拓展应用

  1、师:设计了数角的检测练*,进一步巩固对角的认识。接着让学生指一指图中哪里有角。

  2、找一找自己身边的物体中哪里有角。学生从自己身边不同的物体表面上找出角,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调动了学生学*的自主性、积极性。

  四、课堂总结,内化提升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反思谈收获,从而达到内化于心的效果。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7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小精灵聪聪也非常喜欢,并且他还把我们的校园画成了一幅美的画儿,想不想欣赏一下?(出示校园主题图)

  1、 从这幅画上,你都看到了什么?

  2、 其实,有一位新的数学朋友也藏在画中,猜猜看,它是谁?

  3、 对了,就是角。它藏在老师拿的三角板中,藏在老爷爷带的剪刀里,还藏在,又藏在,哎呀,到处都是它的足迹!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角。(板书课题)

  二、 放手学生,探究新知

  (一)联系实际,初步感知。

  1、 老师先来了解一下,你们最想知道角的哪些知识?

  2、 同学们想知道的可真不少,我们先来研究其中的几个。是啊,角住在哪儿?除了图画中,在我们的身上,面前的课桌上,课堂的周围有没有角的家呢?

  3、 老师也找到一些物品,上面有角吗?谁过来边指边说给大家听。

  (二)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 刚才大家找到的这些是否都是角呢?数学中的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接着研究好不好?(电脑演示,出现不同方向的三个角)

  2、 你认为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3、 我们把这个尖叫做角的顶点,从这个顶点引出的两条直的线叫做角的边,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4、 谁来指出这个三角板的一个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

  5、 举起你的三角板,给同位指出一个角的顶点和边。摸一摸它的顶点,什么感觉?再摸一摸它的两条边,又有什么感觉?

  6、 现在,谁再说一下,角到底是什么样的?

  (三)巩固练*。

  1、 现在你知道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了,对吗?谁来判断?(出示图一)

  2、 看来,数角时不漏数,也不要错数,考考你!(依次出示图一、二、三,让学生数角)

  3、 许多角合在一起,还可以组成美的图案,欣赏一下。(电脑出示)国庆节快到了,你也可以帮着园林处的叔叔阿姨用角设计一幅摆花的最佳图案,把我们的高密城打扮得更加美丽,好吗?

  (四)实践操作,丰富认识。

  1、 学*用尺子画角。

  (1) 要想设计,不会画角怎么行?那怎样才能画出一个漂亮的角呢?小组自己研究一下,看哪个小组想出的画角方法既快又好?(师巡视)

  (2) 哪个小组汇报一下?(生交流),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老师也来画一个。你们能再画一个开口方向和这个不同的角吗?(找三生板演,余生在下面画,并相互欣赏)

  (3) 画得真好,能标上它的各部分名称吗?

  2、 做角。

  (1)下面我们放松一下,做一个小巧手的游戏,好不好?你面前有许多材料,除了图形中原有的角,你还能做出其它的角吗?看谁做的角最巧妙,老师这儿还有奖品鼓励呢!

  (2)哪个小组愿意交流一下你们做出的角?(生纷纷出示用线绳拉出的角,用圆形纸片折出的角,以及用硬纸壳做成的活动角等等)

  3、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看来角有大有小,老师这儿也做了两个角,猜一下,哪个大?为什么?能想个办法验证一下吗?

  (2)这位同学说用重叠的方法验证一下,试一试,你发现了什么?(电脑演示重合的过程)

  (3)老师还要告诉你一个秘密,角的两边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可以变化。注意看(电脑演示角的两边变长和变短的过程),你又发现了什么?

  (4)对,科学家也发现了这个秘密,齐读一遍。(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三、 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1、 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都解决了哪些问题?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2、 还有的问题,比如:角有哪几种?等等,我们还没有及时解决,课余时间,查查资料,并把你的发现告诉老师,让老师也分享一下你的成功和快乐,好吗?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8

  教学内容:

  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教学重点:

  认识角,会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教学难点:

  了解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使用:

  三角板、不规则纸、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2、生:三角板。

  3、师:为什么它叫三角板?

  4、生:因为它有三个角。

  5、师:你能指出这三个角在哪里吗?

  6、师:角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它。

  板书课题: 角的初步认识

  二、从生活中感知角:

  1、师:角是一种*面图形,我们生活中随处都可以见到角,只要你认真观察,就能发现它们。(师出示课件第一张:你能指出这些物体上的角吗?生说一处,标一处。)

  2、师:你还在哪见过角?

  3、师:你们都是会观察的孩子,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既然都叫作角,那它们身上肯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4、师:现在老师把它们从实际生活中请出来和大家见面,好不好?(课件演示第二张:把图片上的角脱离下来)

  三、初步感知角:

  (一)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师:你们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2、生观察,自由发言。

  3、师:书中给角的各部分都起了名字,角的尖尖的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课件演示:角的各部分名称。)

  4、师追问:角是由几部分组成的?(生:三部分,一个顶点两条边)

  5、师:这个角的大家庭里又来了一些自称是角的朋友,你们看看!(课件演示第四张:判断:是角的打“√”,不是角的打“×”。)

  (二)画角:

  1、师:想画一个角吗?请你们自学P87画角的方法。

  2、师:分几步画一个角?(生:分三步)

  3、师:你说,老师画。(师在黑板上画)

  4、师:画角时要注意,顶点不要太大,边要画直,不要出头。

  5、师:请你们自己在纸上画一个角。

  6、师展示学生画的角,找问题。

  (三)角的读法和写法。

  1、师利用板书中的角讲读法和写法。

  2、师:选择你喜欢的标注方法,标注一下自己的角。

  四、认识直角、钝角和锐角。

  (一)比较角的大小:

  1、师:我们还回过头来观察这些角,除了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它们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演示课件第五张)

  2、生:边有长有短,角有大有小。

  3、师:那怎样比较角的大小呢?我们选择其中的三个来比一比(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生观察比较(师用课件操作反馈)。

  (2)师:你们用的是观察法。

  4、(课件演示:一红一蓝两个角)你们观察一下,这两个角谁大谁小?(生观察可能出现的结果:蓝角大,因为蓝角边长)

  5、师:到底哪个大呢?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等我们探讨完这个问题,再来比较这两个角(请你拿出你们做的活动角,一条边不动,转动另一条边。)思考一下!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6、生活动、思考、交流。(课件演示结果: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7、师:现在请你比较红角和蓝角的大小。(师课件演示:两个角一样大)

  (二)分类:

  1、认识直角。

  (1)我们还回到生活中这些角,有一种角长得很规矩,很特殊,是什么角?(生:直角)

  (2)师:你们能把直角挑出来吗?

  (3)师: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直角?

  2、分类。

  (1)现在我们一起把这些角分一下类,分类是一种学*方法,通过分类,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不同角的特点。

  (2)师:直角为一类,其它的角与直角比,分为两类,你会分吗?

  (3)生:独立分类。(师演示课件:依据学生的回答拖动角进行分类)

  (4)课件演示结果: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5)师:如果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这三类角,怎样排?

  (6)师:请你们观察自己的三角板,指出上面的角都是什么角?

  (7)师:又来了一些角的朋友,请你挑一挑。(课件演示)

  (8)(课件演示一个*似于直角的角)师:请你判断这个角是直角吗?(生自由发言)当你用眼观察,无法准确判断这个角是不是直角时,可以用三角板的直角来量一量。(课件演示)

  3、做直角。

  (1)师:现在你们桌子上都有一张不规则纸,你能折出直角吗?(生折交流)

  (2)师:你们是这样折的吗?(课件演示)

  4、找直角(课件演示)。

  (1)在*面图形中找。

  (2)在钟面上找。

  五、欣赏角。

  课件演示: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小结。

  (一)你有什么收获?

  (二)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你们应该能发现,我们学*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它们又广泛地应用在生活中。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9

  单元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教材第三册38—45页。

  本单元教学内容:角的认识、画角,直角的认识、判断直角,画直角、锐角和钝角,用三角尺拼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画直角、锐角和钝角,用三角尺拼角。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2个特点: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锐角、钝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锐角、钝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学生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教材根据儿童学*的这一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等,来帮助学生学*几何知识。

  单元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角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些零散的关于*面图形“角”的知识和经验,但对于抽象的角的概念、特征、角的大小变化规律的理解仍有一定的困难。教材单元主题图呈现了一个校园的情境图,先让学生感性、直观地看到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进而引导学生观察实物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折一折、摸一摸、比一比、剪一剪、摆一摆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理论联系实际的认知规律。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锐角、钝角。

  3、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用三角尺拼出各种角。

  单元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用三角尺拼出各种角。

  单元课时安排:

  本单元的内容分4小节进行教学:

  第一小节: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

  第二小节:直角的初步认识…………………………………………… 1课时

  第三小节: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

  第四小节:用三角尺拼角……………………………………………… 1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10

  教学内容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6~58页《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直观认识角的过程,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大小有关。

  2、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学会画大小不同的角。

  3、能在长方形、三角形等*面图形或生活物品中找到角,激发学生对角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大三角板、圆形纸、活动角。

  学生准备:学具袋(内有小棒若干根、吸管、圆形纸、20厘米长的线绳一条)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去数学的图形王国里走一走,看看在那里能学到什么新知识,获得什么新本领,好不好?

  (课的引入抓住了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为下面的探索学*创设了良好的学*情境。)

  二、引导探究,合作交流。

  活动一:猜图形,揭示角。

  1、课件出示四个图形,每个图形都被遮住一部分,只露出他们的角,猜猜他们是什么图形。

  2、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角,课件演示将角剪下来。

  活动二:观察角,认识角。

  1、引导学生观察每个角的样子,概括出角都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2、出示几个典型的图形,让学生判断是不是角。

  (从学生熟悉的四个图形中引入角,通过三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逐渐渗透了“角是由一点出发,引出的两条线”这一知识,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注意了知识的渗透,为学生继续学*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

  活动三:联系实际,找角

  1、在生活中找角。

  2、在图形中找角。

  课件出示

  (让学生从身边找角,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在图形中找角,使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

  活动四:动手操作,做角。

  学生每四人为一组,组长拿出学具袋,小组内每人任选一样物品做角。

  活动五:玩活动角。

  1、学生操作:让其中一条边不变,转动另一条边,有什么发现?

  2、师拿出两个一样大的角,但边一长一短,让学生比较角的大小。从而体会到教的大小与边**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通过做角,玩角,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理解角的组成和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大小有关这些知识点。注重了学生的观察、操作与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活动六:体验感悟,画角。

  课件演示画角过程,学生在本上画角。

  三、总结提升,自我建构。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共同编一首儿歌做总结。(板书)

  一个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记牢,先画顶点再画边。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