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菁华9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

  设计意图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字浅显,语言朴素,却富有童趣,作者从儿童喜闻乐见视觉感受出发,讲述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有趣故事。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重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对话、抓重点语句充分朗读。读出文中人物的语气,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在朗读过程中解读文本,感悟文本,再现文本。边读边想象人物在对话过程中的语气、神态、心理,感受铁罐傲慢、陶罐的谦虚,加深对文章的体会、感悟。根据课堂上反馈的信息灵活处理,通过有效有序的训练,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的语文素质。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认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2.学*课文1—9自然段,体会铁罐的骄傲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9自然段,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去比。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2-9自然段,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

  课前准备:

  实物、图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实物观察,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常见的陶和铁的物体的图片。(如:碗、杯子等)

  2、出示陶罐与铁罐的实物,引导谈话。

  3、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实物导入激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了解陶罐和铁罐特点,为后面学*作铺垫。)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准确,把课文读通读顺。

  2、检查生字(幻灯出示生字词)

  (1)请小老师带读。(2)全班齐读。(3)去掉拼音开火车读、齐读。

  (设计意图:为下面的阅读学*扫除障碍。)

  三、朗读品味,内化感悟。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试着用下面的句式说说(大屏幕出示“这篇课文讲了许多年以前______,许多年过去了,陶罐______,铁罐______。” )

  2、指名回答。

  3、师补充关于铁氧化的科学知识。

  4、学*第一自然段,整体感知。

  (1)观察人物的表情神态(出示图片),说说两个主人公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板书:骄傲 谦虚)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理解“奚落”的含义。

  5、学*第二至第九自然段,深入感知。

  (1)自由轻声读二至九自然段,用“——”划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用“~~~~”划出陶罐回答的话。同桌分角色,自由练读。

  (2)指名分角色读,并评价。

  (3)找出描写铁罐和陶罐对话时神态的词语。(傲慢、谦虚、轻蔑、恼怒)

  (4)学生汇报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幻灯出示有关句子,并适时抓住这些神态词进行朗读指导。)

  (5)指导学生正确朗读七、八自然段对话(里面没有描写神态的词语,放手让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读,再作评价。)

  (6)全班男女分角色朗读第二至九自然段。

  (设计意图:以读促演,演中促读,演中理解,力求让学生在充分研读、表演的基础上,自主感悟、自觉内化,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

  四、课堂小结,设置悬念。

  1、让生说体会。(相机板书:坚固、易碎)

  2、师小结:故事结局如何,下节课继续学*。

  (设计意图:升华情感,为下面内容的学*作铺垫。)

  五、指导书写生字:谦 虚

  六、作业布置

  1、抄写本课的好词好句。

  2、阅读课外童话故事。

  (设计意图:让学生*时的写作词汇更丰富并能正确运用;让学生走向更为宽广的知识海洋,获取更多的营养知识。)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字。能正确认读“骄傲、傲慢、兴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学*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

  图片、课件、生字卡片

  课前准备

  预*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陶罐和铁罐》

  (一)揭示课题

  1、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贴图)

  (二)初读课文

  1、快速朗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2、思考:这两个罐子,你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

  3、指名回答。

  (三)品读课文

  1、指导朗读描写铁罐的句子。

  ①从课文中找出铁罐很骄傲的句子读,抓住“傲慢、懦弱、轻蔑、恼怒”这引起词体会。

  ②师相机指导朗读相关联的句子。

  ③多种形式朗读。

  2、指导朗读描写陶罐的句子。

  ①从课文中找出能看出陶罐谦虚和善的句子读。

  ②根据学生所说的相机指导朗读相关段落。

  3、多种形式读对话并评议。

  4、看两者结局

  ①多年以后,这个骄傲的铁罐和谦虚的陶罐结局怎样呢?

  ②默读课文后半部分。

  ③指名答并板书:古董氧化

  (四)我想说

  你想对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

  (五)小结

  二、学*《狮子和鹿》

  (一)学*课文

  1、贴图。

  2、播放课件。

  3、问:你知道小鹿发出了一句什么感慨吗?

  4、相机板书:美丽(送命)难看(逃生)

  5、问: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找相关的句子读读)

  6、多种形式读。

  (二)我想说

  你想对小鹿说些什么?

  三、拓展

  你学完这两篇寓言故事,悟出了什么道理?能讲讲自己身上有哪些长处和短处吗?

  四、师总结

  五、练笔

  我们共同改写《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赞扬铁罐,批评陶罐,赋予它们相反的性格,题目叫《铁罐与陶罐》。

  板书设计:

  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3

  一、引出课题

  1、教师手拿陶罐和铁罐:

  师:老师手上拿的是──陶罐和铁罐,它们都是用来盛东西的(注意盛的读音)。它们的区别是——陶罐容易碎,所以老师轻轻地把它放下。

  2、从前,在国王的御厨里,你们知道这地方吗?(理解御厨──就是专烧菜给皇室人员吃的厨房),也有一只陶罐和铁罐,你看出这是两只怎样的罐子了吗?(看课件图)

  板书铁罐:傲慢陶罐:谦虚

  3、师: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呢?

  二、初读课文

  1、师:自由读读故事,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谁能正确、响亮地读读这些词语?(指名读、男女生对读)

  懦弱争辩兴奋惊讶神气恼怒羞耻理会流逝宫殿荒凉光洁朴素价值轻蔑

  掘出来相提并论

  3、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我给你点提示,你自己试着说说看,也可以跟同桌说。

  很久很久以前,在国王的御厨里,铁罐()陶罐。

  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铁罐(),陶罐()。

  三、读课文,分析两个罐子的个性

  1、自由读2到9小节:

  师:请你仔细读读2~9小节,把有关陶罐的话用横线划下来,有关铁罐的话用波浪线划下来,可以边读边划。

  2、反馈对读。

  3、师:这些语句中,你感受到陶罐和铁罐怎样的个性呢?这样的陶罐或铁罐该用怎样的语气说话呢?自己练一练,并用着重号把对话中需要注意的词语标一标。

  4、反馈:

  傲慢: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敢/你肯定不敢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就/懦弱

  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我/敢/相提并论/要/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什么/总/你

  板书铁罐:目中无人、蛮横无理、自以为是

  陶罐:不敢,铁罐兄弟。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相互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真宽容,愿意“和睦相处”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4

  课文分析:

  小学语文第五册《陶罐和铁罐》是一篇寓言故事。教学这则寓言,我们采取语文活动课的形式采进行。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人都有长处不口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教育学生在学*上要懂得取长补短,互相学*,无论什么时候部不能骄傲自大,必须谦虚谨慎,怎样才能把这则寓言的寓意真正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去,使他们在学*、工作中明白人各有所长,能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和睦相处,共同为集体,为社会作出贡献。我们采用话剧的手法把这则寓言的深刻寓意表现出来,让学生看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从中懂得道理,受到教育。

  设计理念:

  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力求创设情景,促进学生和谐、主动地发展,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教材为主源,以学生素质提高为主旨原则,牢固树立主体意识,训练意识,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是一个绳子,会写十二个生字。

  2.朗读中体会铁罐的骄傲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9自然段,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去比。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陶罐和铁罐的性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录音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寓言故事,故事有两个主人公,一个叫“陶罐”,另外一个叫“铁罐”。他们都生活在国王的御厨里,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你们想去看看吗?

  好吧,老师就带大家去御橱里看看他们吧!(播放动画)动画播完了,你们觉着这个故事怎么样?有趣吗?

  那你们想不想读一读这个故事呢?让我们打开书的126页,一起学*《陶罐和铁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仔细读课文,有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查查字典,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老师啊有个小要求,同学们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铁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许多年之后,它们都被埋在了废墟之下,人们发现了陶罐,它还是像以前一样美观、漆黑锃亮。而铁罐早就不知道在什么年代就锈烂了,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孩子回答不完整或不简洁时教师要适时引导)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刚才这两位同学总结的故事当中,都提到了铁罐奚落陶罐,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奚落”吗?

  (奚落就是用尖酸刻薄的话数落别人的短处,让人很难堪。)

  师:同学们从文中找找,那几个自然段写到了铁罐奚落陶罐呢?

  (1——9)

  三、学*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

  师:下面呀我们就来看看这部分内容。

  (师用情地读第一段)“国王的御橱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孩子们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1.重点分析铁罐的性格

  学生找到:“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1)抓住铁罐对陶罐的称呼,让学生体会铁罐的性格

  师:你们觉得这个称呼怎么样?

  谁来体会着铁罐的这种心情读一读这句话。(3个同学)

  (2)从“傲慢”一词体会铁罐的骄傲、看不起人,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铁罐的性格。

  师:我们再来看看后半句:铁罐傲慢地问。什么是“傲慢”呀?

  师:看来呀,这个铁罐还不仅仅是不尊重别人,它呀对陶罐从内心里还透着一份看不起,一份傲慢。谁来把铁罐那种傲慢的语气读出来。(3—4个学生)

  (3)大家想想同样都是罐子,铁罐凭什么这么奚落陶罐啊!

  生:由于铁罐坚硬,陶罐易碎,它感觉自己比陶罐强多了所以看不起它。

  2.分析陶罐

  听到铁罐这么傲慢无理的提问,那陶罐是怎么回答的呢?

  生:“不敢,铁罐兄弟”

  师:陶罐称铁罐为兄弟,想想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兄弟啊!

  体会着陶罐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

  生:更加轻蔑

  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试着读读

  师总结:短短的一问一答就为我们勾画出一个傲慢无理的铁罐,一个谦虚善良的陶罐。铁罐对陶罐的奚落还不仅仅于此,它们之间的争执会愈演愈烈,下面同学们就在小组内分角色读读2—8自然段,体会体会陶罐和铁罐之间不同的性格。

  (分角色读一读,小组之间互相评价。)

  3.总结1——9段、学*10——17自然段。

  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二者就发生了争吵,最后以不欢告终,随着时间的变化,故事又有什么变化,请大家快速的默读10——17自然段,并思考: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是什么样子?铁罐呢?

  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

  铁罐:被氧化消失的无影无踪。

  出示课件

  师:王朝覆没了,宫殿倒塌了,陶罐和铁罐都被埋在了废墟之下。许多年以后,人们发现了陶罐,它还是和以前那么美观,而铁罐早就消失了。同学们面对这样迥然不同的结局,你们想要说些什么吗?(出示课件)

  你想对傲慢的陶罐说:————————

  你又对自己和身边的人说:——————————

  四、总结:

  是啊,孩子们你们说得都很好,老师希望你们通过学*这则寓言故事懂得更多的人生道理。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相比,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够像陶罐一样谦虚、善良、脚踏实地的走好你们的每一步!

  教后反思: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课文,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因此,对话的朗读指导是本课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那么,以什么作为指导对话朗读的突破口呢?我在课前反复研读课文,找到了“奚落”这个关键性的词语:陶罐和铁罐所有的对话,不就是“怎样奚落”和“怎样对待奚落”吗?于是,整节课以初步掌握主要内容、理解“奚落”的意思开始后,就用“铁罐是用哪些尖刻的话讽刺陶罐的?”这个问题直奔主题,导入新课。

  接下来,让孩子们通过读课文,把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勾画下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一步体会奚落的含义。对话的朗读指导,怎么才能做到求真、求实、求趣呢?这篇课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学会抓住铁罐、陶罐的神态读出他们的傲慢和谦虚。用填空的形式来读出陶罐和铁罐的表情,最后分角色朗读课文。也是孩子们对课文理解的升华。

  之后,用“读完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回归整体,引发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谈见解,说感想,理解课文讲的道理,学*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整个教学过程,孩子们学*情绪很激昂、很踊跃。但我觉得从我自身的素养来看,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我的评价语不够简洁到位,不会随机应变地处理课堂上的意外。上课时总有点慌,生怕时间不够,心里总想着这个环节快完,快点进行下一个环节,这也是我每次上完课后最遗憾的地方。看来学会取舍是应当有大家的风范的。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

  1.认识10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御厨、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

  2.正确书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3.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4.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自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了解童话故事蕴含的道理。

  课件准备:陶罐、铁罐动画

  生字、词语幻灯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和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过程:

  一.形象揭题,了解特点

  1.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陶罐和铁罐,让学生说说他们质地、特点。

  (陶罐用泥巴做,容易碎,不会生锈;铁罐用铁做,不易碎,但是会生锈。

  3.板书课题——陶罐和铁罐(指名读题)。

  (过渡语:同学们已经预*过课文了,自学了生字等。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看哪位同学学*的自觉性最高,预*课文最认真)

  二.朗读感悟,初识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学*生字。

  2.汇报

  (1)认读生字——个人、小组、比赛。

  (2)易错的字让学生分析易在哪里,用什么方法记住。如:谦、虚、荒、捧、值

  (3)四人小组交流用什么方法最快记住各个字

  (4)让生一字组多词(口头)

  (过渡语:同学们对生字的学*真不错,看来预*下了功夫了,下面老师再考考你词语读得怎样)

  3.学生认读词语(投影或生字卡片形式出示)

  (1)自由读

  (2)词语:

  骄傲、奚落、傲慢、谦虚、懦弱、轻蔑、争辩、恼怒、相提并论、和睦相处、羞耻、流逝、倒塌、覆盖、荒凉、惊讶、光洁、朴素、翻来覆去、掘开

  (3)指名读。(师注意使用激励语:读得真好;读得真准)

  (4)熟读

  (过渡:这些生字、词语放在课文里,你能读准吗?试试同桌读文)

  4.初读文(先标出自然段)

  (1)指名开火车读。读完正音

  (2)默读,想想,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懂?画出来,想办法解决。

  (3)小组汇报交流学*所得。

  (4)需要帮助吗?(词语方面)

  5.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这篇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说出大概即可)

  (2)这个故事有趣吗?主要人物是?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谁来说说寓言故事的特点?(寓言故事一般是借助一个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的。)这个故事会让我们明白什么道理呢?下节课我们再来讨论。

  第二课时

  目标:

  1.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2.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程:

  一.复*引入

  1.读生字

  2.上节课,老师曾说过:寓言故事一般是借助一个有趣的故事来让人明白某些道理的。这个故事会让我们明白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到课文中去探索好吗?

  二.探讨新知

  (一)学文第一部分

  1.(齐读第一节)你知道了什么?(提示:2句话,哪句更重要?)(板书:奚落)

  2.质疑、探疑(出示句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骄傲、奚落”色突出显示)读这句话,读这两个词,你会提问题吗?(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a.“奚落”是什么意思?

  b、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c、铁罐看不起陶罐,它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

  3.探疑、解惑

  过渡:我们先讨论第一个问题:

  1.有哪些词意思和“奚落”很相*?(讽刺、挖苦、嘲笑、讥讽)同学们真了不起!给“奚落”找了这么多近义词,对“奚落”的了解又进了一步。

  2.铁罐是怎样讽刺挖苦陶罐的呢?课文有很精彩的'描写,我们先看第一处描写作者着重于哪方面的描写(出示句子:“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语言、神态)(语言“”神态“△”画出

  3.作者正是从语言和神态方面来描写铁罐奚落陶罐的。请你们继续把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和神态词画出来,然后读一读这些句子。(生读找,并划词句)

  4.交流所画的句子和神态词。(铁罐神态词:书:傲慢、轻蔑、恼怒)

  5.谁来读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边读边根据神态词评议读的感情、语气)

  6.从这些语言和形态描写,你看出铁罐是个什么样的罐子?(傲慢、蛮横、强辞夺理)

  7.根据语言、神态、叙述语分角色练*读文(女:叙述语;男:铁罐)

  过渡:铁罐就是这样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

  9.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怎样回答?请用“~~~”和“△”分别画出语言和神态。

  请同桌分角色读他们的对话,要读出不同语气。

  10.指名分角色读文,评议。(师读叙述语)

  11.与铁罐相比较,读文后你发现陶罐有什么特点?(谦虚、谦让友善)

  7.陶罐有如此好的品德,铁罐为什么看不起陶罐呢?(讨论刚才提出的第二个问题——铁罐看不起陶罐,它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铁罐凭什么看不起陶罐?)

  (铁罐很坚硬,陶罐很容易碎

  8.师:(真能干!)铁罐认为自己很坚硬(板书:坚硬),这是它的长处(板书:长处),而陶罐很容易碎(板书:易碎),这是它的短处(板书:短处),铁罐正是仗着自己的坚硬这一长处去奚落别人的短处(边说边标示箭头)。

  (二)学*课文第二部分

  1.师:许多年过去了,它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用笔勾画有关的句子(生默读课文)

  2.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许多年以后,陶罐和它当年在御厨的时候一样光洁、朴素、美观。)

  3.师:陶罐和当年一样光洁、朴素、美观,你们说说这到底有没有变化(也可提示:人们发现陶罐时,神态、语言是怎样的——惊讶、高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神态)

  (生:陶罐外形虽然和当年一样,但是过了这么多年它已经变成了有价值的古董。

  师:陶罐变成了珍贵的文物,很有价值。(板书:很有价值)我们再看铁罐呢,有什么变化?用书上一个词叫——生:(齐)影子也没有了(无踪无影!)

  师:(板书:无踪无影)看板书,许多年过去了,原来易·碎·的陶罐变得很·有·价·值·,而原来只看到自己坚·硬·长处的铁罐却早已补氧化,变得无·踪·无·影·了,故事学完了。你们觉得有趣吗?生:(齐)有趣!

  6.铁罐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人的短处对吗?

  生:(齐)不对!

  师:为什么?

  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铁罐用自己的长处跟陶罐的短处比,是不对的。

  师:课文学到这里,你想对铁罐说些什么?

  师:学完了课文,你又想对老师和同学们说些什么?

  师:正像同学们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看问题应该全面,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这就是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大家明白了吗?

  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几句话。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些话,(出示名言警句),学生读读背背。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左眼看别人的优点,右眼看自己的缺点。

  四.作业:

  1.把表现陶罐、铁罐神态的词语抄下来。

  2.写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

  骄傲()懦弱()轻蔑()羞耻()

  兴奋()美观()

  3.把课文读几遍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谦虚陶罐和铁罐傲慢

  (短处)易碎坚硬(长处)

  奚落

  长处)光洁如新的文物无踪无影(短处)

  第三课时

  目标:

  学*写法,练*写作

  过程:

  一.引入:读全文

  二.大家讨论一下,铁罐和陶罐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各抒己见,别被课文限制住,放飞思路,大胆发言。

  生:(议论归纳,教师板书。)

  铁罐优点:坚固,缺点:丑陋

  陶罐优点:美观,缺点:易碎

  三.师:我们共同改写这则寓言,赞扬铁罐,批评陶罐,赋予它们相反的性格,题目就叫《铁罐与陶罐》

  生:(边议边改,集体创作)大意如下。

  陶罐很骄傲,看不起铁罐,常常奚落它。“铁罐子,你敢和我比美吗?丑陋的东西,就知道你不敢!”铁罐回答:“人们用我们盛东西,不是让我们比美……”

  一天,突然发生了大地震,陶罐摔得粉碎,而铁罐却安然无恙。

  师:这样学*课文的语言就融入了你的语言仓库,就变成你能运用的活的语言了。

  四、请将故事编写好。

  五、读给同学听,听别人评一评自己的*作,再修改。

  六、课外作业: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编一则寓言,先想好要告诉别人一个什么道理,然后创编一个寓言故事,说明这个道理,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陶罐与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

  3、理解课文中讲的道理,每个人都有长处与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互相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准备:

  1、陶铁罐贴图双份。

  2、投影出示用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师:这节课,我们来接着学*《陶罐与铁罐》。首先要复*课文生词,请同学们开火车、大声读。

  师出示词卡

  生开火车读2遍。

  2.师:看来大家生字词掌握得不错,所以林老师要奖给大家漂亮的图片。请看,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

  师同时取出帖图,展示后贴在黑板上。

  二、学*课文,以读促悟。

  1.师:陶罐与铁罐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请你们默读课文,想一想,然后告诉大家。

  生默读

  指名学生回答;

  (国王御厨里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陶罐,许多年后,陶罐变得更有价值,铁罐却不存在了。)

  师:你真会读书,能把长长的课文用短短的几句话来概括。林老师再考考你,这里“奚落”是什么意思?

  生答:

  师:还有哪些词和奚落意思相*?

  生答:

  2.师:那么,铁罐是怎样讽刺挖苦陶罐的,陶罐又是怎么回应的?课文中有很精彩的描写,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1到第9自然段。边读边想,这是两只怎样的罐子?

  指名学生回答:铁罐:傲慢,陶罐:谦虚

  师相机板书傲慢、谦虚

  生齐读板书

  师:这特点能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请你认真找一找,读给大家听!

  3.学*朗读对话,体会人物心情,分为三部分

  (1)2、3段

  师:请你来读。

  A、生:“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生:答

  师:铁罐傲慢地问,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读,大胆地说出你的看法。

  (生:重音分别在“碰”“敢”“你”;加动作;加表情)

  (师:请你听林老师读,你听出了什么?林老师心里是怎样想的,你知道吗?)

  (师:同学们讲的还真有道理,就按照你们的想法大声读吧。

  指名读。/真不错,你就是那只傲慢的铁罐)

  B、师:铁罐这么问,陶罐怎么回答?

  指名读

  师:除了谦虚,你还有能从这句话中看出什么?(有礼貌)从哪里看出来?(双方称呼不同;陶罐子、铁罐兄弟)

  师:他们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我们试着加上神态、动作把它读出来。请一位男生当傲慢的铁罐,请一位女生当谦虚的陶罐。

  指名读。(投影)/他们读得好不好?(大家也来试一试)

  (2)过渡:从哪儿也能看出它们的特点?指板书说。

  指名生读,4、5、6段之一皆可将此部分投影出示。

  师:请你认真看看书上的插图,它们俩是什么神态?

  生形容。

  师:那你来表演一下这种神态。

  生再读(带着表情读)

  师:真形象,陶罐真的像铁罐说的那么懦弱吗?(不是)

  师:他为自己争辩,怎样争辩的?

  指名生读。

  师:铁罐听进去了?他------?

  指名生读。

  (3)师:这些话实在太精彩了。林老师想请同学上台来,把这些对话演一演。同桌之间先练*(最好要加上神态、动作)(师投影第2——6段)

  生练读。

  指名生演。师贴图于生身上,“其他同学要认真看,待回都来评一评谁最棒。”

  生演生评,“他们两个演得怎么样?”

  (掌声鼓励!)

  (4)师:还有哪些句子能表现出他俩的特点?

  指名生答:师投影出带空格片断的7、8段

  师:请大家也读一读这两段,看看插图和刚才同学的表演,想象他们当时会有怎样的表现,填上合适的词语或句子,让对话更具体,更生动。同桌可以讨论。

  生讨论。

  师:你来说一说。

  师:你怎么想到加这些词的?

  师:请你通过朗读,把你的这些感受表达出来。

  (和睦相处。何止是陶罐和铁罐之间需要和睦相处,同学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社会上也需要———)

  A“何必这样呢?”

  可加:温和,不紧不慢,心*气和———

  B“和你在一起,———”

  可加:火冒三丈,怒气冲天,插着腰,指着陶罐———

  师:你觉得还能怎么加?你来说一说,有动作就更好啦。

  三、领悟道理。

  1.师:真是活灵活现!就这样,陶罐不再理会铁罐。而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陶罐是不是像铁罐说的那样破成踤片,铁罐是不是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坚硬得什么也不怕呢?请默读课文第11—17段,找找最后他们都成了什么样子。

  指名生读:(陶罐: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很有价值。

  铁罐:连影子也没看到)

  师相机板书:很有价值、不存在

  师:陶罐被人们挖掘出来了,变得很有价值。被人们这样赞美,陶罐是什么反应?

  指名生读第16段。

  师:从这里,你能看出什么?(陶罐关心铁罐———)

  师:特别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兴奋地、闷得够受了)

  2.师:假如你是铁罐,这个时候你想对陶罐说些什么呢?

  多生说。

  师:陶罐又会说什么呢?

  生说。

  (说话拓展,让学生明白:要谦虚,不要骄傲;多看别人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要和睦相处;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

  (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师小结

  四、作业

  将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7

  结果性目标:

  (1)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

  (2)理解陶罐的谦虚宽容和铁罐的傲慢无礼以及懂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3)掌握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验性目标:

  (1)抓住神态、语言来感受陶罐和铁罐的形象。

  (2)用各种各样的朗读形式来表现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态度。

  (3)抓重点句子体会陶罐和铁罐的变化。

  (4)听取信息资料,了解铁罐无影无踪的原因。

  (5)表达对阅读文本的独特感受。

  教学重点:

  通过学*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讲的道理、铁罐无影无踪的原因。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 复*字词,初步感知

  (1)出示词语: 傲慢 轻蔑 恼怒

  指名读 全班齐读

  (2)下面老师再考考你们,看看谁会演,你能把“傲慢”这种神态表演出来吗?再出示“轻蔑、恼怒”全班表演

  引入:这三个词语在课文中都是描写谁的神态?板图:铁罐

  (二)朗读品味,内化感悟

  ◎研读铁罐子

  (1)自由大声朗读1——9自然段,抓住铁罐的神态、语言好好研究研究这是一只怎样的罐子?(描写神态的词语用“▲▲”标出,描写语言的用“~~”标出)

  (2)反馈交流:课件随机出示句子

  1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铁罐直呼其名,可见傲慢无礼。读的时候语调上扬,有点挑衅的味道)

  师言语激励、引导:会读,就理解了傲慢,理解了傲慢,就会读了。看看谁能读出铁罐的傲慢。指名读

  2“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可以看出铁罐很神气,自以为是,狂妄自大。语调下沉。)指名读

  3“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看出铁罐不友好,不讲理,霸道,蛮横。读时声高气粗。)指名读

  4“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这里没有描写神态的词语,谁能补充?铁罐( ) 请你把这个词语填上去,并带着这种神态读一读,好吗?

  看出铁罐怒不可遏,*乎疯狂,火冒三丈等。语调紧凑高昂。)

  指名读 齐读

  5同学们体会得好,才读得这么棒。现在请同学们再把铁罐四次说的话读一读,注意神态,可以加上动作。好,下面老师引读,一组读一次话,第一组读铁罐第一次说的话,第二组读第二次的话,清楚了吗?

  (教师引读:铁罐傲慢地问――、铁罐轻蔑地说――、铁罐恼怒地说――,铁罐怒不可遏,说――)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真的看到了一只蛮横无理的铁罐。

  6 铁罐用这么尖刻的话来讽刺挖苦陶罐子,课文用了一个词,说铁罐常常(奚落)陶罐。铁罐就是这样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它凭什么奚落陶罐呢?(铁罐认为自己很坚硬,而陶罐很容易碎,它只看到自己的长处,所以看不起陶罐。)

  6 师:真能干!铁罐认为自己很坚固(板书:坚固),这是它的长处(板书:长处),而陶罐很容易碎(板书:易碎),这是它的短处(板书:短处),它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的人短处(边说边标示箭头)。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怎样对待的呢?

  ◎研读陶罐子

  A 指名读读描写陶罐的句子

  1“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谁能读出谦虚的神态)

  2“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陶罐子可能还会说些什么?不会生锈、美观)

  3“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4陶罐不再理会铁罐。(这是一种无声的抗辩)

  B 出示四句话,自己读读,看能不能想出一个恰当的词来形容陶罐?

  (谦虚、有礼、友善、讲理、据理力争、克制、不卑不亢、宽容、坚强)

  指名板书。

  这些同学,能想出这么多恰当的词,真是了不起,大家读懂了,这是一只(齐读板书的词语)的陶罐,可见,陶罐已经给同学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有感情朗读

  这个谦让和宽容的陶罐却偏偏遇到一个傲慢无礼的铁罐。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童话故事啊!想不想分角色表演读。

  1同桌两人一人当铁罐,一人当陶罐练*对话,注意只读对话部分。

  2指名当配音演员,

  3请刚才同桌练读时演铁罐的站在左边,演陶罐的站在右边,全班同学看着大屏幕的视频来演读。

  ◎研读陶罐和铁罐的变化

  (1) 过渡:要说当配音演员,你们还真够格。你们出色的朗读表演让老师深深陶醉了,老师仿佛已走进了这个童话世界。日子一天天过去了,陶罐是不是像陶罐说的那样破成了碎片?铁罐是不是像它自己所说的那样坚固得什么也不怕?它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大家默读10——17自然段,划出写他们变化的句子,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

  (生默读课文,用笔勾画句子)

  (2)指名说,齐读课件出示的三句话。

  1、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2、“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3、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板书:无价之宝 无影无踪

  (3)质疑问难,反馈交流。

  1、陶罐还是当年的陶罐吗?(陶罐变了,变成了珍贵的文物,很有价值。)

  2、铁罐到底哪儿去了呢?

  3、……

  (大象博士告诉我们,放录音: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同氧化合生成氧化铁,即三氧化二铁,就是我们*常看到的铁生锈后呈现出来的红褐色粉末。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这就是铁罐最后无踪无影的原因。)

  听了大象博士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三) 表达感受,深化感悟

  (1)过渡:铁罐仗着自己坚固的长处奚落陶罐,年代久远,结果却无影无踪,而陶罐呢?还是那样朴素美观,变成了无价之宝。我想学到这儿,大家肯定有很多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你想说些什么呢?请拿出自己的留言板把想说的话写上去。课件出示:

  我想对铁罐说:

  我想对陶罐说:

  我想对自己说:

  (2)反馈交流

  (3)总结:我们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让我们大家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和睦相处吧!

  (四)拓展延伸,强化感悟

  出示名言警句,学生读读背背。

  1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 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还增一毁。

  (五)布置作业

  仿写:以《 和 》如:《梅花和雪花》、《左手和右手》、《钢笔和铅

  《电话和手机》等为题,展开想象和幻想,编一个童话故事。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能理解“傲慢、恼怒、相提并论”等词语。

  2.多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全面看问题,懂得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神态、对话了解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和铁罐的傲慢、无礼,难点是理解体会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

  2、出示实物,谈话导入各自特点。

  (1)同学们看,这是一只——(陶罐),这是一只——(铁罐),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生说能装东西。) (2)如果让你选择一种装东西,你会选择哪一种呢?为什么?

  生1:我会选择陶罐,因为铁罐容易生锈。

  生2:我会选择铁罐,因为陶罐容易打碎。

  生3:…….

  [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陶罐易碎,不生锈;铁罐坚硬,易生锈。根据板书,师引导同学们说,它们各有——长处,各有——短处]

  (3)相机解释铁为什么会生锈呢?

  a、生说。b、师补充理解:因为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粉末状物质,即我们所看到的铁锈。铁生成锈,也就是说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了。

  导入:这就是当年存放在国王御厨里的两只罐子,它们本该和睦相处,共同为国王效力,可是,事情并非我们想象的这样。那么,它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二、整体感知,自学课文

  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寓言故事,大家想读一读吗?请大家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读完后,和你的同桌交流这些问题。

  (1)课文讲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什么故事?

  (2)陶罐和铁罐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许多年后,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品读交流、内化感悟

  1、课文讲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什么故事?

  2、陶罐和铁罐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或者说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陶罐和一只怎样的铁罐?(把你所想到的词语写到黑板上)

  陶罐:谦虚 友善 铁罐: 傲慢 无礼

  看图,分辨哪只是陶罐,那只是铁罐?为什么?

  3、过渡:课文是怎样具体写陶罐谦虚友善,铁罐傲慢无礼的?找出相关的句子,画出描写神态和语气的词语,和同桌互相讨论一下,看看怎样才能读好它们,待会儿我们一起来参加一个朗读交流会。(学生练读)

  2、细读品味,内化情感

  请大家把描写神态的语气的词语写到黑板上相应的位置。

  a “傲慢”。

  屏显句子▲“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师:谁来试试做一只傲慢的铁罐?(指名读)

  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再指名读,齐读。

  师:面对这般傲慢无礼的铁罐子,陶罐是怎样应对的呢?

  生:“不敢,铁罐兄弟。”和它相对应的词语是什么?(谦虚)

  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却称铁罐为“兄弟”,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感受陶罐的宽容大度,谦和善良。)

  b “轻蔑”。

  屏显句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师:“轻蔑”是什么意思?

  生:轻视,不放在眼里。

  师:铁罐子变得更加骄傲了,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看看这眼神,看看这动作,让人感觉到一脸轻蔑的神气了吗?谁再来读读?

  指名赛读,齐读。

  c “争辩”。

  师: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一而再,再而三地难听的话嘲笑陶罐,课文中用了个词语“奚落”。(现在你明白了奚落是什么意思了吗?)陶罐也听不下去了,和他争辩地说……

  生:▲“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d“恼怒”。

  屏显句子▲“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师点评:(如读得不到位)陶罐的争辩激怒了铁罐,那么你还能读得如此*静,如此无动于衷吗?请你再读读。

  (读得到位)①就是,“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谁再来读读。

  ②师引读,铁罐恼怒了……

  生:“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师:看来铁罐是要和陶罐子吵起来了,陶罐只好无奈地说……

  生:“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师:铁罐气炸了,他说……

  (屏显文字)生齐说:“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铁罐一而再,再而三地辱骂陶罐,陶罐却一直忍让,同学们,你们认为陶罐懦弱吗?(讨论交流:陶罐不懦弱,它知道自己的任务是盛东西的,不是互相碰撞,也不是互相争吵的。它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谦让的美德,是做人的一种态度,不是懦弱。)

  3、课堂演练,加深理解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就好像来到了国王的厨房里,看到了谦让宽容的陶罐,蛮横无理的铁罐,多么有趣啊!对这么有趣的童话故事,你们想不想分角色表演读?

  (1)小组练*分角色表演读,要求只读对话,在读对话时要有入情入境的动作和表情。

  (2)过渡:你们出色的朗读表演让老师深深陶醉了,老师仿佛已经走进了这个童话世界。日子一天天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老师很想知道后面的发生的事情,请你们默读10—17节,看完再告诉老师,好吗?

  4.默读课文10—17节,感悟人们喜欢陶罐的原因。

  (1)学生默读思考: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陶罐:朴素美观,铁罐:无影无踪)

  (2)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铁罐是那样地伤害陶罐,陶罐为什么还要人们把铁罐挖出来呢?

  (.陶罐善良宽容,处处为他人着想,不斤斤计较)

  四、说写延伸,深化感悟,

  1.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和感受,你们想说什么呢?请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师:同学们,你们都说得很好,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我们要相互尊重,友好相处!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9

  学*目标:

  ①认识“陶、懦”等10个生字。会写“陶、谦”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③感悟课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一、 导入

  1、巩固词语:

  2、 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 学*新课

  1、师:这个童话故事非常精彩有趣,故事中有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

  出示: “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1)指名读:这句话是谁说的?读了你有什么疑问?

  铁罐是那么对陶罐,陶罐为什么还称它为兄弟,为什么还叫……

  (2)师:铁罐是怎么对待陶罐的呢?让时间倒流,让我们乘坐时光隧道车回到许多年前的王宫,来到国王的御厨。

  2、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读句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奚落”是什么意思?奚落,近义词就是(讽刺、挖苦、讥笑)

  我们往下读课文,会进一步理解它的意思。

  3、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课文有很精彩的描写,请你们自读第1?9自然段,把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看谁读得好。

  (设计意图:力图抓住重点词“奚落”层层递进地展开教学。以找、读、评的方法来理解“傲慢”、“轻蔑”、“恼怒”等词和有关句子。以读促悟,以悟带读。)

  4、交流(预设)

  师: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谁来读?

  (1)出示:“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说。

  师:你们听出铁罐傲慢的语气了吗?

  师:傲慢的语气该怎么读?(指名读,你突出哪个字?)

  师:突出“你”字,让我们听出了一只骄傲自大,瞧不起陶罐的铁罐

  师:这是一只傲慢的铁罐吗?(你们听出铁罐的傲慢了吗?)

  师:请同学们看图片上铁罐的动作神态

  加上你的神态、动作好吗?(生读)

  师;真是一只傲慢的铁罐。(生再读)

  师:一个“碰”(你、我)字让我们看到了一只骄傲自大,瞧不起陶罐的铁罐

  师:“你敢碰我吗?”意思就是(学生说:料你也不敢。你肯定不敢碰我。)

  师:“料你也不敢”谁用这种语气再读读。

  师(评):你为什么把“陶罐子”读得比较轻,没有前面那么重。

  师:铁罐瞧不起陶罐,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

  仔细看标点符号,前面是?,后面是!,

  师:(齐读)真是一只傲慢无理,自以为是的铁罐。27《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20、恐龙 第二课时教案《元日》原创教学设计两例《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教学设计她是我的朋友练*《圆圆的沙粒》教案教后反思——执教《蒲公英》有感《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练*《小稻秧脱险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查看更多>>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师:铁罐不止一次地奚落陶罐,请你们像刚才这样把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读给同桌听,每个人都要读读。读的:要注意提示语,读出语气。听的:要仔细听,认真评,帮助同桌读得更好。(出示练读要求)

  生:(同桌交换读)

  三、朗读表演

  师:铁罐还怎么样奚落陶罐的?谁读一读?

  生:“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师:这一句还用傲慢的语气吗?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生:应该用“轻蔑”的语气读。

  生:“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师:铁罐兄弟,你现在是什么心情?你为什么一下子又变得恼怒了?(铁罐兄弟,你为什么如此恼怒?)

  生:因为我听陶罐说:“我确实……,但不是懦弱。”让我很生气。

  师:就这已经让你很恼怒了吗?

  师:同学们,陶罐说它确实不敢碰铁罐,这是不是懦弱?

  师:是的,这并不是懦弱,而是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陶罐的反驳让铁罐恼怒了。

  谁来读出铁罐恼怒?请读第六自然段。

  陶罐是怎样回答?而陶罐回答让铁罐更恼怒?谁再来读读第八自然段,你觉得应该怎样读?

  师:铁罐就是这样一次又次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它为什么如此骄傲,看不起陶罐呢?

  生:铁罐只看到自己很坚硬,所以瞧不起陶罐。

  生:铁罐认为自己很坚硬,而陶罐很容易碎,它只看到自己的长处,所以看不起陶罐。

  师:铁罐认为自己很坚硬(板书:坚硬),这是它的长处(板书:长处),而陶罐很容易碎(板书:易碎),这是它的短处(板书:短处),它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的人短处(边说边标示箭头)。

  (设计意图:紧扣文章中心展开教学,教师抓住归纳上的难点,边叙边板书,条理清楚,化难为易。)

  4、面对铁罐这样一次又一次傲慢、轻蔑、恼怒的奚落,陶罐是什么态度?(生:谦虚 、宽容、友好、沉默……)

  5、分角色朗读:

  6、老师当小记者采访陶罐和铁罐:你们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吗?

  8小结:是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在同学中,你发现谁有什么长处值得你学*?

  过渡语:是呀,孩子们,铁罐就好像蛮横无理的人,二陶罐就像一位宽容大度的、智慧的长者,

  四、学*后面部分

  1、许多年后的今天,陶罐是这样对待铁罐的。

  再次出示,再齐读:

  “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2、现在,读了这句话,你是不是也想老师一样深有感触,你有什么想法?

  宽容就是不计前嫌

  陶罐懂得人无完人,……,正是因为陶罐宽容,所以他才会说(齐读句子)

  他本可以以牙还牙,但他懂得尺有所短……,因为陶罐心胸宽阔,所以他才会说(齐读句子)。

  五、扩展

  同学们,每个人都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很多名人也进行了总结,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样说的,出示名人名言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菁华9篇)扩展阅读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菁华9篇)(扩展1)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菁华9篇)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发生在国王御厨里,一个陶罐和一个铁罐的故事。骄傲的铁罐仗着自己的坚硬瞧不起易碎的陶罐,常常奚落陶罐,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表现出了谦虚,克制和友善的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罐子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本文将陶罐和铁罐人格化,通过人格化的语言,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对于本文的教学,我将采取以下学*策略,帮助学生解决学*中的问题。

  策略一:引导学生通过大胆质疑,然后以小组合作学*的方式解决问题。教学中尽可能发挥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

  策略二: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不软弱。

  策略三:根据课文内容,采用多种方法指导朗读,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深刻道理。

  策略四: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从这则寓言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教学目标:

  1、通过铁罐与陶罐的对话,体会理解“奚落、轻蔑、恼怒”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掌握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

  4、理解陶罐的谦虚宽容和铁罐的傲慢无礼以及懂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学*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通过学*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地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做人道理。

  教学准备:教师在教学本课前,准备课文中的挂图以及陶罐、铁罐的头饰,幻灯片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形象揭题,导入课题。

  1、出示挂图,师:同学们,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另一个是铁的,你们还能分辨出哪一个是陶罐,哪一个是铁罐吗?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从外形、大小、神情)

  师: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第27课《陶罐和铁罐》。

  3、教师引入:陶罐和铁罐是怎样相处的,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你们喜欢谁?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精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㈠、指定一位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哪位同学能说说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生: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板书:奚落

  师:谁能结合上下文,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奚落”这个词的?

  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㈡默读课文第二至九自然段,找出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然后告诉大家,从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比比谁知道得多。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师:从两个罐子的对话中,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质疑)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问题:(幻灯片出示问题)

  1、陶罐的短处是什么?铁罐又是凭什么来奚落陶罐的?

  2、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3、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是怎样回答的?态度又是如何的呢?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师:哪位同学来回答第一个问题,陶罐的短处是什么?铁罐又是凭什么来奚落陶罐的?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板书:易碎、坚硬

  师:铁罐正是仗着他坚硬的特点,非常骄傲,常常奚落陶罐。下面我们一道来解决后面两个问题。

  同桌分角色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部分,理解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⑴幻灯片出示句子:“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师:同学们觉得这时铁罐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生:傲慢

  师:谁能说说傲慢是什么意思?

  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

  师:谁能用傲慢的语气把这句话读一读?

  (学生试着用傲慢的语气读)

  ⑵幻灯片出示句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生:轻蔑

  师:谁能说说轻蔑是什么意思?

  轻蔑:轻视,看不起。

  师:请同学们带着轻蔑的神态读一读好吗?

  学生用轻蔑的神态练读。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好!老师也想用轻蔑的神态读一读这句话,哪位同学愿意和老师合作呢?

  (师生合作完成对话2)

  ⑶师: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还有哪些?

  (学生找出句子“住嘴……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幻灯片出示句子:“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师:铁罐的态度由开始的傲慢,到轻蔑,再到什么?请同学们读对话3,然后回答。

  学生读铁罐的对话,然后回答。

  师:谁能说说“恼怒”是什么意思?“相提并论”又是什么意思?

  恼怒:生气,发怒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对话,理解和体会铁罐恼怒的神态。

  ⑷师:铁罐狂妄到了极点,一心想把陶罐碰成碎片。请大家找出表现铁罐狂妄自大的语句。

  学生找出句子“和你在一起……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教师引导学生读出狂妄自大的语气。

  ⑸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是怎样回答的?态度又是如何的呢?

  生:态度谦虚、礼貌、友善、大度……

  师:请同学们分别找出表现陶罐谦虚、礼貌、大度的句子,并读一读,体会关键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幻灯片出示句子:“不敢,铁罐兄弟。我确实不敢碰你,……再说……何必这样说呢?……有什么可吵的呢!”

  生读陶罐的话,教师相机引导。

  ⑹师:铁罐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奚落陶罐的,它的态度也从最初的傲慢到更加轻蔑到恼怒到越来越恶劣,可陶罐却始终那么的谦虚!最终它不再理会铁罐了。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至九自然段,鼓励学生自配动作。

  1、师:你们能把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态度读出来吗?同桌同学分角色试一试,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还可以自配动作。

  2、指名三个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一至九自然段,学生评议。

  3、戴上头饰表演。

  四、学*课文第10—17自然段

  ㈠师:同学们表演得非常精彩,老师从你们的表演中看到了谦虚的陶罐和傲慢的铁罐。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俩的命运最终会如何呢?你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快速地读课文第10—17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陶罐和铁罐的不同命运。

  ㈡学生认真读课文,积极发言。

  (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不易氧化;铁罐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

  板书:不易氧化(长处)、易氧化(短处)

  五、感悟寓意

  ㈠教师:读完了这个故事,你想对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

  ㈡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从这则寓言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归纳出文章所揭示的道理。)

  师:你们体会出的道理,就是这篇寓言的寓意,即“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六、拓展练*,加深理解

  1、读句子,填出带点词语的反义词。

  ⑴、每个人都有长处和()

  ⑵、每个人都有()和优点。

  ⑶、我们看问题不要片面,要()地看问题。

  2、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哪些学过的课文或生活中的事情。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还可以抄写课文中其他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

  2、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人听。

  八、板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2

  结果性目标:

  (1)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

  (2)理解陶罐的谦虚宽容和铁罐的傲慢无礼以及懂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3)掌握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验性目标:

  (1)抓住神态、语言来感受陶罐和铁罐的形象。

  (2)用各种各样的朗读形式来表现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态度。

  (3)抓重点句子体会陶罐和铁罐的变化。

  (4)听取信息资料,了解铁罐无影无踪的原因。

  (5)表达对阅读文本的独特感受。

  教学重点:

  通过学*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讲的道理、铁罐无影无踪的原因。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 复*字词,初步感知

  (1)出示词语: 傲慢 轻蔑 恼怒

  指名读 全班齐读

  (2)下面老师再考考你们,看看谁会演,你能把“傲慢”这种神态表演出来吗?再出示“轻蔑、恼怒”全班表演

  引入:这三个词语在课文中都是描写谁的神态?板图:铁罐

  (二)朗读品味,内化感悟

  ◎研读铁罐子

  (1)自由大声朗读1——9自然段,抓住铁罐的神态、语言好好研究研究这是一只怎样的罐子?(描写神态的词语用“▲▲”标出,描写语言的用“~~”标出)

  (2)反馈交流:课件随机出示句子

  1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铁罐直呼其名,可见傲慢无礼。读的时候语调上扬,有点挑衅的味道)

  师言语激励、引导:会读,就理解了傲慢,理解了傲慢,就会读了。看看谁能读出铁罐的傲慢。指名读

  2“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可以看出铁罐很神气,自以为是,狂妄自大。语调下沉。)指名读

  3“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看出铁罐不友好,不讲理,霸道,蛮横。读时声高气粗。)指名读

  4“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这里没有描写神态的词语,谁能补充?铁罐( ) 请你把这个词语填上去,并带着这种神态读一读,好吗?

  看出铁罐怒不可遏,*乎疯狂,火冒三丈等。语调紧凑高昂。)

  指名读 齐读

  5同学们体会得好,才读得这么棒。现在请同学们再把铁罐四次说的话读一读,注意神态,可以加上动作。好,下面老师引读,一组读一次话,第一组读铁罐第一次说的话,第二组读第二次的`话,清楚了吗?

  (教师引读:铁罐傲慢地问――、铁罐轻蔑地说――、铁罐恼怒地说――,铁罐怒不可遏,说――)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真的看到了一只蛮横无理的铁罐。

  6 铁罐用这么尖刻的话来讽刺挖苦陶罐子,课文用了一个词,说铁罐常常(奚落)陶罐。铁罐就是这样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它凭什么奚落陶罐呢?(铁罐认为自己很坚硬,而陶罐很容易碎,它只看到自己的长处,所以看不起陶罐。)

  6 师:真能干!铁罐认为自己很坚固(板书:坚固),这是它的长处(板书:长处),而陶罐很容易碎(板书:易碎),这是它的短处(板书:短处),它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的人短处(边说边标示箭头)。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怎样对待的呢?

  ◎研读陶罐子

  A 指名读读描写陶罐的句子

  1“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谁能读出谦虚的神态)

  2“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陶罐子可能还会说些什么?不会生锈、美观)

  3“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4陶罐不再理会铁罐。(这是一种无声的抗辩)

  B 出示四句话,自己读读,看能不能想出一个恰当的词来形容陶罐?

  (谦虚、有礼、友善、讲理、据理力争、克制、不卑不亢、宽容、坚强)

  指名板书。

  这些同学,能想出这么多恰当的词,真是了不起,大家读懂了,这是一只(齐读板书的词语)的陶罐,可见,陶罐已经给同学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有感情朗读

  这个谦让和宽容的陶罐却偏偏遇到一个傲慢无礼的铁罐。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童话故事啊!想不想分角色表演读。

  1同桌两人一人当铁罐,一人当陶罐练*对话,注意只读对话部分。

  2指名当配音演员,

  3请刚才同桌练读时演铁罐的站在左边,演陶罐的站在右边,全班同学看着大屏幕的视频来演读。

  ◎研读陶罐和铁罐的变化

  (1) 过渡:要说当配音演员,你们还真够格。你们出色的朗读表演让老师深深陶醉了,老师仿佛已走进了这个童话世界。日子一天天过去了,陶罐是不是像陶罐说的那样破成了碎片?铁罐是不是像它自己所说的那样坚固得什么也不怕?它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大家默读10——17自然段,划出写他们变化的句子,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

  (生默读课文,用笔勾画句子)

  (2)指名说,齐读课件出示的三句话。

  1、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2、“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3、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板书:无价之宝 无影无踪

  (3)质疑问难,反馈交流。

  1、陶罐还是当年的陶罐吗?(陶罐变了,变成了珍贵的文物,很有价值。)

  2、铁罐到底哪儿去了呢?

  3、……

  (大象博士告诉我们,放录音: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同氧化合生成氧化铁,即三氧化二铁,就是我们*常看到的铁生锈后呈现出来的红褐色粉末。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这就是铁罐最后无踪无影的原因。)

  听了大象博士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三) 表达感受,深化感悟

  (1)过渡:铁罐仗着自己坚固的长处奚落陶罐,年代久远,结果却无影无踪,而陶罐呢?还是那样朴素美观,变成了无价之宝。我想学到这儿,大家肯定有很多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你想说些什么呢?请拿出自己的留言板把想说的话写上去。课件出示:

  我想对铁罐说:

  我想对陶罐说:

  我想对自己说:

  (2)反馈交流

  (3)总结:我们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让我们大家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和睦相处吧!

  (四)拓展延伸,强化感悟

  出示名言警句,学生读读背背。

  1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 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还增一毁。

  (五)布置作业

  仿写:以《 和 》如:《梅花和雪花》、《左手和右手》、《钢笔和铅

  《电话和手机》等为题,展开想象和幻想,编一个童话故事。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2、 联系已学课文和生活经验加深对寓言的理解。

  3、 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具准备:陶罐和铁罐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大家看一看,老师讲台上摆的是什么?板书(陶罐和铁罐)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学在这两个罐子之间发生的故事。

  3、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边听录音,边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生自由发言。

  3、师归纳。

  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

  三、学*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

  1、听1——9自然段的录音思考:这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铁罐自命清高,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

  板书:奚落

  2、哪一位同学来说一说“奚落”的意思。

  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3、这几个自然段也就是常讲铁罐常常用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

  4、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

  ① 陶罐的短处是什么?铁罐又是凭什么来奚落陶罐的?

  ② 铁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③ 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请同学们边读就边把有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5、生回答老师的问题

  6、小黑板出示对话,体会各自态度。

  ①“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陶罐一开口就是“你敢碰我吗?”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不敢>。它根本就没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它称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说明它有没有礼貌?<没有>。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一个能够体现铁罐态度的词来。<傲慢>。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理,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不敢,铁罐兄弟”。陶罐有没有生气?<没有>。它不但没有生气,还很礼貌地称呼它为兄弟,并承认自己不敢碰它,说明陶罐怎么样?<很谦虚>。

  ②请同学们自学后面的句子,看看这些句子体现了陶罐和铁罐怎样的态度?铁罐:傲慢、狂妄 陶罐:谦虚、忍让、不骄傲不自卑

  ③请同学们看到书101页的插图,看一看,哪个罐子是陶罐,哪个是铁罐,为什么呢?

  7、指导朗读1——9自然段。

  ①通过1——9片段段的学*,我们了解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铁罐的傲慢、狂妄,陶罐的谦虚、忍让、不骄傲不自卑。我们就来分角色把1——9自然段读一读。

  ②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出铁罐的傲慢、狂妄,读出陶罐的谦虚。

  ③分角色朗读:男生读铁罐说的话,女生读陶罐说的话。叙述的语句就由老师朗读。

  ④请两位同学把刚才读的内容演一演。

  四、总结1——9段、学*10——17自然段。

  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二者就发生了争吵,最后以不欢告终,随着时间的变化,故事又有什么变化,请大家快速的默读10——17自然段,并思考:

  1、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是什么样子?铁罐呢?(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铁罐被氧化消失的无影无踪。)

  2、当人们发现陶罐时,人们的态度怎样?为什么呢?(高兴、惊讶)(它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

  当年被铁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却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被人们永久的保存下来,(板书:永久)。而当年狂妄自大的铁罐却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板书:氧化)。当初铁罐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没有,因为它只看到自己坚硬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易氧化的短处;同样陶罐也只看到自己易碎的一面,而没有正视自己易保存的一面。)

  3、从这则寓言中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联系学生的课文和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五、总结课文

  完成小黑板上的练*

  这则寓言采用了手法将陶罐和铁罐人格化,通过人格化的描写,告诉人们看待问题要,任何事物都有和。不能用自己的和别人的比,更不能因此而。

  六、作业:

  把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告诉他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用自己的和别人的短处比,更不能因此而骄傲。

  板书设计:

  陶罐

  易碎 ——→ 永久

  忍让 ↑↓ 奚落

  铁罐

  坚硬 ——→ 氧化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4

  课文分析:

  小学语文第五册《陶罐和铁罐》是一篇寓言故事。教学这则寓言,我们采取语文活动课的形式采进行。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人都有长处不口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教育学生在学*上要懂得取长补短,互相学*,无论什么时候部不能骄傲自大,必须谦虚谨慎,怎样才能把这则寓言的寓意真正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去,使他们在学*、工作中明白人各有所长,能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和睦相处,共同为集体,为社会作出贡献。我们采用话剧的手法把这则寓言的深刻寓意表现出来,让学生看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从中懂得道理,受到教育。

  设计理念:

  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力求创设情景,促进学生和谐、主动地发展,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教材为主源,以学生素质提高为主旨原则,牢固树立主体意识,训练意识,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是一个绳子,会写十二个生字。

  2.朗读中体会铁罐的骄傲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9自然段,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去比。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陶罐和铁罐的性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录音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寓言故事,故事有两个主人公,一个叫“陶罐”,另外一个叫“铁罐”。他们都生活在国王的御厨里,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你们想去看看吗?

  好吧,老师就带大家去御橱里看看他们吧!(播放动画)动画播完了,你们觉着这个故事怎么样?有趣吗?

  那你们想不想读一读这个故事呢?让我们打开书的126页,一起学*《陶罐和铁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仔细读课文,有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查查字典,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老师啊有个小要求,同学们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铁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许多年之后,它们都被埋在了废墟之下,人们发现了陶罐,它还是像以前一样美观、漆黑锃亮。而铁罐早就不知道在什么年代就锈烂了,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孩子回答不完整或不简洁时教师要适时引导)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刚才这两位同学总结的故事当中,都提到了铁罐奚落陶罐,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奚落”吗?

  (奚落就是用尖酸刻薄的话数落别人的短处,让人很难堪。)

  师:同学们从文中找找,那几个自然段写到了铁罐奚落陶罐呢?

  (1——9)

  三、学*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

  师:下面呀我们就来看看这部分内容。

  (师用情地读第一段)“国王的御橱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孩子们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1.重点分析铁罐的性格

  学生找到:“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1)抓住铁罐对陶罐的称呼,让学生体会铁罐的性格

  师:你们觉得这个称呼怎么样?

  谁来体会着铁罐的这种心情读一读这句话。(3个同学)

  (2)从“傲慢”一词体会铁罐的骄傲、看不起人,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铁罐的性格。

  师:我们再来看看后半句:铁罐傲慢地问。什么是“傲慢”呀?

  师:看来呀,这个铁罐还不仅仅是不尊重别人,它呀对陶罐从内心里还透着一份看不起,一份傲慢。谁来把铁罐那种傲慢的语气读出来。(3—4个学生)

  (3)大家想想同样都是罐子,铁罐凭什么这么奚落陶罐啊!

  生:由于铁罐坚硬,陶罐易碎,它感觉自己比陶罐强多了所以看不起它。

  2.分析陶罐

  听到铁罐这么傲慢无理的提问,那陶罐是怎么回答的呢?

  生:“不敢,铁罐兄弟”

  师:陶罐称铁罐为兄弟,想想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兄弟啊!

  体会着陶罐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

  生:更加轻蔑

  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试着读读

  师总结:短短的一问一答就为我们勾画出一个傲慢无理的铁罐,一个谦虚善良的陶罐。铁罐对陶罐的奚落还不仅仅于此,它们之间的争执会愈演愈烈,下面同学们就在小组内分角色读读2—8自然段,体会体会陶罐和铁罐之间不同的性格。

  (分角色读一读,小组之间互相评价。)

  3.总结1——9段、学*10——17自然段。

  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二者就发生了争吵,最后以不欢告终,随着时间的变化,故事又有什么变化,请大家快速的默读10——17自然段,并思考: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是什么样子?铁罐呢?

  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

  铁罐:被氧化消失的无影无踪。

  出示课件

  师:王朝覆没了,宫殿倒塌了,陶罐和铁罐都被埋在了废墟之下。许多年以后,人们发现了陶罐,它还是和以前那么美观,而铁罐早就消失了。同学们面对这样迥然不同的结局,你们想要说些什么吗?(出示课件)

  你想对傲慢的陶罐说:————————

  你又对自己和身边的人说:——————————

  四、总结:

  是啊,孩子们你们说得都很好,老师希望你们通过学*这则寓言故事懂得更多的人生道理。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相比,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够像陶罐一样谦虚、善良、脚踏实地的走好你们的每一步!

  教后反思: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课文,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因此,对话的朗读指导是本课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那么,以什么作为指导对话朗读的突破口呢?我在课前反复研读课文,找到了“奚落”这个关键性的词语:陶罐和铁罐所有的对话,不就是“怎样奚落”和“怎样对待奚落”吗?于是,整节课以初步掌握主要内容、理解“奚落”的意思开始后,就用“铁罐是用哪些尖刻的话讽刺陶罐的?”这个问题直奔主题,导入新课。

  接下来,让孩子们通过读课文,把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勾画下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一步体会奚落的含义。对话的朗读指导,怎么才能做到求真、求实、求趣呢?这篇课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学会抓住铁罐、陶罐的神态读出他们的傲慢和谦虚。用填空的形式来读出陶罐和铁罐的表情,最后分角色朗读课文。也是孩子们对课文理解的升华。

  之后,用“读完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回归整体,引发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谈见解,说感想,理解课文讲的道理,学*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整个教学过程,孩子们学*情绪很激昂、很踊跃。但我觉得从我自身的素养来看,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我的评价语不够简洁到位,不会随机应变地处理课堂上的意外。上课时总有点慌,生怕时间不够,心里总想着这个环节快完,快点进行下一个环节,这也是我每次上完课后最遗憾的地方。看来学会取舍是应当有大家的风范的。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5

  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目标(3分钟)

  1、展示实物:陶罐、铁罐。引导学生说说陶罐和铁罐两种不同物质的主要特征。(陶瓷易碎,铁质虽坚硬但易被氧化生锈)相机展示实物:一块锈铁和陶瓷碎片。

  2、谈话导入(陶罐和铁罐各有自己致命的弱点。可惜铁罐没有意识到,在它们之间发生了一则寻味的寓言故事)出示课题27、陶罐和铁罐(齐读)(学*生字“陶”的音、形、义)

  3、提出学*目标。

  ①把课文读通读顺。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找出、画出生字词。

  ②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感受人物(陶罐和铁罐)的谦虚与傲慢。(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

  ③思考:故事是怎么发生的?文章介绍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

  二、展示学*成果(20-30分钟)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2、同桌互相朗读课文,形式自定。互相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3、指名分段向全班展示朗读。其他同学做评委,听后评议。教师相机小结:读书要正确、流利,不多字,不少字,不回读,不错读。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

  1、说说故事是怎么发生的?

  2、学生从重点词句中体会情感。

  a、“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b、“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c、“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d、“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3、学生展示朗读能力。

  分角色朗读课文。(强调把人物语言作为重点,注意对话语气)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5分钟)

  1、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注意激励学生。

  四、知识拓展延伸(2分钟)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陶罐和铁罐各是一种什么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

  学*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学*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3.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4.通过演一演、评一评课本剧,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教学重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目标(3分钟)

  1、小组分工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语气。

  2、讨论陶罐和铁罐各是一种什么人物形象?(铁罐自恃坚硬,狂妄、傲慢无礼;陶罐谦虚、忍让而不软弱。)

  3、表演课本剧,欣赏课本剧。(重在体会表演是否体现出人物特点,对话的语气如何?)

  二、展示学*成果(20-30分钟)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2、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a.你觉得铁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b.你觉得陶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c.教师紧扣学生的朗读,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帮助学生归纳出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利用近义词理解“谦虚、懦弱、轻蔑、争辩、恼怒”;通过表演朗读来理解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3、小组再次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领悟陶罐和铁罐各是一种什么人物形象?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

  1、表演课本剧,欣赏课本剧。(分小组上台表演)

  2、点评表演情况。

  ①对话的语气是否体现:

  如:“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故意挑衅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狂妄自大、无理

  “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蛮不讲理,恼羞成怒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狂妄、蛮横

  ……②铁罐消逝前的自言自语是否体现哀叹。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5分钟)

  ①教师启发: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从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任何事物总有长处,也有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和短处,全面看待事物或问题。)

  ②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如:学生认为“要谦虚,不要骄傲”可以;认为“要多看别人长处、多看自己短处”可以;认为“谦虚的人有好的结局,骄傲的人下场可悲”、认为“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也可以。

  四、知识拓展延伸(2分钟)(布置作业)

  1.拓展延伸,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故事,说说自己或周围的人是否也充当过铁罐或陶罐一类的角色。

  2.续编故事。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这则寓言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正确理解“骄傲、奚落、谦虚、相提并论、神气、恼怒、理会”等词语,

  2过程和方法: 抓住课文中的对话部分,引导学生感悟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小组合作表演文章内容。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使学生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多地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培养学生谦虚、自信的心理品质。

  4.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本剧

  教学重难点: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和陶罐的不同特点,从而体会这则寓言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头饰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1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27《陶罐和铁罐》。谁来说说这个故事中有几个主要人物?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

  2 课后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读这个故事你们读了吗?你是怎么读的?

  二、细读课文,感悟人物性格特点

  1(播放课件)欣赏这个童话故事。质疑: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

  2 小组交流:你喜欢谁?不喜欢谁?说明理由。

  3 理解重点词句,感悟人物性格

  ①找出铁罐是如何奚落陶罐的句子,指导朗读,读出傲慢.轻蔑.的语气。

  相机理解“奚落”“相提并论”等词语。

  ②铁罐为什么瞧不起陶罐?(板书:坚固 长处 易碎 短处)

  ③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又是如何回答的呢?找出陶罐的话和同桌分角色练*读一读。

  ④学生汇报朗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注意读出谦虚.*和的语气。

  ⑤欣赏对话课件,分角色朗读,说说人物性格特点。(板书:谦虚友善 傲慢无礼)

  4 许多年过去了,它们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句子读一读。(板书:很有价值 无影无踪)

  5 看板书,小结课文

  三、表演课本剧,体会寓意

  1小组合作练*表演。

  2老师当小记者采访陶罐和铁罐:你们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吗?联系日常生活中你的表现,今后你打算怎么做?

  3台下的小观众,你们想说些什么?

  四、总结全文

  在集体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学*上要谦虚,对待同学要宽容友善,大家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五、拓展作业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编一则童话,要先想好告诉别人一个什么道理,再创编这个童话故事,要说明道理,给人以启迪。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本节课生字。理解“奚落”、“轻蔑”、“覆灭”、“遗落”、“相提并论”和“和睦相处”等同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学会合作。

  教学重点:懂得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其中表达的寓意。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寓言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它们各自的特点。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这两个罐子之间的故事。

  2、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地方,放慢速度多读几遍。

  2、扫清文中生字障碍。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3.同桌之间互相读课文,形式自定:可以交替一人读一段,或分角色读。互相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主要写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什么事?

  2、快速浏览课文,要求学生认真思考:文中的陶罐和铁罐分别像是怎样的人?可在表现他们特点的词句下作标记。

  四、研读感悟,体会寓意

  1、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思考以下问题:

  (1)陶罐和铁罐的长处和短处各是什么?

  (2)铁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话奚落陶罐的短处?(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3)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2、请同学们边读就边把有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结合相关的语句谈理解。

  3、演一演。

  (1)小组练*分角色表演读,要求只读对话,在读对话时要有人情人境的动作和表情。

  (2)表演展示。(视频出示对话句子。)

  五、表达感受,升华情感

  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和感受,你们想说什么呢?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师:同学们,你们都说得很好!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我们要相互尊重,友好相处!

  六、编写童话,强化感悟

  1、改编童话。

  (1)陶罐和铁罐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引导学生不要被课文所限制,放开思路,畅所欲言。)

  铁罐:优点——不易碎,坚硬

  缺点——易生锈,难看

  陶罐:优点——不生锈,美观

  缺点——易碎,不坚硬

  (2)指导学生以《铁罐和陶罐》为题,改写这篇童话故事。

  2、自编童话。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8

  结果性目标:

  (1)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

  (2)理解陶罐的谦虚宽容和铁罐的傲慢无礼以及懂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3)掌握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验性目标:

  (1)抓住神态、语言来感受陶罐和铁罐的形象。

  (2)用各种各样的朗读形式来表现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态度。

  (3)抓重点句子体会陶罐和铁罐的变化。

  (4)听取信息资料,了解铁罐无影无踪的原因。

  (5)表达对阅读文本的独特感受。

  教学重点:

  通过学*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讲的道理、铁罐无影无踪的原因。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 复*字词,初步感知

  (1)出示词语: 傲慢 轻蔑 恼怒

  指名读 全班齐读

  (2)下面老师再考考你们,看看谁会演,你能把“傲慢”这种神态表演出来吗?再出示“轻蔑、恼怒”全班表演

  引入:这三个词语在课文中都是描写谁的神态?板图:铁罐

  (二)朗读品味,内化感悟

  ◎研读铁罐子

  (1)自由大声朗读1——9自然段,抓住铁罐的神态、语言好好研究研究这是一只怎样的罐子?(描写神态的词语用“▲▲”标出,描写语言的用“~~”标出)

  (2)反馈交流:课件随机出示句子

  1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铁罐直呼其名,可见傲慢无礼。读的时候语调上扬,有点挑衅的味道)

  师言语激励、引导:会读,就理解了傲慢,理解了傲慢,就会读了。看看谁能读出铁罐的傲慢。指名读

  2“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可以看出铁罐很神气,自以为是,狂妄自大。语调下沉。)指名读

  3“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看出铁罐不友好,不讲理,霸道,蛮横。读时声高气粗。)指名读

  4“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这里没有描写神态的词语,谁能补充?铁罐( ) 请你把这个词语填上去,并带着这种神态读一读,好吗?

  看出铁罐怒不可遏,*乎疯狂,火冒三丈等。语调紧凑高昂。)

  指名读 齐读

  5同学们体会得好,才读得这么棒。现在请同学们再把铁罐四次说的话读一读,注意神态,可以加上动作。好,下面老师引读,一组读一次话,第一组读铁罐第一次说的话,第二组读第二次的话,清楚了吗?

  (教师引读:铁罐傲慢地问――、铁罐轻蔑地说――、铁罐恼怒地说――,铁罐怒不可遏,说――)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真的看到了一只蛮横无理的铁罐。

  6 铁罐用这么尖刻的话来讽刺挖苦陶罐子,课文用了一个词,说铁罐常常(奚落)陶罐。铁罐就是这样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它凭什么奚落陶罐呢?(铁罐认为自己很坚硬,而陶罐很容易碎,它只看到自己的长处,所以看不起陶罐。)

  6 师:真能干!铁罐认为自己很坚固(板书:坚固),这是它的长处(板书:长处),而陶罐很容易碎(板书:易碎),这是它的短处(板书:短处),它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的人短处(边说边标示箭头)。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怎样对待的呢?

  ◎研读陶罐子

  A 指名读读描写陶罐的句子

  1“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谁能读出谦虚的神态)

  2“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陶罐子可能还会说些什么?不会生锈、美观)

  3“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4陶罐不再理会铁罐。(这是一种无声的抗辩)

  B 出示四句话,自己读读,看能不能想出一个恰当的词来形容陶罐?

  (谦虚、有礼、友善、讲理、据理力争、克制、不卑不亢、宽容、坚强)

  指名板书。

  这些同学,能想出这么多恰当的词,真是了不起,大家读懂了,这是一只(齐读板书的词语)的陶罐,可见,陶罐已经给同学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有感情朗读

  这个谦让和宽容的陶罐却偏偏遇到一个傲慢无礼的铁罐。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童话故事啊!想不想分角色表演读。

  1同桌两人一人当铁罐,一人当陶罐练*对话,注意只读对话部分。

  2指名当配音演员,

  3请刚才同桌练读时演铁罐的站在左边,演陶罐的站在右边,全班同学看着大屏幕的视频来演读。

  ◎研读陶罐和铁罐的变化

  (1) 过渡:要说当配音演员,你们还真够格。你们出色的朗读表演让老师深深陶醉了,老师仿佛已走进了这个童话世界。日子一天天过去了,陶罐是不是像陶罐说的那样破成了碎片?铁罐是不是像它自己所说的那样坚固得什么也不怕?它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大家默读10——17自然段,划出写他们变化的句子,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

  (生默读课文,用笔勾画句子)

  (2)指名说,齐读课件出示的三句话。

  1、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2、“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3、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板书:无价之宝 无影无踪

  (3)质疑问难,反馈交流。

  1、陶罐还是当年的陶罐吗?(陶罐变了,变成了珍贵的文物,很有价值。)

  2、铁罐到底哪儿去了呢?

  3、……

  (大象博士告诉我们,放录音: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同氧化合生成氧化铁,即三氧化二铁,就是我们*常看到的铁生锈后呈现出来的红褐色粉末。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这就是铁罐最后无踪无影的原因。)

  听了大象博士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三) 表达感受,深化感悟

  (1)过渡:铁罐仗着自己坚固的长处奚落陶罐,年代久远,结果却无影无踪,而陶罐呢?还是那样朴素美观,变成了无价之宝。我想学到这儿,大家肯定有很多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你想说些什么呢?请拿出自己的留言板把想说的话写上去。课件出示:

  我想对铁罐说:

  我想对陶罐说:

  我想对自己说:

  (2)反馈交流

  (3)总结:我们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让我们大家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和睦相处吧!

  (四)拓展延伸,强化感悟

  出示名言警句,学生读读背背。

  1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 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还增一毁。

  (五)布置作业

  仿写:以《 和 》如:《梅花和雪花》、《左手和右手》、《钢笔和铅

  《电话和手机》等为题,展开想象和幻想,编一个童话故事。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陶罐的谦虚宽容和铁罐的傲慢无礼以及懂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2、抓住神态、语言来感受陶罐和铁罐的形象。

  3、抓重点句子体会陶罐和铁罐的变化。

  4、听取信息资料,了解铁罐无影无踪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

  通过学*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铁罐无影无踪的原因。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

  (一)复*字词,初步感知

  1、出示词语: 傲慢 轻蔑 恼怒 懦弱 争辩 恼怒 羞耻 流逝 宫殿 掘开 朴素 谦虚 和睦相处 翻来覆去 指名读 全班齐读

  2、下面老师再考考你们,看看谁会演,你能把“傲慢”这种神态表演出来吗?再出示“轻蔑、恼怒”全班表演。引入:这三个词语在课文中都是描写谁的神态?

  (二)朗读品味,内化感悟

  自由大声朗读1——9自然段,抓住铁罐的神态、语言好好研究研究这是一只怎样的罐子?(描写神态的词语用“▲▲”标出,描写语言的用“~~”标出)

  反馈交流:课件随机出示句子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铁罐直呼其名,可见傲慢无礼。读的时候语调上扬,有点挑衅的味道)

  师言语激励、引导:会读,就理解了傲慢,理解了傲慢,就会读了。看看谁能读出铁罐的傲慢。指名读

  2“我就知道你不敢,懦(nuò)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miè)的神气。

  (可以看出铁罐很神气,自以为是,狂妄自大。语调下沉。)指名读

  3“住嘴!”铁罐恼(nǎo)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看出铁罐不友好,不讲理,霸道,蛮横。读时声高气粗。)指名读

  4“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chǐ),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这里没有描写神态的词语,谁能补充?铁罐( ) 请你把这个词语填上去,并带着这种神态读一读,好吗?

  (看出铁罐怒不可遏,*乎疯狂,火冒三丈等。语调紧凑高昂。)指名读 齐读

  同学们体会得好,才读得这么棒。现在请同学们再把铁罐四次说的话读一读,注意神态,可以加上动作。好,下面老师引读,一组读一次话,第一组读铁罐第一次说的话,第二组读第二次的话,清楚了吗?

  (教师引读:铁罐傲慢地问――、铁罐轻蔑地说――、铁罐恼怒地说――,铁罐怒不可遏,说――)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真的看到了一只蛮横无理的铁罐。

  铁罐用这么尖刻的话来讽刺挖苦陶罐子,课文用了一个词,说铁罐常常(奚落)陶罐。铁罐就是这样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它凭什么奚落陶罐呢?(铁罐认为自己很坚硬,而陶罐很容易碎,它只看到自己的长处,所以看不起陶罐。)

  师:真能干!铁罐认为自己很坚固(板书:坚固),这是它的长处(板书:长处),而陶罐很容易碎(板书:易碎),这是它的短处(板书:短处),它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的人短处(边说边标示箭头)。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怎样对待的呢?

  A 指名读读描写陶罐的句子

  1“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谁能读出谦虚的神态)

  2“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biàn)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陶罐子可能还会说些什么?不会生锈、美观)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还是在跟他讲道理

  3“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mù)相处(chǔ)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陶罐才不跟铁罐一样大叫大嚷呢?)

  4陶罐不再理会铁罐。(这是一种无声的抗辩)

  B 出示四句话,自己读读,看能不能想出一个恰当的词来形容陶罐?(谦虚、有礼、友善、讲理、据理力争、克制、不卑不亢、宽容、坚强)指名板书。

  这些同学,能想出这么多恰当的词,真是了不起,大家读懂了,这是一只——的陶罐,可见,陶罐已经给同学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这个谦让和宽容的陶罐却偏偏遇到一个傲慢无礼的铁罐。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童话故事啊!想不想分角色表演读。

  1同桌两人一人当铁罐,一人当陶罐练*对话,注意只读对话部分。

  2谁愿意当当配音演员,请你们看着大屏幕的视频来演读。

  3请刚才练读时演铁罐的站在左边,演陶罐的站在右边。

  (1) 过渡:要说当配音演员,你们还真够格。你们出色的朗读表演让老师深深陶醉了,老师仿佛已走进了这个童话世界。日子一天天过去了, 陶罐是不是像陶罐说的那样破成了碎片?铁罐是不是像它自己所说的那样坚固得什么也不怕?它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大家默读10——17自然段,划出写他们变化的句子,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生默读课文,用笔勾画句子)

  (2) 指名说,齐读课件出示的三句话。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pǔ)素(sù)美观。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板书:无价之宝 无影无踪

  (3) 质疑问难

  反馈交流。陶罐还是当年的陶罐吗?(陶罐变了,变成了珍贵的文物,很有价值。)我们再来看看铁罐有什么变化?铁罐哪儿去了呢?

  (博士告诉我们,放录音: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同氧化合生成氧化铁,即三氧化二铁,就是我们*常看到的铁生锈后呈现出来的红褐色粉末。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这就是铁罐最后无踪无影的原因。)

  (三) 表达感受,深化感悟

  (1)过渡:铁罐仗着自己坚固的长处奚落陶罐,年代久远,结果却无影无踪,而陶罐呢?还是那样朴素美观,变成了无价之宝。我想学到这儿,大家肯定有很多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你想说些什么呢?课件出示:

  我想对铁罐说:

  我想对陶罐说:

  我想对自己说:

  (2)反馈交流

  (3)总结:我们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让我们大家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和睦相处吧!)

  (四)拓展延伸,强化感悟

  出示名言警句,学生读读背背。

  1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 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还增一毁。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菁华9篇)(扩展2)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菁华10篇)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

  在这次工作室研讨教学活动中,我所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的第27课《陶罐和铁罐》。它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有趣,情节富有变化,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即他们的对话;第二部分主要讲许多年代过去后,人们发现了陶罐,铁罐却早已荡然无存。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课文内容简单易懂,生动有趣,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指导。在课文第一部分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以多种形式的读去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根据三年级的学段特点,《新课标》要求在阅读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惯。故我设计了让学生默读课文2——9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表示神态、语气的词语。再让学生用上句中提示的语气和神态再读这些部分,初步体会陶罐和铁罐的内心活动。再抽生分角色朗读2——4自然段。教师在引导学生评价的过程中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奚落”、“懦弱”等词语,并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同时配以表情和动作,接着通过师生合作读这一形式进一步体会陶罐和铁罐的内心活动。学生在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演一演等多种方式下,产生了极大的乐趣。通过品读、比较、分析,学生自己就能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即铁罐的自以为是,傲慢无理;陶罐的谦让、友善、宽容。再一次激活学生思维、训练了学生语言概括的能力,对事物的不同感受能力及情感表达能力。

  《新课标》要求:词、句训练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的任务有两方面:理解和积累。要在此学段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准确理解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惯。在教学本课时,我不仅引导学生理解、积累了课文中的词语:看不起、奚落、恼怒、和睦相处、懦弱。如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懦弱”这一环节时,我这样处理的:师:铁罐奚落陶罐是“懦弱的东西!”,“懦弱”是什么意思?可以找找它的近义词。一学生说是“虚弱”,另一学生说是“弱小”。我引导学生:说一个人虚弱、弱小,我们不会看不起他,而说他懦弱,我们就会瞧不起他。“懦”字有个竖心旁,就说明这个人胆小。那“懦弱”我们就可以理解为:胆小怕事、软弱无能、不坚强。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还刻意利用各种语境,送给了学生许多好词佳句,如:支离破碎、坚如磐石、耐人寻味、明知故问、趾高气昂、心*气和、忍气吞声、灰飞烟灭。学生也能将*时积累的一些词语正确地运用到课文的语境中,如:火冒三丈、气急败坏、怒气冲冲、怒火中烧、大发雷霆等。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主动积累的*惯,我相信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对今后的学*是有很大帮助的。

  在这堂课教学中,自我感觉不够理想的地方还有很多,如:朗读的形式还不够多样,在学生中抽读的面还不够广。引导学生积累的好词还可以写在黑板一侧,让学生读一读、抄一抄,加深印象,将理解积累落到实处。

  我想:在教学中,边走边思,边思边走,作教学的有心人,精品就是在有心中慢慢磨出来的。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2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的课文,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此外,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如何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实践,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呢?

  1、营造宽松学*氛围,引导自主合作学*。

  学会学*、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创造,是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主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我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让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展开合作,通过分角色朗读、体验、相互启发、评价、激励,弥补了自己的不足,发展了学生的特长,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在合作学*时,我注意指导和参与。合作学*以学生为主体,但并非意味着“放任自流”,而应该是在教师引导的前提下的合作。如在组织学生讨论时我首先让学生明确学*目的和要求——即讨论陶罐和铁罐的长处和短处各是什么,然后由学生自主选择合作学*方式。同时,我参与到学生的合作之中,及时发现问题,引导交流,促进合作的实效性。

  2、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竞争”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的需要。学生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他们是喜欢竞争的。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这是教学组织的有效教学方式。我正是抓住了学生的这种需要,展开小组及男女生朗读比赛,同时用激发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大胆地参与,调动每一组成员学*的积极性,既面向了全体又照顾了个性的差异,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朗读竞赛中,我还注意了读中指导,让学生在体验中读,在感悟中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个性。

  3、挖掘语文实践资源,优化语文实践评价。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充分挖掘语文实践的资源呢?角色多样化,合作形式多样化是行之有效的策略。课堂上我让学生分别扮演了陶罐、铁罐两种角色,与此同时,通过提建议、忠告等多种形式融入小组合作与集体交流,在拓宽语文实践广度的同时充分挖掘了资源,营造了创意无限的课堂时空。激励成功是强化语文实践的有效保障。在这样的语文实践中,学生的实际收获会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因此,我注重优化语文实践的评价。首先,强调学*评价的个性化,针对不同的角色采用评价的不同形式,肯定学生的成绩,变“纠缪式评价”为“评优式评价”;其次,通过创设应用情境,让学生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激发了新的创新动机,有利于语文实践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4、重构文本,鼓励创新。

  新课程理念还指出:语文阅读,要发挥语文的工具性,不仅使学生学到语言文字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有一定创新能力,强调了实效性。课末,我引导学生讨论陶罐和铁罐各有什么长处和短处,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别被课文束缚,放飞思路,大胆去想。而后,请学生观察陶罐和铁罐的表情变化,小组同学重构文本共同改写这则童话故事,赞扬铁罐,批评陶罐,赋于他们相反的性格,题目为《铁罐和陶罐》。这样学*就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没有被教材所设定的思路限制住,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通过这堂尝试课的实践,使我明确了作为新世纪反思型教师、学者型教师的努力方向:更深入地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熟悉教材特点,达到课堂教学时占据注意中心的不是关心教材、教案的思考,而是放在关心学生的思维情况的境界,时时处处对学生回答的突发性、随意性提高引导的技巧。新课程确实带给我们一个明媚的春天,它有着巨大的魅力,有着生机勃勃的旺盛的生命力。学*新课程,实践新课程是我们每一个一线教师长久的工作目标。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3

  《陶罐和铁罐》一文讲的是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有趣故事,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主要讲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第二主要讲许多年代过去后,人们发现了陶罐,铁罐却早已氧化。作者告诉人们“不能只看到自已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已的短处,也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样一个道理。这则寓言故事语言朴素却富有童趣。教学时,引导学生明白寓理并受到教育是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抓住对话、注重朗读,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故事中的陶罐和铁罐个性鲜明,铁罐傲慢无理,说话咄咄逼人,而陶罐谦虚容忍,态度温和友好,这从他们彼此的对话中显而易见。在备课时,经过反复的思考,我认识到应该让学生以感悟人物性格为主线,以分析朗读为主。在教学一开始,我先让同学们欣赏课件,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我紧接着提出问题“那么你们喜欢陶罐还是铁罐?”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意义深重,既启发了学生有价值的思维,又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通过讨论,珍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理解、体验。

  在指导朗读时我主要引导学生画出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神态的语句,再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学生在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等多种方式下,产生了极大的乐趣。通过品读、比较、分析,学生自己就能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再一次激活学生思维、训练了学生语言概括的能力,对事物的不同感受能力及情感表达能力。这样以读带悟,以悟促读,在读中体验、揣摩角色的性格特点,提高思想认识,为理解寓意作铺垫。

  这节课最让我满意的是,学生主动提要表演这篇课文,在表演过程中,角色定位中学生表演很到位,最后铁罐消失了学生就自己跑到座位上以示消失 ,这一点我当时没想到出乎我的意料,孩子只要放开他们的思维会出乎想象的。

  今天这节课的教学,比较圆满地完成了预设的教学要求,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得主动,练得积极,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话的练读中。从孩子们的朗读和发言中,可以感觉到他们已经体会到了陶罐的谦虚宽容,也感受到了铁罐的傲慢无礼,这时,明白故事所蕴含的道理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4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有趣,情节富有变化,它讲述了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许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在反复的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我对课文的思考、想法在加深,教学理念在变化,教学设计也随之改进。

  故事中的陶罐和铁罐个性鲜明,铁罐傲慢无理,说话咄咄逼人,而陶罐谦虚容忍,态度温和友好,这从他们彼此的对话中鲜而易见。在第一次试教中,我一直把抓人物性格作为学*的主线,反复朗读对话的过程中加深对陶罐和铁罐的印象。于是,大家对铁罐的傲慢、轻蔑、恼怒很感兴趣,他们能惟妙惟肖地模仿动作、语气,把盛气凌人的铁罐表现地活灵活现。而对谦虚温和的陶罐,大家则表现得不温不火。因而整堂课的反面人物形象过于强调,突出了铁罐而忽略了陶罐,轻重倒置,难怪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时候都选择铁罐。这都是一味感受傲慢、轻蔑与恼怒的结果,其实这些词语都是我们生活中贬义词,只是帮助体会人物性格,无须过分强调,陶罐才是一个正面的,让学生有价值去体悟的人物形象。

  在课后,经过反复的思考和 老师的帮助下,我认识到应该让学生感悟人物性格为主线,整堂课以分析朗读为主。不论是对于铁罐的话,还是陶罐的话,我先是让他们读通,接着找一找神态的词语,最后读好这样一步步来设计的。在铁罐的话中我主要抓住恼怒一词,如,接着他变得(恼怒)了,谁来读?“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实际上是说————,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这就是恼怒的铁罐,看图看看他的神态怎样?让我们学着铁罐的样一起来读读。在指导陶罐的话中,我主要抓住谦虚、懦弱、争辩等重点词,特别是争辩,我是这样设计的,“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同学们,铁罐说陶罐懦弱,其实在说陶罐怎样?陶罐同意这种看法吗?他认为———— (再说什么,你还有什么想跟铁罐比呢?)同学们,像这样,认为别人的观点不全对,亮出自己的看法,叫(争辩)。出示幻灯片,你能用争辩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

  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我始终想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但是在课件出示对话部分,我把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的内容,让学生找出神态词语,告诉学生该怎么读,原本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模仿课件上的语气和老师的提示,更快、更好地读出人物语气,但是这样急于发挥语文工具性的做法,却起到画蛇添足的反作用,让学生失去了在对话中亲身感悟的经历,如果这里我能创设情境,学生会兴趣盎然,感受也会深刻。另外,我一直想着这一课教学任务完不成,于是,我加快速度赶,结果,忽视了学生,导致有几个环节匆匆而过,学生感悟不深。

  在教学《陶罐和铁罐》一课的经历中,虽然还有许多不足与遗憾,但是我所学到的经验都是我今后教学生涯宝贵的财富。作为新课程教师的我,还要不断刻苦钻研,看更多,听更多,想更多,在永不停歇的学*中充实自己。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5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有趣,情节富有变化,它讲述了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许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事。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主要讲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即他们的对话;第二部分主要讲许多年代过去后,人们发现了陶罐,铁罐却早已消失。作者告诉人们“不能只看到自已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已的短处,也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样一个道理。这则寓言故事语言朴素却富有童趣。初读教材时,我感觉对话应该是重点,以对话贯穿全文,给学生呈现一个傲慢自大的铁罐和一个谦虚善良的陶罐。但多读几遍后才发现,作者的这篇童话目的不是给我们呈现两个罐子,而是以两个罐子的形象来说明“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道理,我们应如何正确的看待人和事物。找到了人文价值,以何种形式来贯穿全文呢?经过深深思索与课堂实验,经过全校教师的同研,我们找到了以“提示语”贯穿对话的朗读,从而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为了让课堂更加明晰、教学思路更加精细,我们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了深深的思考。通过这节课,我也有许多的感悟与想法。

  感悟一:放手有益。

  每次拿过课文,我都会着急的去思考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才能想出新点子,让大家看到我精彩的设计,但每次都没有预想的效果。仔细想想,我忽略了课堂上最主要的人物——学生,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体,他们的兴趣才是课堂的源泉。因此,我认真听取了岳校长的意思,课堂上放手,让学生随便谈,随便说,随着学生的兴趣爱好走。没想到真的有效果了,学生的表达完全出乎我的意外,而且与我的预设也完全一样。仔细想想,原来站在学生的立场,想想他们对什么感兴趣,他们最想了解什么?会给我带来那么多的惊喜。

  感悟二:走进文本,走进学生,达到师生、文本对话之效。

  记得李家栋老师说过:语文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正如淳淳小溪流淌在课堂上。因此,以学生文本、关注学生才是我们上课的最终目的。课堂伊始,我可能没有走进学生、走进课文,因此不知其功效。当我投入的与学生一起挖掘陶罐和铁罐的性格,探究其价值时,我和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完全以学生为本,和他们同感悟、同体验。这时我们的思想相互碰撞,心灵相互交流,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真正的课堂。

  感悟三:抛开设计,以生为本。

  通过这节课,让我深深领悟到:课堂是随机的,课堂也是学生的,教案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学生的发言进行教学。处处体现学生自主性,当然,这也需要教师自身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因此,通过这节课也让我深深的明白:知识的储备对一个教师来讲是多么的重要。

  这节课,我也深深的反思过,对于我个人来说缺乏一定的锻炼,听的少,练的少,因此也有些不成熟的地方,通过这次教学,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在阅读教学方面的不足。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虚心地向老师们请教,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再上一个台阶。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6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第五册的的课文,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作为第二个课时,我主要把重点放在朗读、体会人物的对话上。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我考虑了两种方案:一是按照课文中的顺序,依次讲解;另一种是让学生自己去找自己印象最深的对话来分析理解。第一种教法的感觉是四*八稳,易操作,但是很死板,第二种方法灵活,能够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但是因为课文中的四次对话的感情是层层递进的,在操作中要很好地驾驭,就会有一定的难度,权衡之下,我选择了后者。正式上完课后,我感觉比试教的效果要好,但是也还有很多的不足,总结了几点:

  1.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充分的、不同形式的朗读,来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和当时的心情,学生理解得比较到位,兴趣很浓。如在让学生理解陶罐和铁罐的第一次对话时,我问学生铁罐说话时是怎样的语气,当时学生就从课文中找出来了“傲慢”这个词,我接着提问,“傲慢”是什么样子的呢?于是有学生说它的意思,有学生表演傲慢的样子,我趁势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神态来朗读陶罐的话,学生兴致很高地争着举手。几个环节下来,通过小组分角色读,男女生分角色读,同桌分角色读,上台表演等等形式,学生读得充分,对于人物说话的语气、神态和动作的理解也都比较清楚。

  2.在指导学生体会人物的个性的时候,我主要通过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关键词的方法来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表情,然后体会人物的感情,再来有感情地朗读他们的对话,由此对人物的性格有了全面的了解。

  通过这次教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在阅读教学方面还有待于提高,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虚心地学*,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再上一个台阶。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7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有趣,情节富有变化,它讲述了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许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事。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主要讲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即他们的对话;第二部分主要讲许多年代过去后,人们发现了陶罐,铁罐却早已消失。作者告诉人们“不能只看到自已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已的短处,也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样一个道理。这则寓言故事语言朴素却富有童趣。

  初读教材时,我感觉对话应该是重点,以对话贯穿全文,给学生呈现一个傲慢自大的铁罐和一个谦虚善良的陶罐。但多读几遍后才发现,作者的这篇童话目的不是给我们呈现两个罐子,而是以两个罐子的形象来说明“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道理,我们应如何正确的看待人和事物。找到了人文价值,以何种形式来贯穿全文呢?我觉得可以从以“提示语”贯穿对话的朗读,从而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为了让课堂更加明晰、教学思路更加精细,我们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了深深的思考。通过这节课,我也有许多的感悟与想法。

  感悟一:放手有益。

  每次拿过课文,我都会着急的去思考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才能想出新点子,让大家看到我精彩的设计,但每次都没有预想的效果。仔细想想,我忽略了课堂上最主要的人物——学生,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体,他们的兴趣才是课堂的源泉。因此,我认真听取了师傅的意思,课堂上放手,让学生随便谈,随便说,随着学生的兴趣爱好走。没想到真的有效果了,学生的表达完全出乎我的意外,而且与我的预设也完全一样。仔细想想,原来站在学生的立场,想想他们对什么感兴趣,他们最想了解什么?会给我带来那么多的惊喜。比如说通过对话让薛恒感受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我就安排学生从称呼着手,从“东西”、“子”、“兄弟”,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着手,就容易出效果,学生也容易理解。

  感悟二:走进文本,走进学生,达到师生、文本对话之效。

  记得李家栋老师说过:语文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正如淳淳小溪流淌在课堂上。因此,以学生文本、关注学生才是我们上课的最终目的。课堂伊始,我可能没有走进学生、走进课文,因此不知其功效。当我投入地与学生一起挖掘陶罐和铁罐的性格,探究其价值时,我和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完全以学生为本,和他们同感悟、同体验。这时我们的思想相互碰撞,心灵相互交流,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真正的课堂。另外,课堂上设计了小组合作环节,让学生进一步指导铁罐和陶罐的功能与区别,从而知道陶罐的谦虚。

  感悟三:抛开设计,以生为本。

  通过这节课,让我深深领悟到:课堂是随机的,课堂也是学生的,教案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学生的发言进行教学。处处体现学生自主性,当然,这也需要教师自身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因此,通过这节课也让我深深的明白:知识的储备对一个教师来讲是多么的重要。

  这节课,我也深深的反思过,对于我个人来说缺乏一定的锻炼,听的少,练的少,因此也有些不成熟的地方。在教这篇课文时,考虑到课文的内容中四次对话的层次性,我一直有一个困惑,那就是怎样既可以体现学生的自主学*和探究,又不会使教学过程显得杂乱无章呢?在教学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其实这根本不时一个问题,学生在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已经能够认识到了我所考虑的这个问题了。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但是在学生读课文,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这些分歧就会渐渐趋与统一,不要要求学生一次就能达到所想要的高度,而是让他们一步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尝到智慧的果实。作为老师,我觉得自己在这个方面的经验还不足,还放不开,怕学生跟不上自己的脚步,其实这些都是杞人忧天。要相信他们的能力,相信他们能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解决问题。

  通过这次教学,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在阅读教学方面和课堂经验的不足。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虚心地向老师们请教,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再上一个台阶。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8

  《陶罐和铁罐》一课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七单元的一篇寓言,该课讲述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持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了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文章语言生动,内容浅显易懂,适合学生自主阅读,能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在阅读中继续练*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因此,应放手让学生自读,在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做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明白寓言中蕴涵的道理并受到教育。

  指导学生读准生字的音,“耻、逝”是翘舌音,“荒”是后鼻音。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时,有些字可以通过和学过的形*字比较加以区别和识记。让学生把课文中的生字按结构来分一分,学生观察:“陶、谦、嘴、恼、吵”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字。“怒、感”都是上下结构、上长下短的字。“虚”是半包围结构的字。这样的安排不但让学生熟记生字的字形,而且也为学生的端正书写作了铺垫。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充分的、不同形式的朗读,来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和当时的心情,学生理解得比较到位,兴趣很浓。如在让学生理解陶罐和铁罐的第一次对话时,我问学生陶罐一开口就是“你敢碰我吗?”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不敢)。它根本就没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它称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说明它有没有礼貌?(没有)。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一个能够体现铁罐态度的词来。(傲慢)。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理,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不敢,铁罐兄弟”。陶罐有没有生气?(没有)。它不但没有生气,还很礼貌地称呼它为兄弟,并承认自己不敢碰它,说明陶罐怎么样?(很谦虚)。这样简简单单的小问题,让学生既体会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内心活动,又理解了“傲慢”与“谦虚”的意思。通过小组分角色读,男女生分角色读,同桌分角色读,等等形式,学生读得充分,对于人物说话的语气、神态和动作的理解也都比较清楚。一节课上下来看到学生情绪高涨。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9

  《陶罐和铁罐》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部编版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本文的教学重难点是:在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纵观整堂课,有收获亦有遗憾,现反思如下:

  重朗读、抓对话

  课文内容简单易懂,生动有趣,学生比较喜欢这篇文章。教学时,分角色朗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再作适当的指导。课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写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时,首先采取师生分角色朗读。在指导朗读过程中,要求学生读出不同人物的感情:读铁罐的话,语气生硬些,给人以傲慢、蛮横之感;读陶罐的话,语调*缓些,语气温和些,给人以谦虚朴实之感。再让学生演一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也都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在自由读、小组读等多种形式朗读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虽然此时的感受是粗浅的,但是促进了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铁罐的傲慢、狂妄自大和陶罐的谦虚、善良和真诚。

  不完美的地方

  学生的情绪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可能由于自己有些紧张,从而影响了学生,总之感觉学生的情绪不如*时高涨,有些孩子始终不敢举手,我也没有及时启发、引导,课堂气氛不是很热烈。

  改进方法

  1、看图谈话,激趣导入。

  2、给足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在阅读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然后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读课文,查找、圈画看出铁罐的傲慢、骄傲,陶罐的谦虚、宽容的句子。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读课文,学生在一次又一次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感悟了人物的品质,体会文中揭示的道理。

  4、用好评价语。在学生汇报交流中,我做适时点拨。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0

  在这次工作室研讨教学活动中,我所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的第27课《陶罐和铁罐》。它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有趣,情节富有变化,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即他们的对话;第二部分主要讲许多年代过去后,人们发现了陶罐,铁罐却早已荡然无存。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课文内容简单易懂,生动有趣,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指导。在课文第一部分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以多种形式的读去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根据三年级的学段特点,《新课标》要求在阅读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惯。故我设计了让学生默读课文2——9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表示神态、语气的词语。再让学生用上句中提示的语气和神态再读这些部分,初步体会陶罐和铁罐的内心活动。再抽生分角色朗读2——4自然段。教师在引导学生评价的过程中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奚落”、“懦弱”等词语,并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同时配以表情和动作,接着通过师生合作读这一形式进一步体会陶罐和铁罐的内心活动。学生在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演一演等多种方式下,产生了极大的乐趣。通过品读、比较、分析,学生自己就能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即铁罐的自以为是,傲慢无理;陶罐的谦让、友善、宽容。再一次激活学生思维、训练了学生语言概括的能力,对事物的不同感受能力及情感表达能力。

  《新课标》要求:词、句训练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的任务有两方面:理解和积累。要在此学段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准确理解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惯。在教学本课时,我不仅引导学生理解、积累了课文中的词语:看不起、奚落、恼怒、和睦相处、懦弱。如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懦弱”这一环节时,我这样处理的:师:铁罐奚落陶罐是“懦弱的东西!”,“懦弱”是什么意思?可以找找它的近义词。一学生说是“虚弱”,另一学生说是“弱小”。我引导学生:说一个人虚弱、弱小,我们不会看不起他,而说他懦弱,我们就会瞧不起他。“懦”字有个竖心旁,就说明这个人胆小。那“懦弱”我们就可以理解为:胆小怕事、软弱无能、不坚强。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还刻意利用各种语境,送给了学生许多好词佳句,如:支离破碎、坚如磐石、耐人寻味、明知故问、趾高气昂、心*气和、忍气吞声、灰飞烟灭。学生也能将*时积累的一些词语正确地运用到课文的语境中,如:火冒三丈、气急败坏、怒气冲冲、怒火中烧、大发雷霆等。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主动积累的*惯,我相信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对今后的学*是有很大帮助的。

  在这堂课教学中,自我感觉不够理想的地方还有很多,如:朗读的形式还不够多样,在学生中抽读的面还不够广。引导学生积累的好词还可以写在黑板一侧,让学生读一读、抄一抄,加深印象,将理解积累落到实处。

  我想:在教学中,边走边思,边思边走,作教学的有心人,精品就是在有心中慢慢磨出来的。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菁华9篇)(扩展3)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菁华9篇)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

  陶罐与铁罐这是一个童话故事。文本生动有趣,情节充满变化。据说国王御用厨房里的铁锅很硬,很鄙视陶器。许多年后,陶器作为文物出土,但铁罐已不复存在。全文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骄傲的铁锅、鄙视的陶锅和经常嘲笑的陶锅,即他们的对话。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多年后,人们发现了陶壶,但铁壶早已不见了。作者告诉《人物》“我们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不能看到自己的短处,也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不能看到别人的长处。这个寓言的语言很简单,但充满了童趣。当我第一次读教科书时,我觉得对话应该是重点。对话贯穿全文,呈现给学生一个傲慢的铁锅和一个谦虚善良的陶罐。但读了几遍之后,我发现作者的童话故事的目的不是给我们看两个罐子,而是用两个罐子的形象来说明“没有人是完美的,没有黄金是红色”的真理。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人和事。发现了人文价值,将以何种形式贯穿全文?经过深入思考和课堂实验后,我发现了一种通过阅读与对话的“提示”来引导学生与课文对话的方法。通过这门课的教学,我有了一些见解和想法。

  洞察1:放手是有益的。

  每次我拿课文的时候,我都会急于思考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想出新点子让大家看到我精彩的设计,但每次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仔细想想,我忽略了课堂上最重要的人物学生,他们是课堂的主体,他们的兴趣是课堂的源泉。因此,我试着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们畅所欲言,畅所欲言,并热爱与学生们的兴趣相随。我没想到它会有效。学生们的表情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和我的预设一模一样。仔细想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他们对什么感兴趣,他们最想知道什么?会给我带来很多惊喜。

  insight 2:输入文本,输入学生,达到师生对话和文本的效果。

  我不记得在哪里读到过这样一句话:汉语是学生、老师和课文之间的对话。就像春春溪在课堂上流淌。因此,我们班的最终目标是关注学生的课文,关注学生。在开始上课时,我可能没有走进学生和课文,所以我不知道它的效果。当我和学生们一起探索陶器和铁罐的特性和价值时,我的学生和我全身心投入其中,完全以学生为中心,分享他们的感受和经验。在这个时候,我们的思想相互碰撞,我们的心灵相互沟通,这让我真正体验到了真实的课堂。

  洞察3:把设计放在一边,关注学生。

  每次上课前,我都会准备教学计划,甚至仔细思考评估语言。但通过这节课,我深刻地认识到课堂是随机的,课堂也是学生的,教学计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应遵循学生的发言。它处处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当然,这也要求教师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因此,通过这节课,我也深刻地理解了知识储备对于一名教师的重要性。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2

  一、案例

  师:刚才大家学*,合作得特别好。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在合作一次,来个分角色比赛,怎么样?

  生:(学生兴奋,跃跃欲试)

  师:大家可以自己找学*伙伴,先练*读一下自己喜欢的部分。

  生:(学生组成小组,分角色练*读,教师指导、参与。)

  师:哪一组有信心先来比一比?

  生:(二、四组都抢着比)

  师:各组组长以先举手为先。

  生:(轮读、抢读、评读)

  师生:评选擂主。(鼓掌祝贺)

  师:刚才大家读的语气和表情太形象了。现在老师有个建议,咱们把陶罐和铁罐的表情画下来怎么样?

  生:(大声喊)我能画。

  师:在画之前,同学们,先把课文中描写陶罐和铁罐神态的语句,找一找、读一读、想一想,然后在画一画。

  生:(找、读、想、画)

  师:谁愿意到黑板前在图片上画一画?

  生:(一男一女到黑板前画。)

  师:这两位“小画家”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画得都不错,但我想问一问:为什么这样画?

  男生:因为铁罐说话时,特别生气,后来恼怒了,大发雷霆。所以我把它画出眉毛竖起,两眼圆瞪瞪的样子。

  女生:老师,我是想表现陶罐当时那种谦虚的表情,所以说话时,它的表情是*静的。

  生:那你为什么把它画成笑**的样子呢?

  女生:因为铁罐奚落陶罐时,陶罐谦虚不懦弱,它能心*气和的跟铁罐讲理,可铁灌罐怎么也不听,这时陶罐不理它了。所以陶罐的表情是*和的.。

  师:大家觉得有道理吗?

  生:(点头示意)

  师:谁能用恰当的词形容陶罐和铁罐?

  生:(想一会儿,纷纷举手)

  师:举手的同学愿意到前面来写一写吗?

  生:(七名同学板演)

  师:这些同学,能想出这些恰当的词,真是了不起,这说明文中的人物对话及生动的神态,动作的描写,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通过读、想、画、大家也一定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吧!那么你们喜欢陶罐还是铁罐?

  生:(小组之间展开讨论)

  二、分析

  本教学片断体现了以下教学理念和教学特点:

  1、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学*,创设了宽松的学*氛围。

  学会学*、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创造,是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主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教师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让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展开合作,通过分角色朗读、体验、相互启发、评价、激励,弥补了自己的不足,发展了学生的特长,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在合作学*时,教师注意了指导和参与。合作学*以学生为主体,但并意味着“放任自流”。合作应该是在教师引导的前提下的合作。首先应让学生明确学*的目的和要求。然后由学生自主选择合作学*方式。同时,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合作之中,及时发现问题,引导交流,促进合作的实效性。

  2、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展开了教学活动。

  “竞争”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的需要。学生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他们喜欢竞争的。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这是教学组织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正是抓住了学生的这种需要,以评选擂主的形式,展开朗读比赛,同时用激发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大胆的参与,调动每一组成员学*的积极性,既面向了全体又照顾了个性的差异,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朗读竞赛中,教师还注意了读中指导,让学生在体验中读,在感悟中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个性。

  3、鼓励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感受课文内容。

  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方式”“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体验”。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神态的语句,可以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等多种方式来体验。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产生了极大的乐趣,有的学生说,有的学生读,有的学生画。特别学生对画画表现的兴趣更浓,教师顺势利导,让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这时学生的提问(为什么这样画?)更具有深刻意义,教师抓住这一问题,让学生谈出各自的感受,可见,挖掘了学生思维,拓展了学生想象。

  教师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陶罐和铁罐,再一次激活学生思维、训练了学生语言概括的能力,对事物的不同感受能力及情感表达能力。

  4、探究问题,展开讨论。

  问题是打开思维、唤起想象的钥匙,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问题意识。传统的教学是教师问学生答,串讲串问占据了整个课堂教学。我们现代教学主张把问题尽量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的问和学生的问相互的融汇。问题还要由学生自己来解决,最好的方式是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不追求答案的统一。本片断教学,教师在鼓励学生问的基础上,也不乏教师的问,教师的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有思考的价值。例如,片断的最后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文中的人物对话及生动的神态,动作的描写,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通过读、想、画、大家也一定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吧!那么你们喜欢陶罐还是铁罐?”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意义深重,既启发了学生有价值的思维,又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通过讨论,珍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理解、体验。

  三、问题

  如何真正地发挥合作学*的优势?

  四、策略

  《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认为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式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有利于这种学*方式的形成,但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问题浅显易懂的不需要浪费时间而合作研究。“好钢还要用在刀刃上”。如出现新知识、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意见不一致,而且有必要争论的问题,拓宽学*面的自学汇报形式等,可以让学生讨论交流。探究同时还要要求小组学*,有明确的分工,有主持人和中心发言人,教会学生倾听意见,此外,要保证合作的时间,教师也可参与。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小组合作学*的功效。

  新课程理念还指出:语文阅读,要发挥语文的工具性,不仅使学生学到语言文字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有一定创新能力,强调了实效性。切不可一味追求时髦,追求气氛,做无用的劳动。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3

  最*在网上通过视频,观听了《陶罐和铁罐》一课,再结合自己上过这课后的感受,具体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认识陶罐与铁罐,了解何为陶罐

  教学本课一般从板书课题入手,带领学生认识生字“陶”,观察难字“罐”,看课文插图认识哪个是陶罐,哪个是铁罐。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或设问:陶罐与铁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由此,引领学生初读课文。

  课后,我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发现,三年级的学生,生活阅历太浅,缺乏实践经验,竟有相当多的学生根本不知道“陶”为何物,更不知道“陶”具有易碎的特点。这样,学生对课文中铁罐奚落陶罐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合理性的理解就失去了基础,对铁罐恃强凌弱、咄咄逼人的理解就大打折扣。难怪在课堂上,学生对课文寓意的理解始终浮于表面。

  二、以角色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在教学时,教师能抓住课文中描写陶罐和铁罐神情的关键词语,去引导学生读出角色在不同情境下的语调、语气,理解角色的情感,如铁管的傲慢、轻蔑、恼怒等,陶罐的谦虚、争辩等,直至学生把课文读得生动、活灵活现。

  这样的教学,把握重点词语来体会情感,通过感情朗读来表情达意,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文本学*,值得肯定。然而,教学仅止于此是不到位的。这样的教学环节只是抓住了铁罐奚落陶罐过程的一部分,忽视了情感发展的轨迹,忽视了对情感线索的整体把握,教学内容显得零碎。教师应引导学生整体感悟铁罐“傲慢——轻蔑——恼怒”的情感升级过程,整体感悟陶罐“谦虚——争辩——不再理会”的情感发展线索。

  三、陶和铁的变化与其长短的关系

  沧海桑田,陶罐与铁罐会有怎样的变化呢?课堂上老师会顺着故事提问,如:想象,世界上会发生什么事情?想一想,它们之间还可能发生什么事情?陶罐会有多大价值?听了陶罐的寻找的话,铁罐会怎么想,怎么说?等等,诸如此类。这些问题显得零碎,有的还偏离了教学的'目标与重难点。实际上,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是要引导学生认识陶罐对铁罐的既往不咎,认识陶罐宽容的形象和关切朋友的情谊,认识陶罐虽然易碎但永不腐朽、铁罐虽然坚硬但容易腐烂的特点,进而理解人各有长短,应正确对待“长”“短”的寓意。

  四、解决问题,理解文意

  陶和铁因不同的质地而具有不同特点。铁罐坚硬,不怕摔打;陶罐易碎,经不起碰撞,这是故事得以发生、发展的基础。让学生了解陶罐和铁罐的特点是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步,它对理解铁罐骄横的性格,对理解角色的“长”“短”及其变化具有奠基性的作用。教学中,只要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变与不变”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便能引导学生集中精力,深刻理解,教学自然简洁、高效。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4

  这篇课文是一则很有启发性的寓言,通过体会陶罐和铁罐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让学生理解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作为第二个课时,我主要把重点放在朗读、体会人物的对话上。课文中的四次对话的感情是层层递进的,在操作中要很好地驾驭,就会有一定的难度,我是这样设计的:播放课文对话朗读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留心观察思考的基础上也很好的把握了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接着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铁罐说的话让学生读,并问他为什么这样读?学生回答是抓住了铁罐的傲慢无礼的神态来读的,再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很快掌握这种学*的方法。这样既放手让学生学会处理对话无形之中又让学生抓住重点理解了文章。随着对话的得感情层层递进,学生的学*兴趣越发浓厚,对课文的对话理解的更透彻,朗读的兴趣非常高昂,纷纷争着要求对话朗读。

  文章中有些词语的理解我实这样设计的:抓住铁罐的第二次的说话“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引导学生:“铁罐这样用自己的长处去讥讽别人的短处,这就是课文里说的——”学生很快就联想到了“奚落”这个词,又如:理解“和睦相处”一词,“怎样才能做到和睦相处呢?”,学生说:“两人在一起不争吵,要互相帮助”,把词语的理解和分析文章,联系生活结合起来,而不是问学生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该怎么理解。学生有了很大的学*兴趣,而且对词语的理解更深刻!可以很快应用到说话和写文章中。

  为了更好的体会文章的重点,让学生理解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也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讲完课后我设计让学生演下这个故事的环节,以达到巩固所学,检查反馈的目的。学生争着要求表演,积极性很高,表演的同学非常认真,演铁罐的同学目不斜视,高昂着头,一副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神态,把铁罐那种傲慢、无礼、恼怒到愤怒的样子表现的非常到位,演陶罐的同学同样能很好的把握住陶罐谦虚、*和、宽容。整节课的时间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比较合理,虽然没有进行试教,但效果还挺好。

  教学完后回顾一节课也还有很多的不足,总结了几点:

  1、语文教学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的方法。因此,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先扶后放的方法,即我先来指导学*一次对话,然后总结学法,再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去学*其他的对话。在指导学生体会人物的个性的时候,我主要通过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关键词的方法来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表情,然后体会人物的感情,再来有感情地朗读他们的对话,由此对人物的性格有了全面的了解。这个环节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我感觉不是很到位,学生讨论的过程比较短,我在总结学法的时候也没有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应该在细节方面讲得更清楚,小组内也要注意到人员的合理分配,一个组内应该有一个组织者,能够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这些方面的训练在*常也还需加强。

  2、我觉得学生的朗读有个别的地方有些重复,学生已经能够准确地把握住人物的语气和情感了,所以就不必再去重复练*朗读了,如陶罐和铁罐的第三次对话,学生已经能够很好地把握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了,我让学生自由读,和同桌分角色读,男女分角色读,读得太多了,以至时间拖沓,导致后面的教学内容没有完成好。可见,读也要有度,而不时非得为了训练而去读,重在效果。

  4.在教这篇课文时,考虑到课文的内容中四次对话的层次性,我一直有一个困惑,那就是怎样既可以体现学生的自主学*和探究,又不会使教学过程显得杂乱无章呢?在教学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其实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学生在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已经能够认识到了我所考虑的这个问题了。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但是在学生读课文,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这些分歧就会渐渐趋与统一,不要要求学生一次就能达到所想要的高度,而是让他们一步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尝到智慧的果实。作为老师,我觉得自己在这个方面的经验还不足,还放不开,怕学生跟不上自己的脚步,其实这些都是杞人忧天。要相信他们的能力,相信他们能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解决问题。

  通过这次教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在阅读教学方面的不足,也非常同级组老师的帮助,大大提高我的课堂教学能力。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虚心地向老师们请教,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再上一个台阶。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5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搞笑,情节富有变化,它讲述了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许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在本课中,“奚落”一词贯穿全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紧紧围绕“奚落”一词做文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让学生在读中悟“奚落”,在悟中感“奚落”,在感中说“奚落”。最终到达读,感,悟的有机结合。

  再好的课堂也难免有遗憾,在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最大的困惑是如何将陶罐和铁罐的思想品质不偏不倚的展此刻学生的面前,而又不使得课堂教学显得过于繁杂。这是在今后对这篇课文的解读中继续要做的工作。

  有效教学是最大的“以人为本”,是最好的“人文关怀”语文课堂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教师和学生务必应对的、无法逃避和躲藏的真实生活,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是师生生命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学生学会学*、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审美的场所,也是教师自身不断发展、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就让我们为了自己,为了孩子来认真解读文本,把握语文的命脉,寻找有效的策略,共同追求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吧!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6

  《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强硬,瞧不起陶罐。

  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和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我今天教的是第二课时,教学中我觉得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有如以下几点:

  1、以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用激发性语言激励学生大胆展示,并让学生互相评价,这样做有几方面好处:

  ①学生评价学生是站在同一高度来看问题,这样做更直接,更容易被接受。

  ②学生评价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加深认识。

  ③这样做有利于调动学生学*积极性。

  ④学生在进行评价的同时,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鼓励学生以不同方式感受课文,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珍视自己独特的感受、理解、体验,因此,我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千成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谈读后体会。学生说出了陶罐很美,很有价值和人们很珍惜它的体会,此环节挖掘了学生思维的深度,拓宽了思维宽度。

  3、生活处处皆语文,在课堂教学中,让生活阳光普照学生心灵,也是提高学*成效的途径,学了这课后,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道理与生活实际融合在一起,会理解得更透彻,记得更牢靠。

  不足之处也有一些:1、上课时,我要求自己的语言,教态,教姿应该是亲切,活泼富有亲和力的,但我觉得自己有点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2、提问时,因为学生发言非常积极,有很多学生举了手却没有被叫到,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我无法兼顾到所有的举手的学生。3、小练笔环节时,忘了让他们先同桌交流就直接指名回答,这对中下程度的学生而言太难了。

  一次公开课教学就是一次很好的锻炼,虽然我做得不好,但比起开课前,我进步了,这就够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生涯,我将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7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有趣,情节富有变化,它讲述了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许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在反复的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我对课文的思考、想法在加深,教学理念在变化,教学设计也随之改进。

  故事中的陶罐和铁罐个性鲜明,铁罐傲慢无理,说话咄咄逼人,而陶罐谦虚容忍,态度温和友好,这从他们彼此的对话中鲜而易见。在第一次试教中,我一直把抓人物性格作为学*的主线,反复朗读对话的过程中加深对陶罐和铁罐的印象。于是,大家对铁罐的傲慢、轻蔑、恼怒很感兴趣,他们能惟妙惟肖地模仿动作、语气,把盛气凌人的铁罐表现地活灵活现。而对谦虚温和的陶罐,大家则表现得不温不火。因而整堂课的反面人物形象过于强调,突出了铁罐而忽略了陶罐,轻重倒置,难怪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时候都选择铁罐。这都是一味感受傲慢、轻蔑与恼怒的结果,其实这些词语都是我们生活中贬义词,只是帮助体会人物性格,无须过分强调,陶罐才是一个正面的,让学生有价值去体悟的人物形象。

  在课后,经过反复的思考和 老师的帮助下,我认识到应该让学生感悟人物性格为主线,整堂课以分析朗读为主。不论是对于铁罐的话,还是陶罐的话,我先是让他们读通,接着找一找神态的词语,最后读好这样一步步来设计的。在铁罐的话中我主要抓住恼怒一词,如,接着他变得(恼怒)了,谁来读?“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实际上是说————,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这就是恼怒的铁罐,看图看看他的神态怎样?让我们学着铁罐的样一起来读读。在指导陶罐的话中,我主要抓住谦虚、懦弱、争辩等重点词,特别是争辩,我是这样设计的,“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同学们,铁罐说陶罐懦弱,其实在说陶罐怎样?陶罐同意这种看法吗?他认为———— (再说什么,你还有什么想跟铁罐比呢?)同学们,像这样,认为别人的观点不全对,亮出自己的看法,叫(争辩)。出示幻灯片,你能用争辩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

  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我始终想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但是在课件出示对话部分,我把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的内容,让学生找出神态词语,告诉学生该怎么读,原本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模仿课件上的语气和老师的提示,更快、更好地读出人物语气,但是这样急于发挥语文工具性的做法,却起到画蛇添足的.反作用,让学生失去了在对话中亲身感悟的经历,如果这里我能创设情境,学生会兴趣盎然,感受也会深刻。另外,我一直想着这一课教学任务完不成,于是,我加快速度赶,结果,忽视了学生,导致有几个环节匆匆而过,学生感悟不深。

  在教学《陶罐和铁罐》一课的经历中,虽然还有许多不足与遗憾,但是我所学到的经验都是我今后教学生涯宝贵的财富。作为新课程教师的我,还要不断刻苦钻研,看更多,听更多,想更多,在永不停歇的学*中充实自己。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8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有趣,情节富有变化,它讲述了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许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在本课中,“奚落”一词贯穿全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紧紧围绕“奚落”一词做文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让学生在读中悟“奚落”,在悟中感“奚落”,在感中说“奚落”。最终达到读,感,悟的有机结合。

  一、读中悟“奚落”

  二、悟中感“奚落”

  再好的课堂也难免有遗憾,在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最大的困惑是如何将陶罐和铁罐的思想品质不偏不倚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而又不使得课堂教学显得过于繁杂。这是在今后对这篇课文的解读中继续要做的工作。

  有效教学是最大的“以人为本”,是最好的“人文关怀”语文课堂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教师和学生必须面对的、无法逃避和躲藏的真实生活,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是师生生命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学生学会学*、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审美的场所,也是教师自身不断发展、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就让我们为了自己,为了孩子来认真解读文本,把握语文的命脉,寻找有效的策略,共同追求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吧!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9

  今天把《陶罐和铁罐》这一课改成了第二课时,课堂气氛出奇的好,在讨论铁罐说话神态时,我找学生到前面来表演,做动作、表情,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举手。给了我很多惊喜,如“轻蔑”一词,一个女生用一个“切”字,一歪头、一扭脸。直接就把这个词语完美呈现了。在一组同学分角色朗读后,一个学生直接挑衅说:“没有我们读的好!”

  把课堂也是推到了一个高潮!“你是这么觉得的?那你来试一试吧!”学生对分角色朗读和表演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兴趣!

  当然,在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在第一课时中,我没有把陶罐和铁罐的特点讲明白。如果在第一课时时可以出示这两个事物,让学生们来说一说、他们的特点。那故事最后的意义会更加明了的呈现出来。

  最后,我还有一个感受。懂得了为什么讲公开课基本都是第二课时了。这节课的完整性更好,从之前老师带着学生们反复的度对话来体会人物性格,从而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就感觉讲的很顺。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菁华9篇)(扩展4)

——《陶罐和铁罐》优秀的教学设计 (菁华5篇)

《陶罐和铁罐》优秀的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会认写生字,正确读写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通过多种朗读形式,促进学生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3、理解文章寓意,学会谦虚。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神态和语气描写,了解内容主旨。

  【难点】能够通过不同语气的朗读,把握陶罐和铁罐的性格,学会谦虚宽容。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朗读法、合作探究。

  四、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咱们上节课已经结实了两位好朋友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两位朋友的名字分别是什么?陶罐和铁罐。(教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通读全文,了解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儿?

  (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然而,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化为泥土。)

  2、这篇文章一共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第一部分(1—9):写陶罐和铁罐的争吵;

  第二部分(10—17):写陶罐和铁罐的各自的命运。

  (三)深入研读

  1、同学们,我们可以看到整篇文章几乎全部是用语言贯穿下来的。接下来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分角色(陶罐、铁罐)进行朗读,注意各自说话时不同的语气(陶罐——谦虚,铁罐——傲慢),并选择一组同学上台展示。

  (过渡语:同学们刚才朗读得特别棒,把陶罐和铁罐的情态描摹得活灵活现。)

  2、同学们,那我们具体来看一下,作者笔下的陶罐与铁罐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呢?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进行分析。

  (铁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从中可以看出铁罐具有傲慢、骄傲、狂妄、骄横的性格特点)

  (陶罐:“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从中可以看出陶罐具有谦虚、不好争斗的性格特点)

  (过渡语:大家再细心找一下,文中的陶罐还有哪些性格特点?)

  (学生:对第二部分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陶罐还具有善良的品质,虽然铁罐对它说了很多难听的话,但是,在它和铁罐同样遭遇不幸时,它还是想到了铁罐“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3、同学们,经过上述的阅读和理解,我们可以得知这篇文章蕴含了哪些道理呢?(4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展示)

  (小组一:人应该谦虚谨慎,不应该骄傲自满。

  小组二:不要只看自己的长处,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人都有长处,也都有短处。

  小组三:人们应该学*陶罐的胸怀,不应像铁罐那样自以为天下无敌。)

  (四)拓展延伸

  我们得知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其实不难发现,我们是从他们各自的语言中分析而来的。这就是这篇文章的精妙之处,也是大家需要努力学*的地方。那接下来大家自行写一组对话,最好能够将事物或者人物的形象特点充分地展现出来。

  (生写完展示,教师总结评价)

  (五)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2、作业:自行想象,改变故事的结局。

《陶罐和铁罐》优秀的教学设计2

  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目标(3分钟)

  1、展示实物:陶罐、铁罐。引导学生说说陶罐和铁罐两种不同物质的主要特征。(陶瓷易碎,铁质虽坚硬但易被氧化生锈)相机展示实物:一块锈铁和陶瓷碎片。

  2、谈话导入(陶罐和铁罐各有自己致命的弱点。可惜铁罐没有意识到,在它们之间发生了一则寻味的寓言故事)出示课题27、陶罐和铁罐(齐读)(学*生字“陶”的音、形、义)

  3、提出学*目标。

  ①把课文读通读顺。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找出、画出生字词。

  ②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感受人物(陶罐和铁罐)的谦虚与傲慢。(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

  ③思考:故事是怎么发生的?文章介绍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

  二、展示学*成果(20-30分钟)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2、同桌互相朗读课文,形式自定。互相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3、指名分段向全班展示朗读。其他同学做评委,听后评议。教师相机小结:读书要正确、流利,不多字,不少字,不回读,不错读。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

  1、说说故事是怎么发生的?

  2、学生从重点词句中体会情感。

  a、“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b、“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c、“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d、“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3、学生展示朗读能力。

  分角色朗读课文。(强调把人物语言作为重点,注意对话语气)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5分钟)

  1、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注意激励学生。

  四、知识拓展延伸(2分钟)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陶罐和铁罐各是一种什么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

  学*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学*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3.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4.通过演一演、评一评课本剧,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教学重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目标(3分钟)

  1、小组分工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语气。

  2、讨论陶罐和铁罐各是一种什么人物形象?(铁罐自恃坚硬,狂妄、傲慢无礼;陶罐谦虚、忍让而不软弱。)

  3、表演课本剧,欣赏课本剧。(重在体会表演是否体现出人物特点,对话的语气如何?)

  二、展示学*成果(20-30分钟)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2、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a.你觉得铁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b.你觉得陶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c.教师紧扣学生的朗读,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帮助学生归纳出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利用近义词理解“谦虚、懦弱、轻蔑、争辩、恼怒”;通过表演朗读来理解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3、小组再次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领悟陶罐和铁罐各是一种什么人物形象?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

  1、表演课本剧,欣赏课本剧。(分小组上台表演)

  2、点评表演情况。

  ①对话的语气是否体现:

  如:“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故意挑衅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狂妄自大、无理

  “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蛮不讲理,恼羞成怒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狂妄、蛮横

  ……②铁罐消逝前的自言自语是否体现哀叹。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5分钟)

  ①教师启发: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从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任何事物总有长处,也有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和短处,全面看待事物或问题。)

  ②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如:学生认为“要谦虚,不要骄傲”可以;认为“要多看别人长处、多看自己短处”可以;认为“谦虚的人有好的结局,骄傲的人下场可悲”、认为“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也可以。

  四、知识拓展延伸(2分钟)(布置作业)

  1.拓展延伸,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故事,说说自己或周围的人是否也充当过铁罐或陶罐一类的角色。

  2.续编故事。

《陶罐和铁罐》优秀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能理解“傲慢、恼怒、相提并论”等词语。

  2.多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全面看问题,懂得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神态、对话了解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和铁罐的傲慢、无礼,难点是理解体会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

  2、出示实物,谈话导入各自特点。

  (1)同学们看,这是一只——(陶罐),这是一只——(铁罐),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生说能装东西。)(2)如果让你选择一种装东西,你会选择哪一种呢?为什么?

  生1:我会选择陶罐,因为铁罐容易生锈。

  生2:我会选择铁罐,因为陶罐容易打碎。

  生3:…….

  [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陶罐易碎,不生锈;铁罐坚硬,易生锈。根据板书,师引导同学们说,它们各有——长处,各有——短处]

  (3)相机解释铁为什么会生锈呢?

  a、生说。b、师补充理解:因为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粉末状物质,即我们所看到的铁锈。铁生成锈,也就是说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了。

  导入:这就是当年存放在国王御厨里的两只罐子,它们本该和睦相处,共同为国王效力,可是,事情并非我们想象的这样。那么,它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二、整体感知,自学课文

  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寓言故事,大家想读一读吗?请大家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读完后,和你的同桌交流这些问题。

  (1)课文讲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什么故事?

  (2)陶罐和铁罐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许多年后,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品读交流、内化感悟

  1、课文讲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什么故事?

  2、陶罐和铁罐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或者说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陶罐和一只怎样的铁罐?(把你所想到的词语写到黑板上)

  陶罐:谦虚友善铁罐:傲慢无礼

  看图,分辨哪只是陶罐,那只是铁罐?为什么?

  3、过渡:课文是怎样具体写陶罐谦虚友善,铁罐傲慢无礼的?找出相关的句子,画出描写神态和语气的词语,和同桌互相讨论一下,看看怎样才能读好它们,待会儿我们一起来参加一个朗读交流会。(学生练读)

  2、细读品味,内化情感

  请大家把描写神态的语气的词语写到黑板上相应的位置。

  a“傲慢”。

  屏显句子▲“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师:谁来试试做一只傲慢的铁罐?(指名读)

  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再指名读,齐读。

  师:面对这般傲慢无礼的铁罐子,陶罐是怎样应对的呢?

  生:“不敢,铁罐兄弟。”和它相对应的词语是什么?(谦虚)

  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却称铁罐为“兄弟”,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感受陶罐的宽容大度,谦和善良。)

  b“轻蔑”。

  屏显句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师:“轻蔑”是什么意思?

  生:轻视,不放在眼里。

  师:铁罐子变得更加骄傲了,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看看这眼神,看看这动作,让人感觉到一脸轻蔑的神气了吗?谁再来读读?

  指名赛读,齐读。

  c“争辩”。

  师: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一而再,再而三地难听的话嘲笑陶罐,课文中用了个词语“奚落”。(现在你明白了奚落是什么意思了吗?)陶罐也听不下去了,和他争辩地说……

  生:▲“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d“恼怒”。

  屏显句子▲“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师点评:(如读得不到位)陶罐的争辩激怒了铁罐,那么你还能读得如此*静,如此无动于衷吗?请你再读读。

  (读得到位)①就是,“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谁再来读读。

  ②师引读,铁罐恼怒了……

  生:“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师:看来铁罐是要和陶罐子吵起来了,陶罐只好无奈地说……

  生:“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师:铁罐气炸了,他说……

  (屏显文字)生齐说:“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铁罐一而再,再而三地辱骂陶罐,陶罐却一直忍让,同学们,你们认为陶罐懦弱吗?(讨论交流:陶罐不懦弱,它知道自己的任务是盛东西的,不是互相碰撞,也不是互相争吵的。它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谦让的美德,是做人的一种态度,不是懦弱。)

  3、课堂演练,加深理解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就好像来到了国王的厨房里,看到了谦让宽容的陶罐,蛮横无理的铁罐,多么有趣啊!对这么有趣的童话故事,你们想不想分角色表演读?

  (1)小组练*分角色表演读,要求只读对话,在读对话时要有入情入境的动作和表情。

  (2)过渡:你们出色的朗读表演让老师深深陶醉了,老师仿佛已经走进了这个童话世界。日子一天天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老师很想知道后面的发生的事情,请你们默读10—17节,看完再告诉老师,好吗?

  4.默读课文10—17节,感悟人们喜欢陶罐的原因。

  (1)学生默读思考: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陶罐:朴素美观,铁罐:无影无踪)

  (2)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铁罐是那样地伤害陶罐,陶罐为什么还要人们把铁罐挖出来呢?

  (.陶罐善良宽容,处处为他人着想,不斤斤计较)

  四、说写延伸,深化感悟,

  1.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和感受,你们想说什么呢?请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师:同学们,你们都说得很好,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我们要相互尊重,友好相处!

《陶罐和铁罐》优秀的教学设计4

  课题:陶罐和铁罐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好朋友,你们想认识他们吗?

  生:想。

  师:看,他们来了!(课件)

  师:你看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呢?

  生:我看到了后面有勺子,叉子,是在厨房里。两个罐子上有表情,一个高兴,一个忧愁。要想在说些什么。

  师:个子高一点的是铁罐,(板书;铁罐)。个子矮一点的是陶罐。(板书;陶罐)

  师:陶和罐都是生字,(看黑板,表情惊诧)诶你发现什么了?

  生:我发现陶和罐都有一个缶字。

  师:和老师一起书空。撇,横,横,竖,竖折,竖。

  师:还需要注意什么?

  生:陶罐的陶就是耳刀加上淘气的淘去三点水。罐里面是四横。

  师:就是住字多一横。你读,你读,你读…齐读。

  生:读,读,读,…齐读。

  师:让我们来读一读,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话音刚落)

  师:那么,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第19课《陶罐和铁罐》(补充板书:陶罐和铁罐)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师:请同学们轻轻的把书翻到第19课,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停)不会的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开始吧!

  学生速读课文

  师:读好了吗?

  生:读好了。

  师:一会老师可要检查你呦!

  师:那么,现在请你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人: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

  师:概括的非常好,语言非常凝练,能够抓住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概括主要内容。

  师:那你喜欢谁,不喜欢谁呢?你,你,你,你……(一堆)

  师:哎呀,大家的想法是不是一样啊?

  生齐:是!

  师:理由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读一读,画一画,也可以把你的理由写在书上作批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去吧!

  师:课文2个人物,你喜欢谁?不喜欢谁?借助阅读提示说出你的理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书去吧!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读好了吗?

  生:读好啦。

  师:愿意把自己的理由说给大家听吗?

  生齐:愿意。

  师:谁愿意?你为什么喜欢陶罐?

  生1:我喜欢陶罐,因为他很谦虚。我是从P101页的这句话看出来的。“不敢,铁罐兄弟。”

  师:看出了谦虚。(板书:谦虚)还有吗?

  生:我也喜欢陶罐,因为他不仅谦虚,还不懦弱。(师板书:懦弱)我是从这句话看出来得:“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

  师:懦弱,什么是懦弱?

  生:就是软弱,不坚强。

  生1:我觉得陶罐就很懦弱。铁罐说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陶罐却说不敢,还铁罐兄弟。我觉得他很窝囊,懦弱。

  生2: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反而觉得陶罐面对铁罐的奚落和挑衅,表现的很从容,很谦虚。他知道自己的弱点,不能和铁罐硬碰。

  师:陶罐是不是真的害怕呢?

  生:不是,是谦虚。

  师:谦虚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怕又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呢?谁来试一试?

  师:他读的怎么样?

  生:他读的很好,但我能读的更好。生读

  师:好,你是一个正直,刚强的陶罐子。还有补充吗?

  生:我从“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我觉得陶罐很*和,不屑于与铁罐争吵。

  师:还有什么理由让你喜欢陶罐?

  生:还有陶罐很仁慈,很宽厚。我是从:“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身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他一定闷得够受了。”

  师:看来大家都很喜欢陶罐,而讨厌铁罐。也来说说你的理由吧。你为什么不喜欢铁罐?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不喜欢铁罐是因为他傲慢。(师板书:傲慢)我是从这句话看出来的。“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师:他读的怎么样?

  生1:根本没有傲慢。生2:他说的很好,但没有读出傲慢的语气。生3:我觉得他读的还行,但我能比他读的更傲慢。

  师:你能读一读吗?

  生读

  师:读出了气势,你已经进入了角色。

  师:还有相同意见吗?

  生:我不喜欢铁罐,是因为铁罐很神气。我是从:“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师:谁还能更神气?

  师:面对争辩的陶罐,铁罐?

  生:恼怒了。

  师:谁想读读看?

  师:评一评,他读的怎么样?

  师:恼怒的铁罐看到陶罐居然还和他讲道理,这时候他怎么样?

  生:他气的愤愤的了,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简直是火冒三丈,怒不可遏。

  师:你能读出他的怒不可遏吗?

  生读。带动作。

  师: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谁愿意来试一试?(出示课件)

  A:读陶B:读铁

  师:谁能即兴演一演,为我们展现出当时的场景?

  师:看了刚才的表演,我也想试一试,可以吗?我演陶罐,大家演铁罐。

  感情朗读,动作表情,神态,烘托气氛,达到高潮。!

  师:看来大家真的非常非常讨厌铁罐,厌恶铁罐。(师表情)(表情转变)难道铁罐就没有优点了吗?4人小组,讨论讨论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师指导,2分钟)

  师:讨论好了吗?讨论好的同学站起来说一说。

  生1:铁罐虽然很傲慢,但是却很坚硬。(板书:坚硬)而陶罐虽然很谦虚,但是却很易碎。(板书:易碎)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不要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

  生2:一个人如果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就骄傲,自大,就会像铁罐一样,下场会很可悲。

  生3:我觉得人要学会面对自己的短处。就像陶罐知道自己的缺点是易碎,就不和铁罐碰撞,做人也贵在有自知之明。

  四.总结寓意,拓展练*,学会辨证看待问题。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人无完人吗!

  师:这则寓言正是抓住陶罐的优点和铁罐的缺点,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我想,他能赞美陶罐、批评铁罐,那我们为什么不能赞美铁罐而批评陶罐呢?这回我们赋予他们相反的性格。把题目改为《铁罐和陶罐》,(出示课件)有兴趣吗?留为作业,有兴趣的同学好好创造创造,明天课堂上我们进行展示交流。好不好?

  下课!

《陶罐和铁罐》优秀的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基本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思想教育:相互尊重对方特长、和睦共事。

  教学重点

  (一)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准备:有关图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

  1.小声读全文:

  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这则寓言说的是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一件什么事?

  让学生认真地读,边读边思考,只要搞清楚写的是件什么事,那么对分段就有所启示。并且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

  达能力。

  2.指名汇报。

  本文写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陶罐,埋在地下多年之后,陶罐仍然光洁如新,而铁罐却氧

  化不存在了。

  3.分段。

  课文哪部分是写铁罐经常奚落陶罐?哪部分是写两个罐埋在地下之后的情况呢?

  (四)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段。

  (1)提示:

  ①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②它为什么看不起陶罐?

  ③陶罐的态度是怎样的?

  要求带着以上三个思考题,细读第一段,联系上下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把你理解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同学之间互相读课文,读自己的理解。

  (3)指名读。

  在汇报过程中,要指名学生朗读,要读出铁罐那种傲慢,不讲理的语气,读出陶罐那种自尊、善良、和蔼的语气。

  老师适当范读。

  本课是阅读课文,内容容易理解,要让学生自己去悟,只要读出了语气,说明就已经读懂了。

  (4)归纳段落大意:

  根据前两课总结的方法:

  写人的文章,用“谁,干什么,怎么样”的句式归纳段意。

  写事的文章,用“谁,干什么”的句式来归纳段意。本文是寓言,把铁罐和陶罐拟人化。

  本段段意是:

  铁罐看不起陶罐,并且经常奚落陶罐。

  2.细读第二段:

  想:多少年之后(当铁罐和陶罐埋在地下)两个罐发生什么变化?

  (1)用以上学*第一段的方法学*这段。

  (2)出示句子:“谢谢你们!”……“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从这句话看出什么?

  虽然铁罐看不起陶罐,并且还经常奚落陶罐,但是陶罐不和铁罐计较,它很善良,对铁罐很友好。我们要向陶罐

  学*,宽厚待人。

  (3)归纳第二段的段意。

  让学生自己归纳,小组汇报,最后指名回答。段意:许多年过去了,埋在地下的陶罐完好如初,而铁罐却氧化不

  存在了。

  (五)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想: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利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加

  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读出两种罐的不同语气。

  (六)讨论寓意。

  1.自己默读全文,想想寓意。

  2.小组讨论寓意,即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指名汇报。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七)学*了这课你有什么体会。

  可以结合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谈体会。

  【板书设计】

  3陶罐和铁罐

  古代现代

  陶罐易岁————永久

  铁罐坚硬————氧化

  课后小记: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菁华9篇)(扩展5)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菁华5篇)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十个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懊恼、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继续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正确地看待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

  4.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语,积累语言。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

  2.在学生理解人物不同表现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

  3.在理解、感悟有关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词句的基础上,把词语积累下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懂得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继续运用联系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在学生理解人物不同表现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明白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正确地看待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

  三、教学策略

  《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具体、生动的神态和动作描写,使角色形象更加鲜明突出。通过对话的形式,更能体会出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从而学会全面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式自己的短处。教学时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体现课堂已有技能的运用,继续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到了方法,才能将知识变成自己的。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同时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2.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性,学生思考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在熟读的基础上促使学生之间进行提问质疑、互相解答,鼓励学生说出感受和见解,联系生活实际加深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复*词语,回忆课文内容

  1.齐读课题,了解人物。

  2.复*词语,回顾内容。

  (1)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为了更好地学*,我们先来复*一下词语吧。

  出示课件:

  铁罐 骄傲 奚落 傲慢 轻蔑 恼怒

  陶罐 谦虚 争辩 兴奋 和睦相处

  (2)提问:你们发现这第一组词是描写谁的?另外一组呢?

  (3)你们能抓住这两个主要人物的表现,借用上面的一些词语,说说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

  【设计意图】回顾整体,通过词语找到对应的.角色,既复*了词语,整体感知陶罐和铁罐的形象特征,又回顾了课文内容,锻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向学生渗透了抓住关键词概括文章的方法。

  (二)抓词质疑

  1.自读课文,了解事情起因。

  2.初步理解“奚落”的意思,说说你理解词语的办法。

  3.质疑。

  提问:看看这句话,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出示课件: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预设:铁罐为什么奚落陶罐?

  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陶罐面对铁罐的奚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设计意图】在对词语、课文内容的质疑过程中,对阅读产生兴趣,在下文中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词语,巩固联系上下文解词的方法。目的是在阅读中带有学*任务,调动阅读兴趣,扩展思维,强调思考中阅读。

  (三)围绕质疑,以读促悟

  过渡:你们的问题真有价值,我们只要运用一些读书的方法,把文章当中两个人物的对话读好,相信同学们的这些问题就都能迎刃而解。

  1.指导朗读第一组对话。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语气。

  (1)学生朗读后追问:听出来了吗,这是一个怎样的铁罐?傲慢。

  (2)提问:什么是傲慢?你们想一想,傲慢的铁罐会怎样说呢?谁来演一演?

  【设计意图】从固态阅读中解脱,将任务性阅读变为动态的表演,深入体会铁罐傲慢的语气,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师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增加学生的参与率,带动课堂气氛,提高效率。

  预设:朗读时学生关注“碰”。

  追问:你关注到铁罐说的话中的“碰”字。想一想:铁罐,为什么让陶罐跟它碰呀?

  小结:坚硬是它的优势,陶罐怕碰这是它的劣势。你是不是比陶罐坚硬你就看不起人家呀!看来“碰”这个字能体现出铁罐的傲慢。

  自由读。

  预设:朗读时学生关注“陶罐子”“铁罐兄弟”。

  追问:你关注了铁罐对陶罐的称呼,它叫陶罐什么?你听出了什么?陶罐怎么答的呢?你自己读读陶罐说的话。听出了什么?谦虚。

  为什么谦虚呢?易碎。

  观察这两个词:傲慢、谦虚。(反义词)

  (3)分角色朗读第一组对话。

  2.学*读书方法,有感情地朗读。

  接下来铁罐又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要想读好,我们就要像刚才那样,边默读边拿起笔来把表现它们各自特点的关键词圈圈画画,体会体会。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

  (1)汇报交流,随机指导。

  (2)第二组对话。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在学生交流时,对“轻蔑”一词和陶罐所说的“盛东西”加以分析和指导。

  出示课件:

  陶罐认为自己是用来________,而铁罐却认为自己是用来________。

  小结:盛东西。

  (3)第三组对话。读出铁罐和陶罐的不同语气。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4)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梳理内容,解疑悟理。

  (1)联系上下文再解“奚落”。

  (2)大家看看,铁罐的情绪有哪些变化啊?你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神态的变化:傲慢、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恼怒。

  称呼的变化:陶罐子、懦弱的东西、你算什么东西。

  标点符号:铁罐的话都用了叹号,说明充满气焰,语言尖刻。

  指名读,读出铁罐的刻薄。

  【设计意图】作者在同一事物身上,用不同的名称描写,显示出说话的人的感情变化,这一次次名称的变化,可以使学生体会出铁罐越来越看不起陶罐,怒火越来越大了。同时也让学生注意到标点的恰当使用也能在情绪的表达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3)铁罐子为什么常常奚落陶罐?陶罐又为什么面对铁罐的奚落不急不恼,最后不理会它呢?

  评价:

  铁罐只看到了自己的长处,拿自己的长处去比陶罐的短处。所以,铁罐骄傲。

  陶罐从始至终明白自己的短处,也能看到自己的长处。所以,陶罐谦虚。

  (四)拓展写话,揭示道理

  过渡:御厨中的争吵暂时停下了,但事情可没结束。随着时间的流逝,斗转星移,春去秋来许多年代过去了,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人们再一次发现了陶罐。读读课文十至十七自然段,你又读懂了什么?

  2.拓展写话,揭示道理。

  假如此时的铁罐子会说话,它会______地对陶罐子说:“______”。

  而陶罐子又会______地对铁罐说:“______”。

  【设计意图】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设想的情节,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锻炼语言的表达,抒发内心情感。

  (五)布置作业

  1.如果让你们也选两个动物写一写,你们会选谁和谁呢?它们的特点又是什么呢?

  2.小练笔:编一个童话故事。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6个生字,理解奚落、傲慢、轻蔑、恼怒等词。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一部份一部份地细读课文,把每部份的内容读懂,从而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4、读懂课文内容,学*全面地看待事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读一读,整体感知。

  2、议一议,了解内容。

  3、品一品,理解品味。

  4、演一演,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的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做人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刚才老师让你们触摸了我从*带来的非常漂亮的罐子,现在我想请几位同学来说一说这两只罐子有些什么特点,好吗?(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板书“坚固”“易碎”两个词语)

  同学们通过触摸,发现了两只罐子的不同特点,你们真是一群善于观察、爱动脑的孩子!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道去认识两只特殊的罐子,他们是国王御厨里的一只陶罐和铁罐,在这两只罐子身上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大家想知道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第19课,陶罐和铁罐(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一)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二)出示生字卡,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三)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三、精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然后告诉大家,从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二)从两个罐子的对话中,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质疑)

  (三)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问题

  1、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2、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3、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四)哪位同学来回答第一个问题,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师:铁罐正是仗着他坚硬的特点,非常骄傲,常常奚落陶罐。

  板书:骄傲

  师:谁能结合上下文,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奚落”这个词的?

  生自由回答,教师视情引导学生。

  (五)下面我们一道来解决后面两个问题。

  1.分角色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部分,理解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1)生:“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出示课件1:

  师:同学们觉得这时铁罐的态度是怎样呢?

  生:傲慢

  板书:傲慢

  师:谁能用傲慢的语气把这句话读一读?

  (学生试着用傲慢的语气读。)

  (2)生:“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出示课件2:

  师:这时铁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生:轻蔑

  板书:轻蔑

  师:请同学们带着轻蔑的神态读一读好吗?

  学生用轻蔑的神态练读。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好!老师也想用轻蔑的神态来读一读这句话,哪位同学愿意和老师合作呢?(师生合作完成对话2)

  (3)师: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还有哪些?

  (学生找出句子“住嘴…………在这里”)

  出示对话3“住嘴…………在这里”。

  师:铁罐的态度由开始的傲慢,到轻蔑,再到现在的什么?请同学们读对话3,然后回答。

  生读铁罐的对话,然后回答。

  板书:恼怒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对话,理解和体会铁罐恼怒的神态。

  (4)铁罐狂妄到了极点,一心想把陶罐碰成碎片。请大家找出表现铁罐狂妄自大的语句。

  学生找出句子“和你在一起……碰成碎片。”

  教师引导学生读出狂妄自大的语气

  2.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生:谦虚、大度、礼貌……(板书:谦虚、大度)

  师:分别找出表现陶罐谦虚、大度的句子,并读一读,体会关键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出示课件5:“我确实不敢碰你……再说……”“何必这样说呢?……有什么可吵的呢?”

  生读陶罐的话,教师相机引导。

  四、分角色朗读,鼓励学生自配动作。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解决了大家提出的问题,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还可以自配动作。

  (一)小组分角色练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二)戴上头饰表演。

  五、学*课文10—17自然段

  (一)同学们表演得非常精彩,老师从你们的表演中看到了谦虚的陶罐和傲慢的铁罐。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俩的命运最终会如何呢?你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快速地读课文的后半部分,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陶罐和铁罐的不同命运。

  (二)学生认真读,积极发言

  六、归纳主要内容,揭示寓意领会中心

  (一)这个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

  (二)教师:出示铁罐、陶罐的实物,看同学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

  (三)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从这则寓言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归纳出文章所揭示的道理。

  七、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学过的课文,模仿着编一则寓言故事。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本节课生字。理解“奚落”、“轻蔑”、“覆灭”、“遗落”、“相提并论”和“和睦相处”等同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学会合作。

  教学重点:懂得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其中表达的寓意。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寓言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它们各自的特点。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这两个罐子之间的故事。

  2、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地方,放慢速度多读几遍。

  2、扫清文中生字障碍。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3.同桌之间互相读课文,形式自定:可以交替一人读一段,或分角色读。互相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主要写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什么事?

  2、快速浏览课文,要求学生认真思考:文中的陶罐和铁罐分别像是怎样的人?可在表现他们特点的词句下作标记。

  四、研读感悟,体会寓意

  1、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思考以下问题:

  (1)陶罐和铁罐的长处和短处各是什么?

  (2)铁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话奚落陶罐的短处?(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3)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2、请同学们边读就边把有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结合相关的语句谈理解。

  3、演一演。

  (1)小组练*分角色表演读,要求只读对话,在读对话时要有人情人境的动作和表情。

  (2)表演展示。(视频出示对话句子。)

  五、表达感受,升华情感

  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和感受,你们想说什么呢?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师:同学们,你们都说得很好!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我们要相互尊重,友好相处!

  六、编写童话,强化感悟

  1、改编童话。

  (1)陶罐和铁罐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引导学生不要被课文所限制,放开思路,畅所欲言。)

  铁罐:优点——不易碎,坚硬

  缺点——易生锈,难看

  陶罐:优点——不生锈,美观

  缺点——易碎,不坚硬

  (2)指导学生以《铁罐和陶罐》为题,改写这篇童话故事。

  2、自编童话。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学*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3.能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本课教学难点是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认读汉字,组词。

  2.根据词语意思,找出相应的词语。

  给国王做饭的厨房。(御橱)

  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奚落)

  相处融洽友爱;不争吵。(和睦相处)

  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看待。(相提并论)

  3.回顾铁罐的长处和陶罐的短处,用奚落引出新授。

  4.交代学*目标:

  a.能找出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b.分角色,有感情读文。

  c.读懂课文内容,学*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词语的巩固,和课文内的简单回顾,引出新授,明确本节课的学*目标。)

  二、挖掘词语,感悟铁罐

  1、学*指导一:

  屏幕出示:

  2.我能找出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a.回顾什么是神态描写。

  b.自由读2——8自然段,用圆圈画出陶罐和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1)请生拿出笔,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

  (2)生自由读文,汇报,把生找到的词语板书(板书:铁罐:奚落、傲慢、轻蔑、恼怒,陶罐:谦虚、争辩)。

  (3)请生看板书,齐读词语,师纠正错误读音,对于难读词语师范读,生跟读。

  2.理解词语,感悟铁罐。

  再读这三个词,围绕这三个词语理解铁罐的傲慢。

  (1)师:这三个词语都是写铁罐态度傲慢,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2-8自然段,从铁罐说的话中,找一个例子来证明铁罐的傲慢。

  (2)生默读课文,并谈自己找到的例子,体会铁罐的傲慢,对于生找到的例子给予恰当点评。

  (3)小结:看来这个铁罐的确是个傲慢的家伙,大家再读一读这三个词语。(师手指“傲慢、轻蔑、恼怒”三个词)

  (4)师:这三个词语都有傲慢的意思,可又有什么不同呢?

  三、入情入境,读出韵味

  1、自创表情动作,表演感悟:

  屏幕出示三句话:

  a.“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b.“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c.“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请生自由读这三句话,并从中选一句来设计相应的表情、动作再读一读。

  (2)生自由表演读,体验铁罐的傲慢自大、不可一世。

  2.师创设情境,指导学生个性朗读与表演。

  3.领悟情感,学写词语,积累词语。

  (1)(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师:“铁罐在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神情呢?”

  (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地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师:“你们能填上一个词语,来表示铁罐这时候说话的神态吗?”

  (2)请生填词,并根据自己填的词语读出其中的味道,表现出铁罐此时“怒不可遏、怒火中烧、怒发冲冠、大发雷霆……”

  大发雷霆怒气冲天怒发冲冠

  四、激情思辨,领悟陶罐

  1.师鼓弄玄虚引出关键词,师:“学到这,陈老师不得不不请大家帮我解决一件棘手的事了。你们看,就是它!”(屏幕出示:懦弱)

  2.请生读这个词语,师纠正错误读音,并范读,生再读。

  3.释义“懦弱”,理解“懦弱”。

  4.生畅谈理解,感悟陶罐:

  (1)师手指“懦弱”:铁罐说他要把这个词语送给陶罐,你们说陈老师能听他的吗?

  (2)师装糊涂,问:“怎么不能?铁罐确实很容易破嘛,只要一碰他,他不就碎了,怎么还不懦弱?”

  学生大胆辩驳,谈自己如何理解陶罐并不懦弱。

  (3)师继续假装糊涂:“可陈老师还是疑惑!你们看!”(屏幕出示铁罐图片)“铁罐总是横眉冷眼、冷嘲热讽地对待陶罐,可陶罐(屏幕出示:陶罐图片)还是一脸微笑。铁罐都指着陶罐的鼻子骂了,陶罐还不还击,这还不懦弱啊?”

  激发学生再次辩驳,畅谈自己的理解。

  5.师小结:是啊!陶罐哪里是懦弱。分明是他谦让的美德。(屏幕上的“懦弱”消失)

  五、配音朗读,再起高潮

  1.为生创设展现自我的舞台,每个人都来当配音演员

  师:“刚才同学们学得很好,现在陈老师为你们设计了一个脚本,请你们来演一演。你们看!”(屏幕出示:陶罐和铁罐对话的无声动画)

  2.同桌两人练*配音。

  3.生配音,评价

  (设计意图:充分运用多媒体,结合文本制作了无声动画,营造了视觉氛围,请学生担当配音演员,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

  六、积极创作,深化感悟

  1.引导学生学会学*,用课文第一部分的学*方法学*课文第二部分

  学*指导二:

  小组内分角色练读10——17自然段。

  角色分配合理。

  注意抓住人们与陶罐的神态,能运用上表情与动作更好。

  2.小组展示朗读。

  3.谈感受,领悟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

  4.赠送名言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朗读中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3、理解人各有长处和短处,不要将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做比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通过陶罐与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人各有长处与短处,不要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上节课,我们大家一起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他们是——

  生齐:陶罐和铁罐

  2、你喜欢陶罐还是铁罐,为什么?

  指名说(因为陶罐谦虚,而铁罐很傲慢。)

  二、体会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你从那一句话里看出铁罐很傲慢?去文中找找

  出示句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A、 指名读: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B、 理解“奚落”:找近义词。

  体会铁罐的傲慢

  1、 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课文有非常形象的描写。请大家找一找铁罐的话,读一读。

  2、 生自渎后交流:

  ①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说。

  A、 你从哪个词看出铁罐在奚落陶罐?(傲慢)

  B、 怎样读才能读出傲慢的语气呢?谁来读读说说?

  师评:你说的真有道理,这样读的确可以读出那种傲慢的语气。

  C、 其实一个句子有很多读法,请你再仔细读读,看看有没有别的读法呢?师生讨论各种不同的读法。

  D、师:大家真会读书,能用那么多不同的方法读这句话。同桌互读。

  ②“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A、这里有个词我不懂了,什么叫做轻蔑?

  B、 轻蔑是怎样的神态?表演。

  C、多人试读。

  ③ “住嘴!”铁罐恼怒了, “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A、从哪几个词看出铁罐在奚落陶罐?

  B、 理解“恼怒”“相提并论”。

  C、谁能用朗读来表现铁罐的心情?

  D、小组读。

  ④“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 “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a、 指名读,提问:你用什么语气在读?

  b、 师生评价后再读。

  3、铁罐就这样在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出示四句句子),再读读。

  读到这里你想对铁罐说些什么?

  体会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1、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又是如何的对待?让我们读读陶罐的话吧!

  A、 指名说,边出示句子

  重点指导句: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理解“懦弱”。陶罐的确是容易破碎的,可是他说自己并不胆小。它是怎样看待自己的作用的呢?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理解“和睦相处”

  陶罐的愿望是什么?

  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陶罐。

  分角色朗读。

  A、 师:刚才同学们都读的特别好,现在我们再来个分角色朗读,怎么样?

  B、出示句子,分组朗读。

  C、 指名分角色朗读。

  D、 评价。

  三.整体感知第二个场景,知道陶罐的优点。

  1.了解陶罐的优点.

  师:我们看到了一个傲慢的铁罐和一个谦虚但不软弱的陶罐。

  师读课件上的句子: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着厚厚的尘土。许多年代过去了。可是陶罐还是( )

  生填空说。

  师:这么漫长的岁月里,世界上发生了哪些事情呢?

  生: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

  师出示课件与领着学生读:

  师:时间在流逝,一百年过去了

  生接:世界上发生了很多事……而陶罐,还是那样……

  师:时间在流逝,一千年过去了

  生接:世界上发生了很多事……而陶罐,还是那样……

  师:时间在流逝,五千年过去了

  生接:世界上发生了很多事……而陶罐,还是那样……

  师:多么了不起的陶罐啊!人们从泥土里挖出了这么一只历史悠久的陶罐,心中充满了惊喜。

  出示课件: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为什么人们那么惊喜?

  生读并分角色读。

  2.看到铁罐的弱点。

  师:此时此刻,陶罐身价倍增,成了价值连城的文物了!可是他还没有忘记铁罐呢!可这时,铁罐哪里去了?

  出示最后一段生读。

  师:铁罐到底哪里去了呢?

  生若不知道由师来解释。

  3.总结全文,揭示寓意。

  师:很多年以前,那只铁罐曾经是一只坚硬的罐子,可许多年之后,它却化为了泥土,无影无踪了。而那只它认为一碰就碎的陶罐,却成了价值连城的文物。由些,你想到了什么呢?

  出示原文中的结尾,读一读。

  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是没有必要的,别人也有比你强的地方。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菁华9篇)(扩展6)

——铁罐和陶罐的教学设计实用10份

  铁罐和陶罐的教学设计 1

  一、重点段落赏析

  《陶罐和铁罐》一课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用恰当的词语来准确表达事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态度的。

  在这篇寓言故事中,作者采用了对比的方式刻画了寓言故事中的形象。铁罐是狂傲、无理的,藐视陶罐的,而陶罐是谦虚、克制的。

  作者在表现两个形象特征的时候,用了情感色彩非常鲜明的对比词语来写铁罐和陶罐对话时各自的神情语气。老师都会注意到陶罐的“谦虚”“争辩”;铁罐的“骄傲”“傲慢”“轻蔑”。我认为,单从这些词语本身,很难透彻地去理解事物形象。所以作者用对话的方式具体表现这些词语所代表的形象个性。

  铁罐:“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怎么叫奚落?奚落就是专门说人家的短处,取笑对方。“你敢吗?”不是铁罐不知道对方敢不敢,而是明知对方不敢而故意发问,其实是在揭短啊。这就是奚落。而且,铁罐将对方称之为“陶罐子”,加上一个“子”跟“陶罐”,有区别吗?在这里,这“子”在表达着对对方的极度瞧不起、不尊敬对方啊。这是对铁罐人格的入骨刻画。而陶罐呢?“不敢,铁罐兄弟。”什么叫谦虚?实事求是,承认自己有短处。但是,并不失人格魅力──“铁罐兄弟”它将对方称之为兄弟,不为你的人格低下而发怒、气氛,这是一个怎样宽宏大度啊!铁罐“更加轻蔑”,“我就知道”跟“我知道”,语气是不一样的。“就知道”,是原本的,而不是刚知道的,“就知道”将原本轻蔑的语气加重了。所以作者说“更加轻蔑”,在这里,作者用了“懦弱的东西!”这样的句子,表现铁罐的人格特点──不单单是瞧不起、揭短了,他开始羞辱对方。

  陶罐在这时候还是不亢不卑地“争辩”。为什么要争辩?陶罐想告诉对方:承认短处,不是懦弱。我也有自己的长处。他本来要告诉铁罐道理的。但是。铁罐听了陶罐的争辩,竟然“愤怒”了,因为什么愤怒,因为陶罐想说他自己也有长处,铁罐不能容忍陶罐有一点长处,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己的嘲讽、羞辱辩解,这是何等霸道啊!在这里,铁罐的傲慢、无理在升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变成碎片、消失掉。”看不起对方到什么程度?盼着你赶快消失──连在一起相处都不愿意。陶罐则继续克制“何必这样说呢?”面对对方的羞辱,陶罐仍然大度,“何必”在这里充分的传递出了这样的意思。

  铁罐的傲慢则继续升级:“和你在一起都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这里,铁罐不再说陶罐是懦弱的东西,而改成了“你算什么东西!”“算”这个词用得好啊,你的身份地位跟“我”并不*等,怎么能跟你相处呢?而且不再是“盼望”对方消失,改为:“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简直就是欺负人,在用自己的长处对比别人短处的时候,横行霸道到了极致!

  而陶罐呢,知道这样的人不可理喻,干脆不再理会。

  作者就是这样通过对比的方式,了表现了人物的特征的。其中,对于铁罐的刻画,尤其是通过用词的变化,来使其性格特征更加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三年级的教学中,教师未必引导学生去体会“对比”的方式,但是教学中,要结合形象的对比,来引导学生体会描写不同事物所选用的不同词语,进行对比分析;不要讲述词语感情色彩的知识,但应在对比中,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词语在情感上的鲜明对比。

  二、教学目标

  1.字词。认识10个生字,要求会写14个字。练*查字典,读懂奚落、懦弱、争辩、恼怒、羞耻、轻蔑、和睦相处、朴素、陶、流逝、宫殿、掘等字词的意思,读懂字词在课文中的意思,同时结合课文学*,读懂这些词语表达出来的形象特征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练*抓住重点复述课文,能够比较详细地复述课文中两个人争吵的部分,简要复述结果部分。

  3.通过读课文体会“‘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做人应该正确看待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友好相处”的道理。

  4.首先,体会对比的写法,赏析语言的准确性,体会两个角色态度和性格的不同。其次,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思路

  导入:我们家乡有句俗语“没有勺子不碰锅的”,意思是人们在一起经常会出现各种矛盾,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能因为琐碎小事就吵起来没完没了,应该和睦相处。但是,在国王家的厨房里,两个罐子却无缘无故地争论起来了。请同学们打开书,先大声自读课文,读准课文生子的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一)自学课文,读准字音,理解不懂的词语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借助汉语拼音认读,并结合课后要求,画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词。

  2.同桌互相检查对要求会认的字的认读情况。前后桌交流哪些字音比较难读难记。

  3.检查学生认读情况,针对学生提出的难读难记的字音做记录。

  4.指导学生分组查字典,读懂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朴素的意思,读懂这些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在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再读词语的同时,顺便引导其理解争辩、恼怒、羞耻几个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读懂句子和段落的意思。

  [!--]

  5.读课文,随着将课文读的通顺,顺便读懂陶、宫殿、流逝、掘的意思。在自由读的基础上,指名读,将课文读通顺、读流畅。

  (二)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复述课文内容

  在反复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练*讲述这个故事。

  指导要点:把争吵的过程讲清楚,把故事的结果和陶罐的表现讲清楚。

  (三)交流读故事的感受

  1.读了这个故事,你对陶罐和铁罐分别有怎样的印象呢?

  铁罐:欺负人、蛮横、瞧不起人。

  陶罐:谦虚、温和、忍让、期待和睦相处。

  2.体会从这个故事中明白的道理。

  (四)研读课文1~9自然段

  抓住作者对两个角色对比鲜明的行为、语言描写,体会对比的写法,体会不同词语表达的不同意思,赏析语言的准确性,体会两个角色态度和性格的不同,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1.读课文1~9自然段,边读课文边思考:课文中是怎样描写铁罐奚落陶罐的。读后,要求学生勾画出写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并在突出表现了铁罐态度的词语下面画线。

  2.学生交流文中具体写铁罐奚落陶罐的行为。

  3.提示学生再次读书,思考作者是怎样写陶罐的谦虚、忍让、希望和睦相处的特点的,边读边勾画出具体表现陶罐特点的词语。

  4.细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在作者笔下,故事中铁罐和陶罐的态度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引导学生体会:

  (1)铁罐:奚落。

  (一)自学课文,读准字音,理解不懂的词语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借助汉语拼音认读,并结合课后要求,画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词。

  2.同桌互相检查对要求会认的字的认读情况。前后桌交流哪些字音比较难读难记。

  3.检查学生认读情况,针对学生提出的难读难记的字音做记录。

  4.指导学生分组查字典,读懂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朴素的意思,读懂这些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在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再读词语的同时,顺便引导其理解争辩、恼怒、羞耻几个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读懂句子和段落的意思。

  5.读课文,随着将课文读的通顺,顺便读懂陶、宫殿、流逝、掘的意思。在自由读的基础上,指名读,将课文读通顺、读流畅。

  (二)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复述课文内容

  在反复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练*讲述这个故事。

  指导要点:把争吵的过程讲清楚,把故事的结果和陶罐的表现讲清楚。

  (三)交流读故事的感受

  1.读了这个故事,你对陶罐和铁罐分别有怎样的印象呢?

  铁罐:欺负人、蛮横、瞧不起人。

  陶罐:谦虚、温和、忍让、期待和睦相处。

  2.体会从这个故事中明白的道理。

  (四)研读课文1~9自然段

  抓住作者对两个角色对比鲜明的行为、语言描写,体会对比的写法,体会不同词语表达的不同意思,赏析语言的准确性,体会两个角色态度和性格的不同,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1.读课文1~9自然段,边读课文边思考:课文中是怎样描写铁罐奚落陶罐的。读后,要求学生勾画出写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并在突出表现了铁罐态度的词语下面画线。

  2.学生交流文中具体写铁罐奚落陶罐的行为。

  3.提示学生再次读书,思考作者是怎样写陶罐的谦虚、忍让、希望和睦相处的特点的,边读边勾画出具体表现陶罐特点的词语。

  4.细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在作者笔下,故事中铁罐和陶罐的态度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引导学生体会:

  (1)铁罐:奚落。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引导思考句子的意思,抓住“敢”“子”来体会铁罐的轻蔑不尊敬。(奚落就是专门说人家的短处,取笑对方。“你敢吗?”不是铁罐不知道对方敢不敢,而是明知对方不敢而故意发问,其实是在揭短啊。这就是奚落。而且,铁罐将对方称之为“陶罐子”,加上一个“子”跟“陶罐”,有区别吗?在这里,这“子”在表达着对对方的极度瞧不起、不尊敬对方啊。这是对铁罐人格的入骨刻画。)

  陶罐:“不敢,铁罐兄弟。”引导学生抓住“不管、兄弟”来体会谦虚、和气的特征。(什么叫谦虚?实事求是,承认自己有短处。但是,并不失人格魅力──“铁罐兄弟。”他将对方称之为兄弟,不为你的人格低下而发怒、气氛,这是一个怎样宽宏大度啊!)

  (2)铁罐:轻蔑。

  “我就知道”跟“我知道”,体会两句话语气是不一样的。(“就知道”是原本的,而不是刚知道的,“就知道”将原本轻蔑的语气加重了。所以作者说“更加轻蔑”,在这里,作者用了“懦弱的东西!”这样的句子,表现铁罐的人格特点──不单单是瞧不起、揭短了,他开始羞辱对方。)陶罐在这时候还是不亢不卑,为什么要争辩?陶罐想告诉对方:承认短处,不是懦弱。我也有自己的长处。

  (3)铁罐:恼怒。

  抓住铁罐听了陶罐的争辩,竟然“愤怒”了,引导学生体会:因为什么愤怒,陶罐想说他自己也有长处,铁罐竟然不能容忍陶罐有一点长处,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己的嘲讽、羞辱辩解,这是何等霸道啊!在这里,铁罐的傲慢、无理在升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变成碎片、消失掉。”看不起对方到什么程度?盼着你赶快消失──连在一起相处都不愿意。陶罐:则继续克制。“何必这样说呢?”面对对方的羞辱,陶罐仍然大度,“何必”在这里充分的传递出了这样的意思。

  (4)铁罐的傲慢则继续升级。

  抓住“和你在一起都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引导学生体会:这里,铁罐不再说陶罐是懦弱的东西,而改成了“你算什么东西!”“算”这个词用得好啊,你的身份地位跟我并不*等,怎么能跟你相处呢?而且,不再是“盼望”对方消失,而改为:“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简直就是欺负人,在用自己的长处对比别人短处的时候,横行霸道到了极致!陶罐知道这样的人不可理喻,干脆不再理会。

  随着引导学生体会,指导朗读。

  (五)深入体会文本主旨

  文章的结尾令人可笑,同时也是令人惋惜的。谈一谈,最后的结局可笑在哪里?令人惋惜在哪里?给人启示在哪里?

  (六)总结写法

  人物的一个特点,通过写他与其他人互动、对话过程中的态度变化,就能够写得非常具体。就本课而言,就是写他变化着的神态、语气和话语内容。

  (七)小练笔

  观察一段人物对话,将人物对话内容和对话时神态语气的变化观察细致,说一说,再写下来。

  铁罐和陶罐的教学设计 2

  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目标(3分钟)

  1、展示实物:陶罐、铁罐。引导学生说说陶罐和铁罐两种不同物质的主要特征。(陶瓷易碎,铁质虽坚硬但易被氧化生锈)相机展示实物:一块锈铁和陶瓷碎片。

  2、谈话导入(陶罐和铁罐各有自己致命的弱点。可惜铁罐没有意识到,在它们之间发生了一则寻味的寓言故事)出示课题 27、陶罐和铁罐 (齐读)(学*生字“陶”的音、形、义)

  3、提出学*目标。

  ①把课文读通读顺。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找出、画出生字词。

  ②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感受人物(陶罐和铁罐)的谦虚与傲慢。(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

  ③思考:故事是怎么发生的?文章介绍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

  二、展示学*成果(20-30分钟)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2、同桌互相朗读课文,形式自定。互相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3、指名分段向全班展示朗读。其他同学做评委,听后评议。教师相机小结:读书要正确、流利,不多字,不少字,不回读,不错读。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

  1、说说故事是怎么发生的?

  2、学生从重点词句中体会情感。

  a、“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b、“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c、“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d、“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3、学生展示朗读能力。

  分角色朗读课文。(强调把人物语言作为重点,注意对话语气)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5分钟)

  1、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注意激励学生。

  四、知识拓展延伸(2分钟)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陶罐和铁罐各是一种什么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

  学*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学*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3.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4.通过演一演、评一评课本剧,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教学重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目标(3分钟)

  1、小组分工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语气。

  2、讨论陶罐和铁罐各是一种什么人物形象?(铁罐自恃坚硬,狂妄、傲慢无礼;陶罐谦虚、忍让而不软弱。)

  3、表演课本剧,欣赏课本剧。(重在体会表演是否体现出人物特点,对话的语气如何?)

  二、展示学*成果(20-30分钟)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2、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a.你觉得铁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b.你觉得陶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c.教师紧扣学生的朗读,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帮助学生归纳出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利用近义词理解“谦虚、懦弱、轻蔑、争辩、恼怒”;通过表演朗读来理解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3、小组再次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领悟陶罐和铁罐各是一种什么人物形象?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

  1、表演课本剧,欣赏课本剧。(分小组上台表演)

  2、点评表演情况。

  ①对话的语气是否体现:

  如:“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故意挑衅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狂妄自大、无理

  “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蛮不讲理,恼羞成怒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狂妄、蛮横

  ……②铁罐消逝前的自言自语是否体现哀叹。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5分钟)

  ①教师启发: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从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任何事物总有长处,也有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和短处,全面看待事物或问题。)

  ②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如:学生认为“要谦虚,不要骄傲”可以;认为“要多看别人长处、多看自己短处”可以;认为“谦虚的人有好的结局,骄傲的人下场可悲” 、认为“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也可以。

  四、知识拓展延伸(2分钟)(布置作业)

  1.拓展延伸,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故事,说说自己或周围的人是否也充当过铁罐或陶罐一类的角色。

  2.续编故事。

  铁罐和陶罐的教学设计 3

  教学设想:多元化朗读,促学生自悟;高质量对话,碰撞思维火花。

  教学准备:课件、头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回顾大意。

  1、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练写“罐”。

  2、课件出示词语,学生概括大意,用上“奚落、骄傲、谦虚”等词语。

  二、指导朗读,合作表演。

  1、“奚落”是什么意思?自由读1~9自然段,看看铁罐是怎样奚落套陶罐的?

  学生交流。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语气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陶罐:谦虚铁罐:傲慢——轻蔑——恼怒)

  2、师生对读2~4段,理解“奚落”。

  “我”刚才用尖刻的话讽刺陶罐,这就叫“奚落”。

  3、同桌分角色练读1~9段对话。

  4、两生戴头饰表演读,集体评价。

  5、男女生分角色读。(加上动作、表情)

  教师叙述:国王的……

  铁罐手指对方,傲慢地说:“——”

  陶罐摆手低头,谦虚地说:“——”

  铁罐双手叉腰,轻蔑地说:“——”

  陶罐直视对方,严肃地说:“——”

  铁罐单脚跺地,恼怒地说:“——”

  陶罐双手背后,友好地说:“——”

  6、教师问“陶罐”:“陶罐呀,你为什么不利铁罐了呢?”

  通过大家的表演,你对陶罐和铁罐各留下了什么印象?(友善、宽容、谦虚;傲慢、蛮横等)

  三、比较结局,感悟道理。

  1、时光飞逝,沧海桑田,许多年代过去了,陶罐和铁罐的.结局如何呢?请默读课文的后半部分。

  默读后交流。(陶罐:光洁、朴素、美观铁罐:无影无踪)

  2、谁知道铁罐为什么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生锈,氧化)

  3、是啊,当年被奚落的陶罐成了珍贵的文物,而当初傲慢自大的铁罐却消失了。面对这不同的结局,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交流。

  四、写话拓展,联系生活。

  1、铁罐的做法你赞同吗,我们得劝劝它。

  2、出示句式,写话练*。

  3、听了大家的交流,你觉得铁罐一点优点也没有,陶罐一点缺点也没有吗?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全面地看问题,多学*别人的长处。)

  4、生活中见过类似陶罐、铁罐的人和事吗?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五、小结,布置作业。

  1、在生活中我们要互相尊重,像陶罐那样与人和睦相处,相信我们的生活会更和谐,更温馨,更美好!

  2、作业。

  (1)演一演课本剧;

  (2)仿写童话故事。如:《大海和溪流》、《铅笔和钢笔》、《大拇指与小拇指》等。

  铁罐和陶罐的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6个生字,理解奚落、傲慢、轻蔑、恼怒等词。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一部份一部份地细读课文,把每部份的内容读懂,从而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4、读懂课文内容,学*全面地看待事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读一读,整体感知。

  2、议一议,了解内容。

  3、品一品,理解品味。

  4、演一演,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的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做人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刚才老师让你们触摸了我从**带来的非常漂亮的罐子,现在我想请几位同学来说一说这两只罐子有些什么特点,好吗?(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板书“坚固”“易碎”两个词语)

  同学们通过触摸,发现了两只罐子的不同特点,你们真是一群善于观察、爱动脑的孩子!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道去认识两只特殊的罐子,他们是国王御厨里的一只陶罐和铁罐,在这两只罐子身上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大家想知道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第19课,陶罐和铁罐(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一)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二)出示生字卡,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三)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三、精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然后告诉大家,从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二)从两个罐子的对话中,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质疑)

  (三)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问题

  1、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2、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3、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四)哪位同学来回答第一个问题,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师:铁罐正是仗着他坚硬的特点,非常骄傲,常常奚落陶罐。

  板书:骄傲

  师:谁能结合上下文,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奚落”这个词的?

  生自由回答,教师视情引导学生。

  (五)下面我们一道来解决后面两个问题。

  1、分角色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部分,理解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1)生:“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出示课件1:

  师:同学们觉得这时铁罐的态度是怎样呢?

  生:傲慢

  板书:傲慢

  师:谁能用傲慢的语气把这句话读一读?

  (学生试着用傲慢的语气读。)

  (2)生:“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出示课件2:

  师:这时铁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生:轻蔑

  板书:轻蔑

  师:请同学们带着轻蔑的神态读一读好吗?

  学生用轻蔑的神态练读。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好!老师也想用轻蔑的神态来读一读这句话,哪位同学愿意和老师合作呢?(师生合作完成对话2)

  (3)师: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还有哪些?

  (学生找出句子“住嘴…………在这里”)

  出示对话3“住嘴…………在这里”。

  师:铁罐的态度由开始的傲慢,到轻蔑,再到现在的什么?请同学们读对话3,然后回答。

  生读铁罐的对话,然后回答。

  板书:恼怒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对话,理解和体会铁罐恼怒的神态。

  (4)铁罐狂妄到了极点,一心想把陶罐碰成碎片。请大家找出表现铁罐狂妄自大的语句。

  学生找出句子“和你在一起……碰成碎片。”

  教师引导学生读出狂妄自大的语气

  2、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生:谦虚、大度、礼貌……(板书:谦虚、大度)

  师:分别找出表现陶罐谦虚、大度的句子,并读一读,体会关键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出示课件5:“我确实不敢碰你……再说……”“何必这样说呢?……有什么可吵的呢?”

  生读陶罐的话,教师相机引导。

  四、分角色朗读,鼓励学生自配动作。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解决了大家提出的问题,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还可以自配动作。

  (一)小组分角色练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二)戴上头饰表演。

  五、学*课文10—17自然段

  (一)同学们表演得非常精彩,老师从你们的表演中看到了谦虚的陶罐和傲慢的铁罐。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俩的命运最终会如何呢?你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快速地读课文的后半部分,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陶罐和铁罐的不同命运。

  (二)学生认真读,积极发言

  六、归纳主要内容,揭示寓意领会中心

  (一)这个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

  (二)教师:出示铁罐、陶罐的实物,看同学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

  (三)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从这则寓言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归纳出文章所揭示的道理。

  七、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学过的课文,模仿着编一则寓言故事。

  铁罐和陶罐的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第19课:陶罐和铁罐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勾画出不懂的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指名读课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3.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介绍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

  4.学生讨论后明确:

  (1)铁罐看不起陶罐(1~9)。

  (2)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10~17)。

  (三)精读课文

  1.自读1~9段,思考:铁罐看不起陶罐,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对比,陶罐是怎样的态度,试着把你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课文体现出来。

  2.再读10~17段,请用简单的字和词语概括出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

  3.学生自学,组织讨论,全班交流,此时,教师恰当点、拨、抓重点词语和感情朗读,体会铁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宽厚谦虚。

  (四)品味含义

  1.说一说,你喜欢铁罐还是陶罐,为什么?

  2.你想对铁罐(或陶罐)说些什么?

  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重编故事

  重新编一个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编之前,一定想好,你要表达什么意思围绕这个意思去选材。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师:假如有一个陶罐,一个铁罐,你喜欢谁?为什么?

  学生讨论。

  师:从你们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俩各有长短。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出示课件:陶罐、铁罐图片)了解国王御厨里的这两个罐子是怎样相处的。

  2、揭题:《陶罐和铁罐》。

  师板书课题,学生一起书空,指导写“陶”

  二、复*词语,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两组词:

  奚落 傲慢 轻蔑 恼怒

  谦虚 朴素

  2、读词语。

  3、下面老师再考考你们,看看谁会演,师:你能把“傲慢”这种神态表演出

  来吗?再出示“轻蔑、恼怒”……

  全班表演。

  4、读了这些词,你有什么发现?

  三、品读感悟

  1、品读1~9自然段,体会人物特点

  (1)画一画

  师:现在老师有个建议,咱们把陶罐和铁罐的表情画下来怎么样?在画之前,同学们,先把课文中描写陶罐和铁罐神态的语句,找一找、读一读、想一想,然后再画一画。

  A 生自由大声朗读1——9自然段,抓住铁罐和陶罐的神态、语言好好研究研究:这是一只怎样的罐子?(描写神态的词语用“▲▲”标出,描写语言的用“~~”标出)

  B 画一画:为陶罐和铁罐画上表情(教师提供表情图,生选择)

  (2)反馈交流:生先介绍为谁选择了什么表情图,为什么?(要求抓住课文中的句子回答,内化文本)学生互相评议。

  预案:※赏读铁罐

  课件随机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铁罐直呼其名,可见傲慢无礼。读的时候语调上扬,有点挑衅的味道)

  师言语激励、引导:会读,就理解了傲慢,理解了傲慢,就会读了。看看谁能读出铁罐的傲慢。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可以看出铁罐很神气,自以为是,狂妄自大。语调下沉。)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看出铁罐不友好,不讲理,霸道,蛮横。读时声高气粗。)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赏读陶罐

  课件随机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谁能读出谦虚的神态)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陶罐子可能还会说些什么?不会生锈、美观)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这是一种无声的抗辩)

  (教师随机板书,引导学生观察要写的字,并书空)

  3、读10~17自然段,了解陶罐和铁罐的结局

  师:铁罐认为自己很结实,就奚落容易破碎的陶罐,它们的结局又是怎么的呢?

  (1)学生齐读10——17自然段。

  (2)读了这几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呢?(生提问,解疑)

  预案:氧化? 铁罐为什么不见了?

  4、分角色朗读。

  四、对话交流,内化体验

  1、将陶罐和铁罐的扮演者留下来,与学生对话

  1、师:你们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

  2、顺学而导:铁罐也有优点(坚固)

  (随机板书)

  五、快乐写字

  1、课件出示:“陶、谦虚 恼怒”

  2、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写字

  六、以读引写,拓展延伸

  (课件)过了几年,国王的御厨里又有了一个新的陶罐,一个新的铁罐,它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铁罐和陶罐的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本节课生字。理解“奚落”、“轻蔑”、“覆灭”、“遗落”、“相提并论”和“和睦相处”等同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学会合作。

  教学重点:懂得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其中表达的寓意。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寓言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它们各自的特点。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这两个罐子之间的故事。

  2、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地方,放慢速度多读几遍。

  2、扫清文中生字障碍。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3.同桌之间互相读课文,形式自定:可以交替一人读一段,或分角色读。互相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主要写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什么事?

  2、快速浏览课文,要求学生认真思考:文中的陶罐和铁罐分别像是怎样的人?可在表现他们特点的词句下作标记。

  四、研读感悟,体会寓意

  1、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思考以下问题:

  (1)陶罐和铁罐的长处和短处各是什么?

  (2)铁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话奚落陶罐的短处?(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3)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2、请同学们边读就边把有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结合相关的语句谈理解。

  3、演一演。

  (1)小组练*分角色表演读,要求只读对话,在读对话时要有人情人境的动作和表情。

  (2)表演展示。(视频出示对话句子。)

  五、表达感受,升华情感

  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和感受,你们想说什么呢?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师:同学们,你们都说得很好!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我们要相互尊重,友好相处!

  六、编写童话,强化感悟

  1、改编童话。

  (1)陶罐和铁罐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引导学生不要被课文所限制,放开思路,畅所欲言。)

  铁罐:优点――不易碎,坚硬

  缺点――易生锈,难看

  陶罐:优点――不生锈,美观

  缺点――易碎,不坚硬

  (2)指导学生以《铁罐和陶罐》为题,改写这篇童话故事。

  2、自编童话。

  以《____和____》(如:小溪和大海、绿叶和红花、铅笔和钢笔、牙齿和舌头……)为题,展开想像和幻想,编一个童话故事。

  铁罐和陶罐的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神态、语言来感受陶罐和铁罐的形象。

  3、读懂课文内容,学*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用各种各样的朗读形式来表现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国王御厨里的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这节课呀,我们继续来学*,出示《陶罐和铁罐》。学生齐读。

  师:当年存放在国王御厨里的陶罐和铁罐本应该和睦相处,共同为国王效力。可是事情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那么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请你们翻开书本读读课文,在读的时候可要注意读书方法哦!

  课件出示读书方法:

  读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默读,可以放声读,有可以和同桌一起跟角色朗读,对你自己喜欢的语句可以多读几次。

  思吧!那么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反馈:国王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一只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常常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中挖出来成了文物,而铁罐确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2、刚才有很多人都说到了“奚落”这个词,奚落是什么意思?

  三、细读课文,体会道理。

  (一)学*课文1~9自然段

  (1)那么,铁罐是用哪些尖刻的话讽刺、奚落陶罐的呢?请你们大声读课文中的1-9自然段,把铁罐奚落陶罐的话用直线画下来。

  汇报:

  1:“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铁罐傲慢地说。

  A,你从哪儿看出铁罐在奚落陶罐?(傲慢)

  B,傲慢的语气该怎么读(铁罐直呼其名,可见傲慢无礼。读的时候语调上扬,有点挑衅的味道)、请你再来读读。

  C,全班齐读。

  2:“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A,这句句子中你又从哪儿看出铁罐在奚落陶罐呢?(轻蔑)

  B,轻蔑是怎么样的神态?表演。

  C,多人试读。

  3:“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A,从哪几个词中看出铁罐在奚落陶罐?(恼怒、相提并论)

  B,铁罐觉得陶罐能和他相提并论吗?为什么?

  C,是呀,铁罐只看到了陶罐容易碎的缺点,觉得他没有资格和他相提并论。谁能用朗读来表现此时铁罐的心情?指名读

  D,小组读。

  4:“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A,这里没有描写神态的词语,谁能补充?铁罐( ) 请你把这个词语填上去,并带着这种神态读一读,好吗?

  (看出铁罐怒不可遏,*乎疯狂,火冒三丈等。语调紧凑高昂。)

  指名读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

  师:同学们体会得好,才读得这么棒。现在请同学们再把铁罐四次说的话读一读,注意神态,可以加上动作。好,下面老师引读,一组读一次话,第一组读铁罐第一次说的话,第二组读第二次的话,清楚了吗?

  (教师引读:铁罐傲慢地问――、铁罐轻蔑地说――、铁罐恼怒地说――,铁罐怒不可遏)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真的看到了一只蛮横无理的铁罐。

  师:铁罐就是这样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你们能告诉我,它凭什么这样奚落陶罐呢?(铁罐认为自己很坚硬,而陶罐很容易碎,它只看到自己的长处,所以看不起陶罐。)

  总结:真能干!铁罐认为自己很坚固(板书:坚固),这是它的长处(板书:长处),而陶罐很容易碎(板书:易碎),这是它的短处(板书:短处),它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的人短处。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怎样对待的呢?

  (2)汇报:

  A,指名说,出示描写陶罐的句子。

  1“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2“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陶罐子可能还会说些什么?不会生锈、美观) 是否有必要设计

  3“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4陶罐不再理会铁罐。(这是一种无声的抗辩)

  B,陶罐说话时语气如何?

  C,指名读、齐读。

  D,自己再读读,看能不能想出一个恰当的词来形容陶罐?

  (谦虚、有礼、友善、讲理、据理力争、克制、不卑不亢、宽容、坚强)

  师:这些同学,能想出这么多恰当的词,真是了不起,大家读懂了,这是一只(齐读板书的词语)的陶罐,可见,陶罐已经给同学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师:这个谦让和宽容的陶罐却偏偏遇到一个傲慢无礼的铁罐。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童话故事啊!想不想分角色表演读。

  1同桌两人一人当铁罐,一人当陶罐练*对话,注意只读对话部分。

  2请刚才同桌练读时演铁罐的站在左边,演陶罐的站在右边,全班同学分角色读。

  (二),学*10——17自然段。

  1.师;你们出色的朗读表演让老师深深陶醉了,老师仿佛已走进了这个童话世界。许多年代过去了,很多事物发生了变化,奚落别人的铁罐和被奚落的陶罐的结局如何呢?默读10—17自然段,找找它们各自的结局。

  2. 汇报,板书:很有价值 无影无踪

  四,表达感受、深化感情。

  过渡:铁罐仗着自己坚固的长处奚落陶罐,年代久远,结果却无影无踪,而陶罐呢?还是那样朴素美观,变成了无价之宝。我想学到这儿,大家肯定有很多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你想说些什么呢?请拿出自己的留言板把想说的话写上去。课件出示:

  我想对铁罐说:

  我想对陶罐说:

  我想对自己说:

  (2)反馈交流

  (3)总结:我们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让我们大家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和睦相处吧!

  (五)拓展延伸,强化感悟

  这里有几句名言警句,告诉我们同样的道理,我把他们送给你们。

  1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 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还增一毁。

  (六)布置作业

  仿写:以《和》如:《梅花和雪花》、《左手和右手》、《电话和手机》等为题,展开想象和幻想,编一个童话故事。

  铁罐和陶罐的教学设计 8

  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目标(3分钟)

  1、展示实物:陶罐、铁罐。引导学生说说陶罐和铁罐两种不同物质的主要特征。(陶瓷易碎,铁质虽坚硬但易被氧化生锈)相机展示实物:一块锈铁和陶瓷碎片。

  2、谈话导入(陶罐和铁罐各有自己致命的弱点。可惜铁罐没有意识到,在它们之间发生了一则寻味的寓言故事)出示课题 27、陶罐和铁罐 (齐读)(学*生字“陶”的音、形、义)

  3、提出学*目标。

  ①把课文读通读顺。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找出、画出生字词。

  ②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感受人物(陶罐和铁罐)的谦虚与傲慢。(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

  ③思考:故事是怎么发生的?文章介绍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

  二、展示学*成果(20-30分钟)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2、同桌互相朗读课文,形式自定。互相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3、指名分段向全班展示朗读。其他同学做评委,听后评议。教师相机小结:读书要正确、流利,不多字,不少字,不回读,不错读。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

  1、说说故事是怎么发生的?

  2、学生从重点词句中体会情感。

  a、“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b、“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c、“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d、“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3、学生展示朗读能力。

  分角色朗读课文。(强调把人物语言作为重点,注意对话语气)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5分钟)

  1、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注意激励学生。

  四、知识拓展延伸(2分钟)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陶罐和铁罐各是一种什么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

  学*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学*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3.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4.通过演一演、评一评课本剧,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教学重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目标(3分钟)

  1、小组分工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语气。

  2、讨论陶罐和铁罐各是一种什么人物形象?(铁罐自恃坚硬,狂妄、傲慢无礼;陶罐谦虚、忍让而不软弱。)

  3、表演课本剧,欣赏课本剧。(重在体会表演是否体现出人物特点,对话的语气如何?)

  二、展示学*成果(20-30分钟)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2、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a.你觉得铁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b.你觉得陶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c.教师紧扣学生的朗读,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帮助学生归纳出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利用近义词理解“谦虚、懦弱、轻蔑、争辩、恼怒”;通过表演朗读来理解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3、小组再次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领悟陶罐和铁罐各是一种什么人物形象?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

  1、表演课本剧,欣赏课本剧。(分小组上台表演)

  2、点评表演情况。

  ①对话的语气是否体现:

  如:“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故意挑衅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狂妄自大、无理

  “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蛮不讲理,恼羞成怒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狂妄、蛮横

  ……②铁罐消逝前的自言自语是否体现哀叹。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5分钟)

  ①教师启发: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从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任何事物总有长处,也有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和短处,全面看待事物或问题。)

  ②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如:学生认为“要谦虚,不要骄傲”可以;认为“要多看别人长处、多看自己短处”可以;认为“谦虚的人有好的结局,骄傲的人下场可悲” 、认为“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也可以。

  四、知识拓展延伸(2分钟)(布置作业)

  1.拓展延伸,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故事,说说自己或周围的人是否也充当过铁罐或陶罐一类的角色。

  2.续编故事。

  铁罐和陶罐的教学设计 9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发生在国王御厨里,一个陶罐和一个铁罐的故事。骄傲的铁罐仗着自己的坚硬瞧不起易碎的陶罐,常常奚落陶罐,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表现出了谦虚,克制和友善的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罐子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本文将陶罐和铁罐人格化,通过人格化的语言,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对于本文的教学,我将采取以下学*策略,帮助学生解决学*中的问题。

  策略一:引导学生通过大胆质疑,然后以小组合作学*的方式解决问题。教学中尽可能发挥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

  策略二: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不软弱。

  策略三:根据课文内容,采用多种方法指导朗读,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深刻道理。

  策略四: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从这则寓言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教学目标:

  1、通过铁罐与陶罐的对话,体会理解“奚落、轻蔑、恼怒”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掌握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

  4、理解陶罐的谦虚宽容和铁罐的傲慢无礼以及懂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学*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通过学*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地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做人道理。

  教学准备:教师在教学本课前,准备课文中的挂图以及陶罐、铁罐的头饰,幻灯片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形象揭题,导入课题。

  1、出示挂图,师:同学们,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另一个是铁的,你们还能分辨出哪一个是陶罐,哪一个是铁罐吗?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从外形、大小、神情)

  师: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第27课《陶罐和铁罐》。

  3、教师引入:陶罐和铁罐是怎样相处的,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你们喜欢谁?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精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㈠、指定一位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哪位同学能说说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生: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板书:奚落

  师:谁能结合上下文,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奚落”这个词的?

  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㈡默读课文第二至九自然段,找出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然后告诉大家,从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比比谁知道得多。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师:从两个罐子的对话中,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质疑)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问题:(幻灯片出示问题)

  1、陶罐的短处是什么?铁罐又是凭什么来奚落陶罐的?

  2、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3、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是怎样回答的?态度又是如何的呢?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师:哪位同学来回答第一个问题,陶罐的短处是什么?铁罐又是凭什么来奚落陶罐的?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板书:易碎、坚硬

  师:铁罐正是仗着他坚硬的特点,非常骄傲,常常奚落陶罐。下面我们一道来解决后面两个问题。

  同桌分角色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部分,理解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⑴幻灯片出示句子:“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师:同学们觉得这时铁罐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生:傲慢

  师:谁能说说傲慢是什么意思?

  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

  师:谁能用傲慢的语气把这句话读一读?

  (学生试着用傲慢的语气读)

  ⑵幻灯片出示句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生:轻蔑

  师:谁能说说轻蔑是什么意思?

  轻蔑:轻视,看不起。

  师:请同学们带着轻蔑的神态读一读好吗?

  学生用轻蔑的神态练读。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好!老师也想用轻蔑的神态读一读这句话,哪位同学愿意和老师合作呢?

  (师生合作完成对话2)

  ⑶师: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还有哪些?

  (学生找出句子“住嘴……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幻灯片出示句子:“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师:铁罐的态度由开始的傲慢,到轻蔑,再到什么?请同学们读对话3,然后回答。

  学生读铁罐的对话,然后回答。

  师:谁能说说“恼怒”是什么意思?“相提并论”又是什么意思?

  恼怒:生气,发怒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对话,理解和体会铁罐恼怒的神态。

  ⑷师:铁罐狂妄到了极点,一心想把陶罐碰成碎片。请大家找出表现铁罐狂妄自大的语句。

  学生找出句子“和你在一起……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教师引导学生读出狂妄自大的语气。

  ⑸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是怎样回答的?态度又是如何的呢?

  生:态度谦虚、礼貌、友善、大度……

  师:请同学们分别找出表现陶罐谦虚、礼貌、大度的句子,并读一读,体会关键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幻灯片出示句子:“不敢,铁罐兄弟。我确实不敢碰你,……再说……何必这样说呢?……有什么可吵的呢!”

  生读陶罐的话,教师相机引导。

  ⑹师:铁罐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奚落陶罐的,它的态度也从最初的傲慢到更加轻蔑到恼怒到越来越恶劣,可陶罐却始终那么的谦虚!最终它不再理会铁罐了。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至九自然段,鼓励学生自配动作。

  1、师:你们能把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态度读出来吗?同桌同学分角色试一试,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还可以自配动作。

  2、指名三个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一至九自然段,学生评议。

  3、戴上头饰表演。

  四、学*课文第10―17自然段

  ㈠师:同学们表演得非常精彩,老师从你们的表演中看到了谦虚的陶罐和傲慢的铁罐。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俩的命运最终会如何呢?你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快速地读课文第10―17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陶罐和铁罐的不同命运。

  ㈡学生认真读课文,积极发言。

  (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不易氧化;铁罐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

  板书:不易氧化(长处)、易氧化(短处)

  五、感悟寓意

  ㈠教师:读完了这个故事,你想对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

  ㈡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从这则寓言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归纳出文章所揭示的道理。)

  师:你们体会出的道理,就是这篇寓言的寓意,即“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六、拓展练*,加深理解

  1、读句子,填出带点词语的反义词。

  ⑴、每个人都有长处和()

  ⑵、每个人都有()和优点。

  ⑶、我们看问题不要片面,要()地看问题。

  2、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哪些学过的课文或生活中的事情。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还可以抄写课文中其他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

  2、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人听。

  八、板书设计

  铁罐和陶罐的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神态、语言来感受陶罐和铁罐的形象。

  3、读懂课文内容,学*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用各种各样的朗读形式来表现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国王御厨里的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这节课呀,我们继续来学*,出示《陶罐和铁罐》。学生齐读。

  师:当年存放在国王御厨里的陶罐和铁罐本应该和睦相处,共同为国王效力。可是事情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那么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请你们翻开书本读读课文,在读的时候可要注意读书方法哦!

  课件出示读书方法:

  读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默读,可以放声读,有可以和同桌一起跟角色朗读,对你自己喜欢的语句可以多读几次。

  思吧!那么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反馈:国王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一只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常常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中挖出来成了文物,而铁罐确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2、刚才有很多人都说到了“奚落”这个词,奚落是什么意思?

  三、细读课文,体会道理。

  (一)学*课文1~9自然段

  (1)那么,铁罐是用哪些尖刻的话讽刺、奚落陶罐的呢?请你们大声读课文中的.1-9自然段,把铁罐奚落陶罐的话用直线画下来。

  汇报:

  1:“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铁罐傲慢地说。

  A,你从哪儿看出铁罐在奚落陶罐?(傲慢)

  B,傲慢的语气该怎么读(铁罐直呼其名,可见傲慢无礼。读的时候语调上扬,有点挑衅的味道)、请你再来读读。

  C,全班齐读。

  2:“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A,这句句子中你又从哪儿看出铁罐在奚落陶罐呢?(轻蔑)

  B,轻蔑是怎么样的神态?表演。

  C,多人试读。

  3:“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A,从哪几个词中看出铁罐在奚落陶罐?(恼怒、相提并论)

  B,铁罐觉得陶罐能和他相提并论吗?为什么?

  C,是呀,铁罐只看到了陶罐容易碎的缺点,觉得他没有资格和他相提并论。谁能用朗读来表现此时铁罐的心情?指名读

  D,小组读。

  4:“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A,这里没有描写神态的词语,谁能补充?铁罐( ) 请你把这个词语填上去,并带着这种神态读一读,好吗?

  (看出铁罐怒不可遏,*乎疯狂,火冒三丈等。语调紧凑高昂。)

  指名读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

  师:同学们体会得好,才读得这么棒。现在请同学们再把铁罐四次说的话读一读,注意神态,可以加上动作。好,下面老师引读,一组读一次话,第一组读铁罐第一次说的话,第二组读第二次的话,清楚了吗?

  (教师引读:铁罐傲慢地问――、铁罐轻蔑地说――、铁罐恼怒地说――,铁罐怒不可遏)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真的看到了一只蛮横无理的铁罐。

  师:铁罐就是这样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你们能告诉我,它凭什么这样奚落陶罐呢?(铁罐认为自己很坚硬,而陶罐很容易碎,它只看到自己的长处,所以看不起陶罐。)

  总结:真能干!铁罐认为自己很坚固(板书:坚固),这是它的长处(板书:长处),而陶罐很容易碎(板书:易碎),这是它的短处(板书:短处),它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的人短处。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怎样对待的呢?

  (2)汇报:

  A,指名说,出示描写陶罐的句子。

  1“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2“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陶罐子可能还会说些什么?不会生锈、美观) 是否有必要设计

  3“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4陶罐不再理会铁罐。(这是一种无声的抗辩)

  B,陶罐说话时语气如何?

  C,指名读、齐读。

  D,自己再读读,看能不能想出一个恰当的词来形容陶罐?

  (谦虚、有礼、友善、讲理、据理力争、克制、不卑不亢、宽容、坚强)

  师:这些同学,能想出这么多恰当的词,真是了不起,大家读懂了,这是一只(齐读板书的词语)的陶罐,可见,陶罐已经给同学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师:这个谦让和宽容的陶罐却偏偏遇到一个傲慢无礼的铁罐。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童话故事啊!想不想分角色表演读。

  1同桌两人一人当铁罐,一人当陶罐练*对话,注意只读对话部分。

  2请刚才同桌练读时演铁罐的站在左边,演陶罐的站在右边,全班同学分角色读。

  (二),学*10——17自然段。

  1.师;你们出色的朗读表演让老师深深陶醉了,老师仿佛已走进了这个童话世界。许多年代过去了,很多事物发生了变化,奚落别人的铁罐和被奚落的陶罐的结局如何呢?默读10—17自然段,找找它们各自的结局。

  2. 汇报,板书:很有价值 无影无踪

  四,表达感受、深化感情。

  过渡:铁罐仗着自己坚固的长处奚落陶罐,年代久远,结果却无影无踪,而陶罐呢?还是那样朴素美观,变成了无价之宝。我想学到这儿,大家肯定有很多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你想说些什么呢?请拿出自己的留言板把想说的话写上去。课件出示:

  我想对铁罐说:

  我想对陶罐说:

  我想对自己说:

  (2)反馈交流

  (3)总结:我们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让我们大家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和睦相处吧!

  (五)拓展延伸,强化感悟

  这里有几句名言警句,告诉我们同样的道理,我把他们送给你们。

  1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 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还增一毁。

  (六)布置作业

  仿写:以《和》如:《梅花和雪花》、《左手和右手》、《电话和手机》等为题,展开想象和幻想,编一个童话故事。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菁华9篇)(扩展7)

——《陶罐和铁罐》的教学设计(五)份

  《陶罐和铁罐》的教学设计 1

  课文分析:

  小学语文第五册《陶罐和铁罐》是一篇寓言故事。教学这则寓言,我们采取语文活动课的形式采进行。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人都有长处不口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教育学生在学*上要懂得取长补短,互相学*,无论什么时候部不能骄傲自大,必须谦虚谨慎,怎样才能把这则寓言的寓意真正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去,使他们在学*、工作中明白人各有所长,能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和睦相处,共同为集体,为社会作出贡献。我们采用话剧的手法把这则寓言的深刻寓意表现出来,让学生看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从中懂得道理,受到教育。

  设计理念:

  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力求创设情景,促进学生和谐、主动地发展,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教材为主源,以学生素质提高为主旨原则,牢固树立主体意识,训练意识,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是一个绳子,会写十二个生字。

  2.朗读中体会铁罐的骄傲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9自然段,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去比。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陶罐和铁罐的性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录音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寓言故事,故事有两个主人公,一个叫“陶罐”,另外一个叫“铁罐”。他们都生活在国王的御厨里,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你们想去看看吗?

  好吧,老师就带大家去御橱里看看他们吧!(播放动画)动画播完了,你们觉着这个故事怎么样?有趣吗?

  那你们想不想读一读这个故事呢?让我们打开书的126页,一起学*《陶罐和铁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仔细读课文,有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查查字典,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老师啊有个小要求,同学们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铁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许多年之后,它们都被埋在了废墟之下,人们发现了陶罐,它还是像以前一样美观、漆黑锃亮。而铁罐早就不知道在什么年代就锈烂了,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孩子回答不完整或不简洁时教师要适时引导)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刚才这两位同学总结的故事当中,都提到了铁罐奚落陶罐,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奚落”吗?

  (奚落就是用尖酸刻薄的话数落别人的短处,让人很难堪。)

  师:同学们从文中找找,那几个自然段写到了铁罐奚落陶罐呢?

  (1——9)

  三、学*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

  师:下面呀我们就来看看这部分内容。

  (师用情地读第一段)“国王的御橱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孩子们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1.重点分析铁罐的性格

  学生找到:“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1)、抓住铁罐对陶罐的称呼,让学生体会铁罐的性格

  师:你们觉得这个称呼怎么样?

  谁来体会着铁罐的这种心情读一读这句话。(3个同学)

  (2)、从“傲慢”一词体会铁罐的骄傲、看不起人,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铁罐的性格。

  师:我们再来看看后半句:铁罐傲慢地问。什么是“傲慢”呀?

  师:看来呀,这个铁罐还不仅仅是不尊重别人,它呀对陶罐从内心里还透着一份看不起,一份傲慢。谁来把铁罐那种傲慢的语气读出来。(3—4个学生)

  (3)、大家想想同样都是罐子,铁罐凭什么这么奚落陶罐啊!

  生:由于铁罐坚硬,陶罐易碎,它感觉自己比陶罐强多了所以看不起它。

  2.分析陶罐

  听到铁罐这么傲慢无理的提问,那陶罐是怎么回答的呢?

  生:“不敢,铁罐兄弟”

  师:陶罐称铁罐为兄弟,想想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兄弟啊!

  体会着陶罐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

  生:更加轻蔑

  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试着读读

  师总结:短短的一问一答就为我们勾画出一个傲慢无理的铁罐,一个谦虚善良的陶罐。铁罐对陶罐的奚落还不仅仅于此,它们之间的争执会愈演愈烈,下面同学们就在小组内分角色读读2—8自然段,体会体会陶罐和铁罐之间不同的性格。

  (分角色读一读,小组之间互相评价。)

  3.总结1——9段、学*10——17自然段。

  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二者就发生了争吵,最后以不欢告终,随着时间的变化,故事又有什么变化,请大家快速的默读10——17自然段,并思考: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是什么样子?铁罐呢?

  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

  铁罐:被氧化消失的无影无踪。

  出示课件

  师:王朝覆没了,宫殿倒塌了,陶罐和铁罐都被埋在了废墟之下。许多年以后,人们发现了陶罐,它还是和以前那么美观,而铁罐早就消失了。同学们面对这样迥然不同的结局,你们想要说些什么吗?(出示课件)

  你想对傲慢的陶罐说:————————

  你又对自己和身边的人说:——————————

  四、总结:

  是啊,孩子们你们说得都很好,老师希望你们通过学*这则寓言故事懂得更多的人生道理。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相比,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够像陶罐一样谦虚、善良、脚踏实地的走好你们的每一步!

  教后反思: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课文,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因此,对话的朗读指导是本课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那么,以什么作为指导对话朗读的突破口呢?我在课前反复研读课文,找到了“奚落”这个关键性的词语:陶罐和铁罐所有的对话,不就是“怎样奚落”和“怎样对待奚落”吗?于是,整节课以初步掌握主要内容、理解“奚落”的意思开始后,就用“铁罐是用哪些尖刻的话讽刺陶罐的?”这个问题直奔主题,导入新课。

  接下来,让孩子们通过读课文,把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勾画下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一步体会奚落的含义。对话的朗读指导,怎么才能做到求真、求实、求趣呢?这篇课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学会抓住铁罐、陶罐的神态读出他们的傲慢和谦虚。用填空的形式来读出陶罐和铁罐的表情,最后分角色朗读课文。也是孩子们对课文理解的升华。

  之后,用“读完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回归整体,引发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谈见解,说感想,理解课文讲的道理,学*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整个教学过程,孩子们学*情绪很激昂、很踊跃。但我觉得从我自身的素养来看,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我的评价语不够简洁到位,不会随机应变地处理课堂上的意外。上课时总有点慌,生怕时间不够,心里总想着这个环节快完,快点进行下一个环节,这也是我每次上完课后最遗憾的地方。看来学会取舍是应当有大家的风范的。

  《陶罐和铁罐》的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相提并论”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动作的词语,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讲述导入

  1、从前,过往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罐,另一个是铁罐。(板书:课题)出示图片

  2、读课题,陶罐和铁罐都是什么用的?

  3、教学多音字:盛当表示放东西的时候,读chéng

  二、自学课文并检查

  1、陶罐和铁罐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请大声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学生读课文。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一开始铁罐瞧不起陶罐,后来陶罐被当成宝贝,铁罐却消失了)

  三、朗读对话,体会神态

  1、写铁罐看不起陶罐的是哪几段?

  2、读1~9段,找出对话,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

  3、老师告诉你们一个读好课文、读好对话的秘诀,就是找到提示语,找到表示表情、态度的词语。表示表情和态度的词语叫“神态”的词语。

  4、赶快度1~9段,找出神态的词语。

  你觉得铁罐像个什么样的人?交流(板书)傲慢、轻蔑、恼怒

  5、表演:这些神态谁表演的最像。

  6、这3个神态的词语能不能互换顺序?为什么?

  7、读出越来越生气、越来越蛮不讲理的语气。

  8、陶罐呢?他是什么神态?(谦虚、争辩、理会)*板书

  9、陶罐争辩什么?他懦弱吗?

  10、读出谦虚但并不懦弱、坚定的语气。

  11、你们看,找对这些表示神态的词语,对话就读好了。只要根据提示语,找到感觉,带上表情,课文一定能读好。

  12、读了对话,奚落这个词语意思知道了吗?(用很尖刻、很难听的话,去嘲笑、讽刺别人)相提并论呢?(两样东西好坏差不多,可以放在一起比较)

  13、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体会性格

  从这些对话和神态中,你知道这是一只怎样的陶罐和一只怎样的铁罐。(板书:盛气凌人、傲慢无理、自以为是、自高自大谦虚有礼、坚定、有志气、据理力争)

  第二课时

  一、朗读第10段,感受事物的变化

  1、时间飞逝,时代起了什么变化?读第10段。

  2、覆灭是什么意思?

  3、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正是我们上一课学的道理)

  二、朗读对话,体会不同的结果

  1、一只骄傲的、盛气凌人、瞧不起别人的铁罐和一只谦虚有礼但并不懦弱的陶罐,结果一样吗?读11~17段。

  2、用自己的话说他们两个的结果:陶罐被人发现,仍然光洁、美观、朴素,很有价值,被当成了宝贝;铁罐却不见了。

  3、铁罐哪里去了?(生锈腐烂了)

  4、上节课,老师教给大家一个读好对话的秘诀,怎样才能读好对话?

  5、马上边读边找到神态的词语(惊讶、兴奋、高兴)

  6、表演

  7、读好对话。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通过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五、作业

  1、积累表示神态的词语。

  2、你还知道哪些?(耐心、语重心长、亲切……)

  3、看图,编写童话。

  4、基础练*。

  【板书】

  27、陶罐和铁罐

  陶罐:谦虚、争辩、理会

  铁罐:骄傲、奚落、傲慢、轻蔑、恼怒

  《陶罐和铁罐》的教学设计 3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发生在国王御厨里,一个陶罐和一个铁罐的故事。骄傲的铁罐仗着自己的坚硬瞧不起易碎的陶罐,常常奚落陶罐,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表现出了谦虚,克制和友善的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罐子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本文将陶罐和铁罐人格化,通过人格化的语言,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对于本文的教学,我将采取以下学*策略,帮助学生解决学*中的问题。

  策略一:引导学生通过大胆质疑,然后以小组合作学*的方式解决问题。教学中尽可能发挥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

  策略二: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不软弱。

  策略三:根据课文内容,采用多种方法指导朗读,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深刻道理。

  策略四: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从这则寓言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教学目标:

  1、通过铁罐与陶罐的对话,体会理解“奚落、轻蔑、恼怒”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掌握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

  4、理解陶罐的谦虚宽容和铁罐的傲慢无礼以及懂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学*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通过学*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地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做人道理。

  教学准备:教师在教学本课前,准备课文中的挂图以及陶罐、铁罐的头饰,幻灯片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形象揭题,导入课题。

  1、出示挂图,师:同学们,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另一个是铁的,你们还能分辨出哪一个是陶罐,哪一个是铁罐吗?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从外形、大小、神情)

  师: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第27课《陶罐和铁罐》。

  3、教师引入:陶罐和铁罐是怎样相处的,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你们喜欢谁?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精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㈠、指定一位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哪位同学能说说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生: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板书:奚落

  师:谁能结合上下文,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奚落”这个词的?

  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㈡默读课文第二至九自然段,找出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然后告诉大家,从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比比谁知道得多。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师:从两个罐子的对话中,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质疑)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问题:(幻灯片出示问题)

  1、陶罐的短处是什么?铁罐又是凭什么来奚落陶罐的?

  2、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3、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是怎样回答的?态度又是如何的呢?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师:哪位同学来回答第一个问题,陶罐的短处是什么?铁罐又是凭什么来奚落陶罐的?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板书:易碎、坚硬

  师:铁罐正是仗着他坚硬的特点,非常骄傲,常常奚落陶罐。下面我们一道来解决后面两个问题。

  同桌分角色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部分,理解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⑴幻灯片出示句子:“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师:同学们觉得这时铁罐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生:傲慢

  师:谁能说说傲慢是什么意思?

  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

  师:谁能用傲慢的语气把这句话读一读?

  (学生试着用傲慢的语气读)

  ⑵幻灯片出示句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生:轻蔑

  师:谁能说说轻蔑是什么意思?

  轻蔑:轻视,看不起。

  师:请同学们带着轻蔑的神态读一读好吗?

  学生用轻蔑的神态练读。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好!老师也想用轻蔑的神态读一读这句话,哪位同学愿意和老师合作呢?

  (师生合作完成对话2)

  ⑶师: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还有哪些?

  (学生找出句子“住嘴……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幻灯片出示句子:“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师:铁罐的态度由开始的傲慢,到轻蔑,再到什么?请同学们读对话3,然后回答。

  学生读铁罐的对话,然后回答。

  师:谁能说说“恼怒”是什么意思?“相提并论”又是什么意思?

  恼怒:生气,发怒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对话,理解和体会铁罐恼怒的神态。

  ⑷师:铁罐狂妄到了极点,一心想把陶罐碰成碎片。请大家找出表现铁罐狂妄自大的语句。

  学生找出句子“和你在一起……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教师引导学生读出狂妄自大的语气。

  ⑸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是怎样回答的?态度又是如何的呢?

  生:态度谦虚、礼貌、友善、大度……

  师:请同学们分别找出表现陶罐谦虚、礼貌、大度的句子,并读一读,体会关键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幻灯片出示句子:“不敢,铁罐兄弟。我确实不敢碰你,……再说……何必这样说呢?……有什么可吵的呢!”

  生读陶罐的.话,教师相机引导。

  ⑹师:铁罐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奚落陶罐的,它的态度也从最初的傲慢到更加轻蔑到恼怒到越来越恶劣,可陶罐却始终那么的谦虚!最终它不再理会铁罐了。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至九自然段,鼓励学生自配动作。

  1、师:你们能把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态度读出来吗?同桌同学分角色试一试,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还可以自配动作。

  2、指名三个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一至九自然段,学生评议。

  3、戴上头饰表演。

  四、学*课文第10—17自然段

  ㈠师:同学们表演得非常精彩,老师从你们的表演中看到了谦虚的陶罐和傲慢的铁罐。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俩的命运最终会如何呢?你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快速地读课文第10—17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陶罐和铁罐的不同命运。

  ㈡学生认真读课文,积极发言。

  (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不易氧化;铁罐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

  板书:不易氧化(长处)、易氧化(短处)

  五、感悟寓意

  ㈠教师:读完了这个故事,你想对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

  ㈡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从这则寓言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归纳出文章所揭示的道理。)

  师:你们体会出的道理,就是这篇寓言的寓意,即“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六、拓展练*,加深理解

  1、读句子,填出带点词语的反义词。

  ⑴、每个人都有长处和()

  ⑵、每个人都有()和优点。

  ⑶、我们看问题不要片面,要()地看问题。

  2、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哪些学过的课文或生活中的事情。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还可以抄写课文中其他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

  2、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人听。

  八、板书设计

  《陶罐和铁罐》的教学设计 4

  学*目标:

  ①认识“陶、懦”等10个生字。会写“陶、谦”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③感悟课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一、 导入

  1、巩固词语:

  2、 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 学*新课

  1、师:这个童话故事非常精彩有趣,故事中有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

  出示: “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1)指名读:这句话是谁说的?读了你有什么疑问?

  铁罐是那么对陶罐,陶罐为什么还称它为兄弟,为什么还叫……

  (2)师:铁罐是怎么对待陶罐的呢?让时间倒流,让我们乘坐时光隧道车回到许多年前的王宫,来到国王的御厨。

  2、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读句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奚落”是什么意思?奚落,近义词就是(讽刺、挖苦、讥笑)

  我们往下读课文,会进一步理解它的意思。

  3、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课文有很精彩的描写,请你们自读第1?9自然段,把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看谁读得好。

  (设计意图:力图抓住重点词“奚落”层层递进地展开教学。以找、读、评的方法来理解“傲慢”、“轻蔑”、“恼怒”等词和有关句子。以读促悟,以悟带读。)

  4、交流(预设)

  师: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谁来读?

  (1)出示:“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说。

  师:你们听出铁罐傲慢的语气了吗?

  师:傲慢的语气该怎么读?(指名读,你突出哪个字?)

  师:突出“你”字,让我们听出了一只骄傲自大,瞧不起陶罐的铁罐

  师:这是一只傲慢的铁罐吗?(你们听出铁罐的傲慢了吗?)

  师:请同学们看图片上铁罐的动作神态

  加上你的.神态、动作好吗?(生读)

  师;真是一只傲慢的铁罐。(生再读)

  师:一个“碰”(你、我)字让我们看到了一只骄傲自大,瞧不起陶罐的铁罐

  师:“你敢碰我吗?”意思就是(学生说:料你也不敢。你肯定不敢碰我。)

  师:“料你也不敢”谁用这种语气再读读。

  师(评):你为什么把“陶罐子”读得比较轻,没有前面那么重。

  师:铁罐瞧不起陶罐,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

  仔细看标点符号,前面是?,后面是!,

  师:(齐读)真是一只傲慢无理,自以为是的铁罐。27《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20、恐龙 第二课时教案《元日》原创教学设计两例《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教学设计她是我的朋友练*《圆圆的沙粒》教案教后反思——执教《蒲公英》有感《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练*《小稻秧脱险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查看更多>>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师:铁罐不止一次地奚落陶罐,请你们像刚才这样把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读给同桌听,每个人都要读读。读的:要注意提示语,读出语气。听的:要仔细听,认真评,帮助同桌读得更好。(出示练读要求)

  生:(同桌交换读)

  三、朗读表演

  师:铁罐还怎么样奚落陶罐的?谁读一读?

  生:“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师:这一句还用傲慢的语气吗?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生:应该用“轻蔑”的语气读。

  生:“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师:铁罐兄弟,你现在是什么心情?你为什么一下子又变得恼怒了?(铁罐兄弟,你为什么如此恼怒?)

  生:因为我听陶罐说:“我确实……,但不是懦弱。”让我很生气。

  师:就这已经让你很恼怒了吗?

  师:同学们,陶罐说它确实不敢碰铁罐,这是不是懦弱?

  师:是的,这并不是懦弱,而是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陶罐的反驳让铁罐恼怒了。

  谁来读出铁罐恼怒?请读第六自然段。

  陶罐是怎样回答?而陶罐回答让铁罐更恼怒?谁再来读读第八自然段,你觉得应该怎样读?

  师:铁罐就是这样一次又次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它为什么如此骄傲,看不起陶罐呢?

  生:铁罐只看到自己很坚硬,所以瞧不起陶罐。

  生:铁罐认为自己很坚硬,而陶罐很容易碎,它只看到自己的长处,所以看不起陶罐。

  师:铁罐认为自己很坚硬(板书:坚硬),这是它的长处(板书:长处),而陶罐很容易碎(板书:易碎),这是它的短处(板书:短处),它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的人短处(边说边标示箭头)。

  (设计意图:紧扣文章中心展开教学,教师抓住归纳上的难点,边叙边板书,条理清楚,化难为易。)

  4、面对铁罐这样一次又一次傲慢、轻蔑、恼怒的奚落,陶罐是什么态度?(生:谦虚 、宽容、友好、沉默……)

  5、分角色朗读:

  6、老师当小记者采访陶罐和铁罐:你们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吗?

  7、小结:是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在同学中,你发现谁有什么长处值得你学*?

  过渡语:是呀,孩子们,铁罐就好像蛮横无理的人,二陶罐就像一位宽容大度的、智慧的长者,

  四、学*后面部分

  1、许多年后的今天,陶罐是这样对待铁罐的。

  再次出示,再齐读:

  “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2、现在,读了这句话,你是不是也想老师一样深有感触,你有什么想法?

  宽容就是不计前嫌

  陶罐懂得人无完人……正是因为陶罐宽容,所以他才会说(齐读句子)

  他本可以以牙还牙,但他懂得尺有所短……,因为陶罐心胸宽阔,所以他才会说(齐读句子)。

  五、扩展

  同学们,每个人都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很多名人也进行了总结,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样说的,出示名人名言

  《陶罐和铁罐》的教学设计 5

关于《陶罐和铁罐》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陶、懦”等10个生字。会写“陶、谦”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13个词语。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课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录音机、头饰、陶罐和铁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看,这是什么?(陶罐)──板书:陶罐

  仔细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也可以上来摸一摸。(找同学说说)

  同学们再看看,这是什么?(铁罐)──板书:铁罐

  仔细再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呢?(找同学说说)

  很久很久以前,在他们俩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大家想不想听听?(想)

  揭示课题: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陶罐和铁罐(板书27、和)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一听这个故事吧。(听课文的录音磁带)

  2、A、大家说故事好不好听啊?(好听)既然这么好听大家还不赶快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有困难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B、大家说故事好不好听啊?(好听)想不想自己读读?(想)那就请同学们打开书看107页读读这个故事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有困难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3、识记生字:

  ⑴ 同桌合作记生字:

  刚才我看到有的同学做得非常好,他一边用手指着课文后的生字一边认读,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在同桌之间这样做一做,一个同学用手指着另一名同学认读,对读的不对的字要及时纠正。

  ⑵ 生字卡识字:

  老师手里拿的就是本课的生字朋友,同学们看看认识吗?(出示生字卡,先请学生一起认读再找个别同学认读)

  ⑶ 学生领着齐读生字。

  4、识记词语:

  ⑴ 生字朋友看来同学们是认识了,可是还有一些词语朋友我们还没认识,如果记住了这些朋友,同学们读课文会读得更好理解得也会更容易。那就让我们从课文中找一找这些朋友吧。找找了就把他们划下来。尤其注意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⑵ 找同学读读划的词语。

  ⑶ 出示课件,认读词语(个人读、分组读、齐读)

  ⑶ 同学们,课文中的泡泡问我们,“奚落”是什么意思,而且告诉我们可以联系课文来理解,那么同学们,你们懂了吗?赶快读读课文,说出来交流交流。

  ⑸ 好,同学们做得非常好,说得更好。那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理解“相提并论”和“和睦相处”这两个词语呢?试试看。

  ⑹ 出示课件,读课文填空。

  三、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找几名同学接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特点。

  3、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⑴ 同学们认为刚才几名同学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或者不好在哪里?大胆的起来说说,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⑵ 你觉得铁罐像个什么样的人?从那里可以看出来?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画出来并读一读。(找同学起来汇报)

  ⑶ 你觉得陶罐像个什么样的人?从那里可以看出来?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画出来并读一读。(找同学起来汇报)

  ⑷ 那我们应该分别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他们说的话呢?在小组里试着分角色读一读。

  ⑸ 全班交流,展示朗读。

  ⑹ 练*表演,交流展示。

  没想到同学们读课文读得这么好,刚才有同学就说他能把这个故事演一演,我想不光这名同学能演,全班同学都能演,大家说是不是?(是)那到底谁演得最好呢?我们拭目以待。

  请同学们抓紧练*,争取以最精彩的表演征服全班同学。

  ⑺ 现场采访:

  同学们说他们演得好不好?(A、好)(B、如果有同学说不好,那就找同学说说哪里不好,应该怎样演?然后另找一小组上台表演)

  ① 小演员们先不要回去,你们现在已经成了全班的小明星了。下面给全班同学一个当记者的机会,我们开一个小小的.记者招待会,记者们将有一些不明白的问题向你们请教,请做好准备。哪位小记者先来?

  ② 好,同学们,通过这次表演,我们班又有一批小明星诞生了。我呢,现在摇身一变成了一名电视台的记者,要现场采访一下我们的小明星。

  请问铁罐,你为什么奚落人家陶罐?(回答:因为我是铁做的,它是泥土做的,他不如我坚固,我不愿意和他在一起)

  7

  请问陶罐,铁罐这样奚落你,你为什么不但没给他急反而劝他和睦相处呢?(回答: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应该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希望人人都能像陶罐你这样,那么世界将会更美好!还有陶罐,在人们把你挖出来的时候,你还惦记着铁罐,而且称他为兄弟,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吧?(回答:对。但不仅是这个原因。)哦,还有什么?(回答:铁罐永远是我的好兄弟!)

  请问铁罐,听了陶罐的话,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和想法?(回答:我觉得很对不起你(陶罐),我不应该那么傲慢,那么蛮横无理,没想到我那样对你,你还对我这么好,我以后一定向你好好学*,改正自己的错误,做个谦虚友善的人。)

  四、交流感受,明白道理

  1、课文学*到这里,想必大家也应该清楚了,课文可分为两大段,分别是什么呢?谁来说一说?(学生边说边板书)

  2、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是么启发?(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板书:人各有长,相互尊重

  五、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学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哪些学过的课文或生活中的事情?说出来给大家听听。

  【板书】

  铁罐奚落陶罐。 人各有长

  27陶罐和铁罐

  陶罐完好如初,铁罐不复存在。 相互尊重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