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儿歌教学设计实用十份

首页 / 教学设计 / |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朗读童谣,读出童谣的节奏、韵律和趣味,了解动物的生活*性。

  2.学*虫字旁的字,了解虫字旁字的造字原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汉字,并拓展识记一部分虫字旁的汉字。

  3.学*“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并练*说话。

  4.指导书写带有走之旁的“造、运、迷”三个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练*说话。(出示书上插图)

  1.你看到了什么?用完整的句子说一说。

  2.结合图画试读动物词语

  二、初读课文,在文中巩固识字。

  1.借助拼音指读课文,读正确。

  2.指名读课文,正音。

  3.男女生轮读,开火车读课文。

  4.自由读文,找出文中写到的小动物,用横线画下来。

  指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

  (一)这首儿歌写了()种动物,分别是()、()、()、()、()和()。

  (二)这首儿歌写了()、()、()、()、()和(),共()种动物。

  三、识记虫字旁的字

  1.出示这些动物名称,学生总结这些字的特点。

  (1)都有虫字旁(这些在古人眼中是虫子)

  a思考为什么这些字带虫字旁

  b拓展识记虫字旁的字

  (2)形声字

  根据形声字这一造字特点,猜测、识记廷、朱、胡等字。

  四、朗读儿歌,随文识字,了解动物的生活*性。

  1.分行出示儿歌,相机识记“迷、藏、食、粮、造、网”。

  2.理解“造宫殿、游得欢”

  3.加上动作读儿歌。

  4.两队问答儿歌,了解课文。

  五、仿照课文句式说话。

  1.思考课文句子的共同特点——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

  2.用这种句式练*说话,规范语言,丰富词汇。

  六、指导写三个带走之旁的字。(培养学生给汉字归类,发现同类汉字的书写规律,培养分类意识)

  教后反思:练*说话环节,可以借助课后四字词语降低难度,即把四字词语拓展为谁在哪儿干什么,然后再修改成儿歌的节奏。如,知了唱歌。知了在树上唱歌。知了书上把歌唱。由于课堂容量大,说话环节有点紧张。儿歌朗读占用时间长,因为了解到有几个孩子读书有困难,拖延了时间。以学定教,但是总有学*困难的孩子,我想,对不同层次的孩子有不同的要求和期待,也许可以调解这个矛盾。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2、认识“蜻、蜓、迷、藏、造、蚂、蚁、食、粮、蜘、蛛、网”12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间、迷、造、运、池、欢、网”7个汉字。

  3、理解儿歌内容,了解几种常见小动物的生活*性。

  4、在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兴趣。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7个汉字。

  3、通过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本课表示小动物的汉字大多用虫子旁,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互动谈话,创设情境

  1、师生交流,说说自己在大自然中都见到过哪些小动物,对这些小动物有哪些了解。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出示蜻蜓、蝴蝶、蚯蚓等小动物的图片。

  2、师过渡:看来同学们对大自然的动物世界了解可真不少,今天,就有六种可爱的小动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中,关于它们还编了一首特别有趣的儿歌呢!

  3、师板书课题,指名学生朗读课题。

  二、初读儿歌,识字学词

  1、师过渡:今天来到我们课堂上的六种小动物究竟是谁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儿歌,在儿歌中找到它们吧!

  2、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儿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学生交流六种小动物的名称,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出示词语卡片: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指名学生认读,格局学生的认读情况强调并正音:“蜻、蜓”两个字都是后鼻音,“蚓”是前鼻音,“蜘、蛛”都是翘舌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认读。

  4、指名学生分句朗读儿歌。

  在朗读中相机出示卡片:花间、捉迷藏、造宫殿、运食粮、池中、游得欢、结网,指名学生认读词语,师生共同正音:“藏、造”是*舌音,“食、池”是翘舌音。

  5、正音后学生再次练*朗读儿歌,把儿歌读正确流利。

  6、指名多生朗读儿歌,师适当进行范读指导。

  7、观察课文插图,在图中找到六种小动物,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们在干什么。

  指名学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的语言表达要清楚、完整、通顺。

  三、巩固识字,发现规律

  1、生再次朗读儿歌。

  2、师随机出示词语卡片,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再次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

  3、独立出示本课12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注意汉字的整体结构,利用熟字加偏旁、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来帮助记忆(如:“网”字的字形与网本身的样子很像,“粮”是食物,所以用米字旁等。)

  4、重点观察表示小动物的汉字,引导学生发现其构字特点:

  (1)师出示六个小动物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2)引导学生观察这12个汉字,发现这些字在字形上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指名学生交流汇报,师小结:这12个汉字中都有虫部;

  (4)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这12个汉字中除虫部以外的部分读音与汉字读音之间有什么关系(师举例:“蜻”字去掉“虫”,剩下的“青”字读音与“蜻”相同)。

  (5)学生比较其余11个汉字中去掉虫部,剩下的部分读音与这个汉字的读音的关系。指名学生交流,师小结:这些汉字中除去虫部,剩下的部分读音与这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像“蜻蜓、蜘蛛”这样的汉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就叫做形声字,汉字中的大部分汉字都是形声字。

  (6)适度拓展:鼓励学生交流还有哪些虫部的汉字也是形声字。(如:蚱蜢、螳螂等)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7个汉字:间、迷、造、运、池、欢、网。

  2、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结构,指名学生交流:“间、网”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在书写时先外后内;“迷、造、运”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后写走之儿;“池、欢”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

  3、师范写并强调:“间”里面的“日”要写得偏小略瘦;“迷”字中的“米”最后一笔捺画变点画;走之儿的写法较难,共有三笔:点,横折折撇,*捺,最后一笔捺画注意运笔的变化。

  4、生自主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和大自然中六种常见的小动物交上了朋友,还认识了很多的汉字,发现了汉字中隐藏的小秘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认识这六种小动物,进一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2、理解儿歌内容,了解六种小动物的生活*性,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热情。

  3、鼓励学生创编儿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激趣导入

  1、出示动物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相机张贴六种小动物的图片。

  2、指名学生朗读儿歌。

  3、师谈话激趣:瞧,这六个小动物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认识它们,和它们成为好朋友吧!

  二、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1、学*第1句。

  (1)指名学生朗读第1句。

  (2)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蜻蜓、小蝴蝶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语言表达清楚、完整。

  (3)鼓励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蜻蜓和蝴蝶的知识,加强对它们的了解。

  (4)拓展想象,练*表达。

  师鼓励学生结合儿歌中的句子展开想象:说说蜻蜓、蝴蝶长什么样,在空中飞翔的姿态怎么样?心情如何?好像在说着什么?

  指名学生交流,师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并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

  (5)生齐读儿歌的第1句。

  2、学*第2句。

  (1)指名学生朗读第2句,并说说读了这句话,你对蚯蚓和蚂蚁有了哪些了解。

  (2)指名学生交流,引导学生结合文中的句子和课文插图来理解“造宫殿”的意思:蚯蚓生活在黑暗的泥土里,它们松动泥土,挖地道,就好像在地下盖了一座房子。

  (3)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继续交流对蚯蚓和蚂蚁的了解,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把话说通顺,说明白。

  (4)体会蚯蚓和蚂蚁的勤劳。

  引导学生观察蚯蚓和蚂蚁的外形,体会其外形之小,再说说它们所做的事情,从而引导学生感受蚯蚓和蚂蚁的勤劳和团结,渗透情感教育。

  (5)全班齐读第2句。

  3、学*第3句。

  (1)指名学生朗读第3句。

  (2)师出示蝌蚪和蜘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们的外形特点。

  (3)指名学生结合文中句子、课文插图、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对蝌蚪和蜘蛛有哪些了解。

  (4)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师适当小结:小蝌蚪在水里快乐地游来游去,渐渐长成了青蛙,捕捉田里的害虫,成为庄稼的守护神;蜘蛛忙着吐丝结网,吃掉撞进网里的小虫子。它们都是大自然的捕虫高手。

  (5)全班齐读第3句。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1)生再次自由朗读整首儿歌。

  (2)指导学生通过拍掌伴奏读、同位互读、配上动作表演读等方式,读出儿歌的节奏和韵味。

  (3)指名学生读,全班齐读。

  三、适度拓展,创编儿歌

  1、师创设情境:听说同学们学*了动物儿歌,小动物们准备召开一次动物大会,现在老师也想听听同学们是如何介绍自己的,谁介绍得准确、有趣,就为谁颁发一枚动物奖章。

  2、师介绍游戏:生扮演一种小昆虫,上台介绍自己(不能说出这种昆虫的名字),介绍完毕,让其他同学猜一猜,猜的同学要说说自己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

  3、生在台下自主练*,并与同位相互练说。

  4、指名生上台做小动物的自我介绍,师生共同点评,引导学生可以从小动物的外形、生活特点方面进行介绍。

  对于介绍得清楚、准确、有趣的同学,师颁发一枚动物奖章(贴画)。在学生介绍得过程中,要引导台下的学生认真倾听,说说自己是根据什么信息猜出来的。

  5、创编儿歌。

  (1)师:大自然的动物有千千万万,听说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被编进了我们的课文中,它们可羡慕啦,也想和小朋友们交朋友。同学们愿意认识它们吗?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模仿课文中的句子,把它编到动物儿歌中来。

  (2)师引导学生发现文中句子的特点:(什么动物)(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3)生自主创编,并与同位轻声交流。

  (4)指名学生交流自己创编的儿歌,教师适当指导完善。(如:蜜蜂花丛采蜜忙,知了树上高声唱,蜗牛路上慢慢爬,等等)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我们了解了六种小动物的外形和生活特点,担任了小动物的讲解员,和它们成为了好朋友。其实,大自然中的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只要同学们多观察、多探索,就一定会在奇妙的动物世界里发现更多的奥秘。

  板书设计

  5动物儿歌

  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空中花间土里地上池中房前

  展翅飞捉迷藏造宫殿运食粮游得欢结网忙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3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喜欢模仿动物的声音或动作。

  2、激发幼儿喜欢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看课件,猜动物

  1、观察藏在屋后的长耳朵,猜一猜这是谁的家?

  2、观察藏在屋后的扁嘴巴,猜一猜这是谁的家?

  3、观察藏在屋后的硬硬壳,猜一猜这是谁的家?

  4、观察藏在屋后的长胡子和尖耳朵,猜一猜这是谁的家?

  5. 集体学学这些小动物走路的样子。

  二、学*并理解儿歌

  1、观察场景:森林里有一座漂亮的房子,那是小熊的家。今天小动物们要去为小熊庆祝生日,而到小熊家

  必须要经过一座小桥。想一想每一种小动物都是如何过桥的?

  2、学说儿歌短句

  提问:谁来了?它会怎样过桥?学说:小兔走路蹦蹦跳。个别示范模仿。

  3、想一想:小鸭子、小乌龟和小花猫又是怎样过桥的呢?

  4、一边念儿歌,一边模仿动物的动作。

  三、练*小动物过桥的动作,熟记儿歌。

  看到屏幕上出现哪个小动物,就模仿它的动作,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四、延伸:欣赏歌曲《走路》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彩图和生活经验,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间、网”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用过朗读、表演,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性,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节奏地朗读儿歌。归类认识带有虫字旁旁的生字。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图片导入

  1.老师最*去了一个非常好玩的动物园,(出示课题动物二字)里面有许多很可爱的小动物,今天特地带到我们的课堂上给大家认识一下,看看都有哪些小动物今天也来上课了呢?

  2.想知道第一位动物朋友是谁吗?我们来猜一猜!一架小飞机,飞东又飞西。来去三五里,捉虫它最行!3.依次出示谜语猜测动物。二、导出课题

  今天我们的课就要学*一首关于这些小动物的儿歌。(板书课题小动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是同学们你们都知道*时他们都在做什么呢?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看看这些小动物的日常生活。

  三、情境朗读,了解动物

  1.自由朗读课文

  首先请同学们翻开书本54页,自由朗读课文,努力把读正确,读通顺。

  然后想想文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并把它们用笔圈出来。2.归类识字

  师:(出示词语)现在,老师要增加一点点难度了,我把图片和拼音都去掉,谁还认识这些动物朋友?(指名读)

  师:请你们仔细观察生字宝宝,你发现了什么秘密?生:我发现这些字都有“虫字旁”。师:虫字旁的字大多和什么有关?生:虫字旁的字大多和虫子有关。

  师:虫字旁表示生字的意思,我们把它叫做形旁!

  师生对读生字(有偏旁的和去掉偏旁的生字对读),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生:有的读音相同,有的读音相*。

  师:表示读音的部分叫声旁(出示课件:声旁)像这样一半是形旁,一半是声旁的字叫做——(生:形声字)

  3.图文并茂,朗读儿歌(1)逐行读儿歌。①蜻蜓半空展翅飞

  指名读、指名配动作读、齐读。②蝴蝶花间捉迷藏指名读、

  (师:小蝴蝶飞来飞去,就像在玩捉迷藏,多有趣呀!)再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③蚯蚓土里造宫殿指名读、分组比赛读。④蚂蚁地上运食粮小老师领读。⑤蝌蚪池中游得欢

  指名读、(师:如果把“游得欢”读得再欢快一点儿就更好了!)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2、认识“蜻、蜓、迷、藏、造、蚂、蚁、食、粮、蜘、蛛、网”12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间、迷、造、运、池、欢、网”7个汉字。

  3、理解儿歌内容,了解几种常见小动物的生活*性。

  4、在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兴趣。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7个汉字。

  3、通过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本课表示小动物的汉字大多用虫子旁,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互动谈话,创设情境

  1、师生交流,说说自己在大自然中都见到过哪些小动物,对这些小动物有哪些了解。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出示蜻蜓、蝴蝶、蚯蚓等小动物的图片。

  2、师过渡:看来同学们对大自然的动物世界了解可真不少,今天,就有六种可爱的小动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中,关于它们还编了一首特别有趣的儿歌呢!

  3、师板书课题,指名学生朗读课题。

  二、初读儿歌,识字学词

  1、师过渡:今天来到我们课堂上的六种小动物究竟是谁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儿歌,在儿歌中找到它们吧!

  2、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儿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学生交流六种小动物的名称,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出示词语卡片: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指名学生认读,格局学生的认读情况强调并正音:“蜻、蜓”两个字都是后鼻音,“蚓”是前鼻音,“蜘、蛛”都是翘舌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认读。

  4、指名学生分句朗读儿歌。

  在朗读中相机出示卡片:花间、捉迷藏、造宫殿、运食粮、池中、游得欢、结网,指名学生认读词语,师生共同正音:“藏、造”是*舌音,“食、池”是翘舌音。

  5、正音后学生再次练*朗读儿歌,把儿歌读正确流利。

  6、指名多生朗读儿歌,师适当进行范读指导。

  7、观察课文插图,在图中找到六种小动物,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们在干什么。

  指名学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的语言表达要清楚、完整、通顺。

  三、巩固识字,发现规律

  1、生再次朗读儿歌。

  2、师随机出示词语卡片,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再次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

  3、独立出示本课12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注意汉字的整体结构,利用熟字加偏旁、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来帮助记忆(如:“网”字的字形与网本身的样子很像,“粮”是食物,所以用米字旁等。)

  4、重点观察表示小动物的汉字,引导学生发现其构字特点:

  (1)师出示六个小动物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2)引导学生观察这12个汉字,发现这些字在字形上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指名学生交流汇报,师小结:这12个汉字中都有虫部;

  (4)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这12个汉字中除虫部以外的部分读音与汉字读音之间有什么关系(师举例:“蜻”字去掉“虫”,剩下的“青”字读音与“蜻”相同)。

  (5)学生比较其余11个汉字中去掉虫部,剩下的部分读音与这个汉字的读音的'关系。指名学生交流,师小结:这些汉字中除去虫部,剩下的部分读音与这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像“蜻蜓、蜘蛛”这样的汉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就叫做形声字,汉字中的大部分汉字都是形声字。

  (6)适度拓展:鼓励学生交流还有哪些虫部的汉字也是形声字。(如:蚱蜢、螳螂等)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7个汉字:间、迷、造、运、池、欢、网。

  2、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结构,指名学生交流:“间、网”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在书写时先外后内;“迷、造、运”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后写走之儿;“池、欢”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

  3、师范写并强调:“间”里面的“日”要写得偏小略瘦;“迷”字中的“米”最后一笔捺画变点画;走之儿的写法较难,共有三笔:点,横折折撇,*捺,最后一笔捺画注意运笔的变化。

  4、生自主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和大自然中六种常见的小动物交上了朋友,还认识了很多的汉字,发现了汉字中隐藏的小秘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认识这六种小动物,进一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2、理解儿歌内容,了解六种小动物的生活*性,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热情。

  3、鼓励学生创编儿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激趣导入

  1、出示动物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相机张贴六种小动物的图片。

  2、指名学生朗读儿歌。

  3、师谈话激趣:瞧,这六个小动物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认识它们,和它们成为好朋友吧!

  二、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1、学*第1句。

  (1)指名学生朗读第1句。

  (2)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蜻蜓、小蝴蝶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语言表达清楚、完整。

  (3)鼓励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蜻蜓和蝴蝶的知识,加强对它们的了解。

  (4)拓展想象,练*表达。

  师鼓励学生结合儿歌中的句子展开想象:说说蜻蜓、蝴蝶长什么样,在空中飞翔的姿态怎么样?心情如何?好像在说着什么?

  指名学生交流,师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并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

  (5)生齐读儿歌的第1句。

  2、学*第2句。

  (1)指名学生朗读第2句,并说说读了这句话,你对蚯蚓和蚂蚁有了哪些了解。

  (2)指名学生交流,引导学生结合文中的句子和课文插图来理解“造宫殿”的意思:蚯蚓生活在黑暗的泥土里,它们松动泥土,挖地道,就好像在地下盖了一座房子。

  (3)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继续交流对蚯蚓和蚂蚁的了解,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把话说通顺,说明白。

  (4)体会蚯蚓和蚂蚁的勤劳。

  引导学生观察蚯蚓和蚂蚁的外形,体会其外形之小,再说说它们所做的事情,从而引导学生感受蚯蚓和蚂蚁的勤劳和团结,渗透情感教育。

  (5)全班齐读第2句。

  3、学*第3句。

  (1)指名学生朗读第3句。

  (2)师出示蝌蚪和蜘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们的外形特点。

  (3)指名学生结合文中句子、课文插图、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对蝌蚪和蜘蛛有哪些了解。

  (4)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师适当小结:小蝌蚪在水里快乐地游来游去,渐渐长成了青蛙,捕捉田里的害虫,成为庄稼的守护神;蜘蛛忙着吐丝结网,吃掉撞进网里的小虫子。它们都是大自然的捕虫高手。

  (5)全班齐读第3句。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1)生再次自由朗读整首儿歌。

  (2)指导学生通过拍掌伴奏读、同位互读、配上动作表演读等方式,读出儿歌的节奏和韵味。

  (3)指名学生读,全班齐读。

  三、适度拓展,创编儿歌

  1、师创设情境:听说同学们学*了动物儿歌,小动物们准备召开一次动物大会,现在老师也想听听同学们是如何介绍自己的,谁介绍得准确、有趣,就为谁颁发一枚动物奖章。

  2、师介绍游戏:生扮演一种小昆虫,上台介绍自己(不能说出这种昆虫的名字),介绍完毕,让其他同学猜一猜,猜的同学要说说自己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

  3、生在台下自主练*,并与同位相互练说。

  4、指名生上台做小动物的自我介绍,师生共同点评,引导学生可以从小动物的外形、生活特点方面进行介绍。

  对于介绍得清楚、准确、有趣的同学,师颁发一枚动物奖章(贴画)。在学生介绍得过程中,要引导台下的学生认真倾听,说说自己是根据什么信息猜出来的。

  5、创编儿歌。

  (1)师:大自然的动物有千千万万,听说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被编进了我们的课文中,它们可羡慕啦,也想和小朋友们交朋友。同学们愿意认识它们吗?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模仿课文中的句子,把它编到动物儿歌中来。

  (2)师引导学生发现文中句子的特点:(什么动物)(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3)生自主创编,并与同位轻声交流。

  (4)指名学生交流自己创编的儿歌,教师适当指导完善。(如:蜜蜂花丛采蜜忙,知了树上高声唱,蜗牛路上慢慢爬,等等)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我们了解了六种小动物的外形和生活特点,担任了小动物的讲解员,和它们成为了好朋友。其实,大自然中的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只要同学们多观察、多探索,就一定会在奇妙的动物世界里发现更多的奥秘。

  板书设计

  5动物儿歌

  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空中花间土里地上池中房前

  展翅飞捉迷藏造宫殿运食粮游得欢结网忙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6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师: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春天过去了就是夏天。回忆一下,夏天的古诗《小池》,会背吗?(出示课件:《小池》)

  指名背诵,(真流利,口齿清楚)

  还会背第二首吗?(出示课件《所见》)一起来背,背古诗要注意停顿。

  看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什么都难不倒你们,关于夏天,我们还学过这么一首童谣,我来问你来答,还可以做上动作,可以开始了吗?

  (是呀,我们都咧开嘴笑了,夏天多么快乐呀,今天我们还要学*关于夏天的一首儿歌,就是《动物儿歌》板书课题)

  二、读儿歌,识生字

  1、现在打开课文54页,我们来读一读课文,听好要求,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在读的过程中有的字你不认识了,怎么办呢?

  学生1:可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学生2:可以问老师,问同学。

  总结:这些都是很好的学*方法。现在请大家读读儿歌两遍,自己读自己的

  学生自由读书。

  2、现在我们来考考你们,这些词你们认识吗?教师出示“展翅飞、结网忙、运食粮、造宫殿、捉迷藏”。

  小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3、师:谁能做个展翅飞的动作?(生上台演一演)

  教师:谁会结网啊?蜘蛛结的网叫蜘蛛网,以前的人们根据网的样子写出了这样字,后来又慢慢地演变,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网字外面的框就像是蜘蛛的网,里面的小叉子就像是小蜘蛛。(书空网)我们来写一写,注意写字姿势,看,孩子们做的很端正,胸前有一拳的距离。人正字也正。

  三、初读课文;认读动物名字

  1、现在我们就合作来读读儿歌,一人读一行,怎么样。听的同学们要注意,他们的字音读准了吗?

  2、还有这么多的同学都想读,这次我们自己再试一试。先读读儿歌,然后在儿歌中找一找有哪些小动物的名字,用横线画出来。等你同桌也画完了,把你认识的小动物的名字读给同桌听,不认识的你可以问问他。

  学生读书并画出小动物找名字,不认识的,同学之间互相学*。

  (1)检查:你都画出了哪个词??

  学生:我画出了蜻蜓、蝴蝶、蜘蛛、蚯蚓、蚂蚁和蝌蚪。

  (2)谁和他画的一样呀?

  3、小动物们一听从儿歌中跑出来了,你们记得它们的名字吗?(出示课件)

  (1)注意看屏幕,谁能带着大家读读它们?(图画、拼音、词语全部出示)

  一名同学读词语,其他同学跟着读。

  (2)小动物们回家了,还能读出他们的名字吗?(去掉图画)?

  (3)这次拼音宝宝不见了,还认识吗?(读老师手中的动物卡片)

  四、感悟方法,培养能力

  1、(根据黑板上展示的小动物名字)小朋友们都已经会认读这些动物名字了,快快睁大你的眼睛,注意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这些字都是虫,是昆虫。

  学生:都有虫字旁。

  2、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1)引导发现形旁:这些字都有虫字旁,虫字旁与这些字有关系吗?

  (2)引导发现声旁:“蚂”这个字念什么?(遮住虫)读什么?

  学生:蚂蚁的蚂,右边念马,加上虫字旁也念马。

  这个“马”字在“蚂蚁”的“蚂”中表示什么?

  3、小结:像这样,在一个字中,一边表示字的意思,一边表示读音,这样的字叫——形声字。在汉字中有许多形声字,抓住这个特点可以帮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些字。(这里还有那些字也是形声字:蜻蜓、)是的,这些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

  五、学*课文,读课文

  1、师:能不能把这些小动物送回各自的家呢?(黑板出示卡片)谁上来摆一摆呢,(同意吗?)

  2、我们男女同学一起读一读吧,

  3、师:听,孩子们,我们来到了一个有花有草,能下水能钻土的奇妙的世界,对了,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那里有几只展翅飞翔的蜻蜓,这边还有穿着花裙子的小蝴蝶,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夏天啊,(鼓励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4、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5、学生起立,一起读一读,演一演

  6、这首儿歌,我们会读、会演,甚至能把它背出来,你试着背给你的同桌听吧!

  六、拓展延伸,仿写儿歌

  师:这么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这么一个美妙热闹的夏天,肯定还有小动物来寻找夏天的美丽,这不,蜜蜂、青蛙、瓢虫纷纷来到这里,你们瞧,他们在哪里做什么呢?你知道吗?

  蜜蜂花间采花粉

  大雁空中排人字

  瓢虫叶上来回爬

  师;现在呀,就让我们当当小作家,也学着上面自己说说看,可以和同桌讨论讨论。小作家,你来读读你的大作吧

  知了树中叫不停

  金鱼水里游得欢

  青蛙池边呱呱叫

  师:看到你们的作品,梅老师按耐不住了,也想当当大作家,来欣赏一下我的大作吧,知道吗,我的儿歌里藏了我们今天学过的`生字,

  1、出示汉字“造、迷”,引导观察:看一看,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思考:你打算怎样写这两个字?怎样才能写好呢?

  3、教师在田字格里指导并范写“造、迷”两个字。

  4、学生按照写字要求,端正姿势,练*书写“造、迷”字。

  5、全班交流欣赏。

  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一首儿歌,和那么多的生字,还会创作儿歌了,真的了不起,今天就把这首儿歌背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吧。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彩图和生活经验,认识“蜻、蜓、藏”等12个生字;会写“间、迷、造”等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通过朗读、表演,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性。

  4、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节奏地朗读儿歌。归类认识带有“虫”的生字。通过表演,了解小动物的生活*性。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趣说话。

  1、出示“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六种动物的图片。(出示课件)

  2、结合图片,说话练*。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说说图上的内容。例如:蝴蝶在花丛中捉迷藏。

  3、过渡:同学们,这些小客人在和我们捉迷藏,它们藏在了一首儿歌里。快来找一找,认识一下它们吧!(板书课题:动物儿歌)

  二、初读儿歌,识记形声字。

  1、教师范读儿歌,学生找一找儿歌中的动物朋友。学*“蜻、蜓、蚂、蚁、蜘、蛛”6个生字。(出示课件)

  (1)学生自由读儿歌,圈画出动物的名称,自己练*读两遍词语,并完成填空。(出示课件)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特点,发现规律。(这些汉字都含是“虫”,表示属于昆虫类,与动物有关。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

  2、组织学生展开识记生字的游戏。

  (1)找朋友。

  (2)编字歌。

  3、教师相机在黑板上贴字卡,引导齐读生字。

  4、学生再次熟读儿歌,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正确认读。

  三、诵读儿歌,随文识字。(出示课件)

  1、分句朗读,画出生字。

  (1)齐读第一句。学*“迷”和“藏”。(A、自主选择识记方法。如“迷”可以猜字谜“蚂蚁搬走大米”。B、扩词。C、读儿歌,学生做动作表演“展翅飞”。)

  (2)齐读第二句。学*“造、食、粮”。(A、采用形声字识字法和部件组合法,同桌交流。如“粮”和米有关,所以是“米”加个“良”。B、扩词。C、朗读本句,结合图片与生活,说一说蚯蚓和蚂蚁有什么特点。)

  (3)自由读第三句。学*“网”。(A、朗读,看一看哪个字最有趣。问:你见过蜘蛛网吗?哪位小画家来画一画?指名画“一张网”。B、字理识字:课件出示“网”的字理演变过程。组词语:一网打尽、天罗地网。多种形式接读上下句。)

  2、利用字卡,巩固生字。(出示课件)

  (1)小组合作活动。一名学生拿字卡当“小老师”,其他组员抢答字卡上的生字,若有读错的情况,由“小老师”更正并教会。

  (2)开火车游戏,认读字卡并组词。

  3、送字回文,齐读课文。思考儿歌中的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4、指名边做动作边读课文。

  5、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6、小组合作表演读课文,集体展示赛读。

  四、指导写字,课堂总结。(出示课件)

  1、观察会写字,选择最喜欢的一个字,说说应该怎样写。

  (1)“间、网”注意门字框和同字框要写得上下一样宽。(写字儿歌:门字框要立稳,上下宽度要一样。)

  (2)“池”注意最后一笔要舒展。(小口诀:竖弯钩真美丽,长长尾巴翘起来。师生边说口诀边书空关键笔画竖弯钩。)

  (3)“欢”要注意左边“又”最后一笔变成了点;右边最后一笔是捺,要写得舒展,还要有轻重变化和顿笔。(歌诀:又字旁,有变化,捺笔要变小小点。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在书上描红。)

  2、教师着重指导“造、迷、运”。

  (1)明确笔顺:“走”的字要先写里面,再写“走”。

  (2)示范书写:学生观察并书空,发现并把握写字节奏。(笔顺口诀:走之旁,真辛苦,先装货物再赶路。)

  3、学生描红,每字对比书写两个。

  4、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又交到了许多动物朋友和汉字朋友,希望大家用爱心对待这些朋友。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着力体现“三重”,即重归类、重情境、重方法指导,真正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识字,在快乐活动中识字。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有机结合。先让学生结合生动有趣的图片认识动物,发现含有“虫”的形声字的造字特点,并以此为出发点学*识字方法;再结合多种形式朗读儿歌,落实其他的识字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归类识字的意识。

  随文识字时,汉字在文本中时而跳脱,时而融进有趣的语句,深深吸引着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识字的效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7

  文本解读:

  《动物儿歌》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二个识字单元第一课。这首童谣以孩子们熟悉的动物名称和动物的生活*性带出生字。童谣读起来节奏鲜明,朗朗上口,是孩子们喜欢的语言形式,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语感。形声字是本课识字的重点也是一种识字方法。本课主要认识虫字旁的字,了解虫字旁字的造字原理有效识记汉字。童谣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是学生学*语言的范例。

  设计意图:

  结合一年级识字目标和本单元识字任务,将教学重点确立为:通过学*虫字旁的字,了解虫字旁字的造字原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汉字,并拓展识记一部分虫字旁的汉字。教学时,从朗读入手,在读中感受童谣的节奏和韵律,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学*这首童谣以“谁、在哪儿、干什么”的方式构句,并练*说话。

  教学目标:

  1.朗读童谣,读出童谣的节奏、韵律和趣味,了解动物的生活*性。

  2.学*虫字旁的字,了解虫字旁字的造字原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汉字,并拓展识记一部分虫字旁的汉字。

  3.学*“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并练*说话。

  4.指导书写带有走之旁的“造、运、迷”三个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练*说话。(出示书上插图)

  1.你看到了什么?用完整的句子说一说。

  2.结合图画试读动物词语

  二、初读课文,在文中巩固识字。

  1.借助拼音指读课文,读正确。

  2.指名读课文,正音。

  3.男女生轮读,开火车读课文。

  4.自由读文,找出文中写到的小动物,用横线画下来。

  指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

  (一)这首儿歌写了()种动物,分别是()、()、()、()、()和()。

  (二)这首儿歌写了()、()、()、()、()和(),共()种动物。

  三、识记虫字旁的字

  1.出示这些动物名称,学生总结这些字的特点。

  (1)都有虫字旁(这些在古人眼中是虫子)

  a思考为什么这些字带虫字旁

  b拓展识记虫字旁的字

  (2)形声字

  根据形声字这一造字特点,猜测、识记廷、朱、胡等字。

  四、朗读儿歌,随文识字,了解动物的生活*性。

  1.分行出示儿歌,相机识记“迷、藏、食、粮、造、网”。

  2.理解“造宫殿、游得欢”

  3.加上动作读儿歌。

  4.两队问答儿歌,了解课文。

  五、仿照课文句式说话。

  1.思考课文句子的共同特点——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

  2.用这种句式练*说话,规范语言,丰富词汇。

  六、指导写三个带走之旁的字。(培养学生给汉字归类,发现同类汉字的书写规律,培养分类意识)

  教后反思:

  练*说话环节,可以借助课后四字词语降低难度,即把四字词语拓展为谁在哪儿干什么,然后再修改成儿歌的节奏。如,知了唱歌。知了在树上唱歌。知了书上把歌唱。由于课堂容量大,说话环节有点紧张。儿歌朗读占用时间长,因为了解到有几个孩子读书有困难,拖延了时间。以学定教,但是总有学*困难的孩子,我想,对不同层次的孩子有不同的要求和期待,也许可以调解这个矛盾。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朗读童谣,读出童谣的节奏、韵律和趣味,了解动物的生活*性。

  2、学*虫字旁的字,了解虫字旁字的造字原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汉字,并拓展识记一部分虫字旁的汉字。

  3、学*“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并练*说话。

  4、指导书写带有走之旁的“造、运、迷”三个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练*说话。(出示书上插图)

  1、你看到了什么?用完整的句子说一说。

  2、结合图画试读动物词语

  二、初读课文,在文中巩固识字。

  1、借助拼音指读课文,读正确。

  2、指名读课文,正音。

  3、男女生轮读,开火车读课文。

  4、自由读文,找出文中写到的小动物,用横线画下来。

  三、识记虫字旁的字

  1、出示这些动物名称,学生总结这些字的特点。

  (1)都有虫字旁(这些在古人眼中是虫子)

  a思考为什么这些字带虫字旁

  b拓展识记虫字旁的字

  (2)形声字

  根据形声字这一造字特点,猜测、识记廷、朱、胡等字。

  四、朗读儿歌,随文识字,了解动物的生活*性。

  1、分行出示儿歌,相机识记“迷、藏、食、粮、造、网”。

  2、理解“造宫殿、游得欢”

  3、加上动作读儿歌。

  4、两队问答儿歌,了解课文。

  五、仿照课文句式说话。

  1、思考课文句子的共同特点——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

  2、用这种句式练*说话,规范语言,丰富词汇。

  六、指导写三个带走之旁的字。

  教后反思:

  练*说话环节,可以借助课后四字词语降低难度,即把四字词语拓展为谁在哪儿干什么,然后再修改成儿歌的节奏。如,知了唱歌。知了在树上唱歌。知了书上把歌唱。由于课堂容量大,说话环节有点紧张。儿歌朗读占用时间长,因为了解到有几个孩子读书有困难,拖延了时间。以学定教,但是总有学*困难的孩子,我想,对不同层次的孩子有不同的要求和期待,也许可以调解这个矛盾。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9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音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阅历,注意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本课采纳个性化教学,以同学原有的学问阅历为基础绽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同学的识字爱好,引导同学“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字。该设计本着充分敬重同学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着让同学独立识字取代老师分析的宗旨,以同学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同学个性,激发同学灵性服务。

  二、教学目标:

  1、熟悉“蜻、蜓”等14个生字,提高同学自主识字的力量。会写“蚂、蚁”两个字,能按笔顺规章用硬笔书写,做到间架结构合理。

  2、通过在阅读、嬉戏中识字,指导同学熟悉本课生字,提高识字力量。

  3、激发同学识字爱好,使同学喜爱学*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熟悉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畅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2、教学难点:

  结合各种教学形式激发同学对成语的爱好,感知成语所特有的表达优势,鼓舞他们在*常多积累、多运用。

  四、教学预备:

  教学课件、磁条黑板、动物图画、吸铁石。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趣

  1、师:同学们,夏天就要快到了,小动物们也都跑出来玩了。今日这节课,我们要去动物世界走一走,看一看,去和小动物们交伴侣。你们情愿吗?

  2、师:快看,我们已经到了动物世界了!(出示课件:动物图)这么多可爱的小精灵,你们都熟悉吗?让我们去和它们打招呼吧!

  (设计意图:激发同学学*课文的爱好)

  (二)出示图片,认读字词

  1、依次点击“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6种动物的情境图并配上词语。说说这些小动物在哪里干什么?

  2、多可爱的夏天呀,(点击)咦,小动物呢?怎么都不见了?哦,原来它们都飞到儿歌里面去了。(出示儿歌)

  3、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读读儿歌,留意读准字音、字词,读通句子。把藏起来的小动物的名字用横线画出来,并大声多读几遍。

  4、老师把你们要找的小动物都给列在了屏幕上,看看自己都找到了吗?(出示小动物的名字,带拼音)

  5、去拼音,开小火车读。

  6、熟悉“虫字旁”

  (1)同学们,认真观看这些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吗?

  (2)那你们知道这些虫子旁的字都和什么有关吗?

  师总结:有“虫字旁”的字,一般和动物有关,或和虫子有关。

  7、(点击课件)

  今日我们熟悉的这些小动物啊,它们就是由虫字旁和我们熟识的字所组成的!看,大屏幕上虫子旁和我们会认的字相连了起来。我来考考大家,看看你们能用虫字旁和会认得字组成新的字吗?

  (三)再读课文,了解句意。

  1、过渡语:瞧,我们不仅会读、会认词语,还熟悉了虫字旁的小动物呢!那夏天里的这些小动物都喜爱做些什么呢?师:课本中的这首儿歌,说的就是这些小动物的事!现在,老师来读读课文,请大家仔细看书,专心听老师读,边听边想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课件再次出示儿歌)

  2、(1)下面请同学们告知老师,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2)师:点击课件:看到大屏幕上,请你说一说,小动物在哪里做什么?根据老师刚才的样子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师相机在课件上和黑板上出示剩下的动物名、地点、活动)

  3、过渡语同学们,你们瞧,认真看看黑板和大屏幕,再对比我们的课文,你发觉了什么?生:这个和我们的课文很像。

  (1)现在,让我们合作读读儿歌。看着大屏幕,老师读动物名,男同学读动物的活动地点,女同学读动物的活动。看看我们合作得怎么样。

  师:蜻蜓…男生:半空…女生:展翅飞

  师:蝴蝶…

  (2)现在我们换一换,男同学读动物名,女同学读地点,老师来读动物的活动。

  (四)做嬉戏,巩固课文内容

  1、过渡语师:接下来我们让放松放松,和小动物们一起做嬉戏吧!

  2、师:看,小蜻蜓飞来了,它让同学们和它一起展翅飞!大家来表演表演,做一做展翅飞的动作!(出示课件:小蜻蜓飞来了)

  3、现在你们知道了什么叫展翅飞吗?

  4、接下来,让我们连续和动物们玩嬉戏吧!瞧,大屏幕上小蚯蚓带来了自己的宫殿,想一想,猜一猜,蚯蚓的宫殿里是怎样的?会有哪些东西?看看谁的脑筋动得快!

  5、同学们,两只小动物给大家带了多么快乐的嬉戏啊!在这篇课文中,你还喜爱哪只动物?为什么?

  6、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听出来了你们很喜爱蜻蜓、很喜爱蝌蚪、很喜爱……

  (五)猜谜语,写字指导

  1、下面,老师要给大家出个谜语,猜猜看这是一只什么动物?“个子不大,能量不小,团结互助,英勇勤劳,能啃骨头,会挖地道,行军作战,井井有条。”(打一动物)请一个同学来回答!

  2、可爱的小蚂蚁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书签。猜猜看它在哪里?真聪慧,不一会儿就找到了。但是,小蚂蚁给大家出了一个任务,请你们将“蚂、蚁”这两个字送进田字格里,你们能完成这个任务吗?

  3、那就跟老师一起来学*写着两个字吧!

  4、出示“蚂、蚁”课件。同学们先来观看这两个字,他们是什么结构?

  5、再认真看看,蚂、蚁这两个字左边的样子是不是很窄?右边很胖?这是左收右放,留意“蚁”字的右边“义”的笔顺是“点―撇―捺”。

  6、下面第一遍先看老师来写蚂、蚁这两个字!

  7、下面,你们自己也来练*吧把蚂、蚁两个字端端正正地写在书签上的田字格中,看看谁的书签做得最美丽!开头吧!留意执笔姿态和坐姿,要做到──头正、肩*、身直。

  (六)唱儿歌,总结课文。

  同学们,我们今日不仅学了字,认了词,还学会了背课文呢!接下来,让我们用《闪闪的星星》来唱文中的儿歌吧!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之二

  《动物儿歌》位于本册其次个识字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首布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性,教材还配有生动好玩的彩图,呈现了动物活动美妙欢乐的画面。儿歌中的小动物一半是昆虫,本课要求熟悉的生字中也有六个是虫字旁的字,而且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应在教学中引导同学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生字。儿歌的特点是有节奏,有韵律,本课儿歌每一句都是以“谁在哪里干什么”的结构组成的,因此应引导同学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培育同学的语感。

  针对一班级学校生,教学重点是识字和朗读。在实际操作中,我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有三点:

  一、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有机结合。

  本课的识字任务是12个,依据文本特点将其分为虫字旁的形声字和其他生字两部分进行分类教学。在教学中,我先让同学结合生动好玩的图片熟悉动物,发觉虫字旁的形声字的造字特点,并以此为动身点*得了识字方法;再结合多种形式朗读儿歌,落实其他的识字教学任务,使同学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归类识字的意识。随文识字时,汉字在文本中时而跳脱,时而融进好玩的语句,深深吸引着同学的爱好,提高了识字课的效率。

  二、创设情境,激发爱好,培育同学的语文力量。

  低班级教学应从同学的爱好动身设计符合年龄特点的识字嬉戏与朗读活动。因此,在上课伊始,我利用蝌蚪、蚯蚓的谜语导入,同学的心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字谜的谜底是即将学*的动物名称,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对生字预*的一个拓展,一方面预*了即将学*的生字,另一方面激发同学爱好,将嬉戏导入一班级语文课堂中,它不但能使同学们主动参加到教学活动中,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在丰富多彩的嬉戏中让同学感受语文并喜爱上语文,从而达到“玩与学”相结合的目的,激发孩子爱好和表达欲望;在学*生字过程中,以多种朗读活动为载体激发同学的识字爱好;在指导写字环节中,采纳通俗易懂的编歌诀方法让同学轻松把握写字要领,进而促进同学语文力量的提升。

  教学不足:

  虽然预备地较为充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不足。

  1、时间把握不充分

  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之前的教学环节过于顺当,导致时间富余,在写字环节时间还有多,因此在整节课的过程中,写字教学占的比例过于大。

  2、教学语言过于*淡

  这节课中,虽然我始终以饱满的热忱投入到课堂,但是照旧缺少声情并茂、兴致勃勃地朗读。我的教学语言比较*淡,起伏不大。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2.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间、迷”两个生字。

  3.激发学生观察夏天景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识字规律自主识字。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儿歌,让学生了解夏天的景物和特点。

  教学准备:文中插图、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看图导入

  1.同学们,天气一点点变暖和了,大家也越发显得精神抖擞,你看XX同学坐的可真端正,XX同学注意力可真集中。这么好的天气,大自然里的小动物也一个个出来活动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看图说话(出示文中插图)看一看:你在图上都看到了哪些小动物?

  预设: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六种动物。

  生:我看到了蜻蜓、蝴蝶、蚂蚁、蚯蚓、蝌蚪、蜘蛛。

  二、学*字词

  1.师:多可爱的夏天呀,多么可爱的小动物啊!(点击)咦,小动物呢,怎么都不见了?哦,原来他们都飞到儿歌里面去了。

  2.点击出示相关儿歌。

  师:请你仔细听朗读,把藏起来的小动物的名字找出来,划上横线,并大声多读几遍,把儿歌读正确、读通顺。(学*六种动物的生字)

  3.观察生字特点,找认字规律。

  (1)这些字都有一个虫字旁。

  (2)这些字都是写动物的。

  (3)“蚂”“蜻”只要读半边的字就行了。

  4.小结: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我们可以用这种办法认识很多字呢!想不想用这种办法来认识其他的字?

  三、让我们走进“识字加油站”吧!

  出示剩余的生字。

  四、学*儿歌,感受快乐

  1、师:看你们写得这么认真,小动物多开心呀,在美丽的夏天里,这些小动物们在忙碌些什么呢?下面放声读读儿歌,到儿歌中去找答案。

  师:在美丽的夏天里,这些小动物们在忙碌些什么呢?谁起来说一说?(知道那个说那个

  说到捉迷藏时,拓展一下(你们捉迷藏来吗?你们和小朋友们还做过什么?了解这些动物们在做游戏。)

  (随机引导理解“宫殿”)感悟作者对动物们的喜爱之情。知道动物们在工作。

  小结:在美丽的夏天里,这些小动物们有的做游戏、有的运食粮、有的……这就是动物们的工作。

  (1)出示:蚯蚓土里造宫殿。

  师:宫殿就是皇宫,蚯蚓整天在土里钻来钻去,多像一个勤劳的建筑工人呀!瞧,句子写得多有趣,你感悟到什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读出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2)出示:蜘蛛房前结网忙。(出示:蜘蛛忙着织网的活动图片)师:蜘蛛忙着织网,要干什么呀?生:捕捉飞来的小虫。

  2、合作学*,多种形式读儿歌。

  采用问答的形式朗读,(多读,师问,生读,……)

  3、加上动作读。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看了你们的表演,老师仿佛看到了一群快乐的小动物。

  (目的:放手给学生提供读的空间,引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读出儿歌的趣味,感受读儿歌的快乐,培养合作意识)

  五、小结

  师:在我们的自然界里,还有很多小动物快乐地生活着(拓展),

  壁虎夜晚捉虫吃

  蚂蚱田野展翅飞

  知了树枝把歌唱

  蝴蝶花间来采蜜

  蟋蟀夜晚唱催眠曲

  松鼠树上做游戏

  青蛙荷叶把歌唱

  老鹰空中展翅飞

  六、作业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容易接触到的小动物。模仿课文“谁在哪里干什么”,再编几句儿歌,读给家人和同学听。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之2作者:一(8)班 李路苹

  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观察、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课前读书。

  间(房间)我会自己整理房间。

  迷(迷路)他迷路了,不知道该走哪条路。

  造(制造)这辆汽车是中国制造的。

  运(运动)爷爷每天坚持运动一个小时。

  池(池塘)池塘旁边有一块青青的草地。

  欢(喜欢)我喜欢练书法。

  网(结网)蜘蛛在树上结网。

  2、同学们,即将要到夏天了,你们喜欢夏天吗?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夏天吗?(指名说)是呀,夏天这么美丽和快乐,就让我们走进夏天吧!(出示夏天的图画)

  3、还有一些小精灵也非常喜欢夏天,给夏天增添了许多欢乐,让我们一起认识吧!(出示“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6种动物的图片。)观察它们的名字有什么特点?虫子旁的字和昆虫有关,区分益虫和害虫:

  益虫: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帮助或有好处的昆虫。如:蚕、蜘蛛、蜜蜂、蜻蜓、蚯蚓等。

  害虫:危害人类生产或破坏人们生活、危害人们健康的昆虫。如:苍蝇、蚊子等。

  4、师:多可爱的夏天呀,(点击)咦,小动物呢,怎么都不见了?哦,原来他们都飞到儿歌里面去了。

  点击出示相关儿歌。

  (点评: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读儿歌的兴趣)

  5、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儿歌。

  三、学*儿歌,感受快乐

  (一)师:请你仔细读读儿歌,把藏起来的小动物的名字找出来,划上横线,并大声多读几遍,把儿歌读正确、读通顺。

  (二)课件点击儿歌,六种动物名称从儿歌里跑出来。请学生认字。

  师:看你们写得这么认真,小动物多开心呀,在美丽的夏天里,这些小动物们在忙碌些什么呢?

  (三)读读儿歌,看谁能把儿歌读得又正确又好听。(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读中纠正字音)

  (四)学生质疑。(随机解决)

  1、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

  蜻蜓在哪里“展翅飞”?蝴蝶又在哪里“捉迷藏”?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半空”是蜻蜓飞行的乐园,“花间”是蝴蝶的舞台,“捉迷藏”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蝴蝶在花丛中的自由自在。

  2、出示:蚯蚓土里造宫殿。

  师:宫殿就是皇宫(出示宫殿图片),蚯蚓整天在土里钻来钻去,多像一个勤劳的建筑工人呀!瞧,句子写得多有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蝌蚪长大了会变成什么?

  蝌蚪长大了会变成青蛙,专吃田里的害虫。

  4、出示:蜘蛛房前结网忙。(出示:蜘蛛忙着织网的活动图片)

  师:蜘蛛忙着织网,要干什么呀?

  生:捕捉飞来的小虫。

  5、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欢”字和“忙”字各表现了什么?

  “欢”字表现了蝌蚪在池中欢快地生活;“忙”字表现了蜘蛛的勤劳和注意力集中。

  (五)我会做:

  兔子 树下 吃萝卜。

  蜜蜂 花丛 采蜂蜜。

  小鱼 水中 游得欢。

  燕子 空中 展翅飞。

  (六)拓展延伸

  当发现食物时,蚂蚁会立刻返回蚁巢,它一边走一边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在路上留下记号。它回到巢穴后,立即与其他蚂蚁交流信息,然后带领大家沿着这种化学物质的气味去搬运食物。

  (七)合作学*,多种形式读儿歌。

  1、指名说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同桌分句读、表演读……

  2、学生合作学*。

  3、学生汇报合作成果。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看了你们的表演,老师仿佛看到了一群快乐的小动物。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好吗?谁能建议一下,我们怎么配合比较好?

  4、师生合作读。

  (放手给学生提供读的空间,引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读出儿歌的趣味,感受读儿歌的快乐,培养合作意识。)

  四、小结

  师:在我们的自然界里,还有很多小动物快乐地生活着,快走到大自然中去找找吧!

  五、作业

  到公园里、小河边、田野上去观察小动物的生活。找找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或资料,明天带来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

  5、动物儿歌

  蜻蜓 半空 展翅飞

  蝴蝶 花间 捉迷藏

  蚯蚓 土里 造宫殿

  蚂蚁 地上 运食粮

  蝌蚪 池中 游得欢

  蜘蛛 房前 结网忙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实用十份扩展阅读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实用十份(扩展1)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动物儿歌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彩图和生活经验,会认“蜻、蜓、迷”等12个生字,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通过朗读、表演,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性

  4.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性,培养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有节奏地朗读儿歌。归类认识带有虫字旁的生字。通过表演,了解小动物的一些生活*性。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小动物的图片

  教材分析

  《动物儿歌》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首儿歌。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渗透了形声字规律,让孩子在有趣的儿歌学*中,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而且,《动物儿歌》是一首用画一样的语言描绘小动物在夏天快乐景象的、充满了童趣的儿歌。课文插图色彩丰富,语言趣味盎然,是学生喜爱的课文。

  课文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要求认识的字大都有虫字旁,适合引导学生在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和教材中的图画,运用形声字规律识字。课文还适合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用多样、有趣的朗读让学生感悟和了解夏天的美好。此外,儿歌的诗句工整,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在学*儿歌语言的同时进行再创作,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落实语音文字运用。

  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动物,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和一些特性,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认识。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规范地学*和运用,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猜谜语

  来了这么多的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同学们是不是有些紧张呢?不用紧张,老师们都非常喜欢我们一一班的孩子,觉得我们聪明懂事,我们先来猜谜语,让老师们看看我们有多聪明,好不好?(出示ppt)

  二、新课导入,练*说话

  1.老师请大家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图画里也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们,可是,小动物们想跟你们玩捉迷藏,它们都藏在了图画中(出示课文插图ppt)你们能找到他们吗?

  2.指名找动物并贴出相应的词卡和图片在黑板上。

  蜻蜓,后鼻音

  蚯蚓,后鼻音

  蜘蛛,翘舌音,

  蚂蚁,不拖音,

  3.小动物们在什么地方(哪儿)干什么?

  三、初读儿歌,看图识字

  1.师领读

  如果把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写进一首儿歌里,同学们想学*这首儿歌吗?翻开语文书54页,听老师读这首好听的《动物儿歌》吧。

  听读要求:

  拿好书,坐端正,听认真

  2.生初读

  这么好听的儿歌,同学们想不想读一读?

  同学们在*时的读书中都积累了一些读书方法,那就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大声开始读这首儿歌吧,注意要把字音读正确。读完用坐姿告诉老师。开始吧!(屏幕出示儿歌)

  3.细读文本

  儿歌中是怎样说蜻蜓的?PPT

  飞 展翅飞 做动作 读词语,蜻蜓半空\展翅飞 ,强调停顿,

  全班练读,

  文中蝴蝶在干什么。

  捉迷藏 要读的有趣

  两句合起来读 注意停顿

  试读后四句,不用老师教,谁能读好它

  蚯蚓土里造宫殿

  蚯蚓挖土就像国王一样住在宫殿里

  如果他读正确了,大家就跟着读一行;如果他读错了大家就教他读一遍。

  4.小老师教得好,大家学得真认真!小动物们呀觉得大家真厉害,争着从课文里跑出来,还想再考考你们呢!

  四、学文识字

  1.观察这些动物的名称,(蜻蜓、蚂蚁、蜘蛛)

  2.运用形*字的规律学*:造,运,迷,粮,食,藏

  3. 学*“网”

  谁知道蜘蛛有什么本领? 预设:会织网。Ppt出示蜘蛛织网图----“网”字进行对比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网”字的字理演变过程。)

  为什么这些小动物的名字都有虫字旁? 预设1:这些小动物都是虫子。

  都是虫子吗? 预设

  原来,这些字的一部分都跟这个字的读音有很大的关系,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字的意思,另一边表示字的读音。我们把表示意思的一边叫做这个汉字的形旁或者义旁;把表示读音的一边称作这个字的声旁,把按照形旁和声旁创造出来的汉字我们叫做形声字。

  根据规律猜字:

  根据形声字的这个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认识其他小动物。(点击课件,出示词语:蜈蚣 蚜虫 蝈蝈 蚂蟥 蛐蛐)

  这些都是形声字,你猜出了哪个动物的名字? 预设:我猜出了蚜虫。(师点击课件,出现“蚜虫”的图片与文字)

  对了!你是怎么猜出来的?预设:我想牙齿的牙加上虫字旁还念蚜。

  4.根据形声字这个特点,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剩下的几个个生字呢。 ppt出示:粮 食 迷 造

  谁来读读这几个生字?读后你们有什么发现?

  粮这个字总是和“食”分不开,指的是食物,食量;ppt出示,食的实物图片。

  小结:迷和米声调不同,造和告声母不同,可它们也都是形声字。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这几个形声字吗?(ppt出示)这其实是要告诉我们,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会有些小变化,我们需要学会灵活运用才行!

  五、作业设计 1. 朗读课文。 2. 观察家中的小动物活动情况,讲给家人听。

  六、 【板书设计】

  5 动物儿歌

  蜻蜓 半空展翅飞,

  蝴蝶 花间捉迷藏。

  蚯蚓 土里造宫殿,

  蚂蚁 地上运食粮。

  蝌蚪 池中游得欢,

  蜘蛛 房前结网忙。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2、认识“蜻、蜓、迷、藏、造、蚂、蚁、食、粮、蜘、蛛、网”12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间、迷、造、运、池、欢、网”7个汉字。

  3、理解儿歌内容,了解几种常见小动物的生活*性。

  4、在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兴趣。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7个汉字。

  3、通过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本课表示小动物的汉字大多用虫子旁,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互动谈话,创设情境

  1、师生交流,说说自己在大自然中都见到过哪些小动物,对这些小动物有哪些了解。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出示蜻蜓、蝴蝶、蚯蚓等小动物的图片。

  2、师过渡:看来同学们对大自然的动物世界了解可真不少,今天,就有六种可爱的小动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中,关于它们还编了一首特别有趣的儿歌呢!

  3、师板书课题,指名学生朗读课题。

  二、初读儿歌,识字学词

  1、师过渡:今天来到我们课堂上的六种小动物究竟是谁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儿歌,在儿歌中找到它们吧!

  2、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儿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学生交流六种小动物的名称,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出示词语卡片: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指名学生认读,格局学生的认读情况强调并正音:“蜻、蜓”两个字都是后鼻音,“蚓”是前鼻音,“蜘、蛛”都是翘舌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认读。

  4、指名学生分句朗读儿歌。

  在朗读中相机出示卡片:花间、捉迷藏、造宫殿、运食粮、池中、游得欢、结网,指名学生认读词语,师生共同正音:“藏、造”是*舌音,“食、池”是翘舌音。

  5、正音后学生再次练*朗读儿歌,把儿歌读正确流利。

  6、指名多生朗读儿歌,师适当进行范读指导。

  7、观察课文插图,在图中找到六种小动物,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们在干什么。

  指名学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的语言表达要清楚、完整、通顺。

  三、巩固识字,发现规律

  1、生再次朗读儿歌。

  2、师随机出示词语卡片,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再次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

  3、独立出示本课12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注意汉字的整体结构,利用熟字加偏旁、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来帮助记忆(如:“网”字的字形与网本身的样子很像,“粮”是食物,所以用米字旁等。)

  4、重点观察表示小动物的汉字,引导学生发现其构字特点:

  (1)师出示六个小动物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2)引导学生观察这12个汉字,发现这些字在字形上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指名学生交流汇报,师小结:这12个汉字中都有虫部;

  (4)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这12个汉字中除虫部以外的部分读音与汉字读音之间有什么关系(师举例:“蜻”字去掉“虫”,剩下的“青”字读音与“蜻”相同)。

  (5)学生比较其余11个汉字中去掉虫部,剩下的部分读音与这个汉字的读音的关系。指名学生交流,师小结:这些汉字中除去虫部,剩下的部分读音与这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像“蜻蜓、蜘蛛”这样的汉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就叫做形声字,汉字中的大部分汉字都是形声字。

  (6)适度拓展:鼓励学生交流还有哪些虫部的汉字也是形声字。(如:蚱蜢、螳螂等)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7个汉字:间、迷、造、运、池、欢、网。

  2、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结构,指名学生交流:“间、网”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在书写时先外后内;“迷、造、运”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后写走之儿;“池、欢”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

  3、师范写并强调:“间”里面的“日”要写得偏小略瘦;“迷”字中的“米”最后一笔捺画变点画;走之儿的写法较难,共有三笔:点,横折折撇,*捺,最后一笔捺画注意运笔的变化。

  4、生自主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和大自然中六种常见的小动物交上了朋友,还认识了很多的汉字,发现了汉字中隐藏的小秘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认识这六种小动物,进一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2、理解儿歌内容,了解六种小动物的生活*性,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热情。

  3、鼓励学生创编儿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激趣导入

  1、出示动物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相机张贴六种小动物的图片。

  2、指名学生朗读儿歌。

  3、师谈话激趣:瞧,这六个小动物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认识它们,和它们成为好朋友吧!

  二、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1、学*第1句。

  (1)指名学生朗读第1句。

  (2)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蜻蜓、小蝴蝶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语言表达清楚、完整。

  (3)鼓励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蜻蜓和蝴蝶的知识,加强对它们的了解。

  (4)拓展想象,练*表达。

  师鼓励学生结合儿歌中的句子展开想象:说说蜻蜓、蝴蝶长什么样,在空中飞翔的姿态怎么样?心情如何?好像在说着什么?

  指名学生交流,师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并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

  (5)生齐读儿歌的第1句。

  2、学*第2句。

  (1)指名学生朗读第2句,并说说读了这句话,你对蚯蚓和蚂蚁有了哪些了解。

  (2)指名学生交流,引导学生结合文中的句子和课文插图来理解“造宫殿”的意思:蚯蚓生活在黑暗的泥土里,它们松动泥土,挖地道,就好像在地下盖了一座房子。

  (3)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继续交流对蚯蚓和蚂蚁的了解,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把话说通顺,说明白。

  (4)体会蚯蚓和蚂蚁的勤劳。

  引导学生观察蚯蚓和蚂蚁的外形,体会其外形之小,再说说它们所做的事情,从而引导学生感受蚯蚓和蚂蚁的勤劳和团结,渗透情感教育。

  (5)全班齐读第2句。

  3、学*第3句。

  (1)指名学生朗读第3句。

  (2)师出示蝌蚪和蜘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们的外形特点。

  (3)指名学生结合文中句子、课文插图、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对蝌蚪和蜘蛛有哪些了解。

  (4)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师适当小结:小蝌蚪在水里快乐地游来游去,渐渐长成了青蛙,捕捉田里的害虫,成为庄稼的守护神;蜘蛛忙着吐丝结网,吃掉撞进网里的小虫子。它们都是大自然的捕虫高手。

  (5)全班齐读第3句。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1)生再次自由朗读整首儿歌。

  (2)指导学生通过拍掌伴奏读、同位互读、配上动作表演读等方式,读出儿歌的节奏和韵味。

  (3)指名学生读,全班齐读。

  三、适度拓展,创编儿歌

  1、师创设情境:听说同学们学*了动物儿歌,小动物们准备召开一次动物大会,现在老师也想听听同学们是如何介绍自己的,谁介绍得准确、有趣,就为谁颁发一枚动物奖章。

  2、师介绍游戏:生扮演一种小昆虫,上台介绍自己(不能说出这种昆虫的名字),介绍完毕,让其他同学猜一猜,猜的同学要说说自己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

  3、生在台下自主练*,并与同位相互练说。

  4、指名生上台做小动物的自我介绍,师生共同点评,引导学生可以从小动物的外形、生活特点方面进行介绍。

  对于介绍得清楚、准确、有趣的同学,师颁发一枚动物奖章(贴画)。在学生介绍得过程中,要引导台下的学生认真倾听,说说自己是根据什么信息猜出来的。

  5、创编儿歌。

  (1)师:大自然的动物有千千万万,听说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被编进了我们的课文中,它们可羡慕啦,也想和小朋友们交朋友。同学们愿意认识它们吗?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模仿课文中的句子,把它编到动物儿歌中来。

  (2)师引导学生发现文中句子的特点:(什么动物)(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3)生自主创编,并与同位轻声交流。

  (4)指名学生交流自己创编的儿歌,教师适当指导完善。(如:蜜蜂花丛采蜜忙,知了树上高声唱,蜗牛路上慢慢爬,等等)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我们了解了六种小动物的外形和生活特点,担任了小动物的讲解员,和它们成为了好朋友。其实,大自然中的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只要同学们多观察、多探索,就一定会在奇妙的动物世界里发现更多的奥秘。

  板书设计

  5动物儿歌

  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空中花间土里地上池中房前

  展翅飞捉迷藏造宫殿运食粮游得欢结网忙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意思,感受文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的意思,感受文中描绘的景象;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趣,引入课文

  1.教师呈现文中出现的小动物的图片。边呈现学生边说动物名称。(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2.请一两位学生选择其中的一种动物简单说一说这些动物都会做什么。

  3.出示课本插图,引入课文。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篇和这些小动物有关的课文,看,他们来了!这篇课文的作者把各种动物的活动写成了一首儿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这首《动物儿歌》。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在文中画出生字。下面听老师来读课文,你们要听准字音,看清字形。

  2.学生借助拼音先自读课文,然后同桌合作互相纠正错误,先自学课文中的生字。

  3.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

  (蜻蜓藏蚂蚁食粮蜘蛛)

  (1)指名几个学生带拼音读生字,教师及时表扬(你读得真准确,你的声音真响亮等),也可让学生进行评价(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我认为……)。

  (2)齐读会认的生字。

  (3)去拼音男女生赛读。

  (设计意图:采用多种方式读生字,一是增加学生学*的趣味性,二是加深对生字的记忆)

  4.给会认的字组词记忆。

  下面我们来给生字宝宝找一个小伙伴吧,谁来给他们组一组词?

  学生先自己组词,然后教师出示词语。

  (蜻蜓捉迷藏蚂蚁食粮蜘蛛)

  (1)选择两到三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5.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课文中不仅有让我们会认的字,还有一些不仅要认,而且要准确书写的字。

  (间迷造运池欢网)

  (1)指名带拼音读生字。

  (2)去拼音开火车读生字。

  (3)学生给生字组词,然后教师呈现词语。

  (中间迷路造房子运走水池欢乐结网)

  (4)齐读词语。

  6.指导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偏旁为“辶”的字。出示“迷”字,学生先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接着教师范写“迷”字,边说边讲解。(这个字的结构是半包围结构,先写里边的“米”字,要注意最后一笔的捺要变成点,“辶”写的时候三笔写成,注意笔顺。)

  (2)学生在课本上练*书写‘迷’字。

  (3)学生自学“运、造”两个字。学生在写的时候教师巡视,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加以指导和评价。

  (4)同桌结合,合作学*其余的生字,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加一加的方法,减一减方法等)。然后在班上交流每个字的识字方法,便于学生记忆生字。

  三、朗读课文,归纳总结

  1.课件出示整篇课文,以开火车的形式逐句读课文。(这样可以检测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2.学生观察课文中的动物的名称,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教师加以总结归类,加深学生的记忆。(动物的名称都是虫字旁的字,我们再来读一读,用心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3.结合插图,学*课文。先出示和句子相关的插图,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图片上的动物,然后出示句子,结合图片,理解句子中所说的动物活动。

  4.我会连。儿歌已经学完了,下面老师要考一考大家的记忆力了,儿歌里的小动物分别都做了什么活动呢?你能把小动物们相应的活动连起来吗?

  指名回答。完成之后再一起读一读。

  5.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的短语。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六种小动物,还知道了它们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本课的生字,我们再来认真读一读,用心记住它们。

  6.教师总结:课文已经学完了,大家一定收获了不少知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首先是课文中的六种小动物,他们的名称都是虫字旁的字,还有七个要求我们会认会写的生字。让我们带着收获的喜悦再把这首儿歌读一读,尤其是里边的生字,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4

  活动目标:

  1、在引导幼儿观察中学*儿歌;

  2、理解儿歌内容,会用普通话有节奏地朗诵儿歌,感受儿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3、喜欢用肢体语言表现儿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向爸爸、妈妈了解家里来客人后,准备午餐的情形;

  2、材料准备: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家里来过客人吗?客人来后,你的爸爸、妈妈、婆婆、爷爷等都在忙什么呢?

  今天,动物王国也有客人要来,小动物们都在忙。那它们都在忙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

  二、初学儿歌

  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理解图意,为学*儿歌作准备。

  提问:

  ①、图上有哪些小动物?它们都在干什么?

  ②、你能用动作表示这些小动物正在做的事吗?

  ③、你能学学这些小动物的叫声吗?

  ④、小动物们都在忙,只有谁在偷懒?你们谁知道小猴为什么要捂着嘴吗?(让生发挥想象。适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引出儿歌

  师:老师把动物们忙碌的情景编成了一首儿歌,你们想听吗?(示范朗诵儿歌。)

  3、幼儿学*儿歌

  师:这首儿歌好听吗?你们想学吗?

  ①、分句教念儿歌,边教边指图。

  ②、幼儿跟念儿歌,可用动作表示。

  ③、齐念儿歌。

  4、儿歌表演

  师:刚才小朋友们念得真好,有没有哪位小朋友愿意到讲台上来念给大家听?(抽几名幼儿到台上念,鼓励他们做动作,师可做适当提示。)

  三、延伸活动

  师:刚才儿歌里的小动物们都在忙着作饭,我们也来学一学它们,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好吗?(生分组玩游戏,自然结束新课。)

  四。附儿歌:动物聚餐

  鹅挑水,鸭淘菜,

  公鸡推磨狗砍柴。

  猫洗碗,兔拿筷,

  小猪烧火羊炒菜。

  马擦桌子牛端菜,

  猴子偷嘴嘴汤坏。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2.熟悉“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间、迷”两个生字。

  3.激发同学观看夏天景物的爱好。

  教学重点:引导同**用形声字的识字规律自主识字。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儿歌,让同学了解夏天的景物和特点。

  教学预备:文中插图、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看图导入

  1.同学们,天气一点点变温和了,大家也更加显得精神饱满,你看XX同学坐的可真端正,XX同学留意力可真集中。这么好的天气,大自然里的小动物也一个个出来活动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看图说话(出示文中插图)看一看:你在图上都看到了哪些小动物?

  预设:引导同学说出图上的六种动物。

  生:我看到了蜻蜓、蝴蝶、蚂蚁、蚯蚓、蝌蚪、蜘蛛。

  二、学*字词

  1.师:多可爱的夏天呀,多么可爱的小动物啊!(点击)咦,小动物呢,怎么都不见了?哦,原来他们都飞到儿歌里面去了。

  2.点击出示相关儿歌。

  师:请你认真听朗读,把藏起来的小动物的名字找出来,划上横线,并大声多读几遍,把儿歌读正确、读通顺。(学*六种动物的生字)

  3.观看生字特点,找认字规律。

  (1)这些字都有一个虫字旁。

  (2)这些字都是写动物的。

  (3)“蚂”“蜻”只要读半边的字就行了。

  4.小结:汉字中有很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熟悉许多字呢!想不想用这种方法来熟悉其他的字?

  三、让我们走进“识字加油站”吧!

  出示剩余的生字。

  四、学*儿歌,感受欢乐

  1、师:看你们写得这么仔细,小动物多快乐呀,在漂亮的夏天里,这些小动物们在劳碌些什么呢?下面放声读读儿歌,到儿歌中去找答案。

  师:在漂亮的夏天里,这些小动物们在劳碌些什么呢?谁起来说一说?(知道那个说那个

  说到捉迷藏时,拓展一下(你们捉迷藏来吗?你们和小伴侣们还做过什么?了解这些动物们在做嬉戏。)

  (随机引导理解“宫殿”)感悟对动物们的宠爱之情。知道动物们在工作。

  小结:在漂亮的夏天里,这些小动物们有的做嬉戏、有的运食粮、有的……这就是动物们的工作。

  (1)出示:蚯蚓土里造宫殿。

  师:宫殿就是皇宫,蚯蚓成天在土里钻来钻去,多像一个勤劳的建筑工人呀!瞧,句子写得多好玩,你感悟到什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读出对动物的宠爱之情。

  (2)出示:蜘蛛房前结网忙。(出示:蜘蛛忙着织网的活动图片)师:蜘蛛忙着织网,要干什么呀?生:捕获飞来的小虫。

  2、合作学*,多种形式读儿歌。

  采纳问答的形式朗读,(多读,师问,生读,……)

  3、加上动作读。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看了你们的表演,老师仿佛看到了一群欢乐的小动物。

  (目的:放手给同学供应读的空间,引导同学用不同形式读出儿歌的趣味,感受读儿歌的欢乐,培育合作意识)

  五、小结

  师:在我们的自然界里,还有许多小动物欢乐地生活着(拓展),

  壁虎夜晚捉虫吃

  蚂蚱田野展翅飞

  知了树枝把唱歌

  蝴蝶花间来采蜜

  蟋蟀夜晚唱催眠曲

  松鼠树上做嬉戏

  青蛙荷叶把唱歌

  老鹰空中展翅飞

  六、作业

  观看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接触到的小动物。仿照课文“谁在哪里干什么”,再编几句儿歌,读给家人和同学听。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等12个字和会正确、规范书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观察、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和正确、规范书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了解识字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

  1.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夏天吗?能说一说为什么喜欢?是啊,夏天这么有趣,这么快乐,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夏天吧(出示图画)。

  2.有一些小动物也非常喜欢夏天,给夏天增添了无限欢乐,它们是谁呢?叫出它们的名字吧: “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它们在做什么?揭题,齐读。

  二、读文识字

  引:咦,小动物们怎么不见了?哦,原来它们都飞到儿歌里面了。 (出示带动物的'儿歌)

  (一)、看着屏幕试读儿歌,指名读,

  (二)、用图识记生字

  1.这首儿歌有6句,每句讲一种动物,记一记,每一句讲的什么小动物。

  2.指名说一说。(2人说,每一组记一个动物名称,看图叫动物的名字1遍)

  3.去掉图画,叫出小动物的的名字。(每组1号组员叫动物名,齐读)。

  4.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生字,你能发现什么?

  ①这些字都有一个虫字旁。这些字都是写动物的。

  ②“蜻”“蜓”“蚂”只要读半边的字就行了。

  小结: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我们可以用这种办法认识很多字呢!想不想用这种办法来认识其他的字?让我们走进“识字加油站”吧!

  ③出示“迷和粮”,学*“藏和食”

  5出示网字演变过程 ,指导写网子(播放古筝乐曲)

  出示“网” ——观察字形——师范写——生临帖-——书写

  三、学*儿歌,感受快乐

  师:同学们,你们的字写得真漂亮,你们都是勤快的孩子,这里的小动物也很勤劳哦,这些小动物们在做什么呢?

  (一)自学提示:

  1.自由地朗读儿歌,做到正确、流利。

  2 .这些动物都在什么地方,用“——”画出来,小动物在做什么? 用“﹏”画出来。

  (二).组员交流.

  1.同桌互相朗读。

  2.画的是不是一样的。

  (三)小组展示

  1、1号组员朗读,指名朗读配上《闪闪的星星》伴奏带。

  2、这些动物都在什么地方,用“——”画出来,小动物在做什么? 用“﹏”画出来。(投影)

  3、说明句式:句式:小动物+地方+做什么

  4、指导背诵

  5、仿写

  兔子树下吃萝卜。

  四、小结师:在我们的自然界里,还有很多小动物快乐地生活着,快走到大自然中去找找吧!也试着编一编,写一写。

  五、书目推荐

  《可爱的小猫》 《小毛驴》 《螃蟹歌》 《小燕子》 《小蜻蜓》 《小老鼠》 《两只老虎》 《数鸭子》 《小乌鸦爱妈妈》 《大鹿》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7

  教材分析:

  《动物儿歌》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首儿歌。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渗透了形声字规律,让孩子在有趣的儿歌学*中,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而且,《动物儿歌》是一首用画一样的语言描绘小动物在夏天快乐景象的、充满了童趣的儿歌。课文插图色彩丰富,语言趣味盎然,是学生喜爱的课文。课文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要求认识的字大都有虫字旁,适合引导学生在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运用形声字规律识字。课文还适合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用多样、有趣的朗读让学生感悟和了解夏天的美好。

  学*目标

  1.会认“蜻、蜓、蜘、蛛”等生字以及一些虫子旁的生字,会写“迷、运”两个生字。

  2.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并学*识记形声字的方法。

  3.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教学内容:

  1、“一主”教材:《动物儿歌》;

  2、《新主题阅读》:《我家的大花园》。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环节

  小小模仿秀

  可爱的小动物们,让我们唱着儿歌走进动物乐园吧!(板书课题,观察左右结构书写的要领)

  二、“一主”教材自主识字环节

  1、识字攀登晋级表,初测。

  2、指名读课文(读的特别好的学生,当小老师)

  3、我读你指读(老师范读课文)

  伸出你的小手指,老师读到哪儿,你就指到哪儿

  4、出示自学提示: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文中隐藏的小动物。

  5、名称重重读

  6、师生承接读。(有拼音)

  师:什么半空展翅飞?生:蜻蜓半空展翅飞,

  师:什么花间捉迷藏?生:蝴蝶花间捉迷藏。

  师:什么土里造宫殿?生:蚯蚓土里造宫殿,

  师:什么地上运食粮?生:蚂蚁地上运食粮。

  师:什么池中游得欢?生:蝌蚪池中游得欢,

  师:什么房前结网忙?生:蜘蛛房前结网忙。

  7、我问你答读。(加大难度,无拼音)

  问:蜻蜓哪里干什么?答:蜻蜓半空展翅飞。

  问:蝴蝶哪里干什么?答:蝴蝶花间捉迷藏。

  问:蚯蚓哪里干什么?答:蚯蚓土里造宫殿。

  问:蚂蚁哪里干什么?答:蚂蚁地上运食粮。

  问:蝌蚪哪里干什么?答:蝌蚪池中游得欢。

  问:蜘蛛哪里干什么?答:蜘蛛房前结网忙。

  8、滚雪球读

  读:飞

  诵:飞飞展翅飞

  读蜻蜓半空展翅飞......

  9、师生问答读

  10、填补空白读

  11、开火车读词语

  蜻蜓捉迷藏造宫殿运食粮蚂蚁蜘蛛结网

  三、部首识字环节

  1、观察动物名称字体的特点(虫字旁)

  2、观察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左形右声)

  3、运用构字特点拓展识记虫子旁的生字。

  四、学*书写生字“运、迷”

  1、观察生字构字规律和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2、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五、“以文带文拓展识字”环节

  1、自学提示:

  借助拼音自由读《新主题阅读》45页的《我家的大花园》,注意不认识的生字,把它圈起来。

  2、开火车读词语

  3、你读我诵,我问你答读

  六、“识字晋级攀登我能行”再测

  七、课后作业

  给家长说一说今天认识了哪些生字朋友。

  板书设计:

  动物儿歌

  虫:蜻蜓蝴蝶蚯蚓蚂蚁

  走之旁:迷运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8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音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字。该设计本着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着让学生独立识字取代教师分析的宗旨,以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等14个生字,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会写“蚂、蚁”两个字,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书写,做到间架结构合理。

  2、通过在阅读、游戏中识字,指导学生认识本课生字,提高识字能力。

  3、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使学生喜欢学*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2、教学难点:

  结合各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感知成语所特有的表达优势,鼓励他们在*时多积累、多运用。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磁条黑板、动物图画、吸铁石。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趣

  1、师:同学们,夏天就要快到了,小动物们也都跑出来玩了。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去动物世界走一走,看一看,去和小动物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

  2、师:快看,我们已经到了动物世界了!(出示课件:动物图)这么多可爱的小精灵,你们都认识吗?让我们去和它们打招呼吧!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课文的兴趣)

  (二)出示图片,认读字词

  1、依次点击“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6种动物的情境图并配上词语。说说这些小动物在哪里干什么?

  2、多可爱的夏天呀,(点击)咦,小动物呢?怎么都不见了?哦,原来它们都飞到儿歌里面去了。(出示儿歌)

  3、请同学们打开书,仔细读读儿歌,注意读准字音、字词,读通句子。把藏起来的小动物的名字用横线画出来,并大声多读几遍。

  4、老师把你们要找的小动物都给列在了屏幕上,看看自己都找到了吗?(出示小动物的名字,带拼音)

  5、去拼音,开小火车读。

  6、认识“虫字旁”

  (1)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吗?

  (2)那你们知道这些虫子旁的字都和什么有关吗?

  师总结:有“虫字旁”的字,一般和动物有关,或和虫子有关。

  7、(点击课件)

  今天我们认识的这些小动物啊,它们就是由虫字旁和我们熟悉的字所组成的!看,大屏幕上虫子旁和我们会认的字相连了起来。我来考考大家,看看你们能用虫字旁和会认得字组成新的字吗?

  (三)再读课文,了解句意。

  1、过渡语:瞧,我们不仅会读、会认词语,还认识了虫字旁的小动物呢!那夏天里的这些小动物都喜欢做些什么呢?师:课本中的这首儿歌,说的就是这些小动物的事!现在,老师来读读课文,请大家认真看书,用心听老师读,边听边想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课件再次出示儿歌)

  2、(1)下面请同学们告诉老师,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2)师:点击课件:看到大屏幕上,请你说一说,小动物在哪里做什么?按照老师刚才的样子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师相机在课件上和黑板上出示剩下的动物名、地点、活动)

  3、过渡语同学们,你们瞧,仔细看看黑板和大屏幕,再对照我们的课文,你发现了什么?生:这个和我们的课文很像。

  (1)现在,让我们合作读读儿歌。看着大屏幕,老师读动物名,男同学读动物的活动地点,女同学读动物的活动。看看我们合作得怎么样。

  师:蜻蜓…男生:半空…女生:展翅飞

  师:蝴蝶…

  (2)现在我们换一换,男同学读动物名,女同学读地点,老师来读动物的活动。

  (四)做游戏,巩固课文内容

  1、过渡语师:接下来我们让放松放松,和小动物们一起做游戏吧!

  2、师:看,小蜻蜓飞来了,它让同学们和它一起展翅飞!大家来表演表演,做一做展翅飞的动作!(出示课件:小蜻蜓飞来了)

  3、现在你们知道了什么叫展翅飞吗?

  4、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和动物们玩游戏吧!瞧,大屏幕上小蚯蚓带来了自己的宫殿,想一想,猜一猜,蚯蚓的宫殿里是怎样的?会有哪些东西?看看谁的脑筋动得快!

  5、同学们,两只小动物给大家带了多么欢乐的游戏啊!在这篇课文中,你还喜欢哪只动物?为什么?

  6、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听出来了你们很喜欢蜻蜓、很喜欢蝌蚪、很喜欢……

  (五)猜谜语,写字指导

  1、下面,老师要给大家出个谜语,猜猜看这是一只什么动物?“个子不大,能量不小,团结互助,勇敢勤劳,能啃骨头,会挖地道,行军作战,井井有条。”(打一动物)请一个同学来回答!

  2、可爱的小蚂蚁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书签。猜猜看它在哪里?真聪明,不一会儿就找到了。但是,小蚂蚁给大家出了一个任务,请你们将“蚂、蚁”这两个字送进田字格里,你们能完成这个任务吗?

  3、那就跟老师一起来学*写着两个字吧!

  4、出示“蚂、蚁”课件。同学们先来观察这两个字,他们是什么结构?

  5、再仔细看看,蚂、蚁这两个字左边的样子是不是很窄?右边很胖?这是左收右放,注意“蚁”字的右边“义”的笔顺是“点—撇—捺”。

  6、下面第一遍先看老师来写蚂、蚁这两个字!

  7、下面,你们自己也来练*吧把蚂、蚁两个字端端正正地写在书签上的田字格中,看看谁的书签做得最漂亮!开始吧!注意执笔姿势和坐姿,要做到──头正、肩*、身直。

  (六)唱儿歌,总结课文。

  同学们,我们今天不仅学了字,认了词,还学会了背课文呢!接下来,让我们用《闪闪的星星》来唱文中的儿歌吧!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之二

  《动物儿歌》位于本册第二个识字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性,教材还配有生动有趣的彩图,展现了动物活动美好快乐的画面。儿歌中的小动物一半是昆虫,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也有六个是虫字旁的字,而且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生字。儿歌的特点是有节奏,有韵律,本课儿歌每一句都是以“谁在哪里干什么”的结构组成的,因此应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

  针对一年级小学生,教学重点是识字和朗读。在实际操作中,我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有三点:

  一、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有机结合。

  本课的识字任务是12个,根据文本特点将其分为虫字旁的形声字和其他生字两部分进行分类教学。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结合生动有趣的图片认识动物,发现虫字旁的形声字的造字特点,并以此为出发点*得了识字方法;再结合多种形式朗读儿歌,落实其他的识字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归类识字的意识。随文识字时,汉字在文本中时而跳脱,时而融进有趣的语句,深深吸引着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识字课的效率。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低年级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符合年龄特点的识字游戏与朗读活动。因此,在上课伊始,我利用蝌蚪、蚯蚓的谜语导入,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字谜的谜底是即将学*的动物名称,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对生字预*的一个拓展,一方面预*了即将学*的生字,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将游戏导入一年级语文课堂中,它不但能使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让学生感受语文并喜欢上语文,从而达到“玩与学”相结合的目的,激发孩子兴趣和表达欲望;在学*生字过程中,以多种朗读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指导写字环节中,采用通俗易懂的编歌诀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写字要领,进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教学不足:

  虽然准备地较为充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不足。

  1、时间掌握不充分

  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之前的教学环节过于顺利,导致时间富余,在写字环节时间还有多,因此在整节课的过程中,写字教学占的比例过于大。

  2、教学语言过于*淡

  这节课中,虽然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但是仍旧缺少声情并茂、津津有味地朗读。我的教学语言比较*淡,起伏不大。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9

  活动目标:

  1、在引导幼儿观看中学*儿歌;

  2、理解儿歌内容,会用一般话有节奏地朗诵儿歌,感受儿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3、喜爱用肢体语言表现儿歌。

  活动预备:

  1、阅历预备:向爸爸、妈妈了解家里来客人后,预备午餐的情形;

  2、材料预备: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伴侣们,你们家里来过客人吗?客人来后,你的爸爸、妈妈、婆婆、爷爷等都在忙什么呢?

  今日,动物王国也有客人要来,小动物们都在忙。那它们都在忙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

  二、初学儿歌

  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看图,理解图意,为学*儿歌作预备。

  提问:

  ①、图上有哪些小动物?它们都在干什么?

  ②、你能用动作表示这些小动物正在做的事吗?

  ③、你能学学这些小动物的叫声吗?

  ④、小动物们都在忙,只有谁在偷懒?你们谁知道小猴为什么要捂着嘴吗?(让生发挥想象。适时进行思想品德训练。)

  2、引出儿歌

  师:老师把动物们劳碌的情景编成了一首儿歌,你们想听吗?(示范朗诵儿歌。)

  3、幼儿学*儿歌

  师:这首儿歌好听吗?你们想学吗?

  ①、分句教念儿歌,边教边指图。

  ②、幼儿跟念儿歌,可用动作表示。

  ③、齐念儿歌。

  4、儿歌表演

  师:刚才小伴侣们念得真好,有没有哪位小伴侣情愿到讲台上来念给大家听?(抽几名幼儿到台上念,鼓舞他们做动作,师可做适当提示。)

  三、延长活动

  师:刚才儿歌里的小动物们都在忙着作饭,我们也来学一学它们,一起玩过家家的嬉戏好吗?(生分组玩嬉戏,自然结束新课。)

  四、附儿歌:动物聚餐

  鹅挑水,鸭淘菜,

  公鸡推磨狗砍柴。

  猫洗碗,兔拿筷,

  小猪烧火羊炒菜。

  马擦桌子牛端菜,

  猴子偷嘴嘴汤坏。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彩图和生活经验,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间、网”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用过朗读、表演,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性,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节奏地朗读儿歌。归类认识带有虫字旁旁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图片导入

  1.老师最*去了一个非常好玩的动物园,(出示课题动物二字)里面有许多很可爱的小动物,今天特地带到我们的课堂上给大家认识一下,看看都有哪些小动物今天也来上课了呢?

  2.想知道第一位动物朋友是谁吗?我们来猜一猜!一架小飞机,飞东又飞西。来去三五里,捉虫它最行!3.依次出示谜语猜测动物。

  二、导出课题

  今天我们的课就要学*一首关于这些小动物的儿歌。(板书课题小动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是同学们你们都知道*时他们都在做什么呢?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看看这些小动物的日常生活。

  三、情境朗读,了解动物

  1.自由朗读课文

  首先请同学们翻开书本54页,自由朗读课文,努力把读正确,读通顺。

  然后想想文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并把它们用笔圈出来。

  2.归类识字

  师:(出示词语)现在,老师要增加一点点难度了,我把图片和拼音都去掉,谁还认识这些动物朋友?(指名读)

  师:请你们仔细观察生字宝宝,你发现了什么秘密?生:我发现这些字都有“虫字旁”。

  师:虫字旁的字大多和什么有关?

  生:虫字旁的字大多和虫子有关。

  师:虫字旁表示生字的意思,我们把它叫做形旁!

  师生对读生字(有偏旁的和去掉偏旁的生字对读),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生:有的读音相同,有的读音相*。

  师:表示读音的部分叫声旁(出示课件:声旁)像这样一半是形旁,一半是声旁的字叫做——(生:形声字)

  3.图文并茂,朗读儿歌(1)逐行读儿歌。①蜻蜓半空展翅飞

  指名读、指名配动作读、齐读。②蝴蝶花间捉迷藏指名读、

  (师:小蝴蝶飞来飞去,就像在玩捉迷藏,多有趣呀!)再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③蚯蚓土里造宫殿指名读、分组比赛读。④蚂蚁地上运食粮小老师领读。⑤蝌蚪池中游得欢

  指名读、(师:如果把“游得欢”读得再欢快一点儿就更好了!)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11

  教材分析:

  《动物儿歌》是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的一篇典型的集中识字韵文。编者独具匠心地将12个生字编排在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中。这首儿歌写的是小动物们有趣的活动情景,读来朗朗上口,情趣盎然。这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识记的字大都有虫字旁,便于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教学本课可在学生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和教材中的彩图,采用多种方法读准字音,认记字形。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孩子正处于学*启蒙阶段,通过一年级上学期的学*,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汉语拼音的读写方法。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也养成了较好的学**惯,如能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预*的*惯也逐步养成。本学期将致力于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及语文素养的培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会读“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迷、造”等7个生字;

  ②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③初步感知形声字的构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借助拼音及多种形式地读读准字词;

  ②利用课件,表演读等形式,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文中小动物的生活*性,热爱小动物。

  教学重点:

  运用形声字的识字规律自主识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蜻蜓”等六种动物的活动状况及表现的生活*性,激发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资源: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池”“欢”2个字。

  2.初步感知形声字的构字方法,能用所学方法自主识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体验小动物生活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认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们,可是,小动物们想跟你们玩捉迷藏,它们都藏在了图画中(出示课文插图)你们能找到他们吗?

  2.指名找动物并贴出相应的词卡和图片在黑板上。

  3.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识字5《动物儿歌》。

  二、初读儿歌,看图识字。

  1.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呀就住在咱们课本的54页,快翻开书,听老师读读这首《动物儿歌》吧。

  听读要求:

  边听老师读,边用小铅笔圈出藏在儿歌里的动物朋友的名字。

  想想儿歌共有几句话?分成了几行?

  2.同学们在*时的读书中都积累了一些读书方法,那就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大声开始读这首儿歌吧,注意要把字音读正确。读完用坐姿告诉老师。开始吧!(屏幕出示儿歌)

  3.检查朗读,

  这首儿歌共有几个句子,分成几行?我想请六名同学给我们大家展示一下他们朗读,一人一行。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他读正确了,大家就跟着读一行;如果他读错了大家就教他读一遍。

  4.小老师教得好,大家学得真认真!小动物们呀觉得大家真厉害,争着从课文里跑出来,还想再考考你们呢!

  5.看,谁要考大家啊?ppt出示小动物的图片。(蜻蜓、蚂蚁、蜘蛛)

  6.学*“网”和“藏”

  ①谁知道蜘蛛有什么本领?

  预设:会织网。Ppt出示蜘蛛织网图----“网”字进行对比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网”字的字理演变过程。)

  ②你还知道什么网?谁来读读儿歌中带这个字的句子。这只小蜘蛛有些顽皮,织了一张奇怪的网,同学们请看:ppt出示藏,逐渐变大。

  ③你们发现了什么啊?你们用什么方法记住藏?

  ④儿歌中谁在捉迷藏?请大家一起读读句子。

  7.三个小动物玩累了回家了,只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你还认识他们

  吗?我请男同学来读读。

  8.拼音宝宝也回家了,你还会读吗?我这次请女同学来读。

  三、探究规律,培养能力。

  1.发现规律:看来这三个小动物们也没难住大家啊。请同学们再一起来读读他们的名字。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我发现了这些字都有虫字旁。)(点击课件,虫字旁变红)

  ①为什么这些小动物的名字都有虫字旁?

  预设1:这些小动物都是虫子。

  ②都是虫子吗?

  预设2:这些小动物中有的是昆虫,有的不是昆虫。

  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是呀,蜻蜓和蚂蚁是昆虫,但是蜘蛛不是昆虫。蜘蛛属于节肢动物,为什么也给它加上“虫”字旁呢?那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在造字时,他们就把长得像昆虫的小动物当成了昆虫,所以它们都有——虫字旁。同学们可记得上一节课认识彩虹的“虹”字也是虫字旁,古人认为虹是一条呼风唤雨的“大虫”,在雨后下来喝水。

  ③不光他们三个带虫字旁,另外三个小动物也带虫字旁,他们是:ppt出示(蝴蝶、蚯蚓、蝌蚪)

  2.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他们的名字。

  ①去掉偏旁你又发现了什么?(课件:青廷、马义、知朱、胡、丘引、科斗)预设:我发现了蚂蚁的蚂,右边念马,加上虫字旁也念马。我发现蜻蜓的蜻,去掉虫,还念青。

  ②原来,这些字的一部分都跟这个字的读音有很大的关系,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字的意思,另一边表示字的读音。我们把表示意思的一边叫做这个汉字的形旁或者义旁;把表示读音的一边称作这个字的声旁,把按照形旁和声旁创造出来的汉字我们叫做形声字。

  3.根据规律猜字:根据形声字的这个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认识其他小动物。(点击课件,出示词语:蜈蚣蚜虫蝈蝈蚂蟥蛐蛐)

  ①这些都是形声字,你猜出了哪个动物的名字?

  预设:我猜出了蚜虫。(师点击课件,出现“蚜虫”的图片与文字)

  ②对了!你是怎么猜出来的?预设:我想牙齿的牙加上虫字旁还念蚜。

  4.根据形声字这个特点,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剩下的几个个生字呢。

  ppt出示:粮食迷造

  ①谁来读读这几个生字?读后你们有什么发现?

  ②粮这个字总是和“食”分不开,指的是食物,食量;ppt出示,食的实物图片。

  小结:迷和米声调不同,造和告声母不同,可它们也都是形声字。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这几个形声字吗?(ppt出示)这其实是要告诉我们,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会有些小变化,我们需要学会灵活运用才行!

  四、再读儿歌,再识生字。

  1.生字宝宝排着整齐队伍都来了,看看大家还记得他们吗?下面我们来开火车读一读,比比哪列火车开得快!生字卡片出示所有生字。

  2 .同学们的识字列车开的又快又稳,生字宝宝们不甘心的又全都藏到了儿歌中。同位两人快合作读一读吧!

  3.师生对读儿歌。(问答形式)

  五、指导写字

  1.指导“池”“欢”的书写。

  (1)生仔细观察,说说“池”“欢”两字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师分别范写“池”“欢”。提示:“池”字的“也”第一笔横折钩起笔在三点水提的上面,最后一笔竖弯钩要舒展。(小口诀:竖弯钩真美丽,长长尾巴翘起来。)“欢”,左窄右宽,先写又字旁(小口诀:又字旁,有变化,捺笔要变小小点。) “欠”的第二撇穿插到“又”的点下方。右边最后一笔是捺要写舒展。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在书空练*。

  2.学生在书上描一个写一个。

  3.师生评价,反馈纠正后改错,再写另一个。

  六、总结全文

  这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六种可爱的小动物,会读12个生字,还学会了一项重要的识字本领-----用形声字认字。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希望你们今后在看课外书时能认识更多的形声字,并和它们交朋友。

  七、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观察家中的小动物活动情况,讲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5动物儿歌

  蜻蜓、蝴蝶、蚯蚓

  蚂蚁、蝌蚪、蜘蛛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12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音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阅历,注意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本课采纳个性化教学,以同学原有的学问阅历为基础绽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同学的识字爱好,引导同学“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字。该设计本着充分敬重同学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着让同学独立识字取代老师分析的宗旨,以同学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同学个性,激发同学灵性服务。

  二、教学目标:

  1、熟悉“蜻、蜓”等14个生字,提高同学自主识字的力量。会写“蚂、蚁”两个字,能按笔顺规章用硬笔书写,做到间架结构合理。

  2、通过在阅读、嬉戏中识字,指导同学熟悉本课生字,提高识字力量。

  3、激发同学识字爱好,使同学喜爱学*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熟悉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畅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2、教学难点:

  结合各种教学形式激发同学对成语的爱好,感知成语所特有的表达优势,鼓舞他们在*常多积累、多运用。

  四、教学预备:

  教学课件、磁条黑板、动物图画、吸铁石。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趣

  1、师:同学们,夏天就要快到了,小动物们也都跑出来玩了。今日这节课,我们要去动物世界走一走,看一看,去和小动物们交伴侣。你们情愿吗?

  2、师:快看,我们已经到了动物世界了!(出示课件:动物图)这么多可爱的小精灵,你们都熟悉吗?让我们去和它们打招呼吧!

  (设计意图:激发同学学*课文的爱好)

  (二)出示图片,认读字词

  1、依次点击“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6种动物的情境图并配上词语。说说这些小动物在哪里干什么?

  2、多可爱的夏天呀,(点击)咦,小动物呢?怎么都不见了?哦,原来它们都飞到儿歌里面去了。(出示儿歌)

  3、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读读儿歌,留意读准字音、字词,读通句子。把藏起来的小动物的名字用横线画出来,并大声多读几遍。

  4、老师把你们要找的小动物都给列在了屏幕上,看看自己都找到了吗?(出示小动物的名字,带拼音)

  5、去拼音,开小火车读。

  6、熟悉“虫字旁”

  (1)同学们,认真观看这些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吗?

  (2)那你们知道这些虫子旁的字都和什么有关吗?

  师总结:有“虫字旁”的字,一般和动物有关,或和虫子有关。

  7、(点击课件)

  今日我们熟悉的这些小动物啊,它们就是由虫字旁和我们熟识的字所组成的!看,大屏幕上虫子旁和我们会认的字相连了起来。我来考考大家,看看你们能用虫字旁和会认得字组成新的字吗?

  (三)再读课文,了解句意。

  1、过渡语:瞧,我们不仅会读、会认词语,还熟悉了虫字旁的小动物呢!那夏天里的这些小动物都喜爱做些什么呢?师:课本中的这首儿歌,说的就是这些小动物的事!现在,老师来读读课文,请大家仔细看书,专心听老师读,边听边想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课件再次出示儿歌)

  2、(1)下面请同学们告知老师,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2)师:点击课件:看到大屏幕上,请你说一说,小动物在哪里做什么?根据老师刚才的样子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师相机在课件上和黑板上出示剩下的动物名、地点、活动)

  3、过渡语同学们,你们瞧,认真看看黑板和大屏幕,再对比我们的课文,你发觉了什么?生:这个和我们的课文很像。

  (1)现在,让我们合作读读儿歌。看着大屏幕,老师读动物名,男同学读动物的活动地点,女同学读动物的活动。看看我们合作得怎么样。

  师:蜻蜓…男生:半空…女生:展翅飞

  师:蝴蝶…

  (2)现在我们换一换,男同学读动物名,女同学读地点,老师来读动物的活动。

  (四)做嬉戏,巩固课文内容

  1、过渡语师:接下来我们让放松放松,和小动物们一起做嬉戏吧!

  2、师:看,小蜻蜓飞来了,它让同学们和它一起展翅飞!大家来表演表演,做一做展翅飞的动作!(出示课件:小蜻蜓飞来了)

  3、现在你们知道了什么叫展翅飞吗?

  4、接下来,让我们连续和动物们玩嬉戏吧!瞧,大屏幕上小蚯蚓带来了自己的宫殿,想一想,猜一猜,蚯蚓的宫殿里是怎样的?会有哪些东西?看看谁的脑筋动得快!

  5、同学们,两只小动物给大家带了多么快乐的嬉戏啊!在这篇课文中,你还喜爱哪只动物?为什么?

  6、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听出来了你们很喜爱蜻蜓、很喜爱蝌蚪、很喜爱……

  (五)猜谜语,写字指导

  1、下面,老师要给大家出个谜语,猜猜看这是一只什么动物?“个子不大,能量不小,团结互助,英勇勤劳,能啃骨头,会挖地道,行军作战,井井有条。”(打一动物)请一个同学来回答!

  2、可爱的小蚂蚁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书签。猜猜看它在哪里?真聪慧,不一会儿就找到了。但是,小蚂蚁给大家出了一个任务,请你们将“蚂、蚁”这两个字送进田字格里,你们能完成这个任务吗?

  3、那就跟老师一起来学*写着两个字吧!

  4、出示“蚂、蚁”课件。同学们先来观看这两个字,他们是什么结构?

  5、再认真看看,蚂、蚁这两个字左边的样子是不是很窄?右边很胖?这是左收右放,留意“蚁”字的右边“义”的笔顺是“点—撇—捺”。

  6、下面第一遍先看老师来写蚂、蚁这两个字!

  7、下面,你们自己也来练*吧把蚂、蚁两个字端端正正地写在书签上的田字格中,看看谁的书签做得最美丽!开头吧!留意执笔姿态和坐姿,要做到──头正、肩*、身直。

  (六)唱儿歌,总结课文。

  同学们,我们今日不仅学了字,认了词,还学会了背课文呢!接下来,让我们用《闪闪的星星》来唱文中的儿歌吧!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之二

  《动物儿歌》位于本册其次个识字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首布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性,教材还配有生动好玩的彩图,呈现了动物活动美妙欢乐的画面。儿歌中的小动物一半是昆虫,本课要求熟悉的生字中也有六个是虫字旁的字,而且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应在教学中引导同学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生字。儿歌的特点是有节奏,有韵律,本课儿歌每一句都是以“谁在哪里干什么”的结构组成的,因此应引导同学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培育同学的语感。

  针对一班级学校生,教学重点是识字和朗读。在实际操作中,我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有三点:

  一、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有机结合。

  本课的识字任务是12个,依据文本特点将其分为虫字旁的形声字和其他生字两部分进行分类教学。在教学中,我先让同学结合生动好玩的图片熟悉动物,发觉虫字旁的形声字的造字特点,并以此为动身点*得了识字方法;再结合多种形式朗读儿歌,落实其他的识字教学任务,使同学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归类识字的意识。随文识字时,汉字在文本中时而跳脱,时而融进好玩的语句,深深吸引着同学的爱好,提高了识字课的效率。

  二、创设情境,激发爱好,培育同学的语文力量。

  低班级教学应从同学的爱好动身设计符合年龄特点的识字嬉戏与朗读活动。因此,在上课伊始,我利用蝌蚪、蚯蚓的谜语导入,同学的心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字谜的谜底是即将学*的动物名称,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对生字预*的一个拓展,一方面预*了即将学*的生字,另一方面激发同学爱好,将嬉戏导入一班级语文课堂中,它不但能使同学们主动参加到教学活动中,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在丰富多彩的嬉戏中让同学感受语文并喜爱上语文,从而达到“玩与学”相结合的目的,激发孩子爱好和表达欲望;在学*生字过程中,以多种朗读活动为载体激发同学的识字爱好;在指导写字环节中,采纳通俗易懂的编歌诀方法让同学轻松把握写字要领,进而促进同学语文力量的提升。

  教学不足:

  虽然预备地较为充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不足。

  1、时间把握不充分

  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之前的教学环节过于顺当,导致时间富余,在写字环节时间还有多,因此在整节课的过程中,写字教学占的比例过于大。

  2、教学语言过于*淡

  这节课中,虽然我始终以饱满的热忱投入到课堂,但是照旧缺少声情并茂、兴致勃勃地朗读。我的教学语言比较*淡,起伏不大。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2.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间、迷”两个生字。

  3.激发学生观察夏天景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识字规律自主识字。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儿歌,让学生了解夏天的景物和特点。

  教学准备:文中插图、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看图导入

  1.同学们,天气一点点变暖和了,大家也越发显得精神抖擞,你看XX同学坐的可真端正,XX同学注意力可真集中。这么好的天气,大自然里的小动物也一个个出来活动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看图说话(出示文中插图)看一看:你在图上都看到了哪些小动物?

  预设: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六种动物。

  生:我看到了蜻蜓、蝴蝶、蚂蚁、蚯蚓、蝌蚪、蜘蛛。

  二、学*字词

  1.师:多可爱的夏天呀,多么可爱的小动物啊!(点击)咦,小动物呢,怎么都不见了?哦,原来他们都飞到儿歌里面去了。

  2.点击出示相关儿歌。

  师:请你仔细听朗读,把藏起来的小动物的名字找出来,划上横线,并大声多读几遍,把儿歌读正确、读通顺。(学*六种动物的生字)

  3.观察生字特点,找认字规律。

  (1)这些字都有一个虫字旁。

  (2)这些字都是写动物的。

  (3)“蚂”“蜻”只要读半边的字就行了。

  4.小结: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我们可以用这种办法认识很多字呢!想不想用这种办法来认识其他的字?

  三、让我们走进“识字加油站”吧!

  出示剩余的生字。

  四、学*儿歌,感受快乐

  1、师:看你们写得这么认真,小动物多开心呀,在美丽的夏天里,这些小动物们在忙碌些什么呢?下面放声读读儿歌,到儿歌中去找答案。

  师:在美丽的夏天里,这些小动物们在忙碌些什么呢?谁起来说一说?(知道那个说那个

  说到捉迷藏时,拓展一下(你们捉迷藏来吗?你们和小朋友们还做过什么?了解这些动物们在做游戏。)

  (随机引导理解“宫殿”)感悟作者对动物们的喜爱之情。知道动物们在工作。

  小结:在美丽的夏天里,这些小动物们有的做游戏、有的运食粮、有的……这就是动物们的工作。

  (1)出示:蚯蚓土里造宫殿。

  师:宫殿就是皇宫,蚯蚓整天在土里钻来钻去,多像一个勤劳的建筑工人呀!瞧,句子写得多有趣,你感悟到什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读出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2)出示:蜘蛛房前结网忙。(出示:蜘蛛忙着织网的活动图片)师:蜘蛛忙着织网,要干什么呀?生:捕捉飞来的小虫。

  2、合作学*,多种形式读儿歌。

  采用问答的形式朗读,(多读,师问,生读,……)

  3、加上动作读。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看了你们的表演,老师仿佛看到了一群快乐的小动物。

  (目的:放手给学生提供读的空间,引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读出儿歌的趣味,感受读儿歌的快乐,培养合作意识)

  五、小结

  师:在我们的自然界里,还有很多小动物快乐地生活着(拓展),

  壁虎夜晚捉虫吃

  蚂蚱田野展翅飞

  知了树枝把歌唱

  蝴蝶花间来采蜜

  蟋蟀夜晚唱催眠曲

  松鼠树上做游戏

  青蛙荷叶把歌唱

  老鹰空中展翅飞

  六、作业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容易接触到的小动物。模仿课文“谁在哪里干什么”,再编几句儿歌,读给家人和同学听。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之2作者:一(8)班 李路苹

  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观察、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课前读书。

  间(房间)我会自己整理房间。

  迷(迷路)他迷路了,不知道该走哪条路。

  造(制造)这辆汽车是中国制造的。

  运(运动)爷爷每天坚持运动一个小时。

  池(池塘)池塘旁边有一块青青的草地。

  欢(喜欢)我喜欢练书法。

  网(结网)蜘蛛在树上结网。

  2、同学们,即将要到夏天了,你们喜欢夏天吗?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夏天吗?(指名说)是呀,夏天这么美丽和快乐,就让我们走进夏天吧!(出示夏天的图画)

  3、还有一些小精灵也非常喜欢夏天,给夏天增添了许多欢乐,让我们一起认识吧!(出示“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6种动物的图片。)观察它们的名字有什么特点?虫子旁的字和昆虫有关,区分益虫和害虫:

  益虫: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帮助或有好处的昆虫。如:蚕、蜘蛛、蜜蜂、蜻蜓、蚯蚓等。

  害虫:危害人类生产或破坏人们生活、危害人们健康的昆虫。如:苍蝇、蚊子等。

  4、师:多可爱的夏天呀,(点击)咦,小动物呢,怎么都不见了?哦,原来他们都飞到儿歌里面去了。

  点击出示相关儿歌。

  (点评: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读儿歌的兴趣)

  5、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儿歌。

  三、学*儿歌,感受快乐

  (一)师:请你仔细读读儿歌,把藏起来的小动物的名字找出来,划上横线,并大声多读几遍,把儿歌读正确、读通顺。

  (二)课件点击儿歌,六种动物名称从儿歌里跑出来。请学生认字。

  师:看你们写得这么认真,小动物多开心呀,在美丽的夏天里,这些小动物们在忙碌些什么呢?

  (三)读读儿歌,看谁能把儿歌读得又正确又好听。(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读中纠正字音)

  (四)学生质疑。(随机解决)

  1、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

  蜻蜓在哪里“展翅飞”?蝴蝶又在哪里“捉迷藏”?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半空”是蜻蜓飞行的乐园,“花间”是蝴蝶的舞台,“捉迷藏”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蝴蝶在花丛中的自由自在。

  2、出示:蚯蚓土里造宫殿。

  师:宫殿就是皇宫(出示宫殿图片),蚯蚓整天在土里钻来钻去,多像一个勤劳的建筑工人呀!瞧,句子写得多有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蝌蚪长大了会变成什么?

  蝌蚪长大了会变成青蛙,专吃田里的害虫。

  4、出示:蜘蛛房前结网忙。(出示:蜘蛛忙着织网的活动图片)

  师:蜘蛛忙着织网,要干什么呀?

  生:捕捉飞来的小虫。

  5、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欢”字和“忙”字各表现了什么?

  “欢”字表现了蝌蚪在池中欢快地生活;“忙”字表现了蜘蛛的勤劳和注意力集中。

  (五)我会做:

  兔子 树下 吃萝卜。

  蜜蜂 花丛 采蜂蜜。

  小鱼 水中 游得欢。

  燕子 空中 展翅飞。

  (六)拓展延伸

  当发现食物时,蚂蚁会立刻返回蚁巢,它一边走一边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在路上留下记号。它回到巢穴后,立即与其他蚂蚁交流信息,然后带领大家沿着这种化学物质的气味去搬运食物。

  (七)合作学*,多种形式读儿歌。

  1、指名说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同桌分句读、表演读……

  2、学生合作学*。

  3、学生汇报合作成果。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看了你们的表演,老师仿佛看到了一群快乐的小动物。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好吗?谁能建议一下,我们怎么配合比较好?

  4、师生合作读。

  (放手给学生提供读的空间,引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读出儿歌的趣味,感受读儿歌的快乐,培养合作意识。)

  四、小结

  师:在我们的自然界里,还有很多小动物快乐地生活着,快走到大自然中去找找吧!

  五、作业

  到公园里、小河边、田野上去观察小动物的生活。找找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或资料,明天带来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

  5、动物儿歌

  蜻蜓 半空 展翅飞

  蝴蝶 花间 捉迷藏

  蚯蚓 土里 造宫殿

  蚂蚁 地上 运食粮

  蝌蚪 池中 游得欢

  蜘蛛 房前 结网忙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间、迷”两个生字。

  3.激发学生观察夏天景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识字规律自主识字。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儿歌,让学生了解夏天的景物和特点。

  教学准备:文中插图、生字卡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看图导入

  1.同学们,天气一点点变暖和了,大家也越发显得精神抖擞,你看XX同学坐的可真端正,XX同学注意力可真集中。这么好的天气,大自然里的小动物也一个个出来活动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看图说话(出示文中插图)看一看:你在图上都看到了哪些小动物?

  预设:

  生:我看到了蜻蜓、蝴蝶、蚂蚁、蚯蚓、蝌蚪、蜘蛛。

  师:这些小动物多可爱呀!我们一起来认一认他们的名字吧。

  二、活泼多样,自主识字

  1.指名读词。(根据学生认读图片,相机出示词语带拼音)

  (课件出示蜻蜓图片)谁来和它打个招呼,读读它的名字。

  预设:qingting,真棒

  (课件出示蝴蝶图片)第二个朋友也来了,谁来迎接它?

  预设:hudie,对了,是huhu.

  (课件出示蚂蚁图片)这个谁来读读看?

  预设:mayi,读的真标准。

  (课件出示蚯蚓图片)一个生活在地下的朋友,谁来?

  预设:qiuyin,对,yin前鼻音。

  (课件出示蝌蚪图片)这是一个生活在水里的朋友。

  预设:kedou读得声音真洪亮。

  (课件出示蜘蛛图片)最后出场的朋友,我们一起来读吧。

  预设:zhizhu,全是翘舌音。

  2.认读生字。

  (1)自主认读。(去图片)

  师:现在请你和同桌之间交流交流,互相读一读,看谁读的更准确?如果同桌不会读,请你做小老师教教他。现在开始。

  预设:孩子们同桌互读,老师相机指导。

  (2)全班齐读。(去拼音)

  师:时间到。生:我坐好。

  师:大家读得真认真,尤其是xxxx这些同学,接下来,老师就要考考大家了,看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一个两遍,不拖腔。蜻蜓蜻蜓,预备起!

  3.识记生字

  过渡:大家可真厉害,老师又给大家设了一个难关,看看这次都有谁能闯过去。请听题:认真观察这些生字宝宝,看看他们有什么地方是相似的?谁发现了举手回答!

  (1)“虫”字偏旁识字

  预设:

  生:他们的偏旁部首都是“虫”字旁。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他们的偏旁部首都是“虫字旁”,那为什么这些动物的名字都带有虫字旁呢?谁知道?

  生:因为他们都是昆虫,所以都是虫字旁。

  师:你可真聪明。那么除了这一点之外,在这些生字宝宝里,你还有新的发现吗?

  生:虫+青=蜻。

  师:你真棒,联想到了我们之前学*的青字家族,那么大家认真观察,这些字宝宝,是不是都可以这样加一加呢?

  生:虫+马=蚂虫+胡=胡虫+丘=蚯虫+引=蚓虫+科=蝌

  (师相机在黑板上贴生字卡片)

  (3)形声字识字规律

  师:大家真聪明,一下子就找出了一种新的识字方法,这种类型的字呢,我们给它叫“形声字”。这种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我们*时可以利用这种规律认识很多字,不信我们来试试看:

  (课件出示:描芳)

  师:描左边一个提手旁,右边一个苗。写字描红要用手

  芳上面一个草字头,下面一个方。草字头都和花草有关系,所以我们一般说花草芳香。

  三、朗读韵文,积累语言

  1.过渡:我们刚刚认识了这么多小动物朋友,那么他们在夏天都在做什么呢?来,自己读一读。

  2.指名朗读:时间到,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3.大家评议:真好?那你觉得xx同学读得怎么样呢?谁来说一说?

  预设:

  生:他读的很流利,声音很大。

  师:有谁觉得自己可以读的更好的?真好,我们一起第一遍,不拖腔。

  4.引读边拍手边说:下面,老师要好好考察一下大家;我来问,你来答,小手伸出伸出伸出:

  什么半空展翅飞?蜻蜓半空展翅飞。

  什么花间捉迷藏?蝴蝶花间捉迷藏。

  ……

  过渡:大家真棒,下面女生来问,男生来答。换个问法:蜻蜓半空干什么?蝴蝶半空干什么?我这样说,大家能懂吗?好,女生准备好了吗?小手伸出伸出伸出:

  蜻蜓半空干什么?蜻蜓半空展翅飞。

  蝴蝶花间干什么?蝴蝶花间捉迷藏。

  ……

  5.速背挑战:

  过渡:小朋友们好聪明,接下来,老师给大家一分钟的准备时间,然后我们来一个背诵挑战,看谁的小脑袋记的最快?现在开始:

  师:时间到

  生:我们做好。

  师:大家的纪律可真好,表扬第x组,非常认真。好,第一位背诵挑战者是谁?下一位?最后一位?真好,大家这么快就把这首儿歌给背会了,那老师要奖励给大家一首歌,请认真听!

  6.唱读:师范唱,生边唱边表演。

  师:大家会了吗?下面我们给它编上动作一起来一遍好不好?

  师:真好,大家唱的真好听,我们都可以组成一个合唱团了,现在老师给大家分为两组,我们对唱好不好?(课件显示课文,一半红色一半黑色,各组唱一组)

  7.拓展练*

  师:孩子们,课文里只写了六种小动物,太少了,在大自然里还有许多许多的小动物们,他们在干什么呢?请转动我们的小脑袋,也来写诗吧

  预设:蜜蜂花间采蜜忙、老虎山里做大王、鸟儿天上飞得高、猴子书上荡秋千……

  展开全文阅读

  四、书写指导

  1.过渡:大家真是一个个的小诗人,我们的生字宝宝都迫不及待的出来观看了,看看这是谁?

  预设:

  生:池

  师:*舌还是翘舌?对了,整体认读音节chi。谁来组个词?

  生:水池、池塘。

  师:真棒,那么认真观察,谁在来给大家说一说,“池”在书写的时候,都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呢?你来说,我来写。

  生:左边是三点水,要写出弧度,右边一个也,注意起笔位置。

  师:观察的可真仔细,来小手伸出,伸出伸出池预备起:池一笔点……

  师:还有一个生字宝宝也来了,看它是谁?对了,欢,那欢在书写的时候,又要注意哪些呢?

  生:左边又,不封口,避让缘故,第二笔变成点。最后人的写的时候要舒展。

  2.学生描红、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五、总结: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六位好朋友,他们分别是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这些小动物们在大自然里生活的可幸福了,就像我们一样,那在以后,我们见了这些好朋友以后要这么做呢?

  生:保护他们。

  师:大家都是善良的孩子,老师为你们自豪,那么为了更好的了解我们这些好朋友,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想想看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回去查找下它的故事,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好不好?

  生:好

  师:那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生:起立,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六、作业:

  回家查询你喜爱的小动物的故事,下节课堂分享。

  七、板书

  动物儿歌

  青蜻

  马蚂

  科蝌

  斗蚪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彩图、形声字规律和生活经验,认识“蜻、蜓”等12个生 字,会写“网”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通过朗读、表演,了解部分小动物的生活*性。

  教学重难点:归类认识带有虫字旁的生字,有节奏地朗读儿歌,通过表演了解小动物的一些生活*性。

  教学准备:字卡、《形声字的特点识字》微课、动物图片和名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夏天来了,野外的景色多么迷人呀,让我们跟着小蜜蜂一起去郊游吧,你们看都有哪些小动物出来了呀?今天呀,这些小动物到我们班上来做客了,快用掌声欢迎它们吧!(师贴图片),仔细观察小动物们在做什么呢?

  过渡: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小蜜蜂为了让大家更好的记住它的朋友们,编了一首动物儿歌,齐读课题,你们愿意自己先读读吗?

  如果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这些都是好办法,那孩子们你们就打开书自己读一读吧。

  二、初读儿歌,学*六个形声字

  1、生自由读儿歌。

  2、开火车一人读一行,纠正字音。

  哪些同学读完了,快快打个胜利的手势,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用手指着认真听,如果有读的不对的读音等他们读完了帮忙指正。谁还想读一读,这么多小朋友愿意读,我们再小声地读一读,一边读一边用括号在文中画出小动物的名字,等你的同桌也画好了,把你认识的字读给同桌的听,不认识的请你同桌教教你。

  3、汇报

  好了,孩子们,谁告诉我们你画了哪些词语呀?谁画的和他一样?瞧,小动物们被你们从儿歌中叫出来了,你们还认识他们的名字吗?

  4、课件出示带拼音的动物的名字读准字音。

  谁愿意带着大家读一读这些动物的名字,他在读之前你们想提醒他要注意哪些字的读音。在你们的互相帮助下小动物的名字读的又对又准,动物们可开心了!

  5、去掉拼音读小组对读动物名字。

  瞧,它们回家了,你们还会读吗?这回请小组比赛读好吗?

  6、贴名片巩固识字

  同学们读的真认真,为了奖励你们我们玩个小游戏好吗?老师手里有这些小动物的名片,黑板上有他们的照片,谁来帮他们找名片呢?

  7、播放微课《形声字的特点识字》发现形声字特点,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认识六个带有虫字旁的字,培养归类识字的能力。

  三、诵读儿歌,随文识字,体会情趣

  1、今天我们和这么多小动物交了朋友,开心吗?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呢?请你读读你最喜欢的小动物的活动,练好之后读给同桌听,还可以加上你喜欢的动作哦!

  2、师生合作读。

  老师听你们读,特羡慕,我也想读,可以吗?那我们合作读好吗?蜻蜓在什么地方干什么?随机板书。

  3、这么有韵味的儿歌你还想怎样读?(拍手读)

  4、联系生活体会情趣,多种方法识记活动中的六个字。

  (1)情镜中认识“迷和藏” 你们真是会读书的孩子,那有没有表演的小天才呢?这么多小朋友呀?喜欢蜻蜓的站起来吧,带上你的动作一起读,真美,瞧!看到你们的表演蝴蝶仙子也飞来了,它们在干什么呢?出示捉迷藏,你们有玩过这个游戏吗?你们是怎样玩的?是呀,蝴蝶仙子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就像小朋友们在玩捉迷藏。这里面捉是翘舌音,藏是*舌音,准确地读两遍,读的真准确,谁有好办法记住它们?识字方法真多,奖励你们一起来玩捉迷藏的游戏吧,表演读。

  (2)借助图片,小组合作学*“造、食、粮”三个字 出示蚂蚁、蚯蚓的活动,它们在做什么呢?借助图片读准“造宫殿、运食粮”。小组讨论可以用什么好办法记住“造、食、粮”的音或形。(蚂蚁的的团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

  (3)利用字理识字法记住网字,准确书写“网”。

  同学们你们还见过什么网?你发现了什么?演示“网”是一个象形字,它是这样演变而来的。你记住了吗?真是聪明的孩子,相信你们写的会更好。

  5、游戏:采花蜜,巩固本课要认识的12个字。

  同学们的网字写得真漂亮,小蜜蜂想邀请你们一起来采花蜜,如果读对了小花后面的字这朵小花就送给你哦!

  6、边唱边表演儿歌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字宝宝真了不起,小蜜蜂想奖励你们一起唱一首儿歌,《小星星》会唱吧,可是要记得改歌词哦!

  四、拓展延伸,仿说儿歌

  小结:同学们,夏天里除了课文中这些小动物的活动,课前老师让你们搜集了你喜欢的小动物活动的图片,拿出来和同桌仿照课文说一说吧!注意用上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上台汇报。

  五、作业布置

  1、仿写儿歌。

  同学们学会了学以致用,真了不起,课下,把自己创作的句子在儿歌后面写下来,这首儿歌的内容就更丰富了。

  2.推荐阅读。

  还可以观察这些小动物,或者搜集一些你喜欢的小动物的材料,来丰富我们的知识。推荐网站:动物百科知识网。

  六、板书设计: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实用十份(扩展2)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实用十份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蜻、蜓、迷”等生字,会写“间、迷、造”等生字。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性,培养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儿歌。

  难点:理解字词的意思。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图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美丽的夏天到了,让我们一起来到小河边,你看到了什么?它们正忙着干什么?(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生动,并随机板书昆虫名)

  2.这些小昆虫可喜欢夏天了,它们给夏天增添了美丽,增添了快乐。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美丽的精灵!

  你认识哪些昆虫?说一说。

  二、学*字词

  1.自由读儿歌,用“――”画出藏在儿歌里的小动物,并大声多读几遍。

  2.开火车读儿歌,读词。

  3.(出示词: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它们都从儿歌里跑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1)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2)去掉拼音再认一认。

  4.游戏:找朋友(图与词配对)。

  5.观察特点,认记生字。

  (1)观察生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合作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这些“虫”字旁的生字。

  蜻―青蚂―马蜘―知蛛―朱

  6.继续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所在的句子)指名朗读。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加一加、变一变等)

  (3)教师指导学生识记生字,指导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

  间迷造运网

  读一读,连一连。

  藏shí

  造cáng

  食liáng

  粮zhī

  蜘zào

  写一写下面的汉字。

  间网运迷

  三、初学儿歌,质疑问难

  1.看图说说,夏天小动物们在干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2.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齐读儿歌。

  3.读了这首儿歌,你觉得还有不认识的字或不明白的问题吗?

  “蝴蝶花间捉迷藏”,写花儿很美,蝴蝶寻花蜜。

  “蚯蚓土里造宫殿”,其实是写蚯蚓在地下松土。

  想一想,连一连。

  蜻蜓捉迷藏

  蝴蝶造宫殿

  蚯蚓运食粮

  蚂蚁展翅飞

  蝌蚪结网忙

  蜘蛛池中游四、感情朗读,激发兴趣

  1.同学们,看到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觉得应该怎样来读这首儿歌?请用你觉得最好的方法把儿歌读一读,然后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你觉得这一句应该怎样读?(学生再读儿歌)

  2.我们来一个儿歌朗读擂台赛,比比谁读得最棒。

  3.评选小擂主。

  读一读,记一记。

  蜻蜓展翅蝴蝶飞舞

  蚯蚓松土蚂蚁搬家

  蝌蚪游水蜘蛛结网五、作业延伸

  学了这一课,你还想多了解一些小动物吗?课下,同学们可以观察一种小昆虫或一种小动物活动时的特点。

  写一则观察日记。

  [教学板书]

  动物儿歌

  蜻蜓展翅飞蝴蝶捉迷藏

  蚯蚓造宫殿蚂蚁运食粮

  蝌蚪游得欢蜘蛛结网忙

  [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看文中插图,并提出问题:图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正忙着干什么?有了感性的认识,再让大家自由拼读儿歌,说说有哪些收获。一些细心的同学发现这些小动物很可爱,“蜻蜓、蝴蝶”等这些小昆虫的名字左边都有个虫字旁,它们的读音都与右半部分有关。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与指导,让学生掌握了形声字的“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并学会了识记形声字的方法,锻炼了他们的识字能力。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一、 听《鸟店》、《袋鼠》,唱《我的小绵羊》、《小袋鼠》,感受音乐表现的生动鲜明的形象。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突出本课主题“可爱的动物”,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通过编创动作、歌词,尝试模拟鸟儿的叫声等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难点

  歌曲中的反复记号以及演唱方法。

  教学方法:

  听唱法、肢体语言教学法

  教具准备:

  琴、cai课件

  总 课 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鸟店》; 编创与活动(歌谣、模仿动物的叫声)

  教学过程:

  一、编创与活动(说歌谣)

  有一首好听的歌谣,但它是一条谜语,让我们一起来说歌谣、猜谜语。

  1.默读歌谣,说出它的谜底是什么鸟?

  2.请同学们自由读歌谣,指名读。(教师不加任何评价,给学生自由的表演空间。)

  3.教师按节奏读歌谣。(学生进行比较并说出理由,然后选出给人们带来美感的读歌谣的节奏。)

  4.自由编创拍击动作。(比一比。学生进行互评)

  5.教师启发学生自创谜语歌谣大家猜,边读边拍。

  二、聆听《鸟店》

  同学们听过《在钟表店里》这首乐曲,乐曲中用了很多声音表现各种表。现在我们来听一首乐曲,仔细听音乐中出现了哪些声音?(初听)

  1、教师提示: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音乐描写了什么时间?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复听:(教师启发学生注意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动物的叫声?

  3、教师给学生自由想象空间,让他们根据音乐编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我的小绵羊》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学*歌曲《我的小绵羊》

  1、 复*歌曲《种玉米》

  上一节课我们学*的歌曲《种玉米》是一首印度尼西亚的儿童歌曲,这节课老师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印度尼西亚的儿童歌曲。(cai出示《我的小绵羊》歌页)

  2、引导学生对比两首印度尼西亚儿童歌曲。

  3、 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教师随时指导学生用轻快而亲切的声音演唱,注意歌中带有力记号的字要唱得有力,并提示学生句尾两个音不同,不要唱错了)

  4、 唱会歌曲后再选择合适的地方加入小动物的叫声。

  5、 用各种形式演唱,学生互相评价找出优点、缺点并发挥优点,克服缺点。

  6、 编创歌词。(用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编唱新歌词。将同学们编创的歌词整理为几段,全体同学逐一演唱。)

  四、课堂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袋鼠》;编创与活动:摘果子;表演《小袋鼠》。

  教学过程:

  一、欣赏《袋鼠》

  1、导入:我们来听一段音乐,想一想,这段音乐描绘的是什麽动物?(初听)

  2、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袋鼠的有关知识。

  3、带着问题再一次听音乐。(想一想,音乐中描述的袋鼠给你的感受。)

  4、复听乐曲用动作感受音乐 。(提示学生跟着音乐做袋鼠跳动的动作。)

  二、编创与活动: 摘果子

  小袋鼠蹦蹦跳跳累及了,它又累又饿想摘果子吃,可是果园里的老爷爷给它们出了个难题,让我们一起帮帮他们吧!

  1、教师提示学生观察小袋鼠口袋上有什么标记?每个小袋鼠能摘几个果子。

  2、学生分组讨论,用画线的方式连到小袋鼠的口袋上。搞清楚有的小袋鼠只能摘一个,并说出为什么。

  三、歌曲《小袋鼠》,

  1、小袋鼠把果子吃到嘴里,高兴在嘴边高兴的唱起了歌。(听歌曲范唱)

  2、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讨论:这首歌怎样唱才能表现小袋鼠的可爱? (教师用连音、断音两种唱法分别演唱歌曲,让学生区分哪一种演唱更好)

  4学生进行歌表演 (学生可参照课本上的动作,但鼓励自编动作的学生。)

  四、课堂小结,下课。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意思,感受文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的意思,感受文中描绘的景象;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趣,引入课文

  1.教师呈现文中出现的小动物的图片。边呈现学生边说动物名称。(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2.请一两位学生选择其中的一种动物简单说一说这些动物都会做什么。

  3.出示课本插图,引入课文。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篇和这些小动物有关的课文,看,他们来了!这篇课文的作者把各种动物的活动写成了一首儿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这首《动物儿歌》。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在文中画出生字。下面听老师来读课文,你们要听准字音,看清字形。

  2.学生借助拼音先自读课文,然后同桌合作互相纠正错误,先自学课文中的生字。

  3.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

  (蜻蜓藏蚂蚁食粮蜘蛛)

  (1)指名几个学生带拼音读生字,教师及时表扬(你读得真准确,你的声音真响亮等),也可让学生进行评价(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我认为……)。

  (2)齐读会认的生字。

  (3)去拼音男女生赛读。

  (设计意图:采用多种方式读生字,一是增加学生学*的趣味性,二是加深对生字的记忆)

  4.给会认的字组词记忆。

  下面我们来给生字宝宝找一个小伙伴吧,谁来给他们组一组词?

  学生先自己组词,然后教师出示词语。

  (蜻蜓捉迷藏蚂蚁食粮蜘蛛)

  (1)选择两到三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5.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课文中不仅有让我们会认的字,还有一些不仅要认,而且要准确书写的字。

  (间迷造运池欢网)

  (1)指名带拼音读生字。

  (2)去拼音开火车读生字。

  (3)学生给生字组词,然后教师呈现词语。

  (中间迷路造房子运走水池欢乐结网)

  (4)齐读词语。

  6.指导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偏旁为“辶”的字。出示“迷”字,学生先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接着教师范写“迷”字,边说边讲解。(这个字的结构是半包围结构,先写里边的“米”字,要注意最后一笔的捺要变成点,“辶”写的时候三笔写成,注意笔顺。)

  (2)学生在课本上练*书写‘迷’字。

  (3)学生自学“运、造”两个字。学生在写的时候教师巡视,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加以指导和评价。

  (4)同桌结合,合作学*其余的生字,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加一加的方法,减一减方法等)。然后在班上交流每个字的识字方法,便于学生记忆生字。

  三、朗读课文,归纳总结

  1.课件出示整篇课文,以开火车的形式逐句读课文。(这样可以检测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2.学生观察课文中的动物的名称,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教师加以总结归类,加深学生的记忆。(动物的名称都是虫字旁的字,我们再来读一读,用心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3.结合插图,学*课文。先出示和句子相关的插图,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图片上的动物,然后出示句子,结合图片,理解句子中所说的动物活动。

  4.我会连。儿歌已经学完了,下面老师要考一考大家的记忆力了,儿歌里的小动物分别都做了什么活动呢?你能把小动物们相应的活动连起来吗?

  指名回答。完成之后再一起读一读。

  5.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的短语。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六种小动物,还知道了它们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本课的生字,我们再来认真读一读,用心记住它们。

  6.教师总结:课文已经学完了,大家一定收获了不少知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首先是课文中的六种小动物,他们的名称都是虫字旁的字,还有七个要求我们会认会写的生字。让我们带着收获的喜悦再把这首儿歌读一读,尤其是里边的生字,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4

  教材分析:

  《动物儿歌》是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的一篇典型的集中识字韵文。编者独具匠心地将12个生字编排在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中。这首儿歌写的是小动物们有趣的活动情景,读来朗朗上口,情趣盎然。这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识记的字大都有虫字旁,便于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教学本课可在学生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和教材中的彩图,采用多种方法读准字音,认记字形。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孩子正处于学*启蒙阶段,通过一年级上学期的学*,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汉语拼音的读写方法。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也养成了较好的学**惯,如能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预*的*惯也逐步养成。本学期将致力于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及语文素养的培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会读“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迷、造”等7个生字;

  ②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③初步感知形声字的构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借助拼音及多种形式地读读准字词;

  ②利用课件,表演读等形式,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文中小动物的生活*性,热爱小动物。

  教学重点:

  运用形声字的识字规律自主识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蜻蜓”等六种动物的活动状况及表现的生活*性,激发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资源: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池”“欢”2个字。

  2.初步感知形声字的构字方法,能用所学方法自主识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体验小动物生活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认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们,可是,小动物们想跟你们玩捉迷藏,它们都藏在了图画中(出示课文插图)你们能找到他们吗?

  2.指名找动物并贴出相应的词卡和图片在黑板上。

  3.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识字5《动物儿歌》。

  二、初读儿歌,看图识字。

  1.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呀就住在咱们课本的54页,快翻开书,听老师读读这首《动物儿歌》吧。

  听读要求:边听老师读,边用小铅笔圈出藏在儿歌里的动物朋友的名字。

  想想儿歌共有几句话?分成了几行?

  2.同学们在*时的读书中都积累了一些读书方法,那就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大声开始读这首儿歌吧,注意要把字音读正确。读完用坐姿告诉老师。开始吧!(屏幕出示儿歌)

  3.检查朗读,

  这首儿歌共有几个句子,分成几行?我想请六名同学给我们大家展示一下他们朗读,一人一行。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他读正确了,大家就跟着读一行;如果他读错了大家就教他读一遍。

  4.小老师教得好,大家学得真认真!小动物们呀觉得大家真厉害,争着从课文里跑出来,还想再考考你们呢!

  5.看,谁要考大家啊?ppt出示小动物的图片。(蜻蜓、蚂蚁、蜘蛛)

  6.学*“网”和“藏”

  ①谁知道蜘蛛有什么本领?

  预设:会织网。PPt出示蜘蛛织网图与“网”字进行对比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网”字的字理演变过程。)

  ②你还知道什么网?谁来读读儿歌中带这个字的句子。这只小蜘蛛有些顽皮,织了一张奇怪的网,同学们请看:ppt出示藏,逐渐变大。

  ③你们发现了什么啊?你们用什么方法记住藏?

  ④儿歌中谁在捉迷藏?请大家一起读读句子。

  7.三个小动物玩累了回家了,只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你还认识他们

  吗?我请男同学来读读。

  8.拼音宝宝也回家了,你还会读吗?我这次请女同学来读。

  三、探究规律,培养能力。

  1.发现规律:看来这三个小动物们也没难住大家啊。请同学们再一起来读读他们的名字。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我发现了这些字都有虫字旁。)(点击课件,虫字旁变红)

  ①为什么这些小动物的名字都有虫字旁?

  预设1:这些小动物都是虫子。

  ②都是虫子吗?

  预设2:这些小动物中有的是昆虫,有的不是昆虫。

  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是呀,蜻蜓和蚂蚁是昆虫,但是蜘蛛不是昆虫。蜘蛛属于节肢动物,为什么也给它加上“虫”字旁呢?那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在造字时,他们就把长得像昆虫的小动物当成了昆虫,所以它们都有――虫字旁。同学们可记得上一节课认识彩虹的“虹”字也是虫字旁,古人认为虹是一条呼风唤雨的“大虫”,在雨后下来喝水。

  ③不光他们三个带虫字旁,另外三个小动物也带虫字旁,他们是:ppt出示(蝴蝶、蚯蚓、蝌蚪)

  2.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他们的名字。

  ①去掉偏旁你又发现了什么?(课件:青廷、马义、知朱、胡、丘引、科斗)预设:我发现了蚂蚁的蚂,右边念马,加上虫字旁也念马。我发现蜻蜓的蜻,去掉虫,还念青。

  ②原来,这些字的一部分都跟这个字的读音有很大的关系,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字的意思,另一边表示字的读音。我们把表示意思的一边叫做这个汉字的形旁或者义旁;把表示读音的一边称作这个字的声旁,把按照形旁和声旁创造出来的汉字我们叫做形声字。

  3.根据规律猜字:根据形声字的这个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认识其他小动物。(点击课件,出示词语:蜈蚣蚜虫蝈蝈蚂蟥蛐蛐)

  ①这些都是形声字,你猜出了哪个动物的名字?

  预设:我猜出了蚜虫。(师点击课件,出现“蚜虫”的图片与文字)

  ②对了!你是怎么猜出来的?预设:我想牙齿的牙加上虫字旁还念蚜。

  4.根据形声字这个特点,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剩下的几个个生字呢。

  ppt出示:粮食迷造

  ①谁来读读这几个生字?读后你们有什么发现?

  ②粮这个字总是和“食”分不开,指的是食物,食量;ppt出示,食的实物图片。

  小结:迷和米声调不同,造和告声母不同,可它们也都是形声字。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这几个形声字吗?(ppt出示)这其实是要告诉我们,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会有些小变化,我们需要学会灵活运用才行!

  四、再读儿歌,再识生字。

  1.生字宝宝排着整齐队伍都来了,看看大家还记得他们吗?下面我们来开火车读一读,比比哪列火车开得快!生字卡片出示所有生字。

  2 .同学们的识字列车开的又快又稳,生字宝宝们不甘心的又全都藏到了儿歌中。同位两人快合作读一读吧!

  3.师生对读儿歌。(问答形式)

  五、指导写字

  1.指导“池”“欢”的书写。

  (1)生仔细观察,说说“池”“欢”两字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师分别范写“池”“欢”。提示:“池”字的“也”第一笔横折钩起笔在三点水提的上面,最后一笔竖弯钩要舒展。(小口诀:竖弯钩真美丽,长长尾巴翘起来。)“欢”,左窄右宽,先写又字旁(小口诀:又字旁,有变化,捺笔要变小小点。) “欠”的第二撇穿插到“又”的点下方。右边最后一笔是捺要写舒展。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在书空练*。

  2.学生在书上描一个写一个。

  3.师生评价,反馈纠正后改错,再写另一个。

  六、总结全文

  这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六种可爱的小动物,会读12个生字,还学会了一项重要的识字本领――用形声字认字。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希望你们今后在看课外书时能认识更多的`形声字,并和它们交朋友。

  七、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观察家中的小动物活动情况,讲给家人听。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5

  文本解读:《动物儿歌》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二个识字单元第一课。这首童谣以孩子们熟悉的动物名称和动物的生活*性带出生字。童谣读起来节奏鲜明,朗朗上口,是孩子们喜欢的语言形式,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语感。形声字是本课识字的重点也是一种识字方法。本课主要认识虫字旁的字,了解虫字旁字的造字原理有效识记汉字。童谣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是学生学*语言的范例。

  设计意图:结合一年级识字目标和本单元识字任务,将教学重点确立为:通过学*虫字旁的字,了解虫字旁字的造字原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汉字,并拓展识记一部分虫字旁的汉字。教学时,从朗读入手,在读中感受童谣的节奏和韵律,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学*这首童谣以“谁、在哪儿、干什么”的方式构句,并练*说话。

  教学目标:

  1、朗读童谣,读出童谣的节奏、韵律和趣味,了解动物的生活*性。

  2、学*虫字旁的字,了解虫字旁字的造字原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汉字,并拓展识记一部分虫字旁的汉字。

  3、学*“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并练*说话。

  4、指导书写带有走之旁的“造、运、迷”三个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练*说话。(出示书上插图)

  1、你看到了什么?用完整的句子说一说。

  2、结合图画试读动物词语

  二、初读课文,在文中巩固识字。

  1、借助拼音指读课文,读正确。

  2、指名读课文,正音。

  3、男女生轮读,开火车读课文。

  4、自由读文,找出文中写到的小动物,用横线画下来。

  指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

  (一)这首儿歌写了()种动物,分别是()、()、()、()、()和()。

  (二)这首儿歌写了()、()、()、()、()和(),共()种动物。

  三、识记虫字旁的字

  出示这些动物名称,学生总结这些字的特点。

  (1)都有虫字旁(这些在古人眼中是虫子)

  a、思考为什么这些字带虫字旁

  b、拓展识记虫字旁的字

  (2)形声字

  根据形声字这一造字特点,猜测、识记廷、朱、胡等字。

  四、朗读儿歌,随文识字,了解动物的生活*性。

  1、分行出示儿歌,相机识记“迷、藏、食、粮、造、网”。

  2、理解“造宫殿、游得欢”

  3、加上动作读儿歌。

  4、两队问答儿歌,了解课文。

  五、仿照课文句式说话。

  1、思考课文句子的共同特点——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

  2、用这种句式练*说话,规范语言,丰富词汇。

  六、指导写三个带走之旁的字。(培养学生给汉字归类,发现同类汉字的书写规律,培养分类意识)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等12个字和会正确、规范书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观察、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现在正是夏天,你们喜欢夏天吗?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夏天吗?(指名说)是呀,夏天这么美丽和快乐,就让我们走进夏天吧!(出示夏天的图画)

  还有一些小精灵也非常喜欢夏天,给夏天增添了许多欢乐,可是他们都藏起来了,想和你们捉迷藏呢,我们一起把他们找出来吧!

  (一)教师点击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6种动物的情景图。

  师:多可爱的夏天呀,(点击)咦,小动物呢,怎么都不见了?哦,原来他们都飞到儿歌里面去了。

  (二)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儿歌。

  二、学*字词

  (一)师:请你仔细读读儿歌,把藏起来的小动物的名字找出来,划上横线,并大声多读几遍,把儿歌读正确、读通顺。

  (二)课件点击儿歌,六种动物名称从儿歌里跑出来。请学生认字。

  1、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2、去掉拼音认读词语。

  3、(点击)调换词语位置认读。

  (三)观察生字特点,找认字规律。

  1、这些字都有一个虫字旁。

  2、这些字都是写动物的。

  3、蚂蜻只要读半边的字就行了。

  小结: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我们可以用这种办法认识很多字呢!想不想用这种办法来认识其他的字?让我们走进识字加油站吧!

  4、出示:蜘蛛藏迷网(先让学生猜字的读音,然后逐个点击出现拼音,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检查识字效果。

  (五)指导书写。

  找规律,说写法,教师示范,学生书写。(播放古筝乐曲)

  三、学*儿歌,感受快乐

  师:看你们写得这么认真,小动物多开心呀,在美丽的夏天里,这些小动物们在忙碌些什么呢?

  (一)读读儿歌,看谁能把儿歌读得又正确又好听。(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读中纠正字音)

  (二)学生质疑。(随机解决)

  1、出示:蚯蚓土里造宫殿。

  师:宫殿就是皇宫,蚯蚓整天在土里钻来钻去,多像一个勤劳的建筑工人呀!瞧,句子写得多有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出示:蜘蛛房前结网忙。(出示:蜘蛛忙着织网的活动图片)

  师:蜘蛛忙着织网,要干什么呀?

  生:捕捉飞来的小虫。

  3、字。

  师:谁能从句子中找出网这个字?(学生上台找字)你是怎么知道的?(点击:网字放大飞到蜘蛛网的图片旁)你还知道哪些网?(上网、网吧、渔网、电网)

  (三)合作学*,多种形式读儿歌。

  1、指名说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同桌分句读、表演读

  2、学生合作学*。

  3、学生汇报合作成果。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看了你们的表演,老师仿佛看到了一群快乐的小动物。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好吗?谁能建议一下,我们怎么配合比较好?

  四、小结

  师:在我们的自然界里,还有很多小动物快乐地生活着,快走到大自然中去找找吧!

  五、作业

  到公园里、小河边、田野上去观察小动物的生活。找找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或资料,明天带来一起交流。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7

  教科书分析:

  1、课文采用儿歌的体裁,运用结构基本相同的句式,向学生介绍了常见的六种小动物的活动状况,为学生识字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巧妙地让学生了解一个最基本常用的句式——谁干什么,还让学生了解到这些小动物的某生活*性。这些小动物是学生基本知道的,这有利于学生学*了解课文内容。

  2、课文插图展示了这六种小动物的活动状况,形象有趣,色彩引人,为学生以识字写字为重点的综合学*提供了很好的媒介,有利于激发观察说话的兴趣,有利于图文结合了解课文内容。

  学情分析:

  1、儿歌中的这些小动物是学生常见的,它们的生活*性学生是基本知道、了解的,这有利于学生学*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已经有大量朗读诗歌、儿歌的经历,具有一定的按节奏诵读的基础,再加上这首儿歌短小精干,节奏明快,歌词中的词语又是学生经常接触的,所以,要考虑这个因素来安排教学流程。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蜻蜓”等六种动物的活动状况及表现的生活*性,激发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3、能正确认读“蜻”等12个生字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读记“蜻蜓展翅”等6个主谓短语,认识主谓短语。

  4、能正确读写“间”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蜻”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蜻蜓展翅”等6个主谓短语,正确读写“间”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蜻蜓”等六种动物的活动状况及表现的生活*性,激发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蜻”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间”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文中六种小动物名称词卡(注音);课文图画、写字、读一读的PPT。

  学生:每人一套“蜻”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

  教学时数: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目标。

  导语:同学们,在进入到新课的学*之前,我们一起复*以前学过的一些字词。

  (一)复*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和有关的音节拼读。 出示有关字词:

  cān——zhānɡ nián—lián—niánɡ yīn——jīnɡ 参加 张开 去年 莲花 大娘 音乐 眼睛 中间 水池 运动 欢乐

  出示任务:正确拼读和认读红色的字以及它组成的词语。

  2、反馈指导:指名拼读或认读读,相机指导。齐拼读或认读。

  3、小结:同学们,三拼音拼读是难点,我们要多练*,边音“l”和鼻音“n”我们要注意区分和读准。“间”“池”“运”“欢”诗歌字宝宝是以前学*会认读的字,今天,我们学*完课文,它们就要求会正确书写了。

  (二)激趣导入,释题,明确主要学*目标。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开始学*识字课文了。识字课我们知道是学*识字和写字为重点的课文,那么,今天我们要学*的那篇识字课文来识字写字呢?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

  1、老师板书题目:⑤动物儿歌(“物”注音)

  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4、释题,明确主要学*目标。

  过渡语:同学们,读了课题目,从课题我们知道这篇识字课文是一首关于什么的儿歌呢?(预设:关于动物的儿歌)对了是一首关于动物的儿歌。通过学*课文我们不但要识字写字,还要了解一些动物哦。

  二、看图说话,初读动物名称词语。

  (一)看插图1说话,初读词语“蜘蛛”。

  1、导语:我们要通过了解哪些动物来识字写字呢?我们先看图了解了解。(PPT示插图1、)

  2、出示任务:观察图画,想一想,图画上画的是什么动物?它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呢?

  3、反馈指导。

  预设:图画上画的是蜘蛛。它在屋檐下织蜘蛛网。(注: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后面的回答、说话要求相同,不再注明。)(相机在黑板上贴出词语卡:蜘蛛)

  4、想一想刚才的答案,谁能用一句话说说这幅插图的`意思?(预设:蜘蛛在屋檐下织网。)

  5、齐读词语“蜘蛛”。

  (二)看插图2说话,初读词语“蝴蝶”“蚂蚁”“蚯蚓”。

  1、导语:同学们真会看图说话,我们继续学*。(PPT示插图2、)

  2、出示任务:观察图画,想一想,图画上画了什么动物?它们分别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呢?

  3、反馈指导。

  预设:

  (1)图画上画的是蝴蝶。它们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2)图画上画的是蚂蚁。它们在地上搬运食物。

  (3)图画上画的是蚯蚓。它在地下挖地道。

  (相机在黑板上贴出词语卡:蝴蝶、蚂蚁、蚯蚓)

  4、想一想刚才的答案,谁能分别说一句话,说说这幅插图里的蝴蝶、蚂蚁、蚯蚓在干什么。(活动形式:同桌互说,然后班级交流汇报。) 5、反馈指导。

  预设:

  (1)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2)蚂蚁在地上搬运食物。

  (3)蚯蚓在地下挖地道。

  6、齐读词语“蝴蝶”“蚂蚁”“蚯蚓”。

  (三)看插图3说话,初读词语“蜻蜓”“蝌蚪”。

  1、导语:同学们看得真准确,话说得对极了,我们继续看图说话。(PPT示插图3、)

  2、出示任务:观察图画,想一想,图画上画了什么动物?它门分别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呢?

  3、反馈指导。

  预设:

  (1)图画上画的是蜻蜓。它们在空中飞来飞去。

  (2)图画上画的是蝌蚪。它们水里游来游去。

  (相机在黑板上贴出词语卡:蜻蜓、蝌蚪)

  4、想一想刚才的答案,谁能分别说一句话,说说这幅插图里的蜻蜓、蝌蚪在干什么。(活动形式:同桌互说,然后班级交流汇报。)

  5、反馈指导。

  预设:

  (1)蜻蜓在空中飞来飞去。

  (2)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

  6、齐读词语“蝴蝶”“蚂蚁”“蚯蚓”。

  (四)自由读、齐读六个词语。

  三、学*把课文读通顺,图文结合,了解课文内容。

  (一)借助汉语拼音读准课文。

  1、导语:同学们通过看图说话,了解到这六种小动物的活动情况,初步知道它们的一些生活*性,那么,课文的儿歌又是怎样说它们的活动、*性的呢?让我们打开课本54页,一起读课文,继续学*吧。

  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字上面的音节把它读准。

  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

  2、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相机正音。

  3、出示任务:在朗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读音,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

  4、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师生共同按要求评议;一个读完评议一个。

  5、小结:朗读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是最基本的要求。

  (二)学*把课文读通顺。

  1、导语:课文是儿歌,儿歌的朗读讲究的同样是节奏。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这首歌谣意思的理解,尝试通过打拍子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尝试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个体朗读,同桌互读交流。

  2、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师生共同按要求评议;一个读完评议一个。

  3、自由练*朗读后,全班一起击掌打拍子朗读。

  4、小结:儿歌的朗读要讲究节奏,就像我们歌唱一样,所以我们一般可以采用击掌这样的方式打拍子来朗读。

  (三)图文结合,了解课文内容,学*感情朗读。

  1、儿歌告诉我们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呢?我们图文结合继续学*。

  出示任务:自由读课文,读一句,在课文插图上指出表示这句意思的地方。

  个体读指,同桌互读互纠,最后班级汇报交流。

  2、反馈指导:指名在PPT上指,齐读一句,指出一处。师生评议。

  3、提问:蜻蜓展翅飞,蝴蝶捉迷藏,蝌蚪游得欢,它们在干什么呢?(预设:他们在做游戏。)蚯蚓造宫殿,蚂蚁运食粮,蜘蛛结网忙,他们又在干什么呢?(预设:它们在工作。)

  4、学*感情朗读。

  (1)出示任务:这些小动物在愉快地做游戏,快活地在工作,你能读出这愉快、快乐的心情吗?

  (2)自由练*。

  (3)反馈指导:指名感情朗读,师评议。

  (4)齐读。

  四、学*会认读的字。

  (一)学*会认读的字。

  1、导语:同学们真会朗读!那么,儿歌中会认读的字宝宝单独拿出来,你能把它们都正确认读吗? 出示任务:在课文中圈画出会认读的字,然后借助汉语拼音读准。

  2、反馈指导:

  (1)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

  (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学*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

  (3)全班齐拼读。

  3、音难字学*。

  (1)出示任务:你觉得会认读的字宝宝里面,哪些字容易读错要提醒同学的?(使用字卡,注意归类提醒和正音。)

  (2)反馈指导。

  预设:三拼音的:粮;舌尖前音的:早、藏;翘舌音的:蜘、蛛;后鼻音的:蜻、蜓、藏、粮、网。

  正音后,单字开火车检查、巩固(直呼)。

  4会认的字口头组词。

  出示任务:同学们读准了这些会认读的字了,那么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字卡出示要求口头组词的会认读的字:谜、藏、造、食、粮、网。)

  4、反馈指导。

  ①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②如果学生组的词语是日常常用词语,可相机让学生口头用词语说一句话。(注意说话数量的把控,不要喧宾夺主。)

  ③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

  ④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

  五、会认读的字认字的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

  六、认识主谓短语,读记“蜻蜓展翅”等六个短语。

  (一)读准短语。

  1、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打开课本55页,借助汉语拼音,把“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读准音。

  2、反馈指导。指名读正音,齐读。(PPT出示) (二)认识主谓短语

  1、导语:这六个词语说的小动物与儿歌的相同吗?(预设:相同)对了,讲的动物相同,而且都是表示“谁干什么”这个意思的。请同学们与儿歌的句子对比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出示任务:与儿歌中讲同一种小动物的句子对比着读一读,比较比较,看看内容上和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2、反馈指导。(学生个体学*后直接提问比较。)

  预设:

  (1)蚂蚁、蚯蚓内容不同;其余的动物内容基本相同。

  (2)儿歌句子有逗号、句号,这六个词语没有标点符号。

  3、小结:同学们真细心。儿歌的句子和这六个词语,都是讲“谁干什么”这个意思,儿歌中加了逗号、句号,我们就叫句子,而“读一读,记一记”中的没有标点符号,我们就叫它们词语。

  4、熟读记忆。

  (1)自由读一读,记一记。

  (2)同桌用接龙游戏,相互检查能否熟记。(一人说名称,另一人接后半部分,如:蚂蚁——搬家。) (3)师生一起玩接龙游戏进行评价检测。

  七、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慢的学生。)。

  八、写字指导。

  (一)字形教学。

  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然后班级交流。(学生在说记法中说到的形*字、音*字,组词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帮助区别字形细部,知记字形。)

  (二)指导书写。

  1、根据结构给这些会写的字分类。半包围结构:造、迷、运,间、网;左右结构:池、欢。

  2、指导 “造”“迷”“运”的书写。(学生提笔写字前,提示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以下相同,不再重复。)

  (1)仔细观察,说说字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分别范写“造”“迷”“运”,提示:三个字都要先内后外,走之底的捺要舒展,托住里面的字。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3、指导“间”“网”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间”“网”书写要注意的笔画和笔顺。

  (2)范写“间”“网”,提示:两个都是先外后内;“间”的门字框,两书要直,“日”写在田字格中央,稍小;“网”里面两个“撇、点”大小一致,占位均匀。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4、指导“池” “欢”的书写。

  (1)仔细观察,说说字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分别范写“池”“欢”,提示:“池”三点水呈弧形,“也”的横折钩起笔在三点水提的上面;“欢”,左小右大,“欠”的第二撇穿插到“又”的点下方。

  (3)学生分别分组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五、会写字书写练*。 (略)

  六、总结。(学*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有兴趣的观察家中的小动物活动情况,仿照课文句子给家长说一说。

  板书设计: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8

  教材分析:

  《动物儿歌》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首儿歌。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渗透了形声字规律,让孩子在有趣的儿歌学*中,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而且,《动物儿歌》是一首用画一样的语言描绘小动物在夏天快乐景象的、充满了童趣的儿歌。课文插图色彩丰富,语言趣味盎然,是学生喜爱的课文。课文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要求认识的字大都有虫字旁,适合引导学生在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运用形声字规律识字。课文还适合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用多样、有趣的朗读让学生感悟和了解夏天的美好。

  学*目标

  1. 会认“蜻、蜓、蜘、蛛”等生字以及一些虫子旁的生字,会写“迷、运”两个生字。

  2. 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并学*识记形声字的方法。

  3. 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教学内容:

  1、“一主”教材:《动物儿歌》;

  2、《新主题阅读》:《我家的大花园》。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环节

  小小模仿秀

  可爱的小动物们,让我们唱着儿歌走进动物乐园吧!(板书课题,观察左右结构书写的要领)

  二、“一主”教材自主识字环节

  1、识字攀登晋级表,初测。

  2、指名读课文(读的特别好的学生,当小老师)

  3、我读你指读(老师范读课文)

  伸出你的小手指,老师读到哪儿,你就指到哪儿

  4、出示自学提示: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文中隐藏的小动物。

  5、名称重重读

  6、师生承接读。(有拼音)

  师:什么半空展翅飞?生:蜻蜓半空展翅飞,

  师:什么花间捉迷藏?生:蝴蝶花间捉迷藏。

  师:什么土里造宫殿?生:蚯蚓土里造宫殿,

  师:什么地上运食粮?生:蚂蚁地上运食粮。

  师:什么池中游得欢?生:蝌蚪池中游得欢,

  师:什么房前结网忙?生:蜘蛛房前结网忙。

  7、我问你答读。(加大难度,无拼音)

  问:蜻蜓哪里干什么?答:蜻蜓半空展翅飞。

  问:蝴蝶哪里干什么?答:蝴蝶花间捉迷藏。

  问:蚯蚓哪里干什么?答:蚯蚓土里造宫殿。

  问:蚂蚁哪里干什么?答:蚂蚁地上运食粮。

  问:蝌蚪哪里干什么?答:蝌蚪池中游得欢。

  问:蜘蛛哪里干什么?答:蜘蛛房前结网忙。

  8、滚雪球读

  读:飞

  诵:飞 飞 展翅飞

  读蜻蜓半空展翅飞......

  9、师生问答读

  10、填补空白读

  11、开火车 读词语

  蜻蜓 捉迷藏 造宫殿 运食粮 蚂蚁 蜘蛛 结网

  三、部首识字环节

  1、观察动物名称字体的特点(虫字旁)

  2、观察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左形右声)

  3、运用构字特点拓展识记虫子旁的生字。

  四、学*书写生字“运、迷”

  1、观察生字构字规律和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2、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五、“以文带文 拓展识字”环节

  1、自学提示:

  借助拼音自由读《新主题阅读》45页的《我家的大花园》,注意不认识的生字,把它圈起来。

  2、开火车读词语

  3、你读我诵,我问你答读

  六、“识字晋级攀登我能行” 再测

  七、课后作业

  给家长说一说今天认识了哪些生字朋友。

  板书设计:

  动物儿歌

  虫:蜻蜓 蝴蝶 蚯蚓 蚂蚁

  走之旁:迷 运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9

  教材分析:

  《动物儿歌》是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的一篇典型的集中识字韵文。编者独具匠心地将12个生字编排在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中。这首儿歌写的是小动物们有趣的活动情景,读来朗朗上口,情趣盎然。这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识记的字大都有虫字旁,便于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教学本课可在学生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和教材中的彩图,采用多种方法读准字音,认记字形。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孩子正处于学*启蒙阶段,通过一年级上学期的学*,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汉语拼音的读写方法。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也养成了较好的学**惯,如能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预*的*惯也逐步养成。本学期将致力于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及语文素养的培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会读“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迷、造”等7个生字;

  ②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③初步感知形声字的构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借助拼音及多种形式地读读准字词;

  ②利用课件,表演读等形式,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文中小动物的生活*性,热爱小动物。

  教学重点:

  运用形声字的识字规律自主识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蜻蜓”等六种动物的活动状况及表现的生活*性,激发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资源: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池”“欢”2个字。

  2.初步感知形声字的构字方法,能用所学方法自主识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体验小动物生活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认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们,可是,小动物们想跟你们玩捉迷藏,它们都藏在了图画中(出示课文插图)你们能找到他们吗?

  2.指名找动物并贴出相应的词卡和图片在黑板上。

  3.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识字5《动物儿歌》。

  二、初读儿歌,看图识字。

  1.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呀就住在咱们课本的54页,快翻开书,听老师读读这首《动物儿歌》吧。

  听读要求:

  边听老师读,边用小铅笔圈出藏在儿歌里的动物朋友的名字。

  想想儿歌共有几句话?分成了几行?

  2.同学们在*时的读书中都积累了一些读书方法,那就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大声开始读这首儿歌吧,注意要把字音读正确。读完用坐姿告诉老师。开始吧!(屏幕出示儿歌)

  3.检查朗读,

  这首儿歌共有几个句子,分成几行?我想请六名同学给我们大家展示一下他们朗读,一人一行。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他读正确了,大家就跟着读一行;如果他读错了大家就教他读一遍。

  4.小老师教得好,大家学得真认真!小动物们呀觉得大家真厉害,争着从课文里跑出来,还想再考考你们呢!

  5.看,谁要考大家啊?ppt出示小动物的图片。(蜻蜓、蚂蚁、蜘蛛)

  6.学*“网”和“藏”

  ①谁知道蜘蛛有什么本领?

  预设:会织网。Ppt出示蜘蛛织网图----“网”字进行对比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网”字的字理演变过程。)

  ②你还知道什么网?谁来读读儿歌中带这个字的句子。这只小蜘蛛有些顽皮,织了一张奇怪的网,同学们请看:ppt出示藏,逐渐变大。

  ③你们发现了什么啊?你们用什么方法记住藏?

  ④儿歌中谁在捉迷藏?请大家一起读读句子。

  7.三个小动物玩累了回家了,只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你还认识他们

  吗?我请男同学来读读。

  8.拼音宝宝也回家了,你还会读吗?我这次请女同学来读。

  三、探究规律,培养能力。

  1.发现规律:看来这三个小动物们也没难住大家啊。请同学们再一起来读读他们的名字。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我发现了这些字都有虫字旁。)(点击课件,虫字旁变红)

  ①为什么这些小动物的名字都有虫字旁?

  预设1:这些小动物都是虫子。

  ②都是虫子吗?

  预设2:这些小动物中有的是昆虫,有的不是昆虫。

  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是呀,蜻蜓和蚂蚁是昆虫,但是蜘蛛不是昆虫。蜘蛛属于节肢动物,为什么也给它加上“虫”字旁呢?那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在造字时,他们就把长得像昆虫的小动物当成了昆虫,所以它们都有――虫字旁。同学们可记得上一节课认识彩虹的“虹”字也是虫字旁,古人认为虹是一条呼风唤雨的“大虫”,在雨后下来喝水。

  ③不光他们三个带虫字旁,另外三个小动物也带虫字旁,他们是:ppt出示(蝴蝶、蚯蚓、蝌蚪)

  2.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他们的名字。

  ①去掉偏旁你又发现了什么?(课件:青廷、马义、知朱、胡、丘引、科斗)预设:我发现了蚂蚁的蚂,右边念马,加上虫字旁也念马。我发现蜻蜓的蜻,去掉虫,还念青。

  ②原来,这些字的一部分都跟这个字的读音有很大的关系,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字的意思,另一边表示字的读音。我们把表示意思的一边叫做这个汉字的形旁或者义旁;把表示读音的一边称作这个字的声旁,把按照形旁和声旁创造出来的汉字我们叫做形声字。

  3.根据规律猜字:根据形声字的这个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认识其他小动物。(点击课件,出示词语:蜈蚣蚜虫蝈蝈蚂蟥蛐蛐)

  ①这些都是形声字,你猜出了哪个动物的名字?

  预设:我猜出了蚜虫。(师点击课件,出现“蚜虫”的图片与文字)

  ②对了!你是怎么猜出来的?预设:我想牙齿的牙加上虫字旁还念蚜。

  4.根据形声字这个特点,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剩下的几个个生字呢。

  ppt出示:粮食迷造

  ①谁来读读这几个生字?读后你们有什么发现?

  ②粮这个字总是和“食”分不开,指的是食物,食量;ppt出示,食的实物图片。

  小结:迷和米声调不同,造和告声母不同,可它们也都是形声字。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这几个形声字吗?(ppt出示)这其实是要告诉我们,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会有些小变化,我们需要学会灵活运用才行!

  四、再读儿歌,再识生字。

  1.生字宝宝排着整齐队伍都来了,看看大家还记得他们吗?下面我们来开火车读一读,比比哪列火车开得快!生字卡片出示所有生字。

  2 .同学们的识字列车开的又快又稳,生字宝宝们不甘心的又全都藏到了儿歌中。同位两人快合作读一读吧!

  3.师生对读儿歌。(问答形式)

  五、指导写字

  1.指导“池”“欢”的书写。

  (1)生仔细观察,说说“池”“欢”两字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师分别范写“池”“欢”。提示:“池”字的“也”第一笔横折钩起笔在三点水提的上面,最后一笔竖弯钩要舒展。(小口诀:竖弯钩真美丽,长长尾巴翘起来。)“欢”,左窄右宽,先写又字旁(小口诀:又字旁,有变化,捺笔要变小小点。) “欠”的第二撇穿插到“又”的点下方。右边最后一笔是捺要写舒展。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在书空练*。

  2.学生在书上描一个写一个。

  3.师生评价,反馈纠正后改错,再写另一个。

  六、总结全文

  这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六种可爱的小动物,会读12个生字,还学会了一项重要的识字本领-----用形声字认字。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希望你们今后在看课外书时能认识更多的形声字,并和它们交朋友。

  七、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观察家中的小动物活动情况,讲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5动物儿歌

  蜻蜓、蝴蝶、蚯蚓

  蚂蚁、蝌蚪、蜘蛛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10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诵读儿歌。

  2、学*用词汇:蓝蓝的、清清的、绿绿的、黑黑的等来表述图片。

  3、探索动物秘密的兴趣,了解动物居住的地方。

  活动准备

  1、四幅不同动物的家背景图片,小动物图片(小鱼、小鸟、螃蟹、小马。)

  2、小动物胸饰(小鱼、小鸟、螃蟹、小马、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1、欣赏《家》照片,激发幼儿学*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照片,请你们一起来看一看。(介绍自己的家)刚才,你们看到的就是贡老师的家,我的家就住在新都苑。那你们的家住在哪里?谁来说一说?

  2、帮小动物找家

  (1)逐一观看图片,理解儿歌内容,并能运用词汇表述小动物的家。

  师:小朋友都知道自己的家住在什么地方了,可是这里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家,(师出示小鸟图片)你们看它是谁呀?(小鸟)你们知道小鸟的家在哪里呢?(幼儿回答)小朋友说的都不错,可是小鸟最喜欢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天空就是小鸟的家。师追问:天空是谁的家?(提醒幼儿把话说完整)(出示天空图片)那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出:蓝蓝的天空)蓝蓝的天空是谁的家?(师幼共同说数遍:蓝蓝的天空是小鸟的家)

  (2)(出示小鱼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小鱼的家

  师:小鸟找到家了,看谁也来找家了?(小鱼)那小鱼的家在什么地方?(小河)你们看小河的水怎么样?(清清的……) 清清的河水是谁的家(小鱼的家) (教师在幼儿回答后,要有重点地引导用儿歌中话来说:清清的河水是小鱼的家)

  (3)(出示小马、螃蟹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小马、螃蟹的家

  师:绿绿的草原是小马的家;黑的泥洞是螃蟹的家

  3、幼儿学*儿歌。

  (1)幼儿边看图片边朗诵儿歌1-2遍

  (2)师幼完整地朗诵儿歌。

  小朋友帮这些小动物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它们心里很开心。让我们一起大声地告诉小动物的家在什么地方吧。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实用十份(扩展3)

——《动物乐园》教学设计实用十份

  《动物乐园》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认识新的部首“鸟字旁”。

  2、了解“反犬旁”的字,初步学会用形声字的方法来记忆生字。

  3、提高学生热爱自然的意识,培养他们保护动物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

  “老”字的笔顺。

  教学难点:

  能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识记生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大家知道动物乐园是什么地方吗?动物乐园里都有哪些动物,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观察画面。

  1、说一说,你在动物乐园里都找到什么动物了?

  2、18页的动物与19页的动物在同一个乐园吗?为什么

  三、学*生字生词。

  图文对照认字

  1、自由识字。

  2、游戏:给动物发名片。将动物图片与字词卡片相搭配,并读一读。

  脱离图片,读一读卡片上动物的名字。

  学*要求会写的字

  1、比较法学*:“猫”“狗”“狐”、“狸”“猪”“狮”都带有“反犬旁”;猫——苗、狸——里、狮——师读音相似,是形声字。

  2、鸡:联想法学*,鸟长着大翅膀就是鸡。书写:注意左窄右宽,“又”要写得小一些。

  3、“蛇”:联想法学*,蛇像一条长长的虫子。

  4、“兔”:刀字头、书空笔顺。书写:不要将小兔的尾巴“点”丢掉。

  5、“老”:数笔画的方式来学*。重点指导“老”字的笔顺。除了“老虎”,还可以组成什么词?

  四、游戏。

  1、找朋友

  2、比一比,写一写。

  3、谁是动物专家:请一位同学到前面表演一种动物,其他同学猜。猜对后找到黑板上的生字卡片读一读。

  五、课后作业。

  1、写本课8个要求会写的字。

  2、找有关动物的成语及成语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生字。

  1、上节课我们在动物乐园认识了一些动物朋友,大家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2、说一说,你还知道动物乐园里居住着哪些动物?

  二、处理课后题。

  1、读一读

  对生字的巩固练*。可运用幻灯课件做帮动物找名片的游戏进行练*。成语部分: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有关动物的成语,以及课外找到的成语故事。

  2、看图连一连

  完成本课很容易。注意适当延伸出本课的动物或你喜欢的动物中哪些是食肉动物,哪些是食草动物。

  3、讨论

  发挥小组活动的作用,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愉快地表达出来,教师适时指导和补充。从中提高学生热爱自然的意识,培养他们保护动物的美好品质。

  三、布置“综合学*活动”作业。

  《动物乐园》教学设计 2

  一、教学目标:

  1.欣赏过程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2.在培养学生的制作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创作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

  动物的形状和制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利用前面所学学会运用点、线、面、色及综合材料进行装饰。

  四、教学过程:

  引入

  1.游戏接龙:说说你知道的动物名称?不允许重复。

  2、这些动物中有哪些是我国重点保护的?(同学举手回答)

  3.欣赏课件。

  4.让学生欣赏说你看到了什么?说出自己的感受。

  1、欣赏课本中的插图

  2、讨论问题。

  3、回答问题。调动同学们了解动物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初步了解种野生动物的特征并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

  讲授新课

  1.继续欣赏课件——我们的动物乐园。(揭题)

  2.欣赏课本上的插图。

  3.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学会和野生动物和*相处。

  4.问题:

  (1)通过看课件,你能说这些动物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可以用那些基本型来概括?

  (2)老师简单的介绍的野生动物特点和头饰制作方法。

  5.教师重点启发讲解动物头饰的装饰方法:画——图案、颜色;贴——线、彩色纸、泥胶、羽毛等综合材料;剪——花纹、不规则外形等。

  6.作业要求。

  1.观看课件。

  2.逐一了解野生动物头饰的基本形状和色彩。

  2.说一说,在那里见过动物头饰

  3.分组讨论?利用手中的材料完成野生的动物的头饰制作和装饰。

  4.制作一个野生动物头饰,然后大家一起来表演。

  1.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美丽的野生动物的头饰的特点和色彩。

  2.可以利用手中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想象、制作。

  学生创作

  1.展示学生作业。

  2.了解学生的思路。

  3.巡视学生创作,给予有助的建议。

  1.在相互交谈中别人的野生动物头饰的见解给了你什么启示。

  2.谈一谈你的创作思路。

  3.自由创作。展示自己最美的可爱的最美丽的的野生动物头饰制作作品。

  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

  小结评价作业、表演作业展示语言描述。

  课后记:通过这课学*使学生学会用不同材料和不同的方法来制作野生动物头饰,并进行装饰,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动物乐园》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境,通过数一数、比一比等活动,能正确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学*读写“=”“<”“>”,并能正确运用“=”“<”“>”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3、在操作过程中感受相等和不等关系。

  4、在数学学*的过程中,体验学*比较的乐趣。

  教材分析:这节课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数的大小,而且要使学生初步建立符号感。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以“动物乐园”为情境的主题图引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主题图中选择对象进行比较,既尊重学生的选择,又能达到教学的目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事例,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既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又体现《标准》的理念。

  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在上一节课学会了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数量的大小 与多少,知道了“相等,一样多,最多与最少”。这些都是学*本节课的重要知识基础,因为有学前教育的基础,课前我对部分学生做了一个学前的前测,发现比较大小学生用语言描述很清楚,但在实际运用“<”、“>”表示两个数字大小比较时,出现混用,乱用现象。可见对于“<”、“>”意义的理解在课上教师还应多强调。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昨天我们在动物餐厅发现并解决了那么多比较的问题,可真了不起。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到动物乐园里去玩一圈,看看在那里,我们又会有哪些精彩的表现呢!(出示动物乐园情境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赞可夫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伊始,我就将学生的兴奋点迁移到你真了不起,能边玩边学,还能解决好多问题,真是太棒了。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内容充满期待。从而达到课未始,情已生的效果。】

  二、合作学*,探究新知。

  (一)比一比,认一认。

  1、动物乐园的动物真多呀,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它们分别有几只?请小朋友们自己在心里数一数,一会儿我们来汇报汇报。

  2、你们数的这么快,是怎么数的呢?把你的方法在小组里跟小朋友交流一下。

  3、师小结: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数出了每种动物的只数,真不错,学*数学就应该掌握方法,学会有序观察。

  4、认识“=”号。

  师:看一看,谁和谁的数量同样多?请同学们用学具代替小动物摆一摆,并且边摆边说谁和谁同样多。

  师:小兔和小筐同样多,4和4是一样多的,我们用一个符号来表示:等号。同时板书:4=4。并且示范“=”的写法和读法。

  5、认识“<”号。

  师:认识了等号,我们来挑战下一道题。小兔和萝卜的数量一样吗?

  师:兔子比萝卜少,我们用一个数学符号来表示就是:小于号。同时板书4<5,并且示范“<”的读法。

  6、认识“>”号。

  师:猴子和秋千的数量比,谁多,谁少?

  师:猴子比秋千多,我们用一个数学符号来表示就是:大于号。同时板书3>2,并且示范“>”的读法。

  7、同学们看“>”和“<”长得也太像了,快帮老师想想办法,怎么区别它们两个?

  8、大家可真聪明,想起用歌谣的方法区别记,还可以用“口朝谁开谁就大,开口对着大数笑”等等这些顺口溜来记忆。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小兔和小筐,小兔和萝卜,猴子和秋千,引出“同样多”和“多”、“少”概念,了解“=”“<”“>”的名称及读法。】

  (二)看一看,写一写。

  1、认识了三个数学符号,下面我们就来学*写这三个符号,请同学们仔细看,教师在田字格内进行示范。

  2、看清楚了吗?模仿着老师写的方法在书16页的田字格里写一写。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的规范写法。】

  (三)说一说,填一填。

  1、请同学们看第3个问题串,图中谁和谁在比?

  2、 嗯,小兔和小鸟在比。小兔比小鸟多,小鸟比小兔少。用算式表示是: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4>2 ;2<4 。

  3、再观察一下情境图,数一数,比一比,谁最多?谁最少?

  【设计意图:教会学生用数和符号来表示两个量的关系。】

  拓展练*,巩固新知。

  (一)说一说,填一填。

  1、认识了三种数学符号,我们来做几道练*题,请看:

  2、先和同桌说一说,然后再填一填。

  3、统一交流答案。

  (二、)数一数,画一画。

  师读题,学生独立完成。

  (三)填一填。

  1、出示*题,学生独立试做。

  2、交流,重点指出有的方框内可以填的数不是唯一的。

  (四)找一找,写一写。

  1、出示*题,师读题生做。

  2、师讲解“大于4”的数不包括4,“小于6”的数不包括6.

  3、学生试填,教师巡视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做个别指导。

  4、大屏幕展示答案,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有梯度的练*,引导学生会比较,会表示,积累数学学*的活动经验。】

  小结:

  今天我们在动物乐园里既看到了可爱的小动物,又认识和学会了三个数学符号“=”“ <”“>”,你们高兴吗?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生活中能多多借助我们今天学*的这三个符号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好吗?

  【设计意图:激励式的结尾,激发学生以后乐学、爱学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反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强大内动力。上课时,我创设了去动物乐园参观动物的情境,学生注意力马上就被吸引了。在本课的教学中,需要学生比较动物的多少时,如果我不是直接提出要先比较什么,再比较什么,而是让学生自己选择最喜欢的两种动物来比较。顺着学生的思想意愿,让学生选择比较的对象,不限制学生的思维,他们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就更容易被调动起来。给学生留出一个非常广阔的思维空间,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使学生有自由选择、自主探索的机会,也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思路。

  《动物乐园》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初步了解动物外形和生活*性,认识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2、操作领域:引导学生抓住动物特征,并用绘画、剪纸、泥塑等方法中的任一种方法把它表现出来。

  3、情感领域:激发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对人类社会的关爱。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动物的主要特征。

  2、在创作时要表现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抽签桶,小奖牌,欣赏作品,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视频欣赏

  (1)小朋友们喜欢动物吗?

  (2)下面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到动物世界里去看一看。

  多媒体课件播放《动物世界》视频片段,请学生边看边思考;

  在《动物世界》里你见到了哪些动物?它们都生活在哪里?

  (3)除了刚才在《动物世界》里出现的动物外,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

  2、游戏活动

  (1)教师出示一个抽签桶,桶里有五只签,每支签上写有一种动物的名称。

  (2)每组选一名学生代表上台,每人从抽签桶中抽出一只签,要求根据签上所写的动物名称模仿该动物的动作、神态和叫声。教师抽出余下一只签,并示范如何模仿。

  (3)四组学生猜一猜老师和学生代表分别模仿的什么动物。

  (4)教师颁发小奖品(动物小奖牌)鼓励学生,请全班学生根据自己奖牌上的动物图片来学一学这种动物的动作、神态和叫声。

  3、揭示课题:动物的世界是神奇的、有趣的,下面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走进动物王国,认识了解我们可爱的动物朋友,并学*用各种方式将它们表现出来。

  二、趣谈动物

  1、结合多媒体课件简介动物发展史

  地球上有种类繁多的动物。从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开始,经过亿万年的演变,动物的种类由少而多,地球上终于出现了号称“万物之灵”的“智慧动物”——人类。

  2、结合多媒体课件简介动物分类

  动物的种类繁多,可分为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我们人类属于哺乳动物中的一种。

  3、哺乳动物之最(课件出示图片)

  ①最重的哺乳动物——蓝鲸

  ②悍的哺乳动物——狮子

  ③跑得最快的哺乳动物——猎豹

  ④最聪明的哺乳动物——黑猩猩

  ⑤最长寿的哺乳动物——大象

  4、请学生说说动物对人类的帮助

  三、学画动物

  1、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动物知识,欣赏了许多美丽的动物图片,大家想不想把可爱的动物画下来?

  2、下面请大家来看一看老师是如何来画动物的。老师比较喜欢动物中的大黄牛,因为它勤劳、踏实,我们就来画有画记忆中的大黄牛吧!大黄牛的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四肢、尾巴,头上还长有一对大角。

  教师进行演示:先用铅笔起稿,再用黑色勾线,最后用油画棒、水彩笔涂色。

  四、作品欣赏

  1、我们除了用水彩笔、油画棒来表现动物外,还可用什么办法呢?

  (用水粉、剪贴、泥塑……)

  2、教师出示用水粉、剪贴、剪纸、泥塑的方法来表现动物的相关作品。

  五、创作练*

  1、作业要求:选择一个你最喜欢,最熟悉的动物,抓住它的主要特征把它画出来。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六、作业评价

  小组成员互相欣赏作品,每组选出3~4幅优秀作业,送到讲台上,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下,进行总评。

  七、课堂延伸

  1、播放课件《动物朋友给小朋友的一封信》,主要内容:由于人类的贪婪,动物赖以生存的家园,原本美丽、和谐的自然环境被严重破坏,许多珍稀动物遭到人类的猎杀,很多动物因此灭绝,动物朋友向我们善良的小朋友发出了求救信。

  2、请学生各抒己见:自己作为一名小学生,该怎样来帮助动物朋友们呢?

  3、呼吁大家都来关心保护动物,保护环境。

  活动目的:

  1、大胆说出小动物的动态特征,学*用短句表达。

  2、激发对动物的喜欢之情。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惯,激发阅读兴趣。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动物乐园》教学设计 5

  活动目标:

  1、根据动物的特征及生活*性,想象它们能为人们做些什么事情,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2、能运用已有的经验围绕谈话,大胆地表达个人见解。

  3、感受乐于助人的快乐,增进喜爱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故事《我想借什么动物》的图片一、二、三、四。

  玩具手机一只

  动物图片若干(如:大象、猴子、松鼠、长颈鹿、鸭子等)

  问题图片三张(图一:工地停电;图二:果园果子熟了;图三:帽子掉在水中)

  视频转换仪、电视机一台

  2.经验准备:

  通过谈话、故事、观看录象等使幼儿了解动物的特征及生活*性

  三、活动过程:

  1.导入课题,引起兴趣:

  (1)师:小朋友,你喜欢什么动物?

  (2)师:有家动物园真稀奇:这里的动物不仅让人看,还往外借呢?现在就请小朋友听故事《你想借什么动物》,请大家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故事里的人借了什么动物,他们为什么借动物?

  2.教师边讲述故事,边穿插提问,帮助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较连贯的表达个人见解。

  (1)教师讲述故事的第一部(老爷爷看电视时知道借动物的消息后,打电话到动物园去借会挠痒痒的动物——猴子)

  师:动物园为什么要给老爷爷送来猴子?(要求幼儿动脑筋思考说出合理的理解,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一)

  (2)讲述故事的第二部分(小姐姐的红纱巾被风吹到高树杈上,她从动物园借了个最高的动物——长颈鹿)

  师:小姐姐借了什么动物?为什么?请你用响亮的声音来回答。(出示图片二)

  (3)讲述故事的第三部分(叔叔刚下火车,就给动物园打电话借动物——黑猩猩)

  师:刚下火车的叔叔带了很多的东西,你猜他要借什么动物?为什么?大家大胆的猜,你夜可以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讨论讨论。

  (4)讲述故事的第四部分(妈妈抱着宝宝逛商店,觉得累了就打电话到动物园借动物——袋鼠)

  师:动物园会给她送什么动物?为什么?

  3.通过解决问题,启发幼儿根据动物园的特征及生活*性,想象它们可以帮助人类的情景。

  “叮零零”——电话铃响了。

  (1)师:“是谁呀?”“是动物服务中心的小猪啊,想请小朋友帮忙解决几个问题啊?”

  “动物服务中心的小猪打电话给钱老师,想请小朋友帮忙解决几个问题。你们愿意吗?”

  出示图一:

  师:工地上突然停电了,许多木头没法运。“动物服务中心”该派谁去帮忙呢?

  (请幼儿讨论,提示:哪些动物力气大,能搬运木头?)

  出示图二:

  师: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得马上摘。“动物服务中心”该派谁去呢?

  (幼儿自由讨论,提示:哪些动物能摘果子?)

  出示图三:

  师:宝宝的帽子被风吹到池塘里了,宝宝正伤心地哭呢,派谁去帮忙呢?

  (2)老师给“动物服务中心”的小猪打电话。

  师:“小猪你好,我们小朋友帮你们想的办法好吗?”“奥!很好啊,你们已经按照小朋友们想出的办法去做了,都比较好的完成了任务,还要谢谢我们小朋友们啊!”

  师:其实我们小朋友应该小动物学*,他们帮助别人解决了许多困难。我们也应该做个爱帮助别人的好孩子,小朋友你们说对吗?

  幼:对

  4.引导幼儿创造性想象。

  师:小朋友,动物服务中心的许多动物们都出去帮忙了,如果我们这里的动物园也可以借动物,那么,你是最想借的是什么动物?为什么?

  师:我们回家后想一想,你想借什么动物,然后把它画下来,讲给大家听。

  活动结束:

  请幼儿想象动物为人类所做的事情,进行创造性绘画。请幼儿将自己借动物的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

  《动物乐园》教学设计 6

  知识目标

  1. 结合具体的情境,通过通过数一数、比一比等活动,能正确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借助情境,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

  2.学*读写“>”、“<”、“=”,并能正确运用“>”、“<”、“=”,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能力目标

  在操作过程中感受相等和不等关系。

  情感目标

  在数学学*的过程中,体验学*比较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认识“>”、“<”、“=”的含义。

  难点:能正确区分和运用大于、小于符号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

  教具:教学课件、各种动物头像图片

  学具:小棒

  教学方法

  演示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一年一度的动物大聚会就在今天,好多小动物都来到了动物乐园,它们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宴会,可热闹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情境图“动物乐园图”)

  二、发现问题,自主探索

  1. 数一数

  师:动物乐园的动物真多呀,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它们分别有几只?请小朋友们自己在心里数一数,一会儿我们来汇报。

  生:我看见有4只小白兔、我看到小猴是3只、有2个秋千、还有2只小鸟、4个篮子。(生汇报的时候,教师在黑板上贴出1只动物图片,并板书相应的数量。)

  师:你们数的这么快,是怎么数的呢?把你的方法在小组里跟小朋友交流一下。

  预设:

  生1:我是手指着小猴一个一个数的。

  生2:我是用铅笔点着小兔子,一只一只数的。

  生3:我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数的。

  生4:我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数的,树上一只小猴子,洞里一只小猴子,还有一只小猴子在地上跑。

  生5:我是数一个就在旁边做个记号。

  教师小结: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数出了每种动物的只数,真不错,学*数学就应该掌握方法,学会有序观察。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比获得一个具体结果更重要。教师不仅注意到学生数的结果,更重要注意到了数的方法,学生介绍了自己很多的方法,有的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也有的学生作一个记号,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2. 说一说,摆一摆,比一比

  ①学*“=”

  师:老师要为小动物们发奖了,老师手中有4朵红花(教师拿出4朵红花),要送给一种小动物,要每种小动物都能得到一朵,你认为送给谁最合适?

  预设:

  生1:给小白兔,小白兔最可爱。

  生2:4朵红花4只小兔,,应该给小兔,小兔正好有4只,一人一朵不多也不少。

  生3:还可以给小篮子,篮子也是4个,一个篮子一朵正好。

  师:怎么才能清楚地看出小兔的只数和篮子的个数一样多呢。

  生:一个对照一个来帖,演示。

  师:恩,很不错,这就是一一对应的方法,一只小兔对应一个篮子……

  师:小兔和篮子一样多,一样多还可以怎么说?

  生:也就是同样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同样多”的意思)。

  师:怎样用一个算式表示小兔与篮子一样多呢?

  4和4是一样多的,我们用一个符号来表示:等号。同时板书:4=4。

  讲解:这个式子读作4等于4。(齐读2遍)等号表示一样多,所以这两横很*,而且还一样长。写在田字格的中间,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学生书空)表扬看得认真的孩子:只有看得认真才能写得漂亮。

  请学生观察周围,写出类似的算式,并说说表示什么,学生写出6=6、3=3、……

  ②学* “>”

  刚才我们比了比小兔和篮子,让我们再来比一比其他吧。

  生:小兔和小鸟比。(让我们请上小兔和小鸟,边说边摆)

  师:它们谁多?谁少?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小白兔有4只,小鸟有2只,一只小白兔对应着一只小鸟,小白兔还剩下一些,小白兔比小鸟多,也就是4比2多。我们用一个数学符号来表示就是:4>2。

  引导学生正确读:“4>2”读作4大于2,表示4比2多。指导学生书写“>”。开口对大数,尖头对小数。领学生齐读。一列读,男生读,女生读。

  【设计意图】学生第一次接触大于号,感觉较难,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创想,把形和义结合起来,学生便于记忆,理解深刻,为学*小于号作下铺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③学*“<”

  师:4只小白兔比2只小鸟多,还可以怎么说?

  生:2只小鸟比4只小白兔少。

  师:2只小鸟比4只小白兔少,又可以怎样来表示呢?

  生:2小于4。

  师:这位小朋友说得真好,小组讨论一下用什么符号来表示“2小于4”。

  生:用“<”

  师:为什么用这个符号表示?

  生:我认为“大于号”和“小于号”一定相反。

  教师及时给于肯定,让这位同学领读一遍,作出板书:2<4,读作2小于4。

  强调小于号的写法,并指导书空。

  ④最多和最少

  师:在这么多的动物里面,哪种动物最多?哪种动物最少?

  (采用师生拍手对话:***我问你,请问哪种动物最多?

  ***我问你,请问哪种动物最少?)

  三、练*与拓展

  1. 打开课本:

  书写“=”“>”“<”

  2. 填一填:

  7○3 4○9 3○3 5○8 10○1

  2>□ 6>□ 6=□ □=8 □<9

  四、游戏

  1. 数字找朋友游戏

  规则:找六个学生每人发一个数字卡片,然后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找朋友,必须男孩的数字大于女孩的数字,在一定的时间内找到朋友。

  2. 数字卡片游戏。

  一个小朋友和老师抽数字卡片,老师出一张,小朋友也出一张,看看两个数的大小,底下的学生用我们刚学的知识说一句话。

  3、排排队游戏

  将数字娃娃按大小排队。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学生可以用数字卡片自己摆摆看)

  4. 摆图游戏:

  规则:教师摆出4个苹果圆片,要求梨比苹果少。

  问:有几种摆法?

  四、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比较的知识?课下说给你的好朋友听。

  板书设计

  动物乐园

  4=4 4?2 2?4

  4等于4 4大于2 2小于4

  教学反思

  本节课力求做到学生学*的趣味性、自主性和开放性。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读法、写法和用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发展。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老师绝不包办。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在设计练*题时,采用游戏的形式,使学生既巩固了新知,又增添了学*兴趣。

  优点之一:设计符合一年级学生特点。

  教学一开始,利用动物图片创设情境,变枯燥的数学问题为具体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新课的学*中。

  优点之二:关注学生的发展。

  让学生自己数一数、说一说、引导孩子动脑、动口、全方位参与教学过程,体现了学生学*的主体性。

  优点之三:灵动的语言富有魅力。

  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大于号、小于号,为孩子们运用解决了困难。

  《动物乐园》教学设计 7

  一、教学目标:

  1.欣赏过程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2.在培养学生的制作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创作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

  动物的形状和制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利用前面所学学会运用点、线、面、色及综合材料进行装饰。

  四、教学过程:

  引入

  1.游戏接龙:说说你知道的动物名称?不允许重复。

  2、这些动物中有哪些是我国重点保护的?(同学举手回答)

  3.欣赏课件。

  4.让学生欣赏说你看到了什么?说出自己的感受。

  1、欣赏课本中的插图

  2、讨论问题。

  3、回答问题。调动同学们了解动物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初步了解种野生动物的特征并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

  讲授新课

  1.继续欣赏课件――我们的动物乐园。(揭题)

  2.欣赏课本上的插图。

  3.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学会和野生动物和*相处。

  4.问题:

  (1)通过看课件,你能说这些动物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可以用那些基本型来概括?

  (2)老师简单的介绍的野生动物特点和头饰制作方法。

  5.教师重点启发讲解动物头饰的装饰方法:画――图案、颜色;贴――线、彩色纸、泥胶、羽毛等综合材料;剪――花纹、不规则外形等。

  6.作业要求。

  1.观看课件。

  2.逐一了解野生动物头饰的基本形状和色彩。

  2.说一说,在那里见过动物头饰

  3.分组讨论?利用手中的材料完成野生的动物的头饰制作和装饰。

  4.制作一个野生动物头饰,然后大家一起来表演。

  1.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美丽的野生动物的头饰的特点和色彩。

  2.可以利用手中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想象、制作。

  学生创作

  1.展示学生作业。

  2.了解学生的思路。

  3.巡视学生创作,给予有助的建议。

  1.在相互交谈中别人的野生动物头饰的见解给了你什么启示。

  2.谈一谈你的创作思路。

  3.自由创作。展示自己最美的可爱的最美丽的的野生动物头饰制作作品。

  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

  小结评价作业、表演作业展示语言描述。

  课后记:通过这课学*使学生学会用不同材料和不同的方法来制作野生动物头饰,并进行装饰,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动物乐园》教学设计 8

  教学目的:

  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读法和作用,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1、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

  2、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

  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1、课件演示:动物乐园场景。

  今天,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小动物们都到动物乐园帮忙,热闹极了。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只?

  2、汇报交流。

  3、设疑激趣:来了这么多的动物,到底哪一种动物比较多,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来比一比看。

  ①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怎么比?比的结果是什么?

  A、独立思考。

  B、小组交流。

  C、全班交流。

  ②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和同样多、比多、比少。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比较兔子的只数和篮子的个数,认识“=”。

  (1)图上有几只兔子?几个篮子?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我用数的方法来比较。兔子有4只,篮子有4个,所以兔子和篮子一样多。)

  (2)学*等号

  兔子有4只,篮子也有4个,我们就说篮子的个数和兔子的只数同样多,4和4同样多,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课件出示4=4读作:4等于4

  (3)写一写。

  教师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地书写“=”。

  (4)举例:除了4=4以外,你还能举出别的例子来吗?根据汇报,师板书。看黑板上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等号两边的数一样)“两边相同用等号”。

  2、认识“>”、“<”(小兔和小猴比、小猴和小鸟比)

  (1)认识“>”。

  ①汇报。

  把小猴子和小兔比,小兔子有4只,小猴子有3只,所以小兔子比小猴子多。

  ②引出大于号。

  4比3多,在4和3的中间要用一个什么符号表示?等号行吗?“我们把这个等号变一变,”课件动画演示等号变大于号:把等号左边的口张大点,右边的口变小点,就成了大于号。

  ③这个式子4>3怎么读?(4大于3)。用手势帮助我们记住大于号,课件演示:把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撑开,形成一个大于号,“大口朝左大于号”。

  (2)认识小于号。

  4比3多,用“>”表示,那么3比4少,应用什么符号表示?课件动画演示:把大于号转个180度就是小于号。

  “<”的名字叫什么?(小于号)这个式子怎么读?3<4(3小于4)。课件:我们用左手表示小于号,撑开食指和大拇指,“大口朝右小于号”。

  (3)写一写。

  教师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地书写“>”、“<”。

  三、练*与拓展。

  1、练*使用“<”“>”

  (1)其他的动物比较的结果怎样?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完成?请同桌交流:说一说几大于几?几小于几?课件逐一出示。

  (2)引导发现: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①观察这些算式,用大于号和小于号时你发现了什么?

  ②教师引导学生编顺口溜:“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两边相同用等号”。

  (3)课件出示书第13页“填一填”。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再讲评。

  4、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刚才我们学*了比大小,下课后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或者回家看一看哪些东西和哪些东西可以比的?谁和谁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几等于几?”

  《动物乐园》教学设计 9

  知识目标

  1. 结合具体的情境,通过通过数一数、比一比等活动,能正确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借助情境,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

  2.学*读写“>”、“<”、“=”,并能正确运用“>”、“<”、“=”,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能力目标

  在操作过程中感受相等和不等关系。

  情感目标

  在数学学*的过程中,体验学*比较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认识“>”、“<”、“=”的含义。

  难点:能正确区分和运用大于、小于符号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

  教具:教学课件、各种动物头像图片

  学具:小棒

  教学方法

  演示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一年一度的动物大聚会就在今天,好多小动物都来到了动物乐园,它们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宴会,可热闹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情境图“动物乐园图”)

  二、发现问题,自主探索

  1. 数一数

  师:动物乐园的动物真多呀,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它们分别有几只?请小朋友们自己在心里数一数,一会儿我们来汇报。

  生:我看见有4只小白兔、我看到小猴是3只、有2个秋千、还有2只小鸟、4个篮子。(生汇报的时候,教师在黑板上贴出1只动物图片,并板书相应的数量。)

  师:你们数的这么快,是怎么数的呢?把你的方法在小组里跟小朋友交流一下。

  预设:

  生1:我是手指着小猴一个一个数的。

  生2:我是用铅笔点着小兔子,一只一只数的。

  生3:我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数的。

  生4:我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数的,树上一只小猴子,洞里一只小猴子,还有一只小猴子在地上跑。

  生5:我是数一个就在旁边做个记号。

  教师小结: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数出了每种动物的只数,真不错,学*数学就应该掌握方法,学会有序观察。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比获得一个具体结果更重要。教师不仅注意到学生数的结果,更重要注意到了数的方法,学生介绍了自己很多的方法,有的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也有的学生作一个记号,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2.说一说,摆一摆,比一比

  ①学*“=”

  师:老师要为小动物们发奖了,老师手中有4朵红花(教师拿出4朵红花),要送给一种小动物,要每种小动物都能得到一朵,你认为送给谁最合适?

  预设:

  生1:给小白兔,小白兔最可爱。

  生2:4朵红花4只小兔,应该给小兔,小兔正好有4只,一人一朵不多也不少。

  生3:还可以给小篮子,篮子也是4个,一个篮子一朵正好。

  师:怎么才能清楚地看出小兔的只数和篮子的个数一样多呢。

  生:一个对照一个来帖,演示。

  师:恩,很不错,这就是一一对应的方法,一只小兔对应一个篮子……

  师:小兔和篮子一样多,一样多还可以怎么说?

  生:也就是同样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同样多”的意思)。

  师:怎样用一个算式表示小兔与篮子一样多呢?

  4和4是一样多的,我们用一个符号来表示:等号。同时板书:4=4。

  讲解:这个式子读作4等于4。(齐读2遍)等号表示一样多,所以这两横很*,而且还一样长。写在田字格的中间,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学生书空)表扬看得认真的孩子:只有看得认真才能写得漂亮。

  请学生观察周围,写出类似的算式,并说说表示什么,学生写出6=6、3=3、……

  ②学*“>”

  刚才我们比了比小兔和篮子,让我们再来比一比其他吧。

  生:小兔和小鸟比。(让我们请上小兔和小鸟,边说边摆)

  师:它们谁多?谁少?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小白兔有4只,小鸟有2只,一只小白兔对应着一只小鸟,小白兔还剩下一些,小白兔比小鸟多,也就是4比2多。我们用一个数学符号来表示就是:4>2。

  引导学生正确读:“4>2”读作4大于2,表示4比2多。指导学生书写“>”。开口对大数,尖头对小数。领学生齐读。一列读,男生读,女生读。

  【设计意图】学生第一次接触大于号,感觉较难,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创想,把形和义结合起来,学生便于记忆,理解深刻,为学*小于号作下铺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③学*“<”

  师:4只小白兔比2只小鸟多,还可以怎么说?

  生:2只小鸟比4只小白兔少。

  师:2只小鸟比4只小白兔少,又可以怎样来表示呢?

  生:2小于4。

  师:这位小朋友说得真好,小组讨论一下用什么符号来表示“2小于4”。

  生:用“<”

  师:为什么用这个符号表示?

  生:我认为“大于号”和“小于号”一定相反。

  教师及时给于肯定,让这位同学领读一遍,作出板书:2<4,读作2小于4。

  强调小于号的写法,并指导书空。

  ④最多和最少

  师:在这么多的动物里面,哪种动物最多?哪种动物最少?

  三、练*与拓展

  1. 打开课本:

  书写“=”“>”“<”

  2. 填一填:

  7○3 4○9 3○3 5○8 10○1

  2>□ 6>□ 6=□ □=8 □<9

  四、游戏

  1.数字找朋友游戏

  规则:找六个学生每人发一个数字卡片,然后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找朋友,必须男孩的数字大于女孩的数字,在一定的时间内找到朋友。

  2.数字卡片游戏。

  一个小朋友和老师抽数字卡片,老师出一张,小朋友也出一张,看看两个数的大小,底下的学生用我们刚学的知识说一句话。

  3、排排队游戏

  将数字娃娃按大小排队。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学生可以用数字卡片自己摆摆看)

  4.摆图游戏:

  规则:教师摆出4个苹果圆片,要求梨比苹果少。

  问:有几种摆法?

  四、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比较的知识?课下说给你的好朋友听。

  教学反思

  本节课力求做到学生学*的趣味性、自主性和开放性。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读法、写法和用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发展。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老师绝不包办。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在设计练*题时,采用游戏的形式,使学生既巩固了新知,又增添了学*兴趣。

  优点之一:设计符合一年级学生特点。

  教学一开始,利用动物图片创设情境,变枯燥的数学问题为具体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新课的学*中。

  优点之二:关注学生的发展。

  让学生自己数一数、说一说、引导孩子动脑、动口、全方位参与教学过程,体现了学生学*的主体性。

  优点之三:灵动的语言富有魅力。

  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大于号、小于号,为孩子们运用解决了困难。

  《动物乐园》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读法和作用,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动物王国的小动物们要过他们自己的节日“动物节”了,今天很多小动物都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动物乐园,究竟都来了谁呢?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挂图)

  揭示课题:动物乐园

  二、探究新知

  1、数一数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动物乐园”里有什么动物?有多少?你是怎么数出来的?

  2、认识和理解“同样多”。

  (1)你想让哪两种动物来比一比多少?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数一数并比较多少。

  请学生扮成4只小熊和4只小鹿,让他们带上小动物头饰,上台面对面站成两排,再一个对一个握手。(初步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

  (2)思考:小熊和小鹿分别有几只?用几表示?

  四人小组合作用○和△分别代表4只小熊和4小鹿。在桌上一个对一个地摆一摆。(再次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

  (3)师:小朋友用数一数的方法或是一个对一个连线的方法,发现小熊和小鹿都没有多余,比较出了小熊和小鹿同样多,也就是4个和4个同样多。那么怎么表示4和4同样多呢?在数学上我们就在4和4的中间写一个“=”。

  板书 4 = 4

  ↓

  等号

  同时说明:这个符号叫等号,表示同样多的意思,读作4等于4。

  请学生读一读。

  (4)写一写。写等号时两横要写*,并且一样长,学生在书上描出三个,再独立写四个,教师巡回指导。

  3、认识“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①、小白兔和小猴比

  引导学生表述小白兔比小猴多,5比3大。

  师:5比3大,用“>”表示。

  板书:5比3大

  5 > 3 读作:5大于3

  ↓

  大于号

  ②、师:我们也可以把小猴和小鸟进行比较。用同样的方法认识“<”。

  ③、指导学生书写“>”、“<”符号,并在书上描一描,写一写。

  ④、比较“>”、“<”

  “>”、“<”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明确: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开口是相反的,但是开口都对着大数,尖角对着小数。

  4、指导学生填出教科书17页的1题和3题。

  5、小结:比较动物的多少,我们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用“=”表示同样多,用“>”、“<”比较数的大小。

  三、运用新知,巩固拓展

  (1)、教师摆圆片和三角形,让学生说一说,填一填。

  ○○○○○ ○○○

  △△△ △△△△

  ○比△____ ()○( ) ○比△_____ ( )○( )

  (2)、游戏

  同桌两人有0~10个数字卡片,一人任意抽出一张,比一比谁大、谁小,并用几比几多,几比几少说一句话。

  四、全课总结

  1、说说生活中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2、通过这节课的学*,你学到了什么?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实用十份(扩展4)

——《动物儿歌》优秀的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动物儿歌》优秀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2.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间、迷”两个生字。

  3.激发学生观察夏天景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识字规律自主识字。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儿歌,让学生了解夏天的景物和特点。

  教学准备:文中插图、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看图导入

  1.同学们,天气一点点变暖和了,大家也越发显得精神抖擞,你看XX同学坐的可真端正,XX同学注意力可真集中。这么好的天气,大自然里的小动物也一个个出来活动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看图说话(出示文中插图)看一看:你在图上都看到了哪些小动物?

  预设: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六种动物。

  生:我看到了蜻蜓、蝴蝶、蚂蚁、蚯蚓、蝌蚪、蜘蛛。

  二、学*字词

  1.师:多可爱的夏天呀,多么可爱的小动物啊!(点击)咦,小动物呢,怎么都不见了?哦,原来他们都飞到儿歌里面去了。

  2.点击出示相关儿歌。

  师:请你仔细听朗读,把藏起来的小动物的名字找出来,划上横线,并大声多读几遍,把儿歌读正确、读通顺。(学*六种动物的生字)

  3.观察生字特点,找认字规律。

  (1)这些字都有一个虫字旁。

  (2)这些字都是写动物的。

  (3)“蚂”“蜻”只要读半边的字就行了。

  4.小结: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我们可以用这种办法认识很多字呢!想不想用这种办法来认识其他的字?

  三、让我们走进“识字加油站”吧!

  出示剩余的生字。

  四、学*儿歌,感受快乐

  1、师:看你们写得这么认真,小动物多开心呀,在美丽的夏天里,这些小动物们在忙碌些什么呢?下面放声读读儿歌,到儿歌中去找答案。

  师:在美丽的夏天里,这些小动物们在忙碌些什么呢?谁起来说一说?(知道那个说那个

  说到捉迷藏时,拓展一下(你们捉迷藏来吗?你们和小朋友们还做过什么?了解这些动物们在做游戏。)

  (随机引导理解“宫殿”)感悟作者对动物们的喜爱之情。知道动物们在工作。

  小结:在美丽的夏天里,这些小动物们有的做游戏、有的运食粮、有的……这就是动物们的工作。

  (1)出示:蚯蚓土里造宫殿。

  师:宫殿就是皇宫,蚯蚓整天在土里钻来钻去,多像一个勤劳的建筑工人呀!瞧,句子写得多有趣,你感悟到什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读出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2)出示:蜘蛛房前结网忙。(出示:蜘蛛忙着织网的活动图片)师:蜘蛛忙着织网,要干什么呀?生:捕捉飞来的小虫。

  2、合作学*,多种形式读儿歌。

  采用问答的形式朗读,(多读,师问,生读,……)

  3、加上动作读。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看了你们的表演,老师仿佛看到了一群快乐的小动物。

  (目的:放手给学生提供读的空间,引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读出儿歌的趣味,感受读儿歌的快乐,培养合作意识)

  五、小结

  师:在我们的自然界里,还有很多小动物快乐地生活着(拓展),

  壁虎夜晚捉虫吃

  蚂蚱田野展翅飞

  知了树枝把歌唱

  蝴蝶花间来采蜜

  蟋蟀夜晚唱催眠曲

  松鼠树上做游戏

  青蛙荷叶把歌唱

  老鹰空中展翅飞

  六、作业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容易接触到的小动物。模仿课文“谁在哪里干什么”,再编几句儿歌,读给家人和同学听。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之2作者:一(8)班 李路苹

  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观察、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课前读书。

  间(房间)我会自己整理房间。

  迷(迷路)他迷路了,不知道该走哪条路。

  造(制造)这辆汽车是*制造的。

  运(运动)爷爷每天坚持运动一个小时。

  池(池塘)池塘旁边有一块青青的草地。

  欢(喜欢)我喜欢练书法。

  网(结网)蜘蛛在树上结网。

  2、同学们,即将要到夏天了,你们喜欢夏天吗?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夏天吗?(指名说)是呀,夏天这么美丽和快乐,就让我们走进夏天吧!(出示夏天的图画)

  3、还有一些小精灵也非常喜欢夏天,给夏天增添了许多欢乐,让我们一起认识吧!(出示“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6种动物的图片。)观察它们的名字有什么特点?虫子旁的字和昆虫有关,区分益虫和害虫:

  益虫: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帮助或有好处的昆虫。如:蚕、蜘蛛、蜜蜂、蜻蜓、蚯蚓等。

  害虫:危害人类生产或破坏人们生活、危害人们健康的昆虫。如:苍蝇、蚊子等。

  4、师:多可爱的夏天呀,(点击)咦,小动物呢,怎么都不见了?哦,原来他们都飞到儿歌里面去了。

  点击出示相关儿歌。

  (点评: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读儿歌的兴趣)

  5、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儿歌。

  三、学*儿歌,感受快乐

  (一)师:请你仔细读读儿歌,把藏起来的小动物的名字找出来,划上横线,并大声多读几遍,把儿歌读正确、读通顺。

  (二)课件点击儿歌,六种动物名称从儿歌里跑出来。请学生认字。

  师:看你们写得这么认真,小动物多开心呀,在美丽的夏天里,这些小动物们在忙碌些什么呢?

  (三)读读儿歌,看谁能把儿歌读得又正确又好听。(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读中纠正字音)

  (四)学生质疑。(随机解决)

  1、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

  蜻蜓在哪里“展翅飞”?蝴蝶又在哪里“捉迷藏”?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半空”是蜻蜓飞行的乐园,“花间”是蝴蝶的舞台,“捉迷藏”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蝴蝶在花丛中的自由自在。

  2、出示:蚯蚓土里造宫殿。

  师:宫殿就是皇宫(出示宫殿图片),蚯蚓整天在土里钻来钻去,多像一个勤劳的建筑工人呀!瞧,句子写得多有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蝌蚪长大了会变成什么?

  蝌蚪长大了会变成青蛙,专吃田里的害虫。

  4、出示:蜘蛛房前结网忙。(出示:蜘蛛忙着织网的活动图片)

  师:蜘蛛忙着织网,要干什么呀?

  生:捕捉飞来的小虫。

  5、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欢”字和“忙”字各表现了什么?

  “欢”字表现了蝌蚪在池中欢快地生活;“忙”字表现了蜘蛛的勤劳和注意力集中。

  (五)我会做:

  兔子 树下 吃萝卜。

  蜜蜂 花丛 采蜂蜜。

  小鱼 水中 游得欢。

  燕子 空中 展翅飞。

  (六)拓展延伸

  当发现食物时,蚂蚁会立刻返回蚁巢,它一边走一边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在路上留下记号。它回到巢穴后,立即与其他蚂蚁交流信息,然后带领大家沿着这种化学物质的气味去搬运食物。

  (七)合作学*,多种形式读儿歌。

  1、指名说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同桌分句读、表演读……

  2、学生合作学*。

  3、学生汇报合作成果。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看了你们的表演,老师仿佛看到了一群快乐的小动物。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好吗?谁能建议一下,我们怎么配合比较好?

  4、师生合作读。

  (放手给学生提供读的空间,引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读出儿歌的趣味,感受读儿歌的快乐,培养合作意识。)

  四、小结

  师:在我们的自然界里,还有很多小动物快乐地生活着,快走到大自然中去找找吧!

  五、作业

  到公园里、小河边、田野上去观察小动物的生活。找找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或资料,明天带来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

  5、动物儿歌

  蜻蜓 半空 展翅飞

  蝴蝶 花间 捉迷藏

  蚯蚓 土里 造宫殿

  蚂蚁 地上 运食粮

  蝌蚪 池中 游得欢

  蜘蛛 房前 结网忙

《动物儿歌》优秀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意思,感受文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的意思,感受文中描绘的景象;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趣,引入课文

  1.教师呈现文中出现的小动物的图片。边呈现学生边说动物名称。(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2.请一两位学生选择其中的一种动物简单说一说这些动物都会做什么。

  3.出示课本插图,引入课文。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篇和这些小动物有关的课文,看,他们来了!这篇课文的作者把各种动物的活动写成了一首儿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这首《动物儿歌》。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在文中画出生字。下面听老师来读课文,你们要听准字音,看清字形。

  2.学生借助拼音先自读课文,然后同桌合作互相纠正错误,先自学课文中的生字。

  3.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

  (蜻蜓藏蚂蚁食粮蜘蛛)

  (1)指名几个学生带拼音读生字,教师及时表扬(你读得真准确,你的声音真响亮等),也可让学生进行评价(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我认为……)。

  (2)齐读会认的生字。

  (3)去拼音男女生赛读。

  (设计意图:采用多种方式读生字,一是增加学生学*的趣味性,二是加深对生字的记忆)

  4.给会认的字组词记忆。

  下面我们来给生字宝宝找一个小伙伴吧,谁来给他们组一组词?

  学生先自己组词,然后教师出示词语。

  (蜻蜓捉迷藏蚂蚁食粮蜘蛛)

  (1)选择两到三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5.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课文中不仅有让我们会认的字,还有一些不仅要认,而且要准确书写的字。

  (间迷造运池欢网)

  (1)指名带拼音读生字。

  (2)去拼音开火车读生字。

  (3)学生给生字组词,然后教师呈现词语。

  (中间迷路造房子运走水池欢乐结网)

  (4)齐读词语。

  6.指导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偏旁为“辶”的字。出示“迷”字,学生先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接着教师范写“迷”字,边说边讲解。(这个字的结构是半包围结构,先写里边的“米”字,要注意最后一笔的捺要变成点,“辶”写的时候三笔写成,注意笔顺。)

  (2)学生在课本上练*书写‘迷’字。

  (3)学生自学“运、造”两个字。学生在写的时候教师巡视,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加以指导和评价。

  (4)同桌结合,合作学*其余的生字,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加一加的方法,减一减方法等)。然后在班上交流每个字的识字方法,便于学生记忆生字。

  三、朗读课文,归纳总结

  1.课件出示整篇课文,以开火车的形式逐句读课文。(这样可以检测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2.学生观察课文中的动物的名称,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教师加以总结归类,加深学生的记忆。(动物的名称都是虫字旁的字,我们再来读一读,用心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3.结合插图,学*课文。先出示和句子相关的插图,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图片上的动物,然后出示句子,结合图片,理解句子中所说的动物活动。

  4.我会连。儿歌已经学完了,下面老师要考一考大家的记忆力了,儿歌里的小动物分别都做了什么活动呢?你能把小动物们相应的活动连起来吗?

  指名回答。完成之后再一起读一读。

  5.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的短语。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六种小动物,还知道了它们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本课的生字,我们再来认真读一读,用心记住它们。

  6.教师总结:课文已经学完了,大家一定收获了不少知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首先是课文中的六种小动物,他们的名称都是虫字旁的字,还有七个要求我们会认会写的生字。让我们带着收获的喜悦再把这首儿歌读一读,尤其是里边的生字,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动物儿歌》优秀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彩图和生活经验,认识“蜻、蜓、藏”等12个生字;会写“间、迷、造”等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通过朗读、表演,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性。

  4、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节奏地朗读儿歌。归类认识带有“虫”的生字。通过表演,了解小动物的生活*性。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趣说话。

  1、出示“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六种动物的图片。(出示课件)

  2、结合图片,说话练*。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说说图上的内容。例如:蝴蝶在花丛中捉迷藏。

  3、过渡:同学们,这些小客人在和我们捉迷藏,它们藏在了一首儿歌里。快来找一找,认识一下它们吧!(板书课题:动物儿歌)

  二、初读儿歌,识记形声字。

  1、教师范读儿歌,学生找一找儿歌中的动物朋友。学*“蜻、蜓、蚂、蚁、蜘、蛛”6个生字。(出示课件)

  (1)学生自由读儿歌,圈画出动物的名称,自己练*读两遍词语,并完成填空。(出示课件)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特点,发现规律。(这些汉字都含是“虫”,表示属于昆虫类,与动物有关。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

  2、组织学生展开识记生字的游戏。

  (1)找朋友。

  (2)编字歌。

  3、教师相机在黑板上贴字卡,引导齐读生字。

  4、学生再次熟读儿歌,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正确认读。

  三、诵读儿歌,随文识字。(出示课件)

  1、分句朗读,画出生字。

  (1)齐读第一句。学*“迷”和“藏”。(A、自主选择识记方法。如“迷”可以猜字谜“蚂蚁搬走大米”。B、扩词。C、读儿歌,学生做动作表演“展翅飞”。)

  (2)齐读第二句。学*“造、食、粮”。(A、采用形声字识字法和部件组合法,同桌交流。如“粮”和米有关,所以是“米”加个“良”。B、扩词。C、朗读本句,结合图片与生活,说一说蚯蚓和蚂蚁有什么特点。)

  (3)自由读第三句。学*“网”。(A、朗读,看一看哪个字最有趣。问:你见过蜘蛛网吗?哪位小画家来画一画?指名画“一张网”。B、字理识字:课件出示“网”的字理演变过程。组词语:一网打尽、天罗地网。多种形式接读上下句。)

  2、利用字卡,巩固生字。(出示课件)

  (1)小组合作活动。一名学生拿字卡当“小老师”,其他组员抢答字卡上的生字,若有读错的情况,由“小老师”更正并教会。

  (2)开火车游戏,认读字卡并组词。

  3、送字回文,齐读课文。思考儿歌中的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4、指名边做动作边读课文。

  5、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6、小组合作表演读课文,集体展示赛读。

  四、指导写字,课堂总结。(出示课件)

  1、观察会写字,选择最喜欢的一个字,说说应该怎样写。

  (1)“间、网”注意门字框和同字框要写得上下一样宽。(写字儿歌:门字框要立稳,上下宽度要一样。)

  (2)“池”注意最后一笔要舒展。(小口诀:竖弯钩真美丽,长长尾巴翘起来。师生边说口诀边书空关键笔画竖弯钩。)

  (3)“欢”要注意左边“又”最后一笔变成了点;右边最后一笔是捺,要写得舒展,还要有轻重变化和顿笔。(歌诀:又字旁,有变化,捺笔要变小小点。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在书上描红。)

  2、教师着重指导“造、迷、运”。

  (1)明确笔顺:“走”的字要先写里面,再写“走”。

  (2)示范书写:学生观察并书空,发现并把握写字节奏。(笔顺口诀:走之旁,真辛苦,先装货物再赶路。)

  3、学生描红,每字对比书写两个。

  4、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又交到了许多动物朋友和汉字朋友,希望大家用爱心对待这些朋友。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着力体现“三重”,即重归类、重情境、重方法指导,真正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识字,在快乐活动中识字。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有机结合。先让学生结合生动有趣的图片认识动物,发现含有“虫”的形声字的造字特点,并以此为出发点学*识字方法;再结合多种形式朗读儿歌,落实其他的识字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归类识字的意识。

  随文识字时,汉字在文本中时而跳脱,时而融进有趣的语句,深深吸引着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识字的.效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实用十份(扩展5)

——《蜜蜂》教学设计实用十份

  《蜜蜂》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知道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

  2、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么得出的。

  3、通过体会“推测” “几乎” “大概” 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学*积累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组织学生在默读中边读边想,理解并深入课文学*。师生共同理清试验的各个环节,在分析比较中学*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精神。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样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教学难点:

  培养观察*惯,学*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搜集蜜蜂的资料。教师准备:法布尔的常识和他的《昆虫记》。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明确要求

  1、 今天我们继续学*课文《蜜蜂》,齐读课题。

  2、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看谁注意力最集中,不出声,不指读。思考:

  A、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答)法布尔为了验证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试验,证实蜜蜂确实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B、课文哪些地方写试验的过程,哪些地方写试验的结果,哪些地方写了作者的结论。

  (2段写过程,345段写结果,6段写结论)

  3、引入:为了验证蜜蜂是否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样做试验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课文。

  二、抓住重点,感悟试验过程。

  1、作者是怎样做试验的呢?默读课文第二段,

  2、四人小组合作学*。

  学*提示:

  (1)法布尔的这项试验是怎么做的 ?用笔画出相关的句子。你能用“先 ……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吗?

  (2)从法布尔的做法里,你有什么发现或感受?

  (3)这个试验中,能不能减少其中的一个环节?为什么?

  3、分组学*,教师指导。

  4、指名说说,全班交流。(1、先在自家花园里捉了一些蜜蜂,放在纸袋里。2、接着做了白色的记号,3、然后让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4、最后法布尔还把蜜蜂放在纸袋里走了两里多路。把蜜蜂放出来。)

  5、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归纳板书:(捉蜜蜂 做记号 女儿等 走两里多路放飞蜜蜂)

  6、从法布尔的做法里,你有什么发现或感受呢?让学生明白他这样做的目的。选自己家的蜜蜂(是为了便于观察),做上记号(与其他蜜蜂区分,使试验真实),让女儿守在蜂窝旁(掌握飞回来的时间),二十多只 (比较分析,得出较准确的结论。)

  7、说说在这个试验中,能不能减少其中的一个环节,要陈述理由。(不能少。少了任何一个环节,得到的结论会不准确)

  8、小结:是啊,难得作者考虑得如此细致周到,这充分体现了作者做事非常严谨,对科学求实的作风。让我们来齐读课文的第二段,一起去感受法布尔做事严谨的科学态度吧。

  三、品读课文,探究试验结果

  1、师: 那么试验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再一次快速默读课文3、4、5段。

  2、现在老师先请三位同学来读读这三个自然段。其他的同学一边听一边想。

  3、指名交流:(预设:蜜蜂飞回来了。二十只蜜蜂,有十七只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画出有关的句子。

  4、学生汇报,教师随即点拨,出示句子。

  (1)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 ,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A、如果你当时看到这两只归来的蜜蜂,你是什么心情?会对它们说些什么?(预设:真是太高兴啦。小蜜蜂啊,真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找到了回家的路。我也以为你们回不了家了。)

  B、是啊,作者“我”在回家的路上,也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呢?

  推测是什么意思?联系上文,出示句子: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象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C、如果是你,你会有怎么样的推测?说说你的想法。预设:想想蜜蜂在飞回来的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或危险。

  D、蜜蜂竟然飞回来,难怪小女儿这样激动。指导用激动的语气读,女生齐读。

  (2)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又发现十五只背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了家。

  A、“准确无误”是什么意思?蜜蜂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准确无误地飞回来的?

  完全正确 没有差错)联系上下文理解。是的,逆风没有使它们迷失方向,沿途陌生的环境没有让他们偏离方向,他们准确无误地回家。)(尽管…… 但)这是一组关联词)。说明蜜蜂不仅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还很强。

  B、指导朗读。男生齐读。

  5、这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试验,那么作者又是应用怎样的语言来写的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比较句子: 这样改行吗?为什么?从而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的准确无误。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蜜蜂肯定找不到家了。

  6、放手默读课文,像这样用的准确的语言课文中还有很多,你能试着找到几处吗?

  7、交流,屏幕显示句子,读一读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几乎要……大概……我想……

  四、研究结论,激发探究

  1、法布尔通过试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出示、齐读最后一段)

  2、读到这里,你还有什么疑问?和你的同桌说一说。(预设:其他三只为什么不能准确地回家?我无法解释的本能是什么?蜜蜂又是靠什么准确无误的回家的呢?法布尔为什么无法解释呢?

  3、小结: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好,说明你们很善于思考。希望课后你们能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解决这些疑问。看来,自然界的确有无数解不开的奥秘。由于法布尔生活在离我们现在100多年前,当时的研究条件肯定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释这种本能。在几十年后,有一种研究结论,你们听听有没有道理。电脑出示资料。

  如果你们对蜜蜂感兴趣,还可以自己去查找资料,自己再做一番研究。

  五、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讨论:作者从试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是怎么得出的?

  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将你搜集到的蜜蜂或其他昆虫的相关知识制成一张手抄报,与同学们一同分享。

  3、特向你们推荐《昆虫记》。这是法布尔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的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和试验,真实记录昆虫的本能与*性的巨著。

  板书设计:

  14 蜜蜂

  法布尔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试验捉蜜蜂

  做记号严谨 求实

  女儿等

  走两里多路 放

  结论不是超常的记忆力 而是本能

  《蜜蜂》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蜜蜂引路》教学片断

  【片段设计】

  一、提出问题: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二、解决问题:

  1、默读课文第三段。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

  2、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画出简笔画:“花丛,园子,小房子”之间的关系。

  3、小朋友们真聪明,自己已经能读懂书,把这些地方搞得这么清楚了。现在谁能看着老师画的图把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连起来说说?

  4、下面我们来看看列宁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找到养蜂人的。第三段课文一共有三句话,请大家读读第一句: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

  1)列宁在路边发现了什么?(板书:发现)他是怎么想的?

  2)可是蜜蜂的家在哪儿呢?于是列宁仔细地观察。(板书:观察)什么叫观察?

  生:观察就是有目的地看,仔细地看。

  3)列宁观察什么?他是怎样观察的呢?请一位小朋友读第二句话,我们大家看图。

  他仔细观察……有一所小房子。

  (生读第二句话,师在图上添画蜜蜂)

  1)列宁在观察什么?

  2)这些蜜蜂飞进去为什么不出来了呢?

  3)这时列宁继续观察,又发现了什么?

  4)你们想这所小房子是谁的?为什么?

  小结:只要找到蜜蜂的家,就能找到养蜂人的家。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列宁观察的和想的对不对。请大家读读第三句话。

  生读第三句。

  1)这句话说什么?

  2)观察是不是正确,只有通过试一试才能知道。课文中哪个词证明列宁想的跟看到的完全一样?

  生:果然

  3)“果然是什么意思?你能用“果然”说一句话吗?

  5、齐读这段话。

  1)看板书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2)列宁为什么能找到养蜂的人?蜜蜂真的能当向导,能引路吗?

  3)小结:列宁是靠动筋,想办法,仔细观察,利用蜜蜂采蜜要飞回蜂房去的这个特点,找到养蜂人的家的。这就告诉我们,今后我们小朋友要是碰到困难,只要开动脑筋,仔细地看,认真地想,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拓展:

  1、画出列宁找到养蜂人的路线图。同桌间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的。

  2、从这件事上你觉得列宁是个怎样的人?谈谈你的看法?

  【教学反思】

  《蜜蜂引路》是一篇大家都很熟悉的课文了。学*这篇课文重点是在识字写字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学*列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为了帮助学生体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在学*第三自然段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这样的教学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融入到课文情境中去体会列宁仔细观察并进行思考的过程,在身临其境的体会中感悟。实际的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

  《蜜蜂》教学设计 3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群小客人(板书课题:蜜蜂)你们了解蜜蜂吗?

  2、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法国有个生物学家叫法布尔,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研究蜜蜂的,好吗?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⑴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遇到生字新词圈起来,多读几遍。

  ⑵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生字词卡片或展示生字词课件,检查认读情况。

  ⑵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评议。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朗读感悟

  1、学*第一自然段:

  ⑴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⑵相互交流知道了什么。

  ⑶你们有兴趣跟着作者一起去做这个试验吗?

  2、学*第二自然段:

  ⑴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⑵让学生当小小讲解员,说说“我”的试验是怎么做的。

  先说给同桌听听。

  再请两三名��说给全班同学听。

  ⑶说说在这个试验中,哪些做法是不可少的,要陈述理由。

  ⑷朗读“这时候……几乎要触到地面”这句话,转换角色想一想:假如你当时看到这种情景会怎样想?

  四、课堂练*

  1、指导写字:

  ⑴出示生字卡片“论、试、验、袋、证、概、减、阻”,组词朗读。

  ⑵交流识记生字方法和写字的经验。

  ⑶学生书写。

  2、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检查

  1、抽读生字词卡片。

  2、复述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做试验的有关内容。

  二、朗读感悟

  1、学*第三、四自然段:

  ⑴教师引入:这些蜜蜂能回到它们的家吗?

  ⑵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⑶说说这两段告诉我们回来了几只蜜蜂?这么长的路途,它们用了多少时间?

  ⑷假如你当时看到这两只归来的蜜蜂,你是什么心情?会对它们说些什么?

  ⑸指名学生多人次地带着这种高兴,激动、甚至有点意外的心情朗读三、四两个自然段。

  2、学*第五自然段:

  ⑴教师再引: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其他蜜蜂的下落吧,请读第五自然段。

  ⑵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后,再指名朗读。

  ⑶说说从这一段中知道,又飞回来几只蜜蜂,大概用了多少时间。

  ⑷如果想表达“我”对这些蜜蜂的赞赏,你觉得读时要注意哪些词语?

  ⑸让学生先自己一边读一边体会,然后读给大家听,评评再读读。

  3、学*第六自然段:

  ⑴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非常佩服小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想不想弄清楚它们怎么会有这种能力的?让我们看看本文作者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是怎么说的。

  ⑵学生多遍朗读第六自然段。

  ⑶你们同意法布尔的这个结论吗?请结合他做试验的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语言实践

  1、教师引述:小小的蜜蜂竟有如此大的本领。下面我们来讲讲这个故事,好吗?可以一个人讲,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讲。

  2、学生自由组合讲故事。

  3、指名学生上台讲故事,师生共同评点。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测、括、确、误、途、超”,组词朗读。

  2、小组内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3、同桌提醒写字注意事项,介绍写字经验。

  4、学生书写。

  五、积累语言

  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蜜蜂》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弄清实验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3、学*作者观察、思考和实验的方法,感受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师: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了解它们,研究它们,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辛勤采蜜的小蜜蜂。

  2、学生从课前查阅到的资料里说说有关蜜蜂的知识。

  3、蜜蜂还有一种辨别方向的能力,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自学课文。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通。

  2、默读,思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

  三、讨论交流

  1、全班交流

  ⑴ 阅读提示中的问题。

  ⑵ 从“虽然手被蜜蜂刺了好多下,但我一直坚持着”体会作者为了科学不怕困难的精神。

  ⑶ 从“起风了,陌生的景物”等与“20只蜜蜂中有17只没有迷失方向,它们准确无误地回到了自己的家”对比,理解蜜蜂这种本能。

  2、从作者的作法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四、总结、扩展

  自然界中有许多奥秘等着同学们去发现,去研究,希望同学们都具有慧眼,善于发现问题并有为科学不怕困难的精神。

  五、布置作业

  阅读《昆虫记》这本书

  【教案点评】

  《蜜蜂》是一篇略读课文,注意采取学*运用《爬山虎的脚》一课的学*方法,采取学生自主学*的方式,由学生通过阅读,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段,通过互助学*,交流讨论使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叙述顺序,抓住主要内容。学*作者抓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了解蜜蜂辨别方向的能力及生活*性,增强学生爱护昆虫,爱护自然的意识。

  《蜜蜂》教学设计 5

  【教材及学生分析】

  清华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初中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二课《蜜蜂采蜜》。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flash8.0界面的基础上,完成了上节课的熊猫的梦的简单绘画,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绘画工具和技巧,通过本课的学*,逐渐引入层的概念,让学生领会层在*面设计中带来好处。本课内容形象直观,贴*生活,易于学生自主操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巩固绘图类工具的使用方法。

  2.初步学*使用图层来规划整个作品。

  3.认识图层,理解图层的概念,并学会新建图层,图层重命名、锁定、删除等常用方法。

  4.初步学*多层逐帧动画的制作。

  能力目标:

  1.认识图层,理解图层的概念,并学会新建图层,图层重命名、锁定、删除等常用方法。

  2.初步学*多层逐帧动画的制作。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尝试、独立思考的自学品质。

  2.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勇于实践、相互协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flash中层的概念,掌握新建、移动、删除、隐藏、锁定图层的常用方法。

  2.养成制作动画的好*惯。

  3.对图层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过程】

  1、温故知新,复*提问

  教师活动提问:

  (1)简要介绍一下flash8.0的特点?

  (2)flash8.0生成的文件有什么特点?

  2、分析上节课内容提出问题

  教师活动:随着课程的继续深入学*,我们发现动画的画面内容越来越复杂,而这些复杂的动画如果使用第1课制作简单逐帧动画的方法来完成的确有些困难。而这也正是本课需要解决的要点,现在我提出一些建议,如:制作眨眼睛的效果、嘴部讲话的效果等。同学们可以尝试完善作品,通过完善的过程发现问题:

  ①修改部分图形时,导致该帧的其他部分产生被遮挡、删除、位置移动等变化。

  ②由于图形是以整体形式存在的,单独修整其中的局部操作难度非常大,并且效果不自然。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怎么样解决呢?

  学生活动:互相探讨,提出解决问题的尝试办法。

  3、提出解决问题办法,引入新课

  引出本课的重要概念——图层,图层与图层的关系,图层与帧的关系,本课要通过图层与帧的联合制作出多图层的逐帧动画。

  教师活动:

  ①播放本节课已完成的作品蜜蜂采密,激发学生趣。

  ②播放教师修改的蜜蜂采密,为后面的学*打下伏笔。

  实践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操作,通过实践了解图层、图层与图层的关系、图层与帧的关系,图层与帧联合后是如何制作成多层逐帧动画的。

  ①打开已做好的蜜蜂采蜜。fla文件;

  ②让学生观察由几层组成?

  ③分别将每一层内容逐渐消失,又逐渐恢复,使学生直观的了解每一层的绘画内容。

  ④分别删除某些图层、修改图层、让学生理解引入图层的好处。

  得出层的概念:图层的借鉴了幻灯片的制作原理,每一个图层就像一张透明的幻灯片,可以在不同的幻灯片上绘制图像,最终罗列在一起,有图像的的部分相互遮挡,没有图像的部分将透出其他幻灯片上的图像。

  通过类似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图层间的遮挡、顺序有无变化。

  从而得出结论:

  在一个图层中操作不会影响其他图层的内容。

  制作多层逐帧动画的难度比制作单层逐帧动画大很多,非常容易找不到所在图层等,常见的原因如下:

  ①图层与帧的概念混淆,导致找不到当前图层。

  ②图层的数量过多,没有将图层重命名,找不到所处位置。

  此时要引导学生观察所在图层的时间轴有何变化,引出所在图层的名称位置呈深灰色,处于选中状态,具体的帧数由时间轴的红色标记表示,被选中的帧或某帧的图形处于修改状态时,时间轴中的该帧成深灰色。

  图层名称位置呈深灰色,处于选中状态。被选中的关键帧呈黑色选中状态。

  4、分析教师讲授内容,实践操作

  学生活动:在老师引导下,分层先画出密蜂和花篮,在此过程中注意老师的演示,结合在photoshop学*层的概念,进一步理解。

  教师活动:演示如何绘制蜜蜂的红脸蛋,重点是讲解“混角器”面板中的色标。学生活动:在老师指导下绘画出蜜蜂的红脸蛋,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工具箱中各工具的使用,掌握色标中Alpha数值的含义。

  设计意图:创设意境、激发兴趣、分组教学、任务驱动

  师生总结规律:

  (1)图层这个概念最早是由*面设计类软件提出的,图层就像一张张透明的幻灯片,在不同的幻灯片上绘制图像,最终罗列在一起,有图像的部分相互遮挡,没有图像的部分将透出其他幻灯片的图像,图层实际上就很好地应用了幻灯片的原理。

  (2)使用“混色器”面板可以调整单色、渐变色的色彩,同时还可以调整色彩的Alpha透明度,使画面由于透明度的不同而更加逼真。

  5、深入实践,完成任务

  教师活动:演示如何绘制蜜蜂的翅膀,在此过程中注意讲解“任意变形工具”的使用。同时指出“任意变形工具”不但可以调整图像的大小、角度以及中心点的位置,而且在在工具面板的“选项”中还有更多变形方式。

  学生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新建两个层,分别为翅膀内侧与翅膀外侧,着重掌握“任意变形工具”的使用。

  教师活动:演示如何美化画面效果,新建“土地”和“云彩”、“花朵”本个图层,在画白云时,强调要降低“混色器”中的Alpha数值,使云彩有远*的感觉。

  在复制花朵时,先提出问题,如何复制,有几种方法,让学生回忆以前的方法,结合书本,自行解决,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动力创新能力。在讲这点内容的时候,允许学有所长的同学加入自己的创意,使他们的画面更加精彩。学生活动:加入自己的创意,美化画面。

  教师强调:图层多了以后,如何调整图层的先后顺序,如何删除,修改、锁定图层,让学生加深了解。

  教师活动:演示分层制作动画效果

  (1)制作静态效果

  (2)制作蜜蜂翅膀飞舞的动态效果

  学生活动:

  (1)观看教师演示,自己动手将自己的作品完善;

  (2)测试自己的影片,并保存文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体验学*、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乐趣。

  师生总结规律:

  (1)“任意变形工具”可以调整图像的大小、角度以及中心点的位置。

  (2)将不同的内容分成多个图层制作,则在修改某一图层时不会影响其他图层。把动态和静态图像分别在不同的图层中制作,可以让动画变得更有个性。

  6、分析重点内容,师生共同提高

  不同的两帧或多帧静止的画面循环播放就可以产生逐帧动画效果,而每一个变换的静止画面就是一个关键帧。学*制作多层逐帧动画前要清楚单一图层逐帧动画的制作原理,它可以为更好地掌握本课多层逐帧动画的制作打好基础。

  多层逐帧动画中使用到了帧和图层的概念,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图层的概念,理解单一的图层概念已经很复杂了,本课需要将图层和帧结合在一起理解,这是很多初学者容易混淆的部分,而图层又是Flash动画制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制作Flash的基础,因此掌握这两个概念非常重要。

  可以将第一帧的图形分多个图层绘制出来,以此认识图层的概念,再通过添加并绘制第二帧的方法来认识帧与图层联合的概念,学*制作多图层逐帧动画。图层这个概念最早是由*面设计类软件提出的,图层就像一张张透明的幻灯片,在不同的幻灯片上绘制图像,最终罗列在一起,有图像的部分相互遮挡,没有图像的部分将透出其他幻灯片的图像,图层实际上就很好地应用了幻灯片的原理。

  7、教学补充,扩大视野

  动画播放时间的控制通常有两种方法:

  ①运用插入帧的方法可以使插入的关键帧播放时间延长。

  ②通过改变动画“帧频”也可以延长动画的播放时间,但不同的是这一命令是针对整个动画设置的。

  “帧频”是单位时间内播放的帧数。帧频的高与低需要根据具体作品来制定,我们在网络上观看到的大多数Flash的动画作品,其帧频为12帧/秒,也就是1秒钟播放12帧画面,这个数值也是Flash中的默认值。12帧/秒在Flash中显示为“12.0 fps”(fps全称为Frames Per Second)。

  8、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P15创作天地

  制作动画“小飞侠”,随风飘动的衣服感觉像在飞。

  9、教学反思

  (1)由于flash是最*最优秀、最火爆的网络动画、网页开发和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所以学生对此有浓厚的兴趣,这节课能充分激发学生掌握flash软件的学*动力,为今后的学*打好了基础。

  (2)讲课前教师先准备了丰富的素材,这些素材的演示,对学*好本课起了重要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准备有用的素材,这样易于通俗易懂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3)本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因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实际操作能力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层次。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照顾差生,以后应适当地分层次教学。

  《蜜蜂》教学设计 6

  文本细读:

  这是一篇通过典型事例说明蜜蜂具有方向辨认能力的科普文章。文章首先介绍了问题的产生。即“听人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他被抛弃到哪里,总是可以自己回到原处。”接着用了较长的篇幅介绍法布尔在女儿的配合下进行了蜜蜂能否辨认方向的实验。

  实验基本情况:

  实验目的:

  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实验要素:

  数量——四十只

  特征——背上做了白色记号(过程中二十只蜜蜂受伤)

  条件——两里半、沿途有许多景物、逆向的微风

  结果——四十分钟,两只飞回,并带有满身花粉;

  第二天又有十五只飞回;

  共计十七只蜜蜂飞回。

  实验结论:

  这不是一种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法布尔是一位充满爱心的昆虫学家。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既可以让我们获得科学知识,感受科学的严谨与条理,又可以让我们体会人文的细腻与真诚。从科学的角度,法布尔的思考是比较周密的,实验过程是条理清楚的,对实验的记述也是比较客观的。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又不乏人文的光辉。如过程中小女儿爱格兰的表现,以及作者对蜜蜂“眺望”“遥远的家园”和“怀念巢中的小宝贝和丰富的蜂蜜”的猜想,使我们在了解科学的同时,又体会到了几许亲情与关爱。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掌握“扔、劣、免、弃、闷、证、阻、环、拥、沿、括”11个生字。

  2、阅读课文,知道法布尔是通过怎样的实验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

  3、在读课文的同时,体会学*法布尔提出问题和用实验证明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扎实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各种朗读训练,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课文,体会学*法布尔提出问题和用实验证明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扎实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搜集动物奇特的本领

  教师准备:

  法布而的常识和他的《昆虫记》。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先出示介绍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学生可以补充)

  2、师问:你知道为什么法布尔能够成为昆虫学家?你知道他是怎样进行观察实验的吗?

  3、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

  2、用生字卡片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抛弃”、“扔到”、“货轮”可让学生做动作理解;

  如:“避免”、“一拥而出”、“恶劣”、“阻力”、“包括”、“沿途”、“丰富”可以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自己理解;

  如:“证实”、“闷了”、“凭借”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另外学生有可能提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如:“眺望”、“触到”、“逆向”等小组内理解。

  4、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读课文,听者可以*惯性的进行评价。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只有读正确、读通顺才能更好的理解课文。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交流法布尔进行“蜜蜂”实验的目的、过程和实验得到的结论。

  3、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进行交流,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引导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交流)

  (1)我明白了无论蜜蜂被抛弃到哪里,总是可以自己回到原处。

  1(让学生找出能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能力的有关语句。)

  把蜜蜂放在纸袋里,带它们走了二里半路;(引导学生明白从距离上说明在这样的距离范围内蜜蜂回到蜂巢没有问题。)

  2“我在屋檐下的蜂窝里捉了四十只蜜蜂”、“有二十多只蜜蜂受到损伤”、“有十七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它们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从数量上说明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

  3“空中吹起了微风。”、“沿途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从环境上说明,情况很复杂,对蜜蜂认路增加了难度。)

  4“蜜蜂们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说明蜜蜂辨认方向不是像我们人类一样选择大的景物作为参考,并出示课后第二题,地一句话,学生理解着重号词语的意思)

  以上交流的重点是实验的过程,其它两项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表达一下。(同时理解不明白的词语)

  4、讨论:读了课文,受到怎样的启发?

  引导学生说出:

  a:办事应该像法布尔那样仔细认真;

  b:从文中可以看出,法布尔是一个充满爱心与同情心的人。

  ……

  5、师:我们身边有多少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也曾产生过多少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要我们像法布尔一样有追根求源的精神,我们也能一步步走进科学的殿堂。

  6、整体回顾全文。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教学中可以用“熟字+偏旁”的方法识记“劣、闷、证、阻、环、拥、括”;用比较形*字的方法识记“扔(仍)”“免(兔)”“弃(弄)”“沿(没)”。注意“扔”的右边“乃”不要写成“及”;“免”字不要多一点写成“兔”;“弃”字不要少写一点,上面写成“亡”。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师:许多动物有着奇特的本领。“词句积累”中列举的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让学生说说对课后列举词句的理解,也可以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动物趣闻。

  《蜜蜂》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法布尔的实验过程感悟他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难点:

感悟法布尔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目标2分钟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法布尔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次有趣的实验。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实验过程,感悟法布尔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板书:实验)

  二、品读实验感悟严谨30

  1、法布尔是怎样做这次实验的?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学生读文,师巡视学情)

  2、汇报交流:谁来说一说法布尔是怎样做这次实验的?(指名说)

  3、课件出示“一天……然后放出来。”(生齐读)

  4、我想这样做这次实验,你们看行吗?课件出示:一天,我捉了几只蜜蜂,把它们放到玻璃瓶里。自己带着蜜蜂到了一个地方,把它们放了出来。然后我回到蜂巢等候蜜蜂的归来。

  5 、我这样做行吗?说一说!(生交流看法)

  6、师总结:法布尔做实验时考虑问题怎么样?法布尔做实验时设想了每一个细节,看来科学实验真得需要仔细周密的态度啊!板书:仔细周密

  7、法布尔就是这样把做了记号的蜜蜂放飞了,师读“二十只左右……阻力”课件出示:二十只左右……阻力?”你们读读这段文字,孩子们,此时的蜜蜂真的触到地面了吗?(生:没有,为什么?)“几乎”这个词告诉我们即将触到而又未触到地面。用词是多么严谨啊。注意到老师描红的词语了吗?你能从这些词语中感悟到什么?(法布尔在猜测,不确定)

  8、小结:看来从词语的准确运用上也可以看出法布尔严谨的科学态度。

  9、是啊,当我看到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上的时候,我想:它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此时此刻,法布尔内心充满了对蜜蜂的怜爱,放声读读吧!谁来读?(指两名学生读,评价:我听出了你对蜜蜂的担心)尽管刮起了狂风,尽管阻力很大,但蜜蜂依然在艰难地寻找着回家的路……齐读课件!齐读!真为蜜蜂担心啊!

  10、当法布尔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他推测蜜蜂面临恶劣环境可能找不到家了。蜜蜂面临怎样的恶劣环境?(联系下文想一想)生浏览下文后汇报:逆风飞行沿途风景陌生

  11、法布尔由此推断蜜蜂找不到回家的方向。“推测”能换成“猜测”吗?为什么(推测:说话有根据猜测:说话没有根据,凭空想的)

  12、小结:可见法布尔做事严谨,用词准确。

  13、法布尔所做的推测和结果一样吗?课件出示:“没等我—还沾着花粉呢。”小女儿心情怎样?(激动)怎么读?试试吧!指名读。(评价:心情多么激动啊!)它们在什么时候飞回来的?(两点四十分)再激动点儿,好吗?再读!师生合作读:师……她高声喊道生—有……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14、只有两只蜜蜂飞回来能证明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吗?(不能)请孩子们默读第七、八自然段,说说实验的结果。生读后汇报:这样———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从准确无误确确实实中感悟到了什么?(法布尔的严谨求实)板书:求实

  三、联系前文拓展延伸7分

  读到这儿,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还是听说吗?那么法布尔可以肯定地说————课件出示: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飞回原处。法布尔是多么激动啊,他兴奋地对人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飞回原处。他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飞回原处。

  15、同学们,要知道,蜜蜂能够准确无误地回家,靠的可不是超常的记忆力啊,因为当时条件有限,法布尔无法作出解释。而如今科学证明:蜜蜂是靠太阳来辨别方向的。在一天中,蜜蜂舞蹈的方向是随着时间不同而变化的。蜜蜂是依靠蜂房、采蜜地点和太阳三个点来定位的。蜂房是三角形的顶点,而顶点角的大小是由两条线来决定的:一条是从蜂房到太阳,另一条是从蜂房到采蜜地点的直线,这两条线所夹的角叫“太阳角”,是蜜蜂的“方向盘”。蜜蜂向左先飞半个小圈,又倒转过来向右再飞半个小圈,飞行路线就像个“8”字。可是,蜜蜂有时从上往下飞,有时从下朝上飞,而飞行直线同地面垂直线的夹角,相等于太阳角。蜜蜂正是从这种角度的大小来确定采蜜地点和方向的。(课件)

  四、课堂总结拓展阅读:多么神奇有趣的蜜蜂,多么严谨求实的实验!是科学为我们解开了许多未解之谜,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能有所发现。希望同学们课下读读法布尔的《昆虫记》,你会有更多的收获。1分

  板书:

  14、蜜蜂

  仔细

  实验求实

  周密

  《蜜蜂》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内容。

  2.默读课文,说说受伤的蜜蜂是怎样修补翅膀重新起飞的。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蜜蜂锲而不舍精神的赞美。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理解蜜蜂是怎样修补翅膀重新起飞的。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这是什么?

  2.说到蜜蜂,你想到了什么?

  3.说实话,其实我不太喜欢蜜蜂,因为我小时候曾经被它蜇过一回,但是后来听老人说蜜蜂轻易不蜇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蜇,一蜇它自己就耗尽了生命,也活不久了。我听了,就原谅它了。可是从此看到它,总觉得心里有疙瘩。直到我看到了这篇文章,(板题)才知道自己对它了解得太少。

  4.相信大家在读完课文后,必定会对它有新的认识。

  二、初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课文。

  1.在整个故事的发展中,我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2.学*2-5自然段

  (1)你是从哪看出作者的厌烦?

  重点:理解词语锲而不舍

  指导读出我的不耐烦、厌恶之情

  你看到一个怎样的作者,一只怎样的蜜蜂?

  (2)小结: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我先是赶它,然后拍它,接着踏它,最后还使出全部力量碾它,恨不得置它于死地。可这只蜜蜂却没有丝毫的胆怯和退缩,它两次从土里钻出来。

  3.学*6-11自然段

  (1)我再也不想去伤害它,我心中充满疑问,我开始静静地观察它,我看到了什么?蜜蜂做了什么令我感动?

  默读6-11自然段,同座合作补充板书。

  指名回答。

  (2)它是怎样修补自己的翅膀的?

  划记修补过程中的动词,完成填一填。

  (3)被修补的翅膀伤得怎样?从哪看出很严重?

  (4)尽管伤得这么严重,但它仍然(引读填一填)

  (5)师引读9-11自然段。

  (6)读完了蜜蜂振翅起飞的经过,你想对蜜蜂说什么?

  (7)这可爱的小生灵折服了我们,同时也折服了作者,从哪可以看出?

  (8)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引入原名《翅与祷》

  三、总结

  学完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两次钻出来

  不怕困难

  蜜蜂一次又一次修补翅膀

  坚持不懈

  三次试飞

  教学反思

  本反思以《蜜蜂》一课的教学设计为基点,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能力,达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谈几点看法:

  一、尊重和信任学生,引导学生确定学*目标

  学*目标是学生学*动力的一部分,在授课时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出发,学生喜欢怎样学*,可以由学生自主决定,使学生的学*成为一种心理需要。因此一开始我就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然后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理解读文中的句子,并和同座一起合作完成板书。我认为教师在引导学生学*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和信任学生,允许学生提出各种意见,包括与教师相反甚至错误的见解。教师要尽力避免简单的指责和训斥,避免有损学生尊严的讽刺和挖苦。只有这样,学生在确定学*目标的过程中,才能在同学们面前,在教师面前,无拘无束。袒露心声,并逐步养成自尊、自信的品质。

  二、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展示的机会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特别想要阐述自己的见解,同时品尝成功的喜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为他们动口、动脑提供足够的素材、时间和空间。例如在引导学生补充板书时,我就是先让学生跟同座讨论,等每个学生都经历了动脑,动口的过程后,再指名回答,从而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一个展示的机会。

  三、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读课文。

  俗语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课堂上,我采用各种形式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有自读、轮读、引读、指名读等,学生在一遍遍的感情朗读后,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多的体会,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一种最好的自学方法。

  四、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学*

  教学结束后,我向学生推荐阅读阳朔的《荔枝蜜》,力求将课内延伸到课外,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处处为学生着想,努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热情高涨地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学*知识,巩固知识,拓展知识,学生才能自主地学*新知。也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蜜蜂》教学设计 9

  一 、复*

  1. 认读生字卡片,并口头组成词语。

  2. 认读词语卡。

  二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蜜蜂》一文的`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蜜蜂》,板书:《蜜蜂》。

  1. 朗读课文,标出课文自然段,再画出层次。

  引导提问:

  a. 那个自然段写的是作者做实验的原因?

  b. 那些自然段写的是实验的过程?

  c. 那段写的是实验的过程?

  d. 课文一共有几段?

  2. 划分出层次

  二、分析课文

  1.齐读课文第一段。

  2.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做实验?想做一个怎样的实验?

  3.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提问:

  作者为实验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提出相关的词语。

  a. 第一句:提蜜蜂 放纸袋

  b. 读第二句:做记号

  c.再读第三句:带远处 放出来

  d. 闷了好久的蜜蜂放出来会怎样呢?

  e. 起风了,蜜蜂为什么飞得很低?

  4. 学*课文三至五段。

  a.提问:蜜蜂回来了吗?

  b.两只蜜蜂飞回家用了多长时间?

  c.第二天又有几只蜜蜂飞回来了?

  d.实验结果怎样?成功了吗?

  5.学*课文第三部分。

  a.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b.这段说明了什么?

  四、总结课文

  通过学*,我们知道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也学*了作者善于观察,思考。实验的方法。

  五、课堂作业

  请大家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板书设计:

  1 Ⅱ 2 3 4 5 Ⅱ 6 Ⅱ

  原因 经过 结论

  实验原因: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蜜蜂 实验过程:捉蜜蜂 放纸袋 做记号 带远处 放出来

  实验结论:蜜蜂不是靠记忆力,而是本能。

  《蜜蜂》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3、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能力。

  4、通过学*,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法布尔做了一项什么试验。

  难点:能理解和运用生字词,能用自己的话简述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目标(3分钟)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一个小朋友过来,它呀,身上有一根针,能飞得很远,它最喜欢采花粉和采蜜了。它的画像是这样子的(出示蜜蜂图画),大家说它是谁呀?

  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会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想知道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让我们走进《蜜蜂》这篇课文一同去看看,同时也看看实验的结果怎样。(板书“14 蜜蜂”)

  2、提出学*目标。

  ①把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②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成果。

  二、展示学*成果(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解决问题的时间约8分钟。)

  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我会读、写生字新词。

  2、我会用某个词语说一句话。

  3、我会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或全班)(此环节有时可与“创造性展示”合为一体)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展示朗读能力。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朗读课文的一段话。

  2、展示心得体会。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约5分钟)

  法布尔试验的做法是否都是必须的?

  (此环节有时与“学*成果展示”合为一体)

  四、知识拓展延伸(约2分钟)

  查资料,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作风。

  3、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能力。

  4、通过学*,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目标(3分钟)

  1、谈话导入。

  在上节课的学*中,我们知道法布尔想对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要做一个试验,具体的实验步骤是什么呢?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提出学*目标。

  ①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情感。(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成果。

  二、展示学*成果(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解决问题的时间约8分钟。)

  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我会流利地朗读第()自然段。

  2、我会解答(课后思考题、每课一练的题目)。

  (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或全班)(此环节有时可与“创造性展示”合为一体)

  1、学生从重点词句中体会情感,感受写法。

  2、学生展示朗读能力。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朗读课文的一段话。

  2、赞法布尔。

  3、谈学文心得。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约5分钟)

  你们同意法布尔的这个结论吗?请结合他做试验的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知识拓展延伸(约2分钟)

  1、小练笔:以《失踪的三只蜜蜂》为题,发挥你的想象,注意用词准确。

  2、自主实践:了解关于蜜蜂其它方面的知识,办一份手抄报。

  板书设计:

  14.蜜蜂

  捉蜜蜂―――做记号―――叫小女儿守着―――放蜜蜂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实用十份(扩展6)

——地理教学设计实用十份

  地理教学设计 1

  一、学*目标

  (一)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

  2、运用地图,描述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特点。

  3、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二)学*目标分解细化

  1、通过简单方法估算并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的比例,学会科学探究的.简单方法,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2、运用地图描述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特点。

  3、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以及大洋、海和海峡。

  4、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5、了解人类认识地球面貌的历程,增强热爱科学、探究地理、造福人类的信心和决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通过简单方法估算并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的比例。

  2、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二)教学难点

  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三、教学方法

  1、教法

  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画图讲解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2、学法

  情景感受法、地图观察法、图画图话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地理教学设计 2

  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研讨中,地理教师关注最多是:新教材虽然图文并茂,有贴*学生的生活话题,有情境化的活动,有丰富的资源链接。教材知识编排更加“精减”,活动环节更加突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传统教材通常从教师“教”的角度编写,以演绎和说明为主,呈现方式单一。

  教师*惯于把书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的学*过程就是书本知识的获承、验证、记忆和积累的过程。而新教材主要是从学生“学”的角度编写,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等对话,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师生之间共同探究,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当面对着淡化了学科知识体系的《地理》新教材,教师们难免会有困惑和茫然之感。

  新形势下如何进行地理课的教学设计呢?本文以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天气与气候》为例,浅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所谓教学设计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什么(教学内容)怎样教(组织、方法、传媒的使用等)进行教学。要完成这样一个具体的教学设计,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掌握课程标准,理解教材内容。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出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确定出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此基础上,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教学信息反馈以及在哪一步骤培养学生什么能力或进行什么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只有在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周密审慎的设计,才能使课堂教学过程有的放矢,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才能克服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无目的性。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从面取得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具体说,一个好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做好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包括学生情况分析和结其知识结构的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指摸清学生的一般心理、生理背景,如:年龄、性别、学*动机、认知成熟度、社会经历,了解学生从事该课程学*的认知态度、学*能力、学*风格和认知结构特点。知识结构分析指按照课堂标准与教学基本要求形成的知识结构与学生现有认知结构的差异,从而确定教学的起点。

  例如:《天气与气候》这一节主要内容有:1、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和特点;2、天气预报。为适应初一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可将教材知识的编排顺序进行合理的调整,将教材中的“天气—气候—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的顺序调整为授课时的“天气—天气预报

  和常用天气符号—气候”的顺序。引入时教师先列举一些具体的例子: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20xx年强沙尘暴袭击北京;20xx年的特大冰灾等。联系实际学学生身边的地理,调动起学生的情感积极性,符合学生的实际并为学生所熟悉,能理解,可挖掘。

  二、制定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学生完成本阶段学*后在知识、能力、情感上应达到的新的水*。它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每门课、每节课都应有教学目标,重点说明完成学*后学生的知识水*、行为、能力的变化。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应考虑:在教学之前,学生会什么、能够做什么;在教学之后,学生的行为应该有什么变化。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以课程标准给出的课程目标和内容目标为依据,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在全面思考的基础上科学地制定。例如:根据新课标要求,确定《天气与气候》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

  知识目标:

  1.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

  2.能够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城市天气预报图。

  能力目标:

  1、通过区别“天气”和“气候”的不同,培养学生分析和比较的能力;

  2、通过双边活动,学会看天气预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读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的兴趣,知道地理知识的作用,形成主动学*的态度;

  2、增强学生对大气环境的保护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惯。

  值得注意的是,三维目标是一个水**融的整体,而不是相互孤立的`三块。

  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能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僵化地分成三个环节来分别完成三个目标。更不能生搬硬套地要在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后再硬加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中应使三个目标有效的融合在一起。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地理新课标指出: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需要,积极探索和运用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等方式,提高学*的地理学*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由“教师中心型”的教学向“学生中心型”转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学会观察、分析问题,进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例如:在设计《天气与气候》的教学时,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地理”,天气预报的符号又多又不好记,怎样才能快速有效地记住呢?同学们来试一试,比一比,看谁记得快记得准。或让学生当一回“小小天气预报员”学生在玩中学,体验学*的乐趣。“天气就像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东边日出西边雨”用这些简单的语句让学生自己归纳天气的特点等。

  四、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教学重点的确定是我们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是我们实施课堂教学前进行运筹和策划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和环节。如果课堂教学不明确突出重点难点,学生自己恐怕很能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有两个依据:一个依据

  是教学参考书,另一个依据是学情。所以教师首先要吃透新课标,只有明确了这节课的完整知识体系框架和教学目标,并把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师参考书整合起来,才能科学确定静态的教学重点难点。其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的状况和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等;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作出预见,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时的困难、产生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做好理论联系实际。还是以《天气与气候》为例,本课的重点可以确定为:1、让学生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区别;2、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难点是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和气候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重难点确立之后,师生共同围绕教学中心内容开展学*,教师主动关注学生的学*过程和思想动态,及时评价、鼓励学生,达到较高的教学效果。

  五、强化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许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增加了“教学反思”,谓之“课后记”。 “教学反思”是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有利于促进教师自主学*和研究的意识,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提炼的过程。“教学反思”中主要记录在教学中的新发现、新规律、新见解、新突破等等,经常地、及时地记录下这些心得体会,并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不仅使教学设计一直处于审视自我、共同娇正、共同完善的动态发展中,又使教师逐步形成了以课改理念为出发点和归缩点的备课观、教案观。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教学

  因素的不断更新,作为地理课教师应透视本学科新的课程标准价值导向,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设计课堂教学,促使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增强地理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教学设计时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构建起课堂教学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由以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地理教学设计 3

  题学*目标

  1、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构成。

  3、我国土地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学 * 过 程自主空间一、导入(复*提问、视频、故事、游戏、创设情景等)

  二、自主学*,感受新知(自读教材,独立完成下面问题)

  1. 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在世界上居第 位,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均水*的,这主要是因为我国 ,因此是我国土地资源的国情。2.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_____、 ____、_____和建筑用地。3.我国各类土地资源中,_____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_____和_____所占比重相对较小。我国______地面积广大,居世界前列,为发展______提供了较好的资源条件4. 我国用世界上 %的土地养活了世界 %的人口。1、中国陆地面积是多少?居世界第几位? 2、中国人口为多少?人均土地面积占世界*均水*的多少?、我国的土地资源类型齐全,课本上介绍了哪些类型?学*目标1、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

  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我国土地资源的保护措施。学 * 过 程自主空间一、导入(复*提问、视频、故事、游戏、创设情景等)

  三、自主学*,感受新知(自读教材,独立完成下面问题)

  1.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和低缓的地区。北方以为主,南方以为主。

  2.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和以及青藏高原区。草地的类型与产草量由东向西随着的减少而变化。

  3.林地主要集中在、交通不变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的山地。东北林区岭阔谷宽、气候冷湿、松林成海;西南林区高山峡谷、气候多样、树种繁多;东南林区低山丘陵、气候湿热、经济林盛。

  由于人们不合理的利用,使耕地、林地、草地等遭到哪些方面的破坏,程度如何?

  怎样解决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我国在土地方面的基本国策是什么?

  四、展示引导学*

  小组或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

  小组间质疑或补充

  教师点拨

  五、评价提升学*。(课堂检测,更正,学生记忆;小结课堂;评选本节课优秀小组和个人)

  1.下列地形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地的是( )

  A.大兴安岭 B.四川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塔里木盆地

  2.我国东部多耕地,西部多草原,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开发的历史长短不同 B.受生产方式的影响

  C.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D.受生活*惯的影响

  3.我国的天然林区主要分布在( )

  ①东北地区 ②东南丘陵地区 ③西南林区 ④经济发达地区 ⑤人口稠密地区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①③

  4.内蒙古高原东部的土地类型主要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荒漠

  5.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

  A.西北内陆盆地边缘 B.湿润和半湿润的*原、盆地、河谷和低缓丘陵地区

  C.新疆、东北边缘地区 D.秦岭一淮河以南地区

  6.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你认为应该( )

  A.多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B.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C.把草原、山坡开垦为耕地 D.围湖造田,围海造陆

  7.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D.人口多,耕地少

  8.我国人地关系的突出矛盾是( )

  A.国土面积大,耕地总面积很小

  B.可开垦的后备耕地资源丰富,但开发难度和投入资金很大

  C.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越来越少

  D.土地的承载量已远远超过其持续发展的极限值我的收获:

  地理教学设计 4

  1、多激励、活氛围

  根据新课程理念,地理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学生为本”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的课堂氛围,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例如,自然地理有很强的思维理性,尤其是学*“日照图、气候、洋流”等思维难度的内容,地理教师要尽可能做到,当学生在学*中遇到挫折时,教师应该用一弯理解的微笑、一种耐心的态度,来化解学生的焦虑;当学生破解难题时,教师应该用一缕嘉奖的眼神、一种热心的祝贺,来焕发学生上进的动力,教师的这种积极的评价与适时的激励,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学*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感受到课堂的趣味。

  2、多架桥、建联系

  新课程地理教材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知识之间的跨度大,这无疑已经成为学生学*和思维的难点,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地理教师应该应通过“区域地图、地理略图”等途径来架桥铺路,来建立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能够达到破解难点的效果。例如,利用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简图进行知识的梳理和归类整合。

  2.1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昼夜长短判断。

  2.2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太阳高度大小判断。

  2.3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季节、日期判断。

  2.4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南北半球及直射点将要移动方向判断。

  2.5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纬度范围的判断。

  2.6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风带气压带的移动规律。

  2.7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通过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思维规律的知识联系,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理解知识难点,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升华、能力的提高。

  3、多引导、促探究

  地理教学中要积极开展师生间的双向交流,要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因此教学时地理教师应该大胆放手,要让学生有充分思考和探讨的时间和空间,围绕地理的'主干知识,提出一些有利于学生思维培养的,特别是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激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得出结论。例如,气温分布和等温线是高中地理的重点,教学中就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度的引导和启发,从而得出以下一些重要结论。

  3.1等温线的分布:①等温线分布规律:等温线的温度数值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②不论陆地还是海洋,如果表面状况较均一,等温线大致*行于纬线。③北半球1月份等温线比7月份等温线密集,但是其数值仍然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3.2等温线的凸向:①一月全球陆地等温线均向南凸,海洋等温线均向北凸;七月正好相反。②由于受洋流的影响,海洋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的流向一致。

  3.3等温线分布影响因素简析。①许多沿岸地区等温线*于与海岸*行。②等温线与等高线*行或与山脉走向*行说明受地形的影响,如果等温线闭合,则说明受山脉或谷地的影响。

  4、多设疑、缓坡度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好地理有很大的作用,还要引起注意的是,提出的问题不能跨度太大,要遵循学生的知识水*和认知规律,问题的坡度要缓,要在渐进中不断加深。例如在学*了高一《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后,让学生总结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①中低纬大洋西岸为暖流,东岸为寒流。②中高纬大洋西岸为寒流,东岸为暖流。在此基础上继续设疑,通过提出新的问题,可以激发起学生新的求知欲望,为学生课后进一步的思维,也可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5、多归纳、显规律

  地理知识总体比较抽象,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学生显得无所适从,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浮于教材的表面,而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知识的内在的线索和规律,从而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例如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规律等。通过这种规律的总结,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盐度分布规律,当然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6、多训练、辅方法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发展性和创新性,关注的是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因此地理教学要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介绍其结果。在地理教学中应该讲练结合,并要处理好练*的强度和适度的关系,并应该让学生在训练中总结和体验思维方法,从而真正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通过这种有意识的思维流程和解题方法的提炼和总结,不但能够促进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还能够帮助学生搭建知识间畅通联系的渠道,从而为学生自己的灵活解题奠定基础。

  地理教学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区域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读图,简评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东北地区的

  气候特征。

  4、以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为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特征、说明区域内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

  掌握分析、表达一个地理区域的地理位置的方法;学会分析区域内各要素的相互影响。

  三、教学准备:

  有关地图、景观图片、视频材料,自制幻灯片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讲授法

  板书:1、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

  2、面积:土地面积78.8万*方千米,**国陆地总面积的.8.2%

  3、绝对位置

  1)大**于120°E——135°E、40°N——53°N

  2)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主要位于中温带

  4、相对位置

  1)位于我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

  2)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5、地理位置的影响及其重要性

  二、地形特征

  讲述:我们在七年级下册学*过描述大洲地形特征的方法,你还有印象吗?

  学生讨论:一个大洲的地形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归纳:*均海拔高度、地形起伏状况、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格局和特色地形。

  地理教学设计 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利用地图描述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学*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图文资料,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树立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日本自然环境和人文经济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求知欲,增强安全防震意识,提高学*地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日本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难点: 火山的形成原因和利弊分析。

  三、教学方法

  读图(资料)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

  地理填充图册、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讲述时事政治,对于我国的钓鱼的岛问题一直争执不休,大做文章的国家是哪个?并强调钓鱼的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这节课就让我们抛开爱恨,用地理的视角充分认识这个复杂的国家。

  过渡:我们应从哪些方面认识日本呢?请大家打开课本快速浏览教材。

  (二)探究新知新课教学

  【提问】看看教材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日本的?引导学生归结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经济两个方面。这是认识一个国家的基本方向。

  【环节一】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

  活动一:出示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和日本地形图,设置任务让学生找出日本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征。

  活动二:日本的位置和组成对自然环境会有什么影响呢?让学生同桌之间相互配合完成内容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日本轮廓和城市分布特点以及原因。

  活动四:播放视频和图像资料了解日本人都有哪些生活*俗。继续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环节二】认识日本的火山地震状况。出示火山地震带分布图,让学生思考: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提问2:是不是火山地震只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呢?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引导学生看课本资料。

  【小组讨论】1.探讨火山地震的利弊: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5图文资料分析总结火山地震的利弊。

  2.展示日本安全防震资料。日本是如何防震减灾的?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我们应向日本学*哪些防震减灾知识?

  (三)巩固提高

  要求完成《地理填充图册》相关内容;看图思考:日本的自然环境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四)小结作业

  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本节课内容。并说明作业任务:自然环境决定了经济文化的发展。日本的经济状况怎样?请大家课下做一个调查。带着以下问题你们家有哪些日本产品?商店里有哪些日本产品?与同类产品相比,在价格和功能上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感想?全班分为四个小组归类做个统计图表。

  六、板书设计

  地理教学设计 7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本课是高中地理必修模块一的最后一节内容,从它的位置安排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即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做好纵向、横向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关于必修一“地域分异规律”的内容标准: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其旨在通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从本条“标准”来看,首先应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其次,通过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无论在自然地理过程上,还是在自然地理特征上,都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地域)差异。而空间差异有不同的尺度,正像教材中讲的那样,海陆差异是全球性的地域分异,陆地上的自然带是相对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还有更小尺度的区域差异的。区域差异是有规律可循的。教材从自然带的分布现象入手,分几个方面重点讲述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表现和分异规律: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陆因素影响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拔影响的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统一是相对的,而差异是绝对的。建立这个概念是极为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科学地分析地理问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学*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具有一定的兴趣,但是要探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就要与之前所学的世界气候的分布联系起来,气候的分布是地理学*中的难点,有些学生可能没有掌握,有的学生则早已遗忘。其次高一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还较为欠缺,因此对于一个事物中影响要素有哪些,主导因素又是什么,难以把握。另外,在教学设计时,重点考虑了身边的案例,使学生能亲身体会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展示不同地区自然景观的图片,让学生直观的观察陆地自然环境的差异性,通过自然带模型图的展示,让学生直观的总结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同时设计相关的探究活动,培养高一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惯以及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设计思想

  “地域分异规律”是自然地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规律,本节内容要讲清楚的两个核心概念是“差异的空间尺度”和“差异的变化规律”。教材内容也围绕这两个概念展开。由于学生已经学*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首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旅游出发,让学生明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则是绝对的。为了让学生明确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在不同空间尺度的不同,在教学中展示温度带的分布和海陆分布图,让学生对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有所感知,进而明确本节内容主要研究相对较小尺度的陆地上的地域分异。通过研究自然带的形成分布,通过直观的展示图片,分析不同的景观特征,总结区域差异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条件,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启迪学生去思考问题,从而有所得。总之,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建立对地域差异的感知,并通过景观图片和有目的的启发式提问、探究式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地域分异的规律及成因,达到提升学生读图能力,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惯以及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目标。

  四、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能够举例说明地域存在差异现象。

  2、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能够分析其主导因素。

  3、逐步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过程和方法:

  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总结。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逐渐形成正确的环境观。

  地理教学设计 8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本课是高中地理必修模块一的最后一节内容,从它的位置安排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即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做好纵向、横向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关于必修一“地域分异规律”的内容标准: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其旨在通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从本条“标准”来看,首先应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其次,通过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无论在自然地理过程上,还是在自然地理特征上,都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地域)差异。而空间差异有不同的尺度,正像教材中讲的那样,海陆差异是全球性的地域分异,陆地上的自然带是相对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还有更小尺度的区域差异的。区域差异是有规律可循的。教材从自然带的分布现象入手,分几个方面重点讲述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表现和分异规律: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陆因素影响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拔影响的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统一是相对的,而差异是绝对的。建立这个概念是极为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科学地分析地理问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学*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具有一定的兴趣,但是要探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就要与之前所学的世界气候的分布联系起来,气候的分布是地理学*中的难点,有些学生可能没有掌握,有的学生则早已遗忘。其次高一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还较为欠缺,因此对于一个事物中影响要素有哪些,主导因素又是什么,难以把握。另外,在教学设计时,重点考虑了身边的案例,使学生能亲身体会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展示不同地区自然景观的图片,让学生直观的观察陆地自然环境的差异性,通过自然带模型图的展示,让学生直观的总结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同时设计相关的探究活动,培养高一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惯以及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设计思想

  “地域分异规律”是自然地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规律,本节内容要讲清楚的两个核心概念是“差异的空间尺度”和“差异的变化规律”。教材内容也围绕这两个概念展开。由于学生已经学*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首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旅游出发,让学生明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则是绝对的。为了让学生明确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在不同空间尺度的不同,在教学中展示温度带的分布和海陆分布图,让学生对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有所感知,进而明确本节内容主要研究相对较小尺度的陆地上的地域分异。通过研究自然带的形成分布,通过直观的展示图片,分析不同的景观特征,总结区域差异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条件,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启迪学生去思考问题,从而有所得。总之,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建立对地域差异的感知,并通过景观图片和有目的的启发式提问、探究式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地域分异的规律及成因,达到提升学生读图能力,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惯以及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目标。

  四、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能够举例说明地域存在差异现象。

  2、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能够分析其主导因素。

  3、逐步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过程和方法:

  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总结。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逐渐形成正确的环境观。

  地理教学设计 9

  课标要求:

  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课标解读:

  首先应该从以下方面了解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包括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和社会经济基础。根据该流域的地理条件,规划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具体包括防洪、航运、发电、土地利用、矿产资源的开发、旅游、渔业、灌溉等方面。针对开发过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综合治理的对策。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初步学*了流域的基础知识,但由于时隔较远,基本上已经没有印象,因此,需补充流域和水系的基础知识。对于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分析,在必修2和必修3前期的知识学*中,已有一定的基础。而对于流域开发,由于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比较陌生,需要通过一定的图片资料,使其增加感性认识。

  学*目标:

  1、阅读美国地形图、田纳西河流域矿产资源分布图,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特征等自然环境及资源条件。

  2、阅读资料,分析田纳西流域人口及社会经济条件。

  3、阅读图片、资料,描述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建设状况,说出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

  4、分析田纳西流域出现的生态与社会问题,说出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教学方式:

  案例教学法

  教学重点: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教学难点: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教学资源的处理:

  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基本相符,只是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宜调整到流域综合治理部分,增强治理的针对性。另外,补充了田纳西河流域的人口、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关于流域开发的相关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98年长江流域洪水灾害的成因是什么讨论归纳以实例导入新课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分析展示美国地形图、田纳西河流域矿产资源分布图及文字资料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特征等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及人口、社会经济条件。使学生掌握流域开发地理条件的分析思路与方法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展示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说出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

  阅读图片、资料,描述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建设状况,说出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使学生掌握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流域开发出现的生态及社会问题,归纳出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分析田纳西流域出现的生态与社会问题,说出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使学生掌握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知识拓展,能力迁移将全班分成三个小组,分别研究长江、黄河及珠江的综合开发小组搜集资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各大河流的综合开发与治理使学生对我国的大江大河有较深入的了解,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流域开发建设问题板书设计: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二课时)

  【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具体要求教学活动建议以某河流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针对具体的流域实例,从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社会经济基础等方面,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说出该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通过实例学会认识流域开发的一般方法。收集有关流域综合开发建设的成功实例,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总结其经验,加深学生对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开发措施和后果,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和意义。

  2.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图表和数据的技能,逐步形成运用基本原理综合评价地理事物的能力。借鉴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经验,提出塔里木河综合治理的建议。

  3.培养学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认识环境和资源的关系,培养对环境、资源负责的观念和行为,还要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所产生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2、通过借鉴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经验,提出塔里木河综合治理的建议。

  【教学难点】

  塔里木河治理现状的利弊分析。

  【学情分析】

  初中已对相关的区域地理知识进行了学*,在必修一二也已对相关的自然与人文地理进行了学*,第一单元区域已介绍了区域分析的基本方式方法。因此,本节课的知识基础应该说都已经了然于胸,一个关键就是怎么把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解决问题(流域治理)。

  【教学方式】

  讨论探究法、启发讲述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资源】

  书上图像资料、书上的案例课外图像和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引入复*上节课田纳西河在开发中的问题。洪涝灾害,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导致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经济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思考、回答从复*旧知入手,引导学生回忆——思考,引入新知资料分析资料:

  1933年以后,在田纳西河流域修建了71座大小水坝,其中具有防洪库容的水库35座,形成了统一有效的水库防洪调度系统,其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1933年以后,全流域再未发生洪灾,*均每年防洪减灾效益约2亿美元。

  地理教学设计 10

  【设计思想】

  本教学设计以“学*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的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等

  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主动探究为主要教学形式,通过探究学*培养学生读图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综合

  实践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态度,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树立因地制宜、人与

  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理念。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中国分区地理南方部分的核心章节。内容丰富,容量也很大。又有利于知识的拓展。

  苏州正好位于本区,也有利于乡土地理的教学。

  【学生情况】

  很多学生虽不是生于本地,但成长在本地。因此对本节内容情感上很有亲和力。对许多场景也

  身临其境。比如京杭大运河,很多学生每天都能看到。学*的动力会提高很多。但本节内容要求的

  对知识的拓展延伸则对学生来讲难度较大。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图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能够说出河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应用,并能迁移运用到其他地区。

  3.能够举例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4.能够结合图片和文字等资料,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

  1.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说出河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应用,并能迁移运用到其他地区

  【教学难点】

  说出河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应用,并能迁移运用到其他地区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第一课时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言: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也有诗赞“烟花三月下扬州”。无论是苏州、杭州还是扬州,它们都在我们今天要讲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导入

  播放关于长江三角洲的景观图片,并作适当讲解。

  欣赏图片

  初步建立对长三角地区的感性认识,为后面内容铺垫。

  江海交汇之地

  动态出示长江三角洲区位图,提问:

  1.说出在本区交会的江海名称并能在图上明确指出

  2.标出本区的大致范围,并能简单描述

  3.评价本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看图思考,逐步完成练*

  训练的学生的读图思考能力,掌握学*区域地理的方法

  过渡

  长江对本区的影响可以说是至关重要,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豪不夸张的说,没有长江就没有今天的长三角地区,而且未来还将继续影响着本区的发展。从自然的角度来说,长江三角洲就是长江携带泥沙冲积而成的,从人文角度来说,长江为本区的发展提供了太多的助力。

  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动态演示长江对本区的影响示意图,提问:

  1.分析长江对本区发展的影响(结合地理填充图册)

  2.举一反三,岷江对成都*原的影响

  读图思考,完成练*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

  第二课时

  过渡

  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口稠密的富庶繁华之地,城镇兴盛。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展示长三角城市群分布图。

  2.展示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景条件和人文条件线索图。

  3.展示沪杭同城效应示意图

  提问:

  1、分析成为我国最大人口城市群的原因。

  2、上海作为核心城市的作用

  3、分析区域发展对生活的影响

  读图1,感受最大城市群的魅力

  读图2,寻找信息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读图获取知识的能力

  过渡

  长江三角洲地区旖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水乡的文化特色和旅游

  1.展示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分布图,点击链接让学生观赏经典旅游景点。

  2.展示长三角地区人文景观图、文字资料

  提问:

  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图片欣赏、文字阅读

  分析思考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得长三角地区物产丰富,经济的繁荣带动了城市,交通和文化的发展。21世纪的长三角地区发展更为迅猛,其经济和城市发展在全国都具有典型意义。作为长三角人民的一员,衷心祝愿长江三角洲永远兴旺。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