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10)份

首页 / 教学计划 / |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1

  一、教材分析

  作为全新的教材,在编写中体现以下基本理念:

  1、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2、以审美为中心;

  3、以文化为主线(单元主题);

  4、加强实践与创造。

  共编10个主题单元,基本内容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重点内容)。新教材的曲目选择,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一律师改用图谱为主。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了。

  二、学段目标:

  1、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

  4、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三、具体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用声音或打击乐器模仿。

  2、听长短音;

  3、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

  4、聆听进行曲、舞曲、儿歌不同风格并作出相应;

  5、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乐器片段,初步感受风格。

  (二)表现

  1、歌唱的正确姿势;

  2、每学年背唱4、6首歌曲;

  3、学*常见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能作简单的律动、歌表演;

  5、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

  (三)创造

  1、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歌词的创作活动。

  3、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乐于与他人参与音乐活动;

  2、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

  3、声音与生活的探索。

  四、教学措施

  1、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2、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3、遵循听觉规律,突出学科特点;

  4、音乐教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

  5、改革评价机制。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2

  一、学情分析

  小学低年级学生爱唱、爱跳、爱动,对音乐有着一定的兴趣。但由于孩子年龄小、组织纪律性较差,学生的音乐素质存在个别差异,对学生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不断增强学*音乐的兴趣。

  1、总情况: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一至五班的音乐教学,大部分以6周岁为主,大多为独生子女,家长较宠溺,稳定性差,很好动,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小孩子肯定比较喜欢唱歌,能够感受音乐律动的美。

  2、学**惯、心理特点:学生刚刚入学,天生活泼好动,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心中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学*目的还未明确,学**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本学期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根据年龄特点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二、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材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现方式、新的教学机制、新的评价体系,印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1、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

  2、降低了音乐知识的学*难点,如声音的强和弱(f强、P弱)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比较,再如利用乌龟和小兔子的特点,让学生区分高音、低音、快速、慢速,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区分。

  3、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发挥的空间。

  4、建立了发展性综合评价体系 ,本教材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并提出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教材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一年级上册共编成8个主题单元,《好朋友》、《快乐的一天》、《祖国您好》、《可爱的动物》、《爱劳动》、《小精灵》、《小小音乐家》、《过新年》。基本内容包括:欣赏、表演、编创与活动,新教材的曲目选择,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一年级采用图谱为主,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低年级教材以图为主,欣赏曲主题旋律以图形谱为主,生动活泼。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学*歌唱的知识,训练学生的音准,节奏。

  2.学会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形象等。

  3.学*乐理知识,能初步理解乐曲。

  难点:

  1.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

  2、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情操。

  3.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

  4.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

  5.重视学生鉴赏音乐的美。

  6、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教学目标

  1、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曲调有表情独唱或参与齐唱,每学年能背唱3~4首

  2、 能感受乐器的声音,听辨打击乐器的音乐,能听辨童声、女声和男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

  3、 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

  4、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5、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

  6、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

  五、教学内容和要求

  1、能够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模仿喜欢的音响。

  2、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

  3、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活动,配合歌曲、用身体做着动作。

  4、能够与他人合作,进行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儿童歌舞等表演活动。

  六、教学措施

  1、聆听乐曲时,注意初听的完整性,给学生完整的印象,使学生对乐曲有良好的感受,并能哼出自己喜欢的旋律。

  2、用听唱法进行歌曲教学时,要注意完整地感受歌曲,在多次完整聆听的基础上分句听唱或纠正错误,在完整的听唱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记忆能力。

  3、充分调动学生学*音乐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动起来听、动起来唱,全身心地感受音乐及音乐的快乐。

  4、歌曲教学时,要重视范唱,并通过手势、表情的提示,随时纠正学生唱歌时的不良*惯和不正确姿势,提醒学生不要大声喊叫,克服耸肩、伸颈等毛病,做到轻松、自然、愉快地歌唱。

  5、教材中有很多表现动物的活动,在教学中,注意提示学生说出小动物的神态、动作,并模仿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表现力,使学生*时注意观察,养成细心的好*惯。

  6、低年级学生对乐曲的聆听以感受为主,多听曲目,增加感受,聆听每一曲,都要引导学生认真听辨,说出自己对乐曲所描绘的内容及音乐情绪的感受。引导学生随着乐曲做动作,用动作感受节拍。注意学生节拍感的培养。

  7、将编创与活动融入其他教学内容之中,形成教学的整体。

  8、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评价时应注意与学生的*等地位。可以学生间互评、自评、小组评等多种方式。

  9 、学期末测试,以趣味性的方式呈现,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趣味化,重点突出培养学生歌曲的记忆能力。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3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共有两个教学班。班额较大,大部分学生都来自农村,学生对音乐知识了解甚少,但多数同学对音乐爱好有加,教师既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又要抓住学生的发展特点,让学生从根本上接受和感知音乐,为学生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共有九个单元,在每一单元中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其中在这九单元中,演唱歌曲共有18首,分别是课本中表演部分规定的曲目。欣赏曲目共有8曲,通过以上曲目的欣赏,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和激发他们学*音乐的兴趣。

  这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它与以往的教材有一定的区别,只有对教材了解了,才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

  本教材分为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每部分曲目都跟有律动、读谱知识,而现行的实验教科书是没有单独列出,在课本中有机动联系在一起,欣赏没有单独列出,而是在每课的开头,命名曲欣赏改为聆听,这是一大不同之处。

  三、教学目标要求:

  1、初步学*用轻快、明朗、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好歌曲,了解时值,培养热爱音乐的兴趣。

  2、初步了解音乐长短、强弱、高低,感受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不同时值。

  3、学*木鱼、碰钟和铃鼓的演奏方法。

  4、学*u o 的正确发音方法。

  5、通过音乐游戏、表演动作,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

  6、学*欣赏简单的乐曲,初步了解语言乐、语言使学生感知音乐的魅力,能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各方面的提高。

  四、本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本学期共有十八首学唱歌曲,这十八首歌曲都是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歌曲的感情、速度、力度,都要严格要求学生。在欣赏部分,学生了解曲目背景、唱会歌(乐)曲的主旋律是本学期欣赏部分的重点。

  2、教学难点:认识碰铃、响板、三角铁、双向筒和铃鼓;认识声音的强弱和长短。

  五、教具学具准备:

  1、投影仪投影片图片 录音机 磁带

  2、木鱼碰钟铃鼓 双响筒

  3、动物头饰

  4、绳子 大钟 小铃

  六、教学中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1、教学歌曲时,先向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应注意的地方,发音方法

  2、具体讲解木鱼、碰钟等的使用方法

  3、学唱新歌时,采用齐唱、轮唱、对唱、哼唱等多种方式

  4、鼓励学生自编自演

  5、教学律动时,制作一些头饰,激发学生表演兴趣

  6、欣赏教学时,同时放投影或录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7、多让学生动手演奏简单的乐器

  七、教学进度

  第一、二周

  (一)、学*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二)、能够和大家一起整齐地演唱并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三)、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标志,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第三、四周

  (一)、能注意力集中地聆听《快乐的一天》,初步知道怎样聆听音乐,学*以动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二)、能够整齐地演唱《其多列》和《跳绳》,学*用歌声及动作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三)、知道音有长短,读出走与跑的长短,练*随歌声或乐曲进行击拍,初步做到均匀、准确。

  第五、六周

  (一)、知道**、**是祖国的象征,能够以崇敬的心情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背唱《****真美丽》、《同唱一首歌》。能在歌唱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能按图意拍击节奏、编创节奏、传递节奏。

  第七、八周

  (一)、能注意聆听描写小动物的歌曲,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睦相处。

  (二)、能够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动物说话》、《我有一只小羊羔》,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三)、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神态。

  (四)、认识木鱼、碰钟,学*并探索演奏方法,练*为歌曲演唱伴奏。

  (五)、能准确地朗读歌谣,并读出二拍子的强弱。

  第九、十周

  (一)、通过聆听中外两首摇篮曲,感受优美抒情、轻柔安宁的意境。体会本课主题“静静的夜”,学*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小宝宝睡着了》,并能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

  (二)、学*用轻快的声音演唱《闪烁的小星》,用画星星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高的感受。

  (三)、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各种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四)、用欢快的动作表演集体舞《星光恰恰恰》,体验欢快的情绪,增强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第十一、十二周

  (一)、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三个和尚》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和音乐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体会本课主题——爱劳动

  (二)、以不同的情感和声音演唱《洗手绢》、《大家来劳动》,表达歌曲的内容。用动作感受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三)、能够创编歌词、编创动作表演,以及“劳动”主题的编创尝试,并表现“劳动”的主题。

  (四)、通过图谱“走欧”的学*与实践,掌握二分音符的时值。

  第十三、十四周

  (一)、通过聆听《小青蛙》、《野蜂飞舞》,演唱《小青蛙找家》、《小蜻蜓》,感受民族乐器、西洋乐器所表现的动物,并通过演唱和身体的动作表现自己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心情。

  (二)、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地与音乐一起开始和结束。

  (三)、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小蜻蜓》,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表现优美抒情的音乐情绪。并能运用打击乐器准确地为歌曲伴奏。

  (四)、能按节奏编创歌谣。

  (五)、聆听《野蜂飞舞》,想象音乐中所表现的野蜂飞舞的形象,能用线条、动作、声音等表现自己听后印象。

  第十五、十六周

  (一)、通过聆听《星光圆舞曲》、《会跳舞的洋娃娃》、《号手与鼓手》、感受分辨钢琴、小提琴及不同乐器的音色、节拍。初步感受、分辨音乐的不同情绪。感受音乐描绘的“小音乐家”形象。

  (二)、学*用甜美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布娃娃弹琴》、《法国号》、用动作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三)、能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验探索感知音的长短。

  (一)、通过听《火车波尔卡》,《捉迷藏》、唱《火车开啦》,《躲猫猫》等音乐活动,表达自己童年生活幸福欢乐的情绪。

  (二)、学*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的声音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并通过歌曲的游戏,养成听音乐做动作的*惯。

  (三)、能结合自己的感受填写节奏,并能整齐地读出三声部节奏。

  第十七、十八周

  (一)、通过听《*安夜》、《小拜年》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

  (二)、通过唱《新年好》、《龙咚锵》感受中外小朋友过新年的不同音乐情绪。并能通过红绸舞、秧歌舞步的学*,表现过年的愉快心情。

  (三)、认识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能掌握其演奏姿势,探索其演奏方法。并能为歌曲伴奏。

  (四)、能编创简单节奏。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4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有八个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其要求如下:唱歌:学*用正确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学*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演唱方法,能够很好的表现歌曲的情感。欣赏:欣赏优秀的歌曲、乐曲、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这些作品思想政治内容好,歌曲感情健康明朗、积极向上,音乐形象生动有趣、浅显易懂、富有童趣;其旋律明快、优美、质朴,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与较大的吸引力。其体裁形式活泼多样,格调清新高雅。

  新教材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允许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音乐,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独立见解。教材的编写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本教材的曲目选择,在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兼顾时代,以图为主,教材生动活泼。

  二、总的目标及要求

  1、用音乐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启迪儿童心灵,让孩子们热爱音乐,感受音乐的美,用音乐的节奏、旋律打动孩子们的心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

  2、在学*歌曲的同时进一步学*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4、陶冶情操,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5、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生活小事物的*惯,并将它带到音乐中适当进行歌词、节奏、舞蹈的创编。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年级两个班的音乐课。从整体的水*看,两个班的整体水*相差不是特别明显。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但是一(1)在音乐的听觉比一(2)班要稍微好一些。一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已学过一些儿歌,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从整体水*来看,这些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行为*惯方面进步较大,学*目的性也有所增强,个别学生的音乐学**惯有所改进。每个班都有一些表现非常棒的学生,他们在音乐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但还存在着个别学生不能自律,因此在教学中还是要加强常规教学,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这学期对他们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四、教学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多学*,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教学水*。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用轻松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喜爱音乐课。

  3.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4.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5.丰富课外音乐活动,以学生的爱好为主开展课外音乐活动,使学生在*时生活中学*音乐。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单元及主要内容

  第1、2周:第一单元春来了

  第3、4周:第二单元妈妈的歌

  第5、6周:第三单元唱着歌儿去劳动

  第7、8周:第四单元音乐故事会

  第9、10周:第五单元跳吧,跳吧

  第11、12周:第六单元童谣说唱

  第13、14周:第七单元星空

  第15、16周:第八单元夏天的池塘

  第17周:复*所有歌曲及欣赏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5

  1、学生刚到一个新的环境,学*的方式与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师生之间互不相识,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

  2、小学低年级学生爱唱、爱跳、爱动,对音乐有着一定的兴趣。本年级有四个教学班,每班有70多人。由于班级人数多、年龄小、组织纪律性相对较差。又由于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弟较多,所以学生的音乐素质肯定会存在个别差异,因此对学生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不断增强学*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的愿望。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教材特点:

  1、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

  2、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发挥的空间。

  3、建立了发展性综合评价体系,课后——“音乐小花在开放”包括:今天表现真棒、音乐的感觉真好、我们班的小明星、老师对我说、爸爸妈妈对我说。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音乐实践中获得学*音乐的愉悦和能力。

  2、要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音乐学*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3、要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泻,让他们在 此文转贴于贵大在线 http://WWW.unjs.COM 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学*音乐的兴趣。

  4、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探索、努力钻研。

 五、教学进度安排:略

  六、各方面要求:

  (一)、发声基本要求:

  1、培养练声的兴趣。

  2、歌唱姿势要正确。

  3、发声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轻声唱歌。

  4、按教师的手势,整齐地唱歌。

  5、用正确的口形,唱好u、o、u韵母。

  (二)、读谱知识:

  1、知道音有高低。

  2、知道音有长短。认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的形状,知道各唱几拍。

  3、知道音有强弱。

  4、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换气记号。

  (三)、视唱:

  能用听唱法模唱歌曲。2、能打出X、X——、X—、X等节奏。

  (四)、练耳:

  1、听辨音的高低,比较不同乐器、人声及统一乐器的不同音区音的高低。

  2、听辨音的长短,比较全音符与二分音符、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的长短。

  3、听辨并说明音的强弱差别,比较ff与pp、f与p的强弱差别。

  (五)、欣赏:

  1、初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欣赏音乐的*惯。

  2、发展音乐听觉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力。

  3、使他们具有初步的音乐感受能力。

  (六)、唱游:

  1、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儿童对音乐多种要素的感知力。

  2、通过歌唱、律动、表演、舞蹈等活动来感受音乐的美。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6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共有两个教学班。班额较大,大部分学生都来自农村,学生对音乐知识了解甚少,但多数同学对音乐爱好有加,教师既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又要抓住学生的发展特点,让学生从根本上接受和感知音乐,为学生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共有九个单元,在每一单元中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其中在这九单元中,演唱歌曲共有18首,分别是课本中表演部分规定的曲目。欣赏曲目共有8曲,通过以上曲目的欣赏,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和激发他们学*音乐的兴趣。

  这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它与以往的教材有一定的区别,只有对教材了解了,才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

  本教材分为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每部分曲目都跟有律动、读谱知识,而现行的实验教科书是没有单独列出,在课本中有机动联系在一起,欣赏没有单独列出,而是在每课的开头,命名曲欣赏改为聆听,这是一大不同之处。

  三、教学目标要求:

  1、初步学*用轻快、明朗、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好歌曲,了解时值,培养热爱音乐的兴趣。

  2、初步了解音乐长短、强弱、高低,感受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不同时值。

  3、学*木鱼、碰钟和铃鼓的演奏方法。

  4、学*u o 的正确发音方法。

  5、通过音乐游戏、表演动作,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

  6、学*欣赏简单的乐曲,初步了解语言乐、语言使学生感知音乐的魅力,能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各方面的提高。

  四、本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本学期共有十八首学唱歌曲,这十八首歌曲都是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歌曲的感情、速度、力度,都要严格要求学生。在欣赏部分,学生了解曲目背景、唱会歌(乐)曲的主旋律是本学期欣赏部分的重点。

  2、教学难点:认识碰铃、响板、三角铁、双向筒和铃鼓;认识声音的强弱和长短。

  五、教具学具准备:

  1、投影仪投影片图片 录音机 磁带

  2、木鱼碰钟铃鼓 双响筒

  3、动物头饰

  4、绳子 大钟 小铃

  六、教学中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1、教学歌曲时,先向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应注意的地方,发音方法

  2、具体讲解木鱼、碰钟等的使用方法

  3、学唱新歌时,采用齐唱、轮唱、对唱、哼唱等多种方式

  4、鼓励学生自编自演

  5、教学律动时,制作一些头饰,激发学生表演兴趣

  6、欣赏教学时,同时放投影或录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7、多让学生动手演奏简单的乐器

  七、教学进度

  第一、二周

  (一)、学*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二)、能够和大家一起整齐地演唱并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三)、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标志,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第三、四周

  (一)、能注意力集中地聆听《快乐的一天》,初步知道怎样聆听音乐,学*以动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二)、能够整齐地演唱《其多列》和《跳绳》,学*用歌声及动作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三)、知道音有长短,读出走与跑的长短,练*随歌声或乐曲进行击拍,初步做到均匀、准确。

  第五、六周

  (一)、知道**、**是祖国的象征,能够以崇敬的心情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背唱《****真美丽》、《同唱一首歌》。能在歌唱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能按图意拍击节奏、编创节奏、传递节奏。

  第七、八周

  (一)、能注意聆听描写小动物的歌曲,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睦相处。

  (二)、能够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动物说话》、《我有一只小羊羔》,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三)、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神态。

  (四)、认识木鱼、碰钟,学*并探索演奏方法,练*为歌曲演唱伴奏。

  (五)、能准确地朗读歌谣,并读出二拍子的强弱。

  第九、十周

  (一)、通过聆听中外两首摇篮曲,感受优美抒情、轻柔安宁的意境。体会本课主题“静静的夜”,学*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小宝宝睡着了》,并能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

  (二)、学*用轻快的声音演唱《闪烁的小星》,用画星星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高的感受。

  (三)、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各种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四)、用欢快的动作表演集体舞《星光恰恰恰》,体验欢快的情绪,增强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第十一、十二周

  (一)、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三个和尚》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和音乐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体会本课主题――爱劳动

  (二)、以不同的情感和声音演唱《洗手绢》、《大家来劳动》,表达歌曲的内容。用动作感受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三)、能够创编歌词、编创动作表演,以及“劳动”主题的编创尝试,并表现“劳动”的主题。

  (四)、通过图谱“走欧”的学*与实践,掌握二分音符的时值。

  第十三、十四周

  (一)、通过聆听《小青蛙》、《野蜂飞舞》,演唱《小青蛙找家》、《小蜻蜓》,感受民族乐器、西洋乐器所表现的动物,并通过演唱和身体的动作表现自己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心情。

  (二)、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地与音乐一起开始和结束。

  (三)、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小蜻蜓》,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表现优美抒情的音乐情绪。并能运用打击乐器准确地为歌曲伴奏。

  (四)、能按节奏编创歌谣。

  (五)、聆听《野蜂飞舞》,想象音乐中所表现的野蜂飞舞的形象,能用线条、动作、声音等表现自己听后印象。

  第十五、十六周

  (一)、通过聆听《星光圆舞曲》、《会跳舞的洋娃娃》、《号手与鼓手》、感受分辨钢琴、小提琴及不同乐器的音色、节拍。初步感受、分辨音乐的不同情绪。感受音乐描绘的“小音乐家”形象。

  (二)、学*用甜美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布娃娃弹琴》、《法国号》、用动作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三)、能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验探索感知音的长短。

  (一)、通过听《火车波尔卡》,《捉迷藏》、唱《火车开啦》,《躲猫猫》等音乐活动,表达自己童年生活幸福欢乐的情绪。

  (二)、学*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的声音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并通过歌曲的游戏,养成听音乐做动作的*惯。

  (三)、能结合自己的感受填写节奏,并能整齐地读出三声部节奏。

  第十七、十八周

  (一)、通过听《*安夜》、《小拜年》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

  (二)、通过唱《新年好》、《龙咚锵》感受中外小朋友过新年的不同音乐情绪。并能通过红绸舞、秧歌舞步的学*,表现过年的愉快心情。

  (三)、认识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能掌握其演奏姿势,探索其演奏方法。并能为歌曲伴奏。

  (四)、能编创简单节奏。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7

  一、教材分析

  作为全新的教材,在编写中体现了以下基本理念:

  1、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2、以审美为中心;

  3、以文化为主线(单元主题);

  4、加强实践与创造。

  一年级上册共编10个主题单元,基本内容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重点内容)。新教材的曲目选择,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一年改采用图谱为主。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了。

  二、学段目标:

  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

  4、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三、具体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用声音或打击乐器模仿;

  2、听长短音;

  3、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

  4、聆听进行曲、舞曲、儿歌不同风格并作出相就瓜;

  5、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片段,初步感受风格。

  (二)表现

  1、歌唱的正确姿势;

  2、每学年背唱4-6首歌曲;

  3、学*常见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能作简单的律动、歌表演;

  5、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

  (三)创造

  1、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歌词的创作活动;

  3、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乐于与他人共参与音乐活动;

  2、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

  3、声音与生活的探索

  四、教学措施

  1、面向全体,团材施教;

  2、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3、遵循听觉艺术规律,突出学科特点;

  4、音乐教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

  5、改革评价机制。

  五、教学进程安排

  主 题 周 次 课 时

  第一课 好朋友 1、2 3

  第二课 快乐的一天 2、3 3

  第三课 祖国您好 4、5、6(国庆) 6(机动)

  第四课 可爱的动物 7、8 3

  第五课 静静的夜 8、9 3

  第六课 爱劳动 10、11 3

  第七课 小精灵 11、12 3

  第八课 小小音乐家 13、14 3

  第九课 游戏 14、15 3

  第十课 过新年 16、17 3

  第十课 游戏宫 17、18、19 6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8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刚到一个新的环境,学*的方式与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师生之间互不相识,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

  2、小学低年级学生爱唱、爱跳、爱动,对音乐有着一定的兴趣。本年级有四个教学班,每班有70多人。由于班级人数多、年龄小、组织纪律性相对较差。又由于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弟较多,所以学生的音乐素质肯定会存在个别差异,因此对学生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不断增强学*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的愿望。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教材特点:

  1、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

  2、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发挥的空间。

  3、建立了发展性综合评价体系,课后——“音乐小花在开放”包括:今天表现真棒、音乐的感觉真好、我们班的小明星、老师对我说、爸爸妈妈对我说。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音乐实践中获得学*音乐的愉悦和能力。

  2、要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音乐学*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3、要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泻,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学*音乐的兴趣。

  4、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探索、努力钻研。

  五、教学进度安排:略

  六、各方面要求:

  (一)、发声基本要求:

  1、培养练声的兴趣。

  2、歌唱姿势要正确。

  3、发声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轻声唱歌。

  4、按教师的手势,整齐地唱歌。

  5、用正确的口形,唱好u、o、u韵母。

  (二)、读谱知识:

  1、知道音有高低。

  2、知道音有长短。认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的形状,知道各唱几拍。

  3、知道音有强弱。

  4、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换气记号。

  (三)、视唱:

  能用听唱法模唱歌曲。2、能打出x、x——、x—、x等节奏。

  (四)、练耳:

  1、听辨音的高低,比较不同乐器、人声及统一乐器的不同音区音的高低。

  2、听辨音的长短,比较全音符与二分音符、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的长短。

  3、听辨并说明音的强弱差别,比较ff与pp、f与p的强弱差别。

  (五)、欣赏:

  1、初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欣赏音乐的*惯。

  2、发展音乐听觉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力。

  3、使他们具有初步的音乐感受能力。

  (六)、唱游:

  1、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儿童对音乐多种要素的感知力。

  2、通过歌唱、律动、表演、舞蹈等活动来感受音乐的美。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9

  一、教材分析

  作为全新的教材,在编写中体现了以下基本理念:

  1、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2、以审美为中心;

  3、以文化为主线(单元主题);

  4、加强实践与创造。

  一年级上册共编10个主题单元,基本内容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重点内容)。新教材的曲目选择,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一年改采用图谱为主。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了。

  二、学段目标:

  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

  4、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三、具体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用声音或打击乐器模仿;

  2、听长短音;

  3、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

  4、聆听进行曲、舞曲、儿歌不同风格并作出相就瓜;

  5、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片段,初步感受风格。

  (二)表现

  1、歌唱的正确姿势;

  2、每学年背唱4-6首歌曲;

  3、学*常见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能作简单的律动、歌表演;

  5、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

  (三)创造

  1、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歌词的创作活动;

  3、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乐于与他人共参与音乐活动;

  2、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

  3、声音与生活的探索

  四、教学措施

  1、面向全体,团材施教;

  2、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3、遵循听觉艺术规律,突出学科特点;

  4、音乐教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

  5、改革评价机制。

  五、教学进程安排

  主 题 周 次 课 时

  第一课 好朋友 1、2 3

  第二课 快乐的一天 2、3 3

  第三课 祖国您好 4、5、6(国庆) 6(机动)

  第四课 可爱的动物 7、8 3

  第五课 静静的夜 8、9 3

  第六课 爱劳动 10、11 3

  第七课 小精灵 11、12 3

  第八课 小小音乐家 13、14 3

  第九课 游戏 14、15 3

  第十课 过新年 16、17 3

  第十课 游戏宫 17、18、19 6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10

  一、指导思想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的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小学低年级学生爱唱、爱跳、爱动,对音乐有着一定的兴趣。但由于每班人数多、年龄小、组织纪律性较差,学生的音乐素质存在个别差异,对学生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不断增强学*音乐的兴趣。

  三、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构建了“情景主题+小单元综合”的教材结构形式,即以课为单位,每课安排二至三个相关的内容,由这些内容共同创设一个情景主题。采用“情景主题+小单元综合”结构方式,改变了过去那种学科中心的严肃面孔。这些情景主题,贴*学生生活,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教材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愉悦性,对于启迪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潜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这些情境主题是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设计的,有的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呈现的,如《耳朵的故事》、《办家家》、《唱唱跳跳去旅游》、《划船》等,有的是从学生的本身需要来呈现的,如《小青蛙找家》、《做一做、敲一敲》、《快快跑》、《螃蟹歌》等。

  四、全期教学总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的愿望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5、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二)过程与方法

  1、 体验

  2、模仿

  3、探究

  4、合作

  5、综合

  (三)知识与技能

  1、音乐基础知识

  2、音乐基本技能

  3、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

  4、音乐与相关文化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课题 课时

  第1周 耳朵的故事 2

  第2周 谁的歌儿多 2

  第3周 小鸟 狮王 2

  第4周 小青蛙找妈妈 2

  第5周 唱唱跳跳去旅游 2

  第6周 办家家 2

  第7周 做一做 敲一敲 2

  第8周 放牛歌 2

  第9周 划 船 2

  第10周 快快跑 2

  第11周 咚咚、哒哒 2

  第12周 螃蟹歌 2

  第13周 小小的船 2

  第14周 鸭子拌嘴 2

  第15周 开心哆来咪 3

  六、评价工作安排

  1、在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取随堂评价。如:观察法、谈话法问卷调查法等。

  2、期末采用终结性评价。如:情景测验、合作表演评价、特长展示评价等。

  3、依据音乐教材中的发展性综合评价方式“音乐小花在开放”,将上面的两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

  七、教研专题及研究措施

  1、本期的教研专题是“以情景主题整合音乐教学内容的研究”。

  2、措施:

  a、以情境主题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

  b、把教学内容隐藏在情境活动与游戏之中,优化教学过程。

  八、教研课安排

  (待定)

  九、个人业务学*安排

  利用业余时间学*、钻研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学*音乐学科的动态、走向,多外出学、听优秀教师的优课及心得体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便来提高自己。

  十、本学科实践活动安排

  1、合唱队训练

  2、舞蹈队训练

  3、“小歌星”评比

  十一、教学措施

  1、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认真贯彻新课标的要求。

  2、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改变教法,多使用行为明确的词语。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10)份扩展阅读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10)份(扩展1)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菁华6篇)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1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刚到一个新的环境,学*的方式与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师生之间互不相识,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2、小学低年级学生爱唱、爱跳、爱动,对音乐有着一定的兴趣。本年级有四个教学班,每班有70多人。由于班级人数多、年龄小、组织纪律性相对较差。又由于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弟较多,所以学生的音乐素质肯定会存在个别差异,因此对学生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不断增强学*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的愿望。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教材特点:

  1、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

  2、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发挥的空间。

  3、建立了发展性综合评价体系,课后——“音乐小花在开放”包括:今天表现真棒、音乐的感觉真好、我们班的小明星、老师对我说、爸爸妈妈对我说,工作计划《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音乐实践中获得学*音乐的愉悦和能力。

  2、要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音乐学*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3、要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泻,让他们在 此文转贴于贵大在线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学*音乐的兴趣。

  4、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探索、努力钻研。

  五、教学进度安排:略

  六、各方面要求:

  (一)、发声基本要求:

  1、培养练声的兴趣。

  2、歌唱姿势要正确。

  3、发声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轻声唱歌。

  4、按教师的手势,整齐地唱歌。

  5、用正确的口形,唱好u、o、u韵母。

  (二)、读谱知识:

  1、知道音有高低。

  2、知道音有长短。认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的形状,知道各唱几拍。

  3、知道音有强弱。

  4、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换气记号。

  (三)、视唱:

  能用听唱法模唱歌曲。2、能打出X、X——、X—、X等节奏。

  (四)、练耳:

  1、听辨音的高低,比较不同乐器、人声及统一乐器的不同音区音的高低。

  2、听辨音的长短,比较全音符与二分音符、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的长短。

  3、听辨并说明音的强弱差别,比较ff与pp、f与p的强弱差别。

  (五)、欣赏:

  1、初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欣赏音乐的*惯。

  2、发展音乐听觉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力。

  3、使他们具有初步的音乐感受能力。

  (六)、唱游:

  1、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儿童对音乐多种要素的感知力。

  2、通过歌唱、律动、表演、舞蹈等活动来感受音乐的美。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2

  一、学情分析

  这个学期我担任一年级七个班的音乐课。已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音乐,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比较感兴趣,也很好奇,上课也较认真。女生对音乐中的音准与节奏及动作的模仿能力普遍比男生要好。学生们的唱歌*惯不是很好,容易一兴奋一高兴就喊了。他们爱表现的心理还是比较强烈。他们不能很长时间安静地欣赏一首乐曲,根据音乐展开想象的能力还是不够好;但是欣赏简短的歌曲(乐曲)时他们还是饶有兴趣的。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二、教学分析:

  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学生第一次正式的接触音乐的学*。所以,在本学期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的实施:愉悦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歌曲的学唱、乐理知识的学*,都要使学生学的快乐。使他们能兴致勃勃,主动积极地投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创造音乐的活动中去。艺术性: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美的共鸣与追求,从而进行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本学期在上课同时我要注意加强巩固音高概念、巩固学生对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的感觉。使学生在学*过程中逐渐累积乐理知识。教材中的律动和舞蹈较多,应注意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节奏甚至歌词,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和自编能力。为今后学*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目标、任务:

  (一)发声训练部分:

  培养练声的兴趣;歌唱姿势要正确;发声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轻声歌唱;按教师的手势,整齐地歌唱;用正确的口形,唱好U、O韵母。

  (二)视唱、知识、练耳部分:

  1、 读谱知识:知道音有高低;知道音有长短;知道音有强弱。

  2、 视唱部分:能用听唱法模唱歌曲(包括除大小七度、增四度、减五度外的自然音程和da da、 * *、da(a)、da da da、* da da、da(a a)、da 空da等节奏。)

  3、 练耳部分:听辩音的'高低(比较不同乐器、人声及同一乐器的不同音区音的高低;比较同一音组内构成大、小三度、纯四、纯五度旋律音程的两个音的高低。听辩音的长短,比较各种时值音的长短。听辩并说明音的强弱差别。

  (三)欣赏部分:

  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良好的欣赏*惯。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优美、悦耳,产生愉快的感觉。逐步体会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区、音色等表现手段在音乐中的作用。能辨别音乐作品中轻快、热烈、活泼、优美、雄壮、庄严、诙谐等情绪。能感受进行曲、舞曲、摇篮曲等常见体裁的特征。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3

  一、学情分析

  这个学期我担任一年级七个班的音乐课。已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音乐,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比较感兴趣,也很好奇,上课也较认真。女生对音乐中的音准与节奏及动作的模仿能力普遍比男生要好。学生们的唱歌*惯不是很好,容易一兴奋一高兴就喊了。他们爱表现的心理还是比较强烈。他们不能很长时间安静地欣赏一首乐曲,根据音乐展开想象的能力还是不够好;但是欣赏简短的歌曲(乐曲)时他们还是饶有兴趣的。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二、教学分析:

  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学生第一次正式的接触音乐的学*。所以,在本学期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的实施:愉悦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歌曲的学唱、乐理知识的学*,都要使学生学的快乐。使他们能兴致勃勃,主动积极地投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创造音乐的活动中去。艺术性: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美的共鸣与追求,从而进行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本学期在上课同时我要注意加强巩固音高概念、巩固学生对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的感觉。使学生在学*过程中逐渐累积乐理知识。教材中的律动和舞蹈较多,应注意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节奏甚至歌词,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和自编能力。为今后学*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目标、任务:

  (一)发声训练部分:

  培养练声的兴趣;歌唱姿势要正确;发声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轻声歌唱;按教师的'手势,整齐地歌唱;用正确的口形,唱好U、O韵母。

  (二)视唱、知识、练耳部分:

  1、 读谱知识:知道音有高低;知道音有长短;知道音有强弱。

  2、 视唱部分:能用听唱法模唱歌曲(包括除大小七度、增四度、减五度外的自然音程和da da、 * *、da(a)、da da da、* da da、da(a a)、da 空da等节奏。)

  3、 练耳部分:听辩音的高低(比较不同乐器、人声及同一乐器的不同音区音的高低;比较同一音组内构成大、小三度、纯四、纯五度旋律音程的两个音的高低。听辩音的长短,比较各种时值音的长短。听辩并说明音的强弱差别。

  (三)欣赏部分:

  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良好的欣赏*惯。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优美、悦耳,产生愉快的感觉。逐步体会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区、音色等表现手段在音乐中的作用。能辨别音乐作品中轻快、热烈、活泼、优美、雄壮、庄严、诙谐等情绪。能感受进行曲、舞曲、摇篮曲等常见体裁的特征。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课教学进度表 - 略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4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共有两个教学班。班额较大,大部分学生都来自农村,学生对音乐知识了解甚少,但多数同学对音乐爱好有加,教师既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又要抓住学生的发展特点,让学生从根本上接受和感知音乐,为学生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共有九个单元,在每一单元中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其中在这九单元中,演唱歌曲共有18首,分别是课本中表演部分规定的曲目。欣赏曲目共有8曲,通过以上曲目的欣赏,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和激发他们学*音乐的兴趣。

  这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它与以往的教材有一定的区别,只有对教材了解了,才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

  本教材分为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每部分曲目都跟有律动、读谱知识,而现行的实验教科书是没有单独列出,在课本中有机动联系在一起,欣赏没有单独列出,而是在每课的开头,命名曲欣赏改为聆听,这是一大不同之处。

  三、教学目标要求:

  1、初步学*用轻快、明朗、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好歌曲,了解时值,培养热爱音乐的兴趣。

  2、初步了解音乐长短、强弱、高低,感受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不同时值。

  3、学*木鱼、碰钟和铃鼓的演奏方法。

  4、学*u o 的正确发音方法。

  5、通过音乐游戏、表演动作,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

  6、学*欣赏简单的乐曲,初步了解语言乐、语言使学生感知音乐的魅力,能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各方面的提高。

  四、本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本学期共有十八首学唱歌曲,这十八首歌曲都是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歌曲的感情、速度、力度,都要严格要求学生。在欣赏部分,学生了解曲目背景、唱会歌(乐)曲的主旋律是本学期欣赏部分的重点。

  2、教学难点:认识碰铃、响板、三角铁、双向筒和铃鼓;认识声音的强弱和长短。

  五、教具学具准备:

  1、投影仪投影片图片 录音机 磁带

  2、木鱼碰钟铃鼓 双响筒

  3、动物头饰

  4、绳子 大钟 小铃

  六、教学中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1、教学歌曲时,先向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应注意的地方,发音方法

  2、具体讲解木鱼、碰钟等的使用方法

  3、学唱新歌时,采用齐唱、轮唱、对唱、哼唱等多种方式

  4、鼓励学生自编自演

  5、教学律动时,制作一些头饰,激发学生表演兴趣

  6、欣赏教学时,同时放投影或录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7、多让学生动手演奏简单的乐器

  七、教学进度

  第一、二周

  (一)、学*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二)、能够和大家一起整齐地演唱并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三)、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标志,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第三、四周

  (一)、能注意力集中地聆听《快乐的一天》,初步知道怎样聆听音乐,学*以动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二)、能够整齐地演唱《其多列》和《跳绳》,学*用歌声及动作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三)、知道音有长短,读出走与跑的长短,练*随歌声或乐曲进行击拍,初步做到均匀、准确。

  第五、六周

  (一)、知道**、**是祖国的象征,能够以崇敬的心情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背唱《****真美丽》、《同唱一首歌》。能在歌唱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能按图意拍击节奏、编创节奏、传递节奏。

  第七、八周

  (一)、能注意聆听描写小动物的歌曲,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睦相处。

  (二)、能够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动物说话》、《我有一只小羊羔》,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三)、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神态。

  (四)、认识木鱼、碰钟,学*并探索演奏方法,练*为歌曲演唱伴奏。

  (五)、能准确地朗读歌谣,并读出二拍子的强弱。

  第九、十周

  (一)、通过聆听中外两首摇篮曲,感受优美抒情、轻柔安宁的意境。体会本课主题“静静的夜”,学*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小宝宝睡着了》,并能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

  (二)、学*用轻快的.声音演唱《闪烁的小星》,用画星星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高的感受。

  (三)、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各种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四)、用欢快的动作表演集体舞《星光恰恰恰》,体验欢快的情绪,增强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第十一、十二周

  (一)、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三个和尚》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和音乐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体会本课主题——爱劳动

  (二)、以不同的情感和声音演唱《洗手绢》、《大家来劳动》,表达歌曲的内容。用动作感受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三)、能够创编歌词、编创动作表演,以及“劳动”主题的编创尝试,并表现“劳动”的主题。

  (四)、通过图谱“走欧”的学*与实践,掌握二分音符的时值。

  第十三、十四周

  (一)、通过聆听《小青蛙》、《野蜂飞舞》,演唱《小青蛙找家》、《小蜻蜓》,感受民族乐器、西洋乐器所表现的动物,并通过演唱和身体的动作表现自己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心情。

  (二)、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地与音乐一起开始和结束。

  (三)、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小蜻蜓》,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表现优美抒情的音乐情绪。并能运用打击乐器准确地为歌曲伴奏。

  (四)、能按节奏编创歌谣。

  (五)、聆听《野蜂飞舞》,想象音乐中所表现的野蜂飞舞的形象,能用线条、动作、声音等表现自己听后印象。

  第十五、十六周

  (一)、通过聆听《星光圆舞曲》、《会跳舞的洋娃娃》、《号手与鼓手》、感受分辨钢琴、小提琴及不同乐器的音色、节拍。初步感受、分辨音乐的不同情绪。感受音乐描绘的“小音乐家”形象。

  (二)、学*用甜美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布娃娃弹琴》、《法国号》、用动作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三)、能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验探索感知音的长短。

  (一)、通过听《火车波尔卡》,《捉迷藏》、唱《火车开啦》,《躲猫猫》等音乐活动,表达自己童年生活幸福欢乐的情绪。

  (二)、学*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的声音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并通过歌曲的游戏,养成听音乐做动作的*惯。

  (三)、能结合自己的感受填写节奏,并能整齐地读出三声部节奏。

  第十七、十八周

  (一)、通过听《*安夜》、《小拜年》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

  (二)、通过唱《新年好》、《龙咚锵》感受中外小朋友过新年的不同音乐情绪。并能通过红绸舞、秧歌舞步的学*,表现过年的愉快心情。

  (三)、认识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能掌握其演奏姿势,探索其演奏方法。并能为歌曲伴奏。

  (四)、能编创简单节奏。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5

  一、教材分析

  作为全新的教材,在编写中体现以下基本理念:

  1、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2、以审美为中心;

  3、以文化为主线(单元主题);

  4、加强实践与创造。

  共编10个主题单元,基本内容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重点内容)。新教材的曲目选择,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一律师改用图谱为主。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了。

  二、学段目标:

  1、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

  4、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三、具体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用声音或打击乐器模仿。

  2、听长短音;

  3、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

  4、聆听进行曲、舞曲、儿歌不同风格并作出相应;

  5、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乐器片段,初步感受风格。

  (二)表现

  1、歌唱的正确姿势;

  2、每学年背唱4、6首歌曲;

  3、学*常见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能作简单的律动、歌表演;

  5、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

  (三)创造

  1、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歌词的'创作活动。

  3、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乐于与他人参与音乐活动;

  2、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

  3、声音与生活的探索。

  四、教学措施

  1、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2、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3、遵循听觉规律,突出学科特点;

  4、音乐教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

  5、改革评价机制。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6

  一 本班学生情况:

  一年级共有45名学生。分别来6个村,学生对音乐知识了解甚少,但多数同学对音乐爱好有加,教师既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又要抓住学生的发展特点,让学生从根本上接受和感知音乐,为学生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共有六单元,在每一单元中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其中在这六单元中,演唱歌曲共有17首,分别是课本中表演部分规定的曲目,表演部分共有10课。欣赏曲目共有8曲,通过以上曲目的欣赏,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和激发他们学*音乐的兴趣。

  这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它与以往的教材有一定的区别,只有对教材了解了,才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

  本教材分为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每部分曲目都跟有律动、读谱知识,而现行的实验教科书是没有单独列出,在课本中有机动联系在一起,欣赏没有单独列出,而是在每课的开头,命名曲欣赏改为聆听,这是一大不同之处。

  三 教学目标要求:

  1 初步学*用轻快、明朗、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好歌曲,了解时值,培养热爱音乐的兴趣。

  2 初步了解音乐长短、强弱、高低,感受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不同时值。

  3 学*木鱼、碰钟和铃鼓的演奏方法。

  4 学*u o 的正确发音方法。

  5 通过音乐游戏、表演动作,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

  6 学*欣赏简单的乐曲,初步了解语言乐、语言使学生感知音乐的魅力,能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各方面的提高。

  四 本册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内容:有趣的声音世界 大雨和小雨 ****真美丽布娃娃弹琴 大鼓和小鼓 彝家娃娃真幸福 我爱家乡我爱祖国好朋友 新年好 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快乐小舞曲 两只小象

  在动物圆里

  2难点:音的长短、低音、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五 教具学具准备:

  1 投影仪投影片图片 录音机 磁带

  2 木鱼碰钟铃鼓 双响筒

  3 动物头饰

  4 绳子 大钟 小铃

  六 教学中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1 教学歌曲时,先向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应注意的地方,发音方法

  2 具体讲解木鱼、碰钟等的使用方法

  3 学唱新歌时,采用齐唱、轮唱、对唱、哼唱等多种方式

  4 鼓励学生自编自演

  5 教学律动时,制作一些头饰,激发学生表演兴趣

  6 欣赏教学时,同时放投影或录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7 多让学生动手演奏简单的乐器

  七 教材内容课时及课时计划:

  共计30课时,另外再如有其它编创活动,时间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10)份(扩展2)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菁华5篇)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1

  一、学情分析

  这个学期我担任一年级七个班的音乐课。已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音乐,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比较感兴趣,也很好奇,上课也较认真。女生对音乐中的'音准与节奏及动作的模仿能力普遍比男生要好。学生们的唱歌*惯不是很好,容易一兴奋一高兴就喊了。他们爱表现的心理还是比较强烈。他们不能很长时间安静地欣赏一首乐曲,根据音乐展开想象的能力还是不够好;但是欣赏简短的歌曲(乐曲)时他们还是饶有兴趣的。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二、教学分析:

  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学生第一次正式的接触音乐的学*。所以,在本学期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的实施:愉悦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歌曲的学唱、乐理知识的学*,都要使学生学的快乐。使他们能兴致勃勃,主动积极地投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创造音乐的活动中去。艺术性: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美的共鸣与追求,从而进行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本学期在上课同时我要注意加强巩固音高概念、巩固学生对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的感觉。使学生在学*过程中逐渐累积乐理知识。教材中的律动和舞蹈较多,应注意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节奏甚至歌词,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和自编能力。为今后学*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目标、任务:

  (一)发声训练部分:

  培养练声的兴趣;歌唱姿势要正确;发声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轻声歌唱;按教师的手势,整齐地歌唱;用正确的口形,唱好U、O韵母。

  (二)视唱、知识、练耳部分:

  1、 读谱知识:知道音有高低;知道音有长短;知道音有强弱。

  2、 视唱部分:能用听唱法模唱歌曲(包括除大小七度、增四度、减五度外的自然音程和da da、 * *、da(a)、da da da、* da da、da(a a)、da 空da等节奏。)

  3、 练耳部分:听辩音的高低(比较不同乐器、人声及同一乐器的不同音区音的高低;比较同一音组内构成大、小三度、纯四、纯五度旋律音程的两个音的高低。听辩音的长短,比较各种时值音的长短。听辩并说明音的强弱差别。

  (三)欣赏部分:

  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良好的欣赏*惯。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优美、悦耳,产生愉快的感觉。逐步体会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区、音色等表现手段在音乐中的作用。能辨别音乐作品中轻快、热烈、活泼、优美、雄壮、庄严、诙谐等情绪。能感受进行曲、舞曲、摇篮曲等常见体裁的特征。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课教学进度表 - 略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2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刚到一个新的环境,学*的方式与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师生之间互不相识,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

  2、小学低年级学生爱唱、爱跳、爱动,对音乐有着一定的兴趣。本年级有四个教学班,每班有70多人。由于班级人数多、年龄小、组织纪律性相对较差。又由于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弟较多,所以学生的音乐素质肯定会存在个别差异,因此对学生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不断增强学*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的愿望。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教材特点:

  1、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

  2、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发挥的空间。

  3、建立了发展性综合评价体系,课后——“音乐小花在开放”包括:今天表现真棒、音乐的感觉真好、我们班的小明星、老师对我说、爸爸妈妈对我说。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音乐实践中获得学*音乐的愉悦和能力。

  2、要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音乐学*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3、要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泻,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学*音乐的兴趣。

  4、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探索、努力钻研。

  五、教学进度安排:略

  六、各方面要求:

  (一)、发声基本要求:

  1、培养练声的兴趣。

  2、歌唱姿势要正确。

  3、发声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轻声唱歌。

  4、按教师的手势,整齐地唱歌。

  5、用正确的口形,唱好u、o、u韵母。

  (二)、读谱知识:

  1、知道音有高低。

  2、知道音有长短。认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的形状,知道各唱几拍。

  3、知道音有强弱。

  4、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换气记号。

  (三)、视唱:

  能用听唱法模唱歌曲。2、能打出x、x——、x—、x等节奏。

  (四)、练耳:

  1、听辨音的高低,比较不同乐器、人声及统一乐器的不同音区音的高低。

  2、听辨音的长短,比较全音符与二分音符、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的长短。

  3、听辨并说明音的强弱差别,比较ff与pp、f与p的强弱差别。

  (五)、欣赏:

  1、初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欣赏音乐的*惯。

  2、发展音乐听觉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力。

  3、使他们具有初步的音乐感受能力。

  (六)、唱游:

  1、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儿童对音乐多种要素的感知力。

  2、通过歌唱、律动、表演、舞蹈等活动来感受音乐的美。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3

  一、学情分析

  这个学期我担任一年级七个班的音乐课。已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音乐,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比较感兴趣,也很好奇,上课也较认真。女生对音乐中的音准与节奏及动作的模仿能力普遍比男生要好。学生们的唱歌*惯不是很好,容易一兴奋一高兴就喊了。他们爱表现的心理还是比较强烈。他们不能很长时间安静地欣赏一首乐曲,根据音乐展开想象的能力还是不够好;但是欣赏简短的歌曲(乐曲)时他们还是饶有兴趣的。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二、教学分析:

  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学生第一次正式的接触音乐的学*。所以,在本学期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的实施:愉悦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歌曲的学唱、乐理知识的学*,都要使学生学的快乐。使他们能兴致勃勃,主动积极地投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创造音乐的活动中去。艺术性: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美的共鸣与追求,从而进行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本学期在上课同时我要注意加强巩固音高概念、巩固学生对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的感觉。使学生在学*过程中逐渐累积乐理知识。教材中的律动和舞蹈较多,应注意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节奏甚至歌词,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和自编能力。为今后学*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目标、任务:

  (一)发声训练部分:

  培养练声的兴趣;歌唱姿势要正确;发声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轻声歌唱;按教师的手势,整齐地歌唱;用正确的口形,唱好U、O韵母。

  (二)视唱、知识、练耳部分:

  1、 读谱知识:知道音有高低;知道音有长短;知道音有强弱。

  2、 视唱部分:能用听唱法模唱歌曲(包括除大小七度、增四度、减五度外的自然音程和da da、 * *、da(a)、da da da、* da da、da(a a)、da 空da等节奏。)

  3、 练耳部分:听辩音的'高低(比较不同乐器、人声及同一乐器的不同音区音的高低;比较同一音组内构成大、小三度、纯四、纯五度旋律音程的两个音的高低。听辩音的长短,比较各种时值音的长短。听辩并说明音的强弱差别。

  (三)欣赏部分:

  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良好的欣赏*惯。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优美、悦耳,产生愉快的感觉。逐步体会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区、音色等表现手段在音乐中的作用。能辨别音乐作品中轻快、热烈、活泼、优美、雄壮、庄严、诙谐等情绪。能感受进行曲、舞曲、摇篮曲等常见体裁的特征。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4

  一、教学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音乐,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

  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四年级的学生能够遵守纪律,接受理论知识也比一年级要快,而且声音音域明亮,感情处理能够参考老师的建议,对歌曲的处理更加细腻和丰富,是演唱儿童声乐作品的黄金时期,四年级本学期的乐理知识容量较大,难度加深,学*巩固c调、f调的基础上演唱乐谱。四年级学生主要以练*和巩固知识为主,发挥学生主动学*的潜力,老师带领学生找到问题、学生自己找到答案,体味解决问题时的喜悦。

  本学期在上课同时我要注意加强巩固音高概念、巩固学生对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的感觉。使学生在学*过程中逐渐累积乐理知识。教材中的律动和舞蹈较多,应注意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节奏甚至歌词,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和自编能力。为今后学*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在音乐课的设置上,分为歌曲、乐理、综合练*、欣赏、器乐学*几大部分,各部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分局每课的具体情况进行穿插教学,避免学生因为学*某一内容而觉得枯燥和乏味。

  二、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音乐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寓教于乐,在教学中可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以及手、脚、脑、口的配合,为了更好的发挥音乐课的这些优势,在学*中,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营造不同的教学氛围。在音乐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消除恐惧心理、鼓励、帮助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展开自由的想象和表现。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和表现能力,通过聆听表现出来的各种动作表情是学生音乐创造活动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播放音乐来启发做出相应的动作。对学生的语言交流、智力发展大有益处。可以通过音乐教学上的多样化、丰富学审的想象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发挥。

  在本学期在教学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的实施:

  愉悦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歌曲的学唱、乐理知识的学*,都要使学生学的快乐。

  使他们能兴致勃勃,主动积极地投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创造音乐的活动中去。

  艺术性:在教学中要通过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美的共鸣与追求,从而进行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

  1、加强理论学*,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提高自身道德品质修养;多向其他的专业教师学*,加强操作方法的探索和训练,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水*,提高自身音乐文化修养。

  2、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氛围,加强把握、控制课堂环境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5

  一 本班学生情况:

  一年级共有45名学生。分别来6个村,学生对音乐知识了解甚少,但多数同学对音乐爱好有加,教师既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又要抓住学生的发展特点,让学生从根本上接受和感知音乐,为学生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共有六单元,在每一单元中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其中在这六单元中,演唱歌曲共有17首,分别是课本中表演部分规定的曲目,表演部分共有10课。欣赏曲目共有8曲,通过以上曲目的欣赏,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和激发他们学*音乐的兴趣。

  这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它与以往的教材有一定的区别,只有对教材了解了,才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

  本教材分为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每部分曲目都跟有律动、读谱知识,而现行的实验教科书是没有单独列出,在课本中有机动联系在一起,欣赏没有单独列出,而是在每课的开头,命名曲欣赏改为聆听,这是一大不同之处。

  三 教学目标要求:

  1 初步学*用轻快、明朗、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好歌曲,了解时值,培养热爱音乐的兴趣。

  2 初步了解音乐长短、强弱、高低,感受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不同时值。

  3 学*木鱼、碰钟和铃鼓的演奏方法。

  4 学*u o 的正确发音方法。

  5 通过音乐游戏、表演动作,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

  6 学*欣赏简单的乐曲,初步了解语言乐、语言使学生感知音乐的魅力,能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各方面的提高。

  四 本册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内容:有趣的声音世界 大雨和小雨 ****真美丽布娃娃弹琴 大鼓和小鼓 彝家娃娃真幸福 我爱家乡我爱祖国好朋友 新年好 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快乐小舞曲 两只小象

  在动物圆里

  2难点:音的长短、低音、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五 教具学具准备:

  1 投影仪投影片图片 录音机 磁带

  2 木鱼碰钟铃鼓 双响筒

  3 动物头饰

  4 绳子 大钟 小铃

  六 教学中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1 教学歌曲时,先向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应注意的地方,发音方法

  2 具体讲解木鱼、碰钟等的使用方法

  3 学唱新歌时,采用齐唱、轮唱、对唱、哼唱等多种方式

  4 鼓励学生自编自演

  5 教学律动时,制作一些头饰,激发学生表演兴趣

  6 欣赏教学时,同时放投影或录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7 多让学生动手演奏简单的乐器

  七 教材内容课时及课时计划:

  共计30课时,另外再如有其它编创活动,时间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10)份(扩展3)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优选【5】份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1

  一、本期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音乐活动激发学生探讨声音的兴趣,感受与体验不同的声音。

  2.指导学生以赞美与亲切的感情背唱《春天里的歌》,知道什么时候升**。

  3.能够用清脆、活泼的声音演唱《旅游车》、《祖国妈妈的金项链》。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自己对学*与生活的热爱之情。

  4.通过听、唱《江南好》。《童谣》,使学生感受钢琴的优美音色和歌曲情绪。了解自己家庭生活情况,增强他们对家庭生活的热爱和对父母的亲情关系。

  5.通过欣赏《在欢乐的节日里》。《我心爱的小马车》等中外歌曲,感受。分辨人声与器乐不同的音色。节拍。并通过身体动作的表演,初步感受。分辨音乐的不同情绪。

  二、本册教材简析

  教材以《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提出的课程改革精神为指导,将音乐与人生。音乐与文化有机地融于音乐教育之中,将音乐知识与技能融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贴*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独特感受与审美体验,自主地学*音乐。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爱唱爱闹,聪明好动,但乐感差,容易唱走音。

  四、应对措施:

  1.训练听音能力。说唱能力。

  2.培养学生的唱歌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研教改举措:

  以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音乐教育的规律以及教材的地方适应性。设计教学形式。

  六、教学进度安排:

  单元课时

  第一单元4课时

  第二单元3课时

  第三单元3课时

  第四单元4课时

  第五单元4课时

  第六单元3课时

  第八单元4课时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2

  一、教材分析

  作为全新的教材,在编写中体现以下基本理念:

  1、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2、以审美为中心;

  3、以文化为主线(单元主题);

  4、加强实践与创造。

  共编10个主题单元,基本内容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重点内容)。新教材的曲目选择,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一律师改用图谱为主。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了。

  二、学段目标:

  1、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

  4、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三、具体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用声音或打击乐器模仿。

  2、听长短音;

  3、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

  4、聆听进行曲、舞曲、儿歌不同风格并作出相应;

  5、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乐器片段,初步感受风格。

  (二)表现

  1、歌唱的正确姿势;

  2、每学年背唱4、6首歌曲;

  3、学*常见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能作简单的律动、歌表演;

  5、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

  (三)创造

  1、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歌词的创作活动。

  3、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乐于与他人参与音乐活动;

  2、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

  3、声音与生活的探索。

  四、教学措施

  1、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2、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3、遵循听觉规律,突出学科特点;

  4、音乐教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

  5、改革评价机制。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3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课堂常规较差。学生年纪小,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乐于参加音乐课堂活动,乐于在活动和课堂上表现自己。但是部分学生比较羞涩,不敢上台展现自己,对自己缺乏信心。学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音乐学*,学前段主要以律动为主,因而进入小学系统学*后,学生没有正确的演唱*惯和技能。

  学生记忆力强,对歌曲、舞蹈、表演等艺术形式有着强烈的喜爱,听唱了很多课外歌曲,但以流行歌曲居多,且有着唱音不准,节奏不稳定,不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等诸多问题。总的来说,一年级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他们进行音乐学*的动力和出发点,课堂常规和音乐课的相关知识技能需要从零开始。

  二、教材分析:

  教材理念及特点:

  1、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

  2、认识到要从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的视觉去考虑问题,不仅是以学生为本,还要强调其个性发展。

  3、本册教材强调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作,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三、教学目标:

  本年龄段的学生以培养兴趣为主,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体验,强调参与性、积极性和成就性。通过课堂进行的各种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加深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学会聆听欣赏音乐,养成良好的聆听*惯;通过*时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我表现意识,激发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在学生的心里种下“我最棒!我能行!”的自我肯定感,增强学生自信心,锻炼学生在舞台上的表现力;通过一系列的`小组活动,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意识,使学生学会正确的合作学*,自主探究的方法;在活动中,改变学生过于主观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表扬他人;在保证质量完成教材的教学内容的同时,关注学生学*的过程,关注学生在音乐中的感知和体验,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表演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

  1、了解音乐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

  2、学会聆听、感知、体验、理解音乐作品,并尝试进行简单的创造。

  3、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和能力。

  4、培养学生大胆表演、自我肯定、欣赏他人、乐于参加活动等学*过程性行为。

  5、掌握正确的歌曲演唱方式

  6、能在歌唱表演中,溶入、表现自己的感情。

  7、养成良好的音乐课堂常规。

  8、学会小组间的分工、合作、交流、探究,增进学生的友谊。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4

  一、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学生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小学生守则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因此,在上课的时候他们都比刚来时做的更好了。本班有14名学生,男生7人,女生7人。大部分同学对音乐感兴趣,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学唱歌,认真学乐谱,乐学乐理知识。个别同学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差,歌唱水*低。

  二、教材分析

  人版小学音乐一年级教材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现方式、新的教学机制、新的评价体系,印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1、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

  2、降低了音乐知识的学*难点,如声音的强和弱(f强、P弱)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比较,再如利用乌龟和小兔子的特点,让学生区分高音、低音、快速、慢速,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区分。

  3、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发挥的空间。

  4、建立了发展性综合评价体系,课后——“音乐小花在开放”包括:今天表现真棒、音乐的感觉真好、我们班的小明星、老师对我说、爸爸妈妈对我说。

  三、教学目的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通过音乐学*,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的愿望。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自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的音乐艺术世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5、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艺术的*惯,通过学*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

  6、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曲调有表情独唱或参与齐唱,每学年能背唱4~6首。

  7、能感受乐器的声音,听辨打击乐器的音乐,能听辨童声、女声和男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

  8、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

  9、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10、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

  11、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

  四、教学措施

  1、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音乐实践中获得学*音乐的愉悦和能力。

  2、要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音乐学*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3、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泻,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学*音乐的兴趣。

  4、因地制宜地设计、组织音乐教学,发挥音乐教师各自特长,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努力实践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5

  一、学情分析

  这个学期我担任一年级七个班的音乐课。已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音乐,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比较感兴趣,也很好奇,上课也较认真。女生对音乐中的音准与节奏及动作的模仿能力普遍比男生要好。学生们的唱歌*惯不是很好,容易一兴奋一高兴就喊了。他们爱表现的心理还是比较强烈。他们不能很长时间安静地欣赏一首乐曲,根据音乐展开想象的能力还是不够好;但是欣赏简短的歌曲(乐曲)时他们还是饶有兴趣的。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二、教学分析:

  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学生第一次正式的接触音乐的学*。所以,在本学期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的实施:愉悦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歌曲的学唱、乐理知识的学*,都要使学生学的快乐。使他们能兴致勃勃,主动积极地投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创造音乐的活动中去。艺术性: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美的共鸣与追求,从而进行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本学期在上课同时我要注意加强巩固音高概念、巩固学生对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的感觉。使学生在学*过程中逐渐累积乐理知识。教材中的律动和舞蹈较多,应注意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节奏甚至歌词,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和自编能力。为今后学*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目标、任务:

  (一)发声训练部分:

  培养练声的兴趣;歌唱姿势要正确;发声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轻声歌唱;按教师的手势,整齐地歌唱;用正确的口形,唱好U、O韵母。

  (二)视唱、知识、练耳部分:

  1、读谱知识:知道音有高低;知道音有长短;知道音有强弱。

  2、视唱部分:能用听唱法模唱歌曲(包括除大小七度、增四度、减五度外的自然音程和da da、*** ***、da(a)、da da da、*** da da、da(a a)、da 空da等节奏。)

  3、练耳部分:听辩音的高低(比较不同乐器、人声及同一乐器的不同音区音的高低;比较同一音组内构成大、小三度、纯四、纯五度旋律音程的两个音的高低。听辩音的长短,比较各种时值音的长短。听辩并说明音的强弱差别。

  (三)欣赏部分:

  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良好的欣赏*惯。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优美、悦耳,产生愉快的感觉。逐步体会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区、音色等表现手段在音乐中的作用。能辨别音乐作品中轻快、热烈、活泼、优美、雄壮、庄严、诙谐等情绪。能感受进行曲、舞曲、摇篮曲等常见体裁的特征。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10)份(扩展4)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10篇)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带两个班数学课,两个班学生男女比例均等,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差,所以一节课虽然传授的知识不多,但组织纪律上花费的时间不少。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的实验教材,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的实验课本,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方法、思考方式。

  三、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edu教育网,完全免费]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3edu教育网,完全免费]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

  五、教学难点:

  进位加法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5、每周写两篇数学日记。

  七、课时安排:

  共计约61课时 [3edu教育网,完全免费]

  1、数一数……………………………约1课时 [本文来自www.3edu.net]

  2、比一比……………………………约2课时 [3edu教育网,完全免费]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约10课时

  4、认识物体和图形…………………约3课时

  5、分类………………………………约2课时

  [3edu教育网,完全免费]

  6、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约21课时 [本文来自www.3edu.net]

  7、11—20各数的认识………………约4课时 [3edu教育网,完全免费]

  8、认识钟表…………………………约2课时 [3edu教育网,完全免费]

  9、20以内的进位加法………………约12课时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x)班有xx人。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惯、行为*惯养成不好。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惯,学**惯和培养学生的学*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

  三、教材分析

  1、每一单元后面都跟有综合练*,形式灵活多样,能很好的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2、数学乐园很好的体现主体性原则,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的兴趣。

  3、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

  4、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5、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6、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7、直观认识立体和*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四、教学的指导思想

  1、认真学*《数学课程标准》,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体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五、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10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三种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

  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7、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3

  一、情况分析

  我班有学生32人。男生24人,女生8人。刚进入学校的孩子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学生思维活跃,学*数学的兴趣较浓,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爱好。通过入学测试全部达到了入学要求。

  虽然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他们不懂得怎样去学*,也不会学*;有些同学学*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得进行引导,教给学生们学*的方法,培养他们养成爱好学*的*惯,使每个学生都能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任务。

  二、目的要求

  1、知识与技能方面: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

  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能用分与合的思想进行初步的数学思考,能联系具体情境探索一位数加、减法,并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正确地、有条理地说明自己的算法;对估计的过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在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式中,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具有对简单事物和简单信息进行比较分类的意识,具有简单的统计思想。

  3、解决问题方面:

  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情境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问题解决的结果等。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学*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数学的热情,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能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措施

  〔一〕培养学生数学学*的兴趣和良好*惯

  数学学*的兴趣对于数学学*非常重要。因此注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活动。教学时,首先关注学生参与学*活动的热情,学生回答得对与错或语言是否完整,老师延缓评价,要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特别注意的是不宜用统一的、程式化的语言来训练学生,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首先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数学。

  学生良好学**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数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过程。例如,在实践活动小小运动会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设计成一个童话故事,在讲故事的进程中自然引入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表演;还可以结合学校的运动会,鼓励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三〕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四〕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立了问题银行等栏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有的问题当时不能解决,可以放在问题银行以后解决。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数学的重要性。

  〔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班同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4

  一、本册教材的特点:

  1、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教材试图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模式,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可以广泛接触到数、量、空间、图形、可能性、关系、算法等丰富的现代数学世界。

  2、 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中的主体地位。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

  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进而通过学*者群体的讨论与交流,获得数学结论。这样的课程体系,为确立学*者的主体地位创造了良好的课程环境。

  3、 建立探索性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材注重问题的探索性,题材丰富多彩,

  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并且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不唯一……所有的这一切都在于试图使学生尽快地形成探索性学*方式,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天真可爱,对学校的一切都觉得好奇,从“游戏”到“学*”的转变,使他们对“学*”这回事更是似懂非懂,特别是在新鲜感过后,同时也对学*存着一种压力。他们有着儿童散漫、好动的天性,有着极强的可塑性。这些孩子大部分家境都非常富裕,家里都很宠爱,养成了他们的任性、自私、娇气,自我等一些不良*惯。他们学前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对这册的数学知识有不同程度的掌握,但整体水*一般,两极分化较明显,有个别的孩子连一些简单加减法都不会的。甚至个别学生连数字也不能正确书写。一周观察下来大部分孩子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行为*惯比较随意,有的上课把脚放在凳子上的。因为是刚进入一年级进行学*,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过程,怎样收拾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用品、怎样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是家庭作业、怎样记家庭作业,上课什么时间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惯的,特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考的*惯,都是需要我们开始进行引导和培养的。这些孩子对数学有很强的学*欲望的,有较好的学*数学的兴趣。因此课堂上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动静结合,多表扬鼓励,不断强化学生的课堂常规,保护、发展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学期教学的内容及目标:

  本册教材安排9个小单元,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1、数与代数: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2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及认识钟表、比较。

  2、空间与图形:认识物体、位置与顺序。

  3、统计与概率:小统计和分类。

  4、实践与综合应用:主要有找一找、说一说;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0;说说你在生活中发现的加法问题;整理自己的房间,向同伴说说是怎样整理的;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一看,图书怎样分类,并与同伴说一说;调查太阳刚升起,大约是几时?太阳刚落下,大约是几时?调查班中每个小组的男生、女生人数,并试着提出一些数学问题等等。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认识0~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并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2、初步了解十进制,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学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并能解决与此相关的应用问题。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4、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

  5、能说出个位和十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6、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7、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能识别。

  8、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半时,体会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

  9、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比较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惯。

  2、使学生经历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4、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的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5、通过2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加减法的学*,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具有初步的应用意识。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5、在小统计的过程中,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数学的愉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2、在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惯。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像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4、通过结合学生日常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5、借助有趣、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5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行以点带面,全面提高.通过培优补差使学生转变观念,认真对待学*,发展智力,陶冶情操,真正做到教师动起来,学生活跃起来.并且长期坚持下去,真正让学生树立起学*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里.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浓厚的学*兴趣,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因此,特制订数学培优补差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加强对培优补差工作的常规管理和检查。

  2、认真挑选好培优补差的对象。

  3、通过培优补差,使学生能充分认识到学*的重要性。

  4、认真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每周至少3次的辅导,辅导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二、具体内容

  1、补差内容:全册教材。

  2、培优内容:思维能力方面的训练。

  三、培优补差对象和形式

  对象:优等生:阴佳琪 王政清王若冰

  后进生:王浩 王 楠 李照浩 张浩博

  形式:1、利用课堂时间随机辅导

  2、利用学校午休时间

  3、老师、家长相配合

  四、具体措施

  1、利用课堂时间随机辅导

  在课堂上多提问他们,对优等生,多提问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对后进生多提问一些基础知识,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当后进生作业出现较多错误时,教师要当面批改,指出错误,耐心指导。当少数后进生因基础差而难以跟班听课时,我们应采取系统辅导的方法,以新带旧,以旧促新,帮助后进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发展他们的智力,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发现他们的优点和成绩就及时表扬,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成绩。

  2、课余时间个别辅导

  在限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是很难满足和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的。因此,组织课外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很有必要的。对于优等生,我打算制定课外资料让他们学*,布置要求较高的作业让他们独立思考。同时,在每天放学后定期对后进生进行辅导,对当天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对掌握特别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时,在后进生之间让他们开展一些比赛,比如:看谁进步快、看谁作业得满分多、看谁成绩好等。

  3、家长和老师相配合

  我打算布置适当、适量的学*内容,让家长在家里对后进生进行协助辅导,老师定期到优等生和后进生家里进行家访,摸清他们在家的学*情况和作业情况。定期让优等生介绍他们的学*经验,让后进生总结自己的进步。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培优补差工作是一个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作为教师,会不断摸索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我们的培优补差工作更具成效。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6

  一、学情分析:

  本班人数22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12人。班上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根据这些情况,在教学时,我应从学生的学*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

  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四、教材分析:

  本册实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内容为依据。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和两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

  第一单元“数一数”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另一方面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体会数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是使学生充分感知10以内的数,关键是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数数。

  第二单“比一比”是学*认数、计算和量的准备性知识,重点是初步感知“多少、长短、高矮”的含义。难点是学会比较物体多少长短高矮的方法。关键是掌握比一比的方法。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数学的开始。重点: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难点:建立数感、符号感。关键:使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是学生学*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重、难点:掌握图形特征,建立空间观念。关键:通过直观操作,感受图形特征。

  第五单元“分类”能力的发展对于将来理解、接受和掌握系统化的知识,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很有益处。重、难点:确定分类标准,掌握分类方法。关键: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

  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是学生进一步学*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重、难点:建立数感、符号感,掌握6—10的加减法。关键: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

  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为学*20以内的加减法做准备。重、难点:认识数位和计数单位,掌握数的组成。关键:通过直观操作,逐步形成数概念。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主要是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重、难点:会看整时和半时。关键:掌握看整时和半时的方法。

  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好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悟加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重点: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难点: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关键:掌握一种20以内进位加法的方法。

  五、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六、难点是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与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七、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的内容和我班的实验情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这四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与20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0-20各数。

  2.初步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4.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5.认识符号“>”、“<”、“=”,会用这些符号表示20以内数的大小。

  6.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辨认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等*面图形,会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7.初步了解事物比较和分类的方法,结合实际,能把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和分类。

  8.初步认识钟表,会认整时和半时。

  9.初步学*对日常生活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会看、填写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10.初步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比较、辩析、整理、概括、语言表达、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

  1.结合现实素材抽象出0-20各数,感受0~20各数的意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

  2.能按一定的顺序整理和记忆: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想10以内的数的组成、分解,想10以内加减法的'得数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得数,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4.能简单地、有条理地思考2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中的应用问题。

  5.通过拼、摆、画、想各种图形,感受和描述各种图形的特征,通过对几何形体的分类,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6.能用对应、比较等方法,比较出两个事物的多少、长短、高矮。

  7.能根据事物的同一类型的特点把一些事物分类。

  8.在学*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自已探究、实践活动等,发展学生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9.通过数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对应、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

  10. 初步学*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发展数学意识。

  (三)解决问题

  1.能用0—20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加减、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能比较出学生生活中事物(在20以内)数量的多少、长短和高矮,能给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分类。

  4.结合自已的生活经验,初步体验1时、几时、半时的长短。

  5.能根据简单统计图表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6.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初步养成良好的学*能力和学**惯。

  ⑴会看。会看数学书,能在书上找到要学*的内容。

  ⑵会听。能听懂老师和学生的讲话,能边听、边想。

  ⑶会想。能根据一些信息想出数学问题;会根据数学问题,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⑷会说。能把自己想的说出来,会说三句完整的话。

  ⑸会用。会用学具学*一些数学内容。

  ⑹会做。会做数学作业,书写规范,格式正确,认真细心,能自己出题自己做,能检查。

  ⑺能讨论。能与同学讨论数学问题。

  ⑻能评价。能作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

  2.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积极思考,争取发言,尊重别人,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3.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美德。

  4.爱护学具、文具、数学书、作业本、书包,养成勤学*、有条理、讲究美的好*惯。

  5.初步体验学*数学的价值,感受用数学的乐趣,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6 受到关心集体、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等思想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健康发展。

  八、质量目标:及格率达95%以上,优秀率达到85%以上。

  九、方法与措施:

  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3.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4.在学*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6、.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7、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进步快。

  8、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十、德育与数学 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优化教学过程。发挥教材本身思想教育功能,不失时机地潜移默化地渗透。教师应善于从教材中挖掘、提炼其蕴涵的德育因素,把显性的教学问题和隐性的德育影响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数学的育人功能。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7

  一、基本情况

  一年级有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是在经过一年的学前教育后进入小学的,成为一名正式的小学生,当然也还处于启蒙阶段,学生在学前教育的基础以及个人的接受能力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要从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入手,使学生对数学学*感兴趣,这就是关键,再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惯,有了浓厚的数学学*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惯,也就使学生迈向了数学学*成功的第一步。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2、教学目标

  ①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②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③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④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⑤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⑥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⑦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⑧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⑨培养学生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⑩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教学重点

  ①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及10以内各数的组成。

  ②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③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④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⑤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⑥会进行比一比,直观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初步认识钟表。

  4、教学难点

  ①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②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③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④了解分类方法,进行简单的分类。

  ⑤认识钟表。

  5、教具准备

  ①实物(动物、水果等)图画卡片、数字卡片、符号(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图形卡片;②口算练*卡片;③20以内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计算圆盘;④数的组成练*卡片;⑤计数器;⑥绒板;⑦钟面;⑧方木块;⑨小棒;⑩数位表。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学*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认真上课批改作业,用教师的言行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愿学、乐学。

  2、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3、在课堂上多用儿童化的'语言,多给学生微笑和鼓励,努力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的信心,力争做到数学学*起步阶段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6、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惯,为学生学*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课时安排

  1、数一数2课时 第一周

  2、比一比3课时 第二周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10课时 第三至五周

  ①1—5的认识

  ②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③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4、认识物体和图形3课时 第六至七周

  5、分类2课时 第八周

  6、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 第九至十四周

  ①6、7的认识和加减法

  ②8、9的认识和加减法

  ③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④连加、连减、加减法混合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

  7、11—20各数的认识4课时 第十五周

  ①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

  ②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8、认识钟表2课时 第十六周

  9、20以内的进位加法11课时 第十六至十八周

  ①9加几

  ②8、7、6加几

  ③5、4、3、2加几

  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1课时

  10、总复*4课时 第十九至二十一周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8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全班总有学生64人,其中男生35人,女生29人。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是在经过一年的学前教育后进入小学的,当然也还处于启蒙阶段,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学生在学前教育的基础以及个人的接受能力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惯,学**惯和培养学生的学*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能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初步了解位置方向,知道上下、前后、左右。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9、培养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2)、教学重点

  1、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及10以内各数的组成。

  2、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3、能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4、能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5、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会进行比一比,直观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初步认识钟表。

  (3)、教学难点

  1、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2、能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了解分类方法进行简单的分类。

  5、认识钟表。

  (4)、教具准备

  ①实物(动物、水果图画卡片、数字卡片、符号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图形卡片;②口算练*卡片;③20以内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计算圆盘;④数的组成练*卡片;⑤计数器;⑥绒板;⑦钟面;⑧方木块;⑨小棒;⑩数位表。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学*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认真上课批改作业。

  2、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

  3、在课堂上多用儿童化的语言,多给学生微笑和鼓励。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

  四、课时安排

  1、数一数(1课时)

  2、比一比(2课时)

  3、位置(2课时)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9

  一、学情分析:

  本班人数22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12人。班上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根据这些情况,在教学时,我应从学生的学*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

  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四、教材分析:

  本册实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内容为依据。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和两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

  第一单元“数一数”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另一方面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体会数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是使学生充分感知10以内的数,关键是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数数。

  第二单“比一比”是学*认数、计算和量的准备性知识,重点是初步感知“多少、长短、高矮”的含义。难点是学会比较物体多少长短高矮的方法。关键是掌握比一比的方法。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数学的开始。重点: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难点:建立数感、符号感。关键:使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是学生学*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重、难点:掌握图形特征,建立空间观念。关键:通过直观操作,感受图形特征。

  第五单元“分类”能力的发展对于将来理解、接受和掌握系统化的知识,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很有益处。重、难点:确定分类标准,掌握分类方法。关键: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

  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是学生进一步学*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重、难点:建立数感、符号感,掌握6—10的加减法。关键: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

  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为学*20以内的加减法做准备。重、难点:认识数位和计数单位,掌握数的组成。关键:通过直观操作,逐步形成数概念。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主要是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重、难点:会看整时和半时。关键:掌握看整时和半时的方法。

  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好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悟加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重点: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难点: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关键:掌握一种20以内进位加法的方法。

  五、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六、难点是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与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七、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的内容和我班的实验情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这四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与20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0-20各数。

  2.初步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4.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5.认识符号“>”、“<”、“=”,会用这些符号表示20以内数的大小。

  6.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辨认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等*面图形,会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7.初步了解事物比较和分类的方法,结合实际,能把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和分类。

  8.初步认识钟表,会认整时和半时。

  9.初步学*对日常生活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会看、填写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10.初步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比较、辩析、整理、概括、语言表达、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

  1.结合现实素材抽象出0-20各数,感受0~20各数的意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

  2.能按一定的顺序整理和记忆: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想10以内的数的组成、分解,想10以内加减法的得数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得数,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4.能简单地、有条理地思考2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中的应用问题。

  5.通过拼、摆、画、想各种图形,感受和描述各种图形的特征,通过对几何形体的分类,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6.能用对应、比较等方法,比较出两个事物的多少、长短、高矮。

  7.能根据事物的同一类型的特点把一些事物分类。

  8.在学*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自已探究、实践活动等,发展学生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9.通过数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对应、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

  10. 初步学*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发展数学意识。

  (三)解决问题

  1.能用0—20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加减、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能比较出学生生活中事物(在20以内)数量的多少、长短和高矮,能给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分类。

  4.结合自已的生活经验,初步体验1时、几时、半时的长短。

  5.能根据简单统计图表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6.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初步养成良好的学*能力和学**惯。

  ⑴会看。会看数学书,能在书上找到要学*的内容。

  ⑵会听。能听懂老师和学生的讲话,能边听、边想。

  ⑶会想。能根据一些信息想出数学问题;会根据数学问题,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⑷会说。能把自己想的说出来,会说三句完整的话。

  ⑸会用。会用学具学*一些数学内容。

  ⑹会做。会做数学作业,书写规范,格式正确,认真细心,能自己出题自己做,能检查。

  ⑺能讨论。能与同学讨论数学问题。

  ⑻能评价。能作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

  2.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积极思考,争取发言,尊重别人,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3.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美德。

  4.爱护学具、文具、数学书、作业本、书包,养成勤学*、有条理、讲究美的好*惯。

  5.初步体验学*数学的价值,感受用数学的乐趣,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6 受到关心集体、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等思想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健康发展。

  八、质量目标:及格率达95%以上,优秀率达到85%以上。

  九、方法与措施:

  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3.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4.在学*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6、.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7、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进步快。

  8、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十、德育与数学 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优化教学过程。发挥教材本身思想教育功能,不失时机地潜移默化地渗透。教师应善于从教材中挖掘、提炼其蕴涵的德育因素,把显性的教学问题和隐性的德育影响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数学的育人功能。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0

  一、学情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但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发现有些孩子很粗心,不能仔细观察题目的要求,以至于出错,因此在这学期的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要多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这样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而且在这学期中,要更多的.注意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灵活兴、学*的兴趣的的保持,进一步获得成功体验。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本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的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计算的基础。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安排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法。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力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 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举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难点:时间的认识和人民币的认识。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5、关注两头。一是学*困难的学生,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目标。一是优秀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6、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倾听*惯、交流*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10)份(扩展5)

——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菁华10篇)

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1

  本学期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实践,使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学*积极性,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以及基本的演唱技巧,能有感情、有表情的进行演唱。

  本期的教学任务、要求及重点如下:

  一、教学任务

  1、表演学*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惯,注意咬字、吐子,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唱游能随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和节拍的变化,有表情的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表演。

  3、聆听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4、读谱知识认唱1、2、3、5、6、等几个音,认识连线、延长记号等,并知道作用。

  二、教学要求: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 聆听音乐

  四、教研课题与教学措施奋斗目标:

  以美育人培养兴趣 享受音乐

  教研课题:如何培养学生学*音乐的兴趣。

  教学措施:

  (一)以音乐的美感来陶冶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地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在音乐课中渗透适当地思想教育,充分利用音乐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形象的感染和熏陶,寓教于情感,趣味,娱乐之中,使学生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首先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儿童具有初步爱祖国的情感。在一年级的新歌及欣赏教材中多次出现《**》。

  在教学中,利用插图、播放爱国主义影片、画**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其次通过欣赏优秀民族音乐曲目,向学生介绍祖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进而进行思想教育,情感上和学生产生共鸣。学生自然而然地会从心底涌起了浓浓的爱国之情。另外,向学生介绍音乐家或音乐作品时,可将这些内容编成小故事。如 “音乐神童莫扎特”、“贝多芬和《欢乐颂》”、“聂耳和小毛头”、“高山流水”等许多小故事,让学生在全神贯注地听故事地过程中,被音乐家的崇高的理想、顽强的毅力、乐观的精神吸引,在学生幼小的心灵埋下希望的种子。从创设情境出发,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审美教育。在教音符时值的长短时,可让学生通过自己行走的步伐“呛呛|呛呛”,感受四分音符的时值和四二拍子的节奏特点。然后,再进一步通过学生的生活感受“跑比走快”,“走一步可以跑两步”,“跑跑走、跑跑走”,以及小闹钟的走动声“嘀嗒嘀嗒”来认识八分音符的时值。为了使简单的节奏练*变得饶有兴趣,选几首儿童熟悉的8小节或6小节的短歌,由学生按练*中的顺序拍手,老师在琴上奏出旋律。这样通过以上练*,不仅可以使单纯的节奏练*与旋律结合起来,增加了音乐性和趣味性,同时,也能培养儿童随音乐的节奏拍手的能力。从形象、直观出发,让孩子得到美的感受和联想。

  (二)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儿童学*音乐的兴趣。法国大文豪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还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个人音乐素养,让更多更新颖的教学方法走进课堂,让四十分钟更加有声有色,这样才能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1、建立必要的课堂常规

  在音乐课上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段琴声都要让学生明白是什么意思,我力求音乐课有别于其他课,从而吸引学生。-例如:一节课的开始采用让学生听音乐进课堂的形式,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感受音乐情绪的能力。师生问好采用唱师生问好歌的形式。音乐课中常有律动教学,律动时站立和坐下都可以用固定的音乐与之相配合(站立:13 55 |1-| 坐下:15 33 |1-|)。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学生用唱歌方式表扬(12 3| 12 3|你真棒)。这样都会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课的独特魅力,成为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2、运用多媒体,视听结合激发学生兴趣

  如在教学《感受音的强弱》一环节时,可设计如下:多媒体出示一辆*汽车从公路一端开过来,经过弱中强标牌时分别按一下喇叭,让学生感受强弱的对比,经过三次不同体验后,点按实践按钮,根据画面中不同乐器的演奏,让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样把抽象枯燥的乐理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小常识,创造出了优美的音乐氛围。使学生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愉快而积极地获取知识,趣味盎然。

  3、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唱歌兴趣唱歌的最大目的是给人美的享受。我们不能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准确的表达好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具有感染力、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差,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语言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玩耍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情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中的艺术内涵挖掘出来,激发起学生深厚学*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唱歌中去,正确的、创造性的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美。

  4、引导学生歌表演,增强学*兴趣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歌曲,记忆歌词。

  在启发学生表演时,可以这样做:(一)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二)教师根据学生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三)个别检查。在个别检查时,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室里会自发的爆发热烈的掌声。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强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兴趣。

  6、绘画、故事、表演相结合,诱发欣赏兴趣欣赏音乐,不仅需要形象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而且更需要欣赏者用自己经历过的生活知识和感情去体验。但小学生阅历浅,感情积累少,要是学生真正理解音乐,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就必须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视觉同步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然后在让学生在动听的乐曲声中自由广阔的想象体验,使其根据各自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及直接、间接的形象记忆,把自己对所听音乐作品的理解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文字、动作表现出来。学生能闻其声如见其形,从而更准确的把握作品,理解音乐,欣赏音乐之美。

  三、注重个性发展,建立*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在音乐教学实际中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的方式学*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应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

  教学进度:

  第一周 校园升旗 2课时 目的:培养爱国意识,唱《**、**真美丽》;

  第二周 接妈妈 2课时 目的:爱妈妈的表现,会打《接妈妈》的节拍,会表演唱;

  第三周 农场的早晨 2课时 目的:模仿动物的声音练声、会唱《母鸡叫咯咯》进行歌表演;

  第四周 小雨沙沙 2课时 目的:会识《小雨沙沙》的歌谱,及打节奏

  第五周 玩具音乐会 2课时 目的:学*各种节奏类型、学唱《玩具进行曲》

  第六周 飞呀飞 2课时 目的:掌握跳音、会表演唱《飞呀飞》;学*集体舞《雁儿飞》

  第七周 望月亮 2课时 目的:掌握四三拍节奏,会唱《望月亮》欣赏乐曲;

  第八周 山谷回声真好听 2课时 目的:掌握明快的节奏,会唱《山谷回声真好听》,突破高音处理

  第九周 我们爱劳动 2课时 目的:进行歌表演,教育孩子爱劳动,做乖孩子;

  第十周 龟兔赛跑 2课时 目的:欣赏音乐,在音乐情境中分角色表演;

  第十一周 好房子 2课时 目的:教育孩子爱自己的家,进行音乐游戏,欣赏《好房子》;

  第十二周 小乐手 2课时 目的:用简单乐器进行演奏;

  第十三周 小动物回家 2课时 目的:音乐戏剧表演《迷路的小花鸭》、音乐游戏《小花鸭》;

  第十四周 伦敦桥 2课时 目的:学*集体舞的基本动作《伦敦桥》;

  第十五周 音乐夏令营 2课时 目的:进行歌表演

  第十六周 选听幼儿歌曲 2课时 目的:欣赏优秀幼儿歌曲

  第十七周至期末 复*、巩固以及期

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2

  一、学情分析

  小学低年级学生爱唱、爱跳、爱动,对音乐有着必须的兴趣。但由于孩子年龄小、组织纪律性较差,学生的音乐素质存在个别差异,对学生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不断增强学*音乐的兴趣。

  1、总情景: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一至四班的.音乐教学,学生啥样还真的不明白呢。大部分以6周岁为主,但不足龄的也会有,大多为独生子女,家长较宠溺,稳定性差,很好动,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小孩子肯定比较喜欢唱歌,能够感受音乐律动的美。

  2、学**惯、心理特点:学生入学,活刚刚入学。天生活泼好动、烂漫天真,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构成的初步时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心中团体主义观念还未构成,学*目的还未明确,学**惯正处于逐步构成的阶段。本学期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学生的整体情景预计不均衡,情景参差不齐。所以,对不一样学生应用不一样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根据年龄特点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本事,让学生能够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二、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材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现方式、新的教学机制、新的评价体系,印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1、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资料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

  2、降低了音乐知识的学*难点,如声音的强和弱(f强、P弱)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比较,再如利用乌龟和小兔子的特点,让学生区分高音、低音、快速、慢速,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区分。

  3、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发挥的空间。

  4、建立了发展性综合评价体系,课后——“音乐小花在开放”包括:今日表现真棒、音乐的感觉真好、我们班的小明星、教师对我说、爸爸妈妈对我说。

  本教材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并提出音乐教育要应对全体学生,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教材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一年级上册共编成8个主题单元,《好朋友》、《欢乐的一天》、《祖国您好》、《可爱的动物》、《爱劳动》、《小精灵》、《小小音乐家》、《过新年》。基本资料包括:欣赏、表演、编创与活动,新教材的曲目选择,研究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一年级采用图谱为主,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低年级教材以图为主,欣赏曲主题旋律以图形谱为主,生动活泼。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学*歌唱的知识,训练学生的音准,节奏。

  2、学会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形象等。

  3、学*乐理知识,能初步理解乐曲。

  难点:1、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

  2、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情操。

  3、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

  4、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

  5、重视学生鉴赏音乐的美。

  6、使学生逐步构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本事。

  四、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曲调有表情独唱或参与齐唱,每学年能背唱4~6首

  2、能感受乐器的声音,听辨打击乐器的音乐,能听辨童声、女声和男生,用自我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

  3、体验不一样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

  4、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经过模唱、打击乐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5、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

  6、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

  五、教学资料和要求

  1、能够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用自我的声音或打击乐器模仿喜欢的音响。

  2、体验不一样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

  3、体验不一样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

  4、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活动,配合歌曲、用身体做着动作。能够与他人合作,进行律动、团体舞、音乐游戏、儿童歌舞等表演活动。

  六、教学措施

  1、聆听乐曲时,注意初听的完整性,给学生完整的印象,使学生对乐曲有良好的感受,并能哼出自我喜欢的旋律。

  2、用听唱法进行歌曲教学时,要注意完整地感受歌曲,在多次完整聆听的基础上分句听唱或纠正错误,在完整的听唱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听辨本事、记忆本事。

  3、充分调动学生学*音乐的进取性,使学生能够动起来听、动起来唱,全身心地感受音乐及音乐的欢乐。

  4、歌曲教学时,要重视范唱,并经过手势、表情的提示,随时纠正学生唱歌时的不良*惯和不正确姿势,提醒学生不要大声喊叫,克服耸肩、伸颈等毛病,做到简便、自然、愉快地歌唱。

  5、教材中有很多表现动物的活动,在教学中,注意提示学生说出小动物的神态、动作,并模仿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表现力,使学生*时注意观察,养成细心的好*惯。

  6、低年级学生对乐曲的聆听以感受为主,多听曲目,增加感受,聆听每一曲,都要引导学生认真听辨,说出自我对乐曲所描绘的资料及音乐情绪的感受。引导学生随着乐曲做动作,用动作感受节拍。注意学生节拍感的培养。

  7、将编创与活动融入其他教学资料之中,构成教学的整体。

  8、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评价时应注意与学生的*等地位。能够学生间互评、自评、小组评等多种方式。

  9、学期末测试,以趣味性的方式呈现,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趣味化,重点突出培养学生歌曲的记忆本事。

  七、教学进度

  (略)

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3

  一、学情分析

  小学低年级学生爱唱、爱跳、爱动,对音乐有着必须的兴趣。但由于孩子年龄小、组织纪律性较差,学生的音乐素质存在个别差异,对学生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不断增强学*音乐的兴趣。

  1、总情景: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一至四班的音乐教学,学生啥样还真的不明白呢。大部分以6周岁为主,但不足龄的也会有,大多为独生子女,家长较宠溺,稳定性差,很好动,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小孩子肯定比较喜欢唱歌,能够感受音乐律动的美。

  2、学**惯、心理特点:学生入学,活刚刚入学。天生活泼好动、烂漫天真,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构成的初步时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心中团体主义观念还未构成,学*目的还未明确,学**惯正处于逐步构成的阶段。本学期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学生的整体情景预计不均衡,情景参差不齐。所以,对不一样学生应用不一样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根据年龄特点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本事,让学生能够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二、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材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现方式、新的'教学机制、新的评价体系,印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1、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资料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

  2、降低了音乐知识的学*难点,如声音的强和弱(f强、P弱)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比较,再如利用乌龟和小兔子的特点,让学生区分高音、低音、快速、慢速,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区分。

  3、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发挥的空间。

  4、建立了发展性综合评价体系,课后——“音乐小花在开放”包括:今日表现真棒、音乐的感觉真好、我们班的小明星、教师对我说、爸爸妈妈对我说。

  本教材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并提出音乐教育要应对全体学生,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教材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一年级上册共编成8个主题单元,《好朋友》、《欢乐的一天》、《祖国您好》、《可爱的动物》、《爱劳动》、《小精灵》、《小小音乐家》、《过新年》。基本资料包括:欣赏、表演、编创与活动,新教材的曲目选择,研究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一年级采用图谱为主,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低年级教材以图为主,欣赏曲主题旋律以图形谱为主,生动活泼。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学*歌唱的知识,训练学生的音准,节奏。

  2、学会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形象等。

  3、学*乐理知识,能初步理解乐曲。

  难点:1、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

  2、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情操。

  3、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

  4、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

  5、重视学生鉴赏音乐的美。

  6、使学生逐步构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本事。

  四、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曲调有表情独唱或参与齐唱,每学年能背唱4~6首

  2、能感受乐器的声音,听辨打击乐器的音乐,能听辨童声、女声和男生,用自我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

  3、体验不一样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

  4、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经过模唱、打击乐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5、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

  6、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

  五、教学资料和要求

  1、能够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用自我的声音或打击乐器模仿喜欢的音响。

  2、体验不一样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

  3、体验不一样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

  4、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活动,配合歌曲、用身体做着动作。能够与他人合作,进行律动、团体舞、音乐游戏、儿童歌舞等表演活动。

  六、教学措施

  1、聆听乐曲时,注意初听的完整性,给学生完整的印象,使学生对乐曲有良好的感受,并能哼出自我喜欢的旋律。

  2、用听唱法进行歌曲教学时,要注意完整地感受歌曲,在多次完整聆听的基础上分句听唱或纠正错误,在完整的听唱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听辨本事、记忆本事。

  3、充分调动学生学*音乐的进取性,使学生能够动起来听、动起来唱,全身心地感受音乐及音乐的欢乐。

  4、歌曲教学时,要重视范唱,并经过手势、表情的提示,随时纠正学生唱歌时的不良*惯和不正确姿势,提醒学生不要大声喊叫,克服耸肩、伸颈等毛病,做到简便、自然、愉快地歌唱。

  5、教材中有很多表现动物的活动,在教学中,注意提示学生说出小动物的神态、动作,并模仿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表现力,使学生*时注意观察,养成细心的好*惯。

  6、低年级学生对乐曲的聆听以感受为主,多听曲目,增加感受,聆听每一曲,都要引导学生认真听辨,说出自我对乐曲所描绘的资料及音乐情绪的感受。引导学生随着乐曲做动作,用动作感受节拍。注意学生节拍感的培养。

  7、将编创与活动融入其他教学资料之中,构成教学的整体。

  8、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评价时应注意与学生的*等地位。能够学生间互评、自评、小组评等多种方式。

  9、学期末测试,以趣味性的方式呈现,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趣味化,重点突出培养学生歌曲的记忆本事。

  七、教学进度

  (略)

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4

  一、教学任务

  1、表演学*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惯,注意咬字、吐子,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唱游能随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和节拍的变化,有表情的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表演。

  3、聆听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4、读谱知识认唱1、2、3、5、6、等几个音,认识连线、延长记号等,并知道作用。

  二、教学要求: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 聆听音乐

  四、教研课题与教学措施奋斗目标:

  以美育人培养兴趣享受音乐

  教研课题:如何培养学生学*音乐的兴趣。

  教学措施:

  (一)以音乐的.美感来陶冶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地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在音乐课中渗透适当地思想教育,充分利用音乐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形象的感染和熏陶,寓教于情感,趣味,娱乐之中,使学生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首先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儿童具有初步爱祖国的情感。在一年级的新歌及欣赏教材中多次出现《**》。

  在教学中,利用插图、播放爱国主义影片、画**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其次通过欣赏优秀民族音乐曲目,向学生介绍祖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进而进行思想教育,情感上和学生产生共鸣。学生自然而然地会从心底涌起了浓浓的爱国之情。另外,向学生介绍音乐家或音乐作品时,可将这些内容编成小故事。如 “音乐神童莫扎特”、“贝多芬和《欢乐颂》”、“聂耳和小毛头”、“高山流水”等许多小故事,让学生在全神贯注地听故事地过程中,被音乐家的崇高的理想、顽强的毅力、乐观的精神吸引,在学生幼小的心灵埋下希望的种子。从创设情境出发,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审美教育。在教音符时值的长短时,可让学生通过自己行走的步伐“呛呛|呛呛”,感受四分音符的时值和四二拍子的节奏特点。然后,再进一步通过学生的生活感受“跑比走快”,“走一步可以跑两步”,“跑跑走、跑跑走”,以及小闹钟的走动声“嘀嗒嘀嗒”来认识八分音符的时值。为了使简单的节奏练*变得饶有兴趣,选几首儿童熟悉的8小节或6小节的短歌,由学生按练*中的顺序拍手,老师在琴上奏出旋律。这样通过以上练*,不仅可以使单纯的节奏练*与旋律结合起来,增加了音乐性和趣味性,同时,也能培养儿童随音乐的节奏拍手的能力。从形象、直观出发,让孩子得到美的感受和联想。

  (二)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儿童学*音乐的兴趣。法国大文豪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还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个人音乐素养,让更多更新颖的教学方法走进课堂,让四十分钟更加有声有色,这样才能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1、建立必要的课堂常规

  在音乐课上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段琴声都要让学生明白是什么意思,我力求音乐课有别于其他课,从而吸引学生。—例如:一节课的开始采用让学生听音乐进课堂的形式,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感受音乐情绪的能力。师生问好采用唱师生问好歌的形式。音乐课中常有律动教学,律动时站立和坐下都可以用固定的音乐与之相配合(站立:13 55 |1—| 坐下:15 33 |1—|)。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学生用唱歌方式表扬(12 3| 12 3|你真棒)。这样都会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课的独特魅力,成为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2、运用多媒体,视听结合激发学生兴趣

  如在教学《感受音的强弱》一环节时,可设计如下:多媒体出示一辆*汽车从公路一端开过来,经过弱中强标牌时分别按一下喇叭,让学生感受强弱的对比,经过三次不同体验后,点按实践按钮,根据画面中不同乐器的演奏,让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样把抽象枯燥的乐理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小常识,创造出了优美的音乐氛围。使学生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愉快而积极地获取知识,趣味盎然。

  3、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唱歌兴趣唱歌的最大目的是给人美的享受。我们不能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准确的表达好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具有感染力、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差,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语言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玩耍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情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中的艺术内涵挖掘出来,激发起学生深厚学*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唱歌中去,正确的、创造性的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美。

  4、引导学生歌表演,增强学*兴趣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歌曲,记忆歌词。

  在启发学生表演时,可以这样做:

  (一)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

  (二)教师根据学生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

  (三)个别检查。在个别检查时,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室里会自发的爆发热烈的掌声。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强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兴趣。

  6、绘画、故事、表演相结合,诱发欣赏兴趣欣赏音乐,不仅需要形象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而且更需要欣赏者用自己经历过的生活知识和感情去体验。但小学生阅历浅,感情积累少,要是学生真正理解音乐,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就必须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视觉同步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然后在让学生在动听的乐曲声中自由广阔的想象体验,使其根据各自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及直接、间接的形象记忆,把自己对所听音乐作品的理解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文字、动作表现出来。学生能闻其声如见其形,从而更准确的把握作品,理解音乐,欣赏音乐之美。

  五、注重个性发展,建立*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在音乐教学实际中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的方式学*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应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

  六、教学进度:

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5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123名,其中女生56名。学生中乐感能力强的占2/5,中等生占2/5,乐感较差的占1/5,学生学*音乐的积极性充分被调动起来了。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爱表现自己,针对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音乐素质教育。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特定计划如下。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十课,每课由歌曲、万花筒和欣赏、小书架和音乐游戏五部分组成,主要培养学生学*音乐的兴趣以及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还有学生创编各种活动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们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3、能够和大家一起整齐地演唱并背唱歌曲《小雨沙沙》、《放牧》。

  4、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标志,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5、知道音有长短、强弱,谈出走与跑的长短,练*随歌声或乐曲进行击拍,

  初步做到均匀、准确。

  四、教学措施:

  1、教师要认真备课,首先利用现有条件尽力使用教具,对每一首歌曲必须学会。

  2、采用教师教、听录音、优生教的手段认真鼓励、督促学生学*。

  3、教师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欣赏*惯,欣赏优美的*民族儿童歌曲和少量的外国儿童歌曲。

  4、利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多接触各种乐器,可教学几种简单的乐器,如笛子、口琴等。

  5、开拓音乐教学课堂模式,可把音乐课变成集舞蹈、音乐、体育于一体的多形式模式,增强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五、课时安排:每周两节课。

  六、所需教具、学具:

  多媒体、光盘。

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6

  一、教学目标:

  1、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听辩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音响导入音乐的学*,使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演唱活动,从中享受到乐趣。

  2、能学会一些歌曲,并积极参与歌词的创编活动和歌表演。

  3、在听赏与听辩的音乐活动中,能对各种动物音乐进行模仿表现。

  4、在音乐戏剧表演中能与其他同学协调配合,体验与他人合作表演的快乐。

  二、班级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已学过一些儿歌,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在音乐欣赏这一块,教材安排了一些比较轻快、又朗朗上口的乐曲,因此学生在仔细聆听后能有自己的想法,并勇于表达自己独特的看法。

  三、教材分析

  新教材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允许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音乐,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独立见解。教材的编写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本教材的曲目选择,在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兼顾时代,以图为主,教材生动活泼。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科学性以及表演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的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7

  本学期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实践,使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学*积极性,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以及基本的演唱技巧,能有感情、有表情的进行演唱。

  本期的教学任务、要求及重点如下:

  一、教学任务

  1、表演学*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惯,注意咬字、吐子,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唱游能随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和节拍的变化,有表情的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表演。

  3、聆听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4、读谱知识认唱1、2、3、5、6、等几个音,认识连线、延长记号等,并知道作用。

  二、教学要求: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聆听音乐

  四、教学措施奋斗目标:以美育人培养兴趣享受音乐

  教学措施:

  (一)以音乐的美感来陶冶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地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在音乐课中渗透适当地思想教育,充分利用音乐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形象的感染和熏陶,寓教于情感,趣味,娱乐之中,使学生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首先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儿童具有初步爱祖国的情感。在一年级的新歌及欣赏教材中多次出现《**》。

  在教学中,利用插图、播放爱国主义影片、画**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其次通过欣赏优秀民族音乐曲目,向学生介绍祖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进而进行思想教育,情感上和学生产生共鸣。学生自然而然地会从心底涌起了浓浓的爱国之情。另外,向学生介绍音乐家或音乐作品时,可将这些内容编成小故事。如“音乐神童莫扎特”、“贝多芬和《欢乐颂》”、“聂耳和小毛头”、“高山流水”等许多小故事,让学生在全神贯注地听故事地过程中,被音乐家的崇高的理想、顽强的毅力、乐观的精神吸引,在学生幼小的心灵埋下希望的种子。从创设情境出发,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审美教育。在教音符时值的长短时,可让学生通过自己行走的步伐“呛呛|呛呛”,感受四分音符的时值和四二拍子的节奏特点。然后,再进一步通过学生的生活感受“跑比走快”,“走一步可以跑两步”,“跑跑走、跑跑走”,以及小闹钟的走动声“嘀嗒嘀嗒”来认识八分音符的时值。为了使简单的节奏练*变得饶有兴趣,选几首儿童熟悉的8小节或6小节的短歌,由学生按练*中的顺序拍手,老师在琴上奏出旋律。这样通过以上练*,不仅可以使单纯的节奏练*与旋律结合起来,增加了音乐性和趣味性,同时,也能培养儿童随音乐的节奏拍手的能力。从形象、直观出发,让孩子得到美的感受和联想。

  (二)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儿童学*音乐的兴趣。法国大文豪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还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个人音乐素养,让更多更新颖的教学方法走进课堂,让四十分钟更加有声有色,这样才能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1、建立必要的课堂常规

  在音乐课上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段琴声都要让学生明白是什么意思,我力求音乐课有别于其他课,从而吸引学生。—例如:一节课的开始采用让学生听音乐进课堂的形式,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感受音乐情绪的能力。师生问好采用唱师生问好歌的形式。音乐课中常有律动教学,律动时站立和坐下都可以用固定的音乐与之相配合(站立:1355|1—|坐下:1533|1—|)。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学生用唱歌方式表扬(123|123|你真棒)。这样都会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课的独特魅力,成为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2、运用多媒体,视听结合激发学生兴趣

  如在教学《感受音的强弱》一环节时,可设计如下:多媒体出示一辆*汽车从公路一端开过来,经过弱中强标牌时分别按一下喇叭,让学生感受强弱的对比,经过三次不同体验后,点按实践按钮,根据画面中不同乐器的演奏,让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样把抽象枯燥的乐理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小常识,创造出了优美的音乐氛围。使学生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愉快而积极地获取知识,趣味盎然。

  3、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唱歌兴趣唱歌的最大目的是给人美的享受。我们不能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准确的表达好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具有感染力、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差,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语言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玩耍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情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中的艺术内涵挖掘出来,激发起学生深厚学*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唱歌中去,正确的、创造性的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美。

  4、引导学生歌表演,增强学*兴趣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歌曲,记忆歌词。

  在启发学生表演时,可以这样做:

  (一)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

  (二)教师根据学生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

  (三)个别检查。在个别检查时,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室里会自发的爆发热烈的掌声。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强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兴趣。

  三、注重个性发展,建立*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在音乐教学实际中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的方式学*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应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

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8

  一,教育理念的思考,必须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往教学从教师的“教”考虑较多,以教师为主,很少考虑学生的学。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师中心论”上,强**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的教、传授去获取知识,因此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学*。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所以教育理念定为“以学生发展为本”。

  二,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普通公民教育,它有别于专业音乐教育。因此,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理想价值观。基于这种教育理念,组织音乐教学活动,必须面向每一个中小学生。其中包括那些对音乐并不敏感或兴趣不浓的学生。音乐课应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都能得到发挥潜能的机会,也都能从中得到生活的乐趣和美的享受。为此,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艺术实践和探索研究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

  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众所周知,学生的音乐能力都会因为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教育条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异。因而其音乐兴趣、音乐潜能、音乐生活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音乐本身的非语义性及音乐艺术的自由性和多样性,给接受者对音乐的多解性和个性化的演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所以,一切音乐教学活动都不应该强求一致,应该允许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音乐,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独立见解。这一切,是与面向全体学生相辅相成。

  三,钻研教材编写的思路。

  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Ji发学生学*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1。以审美为中心

  为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表现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从而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

  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

  以往音乐教材的视角往往单纯从音乐到音乐,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年来国外教育,很重视从音乐文化上去开拓。我们通过学*,认识到作为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育,艺术教育为内容,把单纯的音乐拓宽为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内容,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文化主题组织教材。

  3。以(音乐)学科为基点

  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有它自身的体系,音乐学科也不例外。从音乐的诸要素的感性体验认识;从最基本时值“一拍”到各种音符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单一音色到复合音色;舞步到动作组合;从打击乐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过名浅入地步步展开,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音乐必需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技能。

  4。加强实践与创造

  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在以往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往往偏重于艺术实践的结果,而对实践过程的教育价值重视不足。故此,我们不仅要重视艺术实践的最后结果,也要重视实践的过程,重视这个过程中的探究与创造,重视过程的教育价值,做到“结果”和“过程”并重。在教材的歌唱、演奏、欣赏教学中要加强探究性、创造性活动。在教材的编创与活动中,编有大量的实践要求,让学生与活动中去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的能力。中小学的音乐创造非专业意义上的音乐创作,主要表现为即兴演唱、演奏和形体动作(律动、舞蹈),也表现为旋律的编创,以及对音乐的不同演绎。

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9

  一、学情分析

  小学低年级学生爱唱、爱跳、爱动,对音乐有着一定的兴趣。但由于孩子年龄小、组织纪律性较差,学生的音乐素质存在个别差异,对学生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不断增强学*音乐的兴趣。

  1、总情况: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一至四班的音乐教学,学生啥样还真的不知道呢。大部分以6周岁为主,但不足龄的也会有,大多为独生子女,家长较宠溺,稳定性差,很好动,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小孩子肯定比较喜欢唱歌,能够感受音乐律动的美。

  2、学**惯、心理特点:学生入学,活刚刚入学。天生活泼好动、烂漫天真,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心中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学*目的还未明确,学**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本学期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根据年龄特点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二、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材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现方式、新的教学机制、新的评价体系,印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1、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

  2、降低了音乐知识的学*难点,如声音的强和弱(f强、P弱)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比较,再如利用乌龟和小兔子的特点,让学生区分高音、低音、快速、慢速,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区分。

  3、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发挥的空间。

  4、建立了发展性综合评价体系,课后——“音乐小花在开放”包括:今天表现真棒、音乐的感觉真好、我们班的小明星、老师对我说、爸爸妈妈对我说。

  本教材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并提出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教材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一年级上册共编成8个主题单元,《好朋友》、《快乐的一天》、《祖国您好》、《可爱的动物》、《爱劳动》、《小精灵》、《小小音乐家》、《过新年》。基本内容包括:欣赏、表演、编创与活动,新教材的曲目选择,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一年级采用图谱为主,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低年级教材以图为主,欣赏曲主题旋律以图形谱为主,生动活泼。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学*歌唱的知识,训练学生的音准,节奏。

  2、学会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形象等。

  3、学*乐理知识,能初步理解乐曲。

  难点:1、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

  2、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情操。

  3、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

  4、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

  5、重视学生鉴赏音乐的美。

  6、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曲调有表情独唱或参与齐唱,每学年能背唱4~6首

  2、能感受乐器的声音,听辨打击乐器的音乐,能听辨童声、女声和男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

  3、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

  4、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5、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

  6、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

  五、教学内容和要求

  1、能够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模仿喜欢的音响。

  2、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

  3、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

  4、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活动,配合歌曲、用身体做着动作。能够与他人合作,进行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儿童歌舞等表演活动。

  六、教学措施

  1、聆听乐曲时,注意初听的完整性,给学生完整的印象,使学生对乐曲有良好的感受,并能哼出自己喜欢的旋律。

  2、用听唱法进行歌曲教学时,要注意完整地感受歌曲,在多次完整聆听的基础上分句听唱或纠正错误,在完整的听唱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记忆能力。

  3、充分调动学生学*音乐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动起来听、动起来唱,全身心地感受音乐及音乐的快乐。

  4、歌曲教学时,要重视范唱,并通过手势、表情的提示,随时纠正学生唱歌时的不良*惯和不正确姿势,提醒学生不要大声喊叫,克服耸肩、伸颈等毛病,做到轻松、自然、愉快地歌唱。

  5、教材中有很多表现动物的活动,在教学中,注意提示学生说出小动物的神态、动作,并模仿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表现力,使学生*时注意观察,养成细心的好*惯。

  6、低年级学生对乐曲的聆听以感受为主,多听曲目,增加感受,聆听每一曲,都要引导学生认真听辨,说出自己对乐曲所描绘的内容及音乐情绪的感受。引导学生随着乐曲做动作,用动作感受节拍。注意学生节拍感的培养。

  7、将编创与活动融入其他教学内容之中,形成教学的整体。

  8、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评价时应注意与学生的*等地位。可以学生间互评、自评、小组评等多种方式。

  9、学期末测试,以趣味性的方式呈现,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趣味化,重点突出培养学生歌曲的记忆能力。

  七、教学进度

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10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听辨和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与节奏,聆听歌声时能作出相应的情绪或体态反应;

  2、通过一学期的训练,知道演唱的演唱姿势,能用自然的声音,轻声演唱歌曲;本学期能够背唱歌曲2—3首;

  3、认识木鱼、双响筒、碰铃等打击乐器,知道正确的演奏姿势;

  4、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如:四分音符、二八音符、二分音符等;

  5、能够运用色块来表现乐曲的情绪;

  6、感受生活中的音乐,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

  二、教材分析

  本年级使用的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材。 本教材在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上,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从教学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本教材共分八个单元。主要内容按聆听、表演、编创活动几大块安排。在聆听方面首重倾向于中外儿童声乐作品,在聆听优秀的中外声乐作品中了解一些关于人声的知识及声乐的演唱形式。在表演方面增加学生个性发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渗透。并使所学的乐理知识在实践和创造中得以运用和创新。在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创新能力和感受能力。运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音乐的兴趣,并养成良好的学*音乐的*惯。

  三、学期教改研究专题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常规及正确的演唱*惯,让学生喜欢音乐、感受艺术;

  2、探索自然界及生活中的音响元素,能够发现与模仿;

  3、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对所学歌曲能够要求背唱;

  4、能参与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创编活动。

  四、教学措施

  1、抓好并巩固课堂常规,有明确的目标。

  2、扎实的训练和巩固学生的音乐知识(乐理知识等)

  3、充分运用音乐课自身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4、充分落实每课的重点,教师要注意引导,尽量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不能知识走过场。

  5、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并按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节。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 我们来唱歌 4课时

  第二单元 祖国祖国多美丽 4课时

  第三单元 我们从小爱学* 4课时

  第四单元 可爱的家 4课时

  第五单元 我唉我的小动物 4课时

  第六单元 小小足球 4课时

  第七单元 花儿朵朵 4课时

  第八单元 新年好 4课时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10)份(扩展6)

——一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 (菁华5篇)

一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1

  一、现状分析:

  本年级组有21位教师,有3位新老师,其中有2位是班主任。学生现有303人。开学初,在学校各级领导的科学指导下,在各位班主任以及生活老师的爱心、耐心、细心、用心的努力工作下,一年级的孩子们比较顺利的度过了,离家、想家的“心理断乳期”。一周的辛勤教育终于换来了孩子们幸福的笑脸,孩子们的情绪基本稳定了。本学期我们还将继续发扬以往“团结、愉快、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努力调动本年级组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展一些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活动,让孩子们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在竞争中学会生活,在竞争中学会创新。使年级组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指导思想:

  1、以学校教育模式的工作思想为指导,以德育课题研究为主线,坚持以“培养走进21世纪的现代人”为宗旨。

  2、加强年级组的团队意识,培养优良的团队精神,充分发挥年级组的管理作用。

  3、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以“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为己任,以“教研促教改”,明确日常的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重点放在课堂教学改革上,提高孩子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工作重点:

  1、充分体现年级组的管理作用,以奖励机制的管理办法,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热情饱满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2、本学期加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以试点班“学生自我发展模式”课题研究为龙头,全面展开自我教育的育人氛围;以“轻负荷、高质量”为教学指导思想成立了以年级组为单位的备课小组。语文备课组长:;数学备课组长:。

  3、根据本年级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精心策划组织两次活动,力争做到德育效果明显。

  4、配合德育处,结合值周检查,要求班主任狠抓学生的行为*惯、学**惯、生活*惯等养成教育。

  5、加强对新教师“学生安全教育”的培训,注重学生安全意识教育,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6、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组建“小精灵乐园”。主要目的是通过寓教育乐的这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与人交往、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7、为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外校教学理念和教育机制,采取老教师与新教师结对子“一帮一”形式。刘文娟张继金;王立*吴宏喻素玲昝瑾霞。

  四、工作目标:

  1、努力使全组教师形成一个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团结愉快、群策群力的集体。

  2、组织带领班主任认真学*学生自我发展模式的理论,共同研究“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具体措施。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方法,通过引导、教育、内化,使孩子们从小养良好的学*、生活*惯,逐步具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3、认真及时的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工作,努力做到精益求精。鼓励教师冒尖,使各项工作在期末考评中成绩优异,为争取优秀科组努力。

  五、工作措施:

  1、利用科组基金,按照教师突出的工作表现以及取得的成绩按等级划分进行奖励;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多创多得;少劳少得,有误必损的管理办法,来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

  2、掌握试点班的工作脉搏,为其他班开展“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教育模式工作打好基础。

  3、认真检查督促年级组全体教师常规工作,*时注意积累对老师工作情况的观察,如从听课、学生手册、学生作业、家长反馈意见、接受工作的态度以及协作精神来公*、公正的评价老师一学期的工作。

  4、真落实学校各职能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及时协调学校与老师,老师与学生,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5、关心组内教师的身心健康,积极营造团结协作的集体氛围。至少每月召开一次年级组教师会,及时将组内教师意见和建议上报有关部门和领导。

  6、继续将安全责任意识当作工作的重心,调动老师们爱校爱生的热情,通过安全知识培训丰富老师们事故防范经验,减少事故的发生。

  六、本学期两次活动简介:

  1、“捏出手中的童话”。活动目的:

  实践是获得知识的源泉,是锻炼和残生创新意识,形成创造能力的基础。本次活动通过孩子们想象力,用手中的泥彩描绘出对生活中美的理解,用双手捕捉美、体验美、创造美。使孩子们从小不但懂得热爱生活,而且体验到动手劳动带来得愉悦。

  2、“在外校,我能行”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活动初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军事化教育,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生活的*惯;不仅让孩子们懂得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在竞争中学会生活,从而培养他们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向上的`凝聚力。而且向学校各级领导以及向家长们汇报展示孩子们两个月在学校学*生活情况,来扩大学校的知名度。

  20xx年9月8日另附表一张。

一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2

  参加教学工作十年有余,在这十年的教学中,有七年的时间在担任数学教学,而只有三年多的时间参与语文的教学工作,从来都没有上过低年级的科目,今年的工作一年级包班,这是工作以来从事低年级的教学,这是从头开始的起点工作,一切都从头开始,没有一点经验可言,在工作中会有更多的困难在其中,再说自己的一年级教学的教材是新教材,我这是拿着新教材在走旧的教学之路,由于没有教学经验,另外我在这几年的教学中,从来就没有教过单一的教学班级,为了教好学生我从来没有怨言,教学工作的热情度依旧。为了搞好今年的`教学任务,我在教学之初编写了教学计划如下:

  本班有学生33人,其中有女生14人,有男生19人,男生中有一名是下肢腿骨,教学中相对而言女生要比男生听话得多,而这24名男生几乎都是易碎不能走路的学生,这给教学带来诸多的不便,还有5名捣蛋分子,教学中,他们在想尽办法在偷懒,教师在辛勤的教学,但教学后没有好的教学效果。有的只是一次次的懊恼与厌恨。

  一年级教材,有八个单元的教学任务,教会学生23个声母,6个单韵母,9个复韵母,5个前鼻韵母,4个后鼻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教学生会写100个生字,教学生会读400个生字;数学教学教会学生会数数量较少的物品,教会学生比较多与少,长与短,高与矮。教会学生1-5的认识与简单的加减法的计算。认识第几、认识简单的物体和图心形。学会简单的分类,学会6-10 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会学生会看简单的时间。

  我初步的教学设想是在十五周内教学完所有的新课,并用三周的时间进行复*教学,把教学的辅助资料全部用完,加强学生知识的强化训练,并帮助学生把该学期所学得的知识网络、疏理,搞好期末测评的准备工作。

  为了抓好教学,我打算在教学工作中努力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培养优生的同时进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抓好中间,抓好两头。以次提高学生的学*成绩,提高教学的质量。

一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3

  时光飞逝,转眼已步入下学期,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学期的任务,特作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根据初一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以及发展需求,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学*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打下基础。同时用新课标理念,结合新课标精神,进行课堂改革,实行教与学的互动。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努力用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二、基本情况

  经过一学期的.学*,大部分学生学*目的明确,态度端正,掌握了英语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能够积极主动认真地学*,学*成绩较好。但还有少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目的,缺少学*的热情和主动性,自觉性较差,相应的学**惯也差。主要原因是没有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学生觉得英语学*是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乐趣。一部分学生没有掌握记忆单词的方法,连基本的单词听写也不过关,导致看不懂,听不懂,学不懂。学生的听力也还有待提高,在这方面失分也较多。主要是听的时间太少,接触英语的时间不多。针对种种问题,在本学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应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掌握词汇、语法、句型等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又要采取多种措施,注意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掌握记忆单词、听力、写作等英语学*技艺,培养良好的学**惯和自主探索,合作探究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初一下册共10个单元,加上复*单元1个。全书采取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程序。每个单元都列出明确的语言目标,主要的功能项目与语法结构,需要掌握的基本词汇,并分为A、B两部分。A部分是基本的语言内容,B部分是知识的扩展和综合的语言运用。每个单元还有selfcheck部分,供学生自我检测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之用。它采用“语言的输入——学生的消化吸收——学生的语言输出”为主线编排的。通过确定languageGoal,采用听、说、读、写,自我检测等手段,有效提高学*效率,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本学期主要是继续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兴趣,形成有效的学*策略,同时要求学生懂得课堂上的用语和一些基本的对话、短文,能够看图说话,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初步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达到语言运用能力的迁移和拓展。

  四、教学措施和方法

  措施:

  1、培养学*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效率;

  2、发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

  3、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协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勇气和信心;

  4、引导学生实现语言的迁移,加强日常生活中英语口语的运用;

  5、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究,共同提高。

  6、加强听力训练,拟每天晚上课进行20分钟听力训练。

  方法:任务型教学:教师提出指令,学生规范操作。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综合训练,扎实双基。抓好英语的常规教学,确保基础知识过关

  1、单词过关利用自*时间、早读时间,由科代表主持听写、默书。

  2、词组过关把学过的词组归纳,方便学生记忆。用词组造句和中译英训练。在各个教学班内进行竞赛。

  3、句型过关组织学生结对子,一有空就你问我答,营造学*氛围,同时加强笔头的练*,使学生能熟能生巧。

  4、课文过关把课文分段,按学*组为单位,进行朗读比赛,对学过的课文尽量做到人人会背,有些课文还要求学生会默写。

  教学工作及课时安排

  第一周:Unit1

  第二周:Unit2

  第三周:Unit3

  第四周:复*月考

  第五周:Unit4

  第六周:Unit5

  第七周:Unit6

  第八周:复*期中考试

  第九周:Unit7

  第十周:Unit8

  第十一周:复*7、8单元

  第十二周:Unit9

  第十三周:Unit10

  第十四周:复*9、10单元

  第十五周:复*考试为您服务

  为您服务 本学期主要是继续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兴趣,形成有效的学*策略,同时要求学生懂得课堂上的用语和一些基本的对话、短文,能够看图说话,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初步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达到语言运用能力的迁移和拓展。

  四、教学措施和方法

  措施:1。培养学*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效率;2。发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3。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协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勇气和信心;4。引导学生实现语言的迁移,加强日常生活中英语口语的运用;5。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究,共同提高。6。加强听力训练,拟每天晚上课进行20分钟听力训练。

  方法:任务型教学:教师提出指令,学生规范操作。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综合训练,扎实双基。抓好英语的常规教学,确保基础知识过关

  1、单词过关利用自*时间、早读时间,由科代表主持听写、默书。

  2、词组过关把学过的词组归纳,方便学生记忆。用词组造句和中译英训练。在各个教学班内进行竞赛。

  3、句型过关组织学生结对子,一有空就你问我答,营造学*氛围,同时加强笔头的练*,使学生能熟能生巧。

  4、课文过关把课文分段,按学*组为单位,进行朗读比赛,对学过的课文尽量做到人人会背,有些课文还要求学生会默写。

  教学工作及课时安排

  第一周:Unit1

  第二周:Unit2

  第三周:Unit3

  第四周:复*月考

  第五周:Unit4

  第六周:Unit5

  第七周:Unit6

  第八周:复*期中考试

  第九周:Unit7

  第十周:Unit8

  第十一周:复*7、8单元

  第十二周:Unit9

  第十三周:Unit10

  第十四周:复*9、10单元

  第十五周:复*考试为您服务

一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4

  一、本学期教学目标任务

  (一)总体描述 对英语学*有兴趣,开始形成一些学*英语的良好*惯。能根据简单的指令做动作、玩游戏和做简单的事情。能用简单的英语问候、交换简单的信息。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能唱几首英文歌曲,念几首英语歌谣。能在图片或多媒体的帮助下听懂简单的英语小故事。能根据图片或提示说单词或句子。在学*中善于模仿,积极参与,乐于开口。

  (二)分类目标

  1.语言知识 (1)词汇 学*本册有关打招呼、男女生、学校、颜色、数字、生字等话题的单词、词组。 (2)语法 知道物品有单复数形式 (3)功能 了解有关打招呼、问候、介绍自己拥有的物品,喜欢的颜色,能做的事情,询问别人是否拥有某物等日常用语。

  2.语言技能 A.听做 1) 能听懂简单的课堂用语,并做出反应。 2) 能根据简单的指令做事情如:指图片、图颜色、画图、做动作、做手工等。 3) 能根据听到的词语识别或指认图片或实物。 B.说唱 1) 会唱本册书出现的4首或以上的英文歌,能念4首或以上的歌谣。 2) 能模仿说英语,语音清楚、语调自然。 3) 能看图说单词或句子 4) 能用英语打招呼、致以简单的问候和能用英语互相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 C.玩演 1) 能用简单的英语做游戏。2) 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能表演英文歌曲、歌谣及一、二个课本故事。 D.视听 视听简单的英语动画片,全学期时间不少于5小时(*均每周10~15分钟)

  3.情感态度 (1)有兴趣听英语、说英语、念歌谣、唱歌曲、听故事、做游戏等; (2)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

  4.学*策略 (1)在学*中集中注意力,能认真倾听老师和同学说英语。课外能多听、多说、多演英语。 (2)注意生活中使用的简单英语,如:广告、物品包装等。

  5.文化意识 (1)知道英语中最简单的称呼、问候和告别语。 (2)* 能对赞扬作出适当的反应。 注:带*的为弹性要求。

  二、教材分析

  一年级的教材分为上下两册,分两个学期使用。每一册都有6个单元。每个单元的设计课时为五课时,其中一课时为复*课。 第一课是语言的整体呈现,一故事的形式呈现语言的功能与结构。这也是这套教材的特点之一。以及相关主题的词汇学*。第二课的内容是一个TPR活动和一个歌曲。 第三课由语音词汇的练*和一首歌谣以及相关的练*构成,是语音、语调、语流的训练以及整体认读能力的活动。 第四课由听、做、找图与涂颜色的活动组成,是对整个单元学*内容的综合训练、复*与提高。 此外,教师用书中还提供了复*活动和游戏,可以单独组成复*活动课。 本套教材中的词汇分为核心词汇、语音词汇以及情景词汇,在本教材中也有体现。本套教材对语音词汇和核心词汇的要求是不同的.,核心词汇要求学生能够说认、整体认读,不要求拼写。语音词汇的重点在语音、语调的训练上。 教材中每个单元都设置了与主题内容联系的歌曲。要求学生理解歌谣的大意。对歌谣中的个别词汇不作教学要求,在教学中也不用处理。总体要求是能够跟随录音说唱和表演。但是这一要求是单元整体目标,不是哪一节课之后学生就能够唱能够说。 教材中每单元第三课时部分的词汇是语音词汇,目的是进行语音语调的练*。教学要求上要低于核心词汇。但是在一年级的教学当中,由于学生词汇知识有限,因此语音词汇也部分承担了扩充词汇的任务。在教学当中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发音,不要求学生拼写单词。第四课时主要内容是听说,或听作以及找图片涂颜色的活动。这一部分内容是各个分项能力训练之后的再次整合。以活动的形式对本单元的重要内容进行复现,为学生提供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语言的情景。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1至4班共有学生115人,学生上课时的控制能力差和思想注意力不集中,部分学生刚接触学*英语,对英语学*没有基础,所以教学难度很大。部分学生在学前班学过一点,但并不扎实,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面向全体生,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主能动性、积极性,并发挥团队协作精神,营造互帮互助,共同学*英语的语境。

  四、教学措施

  1、深钻教材,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认真备好每节课,精心设计教案。

  2、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师角色,建立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建立民主、*等、和谐、合作的教育观,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方式,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课堂上,有讲有练,精讲精练,有动有静,让学生说起来,动起来。

  4、实行开放式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交流中提高英语交际水*,同时提高学*兴趣和合作能力。

  5、训练和提高学生能听懂一些日常生活对话,能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

  6、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7、教师通过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的观察和讨论。

一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5

  一、学情分析

  在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中,根据《课程标准》中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领域“水*一”的活动与内容目标要求,把所编的队形练*、基本体操、走、跑、跳跃、投掷、滚动和滚翻、韵律活动和简易舞蹈等诸项内容统一归类,称为“基本活动”。这些内容,都是一些最简单的身体基本活动和生活中所需要的实用性技能,没有典型的运动项目。小学一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但对体育基本活动的动作概念和方法了解很少,因此,基本活动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活动起来,学会一些简单的动作和方法,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为以后进一步学*各种体育活动的技术和技能打下一定基础。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避免把本来较为简单的动作教的复杂化,也不宜以竞技性运动项目的训练手段运用于基本活动的教学。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方法。

  2、学会一些基本活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3、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三、教学措施

  1、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认真备课,以学生练*为主,并有计划、有组织的锻炼学生身体。

  2、多运用体育小游戏,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和运动能力,发展学生速度、耐力、灵敏、协调性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3、及时进行考评,利用语言激励学生,提高练*的效果。

  四、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

  一 1、引导课:认真上好体育课(室内理论课) 2、游戏:快快集合;排队上课、集合、解散; 3、双脚连续跳;游戏:快快集合 4、跳跃:单脚向前跳;

  二 1、跑:听各种信号的起跑 2、队列:报数、原地三面转法、原地踏步 3、小学生广播体操(预备节-第一节) 4、走:两臂放在不同部位用前脚掌走

  三 1、队形队列:向左(右)转、向后转 2、复*小学生广播体操(预备节-第一节)

  四 1、复*队列队形 2、韵律活动:听音乐做动作;基本姿态练* 3、模仿动物走;走跑交替 4、跑:30米自然放松跑

  五 1、小学生广播体操(第二节-第三节) 2、跳跃;模仿动物跳 3、韵律活动:听音乐做动作;基本姿态练* 4、队列:踏步-齐步走;复*原地转法

  六 1、跑:障碍赛跑 2、拍球; 拍球比多 3、复*小学生广播体操(第二节-第三节) 4、前滚翻;跳垫子游戏

  七 1、投掷:持轻物掷远 2、跑:30米自然加速跑 3、基本体操:基本部位操 4、前滚翻;换物接力

  八 1、小学生广播体操(第三节-第四节) 2、滚翻:前滚翻成蹲撑 3、队列队形:齐步走-立定; 4、投掷:持轻物掷远

  九 1、快速跑;接力游戏 2、拍球;传球接力 3、复*小学生广播体操(第三节-第四节) 4、跳跃:跑几步一脚踏跳,双脚落入沙坑

  十 1、坐位体前屈 2、韵律舞蹈:模仿动物形象的舞蹈动作; 3、立定跳远3、基础知识:与同伴在游戏中友好相处 4、滚翻:前滚翻成蹲撑 4跳小绳;跳绳比多

  十一 1、走和跑: 2、拍球接力;协调性练* 3、立定跳远 4、30米快速跑

  十二 1、复*队列队行; 2、基本体操:各种压腿、踢腿 3、后踢步加手臂动作;柔韧练* 4、50米快速跑

  十三 1、跳小绳;跳绳比多 2、拍手操; 3、模仿动物爬;爬垫子接力 4、投掷:双手向前抛实心球

  十四 1、韵律舞蹈:模仿动物形象的舞蹈动作 2、走跑练*;游戏:跳进去拍人 3、坐位体前屈 4、投掷:双手向前抛实心球十五 1、复*正确的走和正确的跑; 2、队列:走圆形;十字接力 3、复*小学生广播体操; 4、30米快速跑

  十六 1、模仿动物形象的简单舞蹈动作;集中注意力游戏 2、400-600米一般耐力跑 3、基础知识:体育运动与营养卫生 4、拍球接力;协调性练*

  十七 1、跳跃:跑几步一脚踏跳,双脚落入沙坑 2、400-600米一般耐力跑 3、复*基本队列队行; 4、模仿动物爬;爬垫子接力

  十八 1、达标测试:立定跳远 2、小学生广播体操 3、400-600米一般耐力跑 4、跳小绳,跳绳比多


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10)份(扩展7)

——一年级上学期教学教学计划范本五份

  一年级上学期教学教学计划 1

  一、现状分析:

  本年级组有21位教师,有3位新老师,其中有2位是班主任。学生现有303人。开学初,在学校各级领导的科学指导下,在各位班主任以及生活老师的爱心、耐心、细心、用心的努力工作下,一年级的孩子们比较顺利的度过了,离家、想家的“心理断乳期”。一周的辛勤教育终于换来了孩子们幸福的笑脸,孩子们的情绪基本稳定了。本学期我们还将继续发扬以往“团结、愉快、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努力调动本年级组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展一些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活动,让孩子们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在竞争中学会生活,在竞争中学会创新。使年级组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指导思想:

  1、以学校教育模式的工作思想为指导,以德育课题研究为主线,坚持以“培养走进21世纪的现代人”为宗旨。

  2、加强年级组的团队意识,培养优良的团队精神,充分发挥年级组的管理作用。

  3、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以“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为己任,以“教研促教改”,明确日常的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重点放在课堂教学改革上,提高孩子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工作重点:

  1、充分体现年级组的管理作用,以奖励机制的管理办法,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热情饱满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2、本学期加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以试点班“学生自我发展模式”课题研究为龙头,全面展开自我教育的育人氛围;以“轻负荷、高质量”为教学指导思想成立了以年级组为单位的备课小组。语文备课组长:;数学备课组长:。

  3、根据本年级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精心策划组织两次活动,力争做到德育效果明显。

  4、配合德育处,结合值周检查,要求班主任狠抓学生的行为*惯、学**惯、生活*惯等养成教育。

  5、加强对新教师“学生安全教育”的培训,注重学生安全意识教育,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6、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组建“小精灵乐园”。主要目的是通过寓教育乐的这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与人交往、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7、为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外校教学理念和教育机制,采取老教师与新教师结对子“一帮一”形式。刘文娟张继金;王立*吴宏喻素玲昝瑾霞。

  四、工作目标:

  1、努力使全组教师形成一个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团结愉快、群策群力的集体。

  2、组织带领班主任认真学*学生自我发展模式的理论,共同研究“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具体措施。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方法,通过引导、教育、内化,使孩子们从小养良好的学*、生活*惯,逐步具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3、认真及时的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工作,努力做到精益求精。鼓励教师冒尖,使各项工作在期末考评中成绩优异,为争取优秀科组努力。

  五、工作措施:

  1、利用科组基金,按照教师突出的工作表现以及取得的成绩按等级划分进行奖励;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多创多得;少劳少得,有误必损的管理办法,来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

  2、掌握试点班的工作脉搏,为其他班开展“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教育模式工作打好基础。

  3、认真检查督促年级组全体教师常规工作,*时注意积累对老师工作情况的观察,如从听课、学生手册、学生作业、家长反馈意见、接受工作的态度以及协作精神来公*、公正的评价老师一学期的工作。

  4、真落实学校各职能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及时协调学校与老师,老师与学生,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5、关心组内教师的身心健康,积极营造团结协作的集体氛围。至少每月召开一次年级组教师会,及时将组内教师意见和建议上报有关部门和领导。

  6、继续将安全责任意识当作工作的重心,调动老师们爱校爱生的热情,通过安全知识培训丰富老师们事故防范经验,减少事故的发生。

  六、本学期两次活动简介:

  1、“捏出手中的童话”。活动目的:

  实践是获得知识的源泉,是锻炼和残生创新意识,形成创造能力的基础。本次活动通过孩子们想象力,用手中的泥彩描绘出对生活中美的理解,用双手捕捉美、体验美、创造美。使孩子们从小不但懂得热爱生活,而且体验到动手劳动带来得愉悦。

  2、“在外校,我能行”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活动初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军事化教育,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生活的*惯;不仅让孩子们懂得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在竞争中学会生活,从而培养他们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向上的凝聚力。而且向学校各级领导以及向家长们汇报展示孩子们两个月在学校学*生活情况,来扩大学校的知名度。

  20xx年9月8日另附表一张。

  一年级上学期教学教学计划 2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以第三次全教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特拟定以下教学计划。

  二、班级分析

  本班有学生45人,学生行为*惯差别大,活泼好动好玩,思维活跃,表现欲强,但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学生课堂生活及教学常规不很乐观。个别学生比较懒散,好动。大多家长很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但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在学业指导上有点力不从心。

  三、教材编排与特点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首先编排汉语拼音,在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接下来是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5课,每课认字11-14个。20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综合性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便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例如,在学*汉语拼音阶段,适当出现短语、句子和儿歌,学生在学*拼音的同时认识部分汉字,把学拼音、识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趣味性,及早获得成就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练*设计也体现了语文综合性的特征,设计了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体现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沟通。

  2.科学性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的编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语文的规律。以识字和写字为例,要求认的字都是最常见的,要求写的字都是最简单的。儿童最先认的字,是与他们的生活最密切的“爸、妈、我”。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是出现频率最高、最常见的400个字。此外,识字的安排重视汉字本身的规律,形式有象形字、会意字、按事物归类识字等,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文化,认识身边的事物。要求写的100个字,严格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独体到合体的顺序编排,每课只写3-4个字。结合汉字的书写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打好写字基础,使每个学生不仅能把字写对,而且能把字写好。写字与识字不同步,这是本册教材的重要特点之一,目的是尊重识字和写字的各自规律,识高频字、与儿童生活关系密切的字,写简单的字、笔画少的字。表面上看识字和写字是脱节的,实际上在写字时不但能够复*巩固前面认识的字,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功,打好写字的基础。

  3.时代性教材内容丰富,具有时代感。如,计算机、超市等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反映城市、农村生活以及科学常识的内容,在第一册教材中均有所体现。有表现家庭生活的《在家里》,表现课余生活的《操场上》,表现农村生活的《菜园一片好风光》,表现科学常识的《小松鼠找花生》。教材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具有现代人的品质。如,《自己去吧》教育独生子女不要过多依赖父母,要大胆实践;《**搭积木》表现儿童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爷爷和小树》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环保教育。上述内容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并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4.趣味性教材的各个部分都体现了玩中学、主动学的编排意图。如,课文《雪孩子》和《小熊住山洞》是连环画形式的课文,图文并茂,符合儿童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这两课全文不注音,文中出现的几个生字,由学生自己想办法认读。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得到自学成功的乐趣,又可以增强学*语文的自信心。练*作了很大改进,加强了参与性,增加了趣味性,有拼一拼、贴一贴、画一画、涂一涂、做一做、演一演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学生在游戏中、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学*。此外,教材的呈现方式和语言,力求生动活泼,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爱看、爱读、爱写、爱做。

  5.弹性教材注意符合我国国情。针对我国地域辽阔、经济文化发展不*衡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兼顾城乡,难度适中,为教师和学生留有选择、拓展和创造的空间。在识字方面,教材采用种种方式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识字,下要保底,但上不封顶。如语文园地中鼓励学生识记常见姓氏和同学的姓氏,鼓励学生认字。

  四、本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汉语拼音是学生学*汉语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的教学是重点。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会写100个汉字。

  3、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惯。

  (二)、难点:

  1、汉语拼音比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拼音教学是难点。

  2、识字量的增加,使学生“回生率”很高,因此400个汉字教学是难点,如何巩固汉字更是一个难点。

  3、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

  五、学*目标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六、具体措施

  (一)入学教育

  入学教育的四幅图画为学生提供了观察讲述的材料。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讲述图意。另外,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要把观察图画,讲述感受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认识校园,了解学校常规,熟悉校园周边环境。对读书、写字姿势的指导,起步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让学生模仿图画中的小学生练一练。在以后的长期教学活动中,都要注意良好学**惯的养成教育,不断督促检查,常常提醒。

  (二)汉语拼音

  教学汉语拼音部分,首要任务是学拼音,其次是认识字,再次是读儿歌。要保证主要任务的完成。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图中的哪些部分和字母的形相似,通过观察图画,引出本课要学的字母和音节。还可以引导学生把带调的音节和口语中的词语联系起来,说一个词或一句话,以巩固这些音节。做到观察图画、学*拼音和说话训练的有机结合。拼音教材中编排的一些儿歌,只要在教师的领读下读熟即可,不要求学生背诵,更不宜分析讲解。

  (三)识字、写字

  在识字教学中,可以适当渗透一些识字知识和方法;要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还要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并注意提供机会,让学生交流课外识字的途径与成果。在一年级起步阶段,要打好写字的基础。教师要具体指导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边指导,边示范,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写字贵在精,而不在多。

  (四)阅读

  低年级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最好还能读出感情来。教师要重视指导朗读,还要重视范读的作用。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鼓励学生读后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古诗教学,要顺应儿童的年龄特点,以读背为主。

  (五)课后练*和语文园地

  课后练*和语文园地的题目,主要应由学生独立完成,有些题目,要倡导合作和相互交流。在进行课后练*和语文园地的教学时,教师应鼓励独立思考,引导发现,举一反三,形成能力。

  (六)口语交际

  教师要根据每次的口语交际的要求,发挥图画的作用,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插图。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说说每幅图的图意,再讨论。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要重视创设情境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要体现由说得少到说得多、由说得不大好到说得比较好的训练过程。还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言*惯。

  一年级上学期教学教学计划 3

  1.指导思想

  交流教学经验、传承教学智慧、提升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成长

  2.工作原则:实效性、共享性、研讨性、互补性、创造性

  3.工作要点:

  a、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b、开展推门听课,相互听课制度,相互取长补短;

  c、落实教学常规要求;并进行每2周1次单元考试;

  d、每学期八次集体备课,把握集体备课基本流程:(1)确定主备人——个人研讨;(2)集体商讨——说课、切磋、完善、确定最佳方案;(3)达成共识,确定教案;(4)个人反思——根据个人执教情况,认真思考,深刻反思、交流、再完善。

  e、有效开展公开课、示范课,指定主评,并每人评课交流;

  f、积极学*新课程理论知识,适应新课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年级上学期教学教学计划 4

  一、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标准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改革探索,在教学中我们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前进,我们的教学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针对这一新形势,我们提出了“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现代人”这一口号。要培养这样的跨世纪人才,首先要求教师自身应该胸怀祖国,放眼世界。高中历史新课程这一高中历史教育的实验田,对我们教师来讲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只有认真研究,深入思考,努力实践才能赢得主动,取得事业和人生的双重进步。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本着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技能、放宽教学视野的指导精神,积极摸索和总结教学规律,尽快提升学生在历史学*中的认知能力和求知兴趣,实现望亭中学历史教学的新突破。

  二、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年级共六个班*三百四十个学生,重点班生源质量相对较好,普通班生源质量相对差一些,高一新生一方面由于初次来到一个新环境,心理和作息*惯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另一方面由于初中的历史基础知识都比较薄弱,所以高一历史教学应注重基础的培养和兴趣的培育。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穿插一些与历史教学相关的历史典故,尽量多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历史知识与历史发展脉络通过生动活波和直观浅显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三、教学方法:

  综合考点内容,突出学科内的知识衔接,注重学科间的贯通,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基础训练,重在运用;拓展训练,重在提高;综合训练,重在发展。使学生既从“点”上拓展,又能对所学知识点结合,融会贯通。

  高中历史教材的主体结构按“学*专题”构建。历史上的政治活动是丰富多彩、极其复杂的,他与经济活动、文化活动一起构成了人类历史上多彩的生活活动。只要同学们潜心学*,细心探究,就一定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感悟许多历史的真谛。

  四、重点工作及具体措施:

  (一)、重点工作:

  (1)明确教学任务、抓好教学常规、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兴趣。

  (2)精心备课,把每一堂课当成优质课来准备,注重教学设计的探索。

  (3)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知识的方法。

  (二)、具体措施:

  1、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高中学生的思想认识水*相较于初中生来说,已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理性思维的能力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毕竟高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完全过渡到成熟的理性思维,完全枯燥和单一的理性分析还不完全适合他们的认知层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他们对于事件本质和事件规律的认识和分析,也要糅合趣味性较强的历史典故和历史逸闻,辅助学生对当时历史环境和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2、转变教学方式,力求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1)每堂课均采取1+2+1的模式。前3―5分钟复*上一节内容;30分钟讲课;最后3―5分钟检测本节课学*情况。做到日日清。

  (2)每两周一次小考,把两周内所学主要内容以提问形式或试卷形式考察一遍。做到周周清。

  (3)每月一次月考,查漏补缺,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做到月月清。

  3、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研究能力

  (1)每学完一个单元引导学生概括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概括总结能力。

  (2)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高考典型例题的演练,培养他们的应考意识。

  (3)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会组织学生扩大历史阅读领域,拓宽知识面,培养他们的联系能力。

  一年级上学期教学教学计划 5

  一、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6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15人。对于一年级刚刚入学的学生,他们还没有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握笔方法,写字*惯也不好,写字时坐不端正,爱说话,对于笔顺间架结构等掌握不好。

  二、指导思想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写字教学也已得到广大教师的充分重视,写字教育是实施教育的一个方面,把汉字写得正确、工整、美观,可以提高运用汉字这一交际工具的准确性和效率。一手好字,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能使人联想起美好的生活,得到各种美的享受。对小学生进行写字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写得一手好字,更是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意志毅力、智能素质、审美情操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写字和爱惜写字用品的*惯,使学生养成认真细心的学*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2、学生在识字的基础进一步了解汉字笔画、偏旁、结构的特点,初步掌握了解汉字的书写方法。

  3、通过学*,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掌握执笔、运笔方法。

  四、具体措施

  1、观察联想,活化字形,感知字形美。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写字教学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字形,弄清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指导观察时,如果引导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加以联想,活化汉字字形,汉字字形就会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中。

  2、比较观察,示范演示,体会书写美。

  小学生写字往往眼高手低,原因在于,相对某一个人来说,其观察审美能力比较强,但实际动手书写的能力还不够,还没有很好地把观察审美能力转化为书写审美能力。那么,在写字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能力呢?

  一年级起步阶段,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要求。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教师都要笔笔指导到位。教师的范写很重要。示范是写字教学的先导。在指导学生整体认知之后,教师要在黑板上画好的田字格中示范,向学生展示写字的全过程。教师要边演示边讲述:这个字是什么结构,第一笔在田字格的哪个部位落笔,每一笔画的名称、运笔方法以及笔顺等,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仅仅范写还远远不够,由于受到观察能力的限制,学生的临摹并不能一步到位。此时,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领会,悉心模仿笔画运笔,熟练掌握笔顺规则,体会汉字的造型美。

  3、严格训练,培养*惯,发展个性美。

  (1)、练字要严格要求。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中明确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惯。”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有利于把字写端正,而且有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视力。*惯是一种动力定型,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惯,可以终身受益。

  写字前,教师指导学生削好铅笔,放好作业本,端正坐姿,指导执笔方法。练*时,教师巡视,时时提醒学生,时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书写时,教师要适时巡回指导,随时提醒学生每个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运笔方法,与上一个笔画的间距,其长短如何,整个字的结构特点,及各部分的比例,做到防患于未然。教师在课堂上要反复指导,学生在练*中要认真书写,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写字能力,养成良好的写字*惯。

  (2)训练要有度,要注重学生的发展。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

  4、激励评价,鼓励进取,展开竞赛。

  表现欲是小学生的特点。我们教师应该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成功,为孩子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课堂上,我们采用板演、用实物投影仪等手段展示学生*作。课后,我们在教室办学生作业专栏,将他们的作品上墙“公开发表”,比比谁上榜次数多。这样的竞赛虽无物质鼓励,但同学们依旧兴致高昂,有时因没有上榜,会嘀咕半天,眼中流露出的尽是悔恨,这些足以证明每个学生都有可贵的上进心。

  孩子们在态度、兴趣上都需老师精心培养。另外,有些学生在学前教育中已养成了一些错误的坐姿和握笔*惯,有待老师纠正。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