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学期教学教学计划(10)份

首页 / 教学计划 / |

  四年级下学期教学教学计划 1

  一、教材简析

  本学期使用教材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英语(第四册)》(PEPPRIMARYENGLISHSTUDENTS’BOOK4),本册教材分为六个单元,两个复*单元。本册教材强调语言的运用,注重能力的培养,突出了兴趣的激发,重视双向交流,融合学科内容,重视灵活扩展,实现整体设计。

  二、全册教学总目标:

  1、能按四会、三会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2、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

  4、能在图片、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5、初步培养良好的书写*惯,能做到书写整洁、规范。

  6、养成响亮清晰读英语、说英语的*惯,认真模仿语音、语调,以培养语感。

  7、能在完成某个任务(如涂色,小制作)的过程中学会相关的词句,并且培养动手能力。

  8、能演唱已学过的英语歌曲,诵读已学过的歌谣。

  三、教材重点难点

  1、能按四会、三会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2、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

  4、能在图片、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5、初步培养良好的书写*惯,能做到书写整洁、规范。

  四、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有着一定的学*兴趣,但是大部分学生由于遇到困难,学*兴趣会随之减弱。尤其从这学期开始,对学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听、说、读、写的技能。所以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端正学*态度,掌握良好的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五、教学主要措施

  1、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2。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

  3、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

  四年级下学期教学教学计划 2

  时间过得真快,当我们还沉浸在新年的快乐中,新的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又开始了。为了使今后的工作更有步骤、有目标的开展,也为了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现将本学期思品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精神,以现有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为培养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成为能建设新世纪德才兼备的接班人才为目的。

  二、基本情况概述

  四年级这些学生主要来源于附*的金加洋、金处、横街、章均洋等几个村,在家中多半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龙女”,到校之后将一些不好的*气带到学校,没有一定的理想和目标,态度不端正,没有上进心和进取心。经过上学期的教育,学生都改变了这些不好的*惯,有了较大的进步,这与老师的教育和学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二、任务及目标

  1、端正学生思想,提高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2、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积极完成本年级的思品教学内容。

  4、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惯,用教材中的事例及道理来教育学生。

  5、注意联系周围的环境、人和事,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6、注重了自身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

  7、每月按时接受教研组对教学常规的检查,高标准,严要求,不敷衍。

  四、方法和措施

  1、教师*时认真学*新课标,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力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2、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相统一。

  3、善于走进学生当中,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

  4、定期对学生中的行为和思想进行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对工作进行整改。

  5、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对他们进行及时的督促。

  6、组织学生到社会中、生活中体验,使他们的思想逐步走向成熟。

  五、教学安排

  1——4周1——3课

  5——8周4——7课

  9——12周8——11课

  13——16周12——14课

  17——18周15课

  19——结束期末

  四年级下学期教学教学计划 3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作为指导思想,突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及发展性,让数学面向每一个聋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方式尽量多样化,学生的学*方式、评价方式尽量多元化。让每一个聋生的数学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为扎实,优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锻炼和培养,数学知识掌握得较牢固;上学期学生数学上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发展高度,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与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活跃,积极开动脑筋,学生乐于合作学*,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喜欢动手实验,对老师布置的思考题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学**惯上,学生的课前预*、课堂上记笔记的*惯培养得较理想。

  三、本册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

  教学难点:三角形,位置与方向

  四、方法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本学期数学教材中出现的概念、法则都是数学中的基础知识,一定要让学生切实的学*好。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例如学*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一定要注意每一个例题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要让学生学会去找出这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自己可以归纳出乘法法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水*。又如几何初步知识,让学生亲自测量和动手制作,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特征,总结方法,文字题和应用题除了要注重对学生的语言训练外,要一步一步地,条理清晰的,让学生归纳出相应的数量关系,尤其是两步应用题中的中间数量关系。通过上面的这些基础知识的教学,切实教给学生学*数学的方法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2、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让学生弄清算理。针对学生的特殊需要,教材也为学生提供了便利,如用直观图形,虚线方框提出了一些易混淆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还要充分设计好算理和算法的关系。教材中试商是难点,如何会试商且能很快地求出商。方法就是反复的练*,充分利用每一节课,使学生在课堂上有较多的练*时间。

  (2)重视学生独立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学生有了学*一步应用题作为基础,本册教材是让学生学*两步应用题,关键是让学生找出隐含在题目中的“中间问题”,因此独立解题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分析题意,找出数量关系,接着锻炼学生找出“中间问题”,通过反复的练*,掌握解应用题的方法,学生就可以独立解题。

  (3)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学生的语言能力

  准备教具,通过直观增强感性认识。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所学的几何图形。通过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语言能力的培养,一定要简洁,精炼,表述要准确,坚持以口语为主,手势为辅,一定要帮助学生用简单,准确地语言描述解题步骤,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和语言能力。

  3、注重学生情感的渗透

  注重上课的互动性,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自己探究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以及方法,算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知难而进的精神,遇到难题要想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退却,要学会从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运用数学,从而达到学*有用的,有价值的数学的基本理念。

  五、教学时间安排

  四则运算1——2周

  位置与方向3——5周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6—9周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9——12周

  三角形13—14周

  小数加法和减法15—17周

  统计18周

  数学广角19周

  总复*20周

  四年级下学期教学教学计划 4

  时间过得真快,当我们还沉浸在新年的快乐中,新的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又开始了。为了使今后的工作更有步骤、有目标的开展,也为了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现将本学期思品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精神,以现有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为培养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成为能建设新世纪德才兼备的接班人才为目的。

  一、基本情况概述

  四年级共有学生104人,这些学生主要来源于附*的居峪、槐树、标湖、钟家河、前湾等几个村,在家中多半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龙女”,到校之后将一些不好的*气带到学校,没有一定的理想和目标,态度不端正,没有上进心和进取心。经过上学期的教育,学生都改变了这些不好的*惯,有了较大的进步,这与老师的教育和学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二、任务及目标

  1、端正学生思想,提高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2、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积极完成本年级的思品教学内容。

  4、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惯,用教材中的事例及道理来教育学生。

  5、注意联系周围的环境、人和事,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6、注重了自身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

  7、每月按时接受教研组对教学常规的检查,高标准,严要求,不敷衍。

  三、方法和措施

  1、教师*时认真学*新课标,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力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2、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相统一。

  3、善于走进学生当中,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

  4、定期对学生中的行为和思想进行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对工作进行整改。

  5、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对他们进行及时的督促。

  6、组织学生到社会中、生活中体验,使他们的思想逐步走向成熟。

  四、教学安排

  1——4周 1——3课

  5——8周 4——7课

  9——12周 8——11课

  13——16周 12——14课

  17——18周 15课

  19——结束 期末复*及检测

  四年级下学期教学教学计划 5

  学情分析:

  四年级共有18名学生,这班的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性强。从上学期的科学活动情况来看,学生对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但由于学生还有许多对科学课的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以前对科学课的学*,学生的学*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的注意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更强了,对“科学”也很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惯要进行着重培养。

  教学目标:

  (一)充分展开教学过程,让科学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实在每一课的教学活动之中。

  (二)加强对学*主体的研究,构建以儿童心理发展为线索的科学探究体系。

  (三)适当扩大单元规模,使学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深入研究重要的科学概念。

  (四)更加注重科学程序的培养,探究方法不断丰富。

  一单元:

  1.组织学生经历一些典型的科学活动:

  2.明确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安全用电的*惯。

  二单元:

  1、知道花的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在对一棵油菜的花进行观察后能推测花的变化过程,并用科学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学会这种科学思维方式。

  2、认识几种常见的'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认识各种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在外部形态上是不同的,都有其独特的传播方式;认识种子和果实的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联系;激发探究植物种子和果实的兴趣。

  三单元:

  1、交流讨论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的经历。

  2、检验脂肪、糖类的活动经历。

  3、观察生、熟食物,使用酒精灯烧熟食物,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活动的经历。

  4、观察变质食物,比较新鲜食物和变质食物的活动经历。

  5、观察霉菌的经历。

  四单元:

  1、收集、观察岩石特点、对岩石成因和变化的探索。对岩石产生更大的研究兴趣,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研究岩石的愉悦心情。

  2、获得有关岩石和矿物构造、成因、变化等方面的科学知识。

  3、引导学生初步树立起保护、利用岩石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用一根电线、一个电池,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以及用更多的材料使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能在检测25种物体是否导电的活动中找到导体、绝缘体的特点;并且将感性的材料转化为理性的自己对导体和绝缘体的理解认识。

  2、知道什么是完全花和不完全花、雄花和雌花、单性花和两性花;知道蚕豆种子的构造:由种皮、胚根、胚芽、子叶等部分组成。

  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四年级下学期教学教学计划 6

  一、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等地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行为与*惯目标:

  (1)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3、知识与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逐步建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知道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是一个人的良好品德的体现,并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承担义务,了解家乡环境问题,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特别关注水资源的利用问题,确定本学期的环保主题:节水,爱水、节水,创建节水班级,节水校园;了解民风民俗及对人们的影响,抵制不良风气和迷信活动,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了解交通发展的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会电视、网络等媒体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办一张报纸的基本方法,学会合作办小报,结合班级节水这一环保主题,办一期节水小报,有效整合课程资源;了解通信的发展,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常用的通信方法

  4、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故事续编、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明白要遵守公共秩序、社会公德。以“伸出援助的手”、“爱心小组”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进行实地调查,知道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学生感兴趣地实践活动,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之情。以“我当小记者”、“我来当编辑”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合作的愉快。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活动中去。

  三、教材情况分析

  本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标,以体现与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能力;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惯。

  四、教学措施(具体做法)

  1、充分挖掘我校特色的教育资源,使校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和学*的自主性。

  3、精心准备,指导学生开展好课内外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五、课外活动或兴趣小组活动

  1、暇道德观。并以“我当小记者”、“我来当编辑”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合作的愉快。

  2、让学生组织课外研究小组,了解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树立环保意识(渗透节水教育)和社会责任感。还要比较不同通信的特点,选择适当的通信方式与自己的亲友进行一次实际通信联系。培养他们运用现代通信工具的能力。品德,小学,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学期教学教学计划 7

  一、学情分析:在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英语学*,学生对英语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多数同学学*兴趣持续高涨,课堂上,他们举手积极,气氛活跃,绝大多数学生能按时完成课后作业。但少数学生学*积极性不高,纪律松懈,作业拖拉,学*效果差,又缺乏家长的积极配合,学*英语的能力已经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本教材的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学*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惯;使他们初步具有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逻辑、想象和创造能力。适当介绍中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重点和主要目标:本册教材的特点是:

  1.强调语言运用。

  2.注重能力培养

  3.突出兴趣激发

  4.重视双向交流

  5.融合学科内容

  6.重视灵活扩展7.实现整体设计。本册教材分为六个单元,两个复*单元。教材强调语言的运用,注重能力的培养,突出了兴趣的激发,重视双向交流,融合学科内容,重视灵活扩展,实现整体设计。

  教学重点和主要任务:

  1、能听懂、会说xx组会话,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2、能听、说、认读60个单词和词组并能听、说、读、写xx个单词和xx个句子(包括学校、时间、衣服、天气、购物、农场动物、数字、颜色等几个话题),并简单运用。

  3、能听、做6个TPR活动。

  4、能学会3个小制作。

  5、能唱8首歌曲。

  6、能听、说、唱7首歌谣。

  7、能完成6个自我评价活动。

  8、能听懂6个幽默小故事。

  9、能了解6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四、教学方法及措施:鉴于以上原因,本学期我将从以下方面着手展开教学:

  1、融会话教学与情景表演之中。

  2、巧用实物、头饰、卡片、chant等来帮助进行单词教学。

  3、利用读写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单词书写的指导。

  4、继续加强基础部分的教学,同时采用小老师带徒弟的办法,帮助学*相对滞后的同学。针对部分学生“喂不饱”的现象,本学期继续把C部分的教学内容滲透到AB的教学环节中,同时继续加强口语练*和日常用语教学,以不断扩充学生的英语信息量。在课堂上尽力运用小组竞赛法,调动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

  五、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周安排二课时每个单元共12页,第1-2页呈现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不占用课时);第3-8页为重点教学内容,各用一课时,共6课时完成。第9-12页为选学内容(不占用课时)。

  课时安排如下:

  教学内容课时

  Unit 1 Our School 6课时

  Unit 2 What Time Is It? 6课时

  Unit 3 Is This Your Skirt? 6课时

  Recycle 1 3课时

  期中复*检测3课时

  Unit 4 It’s Warm Today 6课时

  Unit 5 How much Is It? 6课时

  Unit 6 At a Farm 6课时

  Recycle 2 3课时

  总复*6课时

  共计51课时

  四年级下学期教学教学计划 8

  一、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上一学期的努力,四年级五班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品读文章的方法,已有了一定的作文能力,且在学*课文时能不断地联系生活实际,从大的语文观的角度讲,的确是令人可喜的。但由于在教学中对差生的识字能力训练不够,致使部分孩子字词方面掌握得不够好,故在本学期的教学中,除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外,还将在字词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教材特点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保持了围绕专题组织单元的特点,使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语文园地三者形成一个整体,更好的发挥陶情冶趣和训练阅读的功能。在继承上一册教材的特点的基础上,本册教材还结合专题安排了综合性学*栏目,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创造性空间和有意义的话题空间,同时加强了课内外的衔接,使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得到更紧密地联系。除以上特点外,本册教材更加注重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加大了背诵量。除背诵许多段落外,还安排了名言警句、诗句的积累与背诵。

  当然,本册教材也非常注重学生学*兴趣的培养,常常以学*伙伴的方式提出问题,还安排了一些选作题,增强了学生学*的自由度,有利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因人而异,为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起了催化的作用。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三、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等学*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会写200;累计认字2600个,会写20xx个左右(修订的课程标准,要求中年级累计认识2500个左右的汉字;会写1800个左右的汉字,减少了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惯(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如查字典)。提高汉字书写的速度。中年段的识字、写字教学,往往被忽视或重视不够,识字、写字教学应该作为小学语文的常规教学,但是,低、中、高不同的年段,处理识字、写字的方法要有所区别。

  2.会使用字典、词典(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查字典、词典的方法: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默读(修订的课程标准把原来在低年级的默读要求提到了中年级,即“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养成好的默读*惯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到了四年级,应该训练学生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6.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感受作品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和语言(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给予了方法的提示,如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与复述课文是互相联系的)。

  7.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片段,诵读优秀诗文(这是一项经常性的要求,在不加重学生学*负担的情况下,可以多积累一些精彩的片段)。

  8.养成读书看报的*惯;使用工具书的*惯;课外阅读要有一定的量的要求(课程标准提出,中年级的阅读字数总量不少于40万字,教科书在第八组向学生推荐了《伊索寓言》《西游记》和其他寓言故事、民间故事,引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

  9.听话时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这是与阅读教学的训练目标相一致的,由读到说)。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语文园地五、六中的口语交际和*作,将口头表达和写下自己的感受、体会作为一项训练内容;语文园地八中的口语交际“推荐一本书”,一个要求就是谈对书的感想;此外,还涉及到了评价的标准,如语文园地四提出了表达“清楚、明白”的要求)。

  10.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能把内容写清楚、写具体。能修改*作中有错误的句段(整篇*作的修改,安排在高年级进行训练,中年级的*作训练,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句子的修改)。尝试写读后感、读书笔记(一些课文后安排了小练笔,要求学生写感受、写体会)。

  四下教材在编排上,考虑到说写结合,说、写感受。而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明确提出了写读后感的要求。因此,四下教材的相应安排为高年级写读后感做了一些铺垫。

  11.能在综合活动中,提出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初步学会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与运用(高年级教材中每册安排了一个大的综合性学*单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搜集资料与处理资料的能力)。

  四、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一、营造自主学*的情境。

  良好的学*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慢慢养成良好的学**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情境,这种学*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伙伴对话。

  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进而掌握语文学*的规律。

  二、促进学*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中能*得方法,慢慢找到学*规律。

  人教版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学生学*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指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教版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活动,有的指导学*活动,有的提出学*目标,有的提示学*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努力把对学*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过程。这个学*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的目的,在这个学*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

  四年级下学期教学教学计划 9

  一、同学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的英语课,这个班共有同学18人。他们大多数年龄在10----11岁之间,他们身心健康,活泼可爱,接受知识的能力强。在教学中,结合同学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抓住同学新奇、爱动的特点,多给同学胜利的机会,创设多种语言交际情景,使他们在经验中感受语言之美,在文化中陶冶情操,在语言运用中发展智力和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注重学*兴趣的培养,注意因材施教,搞好优生优培和困难生的辅导和转化工作,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的学*氛围,大面提高教学成果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的要求:

  1、能正确朗读单词并了解其汉语意思。

  2、能正确朗读句子,注意其语音语调和停顿。

  3、能参与运用英语组织和开展地日常课堂教学活动和生 活游戏。

  4、能听懂简单的指令并作出适当的反应,能唱一些符合儿童特征的简单的英文歌曲。

  5、能用所学的交际用语进行交际。

  6、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惯,掌握基本的英语交际战略,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7、乐于了解英语国家儿童的兴趣和喜好,以和外国人的一风俗*惯。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培养同学的学*兴趣和喜好,养成良好的学**惯,为今后的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培养同学的语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句子。

  3、日常用语的学*与运用。

  4、单词的读音。

  难点:

  1、培养同学拼读单词的能力,鼓励他们自主学*。

  2、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际。

  3、单词的读音和认读。

  四、教学措施:

  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营造一种学*英语的氛围。

  充沛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等直观教具,激发同学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的学*积极性。

  创设真实的情境,使同学在乐趣中学*。本计划由—六十铺中小学教育+小学-教-学-设-计-网

  在课堂上大胆经常地使用鼓励,可以鼓励全班、半班、某一组或者一个人,并给予精神鼓励或物质激励。制作小红花或粘贴画等奖励给同学。

  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培养同学地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开展丰富多彩地课外活动,开拓同学的视野,丰富同学的文化生活,举办一些活动,如:书法展览、演讲竞赛、扮演竞赛等。

  对于同学在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不要有错必纠,在纠正同学错误时,采用委婉,间接的方式,如:先褒扬,再指出错误或说出正确的,让同学重复。

  四年级下学期教学教学计划 10

  一、学生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强、情绪变化较大,运动能力有一定发展,上课喜欢玩,运动系统发育不成熟,肌肉力量和协调性较差,想象创造力丰富,学*兴趣易激发。应该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态度,掌握好学*方法,把握学*规律,让学生在学*过程中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去创造。将学生身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在不断克服困难体验运动乐趣;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态度,通过从事适宜的运动,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增强体质,培养坚强的意志。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学生将能够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认真上好体育课。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2、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学*和应用运用技能:学生将能够:在球类游戏中做出单个动作,如拍球、运球等;做出基本体操的动作;做出单一的体操动作,如滚翻、劈叉等;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3、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体能(发展柔韧、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4、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空情绪学生能够体验并简单描述进步或成功时的情绪表现;观察并简单描述退步或失败时的心情。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和学*领域的各个具体的目标,以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心理和身体健康、快乐的发展。

  5、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

  各种辅助练*;掷远;50米*8或400米跑;球类

  教学难点:

  正确的技术动作;球类比赛意识

  三、教材分析:

  小学四年级体育教材以实践教材为主。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学校的条件,体育教 材主要选择田径(跑、跳、投),体操、游戏、篮球等基础项目,以便使学生跑、跳、投的基本技术得到提高;并挖掘生活中的实用技能。并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措施及注意事项

  1、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2、小学生好胜心强,可采用一些教学比赛,以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

  3、因材施教,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运动中享受到锻炼的乐趣。

  4、学生可采用一些分组轮换的方法,由小组长带领进行练*,充分发挥小组长的带头作用。

  五、优生和后进生的情况和措施:

  1、情况分析:各班都有几位体育特长和学*困难生,四(1)班有4个体育好的学生,2个后进生;四(2)班有2个体育尖子生,后进生2个;四(3)班3个体育好的学生,3个后进生;四(4)班有2个优生,后进生3个。

  2、优生的提高措施:(1)有针对性布置一些提高练*,课外进行辅导(2)有目的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使他们成为自己的好助手(3)多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喜好,不时激励他们,表扬他们的能力,让他们爱上并发挥体育特长,提高运动水*

  3、后进生的转变措施:(1)针对后进生不同的特点,有针对性组织或引导他们进行学*;如是心理方面造成学*困难的,多采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克服;如是调皮捣蛋的,表扬优点惩罚缺点,多引导,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2)多沟通,多了解,多理解

  (3)进行个别课外辅导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始业教育:体育课安全教育

  第二周:跑的辅助练*和身体素质练*

  跑的辅助练*和身体素质练*

  第三周:跑的辅助练*和身体素质练*

  跑的辅助练*和身体素质练*

  第四周:投掷的辅助练*和身体素质练*

  投掷的辅助练*和身体素质练*

  第五周:跳的辅助练*和身体素质练*

  跳的辅助练*和身体素质练*

  第六周:球类游戏、身体素质练*

  球类游戏、身体素质练*

  第七周:球类游戏、身体素质练*

  球类游戏、身体素质练*

  第八周:球类游戏、身体素质练*

  球类游戏、身体素质练*

  第九周:球类游戏、身体素质练*

  球类游戏、身体素质练*

  第十周:球类游戏、身体素质练*

  球类游戏、身体素质练*

  第十一周:绳的游戏和跳短绳练*

  绳的游戏和跳短绳练*

  第十二周:绳的游戏和跳短绳练*

  绳的游戏和跳短绳练*

  第十三周:垫上游戏和仰卧起坐练*

  垫上游戏和仰卧起坐练*

  第十四周:垫上游戏和仰卧起坐练*

  垫上游戏和仰卧起坐练*

  第十五周:立地跳远考核、一分钟跳绳考核

  坐位体前屈考核、一分钟仰卧起坐考核

  第十六周:期末工作总结

  第十七周:期末考试、放假


四年级下学期教学教学计划(10)份扩展阅读


四年级下学期教学教学计划(10)份(扩展1)

——四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 (菁华10篇)

四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1

  一、学生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强、情绪变化较大,运动能力有一定发展,上课喜欢玩,运动系统发育不成熟,肌肉力量和协调性较差,想象创造力丰富,学*兴趣易激发。应该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态度,掌握好学*方法,把握学*规律,让学生在学*过程中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去创造。将学生身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在不断克服困难体验运动乐趣;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态度,通过从事适宜的运动,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增强体质,培养坚强的意志。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学生将能够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认真上好体育课。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2、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学*和应用运用技能:学生将能够:在球类游戏中做出单个动作,如拍球、运球等;做出基本体操的动作;做出单一的体操动作,如滚翻、劈叉等;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3、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体能(发展柔韧、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4、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空情绪学生能够体验并简单描述进步或成功时的情绪表现;观察并简单描述退步或失败时的心情。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和学*领域的各个具体的目标,以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心理和身体健康、快乐的发展。

  5、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

  各种辅助练*;掷远;50米*8或400米跑;球类

  教学难点:

  正确的技术动作;球类比赛意识

  三、教材分析:

  小学四年级体育教材以实践教材为主。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学校的条件,体育教材主要选择田径(跑、跳、投),体操、游戏、篮球等基础项目,以便使学生跑、跳、投的基本技术得到提高;并挖掘生活中的实用技能。并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措施及注意事项

  1、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2、小学生好胜心强,可采用一些教学比赛,以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

  3、因材施教,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运动中享受到锻炼的乐趣。

  4、学生可采用一些分组轮换的方法,由小组长带领进行练*,充分发挥小组长的带头作用。

  五、优生和后进生的情况和措施:

  1、情况分析:各班都有几位体育特长和学*困难生,四(1)班有4个体育好的学生,2个后进生;四(2)班有2个体育尖子生,后进生2个;四(3)班3个体育好的学生,3个后进生;四(4)班有2个优生,后进生3个。

  2、优生的提高措施:(1)有针对性布置一些提高练*,课外进行辅导(2)有目的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使他们成为自己的好助手(3)多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喜好,不时激励他们,表扬他们的能力,让他们爱上并发挥体育特长,提高运动水*

  3、后进生的转变措施:(1)针对后进生不同的特点,有针对性组织或引导他们进行学*;如是心理方面造成学*困难的,多采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克服;如是调皮捣蛋的,表扬优点惩罚缺点,多引导,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2)多沟通,多了解,多理解

  (3)进行个别课外辅导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始业教育:体育课安全教育

  第二周:跑的辅助练*和身体素质练*

  跑的辅助练*和身体素质练*

  第三周:跑的辅助练*和身体素质练*

  跑的辅助练*和身体素质练*

  第四周:投掷的辅助练*和身体素质练*

  投掷的辅助练*和身体素质练*

  第五周:跳的辅助练*和身体素质练*

  跳的辅助练*和身体素质练*

  第六周:球类游戏、身体素质练*

  球类游戏、身体素质练*

  第七周:球类游戏、身体素质练*

  球类游戏、身体素质练*

  第八周:球类游戏、身体素质练*

  球类游戏、身体素质练*

  第九周:球类游戏、身体素质练*

  球类游戏、身体素质练*

  第十周:球类游戏、身体素质练*

  球类游戏、身体素质练*

  第十一周:绳的游戏和跳短绳练*

  绳的游戏和跳短绳练*

  第十二周:绳的游戏和跳短绳练*

  绳的游戏和跳短绳练*

  第十三周:垫上游戏和仰卧起坐练*

  垫上游戏和仰卧起坐练*

  第十四周:垫上游戏和仰卧起坐练*

  垫上游戏和仰卧起坐练*

  第十五周:立地跳远考核、一分钟跳绳考核

  坐位体前屈考核、一分钟仰卧起坐考核

  第十六周:期末工作总结

  第十七周:期末考试、放假

四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2

  一、教材分析:

  四年级教材共计16课,可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光,主要内容是光的传播,镜子,彩虹,光与生活阐述了光的初步知识与运用,第二单元是生理与健康主要内容是健康饮食、呼吸与健康、保护心脏、人体的司令部,主要阐述器官的功能与生活的良好*惯对身体的影响。第三单元是物体的运动,主要内容有认识物体的运动,物体运动的测量,主要阐述了简单物体运动的有关知识。第四单元常见的力,主要内容是力的现象,重力、大气压力、弹力、浮力、摩擦力的力学知识,主要阐述了力学的简单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

  1、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紧扣《科学课程标准》,从发挥学生主体性角度出发,选择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学生兴趣的、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内容,经过精心选择和设计,让学生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掌握科学概念,学会科学方法,养成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科学与社会有关问题,并逐步培养出明智决策的技能。

  2、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3、本册教材以面向全体学生为指导思想,坚持义务教育的公*原则,为每个学生提供公*的学*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充分考虑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民族、地区等方面的差异,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性。

  4、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参与“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收集整理、分析归纳、表达交流等过程,在亲历探索活动过程中体验、感悟和内化,感受学*科学的乐趣,增长获取科学知识和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尊重事实和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发展创新思维。

  三、教学措施:

  本册教学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观念进行教学,它将以往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观念转变为一探究为核心,以提出并解决问题、产生并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观念。

  1、用任务驱动形成学*目标

  2、用任务驱动统整教学内容

  3、用任务驱动增强学*动力

  4、用任务驱动促进自主学*

  四、课程安排:

  1光的传播

  2镜子

  3彩虹

  4光与生活

  5~6健康饮食

  6~7呼吸与健康

  8~9保护心脏

  10~11人体的司令部

  1认识物体的运动

  1物体运动的测量

  14力的现象

  15重力、大气压力

  16弹力、浮力、摩擦力

四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3

  一、教材编排

  本册教科书分4个单元:(一)、这是我们的社区;(二)、我看家乡新变化;(三)、好大一个家;(四)、共同生活的世界。

  二、教学重点

  1、学会正确处理社区邻里之间的矛盾。

  2、了解各行业的劳动情况,初步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良好品质。

  3、知道家乡交通的发展变化,以及给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4、知道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现代节日的社会公德意义。

  三、教学难点

  1、知道家乡行业的发展给家乡带来的变化。

  2、体验交通条件的改善对人们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3、尊重、欣赏不同人种的不同文化。

  四、具体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期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惯。

  第一单元目标:了解社区设施的作用;知道社区居委会是在党和*的领导下,社区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群众性自治组织;知道五好家庭的评比标准;懂得建设美好的社区是每一个人的义务和责任。

  第二单元目标:了解家乡的变迁;了解家乡的人们所从事的主要行业,知道这些行业和家乡资源之间的关系;知道家乡交通设施的变迁以及对家乡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认识一些家乡的机构。

  第三单元目标:知道我国共由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懂得“民族团结则百业兴旺”。知道各族人民*等、团结,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了解民族的文化、节日、歌舞礼仪、建筑、人口、分布等。提高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知道我国五个较大的少数民族自治区,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的绝大部分民族,初步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度。

  第四单元目标:认识全球黄、黑、白三大人种,并知道分布区域。了解不同人种中的杰出人物,了解不同种族在建筑、工艺品、语言文字、饮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性与丰富性。知道一些传统节日的起源、现代节日的社会意义,了解各个民族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了解服装发展的简史,知道职业、礼仪、颜色与服装的关系。

  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上课,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技术在品德教学中的作用。

  2、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小组合作学*的良好氛围。

  3、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4、创设学*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5、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感。

  6、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7、注重学生与家长的交流,取得家长的支持,使学生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8、社会带给学生的一些负面影响,使学生对某些道德观念有了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需结合社会实际,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会自我辨析、自我教育,同时,在教学中还要渗透基本的法律知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9、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优补差措施:

  培优:让那些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小公民在老师的'指引下,成为同学的榜样,将来为祖国服务,多作贡献。

  补差:对学后进生放低要求,作好多辅导,多谈心,多帮助他们。特别加强个别辅导,发现进步及时给予表扬。

  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这是我们的社区(4课时)

  第二单元:我看家乡新变化(4课时)

  第三单元:好大一个家(4课时)

四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四年级我带1、2、5三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兴趣高,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惯较差。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比较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们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四册。全册教材包括了“电”、“新的生命”、“食物”、岩石和矿物”四个单元,由3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3、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四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5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教材的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学*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惯;使他们初步具有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适当介绍中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1、能听懂、会说12组会话,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2、能听、说、认读60个单词和词组并能听、说、读、写61个单词和24个句子(包括学校、时间、衣服、天气、购物、农场动物、数字、颜色等几个话题),并简单运用。

  3、能听、做6个TPR活动。

  4、能学会3个小制作。

  5、能听懂、跟唱8首歌曲。

  6、能听懂、会吟唱7首歌谣。

  7、能完成6个自我评价活动。

  8、能听懂6个幽默小故事。

  9、能了解6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6个新授单元,2个复*单元,内容涉及学校、时间、衣服、天气、购物、农场动物、数字、颜色等几个话题。其中每个新授单元均分为三大块,A部分包括Let’s learn,用来巩固单词的Let’s do,以Let’s learn所学词汇为主题的对话Let’s talk,以掌握单词、句子为主要目标的Read and write。B部分是对A部分内容的深化和拓展,二者一脉相承。C部分为选学内容,包括语音训练,歌曲教学、趣味故事教学等。2个复*单元是对前面三个单元知识的重组、整合和升华。

  以下为本册教材的学期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按四会、三会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2、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

  4、能在图片、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5、初步培养良好的书写*惯,能做到书写整洁、规范。

  三、学生现状分析

  在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英语学*,学生对英语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多数同学学*兴趣持续高涨,课堂上,他们举手积极,气氛活跃,绝大多数学生能按时完成课后作业。但少数学生学*积极性不高,纪律松懈,作业拖拉,学*效果差,又缺乏家长的积极配合,学*英语的能力已经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四、教学方法及措施

  鉴于以上原因,本学期我将从以下方面着手展开教学:

  1、 融会话教学与情景表演之中。

  2、 巧用实物、头饰、卡片、chant 等来帮助进行单词教学。

  3、利用读写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单词书写的指导。

  4、继续加强基础部分的教学,同时采用小老师带徒弟的办法,帮助学*相对滞后的同学。针对部分学生“喂不饱”的现象,本学期继续把C部分的教学内容滲透到AB的教学环节中,同时继续加强口语练*和日常用语教学,以不断扩充学生的英语信息量。在课堂上尽力运用小组竞赛法,调动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

  五、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略

四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音乐课是美育教育的一部分,要着重培养学生在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选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二、情况分析:

  1、四年级之前的歌曲都是单声部歌曲,八册出现了三首二声部歌曲,唱二声部歌曲比较困难,两个声部分别唱效果都不错,而合在一起难协调统一,因此,要加强练*。

  2、在唱歌、视唱和听音练*方面,大部分同学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每班还有四五个音乐上的后进生-五音不全者,我们要多给这些同学一些关心和爱心,使他们尽快地喜欢起音乐来,让他们高兴地唱起来,尽快脱掉"乐盲"的帽子。

  3、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赏。

  4、创作旋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大难题,要对学生循循善诱,多鼓励、多表扬,对学生的作品多看优点,少说缺点,更不要批评,先让学生敢想敢写,再讲述一些创作方法和发展旋律的方法,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轨道。

  三、教学任务:

  1、学会课本上的八首歌曲,通过歌曲的演唱,使学生更加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爱科学、爱大自然、爱生活。

  2、学会如下读谱知识:弱起小节、速度记号、跨小节的切分音。

  3、认真完成课后的综合训练,通过练*逐渐提高学生的创作旋律、填写旋律的能力,并逐渐学会辨别三和弦的和谐与否。

  4、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在上好欣赏课的同时,认真介绍民族乐器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还要介绍世界着名音乐家莫所特和洗星海的生*事迹,学*他们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

  四、工作措施:

  1、认真备课,认真学*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认真上课,课堂是老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力求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孩子们听起来津津有味,学而不厌。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大胆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加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密切联系学生,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五、教学时间:

  时间教学内容

  9月份第一单元

  10月份第二单元

  11月份第三单元

  12月份第四单元

  1月份第五单元

  1月份第六单元

四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7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正处少年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对陌生语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们对外语的兴趣。他们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重视老师的表扬,不怕犯错,很少有羞怯感。他们处在发育阶段,尚未定性,发音器官较**的灵活,因此模仿外语的语音语点远比成年人容易。他们的记忆力好,形象思维好,但缺乏理性思维,逻辑思维不强。他们爱玩、爱唱、爱游戏、爱活动,这些都是他们长身体、长体力的需求,他们坐不住,坐不久。这一切都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学生外语具有许多**甚至中学生许所不具备的优越性,例如模仿力、记忆力、可塑性强等。小学开设英语课可以充分发挥他们学*语言的潜力,通过这个学科的学*提高他们思维品德、文化和心理的素质。外语课可使小学生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可以发展他们的思维,开阔视野,扩展他们的知识,丰富他们的经历;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树立国际意识,使他们长大后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交际的需要。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以及发展需求,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打下基础。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应具备以下特点:(1) 教学内容贴*生活。(2) 符合小学生兴趣的需求。

  同时,新教材系列配套,使教学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有助于因材施教。这不仅有利于发展不同水*学生的智力与能力,也适合全国大多数地区一般或中下层次的小学的需要,确保他们也能达到《小英纲要》最基本的要求。突出兴趣培养,保护和发展求知欲,寓教于乐。 小英教材突出对学生的兴趣培养。教科书全部采用彩色图画,情景会话贯串全套教材。紧密结合儿童好新奇、爱活动、善模仿、爱说、爱唱、爱跳、爱表演的特点编排和设计教材的内容与形式。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歌曲、游戏、绕口令、谜语、小诗等和一些浅显易懂的寓言故事。所以,小学英语教学不宜以语音、语法知识为主,切忌不顾儿童年龄特征,进行**化教学。更不可追求英语学科高标准要求,要把握好程度和份量,不可超出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范围。小学英语课程规定的教学基本要求,如话题的范围和接触的词汇总量(600-700),及视、听、说、读、写、玩、演等活动能力的要求等应适应这一年龄段的特点。切不可要求过高,造成学生负担过重。

  一、采取方法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1、兼收并蓄、集各家所长,采用综合的教学路子。情景法、视听法、直接法、结构法、功能法(交际法)、全身反应法、沉浸法、折衷法、综合法等,只要有助于教学目标都可以采纳。

  2、创设情景、相互交流、激励情意,启发学*动机,树立学*信心。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创设栩栩如生的情景,如打电话、购物、生日聚会、野餐、旅游、问路、看病等,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每当孩子们进入角色,成功地做成一件事,他们便情不自禁,喜形于色,因测兴趣倍增、信心加强,动机和情意受到了很大地激励。

  3、练*形式多种多样,手、脑、口、耳、眼、肢、体并用,静态、动态结合,基本功操练与自由练*结合,单项和综合练*结合。通过大量地实践,使学生具有良好地语音、语调、书写和拼读地基础,并能用英语表情达意,开展简单的交流活动。

  4、设计任务型活动(task—based activities),开放空间,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创造思维。这类活动,可以自始至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活动来学*语言,让学生为了特定的学*目的去进行特定的语言活动,通过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经验。课堂上所设计地任务一般都要给一些语境(图示或文字说明)和词语提示,但要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想象地空间,启发学生动脑思考同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更有利于发展他们地求异思维(divergent thinking )。

  二、另外,教学组织和课堂安排灵活,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短时间、高频率、保证学生多次接触英语和足够的实践量,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效益,加大每个学生地实践量。

  2、开展两人小组、多人小组、成行、成排、半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只有开展这些活动才能使每个学生充分地参与课堂实践,才能体现出语言的实践性,才能实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

  3、课堂上课桌椅的摆放形式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秧田式、半圆式、全圆式、双圆式等,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这样做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起互相关心,合作团体精神。

  三、采用多种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优化教学过程:

  1、利用英语教学音像资源——图画、图表、投影、录音、录像、CD、 VCD 、DVD等多媒体软件,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规范的语音、语调,还可以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使用的示范,即语言使用的场合、时间、对象等,而且还有体态语(body language)—————手势、动作、表情等的示范。

  2、多种媒体的运用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活泼、感染力强,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有意注意,加深印象,帮助学生持久记忆。

  3、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置身于以英语为母语的环境中,体验英语的实际运用。

  4、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使教学过程程序化,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这一点对课时少的小学英语课尤为重要。

  四、运用激励机制,评价形式多样化,激励小学生积极进取:

  1。尊重和爱护学生的学*积极性,对每个学生的成绩和点滴进步都要加以肯定。课采用口头表扬和精神奖励的方式,特别要注意对学*后进的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

  2。评价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时参与各种英语教学活动所表现的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为主要根据。以口语活动为主。

  随着社会对小学教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小学教师专业人才的素质结构必将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在教学课余,我计划不断进取和自我更新,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为学生能接受高质量的教学而努力。

四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8

  学生简况: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活动中去。

  教学计划安排:

  1.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2、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考察和研究,知道工农业生产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能基本领会各种物品的属性和类别。知道农、牧、渔、林的生产都是农业生产。学生通过调查讨论,了解家乡农作物的生产情况,增强对农作物生长及农业生产的时令性的真实感受。

  3、使学生知道一些常见的交通运输设施。使学生知道几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4、使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具体的通信手段知道什么是通信。使学生懂得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离不开通信。

  5、使学生知道古代通信的主要方式和特点;知道*代以来通信的主要种类和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小结的主要内容,并能有条理的表达大意的能力。向学生渗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

  6、通过学*,使学生初步具备选择健康电视内容进行娱乐的能力,能合理安排时间。认识电视、网络、书刊等大众媒体对自己成长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大众传媒。能够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与父母进行*等交流和沟通。

  教学重难点:

  1、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2、通过认识生活中某一物品的变化,认识生产要根据人们的需求不断革新和发展。

  3、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交通运输以及交通运输的设施。知道几种交通运输的特点。

  4、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通信”及一些具体的通信手段。难点是通信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文章

四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9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正处少年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对陌生语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们对外语的兴趣。他们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重视老师的表扬,不怕犯错,很少有羞怯感。他们处在发育阶段,尚未定性,发音器官较**的灵活,因此模仿外语的语音语点远比成年人容易。他们的记忆力好,形象思维好,但缺乏理性思维,逻辑思维不强。他们爱玩、爱唱、爱游戏、爱活动,这些都是他们长身体、长体力的需求,他们坐不住,坐不久。这一切都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学生外语具有许多**甚至中学生许所不具备的优越性,例如模仿力、记忆力、可塑性强等。小学开设英语课可以充分发挥他们学*语言的潜力,通过这个学科的学*提高他们思维品德、文化和心理的素质。外语课可使小学生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可以发展他们的思维,开阔视野,扩展他们的知识,丰富他们的经历;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树立国际意识,使他们长大后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交际的需要。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以及发展需求,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打下基础。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应具备以下特点:(1) 教学内容贴*生活。(2) 符合小学生兴趣的需求。

  同时,新教材系列配套,使教学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有助于因材施教。这不仅有利于发展不同水*学生的智力与能力,也适合全国大多数地区一般或中下层次的小学的需要,确保他们也能达到《小英纲要》最基本的要求。突出兴趣培养,保护和发展求知欲,寓教于乐。 小英教材突出对学生的兴趣培养。教科书全部采用彩色图画,情景会话贯串全套教材。紧密结合儿童好新奇、爱活动、善模仿、爱说、爱唱、爱跳、爱表演的特点编排和设计教材的内容与形式。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歌曲、游戏、绕口令、谜语、小诗等和一些浅显易懂的寓言故事。所以,小学英语教学不宜以语音、语法知识为主,切忌不顾儿童年龄特征,进行**化教学。更不可追求英语学科高标准要求,要把握好程度和份量,不可超出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范围。小学英语课程规定的教学基本要求,如话题的范围和接触的词汇总量(600-700),及视、听、说、读、写、玩、演等活动能力的要求等应适应这一年龄段的特点。切不可要求过高,造成学生负担过重。

  一、采取方法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1、兼收并蓄、集各家所长,采用综合的教学路子。情景法、视听法、直接法、结构法、功能法(交际法)、全身反应法、沉浸法、折衷法、综合法等,只要有助于教学目标都可以采纳。

  2、创设情景、相互交流、激励情意,启发学*动机,树立学*信心。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创设栩栩如生的情景,如打电话、购物、生日聚会、野餐、旅游、问路、看病等,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每当孩子们进入角色,成功地做成一件事,他们便情不自禁,喜形于色,因测兴趣倍增、信心加强,动机和情意受到了很大地激励。

  3、练*形式多种多样,手、脑、口、耳、眼、肢、体并用,静态、动态结合,基本功操练与自由练*结合,单项和综合练*结合。通过大量地实践,使学生具有良好地语音、语调、书写和拼读地基础,并能用英语表情达意,开展简单的交流活动。

  4、设计任务型活动(task—based activities),开放空间,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创造思维。这类活动,可以自始至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活动来学*语言,让学生为了特定的学*目的去进行特定的语言活动,通过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经验。课堂上所设计地任务一般都要给一些语境(图示或文字说明)和词语提示,但要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想象地空间,启发学生动脑思考同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更有利于发展他们地求异思维(divergent thinking )。

  二、另外,教学组织和课堂安排灵活,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短时间、高频率、保证学生多次接触英语和足够的实践量,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效益,加大每个学生地实践量。

  2、开展两人小组、多人小组、成行、成排、半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只有开展这些活动才能使每个学生充分地参与课堂实践,才能体现出语言的实践性,才能实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

  3、课堂上课桌椅的摆放形式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秧田式、半圆式、全圆式、双圆式等,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这样做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起互相关心,合作团体精神。

  三、采用多种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优化教学过程:

  1、利用英语教学音像资源——图画、图表、投影、录音、录像、CD、 VCD 、DVD等多媒体软件,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规范的语音、语调,还可以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使用的示范,即语言使用的场合、时间、对象等,而且还有体态语(body language)—————手势、动作、表情等的示范。

  2、多种媒体的运用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活泼、感染力强,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有意注意,加深印象,帮助学生持久记忆。

  3、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置身于以英语为母语的环境中,体验英语的实际运用。

  4、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使教学过程程序化,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这一点对课时少的小学英语课尤为重要。

  四、运用激励机制,评价形式多样化,激励小学生积极进取:

  1。尊重和爱护学生的学*积极性,对每个学生的成绩和点滴进步都要加以肯定。课采用口头表扬和精神奖励的方式,特别要注意对学*后进的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

  2。评价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时参与各种英语教学活动所表现的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为主要根据。以口语活动为主。

  随着社会对小学教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小学教师专业人才的素质结构必将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在教学课余,我计划不断进取和自我更新,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为学生能接受高质量的教学而努力。

四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三个核心概念: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的水*有高低。本册教材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

  三、学生分析:

  1、整体学*状况:

  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但却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并且利用网络*台汲取最新的前沿理念,积极参加教研教改研讨活动,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

  2、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实验活动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四年级下学期教学教学计划(10)份(扩展2)

——四年级下学期音乐教学计划范本10份

  四年级下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1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学*,四年级的学生在音乐基础知识方面有了提高。对音乐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在演唱时基本能不喊唱,基本认识到了气息的作用,演唱时充满感情。各班的学生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这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对于音乐有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唱歌音准不佳,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视谱不会。这些学生对音乐课虽喜欢,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也学不好。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重音记号、八三拍子、上滑音、波音记号。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歌曲。进一步学*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一些简单的指挥手势。了解掌握齐唱、轮唱、合唱等演唱形式。通过学*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学*演奏方法。通过欣赏,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初步的齐奏、合奏及伴奏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通过学*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掌握简单的视谱能力,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有:歌曲八课,每课还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教学进度表:

  第一课:水乡

  第一课时:《采菱》、《采茶舞曲》

  第二课时:唱《柳树姑娘》学*附点四分音符,听辩活动。听《洪湖水,浪打浪》

  第三课时:唱《柳树姑娘》二声部合唱、听《渔光曲》,竖笛姿势讲解。

  第四课时:听古筝独奏《渔光曲》、编创《远航》,总复*。

  第二课:**

  第一课时:聆听《**》四种形式。

  第二课时:唱《**》、听《歌唱祖国》

  第三课:月夜

  第一课时:《月亮月光光》、《小夜曲》;竖笛。

  第二课时:《愉快的梦》、《梦幻曲》。

  第四课:快乐的课间

  第一课时:《哦!十分钟》、四二拍拍号、《乒乓变奏曲》。

  第二课时:《大家来唱》、四三拍拍号、为三幅图配节奏。

  第三课时:《陀螺》、《旋转木马》、两首歌曲总复*、四二四三拍的对比。

  第五课:妈妈的歌

  第一课时:唱《摇篮曲》、听《只要妈妈露笑脸》。

  第二课时:听、唱《摇篮曲》、四四拍拍号、竖笛训练。

  第三课时:听二首《摇篮曲》、开演唱会。

  第六课:少年的歌

  第一课时:《我是少年阿凡提》、音乐知识——音名,变音记号、创遍小品。

  第二课时:《小小少年》、音乐知识——附点八分音符。

  第三课时:聆听《牧羊姑娘》、《小机灵的歌》;总复*。

  第七课:回声

  第一课时:听《回声》;音乐知识:力度记号;唱《友谊的回声》。

  第二课时:唱《山谷静悄悄》;音乐知识。

  第三课时:听《羊肠小道》;总复*;编创小品。

  第八课:童心

  第一课时:《荡秋千》、《山童》。

  第二课时:《小孩世界》

  第三课时:《***的小世界》;总复*。

  四年级下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2

  四年级的学生*时上课时纪律比较好,各个都很认真,整体的音乐基础还可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不错,对音乐充满浓厚的兴趣,学生在演唱时不喊唱,认识到气息的作用,演唱时充满感情。各班的学生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大约整体学生的30%-35%左右,中等生的人数占多数,大约是50%-55%,这批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田间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对于音乐又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音乐方面比较差的同学在班中占15%-20%,其中包括唱歌音准不佳,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视谱不会等。这些学生对音乐课喜欢,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也学不好。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音乐基础知识:

  (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

  (2)、学*一个升号的调,熟悉G自然大调各音在高音谱表及键盘上的位置(不讲调式、音阶的概念)。

  (3)、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其指挥图式。

  (4)、学*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

  2、音乐基本技能:

  (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音乐学*,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2、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惯。

  3、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通过音乐作品中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5、通过学*不同国家、民族、时代的音乐作品,热爱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

  (三)、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充分展开想象,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到见解。

  2、从音乐基本要素入手,通过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3、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

  4、利用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5、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义务教育小学音乐课标为依据,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教材编排难易适度,思想性强,题材广,儿童易接受,既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又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教材以着重培养学生具有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较高音乐鉴赏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音乐技能为目的。有计划地编排了一系列中外民歌、风格不同歌曲对比欣赏,通过听、辨、唱等多项内容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

  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什么是低级等。在幼小的心灵中,逐步树立***理想和高尚道德情操的人生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四年级时期的学*非常重要,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学期,学生将巩固并自己应用曾经学过的知识,而且本学期学*的知识又为今后两年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教材在乐理方面又加深了难度,如一个升号的调,升记号和还原记号,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其指挥图式,学*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等。在唱歌方面要学*16首歌曲,每首都有各自的特色及特定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演唱歌曲,做题目,完成练*。

  教学难点:欣赏学生听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学生演唱歌曲的技巧,培养独立自信的唱歌的能力

  改进教学的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多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

  5、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6、在课堂上采取学生喜欢的形式,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保证学生音乐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7、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能力,且配合学校社会的中心工作,丰富校园生活,认真组织铜管乐队进行活动。

  8、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9、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

  培优补差:

  培优补差的途径:(1)、通过可叹教学。(2)、通过课外艺术活动。

  方法:示范:教师示范、学生模仿。鼓励、表扬法:通过鼓励表扬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扬长避短,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利用课堂时间提供学生练*、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针对学生实情,进行教授的同时,注意个别学生的潜在因素,发挥学生特长,提高总体水*。根据兴趣特长参加兴趣小组、合唱队。

  

  四年级下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3

  四年级的学生*时上课时纪律比较好,各个都很认真,整体的音乐基础还可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不错,对音乐充满浓厚的兴趣,学生在演唱时不喊唱,认识到气息的作用,演唱时充满感情。各班的学生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大约整体学生的30%-35%左右,中等生的人数占多数,大约是50%-55%,这批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田间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对于音乐又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音乐方面比较差的同学在班中占15%-20%,其中包括唱歌音准不佳,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视谱不会等。这些学生对音乐课喜欢,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也学不好。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音乐基础知识:

  (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

  (2)、学*一个升号的调,熟悉G自然大调各音在高音谱表及键盘上的位置(不讲调式、音阶的概念)。

  (3)、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其指挥图式。

  (4)、学*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

  2、音乐基本技能:

  (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音乐学*,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2、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惯。

  3、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通过音乐作品中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5、通过学*不同国家、民族、时代的音乐作品,热爱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

  (三)、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充分展开想象,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到见解。

  2、从音乐基本要素入手,通过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3、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

  4、利用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5、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义务教育小学音乐课标为依据,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教材编排难易适度,思想性强,题材广,儿童易接受,既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又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教材以着重培养学生具有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较高音乐鉴赏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音乐技能为目的。有计划地编排了一系列中外民歌、风格不同歌曲对比欣赏,通过听、辨、唱等多项内容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

  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什么是低级等。在幼小的心灵中,逐步树立***理想和高尚道德情操的人生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四年级时期的学*非常重要,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学期,学生将巩固并自己应用曾经学过的知识,而且本学期学*的知识又为今后两年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教材在乐理方面又加深了难度,如一个升号的调,升记号和还原记号,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其指挥图式,学*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等。在唱歌方面要学*16首歌曲,每首都有各自的特色及特定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演唱歌曲,做题目,完成练*。

  教学难点:欣赏学生听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学生演唱歌曲的技巧,培养独立自信的唱歌的能力

  改进教学的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多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

  5、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6、在课堂上采取学生喜欢的形式,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保证学生音乐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7、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能力,且配合学校社会的中心工作,丰富校园生活,认真组织铜管乐队进行活动。

  8、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9、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

  培优补差:

  培优补差的途径:(1)、通过可叹教学。(2)、通过课外艺术活动。

  方法:示范:教师示范、学生模仿。鼓励、表扬法:通过鼓励表扬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扬长避短,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利用课堂时间提供学生练*、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针对学生实情,进行教授的同时,注意个别学生的潜在因素,发挥学生特长,提高总体水*。根据兴趣特长参加兴趣小组、合唱队。

  

  四年级下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4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系统地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例如:他们已经基本认识了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学*了很多内容健康、优美、动听的儿童歌曲,感受了音乐的美,具备了一定的编创能力,但还需要进一步系统地学*,来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加深对音乐的了解。

  二、教材分析:

  四年级第八册的音乐教学内容人为八个单元:手挽手、跳起来、家乡美、水上的歌、童年的回忆、风景如画、校园里、理想。这八个单元包括了人文、地理、风景等各方面的内容,使学生能全面地体会到不同的审美意识。这学期的教学主要以唱歌为主,同时结合欣赏、乐理知识。在此基础上能进行歌曲创编与同伴之间的合作。

  三、教学目标:

  1、要求学会唱课本上的8首歌曲,《跳吧跳吧》、《大雁湖》、《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桨》、《白桦林好地方》、《小溪流水响叮咚》、《校园多美好》、《种太阳》,通过歌曲的演唱,使学生更加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爱科学、爱大自然、爱生活。

  2、学会如下乐理知识:重音记号、反复条约记号、拍号、上波音、下滑音等。

  3、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

  四、教学措施:

  1、 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此基础上按课时,并按教导处统一备课格式,认真写好教学详案。

  2、 认真执行课时计划,严格把握35-40分钟的课堂时间,向35-40分钟要效率。

  3、 充分作好课前准备。

  4、 认真按照教案教案上课,在课上多给学生自我表现和发问的机会。

  5、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学*兴趣。

  6、 根据本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投影仪、录象、录音机等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密切联系学生,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四年级下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5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的四年级共有四个班,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素质各方面也不一样,其中有的班级插入了少量的新生,新生和老生之间也存在差异,如,乐理知识和音乐欣赏方面。从开学初,我们要从开始就对学生进行知识系统的音乐学*,培养学生学*音乐的兴趣,使学生能爱学、好学。由于学生的整体情况参差不齐,根据情况,教师要能制定合理的教学几乎,做好课前的充分准备工作,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有所提高。

  二、教学简析:

  本学期四年级的教学以演唱教学、乐理知识、器乐教学为主。让学生能用正确的口型演唱歌曲,注意咬字、吐字,学会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在欣赏方面,要让学生初步了解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等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在教材中,乐理知识也占有重要部分,要让学生能感受并认识到二四拍、三四拍、四四拍以及强弱规律。学*连线、换气、延长、反复、顿音、力度、速度等常见记号,并对学生进行节奏和旋律短句的编写练*。

  四年级的学生在各个方面比起低年级的学生相对较好,但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教师要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教法,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对学*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一)、演唱部分

  1、认识附点以及其唱法。

  2、认识换气符号,遇到换气符号时能正确运用。

  3、能够运用感情来演唱歌曲。

  (二)、欣赏部分

  1、培养学生学*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美感。

  2、在音乐欣赏的同时,要给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能感受音乐作品中轻快、活泼等情感。

  3、要让学生学*欣赏不同风格,不同国家的音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不同的曲风。

  (三)、器乐教学继续学*竖笛演奏,并能学会演奏3~~4首乐曲。

  教学措施:

  1、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认真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认真备好每节课,为上课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2、教师要注意在课堂的教学形式,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形式,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教师在教好本门学科的同时,还要注重积极的和其他学科的沟通,教师要能积极的研究与其他学科之间的配合,让音乐课堂变得更生动、活泼,从而更好的响应新课标的标准。

  四、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

  1、歌唱中旋律的概念。

  2、识谱知识的学*。

  难点:通过适当的方式在快乐轻松的课堂中进行理论知识学*。不仅可以避免学*理论的枯燥乏味性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真正学到知识。

  教学进度:

  第一课《手挽手》——4课时

  第二课《跳起来》——4课时

  第三课《家乡美》——4课时

  第四课《水上的歌》——4课时

  第五课《童年的回忆》——4课时

  第六课《风景如画》——4课时

  第七课《校园里》——4课时

  第八课《理想》——4课时

  第九课《音乐宫》——4课时

  四年级下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6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有八课,每课还包括“音乐欣赏”、“器乐”、“动手动脑练*”等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视谱等,其要求如下:唱歌:学*用正确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学*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演唱方法,能够很好的表现歌曲的情感。欣赏:欣赏优秀的歌曲、乐曲、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了解人声的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的乐器和演奏形式,了解中外杰出音乐家。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器乐:练*竖迪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初步的齐奏、合奏的能力。(本学期不做器乐教学的要求。)视谱:通过学*认识四二拍,四四拍的强弱规律。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思想已经有所成熟,总体来说,女生对音乐中的音准与节奏及动作的模仿能力普遍比男生要好。学生们的唱歌*惯不是很好,喊唱的现象还比较多。他们的识谱能力很差,一首比较简单的曲谱对他们来说也比较困难。而且我发现学生的节奏感不是很好,唱歌时还不是很明显,特别是跟音乐做动作时就算经过老师的反复提醒、强调、练*还是会有很多的学生跟不上节奏。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三、教学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1、音乐表现要素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能听辨不同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不同类型其音色。

  (3)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

  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4)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2、音乐情绪与情感

  (1)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2)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3、音乐体裁与形式

  (1)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2)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3)能够区别齐唱和合唱、齐奏和合奏。

  (4)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每学年2—4首。

  4、音乐风格与流派

  (1)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乐等,了解其不同的风格。

  (2)聆听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一些国家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

  (二)表现

  1、演唱

  (1)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4)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

  (5)每学年能够被唱歌曲4—6首。

  2、演奏

  (1)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

  (2)学*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3)能够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并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奏进行简单评论。

  (4)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2—3首。

  3、综合性艺术表演

  (1)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乐趣。

  (2)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担当一个角色。

  (3)能够对自己、他人的表演进行简单的评论。

  4、识读乐谱

  (1)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

  (2)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

  (3)能够识读简单乐谱。

  (三)创造

  1、探索音响与音乐

  (1)能够自制简易乐器。

  (2)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即兴创造

  (1)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

  (2)能够以各种音源及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并参与表演。

  3、创作实践

  (1)能够创作2—4小节的节奏短奏。

  (2)能够创作2——4小节的旋律。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音乐与社会生活

  (1)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

  (2)喜欢从广播、电视、磁带、等传媒体中收集音乐材料,并经常聆听。主动参加社区或乡村的音乐活动,并能与他人进行音乐交流。

  (3)乐于听音乐会或观看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

  2、音乐与姊妹艺术

  (1)接触与了解戏剧、舞蹈等表演形式,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2)能够用色彩或线条表现音乐的相同与不同。

  3、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1)能够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儿歌、童话故事或诗朗诵配乐。

  (2)知道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儿童歌曲。

  四、教学策略与措施:

  本学期我将针对四年级各班级学生学*的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强调以音乐为本、注重情感体验,在注重审美体验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基础乐理知识的学*。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自己和学生的关系,提倡民主教学,使学生的心情愉快、想象力丰富,使学生以充满自信的态度迎接每一次的学*。

  四年级下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7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义务教育小学音乐课标为依据,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教材编排难易适度,思想性强,题材广,儿童易接受,既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又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教材以着重培养学生具有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较高音乐鉴赏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音乐技能为目的。有计划地编排了一系列中外民歌、风格不同歌曲对比欣赏,通过听、辨、唱等多项内容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

  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什么是低级等。在幼小的心灵中,逐步树立***理想和高尚道德情操的人生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年级时期的学*非常重要,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学期,学生将巩固并自己应用曾经学过的知识,而且本学期学*的知识又为今后两年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教材在乐理方面又加深了难度,如一个升号的调,升记号和还原记号,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其指挥图式,学*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等。在唱歌方面要学*16首歌曲,每首都有各自的特色及特定的意义。

  二、学生分析:

  四年级共有23名学生。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有着浓厚的学*兴趣。而且,四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对音乐学*的渴求与期望也进一步增强了,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

  由于学生心理及生理的发展特点,在教学中要运用各种手段,采取多种方式策略,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和掌握所学知识。

  1、声乐方面:能用缓呼缓吸的呼吸方法,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器乐方面:能掌握所学乐器的名称、外型、特点、演奏姿势、音色。

  3、欣赏方面:能根据音乐的基本要素,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感受音乐所描述的意境。

  4、视唱、节奏练*方面:基本掌握所学知识。

  5、表演方面:能根据要求编排动作,正确表达歌曲内容。

  6、存在问题:

  (1)音准不够正确。

  (2)视唱能力有待加强。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音乐基础知识:

  (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

  (2)学*一个升号的调,熟悉G自然大调各音在高音谱表及键盘上的位置(不讲调式、音阶的概念)。

  (3)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其指挥图式。

  (4)学*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

  2、音乐基本技能:

  (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多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

  5、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6、在课堂上采取学生喜欢的形式,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保证学生音乐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7、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能力,且配合学校社会的中心工作,丰富校园生活,认真组织铜管乐队进行活动。

  8、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9、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

  四年级下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8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惯和学*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本班共有43人,男生20人,女生23人。本地学生只有3人,只占7%。相当部分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如:李联慧、谢尚丽、杨倩倩等;但是也有部分孩子基础知识不牢固,学**惯不够好,心浮气躁,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如:苏英杰、毛少华等。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基本结构

  小学语文四(下)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例、词语盘点和语文园地四大部分。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第三单元和第六单元各安排一次综合性学*。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此外,还安排了8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

  三、教材的主要特点

  1、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然是按专题分组编写。专题内容新颖、丰富,内涵深刻,富有人文气息,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的特点。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②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

  ③单元学*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2、安排"综合性学*",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

  综合性学*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一个安排在"大自然的启示"专题中,要求观察大自然现象或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交流从中的发现或得到的启发;也可以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发明。一个安排在"田园生活"专题中,了解乡村景物和人们的生活。

  根据教材的编排,教师对综合性学*的指导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通过布置,使学生明确任务,知道要做些什么,该怎么做;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表扬好的做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三是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交流。

  3、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

  作为中年级的最后一册,本册仍然采用第一人称"我"的语言叙述方式,继续强调自主学*意识。同时,为了体现文本交流,精读课文中仍然以泡泡的形式出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质疑问难能力。泡泡的内容大致有: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内容的;引导想象的;体会文章结构特点的;引导课外阅读的等等。

  4、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资源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精神,语文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资源和实践机会"。本册课后继续安排"资料袋",在课文背景或相关知识上,增加了深度和广度。语文园地的"宽带网"安排在一、四组,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祖国五岳和五大淡水湖的资料以及了解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灾难的事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拓展知识面。"展示台"安排在第三、六单元,作为综合活动的组成部分,交流认识大自然和感受农村生活的活动成果。"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古诗名句、谚语、成语等,"趣味语文"中的《说"信"》《趣联巧对》,"成语故事"中的《鹏程万里》《手不释卷》,集中安排以古代传统文化为主的内容,在趣味阅读、轻松记背中,积累语言,感受中华文化的优秀和博大精深。此外,结合课文的学*,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重点推荐《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和中国的民间故事。这些都为丰富学*、拓展学*开辟了资源空间。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等学*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阅读教学中,着重教会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继续引导学生加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五、教学目标

  本册学*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六、教材内容与教学建议

  (一)识字与写字

  本册教材共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累计认识2600个字,会写2000个字。教师要创造多种途径和多样方式,加强已认识汉字的复现巩固,防止回生。可以采取一些归类复*的方法,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做一些归类整理。

  由于中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识字方式上可以做进一步的调整。认字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老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主动识字,扩大识字量并养成独立识字的*惯。

  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范写和指导,要注意提示容易写错的笔画、笔顺,特别是那些不容易写好的字。写字贵在精,而不在多。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二)阅读

  课文分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精读是认真仔细地研读,有时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精读不但是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方法,而且有助于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与精读不同,略读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

  A、精读课文。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引导:

  1、加强词句的理解和积累。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适当安排一些词句的练*,引导学生接触各种语言现象,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惯。

  2、重视练*朗读和默读。在阅读教学中,要体现朗读要求的层次性,朗读形式的多样化。教师在指导读书的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自悟、自得,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要重视范读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默读要在原来基础上,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要求一边默读,一边思考,读完要交流感受,质疑问难,组织讨论。

  3、注重培养阅读能力。一是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理解内容的主要方法有: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进而理解内容;边读边展开想象,把课文描述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理清文章的条理,再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内容等。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以上阅读方法。二是领悟表达方法。教材中对领悟表达的引导,涉及到诸多方面:领悟遣词造句的准确;体会语句的具体形象;体会文章条理清楚的表达方法;体会选材的别具一格。此外,本册还要重点教会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

  4、重视引导合作与交流。在进行课文教学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多给学生质疑问难和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可以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其他问题,大家提出的疑惑,展开合作学*。

  5、扩展延伸。为了使学生逐步学会读书,也为了丰富和深化学*的内容与收获,教材在扩展延伸方面也作了适当引导。从具体课文的实际出发,引导课外阅读、搜集资料。引向课外进行观察。安排了读写结合的小练笔。引导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进行思考。

  B、略读课文

  略读课文的教学主要靠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指导略读课文的学*,可以先让学生按照阅读提示,自己认真读课文。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略读课文,不必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

  (三)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的要求方面,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口语交际的要求。口语交际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特别要在学生口语表达中随机训练和规范,循序渐进提高口语表达水*。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面向全体,训练到位;交际中,注重语言的规范和指导;引导评价,提高语言能力;把口语训练延伸到日常活动中去。

  (四)*作

  本册*作在"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了8次,作为完整的*作训练;此外,结合课文学*,安排3次小练笔,作为片断练*。在*作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兴趣培养,倡导自由表达。中年级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重在自由表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作在编排上尽量为学生自主*作提供方便,不规定*作的题目,一般都是提出内容、范围,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写的内容。题目由学生自己拟定。要爱护学生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不要有过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消除*作的畏难情绪。

  2、以写实为主,兼顾想象作文。本年段*作练*主要是写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在指导时一定要让学生如实表达,事实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不要写走样。培养学生能够再现生活,这是很重要的表达能力。不要瞎编,不要说假话。评价作文要看是不是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目。同时兼顾想象作文。想象作文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怎么想就怎么写,想象的合理这方面的要求不宜太高。教师在讲评时,可以表扬想象合理的,以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3、重视*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开展观察、调查,共同探究,在合作中进行*作。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多组织展示和交流,使学生乐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作。

  4、勤动笔,能修改。逐步引导学生经常动笔,把*时的练笔和*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养成整理*作、保存*作的好*惯。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作能力。

  (五)综合性学*

  综合性学*不是标准化的学*,它是个性化的、创造性的学*活动。对于综合性学*的安排,教材不仅提出了活动的内容,还体现了一个根本的指导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开展活动。这不仅表现在学*方式的选择上,也表现在学*内容的安排与组织上。根据教材的编排,教师对综合性学*的指导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教师应放手让学生确定具体内容,选择学*伙伴,自己制定活动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活动;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表扬好的做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三是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交流。要通过不同的方式组织学生展示活动的成果,如,办小报,办展览,交流课外阅读的书籍。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觉到,语文很有用,体验成功的快乐。

  (六)课外阅读

  推荐阅读《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外古今寓言及科普读物,增补一些经典诗文背诵任务。养成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四年级下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9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的四年级共有四个班,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素质各方面也不一样,其中有的班级插入了少量的新生,新生和老生之间也存在差异,如,乐理知识和音乐欣赏方面。从开学初,我们要从开始就对学生进行知识系统的音乐学*,培养学生学*音乐的兴趣,使学生能爱学、好学。由于学生的整体情况参差不齐,根据情况,教师要能制定合理的教学几乎,做好课前的充分准备工作,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有所提高。

  二、教学简析:

  本学期四年级的教学以演唱教学、乐理知识、器乐教学为主。让学生能用正确的口型演唱歌曲,注意咬字、吐字,学会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在欣赏方面,要让学生初步了解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等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在教材中,乐理知识也占有重要部分,要让学生能感受并认识到二四拍、三四拍、四四拍以及强弱规律。学*连线、换气、延长、反复、顿音、力度、速度等常见记号,并对学生进行节奏和旋律短句的编写练*。

  四年级的学生在各个方面比起低年级的学生相对较好,但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教师要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教法,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对学*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一)、演唱部分

  1、认识附点以及其唱法。

  2、认识换气符号,遇到换气符号时能正确运用。

  3、能够运用感情来演唱歌曲。

  (二)、欣赏部分

  1、培养学生学*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美感。

  2、在音乐欣赏的同时,要给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能感受音乐作品中轻快、活泼等情感。

  3、要让学生学*欣赏不同风格,不同国家的音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不同的曲风。

  (三)、器乐教学继续学*竖笛演奏,并能学会演奏3~~4首乐曲。

  教学措施:

  1、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认真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认真备好每节课,为上课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2、教师要注意在课堂的教学形式,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形式,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教师在教好本门学科的同时,还要注重积极的和其他学科的沟通,教师要能积极的研究与其他学科之间的配合,让音乐课堂变得更生动、活泼,从而更好的响应新课标的标准。

  四、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1、歌唱中旋律的概念。

  2、识谱知识的学*。

  难点:通过适当的方式在快乐轻松的课堂中进行理论知识学*。不仅可以避免学*理论的枯燥乏味性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真正学到知识。

  教学进度:

  第一课《手挽手》——4课时

  第二课《跳起来》——4课时

  第三课《家乡美》——4课时

  第四课《水上的歌》——4课时

  第五课《童年的回忆》——4课时

  第六课《风景如画》——4课时

  第七课《校园里》——4课时

  第八课《理想》——4课时

  第九课《音乐宫》——4课时

  四年级下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10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八个单元主题是音乐与大自然:第一单元、第七单元是对大自然的歌唱,主要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第二单元着重与表达情绪的感受。第三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是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欣赏青山绿水,感受对未来生活的无限希望。第四单元是花之歌,以花为喻,培养学生对老师和长辈的关爱。第八单元是综合音乐活动,回顾本学年的学*内容,让学生再次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本学期通过对学生坐姿、唱姿、合理呼吸的培养,为学生的学*打下基础;通过对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以及歌舞唱游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融会贯通,提高他们的'素质。本学期,我还加强了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的学*力度,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训练,培养学生的学*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改革进取,加快教育现代化,使学生能在他们的薄弱环节上加强学*,通过综合训练,使学生的艺术修养、音乐素质大大提高。

  二、教学建议:

  1、指导学生学*正确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发声练*曲。

  2、注重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知识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

  3、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情绪来演唱不同的歌曲。

  4、每节唱歌课给学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练*,教师正确处理、引导。

  5、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了解一些音乐知识。

  6、通过律动以及集体舞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

  7、在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中渗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8、利用多媒体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参与耳、眼感官,提高学生的学*兴趣,丰富课堂生活,开拓音乐视野。

  9、以素质教育为本,不断提高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并落实于教学,充分发挥音乐课益智、促体、辅德的功能。

  三、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来演唱歌曲;

  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练声方法;唱好二声部歌曲;

  3、初步欣赏一些小型的器乐曲,掌握音乐欣赏知识,并能培养学生学*音乐的兴趣;

  4、通过音乐知识的学*,加强学生对音乐的了解与兴趣。

  5、通过“拍拍敲敲”、“听听想想”、“唱一唱”等练*,提高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

  6、通过律动训练培养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

  7、通过集体舞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8、积极主动地参与“用节奏编故事”的活动,并有兴趣探索其多样的组合和表现效果。

  9、在音乐活动中,有选择地展开自己的特长、爱好和创造。

  四、教学进度

  周次教 学 内 容备注

  一准备课2月6日上课

  二唱:《四季童趣》、听:《晓风之舞》《战台风》

  三唱:《西风的话》《童心是小鸟》、我的创造 竖笛吹奏

  四唱:《水巴巴,泥巴巴》听:《落水天》 歌表演

  五唱:《雨中》 听:《雨中曲》《第六交响曲第四乐章》

  六唱:复* 听:《雷鸣电闪波尔卡》

  七唱:《小鸟请到这里来》 听:《少先队植树歌》 音乐游戏

  八唱:《绿叶》 听:《水草舞》 《采茶灯》

  九听:《采茶舞曲》《采茶扑蝶》音乐活动清明节放假

  十唱:《美丽的太阳花》 露一手:打击乐器伴奏

  十一唱:《我爱米兰》 听:《花儿与少年》

  十二唱:《五月的夜晚》 听:《花之圆舞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期中考试

  十三唱:《鸽子》 听:《飞吧,飞吧》劳动节放假

  十四唱:《翅膀》 听:《快乐阳光》《飞驰的英雄》

  十五唱:《采菱》 听:《云雀》《天鹅》综合活动

  十六唱:《忆江南》《包粽子》 听:《江南好》《欢乐的夜晚》

  十七唱:《太阳出来喜洋洋》《亲爱的回声》 听:《山童》《缆车》端午节放假

  十八唱:《山里的孩子心爱山》《地球的孩子》听:《空山鸟语》《火车向着韶山跑》

  十九唱:《热爱地球妈妈》听:《沉思》精彩回放:音乐与自然

  二十期终复*期终复*

  廿一期终考试期终考试

  廿二7月1日放暑假


四年级下学期教学教学计划(10)份(扩展3)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范文10份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 1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科书编排了8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文、语文百花园三个部分。课文由3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后面安排了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还有课后思考练*题和词语花篮:略读课文后面安排了要求认识的字及思考练*题和词语花篮。在本分课文的练*题后,还安排有“学*链接”。编排了一些名人介绍。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25个,女生25个。大部分女生学*自觉,*惯较好,成绩也好,部分男生基础差。通过几学期培养,学生的学**惯有所好转,但还不够自觉,还有个别学生的语文基础更差,连最简单的汉语拼音也不会拼读。*时应加强训练。加强优差生的辅导,调动每一个孩子的语文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学期教学目标

  1、在学*语文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从生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学*做人、做事的道理: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時,啟迪學生的思想,培养良好的学**惯。

  2、认识190个字,会写2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使用词典,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学*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此举的意思:能使用硬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睁开字帖。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默读,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和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能读懂程度适宜的儿童文学作品和儿童科普,了解主要内容。

  8、学*课文中观察事物、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一些方法,能按要求预*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养成预**惯。

  9、能阅读少年儿童读物,理解主要内容,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课内外阅读量达到14万字。

  四、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熟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还要掌握单元和每篇课文及听说训练、*作训练的教学目标,并且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课时教学目标,可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做到明确、适当、集中、有层次、可操作。

  2、利用《导学案》教学法读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能力的培养,同时在课堂内也尽量减少繁琐、细碎的分析,多给学自主阅读、理解的机会。

  3、重视学*方法的指导,根据教材的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教会学生学*的方法。

  4、继续抓好作文训练,在完成作文草稿时,尽可能的采用面批,每周按时完成二篇作文,尽可能的做到保质保量。

  五、教学进度:

  周 次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一周 1课 —— 3课 9课时

  第二周 4课 —— 5课 9课时

  第三周 6课 —— 8课 8课时

  第四周 百花园二——10课 9课时

  第五周 11课——百花园三 9课时

  第六周 13课 —— 14课 6課時

  第七周 15课——百花园四 9课时

  第八周 17课 —— 19课 9课时

  第九周 复 * 9课时

  第十周 期中考试 4课时

  第十一周 20课 —— 21课 9课时

  第十二周 22课 —— 24课 8课时

  第十三周 百花园六——25课 9课时

  第十四周 26课 —— 28课 9课时

  第十五周 百花园七——29课 8课时

  第十六周 30课 —— 32课 7课时

  第十七周 百花园八 9课时

  第十八周 期末复* 9课时

  5 O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 2

  新的学期即将开始,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社会主义人才,现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特制定本学期语文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惯和学*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本班共有15人,男生8人,女生7人。相当部分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如:张舒仪、程铭静、张子木等;但是也有部分孩子基础知识不牢固,学**惯不够好,心浮气躁,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如:陈培高、李宁、陈泽儒等。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

  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例、词语盘点和语文园地四大部分。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第三单元和第六单元各安排一次综合性学*。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1、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然是按专题分组编写。专题内容新颖、丰富,内涵深刻,富有人文气息,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的特点。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②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

  ③单元学*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2、安排“综合性学*”,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

  综合性学*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一个安排在“大自然的启示”专题中,要求观察大自然现象或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交流从中的发现或得到的启发;也可以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发明。一个安排在“田园生活”专题中,了解乡村景物和人们的生活。

  根据教材的编排,教师对综合性学*的指导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通过布置,使学生明确任务,知道要做些什么,该怎么做;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表扬好的做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三是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交流。

  3、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

  作为中年级的最后一册,本册仍然采用第一人称“我”的语言叙述方式,继续强调自主学*意识。同时,为了体现文本交流,精读课文中仍然以泡泡的形式出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质疑问难能力。泡泡的内容大致有: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内容的;引导想象的;体会文章结构特点的;引导课外阅读的等等。

  4、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资源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精神,语文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资源和实践机会”。本册课后继续安排“资料袋”,在课文背景或相关知识上,增加了深度和广度。语文园地的“宽带网”安排在一、四组,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祖国五岳和五大淡水湖的资料以及了解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灾难的事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拓展知识面。“展示台”安排在第三、六单元,作为综合活动的组成部分,交流认识大自然和感受农村生活的活动成果。“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古诗名句、谚语、成语等,“趣味语文”中的《说“信”》《趣联巧对》,“成语故事”中的《鹏程万里》《手不释卷》,集中安排以古代传统文化为主的内容,在趣味阅读、轻松记背中,积累语言,感受中华文化的优秀和博大精深。此外,结合课文的学*,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重点推荐《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和中国的民间故事。这些都为丰富学*、拓展学*开辟了资源空间。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等学*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阅读教学中,着重教会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继续引导学生加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四)教学目标

  本册学*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材内容与教学基本思路

  (一)识字与写字

  本册教材共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累计认识2600个字,会写20xx个字。教师要创造多种途径和多样方式,加强已认识汉字的复现巩固,防止回生。可以采取一些归类复*的方法,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做一些归类整理。

  由于中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识字方式上可以做进一步的调整。认字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老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主动识字,扩大识字量并养成独立识字的*惯。

  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范写和指导,要注意提示容易写错的笔画、笔顺,特别是那些不容易写好的字。写字贵在精,而不在多。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二)阅读

  课文分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精读是认真仔细地研读,有时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精读不但是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方法,而且有助于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与精读不同,略读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

  A精读课文。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引导:

  1、加强词句的理解和积累。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适当安排一些词句的练*,引导学生接触各种语言现象,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惯。

  2、重视练*朗读和默读。在阅读教学中,要体现朗读要求的层次性,朗读形式的多样化。教师在指导读书的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自悟、自得,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要重视范读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默读要在原来基础上,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要求一边默读,一边思考,读完要交流感受,质疑问难,组织讨论。

  3、注重培养阅读能力。一是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理解内容的主要方法有: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进而理解内容;边读边展开想象,把课文描述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理清文章的条理,再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内容等。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以上阅读方法。二是领悟表达方法。教材中对领悟表达的引导,涉及到诸多方面:领悟遣词造句的准确;体会语句的具体形象;体会文章条理清楚的表达方法;体会选材的别具一格。此外,本册还要重点教会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

  4、重视引导合作与交流。在进行课文教学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多给学生质疑问难和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可以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其他问题,大家提出的疑惑,展开合作学*。

  5、扩展延伸。为了使学生逐步学会读书,也为了丰富和深化学*的内容与收获,教材在扩展延伸方面也作了适当引导。从具体课文的实际出发,引导课外阅读、搜集资料。引向课外进行观察。安排了读写结合的小练笔。引导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进行思考。

  略读课文的教学主要靠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指导略读课文的学*,可以先让学生按照阅读提示,自己认真读课文。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略读课文,不必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

  (三)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的要求方面,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口语交际的要求。口语交际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特别要在学生口语表达中随机训练和规范,循序渐进提高口语表达水*。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面向全体,训练到位;交际中,注重语言的规范和指导;引导评价,提高语言能力;把口语训练延伸到日常活动中去。

  (四)*作

  本册*作在“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了8次,作为完整的*作训练;此外,结合课文学*,安排3次小练笔,作为片断练*。在*作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兴趣培养,倡导自由表达。中年级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重在自由表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作在编排上尽量为学生自主*作提供方便,不规定*作的题目,一般都是提出内容、范围,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写的内容。题目由学生自己拟定。要爱护学生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不要有过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消除*作的畏难情绪。

  2、以写实为主,兼顾想象作文。本年段*作练*主要是写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在指导时一定要让学生如实表达,事实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不要写走样。培养学生能够再现生活,这是很重要的表达能力。不要瞎编,不要说假话。评价作文要看是不是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目。同时兼顾想象作文。想象作文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怎么想就怎么写,想象的合理这方面的要求不宜太高。教师在讲评时,可以表扬想象合理的,以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3、重视*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开展观察、调查,共同探究,在合作中进行*作。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多组织展示和交流,使学生乐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作。

  4、勤动笔,能修改。逐步引导学生经常动笔,把*时的练笔和*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养成整理*作、保存*作的好*惯。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作能力。

  (五)综合性学*

  综合性学*不是标准化的学*,它是个性化的、创造性的学*活动。对于综合性学*的安排,教材不仅提出了活动的内容,还体现了一个根本的指导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开展活动。这不仅表现在学*方式的选择上,也表现在学*内容的安排与组织上。根据教材的编排,教师对综合性学*的指导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教师应放手让学生确定具体内容,选择学*伙伴,自己制定活动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活动;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表扬好的做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三是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交流。要通过不同的方式组织学生展示活动的成果,如,办小报,办展览,交流课外阅读的书籍。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觉到,语文很有用,体验成功的快乐。

  (六)课外阅读

  推荐阅读《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外古今寓言及科普读物,增补一些经典诗文背诵任务。养成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四、基本措施:

  ( 一)营造自主学*的情境。良好的学*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慢慢养成良好的学**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情境,这种学*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伙伴对话。

  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进而掌握语文学*的规律。

  (二)促进学*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中能*得方法,慢慢找到学*规律。

  人教版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学生学*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 我要……”“我一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指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教版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活动,有的指导学*活动,有的提出学*目标,有的提示学*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努力把对学*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过程。这个学*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的目的,在这个学*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

  五、优生的培养及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1、学困生的转化

  在语文课学*方面的学困生有:陈培高、黄倩倩、陈泽儒,他们普遍表现为阅读能力差,写作能力差。面对以上同学在学*方面的困难,我采取的措施是:

  (一)培养学生的学*兴趣,改变学*态度,寻找学*乐趣,使之在愉快地氛围中学*。

  (二)注意因材施教,引导他们质疑,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要不厌其烦地去解答。

  (三)课下督促他们把当天学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扎实。

  2、优生的培养

  (1)在保质保量完成作业的前提下,给他们布置一些有难度,有深度的作业,提高他们的语文学*能力。

  (2)每周进行一次口语交际比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 3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8个专题。它们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活动,使这两组的学*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为了便于复*检测,每组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和“读读记记”两栏。

  每个语文园地仍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5个栏目是机动栏目,分别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二、教学目标:

  1、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养成主动识字的*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措施:

  (一)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

  鼓励学生课外阅读,通过各种渠道主动识字,扩大识字量,并养成独立识字的*惯。

  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写好笔画、笔顺,安排好字的各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写美观,提高写字的速度,养成良好的写字*惯。

  (二)阅读教学

  本册既要完成中年级阅读学*目标,又为高年级的阅读作准备,在教学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的重要阶段,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精读课文数量将逐渐减少,略读课文的数量则逐渐增加。

  1.精读课文的教学。

  (1)指导朗读、默读。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思考,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

  默读,要在学生不出声、。默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讨论交流活动。不指读、不动嘴唇的基础上,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

  (2)精读词句,积累语言。

  本册教学要着重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积累词句,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精读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课后*题、文中泡泡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精读课文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一是要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二是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还要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进一步理清课文的条理和思路,从而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在教师重点讲解和与同学阅读感受的交流中,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最后,教师还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示阅读思路,用圈点、批注、勾画等方法,读、思、记课文中需重点领悟的部分。

  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意识,让学生自主完成学*的过程,并得出结论。教师可做重点指导和点拨,不可用现成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同时,尊重学生的理解和独特体验,允许学生有其他合理的选择。

  2.略读课文的教学。

  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要求。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三)口语交际教学

  1、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要根据话题内容,设计导入方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练*,有话可说,有话爱说。另外鼓励学生表达,不要打断学生讲话时

  的思路,引导学生畅快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2、交际中,注重语言的规范和指导。

  教师可以在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上、内容丰富上和思维清晰上给学生以指导,使学生的口语表达在指导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指导还要有层次***,循序渐进地提出表达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口语交际的不足,就共同的问题及时讲解,随时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还可有针对***地点拨纠正。

  在互动交流中,注意让学生学会倾听,要听明白别人讲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还要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有不同意见与同学商讨。讨论时,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一个说完后,另一个再说,不要中途打断别人的说话,要尊重别人的发言。

  3、面向全体,训练到位。

  教学要面向每一个人,不能留有教学的死角。要想办法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人人都有锻炼的机会,在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中活跃思维,逐步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可以根据话题内容,采取多种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可以采取同桌互说,指名说,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形式,扩大口语交际的“面”与“量”。教师要特别关注双向互说,了解每一个人语言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并随机进行指导。

  4、把口语训练延伸到日常活动中去。

  在*时的课堂教学和语文活动中,在回答问题、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达情况,随时纠正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他人交流,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惯。

  5、引导评价,提高语言能力。

  关注自己表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有效地提高口语表达水*。教学中可随时引导学生开展评价,本册可就听人说话能否把握主要内容,说话能否清楚明白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等主要方面,进行评价。学生在参与评价过程中,逐步提高判断正误、优劣的能力,并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惯。

  (四)*作教学

  1.启发引导,让学生乐写、爱写,对写充满兴趣。

  课程标准中年级提出:“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本册仍然从培养写作兴趣、降低写的难度入手,让学生不受文体、篇幅的限制,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专题学*,让学生把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学到的表达方式,运用到*作中去。还可以灵活处理“口语交际”和“*作”部分,可以先*作,后交际;也可以先交际,后*作,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安排,目的是让学生乐写、爱写。在教学上可以采取各种方式启发引导,让学生对作文充满兴趣:可以设置情境,启发想象;可以激发生活经验和情感,让学生有话可说,引发写的冲动;还可以引导观察,发现生活情趣,引起学生写的热情和愿望。

  写的时候,不要有写法上条条框框,让学生放开手脚去写,不受形式的束缚,重在把心中所想、所感及时地写下来,让学生感到写就是倾吐,是件快意的事情。

  2.感情真实、内容具体,养成良好的*作*惯。

  写真实、写具体是小学阶段作文的基本要求。在指导时,要鼓励学生如实表达,比如,写敬佩的一个人,可以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中观察寻找。*作时,要让学生写真话、写实话、写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和套话。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写具体,写具体的训练要有一个过程,要求不要太高,要在不断的练*和讲评中逐步达到写具体。此外,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提倡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引导正确的文风。

  本册的“看图想象”和“编童话故事”是想象作文练*。想象作文同样要鼓励学生真实的想象,而不是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老师要引导学生合理的想象。

  3.让学生经常练笔,养成勤动笔的*惯。

  “小练笔”是提高作文水*的经常***的练*活动。本册内安排了3次小练笔,分别是“想象人物的表现”“读课文后的感受”“想象周围人的议论”。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制情境,寻找写的契入点,让学生有兴趣写、乐于写,比如,《中彩那天》车开走后的情景想象,可以让学生从实际可能出发,想象人物各自的语言、动作和表情。老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教学时间,随时安排适于学生的练笔内容。“小练笔”以学生自主练*为主,练*的时间宜短而快。教师不宜拔高要求,不要当作语文园地中的“*作”来对待。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练笔,当作日常要求,鼓励学生随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记在日记本中。

  4.*作交流和评价,重在鼓励。

  四、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一)、营造自主学*的情境。

  良好的学*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目标上,利用生本教育的理念,让学生通过有目的学*,慢慢养成良好的学**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情境,这种学*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伙伴对话。

  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伙伴的对话

  ,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进而掌握语文学*的规律。

  (二)、促进学*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中能*得方法,慢慢找到学*规律。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方式,也是生本教育倡导的一种学*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是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活动,有的指导学*活动,有的提出学*目标,有的提示学*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努力把对学*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这个学*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的目的,在这个学*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

  五、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5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17人。本班学生喜欢阅读,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大部分学生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部分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稚嫩的见解。个别学生则缺乏自信,较为胆怯,学*的主动意识不够,对意愿的表达较为模糊。这学期要注重培养这些学生的能力。

  六、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12—14课时

  第二单元:10—13课时

  第三单元:12—14课时

  第四单元:12—15课时

  第五单元:10—13课时

  第六单元:10—14课时

  第七单元:9—11课时

  第八单元:11—13课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 4

  一、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上一学期的努力,四年级五班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品读文章的方法,已有了一定的作文能力,且在学*课文时能不断地联系生活实际,从大的语文观的角度讲,的确是令人可喜的。但由于在教学中对差生的识字能力训练不够,致使部分孩子字词方面掌握得不够好,故在本学期的教学中,除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外,还将在字词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教材特点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保持了围绕专题组织单元的特点,使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语文园地三者形成一个整体,更好的发挥陶情冶趣和训练阅读的功能。在继承上一册教材的特点的基础上,本册教材还结合专题安排了综合性学*栏目,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创造性空间和有意义的话题空间,同时加强了课内外的衔接,使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得到更紧密地联系。除以上特点外,本册教材更加注重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加大了背诵量。除背诵许多段落外,还安排了名言警句、诗句的积累与背诵。

  当然,本册教材也非常注重学生学*兴趣的培养,常常以学*伙伴的方式提出问题,还安排了一些选作题,增强了学生学*的自由度,有利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因人而异,为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起了催化的作用。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三、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等学*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会写200;累计认字2600个,会写2000个左右(修订的课程标准,要求中年级累计认识2500个左右的汉字;会写1800个左右的汉字,减少了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惯(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如查字典)。提高汉字书写的速度。中年段的识字、写字教学,往往被忽视或重视不够,识字、写字教学应该作为小学语文的常规教学,但是,低、中、高不同的年段,处理识字、写字的方法要有所区别。

  2.会使用字典、词典(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查字典、词典的方法: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默读(修订的课程标准把原来在低年级的默读要求提到了中年级,即“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养成好的默读*惯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到了四年级,应该训练学生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6.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感受作品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和语言(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给予了方法的提示,如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与复述课文是互相联系的)。

  7.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片段,诵读优秀诗文(这是一项经常性的要求,在不加重学生学*负担的情况下,可以多积累一些精彩的片段)。

  8.养成读书看报的*惯;使用工具书的*惯;课外阅读要有一定的量的要求(课程标准提出,中年级的阅读字数总量不少于40万字,教科书在第八组向学生推荐了《伊索寓言》《西游记》和其他寓言故事、民间故事,引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

  9.听话时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这是与阅读教学的训练目标相一致的,由读到说)。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语文园地五、六中的口语交际和*作,将口头表达和写下自己的感受、体会作为一项训练内容;语文园地八中的口语交际“推荐一本书”,一个要求就是谈对书的感想;此外,还涉及到了评价的标准,如语文园地四提出了表达“清楚、明白”的要求)。

  10.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能把内容写清楚、写具体。能修改*作中有错误的句段(整篇*作的修改,安排在高年级进行训练,中年级的*作训练,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句子的修改)。尝试写读后感、读书笔记(一些课文后安排了小练笔,要求学生写感受、写体会)。

  四下教材在编排上,考虑到说写结合,说、写感受。而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明确提出了写读后感的要求。因此,四下教材的相应安排为高年级写读后感做了一些铺垫。

  11.能在综合活动中,提出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初步学会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与运用(高年级教材中每册安排了一个大的综合性学*单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搜集资料与处理资料的能力)。

  四、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一)营造自主学*的情境。

  良好的学*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慢慢养成良好的学**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情境,这种学*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伙伴对话。

  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进而掌握语文学*的规律。

  (二)促进学*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中能*得方法,慢慢找到学*规律。

  人教版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学生学*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指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教版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活动,有的指导学*活动,有的提出学*目标,有的提示学*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努力把对学*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过程。

  这个学*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的目的,在这个学*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 5

  一、教材分析

  1、思想内涵丰富。

  教材分7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第一单元颂春篇,是关于赞美春天、亲*自然的教育;第二单元创新篇,是倡导创新,教给学生创造方法的教育;第三单元英才篇,是介绍中华民族古代英贤人物,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等传统美德;第四单元爱心篇,是倡导无私奉献、相互关爱、回报母爱和保护弱小等美好品质的教育;第五单元动物篇,学*动物知识、爱护动物的教育;第六单元环保篇,是关于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教育;第七单元国魂篇,是关于歌颂领袖人物和民族精神的教育。这些都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精品教材,而这样的编排, 又提升了育人的效果。

  2、重视阅读

  四年级下学期注重阅读能力的提高。从《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阶段目标”阅读教学要求中,可以看出朗读、默读的技能,阅读理解、概括等能力,第三学段较之第二学段有明显提高。其特点是:

  一是注重理解能力的提高。如第6课《最佳路径》:.格罗培斯的迪尼斯乐园路径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它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第13课《第一次抱母亲》:‘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为什么很难过?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第24课《黄河的主人》:“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中‘黄河的主人’是谁?为什么说他是‘黄河的主人’?”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有助于学生良好阅读*惯的形成。

  二是注重概括能力的提高。如果说阅读理解是引导学生把书“读厚”的话,那么阅读概括就是引导学生把书“读薄”。学生能把书“读厚”,这是十分重要的阅读能力;而能把书“读薄”,也是必备的阅读能力之一。本册关于阅读概括能力的训练作了应有的加强。如第7课《人类的老师》:“说说第3、4、5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第21课《云雀的心愿》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先有条理地说说,再写下来。”既引导学生进行概括重点段落的训练,又训练了学生把握文章的'要点,理清文章的条理。

  三是注重自学能力的提高。如《三顾茅庐》等课后安排的查字典解释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的训练;再如《人类的老师》《***故居的樟树》等课后安排的搜集课外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的训练等,都为高年级的学*做好铺垫。

  3*作。

  *作包括课内小练笔和大作文。本册教材比较频繁地安排了这项训练,诸如想象扩写古诗的意境(《春日偶成》),模仿课文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三顾茅庐》),观察生活,写出自己喜欢的鸟的“样子和叫声”(《鸟语》),依照课文写一个“齐心合力完成一项任务的场面”(《天鹅的故事》),看课文插图,写一段话,“选用课文中的词语” (《沙漠中的绿洲》)等等。本学期除了这些小练笔外还安排8次大作文。作文具体要求:1、能用学*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2、学*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能写出文从句顺的短文。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4、学*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

  二、课外阅读——晨诵

  晨诵的内容以适合孩子的儿歌、优美的儿童诗及国学经典为主要内容 以《三字经》、《弟子规》为主要内容。四年级下学期开始“在农历的天空下憩息劳作”的诗词之旅。。本学期师生将共同诵读《弟子规》(人文类)、《宝葫芦的秘密》(文学类)、《让孩子着迷的77×2个经典科学游戏》(科学类)所选内容均为经典,学生天天与大师对话,取法乎上,受益肯定很大。

  三、教学具体目标

  学**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惯。

  2、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惯。

  4、学*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惯。

  5、学*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惯。

  6、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惯;培养读书做记号的*惯。

  7、继续培养写日记的*惯,养成爱护图书的*惯。

  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普通话。

  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224个生字。

  2、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143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得正,写匀称。

  3、继续练*写毛笔,能写得端正,匀称。

  4、继续练*写毛笔字,并能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口语交际:

  1、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说话。

  2、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阅读:

  1、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本学期所选定的课外读物(晨诵)。

  2、继续学*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四、教学措施

  1、抓好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学*

  (1)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最重要的手段。

  (2)抓住动情点,真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抓好默读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默读*惯。

  4、抓好“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学*。阅读就是吸收。

  (1)课后的读写词语训练要落在实处。

  (2)养成阅读摘记的好*惯。。

  (3)朗读背诵仍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日 期 教 学 内 容 及 课 时 安 排 备注

  1 3.1─3.6 培养良好的学**惯(2-3) 走,我们去植树(2)第一朵杏花(3)

  2 3.9─3.13 燕子(2)  古诗两首(2) *作1(2)

  3 3.16─3.20 练*1(3)苹果里的五角星(2) 最佳路径(1)

  4 3.23─3.27 最佳路径(2)人类的“老师”(3)

  5 3.30─4.3 *作2(2) 练*2(3) 清明

  6 4.6─4.10 三顾茅庐(3) 祁黄羊(2)

  7 4.13─4.17 公仪休拒收礼物(2) *作3(2) 练*3(3)

  8 4.20─4.24 永远的白衣战士(3) “番茄太阳”(3)

  9 4.27─4.30 第一次抱母亲(3) 我不是最弱小的(2) 五一

  10 5.4─5.8 *作4(2) 练*4(3)期中测试(2)

  11 5.11─5.15 鸟语(3) 天鹅的故事(3) 生命的壮歌(3)

  12 5.18─5.22 *作看(2) 练*5(3) 特殊的葬礼(1)

  13 5.25─5.29 特殊的葬礼(2) 沙漠中的绿洲(3) 云雀的心愿(1)

  14 6.1─6.5 云雀的心愿(2) *作6(2) 练*6(2) 六一

  15 6.8─6.12 练*6(1)古诗两首(2)***故居的樟树(2)黄河的主人(1)

  16 6.15─6.19 黄河的主人(2) *作7(2) 练*7(3)

  17 6.22─6.30 期末复*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 6

  一、课标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xx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作中运用自己*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修改*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

  1.能提出学*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二、学情分析:

  我们班共有学生39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14人。本班优点缺点并存,但缺点渐渐大于优点,特别是上学期,各科成绩几乎都有所下降。比如:纪律方面,部分学生总是过于调皮,个别学生特别爱讲空话,讲闲话,经常违反纪律。学*成绩方面,两极分化严重,尖子生凤毛麟角,学困生太多,如孙国钦、季勇、丁鑫阳、庞凯、刘长庚等,学*效果极差,重要的是学*态度不端正,作业拖拉;写作时思维不灵活、不开阔;不爱懂脑筋思考分析问题;课堂能够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局限于王金妮、刘汾、刘家豪、杨妮等少数同学,多数学生胆子较小,不管问题会不会,就是不爱回答,说话声音普遍较小。

  三、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内容,使专题的学*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四、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等学*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阅读教学中,着重教会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继续引导学生加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六、教学措施与方法

  (1)阅读教学

  本学期继续采取课内外结合,开设大阅读课,重视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增加阅读量。改变课堂中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的状况,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会。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教师对学生的摘抄要有评价。上好每周阅读课,指导学生利用阅读课或课余时间背诵优美诗文。利用故事会、朗诵会、读书笔记交流会、好书推荐会、古诗诵读比赛等活动交流读书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将与学生一起阅读交流,体现师生互动。

  (2)口语交际教学

  教师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创设各种交际情境,如晨会、班会、采访等,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把口语交际能力作为对学生进行素质评价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列入考核范围。上好口语交际课,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3)*作教学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养成勤观察、勤思考、乐于动笔的*惯,能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会用常见的标点符号,会写日记、书信。正规大作文和*时小练笔相结合,努力提高学生的*作能力。每学期选出一篇最好的*作作为自己的作文成绩。

  (4)、做好培优与补差工作。由于后进生本身的一些特点,比如比较懒散,行动比较缓慢,理解力上相对而言弱一些等,后进生缺乏自信心。因此后进生转化的工作,一定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意识到希望,增强学*的主动性与学*的信心,进而提高学*成绩。对优生加强其特长培养,让他们能够“吃得饱”,使之成绩更上一层楼。

  七、时间安排

  第一单元:12———14课时

  第二单元:10———13课时

  第三单元:12———14课时

  第四单元:12———15课时

  第五单元:10———13课时

  第六单元:10———14课时

  第七单元:12———14课时

  第八单元:11———13课时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 7

  一、指导思想

  扎扎实实地练好语文基本功,培养良好的学**惯。注重人文,渗透德育,学*中华民族的的优秀文化,进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现代文明修养的教育与熏陶。

  二、教学要求。

  (一)思想教育。

  1、在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过程中,坚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从小树立远大目标,刻苦学*文化科学知识。

  2、在激发儿童学*兴趣的同时,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的自信心和良好*惯。

  3、在语文学*和实践中,引导孩子了解社会、认识自然,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从中领悟一些人生哲理,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语文教学。

  1、学**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惯。

  (4)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用品的*惯。

  (5)继续学*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惯。

  (6)继续学*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惯。

  (7)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惯。

  (8)继续培养写日记的*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233个生字。

  (2)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165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得端正,写匀称。

  (3)续练*写毛笔,能写得端正,匀称。

  (4)继续练*写毛笔字,并能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说回答问题,作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按要求预*课文。能借助字典学*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阅读适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 *作。

  (1)能用学*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能写出文从句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

  三、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走,我们去植树》《燕子》《江南春》《春日偶成》。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大自然与我们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养成热爱大自然,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强烈责任心。

  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要积极开动自己的脑筋,善于动脑,乐于动脑,了解事情往往在自己努力后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

  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顾茅庐》3、4自然段。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从历史故事中明白其中的道理。学会如何自主阅读剧本,了解剧本的基本结构。

  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芳香扑鼻”、“附*”、“疏忽”、“顽强”造句。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领悟人性的可贵,懂得奉献的美好,激发学生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五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生命的壮歌》中的一则。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们和*共处的情感。学*生命的壮歌后领悟课文所赞颂的献身精神。

  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云雀的心愿》。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想象能力,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样子,游人的感触和话语,写一段话。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意境之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力。

  第七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故居的樟树》《池上》《小儿垂钓》。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四、学情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班中的学生大都养成了较好的学**惯。上课能认真听讲并举手发言,不足的是完成作业时不够专心,导致做作业的速度较慢。本学期,打算在养成良好的作业*惯上狠下工夫。其次,学生的课外阅读几乎没有,导致理解能力差,作文没具体的内容以及精彩的语句。所以,决定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强化*作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和*作水*。

  五、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立足教学改革,加强自身的教改意识,准确把握新课标和教材的尺度,明确教学任务,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落实教学任务。重视教法、学法的研究,刻苦钻研业务,不断获取教改新信息,探索教改规律,力求教学上的突破。

  2、结合教材、学生实际,充分挖掘德育因素,抓住各种有利的教育契机,在知识传授,能力训练过程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学生受到德育思想的渗透。

  3、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对优秀学生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发展其才能;对暂时的后进生,耐心细心,培养信心,挖掘潜力,不同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使教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4、词句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进一步加强词句训练,更是本册阅读教学的重点。中年级的词句训练可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要避免以词解词,要鼓励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能力,逐步做到能自行理解;二要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三要重视词句的运用,加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

  5、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要多读少讲,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朗读;要体现读通、读熟和读出感情这样的朗读层次;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而后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默读也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要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在独立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

  6、合作促进学*。同桌、小组、全班交流是孩子们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天地,也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团结、学会协作。学会在合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信,找到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内容

  一 培养良好的学**惯(8)

  二 课文1、2、3

  三 课文4、*作1、练*1

  四 课文5、6

  五 课文7、*作2、练*2

  六 课文8、9

  七 课文10、*作3、练*3

  八 课文11、12

  九 课文13、14

  十 *作4、练*4

  十一 课文15、16

  十二 课文17、*作5、练*5

  十三 课文18、19

  十四 课文20、*作6、练*6

  十五 课文21、22

  十六 课文23、*作7、练*7

  十七 期末复*

  十八 期末考试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 8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们的听说读写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特别是写作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本学期继续细化教学工作,认真扎实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授课艺术和教学质量有新的提高。具体如下: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28课,其中精读课文15课,自读课文13课,另有选读课文8篇,总共36篇。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生活启示,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遨游汉字王国,走进西部,童年,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其中第一单元还安排了“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了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

  二、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19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2、默读有一定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5、养成读书看报的*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6、能写简单的纪实文章和想象作文,能修改自己的*作书写规范整洁。

  三、教学措施

  (一)识字、写字教学

  通过前三年半的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自学或小组里合作完成。但是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我会在课上做指导。多音、易混、难读字例如一单元有:1、踮(三声)起惧怕(三横)撑住(cheng易错zhang)鼓励(和再接再厉的厉区分)2、浒(hu)彭peng3、豫(yu)趟(tang)娱(yu)悉、毫、编(易写错)4、瘾、翩、雅、囫、囵、锻呕(易读错)。

  (二)阅读教学

  四年级下学期是高年级的起始阶段,我们应要全面把握阅读教学要求,为以后的学*打下基础。

  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创设情境指导有感情朗读,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如何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上下足功夫。本册的默读,重点在加快默读速度,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在默读的同时思考。对于需要精读理解的词句,放手学生发表自己的理解,不到位的老师再给予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积累语言,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口语交际教学

  本册的口语交际中安排了辩论和演讲的形式,教学中我会有意识地注意培养学生辩论演讲的能力。根据每单元的话题内容,设计导入方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参与练*,有话可说,有话爱说。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描述一件物体,讲清楚一件事情,在语言表达的准确上内容的丰富上和思维的清晰上给学生指导。把口语交际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在课堂上注意对学生说话的评价,引导学生学会说话。

  (四)*作教学

  强化*作意识,激发学生用笔表达的愿望。培养学生*作兴趣,让学生不受文体篇幅的限制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引导学生结合专题学*,把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学到的表达方式运用到*作中去。本册有六个小练笔,在课堂上尽量用短而快的时间进行练*。对于读后感、读书笔记这样的文章给学生出示例文引导他们尽快上路。鼓励学生如实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作时,写真话、写实话、写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始终以乐观和愉悦的心情来写作文。

  (五)语文素养培养

  1、加强预*指导,提高学生课前预*的质量,为课堂四十分钟的高效做前提保证。

  2、课堂上进行自主、合作学*的训练,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学*主人的地位,提高学生的学*能力。

  3、要充分利用好快乐园和配套练*册,帮助学生的彻底领悟课文内容和语文知识点。

  4、作业进行分层布置,对中下生降低要求,消灭不完成作业的现象。*时做好作业的反馈与评比,加强作业的规范,提高作业质量,特别是提高书写质量。

  5、批改好循环日记,每天读一或二篇好日记,激发学生写的兴趣。

  6、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通过每日“课前5分钟交流”,让学生或介绍好书、或读精彩片段、或谈报上见闻,以此做检查和督促,让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惯。语文课堂有意识的进行“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让学生多看好书,多读好书。

  6、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对闫铭海、宋怡婷、王杨、姜翔宇、王琦、丛祎等学困同学,给他们指派小老师给予大力帮助。

  四、教学时间

  第一组:12—14课时第二组:10—13课时第三组:12—14课时。

  第四组:12—15课时第五组:9—12课时第六组:10—14课时

  第七组:12—14课时第八组:11—13课时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 9

  一、指导思想

  扎扎实实地练好语文基本功,培养良好的学**惯。注重人文,渗透德育,学*中华民族的的优秀文化,进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现代文明修养的教育与熏陶。

  二、教学要求。

  (一)思想教育。

  1、在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过程中,坚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从小树立远大目标,刻苦学*文化科学知识。

  2、在激发儿童学*兴趣的同时,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的自信心和良好*惯。

  3、在语文学*和实践中,引导孩子了解社会、认识自然,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从中领悟一些人生哲理,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语文教学。

  1、学**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惯。

  (4)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用品的*惯。

  (5)继续学*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惯。

  (6)继续学*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惯。

  (7)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惯。

  (8)继续培养写日记的*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233个生字。

  (2)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165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得端正,写匀称。

  (3)续练*写毛笔,能写得端正,匀称。

  (4)继续练*写毛笔字,并能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说回答问题,作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按要求预*课文。能借助字典学*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阅读适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 *作。

  (1)能用学*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能写出文从句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

  三、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走,我们去植树》《燕子》《江南春》《春日偶成》。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大自然与我们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养成热爱大自然,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强烈责任心。

  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要积极开动自己的脑筋,善于动脑,乐于动脑,了解事情往往在自己努力后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

  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顾茅庐》3、4自然段。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从历史故事中明白其中的道理。学会如何自主阅读剧本,了解剧本的基本结构。

  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芳香扑鼻”、“附*”、“疏忽”、“顽强”造句。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领悟人性的可贵,懂得奉献的美好,激发学生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五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生命的壮歌》中的一则。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们和*共处的情感。学*生命的壮歌后领悟课文所赞颂的献身精神。

  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云雀的心愿》。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想象能力,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样子,游人的感触和话语,写一段话。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意境之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力。

  第七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故居的樟树》《池上》《小儿垂钓》。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四、学情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班中的学生大都养成了较好的学**惯。上课能认真听讲并举手发言,不足的是完成作业时不够专心,导致做作业的速度较慢。本学期,打算在养成良好的作业*惯上狠下工夫。其次,学生的课外阅读几乎没有,导致理解能力差,作文没具体的内容以及精彩的语句。所以,决定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强化*作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和*作水*。

  五、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立足教学改革,加强自身的教改意识,准确把握新课标和教材的尺度,明确教学任务,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落实教学任务。重视教法、学法的研究,刻苦钻研业务,不断获取教改新信息,探索教改规律,力求教学上的突破。

  2、结合教材、学生实际,充分挖掘德育因素,抓住各种有利的教育契机,在知识传授,能力训练过程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学生受到德育思想的渗透。

  3、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对优秀学生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发展其才能;对暂时的后进生,耐心细心,培养信心,挖掘潜力,不同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使教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4、词句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进一步加强词句训练,更是本册阅读教学的重点。中年级的词句训练可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要避免以词解词,要鼓励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能力,逐步做到能自行理解;二要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三要重视词句的运用,加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

  5、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要多读少讲,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朗读;要体现读通、读熟和读出感情这样的朗读层次;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而后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默读也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要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在独立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

  6、合作促进学*。同桌、小组、全班交流是孩子们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天地,也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团结、学会协作。学会在合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信,找到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内容

  一 培养良好的学**惯(8)

  二 课文1、2、3

  三 课文4、*作1、练*1

  四 课文5、6

  五 课文7、*作2、练*2

  六 课文8、9

  七 课文10、*作3、练*3

  八 课文11、12

  九 课文13、14

  十 *作4、练*4

  十一 课文15、16

  十二 课文17、*作5、练*5

  十三 课文18、19

  十四 课文20、*作6、练*6

  十五 课文21、22

  十六 课文23、*作7、练*7

  十七 期末复*

  十八 期末考试

  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 10

  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惯和学*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本班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语文课堂纪律较好,但班上尖子生不多,许多孩子自信心不足,课堂上需要更多的鼓励措施来“刺激”。班里男生偏多,课堂上开小差的现象时常有出现。经过上学期的训练,学生的朗读、写作水*都有了进步。通过“找对手”、“比一比”、“赛一赛”等措施,学生之间形成了在学*上你追我赶的局面。但学生*时作业中的书写欠认真工整,周记应付性完成,质量不高,写作积极性不高这些都是突出的问题。这些都有待本学期继续完善。

  本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基本结构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内容,使专题的学*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二、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现就本册几个主要方面作重点介绍。

  (一)专题组元,整合教材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然是专题组元型。专题内容新颖、丰富,内涵深刻,富有人文气息,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的特点。比如,热爱生命专题,从对自然万物生命勃发的感悟,到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救助,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学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大自然的启示专题,则从生物、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给人类的启迪,提出对生存环境的思考,比前几册相关专题内容更深入,具有丰富的思考价值。根据课标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突出重点,加强整合”的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在本册八个单元导语中,提示学*内容,点明专题,布置学*的任务。在内容上,力求启发阅读兴趣,引导单元学*;在语言叙述上,体现文学色彩,强调感染力。比如,第一单元,“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用诗一般的语言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面,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2、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为了体现单元整合,加强在精读与略读课文中间的联系。本册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安排有“连接语”,这段文字承上启下,内容突出,过渡自然,明确地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要求和方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阅读训练过程,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的整体感更强。

  3、单元学*活动的贯通和整合。单元整合不仅在课文内容上,还体现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学*活动上。本册教材继续加强专题内学*活动的整合,力求设计的各项活动贯通、严密。本册继续在每组课文后安排“词语盘点”,就本组课文所学生词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学生自查自测、复*巩固之用。从导语到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作文、日积月累、宽带网(安排在第一、四单元)、展示台(安排在第三、六单元)等,围绕专题内容,各项活动一以贯之: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复*、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全面推进语文各项能力的训练。

  (二)安排“综合性学*”,体现新课程理念。综合性学*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一个安排在“大自然的启示”专题中,要求观察大自然现象或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交流从中的发现或得到的启发;也可以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发明。一个安排在“田园生活”专题,了解乡村景物和人们的生活。编排方式是:导语点出活动的内容及要求;第一篇课文后具体提出活动方式的建议;“语文园地”中凭借“口语交际”、“*作”进行交流,在“展示台”中展示成果。随着学生主体活动能力的增强,综合性学*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较之三年级,本册减去了“综合性学*提示”,在活动过程中,不再对学生作进一步提醒和促进。根据教材的编排,教师对综合性学*的指导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通过布置,使学生明确任务,知道要做些什么,该怎么做;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该怎么做;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表扬好的做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三是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交流。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作为中年级的最后一册,本册仍然采用第一人称“我”的语言叙述方式,继续强调自主学*意识。同时,为了体现文本交流,精读课文中仍然以泡泡的形式出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质疑问难能力。泡泡的内容大致有: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内容的;引导想象的;体会文章结构特点的;引导课外阅读的等等。“我的发现”是自主学*方式的重要体现,在本册共安排8次。在内容安排上继续体现中年级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一些语言现象,初步掌握一些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惯。分别是:认识排比句、养成留心观察和勤动笔的*惯、体会副词的表达效果、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感情色彩、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认识拟人句、了解双引号的作用、学*怎样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本册精读课文一般安排三道题:第一题,引导朗读、背诵,重视语言的积累;第二题,侧重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第三题,加强词句训练。有的课文后设计了选做题。为了加强自主学*意识,本册仍以学*伙伴的语言方式,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提问题、谈感受、讨论交流,以便让学生把自主学*化作经常的行动和*惯。本册在理解内容深度上、阅读方法的要求上,较前几册均有所提高。

  (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资源根据课程标准精神,语文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资源和实践机会”。本册课后继续安排“资料袋”,在课文背景或相关知识上,增加了深度和广度。语文园地的“宽带网”安排在一、四组、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祖国五岳和五大淡水湖的资料以及了解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灾难的事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拓展知识面。“展示台”安排在第三、六单元,作为综合活动的组成部分,交流认识大自然和感受农村生活的活动成果。“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古诗名句、谚语、成语等,“趣味语文”中的《说“信”》《趣联巧对》,“成语故事”中的《鹏程万里》《手不释卷》,集中安排以古代传统文化为主的内容,在趣味阅读、轻松记背中,积累语言,感受中华文化的优秀和博大精深。此外,结合课文的学*,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重点推荐《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和中国的民间故事。这些都为丰富学*、拓展学*开辟了资源空间。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等学*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一、营造自主学*的情境。良好的学*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慢慢养成良好的学**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情境,这种学*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伙伴对话。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进而掌握语文学*的规律。

  二、促进学*方式的改变。语文学*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中能*得方法,慢慢找到学*规律。人教版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学生学*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指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教版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活动,有的指导学*活动,有的提出学*目标,有的提示学*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努力把对学*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

  “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过程。这个学*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的目的,在这个学*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


四年级下学期教学教学计划(10)份(扩展4)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 (菁华5篇)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1.认真学*理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新教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为培养合格人材而努力。

  2.加强政治业务学*,虚心学*外地的先进经验,不断提高业务水*,大胆实践,加强学法指导,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的

  提高同学的认识水*,扩大知识面,掌握常用的文字和最基本的听说读写的技能技巧,使同学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学*知识的同时,对同学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发展同学的智力,培养同学良好的学**惯。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要求同学认210个字,写300个字的识字量。教师应该鼓励同学通过其他渠道自主识字,增加识字量。鼓励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启发他人;鼓励互相合作,在合作学*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要继续加强写字的指导。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识字和写字的联系外,还要指导同学在反复的练*中提高写字技巧。要求同学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二阅读教学

  ⒈精读课文的教学。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学*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词、句练*。词、句练*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的任务是进行理解和积累。要引导同学主动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准确理解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要指导同学学*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理解,逐渐学会并善于把握文章的重点词句,进而理解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惯。

  (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要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同学,充分信任同学能读懂课文,让同学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学*读书。

  引导同学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引导同学入境入情地读。读的形式要多样,读的指导和练*要有层次。要善于用指导朗读和同学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培养语感,加强情感和美的熏陶。

  (3)逐步培养同学默读的能力。

  继续加强默读的指导,要求同学不指读,不动嘴唇,不出声音。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也更利于思考。要培养同学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惯。要鼓励同学边读边动笔圈点,画出重点,标出疑问。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主动提出疑问。默读课文,一般要对同学提出默读的要求,读完后,要交流感受,质疑问难,组织讨论,加强评价

  (4)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同学阅读、感悟的过程。要尊重同学自主选择学*内客、学*伙伴、学*方式的权利;要从同学的学*需求出发,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要充分发挥同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同学通过自主学*,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

  2.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同学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放手,让同*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完成课文学*的任务。

  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

  先由同学通读课文发散思维;参照课后

  提示问题独立阅读、思考,发表阅读感受;再抓住同学感兴趣的一两个重点的、有价值的共性问题(可以是内容方面的,也可以是写法方面的),引导同学讨论、交流;多元的方式评价学*过程和学*效果。略读课文的教学不要拔高或降低教学要求。

  三口语交际教学

  ⒈明确教学要求,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教师首先要明确本册教材在口语交际方面的练*要求,根据相应的口语交际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教师要从启发兴趣、激发交际的欲望入手,使同学明确围绕什么话题进行交流、讨论。

  ⒉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情境的创设,要体现中年级同学年龄的特点,还要有层次性,不能是一个水*上的循环。层次性可以是语言表达上的提高,也可以是表达内容的丰富,还可以是思维水*的提升。

  3.引导同学自主进行评价。对口语交际进行评价,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质量。

  四*作教学

  ⒈重视培养*作兴趣,使同学乐于表达。中年级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重在自由表达。要爱护同学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不要有过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消除对*作的畏难情绪。

  ⒉加强*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的联系。要鼓励同*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要注意发挥课文对*作的指导作用。

  本册*作练*主要是写同学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在指导时要培养同学真诚表达的*惯,不要养成随意编造,不要说假话、大话、空话的毛玻作文评价要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引导同学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珍惜生命,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社会责任感等。

  五语文百花园教学

  “语文百花园”中的“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台”及“语文大课堂”的教学应该注意:

  “语海畅游”中的字词句教学,重在引导同学发现知识规律,掌握学*方法,应以同学自主学*为主、交流心得收获为主。突出同学的主体性,也就是尽可能地让同学自己开展活动,将知识转化成能力。

  本册教材要完成以下教学任务:

  1.识字与写字

  (1)会使用字典,学*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认识211个生字,会写299个生字。

  (3)继续练*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整洁。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2)继续学*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学*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复述课文。

  (5)继续学*略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

  (6)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7)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3.*作

  (1)留心观察,展开想像,乐于书面表达。愿意将自己的*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作的快乐。

  (2)学写感谢信。

  (3)能够在*作中合理地运用收集的资料。

  (4)能够有顺序地安排文章内容,并把印象深刻的部分写具体。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继续培养讲普通话的*惯。

  (2)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5.综合性学*

  (1)结合语文学*,学*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表达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2)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2

  一、现状分析:

  我们班级四年级大部分学生的素质较好,个别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暂时存在差异。从学生知识的掌握方面看:大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理解并运用到实践报告中去,对口算、计算、文字叙述题算理清楚;对应用题也有了初步的分析解答能力。整个班级形成了热爱学*、积极向上的班风。

  从学**惯方面看:整个班级有着良好的学*风气。但也有个别情况,如个别学生学*不够积极,粗心马虎;缺乏信心、懒惰情况。

  从班级常规方面看:大部分学生在 40分钟内,能够认真听讲并完成当堂的学*任务。但也有学生上课精神不集中,小动作特别多,回答问题不积极等。

  本学年要针对以上所存在的问题,分期分类,定出实目标,以养成良好的学**惯,抓好学生的素质教育为主,强化训练学生常规,使学生养成良好学风,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成为学*的主人。

  二、知识目标:

  1、使学生学会并掌握本册所有知识内容。

  2、在学会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知识,拓展延伸。

  三、能力目标:

  1、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注意学**惯的培养。

  2、引导学生掌握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

  3、能教好的积累运用。

  四、任务要求:

  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2、精讲多练,选精品。

  3、用心教学。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担任了本年级一、四、五、六班的音乐教学工作,学生基础薄弱,这个阶段我会注重作好以前和今后知识的衔接工作。我会采取多种方式策略,帮助学生自己熟练的应用所学过的知识。并要注意避免学生厌烦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学*,采取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边玩边学。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任务:

  除了歌曲的学*以外,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并要注意避免学生厌烦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学*。

  四、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十个单元,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强调了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生活、音乐与人、音乐与动物的联系等等,内容丰富多彩,既有民族的、又有外国的,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每一单元内容的安排上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或联系性,各单元之间又注意内容的衔接性或层递性。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本册教材中,增加了许多学生唱的歌曲以及欣赏内容,更不同的是,大大增加了学生创作、表演、动手等活动,为学生的音乐学*创造了一个丰富的资源环境。在"识谱"要求上,开始要求结合键盘位置认识音阶中的七个音,并试着填唱名、学唱字母谱和编创简单旋律;在打击乐的使用上,加大了为歌曲伴奏的力度;在掌握节奏和培养节奏感方面,以趣味化的谜语、游戏和活动等形式出现,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通俗,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五、教学分析:

  1、唱歌是学*一些适合学生演唱的中外优秀歌曲。注重学生用力度、速度的变化手段表现歌曲情感,能够独立、自信地唱歌。

  2、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欣赏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文化素养,丰富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3、识谱教学是学生学*音乐的必要环节。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知识融入音乐实践中去学*。避免单纯而枯燥的讲授,要从感性入手,深入浅出,逐步提高。

  4、综合训练为本课本的重要特色之一,旨在通过某一种形式(如歌唱发声、节奏、律动、乐器演奏、音高听辨、节奏与旋律的排列和音乐创作等)的练*、达到多种技能训练或知识运用的要求,依照各课教学目的、既抓住训练重点,又要有所兼顾,充分发挥每一条练*中所包含的训练作用。

  六、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七、教学进度表

  周别     教 学 内容         课时

  第2周复*上学期的内容。    学*《采菱》 2

  第3周歌曲《柳树姑娘》    聆听《渔光曲》 2

  第4周 聆听《**》表演《**》   聆听《歌唱祖国》 2

  第5周 歌曲《愉快的梦》   编创《愉快的梦》 2

  第6周 歌曲 《哦,十分钟》《大家来唱》编创歌曲聆听《乒乓变奏曲》 2

  第7周聆听《旋转木马》《陀螺》歌曲《只要妈妈露笑脸》 2

  第8周聆听大提琴曲《摇篮曲》管弦乐曲《摇篮曲》歌曲《摇篮曲》 2

  第9周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  创编表演《我是少年阿凡提》 2

  第10周 歌曲《小小少年》音乐知识:附点八分音符、歌曲《小机灵的歌》 2

  第11周 聆听《牧羊姑娘》 表演《小机灵的歌》 2

  第12周聆听《友谊的回声》音乐知识:力度记号f   p   聆听《回声》 2

  第13周歌曲《山谷静悄悄》表演《山谷静悄悄》聆听《羊肠小道》 2

  第14周歌曲《荡秋千》表演《荡秋千》  聆听《山童》 2

  第15周 歌曲《小孩世界》编创《小孩世界》歌曲《*的小世界》 2

  第16周编创《*的小世界》歌曲《堆雪人》聆听《瞻宫珠帘》 2

  第17周举办《我身边的音乐》活动  聆听《铃兰》 2

  第18周 复* 2

  第19 周    考核和学生自评 2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1、从音乐科的特点出发,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基础,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学科教学中。

  2、正确处理知识的逻辑顺序,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选择教学内容,努力处理好内容的浓度和广度。

  3、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10课,后面还有选唱选听的歌曲共四首。每一课都有一个主题,每课都包含“演唱”、“听赏”“活动”等内容。在本册中,歌曲内容健康生动活泼,体现了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指导学生有表情自信地演唱基础上进行有关爱国主义的教以及体验各种生活的乐趣,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音乐知识有:节奏的把握、人声的分类、各音符的掌握、四分休止符的学*和音乐家聂耳的故事等等。活动和音乐童话剧是教材的特色之一,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更好的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并达到多种技能的综合运用;通过表演童话音乐剧使学生在愉快的学*过程中得到乐趣和教益,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音乐。整册教材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为动力,充分体现玩中学、学中玩。

  三、学生分析:

  1 学生人数多,不太易于管理,要有适当的方法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小学生好动,还有一部分学生顽皮,但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

  3 现在的小学生智力水*相对高,动手能力也较强。

  4 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应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5 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6 虽然已经是小学阶段的第三年了,但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惯还是非常重要(正确的演唱姿势、上音乐课的*惯、游戏的规则等等)。

  四、教学目标:

  1 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2 通过欣赏优秀的儿童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演唱、演奏的基本技能。

  4 培养学生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活动中运用乐谱。

  5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及艺术想像和创造力。

  6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友爱精神

  五、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1 唱歌:

  (1)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和气息方法。

  (2)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

  2 演奏:能初步学*竖笛的基本演奏方法。

  3听赏:

  (1)了解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根据歌曲介绍中外音乐家。

  (2)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

  4识谱:掌握各种基本音符、休止符及简单节奏,并能在活动中灵活运用。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5

  一、班级情况:

  经过初三下学期的学*,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从具体的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理解也上升到了比以前更高的水*。他们已经用归纳法去理解事物,解决问题。有些学生学*粗心,懒惰,有不做作业的坏*惯。因此,根据这些特点,这学期的数学课不仅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要有吸引力;而且要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惯。

  二、教学内容:

  这本教材包括:大数的理解,角度的度量,三位数乘二位数,*行四边形和梯形,二位数除数,统计学,数学广角,总评。

  三、本学期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和任务

  (a)知识和技能:

  1.知道“十万”、“百万”、“十亿”、“十亿”、“千亿”的计数单位,知道自然数,掌握十进制的计数方法,按几级读写一亿以内和一亿以上的数字,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按要求求出一个数的*似值。体验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我会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的除法,我会估计并检查对应的乘除。

  3.你可以用一位数数两位数(乘积在100以内),用一位数数几百个十,用整十除以整十,再用整十除以几百个十。

  4.知道直线、射线、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知道几个常见的角度,你会比较角度,用量角器测量角度的度数,按照指定的度数画出角度。

  5.认识垂直线和*行线,用尺子和三角形画垂直线和*行线;掌握*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关于图形的知识,发展空间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图,学*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二)流程和方法

  1.从现实生活中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理解运筹学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形成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验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工作,书写工整的好*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对大数的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二位数除,角度的测量,*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理解。

  难点:

  1、亿以内数的读法及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3、使学生理解垂直与*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行线。

  4、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5、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教学措施:

  1、深入教材,认真备课,定好单元计划,提前一周备课。

  2、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侧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3、抓重点、难点、各个环节的突破。

  4、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抓好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学**惯,重视课堂40分钟的利用,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

  5、对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教给学生科学的学*方法,充分利用教科书掌握例题、*题之间联系,举一反三,灵活学*,真正地把知识学会。

  6、精心设计作业,有层次,讲究目的性、科学性。

  7、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耐心辅导,因材施教。


四年级下学期教学教学计划(10)份(扩展5)

——四年级下学期教学教学计划 (菁华5篇)

四年级下学期教学教学计划1

  学情分析:

  四年级共有18名学生,这班的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性强。从上学期的科学活动情况来看,学生对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但由于学生还有许多对科学课的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以前对科学课的学*,学生的学*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的注意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更强了,对“科学”也很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惯要进行着重培养。

  教学目标:

  (一)充分展开教学过程,让科学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实在每一课的教学活动之中。

  (二)加强对学*主体的研究,构建以儿童心理发展为线索的科学探究体系。

  (三)适当扩大单元规模,使学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深入研究重要的科学概念。

  (四)更加注重科学程序的培养,探究方法不断丰富。

  一单元:

  1.组织学生经历一些典型的科学活动:

  2.明确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安全用电的*惯。

  二单元:

  1、知道花的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在对一棵油菜的花进行观察后能推测花的变化过程,并用科学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学会这种科学思维方式。

  2、认识几种常见的'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认识各种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在外部形态上是不同的,都有其独特的传播方式;认识种子和果实的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联系;激发探究植物种子和果实的兴趣。

  三单元:

  1、交流讨论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的经历。

  2、检验脂肪、糖类的活动经历。

  3、观察生、熟食物,使用酒精灯烧熟食物,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活动的经历。

  4、观察变质食物,比较新鲜食物和变质食物的活动经历。

  5、观察霉菌的经历。

  四单元:

  1、收集、观察岩石特点、对岩石成因和变化的探索。对岩石产生更大的研究兴趣,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研究岩石的愉悦心情。

  2、获得有关岩石和矿物构造、成因、变化等方面的科学知识。

  3、引导学生初步树立起保护、利用岩石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用一根电线、一个电池,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以及用更多的材料使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能在检测25种物体是否导电的活动中找到导体、绝缘体的特点;并且将感性的材料转化为理性的自己对导体和绝缘体的理解认识。

  2、知道什么是完全花和不完全花、雄花和雌花、单性花和两性花;知道蚕豆种子的构造:由种皮、胚根、胚芽、子叶等部分组成。

  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四年级下学期教学教学计划2

  指导思想: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惯和学*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共**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学生们比较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有良好的课堂记录*惯。但是,部分孩子基础知识的不牢固,学**惯不够好,心浮气躁。这部分学生上课时忙着各说各的,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特别是由于家庭教育的原因,常常不按时完成家庭作业,许多学生的作业态度不够端正。

  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教材内容: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内容,使专题的学*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教材特点: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

  (一)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单元学*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二)安排“综合性学*”,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综合性学*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一个安排在“大自然的启示”专题中,要求观察大自然现象或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交流从中的发现或得到的启发;也可以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发明。一个安排在“田园生活”专题中,了解乡村景物和人们的生活。)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

  (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资源

  教材分析: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200个,以供复*结之用。

  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导语、课后练*、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均不注音。选读课文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等学*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一、营造轻松愉快的学*氛围。

  轻松愉快的学*氛围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慢慢养成良好的学**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情境,这种学*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伙伴对话。

  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进而掌握语文学*的规律。

  二、促进学*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中能*得方法,慢慢找到学*规律。

  人教版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学生学*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指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教版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活动,有的指导学*活动,有的提出学*目标,有的提示学*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努力把对学*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过程。这个学*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的目的,在这个学*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

  教学措施:

  1、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的行为*惯。*惯靠长期培养,培养良好的*惯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本学期语文学*必须培养学生预**惯、查阅工具书*惯、阅读*惯、听课*惯、自己修改作文的*惯。

  2、通过多种激励方式激发学生的学*的兴趣。比如老师在课堂上实施微笑教学;通过充分的认可学生,多表扬,再提一点建议的方法让学生享受表扬的喜悦并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常与学生沟通带他们去玩;把自己的读书体会与他们分享等,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

  3、注重对学生进行读书指导。在课堂上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读书时间,要指导全班学生把书读通顺、流利、连贯,对于简单的课文更是要精讲多练,省出时间让学生读书、思考。

  4、加强学生的钢笔字练*,指导学生写好钢笔字,利用每天下午课前10分钟练*钢笔字。

  5、重视阅读与*作的有机结合,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这学期继续让学生每周写一篇日记,引导学生做好语言的积累,指导学生学*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的方法;在阅读指导时渗透作文选材、写作方法、中心提炼的写作指导。

  6、加强对学生的课外读书的指导,让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惯,坚持每天半小时读书。

  7、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8、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书法比赛、朗读比赛、作文竞赛、讲故事……

  教学时间:

  第一组:12—14课时 第二组:10—13课时 第三组:12—14课时

  第四组:12—15课时 第五组:10—13课时 第六组:10—14课时

  第七组:12—14课时 第八组:11—13课时

四年级下学期教学教学计划3

  时间过得真快,当我们还沉浸在新年的快乐中,新的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又开始了。为了使今后的工作更有步骤、有目标的开展,也为了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现将本学期思品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精神,以现有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为培养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成为能建设新世纪德才兼备的接班人才为目的。

  二、基本情况概述

  四年级这些学生主要来源于附*的金加洋、金处、横街、章均洋等几个村,在家中多半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龙女”,到校之后将一些不好的*气带到学校,没有一定的理想和目标,态度不端正,没有上进心和进取心。经过上学期的教育,学生都改变了这些不好的*惯,有了较大的进步,这与老师的教育和学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二、任务及目标

  1、端正学生思想,提高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2、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积极完成本年级的思品教学内容。

  4、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惯,用教材中的事例及道理来教育学生。

  5、注意联系周围的环境、人和事,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6、注重了自身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

  7、每月按时接受教研组对教学常规的检查,高标准,严要求,不敷衍。

  四、方法和措施

  1、教师*时认真学*新课标,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力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2、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相统一。

  3、善于走进学生当中,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

  4、定期对学生中的行为和思想进行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对工作进行整改。

  5、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对他们进行及时的督促。

  6、组织学生到社会中、生活中体验,使他们的思想逐步走向成熟。

  五、教学安排

  1——4周1——3课

  5——8周4——7课

  9——12周8——11课

  13——16周12——14课

  17——18周15课

  19——结束期末

四年级下学期教学教学计划4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对科学课的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对周边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初步掌握了科学学*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四年级学生整体学*比较认真,学*积极性很高,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课堂纪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爱动手,爱发言。通过观察,学生对科学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不强。本学期,需要在科学课堂常规养成,科学学*兴趣,动手实验操作等方面加强教学,获得进步。

  二、教材分析:

  1、本册内容情况: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动物与运动”“位置与运动”“力与运动”“昼与夜”和“交通运输”五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本册教材以“运动”为主线,通过与运动有关的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宇宙世界内容的学*帮助学生开始意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不断运动的.世界,从而为下学期学*“变化的世界”奠定基础。

  2、本册单元目标:

  (1)动物的运动

  引导学生从多种途径观察并模仿动物运动的多种方式,逐渐养成坚持进行合理体育锻炼的*惯,能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分析动物身体结构与运动功能的联系,并鼓励学生大胆设计仿生产品。

  (2)位置与运动

  通过学生亲历各种活动,能选择参照物,定性的描述一个给定物体的相对位置,认识地图图例,帮助学生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并能利用简单工具测量物体运动过程中不同时刻所经过的距离,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力与运动

  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体验各种力作用的不同结果,通过实验帮助学生意识到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4)昼与夜

  帮助学生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探究方法认识地球运动的有关现象。帮助学生探究太阳和影子的关系、昼夜交替现象和原因,以及昼夜变化对生物的影响等问题。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的历程。

  (5)交通运输

  鼓励学生对常见的交通工具分类,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体会到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大胆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以主人翁的精神分析生活中的交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三、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四、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点: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三年级的观察认识活动以定性为主,很少涉及物质的量。在本册的活动设计中,不仅要求学生更为准确和细致地观察物体,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要求使用测量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和有关现象。

  3、要求学生不仅观察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这也是本册教材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方面提出的新要求。观察和收集事实上只是探究活动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事实进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认识才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全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对科学的理解是渐进的,需要我们引领他们经历一个又一个具有科学意义的探究性学*活动,才能逐渐获得发展。

四年级下学期教学教学计划5

  一、情况分析:

  1、教材情况分析

  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内容包括“家政”和“技术初步”两大部分。“家政”和“技术初步”都包括“操作活动”和“技术信息”。每个部分都有“操作活动”和“技术信息”,因此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2、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他们都充满朝气,充满活力,热爱生活,热爱学*,热爱劳动,热爱美丽而可爱的校园。经过前几年的学*、锻炼,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是简单劳动制作能力有了较快的发展,并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术。他们的接受能力较强,相信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是乐于学*生活中的知识与技能的。

  二、实施总体目标:

  (一)家政

  1、学*简单菜肴制作,并作简单评价,体验家务劳动所带来的快乐。

  2、了解物品洗涤的'基本常识,学会清洗衣物、器皿,形成良好的*惯。

  3、学会使用部分家用电器,增强安全意识。

  4、通过调查、讨论、购物等活动,形成健康的消毒观念与初步的理财意识。

  5、学会菊花、月季等花卉的种植和水、土、光、肥的一般管理方法。

  6、了解手缝、编织的常用针法,了解制作的一般过程,学*设计、制作简单的布艺品,并作出评价和说明。

  (二)技术初步

  1、通过调查、比较、试验等活动,认识木、塑料和金属等常用材料及其不同用途。

  2、通过测量、绘图、材料加工等活动,学*使用一些常用手工工具。

  3、通过简单的纸塑、泥塑等作品的设计、制作及评价活动,了解简易手工制作的一般过程,掌握相应的制作方法,体验劳动的可贵和创造的愉悦。

  4、根据制作要求和操作示意图进行纸、木模型制作。能利用当地的自然材料设计并制作手工作品。

  5、认识一些简单图样,并用简单的图样进行简单的设计,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6、通过观赏、讨论、测试等活动,对作品进行简单评价,形成初步的技术作品鉴赏能力。


四年级下学期教学教学计划(10)份(扩展6)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菁选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5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计划了。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

  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六个学期的学*,进入四年级的学生基本上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学*,掌握了基本的学*方法,初步学会独立识字。大部分学生对短文能静下心来认真细读,对文中的词句能有意识地深入的体会和理解,知道抓住关键词句感情其内涵。但因为学生年龄差异较大,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情况参差不齐。个别学生的学**惯还欠培养,书写马虎,学*懒惰,怕吃苦,依赖思想严重,学*方法不够科学。特别是部分学生的*作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这学期,应该积极寻找有效的方法措施,力求全班孩子的*作上一个台阶,努力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作求真、求实、求新。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普通话;识字200个,能辨别常见的同音字和形*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掌握部首查字几种情况,能在字典中选择恰当的意思,学会独立识字。

  2、会读写200多个词语,懂得意思,一部分能口头或书面运用。

  3、学会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初步学会用毛笔临贴,继续练*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初步养成认真临摹的*惯。

  4、初步养成有礼貌地认真听人讲话的*惯,能正确转述别人的话,学会完整地讲述一件事,条理比较清楚,语句比较连贯;能听写一段话。

  5、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重点词句,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内容;读课文时能注意到文章的题目;初步学会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和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能读懂程度适宜的儿童文学作品,了解主要内容。

  6、初步学会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图画和周围的事物,能条理比较清楚地记叙一件事,语句通顺连贯;初步学会写留言条,学会写信,掌握普通书信和信封的书写格式。

  7、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壮丽,历史悠久,有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初步培养民族自豪感;初步培养勤奋学*、乐于助人、谦虚谨慎、敢于拼搏的精神;初步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要求。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的'成果提供舞台。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略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也列在“读读记记”中。专题内涵丰富,贴*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使这两组的学*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一)阅读方面:

  在学生能理解重点词句、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口语交际方面:

  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惯。

  (三)*作方面:

  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增强*作的自信心。

  (四)*惯方面: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地记诵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积极地和老师、同学展开讨论。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2

  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惯和学*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本班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语文课堂纪律较好,但班上尖子生不多,许多孩子自信心不足,课堂上需要更多的鼓励措施来“刺激”。班里男生偏多,课堂上开小差的现象时常有出现。经过上学期的训练,学生的朗读、写作水*都有了进步。通过“找对手”、“比一比”、“赛一赛”等措施,学生之间形成了在学*上你追我赶的局面。但学生*时作业中的书写欠认真工整,周记应付性完成,质量不高,写作积极性不高这些都是突出的问题。这些都有待本学期继续完善。

  本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基本结构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内容,使专题的学*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二、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现就本册几个主要方面作重点介绍。

  (一)专题组元,整合教材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然是专题组元型。专题内容新颖、丰富,内涵深刻,富有人文气息,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的特点。比如,热爱生命专题,从对自然万物生命勃发的感悟,到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救助,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学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大自然的启示专题,则从生物、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给人类的启迪,提出对生存环境的思考,比前几册相关专题内容更深入,具有丰富的思考价值。根据课标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突出重点,加强整合”的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在本册八个单元导语中,提示学*内容,点明专题,布置学*的任务。在内容上,力求启发阅读兴趣,引导单元学*;在语言叙述上,体现文学色彩,强调感染力。比如,第一单元,“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用诗一般的语言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面,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2、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为了体现单元整合,加强在精读与略读课文中间的联系。本册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安排有“连接语”,这段文字承上启下,内容突出,过渡自然,明确地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要求和方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阅读训练过程,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的整体感更强。

  3、单元学*活动的贯通和整合。单元整合不仅在课文内容上,还体现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学*活动上。本册教材继续加强专题内学*活动的整合,力求设计的各项活动贯通、严密。本册继续在每组课文后安排“词语盘点”,就本组课文所学生词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学生自查自测、复*巩固之用。从导语到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作文、日积月累、宽带网(安排在第一、四单元)、展示台(安排在第三、六单元)等,围绕专题内容,各项活动一以贯之: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复*、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全面推进语文各项能力的训练。

  (二)安排“综合性学*”,体现新课程理念。综合性学*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一个安排在“大自然的启示”专题中,要求观察大自然现象或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交流从中的发现或得到的启发;也可以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发明。一个安排在“田园生活”专题,了解乡村景物和人们的生活。编排方式是:导语点出活动的内容及要求;第一篇课文后具体提出活动方式的建议;“语文园地”中凭借“口语交际”、“*作”进行交流,在“展示台”中展示成果。随着学生主体活动能力的增强,综合性学*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较之三年级,本册减去了“综合性学*提示”,在活动过程中,不再对学生作进一步提醒和促进。根据教材的编排,教师对综合性学*的指导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通过布置,使学生明确任务,知道要做些什么,该怎么做;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该怎么做;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表扬好的做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三是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交流。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作为中年级的最后一册,本册仍然采用第一人称“我”的`语言叙述方式,继续强调自主学*意识。同时,为了体现文本交流,精读课文中仍然以泡泡的形式出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质疑问难能力。泡泡的内容大致有: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内容的;引导想象的;体会文章结构特点的;引导课外阅读的等等。“我的发现”是自主学*方式的重要体现,在本册共安排8次。在内容安排上继续体现中年级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一些语言现象,初步掌握一些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惯。分别是:认识排比句、养成留心观察和勤动笔的*惯、体会副词的表达效果、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感情色彩、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认识拟人句、了解双引号的作用、学*怎样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本册精读课文一般安排三道题:第一题,引导朗读、背诵,重视语言的积累;第二题,侧重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第三题,加强词句训练。有的课文后设计了选做题。为了加强自主学*意识,本册仍以学*伙伴的语言方式,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提问题、谈感受、讨论交流,以便让学生把自主学*化作经常的行动和*惯。本册在理解内容深度上、阅读方法的要求上,较前几册均有所提高。

  (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资源根据课程标准精神,语文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资源和实践机会”。本册课后继续安排“资料袋”,在课文背景或相关知识上,增加了深度和广度。语文园地的“宽带网”安排在一、四组、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祖国五岳和五大淡水湖的资料以及了解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灾难的事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拓展知识面。“展示台”安排在第三、六单元,作为综合活动的组成部分,交流认识大自然和感受农村生活的活动成果。“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古诗名句、谚语、成语等,“趣味语文”中的《说“信”》《趣联巧对》,“成语故事”中的《鹏程万里》《手不释卷》,集中安排以古代传统文化为主的内容,在趣味阅读、轻松记背中,积累语言,感受中华文化的优秀和博大精深。此外,结合课文的学*,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重点推荐《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和中国的民间故事。这些都为丰富学*、拓展学*开辟了资源空间。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等学*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一、营造自主学*的情境。良好的学*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慢慢养成良好的学**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情境,这种学*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伙伴对话。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进而掌握语文学*的规律。

  二、促进学*方式的改变。语文学*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中能*得方法,慢慢找到学*规律。人教版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学生学*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指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教版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活动,有的指导学*活动,有的提出学*目标,有的提示学*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努力把对学*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

  “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过程。这个学*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的目的,在这个学*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3

  一、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会写80个字,累计会写2500个,会认3000个。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养成边读边思考的*惯,并能从中捕捉信息。

  3、能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5、在阅读中,进一步学会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能力),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10篇。

  7、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8、学*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三)*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详略得当。

  4、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能修改自己的*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二、教学资源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专题大致有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的生活。在之后又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

  本册要求会写课后写字表。教材后附生字表。还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记,不要求书写。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会表达方法;抓住重点句段,加深理解;主动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作感情真实,详略得当。

  2、难点:学会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并尝试在*作中加以运用;学*详写和略写。

  三、学生学*情况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喜欢学*语文,喜欢阅读,并养成了良好的学**惯,基础知识较扎实,而阅读和*作则要稍微逊色一点。

  1、识字写字。

  作为高段学生,他们的独立识字能力较好,所欠缺的是不喜欢主动利用字典来帮助识字、阅读(所以上课尽量创造机会让他们利用字典。)、据词定义能力、书写*惯、错别字多。

  2、阅读。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但有感情地朗读仍需努力;学生学会了默读、浏览等方法,但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一般;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方面则要加强指导,尤其是中下学生;大部分学生基本上能了解文章的一些显著的表达方法。

  课外阅读:阅读量大部分能达到,喜欢阅读童话、故事类、文学类、漫画类书籍,对古今中外的名著则涉猎不多,且能主动积累的学生大约只占半数。

  3、写作。

  在写作方面,尤为突出的尖子生寥寥无几,最为欠缺的是写作素材单一,不能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写法单一。

  4、口语交际。

  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热情不高。倾听和评价的能力较之以前,有所提高。

  5、综合性学*。

  大部分学生对综合性学*较感兴趣,且有几个学生脱颖而出,综合能力强。欠缺的倒是自己对过程的指导。

  四、教学方法设计

  1.学会用“比较法”掌握不同类型课文的内容、结构、特点。

  2.学会用“质疑法”阅读课文,通过边读、边质疑、边释疑的过程得到新的知识。

  3.学会用“连缀段意法”、“找中心句法”、“审题归纳法”、“重点段落归纳法”、“课后问题归纳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学会用“课题分析法”、“重点段落分析法”、“分析主要内容法”、“找文中总结、小结、过渡或议论等关键句法”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5.学会逐步掌握“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

  6.学会用“总结提高的方法”检查自己的学*方法、学*效果,使自己的学*方法更科学,更系统,更完善。

  五、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1.教学内容:

  (1)童年的愿望(2)汉语家园(3)长大后我就成了你(4)幽默三则(5)人间情(6)长城的故事(7)山水风情(8)马的天地(9)科学趣闻(10)壮丽的山河(11)考验

  2.课时安排:

  周次内容课时备注

  1 一单元1-1课(2课时)

  2 一单元1-2课(2课时)

  3 一单元 1-3课 (2课时)一单元测试

  4 二单元2-1课 (一课时)二单元2-2课 (一课时)

  5二单元测试

  6 三单元(3-1)(3-2) (3-3)分别两课时

  三单元测试

  7 四单元4-1课 4-2课 4-3课(六课时)

  8四单元测试

  9五单元、5-1课5-2课5-3课(每课分别为1课时)

  五单元测试

  10六单元6-1课6-2课6-3课(每课为一课时)

  11六单元测试

  12 七单元7-1课7-2课 7—3课(每课为2课时)

  13七单元测试

  14八单元8-1课8-2课(每课为2课时)

  15八单元测试

  16九单元名著9-1课9-2课(每课为2课时)

  17单元测试(9)

  18十单元10-1课10-2课(每课为1课时)

  19十单元测试

  20十一单元11-1课11-2课11-3课(每课为2课时)

  21十一单元测试

  22期终复*

  23考试

  六、教学评价方案

  教学情况的评价,应有以下内容:

  (1)形成性练*题的检测结果;

  (2)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信息;

  (3)批改作业中发现的问题;

  (4)遇到有测验和考试时,记录其评价结果。

  七、德育渗透计划

  通过语文学*启迪学生思想,认识中华民族传动文化的博大精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先打的思想和观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4

  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上一学期的努力,四年级 2班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品读文章的方法,已有了一定的作文能力,且在学*课文时能不断地联系生活实际,从大的语文观的角度讲,的确是令人可喜的。但由于在教学中对差生的识字能力训练不够,致使部分孩子字词方面掌握得不够好,故在本学期的教学中,除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外,还将在字词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教材特点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保持了围绕专题组织单元的特点,使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语文园地三者形成一个整体,更好的发挥陶情冶趣和训练阅读的功能。在继承上一册教材的特点的基础上,本册教材还结合专题安排了综合性学*栏目,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创造性空间和有意义的话题空间,同时加强了课内外的衔接,使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得到更紧密地联系。除以上特点外,本册教材更加注重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加大了背诵量。除背诵许多段落外,还安排了名言警句、诗句的积累与背诵。

  当然,本册教材也非常注重学生学*兴趣的培养,常常以学*伙伴的方式提出问题,还安排了一些选作题,增强了学生学*的自由度,有利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因人而异,为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起了催化的作用。

  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 : 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本册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等学*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 .认字 200,会写 190;累计认字 2600个,会写 20xx个左右(修订的课程标准,要求中年级累计认识 2500个左右的汉字;会写 1800个左右的汉字,减少了 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惯(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如查字典)。提高汉字书写的速度。中年段的识字、写字教学,往往被忽视或重视不够,识字、写字教学应该作为小学语文的常规教学,但是,低、中、高不同的年段,处理识字、写字的方法要有所区别。

  2 .会使用字典、词典(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查字典、词典的方法: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学会默读(修订的课程标准把原来在低年级的默读要求提到了中年级,即“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养成好的默读*惯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到了四年级,应该训练学生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5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6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感受作品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和语言。

  7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片段,诵读优秀诗文,我校校本课程包含的古诗文诵读训练内容,正切合这一教学目标,必须常抓不懈,保证学生从小具备足够丰富的诗文积累量。

  8 .养成读书看报的*惯;使用工具书的*惯 ;课外阅读要有一定的量的要求(课程标准提出,中年级的阅读字数总量不少于 40万字,引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

  9 .听话时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这是与阅读教学的训练目标相一致的,由读到说)。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0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能把内容写清楚、写具体。能修改*作中有错误的句段(整篇*作的修改,安排在高年级进行训练,中年级的*作训练,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句子的修改)。尝试写读后感、读书笔记(一些课文后安排了小练笔,要求学生写感受、写体会)。

  11 .能在综合活动中,提出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初步学会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与运用(高年级教材中每册安排了一个大的综合性学*单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搜集资料与处理资料的能力)。

  具体措施:

  (一)、生字新词和句子的学*

  一、二年级基本实现独立识字,三年级基本实现独立学词,四年级上学期学*写摘录笔记,自学生字词语和重点句子、精彩句子,一至四年级背诵古诗文、名言警句,第八册后不再单独提这方面的要求,第八册仅给以一些简单的指导。教学时要抓好两点:

  1. 学生是否养成了认真自学词语句的*惯。

  2. 检查(老师查,学生互查)自学的效果。

  第八册字、词、句的'学*仍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应由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不再提统一要求,而是逐渐趋向根据学生自己的水*和需要自学。这个目标主要通过记摘录笔记的途径来实现。摘录笔记必须写,经常写,随时写,要养成*惯。 “语文天地 ”中的第一项就是 “我的摘录笔记 ”,语文教学彰显工具性,摘录的重点在语言材料,主要是生词佳句和名言警句。摘录有用的信息资料可以另设一个摘录笔记本。帮助学*生字新词之外,摘录笔记还能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惯。要把它作为评价阅读能力和阅读*惯的重要途径。

  评价字、词、句的学*掌握情况,一是识字保底的部分还需要有统一的测试,思路与前几册相同,但权重应有所下降;二是这一阶段使用汉字的问题凸现出来了,应结合阅读、*作活动消除错别字,不走加大练*量的老路;三是要结合语文实践测试独立识字和学词学句的能力,巩固提高多种识字学词的方法,形成独立识字的*惯;四是名言警句、佳作积累的权重不能低于三年级。

  (二)、阅读

  本册教材共有 27篇主体课文,篇目较少,篇幅不长,但自读课文的篇目较多,阅读量较大。课文内涵丰富,文化含量加大,弹性内容增多,阅读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师生深入开掘。

  1.不求一下子学深学透,而看重积累,积累名篇佳作于心底。

  2.不是传达教师、教参编写者阅读的结论,而是教会学生自己去阅读,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阅读的良好*惯。

  3.不为统一思想认识,统一表达阅读体会的语言,而是为个性化学*开辟广阔的空间。

  阅读的评价内容,应突出阅读兴趣、阅读*惯、阅读方法、阅读量,以及整体感受这样几个方面。

  (三)、*作

  升入四年级,愿意写、有内容写仍然是学生写作最基本的矛盾。本册教材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强调*作与阅读结合,与活动结合,与日记结合,引导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学会表达。

  1 .可以在列出的题目中自由选择,老师要适时地点拨引导,不要让学生一学期总写想像内容;

  2.四年级学生必须练*写真实的内容,可以写长写短,可以成文,可以只是片断,题目也可以自己拟定;

  3.修改,对提高表达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册教材安排了专项内容。教师要特别重视修改,把它看作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实践活动,要引导学生重视修改,尤其是当堂修改,在交作文前再读再改,养成修改*作的*惯。要少点理性分析,多做具体指导,每学期保证对所有学生面批一次。

  (四)、口语交际

  课改以来,语文教学呈现出空前的活跃状况,学生彼此愿意交流,有自信,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不少地区和学校的学生能够合作学*……这都是应该肯定的可喜现象。

  在这样的基础上,教材第八册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交流。

  1 .做讨论的主持人,使交流能有组织有方向地进行。

  2 .与不同意见交流(态度;认识)。

  3 .做讨论小结。

  ( 五 )、综合性学*

  前三年综合性学*教学重点在于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从第七册开始,要求学生有计划地行动,首先是制订个人活动计划。第八册学*制订小组活动计划。计划不仅是一种实用文体,它涉及目标、想像力、行为、对时间的支配、人尽其才等多方面的元素。

  有计划地做事,才能从有为提升至自为。

  综合性学*活动可大可小,八册仍然本着这样的精神来安排。教师应当结合本地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意愿和能力安排综合性学*活动。考虑到教学时数,全学期大型的综合性学*活动应掌握在 4次左右。

  随着年级的增高,活动的综合性越来越强。要整体安排每个单元的学*时间,整体设计每个单元的学*内容,把 “语文天地 ”的活动与主体课文的学*紧密结合起来。 “畅所欲言 ”的内容,组织好,可能是一次辩论会,也可能是一次故事会,或者演讲会,可以视为一次大的综合性活动。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5

  一、本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五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其中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有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内容,使学*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o*作和回顾o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1、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2、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2)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

  (3)单元之间各学*内容的铺垫和照应。

  3、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4、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5、改进"综合性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6、拓展学*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的联系

  二、全册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6、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学*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8、养成读书看报的*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9、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10、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作,书写规范、整洁。

  11、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12、在综合性学*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第一单元:一是要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二是在阅读中要能够结合学*和生活实际,*得一些读书和*作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惯,从而受益终生。

  (2)第二单元: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二是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三是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3)第三单元: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勤奋学*的自觉性;。引导学生学*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在*作中加以运用。

  (4)第四单元:凭借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不仅读懂课文本身,而且能延伸到从生活这本特殊的书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这也是本单元重点要培养的语文能力和需要落实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5)第五单元:本组教材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同时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精心备课,抓好课堂教学,及时进行单元检测,针对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对学*困难的学生,采取教师个别指导、同学互助的活动,。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困难生优先回答,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经常与家长交流,多方面的提高他们的语文水*。

  3、对学*优秀的学生,给他们创造阅读条件,让他们多读课外书籍,并讲给同学听,带动全班的阅读兴趣。

  4、随时听写检查生字和认读字;采取组长检查,教师抽查的方式检查朗读和背诵。

  5、以讨论形式开展综合性学*,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口语交际能力。

  6、坚持每周写一篇随笔,并教师做好讲评,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6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2人,年龄一般在9—10岁之间,大部分同学学*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他们聪明好学,但也有少数一部分同学基础较差,个别同学头脑不够聪明,反映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后进生的学*。由于孩子们大都来自农村,部分学生能博览群书,涉猎各种不同信息。少数学生除教科书外,几乎没有阅读其他书籍的*惯。再加上家长的文化底蕴较浅,在家庭辅导和家庭教育方面跟不上。这是孩子在学*中存在的不利因素。

  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的特点

  <一>注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能力的培养。

  1、本册教材在每单元前设计了专门的版面安排导语的内容和情境图。

  2、选文形式多样,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的课文

  本册教科书继承了前六册教材选文形式多样的特点。除了常见的诗歌、散文、故事、神话、传说、寓言等体裁,又增加了说明文、科学小品、剧本等新的体裁,使课文的体裁更加丰富。

  <二>注重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的培养。

  1、教材重视了学生学*方法和学**惯的培养。教材注意了课文的导学设计,在课文之中或课文之后,以学*伙伴的口吻,泡泡图框的形式,提出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

  2、教材采取了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主要表现在:一是课后练*中加强了词、句、段的积累。二是每篇课文之后都设有“词语花篮”栏目。三是加强了朗读、背诵训练。

  3、密切联系学生的阅读和生活实际,安排适量的“小练笔”。随着学生会认、会写字的增多,进入四年级的学生动笔写话的愿望会日益增强。本册安排了5次小练笔。

  <三>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改进“语文百花园”的形式,丰富“语文百花园”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体现整合,本册编排了“语海畅游”栏目,将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部分进行综合,接着是“积少成多”、“阅读*台”、“笔下生辉”及“语文大课堂”。其中“语文大课堂”属综合性学*,使语文百花园的内容更丰富有趣。

  (二)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与内容

  本册教科书继前七册之后,仍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8个专题。他们依次是:成长的足迹、秀美的山川、科学与环保、爱国精神、人间真情、故事的启示、人与自然、中外文化。每个专题内容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爱美情趣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面貌;可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190个字,会写200个字。

  2、会使用字典,学*使用字典,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学*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能使用硬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学*默读,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练*复述课文。

  6、在学*语文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从生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学*做人做事的道理,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民族自豪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良好的学**惯。

  四、教学措施:

  1、积极学*先进的课改理论和新的教学理念,收集并认真学*新的课改信息,了解前沿的课改动向,认真及时、系统地做好学*笔记,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养成勤于质疑,善于思考的好*惯,以便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学会思考,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以勤奋好学、无私奉献、热爱学生为座右铭。

  2、把握好教材的编排意图和特点,整体设计学*内容和实践活动,结合本班情况和自身条件,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使语文学*生活化。

  3、认真学*新《课标》,深入钻研,掌握新的课改理念,勇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造性地运用,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建立“*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努力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和接授性相结合的学*方式,并及时深刻地进行教学反思,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环境,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积极的学*方法,让他们乐学、善学、积少成多,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5、针对学生书写不规范的问题,我准备凭借教材把写字任务妥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对少数不容易读或容易混淆的字作适当指导,对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作具体指导,使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养成良好的书写*惯。

  6、加强课外辅导,及时转化后进生,积极开发利用身边的资源优势,(校内图书室、班内图书角)拓宽课程教学渠道,让学生从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从身边学语文,从身边用语文。

  7、与家长、社会联系在一起,关注学生的学*过程和成长过程,关注他们在语文学*中的情感体验,教给孩子们更多的学*方法,实施自我评价和互评相结合,师评、生评及家长评相结合,*时评价和期末评价相结合,使学生从中得到提高。

  8、在阅读中进行词句训练,要结合生活积累,更重要的是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理解词句不脱离语言环境,逐步地使学生学会善于把握文章的重点词、句,进而理解课文。

  9、重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为学生的作文起步打好基础。

  五、教学进度

  周次单元内容备注

  1——2一《种子》《只拣儿童多处行》《钓鱼》《爷爷的芦笛》语文百花园一

  3——4二《古诗三首》《桂林山水》《五彩池》语文百花园二

  5——6三《卫星比武》《巴斯德征服狂术病》《小树死因调查报告》《绿色记事本》语文百花园三

  7——8四《我站在祖国地图前》《陈嘉庚办学》《舞动的北京》《***妈妈》语文百花园四

  9期中考试

  10—11五《莲叶青青》《萧山杨梅》《我和祖父的园子》《母亲的呼唤》语文百花园五

  12—13六《爬山》《语言的魅力》《寓言两则》《米芾学书》语文百花园六

  14—15七《鸟的天堂》《鲸》《麋鹿》《小狮子爱尔莎》语文百花园七

  16—17八《孔子学琴》《端午节的由来》《西门豹》《汤姆索亚历险记》语文百花园八

  18—19复*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7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0名,其中男生24人,女生26人。从整体看,本班学生学*水*较为*均,多数中等生,优等生与后进生人数差不多。其中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良好的学**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而大多后进生都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造成的,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

  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惯,教给他们学*方法,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学*,不断进步。另外,在阅读、*作和修改病句方面,仍然存在很大问题。学生在阅读短文上理解有一定难度,大多数学生很难独立将短文看明白,需要老师的督促指导。语言的概括能力还要加强训练。

  *作方面,学生普遍存在很大的困难,记流水帐的情况偏多,在用词用句,表达情感上仍有待加强。而修改病句方面在本学期会融合在*作教学中进行重点训练。本学期的重点仍然是增大学生的阅读量以及好词佳句的积累是,而重中之重仍然是对学生学**惯的培养以及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1、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继续按照话题单元编写,共有八个话题,依次是“成长之歌”、“为人之道”、“学*之法”、“英雄赞歌”、“神奇世界”、“中国文化”、“人与自然”、“智慧故事”。每个话题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由阅读、古诗诵读、语文乐园三大部分构成。

  话题是单元的灵魂(每个单元侧重一个话题,全册共八个话题);

  阅读是单元的主体(每个单元由三篇课文组成,全册二十四篇课文);

  诗词诵读是单元的拓展(每个单元安排一首古诗,全册共八篇);

  语文乐园是单元的综合实践(每单元一次语文乐园,分别由五个板块组成“我来试试”、“探究与发现”、“口语交际”、“*作”、“综合性学*”,其中“综合性学*”分别安排在语文乐园二、四、六、八之中)。

  本册教材要求会认159个字,多音字15个。要求学会222个字。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均不注音,在生字栏和查字表中注音。语文乐园中不认识的字随文注音。

  2、主要特色:

  (一)从课程目标上看,体现了阶段性和衔接性。

  1、阶段性

  从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等内容在编排上,体现了第二学段的课程目标要求。教材仅对课文中的生字有注音,强调让学生自学完成识字,教师应着力指导学生识字、记字方法,培养学生查字典主动识字*惯。口语交际则注重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生动具体讲述,并用语言打动他人。从每篇课文后的练*设计不难看出,本册阅读更注重学生自己阅读感受,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2、衔接性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思想内涵更丰富深刻,课文表达形式较第一学段更加灵活。如第二单元《给家乡孩子的信》、《万年牢》、《巨人的花园》三篇课文从不同侧面用不同表达方式展现了积极的人生意义和价值,让学生懂得怎样关爱他人,怎样做人。第六单元则是通过《看戏》、《吆喝》、《中国结》三篇课文,让学生领略中国文化的多姿多彩及无限魅力,明白“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

  同时,本册教材还拓宽了文体,在以前教材中的古诗、童话、寓言、传说、说明文、记叙文基础上编入了小说、书信、现代诗歌等体裁的课文,丰富了文体,渗透篇的表达意识,逐步向第三学段过渡。

  总的来说,本册教材从课文思想内涵上、表达方式上以及听、说、读、写训练目标编排上体现了课程目标对第二学段要求,同时也向第三学段教学目标过渡,体现教材的衔接性。

  (二)从教材编排的内容和形式来看,突出了整合性和实用性。

  1、突出三维目标的整合。

  本册教材比前几册教材更注重单元内容的整合,古诗诵读、语文乐园的`编排也基本围绕单元话题构成一个整体。如第三单元安排了三篇课文《寓言两则》、《熟能生巧》、《莫泊桑拜师》,用古今中外生动的故事向我们提示一个道理,学*之法是勤奋踏实、刻苦实践。在正确、流利的朗读中理解感悟课文内容,在重点揣摩品味语言中领悟写法,将明白道理、总结学法、积累和运用语言有机结合,达到三维目标的整合。另外,教材在本单元还编排了积累词语、有关正确学*态度和方法的名言、成语故事、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语文乐园学*等等,更突出了单元的整合体。

  2、突出了教与学的实用性,利教、利学。

  ①凸显语文学*的重点,将导思、导学和导练贯穿于每个单元的始终。

  ②课后练*紧扣文体,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和学*表达的结合上学有所得。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写字教学

  1、区别口语与书面语的读音;

  2、区别前、后鼻音,多音字、音*字、形*字;

  3、认识四种书体特点;

  4、掌握222个生字,会认159个生字。

  (二)阅读教学

  1、训练朗读初步学会默读,提高阅读效果。

  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学会质疑;

  阅读效率:能在有限时间内解决问题。

  2、理解词句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能初步感受词句的感情色彩;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体会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关键词句意思,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如中心词句,含义深刻的词句,运用拟人、比喻、排比句形式表达的句子);比较引述句和转述句的表达形式。

  3、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词句训练角度来看:关于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体会关键词句表达作用,以及近义词的比较,运用词语写话等词句练*是理解和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必经阶段。

  从段的训练角度来看:有品味描写中排比修辞法和联想方法运用的;有领悟总分构段方式并仿写的;有通过读与想象感悟语言描绘意境的。

  从篇的训练角度来看:有领悟举例子、比拟手法、列数字说明方法小练笔的;有领悟环境描写作用的(如领悟《小英语雨来》中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描写对全文所起的作用);有续编故事的;还有学*用对话、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表达方式的都是在向第三学段“揣摩文章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篇的训练逐步渗透、过渡。

  因此,本册语文教学要从形式入手,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上体会情感,立足“词句教学”这个基本点,围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这个重点,注重表达方式的学*与体会,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努力探索读写新序列。

  (三)“古诗诵读”教学

  “古诗诵读”的教学要以诵读为主。在诵读中识字,在诵读中领悟内容,在诵读中初步体会意境,在诵读中体验情感,在诵读中品析欣赏优美语言,在诵读中积累语言。

  (四)口语交际教学

  1、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发表自己的见解。

  2、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2、把口语训练向生活延伸。

  (五)*作教学

  1、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2、养成愿意表达,希望表达,乐于表达的*惯。

  3、在学生乐于表达,自由表达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结合体验,在*作内容上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受文体限制,不受篇章的束缚,充分享受表达的自由。培养学生不拘形式表达。

  四、教学重难点

  1、加强识字的巩固教学。

  2、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惯。

  3、阅读上重视朗读指导,加强默读训练;强调“对话”,提高阅读效果;重视词句训练,追求“语文本色”的课堂。

  4、*作上培养学生乐于表达、不拘形式的表达。让学生在*作中体会到快乐。

  五、教学措施

  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和年龄特征,本学期我决定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巩固基础知识,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的时间。要扩大训练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训练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投入情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并且每周挑选20个四字词语以及一个(或几个)文质优美的好段(好句)让学生积累并背诵,与此同时还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积累好词佳句。每月评选1—5位“好记星”。

  4、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5、重视学*方法的指导,要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可以在学*课文前,如查字典确定字义、多音字确定读音等;有的已在学*课文中,如连句成段的两种方法(总分和并列),有的可在学完课后再次总结,如说一段话的意思。在学法指导时不必过多地讲道理,应多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练*,在实践中达到熟练的程度。

  6、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对学困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8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8个专题。它们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活动,使这两组的学*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为了便于复*检测,每组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和“读读记记”两栏。

  每个语文园地仍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5个栏目是机动栏目,分别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二、教学目标:

  1、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养成主动识字的*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措施:

  (一)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

  鼓励学生课外阅读,通过各种渠道主动识字,扩大识字量,并养成独立识字的*惯。

  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写好笔画、笔顺,安排好字的各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写美观,提高写字的速度,养成良好的写字*惯。

  (二)阅读教学

  本册既要完成中年级阅读学*目标,又为高年级的阅读作准备,在教学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的重要阶段,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精读课文数量将逐渐减少,略读课文的数量则逐渐增加。

  1.精读课文的教学。

  (1)指导朗读、默读。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思考,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

  默读,要在学生不出声、。默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讨论交流活动。不指读、不动嘴唇的基础上,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

  (2)精读词句,积累语言。

  本册教学要着重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积累词句,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精读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课后*题、文中泡泡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精读课文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一是要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二是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还要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进一步理清课文的条理和思路,从而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在教师重点讲解和与同学阅读感受的交流中,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最后,教师还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示阅读思路,用圈点、批注、勾画等方法,读、思、记课文中需重点领悟的部分。

  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意识,让学生自主完成学*的过程,并得出结论。教师可做重点指导和点拨,不可用现成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同时,尊重学生的理解和独特体验,允许学生有其他合理的选择。

  2.略读课文的教学。

  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要求。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三)口语交际教学

  1、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要根据话题内容,设计导入方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练*,有话可说,有话爱说。另外鼓励学生表达,不要打断学生讲话时

  的思路,引导学生畅快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2、交际中,注重语言的规范和指导。

  教师可以在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上、内容丰富上和思维清晰上给学生以指导,使学生的口语表达在指导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指导还要有层次***,循序渐进地提出表达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口语交际的不足,就共同的问题及时讲解,随时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还可有针对***地点拨纠正。

  在互动交流中,注意让学生学会倾听,要听明白别人讲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还要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有不同意见与同学商讨。讨论时,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一个说完后,另一个再说,不要中途打断别人的说话,要尊重别人的发言。

  3、面向全体,训练到位。

  教学要面向每一个人,不能留有教学的死角。要想办法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人人都有锻炼的机会,在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中活跃思维,逐步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可以根据话题内容,采取多种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可以采取同桌互说,指名说,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形式,扩大口语交际的“面”与“量”。教师要特别关注双向互说,了解每一个人语言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并随机进行指导。

  4、把口语训练延伸到日常活动中去。

  在*时的课堂教学和语文活动中,在回答问题、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达情况,随时纠正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他人交流,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惯。

  5、引导评价,提高语言能力。

  关注自己表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有效地提高口语表达水*。教学中可随时引导学生开展评价,本册可就听人说话能否把握主要内容,说话能否清楚明白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等主要方面,进行评价。学生在参与评价过程中,逐步提高判断正误、优劣的能力,并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惯。

  (四)*作教学

  1.启发引导,让学生乐写、爱写,对写充满兴趣。

  课程标准中年级提出:“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本册仍然从培养写作兴趣、降低写的难度入手,让学生不受文体、篇幅的限制,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专题学*,让学生把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学到的表达方式,运用到*作中去。还可以灵活处理“口语交际”和“*作”部分,可以先*作,后交际;也可以先交际,后*作,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安排,目的是让学生乐写、爱写。在教学上可以采取各种方式启发引导,让学生对作文充满兴趣:可以设置情境,启发想象;可以激发生活经验和情感,让学生有话可说,引发写的冲动;还可以引导观察,发现生活情趣,引起学生写的热情和愿望。

  写的时候,不要有写法上条条框框,让学生放开手脚去写,不受形式的束缚,重在把心中所想、所感及时地写下来,让学生感到写就是倾吐,是件快意的事情。

  2.感情真实、内容具体,养成良好的*作*惯。

  写真实、写具体是小学阶段作文的基本要求。在指导时,要鼓励学生如实表达,比如,写敬佩的一个人,可以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中观察寻找。*作时,要让学生写真话、写实话、写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和套话。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写具体,写具体的训练要有一个过程,要求不要太高,要在不断的练*和讲评中逐步达到写具体。此外,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提倡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引导正确的文风。

  本册的“看图想象”和“编童话故事”是想象作文练*。想象作文同样要鼓励学生真实的想象,而不是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老师要引导学生合理的想象。

  3.让学生经常练笔,养成勤动笔的*惯。

  “小练笔”是提高作文水*的经常***的练*活动。本册内安排了3次小练笔,分别是“想象人物的表现”“读课文后的感受”“想象周围人的议论”。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制情境,寻找写的契入点,让学生有兴趣写、乐于写,比如,《中彩那天》车开走后的情景想象,可以让学生从实际可能出发,想象人物各自的语言、动作和表情。老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教学时间,随时安排适于学生的练笔内容。“小练笔”以学生自主练*为主,练*的时间宜短而快。教师不宜拔高要求,不要当作语文园地中的“*作”来对待。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练笔,当作日常要求,鼓励学生随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记在日记本中。

  4.*作交流和评价,重在鼓励。

  四、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一)、营造自主学*的情境。

  良好的学*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目标上,利用生本教育的理念,让学生通过有目的学*,慢慢养成良好的学**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情境,这种学*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伙伴对话。

  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伙伴的对话

  ,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进而掌握语文学*的规律。

  (二)、促进学*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中能*得方法,慢慢找到学*规律。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方式,也是生本教育倡导的一种学*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是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活动,有的指导学*活动,有的提出学*目标,有的提示学*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努力把对学*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这个学*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的目的,在这个学*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

  五、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5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17人。本班学生喜欢阅读,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大部分学生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部分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稚嫩的见解。个别学生则缺乏自信,较为胆怯,学*的主动意识不够,对意愿的表达较为模糊。这学期要注重培养这些学生的能力。

  六、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12—14课时

  第二单元:10—13课时

  第三单元:12—14课时

  第四单元:12—15课时

  第五单元:10—13课时

  第六单元:10—14课时

  第七单元:9—11课时

  第八单元:11—13课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9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科书编排了8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文、语文百花园三个部分。课文由3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后面安排了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还有课后思考练*题和词语花篮:略读课文后面安排了要求认识的字及思考练*题和词语花篮。在本分课文的练*题后,还安排有“学*链接”。编排了一些名人介绍。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25个,女生25个。大部分女生学*自觉,*惯较好,成绩也好,部分男生基础差。通过几学期培养,学生的学**惯有所好转,但还不够自觉,还有个别学生的语文基础更差,连最简单的汉语拼音也不会拼读。*时应加强训练。加强优差生的辅导,调动每一个孩子的语文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学期教学目标

  1、在学*语文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从生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学*做人、做事的道理: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時,啟迪學生的思想,培养良好的学**惯。

  2、认识190个字,会写2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使用词典,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学*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此举的意思:能使用硬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睁开字帖。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默读,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和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能读懂程度适宜的儿童文学作品和儿童科普,了解主要内容。

  8、学*课文中观察事物、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一些方法,能按要求预*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养成预**惯。

  9、能阅读少年儿童读物,理解主要内容,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课内外阅读量达到14万字。

  四、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熟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还要掌握单元和每篇课文及听说训练、*作训练的教学目标,并且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课时教学目标,可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做到明确、适当、集中、有层次、可操作。

  2、利用《导学案》教学法读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能力的培养,同时在课堂内也尽量减少繁琐、细碎的分析,多给学自主阅读、理解的机会。

  3、重视学*方法的指导,根据教材的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教会学生学*的方法。

  4、继续抓好作文训练,在完成作文草稿时,尽可能的采用面批,每周按时完成二篇作文,尽可能的做到保质保量。

  五、教学进度:

  周 次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一周 1课 —— 3课 9课时

  第二周 4课 —— 5课 9课时

  第三周 6课 —— 8课 8课时

  第四周 百花园二——10课 9课时

  第五周 11课——百花园三 9课时

  第六周 13课 —— 14课 6課時

  第七周 15课——百花园四 9课时

  第八周 17课 —— 19课 9课时

  第九周 复 * 9课时

  第十周 期中考试 4课时

  第十一周 20课 —— 21课 9课时

  第十二周 22课 —— 24课 8课时

  第十三周 百花园六——25课 9课时

  第十四周 26课 —— 28课 9课时

  第十五周 百花园七——29课 8课时

  第十六周 30课 —— 32课 7课时

  第十七周 百花园八 9课时

  第十八周 期末复* 9课时

  5 O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0

  一、教材介绍

  1、思想内涵丰富。

  小学语文四下教材共入选23篇课文,文质兼美,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教材是分7个单元安排的,每个单元都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如第一单元颂春篇,是关于赞美春天、亲*自然的教育;第二单元创新篇,是倡导创新,教给学生创造方法的教育;第三单元英才篇,是介绍中华民族古代英贤人物,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出以公心、廉洁等传统美德。

  第四单元爱心篇,是倡导无私奉献、相互关爱、回报母爱和保护弱小等美好品质的教育;第五单元动物篇,是关于天人合一,学*动物知识、爱护动物的教育;第六单元环保篇,是关于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美化环境的教育;第七单元国魂篇,是关于歌颂领袖人物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入选的这些课文人文内涵丰富,都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精品教材,而这样的编排,又进一步优化了课文的组合,提升了育人的效果。

  2、安排了四个重点训练项目

  中年段阅读教材,除了安排朗读、背诵、复述课文等常规学*目标外,还安排了四个重点学*项目: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二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惯;四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那么,这四个重点学*项目在教材中是如何安排的呢?教材主编张庆、朱家珑先生提出的编排原则是:“三维整合,统筹安排,因课设练,多次重复,螺旋上升。”

  3、注重向小学高年级阅读的过渡,着眼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

  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承担着从第一学段向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过渡”任务。而四年级下册的阅读教学,又是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最后一个学期。也就是说,就小学阶段阅读教学而言,第二学段是承上启下的阶段;就第二学段阅读教学而言,四年级下册的阅读教学除了肩负“承上”的任务外,更重要的是解决“启下”的问题。四年级下册的阅读教学编排正是体现了这一特点:

  (1)注重阅读能力的提高。从《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阶段目标”阅读教学要求中,可以看出朗读、默读的技能,阅读理解、概括等能力,第三学段较之第二学段有明显提高。本册教材为了解决好“启下”的问题,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既扎扎实实地落实了第二学段相关的目标要求,又适当向第三学段渗透、延伸,注意为高年级阅读教学作好铺垫。

  主要表现在:一是注重理解能力的提高。如第6课《最佳路径》:“4.格罗培斯的迪尼斯乐园路径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它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第13课《第一次抱母亲》:“4.‘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为什么很难过?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第24课《黄河的主人》:“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中‘黄河的主人’是谁?为什么说他是‘黄河的主人’?”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教给了学生瞻前顾后、抓住联系、整体把握等阅读方法,有助于学生良好阅读*惯的形成。二是注重概括能力的提高。

  如果说阅读理解是引导学生把书“读厚”的话,那么阅读概括就是引导学生把书“读薄”。学生能把书“读厚”,这是十分重要的阅读能力;而能把书“读薄”,也是必备的阅读能力之一。因为阅读不能把书“读厚”,就会味同嚼蜡,兴趣索然;而不能把书“读薄”,阅读就如同一团乱麻,不得要领。阅读概括往往要比阅读理解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因此,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绝不能因淡化了上个世纪的“分段”和“概括段意”训练。而忽视或丢弃这方面的训练。基于这些认识,本册关于阅读概括能力的训练作了应有的加强。

  如第7课《人类的老师》:“4.说说第3、4、5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第21课《云雀的心愿》:“5.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先有条理地说说,再写下来。”既引导学生进行概括重点段落的训练,又训练了学生把握文章的要点,理清文章的条理,为高年级的阅读“了解事件梗概”作了很好的铺垫。三是注重自学能力的提高。

  如《三顾茅庐》等课后安排的查字典解释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的训练;再如《人类的老师》《***故居的樟树》等课后安排的搜集课外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的训练等,都为高年级“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学*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等作了很好的铺垫。

  (2)注重读写结合。阅读与*作是语文学*的重头戏。而读写结合又是提高语文学*效率的最佳途径之一。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读写结合,是分长、短两条线来安排的。长线结合是指突破了按单元对应地安排读写训练,以使学生的阅读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内化过程,力图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作的机械模仿、生搬硬套。短线结合是指阅读课中的小练笔,这种与阅读对应的片段训练,用时少,见效快,既是作文教学的补充训练,又是学生*作的基础训练。

  本册教材比较频繁地安排了这项训练,诸如想象扩写古诗的意境(《春日偶成》),模仿课文的句式“写一处景色”(《三顾茅庐》),观察生活,写出自己喜欢的鸟的“样子和叫声”(《鸟语》),依照课文写一个“齐心合力完成一项任务的场面”(《天鹅的故事》),看课文插图,写一段话,“选用课文中的词语” (《沙漠中的绿洲》)等等。

  (3)按主题组织安排阅读单元。关于本册单元阅读教育的主题,上文已经作了具体的介绍,这里主要强调三点:一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单元主题阅读学*与“主题单元”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其有联系,是指课文单元的安排,都是“以内容分类的”,话题结构凸现了人文精神;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以“主题”为中心,整合本单元课文,并适度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开展“大阅读”,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语文学*的综合能力。

  说其有区别,是指在单元的训练安排中,仍然凸显着“语文姓语,小语姓小”的理念,努力强化语文学*意识,力戒“泛语文”、“非语文”倾向在阅读教学中的滋生和泛滥。二是注重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我们的单元主题阅读学*,是以“知识和能力”为切入口的,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上。

  如通过上文“四个重点学*”项目的落实,再加上对应“单元练*”中“处处留心”和“读读背背”的学*,使每一个“单元主题阅读学*”形成了更大的板块,最大程度地整合了语文学*的效果。即学生不但扎扎实实地学到了“知识和能力”,而且亲历了学*的过程,运用了多种学*方法,同时还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和情感体验,较好地把语文学*的三维目标整合到语言文字学*这个载体中。

  二、教学方法:

  1、抓好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学*

  (1)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最重要的手段。

  小学生理解课文中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是以感知课文所描述的形象为手段的,进行抽象的定义解释和逻辑分析都是不足取的。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其突出特点是以句(文)解词,以句(文)解句,即读书时要瞻前顾后,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来理解要解释的词语或句子。其主要做法是一是前后联系。

  如对《苹果里的五角星》中“循规蹈矩”的理解,可以先引导学生读课文第4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找出表示“循规蹈矩”意思的语句。当学生找出“循规蹈矩”就是“按通常的切法”,“却未”用过“另一种切法”后,再引导学生读3、4两个自然段,具体说说“循规蹈矩”的切法是怎么切的,为什么说小男孩的切法不是“循规蹈矩”的?

  这样把“循规蹈矩”与人的具体行为做法联系起来,既大大地化解了理解的难度,又使这个词语形象地积累在学生的脑海中。二是归类组合。词语归类,特别是意思相*的词语归类,是以词解词的最好办法。不少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这种方法,特别是于永正老师教《小稻秧脱险记》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他先引导学生把描写杂草“蛮不讲理”、“气势汹汹”地抢夺小稻秧养料的词语找出来,再引导学生通过表演,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联系生活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基础。母语学*离不开生活。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要以生活为基础,学生只有借助已有经验和积累进行阅读理解,才能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有深切的感受,才有助于学生对这些词句的积累和内化。

  (3)字、词典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重要工具。对于小学生来说,随着年级的升高,在阅读中使用工具书的频率和要求也要逐步提高,因为这是自学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本册的课后练*设计,对此予以了应有的重视。如《三顾茅庐》第三题,“先说说带点的字的意思,再解释词语”;《黄河的主人》第四题,“查字典,先解释带点的字,再理解词语的意思”等。

  2、抓好“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学*。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核心工程,是

  学生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只有具备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才能顺利地进行高年级的阅读学*。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学*中进一步提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呢?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抓住联系点,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一篇课文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必须从整体入手。过去的繁琐分析,“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方法,不但把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无助于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整体把握,而且也剥夺了学生学*的主动权,影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要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激发学生自主读书的积极性,就必须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抓住课文的联系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步步深入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抓课题。课题是文章的眼睛。阅读时从课题入手,通过审题提出问题。通过阅读解决问题。这样的阅读思路,可以收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抓关键词(句)。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是指概括文章内容,提示文章中心,能统领全文的总起句、总结句或中心句(词)等。因为是关键词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抓住它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阅读课文,就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抓课后问题。本册课后问题大体分为写字、朗读和背诵(复述)、词语积累和运用、阅读思考和探究、迁移运用和资料搜集等类型。编者在设计这类问题时,力求为老师们选择最佳的教学切入口,并能通过这个问题的提示,引领学生潜心会文,深刻地思考,在准确地“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地探讨课文的内涵,深刻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抓住动情点,真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捕捉课文中的动情点,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层“对话”,真切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课文中的主人公及其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如《第一次抱母亲》中“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就是课文动情点之一。

  3、抓好默读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默读*惯。

  4、抓好“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学*。阅读就是吸收。而小学生阅读最

  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积累语言。因此,抓好“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学*,也应该是小学中年段阅读教学的基础工程之一,必须充分重视。

  (1)课后的读写词语训练要落在实处。“课后的读写词语训练”,虽然只是要求读读写写,但不能只进行抄抄写写的机械训练,更不能挤到课外不管,而应该贯穿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之中,进行综合性的训练。主要形式有:一是在阅读中体会、吸收;二是在读写练*中巩固、积累;三是在迁移运用中内化、吸收。

  (2)养成阅读摘记的好*惯。“阅读摘记”是“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小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既要教给学生阅读摘记的方法,又要培养学生阅读摘记的好*惯。

  (3)朗读背诵仍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除了重视抓好上述的两种形式的训练外,朗读背诵训练仍是主要渠道。因为学生通过课文,不但积累了“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而且积累了这些优美词句所在的优美语境,储备了一些语言模式和语言图式,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良好的语文反应机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感。因此,朗读背诵训练仍然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1

  新的学期即将开始,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社会主义人才,现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特制定本学期语文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惯和学*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本班共有15人,男生8人,女生7人。相当部分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如:张舒仪、程铭静、张子木等;但是也有部分孩子基础知识不牢固,学**惯不够好,心浮气躁,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如:陈培高、李宁、陈泽儒等。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

  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例、词语盘点和语文园地四大部分。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第三单元和第六单元各安排一次综合性学*。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1、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然是按专题分组编写。专题内容新颖、丰富,内涵深刻,富有人文气息,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的特点。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②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

  ③单元学*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2、安排“综合性学*”,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

  综合性学*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一个安排在“大自然的启示”专题中,要求观察大自然现象或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交流从中的发现或得到的启发;也可以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发明。一个安排在“田园生活”专题中,了解乡村景物和人们的生活。

  根据教材的编排,教师对综合性学*的指导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通过布置,使学生明确任务,知道要做些什么,该怎么做;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表扬好的做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三是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交流。

  3、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

  作为中年级的最后一册,本册仍然采用第一人称“我”的语言叙述方式,继续强调自主学*意识。同时,为了体现文本交流,精读课文中仍然以泡泡的形式出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质疑问难能力。泡泡的内容大致有: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内容的;引导想象的;体会文章结构特点的;引导课外阅读的等等。

  4、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资源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精神,语文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资源和实践机会”。本册课后继续安排“资料袋”,在课文背景或相关知识上,增加了深度和广度。语文园地的“宽带网”安排在一、四组,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祖国五岳和五大淡水湖的资料以及了解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灾难的事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拓展知识面。“展示台”安排在第三、六单元,作为综合活动的组成部分,交流认识大自然和感受农村生活的活动成果。“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古诗名句、谚语、成语等,“趣味语文”中的《说“信”》《趣联巧对》,“成语故事”中的《鹏程万里》《手不释卷》,集中安排以古代传统文化为主的内容,在趣味阅读、轻松记背中,积累语言,感受中华文化的优秀和博大精深。此外,结合课文的学*,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重点推荐《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和中国的民间故事。这些都为丰富学*、拓展学*开辟了资源空间。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等学*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阅读教学中,着重教会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继续引导学生加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四)教学目标

  本册学*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材内容与教学基本思路

  (一)识字与写字

  本册教材共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累计认识2600个字,会写20xx个字。教师要创造多种途径和多样方式,加强已认识汉字的复现巩固,防止回生。可以采取一些归类复*的方法,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做一些归类整理。

  由于中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识字方式上可以做进一步的调整。认字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老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主动识字,扩大识字量并养成独立识字的*惯。

  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范写和指导,要注意提示容易写错的笔画、笔顺,特别是那些不容易写好的字。写字贵在精,而不在多。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二)阅读

  课文分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精读是认真仔细地研读,有时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精读不但是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方法,而且有助于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与精读不同,略读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

  A精读课文。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引导:

  1、加强词句的理解和积累。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适当安排一些词句的练*,引导学生接触各种语言现象,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惯。

  2、重视练*朗读和默读。在阅读教学中,要体现朗读要求的层次性,朗读形式的多样化。教师在指导读书的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自悟、自得,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要重视范读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默读要在原来基础上,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要求一边默读,一边思考,读完要交流感受,质疑问难,组织讨论。

  3、注重培养阅读能力。一是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理解内容的主要方法有: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进而理解内容;边读边展开想象,把课文描述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理清文章的条理,再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内容等。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以上阅读方法。二是领悟表达方法。教材中对领悟表达的引导,涉及到诸多方面:领悟遣词造句的准确;体会语句的具体形象;体会文章条理清楚的表达方法;体会选材的别具一格。此外,本册还要重点教会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

  4、重视引导合作与交流。在进行课文教学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多给学生质疑问难和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可以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其他问题,大家提出的疑惑,展开合作学*。

  5、扩展延伸。为了使学生逐步学会读书,也为了丰富和深化学*的内容与收获,教材在扩展延伸方面也作了适当引导。从具体课文的实际出发,引导课外阅读、搜集资料。引向课外进行观察。安排了读写结合的小练笔。引导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进行思考。

  略读课文的教学主要靠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指导略读课文的学*,可以先让学生按照阅读提示,自己认真读课文。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略读课文,不必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

  (三)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的要求方面,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口语交际的要求。口语交际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特别要在学生口语表达中随机训练和规范,循序渐进提高口语表达水*。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面向全体,训练到位;交际中,注重语言的规范和指导;引导评价,提高语言能力;把口语训练延伸到日常活动中去。

  (四)*作

  本册*作在“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了8次,作为完整的*作训练;此外,结合课文学*,安排3次小练笔,作为片断练*。在*作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兴趣培养,倡导自由表达。中年级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重在自由表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作在编排上尽量为学生自主*作提供方便,不规定*作的题目,一般都是提出内容、范围,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写的内容。题目由学生自己拟定。要爱护学生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不要有过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消除*作的畏难情绪。

  2、以写实为主,兼顾想象作文。本年段*作练*主要是写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在指导时一定要让学生如实表达,事实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不要写走样。培养学生能够再现生活,这是很重要的'表达能力。不要瞎编,不要说假话。评价作文要看是不是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目。同时兼顾想象作文。想象作文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怎么想就怎么写,想象的合理这方面的要求不宜太高。教师在讲评时,可以表扬想象合理的,以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3、重视*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开展观察、调查,共同探究,在合作中进行*作。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多组织展示和交流,使学生乐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作。

  4、勤动笔,能修改。逐步引导学生经常动笔,把*时的练笔和*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养成整理*作、保存*作的好*惯。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作能力。

  (五)综合性学*

  综合性学*不是标准化的学*,它是个性化的、创造性的学*活动。对于综合性学*的安排,教材不仅提出了活动的内容,还体现了一个根本的指导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开展活动。这不仅表现在学*方式的选择上,也表现在学*内容的安排与组织上。根据教材的编排,教师对综合性学*的指导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教师应放手让学生确定具体内容,选择学*伙伴,自己制定活动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活动;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表扬好的做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三是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交流。要通过不同的方式组织学生展示活动的成果,如,办小报,办展览,交流课外阅读的书籍。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觉到,语文很有用,体验成功的快乐。

  (六)课外阅读

  推荐阅读《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外古今寓言及科普读物,增补一些经典诗文背诵任务。养成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四、基本措施:

  ( 一)营造自主学*的情境。良好的学*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慢慢养成良好的学**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情境,这种学*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伙伴对话。

  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进而掌握语文学*的规律。

  (二)促进学*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中能*得方法,慢慢找到学*规律。

  人教版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学生学*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 我要……”“我一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指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教版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活动,有的指导学*活动,有的提出学*目标,有的提示学*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努力把对学*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过程。这个学*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的目的,在这个学*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

  五、优生的培养及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1、学困生的转化

  在语文课学*方面的学困生有:陈培高、黄倩倩、陈泽儒,他们普遍表现为阅读能力差,写作能力差。面对以上同学在学*方面的困难,我采取的措施是:

  (一)培养学生的学*兴趣,改变学*态度,寻找学*乐趣,使之在愉快地氛围中学*。

  (二)注意因材施教,引导他们质疑,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要不厌其烦地去解答。

  (三)课下督促他们把当天学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扎实。

  2、优生的培养

  (1)在保质保量完成作业的前提下,给他们布置一些有难度,有深度的作业,提高他们的语文学*能力。

  (2)每周进行一次口语交际比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2

  一、课标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xx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作中运用自己*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修改*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

  1.能提出学*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二、学情分析:

  我们班共有学生39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14人。本班优点缺点并存,但缺点渐渐大于优点,特别是上学期,各科成绩几乎都有所下降。比如:纪律方面,部分学生总是过于调皮,个别学生特别爱讲空话,讲闲话,经常违反纪律。学*成绩方面,两极分化严重,尖子生凤毛麟角,学困生太多,如孙国钦、季勇、丁鑫阳、庞凯、刘长庚等,学*效果极差,重要的是学*态度不端正,作业拖拉;写作时思维不灵活、不开阔;不爱懂脑筋思考分析问题;课堂能够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局限于王金妮、刘汾、刘家豪、杨妮等少数同学,多数学生胆子较小,不管问题会不会,就是不爱回答,说话声音普遍较小。

  三、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内容,使专题的学*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四、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等学*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阅读教学中,着重教会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继续引导学生加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六、教学措施与方法

  (1)阅读教学

  本学期继续采取课内外结合,开设大阅读课,重视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增加阅读量。改变课堂中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的状况,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会。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教师对学生的摘抄要有评价。上好每周阅读课,指导学生利用阅读课或课余时间背诵优美诗文。利用故事会、朗诵会、读书笔记交流会、好书推荐会、古诗诵读比赛等活动交流读书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将与学生一起阅读交流,体现师生互动。

  (2)口语交际教学

  教师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创设各种交际情境,如晨会、班会、采访等,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把口语交际能力作为对学生进行素质评价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列入考核范围。上好口语交际课,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3)*作教学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养成勤观察、勤思考、乐于动笔的*惯,能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会用常见的标点符号,会写日记、书信。正规大作文和*时小练笔相结合,努力提高学生的*作能力。每学期选出一篇最好的*作作为自己的作文成绩。

  (4)、做好培优与补差工作。由于后进生本身的一些特点,比如比较懒散,行动比较缓慢,理解力上相对而言弱一些等,后进生缺乏自信心。因此后进生转化的工作,一定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意识到希望,增强学*的主动性与学*的信心,进而提高学*成绩。对优生加强其特长培养,让他们能够“吃得饱”,使之成绩更上一层楼。

  七、时间安排

  第一单元:12———14课时

  第二单元:10———13课时

  第三单元:12———14课时

  第四单元:12———15课时

  第五单元:10———13课时

  第六单元:10———14课时

  第七单元:12———14课时

  第八单元:11———13课时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3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1班的语文课。经过上学期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我班学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学期时间紧,任务重,为了使本班成绩再上一个新台阶,特拟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全册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

  2.加强词、句训练。

  3.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4.加强*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的联系。

  5.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惯,增加到课外阅读量。

  教学难点:

  1.生字的认识与书写。

  2.朗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3.综合性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4.*作兴趣的培养,掌握*作的基本要领,初步掌握使用好词好句。

  三、教学措施:

  1.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2.以课标理念指导教学,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工具性特点。

  3.力求质量为先,面向全体学生,以训练促思维,促语文水*的提高,充分保证学生的自主、自学时间。

  4.强化阅读、作文训练,尽心辅导。

  5.利用早自*,中午及或晚辅导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导优辅差工作,扎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学*。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4

  教材分析

  一、教材基本结构

  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生活的启示、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遨游汉字王国、走进西部、童年、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四年级下学期语文全册备课(教学计划)1。其中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有综合性学*内容,使专题的学*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口语交际。*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篇,略读课文2篇。第七单元为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有两种呈现方式,对第一中结合课文学*安排的综合性学*,教学方式大致和前几册教材相同;对后一种独立成单元的综合性学*。本册教材除去第五组,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这七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

  际*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五次、"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设"展示台"栏目,教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全册备课(教学计划)1》。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三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两次。

  二、教材特点

  本册教材有如下特点: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力图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好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并根据学*语文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设计、编排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本册课文的编排,注意内容的整合和训练的循序渐进,全册课文体现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

  1。导读。安排在每组课文之前。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同时简要说明本组教材的组成、提示学*的方法以及学*中的注意问题,使师生在教学之前对整组教材有一个总体的理解

  2。课例。包括课文、预*或阅读提示以及思考练*。

  每组有4篇课文,这几篇课文在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的联系。"精读课文"前有"预*"提示。本册的预*要求在四年级的基础上略有提高。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查阅有关资料等。课文后有"思考练*"。一般每课安排3——4题,有些课文后安排了选做题,用"△"标明,供学有余力的'的学生选做。增设选做题,体现了教材的弹性的课内外结合。

  阅读课文前有阅读提示。一般提出一两个思考题,侧重引导学生理解主要内容、揣摩作者思路或引导学生从阅读的文章扩展开去。

  3。积累运用

  注重在整合的训练中,提高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综合素养。"积累运用"一般包括"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作"与"实践活动"。"读读背背",侧重引导学生在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积累语言,主要是优秀的诗词、成语、对联、俗语、名言警句等;"阅读"通过阅读成语故事或其他短文,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加文化底蕴,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口语交际"在交流互动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作",安排。本册*作共安排了8次,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的*作融合在综合性学*中。此外结合课文,安排了6次小练笔,作为片断练*。8次*作涉及写身边的的事情、自己的所感所想、想象性作文等多个方面。

  本套教材到四年级下册要求认识200个生字。会写190个生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导读""预*""积累运用"和选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由学生自己查字典解决,以培养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和*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陶冶爱美的情趣,教材编绘了多幅插图。这些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和学生在学*时要加以重视。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5

  一、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上一学期的努力,四年级五班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品读文章的方法,已有了一定的作文能力,且在学*课文时能不断地联系生活实际,从大的语文观的角度讲,的确是令人可喜的。但由于在教学中对差生的识字能力训练不够,致使部分孩子字词方面掌握得不够好,故在本学期的教学中,除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外,还将在字词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教材特点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保持了围绕专题组织单元的特点,使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语文园地三者形成一个整体,更好的发挥陶情冶趣和训练阅读的功能。在继承上一册教材的特点的基础上,本册教材还结合专题安排了综合性学*栏目,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创造性空间和有意义的话题空间,同时加强了课内外的衔接,使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得到更紧密地联系。除以上特点外,本册教材更加注重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加大了背诵量。除背诵许多段落外,还安排了名言警句、诗句的积累与背诵。

  当然,本册教材也非常注重学生学*兴趣的培养,常常以学*伙伴的方式提出问题,还安排了一些选作题,增强了学生学*的自由度,有利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因人而异,为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起了催化的作用。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三、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等学*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会写200;累计认字2600个,会写20xx个左右(修订的课程标准,要求中年级累计认识2500个左右的汉字;会写1800个左右的汉字,减少了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惯(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如查字典)。提高汉字书写的速度。中年段的识字、写字教学,往往被忽视或重视不够,识字、写字教学应该作为小学语文的常规教学,但是,低、中、高不同的年段,处理识字、写字的方法要有所区别。

  2.会使用字典、词典(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查字典、词典的方法: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默读(修订的课程标准把原来在低年级的默读要求提到了中年级,即“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养成好的默读*惯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到了四年级,应该训练学生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6.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感受作品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和语言(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给予了方法的提示,如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与复述课文是互相联系的)。

  7.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片段,诵读优秀诗文(这是一项经常性的要求,在不加重学生学*负担的情况下,可以多积累一些精彩的片段)。

  8.养成读书看报的*惯;使用工具书的*惯;课外阅读要有一定的量的要求(课程标准提出,中年级的阅读字数总量不少于40万字,教科书在第八组向学生推荐了《伊索寓言》《西游记》和其他寓言故事、民间故事,引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

  9.听话时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这是与阅读教学的训练目标相一致的,由读到说)。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语文园地五、六中的口语交际和*作,将口头表达和写下自己的感受、体会作为一项训练内容;语文园地八中的口语交际“推荐一本书”,一个要求就是谈对书的感想;此外,还涉及到了评价的标准,如语文园地四提出了表达“清楚、明白”的要求)。

  10.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能把内容写清楚、写具体。能修改*作中有错误的句段(整篇*作的修改,安排在高年级进行训练,中年级的*作训练,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句子的修改)。尝试写读后感、读书笔记(一些课文后安排了小练笔,要求学生写感受、写体会)。

  四下教材在编排上,考虑到说写结合,说、写感受。而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明确提出了写读后感的要求。因此,四下教材的相应安排为高年级写读后感做了一些铺垫。

  11.能在综合活动中,提出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初步学会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与运用(高年级教材中每册安排了一个大的综合性学*单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搜集资料与处理资料的能力)。

  四、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一、营造自主学*的情境。

  良好的学*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慢慢养成良好的学**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情境,这种学*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伙伴对话。

  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进而掌握语文学*的规律。

  二、促进学*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中能*得方法,慢慢找到学*规律。

  人教版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学生学*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指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教版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活动,有的指导学*活动,有的提出学*目标,有的提示学*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努力把对学*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过程。这个学*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的目的,在这个学*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