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计划实用20篇

首页 / 教学计划 / |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1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与运用相关的历史学*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与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东莞市*均水*。

  三、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历史小论文写作水*不高。上学本班学生历史期末测试成绩*均分为89.88 ,合格率为98.40%,优秀率为57.14%.高于整个初二年级*均水*。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与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主题,每一个学*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七个单元,共二十一课。由文化课与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与课后练*,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与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与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与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历史的积极性与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一节课是四十五分种,再除去两分种准备时间,实际只有四十二分钟。我打算将课堂内的四十二分钟分成三份:前五到十分种复*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导入新课;中间二十五分钟教学新课;后十分钟练*巩固。

  4、教会学生学*方法。在上一个学期,我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上做得不够好,本学期我要教会学生学*历史的.基本方法,尤其是让学生掌握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5、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6、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2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世界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八个单元,叙述世界现代时期的历史,共21课,每课教学1课时。

  二、背景分析依据: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课改内容为样板,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初三历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年级及班级现状分析:

  初三年级情况是:不好动、不好讲、比较死板。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放出去就收不回来。今年初三情况是:尾巴大,尖子生少且不及格中低分率较高,特别是初三(5)班大批男生,由于学*态度不端正,*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100%的合格率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今年历史毕业考要成功的担子很重,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课堂及时巩固,及时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四、本学期所作要求及力争达到的目标:

  1。深化对《历史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效率,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2、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3、深入研究和领会毕业考试中各种题型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练*。如学*成绩优良的学生重在抓他们的思维分析能力,学*较困难者,重点让其掌握考纲所要达到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做到毕业考能顺利通过。

  4、加强教育科研,理论联系实际搞好历史学科研究。

  5、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充分利用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6、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7、认真,积极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各种教学进修活动,以充实自己的业务水*,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五、具体做法: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初三这学期的`历史内容是世界现代史,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以问题教学为抓手,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智能的核心是思维,思维的起点是问题,如何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是本学期课堂教学中沿着重要研究的方向。每一堂课提出的问题必须从教学目标的分类开始,由浅入深,思维有易到难,从思维的广度、深度到灵活度螺旋上升。

  3、以多媒体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学生学*历史的兴趣

  本学期根据学校的计划,信息技术的使用是一个重要内容,响应学校的要求,我在这半学期中,力图以直观的、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来改进以往的教学,力求使自己的学科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课堂教学朝着乐、活、趣的方向努力。

  4、以课改的理念作指导,对新教材进行摸索

  新教材教材插图多,直观性强,能力要求高,所以准备好好研究这本教材,上出自己的教学特色。

  5、对课型进行研究,认真学*多元智能理论,并用于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3

  一、指导思想

  历史课的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本学期主要学*世界历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基本情况

  1、学情分析

  由于以前学生对历史不重视,基础差,学*不太扎实,对于记忆性较强的科目学生有点偷懒,但只要老师有方法、有耐心,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加以生动化、形象化,同时辅以丰富的'教学手段,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定能将历史知识学好。因为是毕业班,为了使中考总复*能提前进行,赢取更多更宝贵的复*时间,教学进度会大大加快,计划本学期将《世界历史》(上)授完。

  2、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六个单元,21课,结合历年中考要求,重点为*代史以后的内容。每课的内容多,知识点多,且容易混淆,要记忆的图形也多,教师要教会学生理解,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具体措施

  1、讲授切合实际、因材施教。以“开放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为主。采取先慢后快的进度:前三周较慢,待学生熟悉教材与教法、学法时按正常进度上课。

  2、力求知识趣味化。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狠抓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4、练*要求规范认真。作业批阅及时、认真。

  5、及时检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况。

  四、教学进度:

  第1周9.1―9.7九年级上册1、2课

  第2周9.8―9.143、4、5课

  第3周9.15―9.216――9课

  第4周9.22―9.28复*1―9课、测验一――三单元并讲评试卷

  第5周9.29―10.510――12课

  第6周10.6―10.1213、14课、复*第四单元并测验

  第7周10.13―10.19讲评第四单元试卷,15、16、17课

  第8周10.20―10.2618、19、20课

  第9周10.27―11.221、22、23课并复*第五――八单元

  第10周11.3―11.9第五――八单元测验及讲评

  第11周11.10―11.16九年级下册1―4课

  第12周11.17―11.235―7课,复*1―7课并

  第13周11.24―11.30第一――三单元测验及讲评试卷,8、9课

  第14周12.1―12.710―13课

  第15周12.8―12.1414―17课

  第16周12.15―12.2118、19课,复*第四――八单元,测验及讲评试卷

  第17周12.22―12.28复*九年级下册

  第18周12.29―1.4复*九年级上下册,准备期末考试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4

  指导思想

  本学期历史组的教研活动将以学校教学改革思想为指导,按照学校部署的教研活动,集合全组成员的集体智慧和能力、群策群力尽力研讨优质的课堂教学方案,循教育教学规律,发挥历史学科骨干教师的作用,促进师生共同在课堂教学中成长;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和课题研究活动。

  课题研究及教改设想

  1.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提升历史教研组的学术水*

  让每位历史组教师具备教育、教学的新理念;使每位组员能胜任新课程教学;使历史组新教师迅速成长为合格的历史教师

  2.各年级历史教学都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教学教研,形成年级教学合力,产生年级学科教学最大效益。

  初一重在课堂兴趣激发、教学效率提高和学*方法养成教学,为初二阶段打好基础;初二历史要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要注重中考意识培养,按照中考要求展开教学,切实抓好课堂,注意方法;初三狠抓基础和解题方法培养,全力冲刺中考,

  3.培养学生学史的高度兴趣。

  通过历史教材学*,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的兴趣。

  主要工作目标和措施

  1.落实教学常规,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1)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2)认真上好每堂课,寻求新的教学策略,采用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手段,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并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寻找差距。

  (3)重视教学反思,其内容包括教学设计实施情况、师生互动情况、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等。

  2.加强教研组的理论业务学*,更新观念,提高教研组整体水*

  (1)、努力学*现代教育理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

  (2)、积极参加区、学校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了解课改信息和教改的'热点。

  (3)、定期利用组内活动及课余时间学*交流,沟通,力争形成一个良好的教研氛围。

  3.开发课程资源,组织各种活动,调动学生学*的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生学*的兴趣,使学生由“好学”转入“乐学”,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重视交流学*。加强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和相互听课,本学期校内每人听课不少于10节以达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总之,在教务处指导下,每周召开一次历史教研活动,精心组织,有讲必评,有比必奖。

  教研活动内容

  周次活动内容

  11.教研组会议:总结上学期工作;2.讨论通过教研组新学期计划的总体框架;制定好教学计划,合理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合理安排好教学进度。

  2集体学*,学*内容自定,“我上的最成功的一节课”(说出成功的表现及原因)

  3任课教师设计多媒体课件,尝试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集体讨论:如何打造高效而充满活力的历史课堂?如何准确把握“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整合教材”。组织组内听课评课,评出优质课。

  4组织阶段性复*:如何上好历史复*课?组织期中考试,做好试卷评析,写好考试反思。倡导分层布置作业,减少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5

  历史专业发展规划

  一、个人基本情况:

  作为一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任老师,对自己的职业有个长远的规划,使自己在教育事业上能有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对我来说,尤为重要。现在,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用于指导以后的教学工作。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端正教育思想、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为重点,努力提高自身教书育人水*,不断挑战现实,追求卓越,结合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现制定我个人的三年发展规划,以作鞭策。

  三、总体目标:

  1、教育理论水*和教学水*上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2、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4、使自己成为受学生爱戴的教师。

  四、阶段目标:

  1、坚持不断学*,提高学科功底。

  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强烈冲击着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必须加强学*、进修,尽快提高专业化水*。本人力求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追求学术前沿的意识,以主人翁的心态投入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

  2、学*信息技术,熟练制作课件运用于教学与讲座

  新世纪教育工作者应具备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及驾驱课堂的能力,向45分钟要质量。因而能够制作一些分散教材难点、突出重点的生动课件,无疑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本人计划继续深入学*电脑知识,掌握多媒体教育技术,力争熟练制作课件运用于教学与讲座。

  3、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提高教学能力

  ①、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难,使学生养成自主学*,独立思考*惯,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的学*活动。

  ②、我要掌握三方面的知识,即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宽广的其他学科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在*时的实践中我要积极努力积累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在研究历史教材、教参和历史读物的同时,还要阅读历史理论著作,关注最新的'史学研究动态,积极与其他历史教师或历史教学工作人员、研究人员进行交流;与此同时,还要广博地汲取其他学科的知识,勤于学*,广泛涉猎,不断汲取新知,使自己不仅有丰富的学科知识,更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要有精湛的教育技能技巧。

  其次、在新课改方面:

  ①.认真参加每一次的教研活动,主动向有经验、有先进教学理念的老师学*,多听同行的课,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②.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案,备好每节课,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课后写好教学反思。

  ③.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课改的精神。使学生整个身心投入学*活动,去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教学中去感受学*的乐趣,去体会学*的方法。组织学生多向互动,通过师生之间、个体之间、小组之间的学*、交流使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学*热情。

  五、具体措施:

  1、通过自学、教研活动和上级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学*和学校组织的校本研训活动努力提高自身教育理论的水*。

  2、积极参加学校课程改革的各项活动,并在教学中要多进行自我反思。

  3、积极参加教学课题研究,撰写教育论文。

  4、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坚持在行动中学*、行动中研究、行动中提高。

  5、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乐观、积极地面对工作中出现的困难。

  六、达到目标的标志:

  1.学*专业化知识、提高专业化技能的自觉性有明显提高。

  2.努力成为历史学科的学科带头人。

  3.成为思想素质高,改革意识强、专业结构合理、教育教学水*高的资深教师。

  4.成为能够适应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所需要的优秀教师。

  5、能独立设计科研、课题、实施研究,要有课题,并且将课题研究的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中,落实在课堂上。

  专业成长的发展规划与总结反思

  一、目前状况的自我分析

  1.优势分析:

  ⑴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具有一定的教学理论,初步理解课改的精神,能初步运用所学的理论,进行中学生自主学*的实践与探索。

  ⑵教学基本功相对比较扎实,以课改的精神作为日常教学的理念,根据所任教学生的特点与教学内容的特点组织与实施日常教学活动。

  ⑶善于对在日常教学中所获取的信息作一点分析与反思,不断积累,使其成为日后教学活动指导学生自主学*的宝贵资源而加以利用。

  2.不足分析:

  ⑴缺少系统的理论学*,对在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有的不能及时发现,有的无法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加以全面的分析,特别是缺乏在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对的新要求,面临的新任务方面的理论知识。

  ⑵由于理论知学*的不全面,影响了教学反思的质量,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缺乏理论支撑,因而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快。在课堂教学的整改实施过程中缺少理论依据,也影响了中学生自主学*的实施与探索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进而影响了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二、专业化发展计划

  1:竖立学生人人都是资源的思想,作为教师,必须面对所有学生培育与开发资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处为学生的楷模,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替意识地培育与开发资源。

  2:加强理论学*:

  ⑴学*教育心理学,使自己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去分析学生的学*,分析教学中所在的问题。

  ⑵全面系统的学*课改的理论,学*新的课程标准,竖立与新课程完全想适应的教学观念。提高对课程、教材的研究与实践能力。

  ⑶学*学生自主学*方面的理论,指导中学生自主学*课题的探索与实践。

  ⑷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丛书,学*两个纲要,学*有关论文撰写的书籍,提高写作能力。

  3:边学*边实践,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的整改计划的实施,进一步探索与实施中学生自主学*的课题研究。

  4:进一步做好教学反思,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课堂教学中的得失,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课堂教学整改计划实施,更好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使学生学会学*。

  5:学*与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技术,包括PowerPoint技术的熟练运用;

  6:在理论学*与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力争写出一至二篇与教学相关的论文;

  三、专业发展的期望

  1:以丰富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以锐意创新的精神、正确的学科价值观指导日常的课堂教学。学会设计弹性化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更适合于学生的实际状态,更好地指导学生自主学*数学。

  2通过课后反思,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进一步做好课堂教学的整改计划的实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3:做一个有心人,随时记录教学感想、教学体会,学*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归纳教学中的闪光点,以便于教学论文的撰写。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6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推进尝试教育教学为指导,在学校教学部门的领导下,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突出学的自主学*能力为主,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情况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从从小学升入初中,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惯差。四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45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态度不端正,*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2课。

  本教学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课文个性鲜明、异彩纷呈。克服了注重教法轻视学法的弊病。注意了学生活动的多样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饶有趣味。

  教材第一单元主要讲述人类文明的起源,共三课,从最早的人类讲起到华夏族的形成。使学生统分认识了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的生活面貌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二单元主要讲述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发展和衰亡及社会的变革,使学生深刻认识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进步的影响。第三单元主要讲述秦汉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使学生从学*中认识秦汉对后世的影响。第四单元讲述了**的分立和民族的融合。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自主学*能力的培养。

  三、任务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四、主要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通过每天的抽考和每月的月考,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5、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五、周活动安排

  (略)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7

  1、深度挖掘教材

  初三是新课改,新教材和老教材相比,在知识的处理上,有许多不同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备课,认真学*新课标,深度挖掘教材,钻研教材,深刻领会新课改的精髓,以便能更好的适应会考的灵活多变性。

  2、认真、全面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尤其是初三的历史。面对初中日益灵活的历史会考,备课是一定要深度挖掘教材,全面吃透教材,灵活传授教材,对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要精打细算,认真设计好课堂的没一个环节。备好教材的同时,还一定要备好学生.学生是学*的主体,备课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

  3、狠抓课堂效率,注重知识的落实

  初三的学生,课业负担很重,课余不可能有时间背历史,这就要求上课时保证课堂效率,当堂的知识争取当堂掌握。通过对新课标的学*,我们力争:讲课内容少而精,线索简单而清晰,课堂给同学一定的时间当堂消化本节课的知识

  4、充分利用课外辅导,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初中生对于知识多数是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这就更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在他们面前提醒,重复,也就是说我们要加大检查力度,使学生的脑子里始终都装着历史.将各班分成兴趣小组,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提问,教师利用自*时间进行抽查.。

  5、加强与同一班级其他任课教师的联系

  初三的学生由于学*压力较大,情绪比较容易波动。对此,我们应和其他任课教师联系,时刻掌握着每个学生的状况,并且及时的对症下药,争取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8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一代新人,本期九年级历史不仅传授基础知识,还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和培养环保能力,历史教学计划。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九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以应对中考为主。包括世界*代史部分的第四、第六、第七、第八单元,世界现代史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七、第八单元。使用的是《世界历史》(人教版),以英、法、美、德、俄、日等世界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为线索。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加侧重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人教版的世界历史,其中包括世界古代史和世界*代史两部份,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主题,每一个学*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四个单元,共二十五课。第一单元是世界古代史部份,又分上古和中古史,第二至第四单元是世界*代史部份。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正文、图、表、资料、注释、阅读与思考、看图学史、历史比较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3个班的历史教学,九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经过二年的历史学*,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

  六、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做好学生的导师。教会学生学*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4、积极参加学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教学中的点滴进行整理,以提高自身教学水*。

  5、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6、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9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配合好学校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落实贯彻好教育教学方针,我依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制定了如下的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八年级历史课,经过上学期的学*,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大多数学生课堂上缺少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不注意知识点的整合,缺乏归纳分析能力,这些都是教学的不利条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改善。

  二、教材内容分析

  《历史》八年级下册,内容主要包括了中国现代历史部分,历史时空跨度大、历史问题高度概括、具有历史现实感与社会实践性、渗透了较强的思想性与政治性。它承接《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国*代史发展线索,设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五个学*单元,概述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历经的两次历史巨变,反映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发展过程。

  三、教学任务与目标:

  1、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力求向学生传授中国现代历史基础知识,基本线索,让学生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及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了解现代中国基本国情,认识新中国的`建国史、探索史、发展史、外交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

  2、继续传授运用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学会归纳整合历史知识,学会从众多历史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揭示历史规律,开启联想与想象,自主探究,从学会到会学。

  3、通过中国现代爱国史实,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社会主义国情教育,领袖人物的开拓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具有创新与开拓才能,掌握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本领。

  四、具体措施

  1、本学期继续以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为己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与增强学生素质、思想、培养能力,按质按量完成教学教育任务,使学生掌握中国现代时期的的历史。

  2、重点学*前五个单元的内容,为中考打好基础。

  3、认真钻研课标、教材、教参;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一个导学案,上好每一堂课;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4、以转变学生的学*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历史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学会学*。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交流合作学*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与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的*惯。

  5、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与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6、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深入学*教学理论,搞课题研究,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与教研能力。

  7、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与学会学*与做人。

  五、教学资源的开发:

  利用学校图书室、网络及其它媒体开发教学资源,相关历史背景资料、影片等播放给学生观看,增强学生学*积极性与对历史资料的理解。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1 第一课

  2 第二、三课

  3 第四、五课

  4 单元复*测验

  5 第六、七课

  6 第八、九课

  7 第十、十一课

  8 第十二、十三课

  9 期中复*

  10 期中考试

  11 第十四、十五课

  12 第十六、十七课

  13 单元总结测验

  14 第十八、十九课

  15 第二十、二十一课

  16 第二十二、二十三课

  17 单元复*测验

  18 期末复*

  19 期末复*

  20 期末考试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10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一代新人,本期九年级历史不仅传授基础知识,还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和培养环保能力。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九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以应对中考为主。包括世界*代史部分的第四、第六、第七、第八单元,世界现代史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七、第八单元。使用的是《世界历史》(人教版),以英、法、美、德、俄、日等世界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为线索。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加侧重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人教版的世界历史,其中包括世界古代史和世界*代史两部份,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主题,每一个学*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四个单元,共二十五课。第一单元是世界古代史部份,又分上古和中古史,第二至第四单元是世界*代史部份。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正文、图、表、资料、注释、阅读与思考、看图学史、历史比较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3个班的历史教学,九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经过二年的历史学*,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

  六、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做好学生的`导师。教会学生学*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4、积极参加学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教学中的点滴进行整理,以提高自身教学水*。

  5、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6、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11

  一、教学内容:年初三历史教学计划

  本学期世界历史上、下册教学内容共分为16个单元,叙述世界古、*、现代时期的历史,共49课,每课教学1课时。

  二、基本情况:

  今期本人任教初三年级的6—8班,由于以前学生对历史不重视,基础差,学*不太扎实,对于记忆性较强的科目学生有点偷懒,但只要老师有方法、有耐心,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加以生动化、形象化,同时辅以丰富的教学手段,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定能将历史知识学好。

  因为是毕业班,为了使中考总复*能提前进行,赢取更多更宝贵的复*时间,教学进度会大大加快,计划今期将世界历史上、下册全授完。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历史学科的学*,培养学生了解世界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较中国与其它各国的差异,以此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四、教材分析

  上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上册24课,下册共五单元,合计25课,结合历年中考要求,重点为*代史以后的内容。每课的内容多,知识点多,且容易混淆,要记忆的图形也多,教师要教会学生理解,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五、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以课改内容为样板,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初三历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历史课的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本学期主要学*世界历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本学期的要求及力争达到的目标:

  1、深化对《历史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2、认真、积极参加市、县教育局组织的各种教学进修活动,以充实自己的业务水*,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3、具体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4、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5、深入研究和领会毕业考试中各种题型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练*。如学*成绩优良的学生重在抓他们的思维分析能,学*较困难者重点让其掌握考纲所要达到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做到毕业考能顺利通过。

  6、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充分利用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7、以问题教学为抓手,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智能的核心是思维,思维的起点是问题,如何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是本学期课堂教学中沿着重要研究的方向。每一堂课提出的问题必须从教学目标的分类开始,由浅入深,思维有易到难,从思维的广度、深度到灵活度螺旋上升。

  七、复*过程

  1、系统复*,夯实基础

  学业水*考试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灵活运用。要积累就要重视基础。“万变不离其宗”,掌握基础知识是关键。纵观*几年的期末考试,无一不体现着基础性的原则。为达到巩固基础、查找不足的目的,可采用一下集中方法:一是按照提纲的重点,在书中找出知识点;二是按照时间顺序理出知识脉络。三是每单元的主题,整理出单元知识结构表。

  2、专题归类,纵横联系

  根据每阶段历史发展特点整理出若干专题如世界历史的资产阶级革命史、美国史、资产阶级改革史、文化史等专题;四是根据时政热点,整理出一些新的`专题,比如改革史专题、思想**史专题等,经济危机专题等。在单元复*、专题复*基础上,找出历史发展线索,探寻出历史发展规律。然后以线带点,回归课本,巩固基础知识点。

  3、综合模拟,查缺补漏

  训练可以把一切落在实处,但训练的效果,又取决于训练题的质量与数量,不能没有选择,更不能搞题海战术。一是突出重要的主干知识,减轻学生的学*负担。考试的知识点不是很多。因此,必须根据考试说明中要求的考试知识点及其能力目标要求,突出重要的主干知识点就可以,一来便于减轻学生的负担,而来便于学生正确把握知识、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的知识,帮助学生抓住主干知识,在回答问题时也就心中有数了。二是复*过程中明确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复*目标和方法,因材施教,加强针对性。

  4、回归课本,考前复*

  同时,在不同阶段都应注重搞好试卷的讲评工作,精细设计的试卷讲评课,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学*效果,大幅度的提高学*效率,提升能力。

  总之,初三历史复*应该合理安排,紧扣考纲、教材,打牢基础,理清知识脉络,专题汇总,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能力、技巧。在复*过程中,以教材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是关键,我相信只要扎扎实实的搞好本阶段的复*工作,就一定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12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体现时代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新教科书既是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学*的学本,注重激发学生学*历史的兴趣,着重培养学生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减轻学生的学*负担,注重启发性,注意历史的多方位性、多层次的联系和知识的延伸,并注意使学生学会学*历史的方法和学*技能,以提高学生的自身能力。

  二、学生状况分析:

  初一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目的不明确,学*欠积极。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感受到历史学*的乐趣。

  三、具体思路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规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积极性,培养学*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2、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学生学得好,以确保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3、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4、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复*阶段,要认真制定复*计划,精心组织复*,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6、引资料、学经验。经常向老教师学*,经常听课。

  7、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四、教学任务和要求

  七年级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即了解历史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识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1、以转变学生的学*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

  2、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学*的*惯。

  3、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4、认真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在传统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

  5、采用多种教学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胆地进行改革,探索和创造,进行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6、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从学生的认知水*出发,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历史教学活动。

  7、要注意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更好的来学*历史

  8、课堂教学要贴*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探究式、启发式和讨论式等各种成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要加大媒体辅助教学,特别是网络教学的力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9、多角度观察掌握学生的学*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及时进行辅导。

  六、改进措施

  1、对学*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在教高的水*层次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帮助他们总结成功的学*经验,在评价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对学*上有困难的学生,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补救措施,还可以实际一些比较容易的活动使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教学时结合挂图和资料知道学生学*有关的知识,或结合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感受历史。

  3、结合历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结合有关内容介绍本地历史的名胜、旅游胜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

  5、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性求真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互相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七、教学设想

  1、历史教学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2、继续深入课堂教改,在传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和能力培养,树立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学导结合的教学观,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育人观,坚持教书与育人统一,提高课堂效率重视对学生学*方法的指导和学**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提高学*素质和学*效率,尝试历史活动课的教学。

  3、开展历史第二课堂,通过举办历史讲座,故事会,创办历史报等形成培养学生学*历史的学*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综合,比较、概括问题的能力。跟踪辅导,找学困生谈心,了节其学*差的原因,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4、利用远教和网络资源。

  八、教学进度(略)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13

  一、教学进度及内容

  1、初一:《中国历史》第二册。期中授完1―14课,期末授完全部内容。开学第一周,教师引导学生通览教材,整体感知教材内容及编排体例。师生共同商定本期教学计划。全期用2――3周时间组织学生期中期末考试。

  2、初二:《中国历史》第四册。期中授完1――17课,期末授完全部内容。开学第一周,教师引导学生通览教材。整体感知教材内容及编排体例。比较新旧教材的异同,师生共同商定新的教学计划和策略。全期用2―3周的时间组织学生期中、期末复*考试。

  3、初三:《世界历史》第二册。期中考试或5月1日以前授完全册内容。期中至中考前完成中国*现代史、世界*现代史的三轮复*。即分册系统复*,重点、难点、热点专题复*,综合模拟训练。教师新授《世界历史》第二册前,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教材,分析新旧教材的异同,调整好教学计划和学*策略。

  二、教学要求及建议

  1、基础年级应严格开设课程,开足课时。初三年级要根据新授和复*要求适当增加课时。

  2、各年级均要配备专职历史教师。兼职历史教师要力求课堂教学规范化,历史学科知识专业化。

  3、要建立历史教师的培训机制,健全历史学科教研组活动规章,积极开展学科教研活动和历史课题研究。

  4、要深入学*历史新课程标准,进一步加深理解,查找人教版、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新教材,积极开展对新教材的学*与研究,为20xx年秋季新教材实验作好充分准备。

  5、切实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的民主性和开放性。推进师生互动,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惯。

  6、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相互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比武和论文竞赛要作为常规要求落到实处。

  7、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重视历史活动课的教学研究,充分利用本地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积极开发地方校本历史课程。

  8、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积极运用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教学。各校在教材征订时要严格订齐订足挂图、地图册等教学资料。

  9、注重历史学科与政治、地理等学科的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加强毕业年级的复*备考工作,发挥集体力量,搞好重点研究。即《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研究;市中考考试说明和市编复*资料的研究;*年来中考考试形式与内容改革的研究。

  三、学科活动的安排

  1、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三级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培训。

  2、适当的时候,组织全县毕业年级教师开展复*备考研讨活动。

  3、以新课标的要求为标准开展课堂教学设计或教案竞赛。

  4、在全县重点开展历史活动课教学研究。

  5、组织教师参加新教材实验区的教学考察与学*。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14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配合好学校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落实贯彻好教育教学方针,我依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制定了如下的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八年级历史课,经过上学期的学*,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大多数学生课堂上缺少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不注意知识点的整合,缺乏归纳分析能力,这些都是教学的不利条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改善。

  二、教材内容分析

  《历史》八年级下册,内容主要包括了中国现代历史部分,历史时空跨度大、历史问题高度概括、具有历史现实感与社会实践性、渗透了较强的思想性与政治性。它承接《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国*代史发展线索,设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五个学*单元,概述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历经的两次历史巨变,反映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发展过程。

  三、教学任务与目标:

  1、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力求向学生传授中国现代历史基础知识,基本线索,让学生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及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了解现代中国基本国情,认识新中国的建国史、探索史、发展史、外交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

  2、继续传授运用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学会归纳整合历史知识,学会从众多历史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揭示历史规律,开启联想与想象,自主探究,从学会到会学。

  3、通过中国现代爱国史实,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社会主义国情教育,领袖人物的开拓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具有创新与开拓才能,掌握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本领。

  四、具体措施

  1、本学期继续以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为己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与增强学生素质、思想、培养能力,按质按量完成教学教育任务,使学生掌握中国现代时期的的历史。

  2、重点学*前五个单元的内容,为中考打好基础。

  3、认真钻研课标、教材、教参;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一个导学案,上好每一堂课;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4、以转变学生的学*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历史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学会学*。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交流合作学*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与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的*惯。

  5、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与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6、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深入学*教学理论,搞课题研究,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与教研能力。

  7、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与学会学*与做人。

  五、教学资源的开发:

  利用学校图书室、网络及其它媒体开发教学资源,相关历史背景资料、影片等播放给学生观看,增强学生学*积极性与对历史资料的理解。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教学内容

  1第一课

  2第二、三课

  3第四、五课

  4单元复*测验

  5第六、七课

  6第八、九课

  7第十、十一课

  8第十二、十三课

  9期中复*

  10期中考试

  11第十四、十五课

  12第十六、十七课

  13单元总结测验

  14第十八、十九课

  15第二十、二十一课

  16第二十二、二十三课

  17单元复*测验

  18期末复*

  19期末复*

  20期末考试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15

  摘要:当前,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普遍效率较低,究其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模式陈旧,不能满足学生当前的学*需求。由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历史教师,需要积极吸收新的知识理念,进而探寻出符合新时代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当前初中历史教学阶段较为适合的是学讲计划,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效率,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成绩。笔者结合自身对学讲计划的理解,以及自身实际的运用阐述自己的看法,希望能给广大同仁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成果;学讲计划

  学讲计划是针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效率普遍低下应运而生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用心体会和深刻理解学讲计划的核心,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高效运用到自身的教学中,从而帮助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学*效率的提升。由此,教师也能够获得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一举两得的教学模式,值得广泛推广。

  一、积极做好备课环节的准备工作

  为了贯彻学讲计划的理念,教师需要在备课上花费更多的心思,以帮助学生体验学讲计划的全部流程。教师在备课环节需要注意的点:确定学生自主学*的主题,合理规划学生小组讨论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以及最终的反思小结。每一个点的规划中,教师都需要切身考虑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能够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获得提升。例如,我在讲述《春秋大变革》的有关内容时,在进行准备工作环节中首先明确了本节课中的重点在于“大变革”,并在此基础上规划了此次课堂上有一半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四分之一的时间进行成果展示以及四分之一的时间进行总结反思。在准备工作做好的情况下,整节课都能够按照学讲计划合理地开展,从而最大程度上保障了学生的学*效率。

  二、在备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学讲计划的流程中

  学生是学*的主体,由此为了帮助学生能够配合学讲计划进行学*,就需要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从而能够有代入感地进行学*。具体的做法如下:

  (一)自主学*环节中做好引导者的角色

  除去备课环节,学讲计划的第一个环节在于明确学*的主题内容,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在此环节中,为了能够发挥此环节的功效,需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思考最多的问题,此时教师需要做到不打扰学生的思考,只需在学生思考中断的关键时刻提供必要的帮助,即使学生的思考天马行空也不要加以阻止,这是学生的思考产物,对于学生今后的历史学*有极大的帮助。例如,我在讲述《秦始皇的功过辩论》的相关内容时,在自主学*环节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你觉得秦始皇的功过谁大,为什么?学生就这个主题进行自己的思考,并为了自己的论点开始寻求足够多的证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够对秦始皇的生*有一个了解,从而为学讲计划的后续工作做好准备。

  (二)在小组讨论的环节中做好协调者的角色

  当自主学*的工作做好以后,学讲计划就进入到了小组讨论的环节。在此环节中,教师务必要协调好学生之间的关系,即教师务必要合理依据自己班级的学生特征进行小组规划,让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并且能够有自己必须做的事情。只有如此,才不会出现部分学生偷懒的情况,从而保证学讲计划顺利实施。

  (三)在学生交流辩论的过程中做好主持人的角色

  当小组成员都阐述自己的看法,每一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统一意见之后,教师就需要鼓励不同小组之间进行合理辩论,从而保证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多角度地看待历史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扮演好主持人的角色,鼓励辩论,不鼓励恶意抨击,适时总结,进而完美谢幕。例如,我在讲述《秦始皇的功过辩论》的相关内容时,在进行到小组辩论环节时,首先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按照学号的顺序进行发言,在一轮发言结束以后,我加以总结,接着再选出有代表性的理由,让小组长进行二次辩论,最后让所有同学进行投票。在此环节结束以后,我总结发言:秦始皇的功是无可争议的,但是功不抵过,所以需要客观地看待一个人,看待一个问题。学史以明志,我们需要学*先人的优点,摒弃先人的缺点,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这才是学历史的意义所在。由此升华了主题,让学生获得了境界上的提升,这就是学讲计划的优势所在。

  (四)在反思总结过程中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

  每一节课的最后,都应当存在总结反思的环节。只有总结反思,才能够保证学生的每一节课都学有所得,这也是升华学讲计划教学模式的必备环节。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讲计划的功效,教师务必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总结反思。只有自己的思考才是属于自己的,教师强加的只能是外部作用,不能够让学生在今后的历史学*之中有所收获,此点教师切记。由此,就能够实现学讲计划的完美循环,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高效地进行历史学*,并能够收获学*方法,在自身今后的历史学*之中获益。

  三、结语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实行学讲计划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改善当前初中历史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并能够帮助学生在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自主学*能力,从而在今后的历史学*中获益。但需注意,教师在实施学讲计划时需要有效依托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帮助学生能够在已有的条件下获得提升,真正地帮助到学生。

  参考文献

  [1]尚海燕.浅谈历史新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的影响———师范教育者眼中的新课程[J].黑龙江史志,20xx(19).

  [2]万伟,秦德林,吴永军.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xx.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16

  一、教学进度及内容

  1、初一:《中国历史》第二册。期中授完1—14课,期末授完全部内容。开学第一周,教师引导学生通览教材,整体感知教材内容及编排体例。师生共同商定本期教学计划。全期用2——3周时间组织学生期中期末考试。

  2、初二:《中国历史》第四册。期中授完1——17课,期末授完全部内容。开学第一周,教师引导学生通览教材。整体感知教材内容及编排体例。比较新旧教材的异同,师生共同商定新的教学计划和策略。全期用2—3周的时间组织学生期中、期末复*考试。

  3、初三:《世界历史》第二册。期中考试或5月1日以前授完全册内容。期中至中考前完成中国*现代史、世界*现代史的三轮复*。即分册系统复*,重点、难点、热点专题复*,综合模拟训练。教师新授《世界历史》第二册前,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教材,分析新旧教材的异同,调整好教学计划和学*策略。

  二、教学要求及建议

  1、基础年级应严格开设课程,开足课时。初三年级要根据新授和复*要求适当增加课时。

  2、各年级均要配备专职历史教师。兼职历史教师要力求课堂教学规范化,历史学科知识专业化。

  3、要建立历史教师的培训机制,健全历史学科教研组活动规章,积极开展学科教研活动和历史课题研究。

  4、要深入学*历史新课程标准,进一步加深理解,查找人教版、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新教材,积极开展对新教材的学*与研究,为20__年秋季新教材实验作好充分准备。

  5、切实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的民主性和开放性。推进师生互动,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惯。

  6、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相互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比武和论文竞赛要作为常规要求落到实处。

  7、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重视历史活动课的教学研究,充分利用本地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积极开发地方校本历史课程。

  8、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积极运用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教学。各校在教材征订时要严格订齐订足挂图、地图册等教学资料。

  9、注重历史学科与政治、地理等学科的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加强毕业年级的复*备考工作,发挥集体力量,搞好重点研究。即《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研究;市中考考试说明和市编复*资料的研究;*年来中考考试形式与内容改革的研究。

  三、学科活动的`安排

  1、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三级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培训。

  2、适当的时候,组织全县毕业年级教师开展复*备考研讨活动。

  3、以新课标的要求为标准开展课堂教学设计或教案竞赛。

  4、在全县重点开展历史活动课教学研究。

  5、组织教师参加新教材实验区的教学考察与学*。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17

  一、教学目标:

  历史教学是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求学生学*和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即了解中国古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向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尤其是以发展规律教育,教会初入中学的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学*和表述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隋朝到清朝初期为主要的历史发展线索。第一个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无不紧扣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繁荣”与“开放”,是反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的两个侧面,具有同一性。第二个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实际涉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两个主题。这里“民族关系的发展”,既涉及民族融合的内容,也有反映民族**并立与民族矛盾的一面,都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影响。先概述民族**并立时代的情况,后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列举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然后再剖析宋代的社会风貌、介绍元朝大一统的出现及民族大融合的发展情况。第三个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教科书对课标有关明清时期的五条内容标准进行了归纳组合。讲述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郑和下西洋的史实、戚继光抗倭、郑成功***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使学生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通过《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让学生“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最后《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以“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突出了明清时期中外的矛盾与冲突,也为学生学*中国*代史,理解*代中国为何被动挨打作好铺垫。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对本学科知识产生了兴趣,有一定的学*动力。但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学生的学**惯较差,跟不上教学进度的较多。同时由于教材内容比上学期繁多,对于理解、分析能力较弱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四、教学方法和措施:

  1、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教学目的、步骤,抓住教材的重点。课堂上体现因材施教,力争使每个学生各尽所能、各有所获,尽全力的开启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学生能主动学*、参与教学。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力求知识趣味化,使学生爱学*,提高45分钟的利用效率。

  2、在教学过程中,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传授知识。在讲授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纵横比较,穿针引线,使整个历史发展情况显得脉络清楚,思路清晰。同时,注意学*方法的传授,着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课堂上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转变传统的学*方式,为探究性学*创造条件。

  3、加强素质教育理念和德育渗透,坚持“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原则,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促进其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对社会的了解及适应能力。

  4、关心、爱护学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拉*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特别是要进一步提高对学困生的关注。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的影响和作用,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积极性,培养学*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五、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

  周次 具体计划

  第1周 第六学*主题 第1~3课

  第2周 第4课,第5课

  第3周 第一单元复*检测、第一单元讲评

  第4周 第七学*主题 第6~7课

  第5周 第8课 第9课

  第6周 第二单元复*检测、第二单元讲评

  第7周 第八学*主题 第10~12课

  第8周 第13课 第14课

  第9周 第三单元复*检测、第三单元讲评

  第10周 第***主题 第15~18课

  第11周 第19—21课

  第12周 第四单元复*检测、第四单元讲评

  第13周 从头回顾课程第6~7学*主题

  第14周 从头回顾课程第8~9学*主题

  第15周 期末复*

  第16周 期末复*

  第17周 期末复*

  第18z周 期末测试

  注:该进度未计算“五一”等假期,进度顺次向后推移。

  本学期,我将继续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自己的教学计划,争取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上取得佳绩。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18

  一、教学目标

  读史明智,历史课的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本学期主要学*世界历史,学*难度加大。由于以前学生对历史不重视,基础差,学*不太扎实,对于记忆性较强的科目学生有点偷懒,所以本学年度教师要更加的有方法、有耐心,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加以生动化、形象化,同时辅以丰富的教学手段,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学好历史知识。因为是毕业班,所以为了使中考总复*能提前进行,赢取更多更宝贵的复*时间,教学进度会大大加快,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计划本学期将《世界历史》(上)授完,并酌情进行下册的学*。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四个单元,25课,结合历年中考要求,重点为*代史以后的内容。每课的内容多,知识点多,且容易混淆,要记忆的图形也多,所以要教会学生在记忆的基础上理解,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先是要高质量的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等受教育的权利,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要坚持基础性和科学性原则,准确传授基础知识,切实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2、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只有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才能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坚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优化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加强学*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主动的探索中获得知识,提高自主学*能力。

  3、课堂教学坚持整体性原则,教学过程中始终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全面整合,使学生全面发展,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实践。寻求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4、教学语言规范,精神振奋,按时上下课,关心学生,注重学生的学*方法指导,力求知识趣味化,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乐意学*。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例如:计算历史年代,阅读历史教课书及有关的历史读物;识别和运用与教学有关的历史地图、图片、图表;搜集和整理与历史学*相关的材料;叙述重要的历史事实;解释重要的历史概念,分析和评论重要的历史问题等。

  5、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里特征,从学生的认识水*出发,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从有利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启发学生对历史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减轻学生的负担。

  6、有效的作业,是学生复*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发现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做到及时批改和反馈。查缺补漏。

  7、及时检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况。

  四、辅导:

  辅导以学*上的优生和暂时的后进生为主,即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各能力,重视知识的查缺补漏和学法上的指导,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目的的教育及学*兴趣的激发,学*意志、*惯和方法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辅导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那些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帮助他们发展特点,创造性地进行学*,培养其创新能力。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在多方面关心爱护他们,帮助他们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使他们增强学*的信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19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一、教学知识目标及能理培养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这段历史。

  2、理清这段时期的历史脉络,掌握重要的历史时期的有关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用运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和处理问题。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需32课,每课教学1课时,复*课需要2课时。

  三、背景分析依据: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课改内容为样板,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在全面贯彻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以下几点:一.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增强趣味性和生动性;三.转变传统的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整体情况分析:学生从小学升入七年级,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惯差。10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70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态度不端正,*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100%的合格率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五、教学任务和奋斗目标:

  1.深化对《历史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效率,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2.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3.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4.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六、主要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以多媒体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学生学*历史的兴趣

  本学期根据学校的计划,信息技术的使用是一个重要内容,响应学校的要求,我在这半学期中,力图以直观的、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来改进以往的教学,力求使自己的学科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课堂教学朝着乐、活、趣的方向努力。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八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 教学任务和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上学期。

  三、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总共分六单元,24节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讲述的是从鸦片战争到**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的历史,课本按学*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题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1、特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重点及难点:如何认清中国*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敏捷,有的学生也喜欢刨根问底,也有的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是置之不理,提不起兴趣来,学*目的不明,缺乏主动性,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本期我继续担任实验班的历史教学,实验班整体水*不错,但是个别同学的学*方法和态度还有待提高。同时我接任了32班的历史教学,该班成绩较好,但不及格的现象还存在。

  五、教学方法和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加强同科类老师的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3、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4、成立历史学*小组,互出测试题,切实提高历史学业成绩。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六、教学进度

次     

课题

课型          

1

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和太*军抗击洋枪队

新授

2

收复新疆和甲午风云、八国联军侵华

新授

3

单元小结

复*

4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新授

5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新授

6

历史人物小传

活动

7

单元小结、五四爱国运动

新授

8

***的成立、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建立

新授

9

人民军队和革**据地的创建、红军长征

新授

10

期中复*

复*

11

期中检测

 

12

期中讲评、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

新授

13

全民族的抗战、抗日战争时期历史遗址、遗迹考察活动、单元小结

活动

14

重庆谈判和人民**战争转入反攻

新授

15

人民**战争的胜利、单元小结

新授

16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中国*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新授

17

*代科技之星、*代思想、教育和文艺

新授

18

期末复*

复*

19

期末复*

复*

20

期末检测

 

  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为引导学生搞好复*,提高他们的应试能力,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 系统复*,夯实基础

  根据一练和中考的时间,拟订切实可行的复*计划,内容包括复*进度、教学案的编写、检测的安排,整个复*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梳理教材”。时间大约在2月10日—4月25日左右,即按照教材的编写体系,以《中考说明》规定的考试内容为重点,提纲挈领地复*,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识,同时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教材的整体线索有一定的了解。

  第二阶段是专题复*,时间是在4月30日—5月30日,将六本书的知识有机融合,根据中考的具体要求,结合时政热点分类、分专题进行复*,并进行综合训练,目的是将第一阶段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进行综合、形成能力。

  第三阶段是查漏补缺。模拟测试,时间大约在6月1日—6月10日进行中考模拟训练,根据训练的情况,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再进行讲解、训练,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应试能力。

  历史复*内容较多,一共考六本书,但课时少,虽然《中考说明》规定了考试内容,但历史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我们必须合理地利用时间,全面地有重点地复*,这样才能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抓住重点,加强训练

  六本书的内容很多,在复*时教师首先要全面系统地进行复*,同时又要有侧重点,《历史考试说明》里的考查内容及要求,复*时这部分内容要强化。此外,我们认为八年级上册第一、二、三、四单元,下册第一、二、三单元,九年级上册第四、六、七单元,下册第一、二、三、四、七单元是整个初中阶段历史复*的重点内容。对于上述内容,教学时要强调,*时的训练要强化,对学生常犯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学*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注重应试能力的提高

  基础知识掌握了,能力提高了,还要提高考试、答题的能力。

  (1)审题,在*日练*和考试过程中一定要仔细审题,题目问的是什么要弄明白,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回答,千万不能草草看一眼就解答。

  (2)对基础知识一定要识记熟练,通过做题训练理解分析能力、表述表达能力等。

  (3)注意合理地安排复*时间。

  初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随着时光的流逝,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本学期我担任初二到初三的历史课,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以后的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顺利的进行,特制订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我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教学改革经验,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中国历史》第四册,内容是中国现代史部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时期的建设成就与文化。共24个课时。中国史线索繁琐,所以主要是要将历史线索向学生讲解清楚。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教学内容以应对中考为主。包括中国*现代史部分的(一)(二)(三)(四)(五)

  (六)版块;世界*代史部分的全部版块;世界现代史部分的(一)(二)(三)(四)(五)(七)(八)新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以学生为主题,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加侧重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另外,八年的学生从道德的养成上来讲,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的形成时期,在这一个时期内的教学任务,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层面上来讲,是一个培养爱国主义,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完成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九年级历史:今年执教面对的是初三两个班级的学生,初步了解初中老师知道由于在中考中分数所占比重不大,又由于是文科,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成绩不理想。初三学生的心理、生理处于变化时期,其思想波动幅度大,对于学*历史学科的兴趣不高,缺少一定的积极性,需要老师动脑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行为*惯。另外,教材所述知识为世界历史,内容宽泛并有时间的跨度,在动员学生思想方面,促使其认识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上学期末考试的情况来看,这些学生的成绩普遍偏低。对八年、九年的历史还没有形成整体的清晰的认识,这对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

  四、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和教研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

  (二)基础知识教学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把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3.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把握,教会学生学法、记法,充分利用课本的思考提示、“想一想”等,增强学生爱好。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学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为实现人类而奋斗。通过战争的破坏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使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评价革命时期的史实及人物,养分析归纳能力。

  3.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我国历史发展,是统一巩固发展,即使是革命时期同样是统一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发展,树立民族团结、民族*等的观念。

  4.进行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历史上有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都反映出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值得发扬光大。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针对初三学生时间较为紧张,学生的时间观念也很强,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既要简明扼要,抓住重点,以节约时间;又要细致入微,交待清楚,尽可能的深入挖掘教材,来照顾到学生“先天”不足的问题。

  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什么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只有采取重点详讲,一般的知识点讲的方法。抓重点,带一般的知识点,从知识结构上选取里程碑式的事件,讲清事件的来龙去脉,不惜花费时间。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使学生能够学得好。复*阶段,要认真制定复*计划,精心组织复*,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以确保中考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20

  【课程标准】

  1、通过本课学*,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2、通过本课学*,培养学生的试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引导学生综合评价戚继光为民族英雄,以提高学生评价的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郑和远航的盛况所体现的我国古代造船业和航海技术在世界的先进地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中国历史》七年级下P93——98,明朝建立后,明初的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明前期,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郑和七下西洋,同亚非各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频繁,属于友好交往;明中后期,国势日渐衰落,倭寇入侵、倭患猖獗,戚继光领导了反侵略的抗倭斗争,并取得了胜利,然而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却日益尖锐,于是就有葡萄牙殖民者的入侵,攫取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并在那里开始了殖民活动。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学生已对明朝的政治、经济状况有了大致的了解,有利于本课内容的把握。但是学生对于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史实,学生并不十分了解,甚至是一知半解,对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要尽可能地贴*学生的经验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郑和下西洋的条件、目的、经过、意义等,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和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戚继光抗倭背景、功绩和取胜原因的学*和分析,引导学生综合评价戚继光为民族英雄,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除可向学生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外,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本课重点之一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标志着我国古代航海事业发展达到了顶峰,是我国古代经济发达的体现,同时也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学*这一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重要作用。另外,郑和下西洋后,中国文化进一步影响到亚非地区,郑和远航架起了中国同亚非各国友谊的桥梁,在郑和船队到达的很多地方,都有纪念他的遗迹,影响至今,意义深远,需重点掌握。

  (2)戚继光抗倭是另一重点。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人民的支持下,肃清侵扰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这是历史上我国人民抵御外侮的第一次胜利,捍卫了中国的**,保障了我国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学*这一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体会到“得道多助”、正义必定会战胜邪恶的道理。特别是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赢得了后世的尊敬,在民间具有强烈而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历史上,每当遭受外敌侵略之际,戚继光都会成为一面激励人民斗志的旗帜。学*这一内容,对于培养学生崇高的历史责任感,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学*这一内容,还有助于学生正确地识别善恶美丑,对端正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产生积极的作用。

  2.难点:

  本课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学生在世界历史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会给学生的学*带来不便。教师可将《郑和下西洋路线》等做成多媒体教学软件,将航行路线动态地显示出来,这样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活动,并把历史事件与时间、空间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准确的时空概念。

  教学过程:

  教学

  步骤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导入

  新课一副照片,一张票证,就是一段凝结的历史。出示一套邮票,问纪念什么历史事件?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实用20篇扩展阅读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实用20篇(扩展1)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菁华10篇)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1

  一、目的要求:

  1、弘扬*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世界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北师大版的世界历史,是世界*代史的内容,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主题,每一个学*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四个单元,共二十五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正文、图、表、资料、注释、阅读与思考、看图学史、历史比较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本册书以英、法、美、德、俄、日等世界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为线索。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加侧重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2个班的历史教学,九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经过二年的'历史学*,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做好学生的导师。教会学生学*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4、积极参加学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教学中的点滴进行整理,以提高自身教学水*。

  5、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6、调动学生学*历史的兴趣。充分利用故事导入,多媒体教学,把学*历史的重要性一一列出,从而培养他们的兴趣,为学*成绩的提高打下一定的基础,另外,教给他们一定的方法,比如:记忆力比较好的时间是在早上,反复记忆历史知识,对学*有进步的学生给以及时表扬,树立学*历史典型学生,建立学*历史的兴趣小组,每班至少两名学生为兴趣小组成员,单独辅导,让他们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并形成特长,也通过他们带动和影响其他学生,全面提高历史成绩。

  7、抓好历史月考、期中和期末复*。

  历史光靠*时的学*还不行,还离不开复*工作,因为学生的记忆力有遗忘规律,隔一段时间如果不及时复*,就忘得差不多了,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每月组织的月考,对遗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可谓是及时复*,避免遗忘,另外,期中和期末测试题各两套,争取让学生多练*一些题型,避免考试前慌乱无章的局面出现,也避免考场上无从下手。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2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世界历史上、下册教学内容共分为16个单元,叙述世界古、*、现代时期的历史,共49课,每课教学1课时。

  二、基本情况:

  今期本人任教初三年级的6-8班,由于以前学生对历史不重视,基础差,学*不太扎实,对于记忆性较强的科目学生有点偷懒,但只要老师有方法、有耐心,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加以生动化、形象化,同时辅以丰富的教学手段,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定能将历史知识学好。

  因为是毕业班,为了使中考总复*能提前进行,赢取更多更宝贵的复*时间,教学进度会大大加快,计划今期将世界历史上、下册全授完。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历史学科的学*,培养学生了解世界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较*与其它各国的差异,以此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四、教材分析

  上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上册24课,下册共五单元,合计25课,结合历年中考要求,重点为*代史以后的内容。每课的内容多,知识点多,且容易混淆,要记忆的图形也多,教师要教会学生理解,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五、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以课改内容为样板,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初三历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历史课的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本学期主要学*世界历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本学期的要求及力争达到的目标:

  1、深化对《历史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2、认真、积极参加市、县教育局组织的各种教学进修活动,以充实自己的业务水*,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3、具体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4、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5、深入研究和领会毕业考试中各种题型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练*。如学*成绩优良的学生重在抓他们的思维分析能,学*较困难者重点让其掌握考纲所要达到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做到毕业考能顺利通过。

  6、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充分利用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7、以问题教学为抓手,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智能的核心是思维,思维的起点是问题,如何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是本学期课堂教学中沿着重要研究的方向。每一堂课提出的问题必须从教学目标的分类开始,由浅入深,思维有易到难,从思维的广度、深度到灵活度螺旋上升。

  七、复*过程

  1、系统复*,夯实基础

  学业水*考试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灵活运用。要积累就要重视基础。“万变不离其宗”,掌握基础知识是关键。纵观*几年的期末考试,无一不体现着基础性的原则。为达到巩固基础、查找不足的目的,可采用一下集中方法:一是按照提纲的重点,在书中找出知识点;二是按照时间顺序理出知识脉络。三是每单元的主题,整理出单元知识结构表。

  2、专题归类,纵横联系

  根据每阶段历史发展特点整理出若干专题如世界历史的资产阶级革命史、美国史、资产阶级改革史、文化史等专题;四是根据时政热点,整理出一些新的专题,比如改革史专题、思想**史专题等,经济危机专题等。在单元复*、专题复*基础上,找出历史发展线索,探寻出历史发展规律。然后以线带点,回归课本,巩固基础知识点。

  3、综合模拟,查缺补漏

  训练可以把一切落在实处,但训练的效果,又取决于训练题的质量与数量,不能没有选择,更不能搞题海战术。一是突出重要的主干知识,减轻学生的学*负担。考试的知识点不是很多。因此,必须根据考试说明中要求的考试知识点及其能力目标要求,突出重要的主干知识点就可以,一来便于减轻学生的负担,而来便于学生正确把握知识、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的知识,帮助学生抓住主干知识,在回答问题时也就心中有数了。二是复*过程中明确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复*目标和方法,因材施教,加强针对性。

  4、回归课本,考前复*

  同时,在不同阶段都应注重搞好试卷的讲评工作,精细设计的试卷讲评课,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学*效果,大幅度的提高学*效率,提升能力。

  总之,初三历史复*应该合理安排,紧扣考纲、教材,打牢基础,理清知识脉络,专题汇总,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能力、技巧。在复*过程中,以教材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是关键,我相信只要扎扎实实的搞好本阶段的复*工作,就一定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二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兴趣,端正学*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历史现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题以及“畅想天地”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方式,即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六、教学进度安排:

  初二《历史》课程设置为2课时/周,全学期约36课时,现将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第一学月:第一单元

  第二学月:第二三单元

  第三学月:第三四单元

  第四学月:第五六单元

  第五学月:复*迎考20xx年2月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推进尝试教育教学为指导,在学校教学部门的领导下,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突出学的自主学*能力为主,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情况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从从小学升入初中,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惯差。四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45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态度不端正,*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期*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2课。

  本教学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课文个性鲜明、异彩纷呈。克服了注重教法轻视学法的弊病。注意了学生活动的多样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饶有趣味。

  教材第一单元主要讲述人类文明的起源,共三课,从最早的人类讲起到华夏族的形成。使学生统分认识了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的生活面貌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二单元主要讲述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发展和衰亡及社会的变革,使学生深刻认识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进步的影响。第三单元主要讲述秦汉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使学生从学*中认识秦汉对后世的影响。第四单元讲述了*的分立和民族的融合。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自主学*能力的培养。

  三、任务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四、主要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历史上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通过每天的抽考和每月的月考,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5、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五、周活动安排

  (略)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二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兴趣,端正学*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历史现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题以及“畅想天地”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方式,即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六、教学进度安排:

  初二《历史》课程设置为2课时/周,全学期约36课时,现将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第一学月:第一单元

  第二学月:第二三单元

  第三学月:第三四单元

  第四学月:第五六单元

  第五学月:复*迎考20xx年2月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6

  一、教学目标:

  历史教学是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求学生学*和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即了解*古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向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尤其是以发展规律教育,教会初入中学的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学*和表述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隋朝到清朝初期为主要的历史发展线索。第一个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无不紧扣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繁荣”与“开放”,是反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的两个侧面,具有同一性。第二个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实际涉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两个主题。这里“民族关系的发展”,既涉及民族融合的内容,也有反映民族*并立与民族矛盾的一面,都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影响。先概述民族*并立时代的情况,后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列举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然后再剖析宋代的社会风貌、介绍元朝大一统的出现及民族大融合的发展情况。第三个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教科书对课标有关明清时期的五条内容标准进行了归纳组合。讲述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郑和下西洋的史实、戚继光抗倭、郑成功*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使学生感受*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通过《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让学生“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最后《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以“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突出了明清时期中外的矛盾与冲突,也为学生学***代史,理解*代*为何被动挨打作好铺垫。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对本学科知识产生了兴趣,有一定的学*动力。但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学生的学**惯较差,跟不上教学进度的较多。同时由于教材内容比上学期繁多,对于理解、分析能力较弱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四、教学方法和措施:

  1、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教学目的、步骤,抓住教材的重点。课堂上体现因材施教,力争使每个学生各尽所能、各有所获,尽全力的开启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学生能主动学*、参与教学。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力求知识趣味化,使学生爱学*,提高45分钟的利用效率。

  2、在教学过程中,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传授知识。在讲授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纵横比较,穿针引线,使整个历史发展情况显得脉络清楚,思路清晰。同时,注意学*方法的传授,着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课堂上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转变传统的学*方式,为探究性学*创造条件。

  3.加强素质教育理念和德育渗透,坚持“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原则,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促进其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对社会的了解及适应能力。

  4、关心、爱护学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拉*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特别是要进一步提高对学困生的关注。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的影响和作用,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积极性,培养学*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五、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

  周次 具体计划

  第1周 第六学*主题 第1~3课

  第2周 第4课,第5课

  第3周 第一单元复*检测、第一单元讲评

  第4周 第七学*主题 第6~7课

  第5周 第8课 第9课

  第6周 第二单元复*检测、第二单元讲评

  第7周 第八学*主题 第10~12课

  第8周 第13课 第14课

  第9周 第三单元复*检测、第三单元讲评

  第10周 第**主题 第15~18课

  第11周 第19—21课

  第12周 第四单元复*检测、第四单元讲评

  第13周 从头回顾课程第6~7学*主题

  第14周 从头回顾课程第8~**主题

  第15周 期末复*

  第16周 期末复*

  第17周 期末复*

  第18z周 期末测试

  注:该进度未计算“五一”等假期,进度顺次向后推移。

  本学期,我将继续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自己的教学计划,争取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上取得佳绩。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7

  (一)

  本学期,我只担任初二级一个班(二8班)的历史教学工作,通过一两周的教学和观察,发觉二8班有一部分的学生对学*历史不感兴趣,为了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也是为了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

  1、针对学生的实质情况,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兴趣,使学生掌握*代历史的事件、人物、现象等。

  2、培养学生识图、根据材料回答问题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有关的历史学*资料。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历史八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好的成绩。

  二、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历史教材和教学大纲,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各种能力的培养。

  2、根据学生情况使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兴趣,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历史的积极性。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每一节课前进行前一节课知识点的默写,然后布置下一节课知识点的默写。在课堂教学中要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

  4、抓好目标生、边缘生、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和帮扶工作,要求他们继续端正学*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三、教学进度

  (二)

  随着时光的流逝,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本学期我担任初二到初三的历史课,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以后的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顺利的进行,特制订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我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教学改革经验,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历史》第四册,内容是*现代史部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时期的建设成就与文化。共24个课时。*史线索繁琐,所以主要是要将历史线索向学生讲解清楚。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教学内容以应对中考为主。包括**现代史部分的(一)(二)(三)(四)(五)(六)版块;世界*代史部分的全部版块;世界现代史部分的(一)(二)(三)(四)(五)(七)(八)新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以学生为主题,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加侧重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另外,八年的学生从道德的养成上来讲,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的形成时期,在这一个时期内的教学任务,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层面上来讲,是一个培养爱国主义,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完成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九年级历史:今年执教面对的是初三两个班级的学生,初步了解初中老师知道由于在中考中分数所占比重不大,又由于是文科,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成绩不理想。初三学生的心理、生理处于变化时期,其思想波动幅度大,对于学*历史学科的兴趣不高,缺少一定的积极性,需要老师动脑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行为*惯。另外,教材所述知识为世界历史,内容宽泛并有时间的跨度,在动员学生思想方面,促使其认识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上学期末考试的情况来看,这些学生的成绩普遍偏低。对八年、九年的历史还没有形成整体的清晰的认识,这对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

  四、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和教研能力。3.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

  (二)基础知识教学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把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3.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把握,教会学生学法、记法,充分利用课本的思考提示、“想一想”等,增强学生爱好。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学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为实现人类而奋斗。通过战争的破坏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使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评价革命时期的史实及人物,养分析归纳能力。

  3.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我国历史发展,是统一巩固发展,即使是革命时期同样是统一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发展,树立民族团结、民族*等的观念。

  4.进行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历史上有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都反映出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值得发扬光大。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针对初三学生时间较为紧张,学生的时间观念也很强,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既要简明扼要,抓住重点,以节约时间;又要细致入微,交待清楚,尽可能的深入挖掘教材,来照顾到学生“先天”不足的问题。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什么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只有采取重点详讲,一般的知识点讲的方法。抓重点,带一般的知识点,从知识结构上选取里程碑式的事件,讲清事件的来龙去

  脉,不惜花费时间。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使学生能够学得好。复*阶段,要认真制定复*计划,精心组织复*,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以确保中考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三)

  本人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继续教育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更新观念。

  2、实践创新。3、学*完善。4、交流改进。5、训练提高。6、沟通了解。7、反思教学。

  8、勤于动笔。

  一、多更新观念

  观念即认识问题,这是首先要解决的。对我们历史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例如:怎样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怎样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如何树立新的学生观,转变角色,重新认识师生关系?历史教育如何渗透情感智力教育?怎样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如何对待历史学科“学困生”?如何处理、运用教材、教法?如何重视历史学法指导?如何根据具体情况布置、批改历史作业?等等这些方面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去重新认识、认真思考、深入探究、找出更好的办法。

  二、多实践创新

  历史教学是一门艺术,本质上更是一门实践的艺术。我们历史教师要多研究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是我们历史教师的试验田,务必立足课堂,立足学生,立足教材。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课堂教学中的现象与问题进行“教学案例”研究,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授课技巧,不断达到新的历史教学境界。

  三、多学*完善

  一位不善于学*的历史教师是很难激发学生学*历史的热情。另外,自身不学*也不可能体会到学生的学*规律。我认为基本理论要笃学,本职业务要深学,修身知识要勤学,急需知识要先学。专业知识是一名历史教师外在美的依托!专业知识包括通用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知识。社会、历史、人文等通用知识既有涵养人文素质的价值,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知识和学科知识则是历史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新课程中有不少新知识、新实验、新方法,不学*、不重构学科知识体系,就会落伍。系统地读一些东西,特别是读一些好的教育刊物上的好文章。这些文章,观点新颖,思想深刻,读后肯定能受益匪浅。总之我们历史教师要主动地学、用心地学、创新地学,做学*中的有心人,要让读书学*成为一种*惯。

  四、多训练提高

  训练提高主要是指专业水*的提高。对历史教师自身来说,假如不注意自我提高,听说能力、词汇量等就很容易下降。我们决不能满足于自己的学历,应积极、主动地接受继续教育,提高历史听说读写译的水*和教育教学能力。*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历史教师必须做好;要求学生做好,历史教师必须做到完美。如你要求学生历史书写要认真,整洁,流畅,你自己就必须练就一手美观的历史书法,能给学生起示范作用;你要求学生读音正确,老师自己必须读的不仅准确,还要有洋腔洋调。

  五、多交流改进语言教学是外向型的。教师之间应多交流、多学*。不可固步自封,闭门造车。交流才能产生启迪或省悟;交流才能发现不足。我们可通过听讲座、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片断教学、专题研讨等等形式开展学*经验交流,切磋教艺。我们应该向同行学*,既可以向名师学*,又可以向一般老师学*;可以向本校老师学*,也可以向外校老师学*;可以向年长的老师学*,也可以向年轻的老师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改进教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

  六、多了解沟通

  了解沟通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了解沟通。多元智能理论用于学生。语言教学离不开情感活动。历史教师只有更多地了解学生所需、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才能有效地组织教学。*时可以利用课间时间和学生聊聊天。通过聊天的方式多接触他们,往往在交谈中,很容易发现、感悟和收集到学生身上存在的思想意识、学*心理、学*方法、知识技能等方面的问题,往往许多“教然后知困”就会“得来全不费工夫”。

  七、多教后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这个公式,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作用。教学的自我反思,是通过内省或其他方式对自己的教学思维、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活动再认识。在自我反思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学过程的自我反思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而教后反思,往往是反思中最具活力的时刻,主要是反思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行为的得与失。比如,这堂课的教学目的是否达到?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否科学?教师自己在教学中出现了那些教学灵感与顿悟?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障碍和“闪光点”?这堂课最大的成功之处和失败之处在哪里?这堂课今后在备课和教学时应在哪些地方作改进和创新?等等。

  八、多勤于动笔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历史教师如能坚持在教后将自己的教学得失、教学机智、教学偶得和各种学*所悟,及时整理并记录下来,天长日久,能够防止许多经验和教训流失,更能在聚沙成塔般的积累中,感受和享受到教学的乐趣,不断提高自己。

  教后动笔的.形式主要有:一是写教学后记。二是写教育**记。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建议每位教师都来写教育**记,教育**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让教师终身受益。”三是写教学随笔。四是多动笔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做加以总结、升华,是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好方法。

  如果一名历史教师,能具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扎实的功底,他的课就一定能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在历史教学中,就能做到游刃有余,教学质量就能大大提高。我们历史教师要与时俱进,自觉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地更新知识,不断地实践探索,不断地学*充电,提高各方面素质,以适应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四)

  本学期,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认真学*并参加了20xx年中小学远程培训,由衷感谢河北省教育部门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提高的*台,这段时间的远程教育学*,使我深深感受到,教师远程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我们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通过这段时间的培训学*让我受益匪浅,更新了教育理念,提高了教学水*。使自己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下面我就把这次培训学*期间的点点滴滴和大家交流一下,希望能与大家分享,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的转变

  以往的教育理念只关注少数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学评价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而通过这次培训学*,使我对新的教育理念有进一步的理解,即强调以学生为本,面对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要促进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个新理念,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个性发展快慢不同,各种潜能还未挖掘,

  我们只关注少数人的能力培养,放弃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这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国策不相符。因此,我们全体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努力。教师不但要转变教育理念,还要改变教学方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式学*。在探究过程中,注意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探究学*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的意识,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记得有一位教授是这样说的:思想是教育的灵魂,爱是教育的底色,执著是教育的气质。能够做到这些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就可以做到的吗?如果想做一位好老师,合格的老师,我认为要终生学*,虚心学*。

  二、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

  这次培训学*让我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了新课标理念,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新课标理念强调语文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应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强调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整合。使我们领悟到了新时期语文教学的精神实质,为教学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整体把握,又要分段了解、分析、探究。专家各从自己擅长的研究领域谈起,理论结合实例,为我们深入文本探究、科学备课、有效施教指明了方向。专家在讲解自己的理论观点时,列举了大量的课堂实例,在实际课堂教学操作中、在过程的引领中传授知识、讲析技法、阐明理念。这些专家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本领传授给了我们这些教师,让我们在过程的体会、领悟中内化知识,促进自己实际的教学技能的提高。

  三、全员培训学*的收获与自我反思

  (一)、创设情境点燃激情

  适宜的教学情景在润物细无声中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因此导课要切实有效,要围绕学*目标进行,导课的角度应与三维目标有机结合,切忌单纯为导课而导课,盲目的搞笑与逗乐更不可取。最好在上课前,教师就要认真详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学生的最*发展区为突破口,精心准备,营造民主的、富有吸引力的学*情境。让每位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这样每位学生都有一种探究新知识的渴望、奋力向前的冲力。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阅读包括课前自读和课堂阅读,做到有目的而读。课前自读指学生自读文本,存疑置难,课堂自读要求学生最好默读,即不出声,边读边想,便批注,把读文本的感受,体会及遇到的问题在课本上作旁批,这都是为下一步的质疑做准备。质疑要引导学生围绕本课学*目标设问质疑,防止漫无边际的设疑。,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思考-发现-提问-筛选-梳理的思维过程,学生是课堂学*的主体,教师要在学生设疑的基础上,随机转化、归纳和补充,最终梳理课文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自主探究,问题来自学生须再回到学生中去,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文本,让他们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潜心文本,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寻求问题的答案。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8

  历史专业发展规划

  一、个人基本情况:

  作为一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任老师,对自己的职业有个长远的规划,使自己在教育事业上能有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对我来说,尤为重要。现在,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用于指导以后的教学工作。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端正教育思想、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为重点,努力提高自身教书育人水*,不断挑战现实,追求卓越,结合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现制定我个人的三年发展规划,以作鞭策。

  三、总体目标:

  1、教育理论水*和教学水*上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2、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4、使自己成为受学生爱戴的'教师。

  四、阶段目标:

  1、坚持不断学*,提高学科功底。

  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强烈冲击着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必须加强学*、进修,尽快提高专业化水*。本人力求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追求学术前沿的意识,以主人翁的心态投入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

  2、学*信息技术,熟练制作课件运用于教学与讲座

  新世纪教育工作者应具备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及驾驱课堂的能力,向45分钟要质量。因而能够制作一些分散教材难点、突出重点的生动课件,无疑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本人计划继续深入学*电脑知识,掌握多媒体教育技术,力争熟练制作课件运用于教学与讲座。

  3、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提高教学能力

  ①、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难,使学生养成自主学*,独立思考*惯,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的学*活动。

  ②、我要掌握三方面的知识,即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宽广的其他学科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在*时的实践中我要积极努力积累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在研究历史教材、教参和历史读物的同时,还要阅读历史理论著作,关注最新的史学研究动态,积极与其他历史教师或历史教学工作人员、研究人员进行交流;与此同时,还要广博地汲取其他学科的知识,勤于学*,广泛涉猎,不断汲取新知,使自己不仅有丰富的学科知识,更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要有精湛的教育技能技巧。

  其次、在新课改方面:

  ①.认真参加每一次的教研活动,主动向有经验、有先进教学理念的老师学*,多听同行的课,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②.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案,备好每节课,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课后写好教学反思。

  ③.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课改的精神。使学生整个身心投入学*活动,去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教学中去感受学*的乐趣,去体会学*的方法。组织学生多向互动,通过师生之间、个体之间、小组之间的学*、交流使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学*热情。

  五、具体措施:

  1、通过自学、教研活动和上级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学*和学校组织的校本研训活动努力提高自身教育理论的水*。

  2、积极参加学校课程改革的各项活动,并在教学中要多进行自我反思。

  3、积极参加教学课题研究,撰写教育论文。

  4、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坚持在行动中学*、行动中研究、行动中提高。

  5、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乐观、积极地面对工作中出现的困难。

  六、达到目标的标志:

  1.学*专业化知识、提高专业化技能的自觉性有明显提高。

  2.努力成为历史学科的学科带头人。

  3.成为思想素质高,改革意识强、专业结构合理、教育教学水*高的资深教师。

  4.成为能够适应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所需要的优秀教师。

  5、能独立设计科研、课题、实施研究,要有课题,并且将课题研究的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中,落实在课堂上。

  专业成长的发展规划与总结反思

  一、目前状况的自我分析

  1.优势分析:

  ⑴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具有一定的教学理论,初步理解课改的精神,能初步运用所学的理论,进行中学生自主学*的实践与探索。

  ⑵教学基本功相对比较扎实,以课改的精神作为日常教学的理念,根据所任教学生的特点与教学内容的特点组织与实施日常教学活动。

  ⑶善于对在日常教学中所获取的信息作一点分析与反思,不断积累,使其成为日后教学活动指导学生自主学*的宝贵资源而加以利用。

  2.不足分析:

  ⑴缺少系统的理论学*,对在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有的不能及时发现,有的无法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加以全面的分析,特别是缺乏在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对的新要求,面临的新任务方面的理论知识。

  ⑵由于理论知学*的不全面,影响了教学反思的质量,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缺乏理论支撑,因而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快。在课堂教学的整改实施过程中缺少理论依据,也影响了中学生自主学*的实施与探索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进而影响了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二、专业化发展计划

  1:竖立学生人人都是资源的思想,作为教师,必须面对所有学生培育与开发资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处为学生的楷模,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替意识地培育与开发资源。

  2:加强理论学*:

  ⑴学*教育心理学,使自己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去分析学生的学*,分析教学中所在的问题。

  ⑵全面系统的学*课改的理论,学*新的课程标准,竖立与新课程完全想适应的教学观念。提高对课程、教材的研究与实践能力。

  ⑶学*学生自主学*方面的理论,指导中学生自主学*课题的探索与实践。

  ⑷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丛书,学*两个纲要,学*有关论文撰写的书籍,提高写作能力。

  3:边学*边实践,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的整改计划的实施,进一步探索与实施中学生自主学*的课题研究。

  4:进一步做好教学反思,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课堂教学中的得失,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课堂教学整改计划实施,更好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使学生学会学*。

  5:学*与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技术,包括PowerPoint技术的熟练运用;

  6:在理论学*与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力争写出一至二篇与教学相关的论文;

  三、专业发展的期望

  1:以丰富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以锐意创新的精神、正确的学科价值观指导日常的课堂教学。学会设计弹性化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更适合于学生的实际状态,更好地指导学生自主学*数学。

  2通过课后反思,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进一步做好课堂教学的整改计划的实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3:做一个有心人,随时记录教学感想、教学体会,学*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归纳教学中的闪光点,以便于教学论文的撰写。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9

  一、教学进度及内容

  1、初一:《*历史》第二册。期中授完1―14课,期末授完全部内容。开学第一周,教师引导学生通览教材,整体感知教材内容及编排体例。师生共同商定本期教学计划。全期用2――3周时间组织学生期中期末考试。

  2、初二:《*历史》第四册。期中授完1――17课,期末授完全部内容。开学第一周,教师引导学生通览教材。整体感知教材内容及编排体例。比较新旧教材的异同,师生共同商定新的教学计划和策略。全期用2―3周的时间组织学生期中、期末复*考试。

  3、初三:《世界历史》第二册。期中考试或5月1日以前授完全册内容。期中至中考前完成**现代史、世界*现代史的三轮复*。即分册系统复*,重点、难点、热点专题复*,综合模拟训练。教师新授《世界历史》第二册前,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教材,分析新旧教材的异同,调整好教学计划和学*策略。

  二、教学要求及建议

  1、基础年级应严格开设课程,开足课时。初三年级要根据新授和复*要求适当增加课时。

  2、各年级均要配备专职历史教师。兼职历史教师要力求课堂教学规范化,历史学科知识专业化。

  3、要建立历史教师的培训机制,健全历史学科教研组活动规章,积极开展学科教研活动和历史课题研究。

  4、要深入学*历史新课程标准,进一步加深理解,查找人教版、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新教材,积极开展对新教材的学*与研究,为20xx年秋季新教材实验作好充分准备。

  5、切实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的民主性和开放性。推进师生互动,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惯。

  6、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相互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比武和论文竞赛要作为常规要求落到实处。

  7、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重视历史活动课的教学研究,充分利用本地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积极开发地方校本历史课程。

  8、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积极运用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教学。各校在教材征订时要严格订齐订足挂图、地图册等教学资料。

  9、注重历史学科与政治、地理等学科的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加强毕业年级的复*备考工作,发挥集体力量,搞好重点研究。即《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研究;市中考考试说明和市编复*资料的研究;*年来中考考试形式与内容改革的研究。

  三、学科活动的安排

  1、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三级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培训。

  2、适当的时候,组织全县毕业年级教师开展复*备考研讨活动。

  3、以新课标的要求为标准开展课堂教学设计或教案竞赛。

  4、在全县重点开展历史活动课教学研究。

  5、组织教师参加新教材实验区的教学考察与学*。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10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体现时代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新教科书既是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学*的学本,注重激发学生学*历史的兴趣,着重培养学生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减轻学生的学*负担,注重启发性,注意历史的多方位性、多层次的联系和知识的延伸,并注意使学生学会学*历史的方法和学*技能,以提高学生的自身能力。

  二、学生状况分析:

  初一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目的不明确,学*欠积极。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感受到历史学*的乐趣。

  三、具体思路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规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积极性,培养学*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2、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学生学得好,以确保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3、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4、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复*阶段,要认真制定复*计划,精心组织复*,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6、引资料、学经验。经常向老教师学*,经常听课。

  7、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四、教学任务和要求

  七年级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即了解历史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识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1、以转变学生的学*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

  2、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学*的*惯。

  3、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4、认真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在传统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

  5、采用多种教学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胆地进行改革,探索和创造,进行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6、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从学生的认知水*出发,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历史教学活动。

  7、要注意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更好的来学*历史

  8、课堂教学要贴*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探究式、启发式和讨论式等各种成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要加大媒体辅助教学,特别是网络教学的力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9、多角度观察掌握学生的学*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及时进行辅导。

  六、改进措施

  1、对学*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在教高的水*层次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帮助他们总结成功的学*经验,在评价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对学*上有困难的学生,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补救措施,还可以实际一些比较容易的活动使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教学时结合挂图和资料知道学生学*有关的知识,或结合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感受历史。

  3、结合历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结合有关内容介绍本地历史的名胜、旅游胜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

  5、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性求真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互相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七、教学设想

  1、历史教学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2、继续深入课堂教改,在传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和能力培养,树立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学导结合的教学观,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育人观,坚持教书与育人统一,提高课堂效率重视对学生学*方法的指导和学**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提高学*素质和学*效率,尝试历史活动课的教学。

  3、开展历史第二课堂,通过举办历史讲座,故事会,创办历史报等形成培养学生学*历史的学*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综合,比较、概括问题的能力。跟踪辅导,找学困生谈心,了节其学*差的原因,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4、利用远教和网络资源。

  八、教学进度(略)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实用20篇(扩展2)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菁华9篇)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二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兴趣,端正学*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历史现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题以及“畅想天地”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方式,即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六、教学进度安排:

  初二《历史》课程设置为2课时/周,全学期约36课时,现将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第一学月:第一单元

  第二学月:第二三单元

  第三学月:第三四单元

  第四学月:第五六单元

  第五学月:复*迎考20xx年2月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简要了解与概括周王室衰败的原因;

  2、齐桓公率先称霸的条件及其历史意义;(重点)

  3、秦国异军突起并后来居上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重点)

  4、争霸的过程也是一种民族融合与历史进步的表现;(难点)

  5、改革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条件。(拓展/难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教学法;

  2、故事讲述法;

  3、小组讨论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周王室衰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2、通过对齐桓公与管仲、越王勾践以及秦孝公与商鞅等事迹,培养学生树立"有志者事竟成"自信心;

  3、通过齐国率先称霸与秦国最后称雄,让学生了解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教学准备:

  1、请学生查阅"退避三舍"、"秦晋之好"、"问鼎中原"及"卧薪尝胆"等历史故事;

  2、编排历史短剧:商鞅力说秦孝公进行变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幽王烽火戏诸候

  西周末年,国家连年灾荒,而周幽王却不理朝政,终日吃喝玩乐,醉心于女色。当时周有一个诸候国叫褒国,其国君褒珦因规劝幽王而被关进大牢。褒珦之子为救父王不惜重金买得一年轻美貌少女,取名"褒姒",并教给她宫廷礼仪,然后将她送给周幽王,从而褒珦被释。褒姒生得妩媚动人,深得幽王专宠并立为王后,但她有个怪脾气,就是从来不笑,不管多有趣的事,她都不露一丝笑容。于是,幽王贴出告示:谁能让王后一笑,赏金一千。结果,众人白费心机,褒姒无动于衷。幽王手下有个爱逢迎拍马的大臣叫虢石父,他给幽王给了个坏主意,即烽火戏诸侯,……,幽王死于犬戎之手。

  二、新课分享

  (一)课堂准备

  学生快速阅读(3分钟),用最简单的话或词概括阅读后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老师在黑板注明关键词)

  学生概括:"国家"、"改革""商鞅"、"战争"、"动荡"、"争夺"……

  教师:(询问:能否再简单一些,用一个字?)"乱"(板书大写的"乱"字o学生表示认同)

  (二)围绕"乱"字展开话题并设问,请学生再次思考并进行小组讨论。

  1、为什么会"乱"?

  2、怎么"乱"的?

  3、天下大"乱"带来的结果是什么?

  (三)板书: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

  为什么会"乱"(板书)

  1、要求学生根据第一章所提供的"分封制"与"宗法制"史料,分析周王室衰败的必然性。(小组讨论)

  (①分封制确保了王室的血脉;②王室内部矛盾的不断显性化与统治力的衰弱。)

  乱世出英雄(板书)

  1、总括:

  (1)"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2)"战国七雄"——秦、楚、齐、燕、赵、魏、韩。

  2、故事讲述

  (1)退避三舍;(2)秦晋之好;(3)问鼎中原;(4)卧薪尝胆。

  3、课本剧展示,回归历史:卫鞅力劝秦孝公纳其主张,实行变法。

  4、齐桓公率先称霸

  (1)条件

  a)良好的地理位置——地处东方,盛产渔盐,经济富庶;

  b)锐意进取,实行改革——管仲改革,国力逐渐强盛;

  c)战略战术——"尊王"、"攘夷",整合也力量,树立了威信,最终成就霸业。

  (2)结果:齐桓公吹响了争霸有号角,诸侯之间互相兼并,诸侯国数量急剧减少,最后出现了以齐、宋、晋、秦、楚为代表的"春秋五霸"局面。

  设问:如何理解争霸也是民族融合与进步的过程?(小组讨论)

  (提示:诸侯国数量减少,割据状态与规模缩小,有利于国家向统一迈进。而且,诸侯国的兼并,使不同*俗的人走到了一起,也有利于民族团结。)

  4、秦国后来者居上——商鞅变法,秦称雄于世,并完成大一统。

  (1)秦为何成为"后来者"

  a)地处西北,国力弱小;

  b)受中原各大国轻视,被拒于诸侯盟会大门之外。

  (2)厚积薄发——商鞅变法及其影响

  a)鼓励垦荒,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授爵与田宅;

  c)编制户口,严刑峻法,实行连坐;

  d)建立县制,国君直接任免官吏。

  (3)影响

  a)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b)涌现了一大批军事新秀,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c)有利于在当时的特殊背景下,强化国家的控制力;

  d)有利于强化国王的权力;

  e)但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商鞅最终惨遭酷刑而死。

  乱之终结——秦灭六国,一统天下

  三、总结:

  春秋战国时期,通过兼并战争,最终消灭分裂实现天下统一。当今社会,和*是永恒的主题,构建和谐社会人人有责,大家也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四、训练与评价

  课后思考:

  以春秋战国为例,说明改革是实现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以供各位老师参考,祝各位历史老师的教学质量越来越好、学生的成绩越来越优异!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3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世界历史上、下册教学内容共分为16个单元,叙述世界古、*、现代时期的历史,共49课,每课教学1课时。

  二、基本情况:

  今期本人任教初三年级的6-8班,由于以前学生对历史不重视,基础差,学*不太扎实,对于记忆性较强的科目学生有点偷懒,但只要老师有方法、有耐心,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加以生动化、形象化,同时辅以丰富的教学手段,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定能将历史知识学好。

  因为是毕业班,为了使中考总复*能提前进行,赢取更多更宝贵的复*时间,教学进度会大大加快,计划今期将世界历史上、下册全授完。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历史学科的学*,培养学生了解世界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较*与其它各国的差异,以此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四、教材分析

  上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上册24课,下册共五单元,合计25课,结合历年中考要求,重点为*代史以后的内容。每课的内容多,知识点多,且容易混淆,要记忆的图形也多,教师要教会学生理解,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五、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以课改内容为样板,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初三历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历史课的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本学期主要学*世界历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本学期的要求及力争达到的目标:

  1、深化对《历史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2、认真、积极参加市、县教育局组织的各种教学进修活动,以充实自己的业务水*,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3、具体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4、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5、深入研究和领会毕业考试中各种题型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练*。如学*成绩优良的学生重在抓他们的思维分析能,学*较困难者重点让其掌握考纲所要达到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做到毕业考能顺利通过。

  6、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充分利用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7、以问题教学为抓手,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智能的核心是思维,思维的起点是问题,如何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是本学期课堂教学中沿着重要研究的方向。每一堂课提出的问题必须从教学目标的分类开始,由浅入深,思维有易到难,从思维的广度、深度到灵活度螺旋上升。

  七、复*过程

  1、系统复*,夯实基础

  学业水*考试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灵活运用。要积累就要重视基础。“万变不离其宗”,掌握基础知识是关键。纵观*几年的期末考试,无一不体现着基础性的原则。为达到巩固基础、查找不足的目的,可采用一下集中方法:一是按照提纲的重点,在书中找出知识点;二是按照时间顺序理出知识脉络。三是每单元的主题,整理出单元知识结构表。

  2、专题归类,纵横联系

  根据每阶段历史发展特点整理出若干专题如世界历史的资产阶级革命史、美国史、资产阶级改革史、文化史等专题;四是根据时政热点,整理出一些新的专题,比如改革史专题、思想**史专题等,经济危机专题等。在单元复*、专题复*基础上,找出历史发展线索,探寻出历史发展规律。然后以线带点,回归课本,巩固基础知识点。

  3、综合模拟,查缺补漏

  训练可以把一切落在实处,但训练的效果,又取决于训练题的质量与数量,不能没有选择,更不能搞题海战术。一是突出重要的主干知识,减轻学生的学*负担。考试的知识点不是很多。因此,必须根据考试说明中要求的考试知识点及其能力目标要求,突出重要的主干知识点就可以,一来便于减轻学生的负担,而来便于学生正确把握知识、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的知识,帮助学生抓住主干知识,在回答问题时也就心中有数了。二是复*过程中明确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复*目标和方法,因材施教,加强针对性。

  4、回归课本,考前复*

  同时,在不同阶段都应注重搞好试卷的讲评工作,精细设计的试卷讲评课,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学*效果,大幅度的提高学*效率,提升能力。

  总之,初三历史复*应该合理安排,紧扣考纲、教材,打牢基础,理清知识脉络,专题汇总,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能力、技巧。在复*过程中,以教材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是关键,我相信只要扎扎实实的搞好本阶段的复*工作,就一定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4

  (一)

  本学期,我只担任初二级一个班(二8班)的历史教学工作,通过一两周的教学和观察,发觉二8班有一部分的学生对学*历史不感兴趣,为了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也是为了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

  1、针对学生的实质情况,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兴趣,使学生掌握*代历史的事件、人物、现象等。

  2、培养学生识图、根据材料回答问题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有关的历史学*资料。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历史八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好的成绩。

  二、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历史教材和教学大纲,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各种能力的培养。

  2、根据学生情况使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兴趣,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历史的积极性。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每一节课前进行前一节课知识点的默写,然后布置下一节课知识点的默写。在课堂教学中要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

  4、抓好目标生、边缘生、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和帮扶工作,要求他们继续端正学*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三、教学进度

  (二)

  随着时光的流逝,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本学期我担任初二到初三的历史课,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以后的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顺利的进行,特制订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我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教学改革经验,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历史》第四册,内容是*现代史部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时期的建设成就与文化。共24个课时。*史线索繁琐,所以主要是要将历史线索向学生讲解清楚。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教学内容以应对中考为主。包括**现代史部分的(一)(二)(三)(四)(五)(六)版块;世界*代史部分的全部版块;世界现代史部分的(一)(二)(三)(四)(五)(七)(八)新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以学生为主题,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加侧重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另外,八年的学生从道德的养成上来讲,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的形成时期,在这一个时期内的教学任务,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层面上来讲,是一个培养爱国主义,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完成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九年级历史:今年执教面对的是初三两个班级的学生,初步了解初中老师知道由于在中考中分数所占比重不大,又由于是文科,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成绩不理想。初三学生的心理、生理处于变化时期,其思想波动幅度大,对于学*历史学科的兴趣不高,缺少一定的积极性,需要老师动脑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行为*惯。另外,教材所述知识为世界历史,内容宽泛并有时间的跨度,在动员学生思想方面,促使其认识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上学期末考试的情况来看,这些学生的成绩普遍偏低。对八年、九年的历史还没有形成整体的清晰的认识,这对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

  四、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和教研能力。3.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

  (二)基础知识教学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把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3.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把握,教会学生学法、记法,充分利用课本的思考提示、“想一想”等,增强学生爱好。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学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为实现人类而奋斗。通过战争的破坏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使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评价革命时期的史实及人物,养分析归纳能力。

  3.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我国历史发展,是统一巩固发展,即使是革命时期同样是统一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发展,树立民族团结、民族*等的观念。

  4.进行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历史上有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都反映出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值得发扬光大。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针对初三学生时间较为紧张,学生的时间观念也很强,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既要简明扼要,抓住重点,以节约时间;又要细致入微,交待清楚,尽可能的深入挖掘教材,来照顾到学生“先天”不足的问题。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什么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只有采取重点详讲,一般的知识点讲的方法。抓重点,带一般的知识点,从知识结构上选取里程碑式的事件,讲清事件的来龙去

  脉,不惜花费时间。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使学生能够学得好。复*阶段,要认真制定复*计划,精心组织复*,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以确保中考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三)

  本人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继续教育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更新观念。

  2、实践创新。3、学*完善。4、交流改进。5、训练提高。6、沟通了解。7、反思教学。

  8、勤于动笔。

  一、多更新观念

  观念即认识问题,这是首先要解决的。对我们历史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例如:怎样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怎样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如何树立新的学生观,转变角色,重新认识师生关系?历史教育如何渗透情感智力教育?怎样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如何对待历史学科“学困生”?如何处理、运用教材、教法?如何重视历史学法指导?如何根据具体情况布置、批改历史作业?等等这些方面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去重新认识、认真思考、深入探究、找出更好的办法。

  二、多实践创新

  历史教学是一门艺术,本质上更是一门实践的艺术。我们历史教师要多研究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是我们历史教师的试验田,务必立足课堂,立足学生,立足教材。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课堂教学中的现象与问题进行“教学案例”研究,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授课技巧,不断达到新的历史教学境界。

  三、多学*完善

  一位不善于学*的历史教师是很难激发学生学*历史的热情。另外,自身不学*也不可能体会到学生的学*规律。我认为基本理论要笃学,本职业务要深学,修身知识要勤学,急需知识要先学。专业知识是一名历史教师外在美的依托!专业知识包括通用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知识。社会、历史、人文等通用知识既有涵养人文素质的价值,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知识和学科知识则是历史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新课程中有不少新知识、新实验、新方法,不学*、不重构学科知识体系,就会落伍。系统地读一些东西,特别是读一些好的教育刊物上的好文章。这些文章,观点新颖,思想深刻,读后肯定能受益匪浅。总之我们历史教师要主动地学、用心地学、创新地学,做学*中的有心人,要让读书学*成为一种*惯。

  四、多训练提高

  训练提高主要是指专业水*的提高。对历史教师自身来说,假如不注意自我提高,听说能力、词汇量等就很容易下降。我们决不能满足于自己的学历,应积极、主动地接受继续教育,提高历史听说读写译的水*和教育教学能力。*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历史教师必须做好;要求学生做好,历史教师必须做到完美。如你要求学生历史书写要认真,整洁,流畅,你自己就必须练就一手美观的历史书法,能给学生起示范作用;你要求学生读音正确,老师自己必须读的不仅准确,还要有洋腔洋调。

  五、多交流改进语言教学是外向型的。教师之间应多交流、多学*。不可固步自封,闭门造车。交流才能产生启迪或省悟;交流才能发现不足。我们可通过听讲座、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片断教学、专题研讨等等形式开展学*经验交流,切磋教艺。我们应该向同行学*,既可以向名师学*,又可以向一般老师学*;可以向本校老师学*,也可以向外校老师学*;可以向年长的老师学*,也可以向年轻的老师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改进教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

  六、多了解沟通

  了解沟通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了解沟通。多元智能理论用于学生。语言教学离不开情感活动。历史教师只有更多地了解学生所需、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才能有效地组织教学。*时可以利用课间时间和学生聊聊天。通过聊天的方式多接触他们,往往在交谈中,很容易发现、感悟和收集到学生身上存在的思想意识、学*心理、学*方法、知识技能等方面的问题,往往许多“教然后知困”就会“得来全不费工夫”。

  七、多教后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这个公式,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作用。教学的自我反思,是通过内省或其他方式对自己的教学思维、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活动再认识。在自我反思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学过程的自我反思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而教后反思,往往是反思中最具活力的时刻,主要是反思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行为的得与失。比如,这堂课的教学目的是否达到?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否科学?教师自己在教学中出现了那些教学灵感与顿悟?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障碍和“闪光点”?这堂课最大的成功之处和失败之处在哪里?这堂课今后在备课和教学时应在哪些地方作改进和创新?等等。

  八、多勤于动笔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历史教师如能坚持在教后将自己的教学得失、教学机智、教学偶得和各种学*所悟,及时整理并记录下来,天长日久,能够防止许多经验和教训流失,更能在聚沙成塔般的积累中,感受和享受到教学的乐趣,不断提高自己。

  教后动笔的形式主要有:一是写教学后记。二是写教育**记。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建议每位教师都来写教育**记,教育**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让教师终身受益。”三是写教学随笔。四是多动笔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做加以总结、升华,是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好方法。

  如果一名历史教师,能具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扎实的功底,他的课就一定能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在历史教学中,就能做到游刃有余,教学质量就能大大提高。我们历史教师要与时俱进,自觉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地更新知识,不断地实践探索,不断地学*充电,提高各方面素质,以适应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四)

  本学期,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认真学*并参加了20xx年中小学远程培训,由衷感谢河北省教育部门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提高的*台,这段时间的远程教育学*,使我深深感受到,教师远程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我们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通过这段时间的培训学*让我受益匪浅,更新了教育理念,提高了教学水*。使自己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下面我就把这次培训学*期间的点点滴滴和大家交流一下,希望能与大家分享,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的转变

  以往的教育理念只关注少数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学评价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而通过这次培训学*,使我对新的教育理念有进一步的理解,即强调以学生为本,面对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要促进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个新理念,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个性发展快慢不同,各种潜能还未挖掘,

  我们只关注少数人的能力培养,放弃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这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国策不相符。因此,我们全体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努力。教师不但要转变教育理念,还要改变教学方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式学*。在探究过程中,注意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探究学*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的意识,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记得有一位教授是这样说的:思想是教育的灵魂,爱是教育的底色,执著是教育的气质。能够做到这些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就可以做到的吗?如果想做一位好老师,合格的老师,我认为要终生学*,虚心学*。

  二、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

  这次培训学*让我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了新课标理念,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新课标理念强调语文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应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强调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整合。使我们领悟到了新时期语文教学的精神实质,为教学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整体把握,又要分段了解、分析、探究。专家各从自己擅长的研究领域谈起,理论结合实例,为我们深入文本探究、科学备课、有效施教指明了方向。专家在讲解自己的理论观点时,列举了大量的课堂实例,在实际课堂教学操作中、在过程的引领中传授知识、讲析技法、阐明理念。这些专家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本领传授给了我们这些教师,让我们在过程的体会、领悟中内化知识,促进自己实际的教学技能的提高。

  三、全员培训学*的收获与自我反思

  (一)、创设情境点燃激情

  适宜的教学情景在润物细无声中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因此导课要切实有效,要围绕学*目标进行,导课的角度应与三维目标有机结合,切忌单纯为导课而导课,盲目的搞笑与逗乐更不可取。最好在上课前,教师就要认真详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学生的最*发展区为突破口,精心准备,营造民主的、富有吸引力的学*情境。让每位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这样每位学生都有一种探究新知识的渴望、奋力向前的冲力。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阅读包括课前自读和课堂阅读,做到有目的而读。课前自读指学生自读文本,存疑置难,课堂自读要求学生最好默读,即不出声,边读边想,便批注,把读文本的感受,体会及遇到的问题在课本上作旁批,这都是为下一步的质疑做准备。质疑要引导学生围绕本课学*目标设问质疑,防止漫无边际的设疑。,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思考-发现-提问-筛选-梳理的思维过程,学生是课堂学*的主体,教师要在学生设疑的基础上,随机转化、归纳和补充,最终梳理课文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自主探究,问题来自学生须再回到学生中去,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文本,让他们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潜心文本,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寻求问题的答案。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5

  时光流逝,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本学期我担任初一和初二的历史课,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以后的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顺利的进行,特制订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课改的要求,注重弘扬*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属于*历史的古代史部分,距今时间较久远,特别是先秦史,跨度很大,学生的理解主要是跟时间有关的内容比较难一些,需要分析的较少,重点内容是在奴隶社会的基本发展及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还有这一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所创造的财富,对社会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后半部分主要讲到封建社会的诞生、发展,统一国家的产生、发展,创造的*古代史上的灿烂文明及对世界的影响。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纵向为*代史,主要内容体现了*代的屈辱史,*由封建社会没落到开始社会转型,接受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打破传统思想,摧毁旧的社会体系,这些内容贯穿本书的始终;主要内容是、侵略与反抗,*代化的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内战烽火,*代的社会变化和成就。

  七年级学生的情况,现在还不是很细致的了解,从目前的初步了解及课堂的表现来看,学生的课堂纪律尚可,态度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总共87名学生里,优生较少,大约在15人左右,中等生是主体,大约在50人左右,后进生约20多人,而且学**惯各不相同,来自不同的学校,所以学*观念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不同。

  八年级学生的情况都比较熟悉了,106名学生,优生在30人左右,中等生50人,后进生20人左右,在优生里,学*主动性强,能够通过自主学*完成学*任务的少,大部分都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醒和更多的指导;中等生里,大部分都没有自主学*的意识,而且在课堂上还不能进行完整的听学;后进生的学*状况就更加困难,不仅基础差,而且态度问题特别难以处理、

  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方式,即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整个学期总共有约19个周,每周2课时,共38节课,若除去节假日,所剩课时约有30节左右,现将七八年级的进度安排如下、

  1至10周完成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到第十二课(大一统的汉朝)。

  13至17周完成第十三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到第二十二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1至10周完成第一课(*战争)到第十二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3至17周完成第十三课(红军不怕远征难)到第二十二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6

  1、提高教学质量。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

  为了上好课,我决定做好下面的工作: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惯,学*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⑵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以往教学中存在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2、做好课后辅导。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记错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3、提高自身的业务水*。

  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

  4、培养多种兴趣爱好。

  博览群书,多看有关语文教学的书籍,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总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7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配合好学校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落实贯彻好教育教学方针,我依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制定了如下的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八年级历史课,经过上学期的学*,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大多数学生课堂上缺少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不注意知识点的整合,缺乏归纳分析能力,这些都是教学的不利条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改善。

  二、教材内容分析

  《历史》八年级下册,内容主要包括了*现代历史部分,历史时空跨度大、历史问题高度概括、具有历史现实感与社会实践性、渗透了较强的思想性与政治性。它承接《历史》八年级上册**代史发展线索,设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有*特色社会主义”等五个学*单元,概述了20世纪后半叶*人民在前进道路上历经的两次历史巨变,反映了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改革开放、走有*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发展过程。

  三、教学任务与目标:

  1、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力求向学生传授*现代历史基础知识,基本线索,让学生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及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了解现代*基本国情,认识新*的建国史、探索史、发展史、外交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

  2、继续传授运用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学会归纳整合历史知识,学会从众多历史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揭示历史规律,开启联想与想象,自主探究,从学会到会学。

  3、通过*现代爱国史实,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社会主义国情教育,领袖人物的开拓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具有创新与开拓才能,掌握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本领。

  四、具体措施

  1、本学期继续以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为己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与增强学生素质、思想、培养能力,按质按量完成教学教育任务,使学生掌握*现代时期的的历史。

  2、重点学*前五个单元的内容,为中考打好基础。

  3、认真钻研课标、教材、教参;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一个导学案,上好每一堂课;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4、以转变学生的学*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历史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学会学*。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交流合作学*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与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的`*惯。

  5、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与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6、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深入学*教学理论,搞课题研究,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与教研能力。

  7、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与学会学*与做人。

  五、教学资源的开发:

  利用学校图书室、网络及其它媒体开发教学资源,相关历史背景资料、影片等播放给学生观看,增强学生学*积极性与对历史资料的理解。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8

  为了更好的抓好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本学期除传授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外,还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等其他思想品德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宗旨,制定如下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的总体水*偏低,历史不是主科,不是中考内容,所以学生都不愿意学。

  二、教材简介

  本学期七、八年级上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阅读性强,图文并茂,增添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三、教学资源开发

  1、教材、教学参考书

  2、专业书籍、历史笔记本、历史资料卡

  3、媒体信息(互联网、影视中的.历史知识)

  4、课程基础训练、单元测试卷

  四、教学措施和目标

  (一)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的:

  1、目标统一准确

  2、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

  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答题、小组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潜能,激发学*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同时也是学生主动复*当天所学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三)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方式,提高探索历史的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听好每一节公开课,做好课后互评,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进度

  七、八年级历史课本上册都是22课(人教版)。其中新课讲授22课时(每册),单元复*4课时,期中复*2课时,期末总复*4课时:

  9月份1——4课

  10月份4——13课

  11月份14——20课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9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配合好学校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落实贯彻好教育教学方针,我依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制定了如下的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八年级历史课,经过上学期的学*,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大多数学生课堂上缺少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不注意知识点的整合,缺乏归纳分析能力,这些都是教学的不利条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改善。

  二、教材内容分析

  《历史》八年级下册,内容主要包括了*现代历史部分,历史时空跨度大、历史问题高度概括、具有历史现实感与社会实践性、渗透了较强的思想性与政治性。它承接《历史》八年级上册**代史发展线索,设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有*特色社会主义”等五个学*单元,概述了20世纪后半叶*人民在前进道路上历经的两次历史巨变,反映了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改革开放、走有*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发展过程。

  三、教学任务与目标:

  1、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力求向学生传授*现代历史基础知识,基本线索,让学生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及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了解现代*基本国情,认识新*的建国史、探索史、发展史、外交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

  2、继续传授运用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学会归纳整合历史知识,学会从众多历史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揭示历史规律,开启联想与想象,自主探究,从学会到会学。

  3、通过*现代爱国史实,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社会主义国情教育,领袖人物的开拓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具有创新与开拓才能,掌握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本领。

  四、具体措施

  1、本学期继续以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为己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与增强学生素质、思想、培养能力,按质按量完成教学教育任务,使学生掌握*现代时期的的历史。

  2、重点学*前五个单元的内容,为中考打好基础。

  3、认真钻研课标、教材、教参;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一个导学案,上好每一堂课;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4、以转变学生的学*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历史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学会学*。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交流合作学*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与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的*惯。

  5、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与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6、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深入学*教学理论,搞课题研究,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与教研能力。

  7、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与学会学*与做人。

  五、教学资源的开发:

  利用学校图书室、网络及其它媒体开发教学资源,相关历史背景资料、影片等播放给学生观看,增强学生学*积极性与对历史资料的理解。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1 第一课

  2 第二、三课

  3 第四、五课

  4 单元复*测验

  5 第六、七课

  6 第八、九课

  7 第十、十一课

  8 第十二、十三课

  9 期中复*

  10 期中考试

  11 第十四、十五课

  12 第十六、十七课

  13 单元总结测验

  14 第十八、十九课

  15 第二十、二十一课

  16 第二十二、二十三课

  17 单元复*测验

  18 期末复*

  19 期末复*

  20 期末考试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实用20篇(扩展3)

——初中历史教师教学计划实用10份

  初中历史教师教学计划 1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兴趣,端正学*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题以及“动脑筋”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五、教学措施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

  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方式

  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方式,即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

  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六、教学进度安排表

  第一周:思想教育

  第二周:第一课

  第三周:第二课

  第四周:第三课、第四课

  第五周:五课 第六周:复*迎接月考

  第七周:月考

  第八周:第六课、七课

  第九周:八、九课

  第十周:十、十一课 第十一周: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十二、十三课

  第十三周:十四、十五课

  第十四周:十六、十七

  第十五周:十八、十九

  第十六周:月考

  第十七周:二十、二十一

  第十八周:二十二、二十三

  第十九周至二十一周:考前复*

  初中历史教师教学计划 2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按照现行课本,坚持课改新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改进教法,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落实教学常规,努力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二)要求:

  Ⅰ教学内容要求:

  ①七年级、八年级均上本年级的《中国历史》;

  ②九年级上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

  建议对九年级上册的1-3单元古代史内容,可作一般了解。教学重点应放在九年级上册的4-8单元。

  Ⅱ教学环节要求:

  1.备课:

  ①教师要深入钻研现行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与要求,作好学期教学总体安排,根据大纲和新课标的要求,明确本章、本课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②要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知识体系,明确每个单元与每节课的任务,找出重、难点,注意掌握各课的内在联系,准确掌握历史课本中史实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结合教材,注意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③每节课的教案要能体现出教学的主要手段,全面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教学过程中。

  ④每节课要有简明、系统、突出重点、层次分明的板书设计。

  2.上课:

  ①提倡结合教材,结合实际使用得体的教学方法。做到讲练结合,点面结合,图文结合,重点突出,师生互动。

  ②用普通话教学,语言力争准确、简单、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3.批改

  有练则改,以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状况和学科能力的情况。

  4.辅导:

  ①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帮助学生提高审题能力及回答问题的能力。

  ②指导学生收集、整理、阅读历史资料,注意引导学生阅读课后“自由阅读卡”,上好活动课,组织兴趣小组开展课外活动。

  (三)教学安排

  初一:

  时间 教学内容(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期中前 1-11课

  期中~期末 12-22课

  初二:

  时间 教学内容(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期中前 1-13课

  期中~期末 14-22课

  初三:

  时间 教学内容

  期中前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1-8单元

  期中~期末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1-7单元

  初中历史教师教学计划 3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兴趣,端正学*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题以及“动脑筋”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五、教学措施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

  1.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方式

  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方式,即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

  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六、教学进度安排表

  第一周:思想教育

  第二周:第一课

  第三周:第二课

  第四周:第三课、第四课

  第五周:五课

  第六周:复*迎接月考

  第七周:月考

  第八周:第六课、七课

  第九周:八、九课

  第十周:十、十一课

  第十一周: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十二、十三课

  第十三周:十四、十五课

  第十四周:十六、十七

  第十五周:十八、十九

  第十六周:月考

  第十七周:二十、二十一

  第十八周:二十二、二十三

  第十九周至二十一周:考前复*

  初中历史教师教学计划 4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兴趣,端正学*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题以及“动脑筋”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五、教学措施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

  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方式

  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方式,即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

  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六、教学进度安排表

  第一周:思想教育

  第二周:第一课

  第三周:第二课

  第四周:第三课、第四课

  第五周:五课 第六周:复*迎接月考

  第七周:月考

  第八周:第六课、七课

  第九周:八、九课

  第十周:十、十一课 第十一周: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十二、十三课

  第十三周:十四、十五课

  第十四周:十六、十七

  第十五周:十八、十九

  第十六周:月考

  第十七周:二十、二十一

  第十八周:二十二、二十三

  第十九周至二十一周:考前复*

  初中历史教师教学计划 5

  随着时光的流逝,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本学期我担任初二到初三的历史课,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以后的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顺利的进行,特制订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我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教学改革经验,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中国历史》第四册,内容是中国现代史部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时期的建设成就与文化。共24个课时。中国史线索繁琐,所以主要是要将历史线索向学生讲解清楚。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教学内容以应对中考为主。包括中国*现代史部分的(一)(二)(三)(四)(五)(六)版块;世界*代史部分的全部版块;世界现代史部分的(一)(二)(三)(四)(五)(七)(八)新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以学生为主题,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加侧重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另外,八年的学生从道德的养成上来讲,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的形成时期,在这一个时期内的教学任务,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层面上来讲,是一个培养爱国主义,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完成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九年级历史:今年执教面对的是初三两个班级的学生,初步了解初中老师知道由于在中考中分数所占比重不大,又由于是文科,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成绩不理想。初三学生的心理、生理处于变化时期,其思想波动幅度大,对于学*历史学科的兴趣不高,缺少一定的积极性,需要老师动脑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行为*惯。另外,教材所述知识为世界历史,内容宽泛并有时间的跨度,在动员学生思想方面,促使其认识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上学期末考试的情况来看,这些学生的成绩普遍偏低。对八年、九年的历史还没有形成整体的清晰的认识,这对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

  四、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和教研能力。3.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

  (二)基础知识教学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把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3.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把握,教会学生学法、记法,充分利用课本的思考提示、“想一想”等,增强学生爱好。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学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为实现人类而奋斗。通过战争的破坏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使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评价革命时期的史实及人物,养分析归纳能力。

  3.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我国历史发展,是统一巩固发展,即使是革命时期同样是统一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发展,树立民族团结、民族*等的观念。

  4.进行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历史上有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都反映出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值得发扬光大。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针对初三学生时间较为紧张,学生的时间观念也很强,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既要简明扼要,抓住重点,以节约时间;又要细致入微,交待清楚,尽可能的深入挖掘教材,来照顾到学生“先天”不足的问题。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什么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只有采取重点详讲,一般的知识点讲的方法。抓重点,带一般的知识点,从知识结构上选取里程碑式的事件,讲清事件的来龙去脉,不惜花费时间。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使学生能够学得好。复*阶段,要认真制定复*计划,精心组织复*,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以确保中考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初中历史教师教学计划 6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课改的要求,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材分析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属于中国历史的古代史部分,距今时间较久远,特别是先秦史,跨度很大,学生的理解主要是跟时间有关的内容比较难一些,需要分析的较少,重点内容是在奴隶社会的基本发展及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还有这一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所创造的财富,对社会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后半部分主要讲到封建社会的诞生、发展,统一国家的产生、发展,创造的中国古代史上的灿烂文明及对世界的影响。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纵向为*代史,主要内容体现了*代的屈辱史,中国由封建社会没落到开始社会转型,接受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打破传统思想,摧毁旧的社会体系,这些内容贯穿本书的始终。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情况,现在还不是很细致的了解,从目前的初步了解及课堂的表现来看,学生的课堂纪律尚可,态度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总共87名学生里,优生较少,大约在15人左右,中等生是主体,大约在50人左右,后进生约20多人,而且学**惯各不相同,来自不同的学校,所以学*观念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不同。

  八年级学生的情况都比较熟悉了,106名学生,优生在30人左右,中等生50人,后进生20人左右,在优生里,学*主动性强,能够通过自主学*完成学*任务的少,大部分都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醒和的指导;中等生里,大部分都没有自主学*的意识,而且在课堂上还不能进行完整的听学;后进生的学*状况就更加困难,不仅基础差,而且态度问题特别难以处理、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

  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方式

  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方式,即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

  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初中历史教师教学计划 7

  一、教学进度及内容

  1、初一:《中国历史》第二册。期中授完1—14课,期末授完全部内容。开学第一周,教师引导学生通览教材,整体感知教材内容及编排体例。师生共同商定本期教学计划。全期用2——3周时间组织学生期中期末考试。

  2、初二:《中国历史》第四册。期中授完1——17课,期末授完全部内容。开学第一周,教师引导学生通览教材。整体感知教材内容及编排体例。比较新旧教材的异同,师生共同商定新的教学计划和策略。全期用2—3周的时间组织学生期中、期末复*考试。

  3、初三:《世界历史》第二册。期中考试或5月1日以前授完全册内容。期中至中考前完成中国*现代史、世界*现代史的三轮复*。即分册系统复*,重点、难点、热点专题复*,综合模拟训练。教师新授《世界历史》第二册前,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教材,分析新旧教材的异同,调整好教学计划和学*策略。

  二、教学要求及建议

  1、基础年级应严格开设课程,开足课时。初三年级要根据新授和复*要求适当增加课时。

  2、各年级均要配备专职历史教师。兼职历史教师要力求课堂教学规范化,历史学科知识专业化。

  3、要建立历史教师的培训机制,健全历史学科教研组活动规章,积极开展学科教研活动和历史课题研究。

  4、要深入学*历史新课程标准,进一步加深理解,查找人教版、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新教材,积极开展对新教材的学*与研究,为xx年秋季新教材实验作好充分准备。

  5、切实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的民主性和开放性。推进师生互动,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惯。

  6、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相互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比武和论文竞赛要作为常规要求落到实处。

  7、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重视历史活动课的教学研究,充分利用本地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积极开发地方校本历史课程。

  8、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积极运用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教学。各校在教材征订时要严格订齐订足挂图、地图册等教学资料。

  9、注重历史学科与政治、地理等学科的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加强毕业年级的复*备考工作,发挥集体力量,搞好重点研究。即《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研究;市中考考试说明和市编复*资料的研究;*年来中考考试形式与内容改革的研究。

  三、学科活动的安排

  1、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三级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培训。

  2、适当的时候,组织全县毕业年级教师开展复*备考研讨活动。

  3、以新课标的要求为标准开展课堂教学设计或教案竞赛。

  4、在全县重点开展历史活动课教学研究。

  5、组织教师参加新教材实验区的教学考察与学*。

  初中历史教师教学计划 8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二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兴趣,端正学*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题以及“畅想天地”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方式,即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六、教学进度安排:

  初二《历史》课程设置为2课时/周,全学期约36课时,现将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第一学月:第一单元

  第二学月:第二三单元

  第三学月:第三四单元

  第四学月:第五六单元

  第五学月:复*迎考20xx年2月

  初中历史教师教学计划 9

  本学期我们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教学研讨为载体,以课题研究为先导,聚集课堂,努力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促进教学质量

  一、加强课程实施研究

  新的学年,新课程改革要在自觉反思、不断调整的基础上,把握重点难点,力求课程改革改出实效、改出质量。

  1、自觉反思。利用各种反思形式开展教研工作。

  课标教材学*深度的反思;

  反思新课堂教学的效度;

  反思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改变程度。

  2、不断调整。 通过集体备课、教学活动、案例分析、反思我的课堂等活动不断的调整我们教学行为。

  二、聚焦课堂,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新的一年里,一要加强新课程实验研究,聚焦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新途径。积极组织开展以“读懂课标、读透教材”为主题的研讨活动。组织教师研究课堂、评价课堂、改善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二要实施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益。有效性课堂要实现“五个转变”: 目标上,由单纯的学生考试而转变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内容上,由单一的书本知识转变到联系生活; 对象上,由只重视少数尖子生转变到面向全体学生上来; 要求上,由一刀切转变到发展学生个性上来; 方法上,由被动式转变到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上来,变学会为会学。

  三、强化管理,创新校本教研制度

  提高教师素质,让教师在活动中思考、发现、认识、提高;在活动中教学、反思、历练、成长。

  1、加强集体备课,把握基础知识。

  2、学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认真学*研究成果;

  学*研究历史知识,提升课堂驾驭能力;

  学会怎样引导学生学*;

  为青年教师成长打造*台,创造各种条件。

  附:主要活动安排

  九月份:1、制定本学期教研计划。2、备好历史教学案。

  十月份:1、期中测试命题;2、七八年级教研活动(听课、评课)

  十一月份:教学活动(备课、上课、听、评课)

  十二月份:1、做好期末复*工作2、搞好对三个年级历史新课标、新教材使用情况的调研小结。

  20xx元月份:做好本学期测试历史试卷的质量分析。

  附:历史教学进度安排表:

  初中历史教师教学计划 10

  一、多管齐下,扎实工作,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1、组织教师认真学*、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和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继承我校优良传统,弘扬我校教师“爱岗、敬业”精神,重视学*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师德水*。

  2、健全校本培训制度,加强岗位培训。注重全体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素质的再培养、再提高,围绕教学大纲、考试大纲,通过专题讲座、观摩、研讨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大学*、培训力度,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方法,提高教师的业务水*。

  3、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特别是重点抓好高三新教师及*几年新进教师的培养。继续以“结对子,传帮带”的形式落实新老教师教学指导工作,讲求实效,全面提高新教师的业务素质。对于高三新教师,要求帮扶教师从高考复*、高考试题研究、精编试题、学生学法指导及应试技巧等各方面给他们虚心的指导,从而提高高三整体教学水*。对于新进教师,要求指导教师从新授课、练*课、复*课、试卷讲评课等各种课型进行指导,鼓励新教师认真钻研历年的高考题,使新教师的日常教学更有针对性。同时新教师也要虚心好学,与指导教师相互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公开课让新教师先发言,学科教研活动应优先让新教师参加,促进其尽快成长。

  4、继续实施“”战略。培养、推出一批爱岗敬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念新、教学质量高、深受学生好评的,同时充分发挥这些各级骨干教师在教学教研中的榜样带头作用,通过上示范课、专题讲座、“一帮一,结对子”等活动,带动全体教师素质整体上的提升。

  5、继续做好现代教育技术的学*和培训工作。通过校本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现代信息素养,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开辟教育教学的新天地。

  二、规范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进一步提高教科研活动的效率

  1、规范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教研组和备课组本学期开学后三周内制定出学期工作计划,根据工作计划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显著的教研活动。

  2、教研组和备课组的教研活动要做到“三定”、“四有”,通过示范课、公开课、说课、评课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同时还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多研究学生、研究考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各备课组要切实落实好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长要有发言稿并与活动登记表一同上交。高三年级各备课组要认真研究高考,抓基础,重落实,正确指导学生高效学*;其他年级备课组要围绕课堂教学开展研究,使教学整体水*有较大的提高。

  4、各备课组还应结合本学科特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充分发展学生个性。

  5、每次大型考试各备课组应有成绩统计、分析工作,以利于改进教学和年级组、科研处和教务处作参考 。

  6、要求教务处、科研处副主任以上,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听课16节以上(每月至少3-4节),一般老师12节以上(每月至少2-3节),未按要求完成的从评估中扣分。

  三、提倡教、研结合,抓好课题研究,着力推进教学改革

  1、增强教师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以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以科研带动教育教学的改革。进一步鼓励教师立足课堂,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论的审视,作好总结,写出论文(教学总结、论文须及时上交),扩大科研影响,提高知名度。

  2、收集好课题成果材料,课题组成员相互配合,做好分工,争取立项课题及时结题。

  四、探索校本课程建设,积极推进研究性学*

  根据学校教学需要,以兴趣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提高性课程为主要方向,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重视研究性学*课程的开设和研究性学*方法的指导,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专题研究,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实用20篇(扩展4)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菁华10篇)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1

  一、目的要求:

  1、弘扬*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世界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北师大版的世界历史,是世界*代史的内容,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主题,每一个学*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四个单元,共二十五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正文、图、表、资料、注释、阅读与思考、看图学史、历史比较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本册书以英、法、美、德、俄、日等世界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为线索。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加侧重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2个班的历史教学,九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经过二年的'历史学*,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做好学生的导师。教会学生学*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4、积极参加学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教学中的点滴进行整理,以提高自身教学水*。

  5、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6、调动学生学*历史的兴趣。充分利用故事导入,多媒体教学,把学*历史的重要性一一列出,从而培养他们的兴趣,为学*成绩的提高打下一定的基础,另外,教给他们一定的方法,比如:记忆力比较好的时间是在早上,反复记忆历史知识,对学*有进步的学生给以及时表扬,树立学*历史典型学生,建立学*历史的兴趣小组,每班至少两名学生为兴趣小组成员,单独辅导,让他们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并形成特长,也通过他们带动和影响其他学生,全面提高历史成绩。

  7、抓好历史月考、期中和期末复*。

  历史光靠*时的学*还不行,还离不开复*工作,因为学生的记忆力有遗忘规律,隔一段时间如果不及时复*,就忘得差不多了,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每月组织的月考,对遗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可谓是及时复*,避免遗忘,另外,期中和期末测试题各两套,争取让学生多练*一些题型,避免考试前慌乱无章的局面出现,也避免考场上无从下手。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2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世界历史上、下册教学内容共分为16个单元,叙述世界古、*、现代时期的历史,共49课,每课教学1课时。

  二、基本情况:

  今期本人任教初三年级的6-8班,由于以前学生对历史不重视,基础差,学*不太扎实,对于记忆性较强的科目学生有点偷懒,但只要老师有方法、有耐心,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加以生动化、形象化,同时辅以丰富的教学手段,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定能将历史知识学好。

  因为是毕业班,为了使中考总复*能提前进行,赢取更多更宝贵的复*时间,教学进度会大大加快,计划今期将世界历史上、下册全授完。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历史学科的学*,培养学生了解世界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较*与其它各国的差异,以此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四、教材分析

  上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上册24课,下册共五单元,合计25课,结合历年中考要求,重点为*代史以后的内容。每课的内容多,知识点多,且容易混淆,要记忆的图形也多,教师要教会学生理解,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五、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以课改内容为样板,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初三历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历史课的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本学期主要学*世界历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本学期的要求及力争达到的目标:

  1、深化对《历史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2、认真、积极参加市、县教育局组织的各种教学进修活动,以充实自己的业务水*,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3、具体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4、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5、深入研究和领会毕业考试中各种题型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练*。如学*成绩优良的学生重在抓他们的思维分析能,学*较困难者重点让其掌握考纲所要达到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做到毕业考能顺利通过。

  6、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充分利用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7、以问题教学为抓手,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智能的核心是思维,思维的起点是问题,如何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是本学期课堂教学中沿着重要研究的方向。每一堂课提出的问题必须从教学目标的分类开始,由浅入深,思维有易到难,从思维的广度、深度到灵活度螺旋上升。

  七、复*过程

  1、系统复*,夯实基础

  学业水*考试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灵活运用。要积累就要重视基础。“万变不离其宗”,掌握基础知识是关键。纵观*几年的期末考试,无一不体现着基础性的原则。为达到巩固基础、查找不足的目的,可采用一下集中方法:一是按照提纲的重点,在书中找出知识点;二是按照时间顺序理出知识脉络。三是每单元的主题,整理出单元知识结构表。

  2、专题归类,纵横联系

  根据每阶段历史发展特点整理出若干专题如世界历史的资产阶级革命史、美国史、资产阶级改革史、文化史等专题;四是根据时政热点,整理出一些新的专题,比如改革史专题、思想**史专题等,经济危机专题等。在单元复*、专题复*基础上,找出历史发展线索,探寻出历史发展规律。然后以线带点,回归课本,巩固基础知识点。

  3、综合模拟,查缺补漏

  训练可以把一切落在实处,但训练的效果,又取决于训练题的质量与数量,不能没有选择,更不能搞题海战术。一是突出重要的主干知识,减轻学生的学*负担。考试的知识点不是很多。因此,必须根据考试说明中要求的考试知识点及其能力目标要求,突出重要的主干知识点就可以,一来便于减轻学生的负担,而来便于学生正确把握知识、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的知识,帮助学生抓住主干知识,在回答问题时也就心中有数了。二是复*过程中明确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复*目标和方法,因材施教,加强针对性。

  4、回归课本,考前复*

  同时,在不同阶段都应注重搞好试卷的讲评工作,精细设计的试卷讲评课,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学*效果,大幅度的提高学*效率,提升能力。

  总之,初三历史复*应该合理安排,紧扣考纲、教材,打牢基础,理清知识脉络,专题汇总,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能力、技巧。在复*过程中,以教材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是关键,我相信只要扎扎实实的搞好本阶段的复*工作,就一定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二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兴趣,端正学*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历史现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题以及“畅想天地”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方式,即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六、教学进度安排:

  初二《历史》课程设置为2课时/周,全学期约36课时,现将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第一学月:第一单元

  第二学月:第二三单元

  第三学月:第三四单元

  第四学月:第五六单元

  第五学月:复*迎考20xx年2月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推进尝试教育教学为指导,在学校教学部门的领导下,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突出学的自主学*能力为主,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情况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从从小学升入初中,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惯差。四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45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态度不端正,*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期*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2课。

  本教学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课文个性鲜明、异彩纷呈。克服了注重教法轻视学法的弊病。注意了学生活动的多样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饶有趣味。

  教材第一单元主要讲述人类文明的起源,共三课,从最早的人类讲起到华夏族的形成。使学生统分认识了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的生活面貌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二单元主要讲述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发展和衰亡及社会的变革,使学生深刻认识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进步的影响。第三单元主要讲述秦汉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使学生从学*中认识秦汉对后世的影响。第四单元讲述了*的分立和民族的融合。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自主学*能力的培养。

  三、任务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四、主要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历史上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通过每天的抽考和每月的月考,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5、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五、周活动安排

  (略)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二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兴趣,端正学*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历史现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题以及“畅想天地”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方式,即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六、教学进度安排:

  初二《历史》课程设置为2课时/周,全学期约36课时,现将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第一学月:第一单元

  第二学月:第二三单元

  第三学月:第三四单元

  第四学月:第五六单元

  第五学月:复*迎考20xx年2月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6

  一、教学目标:

  历史教学是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求学生学*和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即了解*古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向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尤其是以发展规律教育,教会初入中学的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学*和表述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隋朝到清朝初期为主要的历史发展线索。第一个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无不紧扣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繁荣”与“开放”,是反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的两个侧面,具有同一性。第二个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实际涉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两个主题。这里“民族关系的发展”,既涉及民族融合的内容,也有反映民族*并立与民族矛盾的一面,都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影响。先概述民族*并立时代的情况,后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列举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然后再剖析宋代的社会风貌、介绍元朝大一统的出现及民族大融合的发展情况。第三个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教科书对课标有关明清时期的五条内容标准进行了归纳组合。讲述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郑和下西洋的史实、戚继光抗倭、郑成功*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使学生感受*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通过《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让学生“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最后《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以“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突出了明清时期中外的矛盾与冲突,也为学生学***代史,理解*代*为何被动挨打作好铺垫。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对本学科知识产生了兴趣,有一定的学*动力。但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学生的学**惯较差,跟不上教学进度的较多。同时由于教材内容比上学期繁多,对于理解、分析能力较弱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四、教学方法和措施:

  1、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教学目的、步骤,抓住教材的重点。课堂上体现因材施教,力争使每个学生各尽所能、各有所获,尽全力的开启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学生能主动学*、参与教学。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力求知识趣味化,使学生爱学*,提高45分钟的利用效率。

  2、在教学过程中,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传授知识。在讲授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纵横比较,穿针引线,使整个历史发展情况显得脉络清楚,思路清晰。同时,注意学*方法的传授,着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课堂上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转变传统的学*方式,为探究性学*创造条件。

  3.加强素质教育理念和德育渗透,坚持“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原则,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促进其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对社会的了解及适应能力。

  4、关心、爱护学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拉*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特别是要进一步提高对学困生的关注。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的影响和作用,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积极性,培养学*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五、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

  周次 具体计划

  第1周 第六学*主题 第1~3课

  第2周 第4课,第5课

  第3周 第一单元复*检测、第一单元讲评

  第4周 第七学*主题 第6~7课

  第5周 第8课 第9课

  第6周 第二单元复*检测、第二单元讲评

  第7周 第八学*主题 第10~12课

  第8周 第13课 第14课

  第9周 第三单元复*检测、第三单元讲评

  第10周 第**主题 第15~18课

  第11周 第19—21课

  第12周 第四单元复*检测、第四单元讲评

  第13周 从头回顾课程第6~7学*主题

  第14周 从头回顾课程第8~**主题

  第15周 期末复*

  第16周 期末复*

  第17周 期末复*

  第18z周 期末测试

  注:该进度未计算“五一”等假期,进度顺次向后推移。

  本学期,我将继续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自己的教学计划,争取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上取得佳绩。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7

  (一)

  本学期,我只担任初二级一个班(二8班)的历史教学工作,通过一两周的教学和观察,发觉二8班有一部分的学生对学*历史不感兴趣,为了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也是为了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

  1、针对学生的实质情况,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兴趣,使学生掌握*代历史的事件、人物、现象等。

  2、培养学生识图、根据材料回答问题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有关的历史学*资料。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历史八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好的成绩。

  二、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历史教材和教学大纲,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各种能力的培养。

  2、根据学生情况使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兴趣,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历史的积极性。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每一节课前进行前一节课知识点的默写,然后布置下一节课知识点的默写。在课堂教学中要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

  4、抓好目标生、边缘生、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和帮扶工作,要求他们继续端正学*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三、教学进度

  (二)

  随着时光的流逝,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本学期我担任初二到初三的历史课,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以后的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顺利的进行,特制订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我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教学改革经验,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历史》第四册,内容是*现代史部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时期的建设成就与文化。共24个课时。*史线索繁琐,所以主要是要将历史线索向学生讲解清楚。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教学内容以应对中考为主。包括**现代史部分的(一)(二)(三)(四)(五)(六)版块;世界*代史部分的全部版块;世界现代史部分的(一)(二)(三)(四)(五)(七)(八)新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以学生为主题,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加侧重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另外,八年的学生从道德的养成上来讲,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的形成时期,在这一个时期内的教学任务,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层面上来讲,是一个培养爱国主义,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完成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九年级历史:今年执教面对的是初三两个班级的学生,初步了解初中老师知道由于在中考中分数所占比重不大,又由于是文科,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成绩不理想。初三学生的心理、生理处于变化时期,其思想波动幅度大,对于学*历史学科的兴趣不高,缺少一定的积极性,需要老师动脑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行为*惯。另外,教材所述知识为世界历史,内容宽泛并有时间的跨度,在动员学生思想方面,促使其认识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上学期末考试的情况来看,这些学生的成绩普遍偏低。对八年、九年的历史还没有形成整体的清晰的认识,这对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

  四、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和教研能力。3.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

  (二)基础知识教学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把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3.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把握,教会学生学法、记法,充分利用课本的思考提示、“想一想”等,增强学生爱好。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学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为实现人类而奋斗。通过战争的破坏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使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评价革命时期的史实及人物,养分析归纳能力。

  3.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我国历史发展,是统一巩固发展,即使是革命时期同样是统一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发展,树立民族团结、民族*等的观念。

  4.进行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历史上有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都反映出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值得发扬光大。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针对初三学生时间较为紧张,学生的时间观念也很强,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既要简明扼要,抓住重点,以节约时间;又要细致入微,交待清楚,尽可能的深入挖掘教材,来照顾到学生“先天”不足的问题。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什么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只有采取重点详讲,一般的知识点讲的方法。抓重点,带一般的知识点,从知识结构上选取里程碑式的事件,讲清事件的来龙去

  脉,不惜花费时间。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使学生能够学得好。复*阶段,要认真制定复*计划,精心组织复*,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以确保中考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三)

  本人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继续教育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更新观念。

  2、实践创新。3、学*完善。4、交流改进。5、训练提高。6、沟通了解。7、反思教学。

  8、勤于动笔。

  一、多更新观念

  观念即认识问题,这是首先要解决的。对我们历史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例如:怎样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怎样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如何树立新的学生观,转变角色,重新认识师生关系?历史教育如何渗透情感智力教育?怎样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如何对待历史学科“学困生”?如何处理、运用教材、教法?如何重视历史学法指导?如何根据具体情况布置、批改历史作业?等等这些方面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去重新认识、认真思考、深入探究、找出更好的办法。

  二、多实践创新

  历史教学是一门艺术,本质上更是一门实践的艺术。我们历史教师要多研究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是我们历史教师的试验田,务必立足课堂,立足学生,立足教材。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课堂教学中的现象与问题进行“教学案例”研究,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授课技巧,不断达到新的历史教学境界。

  三、多学*完善

  一位不善于学*的历史教师是很难激发学生学*历史的热情。另外,自身不学*也不可能体会到学生的学*规律。我认为基本理论要笃学,本职业务要深学,修身知识要勤学,急需知识要先学。专业知识是一名历史教师外在美的依托!专业知识包括通用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知识。社会、历史、人文等通用知识既有涵养人文素质的价值,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知识和学科知识则是历史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新课程中有不少新知识、新实验、新方法,不学*、不重构学科知识体系,就会落伍。系统地读一些东西,特别是读一些好的教育刊物上的好文章。这些文章,观点新颖,思想深刻,读后肯定能受益匪浅。总之我们历史教师要主动地学、用心地学、创新地学,做学*中的有心人,要让读书学*成为一种*惯。

  四、多训练提高

  训练提高主要是指专业水*的提高。对历史教师自身来说,假如不注意自我提高,听说能力、词汇量等就很容易下降。我们决不能满足于自己的学历,应积极、主动地接受继续教育,提高历史听说读写译的水*和教育教学能力。*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历史教师必须做好;要求学生做好,历史教师必须做到完美。如你要求学生历史书写要认真,整洁,流畅,你自己就必须练就一手美观的历史书法,能给学生起示范作用;你要求学生读音正确,老师自己必须读的不仅准确,还要有洋腔洋调。

  五、多交流改进语言教学是外向型的。教师之间应多交流、多学*。不可固步自封,闭门造车。交流才能产生启迪或省悟;交流才能发现不足。我们可通过听讲座、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片断教学、专题研讨等等形式开展学*经验交流,切磋教艺。我们应该向同行学*,既可以向名师学*,又可以向一般老师学*;可以向本校老师学*,也可以向外校老师学*;可以向年长的老师学*,也可以向年轻的老师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改进教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

  六、多了解沟通

  了解沟通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了解沟通。多元智能理论用于学生。语言教学离不开情感活动。历史教师只有更多地了解学生所需、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才能有效地组织教学。*时可以利用课间时间和学生聊聊天。通过聊天的方式多接触他们,往往在交谈中,很容易发现、感悟和收集到学生身上存在的思想意识、学*心理、学*方法、知识技能等方面的问题,往往许多“教然后知困”就会“得来全不费工夫”。

  七、多教后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这个公式,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作用。教学的自我反思,是通过内省或其他方式对自己的教学思维、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活动再认识。在自我反思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学过程的自我反思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而教后反思,往往是反思中最具活力的时刻,主要是反思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行为的得与失。比如,这堂课的教学目的是否达到?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否科学?教师自己在教学中出现了那些教学灵感与顿悟?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障碍和“闪光点”?这堂课最大的成功之处和失败之处在哪里?这堂课今后在备课和教学时应在哪些地方作改进和创新?等等。

  八、多勤于动笔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历史教师如能坚持在教后将自己的教学得失、教学机智、教学偶得和各种学*所悟,及时整理并记录下来,天长日久,能够防止许多经验和教训流失,更能在聚沙成塔般的积累中,感受和享受到教学的乐趣,不断提高自己。

  教后动笔的.形式主要有:一是写教学后记。二是写教育**记。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建议每位教师都来写教育**记,教育**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让教师终身受益。”三是写教学随笔。四是多动笔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做加以总结、升华,是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好方法。

  如果一名历史教师,能具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扎实的功底,他的课就一定能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在历史教学中,就能做到游刃有余,教学质量就能大大提高。我们历史教师要与时俱进,自觉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地更新知识,不断地实践探索,不断地学*充电,提高各方面素质,以适应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四)

  本学期,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认真学*并参加了20xx年中小学远程培训,由衷感谢河北省教育部门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提高的*台,这段时间的远程教育学*,使我深深感受到,教师远程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我们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通过这段时间的培训学*让我受益匪浅,更新了教育理念,提高了教学水*。使自己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下面我就把这次培训学*期间的点点滴滴和大家交流一下,希望能与大家分享,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的转变

  以往的教育理念只关注少数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学评价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而通过这次培训学*,使我对新的教育理念有进一步的理解,即强调以学生为本,面对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要促进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个新理念,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个性发展快慢不同,各种潜能还未挖掘,

  我们只关注少数人的能力培养,放弃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这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国策不相符。因此,我们全体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努力。教师不但要转变教育理念,还要改变教学方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式学*。在探究过程中,注意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探究学*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的意识,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记得有一位教授是这样说的:思想是教育的灵魂,爱是教育的底色,执著是教育的气质。能够做到这些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就可以做到的吗?如果想做一位好老师,合格的老师,我认为要终生学*,虚心学*。

  二、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

  这次培训学*让我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了新课标理念,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新课标理念强调语文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应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强调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整合。使我们领悟到了新时期语文教学的精神实质,为教学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整体把握,又要分段了解、分析、探究。专家各从自己擅长的研究领域谈起,理论结合实例,为我们深入文本探究、科学备课、有效施教指明了方向。专家在讲解自己的理论观点时,列举了大量的课堂实例,在实际课堂教学操作中、在过程的引领中传授知识、讲析技法、阐明理念。这些专家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本领传授给了我们这些教师,让我们在过程的体会、领悟中内化知识,促进自己实际的教学技能的提高。

  三、全员培训学*的收获与自我反思

  (一)、创设情境点燃激情

  适宜的教学情景在润物细无声中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因此导课要切实有效,要围绕学*目标进行,导课的角度应与三维目标有机结合,切忌单纯为导课而导课,盲目的搞笑与逗乐更不可取。最好在上课前,教师就要认真详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学生的最*发展区为突破口,精心准备,营造民主的、富有吸引力的学*情境。让每位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这样每位学生都有一种探究新知识的渴望、奋力向前的冲力。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阅读包括课前自读和课堂阅读,做到有目的而读。课前自读指学生自读文本,存疑置难,课堂自读要求学生最好默读,即不出声,边读边想,便批注,把读文本的感受,体会及遇到的问题在课本上作旁批,这都是为下一步的质疑做准备。质疑要引导学生围绕本课学*目标设问质疑,防止漫无边际的设疑。,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思考-发现-提问-筛选-梳理的思维过程,学生是课堂学*的主体,教师要在学生设疑的基础上,随机转化、归纳和补充,最终梳理课文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自主探究,问题来自学生须再回到学生中去,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文本,让他们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潜心文本,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寻求问题的答案。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8

  历史专业发展规划

  一、个人基本情况:

  作为一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任老师,对自己的职业有个长远的规划,使自己在教育事业上能有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对我来说,尤为重要。现在,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用于指导以后的教学工作。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端正教育思想、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为重点,努力提高自身教书育人水*,不断挑战现实,追求卓越,结合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现制定我个人的三年发展规划,以作鞭策。

  三、总体目标:

  1、教育理论水*和教学水*上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2、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4、使自己成为受学生爱戴的'教师。

  四、阶段目标:

  1、坚持不断学*,提高学科功底。

  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强烈冲击着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必须加强学*、进修,尽快提高专业化水*。本人力求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追求学术前沿的意识,以主人翁的心态投入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

  2、学*信息技术,熟练制作课件运用于教学与讲座

  新世纪教育工作者应具备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及驾驱课堂的能力,向45分钟要质量。因而能够制作一些分散教材难点、突出重点的生动课件,无疑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本人计划继续深入学*电脑知识,掌握多媒体教育技术,力争熟练制作课件运用于教学与讲座。

  3、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提高教学能力

  ①、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难,使学生养成自主学*,独立思考*惯,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的学*活动。

  ②、我要掌握三方面的知识,即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宽广的其他学科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在*时的实践中我要积极努力积累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在研究历史教材、教参和历史读物的同时,还要阅读历史理论著作,关注最新的史学研究动态,积极与其他历史教师或历史教学工作人员、研究人员进行交流;与此同时,还要广博地汲取其他学科的知识,勤于学*,广泛涉猎,不断汲取新知,使自己不仅有丰富的学科知识,更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要有精湛的教育技能技巧。

  其次、在新课改方面:

  ①.认真参加每一次的教研活动,主动向有经验、有先进教学理念的老师学*,多听同行的课,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②.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案,备好每节课,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课后写好教学反思。

  ③.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课改的精神。使学生整个身心投入学*活动,去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教学中去感受学*的乐趣,去体会学*的方法。组织学生多向互动,通过师生之间、个体之间、小组之间的学*、交流使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学*热情。

  五、具体措施:

  1、通过自学、教研活动和上级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学*和学校组织的校本研训活动努力提高自身教育理论的水*。

  2、积极参加学校课程改革的各项活动,并在教学中要多进行自我反思。

  3、积极参加教学课题研究,撰写教育论文。

  4、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坚持在行动中学*、行动中研究、行动中提高。

  5、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乐观、积极地面对工作中出现的困难。

  六、达到目标的标志:

  1.学*专业化知识、提高专业化技能的自觉性有明显提高。

  2.努力成为历史学科的学科带头人。

  3.成为思想素质高,改革意识强、专业结构合理、教育教学水*高的资深教师。

  4.成为能够适应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所需要的优秀教师。

  5、能独立设计科研、课题、实施研究,要有课题,并且将课题研究的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中,落实在课堂上。

  专业成长的发展规划与总结反思

  一、目前状况的自我分析

  1.优势分析:

  ⑴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具有一定的教学理论,初步理解课改的精神,能初步运用所学的理论,进行中学生自主学*的实践与探索。

  ⑵教学基本功相对比较扎实,以课改的精神作为日常教学的理念,根据所任教学生的特点与教学内容的特点组织与实施日常教学活动。

  ⑶善于对在日常教学中所获取的信息作一点分析与反思,不断积累,使其成为日后教学活动指导学生自主学*的宝贵资源而加以利用。

  2.不足分析:

  ⑴缺少系统的理论学*,对在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有的不能及时发现,有的无法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加以全面的分析,特别是缺乏在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对的新要求,面临的新任务方面的理论知识。

  ⑵由于理论知学*的不全面,影响了教学反思的质量,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缺乏理论支撑,因而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快。在课堂教学的整改实施过程中缺少理论依据,也影响了中学生自主学*的实施与探索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进而影响了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二、专业化发展计划

  1:竖立学生人人都是资源的思想,作为教师,必须面对所有学生培育与开发资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处为学生的楷模,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替意识地培育与开发资源。

  2:加强理论学*:

  ⑴学*教育心理学,使自己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去分析学生的学*,分析教学中所在的问题。

  ⑵全面系统的学*课改的理论,学*新的课程标准,竖立与新课程完全想适应的教学观念。提高对课程、教材的研究与实践能力。

  ⑶学*学生自主学*方面的理论,指导中学生自主学*课题的探索与实践。

  ⑷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丛书,学*两个纲要,学*有关论文撰写的书籍,提高写作能力。

  3:边学*边实践,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的整改计划的实施,进一步探索与实施中学生自主学*的课题研究。

  4:进一步做好教学反思,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课堂教学中的得失,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课堂教学整改计划实施,更好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使学生学会学*。

  5:学*与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技术,包括PowerPoint技术的熟练运用;

  6:在理论学*与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力争写出一至二篇与教学相关的论文;

  三、专业发展的期望

  1:以丰富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以锐意创新的精神、正确的学科价值观指导日常的课堂教学。学会设计弹性化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更适合于学生的实际状态,更好地指导学生自主学*数学。

  2通过课后反思,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进一步做好课堂教学的整改计划的实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3:做一个有心人,随时记录教学感想、教学体会,学*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归纳教学中的闪光点,以便于教学论文的撰写。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9

  一、教学进度及内容

  1、初一:《*历史》第二册。期中授完1―14课,期末授完全部内容。开学第一周,教师引导学生通览教材,整体感知教材内容及编排体例。师生共同商定本期教学计划。全期用2――3周时间组织学生期中期末考试。

  2、初二:《*历史》第四册。期中授完1――17课,期末授完全部内容。开学第一周,教师引导学生通览教材。整体感知教材内容及编排体例。比较新旧教材的异同,师生共同商定新的教学计划和策略。全期用2―3周的时间组织学生期中、期末复*考试。

  3、初三:《世界历史》第二册。期中考试或5月1日以前授完全册内容。期中至中考前完成**现代史、世界*现代史的三轮复*。即分册系统复*,重点、难点、热点专题复*,综合模拟训练。教师新授《世界历史》第二册前,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教材,分析新旧教材的异同,调整好教学计划和学*策略。

  二、教学要求及建议

  1、基础年级应严格开设课程,开足课时。初三年级要根据新授和复*要求适当增加课时。

  2、各年级均要配备专职历史教师。兼职历史教师要力求课堂教学规范化,历史学科知识专业化。

  3、要建立历史教师的培训机制,健全历史学科教研组活动规章,积极开展学科教研活动和历史课题研究。

  4、要深入学*历史新课程标准,进一步加深理解,查找人教版、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新教材,积极开展对新教材的学*与研究,为20xx年秋季新教材实验作好充分准备。

  5、切实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的民主性和开放性。推进师生互动,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惯。

  6、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相互学*,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比武和论文竞赛要作为常规要求落到实处。

  7、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重视历史活动课的教学研究,充分利用本地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积极开发地方校本历史课程。

  8、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积极运用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教学。各校在教材征订时要严格订齐订足挂图、地图册等教学资料。

  9、注重历史学科与政治、地理等学科的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加强毕业年级的复*备考工作,发挥集体力量,搞好重点研究。即《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研究;市中考考试说明和市编复*资料的研究;*年来中考考试形式与内容改革的研究。

  三、学科活动的安排

  1、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三级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培训。

  2、适当的时候,组织全县毕业年级教师开展复*备考研讨活动。

  3、以新课标的要求为标准开展课堂教学设计或教案竞赛。

  4、在全县重点开展历史活动课教学研究。

  5、组织教师参加新教材实验区的教学考察与学*。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10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体现时代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新教科书既是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学*的学本,注重激发学生学*历史的兴趣,着重培养学生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减轻学生的学*负担,注重启发性,注意历史的多方位性、多层次的联系和知识的延伸,并注意使学生学会学*历史的方法和学*技能,以提高学生的自身能力。

  二、学生状况分析:

  初一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目的不明确,学*欠积极。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感受到历史学*的乐趣。

  三、具体思路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规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积极性,培养学*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2、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学生学得好,以确保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3、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4、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复*阶段,要认真制定复*计划,精心组织复*,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6、引资料、学经验。经常向老教师学*,经常听课。

  7、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四、教学任务和要求

  七年级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即了解历史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识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1、以转变学生的学*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

  2、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学*的*惯。

  3、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4、认真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在传统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

  5、采用多种教学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胆地进行改革,探索和创造,进行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6、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从学生的认知水*出发,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历史教学活动。

  7、要注意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更好的来学*历史

  8、课堂教学要贴*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探究式、启发式和讨论式等各种成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要加大媒体辅助教学,特别是网络教学的力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9、多角度观察掌握学生的学*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及时进行辅导。

  六、改进措施

  1、对学*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在教高的水*层次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帮助他们总结成功的学*经验,在评价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对学*上有困难的学生,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补救措施,还可以实际一些比较容易的活动使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教学时结合挂图和资料知道学生学*有关的知识,或结合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感受历史。

  3、结合历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结合有关内容介绍本地历史的名胜、旅游胜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

  5、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性求真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互相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七、教学设想

  1、历史教学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2、继续深入课堂教改,在传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和能力培养,树立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学导结合的教学观,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育人观,坚持教书与育人统一,提高课堂效率重视对学生学*方法的指导和学**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提高学*素质和学*效率,尝试历史活动课的教学。

  3、开展历史第二课堂,通过举办历史讲座,故事会,创办历史报等形成培养学生学*历史的学*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综合,比较、概括问题的能力。跟踪辅导,找学困生谈心,了节其学*差的原因,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4、利用远教和网络资源。

  八、教学进度(略)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实用20篇(扩展5)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菁华10篇)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1

  一、目的要求:

  1、弘扬*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世界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北师大版的世界历史,是世界*代史的内容,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主题,每一个学*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四个单元,共二十五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正文、图、表、资料、注释、阅读与思考、看图学史、历史比较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本册书以英、法、美、德、俄、日等世界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为线索。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加侧重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2个班的历史教学,九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经过二年的'历史学*,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做好学生的导师。教会学生学*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4、积极参加学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教学中的点滴进行整理,以提高自身教学水*。

  5、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6、调动学生学*历史的兴趣。充分利用故事导入,多媒体教学,把学*历史的重要性一一列出,从而培养他们的兴趣,为学*成绩的提高打下一定的基础,另外,教给他们一定的方法,比如:记忆力比较好的时间是在早上,反复记忆历史知识,对学*有进步的学生给以及时表扬,树立学*历史典型学生,建立学*历史的兴趣小组,每班至少两名学生为兴趣小组成员,单独辅导,让他们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并形成特长,也通过他们带动和影响其他学生,全面提高历史成绩。

  7、抓好历史月考、期中和期末复*。

  历史光靠*时的学*还不行,还离不开复*工作,因为学生的记忆力有遗忘规律,隔一段时间如果不及时复*,就忘得差不多了,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每月组织的月考,对遗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可谓是及时复*,避免遗忘,另外,期中和期末测试题各两套,争取让学生多练*一些题型,避免考试前慌乱无章的局面出现,也避免考场上无从下手。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推进尝试教育教学为指导,在学校教学部门的领导下,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突出学的自主学*能力为主,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情况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从从小学升入初中,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惯差。四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45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态度不端正,*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期*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2课。

  本教学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课文个性鲜明、异彩纷呈。克服了注重教法轻视学法的弊病。注意了学生活动的多样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饶有趣味。

  教材第一单元主要讲述人类文明的起源,共三课,从最早的人类讲起到华夏族的形成。使学生统分认识了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的生活面貌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二单元主要讲述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发展和衰亡及社会的变革,使学生深刻认识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进步的影响。第三单元主要讲述秦汉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使学生从学*中认识秦汉对后世的影响。第四单元讲述了*的分立和民族的融合。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自主学*能力的培养。

  三、任务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四、主要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历史上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通过每天的抽考和每月的月考,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5、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五、周活动安排

  (略)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3

  本学期,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认真学*并参加了20xx年中小学远程培训,由衷感谢河北省教育部门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提高的*台,这段时间的远程教育学*,使我深深感受到,教师远程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我们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通过这段时间的培训学*让我受益匪浅,更新了教育理念,提高了教学水*。使自己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下面我就把这次培训学*期间的点点滴滴和大家交流一下,希望能与大家分享,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的转变

  以往的教育理念只关注少数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学评价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而通过这次培训学*,使我对新的教育理念有进一步的理解,即强调以学生为本,面对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要促进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个新理念,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个性发展快慢不同,各种潜能还未挖掘,我们只关注少数人的能力培养,放弃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这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国策不相符。因此,我们全体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努力。教师不但要转变教育理念,还要改变教学方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式学*。在探究过程中,注意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探究学*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的意识,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记得有一位教授是这样说的:思想是教育的灵魂,爱是教育的底色,执著是教育的'气质。能够做到这些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就可以做到的吗?如果想做一位好老师,合格的老师,我认为要终生学*,虚心学*。

  二、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

  这次培训学*让我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了新课标理念,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新课标理念强调语文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应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强调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整合。使我们领悟到了新时期语文教学的精神实质,为教学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整体把握,又要分段了解、分析、探究。专家各从自己擅长的研究领域谈起,理论结合实例,为我们深入文本探究、科学备课、有效施教指明了方向。专家在讲解自己的理论观点时,列举了大量的课堂实例,在实际课堂教学操作中、在过程的引领中传授知识、讲析技法、阐明理念。这些专家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本领传授给了我们这些教师,让我们在过程的体会、领悟中内化知识,促进自己实际的教学技能的提高。

  三、全员培训学*的收获与自我反思

  (一)、创设情境 点燃激情

  适宜的教学情景在润物细无声中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因此导课要切实有效,要围绕学*目标进行,导课的角度应与三维目标有机结合,切忌单纯为导课而导课,盲目的搞笑与逗乐更不可取。最好在上课前,教师就要认真详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学生的"最*发展区"为突破口,精心准备,营造民主的、富有吸引力的学*情境。让每位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这样每位学生都有一种探究新知识的渴望、奋力向前的冲力。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阅读包括课前自读和课堂阅读,做到有目的而读。课前自读指学生自读文本,存疑置难,课堂自读要求学生最好默读,即不出声,边读边想,便批注,把读文本的感受,体会及遇到的问题在课本上作旁批,这都是为下一步的质疑做准备。质疑要引导学生围绕本课学*目标设问质疑,防止漫无边际的设疑。,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思考—发现—提问—筛选—梳理的思维过程,学生是课堂学*的主体,教师要在学生设疑的基础上,随机转化、归纳和补充,最终梳理课文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自主探究,问题来自学生须再回到学生中去,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文本,让他们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潜心文本,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寻求问题的答案。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4

  新的学期,教学工作的重点是围绕教研中心和学校“集体教研”、“学案导学”、“*惯培养”三项重点工作进行,在继续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关注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发挥集体教研的优势,抓好学生*惯培养,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此,在总结上一学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教学工作要求,制订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任教初一(1)、(2)班,共约90多名学生。初一是起始阶段年级,最大特点是:好动,好讲,比较浮夸。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对新学科会有较浓的兴趣。但初一学生的特点又使得他们可能管不住自己,上课只是听听而已,他们的记忆力、对问题的理解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尚处于较低水*,综合归纳能力更是欠缺,况且还有部分同学学*目的不明确,上课不认真听,学*欠积极不主动。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行为*惯成为新学期的常规工作,而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成为今后教学工作的重点。

  二、工作计划

  教学计划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历史》第一册,主要包括四个单元的内容:即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分立与民族融合。阐述了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把握好朝代的更替,掌握不同历史时期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能力目标:在教学中,正确运用课本中的史料、图片,课本中的动脑筋问题,活动与探究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教会学生正确的学*方法,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日常检测,加强学生归纳问题、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训练。通过引导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使学生掌握评价历史事件、人物的方法,学会正确表述历史。充分利用“我的三分钟我展示”,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思想目标:在教学中,除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培养,还应充分利用历史课堂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学*中华文明的起源,青铜文明,使学生懂得*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不同朝代的历史发展概况,认识到杰出人物如秦始皇、汉武帝、曹操、孝文帝等对历史发展所起到地推动作用。通过不同时期文化成就的学*,对学生进行科技史的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学*古代科学家、文学家们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勤奋好学、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

  教学重点:夏、商、周的更替及青铜文明;秦的统一和灭亡;大一统的汉朝;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魏晋的建立;不同时期的文化科技成就。

  教学难点:主要是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教会学生灵活运用知识。

  2、教学进度

  严格按照市教研中心安排的进度表进行。

  3、具体措施

  (1)研究初一学生心理特点,抓好起始年级的常规教育,端正他们的学*态度,注意培养初一学生的学*兴趣以及良好的学**惯;

  (2)深入研讨教材,提高驾驭教材能力;认真学*初中历史教法、学法指导意见,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和业务能力;

  (3)完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每一课的学案。备课做到实用性强,提高课堂效率;组织好每一次单元检测工作;

  (4)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以“我的三分钟我展示”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表述历史、评价历史等方面的能力;关注全体学生和学生每个方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优生发展,提高合格率;

  (5)重视集体的力量,积极参加集体教研活动,开展好集体备课,充分发挥集体优势,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对学生的培养计划

  1、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主要措施:利用历史课的优势,引导学生探讨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的优秀品质,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协助班主任,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经常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发展动向,及时将学生不良行为加以改正;与所有教师一起,共同关注学生成长,引领学生沿着健康轨道发展;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对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以取得家长对教育的支持。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为以后学*奠定基础。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5

  随着时光的流逝,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本学期我担任初二到初三的历史课,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以后的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顺利的进行,特制订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我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洋思杜郎口教学改革经验,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历史》第四册,内容是*现代史部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时期的建设成就与文化。共24个课时。*史线索繁琐,所以主要是要将历史线索向学生讲解清楚。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教学内容以应对中考为主。包括**现代史部分的(一)(二)(三)(四)(五)(六)版块;世界*代史部分的全部版块;世界现代史部分的(一)(二)(三)(四)(五)(七)(八)本届学生属于课程改革的年级,使用的是《世界历史(人教版)》,与以前的教材相比,内容繁多,线索不明晰。新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以学生为主题,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加侧重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另外,八年的学生从道德的养成上来讲,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的形成时期,在这一个时期内的教学任务,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层面上来讲,是一个培养爱国主义,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完成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九年级历史:今年执教面对的是初三两个班级的学生,初步了解初中老师知道由于在中考中分数所占比重不大,又由于是文科,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成绩不理想。初三学生的心理、生理处于变化时期,其思想波动幅度大,对于学*历史学科的兴趣不高,缺少一定的积极性和向学性,需要老师动脑采取方法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行为*惯。另外,教材所述知识为世界历史,内容宽泛并有时间的跨度,有有考的任务,所以在动员学生思想方面,促使其认识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上学期末考试的情况来看,这些学生的成绩普遍偏低。

  对八年、九年的历史还没有形成整体的清晰的认识,这对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也对教师的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较短的、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兴趣。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历史,激发他们的学*兴趣,端正学*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

  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使所有学生在中考中都能取得一个良好的成绩。

  四、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和教研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

  (二)基础知识教学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把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3.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把握,教会学生学法、记法,充分利用课本的思考提示、“想一想”等,增强学生爱好。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学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为实现人类而奋斗。通过战争的破坏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使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评价革命时期的史实及人物,养分析归纳能力。

  3.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我国历史发展,是统一巩固发展,即使是革命时期同样是统一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发展,树立民族团结、民族*等的观念。

  4.进行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历史上有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都反映出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值得发扬光大。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针对初三学生时间较为紧张,学生的时间观念也很强,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既要简明扼要,抓住重点,以节约时间;又要细致入微,交待清楚,尽可能的深入挖掘教材,来照顾到学生“先天”不足的问题。

  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什么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只有采取重点详讲,一般的知识点讲的方法。抓重点,带一般的知识点,从知识结构上选取里程碑式的事件,讲清事件的来龙去脉,不惜花费时间。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使学生能够学得好。复*阶段,要认真制定复*计划,精心组织复*,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以确保中考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6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促进备课组、学生与教师三位一体的和谐发展。积极挖掘学生的成功智力因素,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以“教材整合的实践与研究”为课题,科研引领,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以点带面,逐步深化。继续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在课改进程中,探索历史备课组的特色建设;继续提升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为课程教学服务。做好以下常规工作:

  1.加强听课、评课活动,更好地掌握教学的第一手资料,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听课节数在数量上保证,在质量上提高。

  2.备课组计划的有效订制:针对备课组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学期工作学*的计划。

  3.充分利用我校导师及学科教研员的'力量,开展各类公开课,历史备课组本学期主要是开展3-4节公开课,保证质量。

  4.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去发现、及时总结与反思,逐步培养起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教科研意识。

  5.备课组活动制度化:本着“互相学*、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取长补短”的原则,备课组二周一次,时间定在周二下午活动课;活动的要求:四定(定时、定主讲人、定内容、定地点),四统一(教学中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难点和突破方法、统一基本作业和测验)。

  6.积极参与历史科组的各项活动,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特色,结合各学科特点,进行学科间的密切交流、彼此借鉴、相互渗透。为做好历史与生命教育的有机渗透出谋划策,积极实践。

  7.配合落实好学校教研组的各项考核与检查。

  8.同备课组加强听课,取长补短。听课者做好相关评课记录,上课者作反思记录。

  9.注重日常教学经验积累,争取教学水*、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

  10、教学中,对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做好学**惯培养,注重学生学法的研究,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情趣激发的研究,提高课堂效率,作业上保证人人上交,及时订正等。初二年级的历史教学要从本学期始就为下学年的历史中考做好准备。

  11.继续参与进修校举办的历史教师培训班活动,积极参加各种教师技能大比武活动,提高自己。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7

  为了更好的抓好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本学期除传授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外,还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等其他思想品德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宗旨,制定如下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的总体水*偏低,历史不是主科,不是中考内容,所以学生都不愿意学。

  二、教材简介

  本学期七、八年级上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阅读性强,图文并茂,增添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三、教学资源开发

  1、教材、教学参考书

  2、专业书籍、历史笔记本、历史资料卡

  3、媒体信息(互联网、影视中的历史知识)

  4、课程基础训练、单元测试卷

  四、教学措施和目标

  (一)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的:

  1、目标统一准确

  2、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

  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答题、小组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潜能,激发学*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同时也是学生主动复*当天所学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三)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方式,提高探索历史的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听好每一节公开课,做好课后互评,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进度

  七、八年级历史课本上册都是22课(人教版)。其中新课讲授22课时(每册),单元复*4课时,期中复*2课时,期末总复*4课时:

  9月份1——4课

  10月份4——13课

  11月份14——20课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8

  时光流逝,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本学期我担任初一和初二的历史课,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以后的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顺利的进行,特制订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课改的要求,注重弘扬*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属于*历史的古代史部分,距今时间较久远,特别是先秦史,跨度很大,学生的理解主要是跟时间有关的内容比较难一些,需要分析的较少,重点内容是在奴隶社会的基本发展及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还有这一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所创造的财富,对社会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后半部分主要讲到封建社会的诞生、发展,统一国家的产生、发展,创造的*古代史上的灿烂文明及对世界的影响。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纵向为*代史,主要内容体现了*代的屈辱史,*由封建社会没落到开始社会转型,接受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打破传统思想,摧毁旧的社会体系,这些内容贯穿本书的始终;主要内容是、侵略与反抗,*代化的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内战烽火,*代的社会变化和成就。

  七年级学生的情况,现在还不是很细致的了解,从目前的初步了解及课堂的表现来看,学生的课堂纪律尚可,态度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总共87名学生里,优生较少,大约在15人左右,中等生是主体,大约在50人左右,后进生约20多人,而且学**惯各不相同,来自不同的学校,所以学*观念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不同。

  八年级学生的情况都比较熟悉了,106名学生,优生在30人左右,中等生50人,后进生20人左右,在优生里,学*主动性强,能够通过自主学*完成学*任务的少,大部分都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醒和更多的指导;中等生里,大部分都没有自主学*的意识,而且在课堂上还不能进行完整的听学;后进生的学*状况就更加困难,不仅基础差,而且态度问题特别难以处理、

  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方式,即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整个学期总共有约19个周,每周2课时,共38节课,若除去节假日,所剩课时约有30节左右,现将七八年级的进度安排如下、

  1至10周完成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到第十二课(大一统的汉朝)。

  13至17周完成第十三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到第二十二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1至10周完成第一课(*战争)到第十二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3至17周完成第十三课(红军不怕远征难)到第二十二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9

  一、教学内容:

  这学期的世界史教学内容分为八个单元,讲述世界*现代史。一共21节课,每节课一个课时。

  二、背景分析依据是:

  本学期,我们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在全面落实政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下,在上级领导下,以课程改革为模式,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常规教学研究,深化高三历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年级和班级状况分析:

  初三的情况是:难动,难说话,死板。虽然大部分同学上课都能把老师的思路转过去,但还是有同学答的跑调,放出来也拿不回来。今年第三年,尾巴大,尖子生少,中低成绩失败率高。特别是初三(X)班有大量男生学*态度差,*惯差,理解力不足,很难达到100%通过率的目标。一般来说,有很多人不愿意学*,智力低下。所以今年的历史毕业考试成功的负担是很重的,所以在教学上一定要下更大的功夫备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和消化功课,争取每一节课都能取得实效。

  四、这学期的要求和努力实现的目标:

  1.加深对《历史教学大纲》和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把握课堂45分钟的效率,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当凝练,概念清晰,组织清晰,重点突出,难点明确,认真落实三个基础,打好基础,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2.做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端正学*态度,积极参与课堂阅读、思考和训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3.深入学*和了解毕业考试中各种题型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实践。比如学*成绩优秀的学生,重点是思维和分析能力,学*有困难的学生,重点是掌握大纲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这样才能顺利通过毕业考试。

  4.加强教育科研,理论联系实际,搞好历史研究。

  5.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和方式的多样化,充分利用文化景观和历史遗迹,丰富历史课内容。

  6、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使用幻灯片放映、投影、录音、录像、电影、模型多媒体、网络等。

  7.认真积极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各种教学和继续教育活动,丰富自己的专业水*,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动词(verb的缩写)具体做法: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这学期初三的历史内容是世界*代史。梳理各阶段的历史线索,总结各阶段的历史特点,找出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这学期教学的核心内容。因此,我们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以问题教学为起点,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智能的核心是思维,思维的起点是问题,如何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是本学期课堂教学中沿着重要研究的方向。每一堂课提出的问题必须从教学目标的分类开始,由浅入深,思维有易到难,从思维的广度、深度到灵活度螺旋上升。

  3.以多媒体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学生学*历史的兴趣

  本学期根据学校的计划,信息技术的使用是一个重要内容,响应学校的要求,我在这半学期中,力图以直观的、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来改进以往的教学,力求使自己的学科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课堂教学朝着乐、活、趣的方向努力。

  4.以课改的理念作指导,对新教材进行摸索

  新教材教材插图多,直观性强,能力要求高,所以准备好好研究这本教材,上出自己的教学特色。

  5.对课型进行研究,认真学*多元智能理论,并用于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10

  为了更好的抓好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本学期除传授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外,还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等其他思想品德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宗旨,制定如下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的总体水*偏低,历史不是主科,不是中考内容,所以学生都不愿意学。

  二、教材简介

  本学期七、八年级上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阅读性强,图文并茂,增添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三、教学资源开发

  1、教材、教学参考书

  2、专业书籍、历史笔记本、历史资料卡

  3、媒体信息(互联网、影视中的历史知识)

  4、课程基础训练、单元测试卷

  四、教学措施和目标

  (一)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的:

  1、目标统一准确

  2、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

  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答题、小组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潜能,激发学*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同时也是学生主动复*当天所学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三)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方式,提高探索历史的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听好每一节公开课,做好课后互评,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进度

  七、八年级历史课本上册都是22课(人教版)。其中新课讲授22课时(每册),单元复*4课时,期中复*2课时,期末总复*4课时:

  9月份1——4课

  10月份4——13课

  11月份14——20课

  12月中旬结束课程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实用20篇(扩展6)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历史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1

  每一个教师教完一堂课,定有自己的感受感悟、感想感叹,若能对此进行简要的归纳整理,撰写“教学反思”,则能帮我们接受课堂所反馈的信息,克服教学中的干扰因素则有助于找出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为教学提供可靠依据,也有助于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改革的力度。能促进我们教师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水*的提高。

  一、记教学过程中的“亮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陶冶学生情操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运用或渗透情感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对图片、录像、电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学生表演等方法,渲染出形象、生动、感人、逼真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唤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和探究历史。

  二、记教学过程中的“败笔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堂课中,无论设计多完善,也会有疏漏,无论教学多么成功,也难免有失误之举。如果每节课后,教师都能对自己或别人的课认真进行反思、探究和剖析,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补救,取长补短,以避免在以后的教学中重蹈覆辙。

  总之,不进行教学反思,教师教学水*就会永远停留在原来基础之上,实践证明:反思教学中的得、失、,疑能使我们以后的教学扬长避短,常教常新,不断进步,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2

  现在的历史教学开放性比较强,学生喜欢一些新鲜的观点,一些好的历史故事,但我们总是将重点放在所谓的“考点”上,使我们的历史教学缺少了思想性,学生的思维火花碰撞不起来,有些有一定见解的学生受到压制,课堂的民主氛围不够活跃,让我们的课堂变成“读、记、背、做”的重复模式,学生的兴趣自然就降低了。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一定的观点来表述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多发言,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如对秦始皇、武则天等人物的评价,现在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学生都有自己的关于这些人物的见解,教师不妨开个讨论会,让学生见仁见智,展开激烈的辩论。当然有些老师认为这样是在浪费时间,就是讨论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并且不会有一个统一的答案。这样会让学生认识上产生模糊,会影响学生考试时的“标准答案”。我觉得学历史就是为了让学生有自己的观点、见解,没有必要强求统一,只有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做到“以史为鉴”就可以了,死记硬背那些条条框框有什么用呢?

  历史包含丰富的人生哲理,给学生的生活学*提供了很多的经验教训,这才是我们学*历史的根本目的。但现在我们都将经给念歪了,认为只要熟记答案,考出好成绩就是学好历史了,我觉得对学生人生理想、未来发展没有多大益处。因为我们的教育是着眼于未来的,不是让学生为了“分”而学,是为了“**”而学,为了健全人格而学。

  历史知识博大精深,需要获得的思想很多很多,如从历史人物上学做人,通过历史事件学会国家兴衰的道理,通过比较、概括学会辩证地看问题等等。学生有了对历史规律的认识之后,就能独立地分析问题,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终极目的。

  初中阶段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尚欠缺,有些想法还很幼稚,但也有闪光的地方,我们教师要及时鼓励、引导,要让他们积极地去探究、去发现。要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学会针对一个小问题展开研究,搜集资料,最终形成自己的历史思维。

  总之,要学好历史这门课不是很容易的,学生不重视,课时量又少,展开探究的空间也不能过分扩大,以免给学生造成负担。课上要兼顾知识传授和思维拓展,两者不可偏废。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3

  “一支粉笔一本书”,教师讲重点,学生划重点,考试考重点,一味的“满堂灌”自然提不起学生的兴趣。现在,各学校电化教学手段都比较齐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录象片等先进教学方式,适时播放一些历史或考古记录片,展示一些图文资料,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教学设计上,可以采取自由辩论、小品表演、论文答辩等适合学生特点的活动,唤起学生的'学*兴趣。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走进历史遗迹,走进历史博物馆,搞社会调查,让学生体验“走进历史”的真切感受。

  第三,多角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和思维的积极性。历史课堂提问应该摒弃那些只做“是”或“不是”之类简单判断的缺乏思维性的问题,多设置思维含量高的有效问题。一是要设置揭示教材隐性知识的问题。所谓隐性知识就是教材中隐含的、并非一目了然的知识点,如知识的实质、知识的区别和联系等,将这些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有一定的深度,既能提高学生的探求兴趣,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比如,让学生分析康有为和孙中山思想的不同特点,并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就可以有效地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二是要多设置一些指向明确,符合学生思维实际的小切口、深分析类问题,避免那些大而空的问题出现在课堂上。举例来说,讲授唐朝晚期的历史时,让学生分析“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这句话是否正确?为什么?就是小切口深分析的题目,思维含量相当高。通过这么一个问题的剖析,就能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唐朝灭亡的原因,并很好地锻炼了其历史思维能力。中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化的时期,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只是简单地、机械地记忆历史知识,而是渴求利用历史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知识的价值。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点,使得很多学生感觉历史“无用”,若教师再不充分发掘历史学科知识的价值,把课上得枯燥乏味,就很难使学生产生主动学*的热情。众所周知,历史知识是丰富多彩的,历史又是与现实紧密联系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注重联系现实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让学生认识到学好历史知识用处很大,就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兴趣。例如,在学*唐朝历史时,可以让学生深入思考“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带给我们的启示,教师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个国家要强盛,必须重视人才建设和制度建设,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大力发展社会经济,重视文化教育事业。今天,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要推向前进,也需要处理好这几个方面的问题。这样一分析,学生就感到学历史很有用处,从而,就对学好这门课程有了积极的认识,学*的兴趣也就提高了。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4

  其实我们的历史也是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自然科学等都有历史的影子。历史知识与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如此相似的,那么,历史教学过程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其中关键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这种联想式教学方法。就是符合青少年心理,调动学生学*历史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力求做到将历史贴*学生,贴*当代,使学生认识到历史时刻在我们身边,并不是高不可攀,惶不可及的东西。这种联想式教学法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温故知新”。首先温历史之“故”而知新。例如,要讲中国的改革开放,可以先通过商鞅变法的例子来分析。商鞅变法得到多数人的支持的史实,使学生体会到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需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古今同理,结合当今我国的改革开放宏伟大业这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支持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由于***在新形势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措施。这样通过温*以前的旧知识来理解、深化当前新知识,还可以巩固旧知识。

  其次温其他科之“故”而知新(联系各学科的知识)。历史包罗万象,涉及中学的所有科目。如关于商鞅变法的例子,还可以联系到语文中的典故:“徙木赏金”、“立木为信”。数学方面,有圆周率的计算者祖冲之等。语文的课文背景是历史,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的发展的历程,是历史;历史的思维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就属政治的范畴;地理与历史更是息息相关。再次温课外知识之“故”而知新。这个“故”不是所有学生都了解,但恰恰是这一点是最能激发学生学*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最让学生有自我实现的空间,而且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历史与现实的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例如,讲到英国侵占**地就可以提到《红河谷》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表现西**风的纯朴,武器的落后,但这种武器并没有使他们屈服于列强,而更激起他们捍卫民族,捍卫国土的高尚气节。讲到华盛顿创建美国的赫赫战功,同时谢绝连任,就可以提到当今热点布什再次当选总统,但美国历史上没有连任三任的总统的贯例。讲到《文学艺术》部分,可以提到中央2套的《鉴宝》,让他们知道中国文化遗产的价值,还可以起到保护中华文化遗产,这也是大家不可推卸的责任。

  利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还可以利用学生的想象力,补充老师讲述的不足,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迅速掌握新知识。由此也可以提高学生学*历史的兴趣和学生的有意注意,活泼课堂气氛。还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独立思考获取新知并作出判断的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当代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帮助他们疏理已知知识,而且可以纠正他们掌握的不正确的历史信息。可以激励他们多渠道的获取新知识,可以巩固旧知识;甚至可以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但利用这种教学方法,作为老师首先要充分,准备不然有时会无法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还会控制不了局面。作为老师更要多渠道的了解时代信息。不过不要过多的引用课外知识,要善于引导学生用可能短的时间回答出要点。

  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在从事历史教学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体会,说出来,与大家共勉。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5

  “经验+反思=成长”,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和再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反思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

  回顾从20xx开始,吉林市中学历史教学开始使用部编历史教材,作为工作了*20年的教师,我很荣幸地赶上了第一班车。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如何完全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如何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为此,我总结了一些*时教学中的案例以及经验,并渴望寻求更好的对策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去教学

  新课程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设计问题的能力,设计出发散的、扩展的,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方案。

  在备课过程中,首先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来研究教材内容,对符合历史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的内容进行分类和整理,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和对学生进行培养。比如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在备课的过程中结合课程标准的内容,确定了“开通大运河”子目主要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充分利用教材和地图册中的地图进行教学,以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制作示意图。

  二、正确处理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注意利用一个简单的道理,或者一个知识点引出一个知识串,形成一个知识网,让学生能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首先,我要选那些最适用的,最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典型事例,选择典型材料真实可信,能够逐步展开并深化和升华主题,增强表达效果。例如:在讲授《新中国的外交》这一课时,为了能激发学生学*外交家的远见卓识和为国家利益而努力探索的精神,在课堂上播放了***的外交演讲的视频。他们说外交家真厉害,能一切从国家利益出发来做事情。这次的启示就是:不用讲解,学生就能从真人真事上领悟国家利益是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根本所在。他们还对外交家的演讲和口才惊叹不已,达到了情感和知识教育的双重目的。

  其次,采取生动活泼,学生可以接受的学*方法和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使他们乐学爱听。上历史课之前都会提前两分钟进班级,充分利用好预铃打响到正式上课铃打响的两分钟,让他们快速思考上节课的基础知识,上课后马上提问。我发现两分钟如果利用好,学*的。效率也会很高。现在,利用课前两分钟回顾旧知识在我教的班级中已经成为一种*惯。每当正式铃打响之后,不用提问,他们都会主动站起来回答。

  三、重视情感教育,形成大的历史观

  学一门课程首先就要明确学*它的作用和目的。在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和比较上,经常要"瞻前顾后"、"左顾右盼",联系中国,联系世界,联系古代,联系今天。为的就是能够使学生逐渐形成一个大的历史观和深厚的历史感。

  四、制定学生学业多元化评价方案,教学中持之以恒执行

  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考虑到实际的可操作性,确定历史学科的评价。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学生的课堂表现。

  班级学生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两个小组。课堂上学生参与讨论、回答问题答对的每人次加一分。以“正”字标记,下课前总结本堂课中的两个小组的各自分数。课代表记录在墙上的表格中。

  (二)学生改正作业情况。

  每天交上来的作业在教师批阅后,学生自行改正。教师记录学生改正的情况。以打对号的方式,依照学生的姓名进行记录。每天每人次加一分,当天统计分数加到两个小组中“改正作业”项目中。

  (三)学生检测成绩情况。

  学生的每次历史学科的检测成绩,按照100分加5分,95分以上加4分,90分以上加3分,85分以上加2分,60分以上加1分。分数不累计。这样的规则进行统计加分。

  (四)学生品德和课堂纪律。

  学生做好人好事和遵守课堂纪律每人次加2分。加到小组分数表格中。

  (五)学生完成当天任务量情况。

  每天历史课上总结归纳的表格和完成作业的都要进行加分统计。

  (六)评价的总结方式

  每周进行周统计、每月进行月总结、每学期进行学期末的汇总,展示给学生知道,评出优胜组,教师给优胜组奖励以示鼓励。

  经过一个学*的具体操作,一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

  以上四大方面是在新教材改革下教学案例和经验方法的总结。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还有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和困惑,准备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将问题细化,注重*时的积累,着手解决,具体成文。正像一位老师说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只要倾注自己的爱心和激情就能得法!"在新教材改革的背景下,要学会用智慧和爱心打造自己的风格,不断思考!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6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有兴趣,才会积极探索、敏锐观察、牢固记忆和丰富想象,才能具有创造性。所以,教师教会学生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能力应成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是我在*日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总结的几点方法:

  一、运用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动的讲课,活跃的课堂气氛,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兴趣。在历史课上,讲解生动的历史故事恰好能做到这点。如讲到商朝历史时我结合《封神榜》的故事讲,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下课了还意犹未尽,课堂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还可提供学生熟悉的历史故事,让学生自己讲解,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对历史人物串联讲解

  如讲韩非时,提到其惨遭陷害,那么谁害死了韩非?是他嫉贤妒能的同学李斯;谁害死了李斯?是历史上著名的巨奸赵高;谁杀死了赵高呢?是秦王子婴;谁杀死子婴呢?是霸王项羽;项羽的结局如何呢??这样一个引出一个,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学生也就能跟上老师的思路,较好地掌握知识。

  三、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率

  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所以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是很重要的。在历史教学中,采用以下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并且能取得良好效果:第一,重复记忆法,让学生把知识点分开学*,当时看一遍,一周后再复*一遍,一个月后再重复一次,这样就能记得比较牢固。第二,重点记忆法,在每一课的教学中挑出重点,让学生进行重点记忆,培养学生抓重点的好*惯。第三,比较分析法,对历史人物或事件进行比较分析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例如,将郑和、哥伦布进行比较,可以从航行的时间、规模、次数上进行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记忆。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薄见,关于培养学生历史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运用恰当,都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通过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反思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指导作用和对教师成长的至关重要性,只有经验加上反思才能更进一步的成长。因此,我要积极努力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在行动和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育出新一代具有较强适应力的学生。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实用20篇(扩展7)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汇总20篇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1

  一、创设氛围,激发思维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除遗址遗迹遗物可资证明,大量的保存在文字记述的历史文献中。历史的特点之一是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这可以说是历史教学面临的一大困惑。单纯的文字信息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生动的历史场景靠语言难以再现。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和录音,是一种非常重要且容易获取的历史课程资源。文献记录片更能够真实生动地再现某段历史,刻画某个历史人物,叙述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对学生理解和体会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把鲜活的历史信息呈现出来,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在感性上受到强烈刺激,从而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到历史学*中去。所以根据所授内容,创设情境,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和生活实际,从而使学生产生内心体验,诱发学生思维。如在本课导入时,我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段及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在声画的陶醉声中,设问:“大家知道这是一首什么歌吗?它反映了什么时期的战争场景?”“你想了解一下那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场景究竟是怎么回事吗?让我们一起学*《三国鼎立》这一课。学生听后就会勾起对三国演义历史剧的记忆,三国人物将历历在目,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的形象就会浮现在学生眼前,就会有参与学*的欲望。

  二、质疑问难,标新立异,掌握思维的钥匙。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则思,无疑则无思。一句话,巧妙质疑可以开启学生心智。教师要创设疑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索,使学生在追根究底中发展个性,强化思维。如“曹操为什么能够在官渡之战中取胜?”、“赤壁之战曹操战败的原因是什么?”、“曹操是奸雄吗?” “诸葛亮是我们沂南人的骄傲,你心目中诸葛亮是什么样的?”学生合作探究问题,最终解决了问题。通过此问题设疑,学生通过自学,然后分组合作讨论得出了完整的、创新的答案。学生争先恐后,答案多而且新,撞出了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了学生多向思维。

  三、鼓励参与实践活动,活跃思维

  把握学生认知规律,提炼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注意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入手,抓住学生疑点,找准历史与现实、与学生实际结合点;再次,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根据本课教学内容,把枯燥的历史有针对性地变成慷慨激昂的历史诗词、扣人心弦的战场斗争,幽默诙谐的漫画,引人入胜的故事、令人敬佩的英雄人物。每个事件都让学生有新感觉,新发现,新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兴趣,活跃的思维状态,使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本课中利用《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教师适当点拨,学生就会对三国的历史的认识有了解的激情。可以写剧本、分配角色并排练,编写历史短剧。学*“官渡之战”时,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还编演了一个“许攸与曹操”的历史短剧呢。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2

  “教学”顾明思议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老师们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学*方法,学*的自信心,以及对学生的关爱,教师们付出了很多。怎样让老师的付出收到更好的效果?还需要培养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尊其师,才能信其道”,我认为,培养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不断学*,用丰富的知识,能力,高尚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

  二,工作中,面对学生,老师们要相互维护,不要相互拆台;

  三,老师与学生之间发生冲突,要告诉学生:你即使有理,也要用合适的方法与老师交流,要学会适应老师,与老师顶撞是不尊重老师,是不对的。同时也要通过恰当的方式与老师坦诚交流,指出老师工作中的不当之处,而不要幸灾乐祸。

  四,学校要经常开展尊敬师长,感恩社会的思想教育,形成良好的校风。

  反思

  在历史课的讲授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回味,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感情丰富的语言做铺垫,讲解适可而止。如果把所有问题都讲尽讲透,就大大损害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被动学*、懒于思考的*惯,使本应“育人”的过程变成“愚人”的过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但不可以代替学生学*;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分析、思考,从而自己明白事理,掌握规律。而引导学生学*,就需要从教师的讲授开始。所以历史课堂既离不开教师的讲授,也要给学生留下思考回味的时间和实践。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3

  在多年的历史学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初中生对历史学课存在着严重的厌学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认为历史学知识容易掌握,只要看书就可了解,用不着听讲,要考高分只要死记硬背即可。事实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种方法根本不可能把历史学学好。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学*历史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自然就不会厌学。

  一、 运用历史学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讲课生动,课堂气氛活跃,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兴趣。在历史学课上,讲解生动的历史学故事恰好能做到这点。如讲商朝历史学时结合《封神榜》的故事讲,同学听的津津有味,下课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还可提供学生熟悉的历史学故事,让学生自己讲解,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对历史学人物串联讲解

  如讲韩非时,提到其惨遭陷害的情况,谁害死韩非?是他的嫉贤妒能的'同学李斯;谁害死李斯?是历史学上著名的巨奸赵高;谁杀死了赵高呢?是秦王子婴;谁杀死子婴呢?是霸王项羽;项羽结局如何呢……这样一个引出一个,学生自然听得专注入迷。

  三、比较分析法

  对历史学人物或事件进行比较分析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但大多简单雷同,学生听起来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有所延伸效果就大大不同,例如,将郑和、哥伦布进行比较,无论在航行的时间、规模、次数上,郑和都要超过哥伦布,但为什么哥伦布比郑和的影响更大呢?郑和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朝贡贸易违背了经济规律,给明**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而哥伦布的远航引起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四、从人性角度讲述历史学人物

  历史学的一些偶然的、主观的因素往往可以改变它应该有的模样。如对“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窃取”这一历史学现象的解释,其中,固然是由于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压力,但孙中山个人的因素在这里占几分?事实上,当时孙中山虽然对***不放心,但他对***还是寄予了很大希望;而且孙中山一生诚信、善良、淡泊名利,“他没有一丝一毫的中国官僚的权利欲,他完全是带着对天下难民的博爱而担当起政治使命的”。以孙中山的个性和品格,为了“民主共和”的尽早实现,在***成立后仅两个月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当然,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方法多种多样,只要运用得恰当,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的。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4

  在新课改继续深入的形势下,我必须聚焦课堂,反思自身的教学。要讲好历史课,难。因为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内容的老套和知识点的琐碎,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准确传授知识、把握重难点的同时,把历史课讲的生动有趣。

  讲好历史复*课,更难。首先,内容多而杂。不论是复*一章还是一册书,都需要历史教师在众多的史实中找出一条主线来统领所授知识,理清线索,便于学生记忆。其次,复*课是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和归纳,相对而言趣味性降低、知识性增加、能力要求提高。第三,需要对学生学*及答题方法进行指导,一般说是比较乏味的。鉴于以上思考,我对历史教学及复*反思如下:

  首先,增加历史课的趣味性。我们的教材是比较枯燥的,缺乏故事性。对于一件历史事件,我们的教材交待得很简单而且不是很连贯,如果我们适当的补充一些历史事件,不但可以增加课程的趣味性,而且填补了教材的空缺、增加内容的连贯性。

  其次,复*的时候选取好的线索。我在进行《屈辱、抗争和探索》的.设计时,选择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分中国*代史为*行的两部分,即屈辱史(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和抗争、探索史(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编织一张知识网。纵向看,是战争、条约、民族资本主发展、思想探索等几个专题;横向看,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从民族危机到思变、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等一系列变化的内在联系。

  第三,能力提升与方法指导。学*历史不应该停留在掌握基本的历史史实上,更应该学会评价历史事件,比如新文化运动,首先可以让学生自己随意评价,然后指导学生注意形式上的全面——评价可以分三步:(1)是什么;(2)积极作用;(3)消极作用。然后再让学生对某位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比如分析李鸿章,我们应该对学生强调:(1)不要受文学作品和影视剧的影响;(2)要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评价,不要用今天的尺子去衡量昨天的人。另外,可以布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作业,比如:假设你是某位历史人物,写一篇日记。你应该注意把自己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注意史实、阶级立场和逻辑关系。这样不仅需要学生准确把握史实,而且锻炼他们阶级分析的能力和文字表达的能力。

  教师能否把握好课堂教学,要不断尝试改进,细心体会善于发现问题,潜心研究,勤于调整反思。教师要善于对自己的工作回过头来总结,坐下来反思。教学反思能力并不是一项与生俱来的或是会随时间流逝而自然形成的能力,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有计划地自我培养和自我提升。“实践出真知”教师的反思能力应在自身的反思过程中得以形成和提高。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5

  总结过去一年的教学工作,从中得到了一些体会,同时也找到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确定了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一、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具备对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才能乐在其中,才能勤奋地学*。有些学生上课注意力不能持久,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对感兴趣的事情愿意去做,不感兴趣的就表现出心不在焉。显而易见,如果不注重趣味教学,就很难培养起学生学*的兴趣。所以,我努力让学生在课堂40分钟的学*中一直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比较持久的注意力,就结合历史这门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入手,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将激发兴趣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在教学中,我认识到不能再同我上学时那样教学了,现在应该教的不是书本上死的东西了,那些学生都能知道,“读史可以明志,学史可以鉴身”现在教给他们的是就某个知识应怎样分析理解,使从中得到启发。所以我努力改变学生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答案由自己归纳得出。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使学生能对学*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让他们主动地去认识、学*和接受教育影响,从而达到所预期的学*目标。

  三、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在指导学生的学*方法上我没有足够的经验,不能教给每个人最有效的方法。

  2、对于在学*上有困难的学生,没有采取更多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今后努力方向

  我在今后课堂教学中还将努力为学生的学*兴趣和自主性学*的发展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促进他们去主动学*、主动发展,并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学会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不断提高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并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尤其对学*上有困难的学生,努力提高他们的学*成绩,激发他们的学*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6

  一、理论依据:

  教师专业化发展,可以由“他主发展”,即通过学校和培训院校、教科研机构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专业化培养;也可以由“自主反思来发展”,即靠教师的自主学*、反思来自我发展。尽管二者可以相辅相成,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终成功,还是依赖于自主发展,别人的培养只是条件,真正的提高还靠自己。当我们在研究学校各种教研模式的时候,放在第一位的是要研究教师的自主学*和同伴互助。这是学校整个教研工作的基础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教师成长、成熟、成就的决定因素。

  (一)怎样理解自修反思式教研

  所谓自修反思式教研即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虽接受必要的外界要求和指导,但主要以自修和经常反思为主的一种学*方式。

  自修反思式应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

  1、教师要有主动自学自主的学*意识和精神。

  2、在学*内容上,除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任务外,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要自加学*任务,即重点餐加自助餐。

  3、以校为本的学*。离开了学校,也就离开了实践,离开了“家”,也就不会有教师的自主发展。

  4、学*的个性化。由于是自修,那么教师在学*时间、地点、内容和方式方法上,不受统一限制,而是要灵活机动地处理。

  5、边学*、边实践、边总结、边反思,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即这种学*往往依靠教师个人的动力、兴趣、计划、进行“自在”“自省”“自悟”。

  当然,我们提倡教师的自修反思式学*,并不是排斥学校其他的教研模式对教师的影响,我们提倡自修反思式教研与其他教研形式有机结合。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各种教研活动中,多少年来,我们十分重视外在因素对教师培训的影响,而忽略对教师自身潜能的开发。即学校在开展各种教研活动中,首先应该考虑如何引导教师去认识、发展自己,从而在专业发展上通过自修反思,在自己身上找到自己。

  (二)教师成长动力的教研指导

  1、要研究教师专业成长动力

  实践证明,教师的专业成长并不单纯依赖于他的智力水*和教学能力,在教学能力的背后是他们的理想、信念、兴趣、毅力等原动力起着支撑作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并非是孤立的,它总是与教师的理想、信念、兴趣、爱好、勇气、信心、创新等这些非智力因素的活动同步进行。影响教师专业发展活动有两大系统,即动力系统,但作用不同。动力系统在教师的专业的成长中,起着定向、强化、促进、保证作用,解决教师想不想发展,爱不爱发展问题。而操作系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技巧、策略、方法途径问题,解决发展操作问题。二者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而且互相作用,互相促进。

  所以理想、信念、兴趣、爱好、勇气、信心、毅力、*惯、创新探索精神等个性心里素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原动力,也是永远从满活力的不竭力量。

  2、教师专业成长动力指导

  激发价值取向,让教师树立学*意识。许多教师*惯于把学校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主体,等着学校向自己提要求,等着学校给自己提供进修的机会,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成了一个被动的等待过程。就会在等待中看到周围的同事发展了,而自己发展滞后的原因归结为没有得到学校的培养,从而对他人的发展不以为然。事实上,如果学校成为主体应该是教师自己。我们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学*。学*应该成为每个教师每天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有专业追求,学*是生活、学*是工作,学*是一种责任。只有学*,生命才精彩。

  提出自修要求和规则,引领教师努力钻研。俗语说,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教师仅仅有学*愿望还远远不够,学校还应为他们提出学*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这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让教师给自己的学*做出规划。二是学校要给教师提出*期的长期的学*要求。

  给教师压担子。我们知道,实践是最好的一所学校。在对教师的自修反思教研施以影响的同时,学校也应在教学实践工作上采取一些措施,特别是对一些中青年教师应给他们创造一些锻炼的机会。即因路子、架梯子、压担子、给方法。使教师将理论学*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更有助于教师成长。

  (三)教师读书学*的教研指导

  1、高度重视教师的读书

  如果说有一种最方便、最快捷、最省时、最有效的教师专业能力的学*手段,那就是读书学*和工作实践。而*些年来这种最基本、最常规、最经常的教师培训提高的方法途径被轻视了,被忽略了。

  图书是教师知识、技术、情感、理论等的载体,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和有经验、有智慧的人沟通和对话。读书能使人丰富厚重,所谓学高为师就是这个道理。读书对教师来说更有特殊的意义,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读书能让教师超凡脱俗。

  2、教师读书的建议

  选择读书内容。读书应读三类书:一有关自己专业的书——这是立身之本;二与专业有关的其他门类的书——多读这类书,对于开拓思路,增长见识有好处;三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要了解自己的民族,自己民族悠久的思想、文化、科学史;了解各种新技术、新思想、新文化、新任务,须读好有关这类书。

  3、注意积累资料

  求知如采金,积学似储宝,学*中积累资料是十分重要的。在资料积累过程中,便收集、边思考、边吸收、边转化使用,*时要做到四勤:勤阅读、勤思考、勤整理、勤翻查。

  4、读书运用要活

  我们对于学术著作和各种报刊杂志的思想、观点、经验、方法既不能不加任何选择地全部相信,更不能机械模仿死搬硬套。要用自己的见解去剖析作者的思想和见解,用自己的概念消化别人的言论,以形成完全属于自己的认识。

  (四)教学反思教研指导

  1、必须重视教学反思

  对于教师教学经验积累来说,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对外学*吸纳;二是对内总结反思。

  教师成长就是:经验加反思。教与学之所以能“相长”,贵在学*后能及时反思。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总是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指导下进行的,教育观念直接决定着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行为、教学策略的选择及教学组织技术的采用,它像一只无形的手,控制、推动、调节着教师的行为。而恰恰许多教师从事同一工作的时间长了,往往形成某种套路,如果不注意从从外界吸收能量冲击这种套路,不从内部对这种套路进行理性反思和批判,就会束缚自我、重复自我、窒息自己的创造才能。只有敢于否定自我,才能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不断有新的发展。

  2、什么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从事教学实践后回过头来思索过去自己做过或经历过的教学活动,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指导今后工作。

  教学反思是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教学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以及教学后果。通过教学反思、研究,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提高教学质量。

  3、怎样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的种类和方法是多样的。如从时间看有课前反思,课上反思、课后反思,从反思内容看,可以对备课反思,也可对教学方法反思;也可对教学评价反思等等。在反思策略上,既可以对整体内容反思,又可以对重点内容反思。如抓住亮点进行反思,抓住重难点进行反思,抓住盲点进行反思,抓只疑点进行反思。反思的方式方法,既可以进行自我反思,也可以请教同行或专业人员帮助反思,而在操作上既可口头反思,也可进行书面反思。

  二、基本框架:

  流程:自修

  →

  反思

  自修:教师要有自主的学*意识和精神,在学*内容上,除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任务外,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要自修。由于是自修,那么教师在学*时间、地点、内容和方式方法上,不受统一限制,而是要灵活机动地处理。

  反思:实践后进行反思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即这种学*往往依靠教师个人的动力、兴趣、计划,进行“自修”“互助”“自悟”。

  三、应用与效果:

  我们提倡教师的自修反思式教研,并不是排斥学校其他的教研形式。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各种教研活动中,多少年来,我们十分重视外在因素对教师培训的影响,而忽略对教师自身潜能的开发和同伴合作的促进。学校在开展各种教研活动中,首先应该考虑如何引导教师去认识,发现自己,从同伴互助中改进自己,在不断实践反思中提升自己。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7

  历史教学属于初中教学中比较重要的教学资料,其不仅仅能够增进学生对爱国意识的掌握,并且能提高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认知度。大部分初中生正处在价值观和性格构成的时期,课堂学*态度比较差,尤其是那些历史任务和历史事件,无法提高他们的学*兴趣。很多实践证明,如果能够将历史故事引入初中历史教学中,则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兴趣,以到达初中历史教学目的。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故事的重要性

  1.历史故事贴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

  故事属于人类发展历程中比较常见的传承记忆方法,经过历史故事的讲解能够使人们对民族文化进行有效传承,其和历史记录具有相同效果。但与历史相比,历史故事则更多地侧重于对事件过程的讲述,并且在趣味性上和生动性上更胜于历史。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借助历史故事的讲解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因为大部分初中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且对故事具有较强记忆力,所以将历史故事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之中,不仅仅能够激发学生学*兴趣,并且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经过相关调查发现,初中生对于选择讲故事的教学方法也比较认可,从而为初中历史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2.历史故事能够将复杂变为清晰,抽象变为具体。

  由于故事的发展一般是对时间的发展过程进行叙述的,所以对于其中的一些细节给予了详细描述。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经过历史故事讲解能够将那些比较难记的时间、地点等引入故事的某个细节,同时将一些相比较较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水*。教师在讲故事时,学生还能够体会到历史事件重现的场景,从而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贴合初中历史教材的需要。

  经过对初中历史教材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教材不仅仅包括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并且囊括一些比较趣味的知识点,对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进行适当补充和完善。如果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历史故事教学,则能够丰富课堂氛围,并使课堂资料通俗易懂。

  4.帮忙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初中生所处的年龄是人生观和学生性格构成的主要时期,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如果历史教师能够讲解一些比较正义的、激励人心的历史故事,则不仅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资料的了解和掌握,并且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必须影响,帮忙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8

  我对初中历史新课标、新教材的认识、感受、体会颇多。现在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与探索得来的心得付之笔端,与教育同行们探讨交流:

  问题一:

  我驾驭教材的能力有限,基本素质和能力亟待提高。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觉得历史新教材以主题为单位,如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是侵略战争,第二单元是*代化探索等,教材的编写者着重追求知识的思想性、教育性,而不刻意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留下了很大的思考和发挥的空间给教师和学生,有利于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创造性,但由于我不是历史专业出身及自己的能力有限,在备课时有时候就感到很难备,上课时觉得课文内容不易上。我个人认为:教师应加强对历史学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课程标准》的学*。

  教师之所以在备课时感到难备的原因很多,因此,在进行群体教研活动时,在集体说课、备课时,应对课程标准进行固定时段的周期性解读,将《纲要》、《课程标准》的学*与本组教师教研活动相结合,同步进行,以便圈定传授该课的知识,而不是什么都教。

  问题二:

  刻意追求课堂形式的“活泼”,而忽略了课堂教学的实质。由于新课改了,我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深,对新课程的本质认识还不够到位,加上评价方式的滞后,在教学过程中就出现了一些只追求形式而不追求内容的突出问题。例如:我把“教学方式转变”视为新课改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而在教学方式转变过程中,特别将“自主、合作、探究”作为重点倡导的教学方式,()但对“自主、合作、探究”在课堂上到底怎样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本质特征和使用范围是什么,我还是处在心中无底阶段。讲合作、探究,就是小组合作学*和讨论。小组合作学*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难以顾及到每一位学生,纪律也不好维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分组讨论,有可能使优秀生参与的机会更多,而后进生则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优秀生那里获得信息,致使后进生在小组合作学*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

  问题三:

  评价方式相对滞后,导致我在课改创新活动中缩手缩脚新的课程应当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但目前的情况是,社会各界、学生家长仍然以学生成绩、升学率来评价教师、评价一所学校,而学校本身,也把学生的考试分数与教师的评先、晋级、双聘等多方面挂钩。课程改革的实际效果不是想象中那样令人满意。我认为:新的课程改革必然要求建立全新的评价机制。传统的评价机制主要以学生掌握多少知识和考试成绩为核心,造成迫于课改压力和上级部门的要求而做一些表面化的装饰和表演,从而使课改有名无实。评价方式也应多样化,如成果展示评价、活动课中的现场发挥评价、课堂上的行为表现评价、成绩进步评价、特长评价、实践表现评价。

  问题四:

  对多媒体在教学中运用理解上有偏差。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其作用已是深入人心,它克服了许多传统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同时我注意到多媒体教学也不是万能的,它也有缺点和不足:

  (一)影响教学效果:有时我为了赶时间画面切换太快,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和思维速度,象电视或电影画面那样一闪而过,不容学生细看和思考,那将极大地降低了教学效果。

  (二)抢夺思维空间:在多媒体教学中往往用课件把所有抽象思维、文字语言的理解都用多媒体形象展现出来,这实际上是扼杀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在具体实践了一年的完全多媒体教学后,决定在新学年只对个别的课时使用多媒体这一教学方式。当然我的历史教学过程中肯定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解决现存问题对一线历史教师来说任重道远,我希望更多同行与我一起,为解决历史教学问题而共同努力吧!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9

  《三国鼎立》一课的内容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为了激发学生学*历史的兴趣,让学生展示自己历史知识和口才,在讲到“赤壁之战”时,请学生可以根据课外资料、教材来说说赤壁之战,学生们立即炸开了锅,都想试一试,一位学生绘声绘色的讲述了孙权和刘备走上联合的经过,还有同学讲述了黄盖的苦肉计......教室里掌声阵阵。这时一位*常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站起来了,讲述了赤壁大战时的场景以及曹操是如何仓惶出逃的,最后总结:“安徽赤壁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古战场,有机会一定去看看”。听完后我注意到这个同学把赤壁所在地说错了,不是在安徽而是在湖北,但我不忍心泼冷水,还鼓励性的说了声“你真不错”,并没有纠正他的错误。

  下课后我仔细想,总觉得那样处理不对劲儿。自从实施新课改以来,特别是在公开课的课堂上充满着“你真不错”、“你能行”、“你真棒”等表扬的话语。虽然这些表扬话对孩子来说是一种鼓励,但过度的、甚至不切实际的表扬给孩子带来的就完全是好处吗?我的上述处理方式,让学生接受了错误的知识。作为教师,这是一个不小的错!

  其实,学生听多了赞赏的话,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当学生做得不对的时候,一定要立即指出他的不足。只有发现了不足,改正了不足,才能不断进步,也才能坦然地面对别人善意的批评、提醒,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所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老师一定要给学生一个中肯,公正的评价!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10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又一个学期结束了,经过历史教学,让我深感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的乐趣,总有让我挖掘不完的东西。下头我对初中历史教学作以下反思,与大家共勉。

  首先,把学生学*历史的进取性调动起来,一个关键性问题,联想式教学方法是更好地结合学生的特点,经过纵向联系及横向联系,来调动学生的学*进取性和主动性,到达显著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所以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此刻新课程实施以后的资料,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要求教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的自**。其实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到达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所以,我个人是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让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的生活海洋里尽情畅游。这种以教师的点拨来启发学生学*的主动性,与教师共同进行探讨、交流的教学方式,我把它叫做联想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正好适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因为此刻的学生,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理解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杂志、书刊、网络等,所以获取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明白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很多的历史知识。他们明白美国布什再次当选总统和这次“海啸”带来的灾难,明白当今中国“韩流”“肆掠”……他们勤于思考,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本事极大的广阔性,善于独立思考。

  其实我们的历史也是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自然科学等都有历史的影子。历史知识与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如此相似的,那么,历史教学过程应当是多姿多彩的,其中关键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这种联想式教学方法。就是贴合青少年心理,调动学生学*历史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力求做到将历史贴*学生,贴*当代,使学生认识到历史时刻在我们身边,并不是高不可攀,惶不可及的东西。这种联想式教学法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温故知新”。首先温历史之“故”而知新。例如,要讲中国的改革开放,能够先经过商鞅变法的例子来分析。商鞅变法得到多数人的支持的史实,使学生体会到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需要,贴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古今同理,结合当今我国的改革开放宏伟大业这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支持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由于***在新形势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措施。这样经过温*以前的旧知识来理解、深化当前新知识,还能够巩固旧知识。

  其次温其他科之“故”而知新(联系各学科的知识)。历史包罗万象,涉及中学的所有科目。如关于商鞅变法的例子,还能够联系到语文中的典故:“徙木赏金”、“立木为信”。数学方面,有圆周率的计算者祖冲之等。语文的课文背景是历史,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的发展的历程,是历史;历史的思维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就属政治的范畴;地理与历史更是息息相关。再次温课外知识之“故”而知新。这个“故”不是所有学生都了解,但恰恰是这一点是最能激发学生学*历史的兴趣和进取性,最让学生有自我实现的空间,并且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历史与现实的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例如,讲到英国侵占**地就能够提到《红河谷》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表现西**风的纯朴,武器的落后,但这种武器并没有使他们屈服于列强,而更激起他们捍卫民族,捍卫国土的高尚气节。讲到华盛顿创立美国的赫赫战功,同时谢绝连任,就能够提到当今热点布什再次当选总统,但美国历史上没有连任三任的总统的贯例。讲到《文学艺术》部分,能够提到中央2套的《鉴宝》,让他们明白中国文化遗产的价值,还能够起到保护中华文化遗产,这也是大家不可推卸的职责。

  以上这些是我个人的一些心得。总之,历史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每位历史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在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下,我们每位历史教师都要抓住时机,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11

  一节好的历史课首先要让学生爱听,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去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对人的教育。新课程理念提倡学生学*方式的变革,这节课我在学生自主探究学*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本课教学既难又易,难的是教学方法难以突破,易指多数学生对这段历史比较熟悉,我综合多种版本教材的特点,把黄海海战和《马关条约》的签定做为教学重点,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特别是在引导学生分析邓世昌这个历史人物时,从责任感中体会爱国情感,从人格尊严感悟国家精神,以小见大,体现了教师的创新精神,教师通过谈话、探究、体验等多种教学方式,创设历史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气氛和谐融洽,学生学*状态精神饱满。

  这节课我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努力:

  1、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在这节课当中体现了老师新课程理念,比如说《马关条约》内容这部分不仅让学生知道条约有哪些内容,老师还引导学生利用图表的方式与《南京条约》对比分析,让学生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深刻认识《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哪些严重的危害,教师还引导学生分析认识《马关条约》给日本带来的一些影响,这样的做法,培养和训练了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和理解问题,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时候,是从问题入手,环环相扣,然后是层层深入。在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探究中,使学生思维活动始终在进行着,并且在思维活动中得出自己的认识。

  2、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本课点睛之笔是对《马关条约》的教学,教师打破了传统模式的束缚,对《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进行重新设计,让学生认识到《马关条约》的签定,中国失去的不仅仅是物质,还有精神层面的,那就是尊严,通过让学生感悟到通过本课学*,我们不要积聚仇恨,而是自我反思和警示,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3、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这节课当中,我选用了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签定和部分历史史料等相关的片段,学生观看过后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一些感受,学生在谈感受的过程中,进行感悟。如我在课堂结束部分引导学生学完《甲午中日战争》后,你有什么心情?请用一种颜色来代表,并说明为什么用这种颜色?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符合学生的从形象到逻辑的认知规律,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当然,这样的教学处理不一定很好,但我也应该对我的探索进行反思、总结。整个教学中,不帖标签、不灌结论,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又有客观、理性的分析和梳理,站在思想史的高度对历史进行阐释与理解,给历史必要的宽容,现实的回答。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与实践,在*实的教学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思想的魅力;在饶有兴趣的情境中体会思想的魅力。

  在课堂中,我也分明感觉到学生的回答是自己内心流淌出来的,有自己的见解,而不是照着课本读。润物细无声,我想,这恰恰是思想的意义与力量所在。同时,在这样的过程中,关于黄海海战、《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等核心知识,相信学生不必于课后再去死记硬背,因为,这已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了。

  诚然,因为是一节原生态的课,也有瑕疵,如时间的把握、教材的取舍、语言的过渡等。好在叶谰教授早说过,真实的课总会留下遗憾,聊以自我安慰。不过,伴随阅读而生、不乏亮点的教学设计,足以给自己更坚定的信念:教师生涯,阅读作伴。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12

  每一个教师教完一堂课,定有自己的感受感悟、感想感叹,若能对此进行简要的归纳整理,撰写“教学反思”,则能帮我们接受课堂所反馈的信息,克服教学中的干扰因素则有助于找出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为教学提供可靠依据,也有助于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改革的力度。能促进我们教师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水*的提高。

  一、记教学过程中的“亮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陶冶学生情操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运用或渗透情感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对图片、录像、电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学生表演等方法,渲染出形象、生动、感人、逼真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唤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和探究历史。

  二、记教学过程中的“败笔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堂课中,无论设计多完善,也会有疏漏,无论教学多么成功,也难免有失误之举。如果每节课后,教师都能对自己或别人的课认真进行反思、探究和剖析,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补救,取长补短,以避免在以后的教学中重蹈覆辙。

  总之,不进行教学反思,教师教学水*就会永远停留在原来基础之上,实践证明:反思教学中的得、失、,疑能使我们以后的教学扬长避短,常教常新,不断进步,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13

  今天学校领导又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学*的机会,我听取了一节马牧池张文淑老师的课和薛校长的报告,感触很深,收获也不少:

  老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时,老师要认真指导学生,真独学、实自查,有效地控制学生自主学*内容进度。

  小组合作学*时,学生互助的目标要明确、互助的对象要明确、互助的内容要明确、互助的.时机要明确、互助的方式要明确。

  小组合作学*时要把握好展示时间、展示的对象,展示的过程要跟上评价,评价要公正合理。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14

  一、理论依据:

  教师专业化发展,可以由“他主发展”,即通过学校和培训院校、教科研机构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专业化培养;也可以由“自主反思来发展”,即靠教师的自主学*、反思来自我发展。尽管二者可以相辅相成,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终成功,还是依赖于自主发展,别人的培养只是条件,真正的提高还靠自己。当我们在研究学校各种教研模式的时候,放在第一位的是要研究教师的自主学*和同伴互助。这是学校整个教研工作的基础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教师成长、成熟、成就的决定因素。

  (一)怎样理解自修反思式教研

  所谓自修反思式教研即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虽接受必要的外界要求和指导,但主要以自修和经常反思为主的一种学*方式。

  自修反思式应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

  1、教师要有主动自学自主的学*意识和精神。

  2、在学*内容上,除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任务外,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要自加学*任务,即重点餐加自助餐。

  3、以校为本的学*。离开了学校,也就离开了实践,离开了“家”,也就不会有教师的自主发展。

  4、学*的个性化。由于是自修,那么教师在学*时间、地点、内容和方式方法上,不受统一限制,而是要灵活机动地处理。

  5、边学*、边实践、边总结、边反思,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即这种学*往往依靠教师个人的动力、兴趣、计划、进行“自在”“自省”“自悟”。

  当然,我们提倡教师的自修反思式学*,并不是排斥学校其他的教研模式对教师的影响,我们提倡自修反思式教研与其他教研形式有机结合。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各种教研活动中,多少年来,我们十分重视外在因素对教师培训的影响,而忽略对教师自身潜能的开发。即学校在开展各种教研活动中,首先应该考虑如何引导教师去认识、发展自己,从而在专业发展上通过自修反思,在自己身上找到自己。

  (二)教师成长动力的教研指导

  1、要研究教师专业成长动力

  实践证明,教师的专业成长并不单纯依赖于他的智力水*和教学能力,在教学能力的背后是他们的理想、信念、兴趣、毅力等原动力起着支撑作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并非是孤立的,它总是与教师的理想、信念、兴趣、爱好、勇气、信心、创新等这些非智力因素的活动同步进行。影响教师专业发展活动有两大系统,即动力系统,但作用不同。动力系统在教师的专业的成长中,起着定向、强化、促进、保证作用,解决教师想不想发展,爱不爱发展问题。而操作系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技巧、策略、方法途径问题,解决发展操作问题。二者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而且互相作用,互相促进。

  所以理想、信念、兴趣、爱好、勇气、信心、毅力、*惯、创新探索精神等个性心里素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原动力,也是永远从满活力的不竭力量。

  2、教师专业成长动力指导

  激发价值取向,让教师树立学*意识。许多教师*惯于把学校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主体,等着学校向自己提要求,等着学校给自己提供进修的机会,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成了一个被动的等待过程。就会在等待中看到周围的同事发展了,而自己发展滞后的原因归结为没有得到学校的培养,从而对他人的发展不以为然。事实上,如果学校成为主体应该是教师自己。我们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学*。学*应该成为每个教师每天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有专业追求,学*是生活、学*是工作,学*是一种责任。只有学*,生命才精彩。

  提出自修要求和规则,引领教师努力钻研。俗语说,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教师仅仅有学*愿望还远远不够,学校还应为他们提出学*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这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让教师给自己的学*做出规划。二是学校要给教师提出*期的长期的学*要求。

  给教师压担子。我们知道,实践是最好的一所学校。在对教师的自修反思教研施以影响的同时,学校也应在教学实践工作上采取一些措施,特别是对一些中青年教师应给他们创造一些锻炼的机会。即因路子、架梯子、压担子、给方法。使教师将理论学*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更有助于教师成长。

  (三)教师读书学*的教研指导

  1、高度重视教师的读书

  如果说有一种最方便、最快捷、最省时、最有效的教师专业能力的学*手段,那就是读书学*和工作实践。而*些年来这种最基本、最常规、最经常的教师培训提高的方法途径被轻视了,被忽略了。

  图书是教师知识、技术、情感、理论等的载体,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和有经验、有智慧的人沟通和对话。读书能使人丰富厚重,所谓学高为师就是这个道理。读书对教师来说更有特殊的意义,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读书能让教师超凡脱俗。

  2、教师读书的建议

  选择读书内容。读书应读三类书:一有关自己专业的书——这是立身之本;二与专业有关的其他门类的书——多读这类书,对于开拓思路,增长见识有好处;三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要了解自己的民族,自己民族悠久的思想、文化、科学史;了解各种新技术、新思想、新文化、新任务,须读好有关这类书。

  3、注意积累资料

  求知如采金,积学似储宝,学*中积累资料是十分重要的。在资料积累过程中,便收集、边思考、边吸收、边转化使用,*时要做到四勤:勤阅读、勤思考、勤整理、勤翻查。

  4、读书运用要活

  我们对于学术著作和各种报刊杂志的思想、观点、经验、方法既不能不加任何选择地全部相信,更不能机械模仿死搬硬套。要用自己的见解去剖析作者的思想和见解,用自己的概念消化别人的言论,以形成完全属于自己的认识。

  (四)教学反思教研指导

  1、必须重视教学反思

  对于教师教学经验积累来说,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对外学*吸纳;二是对内总结反思。

  教师成长就是:经验加反思。教与学之所以能“相长”,贵在学*后能及时反思。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总是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指导下进行的,教育观念直接决定着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行为、教学策略的选择及教学组织技术的采用,它像一只无形的手,控制、推动、调节着教师的行为。而恰恰许多教师从事同一工作的时间长了,往往形成某种套路,如果不注意从从外界吸收能量冲击这种套路,不从内部对这种套路进行理性反思和批判,就会束缚自我、重复自我、窒息自己的创造才能。只有敢于否定自我,才能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不断有新的发展。

  2、什么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从事教学实践后回过头来思索过去自己做过或经历过的教学活动,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指导今后工作。

  教学反思是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教学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以及教学后果。通过教学反思、研究,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提高教学质量。

  3、怎样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的种类和方法是多样的。如从时间看有课前反思,课上反思、课后反思,从反思内容看,可以对备课反思,也可对教学方法反思;也可对教学评价反思等等。在反思策略上,既可以对整体内容反思,又可以对重点内容反思。如抓住亮点进行反思,抓住重难点进行反思,抓住盲点进行反思,抓只疑点进行反思。反思的方式方法,既可以进行自我反思,也可以请教同行或专业人员帮助反思,而在操作上既可口头反思,也可进行书面反思。

  二、基本框架:

  流程:自修

  →

  反思

  自修:教师要有自主的学*意识和精神,在学*内容上,除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任务外,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要自修。由于是自修,那么教师在学*时间、地点、内容和方式方法上,不受统一限制,而是要灵活机动地处理。

  反思:实践后进行反思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即这种学*往往依靠教师个人的动力、兴趣、计划,进行“自修”“互助”“自悟”。

  三、应用与效果:

  我们提倡教师的自修反思式教研,并不是排斥学校其他的教研形式。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各种教研活动中,多少年来,我们十分重视外在因素对教师培训的影响,而忽略对教师自身潜能的开发和同伴合作的促进。学校在开展各种教研活动中,首先应该考虑如何引导教师去认识,发现自己,从同伴互助中改进自己,在不断实践反思中提升自己。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15

  历史学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即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其课堂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我通过对新课标的学*,根据中学教材的内容编排突出了对这种能力的培养,采取了指导性的学案模式,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运用,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历史学的课堂教学应当反映这种特点,以用为主,树立一种“大历史学教学观”,使有效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首先是教师观念的转变。历史学教师要转变的第一个观念是:历史学教学不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而是言语技能的教学。过去,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历史学教师过分强调历史学知识的教学,不注重分析。这次中学历史学教材的改革为教师观念的转变奠定了基础。然而传统考试的“余威”仍在,考试依旧是教学的指挥棒。作为一名历史学老师,是应该懂得如何在这两点找到一个*衡点。值得高兴的是中学历史学教学大纲适时进行了调整,明确规定将降低语法试题的难度,减少知识性的客观题,重点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在言语运用中学*语言。

  教师观念转变的第二个方面是:由以本为本向以用为本转变。历史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语言,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它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历史学教材只是学生学*历史学的基础、媒介,学生要学好历史学就必须融入历史学的海洋,跟上历史学发展的步伐。因此我也时常在教材教学的基础上随时把鲜活的历史学输入教学,让学生能够感受历史学,能够使用历史学表达自己的思想。

  在*时的教学活动中,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学*的兴趣,而且不能体现语言的生动性,而多种教学方法可以刺激学生的不同兴奋点,抑制大脑疲劳。计算机辅助教学使教学方法的运用有了广阔的天地。无论哪种教法,其基本出发点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应当是学堂,是学生学*的天堂。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历史学学*的特点决定了讨论法在历史学课堂教学中的特殊意义。历史学课的讨论法应具有更广泛的内容,更自由的民主气氛,不但可以讨论本课的问题,而且可以用历史学发表自己的见解,纵论国内国际的是是非非。而讨论课是在考验老师对整个课堂的驾权能力,在*时教学活动中,经常有学生在讨论课时不用历史学,或者是说与本堂课毫无联系的话题,这需要老师时常督促。

  在这一年的教学活动中,我觉得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维持课堂纪律,如何使教学活动在一种轻松,民主的气氛下进行。到底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用何种姿态面对学生。老师在不能体罚的情况下,还能采取哪些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来提高历史学课堂教学的效率,这些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16

  我已从事多年初中历史教学,深感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的乐趣。面对活泼可爱的学生,如何调动他们学*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有限的历史课堂中,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获得有效的教学成果,是需要我们历史教师长期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下是我对于初中历史教学一点反思。

  一、创设历史情景,激发学生学*的动机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没有学*兴趣的人,是不可能有持久的学*动力和学*信心的,也不会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练*和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诱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浓厚兴趣,让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积极情感,使他们乐于学*显得很有必要。

  由于历史教科书叙述的是人类社会以往的发展过程,是历史学家们根据历史文献和物质遗存对历史的再现,并以现代语言的叙述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因此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那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与我们有着难以逾越的距离,仅靠教师的语言叙述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不可能激发起学生学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幻灯片、录像等,把过去的事情真实地展现在同学面前,让历史场景、历史人物走进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下历史,这样就把时空拉*了,学生学史的兴趣和动机便被激发了出来。而且在尝试中,我发现在一堂课的导入部分,如能有效地创设一种学史的情景和氛围,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灯、录像等直观教材开展教学

  实物、模型、图片、灯、录像是最容易激发学生情感的直观教材。教师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再加上绘声绘色地讲述,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抓住常规教学,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力求提高课堂效率

  这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对教师的最高要求。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要翻阅教材、教参、教辅用书,力争做到把老师知道最多的知识,教材中所蕴含的所有要点,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联点都备出来,有条列地传授给学生。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认真组织课堂教学,积极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一定要抓住课堂上的40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四、教给学生一些学*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

  *时的教学中,在传授知识时,也要教给学生一些学*方法,比如概括、归纳、比较、判断等诸方面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养成勤于复*旧知,善于总结归纳,做题条理清晰,规范等良好的学**惯,都是做为毕业生必备的技能。教师*时训练的好,不致于在考试中顾此失彼。

  总之,历史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每位历史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在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下,我们每位历史教师都要抓住时机,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17

  写在前面:

  我是一名普通的初中历史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只有两年的时间。从盲目的学*模仿,到现在有目的的自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了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实在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虽然课前我认真准备,课上严密组织,但总会在课后感到不是十分满意,总会有或大或小的遗憾存在。因此,作为教师,要不断钻研,不断学*。要使我们的教学在教师不断完善自我的基础上走向完美。

  现在的历史课堂教学,掀起了一股改革、学*大潮。其实我认为无论是学*杜郎口模式还是学*洋思模式,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我们作为历史教师要弄明白,我们改什么?

  我们要改的是我们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大体可以分成两种:

  第一、探究式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可以用黑色的眼睛,发现彩色的.历史。这种探究式,分成学生自主探究和老师指导探究两种。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性,学生不可能在生活中通过现象来学史,学生具备的历史知识也有限,所以前种方式在历史教学中极少使用。我们倡导使用的是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的探究式学*。

  第二、接受式课堂教学方式。老师把系统、准确的历史知识用一定方式传达给学生。这种接受式,也分成两种方式。一是学生被动接受式,这是一种以老师讲述为主的课堂模式,也是传统教学中常用的模式,现在教学设施先进了,可以结合多媒体上课。虽然教学效果可能不错,但不利于学生“发现”,不利于学生形成思辨能力,更不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不能培养学生合作、竞争意识。二是学生主动接受式。这是我喜欢的方式之一。

  我现在采用的是学生主动接受式和老师指导探究式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简称自主探究式。

  我的自主探究式课堂分成五个环节:导入新课、自主学*、点拨探究、知识梳理、同步达标练*。这种课堂,是学生自主学*探究的课堂,教师只是一个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我们在“老师的表现机会很少”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做呢?我认为历史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件事。

  1.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环节

  根据不同教材内容,不同课型,针对不同学生实际,设计好不同类型的导入新课环节。

  或温故引新,注意前后知识联系;或设置情景,一方面激发学生学*兴趣,另一方面为理解本课知识做铺垫;或教师直接阐述,娓娓道来,做精彩的开场白,为本课知识说前因说背景;问题导入,激起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促使他们积极地思维,主动地探究;还可以时政导入新课等等。

  这是教师可以自主支配的一个环节。但课堂是学生的,老师要缩短自主支配的时间,因此,导入新课环节要设计得“短小精悍”。

  2.精心设计自主学*内容

  根据课标要求,把属于“识记”层次要求的内容放入这一环节中。

  教师要精心编制自主学*导航。可以做成纸质学案,也可用多媒体展示。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列图表、列提纲、所有内容问题化、填空与问答结合、出示知识网络、图配文等等。

  这是学生自主学*的一个环节,学生可以自学完成这一部分内容。当然,遇到问题同学可以讨论,也可以请教老师。因此,教师设计自主学*导航时,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年龄特征和符合教学规律。

  3.精心设计合作探究问题

  这一环节是老师引导下的学生探究,也是教师最不好把握的一个环节。

  我们要把课标要求中“理解”“运用”层次的内容或本课难点、重点放入这一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资料(一定要是基本史实,不用文艺作品),做到论从史出。可以设计成问答题的形式,也可以设计成材料解析题的形式,当然也可以设计成小辩论的形式等。

  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当然,也要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指导学生小组内合作,指导学生和其他小组竞争,培养学生合作竞争意识。

  学生讨论时,我们要走下讲台,融入学生,注意倾听,把“误入歧途”的学生“引上正轨”,把说出有价值的答案(不一定是正确答案,也可能是常见易错知识)的学生记在心里。

  讨论结束后,教师点拨前,一定要让这些同学展示自己的成果,鼓励学生大胆探究。

  4.精心设计知识梳理方式

  历史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梳理知识更为重要。怎样梳理知识呢?

  学生口述、列大事年表、归纳提纲、列图表、画知识树、编写知识卡片等等都是很好的知识梳理方式。

  采用新课堂教学方式之初,最好是师生合作,教师出示“半成品”知识梳理,学生补充完整。随着学生积累了一些梳理方式,同时学*历史的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后,学生就可以独立完成,并且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完成。

  5.精心设计达标练*

  教师要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题设计要有针对性、层次性,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强化技能操作,注重综合性。

  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在转变。教师不再是灌输者,教师成了设计者,如果设计出现了漏洞,学生就会出现知识欠缺;教师成了组织者,如果组织无序,课堂就会乱成一团;教师成了引导者,如果教师引导无方,抓不住关键,就会完不成学*任务。

  虽然新课改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但学生每个学*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能力和水*所限,刚开始用这种模式时,我把每一环节的用语都在课前写好。做设计师难,做组织者更难啊。这不仅需要教师课前的充分准备还需要课堂上的灵活应变。

  新模式教学教师更累,会有很多的困难和困惑。如:教学形式和实效的兼顾,教学资源、教学设施的欠缺,重成绩轻教学的教师评价机制、自身能力的限制,学生的组织培训等等。但我们是教师,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我们知道“鱼渔有别”。我们要在教改的路上,无怨无悔地走下去。教会学生学*,才是我们做教师的最大成功。

  作者简介:王金芳,女,中学历史教师,河北滦南三中历史教研组组长,被聘为滦南教研室中心教研组成员。有多年历史教学经验,曾多次承担历史示范课的教学任务,被评为滦南县历史学科带头人、几次被评县、市级先进教学工作者,20xx年被评为首届滦南名师。有多篇文章在报刊上发表。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18

  本人从事初中历史虽已有十余年历史了,但正如美国一名教育学家所言:“经验+反思=成功”所以很有必要进行教学反思,此次教学反思主要从学生和教师这两个层面进行:

  一、学生方面

  1.女生学*历史的兴趣普遍低于男生。按说历史学科属复述性知识,偏重于记忆,女生相对于男生而言会更勤奋,会记得更准确些,但事实却是若干届毕业生的中考成绩女生*均分低于男生,最低分是女生,不及格人数女生占80%左右,而最高分都是男生。我想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情感较为细腻而丰富的女生对血雨腥风的历史战争不感兴趣,对频繁的朝代更换更是一头雾水,学*历史的兴趣不浓。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本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广大女生学*历史的兴趣。

  2.学生普遍不发问,思考度不够。多年来本人所教的班级中考历史成绩都不错,但客观冷静地思考却发现,学生普遍不发问,思考度不够,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课,几乎没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请求老师帮助解答。我时常思考:学生这样学*,从历史中真的能学到什么,学历史到底有什么用途。我想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教师日常教学,开启引导不足,没有打开同学们思维的闸门;二是学生误解为历史学*不就是“贝多芬”(背多分),根本不用思考。启发学生思考,激励学生发问将是本人以后教学的重点。

  二、教师方面

  1、本人科班出身又执教初三历史多年,自以为对教材把握较好:无论各课的重难点,课文在单元中的地位与作用,还是各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甚至是中考的热点、重点,本人都揣摩得较为到位。但随着*年来中考历史题注重引进新情景这一现象,本人深感*时备课还是不够到位,主要表现为课文相关资料(包括图片、图表、文字)收集补充不足,不能很好地开拓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

  2、本人一直信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教学理念。所以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课,大胆放手让学生淋漓尽致地发挥学*主体的功效,学生学*的方式多种多样,或读或记或写或答或练或议,教师讲授时间很少超过三分之一,甚至更少。

  3、回顾本人长期以来的.教学模式,与当前学校所倡导的“三面教学观”和“四步教学流程”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有待改进:

  第一、必须十分重视课前预*,预*环节是议论、导学、练*的基础、前提与关键。它直接决定一节课的成败,为了使课前预*不流于形式具有实效,决定留出每节课的最后十分钟用于预*下一课内容。同时,要利用班长和课代表落实好课前读。

  第二、让同学们当堂训练的*题由难度较小的的单项选择题变成难度较大的材料分析题,*题难度加大同学们的答案自然有对错之分、片面与完整的不同,这样的结果不仅十分有利于议论的开展与深入,而且使教师的导学更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提高课堂学*的效率。课后完成选择题,一方面可以有效杜绝抄作业的现象,另一方面让可以及时巩固记忆基础知识点。

  第三、教师的导学由原先系统知识的介绍、完整背景的解说变为思路的点拔:细读材料,寻找材料与历史知识的切入点,捕捉关键词-----历史时间或历史人名或历史地名或事件名称;教师导学一方面要顾及时间,另一方面更要顾及教学内容的实际性,对于同学们的确难于理解的内容一定要讲细,讲透;教师导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历史事件的比较,帮助学生寻找可比度进行对比;教师导学侧重补充历史的相关评论,开拓视野,启迪思维。

  4、本人认为进行初中历史循环教学有两个好处:一、可以系统的了解中外历史的全部内容,如果只教初三历史对中国史特别是中国古代史就比较陌生。二、课堂教学改革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如果初一、初二、初三由教学风格不同的老师来教,则不利于开展教学改革。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19

  “经验+反思=成长”,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和再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反思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

  回顾从20xx开始,吉林市中学历史教学开始使用部编历史教材,作为工作了*20年的教师,我很荣幸地赶上了第一班车。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如何完全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如何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为此,我总结了一些*时教学中的案例以及经验,并渴望寻求更好的对策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去教学

  新课程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设计问题的能力,设计出发散的、扩展的,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方案。

  在备课过程中,首先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来研究教材内容,对符合历史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的内容进行分类和整理,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和对学生进行培养。比如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在备课的过程中结合课程标准的内容,确定了“开通大运河”子目主要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充分利用教材和地图册中的地图进行教学,以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制作示意图。

  二、正确处理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注意利用一个简单的道理,或者一个知识点引出一个知识串,形成一个知识网,让学生能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首先,我要选那些最适用的,最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典型事例,选择典型材料真实可信,能够逐步展开并深化和升华主题,增强表达效果。例如:在讲授《新中国的外交》这一课时,为了能激发学生学*外交家的远见卓识和为国家利益而努力探索的精神,在课堂上播放了***的外交演讲的视频。他们说外交家真厉害,能一切从国家利益出发来做事情。这次的启示就是:不用讲解,学生就能从真人真事上领悟国家利益是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根本所在。他们还对外交家的演讲和口才惊叹不已,达到了情感和知识教育的双重目的。

  其次,采取生动活泼,学生可以接受的学*方法和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使他们乐学爱听。上历史课之前都会提前两分钟进班级,充分利用好预铃打响到正式上课铃打响的两分钟,让他们快速思考上节课的基础知识,上课后马上提问。我发现两分钟如果利用好,学*的效率也会很高。现在,利用课前两分钟回顾旧知识在我教的班级中已经成为一种*惯。每当正式铃打响之后,不用提问,他们都会主动站起来回答。

  三、重视情感教育,形成大的历史观

  学一门课程首先就要明确学*它的作用和目的。在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和比较上,经常要"瞻前顾后"、"左顾右盼",联系中国,联系世界,联系古代,联系今天。为的就是能够使学生逐渐形成一个大的历史观和深厚的历史感。

  四、制定学生学业多元化评价方案,教学中持之以恒执行

  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考虑到实际的可操作性,确定历史学科的评价。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学生的课堂表现。

  班级学生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两个小组。课堂上学生参与讨论、回答问题答对的每人次加一分。以“正”字标记,下课前总结本堂课中的两个小组的各自分数。课代表记录在墙上的表格中。

  (二)学生改正作业情况。

  每天交上来的作业在教师批阅后,学生自行改正。教师记录学生改正的情况。以打对号的方式,依照学生的姓名进行记录。每天每人次加一分,当天统计分数加到两个小组中“改正作业”项目中。

  (三)学生检测成绩情况。

  学生的每次历史学科的检测成绩,按照100分加5分,95分以上加4分,90分以上加3分,85分以上加2分,60分以上加1分。分数不累计。这样的规则进行统计加分。

  (四)学生品德和课堂纪律。

  学生做好人好事和遵守课堂纪律每人次加2分。加到小组分数表格中。

  (五)学生完成当天任务量情况。

  每天历史课上总结归纳的表格和完成作业的都要进行加分统计。

  (六)评价的总结方式

  每周进行周统计、每月进行月总结、每学期进行学期末的汇总,展示给学生知道,评出优胜组,教师给优胜组奖励以示鼓励。

  经过一个学*的具体操作,一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

  以上四大方面是在新教材改革下教学案例和经验方法的总结。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还有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和困惑,准备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将问题细化,注重*时的积累,着手解决,具体成文。正像一位老师说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只要倾注自己的爱心和激情就能得法!"在新教材改革的背景下,要学会用智慧和爱心打造自己的风格,不断思考!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20

  如何把学生学*历史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已是一个关键性问题。联想式教学方法是更好地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纵向联系及横向联系,来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 教学效果。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 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 求老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要求老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的自**。其实教与学是 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 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 共同发展。

  因此,我个人是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 学生学*的主动性,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的生活海洋里尽情畅 游。这种以老师的点拨来启发学生学*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进行探讨、交流的教学方式, 我把它叫做联想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正好适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因为现在的学生,他们成 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 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杂志、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 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 大量的历史知识。他们知道美国布什再次当选总统和这次“海啸”带来的灾难,知道当今中 国“韩流” “肆掠”……他们勤于思考,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 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 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极大的广阔性,善于独立思考。其实我们的历史也是丰富多彩的, 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自然科学等都有历史的影子。历史知识与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如 此相似的,那么,历史教学过程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其中关键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

  这种 联想式教学方法,就是符合青少年心理,调动学生学*历史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 力求做到将历史贴*学生, 贴*当代, 使学生认识到历史时刻在我们身边, 并不是高不可攀, 惶不可及的东西。 这种联想式教学法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 “温故知新” 首先温历史之 。 “故” 而知新。例如,要讲中国的改革开放,可以先通过商鞅变法的例子来分析。商鞅变法得到多 数人的支持的史实,使学生体会到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需要, 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古今同理, 结合当今我国的改革开放宏伟大业这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的 拥护、支持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由于***在新形势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 政策、措施。这样通过温*以前的旧知识来理解、深化当前新知识,还可以巩固旧知识。其 次温其他科之“故”而知新(联系各学科的知识) 。历史包罗万象,涉及中学的所有科目。 如关于商鞅变法的例子, 还可以联系到语文中的典故: “徙木赏金” 、 “立木为信” 数学方面, 。 有圆周率的计算者祖冲之等。语文的课文背景是历史,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的发展的历 程,是历史;历史的思维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就属政治的范畴;地理与历史更是息息相 关。再次温课外知识之“故”而知新。这个“故”不是所有学生都了解,但恰恰是这一点是 最能激发学生学*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 最让学生有自我实现的空间, 而且更容易让学生理 解历史与现实的必然的, 不可分割的联系。 例如, 讲到英国侵占**地就可以提到 《红河谷》 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表现西**风的纯朴,武器的落后,但这种武器并没有使他们屈服于列 强,而更激起他们捍卫民族,捍卫国土的高尚气节。利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使课 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还可以利用学生的想象力,补充老师讲述的不足,便于更好地完成教 学任务。使学生迅速掌握新知识。

  由此也可以提高学生学*历史的兴趣和学生的有意注意, 活泼课堂气氛。 还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独立思考获取新知并作出判断的能力, 这样 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当代实际问题的能力。 也可以帮助他们疏理已知知识, 而且可以纠正他们掌握的不正确的历史信息。 可以激励他们

  多渠道的获取新知识,可以巩固旧知识;甚至可以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但利用这种教学 方法,作为老师首先要充分,准备不然有时会无法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还会控制不了 局面。作为老师更要多渠道的了解时代信息。不过不要过多的引用课外知识,要善于引导学 生用可能短的时间回答出要点。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实用20篇(扩展8)

——初中历史教师教学总结实用五篇

  初中历史教师教学总结 1

  第二学期工作已结束,回顾紧张忙碌的一学期,我们历史教研组在学校、教务处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教研带动教学”为中心理念,较好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研组工作。为使今后的工作扬长避短,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水*,现将本学期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1加强理论学*,强化师德师风和师资队伍建设。

  1本学期,全组教师认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师德学*,每人都认真写了心得体会,师德修养得到提升。

  2同时利用教研活动围绕新课程学*了课改理论和课程标准,提升了理论素养,使教学实践以理论为支撑,各任课教师的教学水*普遍提高。通过组内老师互相听课,认真评课,采取案例分析,教学诊断等方式开展了“如何备课”、“如何说课”、“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学*和讨论。另外针对本组历史学科特点,本组老师经常捕捉当前的人文、时政和科技的知识信息和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活动充满了趣味性和生活化。

  3加强新老教师之间的沟通,利用传、帮、带活动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根据期初的计划我们组开设了一系列的公开课,既有优秀教师、学科骨干的观摩课又有新教师的汇报课既有初三教师的复*课模式又有成长中教师的公开课。这些课对新教师的迅速成长帮助很大。

  2落实教学常规,狠抓教育质量。

  1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期初每位教师研究制定切实可行教学进度计划,并按照计划认真组织教学,努力完成教学目标任务。

  2加强集体备课,做到不备课不上课。为把集体备课做到实处,根据教务处的规定我们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进行。不定期检查教案,督促各任课教师充分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3组织教师学*先进的教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先进的学科教育理念,在实践中积极探究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把立足点放在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探究学*”中来,努力规范课堂教育行为,进行课改研究,提高教育实效。

  4各任课教师均能做到教学课后积极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得失,促进教育教学能力提高。

  5在教案的撰写和课堂教学活动中,本学期我组教师的优点是普遍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和知识巩固环节,切实提高学生学*能力。

  3深化教研气氛,以教带研,以研促教。

  本学期里,我组又继续在校内举行了公开课,各位老师主动听课学*,认真评课交流互相、互相鼓励、共同进步。本学期主要有任晓老师的校级研讨课,谢刚鲁卫军老师赛讲课,通过讲课,听课,评课,我们历史教研组的教师能更好的交流教学心得与体会。让年轻教师获得经验,让老教师获得新的教学思维。

  4存在不足

  1教研形式缺乏多样性教研的`"瓶颈"是专业引领不够,许多教研仍然是内容、形式没有多少改变,模式固定,主要是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经验总结等。

  2应试理念制约了教研的方向应试理念制约了教研的方向,影响教研的深入开展。学校、家长要让学生考高分,教师只能在这一指挥棒下培养应试能力,而对新的教学理念和策略缺乏深入研究和探讨。

  5整改策略

  1优化教研工作程序,避免教研活动的盲目无效教师要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出来,走上研究之路。除了学校给教师创造宽松、自由的氛围外,教研组在常规工作中要优化教研工作程序,教研活动有主题,理论学*有内容,教学方法有指导,专业发展有目标。

  2丰富教研活动内容,激发教师的教研兴趣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让课堂教学有特色的教师指导年轻教师,通过集体备课、上示范课、共同研讨等形式带动大家一起提高。组织各备课组结合实际开展专题研讨、课题研究、教学方法交流。根据学年教师工作成绩。如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设计,论文获奖情况评出先进。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3加强专业引领,突破教研"瓶颈"专业引领是制约教研发展的"瓶颈"。如何突破这个瓶颈呢首先,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教研的开展要根据每个教师的特长,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专业研究人员的作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作用,创造良好教研的氛围。可采用结对子、随堂研讨等形式给年青教师以帮助和指导。其次,要积极争取专业教研人员的支持,积极利用外部条件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再次,加强史学理论的学*,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对每次的理论学*要有具体的要求。最后,充分利用资源共享的机会,使学科组相互学*,取长补短以促进学科组共同发展。

  尽管我们在教研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工作中也还存在许多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比如教师的参与积极性难以调动,教学研究效果不是很明显,教学论文水*有待于提高等等。总之,教研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对教学的研究是无止境的,在以后的工作中还需探讨更加有效的研究方式,不断提高我校历史教研组的教学质量。

  初中历史教师教学总结 2

  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一级六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年轻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教初一历史课的老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储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认真制作课件,运用大屏幕投影、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积极性。通过培养学生学*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通过一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

  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内容较多,复*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自觉性不高,加上课节有限无暇顾及六个班面积较广的差生,致使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

  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初中历史教师教学总结 3

  第二学期工作已结束,回顾紧张忙碌的一学期,我们历史教研组在学校、教务处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教研带动教学”为中心理念,较好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研组工作。为使今后的工作扬长避短,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水*,现将本学期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1加强理论学*,强化师德师风和师资队伍建设。

  1本学期,全组教师认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师德学*,每人都认真写了心得体会,师德修养得到提升。

  2同时利用教研活动围绕新课程学*了课改理论和课程标准,提升了理论素养,使教学实践以理论为支撑,各任课教师的教学水*普遍提高。通过组内老师互相听课,认真评课,采取案例分析,教学诊断等方式开展了“如何备课”、“如何说课”、“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学*和讨论。另外针对本组历史学科特点,本组老师经常捕捉当前的人文、时政和科技的知识信息和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活动充满了趣味性和生活化。

  3加强新老教师之间的沟通,利用传、帮、带活动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根据期初的计划我们组开设了一系列的公开课,既有优秀教师、学科骨干的观摩课又有新教师的汇报课既有初三教师的复*课模式又有成长中教师的公开课。这些课对新教师的迅速成长帮助很大。

  2落实教学常规,狠抓教育质量。

  1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期初每位教师研究制定切实可行教学进度计划,并按照计划认真组织教学,努力完成教学目标任务。

  2加强集体备课,做到不备课不上课。为把集体备课做到实处,根据教务处的规定我们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进行。不定期检查教案,督促各任课教师充分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3组织教师学*先进的教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先进的学科教育理念,在实践中积极探究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把立足点放在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探究学*”中来,努力规范课堂教育行为,进行课改研究,提高教育实效。

  4各任课教师均能做到教学课后积极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得失,促进教育教学能力提高。

  5在教案的撰写和课堂教学活动中,本学期我组教师的优点是普遍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和知识巩固环节,切实提高学生学*能力。

  3深化教研气氛,以教带研,以研促教。

  本学期里,我组又继续在校内举行了公开课,各位老师主动听课学*,认真评课交流互相、互相鼓励、共同进步。本学期主要有任晓老师的校级研讨课,谢刚鲁卫军老师赛讲课,通过讲课,听课,评课,我们历史教研组的教师能更好的交流教学心得与体会。让年轻教师获得经验,让老教师获得新的教学思维。

  4存在不足

  1教研形式缺乏多样性教研的"瓶颈"是专业引领不够,许多教研仍然是内容、形式没有多少改变,模式固定,主要是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经验总结等。

  2应试理念制约了教研的方向应试理念制约了教研的方向,影响教研的深入开展。学校、家长要让学生考高分,教师只能在这一指挥棒下培养应试能力,而对新的教学理念和策略缺乏深入研究和探讨。

  5整改策略

  1优化教研工作程序,避免教研活动的盲目无效教师要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出来,走上研究之路。除了学校给教师创造宽松、自由的氛围外,教研组在常规工作中要优化教研工作程序,教研活动有主题,理论学*有内容,教学方法有指导,专业发展有目标。

  2丰富教研活动内容,激发教师的教研兴趣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让课堂教学有特色的教师指导年轻教师,通过集体备课、上示范课、共同研讨等形式带动大家一起提高。组织各备课组结合实际开展专题研讨、课题研究、教学方法交流。根据学年教师工作成绩。如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设计,论文获奖情况评出先进。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3加强专业引领,突破教研"瓶颈"专业引领是制约教研发展的"瓶颈"。如何突破这个瓶颈呢首先,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教研的开展要根据每个教师的特长,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专业研究人员的作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作用,创造良好教研的氛围。可采用结对子、随堂研讨等形式给年青教师以帮助和指导。其次,要积极争取专业教研人员的支持,积极利用外部条件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再次,加强史学理论的学*,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对每次的理论学*要有具体的要求。最后,充分利用资源共享的机会,使学科组相互学*,取长补短以促进学科组共同发展。

  尽管我们在教研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工作中也还存在许多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比如教师的参与积极性难以调动,教学研究效果不是很明显,教学论文水*有待于提高等等。总之,教研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对教学的研究是无止境的,在以后的工作中还需探讨更加有效的研究方式,不断提高我校历史教研组的教学质量。

  初中历史教师教学总结 4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的历史课教学。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现就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作为班教师,我更加认真的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在工作中,我力求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讲台,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

  按照《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既掌握好基础知识,又提高了技能。我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焦点、,循循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同学们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教历史课的老师,明白自己肩上的重任,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信息和资料。

  为提高每节课的课堂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二、本学期主要工作

  1、学*现代课程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本期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业务学*和教科研理论学*,学*笔记达5000多字。

  2、深入学生实际,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学*动机,兴趣,及方法等。

  3、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课前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或突破难点,或选择教法和学法,或设计作业,或营造情景。

  4、围绕学校听评课活动,积极参加历史教研室组织的出谋划策,集思广益的听课,评课活动

  5、积极主动地参加其他教研组和学校组织开展的公开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校优质课评比活动。

  6、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7、开展课外辅导,课外活动和研究性学*活动,如

  (1)交流*方法、经验。

  (2)历史专题会。

  (3)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

  (4)、方法指导。

  (5)社会生活情况调查。从而培养了学生兴趣,其视野,并与同组教师交流心得。

  8、努力开展课题研究,围绕《现代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整合》,群策群力钻理论,查资料,重实践。

  9、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10、通过多样化方法和现代化手段,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历史教学。

  三、取得的主要工作成绩

  1、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2、本人的公开课,取得较好成绩,受到本组同事好评。

  3、课外活动亦取得一定的`效果。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做人,掌握了历史知识。

  4、课题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加强了学*资源与学生学*方式、教学要素、教学环节的整合,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学*历史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此外,学生的材料解析水*有了一定的提高。

  5、配合学校、班主任完成了毕业班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

  四、存在的不足

  1、个人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调整。

  2、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

  3、课题研究亦有流于形式的时候,以致实质性的工作做得远远不够。

  4、课外活动的开展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效果亦有不如人意之处。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备课的针对性,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

  2、有意识地强化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3、实质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少一点形式,多一点具体的内容。

  4、加强课外活动的指导和引导,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的伙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属于我的路还很漫长,我会一如既往的在自己钟爱的事业里追求卓越。

  初中历史教师教学总结 5

  本学期,本人任教级六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年轻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教课的老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储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认真制作课件,运用大屏幕投影、、录音等多样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积极性。通过培养学生学*历史的,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通过一学期努力,能制定好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

  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内容较多,复*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自觉性不高,加上课节有限无暇顾及六个班面积较广的差生,致使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

  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实用20篇(扩展9)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文章实用五份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文章 1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我已走过几年的历史教学,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深感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

  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的

  乐趣,总有让我挖掘不完的东西。

  下面我对初中历史教学作以下反思,与大家共勉。

  首先,把学生学*历史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个关键性问题,联想式教学方法是更好地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纵向联系及横向联系,来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

  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老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要求老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的自**。

  其实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因此,我个人是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的生活海洋里尽情畅游。

  这种以老师的点拨来启发学生学*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进行探讨、交流的教学方式,我把它叫做联想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正好适合学生的时代特点。

  因为现在的学生,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电视、杂志、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

  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

  他们知道美国布什再次当选总统和这次“海啸”带来的灾难,知道当今中国“韩流”“肆掠”??他们勤于思考,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

  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极大的广阔性,善于独立思考。

  其实我们的历史也是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自然科学等都有历史的影子。

  历史知识与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如此相似的,那么,历史教学过程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其中关键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

  这种联想式教学方法。

  就是符合青少年心理,调动学生学*历史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力求做到将历史贴*学生,贴*当代,使学生认识到历史时刻在我们身边,并不是高不可攀,惶不可及的东西。

  这种联想式教学法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温故知新”。

  首先温历史之“故”而知新。

  例如,要讲中国的改革开放,可以先通过商鞅变法的例子来分析。

  商鞅变法得到多数人的支持的史实,使学生体会到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需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古今同理,结合当今我国的改革开放宏伟大业这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支持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由于***在新形势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措施。

  这样通过温*以前的旧知识来理解、深化当前新知识,还可以巩固旧知识。

  其次温其他科之“故”而知新(联系各学科的知识)。

  历史包罗万象,涉及中学的所有科目。

  如关于商鞅变法的例子,还可以联系到语文中的典故:“徙木赏金”、“立木为信”。

  数学方面,有圆周率的计算者祖冲之等。

  语文的课文背景是历史,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的发展的历程,是历史;历史的思维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就属政治的范畴;地理与历史更是息息相关。

  再次温课外知识之“故”而知新。

  这个“故”不是所有学生都了解,但恰恰是这一点是最能激发学生学*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最让学生有自我实现的空间,而且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历史与现实的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例如,讲到英国侵占**地就可以提到《红河谷》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表现西**风的纯朴,武器的落后,但这种武器并没有使他们屈服于列强,而更激起他们捍卫民族,捍卫国土的高尚气节。

  讲到华盛顿创建美国的赫赫战功,同时谢绝连任,就可以提到当今热点布什再次当选总统,但美国历史上没有连任三任的总统的贯例。

  讲到《文学艺术》部分,可以提到中央2套的《鉴宝》,让他们知道中国文化遗产的价值,还可以起到保护中华文化遗产,这也是大家不可推卸的责任。

  利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还可以利用学生的想象力,补充老师讲述的不足,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使学生迅速掌握新知识。

  由此也可以提高学生学*历史的兴趣和学生的有意注意,活泼课堂气氛。

  还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独立思考获取新知并作出判断的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当代实际问题的能力。

  也可以帮助他们疏理已知知识,而且可以纠正他们掌握的不正确的历史信息。

  可以激励他们多渠道的获取新知识,可以巩固旧知识;甚至可以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

  但利用这种教学方法,作为老师首先要充分,准备不然有时会无法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还会控制不了局面。

  作为老师更要多渠道的了解时代信息。

  不过不要过多的引用课外知识,要善于引导学生用可能短的时间回答出要点。

  以上这些是我个人的一些心得。

  总之,历史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每位历史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在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下,我们每位历史教师都要抓住时机,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初中历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嘉积中学海桂学校初中历史组:江育英

  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一年级和初三年级的历史课。

  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年轻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

  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

  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

  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教初中历史课的老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

  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

  通过培养学生学*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文章 2

  本周对第二单元试卷进行讲评,讲评课上首先让各小组及各“将兵团”算出*均分,把分值最高的小组及“将兵团”分别评为“优秀小组”和“星级将兵团”。当各组*均分出现在黑板上时,我发现二组的分值最低,同时我便鼓励道:“你们组要努力,下次要有所超越”。这时,组长李永强心里有些失落感,并向我抱怨道“潘珠峰不听指挥,叫他复*他也不复*”。

  于是我对潘珠峰进行了说教:“你的成绩很重要,既影响到你自己,又影响到将兵团,还影响到本组成绩,你尽最大努力去学*,使自己有所提高好吗”?他点了点头,下节课我故意提问他,结果回答很好,我看到了他的进步。希望在前面,我们在路上。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文章 3

  本周三县教研室的各位领导来校听课,并进行了座谈。通过座谈交流让自己受到很大的启发,受益匪浅,对课堂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悟读。到底要打造怎样的课堂?能否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堂?课堂就是要让学生的思绪飞扬,课堂就是要进行让人成为人,让人成为高尚的人的教育。我们的课堂从以下些许方面更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提升。

  1、面向全体。只有让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这是谈教育成功与否的前提。课堂上,每一个学生是否都在我们的视野?我们是否关注了每一个学生?少数学生不能参与到学*探究环境中,不能达成目标,让面向全体的课堂教育多少有点尴尬。

  2、架构知识体系。注重搭建历史框架,拓展性的贯穿历史要素、及其线索。不要就教材谈教材,缺少整个知识的体系,缺少延伸。构建网络,注重联系。本来很完整的知识体系,人为的零碎化。一节课下来,让人有整体的感觉。

  3、全面发展。不要将课堂教育简单化,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目标以知识目标为载体呈现、落实。不要将课堂蜕变成智育课堂。

  4、加强教师的备课。从教材的广度、深度拓展。强调古今知识、世界历史、时事政治等的联系。历史教师同样学会“合并同类项”。新旧知识进行迁移,内涵外延到位,落实教育目标。 5、学案是教师的第二课程。学案是教师对教材的再加工、再提炼、再整合、再升华,是教师自己的教材,这个教材才是最适合教师本人的,也应该最适合所教的学生的。精当设计,不降低难度。注重创设、营造解题的情景和状态。要问题的答案,更要解题的过程、更要思维的过程。

  6、小组“真合作”。小组学*有形式,更要有内容。探索小组评价的科学策略。建立小组评价机制,有足迹,清晰可见。

  7、历史思维课堂。历史课堂同样需要思维。切记问题讨论不要过于简单,直来直去,讨论了不需要讨论的问题。整合多媒体资源,利用好,使用好。搜集整合利用好网络资源。

  8、增强驾驭课堂的态势,教师的气场达到教室的角角落落,达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教师要hold住。.

  反思我们的课改,不要返回到抓分数上来。成绩重要,成长更重要。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文章 4

  一、理论依据:

  教师专业化发展,可以由“他主发展”,即通过学校和培训院校、教科研机构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专业化培养;也可以由“自主反思来发展”,即靠教师的自主学*、反思来自我发展。尽管二者可以相辅相成,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终成功,还是依赖于自主发展,别人的培养只是条件,真正的提高还靠自己。当我们在研究学校各种教研模式的时候,放在第一位的是要研究教师的自主学*和同伴互助。这是学校整个教研工作的基础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教师成长、成熟、成就的决定因素。

  (一)怎样理解自修反思式教研

  所谓自修反思式教研即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虽接受必要的外界要求和指导,但主要以自修和经常反思为主的一种学*方式。

  自修反思式应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

  1、教师要有主动自学自主的学*意识和精神。

  2、在学*内容上,除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任务外,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要自加学*任务,即重点餐加自助餐。

  3、以校为本的学*。离开了学校,也就离开了实践,离开了“家”,也就不会有教师的自主发展。

  4、学*的个性化。由于是自修,那么教师在学*时间、地点、内容和方式方法上,不受统一限制,而是要灵活机动地处理。

  5、边学*、边实践、边总结、边反思,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即这种学*往往依靠教师个人的动力、兴趣、计划、进行“自在”“自省”“自悟”。

  当然,我们提倡教师的自修反思式学*,并不是排斥学校其他的教研模式对教师的影响,我们提倡自修反思式教研与其他教研形式有机结合。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各种教研活动中,多少年来,我们十分重视外在因素对教师培训的影响,而忽略对教师自身潜能的开发。即学校在开展各种教研活动中,首先应该考虑如何引导教师去认识、发展自己,从而在专业发展上通过自修反思,在自己身上找到自己。

  (二)教师成长动力的教研指导

  1、要研究教师专业成长动力

  实践证明,教师的专业成长并不单纯依赖于他的智力水*和教学能力,在教学能力的背后是他们的理想、信念、兴趣、毅力等原动力起着支撑作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并非是孤立的,它总是与教师的理想、信念、兴趣、爱好、勇气、信心、创新等这些非智力因素的活动同步进行。影响教师专业发展活动有两大系统,即动力系统,但作用不同。动力系统在教师的专业的成长中,起着定向、强化、促进、保证作用,解决教师想不想发展,爱不爱发展问题。而操作系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技巧、策略、方法途径问题,解决发展操作问题。二者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而且互相作用,互相促进。

  所以理想、信念、兴趣、爱好、勇气、信心、毅力、*惯、创新探索精神等个性心里素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原动力,也是永远从满活力的不竭力量。

  2、教师专业成长动力指导

  激发价值取向,让教师树立学*意识。许多教师*惯于把学校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主体,等着学校向自己提要求,等着学校给自己提供进修的机会,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成了一个被动的等待过程。就会在等待中看到周围的同事发展了,而自己发展滞后的原因归结为没有得到学校的培养,从而对他人的发展不以为然。事实上,如果学校成为主体应该是教师自己。我们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学*。学*应该成为每个教师每天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有专业追求,学*是生活、学*是工作,学*是一种责任。只有学*,生命才精彩。

  提出自修要求和规则,引领教师努力钻研。俗语说,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教师仅仅有学*愿望还远远不够,学校还应为他们提出学*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这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让教师给自己的学*做出规划。二是学校要给教师提出*期的长期的学*要求。

  给教师压担子。我们知道,实践是最好的一所学校。在对教师的自修反思教研施以影响的同时,学校也应在教学实践工作上采取一些措施,特别是对一些中青年教师应给他们创造一些锻炼的机会。即因路子、架梯子、压担子、给方法。使教师将理论学*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更有助于教师成长。

  (三)教师读书学*的教研指导

  1、高度重视教师的读书

  如果说有一种最方便、最快捷、最省时、最有效的教师专业能力的学*手段,那就是读书学*和工作实践。而*些年来这种最基本、最常规、最经常的教师培训提高的方法途径被轻视了,被忽略了。

  图书是教师知识、技术、情感、理论等的载体,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和有经验、有智慧的人沟通和对话。读书能使人丰富厚重,所谓学高为师就是这个道理。读书对教师来说更有特殊的意义,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读书能让教师超凡脱俗。

  2、教师读书的建议

  选择读书内容。读书应读三类书:一有关自己专业的书——这是立身之本;二与专业有关的其他门类的书——多读这类书,对于开拓思路,增长见识有好处;三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要了解自己的民族,自己民族悠久的思想、文化、科学史;了解各种新技术、新思想、新文化、新任务,须读好有关这类书。

  3、注意积累资料

  求知如采金,积学似储宝,学*中积累资料是十分重要的。在资料积累过程中,便收集、边思考、边吸收、边转化使用,*时要做到四勤:勤阅读、勤思考、勤整理、勤翻查。

  4、读书运用要活

  我们对于学术著作和各种报刊杂志的思想、观点、经验、方法既不能不加任何选择地全部相信,更不能机械模仿死搬硬套。要用自己的见解去剖析作者的思想和见解,用自己的概念消化别人的言论,以形成完全属于自己的认识。

  (四)教学反思教研指导

  1、必须重视教学反思

  对于教师教学经验积累来说,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对外学*吸纳;二是对内总结反思。

  教师成长就是:经验加反思。教与学之所以能“相长”,贵在学*后能及时反思。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总是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指导下进行的,教育观念直接决定着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行为、教学策略的选择及教学组织技术的采用,它像一只无形的手,控制、推动、调节着教师的行为。而恰恰许多教师从事同一工作的时间长了,往往形成某种套路,如果不注意从从外界吸收能量冲击这种套路,不从内部对这种套路进行理性反思和批判,就会束缚自我、重复自我、窒息自己的创造才能。只有敢于否定自我,才能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不断有新的发展。

  2、什么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从事教学实践后回过头来思索过去自己做过或经历过的教学活动,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指导今后工作。

  教学反思是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教学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以及教学后果。通过教学反思、研究,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提高教学质量。

  3、怎样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的种类和方法是多样的。如从时间看有课前反思,课上反思、课后反思,从反思内容看,可以对备课反思,也可对教学方法反思;也可对教学评价反思等等。在反思策略上,既可以对整体内容反思,又可以对重点内容反思。如抓住亮点进行反思,抓住重难点进行反思,抓住盲点进行反思,抓只疑点进行反思。反思的方式方法,既可以进行自我反思,也可以请教同行或专业人员帮助反思,而在操作上既可口头反思,也可进行书面反思。

  二、基本框架:

  流程:自修

  →

  反思

  自修:教师要有自主的学*意识和精神,在学*内容上,除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任务外,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要自修。由于是自修,那么教师在学*时间、地点、内容和方式方法上,不受统一限制,而是要灵活机动地处理。

  反思:实践后进行反思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即这种学*往往依靠教师个人的动力、兴趣、计划,进行“自修”“互助”“自悟”。

  三、应用与效果:

  我们提倡教师的自修反思式教研,并不是排斥学校其他的教研形式。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各种教研活动中,多少年来,我们十分重视外在因素对教师培训的影响,而忽略对教师自身潜能的开发和同伴合作的促进。学校在开展各种教研活动中,首先应该考虑如何引导教师去认识,发现自己,从同伴互助中改进自己,在不断实践反思中提升自己。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文章 5

  历史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即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其课堂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我通过对新课标的学*,根据中学教材的内容编排突出了对这种能力的培养,采取了指导性的学案模式,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运用,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历史的课堂教学应当反映这种特点,以用为主,树立一种“大历史教学观”,使有效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首先是教师观念的转变。历史教师要转变的第一个观念是:历史教学不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而是言语技能的教学。过去,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历史教师过分强调历史知识的教学,不注重分析。这次中学历史教材的改革为教师观念的转变奠定了基础。然而传统考试的“余威”仍在,考试依旧是教学的指挥棒。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是应该懂得如何在这两点找到一个*衡点。值得高兴的是中学历史教学大纲适时进行了调整,明确规定将降低语法试题的难度,减少知识性的客观题,重点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在言语运用中学*语言。

  教师观念转变的第二个方面是:由以本为本向以用为本转变。历史是一门不断发展的语言,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它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历史教材只是学生学*历史的基础、媒介,学生要学好历史就必须融入历史的海洋,跟上历史发展的步伐。因此我也时常在教材教学的基础上随时把鲜活的历史输入教学,让学生能够感受历史,能够使用历史表达自己的思想。

  在*时的教学活动中,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学*的兴趣,而且不能体现语言的生动性,而多种教学方法可以刺激学生的不同兴奋点,抑制大脑疲劳。计算机辅助教学使教学方法的运用有了广阔的天地。无论哪种教法,其基本出发点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应当是学堂,是学生学*的天堂。

  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历史学*的特点决定了讨论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特殊意义。历史课的讨论法应具有更广泛的内容,更自由的民主气氛,不但可以讨论本课的问题,而且可以用历史发表自己的见解,纵论国内国际的是是非非。而讨论课是在考验老师对整个课堂的驾权能力,在*时教学活动中,经常有学生在讨论课时不用历史,或者是说与本堂课毫无联系的话题,这需要老师时常督促。

  在这一年的教学活动中,我觉得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维持课堂纪律,如何使教学活动在一种轻松,民主的气氛下进行。到底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用何种姿态面对学生。老师在不能体罚的情况下,还能采取哪些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这些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