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菁选

首页 / 教学计划 / | 2023-03-14 00:00:00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5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一起对今后的学*做个计划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

  一、学情分析

  这一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5)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本班现有学生47人。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两年的数学学*经历,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范文

  在本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

  五、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范文(2)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六、教学进度:

  第1周:一、测量:毫米、分米的认识及练*

  第2周:一、测量:千米的认识吨的认识

  第3周:二、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4周:二、万以内数的减法、加减法验算

  第5周:二、加减法验算

  二、整理和复*

  第6周:国庆节放假

  第7周:三、四边形、*行四边形

  第8周:三、周长

  第9周:三、估计

  四、有余数的除法

  第10周:四、有余数的除法

  第11周:五、时、分、秒

  第12周:六、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

  第13周:六、多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第14周:六、多位数乘一位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第15周:七、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16周:七、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17周:八、可能性

  第18周:九、数学广角

  第19周:十、总复*

  第20周:十、总复*

  第21周:十、总复*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

  一、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加减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多位数乘一位数,求每一道乘法计算的步骤与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积的步骤基本相同;

  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这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让学生初步形成空间图形、表达与交流物体性质特征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探索并体会认识四边形特点、四边形周长单位、掌握估量等知识,进一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周长的计算外,还安排了认识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周长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简单的可能性。教材向学生介绍了,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哪些是可能的、哪些是不可能的和哪些是一定的知识,初步学会简单的分析;通过学*可能性的含义和简单的的方法,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简单的推理思想和想象能力,并能应用肯能性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直尺

  2、时钟盘

  3、四边形模型

  4、圆形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3

  一、班级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有一些后进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中的良好*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三、教学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

  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4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们三年级(3)班共有学生37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7人。绝大部分学生家属于原立才农场,有一小部分学生家来自较远的村庄,但都是住校生的。根据上学年成绩检测情况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成绩不够理想,其原因主要是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管教,学*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没有良好的学**惯。因此,本学期重点工作除了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测量、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的继续,也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五、学困生辅导

  1、对学困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循循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

  2、经常家访,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在校表现告诉家长。

  3、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学会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培养他们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改措施

  1、积极学*新课程标准,把握课标要求。

  2、积极开展学生互帮互学活动。

  3、充分发挥小组长的指导作用。

  七、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6课时左右

  (三)测量,7课时左右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左右

  (五)倍数的认识,4课时左右

  (六)多位数成一位数,12课时左右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6课时左右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8课时左右

  (九)数学广角—集合,2课时左右

  (十)整理和复*,4课时左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学情分析:

  三(5)班共有学生50人。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了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部分学生在学*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个别学生的计算还没有过关。二是理解题意的能力不强。三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于加强,课堂上讨论不起来。四是课堂学**惯方面,有一部分学生的*惯很差,表现为作业马虎、插嘴、课堂活动缺少主动性和对活动的专注。五是一部分学生对学*不感兴趣,同伴间缺乏合作与竞争。

  三、本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第五册数学主要包括九个单元的学*内容和一个总复*单元,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安排了四边形的认识;在量的计算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统计方面,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和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

  有余数的除法6%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4%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10题。

  六、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4、结合课题,在课堂交流和培养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做些调查、分析,进行一些尝试。

  5、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时进行课堂教学的总结反思。

  6、注意将数学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创设生活化课堂情境,将教学内容中的数学问题生活化。

  7、注意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8、严格抓好学生的课堂学**惯。

  9、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重视培养问题意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可以结合当时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替换材料内容,以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还应加强指导,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0、在处理教材时,注意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不要随意拔高和降低难度。

  七、全册课时安排:(约61课时)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

  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八、各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测量)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吨),由于学生很难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认识。主要特点有:

  1.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2.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学会单位名称间的换算。

  3.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和质量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约6课时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以前这部分内容与万以内的加减法

  (一)共同编排在第四册。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

  2.加强估算。

  3.体现合作交流的学*方式。

  4.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进行计算。

  5.对于算理,不再借助直观图,也不再用动态的竖式计算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并且在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中来提高计算能力。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体会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单元课时安排:约9课时

  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三单元:四边形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四边形、*行四边形的认识,周长的概念,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长度的估计等。在编排上的特点是:

  1.从日常生活中引入几何概念,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几何知识。

  2.利用活动巩固对几何概念的认识。

  3.周长的概念更强调从一般性的角度引入,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行四边形,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行四边形。

  2.使学生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通过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认识四边形的特征,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通过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单元课时安排:约6课时

  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单元教学内容: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二年级学过的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关键是让学生用规范的格式进行竖式计算,为以后除数是几位数的除法作好准备。在编排特点具有以下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实际背景。

  2、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

  3、体现弹性要求。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笔算。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结合具体教学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意义。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作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本单元主要学*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并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即“解决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约5课时

  第五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五单元:时、分、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第三次接触时间,学生已经认识了几时几分,而本单元主要在这些基础上来认识“秒”,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教材在编排上具有如下特点: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单元课时安排: 约4课时。

  第六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单元教材分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是在学生学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是对表内乘法的拓展。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口算乘法(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乘法的估算)和笔算乘法(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在具体情境中教学计算知识。

  2、重视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口算、估算、笔算相互配合,让学生根据计算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

  3、不再出现算理叙述和直观操作,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索,用迁移类推的方法掌握新知识。

  单元教学要求:

  1、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4、使学生会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运用迁移的方法自主探究多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单元课时安排:约10课时。

  第七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单元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分数会感到困难。因此,本单元主要是创设一些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本单元在分数的范围上进行了一定的控制,只出现常见的分母比较小的分数(分母一般不超过10)。在编排上为了适应儿童的认知规律,先认识几分之一,再认识几分之几。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含义,本单元安排的分数大小的比较和分数的加减法,其目的也是如此。编排特点如下:

  1、提供生活情境和直观图示,使学生认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理解分数的意义。

  2、设计实际操作活动,在活动中直观认识分数。使学生在积累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如让学生用纸折出1/4。用涂色的方法来比较分数大小。

  单元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3、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单元课时安排:约5课时

  第八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八单元:可能性

  单元教材分析:

  在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现代社会里,人们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常常需要在不确定的情境中,根据大量无组织的数据作出合理的决策。因而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个公民基本素养的一部分。因此,课标把“统计与概率”作为学*内容四个领域之一提出,可见地位的重要。本单元的内容包括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可能性的大小(两种结果、三种结果)。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主题图选取学生熟悉的抓阄表演节目的活动。例2选取了学生熟知的自然现象来描述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2.设计丰富的游戏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实验验证等过程来体会可能性大小。摸棋子、摸球活动、转盘游戏、涂色活动、掷硬币、猜硬币游戏、抽签游戏。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使学生学会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

  单元教学重、难点:明白概率不等同于运气,是不能以自己的意志所改变。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九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单元教材分析: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谁掌握了数学思想谁将终身受益。以往数学思想渗透在数学各部分知识之中,新课程不仅这样,而且还把数学思想作为一个专题系列来进行教学。数学广角是数学思想方法的集中教学。如,二上数学广角是排列组合,三上也是排列组合,三下是学集合思想,四上是统筹思想,四下是植树问题,五下是编码问题等等。排列组合与概率关系十分密切,排列组合知识是学*概率的准备知识。二年级上册已经学过简单的排列组合,这儿学*稍微复杂一点的排列组合。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借助操作活动或学生易于理解的事例来帮助学生找出排列数或组合数。

  2.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让学生逐步建构新的知识。衣服搭配、摆几位数、求比赛场次等例子在二年级上册都出现过。

  3.利用直观图示帮助学生有序地、不重不漏地找出排列数或组合数。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惯。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单元教学重、难点:培养有序地全面地思考。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十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十单元总复*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复*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与计算:

  1、万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2、多位数乘一位(口算、笔算)

  3、有余数的除法

  4、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量与计量:

  1、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吨)

  2、时、分、秒

  三、空间与图形:

  1、四边形

  2、周长

  四、统计与概率:可能性

  五、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广角(排列与组合)

  六、实践活动

  总复*的编排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时进行整理和比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两、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物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万以内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四边形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约5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6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3课时)

  秒的认识………………………………………1课时

  时间的计算……………………………………1课时

  练*一………………………………………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3)测量(6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2课时

  千米的认识………………………………………2课时

  吨的认识………………………………………2课时

  5)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

  1、加法…………………………………………2课时

  2、减法…………………………………………3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五、倍的认识(3课时)

  倍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2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

  1、口算乘法……………………………………1课时

  2、笔算乘法……………………………………8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数字编码………………………………………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3课时)

  四边形……………………………………………1课时

  周长………………………………………………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4课时)

  1、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1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1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7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以下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集合和总复*等。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标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60

  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测量、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倍的认识。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单元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1.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惯。

  第二、四单元

  1.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增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惯。

  4.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第三单元

  1.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的质量观念。

  2.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第五单元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掌握并应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3.理解并会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计算。

  第六单元

  1.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

  1.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

  2.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通过多种活动,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八单元

  1.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第九单元

  1.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经历集合思想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

  2.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韦恩图”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的价值,理解集合图中每部分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3.在解决实验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惯,体会数学的严谨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第十单元

  通过总复*,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七、教学进度:

  时、分、秒 3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 5课时

  测 量 7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 5课时

  倍的认识 3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 13课时

  数字编码 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 6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 5课时

  数学广角 3课时

  总复* 5课时

  总课时 56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8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借助远程教育资源上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兴趣。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结合远程教育资源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4、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6、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7、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8、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9、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的课件,案例,教学实录等媒体资源结合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四、教学进度:

  1、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3、四边形(6课时)

  4、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5、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6、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7、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8、可能性(4课时)

  9、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10、总复*(4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9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 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3课时)

  1、秒的认识………………………………………1课时

  2、时间的计算……………………………………1课时

  3、练*一 ………………………………………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2、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3、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4、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三、测量(6课时)

  1、毫米、分米的认识………………………………2课时

  2、千米的认识………………………………………2课时

  3、吨的认识………………………………………2课时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

  1、加法…………………………………………2课时

  2、减法…………………………………………3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五、倍的认识(3课时)

  1、倍的认识………………………………………1课时

  2、解决问题………………………………………2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

  1、口算乘法……………………………………1课时

  2、笔算乘法……………………………………8课时

  整理和复*……………………… ……………1课时

  数字编码……………………… ………………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3课时)

  1、四边形……………………………………………1课时

  2、周长………………………………………………1课时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4课时)

  1、分数的初步认识…………………… …………2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 …………1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 …………1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0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3年级数学。总体来说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是还有部分学生在学*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个别学生的计算还没有过关。二是理解题意的能力不强。三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于加强,课堂上讨论不起来。四是课堂学**惯方面,有一部分学生的*惯很差,表现为作业马虎、插嘴、课堂活动缺少主动性和对活动的专注。五是一部分学生对学*不感兴趣,同伴间缺乏合作与竞争。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数与代数”领域以万以内的认数和四则计算(笔算和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三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的加和减)为主线,结合安排了认识常量单位(克与千克、24时记时法)以及直观认识分数(一个物体或图形*均分得到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重点:认数与四则计算;难点:24时记时法。

  “空间与图形”领域在二年级观察物体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安排了从这三个角度观察一些简单的物体和由三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三视图);在一年级直观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基础上,教学这两种*面图形的特点以及计算周长的方法。重点:周长意义与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难点:观察物体。

  “统计与概率”领域,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可能”“一定”“不可能”的基础上,教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大些、有时小些,学会用“经常”“偶尔”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重点:把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能用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呈现;难点:正确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共安排了五次实践活动,其中《称一称》、《周末一天的安排》、《周长是多少》、《摸牌与下棋》都是操作型的活动,而《农村新貌》是场景型的活动。重点让学生知道独立探索的同时要加强合作交流,明白“倾听”、“尊重”、“互补”会让问题解决得更好;难点:如何有效地组织活动。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7.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4、注意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5、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7、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不断充实自己,开拓思路。

  8、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9、用好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10、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11、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12、加强能力和良好学**惯的培养。

  六、教学进度:

  测量7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9课时

  四边形6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时、分、秒3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可能性4课时

  数学广角3课时

  总复*4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1

  一、班级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三年(3)班和三年(4)班,三(3)班47人,三(4)班48人。从上学年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掌握还算牢固,口算及乘法口诀掌握还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较差。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但接受能力不强,学*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2、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3、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

  4、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

  5、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6、我还设计了一系列奖励和惩罚学生的措施,激发他们的学*欲望。比如说,a、优化设计两周内能获得全对5颗星,就会获得与老师合照的机会,并拿到背面写有老师评语的照片;b、能够整周课堂表现良好,积极发言,认真完成课堂练*者,将获得一次抽奖机会;c、课堂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一月一统计,获胜组的每一位同学都将获得老师的奖励。d、课堂表现差的同学,课后学生进办公室读“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读后效果如果不好,就要求学生背诵;e、作业不按时完成者,罚讲名人或古人勤奋学*的小故事,一周超过两次没完成作业,要求回家背诵这个小故事。

  五、培养优等生,转化后进生措施

  我班后进生形成的很大的原因,就是学**惯差,毅力缺乏,信心不足。他们不能把握学*语言课程的要点,常常不完成听说读写的任务,怕苦畏难,不肯去做认真理解的细致工作,久而久之,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下降了,敏锐接受新授知识的能力丧失了,他们不差也变得差了。要转变他们,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以精彩的语言引发话题,及时点拨,准确评价,创设出和谐融洽的思想品德教育氛围,使后进生畅所欲言、主动表达出自己的见解。

  2、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常常向取得进步的学生竖起大拇指;有时给表现好的同学奖励一本本子;还有时投给学生一缕赞许的目光,伸手亲切地摸摸学生的头,拍拍他的肩膀……

  3、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的抽象学科,教师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加强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后进生的注意力,通过直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性质。

  4、在布置作业时,要难易适中,

  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督促他们认真完成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后进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要特别注意克服急躁冒进情绪,如对后进生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对待后进生,要放低要求,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从起点开始,耐心地给予辅导,让他们一点一滴逐步提高。

  培养优等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设竞争的氛围,如优等生他们之间的竞争,挑战难题的竞争等,促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2、为他们制定更高层次的目标,在完成一个个既定的目标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以及增强对学*数学的浓厚兴趣。

  3、鼓励他们尽量用多种方法,多种思路解决数学问题,尽量想一想与众不同的方法,提高发散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4、教育他们多帮助需要帮助的其余同学,在帮助人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从而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2

  今年本人担任三(3)班、三(4)的数学教学工作,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任务,让孩子们能够快乐地学*数学,在数学上有所收获,特制定本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三(3)班有学生44人,其中男生有24人,女生有20人;三(4)班有学生39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9人。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中的良好*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测量,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长方形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三四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五、学困生辅导

  1、对学困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循循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

  2、经常家访,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在校表现告诉家长。

  3、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学会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培养他们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4课时)

  时、分、秒………………………………………4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五、倍的认识(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

  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集合…………………………………………………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3

  一、课标要求

  第一学段(1~3年级)

  1、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 内的数、小数、简单的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面图形,感受*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2、数学思考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 ,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解决问题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情感与态度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 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 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担任三年级(1)班和(3)班的数学教学,两班共有学生90人左右。从性格方面分析,大多数同学性格开朗,爱好广泛,喜欢和别人交往是他们的特长。从学*方面看,大多数同学能按老师的要求积极做好课前准备,并能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学*态度端正,学**惯良好。总体来说,班里同学相对比较听话,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学*兴趣和*惯,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三、教材分析:

  三年级数学上册内容主要包括: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九个单元的学*内容和一个总复*单元,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安排了四边形的认识;在量的计算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统计方面,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和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教材的编排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4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4课时)

  秒的认识1课时

  时间的计算1课时

  练*一 1课时

  复*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三、测量(8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3课时

  千米的认识2课时

  吨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1课时

  复*1课时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

  1、加法2课时

  2、减法3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五、倍的认识(4课时)

  倍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2课时

  复*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

  1、口算乘法1课时

  2、笔算乘法8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数字编码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4课时)

  四边形1课时

  周长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

  复*1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1、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1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1课时

  复*1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5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的继续,也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 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

  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4、注意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5、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7、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不断充实自己,开拓思路。

  8、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9、用好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10、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11、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12、加强能力和良好学**惯的培养。

  四、教学进度: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阅读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1)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菁选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此时此刻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想学*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以下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集合和总复*等。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标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60

  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测量、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倍的认识。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单元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1.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惯。

  第二、四单元

  1.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增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惯。

  4.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第三单元

  1.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的质量观念。

  2.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第五单元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掌握并应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3.理解并会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计算。

  第六单元

  1.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

  1.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

  2.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通过多种活动,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八单元

  1.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第九单元

  1.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经历集合思想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

  2.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韦恩图”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的价值,理解集合图中每部分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3.在解决实验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惯,体会数学的严谨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第十单元

  通过总复*,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七、教学进度:

  时、分、秒 3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 5课时

  测 量 7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 5课时

  倍的认识 3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 13课时

  数字编码 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 6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 5课时

  数学广角 3课时

  总复* 5课时

  总课时 56课时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的继续,也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 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

  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4、注意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5、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7、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不断充实自己,开拓思路。

  8、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9、用好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10、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11、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12、加强能力和良好学**惯的培养。

  四、教学进度: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3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3年级数学。总体来说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是还有部分学生在学*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个别学生的计算还没有过关。二是理解题意的能力不强。三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于加强,课堂上讨论不起来。四是课堂学**惯方面,有一部分学生的*惯很差,表现为作业马虎、插嘴、课堂活动缺少主动性和对活动的专注。五是一部分学生对学*不感兴趣,同伴间缺乏合作与竞争。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数与代数”领域以万以内的认数和四则计算(笔算和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三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的加和减)为主线,结合安排了认识常量单位(克与千克、24时记时法)以及直观认识分数(一个物体或图形*均分得到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重点:认数与四则计算;难点:24时记时法。

  “空间与图形”领域在二年级观察物体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安排了从这三个角度观察一些简单的物体和由三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三视图);在一年级直观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基础上,教学这两种*面图形的特点以及计算周长的方法。重点:周长意义与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难点:观察物体。

  “统计与概率”领域,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可能”“一定”“不可能”的基础上,教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大些、有时小些,学会用“经常”“偶尔”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重点:把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能用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呈现;难点:正确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共安排了五次实践活动,其中《称一称》、《周末一天的安排》、《周长是多少》、《摸牌与下棋》都是操作型的活动,而《农村新貌》是场景型的活动。重点让学生知道独立探索的同时要加强合作交流,明白“倾听”、“尊重”、“互补”会让问题解决得更好;难点:如何有效地组织活动。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7.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4、注意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5、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7、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不断充实自己,开拓思路。

  8、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9、用好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10、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11、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12、加强能力和良好学**惯的培养。

  六、教学进度:

  测量7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9课时

  四边形6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时、分、秒3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可能性4课时

  数学广角3课时

  总复*4课时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4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三年级共有24个学生。他们整体素质较高,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他们活泼好动,但约束力较差。教师要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探索活动主题,以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目标

  1、安全教育方面

  全国因安全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生命死于非命。

  ***对中学生安全的指示:“人民生命高于天,人民利益重如山”。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教育”,要让学生在交通、校内外活动、消防、疾病预防等方面确实引起高度重视,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教给学生必要的各方面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责任感,确保学生的安全

  2、民族精神教育

  通过感知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传统、领略民族文化,探究、合作、实践是领略民族文化、感悟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方法。在这门新的课程中,学生是主角,让学生阅读、大声诵读、翻译古文、诗歌欣赏……等一系列活动中,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学*和生活中不断地用心感悟。

  3、环境保护教育

  通过对一些具体事例及图片的感知,明白我们每天生活的环境需要保护。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安全、环境保护、探索活动等方面地学*,能让学生意识到身边的事物与自己是息息相关的,这是很重要的。

  四、教学措施:

  1、教师吃透教材,精心备课。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自己设计,组织主持开展活动,发挥学生自主性,增长才干。

  3、注重学生实践观察为主,认识事物,认识现象,发现掌握运用规律。

  4、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找出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活动方法。

  5、启发兴趣,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探索和创造。

  6、把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紧密地结合。

  五、教学内容安排

  安全教育:

  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用电安全等

  环境保护教育:

  污染系列、怎样保护环境等

  探索活动:

  环境与生活、我们的家乡等

  六、课题研究:如何上好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是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是西部大开发的需要,是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为了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以课本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为载体,学*民族的发展史、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培育兄弟民族之间的感情,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1、通过课堂学*、开展活动、环境渗透等途径学*少数民族特别是藏族的历史,了解少数民族的过去、现状,展望美好的未来。

  2、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认清**势力和赖集团妄图西化、分化我国,破坏民族团结的恶毒用心,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理解***同志提出的“三个离不开”的深刻内涵,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激发、培养、弘扬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积淀下来的各兄弟民族之间的深厚感情。

  4、传授民族史。充分利用政治课、班会课、校会、网络课堂、知识竞赛等阵地对学生进行**历史、风土、人情的教育,让所有学生都体验到翻身农奴第三代在党的阳光下生活的`幸福。我们开展了“听讲座、观录象、看图片、述感受”的教育活动,回顾了是藏族“政教合一”以及人分三等九级的封建农奴制、唐朝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朝的历史,让藏族学生了解了民族的历史,深刻感受到**的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天壤之别。

  5、培养民族观。在民族团结教育校本的课程开发中,我们引导广大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互相离不开”。(***语)通过专题教育、参观学*、学生论坛等活动,使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观念得到进一步增强,促进学生初步养成马克思主义的

  民族观。针对西方鼓吹“人权”和歪曲**文化的阴谋,我们旗帜鲜明地进行了摆事实、讲变化的说理教育,让学生认清**势力和达集团妄图西化、分化我国,破坏民族团结的恶毒用心。通过教育,藏族学生从西**主改革以来的巨大变化上,从家乡人民的生活水*不断得到提高上深切地体会到:“倘若让十四达在**重新恢复往日政教合一以及人分三等九级的封建农奴制,那么,农奴主用剜目、割耳、断手、剁脚、剥皮、抽筋等酷刑残害农奴的历史惨剧必将重演。”(学生语)

  6、培育民族情。每年春节,老师们把孩子带回家过年;每逢元旦、藏历年或星期天、节假日来临,藏汉师生们载歌载舞、演奏器乐,师生共同沉浸在浓浓的情谊之中,学生经常在作文中写出“不及恩师对我情” 这样的诗句。每年,学校还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登狼山、看大海、观长江、去南京中山陵、紫金山天文台、日军大屠杀纪念馆、科技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及苏州、无锡、扬州等地参观,让学生尽情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师生们沉浸在欢乐愉快的氛围中,民族感情不断得到升华。

  7、注意的问题

  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 ,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密切和家庭、社会的联系,积极推进"三结合"教育,广开渠道,努力营造"大德育"的氛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努力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的品质,遵纪守法的意识,文明的行为*惯等思想道德教育形成序列训练内容,化为学生的行为,激发学生自觉体验和感悟的热情,让学生在体验中巩固常规训练要求。

  8、措施

  (1)、每周一早晨组织全校学生举行升旗仪式,唱**,认真听**下的讲话。

  (2)、举办感知民族精神的演讲比赛。

  (3)、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收看弘扬民族精神的电视节目。

  (4)、引导学生结合历史知识,组织学生发现和学*名人的优秀品质。

  (5)、结合社会实践活动,撰写关于民族精神的调查报告。

  (6)、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爱国主义知识宣传。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乘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实际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第三单元“千克、克、吨”。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质量单位——千克、克、吨。结合具体生活情景,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掌握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实际生活,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第四单元“乘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并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尝试解释估算的过程。

  4、第六单元“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学*乘除混合两步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演算,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能从实际情境红提出问题,运用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5、第七单元“年、月、日”。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年、闰年,能判断*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并从三个方向观察由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不一样;能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立体图形形状;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周长的概念,并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可能性”。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进一步感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发生是不确定的;在实际操作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语言文字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普通话交流和使用规范字的良好*惯。

  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操作,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运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下面结合具体学*内容,阐述本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

  (一)内容的呈现体现了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

  (二)内容的呈现注重了层次性和思考性;

  (三)注重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努力形成综合实践活动的多样化和专题化;

  (五)内容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学*数学的良好情感。

  三、主要教学措施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本册教材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一)重视创设生动的数学学*情境;

  (二)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三)积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四)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四、教学评价措施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状况,激励学生的学*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一)重视对学生数学学*过程的评价

  对学生数学学*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对学生学*过程的评价,应该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有学*数学的兴趣。

  (二)适时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三年级的学生往往需要联系已有的生活实际或具体事物来完成学*任务。因此,对学生评价时,应重点考察学生结合具体材料时对所学内容实际意义的理解。

  (三)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对学生发祥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可以考察以下几个方面:学生能否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否尝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否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五、课时安排

  (一)乘除法……7课时(四)乘法……9课时(七)年、月、日…8课时

  (二)观察物体……3课时(五)周长……5课时(八)可能性……2课时

  (三)千克、克、吨…6课时(六)除法……8课时(九)总复*……5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与教学计划2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五、课时安排

  (一)测量(课时)……………………………………………………9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12课时左右

  (三)四边形……………………………………………………………9课时左右

  (四)有余数的除法……………………………………………………7课时左右

  (五)时、分、秒………………………………………………………6课时左右

  (六)多位数成一位数…………………………………………………15课时左右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8课时左右

  (八)可能性……………………………………………………………5课时左右

  (九)数学广角…………………………………………………………5课时左右

  (十)整理和复*………………………………………………………6课时左右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6

  一、班级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有一些后进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中的良好*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三、教学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

  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7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3课时)

  秒的认识………………………………………1课时

  时间的计算……………………………………1课时

  练*一………………………………………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3)测量(6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2课时

  千米的认识………………………………………2课时

  吨的认识………………………………………2课时

  5)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

  1、加法…………………………………………2课时

  2、减法…………………………………………3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五、倍的认识(3课时)

  倍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2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

  1、口算乘法……………………………………1课时

  2、笔算乘法……………………………………8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数字编码………………………………………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3课时)

  四边形……………………………………………1课时

  周长………………………………………………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4课时)

  1、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1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1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8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们三年级(3)班共有学生37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7人。绝大部分学生家属于原立才农场,有一小部分学生家来自较远的村庄,但都是住校生的。根据上学年成绩检测情况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成绩不够理想,其原因主要是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管教,学*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没有良好的学**惯。因此,本学期重点工作除了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测量、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的继续,也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五、学困生辅导

  1、对学困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循循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

  2、经常家访,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在校表现告诉家长。

  3、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学会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培养他们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改措施

  1、积极学*新课程标准,把握课标要求。

  2、积极开展学生互帮互学活动。

  3、充分发挥小组长的指导作用。

  七、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6课时左右

  (三)测量,7课时左右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左右

  (五)倍数的认识,4课时左右

  (六)多位数成一位数,12课时左右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6课时左右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8课时左右

  (九)数学广角—集合,2课时左右

  (十)整理和复*,4课时左右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9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 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3课时)

  1、秒的认识………………………………………1课时

  2、时间的计算……………………………………1课时

  3、练*一 ………………………………………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2、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3、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4、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三、测量(6课时)

  1、毫米、分米的认识………………………………2课时

  2、千米的认识………………………………………2课时

  3、吨的认识………………………………………2课时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

  1、加法…………………………………………2课时

  2、减法…………………………………………3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五、倍的认识(3课时)

  1、倍的认识………………………………………1课时

  2、解决问题………………………………………2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

  1、口算乘法……………………………………1课时

  2、笔算乘法……………………………………8课时

  整理和复*……………………… ……………1课时

  数字编码……………………… ………………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3课时)

  1、四边形……………………………………………1课时

  2、周长………………………………………………1课时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4课时)

  1、分数的初步认识…………………… …………2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 …………1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 …………1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0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学情分析:

  三(5)班共有学生50人。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了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部分学生在学*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个别学生的计算还没有过关。二是理解题意的能力不强。三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于加强,课堂上讨论不起来。四是课堂学**惯方面,有一部分学生的*惯很差,表现为作业马虎、插嘴、课堂活动缺少主动性和对活动的专注。五是一部分学生对学*不感兴趣,同伴间缺乏合作与竞争。

  三、本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第五册数学主要包括九个单元的学*内容和一个总复*单元,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安排了四边形的认识;在量的计算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统计方面,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和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

  有余数的除法6%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4%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10题。

  六、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4、结合课题,在课堂交流和培养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做些调查、分析,进行一些尝试。

  5、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时进行课堂教学的总结反思。

  6、注意将数学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创设生活化课堂情境,将教学内容中的数学问题生活化。

  7、注意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8、严格抓好学生的课堂学**惯。

  9、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重视培养问题意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可以结合当时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替换材料内容,以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还应加强指导,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0、在处理教材时,注意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不要随意拔高和降低难度。

  七、全册课时安排:(约61课时)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

  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八、各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测量)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吨),由于学生很难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认识。主要特点有:

  1.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2.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学会单位名称间的换算。

  3.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和质量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约6课时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以前这部分内容与万以内的加减法

  (一)共同编排在第四册。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

  2.加强估算。

  3.体现合作交流的学*方式。

  4.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进行计算。

  5.对于算理,不再借助直观图,也不再用动态的竖式计算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并且在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中来提高计算能力。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体会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单元课时安排:约9课时

  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三单元:四边形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四边形、*行四边形的认识,周长的概念,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长度的估计等。在编排上的特点是:

  1.从日常生活中引入几何概念,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几何知识。

  2.利用活动巩固对几何概念的认识。

  3.周长的概念更强调从一般性的角度引入,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行四边形,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行四边形。

  2.使学生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通过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认识四边形的特征,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通过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单元课时安排:约6课时

  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单元教学内容: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二年级学过的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关键是让学生用规范的格式进行竖式计算,为以后除数是几位数的除法作好准备。在编排特点具有以下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实际背景。

  2、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

  3、体现弹性要求。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笔算。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结合具体教学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意义。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作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本单元主要学*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并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即“解决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约5课时

  第五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五单元:时、分、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第三次接触时间,学生已经认识了几时几分,而本单元主要在这些基础上来认识“秒”,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教材在编排上具有如下特点: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单元课时安排: 约4课时。

  第六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单元教材分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是在学生学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是对表内乘法的拓展。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口算乘法(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乘法的估算)和笔算乘法(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在具体情境中教学计算知识。

  2、重视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口算、估算、笔算相互配合,让学生根据计算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

  3、不再出现算理叙述和直观操作,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索,用迁移类推的方法掌握新知识。

  单元教学要求:

  1、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4、使学生会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运用迁移的方法自主探究多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单元课时安排:约10课时。

  第七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单元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分数会感到困难。因此,本单元主要是创设一些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本单元在分数的范围上进行了一定的控制,只出现常见的分母比较小的分数(分母一般不超过10)。在编排上为了适应儿童的认知规律,先认识几分之一,再认识几分之几。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含义,本单元安排的分数大小的比较和分数的加减法,其目的也是如此。编排特点如下:

  1、提供生活情境和直观图示,使学生认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理解分数的意义。

  2、设计实际操作活动,在活动中直观认识分数。使学生在积累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如让学生用纸折出1/4。用涂色的方法来比较分数大小。

  单元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3、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单元课时安排:约5课时

  第八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八单元:可能性

  单元教材分析:

  在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现代社会里,人们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常常需要在不确定的情境中,根据大量无组织的数据作出合理的决策。因而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个公民基本素养的一部分。因此,课标把“统计与概率”作为学*内容四个领域之一提出,可见地位的重要。本单元的内容包括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可能性的大小(两种结果、三种结果)。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主题图选取学生熟悉的抓阄表演节目的活动。例2选取了学生熟知的自然现象来描述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2.设计丰富的游戏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实验验证等过程来体会可能性大小。摸棋子、摸球活动、转盘游戏、涂色活动、掷硬币、猜硬币游戏、抽签游戏。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使学生学会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

  单元教学重、难点:明白概率不等同于运气,是不能以自己的意志所改变。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九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单元教材分析: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谁掌握了数学思想谁将终身受益。以往数学思想渗透在数学各部分知识之中,新课程不仅这样,而且还把数学思想作为一个专题系列来进行教学。数学广角是数学思想方法的集中教学。如,二上数学广角是排列组合,三上也是排列组合,三下是学集合思想,四上是统筹思想,四下是植树问题,五下是编码问题等等。排列组合与概率关系十分密切,排列组合知识是学*概率的准备知识。二年级上册已经学过简单的排列组合,这儿学*稍微复杂一点的排列组合。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借助操作活动或学生易于理解的事例来帮助学生找出排列数或组合数。

  2.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让学生逐步建构新的知识。衣服搭配、摆几位数、求比赛场次等例子在二年级上册都出现过。

  3.利用直观图示帮助学生有序地、不重不漏地找出排列数或组合数。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惯。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单元教学重、难点:培养有序地全面地思考。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十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十单元总复*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复*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与计算:

  1、万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2、多位数乘一位(口算、笔算)

  3、有余数的除法

  4、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量与计量:

  1、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吨)

  2、时、分、秒

  三、空间与图形:

  1、四边形

  2、周长

  四、统计与概率:可能性

  五、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广角(排列与组合)

  六、实践活动

  总复*的编排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时进行整理和比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两、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物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万以内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四边形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约5课时。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1

  一、班级学生概况:

  通过两年的学*,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惯。部分学生在学*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惯。借读生中,由于学*环境不稳定、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生活贫困等种种原因,造成了部分借读生数学素质相对低下,学**惯较差,学*不够自觉等状况。本期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学**惯。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二),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的继续,也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要求: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在课堂中改进笔算教学,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在教学量与计量的教学时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精心设计每节课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体验。在教学中,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己动手“做数学”、“玩数学”、“用数学”,的气氛中学*数学,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对于学*较困难的学生*时要多加关注,注意让好的学生去带动他们、帮助他们,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促进他们进步。对于优生,要尽可能地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得好,学得精。

  五、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毫米的认识………………………………………1课时左右

  分米的认识………………………………………1课时左右

  千米的认识………………………………………2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2

  一、 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字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为依据,努力体现新的教学观和教材观,在教学中体现互动教学,创造性教学。情景教学类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自动探究为主的学*观,做到趣味性、情感性、活动性、自主性、生活性和开放性。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显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

  教材的特点:

  (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

  (二)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落实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和提出的课程目标。

  (三)大量更新课文,合理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类课文。

  (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的编排,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

  (五)改进“语文园地”的形式,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

  学*目标:1、在于文学*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挂乃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要求会任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__个字,会写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由感情的朗读课文。

  5、继续学*默读,学*对课文中部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

  6、学*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 意思;初步体会 课文中关键此举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略读,促织课文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联系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作。不拘形式的写出见闻和感受。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与文学系,学*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三、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1人。根据上学期任课教师介绍,大部分学生学*积极,由于年龄较小,顽皮的较多,作业基本上都能做完。经过几天的观察了解,我发现全班有几人认识能力停留在一年级,甚至不如一年级的孩子。书写能力不强。全班大部分学生分析能力不够灵活,没有良好的学**惯。

  三年级是打基础的一年,不管在写钢笔字,还是在写作文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学其重在培养学生的学**惯及其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教学策略

  积极参与策略:通过各种方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品质,做学*的主人。

  五、教学进度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第一周

  第一二课

  第十六周

  二十五——二十七课

  第二周

  三课——语文园第一

  第十七周

  二十八——语文园地七

  第三周

  五六七课

  第十八周

  二十九——三十一课

  第四周

  八——语文园地二

  第十九周

  三十二——语文园地八

  第五周

  九十课

  第二十周——二十二周

  复*考试

  第六周

  国庆节放假

  第七周

  十一课

  第八周

  十二——语文园地三

  第九周

  十三——十五课

  第十周

  十六——语文园地四

  第十一周

  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

  十七——十九课

  第十三周

  二十——语文园地五

  第十四周

  二十一—二十三

  第十五周

  二十四——语文园地六

  六、研究课题

  小学生语文学*兴趣的培养研究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3

  一、班级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8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17人。总体来说,孩子们团结向上,活泼爱劳动,尊师爱集体,上进心较强。大部分孩子已具备乐学*,认真上课,按时完成作业,特别让人欣慰的是孩子们喜欢上了课外阅读,一有空就聚精会神地看起了课外书籍,如陈诺、张韵、唐莹等课外知识丰富,见识较广。更难得的是班级里涌现了一批优秀生,如刘伟杰,徐祉瑞、王雪云等。但也有个别同学缺乏学*自觉性,成绩不够理想(张嘉伟、姚璇慧)。本学期采取班干部一帮一的方式,责任到人,带动学*有困难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使我们三(2)班成为同学们学*的乐园。.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组由导语、三篇精课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语文园地组成。精读课文后面有会认和会写的字,略读课文后面没有安排会认的字,哪字属于生字就随文注音。精读和略读之间有连接语,并适当提出略读的要求。一部分后面有资料袋,有两组课文安排了综合性学*。

  全册书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第一次会写的字超过了会认的字。要求认识的字排在横条里,要求会写的字排在方格里。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一、四、五、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求认识的字,如不便于安排在课文里的反映内脏的字等。

  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交叉安排两次。

  三、教材特点

  (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单元的整合

  前四册教材“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的编写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老师们的充分肯定。本册教材在继承中又有创新,从导语到课例、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都紧密围绕本单元专题而展开,教材的整合性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

  2、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

  3、联系单元专题,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二)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

  本册分别在第一单元“多彩的生活”和第五单元“灿烂的中华文化”两个专题中安排了综合性学*,一个是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一个是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两个综合性学*不但与阅读训练有着紧密的联系,成为该单元语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还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的延伸和拓展。同时,它又将口语交际、*作和展示台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为听、说、写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体现了课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如,第一单元的专题是“多彩的生活”。在导语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各种儿童生活的画面后,安排《我们的民族小学》这篇精读课文,让学生感受不同民族的孩子在同一所学校里学*、活动的情景。在这篇课文后,提出开展“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的综合性学*的要求,并提示记录的方法“可以用文字叙述,可以填表格,可以画图画……”。接着学*两篇分别表现孩子在草地上玩耍和假日里登山游玩的精读课文《金色的草地》和《爬天都峰》。考虑到教材初次安排综合性学*,对这一活动不太了解,如何进行综合性学*,掌握的方法还比较少,因此教材在《爬天都峰》后,编排了“综合性学*提示”,提醒学生注意记录活动进行得怎样,并提供记录的示范供学生参考。接着,教材用一段简洁的话语,概括前面所学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介绍乡村儿童生活的略读课文《槐乡的孩子》。在语文园地里,“口语交际”让学生交流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作”让学生写课余发生的事,“读读背背”编排的是反映儿童生活内容的古诗《小儿垂钓》,“展示台”用搜集邮票、阅读课外书、小组合作办图片展的方式,展示学生的课余生活。

  又如,第五单元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简短的“导语”点明专题之后,编排《孔子拜师》这篇精读课文,让学生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并在课文之后提出结合本单元的学*,开展“综合性学*”——“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要求。怎么开展?教材提出了活动要求、活动内容和开展活动的途径等建议:“大家自由组成小组,先商量一下,打算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然后分头行动,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文化。”然后学*精读课文《**开天地》,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创造天地的一些神奇想象。接下来学*精读课文《赵州桥》,从建筑的层面,了解古代文化的灿烂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课后安排“综合性学*提示”,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资料,做好展示的准备。再用一段简短的过渡语,由古代建筑引到古代绘画,引导学生略读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最后,在“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中,让学生交流在“综合性学*”中了解到的传统文化,在“*作”中写自己活动中最想写的内容。“日积月累”让学生借助生肖邮票,读背体现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在“展示台”中,引导学生用写春联、做风筝、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在“综合性学*”中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在这一单元的语文学*中,围绕“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一专题,开展听说读写各项活动,既培养了语文能力,又增进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综合性学*不是标准化的学*,它是个性化的、创造性的学*活动。开展综合性学*要因地制宜,各个地方、各个学校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教师可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语文综合性学*,拓宽学生的学*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老师们在教学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在教学实践中相信还可以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方法来。

  (三)大量更新课文,合理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种课文类型

  本册教材在选文方面,注意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新编选的课文超过一半。有反映中外、城乡儿童生活故事的《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槐乡的孩子》;有反映领袖、科学家优秀品质的《我不能失信》《奇怪的大石头》;有反映现代儿童关爱他人的《掌声》《给予树》《好汉查理》;有反映中华优秀文化、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孔子拜师》《**开天地》《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有表现秋天景物的《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许多新选的课文角度新颖,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思想,如《矛和盾的集合》《狮子和鹿》。选文努力做到语言规范,在文字上做了认真的加工。课文体裁丰富,有散文、故事、诗歌、寓言、神话、科学小品,语言活泼,生动有趣,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学生不仅学到语言,在思想上也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熏陶。

  从本册开始,课文分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这是从阅读方法上对课文进行的划分。精读是认真仔细地研读,有时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精读不但是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方法,而且有助于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与精读不同,略读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主要靠孩子自己读懂,训练读的速度,培养边读边想的*惯。

  教材在部分课文的后面安排了“资料袋”,其形式有文字介绍,也有图片介绍等。“资料袋”一般是给学生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一些知识。其中,有的是课文相关知识点的介绍。如,《我们的民族小学》课后安排的少数民族生活的图片,《蜜蜂》课后对蜜蜂采蜜的一些知识介绍,《玩出了名堂》课后对微生物作用的介绍。有的是介绍课文的主人公。如,《我不能失信》《奇怪的大石头》《孔子拜师》课后,有分别介绍***、李四光、孔子的图片、文字。还有的是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一些历史、风俗的介绍。如,《风筝》课后介绍风筝的历史,《给予树》课后介绍圣诞节的风俗*惯。设置这个栏目,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的趣味性。

  (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的编排,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

  1、改进课文的导学性。

  灵活地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或课文之后,以学*伙伴的口吻,提出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养成良好的阅读*惯。

  围绕课文提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种情况。

  (1)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内容。

  (2)用感悟性、点评性的话语,提醒学生注意相应的内容。

  (3)引导揣摩遣词造句的妙处和文章写法。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改进课后练*的设计。

  (1)课后练*口气变了,都是以学*伙伴的第一人称的口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谈感受、展示学*成果,或用举例的方式,鼓励大家讨论、交流。

  (2)课后练*鼓励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探究发现。

  (3)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教材采用了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和积累语言,且较好地体现了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的思想。

  一是在课后练*中加强了词、句、段的积累。引导学生把自己觉得好的词、句、段多读读,或抄一抄。如,“我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了下来,你抄了哪些?”“读了第二段,我好像看到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要把这一段抄下来。”

  二是教材之后列出词语表,体现对积累词语的重视。词语表中的词语,为本课要求写的字或以前要求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不穷尽本课所有的词语。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4

  一、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加减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多位数乘一位数,求每一道乘法计算的步骤与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积的步骤基本相同;

  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这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让学生初步形成空间图形、表达与交流物体性质特征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探索并体会认识四边形特点、四边形周长单位、掌握估量等知识,进一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周长的计算外,还安排了认识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周长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简单的可能性。教材向学生介绍了,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哪些是可能的、哪些是不可能的和哪些是一定的知识,初步学会简单的分析;通过学*可能性的含义和简单的的方法,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简单的推理思想和想象能力,并能应用肯能性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直尺

  2、时钟盘

  3、四边形模型

  4、圆形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5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4课时)

  秒的认识1课时

  时间的计算1课时

  练*一 1课时

  复*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三、测量(8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3课时

  千米的认识2课时

  吨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1课时

  复*1课时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

  1、加法2课时

  2、减法3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五、倍的认识(4课时)

  倍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2课时

  复*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

  1、口算乘法1课时

  2、笔算乘法8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数字编码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4课时)

  四边形1课时

  周长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

  复*1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1、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1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1课时

  复*1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2)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菁选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三年级共有24个学生。他们整体素质较高,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他们活泼好动,但约束力较差。教师要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探索活动主题,以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目标

  1、安全教育方面

  全国因安全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生命死于非命。

  ***对中学生安全的指示:“人民生命高于天,人民利益重如山”。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教育”,要让学生在交通、校内外活动、消防、疾病预防等方面确实引起高度重视,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教给学生必要的各方面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责任感,确保学生的安全

  2、民族精神教育

  通过感知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传统、领略民族文化,探究、合作、实践是领略民族文化、感悟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方法。在这门新的课程中,学生是主角,让学生阅读、大声诵读、翻译古文、诗歌欣赏……等一系列活动中,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学*和生活中不断地用心感悟。

  3、环境保护教育

  通过对一些具体事例及图片的感知,明白我们每天生活的环境需要保护。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安全、环境保护、探索活动等方面地学*,能让学生意识到身边的事物与自己是息息相关的,这是很重要的。

  四、教学措施:

  1、教师吃透教材,精心备课。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自己设计,组织主持开展活动,发挥学生自主性,增长才干。

  3、注重学生实践观察为主,认识事物,认识现象,发现掌握运用规律。

  4、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找出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活动方法。

  5、启发兴趣,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探索和创造。

  6、把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紧密地结合。

  五、教学内容安排

  安全教育:

  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用电安全等

  环境保护教育:

  污染系列、怎样保护环境等

  探索活动:

  环境与生活、我们的家乡等

  六、课题研究:如何上好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是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是西部大开发的需要,是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为了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以课本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为载体,学*民族的发展史、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培育兄弟民族之间的感情,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1、通过课堂学*、开展活动、环境渗透等途径学*少数民族特别是藏族的历史,了解少数民族的过去、现状,展望美好的未来。

  2、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认清**势力和赖集团妄图西化、分化我国,破坏民族团结的恶毒用心,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理解***同志提出的“三个离不开”的深刻内涵,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激发、培养、弘扬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积淀下来的各兄弟民族之间的深厚感情。

  4、传授民族史。充分利用政治课、班会课、校会、网络课堂、知识竞赛等阵地对学生进行**历史、风土、人情的教育,让所有学生都体验到翻身农奴第三代在党的阳光下生活的幸福。我们开展了“听讲座、观录象、看图片、述感受”的教育活动,回顾了是藏族“政教合一”以及人分三等九级的封建农奴制、唐朝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朝的历史,让藏族学生了解了民族的历史,深刻感受到**的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天壤之别。

  5、培养民族观。在民族团结教育校本的课程开发中,我们引导广大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互相离不开”。(***语)通过专题教育、参观学*、学生论坛等活动,使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观念得到进一步增强,促进学生初步养成马克思主义的

  民族观。针对西方鼓吹“人权”和歪曲**文化的`阴谋,我们旗帜鲜明地进行了摆事实、讲变化的说理教育,让学生认清**势力和达集团妄图西化、分化我国,破坏民族团结的恶毒用心。通过教育,藏族学生从西**主改革以来的巨大变化上,从家乡人民的生活水*不断得到提高上深切地体会到:“倘若让十四达在**重新恢复往日政教合一以及人分三等九级的封建农奴制,那么,农奴主用剜目、割耳、断手、剁脚、剥皮、抽筋等酷刑残害农奴的历史惨剧必将重演。”(学生语)

  6、培育民族情。每年春节,老师们把孩子带回家过年;每逢元旦、藏历年或星期天、节假日来临,藏汉师生们载歌载舞、演奏器乐,师生共同沉浸在浓浓的情谊之中,学生经常在作文中写出“不及恩师对我情” 这样的诗句。每年,学校还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登狼山、看大海、观长江、去南京中山陵、紫金山天文台、日军大屠杀纪念馆、科技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及苏州、无锡、扬州等地参观,让学生尽情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师生们沉浸在欢乐愉快的氛围中,民族感情不断得到升华。

  7、注意的问题

  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 ,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密切和家庭、社会的联系,积极推进"三结合"教育,广开渠道,努力营造"大德育"的氛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努力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的品质,遵纪守法的意识,文明的行为*惯等思想道德教育形成序列训练内容,化为学生的行为,激发学生自觉体验和感悟的热情,让学生在体验中巩固常规训练要求。

  8、措施

  (1)、每周一早晨组织全校学生举行升旗仪式,唱**,认真听**下的讲话。

  (2)、举办感知民族精神的演讲比赛。

  (3)、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收看弘扬民族精神的电视节目。

  (4)、引导学生结合历史知识,组织学生发现和学*名人的优秀品质。

  (5)、结合社会实践活动,撰写关于民族精神的调查报告。

  (6)、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爱国主义知识宣传。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3课时)

  秒的认识………………………………………1课时

  时间的计算……………………………………1课时

  练*一………………………………………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3)测量(6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2课时

  千米的认识………………………………………2课时

  吨的认识………………………………………2课时

  5)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

  1、加法…………………………………………2课时

  2、减法…………………………………………3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五、倍的认识(3课时)

  倍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2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

  1、口算乘法……………………………………1课时

  2、笔算乘法……………………………………8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数字编码………………………………………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3课时)

  四边形……………………………………………1课时

  周长………………………………………………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4课时)

  1、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1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1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3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借助远程教育资源上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兴趣。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结合远程教育资源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4、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6、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7、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8、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9、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的课件,案例,教学实录等媒体资源结合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四、教学进度:

  1、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3、四边形(6课时)

  4、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5、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6、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7、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8、可能性(4课时)

  9、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10、总复*(4课时)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4

  一、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加减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多位数乘一位数,求每一道乘法计算的步骤与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积的步骤基本相同;

  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这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让学生初步形成空间图形、表达与交流物体性质特征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探索并体会认识四边形特点、四边形周长单位、掌握估量等知识,进一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周长的计算外,还安排了认识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周长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简单的可能性。教材向学生介绍了,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哪些是可能的、哪些是不可能的和哪些是一定的知识,初步学会简单的分析;通过学*可能性的含义和简单的的方法,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简单的推理思想和想象能力,并能应用肯能性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直尺

  2、时钟盘

  3、四边形模型

  4、圆形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以下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集合和总复*等。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标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60

  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测量、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倍的认识。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单元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1.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惯。

  第二、四单元

  1.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增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惯。

  4.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第三单元

  1.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的质量观念。

  2.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第五单元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掌握并应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3.理解并会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计算。

  第六单元

  1.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

  1.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

  2.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通过多种活动,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八单元

  1.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第九单元

  1.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经历集合思想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

  2.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韦恩图”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的价值,理解集合图中每部分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3.在解决实验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惯,体会数学的严谨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第十单元

  通过总复*,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七、教学进度:

  时、分、秒 3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 5课时

  测 量 7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 5课时

  倍的认识 3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 13课时

  数字编码 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 6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 5课时

  数学广角 3课时

  总复* 5课时

  总课时 56课时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6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乘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实际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第三单元“千克、克、吨”。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质量单位——千克、克、吨。结合具体生活情景,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掌握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实际生活,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第四单元“乘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并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尝试解释估算的过程。

  4、第六单元“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学*乘除混合两步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演算,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能从实际情境红提出问题,运用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5、第七单元“年、月、日”。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年、闰年,能判断*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并从三个方向观察由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不一样;能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立体图形形状;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周长的概念,并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可能性”。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进一步感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发生是不确定的;在实际操作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语言文字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普通话交流和使用规范字的良好*惯。

  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操作,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运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下面结合具体学*内容,阐述本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

  (一)内容的呈现体现了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

  (二)内容的呈现注重了层次性和思考性;

  (三)注重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努力形成综合实践活动的多样化和专题化;

  (五)内容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学*数学的良好情感。

  三、主要教学措施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本册教材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一)重视创设生动的数学学*情境;

  (二)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三)积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四)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四、教学评价措施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状况,激励学生的学*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一)重视对学生数学学*过程的评价

  对学生数学学*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对学生学*过程的评价,应该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有学*数学的兴趣。

  (二)适时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三年级的学生往往需要联系已有的生活实际或具体事物来完成学*任务。因此,对学生评价时,应重点考察学生结合具体材料时对所学内容实际意义的理解。

  (三)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对学生发祥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可以考察以下几个方面:学生能否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否尝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否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五、课时安排

  (一)乘除法……7课时(四)乘法……9课时(七)年、月、日…8课时

  (二)观察物体……3课时(五)周长……5课时(八)可能性……2课时

  (三)千克、克、吨…6课时(六)除法……8课时(九)总复*……5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与教学计划2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五、课时安排

  (一)测量(课时)……………………………………………………9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12课时左右

  (三)四边形……………………………………………………………9课时左右

  (四)有余数的除法……………………………………………………7课时左右

  (五)时、分、秒………………………………………………………6课时左右

  (六)多位数成一位数…………………………………………………15课时左右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8课时左右

  (八)可能性……………………………………………………………5课时左右

  (九)数学广角…………………………………………………………5课时左右

  (十)整理和复*………………………………………………………6课时左右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7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 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3课时)

  1、秒的认识………………………………………1课时

  2、时间的计算……………………………………1课时

  3、练*一 ………………………………………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2、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3、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4、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三、测量(6课时)

  1、毫米、分米的认识………………………………2课时

  2、千米的认识………………………………………2课时

  3、吨的认识………………………………………2课时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

  1、加法…………………………………………2课时

  2、减法…………………………………………3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五、倍的认识(3课时)

  1、倍的认识………………………………………1课时

  2、解决问题………………………………………2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

  1、口算乘法……………………………………1课时

  2、笔算乘法……………………………………8课时

  整理和复*……………………… ……………1课时

  数字编码……………………… ………………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3课时)

  1、四边形……………………………………………1课时

  2、周长………………………………………………1课时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4课时)

  1、分数的初步认识…………………… …………2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 …………1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 …………1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8

  一、 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字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为依据,努力体现新的教学观和教材观,在教学中体现互动教学,创造性教学。情景教学类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自动探究为主的学*观,做到趣味性、情感性、活动性、自主性、生活性和开放性。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显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

  教材的特点:

  (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

  (二)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落实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和提出的课程目标。

  (三)大量更新课文,合理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类课文。

  (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的编排,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

  (五)改进“语文园地”的形式,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

  学*目标:1、在于文学*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挂乃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要求会任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__个字,会写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由感情的朗读课文。

  5、继续学*默读,学*对课文中部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

  6、学*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 意思;初步体会 课文中关键此举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略读,促织课文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联系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作。不拘形式的.写出见闻和感受。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与文学系,学*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三、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1人。根据上学期任课教师介绍,大部分学生学*积极,由于年龄较小,顽皮的较多,作业基本上都能做完。经过几天的观察了解,我发现全班有几人认识能力停留在一年级,甚至不如一年级的孩子。书写能力不强。全班大部分学生分析能力不够灵活,没有良好的学**惯。

  三年级是打基础的一年,不管在写钢笔字,还是在写作文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学其重在培养学生的学**惯及其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教学策略

  积极参与策略:通过各种方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品质,做学*的主人。

  五、教学进度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第一周

  第一二课

  第十六周

  二十五——二十七课

  第二周

  三课——语文园第一

  第十七周

  二十八——语文园地七

  第三周

  五六七课

  第十八周

  二十九——三十一课

  第四周

  八——语文园地二

  第十九周

  三十二——语文园地八

  第五周

  九十课

  第二十周——二十二周

  复*考试

  第六周

  国庆节放假

  第七周

  十一课

  第八周

  十二——语文园地三

  第九周

  十三——十五课

  第十周

  十六——语文园地四

  第十一周

  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

  十七——十九课

  第十三周

  二十——语文园地五

  第十四周

  二十一—二十三

  第十五周

  二十四——语文园地六

  六、研究课题

  小学生语文学*兴趣的培养研究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9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们三年级(3)班共有学生37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7人。绝大部分学生家属于原立才农场,有一小部分学生家来自较远的村庄,但都是住校生的。根据上学年成绩检测情况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成绩不够理想,其原因主要是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管教,学*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没有良好的学**惯。因此,本学期重点工作除了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测量、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的继续,也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五、学困生辅导

  1、对学困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循循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

  2、经常家访,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在校表现告诉家长。

  3、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学会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培养他们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改措施

  1、积极学*新课程标准,把握课标要求。

  2、积极开展学生互帮互学活动。

  3、充分发挥小组长的指导作用。

  七、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6课时左右

  (三)测量,7课时左右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左右

  (五)倍数的认识,4课时左右

  (六)多位数成一位数,12课时左右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6课时左右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8课时左右

  (九)数学广角—集合,2课时左右

  (十)整理和复*,4课时左右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0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学情分析:

  三(5)班共有学生50人。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了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部分学生在学*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个别学生的计算还没有过关。二是理解题意的能力不强。三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于加强,课堂上讨论不起来。四是课堂学**惯方面,有一部分学生的*惯很差,表现为作业马虎、插嘴、课堂活动缺少主动性和对活动的专注。五是一部分学生对学*不感兴趣,同伴间缺乏合作与竞争。

  三、本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第五册数学主要包括九个单元的学*内容和一个总复*单元,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安排了四边形的认识;在量的计算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统计方面,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和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

  有余数的除法6%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4%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10题。

  六、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4、结合课题,在课堂交流和培养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做些调查、分析,进行一些尝试。

  5、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时进行课堂教学的总结反思。

  6、注意将数学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创设生活化课堂情境,将教学内容中的数学问题生活化。

  7、注意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8、严格抓好学生的课堂学**惯。

  9、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重视培养问题意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可以结合当时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替换材料内容,以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还应加强指导,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0、在处理教材时,注意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不要随意拔高和降低难度。

  七、全册课时安排:(约61课时)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

  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八、各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测量)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吨),由于学生很难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认识。主要特点有:

  1.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2.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学会单位名称间的换算。

  3.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和质量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约6课时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以前这部分内容与万以内的加减法

  (一)共同编排在第四册。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

  2.加强估算。

  3.体现合作交流的学*方式。

  4.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进行计算。

  5.对于算理,不再借助直观图,也不再用动态的竖式计算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并且在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中来提高计算能力。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体会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单元课时安排:约9课时

  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三单元:四边形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四边形、*行四边形的认识,周长的概念,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长度的估计等。在编排上的特点是:

  1.从日常生活中引入几何概念,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几何知识。

  2.利用活动巩固对几何概念的认识。

  3.周长的概念更强调从一般性的角度引入,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行四边形,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行四边形。

  2.使学生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通过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认识四边形的特征,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通过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单元课时安排:约6课时

  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单元教学内容: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二年级学过的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关键是让学生用规范的格式进行竖式计算,为以后除数是几位数的除法作好准备。在编排特点具有以下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实际背景。

  2、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

  3、体现弹性要求。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笔算。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结合具体教学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意义。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作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本单元主要学*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并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即“解决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约5课时

  第五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五单元:时、分、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第三次接触时间,学生已经认识了几时几分,而本单元主要在这些基础上来认识“秒”,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教材在编排上具有如下特点: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单元课时安排: 约4课时。

  第六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单元教材分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是在学生学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是对表内乘法的拓展。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口算乘法(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乘法的估算)和笔算乘法(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在具体情境中教学计算知识。

  2、重视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口算、估算、笔算相互配合,让学生根据计算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

  3、不再出现算理叙述和直观操作,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索,用迁移类推的方法掌握新知识。

  单元教学要求:

  1、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4、使学生会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运用迁移的方法自主探究多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单元课时安排:约10课时。

  第七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单元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分数会感到困难。因此,本单元主要是创设一些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本单元在分数的范围上进行了一定的控制,只出现常见的分母比较小的分数(分母一般不超过10)。在编排上为了适应儿童的认知规律,先认识几分之一,再认识几分之几。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含义,本单元安排的分数大小的比较和分数的加减法,其目的也是如此。编排特点如下:

  1、提供生活情境和直观图示,使学生认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理解分数的意义。

  2、设计实际操作活动,在活动中直观认识分数。使学生在积累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如让学生用纸折出1/4。用涂色的方法来比较分数大小。

  单元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3、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单元课时安排:约5课时

  第八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八单元:可能性

  单元教材分析:

  在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现代社会里,人们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常常需要在不确定的情境中,根据大量无组织的数据作出合理的决策。因而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个公民基本素养的一部分。因此,课标把“统计与概率”作为学*内容四个领域之一提出,可见地位的重要。本单元的内容包括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可能性的大小(两种结果、三种结果)。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主题图选取学生熟悉的抓阄表演节目的活动。例2选取了学生熟知的自然现象来描述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2.设计丰富的游戏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实验验证等过程来体会可能性大小。摸棋子、摸球活动、转盘游戏、涂色活动、掷硬币、猜硬币游戏、抽签游戏。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使学生学会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

  单元教学重、难点:明白概率不等同于运气,是不能以自己的意志所改变。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九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单元教材分析: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谁掌握了数学思想谁将终身受益。以往数学思想渗透在数学各部分知识之中,新课程不仅这样,而且还把数学思想作为一个专题系列来进行教学。数学广角是数学思想方法的集中教学。如,二上数学广角是排列组合,三上也是排列组合,三下是学集合思想,四上是统筹思想,四下是植树问题,五下是编码问题等等。排列组合与概率关系十分密切,排列组合知识是学*概率的准备知识。二年级上册已经学过简单的排列组合,这儿学*稍微复杂一点的排列组合。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借助操作活动或学生易于理解的事例来帮助学生找出排列数或组合数。

  2.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让学生逐步建构新的知识。衣服搭配、摆几位数、求比赛场次等例子在二年级上册都出现过。

  3.利用直观图示帮助学生有序地、不重不漏地找出排列数或组合数。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惯。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单元教学重、难点:培养有序地全面地思考。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十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十单元总复*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复*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与计算:

  1、万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2、多位数乘一位(口算、笔算)

  3、有余数的除法

  4、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量与计量:

  1、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吨)

  2、时、分、秒

  三、空间与图形:

  1、四边形

  2、周长

  四、统计与概率:可能性

  五、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广角(排列与组合)

  六、实践活动

  总复*的编排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时进行整理和比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两、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物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万以内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四边形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约5课时。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1

  一、课标要求

  第一学段(1~3年级)

  1、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 内的数、小数、简单的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面图形,感受*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2、数学思考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 ,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解决问题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情感与态度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 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 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担任三年级(1)班和(3)班的数学教学,两班共有学生90人左右。从性格方面分析,大多数同学性格开朗,爱好广泛,喜欢和别人交往是他们的特长。从学*方面看,大多数同学能按老师的要求积极做好课前准备,并能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学*态度端正,学**惯良好。总体来说,班里同学相对比较听话,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学*兴趣和*惯,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三、教材分析:

  三年级数学上册内容主要包括: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九个单元的学*内容和一个总复*单元,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安排了四边形的认识;在量的计算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统计方面,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和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教材的编排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2

  一、班级学生概况:

  通过两年的学*,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惯。部分学生在学*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惯。借读生中,由于学*环境不稳定、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生活贫困等种种原因,造成了部分借读生数学素质相对低下,学**惯较差,学*不够自觉等状况。本期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学**惯。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二),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的继续,也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要求: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在课堂中改进笔算教学,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在教学量与计量的教学时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精心设计每节课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体验。在教学中,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己动手“做数学”、“玩数学”、“用数学”,的气氛中学*数学,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对于学*较困难的学生*时要多加关注,注意让好的学生去带动他们、帮助他们,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促进他们进步。对于优生,要尽可能地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得好,学得精。

  五、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毫米的认识………………………………………1课时左右

  分米的认识………………………………………1课时左右

  千米的认识………………………………………2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3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4课时)

  秒的认识1课时

  时间的计算1课时

  练*一 1课时

  复*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三、测量(8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3课时

  千米的认识2课时

  吨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1课时

  复*1课时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

  1、加法2课时

  2、减法3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五、倍的认识(4课时)

  倍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2课时

  复*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

  1、口算乘法1课时

  2、笔算乘法8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数字编码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4课时)

  四边形1课时

  周长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

  复*1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1、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1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1课时

  复*1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4

  一、学情分析

  这一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5)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本班现有学生47人。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两年的数学学*经历,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范文

  在本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

  五、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范文(2)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六、教学进度:

  第1周:一、测量:毫米、分米的认识及练*

  第2周:一、测量:千米的认识吨的认识

  第3周:二、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4周:二、万以内数的减法、加减法验算

  第5周:二、加减法验算

  二、整理和复*

  第6周:国庆节放假

  第7周:三、四边形、*行四边形

  第8周:三、周长

  第9周:三、估计

  四、有余数的除法

  第10周:四、有余数的除法

  第11周:五、时、分、秒

  第12周:六、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

  第13周:六、多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第14周:六、多位数乘一位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第15周:七、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16周:七、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17周:八、可能性

  第18周:九、数学广角

  第19周:十、总复*

  第20周:十、总复*

  第21周:十、总复*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5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3年级数学。总体来说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是还有部分学生在学*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个别学生的计算还没有过关。二是理解题意的能力不强。三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于加强,课堂上讨论不起来。四是课堂学**惯方面,有一部分学生的*惯很差,表现为作业马虎、插嘴、课堂活动缺少主动性和对活动的专注。五是一部分学生对学*不感兴趣,同伴间缺乏合作与竞争。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数与代数”领域以万以内的认数和四则计算(笔算和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三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的加和减)为主线,结合安排了认识常量单位(克与千克、24时记时法)以及直观认识分数(一个物体或图形*均分得到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重点:认数与四则计算;难点:24时记时法。

  “空间与图形”领域在二年级观察物体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安排了从这三个角度观察一些简单的物体和由三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三视图);在一年级直观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基础上,教学这两种*面图形的特点以及计算周长的方法。重点:周长意义与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难点:观察物体。

  “统计与概率”领域,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可能”“一定”“不可能”的基础上,教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大些、有时小些,学会用“经常”“偶尔”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重点:把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能用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呈现;难点:正确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共安排了五次实践活动,其中《称一称》、《周末一天的安排》、《周长是多少》、《摸牌与下棋》都是操作型的活动,而《农村新貌》是场景型的活动。重点让学生知道独立探索的同时要加强合作交流,明白“倾听”、“尊重”、“互补”会让问题解决得更好;难点:如何有效地组织活动。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7.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4、注意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5、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7、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不断充实自己,开拓思路。

  8、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9、用好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10、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11、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12、加强能力和良好学**惯的培养。

  六、教学进度:

  测量7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9课时

  四边形6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时、分、秒3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可能性4课时

  数学广角3课时

  总复*4课时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3)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菁选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

  一、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加减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多位数乘一位数,求每一道乘法计算的步骤与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积的步骤基本相同;

  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这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让学生初步形成空间图形、表达与交流物体性质特征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探索并体会认识四边形特点、四边形周长单位、掌握估量等知识,进一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周长的计算外,还安排了认识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周长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简单的可能性。教材向学生介绍了,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哪些是可能的、哪些是不可能的和哪些是一定的知识,初步学会简单的分析;通过学*可能性的含义和简单的的方法,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简单的推理思想和想象能力,并能应用肯能性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直尺

  2、时钟盘

  3、四边形模型

  4、圆形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

  一、课标要求

  第一学段(1~3年级)

  1、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 内的数、小数、简单的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面图形,感受*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2、数学思考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 ,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解决问题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情感与态度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 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 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担任三年级(1)班和(3)班的数学教学,两班共有学生90人左右。从性格方面分析,大多数同学性格开朗,爱好广泛,喜欢和别人交往是他们的特长。从学*方面看,大多数同学能按老师的要求积极做好课前准备,并能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学*态度端正,学**惯良好。总体来说,班里同学相对比较听话,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学*兴趣和*惯,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三、教材分析:

  三年级数学上册内容主要包括: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九个单元的学*内容和一个总复*单元,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安排了四边形的认识;在量的计算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统计方面,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和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教材的编排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3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3年级数学。总体来说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是还有部分学生在学*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个别学生的计算还没有过关。二是理解题意的能力不强。三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于加强,课堂上讨论不起来。四是课堂学**惯方面,有一部分学生的*惯很差,表现为作业马虎、插嘴、课堂活动缺少主动性和对活动的专注。五是一部分学生对学*不感兴趣,同伴间缺乏合作与竞争。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数与代数”领域以万以内的认数和四则计算(笔算和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三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的加和减)为主线,结合安排了认识常量单位(克与千克、24时记时法)以及直观认识分数(一个物体或图形*均分得到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重点:认数与四则计算;难点:24时记时法。

  “空间与图形”领域在二年级观察物体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安排了从这三个角度观察一些简单的物体和由三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三视图);在一年级直观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基础上,教学这两种*面图形的特点以及计算周长的方法。重点:周长意义与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难点:观察物体。

  “统计与概率”领域,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可能”“一定”“不可能”的基础上,教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大些、有时小些,学会用“经常”“偶尔”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重点:把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能用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呈现;难点:正确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共安排了五次实践活动,其中《称一称》、《周末一天的安排》、《周长是多少》、《摸牌与下棋》都是操作型的活动,而《农村新貌》是场景型的活动。重点让学生知道独立探索的同时要加强合作交流,明白“倾听”、“尊重”、“互补”会让问题解决得更好;难点:如何有效地组织活动。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7.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4、注意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5、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7、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不断充实自己,开拓思路。

  8、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9、用好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10、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11、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12、加强能力和良好学**惯的培养。

  六、教学进度:

  测量7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9课时

  四边形6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时、分、秒3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可能性4课时

  数学广角3课时

  总复*4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4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以下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集合和总复*等。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标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60

  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测量、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倍的认识。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单元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1.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惯。

  第二、四单元

  1.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增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惯。

  4.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第三单元

  1.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的质量观念。

  2.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第五单元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掌握并应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3.理解并会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计算。

  第六单元

  1.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

  1.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

  2.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通过多种活动,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八单元

  1.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第九单元

  1.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经历集合思想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

  2.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韦恩图”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的价值,理解集合图中每部分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3.在解决实验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惯,体会数学的严谨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第十单元

  通过总复*,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七、教学进度:

  时、分、秒 3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 5课时

  测 量 7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 5课时

  倍的认识 3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 13课时

  数字编码 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 6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 5课时

  数学广角 3课时

  总复* 5课时

  总课时 56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四、学困生辅导

  1、对学困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循循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

  2、经常家访,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在校表现告诉家长。

  3、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学会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培养他们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改措施

  1、积极学*新课程标准,把握课标要求。

  2、积极开展学生互帮互学活动。

  3、充分发挥小组长的指导作用。

  六、课时安排:

  略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6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4课时)

  秒的认识1课时

  时间的计算1课时

  练*一 1课时

  复*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三、测量(8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3课时

  千米的认识2课时

  吨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1课时

  复*1课时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

  1、加法2课时

  2、减法3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五、倍的认识(4课时)

  倍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2课时

  复*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

  1、口算乘法1课时

  2、笔算乘法8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数字编码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4课时)

  四边形1课时

  周长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

  复*1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1、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1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1课时

  复*1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7

  一、班级学生概况:

  通过两年的学*,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惯。部分学生在学*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惯。借读生中,由于学*环境不稳定、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生活贫困等种种原因,造成了部分借读生数学素质相对低下,学**惯较差,学*不够自觉等状况。本期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学**惯。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二),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的继续,也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要求: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在课堂中改进笔算教学,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在教学量与计量的教学时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精心设计每节课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体验。在教学中,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己动手“做数学”、“玩数学”、“用数学”,的气氛中学*数学,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对于学*较困难的学生*时要多加关注,注意让好的学生去带动他们、帮助他们,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促进他们进步。对于优生,要尽可能地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得好,学得精。

  五、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毫米的认识………………………………………1课时左右

  分米的认识………………………………………1课时左右

  千米的认识………………………………………2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8

  一、班级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有一些后进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中的良好*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三、教学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

  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9

  一、班级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三年(3)班和三年(4)班,三(3)班47人,三(4)班48人。从上学年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掌握还算牢固,口算及乘法口诀掌握还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较差。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但接受能力不强,学*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2、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3、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

  4、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

  5、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6、我还设计了一系列奖励和惩罚学生的措施,激发他们的学*欲望。比如说,a、优化设计两周内能获得全对5颗星,就会获得与老师合照的机会,并拿到背面写有老师评语的照片;b、能够整周课堂表现良好,积极发言,认真完成课堂练*者,将获得一次抽奖机会;c、课堂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一月一统计,获胜组的每一位同学都将获得老师的奖励。d、课堂表现差的同学,课后学生进办公室读“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读后效果如果不好,就要求学生背诵;e、作业不按时完成者,罚讲名人或古人勤奋学*的小故事,一周超过两次没完成作业,要求回家背诵这个小故事。

  五、培养优等生,转化后进生措施

  我班后进生形成的很大的原因,就是学**惯差,毅力缺乏,信心不足。他们不能把握学*语言课程的要点,常常不完成听说读写的任务,怕苦畏难,不肯去做认真理解的细致工作,久而久之,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下降了,敏锐接受新授知识的能力丧失了,他们不差也变得差了。要转变他们,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以精彩的语言引发话题,及时点拨,准确评价,创设出和谐融洽的思想品德教育氛围,使后进生畅所欲言、主动表达出自己的见解。

  2、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常常向取得进步的学生竖起大拇指;有时给表现好的同学奖励一本本子;还有时投给学生一缕赞许的目光,伸手亲切地摸摸学生的头,拍拍他的肩膀……

  3、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的抽象学科,教师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加强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后进生的注意力,通过直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性质。

  4、在布置作业时,要难易适中,

  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督促他们认真完成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后进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要特别注意克服急躁冒进情绪,如对后进生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对待后进生,要放低要求,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从起点开始,耐心地给予辅导,让他们一点一滴逐步提高。

  培养优等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设竞争的氛围,如优等生他们之间的竞争,挑战难题的竞争等,促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2、为他们制定更高层次的目标,在完成一个个既定的目标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以及增强对学*数学的浓厚兴趣。

  3、鼓励他们尽量用多种方法,多种思路解决数学问题,尽量想一想与众不同的方法,提高发散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4、教育他们多帮助需要帮助的其余同学,在帮助人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从而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0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们三年级(3)班共有学生37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7人。绝大部分学生家属于原立才农场,有一小部分学生家来自较远的村庄,但都是住校生的。根据上学年成绩检测情况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成绩不够理想,其原因主要是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管教,学*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没有良好的学**惯。因此,本学期重点工作除了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测量、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的继续,也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五、学困生辅导

  1、对学困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循循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

  2、经常家访,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在校表现告诉家长。

  3、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学会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培养他们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改措施

  1、积极学*新课程标准,把握课标要求。

  2、积极开展学生互帮互学活动。

  3、充分发挥小组长的指导作用。

  七、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6课时左右

  (三)测量,7课时左右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左右

  (五)倍数的认识,4课时左右

  (六)多位数成一位数,12课时左右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6课时左右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8课时左右

  (九)数学广角—集合,2课时左右

  (十)整理和复*,4课时左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1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略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2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借助远程教育资源上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兴趣。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结合远程教育资源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4、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6、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7、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8、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9、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的课件,案例,教学实录等媒体资源结合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四、教学进度:

  1、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3、四边形(6课时)

  4、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5、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6、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7、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8、可能性(4课时)

  9、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10、总复*(4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3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的继续,也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 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

  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4、注意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5、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7、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不断充实自己,开拓思路。

  8、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9、用好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10、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11、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12、加强能力和良好学**惯的培养。

  四、教学进度: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4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学情分析:

  三(5)班共有学生50人。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了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部分学生在学*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个别学生的计算还没有过关。二是理解题意的能力不强。三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于加强,课堂上讨论不起来。四是课堂学**惯方面,有一部分学生的*惯很差,表现为作业马虎、插嘴、课堂活动缺少主动性和对活动的专注。五是一部分学生对学*不感兴趣,同伴间缺乏合作与竞争。

  三、本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第五册数学主要包括九个单元的学*内容和一个总复*单元,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安排了四边形的认识;在量的计算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统计方面,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和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

  有余数的除法6%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4%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10题。

  六、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4、结合课题,在课堂交流和培养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做些调查、分析,进行一些尝试。

  5、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时进行课堂教学的总结反思。

  6、注意将数学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创设生活化课堂情境,将教学内容中的数学问题生活化。

  7、注意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8、严格抓好学生的课堂学**惯。

  9、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重视培养问题意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可以结合当时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替换材料内容,以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还应加强指导,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0、在处理教材时,注意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不要随意拔高和降低难度。

  七、全册课时安排:(约61课时)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

  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八、各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测量)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吨),由于学生很难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认识。主要特点有:

  1.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2.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学会单位名称间的换算。

  3.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和质量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约6课时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以前这部分内容与万以内的加减法

  (一)共同编排在第四册。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

  2.加强估算。

  3.体现合作交流的学*方式。

  4.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进行计算。

  5.对于算理,不再借助直观图,也不再用动态的.竖式计算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并且在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中来提高计算能力。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体会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单元课时安排:约9课时

  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三单元:四边形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四边形、*行四边形的认识,周长的概念,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长度的估计等。在编排上的特点是:

  1.从日常生活中引入几何概念,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几何知识。

  2.利用活动巩固对几何概念的认识。

  3.周长的概念更强调从一般性的角度引入,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行四边形,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行四边形。

  2.使学生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通过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认识四边形的特征,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通过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单元课时安排:约6课时

  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单元教学内容: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二年级学过的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关键是让学生用规范的格式进行竖式计算,为以后除数是几位数的除法作好准备。在编排特点具有以下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实际背景。

  2、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

  3、体现弹性要求。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笔算。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结合具体教学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意义。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作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本单元主要学*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并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即“解决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约5课时

  第五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五单元:时、分、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第三次接触时间,学生已经认识了几时几分,而本单元主要在这些基础上来认识“秒”,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教材在编排上具有如下特点: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单元课时安排: 约4课时。

  第六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单元教材分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是在学生学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是对表内乘法的拓展。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口算乘法(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乘法的估算)和笔算乘法(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在具体情境中教学计算知识。

  2、重视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口算、估算、笔算相互配合,让学生根据计算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

  3、不再出现算理叙述和直观操作,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索,用迁移类推的方法掌握新知识。

  单元教学要求:

  1、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4、使学生会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运用迁移的方法自主探究多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单元课时安排:约10课时。

  第七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单元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分数会感到困难。因此,本单元主要是创设一些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本单元在分数的范围上进行了一定的控制,只出现常见的分母比较小的分数(分母一般不超过10)。在编排上为了适应儿童的认知规律,先认识几分之一,再认识几分之几。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含义,本单元安排的分数大小的比较和分数的加减法,其目的也是如此。编排特点如下:

  1、提供生活情境和直观图示,使学生认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理解分数的意义。

  2、设计实际操作活动,在活动中直观认识分数。使学生在积累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如让学生用纸折出1/4。用涂色的方法来比较分数大小。

  单元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3、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单元课时安排:约5课时

  第八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八单元:可能性

  单元教材分析:

  在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现代社会里,人们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常常需要在不确定的情境中,根据大量无组织的数据作出合理的决策。因而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个公民基本素养的一部分。因此,课标把“统计与概率”作为学*内容四个领域之一提出,可见地位的重要。本单元的内容包括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可能性的大小(两种结果、三种结果)。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主题图选取学生熟悉的抓阄表演节目的活动。例2选取了学生熟知的自然现象来描述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2.设计丰富的游戏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实验验证等过程来体会可能性大小。摸棋子、摸球活动、转盘游戏、涂色活动、掷硬币、猜硬币游戏、抽签游戏。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使学生学会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

  单元教学重、难点:明白概率不等同于运气,是不能以自己的意志所改变。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九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单元教材分析: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谁掌握了数学思想谁将终身受益。以往数学思想渗透在数学各部分知识之中,新课程不仅这样,而且还把数学思想作为一个专题系列来进行教学。数学广角是数学思想方法的集中教学。如,二上数学广角是排列组合,三上也是排列组合,三下是学集合思想,四上是统筹思想,四下是植树问题,五下是编码问题等等。排列组合与概率关系十分密切,排列组合知识是学*概率的准备知识。二年级上册已经学过简单的排列组合,这儿学*稍微复杂一点的排列组合。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借助操作活动或学生易于理解的事例来帮助学生找出排列数或组合数。

  2.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让学生逐步建构新的知识。衣服搭配、摆几位数、求比赛场次等例子在二年级上册都出现过。

  3.利用直观图示帮助学生有序地、不重不漏地找出排列数或组合数。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惯。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单元教学重、难点:培养有序地全面地思考。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十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十单元总复*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复*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与计算:

  1、万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2、多位数乘一位(口算、笔算)

  3、有余数的除法

  4、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量与计量:

  1、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吨)

  2、时、分、秒

  三、空间与图形:

  1、四边形

  2、周长

  四、统计与概率:可能性

  五、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广角(排列与组合)

  六、实践活动

  总复*的编排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时进行整理和比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两、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物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万以内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四边形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约5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5

  一、学情分析

  这一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5)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本班现有学生47人。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两年的数学学*经历,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范文

  在本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

  五、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范文(2)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六、教学进度:

  第1周:一、测量:毫米、分米的认识及练*

  第2周:一、测量:千米的认识吨的认识

  第3周:二、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4周:二、万以内数的减法、加减法验算

  第5周:二、加减法验算

  二、整理和复*

  第6周:国庆节放假

  第7周:三、四边形、*行四边形

  第8周:三、周长

  第9周:三、估计

  四、有余数的除法

  第10周:四、有余数的除法

  第11周:五、时、分、秒

  第12周:六、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

  第13周:六、多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第14周:六、多位数乘一位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第15周:七、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16周:七、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17周:八、可能性

  第18周:九、数学广角

  第19周:十、总复*

  第20周:十、总复*

  第21周:十、总复*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4)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菁华9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

  第一单元对称教学计划

  对称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的重要内容,是这次课程改革加强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安排的图形与变换的内容标准有三条:⑴结合实例,感知*移、旋转、对称现象。⑵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竖直方向*移后的图形。⑶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在《大纲》教材中,也有认识轴对称图形的要求,具体内容一般安排在六年级圆的认识之后学*。新教材不但把“对称”的知识移到了第一学段(1~3年级),而且增加了*移、旋转等图形变换的内容和要求。这种改革的基本思考有三点:第一,现实生活中,对称、旋转、*移的现象随处可见,学生对这些现象也很感兴趣;第二,结合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知对称、*移、旋转的现象,进而认识简单的图形对称和*移,不会困难;第三,这些内容的学*,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发展。考虑到对称现象和简单对称图形的作图要求对学生来说相对容易些,因此,本套教材先学*对称的内容,三年级下册再学**移和旋转。

  本单元的对称是学生学*图形与变换知识的开始,教材通过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具有对称性质的事物,感受对称现象,认识对称图形,为以后学*其它的图形与变换的知识奠定基础。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感知对称现象和认识轴对称图形。结合本单元的学*内容,教材还设计了“有趣的剪纸”的实践活动。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活动中,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点,即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并知道这一条折线就是对称轴;二是在“猜一猜,剪一剪”的活动中,通过提供轴对称图形的一部分,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一步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三是让学生判断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图案,以拓展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四是安排动手画一画、剪一剪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教学时,教师充分感知对称的特点。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多给学生展示有轴对称现象的图片,使学生从中充分感受对称的意义和图形中的美。课下可以请学生收集轴对称图形的图片,并组织全班进行展示交流活动。二是多组织“折一折,剪一剪”“猜一猜”等活动,以增强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点的体验,做到有序,有效。

  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活动。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精心设计有价值的、有思考空间的练*,充分发挥练*的功能,减少学生练*的无效或低效劳动,提高练*的实效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在观察、交流和操作过程中感受并认识对称现象,能找出并判断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在观察、操作、描述对称图形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4.了解自然界和生活中有着很多的对称现象,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对称的美,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重点】

  1.学生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能真正理解“对称”的含义,能用语言准确说出“对称”的概念。

  2.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准确的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感受对称的美。

  课时设置

  本单元设计4课时

  第二单元加、减法教学计划

  “加、减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了100以内加、减法,认识了1000以内数以及掌握了1000以内简单加减法口算的基础上安排的。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三个知识内容:①三位数加减法,②加、减法验算,③加减混合运算。单元最后安排了“跳绳游戏”和“调查当地的树木”的实践活动。

  本单元学*的三位数加、减法,是本套教材最后一次安排的整数加、减的内容。教材设计注意选择学生熟悉的、身边的现实问题,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技能,让学生在自主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计算的方法,掌握计算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将三位数加、减的计算方法类推到多位数加、减计算的能力。

  因为学生在一年级下学期、二年级上学期和下学期已经学*了100以内加、减法,认识了1000以内数以及掌握了1000以内简单加减法口算。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口算和笔算的基础,所以教学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计算基础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开放的“数学活动中”学会本单元知识。

  本单元的教材设计,注意选择学生熟悉的、身边的现实问题,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技能,让学生在自主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计算的方法,掌握计算的技能。

  【教材编排特点】

  其一,打破传统教材中“先学*计算方法,然后再解决应用问题”的传统教材体。教材中呈现学生熟悉的、有一定生活知识背景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计算的重要性,学会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其二,在教学计算的过程中,首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试着计算,在交流的基础上,学*新的计算方法。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方式的培养。

  其三,选材贴*生活。这些素材或是学生的最熟悉不过的课堂,或是学生的生活环境等。与传统教材相比,这样的计算教学的设计更容易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其四,增设的“跳绳游戏”和“调查当地的树木”栏目,结合班内同学的实际情况来巩固所学的知识。这样编排,力求体现数学来源与生活,从生活中学*数学的设计理念,有利于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

  教学时要注意几点:

  1.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

  计算往往是与应用紧密结合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教学中应注意从实际问题中引出计算,并通过计算去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在学*计算之前都提供了相应的生活实例和背景,教师可利用教材提供的背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计算方法。也可以选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从中引出数学问题,进行计算解答。

  2.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加、减法的计算教学。

  “迁移”是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迁移,使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是经常采用的有效方法。在本单元教学前学生已经学过了用竖式计算加、减法,基本掌握了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在此基础上,本单元教学可采用尝试、讨论等方式学*新的内容,充分发挥知识的迁移效力,又可体现学生学*的自主性。

  3.注意加强估算,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在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教材都安排了“先估计一下”的教学环节,教师要重视这一环节,不能因为估算内容在考试中难以体现而不教或一带而过。要充分认识估算的作用,它是体现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练*中,也应注意提出估算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估算*惯和意识。

  4.恰当、适时地运用合作学*方式。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是《标准》倡导的重要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适时地运用这些学*方式。教材中结合有关教学内容,设计了合作、讨论的学*情境,在进行这些内容的学*时,教师应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地探索、讨论和交流。在交流中,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绝不能包办代替。同时应注意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必须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基础上。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尝试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会计算三位数加减法,并能进行验算。

  2.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小括号的作用,会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能灵活运用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并能对计算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5.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6.感受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在自主探索、尝试的学*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单元教学重点】

  1.学生对于验算是上学以来第一次接触,所以刚开始可能理解起来不太容易,教师注意结合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来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和方法。

  2.估算是本单元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要讲解估算的意义和方法。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估算,体会到估算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课时设置

  本单元设计12课时

  第三单元可能性教学计划

  可能性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决策。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对数据统率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学*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简单的问题,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教学中,应注重对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直观感受。

  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随机现象,让学生从不确定现象中探索,把握可能性大小的规律,并能在不确定的情景中做出合理的判断,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提高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单元教学安排两部分内容:(一)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对于纷繁的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如果从结果能否预知的角度出发去划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现象的结果总是确定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它所出现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这类现象称为确定现象。例如,抛一个石块,可预知它必然要下落;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时,可预知冰不可能融化。另一类现象的结果是无法预知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出现哪种结果是无法事先确定的,这类现象称为随机现象或不确定现象。例如,掷一枚硬币,我们无法事先确定它将出现正面,还是出现反面。本单元通过摸球游戏和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二)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随机现象虽然对于个别试验来说无法预知其结果,但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大量重复试验时,却又呈现出一种规律性,我们称它为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概率论正是揭示这种规律性的一个数学分支。结合转盘游戏使学生知道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这部分内容虽然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但由于对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大小的规律的认识以及描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内容。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设计的数学活动,如,摸彩球、调查做家务情况、玩手指游戏,玩转盘游戏等,让每个学生都能经历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的过程,感受不确定现象,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的体验。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3.能对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和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感受可能性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数学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具体事物中,学会用“一定”“不一定”“偶尔”“不可能”描述可能性;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感受事物的不确定性。

  课时设置

  本单元设计4课时

  第四单元乘除法教学计划

  乘除法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里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中具体要求有:突出对数与量意义的理解,注重在情境中理解运算的价值与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使学生能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能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解释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探索计算和搭配等的简单规律。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了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的。选择现实生活中的熟悉事物,让学生在解决与这件事物有关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计算知识;同时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交流的过程中学*计算方法,即在一个事物中,设计多个问题,使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不断学*数学知识与计算方法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信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灵活解决问题,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索现实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学*数学计算方法。本册乘除法计算的内容较多。在内容设计上,改变传统教材通过“例题”讲授计算方法,再解决简单问题和进行数学计算的构建模式,而是选择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尝试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学*计算方法。如,第42页在解决“把48枝玫瑰”怎样插在花瓶中的问题中,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第44页在研究“把60个玩具熊装箱”问题的过程中,学*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在第46页在讨论“把82个皮球装盒”问题的过程中,学*两位数除以数有余数的除法等。本单元先出口算乘除法,是因为学生在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继续学*用一位数乘整十数、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接受。同时,由于笔算乘法,如12×3,在计算时要算2×3和10×3,这就要用到整十数乘一位数。因此在教学笔算乘法时需要有口算的基础。两位数乘除一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它是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但笔算乘除法与笔算加、减法有很大差异,其中计算步骤较多,要顾及的问题也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因此教材在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算理的基础上,采取各个突破的办法来克服笔算乘除法的难点。这样编排重点突出,分散了难点,便于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用类推的方法掌握新知识,从而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学*能力。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设了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体会到乘除法计算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蕴涵在许多现实情境中的一个个问题。二是将乘法计算置于现实情境中,增加练*的趣味,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是《标准》关于“解决问题”方面的具体目标要求。随着学生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和所学知识以及认知水*的不断提高,本单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计算外,还给学生提供小组合作、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设计衣服搭配、食品搭配问题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意义,会解决生活中与这些量有关的问题。

  3.能从熟悉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会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4.经历探索搭配问题的过程,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在自主探究中,学*两位数乘、除以一位数,乘除法的竖式,运用“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时设置

  本单元设计12课时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学计划

  混合运算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中的“数的运算”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具体要求是: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结合《课标》中提出的“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一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的要求,本套教材在关于混合运算内容的安排上突出了以下特点:第一,同级混合运算结合有关计算单元安排,如,加减混合运算(包括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都是结合加减法的计算学*;第二,在知识内容构建上,打破“先学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在解决应用问题”的传统教材体系,而是让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混合运算的编排和活动设计上,都是采取“呈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自主尝试解决——试着写成一个算式的这种过程来学*的。

  计算工具在当今社会和现实生活中已经相当普及了,人们已经不大需要使用纸笔进行大数目、多步数的计算。但是,四则计算的原理与方法、混合运算的顺序、步骤仍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因为这些知识及其思想方法是学生继续学*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是更好地使用计算工具的前提,也是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智力水*的载体。学生通过学*这部分知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激发潜在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助于学生获得必须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通过相关的计算能有效的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能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体验学*数学的乐趣,逐步积累活动经验,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本单元教材的学*是在学生学*了加、减、乘、除法的基础上,在认识了小括号、掌握了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学*的。他们学会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并知道,在同级运算中,应按照“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运算顺序来计算。本单元是第一次以单元的形式独立编排混合运算。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消除学生接触新知识时的陌生感,让学生积极主动去学*。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理解得不太好的同学,教师要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使他们树立学*数学的自信心,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和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结合本单元内容还安排了探索乐园。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素材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的计算。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进行简单、有条理的思考。

  了解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算与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教学重点:

  1.能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

  2.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积累学*的经验,形成计算技能,并且能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课时设置

  本单元设计6课时

  第六单元周长教学计划

  本单元在课标中属于“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本单元知识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学*了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经历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基础上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周长的认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室外测量等内容。

  我们先一起来比较一下《大纲》和《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大纲》中要求本单元要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概念,能够计算它们的周长。《标准》中要求本单元要学生学会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从上述的要求中,我们发现《大纲》和《标准》有几点不同:第一,《大纲》中的周长概念只涉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而《标准》强调“图形周长”不单单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二,《大纲》强调掌握概念(往往形成背诵概念),《标准》强调指出和测量(周长概念的表达和实际测量);第三,《大纲》要求能计算周长(用公式计算),《标准》强调探索并掌握公式(在计算周长的过程中探索,结合公式——形成模型)。上述变化,反映了课程理念和价值观的不同,《大纲》重视的是学会、掌握周长公式,然后应用公式计算;《标准》重视的是基本“周长”概念的建立和利用已有知识经验的测量,然后再是写公式(形成模型)。把探索和掌握作为数学知识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用公式计算。

  本套教材将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与周长计算分开编排在两个学期(二年级下册安排了“四边形”单元),一方面加强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探索和认识,另一方面,重视“周长”的认识、周长概念的建立和测量,强调在利用已有知识进行周长计算的过程中,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按照这样的编排思路,本单元教材首先选择了生活中常见的小布艺,通过如何确定“小布艺花边的长”这一问题,让学生在合作研究、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引出周长的概念,并结合硬币面、课本封面、课桌面边线的长,进一步认识周长的含义。在理解周长概念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的内容,通过个性化的计算方法的交流、讨论,大家来总结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最后教材设计了室外测量的实践活动,将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于生活,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首先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具体事物出发展开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获得对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直观经验,并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最后应当让学生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2.让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

  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在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中呈现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如观察、估计、测量、比较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充分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时还要满足多样化的学*需求,应肯定不同的探究过程。

  3.关注学生对测量的体验

  应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测量。可以由学生主动选择测量工具和方式,并交流测量结果和体会。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对一个量的估计十分重要,所以在课本中安排了估计校园内的花坛、乒乓球台、羽毛球场的周长的活动,进行这样的活动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是否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是否愿意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是否能针对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估测方法。

  单元教学目标

  1.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2.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能与同伴合作解决测量问题,学会表达测量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单元教学重点

  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时设置

  本单元设计4课时

  第七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教学计划

  本单元“生活中的大数”,这部分内容除万以内数的认识和感受大数以外,还有*似数的概念以及万以内数加、减法的估算和解决问题等。素材的选择都是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问题,是名符其实的生活中的大数。

  认识万以内的数,是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必需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也是学生建立初步数感的重要材料。由于在二年级下学期已认识了1000以内的数,数的读、写,数的组成,数的大小比较等都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本册第二单元也已学*了三位数的加、减法。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对万以内的数以及数的应用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所以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和生活经验,选择商品价钱、购物等素材,鼓励学生在自主学*活动中,完成本单元知识的学*。

  教材编排特点

  1.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认识数的基础,本单元的标题为“生活中的大数”,体现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由于数的范围的扩大,本单元一开始就列举了一些生活中的大数,作为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资源和必备基础。教学时,教师让学生亲自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数并进行交流,使学生充分感受大数的意义。

  2.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数学活动。,如让学生数一数、写一写、比一比、估一估、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经验形成表象,并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本单元教材设计了多种情境,在紧张有趣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3.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教材安排了加减法的估算,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和计算的不同意义,感受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素材感受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初步学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2.初步学会用万以内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能选择合适的*似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3.能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进行简单的加减法估算,能表达解决问题及估算的过程和结果。

  4.能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自主学*新知识,了解可以用数描述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万以内数的组成。感受一万的实际意义。认识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间的关系。理解并熟记万以内数位顺序。

  2.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3.初步学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能进行简单的加减法估算,能表达解决问题及估算的过程和结果。

  课时设置

  本单元设计9课时

  第八单元吨的认识教学计划

  本单元是在认识了千克、克,而且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计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认识质量单位吨,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表示物体的质量,以及对质量单位的整理和解决问题。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不便于学生直接亲身体验和感知,因此,教材在内容上的选择上注意联系了学生的现实素材、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较为熟悉的事物和动物,使学生感受和认识到吨,如,通过用不同方法计算30名学生的体重是多少千克,使学生初步感受到1吨的实际意义。结合生活中的熟悉的物品,使学生学会选用恰当的质量单位。

  这部分教材在编排时注意了以下三个方面:

  1.多次体验,亲历中巩固观念的建立。体验是经验中充满诗意与个性色彩的一种形态,是一种注入了生命意识的经验。计量单位观念的建立,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米、分米、厘米等一些计量单位来说,体验不是一件难事,但如何让学生体验大计量单位的确很难,这也是教师觉得这样的课难上的根本原因。

  课中设计了多次让学生体验的环节,“体验—感悟—再体验—再感悟”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体验中把自己的感官充分作用于具体对象,在一次又一次的感官与实践的刺激中使学生有实实在在的经历和感受,加深对这些计量单位的感知。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最后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些模糊、抽象的数学知识。

  2.反复猜测,反差中强化观念的建立。猜测是数学学*的重要方法。这一方法运用在大计量单位的教学中是非常有效的。课中设计了较多的“猜一猜”的环节,先让学生猜测,然后再让学生通过计算或教师揭示答案来得到正确数据,让学生在猜测数据与真实数据的强烈反差中产生一种震撼,这样的心理活动往往会给学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从而可以强化大计量单位观念的建立。安排一次又一次的猜想,也有意于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对学*有一个较好的提升过程,每一次的猜想都是对这些大计量单位观念的一次强化。我们发现学生每一次猜想都比前面更加合理、更加接*正确答案,这说明学生在猜想时及时调起前面的学*内容,已作了较好的联想,而不是凭空胡乱猜测。

  3.结合实际,运用中整合多元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堂课数学学*材料的选择是根据这一要求来设计开展的。通过与学生年龄、生活实际相符的内容设计,让他们感受到所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知识与生活的这种密切联系也可以使学生每当接触到这些事物时,就能调起对所学知识的回顾,以此来促进大计量单位观念的建立。

  整个教学流程的设计始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自身及实际的密切关系,始终处于一种主动学、有兴趣学这样的学*状态中,教学的设计将新课标所要求的三维目标很好地整合起来。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感受并认识吨的过程,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对克、千克、吨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体会质量单位吨的实际意义,会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表示常见物品的质量。

  3.能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进行简单、有条理的思考,并能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并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建立对吨的认识,认识吨与其他重量单位间的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到进行简单的化的计算。

  2.培养学生利用迁移和对比来掌握知识的学*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

  课时设置

  本单元设计8课时

  第九单元乘法教学计划

  乘法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中“数的运算”的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它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但笔算乘法与笔算加、减法有很大差异,在计算过程中,多位数乘一位数不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而是要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其中计算步骤较多,要顾及的问题也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因此教材在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算理的基础上,采取各个突破的办法来克服笔算乘法的难点。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能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能对计算结果进行估计;能结合具体的情景进行计算;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又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学好计算对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学*这部分知识,学生不仅能够学会运算技能,而且可以拓展数学视野和应用数学的空间。本单元内容安排了三个知识点:包括“一位数乘三位数”、“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单元最后安排了综合应用的内容“花篮中的数学”,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情感体验。

  为了让学生对枯燥乏味的计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时,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提供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试验、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无论是新课题的引入还是教学内容的展开,都力求创设启发性问题情境,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对于新课的引入,大都是借助卡通朋友的话,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合作交流的机会。如教材100页“乘法”的引入,大头娃说:“这个“3”是怎么算出来的?”蓝灵鼠的话“不计算,你能判断积是几位数吗?”,教材101页“试一试”,蓝灵鼠说:“一个星期可卖出多少箱?”,大头娃的话:“把你的算法和大家交流一下。”等。这些都为学生创造了试验、交流、观察、探索、推理和归纳的*台。这样的教材编排,有助于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计算方法。通过反映多种信息的、学生熟悉的情境和问题情境,使学生从中体会乘法的意义,在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过程中,学会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例如,教科书第99页设计了“买300本《保健小常识》”和“每本4元”情境,鼓励学生发现信息,自己提出问题。又如第107页是“花篮中的数学”的情境,也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这样,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运而生了。通过解决这些具体问题,使学生学*一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认识乘法计算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

  单元教学目标:

  1.会正确地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

  2.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树立良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2.理解“0”的乘法。

  3.解决实际问题——花篮中的数学。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发现教材中的数学信息,小组合作尝试用乘法知识解决问题。再让学生通过交流,选出最佳的解决问题方案,并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课时设置

  本单元设计9课时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从整体来看,班上女同学在德育方面的表现比男同学要好。

  二、存在问题

  1、部分学生在教室内大声喧哗、疯打闹,经常你追我赶。

  2、上下楼梯不能自觉右行,时有扶着栏杆下滑的现象。

  3、犯了错误不肯承认自已的错误,撒谎。

  4、卫生保持得不好。

  三、解决问题措施

  1、利用班会领着学生学*《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把该如何做印进学生的心中,知道该怎么做了才能更好地落实在行动中。

  2、在班上实行值日班长制,让每个同学轮流值勤,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3、对学生进行理财、感恩、革命传统、安全、诚信、环保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作为班主任,要对班会课进行精心地准备,力争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使学生的文明行为能够再上一个台阶。

  4、做好家校合作的工作,开好家长会,充分发挥家长和社会的作用,力争形成家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5、对于班上的重点学生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力争促使其进步。作为班主任,要多从《班主任之友》、《小学德育》等刊物上汲取营养,提高自己的教育水*。

  四、本学期德育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常规教育

  2、教师节感恩教育

  十月份:

  1、爱国教育

  2、逃生演练

  3、我的承诺主题教育活动

  4、安全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

  5、法制教育讲座。

  十一月份:书法绘画比赛

  十二月份:

  1、环保教育

  2、传统*俗知多少主题教育活动

  一月份:

  1、评选感动校园、感动班级人物。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3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学情分析:

  三(5)班共有学生50人。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了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部分学生在学*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个别学生的计算还没有过关。二是理解题意的能力不强。三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于加强,课堂上讨论不起来。四是课堂学**惯方面,有一部分学生的*惯很差,表现为作业马虎、插嘴、课堂活动缺少主动性和对活动的专注。五是一部分学生对学*不感兴趣,同伴间缺乏合作与竞争。

  三、本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第五册数学主要包括九个单元的学*内容和一个总复*单元,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安排了四边形的认识;在量的计算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统计方面,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和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

  有余数的除法6%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4%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10题。

  六、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4、结合课题,在课堂交流和培养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做些调查、分析,进行一些尝试。

  5、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时进行课堂教学的总结反思。

  6、注意将数学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创设生活化课堂情境,将教学内容中的数学问题生活化。

  7、注意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8、严格抓好学生的课堂学**惯。

  9、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重视培养问题意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可以结合当时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替换材料内容,以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还应加强指导,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0、在处理教材时,注意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不要随意拔高和降低难度。

  七、全册课时安排:(约61课时)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

  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八、各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测量)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吨),由于学生很难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认识。主要特点有:

  1.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2.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学会单位名称间的换算。

  3.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和质量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约6课时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以前这部分内容与万以内的加减法

  (一)共同编排在第四册。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

  2.加强估算。

  3.体现合作交流的学*方式。

  4.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进行计算。

  5.对于算理,不再借助直观图,也不再用动态的竖式计算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并且在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中来提高计算能力。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体会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单元课时安排:约9课时

  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三单元:四边形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四边形、*行四边形的认识,周长的概念,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长度的估计等。在编排上的特点是:

  1.从日常生活中引入几何概念,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几何知识。

  2.利用活动巩固对几何概念的认识。

  3.周长的概念更强调从一般性的角度引入,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行四边形,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行四边形。

  2.使学生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通过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认识四边形的特征,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通过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单元课时安排:约6课时

  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单元教学内容: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二年级学过的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关键是让学生用规范的格式进行竖式计算,为以后除数是几位数的除法作好准备。在编排特点具有以下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实际背景。

  2、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

  3、体现弹性要求。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笔算。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结合具体教学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意义。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作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本单元主要学*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并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即“解决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约5课时

  第五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五单元:时、分、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第三次接触时间,学生已经认识了几时几分,而本单元主要在这些基础上来认识“秒”,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教材在编排上具有如下特点: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单元课时安排: 约4课时。

  第六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单元教材分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是在学生学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是对表内乘法的拓展。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口算乘法(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乘法的估算)和笔算乘法(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在具体情境中教学计算知识。

  2、重视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口算、估算、笔算相互配合,让学生根据计算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

  3、不再出现算理叙述和直观操作,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索,用迁移类推的方法掌握新知识。

  单元教学要求:

  1、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4、使学生会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运用迁移的方法自主探究多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单元课时安排:约10课时。

  第七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单元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分数会感到困难。因此,本单元主要是创设一些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本单元在分数的范围上进行了一定的控制,只出现常见的分母比较小的分数(分母一般不超过10)。在编排上为了适应儿童的认知规律,先认识几分之一,再认识几分之几。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含义,本单元安排的分数大小的比较和分数的加减法,其目的也是如此。编排特点如下:

  1、提供生活情境和直观图示,使学生认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理解分数的意义。

  2、设计实际操作活动,在活动中直观认识分数。使学生在积累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如让学生用纸折出1/4。用涂色的方法来比较分数大小。

  单元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3、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单元课时安排:约5课时

  第八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八单元:可能性

  单元教材分析:

  在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现代社会里,人们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常常需要在不确定的情境中,根据大量无组织的数据作出合理的决策。因而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个公民基本素养的一部分。因此,课标把“统计与概率”作为学*内容四个领域之一提出,可见地位的重要。本单元的内容包括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可能性的大小(两种结果、三种结果)。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主题图选取学生熟悉的抓阄表演节目的活动。例2选取了学生熟知的自然现象来描述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2.设计丰富的游戏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实验验证等过程来体会可能性大小。摸棋子、摸球活动、转盘游戏、涂色活动、掷硬币、猜硬币游戏、抽签游戏。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使学生学会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

  单元教学重、难点:明白概率不等同于运气,是不能以自己的意志所改变。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九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单元教材分析: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谁掌握了数学思想谁将终身受益。以往数学思想渗透在数学各部分知识之中,新课程不仅这样,而且还把数学思想作为一个专题系列来进行教学。数学广角是数学思想方法的集中教学。如,二上数学广角是排列组合,三上也是排列组合,三下是学集合思想,四上是统筹思想,四下是植树问题,五下是编码问题等等。排列组合与概率关系十分密切,排列组合知识是学*概率的准备知识。二年级上册已经学过简单的排列组合,这儿学*稍微复杂一点的排列组合。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借助操作活动或学生易于理解的事例来帮助学生找出排列数或组合数。

  2.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让学生逐步建构新的知识。衣服搭配、摆几位数、求比赛场次等例子在二年级上册都出现过。

  3.利用直观图示帮助学生有序地、不重不漏地找出排列数或组合数。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惯。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单元教学重、难点:培养有序地全面地思考。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十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十单元总复*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复*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与计算:

  1、万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2、多位数乘一位(口算、笔算)

  3、有余数的除法

  4、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量与计量:

  1、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吨)

  2、时、分、秒

  三、空间与图形:

  1、四边形

  2、周长

  四、统计与概率:可能性

  五、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广角(排列与组合)

  六、实践活动

  总复*的编排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时进行整理和比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两、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物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万以内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四边形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约5课时。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4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让学生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的特征,初步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惯。

  2.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使学生懂得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及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估算意识,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认识长度单位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4.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不进位、不连续进位、连续进位),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及在生活中应用

  5.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7.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8.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措施

  1、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兴趣,培养良好的学**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

  2、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

  3、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向积极主动地学*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厌学思想,从根本上消除辍学的现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时间安排

  一、时、分、秒(3课时)

  秒的认识…………………………………………………………………………………1课时

  时间的计算………………………………………………………………………………1课时

  练*一……………………………………………………………………………………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三、测量(6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2课时

  千米的认识………………………………………………………………………………2课时

  吨的认识…………………………………………………………………………………2课时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

  加法……………………………………………………………………………………2课时

  减法……………………………………………………………………………………3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五、倍的认识(3课时)

  倍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2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

  口算乘法………………………………………………………………………………1课时

  笔算乘法………………………………………………………………………………8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数字编码…………………………………………………………………………………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3课时)

  四边形……………………………………………………………………………………1课时

  周长………………………………………………………………………………………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4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分数的简单计算…………………………………………………………………………1课时

  分数的简单应用…………………………………………………………………………1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内容:

  1、时、分、秒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3、测量

  4、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5、倍的认识

  6、多位数乘一位数

  7、长方形和正方形

  8、分数的初步认识

  9、数学广角

  10、总复*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数学广角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能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笔算三位数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应用期含义解决问题。

  5、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6、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有关长度、质量和时间的简单计算。

  7、初步了解集合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但个别学生还有没达到预期目标的,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通过学生的学*兴趣。

  3、注意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4、虚心向他人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6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乘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实际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第三单元“千克、克、吨”。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质量单位——千克、克、吨。结合具体生活情景,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掌握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实际生活,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第四单元“乘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

  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并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尝试解释估算的过程。

  4、第六单元“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学*乘除混合两步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演算,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能从实际情境红提出问题,运用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5、第七单元“年、月、日”。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年、闰年,能判断*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并从三个方向观察由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不一样;能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立体图形形状;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周长的概念,并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可能性”。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进一步感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发生是不确定的;在实际操作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语言文字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普通话交流和使用规范字的良好*惯。

  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操作,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运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下面结合具体学*内容,阐述本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

  (一)内容的呈现体现了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

  (二)内容的呈现注重了层次性和思考性;

  (三)注重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努力形成综合实践活动的多样化和专题化;

  (五)内容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学*数学的良好情感。

  三、主要教学措施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本册教材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一)重视创设生动的数学学*情境;

  (二)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三)积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四)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四、教学评价措施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状况,激励学生的学*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一)重视对学生数学学*过程的评价

  对学生数学学*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对学生学*过程的评价,应该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有学*数学的兴趣。

  (二)适时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三年级的学生往往需要联系已有的生活实际或具体事物来完成学*任务。因此,对学生评价时,应重点考察学生结合具体材料时对所学内容实际意义的理解。

  (三)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对学生发祥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可以考察以下几个方面:学生能否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否尝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否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7

  一、班级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本班现有学生9人,其中男生3人,女生6人。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两年的数学学*经历,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重点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和儿童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本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以及有余数的除法。

  五、 教学进度

  第一周:时,分,秒

  第二周: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三周:测量

  第四周:万以内数的减法、加减法的验算

  第五周:加减法的验算

  第六周:国庆假日

  第七周:整理和复*、四边形 第八周:四边形、*行四边形

  第九周: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第十周:估计、有余数的除法

  第十一周:有余数的除法 第十二周:时、分、秒:秒的认识、时间的计算

  第十三周: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

  第十四周: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第十五周:多位数乘一位数:末尾、中间有0的乘法、整理和复*

  第十六周:分数的初步认 第十七周: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

  第十八周:数学广角 第十九周:总复*

  第二十周:期末复* 第二十一周:期末复*检测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8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3课时)

  秒的认识………………………………………1课时

  时间的计算……………………………………1课时

  练*一………………………………………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3)测量(6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2课时

  千米的认识………………………………………2课时

  吨的认识………………………………………2课时

  5)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

  1、加法…………………………………………2课时

  2、减法…………………………………………3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五、倍的认识(3课时)

  倍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2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

  1、口算乘法……………………………………1课时

  2、笔算乘法……………………………………8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数字编码………………………………………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3课时)

  四边形……………………………………………1课时

  周长………………………………………………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4课时)

  1、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1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1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9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71人,男生40人,女生31人。上学期*均分62。66。及格人数39人,不及格人数25人。但90分以上的却只有1人,总体成绩不理想。本学期人数增多,但学生积极性较高,希望本学期能有所进步。

  二、教学内容:

  除法,认数,千克和克,加和减,24时记时法,长方形和正方形,乘法,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认识分数,整理和复*。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数与代数:

  (1)认识“万”,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了解万以内数位顺序表。理解10000以内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整除)及整百数乘一位数。

  (3)能正确估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

  (4)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5)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母不超过10),能读、写分数,在具体材料的支持下能比较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6)在现实的生活情境里感受并认识千克和克,通过动手实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换算。

  2、空间与图形:

  (1)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的地方。知道长方形的长与宽、正方形的边长。

  (2)理解*面图形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面图形的周长。

  (3)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3、统计与概率:

  (1)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搜集、整理数据,会用表格或简单的条形图表达统计的结果。

  (2)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大些或小些。会用“偶尔”、“经常”等词语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二)数学思考方面。

  1、经历“在计数器上表示数→分析数的组成→探索数的读法与写法→比较数的大小”等一系列学*万以内数的过程,以及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均分并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过程,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和符号感。

  2、在探索口算、笔算和估算方法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发展抽象思维。

  3、在观察常用物体并把几何体与其相应视图进行转换的过程中,在通过折、量、比,探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点的过程中,在动手围、量、画、算*面图形周长的活动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4、在摸球、抛小正方体等活动中,经历分类收集信息、整理数据,用数据描述现象以及判断可能性大小等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学会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三)解决问题方面。

  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简单的一、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

  1、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初步具有主动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逐步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经常与同学共同开展学*活动,经常与同学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初步体会到合作的意义。

  4、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简单地反思、评价自己的学*活动。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3、经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克服学*中的一些困难,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数学。

  3、通过教科书里的“你知道吗”栏目以及报刊书籍、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初步感受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4、在教科书和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客观地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

  三、教研活动安排:

  1、研究课题:如何构建全纳的数学课堂。

  2、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改进教学方法,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

  (2)合理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3)倡导学生动手实践、独立探索、相互合作。

  (4)加强学生的数感、提倡算法多样化。

  (5)尽力创设浓厚的、鲜明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

  (6)面向全体学生,认真做好补差工作,使每位学生都有所发展。

  (7)加强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的关心与支持。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除法,十五课时

  第二单元认数,十三课时

  第三单元千克与克,九课时

  第四单元加和减,十课时

  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九课时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十一课时

  第七单元乘法,十四课时

  第八单元观察物体,六课时

  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八课时

  第十单元认识分数,十课时

  第十一单元整理与复*,七课时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5)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菁华6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三(3)班有学生44人,其中男生有24人,女生有20人;三(4)班有学生39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9人。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中的良好*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测量,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长方形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三四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五、学困生辅导

  1、对学困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循循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

  2、经常家访,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在校表现告诉家长。

  3、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学会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培养他们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更好的完成本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本册的具体内容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一班现有学生47人,二班现有学生44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惯。根据学生的学*情况,客观的把全班同学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好学生的智力较好,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具备良好的学**惯,但缺乏问题意识。中等生学*知识比较扎实,能够自主学*,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意识。差生接受知识比较慢,学*兴趣不高,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成绩不佳。在教学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教材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

  数与代数:

  克、千克、吨的认识;除法的口算、估算;简单的、稍复杂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及验算;混合运算;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混合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与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空间与图形:

  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初步认识*移、旋转现象;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会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实践与综合运用:

  感知影子长短与时刻变化的关系;合理安排双休日。

  统计与概率:

  可能性的大小三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5、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对称、*移和旋转现象。

  7、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8、通过具体的情境,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9、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测量等知识解决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10、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的作用。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情感与态度目标:

  1、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乘法、除法的口算、估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这些内容是“数与代数”部分的教学重点。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比较抽象,是教学难点。

  五、教学措施及预期目标

  1、创造性的使用和处理教材。教学选取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新颖有趣,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2、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重视有效的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3、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和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提倡多样化的学*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4、应用题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过程,准确的把握数量关系,逐步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数学学具,重视学生操作,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

  6、作业布置力求少而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作业批改要及时,并努力做好批改记录,以便进行有的放矢的反馈和矫正。

  7、对后进生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其上进心。鼓励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使后进生乐于接受。

  8、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多读书,多查阅资料,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多听课,多评课,汲取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进度

  建议本册教科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有4课时留作机动,便于教师创造性地安排教学。书中各部分内容的教学课时安排进度如下:

  (一)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4课时

  (二)富饶的大海——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2课时

  (三)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5课时实践活动——变化的影子1课时

  (四)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14课时

  (五)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8课时

  (六)奇妙的变化——分数的初步认识7课时

  (七)摸名片——统计与可能3课时实践活动——变废为宝1课时回顾整理——总复*5课时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3

  一、班级学生概况:

  通过两年的学*,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惯。部分学生在学*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惯。借读生中,由于学*环境不稳定、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生活贫困等种种原因,造成了部分借读生数学素质相对低下,学**惯较差,学*不够自觉等状况。本期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学**惯。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二),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的继续,也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要求: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在课堂中改进笔算教学,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在教学量与计量的教学时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精心设计每节课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体验。在教学中,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己动手“做数学”、“玩数学”、“用数学”,的气氛中学*数学,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对于学*较困难的学生*时要多加关注,注意让好的学生去带动他们、帮助他们,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促进他们进步。对于优生,要尽可能地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得好,学得精。

  五、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毫米的认识………………………………………1课时左右

  分米的认识………………………………………1课时左右

  千米的认识………………………………………2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4

  一、班级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本班现有学生9人,其中男生3人,女生6人。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两年的数学学*经历,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重点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和儿童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本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以及有余数的除法。

  五、 教学进度

  第一周:时,分,秒

  第二周: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三周:测量

  第四周:万以内数的减法、加减法的验算

  第五周:加减法的验算

  第六周:国庆假日

  第七周:整理和复*、四边形 第八周:四边形、*行四边形

  第九周: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第十周:估计、有余数的除法

  第十一周:有余数的除法 第十二周:时、分、秒:秒的认识、时间的计算

  第十三周: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

  第十四周: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第十五周:多位数乘一位数:末尾、中间有0的乘法、整理和复*

  第十六周:分数的初步认 第十七周: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

  第十八周:数学广角 第十九周:总复*

  第二十周:期末复* 第二十一周:期末复*检测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更好的完成本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本册的具体内容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一班现有学生47人,二班现有学生44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惯。根据学生的学*情况,客观的把全班同学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好学生的智力较好,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具备良好的学**惯,但缺乏问题意识。中等生学*知识比较扎实,能够自主学*,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意识。差生接受知识比较慢,学*兴趣不高,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成绩不佳。在教学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教材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

  数与代数:克、千克、吨的认识;除法的口算、估算;简单的、稍复杂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及验算;混合运算;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混合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与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空间与图形: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初步认识*移、旋转现象;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会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实践与综合运用:感知影子长短与时刻变化的关系;合理安排双休日。

  统计与概率:可能性的大小三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5、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对称、*移和旋转现象。

  7、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8、通过具体的情境,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9、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测量等知识解决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10、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的作用。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情感与态度目标:

  1、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乘法、除法的口算、估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这些内容是“数与代数”部分的教学重点。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比较抽象,是教学难点。

  五、教学措施及预期目标

  1、创造性的使用和处理教材。教学选取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新颖有趣,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2、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重视有效的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3、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和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提倡多样化的学*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4、应用题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过程,准确的把握数量关系,逐步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数学学具,重视学生操作,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

  6、作业布置力求少而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作业批改要及时,并努力做好批改记录,以便进行有的放矢的反馈和矫正。

  7、对后进生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其上进心。鼓励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使后进生乐于接受。

  8、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多读书,多查阅资料,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多听课,多评课,汲取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6

  一、课标要求

  第一学段(1~3年级)

  1、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 内的数、小数、简单的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面图形,感受*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2、数学思考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 ,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解决问题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情感与态度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 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 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担任三年级(1)班和(3)班的数学教学,两班共有学生90人左右。从性格方面分析,大多数同学性格开朗,爱好广泛,喜欢和别人交往是他们的特长。从学*方面看,大多数同学能按老师的要求积极做好课前准备,并能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学*态度端正,学**惯良好。总体来说,班里同学相对比较听话,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学*兴趣和*惯,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三、教材分析:

  三年级数学上册内容主要包括: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九个单元的学*内容和一个总复*单元,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安排了四边形的认识;在量的计算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统计方面,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和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教材的编排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6)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菁选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5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计划了。想学*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精神,旨在使小学数学教育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实践能力,尽量体现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些新理念、新措施,为课堂教学的改革创造有利的条件,尽快地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落到实处。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除法、认数、千克和克、加和减 24时记时法、长方形和正方形、乘法、观察物体、统计与概率、认识分数。

  三、学生分析:

  三(3)、三(4)班学生的基础较扎实,思想品德较好,学*能力较强,学**惯较好,但也存在不*衡性,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本班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适当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素质,形成“守纪、惜时、善思、创新”的学风。

  三(1)、三(2)班绝大部分学生学*态度端正,上课遵守纪律,但也有些学生学*不用心,懒惰,怕做作业,不守纪律的坏*惯。因此,仍要在学*行为*惯方面进行说服教育。同时这个班的学生在学*上还是有一定潜力的,需努力挖掘。

  四、教学目标:

  ⑴通过对教具的观察、在计数器上拨珠,并联系实际加深对千和千位的认识,初步认识一万和万位,认识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四位数的意义,掌握四位数的组成。掌握100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能用100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经历探索比较10000以内的数大小方法的过程,会比较这些数的.大小。会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加法中和不超过10000),会口算几千加几百及相应的减法。

  ⑵经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地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会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为整十数)以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能估算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经历探索除法验算方法的过程,会用乘法验算除法,会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会解决与此数量关系有关的实际问题。会用两步计算解决先求总数或剩余部分再*均分的实际问题。

  ⑶会口算两位数的加减法(加法中和不超过100),会口算整百数加整百数(和不超过1000)及相应的减法。会解决已知两数间的倍数关系求两数和或差的实际问题及其变式问题。

  ⑷经历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地列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地列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会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会口算几百几十乘一位数(不进位),会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是几位数或几千几百。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会用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⑸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只限于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均分),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分数。能结合观察图形比较两个分子都是1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大小,以及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

  ⑹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千克和克,知道1千克=1000克,能进行千克与克的简单换算。

  ⑺了解24时记时法,会进行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时间的相互改写,会进行事情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2、空间与图形。

  ⑴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探索过程,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名称。理解周长的含义。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其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解决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

  ⑵能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或根据观察者的位置,确定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长方体能看到不同个数的面,但最多只能同时看到三个面。

  ⑶能画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由3个同样的正方体组成的物体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物体。

  3、统计与概率。

  ⑴参与从袋里摸球、往袋里放铅笔等实验活动,经历在这些实验活动中收集整理数据并进行处理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会用简单的条形图(1个格表示1个单位)表达统计的结果。

  ⑵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大些或小些。会用“偶尔”“经常”“差不多”等词语等词语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五、教学重点、难点:

  1、先求总和或剩余,在*均分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3、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能画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由3个同样的正方体组成的物体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物体。

  5、解决与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有关的实际问题。围绕周长问题进行制作、拼摆、测量计算以及估计等数学活动。

  6、按照预设的可能性设计简单的活动。

  六、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2、充分利用电器,教具,学具,加强直观性教学。

  3、在教学中既要加强笔算训练,又要加强口算训练,严格要求、刻苦训练,笔算口算互相促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计算题做到大面积"丰收"。

  4、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惯。

  5、注意辅导差生,提拔优生,*时课上提问要有针对性,把提优、补差工作作为首要任务,为后进生找"小老师",做到一帮一,全面提高全班素质水*,提高教学质量。

  6、严格要求学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工整,不搞"题海战术",切实减轻学生的学*负担。

  7、加强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8、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七、教学进度:

  内容 课时

  一、除法 9课时

  二、认数 5课时

  三、千克和克 4课时

  四、加和减 7课时

  五、24时记时法 3课时

  六、长方形和正方形 5课时

  七、乘法 11课时

  八、观察物体 2课时

  九、统计与概率 4课时

  十、认识分数 3课时

  十一、整理与复* 4课时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探求知识的学*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养成良好的学**惯,根据本册的具体内容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学生70人,男 人,女 人,班额大,学生程度参差不齐,有一部分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上课不专心听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惯。有的差生*时受到教师的关注少一些,而教师的批评正是一种关注,潜意识想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教师*时要多关注这些学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使他们与整个班级融为一体。

  二、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熟练的进行相关的口算,会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以及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以及商不变的性质。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24时计时法。 4、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了解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面内两条直线*行与相交的位置关系,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行线。在测量活动中,体会“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垂线段最短”,理解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5、结合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经过。

  (二)情感与态度目标: 1、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惯。

  三、教材内容分析:

  第五册教材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数与代数:万以上数的认识,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计算器,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空间与图形:观察物体,*行与相交实践与综合运用:影响秋千单位时间内摆动次数的因素,纸与我们的生活。 统计与概率:认识条形统计图。

  四——。教学重点 难点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些内容是教学重点。“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比较抽象,是教学难点。

  五。教学措施

  1、创造性的使用和处理教材。教学选取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新颖有趣,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2、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 3、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和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提倡多样化的学*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4、应用题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过程,准确的把握数量关系,逐步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数学学具,重视学生操作,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 6、作业布置力求少而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作业批改要及时,并努力做好批改记录,以便进行有的放矢的反馈和矫正。 7、对后进生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其上进心。鼓励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使后进生乐于接受。 8、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多读书,多查阅资料,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多听课,多评课,汲取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六。课时安排

  本学期教学时间 16周4节数学课64节

  一 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8课时

  二 热闹的民俗——对称…… …… …… 2课时

  三 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 …… ……10课时

  期中复*评价…… ……4课时

  四 我家买新房子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0课时

  实践活动——点击双休日…… ……1课时

  五 走进天文馆——年、月、日 家居中的学问 … ……5课时

  六家居中的学问——小数的初步认识 …… ……5课时

  七 小教练——统计 …… …… …… ……3课时

  实践活动——饮水情况调查 …… …… ……1课时

  回顾整理——总复*…… …… ……5课时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3

  一、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59人,上学期的优秀率89%、及格率100%。这些学生通过两年多的学*,集体观、学**惯已基本形成,大多学生上课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学*效率比较高,但也有一小部分学生贪玩,上课时不能注意听讲。在本学期的教学中,首先要抓好学生的作业书写,二要对少数差生注意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含以下单元:

  一、除法 二、年月日 ○生日快乐 三、*移和旋转 ○美丽的花边 四、乘法 五、观察物体 六、千米和吨 了解千米 七、轴对称图形 ○奇妙的剪纸 八、认识分数 九、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我们的试验田 十、统计 ○运动与身体变化 十一、认识小数 十二、整理与复*

  本册教科书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各个领域的具体目标,在前五册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分析学生的学*条件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确定了本册教科书知识与技能方面四个领域的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安排了10则“你知道吗”,这些内容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使学生受到广泛的教育,教材里还有12道思考题,增加了教学内容的弹性,满足学生的学*需要。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方面。1.符合知识发生发展的线索,尊重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的层次结构。2.把四个领域的教学内容采用小单元的形式交叉安排。3.把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学生经过七个学期的学*,已具备了较好的口算、笔算能力,能掌握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已形成了良好的学**惯,能应用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会与他人合作,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发展了实践能力,部分学生学*态度较差,缺乏学*主动性,有些学生思维不够灵活,造成学*困难,还有个别家长素质差,家庭教育跟不上,影响孩子的学*。

  三、总体要求:

  1.知识与技能方面。

  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能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

  能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初步理解几分米是十分之几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

  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认识年、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判断*年、闰年,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换算。

  能根据比较简单的视图要求拼搭物体,能动手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结合实例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均数,会用*均数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数学思考方面。

  发展数感,发展抽象概括与推理能力,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演绎推理能力,发展统计观念,初步具有清晰地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能应用在本册教科书里学到的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能利用估计、判断解决问题结果的合理性。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通过“你知道吗”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在教师具体指导和组织下能够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

  四、教学措施:

  1.抓好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兴趣,使学生轻松地掌握基础知识。

  2.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教学内容的弹性,满足学生的学*需要。

  3.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差,增强他们学*的信心,培养良好的*惯,让成绩好的同学帮助他们共同进步。

  4.运用实物,图片等各和可以利用的直观教具引起学生的注意,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5.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旧知识引新知识。

  6.尽量地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多思多练。

  7.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五、教学进度安排:略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4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两年的实验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借助远程教育资源上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兴趣。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结合远程教育资源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4、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6、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7、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8、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9、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的课件,案例,教学实录等媒体资源结合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五、课时划分:

  1。测量(7课时)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加法……3课时左右减法……3课时左右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整理和复*……1课时3。四边形(6课时)4。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5。时、分、秒(3课时)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6。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1课时7。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8。可能性(4课时)9。数学广角(3课时)掷一掷……1课时10。总复*(4课时)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活动,体验感悟周长的含义。

  2、借助实际操作,结合生活情境,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规律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3、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建立周长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周长的测量方法。

  教学具准备:课件;图片、树叶若干;直尺、绳子、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有一位可爱的小嘉宾,要跟我们共同上这节课,你们看,它是谁?多么可爱的机灵狗呀,听一听它想对你们说什么?(课件:机灵狗:同学们好,见到你们真高兴!我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是一只喜欢运动的小蚂蚁。瞧,它已经整装待发,开始锻炼了。)(课件:蚂蚁绕树叶跑)同学们要认真看小蚂蚁是怎么运动的。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们观察的很仔细,树叶的一圈还可以怎么说?(一周)

  师:你们说的很对,小蚂蚁是这运动的,拿出你们的小手跟小蚂蚁一起爬一爬吧。(边放课件边说)(小蚂蚁从一点出发沿着树叶外边缘爬一周再回到起点。闪 小蚂蚁爬过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周长。(板书)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描树叶的周长。

  师:同学们,你们也想得到这样一片美丽的树叶吗?它已经轻轻的飘落到你的身边了。(各种形状真,假)快,找一找。快告诉老师你找到的是什么树叶?你们找到了各种各样的树叶,用你灵巧的小手来描一描它的周长吧。谁描的又快又好,这片树叶就属于谁。老师有一片漂亮的大树叶,谁愿意到前面来描?你是怎么描的?(生边说,师边指导:从一点开始,沿树叶外边缘一周再回到起点,这就是树叶的周长)你描的很好!这片漂亮的大树叶送给你了。

  师:谁跟他描的方法一样。不一样的,你是怎么描的?看来呀,不管你怎么描都是沿着树叶的外边缘描一周,是吗?

  2、量树叶的周长

  谈话: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树叶周长就是树叶一周的长度,那怎样来量出树叶的周长呢?你有什么好办法?

  交流。(用线,学生回答,老师演示)

  说到用尺时,可以这样问:其他小朋友觉得怎么样?

  请小朋友也来用老师的方法来量一量你们手中树叶的周长。同桌相互合作,比一比哪个小组量的快,做的好。

  学生活动。

  交流:把学生的树叶贴到白纸上,下面标出树叶的周长。让学生比较一下。

  3、摸生活中的周长

  (课件:你们真是好样的,量出了树叶的周长,那能不能在身边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有周长呢?)

  找、量身上的周长 :在我们的身上也有很多周长,你能找一找吗?你们想知道谁的腰围,谁的头围。选择其中一个来量。看谁量的又快又准,量好的同学汇报你量的是谁,怎么量的。(学生说,到前面量,教师更正)

  4、测量一组图形的周长

  分组进行,可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并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5、分组汇报

  6、提问小结:什么图形可以直接用尺量?什么图形不能直接用尺测量?

  三、实践运用,鼓励创新

  课件:第一关,考眼力。老师邀请你们到我家去做客,看漂亮吗?请你说一说你看到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周长?

  课件:第二关,玩拼图,打出字:请你们在粘板上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算一算它的周长,看谁摆得快,算得准。)

  摆好的同学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摆的是什么图形,周长是多少,每个小组送一份作品,到前面来。

  第三关。(课件:第三关争冠军,(打出:小白兔和小灰兔在不同的图形边上赛跑,它们跑的路程一样长吗?)

  你们猜一猜,到底谁说的对。(课件:*移)边演示课件教师边说,两边*移,长度不变,周长一样。

  四、联系实际,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的学*,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6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301班共有学生32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14人,插班生3人;从上学年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掌握还算牢固,口算及乘法口诀掌握还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较差。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但接受能力不强,学*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本班级有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甚至有拖沓,如卢明中、滕明宏。这学期首先还是加强学**惯培养,如学前的预*、课后的复*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因此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302班共有学生31人,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本班级有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惯培养,如学前的预*、课后的复*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因此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和笔算,千米和吨的认识,有关倍的概念及应用,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口算和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

  引入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小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有必要分段进行教学。本册出现的分数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事例诠释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使学生建立起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

  本册教材安排了“倍的认识”教学单元,将以往分散编排在表内乘除法中的有关“倍”的知识集中编排,让学生在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之后来学*。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这是教材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认识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长度、质量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的意识。

  “数学广角”安排的是关于集合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简单的集合思想,并能应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1、能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建立倍的感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应用其含义解决问题。

  5、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6、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7、初步了解集合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材编排特点:

  1、细致改进计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1)调整例题设计,使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更为合理。

  (2)对部分内容的教学进行了调整,更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的知识,也更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形成。

  (3)从每一部分具体内容编排的角度看,即体现了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又承载了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各方面因素。

  改进概念教学的编排,让学生在应用概念解决问题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1)本册安排了“倍的认识”,使得学生学*的难度降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不再受所学乘除法知识的限制,教学内容的呈现更具逻辑性;集中教学用乘除法解决包含有“倍”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加深对乘除法含义的理解,了解所学知识有什么用、如何用,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进估算的编排,突出估算的作业,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量与计量教学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加强对估测能力的培养。

  调整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的编排,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提供更丰富的学*素材。

  在前几册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并且认识了直角。本册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计算它们的'周长。通过周长的计算,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能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问题。在这部分教材中,尽量安排学生实际操作活动,以加强直观,形成表象。

  本册中还教学初步认识*行四边形。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常接触到*行四边形,而且学*长方形、正方形之后再学**行四边形,可以加深对四边形的认识,还可以让学生运用七巧板拼图形,初步理解所学的几种图形之间的关系,以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为后面的图形的认识打好基础。

  合理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供丰富而可操作的案例。

  有步骤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8、加强能力和良好学**惯的培养。

  这册教材在重视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继续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和良好的学**惯。

  (1)初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3)培养判断、推理能力。

  (4)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5)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意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惯。

  五、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

  2、难点: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吨的认识。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七、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3课时)

  秒的认识………………………………………………1课时

  时间的计算……………………………………………1课时

  练*一…………………………………………………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7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2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2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三)、测量(9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3课时

  千米的认识…………………………………………………3课时

  吨的认识……………………………………………………3课时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0课时)

  1、加法……………………………………………………4课时

  2、减法……………………………………………………5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五)、倍的认识(4课时)

  倍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3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4课时)

  1、口算乘法………………………………………………2课时

  2、笔算乘法………………………………………………11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数字编码……………………………………………………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6课时)

  四边形…………………………………………………………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5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9课时)

  1、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2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2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

  (十)、总复*(6课时)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7

  基本情况

  三(2)班共有学生43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20人,上学期数学优生率88.6%,及格率100%。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但总的来说大xxx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本班级学困生有顾嘉琪、曹越、樊欣艳、黄海涛等学生。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范文网*惯培养,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最后在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除法、认数、千克与克、加和减、24时记时法、长方形和正方形、乘法、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及认识分数。

  1、除法主要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这是学生在已学过的表内除法和简单的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学*的。

  2、认数是在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并能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教学认识万以内的数。

  3、千克和克先教学千克的认识,再教学克的认识,然后安排了一个练*,巩固对千克和克的认识。最后还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

  4、加和减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正确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基础上,教学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及相应减法。

  5、24时记时法主要有两部分:认识24时记时法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6、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教学各自的特征、周长的含义和周长的计算。

  7、乘法内容主要包括: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及两步连乘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8、观察物体主要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物体。

  9、统计与可能性主要让学生会画“正”字记录数据,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0、认识分数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简单的分数,通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均分成几份,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分数。

  本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认识“万”,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

  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换算;

  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两面图形的周长;

  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初步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不等。

  2、数学思考方面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

  3、情感与态度方面

  进一步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学*客观地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

  教学措施

  1、实施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

  1)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饿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1)讲清算理,揭示规律。(2)加强基本训练,大好计算基础。(3)培养良好的计算*惯。

  2)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饿能力。(1)加强基础训练(2)教给学生解题思路(3)设计多种形式的练*。

  3)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4)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培优补差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1)开展帮教结对活动,与后进生家长经常联系,及时反映学校里的学*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帮助他们树立学*的信心与决心。

  (2)注意讲练结合,使学生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课后多关心学困生,他们的作业尽量面批。

  (3)每堂课设计分层教学目标,较难的问题让优等生回答,以开发他们的智力。课后设计选做题,让优等生做,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3、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的水*,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

  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分单元教学进度

  目次

  周次

  单元或章节内容

  教时

  本单元重难点

  一

  1-3

  除法

  11课时

  重点:除法的笔算

  难点:商末尾有0的除法

  二

  3-4

  认数

  6课时

  重点:万以内数的认读。

  三

  4-6

  千克和克

  5课时

  重点: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

  难点:建立正确的千克和克的重量观.

  四

  6-8

  加和减

  10课时

  重难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五

  8-9

  24时计时法

  6课时

  重点:24时计时法

  难点:经过时间的计算

  六

  10-12

  长方形和正方形

  8课时

  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计算

  难点: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七

  12-15

  乘法

  14课时

  重点:乘法的笔算方法

  难点:乘数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八

  15

  观察物体

  3课时

  重点:能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

  难点:通过观察能画出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九

  16-17

  统计与可能性

  6课时

  重难点: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体验某些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能正确描述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十

  18

  认识分数

  3课时

  重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比较分数大小、同分母加减计算的方法

  十一

  19-20

  整理与复*

  8课时

  重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8

  一、班级情景分析

  本班共有18名学生,其中男生11人,女生7人。经过上学期的教育与学*,学生的一些基本本事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已经初步养成了自我独立思考、动手、动脑的正确学**惯,对待学*的态度良好。可是有一少部分学生过于活泼好动,纪律观念还不够强,无团体意识,缺乏合作精神,还有一部分学生缺乏积极主动地学**惯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督促才能完成学*任务。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教学资料包括: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本事。

  本册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难点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明白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使学生认识时光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明白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明白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使学生了解不一样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构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本事。

  9、使学生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构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构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本事。

  10、使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使学生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供给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忙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本事。

  3、让学生经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本事。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4课时2.13-2.

  第二单元口算除法3课时2.21-2.

  笔算除法9课时2.27-3.

  整理和复*1课时3.

  第三单元简单的数据分析3课时3.12-3.

  *均数2课时3.14-3.

  第四单元年、月、日的认识2课时3.19-3.

  24时计时法2课时3.22-3.

  制作年历1课时3.

  第五单元口算乘法3课时3.29-4.

  笔算乘法4课时4.4-4.

  整理与复*1课时4.

  第六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2课时4.16-4.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3课时4.19-4.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3课时4.24-4.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3课时4.30-5.

  小数的简单计算3课时5.3-5.

  第八单元解决问题4课时5.7-5.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2课时5.14-5.

  第十单元总复*4课时5.18-5.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9

  一、班级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两年的数学学*经历,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

  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在本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

  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以及有余数的除法。

  五、本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措施

  1、认真整顿课堂纪律,让孩子有良好的听课*惯。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按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本期的教学工作,在教学时要注意认真备好课,上好课。保证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3、对学生缺失的知识进行调查,并及时寻找时间进行补充,尽量让全体学生都能顺利地、较轻松地学好相关知识。

  4、密切关注学困生,从态度、兴趣、*惯、方法等各方面入手,从课上到课下,把握各种时机帮助辅导,努力让他们在原有水*上能进一步的提高。

  5、加强自身的学*,多向同组老师学*、交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和业务能力。

  六、教学进度

  第1周:时、分、秒

  第2——4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5周:测量

  第6周:国庆假日

  第7——9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0——11周:倍的认识

  第12——15周: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第16——17周:长方形和正方形第18——19周分数的初步认识第20周:数学广角

  第21周:总复*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10

  一、基本情况

  我们三年级(3)班学生一共有39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20人。通过两年的学*,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多数学生思维比较灵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也较浓,但也有个别学生懒散,接受力不强,成绩不太理想,本学期将在进一步培优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后进生的培养。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除法、认数、千克与克、加和减、24时记时法、长方形和正方形、乘法、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及认识分数。

  1。除法主要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这是学生在表内除法和简单的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学*的。

  2。认数是在学生认识1000以内的数并能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教学认识10000以内的数。

  3。千克和克先教学千克的认识,再教学克的认识,然后安排了一个练*,巩固对千克和克的认识。最后还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

  4。加和减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正确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基础上,教学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及相应减法。

  5。24时记时法主要有两部分:认识24时记时法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6。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教学各自的特征、周长的含义及计算。

  7。乘法内容主要包括: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及两步连乘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8。观察物体主要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物体。

  9。统计与可能性主要让学生会画“正”字记录数据,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0。认识分数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简单的分数,通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均分成几份,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分数。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数与代数:

  认识“万”,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了解万以内数位顺序表。理解10000以内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整除)及整百数乘一位数。

  能正确估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

  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母不超过10),能读、写分数,在具体材料的支持下能比较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在现实的生活情境里感受并认识千克和克,通过动手实践知道1千克=1000克。

  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换算。

  空间与图形:

  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的地方。知道长方形的长与宽、正方形的边长。

  理解*面图形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面图形的周长。

  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统计与概率:

  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搜集、整理数据,会用表格或简单的条形图表达统计的结果。

  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大些或小些。会用“偶尔”、“经常”等词语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2。数学思考方面。

  经历“在计数器上表示数→分析数的组成→探索数的读法与写法→比较数的大小”等一系列学*万以内数的过程,以及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均分并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过程,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和符号感。

  在探索口算、笔算和估算方法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发展抽象思维。

  在观察常用物体并把几何体与其相应视图进行转换的过程中,在通过折、量、比,探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点的过程中,在动手围、量、画、算*面图形周长的活动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在摸球、抛小正方体等活动中,经历分类收集信息、整理数据,用数据描述现象以及判断可能性大小等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学会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解决问题方面。

  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简单的一、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

  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初步具有主动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逐步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经常与同学共同开展学*活动,经常与同学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初步体会到合作的意义。

  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简单地反思、评价自己的学*活动。

  4。情感与态度方面。

  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经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克服学*中的一些困难,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数学。

  通过教科书里的“你知道吗”栏目以及报刊书籍、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初步感受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在教科书和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客观地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

  四,教学措施

  1、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学生自己能学懂的知识,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探索、交流和练*。

  2、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渗透一些函数、集合、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

  4、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5、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背景出发,让学生主动探究解题方法。

  6、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学**惯的培养。如安排有一定教育意义的例题和形式多种多样的练*题及数学游戏。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11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1、任教班级学风、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学*能力和学*态度等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3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从上学年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掌握还算牢固,口算及乘法口诀掌握还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较差。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但接受能力不强,学*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2、学困生情况分析。

  本班级学困生有等学生。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惯培养,如学前的自*、课后的复*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

  其次,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对这些学生要求他们各单元测试成绩达70分以上,期末质量验收*均分达75分以上,优秀率、及格率分别达40%及90%以上。

  四、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较好的学**惯,提高了学生的学*兴趣。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上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2、改进课堂教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4、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6、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7、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8、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9、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的课件,案例,教学实录等媒体资源结合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12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18名学生,其中男生11人,女生7人。通过上学期的教育与学*,学生的一些基本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已经初步养成了自己独立思考、动手、动脑的正确学**惯,对待学*的态度良好。但是有一少部分学生过于活泼好动,纪律观念还不够强,无集体意识,缺乏合作精神,还有一部分学生缺乏积极主动地学**惯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督促才能完成学*任务。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教学内容包括: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难点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使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使学生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使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使学生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4课时 2.13—2.20

  第二单元 口算除法 3课时 2.21—2.24

  笔算除法 9课时 2.27—3.8

  整理和复* 1课时 3.9

  第三单元 简单的数据分析 3课时 3.12—3.13

  *均数 2课时 3.14—3.16

  第四单元 年、月、日的认识 2课时 3.19—3.21

  24时计时法 2课时 3.22—3.27

  制作年历 1课时 3.28

  第五单元 口算乘法 3课时 3.29—4.3

  笔算乘法 4课时 4.4—4.12

  整理与复* 1课时 4.13

  第六单元 面积和面积单位 2课时 4.16—4.18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 3课时 4.19—4.23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3课时 4.24—4.27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3课时 4.30—5.2

  小数的简单计算 3课时 5.3—5.5

  第八单元 解决问题 4课时 5.7—5.11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2课时 5.14—5.17

  第十单元 总复* 4课时 5.18—5.24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13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的班主任,为了进一步的搞好三年级数学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做好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二、教学目标:

  1、 第一单元“乘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百以内的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的计算。

  2、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并从三个方向观察由小正方形搭成的.立体图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的简单立体图形的形状。

  3、 第三单元“千克、克、吨”。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质量单位---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 第四单元“乘法”。在本单元主要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5、 第五单元“周长”。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周长的概念,并计算长法形、正方形等的周长。

  6、 第六单元“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学*乘除混合两步运算。

  7、 第七单元“年、月、日”。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8、 第八单元“可能性”。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三、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9、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10、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14

  一、任教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学*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大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后进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中的良好*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教师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级学困生有xx、xx、xx、xx等学生。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惯培养,如学前的自*、课后的复*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

  【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学具体措施】

  一、落实教学“八认真”的具体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二、针对学困生的具体措施

  对学困生要实施“一帮一”措施,让好学生在课余空闲时间给予辅导帮助。教师在课余时间也要对后进生进行辅导,以免一拖再拖,耽误最佳辅导时机。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在共同的基础上将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留给尖子生,让他们当先生说一说,将一将。*题的总量也要分层。可以每次课后布置一道思考题由尖子生完成。

  1、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兴趣,培养良好的学**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

  2、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

  3、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

  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向积极主动地学*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厌学思想, 从根本上消除辍学的现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9课时)。

  三、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三、四边形(6课时)。

  五、倍的认识(5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4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15

  一、 基本情况分析:

  作为三年级学生,大部分学生能遵守纪律,学**惯良好,也有部分学生学*目的性不明确,成绩不够理想,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耐心细致地做好班级工作,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二、 教学目标及要求:

  知识与技能

  1、 1000以内数的意义,认、读、写1000以内的数以及比较大小。掌握数的读、写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 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和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验算。

  3、 口算和估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整百数加整百数加整百数以及相应的减法。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4、 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笔算和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

  5、 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初步含义,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读、写分数,在具体材料的支持下能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6、 千克与克的认识。在现实的生活情境里感受并认识千克与克,通过动手实验知道1千克=1000克,工作计划《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7、 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换算。

  空间与概率

  1、 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的地方。知道长方形的长与宽、正方形的边长。

  2、 理解*面图形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面图形的周长,

  3、 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统计与概率:

  1、 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会用表格或简单的条形图表达统计的结果。

  2、 初步理解事件发生的 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大些或小些。会用“偶然”、经常等词语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三、 主要措施:

  1、 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学*自觉性,培养学*兴趣,教给学*方法,养成自觉学*的*惯。

  2、 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练*题型多样,精练,备好课,上好课。

  3、 加强对差生的辅导和转化,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争先意识。

  4、 教学中尽力能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教师做到充分利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加强手,脑,眼的协调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新知识。

  5、 切实做好七认真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 加强估算意识的培养。

  7、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进行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8、 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反馈,认真批改作业,并做好记录,做到心中有数,逐步提高,全面发展。

  四、 课时安排:

  1、 除法 9课时 第1—2周

  2、 认数 5课时 第3周

  3、 千克和克 4课时 第4—5周

  4、 加和减 7课时 第6周

  5、 24时记时法 3课时 第7周

  6、 长方形和正方形 5课时 第8周

  7、 乘法 11课时 第9—11周

  8、 观察物体 2课时 第11周

  9、统计与可能性 4课时 第11—12周

  10、认识分数 3课时 第13周

  11、整理与复* 4课时 第14周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7)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菁选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

  《 排列组合》是二年级上学期的内容,是对搭配问题的初步认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感觉自己有比较的好的地方,也还有不足的地方。

  做的好的地方: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创设形象生动、亲*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有效地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本节课通过创设“老师到北京旅游这一情境”,激发了学生帮助老师解决问题的探究欲望。又如通过创设“衣服的穿法、早餐搭配、数字游戏”等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似的情境,唤起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

  2、注意让小组合作学*从形式走向实质。

  “自主、探究、合作学*”是新课程改革特别提倡的学*方式,如何使合作学*具有实效性?本节课设计时,注意精选合作的时机与形式,在教学关键点、重难点时,适应地组织了同桌或四人小组的'合作探究。在学生合作探究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合作探究中,保证了合作学*的时间,并深入小组中恰当地给予指导。合作探究后,教师还能够及时、正确的评价。教师从实际的学*效果出发,考虑如何组织合作学*,有利于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学*的全过程,防止合作学*走过场。

  3、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感悟新知。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连一连,写一写,画一画”等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合作,感悟了新知,发展了数感,体验了成功,获取了数学活动经验,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4、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联系生活学*数学。

  不足之处:

  1、对于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不能灵活处理。

  2、给学生的探究时间还不太充裕。

  我相信,通过这次教学一定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所提高。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2

  一、首先进行口诀的复*。

  再利用口算抢答的游戏方式引入新课,及时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以便新课的开展。然后运用课题的问题情境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了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究生活中的数学,积极思考问题的*惯,通过层层深入的学*,引导学生探索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并及时进行归纳整理,通过相应的练*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口算能力。

  二、 利用问题情境。

  进行了逐层深入的教学设计,便学生体验由清浅入深的学*过程,运用类推的方法进行教学,在学生在归纳算法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注重让学生挖掘问题,探讨问题,说出算法算理等,并利用不同开形式的练*来调节学*气氛,从本节课学生学*情况来看,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掌握程度还可以。学*的学*兴趣都比较浓厚。

  不足之处:

  本节课的教学,我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及评价等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时,做得还不够,收放得不够自如。同时,注意适时、恰当的鼓励和评价。比如:请大声的说出你的想法,你的问题真有价值,学得真棒,真聪明等等。在以后的教学中,不仅要抓住学生们的心理特点,关注他们的学*成果,更要尊重他们在学*中所表现的情感和态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3

  一、活用教材,内容生活化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中的主情境是“配衣服”,后来,在教导主任和年级组成员的共同商讨下,把例题与*题交换,觉得这样更符合孩子的生活实际。这样,把例题、做一做、课后练*题整理成一个情境串,学生从开始到结束,把知识不知不觉地体现,学得自然新鲜。内容取材于生活,如衣服的搭配、早餐的搭配、电话号码的选择、寻找生活中“0”在前面的数字排列,寓教于乐于生活实际,学生学得轻松有趣。

  二、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

  早餐的搭配、衣服的搭配、电话号码是学生身边经常接触到的,通过这几个活动,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学*数学的意义,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给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

  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摆一摆”、“连一连”、“写一写”、“画一画”、“猜一猜”等数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合作,感悟了新知,发展了数感,体验了成功,获取了数学活动经验,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总之,我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理解搭配的思想方法。然而,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问题:

  首先就是目标的把握,还是有点没拿准,比如,要不要引导学生计算一共有几种搭配的方法。当初在研讨的过程中,我们与主任也探讨过这个问题,如果要学生掌握算法的话,那么就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然后再总结算法。但是这样在时间安排上就得调整,难度也会提高,估计一部分学生会有困难。

  其次,在教学例1的时候,虽然我一直在有意识地强调要先确定一种事物,但实践中,孩子还是没有很好地建立起这个有序的思考过程,所以在做题的过程中,仍有学生不按顺序搭配,出现遗漏和重复的现象。造成这个后果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因为公开课,特别是操作课,课堂气氛很热烈,优生会抢着演示、发言,有意注意差一些的孩子就成了观众和听众。我班的刘宇桐同学就是,当我说到:“······为她准备了丰富的早餐······“时,他也不听我下面的要求了,就东张西望地找。所以,让学生踏实地上好一节课,也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4

  《可能性》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的内容。是要求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也就是通过游戏的形式,从而感受最基础的知识“可能性”几种情况。

  我的这一节课一开始,首先设计了一个“摸球”的游戏,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极积性。第一步让学生从全部是白球的盒子摸球,这样摸出的一定是白球,再提出一个问题:能摸出一个黄球吗?让学生试着摸一摸,结果学生发现是摸不到的。第二步让学生从装有白球和黄球的盒子里摸球,小组成员伦流摸,摸了以后又放回去,学生发现可能摸出两种颜色的球。这活动既简单又有趣,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一定”、“可能”、“不可能”的学*内容上。通过摸一摸、猜一猜、说一说等一系列探究活动,进行实验、比较、分析、猜想,使学生亲历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随机性,尝到探索成功的乐趣。再让学生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然后说一说生活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全过程无处不是“可能性”的学*和判断,可以说活动贯穿全课,“可能性”也融贯全课。

  本课教学,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不只是学到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首先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自然界,了解生活中的事物很多与数学有关,学*用数学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由此而爱好数学。其次,培养学生怎样用数学去分析问题,使学生懂得用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去描述事物。这节课中,加强学生对随机事件的口头表达能力、对“可能性”的判断和争辩等。从这节课看,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较好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数学分析能力,而且还有一定的科技知识基础。另外,学生在这节课中了解到操作、比较、猜想、实验、验证对认识事物、数学分析都有重要作用。所以这些,说明这样教学会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有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并聪明起:来。不足的是:学生对“一定”的含议了解得不是很好。因为有的同学这样写到:我的实验一定能成功。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5

  《植树》是北师大版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乘除法”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口算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突出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以上几点做法:

  1、提倡算法多样化。

  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差异,面对同一个数学问题、同一道口算题时,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维方法必然会不一样,他们往往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出发,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另外,学生在计算时口算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教学中我把计算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索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比较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促进学生主体参与。

  教学中我并不急于提示孩子们怎么做,而是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思考怎么做,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尊重学生思维方式。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过程,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在展示与汇报中,学生学会了口算除法的方法,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6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在人类灵魂的深处有一种最为深刻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尤其在儿童的世界里,这种需要更为强烈。”为此,我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思考空间,这样他们自由地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自主学*的活动当中,不断充分地、主动地积极表现自己。看到他们敏捷的思维,我的教学就更有了激情。而且我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他们的学*过程,每一个孩子都获得了情感的体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我设计的层次递进的练*中,他们提高了参与的'积极性,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了知识,体会到了数学的真正价值。在教学当中,学生的全体参与仍有待加强。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7

  1、注重知识前后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自己探索计算方法,总结规律,解决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一定的计算技能,而且通过学生的学*活动很好地落实了过程性目标。

  2、本课时教学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变“学方法”为主动地构建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创设了生活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中去。在对新知识的探究中,采用以旧带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符合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同时运用合理、多样化的学*方法,把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自己放在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位置,加强对学生学*方法的指导。但在学*评价上还做得不够,评价比较单一,语言的激励性还不够,因此缺乏一种感召力,今后应更加注意评语的激励作用。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8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力求理解教材用活用好教材,理解学生,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的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感受成功的喜悦.总的来说这节课是成功的,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1、设计活动——了解学生、理解教材。

  我努力挖掘生活素材,重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活动:例如设计的猜粉笔、猜同学、听口令站队等。首先让学生猜测粉笔“可能”在老师的哪只手中,让学生发现这样推理的“不确定性”;再给予一定的提示信息“粉笔不在左手中”,让学生准确的推理出粉笔在老师的哪只手中。使学生感受到推理中存在“可能性”,要依据一定的信息来进行分析,才能推测出正确的结果。其次让学生猜同学,在一次次不确定的猜测中我不断地补充条件,通过对关键信息的系统整理,不断缩小范围得出确定的结论。最后为了降低教材练一练第1题的难度我设计了让学生听口令站队游戏,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选择自己有用的信息从而确定自己的位置。这些活动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数学学*充满生活化、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愿望、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再由阅读分析到利用表格,学*推理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推理能力。

  2、自主探索——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教给学生进行逻辑推理的方法,让他们自己推理出某种结论,比单纯告诉他们结果更重要。在这节课中,我利用表格、借助符号、运用排除法进行推理。我着重让学生分析利用表格整理信息,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在确定一项的同时,就否定了其他的几项”,将“确认”与“排除”交替进行,帮助学生掌握最优化的解题方法。然后,以学校三名教师分别辅导三项活动为例,进行巩固新知。每个环节的解决都是学生自己尝试,探究的结果。让学生经历困惑、失败的过程,再来品味成功的喜悦。学生有所体验,就能构建有自己意义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反思、折射出的是诱人的灵性,透射出的是体验的魅力。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9

  《可能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内容,通过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数学的乐趣。在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反思等学*活动,调动兴趣主动学*。

  一、教学导入以游戏化、生活化的形式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分组讨论对“摸哪袋棋子公*”作出合理判断。

  二、注重将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以熟悉的游戏活动“下跳棋前,摸棋子决定谁先走”的生活问题展开教学,使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直观地感受游戏规则的公*性,丰富对可能性大小的体验,学会用概率的思想去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事物。

  三、让学生充分经历由形象到抽象的数学化过程。本节课一方面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另一方面,通过“摸哪袋棋子公*”的问题,引导学生用概率去猜测,通过思考验证,总结得出可能性的大小与概率的关系,学生经历由形象到抽象的数学化过程。

  回顾本单元的学*,大多数学生都能学会求事件可能性的大小和规则的公*性。并且整节课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游戏的愉悦中巩固了知识,增强了自信,掌握了所学知识。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0

  三年级数学上册《分米的认识》教学反思《分米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枯燥,主要是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课堂上未能准备充足的教具。学生单凭听讲接受是不够的,需要学生动手动脑体验。课堂一开始,让学生通过在直尺上找到1分米,但在直尺上建立的1分米概念往往是不牢固的,离开了直尺或间隔了一段时间,学生感知的印象会淡忘,在解决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等类型的`题目,学生易混淆这几个长度单位,出现错误。在课堂教学环节,应该让学生走出座位找找1分米,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1分米。借助身边的物体回忆1分米有多长或判断某些物体是不是大约1分米。

  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听讲状态,从最基本的坐姿、举手发言等细节,将关注教学内容是否讲完转为关注学生的课堂状态。课堂中讲解过多,学生不听讲,效果较差。反思听讲前先强调上课纪律,表扬上节课做得比较好的,批评比较差的,规范学生举手发言的*惯。在课中时时关注学生的坐姿,听讲状态。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1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在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应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

  2、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理解算理

  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时,我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观察竖式并结合操作思考以下问题:

  (1)从哪一位开始算起

  (2)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

  (3)竖式中的第二个4、6分别表示什么等问题,通过观察、思考,应用已有知识(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的迁移摆小棒的过程,很容易理解第二个4、6分别是怎么得来的,表示什么。

  3.缺乏新旧知识点的'对比

  本次教学是以有余数除法笔算方法为基础的,但两个知识点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以前学的有余数的除法是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计算的,商都是一位数,而现在所学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则商是两位数,不能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而要从十位开始算起。由于没有让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对比,导致很多学生在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时,和以前的知识产生混淆。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2

  从二年级的测量—认识厘米和米的教学过程中,我就感觉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并不是很好,因为这不同于简单的加减计算,那时候我就深刻的反思过如何教好“测量”这个内容。也跟同组其他成员讨论过,受益匪浅。明白这样的课一定要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自己操作,自己探究,自己总结。特别是认识分米这个长度单位,学生*时接触得本来就少。于是,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创造性地安排了很多让学生自己动手量一量。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开展推理和想象,使他们体会到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引导学生总结出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首先,我拿出准备好的数学书、粉笔、水性笔,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它们的长短,然后实际测量一下,看谁估计得准确。然后从教师直尺上让学生观察,以十厘米为一个单位观察,然后拿出事先准备的十厘米的纸条,让学生感受。从而引出“1分米”的概念。认识了“1分米”之后,我让学生小组内寻找或者回忆,看谁能说说你发现的东西有哪些。没想到,孩子们的观察力那么强,孩子们津津乐道,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了。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了深入地思考问题。效果非常好!

  通过这几堂课,在教授“测量”知识方面,我又有更多的反思,一定要建立起正确的.认知概念,例如1毫米的认识,可以让学生观察5分硬币的厚度,校园卡的厚度,爸爸妈妈身份证的厚度。充分感受1毫米的长度。还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记住这些长度,如张开手臂的长度大概是1米,手掌的宽度大概是1分米,手指甲的宽是1厘米,两个手指微微张开一条缝是1毫米。这样学生在没有测量工具时,也能大概估计出身边物体的长度,而且学生也会觉得这种方法非常新颖独特。

  没有反思,就没有成长。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年轻老师,更需要不断学*,才能更好的把教学工作做好。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3

  周长的认识与初步计算是学生日后计算各种图形周长的重要基础。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对后面的周长的计算、测量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周长这个知识,所以只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设计这一课时,我首先创设情境,从小动物绕树叶边线一周的赛跑比赛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周长的初步含义。接着让学生通过描一描、指一指和判一判等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再次感悟对周长的理解。通过学生这样不断地指与描,去认识和理解必须是由起点到终点,也就是由起点回到起点,是封闭的一周。再引导学生去概括概念。然后通过实践练*,探究周长的计算方法,先给学生提供两个图形各边的长度已标出的材料,让学生在理解周长真正含义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出这两个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再通过量一量充分理解周长的计算方法。紧接着让学生体会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视野从课堂拓宽到生活的空间,并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直观地积累周长的经验。这里的应用中我还让学生和之前所用概念面积进行辨析,让学生区分两者的含义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最后拓展练*让学生进一步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推理解答。

  不足之处在于教学时间没有把握好,认识周长这一环节拖得较长,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周长的含义是有一定难度的,在自主探究周长计算方法的时候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还有在巩固练*方面没有及时反馈好学生的作业,教学速度较快。 通过这节课使我感触很深,我觉得一节好课它是有生命活力的,而这种生命活力来自于学生对事件或事实的感受、体验,来自于对问题的敏感、好奇,来自于丰富活跃的猜想、假设,来自于不同观点的碰撞、争辩、启迪、认同。而恰恰这点就是我的课堂所缺少的。

  通过这次讲评课结合的学*让我真正明白,在数学课中一个有效的数学问题,一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其实它就是学生思维的碰撞,思想的升华,数学方法的渗透。所以,我想在我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实践、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周围丰富多彩的世界,发现、提升数学的美,使学生从课堂学*中获得多方面的滋养,让课堂成为学生精神享受的家园。同时作为教师也要不断去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 因此,我觉得要能在文本间自由地穿梭,挖掘出其中蕴藏着的奥秘,还要将自己领悟到的东西深入浅出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是教师用来塑造一节好课最灵魂的东西。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4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我们在学*了自然数、小数之后学*的一节新课,它为我们以后学*的小数认识、性质及分数的意义等内容教学奠定基础。

  一、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

  我巧妙的设计一些动画,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带着感情色彩进入课堂,陷入情景,并积极主动地参入思索和讨论。学生有了学*兴趣和激情,课堂就会亲切自然。学生的学*活动在一种民主、*等、和谐的气氛。

  二、从1/2入手,到几分之一,步步深入中展开。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先从1/2,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充分感知1/2,再判断能不能用1/2来表示,在学生充分建立1/2的表象基础上再来估一估1/3,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再折出长方形的1/4,学生有不同的方法,教师追问:都能用1/4来表示吗?为什么?使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最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几分之一,然后让他来介绍自己的分数。反馈时注重从正反两方面,让学生自己评析,说说理由,对几分之一一定*均分理解的更加深刻,到位。

  三、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问题,教学要贴*生活找数学,使学生意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给数学找个原型,把常识提炼为数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依托知识背景进行学*,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让学生将分数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环节,这样的问题把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起来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

  四、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尽管学生在正方形纸上这出了几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并且用分数表示出来,比较1/2和1/4、1/8大,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

  本来想好的却有一点忘了讲,就是黑板上贴了1/2,1/3,1/4,1/5……后,让学生说了分子和分母表示的意义,却忘了说*均分成的份数与每份的大小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以后尽量做得更完美。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5

  在学本节课之前,学生对乘法口算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我利用教材中的“购物”情境,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于具体的活动情境中,通过“购物”这一活动,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提出数学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引导学生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因为列竖式计算是以后学*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列竖式计算乘法。

  本节课我还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思维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使得每一个学生对解决一个数学问题都有着自己的想法,能够独立地去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数学问题的.快乐。通过这样的交流、比较、合作,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也让学生学会表达和倾听。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8)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菁选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5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计划了。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

  一、班级分析

  本学年共有72人,其中男生38人,女生34人,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口算、笔算、验算、及脱试计算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强化培养他们的学*数学的能力,以提升成绩。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统计表、位置与方向、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材的编写特点

  1、数与计算方面的

  本册安排的数学与计算方面的内容主要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三个单元。

  2、空间与图形方面的

  本册教材安排的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位置与方向”“面积”两个单元

  3、量的计量方面的

  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了计量的知识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4、统计知识方面的

  在这一册中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已有的知识学*新的统计知识。-----------明白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

  5实践方面的

  安排了年历制作教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是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会读写小数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

  5、认识面积的含义

  6、认识时间年、月、日,明白它们之间的关系。

  7、明白不同形式的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明白*均数的含义。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位置与方向、年、月、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位置的确认、计算的算法、时间的计算。

  五、教学措施

  1、转变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产生、形式的,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预言,互相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3、认真及时的纪录教学后的感受和感悟,

  六、课时安排

  一单元:位置与方向4课时

  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1课时

  三单元:统计图2课时

  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9课时

  五单元:面积8课时

  六单元:年、月、日3课时

  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单元:数学广角4课时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等。

  二、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 /article/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3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71人,男生40人,女生31人。上学期*均分62。66。及格人数39人,不及格人数25人。但90分以上的却只有1人,总体成绩不理想。本学期人数增多,但学生积极性较高,希望本学期能有所进步。

  二、教学内容:

  除法,认数,千克和克,加和减,24时记时法,长方形和正方形,乘法,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认识分数,整理和复*。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数与代数:

  (1)认识“万”,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了解万以内数位顺序表。理解10000以内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整除)及整百数乘一位数。

  (3)能正确估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

  (4)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5)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母不超过10),能读、写分数,在具体材料的支持下能比较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6)在现实的生活情境里感受并认识千克和克,通过动手实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换算。

  2、空间与图形:

  (1)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的地方。知道长方形的长与宽、正方形的边长。

  (2)理解*面图形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面图形的周长。

  (3)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3、统计与概率:

  (1)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搜集、整理数据,会用表格或简单的'条形图表达统计的结果。

  (2)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大些或小些。会用“偶尔”、“经常”等词语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二)数学思考方面。

  1、经历“在计数器上表示数→分析数的组成→探索数的读法与写法→比较数的大小”等一系列学*万以内数的过程,以及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均分并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过程,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和符号感。

  2、在探索口算、笔算和估算方法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发展抽象思维。

  3、在观察常用物体并把几何体与其相应视图进行转换的过程中,在通过折、量、比,探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点的过程中,在动手围、量、画、算*面图形周长的活动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4、在摸球、抛小正方体等活动中,经历分类收集信息、整理数据,用数据描述现象以及判断可能性大小等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学会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三)解决问题方面。

  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简单的一、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

  1、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初步具有主动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逐步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经常与同学共同开展学*活动,经常与同学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初步体会到合作的意义。

  4、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简单地反思、评价自己的学*活动。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3、经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克服学*中的一些困难,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数学。

  3、通过教科书里的“你知道吗”栏目以及报刊书籍、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初步感受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4、在教科书和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客观地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

  三、教研活动安排:

  1、研究课题:如何构建全纳的数学课堂。

  2、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改进教学方法,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

  (2)合理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3)倡导学生动手实践、独立探索、相互合作。

  (4)加强学生的数感、提倡算法多样化。

  (5)尽力创设浓厚的、鲜明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

  (6)面向全体学生,认真做好补差工作,使每位学生都有所发展。

  (7)加强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的关心与支持。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除法,十五课时

  第二单元认数,十三课时

  第三单元千克与克,九课时

  第四单元加和减,十课时

  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九课时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十一课时

  第七单元乘法,十四课时

  第八单元观察物体,六课时

  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八课时

  第十单元认识分数,十课时

  第十一单元整理与复*,七课时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4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更好的完成本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本册的具体内容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一)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空间和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究,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具体内容包括:克、千克、吨的认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东西南北、旋转与*移现象、两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周长、分数的初步认识、年月日。

  (二)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结合实例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计算周长。

  5.掌握年、月、日。

  6.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移和旋转现象。

  7、认识东、西、南、北和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的作用。

  3.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乘法、除法的口算、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这些内容是“数与代数”部分的教学重点。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比较抽象,是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儿童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数学有一定的基础认识。学生学*目的明确,能自觉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积极性高。大部分学生的学**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对于他们来说,学*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一些学生上课纪律欠缺,他们上课不愿意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在学*上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督促,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对于这些学生,改正他们的学**惯是关键。

  三、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力争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

  2.积极学*组织教学的方法和艺术,以提高每节课的效率,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

  3.精心设计形式多样,思路、答案开放的练*题,以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4.认真学*新课程标准,掌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以新的理念武装课堂。

  5.严格要求,加强学生能力和学**惯的训练和培养。

  6.注意加强学生的补差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1)开展帮教结对活动,与后进生家长经常联系,及时反映在校的学*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帮助他们树立学*的信心与决心。

  (2)注意讲练结合,使学生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课后多关心学困生,他们的作业尽量面批。

  (3)每堂课设计分层教学目标,较难的问题让优等生回答,以开发他们的智力。课后设计选做题,让优等生做,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7.紧密结合现实生活,注意宽松氛围的营造和浓厚学*兴趣的激发,让学生感觉学*不再枯燥无味,促进从小热爱学**惯的养成。

  8.注意结合相关内容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9.教学中要注意知识面的扩展,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

  10.注意和学生家长联系,密切注意学生在家的表现,将学校教育的作用延伸到校外,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11.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的水*,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四、教学进度

教 学 进 度 安 排


内容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克千克吨的认识


1


克、千克、吨的认识


3


实践活动;小调查


1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


2-4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3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笔算


6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6


解决问题及整理复*


5




东南西北


5-7


认识东南西北


3


认识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2


实践活动:办数学小报


2



旋转与*移现象


8



2



两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


8-11


两位数除一位数的笔算、估算


6


解决问题及整理复*


5



周长


12-13


认识周长


2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2



分数的初步认识


13-14


认识分数


2


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



年、月、日


14-15


年、月、日


2


24时计时法


2


实践活动:做一个家庭年历


2



总复*


16-18



15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

  一、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加减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多位数乘一位数,求每一道乘法计算的步骤与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积的步骤基本相同;

  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这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让学生初步形成空间图形、表达与交流物体性质特征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探索并体会认识四边形特点、四边形周长单位、掌握估量等知识,进一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周长的计算外,还安排了认识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周长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简单的可能性。教材向学生介绍了,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哪些是可能的、哪些是不可能的和哪些是一定的知识,初步学会简单的分析;通过学*可能性的含义和简单的的方法,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简单的推理思想和想象能力,并能应用肯能性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直尺

  2、时钟盘

  3、四边形模型

  4、圆形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6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3年级数学。总体来说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是还有部分学生在学*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个别学生的计算还没有过关。二是理解题意的能力不强。三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于加强,课堂上讨论不起来。四是课堂学**惯方面,有一部分学生的*惯很差,表现为作业马虎、插嘴、课堂活动缺少主动性和对活动的专注。五是一部分学生对学*不感兴趣,同伴间缺乏合作与竞争。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数与代数”领域以万以内的认数和四则计算(笔算和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三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的加和减)为主线,结合安排了认识常量单位(克与千克、24时记时法)以及直观认识分数(一个物体或图形*均分得到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重点:认数与四则计算;难点:24时记时法。

  “空间与图形”领域在二年级观察物体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安排了从这三个角度观察一些简单的物体和由三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三视图);在一年级直观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基础上,教学这两种*面图形的特点以及计算周长的方法。重点:周长意义与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难点:观察物体。

  “统计与概率”领域,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可能”“一定”“不可能”的基础上,教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大些、有时小些,学会用“经常”“偶尔”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重点:把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能用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呈现;难点:正确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共安排了五次实践活动,其中《称一称》、《周末一天的安排》、《周长是多少》、《摸牌与下棋》都是操作型的活动,而《农村新貌》是场景型的活动。重点让学生知道独立探索的同时要加强合作交流,明白“倾听”、“尊重”、“互补”会让问题解决得更好;难点:如何有效地组织活动。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7.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4、注意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5、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7、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不断充实自己,开拓思路。

  8、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9、用好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10、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11、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12、加强能力和良好学**惯的培养。

  六、教学进度:

  测量7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9课时

  四边形6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时、分、秒3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可能性4课时

  数学广角3课时

  总复*4课时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7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学情分析:

  三(5)班共有学生50人。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了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部分学生在学*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个别学生的计算还没有过关。二是理解题意的能力不强。三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于加强,课堂上讨论不起来。四是课堂学**惯方面,有一部分学生的*惯很差,表现为作业马虎、插嘴、课堂活动缺少主动性和对活动的专注。五是一部分学生对学*不感兴趣,同伴间缺乏合作与竞争。

  三、本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第五册数学主要包括九个单元的学*内容和一个总复*单元,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安排了四边形的认识;在量的计算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统计方面,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和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

  有余数的除法6%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4%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10题。

  六、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4、结合课题,在课堂交流和培养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做些调查、分析,进行一些尝试。

  5、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时进行课堂教学的总结反思。

  6、注意将数学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创设生活化课堂情境,将教学内容中的数学问题生活化。

  7、注意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8、严格抓好学生的课堂学**惯。

  9、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重视培养问题意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可以结合当时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替换材料内容,以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还应加强指导,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0、在处理教材时,注意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不要随意拔高和降低难度。

  七、全册课时安排:(约61课时)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

  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八、各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测量)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吨),由于学生很难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认识。主要特点有:

  1.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2.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学会单位名称间的换算。

  3.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和质量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约6课时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以前这部分内容与万以内的加减法

  (一)共同编排在第四册。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

  2.加强估算。

  3.体现合作交流的学*方式。

  4.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进行计算。

  5.对于算理,不再借助直观图,也不再用动态的竖式计算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并且在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中来提高计算能力。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体会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单元课时安排:约9课时

  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三单元:四边形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四边形、*行四边形的认识,周长的概念,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长度的估计等。在编排上的特点是:

  1.从日常生活中引入几何概念,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几何知识。

  2.利用活动巩固对几何概念的认识。

  3.周长的概念更强调从一般性的角度引入,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行四边形,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行四边形。

  2.使学生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通过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认识四边形的特征,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通过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单元课时安排:约6课时

  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单元教学内容: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二年级学过的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关键是让学生用规范的格式进行竖式计算,为以后除数是几位数的除法作好准备。在编排特点具有以下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实际背景。

  2、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

  3、体现弹性要求。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笔算。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结合具体教学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意义。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作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本单元主要学*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并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即“解决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约5课时

  第五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五单元:时、分、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第三次接触时间,学生已经认识了几时几分,而本单元主要在这些基础上来认识“秒”,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教材在编排上具有如下特点: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单元课时安排: 约4课时。

  第六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单元教材分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是在学生学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是对表内乘法的拓展。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口算乘法(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乘法的估算)和笔算乘法(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在具体情境中教学计算知识。

  2、重视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口算、估算、笔算相互配合,让学生根据计算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

  3、不再出现算理叙述和直观操作,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索,用迁移类推的方法掌握新知识。

  单元教学要求:

  1、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4、使学生会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运用迁移的方法自主探究多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单元课时安排:约10课时。

  第七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单元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分数会感到困难。因此,本单元主要是创设一些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本单元在分数的范围上进行了一定的控制,只出现常见的分母比较小的分数(分母一般不超过10)。在编排上为了适应儿童的认知规律,先认识几分之一,再认识几分之几。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含义,本单元安排的分数大小的比较和分数的加减法,其目的也是如此。编排特点如下:

  1、提供生活情境和直观图示,使学生认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理解分数的意义。

  2、设计实际操作活动,在活动中直观认识分数。使学生在积累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如让学生用纸折出1/4。用涂色的方法来比较分数大小。

  单元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3、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单元课时安排:约5课时

  第八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八单元:可能性

  单元教材分析:

  在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现代社会里,人们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常常需要在不确定的情境中,根据大量无组织的数据作出合理的决策。因而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个公民基本素养的一部分。因此,课标把“统计与概率”作为学*内容四个领域之一提出,可见地位的重要。本单元的内容包括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可能性的大小(两种结果、三种结果)。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主题图选取学生熟悉的抓阄表演节目的活动。例2选取了学生熟知的自然现象来描述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2.设计丰富的游戏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实验验证等过程来体会可能性大小。摸棋子、摸球活动、转盘游戏、涂色活动、掷硬币、猜硬币游戏、抽签游戏。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使学生学会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

  单元教学重、难点:明白概率不等同于运气,是不能以自己的意志所改变。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九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单元教材分析: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谁掌握了数学思想谁将终身受益。以往数学思想渗透在数学各部分知识之中,新课程不仅这样,而且还把数学思想作为一个专题系列来进行教学。数学广角是数学思想方法的集中教学。如,二上数学广角是排列组合,三上也是排列组合,三下是学集合思想,四上是统筹思想,四下是植树问题,五下是编码问题等等。排列组合与概率关系十分密切,排列组合知识是学*概率的准备知识。二年级上册已经学过简单的排列组合,这儿学*稍微复杂一点的排列组合。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借助操作活动或学生易于理解的事例来帮助学生找出排列数或组合数。

  2.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让学生逐步建构新的知识。衣服搭配、摆几位数、求比赛场次等例子在二年级上册都出现过。

  3.利用直观图示帮助学生有序地、不重不漏地找出排列数或组合数。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惯。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单元教学重、难点:培养有序地全面地思考。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十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十单元总复*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复*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与计算:

  1、万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2、多位数乘一位(口算、笔算)

  3、有余数的除法

  4、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量与计量:

  1、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吨)

  2、时、分、秒

  三、空间与图形:

  1、四边形

  2、周长

  四、统计与概率:可能性

  五、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广角(排列与组合)

  六、实践活动

  总复*的编排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时进行整理和比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两、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物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万以内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四边形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约5课时。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8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二班现有学生72人。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中的良好*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教材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

  数与代数:克、千克、吨的认识;除法的口算、估算;简单的、稍复杂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及验算;混合运算;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混合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与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空间与图形: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初步认识*移、旋转现象;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会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实践与综合运用:感知影子长短与时刻变化的关系;合理安排双休日。

  统计与概率:可能性的大小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5、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对称、*移和旋转现象。

  7、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1、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乘法、除法的口算、估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这些内容是“数与代数”部分的教学重点。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比较抽象,是教学难点。

  五、教学措施及预期目标

  1、创造性的使用和处理教材。教学选取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新颖有趣,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2、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重视有效的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3、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和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提倡多样化的学*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4、应用题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过程,准确的把握数量关系,逐步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数学学具,重视学生操作,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

  6、作业布置力求少而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作业批改要及时,并努力做好批改记录,以便进行有的放矢的反馈和矫正。

  7、对后进生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其上进心。鼓励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使后进生乐于接受。

  8、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多读书,多查阅资料,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多听课,多评课,汲取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进度建议

  本册教科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有4课时留作机动,便于教师创造性地安排教学。书中各部分内容的教学课时安排进度如下:

  (一)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4课时

  (二)富饶的大海——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2课时

  (三)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5课时

  实践活动——变化的影子1课时

  (四)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14课时

  (五)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8课时

  (六)奇妙的变化——分数的初步认识7课时

  (七)摸名片——统计与可能3课时

  实践活动——变废为宝1课时

  回顾整理——总复*5课时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9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中的良好*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0

  一、班级情况分析:

  初三学生对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已经*惯了新教材的学*思路和方法,大多意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这为学生学*这本书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实践的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学期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时、分、秒、一万以内加减(1)、测量、一万以内加减(2)、对次数的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矩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理解、数学广角集和总评等。它具有内容丰富、注重学生体验、反映知识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学*方法、体现开放式教学方法等特点。

  三、本学期教学要求的主要目标:

  (a)知识和技能

  1、会写。能写三位加减,并做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能数到十一百的一位数;我会用一个数字乘以两个或三个数字来估算

  3、初步了解简单分数(分母小于10),读写分数并知道各个部分的名称,初步了解分数的大小,简单加减相同分母的分数。

  4、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在正方形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就会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有些物体的长度是可以估计和测量的。

  5、了解长度单位公里,初步建立1公里的长度概念,知道1公里=1000米;了解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吨=1000kg;知道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概念,知道分=60

  秒,会对时间做一些简单的计算。

  6、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二)情绪和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一些与数学相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获得成功的经验,有信心学好数学。能够在数学活动中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

  3、体验观察、运算、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维过程的合理性。

  4、体验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养成认真工作,书写工整的.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一万以内数字的计量、加减、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理解、次数的理解。

  教学难点:时分、长方形、正方形的理解。

  五、单元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1、学生知道时间的单位:小时、分钟、秒,知道1分钟=60秒,可以对时间做一些简单的计算。

  2、树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培养观察和珍惜时间的意识和*惯。

  单元2和单元4

  1、学生将计算三位数加或减三位数。

  2、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估计,进一步了解加减估计的基本方法,增强估计意识。

  3、学生将理解检查计算、检查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2、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关系,会做简单的单位换算,适当选择单位。

  3、学生可以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他们会选择不同的方法来测量它们。

  4、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合作和沟通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培养实践能力。

  第五单元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与时代沟通几种关系,让学生树立时代观念,理解“时代”的含义,运用时代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掌握并应用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并使用除法。

  3、用乘法理解和计算一个数的几倍。

  第六单元

  1、学生能熟练计算出整十,整百乘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以一位数(每个位数的乘积小于十)。

  2、学生体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乘法估计,并说明估计的思路。

  4、学生可以用他们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

  1、学生了解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矩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了解*行四边形。会在正方形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行四边形。

  2、学生了解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计算矩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公式。会计算矩形、正方形等的周长。

  3、学生可以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测量它们。

  4、通过各种活动,学生逐渐形成空间感和估计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8单元

  1、学生初步知道几个点,几个点。能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乐谱各部分的名称。对分数大小的初步了解。

  2、能计算出分母相同的分数的简单加减。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1

  一、班级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三(1)班和三(2)班的数学,两班共有学生96人。二年级下半学期开始,我就带他们两个班的数学,总的来说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部分学生在学*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个别学生的计算还没有过关。二是理解题意的能力不强。三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于加强,课堂上讨论不起来。四是课堂学**惯方面,有一部分学生的*惯很差,表现为作业马虎、插嘴、课堂活动缺少主动性和对活动的专注。五是一部分学生对学*不感兴趣,同伴间缺乏合作与竞争……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 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结合远程教育资源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4、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6、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7、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8、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9、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的课件,案例,教学实录等媒体资源结合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五、教学进度:

  一、测量(9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4课时

  千米的认识………………………………………2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2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31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6人。绝大部分学生家蒲塘、鲁村等行政村,有水部分学生家离学校较远。根据上学年成绩检测情况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成绩不够理想,其原因主要是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管教,学*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没有良好的学**惯。因此,本学期重点工作除了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难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五、学困生辅导

  1、对学困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循循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

  2、经常家访,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在校表现告诉家长。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3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本校三年级三班数学教学工作,全班共有36名学生,其中男生19人,女生17人。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其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中的良好*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测量,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等。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和千米,初步建立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五、教学进度表:

  一、测量(10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3课时左右

  千米的认识…………………………………………3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5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10课时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4

  一 .学生情况:

  本学期教学三年级数学,通过两年的学*,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个别学生思维比较灵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也较浓,但也有个别学生懒散,接受力不强,成绩不太理想,本学期将重点抓好后进生的培养。

  二.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六个单元:万以内的减法的教学,两步计算式题和应用题,一个数乘一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分、秒的认识,角和直角的'教学。

  三.编排特点:

  1.重视口算教学,适当加强口算训练。教材把口算另列小节进行教学,一些计算的编排都是先学口算,再学笔算。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掌握口算方法,提高口算能力,为学*笔算做好准备。

  2.重视教学笔算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3.两步计算应用题按基本数量关系相同,解题思路相*的原则分组进行教学。

  4.应用题的教学重视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

  实际,应用题中所陈述的事实贴*学生生活,编排的例题,通过线段图揭示数量关系并提示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采用分析法或综合法进行分析。

  5.通过操作、观察等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6.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本册安排了一定数量的练*,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

  能达到基本要求。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教材安排了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带*号题目和思考题,通过练*,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提高学*能力。

  四.教学目标:

  1.掌握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万以内的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学会减法的验算方法,初步具有验算方法。

  2.掌握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计算带小括号的两步计算式题。学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分步列式或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

  3.掌握一个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

  4.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包括有余数除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

  5.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相邻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会简单的计算。初步建立时间单位的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好*惯。

  6.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三角尺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直角。

  五.教学方法与措施

  1、 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学生自己能学懂的知识,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探索、交流和练*。

  2、 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渗透一些函数、集合、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

  4、 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5、 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背景出发,让学生主动探究解题方法。

  6、 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学**惯的培养。如安排有一定教育意义的例题和形式多种多样的练*题及数学游戏。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5

  一、班级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三年(3)班和三年(4)班,三(3)班47人,三(4)班48人。从上学年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掌握还算牢固,口算及乘法口诀掌握还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较差。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但接受能力不强,学*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2、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3、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

  4、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

  5、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6、我还设计了一系列奖励和惩罚学生的措施,激发他们的学*欲望。比如说,a、优化设计两周内能获得全对5颗星,就会获得与老师合照的机会,并拿到背面写有老师评语的照片;b、能够整周课堂表现良好,积极发言,认真完成课堂练*者,将获得一次抽奖机会;c、课堂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一月一统计,获胜组的每一位同学都将获得老师的奖励。d、课堂表现差的同学,课后学生进办公室读“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读后效果如果不好,就要求学生背诵;e、作业不按时完成者,罚讲名人或古人勤奋学*的小故事,一周超过两次没完成作业,要求回家背诵这个小故事。

  五、培养优等生,转化后进生措施

  我班后进生形成的很大的原因,就是学**惯差,毅力缺乏,信心不足。他们不能把握学*语言课程的要点,常常不完成听说读写的任务,怕苦畏难,不肯去做认真理解的细致工作,久而久之,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下降了,敏锐接受新授知识的能力丧失了,他们不差也变得差了。要转变他们,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以精彩的语言引发话题,及时点拨,准确评价,创设出和谐融洽的思想品德教育氛围,使后进生畅所欲言、主动表达出自己的见解。

  2、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常常向取得进步的学生竖起大拇指;有时给表现好的同学奖励一本本子;还有时投给学生一缕赞许的目光,伸手亲切地摸摸学生的头,拍拍他的肩膀……

  3、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的抽象学科,教师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加强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后进生的注意力,通过直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性质。

  4、在布置作业时,要难易适中,

  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督促他们认真完成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后进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要特别注意克服急躁冒进情绪,如对后进生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对待后进生,要放低要求,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从起点开始,耐心地给予辅导,让他们一点一滴逐步提高。

  培养优等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设竞争的氛围,如优等生他们之间的竞争,挑战难题的竞争等,促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2、为他们制定更高层次的目标,在完成一个个既定的目标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以及增强对学*数学的浓厚兴趣。

  3、鼓励他们尽量用多种方法,多种思路解决数学问题,尽量想一想与众不同的方法,提高发散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4、教育他们多帮助需要帮助的其余同学,在帮助人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从而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9)

——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五)份

  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1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31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6人。绝大部分学生家蒲塘、鲁村等行政村,有水部分学生家离学校较远。根据上学年成绩检测情况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成绩不够理想,其原因主要是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管教,学*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没有良好的学**惯。因此,本学期重点工作除了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五、学困生辅导

  1、对学困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循循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

  2、经常家访,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在校表现告诉家长。

  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

  一、基本情况:

  三(3)班共计48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后,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目标,对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活动。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有进步,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们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体现一个孩子的真实情况。因此对这些学生,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活动等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位置的确认,计算的算理,时间的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难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方厘米、*方分米、*方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数学的乐趣,提高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位置与标的目的,年头日,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

  难点:位置辨认,计划的算理,时间的计划。

  五、具体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结合现实问题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3.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4.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内在动机。

  7.创设数学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数学、感受数学、认识数学、并运用数学。

  8.积极推广和使用多媒体、共享远程优质资源。

  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3

  一、学生分析

  三年级这两个班共有学生86人,学*情况不均衡,但从三年级开始,孩子们的学*内容更加丰富,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掌握基础知识以外,更多的是一些比较“活”的题目,它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也就是我们要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这不仅要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有灵活运用的能力。

  班级里有一部分学生学**惯相当好,上课时专心,作业专注,所以作业速度很快。可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上课的时候,默默无闻,你讲什么充耳不闻,做作业的时候却磨蹭、拖拉。正是因为孩子学**惯上的差异,而造成了学*效率的一种差异。我们允许个体之间有差异,但是差异太大时就要反思: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在学*能力、学*效率上有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万以上数的认识,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计算器,三位数乘两位数,观察物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行与相交,统计。

  三、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

  2.能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4.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 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5.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统计与概率

  1.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2.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 1个单位),并完成相应的图表。

  3.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如记数、测量、实验等) 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

  4.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 (结果为整数)。

  5.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 自己的想法。 (三)实践活动

  1.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 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获得一切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思想品德和情感教育

  1、在与同伴交流认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合作意识,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重点、难点

  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能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观察社会的意识,在体验数学价值的同时,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措施

  (一) 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1、 进一步加强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2、 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的关系。

  (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1、 本册教材设计了适量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 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 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3、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纳入课堂。规范学生的普通话水*,无论课堂还是课下,养成讲普通话的好*惯。

  六、教研专题

  本学期我的教研专题是《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

  在教学中,用多种媒体来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例如我在教学《认识厘米》时,其中有一内容是教学生估测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考虑到这一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我先提出问题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猫是怎样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吗?此时学生都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特别想知道小猫是如何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的。于是我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片:一只小猫在追一只老鼠,忽然这只老鼠窜到了小洞里,于是小猫就用自己的胡子在洞口量一量,如果小猫的胡子的宽度与洞口一样宽,说明小猫的身子能进入洞口,才有希望抓住老鼠。学生看到小猫就是靠用胡子来估测洞口大小,才能进入洞里抓住老鼠。接着我揭示本堂课的主旨:今天我们也要来学*如何估测物体的长度。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尺子,学生们在刚才情境的熏陶下,对这一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好奇,纷纷寻找身边的“尺子”,有的说自己的食指宽就是1厘米;还有的说自己的课桌是80厘米等,只要把要测量的物体与这些生活中的“尺子”比划,就能估测长短,最后得出结论:用这些“尺子”同样可以估测出物体的长短。可见,媒体恰当的演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好奇心,激起了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并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4

  一、学情分析

  总体情况:多数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学**惯,课上能认真听讲,积极思维,课后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及时改错。但也有少数学生惰性强,课上不动脑筋思考问题,写作业效率低,不能主动及时改错。

  二、主要复*内容:

  1、位置与方向

  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统计

  4、年月日

  5、两位数乘两位数

  6、面积

  7、小数的初步认识

  8、解决问题

  9、数学广角。

  三、复*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惯。

  2、通过总复*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四、复*措施

  首先要全面了解和分析本班学生的掌握各部分内容的情况。针对本班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有点有面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计划。

  1、计算部分:

  a、口算:坚持经常练,每节课都安排3、5分钟时间练,练*的方式尽可能的多样,如听算,视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同时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运用。

  b、乘除法计算:先要复*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讲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题目。

  2、解决问题部分: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并联系、对比结构相似的题目,让学生看到题目的条件。问题变化时,解题的步骤是怎样随着变化的。

  3、计量单位部分:多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它们的认识和运用。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学生复*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计划。

  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5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从整体来看,班上女同学在德育方面的表现比男同学要好。

  二、存在问题

  1、部分学生在教室内大声喧哗、疯打闹,经常你追我赶。

  2、上下楼梯不能自觉右行,时有扶着栏杆下滑的现象。

  3、犯了错误不肯承认自已的错误,撒谎。

  4、卫生保持得不好。

  三、解决问题措施

  1、利用班会领着学生学*《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把该如何做印进学生的心中,知道该怎么做了才能更好地落实在行动中。

  2、在班上实行值日班长制,让每个同学轮流值勤,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3、对学生进行理财、感恩、革命传统、安全、诚信、环保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作为班主任,要对班会课进行精心地准备,力争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使学生的文明行为能够再上一个台阶。

  4、做好家校合作的工作,开好家长会,充分发挥家长和社会的作用,力争形成家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5、对于班上的重点学生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力争促使其进步。作为班主任,要多从《班主任之友》、《小学德育》等刊物上汲取营养,提高自己的教育水*。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