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菁选

首页 / 教学计划 / | 2023-03-12 00:00:00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计划了。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

  教学内容:

  比例、统计初步知识、圆柱和圆锥、总复*

  教学要求:

  1、知识要求: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根据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意义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2)填写统计表,会制作比较简单或局部的统计表,会依据统计表进行初步的分析,提出一些问题;会制作比较简单或局部的统计图,会依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回答或提出一些问题。

  (3)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正确、灵活地进行计算,会依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简便的解答方法,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为学生升入初中,顺利的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科的'学*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2、能力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德育要求:让学生进一步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和国情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健康情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学**惯。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与社会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作用。

  课时安排

  一、比例…………共20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性质………………3课时

  2、比例尺………………2课时

  3、正比例…………………3课时

  4、反比例…………………3课时

  5、应用题…………………3课时

  二、统计初步知识……………共11课时

  1、统计表…………3课时

  2、统计图…………6课时

  三、圆柱和圆锥………………共9课时

  1、圆柱的认识和表面积………………3课时

  2、圆柱的体积………………2课时

  3、圆锥的体积………………2课时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

  一、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34名学生,男生居多,从上学期学*情况来看,总体上说比较爱学、会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并且能灵活地运用,特别是班内许珺、潘悦等同学基础扎实,思维活跃,数学基础知识、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强,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的方法。学生的组织纪律强,班集体有一定的凝聚力,给数学教学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内部环境和良好的学*氛围。但是由天本班两极分化较大,有个别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成绩不理想,如王成、王洁等同学成绩太偏低,比较粗心,马虎,而且学*态度较差,对提高全班整体成绩有比较大的难度。

  下面针对本班实际情况,作具体分析。

  1、从家庭教育方面来看。本班学生都来自于农村,*几年农村经济的滑坡,大学、高中教育学费的高涨,极大地挫伤了家长们送子女上大学深造的积极性,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送子女外出打工挣钱,成了大多数农村家长们的心愿。另外,如今年轻的家长们为了养家糊口,外出打工的人数急剧上升,将子女交给父母、岳父母看管的比比皆是。家庭教育几乎成了一片空白。这样,给学校教育增加了不少难度。除了要上好课,更应做好学生理想前途教育,将德育渗透到各学科中,及时走访,加强老师与家长们的联系,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2、从学生的学*品质来看。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强,课堂作业家庭作业都能按时完成,课堂气氛也较为活跃。但学生缺少一种锐意进取的精神,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精神不够,小组合作学*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本学期教学,应进一步加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推广,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初步学会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的数据,会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面图的比例尺。

  3、使学生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

  4、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并学会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统计表。

  6、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单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

  3、使学生会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

  4、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措施

  1、走进新课程,决胜新课程。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找课堂要质量。

  2、教学相长,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流,尊重学生民**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5、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学困生。

  6、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7、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8、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9、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0、改进教学评价方法。

  11、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教改的主攻方向

  关注特殊群体学生的成长,以情意教育为主,让每个孩子都能打到不同水*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安排表:

  __六_年级____数学___科教学进度表

  周次时间进度课 型备 注

  12.283.2百分数的应用新授练*

  23.53.9百分数的应用新授练*

  33.123.16百分数的应用新授练*

  49.193.23圆柱和圆锥新授练*

  53.263、30圆柱和圆锥新授练*

  64.24.6圆柱和圆锥新授练*

  74.94.13圆柱和圆锥新授练*

  84.164.20比例新授练*

  94.234.27比例新授练*期中考试

  104.305.4 五一劳动节

  115.75.11确定位置新授练*

  125.145.18正比例和反比例新授练*

  135.215.25解决问题的策略新授练*

  145.286.1统计新授练*

  15***6.8总复*复*整理

  166.116.15总复*复*整理

  176.186.22总复*复*整理

  186.256.29总复*复*整理期末考试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3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增加认识负数的教学,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知识的理解。

  “负数”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标准》要求“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因此,本册教材的编排,首先注意为学生的学*提供丰富多彩、贴*生活的素材,如学生熟悉的天气预报中对气温的表示方法、日常生活中对收入与支出的记录方法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中感受和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正负数的含义。教材还注意在练*中提供应用负数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对负数的理解。例如,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记录不同时区的时间、记录自己身高或体重与*均身高或体重的差距,等等。这样的编排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负数的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逐步形成数学应用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教材又安排了两个例题,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联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学*在直线上表示所学过的数,初步渗透数轴的概念,形成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例3),以及初步体会负数、零和正数的大小关系,初步认识数轴上数的顺序(例4),加深学生对有关数的知识的理解。

  2.改进比例的编排,突出比例的概念,丰富联系实际的内容,培养实践能力。

  比例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小学高年级学生需要学*和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首先,它有着较大的实用价值,有一些实际问题需要用比例来解决。例如绘制地图、图形的扩大或缩小等;其次,它是学生进一步学*的基础知识,中学理科学*过程中常常要用到比例知识。另外,通过对正比例与反比例知识的学*,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认识,渗透函数思想,为中学的数学学*打下基础。因此,比例仍然是小学生高年级重点教学内容之一。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的编排,继续注意使学生在获得有关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能力。本册教材所安排的教学内容是这一领域的最后一部分“圆柱与圆锥”。

  圆柱与圆锥也是传统的教学内容,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在内容和要求方面没有大的变化,但是,实验教材的编排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使得教材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4.安排对小学阶段数学学*的整理和复*,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本学期是小学阶段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仍然安排了“整理和复*”,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提纲携领地复*,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理解,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为中学的数学学*做好必要的准备。

  整理和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尽管《标准》为体现义务教育的整体性,将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划分为三个学段,使各学段之间数学课程的联系更为密切了。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影响,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学校教育实际上仍然是小学和初中独立建校,使得小学和初中的教学基本上是分开进行的。而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学*的数学知识、学生的学*方法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在小学生完成学业之前,对所有数学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整理与复*,使那些最为核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突出出来,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为新知识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解决中小学数学学*的衔接问题。同时“整理和复*”的设置也体现了学生学*的一般规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进而认识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完成了小学数学全部内容的学*之后,进行总体的整理和复*,可以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使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再构成知识网,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增进持久的记忆,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也是十分有益的。因此,“整理和复*”单元不仅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全套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5、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6、结合新的教学内容和系统的整理和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7、贯彻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2班原有学生45人,现35人。

  1、双基情况

  大部分学生本册应掌握的知识基本掌握较好,尤其是分数计算方面准确率较高,但在实际应用类,如应用题,还有个别学生对题目难以理解,解题困难。

  2、学*能力

  大部分学生学*较主动,能自觉进行课后复*、课前预*,课堂上发言较积极,但有个别学生依赖性较强,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较差,听课时较易分神,学*成绩较不理想。

  3、学**惯

  学生学**惯大多较好,课堂听课认真,作业基本上都能按时完成。只有少数差生学*上仍有惰性,完成作业较应付。

  四、教学措施:

  1、贯彻数学课标标准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兴趣、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的学*方法。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地概念并能正确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

  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关键:

  ①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

  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执行情况

  备注

  第1周

  2 .8—2.14

  负数

  第2周

  圆柱(一)

  第3周

  2.22—2.28

  圆柱(二)

  圆锥(一)

  第4周

  3.1—3.7

  圆锥(二)

  整理复*

  第5周

  3.8—3.14

  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

  第6周

  3.15—3.21

  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意义

  第7周

  3.22—3.28

  比例的应用

  3.29—4.4

  整理与复*

  自行车里的数学

  第9周

  4.5—4.11

  统计

  清明节

  第10周

  4.12—4.18

  数学广角

  第11周

  数与代数(一)

  第12周

  4.26—5.2

  数与代数(二)

  劳动节

  第13周

  5.3—5.9

  数与代数(三)

  第14周

  5.10—5.16

  空间与图形(一)

  第15周

  5.17—5.23

  空间与图形(二)

  第16周

  5.24—5.30

  统计与概率

  第17周

  5.31—6.6

  综合应用(一)

  儿童节

  6.7—6.13

  综合应用(二)

  第19周

  6.14—6.20

  期末复*

  第20周

  6.21—6.27

  期末测试

  端午节

  第21周

  6.28—7.4

  暑期开始

  放假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4

  教学内容:

  负数圆柱,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初步认识负数,正确读写正负数,知道其含义。

  2、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借助数轴学会此本正正负数

  4、圆柱,圆锥,掌握特征侧面积,表面积计算方法及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5、空间观念

  6、理解比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7、理解正反比例的定义,解决实际问题

  8、认识正比例图象,并会画图,

  9、了解比列尺,会求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求图中的距离和实际距离,

  10、认识放大或缩小

  11、会综合应运学过的统计知识,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12、能够根据统计提供的信息,作出正确判断或简单预测

  13、经历“抽屉原理”授课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14、通过灵活应运解决问题,感受数学的能力

  (1),数与代数:1,复*概念,基本运算方程解法。各种类型应运题的'分析方法和解决思路。

  (2):空间与图形;认识测量,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方法,对称轴,*移,旋转几何转变,解决实际问题。

  (3):统计与概率,掌握统计定义,调查表,分析统计表。统计图知识。复**均数,中位数,众数,复*有关可能性。

  基础知识与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正负数圆柱和圆锥特征以及计算公式掌握比例基本性质,解比例。2用比例式解决实际问题,会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会从统计图中提取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认识“抽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并会运用正负数理解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特征及公式推导公式理解比例的定义和比例的定义区别,理解正反比例,会列比例式理解抽屉原理及含义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5

  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加大教研、教改力度,以吃透教材、探索教法、稳步推进、和谐发展为宗旨,深入开展教学方法和学*方式的研究。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整合本校的校本课程,加大对新教师的培养指导力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完善对乘除法运算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经历认识比以及百分数意义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观察和思考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能根据指定的可能性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探索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的基本性质,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猜想和验证,归纳和推理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合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三)解决问题方面。

  1.能应用在本册数学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

  2.能在理解体积含义及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问题,进一步体会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现,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教学重难点:

  1.能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熟练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认识比和百分数增强数感。

  4.能应用在本册数学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

  本学期改进教学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努力实践“五步走”课堂教学新模式,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2. 激发学*兴趣,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以基础知识切入口,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3.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惯。

  4.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条理性、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初步体验探索问题的科学方法,初步形成科学地探索问题的意识与态度。创设民主和谐的学*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四、教学时间安排:

  周次

  内容

  备注

  1/4

  一、长方体、正方体

  4/6

  二、分数乘法

  7/10

  三、分数除法

  10/11

  四、解决问题的策略

  11/12

  期中复*

  12/13

  五、分数四则运算

  14/18

  六、百分数

  19/22

  期末复*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6

  一、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比例、圆柱和圆锥、简单的统计(二)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其中还安排了“球”和“扇形统计图”作为选学内容。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本册教材中的比例、圆柱和圆锥、简单的统计(二)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首先,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一些计算,既可以为进一步学*其他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打好基础,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也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逐步增强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学*好比例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为进一步学*相关知识作初步的准备。因此,让学生认识这些内容的概念,学会应用这些概念、方法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点。

  本册教材编写特点:

  1、重视研究图形的特征,鼓励学生猜想和估计,加强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十册已经教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它们都是由几个*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本册教学两种新的立体图形:圆柱和圆锥。这两种立体图形都是含有曲面的几何体。教材教学时,同以前各册一样,重视加强学生的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每一种形体时,都引导学生先观察形体的特征,然后进行一些实验。教材鼓励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对新学*的内容先猜一猜或估一估,在猜测或估计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和推理,培养学生的学*能力。此外,本册教材在联系实际方面也有所加强。一方面在教学形体概念加强联系周围的实物,另一方面适当增加了实践活动和先测量物体再计算表面积或体积的练*题。

  2、加强看懂和分析简单统计图的训练,注意要求适当。

  本册教材继续加强看懂和分析简单统计图的训练,为此,例题中在统计图后面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看图回答。有的练*题还专门安排看统计图回答问题。考虑到制作简单的统计图对小学生来说并不是很容易的,教材中一方面注意说明制作统计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另一方面在安排练*时基本上都安排半独立完成的。以免对制作统计图的要求过高。

  3、突出比例的概念,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函数关系。修订后的教材中,比例知识趋于简化,教学的重点是正、反比例的概念,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只保留一些较简单的。本册教材为了突出比例的概念的应用,作了以下几点改进:⑴把比例尺安排到比例的概念教学之后教学,加强比例尺与比例概念的联系,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比例的概念,又便于学生运用比例的知识和解比例的方法来解决有关比例尺的计算问题。 ⑵教学正比例概念之后接着教学反比例概念并增加两个概念的联系和对比。⑶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的最后增加了用不同知识解的练*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数学知识的整理,使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

  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是总复*,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本册教材对这一单元的编写作了以下几点改进:⑴把小学的数学内容分为整数和小数、简易方程、分数和百分数、量的计量、几何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简单的统计七部分,依次分别复*。⑵在复*每一部分知识时,注意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⑶选用适当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并整理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⑷在练*中既注意基本的训练,又注意适当加强灵活和综合运用知识的练*,以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5、继续加强能力的培养。

  本册教材继续加强能力的培养,做法与前几册基本相同,另外还结合本册特点加强灵活运用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⑴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⑵培养抽象、概括能力。⑶培养判断、推理能力。⑷培养迁移类推能力。⑸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和任务三、帮助转化提高措施: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3、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4、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想教育:

  (1)通过阐明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兴趣,不断进行学*目的教育。

  (2)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爱科学的思想教育。(3)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态度、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的学**惯。

  基础知识教学方面:

  加强概念、性质、法则、公式、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数量关系和理解方法,使学生获得有关基础知识。

  能力培养目标方面:

  (1)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2)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判断、推理能力。

  (4)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5)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

  (6)探索规律。

  (7)总结规律。

  (8)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9)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全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反比例的概念,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

  教学难点:四则计算能力和技巧的培养,较复杂的分数、小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空间观念的培养,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热情关怀,循循善诱,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增强学*的信心,逐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尽量达到合格分数。

  2、精心设计练*,讲究练*方式提高练*效率,对作业严格要求,及时检查,认真批改,对作业中的错误及时找出原因,要求学生认真改正,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惯。

  3、教师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坚持自主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有积极性,了解学生装学*数学的特点,研究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4、在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多开展数学活动课,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5、开展“一帮一”活动,实行以优带差点的帮助方法,多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辅导,从基础知识补起,力求使学生一课一得,力求达到合格分数,提高合格率。

  四、全期课时进度:

  周次内容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3比例的应用、整理和复*、美丽的校园

  4圆柱

  5圆锥

  6球、整理和复*

  7统计表

  8统计图、节约用水

  9--10数和数的运算、代数初步知识

  11应用题

  12量的计量

  13--14几何初步知识、简单的统计

  15-20期末综合总复*、考试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7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45人。从上学期教学和考试成绩分析,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态度较端正;对基础知识、概念、定义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有几名学困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本册教材教学目标的要求:

  1、思想教育要求:

  (1).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确定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2).进一步培养认真细心的学**惯,培养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惯。

  (3).进一步感受数学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5).进一步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2、知识、能力、*惯等方面的要求:

  (1).让学生经历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方程思想方法的认识,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级别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对百分数的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结合实例,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初步体会众数、中位数和*均数等不同统计量的不同特点。

  (4).让学生通过系统复*,进一步掌握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相关内容的发展线索和逻辑关联,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飞能力。

  三、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四、本人或教研组研究的专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方式的研究

  五、提高教育质量拟采取的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起讫时间

  教 学 内 容

  课时数

  备注

  1

  2.17~2.18

  百分数的应用

  2

  2

  2.21~2.25

  百分数的应用

  5

  3

  2.28~3. 4

  百分数的应用 机动

  4+1

  4

  3. 7~3.11

  圆柱和圆锥

  5

  5

  3.14~3.18

  圆柱和圆锥

  5

  6

  3.21~3.25

  圆柱和圆锥 机动 比例

  1+2+2

  7

  3.28~4. 1

  比例

  5

  8

  4. 4~4. 8

  确定位置

  4

  清明放假

  9

  4.11~4.15

  正比例和反比例 机动

  4+1

  10

  4.18~4.22

  解决问题的策略 机动

  2+3

  11

  4.25~4.29

  统计 机动

  3+2

  12

  5. 2~5. 6

  总复*

  4

  劳动节放假

  13

  5. 9~5.13

  总复*

  5

  14

  5.16~5.20

  总复*

  5

  15

  5.23~5.27

  总复*

  5

  16

  5.30~6. 3

  总复*

  5

  17

  6. 6~6.10

  总复*

  4

  端午节放假

  18

  6.13~6.17

  总复* 综合练*

  5

  19

  6.20~6.24

  综合练* 毕业考试

  5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8

  一、 学情分析

  六五、六六班共115人。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上课专心听讲,发言积极,认真完成作业,主动预*和复*,还学会了对单元知识系统的小结。而且通过*六年的学*,他们的数学知识有一定积累,他们的数学思维水*也有较大的进步,部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较强,不管遇到什么题,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发现找到方法和思路,有的方法还相当的简捷。也有个别学生对综合性的问题还不能够充分理解并解决,需要本期继续努力。

  二、 教材分析

  [新知识] 本学期的教材中涉及到的新知识只有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

  1、经历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其基本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方法,并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圆柱和圆锥体积(容积)的含义,探索并掌握计算方法,并运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体会类比、转化等思想,初步发展推理能力。

  第二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正比例和反比例;能根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正比例或反比例。

  3、会利用正、反比例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4、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5、运用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复*]教学目标:

  1.巩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2.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尝试提出新问题。

  3.回顾学*过程及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养成整理回顾和反思的*惯。

  4.体会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的魅力。

  5.与同伴交流学*过程中的收获与自己的不足,形成实事求是和敢于质疑的态度,发展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教学内容]:

  1、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常见的量。

  数的运算:包括运算的意义,估算,计算与应用,运算律及对数的再认识。

  代数初步:包括字母表示数,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探索规律。

  2、空间与图形

  图形的'认识:包括线与角、*面图形、立体图形。

  图形的测量:包括长度、面积、体积。

  图形与变换

  图形与位置

  3、统计与概率

  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

  4、解决问题的策略

  主要内容:梳理在以前学*过程中用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列表、画图、尝试与猜测、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等;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教学思考

  1、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出问题。

  2、培养学生善于对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

  3、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学力。

  四、 课时安排

  1.圆柱和圆锥: 15课时

  2.正比例和反比例: 15课时

  3.数与代数 20课时

  4.空间与图形 15课时

  5、统计与概率 5课时

  6、解决问题的策略 5课时

  7、综合学力练* 10课时

  8、机动 5课时

  说明:本学期估计总课时90节(除节假日),以上预案仅做参考,具体课时安排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

  五、本学期课题:《以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保证高质量的出口》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9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

  二、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进行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显示背景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通过整理和复*,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从尔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指。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

  难点: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

  五、学情分析:

  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具有了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书写大有进步,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但班里学生之间的差距很大。后进生较多。大部分学生整体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牢固,这学期,在抓后进生的同时,更注重转尖子生。

  六、教学措施

  1.及时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2.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3.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4. 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5.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6.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7.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8.全面、公正、科学的评价学生。

  9.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七、课时安排 60课时

  八、教学进度

  第1---4周 第一单元 负数、第二单元 圆柱与圆锥

  第5---7周 第三单元 比例

  第8周 第四单元 统计 第五单元 数学广角

  第9周 期中复*、质量检测

  第10---12周 第六单元 1.数与代数

  第13---14周 第六单元 2.空间与图形

  第15周 第六单元 3.统计与概率

  第16周 第六单元 4.综合应用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0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增加认识负数的教学,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知识的理解。

  “负数”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标准》要求“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因此,本册教材的编排,首先注意为学生的学*提供丰富多彩、贴*生活的素材,如学生熟悉的天气预报中对气温的表示方法、日常生活中对收入与支出的记录方法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中感受和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正负数的含义。教材还注意在练*中提供应用负数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对负数的理解。例如,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记录不同时区的时间、记录自己身高或体重与*均身高或体重的差距,等等。这样的编排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负数的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逐步形成数学应用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教材又安排了两个例题,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联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学*在直线上表示所学过的数,初步渗透数轴的概念,形成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例3),以及初步体会负数、零和正数的大小关系,初步认识数轴上数的顺序(例4),加深学生对有关数的知识的理解。

  2.改进比例的编排,突出比例的概念,丰富联系实际的内容,培养实践能力。

  比例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小学高年级学生需要学*和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首先,它有着较大的实用价值,有一些实际问题需要用比例来解决。例如绘制地图、图形的扩大或缩小等;其次,它是学生进一步学*的基础知识,中学理科学*过程中常常要用到比例知识。另外,通过对正比例与反比例知识的学*,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认识,渗透函数思想,为中学的数学学*打下基础。因此,比例仍然是小学生高年级重点教学内容之一。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的编排,继续注意使学生在获得有关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能力。本册教材所安排的教学内容是这一领域的最后一部分“圆柱与圆锥”。

  圆柱与圆锥也是传统的教学内容,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在内容和要求方面没有大的变化,但是,实验教材的编排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使得教材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4.安排对小学阶段数学学*的整理和复*,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本学期是小学阶段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仍然安排了“整理和复*”,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提纲携领地复*,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理解,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为中学的数学学*做好必要的准备。

  整理和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尽管《标准》为体现义务教育的整体性,将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划分为三个学段,使各学段之间数学课程的联系更为密切了。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影响,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学校教育实际上仍然是小学和初中独立建校,使得小学和初中的教学基本上是分开进行的。而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学*的数学知识、学生的学*方法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在小学生完成学业之前,对所有数学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整理与复*,使那些最为核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突出出来,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为新知识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解决中小学数学学*的衔接问题。同时“整理和复*”的设置也体现了学生学*的一般规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进而认识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完成了小学数学全部内容的学*之后,进行总体的整理和复*,可以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使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再构成知识网,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增进持久的记忆,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也是十分有益的。因此,“整理和复*”单元不仅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全套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5、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6、结合新的教学内容和系统的整理和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7、贯彻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2班原有学生45人,现35人。

  1、双基情况

  大部分学生本册应掌握的知识基本掌握较好,尤其是分数计算方面准确率较高,但在实际应用类,如应用题,还有个别学生对题目难以理解,解题困难。

  2、学*能力

  大部分学生学*较主动,能自觉进行课后复*、课前预*,课堂上发言较积极,但有个别学生依赖性较强,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较差,听课时较易分神,学*成绩较不理想。

  3、学**惯

  学生学**惯大多较好,课堂听课认真,作业基本上都能按时完成。只有少数差生学*上仍有惰性,完成作业较应付。

  四、教学措施:

  1、贯彻数学课标标准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兴趣、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的学*方法。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地概念并能正确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3、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课件演示及学生实验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及圆锥的体积。

  4、统计图教学时首先思考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一个统计表中有关数量间的百分比关系。紧接着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惯。

  5、复*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则加强反馈,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及时补*学生的知识缺漏。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

  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

  ②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圆柱、圆锥的体积。

  ③整理和复*小学数学知识。

  2、难点:

  ①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

  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

  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

  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关键:

  ①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

  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1

  一、学情分析

  我现任六年级二班、三班两个班的数学。两个班共有学生142人。其中男生占大多数。两个班的学*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其中二班有男生35人,女生35人,整体学**惯比较好,个别同学基础差,对数学学*没有兴趣,大多数同学能够完成自己的学*任务,并且效果较好。三班男生有40人,女生有32人,有五分之一的同学没有形成一定的学**惯,所以学*自觉性不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还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学*数学有些困难。所以新的学期里,根据学生的学*情况,采取不同的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喜欢数学,我还要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二、全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关键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

  (1)重点: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②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圆柱、圆锥的体积。③整理和复*小学数学知识。

  (2)难点:①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3)关键:①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2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两班共有90人,经过两年来的接触,大部分学生学*目的比较明确,学*兴趣较浓,知识水*是参参差不齐。从上学期末考试成来看,优生有:六(1):涂锐、陈卓、刘天骄、吴晨曦、田璐怡、黄雅卓、周威、文嘉诚、胡婧、秦笑萱、李妍钰、蒋玉洁、伍素、宁佐雄;六(2):陈地龙、王书利、李崔、石磊、张梓唯、梁雅洁、杨中新、谢帅、王林康、杨依依、王孟雅、彭鹏、冯越珑;合格临界生有:六(1):陈铭贤、沈唯玲、彭俊勇、冯鑫宇、邝辉、杨鹏、阮仕婷、罗尊、谢余成、江志勇、张昱嘉、舒馨仪、六(2):罗凤娇、程娟、张宇诚。全班的知识水*不够*衡,后进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学*上欠主动,存在着粗心大意现象。对于这些后进生,今后在教学中加强辅导,逐步克服,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教材分析:

  A、本册教材的内容,可归纳为如下几方面:

  (一),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二),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整理和复*。

  B、教学目标和任务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3、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4、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想教育、基础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目标:

  思想教育:

  (1)通过阐明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兴趣,不断进行学*目的教育。

  (2)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3)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态度、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的学**惯。

  基础知识教学方面:

  加强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理解方法,使学生获得有关基础知识。

  能力培养目标方面:

  (1)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2)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判断、推理能力。

  (4)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5)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

  (6)探索规律。

  (7)总结规律。

  (8)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9)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全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反比例的概念,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

  教学难点:四则计算能力和技巧的培养,较复杂的分数、小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空间观念的培养,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期重大教学活动及预计成效:

  1、进行数学竞赛活动。

  2、全期中末考试。

  3、后进生名单、转化率。

  后进生名单:

  六(1):刘桂、谢志豪、罗尊、

  陈铭贤、沈唯玲、彭俊勇、冯鑫宇、邝辉、杨鹏、阮仕婷、罗尊、谢余成、江志勇、张昱嘉、舒馨仪;

  六(2)黎娟、贺金阳子、罗凤娇、程娟、张宇诚。

  共20人,转化率:90%。

  三、帮助转化提高措施:

  1、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热情关怀,循循善诱,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增强学*的信心,逐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尽量达到合格分数。

  2、精心设计练*,讲究练*方式提高练*效率,对作业严格要求,及时检查,认真批改,对作业中的错误及时找出原因,要求学生认真改正,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惯。

  3、教师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坚持自主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有积极性,了解学生装学*数学的特点,研究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4、在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多开展数学活动课,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5、开展“一帮一”活动,实行以优带差点的帮助方法,多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辅导,从基础知识补起,力求使学生一课一得,力求达到合格分数,提高合格率。

  四、全期课时进度:

  周次内容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3比例的应用、整理和复*、美丽的校园

  4圆柱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

  5圆锥

  6球、整理和复*

  7统计表

  8统计图、节约用水

  9--10数和数的运算、代数初步知识

  11应用题

  12量的计量

  13--14几何初步知识、简单的统计

  15-20期末综合总复*、考试

  十、教学研究小课题:

  1.如何有效的进行系统复*,促进潜能生的转化;

  2.继续完成数学教学资源包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菁选扩展阅读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菁选(扩展1)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9篇)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

  新学期,新气象,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更好地完成六年级数学的教学任务。结合学生情况,拟定了以下的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

  本学期,六(1)班有学生52人,六(2)有学生54人,本年段有学生106人。班级整体学*成绩一般,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优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但不够灵活,差生基础不扎实,出现了知识断层现象。总体上分析,全班学*态度还比较端正,由于处在小学阶段的末期,面临升学,有的在积极进取,有的失去了信心。

  进一步贯彻新形势下的新教育精神,落实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班将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从小学跨入中学的大门为核心,深入开展各种活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材分析

  (一)总体要求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是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二)内容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下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务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转变教学观念,让新课程标准走进课堂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虽然教学毕业班,我也要在认真学*《新课标》的基础上,感悟新的教学理念。

  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力求教学工作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撰写教案,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研、讲、听、评中推敲教学的真谛。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中的闪光点或困惑,积累经验和吸取教训,课前准备不流于形式,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研究,课后的反思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与启示,使学生成了学*的主人,学*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四、后进生转化措施

  (一)对后进生要“严”

  对后进生一定要严,发现他们有不良思想行为,绝不能轻易放过,应该及时制止,最好是他们的不良思想行为消灭在萌芽之中。

  (二)对后进生要“宽”

  1、对后进生所犯的错误处理要“宽”。正因为他们“后进”,犯错误是难免的,在处理他们犯的错误时要网开一面,不要动不动就训斥、责骂。转化过程中要宽容他们的对抗情绪,要允许他人犯错误,允许他人改正错误。

  2、对后进生的学*要求要放宽。后进生的基础差,他们的成绩不要能一步登天,其进步只能是点点滴滴、循序渐进的。要鼓励他们取得的细小进步,不要以对比的眼光把他们与中上层学生相提并论。

  (三)要善于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及时做好表扬和鼓励。

  转化后进生,要讲究措施和方法,归根到底是要有“爱心、细心、耐心”,有爱才能叩开他们的心扉,唤起他们的觉悟。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备好、上好每一节课。课堂上争取做到能深入浅出进行教学,特别要照顾到学*上有困难的学生。

  3、加强教学研究,形成教研之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在*日的教学活动中,重视对学生学*方法的指导和良好学**惯的培养。为学生以后的学*打好坚实的基础。

  5、结合学科特点,在教学生掌屋基础知识的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书不忘育人。

  6、加强直观教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加强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数学科任教师,也是压力比较大的一个学期,因为这个学期大家要毕业了,必须利用几个月时间巩固知识点,打下坚实基础,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新课程理念,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培养其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认真培养其数感,提高其计算能力,培养其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现有学生25人,,学生成绩两级分化很严重,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从新课程的角度来讲,因为是毕业生最后紧张的学*阶段,本学期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工作。所以开学第一个月的工作重点是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多与学生沟通,让他们消除焦虑心理,多鼓励,提高他们学*的积极性。在教学上,本学期重点是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动机,进入最佳学*的动态。抓好学困生的辅差教学。

  三、教材分析 :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和整理和复*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圆柱和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教学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努力方向:

  1、认真学*新课堂的理念,加强学*,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

  2、课堂上继续落实“双基 双培”教学模式,并做到不搞形式化,以学生为本,提高课堂效率。

  3、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备出实效的教案,做好表率作用。

  4、多听老师的课,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取长补短,扬长避短。

  5、激发本班学生的学*兴趣,努力提高本班的数学成绩。

  6、照顾到每个层次的学生,减少学困生的数量,争取把不及格的学生人数控制在3人以内。

  7、多反思、勤总结,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及时的记录下来,写出高质量的教学随笔。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认真制定每课的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课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特别照顾到后进生。

  2、*时的练*要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的学生要分别出一些适合他们的练*。

  3、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例如教学圆柱和圆锥时,就要利用操作、直观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4、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6、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家庭作业,要少而精,并设计有效的预*作业。

  7、做好后进生辅差工作,采用兵教兵的方法。

  8、制定好总复*计划,把复*工作做细,做实,争取提高毕业成绩。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3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增加认识负数的教学,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知识的理解。

  “负数”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标准》要求“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因此,本册教材的编排,首先注意为学生的学*提供丰富多彩、贴*生活的素材,如学生熟悉的`天气预报中对气温的表示方法、日常生活中对收入与支出的记录方法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中感受和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正负数的含义。教材还注意在练*中提供应用负数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对负数的理解。例如,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记录不同时区的时间、记录自己身高或体重与*均身高或体重的差距,等等。这样的编排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负数的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逐步形成数学应用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教材又安排了两个例题,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联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学*在直线上表示所学过的数,初步渗透数轴的概念,形成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例3),以及初步体会负数、零和正数的大小关系,初步认识数轴上数的顺序(例4),加深学生对有关数的知识的理解。

  2.改进比例的编排,突出比例的概念,丰富联系实际的内容,培养实践能力。

  比例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小学高年级学生需要学*和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首先,它有着较大的实用价值,有一些实际问题需要用比例来解决。例如绘制地图、图形的扩大或缩小等;其次,它是学生进一步学*的基础知识,中学理科学*过程中常常要用到比例知识。另外,通过对正比例与反比例知识的学*,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认识,渗透函数思想,为中学的数学学*打下基础。因此,比例仍然是小学生高年级重点教学内容之一。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的编排,继续注意使学生在获得有关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能力。本册教材所安排的教学内容是这一领域的最后一部分“圆柱与圆锥”。

  圆柱与圆锥也是传统的教学内容,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在内容和要求方面没有大的变化,但是,实验教材的编排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使得教材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4.安排对小学阶段数学学*的整理和复*,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本学期是小学阶段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仍然安排了“整理和复*”,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提纲携领地复*,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理解,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为中学的数学学*做好必要的准备。

  整理和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尽管《标准》为体现义务教育的整体性,将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划分为三个学段,使各学段之间数学课程的联系更为密切了。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影响,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学校教育实际上仍然是小学和初中独立建校,使得小学和初中的教学基本上是分开进行的。而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学*的数学知识、学生的学*方法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在小学生完成学业之前,对所有数学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整理与复*,使那些最为核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突出出来,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为新知识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解决中小学数学学*的衔接问题。同时“整理和复*”的设置也体现了学生学*的一般规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进而认识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完成了小学数学全部内容的学*之后,进行总体的整理和复*,可以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使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再构成知识网,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增进持久的记忆,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也是十分有益的。因此,“整理和复*”单元不仅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全套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5、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6、结合新的教学内容和系统的整理和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7、贯彻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2班原有学生45人,现35人。

  1、双基情况

  大部分学生本册应掌握的知识基本掌握较好,尤其是分数计算方面准确率较高,但在实际应用类,如应用题,还有个别学生对题目难以理解,解题困难。

  2、学*能力

  大部分学生学*较主动,能自觉进行课后复*、课前预*,课堂上发言较积极,但有个别学生依赖性较强,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较差,听课时较易分神,学*成绩较不理想。

  3、学**惯

  学生学**惯大多较好,课堂听课认真,作业基本上都能按时完成。只有少数差生学*上仍有惰性,完成作业较应付。

  四、教学措施:

  1、贯彻数学课标标准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兴趣、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的学*方法。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地概念并能正确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

  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关键:

  ①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

  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执行情况

  备注

  第1周

  2 .8—2.14

  负数

  第2周

  圆柱(一)

  第3周

  2.22—2.28

  圆柱(二)

  圆锥(一)

  第4周

  3.1—3.7

  圆锥(二)

  整理复*

  第5周

  3.8—3.14

  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

  第6周

  3.15—3.21

  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意义

  第7周

  3.22—3.28

  比例的应用

  3.29—4.4

  整理与复*

  自行车里的数学

  第9周

  4.5—4.11

  统计

  清明节

  第10周

  4.12—4.18

  数学广角

  第11周

  数与代数(一)

  第12周

  4.26—5.2

  数与代数(二)

  劳动节

  第13周

  5.3—5.9

  数与代数(三)

  第14周

  5.10—5.16

  空间与图形(一)

  第15周

  5.17—5.23

  空间与图形(二)

  第16周

  5.24—5.30

  统计与概率

  第17周

  5.31—6.6

  综合应用(一)

  儿童节

  6.7—6.13

  综合应用(二)

  第19周

  6.14—6.20

  期末复*

  第20周

  6.21—6.27

  期末测试

  端午节

  第21周

  6.28—7.4

  暑期开始

  放假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4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49名,部分学生学**惯较差,特别是完成作业*惯和自**惯,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培养。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因此对学生的关心和思想教育也十分重要。另外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还有一部分比较认真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动机,进入最佳学*的动态。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是本册教材重点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①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③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④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⑤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⑥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⑦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⑧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⑨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⑩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3、教学重点

  ①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②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③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⑤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⑥了解比例尺,会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⑦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⑧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⑨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

  4、教学难点

  ①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④会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⑤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⑥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⑦通过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熟练

  掌握和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

  5、教具和学具:三角板直尺圆柱、圆锥的实物及模型方格作图纸

  三、教学措施:

  1、采用“三主四步教学模式”,做到教学模式的转变,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追求高效课堂。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坚持以生为本、学生自主发展、和谐互助、授之以“渔”的基本理念。

  3、注重课堂练测形式的多样化,把教、学、练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性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9、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方法。

  10、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创建问题情境,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5

  本学期时间非常短,只有三个多月,所以整学期的各项教学工作应该往前提,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现任六年级一班的数学。学生整体学**惯比较好,个别同学基础差,对数学学*没有兴趣,大多数同学能够完成自己的学*任务,并且效果较好。新的学期里,我将根据学生的学*情况,采取不同的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喜欢数学,我还要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二、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百分数(二)和比例三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百分数(二)是在学生学*过百分数(一)的基础上进行学*的,主要是认识和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和含义并会进行相关的计算。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全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关键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

  (1)重点: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②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圆柱、圆锥的体积。③整理和复*小学数学知识。

  (2)难点:①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④百分数的应用。

  (3)关键:①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四、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应用,会进行相关的计算。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3、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5、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6、练*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7、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和生活的强者。

  学*方式:

  ①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②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④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工作亮点:

  1、上好六年级校本课程

  2、辅助班主任做好毕业班工作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6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

  二、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进行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显示背景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通过整理和复*,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从尔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指。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

  难点: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

  五、学情分析:

  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具有了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书写大有进步,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但班里学生之间的差距很大。后进生较多。大部分学生整体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牢固,这学期,在抓后进生的同时,更注重转尖子生。

  六、教学措施

  1.及时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2.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3.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4. 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5.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6.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7.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8.全面、公正、科学的评价学生。

  9.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七、课时安排 60课时

  八、教学进度

  第1---4周 第一单元 负数、第二单元 圆柱与圆锥

  第5---7周 第三单元 比例

  第8周 第四单元 统计 第五单元 数学广角

  第9周 期中复*、质量检测

  第10---12周 第六单元 1.数与代数

  第13---14周 第六单元 2.空间与图形

  第15周 第六单元 3.统计与概率

  第16周 第六单元 4.综合应用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7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两班共有90人,经过两年来的接触,大部分学生学*目的比较明确,学*兴趣较浓,知识水*是参参差不齐。从上学期末考试成来看,优生有:

  六年级(1):涂锐、陈卓、刘天骄、吴晨曦、田璐怡、黄雅卓、周威、文嘉诚、胡婧、秦笑萱、李妍钰、蒋玉洁、伍素、宁佐雄;

  六年级(2):陈地龙、王书利、李崔、石磊、张梓唯、梁雅洁、杨中新、谢帅、王林康、杨依依、王孟雅、彭鹏、冯越珑;合格临界生有:

  六年级(1):陈铭贤、沈唯玲、彭俊勇、冯鑫宇、邝辉、杨鹏、阮仕婷、罗尊、谢余成、江志勇、张昱嘉、舒馨仪。

  六年级(2):罗凤娇、程娟、张宇诚。全班的知识水*不够*衡,后进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学*上欠主动,存在着粗心大意现象。

  对于这些后进生,今后在教学中加强辅导,逐步克服,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教材分析:

  A、本册教材的内容,可归纳为如下几方面:

  (一),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

  (二),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整理和复*。

  B、教学目标和任务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3、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4、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想教育、基础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目标:

  思想教育:

  (1)通过阐明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兴趣,不断进行学*目的教育。

  (2)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3)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态度、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的学**惯。

  基础知识教学方面:

  加强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理解方法,使学生获得有关基础知识。

  能力培养目标方面:

  (1)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2)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判断、推理能力。

  (4)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5)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

  (6)探索规律。

  (7)总结规律。

  (8)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9)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全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反比例的概念,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

  教学难点:四则计算能力和技巧的培养,较复杂的分数、小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空间观念的培养,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期重大教学活动及预计成效:

  1、进行数学竞赛活动。

  2、全期中末考试。

  3、后进生名单、转化率。

  后进生名单:

  六(1):刘桂、谢志豪、罗尊、

  陈铭贤、沈唯玲、彭俊勇、冯鑫宇、邝辉、杨鹏、阮仕婷、罗尊、谢余成、江志勇、张昱嘉、舒馨仪;

  六(2)黎娟、贺金阳子、罗凤娇、程娟、张宇诚。

  共20人,转化率:90%。

  三、帮助转化提高措施:

  1、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热情关怀,循循善诱,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增强学*的信心,逐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尽量达到合格分数。

  2、精心设计练*,讲究练*方式提高练*效率,对作业严格要求,及时检查,认真批改,对作业中的错误及时找出原因,要求学生认真改正,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惯。

  3、教师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坚持自主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有积极性,了解学生装学*数学的特点,研究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4、在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多开展数学活动课,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5、开展“一帮一”活动,实行以优带差点的帮助方法,多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辅导,从基础知识补起,力求使学生一课一得,力求达到合格分数,提高合格率。

  四、全期课时进度:

  周次内容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3比例的应用、整理和复*、美丽的校园

  4圆柱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8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数学科任教师,也是压力比较大的一个学期,因为这个学期大家要毕业了,必须利用几个月时间巩固知识点,打下坚实基础,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新课程理念,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培养其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认真培养其数感,提高其计算能力,培养其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现有学生25人,,学生成绩两级分化很严重,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从新课程的角度来讲,因为是毕业生最后紧张的学*阶段,本学期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工作。所以开学第一个月的工作重点是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多与学生沟通,让他们消除焦虑心理,多鼓励,提高他们学*的积极性。在教学上,本学期重点是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动机,进入最佳学*的动态。抓好学困生的辅差教学。

  三、教材分析 :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和整理和复*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圆柱和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教学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努力方向:

  1、认真学*新课堂的理念,加强学*,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

  2、课堂上继续落实“双基 双培”教学模式,并做到不搞形式化,以学生为本,提高课堂效率。

  3、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备出实效的教案,做好表率作用。

  4、多听老师的课,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取长补短,扬长避短。

  5、激发本班学生的学*兴趣,努力提高本班的数学成绩。

  6、照顾到每个层次的学生,减少学困生的数量,争取把不及格的学生人数控制在3人以内。

  7、多反思、勤总结,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及时的记录下来,写出高质量的教学随笔。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认真制定每课的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课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特别照顾到后进生。

  2、*时的练*要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的学生要分别出一些适合他们的练*。

  3、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例如教学圆柱和圆锥时,就要利用操作、直观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4、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6、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家庭作业,要少而精,并设计有效的预*作业。

  7、做好后进生辅差工作,采用兵教兵的方法。

  8、制定好总复*计划,把复*工作做细,做实,争取提高毕业成绩。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9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任教的六年(1)班和六年(2)班共有学生93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具有一定的学*兴趣,养成了良好的学**惯,有上进心。但也有些学生的学*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还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学*数学有很大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二、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是本册教材重点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①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③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④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⑤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⑥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⑦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⑧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⑨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⑩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3、教学重点

  ①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②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③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④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⑤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⑥了解比例尺,会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⑦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⑧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⑨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

  4、教学难点①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③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④会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⑤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⑥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⑦通过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熟练掌握和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

  三、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2、积极学*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自主性和学*的效率。

  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四、课时安排:

  (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相应的适当调整)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负数(4课时)

  认识正、负数

  1

  第一 —— 二周

  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1

  练*一

  1

  整理和复*

  1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10课时)

  圆柱

  6

  第二 —— 四周

  圆锥

  2

  整理和复*

  2

  第三单元比例(15课时)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4

  第四 —— 七周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4

  比例的应用

  5

  整理和复*

  1

  自行车里的数学

  1

  第四单元统计(3课时)

  统计

  2

  第七周

  整理和复*

  1

  第五单元(4课时)

  数学广角

  3

  第七 —— 八周

  节约用水

  1

  第六单元整理和复*

  数与代数

  15

  第九 —— 十六周

  空间与图形

  13

  统计与概率

  6

  综合应用

  6

  补漏补缺、测验评讲

  5

  第十七周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菁选(扩展2)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菁选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

  教学内容:

  负数圆柱,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初步认识负数,正确读写正负数,知道其含义。

  2、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借助数轴学会此本正正负数

  4、圆柱,圆锥,掌握特征侧面积,表面积计算方法及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5、空间观念

  6、理解比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7、理解正反比例的定义,解决实际问题

  8、认识正比例图象,并会画图,

  9、了解比列尺,会求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求图中的距离和实际距离,

  10、认识放大或缩小

  11、会综合应运学过的`统计知识,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12、能够根据统计提供的信息,作出正确判断或简单预测

  13、经历“抽屉原理”授课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14、通过灵活应运解决问题,感受数学的能力

  (1),数与代数:1,复*概念,基本运算方程解法。各种类型应运题的分析方法和解决思路。

  (2):空间与图形;认识测量,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方法,对称轴,*移,旋转几何转变,解决实际问题。

  (3):统计与概率,掌握统计定义,调查表,分析统计表。统计图知识。复**均数,中位数,众数,复*有关可能性。

  基础知识与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正负数圆柱和圆锥特征以及计算公式掌握比例基本性质,解比例。2用比例式解决实际问题,会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会从统计图中提取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认识“抽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并会运用正负数理解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特征及公式推导公式理解比例的定义和比例的定义区别,理解正反比例,会列比例式理解抽屉原理及含义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

  二、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进行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显示背景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通过整理和复*,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从尔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指。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

  难点: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

  五、学情分析:

  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具有了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书写大有进步,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但班里学生之间的差距很大。后进生较多。大部分学生整体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牢固,这学期,在抓后进生的同时,更注重转尖子生。

  六、教学措施

  1.及时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2.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3.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4. 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5.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6.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7.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8.全面、公正、科学的评价学生。

  9.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七、课时安排 60课时

  八、教学进度

  第1---4周 第一单元 负数、第二单元 圆柱与圆锥

  第5---7周 第三单元 比例

  第8周 第四单元 统计 第五单元 数学广角

  第9周 期中复*、质量检测

  第10---12周 第六单元 1.数与代数

  第13---14周 第六单元 2.空间与图形

  第15周 第六单元 3.统计与概率

  第16周 第六单元 4.综合应用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3

  一、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其中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而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则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是安排扇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从我班学生整体看来,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学生间的学*差距较大,我班学*优秀、反应灵活的学生有,但个别学生仍存在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自主学*的情况。教学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数学上有困难,不过学*还是很努力的。因此,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将继续放在改变学生的学**惯上,并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促使这些学生的学*成绩能有所提高,为后面的总复*打下结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思想。

  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难点:

  1、能熟练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如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

  2、会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简单的分数应用题

  3、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工具画圆,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4、能运用比和百分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做到课堂上能深入浅出进行教学;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3、*时的练*和作业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生要因材施教。

  4、借助线段示意图等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分析和解题能力。重视用方程解答较复杂的分数解决问题,化难为易。

  5、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对学生进行学*目的教育,端正学*态度,抓好班级学生作业书写质量

  6、多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

  7、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效率,激发学*兴趣,增强学*信心。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12课时

  单元整理与检测4课时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2课时

  单元整理与检测2课时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14课时

  单元整理与检测4课时

  第四单元比3课时

  单元整理与检测2课时

  期中复*备考4课时

  第五单元圆9课时

  单元整理与检测4课时

  第六单元百分数(一)15课时

  单元整理与检测4课时

  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2课时

  单元整理与检测1课时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3课时总复*10课时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4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45人。从上学期教学和考试成绩分析,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态度较端正;对基础知识、概念、定义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有几名学困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本册教材教学目标的要求:

  1、思想教育要求:

  (1).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确定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2).进一步培养认真细心的学**惯,培养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惯。

  (3).进一步感受数学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5).进一步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2、知识、能力、*惯等方面的要求:

  (1).让学生经历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方程思想方法的认识,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级别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对百分数的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结合实例,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初步体会众数、中位数和*均数等不同统计量的不同特点。

  (4).让学生通过系统复*,进一步掌握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相关内容的发展线索和逻辑关联,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飞能力。

  三、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四、本人或教研组研究的专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方式的研究

  五、提高教育质量拟采取的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起讫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数

  备注

  1

  2.17~2.18

  百分数的应用

  2

  2

  2.21~2.25

  百分数的应用

  5

  3

  2.28~3. 4

  百分数的应用机动

  4+1

  4

  3. 7~3.11

  圆柱和圆锥

  5

  5

  3.14~3.18

  圆柱和圆锥

  5

  6

  3.21~3.25

  圆柱和圆锥机动比例

  1+2+2

  7

  3.28~4. 1

  比例

  5

  8

  4. 4~4. 8

  确定位置

  4

  清明放假

  9

  4.11~4.15

  正比例和反比例机动

  4+1

  10

  4.18~4.22

  解决问题的策略机动

  2+3

  11

  4.25~4.29

  统计机动

  3+2

  12

  5. 2~5. 6

  总复*

  4

  劳动节放假

  13

  5. 9~5.13

  总复*

  5

  14

  5.16~5.20

  总复*

  5

  15

  5.23~5.27

  总复*

  5

  16

  5.30~6. 3

  总复*

  5

  17

  6. 6~6.10

  总复*

  4

  端午节放假

  18

  6.13~6.17

  总复*综合练*

  5

  19

  6.20~6.24

  综合练*毕业考试

  5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5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增加认识负数的教学,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知识的理解。

  “负数”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标准》要求“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因此,本册教材的编排,首先注意为学生的学*提供丰富多彩、贴*生活的素材,如学生熟悉的天气预报中对气温的表示方法、日常生活中对收入与支出的记录方法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中感受和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正负数的含义。教材还注意在练*中提供应用负数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对负数的理解。例如,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记录不同时区的时间、记录自己身高或体重与*均身高或体重的差距,等等。这样的编排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负数的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逐步形成数学应用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教材又安排了两个例题,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联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学*在直线上表示所学过的数,初步渗透数轴的概念,形成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例3),以及初步体会负数、零和正数的大小关系,初步认识数轴上数的顺序(例4),加深学生对有关数的知识的理解。

  2.改进比例的编排,突出比例的概念,丰富联系实际的内容,培养实践能力。

  比例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小学高年级学生需要学*和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首先,它有着较大的实用价值,有一些实际问题需要用比例来解决。例如绘制地图、图形的扩大或缩小等;其次,它是学生进一步学*的基础知识,中学理科学*过程中常常要用到比例知识。另外,通过对正比例与反比例知识的学*,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认识,渗透函数思想,为中学的数学学*打下基础。因此,比例仍然是小学生高年级重点教学内容之一。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的编排,继续注意使学生在获得有关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能力。本册教材所安排的教学内容是这一领域的最后一部分“圆柱与圆锥”。

  圆柱与圆锥也是传统的教学内容,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在内容和要求方面没有大的变化,但是,实验教材的编排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使得教材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4.安排对小学阶段数学学*的整理和复*,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本学期是小学阶段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仍然安排了“整理和复*”,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提纲携领地复*,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理解,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为中学的数学学*做好必要的准备。

  整理和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尽管《标准》为体现义务教育的整体性,将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划分为三个学段,使各学段之间数学课程的联系更为密切了。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影响,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学校教育实际上仍然是小学和初中独立建校,使得小学和初中的教学基本上是分开进行的。而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学*的数学知识、学生的学*方法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在小学生完成学业之前,对所有数学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整理与复*,使那些最为核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突出出来,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为新知识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解决中小学数学学*的衔接问题。同时“整理和复*”的设置也体现了学生学*的一般规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进而认识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完成了小学数学全部内容的学*之后,进行总体的整理和复*,可以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使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再构成知识网,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增进持久的记忆,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也是十分有益的。因此,“整理和复*”单元不仅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全套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5、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6、结合新的教学内容和系统的整理和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7、贯彻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2班原有学生45人,现35人。

  1、双基情况

  大部分学生本册应掌握的知识基本掌握较好,尤其是分数计算方面准确率较高,但在实际应用类,如应用题,还有个别学生对题目难以理解,解题困难。

  2、学*能力

  大部分学生学*较主动,能自觉进行课后复*、课前预*,课堂上发言较积极,但有个别学生依赖性较强,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较差,听课时较易分神,学*成绩较不理想。

  3、学**惯

  学生学**惯大多较好,课堂听课认真,作业基本上都能按时完成。只有少数差生学*上仍有惰性,完成作业较应付。

  四、教学措施:

  1、贯彻数学课标标准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兴趣、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的学*方法。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地概念并能正确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

  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关键:

  ①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

  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6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两班共有90人,经过两年来的接触,大部分学生学*目的比较明确,学*兴趣较浓,知识水*是参参差不齐。从上学期末考试成来看,优生有:六(1):涂锐、陈卓、刘天骄、吴晨曦、田璐怡、黄雅卓、周威、文嘉诚、胡婧、秦笑萱、李妍钰、蒋玉洁、伍素、宁佐雄;六(2):陈地龙、王书利、李崔、石磊、张梓唯、梁雅洁、杨中新、谢帅、王林康、杨依依、王孟雅、彭鹏、冯越珑;合格临界生有:六(1):陈铭贤、沈唯玲、彭俊勇、冯鑫宇、邝辉、杨鹏、阮仕婷、罗尊、谢余成、江志勇、张昱嘉、舒馨仪、六(2):罗凤娇、程娟、张宇诚。全班的知识水*不够*衡,后进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学*上欠主动,存在着粗心大意现象。对于这些后进生,今后在教学中加强辅导,逐步克服,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教材分析:

  A、本册教材的内容,可归纳为如下几方面:

  (一),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二),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整理和复*。

  B、教学目标和任务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3、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4、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想教育、基础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目标:

  思想教育:

  (1)通过阐明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兴趣,不断进行学*目的教育。

  (2)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3)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态度、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的学**惯。

  基础知识教学方面:

  加强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理解方法,使学生获得有关基础知识。

  能力培养目标方面:

  (1)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2)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判断、推理能力。

  (4)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5)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

  (6)探索规律。

  (7)总结规律。

  (8)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9)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全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反比例的概念,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

  教学难点:四则计算能力和技巧的培养,较复杂的分数、小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空间观念的培养,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期重大教学活动及预计成效:

  1、进行数学竞赛活动。

  2、全期中末考试。

  3、后进生名单、转化率。

  后进生名单:

  六(1):刘桂、谢志豪、罗尊、

  陈铭贤、沈唯玲、彭俊勇、冯鑫宇、邝辉、杨鹏、阮仕婷、罗尊、谢余成、江志勇、张昱嘉、舒馨仪;

  六(2)黎娟、贺金阳子、罗凤娇、程娟、张宇诚。

  共20人,转化率:90%。

  三、帮助转化提高措施:

  1、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热情关怀,循循善诱,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增强学*的信心,逐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尽量达到合格分数。

  2、精心设计练*,讲究练*方式提高练*效率,对作业严格要求,及时检查,认真批改,对作业中的错误及时找出原因,要求学生认真改正,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惯。

  3、教师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坚持自主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有积极性,了解学生装学*数学的特点,研究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4、在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多开展数学活动课,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5、开展“一帮一”活动,实行以优带差点的帮助方法,多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辅导,从基础知识补起,力求使学生一课一得,力求达到合格分数,提高合格率。

  四、全期课时进度:

  周次内容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3比例的应用、整理和复*、美丽的校园

  4圆柱

  5圆锥

  6球、整理和复*

  7统计表

  8统计图、节约用水

  9--10数和数的运算、代数初步知识

  11应用题

  12量的计量

  13--14几何初步知识、简单的统计

  15-20期末综合总复*、考试

  五、教学研究小课题:

  1.如何有效的进行系统复*,促进潜能生的转化;

  2.继续完成数学教学资源包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7

  一、基本情况

  新学期开始了,本学期我任教六年级三班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我班共有学生x人,基础薄弱,在五年级升学考试中排名最后。

  二、指导思想

  以校本教研为本塑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具有较高数学素养的学生群体,构建动态生成、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备课要做到五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备教学手段、备练*、作业的设计与辅导等。

  ①备教材:要整体把握教材知识系统。弄清各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明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确定各章节、各部分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难点。要“用”好教材,对教材的处理要灵活,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教材情景的教学功能;另一方面,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

  ②备学生: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学*能力及思想情绪,要了解学生的学*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

  ③备教法学法: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特点,设计适宜的施教方案。要设计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环节,分清各个环节的先后、主次、指向目标之间存在的联系等等。设计的教学情境合理,符合学生认识心理和年龄特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兴趣,能为学生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服务。活动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在方案中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时间和空间,为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在备课时,要充分设计在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遇到的困难、可能出现的“独特见解”以及应在哪些方面加强学法指导。教师要给予学生相应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④备例题与练*: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精选例题、*题,突出例题、练*的针对性、目的性和有效性。

  ⑤备教学手段:能够根据需要选用各种教学手段,能够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积极倡导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上课

  上课是完成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时间,认认真真上好课。

  (1)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确定课堂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明确,教材处理得当,知识讲授准确、清楚,既重视“双基”落实和能力培养,又重视思想品德教育。

  (2)把教材思路和教学思路有机结合起来,主次分明,条理清楚。能运用多种方法手段,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学*难点,使学生觉得轻松、深入。

  (3)讲练结合,课堂结构合理。新授时间一般控制在15-20分钟,练*10分钟左右。

  (4)面向全体学生、注重调动中、下等学生的学*积极性。努力营造课堂学*的'良好心理环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因材施教,努力处理好"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使全体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5)重视实验和实践课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6)上完每堂课、每个章节或单元,要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以不断改进教学。

  3、作业设置与批改

  设置和批改作业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反馈教学信息和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⑴进一步规范学生的作业,全面提高作业质量,努力做到格式正确,字迹端正,卷面整洁。

  ⑵布置的作业内容适当,份量适度。因人而异,优等生可加深难度,增些量;中等生,适量,布置些普通题;后进生,布置一些容易题,量少些。形成三级阶梯,从而逐级上升,形成整体进步。

  ⑶作业内容要从新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研究,精心设计。作业题选择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有利于学生加深、巩固所学知识;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⑷批改作业要求认真、细致、及时,做到有布置有批改,并做好评讲工作。可采取面批和学生批改相结合的批改方式,教师从批改作业中获取教学反馈,及时调整并改进自己的教学。

  4、课外活动与辅导

  学生的课外学*和实践活动是课堂学*的继续,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延伸。对优秀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要鼓励他们发挥特长。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8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

  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四、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

  建构主义的学*观认为,学*不是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应该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为了让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主动建构、理解数学概念,获得数学方法,发展用数学进行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时应该: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安排了“生活中的数”等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了素材

  (4)设计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认数与计算相结合,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数和计算的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紧密联系着的。认数是计算的前提,计算又有助于加深对数的认识。对初入学的儿童来说,采取逐步扩大数的范围,同时结合数的认识学*一些基本的计算,比较容易理解,也有利于巩固所学的计算。

  3、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数概念的建立,对儿童学*数学是非常重要的,是进一步学*的重要基础。大多数儿童入学时都已经会数甚至会读、写20以内的各数,但是对于数的概念未必清楚。因此在每一段认数教学中,都要教学数的基数含义、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序数含义、数的组成等内容。同时注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4、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例题中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师不急于评价各种算法的优劣,保护学生的自主发现的积极性,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注意体现因题而异可以采用不同的算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计算方法。

  5、直观认识立体和*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儿童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与图形和空间有关,入学前已经有了一些关于物体形状和图形的感性经验。小学低年级的几何教学,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逐步发展起空间观念。因此,教学时应该注意利用儿童已有的经验,通过大量、丰富的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丰富学生对物体的形状和图形的感性认识,体验图形的一些特征,激发学生学*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在大量感知的过程中,逐步体会什么是空间与图形,利用这些知识我们能做什么,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数学是为了能用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最主要的目的之一。为此,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广泛联系,初步学*用数学解决问题,逐步获得数学的思想方法,形成初步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要点之一。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而且应该尽量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与用途。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9

  一、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比例、圆柱和圆锥、简单的统计(二)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其中还安排了“球”和“扇形统计图”作为选学内容。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本册教材中的比例、圆柱和圆锥、简单的统计(二)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首先,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一些计算,既可以为进一步学*其他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打好基础,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也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逐步增强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学*好比例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为进一步学*相关知识作初步的.准备。因此,让学生认识这些内容的概念,学会应用这些概念、方法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点。

  本册教材编写特点:

  1、重视研究图形的特征,鼓励学生猜想和估计,加强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十册已经教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它们都是由几个*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本册教学两种新的立体图形:圆柱和圆锥。这两种立体图形都是含有曲面的几何体。教材教学时,同以前各册一样,重视加强学生的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每一种形体时,都引导学生先观察形体的特征,然后进行一些实验。教材鼓励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对新学*的内容先猜一猜或估一估,在猜测或估计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和推理,培养学生的学*能力。此外,本册教材在联系实际方面也有所加强。一方面在教学形体概念加强联系周围的实物,另一方面适当增加了实践活动和先测量物体再计算表面积或体积的练*题。

  2、加强看懂和分析简单统计图的训练,注意要求适当。

  本册教材继续加强看懂和分析简单统计图的训练,为此,例题中在统计图后面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看图回答。有的练*题还专门安排看统计图回答问题。考虑到制作简单的统计图对小学生来说并不是很容易的,教材中一方面注意说明制作统计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另一方面在安排练*时基本上都安排半独立完成的。以免对制作统计图的要求过高。

  3、突出比例的概念,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函数关系。修订后的教材中,比例知识趋于简化,教学的重点是正、反比例的概念,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只保留一些较简单的。本册教材为了突出比例的概念的应用,作了以下几点改进:⑴把比例尺安排到比例的概念教学之后教学,加强比例尺与比例概念的联系,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比例的概念,又便于学生运用比例的知识和解比例的方法来解决有关比例尺的计算问题。 ⑵教学正比例概念之后接着教学反比例概念并增加两个概念的联系和对比。⑶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的最后增加了用不同知识解的练*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数学知识的整理,使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

  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是总复*,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本册教材对这一单元的编写作了以下几点改进:⑴把小学的数学内容分为整数和小数、简易方程、分数和百分数、量的计量、几何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简单的统计七部分,依次分别复*。⑵在复*每一部分知识时,注意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⑶选用适当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并整理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⑷在练*中既注意基本的训练,又注意适当加强灵活和综合运用知识的练*,以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5、继续加强能力的培养。

  本册教材继续加强能力的培养,做法与前几册基本相同,另外还结合本册特点加强灵活运用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⑴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⑵培养抽象、概括能力。⑶培养判断、推理能力。⑷培养迁移类推能力。⑸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和任务三、帮助转化提高措施: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3、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4、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想教育:

  (1)通过阐明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兴趣,不断进行学*目的教育。

  (2)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爱科学的思想教育。(3)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态度、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的学**惯。

  基础知识教学方面:

  加强概念、性质、法则、公式、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数量关系和理解方法,使学生获得有关基础知识。

  能力培养目标方面:

  (1)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2)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判断、推理能力。

  (4)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5)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

  (6)探索规律。

  (7)总结规律。

  (8)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9)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全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反比例的概念,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

  教学难点:四则计算能力和技巧的培养,较复杂的分数、小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空间观念的培养,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热情关怀,循循善诱,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增强学*的信心,逐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尽量达到合格分数。

  2、精心设计练*,讲究练*方式提高练*效率,对作业严格要求,及时检查,认真批改,对作业中的错误及时找出原因,要求学生认真改正,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惯。

  3、教师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坚持自主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有积极性,了解学生装学*数学的特点,研究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4、在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多开展数学活动课,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5、开展“一帮一”活动,实行以优带差点的帮助方法,多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辅导,从基础知识补起,力求使学生一课一得,力求达到合格分数,提高合格率。

  四、全期课时进度:

  周次内容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3比例的应用、整理和复*、美丽的校园

  4圆柱

  5圆锥

  6球、整理和复*

  7统计表

  8统计图、节约用水

  9--10数和数的运算、代数初步知识

  11应用题

  12量的计量

  13--14几何初步知识、简单的统计

  15-20期末综合总复*、考试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0

  一、学情分析

  六五、六六班共115人。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上课专心听讲,发言积极,认真完成作业,主动预*和复*,还学会了对单元知识系统的小结。而且通过*六年的学*,他们的数学知识有一定积累,他们的数学思维水*也有较大的进步,部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较强,不管遇到什么题,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发现找到方法和思路,有的方法还相当的简捷。也有个别学生对综合性的问题还不能够充分理解并解决,需要本期继续努力。

  二、教材分析

  [新知识]本学期的教材中涉及到的新知识只有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

  1、经历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其基本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方法,并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圆柱和圆锥体积(容积)的含义,探索并掌握计算方法,并运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体会类比、转化等思想,初步发展推理能力。

  第二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正比例和反比例;能根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正比例或反比例。

  3、会利用正、反比例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4、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5、运用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复*]教学目标:

  1.巩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2.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尝试提出新问题。

  3.回顾学*过程及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养成整理回顾和反思的*惯。

  4.体会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的魅力。

  5.与同伴交流学*过程中的收获与自己的不足,形成实事求是和敢于质疑的态度,发展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教学内容]:

  1、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常见的量。

  数的运算:包括运算的意义,估算,计算与应用,运算律及对数的再认识。

  代数初步:包括字母表示数,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探索规律。

  2、空间与图形

  图形的认识:包括线与角、*面图形、立体图形。

  图形的测量:包括长度、面积、体积。

  图形与变换

  图形与位置

  3、统计与概率

  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

  4、解决问题的策略

  主要内容:梳理在以前学*过程中用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列表、画图、尝试与猜测、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等;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教学思考

  1、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出问题。

  2、培养学生善于对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

  3、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学力。

  四、课时安排

  1.圆柱和圆锥:15课时

  2.正比例和反比例:15课时

  3.数与代数20课时

  4.空间与图形15课时

  5、统计与概率5课时

  6、解决问题的策略5课时

  7、综合学力练*10课时

  8、机动5课时

  说明:本学期估计总课时90节(除节假日),以上预案仅做参考,具体课时安排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

  五、本学期课题:《以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保证高质量的出口》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1

  教学内容:

  比例、统计初步知识、圆柱和圆锥、总复*

  教学要求:

  1、知识要求: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根据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意义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2)填写统计表,会制作比较简单或局部的统计表,会依据统计表进行初步的`分析,提出一些问题;会制作比较简单或局部的统计图,会依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回答或提出一些问题。

  (3)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正确、灵活地进行计算,会依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简便的解答方法,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为学生升入初中,顺利的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科的学*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2、能力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德育要求:让学生进一步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和国情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健康情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学**惯。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与社会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作用。

  课时安排

  一、比例…………共20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性质………………3课时

  2、比例尺………………2课时

  3、正比例…………………3课时

  4、反比例…………………3课时

  5、应用题…………………3课时

  二、统计初步知识……………共11课时

  1、统计表…………3课时

  2、统计图…………6课时

  三、圆柱和圆锥………………共9课时

  1、圆柱的认识和表面积………………3课时

  2、圆柱的体积………………2课时

  3、圆锥的体积………………2课时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2

  时光荏苒,转眼又是一个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六年级数学教研组也开始的新一轮的教学。以下,便是我教研组的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务处和教研处的教学思想为指导,从思想上高度认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理论学*,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以新课标新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能力为重点,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为突破口,积极实践“合作学*”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大胆创新中学*,努力培植学*型、探究型、合作型的创新人才。

  二、基本情况分析:

  我们组共依旧是4位老师,共有5个班,约200名学生。5个班绝大部分学生学*态度端正,上课能认真听讲,但也有部分学生学*懒惰,上课走神,作业经常不完成的坏*惯。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教材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二)编排特点

  1、改进比例的编排,突出比例的概念,丰富联系实际的内容,培养实践能力。

  (1)概念教学注意联系实际,加强探索性。

  (2)“比例的应用”增加内容,提供丰富的学*素材。

  (3)注意渗透函数思想。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1)加强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加强了对图形特征、求表面积和体积方法的探索过程。

  (3)加强了学生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

  (4)加强了学*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能力。

  3、安排对小学阶段数学学*的整理和复*,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1)依据《标准》划分的学*领域,对小学数学的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类,依次进行整理和复*。

  (2)精简内容,突出整理和复*的重点,为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整理提供空间。

  (3)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注重所学知识的应用,发展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基本练*的基础上,提供具有综合性、挑战性的练*题,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

  4、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和解决问题能力。

  5、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1)提供丰富的培养学*数学兴趣爱好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三角板

  直尺

  圆柱、圆锥的实物及模型

  方格作图纸

  四、教学内容重难点

  (一)、本册教学重点: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3、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6、了解比例尺,会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7、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8、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9、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

  (二)、本册教学难点:

  1、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4、会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5、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6、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7、通过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熟练掌握和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

  五、教研措施

  1、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效率,激发学*兴趣,增强学*信心。

  2、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本册课本的编写意图,注意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切磋,循序渐进地采取有效、易懂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有所发展。

  3、切实使用好与课本配套的教学辅助用书、教具、学具。

  4、加强计算教学。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相应的练*,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同时注意教材之间的衔接,对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介绍课外数学知识与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兴趣。

  6、开展帮教结对活动,与后进生家长经常联系,及时反映学校里的学*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帮助他们树立学*的信心与决心。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3

  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加大教研、教改力度,以吃透教材、探索教法、稳步推进、和谐发展为宗旨,深入开展教学方法和学*方式的研究。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整合本校的校本课程,加大对新教师的培养指导力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完善对乘除法运算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经历认识比以及百分数意义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观察和思考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能根据指定的可能性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探索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的基本性质,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猜想和验证,归纳和推理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合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三)解决问题方面。

  1.能应用在本册数学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

  2.能在理解体积含义及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问题,进一步体会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现,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教学重难点:

  1.能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熟练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认识比和百分数增强数感。

  4.能应用在本册数学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

  本学期改进教学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努力实践“五步走”课堂教学新模式,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2. 激发学*兴趣,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以基础知识切入口,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3.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惯。

  4.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条理性、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初步体验探索问题的科学方法,初步形成科学地探索问题的意识与态度。创设民主和谐的学*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教学时间安排:

  周次

  内容

  备注

  1/4

  一、长方体、正方体

  4/6

  二、分数乘法

  7/10

  三、分数除法

  10/11

  四、解决问题的策略

  11/12

  期中复*

  12/13

  五、分数四则运算

  14/18

  六、百分数

  19/22

  期末复*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4

  一、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34名学生,男生居多,从上学期学*情况来看,总体上说比较爱学、会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并且能灵活地运用,特别是班内许珺、潘悦等同学基础扎实,思维活跃,数学基础知识、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强,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的方法。学生的组织纪律强,班集体有一定的凝聚力,给数学教学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内部环境和良好的学*氛围。但是由天本班两极分化较大,有个别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成绩不理想,如王成、王洁等同学成绩太偏低,比较粗心,马虎,而且学*态度较差,对提高全班整体成绩有比较大的难度。

  下面针对本班实际情况,作具体分析。

  1、从家庭教育方面来看。本班学生都来自于农村,*几年农村经济的滑坡,大学、高中教育学费的高涨,极大地挫伤了家长们送子女上大学深造的积极性,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送子女外出打工挣钱,成了大多数农村家长们的心愿。另外,如今年轻的家长们为了养家糊口,外出打工的人数急剧上升,将子女交给父母、岳父母看管的比比皆是。家庭教育几乎成了一片空白。这样,给学校教育增加了不少难度。除了要上好课,更应做好学生理想前途教育,将德育渗透到各学科中,及时走访,加强老师与家长们的联系,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2、从学生的学*品质来看。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强,课堂作业家庭作业都能按时完成,课堂气氛也较为活跃。但学生缺少一种锐意进取的精神,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精神不够,小组合作学*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本学期教学,应进一步加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推广,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初步学会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的数据,会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面图的比例尺。

  3、使学生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

  4、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并学会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统计表。

  6、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单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

  3、使学生会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

  4、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措施

  1、走进新课程,决胜新课程。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找课堂要质量。

  2、教学相长,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流,尊重学生民**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5、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学困生。

  6、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7、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8、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9、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0、改进教学评价方法。

  11、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教改的主攻方向

  关注特殊群体学生的成长,以情意教育为主,让每个孩子都能打到不同水*的发展。

  四、教学内容安排表:

  六xx年级 数学 科教学进度表

  周次时间进度课 型备 注

  12.283.2百分数的应用新授练*

  23.53.9百分数的应用新授练*

  33.123.16百分数的应用新授练*

  49.193.23圆柱和圆锥新授练*

  53.263、30圆柱和圆锥新授练*

  64.24.6圆柱和圆锥新授练*

  74.94.13圆柱和圆锥新授练*

  84.164.20比例新授练*

  94.234.27比例新授练*期中考试

  104.305.4 五一劳动节

  115.75.11确定位置新授练*

  125.145.18正比例和反比例新授练*

  135.215.25解决问题的策略新授练*

  145.286.1统计新授练*

  15***6.8总复*复*整理

  166.116.15总复*复*整理

  176.186.22总复*复*整理

  186.256.29总复*复*整理期末考试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5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增加认识负数的教学,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知识的理解。

  “负数”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标准》要求“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因此,本册教材的编排,首先注意为学生的学*提供丰富多彩、贴*生活的素材,如学生熟悉的天气预报中对气温的表示方法、日常生活中对收入与支出的记录方法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中感受和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正负数的含义。教材还注意在练*中提供应用负数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对负数的理解。例如,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记录不同时区的时间、记录自己身高或体重与*均身高或体重的差距,等等。这样的编排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负数的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逐步形成数学应用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教材又安排了两个例题,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联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学*在直线上表示所学过的数,初步渗透数轴的概念,形成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例3),以及初步体会负数、零和正数的大小关系,初步认识数轴上数的顺序(例4),加深学生对有关数的知识的理解。

  2.改进比例的编排,突出比例的概念,丰富联系实际的内容,培养实践能力。

  比例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小学高年级学生需要学*和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首先,它有着较大的实用价值,有一些实际问题需要用比例来解决。例如绘制地图、图形的扩大或缩小等;其次,它是学生进一步学*的基础知识,中学理科学*过程中常常要用到比例知识。另外,通过对正比例与反比例知识的学*,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认识,渗透函数思想,为中学的数学学*打下基础。因此,比例仍然是小学生高年级重点教学内容之一。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的编排,继续注意使学生在获得有关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能力。本册教材所安排的教学内容是这一领域的最后一部分“圆柱与圆锥”。

  圆柱与圆锥也是传统的教学内容,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在内容和要求方面没有大的变化,但是,实验教材的编排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使得教材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4.安排对小学阶段数学学*的整理和复*,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本学期是小学阶段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仍然安排了“整理和复*”,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提纲携领地复*,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理解,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为中学的数学学*做好必要的准备。

  整理和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尽管《标准》为体现义务教育的整体性,将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划分为三个学段,使各学段之间数学课程的联系更为密切了。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影响,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学校教育实际上仍然是小学和初中独立建校,使得小学和初中的教学基本上是分开进行的。而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学*的数学知识、学生的学*方法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在小学生完成学业之前,对所有数学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整理与复*,使那些最为核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突出出来,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为新知识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解决中小学数学学*的衔接问题。同时“整理和复*”的设置也体现了学生学*的一般规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进而认识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完成了小学数学全部内容的学*之后,进行总体的整理和复*,可以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使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再构成知识网,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增进持久的记忆,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也是十分有益的。因此,“整理和复*”单元不仅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全套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5、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6、结合新的教学内容和系统的整理和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7、贯彻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2班原有学生45人,现35人。

  1、双基情况

  大部分学生本册应掌握的知识基本掌握较好,尤其是分数计算方面准确率较高,但在实际应用类,如应用题,还有个别学生对题目难以理解,解题困难。

  2、学*能力

  大部分学生学*较主动,能自觉进行课后复*、课前预*,课堂上发言较积极,但有个别学生依赖性较强,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较差,听课时较易分神,学*成绩较不理想。

  3、学**惯

  学生学**惯大多较好,课堂听课认真,作业基本上都能按时完成。只有少数差生学*上仍有惰性,完成作业较应付。

  四、教学措施:

  1、贯彻数学课标标准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兴趣、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的学*方法。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地概念并能正确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3、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课件演示及学生实验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及圆锥的体积。

  4、统计图教学时首先思考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一个统计表中有关数量间的百分比关系。紧接着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惯。

  5、复*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则加强反馈,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及时补*学生的知识缺漏。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

  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

  ②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圆柱、圆锥的体积。

  ③整理和复*小学数学知识。

  2、难点:

  ①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

  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

  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

  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关键:

  ①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

  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菁选(扩展3)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菁选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45人。从上学期教学和考试成绩分析,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态度较端正;对基础知识、概念、定义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有几名学困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本册教材教学目标的要求:

  1、思想教育要求:

  (1).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确定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2).进一步培养认真细心的学**惯,培养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惯。

  (3).进一步感受数学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5).进一步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2、知识、能力、*惯等方面的要求:

  (1).让学生经历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方程思想方法的认识,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级别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对百分数的`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结合实例,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初步体会众数、中位数和*均数等不同统计量的不同特点。

  (4).让学生通过系统复*,进一步掌握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相关内容的发展线索和逻辑关联,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飞能力。

  三、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四、本人或教研组研究的专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方式的研究

  五、提高教育质量拟采取的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起讫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数

  备注

  1

  2.17~2.18

  百分数的应用

  2

  2

  2.21~2.25

  百分数的应用

  5

  3

  2.28~3. 4

  百分数的应用机动

  4+1

  4

  3. 7~3.11

  圆柱和圆锥

  5

  5

  3.14~3.18

  圆柱和圆锥

  5

  6

  3.21~3.25

  圆柱和圆锥机动比例

  1+2+2

  7

  3.28~4. 1

  比例

  5

  8

  4. 4~4. 8

  确定位置

  4

  清明放假

  9

  4.11~4.15

  正比例和反比例机动

  4+1

  10

  4.18~4.22

  解决问题的策略机动

  2+3

  11

  4.25~4.29

  统计机动

  3+2

  12

  5. 2~5. 6

  总复*

  4

  劳动节放假

  13

  5. 9~5.13

  总复*

  5

  14

  5.16~5.20

  总复*

  5

  15

  5.23~5.27

  总复*

  5

  16

  5.30~6. 3

  总复*

  5

  17

  6. 6~6.10

  总复*

  4

  端午节放假

  18

  6.13~6.17

  总复*综合练*

  5

  19

  6.20~6.24

  综合练*毕业考试

  5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增加认识负数的教学,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知识的理解。

  “负数”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标准》要求“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因此,本册教材的编排,首先注意为学生的学*提供丰富多彩、贴*生活的素材,如学生熟悉的天气预报中对气温的表示方法、日常生活中对收入与支出的记录方法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中感受和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正负数的含义。教材还注意在练*中提供应用负数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对负数的理解。例如,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记录不同时区的时间、记录自己身高或体重与*均身高或体重的差距,等等。这样的编排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负数的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逐步形成数学应用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教材又安排了两个例题,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联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学*在直线上表示所学过的数,初步渗透数轴的概念,形成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例3),以及初步体会负数、零和正数的大小关系,初步认识数轴上数的顺序(例4),加深学生对有关数的知识的理解。

  2.改进比例的编排,突出比例的概念,丰富联系实际的内容,培养实践能力。

  比例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小学高年级学生需要学*和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首先,它有着较大的实用价值,有一些实际问题需要用比例来解决。例如绘制地图、图形的扩大或缩小等;其次,它是学生进一步学*的基础知识,中学理科学*过程中常常要用到比例知识。另外,通过对正比例与反比例知识的学*,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认识,渗透函数思想,为中学的数学学*打下基础。因此,比例仍然是小学生高年级重点教学内容之一。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的编排,继续注意使学生在获得有关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能力。本册教材所安排的教学内容是这一领域的`最后一部分“圆柱与圆锥”。

  圆柱与圆锥也是传统的教学内容,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在内容和要求方面没有大的变化,但是,实验教材的编排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使得教材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4.安排对小学阶段数学学*的整理和复*,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本学期是小学阶段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仍然安排了“整理和复*”,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提纲携领地复*,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理解,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为中学的数学学*做好必要的准备。

  整理和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尽管《标准》为体现义务教育的整体性,将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划分为三个学段,使各学段之间数学课程的联系更为密切了。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影响,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学校教育实际上仍然是小学和初中独立建校,使得小学和初中的教学基本上是分开进行的。而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学*的数学知识、学生的学*方法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在小学生完成学业之前,对所有数学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整理与复*,使那些最为核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突出出来,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为新知识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解决中小学数学学*的衔接问题。同时“整理和复*”的设置也体现了学生学*的一般规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进而认识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完成了小学数学全部内容的学*之后,进行总体的整理和复*,可以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使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再构成知识网,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增进持久的记忆,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也是十分有益的。因此,“整理和复*”单元不仅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全套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5、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6、结合新的教学内容和系统的整理和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7、贯彻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2班原有学生45人,现35人。

  1、双基情况

  大部分学生本册应掌握的知识基本掌握较好,尤其是分数计算方面准确率较高,但在实际应用类,如应用题,还有个别学生对题目难以理解,解题困难。

  2、学*能力

  大部分学生学*较主动,能自觉进行课后复*、课前预*,课堂上发言较积极,但有个别学生依赖性较强,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较差,听课时较易分神,学*成绩较不理想。

  3、学**惯

  学生学**惯大多较好,课堂听课认真,作业基本上都能按时完成。只有少数差生学*上仍有惰性,完成作业较应付。

  四、教学措施:

  1、贯彻数学课标标准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兴趣、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的学*方法。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地概念并能正确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

  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关键:

  ①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

  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3

  一、基本情况

  新学期开始了,本学期我任教六年级三班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我班共有学生x人,基础薄弱,在五年级升学考试中排名最后。

  二、指导思想

  以校本教研为本塑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具有较高数学素养的学生群体,构建动态生成、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备课要做到五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备教学手段、备练*、作业的设计与辅导等。

  ①备教材:要整体把握教材知识系统。弄清各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明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确定各章节、各部分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难点。要“用”好教材,对教材的处理要灵活,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教材情景的教学功能;另一方面,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

  ②备学生: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学*能力及思想情绪,要了解学生的学*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

  ③备教法学法: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特点,设计适宜的施教方案。要设计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环节,分清各个环节的先后、主次、指向目标之间存在的联系等等。设计的教学情境合理,符合学生认识心理和年龄特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兴趣,能为学生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服务。活动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在方案中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时间和空间,为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在备课时,要充分设计在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遇到的困难、可能出现的“独特见解”以及应在哪些方面加强学法指导。教师要给予学生相应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④备例题与练*: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精选例题、*题,突出例题、练*的针对性、目的性和有效性。

  ⑤备教学手段:能够根据需要选用各种教学手段,能够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积极倡导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上课

  上课是完成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时间,认认真真上好课。

  (1)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确定课堂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明确,教材处理得当,知识讲授准确、清楚,既重视“双基”落实和能力培养,又重视思想品德教育。

  (2)把教材思路和教学思路有机结合起来,主次分明,条理清楚。能运用多种方法手段,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学*难点,使学生觉得轻松、深入。

  (3)讲练结合,课堂结构合理。新授时间一般控制在15-20分钟,练*10分钟左右。

  (4)面向全体学生、注重调动中、下等学生的学*积极性。努力营造课堂学*的良好心理环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因材施教,努力处理好"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使全体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5)重视实验和实践课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6)上完每堂课、每个章节或单元,要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以不断改进教学。

  3、作业设置与批改

  设置和批改作业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反馈教学信息和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⑴进一步规范学生的作业,全面提高作业质量,努力做到格式正确,字迹端正,卷面整洁。

  ⑵布置的作业内容适当,份量适度。因人而异,优等生可加深难度,增些量;中等生,适量,布置些普通题;后进生,布置一些容易题,量少些。形成三级阶梯,从而逐级上升,形成整体进步。

  ⑶作业内容要从新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研究,精心设计。作业题选择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有利于学生加深、巩固所学知识;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⑷批改作业要求认真、细致、及时,做到有布置有批改,并做好评讲工作。可采取面批和学生批改相结合的批改方式,教师从批改作业中获取教学反馈,及时调整并改进自己的教学。

  4、课外活动与辅导

  学生的课外学*和实践活动是课堂学*的继续,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延伸。对优秀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要鼓励他们发挥特长。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4

  一、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其中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而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则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是安排扇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从我班学生整体看来,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学生间的学*差距较大,我班学*优秀、反应灵活的学生有,但个别学生仍存在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自主学*的情况。教学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数学上有困难,不过学*还是很努力的。因此,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将继续放在改变学生的学**惯上,并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促使这些学生的学*成绩能有所提高,为后面的总复*打下结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思想。

  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难点:

  1、能熟练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如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

  2、会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简单的分数应用题

  3、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工具画圆,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4、能运用比和百分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做到课堂上能深入浅出进行教学;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3、*时的练*和作业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生要因材施教。

  4、借助线段示意图等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分析和解题能力。重视用方程解答较复杂的分数解决问题,化难为易。

  5、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对学生进行学*目的教育,端正学*态度,抓好班级学生作业书写质量

  6、多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

  7、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效率,激发学*兴趣,增强学*信心。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12课时

  单元整理与检测4课时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2课时

  单元整理与检测2课时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14课时

  单元整理与检测4课时

  第四单元比3课时

  单元整理与检测2课时

  期中复*备考4课时

  第五单元圆9课时

  单元整理与检测4课时

  第六单元百分数(一)15课时

  单元整理与检测4课时

  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2课时

  单元整理与检测1课时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3课时总复*10课时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5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

  二、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进行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显示背景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通过整理和复*,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从尔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指。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

  难点: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

  五、学情分析:

  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具有了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书写大有进步,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但班里学生之间的差距很大。后进生较多。大部分学生整体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牢固,这学期,在抓后进生的同时,更注重转尖子生。

  六、教学措施

  1.及时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2.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3.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4. 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5.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6.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7.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8.全面、公正、科学的评价学生。

  9.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七、课时安排 60课时

  八、教学进度

  第1---4周 第一单元 负数、第二单元 圆柱与圆锥

  第5---7周 第三单元 比例

  第8周 第四单元 统计 第五单元 数学广角

  第9周 期中复*、质量检测

  第10---12周 第六单元 1.数与代数

  第13---14周 第六单元 2.空间与图形

  第15周 第六单元 3.统计与概率

  第16周 第六单元 4.综合应用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6

  教学内容:

  比例、统计初步知识、圆柱和圆锥、总复*

  教学要求:

  1、知识要求: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根据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意义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2)填写统计表,会制作比较简单或局部的统计表,会依据统计表进行初步的分析,提出一些问题;会制作比较简单或局部的.统计图,会依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回答或提出一些问题。

  (3)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正确、灵活地进行计算,会依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简便的解答方法,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为学生升入初中,顺利的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科的学*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2、能力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德育要求:让学生进一步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和国情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健康情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学**惯。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与社会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作用。

  课时安排

  一、比例…………共20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性质………………3课时

  2、比例尺………………2课时

  3、正比例…………………3课时

  4、反比例…………………3课时

  5、应用题…………………3课时

  二、统计初步知识……………共11课时

  1、统计表…………3课时

  2、统计图…………6课时

  三、圆柱和圆锥………………共9课时

  1、圆柱的认识和表面积………………3课时

  2、圆柱的体积………………2课时

  3、圆锥的体积………………2课时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7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

  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四、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

  建构主义的学*观认为,学*不是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应该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为了让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主动建构、理解数学概念,获得数学方法,发展用数学进行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时应该: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安排了“生活中的数”等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了素材

  (4)设计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认数与计算相结合,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数和计算的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紧密联系着的。认数是计算的前提,计算又有助于加深对数的认识。对初入学的儿童来说,采取逐步扩大数的范围,同时结合数的认识学*一些基本的计算,比较容易理解,也有利于巩固所学的计算。

  3、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数概念的建立,对儿童学*数学是非常重要的,是进一步学*的重要基础。大多数儿童入学时都已经会数甚至会读、写20以内的各数,但是对于数的概念未必清楚。因此在每一段认数教学中,都要教学数的基数含义、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序数含义、数的组成等内容。同时注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4、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例题中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师不急于评价各种算法的优劣,保护学生的自主发现的积极性,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注意体现因题而异可以采用不同的算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计算方法。

  5、直观认识立体和*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儿童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与图形和空间有关,入学前已经有了一些关于物体形状和图形的感性经验。小学低年级的几何教学,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逐步发展起空间观念。因此,教学时应该注意利用儿童已有的经验,通过大量、丰富的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丰富学生对物体的形状和图形的感性认识,体验图形的一些特征,激发学生学*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在大量感知的过程中,逐步体会什么是空间与图形,利用这些知识我们能做什么,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数学是为了能用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最主要的目的之一。为此,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广泛联系,初步学*用数学解决问题,逐步获得数学的思想方法,形成初步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要点之一。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而且应该尽量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与用途。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8

  一、学情分析

  六五、六六班共115人。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上课专心听讲,发言积极,认真完成作业,主动预*和复*,还学会了对单元知识系统的小结。而且通过*六年的学*,他们的数学知识有一定积累,他们的数学思维水*也有较大的进步,部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较强,不管遇到什么题,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发现找到方法和思路,有的方法还相当的简捷。也有个别学生对综合性的问题还不能够充分理解并解决,需要本期继续努力。

  二、教材分析

  [新知识]本学期的教材中涉及到的新知识只有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

  1、经历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其基本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方法,并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圆柱和圆锥体积(容积)的含义,探索并掌握计算方法,并运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体会类比、转化等思想,初步发展推理能力。

  第二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正比例和反比例;能根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正比例或反比例。

  3、会利用正、反比例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4、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5、运用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复*]教学目标:

  1.巩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2.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尝试提出新问题。

  3.回顾学*过程及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养成整理回顾和反思的*惯。

  4.体会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的魅力。

  5.与同伴交流学*过程中的收获与自己的不足,形成实事求是和敢于质疑的态度,发展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教学内容]:

  1、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常见的量。

  数的运算:包括运算的意义,估算,计算与应用,运算律及对数的再认识。

  代数初步:包括字母表示数,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探索规律。

  2、空间与图形

  图形的认识:包括线与角、*面图形、立体图形。

  图形的测量:包括长度、面积、体积。

  图形与变换

  图形与位置

  3、统计与概率

  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

  4、解决问题的策略

  主要内容:梳理在以前学*过程中用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列表、画图、尝试与猜测、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等;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教学思考

  1、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出问题。

  2、培养学生善于对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

  3、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学力。

  四、课时安排

  1.圆柱和圆锥:15课时

  2.正比例和反比例:15课时

  3.数与代数20课时

  4.空间与图形15课时

  5、统计与概率5课时

  6、解决问题的策略5课时

  7、综合学力练*10课时

  8、机动5课时

  说明:本学期估计总课时90节(除节假日),以上预案仅做参考,具体课时安排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

  五、本学期课题:《以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保证高质量的出口》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9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增加认识负数的教学,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知识的理解。

  “负数”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标准》要求“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因此,本册教材的编排,首先注意为学生的学*提供丰富多彩、贴*生活的素材,如学生熟悉的天气预报中对气温的表示方法、日常生活中对收入与支出的记录方法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中感受和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正负数的含义。教材还注意在练*中提供应用负数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对负数的理解。例如,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记录不同时区的时间、记录自己身高或体重与*均身高或体重的差距,等等。这样的编排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负数的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逐步形成数学应用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教材又安排了两个例题,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联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学*在直线上表示所学过的数,初步渗透数轴的概念,形成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例3),以及初步体会负数、零和正数的大小关系,初步认识数轴上数的顺序(例4),加深学生对有关数的知识的理解。

  2.改进比例的编排,突出比例的概念,丰富联系实际的.内容,培养实践能力。

  比例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小学高年级学生需要学*和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首先,它有着较大的实用价值,有一些实际问题需要用比例来解决。例如绘制地图、图形的扩大或缩小等;其次,它是学生进一步学*的基础知识,中学理科学*过程中常常要用到比例知识。另外,通过对正比例与反比例知识的学*,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认识,渗透函数思想,为中学的数学学*打下基础。因此,比例仍然是小学生高年级重点教学内容之一。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的编排,继续注意使学生在获得有关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能力。本册教材所安排的教学内容是这一领域的最后一部分“圆柱与圆锥”。

  圆柱与圆锥也是传统的教学内容,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在内容和要求方面没有大的变化,但是,实验教材的编排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使得教材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4.安排对小学阶段数学学*的整理和复*,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本学期是小学阶段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仍然安排了“整理和复*”,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提纲携领地复*,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理解,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为中学的数学学*做好必要的准备。

  整理和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尽管《标准》为体现义务教育的整体性,将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划分为三个学段,使各学段之间数学课程的联系更为密切了。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影响,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学校教育实际上仍然是小学和初中独立建校,使得小学和初中的教学基本上是分开进行的。而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学*的数学知识、学生的学*方法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在小学生完成学业之前,对所有数学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整理与复*,使那些最为核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突出出来,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为新知识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解决中小学数学学*的衔接问题。同时“整理和复*”的设置也体现了学生学*的一般规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进而认识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完成了小学数学全部内容的学*之后,进行总体的整理和复*,可以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使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再构成知识网,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增进持久的记忆,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也是十分有益的。因此,“整理和复*”单元不仅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全套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5、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6、结合新的教学内容和系统的整理和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7、贯彻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2班原有学生45人,现35人。

  1、双基情况

  大部分学生本册应掌握的知识基本掌握较好,尤其是分数计算方面准确率较高,但在实际应用类,如应用题,还有个别学生对题目难以理解,解题困难。

  2、学*能力

  大部分学生学*较主动,能自觉进行课后复*、课前预*,课堂上发言较积极,但有个别学生依赖性较强,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较差,听课时较易分神,学*成绩较不理想。

  3、学**惯

  学生学**惯大多较好,课堂听课认真,作业基本上都能按时完成。只有少数差生学*上仍有惰性,完成作业较应付。

  四、教学措施:

  1、贯彻数学课标标准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兴趣、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的学*方法。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地概念并能正确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3、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课件演示及学生实验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及圆锥的体积。

  4、统计图教学时首先思考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一个统计表中有关数量间的百分比关系。紧接着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惯。

  5、复*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则加强反馈,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及时补*学生的知识缺漏。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

  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

  ②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圆柱、圆锥的体积。

  ③整理和复*小学数学知识。

  2、难点:

  ①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

  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

  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

  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关键:

  ①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

  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0

  时光荏苒,转眼又是一个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六年级数学教研组也开始的新一轮的教学。以下,便是我教研组的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务处和教研处的教学思想为指导,从思想上高度认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理论学*,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以新课标新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能力为重点,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为突破口,积极实践“合作学*”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大胆创新中学*,努力培植学*型、探究型、合作型的创新人才。

  二、基本情况分析:

  我们组共依旧是4位老师,共有5个班,约200名学生。5个班绝大部分学生学*态度端正,上课能认真听讲,但也有部分学生学*懒惰,上课走神,作业经常不完成的坏*惯。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教材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二)编排特点

  1、改进比例的编排,突出比例的概念,丰富联系实际的内容,培养实践能力。

  (1)概念教学注意联系实际,加强探索性。

  (2)“比例的应用”增加内容,提供丰富的学*素材。

  (3)注意渗透函数思想。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1)加强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加强了对图形特征、求表面积和体积方法的探索过程。

  (3)加强了学生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

  (4)加强了学*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能力。

  3、安排对小学阶段数学学*的整理和复*,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1)依据《标准》划分的学*领域,对小学数学的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类,依次进行整理和复*。

  (2)精简内容,突出整理和复*的重点,为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整理提供空间。

  (3)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注重所学知识的应用,发展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基本练*的基础上,提供具有综合性、挑战性的练*题,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

  4、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和解决问题能力。

  5、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1)提供丰富的培养学*数学兴趣爱好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三角板

  直尺

  圆柱、圆锥的实物及模型

  方格作图纸

  四、教学内容重难点

  (一)、本册教学重点: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3、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6、了解比例尺,会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7、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8、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9、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

  (二)、本册教学难点:

  1、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4、会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5、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6、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7、通过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熟练掌握和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

  五、教研措施

  1、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效率,激发学*兴趣,增强学*信心。

  2、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本册课本的编写意图,注意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切磋,循序渐进地采取有效、易懂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有所发展。

  3、切实使用好与课本配套的教学辅助用书、教具、学具。

  4、加强计算教学。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相应的练*,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同时注意教材之间的衔接,对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介绍课外数学知识与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兴趣。

  6、开展帮教结对活动,与后进生家长经常联系,及时反映学校里的学*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帮助他们树立学*的信心与决心。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1

  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加大教研、教改力度,以吃透教材、探索教法、稳步推进、和谐发展为宗旨,深入开展教学方法和学*方式的研究。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整合本校的校本课程,加大对新教师的培养指导力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完善对乘除法运算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经历认识比以及百分数意义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观察和思考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能根据指定的可能性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探索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的基本性质,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猜想和验证,归纳和推理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合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三)解决问题方面。

  1.能应用在本册数学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

  2.能在理解体积含义及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问题,进一步体会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现,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教学重难点:

  1.能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熟练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认识比和百分数增强数感。

  4.能应用在本册数学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

  本学期改进教学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努力实践“五步走”课堂教学新模式,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2. 激发学*兴趣,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以基础知识切入口,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3.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惯。

  4.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条理性、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初步体验探索问题的科学方法,初步形成科学地探索问题的意识与态度。创设民主和谐的学*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教学时间安排:

  周次

  内容

  备注

  1/4

  一、长方体、正方体

  4/6

  二、分数乘法

  7/10

  三、分数除法

  10/11

  四、解决问题的策略

  11/12

  期中复*

  12/13

  五、分数四则运算

  14/18

  六、百分数

  19/22

  期末复*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2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两班共有90人,经过两年来的接触,大部分学生学*目的比较明确,学*兴趣较浓,知识水*是参参差不齐。从上学期末考试成来看,优生有:六(1):涂锐、陈卓、刘天骄、吴晨曦、田璐怡、黄雅卓、周威、文嘉诚、胡婧、秦笑萱、李妍钰、蒋玉洁、伍素、宁佐雄;六(2):陈地龙、王书利、李崔、石磊、张梓唯、梁雅洁、杨中新、谢帅、王林康、杨依依、王孟雅、彭鹏、冯越珑;合格临界生有:六(1):陈铭贤、沈唯玲、彭俊勇、冯鑫宇、邝辉、杨鹏、阮仕婷、罗尊、谢余成、江志勇、张昱嘉、舒馨仪、六(2):罗凤娇、程娟、张宇诚。全班的知识水*不够*衡,后进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学*上欠主动,存在着粗心大意现象。对于这些后进生,今后在教学中加强辅导,逐步克服,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教材分析:

  A、本册教材的内容,可归纳为如下几方面:

  (一),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二),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整理和复*。

  B、教学目标和任务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3、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4、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想教育、基础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目标:

  思想教育:

  (1)通过阐明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兴趣,不断进行学*目的教育。

  (2)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3)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态度、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的学**惯。

  基础知识教学方面:

  加强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理解方法,使学生获得有关基础知识。

  能力培养目标方面:

  (1)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2)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判断、推理能力。

  (4)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5)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

  (6)探索规律。

  (7)总结规律。

  (8)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9)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全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反比例的概念,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

  教学难点:四则计算能力和技巧的培养,较复杂的`分数、小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空间观念的培养,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期重大教学活动及预计成效:

  1、进行数学竞赛活动。

  2、全期中末考试。

  3、后进生名单、转化率。

  后进生名单:

  六(1):刘桂、谢志豪、罗尊、

  陈铭贤、沈唯玲、彭俊勇、冯鑫宇、邝辉、杨鹏、阮仕婷、罗尊、谢余成、江志勇、张昱嘉、舒馨仪;

  六(2)黎娟、贺金阳子、罗凤娇、程娟、张宇诚。

  共20人,转化率:90%。

  三、帮助转化提高措施:

  1、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热情关怀,循循善诱,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增强学*的信心,逐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尽量达到合格分数。

  2、精心设计练*,讲究练*方式提高练*效率,对作业严格要求,及时检查,认真批改,对作业中的错误及时找出原因,要求学生认真改正,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惯。

  3、教师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坚持自主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有积极性,了解学生装学*数学的特点,研究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4、在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多开展数学活动课,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5、开展“一帮一”活动,实行以优带差点的帮助方法,多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辅导,从基础知识补起,力求使学生一课一得,力求达到合格分数,提高合格率。

  四、全期课时进度:

  周次内容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3比例的应用、整理和复*、美丽的校园

  4圆柱

  5圆锥

  6球、整理和复*

  7统计表

  8统计图、节约用水

  9--10数和数的运算、代数初步知识

  11应用题

  12量的计量

  13--14几何初步知识、简单的统计

  15-20期末综合总复*、考试

  五、教学研究小课题:

  1.如何有效的进行系统复*,促进潜能生的转化;

  2.继续完成数学教学资源包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3

  一、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34名学生,男生居多,从上学期学*情况来看,总体上说比较爱学、会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并且能灵活地运用,特别是班内许珺、潘悦等同学基础扎实,思维活跃,数学基础知识、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强,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的方法。学生的组织纪律强,班集体有一定的凝聚力,给数学教学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内部环境和良好的学*氛围。但是由天本班两极分化较大,有个别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成绩不理想,如王成、王洁等同学成绩太偏低,比较粗心,马虎,而且学*态度较差,对提高全班整体成绩有比较大的难度。

  下面针对本班实际情况,作具体分析。

  1、从家庭教育方面来看。本班学生都来自于农村,*几年农村经济的滑坡,大学、高中教育学费的高涨,极大地挫伤了家长们送子女上大学深造的积极性,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送子女外出打工挣钱,成了大多数农村家长们的心愿。另外,如今年轻的家长们为了养家糊口,外出打工的人数急剧上升,将子女交给父母、岳父母看管的比比皆是。家庭教育几乎成了一片空白。这样,给学校教育增加了不少难度。除了要上好课,更应做好学生理想前途教育,将德育渗透到各学科中,及时走访,加强老师与家长们的联系,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2、从学生的学*品质来看。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强,课堂作业家庭作业都能按时完成,课堂气氛也较为活跃。但学生缺少一种锐意进取的精神,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精神不够,小组合作学*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本学期教学,应进一步加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推广,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初步学会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的数据,会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面图的比例尺。

  3、使学生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

  4、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并学会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统计表。

  6、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单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

  3、使学生会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

  4、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措施

  1、走进新课程,决胜新课程。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找课堂要质量。

  2、教学相长,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流,尊重学生民**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5、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学困生。

  6、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7、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8、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9、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0、改进教学评价方法。

  11、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教改的主攻方向

  关注特殊群体学生的成长,以情意教育为主,让每个孩子都能打到不同水*的发展。

  四、教学内容安排表:

  六xx年级 数学 科教学进度表

  周次时间进度课 型备 注

  12.283.2百分数的应用新授练*

  23.53.9百分数的应用新授练*

  33.123.16百分数的应用新授练*

  49.193.23圆柱和圆锥新授练*

  53.263、30圆柱和圆锥新授练*

  64.24.6圆柱和圆锥新授练*

  74.94.13圆柱和圆锥新授练*

  84.164.20比例新授练*

  94.234.27比例新授练*期中考试

  104.305.4 五一劳动节

  115.75.11确定位置新授练*

  125.145.18正比例和反比例新授练*

  135.215.25解决问题的策略新授练*

  145.286.1统计新授练*

  15***6.8总复*复*整理

  166.116.15总复*复*整理

  176.186.22总复*复*整理

  186.256.29总复*复*整理期末考试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4

  一、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比例、圆柱和圆锥、简单的统计(二)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其中还安排了“球”和“扇形统计图”作为选学内容。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本册教材中的比例、圆柱和圆锥、简单的统计(二)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首先,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一些计算,既可以为进一步学*其他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打好基础,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也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逐步增强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学*好比例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为进一步学*相关知识作初步的准备。因此,让学生认识这些内容的概念,学会应用这些概念、方法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点。

  本册教材编写特点:

  1、重视研究图形的特征,鼓励学生猜想和估计,加强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十册已经教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它们都是由几个*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本册教学两种新的立体图形:圆柱和圆锥。这两种立体图形都是含有曲面的几何体。教材教学时,同以前各册一样,重视加强学生的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每一种形体时,都引导学生先观察形体的特征,然后进行一些实验。教材鼓励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对新学*的内容先猜一猜或估一估,在猜测或估计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和推理,培养学生的学*能力。此外,本册教材在联系实际方面也有所加强。一方面在教学形体概念加强联系周围的实物,另一方面适当增加了实践活动和先测量物体再计算表面积或体积的练*题。

  2、加强看懂和分析简单统计图的训练,注意要求适当。

  本册教材继续加强看懂和分析简单统计图的训练,为此,例题中在统计图后面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看图回答。有的练*题还专门安排看统计图回答问题。考虑到制作简单的统计图对小学生来说并不是很容易的,教材中一方面注意说明制作统计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另一方面在安排练*时基本上都安排半独立完成的。以免对制作统计图的要求过高。

  3、突出比例的概念,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函数关系。修订后的教材中,比例知识趋于简化,教学的重点是正、反比例的概念,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只保留一些较简单的。本册教材为了突出比例的概念的应用,作了以下几点改进:⑴把比例尺安排到比例的概念教学之后教学,加强比例尺与比例概念的联系,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比例的概念,又便于学生运用比例的知识和解比例的方法来解决有关比例尺的计算问题。 ⑵教学正比例概念之后接着教学反比例概念并增加两个概念的联系和对比。⑶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的最后增加了用不同知识解的练*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数学知识的整理,使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

  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是总复*,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本册教材对这一单元的编写作了以下几点改进:⑴把小学的数学内容分为整数和小数、简易方程、分数和百分数、量的计量、几何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简单的统计七部分,依次分别复*。⑵在复*每一部分知识时,注意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⑶选用适当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并整理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⑷在练*中既注意基本的训练,又注意适当加强灵活和综合运用知识的练*,以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5、继续加强能力的培养。

  本册教材继续加强能力的培养,做法与前几册基本相同,另外还结合本册特点加强灵活运用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⑴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⑵培养抽象、概括能力。⑶培养判断、推理能力。⑷培养迁移类推能力。⑸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和任务三、帮助转化提高措施: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3、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4、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想教育:

  (1)通过阐明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兴趣,不断进行学*目的教育。

  (2)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爱科学的思想教育。(3)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态度、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的学**惯。

  基础知识教学方面:

  加强概念、性质、法则、公式、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数量关系和理解方法,使学生获得有关基础知识。

  能力培养目标方面:

  (1)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2)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判断、推理能力。

  (4)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5)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

  (6)探索规律。

  (7)总结规律。

  (8)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9)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全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反比例的概念,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

  教学难点:四则计算能力和技巧的培养,较复杂的分数、小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空间观念的培养,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热情关怀,循循善诱,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增强学*的信心,逐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尽量达到合格分数。

  2、精心设计练*,讲究练*方式提高练*效率,对作业严格要求,及时检查,认真批改,对作业中的错误及时找出原因,要求学生认真改正,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惯。

  3、教师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坚持自主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有积极性,了解学生装学*数学的特点,研究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4、在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多开展数学活动课,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5、开展“一帮一”活动,实行以优带差点的帮助方法,多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辅导,从基础知识补起,力求使学生一课一得,力求达到合格分数,提高合格率。

  四、全期课时进度:

  周次内容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3比例的应用、整理和复*、美丽的校园

  4圆柱

  5圆锥

  6球、整理和复*

  7统计表

  8统计图、节约用水

  9--10数和数的运算、代数初步知识

  11应用题

  12量的计量

  13--14几何初步知识、简单的统计

  15-20期末综合总复*、考试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5

  教学内容:

  负数圆柱,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初步认识负数,正确读写正负数,知道其含义。

  2、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借助数轴学会此本正正负数

  4、圆柱,圆锥,掌握特征侧面积,表面积计算方法及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5、空间观念

  6、理解比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7、理解正反比例的定义,解决实际问题

  8、认识正比例图象,并会画图,

  9、了解比列尺,会求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求图中的距离和实际距离,

  10、认识放大或缩小

  11、会综合应运学过的统计知识,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12、能够根据统计提供的'信息,作出正确判断或简单预测

  13、经历“抽屉原理”授课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14、通过灵活应运解决问题,感受数学的能力

  (1),数与代数:1,复*概念,基本运算方程解法。各种类型应运题的分析方法和解决思路。

  (2):空间与图形;认识测量,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方法,对称轴,*移,旋转几何转变,解决实际问题。

  (3):统计与概率,掌握统计定义,调查表,分析统计表。统计图知识。复**均数,中位数,众数,复*有关可能性。

  基础知识与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正负数圆柱和圆锥特征以及计算公式掌握比例基本性质,解比例。2用比例式解决实际问题,会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会从统计图中提取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认识“抽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并会运用正负数理解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特征及公式推导公式理解比例的定义和比例的定义区别,理解正反比例,会列比例式理解抽屉原理及含义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菁选(扩展4)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选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计划,就是在准备做计划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1

  一、原有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五(1)、五(3)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大部分学生有很大的进步,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成学*的目标。他们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大部分学生上进心、进取性增强了,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发言,作业认真完成。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有一小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因此在新学年里,在明确学*目的、端正学*态度的同时,应该加强良好学**惯的培养,以利于提高学*成绩。也有一小部分学生思维不够敏捷,对较复杂的*题有畏难情绪,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他们尝试体验思维的价值、成功的乐趣。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十一个单元。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7个单元,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数的认识,有三个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认识分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二部分数的运算,是“分数加法和减法”。第三部分是“方程”;第四部分是“找规律”。第五部分是“解决问题的策略”。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2个单元,一个单元是图形的认识,即“圆”;一个单元是图形与位置,即“确定位置”。对*面上常见的直线图形的认识经验将有助于学生对曲线图形的认识,这也是学生对*面图形认知结构的一次重要拓展。本册教材的确定位置主要教学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或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在二年级已经教学了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确定具体情境中的位置,这是学生学*本单元内容的基础。本单元的教学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为第三学段学*“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一个单元,是 “统计”。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表示数据方式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有效地表示数据的能力。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在本册教材**安排四次。“数字与信息”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会运用数表示事物;“球的反弹高度”结合分数的学*,让学生通过实验记录数据,研究球的反弹高度。“奇妙的图形密铺”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欣赏与设计的活动,初步认识图形能否密铺、怎样密铺。“画出美丽的图案”则结合圆的认识,让学生用圆规画圆的方法画出美丽的图案。这些实践与综合应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初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概念的扩展,理解运算的意义,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经历探索两个数(指非0自然数,下同)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及其求法的过程,进一步引发认识自然数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愿望。

  (2)让学生在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学*“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并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

  (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看懂常见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初步掌握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

  2、数学思考

  (1)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索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其价值,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以及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中,能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合乎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猜想和验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

  (4)在学*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5)在学*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以及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3、解决问题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数对、计算公式、统计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应用意识。

  (2)在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用数对描述简单行走路线和简单的图形变换过程、用公式解决有关圆周长和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以及用调查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相应策略的能力。

  4、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逐步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认真、严谨的学**惯。

  (5)通过阅读“你知道吗”以及参与“实践与综合应用”等活动,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四、教学措施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学*方法:

  (1)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2)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4)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2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两级分化现象较为严重,学*的主动性远远不够。当然,班上也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学生,也有很多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学生。 针对本班级的实际情况,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中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1.帮助后进生树立学*数学的信心,加强课后辅导,对其作业降低要求。

  2.深入调查学生的作业要求,改进作业的布置及检查方式,增加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作业。

  3.强化培养、训练学生良好的`学*态度和*惯,把学**惯的好坏与期末数学成绩的评价相结合。

  4.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多开展一些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全册教材基本要求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5、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 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6、结合新的教学内容和系统的整理和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行思 想品德教育。

  7、贯彻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3

  一、指导思想:

  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且行且思》的理念为动力,以“三学小组”课堂模式为标准,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重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质量的调研与监控,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学情分析:

  本班48人,男生22人,女生26人。这是我带了两年的学生,五年级的孩子属于高段学生,对事物和学*有一定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但是也还缺乏一定的稳重性和细心。我们班的孩子较为调皮,但是调皮的孩子善于思考,大脑发育一定是比较活跃的,所以我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激起他们的学*兴趣,这样他们才会更好的投入学*中来。现在我们班的纪律和学**惯不是很好,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会着重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和自律的*惯。

  三、工作目标:

  1、精心设计高效课堂,吃透教材,精读教参,认真备课,用心设计教学环节,课前充分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新授课要精心创设情境、突出展示、当堂检测;复*课要求从强化基础、深化理解、反馈拓展。

  2、了解学生的情况,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课堂,做到每一堂课的内容能保证学困生学会,而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要做到任何难题都迎刃而解。

  3、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课前积极预*,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继续保持课前五分钟口算的*惯。

  5、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及时跟踪学生的错误题,让学生的错题在第一时间进行更正,在有数学晚自*的情况下,必须完成作业并更正。

  6、对每一次检测认真分析,写好每一单元的考评,对进步生及时奖励,紧盯成绩下滑的学生。

  7、力争教学成绩有所上升,培优辅差,特优生成绩稳定在95分左右,并协助老师实施辅差工作,帮助差生取得进步。辅差对象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成绩有一定的提高。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工作措施:

  1、深入研究教材教法,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主体,设计让学生主动学*的教法。

  2、、努力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学*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继续加强学*常规和学**惯的培养,如认真听讲的*惯,按时完成作业的*惯,课前的预*、课后的复*的*惯,认真审题的*惯,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在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惯。

  3、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控制训练量,把握训练密度,以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重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讲求精讲多练,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解决所存在的问题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我会继续采用课前五分钟口算联系的*惯,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也发扬了学生细心的.好*惯。

  4、加强解决问题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找等量关系的能力,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在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6、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的乐趣。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带来的快乐。

  五、培优辅差名单及措施:

  优生名单:李xx

  中等生:蔡xx

  后进生:王x等

  培优辅差措施:

  1、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

  2、请优生介绍学*经验,差生加以学*。

  3、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4、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不断提高做题和解题能力。

  5、采用激励机制,对优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调动他们的学*积极性和成功感。

  6、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指导学生自学,课外有计划对学生进行抓优指导。

  7、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对后进生做到:诚心、爱心、耐心。

  8、多进行家校联系,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共同促进后进生进步。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4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简单的统计(四),数的整除,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一、教材的编写特点:

  1、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本册教材把学生对图形的认识从*面扩展到立体,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首先是加强了实际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制作、测量、拆拼等活动;其次是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和对比;再次是重视联系实际,既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2、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教材注重从显示生活中选取统计内容,注重示范并说明制作统计图的一般方法,在练*时安排半独立完成的制图题,以免对制作统计图要求过高,这样有利于把统计知识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对统计过程的参与和统计思想的培养上。

  3、加强数的整除中概念和算理的教学。这部分知识的概念比较多,内容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比较紧密,有些概念还容易混淆。教材尽量从学生以有的'知识出发,用实际例子引出概念,以利于学生掌握。

  4、加强分数概念的教学和新旧知识的联系。从本册开始,分数的教学进入第二阶段,在这阶段中,要系统地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四则运算。教材进一步加强与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联系,在已学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在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之后,教材安排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并把这类问题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联系起来,既巩固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又解决了这类问题的计算方法。教学分数的分类时,突出真分数和假分数,不把带分数与真分数、假分数并列。加强分数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规律的联系。

  5、精简了分数加、减法的内容。教材只安排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三部分内容,其中的分数都是真分数,而且分子、分母比较简单,大部分计算可以口算。

  6、加强能力的培养。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判断、推理的能力,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建议。

  1、通过直接观察等具体感知活动,让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弄清概念的基础上,依据面的特征,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帮助学生认识体积和体积单位,探索总结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2、在教学简单的统计这部分内容时,主要是用直条表示相应的数量,体会统计的过程和作用,不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和制作统计图。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统计意识的培养,对统计结果的分析。

  3、教学数的整除这部分内容时,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实例揭示意义以及内在联系,注意教给学生方法。要利用已有的知识,通过分类活动使学生认识质数、合数、奇数、偶数。

  4、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要结合图形、实物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分数的意义、分数的性质。

  5、教学分数加减法时要突出算理,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法则。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类推和迁移,使学生学会分数加、减法稍复杂的计算。

  在这部分教学时,要注重学生口算能力、灵活计算能力的培养。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5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二班数学成绩不够理想,学生的书写状况有很多不理想,上课主动听讲、积极大胆发言的个性养成的不够好。少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从学生的思维能力看,思维的主动性不突出,逻辑能力很差,发散能力不理想。学*困难的学生占有少部分,他们的特点是: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好,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讲、或者说根本就听不懂上课内容,缺乏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要因地制宜,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课堂上安排一些简单的问题专供他们回答,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树立起学*的信心,鼓励他们好好学*,使后进赶先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重体现*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2.改进熟悉分数的编排,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加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同整数、小数知识一样,分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分数的概念比较难理解,计算起来也比较复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本套教材仍然采用了以往教材的编排体系,把分数划分为两个阶段教学第一段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借助操作直观,使学生对分数有初步的熟悉,虽然也出现了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初步概念,给学生积累一些感性知识在系统认识了小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本册将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等技能,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在具体安排上,本套教材一方面注意体现《标准》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提供丰富的学*素材,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阐述新的内容,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继续把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作为空间与图形内容编排的研究重点,在教学内容方面安排了“观察物体(三)”“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的运动(三)”。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惯

  通过四年多的数学学*,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册教材教学折线统计图,根据统计内容的调整,将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集中进行编排,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学生把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思想,并根据折线的变化特点对数据进行

  简单的分析,更好地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建构了数据分析观念。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本套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入渗出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据此,在本册教材的“数学广角”单元,安排了“找次品”的教学,旨在通过“找次品”渗入渗出优化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之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教材以“找次品”这一探索性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看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再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入渗出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本册教学内容涉及数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丰富素材。例如,“图形的运动(三)”中“你知道吗”呈现了艺术家们利用*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出的美丽图案;综合与实践活动“打电话”、数学广角“找次品”等,都蕴含了优化思想方法,简洁巧妙的解决问题策略中闪烁着数学方法的奇妙。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

  2.掌握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生活中有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新课改精神,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把握教材的内容,吃透教材的前后联系,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做到对学生基础摸清,好、中、差生做到心中有数,更好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优生优培,做好学*困难生的转化工作。

  2.不断学*业务理论,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直观教学,通过教具、挂图、投影仪等教学辅助手段,使学生从实物中认识并掌握数学概念知识。

  3.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继续关注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更好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

  4.继续深入开展“小班化教育在农村的实验与研究”,使学生在等高、等爱、等距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5.制作必要的数学教具,为有效地开展数学课堂教学而准备。

  6.认真写好每节课后的反思。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6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42人,后进生约占20%,中等水*学生约占60%,学*较好者占20%。中等生占大多数,本学期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动手动脑,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二、教材分析

  五年级第二学期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期,使用五年级(下册)教科书。这册教科书里把教学内容编排成七个单元,前六个单元教学新知识,完成《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内容和任务。第七单元是总复*,目的是通过系统整理小学学过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进一步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进一步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可以说将青岛版小学数学的特色发挥并展示得淋漓尽致,主要有以下特点:

  1.淡化生活情境,突出数学情境。由“情境串”带动“问题串”,是该套教材的一大亮点。

  2.突出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利用已有知识和方法探索新知”。这一研究方法主要是在合作探索中进行重墨体现。例如,探索圆柱、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时,教材从现实问题“怎样求冰淇淋盒的容积?”入手,引导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怎样求圆柱体的体积?”,学生联想已有的知识经验——圆面积的推导方法,猜想是否可以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最后通过操作、验证,总结推导出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然后利用计算公式求出圆柱体的体积,解决冰淇淋盒容积的问题。

  3.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重视知识的内在联系。这一特点体现在对知识的结构编排上,与传统教材相比,立足于新旧知识的联系进行了大胆地改革。例如,第四单元圆柱与圆锥的编写,传统教材的编排顺序是:圆柱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认识——圆锥的体积;本册教材编排顺序是: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这样编排,可以通过对圆柱和圆锥特征、体积计算方法的对比学*,使学生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圆柱、圆锥的理解。又如,传统教材是先学*比例尺,再学*正反比例的知识;而本册教材是先学*正反比例的知识后再学*比例尺,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促进知识的迁移。

  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努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初步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学*数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编写本册教材时,特别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例如:在探索圆的面积计算方法时,教材通过圆的面积与圆内接正方形和圆外切正方形面积的比较,既估计了圆面积的大小范围,又渗透了正多边形逼*圆的方法,体现了极限的思想。

  三、本学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工具画圆;掌握圆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周长和圆面积。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和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认识圆柱,圆柱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初步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会看和制作简单的统计表。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了解简单的统计图绘制方法。

  四、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圆 7课时左右

  第二单元:百分数一 15课时左右

  第三单元:百分数二&

  nbsp; 12课时左右

  第四单元:圆柱、圆锥 10课时左右

  第五单元:比例 6课时左右

  第六单元 比例尺 6课时左右

  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 总复*

  五、改进教学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改掉以往教学满堂灌的方法,通过创设情景环境,让学生逐步参与教学过程,改变学生被动学*,被动接受知识的*惯。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设计合理的ppt课件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同时注重在教学中利用简单的自制教具加深学生的理解。

  3、注重知识的连惯性和联系性,注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注重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7

  截至今天,仅仅只剩10天的时间我们将迎来本学期的期末考试。其实从六月初我们已经进入复*阶段。前段时间我带领同学们把课本上的总复*逐题过了一遍,接下来又一个一个单元的进行系统的回顾和知识点的梳理。对各单元的重难点进行强调和要求,结合练*册和卷子又进行了专项题型练*。在练*中找出知识点的漏洞,并针对漏洞进行查漏补缺。在最后的冲刺阶段,结合我们班级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出最后的.冲刺复*计划:

  1、在本周把“九县七区”卷子全部做完并评讲完。

  2、结合学生试卷中出现的共性题、易混题进行多次讲解,学生反复练*。在卷子上补一遍,并在纠错本上再做一遍。一定要加深印象,彻底把它消化吸收掉。

  3、我在针对学生的漏洞,出类型题让学生进行再次练*,直到全班同学都会做为止。

  题做的再多不重要,要想让学生的数学成绩好,重要是要把错题弄会,如果错题不消化吸收掉,那么成绩根本就上不去。我会在最后的十天时间里,把复*的重点放在“错题上”。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8

  一、原有情况分析

  五年级二班共有学生52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重点抓好学*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动机,进入最佳学*的动态。

  二、教材分析及教学要求

  本册教材共安排11个单元。

  “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7个单元,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数的认识,有三个单元: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第四单元“认识分数”和第六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二部分数的运算,是第八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第三部分式与方程,是第一单元的“方程”;第四部分探索规律,是第五单元的“找规律”。第五部分是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数的认识中,“公倍数和公因数”研究两个自然数的倍数和因数的关系。这一单元的要求与大纲的要求比做了调整。第四单元和第六单元是有关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学,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和(下册)已经初步认识把一个物体或一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是分数。同时,学生也认识了小数。这两个单元将揭示分数的意义,研究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倍数和公因数的知识是对分数进行通分和约分的基础,因此教材在第三单元先教学“公倍数和公因数”。

  数的运算中,学生在第一学段结合分数的初步认识,已经学*了计算分母小于10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本册教材在揭示分数的意义后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学生在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过程中,能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计算的过程又是分数基本性质的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教学,能及时引导学生将整数加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推广到分数加法中,发展迁移能力。由于方程的教学安排在第一单元,在分数加法和减法单元中,也相机安排一些含有分数的方程。

  第五单元的“找规律”教学简单图形*移后覆盖次数的规律。由于学生对图形*移已有初步体验,也具有一定的探索规律的能力,因此安排这一内容是恰当的,能逐步提高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

  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在用列表和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用倒推(还原)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这对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是有价值的。同时,能进一步增强学生运用策略分析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2个单元,一个单元是图形的认识,即第十单元的“圆”;一个单元是图形与位置,即第二单元的“确定位置”。对*面上常见的直线图形的认识经验将有助于学生对曲线图形的认识,这也是学生对*面图形认知结构的一次重要拓展。本册教材的确定位置主要教学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或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在二年级(上册)已经教学了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确定具体情境中的位置,这是学生学*本单元内容的基础。本单元的教学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为第三学段学*“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1个单元,是第七单元的“统计”。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表示数据方式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有效地表示数据的能力。

  最后1个单元安排“整理与复*”。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在本册教材中同样作了富有创意的尝试,共安排四次。“数字与信息”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会运用数表示事物,进行交流;“球的反弹高度”结合分数的学*,让学生通过实验记录数据,研究球的反弹高度大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各中不同球的反弹高度是否相同。“奇妙的图形密铺”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欣赏与设计的活动,初步认识图形能否密铺、怎样密铺。“画出美丽的图案”则结合圆的认识,让学生用圆规画圆的方法画出美丽的图案。这些实践与综合应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9)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方法。

  (10)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四、分单元要求及教学重、难点。

  (一)方程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实际问题,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之一,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初步形成回顾与反思探索规律过程的意识。

  3、使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努力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用*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

  教学难点:根据某个图形*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体会有序列举和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六)分数的基础性质

  1、使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约分和通分的方法,能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

  2、使学生经历分数基本性质以及约分、通分、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培养主动学*和独立思考的*惯。

  教学重点:约分和通分的方法;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

  教学难点:经历分数基本性质以及约分、通分、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索过程

  (七)统计

  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要求把复式折线统计图补画完整。

  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比较和简单的判断、推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进一步感受统计方法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能根据要求把复式折线统计图补画完整;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

  (八)分数加法和减法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知识,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分母分数加、减法。

  2、使学生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同样适用于分数加、减法,并能应用运算律或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3、使学生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4、使学生在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发展分析、比较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5、使学生在学*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过程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乐趣和体验,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九)解决问题的策略

  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学会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

  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

  (十)圆

  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测量和实验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会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操作、猜想、测量、计算、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理解圆周;率的含义,熟记圆周率的*似值,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经验,体会等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增强空间观念,感受数学文化,发展数学思考。

  4、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面图形的学*价值,提高数学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会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经历操作、猜想、测量、计算、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

  (十一)整理与复*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会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x±a=b、ax=b和x÷a=b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含义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正确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4、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能根据给出的数对找到相应的点。

  5、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能解决一些与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6、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7、学生在整理与复*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8、学生在整理与复*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自己在本学期的整体学*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学*成功的乐趣,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整理和复*,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个系统的认识。

  教学难点:通过整理和复*,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个系统的认识。

  五、教学进度

  1、方程(11课时)

  2、确定位置(5课时)

  3、公倍数和公因数(9课时)

  4、认识分数(13课时)

  5、找规律(4课时)

  6、分数的基本性质(12课时)

  7、统计(4课时)

  8、分数的加法和减法(8课时)

  9、解决问题的策略(5课时)

  10、圆(13课时)

  11、整理和复*(10课时)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9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光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整理与练*等栏目与版块。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1)基础知识: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基本技能:

  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②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③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活动、学*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态度。

  ④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9)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方法。

  四、教学进度

  1、图形的变换(4课时)

  2、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左右

  (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1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粉刷围墙………………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4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左右

  (4)、约分…………………4课时左右

  (5)、通分…………………4课时左右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左右

  六、统计(3课时)

  打电话………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4课时)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10

  一、基本状况分析:

  本期教五年级,共有学生29人。从去年的学*成绩看,该班学生大部分学生*时在数学学*上态度较好,上课能认真听讲,能自觉按时完成作业,但有个别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加上学*方法有待改善,导致与班级整体脱节。针对本班的数学教学现状,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在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采取以优带差促中等赶优等的办法,同时不忽视优生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和课堂效率,使学生养成自觉学*的好*惯。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3、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状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学生整体学*比较认真,对科学实验比较感兴趣,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知识,理解不甚深刻,运用潜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独立探究潜力和主动探究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潜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资料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贴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人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地表的变化及保护"、"能量的表现形式及相互转换"、"宇宙天体的构成及探索"、"科学探索历程及科技未来展望"等研究资料,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相关主题及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资料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引领学生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及事物变化的相互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本册教科书注意学生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整理,注重用联系的观点构建教科书整体结构。随着学生科学学*的不断深入,学生直接生活经验在教科书中的呈现越来越淡化,相反,在科学学*的过程中,学生知识经验的积累逐渐丰富,这些知识经验为进一步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带给了条件,并在教科书中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来。从每单元的结构分析,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并且相互关联得更加紧密,表现出学生知识经验纵横交错的"网络化"结构特点。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5、各班建立科学小博士协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忙、研讨中学*;

  6、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8、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参观访问竞赛

  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家庭科技活动主角扮演科学幻想

  七、主要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75课时,另有5课时的机动时间

  1、认识正、负数2课时

  2、分数的好处和性质10课时

  3、分数的加减法(一)14课时

  4、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6课时

  5、关注污染--分数加减法(二)10课时

  6、爱护眼睛--统计5课时

  7、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综合应用--搞笑的溶解现象1课时

  8、下跳棋--可能性2课时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11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班级分析:

  五年级两个班级的学生数都是55人,班级男女生比例谐调,对于新课程教材,我们的学生基础知识还算比较扎实,思维也比较活跃,学生学*的积极性比较高,同时两极分化也相当明显,两个班级差生都比较多,尤其五年级,很多差生已经开始妥协,因此,在这学期的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对差生的培养。上课的时候要特别关照后进生的发言,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鼓励优等生带差生,帮助差生也能在数学上获得一定的收获。

  三、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圆,百分数,圆柱与圆锥,比例,比例尺,统计。圆,百分数,圆柱与圆锥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百分数、比例、比例尺。在前面学*分数及比的前提下教学一些基础知识,包括比例的意义、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及应用。比例尺的认识、比例尺的应用,对于百分数来说,百分数的意义、读写,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百分数的应用等。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圆柱与圆锥两个单元。对于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相比之下比较抽象,所以,学生掌握起来不是那么容易。需要学生先弄清楚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等知识。对于圆柱与圆锥,要在圆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与圆锥的面积、体积计算是重点、难点。需要学生好好把握。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有关众数和中位数、扇形统计图。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原来的比的知识和分数的相关知识,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与生活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五、教学目标: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百分数的大小,会把假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会进行分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 掌握比例和比例尺的意义和性质,利用比例的特点以及正反比例来解决实际问题等。

  3、 知道圆的有关知识,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认识圆的相关计算。

  4、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5、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6、 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7、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 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六、教学措施:

  1、合理利用教材,突出基本概念教学,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增加直观和联系实际,增加探索性和开放性,加强拓展性和知识性,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注重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加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1)加强直观,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对部分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或精简。

  (3)加强开放性,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联系实际,从现实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题,得出数学知识。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惯。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1) 提供丰富的培养学*数学兴趣爱好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七、课时安排

  一、圆........................................... 8课时

  二、百分数....................................... 14课时

  三、圆柱与圆锥................................... 10课时

  综合运用.................................... 1课时

  四、比例......................................... 10课时

  五、比例尺........................................ 8课时

  综合运用..................................... 1课时

  六、统计.......................................... 7课时

  七、数学与生活.................................... 2课时

  八、总复*........................................ 14课时

  上述提供的五年级下学期数学工作教学计划,是我们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大家能够合理的使用!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12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个班有46名学生,包括24名男生。通过一个学期的相处,发现学生学**惯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成绩不理想,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后进生范围广。针对问题,这学期我想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入手,以学生作业为重点,找出每个学生在作业中的不足,以弥补差异,提高优势。其次,建立明星名单,引入激励机制。首先,学生根据上学期的成绩设定目标,与每次考试的成绩进行对比,交换星星。第二,通过本学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考试,获得及格星。从而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最后,加强班风学风建设,营造积极进取、团结互助的氛围。

  同时,在当前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进一步加强学*方法的渗透和引导,对学*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给予精神鼓励和帮助,使其自觉学*。进一步提高对写作的要求,让学生在认真写作的基础上培养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

  1、全卷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以单元为单位)

  (1)分数乘法:13课时

  (2)长方体(1) 15课时

  (3)分数除法:18课时

  (4)长方体(2): 15课时

  (5)分数混合作业:15课时

  (6)百分比:17课时

  (7)统计:7课时

  (8)总复*:4课时

  2.全卷教学要求:

  (1)理解分数乘法的含义,掌握他们的计算规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知道其展开图的形状,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含义,正确计算。

  (3)理解倒数的含义,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规则,精通计算。

  (4)了解物体体积的概念,知道常用的体积和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掌握这些单位之间的比率和换算,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5)掌握小数乘除的数量关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6)理解百分数的.含义,正确熟练地将小数、分数、百分数相互转换,正确解决百分数的应用问题。

  (7)了解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的特点,了解中位数、众数的含义,根据具体问题选择使用。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

  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3、教学重点:

  (1)理解整数与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2)理解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重点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认识百分数的意义是重点,探索并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5)了解长方体的几何结构。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6)认识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4、教学难点:

  (1)整数与分数的乘法的两种意义之间的联系。

  (2)把被除数的分数*均分成几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被除数的几分之一,也是所求的商。要结合具体情境与操作来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

  (3)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意义,是从被除数中能够分出多少个除数的角度来理解的感受1立方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能形象地描述这些体积单位实际有多大。

  三、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在本学期中,继续提高教学质量,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1、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通过表扬、激励的机制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惯和学**惯。开展“争星榜”、发送小喜报的形式,让学生们在竞赛评比和表扬中获得进步。

  2、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学*各种资料,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四、辅导计划

  1、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提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2、上课时对学困生多加注意,有针对性地提问,找到他们学*上的难点,予以解决。

  3、为了做好抓好两头,保住中间的工作要点,努力设计让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生吃得消的教学手段。设计提问、设计练*、分析内容注意选择性问题。同时明确练*题的难度的层次性,使学生有的放矢。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较好的全面的完成练*题。

  4、重视差生的错题订正,不厌其烦的反复地帮助差生完成基础性作业,直至学生真正弄懂为止;对差生的作业保证做到面批面改。

  5、加强与家长的配合,帮助潜能生从态度到*惯,从上课到家庭作业的指导形成合力。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13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有学生31人。大部分的学生学*态度端正,有着纯真,善良的本性。上课时都能用心思考,能够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个别学生潜力较差,计算和应用题都存在困难。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成绩。

  二、本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资料: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分数的好处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其中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好处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资料。

  (一)、本册教材的特点:

  1、优化编排结构,突出数学的文化特色,为培养学生的数感带给丰富素材。

  2、计算教学资料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潜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带给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资料,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潜力和解决问题的潜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二)、本册教学重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好处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

  (三)、本册教学难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

  三、本册教学总目标及要求:

  1、理解分数的好处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工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好处,掌握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简单实际问题。

  4、明白体积和容积的好处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之间的实际好处。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透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好处,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好处;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取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取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构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潜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构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构成观察、分析推理的潜力。

  11、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好*惯。

  四、本册教学措施:

  (一)常规方面:

  1.在群众备课基础上,还应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潜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用心主动学*,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2.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提高要求,不购买其他复*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

  3.透过教学,对学生的学*态度和学*方法、学*纪律等方面提出始终一贯,科学而严格的要求。

  4.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务必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构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5.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让学生在一齐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潜力。

  6.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取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透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

  7.练*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8.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好处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9.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和生活的强者。

  (二)后进生转化方面: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2、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3、班主任不仅仅要注意培养后进生的学*兴趣。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后进生有恒心、有毅力,在学*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

  4、老师的辅导要及时,当然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后进生的外部条件。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班主任可透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

  (三)优秀学生培养措施

  1、保护优秀学生学*的用心性,鼓励质疑。

  2、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指导学生自学,课外有计划对学生进行抓优指导。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14

  一、全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具体可分解如下:

  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图形的变换和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在学**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还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整理与练*等栏目与版块。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1、基础知识和技能: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解决问题和方法

  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②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③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堂、当天的学*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活动、学*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态度。

  ④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⑤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教学难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旋转。

  四、学生情况分析

  五(1)班本学期共有26位学生。本学期刚接手本班级,通过查看上学期成绩表,发现本班数学全镇第七。学生方面,主要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如计算方面,好多学生整数乘除就没有学好,计算错误率高,以至全班*均分不高,优生不多,差生不少。学生的作业*惯不好,上学期开学初有10来位学生作业经常没有按时做,到期末还有几位*惯不好,要班主任齐抓共管,按时完成还成问题。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利用中午时间,重点抓好学*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同时辅导好优生,使本班更多学生争取考到90分以上。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多利用多媒体**台,创设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和学*的教学情境。

  (2)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特别是计算能力的培养,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3)要求学生能预*教材,上课能更好接受新知。

  (4)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培优补差工作。组织好一对一帮教学*,抓好后百分之二十学生的学*。

  (5)加强课堂练*时间,及时反馈学生的学*掌握情况。

  (6)加强单元检测,及时让学生及教师自己反馈教学情况,以便查漏补缺。

  (7)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8)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向同事学*,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9)加强自身学*,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水*,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利用40分钟,让课堂事半功倍。

  (10)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利用学校星卡激励制度,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惯和学**惯。开展"优秀作业本评比"、"每周学*表现良好学生"评比等活动,让学生们在竞赛评比和表扬中获得进步。

  六、教学课时安排

  (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

  1、轴对称…………………………………………………………………1课时

  2、旋转……………………………………………………………………1课时

  3、欣赏设计 ………………………………………………………………1课时

  4、设计镶嵌图案…………………………………………………………1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 ………………………………………………………… 2课时

  2、2、5、3的倍数的特征 …………………………………………… 3课时

  3、质数和合数 ………………………………………………………… 1课时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课时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7课时

  整理和复*…………………………………………………………… 1课时

  粉刷围墙……………………………………………………………… 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 4课时

  2、真分数和假分数……………………………………………………… 3课时

  3、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课时

  4、约分…………………………………………………………………… 4课时

  5、通分…………………………………………………………………… 4课时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课时

  整理和复*…………………………………………………………… 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课时

  (六)统计(3课时)

  打电话…………………………………………………………………… 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 4课时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15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学*的主动性远远不够。当然,班上也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学生,也有很多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学生。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在下学期的数学教学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1.帮助后进生树立学*数学的信心,加强课后辅导,对其作业降低要求。

  2.深入调查学生的作业要求,改进作业的布置及检查方式,增加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作业。

  3.强化培养、训练学生良好的学*态度和*惯,把学**惯的好坏与期末数学成绩的评价相结合。

  4。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多开展一些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课堂“数学之星”的评选,严格要求的同时鼓励学生上进。

  二、教学内容

  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菁选(扩展5)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选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15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计划。想学*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1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与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的编排体现了两个特点,第一,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内除法的教学。第二,不再明确区分“等分除”和“包含除”,在*均分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两种不同的生活原型(把15个苹果*均分成5份;24人租船,每船限乘4人),从而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万以内数的认识改变了原有的编排结构,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出现了数位顺序表和*似数。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编排具有过渡的特点: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为进一步学*多位数加、减法作好准备。本单元还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学*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安排了解决问题教学单元,以学生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二结合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适时安排解决问题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学*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一章,内容包括“锐角和钝角”“*移与旋转”。与原有教材相比,“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明显提前了,“*移与旋转”是新增加的内容。在量的计量方面,教学克和千克,突出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质量观念。在统计知识方面,让学生进一步学*统计的意义,学*简单的数据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本册教材还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不仅使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发现和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要求: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会用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竖直方向*移后的图形;初步渗透变换的教学思想方法。

  4、让学生亲身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5、让学生经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过程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用符号用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让学生进一步学*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6、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知道用称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7、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8、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惊醒简单的分析;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情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9、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

  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三、 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培养以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计算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

  存在问题: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一部分学生在答题时比较粗心、马虎;个别学生在课堂上比较被动,不敢大胆表现;有几个学生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比较拖拉。

  四、教学具体措施:

  为实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继续加强学*惯例和学**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努力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学*数学。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一些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数学。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协助学生积累参与数学活动的经验。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月休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跟生活联系的需要实践调查之类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外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与其他学科学*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8、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本册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技能,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

  9、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应该多多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和潜能生。

  10、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五、教学进度表 :

  周次、内容、课时:

  第一周 开学教育;解决问题 4课时

  第二周 1.除法的初步认识*均分 3课时

  第三周 除法 3课时

  第四周 2.用2~4的乘法口诀求商 4课时

  第五周 用4~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整理和复* 4课时

  第六周 图形与变换剪一剪 4课时

  第七周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4课时

  第八周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解决问题 4课时

  第九周 整理和复* 2课时

  第十周 五一放假 4课时

  第十一周 整理和复*,期中检测 4课时

  第十二周 万以内数的认识:千以内数的认识; 4课时

  第十三周 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

  第十四周 克和千克的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十、整千的加减法 4课时

  第十五周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笔算); 4课时

  第十六周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笔算);有多重:称一称; 4课时

  第十七周 统计 4课时

  第十八周 找规律 4课时

  第十九周 总复* 4课时

  第二十周 整理和复*,期中检测 4课时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2

  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05财会(3)班数学,所选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职业教育中心编著的《数学(基础版)》该教材是在原有职业高中数学教材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教育部新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试行)》重新编写的,具有以下特点: 大纲对传统的初等数学教育内容进行了精选,把理论上、方法上以及代生产与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知识作为各专业必学的基本内容。根据大纲要求,把函数与几何,以及研究函数与几何的方法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 多数中职学生对学过的数学知识需要复*与提高,才能顺利进入中职阶段的数学学*。这套数学教材编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高中职学生的数学素质,使多数学生能完成大纲中规定的教学要求,以保证中职学生能达到高中阶段的基本数学水准。

  3.增加较大的使用弹性 考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的多样性,各对数学能力的要求也不相同,教学要求给出了较大的选择范围,增加了教学的弹性。教材中给出了三个层次:一是必学的内容分两种教学要求(在教参中指出);二是教材中配备一些难度较大的*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去做,培养这些学生的解题能力;三是编写了选学内容,选学内容主要是深化基本内容所学知识和应用基本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注重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每章专设应用一节,列举数学在生活实际、现代科学和生产中应用的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5.注重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工具的能力 在大纲中,要求培养学生使用基本计算工具的恩能够里。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使用计数器的技能,所以在新教材中增加了用计数器做的练*题。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技术教学工作计划本学期使用的是第二册的教材,内容包括:*面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概率与统计初步。 每章编写结构:引言,正文(大节、小节、联系、*题),复*问题和复*参考题,阅读材料(数学文化)等。除个别标注星号的选学内容外,都是必学内容。 学生情况分析及教学对策: 05财会(3)班是我刚接手的班级,因而对学生的情况并不是非常熟悉。从总体上看,该班的学*中坚力量主要在一小部分的女生,其他学生学*积极性较差。在要学*的学生当中,普遍表现出底子薄、基础差的特点,对以往知识的缺漏非常多。因而在教学过程当中,及时补遗、查漏补缺尤为重要。知识引入环节我设置旧知识补遗,先回顾新课所涉及到的旧知识点;对学生的要求以能处理简单的操作题为主。另外,舒适的环境对学生的情绪也有挺大的影响,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渗入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3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7)班学生54人,(8)班学生53人,通过一年半的学*,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和笔算,熟练掌握了表内乘法,形成了一定的口算能力。还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大部分学生学*态度端正,能够认真对待,课堂上也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学*上较为主动,形成了按时写作业、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等良好的学**惯,但个别学生在学*中,思想上松懈,行动上被动,学*比较吃力。

  二、全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表内除法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此,表内除法同表内乘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万以内数的认识,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似数,学*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用数与他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解决问题是在学*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实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并解决解决问题,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2、加强除法概念的教学,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结合相应的内容进行;

  3、图形的运动结合学生的生活景仰学*新知,在实际操作中理解概念;

  4、表内除法与原义务教材相比,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不再分3小组编排,而是集中编排,给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

  5、万以内数的认识优化教材知识结构;密切数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培养数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提高学*能力。

  6、克和千克注意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7、万以内的加减法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

  8、统计内容的选择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意渗透根据统计结果进行预测的思想。

  9、找规律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等活动去发现规律。

  三、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会用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惯。

  3、让学生亲身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4、让学生经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过程和作用;能人、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用符号用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让学生进一步学*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5、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知道用称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6、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7、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惊醒简单的分析;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情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8、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措施:

  1、认真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

  3、认真研究、创造性的使用实验教材,认真备课、上课,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4、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奥数辅导,使它们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重点抓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5、定期进行测试,及时反馈总结。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4

  一、指导思想:

  按照《数学课程标准》和新课改的要求,以科学精神为指导,重视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重视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内容有解决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图形变换、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一以内数的加减法、克和千克、简单的统计、找规律等。

  教学要求: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或竖直方向*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量的计量方面,给学生初步建立质量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克和千克;图形图形和变换。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良好的计算*惯,发展学生的数感。

  良好的计算*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我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后练*,练*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惯。

  训练方法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一)、重视每堂课的口算5分钟。

  在每天的数学学*中,利用刚上课的5分钟进行口算练*,利用好小考条,小卡片,开火车或限时的形式进行训练。在练*中要注意强化口算的方法,渗透数学思想,启发学生的多向思维,持之以恒,口算速度自然提高。

  (二)、利用《口算练*册》进行计算训练。

  1、在每天的作业中,利用《口算练*册》进行口算练*。指定统一的`内容,统一要求。要求家长签字、计时,我及时批改作业并及时表扬进步的同学。

  2、组织好口算月检测

  每月月末口算比赛的模式进行口算检测,在口算比赛时,可以灵活机动地进行,让学生互换试题,集体批阅,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学*能力,又减轻了教师批阅试题的工作压力。达到满分的就发一张“口算明星”小奖状。此外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哪些类型出错较多,哪些孩子能力下降了,并督促学困生的学*,及时与家长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学*进度、寻找正确的辅导方法、通过横向、纵向的比较,掌握学生在校的学*情况,共同提高学生的口算水*。

  2、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3、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1——8页

  第二周9——16页

  第三周17——24页

  第四周25——32页

  第五周33——41页

  第六周42——49页

  第七周50——57页

  第八周58——63页

  第九周64——70页

  第十周71——77页

  第十一周78——85页

  第十二周86——93页

  第十三周94——101页

  第十四周102——110页

  第十五周111——119页

  第十六周120——127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5

  一、学*情况分析

  (一)在 学生的认知方面:经过一年半的学*,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进行了简单的数学实践活动,掌握了简单的的学*方法。在我执教的一班:优等生较多,但存在两极分化问题。学**惯要加强 。 在我执教的二班:学*成绩比较*均,尖子生较少,学*困难生比较多。

  (二)在学生的情感方面:两个班级的大部分同学都有较高的学*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在上课的时候都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还存在以下缺点:

  一班同学的缺点:个别学生对待学*的`意识不强,不会主动学*,需要教师多方面引导。

  二班同学的缺点:部分学生由于父母不重视孩子的学*,整天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这些学生学**惯较差,上课开小差,作业马马虎虎完成。

  二、本学期课程目标的设定

  (一)认知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2.比较熟练地口算百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或竖直方向*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统计表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情感方面

  让学生学会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他们要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的详细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四.减负提质的措施

  1、学生在数学学*中必须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要主动的创设生动有趣的学*情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的方式,充分给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意识。

  2、生活中还是要注重引导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利用新教材的优势,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使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基础上获得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

  3、学*方式要探索,建立探索性的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品质,发挥个别学生的特长,培养数学能力。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6

  一、学生基本情况

  261班共有学生75人,268班共有学生72人。268班学*数学的气氛较浓,但由于高一函数部分基础特别差,对高二乃至整个高中的数学学*有很大的影响,数学成绩尖子生多或少,但若能杂实复*好函数部分,加上学生又很努力,将来前途无量。若能好好的引导,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兴趣,

  二、教学要求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通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养学生的学*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使学生体验到不等式、直线、圆、圆锥曲线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不等式的性质、圆锥曲线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信念和学*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 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的幻妙多姿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在对不等式的性质、*均不等式及思维方法与逻辑模式的学*中,进一步培养记忆能力。做到记忆准确、持久,用时再现得迅速、正确。

  (2)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解析几何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直观值见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解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解析法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通过含参不等式的求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及思维的逻辑性。

  (2)通过解析几何与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通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发展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不等式引伸、推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5)通过解析几何的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能力。

  (6)通过典型例题不同思路的分析,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掌握转化思想方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通过对个性特征的分析研究,提高观察的深刻性。

  (三)知识要求

  1、掌握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及证明不等式的方法,不等式的解法;

  2、通过直线与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及位置关系,掌握简单线性规划问题,掌握曲线方程、圆的概念。

  3、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方程、图形及性质。

  三、教材简要分析

  1、不等式的主要内容是:不等式性质、不等式证明、不等式解法。不等式性质是基础,不等式证明是在其基础上进行的;不等式的解法是在这一基础上、依据不等式的性及同解变形来完成的。20xx年高二下数学教学计划20xx年高二下数学教学计划。不等式在整个高中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是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强有力载体。

  2、直线是最简单的几图形,是学*圆锥曲线、导数和微分等知识的的基础。,是直线方程的一个直接应用。主要内容有: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线性规划的初步知识,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斜率是最重要的概念,斜率公式是最重要的公式,直线与圆是数形结合解析几何相互为用思想的载体。

  3、圆锥曲线包括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一些运用。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分别是满足某些条件的点的轨迹,由这些条件可以求出它们的方程,并通过分析标准方程研究它们的性质。

  四、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不等式的证明、解法。

  2、直线的斜率公式,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

  3、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

  (二)难点

  1、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证明。

  2、到角公式,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简单线性规划的问题的解法。

  3、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

  五、教学措施

  1、教学中要传授知识与培育能力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培育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2、坚持与高三联系,切实面向高考,以五大数学思想为主线,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减轻学生的学*负担。

  3、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坚持启发性原则。研究并采用以发现式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积极参加与***备课,共同研究,努力提高授课质量

  5、坚持向同行听课,取人所长,补己之短。相互研究,共同进步。

  6、坚持学法研讨,加强个别辅导(差生与优生),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培育尖子学生。

  7、加强数学研究课的教学研究指导,培养学识的动手能力。

  六、课时安排

  本学期共81课时

  1、不等式18课时

  2、直线与圆的方程25课时

  3、圆锥曲线20课时

  4、研究课18课时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7

  一、学生现状分析 :

  本班共有学生26人,一年半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乘法口诀九九表背的很熟。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2. 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 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 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或竖直方向*移。

  6.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 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 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 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

  2、能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3、能运用有关方位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相互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验策略的多样化性。

  四、主要的教学措施和教改思路:

  1、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中的主体地位。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要提供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以及独立思考的机会,通过学*者的讨论与交流,获得数学结论。

  2、建立探索性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注重问题的探索性,教师要注意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教师是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您现在访问的是数学教学计划,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算式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五、教学进度 :详见教学进度表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8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级学生共计52人,从上期测评情况看,学生基本能正确进行计算,部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也存在审题能力较差,缺乏检查*惯,理解能力较差等不足。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有:解决问题,表内除法,图形与变换,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找规律和总复*。

  三、教学重点:

  表内除法、万以内的加法与减法、克和千克。

  四、教学难点:

  万以内数的加法与减法、表内除法、克和千克。

  五、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或竖直方向*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教学措施: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中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本册教学,我有如下打算:

  1、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数学

  在本册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这些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

  2、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

  册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

  例如:乘车去机场,有25人,面包车限乘8人,小汽车限乘3人。可以怎样派车?你认为怎样派车合理?

  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先鼓励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想出一种方案就可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用自己喜

  欢的方式进行表达。如:表格的方式。特别是在回答怎样派车合理时,答案不要求一致,只要合理就可以

  了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在本册教材中,安排了多个实践活动,应充

  分利用,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的过程。

  3、 加强口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册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

  机地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4、 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册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

  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学*数学的重要性。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9

  新学期伊始,为了顺利地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也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工作任务,确保学生的成绩进一步提高,特制定此学科工作计划:

  一、 学情分析。

  我班现有学生30人.对于学生来讲,虽然已经历适应小学课堂教学,但仍有大部分同学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为了逐步实现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激发学生学*欲望,从兴趣入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本学期的教学要求。

  (一)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二)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三)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决求商。

  (四)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五)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稳、旋转的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或竖直方向*移。

  (六)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七)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八)会探索给定图表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理解的'能力。

  (九)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数学的信心。

  (十)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十一)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的重、难点分析。

  1、本册的数学重点是表内除法和万以内数的认识。

  表内除法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除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除以一位数,因此,表内除法同表内乘法一样,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成以内数的认识,学生认数的范围扩大到四位。这是学*读、写多位数的基础。也是学生进一步学*认识数的重要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数感的重要素材,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大数与他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2、本册的教学难点是用数学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中在学*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让学生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内容对于实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10

  二(1)、二(2)这两个班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较好,口算、笔算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尤其是解决问题,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一、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一),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总复*。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移、旋转现象。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4、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5、使学生经历把*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6、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经历估一估、数一数、想一想、认一认、说一说、拿一拿、比一比等数学实践活动,体验感受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数感。初步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认识“万位”及其位值,能说出万以内各数位的名称及相邻数位之间的进率,能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7、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并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千克=1000克。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区别旋转和*移。

  教学难点: 克和千克的认识和换算,万以内数的认识。

  四、教学措施

  1.教师要通过自身的言行以及自身的工作态度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做到恰当的组织教学,使学生能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中去。

  2.加强学*,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教育科研意识和实验的紧迫感。

  3.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态度和学*方法、学*纪律等方面提出始终一贯,科学而严格的要求。

  4.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 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5.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7.练*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8.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9.认真及时地记录教学后的感受和感悟,及时准确地审视自己的教学。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11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公园路线图、公交车站牌、城市*面图等活动中,认识路线图,并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2、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路线图,会运用方位词语描述行走路线。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很强的实际问题(如学会看城市交通图、*面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导入

  教师出示动画“做一做怎么走”。

  1、小红从家向东走了120米,又向()走了()米到游泳馆?

  2、说一说,小红、小兰、小明上学的路线?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师:认识路线在日常生活中是很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一下生活中我们最常用的“公交路线图”

  二、教学公交路线图

  这里是一张1路公交路线图。我们的目的地是动物园

  提问:

  1.1路公交车是从火车站开往哪里的?经过了哪几个车站?

  2、王老师要从火车站到医院,有几站地?

  小结:我们在乘车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车的'行驶方向,然后根据需要,正确的选择乘几路公交车和下车地点,现在你知道我们改乘哪路车了吧!

  3、学生讨论,回答相应问题。

  小结:除了公交线路图,有时我们到某个地方旅游的时候,总是要先看看游览的路线图,要游玩什么景点,怎样走才能不走重复的路线,路线图都会告诉我们,因此认识路线图十分重要!

  三、认识方位图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中国地图,出示动画“中国一些地区方位图”

  你知道成都在我们的哪个方向吗?教师将方位标放在北京的位置,让大家看成都的方位。

  学生自己试着标注一些地区的方向。

  四、总结

  这节课你都学*了什么,你掌握了吗?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1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数与代数:

  在把若干个物体*均分的活动中认识“剩余”现象,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规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会列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学具操作认识千位,知道计算单位百和千的关系,掌握三位数的组成,会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会对千以内数的大小进行简单的估计和判断。

  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探索三位数加、减笔算的方法,掌握计算要领,并会进行相关的估算和验算。

  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并掌握算法,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和不需要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会估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的范围。

  空间与图形:

  通过有效的学*活动,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能根据给定的东、南、西、北某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七个方向。能运用方位词语清楚地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能看懂、会设计简单的路线图。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会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初步认识直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会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初步认识直角,会用直角判定锐角与钝角。 在测量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会恰当选用长度单位计量并表述物体的长度,会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统计与概率:

  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会对同一组数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

  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块都是呈现统计结果的方法,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判断、联想和预测。

  2.数学思考方面。

  通过认识千以内的数,进一步提高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的能力。通过有关口算、笔算和估算内容的学*,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方式、方法和技巧的理解,逐步学会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解释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发展数感。通过探索和发现数、计算以及*面图形中的一些简单规律,进一步提高比较、归纳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符号感。

  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感受统计的必要性。通过简单的实际调查以及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活动,进一步积累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经验,体会分类方法的多样性,更加客观地理解统计结果,从而发展统计观念。

  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中,继续发展推理能力,学*有条理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

  3.解决问题方面。

  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从日常生活、问题情境和各种数学现象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积极尝试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和分析问题,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初步的反思和评价。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体会合作的益处,提高参与合作交流的积极性。

  4.情感与态度方面。

  从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学*内容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提高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数学的愿望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数学学*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思考的价值与魅力。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主动发现自身学*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及时作出调整。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一共编排了10个单元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先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然后依次教学千以内数的认识,三位数的加法与减法,两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结合计算,教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分米和毫米,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方向和简单的路线图,直观认识角(包括直角、锐角、钝角)。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并分别计算。全册教材编排了二次实践活动,《测定方向》是操作型活动,利用指南针在校园内测定各个方向的景与物;《你能跳多远》是专题型活动,运用统计的方法研究各种形式的跳。以下是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1.选择现实的、有利于学生探索的素材

  现实的学*素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促使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和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便于学生从已有的认识和客观事实出发,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分析、感悟,提出数学问题进行思考、探讨,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和认识。根据这样的认识,教材特别重视对学*素材的选择。一方面,让学生借助自己熟悉的具体情境来学*数学。例如,选择学校图书馆借书情况的数据,提出加、减计算方面的问题,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来研究、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进而提高学*三位数加、减计算的主动性,体会数学的存在和作用。再如选择学生能体验到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根据已有基础和生活经验来认识不同的方向,利用方向对物体“认识方向”以及描述经过的路线,发展空间观念。此外还设置常见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发展应用意识等等。另一方面,用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情境来促进学生的学*。例如,用“动物运动会”上不同动物长跑、跳高比赛的场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类统计;用具有生活气息的大象搬木头、猴子采桃子等童话场景,引导学生学*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以及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等。

  整册教材还充分注意题材内容的广泛性,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加强学科间的综合。同时又注意同一单元例题题材的整体性,用实物、对话、表格和图片等多种表达方式呈现学*内容。如加法、减法这两个单元的例题,全部以图书馆为现实背景,用表格呈现数据,以便学生感受和利用这些数量之间的联系来学*新的内容。

  2.努力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也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数学教学,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面对现实的具体问题,从数学的角度、用数学思维的方式,参与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经历数学问题的产生、数学知识的'形成、数学结论的得出的过程,获得学*数学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教材注重让学生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为主要方式学*数学。例如,在认数时,让学生通过数一数理解千以内数的实际意义,通过自己的观察、拨算珠和分析活动,认识千以内数的组成,学会数的读写。在学*有余数除法时,让学生自己用学具分一分,感受*均分有剩余的情况,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有余数的除法并学会计算。在学*乘法计算和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时,让学生经历“现实情境——提出问题——建立模型——应用解释”的过程,从与同伴合作、探索、交流、解释中探索出相应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确定位置”时,引导学生亲历其境,感受观察者所在的位置,确定不同的方向,以方向描述物体的位置和经过的路线。在认识角时,让学生从对一些物体的观察中抽象出“角”,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巩固角的概念、认识角的大小。在学*统计时,让学生按不同分类标准依次经历收集、整理、描述相应数据的过程,并用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交流等等。

  本册教材安排的2次“实践活动”,特别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并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综合应用数学知识,体会数学的存在和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尤其是“你能跳多远”,让学生用数学的方法研究实际问题,通过在实验中记录、统计、分析数据,得出研究的结论。这不仅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初步感受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13

  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首先,在“解决问题”单元,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其次,结合各部分知识的教学,安排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逐步培养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是作文的源泉。文章是客观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人的心理为中介的,对小学生来说,则主要是内心世界的种种心理表象。表象在小学生作文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小学作文教学应着力促进儿童的自觉表象活动的发展,使他们能逐步获得尽可能稳定、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儿童记忆库中表象的稳定度、鲜明度越高,就越利于加工,思维就越活跃,就越具有创造性,也就越有可能写出内容真实、形象具体的好文章。因此笔者首先要做的是,教学生学会去"爱"。爱山,爱水,爱名胜古迹;爱父母,爱老师,爱周围的人;爱植物,爱动物,爱小物件;爱看书,爱收集,爱手工制作;还有爱种植,爱采摘,爱参观访问等等……正是由于这些爱,孩子们的情感更丰富了,头脑中储存的东西更多了,他们会随笔写下精彩段落。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共有学生32人,优秀生5人,中等生21人,学*有困难的学生有6人。大部分学生学*态度较认真,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只有少部分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较为潦草。本班学生比较活跃,自制能力差,教师在抓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前提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学*。大部分学生在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有所提高,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具体分析:

  第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的共同体。

  (本题题满分8分)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k1>0)与一次函数相交于A、B两点,AC⊥x轴于点C.若△OAC的面积为1,且tan∠AOC=2.

  勤于反思,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不断练*基本功,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并积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自己的教学。

  1、认知方面

  经过一年半的学*,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掌握了初步统计、图形知识,进行了简单的数学实践活动,掌握了简单的的学*方法。学生学*成绩比较*均,尖子生较少,学*困难生比较多。

  2、情感方面

  大部分学生有较高的学*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表现为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还存在以下缺点:

  对学生的学*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个别学生对待学*的意识不强,不会主动学*,需要教师多方面引导。

  部分学生由于父母不重视孩子的学*,整天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这些学生学**惯较差,上课开小差,作业马马虎虎完成。

  二、学期课程目标

  (一)认知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2.比较熟练地口算百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统计表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在教学中,认真学*《小学语文新课标》理念,根据新课标精神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真制定“语文教学计划”,做到教学有目标,有方法,有反思。通过学*和实际教学,我了解到这个阶段的儿童感性多于理性,对于外界事物,侧重于主观认识。为此,在教学中,我一直用童化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直观事物来指导教学,让学生能迅速接受知识。把孩子当成朋友,当成相互学*的伙伴儿,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亲切和关怀,知道老师就是他们赖以信任的朋友。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或竖直方向*移。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让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让学生练*在同层次的*题,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统计表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情感方面

  1.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3.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和课程资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四.减负提质的措施

  1、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中的主体地位,创设生动有趣的学*情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小组合作学*的方式,充分给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意识。

  2、注重引导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利用新教材的优势,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使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基础上获得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

  3、建立探索性的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品质,发挥个别学生的特长,培养数学能力。

  4、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5、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6、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14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二(三)班和二(四)班两个教学班级的教学工作。三班是走读班共57人,四班是寄宿班共个51人。经过一年级的努力,学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比如学生的学**惯、学*品质、思维品质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部分学生缺乏学*积极性,不能坚持,势必会影响整体水*的发挥,所以尽可能转化后进,提高先进,发展后进是本学期重点。本学期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如何充分寄宿生在校时间多而且集中的优势,进行全面均衡辅导教育,逐步提高寄宿生的整体水*。

  二、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使得评价多元化在多元化的评价中让每个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

  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六、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

  (一)、长度单位(4课时左右)

  (二)、100以内的加、减法(二)(13课时左右)

  1、两位数加一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一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左右

  我长高了…………………………………………………………1课时左右

  (三)、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左右)

  (四)、表内乘法(一)(13课时左右)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复*和整理…………………………………1课时左右

  (五)、观察物体(4课时左右)

  (六)、表内乘法(二)(13课时左右)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左右

  看一看摆一摆………………………………………1课时左右

  (七)、统计(3课时左右)

  (八)、数学广角(2课时左右)

  (九)、总复*(4课时左右)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15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为了搞好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根据学校计划和科研室工作计划,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初二的数学教学工作。这两个班整体情况是学生基础较差,优秀生少,后进生站每个班的40%左右。少数学生学*积极性高,各科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但大部分学生学*不够认真,上课听讲、作业完成总是应付,不能够主动学*,所以造成基础掌握不扎实。要在本学期获得进步,则必须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查漏补缺,打好基础;同时注重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

  二、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努力构建和谐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与有效性

  2、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能力,通过变式训练,培养思维的灵活性。特别是函数一章,利用数形结合,努力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思想和能力,

  3、仔细批改作业,作好辅导,及时查缺补漏。

  4、成立一帮一互助学*小组,辅导后进生,同时促进优生,共同进步。

  三、合理落实各项教学常规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在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正确地掌握和处理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备好三环六步的各个环节。

  2、上课时定向要明确,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弄清疑难。点难拨疑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各类学生都学有所得。都有所发展。

  3、作业布置要分层,以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批改要认真、及时,批语要多鼓励学生,根据作业情况查缺补漏,做好个别辅导。

  4、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

  四、教研工作

  积极参加教科室和教研组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结合学校的双思三环六步讨论怎样优化三环六步教学设计,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交流体会。在上好每一节课的基础上,及时写出教学反思并及时发布。通过教研不断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水*,

  五、学困生转化工作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分析选好学困生,做好辅导计划。为其以后学*成绩的进一步提高铺*道路。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菁选(扩展6)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菁选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5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7)班学生54人,(8)班学生53人,通过一年半的学*,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和笔算,熟练掌握了表内乘法,形成了一定的口算能力。还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大部分学生学*态度端正,能够认真对待,课堂上也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学*上较为主动,形成了按时写作业、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等良好的学**惯,但个别学生在学*中,思想上松懈,行动上被动,学*比较吃力。

  二、全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表内除法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此,表内除法同表内乘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万以内数的认识,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似数,学*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用数与他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解决问题是在学*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实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并解决解决问题,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2、加强除法概念的教学,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结合相应的内容进行;

  3、图形的运动结合学生的生活景仰学*新知,在实际操作中理解概念;

  4、表内除法与原义务教材相比,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不再分3小组编排,而是集中编排,给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

  5、万以内数的认识优化教材知识结构;密切数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培养数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提高学*能力。

  6、克和千克注意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7、万以内的加减法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

  8、统计内容的选择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意渗透根据统计结果进行预测的思想。

  9、找规律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等活动去发现规律。

  三、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会用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惯。

  3、让学生亲身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4、让学生经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过程和作用;能人、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用符号用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让学生进一步学*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5、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知道用称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6、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7、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惊醒简单的分析;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情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8、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措施:

  1、认真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

  3、认真研究、创造性的使用实验教材,认真备课、上课,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4、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奥数辅导,使它们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重点抓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5、定期进行测试,及时反馈总结。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分析:

  我班共有44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多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由于有一部分学生刚分到这个班级,对于这些学生在各方面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学*兴趣和学*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表内除法(一),图形与变换,表内除法(二)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找规律。

  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时、分、秒的教学活动,认识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惯。

  (二)、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4、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6、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3

  班级分析

  本班的孩子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的同学由于学**惯学*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学生乐于计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有点麻木,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加强培养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当中来。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复*与提高,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时间初步认识(二),三位数的加减法,重量(质量)的初步认识,几何小实践,整理与提高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解决问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2。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三位数的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数感是人的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之一。加强数感的培养是当前数与计算教学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数感的建立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三、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2、借助实例感知千、万的实际数量,知道千位、万位知道万以内数的顺序,读写万以内的数。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比较熟练地口算百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正确进行以三位数为主的加减法笔算

  3、认识钟面,联系实例建立时、分、秒的实际时间观念,知道相邻单位间的进率,看、读、记钟面上的时刻;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4、通过称物、掂量等体验活动,建立1克(g)、1千克(kg)的实际重量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选择适当的重量单位估计物体的重量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三位数学的加减法、用数学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五、教学措施

  1。继续加强学*常规和学**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 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学*数学。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xx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 期 内 容 备注

  1 2/19~22 一、复*与提高 小复*②;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①;机动①。

  2 25~3/3 相差多少②;练*①;二、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 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①。

  3 4~10 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④。

  4 11~15 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①;数射线(千)①;位值图上的游戏①;练*①。

  5 18~22 机动②; 三、时间的初步认识(二) 时、分、秒②。

  6 25~29 时、分、秒②;小练*(1)①;机动①;

  7 4/1~3 四、三位数的加减法 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①;三位数加减一位数①;三位数的加法②。

  8 7~12 三位数的加法②;练*②。三位数的减法④。

  9 15~19 练*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②。

  10 22~28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①;小练*(2)①;机动②。五、重量(质量)的初步认识 轻与重③;

  11 5/2~3 克、千克的认识与计算①;机动①。

  12 6~10 六、几何小实践 东南西北②;角②。

  13 13~17 三角形与四边形②;三角形的分类②。

  14 20~24 机动②;七、整理与提高 万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②。

  15 27~31 万以内数的读写及大小比较②;解决问题①。

  16 6/3~7 解决问题②;巧算(2)②。

  17 10~14 练*①;数学广场:列表枚举①;七巧板①;流程图(1)①。

  18 17~21 期终复*

  19 23~28 考查与质量分析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4

  二(1)、二(2)这两个班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较好,口算、笔算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尤其是解决问题,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一、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一),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总复*。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移、旋转现象。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4、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5、使学生经历把*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6、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经历估一估、数一数、想一想、认一认、说一说、拿一拿、比一比等数学实践活动,体验感受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数感。初步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认识“万位”及其位值,能说出万以内各数位的名称及相邻数位之间的进率,能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7、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并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千克=1000克。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区别旋转和*移。

  教学难点: 克和千克的认识和换算,万以内数的认识。

  四、教学措施

  1.教师要通过自身的言行以及自身的工作态度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做到恰当的组织教学,使学生能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中去。

  2.加强学*,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教育科研意识和实验的'紧迫感。

  3.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态度和学*方法、学*纪律等方面提出始终一贯,科学而严格的要求。

  4.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 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5.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7.练*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8.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9.认真及时地记录教学后的感受和感悟,及时准确地审视自己的教学。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5

  1、指导思想

  认真学*《数学课程标准(20xx版)》,牢固确立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围绕校长室、教导处提出的教学工作意见,立足课堂,成长师生。以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核心,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落脚点,“以学论教”,探索科学的教学模式,以“快乐学,幸福教”为追求,求真务实,不断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

  2、工作思路。

  (1)教学工作。

  ①备课。组长要做好各个单元的备课安排,组织全组教师钻研教材,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做到个性备课和集体备课结合,参与研究教学策略,在集体研究的成果基础上形成有个性特色的能切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

  ②优化课堂数学。课堂教学要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四基,要深入研究课堂教学艺术,把新课程理念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用评价的语言贯穿于课堂,努力创设学生动于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氛围,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中领会知识,感悟知识,经历过程,并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探索意识与创新意识。同时要善于抓住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生成,从而形成知识在课堂上碰撞,使课堂教学充满人文性和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喜欢上数学,确保每节课的教学质量。全组每位教师都要立足课堂,用新课标的理念改进教法,树立只有统一的教学理念,没有统一的教法模式,要主动构建具有自我特色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③课后反思:倡导进行“二次”备课,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写好教后反思,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用挑剔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以不断提高教学业务水*。

  ④认真做好辅优补差工作。

  (1)要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补缺补差重在*时的点点滴滴,有针对性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抓好课堂拓展,对优生应引导他们进行课外学*探索,使他们不断拓展知识面,带动学生学*成绩的整体提高。

  (3)加强每个班数学质量监控, 监控后及时进行质量分析,并在教学中及时改进。

  ⑤以班级为单位,有计划地开展经常性的数学活动(如课前口算、计算题训练。)激发学生学*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2)教研工作。

  ①加强理论学*,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和实践能力。我们年级组依据实际教学做具体安排,充分发挥组员的作用,组织好每月一次的专题学*,做到定时、定点、定人、定内容,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力争形成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新体系,及时更新我们的教学观念,提高我们的教学水*。

  ②组织老师上好示范课。年级组每月组织一次示范课,教研活动以“上课——说课(含课后反思)——评课——互动”等形式进行,总结完善一些好的教法以便大家借鉴。

  ③进行经常性的教学经验交流活动,以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共同探讨为主要活动形式。

  3、教研组月工作安排。

  三月份

  (1) 制定学科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研组工作计划。

  (2) 第一次教学研讨:二年级新教材的编排特点和第一单元教学内容。

  (3) **老师执教校数学教研课《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4) 第二次教学研讨:认识万以内数。

  (5) 完成三月份教学反思。

  四月份

  (1)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进行心得交流,并观看教育新时空,加强理论学*。

  (2)第三次教学研讨: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3)完成四月份教学反思。

  五月份

  (1)第四次教学研讨:角的初步认识。

  (2)杨晓燕 老师执教《解决问题》。

  (2)组织开展期中数学质量研讨会。

  (3)进行理论学*,完成五月份反思。

  六、七月份

  (1)准备校数学口算比赛。

  (2)第五次教学研讨:统计。

  (3)撰写数学论文或案例。

  (4)完成六月份反思。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两个班共有学生共67人,其中甲班34人,乙班33人,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活动,大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学**惯、学*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有的学生乐于计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有点麻木,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因此,本期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加强培养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当中来。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或竖直方向*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1、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通过购物等活动,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和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让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4、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混合运算要有一定的顺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

  5、引导学生掌握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第二、四单元:表内除法

  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

  2、使学生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三单元:图形和变换

  1、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直观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板辨认以上三种角。

  2、通过观察、测量、比较、归纳,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

  3、使学生能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4、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行四边形。

  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1、联系生活实际学*万以内的数,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实际操作,具体感受大数的实际含义,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数感。

  3、通过“拨一拨”等教学活动,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第六单元:克和千克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千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第七单元:加与减

  1、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引导学生探索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

  3、引导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八单元:统计

  1、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引导学生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

  3、使学生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能做出简单的预测,能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4、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广泛运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1、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用数学解决问题。

  2、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六:教学具体措施:

  1、继续加强学*常规和学**惯的培养。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学*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数学。注意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7、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7

  一、学*情况分析

  (一)在 学生的认知方面:经过一年半的学*,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进行了简单的数学实践活动,掌握了简单的的学*方法。在我执教的一班:优等生较多,但存在两极分化问题。学**惯要加强 。 在我执教的二班:学*成绩比较*均,尖子生较少,学*困难生比较多。

  (二)在学生的情感方面:两个班级的大部分同学都有较高的学*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在上课的时候都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还存在以下缺点:

  一班同学的缺点:个别学生对待学*的'意识不强,不会主动学*,需要教师多方面引导。

  二班同学的缺点:部分学生由于父母不重视孩子的学*,整天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这些学生学**惯较差,上课开小差,作业马马虎虎完成。

  二、本学期课程目标的设定

  (一)认知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2.比较熟练地口算百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或竖直方向*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统计表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情感方面

  让学生学会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他们要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的详细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四.减负提质的措施

  1、学生在数学学*中必须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要主动的创设生动有趣的学*情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的方式,充分给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意识。

  2、生活中还是要注重引导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利用新教材的优势,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使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基础上获得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

  3、学*方式要探索,建立探索性的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品质,发挥个别学生的特长,培养数学能力。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8

  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05财会(3)班数学,所选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职业教育中心编著的《数学(基础版)》该教材是在原有职业高中数学教材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教育部新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试行)》重新编写的,具有以下特点: 大纲对传统的初等数学教育内容进行了精选,把理论上、方法上以及代生产与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知识作为各专业必学的基本内容。根据大纲要求,把函数与几何,以及研究函数与几何的方法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 多数中职学生对学过的数学知识需要复*与提高,才能顺利进入中职阶段的数学学*。这套数学教材编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高中职学生的数学素质,使多数学生能完成大纲中规定的教学要求,以保证中职学生能达到高中阶段的基本数学水准。

  3.增加较大的使用弹性 考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的多样性,各对数学能力的要求也不相同,教学要求给出了较大的选择范围,增加了教学的弹性。教材中给出了三个层次:一是必学的内容分两种教学要求(在教参中指出);二是教材中配备一些难度较大的*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去做,培养这些学生的解题能力;三是编写了选学内容,选学内容主要是深化基本内容所学知识和应用基本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注重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每章专设应用一节,列举数学在生活实际、现代科学和生产中应用的.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5.注重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工具的能力 在大纲中,要求培养学生使用基本计算工具的恩能够里。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使用计数器的技能,所以在新教材中增加了用计数器做的练*题。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技术教学工作计划本学期使用的是第二册的教材,内容包括:*面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概率与统计初步。 每章编写结构:引言,正文(大节、小节、联系、*题),复*问题和复*参考题,阅读材料(数学文化)等。除个别标注星号的选学内容外,都是必学内容。 学生情况分析及教学对策: 05财会(3)班是我刚接手的班级,因而对学生的情况并不是非常熟悉。从总体上看,该班的学*中坚力量主要在一小部分的女生,其他学生学*积极性较差。在要学*的学生当中,普遍表现出底子薄、基础差的特点,对以往知识的缺漏非常多。因而在教学过程当中,及时补遗、查漏补缺尤为重要。知识引入环节我设置旧知识补遗,先回顾新课所涉及到的旧知识点;对学生的要求以能处理简单的操作题为主。另外,舒适的环境对学生的情绪也有挺大的影响,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渗入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9

  一、学生基本情况

  261班共有学生75人,268班共有学生72人。268班学*数学的气氛较浓,但由于高一函数部分基础特别差,对高二乃至整个高中的数学学*有很大的影响,数学成绩尖子生多或少,但若能杂实复*好函数部分,加上学生又很努力,将来前途无量。若能好好的引导,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兴趣,

  二、教学要求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通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养学生的学*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使学生体验到不等式、直线、圆、圆锥曲线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不等式的性质、圆锥曲线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信念和学*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 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的幻妙多姿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在对不等式的性质、*均不等式及思维方法与逻辑模式的学*中,进一步培养记忆能力。做到记忆准确、持久,用时再现得迅速、正确。

  (2)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解析几何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直观值见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解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解析法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通过含参不等式的求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及思维的逻辑性。

  (2)通过解析几何与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通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发展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不等式引伸、推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5)通过解析几何的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能力。

  (6)通过典型例题不同思路的分析,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掌握转化思想方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通过对个性特征的分析研究,提高观察的深刻性。

  (三)知识要求

  1、掌握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及证明不等式的方法,不等式的解法;

  2、通过直线与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及位置关系,掌握简单线性规划问题,掌握曲线方程、圆的概念。

  3、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方程、图形及性质。

  三、教材简要分析

  1、不等式的主要内容是:不等式性质、不等式证明、不等式解法。不等式性质是基础,不等式证明是在其基础上进行的;不等式的解法是在这一基础上、依据不等式的性及同解变形来完成的。20xx年高二下数学教学计划20xx年高二下数学教学计划。不等式在整个高中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是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强有力载体。

  2、直线是最简单的几图形,是学*圆锥曲线、导数和微分等知识的的基础。,是直线方程的一个直接应用。主要内容有: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线性规划的初步知识,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斜率是最重要的概念,斜率公式是最重要的公式,直线与圆是数形结合解析几何相互为用思想的载体。

  3、圆锥曲线包括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一些运用。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分别是满足某些条件的点的轨迹,由这些条件可以求出它们的方程,并通过分析标准方程研究它们的性质。

  四、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不等式的证明、解法。

  2、直线的斜率公式,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

  3、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

  (二)难点

  1、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证明。

  2、到角公式,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简单线性规划的问题的解法。

  3、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

  五、教学措施

  1、教学中要传授知识与培育能力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培育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2、坚持与高三联系,切实面向高考,以五大数学思想为主线,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减轻学生的学*负担。

  3、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坚持启发性原则。研究并采用以发现式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积极参加与***备课,共同研究,努力提高授课质量

  5、坚持向同行听课,取人所长,补己之短。相互研究,共同进步。

  6、坚持学法研讨,加强个别辅导(差生与优生),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培育尖子学生。

  7、加强数学研究课的教学研究指导,培养学识的动手能力。

  六、课时安排

  本学期共81课时

  1、不等式18课时

  2、直线与圆的方程25课时

  3、圆锥曲线20课时

  4、研究课18课时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0

  一、上学期学生学*本课程基本情况分析

  (一)认知方面

  经过一年半的学*,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掌握了初步统计、图形知识,进行了简单的数学实践活动,掌握了简单的的学*方法。

  二年(2)班:优等生较多,但存在两极分化问题。口算能力要加强。

  二年(3班:学*成绩比较*均,尖子生较少,学*困难生比较多。

  (二)情感方面

  两个班大部分学生有较高的学*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表现为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还存在以下缺点:

  二年(2)班缺点:个别学生由于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这些学生学**惯较差,上课开小差,作业马马虎虎完成。

  二年(3)班缺点:个别学生对待学*的意识不强,不会主动学*,需要教师多方面引导。

  二、本学期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

  (一)认知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2.比较熟练地口算百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或竖直方向*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统计表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情感方面

  1.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3.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

  单元结束时期末

  *均错误率速度*均错误率速度

  表内除法6%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4%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10题

  三、本学期本课程教材内容的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结合所学的知识,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单独安排一单元。

  2.结合各部分知识的`教学,安排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

  ·结合计算教学内容进行

  ·结合其他教学内容安排例题或练*。如,在“克和千克”(第87页的内容、第89页第7题)和“统计”(第113页第3题)的教学中,都安排了解决问题例题或练*。

  单元教学重、难点:1、小括号的使用。2、综合算式的应用。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仍分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两段编排,分散难点,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练*。

  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

  图形与变换(包括:*移和旋转、锐角和钝角)

  单元教学重、难点:1、直角、锐角、钝角。2、知*移、旋转现象。3、画简单图形沿水*方向、竖直。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现在是所有的乘法口诀学完之后,再学*用口诀求商,所以表内除法(二)的编排和以往不同,只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以前是7、8、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穿插编排。

  单元教学重点:1、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2、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1)仍分两段:1000以内数的认识、10000以内数的认识,但更强调培养数感。

  (2)不同的是:提前教学“整百、整千数的口算加减法”(义教在“万以内的加、减法”中)。

  单元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读写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而其中的数的组成、数位的意义等概念又是读写数的重点

  单元教学难点:(1)数数过程中,接*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如何数的教学。(2)体会多位数中的数位意义以及相邻数

  位之间的10进关系的教学。(3)如何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

  第六单元、克和千克的认识

  建立质量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克和千克。

  单元教学重点: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单元教学难点:建立克和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百以内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

  (2)增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和估算

  单元教学重点: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单元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设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第八单元、统计

  仍然让学生学*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单元教学重点: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单元教学难点:完成以1格代表5个单位的统计表的制作。

  第九单元、找规律

  (1)一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学*了一些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2)继续探索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与一年级下册教材相比,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稍复杂一些)。

  ·如图形的排列呈现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

  ·一个数列每相邻两项的差组成新的数列是等差数列。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教学中用主题图找规律的方法。

  2、数列相邻两项的差组成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

  另附加: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剪一剪”、“有多重”,属第一个层次,主要是通过活动,让学生一方面巩固数学知识,这些活动有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做的,由此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本学期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教改思路:

  1、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中的主体地位,创设生动有趣的学*情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小组合作学*的方式,充分给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意识。

  2、注重引导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利用新教材的优势之一,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使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基础上获得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

  3、建立探索性的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品质,发挥个别学生的特长,培养数学能力。

  4、让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在教师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渐渐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

  5、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的学*过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应变能力,做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6、了解学生,注意评价多样化。重视对学生数学学*过程的评价。适当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7、对学*困难生进行重点辅导,对他们做到“四”优先:优先发言、优先板演、优先辅导、优先批改。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1

  一、教学想法:

  上学期情况分析:本班学生共42人,大部分学生能正确进行计算,部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也存在审题能力较差,缺乏检查*惯,理解能力较差,对乘法、除法意义认识还不够。

  今年奋斗目标:及格率96%,高分率90%,特忧率80%

  措施:

  1、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采取课前速算、听算、对手互考等形式。

  2、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多照顾学困生以及思维偏慢等的学生,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在*时的生活中多用多练,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激发学*兴趣。

  4、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与家长进行适时沟通,让家长用正确、适当的方法指导孩子学*。

  6、 与语文教师做好时间上的协调,*时多在一起交流、分析学生情况。特别是偏科生,多想办法,尽量的做到优的更优,差的努力补上去。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除法、混合运算、方向与位置、生活中的大数、测量、整理与复*、加与减、认识图形、时分秒、数学好玩、调查与记录。

  三、教学重点:

  有余数的除法、加与减、时分秒。

  四、教学难点:

  加与减、时分秒。

  五、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有余数除法(商是一位数)。结合分物的实操活动,是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把一些物体*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进一步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和正确求商,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会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能结合实际,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3、《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的口算,探索计算万以内数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估算意识,并能运用估算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确定,形成*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方向与位置》,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能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测量》,通过动手测量操作和实际活动,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长,以及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景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3、《认识图形》,通过生活情境认识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三种角;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能直观认识*行四边形;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

  (三)统计

  《调查与记录》,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统计,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

  另外本学期的学*,还安排了一系列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情感。

  六、教学课时

  一、 除法 6课时

  二、 方向与位置 4课时

  三、 生活中的大数 8课时

  四、测量 5课时

  五、 加与减(一) 16课时

  六、 认识图形 7课时

  七、 时分秒 8课时

  九、 调查与记录 5课时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2

  一、学生现状分析 :

  本班共有学生26人,一年半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乘法口诀九九表背的很熟。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2. 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 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 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或竖直方向*移。

  6.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 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 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 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

  2、能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3、能运用有关方位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相互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验策略的多样化性。

  四、主要的教学措施和教改思路:

  1、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中的主体地位。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要提供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以及独立思考的机会,通过学*者的讨论与交流,获得数学结论。

  2、建立探索性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注重问题的探索性,教师要注意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教师是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您现在访问的是数学教学计划,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算式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五、教学进度 :详见教学进度表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3

  一、指导思想:

  按照《数学课程标准》和新课改的要求,以科学精神为指导,重视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重视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内容有解决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图形变换、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一以内数的加减法、克和千克、简单的统计、找规律等。

  教学要求: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或竖直方向*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量的计量方面,给学生初步建立质量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克和千克;图形图形和变换。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良好的计算*惯,发展学生的数感。

  良好的计算*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我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后练*,练*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惯。

  训练方法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一)、重视每堂课的口算5分钟。

  在每天的数学学*中,利用刚上课的5分钟进行口算练*,利用好小考条,小卡片,开火车或限时的形式进行训练。在练*中要注意强化口算的方法,渗透数学思想,启发学生的多向思维,持之以恒,口算速度自然提高。

  (二)、利用《口算练*册》进行计算训练。

  1、在每天的作业中,利用《口算练*册》进行口算练*。指定统一的内容,统一要求。要求家长签字、计时,我及时批改作业并及时表扬进步的同学。

  2、组织好口算月检测

  每月月末口算比赛的模式进行口算检测,在口算比赛时,可以灵活机动地进行,让学生互换试题,集体批阅,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学*能力,又减轻了教师批阅试题的工作压力。达到满分的就发一张“口算明星”小奖状。此外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哪些类型出错较多,哪些孩子能力下降了,并督促学困生的学*,及时与家长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学*进度、寻找正确的辅导方法、通过横向、纵向的比较,掌握学生在校的学*情况,共同提高学生的口算水*。

  2、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3、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1——8页

  第二周9——16页

  第三周17——24页

  第四周25——32页

  第五周33——41页

  第六周42——49页

  第七周50——57页

  第八周58——63页

  第九周64——70页

  第十周71——77页

  第十一周78——85页

  第十二周86——93页

  第十三周94——101页

  第十四周102——110页

  第十五周111——119页

  第十六周120——127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4

  一、指导思想:

  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新《课标》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所任课的班级还是二年级三班和九班,三班共有学生54人,九班共有学生49人,二年级的孩子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示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局部同学由于学**惯、学*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学生乐于计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有点麻木,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加强培养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当中来。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或竖直方向*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材分析:具体目标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1、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通过购物等活动,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和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让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4、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混合运算要有一定的顺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

  5、引导学生掌握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第二、四单元:表内除法

  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

  2。使学生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三单元:图形和变换

  1、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直观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板识别以上三种角。

  2、通过观察、丈量、比拟、归纳,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

  3、使学生能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4、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行四边形。

  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1、联系生活实际学*万以内的数,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实际操作,具体感受大数的实际含义,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数感。

  3、通过拨一拨等教学活动,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第六单元:克和千克

  1、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千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第七单元:加与减

  1、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具体的情境中渗透德育。

  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引导学生探索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4、引导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第七单元:加与减

  1、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引导学生探索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

  3、引导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八单元:统计

  1、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引导学生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

  3、使学生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能做出简单的预测,能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4、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广泛运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具体措施:

  1、继续加强学*惯例和学**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教材通过数小正方体木块,10个是一长条,100个是一层,这样的10层就是一千个有这样10个大正方体就是一万个,体会“千”万”实际含义。利用自制的方向板,教室内或操场上辨认方向。通过数学游戏你问我答,神奇的495练*万以内加减法,通过设计图案复*认识图形,通过实验泡黄豆,填写和绘制统计图表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再如:开展“分一分”活动,大量*均分的过程中,体验除法的含义,等等。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协助学生积累参与数学活动的经验。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发明性地使用教材。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发明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外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时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与其他学科学*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8、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本册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技能。例如,估计一筒花生有多少粒,一篇文章有多少字等。进行万以内加减法计算时,先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再进行计算。学*丈量时,先估计测量的物体有多长,再实际测量,这样做,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估计技能。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探索计算方法时,肯定算法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

  六、课时布置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规范(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教材的编者为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布置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5

  一、教材分析

  本册包括以下内容:1、有余数的除法2、时、分、秒3、认识方向4、认识万以内的数5、分米和毫米6、两、三位时的加法和减法7、角的初步认识8、数据的收集和整理9、期末复*,以及两次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测定方向和了解你的好朋友。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41名学生,男生23名,女生18名,大部分学生的学**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能认真完成作业,对于他们来说,学*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一些学生上课纪律欠缺,他们上课不愿意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对于这些学生,改正他们的学**惯是关键。

  对于上学期的知识掌握尚可,同时也存在着个别人计算不过关、走进生活题说理不清、变化题不懂思考方法等问题。通过本册知识的学*,锻炼他们的思维、口头叙述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时刻。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通过把一些物体进行*均分的操作活动,体会余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余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数一定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式题,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钟面的观察,认识时间的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能说出钟面上所显示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通过学具操作,认识10000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的数位顺序,知道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根据数的意义口算整百数加整百数(和在10000以内)以及相应的减法,整百数加整十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4、通过自主探索,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式题,会口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和超过100)以及相应的减法,会估算一些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式题,会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5、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能应用加、减法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6、联系乘法含义,理解“倍”的概念,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7、在现实情境中,初步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运用乘法和加(减)法正确解答一些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8、联系生活经验,在观察和操作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一些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并描述物体的长度。

  9、联系对东、南、西、北的已有认识,进一步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运用学过的方位词合理描述现实情境或简单*面图上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能看懂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要求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10、联系一些典型物体的面,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知道角是有大小的,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在方格纸上画出角。

  11、会对同一组数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块都是呈现统计结果的方法,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判断、联想和预测。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意义与作用。在教师的组织下,能积极参与数学学*活动,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2、初步具有认真思考的*惯,在教师、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努力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基本求商方法。

  2、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及验算方法,发展估算的'策略。

  3、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难点:

  1、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2、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比较角的大小

  五、教学措施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吃透教材,学*资料,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作用。

  2、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教学乘法口诀,从编儿歌再编口诀,降低口诀的难度。

  3、在课堂中适当穿插一些数学日记,通过寻找其中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4、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争取做到自己能学懂的知识,让他们自己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具体教学时,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充分利用思考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动脑筋钻研问题的兴趣,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开发智力上有促进作用。

  六、课时安排

  单元序号单元内容课时数周次

  一、有余数的除法81—2

  二、时、分、秒83—4

  三、认识方向85—6

  测定方向47

  四、认识万以内的数88—9

  期中检测410

  五、分米和毫米811—12

  六、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813—14

  七、角的初步认识415

  八、数据的收集和整理416

  了解你的好朋友417

  九、期末复*818—19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菁选(扩展7)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菁选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计划,就是在准备做计划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

  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首先,在“解决问题”单元,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其次,结合各部分知识的教学,安排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逐步培养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是作文的源泉。文章是客观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人的心理为中介的,对小学生来说,则主要是内心世界的种种心理表象。表象在小学生作文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小学作文教学应着力促进儿童的自觉表象活动的发展,使他们能逐步获得尽可能稳定、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儿童记忆库中表象的稳定度、鲜明度越高,就越利于加工,思维就越活跃,就越具有创造性,也就越有可能写出内容真实、形象具体的好文章。因此笔者首先要做的是,教学生学会去"爱"。爱山,爱水,爱名胜古迹;爱父母,爱老师,爱周围的人;爱植物,爱动物,爱小物件;爱看书,爱收集,爱手工制作;还有爱种植,爱采摘,爱参观访问等等……正是由于这些爱,孩子们的情感更丰富了,头脑中储存的东西更多了,他们会随笔写下精彩段落。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共有学生32人,优秀生5人,中等生21人,学*有困难的学生有6人。大部分学生学*态度较认真,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只有少部分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较为潦草。本班学生比较活跃,自制能力差,教师在抓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前提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学*。大部分学生在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有所提高,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具体分析:

  第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的共同体。

  (本题题满分8分)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k1>0)与一次函数相交于A、B两点,AC⊥x轴于点C.若△OAC的面积为1,且tan∠AOC=2.

  勤于反思,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不断练*基本功,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并积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自己的教学。

  1、认知方面

  经过一年半的学*,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掌握了初步统计、图形知识,进行了简单的数学实践活动,掌握了简单的的学*方法。学生学*成绩比较*均,尖子生较少,学*困难生比较多。

  2、情感方面

  大部分学生有较高的学*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表现为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还存在以下缺点:

  对学生的学*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个别学生对待学*的意识不强,不会主动学*,需要教师多方面引导。

  部分学生由于父母不重视孩子的学*,整天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这些学生学**惯较差,上课开小差,作业马马虎虎完成。

  二、学期课程目标

  (一)认知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2.比较熟练地口算百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统计表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在教学中,认真学*《小学语文新课标》理念,根据新课标精神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真制定“语文教学计划”,做到教学有目标,有方法,有反思。通过学*和实际教学,我了解到这个阶段的儿童感性多于理性,对于外界事物,侧重于主观认识。为此,在教学中,我一直用童化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直观事物来指导教学,让学生能迅速接受知识。把孩子当成朋友,当成相互学*的伙伴儿,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亲切和关怀,知道老师就是他们赖以信任的朋友。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或竖直方向*移。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让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让学生练*在同层次的*题,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统计表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情感方面

  1.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3.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和课程资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四.减负提质的措施

  1、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中的主体地位,创设生动有趣的学*情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小组合作学*的方式,充分给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意识。

  2、注重引导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利用新教材的优势,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使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基础上获得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

  3、建立探索性的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品质,发挥个别学生的特长,培养数学能力。

  4、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5、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6、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深入研究备课、科学规范施教、认真精细批改、及时总结反思。

  1.教学总原则:

  降低基点,面向全体;深化内涵,追求高效;拓展延伸,培养能力。

  2.教学总目标:

  稳定基础,转化边缘,培养优生,促进尖子,争创第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在内容安排上突出了如下特点:为学生的数学学*构筑起点,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得学*素材,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得时间与空间,展现数学知识得形成与应用过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再每一章数学知识的引入中,都由学生熟知得生活实例引入,注重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来掌握知识,逐步学会运用归纳、演绎和类比得方法进行推理。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七章:

  (一)生活中的轴对称

  (二)勾股定理

  (三)实数

  (四)概率的初步认识

  (五)*面直角坐标系

  (六)一次函数

  (七)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生活中的轴对称:

  本章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有关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和领略轴对称现象的共同规律,认识有关轴对称的基本性质;同时,在简单的图案设计、镶边与剪纸等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轴对称的应用价值和丰富内涵。

  (二)勾股定理:

  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勾股定理、发展推理能力,教科书设计了在方格纸上通过计算面积的方法探索勾股定理的活动,同时又安排了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内容,试图让学生经历观察、归纳、猜想和验证的数学发现的过程,同时也渗透了代数运算与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本章更多关注的是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而不追求计算上的复杂化。在学*了无理数之后,可以再利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设计无理数运算的实际问题。

  (三)实数:

  本章首先通过拼图活动和计算器探索活动,给出无理数的概念,然后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引入*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和开放运算。由于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对于无理数我们常常通过估算来求它的*似值,为此,教科书安排了一节内容,介绍估算的方法,包括通过估算来求它的*似值、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等。最后教科书总结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并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实数的相关概念、运算律和运算法则等。

  (四)概率的初步认识:

  教科书首先呈现二楼一个转盘游戏,通过试验与分析,使学生体会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然后,通过掷硬币的游戏,让学生了解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性,并在大量做试验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概率的意义,初步体会可以通过做试验来大致估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通过大量试验,学生对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会有初步的体验。

  (五)*面直角坐标系:

  本章力图以现实的题材呈现有关内容,以有趣的、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呈现等内容,力图反映*面直角坐标系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通过呈现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图形变换,如电视屏幕上的各种画面处理等。对于确定位置的各种方式,本章通过形式多样的题材,将现实生活中常用的定位方法呈现在每个学生面前,其中既有反映极坐标思想的定位方法,也有反映直角坐标思想的定位方法。

  (六)一次函数:

  由于已经有了六年级下册的铺垫,本章教材在设计上进一步体现了建立数学模型的模式,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函数以及一次函数的概念,并进而探索出一次函数及其图像的性质,最后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像解决有关现实问题;同时改革了传统教材中先研究特殊的正比例函数,再研究一般的一次函数的教学顺序,将正比例函数纳入一次函数的研究中去。

  (七)二元一次方程组:

  本章教材弱化了概念,强调二楼建模思想。为了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本章首先通过丰富的实例建立二元一次方程,展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同时介绍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相关概念;接着,顺理成章地给出有关现实问题的解答,进而介绍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俩种基本方法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然后,通过几个现实问题情境,经行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最后,通过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与一次函数图像的关系的讨论,建立方程与函数的联系,并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像解法。

  三、学情分析

  初二x班共有学生xx人,其中女生xx人,男xx人。由于xxxx,对于理性思维缺少优势,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多采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她们能够理解。有些概念,学生会感动很陌生,因此在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兴趣,提高效率,保证质量。

  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在生与生的交流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结合初一的期末水*测试,细致分类,重点突出,抓好三类生和边缘生的辅导,争取教育教学有新的突破。

  四、教学目标

  1、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探索轴对称现象的共同特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探索角的*分线、线段的垂直*分线的有关性质,掌握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质。初步掌握尺规作图。

  2、经历探索勾股定理及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掌握勾股定理,了解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能运用判断直角三角形的条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会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

  3、让学生经历数系的扩张、探求实数性质及其运算规律的过程;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估算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了解方根及其相关概念;会用根号表示并会求数的方根。

  4、经历的活动过程。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发展随机观念。进一步体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5、经历探索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形状变化之间关系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多种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6、经历函数、一次函数等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经历一次函数及其性质的探索过程,在合作与交流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初步理解函数的概念,理解一次函数及其图像的有关性质;初步体会方程和函数的`关系。能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会做一次函数的图像,并利用他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7、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发展学生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会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能根据问题,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检验解的合理性。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像解法,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想,从而初步理解化为和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的化归思想。

  五、教学措施

  1.教材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是教学的基础设施。在教学中必须依纲靠本,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钻研教材抓好重点。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享受学*。

  3、加强知识的拓展与联系,把握好知识的开放度。积极参与听评课活动,向优秀教师取经,以先进的理念进行教学。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

  5.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利用小组合作,实施分层教学,力求使尖子生吃饱、优秀生吃好、上线生吃得下。优化作业设计,及时批改辅导。

  6.精心设计单元复*测试题,全批全改,查漏补缺,认真上好*题讲评课。注重教授知识的基础性、灵活性和综合性,积极探究所授知识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的联系。

  7.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

  六、教学进度

  章节

  周数安排

  (一)生活中的轴对称

  第1至3周

  (二)勾股定理

  第4至5周

  (三)实数

  第5至6周

  (四)概率的初步认识

  第7至8周

  期中考试

  第9周

  (五)*面直角坐标系

  第10至12周

  (六)一次函数

  第13至15周

  (七)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16至17周

  复*第第五至第七章

  第18至20周

  期末考试

  第21周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3

  一、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解决问题、表内除法(一)、图形与变化、表内除(二)、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的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统计、找规律、总复*等。

  这册教材的计算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除法。这两部分内容都是进一步学*计算的重要基础。因此,表内除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除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在这两部分计算教学中,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出现克和千克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活动,理解使用统一的重量单位。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观念。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和变化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移、旋转现象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广角"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或竖直方向*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两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万以内加、减法笔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求使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往的教学重点放在使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计算法则和方法上,并通过一定的训练达到计算的熟练。此次教材的编排,突出的变化是不再孤立的教学笔算,而是将笔算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背景中,使学*笔算与学*用笔算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笔算加法中安排了参观博物馆的乘车问题,笔算减法中安排了北京申奥成功后得票多少的比较问题等。这里的编排顺序是:在现实的情境中提出要解决的计算问题,使学*计算的必要性突出出来。接着通过操作、直观探讨计算的算理,展示计算的方法,在学生理解算理、获得算法后,再看能否用计算解决前面提出的实际问题。这样就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例如,万以内的加法笔算,教材先提供一个二年级学生要乘车去参观博物馆的情境。由小精灵提出"哪两个班合乘一辆车?"的问题,使学生处于问题情境中。通过例1、例2、例3分别提出有关乘车的三个问题,都需要用计算来解决。进而引出了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三个计算式题,并引出笔算。在笔算方法的教学中,教材通过摆小棒直观的展示算理并结合直观图出示算法。学生理解了算理和算法,就可以用之解决问题了。在例3中,每辆车限乘70人,通过计算结果知道一班和二班的人数是71,超出限乘人数,所以班长得出结论"一班和二班不能合乘一辆车。"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不仅让学生经历了笔算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笔算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生在这种有目的的学*活动中主动建构知识,获得用数学的成功体验,逐步形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2、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空间观念不仅是他们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认识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他们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小学数学中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主要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让小学生在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图案设计、实验操作等各种活动中,获得关于空间与图形的知识,更好地从形状上去认识周围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描述事物间的关系,形成和发展良好的空间观念。

  根据上述教育理念和《标准》第一学段的具体教学目标,本册实验教材对于空间与图形内容的编排采取这样一些措施:首先,提供了丰富的关于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和素材。安排了图形与变化、克与千克的认识单元的教学内容。单元中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动手实践活动,如观察、拼摆、折纸、测量、作图、制作等,通过活动让学生对重量单位克和千克、*移、旋转现象的概念进行感知、体验和理解,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得图形、以及对所获图形间关系进行体验和理解等,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感性经验。其次,教材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例如,在认识重量单位之前,安排了关于用统一的重量单位进行测量必要性的探究;在认识克之前,安排了探索有效的测量黄豆重量的活动等。让学生在各种探索性的操作活动中,通过观察、猜测、操作、讨论交流,感知、感受几何概念的含义及所学图形的特征,借助图形表象进行推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作为当今信息社会中的成员,对客观世界变化的敏捷反应和对各种信息迅速作出判断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学数学中要培养的估计能力正是上述能力的基础之一。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对于估计能力培养涉及得很少,在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所安排的一些乘、除法估算也只作为选学内容。加强估算是当前计算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标准》中规定了估算的教学内容和估计意识、技能的培养的要求。例如第一学段要求:"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本套实验教材把加强估计意识的培养作为改革的要点之一。不仅在计算教学中安排相应的估算教学内容,而且将估计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结合其他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渗透与培养

  例如,本册教材在万以内加、减法笔算教学中,安排了"加、减法估算"一小节,这是估算正式教学的开始。教材结合实例,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情境,展示不同的估算方法。使学生了解估算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估算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它简洁、迅速地解决某些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思想。其次,教材还注意在有关的教学内容或练*中渗透估计意识培养的内容。例如,在"重量单位"教学中有一些观察某种实物大约有多重、测量某一实物时只要求大约的重量等的练*。使学生了解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并不需要准确的计算或精确的结果,而只需要一个粗略的数据就可以达到目的。在教给学生基本的估算方法后,教材还安排一些应用估算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练*,以便逐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4、 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新的数学教育理念认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数学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根据这一理念,本册实验教材的编排,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各种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如前所述,在教学重量单位克和千克的认识之前,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小组讨论、归纳推理等活动,得出要用统一的重量单位进行测量才能得到一致的结果,才能彼此进行交流的结论。在学生认识了克、千克之后,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还有比克大的长度单位千克,而是让学生自己探索测量一袋盐的重量的方法,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应该用比较大的重量单位的想法,从而引出"千克"。本册实验教材安排的两个数学实践活动"剪一剪"和"有多重",都是开放式的对周围事物或操作材料的数学内容进行探究的活动。在这些动手实践的探索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数学知识,还可激发学生进一步学*探索的欲望,产生对现实世界各种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地探索未知,进而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这些也正是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维所必需的过程。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4

  一、学生情景分析。

  二(3)班原有学生34人,本学期转走4人,插入3人。二(4)班原有学生34人,本学期转走2人。经过一年级的学*,孩子们已基本适应了北师大版教材特点和班级学*生活。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两个班合格率均为100%,可是优生率还有待提高。两个班的孩子的学**惯都比较好。2、4班的学*成绩相对同年级几个班比较薄弱,个别孩子如耿瑞天、赖恩培、许耀月等,还需要重点加强基础的辅导。2、3班整体情景比较好,但也有个别的如郭轲辰、付豪等,基础比较薄弱。本学期的教学重点还是要放在良好听课*惯的养成和数学思维本事养成训练。

  二、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经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能够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在这两个单的学*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构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惯和初步的推理本事,能够熟记乘法口诀表,并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四单元“分一分与乘法”,第五单元“除法”。学生经过很多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能够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第六单元“时、分、秒”。学生经过时、分、秒的学*,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惯。在实际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的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2、空间与图形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学*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一样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头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经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经过本单元的学*,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明白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统计与概率: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经过本单元的学*,学生将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根据图表中的一些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我的想法,初步构成统计意识。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4、实践活动: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节日活动”“地球旅行”“人类的好朋友”,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其他具体资料的学*中,安排了“小调查”活动和贴进生活多样化的应用性问题,旨在对某一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

  1、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能够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构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惯,熟记乘法口诀表,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经过“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能够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四、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五、教学措施:

  根据两个班的实际情景,在本学期中,重点采取学生下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对班级孩子进行分工,负责班级的课前准备、课后作业、家庭作业的收发。

  2、注重学生倾听*惯的培养。

  3、培养学生学*数学的愿望。做足课前的准备,创造生动情境、激发学*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数学,重视动手操作与抽象概括相结合,体验乘除法的含义,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经过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4、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忙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鼓励算法的多样化。

  5、培养学生初步的问题意识,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发掘身边的数学信息,并以周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6、在整理与复*中,注重培养学生回顾与反思的学*本事。

  7、加强家校合作和培优辅弱工作。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5

  “十年的变化”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加与减(一)”这一单元的内容,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等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教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百以内加减法以及整十、整百的加减法口算、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万以内加法的计算应该比较容易掌握,稍有困难的是万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中连续进位的加法的口算和笔算。为此,本课教学中,在注重学生已有的计算基础上,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教师点拨引导为辅的策略,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在积极思辨中发现,在具体运用中理解的方法进行“连续进位加法”的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自己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在合作交流的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归纳总结、与人交流、合作学*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推理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的*惯,养成认真、有条理的计算*惯。

  (2)通过情景对比,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是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三位数加法中的连续“进位”方法。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创设了十年前我去动物园参观的情境激趣引出课题,与今天再去逛时情境的对比,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出知识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提出问题。这一环节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良好数学品质。整个课堂我创设小动物参与的环节,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创设轻松愉悦的学*氛围。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实践活动”的教学建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材,合理选择教法与学法的基础上,我对本节课的活动过程设计如下,具体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三)联系实际,巩固应用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下面我就这四个教学过程做具体的阐述: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开课伊始,我通过情景创设十年前逛动物园的情境,与今天学生再逛动物园的情境作对比,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引入今天的知识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既现实、又有趣,同时还受到了环保教育。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中改变学生单纯接受式的学*方式,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引导学生思考,合作交流,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汇报自己或小组的成果,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1.出示青山县野生动物园相关数学信息。

  (1)思考并回答:对比同一个动物园两张照片,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2)提出数学问题。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学生计算。

  (2)四人小组内交流算法。

  (3)全班汇报。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计算方法:

  口算 数线

  在计数器上拨珠计算。

  尝试列竖式的方法计算。(小老师板书,讲解)

  3.小狮子先知道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时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你愿意告诉它吗?

  4.师:今天我们学*的就是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补充课题)

  5.趣味练*,评选动物园环保之家(板演)

  (三)联系实际,巩固应用

  这一环节设计了“帮森林医生啄木鸟找对错”,“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两个环节,目的是为了对今天学*的连续进位的加法进行巩固练*。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6

  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05财会(3)班数学,所选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职业教育中心编著的《数学(基础版)》该教材是在原有职业高中数学教材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教育部新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试行)》重新编写的,具有以下特点: 大纲对传统的初等数学教育内容进行了精选,把理论上、方法上以及代生产与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知识作为各专业必学的基本内容。根据大纲要求,把函数与几何,以及研究函数与几何的方法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 多数中职学生对学过的数学知识需要复*与提高,才能顺利进入中职阶段的数学学*。这套数学教材编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高中职学生的数学素质,使多数学生能完成大纲中规定的教学要求,以保证中职学生能达到高中阶段的基本数学水准。

  3.增加较大的使用弹性 考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的多样性,各对数学能力的要求也不相同,教学要求给出了较大的选择范围,增加了教学的弹性。教材中给出了三个层次:一是必学的内容分两种教学要求(在教参中指出);二是教材中配备一些难度较大的*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去做,培养这些学生的解题能力;三是编写了选学内容,选学内容主要是深化基本内容所学知识和应用基本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注重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每章专设应用一节,列举数学在生活实际、现代科学和生产中应用的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5.注重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工具的能力 在大纲中,要求培养学生使用基本计算工具的恩能够里。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使用计数器的技能,所以在新教材中增加了用计数器做的练*题。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技术教学工作计划本学期使用的是第二册的`教材,内容包括:*面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概率与统计初步。 每章编写结构:引言,正文(大节、小节、联系、*题),复*问题和复*参考题,阅读材料(数学文化)等。除个别标注星号的选学内容外,都是必学内容。 学生情况分析及教学对策: 05财会(3)班是我刚接手的班级,因而对学生的情况并不是非常熟悉。从总体上看,该班的学*中坚力量主要在一小部分的女生,其他学生学*积极性较差。在要学*的学生当中,普遍表现出底子薄、基础差的特点,对以往知识的缺漏非常多。因而在教学过程当中,及时补遗、查漏补缺尤为重要。知识引入环节我设置旧知识补遗,先回顾新课所涉及到的旧知识点;对学生的要求以能处理简单的操作题为主。另外,舒适的环境对学生的情绪也有挺大的影响,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渗入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7

  一、教学想法:

  上学期情况分析:本班学生共42人,大部分学生能正确进行计算,部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也存在审题能力较差,缺乏检查*惯,理解能力较差,对乘法、除法意义认识还不够。

  今年奋斗目标:及格率96%,高分率90%,特忧率80%

  措施:

  1、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采取课前速算、听算、对手互考等形式。

  2、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多照顾学困生以及思维偏慢等的学生,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在*时的生活中多用多练,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激发学*兴趣。

  4、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与家长进行适时沟通,让家长用正确、适当的方法指导孩子学*。

  6、 与语文教师做好时间上的协调,*时多在一起交流、分析学生情况。特别是偏科生,多想办法,尽量的做到优的更优,差的努力补上去。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除法、混合运算、方向与位置、生活中的大数、测量、整理与复*、加与减、认识图形、时分秒、数学好玩、调查与记录。

  三、教学重点:

  有余数的除法、加与减、时分秒。

  四、教学难点:

  加与减、时分秒。

  五、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有余数除法(商是一位数)。结合分物的实操活动,是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把一些物体*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进一步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和正确求商,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会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能结合实际,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3、《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的口算,探索计算万以内数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估算意识,并能运用估算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确定,形成*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方向与位置》,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能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测量》,通过动手测量操作和实际活动,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长,以及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景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3、《认识图形》,通过生活情境认识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三种角;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能直观认识*行四边形;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

  (三)统计

  《调查与记录》,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统计,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

  另外本学期的学*,还安排了一系列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情感。

  六、教学课时

  一、 除法 6课时

  二、 方向与位置 4课时

  三、 生活中的大数 8课时

  四、测量 5课时

  五、 加与减(一) 16课时

  六、 认识图形 7课时

  七、 时分秒 8课时

  九、 调查与记录 5课时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8

  一:指导思想:

  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两个班共有学生共67人,其中甲班34人,乙班33人,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活动,大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学**惯、学*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有的学生乐于计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有点麻木,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因此,本期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加强培养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当中来。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或竖直方向*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1、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通过购物等活动,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和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让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4、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混合运算要有一定的顺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

  5、引导学生掌握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第二、四单元:表内除法

  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

  2、使学生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三单元:图形和变换

  1、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直观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板辨认以上三种角。

  2、通过观察、测量、比较、归纳,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

  3、使学生能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4、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行四边形。

  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1、联系生活实际学*万以内的数,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实际操作,具体感受大数的实际含义,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数感。

  3、通过“拨一拨”等教学活动,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第六单元:克和千克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千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第七单元:加与减

  1、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引导学生探索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

  3、引导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八单元:统计

  1、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引导学生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

  3、使学生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能做出简单的预测,能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4、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广泛运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1、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用数学解决问题。

  2、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六:教学具体措施:

  1、继续加强学*常规和学**惯的培养。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学*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数学。注意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7、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9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效率,寻求正确的学*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课后要及时复*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庆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题为准,反复练*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惯与*时练*无异。如果*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时养成良好的解题*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切忌考前去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由此可见,要把数学学好就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方法,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使自己进入数学的广阔天地中去。

  如何学好数学

  学好数学的方法其实跟读其他科目没太大差别,流程上可区分为六个步骤:

  1. 预*

  2. 专心听讲

  3. 课后练*

  4. 测验

  5. 侦错、补强

  6. 回想

  以下就每一个步骤提出应注意事项,提供同学们参考。

  1. 预 * :

  在课前把老师即将教授的单元内容浏览一次,并留意不了解的部份。

  2. 专心听讲:

  (1)新的课程开始有很多新的名词定义或新的观念想法,老师的说明讲解绝对比同学们自己看书更清楚,务必用心听,切勿自作聪明而自误。

  若老师讲到你早先预*时不了解的.那部份,你就要特别注意。

  有些同学听老师讲解的内容较简单,便以为他全会了,然后分心去做别的事,殊不知漏听了最精彩最重要的几句话,那几句话或许便是日后测验时答错的关键所在。

  (2)上课时一面听讲就要一面把重点背下来。定义、定理、公式等重点,上课时就要用心记忆,如此,当老师举例时才听得懂老师要阐述的要义。

  待回家后只需花很短的时间,便能将今日所教的课程复*完毕。事半而功倍。只可惜大多数同学上课像看电影一般,轻松地欣赏老师表演,下了课什麼都不记得,白白浪费一节课,真可惜。

  3. 课后练* :

  (1) 整理重点

  有数学课的当天晚上,要把当天教的内容整理完毕,定义、定理、公式该背的一定要背熟,有些同学以为数学著重推理,不必死背,所以什麼都不背,这观念并不正确。一般所谓不死背,指的是不死背解法,但是基本的定义、定理、公式是我们解题的工具,没有记住这些,解题时将不能活用他们,好比医师若不将所有的医学知识、用药知识熟记心中,如何在第一时间救人。很多同学数学考不好,就是没有把定义认识清楚,也没有把一些重要定理、公式”完整地〃背熟。

  (2) 适当练*

  重点整理完后,要适当练*。先将老师上课时讲解过的例题做一次,然后做课本*题,行有余力,再做参考书或任课老师所发的补充试题。遇有难题一时解不出,可先略过,以免浪费时间,待闲暇时再作挑战,若仍解不出再与同学或老师讨论。

  (3) 练*时一定要亲自动手演算。很多同学常会在考试时解题解到一半,就接不下去,分析其原因就是他做练*时是用看的,很多关键步骤忽略掉了。

  4. 测验 :

  (1) 考前要把考试范围内的重点再整理一次,老师特别提示的重要题型一定要注意。

  (2) 考试时,会做的题目一定要做对,常计算错误的同学,尽量把计算速度放慢, 移项以及加减乘除都要小心处理,少使用“心算” 。

  (3) 考试时,我们的目的是要得高分,而不是作学术研究,所以遇到较难的题目不要 硬干,可先跳过,等到试卷中会做的题目都做完后,再利用剩下的时间挑战难题,如此便能将实力完全表现出来,达到最完美的演出。

  (4) 考试时,容易紧张的同学,有两个可能的原因:

  a. 准备不够充分,以致缺乏信心。这种人要加强试前的准备。

  b. 对得分预期太高,万一遇到几个难题解不出来,心思不能集中,造成分数更低。这种人必须调整心态,不要预期太高。

  5. 侦错、补强 :

  测验后,不论分数高低,要将做错的题目再订正一次,务必找出错误处,修正观念,如此才能将该单元学的更好。

  6. 回想:

  一个单元学完后,同学们要从头到尾把整个章节的重点内容回想一遍,特别注意标题,一般而言,每个小节的标题就是该小节的主题,也是最重要的。将主题重点回想一遍,才能完整了解我们在学些什麼东西。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0

  一、学生现状分析 :

  本班共有学生26人,一年半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乘法口诀九九表背的很熟。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2. 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 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 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或竖直方向*移。

  6.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 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 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 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

  2、能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3、能运用有关方位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相互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验策略的多样化性。

  四、主要的教学措施和教改思路:

  1、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中的.主体地位。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要提供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以及独立思考的机会,通过学*者的讨论与交流,获得数学结论。

  2、建立探索性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注重问题的探索性,教师要注意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教师是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算式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五、教学进度 :详见教学进度表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以促进每个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和提高各种数学能力,完善人格,获得全面的发展,使数学面向全体学生。同时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提高质量为目的,一切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与发展的能力”为教学理念。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

  二、本学期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和任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目标

  (1)使学生联系具体情境,认识乘除法的含义,能用乘法口诀熟练的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四、五、六边形等*面图形,初步认识线段,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用尺量线段和物体的长度,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东、南、西、北等方向的认识,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

  (3)使学生经历从简单实际生活情境中搜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过程,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学*乘法口诀时,教给学生编口诀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编口诀的过程,正确有条理说出自己的想法。

  (2)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联系学过的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和方法从生活中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3)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4)使学生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并在交流中更清楚地认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3、情感与态度方面目标

  (1)在学*乘法口诀时,主动参与编制乘法口诀,在学生其他知识时主动参与,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使学生在用学过的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活动过程的探索性和数学思考的合理性。

  (3)使学生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主动克服数学学*中遇到的困难,初步养成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良好学**惯。

  (二)本学期教学内容:

  1数与代数:乘法的含义、乘法口诀、乘法竖式,除法的含义,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法竖式,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单实际问题、*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时、分、秒的认识。

  2、空间与图形:四、五、六边形等图形的直观认识,线段的直观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米、用尺量线段和物体的长度,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东、南、西、北等方向的认识,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

  3、统计与概率:用方块图收集和描述数据,简单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4、实践与综合应用:快乐的队日活动,有趣的七巧板,量一量,算一算,田园风光。

  教学重点:熟练地用1——9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除法

  教学难点: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和具体措施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二(1)、(2)班各有40人,一年级时两个班的成绩相差不多,这三个班中每个班有2——4名学生学*比较困难,成绩比较差,不过绝大部分学生学*认真,上课发言积极,作业认真及时完成,但还有少数学生上课不够认真,注意力很不集中,导致做作业时经常出错。另外,还有些学生的口算能力较差,特别是退位减法。因此根据以上的情况,本学期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纠正不良*惯,扎扎实实推进素质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成绩。

  (二)具体措施

  根据两个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册教材的特点,拟定措施如下:

  1、为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并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多种重要的学*方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把数学学*活动创设成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2、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要关注学生学*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的进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的水*,更要关心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针对学生的弱点,在每节课上课之前,用2分钟的时间进行口诀练*和背口诀训练,提高学生加、减、乘、除法的口算能力。

  5、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同 时在数学的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6、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对中下生的辅导,全面提高中下生的学*成绩。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2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

  一、复*与提高;二、乘法、除法(一);三、统计;四、乘法、除法(二);五、几何小实践;六、整理与提高。

  重点是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这是学*一位数乘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从连加引出乘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因数和积等的名称:参与编制乘法口诀,初步学会类推乘法口诀,熟练口算表内乘法;在动手分东西的活动中,引入除法,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用乘法口诀求商;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余数的含义。能够根据生活实际口头提出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惯,初步养成认真踏实的学*态度。

  2、初步学会在方框中填写要求的数

  3、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尽可能的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获得对简单几何形体的直观经验,在已有的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

  4、从生活中的分类计数引入统计及形象化的统计图,让学生初步经历数据收集,分类计数等统计过程,并根据统计结果口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相关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组织数据处理活动,使学生获得初步的统计体验。

  5、学*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通过尝试,调整寻找答案。

  6、引导学生收集资料,了解九九表的来历,感受人类的聪明才智。

  三、班级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学*,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良好的学*方法,学**惯也基本养成,但是仍需进一步的强化训练。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良好的学*

  *惯要常抓不懈,应该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学**惯。 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能区分一些简单的形图形和方位,能较熟练地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具备了一定的数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个别同学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弱,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有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学**惯、审题能力及认真听题的*惯。

  四、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充分发挥和运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形象优势,用其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3、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求难、求广。应该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4、少一些呆板的练*,适当布置有趣的作业,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提高其学*的兴

  五、提高自身素质

  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水*,这就使得教师必须经过不懈的努力,深钻教材、深挖大纲和教参,*时不放过每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多看名师课堂,多听名师讲座。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一切教研活动,通过教研活动长见识、提素质。抓住尽可能多的机会读一些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数籍,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3

  一、学生基本情况

  261班共有学生75人,268班共有学生72人。268班学*数学的气氛较浓,但由于高一函数部分基础特别差,对高二乃至整个高中的数学学*有很大的影响,数学成绩尖子生多或少,但若能杂实复*好函数部分,加上学生又很努力,将来前途无量。若能好好的引导,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兴趣,

  二、教学要求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通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养学生的学*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使学生体验到不等式、直线、圆、圆锥曲线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不等式的性质、圆锥曲线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信念和学*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 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的幻妙多姿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在对不等式的性质、*均不等式及思维方法与逻辑模式的学*中,进一步培养记忆能力。做到记忆准确、持久,用时再现得迅速、正确。

  (2)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解析几何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直观值见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解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解析法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通过含参不等式的求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及思维的逻辑性。

  (2)通过解析几何与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通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发展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不等式引伸、推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5)通过解析几何的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能力。

  (6)通过典型例题不同思路的分析,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掌握转化思想方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通过对个性特征的分析研究,提高观察的深刻性。

  (三)知识要求

  1、掌握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及证明不等式的方法,不等式的解法;

  2、通过直线与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及位置关系,掌握简单线性规划问题,掌握曲线方程、圆的概念。

  3、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方程、图形及性质。

  三、教材简要分析

  1、不等式的主要内容是:不等式性质、不等式证明、不等式解法。不等式性质是基础,不等式证明是在其基础上进行的;不等式的解法是在这一基础上、依据不等式的性及同解变形来完成的。20xx年高二下数学教学计划20xx年高二下数学教学计划。不等式在整个高中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是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强有力载体。

  2、直线是最简单的几图形,是学*圆锥曲线、导数和微分等知识的的基础。,是直线方程的一个直接应用。主要内容有: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线性规划的初步知识,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斜率是最重要的概念,斜率公式是最重要的公式,直线与圆是数形结合解析几何相互为用思想的载体。

  3、圆锥曲线包括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一些运用。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分别是满足某些条件的点的轨迹,由这些条件可以求出它们的方程,并通过分析标准方程研究它们的性质。

  四、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不等式的证明、解法。

  2、直线的斜率公式,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

  3、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

  (二)难点

  1、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证明。

  2、到角公式,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简单线性规划的问题的解法。

  3、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

  五、教学措施

  1、教学中要传授知识与培育能力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培育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2、坚持与高三联系,切实面向高考,以五大数学思想为主线,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减轻学生的学*负担。

  3、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坚持启发性原则。研究并采用以发现式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积极参加与***备课,共同研究,努力提高授课质量

  5、坚持向同行听课,取人所长,补己之短。相互研究,共同进步。

  6、坚持学法研讨,加强个别辅导(差生与优生),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培育尖子学生。

  7、加强数学研究课的教学研究指导,培养学识的动手能力。

  六、课时安排

  本学期共81课时

  1、不等式18课时

  2、直线与圆的方程25课时

  3、圆锥曲线20课时

  4、研究课18课时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4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现在共有学生240人。从学生的年龄结构看,分为两个年龄段。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刚刚从外校转过来的,转学生大部分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没有学,因此学生的基础层次差了一些其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不一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教师应尽量将他们缺失的知识补上,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更多的发展。另外从去年的学*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都能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的基础较扎实。但还是有少数学生的听课*惯、行为*惯不太好,影响了学*成绩,因此有待加强养成教育。从整体情况来看,学生们都活泼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已经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体。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

  ①数一数与乘法;②乘法口诀(一);③观察物体;④分一分与除法;

  ⑤方向与位置;⑥时、分、秒;⑦乘法口诀(二);⑧除法;

  ⑨统计与猜测;⑩总复*。

  三、主要教学目标

  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在本单元的学*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5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有学生28人。从上学期的期末检测来看,学生对学*数学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差,综合能力有待提高。经过前三个学期的学*,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课堂学*方式,有小部分学生养成了课前预*、课后认真练*巩固的良好学**惯,大部分学生养成了上课认真听讲,注意倾听他人发言,遇到不懂得地方及时向老师和其他同学请教,会通过独立思考、同桌讨论、小组交流解决学*中的难题。大多数学生学**惯较好,能独立思考问题,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读书、写字姿势正确。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有余数除法(商是一位数)。结合分物的实操活动,是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把一些物体*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进一步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和正确求商,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第二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结合实际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并掌握相应的运算。

  3、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会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能结合实际,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4、第六单元《加与减(一)》、第八单元《加与减(二)》。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的口算,探索计算万以内数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估算意识,并能运用估算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确定,形成*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能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认识简单的线路图,能根据线路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第五单元《测量》,通过动手测量操作和实际活动,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长,以及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景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3、第七单元《认识图形》,通过生活情境认识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三种角;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能直观认识*行四边形;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

  (三)统计

  第九单元《统计》,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

  另外本学期的学*,还安排了一系列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情感。

  三、教学具体措施

  1、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采取课前速算、听算、对手互考等形式。

  2、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数学,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游戏、讲故事、直观表演、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多照顾学困生以及思维偏慢等的学生,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在*时的生活中多用多练,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激发学*兴趣。

  4、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与家长进行适时沟通,让家长用正确、适当的方法指导孩子学*。

  6、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6

  一、教学目标:

  1、经历在观察、验证、交流等活动中探索长方形特征的过程,培养孩子的探究能力。

  2、认识长方形的长和宽,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3、在用已有数学活动经验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良好体验,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长方形的长和宽,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难点:经历在观察、验证、交流等活动中探索长方形特征的过程,并获得成功的良好体验,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方法:

  实物展示发,课件演示发,游戏等。

  四、教学过程:

  (一)、课件展示几种不同的图形:让学生分别说说几种图形的特征:(学生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是重点引导长方形的认识)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

  1、让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长方形。

  (1)仔细观察你手中的长方形,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直观的观察,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这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重要前提,孩子会从感知上发现长方形的一些特征。很有可能学生会说出,长方形有四条边,四条中有两条长边,有两条短边……)

  (2)长方形的边,角有什么特点?(教师这时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各抒己见。很有可能学生说出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3)激发学生自己猜测自己说的话是否正确。(学生通过各种实验小游戏验证。)预设:

  (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方法找到验证的结论小组讨论全班进行交流。)

  2、课件展示:总结。

  汇报后演示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课件。在演示的过程中向学生讲清两条长边叫做对边,两条短边也叫做对边。在交流,展示验证方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试着用一句话总结长方形的特征。

  (这时候演示课件,不仅肯定了开始的猜测,还能够让学生直观、形象的认识长方形的特征。让孩子总结长方形的特点,不仅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孩子对知识在头脑中又加深巩固了一次)

  3、认识长和宽

  (1)出示长方形纸,师指说:长方形的边不一样长,我们把长边的长叫长,短边的长叫宽。

  (2)师指另外两条边问:这条边叫什么?有几个长?几个宽?

  (3)让学生找出身边“长方形”同桌活动,指一指长、宽、对边。

  (三)、练*

  1、游戏一:我会“辨”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个是长方形,哪个不是长方形(学生说一说判断的理由,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长方形的特征。

  老师小结:不管怎么放,只要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它就是长方形;反过来只要是长方形,它的对边就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游戏二:量一量同桌合作:指出上一题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测量一下它们的长和宽,并记录下来。

  3、游戏三:画一画出示课件:学生帮助自己设计像框,并画在方格纸上长方形4、游戏四:拼一拼老师建议用不同的长方形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送给你的朋友。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7

  1、指导思想

  认真学*《数学课程标准(20xx版)》,牢固确立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围绕校长室、教导处提出的教学工作意见,立足课堂,成长师生。以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核心,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落脚点,“以学论教”,探索科学的教学模式,以“快乐学,幸福教”为追求,求真务实,不断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

  2、工作思路。

  (1)教学工作。

  ①备课。组长要做好各个单元的备课安排,组织全组教师钻研教材,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做到个性备课和集体备课结合,参与研究教学策略,在集体研究的成果基础上形成有个性特色的能切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

  ②优化课堂数学。课堂教学要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四基,要深入研究课堂教学艺术,把新课程理念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用评价的语言贯穿于课堂,努力创设学生动于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氛围,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中领会知识,感悟知识,经历过程,并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探索意识与创新意识。同时要善于抓住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生成,从而形成知识在课堂上碰撞,使课堂教学充满人文性和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喜欢上数学,确保每节课的教学质量。全组每位教师都要立足课堂,用新课标的理念改进教法,树立只有统一的教学理念,没有统一的教法模式,要主动构建具有自我特色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③课后反思:倡导进行“二次”备课,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写好教后反思,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用挑剔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以不断提高教学业务水*。

  ④认真做好辅优补差工作。

  (1)要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补缺补差重在*时的点点滴滴,有针对性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抓好课堂拓展,对优生应引导他们进行课外学*探索,使他们不断拓展知识面,带动学生学*成绩的整体提高。

  (3)加强每个班数学质量监控, 监控后及时进行质量分析,并在教学中及时改进。

  ⑤以班级为单位,有计划地开展经常性的数学活动(如课前口算、计算题训练。)激发学生学*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2)教研工作。

  ①加强理论学*,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和实践能力。我们年级组依据实际教学做具体安排,充分发挥组员的作用,组织好每月一次的专题学*,做到定时、定点、定人、定内容,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力争形成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新体系,及时更新我们的教学观念,提高我们的教学水*。

  ②组织老师上好示范课。年级组每月组织一次示范课,教研活动以“上课——说课(含课后反思)——评课——互动”等形式进行,总结完善一些好的教法以便大家借鉴。

  ③进行经常性的教学经验交流活动,以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共同探讨为主要活动形式。

  3、教研组月工作安排。

  三月份

  (1) 制定学科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研组工作计划。

  (2) 第一次教学研讨:二年级新教材的编排特点和第一单元教学内容。

  (3) **老师执教校数学教研课《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4) 第二次教学研讨:认识万以内数。

  (5) 完成三月份教学反思。

  四月份

  (1)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进行心得交流,并观看教育新时空,加强理论学*。

  (2)第三次教学研讨: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3)完成四月份教学反思。

  五月份

  (1)第四次教学研讨:角的初步认识。

  (2)杨晓燕 老师执教《解决问题》。

  (2)组织开展期中数学质量研讨会。

  (3)进行理论学*,完成五月份反思。

  六、七月份

  (1)准备校数学口算比赛。

  (2)第五次教学研讨:统计。

  (3)撰写数学论文或案例。

  (4)完成六月份反思。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8

  任教班级情况:经过一年多的学*,大部分的学生逐步养成了较好的学**惯。但部分学生活泼好动,学**惯较差,上课时注意力不易集中,课堂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较被动。还有一些学生作业时常要拖拉,学*上有较大的困难。大多学生学**惯较好,上课思维活跃,敢于大胆发言。但大部分的学生都有粗心的现象,还有几位学生学*自觉性还不够,需要加强*时督促。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数数认识千以内的数;认识质量和质量单位千克、克;能熟练的口算表内乘除法;掌握百以内数加减法和千以内简单加减法的口算技能。

  2、经历观察几何体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从不同方面观察到的图形;经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行四边形的过程,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些特征,获得初步的识图、作图等技能。

  3、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会用统计图描述和表示一些数据。

  (二)情感与态度

  1、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从日常的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有主动探究学*的愿望。

  2、学会与人合作,并体会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3、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的数学活动的过程,了解同一问题可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并感受到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形成良好的学**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些特征,获得初步的识图、作图等技能。

  2、掌握百以内数加减法和千以内简单加减法的口算技能。

  3、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会用统计图描述和表示一些数据。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通过不断的学*,更新自己的观念,尝试于实际教学之中,完善自己的教学,使自己在教学上能有所提高。

  2、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的发展。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数学,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游戏、讲故事、直观表演、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多照顾学困生以及思维偏慢等的学生,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在*时的生活中多用多练,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激发学*兴趣。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的帮助和引导,让学生获得成功感。

  5、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学有效的整合,提高课堂效率几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

  6、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又针对性地布置作业。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7、进一步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惯充分挖掘各种网上教学资源,用好各种教学媒体,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活动,首先从学*的内容和形式上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敢于提问、善于倾听、乐于表达的内在品质。

  8、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课时安排:

  1.厘米分米米5课时

  2.有余数除法12课时

  3.认识一千以内的数8课时

  4.千克和克5课时

  5.四边形的认识6课时

  6.三位数加减法12课时

  7时分秒6课时

  8.探索乐园4课时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9

  一、教材的编排特点及重点训练项目:

  本册教材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供给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忙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资料,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资料,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并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教材的基本资料是: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二),观察物体(一),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其中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训练资料。

  二、学生情景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也有了必须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本事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所以,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应更多关注学生学*兴趣和学*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一样的学生得到不一样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明白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构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明白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确定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明白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一样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应对称现象。

  6、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秒。明白1时=60分,1分=60秒。并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7、经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本事,初步构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经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此刻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资料,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当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本事和逻辑思维本事。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本事和解答应用题的本事,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资料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本事。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简便,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0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1)班共有学生52人,二(6)班共有学生53人。

  一年的教学与常规训练,从行为*惯角度来看:学生己有知识经验水*呈现较明显的差异,由于还属于是低年级儿童,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给教学秩序、教学常规的建立带来一定的困难。学生本来已有的一些学**惯在两个月的暑假中已慢慢地褪去,在开学初这段时间内,学生的课堂常规依然是需要不断巩固的,一定要很注重学生的学*行为*惯的教育,学生*惯的养成决定以后学生的学*发展。

  从把握知识的角度来看:在数与代数板块,小学二年级学生而言,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在短时间内记忆和熟练运用大量乘法口诀比较困难,而教师要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及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分一分与除法单元的教学。

  学生在以前已学过前后左右上下六种关系,所以学生已有一定的学*位置知识的初步经验,但是作为小学生,他们的逻辑鉴别能力还不是非常强烈。在学生刚学完方向与位置知识后,继续从生活中来学*时间,学生或多或少对它已有所接触,但他们对于时间究竟是什么,如何去认识钟表,如何计划自己的时间等都还有一些困难。另外,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统计的必要性,对统计知识有了一点点的了解。

  经过一学期的学*,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当前的小学生活,课堂常规基本形成,学生能够遵守基本的课堂纪律,但由于孩子年龄较小,课堂上仍然会出现个别学生游离课堂的情况,另外,学生的课堂倾听的*惯较上学期有所进步,但还不够理想,书写上也还需加强。这学期仍然着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学**惯。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个单元的学*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二单元乘法口决(一),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八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

  第六单元时、分、秒。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惯;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间的进率;能够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二)空间与图形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的学*中,学生将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通过本单元的学*,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通过本单元的学*,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三、学生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数学学*的兴趣和良好*惯

  数学学*的兴趣对于数学学*非常重要。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活动。首先关注学生参与学*活动的热情,学生回答得对与错或语句是否完整,可以延缓评价,要多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特别注意的是不宜用统一的、程式化的语言来训练学生,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首先喜欢上课、喜欢,进而喜欢学数学。

  学生良好学**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不要急于求成,对学生过早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良好的学**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数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过程。

  3、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立了问题银行等栏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有的问题当时不能解决,可以放在问题银行以后解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数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要根据各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过程。适时记录下自己的设计和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观念与方法。

  四、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措施

  我认为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关键在与提高课堂效益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而课堂的数学教学又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学时注意: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数学: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数学。用活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册学*中,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

  3、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为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4、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

  五、教学重难点

  综观本册教材,在数与代数这一板块:乘法口诀(一)、乘法口诀(二)、分一分与除法、是本册的重点,第六单元时、分、秒是本册的难点。本册一个重要部分:空间与图形包括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应尽力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机会,为发展其想像力和创造性提供空间。

  六、提高质量措施

  课堂教学应该更明确教学目标,结合现代课堂教学的研究,我们要思考到底要达到什么目标,达到什么效率,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知识,落实方法。

  怎样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质量,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增大容量,加大练*的力度,加强变式练*(每节课510分钟的练*),学生见多识广了,练*到位了,知识自然就掌握了。

  每天的作业、练*应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需要掌握的只是分散到*时过手。

  学*、考试*惯的培养。高效的、教的技巧、考试的技巧。对学科特色坚持的同时落实学生做题的准确性,培养学生考试的品质。训练学生考试时的检查*惯,对题目的阅读技巧(例如对题目关键词的准确抓取)。检查试卷的程序要教给学生,并利用专门的时间进行练*,例如,代管课时间可以训练学生实际操作检查试卷、检查草稿纸的演算过程。

  与中学的衔接,老师可以多看看中学考题,了解中学学*、考试的大方向,增强中小学的衔接。

  七、科研主攻方向:

  《学术与技术并重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利用课堂观察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效》

  八、教学进度安排:

  (一)数一数与乘法5课时

  (二)乘法口诀(一)10课时

  (三)观察物体4课时

  (四)分一分与除法15课时

  (五)方向与位置4课时

  (六)时、分、秒5课时

  (七)乘法口诀(二)7课时

  (八)除法4课时

  (九)统计与猜测3课时

  九、教研课安排:

  《快乐的动物》(暂定)

  十、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节日广场&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1

  本学段期末考试刚刚结束,从总体来看,试卷并不难。以教材为主要依据,在紧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让孩子在考试的过程中将知识又经历了一次循序渐进的学*和梳理的过程。

  一、学生情况分析

  今年9月份我接任二年级数学教学,全班共34人,男生15人,女生19人,经过一个学期的接触,我对我的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班学生总的说来,班上同学成绩较为*衡,只有几个不合格现象。在经过了一年半的数学学*后,孩子们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尤其是本次期末测试,成绩相当不理想,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们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像我们班的丁鹏程、李东阳、李志鑫、樊高雨、樊奥涵、樊思诺等头脑灵活的孩子是班级中学*数学的领头兵,我应该更多关注的在他们已有的比较扎实的基础上思维再开阔,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提高;像李晓亮、樊梦微、樊延磊头脑反应慢、学*基础差,计算能力较差,计算速度慢,是学*数学的学困生,下学期我会把重点放在对他们学*方法的引导上,使他们在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上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步让他们在思维中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2、学*情况分析

  (1)整体基础较好,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不大,但是偏科却是非常严重的,不过经过这些天的努力,还是有进步的。

  (2)部分学生的上进心不强,没有学*的主动性,学生把学*作为一种负担,有一种想要放弃但父母与老师盯着又不敢放手的状态。只要老师与父母一松,他们就不想学。

  (3)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学生缺乏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会分析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甚至不明白自己求的是什么。

  (4)粗心大意,审题失误,没看清题目就急于动笔做题。

  (5)班级凝聚力较差,缺乏学*积极性。受社会、家庭环境等的影响,部分学生有不良的学**惯(拖欠作业、不专心听讲、不记笔记、作业抄袭、作业不规范、不懂得学*方法等)和组织纪律差、心理素质(承受挫折)较差。

  三、教学措施:

  1、加强基础训练,提高教学质量。多关注学生,找准学生的“弱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加强基础训练,努力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

  2、一如既往抓学风。要做到勤说(每天每时常提醒)、勤问(每天能够与个别学生进行交流)、勤查(每天检查各科作业的完成情况),加大管理力度,让学生能在安静的环境中学*。

  3、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阐明各校之间竞争的严峻形势,让学生有忧患意识,从而调动学*的积极性。

  4、多与各科教师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动态,接受科任老师的建议。多与家长交流,形成合力,共同督促学生学*,使其进步。

  5、让优生带动差生学*,共同取得进步。

  6、学生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对自己的学*提出具体的要求。7、做好与家长的联系工作,争取家长的全力支持与配合,保证学生在家的学*时间与学*质量。

  总之,今后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学*态度。在*时教学中,应结合具体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阅读、思考,然后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后进行反思与评价。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惯。练*设计要加强研究,一方面要精选、精编灵活多样的有针对性、发展性、综合性的练*,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方法和学**惯,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2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7)班学生54人,(8)班学生53人,通过一年半的学*,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和笔算,熟练掌握了表内乘法,形成了一定的口算能力。还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大部分学生学*态度端正,能够认真对待,课堂上也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学*上较为主动,形成了按时写作业、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等良好的学**惯,但个别学生在学*中,思想上松懈,行动上被动,学*比较吃力。

  二、全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表内除法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此,表内除法同表内乘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万以内数的认识,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似数,学*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用数与他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解决问题是在学*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实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并解决解决问题,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2、加强除法概念的教学,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结合相应的内容进行;

  3、图形的运动结合学生的生活景仰学*新知,在实际操作中理解概念;

  4、表内除法与原义务教材相比,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不再分3小组编排,而是集中编排,给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

  5、万以内数的认识优化教材知识结构;密切数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培养数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提高学*能力。

  6、克和千克注意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7、万以内的加减法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

  8、统计内容的选择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意渗透根据统计结果进行预测的思想。

  9、找规律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等活动去发现规律。

  三、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会用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惯。

  3、让学生亲身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4、让学生经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过程和作用;能人、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用符号用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让学生进一步学*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5、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知道用称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6、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7、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惊醒简单的分析;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情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8、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措施:

  1、认真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

  3、认真研究、创造性的使用实验教材,认真备课、上课,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4、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奥数辅导,使它们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重点抓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5、定期进行测试,及时反馈总结。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3

  新学期伊始,为了顺利地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也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工作任务,确保学生的成绩进一步提高,特制定此学科工作计划:

  一、 学情分析。

  我班现有学生30人.对于学生来讲,虽然已经历适应小学课堂教学,但仍有大部分同学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为了逐步实现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激发学生学*欲望,从兴趣入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本学期的教学要求。

  (一)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二)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三)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决求商。

  (四)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五)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稳、旋转的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或竖直方向*移。

  (六)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七)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八)会探索给定图表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理解的能力。

  (九)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数学的信心。

  (十)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十一)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的重、难点分析。

  1、本册的数学重点是表内除法和万以内数的认识。

  表内除法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除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除以一位数,因此,表内除法同表内乘法一样,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成以内数的认识,学生认数的范围扩大到四位。这是学*读、写多位数的基础。也是学生进一步学*认识数的重要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数感的重要素材,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大数与他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2、本册的教学难点是用数学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中在学*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让学生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内容对于实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4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将以学校教学计划和小学教导处的计划为指导,打造学科特色,搞好团队文化建设。以新课标理念为依据,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突破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的成长。进取推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我校数学教学质量,促使我校数学学科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具体工作:

  (一)加强学*,内强素质。

  1、继续组织教师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严格执行新标准。加强新标准在教学中的运用,开展数学教学研究工作,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2、继续学*小学数学学科规范。进一步规范教学全程各个环节的`教学行为,引导并帮忙每位教师在提高专业素养,促进专业发展的同时,有效高效地实施课程,全面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继续认真学*卢家巷实验学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促使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灵活机智的运用模式。全面提升课堂教学品味。

  (二)强化管理提升质量

  1、继续严格教学管理,落实教学工作检查制度。教师每人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备课、听课情景及教师批改作业情景,利用团体备课时间对本学科本周及下周的教学资料、教学方法、作业设计等,加强沟通,展开研讨,步调一致,共同前进。

  2、继续加强团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每一次团体备课要做到定计划、定地点、定资料、定中心发言人,经过团体备课要做到三统一:***学目标、统一重点难点、***学进度。

  3、优化作业环节,减轻学生负担

  每一位教师要在作业的质量上下功夫,作业布置要做到“讲科学、重实效、严要求”,精心筛选,精心设计。对于每一种作业,必须自我做过,必须及时批改,必须及时评讲。各位教师要抓好课堂关、单元关,严格实行“四清”制度: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教师最好要进行分层布置作业,做实、做细个别辅导工作。严禁随意性、惩罚性作业现象的发生,真正做到关爱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

  4、依托质量调研,提升管理效度。

  本学期将继续抓好*时的质量调研工作,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调研,严格抓好命题、监考、阅卷、讲评、分析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好质量调研的诊断、评价、反馈、预测及激励的功能。从本学期起,每次质量调研的试卷都要注明“命题人”,每次质量调研的成绩要进行汇总,充分运用调研手段,检测教学现状,调整教学过程、改善教学方法、研究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5、认真开展听课活动。

  听常态课。包括听推门课,点名听课等。强调课堂教学要情趣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做到课前准备充分,预备铃响前能到岗,一上课就进入学*情景。课堂教学追求简约之美,做到教学目标简明,教学资料简约,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方法简便,教学媒介简单,教学用语简要。

  6、注重过程管理,力求教研实效。

  继续抓好课堂教学的研究,深入课堂,分管领导、学科主任和教学骨干率先上好研讨课;多听课,多交流。在教研活动中认真做好过程管理,期初认真制订好计划,落实好活动资料,主讲人。每位上课教师要依托本学科组、教研组,反复讨论,试教,并且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教研活动时要精心组织,构成热烈的、有深度的交流氛围,使大家真正研有所得。上完教研课后,教者应先进行说课,再进行评课,在组织开展说课、评课、上课活动过程中,要求把体现新课程理念放在首位,所有教研活动的资料须在上课后两周内完成,使教研活动真正构成制度化。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5

  一、学*情况分析

  (一)在 学生的认知方面:经过一年半的学*,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进行了简单的数学实践活动,掌握了简单的的学*方法。在我执教的一班:优等生较多,但存在两极分化问题。学**惯要加强 。 在我执教的二班:学*成绩比较*均,尖子生较少,学*困难生比较多。

  (二)在学生的情感方面:两个班级的大部分同学都有较高的学*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在上课的时候都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还存在以下缺点:

  一班同学的缺点:个别学生对待学*的意识不强,不会主动学*,需要教师多方面引导。

  二班同学的缺点:部分学生由于父母不重视孩子的学*,整天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这些学生学**惯较差,上课开小差,作业马马虎虎完成。

  二、本学期课程目标的设定

  (一)认知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2.比较熟练地口算百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或竖直方向*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统计表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情感方面

  让学生学会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他们要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的详细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四.减负提质的措施

  1、学生在数学学*中必须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要主动的创设生动有趣的学*情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的方式,充分给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意识。

  2、生活中还是要注重引导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利用新教材的优势,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使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基础上获得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

  3、学*方式要探索,建立探索性的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品质,发挥个别学生的特长,培养数学能力。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6

  一、教材分析

  本册包括以下内容:

  1、有余数的除法

  2、时、分、秒

  3、认识方向

  4、认识万以内的数

  5、分米和毫米

  6、两、三位时的加法和减法

  7、角的初步认识

  8、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9、期末复*,以及两次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测定方向和了解你的好朋友。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41名学生,男生23名,女生18名,大部分学生的学**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能认真完成作业,对于他们来说,学*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一些学生上课纪律欠缺,他们上课不愿意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对于这些学生,改正他们的学**惯是关键。

  对于上学期的知识掌握尚可,同时也存在着个别人计算不过关、走进生活题说理不清、变化题不懂思考方法等问题。通过本册知识的学*,锻炼他们的思维、口头叙述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时刻。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通过把一些物体进行*均分的操作活动,体会余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余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数一定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式题,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钟面的观察,认识时间的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能说出钟面上所显示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通过学具操作,认识10000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的数位顺序,知道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根据数的意义口算整百数加整百数(和在10000以内)以及相应的减法,整百数加整十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4、通过自主探索,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式题,会口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和超过100)以及相应的减法,会估算一些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式题,会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5、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能应用加、减法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6、联系乘法含义,理解“倍”的概念,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7、在现实情境中,初步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运用乘法和加(减)法正确解答一些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8、联系生活经验,在观察和操作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一些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并描述物体的长度。

  9、联系对东、南、西、北的已有认识,进一步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运用学过的方位词合理描述现实情境或简单*面图上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能看懂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要求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10、联系一些典型物体的面,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知道角是有大小的,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在方格纸上画出角。

  11、会对同一组数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块都是呈现统计结果的方法,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判断、联想和预测。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意义与作用。在教师的组织下,能积极参与数学学*活动,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2、初步具有认真思考的*惯,在教师、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努力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基本求商方法。

  2、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及验算方法,发展估算的策略。

  3、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难点:

  1、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2、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比较角的大小

  五、教学措施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吃透教材,学*资料,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作用。

  2、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教学乘法口诀,从编儿歌再编口诀,降低口诀的难度。

  3、在课堂中适当穿插一些数学日记,通过寻找其中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4、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争取做到自己能学懂的知识,让他们自己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具体教学时,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充分利用思考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动脑筋钻研问题的兴趣,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开发智力上有促进作用。

  六、课时安排

  单元序号单元内容课时数周次

  一、有余数的除法81—2

  二、时、分、秒83—4

  三、认识方向85—6

  测定方向47

  四、认识万以内的数88—9

  期中检测410

  五、分米和毫米811—12

  六、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813—14

  七、角的初步认识415

  八、数据的收集和整理416

  了解你的好朋友417

  九、期末复*818—19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7

  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八单元除法

  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4、第六单元时、分、秒

  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惯。在实际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的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空间与图形

  1、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在这个单元学*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2、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

  通过本单元的学*,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统计与概率

  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通过本单元的学*,学生将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根据图表中的一些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的正文或*题中,至少安排了11项实践活动:

  1、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

  2、把100根小棒*均分给你们小组的小朋友,说一说可以怎么分,把分的过程记录下来。

  3、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

  4、站在不同的位置看讲台,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先想一想,再看一看。

  5、在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

  6、观察夜晚的星空,你能找到北斗星吗?

  7、做一件你喜欢的事情,估计用了1分后停止,看谁估计的时间最接*1分。

  8、唱一首歌,估计用了几分时间。

  9、1分你大约能跑多少米?

  10、你上学时,路上用了多少时间?在小组内说一说。

  11、调查你们小组的同学每天睡多长时间(不到10时、达到10时)。

  经历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并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

  1、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五、教学难点

  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六、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3、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4、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重视对学生学*过程的评价。

  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

  6、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7、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8、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算法多样化。

  9、作业除了基础统一之外,要分层次留作业,多留研究实践性作业。

  10、加强培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七.全册教时安排(65课时左右)

  (1)数一数与乘法;5课时

  (2)乘法口诀(一)10课时

  (3)观察物体4课时

  (4)分一分与除法13课时

  (5)方向与位置4课时

  (6)时、分、秒4课时

  (7)乘法口诀(二)7课时

  (8)除法8课时

  (9)统计与猜测4课时

  (10)总复*5课时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菁选(扩展8)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选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12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计划吧。想学*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1

  一、现状分析:

  我们班级四年级大部分学生的素质较好,个别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暂时存在差异。从学生知识的掌握方面看:大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理解并运用到实践报告中去,对口算、计算、文字叙述题算理清楚;对应用题也有了初步的分析解答能力。整个班级形成了热爱学*、积极向上的班风。

  从学**惯方面看:整个班级有着良好的学*风气。但也有个别情况,如

  个别学生学*不够积极,粗心马虎;缺乏信心、懒惰情况。

  从班级常规方面看:大部分学生在40分钟内,能够认真听讲并完成当堂的学*任务。但也有学生上课精神不集中,小动作特别多,回答问题不积极等。

  本学年要针对以上所存在的问题,分期分类,定出实际目标,以养成良好的学**惯,抓好学生的素质教育为主,强化训练学生常规,使学生养成良好学风,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成为学*的主人。针对四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学科内容,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教学思想:

  二、知识目标:

  1、使学生学会并掌握本册所有知识内容。

  2、在学会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知识,拓展延伸。

  三、能力目标:

  1、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注意学**惯的'培养。

  2、引导学生掌握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

  3、能教好的积累运用。

  四、任务要求:

  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2、精讲多练,选精品。

  3、用心教学。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2

  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继续带四年级(1)、(3)班,两班人数共85人,班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少部分学生,由于知识脱节,单元知识能过关,但综合能力较差,对于概念理论知识理解过于肤浅,对知识运用也欠灵活,有一部分学生学*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高,应用题分析能力还可以,个别学生仍需继续辅导。从学生*惯方面看,有的学生的学**惯差,上课经常走神,学生的自我约束的能力很差,作业不够规范,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不用直尺等许多学**惯有待改善;还有个别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另一方面,班级部分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惯和学*行为的教育力度不是很到位,本学期也要进一步和这些家长做好交流和沟通工作。

  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每种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角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或几何体的形状图;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或垂直方向*移。

  5、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结果是整数);认识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本学期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教学难点:图形的运动,三角形是本册的难点。

  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与措施:

  针对以上情况,准备采取以下措施:

  (1)继续进行“成长存折”活动及适当奖励兑换制度,通过自主记录自己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信心。

  (2)严抓书写,作业不整洁,不工整的一律重写,并进行数学手抄报的制作与评比。

  (3)课堂教学中,每一节课以学困生能正确回答问题为全班同学的目标,采取“一帮一、一教一”的措施,帮助他们共同进步,共同发展。课堂练*中,优先辅导及批改学困生作业,表扬主动认真完成的情况,鼓励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大胆问。

  (4)每一节新课充分给予学生观察、尝试、实践、讨论的机会,设置“运用探究”环节,从课本到奥数,拓展学生视野,培养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给学优生一个更广阔的天空。

  (5)每一节练*课上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大量练*,培养学生不怕困难、认真与坚韧的思想品质。

  (6)充分利用网络与多媒体教学,每周五、六、日通过“速算总动员”软件让全体同学练口算,并实时反馈教学的实效和问题,进行有效的查漏补缺。

  (7)抓好四次测试的机会,进行针对性复*,编写针对性练*,做到基础题型、重点量型一一过关。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3

  一、班级情况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从具体形象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知识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四年级二班现有学生47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20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惯。根据学生的学*情况,客观的把全班同学分为优秀生、中等生、差生三个层次。优秀学生比较少,这部分学生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具备良好的学**惯,但缺乏问题意识;中等生学*知识比较扎实,能够自主学*,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意识;差生接受知识比较慢,学*兴趣不高,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成绩不佳,这部分学生有的是父母对子女关心、督促不够,有的是由于不好的学**惯影响了成绩。在教学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块。其中数与代数占的比例较大,有用字母表示数,乘法运算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加法和减法、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也是我们本学期教学的重点。空间与图形内容包括角与三角形的知识。统计与概率的知识是复式分段统计表。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是消费知多少、饮食与健康。

  三、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提出并解决用小数计算解答的问题,培养估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和运算规律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能综合应用三角形的知识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3)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过程中,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不断积累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3.教学重点、难点

  (1)在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概括、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

  (2)在探索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

  (3)在探索运算定律的过程中,学*用猜想、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4)在学*几何初步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经历观察、操作、验证的过程,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5)在具体的情境中,不断提高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

  数学学科是一门要求严谨的学科,“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而小学阶段又是学生形成各种*惯的关键时期,养成好*惯了则可以使人受益终身。学生完成作业时,指导他们,做到格式统一,把数字书写认真、整齐、大方、漂亮。

  2、重视课堂小测。

  我曾经尝试过运用课堂小测的方法,认真分析学生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以便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纠正,效果确实不错。本学期准备继续采用这种方法。

  3、加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但训练学生运用表达的能力,同时也发展学生思维的能力。课堂上,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堂中的讨论机会,不断地锻炼学生去“说”,循序渐进,提高他们对数学的认识,加深对数学的理解,进而有效的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中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4、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重视有效的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5、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和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提倡多样化的学*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6、应用题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过程,准确的

  把握数量关系,逐步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7、要充分利用数学学具,重视学生操作,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

  8、作业布置力求少而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作业批改要及时,并努力做好批改记录,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纠正。

  9、对后进生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其上进心。鼓励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使后进生乐于接受。

  11、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多读书,多查阅资料,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多听课,多评课,汲取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进度计划表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4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四(1)(2)两个班现有人数为53+50人,这些学生的性格活泼、开朗、热情,有时表现出热情过头的顽皮,课堂自控能力、持久性差,课堂上曲艺注意力占明显地位。因而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爱做小动作。因此,这学期,再培养学生的常规性的上课*惯外,要注意加强学生培养良好的学**惯、书写*惯和表达*惯。

  二、教学要求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学重点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

  四、本册教学内容

  1、四则运算(6课时)

  2、位置与方向(4课时)

  3、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0课时)

  4、小数的意义与性质(14课时)

  5、三角形(6课时)

  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课时)

  7、统计(4课时)

  8、数学广角(4课时)

  9、总复*(4课时)

  五、教学措施

  1、注意找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经验的连接点,做到以生原型为切入口,努力创设问题情境-解决问题-拓展应用的结构模式。

  2、设计开放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感受、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3、重视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同时加强强化过程,引导学生比较,合理选择算法,并适当强化。

  4、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字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5、继续加强计算训练,逐步提高口算能力,加大估算的教学力度。

  6、采用多元评价的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入利用倾听小能手,思考小能手等激励措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和方法。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5

  一、指导思想:

  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发展,激发学生对身心健康的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动参与的活动意识,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人担任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所任班级学生的学*情况不一,中等生多有偏科现象,学困生在学*上懒惰、怕动手动脑。学困生差因分析:学困生的学*目的性不明确,上课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对一定要求掌握的信息技术概念及操作要领不加强巩固,对信息技术开始有些兴趣,以后兴趣越来越淡,不知任何知识要想学好都要付出辛勤与汗水。

  三、教学目标

  1、(四年级主要学*两个软件:Excel电子表格软件,要求学生了解Excel的功能与主要特点;掌握Excel的启动与退出;掌握工作表的建立;掌握在工作表中输入文字和数据;掌握工作表中数据的简单计算。Flash动画制作软件,它具有结构深入浅出,趣味性强等特点,着重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审美情趣,要求学生了解动画制作的关键专业词汇(如:场景、角色、脚本、元件等),并能做出简单精美的小动画。

  2、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和合作学*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3、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

  4、在本学期的教学中,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面向全体学生,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抓好中上生,促进学困生提高,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逐步提高。

  四、教学方法和措施:

  1、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软件和Flash软件基础知识”等为学*重点,适当辅之以游戏、组织比赛等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2、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教师讲解为辅。

  3、注重辅差、培优、提中

  4、注重解决学生学*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并能举一反三。

  5、尽量加大学生上机操作力度,做到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

  6、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7、结合组织相应的课堂比赛提高学生的兴趣。

  8、有意识地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五、进度安排:

  1—2周:图片的浏览和编辑

  3—4周:录制诗歌朗诵

  5—6周:《西游故事人物记》演示文稿

  7—8周:我的集邮册

  9—10周:神秘的蜜蜂王国

  11—12周:中华五岳

  13—14周:安徒生童话

  15—16周:中华民族风采

  17—18周:刻录作品光盘

  19—20周: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6

  一、 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总复*。

  二、 教学重点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学的重点。

  三、 本册教学目标

  1、 理解小数的意义与性质,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减法。

  2、 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运算,探索和理解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 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 初步掌握确定物**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 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 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 体会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 课时安排:

  1、四则运算

  6课时

  2、位置与方向

  4课时

  3、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10课时

  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4课时

  5、三角形

  6课时

  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6课时

  7、统计

  4课时

  8、数学广角

  4课时

  9、总复*

  4课时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7

  一、指导思想

  以区教研室和学校教导处教学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确立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稳步推进课程改革。围绕教研组的科研课题,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优化教学模式,逐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所任教的班级是四年级,共有学生21人。在经过了三年半的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活动。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还比较好。对本班的学生,我认为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培养本班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是本学期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主要特点:

  总体上看,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教材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观,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既注意体现新理念,又注意继承传统数学教育的内涵,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1. 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教学目标

  使学生: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

  教学难点:位置与方向、各单元应用题解题思路。

  六、工作措施

  1、认真备课,精心设计练*,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建构立互动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变成“要我学”为“我要学”。

  3、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的乐趣。

  4、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带来的快乐。

  5、利用各种形式帮助中下生赶队,狠抓双基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6、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好每一个学生。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8

  一、学生学*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有人,学生思想品德较好,但基础不够扎实,学*能力不强,学**惯较差,同时还存在不*衡性,有些学生学*不用心、懒惰,有不做作业坏*惯,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本班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适当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素质。

  二、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有关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知识也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有关计算的基础知识,并且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接触到了有关内容,例如有关混合运算,学生已经学*了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初步了解了小括号的作用。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探究学*的经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学*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应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营养午餐”和“小管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课时安排

  一、四则运算(6课时)

  二、位置与方向(4课时)

  三、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10课时)

  1.加法运算定律......3课时左右

  2.乘法运算定律......3课时左右

  3.简便计算......4课时左右

  营养午餐......1课时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4课时)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3课时左右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3课时左右

  3.生活中的小数......3课时左右

  4.求一个小数的*似数......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五、三角形(6课时)

  1.三角形......4课时左右

  2.图形的拼组......2课时左右

  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课时)

  七、统计(4课时)

  八、数学广角(4课时)

  小管家......1课时

  九、总复*(4课时)

  五、教学措施

  1.加强学*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困生的成绩。

  4.多创设学*情境,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对学困生要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7.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9

  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育计划为指导,结合四年级学生认知特点,采取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方法,大力开展课改,大力提高学生的成绩,培养他们学*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

  一、班级情况分析:

  四年级二班47人,大多数学生学*态度端正,能认真完成作业,上课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较好,但班级上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尖子生较尖,但比较少,后进生10人左右较差,其中两人属于待合格生。

  二、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珍稀动物 -简易方程

  1、方程的意义 2、等式的性质 3、解方程

  第二单元 :水产养殖场-多边形的面积计算

  1、*行四边形地认识和面积 2、三角形地面积计算 3、梯形地面积计算4、组合图形地面积计算.

  综合应用-关注我们地活动空间

  1、多边形面积计算 2、小数四则运算 3、统计与测量方法

  第三单元: 团体操表演-因数与倍数

  1、2、3、5的倍数的特征,奇数偶数 2、质数合数 3、分解质因数.

  第四单元 : 中国的热极-认识正负数

  1、正负数地意义 2、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地量

  3、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大小

  第五单元 :校园课技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地意义 2、分数与除法地关系 3、真分数、假分数

  4、分数地基本性质

  第六单元 :空间与图形-对称*移和旋转

  1、认识轴对称图形 2、认识图形地*移与旋转,会画*移旋转90度

  3、灵活运用对称*移旋转组合图形。

  第七单元: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

  1、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地意义 2、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地意义

  3、找两个数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4、约分

  5、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6、同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7、分数与小数互化。

  综合应用-我能长多高

  1、收集数据整理数据2、小数四则运算

  第八单元:获联合国人居奖地城市-统计

  1、折线统计图 2、选择折线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

  第九单元:可能性

  求简单事件发生地可能性地大小

  数学与生活

  1、简单地统筹法2、简单地优选法

  回顾整理——总复*

  三、教学目标:

  数与代数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理解方程地意义,等式的性质,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景中的数量关系,会用等式性质解方程,能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情景,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内2、3、5的倍数,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

  3、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的量,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大校

  4、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分数意义,理解分数与除非关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能将假分数化成代分数和整数,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利用基本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5、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会着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理解约分的意义,会约分,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会进行小数分数互化。

  6、初步了解简单的统筹方法。

  空间与图形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行四边形和梯形,利用方格纸和割补法探索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并正确计算,了解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2、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根据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认识图形的*移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移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

  统计与概率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折线和条形统计图。.

  2、结合具体事例,体验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性,会求简单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校

  实践与综合运用

  1、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2、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四、采取的措施及达到的目标

  1、课堂上尽量为学生创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尽量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人。另外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解题能力。

  2、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狠抓课堂教学常规,保证课堂教学有序、高效。教育学生回答问题声音要响亮,别人回答问题要认真倾听,等别人讲完话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养成良好的学**惯和行为*惯。

  4、采用多种方法吸引学生,用机智幽默调节课堂气氛,用各种评价手段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课堂教学务必要精讲精练,讲课要讲到点子上,围绕着知识点出不同类型的练*。对某一知识点的相关知识心里要有数。

  六、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简易方程 9课时

  第二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计算 10课时

  第三单元 :因数与倍数 5课时.

  第四单元 :认识正负数 2课时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8课时

  第六单元 :对称*移和旋转 5课时

  第七单元 :分数加减法 10课时

  第八单元 :统计 4课时

  第九单元:可能性 2课时

  回顾整理——总复* 5课时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10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作为指导思想,突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及发展性,让数学面向每一个聋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方式尽量多样化,学生的学*方式、评价方式尽量多元化。让每一个聋生的数学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为扎实,优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锻炼和培养,数学知识掌握得较牢固;上学期学生数学上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发展高度,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与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活跃,积极开动脑筋,学生乐于合作学*,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喜欢动手实验,对老师布置的思考题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学**惯上,学生的课前预*、课堂上记笔记的*惯培养得较理想。

  三、本册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

  教学难点:三角形,位置与方向

  四、方法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本学期数学教材中出现的概念、法则都是数学中的基础知识,一定要让学生切实的'学*好。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例如学*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一定要注意每一个例题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要让学生学会去找出这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自己可以归纳出乘法法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水*。又如几何初步知识,让学生亲自测量和动手制作,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特征,总结方法,文字题和应用题除了要注重对学生的语言训练外,要一步一步地,条理清晰的,让学生归纳出相应的数量关系,尤其是两步应用题中的中间数量关系。通过上面的这些基础知识的教学,切实教给学生学*数学的方法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2、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让学生弄清算理。针对学生的特殊需要,教材也为学生提供了便利,如用直观图形,虚线方框提出了一些易混淆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还要充分设计好算理和算法的关系。教材中试商是难点,如何会试商且能很快地求出商。方法就是反复的练*,充分利用每一节课,使学生在课堂上有较多的练*时间。

  (2)重视学生独立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学生有了学*一步应用题作为基础,本册教材是让学生学*两步应用题,关键是让学生找出隐含在题目中的“中间问题”,因此独立解题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分析题意,找出数量关系,接着锻炼学生找出“中间问题”,通过反复的练*,掌握解应用题的方法,学生就可以独立解题。

  (3)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学生的语言能力

  准备教具,通过直观增强感性认识。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所学的几何图形。通过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语言能力的培养,一定要简洁,精炼,表述要准确,坚持以口语为主,手势为辅,一定要帮助学生用简单,准确地语言描述解题步骤,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和语言能力。

  3、注重学生情感的渗透

  注重上课的互动性,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自己探究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以及方法,算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知难而进的精神,遇到难题要想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退却,要学会从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运用数学,从而达到学*有用的,有价值的数学的基本理念。

  五、教学时间安排

  四则运算1——2周

  位置与方向3——5周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6—9周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9——12周

  三角形13—14周

  小数加法和减法15—17周

  统计18周

  数学广角19周

  总复*20周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11

  一、现状分析:

  我们班级四年级大局部同学的素质较好,个别同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暂时存在差别。从同学知识的掌握方面看:大局部同学对所学知识能够理解并运用到实践报告中去,对口算、计算、文字叙述题算理清楚;对应用题也有了初步的分析解答能力。整个班级形成了热爱学*、积极向上的班风。

  从学**惯方面看:整个班级有着良好的学*风气。但也有个别情况,如个别同学学*不够积极,粗心马虎;缺乏信心、懒惰情况。

  从班级常规方面看:大局部同学在40分钟内,能够认真听讲并完成当堂的学*任务。但也有同学上课精神不集中,小动作特别多,回答问题不积极等。

  本学年要针对以上所存在的问题,分期分类,定出实际目标,以养成良好的学**惯,抓好同学的素质教育为主,强化训练同学常规,使同学养成良好学风,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成为学*的主人。针对四年级同学的性格特点和学科内容,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教思想:

  二、知识目标:

  1、使同学学会并掌握本册所有知识内容。

  2、在学会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知识,拓展延伸。

  三、能力目标:

  1、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注意学**惯的培养。

  2、引导同学掌握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同学解决应用题的能力。

  3、能教好的积累运用。

  四、任务要求:

  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同学的学*兴趣。

  2、精讲多练,选板书。

  3、用心教学。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12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新的一学期,我将以新课程提供的全新理念为指导,依据教研组工作计划,按照教导处的安排,围绕课堂教学和教学科研这一中心任务,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培养学生自主学*的实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合作学*,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使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儿童的认知特点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实践能力,从而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的思想

  二、具体情况分析

  1、学情分析

  本学期本班学生人数共74人,大多数学生学*自觉性较高,学*成绩理想;有少数部分学生自控力比较差,单元知识不能过关,综合能力较差,对于概念理论知识理解过于肤浅,对知识运用也欠灵活,有一部分学生学*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高,应用题分析能力也比较欠缺,个别学生需继续加强辅导。从学生*惯方面看,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不按时完成作业,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字,不善于检查,不用直尺等许多学**惯有待改善。

  2、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

  四则混合运算;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确定位置;三角形;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行四边形和梯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总复*和三个综合应用(节约一滴水;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调查;我们长高了)。

  ⑴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这单元进一步学*三步式题的混合运算顺序,学*使用小括号,继续学*解答两步应用题,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它的特点是未知量随着两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同时连乘和连除应用题集中在一起教学,加强彼此的联系,有助于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并能进行相互检验。

  ⑵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

  包括乘除法的关系,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4部分内容。这些知识不仅是进一步学*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而且是进一步学*数与代数知识的重要基础,如运算律在代数学*中也要经常用到。

  ⑶确定位置:

  本单元内容建议3课时完成,第1课时教学例1、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第2课时教学例3、例4及相应的课堂活动,解决练*九中的*题用1课时。

  ⑷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在学*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系统学*小数的开始。它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六部分内容。

  ⑸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这部分内容先教学小数加减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再教学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由于小数加减法有密切联系,计算法则基本相同,突出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便于学生在已学的基础上较快地理解和掌握新的计算方法。这单元同整数计算一样,注意教给学生多种计算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灵活计算能力。

  ⑹三角形、*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材先讲角的概念和角的度量,随后出现垂直和*行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特征,初步对三角形进行分类,以及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结论。接着学*行四边形,理解它的特征以及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最后学*梯形特征,以及与*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

  3、教师分析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具备了一定的数学专业知识,对待工作尽职尽责。经过一期的接触,对于本班学生,我比较熟悉,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情况,对什么样的学生采取怎样的教学措施能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本册教材我比较熟悉,实施起来难度不大较大,我相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班一定会克服一切困难,取得比上学期更好的成绩。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四则混合运算;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加减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教学难点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是本册教学的难点内容。

  四、目标任务

  1、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2、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能力。

  3、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知道求一个小数的*似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4、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5、使学生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6、进一步认识三角形、*行四边形、梯形,了解它们的一些基本特征。

  7、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再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8、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均数。

  9、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唯物辨证观点的教育。

  五、教学方法与措施

  作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们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1、认真钻研《新课标》,深入教材,精心备好课,精心备课,定好单元计划,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2、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双基的基础上,注意适时发展优生的思维,培养优生的能力,从而也带动中差生的发展。

  3、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合作交流的愉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4、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关注学*过程,多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

  5、鼓励算法多样化,课堂训练形式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

  6、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

  7、精心设计作业,有层次,讲究目的性、科学性。对学生的要求要合理,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不用一个刻度要求每一个学生,作业布置分层进行,避免部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心理负担。

  8、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耐心辅导,因材施教。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关注,多给发言机会,激发其参与热情。

  六、专题研究

  本学期我将继续以“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课题进行专题研究。

  七、教学进度安排(总课时数:70课时)

  四则混合运算4课时

  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18课时

  确定位置3课时

  三角形7课时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5课时

  *行四边形和梯形4课时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5课时

  统计6课时

  综合应用3课时

  总复*5课时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菁选(扩展9)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选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12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该为接下来的学*制定一个计划了。好的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1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新的一学期,我将以新课程提供的全新理念为指导,依据教研组工作计划,按照教导处的安排,围绕课堂教学和教学科研这一中心任务,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培养学生自主学*的实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合作学*,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使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儿童的认知特点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实践能力,从而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的思想

  二、具体情况分析

  1、学情分析

  本学期本班学生人数共74人,大多数学生学*自觉性较高,学*成绩理想;有少数部分学生自控力比较差,单元知识不能过关,综合能力较差,对于概念理论知识理解过于肤浅,对知识运用也欠灵活,有一部分学生学*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高,应用题分析能力也比较欠缺,个别学生需继续加强辅导。从学生*惯方面看,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不按时完成作业,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字,不善于检查,不用直尺等许多学**惯有待改善。

  2、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

  四则混合运算;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确定位置;三角形;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行四边形和梯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总复*和三个综合应用(节约一滴水;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调查;我们长高了)。

  ⑴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这单元进一步学*三步式题的混合运算顺序,学*使用小括号,继续学*解答两步应用题,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它的特点是未知量随着两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同时连乘和连除应用题集中在一起教学,加强彼此的联系,有助于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并能进行相互检验。

  ⑵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

  包括乘除法的关系,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4部分内容。这些知识不仅是进一步学*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而且是进一步学*数与代数知识的重要基础,如运算律在代数学*中也要经常用到。

  ⑶确定位置:

  本单元内容建议3课时完成,第1课时教学例1、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第2课时教学例3、例4及相应的课堂活动,解决练*九中的*题用1课时。

  ⑷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在学*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系统学*小数的开始。它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六部分内容。

  ⑸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这部分内容先教学小数加减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再教学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由于小数加减法有密切联系,计算法则基本相同,突出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便于学生在已学的基础上较快地理解和掌握新的计算方法。这单元同整数计算一样,注意教给学生多种计算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灵活计算能力。

  ⑹三角形、*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材先讲角的概念和角的度量,随后出现垂直和*行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特征,初步对三角形进行分类,以及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结论。接着学*行四边形,理解它的特征以及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最后学*梯形特征,以及与*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

  3、教师分析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具备了一定的数学专业知识,对待工作尽职尽责。经过一期的接触,对于本班学生,我比较熟悉,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情况,对什么样的学生采取怎样的教学措施能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本册教材我比较熟悉,实施起来难度不大较大,我相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班一定会克服一切困难,取得比上学期更好的成绩。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四则混合运算;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加减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教学难点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是本册教学的难点内容。

  四、目标任务

  1、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2、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能力。

  3、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知道求一个小数的*似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4、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5、使学生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6、进一步认识三角形、*行四边形、梯形,了解它们的一些基本特征。

  7、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再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8、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均数。

  9、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唯物辨证观点的教育。

  五、教学方法与措施

  作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们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1、认真钻研《新课标》,深入教材,精心备好课,精心备课,定好单元计划,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2、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双基的基础上,注意适时发展优生的思维,培养优生的能力,从而也带动中差生的发展。

  3、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合作交流的愉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4、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关注学*过程,多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

  5、鼓励算法多样化,课堂训练形式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

  6、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

  7、精心设计作业,有层次,讲究目的性、科学性。对学生的要求要合理,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不用一个刻度要求每一个学生,作业布置分层进行,避免部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心理负担。

  8、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耐心辅导,因材施教。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关注,多给发言机会,激发其参与热情。

  六、专题研究

  本学期我将继续以“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课题进行专题研究。

  七、教学进度安排(总课时数:70课时)

  四则混合运算4课时

  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18课时

  确定位置3课时

  三角形7课时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5课时

  *行四边形和梯形4课时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5课时

  统计6课时

  综合应用3课时

  总复*5课时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2

  一、 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总复*。

  二、 教学重点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学的重点。

  三、 本册教学目标

  1、 理解小数的意义与性质,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减法。

  2、 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运算,探索和理解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 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 初步掌握确定物**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 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 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 体会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 课时安排:

  1、四则运算

  6课时

  2、位置与方向

  4课时

  3、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10课时

  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4课时

  5、三角形

  6课时

  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6课时

  7、统计

  4课时

  8、数学广角

  4课时

  9、总复*

  4课时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3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作为指导思想,突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及发展性,让数学面向每一个聋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方式尽量多样化,学生的学*方式、评价方式尽量多元化。让每一个聋生的数学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为扎实,优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锻炼和培养,数学知识掌握得较牢固;上学期学生数学上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发展高度,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与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活跃,积极开动脑筋,学生乐于合作学*,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喜欢动手实验,对老师布置的思考题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学**惯上,学生的课前预*、课堂上记笔记的*惯培养得较理想。

  三、本册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

  教学难点:三角形,位置与方向

  四、方法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本学期数学教材中出现的概念、法则都是数学中的基础知识,一定要让学生切实的学*好。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例如学*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一定要注意每一个例题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要让学生学会去找出这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自己可以归纳出乘法法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水*。又如几何初步知识,让学生亲自测量和动手制作,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特征,总结方法,文字题和应用题除了要注重对学生的语言训练外,要一步一步地,条理清晰的,让学生归纳出相应的数量关系,尤其是两步应用题中的中间数量关系。通过上面的这些基础知识的教学,切实教给学生学*数学的方法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2、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让学生弄清算理。针对学生的`特殊需要,教材也为学生提供了便利,如用直观图形,虚线方框提出了一些易混淆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还要充分设计好算理和算法的关系。教材中试商是难点,如何会试商且能很快地求出商。方法就是反复的练*,充分利用每一节课,使学生在课堂上有较多的练*时间。

  (2)重视学生独立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学生有了学*一步应用题作为基础,本册教材是让学生学*两步应用题,关键是让学生找出隐含在题目中的“中间问题”,因此独立解题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分析题意,找出数量关系,接着锻炼学生找出“中间问题”,通过反复的练*,掌握解应用题的方法,学生就可以独立解题。

  (3)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学生的语言能力

  准备教具,通过直观增强感性认识。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所学的几何图形。通过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语言能力的培养,一定要简洁,精炼,表述要准确,坚持以口语为主,手势为辅,一定要帮助学生用简单,准确地语言描述解题步骤,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和语言能力。

  3、注重学生情感的渗透

  注重上课的互动性,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自己探究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以及方法,算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知难而进的精神,遇到难题要想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退却,要学会从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运用数学,从而达到学*有用的,有价值的数学的基本理念。

  五、教学时间安排

  四则运算1——2周

  位置与方向3——5周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6—9周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9——12周

  三角形13—14周

  小数加法和减法15—17周

  统计18周

  数学广角19周

  总复*20周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4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四(1)(2)两个班现有人数为53+50人,这些学生的性格活泼、开朗、热情,有时表现出热情过头的顽皮,课堂自控能力、持久性差,课堂上曲艺注意力占明显地位。因而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爱做小动作。因此,这学期,再培养学生的常规性的上课*惯外,要注意加强学生培养良好的学**惯、书写*惯和表达*惯。

  二、教学要求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学重点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

  四、本册教学内容

  1、四则运算(6课时)

  2、位置与方向(4课时)

  3、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0课时)

  4、小数的意义与性质(14课时)

  5、三角形(6课时)

  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课时)

  7、统计(4课时)

  8、数学广角(4课时)

  9、总复*(4课时)

  五、教学措施

  1、注意找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经验的连接点,做到以生原型为切入口,努力创设问题情境-解决问题-拓展应用的结构模式。

  2、设计开放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感受、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3、重视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同时加强强化过程,引导学生比较,合理选择算法,并适当强化。

  4、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字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5、继续加强计算训练,逐步提高口算能力,加大估算的教学力度。

  6、采用多元评价的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入利用倾听小能手,思考小能手等激励措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和方法。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5

  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育计划为指导,结合四年级学生认知特点,采取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方法,大力开展课改,大力提高学生的成绩,培养他们学*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

  一、班级情况分析:

  四年级二班47人,大多数学生学*态度端正,能认真完成作业,上课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较好,但班级上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尖子生较尖,但比较少,后进生10人左右较差,其中两人属于待合格生。

  二、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珍稀动物 -简易方程

  1、方程的意义 2、等式的性质 3、解方程

  第二单元 :水产养殖场-多边形的面积计算

  1、*行四边形地认识和面积 2、三角形地面积计算 3、梯形地面积计算4、组合图形地面积计算.

  综合应用-关注我们地活动空间

  1、多边形面积计算 2、小数四则运算 3、统计与测量方法

  第三单元: 团体操表演-因数与倍数

  1、2、3、5的倍数的特征,奇数偶数 2、质数合数 3、分解质因数.

  第四单元 : 中国的热极-认识正负数

  1、正负数地意义 2、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地量

  3、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大小

  第五单元 :校园课技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地意义 2、分数与除法地关系 3、真分数、假分数

  4、分数地基本性质

  第六单元 :空间与图形-对称*移和旋转

  1、认识轴对称图形 2、认识图形地*移与旋转,会画*移旋转90度

  3、灵活运用对称*移旋转组合图形。

  第七单元: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

  1、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地意义 2、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地意义

  3、找两个数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4、约分

  5、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6、同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7、分数与小数互化。

  综合应用-我能长多高

  1、收集数据整理数据2、小数四则运算

  第八单元:获联合国人居奖地城市-统计

  1、折线统计图 2、选择折线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

  第九单元:可能性

  求简单事件发生地可能性地大小

  数学与生活

  1、简单地统筹法2、简单地优选法

  回顾整理——总复*

  三、教学目标:

  数与代数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理解方程地意义,等式的性质,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景中的数量关系,会用等式性质解方程,能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情景,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内2、3、5的倍数,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

  3、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的量,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大校

  4、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分数意义,理解分数与除非关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能将假分数化成代分数和整数,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利用基本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5、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会着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理解约分的意义,会约分,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会进行小数分数互化。

  6、初步了解简单的统筹方法。

  空间与图形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行四边形和梯形,利用方格纸和割补法探索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并正确计算,了解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2、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根据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认识图形的*移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移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

  统计与概率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折线和条形统计图。.

  2、结合具体事例,体验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性,会求简单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校

  实践与综合运用

  1、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2、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四、采取的措施及达到的目标

  1、课堂上尽量为学生创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尽量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人。另外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解题能力。

  2、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狠抓课堂教学常规,保证课堂教学有序、高效。教育学生回答问题声音要响亮,别人回答问题要认真倾听,等别人讲完话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养成良好的学**惯和行为*惯。

  4、采用多种方法吸引学生,用机智幽默调节课堂气氛,用各种评价手段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课堂教学务必要精讲精练,讲课要讲到点子上,围绕着知识点出不同类型的练*。对某一知识点的相关知识心里要有数。

  六、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简易方程 9课时

  第二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计算 10课时

  第三单元 :因数与倍数 5课时.

  第四单元 :认识正负数 2课时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8课时

  第六单元 :对称*移和旋转 5课时

  第七单元 :分数加减法 10课时

  第八单元 :统计 4课时

  第九单元:可能性 2课时

  回顾整理——总复* 5课时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6

  一、现状分析:

  我们班级四年级大局部同学的素质较好,个别同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暂时存在差别。从同学知识的掌握方面看:大局部同学对所学知识能够理解并运用到实践报告中去,对口算、计算、文字叙述题算理清楚;对应用题也有了初步的分析解答能力。整个班级形成了热爱学*、积极向上的班风。

  从学**惯方面看:整个班级有着良好的学*风气。但也有个别情况,如个别同学学*不够积极,粗心马虎;缺乏信心、懒惰情况。

  从班级常规方面看:大局部同学在40分钟内,能够认真听讲并完成当堂的学*任务。但也有同学上课精神不集中,小动作特别多,回答问题不积极等。

  本学年要针对以上所存在的问题,分期分类,定出实际目标,以养成良好的学**惯,抓好同学的素质教育为主,强化训练同学常规,使同学养成良好学风,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成为学*的主人。针对四年级同学的.性格特点和学科内容,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教思想:

  二、知识目标:

  1、使同学学会并掌握本册所有知识内容。

  2、在学会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知识,拓展延伸。

  三、能力目标:

  1、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注意学**惯的培养。

  2、引导同学掌握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同学解决应用题的能力。

  3、能教好的积累运用。

  四、任务要求:

  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同学的学*兴趣。

  2、精讲多练,选板书。

  3、用心教学。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7

  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继续带四年级(1)、(3)班,两班人数共85人,班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少部分学生,由于知识脱节,单元知识能过关,但综合能力较差,对于概念理论知识理解过于肤浅,对知识运用也欠灵活,有一部分学生学*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高,应用题分析能力还可以,个别学生仍需继续辅导。从学生*惯方面看,有的学生的学**惯差,上课经常走神,学生的自我约束的能力很差,作业不够规范,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不用直尺等许多学**惯有待改善;还有个别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另一方面,班级部分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惯和学*行为的教育力度不是很到位,本学期也要进一步和这些家长做好交流和沟通工作。

  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每种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角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或几何体的形状图;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或垂直方向*移。

  5、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结果是整数);认识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本学期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教学难点:图形的运动,三角形是本册的难点。

  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与措施:

  针对以上情况,准备采取以下措施:

  (1)继续进行“成长存折”活动及适当奖励兑换制度,通过自主记录自己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信心。

  (2)严抓书写,作业不整洁,不工整的一律重写,并进行数学手抄报的制作与评比。

  (3)课堂教学中,每一节课以学困生能正确回答问题为全班同学的目标,采取“一帮一、一教一”的措施,帮助他们共同进步,共同发展。课堂练*中,优先辅导及批改学困生作业,表扬主动认真完成的情况,鼓励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大胆问。

  (4)每一节新课充分给予学生观察、尝试、实践、讨论的机会,设置“运用探究”环节,从课本到奥数,拓展学生视野,培养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给学优生一个更广阔的天空。

  (5)每一节练*课上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大量练*,培养学生不怕困难、认真与坚韧的思想品质。

  (6)充分利用网络与多媒体教学,每周五、六、日通过“速算总动员”软件让全体同学练口算,并实时反馈教学的实效和问题,进行有效的查漏补缺。

  (7)抓好四次测试的机会,进行针对性复*,编写针对性练*,做到基础题型、重点量型一一过关。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8

  一、班级情况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从具体形象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知识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四年级二班现有学生47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20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惯。根据学生的学*情况,客观的把全班同学分为优秀生、中等生、差生三个层次。优秀学生比较少,这部分学生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具备良好的学**惯,但缺乏问题意识;中等生学*知识比较扎实,能够自主学*,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意识;差生接受知识比较慢,学*兴趣不高,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成绩不佳,这部分学生有的是父母对子女关心、督促不够,有的是由于不好的学**惯影响了成绩。在教学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块。其中数与代数占的比例较大,有用字母表示数,乘法运算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加法和减法、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也是我们本学期教学的重点。空间与图形内容包括角与三角形的知识。统计与概率的知识是复式分段统计表。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是消费知多少、饮食与健康。

  三、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提出并解决用小数计算解答的问题,培养估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和运算规律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能综合应用三角形的知识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3)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过程中,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不断积累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3.教学重点、难点

  (1)在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概括、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

  (2)在探索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

  (3)在探索运算定律的过程中,学*用猜想、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4)在学*几何初步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经历观察、操作、验证的过程,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5)在具体的情境中,不断提高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

  数学学科是一门要求严谨的学科,“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而小学阶段又是学生形成各种*惯的关键时期,养成好*惯了则可以使人受益终身。学生完成作业时,指导他们,做到格式统一,把数字书写认真、整齐、大方、漂亮。

  2、重视课堂小测。

  我曾经尝试过运用课堂小测的方法,认真分析学生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以便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纠正,效果确实不错。本学期准备继续采用这种方法。

  3、加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但训练学生运用表达的能力,同时也发展学生思维的能力。课堂上,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堂中的.讨论机会,不断地锻炼学生去“说”,循序渐进,提高他们对数学的认识,加深对数学的理解,进而有效的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中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4、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重视有效的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5、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和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提倡多样化的学*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6、应用题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过程,准确的

  把握数量关系,逐步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7、要充分利用数学学具,重视学生操作,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

  8、作业布置力求少而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作业批改要及时,并努力做好批改记录,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纠正。

  9、对后进生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其上进心。鼓励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使后进生乐于接受。

  11、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多读书,多查阅资料,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多听课,多评课,汲取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进度计划表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9

  一、指导思想

  以区教研室和学校教导处教学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确立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稳步推进课程改革。围绕教研组的科研课题,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优化教学模式,逐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所任教的班级是四年级,共有学生21人。在经过了三年半的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活动。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还比较好。对本班的学生,我认为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培养本班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是本学期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主要特点:

  总体上看,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教材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观,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既注意体现新理念,又注意继承传统数学教育的内涵,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1. 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教学目标

  使学生: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

  教学难点:位置与方向、各单元应用题解题思路。

  六、工作措施

  1、认真备课,精心设计练*,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建构立互动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变成“要我学”为“我要学”。

  3、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的乐趣。

  4、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带来的快乐。

  5、利用各种形式帮助中下生赶队,狠抓双基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6、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好每一个学生。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10

  一、学生学*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有人,学生思想品德较好,但基础不够扎实,学*能力不强,学**惯较差,同时还存在不*衡性,有些学生学*不用心、懒惰,有不做作业坏*惯,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本班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适当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素质。

  二、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有关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知识也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有关计算的基础知识,并且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接触到了有关内容,例如有关混合运算,学生已经学*了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初步了解了小括号的作用。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探究学*的经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学*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应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营养午餐”和“小管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课时安排

  一、四则运算(6课时)

  二、位置与方向(4课时)

  三、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10课时)

  1.加法运算定律......3课时左右

  2.乘法运算定律......3课时左右

  3.简便计算......4课时左右

  营养午餐......1课时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4课时)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3课时左右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3课时左右

  3.生活中的小数......3课时左右

  4.求一个小数的*似数......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五、三角形(6课时)

  1.三角形......4课时左右

  2.图形的拼组......2课时左右

  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课时)

  七、统计(4课时)

  八、数学广角(4课时)

  小管家......1课时

  九、总复*(4课时)

  五、教学措施

  1.加强学*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困生的成绩。

  4.多创设学*情境,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对学困生要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7.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11

  一、现状分析:

  我们班级四年级大部分学生的素质较好,个别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暂时存在差异。从学生知识的掌握方面看:大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理解并运用到实践报告中去,对口算、计算、文字叙述题算理清楚;对应用题也有了初步的分析解答能力。整个班级形成了热爱学*、积极向上的班风。

  从学**惯方面看:整个班级有着良好的学*风气。但也有个别情况,如

  个别学生学*不够积极,粗心马虎;缺乏信心、懒惰情况。

  从班级常规方面看:大部分学生在40分钟内,能够认真听讲并完成当堂的学*任务。但也有学生上课精神不集中,小动作特别多,回答问题不积极等。

  本学年要针对以上所存在的问题,分期分类,定出实际目标,以养成良好的学**惯,抓好学生的素质教育为主,强化训练学生常规,使学生养成良好学风,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成为学*的主人。针对四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学科内容,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教学思想:

  二、知识目标:

  1、使学生学会并掌握本册所有知识内容。

  2、在学会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知识,拓展延伸。

  三、能力目标:

  1、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注意学**惯的培养。

  2、引导学生掌握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

  3、能教好的积累运用。

  四、任务要求:

  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2、精讲多练,选精品。

  3、用心教学。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12

  一、指导思想:

  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发展,激发学生对身心健康的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动参与的活动意识,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人担任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所任班级学生的学*情况不一,中等生多有偏科现象,学困生在学*上懒惰、怕动手动脑。学困生差因分析:学困生的学*目的性不明确,上课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对一定要求掌握的信息技术概念及操作要领不加强巩固,对信息技术开始有些兴趣,以后兴趣越来越淡,不知任何知识要想学好都要付出辛勤与汗水。

  三、教学目标

  1、(四年级主要学*两个软件:Excel电子表格软件,要求学生了解Excel的功能与主要特点;掌握Excel的启动与退出;掌握工作表的建立;掌握在工作表中输入文字和数据;掌握工作表中数据的简单计算。Flash动画制作软件,它具有结构深入浅出,趣味性强等特点,着重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审美情趣,要求学生了解动画制作的关键专业词汇(如:场景、角色、脚本、元件等),并能做出简单精美的小动画。

  2、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和合作学*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3、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

  4、在本学期的教学中,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面向全体学生,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抓好中上生,促进学困生提高,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逐步提高。

  四、教学方法和措施:

  1、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软件和Flash软件基础知识”等为学*重点,适当辅之以游戏、组织比赛等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2、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教师讲解为辅。

  3、注重辅差、培优、提中

  4、注重解决学生学*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并能举一反三。

  5、尽量加大学生上机操作力度,做到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

  6、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7、结合组织相应的课堂比赛提高学生的兴趣。

  8、有意识地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五、进度安排:

  1—2周:图片的浏览和编辑

  3—4周:录制诗歌朗诵

  5—6周:《西游故事人物记》演示文稿

  7—8周:我的集邮册

  9—10周:神秘的蜜蜂王国

  11—12周:中华五岳

  13—14周:安徒生童话

  15—16周:中华民族风采

  17—18周:刻录作品光盘

  19—20周: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菁选(扩展10)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计划优选【10】份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计划 1

  一、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55名,学生基础薄弱,但通过上学期一学期的学*,学生学*兴趣较浓,学**惯初步形成。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三部分。“总复*”包括4个单元。

  (一)圆柱和圆锥

  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课题。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

  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观察与探究”“图形的放缩”“比例尺”7个课题。

  (三)总复*

  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面图的比例尺。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周密思考问题的良好*惯。

  3、通过对生活中与体育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包括算式与方程在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对生活中与科技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扩展数学视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5、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惯。

  6、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7、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对统计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且能够计算求*均数问题。

  9、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措施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加强口算练*,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五、教学课时安排

  (一)圆柱和圆锥10课时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15课时

  总复*40课时

  数与代数 20课时

  空间与图形 15课时

  统计与概率 3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2课时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计划 2

  一、 学情分析

  六五、六六班共115人。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上课专心听讲,发言积极,认真完成作业,主动预*和复*,还学会了对单元知识系统的小结。而且通过*六年的学*,他们的数学知识有一定积累,他们的数学思维水*也有较大的进步,部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较强,不管遇到什么题,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发现找到方法和思路,有的方法还相当的简捷。也有个别学生对综合性的问题还不能够充分理解并解决,需要本期继续努力。

  二、 教材分析

  [新知识] 本学期的教材中涉及到的新知识只有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

  1、经历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其基本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方法,并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圆柱和圆锥体积(容积)的含义,探索并掌握计算方法,并运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体会类比、转化等思想,初步发展推理能力。

  第二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正比例和反比例;能根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正比例或反比例。

  3、会利用正、反比例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4、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5、运用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复*]教学目标:

  1.巩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2.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尝试提出新问题。

  3.回顾学*过程及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养成整理回顾和反思的*惯。

  4.体会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的魅力。

  5.与同伴交流学*过程中的收获与自己的不足,形成实事求是和敢于质疑的态度,发展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教学内容]:

  1、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常见的量。

  数的运算:包括运算的意义,估算,计算与应用,运算律及对数的再认识。

  代数初步:包括字母表示数,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探索规律。

  2、空间与图形

  图形的认识:包括线与角、*面图形、立体图形。

  图形的测量:包括长度、面积、体积。

  图形与变换

  图形与位置

  3、统计与概率

  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

  4、解决问题的策略

  主要内容:梳理在以前学*过程中用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列表、画图、尝试与猜测、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等;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教学思考

  1、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出问题。

  2、培养学生善于对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

  3、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学力。

  四、 课时安排

  1.圆柱和圆锥: 15课时

  2.正比例和反比例: 15课时

  3.数与代数 20课时

  4.空间与图形 15课时

  5、统计与概率 5课时

  6、解决问题的策略 5课时

  7、综合学力练* 10课时

  8、机动 5课时

  说明:本学期估计总课时90节(除节假日),以上预案仅做参考,具体课时安排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

  五、本学期课题:《以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保证高质量的出口》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计划 3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新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教研促教学,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努力提高本年级组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学*和贯彻“新课程标准”,深入教改实验,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通过互相学*、交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业务水*。

  三、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做好期初工作,导入正常教学秩序。

  2、酝酿、讨论本学期教研计划并用书面形式表达。

  3、选拔一部分学生参加“培优”辅导。

  4、集体备课,共享信息、资源。

  十月份:

  1、根据反馈的信息,调整“培优”时间和形式。

  2、教师每周集中一次,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寻找解决的方法。

  3、启动轮流开课、听课、评课制度,互相学*,取长补短。

  4、关心罗拉后进生,通过结对子帮助他们进步。

  十一月份:

  1、继续开课、听课、评课工作。

  2、适当进行复*,安排期中教学质量评估。

  3、组内组织一次教学理论学*。

  4、积累资料与素材。

  十二月份:

  1、继续进行正常的教学工作。

  2、尝试“换班”教学,了解各种不同信息。

  3、整理备课资料,准备存档。

  元月份:

  1、认真做好复*工作,接受期末质量评估。

  2、出好期末试卷一份。

  3、写好论文和教学案例及心得体会。

  4、开会对本学期工作进行反省、总结。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计划 4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前几册的基础上完成小学教学的全部任务。具体为:

  1、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继续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进一步学*一些统计初步知识。

  4、把小学所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和系统的整理和复*,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3、使学生能根据绘制的统计图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工作目标

  六年级数学备课组本学期将紧紧围绕学校工作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教科研工作计划和数学教学计划,认真组织教师学*新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教学行为,求真务实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研究,实践新课程的理念,确保备课质量的稳步提高,并依此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工作思路

  1、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学*学校工作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教科研工作计划和数学教学计划的相关内容,制定本组活动计划,明确目标,落实任务。

  2、按教导处要求,本学期活动5次。原则上2、3、4、5、6每月1次。

  五、工作措施。

  1、严格按照学校工作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教科研工作计划、数学教学计划和备课组工作计划开展本组的备课研究,并做好相关备课资料的积累。

  2、严格按教导处的规定,认真钻研教材,尽心设计教学方案,力争高效率地完成备课任务。精心写好备课材料,尽力做到高质量地备课。

  3、备课探讨时,用心听,多提出修改意见,着重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不客气”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倡多写课堂教学随笔、反思或案例。

  4、集体备课的教案,只是作为参考样本,每一位老师要根据自己理解、班级学生实际,本校教学条件,作出相应的修改,防止两种情况:①把集体备课的教案“冷”在抽屉,凭“经验”上课。② “死记硬背”,全盘照搬。

  5、提倡教学相长,*时多开展个人间的合作研讨,交流教学经验,讨论教学问题,努力提高备课质量。

  6、提倡多阅读各类教育教学报刊资料,努力汲取先进的教育思想、高效率的教学设计,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备课。

  7、开展必要的数学“发展辅导”研讨,每位教师出好10题“发展题”。狠抓学困生的补*工作,要求每位教师以自己班级里出现的普遍性错误*题为主要内容,出好一份单元纠错卷。具体分工按照集体备课分工执行。

  总之,我们这学期的教学目标要比之前的更高,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计划 5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45人。从上学期教学和考试成绩分析,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态度较端正;对基础知识、概念、定义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有几名学困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本册教材教学目标的要求:

  1、思想教育要求:

  (1).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确定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2).进一步培养认真细心的学**惯,培养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惯。

  (3).进一步感受数学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5).进一步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2、知识、能力、*惯等方面的要求:

  (1).让学生经历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方程思想方法的认识,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级别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对百分数的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结合实例,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初步体会众数、中位数和*均数等不同统计量的不同特点。

  (4).让学生通过系统复*,进一步掌握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相关内容的发展线索和逻辑关联,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飞能力。

  三、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四、本人或教研组研究的专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方式的研究

  五、提高教育质量拟采取的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起讫时间

  教 学 内 容

  课时数

  备注

  1

  2.17~2.18

  百分数的应用

  2

  2

  2.21~2.25

  百分数的应用

  5

  3

  2.28~3. 4

  百分数的应用 机动

  4+1

  4

  3. 7~3.11

  圆柱和圆锥

  5

  5

  3.14~3.18

  圆柱和圆锥

  5

  6

  3.21~3.25

  圆柱和圆锥 机动 比例

  1+2+2

  7

  3.28~4. 1

  比例

  5

  8

  4. 4~4. 8

  确定位置

  4

  清明放假

  9

  4.11~4.15

  正比例和反比例 机动

  4+1

  10

  4.18~4.22

  解决问题的策略 机动

  2+3

  11

  4.25~4.29

  统计 机动

  3+2

  12

  5. 2~5. 6

  总复*

  4

  劳动节放假

  13

  5. 9~5.13

  总复*

  5

  14

  5.16~5.20

  总复*

  5

  15

  5.23~5.27

  总复*

  5

  16

  5.30~6. 3

  总复*

  5

  17

  6. 6~6.10

  总复*

  4

  端午节放假

  18

  6.13~6.17

  总复* 综合练*

  5

  19

  6.20~6.24

  综合练* 毕业考试

  5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计划 6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新课程理念,认真钻研“双基双培”教学模式,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培养其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认真培养其数感,提高其计算能力,培养其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3班现有学生64人。从新课程的角度来讲,班级人数比较多,又因为是毕业生最后紧张的学*阶段,本学期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工作。所以开学第一个月的工作重点是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多与学生沟通。在教学上,本学期重点是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动机,进入最佳学*的动态。抓好学*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

  三、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和整理和复*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圆柱和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教学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努力方向:

  1、认真学*新课堂的`理念,加强学*,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

  2、课堂上继续落实“双基 双培”教学模式,并做到不搞形式化,以学生为本,提高课堂效率。

  3、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备出实效的教案,做好表率作用。

  4、多听老师的课,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取长补短,扬长避短。

  5、激发本班学生的学*兴趣,努力提高本班的数学成绩。

  6、照顾到每个层次的学生,减少学困生的数量,争取消灭不及格。

  7、多反思、勤总结,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及时的记录下来,写出高质量的教学随笔。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认真制定每课的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课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特别照顾到后进生。

  2、*时的练*要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的学生要分别出一些适合他们的练*。

  3、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例如教学圆柱和圆锥时,就要利用操作、直观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4、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6、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家庭作业,要少而精,并设计有效的预*作业。

  7、做好后进生辅差工作,采用兵教兵的方法。

  8、制定好总复*计划,把复*工作做细,做实,争取提高六年级毕业成绩。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计划 7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49名,部分学生学**惯较差,特别是完成作业*惯和自**惯,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培养。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因此对学生的关心和思想教育也十分重要。另外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还有一部分比较认真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动机,进入最佳学*的动态。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是本册教材重点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①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③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④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⑤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⑥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⑦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⑧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⑨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⑩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3、教学重点

  ①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②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③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⑤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⑥了解比例尺,会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⑦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⑧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⑨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

  4、教学难点

  ①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④会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⑤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⑥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⑦通过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熟练

  掌握和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

  5、教具和学具:三角板直尺圆柱、圆锥的实物及模型方格作图纸

  三、教学措施:

  1、采用“三主四步教学模式”,做到教学模式的转变,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追求高效课堂。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坚持以生为本、学生自主发展、和谐互助、授之以“渔”的基本理念。

  3、注重课堂练测形式的多样化,把教、学、练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性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9、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方法。

  10、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创建问题情境,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计划 8

  一、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34名学生,男生居多,从上学期学*情况来看,总体上说比较爱学、会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并且能灵活地运用,特别是班内许�B、潘悦等同学基础扎实,思维活跃,数学基础知识、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强,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的方法。学生的组织纪律强,班集体有一定的凝聚力,给数学教学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内部环境和良好的学*氛围。但是由天本班两极分化较大,有个别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成绩不理想,如王成、王洁等同学成绩太偏低,比较粗心,马虎,而且学*态度较差,对提高全班整体成绩有比较大的难度。

  下面针对本班实际情况,作具体分析。

  1、从家庭教育方面来看。本班学生都来自于农村,*几年农村经济的滑坡,大学、高中教育学费的高涨,极大地挫伤了家长们送子女上大学深造的积极性,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送子女外出打工挣钱,成了大多数农村家长们的心愿。另外,如今年轻的家长们为了养家糊口,外出打工的人数急剧上升,将子女交给父母、岳父母看管的`比比皆是。家庭教育几乎成了一片空白。这样,给学校教育增加了不少难度。除了要上好课,更应做好学生理想前途教育,将德育渗透到各学科中,及时走访,加强老师与家长们的联系,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2、从学生的学*品质来看。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强,课堂作业家庭作业都能按时完成,课堂气氛也较为活跃。但学生缺少一种锐意进取的精神,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精神不够,小组合作学*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本学期教学,应进一步加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推广,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初步学会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的数据,会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面图的比例尺。

  3、使学生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

  4、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并学会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统计表。

  6、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单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

  3、使学生会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

  4、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措施

  1、走进新课程,决胜新课程。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找课堂要质量。

  2、教学相长,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流,尊重学生民**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5、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学困生。

  6、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7、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8、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9、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0、改进教学评价方法。

  11、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教改的主攻方向

  关注特殊群体学生的成长,以情意教育为主,让每个孩子都能打到不同水*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安排表:

  __六_年级____数学___科教学进度表

  周次时间进度课 型备 注

  12.283.2百分数的应用新授练*

  23.53.9百分数的应用新授练*

  33.123.16百分数的应用新授练*

  49.193.23圆柱和圆锥新授练*

  53.263、30圆柱和圆锥新授练*

  64.24.6圆柱和圆锥新授练*

  74.94.13圆柱和圆锥新授练*

  84.164.20比例新授练*

  94.234.27比例新授练*期中考试

  104.305.4 五一劳动节

  115.75.11确定位置新授练*

  125.145.18正比例和反比例新授练*

  135.215.25解决问题的策略新授练*

  145.286.1统计新授练*

  15***6.8总复*复*整理

  166.116.15总复*复*整理

  176.186.22总复*复*整理

  186.256.29总复*复*整理期末考试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计划 9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前几册的基础上完成小学教学的全部任务。具体为:

  1、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继续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进一步学*一些统计初步知识。

  4、把小学所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和系统的整理和复*,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3、使学生能根据绘制的统计图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工作目标

  六年级数学备课组本学期将紧紧围绕学校工作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教科研工作计划和数学教学计划,认真组织教师学*新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教学行为,求真务实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研究,实践新课程的理念,确保备课质量的稳步提高,并依此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工作思路

  1、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学*学校工作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教科研工作计划和数学教学计划的相关内容,制定本组活动计划,明确目标,落实任务。

  2、按教导处要求,本学期活动5次。原则上2、3、4、5、6每月1次。

  五、工作措施。

  1、严格按照学校工作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教科研工作计划、数学教学计划和备课组工作计划开展本组的备课研究,并做好相关备课资料的积累。

  2、严格按教导处的规定,认真钻研教材,尽心设计教学方案,力争高效率地完成备课任务。精心写好备课材料,尽力做到高质量地备课。

  3、备课探讨时,用心听,多提出修改意见,着重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不客气”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倡多写课堂教学随笔、反思或案例。

  4、集体备课的教案,只是作为参考样本,每一位老师要根据自己理解、班级学生实际,本校教学条件,作出相应的修改,防止两种情况:①把集体备课的教案“冷”在抽屉,凭“经验”上课。② “死记硬背”,全盘照搬。

  5、提倡教学相长,*时多开展个人间的合作研讨,交流教学经验,讨论教学问题,努力提高备课质量。

  6、提倡多阅读各类教育教学报刊资料,努力汲取先进的教育思想、高效率的教学设计,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备课。

  7、开展必要的数学“发展辅导”研讨,每位教师出好10题“发展题”。狠抓学困生的补*工作,要求每位教师以自己班级里出现的普遍性错误*题为主要内容,出好一份单元纠错卷。具体分工按照集体备课分工执行。

  总之,我们这学期的教学目标要比之前的更高,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计划 10

  一、指导思想

  遵循数学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数学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学*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学*、生活和工作奠定扎实的数学基础。认真培养其数感,提高其计算能力,培养其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情况分析

  (一)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百分数(二)和比例三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学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是加强问题解决教学的重要方面之一。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尺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会把一个图形在方格纸上放大或缩小。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等知识的学*,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体会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理和复*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人任教的是六(7)班,我班现有学生66人,这个班级大部分的学生学*态度端正,学**惯较好,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创造性地进行学*。有少数学生基础知识差,

  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

  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成绩。

  (三)个人教学研究分析

  根据本班学生学*状况和教材实际制定本学期教学教研总目标----数学教学中如何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教研总目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能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4、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5、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研目标

  坚持我校教研的一贯要求,落实听课、上课、评课及各种交流活动,把听课落到实处,不断地学*和总结课堂教学实践,不断进行研究、反思、改进。在我的努力下绝大部分学生的思考能力进一步提高,并能够独立的思考解决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转化等系列内容。

  (二)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五、教学教研方法

  1.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方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2.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3.注重课堂教学。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教学质量。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

  4.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学生学*能力各有不同,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后进生通常有些是基础差,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教学教研安排

  (一)教学安排

  周次

  日期

  内容

  课时安排

  1

  2.21-2.28

  负数

  5

  2

  3.1-3.8

  百分数(二)折扣成数

  5

  3

  3.11-3.15

  百分数(二)税率利率及应用

  单元整理与检测

  5

  4

  3.18-3.22

  圆柱表面积、圆柱体积

  5

  5

  3.25-3.29

  圆锥体积及综合应用

  单元整理与检测

  5

  6

  4.1-4.4

  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

  4

  7

  4.8-4.12

  用比例解决问题(解比例、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单元整理与检测

  6

  8

  4.15-4.19

  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5

  9

  4.22-4.28

  期中考试复*

  6

  10-11

  4.29-5.10

  总复*(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

  数的运算

  式与方程

  比和比例

  10

  12

  5.13-5.17

  总复*(图形与几何)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图形的运动与位置

  5

  13

  5.20-5.24

  总复*

  (统计与概率)

  5

  14

  5.27-5.31

  总复*

  (数学思考)

  5

  15

  6.3-6.6

  总复*

  (综合与实践)

  5

  16-17

  6.10-6.22

  综合复*

  10

  18

  6.24-

  期末考试

  5

  (二)教研安排

  二月份:

  1、学生报到,安全教育。

  2、各位数学教师制定好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三月份:

  1、学*《新课标》及《课标解读》并组织讨论。

  2、本年级组教师互查备课和学生作业批改情况。

  3、组内教研活动。

  四月份:

  1、组内教研活动。

  2、本年级组教师互查备课和学生作业批改情况。

  3、本年级组学生计算过关测试。

  五月份:

  1、组内教研活动。

  2、教师备课笔记学生作业检查。

  3、本年级组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比赛。

  六月份:

  1、复*研讨课。

  2、制订复*计划。

  3、做好复*检查工作。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