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

首页 / 教学计划 / | 教学计划,数学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

  一、班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一期的数学教学,发现班上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尤其是女生的数学成绩普遍偏低,男生情况稍好,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解题作答比较粗心,不能很好的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

  二、指导思想

   完成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任务,积极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观,通过教育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强化基本计算能力和归纳的能力。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8章:多边形,第9章:轴对称,第10章:统计的初步知识。

  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 本章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了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加减之后的学*内容,是初等数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中学阶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开端。重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及其解法,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的中的应用,其难点是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类比、化归、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今后学*和工作必备的数学修养和素质,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本章是在一元一次方程学*的继续学*。本章的重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化归的思想,即化二元为一元,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思想,学生通过经历列方程、解方程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学*的积极性。

  第8章:多边形 本章是在学*了相交线与*行线的基础上的深入学*,是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主要内容涉及三角形、一般多边形的边角关系。本章的重点是三角形的主要线段(中线、高线、角*分线)的概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外角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多边形内、外角和的公式,正多边形铺满地面的道理及其组合。难点是一般三角形、多边形的边角关系的应用和说理。本章由瓷砖的铺设导入,研究一般三角形、多边形的性质,到运用相关性质探索拼地板的问题结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特点,采用问题――探究――发现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多探究学*,自主探索,合作学*。

  第9章:轴对称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的图形入手,学*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欣赏并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利用轴对称性去探索等腰三角形等简单图形的性质。本章的重点是轴对称的概念,常见图形的轴对称性,线段垂直*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角*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及其逆定理,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能够按要求画轴对称图形并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并能进行说理。其难点是说理。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有关的说理题,使学生能得到较为充分 的训练,过好说理的入门关。教材的教学内容上,呈现力求生动有趣、贴*现实生活,对知识的.陈述,不仅注重结果,而且尽量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探索空间和手段,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结论,教学中要充分应用好教材,实现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相应的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内容,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这一内容,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现轴对称变换和数学美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等腰三角形中引入了较多的动手操作和直观感知,通过折纸、观察、归纳等方法去探索和发现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性质,教学中要充分进行实验。通过本章的教学,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和谐与美感,提高审美情趣。

  第10章:统计的初步认识 本章是在上学期《数据的收集与表示》基础上的继续,主要内容是调查的两种方式,抽样调查与普查,*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其对他们的正确选用,体验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体验随机事件发生机会的均等与不等。重点是*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其对他们的正确选用,体验随机事件发生机会的均等与不等,体验偶然中的必然,学*用分析或实验的方法判断游戏规则的公*性。难点是认识随机事件偶然中的必然,认识大数定律,分析随机事件中成功的概率,认识*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误用与陷井。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明白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进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提升他们自主探索与合作学*的能力,教学中特别重视开展活动,让学生的兴趣在了解探究任务中产生,让学生的思考在分析真实的数据中形成,让学生的理解在集体讨论中加深,让学生的学*在合作探究中进行。

  四、教学任务

   (一)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1.在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使学生了解方程是反映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的数学模型,体现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相关,学会寻找所给问题中隐含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掌握基本的解决方法;会正确熟练的解一次方程(组),实践与探索中,与学生一起分析、尝试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各种能力。

  2.多边形与轴对称中,掌握一般三角形边、角和多边形边、角的关系,并会运用解决实际问题,认识特殊的图形――轴对称图形中隐含着的数学不变量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应用相关知识合理的推理,掌握等腰三角形的特征与性质。

  3.统计的初步认识中,学会数据处理的抽样调查方法,使学生学会统计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合理使用*均数、中位数、众数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警惕*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误用,让学生体会随机事件的内在规律,体会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会分析简单的机会均等与不等的问题,会游戏规则是否公*。

  (二)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

  1.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的数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过程,探究方程(组)的解法,经历和体会解方程(组)中转化的过程与思想,通过实践与探索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体会消元化归思想。

  2.体验探究、归纳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及过程,学会合情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经历问题探究发现的研究过程得到相关性质。

  3.在轴对称中,经历动手操作和直观感知,通过自主学*,提高学*能力,增强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经历通过折纸、观察、归纳等方法去探索和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

  4.在统计的认识中,经历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处理,*均数、中位数、众数的选用,体验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得到锻炼与提高,选择生动活泼、贴*生活的实例,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体验数学的和谐与美感,这是情感与态度目标。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精选*题,精心备课,做好教案,上好新课。同时仔细批改作业,作好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认真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原因。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设置教学情境,结合日常生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主动加入课堂学*和讨论,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与规律的总结。

  3、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的学*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交流和分享发现的快乐。从而体会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热情。

  4、精心设计探究主题,引导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实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5、开展分层教学模式,成立互助学*小组,以优带良,以优促后。同时狠抓中等生,辅导后进生,实现共同进步。

  六、课时安排

   章节 课时 教学起止时间

  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 23 第一周二~第五周五

  6.1从实际到方程 1 第一周二

  6.2解一元一次方程 8 第一周五~第三周一

  6.3实践与探索 10 第三周二~第五周一

  复*与检测 4 第五周二~第五周五

  第7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15 第六周一~第九周一

  7.1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1 第六周一

  7.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5 第六周二~第七周二

  7.3实践与探索 6 第七周三~第八周三

  复*与检测 3 第八周四~第九周一

  第八章 多边形 18 第九周二~第十二周四

  8.1瓷砖的铺设 1 第九周二

  8.2三角形 7 第九周三~第十周四

  8.3三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3 第十周五~第十一周三

  8.4用正多边形拼地板 4 第十一周三~第十二周一

  复*与检测 3 第十二周二~第十二周四

  第九章 轴对称 21 第十二周五~第十六周五

  9.1生活中的轴对称 2 第十二周五~第十三周一

  补充全等三角形 5 第十三周二~第十四周一

  9.2轴对称的认识 6 第十四周二~第十五周二

  9.3等腰三角形 5 第十五周三~第十六周二

  复*与检测 3 第十六周三~第十六周五

  第10章 统计的初步认识 14 第十七周一~第十九周三

  10.1统计的意义 3 第十七周一~第十七周三

  10.2*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3 第十七四周~第十八周一

  10.3*均数、中位数、众数的使用 2 第十八周一~第十八周二

  10.4机会的均等与不等 3 第十八周三~第十八周五

  复*与检测 3 第十九周一~第十九周三

  期末复* 10 第十九周一~期末考试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

  本学期,继续积极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观,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

  本班级现有学生35人,从上学期的教学观察与测试结果看,这班学生的学*态度较端正,基础差,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多。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师生*惯于接受性学*,自主、合作、探究的风气尚未形成。作业*惯抄袭,勤思好问的少。从抽查的情况看,学生对要理解记忆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好,读题、理解题意的能力弱,综合分析题目信息,确定解题思路、方法的经验不足,答题书写随意,格式不规范。上学期月考成绩,相对第一次月考大部分有进步,但有部分同学还是比较贪玩,学*不努力,进步较小,甚至后退。为此新学期的数学教学要积极尝试自主、合作、探究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和*惯品质,努力提高综合成绩,争取更大的提高。

  2、教材情况:

  本学期是本年级学生初中学*阶段的第二学期。新授课程主要有相交线与*行线、*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现行教材、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实际问题出发,乘坐“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之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在灵活选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应适度引用新例,把初中数学各单元的知识明晰化、条理化、规律化,激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培养学*兴趣和*惯品质。

  二、目标要求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数学问题,要鼓励学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学中既要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关注中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又要突出数学知识在社会、科技中的运用,让学生在学*、练*中熟记知识要点、考试内容,掌握应试技巧和数学思想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

  三、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捕捉课改信息,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和个性品质。

  2、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搞好师生关系。

  3、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训练考点、热点,强化记忆,形成能力,提高成绩。

  4、改进教学方法,用多媒体,实物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5、精讲多练,在教学新知识的同时,注重旧知识的复*,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在练*、测试中巩固提高,减少遗忘。

  6、开辟第二课堂,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7、加强培优补中促差生的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特别要多鼓励后进生,提高他们的学*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1)课前预**惯;(2)积极思考,主动发言*惯;(3)自主作业*惯;(4)课后复**惯。

  8、改进阶段考试形式,改进评价方法,注重学*过程的评价,対基础知识技能“推迟判断”,让学生有再次考试的机会,成功的喜悦,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 四.教学进度

  三月份:

  相交线与*行线、*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形结束新课。并进行阶段测试。结束新课月考。

  四月份:

  二元一次方程组结束新课。并进行阶段测试。

  五月份: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结束新课。并进行阶段测试。结束新课月考。

  六月份: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结束新课,进入综合复*,并进行阶段测试。结束新课测试。

  七月份:

  期末考试复*与答疑,考前指导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3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0)、(11)班的数学课。按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和上学期的教学结果来看,没有优中等生存在,全部都是差生和学困生,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掌握,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都很差,加上学*兴趣很低。要想把整体能力提高,还得抽出一些时间和改变一些教学方法来强化训练,才能逐步提高整体成绩和素质。我觉得是个艰巨的任务。

  二、思想指导

  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以《数学新课标》为准,以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根本任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以此,我将努力做好我的工作,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材分析

  七年级数学下册共有六章。第五章相交线和*行线,包括4个内容:相交线、*行线及其判断、*行线的性质、*移;第六章实数,包括3个内容:*方根、立方根、实数;第七章*面直角坐标系,包括2个内容:*面直角坐标系、坐标方法的应用;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包括4个内容:二元一次方程组、消元——解一元一次方程组、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包括3个内容: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包括3个内容:统计调查、直方图、课题学*从淡水谈节水。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阅读新课标,刻苦专研专业知识,学*教师法律知识,认真做好本份工作,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是由效教学落到实处。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数学学*,课外调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数学特长生。

  3、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差生逐渐转变。

  五、教学进度

  第1周(2.17-21)5.1相交线;5教时

  第2周(2.24-28)5.2*行线及其判断;5教时

  第3周(3.3-7)5.3*行线的性质;5.4*移6教时

  第4周(3.10-14)数学活动小结与复*;6教时

  第5周(3.17-21)单元测试;6.1*方根;6教时

  第6周(3.24-28)6.2立方根;6.3实数;6教时

  第7周(3.31-4.4)数学活动小结与单元测试;6教时

  第8周(4.7-11)7.1*面直角坐标系;7.2坐标方法得简单应用;6教时

  第9周(4.14-18)7.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数学活动小结与复*;6教时

  第10周(4.21-25)单元测试期中考试;6教时

  第11周(4.28-5.28)二元一次方程组;8.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教时

  第12周(5.5-9)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3教时

  第13周(5.12-16)小结与复*;9.1不等式;6教时

  第14周(5.19-23)9.2实际无语与一元一次不等式;6教时

  第15周(5.26-30)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数学活动;6教时

  第16周(6.2-6)小结与复*;6教时

  第17周(6.9-13)10.1统计调查;10.2直方图;6教时

  第8周(6.16-20)10.3从数据谈节水数学活动与小结;6教时

  第19周(6.23-27)期考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阅读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1)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

  一、班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一期的数学教学,发现班上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尤其是女生的数学成绩普遍偏低,男生情况稍好,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解题作答比较粗心,不能很好的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

  二、指导思想

   完成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任务,积极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观,通过教育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强化基本计算能力和归纳的能力。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8章:多边形,第9章:轴对称,第10章:统计的初步知识。

  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 本章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了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加减之后的学*内容,是初等数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中学阶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开端。重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及其解法,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的中的应用,其难点是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类比、化归、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今后学*和工作必备的数学修养和素质,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本章是在一元一次方程学*的继续学*。本章的重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化归的思想,即化二元为一元,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思想,学生通过经历列方程、解方程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学*的积极性。

  第8章:多边形 本章是在学*了相交线与*行线的基础上的深入学*,是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主要内容涉及三角形、一般多边形的边角关系。本章的重点是三角形的主要线段(中线、高线、角*分线)的概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外角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多边形内、外角和的公式,正多边形铺满地面的道理及其组合。难点是一般三角形、多边形的边角关系的应用和说理。本章由瓷砖的铺设导入,研究一般三角形、多边形的性质,到运用相关性质探索拼地板的问题结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特点,采用问题――探究――发现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多探究学*,自主探索,合作学*。

  第9章:轴对称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的图形入手,学*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欣赏并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利用轴对称性去探索等腰三角形等简单图形的性质。本章的重点是轴对称的概念,常见图形的轴对称性,线段垂直*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角*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及其逆定理,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能够按要求画轴对称图形并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并能进行说理。其难点是说理。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有关的说理题,使学生能得到较为充分 的训练,过好说理的入门关。教材的教学内容上,呈现力求生动有趣、贴*现实生活,对知识的.陈述,不仅注重结果,而且尽量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探索空间和手段,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结论,教学中要充分应用好教材,实现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相应的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内容,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这一内容,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现轴对称变换和数学美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等腰三角形中引入了较多的动手操作和直观感知,通过折纸、观察、归纳等方法去探索和发现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性质,教学中要充分进行实验。通过本章的教学,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和谐与美感,提高审美情趣。

  第10章:统计的初步认识 本章是在上学期《数据的收集与表示》基础上的继续,主要内容是调查的两种方式,抽样调查与普查,*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其对他们的正确选用,体验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体验随机事件发生机会的均等与不等。重点是*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其对他们的正确选用,体验随机事件发生机会的均等与不等,体验偶然中的必然,学*用分析或实验的方法判断游戏规则的公*性。难点是认识随机事件偶然中的必然,认识大数定律,分析随机事件中成功的概率,认识*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误用与陷井。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明白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进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提升他们自主探索与合作学*的能力,教学中特别重视开展活动,让学生的兴趣在了解探究任务中产生,让学生的思考在分析真实的数据中形成,让学生的理解在集体讨论中加深,让学生的学*在合作探究中进行。

  四、教学任务

   (一)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1.在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使学生了解方程是反映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的数学模型,体现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相关,学会寻找所给问题中隐含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掌握基本的解决方法;会正确熟练的解一次方程(组),实践与探索中,与学生一起分析、尝试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各种能力。

  2.多边形与轴对称中,掌握一般三角形边、角和多边形边、角的关系,并会运用解决实际问题,认识特殊的图形――轴对称图形中隐含着的数学不变量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应用相关知识合理的推理,掌握等腰三角形的特征与性质。

  3.统计的初步认识中,学会数据处理的抽样调查方法,使学生学会统计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合理使用*均数、中位数、众数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警惕*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误用,让学生体会随机事件的内在规律,体会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会分析简单的机会均等与不等的问题,会游戏规则是否公*。

  (二)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

  1.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的数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过程,探究方程(组)的解法,经历和体会解方程(组)中转化的过程与思想,通过实践与探索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体会消元化归思想。

  2.体验探究、归纳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及过程,学会合情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经历问题探究发现的研究过程得到相关性质。

  3.在轴对称中,经历动手操作和直观感知,通过自主学*,提高学*能力,增强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经历通过折纸、观察、归纳等方法去探索和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

  4.在统计的认识中,经历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处理,*均数、中位数、众数的选用,体验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得到锻炼与提高,选择生动活泼、贴*生活的实例,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体验数学的和谐与美感,这是情感与态度目标。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精选*题,精心备课,做好教案,上好新课。同时仔细批改作业,作好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认真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原因。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设置教学情境,结合日常生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主动加入课堂学*和讨论,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与规律的总结。

  3、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的学*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交流和分享发现的快乐。从而体会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热情。

  4、精心设计探究主题,引导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实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5、开展分层教学模式,成立互助学*小组,以优带良,以优促后。同时狠抓中等生,辅导后进生,实现共同进步。

  六、课时安排

   章节 课时 教学起止时间

  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 23 第一周二~第五周五

  6.1从实际到方程 1 第一周二

  6.2解一元一次方程 8 第一周五~第三周一

  6.3实践与探索 10 第三周二~第五周一

  复*与检测 4 第五周二~第五周五

  第7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15 第六周一~第九周一

  7.1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1 第六周一

  7.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5 第六周二~第七周二

  7.3实践与探索 6 第七周三~第八周三

  复*与检测 3 第八周四~第九周一

  第八章 多边形 18 第九周二~第十二周四

  8.1瓷砖的铺设 1 第九周二

  8.2三角形 7 第九周三~第十周四

  8.3三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3 第十周五~第十一周三

  8.4用正多边形拼地板 4 第十一周三~第十二周一

  复*与检测 3 第十二周二~第十二周四

  第九章 轴对称 21 第十二周五~第十六周五

  9.1生活中的轴对称 2 第十二周五~第十三周一

  补充全等三角形 5 第十三周二~第十四周一

  9.2轴对称的认识 6 第十四周二~第十五周二

  9.3等腰三角形 5 第十五周三~第十六周二

  复*与检测 3 第十六周三~第十六周五

  第10章 统计的初步认识 14 第十七周一~第十九周三

  10.1统计的意义 3 第十七周一~第十七周三

  10.2*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3 第十七四周~第十八周一

  10.3*均数、中位数、众数的使用 2 第十八周一~第十八周二

  10.4机会的均等与不等 3 第十八周三~第十八周五

  复*与检测 3 第十九周一~第十九周三

  期末复* 10 第十九周一~期末考试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

  本学期,继续积极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观,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

  本班级现有学生35人,从上学期的教学观察与测试结果看,这班学生的学*态度较端正,基础差,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多。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师生*惯于接受性学*,自主、合作、探究的风气尚未形成。作业*惯抄袭,勤思好问的少。从抽查的情况看,学生对要理解记忆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好,读题、理解题意的能力弱,综合分析题目信息,确定解题思路、方法的经验不足,答题书写随意,格式不规范。上学期月考成绩,相对第一次月考大部分有进步,但有部分同学还是比较贪玩,学*不努力,进步较小,甚至后退。为此新学期的数学教学要积极尝试自主、合作、探究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和*惯品质,努力提高综合成绩,争取更大的提高。

  2、教材情况:

  本学期是本年级学生初中学*阶段的第二学期。新授课程主要有相交线与*行线、*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现行教材、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实际问题出发,乘坐“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之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在灵活选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应适度引用新例,把初中数学各单元的知识明晰化、条理化、规律化,激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培养学*兴趣和*惯品质。

  二、目标要求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数学问题,要鼓励学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学中既要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关注中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又要突出数学知识在社会、科技中的运用,让学生在学*、练*中熟记知识要点、考试内容,掌握应试技巧和数学思想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

  三、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捕捉课改信息,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和个性品质。

  2、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搞好师生关系。

  3、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训练考点、热点,强化记忆,形成能力,提高成绩。

  4、改进教学方法,用多媒体,实物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5、精讲多练,在教学新知识的同时,注重旧知识的复*,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在练*、测试中巩固提高,减少遗忘。

  6、开辟第二课堂,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7、加强培优补中促差生的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特别要多鼓励后进生,提高他们的学*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1)课前预**惯;(2)积极思考,主动发言*惯;(3)自主作业*惯;(4)课后复**惯。

  8、改进阶段考试形式,改进评价方法,注重学*过程的评价,対基础知识技能“推迟判断”,让学生有再次考试的机会,成功的喜悦,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 四.教学进度

  三月份:

  相交线与*行线、*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形结束新课。并进行阶段测试。结束新课月考。

  四月份:

  二元一次方程组结束新课。并进行阶段测试。

  五月份: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结束新课。并进行阶段测试。结束新课月考。

  六月份: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结束新课,进入综合复*,并进行阶段测试。结束新课测试。

  七月份:

  期末考试复*与答疑,考前指导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3

  一、班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一期的数学教学,发现班上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尤其是女生的数学成绩普遍偏低,男生情况稍好,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解题作答比较粗心,不能很好的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

  二、指导思想

  完成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任务,积极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观,通过教育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强化基本计算能力和归纳的能力。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8章:多边形,第9章:轴对称,第10章:统计的初步知识。

  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

  本章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了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加减之后的学*内容,是初等数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中学阶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开端。重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及其解法,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的中的应用,其难点是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类比、化归、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今后学*和工作必备的数学修养和素质,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本章是在一元一次方程学*的继续学*。本章的重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化归的思想,即化二元为一元,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思想,学生通过经历列方程、解方程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学*的积极性。

  第8章:多边形

  本章是在学*了相交线与*行线的基础上的深入学*,是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主要内容涉及三角形、一般多边形的边角关系。本章的重点是三角形的主要线段(中线、高线、角*分线)的概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外角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多边形内、外角和的公式,正多边形铺满地面的道理及其组合。难点是一般三角形、多边形的边角关系的应用和说理。本章由瓷砖的铺设导入,研究一般三角形、多边形的性质,到运用相关性质探索拼地板的问题结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特点,采用问题――探究――发现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多探究学*,自主探索,合作学*。

  第9章:轴对称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的图形入手,学*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欣赏并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利用轴对称性去探索等腰三角形等简单图形的性质。本章的重点是轴对称的概念,常见图形的轴对称性,线段垂直*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角*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及其逆定理,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能够按要求画轴对称图形并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并能进行说理。其难点是说理。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有关的说理题,使学生能得到较为充分的训练,过好说理的入门关。教材的教学内容上,呈现力求生动有趣、贴*现实生活,对知识的陈述,不仅注重结果,而且尽量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探索空间和手段,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结论,教学中要充分应用好教材,实现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相应的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内容,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这一内容,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现轴对称变换和数学美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等腰三角形中引入了较多的动手操作和直观感知,通过折纸、观察、归纳等方法去探索和发现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性质,教学中要充分进行实验。通过本章的教学,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和谐与美感,提高审美情趣。

  第10章:统计的初步认识

  本章是在上学期《数据的收集与表示》基础上的继续,主要内容是调查的两种方式,抽样调查与普查,*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其对他们的正确选用,体验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体验随机事件发生机会的均等与不等。重点是*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其对他们的正确选用,体验随机事件发生机会的均等与不等,体验偶然中的必然,学*用分析或实验的方法判断游戏规则的公*性。难点是认识随机事件偶然中的必然,认识大数定律,分析随机事件中成功的'概率,认识*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误用与陷井。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明白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进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提升他们自主探索与合作学*的能力,教学中特别重视开展活动,让学生的兴趣在了解探究任务中产生,让学生的思考在分析真实的数据中形成,让学生的理解在集体讨论中加深,让学生的学*在合作探究中进行。

  四、教学任务

  (一)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1.在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使学生了解方程是反映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的数学模型,体现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相关,学会寻找所给问题中隐含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掌握基本的解决方法;会正确熟练的解一次方程(组),实践与探索中,与学生一起分析、尝试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各种能力。

  2.多边形与轴对称中,掌握一般三角形边、角和多边形边、角的关系,并会运用解决实际问题,认识特殊的图形――轴对称图形中隐含着的数学不变量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应用相关知识合理的推理,掌握等腰三角形的特征与性质。

  3.统计的初步认识中,学会数据处理的抽样调查方法,使学生学会统计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合理使用*均数、中位数、众数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警惕*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误用,让学生体会随机事件的内在规律,体会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会分析简单的机会均等与不等的问题,会游戏规则是否公*。

  (二)在过程与方法方面

  1.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的数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过程,探究方程(组)的解法,经历和体会解方程(组)中转化的过程与思想,通过实践与探索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体会消元化归思想。

  2.体验探究、归纳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及过程,学会合情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经历问题探究发现的研究过程得到相关性质。

  3.在轴对称中,经历动手操作和直观感知,通过自主学*,提高学*能力,增强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经历通过折纸、观察、归纳等方法去探索和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

  4.在统计的认识中,经历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处理,*均数、中位数、众数的选用,体验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得到锻炼与提高,选择生动活泼、贴*生活的实例,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体验数学的和谐与美感,这是情感与态度目标。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精选*题,精心备课,做好教案,上好新课。同时仔细批改作业,作好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认真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原因。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设置教学情境,结合日常生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主动加入课堂学*和讨论,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与规律的总结。

  3、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的学*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交流和分享发现的快乐。从而体会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热情。

  4、精心设计探究主题,引导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实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5、开展分层教学模式,成立互助学*小组,以优带良,以优促后。同时狠抓中等生,辅导后进生,实现共同进步。

  六、课时安排

  章节课时教学起止时间

  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23第一周二~第五周五

  6.1从实际到方程1第一周二

  6.2解一元一次方程8第一周五~第三周一

  6.3实践与探索10第三周二~第五周一

  复*与检测4第五周二~第五周五

  第7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15第六周一~第九周一

  7.1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1第六周一

  7.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5第六周二~第七周二

  7.3实践与探索6第七周三~第八周三

  复*与检测3第八周四~第九周一

  第八章

  多边形18第九周二~第十二周四

  8.1瓷砖的铺设1第九周二

  8.2三角形7第九周三~第十周四

  8.3三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3第十周五~第十一周三

  8.4用正多边形拼地板4第十一周三~第十二周一

  复*与检测3第十二周二~第十二周四

  第9章

  轴对称21第十二周五~第十六周五

  9.1生活中的轴对称2 第十二周五~第十三周一

  补充全等三角形5第十三周二~第十四周一

  9.2轴对称的认识6第十四周二~第十五周二

  9.3等腰三角形5第十五周三~第十六周二

  复*与检测3第十六周三~第十六周五

  第10章

  统计的初步认识14第十七周一~第十九周三

  10.1统计的意义3第十七周一~第十七周三

  10.2*均数、中位数和众数3第十七四周~第十八周一

  10.3*均数、中位数、众数的使用2第十八周一~第十八周二

  10.4机会的均等与不等3第十八周三~第十八周五

  复*与检测3第十九周一~第十九周三

  期末复*10第十九周一~期末考试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2)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9篇)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初一(7)一(8)班数学教学工作。我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二、教学目标:

  第1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

  1.通过与现实图形的结合,使学生从大量有趣的素材中,认识、体验、理解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及应用。

  2.对几何题的书写,在把握分寸的基础上,采用实验与推理并用,低起点、迈小步的办法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掌握。

  3.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分析,在操作中理解性质,在活动中发现规律,在探索中增长才干。

  第2章“图形和变换”

  1.了解四种变换的概念,能辨别和判断四种变换;

  2.理解四种变换的基本性质,会按要求画出经变换后的图形;

  3.能将变换的知识应用于图案设计等生活实际中去。

  第3章“事件的可能性”

  1.通过具体情境了解必然事件、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意义,会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统计在简单情境中可能发生的事件的种数,并会比较、描述简单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3.初步认识概率的意义,知道不可能事件的概率是0,必然事件的概率是1,不确定事件的概率大于0,且小于1。

  4.初步会用列举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第4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

  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意义,会用代入法和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3.会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第5章“整式的乘除”

  1.了解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会进行简单的正整数指数幂的计算。

  3.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其中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

  4.会推导乘法公式,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5.了解零指数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了解整数指数范围内幂的基本性质。

  6.会进行同底数幂相除的运算。

  7.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包括在计算器上表示)。

  8.会进行简单的整式除法运算(仅指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或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第6章“因式分解”

  1.通过探索因式分解的过程,比较和整式乘法的联系与区别,体会事物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辩证思想,从而初步接受对立统一观点。

  2.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会判别各项的公因式,掌握添括号法则,能用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3.会用*方差公式、完全*方公式(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两次)分解因式(指数是正整数)。

  4.通过对*方差公式、完全*方公式的逆向变形及将一个整式看做“元”进行分解,发展学生的观察、类比、归纳、预见等能力。

  5.进一步体会换元思想,提高处理数学问题的'技能。

  第7章“分式”

  1.正确了解分式、公分母等概念,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熟练进行通分和约分。

  2.掌握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能进行简单的分式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能进行简单的公式变形。

  4.正确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掌握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初步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产生增根,并掌握验根的方法。

  5.通过列分式方程解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具体措施:

  1、做好教材钻研工作。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相应的数学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数学建模,野外测量,七巧板游戏,课件演示。使学生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4、挖掘数学特长生,发展这部分学生的特长,使其冒尖。

  5、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6、用哲理的高度,站在系统的高度,思如泉涌的精神状态,八方联系,浑然一体的学*方式,使学生学得松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

  经过七年级一学期的数学教学,学生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苗头。优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锻炼和培养,数学知识掌握得较牢固;而学困生的智力和知识发展得较差,数学知识上一些基本的内容还很模糊,课堂上参与度不高,有时还需要教师提醒。

  上学期学生学*了有理数及其相关运算,整式的加减,相交线与*行线,学生数学上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发展高度,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学生手中的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辅导书甚少,学生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通过教育与训练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等每次作业,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至的进行学*和思考问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与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活跃,积极开动脑筋,学生乐于合作学*,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

  二.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以“面向每一个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知道思想,在教学的同时,渗透情感教育。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是社会对青少年所需求的;

  2.要让学生知道这是自己终身学*和发展所需要的;

  3.贴*生活实际让学生爱数学,自主的学教学;

  4.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5章:相交线与*行线,第6章:*面直角坐标系,第7章:三角形,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9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第五章、相交线与*行线:本章主要在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的基础上,探索在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相交 ②、*行。本章重点:垂线的概念和*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本章难点:证明的思路、步骤、格式,以及*行线性质与判定的应用。

  第六章、*面直角坐标系:本章主要内容是*面直角坐标系及其简单的应用。本章重点:*面直角坐标系的理解与建立及点的坐标的确定。本章难点:*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及点的位置的确定。

  第七章、三角形:本章主要学*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等内容。本章重点:三角形有关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性质与应用。本章难点:正确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分线的性质并能作图,及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与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究。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本章主要学*二元一次议程(组)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用。本章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实际应用。本章难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本章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简单应用。本章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与简单应用。本章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本章主要学*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并根据数据对调查对象作出正确的描述。本章重点:调查的意义、特点及分类,利用扇形图、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拆线图描述数据。本章难点:绘制数据统计图及如何利用各种统计图对调查对象作出正确的描述。

  五、教学措施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做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享受学*。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等分层布置,课堂上照顾好好、中、差在三类学生。

  9.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道路。

  10.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11.开展课题学*,把学生带入研究的学*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3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初一(7)一(8)班数学教学工作。我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二、教学目标:

  第1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

  1.通过与现实图形的结合,使学生从大量有趣的素材中,认识、体验、理解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及应用。

  2.对几何题的书写,在把握分寸的基础上,采用实验与推理并用,低起点、迈小步的办法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掌握。

  3.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分析,在操作中理解性质,在活动中发现规律,在探索中增长才干。

  第2章“图形和变换”

  1.了解四种变换的概念,能辨别和判断四种变换;

  2.理解四种变换的基本性质,会按要求画出经变换后的图形;

  3.能将变换的知识应用于图案设计等生活实际中去。

  第3章“事件的可能性”

  1.通过具体情境了解必然事件、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意义,会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统计在简单情境中可能发生的事件的种数,并会比较、描述简单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3.初步认识概率的意义,知道不可能事件的概率是0,必然事件的概率是1,不确定事件的概率大于0,且小于1。

  4.初步会用列举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第4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

  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意义,会用代入法和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3.会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第5章“整式的乘除”

  1.了解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会进行简单的正整数指数幂的计算。

  3.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其中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

  4.会推导乘法公式,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5.了解零指数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了解整数指数范围内幂的基本性质。

  6.会进行同底数幂相除的运算。

  7.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包括在计算器上表示)。

  8.会进行简单的整式除法运算(仅指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或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第6章“因式分解”

  1.通过探索因式分解的过程,比较和整式乘法的联系与区别,体会事物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辩证思想,从而初步接受对立统一观点。

  2.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会判别各项的公因式,掌握添括号法则,能用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3.会用*方差公式、完全*方公式(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两次)分解因式(指数是正整数)。

  4.通过对*方差公式、完全*方公式的逆向变形及将一个整式看做“元”进行分解,发展学生的观察、类比、归纳、预见等能力。

  5.进一步体会换元思想,提高处理数学问题的技能。

  第7章“分式”

  1.正确了解分式、公分母等概念,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熟练进行通分和约分。

  2.掌握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能进行简单的分式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能进行简单的公式变形。

  4.正确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掌握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初步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产生增根,并掌握验根的方法。

  5.通过列分式方程解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具体措施:

  1、做好教材钻研工作。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相应的数学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数学建模,野外测量,七巧板游戏,课件演示。使学生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4、挖掘数学特长生,发展这部分学生的特长,使其冒尖。

  5、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6、用哲理的高度,站在系统的高度,思如泉涌的精神状态,八方联系,浑然一体的学*方式,使学生学得松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1、课堂教学从:“复*——引入——讲授——巩固——作业”,转变为:“情境——问题——探究——反思——提高”,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2、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

  3、数学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4、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师生互动、形象化表示数学内容、有效处理复杂的数*算等。

  5、给学生提供成果展示机会,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及学*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是社会对青少年所需求的;

  2、要让学生知道这是自己终身学*和发展所需要的;

  3、贴*生活实际让学生爱数学,自主的学教学;

  4、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教材分析:

  该教材每章开始时,都设置了导图与导人语,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与求知欲望。在教学中,适当设置如“回忆、思考、探索、概括、做一做、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等以及“信息收集,调查研究”等活动栏目,让我们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在教材各块内容间,又穿插安排了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实际生活、数学趣题、知识背景、外语教学、信息技术、数学算法等等的阅读材料,用好它,不但扩大了学生知识面,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体验与数学的应用意识。该教材练*题更是体现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

  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四、教学措施:

  1、要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和能力”;

  2、要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引导”;

  3、本册内容较传统,但教学方式不可以传统,不要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活动;

  4、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活动创设问题的情境;

  5、应当让学生思考自己作出判断,教师先不要作出相关的提示或暗示;

  6、应设法让学生参与到“观察、探索、归纳、猜测、分析、论证、应用”的数学活动中来并适当搭造“合作、交流”的*台;

  7、重点应落在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和技能;

  8、要深入钻研,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

  五、课时安排(教学进度)

  2.25-3.20 第五单元

  3.21-4.10 第六单元

  4.11-5.5 第七单元

  5.6-5.31 第八单元

  6.1-6.30 第九单元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5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的初一(一)班和初一(二)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其中初一(一)班学生有98人,初一(二)班学生有94人,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学生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部分学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很少有学生具有课外阅读相关数学书籍的*惯,没有形成对数学学*的浓厚兴趣,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通过教育与训练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并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与思考,学生的学*兴趣得到了激发和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较为活跃,积极开动脑筋,乐于合作学*和善于分享交流在学*中的发现与体会,喜欢动手实践。上期末数学*均分62分,最高分113分,及格(72分以上)125人。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是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数学教材,其主要内容有:

  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八章多边形

  第九章轴对称

  第十章统计的初步认识

  课题学*

  三、教学重、难点:

  1、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重点是从实际情境出发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引入并展开有关知识,使学生了解方程是反映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并学会寻找所给问题中隐含着的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掌握其基本的解决方法。难点是在实践与探索小节中通过实例运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多边形与轴对称是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涉及三角形、一般多边形的边角关系,以及一种特殊的图形——轴对称图形。重点是通过观察与操作,让学生感知确认电子表基本的结论与最为简单的变换——轴对称中隐含着的`数学不变量关系,同时辅以数学说理,给学生一定的理性训练与图形变换的思想。难点是数学说理。

  3、统计的初步认识一章,简要地介绍了统计数据分析问题时所采用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抽样调查方法,重点是使学生学会统计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合理使用*均数、中位数与众数这三个有代表性的数值,较为正确地描述所得到的众多数据。难点是让学生通过实例体会随机事件存在的内在规律。

  4、课题学*重点是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在实践探索加深理解有关数学知识,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信心与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方程(组)的解等基本概念,了解方程的基本变形及其在解方程(组)中的作用。会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并经历和体会解方程中转化的过程与思想,了解解方程(组)解法的一般步骤,并能灵活运用。②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外角及其主要线段(中线、高线、角*分线)等概念,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中线、高线和角*分线,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了解几种特殊三角形与多边形的特征,并能加以简单的识别,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与外角和,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探索、归纳多边形的内角和秘外角和公式。③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探索线段、角和圆等图形的轴对称性,了解线段中垂线的性质和角*分线的性质,会画轴对称图形并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分的性质,能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其性质和其识别方法。④让学生知道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现实性,体会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对正确估计总体是十分重要的,会求*均数、中位数、众数并了解它们各自适用范围,体验随机事件在每一次实验中是否发生是不可预言的,但在大数次反复实验后是有规律的。

  2、方法与过程目标:①通过实践与探索,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建模思想,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历从具体问题中的数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体会并认识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经历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有关多个未知量的实际问题,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通过探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经历把“二元”转化为“一元”的过程,从而初步体会消元的思想,以及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化归思想。②体验探索、归纳多边形内角和的过程,学会合情推理的数学思想,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基础上,体验证明的必要性,初步学会说理。通过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和画轴对称图形,探究轴对称的性质,并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③通过实践体验随机事件的随机性和规律性,并学*用分析或实验的方法判断游戏规则的公*性。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和探究中,通过自主学*,提高学*能力,增强合作意识;通过欣赏丰富多彩的图案,体验数学美,提高审美情趣;在动手操作和实践探索中通过体验成功和克服困难的过程,增强解决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五、教学措施: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六认真工作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的主要途径,认真研究教材,体会新课标理念,认真上课、认真辅导和批改作业,同时让学生认真学*。

  2、通过介绍数学家、数学史和数学趣题,激发学生学*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建构,营造民主、和谐、*等,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共享发现快乐的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

  4、通过实践探索,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和多种途径探求问题的解决方式。

  5、培育学生良好的学**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6、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7、进行分层教育的探索,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六、教学进度:

  第六章2月20日——3月15日

  第七章3月16日——4月05日

  第八章4月06日——4月20日

  期中复*及考试4月21日——4月30日

  第九章5月01日——5月15日

  第十章5月16日——5月31日

  期末复*及考试6月01日——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6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初一(7)一(8)班数学教学工作。我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二、教学目标:

  第1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

  1.通过与现实图形的结合,使学生从大量有趣的素材中,认识、体验、理解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及应用。

  2.对几何题的书写,在把握分寸的基础上,采用实验与推理并用,低起点、迈小步的办法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掌握。

  3.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分析,在操作中理解性质,在活动中发现规律,在探索中增长才干。

  第2章“图形和变换”

  1.了解四种变换的概念,能辨别和判断四种变换;

  2.理解四种变换的基本性质,会按要求画出经变换后的图形;

  3.能将变换的知识应用于图案设计等生活实际中去。

  第3章“事件的可能性”

  1.通过具体情境了解必然事件、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意义,会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统计在简单情境中可能发生的事件的种数,并会比较、描述简单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3.初步认识概率的意义,知道不可能事件的概率是0,必然事件的概率是1,不确定事件的概率大于0,且小于1。

  4.初步会用列举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第4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

  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意义,会用代入法和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3.会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第5章“整式的乘除”

  1.了解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会进行简单的正整数指数幂的计算。

  3.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其中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

  4.会推导乘法公式,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5.了解零指数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了解整数指数范围内幂的基本性质。

  6.会进行同底数幂相除的运算。

  7.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包括在计算器上表示)。

  8.会进行简单的整式除法运算(仅指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或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第6章“因式分解”

  1.通过探索因式分解的过程,比较和整式乘法的联系与区别,体会事物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辩证思想,从而初步接受对立统一观点。

  2.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会判别各项的公因式,掌握添括号法则,能用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3.会用*方差公式、完全*方公式(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两次)分解因式(指数是正整数)。

  4.通过对*方差公式、完全*方公式的逆向变形及将一个整式看做“元”进行分解,发展学生的观察、类比、归纳、预见等能力。

  5.进一步体会换元思想,提高处理数学问题的技能。

  第7章“分式”

  1.正确了解分式、公分母等概念,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熟练进行通分和约分。

  2.掌握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能进行简单的分式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能进行简单的公式变形。

  4.正确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掌握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初步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产生增根,并掌握验根的方法。

  5.通过列分式方程解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具体措施:

  1、做好教材钻研工作。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相应的数学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数学建模,野外测量,七巧板游戏,课件演示。使学生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4、挖掘数学特长生,发展这部分学生的特长,使其冒尖。

  5、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6、用哲理的高度,站在系统的高度,思如泉涌的精神状态,八方联系,浑然一体的学*方式,使学生学得松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7

  一、基本情况:

  上学期学生数学上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发展高度,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学生手中的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辅导书甚少,学生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通过教育与训练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等每次作业,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和思考问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与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活跃,积极开动脑筋,学生乐于合作学*,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喜欢动手实验,对老师布置的思考题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学**惯上,学生的课前预*、课堂上记笔记的*惯培养得很不理想,这与我在教学中不提倡课前预*,少做笔记有关,我认为课前预*易使学生囿于教材框定的范围和思考方法,不利于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与思考,敢于大胆思考,课堂上就把时间有在思考问题上,而不应该用在当“打字员”上,本学期要思考如何克服课前预*、课堂上记笔记的弊端,发挥其有利的一面,学生对思考规律的小结,及时复*、总结上的*惯,还需要加强,课堂上专心致至的听讲,想在老师和同学的前面,及时纠正作业和试卷中的错误的*惯还需要加强,表扬和鼓励阅读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在学*方法上,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对称的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检验答案,需要加强训练与培养。

  二、教材简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七章,第一章整式的运算,第二章*行线与相交线,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第四章概率,第五章三角形,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行教材、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实际问题出发,乘坐“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之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在灵活选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应适度引用新例,把初中数学各单元的知识明晰化、条理化、规律化,激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培养学*兴趣和*惯品质。

  三、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做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享受学*。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等分层布置,课堂上照顾好好、中、差在三类学生。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8

  一、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的初一(一)班和初一(二)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其中初一(一)班学生有98人,初一(二)班学生有94人,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学生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部分学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很少有学生具有课外阅读相关数学书籍的*惯,没有形成对数学学*的浓厚兴趣,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通过教育与训练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并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与思考,学生的学*兴趣得到了激发和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较为活跃,积极开动脑筋,乐于合作学*和善于分享交流在学*中的发现与体会,喜欢动手实践。上期末数学*均分62分,最高分113分,及格(72分以上)125人。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是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数学教材,其主要内容有:

  第六章 一元一次方程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八章多边形

  第九章轴对称

  第十章统计的初步认识

  课题学*

  三、 教学重、难点:

  1、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重点是从实际情境出发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引入并展开有关知识,使学生了解方程是反映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并学会寻找所给问题中隐含着的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掌握其基本的解决方法。难点是在实践与探索小节中通过实例运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多边形与轴对称是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涉及三角形、一般多边形的边角关系,以及一种特殊的图形——轴对称图形。重点是通过观察与操作,让学生感知确认电子表基本的结论与最为简单的变换——轴对称中隐含着的数学不变量关系,同时辅以数学说理,给学生一定的理性训练与图形变换的思想。难点是数学说理。

  3、统计的初步认识一章,简要地介绍了统计数据分析问题时所采用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抽样调查方法,重点是使学生学会统计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合理使用*均数、中位数与众数这三个有代表性的数值,较为正确地描述所得到的众多数据。难点是让学生通过实例体会随机事件存在的内在规律。

  4、课题学*重点是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在实践探索加深理解有关数学知识,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信心与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方程(组)的解等基本概念,了解方程的基本变形及其在解方程(组)中的作用。会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并经历和体会解方程中转化的过程与思想,了解解方程(组)解法的一般步骤,并能灵活运用。②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外角及其主要线段(中线、高线、角*分线)等概念,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中线、高线和角*分线,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了解几种特殊三角形与多边形的特征,并能加以简单的识别,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与外角和,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探索、归纳多边形的内角和秘外角和公式。③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探索线段、角和圆等图形的轴对称性,了解线段中垂线的性质和角*分线的性质,会画轴对称图形并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分的性质,能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其性质和其识别方法。④让学生知道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现实性,体会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对正确估计总体是十分重要的,会求*均数、中位数、众数并了解它们各自适用范围,体验随机事件在每一次实验中是否发生是不可预言的,但在大数次反复实验后是有规律的。

  2、方法与过程目标:①通过实践与探索,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建模思想,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经历从具体问题中的数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体会并认识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经历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有关多个未知量的实际问题,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通过探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经历把“二元”转化为“一元”的过程,从而初步体会消元的思想,以及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化归思想。②体验探索、归纳多边形内角和的过程,学会合情推理的数学思想,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基础上,体验证明的必要性,初步学会说理。通过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和画轴对称图形,探究轴对称的性质,并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③通过实践体验随机事件的随机性和规律性,并学*用分析或实验的方法判断游戏规则的公*性。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和探究中,通过自主学*,提高学*能力,增强合作意识;通过欣赏丰富多彩的图案,体验数学美,提高审美情趣;在动手操作和实践探索中通过体验成功和克服困难的过程,增强解决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9

  一、学情分析

  七(1)班共42人,相对二班而言,上课学*积极性不是很高,学*自觉性不佳,成绩距离二班有一定的差距,学生两级分化严重,二班学生共有41人,学生相比而言比较活跃,学*积极性高,成绩较为理想,但仍然是两级分化严重,两个班都有数量不少的基础差,对数学不怎么感兴趣,且学*方法、读书*惯、作业*惯都不佳的学生,这一部分学生对图形这一部分的学*难度还少些,而对于代数部分就感觉难度很大,这一部分学生需要在掌握新知识的前提下,加强旧知识的补*,提高学生兴趣,特别是数学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思考能力、计算能力。

  二、教情分析

  上学期采取了如下几个教学措施,但是没有抓到位,本学期应该继续做好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尽可能使之更有实效性。

  1、 规范练*本,开始之初就对练*本做了一个格式的规范,本学期开始首先要规范练*本,要求:练*本的样式要规范,首页可以自己题上前言,内容可以是对自己数学学*的要求和总结,提出适合自己的目标,并且一定要强调练*要加强实效,认真书写,采用组内互评和教师抽查的形式来落实,一般抽查到练*本一定要全批全改,并写上针对性的评语。

  2、 作业本的要求,作业本去掉*,作业本一般变为家庭作业,内容可以分层次布置,以总结性(知识结构图、解题方法总结等形式)、改错本(写明错因)、好题集、问题集、小论文等内容为主,成为学生能力的体现和思维火花的记录本。作业本首先是组内互批,然后教师集中浏览和二次重点批阅。

  3、 活页资料,要求学生准备好活页纸张,随时整理课堂笔记和数学学*中好的解题方法,以及自己发现的好的数学资料等,可以粘贴于作业本、课本中。每周做一次整理。

  4、 一日一练,上学期虽然基本上坚持了一日一练,但是监督不到位,很多学生仍然没有养成*惯,本学期重在检查,注意分层,可以是学*中的深化。按照122责任制,各组做好监督,题目采取全班轮流出的形式,但是采用分组制即组长级,组员A、组员B三层,但是检查时采取组长查组员B,组员B查组员A,组员A查组长的模式。一般前一天的中午时间是一日一练出题的时间,当日中午或者活动时间是检查时间,检查必留评语。教师抽查,如果学生落下一天则罚其笔算五道计算题目(计算算式、解方程等),具体负责由检查者负责并监督执行。班中由各组组长轮流负责一日一练的总体实行情况。一般采用值周的形式。

  5、 122小组合作制,按照考试成绩,划分小组,原来的小组成员不变,但是,每组内的组长可以变换,一般一名组长负责两名副组长,每名副组长负责两名组员,采取组间竞争,组内互相监督、互相学*、共同提高的机制。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内容共有七章,其中几何图形部分有三章,分别是角、*行线、*面图形的认识三章,代数部分主要有二元一次方程、整式的乘除二章还包括综合性的图像与坐标、概率一章,由于部分同学对于上学期的一元一次方程和整式的加减掌握不是很好,所以本学期的衔接空间给同学的也较多,应该充分利用空隙做好差生补*工作,角这一章的教学注意联系学生小学已有的知识,培养学生对概念的学*与掌握,同时注意联系上册学*线段中的知识块:线段的相关概念、表示方法、度量、大小比较、计数、中点等知识,来类比学*或者猜想角的学*(基本上也是学*以上环节,至是中点改为角*分线);对于*行线这一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养成逆向思考的*惯,函数的学*是本学期的难点,注重图像和概念的教学和训练,通过一次函数的学*,借助图像给出更复杂的函数的探究思考题目,为后继学*做好铺垫,二元一次方程的学*,要充分复*和联系一元一次方程,两种转化方法和应用题教学是重点,整式的乘法亦是本学期的难点,学*之前一定要复*好整式的加减运算,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率的字母运用,去括号仍然是重点训练。基本的图形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和观察总结能力,加强学生的走我发现知识的训练。这一章最好不要事先预*。概率中要加强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的培养, 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设计展开实验,并做好数据记录和处理,发现结论。

  四、教学建议

  1、学生兴趣的培养,对于入门的学生可以推荐其多读一些相关的图书(事先统计调查图书室的图书,并给学生推荐)可以让其按照自己的模式,直奔主题,兴趣主要在课堂情境导入中加以创新,尤其是对基础差的学生,但是不要过于拘泥于兴趣,兴趣仅仅是佐料,但是可以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介绍数学中的美的东西、数学故事、数学知识的历史、数学趣闻、数学趣题、班级数学报刊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兴趣,对优秀学生的好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应该加以推广和命名,多创造一些好的情境尽力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学*热情。寓教于乐是本学期重点探究的方面。

  2、差生转化,采用结对子、指导学生方法、重点补*、分解学*等形式来做好差生转化工作,这也是本学期重点做好的工作。做好分层教学工作。

  3、认真阅读课程标准和教材,没单元都系统的做好知识图,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多与学生交流,每日有固定的批阅学生练*和作业的时间,坚持写教学反思。认真抓好学生学**惯的养成工作。努力提高学生自主学*能力,打磨自己的课堂教学水*。

  4、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享受学*。引导学生写小论文,画知识树,使知识于学生的构造。

  5、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五、教学配当安排

  因本学期相对时间较为紧张所以安排相对紧张

  第九章:角,计划1.5周时间

  第十章:*行线,2周时间

  第十一章图形与坐标2.5周时间

  第十二章二元一次方程2周时间

  第十三章,走进概率,1周时间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3周时间

  第十五章*面图形的认识,2周时间。

  复*1周时间

  共计15周时间。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3)

——七年级第二学期生物教学计划 (菁华3篇)

七年级第二学期生物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

  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三、具体措施:

  1、继续深入学*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2、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3、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4、学*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5、激发学生学*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6、为探究性学*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

  7、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8、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9、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四、教学要求。

  1、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4、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5、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五、教学进度。

  本学期总课时为46课时,每周2课时。

  教学内容及参考课时如下: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7课时)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2课时

  第二节,人的生殖,2课时

  第三节,青春期,2课时

  第四节,计划生育,1课时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6课时)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2课时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2课时

  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2课时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4课时)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课时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2课时

  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1课时

  第四章,人体内的物质的运输(6课时)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2课时

  第二节,流动的'管道,1课时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2课时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1课时

  第五章,人体内的废物的排除(2课时)

  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除,1课时

  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1课时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8课时)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3课时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2课时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课时

  第四节,激素调节,2课时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4课时)

  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1课时

  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2课时

  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1课时

  总之,在新学期中,我会努力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方法去引导教育学生。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为“*等中的首*”,从而切切实实地提高教育质量,取得新的成绩。

七年级第二学期生物教学计划2

  今年新学期开始了,我依然带七年级1—4、10班的生物教学工作,这学期开学时间为3月9号,时间短,而七年级下册的内容多---七章,每一章都是中考重点,也有一定的难度。今天上午学校开了集体会议,分析了这学期的进度,陆主任把时间和能上几周的课程都告诉了大家,让大家提前有数安排好课程。回来后我和王文伟老师根据课本章数商定了这一学期计划,现写如下:

  1、根据七上期末考试情况,认真分析了解学生,开学后根据学生的学*动态和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拟订短时间学*方案。

  2、采用多种措施,充分利用多煤体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

  现在白板在班里特别实用,学校领导要求每一节课都用课件,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生物,提高兴趣。

  3、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好实验课,做好演示实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之目的。课前教师要熟悉实验操作,课上认真指导学生操作,使学生通过实验来体验探究过程,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更好地激发学生学*积极性。也为中考实验打定基础。

  4、培养学生的良好学**惯,对学生严格要求,课前认真预*,课上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后认真复*结,有不懂的问题要及时提出马上解决,争取把当天学*的知识消化,布置的作业及时认真完成,提高课堂效率。

  5、每一章测验一次,随时关注、检查学生的学*情况,查缺补漏,及时进行课后辅导,帮助落后生。

  本学期课程安排紧,教学任务重,我们不仅要全面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理解、掌握有关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相应的能力,以应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

七年级第二学期生物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

  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三、具体措施:

  1、继续深入学*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2、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3、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4、学*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5、激发学生学*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6、为探究性学*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7、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8、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9、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四、教学要求

  1、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4、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5、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五、教学进度

  略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4)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6篇)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

  一.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

  本班级现有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从上学期的教学观察与测试结果看,这班学生的学*态度较端正,学**惯较差,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多。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师生*惯于接受性学*,自主、合作、探究的风气尚未形成。作业*惯抄袭,勤思好问的少。为此新学期的数学教学要积极尝试自主、合作、探究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和*惯品质,努力提高综合成绩,尽量缩小与其他两个班级的差距。

  2.教材情况:

  本学期是本年级学生初中学*阶段的第二学期。新授课程主要有相交线与*行线、*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实数。现行教材、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实际问题出发,乘坐“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之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在灵活选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应适度引用新例,把初中数学各单元的知识明晰化、条理化、规律化,激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培养学*兴趣和*惯品质。

  二.目标要求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数学问题,要鼓励学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学中既要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关注中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又要突出数学知识在社会、科技中的运用,让学生在学*、练*中熟记知识要点、考试内容,掌握应试技巧和数学思想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在期末考试中力争生均分70分左右,合格率60%以上,并将低分率控制到10%以下,综合成绩镇前五。

  三.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捕捉课改信息,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和个性品质。

  2.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搞好师生关系。

  3.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训练考点、热点,强化记忆,形成能力,提高成绩。

  4.改进教学方法,用挂图,实物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5.精讲多练,在教学新知识的同时,注重旧知识的复*,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在练*、测试中巩固提高,减少遗忘。四.教学进度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2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的初一(一)班和初一(二)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其中初一(一)班学生有98人,初一(二)班学生有94人,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学生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部分学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很少有学生具有课外阅读相关数学书籍的*惯,没有形成对数学学*的浓厚兴趣,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通过教育与训练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并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与思考,学生的学*兴趣得到了激发和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较为活跃,积极开动脑筋,乐于合作学*和善于分享交流在学*中的发现与体会,喜欢动手实践。上期末数学*均分62分,最高分113分,及格(72分以上)125人。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是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数学教材,其主要内容有:

  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八章多边形

  第九章轴对称

  第十章统计的初步认识

  课题学*

  三、教学重、难点:

  1、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重点是从实际情境出发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引入并展开有关知识,使学生了解方程是反映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并学会寻找所给问题中隐含着的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掌握其基本的解决方法。难点是在实践与探索小节中通过实例运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多边形与轴对称是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涉及三角形、一般多边形的边角关系,以及一种特殊的图形——轴对称图形。重点是通过观察与操作,让学生感知确认电子表基本的结论与最为简单的变换——轴对称中隐含着的数学不变量关系,同时辅以数学说理,给学生一定的理性训练与图形变换的思想。难点是数学说理。

  3、统计的初步认识一章,简要地介绍了统计数据分析问题时所采用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抽样调查方法,重点是使学生学会统计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合理使用*均数、中位数与众数这三个有代表性的数值,较为正确地描述所得到的众多数据。难点是让学生通过实例体会随机事件存在的内在规律。

  4、课题学*重点是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在实践探索加深理解有关数学知识,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信心与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方程(组)的解等基本概念,了解方程的基本变形及其在解方程(组)中的作用。会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并经历和体会解方程中转化的过程与思想,了解解方程(组)解法的一般步骤,并能灵活运用。②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外角及其主要线段(中线、高线、角*分线)等概念,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中线、高线和角*分线,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了解几种特殊三角形与多边形的特征,并能加以简单的识别,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与外角和,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探索、归纳多边形的内角和秘外角和公式。③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探索线段、角和圆等图形的轴对称性,了解线段中垂线的性质和角*分线的性质,会画轴对称图形并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分的性质,能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其性质和其识别方法。④让学生知道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现实性,体会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对正确估计总体是十分重要的,会求*均数、中位数、众数并了解它们各自适用范围,体验随机事件在每一次实验中是否发生是不可预言的,但在大数次反复实验后是有规律的。

  2、方法与过程目标:①通过实践与探索,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建模思想,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历从具体问题中的数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体会并认识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经历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有关多个未知量的实际问题,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通过探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经历把“二元”转化为“一元”的过程,从而初步体会消元的思想,以及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化归思想。②体验探索、归纳多边形内角和的过程,学会合情推理的数学思想,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基础上,体验证明的必要性,初步学会说理。通过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和画轴对称图形,探究轴对称的性质,并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③通过实践体验随机事件的随机性和规律性,并学*用分析或实验的方法判断游戏规则的公*性。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和探究中,通过自主学*,提高学*能力,增强合作意识;通过欣赏丰富多彩的图案,体验数学美,提高审美情趣;在动手操作和实践探索中通过体验成功和克服困难的过程,增强解决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五、教学措施: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六认真工作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的主要途径,认真研究教材,体会新课标理念,认真上课、认真辅导和批改作业,同时让学生认真学*。

  2、通过介绍数学家、数学史和数学趣题,激发学生学*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建构,营造民主、和谐、*等,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共享发现快乐的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

  4、通过实践探索,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和多种途径探求问题的解决方式。

  5、培育学生良好的学**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6、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7、进行分层教育的探索,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六、教学进度:

  第六章2月20日——3月15日

  第七章3月16日——4月05日

  第八章4月06日——4月20日

  期中复*及考试4月21日——4月30日

  第九章5月01日——5月15日

  第十章5月16日——5月31日

  期末复*及考试6月01日——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3

  一、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的初一(一)班和初一(二)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其中初一(一)班学生有98人,初一(二)班学生有94人,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学生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部分学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很少有学生具有课外阅读相关数学书籍的*惯,没有形成对数学学*的浓厚兴趣,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通过教育与训练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并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与思考,学生的学*兴趣得到了激发和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较为活跃,积极开动脑筋,乐于合作学*和善于分享交流在学*中的发现与体会,喜欢动手实践。上期末数学*均分62分,最高分113分,及格(72分以上)125人。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是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数学教材,其主要内容有:

  第六章 一元一次方程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八章多边形

  第九章轴对称

  第十章统计的初步认识

  课题学*

  三、 教学重、难点:

  1、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重点是从实际情境出发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引入并展开有关知识,使学生了解方程是反映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并学会寻找所给问题中隐含着的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掌握其基本的解决方法。难点是在实践与探索小节中通过实例运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多边形与轴对称是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涉及三角形、一般多边形的`边角关系,以及一种特殊的图形——轴对称图形。重点是通过观察与操作,让学生感知确认电子表基本的结论与最为简单的变换——轴对称中隐含着的数学不变量关系,同时辅以数学说理,给学生一定的理性训练与图形变换的思想。难点是数学说理。

  3、统计的初步认识一章,简要地介绍了统计数据分析问题时所采用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抽样调查方法,重点是使学生学会统计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合理使用*均数、中位数与众数这三个有代表性的数值,较为正确地描述所得到的众多数据。难点是让学生通过实例体会随机事件存在的内在规律。

  4、课题学*重点是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在实践探索加深理解有关数学知识,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信心与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方程(组)的解等基本概念,了解方程的基本变形及其在解方程(组)中的作用。会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并经历和体会解方程中转化的过程与思想,了解解方程(组)解法的一般步骤,并能灵活运用。②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外角及其主要线段(中线、高线、角*分线)等概念,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中线、高线和角*分线,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了解几种特殊三角形与多边形的特征,并能加以简单的识别,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与外角和,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探索、归纳多边形的内角和秘外角和公式。③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探索线段、角和圆等图形的轴对称性,了解线段中垂线的性质和角*分线的性质,会画轴对称图形并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分的性质,能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其性质和其识别方法。④让学生知道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现实性,体会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对正确估计总体是十分重要的,会求*均数、中位数、众数并了解它们各自适用范围,体验随机事件在每一次实验中是否发生是不可预言的,但在大数次反复实验后是有规律的。

  2、方法与过程目标:①通过实践与探索,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建模思想,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经历从具体问题中的数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体会并认识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经历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有关多个未知量的实际问题,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通过探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经历把“二元”转化为“一元”的过程,从而初步体会消元的思想,以及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化归思想。②体验探索、归纳多边形内角和的过程,学会合情推理的数学思想,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基础上,体验证明的必要性,初步学会说理。通过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和画轴对称图形,探究轴对称的性质,并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③通过实践体验随机事件的随机性和规律性,并学*用分析或实验的方法判断游戏规则的公*性。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和探究中,通过自主学*,提高学*能力,增强合作意识;通过欣赏丰富多彩的图案,体验数学美,提高审美情趣;在动手操作和实践探索中通过体验成功和克服困难的过程,增强解决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4

  为了使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呈现出规范化、特色化、现代化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特做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为了实现《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教科书力图突出如下特点:

  1.为学生的数学学*构筑七点。

  2.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素材。所有数学知识的学*,都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景引入学*主题,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以展开数学探究。

  3.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在提供学*素材的基础上,还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如提出了大量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设立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以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形成新的知识,包括归纳法则与方法,描述概念等。

  4.示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增强学好数学地信心。力图采用“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展开。

  5.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课本中的*题分为两类:一类面向全体学生,为他们熟悉和巩固新学的数学知识,加深对相关知识与方法的理解所设;另一类则面向更多数学学*需求的学生,即“试一试”中的题目,不要求全体学生都尝试完成。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5章:相交线与*行线;第6章:*面直角坐标系;第7章:三角形;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9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三、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课堂上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学的容易,学的轻松,学的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布置作业做到精炼,右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及时认真批改,同时注意分层教学。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学好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的规律,并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规律,应引导学生搞清它们的来源,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弄清抽象、概括或证明的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以及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对于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有计划地进行。并要随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断加深,逐步提高对基本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5

  一、基本情况:

  上学期学生数学上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发展高度,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学生手中的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辅导书甚少,学生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通过教育与训练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等每次作业,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和思考问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与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活跃,积极开动脑筋,学生乐于合作学*,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喜欢动手实验,对老师布置的思考题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学**惯上,学生的课前预*、课堂上记笔记的*惯培养得很不理想,这与我在教学中不提倡课前预*,少做笔记有关,我认为课前预*易使学生囿于教材框定的范围和思考方法,不利于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与思考,敢于大胆思考,课堂上就把时间有在思考问题上,而不应该用在当“打字员”上,本学期要思考如何克服课前预*、课堂上记笔记的弊端,发挥其有利的一面,学生对思考规律的小结,及时复*、总结上的*惯,还需要加强,课堂上专心致至的听讲,想在老师和同学的前面,及时纠正作业和试卷中的错误的*惯还需要加强,表扬和鼓励阅读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在学*方法上,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对称的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检验答案,需要加强训练与培养。

  二、教材简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七章,第一章整式的运算,第二章*行线与相交线,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第四章概率,第五章三角形,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行教材、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实际问题出发,乘坐“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之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在灵活选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应适度引用新例,把初中数学各单元的知识明晰化、条理化、规律化,激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培养学*兴趣和*惯品质。

  三、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做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享受学*。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等分层布置,课堂上照顾好好、中、差在三类学生。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6

  一、基本情况:

  上学期学生数学上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发展高度,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学生手中的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辅导书甚少,学生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通过教育与训练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等每次作业,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和思考问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与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活跃,积极开动脑筋,学生乐于合作学*,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喜欢动手实验,对老师布置的思考题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学**惯上,学生的课前预*、课堂上记笔记的*惯培养得很不理想,这与我在教学中不提倡课前预*,少做笔记有关,我认为课前预*易使学生囿于教材框定的范围和思考方法,不利于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与思考,敢于大胆思考,课堂上就把时间有在思考问题上,而不应该用在当“打字员”上,本学期要思考如何克服课前预*、课堂上记笔记的弊端,发挥其有利的一面,学生对思考规律的小结,及时复*、总结上的*惯,还需要加强,课堂上专心致至的听讲,想在老师和同学的前面,及时纠正作业和试卷中的错误的*惯还需要加强,表扬和鼓励阅读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在学*方法上,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对称的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检验答案,需要加强训练与培养。

  二、教材简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七章,第一章整式的运算,第二章*行线与相交线,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第四章概率,第五章三角形,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行教材、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实际问题出发,乘坐“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之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在灵活选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应适度引用新例,把初中数学各单元的知识明晰化、条理化、规律化,激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培养学*兴趣和*惯品质。

  三、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做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享受学*。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等分层布置,课堂上照顾好好、中、差在三类学生。<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5)

——七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菁华5篇)

七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计划1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七(5)班现有学生38人,男生24人,女生14人。学生英语水*参差不齐,从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情况来看,学生整体水*不太好,尖子生不多,差生有点多, 低分较低且人数多。从卷面来看,阅读理解和听力部分失分较多,作文几乎没满分。常规选择题错误也较多。说明学生基础不扎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欠缺,审题和答题技巧还有待提高。

  另外,学生在情感态度,学*策略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例如:很多学生不能明确学*英语的目的,没有真正认识到学*英语的目的在于交流;有些同学在学*中缺乏小组合作意识;大多数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不能做好课前预*和课后复*,学*没有计划性和策略性;不善于发现和总结语言规律,不注意知识的巩固和积累。主要原因是没有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学生觉得英语学*是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乐趣。一部分学生没有掌握记忆单词的方法,连基本的单词听写也不过关,导致看不懂,听不懂,学不懂。学生的听力也还有待提高,在这方面失分也较多。主要是听的时间太少,接触英语的时间不多。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复*7AUnit6和完成7Bunit1-Unit6的教学任务。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完成1-6单元常用单词、*惯用语和知识点

  2. 掌握语法一般过去时。

  3.介词的用法

  4.情态动词的用法

  5.祈使句的用法

  6. 感叹句的用法

  7. 代词的巩固

  难点:

  1. 动词的过去式变化。

  2.表示能力的用法。

  3.基数词和序数词的用法以及序数词的变化形式。

  4. 名词所有格的用法。

  5.冠词的用法

  四。具体措施:

  为了提高所教班级的英语学科成绩,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1.培养学*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效率。

  2.发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通过小组学*养成自主探索,合作探究,共同提高的学*能力。

  3.培养各阶层学生能力,并让后进生在小进步、小转变中体味学*的快乐,树立学*的自信,尽快成长起来。

  4.引导学生实现语言的迁移,加强日常生活中英语口语的运用。

  方法:

  教师设计好导学案,小组合作学*探究,学生自学讨论。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综合训练,扎实双基。抓好英语的常规教学,确保基础知识过关:

  1、单词过关;利用课前十分钟,规定内容,由科代表主持领读和背诵;并每天记住学过的单词生词,利用“互测及教师抽查”及时检查,保证效果并坚持下去。

  2、词组过关:把学过的词组归纳,方便学生记忆。用词组造句和中译英训练。在各个组之间进行竞赛。

  3、句型过关:组织学生在小组内结对子,一有空就你问我答,营造学*氛围,同时加强笔头的练*,使学生能熟能生巧。

  4、课文过关: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比赛,对学过的课文尽量做到人人会背,有些课文还要求基础好的学生会默写。

  5.加强阅读训练,坚持课课读和课课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6.狠抓基础薄弱的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补差活动。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严格控制两极分化的加剧。

  7.注重优秀生的培养,对学*能力较强的学生相应提高教学难度,提高学*要求,扩大学生知识面。

  8.自始自终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能用地道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生活。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7. 加大听力、口语训练量。从教学实际科学地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针对学生听力中的薄弱环节加大“投入”并采用适当的训练形式,合理地提出训练要求,重视参与听力理解活动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提高听力教学的质量。

七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计划2

  下学期体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新课标,把“生活教育”的理念渗入到新课程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激发*兴趣,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同学受益。

  1、教材分析

  A、从学生需要出发,不受运动技术系统的制约,即以学生为主,进行游戏和发展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锻炼活动。

  B、教材内容生活化,更好地贴*生活,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如模仿兔跳,蛙跳等,更多的采纳游戏教学。

  C、整本教材以发展学生基本素质,即跑、跳、投、爬的能力为宗旨,通过不断的练*来提高他们的灵敏、反应、协调能力。

  D、借助很多游戏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和个人的区别,能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二、教学目标

  ①培养好的体育锻炼*惯,掌握简单锻炼方法。

  ②发展身体基本素质跑、跳、投,提高运动能力。

  ③掌握简单技术动作,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④养成上体育课的良好*惯,提高自我约束力

  ⑤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方案

  ①正确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教学

  ②备好每一堂课,营造一个宽松生动的课堂气氛来;在课前和课后进行反思。 ③采取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分组教学(异质分组、随机分组等),分段教学等。

  ④在课间多展开授课内容的评比、竞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竞争的气氛中更好的掌握动作技巧。

  ⑤积极培养体育骨干,更多的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突出他们的主体地

  位。

  ⑥将游戏贯穿于整个课堂中,并尽量做到与学生玩在一起,在娱乐同时学到知识,加强与集体的联系。

  四、评价工作安排

  通过考试和*时表现来评价。每项内容分三个层次:好;一般;还应努力。 ① 体能与技能:练*和学*的动作掌握得好不好

  ② 学*态度与行为:是否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学*和锻炼。

  ③ 交往与合作精神:能否正确处理与同伴的关系,合作得好不好。

  五、教研课安排

  争取上一堂区级的公开课,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六、学科实践活动安排

  组织好大课间活动

七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计划3

  为搞好七年级政治教学,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的困惑,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努力培养自己的高雅情趣,自觉抵制生活中的不良诱惑,认识不良行为的危害,预防违法犯罪,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培养自己的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特制定此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

  七年级4、5班由112名同学组成,进入第二学期,学生基本完成了由小学到初中的转型,基本适应了初中的学*生活,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提高,但学*程度不同,有些学生学*积极性不高,不能均衡发展,学*方法和学*时间管理和使用不够科学,有些同学虽然活泼开朗,热情大方,性格外向,但自我约束能力,行为*惯过于懒散,缺乏吃苦精神,遇到问题推托责任;有些学生沉着冷静,小心谨慎、沉默寡言,性格内向,缺少集体合作的观念,自私自利,有严重的心理偏差,如性格孤僻,嫉妒心强。这些性格各异的学生都需要树立热爱集体,关心社会,认清时代的发展趋势,培养良好的行为*惯,树立知法、懂法、守法观念,以帮助他们更好的认识自己,使自己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二、具体措施:

  1、针对有的学生行为*惯差,自我约束能力,学*动力不足,严重缺乏集体观念,作为任课教师应积极配合班主任抓好班级管理,向有经验的教师学*,在管理学生方面,探讨有效的方式方法,提高自己管理特殊学生的能力。

  2、学*兄弟学校教学经验,在细节上下功夫,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履行好教学常规,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

  3、改进教学方法,每一课上课之前教师出示所讲内容的提纲,学生根据提纲要求预*,然后教师根据提纲讲解。

  4、课前布置学生到生活中收集相关实例,带到课堂教学法中交流。

  5、充分利用课本中的“说一说”“议一议”“想一想”“写一写”等栏目进行讨论,归纳,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6、每上完一单元后,利用练*中的活动材料组织同学讨论,交流,教师指导对此单元进行课外辅导。

  7、对学*差的同学做好思想工作,提高他们学*的积极性,多进行课外辅导。

  8、每上完两单元后,利用学校单元过关机会进行检测,及时获取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9、教材渗透教育现代化气息,改变了以往教材枯燥的教学说教,注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教学众多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提高上课的效率。做好日常教学工作,针对学生的`情况,配合学校开展的自成教育,在优秀生的培养上下功夫,注重品德的修养,加强对学困生的培养,落实自信和成功教育,树立“我能行”的意识。

  三、教学进度计划

  第一周:第十一课第一课时: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

  第二周:第十一课第二课时:消除心理烦恼,快乐成长:

  第十二课第一课时:把我青春,珍爱友情

  第三周:第十二课第二课时:荡起友谊的双桨

  第十三课第一课时:你了解自己的情绪吗

  第四周:第十三课第二课时:调解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第十四课第一课时:生活处处有情趣

  第五周:第十四课第二课时: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第六周:复*、试卷讲评

  第七周:第十五课第一课时: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

  第二课时:预防违法犯罪,杜绝不良行为

  第八周:第十六课第一课时:我们受法律的特殊保护

  第二课时: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

  第九周:复*、检测

  第十周:第十七课第一课时:生活中有是非善恶

  第二课时: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第十一周:第十八课第一课时:行为不同 结果不同

  第二课时:如何做到对自己的行为不同

  第十二周:假期

  第十三周以后:复*、检测、讲评

七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计划4

  20xx年是奥运年,体育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新的一学期中,为更好的总结经验教训,将本学期的体育工作更好的完成特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走和跑的练*中,主要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为主要的练*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主要的内容以快速跑、耐久跑等为主,其次、以蹲距式跳远、上步沙包掷远及基本体操知识为主,并加大对1分钟跳绳的练*力度。

  二、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是以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在本学期中要积极做到以下三点:

  1、掌握基本的卫生保健常识懂得简易急救及体育常识。

  2、掌握快速跑、耐久跑的动作技术及1分钟跳绳的动作要求,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3、对学生的运动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根据新课标和教材要求、六年级的各项内容,主要以快速跑,1分钟跳绳,蹲距式跳远,仰卧起坐为主要内容,在教学中应注重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练*及身体姿势的培养。

  四、教学内容

  1、跑

  改进快速跑和400米耐久跑的途中跑技术,培养跑的正确姿势,主要以50米、400米为主要教学内容。

  2、跳跃

  掌握跨越式跳高和蹲距式跳远的助跑,起跳空中姿势和落地四个环节,重点改进助跑和起跑相结合的技术,教学内容以跨越式跳高和蹲距式跳远为重点教学内容。

  3、投掷

  巩固原地投掷的能力和上步投掷的方法,初步掌握协调用力技能,教学中以上步掷沙包为教学重点。

  4、基本体操

  主要以1分钟跳绳,跪跳起为主要教学内容。

  5、游戏和韵律操

  学*基本的舞步动作组合

  五、评量方式 :

  1、上课学*态度(包含穿运动服)30﹪

  2、技能测验(包含毽子羽球足球篮球毽球) 40﹪

  3、健康常识测验30﹪

  六、时间安排略

七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计划5

  本学期的指导思想:

  在本学期的英语教学中,坚持以下理念的应用:

  1、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目标设计以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4、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即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兴趣和自主学*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总之,让学生在使用英语中学*英语,让学生成为Good User而不仅仅是Learner。让英语成为学生学*生活中最实用的工具而非累赘,让他们在使用和学*英语的过程中,体味到轻松和成功的快乐,而不是无尽的担忧和恐惧。

  【一】。所教班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届七年级新生和以往初一学生相比在英语基础方面很薄弱,由于在小学英语课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他们在写的技能方面基本上没有得到过训练,连音标和字母的拼读都没有掌握好。经过上学期我们几位英语老师的不懈努力,年段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了加强,学*态度也有所好转。但是学生整体的惰性还是很强,自觉性很差。

  另外,学生在情感态度,学*策略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例如:很多学生不能明确学*英语的目的,没有真正认识到学*英语的目的在于交流;有些同学在学*中缺乏小组合作意识;大多数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不能做好课前预*课后复*,学*没有计划性和策略性;不善于发现和总结语言规律,不注意知识的巩固和积累。

  【二】奋斗目标:

  钻研新课标,提高教学水*,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努力达到学校规定的教学指标。

  【三】具体措施:

  1.每天背诵课文中的对话。目的: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培养语感。

  2.每天记5个生词,2个常用句子或*语。实施:利用“互测及教师抽查”及时检查,保证效果并坚持下去。

  3.认真贯彻晨读制度:规定晨读内容,加强监督,保证晨读效果。

  4.坚持日测、周测、月测的'形成性评价制度:对英语学*实行量化制度,每日、每周、每月都要给学生检验自己努力成果的机会,让进步的同学体会到成就感,让落后的同学找出差距,感受压力。由此在班里形成浓厚的学*氛围,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竞争意识。

  5.对后进生进行专门辅导,布置单独的作业,让他们在小进步、小转变中体味学*的快乐,树立学*的自信,尽快成长起来。

  6.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7.实施“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8.在教学中根据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任务。

  9.加强对学生学*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奠定基础。

  10. 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渠道,改进学生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程安排及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三周:开学初模拟考及教学准备工作

  Unit 1-Unit 2 阶段性检测

  第四周—第五周:Unit 3-Unit 4 阶段性检测

  第六周—第七周:Unit 5-Unit 6 阶段性检测

  第八周-第九周:Review Unit 1-Unit 6 期中复*阶段

  第十周: 五一节假期

  第十一周 :Mid-exam of Unit 1-Unit 6 迎接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第十三周:Unit 7-Unit 8 阶段性检测

  每十四周—第十五周:Unit 9-unit 10 阶段性检测

  第十六周—第十七周:Unit 11-Unit 12 阶段性检测

  第十八周—第十九周:Review Unit 7-Unit 12 复*迎接期末考试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6)

——七年级新学期数学教学计划(5)份

  七年级新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1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是社会对青少年所需求的;

  2、要让学生知道这是自己终身学*和发展所需要的;

  3、贴*生活实际让学生爱数学,自主的学教学;

  4、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教材分析:

  初一数学七年极(下)要目: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二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三章*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第四章多项式第五章轴对称图形第六章数据的分析与比较课题学*测量不规则图形课题学*包装盒的分类、设计和制作该教材每章开始时,都设置了导图与导人语,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与求知欲望。在教学中,适当设置如“回忆、思考、探索、概括、做一做、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等以及“信息收集,调查研究”等活动栏目,让我们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在教材各块内容间,又穿插安排了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实际生活、数学趣题、知识背景、外语教学、信息技术、数学算法等等的阅读材料,用好它,不但扩大了学生知识面,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体验与数学的应用意识。该教材练*题更是体现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三、教学措施:

  第七章重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与应用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在学*活动中的情感和态度表现给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认真实施分层教学第八章灵活运用代入法或加减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会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应用题,并能分析结果理解解方程组“消元”的思想,领会“转化”的思想妥善处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突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通法的教学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注意教材弹性第九章进一步认识点、线、面、角了解同一*面上的两条直线的三种关系初步理解*移的概念*行与垂直的性质与判定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概念引入多联系实际尽量利用教具或多媒体设备保持教材的逻辑体系注重联系教材的文化背景第十章了解多项式的的有关概念能进行简单的多项式的加、减、乘运算注重联系实际,为将来学函数奠定基础让课堂内容生动、趣味化,从学生熟悉的背景引出概念第十一章体会对称之美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轴对称在现实中的应用认识特殊三角形的性质及角*分线、垂直*分线的性质设计开放性很强的练*,关注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关注“局部”与“整体”的教学思维的训练第十二章紧扣数据,抓住概念本质,紧密联系实际对*均数、极差、方差的概念,注意把握教学的层次让学生自主思考、相互交流,以形成结论。

  四、课程的教学过程要求我们:

  1)课堂教学从:“复*、引入、讲授、巩固、作业”,转变为:“情境、问题、探究、反思、提高”,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2)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

  3)数学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4)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师生互动、形象化表示数学内容、有效处理复杂的数**算等。给学生提供成果展示机会,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及学*数学的自信心。

  五、注意事项

  1、要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和能力”;

  2、要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引导”;

  3、本册内容较传统,但教学方式不可以传统,不要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活动;

  4、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活动创设问题的情境;

  5、应当让学生思考自己作出判断,教师先不要作出相关的提示或暗示;

  6、应设法让学生参与到“观察、探索、归纳、猜测、分析、论证、应用”的数学活动中来并适当搭造“合作、交流”的*台;

  7、重点应落在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和技能;

  8、要深入钻研,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

  七年级新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2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担任七年级(4)(5)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人数共102名,从小学毕业成绩看,及格人数*50名,优秀人数7名,80分数段有17名,整体而言,成绩虽然不是很理想,但基础不是太差,只要多下工夫,还是很有希望,再者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容量加大不适应,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他们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基于上述诸多因素,我设想采取如下措施:

  二、具体措施

  1 培养良好的数学素质,正确的学*方法,加强学数学的信心

  有部分学生认为,有部分学生认为在小学就没学好数学,初中也就难学,主观上给自己戴上枷锁,对这样的学生,多做思想工作,消除包袱,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方法的传授,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特别是应变能力、

  2 采取注重尖子生带领中间,对学困生采取兵教兵之术,并通过数学兴趣小组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3 在学有理数计算阶段,为提高计算能力,搞一次数学计算大赛、

  4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若时间允许,每章之后,总结测验,及时查缺补漏、

  5、,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

  6、适当加强练*,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的数量、

  三、奋斗目标

  1、努力提高数学整体成绩(及格率),并争取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优秀学生人数,特别是80分数段的学生,要极力争取、

  2、努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并使用科学的学*方法和养成良好*惯、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 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 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第四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了解通过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能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

  2、初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初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3、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

  4、进一步体会条形图、扇形图和折线图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

  5、能用计算器处理简单统计数据,进一步体会计算器处理运算的优越性、

  6、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活动,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说话的*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七年级新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3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年担任七年级(1)班数学,该班共有学生38人。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对正、负数的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概念及求法;数轴的概念、画法及其与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关系;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及相关运算律;科学计数法、*似数、有效数字的概念及求法。

  重点: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难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对结果符号的确定及对科学计数法、有效数字的理解。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本章的知识是本册教材乃至整个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它一方面是算术到代数的过渡,另一方面是学好初中数学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关键,尤其有理数的运算在整个数学及相关学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这一章内容是构建“数学大厦”的地基。

  3、本章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及方法:

  a、分类讨论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有理数的分类及绝对值一节课的教学中。

  b、数形结合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数轴一节课的学*上,用数字表示数轴(图形)的形态,反过来用数轴(图形)反映数字的具体意义,达到数字与图形微观与宏观的统一,具体与抽象的结合,即用数说明图形的形象,用图形说明数字的具体,尤其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理解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更是形象直观。

  c、化归转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有理数的减法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乘法转化为有理数的除法。

  d、类比法:对于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可类比小学学过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等内容学*,总的来说计算方法不变,只是把数字的范围扩大了,增加了负数。在学*过程中要时时考虑符号问题。用类比的方法去学*会对新知识有“似曾相识”之感,不会觉得陌生,学起来自然会轻松的多。

  4、教法建议

  a、在学完数轴一节课后,把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补充进来,提前讲解,在讲完绝对值后,在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这样做既可以体会到数轴的用途,也可以避免两种方法放在一起给学生造成的混乱,而利用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写法上学生一般情况下掌握不好,这样可以着重训练学生的写法,分散难点。

  b、注重联系实际:这本教材的编排更注重了知识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应用到生活中去的思想。充分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人都学有用的数学的理念。因此,在每课的“创设情境”这一环节中,要充分注意这一点,充分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新知识,使学生充分体现到学好数学是有用的,因而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c、对于绝对值一课的教法建议:对于绝对值的代数意义的理解,学生往往感到困难,教者可以告诉学生:两棍中间夹着一个人(整体),当它是正数和零时,两棍一扒拉,直接走出来,当它是负数时,两棍一扒拉,拄着拐棍走出来,比较形象,使学生容易理解,在《整式的加减》一章中,才可以顺利去掉绝对值符号,进行化简。

  d、注重本章的选学内容:一个是第6页的“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另一个是第40页的“翻牌游戏中的数学定到理”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列代数式,单项式及其有关概念,多项式及其有关概念,去括号法则,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求代数式的值。

  重点: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难点:对单项式系数,次数,多项式次数的理解与应用。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整式是简单代数式的一种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整式表示有关的量,体现了变量与常量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对数的理解。本章中列代数式,去括号及合并同类项是后面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求代数式的值在中考命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本章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及方法:

  a、整体数思想:主要体现在式子的化简求值问题中,有些题目采用整体代人的解题策略,可使计算简便。有些题目只有从整体考虑才能解决问题。例如:已知:a—b=—3,c+d=2,求(b+c)—(a—d)的值

  b、从“特殊到一般”,又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这主要体现在本章的*题中,都是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式子,然后再根据具体数值求式子的值中。

  c、对比思想:本章出现了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等概念,为了正确掌握这些概念,可在比较辨析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教法建议

  a、在讲多项式一节的内容中,增加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的内容,为下一节对合并同类项的结果的整理提前做好准备。

  b、注重本章的数学活动:第43页的数学活动,我认为很有价值,有一定的趣味性,也有较强的探索性,对于学生思维逻辑性的培养是很有价值的,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学*。

  c、本章概念较多,应使学生首先牢记概念,在解决问题时,才能有意识地联系这些概念,以此为依据完成相关题目。

  d、在求多项式的值的相关题目中,注意解题格式的要求,学生初次接触,往往不注意解题格式的写法。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列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重点:列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难点:解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和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是学*其它方程的基础,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程思想,利用方程思想可以使许多实际问题变得直接易懂,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更深刻地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3、本章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及方法:

  a、转化思想:主要体现在利用方程的同解原理,将复杂的方程转化为简单的方程,直至求出它的解。

  b、整体思想:例如:解方程3/2(3x+1)—1/2(3x+1)=5运用整体思想可以使解题步骤简捷,思路清晰。

  c、数学建模思想:它是在对问题深入地思考、分析、抽象的基础上,用数学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本章中的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

  d、数形结合思想:这主要体现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尤其是对行程问题的分析解决中。

  4、教法建议

  a、本册教材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讲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都是先通过一道生活实际问题引入的,然后探讨方程的解法,我的建议是,对于引例的讲解,可以先用算术法,大部分学生*惯这种解法,再引导学生用方程的方法,从而使学生逐步认识到代数方法的优越性。在列出方程后,引导学生探讨完方程的每一步骤后,熟练了应用这一步骤解方程后,在开始下一步骤的学*。

  b注重几种基本题型的应用题:商品利润问题,储蓄问题,行程问题,行船问题,工程问题,调配问题,比例分配问题,数字问题,等积变形问题。这是一些经典题型。同时注意一些图表型应用题,阅读理解型等新颖的应用题。

  c关注教材第95页的实验与探究: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使学生意识到可以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将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进一步体会方程的应用。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1、本章的主要内容、地位及作用:

  本章主要介绍了多姿多彩的图形(立体图形、*面图形),以及最基本的图形——点、线、角等,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结合丰富的实例,探索“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间线段最短”的性质,认识角以及角的表示方法,角的度量,角的画法,角的比较及余角,补角等,探索了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及线段中点。本章中的直线,射线,线段以及角等,都是我们认识复杂图形的基础,因此,本章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角的比较与度量。

  (2)余角、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3)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难点:(1)用几何语言正确表达概念和性质。

  (2)空间观念的建立。

  3、本章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及方法:

  a、分类讨论思想:本章经常遇到直线上的点点位置不确定的问题,或者从公共端点出发的一条射线在角内或角外的不确定问题,这时往往需要用分类讨论思想来解决。

  b、方程的思想:在涉及线段和角度的计算中,把线段的长度或角的度数设为一个未知数,并根据所求线段或角与与其他线段或角之间的关系列方程求解,能清楚简捷地表示出几何图形中的数量关系,是解决几何计算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c、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依靠图形寻找规律的*题中。

  4、教法建议

  a、在讲“几何图形”一节中,注意利用实物和几何模型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想象、思考加强对图形的直观认识和感受,从中抽象出几何图形,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b、在讲立体图形*面展开图中,我建议最好让学生准备好粉笔盒等其它实物,亲自动手操作,全班集体归纳总结出正方体的11种*面展开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锻炼学生不用动手折叠,就能通过观察展开图,想象出立体图形的形状的能力。

  c、在讲“直线、射线、线段”一节中,注重培养学生依据几何语言画图的能力,注意补充一部分“根据语句画出图形”的*题。

  d、在涉及有关线段角的计算题时,大部分学生不是求不出结果,利用小学学的算术方法往往能给出答案。但不能很好地写出解题过程。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要逐步训练学生的简单说理能力。

  三、具体措施

  1、认真学*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

  2、把握好与前两个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

  3、突出方程这个重点内容,将有关式的预备知识融于讨论方程的过程中;突出列方程,结合实际问题讨论解方程;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

  4、把握好“图形初步认识”的有关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好选学内容。

  5、适当加强练*,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的数量。

  6、强调在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统计观念,改进学生的学*方式。突出统计思想;选择真实素材进行教学;

  7、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重利用计算器,丰富学*资源。

  8、搞好教学六认真,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

  七年级新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4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继续担任的七年级一个班数学教学工作。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学生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部分学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很少有学生具有课外阅读相关数学书籍的*惯,没有形成对数学学*的浓厚兴趣,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通过教育与训练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并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与思考,学生的学*兴趣得到了激发和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较为活跃,积极开动脑筋,乐于合作学*和善于分享交流在学*中的发现与体会,喜欢动手实践。

  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是湘教版七年级下数学教材,其主要内容有:第一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二章整式的乘法第三章因式分解第四章相交线与*行线第五章轴对称与旋转第六章数据的分析

  三、教材分析:

  1本书的第一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与上学期学*的一元一次方程具有许多共同的特征,相互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实际情境出发,基于学生现有的认知准备,引入并展开有关知识,使学生了解方程,方程组都是反映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的数学模型,并学会寻找所给问题中隐含的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掌握其基本的解决方法。本章的最后设置了一个选学内容“三元一次方程组”与阅读内容“数学与文化高斯消元法”,目的在于通过实例,与学生一起解剖分析,尝试解决实际问题,逐步提高对方程组的应用能力,提升学生对方程组的探索与全面认识。

  2本书的第二章“整式的乘法”是在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化,将整式的加减法过渡到整式的乘法,并通过乘法公式进行系统化与公式化,为后续的因式分解方面的知识作好铺垫,从同底数的幂的乘法与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再过渡到单项式的乘法、多项式的乘法、乘法公式等,既是对上册知识的补充,同时也是知识的升华与深化,在实际中应用很广,应着重掌握。

  3本书的第三章“因式分解”是本学期的重点与难点,虽然只介绍了“提公因法”与“公式法”两种方法进行因式分解,但对初一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式分解”知识历来是初中数学成绩的“分界点”,将它提前到七年级下册进行教学,实际上也就是将学生的知识水*提前了,对于因式分解的其他方法,如“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配方法”等相关知识,就知识体系而言,应该补充,但就书本对这方面的要求来说,我们应该稍微降低一点要求,根据教材的要求,按照教材的安排,将之安排到后续的知识体系方面去,我们不应该作过多的要求与超前。

  4本书的第四章“相交线与*行线”方面的知识,严格上讲是初中几何部分真正的“入门级”知识,就学生的知识层次来说,由数到代数式,由代数到几何,是质的飞跃,是几何证明的入门与关键部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几何证明能力的培养从这里开始,几何证明的规范化、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几何语言的养成,都是从这里开始,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几何证明书写的规范性、几何证明的严密与严谨性、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等方面,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开始,有一个良性的开端。

  5本书的第五章“轴对称与旋转”一章的内容是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方面的知识,通过观察与操作,感知确认最基本的结论与最为简单的变换——轴对称中隐含的数学不变量关系,同时辅以数学说理,给学生一定的理性训练与图形变换的思想,这两章将继续七年级上学期教材的思路,让学生进一认识数学推理的基本格式,直至学会运用演绎推理的程序解决一些较为简单的数学问题,逐渐实现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有机结合。本章应注意的是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6本书的第六章“数据的分析”一章,让学生认识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现象,从而找出它们中的*均数、中位数、众数,并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求出其方差,应该让学生明白它们各自的含义,并能根据具体的数据求出它们。实验是认识实际问题所隐含的数学本质的重要手段,通过自己动手,反复实验,整理分析所收集的数据,体验不确定现象中所隐含的数学规律,用数学语言表述各种正确的见解。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IT教室”,让学生掌握用Excel求*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对于这个方面,应该让学生通过上机等方式正确掌握,这是实际应用中最常用的知识之一,掌握知识与提升能力是相辅相成的。

  7课题学*的确是一种良好的学*活动形式,本书设置了一个课题学*。长方形包装盒的设计和制作

  是学生十分熟悉的实际情境,又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应让学生通过实地调查,收信数据,分析数据,寻求问题的答案,在这一课题学*的过程中,学生将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数据与图示等方式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体会在实验过程中是认识不确定现象的极其有用的手段,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方程(组)的解等基本概念,了解方程的基本变形及其在解方程(组)中的作用。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并经历和体会解方程(组)中转化的过程与思想,了解解方程(组)解法的一般步骤,并能灵活运用。

  ②掌握整式的乘法法则,会进行单项式与单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熟练地进行整式的乘法运算和化简。了解同底数的幂的乘法、整式的乘法、乘法公式等概念,能正确地利用其基本概念与方法进行幂的乘法、整式的乘法、乘法公式等方面的运算。

  ③掌握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概念,能根据课本的安排,利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整式的因式分解,并在适当的情况下,稍微扩充一下,补充十字相乘法这一因式分解的方法,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对因式分解知识有个较全面、系统的认识。

  ④了解相交线和*行线的有关概念,理解*移的观念,掌握*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掌握垂线的性质及两条*行线间的距离,进行几何证明的正式实训阶段,正确掌握几何证明的书写步骤与思路,本章知识是几何入门的重要且关键的环节之一。

  ⑤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与旋转对称图形,探索线段、角和圆等图形的轴对称性,从实例中了解线段中垂线的性质和角*分线的性质,会画轴对称图形并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分的性质,能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其性质和其识别方法。

  ⑥让学生了解*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有关概念,体会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对正确估计总体是十分重要的,会求*均数、中位数、众数并了解它们各自适用范围,并了解在Excel中求*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的具体方法,为数学适应的信息化学好相关的知识。

  2、方法与过程目标:

  ①通过实践与探索,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建模思想,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历从具体问题中的数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体会并认识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经历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有关多个未知量的实际问题,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通过探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经历把“二元”转化为“一元”的过程,从而初步体会消元的思想,以及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化归思想。

  ②体验探索、归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方法,初步了解定理与公理的合理性,学会合情推理的数学思想,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基础上,体验证明的必要性,初步学会说理。通过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和画轴对称图形,探究轴对称的性质,并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并能通过所学知识,掌握*行、垂直、*移、两条*行线间的距离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③通过实践体验*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等有关概念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会掌握其计算方法,提高实际应用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和探究中,通过自主学*,提高学*能力,增强合作意识;通过欣赏丰富多彩的图案,体验数学美,提高审美情趣;在动手操作和实践探索中通过体验成功和克服困难的过程,增强解决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五、教学重、难点:

  1、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重点是从实际情境出发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引入并展开有关知识,使学生了解方程是反映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并学会寻找所给问题中隐含着的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掌握其基本的解决方法。难点是在实践与探索小节中通过实例运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整式的乘法及因式分解内容,本来是八年级上册的学*内容,这次调整,无疑是将教学难点向前挪移了,对整个初中学*阶段来说,是分散难点,但对初一学生来说,是增加了难度,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分寸,切忌这一部分的知识学*变成了学生整个初中阶段学*的分水线。

  3、相交线与*行线、轴对称与旋转是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涉及到*行线的概念、*行线的性质、*行线的判定、*移的观点、垂线及两条*行线间的距离、轴对称、旋转对称、中位线、角*分线、图形的简单变换等相关知识。重点是通过观察与操作,让学生感知确认这些知识的合理性、必然性,并掌握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同时辅以数学说理,给学生一定的理性训练与图形变换的思想。难点是数学说理(也就是几何证明)。

  4、数据的分析一章,简要地介绍了统计数据分析问题时所采用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相关概念,重点是使学生学会统计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合理使用*均数、中位数与众数这三个有代表性的数值,较为正确地描述所得到的众多数据。难点是让学生通过实例体会这些数据的具体求法,并让学生掌握在计算机中如何求出它们的具体方法(知识扩展)。

  4、课题学*重点是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在实践探索加深理解有关数学知识,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信心与能力。

  六、教学进度:

  第一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十课时

  第二章

  整式的乘法

  十课时

  第三章

  因式分解

  十五课时

  期中复*及考试

  五课时

  第四章

  相交线与*行线

  十五课时

  第五章

  轴对称与旋转

  八课时

  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

  十课时

  期末复*及考试

  十课时

  七、教学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工作。把教学工作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的主要途径,认真研究教材,体会新课标理念,认真上课、认真辅导和批改作业,同时让学生认真学*。

  2、通过介绍数学家、数学史和数学趣题,激发学生学*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建构,营造民主、和谐、*等,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共享发现快乐的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

  4、通过实践探索,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和多种途径探求问题的解决方式。

  5、培育学生良好的学**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6、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7、进行分层教育的探索,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七年级新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5

  一、指导思想

  以课改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指导,依据学校工作计划,加强学*,坚持以德育为核心,以教学为中心、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班和2班的数学,通过上学期的学*,学生基本上适应了初中数学的学*,学生在数学上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对图形及图形间的关系有了初步认识,但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高度,另外学生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学生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因此本学期在此方面应当加强!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的章节:有《整式的运算》、《*行线与相交线》、《生活中的数据》、《概率》、《三角形》、《变量之间的关系》、《生活中的轴对称》、各章教学内容概述如下:

  《整式的运算》:整式是代数的基础性概念,代数式的运算(包括整式运算)属于代数的基本功,是解决问题和进行推理的需要,也构成进一步学*的基础、重点是探索整式运算的运算法则,理解整式运算的算理,推导乘法公式、难点是灵活运用整式运算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正确地运用乘法公式、

  《*行线与相交线》: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即所谓的三线八角问题和对*行线的讨论是*面几何中重要的议题,也是基础性的内容,有很大的教育价值、*行线的条件和*行线的特征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生活中的数据》:包括数和数据的表示两部分内容、在数的讨论中,使学生认识很小的单位分数(百万分之一)和有效数字的概念,体会其意义和作用、重点是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据,能按要求取*似数,能读懂统计图并能从中获取信息、难点是用生活中的事例感受和表述百万分之一的大小,培养数感和建立统计观念,正确掌握*似数、有效数字的特点及数位的关系;对数据信息的处理、加工的能力、

  《概率》:在七年级上册感受了可能性有大有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刻画可能性的大小,因而十分自然地给出了概率的概念,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难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理解现实世界中不确定现象的特点,树立一定的随机观念、

  《三角形》:教材提供许多活动,给学生充分的实践和探索的空间,使他们通过探索和交流发现一些与三角形有关的结论,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重点是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角形的分类、难点是能进行简单的说理、

  《变量之间的关系》:把变量之间的关系列为单独一章,这是在学*了代数式求值和探索规律等地方渗透了变化的思想基础上引入的,为进一步学*函数概念进行铺垫、重点是在具体情景中从表格关系式、图像中获取信息找出自变量、因变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难点是通过观察和思考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正确把对变量之间关系进行分析和对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生活中的轴对称》:实际上是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讨论,并通过轴对称图形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可以看成反射变换,也是一种几何变换、事实上,*移和旋转可以经过两次反射变换得到,因此它更基本、重点是研究轴对称及轴对称的基本性质、难点是从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轴对称的过程、

  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四、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是社会对青少年所需求的;

  2、要让学生知道这是自己终身学*和发展所需要的;

  3、教学要贴*生活实际让学生爱数学,自主的学教学;

  4、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总之,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享受学*的乐趣、

  4、在课堂教学中将严抓课堂纪律使学生形成自学遵守纪律的*惯,要求他们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作业认真完成、给时间让学生讨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又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5、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6、要扭转学生的厌学现象、利用晚自*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在*时的课堂中多给予提问,给后进生树立信心、对优生要严格要求,端正他们的学*态度,抑制他们产生骄傲情绪、

  7、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

  8、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关心学生的学*、生活,利用课余时间多接触学生,及时与学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9、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训练考点、热点,强化记忆,形成能力,提高成绩、

  10、改进教学方法,用多媒体,实物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11、精讲多练,在教学新知识的同时,注重旧知识的复*,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在练*、测试中巩固提高,减少遗忘、

  12、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13、加强培优补中促差生的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特别要多鼓励后进生,提高他们的学*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

  14、坚持因材施教原则,逐步实施分层教学,向基础不同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力求使中下生吃得上,中等生吃得下,优生吃得饱,即课堂练*、作业及要求等进行分层、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一章(14节)

  第二周:第一章节

  第三周:第一章(89节、及复*)

  第四周:第二章

  第五周:第三章

  第六周:第四章

  第七周:第五章(13节)

  第八周:复*

  第九周:

  第十周:迎接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总结其中考试,第五章(4节)

  第十二周:第五章(58节,复*)

  第十三周:第六章

  第十四周:第七章(5、6节)及总复*

  第十五周:总复*

  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

  第十八周:迎接期末考试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