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菁华5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教学反思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

  《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基础上学*的,是学生编写乘法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这部分把乘法口诀以及它的意义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理解口诀的结构。本节课的学*要让学生在学知识时学*数学的方法,为更好地为后面乘法口诀的学*打基础.

  在教学中,我从谜语引入,两棵小树10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学生猜出手以后,利用《我有一双勤劳的手》的歌曲,让学生为自己的这双小手而自豪,并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引入新课5的乘法口诀的学*。

  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失。在引导学生自主编制口诀时,我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编写5×1和1×5的乘法口诀,在老师引导下师生共同编口诀。第二个层次是编写5×2和2×5,大胆采尝试让学生同桌合作的形式编口诀。第三层次是编写5×3和3×5 、5×4和4×5、5×5的口诀,由学生自己编写。在这三个层次的教学中,学生的已有基础不同以致编出口诀的进度不一。编出的准确度也不同,在不对的口诀中我没有深究,让学生带着错,去进行探究规律的学*。

  让学生观察5的乘法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和把握5的乘法口诀,从而达到理解基础上的记忆。运用不同的策略使学生熟记口诀。这样由“扶”到“放”,逐步的让学生探究新知。教师始终处于客观地位,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启发,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知识的真谛。

  学*中学生的能力是不同的,不同的学生回答问题课堂的生成是不同的,在听课是我不以学生答对为乐,而是全面关注学生,随机点不同的学生回答,从课堂的实际去引导学生解决,在解决中让学生发现规律,更好地掌握编口诀的方法,更好的记忆口诀。

  在练*的设计中,我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生性好动以及他们的认知特点,注重了形式多样化,内容的趣味性。分成三个层次:(1)针对性练*。(2)基本练*。(3)拓展练*。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记忆口诀。让学生自己掌握重点,这样既能强化已学的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更给学生一个思维拓展的空间。

  但是在课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在练*中几次出现了像“五一得五”这样的口诀,虽然再三提醒乘法口诀一般把小数放前面,但还是有学生错。如果在写乘法算式时,直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在给这两道乘法算式编口诀,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句乘法口诀一般能解决两道乘法算式。教学中我的数学语言还不够严密,课堂教学语言还需要加强训练。要讲究课堂效率,课上要做到精讲,最后在练*题的安排上,要采用不同的题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不同的出示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要由浅入深,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不能只局限于书本。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2

  在这节课中我得到了锻炼,学生的学*状态比以往也有明显改观。这样的岗位练兵公开课使教师和学生都受益。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

  1、学生在有趣的画手、数手指的活动中,初步感知了几个5连加的结果,为下面编口诀的活动奠定了基础。我是让学生想有没有“更好的算法”,可以引起学生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需要。结果在课堂实践中,学生直接就说出了可以用乘法。一问才知在家里已经提前学*了。我随即鼓励其认真思考,本节课会有新的收获,又鼓励没有学过的同学更加认真的思考,去超过别的同学。

  2、通过独立思考编出口诀,再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形成共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全过程。在介绍编口诀的过程时,同时让其他学生评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每一句口诀,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3、学生把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自觉地运用到记忆口诀的活动中来,既有效地记忆了口诀,又加深了对5的乘法口诀的理解。

  4、三个充满童趣的.游戏,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巩固和记忆口诀,体会利用口诀可以很快算出乘法算式的积。

  今后,加强每个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纠正书写姿势、写一手干净工整的好字。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3

  今天这节课是一节综合应用2-5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练*课,很感谢各位老师来听课,给我提了很多宝贵的意见,通过今天的听课评课活动,我有很多收获。

  1、在复*旧知阶段,呈现的教学卡片要由易到难,可先呈现算式卡片,再呈现口诀卡片,先呈现前半句,让学生接后半句,再呈现后半句,让学生对前半句。以开火车的形式复*2-5的乘法口诀。在此过程中,甲生回答错了,可以让其他同学帮他纠正错误,要让甲生知道正确的答案,用他自己的嘴巴说出来,会加深印象。教师还要注意及时进行评价,如 二十四,甲生说四六二十四,多数学生都认为是四六二十四,乙生经过认真思考后说是三八二十四,教师要对乙生及时表扬,这种鼓励会让更多孩子在接下来的学*中动脑思考,积极发言,如后面再出现 十八,同学们就会考虑到二九十八和三六十八。教师的评价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是很重要的。

  2、在图画导入新课阶段,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从图中收集信息,提炼文字信息,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观察图画搜集信息时,引导学生提出第一个数学问题,如树上和地上的小鸟一共有几只,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答案,指明学生回答问题时,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为什么这样列算式,算式的意义是什么等等,鼓励学生有不同意见,可将不同答案板书,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乘法意义及口诀。第一个问题解决完以后,让学生开动脑筋提出不同问题,让学生选择一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限定时间让学生思考、计算,再交流方法,不同的学生方法可能不一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方法表述出来,鼓励方法的多样化,最后总结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

  3、一节成功的数学课,一定要有练*,要让学生动笔计算,让学生有事可做,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教师还要组织好教学语言,语速不要太快,要有节奏感,语言要干练准确,符合低龄儿童的胃口。

  4、注意教学细节,思维要符合儿童的发展。如本节课中一共有几朵小花,一共有几只小猫,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教师不必刻意拔高,以至于把问题复杂化。

  5、适当地挖掘教材,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本节课主题图中的教学楼窗口个数,就可以作为学生合作探究的'一个主题。先让学生独立算出窗口的个数,然后交流方法。

  6、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当一人或一组在回答问题时,其他人在做什么,是在听、在思考还是在玩,低年级的儿童活泼好动,常常不能集中精力,今后要多学*经验,多想办法控制课堂。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多向老师们学*方法,多听多看多反思,努力追求进步。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4

  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乘法的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用小棒摆图形,初步感知几个5的含义,让学生在这节课的开始有一个轻松的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兴趣。由于学生还没有学*2~4的乘法口诀,所以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我就给学生留下了较多的自主学*的机会,让学生初步知道了口诀的意义、来源和用途。在写乘法算式时和编乘法口诀时,留给让学生完成,增加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独立学*的让他们经历编口诀的过程,可以更深刻地领会口诀的意思。 但是在课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接下来,我自己就这节课的不足做一个反思。

  一、新课程要求我们的课堂是开放性的,在我们的思维中这样的理念是理解得很透彻的,但是在实际的课堂当中,却比较难以把握。在本节课中我的课堂就不够开放。在写乘法算式和编乘法口诀时,由于学生没有学*1-4的乘法口诀,所以应该先扶再放。我应该让学生区分一下口诀和乘法算式,加深学生对口诀意义的理解。

  二、在练*中几次出现了像“五一得五”这样的口诀,虽然再三提醒乘法口诀一般把小数放前面,但还是有学生错。如果在写乘法算式时,直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在给这两道乘法算式编口诀,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句乘法口诀一般能解决两道乘法算式。

  三、记口诀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但我在记口诀这个环节中,只是让学生单纯的背,没有侧重口诀记忆的方法。要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才能让学生又快又牢的记住口诀。

  四、要讲究课堂效率,课上要做到精讲,最后在练*题的安排上,要采用不同的题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不同的出示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要由浅入深,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不能只出学生一眼就看得出来的题让学生做。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5

  1、让学生理解学*乘法口诀的必要。

  在此之前学生计算乘法的思维还停留在通过加法算式求和而得到乘法算式的积。如果不通过加法算式求和得积这种方法,有什么方法可使计算乘法算式达到又快又对呢?学生感到迷惑,从而使他们思考。这时学*乘法口诀的这种想法便水到渠成了。

  2、自己尝试,自己发现。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学“一五得五、二五一十”这两句乘法口诀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学*方法,又根据学*方法小组合作编制另3个五的乘法口诀,最后自己发现寻找乘法口诀的规律。

  3、巧用游戏,练玩结合。

  练*时我设计了一系列游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应用所学知识,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旁,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浓厚兴趣,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的最后我还让学生用这节课学*的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教室里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更加清楚地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好了本领才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知识。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阅读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1)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菁华5篇)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

  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乘法的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用小棒摆图形,初步感知几个5的含义,让学生在这节课的开始有一个轻松的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兴趣。由于学生还没有学*2~4的乘法口诀,所以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我就给学生留下了较多的自主学*的机会,让学生初步知道了口诀的意义、来源和用途。在写乘法算式时和编乘法口诀时,留给让学生完成,增加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独立学*的让他们经历编口诀的过程,可以更深刻地领会口诀的意思。 但是在课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接下来,我自己就这节课的不足做一个反思。

  一、新课程要求我们的.课堂是开放性的,在我们的思维中这样的理念是理解得很透彻的,但是在实际的课堂当中,却比较难以把握。在本节课中我的课堂就不够开放。在写乘法算式和编乘法口诀时,由于学生没有学*1-4的乘法口诀,所以应该先扶再放。我应该让学生区分一下口诀和乘法算式,加深学生对口诀意义的理解。

  二、在练*中几次出现了像“五一得五”这样的口诀,虽然再三提醒乘法口诀一般把小数放前面,但还是有学生错。如果在写乘法算式时,直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在给这两道乘法算式编口诀,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句乘法口诀一般能解决两道乘法算式。

  三、记口诀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但我在记口诀这个环节中,只是让学生单纯的背,没有侧重口诀记忆的方法。要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才能让学生又快又牢的记住口诀。

  四、要讲究课堂效率,课上要做到精讲,最后在练*题的安排上,要采用不同的题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不同的出示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要由浅入深,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不能只出学生一眼就看得出来的题让学生做。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2

  “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已经学*了乘法的初步认识以后进行学*,学生已经有了“乘法”这一概念在脑海里,因此我在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去探究发现乘法口诀,并学会用乘法口诀计算。

  在“5的乘法口诀”新授课中,教学质量良好,感觉做的比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

  1.本节课,我使用了喜洋洋作为导入,跟小孩拉*了距离,更容易的融入学生,使学生积极地去接受知识,促进了学生学*,教学事半功倍。

  2.在教学设计方面,我更注重学生的说,学生在学数学的同时更是在说数学,而且我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不会觉得枯燥无味,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都掌握在指尖上”,让学生动手操作一下,可以用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中去。更能达到本节课所预定的教学目标。

  3.在设计练*上,我设计了对口令环节,有师生对口令的,有生生对口令的。孩子都是纯真可爱的,对口令是一个节奏明快的练*,学生把对口令当游戏,学生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不知不觉就把口诀紧紧记牢了。

  作为一个新老师的我来说,不足的地方还是不少的,这些都是需要我在日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导入部分:在这方面上,我利用动画主角作为导入所占本节课的时间太多了,而且有点偏离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兴趣是被引起了,但是一下子又沉没了,感觉得不偿失,又点浪费了课堂上的宝贵时间。

  2.教学过程方面:在实现“数、想、说、做”这四步曲的时候,明显的感觉没得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学生觉得老师让我们摆一下小棒,并不知道摆小棒后面的意义。我想,会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做这四步的时候时间分配不当和老师的教学语言不够精炼,学生没完全听懂老师的要求。所以才会导致没达到老师的教学目标。

  3.练*方面:在练*上面,我应该多出点难度不一样的题目。因为每个学生的基础都不一样,书本上的练*只针对基础一般的学生,然而,成绩优秀的学生感觉练*没什么难度,找不到学*的乐趣,所以我们更应该准备一些提高题去满足需求不一样的学生。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3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编写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通过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特别在编制5的乘法口诀过程中,让学生的个体探索与同桌合作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创造精神、合作能力及合作意识。再联系乘法的意义,从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最后编写乘法口诀;编写乘法口诀的教学,属于学*法则的课型,学生运用学*法则的思维模式,归纳编写乘法口诀的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让学生经历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掌握乘法5的乘法口诀,提高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目的能力。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直观性、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二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具进行思维,所以我想到摆小棒,通过摆自己喜欢的图形,让学生理解1个5、2个5……,从而理解乘法的的含义。我创设了让学生摆自己喜欢的图形的情景,学生根据自己摆的图形说出乘法算式,来引出课题《5的乘法口诀》。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为探求新知创下良好的开端。在探索5的乘法口诀时,我让学生摆小棒,通过摆图形,让学生理解1个5、2个5……,从而理解乘法的的含义。首先,第一个层次是5×1,1×5的乘法口诀,老师编给学生看。第二个层次是编5×2,2×5的乘法口诀,采用半扶半放的形式,师指导学生编口诀。第三个层次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两人一组学生自己编口诀。第四个层次是让学生观察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这样由“扶”到“放”,逐步让学生探究新知。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地位,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同时,在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学*能力,积累学*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4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且在此之前我们已学*了1~4的乘法口诀。由于前面新知的铺垫,学生掌握了求"几个几"列乘法算式和编口诀的方法,这节课对他们应该没多大问题了,也就是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来编口诀了。

  课前预设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实的知识起点,而不是理想化的。应该考虑学生会怎么说,怎么做。而不是我想让学生怎么说,怎么做。应该考虑怎么去引导学生,考虑怎么抓住课堂的生长点,以达到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而不应该是预设了理想的课堂,而被现实弄得束手无策。所以基于这样的现实,我在一开始的那个环节中是这样预设的,又要考虑到贴*学生的生活,于是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红梅公园玩,首先我们去划船的地方。瞧,一只船坐几人?"简单的一句话,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再通过列表的'方法,求出几只船坐的人数。让学生观察,发现"几个几相加",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老师引导:"由'几个几相加'可以列出几个乘法算式?"最后根据乘法算式编出口诀。但这有几个注意点:其一,乘法口诀用什么字写?其二,当积是两位数时,要不要写"得"字?其三,"二五一十"中的"一十"是什么意思?其四,"五五二十五"还是"五五二五"?老师引导:"25"你们是怎么读的?就按你们读的那样来编!最后"四五二十"还是"五四二十"?由于之前教1~4的口诀时,我引导学生读一读,比较之后,为了读起来顺口,所以我们把小的数放在前面。因此,在这节课中没出现那种情况了。先和学生一起学*“1个5”的乘法口诀,然后由扶到放,逐步给学生探究新知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知识的全过程,不但较好的理解了口诀的来源,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在解决这节课的重难点时,我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来帮助学生获得充分的感受。不足之处是没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等操作活动来理解。教完这节课后我从中感觉到,新课程要求我们的课堂是开放性的,在我们的思维中这样的理念是理解得很透彻的,但是在实际的课堂当中,怎样才可以放得很开,但是又不会让整个教学脱离主体教学,不会走到以儿童为中心的极端,这需要教师在授课中把握好,即时调控。学生方面,反馈到哪里为止才合情合理,才不会跑调?我想这些问题只有努力,才能提高老师自身的素质,才可以更好地调控教学。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5

  听了韦老师的课,听后有一些想法和感受,现整理如下:

  1、整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课的设计,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相适应,关注学生的差异,导入比较新颖,利用孩子喜欢的喜洋洋与灰太狼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给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台。

  2、对学生的学*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的语言比较准确,有激励性和启发性。而且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学生小组合作,互相倾听,协作以及分享。

  3、激励学生自主的学*,增强自信心。

  4、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师生关系和谐。

  此外我觉得韦老师如果让他们把口诀读完整。再全班读,男生读,女生读,小组读,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把口诀当场记下来效果那会更好的。其实刚开始还有七八位同学掌握不了,最后都比较熟悉。在最后的时候,韦老师用口令接龙的游戏,让全班同学都再熟悉一遍,最后大家的声音都比较大,表示他们的信心很足。所以下课的时候还有很多同学说老师,我可以背了,我背给你听。我能感觉到学生学会后非常开心的心情。这也充分体现了活力并且快乐的课堂。

  提出以下的建议:今后把教材备深一些,备细一些,把课件更加贴*实际教材一点,把握好教学目标,多看教学用书,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我想收获会更多的。

  另外,在*时我们能够除了把常规抓紧,备好课,还要多些准备一些游戏,数学故事让学生能够更感兴趣,再有就是用爱心,耐心和微笑去鼓励学生或者表扬学生,我觉得做好这三点就足够了。

  希望在今后的每一节课里都能够感觉到老师上课的热情以及学生上课时的欢笑。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2)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菁华5篇)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

  人教版实验教材在乘法口诀教学这一部分改为先教学5的乘法口诀,再讲授2—6的乘法口诀。是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再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所以,我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情景,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的见解,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让学生理解学*乘法口诀的必要。

  在此之前学生计算乘法的思维还停留在通过加法算式求和而得到乘法算式的积。如果不通过加法算式求和得积这种方法,有什么方法可使计算乘法算式达到又快又对呢?学生感到迷惑,从而使他们思考。这时学*乘法口诀的这种想法便水到渠成了。

  2、自己尝试,自己发现。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学“一五得五、二五一十”这两句乘法口诀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学*方法,又根据学*方法小组合作编制另3个五的乘法口诀,最后自己发现寻找乘法口诀的规律。

  3、巧用游戏,练玩结合。

  练*时我设计了一系列游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应用所学知识,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旁,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浓厚兴趣,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的最后我还让学生用这节课学*的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教室里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更加清楚地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好了本领才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知识。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2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且在此之前我们已学*了1~4的乘法口诀。由于前面新知的铺垫,学生掌握了求"几个几"列乘法算式和编口诀的方法,这节课对他们应该没多大问题了,也就是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来编口诀了.

  课前预设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实的知识起点,而不是理想化的。应该考虑学生会怎么说,怎么做。而不是我想让学生怎么说,怎么做。应该考虑怎么去引导学生,考虑怎么抓住课堂的生长点,以达到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而不应该是预设了理想的课堂,而被现实弄得束手无策。所以基于这样的现实,我在一开始的那个环节中是这样预设的,又要考虑到贴*学生的生活,于是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红梅公园玩,首先我们去划船的地方。瞧,一只船坐几人?"简单的一句话,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再通过列表的方法,求出几只船坐的人数。让学生观察,发现"几个几相加",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老师引导:"由'几个几相加'可以列出几个乘法算式?"最后根据乘法算式编出口诀。但这有几个注意点:其一,乘法口诀用什么字写?其二,当积是两位数时,要不要写"得"字?其三,"二五一十"中的"一十"是什么意思?其四,"五五二十五"还是"五五二五"?老师引导:"25"你们是怎么读的?就按你们读的那样来编!最后"四五二十"还是"五四二十"?由于之前教1~4的口诀时,我引导学生读一读,比较之后,为了读起来顺口,所以我们把小的数放在前面.因此,在这节课中没出现那种情况了.先和学生一起学*“1个5”的乘法口诀,然后由扶到放,逐步给学生探究新知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知识的全过程,不但较好的理解了口诀的来源,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在解决这节课的重难点时,我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来帮助学生获得充分的感受。不足之处是没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等操作活动来理解.教完这节课后我从中感觉到,新课程要求我们的课堂是开放性的,在我们的思维中这样的理念是理解得很透彻的,但是在实际的课堂当中,怎样才可以放得很开,但是又不会让整个教学脱离主体教学,不会走到以儿童为中心的极端,这需要教师在授课中把握好,即时调控。学生方面,反馈到哪里为止才合情合理,才不会跑调?我想这些问题只有努力,才能提高老师自身的素质,才可以更好地调控教学。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3

  人教版实验教材在乘法口诀教学这一部分改为先教学5的乘法口诀,再讲授2—4的乘法口诀。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其实,有的孩子已经会背一些甚至是所有的乘法口决。那么,我们在教学中也要遵循学生已有的知识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借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引导他们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知道每句口诀的来源,理解口诀的含义和结构,为进一步学*2、3、4和6的口诀打下基础。

  在教学中,我从谜语引入: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学生猜到是手以后,然后我又问: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5”呢?给学生感兴趣的学*情境,让学生在观察、猜测、交流等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

  乘法口诀教学的基本模型就是:编制口诀—记忆口诀—巩固口诀—应用口诀。本课作为口诀教学的第一节课,重心要放在编制口诀,理解口诀的含义以及口诀的结构上。在学生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后,我就让学生观察、思考:我们知道一个五就是五,那么二五一十是什么意思?学生不难说出二五一十就是二个五相加就得十,把乘法的意义也联系起来了。学生通过讨论也可以得出:口诀的前面2个表示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后面就表示积。这样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双基,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但是在课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接下来,我自己就这节课的不足作一个反思。

  一、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比*时上课表现要差一些。出现这一原因是学生上午第

  1、3节课都有领导和老师听课,第2节课上的是数学练*课,第4节课才是数学——课内比教学的上课,所以孩子们的注意力等受到年龄特点的限制,表现欠佳。

  二、对于教材的处理和学生活动安排考虑不周到。例如,利用小棒摆图形的例1放在学生用手编完口诀后还是可以的,把学生估计高了,没有让学生自主学*课本知识,摆出的图形五花八门,学生汇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同时也让观课人感觉这个活动设计没有意义。

  三、教学环节应把课堂小结放到拓展延伸之前,那样就不会没有时间进行课堂小结了,拓展延伸环节可以让学生课外去思考完成。

  四、全课板书不完整,主要是:5×1、1×5;5×2、2×5;5×3、3×5;5×4、4×5;5×5没有等号和积,导致学生记忆口诀和用口诀受到一定的影响。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4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是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由于这是学生首次接触除法计算,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求商的方法,我对本节课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生动的故事比枯燥的数学题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在新课伊始,我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并把它编成了一个小故事:今天猴妈妈从树上摘了12个又大又甜的桃子,兴高采烈地回到家,3只猴宝宝都特别想吃,大家你争我抢,谁都不肯让,猴妈妈见到这一情况,左右为难。你们能帮猴妈妈分分这些桃子吗?学生听到故事时,都特别兴奋,精神都高度集中了起来。

  2、探索“求商”方法:

  学生听到问题后,好奇心促使他们很快地进行思考,有的学生在练*本上画桃子来分,有的学生用小棒在桌面上分,还有的学生试图用连减的方法计算出来。在得到结果之后,很多学生都迫不及待地将手举起来,想要将自己的方法分享给大家。在学生相互交流之后,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猴妈妈分桃子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以及为什么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原因,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探索出“求商方法”。

  3、多样化*题训练:

  低年级的学生需要有不断地新奇的事物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设计*题时,我设计了多种不同形式的题目,如:“计算速度大比拼”,“谁答对了就把礼物送给谁”,“争做送信小行家”……学生看到这些有竞争性的*题,个个都兴趣高涨,积极的举手回答,唯恐自己落在他人的后面。

  通过今天这节课,学生既学会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也增强了学*数学的信心。而我也从中学到了,数学教学一定要多花费心思,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使数学课堂不再枯燥,充满活力。

  注重从多角度让学生通过比较来认识“*均分”的含义这是认识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不要片面、单一地看问题。如课的开始,让学生分梨,学生都十分一致的进行了*均分,没有出现不是*均分的情况。每份分的不是同样多,就是没有*均分,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常有的情况,这一设计让学生认识*均分的同时,也用不*均分来对比学*,对了解这一概念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没有充分体现这一点,当引出*均分之后,我没有好好利用分梨这一教学资源,就这样进行下一个环节了。其实可以再次回到开始,问问除了每份2只,还有其他的分法吗?其他的分法是*均分吗?这样就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均分的含义了。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5

  教学目标:

  1、在数一数、算一算的学*活动中,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归纳过程。

  2、熟记5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3、在归纳口诀的过程中,使学生学*有条理的思考。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答乘法应用题.

  难点:根据图意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一人根据算式口算出结果,另一人说出所用的乘法口诀.

  3×3= 4×1= 2×2= 2×4=

  2×3= 3×1= 1×2= 4×4=

  2.同桌的人互相背一背1~4的乘法口诀.

  二、新授

  1.导入新课

  (1)出示准备题:每次加5,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2)问:每次加5,也就是后一格比前一格多1个5,第一个格是1个5,后面格子应分别是几个5相加呢?

  (3)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强化每个格是几个5,并板书:1个5、2个5、3个5、4个5、5个5.

  2.探究发现

  (1)学*口诀: “一五得五”(以教师指导为主)

  教师出示*的图片(做成简单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问:你们看见了什么?(指导学生根据图意说出:一个五星有五个角.)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出:一个五星有五个角,也就是1个5,可以列一个乘法算式表示:5×1=5,根据这个乘法算式可以编出一句乘法口诀:一五得五.

  (教师板书:5×1=5一五得五)

  (2)学*口诀: “二五一十”(以教师指导为主)

  教师再出示二个五星,问:现在有几个角,是几个几?

  问:2个5是多少呢?谁能根据这个图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教师板书: 5×2=10 二五一十)

  学*口诀: “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学生自主探索)

  第三、四、五句乘法口诀,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理解题意,运用知识的迁移类推,学生独立编写并填书.

  教师再依次出示三个五星,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写出乘法算式,从准备题表格中找出算式得数,编出相应的口诀.

  教师板书三个算式和三句乘法口诀.

  (3)问:看一看这五个算式和五句乘法口诀,它们有什么特点?

  (5的乘法口诀共有5句.每句口诀的前半句都表示几个5,后半句都表示得数.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间相差5.一个数乘5,得数最后一位上的数字总是5或0.)

  三、巩固练*

  1.5×3= 5×4= 5×5=

  2.5×2+5= 5×3+5= 5×4+5=

  问:这道题的.上下两个题目之间有什么关系?

  (1.上下两个题目的结果相同.2.下面一题书写起来比上面的题目简单.

  2个5再加上1个5是3个5;3个5再加上1个5是4个5;4个5再加上1个5是5个5.)

  四、归纳质疑

  通过今天的学*,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略)

  教学反思

  “5的乘法口诀”这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总结出5的乘法口诀,同时能够自己发现口诀的规律,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熟练的记忆口诀,能够用所学口诀解决问题;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学生在玩儿对口令游戏时,不能够很快对出口诀的下句,在做课后练一练时,仍有把口诀用错的情况,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学生口诀掌握不牢,另一方面,学生对口诀不理解;说到不理解口诀,教师也存在一定的原因,比如,教师再问学生口诀有哪些规律时就应该讲透,让学生明白当乘数每增加1时积就会增加5,这样学生就会进一步理解5的乘法口诀,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锲机,这才是一堂好课,在本堂课中,我就没能够很好地把握住这一机会,比如:学生在做练*时又一道乘法算式时4×5=?学生给出的是4×5=24,而我当时只是问学生有四五二十四这句口诀吗?在学生回答没有的一瞬就走马观花的过去了,如果当时我要问学生,请你想一想3个5是多少?他就可能知道了4×5=20了,一次多么好的机会呀,就这样被我错过,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要认真钻研教材外,还要研究学生,把握好每一个教学锲机,让自己成为学生前进路上的优秀向导!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3)

——《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反思 (菁华3篇)

《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反思1

  《5的乘法口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前面知识的铺垫,学生掌握了求"几个几"列乘法算式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直观性、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二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具进行思维,所以我想到用摆小棒的教学方式,通过让他们用小棒摆小伞导入:先摆一把小伞,用5根小棒拼成;接着摆2把小伞,用了10根小棒……整个过程,从摆小棒的情境出发,让学生的个体探索与同桌合作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积极性。培养合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在记忆口诀和巩固口诀这两个环节中,我采用的是比较传统的教学形式来教学,如记忆口诀时有:自由背诵、指名背、齐背等,还运用开火车、对口令、等形式来巩固口诀。各环节的设计有梯度,为了使学生对5的乘法口诀有更好的理解,在练*设计中注重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主动建构知识的氛围,并通过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

  我作为一个引导者,在课堂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活动中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兴趣,同时也注意自身的状态对学生的影响,以全部的热情投入的教学当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反思2

  本节课是学生初次学*口诀知识,但实际上有很多学生已经接触口诀了,甚至有的已经背过了。所以,本节课在设计上我没有把背诵放在主要内容上讲,而是从理解口诀意义上进行设计的。

  首先,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一个小组5位同学,每人自己动手摆一个图形,从这个过程中逐步感受到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让学生边摆边说:一把小伞要摆5根小棒,是1个5;两把小伞要摆10根小棒,是2个5;三把小伞要摆15根小棒,是3个5;四把小伞要摆20根小棒,是4个5;五把小伞要摆25根小棒,是5个5。通过这样摆小棒得出几个5的和是多少。学生列出了乘法算式和编出了乘法口诀以后,通过拍手游戏,对口令游戏等让学生进一步掌握5的乘法口诀。学生始终是在一个轻松、积极的氛围中自觉学*的,学生学的轻松又快乐。

  为了帮助学生对口诀的理解更好,记忆起来更加容易,通过理解口诀意义渗透的。如:一五得五,一五表示一个五,得十就是等于十;二五一十,二五表示2个五相加,一十表示等于十。依此类推,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关于5的口诀的顺序,背诵起来就更加容易了,也减少了出错的机会。

  但是在*题的设计中,忽视了*题的层次性。对于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应该有所提高,而提高题的设计有点简单,没有达到优生的提高目的。在以后的练*设计上,要更加贴*优生的水*,或者是多准备几道思考题,以备需要。

《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反思3

  成功之处:

  1、准确、合理的把握教学教材。

  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已经懂得了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的基础上学*的。在这节数学课中,我能根据新课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精心设计了一些能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发展思维的活动。使学生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并能熟记5的乘法口诀,还能运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创设情境,巧妙引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去参与。课始,老师出示几道加法算式,让学生在10秒钟内说出得数。学生很难说得出来,老师却能很快说出得数,这是为什么呢?让学生很佩服老师,这时老师及时的导入新课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也使学生在课的一开始就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3、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如:将5的乘法口诀的学*与自己的双手联系起来。一只手有几个手指?表示几个5?2只手有几个手指。表示几个5?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中,让学生感到亲切。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他们身边,学*数学能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愿学、乐学。

  4、在学*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探索过程是本节课一大亮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可见,合作交流在数学教学中也相当重要。本课很好体现这一理念,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的主动权。吕老师在这一环节做得很漂亮。如:在编5的口诀时一五得五直接由老师编出。第二句在老师的启发下编出。最后三句老师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己编口诀。教师的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学方式,逐步让学生参与探究新知识的过程,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老师能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不但较好地理解了口诀的来源,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同时也能面向全体学生。

  5、精心设计练*,使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练。

  巩固练*环节也是一大亮点,通过大量不同形式的训练:对口令、看图写算式、卡片练*等等,练*设计形式多样,层次递进,又很生活化,显得非常生动有趣,消除低年级学生学*枯燥数学的心理。一系列都是围绕新课教学内容进行,使学生在反复练*中学生学而不厌,熟而不倦。

  6、整节课教与学的时间分布合理。

  本节课导入用了3分钟,新课学*23分钟,练*14分钟。

  不足之处:

  1、在学*新课时,我让三位学生上讲台点击课件演示后三几句口诀,因为课件的内容肯定是正确的`,学生直接点击就出来了,这样的演示没有什么意义。如果老师让学生拿表格上展示台来展示会更好,这样即能检查学生做题的情况,又能使学生有成就感。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我们组认为是我做的最不得当的地方。教学过程中肯定学生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提高学*激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的是,及时的鼓励、表扬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一点。比如练*时题目一出现,大学生都把小手高高地起来了,而我却对学生说:先不举手。其实孩子们早就有答案了,老师直接让他们说就好了。这样就不会打击孩子们的学*积极性。

  3、不要使用提问来作为一种惩罚,让学生感到尴尬。

  课堂上提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思考问题,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没有举手老师提问他,他能正确回答那就好,答不出的话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对不积极举手的学生应采取暗示的方法,而不要借提问来进行惩治。假如老师总是提问不举手的学生,学生就会误解成不举手就会被提问,那学生想被提问时就会故意不举手,那举手没意义了。

  4、练*题这是谁家的信的课件设计不够美观。如果我在房子上加上小动物的头像,学生就会很快说出这是谁的家了。就不会说成是什么5的家或10的家。或者老师做成卡片,让学生上讲台摆一摆,这样更能激活课堂氛围,把整节课推向**。

  5、后两道练*题算式都是35,感觉算式重复。如果改成其他算式就更好了。

  6、我在课堂教学中一直用*淡不变的语气给学生讲课,感觉整堂课*淡不变。做为教师要讲究课堂的语言艺术,因为它能够感染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充满情感,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4)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菁华6篇)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

  学生对于5的乘法口诀比较熟悉,一方面5的乘法比较容易记,编口诀也不难。为了让学生学的更有趣一些,我对“5的乘法口诀”进行了创新处理。

  由于5的乘法口诀是学*乘法口诀的开始,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我没有用课本上的情境图,而是用了孩子们都非常熟悉的小棒摆小树。一个小树有五个小棒就是1个5,,两个小棒就有10个小棒,也就是2个5,并列出加法算式。以此类推,一直到5个小树也就是5个5,写出加法算式。让学生根据写出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编出口诀,让学生从具体的、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不但有利于学生快速地记忆口诀,而且对学生理解乘法问题,解决乘法问题很有帮助。

  编口诀是这节课的重点,我先让学生说说意图,然后采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编口诀,通过乘法的意义理解口诀的意思,在这整个环节中,我很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能解决的就让学生自己来解决,而不是由老师传授给他们。目的是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让学生来展现自己的本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体现学生的`价值观,提高学生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整节课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涨,效果也很好编完后大部分孩子都能背过5的乘法口诀。

  在巩固新知时,我设计了新颖独特的练*,首先基本性的*题,我是利用玩扑克牌在游戏中巩固5的乘法口诀;变式性的*题,我是采用送信的方式呈现;创新性的*题,我是采用情景再现的形式呈现,虽然每次呈现的方式不同,但是每次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消化新知识。因为我知道课堂练*是一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设计*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数学教师的一基本功,也是一种教学艺术。

  作为一节课的承担者,在没有走进课堂之前,对自己的设计还是很满意的,但是当你真正课堂去实施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样那样的不足:

  在练*题的安排上,我采用不同的题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但题目较多,没有做好归类,导致学生到最后一题不少孩子被忽略了。

  希望以后在教学中,能够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在自己的课堂上,使自己的业务水*有个明显的提升。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2

  《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基础上学*的,是学生编写乘法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这部分把乘法口诀以及它的意义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理解口诀的结构。本节课的学*要让学生在学知识时学*数学的方法,为更好地为后面乘法口诀的学*打基础.

  在教学中,我从谜语引入,两棵小树10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学生猜出手以后,利用《我有一双勤劳的手》的歌曲,让学生为自己的这双小手而自豪,并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引入新课5的乘法口诀的学*。

  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失。在引导学生自主编制口诀时,我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编写5×1和1×5的乘法口诀,在老师引导下师生共同编口诀。第二个层次是编写5×2和2×5,大胆采尝试让学生同桌合作的形式编口诀。第三层次是编写5×3和3×5 、5×4和4×5、5×5的口诀,由学生自己编写。在这三个层次的教学中,学生的已有基础不同以致编出口诀的进度不一。编出的准确度也不同,在不对的口诀中我没有深究,让学生带着错,去进行探究规律的学*。

  让学生观察5的乘法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和把握5的乘法口诀,从而达到理解基础上的记忆。运用不同的策略使学生熟记口诀。这样由“扶”到“放”,逐步的让学生探究新知。教师始终处于客观地位,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启发,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知识的真谛。

  学*中学生的能力是不同的,不同的学生回答问题课堂的生成是不同的,在听课是我不以学生答对为乐,而是全面关注学生,随机点不同的学生回答,从课堂的实际去引导学生解决,在解决中让学生发现规律,更好地掌握编口诀的方法,更好的记忆口诀。

  在练*的设计中,我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生性好动以及他们的认知特点,注重了形式多样化,内容的趣味性。分成三个层次:(1)针对性练*。(2)基本练*。(3)拓展练*。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记忆口诀。让学生自己掌握重点,这样既能强化已学的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更给学生一个思维拓展的空间。

  但是在课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在练*中几次出现了像“五一得五”这样的口诀,虽然再三提醒乘法口诀一般把小数放前面,但还是有学生错。如果在写乘法算式时,直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在给这两道乘法算式编口诀,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句乘法口诀一般能解决两道乘法算式。教学中我的数学语言还不够严密,课堂教学语言还需要加强训练。要讲究课堂效率,课上要做到精讲,最后在练*题的安排上,要采用不同的题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不同的出示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要由浅入深,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不能只局限于书本。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3

  《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基础上学*的,是学生编写乘法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这部分把乘法口诀以及它的意义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理解口诀的结构。本节课的学*要让学生在学知识时学*数学的方法,为更好地为后面乘法口诀的学*打基础。

  在教学中,我从谜语引入,两棵小树10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学生猜出手以后,利用《我有一双勤劳的手》的歌曲,让学生为自己的这双小手而自豪,并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引入新课5的乘法口诀的学*。

  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失。在引导学生自主编制口诀时,我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编写5×1和1×5的乘法口诀,在老师引导下师生共同编口诀。第二个层次是编写5×2和2×5,大胆采尝试让学生同桌合作的形式编口诀。第三层次是编写5×3和3×5、5×4和4×5、5×5的口诀,由学生自己编写。在这三个层次的教学中,学生的已有基础不同以致编出口诀的进度不一。编出的准确度也不同,在不对的口诀中我没有深究,让学生带着错,去进行探究规律的学*。

  让学生观察5的乘法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和把握5的乘法口诀,从而达到理解基础上的记忆。运用不同的策略使学生熟记口诀。这样由“扶”到“放”,逐步的让学生探究新知。教师始终处于客观地位,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启发,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知识的真谛。

  学*中学生的能力是不同的,不同的学生回答问题课堂的生成是不同的,在听课是我不以学生答对为乐,而是全面关注学生,随机点不同的学生回答,从课堂的实际去引导学生解决,在解决中让学生发现规律,更好地掌握编口诀的方法,更好的记忆口诀。

  在练*的设计中,我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生性好动以及他们的认知特点,注重了形式多样化,内容的趣味性。分成三个层次:(1)针对性练*。(2)基本练*。(3)拓展练*。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记忆口诀。让学生自己掌握重点,这样既能强化已学的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更给学生一个思维拓展的空间。

  但是在课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在练*中几次出现了像“五一得五”这样的口诀,虽然再三提醒乘法口诀一般把小数放前面,但还是有学生错。如果在写乘法算式时,直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在给这两道乘法算式编口诀,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句乘法口诀一般能解决两道乘法算式。教学中我的数学语言还不够严密,课堂教学语言还需要加强训练。要讲究课堂效率,课上要做到精讲,最后在练*题的安排上,要采用不同的题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不同的出示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要由浅入深,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不能只局限于书本。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4

  本堂课教学内容为小学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我的课程设计理念是用好道具、简化教学思路、细化课中活动、突破教学重难点。

  “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情景、兴趣导入为主。选自《西游记》中的一个小段落。提高学生学*的兴趣。在导入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道具(手指图)占据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手指图,以及教师引导,学生们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如何让简单的教学内容上得生动,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体验,我对“5的乘法口诀”进行了创新处理,在本课教学尽量能够体现以下几点:

  1、在上课期间充分的利用了道具,较好的运用了直观教学法的理念。提高学生的学*激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这样的情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还可以把数学课与美术课有机结合起来。

  2、教学中紧贴主题,尽量地简化教学思路,使同学更准确、迅速的接受新课的学*内容。

  4、在探究中交流,经历口诀编写的过程。把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置于让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方式之中,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提高自主学*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悦。引发学生多角度理解5的每句口诀的含义和来源,理解乘法意义、算式、口诀三者之间的联系,体验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投身于集体合作学*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和精神。

  5、通过各种形式的的记忆方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最后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更快更好地记住口诀,也是这节课必不可少的内容。

  6、在练*中升华,深化知识的形成过程。为了使学生对5的乘法口诀有更好的理解,在练*设计中注重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主动建构知识的氛围,并通过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

  教师为学生营造好的课堂氛围,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而且老师的教学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5

  今天这节课是一节综合应用2-5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练*课,很感谢各位老师来听课,给我提了很多宝贵的意见,通过今天的听课评课活动,我有很多收获。

  1、在复*旧知阶段,呈现的教学卡片要由易到难,可先呈现算式卡片,再呈现口诀卡片,先呈现前半句,让学生接后半句,再呈现后半句,让学生对前半句。以开火车的形式复*2-5的乘法口诀。在此过程中,甲生回答错了,可以让其他同学帮他纠正错误,要让甲生知道正确的答案,用他自己的嘴巴说出来,会加深印象。教师还要注意及时进行评价,如 二十四,甲生说四六二十四,多数学生都认为是四六二十四,乙生经过认真思考后说是三八二十四,教师要对乙生及时表扬,这种鼓励会让更多孩子在接下来的学*中动脑思考,积极发言,如后面再出现 十八,同学们就会考虑到二九十八和三六十八。教师的评价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是很重要的。

  2、在图画导入新课阶段,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从图中收集信息,提炼文字信息,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观察图画搜集信息时,引导学生提出第一个数学问题,如树上和地上的小鸟一共有几只,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答案,指明学生回答问题时,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为什么这样列算式,算式的意义是什么等等,鼓励学生有不同意见,可将不同答案板书,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乘法意义及口诀。第一个问题解决完以后,让学生开动脑筋提出不同问题,让学生选择一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限定时间让学生思考、计算,再交流方法,不同的学生方法可能不一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方法表述出来,鼓励方法的多样化,最后总结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

  3、一节成功的数学课,一定要有练*,要让学生动笔计算,让学生有事可做,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教师还要组织好教学语言,语速不要太快,要有节奏感,语言要干练准确,符合低龄儿童的胃口。

  4、注意教学细节,思维要符合儿童的发展。如本节课中一共有几朵小花,一共有几只小猫,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教师不必刻意拔高,以至于把问题复杂化。

  5、适当地挖掘教材,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本节课主题图中的教学楼窗口个数,就可以作为学生合作探究的一个主题。先让学生独立算出窗口的个数,然后交流方法。

  6、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当一人或一组在回答问题时,其他人在做什么,是在听、在思考还是在玩,低年级的儿童活泼好动,常常不能集中精力,今后要多学*经验,多想办法控制课堂。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多向老师们学*方法,多听多看多反思,努力追求进步。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6

  5的乘法口诀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口诀。但是有大部分学生已经能非常熟练地5个5个地数,所以我就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上,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口诀含义的基础上记忆和应用,为后续的学*做好方法的准备。在尝试编口诀,交流整理5的乘法口诀时,我让学生说说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编?巧妙地加以引导,启发学生从各方面思考。让学生从具体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不但有利于学生快速地记忆口诀,而且对学生理解乘法问题。解决乘法问题很有帮助。记忆口诀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不能只让学生单纯的背,更多的体现在练*题的安排上,我采用不同的题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由浅入深,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所以设计练*题时寓知识于游戏之中。这样,产生无意识记,其记忆的效果比强记省劲。游戏如下:

  1、对口令,即每句口诀一个同学说出前一部分,另一同学说出后部分或是小组对练、师生对练。

  2、写算式,学生自己练*写乘法算式,你喜欢写几个就写几个。这些游戏练*方法,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口算熟练程度和兴趣,使学生从大量的抄写与背诵中**出来。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5)

——《乘法口诀表》教学反思 (菁华5篇)

《乘法口诀表》教学反思1

  一晃学期已过大半,这学期教的1―9的乘法口诀已经全部新授结束,这周对所有的乘法口诀进行了有系统的梳理,学*了《乘法口诀表》感触多多,略记一二。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自主整理乘法口诀表的过程中,培养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教学难点是:通过应用1-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熟记乘法口诀。复*课本身就是对已学内容的一个重新梳理,对于已经学过的知识及内容,学生可能会觉得比较枯燥。因此,这节复*课我主要让学生自主探索规律,并由此记忆区分所有的乘法口诀;在练*上并不是硬邦邦的去讲书上的*题,而是让学生从自己身边去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数学如身临其境,这样就会产生亲切感,有种似曾相识的心理。

  首先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中有系统的整理知识。整理的目的不仅要使知识系统化,还要对知识有新的`认识和感悟。教学前,我就让学生把口诀表先填写完整,这样课堂上就能充分利用时间组织学生探究规律。我给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组内交流――全班汇报”的策略。组织学生有序观察:先横着看口诀表有什么发现?竖着呢?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寻找口诀的排列规律,发现积的内在联系,学生很快发现每种排列都有一定的规律,争着举手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还敏锐的发现相同的得数还可以有不同的口诀,如:二九十八、三六也是十八,学生不断的探索、发现、总结,进而对口诀表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口诀十分有利,教学结束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当场记忆整张口诀表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可以想象,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也一定能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获得不同的发现。

  其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拓展提高。乘法口诀是学*乘除法笔算的重要基础,必须要求学生熟练记忆,达到脱口而出。要实现这一要求,离不开一定数量的练*,而让学生练得有趣、练得积极主动是关键。课堂的练*设计是关键,要力求改革单一、呆板的机械重复操练,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富有情趣的游戏性练*。如:“小红买了一种东西,正好用完18元,说一说她买了哪种东西,买了多少。”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得到不同的购买方案,不仅应用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了乘法口诀。“如果选一种鲜花,可以怎样买?”既能巩固乘法口诀,又能探究、应用规律、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同时还为今后相关知识的学*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学中也发现不少问题。如在教学“想想做做”第2题时,我先让学生在4分钟内独立完成,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每做一题,都是从一几得几开始依次背口诀的,不能将乘法口诀灵活运用,我就试着提示:计算时,我们在心里面想的是什么?,通过提示学生在计算时速度明显提高。但同时我也了解到,学生在运用乘法口诀计算方面还有欠缺,在以后的教学中这一方面还要加强训练。值得高兴的是今天的课上学生的发言非常积极,其中不乏几句特有意思的话:“你是怎样知道乘法口诀表一共有45句?”“老师:我看过一个故事,里面1+2+3+4+5+6+7+8+9+10=55,用55—10=45,就是1+2+3+4+5+6+7+8+9的得数。”你看,学生多聪明;“老师为什么有1~9的口诀,却没有十的乘法口诀?”多天真可爱的问题,可为课堂添了很多的乐趣呢。

《乘法口诀表》教学反思2

  教学目标 :

  1、通过归纳、整理全部乘法口诀,使学生理解乘法口诀之间的关系并掌握全部乘法口诀。

  2、使学生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计算表内乘、除法。

  3、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惯。

  教学准备

  乘法口诀卡片、乘法口诀表。

  教学过程

  一、回忆 搜集 再现

  小朋友,我们学过哪些乘法口诀?闭上眼睛想一想,1~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些不完整的口诀,你能把它说完整吗?

  一般题:( )八得三十二 三五( ) 二( )得十八开放题:( )十二 ()十八 ( )三十六

  二、整理 观察 记忆

  1、出示不规格的杂乱乘法口诀挂图说:你看一看发现了什么?怎么整理? 让学生课前准备的卡片进行整理。(板书:“整理乘法口诀表”)。整理完后到前面展示。提问:你喜欢这个乘法口诀表吗?为什么?谁来帮老师贴一贴“四六二十四”的口诀?你是怎么知道的?小朋友,好细心,认真负责做得对。

  2、看了这张表,你想说些什么?横看看发现了什么?竖着看有什

  么规律?乘数有什么规律?斜着看有什么规律?小朋友的观察那么丰富,真棒,比老师想的还多。

  3、小朋友把口诀记在心里了吗?背给大家听听好吗?提问:你们准备怎么去背口诀。横背、竖背、斜背。说说:横、竖、斜背的方法。学生自由背口诀。

  4、出示一表格(想想做做第1题),同时让学生完成在书上。师巡视辅导。出示填满的表格。提问:第一行横着有什么规律?竖着呢?师:第二行呢?猜一猜第三行呢?

  三、提取应用 巩固

  1、刚才小朋友说,乘法口诀的作用很大,那你能说说每一句乘法口诀能算哪些乘法算式吗?同桌用乘法口诀卡片合作练说。练*计算乘法算式(想想做做第2题)。教师巡视。

  2、谁填得多(想想做做第3题)

  四、课后延伸

  告诉妈妈背的方法,并跟妈妈比一比,谁先背出来。

  五、课堂作业

  教学反思

  我们强调知识应是学生自己寻找的结果,不是直接告诉的结果。即使是学生自己寻找,我们也要尽量避免形式暗示使之放松感悟。要使学生注意感悟,以形成他们自己的思想,应让学生大量地活动、操作、观察,而不要过早把结论说破。因此,本节课上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消化。将学*的主动权放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在整理出乘法口诀表之后,我组织学生有序观察,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寻找口诀的排列规律,发现积的内在联系,进而帮助记忆乘法口诀,培养探究能力。加上一定数量的练*,使学生熟练记忆口诀。

《乘法口诀表》教学反思3

  一、相信孩子们的发现,必定收获惊喜。

  九九乘法表是对孩子所学乘法口诀的一个系统的整理,表中蕴藏了很多规律,有些是上课时就有所接触的,有些是全新的,上课前我真的有些担心,担心孩子们说不出其中的规律,上完课后,我得到了这样的启示:相信孩子们的发现,必定收获惊喜。

  经过昨天的预*,孩子们汇报了《乘法口诀表》中的很多规律:横着看,第一个数字逐渐增大,第二个数字不变;第几行就是几的乘法口诀;竖着看,第一列第一个数字1,第二个数字逐渐增大,得数也逐渐增大1,接着又说第二列,第三列(我接着引导孩子概括出第几列口诀里的第一个数字就是几,得数也逐渐增大几);从左往右看,口诀逐渐减少1;口诀有几句,最后一句的口诀的积的个位就是几(的确是这样的,但是我却不明白为什么这样,虽然这个发现对孩子记忆口诀似乎没有什么帮助,但是不得不相信这是一个规律);斜着看,第一行口诀的前两个数都一样;第二行前一句口诀的第二个数是后面一句口诀的第一个数,第三行后面一句口诀的前两个数都比前面一句口诀的前两个数大1,下面的也都有这样的规律(其实第二行也是这样的规律,只不过凑巧像接龙一样。)……

  孩子真的很了不起,通过自己的发现找到了这么多的规律,让我惊喜万分。但是因为想发言的孩子太多,看着他们那个着急的样子,我又不能不请他,最后时间说的多了,背的时间就少了,他们发现了那么多规律,却没有用来记忆口诀,我觉得是自己没有处理好。

  二、善待孩子们的质疑,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的孩子们都还具有爱质疑的珍贵品质,往往他们的质疑经常在我们的课堂教学的预设之外。面对孩子们的质疑,我的感触是千万别回避,也别急于回答,而是想办法和孩子们一起解决。这样既可以保持孩子们爱提问的好*惯,也可以让孩子们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今天上课时,就有孩子提出“老师为什么有1~9的口诀,却没有十的乘法口诀?”面对这样的提问,我让孩子们用前面整理1~9的口诀的经验来自行编十的口诀。“一十得一十,二十二十,三十三十……八十八十,九十九十。”当编完这“十的口诀”,就有学生提出“老师我觉得没有必要编口诀来记十的口诀,因为几个十连加就等于几十。” “几个十就是几十,没必要记口诀。”……就这样孩子们的疑问由他们自行解诀了。看到孩子们自行解决了问题,我认为这样的处理既培养他们质疑的*惯,也没有让他们依赖我的回答,而是让他们从尝试中找到答案。相信他们今后再遇到问题时,会有人也用尝试的办法来处理。

  三、善待孩子们的回答,培养倾听的好*惯。

  现在的孩子们自我意识很强,对于同伴的发言有些孩子还不大虚心听,对于此,我在班级中常提“学*别人的优点,让自己更棒!”在教学中对于孩子们不同层次的发言要善待,给予恰当的评价。这样有助于孩子们养成倾听的好*惯。

  关于“你是怎样知道乘法口诀表一共有45句?”,我们班的孩子各有精彩的发言。

  学生1:“老师我数了一遍,是真的有45 句。”

  我问:“有谁和他用的方法相同?”

  班上56人中有十几人举手。

  我肯定这些孩子用准确的点数的方法知道了答案,方法简单,容易。

  学生2:“老师,我是算出来的,1+2=3,3+3=6,6+4=10,10+5=15,15+6=21,21+7=28,28+8=36,36+9=45。”

  粗略地统计了一下,班上也有十几人用了计算的方法。我表扬用这样计算的办法的孩子们,说明他们懂得了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3:“老师,我和他的算法不一样。”他激动地上到讲台用粉笔对全班讲解: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45。

  这时班上多数学生赞同,还有人说这是用了一年级的“凑十法”。我赞同道:“对!这个‘凑十法’用得真巧妙,使我们的计算好算了很多。”

  学生4:“老师,我从算式里看到有5个9。”她也跑上讲台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5×9=45

  当这个学生回答完后,班上的孩子们瞪大眼睛看了一会,“哦,还可以凑成5个9。”顺着孩子们的回答,我称赞这个孩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运用刚学过的乘法解决问题。

  当我的表扬还没说够时,班上的孟勇攀把手高举,他说:“老师:我看过一个故事,里面1+2+3+4+5+6+7+8+9+10=55,用55-10=45,就是1+2+3+4+5+6+7+8+9的得数。”

  这真是让我惊叹,我们班的孩子不但爱看书,而且能把书中的知识运用到课堂中,我的喜悦溢于言表,又当着大家的面对他的回答给予肯定。

《乘法口诀表》教学反思4

  乘法口诀表是对所学乘法口诀的一个系统的整理,表中蕴藏了很多规律,本课重点是:通过对全部乘法口诀的归纳整理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乘法口诀。难点是:能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发现乘法口诀表的规律。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认为:数学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所以昨天布置了预*作业让孩子填完了表格,在教学时,先让学生交流汇报预*作业:交流所填写的乘法口诀并校对订正。接着让学生横看、竖看、斜看、拐弯看,仔细观察,自主探究其中的规律,然后小组交流,并分别汇报自学结果,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发现规律,整节课教师只是适当地引导,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最后学生根据所发现的规律来记记口诀,采取同桌背,齐背,小组互背等形式,引导学生把1—9的乘法口诀组合在一起,这样学生就会在头脑中建立一个表象。

  总之,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和爱思考的`*惯比*得多少知识重要得多。因此,我们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说,去思考,去分享思考带来的乐趣。

《乘法口诀表》教学反思5

  计算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等都依赖于计算活动的参与。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常常是在计算新授课后,伴随着一次次计算练*课逐步熟练化、程序化直至自动化。因此,在计算练*课中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一系列有关计算训练的教学活动。

  一、找规律记忆口诀

  通过对乘法口诀表的有序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利用自己的发现,展开记忆。既培养了学生有序观察的能力,也为学生记忆乘法口诀表提供了抓手。同时,在大九九表的练*中,从某个积出现了几次为切入点,发现仍然依据乘法口诀,想出相关乘法算式,就能很快找到结论。在感悟学*方法的同时,体现了乘法口诀的价值,也唤起学生巩固乘法口诀的热情。

  二、找联系记忆口诀

  在梳理乘法口诀表时,学生已经初步感受到口诀间的联系,利用这些也能有效记忆某句口诀。当学生指出借助五*十五再加一个七或者七七四十九再减去一个七来记忆六七四十二时,他们不仅仅记住了多道口诀,而且更加深了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三、游戏中记忆口诀

  游戏是低年级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热情。数字火车的初次出现,让孩子们发现规律从而得到游戏规则;再次出现时孩子们在享受游戏的快乐中继续巩固了乘法口诀;最终的火车尾倒开这一开放性的设计,既促进学生熟记口诀,也可以引导他们有序思考,开拓他们的思维。

  可见,在计算练*课中,把学生从单一的计算中**出来,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思考更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启发学生在自己的思考中寻找策略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相信在计算练*课中,教师只要确立现代教学理念,精心设计,就能留给学生自由探究的空间、自由摸索的时间、自由发挥的舞台、自由展示的天地。为学生提供一方沃土,我们的学生就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6)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菁选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了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乘法口诀的,主要让学生参加编口诀的活动,体会编口诀的方法,逐步学会编乘法口诀。在设计时大体分为三个环节:第一,激趣导入,进行铺垫。从学生喜欢的故事入手,调动学生学*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第二,自主探索,创编口诀。从学生熟悉的手出发,通过小组合作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前两句口诀交给学生编口诀的方法,第三句跟学生一块来编,后两句放手让学生独立编出口诀。学*活动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提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三,快乐练*,深化巩固。通过分析口诀来记忆口诀。二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喜欢在活动中学、在游戏中学、在生活中学。我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做游戏,在活动中记忆口诀,让他们体验学*的乐趣。在巩固练*中,*题的设计抢夺红旗,练*题有层次、有坡度,使5的乘法口诀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

  整节课教学上时间显得很仓促,前面导入环节设计的`有点多,耽误了很多时间。学生整节课的表现欲不强,没有全面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徐老师提出的&ldqu;大情境&rdqu;教学给了我很多启示,我会调整一下教学设计,改变一下教学方法,争取打造出更优质的一节课。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2

  人教版实验教材在乘法口诀教学这一部分改为先教学5的乘法口诀,再讲授2—6的乘法口诀。是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再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所以,我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情景,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的见解,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让学生理解学*乘法口诀的必要。

  在此之前学生计算乘法的思维还停留在通过加法算式求和而得到乘法算式的积。如果不通过加法算式求和得积这种方法,有什么方法可使计算乘法算式达到又快又对呢?学生感到迷惑,从而使他们思考。这时学*乘法口诀的这种想法便水到渠成了。

  2、自己尝试,自己发现。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学“一五得五、二五一十”这两句乘法口诀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学*方法,又根据学*方法小组合作编制另3个五的乘法口诀,最后自己发现寻找乘法口诀的规律。

  3、巧用游戏,练玩结合。

  练*时我设计了一系列游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应用所学知识,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旁,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浓厚兴趣,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的最后我还让学生用这节课学*的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教室里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更加清楚地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好了本领才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知识。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3

  《5的乘法口诀》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口诀,新课标把5的乘法口诀作为起始内容进行编排,便于学生掌握规律,掌握口诀的编制方法,在编制的过程中体现一定的规律性,能让学生更快的投入到解决问题与编制口诀的数学活动去。前面学*的100以内数的认识时,大部分学生已经能非常熟练地5个5个地数,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和口诀的记忆,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口诀含义的基础上记忆和应用,为后面的学*做好准备。

  成功之处:

  编口诀是这节课的重点,我采用的是先扶后放这一教学手段,因为我知道口诀对于学生来说并非难事,在这整个环节中,我很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能解决的就让学生自己来解决,而不是由老师传授给他们。目的是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让学生来展现自己的本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体现学生的价值观,提高学生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如一只手有5个手指,1个5是5,得出一五得五;一个人有2只手,2只手一上共有10个手指2个5是10,得出二五一十。让学生从具体的、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不但有利于学生快速地记忆口诀,而且对学生理解乘法问题,解决乘法问题很有帮助。

  记忆口诀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通过拍手游戏、对口令、猜卡片游戏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浅入深,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给弱势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增强他们学*和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中积极地探索和发现口诀、熟练的记忆和应用乘法口诀。在学生背诵口诀的时候,对口诀的理解很好,记忆起来也比较容易。但对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进行区别的时候,学生读的时候经常出现错误,常把算式说成口诀。还需要教师的进一步指导和帮助。

  不足之处:

  在练*中几次出现了像五一得五这样的口诀,虽然再三提醒乘法口诀一般把小数放前面,但还是有学生错。如果在写乘法算式时,直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让学生说说用哪句口诀,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句乘法口诀一般能解决两道乘法算式。教学要讲究课堂效率,课上要做到精讲多练,最后在练*题的安排上,我采用不同的题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但题目较多,没有做好归类,导致学生到最后精神不够集中。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4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是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由于这是学生首次接触除法计算,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求商的方法,我对本节课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生动的故事比枯燥的数学题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在新课伊始,我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并把它编成了一个小故事:今天猴妈妈从树上摘了12个又大又甜的桃子,兴高采烈地回到家,3只猴宝宝都特别想吃,大家你争我抢,谁都不肯让,猴妈妈见到这一情况,左右为难。你们能帮猴妈妈分分这些桃子吗?学生听到故事时,都特别兴奋,精神都高度集中了起来。

  2、探索“求商”方法:

  学生听到问题后,好奇心促使他们很快地进行思考,有的学生在练*本上画桃子来分,有的学生用小棒在桌面上分,还有的学生试图用连减的方法计算出来。在得到结果之后,很多学生都迫不及待地将手举起来,想要将自己的方法分享给大家。在学生相互交流之后,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猴妈妈分桃子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以及为什么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原因,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探索出“求商方法”。

  3、多样化*题训练:

  低年级的学生需要有不断地新奇的事物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设计*题时,我设计了多种不同形式的题目,如:“计算速度大比拼”,“谁答对了就把礼物送给谁”,“争做送信小行家”……学生看到这些有竞争性的*题,个个都兴趣高涨,积极的举手回答,唯恐自己落在他人的后面。

  通过今天这节课,学生既学会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也增强了学*数学的信心。而我也从中学到了,数学教学一定要多花费心思,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使数学课堂不再枯燥,充满活力。

  注重从多角度让学生通过比较来认识“*均分”的含义这是认识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不要片面、单一地看问题。如课的开始,让学生分梨,学生都十分一致的进行了*均分,没有出现不是*均分的情况。每份分的不是同样多,就是没有*均分,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常有的情况,这一设计让学生认识*均分的同时,也用不*均分来对比学*,对了解这一概念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没有充分体现这一点,当引出*均分之后,我没有好好利用分梨这一教学资源,就这样进行下一个环节了。其实可以再次回到开始,问问除了每份2只,还有其他的分法吗?其他的分法是*均分吗?这样就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均分的含义了。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5

  “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已经学*了乘法的初步认识以后进行学*,学生已经有了“乘法”这一概念在脑海里,因此我在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去探究发现乘法口诀,并学会用乘法口诀计算。

  在“5的乘法口诀”新授课中,教学质量良好,感觉做的比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

  1.本节课,我使用了喜洋洋作为导入,跟小孩拉*了距离,更容易的融入学生,使学生积极地去接受知识,促进了学生学*,教学事半功倍。

  2.在教学设计方面,我更注重学生的说,学生在学数学的同时更是在说数学,而且我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不会觉得枯燥无味,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都掌握在指尖上”,让学生动手操作一下,可以用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中去。更能达到本节课所预定的教学目标。

  3.在设计练*上,我设计了对口令环节,有师生对口令的,有生生对口令的。孩子都是纯真可爱的,对口令是一个节奏明快的练*,学生把对口令当游戏,学生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不知不觉就把口诀紧紧记牢了。

  作为一个新老师的我来说,不足的地方还是不少的,这些都是需要我在日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导入部分:在这方面上,我利用动画主角作为导入所占本节课的时间太多了,而且有点偏离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兴趣是被引起了,但是一下子又沉没了,感觉得不偿失,又点浪费了课堂上的宝贵时间。

  2.教学过程方面:在实现“数、想、说、做”这四步曲的时候,明显的'感觉没得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学生觉得老师让我们摆一下小棒,并不知道摆小棒后面的意义。我想,会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做这四步的时候时间分配不当和老师的教学语言不够精炼,学生没完全听懂老师的要求。所以才会导致没达到老师的教学目标。

  3.练*方面:在练*上面,我应该多出点难度不一样的题目。因为每个学生的基础都不一样,书本上的练*只针对基础一般的学生,然而,成绩优秀的学生感觉练*没什么难度,找不到学*的乐趣,所以我们更应该准备一些提高题去满足需求不一样的学生。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6

  人教版实验教材在乘法口诀教学这一部分改为先教学5的乘法口诀,再讲授2—4的乘法口诀。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其实,有的孩子已经会背一些甚至是所有的乘法口决。那么,我们在教学中也要遵循学生已有的知识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借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引导他们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知道每句口诀的来源,理解口诀的含义和结构,为进一步学*2、3、4和6的口诀打下基础。

  在教学中,我从谜语引入: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学生猜到是手以后,然后我又问: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5”呢?给学生感兴趣的学*情境,让学生在观察、猜测、交流等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

  乘法口诀教学的基本模型就是:编制口诀—记忆口诀—巩固口诀—应用口诀。本课作为口诀教学的第一节课,重心要放在编制口诀,理解口诀的含义以及口诀的结构上。在学生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后,我就让学生观察、思考:我们知道一个五就是五,那么二五一十是什么意思?学生不难说出二五一十就是二个五相加就得十,把乘法的意义也联系起来了。学生通过讨论也可以得出:口诀的前面2个表示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后面就表示积。这样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双基,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但是在课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接下来,我自己就这节课的不足作一个反思。

  一、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比*时上课表现要差一些。出现这一原因是学生上午第

  1、3节课都有领导和老师听课,第2节课上的是数学练*课,第4节课才是数学——课内比教学的上课,所以孩子们的注意力等受到年龄特点的限制,表现欠佳。

  二、对于教材的处理和学生活动安排考虑不周到。例如,利用小棒摆图形的例1放在学生用手编完口诀后还是可以的,把学生估计高了,没有让学生自主学*课本知识,摆出的图形五花八门,学生汇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同时也让观课人感觉这个活动设计没有意义。

  三、教学环节应把课堂小结放到拓展延伸之前,那样就不会没有时间进行课堂小结了,拓展延伸环节可以让学生课外去思考完成。

  四、全课板书不完整,主要是:5×1、1×5;5×2、2×5;5×3、3×5;5×4、4×5;5×5没有等号和积,导致学生记忆口诀和用口诀受到一定的影响。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7

  教学目标:

  1、在数一数、算一算的学*活动中,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归纳过程。

  2、熟记5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3、在归纳口诀的过程中,使学生学*有条理的思考。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答乘法应用题.

  难点:根据图意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一人根据算式口算出结果,另一人说出所用的乘法口诀.

  3×3= 4×1= 2×2= 2×4=

  2×3= 3×1= 1×2= 4×4=

  2.同桌的人互相背一背1~4的乘法口诀.

  二、新授

  1.导入新课

  (1)出示准备题:每次加5,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2)问:每次加5,也就是后一格比前一格多1个5,第一个格是1个5,后面格子应分别是几个5相加呢?

  (3)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强化每个格是几个5,并板书:1个5、2个5、3个5、4个5、5个5.

  2.探究发现

  (1)学*口诀: “一五得五”(以教师指导为主)

  教师出示***的图片(做成简单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问:你们看见了什么?(指导学生根据图意说出:一个五星有五个角.)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出:一个五星有五个角,也就是1个5,可以列一个乘法算式表示:5×1=5,根据这个乘法算式可以编出一句乘法口诀:一五得五.

  (教师板书:5×1=5一五得五)

  (2)学*口诀: “二五一十”(以教师指导为主)

  教师再出示二个五星,问:现在有几个角,是几个几?

  问:2个5是多少呢?谁能根据这个图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教师板书: 5×2=10 二五一十)

  学*口诀: “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学生自主探索)

  第三、四、五句乘法口诀,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理解题意,运用知识的迁移类推,学生独立编写并填书.

  教师再依次出示三个五星,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写出乘法算式,从准备题表格中找出算式得数,编出相应的口诀.

  教师板书三个算式和三句乘法口诀.

  (3)问:看一看这五个算式和五句乘法口诀,它们有什么特点?

  (5的乘法口诀共有5句.每句口诀的前半句都表示几个5,后半句都表示得数.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间相差5.一个数乘5,得数最后一位上的数字总是5或0.)

  三、巩固练*

  1.5×3= 5×4= 5×5=

  2.5×2+5= 5×3+5= 5×4+5=

  问:这道题的上下两个题目之间有什么关系?

  (1.上下两个题目的结果相同.2.下面一题书写起来比上面的题目简单.

  2个5再加上1个5是3个5;3个5再加上1个5是4个5;4个5再加上1个5是5个5.)

  四、归纳质疑

  通过今天的学*,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略)

  教学反思

  “5的乘法口诀”这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总结出5的乘法口诀,同时能够自己发现口诀的规律,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熟练的记忆口诀,能够用所学口诀解决问题;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学生在玩儿对口令游戏时,不能够很快对出口诀的下句,在做课后练一练时,仍有把口诀用错的情况,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学生口诀掌握不牢,另一方面,学生对口诀不理解;说到不理解口诀,教师也存在一定的原因,比如,教师再问学生口诀有哪些规律时就应该讲透,让学生明白当乘数每增加1时积就会增加5,这样学生就会进一步理解5的乘法口诀,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锲机,这才是一堂好课,在本堂课中,我就没能够很好地把握住这一机会,比如:学生在做练*时又一道乘法算式时4×5=?学生给出的是4×5=24,而我当时只是问学生有四五二十四这句口诀吗?在学生回答没有的一瞬就走马观花的过去了,如果当时我要问学生,请你想一想3个5是多少?他就可能知道了4×5=20了,一次多么好的机会呀,就这样被我错过,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要认真钻研教材外,还要研究学生,把握好每一个教学锲机,让自己成为学生前进路上的优秀向导!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8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5的乘法口诀。由于一年级时学生在认识100以内的数时,有5个5个数的经验,所以,学生这部分的内容学*难度不太大。本节课我出示情境图,明确图意,出示问题,同时出示表格,为了适当增加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我放手让学生去填写表格,写算式,编口诀。之后引导学生观察5的乘法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结合算式含义分析清楚引起这个规律是因为:下一个比上一个算式多1个5,从而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5的乘法口诀。试一试的练*,让学生明白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反思本节课,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没有让学生体会到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的简便优越性。可以增设课前的1分钟比赛,师生之间的比赛,学生出题,比赛口算,给学生明确出题的范围:相同的一位数连加,不超过10个,看谁算得又多又对,然后再导入新课。没有突破学生出现“五一得五”的口诀尴尬。我想如果在写乘法算式时,直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再给这两道乘法算式编口诀时,强调口诀的编写一般是小数在前,大数在后,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句乘法口诀一般能解决两道乘法算式。

  记口诀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但我在记口诀这个环节中,只是让学生单纯的背,没有引导学生利用发现相差5的规律去侧重口诀记忆的方法,要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才能让学生有快有劳的`记住口诀。

  由于本节课的难度不大,所以在练*中,我按部就班的按照书上的练*展开,缺少一些思维的提升,可适当增设一题有关乘加乘减的练*,为明天的学*做好铺垫。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9

  《5的乘法口诀》是学*乘法口诀的起始课,第三单元我们学*了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本节课教材通过数松果的情境,把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至于有趣的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松果的总数和堆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规律,体会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帮助学生记忆口诀,应用口诀。

  大部分学生对乘法口诀有了初步的认识,能背出5的乘法口诀,但是不知道乘法口诀来源,表示的意义,书写及应用,本节课重点解决这些问题。

  根据我对教材解读和对学生的分析,我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结合“数松果”的具体情境,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理解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迁移类推和按规律识记的能力。

  复*巩固

  新课开始之前复*几道连加算式改成乘法算式,加强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接着迅速说出得数,体会乘法口诀的简便性和必要性。

  口诀的数学形式

  5个5个数整理表格探索松果的数量和堆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板书几个几,以及对应的乘法算式。

  口诀的唱读形式

  为了体现“数”与“形”的有机结合,我采用形象的松果动画,在5的乘法口诀的编排上,从“一五得五”到“三五十五”这3句口诀,教科书完整给出,而后6句口诀则放手让学生在找出一定的规律后,通过类比的方法自己编出来。

  教师小结:编口诀时,我们把乘数编在前半句,积编在后半句。为了使口决念起来更顺口,积不满十,就加上“得”字;积满了十,“得”字省。编口诀时,我们一把乘数中较小的数放在前面较大的数放在后面。

  口诀的记忆形式

  首先介绍乘法口诀的来源: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了方便计算乘法,就编出了乘法口诀,它读起来顺口,所以就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这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瑰宝,外国人可不会,因此乘法口诀都是用汉字书写的。

  其次探索口诀中的规律: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记忆口诀的方法。教科书给出了两种记忆口诀的方法;一种是根据前一句推出后一句;一种是根据得数的特点进行记忆。口诀最后一个字不是五就是十,积的个位不是5就是0。每相邻两句的结果都相差5。

  最后游戏巩固口诀:

  一只手有5根手指,一个小朋友说几只手,另一个小朋友就说出相应5的乘法口诀。

  阐释口诀

  如果老师忘记了5×5等于多少怎么办?

  学生想办法:可以用5个5相加算出得数;4个5加上1个5;3个5加上2个5;6个5减去1个5;7个5减去2个5;8个5减去3个5;9个5减去4个5。

  运用口诀

  课本31页第1题,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会观察图提取数学信息,说出意义,列算式,根据口诀得出结果。

  需要更进的地方:

  1、表格竖着放观察起来会更明显;

  2、乘法口诀为什么到9?可以给学生做些解释;

  3、帮给学生自主学*的空间,增强学生对乘法口诀意义的理解,在编制口诀的过程中体会每句口诀的意义和用途;

  4、交换两个乘数的乘法算式口诀是相同的;

  5、多形式记忆口诀,比如:到学生跟前去对口令,根据口诀说算式,根据算式说口诀等等。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0

  《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基础上学*的,是学生编写乘法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这部分把乘法口诀以及它的意义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理解口诀的结构。本节课的学*要让学生在学知识时学*数学的方法,为更好地为后面乘法口诀的学*打基础.

  在教学中,我从谜语引入,两棵小树10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学生猜出手以后,利用《我有一双勤劳的手》的歌曲,让学生为自己的这双小手而自豪,并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引入新课5的乘法口诀的学*。

  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失。在引导学生自主编制口诀时,我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编写5×1和1×5的乘法口诀,在老师引导下师生共同编口诀。第二个层次是编写5×2和2×5,大胆采尝试让学生同桌合作的形式编口诀。第三层次是编写5×3和3×5 、5×4和4×5、5×5的口诀,由学生自己编写。在这三个层次的教学中,学生的已有基础不同以致编出口诀的进度不一。编出的准确度也不同,在不对的口诀中我没有深究,让学生带着错,去进行探究规律的学*。

  让学生观察5的乘法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和把握5的乘法口诀,从而达到理解基础上的记忆。运用不同的策略使学生熟记口诀。这样由“扶”到“放”,逐步的让学生探究新知。教师始终处于客观地位,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启发,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知识的真谛。

  学*中学生的能力是不同的,不同的学生回答问题课堂的生成是不同的,在听课是我不以学生答对为乐,而是全面关注学生,随机点不同的学生回答,从课堂的实际去引导学生解决,在解决中让学生发现规律,更好地掌握编口诀的方法,更好的记忆口诀。

  在练*的'设计中,我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生性好动以及他们的认知特点,注重了形式多样化,内容的趣味性。分成三个层次:(1)针对性练*。(2)基本练*。(3)拓展练*。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记忆口诀。让学生自己掌握重点,这样既能强化已学的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更给学生一个思维拓展的空间。

  但是在课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在练*中几次出现了像“五一得五”这样的口诀,虽然再三提醒乘法口诀一般把小数放前面,但还是有学生错。如果在写乘法算式时,直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在给这两道乘法算式编口诀,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句乘法口诀一般能解决两道乘法算式。教学中我的数学语言还不够严密,课堂教学语言还需要加强训练。要讲究课堂效率,课上要做到精讲,最后在练*题的安排上,要采用不同的题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不同的出示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要由浅入深,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不能只局限于书本。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1

  5的乘法口诀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口诀。但是有大部分学生已经能非常熟练地5个5个地数,所以我就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上,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口诀含义的基础上记忆和应用,为后续的学*做好方法的准备。在尝试编口诀,交流整理5的'乘法口诀时,我让学生说说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编?巧妙地加以引导,启发学生从各方面思考。让学生从具体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不但有利于学生快速地记忆口诀,而且对学生理解乘法问题。解决乘法问题很有帮助。记忆口诀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不能只让学生单纯的背,更多的体现在练*题的安排上,我采用不同的题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由浅入深,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所以设计练*题时寓知识于游戏之中。这样,产生无意识记,其记忆的效果比强记省劲。游戏如下:

  1、对口令,即每句口诀一个同学说出前一部分,另一同学说出后部分或是小组对练、师生对练。

  2、写算式,学生自己练*写乘法算式,你喜欢写几个就写几个。这些游戏练*方法,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口算熟练程度和兴趣,使学生从大量的抄写与背诵中**出来。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2

  在这节课上,我最初的设计是依据教材,按照教材上的指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操作——用小棒摆伞等活动来编记口诀,

  可是,课前的调查和研究表明,无论是学生还是身为教师的我,都已经不能够将学*和教学的关注点落在操作后再来编了,而是应该让学生充分利用现有的素材——手指,小组合作一起把口诀编出来。有了这样的感觉后,我就不再默守陈规、按部就班地进行原定的预设计划了,而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走出教材、了解学生,真正地放手让学生自主根据“表格”来完成学*任务,编出口诀,运用口诀,并在运用口诀解决生活中的事例,深化学生的认识。

  对待教材首要的是“尊重教材”。因为教材凝聚了众多教育专家的深入思考,有着科学周密而蕴涵深意的经典安排,这些都应该成为教学设计的重要视点。首先5的`乘法口诀作为乘法口诀中的中间句,历来它都是在学*乘法口诀的中间位置,不上不下,不温不火。可是在新教材中,它被提到了口诀教学的第一位。多么重要的位置呀,这就让我们看到了它的“新意”和“活力”。因为5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个很有价值,用途广泛的数,并且其顺次相加的和不但很有特点,而且学生对于5个5个地数是非常熟练的。所以,这应该是教材之所以将其挪到首位的重要原因。此外,新课程的理念促使我们不仅要教好教材,更要用好教材。联系学生的实际和学*能力,大胆地拓展了5的口诀,使其没有局限于教材中只有“五句”,而是让学生继续探究、能编多少就编多少。可见,孩子们在这节课上,不仅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而且还“走向了深入。”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果,这完全得力于对教材的深度研究,既充分利用,又能拓展创新!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3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是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由于这是学生首次接触除法计算,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求商的方法,我对本节课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生动的故事比枯燥的数学题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在新课伊始,我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并把它编成了一个小故事:今天猴妈妈从树上摘了12个又大又甜的桃子,兴高采烈地回到家,3只猴宝宝都特别想吃,大家你争我抢,谁都不肯让,猴妈妈见到这一情况,左右为难。你们能帮猴妈妈分分这些桃子吗?学生听到故事时,都特别兴奋,精神都高度集中了起来。

  2、探索“求商”方法:学生听到问题后,好奇心促使他们很快地进行思考,有的学生在练*本上画桃子来分,有的学生用小棒在桌面上分,还有的学生试图用连减的方法计算出来。在得到结果之后,很多学生都迫不及待地将手举起来,想要将自己的方法分享给大家。在学生相互交流之后,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猴妈妈分桃子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以及为什么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原因,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探索出“求商方法”。

  3、多样化*题训练:低年级的学生需要有不断地新奇的事物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设计*题时,我设计了多种不同形式的题目,如:“计算速度大比拼”,“谁答对了就把礼物送给谁”,“争做送信小行家”……学生看到这些有竞争性的*题,个个都兴趣高涨,积极的举手回答,唯恐自己落在他人的后面。

  通过今天这节课,学生既学会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也增强了学*数学的信心。而我也从中学到了,数学教学一定要多花费心思,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使数学课堂不再枯燥,充满活力。

  注重从多角度让学生通过比较来认识“*均分”的含义这是认识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不要片面、单一地看问题。如课的开始,让学生分梨,学生都十分一致的进行了*均分,没有出现不是*均分的情况。每份分的不是同样多,就是没有*均分,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常有的情况,这一设计让学生认识*均分的同时,也用不*均分来对比学*,对了解这一概念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没有充分体现这一点,当引出*均分之后,我没有好好利用分梨这一教学资源,就这样进行下一个环节了。其实可以再次回到开始,问问除了每份2只,还有其他的分法吗?其他的分法是*均分吗?这样就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均分的含义了。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4

  这部分知识本来是二年级的新知识点,但是寒假里我布置了让孩子背乘法口诀表,大部分孩子都能熟练的背下来了,但是口诀是什么意思?怎么来的?孩子一脸了茫然。了解了孩子的知识水*,我就可以有的放矢的设计适合我们班孩子的教学思路了。我按照以下思路教学效果很好。

  一、从学生身边的实例入手

  比比谁的手干净,学生刷刷的'举起了双手,我说:我看一只手,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头?学生感到很轻松,笑着说:5个手指头,我接着问:是几个5?学生也很自然的回答道:1个5,乘法算式怎么写?因为学生都会背乘法口诀了,让学生根据1乘5等于5,编一句口诀很轻松。但是口诀中的一五得五中的“一”表示什么?学生从1个5中很快就理解了意思是相同加数的个数,“5”表示相同加数,最后的一个“5”表示积;这样学生理解了口诀中的意思,就能顺利的编写下面的口诀了。

  编写完了口诀之后,又让学生看课本的儿歌,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乘法口诀。而且在解决问题中、在理解乘法意义中编制口诀。

  二、灵活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让学生给口诀填空,看口诀写算式,看算式说口诀等不同形式的练*,强化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感到在解决问题中运用了乘法口诀。如:本节课我设计了如下的练*题:

  1、看算式写口诀

  5×4= 2×5= 5×3= 5×5= 5×1=

  2、看口诀写算式: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二五一十

  3、填空:三()十五 ()二十五 四五()

  4、想口诀填空:()×5=15 2×( )=10 4×( )=20

  这些题目中第4题学生感到难度稍大一些。应加强练*。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5

  本课是在学*了5的乘法口诀后,通过练*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5的乘法口诀,并能灵活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我考虑到文本中的情境不太容易激起学生持久的参与积极性,于是我针对孩子们喜欢比赛,喜欢得五星的心理,创设了夺星比赛情境。通过由浅入深的四轮比赛,使学生在比赛中积极参与,积极比赛,从而理解、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回忆5的乘法口诀,并进行了齐背、抽背和口算题抢答。旨在唤起学生的记忆,针对较难的几句口诀进行进一步的复*和巩固。学生的参与面较大,积极性也较高。在学生的知识和情绪热身之后,开始了第一轮比赛——口算。由于有复*的铺垫,大部分学生都较快较好地完成了比赛题目,顺利的夺得了第一颗星。就连*时反应较慢的等同学都尝到了学*的甜头。

  第二轮比赛是看图解决问题。我先让学生独立看图搜集数学信息和问题,列式计算。然后汇报、交流解题思路。再引导学生对两道题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当我发现第二幅图的列式应该是3+5=8或5+3=8,而有个学生的列式居然是2×4=8时,我便请他说出自己的想法,结果他说不清楚。于是我就直接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题意,使学生们明白了为什么应该用加法,而不能用乘法。这样的处理虽然达到了我预想的'目的,但此时如果我不引导,而让学生们对他的想法进行讨论,促使学生不断的深入观察、思考、反思,使道理越辩越明,学生学得也更透。

  第三轮比赛是比大小。学生独立解答后,我针对个别题目进行了点评和适当的拓展。如,由9×5=5×9拓展到口×口=口×口,进而得出了: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的规律。在处理5×5○5+5时,我问:“为什么5×5>5+5?”有人说:“因为左边是乘法,右边是加法。”我反问:“是因为乘法比加法厉害吗?”学生们纷纷说:“不是。不能看运算符号,要算。”我就嘎然而止。此时,如果再引导学生举出反例来反驳他的说法,会更有说服力!第四轮比赛是一道有难度的应用题,因为它隐藏了三个问题,学生必须找到这三个问题才能着手解决,因此我给它取名为“挑战题”。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已有的成功基础上,体验更大的自我挑战,获得更强的成就感。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引导学生理解了问题“他们各需多少钱?”中“各”的意思,提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课后解决。究其原因,是因为课堂容量太大。如果将此题放到下节课解决,再设计两道开放题,如,口×5=口5,5×口=口0。这样,既进行了思维的训练,又使课堂显得张弛有度。

  整节课,我都注意了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紧张而又愉快的氛围中参与比赛,层层深入地学*了知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同时,也注意了一些细节。如读题和读图的指导、知识点的拓展、题目中关键字的追问等。不足的是,当学生发生错误时,我引导得过多,应该调动全体学生的智慧,进行讨论,促使学生深入观察、思考、解释、反思,使知识内化、深化!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