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菁华6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教学反思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1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作为书法作品,历来为人推崇,被尊为“墨皇”,亦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其实,作为入选教材,文章也是文辞优美,识见高远,至今脍炙人口,熠熠生辉。而作为一篇文言文来教学,如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妥善处理好文言关系,打破传统机械的先“言”后“文”教学模式,却值得探讨研究。我的这节课是《兰亭集序》的第一课时。主要学*内容是文章一二两段,解决的是三个问题:一是了解作者及其创作的缘由,了解书序的相关知识;一是掌握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一是体会作者的感受及写作的特点。

  本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感觉到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学*情绪没能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不是很好,原因当然有很多,有学生预*不够,导学案完成情况比较差;也有我自己备课上的问题,比如在解决字词这一块学生就很被动,感受作者的的感受的时候也不够深刻。

  基于此,于是我参照新课标精神尝试改变文言文教学思路,从由教师讲解变成让学生诵读,从重视翻译到重视感悟。在教学中多让学生去读,多让学生去说去感受。

  首先加强诵读,多让学生自己去感悟,适当时候才做点拨。

  第一遍听读:校正自己的字音、句读错误。勾画出自己有疑问的字词,读完后讨论。

  第二遍自读:自由诵读第一自然段,读出自我体验。

  第三遍诵读:齐读,从每一段中找出一个字概括作者的心情。

  第四遍悟读:带着感情诵读,在朗读中分别体现出欢乐、痛惜、悲伤的感情。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第一段中,作者欢乐的因素有哪些?第二段中他为何而痛?第三段中他又为何而悲?

  采取诵读的教学方法后,我发现,许多过去需要讲解的知识在诵读中就解决了。在诵读中去感受“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三句话中的情感就跟自然了。“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终身受益不尽。” 诵读是文言文学*的金钥匙。

  其次我更加强了学生的动手和思维能力的训练,比如以填表格的形式完成一二段内容的教学,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还让学生自己在本节课结束前总结归纳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自动学*,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

  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兴趣是学*的最好老师“,我想:只要我们教师能够逐渐培养起学生学*文言文的兴趣,就一定能将古文课上得有滋有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实践探究更实用的方法。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2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貌似简单,实际上要想达到深刻的理解,并非易事。这篇文章要求背诵,学生居然了背了几节早读课还没有背熟练。学生反映,总是记住了上句,忘记了下句,对文章的内容和脉络理解得都不是清晰,特别是第三、段,在背诵方面难度太大。这个现象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立刻又去调查了另一个班的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也是如此,文章不理解,脉络不清晰,即使是看了翻译,也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王荣生教授曾经说:“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角度讲,可以归结为以下三句话: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也就是说,老师要教的,是学生不喜欢的地方、是学生读不懂的地方、是学生读不好的地方。”于是,在粗略地了解了学情的基础上,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取舍。

  首先,原计划先介绍背景和作者,特别是作者,我专门到《世说新语》中查找了关于王羲之的记录,例如东床快婿的典故、假寐的典故等等。这些资料并非完全没有用处,至少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但对一节时间有限的语文课来说,这些内容显得枝蔓,没有针对性。因为学生的难点在读不懂文章,而不是学*兴趣的问题。即使安排了这个环节,学生依然读不懂,因为这些资料对理解文章并没有直接的帮助。

  其次,对于文章的前两段来讲,学生在理解方面并不存在问题,但不一定能“读好”,不一定能读出作者的“匠心”。因此,我便设计了一个“用双音节词概括内容”的环节,并抓住“环境”这个点,细读文本,比如“修竹”这个意象,学生往往会忽视。对于这个意象,我先引导学生回忆了《项脊轩志》里的“有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并且补充了苏轼的几句诗,然后指出“修竹”暗示了参加宴会的人都是高人雅士。当然,前两段学生不存在太多的理解性障碍,所以用很少的时间带过去了。

  再次,我原本还设计了“写作结构”的拓展内容,即补充律诗的“起承转合”的结构,接着来分析《兰亭集序》和《赤壁赋》的结构,进而指导学生在写作方面也要注意“起承转合”的结构。这部分的内容我自己认为很有创意,也很重要,但偏离了本节课的学*重点,只能忍痛割爱,将其放到其他课堂中点拨。

  将这些内容都删减了之后,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安排了两个教学环节,即重点品读第三段和重点品读第四段,而采用的方法就是“比较阅读”。这两个环节的创意就是,用自己改编的文章与原文进行对比,理解原文的内容和脉络,体会作者的用心用意。如果是单纯地指导学生正面分析这篇文章的内容与逻辑,学生定会感觉枯燥无味,因为原文本身就晦涩难懂。此时有了一个比较对象,而用来比较的文章是老师的“下水文”,学生的比较兴趣便会激发。果然,上课时,学生饶有兴味地品读文章,不仅品读王羲之的原文,也品读我写的两段比较拙劣的话。经过比较,学生感知了王羲之的原文的特别之处:不仅有对生命的感悟,而且充满了“正能量”,充满了对生命的礼赞,还有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这两个环节的.内容也来源于对文本的细读。我有一个*惯,每讲一篇课文,我就会提前写一篇文本解读类的文章,在讲《兰亭集序》之前,我便写成了《从生命之感到价值之思——读<兰亭集序>》的文章。在我看来,如果文章只有前三段,那么立意也没什么稀奇的,无非就是感慨生命流逝,感叹人生短暂,这种主旨的文章太多了。作者的深刻之处在于第四段实现了“逆转”,从悲观的感叹变为积极的建构,建构某种价值坐标。但这个“逆转”不是太明显,作者甚至有点“含糊其辞”,除了“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指向比较明确外,其他句子都没有明确表达。这就需要我们去仔细品读甚至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例如“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与“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两句话,只有先弄清楚主谓宾的具体所指,然后经过辨析,即要去探究“嗟悼”和“喻”的对象究竟是什么,去探究“后之视今”的态度与“今之视昔”的态度有何区别,才能明白这两句话的真正含义。这其实就是一种文本细读的思路。

  作为一节常态课,我对此的追求就是:洗尽铅华,素面朝天。不设置花里胡哨的环节,尽量减少多媒体的应用,而是带领学生直面文本,沉浸到语言文字中,品读文章之妙处,感悟作者之情怀!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3

  一、课程简析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语文教材选修三的一篇课文。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二、内容安排:

  本课教学是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已经串讲完了该课的文学常识及文言知识点,根据上节课的掌握情况和文本自身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重点词的含义、特殊文言句式,力争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通过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赏析山水风物的自然之美与抒情议论的情理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人生态度。

  三、教法:

  本着“5+30+5”的课堂模式,学生能自主完成的,老师退后,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的课改理念,本课时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学科助教讲解助学稿的课前复*和课本内容梳理的部分;

  文中重点分析、难于理解的内容由我来讲解。这样教学层次更鲜明,效率更高,教学效果更显著。

  四、教学效果总结:

  学生的文言基础知识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课前复*”环节侧重在中差学生的掌握效果,问题与复*相结合,识记效果更突出些。文本理解上,学生对源于课本的知识掌握得相对好一些,少部分不确定的知识在课堂讨论中得到了有效解决。本课主题及作者思想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由我介绍和讲解,这样有利于学生从更全面广泛的层面对文章有深刻的理解。整体上学生表现不错,教学内容完成效果较好。不足之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听课老师较多,他们没有放开,所以回答问题不是很积极踊跃,助教的基础较差,虽然课堂上他已经尽力发挥,仍旧在时间和效率上略显拖沓。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4

  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如下要求:“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积淀有很大的作用。在这样一种新的形势之下,如何有效地开展文言文教学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于文言文教学,我曾经以教师讲解为主,不重视学生诵读,因为文言文有讲头,其中的实词、虚词、句式、情感、理趣等等,都可以讲出很多“东西”来。这种教学方法并不是不受学生欢迎,不少学生还很爱听老师“侃”,但这种做法却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文言文本身,他们喜欢的只是其中的所谓文化。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在教学中感到了一种“舍本逐末”的尴尬。

  于是我参照新课标精神尝试改变文言文教学思路,从由教师讲解变成让学生诵读,从重视翻译到重视感悟。我把自己的思考设计为“文言文四步诵读法”: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懂句意,三读,读出情感,四读,品味评价。《兰亭集序》的教学,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一思路进行的。

  《兰亭集序》是一篇文言散文。文章写景语言简洁,议论语言深刻。作者借助富于韵味的文言语言,极富魅力地表达了当时人们的生存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每一遍诵读都有目的,每一遍诵读都有任务。通过诵读,使学生身临历史的情境,直入文本深处,切身体验“此景此情”,与作者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产生心灵之间的感染与共鸣,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感悟文本、感悟人生。

  采取诵读的教学方法后,我发现,许多过去需要讲解的知识在诵读中就解决了。比如实词的意思,这节课中,有学生不懂“俯察品类之盛”的“俯察”的意思,就另有学生告诉了她自己总结的规律:文言文句式整齐,通过和上文“仰观宇宙之大”中“仰观”二字对比,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俯察”的意思。再比如虚词的用法,如果让教师来讲解“也、哉、夫”表达不同语气的知识,哪里比得上在诵读中感受“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三句话中的情感更自然呢?

  可以说,诵读是学*文言文的一把钥匙,一把重要的钥匙,一把不可替代的钥匙。学生在诵读中就能够有所感知,就能够增加积累,就能够形成语感。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缺憾,而我感到最大的缺憾,就是因为时间原因没有展开更充分的诵读活动。

  在以后的文言文教学中,应该还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最终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如何学*文言文。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5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都是古文化中的经典,都让我爱不释手。我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更是情有独钟。《兰亭集序》既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又是一篇不落俗套、格调清奇的散文。对于教学经验还不丰富的我来说,不论怎样精心设计、用心传授,总感到没有把此文语言之优美,感悟之深刻呈现给学生,现将教学中的所得和困惑加以总结,以待日后改进。

  一、教有所备

  1.思想上的准备。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因此,我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有一种创新的思想在。具备了创新思想,也就有了改变自我的动力。这是我上好这一课的关键。

  2.知识上的储备。为了上好这一课,我认真研读了课文,做到教材烂熟于心。我研读有关本课的资料,占有了较丰富的讲课素材。我又认真研读了有关本课的经典课例,汲取养料。

  3.精心做好设计。为了上好这一课,我对课堂进行多角度的设想,设计了多套教学方案。当然,在课堂上,我基本上能够按照我的预想方案进行教学,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课堂上能够看到学生还是很积极踊跃的,他们和我一起很好地完成了这一课的教学。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有很多收获,这里确实难以尽述。但我明显感觉自己在语文教学上仿佛成长了起来。我相信我的语文教学一定会越来越好!

  二、教有所长

  1.注重积累,学会审美。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学*经验总结梳理。学生能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理解重点文言词语和语法现象。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常用的成语(情随事迁、崇山峻岭、游目骋怀等),再如词性活用、特殊句式等。学生通过这种自主学*,夯实了基础。

  本文熔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为一炉,学生通过研讨可获得画面之美、活动之雅、理趣之丰。同时,本文又是王羲之书法的代表作,他的行书被誉为“飘若惊龙,矫若浮云”。通过展示课件让学生领略其书法的精妙,获得审美享受。

  2.读思结合,增强语感。

  我参照新课标精神尝试改变文言文教学思路,从由教师讲解变成让学生诵读,从重视翻译到重视感悟。我把自己的思考设计为“文言文四步诵读法”: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懂句意,三读,读出情感,四读,品味评价。《兰亭集序》的教学,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一思路进行的。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每一遍诵读都有目的,每一遍诵读都有任务。通过诵读,使学生身临历史的情境,直入文本深处,切身体验“此景此情”,与作者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产生心灵之间的感染与共鸣,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感悟文本、感悟人生。

  采取诵读的教学方法后,我发现,许多过去需要讲解的知识在诵读中就解决了。比如实词的意思,这节课中,有学生不懂“俯察品类之盛”的“俯察”的意思,就有学生告诉她自己总结的规律:文言文句式整齐,通过和上文“仰观宇宙之大”中“仰观”二字对比,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俯察”的意思。再比如虚词的用法,如果让教师来讲解“也、哉、夫”表达不同语气的知识,哪里比得上在诵读中感受“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三句话中的情感更自然呢?

  可以说,诵读是学*文言文的一把钥匙,一把重要的钥匙,一把不可替代的钥匙。学生在诵读中就能够有所感知,就能够增加积累,就能够形成语感。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缺憾,而我感到最大的缺憾,就是因为时间原因没有展开更充分的诵读活动。

  3.突出感悟,提升境界

  有的观点认为,文言文教学重点是字词句的学*,那么就没有必要花大量时间让学生去理解文章的微言大义。我不这样认为,任何一篇好的文言文都有着深刻的意蕴和哲理,都会在思想上启迪人,在情感上感染人,在精神上嘉勉人。如果挖掘文本的主旨能对学生有益,何乐而不为呢?

  《兰亭集序》中表达的生死观是积极的,对学生是极有教益的。我抓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一关键句启发学生联系历史和现实思考生死问题。请学生调动积累,举出抒人生无常之感,发时不我待之叹的古诗文,如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我给学生还补充了做客《*达人秀》栏目的无臂钢琴师刘伟的生死观:“我的人生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这一环节的研讨,学生特别活跃,也很激动。相信在这种历史——现实——自我之间的理性思考,会让学生的思想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尽管我倾心尽力,但总感到还有许多问题,如学生的主动性仍不够强,对主旨的理解还不到位,教学过程不够流畅,设置的情境还不够美……

  最后我用省级专家温德峰老师的评语做为结尾:教学反思是我们教师成长的阶梯,它记录着我们曾经的迷茫,见证了我们洒下的汗水,更奠定了我们坚实的脚步。” 期待我们共同实践并一贯坚持下去。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新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如下要求:“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山东人民版高中语文新教材根据这一要求,加大了选文中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比例,这对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积淀有很大的作用。在这样一种新的形势之下,如何有效地开展文言文教学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于文言文教学,我曾经以教师讲解为主,不重视学生诵读,因为文言文有讲头,其中的实词、虚词、句式、情感、理趣等等,都可以讲出很多“东西”来。这种教学方法并不是不受学生欢迎,不少学生还很爱听老师“侃”,但这种做法却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文言文本身,他们喜欢的只是其中的所谓文化。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在教学中感到了一种“舍本逐末”的尴尬。

  于是我参照新课标精神尝试改变文言文教学思路,从由教师讲解变成让学生诵读,从重视翻译到重视感悟。我把自己的思考设计为“文言文四步诵读法”: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懂句意,三读读出情感,四读品味评价。《兰亭集序》的教学,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一思路进行的。

  《兰亭集序》是一篇文言散文。文章写景语言简洁,议论语言深刻。作者借助富于韵味的文言语言,极富魅力地表达了当时人们的生存体验。考虑到公开课的时间因素,我把这节课的诵读设计为四步:

  第一遍诵读:

  听录音,小声跟读,完成以下任务:

  1、边听边校正自己的字音、句读错误。

  2、勾画出自己有疑问的字词,读完后讨论。

  第二遍诵读:

  自由诵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第三遍诵读:

  齐读,从每一段中找出一个字概括作者的心情。

  第四遍诵读:

  带着感情诵读,在朗读中分别体现出欢乐、痛苦、悲伤的感情。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第一段中,作者欢乐的因素有哪些?第二段中他为何而痛?第三段中他又为何而悲?

  这样,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每一遍诵读都有目的,每一遍诵读都有任务。通过诵读,使学生身临历史情境,直入文本深处,切身体验“此景此情”,与作者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产生心灵之间的感染与共鸣,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感悟文本、感悟人生。

  采取诵读的教学方法后,我发现,许多过去需要讲解的知识在诵读中就解决了。比如实词的意思,这节课中,有学生不懂“俯察品类之盛”的“俯察”的意思,就另有学生告诉了她自己总结的规律:文言文句式整齐,通过和上文“仰观宇宙之大”中“仰观”二字对比,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俯察”的意思。再比如虚词的用法,如果让教师来讲解“也、哉、夫”表达不同语气的知识,哪里比得上在诵读中感受“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三句话中的情感更自然呢?

  可以说,诵读是学*文言文的一把钥匙,一把重要的钥匙,一把不可替代的钥匙。学生在诵读中就能够有所感知,就能够增加积累,就能够形成语感。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缺憾,而我感到最大的缺憾,就是因为时间原因没有展开更充分的诵读活动,如果学生在这节课中能够当堂背诵全文,那么,即使没有分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也是一节成功的“文言课”。

  另外,新课标强调从历史发展和现代观念两个角度评价文章内容,积淀文化底蕴,汲取民族智慧,所以,分析王羲之的人生观,也应该是学*本文的一个任务,但这只能是一个次要的任务,是建立在对文本的充分理解基础上的任务。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菁华6篇)扩展阅读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菁华6篇)(扩展1)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菁华5篇)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1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经验告诉我,在朗读教学中,不能泛泛而读,不能盲目朗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朗读前要预设适当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不是漫无目的,而是有的放矢。在这一堂课中,我围绕文章重点预设了一些问题,例如“边听边校正自己的读音、句读错误,划出自己有疑问的字词”、“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从每一段找出一个词概括作者的感情”等。

  其次,要合理评价学生回答的问题。我们老师不能轻意说学生的回答错误或不正确,否则会打消学生学*的积极性,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因此而遭扼杀。例如有的学生认为文章表现了王羲之消极的人生观。我没有表示否定,而是赞扬他的观点。对于这样的问题,开放性比较大,我们老师应求同存异,不必拘泥于参考资料上的固有的见解。

  再次,灵活多变的朗读方式也是很重要的。例如“范读”、“齐读”、“自由朗读”、“学生个人朗读”等。我在这堂课中就灵活采用了多种朗读方式,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机智能力。如何处理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预设之间的矛盾,如何应对课堂上学生突然提出的问题,等等。这些都是教学机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能力。例如,有学生提出“所以”的意义和用法,还有学生回答“优秀”、“天朗气清”,或者提出一些其它的问题。教师要随机应变,灵活处理。

  可以说,朗读是学*文言文的一把钥匙。掌握了这把钥匙,学生在朗读中就能够有所感知,增加积累,形成语感。以后我会继续努力,不仅让学生得到积累,还能把文言文讲解的更加生动。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2

  三月廿五日,周二第二节课,我在高一年级285班讲书法鉴赏《兰亭集序》,有幸得市*教育处督学郭务强教授、县督导室杨荣主任批评指教,反思之余,成文以促己。

  一、关于本课的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的选择

  选择书法教材①第六课《生活推动笔行走.行书》内容,结合时间因素——一课时的容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因素——基本没有毛笔书写经验,我确定《兰亭集序》为鉴赏主体,兼以其笔画“点”的欣赏临*为拓展内容。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按新课程要求,我从三个维度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书法艺术鉴赏方法,能正确从整体章法、字形结构、笔法气韵等方面对书法形式类别中的行书进行鉴赏。

  过程和方法目标:能运用比较法进行鉴赏。通过尝试书写进一步加深对行书艺术的`理解与体。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激发对国粹书法艺术的热爱,体会“中和”之美的重要意义。

  3、教学过程的安排

  本节课教学过程预设了五个环节:导入、新授、拓展、评价、总结。

  1)、导入。以幻灯片将《兰亭集序》内容的吟诵歌咏与书法整体图、局部图、独字图结合,以期从视听感觉上多方位激发学生对它的兴趣。

  2)、新授。分三步:领略文字之美(略讲)、领略书法之美(结合重难点详讲)、领略书写之美(略讲)。

  3)、拓展。结合鉴赏经验,激发动手书写兴趣,现场临摹板演。

  4)、评价。学生评价为主,以鼓励评价为主。

  5)、总结。结合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课堂作出总结和对学生们提出期望。

  4、教学手段的运用

  以课本为基础,以多媒体展示为主,结合范图展示、板书、师生板演等手段。

  5、教学方法的设计

  教师层面:讲授法、设问法、演示法等。

  学生层面:观赏法、探究法、演练法等。

  教与学的层面:师生互动法、比较法、

  窃以为,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过程的安排,再到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方法的设计,本人是作了一番深思熟虑,有全局的考虑,也有细节的预设。

  然而预设与生成的差异甚至矛盾,凸显出自己种种不足和问题,值得深思。

  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两位专家在给予我充分的鼓励后提出了既有针对性又有高度的意见和建议,让我深受鼓舞也深感惭愧,但更深的感受是受教后对未来的书法鉴赏课堂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1、基于课堂整体格局所提意见和建议。

  内容深度尚可,但广度还可延伸。如《兰亭集序》创作背景的介绍,王羲之誉为“书圣”和《兰亭集序》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政治、文化、专业等方面因素的介绍,22种“点”的名称介绍等等,囿于时间关系不能详讲,但稍有涉及,有利于学生课后的探究。

  2、基于教学手段细节所提意见和建议

  教学过程环节设计尚可,但教学手段没有充分利用资源。如对板书的利用,对范图板贴的利用等。板书是提炼要点与强化主旨的最有效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将知识系统化、专业化,便于他们举一反三。

  三、个人的反思

  从课程设计到课堂生成,感觉自己把握的东西远没有想象中的多和实。有些点也清楚问题出在自己哪些方面,但更深的领悟与更高的求索却来自于专家领导的指点。经两位专家屈尊与自己的恳谈,我从如下几方面反思了这堂课。

  1、要从“教学”层面提升到“教育”高度。

  诚如著名诗人叶芝所言:“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课堂上是一问求一答,还是学生能自设问、敢存疑?这考验的是教师的格局。诚然,这方面我有待提高。“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本节课中,如果我将行书书法作品的鉴赏方法归纳,再板书“文质兼美、书体特色、临*典范”,学生完全有可能在今后的书法鉴赏活动中运用这些方法品评。这也恰是郭教授对我的建议: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课后探究的热情,课堂模式要延伸甚至转移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多维度模式。而这亦是教育的本义——学会学*,随时学*,终身学*。

  2、要有由点到面的提问技巧。

  虽然还是格局的问题,但更具体。比如运用比较式鉴赏对有公论的天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行书进行鉴赏,从整体章法、字形结构、笔法气韵各自分析到了,但没有串连,没有归纳,没有让学生站到“面”的层面去思考,而少了这种“面”上的思考,课堂自然流于形式,缺乏实效与长效。

  3、要有“留白”的艺术和勇气。

  讲多并非就是好老师和好课堂。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应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如何做到“无声、少声胜有声”?至少三方面的功课要做好,其一,对课堂知识容量的把握;其二,对学情的掌控;其三,对语言技巧的掌握。第一二点是基础,第三点是途径。我只能说,我要做的功课还很多。

  “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上进,在专家们的批评指正下,我深切体会到教学相长的助益。虽然没有完美课堂,但我坚信完美课堂是我穷尽一生的努力目标。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3

  作为教师不讲公开课是不完美的,作为青年教师不讲公开课是不成熟的。

  自从接受这次公开课任务以来,我的生活是充实的,是忙碌的。我要讲的课题是《兰亭集序》,首先我专研教材,把课文和课下注释反反复复地看了又看,然后把教参反复研究,接着利用电脑查找所有和本课有关的资料,最后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案,并结合学生实际操作,让同教研组的有经验的老教师提意见,再进一步修改,如此反复几次,才确定下来。回首这个过程真累,但心中很坦然,因为我对这课的内容已了然于心。

  新课标要求《兰亭集序》一课时搞定,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我认真地做了分析。文章的第一、二自然段交代盛会的时间、地点、原由,与会人物、周围环境,以及流觞的情景,天气好,视野广,人心乐,盛会难得。课文中没有生僻的字词,学生根据课下注释能理解文章,所以我把这部分的重点设置为朗读、背诵。语文课堂应该是书声琅琅,齐读、齐背、单独背诵,加强学生的集中注意力,同时也训练学生的记忆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在短时间内紧张起来,高效率地完成教学目标。遗憾的是,由于学生预*时间有限,仅仅把课文内容结合课下注释通了一遍,甚至还有一些个别字词还不大明白,课堂上给的时间不多,达到大面积背诵的目标完成的不好。在作者欣赏者诗情画意的良辰美景时,笔锋一收,转向对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产生“痛”和“悲”的感情。对于沉浸在幸福之中的高中生来说,这种感情来的有点突兀,甚至有点不可思议。所以我会放慢速度,先让学生领悟课文的具体语句,真正理解作者因何而痛。让学生从课文的具体语句说起,再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样反复,学生自然就理解文章内容了,所谓的难点也水到渠成的解决了。

  回归文本,理解文本,再分析感慨,才能层层递进的如剥笋般理解文章。真不愧是河师大附中的同学,在老师的点拨下,同学们的回答很精彩,一个又一个的回答把问题讲解的很透彻,真正明白作者为什么借用古人的话感慨“死生亦大矣”。作者已感慨人生短暂,死生无常,为何还要进一步“悲”呢?在这里很容易理解到“悲观”,所以在此**时代背景的介绍,让学生明白当时士大夫的人生观,崇尚老庄思想,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如海上浮萍随波逐流。此时再问“悲”什么就有来由了。通过和古人的沟通产生共鸣,都深知人生短暂,世事无常。而对当时士大夫“一死生,齐彭殇”的思想给予批判,同时暗示自己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悲叹人生短暂,努力大有作为。且不必说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也不必说*的“人生易老,天难老”,就是雷锋也说过“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在当时王羲之能发出如此的感慨,不应看做是消极思想,而是积极的,难能可贵的。同时也给学生上了一课,怎样把握有限的青春,让生活更精彩。这其中渗透着思想教育,情感教育。

  在充分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我这样进行教学,满满四十分钟也算是有张有弛。仔细思考,这课还需改进。本文是一篇序言,在理清文章思路、情感的基础上,再把能体现“序”这种文体的语句从文中找一下,学生就更清楚文章的思路,以及这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就不会让学生死记硬背去掌握“序”这种文体的定义了。

  既然是作公开课,不免想秀的完美些,精彩点,但对于一些细节可能会考虑不周,欢迎各位专家和同行多提宝贵意见,让我成长的更高、更快、更强壮。谢谢大家!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4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貌似简单,实际上要想达到深刻的理解,并非易事。这篇文章要求背诵,学生居然了背了几节早读课还没有背熟练。学生反映,总是记住了上句,忘记了下句,对文章的内容和脉络理解得都不是清晰,特别是第三、段,在背诵方面难度太大。这个现象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立刻又去调查了另一个班的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也是如此,文章不理解,脉络不清晰,即使是看了翻译,也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王荣生教授曾经说:“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角度讲,可以归结为以下三句话: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也就是说,老师要教的,是学生不喜欢的地方、是学生读不懂的地方、是学生读不好的地方。”于是,在粗略地了解了学情的基础上,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取舍。

  首先,原计划先介绍背景和作者,特别是作者,我专门到《世说新语》中查找了关于王羲之的记录,例如东床快婿的典故、假寐的典故等等。这些资料并非完全没有用处,至少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但对一节时间有限的语文课来说,这些内容显得枝蔓,没有针对性。因为学生的难点在读不懂文章,而不是学*兴趣的问题。即使安排了这个环节,学生依然读不懂,因为这些资料对理解文章并没有直接的帮助。

  其次,对于文章的前两段来讲,学生在理解方面并不存在问题,但不一定能“读好”,不一定能读出作者的“匠心”。因此,我便设计了一个“用双音节词概括内容”的环节,并抓住“环境”这个点,细读文本,比如“修竹”这个意象,学生往往会忽视。对于这个意象,我先引导学生回忆了《项脊轩志》里的“有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并且补充了苏轼的几句诗,然后指出“修竹”暗示了参加宴会的人都是高人雅士。当然,前两段学生不存在太多的理解性障碍,所以用很少的时间带过去了。

  再次,我原本还设计了“写作结构”的拓展内容,即补充律诗的“起承转合”的结构,接着来分析《兰亭集序》和《赤壁赋》的结构,进而指导学生在写作方面也要注意“起承转合”的结构。这部分的内容我自己认为很有创意,也很重要,但偏离了本节课的学*重点,只能忍痛割爱,将其放到其他课堂中点拨。

  将这些内容都删减了之后,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安排了两个教学环节,即重点品读第三段和重点品读第四段,而采用的方法就是“比较阅读”。这两个环节的创意就是,用自己改编的文章与原文进行对比,理解原文的内容和脉络,体会作者的用心用意。如果是单纯地指导学生正面分析这篇文章的内容与逻辑,学生定会感觉枯燥无味,因为原文本身就晦涩难懂。此时有了一个比较对象,而用来比较的文章是老师的“下水文”,学生的比较兴趣便会激发。果然,上课时,学生饶有兴味地品读文章,不仅品读王羲之的原文,也品读我写的两段比较拙劣的话。经过比较,学生感知了王羲之的原文的特别之处:不仅有对生命的感悟,而且充满了“正能量”,充满了对生命的礼赞,还有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这两个环节的内容也来源于对文本的细读。我有一个*惯,每讲一篇课文,我就会提前写一篇文本解读类的文章,在讲《兰亭集序》之前,我便写成了《从生命之感到价值之思——读<兰亭集序>》的文章。在我看来,如果文章只有前三段,那么立意也没什么稀奇的,无非就是感慨生命流逝,感叹人生短暂,这种主旨的文章太多了。作者的深刻之处在于第四段实现了“逆转”,从悲观的感叹变为积极的建构,建构某种价值坐标。但这个“逆转”不是太明显,作者甚至有点“含糊其辞”,除了“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指向比较明确外,其他句子都没有明确表达。这就需要我们去仔细品读甚至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例如“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与“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两句话,只有先弄清楚主谓宾的具体所指,然后经过辨析,即要去探究“嗟悼”和“喻”的对象究竟是什么,去探究“后之视今”的态度与“今之视昔”的态度有何区别,才能明白这两句话的真正含义。这其实就是一种文本细读的思路。

  作为一节常态课,我对此的追求就是:洗尽铅华,素面朝天。不设置花里胡哨的环节,尽量减少多媒体的应用,而是带领学生直面文本,沉浸到语言文字中,品读文章之妙处,感悟作者之情怀!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新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如下要求:“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山东人民版高中语文新教材根据这一要求,加大了选文中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比例,这对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积淀有很大的作用。在这样一种新的形势之下,如何有效地开展文言文教学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于文言文教学,我曾经以教师讲解为主,不重视学生诵读,因为文言文有讲头,其中的实词、虚词、句式、情感、理趣等等,都可以讲出很多“东西”来。这种教学方法并不是不受学生欢迎,不少学生还很爱听老师“侃”,但这种做法却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文言文本身,他们喜欢的只是其中的所谓文化。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在教学中感到了一种“舍本逐末”的尴尬。

  于是我参照新课标精神尝试改变文言文教学思路,从由教师讲解变成让学生诵读,从重视翻译到重视感悟。我把自己的思考设计为“文言文四步诵读法”: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懂句意,三读读出情感,四读品味评价。《兰亭集序》的教学,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一思路进行的。

  《兰亭集序》是一篇文言散文。文章写景语言简洁,议论语言深刻。作者借助富于韵味的文言语言,极富魅力地表达了当时人们的生存体验。考虑到公开课的时间因素,我把这节课的诵读设计为四步:

  第一遍诵读:

  听录音,小声跟读,完成以下任务:

  1、边听边校正自己的字音、句读错误。

  2、勾画出自己有疑问的字词,读完后讨论。

  第二遍诵读:

  自由诵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第三遍诵读:

  齐读,从每一段中找出一个字概括作者的心情。

  第四遍诵读:

  带着感情诵读,在朗读中分别体现出欢乐、痛苦、悲伤的感情。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第一段中,作者欢乐的因素有哪些?第二段中他为何而痛?第三段中他又为何而悲?

  这样,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每一遍诵读都有目的,每一遍诵读都有任务。通过诵读,使学生身临历史情境,直入文本深处,切身体验“此景此情”,与作者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产生心灵之间的感染与共鸣,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感悟文本、感悟人生。

  采取诵读的教学方法后,我发现,许多过去需要讲解的知识在诵读中就解决了。比如实词的意思,这节课中,有学生不懂“俯察品类之盛”的“俯察”的意思,就另有学生告诉了她自己总结的规律:文言文句式整齐,通过和上文“仰观宇宙之大”中“仰观”二字对比,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俯察”的意思。再比如虚词的用法,如果让教师来讲解“也、哉、夫”表达不同语气的知识,哪里比得上在诵读中感受“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三句话中的情感更自然呢?

  可以说,诵读是学*文言文的一把钥匙,一把重要的钥匙,一把不可替代的钥匙。学生在诵读中就能够有所感知,就能够增加积累,就能够形成语感。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缺憾,而我感到最大的缺憾,就是因为时间原因没有展开更充分的诵读活动,如果学生在这节课中能够当堂背诵全文,那么,即使没有分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也是一节成功的“文言课”。

  另外,新课标强调从历史发展和现代观念两个角度评价文章内容,积淀文化底蕴,汲取民族智慧,所以,分析王羲之的人生观,也应该是学*本文的一个任务,但这只能是一个次要的任务,是建立在对文本的充分理解基础上的任务。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菁华6篇)(扩展2)

——兰亭集序王羲之 (菁华3篇)

兰亭集序王羲之1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选自王羲之《兰亭集序》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感慨系之矣系:附着

  B.虽趣舍万殊趣:取向

  C.终期于尽期:注定

  D.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盛:繁盛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②亦足以畅叙幽情③夫人之相与④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A.两个“以”相同,两个“之”字相同

  B.两个“以”相同,两个“之”字不同

  C.两个“以”不同,两个“之”字不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之”字相同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参考答案】

  7.CC项,“终期于尽”中的“期”,动词,“至,及”,而不是“注定”。

  8.C第一个“以”字,介词,意思为“把”;第二个“以”,介词,意是为“来,用来,表目的”。第一个“之”字是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第二个“之”字是代词,代指前文所言“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综合分析:

  故选C。

  9.等到对于那些所得到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改变,感慨随之而产生。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键词。同时,了解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达(通畅)、雅(有文采)。掌握翻译的方法:留(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保留不译);换(用现代的词去替代相应的古代的词);补(补出文中省略了的语句,补出句中的省略成分);删(把无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删去);调(把文言文倒装句,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惯的句式)。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断句——串译——完善。该句采分点:“及”,等到;“所之”,名词性短语,意思是所得到的东西。“既”,已经;“迁”,变化;“系”,产生。

  参考译文:

  永和九年,是癸丑之年,阴历三月初,(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是为了从事修禊祭礼。众多贤才都汇聚在这里,年长的年少的都聚集在一起。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高大茂密的竹林。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以令人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意。

  这一天,晴明爽朗,春风和暖畅快。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借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尽情的享受视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呀!

  人们彼此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时把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时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任何拘束,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取舍爱好各不相同,安静与躁动不同,(可是)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自足,不觉得老年即将到来;等到(对于)那些所得到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改变,感慨随着而产生。过去感到高兴的事,转眼之间成为旧迹,仍然不能不因它引起心中的感触,何况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终归结于消亡!古人说:“死生也是一件大事。”怎么能不悲痛呢?

兰亭集序王羲之2

  在我国浩瀚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一篇篇佳作传唱千古。在这些优美的篇章中,无数的文人墨客以他们各自独特的人文情怀,不仅向世人道出了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还展示着他们迥异的人生境界和价值观念。其中,王羲之与陶渊明是我们所熟知的东晋名士,他们都胸怀锦绣,最终又同样遁离官场,寄情自然,但他们的人生境界、山水观念和创作目的却有着很大的不同。

  一、心为形役与形为心役

  “心为形役”与“形为心役”是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境界。前者指人的内心完全被功名利禄、人生得失所驱使,丧失了自我的内心追求。后者指维护心灵世界的纯净高洁,使心情舒畅愉悦,使精神健康自由。

  在东晋那人心虚哗浮躁、物欲极度膨胀的特定年代里,虽然与醉生梦死、追求享受的同时代其他人相比,王羲之有着更为卓异的生命感悟,但其人生境界仍然没有超出“心为形役”的层面。他素无廊庙之志,“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晋书王羲之传》),而且出身高贵,家庭富有,无衣食之忧,本不该违心逆志,栖身仕宦,但他却长期未能摆脱官场的束缚,直到永和十一年五十岁时才称病去官。王羲之几十年宦海生涯,坎坷曲折的仕途之路,无不是“心为形役”。兰亭*时,他逸兴遍飞,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可是他刚感到“信可乐也”,又立刻想到“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悲哀于“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忧愁之感顿生,为生命短暂、人生得失而忧虑,同样是“心为形役”。去官之后,他“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求仙问道,幻想长生不老,且叹曰:“我卒当以乐死。”此时他的人生志向消磨殆尽,陷入了及时行乐的低俗之中,人生境界尚不及兰亭*之时。

  陶渊明则不同,他步入仕途,一为“大济苍生”,二为口腹之忧。前者是崇高理想,远大志向,后者实属无奈之举。在断断续续十几年的仕途生涯中,他对折腰事人、仰人鼻息深感屈辱和厌倦。他发现人生的痛苦,莫若心灵受形体的役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质性自然的人被这种痛苦折磨得日夜难安,终于再也无法忍受,逃脱官场,摆脱了形体上的束缚,从此栖心田园,再不出仕,保持了心灵的高贵和尊严。“归去来兮”之后,他“引壶筋以自酌”何其自在!“抚孤松而盘桓”,何其悠闲!“乐亲戚之情话”,何其幸福!他追求的自然铸成了物我两忘境界;他创造了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二、心灵骚站与精神家园

  王羲之与陶渊明虽然同样寄情山水,但一个把山水当作“骚站”,一个把山水当作“家园”。不同的山水观念,形成了人与山水的不同关系。

  王羲之的山水是“心灵骚站”。在《兰亭集序》中,他极力描绘了会稽山水之美,沉浸于美景之中,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爱悦之情。于“天朗气清”之时,游目骋怀,欣赏着“茂林修竹”“清流激湍”,享受着“惠风和畅”“曲水流筋”,心中感到无限快意!但他虽然爱悦山水,却没有真正走进去,融入自然之中。“足以极视听之娱”,说明他登山临水,只是为了满足感官享受;“足以畅叙幽情”,说明他赏山鉴水,只是为了获得禅玄理趣。甚至,因为只把山水当作骚站,他面对青山秀水感叹“信可乐也”的时候,想到的竟是“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对生命易逝的大悲哀始终难以释怀。山水虽美,他心里还是“惘惘不甘,忽忽若失”。这秀美的山水只不过是他的“心灵骚站”而已。

  陶渊明的山水是“精神家园”。在《归去来兮辞》中,他细致描述了田园生活之美,抒写了融入大自然的陶然之乐。“目丐庭柯以怡颜”,家园的一草一木都让他心旷神怡;“园日涉以成趣”,熟悉的地方照样天天能看到风景;“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山水成了他日常生活的必需;“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诗人摆脱了现实人生的困惑与虚幻,回到了生命本原的大地,回到了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当高高兴兴地徜徉在“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的路上时,陶渊明目光明亮、心灵洁净,在大自然鲜泽的阳光下看到了无限的光明和梦想。他的山水简洁明净,他的生活简单真诚,无论怎样艰难的境遇都改变不了他充实宁静的心态,无论怎样恶浊的阴霆,都不能掩盖他精神家园的月亮。正是这宁静淡然的精神境界,使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极力推崇陶渊明为天地间第一高士。

  三、追求不朽与美化生命

  “立言”以名扬后世,受人景仰,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在有生之年有所作为的内在动力。王羲之创作《兰亭集序》同样如此。他对兰亭*的成果《兰亭诗集》和自己的《兰亭集序》十分珍惜,渴盼着它们能够在暗淡的尘世涂上会稽山间的一叶苍翠,向悠悠历史长河溅进兰亭曲水的一脉清波。在《兰亭集序》中,他感叹人生苦短、老之将至,意图之一就在于借人生之有限,衬文章之无穷。兰亭会后,他兴致勃勃地泼墨挥毫,“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就是希望这些作品传之后世,因为对自己写作才能的自信,他预言“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陶渊明则不然。他说自己“常著文章自娱”(《五柳先生传》),其中的“自娱”就是创作目的。他赋诗作文,既不为传之不朽,名扬后世,也不为“遍干诸侯”,求其赏识,而是借诗文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借以美化自己的生命。换言之,创作在他那里已经成为具有美学品位的生命存在形式。《归去来兮辞》就是这种文学主张的最佳代表。“实迷途其未远”,欣幸自己抽身之早;“审容膝之易安”,表达乐天知命中的随缘心态;“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则生动准确地写出了他表达胸臆的方式,“舒啸”也好,“赋诗”也罢,都是人生诗意的流淌。

  总之,王羲之与陶渊明有着不同的人生追求,在人生境界、山水观念和创作目的上也迥然不同。而相同的是,他们同样对后世文人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都是*士大夫精神上的归宿,正是因为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酣畅淋漓地展示出自己的内心世界,加上他飘逸矫健的笔法,筑起了我国书法艺术领域中的一座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陶渊明归去来兮,不为五斗米折腰,淡泊自然是他心中崇高的艺术境界,为此竖起了后世文人崇尚山水自然、诗风质朴清新的一面大旗,气韵激荡千古。

兰亭集序王羲之3

  轻轻地打开书本,我的心跃入了文字中,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会稽山阴。兰亭。置身于崇山峻岭之中,四周是一片高高的茂密的竹林,清清的流水匆匆而过,“叮咚叮咚”,他在和我说一个故事。一代书圣王羲之,在这里写下了“遒媚劲健,绝代更无”的序文,一个个“飘若游云,矫若惊龙”的字,仿佛有了生命。

  我想王羲之是一个“怕死”的人。因此,他更加珍惜生命,珍惜眼前的美好的事物。为了使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他“尝极东方,寄情于山水之间”,又临池学书,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王羲之陶醉于山水,书法之时,定是十分快然自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那么,如此短暂的一生,不是更加迫*死亡了吗?不是这样的。对他来说,虽然时间匆匆而逝,但并不是什么也没有留下。正如流星一般,很快便消逝了,却擦出极其夺目的光芒!珍惜时间,并不是珍惜时间本身,把时间当成宝贝一样,而是珍惜生命,怜惜如何度过时间。无所事事的人感觉时间是漫长的,他们似乎有了更长久的生命。但是,他们就像纸上的一条长长的线,单薄而苍白!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告诉了我们如何看待死亡。而看了《兰亭集序》之后,我明白了自己该如何活着。正如泰戈尔所说:“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想起自己以前,不知蹉跎了多少时光。曾经坐在电脑旁边,几个小时不停地玩着游戏,还津津有味,不亦乐乎;曾经和同学们出外游玩,吃喝打闹,还以为年轻便是如此;曾经坐在桌子旁,对着书本一筹莫展,还觉得时间是如此漫长……我真为自己感到羞愧!

  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清晨的阳光洒进窗子,请不要用昨夜的梦拒绝她,我们应该用朗朗的读书声回报她灿烂的笑;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向你招手时,请不要轻易地把整个身心投入她的怀抱,我们应该友好地和她握握手;当你想亲*大自然的时候,请不要带着喧闹同行,静静的一个人,大自然才会向你展示她的全部魅力……

  “花开时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时间如白驹过隙,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是激起千层大浪,还是默默无闻,随之而逝?美好的生命是易逝的,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珍惜生命的一分一秒。

  一条单薄而苍白的线已经成了过去,现在我们要用生命绘出一幅唯美的画卷――一朵灿烂的夏花!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菁华6篇)(扩展3)

——兰亭集序说课稿 (菁华9篇)

兰亭集序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学*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此类散文多以描写景物、记述游览经历为主。但在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绘中,往往融入了抒情、说理的内容;在记游览胜的同时,常常倾注了作者个人的志趣和感慨。像《兰亭集序》《游褒禅山记》在写景的同时,表达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悟;《赤壁赋》在描写江月、山川的同时,抒发达观超然的情绪。

  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2、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学*的重点,一是赏析山水风物的自然之美与抒情谊认的情理之美;二是品味优美语句,感受古文的语言之美。高一学生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等实词的意义、“之”“于”“所”“夫”等重点虚词的含义、特殊文言句式,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3、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作者感情变化的把握,以及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和掌握,背诵全文,是本文教学重点

  课文三、四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到痛到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课时,采用诵读法、点拨法进行教学。

  1、诵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学法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课本注释初步疏通文意,力求做到准确、通顺地翻译课文,以此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同时,在教学中,让学生质疑,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提出难句质疑;

  3、用归纳法归纳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让学生学会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

  4、背诵课文时,要提示学生抓住文中感情变化的关键词语,如“乐”“通”“悲”,以此带动对全文的理解背诵。

  四、教具准备

  1、录音机、课文朗诵带;2、有关兰亭和王羲之书法的图片、资料

  五、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在*书法史上,有一件谜一样的珍宝,它就是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关于这幅绝世珍品的下落,传说很多,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它被唐太宗李世民带入了墓中。我们在责怪这位自私皇帝的同时,还能感到一丝欣慰,因为尚有唐朝书法家欧阳询、褚遂良等摹写的兰亭帖流传于世。我们在鉴赏书法美的同时,也不要忘了欣赏其文描写的兰亭胜景,品味作者在景中寄寓的人生哲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千古名篇《兰亭集序》。

  (二)作者简介

  欣赏完插图后,再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同时简介作者和文章体裁特点,扩充学生的相关知识,完成教学目标(1)中对序文特点的了解。

  (三)整体感知,朗读全文

  通过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教师相机作诵读指导,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

  (四)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

  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点拨,比如第一段中的:

  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应掌握以下实词:

  修:做。禊事: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禊事,古代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进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处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毕:都。咸:都。修:长、高。映带:映衬,围绕。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引导。引(之),省略宾语“之”,清流激湍。流觞,把酒杯浮在水面上,循水而下,流于谁前,谁来取饮。曲水,引水环曲为渠。(展示流觞曲水的图片资料)。

  盛,盛大。觞,古代喝酒的器具,这里解释为饮酒。(名词作动词)

  咏,用诗词来赞颂或叙述,指作诗。以,来。

  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是,指示代词,这。惠风,和风。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所以,用来。极,穷尽。娱,乐趣。信,实在。

  其余段落不一一赘述,此环节还可让学生找出难句相互讨论,讨论不决,推举一同学指出疑词难句,教师集中加以讲解。如此,教师重在点拨省时省力,学生积极参与,手脑并用。此外,课文中出现的“流觞曲水”这样的字词学生理解可能有困难,所以展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兰亭*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文中自然美,并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使原本枯燥的课变得生动有趣,使抽象的背景知识更为直观和便于理解。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轻松的掌握了文言知识。这既完成了教学目标(1)(2)(3),同时又突破了重点难点,也是对学法的落实。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对小组合作疏通文意的情况进行总结,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2)归纳文中文言知识,完成课后练*二。第一课时的作业重积累,对基础差的学生必不可少,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同时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妙处,为下节课鉴赏评价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一)

  学生齐读课文,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课文,理清思路

  第1、2段为第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的时间、地点,然后渲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在这里足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可以自由地观察、思考,满足人们目视耳闻的需求。这里正是与会“畅叙幽情”、尽兴尽欢的绝好处所。这些描写都富有诗情画意,作者的情感是轻松愉快的。

  第3、4段为第二部分,主要是抒情、议论,作者由美景妙时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他认为人生的快乐是有极限的,待快乐得到满足时,就会感觉兴味索然。往事转眼间便成为历史,人到了生命的尽头就会死亡。作者由“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认识,产生了一种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热爱文明的思考。虽然文中的寿夭、生死不能自由决定,从而有些伤感,但作者仍然认识到盛衰、生死是必然的。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故着文留传后世,以承袭前人,启示来者。

  (三)问题研讨(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文章第1、2段概述了兰亭*的情况,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兴可乐也”的感受。

  原因有四点:一、前来聚会的人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二、聚会的地点环境

  优美,“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三、聚会时的活动高雅有趣,“流觞曲水”是文人雅士喜欢的游乐形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四、聚会时天气晴朗,正值春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第3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想一想作者的感情怎样由“乐”转

  而为“痛”?

  第3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是生死观问题。

  作者由开始时“兴可乐也”的感觉,联想到人的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美丽的山水、尽情的欢娱,可以令人忘记烦忧,“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但是,不知不觉中时光已经流逝,“不知老之将至”,等到时过境迁后,往日的美好已经成为陈迹,人不能永远保有美好的记忆。想到此处作者不免感慨横生,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叹。“死生亦大矣”,自然转而为“痛”。

  3、“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四)分析体会语言特点

  1、品味生动、准确的语言

  如:“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一句中“一觞一咏”四个字,写出兰亭*上的两种主要活动:饮酒和赋诗。文字简洁,情态生动传神,尤其是两个“一”字,巧妙写出了与会者快乐的神态。

  2、体会工整、华丽的对偶

  如:“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前句写遥看宇宙,思绪飞扬;后者写回望大地,

  万物葱茏,心潮澎湃。感情美与形式美达到高度统一。

  3、品味骈散结合、错落有致的语言特点

  第三段文字写出,尽管人们的生存方式不相同,但思想却是相通的:热爱快乐,为流逝

  的欢乐时光伤感。句子形式灵活,有骈句,如“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节奏明快,有音乐美;其他多是散句,长短不一,错落中见精致。

  (五)总结全文

  《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然逸少旷达人,故于苍凉感叹之中,亦有无穷逸趣。”东晋名士崇尚老庄,爱谈玄理,大多思想虚无,不务实际,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消极无为,认为人生像浮萍随波逐流,漂到哪里就是哪里,死了就死了,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作者对这种“一死生”“齐彭殇”的思想作了委婉的批评。他借古人的话说“死生亦大矣”,又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明了对生死问题的看重。

  (六)收集其他名人对生死的看法,然后谈谈自己生死的感触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李清照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藏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生死问题,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住的重要话题

兰亭集序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兰亭集序》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序文,也是叙议结合的游记散文。它不仅是文学史上的佳作,更是享誉*书法史的名作,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它的作者是东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王羲之。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2、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文化的博大精深、渊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此文入选新教材正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若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就能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对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同时又能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对提高语文素养大有益处。

  3、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略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同时要求,应学会运用工具书读浅易文言文。根据这些理念,我确定了本文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全文,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2)能力目标:品味文中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理清课文内容层次,分析作者状物抒情的特点。

  (3)情感目标:欣赏文中描绘的自然美,学会关爱自然,理解作者的生死观。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4、重难点

  本文虽是一篇书序,却“以抒情的笔调出之,淋漓满纸,美不胜收;加以文笔洗练,自然有致,更足以发人深思。”因此我是这样确定文章的重难点的:

  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在诵读的基础上鉴赏。

  依据:

  ①教材中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要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有关文言词语和句式。要重视朗读和背诵。”

  ②本文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通过鉴赏可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难点:如何正确看待作者的生死观?

  依据:文章是写美景的,作者为何产生人生易逝的感慨?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想特点?我们该有怎样的生命价值观?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在了解课文内容后,深入思考、讨论,并结合社会实际和作者生*来理解。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语文教学在师生*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本文是古代文学中的名篇佳作,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准备采用创设情景、指导朗读、引导探究、拓展训练等方法进行教学。

  本文格调清奇,行文流畅,琅琅上口,容易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客观上创造了良好的学*条件。但由于高一学生的思想深度有限,且由于作者生活年代较为久远,学生对作者生死观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师应重点突破。但同时要注意,《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我们,语文课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因此,课堂上应努力通过体现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倡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三、说学法

  教法的根本是学法,只有把“学法”教给学生,才能达到不教,正所谓“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1.诵读法:朗读是学生获得语感,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情感、加强理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兰亭集序》是古代名家名篇,只有让学生熟读成诵,才可能获得语感,在此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正确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2.想象法: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想象力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这篇文章言简而意深,透过文字,仿佛看到了兰亭优美的自然风光,和那些参与聚会的文人雅士们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教学时引导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领会作者的意图,有利于激**感。

  3、探究法与讨论法结合:以学生自我实现、学生间自我讨论为主要形式,深入探究,特别是在对作者生死观的分析上,学生可以通过讨论,互相补充观点,不断深入挖掘主题。这种方法更能让学生“学会学*”,讨论探究后所获得的知识要比被动接受的老师灌输的知识记忆深刻得多。

  四、教具准备

  1、录音机、课文朗诵带。

  2、有关兰亭和王羲之书法的图片、资料。

  五、教学步骤

  我把这篇课文的教学分成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之乐。

  具体教学程序:

  1、激情导入,介绍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因此一个好的导语设计无疑就是点燃火把的火种。在教学之前,我从课本插图开始,从王羲之在书法中的重要地位入手导入课文。

  2、指导朗读。

  ①播放课文磁带录音(再出示有关兰亭和王羲之书法的图片、资料)。

  ②正音,指导朗读,提醒学生注意语气、节奏、重音。

  提示:第一段语调舒缓,体现作者的欢快的感情;二三段缓慢低沉,读出“痛”、“悲”。

  ③自由读。

  本文骈散结合,行文流畅,学生比较感兴趣,但是生字词比较多,而且感情起伏较大,因此朗读指导是一个必要的环节。

  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①了解序的题材特点。

  ②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及变化?

  由乐生痛,由痛生感,由感言悲。引导学生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走*兰亭,走进王羲之的感情世界。

  ③分小组讨论,概括段落要点。

  叙宴集盛况 发人生感慨 明作序要旨

  4、赏析第一、二段,体会作者之乐。

  ①找出这两段中心句——“信可乐也”。

  ②分析乐从何来。

  联系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词:“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本文四美俱全,足可乐也。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具体分析这四美。

  5、布置作业。

  ①结合课后*题一背诵课文(指导背诵方法) ②深入分析课文

  六、说板书

  板书是一堂课的精华所在,我设计的这堂课的板书如下: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时间 :暮春之初

  地点 :兰亭

  事由 :修褉事也

  人物 :群贤必至,少长咸集

  (一)兰亭盛会

  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事件 :流觞曲水,畅叙幽情

  天气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 :信可乐也 乐

  欣于所遇 所之既倦

  向之所欣 已为陈迹

  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死生亦大矣 悲

  (二)会后感慨

  昔人兴感 若合一契

  时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览者

  各位老师,我今天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二十分钟的陪伴!

兰亭集序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是必修课本的最后一个问题探讨专题中的第二篇课文,这一专题有两个功能:一是对前面20个人文话题的自然升华,由对“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若干具体问题的思考,生发为对人之所以为人,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等终极问题的追问;二是这些文本本身对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提升具有引领功能,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丰富的课程价值。第一板块的两篇课文都是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富有哲理思辩的文章。《兰亭集序》作为一篇书序,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作者的生死观,虽然有人生无常、“死生亦大矣”的感慨,但一反魏晋时期流行的消极虚妄的人生态度,暗含把握当下人生,不宜空谈玄理的真实乐观的态度。我想教学时应从文本出发,牢牢抓住文章的核心观点,注意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把文章蕴含的思想内涵挖掘出来,使文中包含的人生境界深深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作品展现的诗意的人生境界,让学生体会*古代士大夫的山水审美情怀和他们精神超越的优美姿态。

  所以,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

  能力目标: 1.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2.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情感目标: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由这次*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二、说教法

  对于文言文教学,我曾经以教师讲解为主,不重视学生诵读,因为文言文有讲头,其中的实词、虚词、句式、情感、理趣等等,都可以讲出很多“东西”来。但这种做法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文言文本身,他们喜欢的只是其中的所谓文化。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在教学中感到了一种“舍本逐末”的尴尬。于是我参照新课标精神尝试改变文言文教学思路,从由教师讲解变成让学生诵读,从重视翻译到重视感悟。我把自己的思考设计为“文言文五步诵读法”: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懂句意,三读读出情感,四读品味评价,五读回味理解。《兰亭集序》的教学,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一思路进行的,但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课时,采用诵读法、点拨法和讨论法进行教学。(为了清楚的体现我的“文言五步诵读法”,我把两个课时放在一个整体中)

  1、诵读法。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每一遍诵读都有目的,每一遍诵读都有任务。通过诵读,使学生身临历史情境,直入文本深处,切身体验“此景此情”,与作者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产生心灵之间的感染与共鸣,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感悟文本、感悟人生。

  2、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3、讨论法。讨论法是指在教师精心运筹下,以小组或集体的组织形式,围绕某一教学要点或专题,展开议论甚至争辩,从而获得知识、开发智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

  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具准备

  课件:王羲之生*简况、王羲之兰亭集序书帖影印、兰亭集序录音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古人对生死进行的哲理思考引出王羲之对生死的感悟。

  (二)作者、作品以及文体简介

  结合课下注解①了解作者后欣赏插图,再在幻灯上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同时简介文章体裁特点,扩充学生的相关知识,完成知识目标中对序文特点的了解。

  (三)五步诵读

  1、第一遍诵读:听录音范读,小声跟读,完成以下任务。

  (1)、边听边校正自己的字音、句读错误。

  (2)、勾画出自己有疑问的字词,读完后讨论。

  (3)、 给生字词注音。

  2、第二遍诵读:自由

  诵读,完成以下任务

  (1)、同学指出文中不解的字、词、句。

  (2)、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字、词、句问题。(幻灯片展示字词句)

  3、第三遍诵读:配乐集体朗读(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情感)

  要求从每一段中找出一个字概括作者的心情

  4、第四遍诵读:学生代表有感情朗读

  学生代表带着感情诵读,在朗读中分别体现出欢乐、痛苦、悲伤的感情。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1)第一段中,作者的乐因何而生?

  (2)第二段中,作者的痛缘何而来?

  (3) 第三段中,作者的悲由何而发?

  5、第五遍诵读:学生再次齐读全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四)讨论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重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1)、作者由乐转痛有无道理?

  (2)、作者的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极悲观?

  (3)请大家来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五)小结

  《兰亭集序》历来被誉为书、文兼美的艺术珍品。作者一扫风靡流行的骈偶时尚,以清新自然的散体笔法记述了那次在*文化史上著名的雅集盛会;并触景生情,临境兴叹;将自己对生命的热爱与眷恋,对人生价值的感悟与自然真谛的追问,坦诚且酣畅地倾诉于人性觉醒的启示录中。一千六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重读这篇佳作,仍然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一曲生命之歌的巨大魅力。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应简洁美观,概括性强。

兰亭集序说课稿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积累课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用法。

  2.能力目标:品味文中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理清课文内容层次,理解作者的生死观。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3.情感目标:欣赏文中描绘的自然美,学会关爱自然,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二,教学的重难点

  1,文言文中实词和虚词的特殊用法。

  2,作者在文中思想感情的变化及原因。我们如何看待,要有自己的见解。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大家知道唐太宗在生前非常珍爱一部书法作品,可以称得上是爱不释手。要说唐太宗是如何得到这部传世佳作的还有一个故事。李世民特别喜欢这个东西,他下令重金买下这个东西,但是因为是王羲之的精品,王家把他当宝贝,绝不传人。就在唐太宗这时候,王羲之的七世玄孙当了和尚,就是智永和尚,也是著名的书法家,他坚决不肯把这个东西给人,后来他死了,就把这个作品给了他的徒弟辩才和尚。唐太宗没有办法,只好让人行骗。唐太宗派大臣萧翼去辩才和尚那里,因为和辩才和尚下棋,后来,辩才和萧翼因为下棋,成了好朋友,这时候,在趁辩才和尚不注意的情况下,将这部作品偷走了。这部作品就是王羲之在酒醉的状态下写下的《兰亭集序》。

  据说唐太宗在临死之前痛哭流涕的跟他的儿子唐高宗立下遗嘱要把这件作品与他合葬。

  这篇佳作无论是在书法上还是在文学上都有很高的艺术水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这篇《兰亭集序》。

  二,介绍作者及其《兰亭集序》

  1,作者简介

  1、王羲之(321~379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王羲之出身于一个书法世家的门庭,他的伯父王翼、王导;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当时的书法名手。他的儿子王献之后来也成了书法名手。他是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他爱鹅,从鹅的形态中悟出笔的走势。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丰富,除《兰亭集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谢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乐毅论》《黄庭经》等。

  其书法主要特点是*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

  2,《兰亭集序》的相关背景

  A、兰亭:

  景幽、事雅、文妙、书绝。从浙江绍兴城向西南,约20公里处的兰渚山下,有一座幽雅别致的古典园林,林中有一亭,相传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曾在此种植兰花,故名曰“兰亭”。

  B、《兰亭集序》由来: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邀请当时社会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他们引酒赋诗,他们这些人围坐在小溪边,然后把一个酒杯放在水流中,如果这个酒杯随着水流流在谁的面前不动了,谁就饮酒作诗。后来他们将所写的诗结成诗集,王羲之当场在醉酒的状态下为诗集书写一篇序言,即本文《兰亭集序》。

  C、文体“序”:

  序,也叫“叙”或“引”,是说明作品的写作目的或作者情况,也有对作品的评论和相关问题的阐发。序一般写在作品前面,列在后面的称“后序”或“跋”。

  三,朗读课文

  四,带领同学梳理课文

  除了逐段的翻译全文外,在翻译的过程中讲解字词的用法和特殊的句式。

  1,着重讲解的知识要点:

  (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从“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看古代的纪年

  “永和”是东晋穆帝的年号。“永和九年”就是晋穆帝使用“永和”年号的第九年,即公元353年,这是古人最常用的一种纪年方法。因为封建社会是“家天下”,皇上就是家主,用他的号作为纪年是理所当然的。有时一个皇上不只有一个年号,像唐高宗就曾先后用了十四个年号,而皇上每换一次年号就要按新年号重新纪年。

  “癸丑”是采用天干地支纪年,这是古代另一种常用纪年方法,是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共配成六十组,称为“六十年花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使用。干支最初是用来纪日的,后来才用于纪年,现在农历的年份仍用干支。“癸丑”年是六十年花甲子中的第五十年。

  古文中常用帝号和干支双纪年。另外,先秦时,由于各国国王没有年号,就用国王的称号纪年,像周*王三十二年,即周*王做国王的第三十二年。

  (2)“修禊事也”:江南三月,通常是细雨绵绵的雨季,而这一天却格外晴朗,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惠风和畅,溪中清流激湍,景色恬静宜人。兰亭雅集的主要内容是“修禊”,这是我国古老的流传民间的一种*俗。人们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上巳日)到水边举行祓祭仪式,用香薰草蘸水洒身上,或沐浴洗涤污垢,感受春意,祈求消除病灾与不祥。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兰亭雅集的另一个项目是流觞曲水,四十二位名士列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然后由书僮将斟酒的羽觞放入溪中,让其顺流而下,若觞在谁的面前停滞了,谁得赋诗,若吟不出诗,则要罚酒三杯。这次兰亭雅集,有十一人各成诗两首,十五人成诗各一首,十六人做不出诗各罚酒三杯

  (4)“老之将至”: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曾不知老之将至”:语出《论语述而》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死生亦大矣”:语出《庄子德充符》。

  (6)“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回事。语出《庄子德充符》:“以死生为一条。”又《庄子大宗师》:“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为友矣。”

  (7)“齐彭殇”:把高寿的彭祖和短命的殇子等量齐观。彭,彭祖,相传为颛顼帝的玄孙,活了八百岁。殇,指短命夭折的人。《庄子齐物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以下参阅钱钟书《管锥编》

  “一死生与齐彭觞”:语出《庄子齐物论》

  “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祈)生乎”,“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认为生和死是相对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象细胞的新陈代谢,但他夸大了这个相对,否定了生和死的区别。庄子认为寿命长短相对,故而否定了寿夭的区别,认为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和未成年就死去的人没什么区别。但作者在文中引用孔子的话说生死是人生的大事,接着分别写古人、今人和后人,无不对生死这一人生大事感慨万端,对人生无常悲恨不已,既然古往今来人们无一例外都为人生无常兴叹生悲,庄子的死生一样,寿夭等同的说法不是虚妄荒诞之辞吗?

  2,重点字词和句子的讲解

  (一)字词活用

  【少】少长咸集

  :年纪小的,年纪大的,形容词用作名词。

  【齐】齐彭殇为妄作

  同样看待,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兴怀】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固知一生死为虚诞

  :同样看待,或看成一样,数字活用为动词。

  【视听】足以极视听之娱

  :耳目,动词活用为名词。

  (二)一词多用

  ①修

  例句出处释义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修建、修造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治理、整治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答司马谏议书》修订、修改

  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长

  ②期

  例句出处释义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期限

  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大铁椎传》约定时限

  上不顺天,下不惠民,征敛无期,求索无厌《吕氏春秋》限度

  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察今》期望、企求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战国策》(jī)满、周,一周年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至、及

  ③致

  例句出处释义

  皖师欲结欢于宁南,致敬亭于幕府《柳敬亭传》送、送达

  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屈原贾生列传》表示、表达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到达

  家贫,无以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获得、得到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招致、引来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致使、使得

  专心致志成语极、尽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情趣、情致

  ④临

  例句出处释义

  把酒临风,其喜气洋洋者矣《岳阳楼记》面对、迎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兰亭集序》面对、引申阅读

  居高临下成语从高处往低处看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将要

  ⑤次

  例句出处释义

  1.贤能不待次而举《荀子王制》等次

  2.陈胜吴广皆次而行《陈涉世家》按次序

  3.凡用兵之法……全军位上,破军次之《孙子兵法》在排列上次一等

  4.师退,次于召陵《左传僖公》临时驻扎

  5.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夜篝火《陈涉世家》行军途中的驻地

  6.列座其次《兰亭集序》旁边

  五,思考题

  今天我们这节课从整体上把这篇课文的字词和相关的知识点梳理了一遍,因而对这篇课文的阅读和理解应该不成问题了,下节课我们讲从作者的思想情感方面着手,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把握这篇课文。

  请同学们下去后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把这篇文章可以划分为哪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并分别用一个字来概括。

  第二课时

  六,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1,提出问题:上节课课后布置的作业,不知道大家下去之后思考了没有,现在我们接着学*和解决上节课提出的问题。

  A.请同学们读课文,思考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并分别用一个字概括每段作者的思想感情,

  B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在文章中的具体体现。找出相关例证。

  明确:在同学们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第一段可以用一个“乐”字来概括,第二段可以用一个痛字来概括,第三段可以用一个悲字来概括。

  3.具体讲解。通过我们上面对这篇课文思想情感的总体把握,下面我们来具体的分析一下。

  (一)第一段

  老师先朗读第一段,让同学们思考何为乐。

  第一段作者的情感是“信可乐也”,何为乐呢?每个人都又自己的见解,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关于幸福的看法。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可见在王实甫的眼中,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见人民的安居乐业就是他的快乐。那么本文作者的乐趣又是什么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作者在第一段中又哪些时间是描写时间和天气的。一起回答(学生回答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宜人爽目的天气的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天时”。

  大家再找一下文中描写地点和环境的句子又哪些呢?(同学回答会稽山阴之兰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在这个环境清秀的地方*,可谓是具备了”地利”的条件,这是作者乐的第二个原因。

  现在已经有了天时,地利,还缺一个的,也就是最重要的,就是人和了。大家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场景的句子。(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流觞曲水,列坐其次,长须幽情)。大家想想这样的一个场景,名士,故人坐在一起,饮酒作诗,畅叙幽情,可谓是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真是可以成为是“人和”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兼而有之,作者想要不乐都很难啊。

  (二)第二段

  点同学起来朗读第二段,其他的同学在下面思考,作者是如何由乐转为痛的,作者为何而痛,并从文中找出相关的例证来。(朗读课文)

  (点同学起来回答文中表达作者悲痛原因的句子,在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同学进行归纳总结)痛的原因

  A人生短暂:“俯仰一世,老之将至。”人生如白驹过隙,美好却短暂。一个人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地生存在社会上,好静者常在内室清淡佛老,好动者喜爱纵情山水,遇上喜欢的事物就心满意足,因快乐而忘了忧愁,竟然“不知老之将至”。

  B世事无常之痛: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当人们“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但转眼之间,“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就是说,人的欲望,人对美的感受都不是凝固不变的,得到的东西即使很好,很快也会厌倦,感慨也随着产生了。

  C往事不再之痛:向之所欣,已为陈迹。时间快速流逝,事物的急剧变化,更显出生命的脆弱,所以“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D生死难测之痛: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死难测之痛,更何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生命最终要归于毁灭,这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人生之大患啊!

  (三)第三段

  请大家齐读第三段,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悲的情感。

  从文中的相关句子“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不难体会出,在这里作者的悲是指向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洞察和对时间无情的恐惧,这种悲并不是属于作者一个人的悲哀,正如文中所说,“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是具有千古同悲的特点的,。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涕下”和曹操的“人生几何,去日苦多”的感慨就是对千古同悲的回音。

  七,总结回顾

  这篇文章在结构和章法上以情感为线索,叙中有情,以情说理。第一段,作者在清丽的环境和其乐融融的场景中,着重写一乐字,然后由乐转入沉思,引出第二段的痛字,在经过一段痛苦的思考后,不觉感到无限的悲哀,最后以一个悲字做结。虽然情感色彩迥然不同,但是前后过渡却协调自然,可见作者行文的高妙。

  八,板书设计

  天时

  乐地利信可乐也乐

  人和尽

  人生短暂之痛悲

  痛世事无常之痛

  往事不再之痛死生亦大矣

  生死难测之痛来

  古人千古同悲

  悲今人

  后人

  至于作者这种乐尽悲来的思想情感和体现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又是如何看待,要作何评价呢,我想每个人都会由自己的不同的见解。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将着重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也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和自己的经历思考一下。

  九,针对上节课遗留的问题,提出相关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引发同学的思考。

  根据上面对作者情感的分析,你是如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生观是消极悲观的吗?请陈述自己的理由。

  学生发言,讨论

  老师明确:

  ⑴这是悲观的。相比之下,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而不消沉,不黯然,积极进取,乐观旷达。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在他的一篇散文《论老之将至》中,也将生死这个永恒的主题升华到了壮阔高远的境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应该像河水一样——开始是细小的,被限制在狭窄的*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巨石,滑下瀑布。渐渐地,河道变宽了,河岸扩展了,河水流得*稳了。最后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显的间断和停顿,而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能够这样理解自己一生的人将不会因害怕死亡而痛苦,因为他所珍爱的一切都将继续存在下去。

  ⑵第二种观点:不是悲观的。这种悲哀,这种对时间和死亡的恐惧并不必然导向消极悲观。性格刚强的曹操同样有“人生几何”的感叹,但是它最后导致的不是消极无为而是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兰亭集序》在忧生叹逝中包含着对美的幻灭的悼惜,它否定老庄“一死生,齐彭殇”,认为生即生,死即死,有生之年应做点事,不应空谈玄理,表现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而他的天机流布,挺然秀出的书法艺术在一定意义上可视为这种努力的结果。所以读它时,我们要从感伤的背后,发现作者对人生、自然的执著和热爱。这样就与上的乐生之旨契合无间了。

  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作者不为玄学家们的论调所蒙蔽,阐明他的生死观,是她性格豁达的表现。但他毕竟生活在国势日衰的东晋时期,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求进取,对他也不能说没有影响,因此文章中出现了低沉的调子,例如以“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说死,这是难以苛求的。

  十,结语

  对王羲之的人生情感和价值观,我们都由自己不同的看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在书法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后人迄今为止都没有超越的。作为成长在新社会的朝气蓬勃的一代,当我们遭遇生活偶尔的不如意和挫折的时候,我们除了嘴里叫喊着郁闷和去大哭一场大吃一顿“化悲痛为食欲”外,我们是否该从王羲之的身上学到点什么呢?

  十一,作业

  必做:背诵课文

  完成课后练*

  选做:搜集王羲之和有关《兰亭集序》的相关轶事,课后相互交流。

  对书法感兴趣的同学,用钢笔或毛笔临摹《兰亭集序》

  附:原文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注释】

  1、永和:晋穆帝年号,345—356年。

  2、会(kuài)稽:郡名,包括今浙江西部、江苏东南部一带地方。山阴:今浙江绍兴。

  3、修禊(xì细):古代*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4、群贤:指谢安等三十二位与会的名流。

  5、少长:指王凝之等九位与会的本家子弟。

  6、流觞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

  7、骋:尽情施展,不受约束。

  8、俯仰一世:很快地过了一生。俯仰,低首抬头之间,形容时间短暂。

  9、晤言:面对面谈话。《晋书王羲之传》、《全晋文》均作“悟言”,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亦通。

  10、放浪形骸之外:行为放纵不羁,形体不受世俗礼法所拘束。<10>趣舍:同“取舍”。

  11、老之将至: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2、死生亦大矣:语出《庄子德充符》。

  13、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

  14、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回事。语出《庄子德充符》:“以死生为一条。”又《庄子大宗师》:“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为友矣。”

  15、齐彭殇:把高寿的彭祖和短命的殇子等量齐观。彭,彭祖,相传为颛顼帝的玄孙,活了八百岁。殇,指短命夭折的人。《庄子齐物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译文

  永和九年,正值癸丑,暮春三月上旬的巳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另解:山北水南谓之阴,可以认为在会嵇山的北边)的兰亭*,举行禊饮之事。此地德高望重者无不到会,老少济济一堂。兰亭这地方有崇山峻岭环抱,林木繁茂,竹篁幽密。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映衬在四周,引溪水为曲水流觞,列坐其侧,即使没有管弦合奏的盛况,只是饮酒赋诗,也足以令人畅叙胸怀。这一天,晴明爽朗,和风**,仰首可以观览浩大的宇宙,俯身可以考察众多的物类,纵目游赏,胸襟大开,极尽耳目视听的欢娱,真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人们彼此亲*交往,俯仰之间便度过了一生。有的人喜欢反躬内省,满足于一室之内的晤谈;有的人则寄托于外物,生活狂放不羁。虽然他们或内或外的取舍千差万别,好静好动的性格各不相同,但当他们遇到可喜的事情,得意于一时,感到欣然自足时,竟然都会忘记衰老即将要到来之事。等到对已获取的东西发生厌倦,情事变迁,又不免会引发无限的感慨。以往所得到的欢欣,很快就成为历史的陈迹,人们对此尚且不能不为之感念伤怀,更何况人的一生长短取决于造化,而终究要归结于穷尽呢!古人说:“死生是件大事。”这怎么能不让人痛心啊!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的感慨,其缘由竟像一张符契那样一致,总难免要在前人的文章面前嗟叹一番,不过心里却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我当然知道把死和生混为一谈是虚诞的,把长寿与夭亡等量齐观是荒谬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这正是事情的可悲之处。所以我要列出到会者的姓名,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尽管时代有别,行事各异,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动因,无疑会是相通的。后人阅读这些诗篇,恐怕也会由此引发同样的感慨吧。

兰亭集序说课稿5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一、说教材地位

  《兰亭集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为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山水游记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往往包含抒情或说理的成分,或表达物我两忘的喜忧,或抒发时不我待的忧思,或倾诉怀才不遇的愤懑。阅读这一类的文章,一要欣赏其中描绘的自然风光,二要联系作者身世和时代背景,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感情和旨趣。

  二、说教法和学法

  反复阅(诵)读体味法。在反复阅(诵)读中体会其中节奏、语气和韵味,养成良好的文言语感。同时培养学生对自然之美的感受能力。

  关键语句切入解读文本法。文章阅读的最高功夫是把厚书读薄、把长文读短,抓关键语句是达到这一境界的最佳途径。为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着重抓文本中的关键性语句,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落实,结论有据。

  三、教学目标

  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四、教学设想

  《兰亭集序》通过对宴游之乐的渲染、铺垫来引发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感情由“乐”到“痛”再到“悲”,线索十分明显。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睿智的先贤对人生的终极意义有过这样或那样的求索,但似乎都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唯一相同的感受就是:人生永远面对变化,永远带着遗憾。这是一个问题,却永远无法解决。王羲之说:“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悲夫!”这是文章中最能打动读者、最能拨动人们心弦的一句话。关键的问题是作者因何而“悲”,如何理解这个“悲”。

  如果仅仅将这个“悲”理解为悲叹生命无常、人生短暂,那它就与前文的“痛”没有什么区别了;或者即使认识到和前文的“痛”相比,这个“悲”“有所超越”,“不是完全的悲痛而是一定程度的悲壮”,那也是失之肤浅的。

  鉴于以上思考,我把挖掘“悲”字内涵的做为这届可的中心环节(主要体现在第六步“深深‘悲’叹为哪桩”环节)。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早在两千多年前,*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有诗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生死问题,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一代书圣王羲之也为我们留下了他对人生哲理执著探索的踪迹。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兰亭集序》。

  (二)自读质疑。

  提示学生: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要反复阅读,读准字音,读通句意,读出感情,并争取读出心得。做到每一遍读书都有目的,每一遍读书都有收获。

  在课前预*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做好正音和词句疏通工作。

  (三)总体感知:

  快速浏览全文,试从每段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字眼。

  (乐——痛——悲)

  乐因何而生?痛由何而来?悲缘何而发?

  (四)赏析暮春宴游“乐”。

  人们都说《兰亭集序》是一篇美文。美是需要欣赏的,下面就请同学们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对它们进行赏析。

  作者因何而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五)乐极而“痛”因死生。

  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人快乐到极点时,常常会心情陡转直下,产生“痛(忧)从衷来”的感觉。作者在快乐的宴集上,感情产生了怎样的变化的?由“信可乐”到“岂不痛”。

  读第二小节,用文中原话回答作者“痛”从何来?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生短暂。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世事无常

兰亭集序说课稿6

  学*要点:

  1. 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 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学*过程:

  1. 背景知识

  (1)王羲之(303—361)世称王右军,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兰亭序》由来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二日,五十一岁的王羲之(当时任会稽内史)邀请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句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3)文体“序”:序,也叫“叙”或“引”,是说明作品的写作目的或作者情况,也有对作品的评论和相关问题的阐发。序一般写在作品前面,列在后面的称“后序”或“跋”。

  2. 文章讲析

  这是一篇山水游记散文,语言清新洒脱,注意文章中的景语与情语;文章不论记叙还是议论都颇有层次,理清作者的思路;魏晋时期,玄学风行,在山水游记中体悟、探讨人生道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哲学思想。

  1)讲析第一段:(修禊)之乐。

  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兰亭盛会的?

  第一句:时间、地点、*的原因。

  ⑴古代纪年方法: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

  所谓“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地支”则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这十二个字。纪年的方法,从“天干”中的“甲”开始,配“地支”中的“子”依次搭配,得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等等六十个组合,俗称作“六十花甲”。这种“天干地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周期。

  如:20xx年是庚辰年;20xx年是辛巳年;……

  ⑵修禊:*古代民间的一种风俗,古人视季春三月是万物萌生的时节,早在周代,人们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到河边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诗经》、《周礼》中都有记载。孔子的得意门生曾点将春禊视为其志,得到孔子的赞赏。“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三国魏以后春禊定在三月三,活动内容也改为在水边宴饮、赋诗等。

  第二句:与会者

  第三句:兰亭周围地形环境

  ⑴带:名词动用,像衣带一样围绕

  第四句:宴饮之乐

  ⑴流觞曲水:也称为“曲水流觞”,春禊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引溪水进入弯曲的水渠,人们坐在水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觞系古代盛酒器具,即酒杯。通常为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可浮于水中。也有陶制的,两边有耳,又称“羽觞”,因其比木杯重,玩时则放在荷叶上,使其浮水而行。

  曲:使动,使(水)弯曲

  ⑵次:旁边

  ⑶一:一些,一点

  ⑷幽情:深藏内心的感情

  第五句:天气

  第六句:作者的主观感受。

  ⑴仰观,俯察:古人观照自然、人生的两种方式。

  ⑵所以:用来

  ⑶游目骋怀:纵展眼力,开阔胸怀。

  ⑷极:穷尽

  ⑸娱:乐趣

  ⑹信:实在,诚

  从第一自然段用词的简约、格调的淡雅可以看出作者的性情。

  第一自然段里作者无论模山范水还是描竹画树,都达到了简而不能再简的地步,真可谓惜墨如金,想那阳春三月的江南山间水渚该有多少鲜花吐芳、姹紫嫣红开遍,而此文中,作者却紧锁浓香艳颜,些许不流注笔端,进入作者视角的只在于山、水、林、竹、天、风而已。就是写那翠绿欲滴的树林、竹子,也只言其“茂”、言其“修”,而弃其绿、弃其碧、弃其翠,极力造成一种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宴集本是良辰美景中的赏心乐事,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从不过分表露,笔端的兴奋字眼从不轻易滑落,只在结尾处以“信可乐也”四字表出,但仍保持着笔势之从容沉稳,可见文字格调的淡雅正是作者人格性情的体现。

  2)讲析第二段:(死生)之痛。思考:本段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是如何逐层阐述的?

  第一句:眼前聚会盛况,引起人生感悟。

  ⑴与:结交,交往

  ⑵俯仰:社会人事周旋应酬

  第二句:两种生活态度:“晤言一室”与“放浪形骸”

  ⑴或:有的人

  ⑵晤言:对面交谈

  ⑶因:就着

  ⑷放浪:放纵无拘束

  第三句:两种生活感受:“快然自足”与“感慨系之”

  ⑴趣:通“趋”,往,追求

  ⑵曾:竟,乃

  ⑶老之将至:“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子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⑷之:往,到达

  ⑸系:附着

  第四句:过渡深化:生之无常—死之无奈

  ⑴向:以前

  ⑵俯仰:时间很短

  ⑶犹:尚且

  ⑷之:代事,指“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⑸况:何况

  ⑹修短:寿命长短

  ⑺期:至,及

  第五、六句:得出“死生亦大”的结论,令人悲痛。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庄子·德充符》)

  第二自然段分为两层:第一层叙述。作者首先从兰亭*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周旋应时,尽管因人不同,人们做事处世的方法千差万别,但人们的观点无外乎有两种:一种是“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另一种则是当对所遇事物产生厌倦时,感情随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无端的感慨就产生了。第二层,针对人生的这种感情变化,用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发表感慨议论。人们对于自己先前喜欢的事物转瞬变为历史的陈迹这件事尚且感慨万分,何况对于随着世界的变化人们难免一死这件事呢?这里的“向之所欣”指的应该是兰亭*这件事,这样前后文就自然联系起来了。

  3)讲析第三段:(今昔)之悲

  思考:作者因何而悲?编辑兰亭诗集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句:指出古今兴感相同这一现象

  ⑴若合一契:(古人兴感之由)象符契一样相合

  ⑵不能喻之于怀:心里却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为何叹息悲伤?)

  第二句:批驳“死生一体”的观点,解释“兴感之由”。

  ⑴固:本来

  ⑵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体

  齐彭殇:把长命和短命等同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

  第三句:死生之大,千古同慨,人们将永远处于困境之中。

  ⑴由:通“犹”,如同

  第三、四句:指出结集的目的:引起后人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与共鸣。

  ⑴述:陈述,创作

  ⑵所以:……的原因

  ⑶致:情趣

  问:第三自然段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一步步推进的。

  明确:第一步,紧接上段结尾的“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于第三自然段一开头就用孔子的话总说生死大事,提到生死这件大事是令人悲伤的。第二步,作者从古人遗留下来的文章看到:古人也为人生变化而兴叹生悲,这和今人为人生的变化兴叹生悲完全相同,甚至比今人更加伤感,这使作者的心情久久不得开解。第三步,作者推测未来人的感情变化也必和古今人一样,等到现在的一切成为历史的陈迹,未来人也会像我们现在一样临今人之文而感叹,如此无情的变迁再次引起作者的感慨。最后一步作者点出写作此序的主旨:既然人生变化如此迅速,此次宴集的情况就该记录下来,以免湮灭不彰,同时也使将来之人了解作者心中的感触。随着感情变化的步步推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这与上文的乐生之意恰好相合。

  问:为什么说“一生死”、“齐彭殇”是“虚诞”、“妄作”。

  明确:这一观点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子认为生和死是相对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像细胞的新陈代谢。但他夸大了这个相对,否定了生和死的区别,所以,生死相等说是荒谬的。他又认为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和未成年就死去的人没什么差别,因为长短是相对的,但他同样夸大这种相对性,否定了寿夭的`区别,所以是胡说。其次从第三段的内容看,作者先引用孔子的话说生死是人生的大事,接着分别写古人、今人和后人无不对生死这一人生大事感慨万端,对人生无常悲恨不已,那么既然古往今来人们无一例外都为人生无常兴叹生悲,庄子的死生一样、寿夭等同的说法还是虚妄荒诞之辞吗?

  总结全文: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3. 深化迁移

  儒、道与魏晋士人的死生观

  生命的短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

  儒家:“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儒家重视人的社会存在和现世存在,认为道德仁义远较个体生命重要,思考现世生活远较思考死亡重要,对死亡采取的是视而不见的态度,从而忽视了个体生命面对死亡时所应有的态度。西汉以后,经过统治阶级改造的儒家思想一统天下,士大夫将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伦理观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理想作为自我价值的最高实现,希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和人生价值,他们面对死亡所表现也是儒家那种视而不见的风范。

  道家:“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庄子·德充符》)

  “生死存亡为一体”(《庄子·大宗师》)

  道家的庄子对死亡则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大谈特谈死,“死生”一词在《庄子》一书中至少出现过24次。他意识到死亡的恐惧和生命存在的有限性,死与生的问题是庄子人生哲学的底层。与儒家对死亡的视而不见不同,庄子创立了“至人”、“真人”、“神人”的“游”的境界来作为他的人生理想,最终用虚幻的理想境界掩盖了现实人生的苦难,也掩盖了他对死亡的恐惧感。所以庄子说“生死存亡为一体”,他以自然天命作为生死的本体,主张将个体的人完全返回到自然状态,让人在混沌的世界中听从天命,取消生死差别,这在某种程度上不能不反过来掩盖了他哲学中死亡意识的光芒。

  魏晋士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鲍照《拟行路难》)

  时至魏晋,这是*历史上第二个长期分裂动荡时期,社会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混乱中,整个社会都在生死线上煎熬、挣扎着。浓厚的死亡意识笼罩着这一个时代,魏晋时代的人对死的恐惧和由之引发的对生的焦虑,这种感受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

  旧的虚幻的群体社会彻底解体了,昔日士大夫们赖以生存的儒家权威思想全面崩溃了。“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鲍照《拟行路难》)士大夫的内心充满对时光易逝和生命飘忽的无限感慨,死亡是令他们感到恐惧和哀伤的幽魂,驱之不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徐干《室思》),“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阮籍《咏怀》)他们将生命比作朝露、比作暮春草,看作飘忽的轻烟,充满对生之无常和死之无奈的感慨。

  此时,玄学兴起,玄学家致力于“援道入儒”,力图把儒家提倡的道德规范建立在道家自然本体论思想的基础之上。一般是在哲学上讲自然本体论,在政治上调和儒道,在人生方面追求玄远、超绝,成为魏晋士大夫的精神寄托。以“竹林七贤”为例,三国魏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人为当时名士,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云:‘死便据地以埋’”。(《晋书·刘伶传》)

  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晋书·阮籍传》)

  嵇康“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说*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与山巨源绝交书》)

  无论放浪形骸,还是自得自足,都源于对“人生苦短”的无奈,尤其是前者,对死亡意识的表现已达极至。总之,魏晋人的死生意识是从个体的生命出发的对死的恐惧及对生的焦虑,是对人的生存困境的观照和思考,是对儒家生死观的反叛和对道家生死观的深化。它不凭仁义道德,也不凭自然万物来消解人的个体存在,从而消解死亡意识,而是直接面对死亡思考,因此,魏晋时代是文化观念充分开放的时代,不再单纯拘泥于儒或道。正如李泽厚所说,是“人的觉醒”的时代(李泽厚《美的历程》)。正是在人的觉醒的人文思潮里,魏晋人在表面看似颓废、消极、悲观的死亡感慨中,深藏着他们对人生、生命强烈执著的追求和留恋,可以说是一种源自于死亡意识的“悲怆的美丽”。

兰亭集序说课稿7

  一、 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2、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文化的博大精深、渊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此文入选新教材正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若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就能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对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同时又能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对提高语文素养大有益处。

  3、教学目标

  第五单元的文言文学*魏晋散文,这一时期的散文抒情色彩浓郁,尤其是王羲之的文章文风清淡,这篇《兰亭集序》中的写景句子更是美不胜收,“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如此简洁雅净的语言是极好的诵读材料,所以我把背诵本文定为教学目标之一;另外,我所执教的是一个*行班,学生虽有一定的文言学*基础但仍很薄弱,且本学期文言文难度较之上学期有很大提升,学生还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等词的意义;背诵全文。

  (2) 能力目标: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4、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只要求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而《兰亭集序》是一篇自读课文,文下有注释,学生可自己借助注释和工具,理解词句含义,教师只需对个别难句略做点拨即可,据此我将该课的教学重点定为:

  (1)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归纳“修、期、致、临、次”等词的义项;

  (2)背诵全文。

  课文二三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课时,采用诵读法、点拨法进行教学。

  1、诵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 能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课本注释初步疏通文意,力求做到准确、通顺地翻译课文,以此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同时,在教学中,让学生质疑,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提出难句质疑;

  3、用归纳法归纳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让学生学会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

  四、教具准备

  1、录音机、课文朗诵带;2、有关兰亭和王羲之书法的图片、资料

  五、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导入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由于本课作者是位书法家,故以提问的方式导入:“大家是否喜爱*的毛笔书法?你们最喜欢谁的书法?”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作者;然后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前页的插图,欣赏《兰亭集序》摹本,由此引出课题。

  (二) 作者简介 欣赏完插图后,再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同时简介作者和文章体裁特点,扩充学生的相关知识,完成教学目标(1)中对序文特点的了解。

  (三) 整体感知,朗读全文 通过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教师相机作诵读指导,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

  (四) 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

  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点拨,比如第一段中的:

  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应掌握以下实词:

  修:做。 禊事 :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禊事,古代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进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处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毕:都。 咸:都 。 修:长、高。 映带:映衬,围绕。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引导。引(之),省略宾语“之”,清流激湍。流觞,把酒杯浮在水面上,循水而下,流于谁前,谁来取饮。曲水,引水环曲为渠。( 展示流觞曲水的图片资料)。

  盛,盛大。 觞,古代喝酒的器具,这里解释为饮酒。(名词作动词)

  咏,用诗词来赞颂或叙述,指作诗。 以,来。

  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是,指示代词,这。 惠风,和风。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所以,用来。 极,穷尽。 娱,乐趣。 信,实在。

  其余段落不一一赘述,此环节还可让学生找出难句相互讨论,讨论不决,推举一同学指出疑词难句,教师集中加以讲解。如此,教师重在点拨省时省力,学生积极参与,手脑并用。 此外,课文中出现的“流觞曲水”这样的字词学生理解可能有困难,所以展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兰亭*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文中自然美,并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使原本枯燥的课变得生动有趣,使抽象的背景知识更为直观和便于理解。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轻松的掌握了文言知识。这既完成了教学目标(1)(2)(3),同时又突破了重点难点,也是对学法的落实。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对小组合作疏通文意的情况进行总结,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2)归纳文中文言知识,完成课后练*三。第一课时的作业重积累,对基础差的学生必不可少,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同时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妙处,为下节课鉴赏评价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一) 学生齐读课文,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二) 分析课文,理清思路

  由学生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句子或字词,教师根据回答点拨各段大意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段叙述兰亭*的盛况,写出了宴集的时间、地点、相聚的缘由、参加人员、环境及景物、天气和宴集的感受。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简洁雅致,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信可乐也”,这些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以一个“乐”字为基调;

  第二自然段,由兰亭*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当 “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 “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仍然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第三自然段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批判当前士大夫阶层中“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虚无主义思想,这在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时代是有积极意义的,体现了作者积极的人生观。接着文章以“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的慨叹,将话题巧妙地引到诗集的编成及其意义上来,交代了作序的目的。

  第二、三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写宴集以后的感慨,这部分以一个“悲”字为基调。

  同时,板书全篇思路,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尝试背诵,这是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再落实。

  (三)问题研讨(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感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暗含其中,你怎么看这一问题?学生可结合自己的人生观自由发言,各抒己见,以此突破难点即理解作者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其中蕴涵的积极情绪。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对课文知识进行梳理,便于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作业:(1)背诵全文(2)搜集有关王羲之和《兰亭集序》的资料,相互交流。第二课时的作业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五、板书设计

  板书应简洁美观,概括性强,故将板书设计为: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时间 :暮春之初

  地点 :兰亭

  事由 :修褉事也

  人物 :群贤必至,少长咸集

  (一)兰亭盛会 环境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乐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事件 :流觞曲水,畅叙幽情

  天气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 :信可乐也

  欣于所遇 所之既倦

  向之所欣 已为陈迹 死生亦大矣

  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悲

  (二)会后感慨

  昔人兴感 若合一契

  时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览者

兰亭集序说课稿8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因为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兰亭集序》出自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八课。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兰亭集序》这篇文章在思想上、语言上也都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这部作品在*文学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二、说学情

  当我们对教材和课文有一定的把握之后,这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下基本把握。此年龄这是高一年龄段,经过一个学期的学*,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学生的文言学*基础仍很薄弱,且本学期文言文难度较之上学期有很大提升,学生还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此文正体现了这一理念。不仅如此,学生若能根据学*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能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对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同时又能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对提高语文素养大有益处。

  三、说教学目标

  在把握住了整篇文章的教材和学生的基本情况后,我们依托于这两个情况和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设计出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等词的意义,做到能够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法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四、说教学重难点

  而教学重难点是依托于教学目标而来,所以我设置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归纳“修、期、致、临、次。等词的义项,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课文二三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五、说教学方法

  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采用诵读法、点拨法进行教学。

  为了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探究,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课本注释初步疏通文意,力求做到准确、通顺地翻译课文,以此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用归纳法归纳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重点说一说我的教学过程这一环节,也是整个说课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新课导入

  通过谈话法进行导入。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导入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由于本课作者是位书法家,故以提问的方式导入:“大家是否喜爱*的毛笔书法?你们最喜欢谁的书法?”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作者;然后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前页的插图,欣赏《兰亭集序》摹本,由此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欣赏完插图后,再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同时简介作者和文章体裁特点,扩充学生的相关知识。

  2.对文中的序文特点做出相应的普及和补充,扩充知识。

  3.朗读全文,通过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教师相机作诵读指导,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

  (三)深入研读

  1.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点拨,比如第一段中的。

  (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应掌握以下实词:修,做;禊事,禊,一种祭礼。

  (2)“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流觞,把酒杯浮在水面上,循水而下,流于谁前,谁来取饮。曲水,引水环曲为渠。(展示流觞曲水的图片资料)。盛,盛大。

  展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兰亭*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文中自然美,并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使原本枯燥的课变的生动有趣,使抽象的背景知识更为直观和便于理解。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轻松的掌握了文言知识。

  2.接下去我会提出一个问题,用来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情感线索。“全文四段可分为几个部分,试着从每一个部分里面找出最能表现出作者情感的词眼。”然后明确“乐——痛——悲”的情感线索。这个问题从整体上树立了文章的基本脉络。

  3.然后抛出下一个问题是“作者为什么乐,为什么痛,为什么悲”,从原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并试着概括。然后明确,快乐因为游玩,痛因为时间短暂,悲因为时代问题。然后着重探讨痛和悲的原因,同学通过小组讨论和互相帮助认识其中的积极情感内涵。

  4.然后赏析这句话“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明确作者批判了当时人们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不可等同视之。升华作者的情感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生命观。这个问题的提出直接指向了作者的情感。

  5.带着情感在次品读最后一段,升华情感。然后进行汇总知识。作者从兰亭盛会写起,情感历经变化,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不愧为千古名篇。因此,通过本文的学*,大家能够树立积极地人生观。

  通过以上问题的提出,很好的串联起全文,结构完整,由浅入深,在探究中完成对文本的学*,实现了教学目标。

  (四)拓展延伸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在这样的一个时刻,一起感受了王羲之对生命的感叹,王羲之虽然逝去了,但是他的作品现在依然散发着光辉,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名篇《兰亭集序》一文,那今天的我们又能为后人留下什么呢?通过这个问题的巩固拓展,唤起同学们好好把握生命,树立积极的生命观,为自己的生命增添色彩,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五)小结作业

  小结:在朗读声中结束课文,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文章的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有感于斯文。”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的人生感悟的,写一篇读后感。能够诵读全文。这样的作业不仅符合新课标也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地人生价值观。

  七、板书设计

  下面是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根据文章结构构架起的板书,为了帮助学生搭建一个更加清晰的知识体系,突出重点难点。能够让同学们一目了然。

  兰亭集序

  [东晋]王羲之

  乐(游玩盛会)

  痛(生命短暂)积极的人生态度

  悲(时代虚妄)

兰亭集序说课稿9

  学*要点:

  1. 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 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学*过程:

  1. 背景知识

  (1)王羲之(303—361)世称王右军,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兰亭序》由来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二日,五十一岁的王羲之(当时任会稽内史)邀请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句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3)文体“序”:序,也叫“叙”或“引”,是说明作品的写作目的或作者情况,也有对作品的评论和相关问题的阐发。序一般写在作品前面,列在后面的称“后序”或“跋”。

  2. 文章讲析

  这是一篇山水游记散文,语言清新洒脱,注意文章中的景语与情语;文章不论记叙还是议论都颇有层次,理清作者的思路;魏晋时期,玄学风行,在山水游记中体悟、探讨人生道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哲学思想。

  1)讲析第一段:(修禊)之乐。

  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兰亭盛会的?

  第一句:时间、地点、*的原因。

  ⑴古代纪年方法: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

  所谓“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地支”则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这十二个字。纪年的方法,从“天干”中的“甲”开始,配“地支”中的“子”依次搭配,得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等等六十个组合,俗称作“六十花甲”。这种“天干地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周期。

  如:20xx年是庚辰年;20xx年是辛巳年;……

  ⑵修禊:*古代民间的一种风俗,古人视季春三月是万物萌生的时节,早在周代,人们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到河边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诗经》、《周礼》中都有记载。孔子的得意门生曾点将春禊视为其志,得到孔子的赞赏。“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三国魏以后春禊定在三月三,活动内容也改为在水边宴饮、赋诗等。

  第二句:与会者

  第三句:兰亭周围地形环境

  ⑴带:名词动用,像衣带一样围绕

  第四句:宴饮之乐

  ⑴流觞曲水:也称为“曲水流觞”,春禊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引溪水进入弯曲的水渠,人们坐在水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觞系古代盛酒器具,即酒杯。通常为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可浮于水中。也有陶制的,两边有耳,又称“羽觞”,因其比木杯重,玩时则放在荷叶上,使其浮水而行。

  曲:使动,使(水)弯曲

  ⑵次:旁边

  ⑶一:一些,一点

  ⑷幽情:深藏内心的感情

  第五句:天气

  第六句:作者的主观感受。

  ⑴仰观,俯察:古人观照自然、人生的两种方式。

  ⑵所以:用来

  ⑶游目骋怀:纵展眼力,开阔胸怀。

  ⑷极:穷尽

  ⑸娱:乐趣

  ⑹信:实在,诚

  从第一自然段用词的简约、格调的淡雅可以看出作者的性情。

  第一自然段里作者无论模山范水还是描竹画树,都达到了简而不能再简的地步,真可谓惜墨如金,想那阳春三月的江南山间水渚该有多少鲜花吐芳、姹紫嫣红开遍,而此文中,作者却紧锁浓香艳颜,些许不流注笔端,进入作者视角的只在于山、水、林、竹、天、风而已。就是写那翠绿欲滴的树林、竹子,也只言其“茂”、言其“修”,而弃其绿、弃其碧、弃其翠,极力造成一种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宴集本是良辰美景中的赏心乐事,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从不过分表露,笔端的兴奋字眼从不轻易滑落,只在结尾处以“信可乐也”四字表出,但仍保持着笔势之从容沉稳,可见文字格调的淡雅正是作者人格性情的.体现。

  2)讲析第二段:(死生)之痛。思考:本段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是如何逐层阐述的?

  第一句:眼前聚会盛况,引起人生感悟。

  ⑴与:结交,交往

  ⑵俯仰:社会人事周旋应酬

  第二句:两种生活态度:“晤言一室”与“放浪形骸”

  ⑴或:有的人

  ⑵晤言:对面交谈

  ⑶因:就着

  ⑷放浪:放纵无拘束

  第三句:两种生活感受:“快然自足”与“感慨系之”

  ⑴趣:通“趋”,往,追求

  ⑵曾:竟,乃

  ⑶老之将至:“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子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⑷之:往,到达

  ⑸系:附着

  第四句:过渡深化:生之无常—死之无奈

  ⑴向:以前

  ⑵俯仰:时间很短

  ⑶犹:尚且

  ⑷之:代事,指“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⑸况:何况

  ⑹修短:寿命长短

  ⑺期:至,及

  第五、六句:得出“死生亦大”的结论,令人悲痛。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庄子·德充符》)

  第二自然段分为两层:第一层叙述。作者首先从兰亭*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周旋应时,尽管因人不同,人们做事处世的方法千差万别,但人们的观点无外乎有两种:一种是“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另一种则是当对所遇事物产生厌倦时,感情随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无端的感慨就产生了。第二层,针对人生的这种感情变化,用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发表感慨议论。人们对于自己先前喜欢的事物转瞬变为历史的陈迹这件事尚且感慨万分,何况对于随着世界的变化人们难免一死这件事呢?这里的“向之所欣”指的应该是兰亭*这件事,这样前后文就自然联系起来了。

  3)讲析第三段:(今昔)之悲

  思考:作者因何而悲?编辑兰亭诗集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句:指出古今兴感相同这一现象

  ⑴若合一契:(古人兴感之由)象符契一样相合

  ⑵不能喻之于怀:心里却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为何叹息悲伤?)

  第二句:批驳“死生一体”的观点,解释“兴感之由”。

  ⑴固:本来

  ⑵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体

  齐彭殇:把长命和短命等同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

  第三句:死生之大,千古同慨,人们将永远处于困境之中。

  ⑴由:通“犹”,如同

  第三、四句:指出结集的目的:引起后人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与共鸣。

  ⑴述:陈述,创作

  ⑵所以:……的原因

  ⑶致:情趣

  问:第三自然段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一步步推进的。

  明确:第一步,紧接上段结尾的“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于第三自然段一开头就用孔子的话总说生死大事,提到生死这件大事是令人悲伤的。第二步,作者从古人遗留下来的文章看到:古人也为人生变化而兴叹生悲,这和今人为人生的变化兴叹生悲完全相同,甚至比今人更加伤感,这使作者的心情久久不得开解。第三步,作者推测未来人的感情变化也必和古今人一样,等到现在的一切成为历史的陈迹,未来人也会像我们现在一样临今人之文而感叹,如此无情的变迁再次引起作者的感慨。最后一步作者点出写作此序的主旨:既然人生变化如此迅速,此次宴集的情况就该记录下来,以免湮灭不彰,同时也使将来之人了解作者心中的感触。随着感情变化的步步推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这与上文的乐生之意恰好相合。

  问:为什么说“一生死”、“齐彭殇”是“虚诞”、“妄作”。

  明确:这一观点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子认为生和死是相对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像细胞的新陈代谢。但他夸大了这个相对,否定了生和死的区别,所以,生死相等说是荒谬的。他又认为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和未成年就死去的人没什么差别,因为长短是相对的,但他同样夸大这种相对性,否定了寿夭的区别,所以是胡说。其次从第三段的内容看,作者先引用孔子的话说生死是人生的大事,接着分别写古人、今人和后人无不对生死这一人生大事感慨万端,对人生无常悲恨不已,那么既然古往今来人们无一例外都为人生无常兴叹生悲,庄子的死生一样、寿夭等同的说法还是虚妄荒诞之辞吗?

  总结全文: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3. 深化迁移

  儒、道与魏晋士人的死生观

  生命的短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

  儒家:“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儒家重视人的社会存在和现世存在,认为道德仁义远较个体生命重要,思考现世生活远较思考死亡重要,对死亡采取的是视而不见的态度,从而忽视了个体生命面对死亡时所应有的态度。西汉以后,经过统治阶级改造的儒家思想一统天下,士大夫将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伦理观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理想作为自我价值的最高实现,希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和人生价值,他们面对死亡所表现也是儒家那种视而不见的风范。

  道家:“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庄子·德充符》)

  “生死存亡为一体”(《庄子·大宗师》)

  道家的庄子对死亡则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大谈特谈死,“死生”一词在《庄子》一书中至少出现过24次。他意识到死亡的恐惧和生命存在的有限性,死与生的问题是庄子人生哲学的底层。与儒家对死亡的视而不见不同,庄子创立了“至人”、“真人”、“神人”的“游”的境界来作为他的人生理想,最终用虚幻的理想境界掩盖了现实人生的苦难,也掩盖了他对死亡的恐惧感。所以庄子说“生死存亡为一体”,他以自然天命作为生死的本体,主张将个体的人完全返回到自然状态,让人在混沌的世界中听从天命,取消生死差别,这在某种程度上不能不反过来掩盖了他哲学中死亡意识的光芒。

  魏晋士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鲍照《拟行路难》)

  时至魏晋,这是*历史上第二个长期分裂动荡时期,社会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混乱中,整个社会都在生死线上煎熬、挣扎着。浓厚的死亡意识笼罩着这一个时代,魏晋时代的人对死的恐惧和由之引发的对生的焦虑,这种感受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

  旧的虚幻的群体社会彻底解体了,昔日士大夫们赖以生存的儒家权威思想全面崩溃了。“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鲍照《拟行路难》)士大夫的内心充满对时光易逝和生命飘忽的无限感慨,死亡是令他们感到恐惧和哀伤的幽魂,驱之不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徐干《室思》),“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阮籍《咏怀》)他们将生命比作朝露、比作暮春草,看作飘忽的轻烟,充满对生之无常和死之无奈的感慨。

  此时,玄学兴起,玄学家致力于“援道入儒”,力图把儒家提倡的道德规范建立在道家自然本体论思想的基础之上。一般是在哲学上讲自然本体论,在政治上调和儒道,在人生方面追求玄远、超绝,成为魏晋士大夫的精神寄托。以“竹林七贤”为例,三国魏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人为当时名士,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云:‘死便据地以埋’”。(《晋书·刘伶传》)

  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晋书·阮籍传》)

  嵇康“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说*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与山巨源绝交书》)

  无论放浪形骸,还是自得自足,都源于对“人生苦短”的无奈,尤其是前者,对死亡意识的表现已达极至。总之,魏晋人的死生意识是从个体的生命出发的对死的恐惧及对生的焦虑,是对人的生存困境的观照和思考,是对儒家生死观的反叛和对道家生死观的深化。它不凭仁义道德,也不凭自然万物来消解人的个体存在,从而消解死亡意识,而是直接面对死亡思考,因此,魏晋时代是文化观念充分开放的时代,不再单纯拘泥于儒或道。正如李泽厚所说,是“人的觉醒”的时代(李泽厚《美的历程》)。正是在人的觉醒的人文思潮里,魏晋人在表面看似颓废、消极、悲观的死亡感慨中,深藏着他们对人生、生命强烈执著的追求和留恋,可以说是一种源自于死亡意识的“悲怆的美丽”。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菁华6篇)(扩展4)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菁华6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2、能力目标:

  品味文中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理清课文内容层次,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3、情感目标:

  欣赏文中描绘的自然美,学会关爱自然,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设想】

  1、本文语言精练、朴素、优美,教学时把重点放在体味语言特色上,由语言美去体悟自然美,体会作者乐山乐水的心情。

  要多读(可采取听读、范读、齐读、个人读、分组读形式)读到情随声出,自然成诵。

  2、二三自然段作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强调课前预*。

  预*要求:

  ⑴反复朗读,参照注解,初步理解文意,扫除阅读障碍。

  ⑵提出疑难问题。

  3、设计多媒体课件,将书法作品、图片、板书等用幻灯片形式展示。

  4、安排两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课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之乐。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知道唐太宗吗?他在临死之前泪流满面向唐高宗央求道:“父王为创立大唐,历尽艰辛,而今天下托付给你,我也放心,父王只从你这里要一样东西。”哪位同学知道他要什么?对!他说:“我所要的‘兰亭’真本,可与我同去,你的意思如何?”高宗点头答应了,太宗也就一命呜呼,气绝身亡。王羲之遗世的最佳书法珍品,就这样葬入了昭陵了。此后传世的“兰亭”是被萧翼从王羲之的第七代孙智永禅师的弟子辩才处骗得送入太宗秘库之后,遴选善书的欧阳询、褚遂良等名家刻意临摹之作。

  同学们可以欣赏《兰亭序帖卷》(打出“兰亭”帖幻灯片)。你看,这里每个字都孕育着生命,疏处不嫌其疏,密处不嫌其密,通篇看来,结构严密,浑然一体。东晋时人评论王羲之的书法笔势为“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意思是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捷。你看了是否也有这种感觉呢?*人是形式美最发达的民族,篆、隶、行、草、山水、花、鸟、玉器、陶瓷、亭台、园林无一不表现*人对形式美特殊的敏感,我们应该学会欣赏这种美。这篇《兰亭集序》不仅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登峰造极的佳品,也许你们不知道的是,它更是我国古代散文的上乘之作,通篇三百二十四字,文词优美,言简意深。在这里,笔墨光泽与内涵文采交相辉映,珠联璧合。

  二、朗读

  1、教师范读全文。

  (学生用心体会文中作者情感的变化,并注意重要字词的读音)

  2、正音。

  (请一组同学依次念,教师随时订正读音)

  多媒体显示:

  癸丑(guǐ )会稽(kuái jī )临文嗟悼(jiē)流觞曲水(shāng)曾不知(zēng)修禊(xì)放浪形骸(hái)游目骋怀(chěng)齐彭殇(shāng)趣舍万殊(qū)

  3、全班齐读全文。

  (思考本文作者的感情变化)

  三、讲读第一节

  1、请一生读第一节。

  2、教师指导朗读:

  “永和九年”至“修禊事也”一节叙述*稳,读时语气可以舒缓些;至“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短截警拔,节奏放明快些;而后“此地有”以下,又变为舒展曼婉;接着一段“是日也”三字提顿,然后一气流转而下。读时要有节奏感、音乐感,保持从容萧散的仪态。

  3、全班齐读第一节。

  4、分析:

  教师问:“第一节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信可乐也”。

  教师问:那么乐从何来?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明确: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本文四美俱全,足可乐也。

  ⑴良辰:

  暮春之初。农历1、2、3月为春季,暮春自然是三月。记得孔子有一次和子路、曾皙、冉有等几位学生一起谈论志向问题。当问到曾皙时,他答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咏而归。”曾皙的春风沂水、民生和乐大得孔子赞赏。南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也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想以江南暮春之美景、故国之思激发屈膝事敌的陈伯之幡然悔悟。可见暮春三月是人间一段最美的时光。又因为修禊,可知是3日,古人在这一天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这又是一个多么吉祥美好的日子啊!

  ⑵美景:

  兰亭地处“会稽山阴”,即当时的会稽郡山阴县距离城西二十余里有个名兰渚的胜境,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主体是山水。其山如何?“崇”与“峻”是本色形容,而“茂林修竹”四字遂赋予山岭盎然生气;其水如何?“清”与“激”亦为本色形容,而“映带左右”四字方使流水神采飞动。再看天气,“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宇清朗,和风吹拂:在这里没有“草长莺飞”春意闹,也没有“姹紫红开遍”的艳丽,只有清风拂面,水声泠泠;在这里物我同化,是非顿消,心境澄明。信可乐也。

  ⑶乐事:

  指什么?明确“修禊事也”。当地风俗:这一天人们无论贵贱老幼,都要到河畔、溪边,用凉水洗脸,意即涤除尘垢,以驱除不祥,祈求安福。当时王羲之正任会稽内史(相当于太守),他邀集司徒谢安、司马孙绰等诗人名流以及儿子微之、操之和十岁的献之等共四十一人,真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杜枚诗云“大抵南朝多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这里“群贤”不是浮泛奉承之辞,他们热爱自然,轻忽世俗得失人为礼仪,有高远情操,直率任性,表明诸子与己意气相投。有道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否则,虽有良辰美景也不足为乐。

  当然更乐的事不在修禊,而在于作曲水流觞之饮。请将他们的赋诗的一句找出来齐读: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请同学们对照注解来看这句话:

  译文:引(清流、激湍)作为流送酒杯的环曲水流,(大家)依次坐在曲水的旁边(拿着流到身边的酒杯饮酒),虽然没有吹拉弹唱的热闹场面,但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够尽情地抒发内心的情思了。众人陶醉在自然美景之中,尽情尽意,欢声笑语,久久不绝,以致感到人为的管弦之声亦属多余了。

  (多媒体显示:明·文征明·流觞赋诗图)

  ⑷赏心:

  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赏心悦目,他如何表达?

  学生读:“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文:指起头来看到宇宙的广大,低下头看到万物的繁多,借此来放开眼界,舒畅胸怀,尽情享受耳听和眼观的乐趣,真是快活啊。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是极视觉之娱;竹木萧萧,流水潺潺,是尽听觉之乐。但最令人快乐的还不在于此,是什么/是游目骋怀。如何理解“游目骋怀”?

  请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游:鱼在水中叫游,人自由在地观赏也是游,如游览;骋:驰骋,自由奔放的联想、想象,因而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我们在仰观俯察的时候,也是游目骋怀的时候,我们是超脱的空灵的美妙的,我们观察,最后落实的是娱乐,表现的是热爱现世生活,是在自然美的感召下抒发自己的情怀,这便是所谓山水诗的兴起了。这种娱乐式的交流,正开始于魏晋时的文人,从他们的开始,自然已不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了,而是可娱可乐,可歌可咏的了。所以王羲之笔下写竹,只言其修而弃其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这是色调的淡雅。兰亭宴集,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齐臻,但这种愉悦之情仅以“信可乐也”四字表出,笔势始终从容,这是心境的淡雅,是作者“清鉴贵重”(《世说新语·赏誉》)的情性的体现。

  四、学生齐读第一节,背诵

  五、布置作业

  1、预*二三节,翻译以下句子: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学生提出疑难问题,教师整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梳理本文重点字词,正确理解作者转乐为悲的情感,认识作者观点的积极意义。

  一、梳理字词

  多媒体显示:

  1、请学生回答加粗字含义: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表示抬头与低头的动作。

  俯仰: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周旋。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旧迹: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很短。

  所以:

  所以游目骋怀,是以极视听之娱:用来……,表凭借。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的原因,表原因。

  虽: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然。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纵使、尽管。

  之:

  所之既倦:往、到达、往到。

  感慨系之矣:代词、它。

  宇宙之大,品类之盛:定语前置的标志词。

  后之视今:取消句子独立性。

  形骸之外:的,助词。

  2、请学生翻译下列句子: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明确: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二、同桌互读互听二三自然段,然后全班齐读

  三、讨论

  1、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是悲得太没道理了。你认为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明确:这种情感变化是十分正常的。

  教师补充:古希腊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中提供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伟大的波斯王克谢尔克谢斯,率领波斯历史上最大的一支远征军向希腊进军,在阿比多斯海湾,他检阅全军。他的陆军遮天蔽地,他的水师布满海湾,他感到荣耀,感到幸福。但随后他又伤感起来,而且潸然泪下,对他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能活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在*古典文学中,描写聚会欢乐后转入悲伤的,典型的有: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对饮,自作《秋风辞》,也说:“欢乐极兮哀情多,小壮几时兮奈老何!”道出了这种现象的正常和普遍。

  2、那么作者悲从何处来呢?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

  其一,人生如白驹过隙,美好却短暂。一个人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地生存在社会上,好静者常在内室清淡佛老,好动者喜爱纵情山水,遇上喜欢的事物就心满意足,因快乐而忘了忧愁,竟然“不知老之将至”。

  其二,来自生命本体的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当人们“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但转眼之间,“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就是说,人的欲望,人对美的感受都不是凝固不变的,得到的东西即使很好,很快也会厌倦,感慨也随着产生了。

  其三,“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时间快速流逝,事物的急剧变化,更显出生命的脆弱,所以“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更何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生命最终要归于毁灭,这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人生之大患啊!悲来自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洞察和对时间的无情的恐惧。

  3、这一节作者的悲叹与上一节的叙事有何联系?

  明确:第一节写行修禊事,是为了祈福消灾。人生最大的福莫过于健康而快乐地活着,最大的灾莫过于死亡,所以由此想到死亡、生命,想到美的东西包括生命本身,随着时间的流逝总要归于消亡,于是便产生了浓浓的惆怅和哀痛,是自然的事了。

  4、作者的这种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极悲观?

  学生回答可以有多种答案。

  参考意见:

  ⑴这是悲观的。相比之下,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而不消沉,不黯然,积极进取,乐观旷达。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在他的一篇散文《论老之将至》中,也将生死这个永恒的主题升华到了壮阔高远的境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应该像河水一样──开始是细小的,被限制在狭窄的*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巨石,滑下瀑布。渐渐地,河道变宽了,河岸扩展了,河水流得*稳了。最后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显的间断和停顿,而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能够这样理解自己一生的人将不会因害怕死亡而痛苦,因为他所珍爱的一切都将继续存在下去。

  ⑵第二种观点:这种悲哀,这种对时间和死亡的恐惧并不必然导向消极悲观。性格刚强的曹操同样有“人生几何”的感叹,但是它最后导致的不是消极无为而是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兰亭集序》在忧生叹逝中包含着对美的幻灭的悼惜,它否定老庄“一死生,齐彭殇”,认为生即生,死即死,有生之年应做点事,不应空谈玄理,表现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而他的天机流布,挺然秀出的书法艺术在一定意义上可视为这种努力的结果。所以读它时,我们要从感伤的背后,发现作者对人生、自然的执著和热爱。这样就与上的乐生之旨契合无间了。

  3、作为书序,作者行文有何特点?

  明确:文章先叙兰亭修禊事,因修禊而“群贤毕至”,即说明了作诗缘由,又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描写了作诗时的情形,可见《兰亭集》是一部游宴诗集,结尾以“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说明成书经过,又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指出本书的意义。这样,结尾回到兰亭宴集收笔,行文舒卷自如,辞气畅达。

  四、朗读全文,背诵

  【板书设计】

  兰亭集序

  王羲之

  良辰:暮春之初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美景:清流激湍映带左右风物之美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乐

  乐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人物之盛

  曲水流觞畅叙幽情吟咏之雅

  赏心:仰观俯察游目骋怀视听之娱

  其一:人生美好却短暂

  其二:生命欲望永不得满足悲

  其三:时间无情,生命终归于毁灭

  【资料集萃】

  1、王羲之(321~279)字逸少,东晋琅邪人(现山东省临沂县)。后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世家大族(王谢之家,祖王正,父王旷,曾任淮南太守,善谋略,亦是书家),但性情耿直,严守操节。起家秘书郎,后迁参军,长史。拜护军将军,调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在会稽任内适逢灾荒,开仓赈济百姓。因与上司扬州刺史王述失和,遂称病辞职,从此优游林下,寄情山水,专攻书法。

  羲之幼有美名。《晋书·王羲之传》称其“幼讷于言,人未之奇”,七岁学书,十二岁时得其父传授学书笔法。又从卫夫人学书,融汇古今,独创一家,时人称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书迹虽为后人摹刻,已非原迹,得羲之笔法神采的,尤以永和九年记兰亭修禊之《兰亭集序》为极品,后人尊为行书典范。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因是草稿,无意于求工,故潇洒自然,点画富于变化,重字皆作别构,其中尤以二十个“之”字,写法个个不同,或端整如楷,或流利似草,变化不一,尽态极妍,通篇章法、结构、用笔虽各自称雄,但互不侵夺,配合默契,显示出浓轩得体,圆润流畅,充分表现出晋人萧散自然的风致,无愧于“天下第一行书”称号。

  2、有子七人,知名者五人:王玄之、王凝之、王徽之、王操之、五蕴之、王涣之、王献之。以第七子王献之最为突出。父子先后联辉,后人称二王,时人称:“献之骨力远不及父,而颇有媚趣”,七八岁时学书,羲之密从后掣其笔不得,叹曰:“此儿后当复有大名”。

  3、人琴俱亡:

  王徽之,字子猷,性卓荦不羁,雅性放诞,好声色。时人钦其才而秽其行。王献之,字子敬,少有盛名,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客止不怠,风流为一时之冠。工草隶,善丹青。时二人俱病笃,有术人云:“人命应终,而有生人乐代者,则死者可生。”徽之谓曰:“吾才位不如弟,请以余年代之。”术者曰:“代死者,以己年有余,得以足亡者耳。今君与弟算俱尽,何代也!”未几,献之卒,微之奔丧不哭,直上灵床坐,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因顿绝,先有背疾,遂溃裂,月余亦卒。

  4、王羲之爱鹅:

  ⑴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息弥日。

  ⑵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

  ⑶尝诣门生家,见杯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⑷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摘自《晋书》)

  5、“一死生与齐彭觞”,语出《庄子·齐物论》:

  “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祈)生乎”,“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认为生和死是相对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象细胞的新陈代谢,但他夸大了这个相对,否定了生和死的区别。庄子认为寿命长短相对,故而否定了寿夭的区别,认为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和未成年就死去的人没什么区别。但作者在文中引用孔子的话说生死是人生的大事,接着分别写古人、今人和后人,无不对生死这一人生大事感慨万端,对人生无常悲恨不已,既然古往今来人们无一例外都为人生无常兴叹生悲,庄子的死生一样,寿夭等同的说法不是虚妄荒诞之辞吗?

  6、“曾不知老之将至”,语出《论语·述而》: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7、符契:古代朝廷封官、传命和调遣兵将的凭证,用铜、玉、竹木等制作,上刻文字,分为两半,各执其一,合二为一方有效。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2

  知识与技能:

  了解序文的特点,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疏通课文,理清思路,归纳、积累文言字词。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故事,以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东晋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一群文人雅客正在在山间别苑吟诗作赋。其中有一人忽忽悠悠站起身子,借着几分醉意,自告奋勇地要求为众人的诗集作序。在众人热烈簇拥下,只见他拿起鼠须笔,饱沾浓墨,在蚕丝纸上畅意挥毫,人群中不时传来啧啧的赞叹声。待到作品出炉,此人便把毛笔一撇一掷,瘫坐在旁边的一个藤椅上,打起呼噜来了。

  第二日酒醒,他仍然觉得意犹未尽,伏案挥毫再次书写,却发觉都不如第一篇来的好,不禁长叹。

  这是又是一个神来之笔的传说,当然,如果当事人没有扎实的文学祭奠也是无法醉中写佳作的。

  这个稀里糊涂写序的人,就是王羲之,那卷无意之作,就是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二、整体感知

  1、全班齐读,圈出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读后纠正个别字音)

  2、快速浏览全文,试从每段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字眼。

  (乐——痛——悲)

  三、文本研*

  也就是说,作者的情感是有一个起伏的变化过程,究竟是什么让这位大师心起波澜呢?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他为什么会觉得快乐?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解决部分字词问题)

  1、自读第一段,思考:兰亭聚会,俯仰之间,乐在何处?

  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良辰)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美景)

  #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这里的景色呢?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天气好,风景好,难道心情就一定会好吗?如果宋江带领梁山好汉跑到兰亭对王羲之说:“小王啊,我们一起来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吧。”那样王羲之的心情还好吗?当然不好。所以什么也是很重要的?人。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这才有了共同话题,气氛很好,所以开心。

  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足以畅叙幽情;(乐事)

  “流觞曲水”:是选择一风雅静僻所在,文人墨客按秩序安坐于潺潺流波之曲水边,一人置盛满酒的杯子于上流使其顺流而下,酒杯止于某人面前即取而饮之,再乘微醉或啸呤或援翰,作出诗来。

  当时,王羲之与当朝名士41人于会稽山阴兰亭,大家喝喝酒,吟吟诗,当真是不亦乐乎!诗篇荟萃成集,由王羲之醉笔走龙蛇为之作序,这就是这篇《兰亭集序》的由来。

  仰观,俯察,

  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赏心)

  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在这里,四中美好的事物都具备了,难怪作者会如此开心。

  2、分享作者快乐的心境——女生齐读第一段。

  3、常言道: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作者的这种快乐并没有持续很久,不一会儿,他的精神就突然跌到低谷。

  针对这个起伏,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悲得太没道理了。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四人小组,读,商讨)

  (先叫学生翻译,问:你认为这句话是在讲什么呢?)

  如:

  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人生真是短暂啊,一抬头,一低头,这辈子就这样过去了。这是悲。古人也有很多描写人生短暂的句子,比如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2)“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这里写的是尽管每个人的爱好不同,宁静与躁动不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当大家遇到自己喜欢的事物,感到快乐自足,但一味的享受而忽视时间的存在,却没发现时间的流逝是如此的迅捷,等你反应过来时,也许早已经是两鬓斑白的老朽之人了。这也是悲。

  3)“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等到欢喜变成厌倦,人事变迁,物是人非,又不得不感慨这个世界的变化。这还是悲。

  4)“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有哪些值得高兴的事?比如文章开头就说了,天时、地利、人和,心情无比畅快。但是天下无不散之筵*,之前的四大乐事,转瞬之间,就成为过眼烟云,时间的流逝始终让人觉得不痛快。

  5)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况且,人生的长短随造化而定,最终必将走向消亡。作者认为死和生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可是这种大事我们却做不得半点主,真是既无奈,又无助,怎不叫人痛苦?

  6)“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每每看到前人写的关于生和死的文章,作者便没来由地觉得前人的观点、看法和自己相差无几,都把死和生看成是一件大事来对待。

  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所以作者说,把死和生,长寿和短命看成是一样的,这种观点是十分荒谬的,没有根据的。后人看我们就像我们看过去一样,把是非得失看得明明白白。反之,当我们自我观照,自我审视的时候,往往无法判断自己的这种生存状态究竟好还是不好。

  “凡*文学最高作品,即是其作者之一部生活史,亦可谓是一部作者之心灵史。此即作者之最高人生艺术。”——钱穆

  也就是说,我们在阅读文化作品的同时,也应关注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那时候的人是怎么活着的?

  引入资料: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当时的统治非常严酷,而且朝代更替频繁,朝不保夕。对生命常常有恐惧之感。而且因为朝代更迭,礼乐崩坏,文人们常常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是谓“一死生”“齐彭殇”。

  他们崇尚老庄,老庄思想是怎么样的?老子,提倡小国寡民,无为而治,我乐我的,你哭你的,谁也管不着谁。庄子,逍遥油,我忽而上天,我忽而入地,哪管人间苦乐与悲喜,只要自己觉得逍遥自在就可以了。这是一中十分虚无的人生观。

  这和悲又有什么联系呢?当时文人的生活太消极、太虚无了,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举例:时人评价*)时人无法体察自我,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这也是一大悲!

  8)“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里交代了写作目的,想着后世的读者能和他有相同的情致,类似的感伤。

  小结: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大部分同学都不认同郭沫若的看法,同学们认为作者的痛是正常的,是有理有据的。作者或感慨人生短暂、时光易逝,或悲叹人生无常,死生大事,不得变更,乃至时人活在“当局者迷”的状态之中,因此觉得十分悲痛。而这个痛与极乐的连贯性与合理性,同学们在课后仍可以继续探讨。

  (看来同学都很厉害,都能和大师级叫板,争一日之长短)

  4、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作者一直在死生这件事上纠缠不清。他写人生无常、生命短暂,写“当局者迷”,批判了当时消极无为、一死生、齐彭殇的人生观。反而言之,作者提倡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或:它的反面应该是一种怎样的人生观?)

  明:作者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当积极用世,“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四、课堂总结

  1、我们已经知道王羲之的观点是人生在世,当积极入世,实现抱负。你们怎么看?(机动环节)

  2、总结: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既而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然后由己悲人,批判了时人的虚无、消极,沟通古今,水到渠成。果然是一篇难得的大作。

  3、让我们再次朗诵全文,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情感。

  五、作业

  归纳重要的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

  2、指导学生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

  3、指导学生品味本文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

  教学设想

  1、安排两课时。

  2、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3、结合课后练*(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1、2,应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4、利用预*效果教学,避免逐字、逐句、逐段*均主义的讲解,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主要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教师适当点拨。

  5、介绍阅读课外文学作品《腾王阁序》,比较两文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简介作家作品,引导学生参看书下注释①。

  教师可补充以下内容:

  王羲之,有“书圣”之称,也长于诗文,字和文任意而行,得自然之妙,风格潇洒放脱。王羲之曾经一度做官,他关怀国事,在政治上曾有积极用世的一面,后辞官归田,以山水为娱,好服食养性,胸怀旷达,为时人敬重。

  “序”是一种文体,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个作序,《兰亭集序》即是脍炙人口的诗序名篇,其思想和辞藻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从中可以看出东晋一部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养、精神状态和文学造诣。

  二、朗读

  1、教师范读。

  (要求学生注意听清文章语气、节奏和读音。)

  出示小黑板,指一名学生读准下列生字:

  齐彭殇(shāng)趣舍万殊(qū)流觞(shāng)癸(guǐ)丑游目骋怀(chěng)修禊(xì)

  2、学生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在预*初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3、默读全文。

  (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提出预*时不能解决的字词句,教师答疑或学生讨论。应特别强调理解“俯仰”一词在文中的意义,“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句子含义。)

  三、整体感知作品,理清文章思路

  讨论:全文有三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

  (分别用六个字来概括。)

  学生发言。

  明确本文层次。

  板书:

  1、记叙兰亭盛况

  2、抒发人生感慨

  3、交代作序目的

  四、讨论第一段内容

  完成课后练*(一)中的⑴,教学的同时要求学生试背诵。

  1、提问:本段共有六句话,作者是如何记叙这次兰亭聚会的盛况的?

  (指名学生依次朗读每一句的内容,然后概括出每句话的内容要点。)

  板书明确:

  记叙兰亭盛会:

  1、时间:“永和……癸丑……暮春……”

  地点:“……兰亭……”

  目的:“修禊事也”

  2、人物:“群贤……少长……”

  3、环境:“此地有……,又有……”

  4、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

  5、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6、感受:“……信可乐也。”

  (讲析过程中,给定短暂时间强化记忆,然后指名学生根据板书内容提示,试背诵。)

  2、讨论:这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发言。

  明确:写景抒情,叙议结合。如叙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列坐其次。”下面紧接着引申而论“虽无丝竹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下面也同样是叙议结合:“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由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得出这样的结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讨论: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教师明确: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一段。

  2、预*思考:作者是如何围绕乐忧生死等人生重大问题展开议论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第二课时

  一、集体背诵第一段

  简要复*第一段内容,导人新课。

  二、讨论第二段内容

  1、教师领读或学生齐读。

  2、“俯仰”一词在这一段中两次出现,意思是否相同?

  (引导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

  3、本段教学有一定难度,应先指名学生串讲大意。

  4、提问:这段话作者是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议论的?是如何逐步展开的?

  (学生发言。)

  明确:作者承上文的“乐”字,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

  5、结合课后练*(一)中的⑵,讨论这段话的议论与上一段的叙事有何联系。

  讲析:首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是承上段“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而言;也是承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晶类之盛”中的“俯仰”二字推开一步的说法。下面承此句论述了两种人:一种是“晤言一室之内”倦于涉猎游玩的,一种是“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的。他们虽然“取舍”“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时都是“不知老之将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情随事迁,令人感慨的。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

  板书: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悟言一室之内(静)

  或放浪形骸之外(躁)

  欣于所遇(快然自足)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况修短随化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6、齐读。

  (指导学生在板书提示下试背诵。)

  三、讨论第三段

  交代作序目的,引起后人感怀:

  1、指名学生朗读。

  2、讨论:结尾部分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发言)

  明确:这段议论中饱含感情,写出了阅读昔人兴感之作时内心苦闷伤感与古人产生共鸣。作者接上文“死生亦大矣”提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观点,认为“有生就有死”,对于生死说得如此痛切,虽有悲观消极情绪,但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批判了老庄哲学中的虚无主义世界观。

  3、如何理解这篇书序行文的巧妙?

  学生讨论后明确:作者写供后人阅读的《兰亭集序》,却先写阅读昔人兴感之作,由“今之视昔”想到“后之视今”亦是如此,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所以“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后人有感串联起来,巧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了编集的目的。

  4、全班齐读。

  四、归纳总结

  本文先绘声绘色地记叙了兰亭*的盛况,接着叙志抒怀,抒发了对人生的无限感慨。语言清新朴实,叙议结合,在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充斥文坛的当时,显得尤为可贵。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三。

  3、比较阅读:课外阅读《腾王阁序》,比较与本文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积累整合文言知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2、了解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认识作者在乐、悲、痛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

  【教学难点】

  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整体感知,熟读课文,理清思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书中极品,又是文中上品。据历史记载,唐太宗千方百计搜觅真迹,并日夜赏玩临摹之,以至形成了宫廷上下竞相临书的盛况。唐太宗驾崩,此真迹又作为殉葬品埋入地下,后来此墓被盗,真迹永远失踪,成为千古恨事。我们现在所见的是唐代摹本。(让学生看教材中《兰亭集序》书法作品)从摹本可以判断“书中极品”的评价绝非妄言。而此文为什么又被称为“文中上品”呢?它为什么跨越千年依然动人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作为文学作品的《兰亭集序》的魅力所在。

  二、展示学*目标

  三、解题

  1、走*作者

  王羲之(公元321~379,一说303~361),字逸少,东晋琅邪临沂人。是东晋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书法家。出身于士族名门,是东晋政治家王导的从子。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早年从卫夫人学*书法,后多鉴前代名家书法,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有“书圣”之称。书法刻本以《乐毅论》《兰亭序》《十七帖》为著。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王羲之在诗文写作上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其文风清洗,不尚辞藻而多情致。

  2、背景介绍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之地,而且在*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风雅*,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3、文体知识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四、整体感知

  1、放录音

  (1)字音辨识

  癸guǐ丑修禊xì流觞shāng激湍tuān

  形骸hái游目骋chěng怀齐彭殇shāng嗟悼jiēdào

  会kuāi稽jī感慨系xì之

  通假字:趣舍万殊悟言一室之内

  (2)听录音,请学生分别划出三个段落中表达作者情感的词来(“乐”“痛”“悲”),划出不懂的字词句来。

  3、感知作品,理清思路

  根据文章的情感变化,划分文章段落层次。

  教师明确:第一段(1、2自然段):记叙兰亭*的盛况

  第二段(3自然段):抒发人生感慨

  第三段(4自然段):交代作序目的

  五、教学小结

  六、布置作业

  预*1、2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研*1、2自然段,探究乐在何处

  【教学过程】

  一、复*巩固、温故知新

  1、齐诵课文

  2、回顾思路

  二、研*第一部分,即1、2自然段

  1、迅速浏览课文,然后合上课本,凭记忆按提示查找内容要点

  如:时间:“永和……癸丑……暮春……”地点:“……兰亭……”

  人物:“群贤……少长……”环境:“此地有……,又有……”

  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信可乐也”

  2、摘录本段写景句,体会作者写景状物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

  学生明确: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3、课堂练*:模拟想象你便是其中一文士,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将景物和你的感受诉诸笔端。

  教师点拨:本段中作者无论“摹”山范水,还是“描”竹画树,都极其简约。想那阳春三月的江南该是鲜花吐芳,姹紫嫣红。此段中作者却只选山、水、林、竹、天。写山岭,从高耸、横亘状其势;写竹林,从茂密、参天绘其形;写溪水,着眼于水清流急,回环相映之态;写晴天,写煦风,仿佛景物皆着感情色彩。如此美景,在良辰、乐事的氛围中,给人带来的是愉悦,是欢欣,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和游人如织的快乐场面。

  4、提示学生朗诵时注意语调要清新明快,充满欢欣,优雅之情调。按照提示每组选代表朗读。

  5、学生讨论、交流

  (1)有人将本段之“乐”总结为“五乐”,你能找出来并加以总结说明吗?

  (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在第1部分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在这一段中作者描述了这次聚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是一乐;而聚会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谓良辰,是为二乐;聚会之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景美,是为三乐;宴会之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谓情真,是为四乐;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谓极视听之娱,是为五乐。作者感到人贤、辰良、景美、情真、赏心五事齐臻,所以认为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一句是对聚会情景的总结,突出了情感的主旋律——“乐”。

  (2)本段末句“信可乐也”能否改成“信可乐矣”?请阐述理由。

  明确:“信可乐也”不可改为“信可乐矣”。因为用“也”语气*缓,笔势沉稳;而用“矣”语气激越,笔端情感外露。仔细揣摩第1段中描述景物只在山、水、林、竹,而舍鲜花吐芳;就是写林写竹,只言“茂”“修”,而弃其绿、碧、翠,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本是赏心乐事,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并不过分显露,这是他气节高爽、性格沉稳的表现。

  (3)讨论: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教师明确: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

  三、当堂训练

  尝试着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

  暮春三月,莺飞草长,天气晴朗,春风和煦,不可不谓之“良时”;会稽山阴,清幽兰亭,茂林修竹,山环水绕,不可不谓之“美景”;时贤名流,志趣相投,不可不谓之“贤人”;曲水流觞,饮酒赋诗,不可不谓之“雅事”;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不可不谓之“乐心”:这实在是人生之乐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的畅快,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美谈佳话。千年以降,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这些文人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

  五、预*作业

  1、预*第3、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何而“痛”?又为何而“悲”?

  2、如何理解“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一些古汉语知识, 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感受作者兰亭盛会之乐和聚散之悲, 学*作者对于人生的积极态度。

  3.揣摩本文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和感情发展的线索安排, 领悟一点为文之道。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几处词类活用现象和“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等难句。

  2.情景交融和感情线索。

  3.作者对庄子“一死生、齐彭殇”虚妄论调的批判。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由“入木三分”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我们现在形容文章言论深刻有力, 可以用上一个什么成语?

  明确:“入木三分”。

  设问: 它的出处和原意怎样呢?

  明确: 我国最著名的大书法家, 人称“书圣”的王羲之,唐朝张怀灌著的《书断》里, 记有他的一个故事:“王羲之书祝版, 工人削之, 笔入木三分。”所谓“祝版”, 是古时的祭祝文字, 都写在木板上, 所以叫“祝版”。因为他笔力强健, 落笔有劲, 所以深透入木。因此形容书法用笔功力之深, 谓之“入木三分”。后来也可形容文章言论深刻有力。

  讲解: 王羲之, 东晋会稽( 今浙江绍兴) 人, 曾做过“右军将军”, 世称王右军。他写的《兰亭集序》( 板书课题) , 流传至今, 即所谓“兰亭字贴”, 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兰亭集序》不仅书法出众, 而且文章本身也为人所称道。下面我们就要学*这篇文章。

  二、释题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 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朋友以及儿子、侄子共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 饮酒赋诗, 事后把诗汇编成集, 王羲之为这本诗集作了序。( 序是一种文体, 放在书的前面或后面) 题目意思是“兰亭*的诗集的序”。它是古代诗序中的名篇。

  三、点拨字词句, 疏通文意

  1.点拨字词句。

  本文文字简练, 有的字句有一定难度。课文注释中有的, 这里不再重复, 没有而又需要理解的, 稍作补充解释并归类如下。

  实词: 毕、咸: 都/信: 实在/趣: 同“趋”/曾: 竟/ “所之”的“之”: 到, 引申为“经历”/嗟悼: 感叹忧伤/固: 才/致: 意趣

  词类活用:“一觞一咏”的“觞”: 喝酒( 名动) /极: 尽情享受( 形动) / “一死生”的“一”: 看成一样( 意动) / “齐彭殇”的“齐”: 看成相等( 意动)

  省略句: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后省“之”( 省宾语) /或因寄所托:“因”后省“之”( 省宾语) /晤言一室之内:“言”后省“于”( 省介词)

  难句: ( 1) 引以为流觞曲水: 把它引来作为漂流酒杯的环曲的渠水。( 2) 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人的寿命长短, 顺从自然规律, 听凭造化安排, 终归有穷尽的时候。( 3)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现在才知道, 把死亡和生存看成一样是荒诞的, 把长寿和短命看成相等也是胡乱造作的。

  2.学生根据注释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自荐口译全文。( 由三人完成, 每人一段, 共三段)

  四、思想内容分析( 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下第五步骤同)

  第一段: 写兰亭盛会, 贯穿并突出一个“乐”字。( 划横线处板书, 下同)

  开头总叙盛会的时间、地点、原因。紧接着连连写出令人可乐之事: 名士济济聚首兰亭, 一乐也; 山水环绕, 境界清幽,二乐也; 饮酒赋诗, 畅叙幽情, 三乐也;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四乐也; 仰观俯察, 游目骋怀, 五乐也。末尾“信可乐也”一句方才点出“乐”字。短短一百多字, 简洁流畅, 生动自然, 使盛会如画卷般展现眼前, 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优雅的情趣。

  第二段: 抒发人生感慨, 即盛事不常, 修短随化, 同足感慨。贯穿并突出一个“悲”字。

  开头一句, 点明人生的短暂, 紧接着指出, 人虽取舍动静不同, 但都难免为“欣于所遇”的乐和“所之既倦”的忧所左右, 前者则“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 后者则又“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再接下去进一步慨叹人对“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人生短暂, 终有穷尽之时) ”的无可奈何。最后“岂不痛哉”一句方才点出一个“悲”字。这种情调, 无可否认带有士族阶级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 但我们也应看到它积极的一面, 那就是劝勉人们必须珍惜时间和人生。唯其如此, 对“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的“向之所欣”, 才会“兴怀”, 对“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的短促人生, 才有“痛”感。“况”字的转折,正是这种情绪的'最好说明。

  第三段: 承上文议论抒情, 进一步写感想, 阐明作序缘由, 贯串并突出一个“感”字。

  这段前半, 从对“昔人兴感之由”的分析中, 发表了一个富有思想价值的论断:“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是什么东西呢?《庄子·齐物论》说:“方生方死, 方死方生。”( 方, 两船并行, 引申为两事物并存)意思是生的同时就是死, 死的同时就是生, 死生同时在于一体, 没有区别。这就是所谓“一死生”。《齐物论》又说:“莫寿于殇子, 而彭祖为夭。”( 没有比夭亡的儿童更长寿的, 而活了八百岁的彭祖是短命的) 意思是彭祖同更长寿的事物相比, 显得命短, 殇子同更短命的事物相比, 显得寿长。这就是所谓“齐彭殇”。“一死生”“齐彭殇”虽然指出了事物的相对性, 含有一点辩证的因素, 但却夸大了事物的相对性, 否定了生死寿夭之间的本质区别。庄子的这一思想是和他的无为即有为, 无为而治的虚无主义思想核心是一脉相承的。东晋玄学清谈之风盛行, 士大夫喜欢剽窃老庄唾余, 而王羲之力斥庄子“一死生”“齐彭殇”的看法为虚诞妄作, 言下之意认为, 尽管人生短暂, 但仍然应该而且可以有所作为。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再接下来, 作者明确交代作序缘由是以供后人兴怀, 这种为人生而作文的思想, 无论在当时和现在, 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写法上, 这段首尾照应, 突出了一个“感”字。

  五、艺术技巧鉴赏

  1.表现手法。

  先看三段之间的关系: 第一段写景, 是描写, 第二、三段是议论。描写是议论的基础, 为议论提供依据, 议论是描写( 写景) 的必然发展和深化。而无论描写还是议论, 都兼用了抒情笔调。因此, 本文突出的表现手法是: 缘景生情, 情景交融。作者是怎样挖掘散文中“情”的因素呢? 请看——

  2.线索安排。

  三段依次抒发“乐”—— —“悲”—— —“感”, 无不注入了作者浓烈的感情, 体现了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 这就是本文的线索。这条感情主线非常醒目, 成了统率全文的神, 它不仅使文章脉络分明, 中心突出, 而且能以情动人, 具有诗的韵味。这是作者谋篇布局、线索安排的匠心所在。

  3.语言表达。

  句式骈散结合, 读来音韵铿锵而又不觉得刻板一块; 用语朴实清新, 一扫当时雕辞琢句的浮艳文风。

  由于上述艺术技巧的运用, 本文就像一篇优美的散文诗, 成为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佳作, 与他的书法作品相得益彰, 辉耀古代文坛。

  六、作业

  1.熟读本文, 进一步提高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的鉴赏水*, 领悟一点为文之道。

  2.搜集自己以往的作文, 编成一本*作集, 为它题写书名并撰写一篇自序。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6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一些古汉语知识, 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感受作者兰亭盛会之乐和聚散之悲, 学*作者对于人生的积极态度。

  3.揣摩本文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和感情发展的线索安排, 领悟一点为文之道。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几处词类活用现象和“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等难句。

  2.情景交融和感情线索。

  3.作者对庄子“一死生、齐彭殇”虚妄论调的批判。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由“入木三分”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我们现在形容文章言论深刻有力, 可以用上一个什么成语?

  明确:“入木三分”。

  设问: 它的出处和原意怎样呢?

  明确: 我国最著名的大书法家, 人称“书圣”的王羲之,唐朝张怀灌著的《书断》里, 记有他的一个故事:“王羲之书祝版, 工人削之, 笔入木三分。”所谓“祝版”, 是古时的祭祝文字, 都写在木板上, 所以叫“祝版”。因为他笔力强健, 落笔有劲, 所以深透入木。因此形容书法用笔功力之深, 谓之“入木三分”。后来也可形容文章言论深刻有力。

  讲解: 王羲之, 东晋会稽( 今浙江绍兴) 人, 曾做过“右军将军”, 世称王右军。他写的《兰亭集序》( 板书课题) , 流传至今, 即所谓“兰亭字贴”, 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兰亭集序》不仅书法出众, 而且文章本身也为人所称道。下面我们就要学*这篇文章。

  二、释题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 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朋友以及儿子、侄子共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 饮酒赋诗, 事后把诗汇编成集, 王羲之为这本诗集作了序。( 序是一种文体, 放在书的前面或后面) 题目意思是“兰亭*的诗集的序”。它是古代诗序中的名篇。

  三、点拨字词句, 疏通文意

  1.点拨字词句。

  本文文字简练, 有的字句有一定难度。课文注释中有的, 这里不再重复, 没有而又需要理解的, 稍作补充解释并归类如下。

  实词: 毕、咸: 都/信: 实在/趣: 同“趋”/曾: 竟/ “所之”的“之”: 到, 引申为“经历”/嗟悼: 感叹忧伤/固: 才/致: 意趣

  词类活用:“一觞一咏”的“觞”: 喝酒( 名动) /极: 尽情享受( 形动) / “一死生”的“一”: 看成一样( 意动) / “齐彭殇”的“齐”: 看成相等( 意动)

  省略句: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后省“之”( 省宾语) /或因寄所托:“因”后省“之”( 省宾语) /晤言一室之内:“言”后省“于”( 省介词)

  难句: ( 1) 引以为流觞曲水: 把它引来作为漂流酒杯的环曲的渠水。( 2) 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人的寿命长短, 顺从自然规律, 听凭造化安排, 终归有穷尽的时候。( 3)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现在才知道, 把死亡和生存看成一样是荒诞的, 把长寿和短命看成相等也是胡乱造作的。

  2.学生根据注释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自荐口译全文。( 由三人完成, 每人一段, 共三段)

  四、思想内容分析( 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下第五步骤同)

  第一段: 写兰亭盛会, 贯穿并突出一个“乐”字。( 划横线处板书, 下同)

  开头总叙盛会的时间、地点、原因。紧接着连连写出令人可乐之事: 名士济济聚首兰亭, 一乐也; 山水环绕, 境界清幽,二乐也; 饮酒赋诗, 畅叙幽情, 三乐也;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四乐也; 仰观俯察, 游目骋怀, 五乐也。末尾“信可乐也”一句方才点出“乐”字。短短一百多字, 简洁流畅, 生动自然, 使盛会如画卷般展现眼前, 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优雅的情趣。

  第二段: 抒发人生感慨, 即盛事不常, 修短随化, 同足感慨。贯穿并突出一个“悲”字。

  开头一句, 点明人生的短暂, 紧接着指出, 人虽取舍动静不同, 但都难免为“欣于所遇”的乐和“所之既倦”的忧所左右, 前者则“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 后者则又“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再接下去进一步慨叹人对“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人生短暂, 终有穷尽之时) ”的无可奈何。最后“岂不痛哉”一句方才点出一个“悲”字。这种情调, 无可否认带有士族阶级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 但我们也应看到它积极的一面, 那就是劝勉人们必须珍惜时间和人生。唯其如此, 对“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的“向之所欣”, 才会“兴怀”, 对“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的短促人生, 才有“痛”感。“况”字的转折,正是这种情绪的最好说明。

  第三段: 承上文议论抒情, 进一步写感想, 阐明作序缘由, 贯串并突出一个“感”字。

  这段前半, 从对“昔人兴感之由”的分析中, 发表了一个富有思想价值的论断:“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是什么东西呢?《庄子·齐物论》说:“方生方死, 方死方生。”( 方, 两船并行, 引申为两事物并存)意思是生的同时就是死, 死的同时就是生, 死生同时在于一体, 没有区别。这就是所谓“一死生”。《齐物论》又说:“莫寿于殇子, 而彭祖为夭。”( 没有比夭亡的儿童更长寿的, 而活了八百岁的彭祖是短命的) 意思是彭祖同更长寿的事物相比, 显得命短, 殇子同更短命的事物相比, 显得寿长。这就是所谓“齐彭殇”。“一死生”“齐彭殇”虽然指出了事物的相对性, 含有一点辩证的因素, 但却夸大了事物的相对性, 否定了生死寿夭之间的本质区别。庄子的这一思想是和他的无为即有为, 无为而治的虚无主义思想核心是一脉相承的。东晋玄学清谈之风盛行, 士大夫喜欢剽窃老庄唾余, 而王羲之力斥庄子“一死生”“齐彭殇”的看法为虚诞妄作, 言下之意认为, 尽管人生短暂, 但仍然应该而且可以有所作为。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再接下来, 作者明确交代作序缘由是以供后人兴怀, 这种为人生而作文的思想, 无论在当时和现在, 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写法上, 这段首尾照应, 突出了一个“感”字。

  五、艺术技巧鉴赏

  1.表现手法。

  先看三段之间的关系: 第一段写景, 是描写, 第二、三段是议论。描写是议论的基础, 为议论提供依据, 议论是描写( 写景) 的必然发展和深化。而无论描写还是议论, 都兼用了抒情笔调。因此, 本文突出的表现手法是: 缘景生情, 情景交融。作者是怎样挖掘散文中“情”的因素呢? 请看——

  2.线索安排。

  三段依次抒发“乐”—— —“悲”—— —“感”, 无不注入了作者浓烈的感情, 体现了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 这就是本文的线索。这条感情主线非常醒目, 成了统率全文的神, 它不仅使文章脉络分明, 中心突出, 而且能以情动人, 具有诗的韵味。这是作者谋篇布局、线索安排的匠心所在。

  3.语言表达。

  句式骈散结合, 读来音韵铿锵而又不觉得刻板一块; 用语朴实清新, 一扫当时雕辞琢句的浮艳文风。

  由于上述艺术技巧的运用, 本文就像一篇优美的散文诗, 成为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佳作, 与他的书法作品相得益彰, 辉耀古代文坛。

  六、作业

  1.熟读本文, 进一步提高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的鉴赏水*, 领悟一点为文之道。

  2.搜集自己以往的作文, 编成一本*作集, 为它题写书名并撰写一篇自序。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菁华6篇)(扩展5)

——《兰亭集序》 教学设计 (菁华5篇)

《兰亭集序》 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2、学*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协作手法,感受幽远的文思,清新的辞采。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2、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学*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课文导入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写的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兰渚之亭)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吧。

  (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

  二、朗读课文

  配乐朗读(教师范读)

  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

  学生齐读。(教师订正)

  (1)朗读语调提示:“永和九年……修模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2)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分之现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了解序的题材特点

  明确:

  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有的*似论说文,有的*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2、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

  明确:

  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兰亭,走*王羲之的感情世界。

  3、分小组讨论,给文章划分段落部分,概括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

  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

  第三部分:明作序要旨

  四、赏析课文

  1、以课文的第一部分为主,看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明确:

  时间:永和九年 暮春之初

  风景: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人物:群贤少长 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

  感受:信可乐也

  写法:写景抒情 叙议结合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的畅快。

  2、学生尝试背诵第一段。

  理清背诵思路:记叙了*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地”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的心情。

  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请学生摘录写景句。

  3、学*第二段,了解作者的心境的变迁。

  明确:

  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死生之大,岂不痛哉?

  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4、朗读并分析第三自然段。

  理清背诵思路:

  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总结全文。作者的"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从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看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王羲之)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览昔者兴感之由”,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作者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而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更加深刻感慨。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5、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

  6、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背诵。

  五、课堂小结

  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六、课后练*

  1、完成练*一、二。

  2、背诵全文。

《兰亭集序》 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

  2、指导学生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

  3、指导学生品味本文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

  【教学设想】

  1、安排两课时。

  2、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3、结合课后练*(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1、2,应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4、利用预*效果教学,避免逐字、逐句、逐段*均主义的讲解,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主要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教师适当点拨。

  5、介绍阅读课外文学作品《腾王阁序》,比较两文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简介作家作品,引导学生参看书下注释①。

  教师可补充以下内容:

  王羲之,有“书圣”之称,也长于诗文,字和文任意而行,得自然之妙,风格潇洒放脱。王羲之曾经一度做官,他关怀国事,在政治上曾有积极用世的一面,后辞官归田,以山水为娱,好服食养性,胸怀旷达,为时人敬重。

  “序”是一种文体,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个作序,《兰亭集序》即是脍炙人口的诗序名篇,其思想和辞藻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从中可以看出东晋一部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养、精神状态和文学造诣。

  二、朗读

  1、教师范读。

  (要求学生注意听清文章语气、节奏和读音。)

  出示小黑板,指一名学生读准下列生字:

  齐彭殇(shāng) 趣舍万殊(qū) 流觞(shāng) 癸(guǐ)丑 游目骋怀(chěng) 修禊(xì)

  2、学生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在预*初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3、默读全文。

  (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提出预*时不能解决的字词句,教师答疑或学生讨论。应特别强调理解“俯仰”一词在文中的意义,“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句子含义。 )

  三、整体感知作品,理清文章思路

  讨论:全文有三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

  (分别用六个字来概括。)

  学生发言。

  明确本文层次。

  板书:

  1、记叙兰亭盛况

  2、抒发人生感慨

  3、交代作序目的

  四、讨论第一段内容

  完成课后练*(一)中的⑴,教学的同时要求学生试背诵。

  1、提问:本段共有六句话,作者是如何记叙这次兰亭聚会的盛况的?

  (指名学生依次朗读每一句的内容,然后概括出每句话的内容要点。)

  板书明确:

  记叙兰亭盛会:

  1、时间:“永和……癸丑……暮春……”

  地点:“……兰亭……”

  目的:“修禊事也”

  2、人物:“群贤……少长……”

  3、环境:“此地有……,又有……”

  4、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

  5、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6、感受:“……信可乐也。”

  (讲析过程中,给定短暂时间强化记忆,然后指名学生根据板书内容提示,试背诵。)

  2、讨论:这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发言。

  明确:写景抒情,叙议结合。如叙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列坐其次。”下面紧接着引申而论“虽无丝竹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下面也同样是叙议结合:“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由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得出这样的结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讨论: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教师明确: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一段。

  2、预*思考:作者是如何围绕乐忧生死等人生重大问题展开议论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第二课时

  一、集体背诵第一段

  简要复*第一段内容,导人新课。

  二、讨论第二段内容

  1、教师领读或学生齐读。

  2、“俯仰”一词在这一段中两次出现,意思是否相同?

  (引导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

  3、本段教学有一定难度,应先指名学生串讲大意。

  4、提问:这段话作者是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议论的?是如何逐步展开的?

  (学生发言。)

  明确:作者承上文的“乐”字,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

  5、结合课后练*(一)中的⑵,讨论这段话的议论与上一段的叙事有何联系。

  讲析:首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是承上段“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而言;也是承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晶类之盛”中的“俯仰”二字推开一步的说法。下面承此句论述了两种人:一种是“晤言一室之内”倦于涉猎游玩的,一种是“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的。他们虽然“取舍”“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时都是“不知老之将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情随事迁,令人感慨的。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

  板书: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悟言一室之内 (静)

  或放浪形骸之外 (躁)

  欣于所遇 (快然自足)

  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

  况修短随化 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6、齐读。

  (指导学生在板书提示下试背诵。)

  三、讨论第三段

  交代作序目的,引起后人感怀:

  1、指名学生朗读。

  2、讨论:结尾部分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发言)

  明确:这段议论中饱含感情,写出了阅读昔人兴感之作时内心苦闷伤感与古人产生共鸣。作者接上文“死生亦大矣”提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观点,认为“有生就有死”,对于生死说得如此痛切,虽有悲观消极情绪,但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批判了老庄哲学中的虚无主义世界观。

  3、如何理解这篇书序行文的巧妙?

  学生讨论后明确:作者写供后人阅读的《兰亭集序》,却先写阅读昔人兴感之作,由“今之视昔”想到“后之视今”亦是如此,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所以“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后人有感串联起来,巧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了编集的目的。

  4、全班齐读。

  四、归纳总结

  本文先绘声绘色地记叙了兰亭*的盛况,接着叙志抒怀,抒发了对人生的无限感慨。语言清新朴实,叙议结合,在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充斥文坛的当时,显得尤为可贵。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三。

  3、比较阅读:课外阅读《腾王阁序》,比较与本文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

《兰亭集序》 教学设计3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序文的特点,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疏通课文,理清思路,归纳、积累文言字词。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故事,以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东晋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一群文人雅客正在在山间别苑吟诗作赋。其中有一人忽忽悠悠站起身子,借着几分醉意,自告奋勇地要求为众人的诗集作序。在众人热烈簇拥下,只见他拿起鼠须笔,饱沾浓墨,在蚕丝纸上畅意挥毫,人群中不时传来啧啧的赞叹声。待到作品出炉,此人便把毛笔一撇一掷,瘫坐在旁边的一个藤椅上,打起呼噜来了。

  第二日酒醒,他仍然觉得意犹未尽,伏案挥毫再次书写,却发觉都不如第一篇来的好,不禁长叹。

  这是又是一个神来之笔的传说,当然,如果当事人没有扎实的文学祭奠也是无法醉中写佳作的。

  这个稀里糊涂写序的人,就是王羲之,那卷无意之作,就是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二、整体感知

  1、全班齐读,圈出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读后纠正个别字音)

  2、快速浏览全文,试从每段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字眼。

  (乐——痛——悲)

  三、文本研*

  也就是说,作者的情感是有一个起伏的变化过程,究竟是什么让这位大师心起波澜呢?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他为什么会觉得快乐?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解决部分字词问题)

  1、自读第一段,思考:兰亭聚会,俯仰之间,乐在何处?

  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良辰)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美景)

  #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这里的景色呢?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天气好,风景好,难道心情就一定会好吗?如果宋江带领梁山好汉跑到兰亭对王羲之说:“小王啊,我们一起来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吧。”那样王羲之的心情还好吗?当然不好。所以什么也是很重要的?人。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这才有了共同话题,气氛很好,所以开心。

  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足以畅叙幽情;(乐事)

  #“流觞曲水”:是选择一风雅静僻所在,文人墨客按秩序安坐于潺潺流波之曲水边,一人置盛满酒的杯子于上流使其顺流而下,酒杯止于某人面前即取而饮之,再乘微醉或啸呤或援翰,作出诗来。

  当时,王羲之与当朝名士41人于会稽山阴兰亭,大家喝喝酒,吟吟诗,当真是不亦乐乎!诗篇荟萃成集,由王羲之醉笔走龙蛇为之作序,这就是这篇《兰亭集序》的由来。

  仰观,俯察,

  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赏心)

  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在这里,四中美好的事物都具备了,难怪作者会如此开心。

  2、分享作者快乐的心境——女生齐读第一段。

  3、常言道: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作者的这种快乐并没有持续很久,不一会儿,他的精神就突然跌到低谷。

  针对这个起伏,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悲得太没道理了。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四人小组,读,商讨)

  (先叫学生翻译,问:你认为这句话是在讲什么呢?)

  如:

  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人生真是短暂啊,一抬头,一低头,这辈子就这样过去了。这是悲。古人也有很多描写人生短暂的句子,比如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2)“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这里写的是尽管每个人的爱好不同,宁静与躁动不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当大家遇到自己喜欢的事物,感到快乐自足,但一味的享受而忽视时间的存在,却没发现时间的流逝是如此的迅捷,等你反应过来时,也许早已经是两鬓斑白的老朽之人了。这也是悲。

  3)“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等到欢喜变成厌倦,人事变迁,物是人非,又不得不感慨这个世界的变化。这还是悲。

  4)“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有哪些值得高兴的事?比如文章开头就说了,天时、地利、人和,心情无比畅快。但是天下无不散之筵*,之前的四大乐事,转瞬之间,就成为过眼烟云,时间的流逝始终让人觉得不痛快。

  5)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况且,人生的长短随造化而定,最终必将走向消亡。作者认为死和生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可是这种大事我们却做不得半点主,真是既无奈,又无助,怎不叫人痛苦?

  6)“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每每看到前人写的关于生和死的文章,作者便没来由地觉得前人的观点、看法和自己相差无几,都把死和生看成是一件大事来对待。

  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所以作者说,把死和生,长寿和短命看成是一样的,这种观点是十分荒谬的,没有根据的。后人看我们就像我们看过去一样,把是非得失看得明明白白。反之,当我们自我观照,自我审视的时候,往往无法判断自己的这种生存状态究竟好还是不好。

  “凡*文学最高作品,即是其作者之一部生活史,亦可谓是一部作者之心灵史。此即作者之最高人生艺术。”——钱穆

  也就是说,我们在阅读文化作品的同时,也应关注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那时候的人是怎么活着的?

  引入资料: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当时的统治非常严酷,而且朝代更替频繁,朝不保夕。对生命常常有恐惧之感。而且因为朝代更迭,礼乐崩坏,文人们常常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是谓“一死生”“齐彭殇”。

  他们崇尚老庄,老庄思想是怎么样的?老子,提倡小国寡民,无为而治,我乐我的,你哭你的,谁也管不着谁。庄子,逍遥油,我忽而上天,我忽而入地,哪管人间苦乐与悲喜,只要自己觉得逍遥自在就可以了。这是一中十分虚无的人生观。

  这和悲又有什么联系呢?当时文人的生活太消极、太虚无了,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举例:时人评价*)时人无法体察自我,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这也是一大悲!

  8)“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里交代了写作目的,想着后世的读者能和他有相同的情致,类似的感伤。

  小结: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大部分同学都不认同郭沫若的看法,同学们认为作者的痛是正常的,是有理有据的。作者或感慨人生短暂、时光易逝,或悲叹人生无常,死生大事,不得变更,乃至时人活在“当局者迷”的状态之中,因此觉得十分悲痛。而这个痛与极乐的连贯性与合理性,同学们在课后仍可以继续探讨。

  (看来同学都很厉害,都能和大师级叫板,争一日之长短)

  4、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作者一直在死生这件事上纠缠不清。他写人生无常、生命短暂,写“当局者迷”,批判了当时消极无为、一死生、齐彭殇的人生观。反而言之,作者提倡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或:它的反面应该是一种怎样的人生观?)

  明:作者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当积极用世,“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四、课堂总结

  1、我们已经知道王羲之的观点是人生在世,当积极入世,实现抱负。你们怎么看?(机动环节)

  2、总结: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既而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然后由己悲人,批判了时人的虚无、消极,沟通古今,水到渠成。果然是一篇难得的大作。

  3、让我们再次朗诵全文,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情感。

  五、作业

  归纳重要的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兰亭集序》 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

  2、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深沉感叹中的积极情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全班齐读第二段,指出作者的生死关是什么?

  三、具体研*第二段

  1、重点字词:

  “或”“取诸”“因”“趣”“曾”“系”“向 ”

  2、特殊句式:

  悟言一室之内。

  当其欣于所遇。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通过串读,理清背诵思路。作者发出“岂不痛哉?”的感叹,原因是什么?

  四、具体研*第三段

  1、重点字词:

  “一”“齐”“致”“斯文”

  2、特殊句式:

  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亦将有感于斯文。

  3、作者感到“悲”的原因是什么?

  五、小结

  本文的主旨在于探索人生哲理,表达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即所谓“畅叙幽情”,虽然也出现了一些低沉的调子,但总体来说作者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是积极的,是一种“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的样式。

  六、作业

  【板书设计】

  景美

  乐 人贤

  事雅

  生命将老 爱好将倦

  痛

  生死随化 欢乐有尽

  “一死生”虚诞

  悲 “齐彭殇”妄作

  生死问题,古今同慨

《兰亭集序》 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记诵全文。

  2、掌握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特点,体会行文之妙。

  3、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无常、终归于尽之慨,感叹中含积极之情。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美文,必须加强诵读。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抓住序的特点和本文行文思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要点:介绍有关常识,整体感知文意。

  一、导语。人们早就开始了对生死的思考。司马迁: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代书圣王羲之也为我们献上了对生死的哲理思考。

  二、介绍。王羲之,书圣,行草《兰亭集序》誉为行书第一。其人曾一度为官,积极用世,后辞官归田,娱情山水,胸怀旷达。

  序,一种文体,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文字。多介绍成书经过,意旨,作者情况等,亦可评论。古人宴集,常一同赋诗,推一人作序。

  三、感知全文。

  1、听录音。正音。guǐ癸xì禊shāng觞chěng骋shāng殇

  2、初步品味本文骈散的特征。

  3、对照书序,感知内容。:

  作诗缘由(修禊事而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情形(一觞一咏)

  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

  意义(后之览者,将有感于斯文)

  借题发挥(论生死)——这是不同于一般序文之处

  形成以下情况1。记盛况

  2、抒感慨

  3、交代作序目的

  四、学生对照注解,疏通全文。

  共同解决练*。积累文言知识。

  五、作业。翻译全文。

  第二课时

  内容:分析与诵读

  一。复*。诵读。

  二、分析。

  1、学*第一节。

  如何记叙盛况?

  时间:永和九年,暮春地点:兰亭目的:修禊事人物:群贤少长

  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天气:惠风和畅

  活动:流觞曲水感受:信可乐也

  “信可乐也”到底有几乐?(良辰1乐;美景2乐;赏心3乐;乐事4乐;人贤5乐)

  结合上述内容诵读。

  鉴赏:体会作者状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想象这一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游人如织的快乐之景)

  用清新明快的调子朗读。

  2、学*第二节。

  这节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议论的?如何展开逐步?

  承接上文之“乐”而来,由乐而忧,又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

  由现今人们相处,处世各异,静躁不同,但忧患之源相同。A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而快然自足,所之即倦,感慨系之B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向之所欣,转眼之间以成陈迹C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故死生亦大矣。

  欣于所遇及所之既倦

  叹死生亦大矣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小结:本段以议论为主,探讨人生哲理,朗读宜用和缓语气读之。

  3、研*第三节。

  理清文脉:昔人兴感,若合一契——古人也有感于生死

  批评:一生死,齐彭殇

  后之视今亦如今之视昔记此文以免不彰

  三、探究。

  品本文行文之妙:由昔人兴感说起,由今之视昔想到后之视今,这样把昔人、昔人,今人、今文,后人串连起来,巧妙交代了编集之由。

  谈对一生死,齐彭殇的看法:把生死等同,长短等同是错误的。不同的人生死不同。臧克家“有的人死了,他还或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所以应该珍惜生命,活着有价值。

  对作者生死观的认识:作者不为言谈家的论调所蒙蔽,借题发挥,阐述了他的生死观,显其旷达性格;但他毕竟生于国力衰微的东晋前期,意志消沉,不求进取的风气也影响之。分析——积极的一面,从第一段中可感受到作者快乐之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从第二段对人生苦短的感慨中,也仿佛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人生的眷恋之情;从第三段中,批评虚无主义,对玄风盛行的批评也有积极的意义。

  四、拓展。人生苦短,人之共叹。但大多数却经受了人生的考验,创造了瑰丽的人生。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抒发的恰恰是建功立业的决心。苏轼:人生如梦,却表达的恰恰是建功立业的渴望。李白虽“人生在世不称意”,却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叹“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五、小结。

  教学反思:这是一篇文笔简练,行文高妙的美文。既有语言的隔阂也有理解的难度。选准切入口很重要。作为一篇序文,不妨从序文特点入手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作为一篇千古名篇,当自有它的与众不同之处。那边是它借题发挥,独树一帜。

  一篇文笔优美、哲理深奥的散文。自然要细读细品,方能悟出其行文之妙;对生死哲理,必须重锤敲打,纵横联系以期让学生弄懂。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菁华6篇)(扩展6)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菁华5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

  2、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深沉感叹中的积极情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全班齐读第二段,指出作者的生死关是什么?

  三、具体研*第二段

  1、重点字词:

  “或”“取诸”“因”“趣”“曾”“系”“向”

  2、特殊句式:

  悟言一室之内。

  当其欣于所遇。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通过串读,理清背诵思路。作者发出“岂不痛哉?”的感叹,原因是什么?

  四、具体研*第三段

  1、重点字词:

  “一”“齐”“致”“斯文”

  2、特殊句式:

  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亦将有感于斯文。

  3、作者感到“悲”的原因是什么?

  五、小结

  本文的主旨在于探索人生哲理,表达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即所谓“畅叙幽情”,虽然也出现了一些低沉的调子,但总体来说作者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是积极的,是一种“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的样式。

  六、作业

  【板书设计】

  景美

  乐人贤

  事雅

  生命将老爱好将倦

  痛

  生死随化欢乐有尽

  “一死生”虚诞

  悲“齐彭殇”妄作

  生死问题,古今同慨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背景:

  1、作者创作背景:酒发灵感,酒能助兴!像“酒入豪肠,七分化作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余秋雨《寻李白》)的李白,斗酒诗百篇;像参加滕王阁盛宴的少年王勃,醉意朦胧之际“不知天高地厚”,斗胆挥毫,《滕王阁序》乃世代流传!兰亭修禊诗会,王羲之与佳朋挚友临流饮酒,热血江海澎湃,灵感星光闪烁,酒一杯,诗一首,放浪形骸。肩担作序之任,背负诗友所托,手中的鼠须笔挥洒自如,一行行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饱蘸情愫的字句在行书顶峰的上空翩翩飞舞!酒酣之作,情感跳跃性极大,酒醒之后的王羲之不但惊奇于朦胧之中的那份神奇的书法笔力,而且对“乐——痛——悲”的情感变化也有些说不清道不明了。所以后代有人质疑,“悲”“痛”之言逻辑不清,迷乱主题,全是杂凑。

  2、教师教学背景:《兰亭集序》经典之作,成就了许多老师的经典之课!但是,据笔者了解,所谓“经典之课”,往往多依赖于多媒体的运用,《兰亭序帖卷》的点缀,声情并具的诵读等形式方面,而对情感脉络的梳理仅仅停留在粗浅的“乐——痛——悲”的较机械概括上,而对“痛起源于乐,悲升华于痛”的自然流畅性触摸不到,更体验不到,也就无法鉴赏痛悲之叹背后的人生意义和审美价值!因此,许多老师以形式多样的诵读,来躲避对文本深入细致的解读探究,看似追求审美体验,其实掩饰了与文本的空洞对话!真乃东晋盛行的玄理学风在《兰亭集序》课堂上的演绎!

  3、单元设计背景:本单元的主题为“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灿烂的星空能给人深深的震撼,犹如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因此,本文课堂教学应力求创设问题情景,尊重独特的心理体验,探究意味蕴藉的.人生追求,构建阅读审美价值。

  4、学生学*背景:通过预*,学生能够疏通语句,了解序特别是书序的特点,熟悉作者及此文的背景常识。但是,即使熟读课文,学生对作者行文的思路和蕴含于貌似低沉消极情感态度之中的人生追求和生命的呼唤依旧不能喻之于怀,因而难以真正触摸到审美价值的层面,也就难以体验作者当时真实的心境!从这个角度着想,是否能够引领学生梳理品析看似矛盾冲突而其实自然流畅的情感脉络,是否能够引领学生探究蕴藏于人生悲叹之中的审美价值,是学*鉴赏本文的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通过录音诵读、示范朗诵、自由诵读体验品味文章独特的情韵美!

  学*目标:

  1、通过师生质疑释义的方式掌握重要字词的用法含义;

  2、梳理文章“乐、痛、悲”的情感脉络,品析作者自然流畅的心境;

  3、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究蕴藏于人生悲叹之中的审美价值!

  4、听读、跟读、自由诵读,体验文章独特的情韵美;

  学*重点:

  解读文本,品析情感脉络的自然流畅。

  学*难点:

  探究痛惜悲叹之中的人生审美价值。

  学*流程:

  一、课堂导入

  (教师活动)杜甫被誉为“诗圣”,司马迁被誉为“史圣”,曾经有一位名士被人们誉为“书圣”,他是谁呢?

  (学生活动)明确:王羲之

  (教师活动)他为何获此殊荣?

  (学生活动)相互交流,信息共享:王羲之,东晋伟大的书法家,在楷书和行书方面成就最高,尤其是行书,其代表作《兰亭集序》被宋代米芾誉为“天下行书第一”。

  (教师活动)补充:《兰亭集序》,从书法上看,犹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其真迹被唐太宗骗去,后殉葬于昭陵,流传的只是摹本。唐太宗如此珍爱的《兰亭集序》,难道仅仅就是字美吗?今天,让我们带着文学的眼光走进它!

  二、质疑释义,疏通文意

  1、(教师活动)明确任务:课前让同学们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大家在预*过程中,肯定会碰到一些疑难问题,现在,大家可以针对这些疑难问题互相交流和探讨!

  (学生活动)相互质疑,相互探讨。

  2、(教师活动)明确要求:通过大家刚才相互交流和探讨,解决了不少疑惑,但也许还有一些争议或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大家提出来,我们全班同学共同来探讨!

  (学生活动)质疑释疑

  3、(教师活动)补充质疑:音(癸会稽禊殇湍觞)

  义(修觞一所以之通假字)

  用法(少长贤一)

  (学生活动)释疑

  三、解读文本,体验探究

  1、(教师活动)明确任务:请听录音朗诵,准确把握读音和句读。

  (学生活动)静听录音朗诵,明确读音句读。

  2、(教师活动)创设情景:这篇文章就像一座小桥,我们走过这座桥,就来到了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的兰亭,我们见到了王羲之,看上去,他的心情怎么样?用一个字来回答。

  (学生活动)思考、概括、明确:“乐”。

  (教师活动)追问:“信可乐也!”意思是实在令人高兴,是什么让王羲之乐成这样?请结合文本分析鉴赏。

  (学生活动)结合文本思考、概括、回答:良辰——“暮春之初”

  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佳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盛会——“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师生互动)品味鉴赏:“良辰”良在春光明媚;

  “美景”美在山峦层叠、峰岭峻秀、树林茂密、水竹修颀,河流激荡回旋,春风和暖轻柔!

  “佳朋”佳在与会的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人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诗人佛学家等。

  “盛会”盛在临流饮酒,酒一杯,诗一首,畅叙幽情,放浪形骸。

  (教师活动)总结:在“良辰”,遇“佳朋”,赏“美景”,开“盛会”,“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确实快乐!

  (学生活动)再次品味示范朗诵,体验快乐心情!

  3、(教师活动)创设情景:假如我们能够穿越时空,和王羲之等名士在兰亭临流赋诗,畅叙幽情,抬起头来仰望浩渺无际的天空,低头观赏着天地万类美景,你会有什么感想?王羲之等人又有什么体验?

  (学生活动)想象、思考、回答。

  (教师活动)在学生迷惑时点拨、启示:“仰观”“俯察”——时光转瞬即逝

  “宇宙”“品类”——博大永恒

  “人生”“生命”——渺小短暂

  (教师活动)追问:有了这种体验,作者的情感有何变化?

  (学生活动)思考、概括、明确:由“乐”生“痛”。

  (教师活动)“痛”从“乐”生!这种“痛”的情感缘于作者因“良辰美景,佳朋盛会”萌发的感慨,从第二自然段来分析,作者有那些感慨?由此可知作者怀有怎样的人生态度?

  (师生互动)“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美好的东西也并非永久美好,都在变化。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况”,更何况的意思,表明递进关系,也就是说,人生的长短和最终的死亡都是我们主观意志无法左右的。

  这种感慨,看似消极,其实积极地暗示我们,怎样生和怎样死我们可以主宰,从而与古人的生死看法产生强烈共鸣——死生亦大矣!

  (学生活动)朗诵第二部分,品味生死痛惜之情,感悟人生进取之意!

  4、(教师活动)请一位同学诵读第三部分,思考:作者的情感又有何变化?

  (学生活动)思考、领悟:由“痛”转“悲”。

  (教师活动)追问:“悲”什么意思?……悲伤?悲哀?悲叹?

  (师生互动)“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由个体体验上升到普遍性的思索感悟,相同的缘由触发相同的感慨,今天与昨天相同,明天也会与今天一样,“死生不一”,“彭殇不齐”,留恋的人生更有价值,有价值的人生更加关注生命的过程长短!千古一叹,传之后人,这就是作序的缘由,也是《兰亭集序》的文学追求!

  兴感之由: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千古悲叹:死生亦大——今昔无异,后今一致

  (学生活动)再次诵读第三部分,在诵读中感悟作者对生死的悲叹!

  四、欣赏录音诵读,品味痛悲心境

  (师生活动)师生跟随录音诵读,细细品味字里行间那丝丝缕缕的痛惜悲叹的生命体验!

  五、布置作业:

  以“惟有星空让我震撼”为题,写一篇文章,融入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和生命思考!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3

  学*目标:

  1、回顾并归纳“信”“与”等词的意义及定语后置等重要文言知识。

  2、理清作者的情感思路,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由这次*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3、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教学步骤一、导入王羲之素有“书圣”的美誉,其书法作品《兰亭集序》更是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看大屏幕,出示临摹图,欣赏王羲之的书法),遒劲有力,入木三分,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只可惜我们看到的是临摹本,据说其真迹已随唐太宗葬入昭陵而失传。但同时《兰亭集序》又被称为“书中上品”,虽跨越千年却依然动人,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欣赏这篇优美的文章。

  二、课堂检测:重点字词句(纸片爬黑板形式)

  1、重点实词:一词多义(回顾复*以前学过的句子)信与

  2、定语后置:梳理整合学过的定语后置局过渡:文言基础知识课下要做好落实,积累与整合。前面我们学*了李密的《陈情表》,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陈情表》的至孝亲情,感人肺腑,《项脊轩志》的故园旧情,悲喜交加,那么,《兰亭集序》又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呢?

  三、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试从每段中找出一个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字眼。明确:乐——痛——悲(板书)【过渡】: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王羲之的情感世界。

  2、思考:为何而乐?为何而痛?为何而悲?四、分析讨论、鉴赏探究文本:

  (一)研*第一、二段:1、思考:在这一段中作者说“信可乐也”,那么作者到底乐什么?结合文中的语句来分析一下。(学生在书中划出相关语句,自由讨论两分钟,学生分析,老师点拨并引导概括。)课件展示补充:农历一、二、三月为春季,暮春也就是三月。南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想以江南暮春之美景,故国之思激发屈膝事敌的陈伯之翻然悔悟。可见,暮春三月是人间最美的一段时光。

  2、比较王羲之笔下春景与其他文人笔下的的春景的不同: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

  明确:《忆江南》和《晚春》写的是花红水绿,尽显春色之浓艳;《兰亭集序》:映入眼帘的只有山、水、竹、天、风而已,可以说,真是洗尽铅华。写竹,只言其“修”而舎其翠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波,尽显春色之素淡、雅致、清幽,这样的山水,正可以韬养宁静淡泊的心性。清风拂面,水声泠泠,在这里,足以让人心境澄明,心旷神怡,物我同化。(文如其人,补充引用《屈原列传》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明确: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贤人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美景

  流觞曲水一觞一咏-------------------乐事

  暮春三月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良辰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赏心

  【小结】汤显祖在《牡丹亭》里写到:“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在这里,四种美好的景物都具备了,作者怎能不乐?下面齐读第一段,让我们在一起合作者分享快乐的心境吧!朗读指导:明确:舒缓—稍快—舒展曼婉,语调要清新。学生齐读,并尝试背诵。

  【过渡】:第一段主要是记叙了兰亭宴会的盛况,表达自己的快乐心情,兰亭盛盛会的情景虽历历在目,但毕竟已化为了过眼云烟,胜景不常,盛筵难再,王羲之的心情一下子由乐转入到痛中来。

  (二)研*第三段思考:请同学们在第二段中找出能体现作者“痛”的语句,并加以分析。(学生找原句,并加以分析概括,最后分条回答,老师做好点拨)

  【明确】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生短暂

  欣之所遇,老之将至————时光易逝生命短暂

  所之既倦,感慨系之————欲望永不能满足世事无常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世事变化之快欢乐有尽往事不再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命终归于毁灭生死无常

  补充拓展:

  (1)回顾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年轻貌美之时和年老色衰之时的不同境遇(学生回顾背诵“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来进一步感受世事无常的感慨。

  (2)生死是绕不过去的,正如史铁生所说“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板书:痛——————生命短暂,世事无常

  【小结】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实在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之情。其实很多文人在其文学作品中都流露出了这种感慨,请同学们回顾以前都学过哪些诗句?

  (生尝试回顾并作答————课件展示补充内容————生齐读并进一步感受)明确:已学过的诗句: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

  《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拓展补充: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采桑子.重阳》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过渡】:由此可见,“人生苦短”已成为古人难以解开的心结,其实这种心结不仅古人有,今人乃至后人也都有,可谓是古今同慨,千古同悲,研*第四段:

  1、请同学们找出文中表达千古同悲的句子:

  (1)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

  (2)虽事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3)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思考:痛和悲的区别:痛:一己之痛;悲:人类之大悲学生齐读三、四段,再次体会作者的痛惜和悲叹之情

  3、思考:面对生和死,最后作者也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找出和作者生死观有密切联系的一句话,说说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观?明确:“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1)理解“一死生,齐彭殇”介绍背景:东晋时人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认为人生无常,生死等同。(先概括东晋时期的这种风尚,再谈为何会有这种思想。)汉末魏晋六朝是*政治上最混乱、社会最黑暗的时代,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思想虚无。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生就是死,死就是生,即所谓“一死生,齐彭殇”。

  (2)作者对这种“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思想进行了批判,那么,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提倡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呢(或者是怎样的一种人生观)?

  学生思考并积极交流讨论:生答————师展示课件,帮助理解:生齐读并体会。明确:对此,作者作了委婉的批判: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生死有别,二者不能等量齐观,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后一切皆无。这表明了他对生死问题的看重,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流连珍惜,含蓄的表达了对生的眷恋和热爱,暗含了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莫空谈玄理。当积极用世,“兼济天下”。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

  4、学*了王羲之的人生观,面对短暂的人生,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呢?(学生写,然后展示)。

  5、补充拓展: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面对生与死都发出了对生命价值的叩问与思考,并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同学们能不能想起这样的语句?课件补充展示,生齐读再次感受:明确:

  (1)孟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当生与义不能兼顾时,孟子选择了舍生取义。 )

  (2)屈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毅然赴死,爱国之心铸就中华之魂)

  (3)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忍辱而生,著成《史记》,光耀千秋)雷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愿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4)臧克家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五、总结: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会,都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六、当堂检测:

  略

  七、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全文

  2.完成学案“巩固练*”部分

  【板书设计】

  乐*盛况良辰美景,乐事赏心

  痛人生感慨生命短暂,世事无常

  悲 写序缘由“生死问题,古今同慨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积累整合文言知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2、联系现代文写作,把写作知识融合其间

  3、升华全文中心,讲解对学*的认知

  【教学重点】

  1、从古文学*中体会写作方法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联系自身

  【教学方法】

  讲解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

  10~15分钟

  一、导入

  介绍自己、每篇古文都是古人知识的精华,也是每个大作家写作方法的体现,更是对每个学*人的一场考试。下面我们一起来解答下王羲之给我们出的一份试题。(1m左右)

  二、巩固基础

  带领大家把全段朗读一遍、重点字词注释的认知到位。

  三、阅读理解

  【过渡】我们闯过了古人的基础题,下面就是古人留下的阅读题了。

  下面我们看以下的几个问题,让我们在结构和思想上全面阅读找出答案。

  整体感知

  第二自然段所议论的问题是什么?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其结果是殊途同归,最后归结于消灭(死亡)。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的议论跟前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用“人之相与(人的交往),俯仰一世(过得很快)”句承上启下,由此引发对生活的感慨,自然之极。接着作者指出两种生活方式的人,都是在美好的时光中“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事过境迁,又留恋于过去的美好时光,即留恋于生之乐。再接着笔锋一转,由生说到死(终期于尽),死即失去美好的生活,多让人心痛,至此,作者得出“死生之大”的观点是水到渠成。

  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的议论在本段中是怎么一步步实现的?讲解

  提示:(论述观点、与上下文联系)

  四、写作融入

  【过渡】这种论述的方式只能在古文中实现吗?

  展示作文分解其中几句找到相似的语句同时灌输修辞方法

  结构、中心思想、优美语句(修辞方法)缺一不可

  五、人生题

  可联系时政

  加上中心两个思想+学*方法

  益民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5

  【课前梳理】

  《兰亭集序》以前在教学的过程中接触过,而且有相应的书法方面的总结,知识上是基本够用的。主要是要考虑怎样才能让学生摆脱以前以翻译为主的套路,在课堂上建立文本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来辅助教学,从而加深对文本的认识。

  开头的部分(头两段),可以从学生的“聚会经历”入手,即生活中的感受会有哪些?一次成功的聚会所要具备的因素有哪些?时间、地点、天气、人齐、环境、活动、感受等等,那么这样一来课文的内容就不是很难懂了。

  第三段是作者进一步展开论述的部分,是一种普通人感情变化的规律,即不同的人都能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得精神上的愉悦,然而“好花不长开,好景不长在”,美时易逝,美景难留,不能不引起人的伤怀感叹。由美好的短暂过渡到人生的短暂,是一种必然的发展。

  第四段中。可以考虑由“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引发学生对生死价值的思考。可涉及生命长短以及生命的价值等方面的内容。可作为参考的资料,《有的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强调对生命的感悟与思索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经历,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从生到死的过程,也就不能不为王羲之的文章所感动。因为这个话题是一个人类永恒的话题。

  整体上看这片课文的教学要求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认识,通过与学生生活经历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能力,进而启发学生进行人生的思考,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为若干年后学生可能清醒完整地进行自我观照做一点儿准备。

  【教学设想】

  用时两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王羲之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变化。

  2、学*本文的记叙方式。

  3、引发学生进行人生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生自读、齐读

  三、以“聚会”的经历和关键词语指导学生分析文章脉络

  四、引发思考

  【课堂简述】

  第一课时

  一、由“墨池临书”和“入木三分”导入

  二、学生自读,指导诵读

  三、比较下面两种表述顺序的不同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明确诗词在表达上的交错与跳跃,与正常记叙顺序的不同。)

  四、要求学生诵读课文时了解文中记叙的聚会过程,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第二课时

  一、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明确诵读时要培养节奏感有利于背诵。

  二、由学生聚会的经历引导学生分析课文。

  沿用诗歌单元中接触过的“以词达意”的方法抓住表达情绪的关键词“乐”逆向逐步推出“天气好”、“活动好”、“风景好”、“人多且好”。明确读者的分析过程可以顺着作者的叙述过程也可以是接*于逆向的过程。

  三、后面两段中的关键词语

  表层现象:“欣”“倦”。

  感情变化:“痛”“悲”。

  结合学生的交友经历理解不同的性格、不同爱好的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在所获得愉悦感上是相同的。引托尔斯泰的“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强调对愉悦感的认同。但快乐是短暂的,如昙花一现,经历快乐的人难免会感慨它的短暂(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由而引申出人生的短暂(过渡自然而深刻)进而引出“生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课后反思】

  1、学生还没有从过去的逐句翻译的文言文教学套路中走出来,缺乏对诵读感知重要性的认识,还需要慢慢调整。

  2、没有涉及王羲之的经历以及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靠放到后面“梳理探究”中《优美的汉字》部分再详加讲解。

  3、回办公室的途中,突然想到这片文章和在思维结构上同鲁迅先生的《灯下漫笔》十分相似,都具备“生活事件”──“初步感受”──“思考拓展”的过程。以后在指导写作时可以使用。另外,这篇文章是一篇“起承转合”结构绝佳的范例,以后也可以用得上。

  【授课随笔】

  读书的时候摇一摇

  “一边摇头晃脑,一边读书”这个情景我们大多会在反映私塾时代的影片内见到。鲁迅先生也曾经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绘过那位寿镜吾老先生在读“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时表现出来的样子──“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在过去的理解中,凡是摇头晃脑读书的人都会被看做是死读书和读死书的腐儒,是可以取笑的对象。

  今天,指导学生读《兰亭集序》要读出古文的节奏时,突然感觉摇头晃脑并不是没有作用,因为在动态之中可以还原白纸黑字的语气语感,文字随着语音的抑扬顿挫和头脑的晃动,变得可知可感!而且正因在动所以很难出现走神的现象,可以使得注意力更加集中。原来摇头晃脑读书法是一种沉浸式的读书方式呢!

  在现在提倡的教育理论中有一种加德纳提倡的多元智能理论,说每个人至少具备七种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而这几种智能是互相支持和互相补充的,正因为这样,所以高中的老师可能都会感到在高三时男生比女生容易出成绩,究其原因可能是男生通过经常性的运动在体能和身体运动智能上优于女生的缘故。

  不过在这里我并不想讨论这个理论的源头与应用。只想拿它来参照一下“摇头晃脑读书法”都调动哪些方面智能,在我看来这种“陈旧”的读书方式,起码调动了三种:语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换句话说,我们以前知道内容决定形式,现在也知道了形式也是内容,那么这种“摇头晃脑读书法”也许就是“动脑”的表现呢。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菁华6篇)(扩展7)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15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能借助注释扫清文字障碍并积累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句子;能就本课的文言知识提出质疑,通过质疑解疑理解课文。

  2、能力目标:

  能就本课提出问题并在积极参与讨论中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

  通过讨论和老师的引导能体会作者“积极追求,有所作为”的乐观情感。

  【教学重点】

  质疑解疑讨论过程。

  【教学难点】

  借序抒情的行文之巧,作者的感情定位。

  【教学设想】

  1、利用南海教育信息网资源加大教学容量一课时完成。

  2、布置学生课外搜集有关王羲之的信息帮助理解课文。

  3、本文在字面上虽然难度不很大,但作者借序抒情的行文及抒发的人生感慨较虚,理解起来难度很大,故课堂上主要采用质疑、讨论、教师引导的方式,必要时老师讲解。

  4、重视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教学工具】

  电教设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与王羲之有关的信息。)

  二、朗读

  1、配乐范读:

  要求学生注意听清读音、节奏、语气。

  2、配乐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语气。

  3、学生大声自由朗读。

  三、学生质疑

  (可能比较“散”)

  学生质疑。

  学生解疑,学生不能解决的疑惑老师引导解决。

  四、老师质疑

  (起“聚”的作用)

  1、全文共三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

  (分别用六个字概括)

  明确:第一段:记叙兰亭盛会。

  第二段:抒发人生感慨。

  第三段:点明作序目的。

  2、翻译第二段中的“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慨呢?

  3、第三段作者“悲”什么?简要说明理由。

  明确:“痛”欢乐易逝,时光易逝。“悲”后之视今,犹不能喻之于怀。

  五、讨论

  1、这是一篇书序,文中有些话说明诗集的由来,有些话说明编集的目的,试一一指出并说说作者行文的巧妙之处。

  明确:

  “修禊事也”“群贤毕至”“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些内容都是根据书序体裁的要求写的,文章首尾圆合,自不用说,重要的是,作者善于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这与写什么文体就要像什么文体,并借一种文体抒发感情或表达观点的高考作文的要求是一致的。

  2、你最喜欢《兰亭集序》中哪些语句?简要说说原因。

  六、堂上练*

  1、解释下列多义词: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 )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 )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 )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 )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 )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 )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 )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 )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 )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 )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

  2、下列句中加粗字与“夫人之相与”的“夫”用法相同的是( )

  A、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夫战,勇气也

  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

  3、下列各组中加粗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亦足以畅叙幽情/怡然自足

  B、引以为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C、或因寄所托/不如因善遇之

  D、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趣取万殊

  4、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少长咸集(都)

  B、又有清流激湍(水)

  C、俯察品类之盛(品行的种类)

  D、曾不知老之将至(竟)

  5、下列句中加粗词与“信可乐也”的“信”意义相同的是( )

  A、欲信大义于天下

  B、言必信,行必果

  C、文信美矣

  D、半封京信半题诗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一、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二、学*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协作手法,感受幽远的文思,清新的辞采。

  教学重点

  一、理清课文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二、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学*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一、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写的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兰渚之亭)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吧。

  (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

  二、朗读

  配乐朗读(教师范读)

  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

  学生齐读。(教师订正)

  (1)朗读语调提示:“永和九年……修模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2)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分之现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了解序的题材特点

  明确:

  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有的*似论说文,有的*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2、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

  明确:

  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兰亭,走*王羲之的感情世界。

  3、分小组讨论,给文章划分段落部分,概括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

  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

  第三部分:明作序要旨

  四、赏析课文

  1、以课文的第一部分为主,看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明确:

  时间:永和九年暮春之初

  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天气气清惠风和畅

  人物:群贤少长

  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感受:信可乐也

  写法:写景抒情叙议结合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的畅快。

  2、学生尝试背诵第一段。

  理清背诵思路:记叙了**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地”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的心情。

  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请学生摘录写景句。

  3、学*第二段,了解作者的心境的变迁。

  明确:

  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死生之大,岂不痛哉?

  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4、朗读并分析第三自然段。

  理清背诵思路:

  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总结全文。作者的"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看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王羲之)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览昔者兴感之由”,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作者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而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更加深刻感慨。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5、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

  6、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背诵。

  五、小结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

  2、指导学生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

  3、指导学生品味本文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

  教学设想

  1、安排两课时。

  2、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3、结合课后练*(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1、2,应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4、利用预*效果教学,避免逐字、逐句、逐段*均主义的讲解,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主要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教师适当点拨。

  5、介绍阅读课外文学作品《腾王阁序》,比较两文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简介作家作品,引导学生参看书下注释①。

  教师可补充以下内容:

  王羲之,有“书圣”之称,也长于诗文,字和文任意而行,得自然之妙,风格潇洒放脱。王羲之曾经一度做官,他关怀国事,在政治上曾有积极用世的一面,后辞官归田,以山水为娱,好服食养性,胸怀旷达,为时人敬重。

  “序”是一种文体,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个作序,《兰亭集序》即是脍炙人口的诗序名篇,其思想和辞藻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从中可以看出东晋一部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养、精神状态和文学造诣。

  二、朗读

  1、教师范读。

  (要求学生注意听清文章语气、节奏和读音。)

  出示小黑板,指一名学生读准下列生字:

  齐彭殇(shāng)趣舍万殊(qū)流觞(shāng)癸(guǐ)丑游目骋怀(chěng)修禊(xì)

  2、学生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在预*初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3、默读全文。

  (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提出预*时不能解决的字词句,教师答疑或学生讨论。应特别强调理解“俯仰”一词在文中的意义,“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句子含义。)

  三、整体感知作品,理清文章思路

  讨论:全文有三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

  (分别用六个字来概括。)

  学生发言。

  明确本文层次。

  板书:

  1、记叙兰亭盛况

  2、抒发人生感慨

  3、交代作序目的

  四、讨论第一段内容

  完成课后练*(一)中的⑴,教学的同时要求学生试背诵。

  1、提问:本段共有六句话,作者是如何记叙这次兰亭聚会的盛况的?

  (指名学生依次朗读每一句的内容,然后概括出每句话的内容要点。)

  板书明确:

  记叙兰亭盛会:

  1、时间:“永和……癸丑……暮春……”

  地点:“……兰亭……”

  目的:“修禊事也”

  2、人物:“群贤……少长……”

  3、环境:“此地有……,又有……”

  4、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

  5、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6、感受:“……信可乐也。”

  (讲析过程中,给定短暂时间强化记忆,然后指名学生根据板书内容提示,试背诵。)

  2、讨论:这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发言。

  明确:写景抒情,叙议结合。如叙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列坐其次。”下面紧接着引申而论“虽无丝竹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下面也同样是叙议结合:“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由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得出这样的结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讨论: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教师明确: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一段。

  2、预*思考:作者是如何围绕乐忧生死等人生重大问题展开议论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第二课时

  一、集体背诵第一段

  简要复*第一段内容,导人新课。

  二、讨论第二段内容

  1、教师领读或学生齐读。

  2、“俯仰”一词在这一段中两次出现,意思是否相同?

  (引导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

  3、本段教学有一定难度,应先指名学生串讲大意。

  4、提问:这段话作者是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议论的?是如何逐步展开的?

  (学生发言。)

  明确:作者承上文的“乐”字,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

  5、结合课后练*(一)中的⑵,讨论这段话的议论与上一段的叙事有何联系。

  讲析:首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是承上段“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而言;也是承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晶类之盛”中的“俯仰”二字推开一步的说法。下面承此句论述了两种人:一种是“晤言一室之内”倦于涉猎游玩的,一种是“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的。他们虽然“取舍”“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时都是“不知老之将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情随事迁,令人感慨的。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

  板书: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悟言一室之内(静)

  或放浪形骸之外(躁)

  欣于所遇(快然自足)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况修短随化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6、齐读。

  (指导学生在板书提示下试背诵。)

  三、讨论第三段

  交代作序目的,引起后人感怀:

  1、指名学生朗读。

  2、讨论:结尾部分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发言)

  明确:这段议论中饱含感情,写出了阅读昔人兴感之作时内心苦闷伤感与古人产生共鸣。作者接上文“死生亦大矣”提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观点,认为“有生就有死”,对于生死说得如此痛切,虽有悲观消极情绪,但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批判了老庄哲学中的虚无主义世界观。

  3、如何理解这篇书序行文的巧妙?

  学生讨论后明确:作者写供后人阅读的《兰亭集序》,却先写阅读昔人兴感之作,由“今之视昔”想到“后之视今”亦是如此,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所以“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后人有感串联起来,巧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了编集的目的。

  4、全班齐读。

  四、归纳总结

  本文先绘声绘色地记叙了兰亭**的盛况,接着叙志抒怀,抒发了对人生的无限感慨。语言清新朴实,叙议结合,在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充斥文坛的当时,显得尤为可贵。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三。

  3、比较阅读:课外阅读《腾王阁序》,比较与本文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记诵全文。

  2、掌握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特点,体会行文之妙。

  3、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无常、终归于尽之慨,感叹中含积极之情。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美文,必须加强诵读。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抓住序的特点和本文行文思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要点:介绍有关常识,整体感知文意。

  一、导语。人们早就开始了对生死的思考。司马迁: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代书圣王羲之也为我们献上了对生死的哲理思考。

  二、介绍。王羲之,书圣,行草《兰亭集序》誉为行书第一。其人曾一度为官,积极用世,后辞官归田,娱情山水,胸怀旷达。

  序,一种文体,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文字。多介绍成书经过,意旨,作者情况等,亦可评论。古人宴集,常一同赋诗,推一人作序。

  三、感知全文。

  1、听录音。正音。guǐ癸xì禊shāng觞chěng骋shāng殇

  2、初步品味本文骈散的特征。

  3、对照书序,感知内容。:

  作诗缘由(修禊事而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情形(一觞一咏)

  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

  意义(后之览者,将有感于斯文)

  借题发挥(论生死)——这是不同于一般序文之处

  形成以下情况1。记盛况

  2、抒感慨

  3、交代作序目的

  四、学生对照注解,疏通全文。

  共同解决练*。积累文言知识。

  五、作业。翻译全文。

  第二课时

  内容:分析与诵读

  一。复*。诵读。

  二、分析。

  1、学*第一节。

  如何记叙盛况?

  时间:永和九年,暮春地点:兰亭目的:修禊事人物:群贤少长

  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天气:惠风和畅

  活动:流觞曲水感受:信可乐也

  “信可乐也”到底有几乐?(良辰1乐;美景2乐;赏心3乐;乐事4乐;人贤5乐)

  结合上述内容诵读。

  鉴赏:体会作者状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想象这一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游人如织的快乐之景)

  用清新明快的调子朗读。

  2、学*第二节。

  这节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议论的?如何展开逐步?

  承接上文之“乐”而来,由乐而忧,又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

  由现今人们相处,处世各异,静躁不同,但忧患之源相同。A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而快然自足,所之即倦,感慨系之B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向之所欣,转眼之间以成陈迹C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故死生亦大矣。

  欣于所遇及所之既倦

  叹死生亦大矣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小结:本段以议论为主,探讨人生哲理,朗读宜用和缓语气读之。

  3、研*第三节。

  理清文脉:昔人兴感,若合一契——古人也有感于生死

  批评:一生死,齐彭殇

  后之视今亦如今之视昔记此文以免不彰

  三、探究。

  品本文行文之妙:由昔人兴感说起,由今之视昔想到后之视今,这样把昔人、昔人,今人、今文,后人串连起来,巧妙交代了编集之由。

  谈对一生死,齐彭殇的看法:把生死等同,长短等同是错误的。不同的人生死不同。臧克家“有的人死了,他还或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所以应该珍惜生命,活着有价值。

  对作者生死观的认识:作者不为言谈家的论调所蒙蔽,借题发挥,阐述了他的生死观,显其旷达性格;但他毕竟生于国力衰微的东晋前期,意志消沉,不求进取的风气也影响之。分析——积极的一面,从第一段中可感受到作者快乐之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从第二段对人生苦短的感慨中,也仿佛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人生的眷恋之情;从第三段中,批评虚无主义,对玄风盛行的批评也有积极的意义。

  四、拓展。人生苦短,人之共叹。但大多数却经受了人生的考验,创造了瑰丽的人生。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抒发的恰恰是建功立业的决心。苏轼:人生如梦,却表达的恰恰是建功立业的渴望。李白虽“人生在世不称意”,却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叹“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五、小结。

  教学反思:这是一篇文笔简练,行文高妙的美文。既有语言的隔阂也有理解的难度。选准切入口很重要。作为一篇序文,不妨从序文特点入手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作为一篇千古名篇,当自有它的与众不同之处。那边是它借题发挥,独树一帜。

  一篇文笔优美、哲理深奥的散文。自然要细读细品,方能悟出其行文之妙;对生死哲理,必须重锤敲打,纵横联系以期让学生弄懂。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积累整合文言知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2、了解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认识作者在乐、悲、痛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

  教学难点

  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整体感知,熟读课文,理清思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书中极品,又是文中上品。据历史记载,唐太宗千方百计搜觅真迹,并日夜赏玩临摹之,以至形成了宫廷上下竞相临书的盛况。唐太宗驾崩,此真迹又作为殉葬品埋入地下,后来此墓被盗,真迹永远失踪,成为千古恨事。我们现在所见的是唐代摹本。(让学生看教材中《兰亭集序》书法作品)从摹本可以判断“书中极品”的评价绝非妄言。而此文为什么又被称为“文中上品”呢?它为什么跨越千年依然动人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作为文学作品的《兰亭集序》的魅力所在。

  二、展示学*目标

  三、解题

  1、走*作者

  王羲之(公元321~379,一说303~361),字逸少,东晋琅邪临沂人。是东晋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书法家。出身于士族名门,是东晋政治家王导的从子。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早年从卫夫人学*书法,后多鉴前代名家书法,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有“书圣”之称。书法刻本以《乐毅论》《兰亭序》《十七帖》为著。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王羲之在诗文写作上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其文风清洗,不尚辞藻而多情致。

  2、背景介绍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风雅**,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3、文体知识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四、整体感知

  1、放录音

  (1)字音辨识

  癸guǐ丑修禊xì流觞shāng激湍tuān

  形骸hái游目骋chěng怀齐彭殇shāng嗟悼jiēdào

  会kuāi稽jī感慨系xì之

  通假字:趣舍万殊悟言一室之内

  (2)听录音,请学生分别划出三个段落中表达作者情感的词来(“乐”“痛”“悲”),划出不懂的字词句来。

  3、感知作品,理清思路

  根据文章的情感变化,划分文章段落层次。

  教师明确:第一段(1、2自然段):记叙兰亭**的盛况

  第二段(3自然段):抒发人生感慨

  第三段(4自然段):交代作序目的

  五、教学小结

  六、布置作业

  预*1、2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研*1、2自然段,探究乐在何处

  教学过程

  一、复*巩固、温故知新

  1、齐诵课文

  2、回顾思路

  二、研*第一部分,即1、2自然段

  1、迅速浏览课文,然后合上课本,凭记忆按提示查找内容要点

  如:时间:“永和……癸丑……暮春……”地点:“……兰亭……”

  人物:“群贤……少长……”环境:“此地有……,又有……”

  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信可乐也”

  2、摘录本段写景句,体会作者写景状物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

  学生明确: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3、课堂练*:模拟想象你便是其中一文士,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将景物和你的感受诉诸笔端。

  教师点拨:本段中作者无论“摹”山范水,还是“描”竹画树,都极其简约。想那阳春三月的江南该是鲜花吐芳,姹紫嫣红。此段中作者却只选山、水、林、竹、天。写山岭,从高耸、横亘状其势;写竹林,从茂密、参天绘其形;写溪水,着眼于水清流急,回环相映之态;写晴天,写煦风,仿佛景物皆着感情色彩。如此美景,在良辰、乐事的氛围中,给人带来的是愉悦,是欢欣,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和游人如织的快乐场面。

  4、提示学生朗诵时注意语调要清新明快,充满欢欣,优雅之情调。按照提示每组选代表朗读。

  5、学生讨论、交流

  (1)有人将本段之“乐”总结为“五乐”,你能找出来并加以总结说明吗?

  (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在第1部分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在这一段中作者描述了这次聚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是一乐;而聚会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谓良辰,是为二乐;聚会之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景美,是为三乐;宴会之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谓情真,是为四乐;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谓极视听之娱,是为五乐。作者感到人贤、辰良、景美、情真、赏心五事齐臻,所以认为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一句是对聚会情景的总结,突出了情感的主旋律——“乐”。

  (2)本段末句“信可乐也”能否改成“信可乐矣”?请阐述理由。

  明确:“信可乐也”不可改为“信可乐矣”。因为用“也”语气*缓,笔势沉稳;而用“矣”语气激越,笔端情感外露。仔细揣摩第1段中描述景物只在山、水、林、竹,而舍鲜花吐芳;就是写林写竹,只言“茂”“修”,而弃其绿、碧、翠,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本是赏心乐事,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并不过分显露,这是他气节高爽、性格沉稳的表现。

  (3)讨论: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教师明确: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

  三、当堂训练

  尝试着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

  暮春三月,莺飞草长,天气晴朗,春风和煦,不可不谓之“良时”;会稽山阴,清幽兰亭,茂林修竹,山环水绕,不可不谓之“美景”;时贤名流,志趣相投,不可不谓之“贤人”;曲水流觞,饮酒赋诗,不可不谓之“雅事”;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不可不谓之“乐心”:这实在是人生之乐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的畅快,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美谈佳话。千年以降,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这些文人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

  五、预*作业

  1、预*第3、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何而“痛”?又为何而“悲”?

  2、如何理解“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熟读背诵课文

  2.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

  3.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重点:

  1.理解背诵

  2.由景入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安排:

  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直接进入新课。

  1.教师板课题:兰亭集序

  2.由美文到美书

  ①《兰亭集序》书法掠影:古今书法学*的范本。

  ②抽学生写作者名:王羲之。并由此链接到:晨曦;熙熙攘攘。后让学生试将“王羲之”“晨曦”“熙熙攘攘”三个词语组合造句,以加深书写印象。

  3.由美书到美文:《兰亭集序》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4.了解作者情况,简述写作背景,明确文章体裁。

  二、如果有学生在预*时已能背诵,先抽一二学生试背。

  三、指导第一段的背诵,点拨理解句意,强调关键词语,注重文言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反复读背。

  背诵线索:时间──地点──事件──人物──环境──活动──天气──感觉。

  时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地点: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事件:修稧事也。

  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环境: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天气: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觉: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四、学生自读背诵5分钟。

  五、抽一至二名学生试背课文,教师可作必要的线索提示。

  第二课时

  一、听名家示范朗诵,学生小声跟读。

  二、复*巩固第一自然段的阅读背诵。

  三、朗读、解析第二自然段,理解文章“由叙入感”的写作结构。

  明确:第一段记兰亭畅游,乐视听之娱;第二段感人生易老,悲死生之大。

  1.注意本段的结构层次

  2.学生质疑,教师指导、点拨,掌握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四、诵读、讲析第三自然段,完成以下内容:

  1.学生质疑,教师指导、点拨,帮助学生理解句意、文意。

  2.归纳结论:睹物伤情,诗文叙怀,记于今,留之后,古今一理。

  3.交代文章的写作意图(由学生找出相关文句,强调此乃“序”类文体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学生列举“古今文人论生死”。

  例举摘要:

  1.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从人生意义来讲)

  2.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人生意义来讲)

  3.奥斯特洛夫斯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从人生意义来讲)

  4.史铁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从生命规律来讲)

  5.孟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6.陶渊明:“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坦然面对)

  7.庄子:鼓盆而歌(齐生死)

  六、学生谈:怎样看待生与死?

  七、作业布置:课后练*三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7

  一、课文悟读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传世之作,千百年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有这么两点:

  1.作者以简洁、素雅的笔调,娓娓动人的语言,描述了一次令人神往的朋友聚会。请想一想吧:江南正是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在那祟山峻岭的茂林修竹之中,一伙亲朋密友携手并肩而来,*地促膝侃侃而谈,林外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这真是人生的赏心乐事啊!不仅如此,作者所叙写的是一次规格很高的聚会:从人员上说,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从宴会的氛围来看,引“清流激湍”“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里没有觥筹交错,猜拳行令的喧哗,没有丝竹管弦的热闹;有的是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这显然是古代文人学士及当今传统知识分子所追求的雅而不俗、素而不艳的乐境,也是他们淡雅人格性情的体现。

  2.作者对人生的感慨系之。有不少人认为,文中流露出作者“人生无常”和“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悲观情绪,这是作品的消极因素。但我认为不可用“悲观”“消极”简单概括,应进一步具体分析。“人生苦短”无论对凡夫俗子,还是英雄伟人似乎都是一个万古恒新的话题。且不必说《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也不必说汉武帝的“少壮几时奈老何”;更不必说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就是一代伟人***不也发出“人生易老,天难老”的感叹吗?可以说,“人生苦短”是人类的一种普遍心态。那么王羲之对此感慨万千,有什么不可呢?何况,作者并没有因人生短促、“人生无常”就醉生梦死,及时行乐,了此一生,而是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这在玄学盛行,士大夫普遍崇尚老庄哲学的东晋是难能可贵的。诚如《古文观止》所云:“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似乎正是这种“虽苍凉”的对人之生死的感叹,触发了后世众多人的不同感受,而让人“苍凉”的经历,演绎出新的对人之生死的苍凉的感叹。

  二、亮点探究

  1.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在第1段中起到什么作用?“信可乐也”能否改成“信可乐矣”?

  探究学*:在这一段中作者描述了这次聚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是一乐;而聚会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谓良辰,是为二乐;聚会之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景美,是为三乐;宴会之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谓情真,是为四乐;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谓极视听之娱,是为五乐。作者感到人贤、辰良、景美、情真、赏心五事齐臻,所以认为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一句是对聚会情景的总结,突出了情感的主旋律——“乐”。

  “信可乐也”不可改为“信可乐矣”。因为用“也”语气*缓,笔势沉稳;而用“矣”语气激越,笔端情感外露。仔细揣摩第1段中描述景物只在山、水、林、竹,而舍鲜花吐芳;就是写林写竹,只言“茂”“修”,而弃其绿、碧、翠,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本是赏心乐事,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并不过分显露,这是他气节高爽、性格沉稳的表现。

  2.第1段中“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探究学*:这句是对天气的描写,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而言,上文有“暮春之初”交待了聚会的时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正是对“暮春之初”天气的具体描写。还有,上文所写人们的聚会,如果缺少了“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样的好天气,便不会尽显欢快的气氛。就启下而言,由“天”“气”而及下文的“宇宙”,又由“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而及“俯仰一世”。这些地方都可见作者行文勾连过渡之绵密。

  3.怎样理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这句话的意思和作用?

  探究学*:“向之所欣”,意为先前所喜欢的事情,即先前的“乐”事,具体指上文所叙兰亭**这件事。“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言其先前乐事,顷刻之间已成往事。“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是一个双重否定句,意为尚且不能不因此而感慨。“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意为何况对于生命不论长短,终究难免一死呢?整个句子是一个用“……犹……何况……”关联的递进关系的复句,可译作:人们对于像兰亭聚会这样先前所喜欢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尚且感慨万千,何况对于生命无论长短终难免一死这件事呢?

  准确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就会看出,作者这句话一是对从兰亭聚会联想到的现今人们“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和“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两种态度的看法;二是以“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引出“死生”这个全文的议论中心。这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宛如一个链环,不仅把第3段与第2段,且把第3段与第1段连成一个链条,使全文意脉相连,成为一体。

  4.为什么说“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探究学*:“一死生”“齐彭殇”是庄周对人生死的看法。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又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认为生和死、寿命长与短没有绝对界限,是相对的,这本不错。但庄子夸大了相对性,以致否定了生和死的区别,认为生和死相同,活了800岁的彭祖和夭折之人没有区别,这就是荒谬的。这是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评价庄子观点的错误。若从文中内容看,作者在第3段郑重引出孔子的“死生亦大矣”作为议论的发轫,而后连述古人、今人和后人无不为人生无常而悲,对生死之事而叹。既如此,庄子的“一死生’一‘齐彭殇”之说就是荒诞之辞了。

  三、选题设计

  “书圣”王羲之研究。

  研究方法:

  (1)查阅有关王羲之的资料,并作出摘录。了解王羲之研*书法的经历及其刻苦学练,继承创新的精神。

  (2)收集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如《兰亭集序》《丧乱帖》《寒切帖》《姨母帖》及《乐毅论》《黄庭经》等。

  (3)查阅有关书法理论的论著。

  (4)同学自行组合赏析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交换赏析体会。

  (5)写出赏析论文。

  参读书目:

  (1)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编《世界之瑰宝

  民族之骄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书法》杂志。

  (3)《启功丛稿》,中华书局。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一、熟读成诵,进行直觉思维训练。

  二、理解、分析本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体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思辨思维的运行,进行思维训练。

  三、联系历代文人墨客有关“死生”的名句,探究文中王羲之的“死生观”及其所提倡的精神境界带给我们的启发,体悟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形成,进行思维训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分析本中作者的情感变化,体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思辨思维的运行规律。

  探究文本中王羲之的“死生观”,及其所提倡的精神境界,体悟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形成。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教师点拨,学生小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设计:

  于丹说过:“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即以*静从容之姿活在当下,把握此刻的每分每秒。也许生活的意义常在我们的眼界之外,让我们许多身在局中的人无法理解,且生活常常像个不管不顾的老顽童,把我们逼到人生的墙角,让我们在万般无奈之下,痛苦地接受它的旨意,但真正在我们完成之后,也许豁然发现那原来是件大好事。活在当下,就是不管未来是繁华还是阴暗,不管现实是*坦还是坎坷,也不管过往是辉煌还是惨淡,我们都会勇敢而踏实地生活,为未来而珍惜现在。因为只有现在,才是我们能够真实触碰的现实。活在当下,不求延伸生命的长度,只为拓展生命的宽度,活出灿烂无悔的人生!

  二、小组自检

  1、“序”的文体常识。

  2、字词理解。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三、“声情并茂”,品味文本。

  1、先欣赏多媒体范读初步感受本文情感变化,再自由诵读全文并勾画出具体表明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

  ①“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②“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③“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2、作者描写的“乐”是纵声欢笑、划拳行酒之乐,还是从容自如之乐?诵读文章一、二段,找出作者为何而乐?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名士相聚之乐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美景之乐(美景)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聚会活动之乐(乐事)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气候宜人之乐(良辰)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享受之乐(赏心)

  小结:

  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唱:“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人生四大美事即: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谢灵运曾感叹:“自古以来四美难全!”而于此次兰亭盛会中,四美俱全,五美齐臻,足可乐也。通过山水竹酒,作者极力为我们营造出素淡、雅致的格调,因此,即使喜悦也不过分显露,这是作者从容淡雅的心境所致,这“乐”是从容自如之乐。

  3、课前预*环节中有部分同学反映:本文思维跳跃性太大,前两段讲“乐”,第三段情感就急转直下,直逼“悲”、“痛”,过于突兀,那么,由“乐”到“痛”是否真的突兀?

  ⑴“痛”由何生?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情迁)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景陈)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生短暂)

  ⑵兰亭盛会本为修禊事,即为消灾祈福。人生最大的福莫过于健康而快乐的活着,最大的灾莫过于死亡。所以由修禊事联想到生命,死亡,想到此刻所有美好的事物包括生命本身,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归于消亡,于是便产生浓浓的惆怅和哀痛,并最终将这种痛归结于“死生亦大矣”,就显得自然而然,毫无突兀之感了。

  4、对于“痛”“死生”的话题曾引发过无数人的感慨: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连一代枭雄曹操都免不了感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由此可见王羲之笔下特别强调的死生之痛,并非独属他一人的情感。请同学们从第四段找出还有哪些人有此感受?

  明确:“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昔人、今人、后人(古今同悲)

  5、请大家思考作者深刻论述的“悲”是否消极?

  明确:不是。“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由此可知,作者在感慨“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时,没有走向消极无为,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哲学观,还能于悲伤感叹中“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遗后人观览,足以见得他对生命珍惜郑重的态度。王羲之虽出身名门之后,却能淡然脱身名利场之外,从自然中发现、理解美,从而在自然中汲取人生的活力与能量,在文风浮华的年代能写出如此清新优美的文章。

  四、拓展:

  《论语》中有这样一则记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可见孔子反对盲目崇拜鬼神,反对不把人世间的事情做好,而把时间精力金钱都花费在敬奉鬼神上面。提倡以人为本,活在当下。因为只有活在当下,才可能沉着应对未来。那么,孔子的这种看法不正是对王羲之提出的死生观最好的回答吗?

  课堂练*:结合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提到的死生观及提倡的精神境界,联系自身实践生活,思考对自己的启示,写一段不少于80字的感悟。(5分钟,然后找学生展示成果)

  五、小结:

  于丹说过:“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即以*静从容之姿活在当下,把握此刻的每分每秒。也许生活的意义常在我们的眼界之外,让我们许多身在局中的人无法理解,且生活常常像个不管不顾的老顽童,把我们逼到人生的墙角,让我们在万般无奈之下,痛苦地接受它的旨意,但真正在我们完成之后,也许豁然发现那原来是件大好事。活在当下,就是不管未来是繁华还是阴暗,不管现实是*坦还是坎坷,也不管过往是辉煌还是惨淡,我们都会勇敢而踏实地生活,为未来而珍惜现在。因为只有现在,才是我们能够真实触碰的现实。活在当下,不求延伸生命的长度,只为拓展生命的宽度,活出灿烂无悔的人生!

  六、板书设计。

  (聚会之)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死生之)痛——情迁、景陈、人生苦短

  (古今之)悲——昔人、今人、后人

  七、作业布置。

  以“活在当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小文章,文体不限。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9

  一、教学要点

  1、掌握文中文言知识和相关文化常识

  2、体会作者的哲学思想

  二、教学设计

  (一)、方法设计:诵读、讲解;多媒体辅助;2课时

  (二)、过程设计

  1、背景知识

  1)、王羲之(321-379)世称王右军,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兰亭序》由来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邀请当时社会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他们引酒赋诗,将所写的诗结成诗集,王羲之当场为诗集书写一篇序言,即本文《兰亭集序》。

  3)、文体"序"序,也叫"叙"或"引",是说明作品的写作目的或作者情况,也有对作品的评论和相关问题的阐发。序一般写在作品前面,列在后面的称"后序"或"跋"。

  2、诵读训练

  听范读,朗读

  3、文章讲析

  这是一篇山水游记散文,语言清新洒脱,注意文章中的景语与情语;文章不论记叙还是议论都颇有层次,理清作者的思路;魏晋时期,玄学风行,在山水游记中体悟、探讨人生道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哲学思想。

  1)、讲析第一段:(修禊)之乐。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兰亭盛会的?

  第一句:时间、地点、**的原因。

  ⑴.古代纪年方法: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

  所谓"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地支"则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这十二个字。纪年的方法,从"天干"中的"甲"开始,配"地支"中的"子"依次搭配,得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等等六十个组合,俗称作"六十花甲"。这种"天干地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周期。

  如:20xx年是庚辰年;20xx年是辛巳年;……

  ⑵.修禊: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风俗,古人视季春三月是万物萌生的时节,早在周代,人们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到河边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诗经》、《周礼》中都有记载。孔子的得意门生曾点将春禊视为其志,得到孔子的赞赏。"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三国魏以后春禊定在三月三,活动内容也改为在水边宴饮、赋诗等。

  第二句:与会者

  第三句:兰亭周围地形环境

  ⑴.带:名词动用,像衣带一样围绕

  第四句:宴饮之乐

  ⑴.流觞曲水:也称为"曲水流觞",春禊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引溪水进入弯曲的水渠,人们坐在水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觞系古代盛酒器具,即酒杯。通常为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可浮于水中。也有陶制的,两边有耳,又称"羽觞",因其比木杯重,玩时则放在荷叶上,使其浮水而行。

  曲:使动,使(水)弯曲

  ⑵.次:旁边

  ⑶.一:一些,一点

  ⑷.幽情:深藏内心的感情

  第五句:天气

  第六句:作者的主观感受。

  ⑴.仰观,俯察:古人观照自然、人生的两种方式。

  ⑵.所以:用来

  ⑶.游目骋怀:纵展眼力,开阔胸怀。

  ⑷.极:穷尽

  ⑸.娱:乐趣

  ⑹.信:实在,诚

  朗读第一段

  2)、讲析第二段:(死生)之痛。思考:本段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是如何逐层阐述的?

  第一句:眼前聚会盛况,引起人生感悟。

  ⑴.与:结交,交往

  ⑵.俯仰:社会人事周旋应酬

  第二句:两种生活态度:"晤言一室"与"放浪形骸"

  ⑴.或:有的人

  ⑵.晤言:对面交谈

  ⑶.因:就着

  ⑷.放浪:放纵无拘束

  第三句:两种生活感受:"快然自足"与"感慨系之"

  ⑴.趣:通"趋",往,追求

  ⑵.曾:竟,乃

  ⑶.老之将至:"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子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⑷.之:往,到达

  ⑸.系:附着

  第四句:过渡深化:生之无常--死之无奈

  ⑴.向:以前

  ⑵.俯仰:时间很短

  ⑶.犹:尚且

  ⑷.之:代事,指"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⑸.况:何况

  ⑹.修短:寿命长短

  ⑺.期:至,及

  第五、六句:得出"死生亦大"的结论,令人悲痛。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庄子·德充符》)

  朗读第二段

  3)、讲析第三段:(今昔)之悲思考:作者因何而悲?编辑兰亭诗集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句:指出古今兴感相同这一现象

  ⑴.若合一契:(古人兴感之由)象符契一样相合

  ⑵.不能喻之于怀:心里却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为何叹息悲伤?)

  第二句:批驳"死生一体"的观点,解释"兴感之由"。

  ⑴.固:本来

  ⑵.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体

  齐彭殇:把长命和短命等同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

  第三句:死生之大,千古同慨,人们将永远处于困境之中。

  ⑴.由:通"犹",如同

  第三、四句:指出结集的目的:引起后人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与共鸣。

  ⑴.述:陈述,创作

  ⑵.所以:……的原因

  ⑶.致:情趣

  朗读第三段

  4、深化迁移

  1)、文章思路(修禊)之乐--(死生)之痛--(今昔)之悲

  2)、作者的哲学思想及相关文化背景

  ⑴.(讨论)作者的死生观:死生亦大,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对生命的热爱。

  ⑵.儒、道与魏晋士人的死生观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

  2、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深沉感叹中的积极情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全班齐读第二段,指出作者的生死关是什么?

  三、具体研*第二段

  1、重点字词:

  “或”“取诸”“因”“趣”“曾”“系”“向”

  2、特殊句式:

  悟言一室之内。

  当其欣于所遇。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通过串读,理清背诵思路。作者发出“岂不痛哉?”的感叹,原因是什么?

  四、具体研*第三段

  1、重点字词:

  “一”“齐”“致”“斯文”

  2、特殊句式:

  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亦将有感于斯文。

  3、作者感到“悲”的原因是什么?

  五、小结

  本文的主旨在于探索人生哲理,表达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即所谓“畅叙幽情”,虽然也出现了一些低沉的调子,但总体来说作者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是积极的,是一种“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的样式。

  六、作业

  板书设计

  景美

  乐人贤

  事雅

  生命将老爱好将倦

  痛

  生死随化欢乐有尽

  “一死生”虚诞

  悲“齐彭殇”妄作

  生死问题,古今同慨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11

  教学要点

  1、掌握文中文言知识和相关文化常识。

  2、体会作者的哲学思想。

  教学设计

  诵读、讲解;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景知识

  1、王羲之(321~379)世称王右军,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兰亭序》由来: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邀请当时社会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他们引酒赋诗,将所写的诗结成诗集,王羲之当场为诗集书写一篇序言,即本文《兰亭集序》。

  3、文体“序”:

  序,也叫“叙”或“引”,是说明作品的写作目的或作者情况,也有对作品的评论和相关问题的阐发。序一般写在作品前面,列在后面的称“后序”或“跋”。

  二、诵读训练

  听范读,朗读。

  三、文章讲析

  这是一篇山水游记散文,语言清新洒脱,注意文章中的景语与情语;文章不论记叙还是议论都颇有层次,理清作者的思路;魏晋时期,玄学风行,在山水游记中体悟、探讨人生道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哲学思想。

  1、讲析第一段:

  (修禊)之乐:

  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兰亭盛会的?

  第一句:

  时间、地点、**的原因:

  ⑴古代纪年方法: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

  所谓“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

  所谓“地支”则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这十二个字。

  纪年的方法,从“天干”中的“甲”开始,配“地支”中的“子”依次搭配,得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等等六十个组合,俗称作“六十花甲”。这种“天干地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周期。

  如:20xx年是庚辰年;20xx年是辛巳年;……

  ⑵修禊:

  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风俗,古人视季春三月是万物萌生的时节,早在周代,人们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到河边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诗经》、《周礼》中都有记载。孔子的得意门生曾点将春禊视为其志,得到孔子的赞赏。“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三国魏以后春禊定在三月三,活动内容也改为在水边宴饮、赋诗等。

  第二句:与会者。

  第三句:兰亭周围地形环境。

  带:名词动用,像衣带一样围绕。

  第四句:

  宴饮之乐:

  ⑴流觞曲水:也称为“曲水流觞”,春禊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引溪水进入弯曲的水渠,人们坐在水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觞系古代盛酒器具,即酒杯。通常为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可浮于水中。也有陶制的,两边有耳,又称“羽觞”,因其比木杯重,玩时则放在荷叶上,使其浮水而行。

  ⑵次:旁边。

  ⑶一:一些,一点。

  ⑷幽情:深藏内心的感情。

  第五句:天气。

  第六句:

  作者的主观感受:

  ⑴仰观,俯察:古人观照自然、人生的两种方式。

  ⑵所以:用来。

  ⑶游目骋怀:纵展眼力,开阔胸怀。

  ⑷极:穷尽。

  ⑸娱:乐趣。

  ⑹信:实在,诚。

  朗读第一段。

  2、讲析第二段:

  (死生)之痛:

  思考:本段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是如何逐层阐述的?

  第一句:

  眼前聚会盛况,引起人生感悟:

  ⑴与:结交,交往。

  ⑵俯仰:社会人事周旋应酬。

  第二句:

  两种生活态度:“晤言一室”与“放浪形骸”。

  ⑴或:有的人。

  ⑵晤言:对面交谈。

  ⑶因:就着。

  ⑷放浪:放纵无拘束。

  第三句:

  两种生活感受:“快然自足”与“感慨系之”。

  ⑴趣:通“趋”,往,追求。

  ⑵曾:竟,乃。

  ⑶老之将至: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⑷之:往,到达。

  ⑸系:附着。

  第四句:

  过渡深化:生之无常──死之无奈。

  ⑴向:以前。

  ⑵俯仰:时间很短。

  ⑶犹:尚且。

  ⑷之:代事,指“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⑸况:何况。

  ⑹修短:寿命长短。

  ⑺期:至,及。

  第五、六句:得出“死生亦大”的结论,令人悲痛。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庄子·德充符》)

  朗读第二段。

  3、讲析第三段:

  (今昔)之悲:

  思考:作者因何而悲?编辑兰亭诗集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句:

  指出古今兴感相同这一现象。

  ⑴若合一契:(古人兴感之由)象符契一样相合。

  ⑵不能喻之于怀:心里却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为何叹息悲伤?)

  第二句:

  批驳“死生一体”的观点,解释“兴感之由”。

  ⑴固:本来。

  ⑵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体。

  齐彭殇:把长命和短命等同。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

  第三句:

  死生之大,千古同慨,人们将永远处于困境之中。

  由:通“犹”,如同。

  第三、四句:

  指出结集的目的:引起后人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与共鸣。

  ⑴述:陈述,创作。

  ⑵所以:……的原因。

  ⑶致:情趣。

  朗读第三段。

  4、深化迁移:

  ⑴文章思路:(修禊)之乐──(死生)之痛──(今昔)之悲。

  ⑵作者的哲学思想及相关文化背景:

  ①(讨论)作者的死生观:死生亦大,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对生命的热爱。

  ②儒、道与魏晋士人的死生观:

  多媒体显示:

  生命的短暂: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

  儒家: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儒家重视人的社会存在和现世存在,认为道德仁义远较个体生命重要,思考现世生活远较思考死亡重要,对死亡采取的是视而不见的态度,从而忽视了个体生命面对死亡时所应有的态度。西汉以后,经过统治阶级改造的儒家思想一统天下,士大夫将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伦理观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理想作为自我价值的最高实现,希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和人生价值,他们面对死亡所表现也是儒家那种视而不见的风范。

  多媒体显示:

  道家:

  “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庄子·德充符》)

  “生死存亡为一体”(《庄子·大宗师》)

  道家的庄子对死亡则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大谈特谈死,“死生”一词在《庄子》一书中至少出现过24次。他意识到死亡的恐惧和生命存在的有限性,死与生的问题是庄子人生哲学的底层。与儒家对死亡的视而不见不同,庄子创立了“至人”、“真人”、“神人”的“游”的境界来作为他的人生理想,最终用虚幻的理想境界掩盖了现实人生的苦难,也掩盖了他对死亡的恐惧感。所以庄子说“生死存亡为一体”,他以自然天命作为生死的本体,主张将个体的人完全返回到自然状态,让人在混沌的世界中听从天命,取消生死差别,这在某种程度上不能不反过来掩盖了他哲学中死亡意识的光芒。

  多媒体显示:

  魏晋士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鲍照《拟行路难》)

  时至魏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长期分裂动荡时期,社会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混乱中,整个社会都在生死线上煎熬、挣扎上。浓厚的死亡意识笼罩着这一个时代,魏晋时代的人对死的恐惧和由之引发的对生的焦虑,这种感受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

  旧的虚幻的群体社会彻底解体了,昔日士大夫们赖以生存的儒家权威思想全面崩溃了。“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鲍照《拟行路难》)士大夫的内心充满对时光易逝和生命飘忽的无限感慨,死亡是令他们感到恐惧和哀伤的幽魂,驱之不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徐干《室思》),“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阮籍《咏怀》)他们将生命比作朝露、比作暮春草,看作飘忽的轻烟,充满对生之无常和死之无奈的感慨。

  此时,玄学兴起,玄学家致力于“援道入儒”,力图把儒家提倡的道德规范建立在道家自然本体论思想的基础之上。一般是在哲学上讲自然本体论,在政治上调和儒道,在人生方面追求玄远、超绝,成为魏晋士大夫的精神寄托。以“竹林七贤”为例,三国魏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人为当时名士,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云:‘死便据地以埋’”。(《晋书·刘伶传》)

  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晋书·阮籍传》)

  嵇康“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说*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与山巨源绝交书》)

  无论放浪形骸,还是自得自足,都源于对“人生苦短”的无奈,尤其是前者,对死亡意识的表现已达极至。总之,魏晋人的死生意识是从个体的生命出发的对死的恐惧及对生的焦虑,是对人的生存困境的观照和思考,是对儒家生死观的反叛和对道家生死观的深化。它不凭仁义道德,也不凭自然万物来消解人的个体存在,从而消解死亡意识,而是直接面对死亡思考,因此,魏晋时代是文化观念充分开放的时代,不再单纯拘泥于儒或道。正如李泽厚所说,是“人的觉醒”的时代(李泽厚《美的历程》)。正是在人的觉醒的人文思潮里,魏晋人在表面看似颓废、消极、悲观的死亡感慨中,深藏着他们对人生、生命强烈执著的追求和留恋,可以说是一种源自于死亡意识的“悲怆的美丽”。

  ③《兰亭序集》中的生命意识:

  第一段:动荡不安的魏晋时期,带给人们严重的不*衡和压抑感,而优美的自然环境却能使人在身体和心理上获得短时的安静和松驰,自然景观一跃成为人的一种内在需要。人们开始了从自然中去超凡脱俗,在观赏自然中体悟人生道理。“仰观,俯察”宗白华说这是古代哲人、诗人观察世界的两种特殊方式。

  第二段:

  正视生死,隐含对儒家死生观的批判,儒家重生而轻死,对死亡这一人生终极问题避而不谈,是不能为人接受的。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别解:人的一生很快就会过去,时不我待的生命意识。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面对须臾人生的两种生活态度,前者如嵇康,后者如阮籍。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两种生活方式无所谓积极与消极,在人生体验方面都有共同之处,两种必经阶段:“自足”与“感慨”、“得意”与“失意’……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世事变迁无常,都会引起人们的无限感慨,何况人的生命长短听任自然安排,最终都要结束,非人力所及。

  第三段:

  正视生死,隐含对道家死生观的批判,道家以虚幻的“真人”“神人”境界掩饰对死的恐惧,在天天面临死亡威胁的魏晋士人也是无法接受的。因此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人们世代要面对这个令人痛苦却无法解决的终极问题,传达出一种永恒的生命意识。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3.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教学重点

  1.了解由这次**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如“一”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数量词)“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整个)“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样、相同)等四个句子中的意义。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录音机、教学磁带、《兰亭集序》摹本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王羲之及其作品。放录音范读,领会句法上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朗读课文,结合注释,把握文意,了解本文作为宴游诗的特征。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初中阶段我们学过不少写景状物的诗作,想必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大家还记得吧,师生一起诵读: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挞送青来。

  诗人描写景物时,毕其形传其神,一水多情地呵护着绿田,两山像从远处奔腾而来,来不及敲门便捧上一片青翠。

  今天,我们学*的这篇文章,也摹景状物,但手法却别具一格,言简而神具,这就是王羲之以书中神品称著于世的《兰亭集序》

  二、作者简介。

  选一学生读注解①。教师略作补充:魏晋时期在中国抒发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称“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

  出示王羲之《兰亭集序》摹本,正如前人对他的评价“飘如游云,矫如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

  三、放录音、正音。

  学生听录音一遍。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投影:

  多音字:会稽(kuàijī)感慨系之(xì)曾不知老之将至(zēng)

  通假字:趣舍万殊(通“趋”)古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通“犹”)

  四、朗读课文。

  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

  五、品读课文。

  结合注释,熟悉文意,并思考:本文和一般的书序有什么不同,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

  明确: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因修禊而“群贤毕至”)、作诗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

  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

  六、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把握各段大意,完成思考练*一。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采用诵读教学法,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包括两部分内容:①对课文内容作简单的分析,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②语气揭示。难点突破,引导学生理解本文貌似消极悲观实则积极的人生感慨,归纳总结一词多义。

  [教学步骤]

  一、学生齐读全文,检查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理解,指导诵读。

  1.选一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

  要求学生摘录写景句,明确: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朗读语调提示:“永和九年……修禊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理解背诵思路:记叙了**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地”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的心情。

  学生尝试背诵。

  2.齐读第二自然段,要求学生体会作者心境的变迁。

  朗读语调提示:作者以从容沉稳的气势稍一收拢,便转到全文的主旨上来,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故应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重读的词语有“死生亦大矣”中的“大”,“岂不痛哉!”以“哉”调读出慨叹语气,重读“痛”。

  理清背诵思路:由兰亭**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第三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即“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后以“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作结。

  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3.选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理清背诵思路: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总结全文。

  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

  4.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背诵。

  三、探究性阅读训练:

  思考: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慨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蕴含其中,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学生分组讨论。

  明确:本文第一自然段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摄其神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斗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

  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新的认识,才可扬长避短,在有限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

  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当然应该看作是积极的。

  四、课堂小结:

  魏晋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魏晋人对自身和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使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情调。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下了与会者的千古风流。时至今日捧读,仍恻然动人。

  五、词语解难。

  课后思考练*第三题中有5个实词,归纳其一词多义,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写一段话,把“崇山峻岭”“清流激湍”“游目骋怀”“情随事迁”五个词用进去,描写恰当,内容要合理,不少于400字。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13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序文的特点,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疏通课文,理清思路,归纳、积累文言字词。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故事,以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东晋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一群文人雅客正在在山间别苑吟诗作赋。其中有一人忽忽悠悠站起身子,借着几分醉意,自告奋勇地要求为众人的诗集作序。在众人热烈簇拥下,只见他拿起鼠须笔,饱沾浓墨,在蚕丝纸上畅意挥毫,人群中不时传来啧啧的赞叹声。待到作品出炉,此人便把毛笔一撇一掷,瘫坐在旁边的一个藤椅上,打起呼噜来了。

  第二日酒醒,他仍然觉得意犹未尽,伏案挥毫再次书写,却发觉都不如第一篇来的好,不禁长叹。

  这是又是一个神来之笔的传说,当然,如果当事人没有扎实的文学祭奠也是无法醉中写佳作的。

  这个稀里糊涂写序的人,就是王羲之,那卷无意之作,就是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二、整体感知

  1、全班齐读,圈出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读后纠正个别字音)

  2、快速浏览全文,试从每段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字眼。

  (乐——痛——悲)

  三、文本研*

  也就是说,作者的情感是有一个起伏的变化过程,究竟是什么让这位大师心起波澜呢?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他为什么会觉得快乐?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解决部分字词问题)

  1、自读第一段,思考:兰亭聚会,俯仰之间,乐在何处?

  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良辰)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美景)

  #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这里的景色呢?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天气好,风景好,难道心情就一定会好吗?如果宋江带领梁山好汉跑到兰亭对王羲之说:“小王啊,我们一起来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吧。”那样王羲之的心情还好吗?当然不好。所以什么也是很重要的?人。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这才有了共同话题,气氛很好,所以开心。

  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足以畅叙幽情;(乐事)

  #“流觞曲水”:是选择一风雅静僻所在,文人墨客按秩序安坐于潺潺流波之曲水边,一人置盛满酒的杯子于上流使其顺流而下,酒杯止于某人面前即取而饮之,再乘微醉或啸呤或援翰,作出诗来。

  当时,王羲之与当朝名士41人于会稽山阴兰亭,大家喝喝酒,吟吟诗,当真是不亦乐乎!诗篇荟萃成集,由王羲之醉笔走龙蛇为之作序,这就是这篇《兰亭集序》的由来。

  仰观,俯察,

  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赏心)

  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在这里,四中美好的事物都具备了,难怪作者会如此开心。

  2、分享作者快乐的心境——女生齐读第一段。

  3、常言道: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作者的这种快乐并没有持续很久,不一会儿,他的精神就突然跌到低谷。

  针对这个起伏,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悲得太没道理了。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四人小组,读,商讨)

  (先叫学生翻译,问:你认为这句话是在讲什么呢?)

  如:

  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人生真是短暂啊,一抬头,一低头,这辈子就这样过去了。这是悲。古人也有很多描写人生短暂的句子,比如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2)“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这里写的是尽管每个人的爱好不同,宁静与躁动不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当大家遇到自己喜欢的事物,感到快乐自足,但一味的享受而忽视时间的存在,却没发现时间的流逝是如此的迅捷,等你反应过来时,也许早已经是两鬓斑白的老朽之人了。这也是悲。

  3)“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等到欢喜变成厌倦,人事变迁,物是人非,又不得不感慨这个世界的变化。这还是悲。

  4)“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有哪些值得高兴的事?比如文章开头就说了,天时、地利、人和,心情无比畅快。但是天下无不散之筵*,之前的四大乐事,转瞬之间,就成为过眼烟云,时间的流逝始终让人觉得不痛快。

  5)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况且,人生的长短随造化而定,最终必将走向消亡。作者认为死和生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可是这种大事我们却做不得半点主,真是既无奈,又无助,怎不叫人痛苦?

  6)“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每每看到前人写的关于生和死的文章,作者便没来由地觉得前人的观点、看法和自己相差无几,都把死和生看成是一件大事来对待。

  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所以作者说,把死和生,长寿和短命看成是一样的,这种观点是十分荒谬的,没有根据的。后人看我们就像我们看过去一样,把是非得失看得明明白白。反之,当我们自我观照,自我审视的时候,往往无法判断自己的这种生存状态究竟好还是不好。

  “凡中国文学最高作品,即是其作者之一部生活史,亦可谓是一部作者之心灵史。此即作者之最高人生艺术。”——钱穆

  也就是说,我们在阅读文化作品的同时,也应关注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那时候的人是怎么活着的?

  引入资料: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当时的统治非常严酷,而且朝代更替频繁,朝不保夕。对生命常常有恐惧之感。而且因为朝代更迭,礼乐崩坏,文人们常常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是谓“一死生”“齐彭殇”。

  他们崇尚老庄,老庄思想是怎么样的?老子,提倡小国寡民,无为而治,我乐我的,你哭你的,谁也管不着谁。庄子,逍遥油,我忽而上天,我忽而入地,哪管人间苦乐与悲喜,只要自己觉得逍遥自在就可以了。这是一中十分虚无的人生观。

  这和悲又有什么联系呢?当时文人的生活太消极、太虚无了,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举例:时人评价***)时人无法体察自我,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这也是一大悲!

  8)“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里交代了写作目的,想着后世的读者能和他有相同的情致,类似的感伤。

  小结: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大部分同学都不认同郭沫若的看法,同学们认为作者的痛是正常的,是有理有据的。作者或感慨人生短暂、时光易逝,或悲叹人生无常,死生大事,不得变更,乃至时人活在“当局者迷”的状态之中,因此觉得十分悲痛。而这个痛与极乐的连贯性与合理性,同学们在课后仍可以继续探讨。

  (看来同学都很厉害,都能和大师级叫板,争一日之长短)

  4、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作者一直在死生这件事上纠缠不清。他写人生无常、生命短暂,写“当局者迷”,批判了当时消极无为、一死生、齐彭殇的人生观。反而言之,作者提倡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或:它的反面应该是一种怎样的人生观?)

  明:作者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当积极用世,“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四、课堂总结

  1、我们已经知道王羲之的观点是人生在世,当积极入世,实现抱负。你们怎么看?(机动环节)

  2、总结: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既而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然后由己悲人,批判了时人的虚无、消极,沟通古今,水到渠成。果然是一篇难得的大作。

  3、让我们再次朗诵全文,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情感。

  五、作业

  归纳重要的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14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2、能力目标:

  品味文中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理清课文内容层次,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3、情感目标:

  欣赏文中描绘的自然美,学会关爱自然,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设想】

  1、本文语言精练、朴素、优美,教学时把重点放在体味语言特色上,由语言美去体悟自然美,体会作者乐山乐水的心情。

  要多读(可采取听读、范读、齐读、个人读、分组读形式)读到情随声出,自然成诵。

  2、二三自然段作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强调课前预*。

  预*要求:

  ⑴反复朗读,参照注解,初步理解文意,扫除阅读障碍。

  ⑵提出疑难问题。

  3、设计多媒体课件,将书法作品、图片、板书等用幻灯片形式展示。

  4、安排两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课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之乐。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知道唐太宗吗?他在临死之前泪流满面向唐高宗央求道:“父王为创立大唐,历尽艰辛,而今天下托付给你,我也放心,父王只从你这里要一样东西。”哪位同学知道他要什么?对!他说:“我所要的‘兰亭’真本,可与我同去,你的意思如何?”高宗点头答应了,太宗也就一命呜呼,气绝身亡。王羲之遗世的最佳书法珍品,就这样葬入了昭陵了。此后传世的“兰亭”是被萧翼从王羲之的第七代孙智永禅师的弟子辩才处骗得送入太宗秘库之后,遴选善书的欧阳询、褚遂良等名家刻意临摹之作。

  同学们可以欣赏《兰亭序帖卷》(打出“兰亭”帖幻灯片)。你看,这里每个字都孕育着生命,疏处不嫌其疏,密处不嫌其密,通篇看来,结构严密,浑然一体。东晋时人评论王羲之的书法笔势为“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意思是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捷。你看了是否也有这种感觉呢?中国人是形式美最发达的民族,篆、隶、行、草、山水、花、鸟、玉器、陶瓷、亭台、园林无一不表现中国人对形式美特殊的敏感,我们应该学会欣赏这种美。这篇《兰亭集序》不仅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登峰造极的佳品,也许你们不知道的是,它更是我国古代散文的上乘之作,通篇三百二十四字,文词优美,言简意深。在这里,笔墨光泽与内涵文采交相辉映,珠联璧合。

  二、朗读

  1、教师范读全文。

  (学生用心体会文中作者情感的变化,并注意重要字词的读音)

  2、正音。

  (请一组同学依次念,教师随时订正读音)

  多媒体显示:

  癸丑(guǐ )会稽(kuái jī )临文嗟悼(jiē)流觞曲水(shāng)曾不知(zēng)修禊(xì)放浪形骸(hái)游目骋怀(chěng)齐彭殇(shāng)趣舍万殊(qū)

  3、全班齐读全文。

  (思考本文作者的感情变化)

  三、讲读第一节

  1、请一生读第一节。

  2、教师指导朗读:

  “永和九年”至“修禊事也”一节叙述*稳,读时语气可以舒缓些;至“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短截警拔,节奏放明快些;而后“此地有”以下,又变为舒展曼婉;接着一段“是日也”三字提顿,然后一气流转而下。读时要有节奏感、音乐感,保持从容萧散的仪态。

  3、全班齐读第一节。

  4、分析:

  教师问:“第一节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信可乐也”。

  教师问:那么乐从何来?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明确: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本文四美俱全,足可乐也。

  ⑴良辰:

  暮春之初。农历1、2、3月为春季,暮春自然是三月。记得孔子有一次和子路、曾皙、冉有等几位学生一起谈论志向问题。当问到曾皙时,他答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咏而归。”曾皙的春风沂水、民生和乐大得孔子赞赏。南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也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想以江南暮春之美景、故国之思激发屈膝事敌的陈伯之幡然悔悟。可见暮春三月是人间一段最美的时光。又因为修禊,可知是3日,古人在这一天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这又是一个多么吉祥美好的日子啊!

  ⑵美景:

  兰亭地处“会稽山阴”,即当时的会稽郡山阴县距离城西二十余里有个名兰渚的胜境,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主体是山水。其山如何?“崇”与“峻”是本色形容,而“茂林修竹”四字遂赋予山岭盎然生气;其水如何?“清”与“激”亦为本色形容,而“映带左右”四字方使流水神采飞动。再看天气,“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宇清朗,和风吹拂:在这里没有“草长莺飞”春意闹,也没有“姹紫红开遍”的艳丽,只有清风拂面,水声泠泠;在这里物我同化,是非顿消,心境澄明。信可乐也。

  ⑶乐事:

  指什么?明确“修禊事也”。当地风俗:这一天人们无论贵贱老幼,都要到河畔、溪边,用凉水洗脸,意即涤除尘垢,以驱除不祥,祈求安福。当时王羲之正任会稽内史(相当于太守),他邀集司徒谢安、司马孙绰等诗人名流以及儿子微之、操之和十岁的献之等共四十一人,真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杜枚诗云“大抵南朝多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这里“群贤”不是浮泛奉承之辞,他们热爱自然,轻忽世俗得失人为礼仪,有高远情操,直率任性,表明诸子与己意气相投。有道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否则,虽有良辰美景也不足为乐。

  当然更乐的事不在修禊,而在于作曲水流觞之饮。请将他们的赋诗的一句找出来齐读: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请同学们对照注解来看这句话:

  译文:引(清流、激湍)作为流送酒杯的环曲水流,(大家)依次坐在曲水的旁边(拿着流到身边的酒杯饮酒),虽然没有吹拉弹唱的热闹场面,但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够尽情地抒发内心的情思了。众人陶醉在自然美景之中,尽情尽意,欢声笑语,久久不绝,以致感到人为的管弦之声亦属多余了。

  (多媒体显示:明·文征明·流觞赋诗图)

  ⑷赏心:

  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赏心悦目,他如何表达?

  学生读:“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文:指起头来看到宇宙的广大,低下头看到万物的繁多,借此来放开眼界,舒畅胸怀,尽情享受耳听和眼观的乐趣,真是快活啊。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是极视觉之娱;竹木萧萧,流水潺潺,是尽听觉之乐。但最令人快乐的还不在于此,是什么/是游目骋怀。如何理解“游目骋怀”?

  请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游:鱼在水中叫游,人自由在地观赏也是游,如游览;骋:驰骋,自由奔放的联想、想象,因而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我们在仰观俯察的时候,也是游目骋怀的时候,我们是超脱的空灵的美妙的,我们观察,最后落实的是娱乐,表现的是热爱现世生活,是在自然美的感召下抒发自己的情怀,这便是所谓山水诗的兴起了。这种娱乐式的交流,正开始于魏晋时的文人,从他们的开始,自然已不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了,而是可娱可乐,可歌可咏的了。所以王羲之笔下写竹,只言其修而弃其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这是色调的淡雅。兰亭宴集,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齐臻,但这种愉悦之情仅以“信可乐也”四字表出,笔势始终从容,这是心境的淡雅,是作者“清鉴贵重”(《世说新语·赏誉》)的情性的体现。

  四、学生齐读第一节,背诵

  五、布置作业

  1、预*二三节,翻译以下句子: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学生提出疑难问题,教师整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梳理本文重点字词,正确理解作者转乐为悲的情感,认识作者观点的积极意义。

  一、梳理字词

  多媒体显示:

  1、请学生回答加粗字含义: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表示抬头与低头的动作。

  俯仰: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周旋。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旧迹: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很短。

  所以:

  所以游目骋怀,是以极视听之娱:用来……,表凭借。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的原因,表原因。

  虽: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然。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纵使、尽管。

  之:

  所之既倦:往、到达、往到。

  感慨系之矣:代词、它。

  宇宙之大,品类之盛:定语前置的标志词。

  后之视今:取消句子独立性。

  形骸之外:的,助词。

  2、请学生翻译下列句子: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明确: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二、同桌互读互听二三自然段,然后全班齐读

  三、讨论

  1、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是悲得太没道理了。你认为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明确:这种情感变化是十分正常的。

  教师补充:古希腊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中提供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伟大的波斯王克谢尔克谢斯,率领波斯历史上最大的一支远征军向希腊进军,在阿比多斯海湾,他检阅全军。他的陆军遮天蔽地,他的水师布满海湾,他感到荣耀,感到幸福。但随后他又伤感起来,而且潸然泪下,对他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能活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描写聚会欢乐后转入悲伤的,典型的有: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对饮,自作《秋风辞》,也说:“欢乐极兮哀情多,小壮几时兮奈老何!”道出了这种现象的正常和普遍。

  2、那么作者悲从何处来呢?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

  其一,人生如白驹过隙,美好却短暂。一个人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地生存在社会上,好静者常在内室清淡佛老,好动者喜爱纵情山水,遇上喜欢的事物就心满意足,因快乐而忘了忧愁,竟然“不知老之将至”。

  其二,来自生命本体的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当人们“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但转眼之间,“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就是说,人的欲望,人对美的感受都不是凝固不变的,得到的东西即使很好,很快也会厌倦,感慨也随着产生了。

  其三,“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时间快速流逝,事物的急剧变化,更显出生命的脆弱,所以“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更何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生命最终要归于毁灭,这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人生之大患啊!悲来自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洞察和对时间的无情的恐惧。

  3、这一节作者的悲叹与上一节的叙事有何联系?

  明确:第一节写行修禊事,是为了祈福消灾。人生最大的福莫过于健康而快乐地活着,最大的灾莫过于死亡,所以由此想到死亡、生命,想到美的东西包括生命本身,随着时间的流逝总要归于消亡,于是便产生了浓浓的惆怅和哀痛,是自然的事了。

  4、作者的这种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极悲观?

  学生回答可以有多种答案。

  参考意见:

  ⑴这是悲观的。相比之下,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而不消沉,不黯然,积极进取,乐观旷达。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在他的一篇散文《论老之将至》中,也将生死这个永恒的主题升华到了壮阔高远的境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应该像河水一样──开始是细小的,被限制在狭窄的**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巨石,滑下瀑布。渐渐地,河道变宽了,河岸扩展了,河水流得*稳了。最后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显的间断和停顿,而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能够这样理解自己一生的人将不会因害怕死亡而痛苦,因为他所珍爱的一切都将继续存在下去。

  ⑵第二种观点:这种悲哀,这种对时间和死亡的恐惧并不必然导向消极悲观。性格刚强的曹操同样有“人生几何”的感叹,但是它最后导致的不是消极无为而是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兰亭集序》在忧生叹逝中包含着对美的幻灭的悼惜,它否定老庄“一死生,齐彭殇”,认为生即生,死即死,有生之年应做点事,不应空谈玄理,表现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而他的天机流布,挺然秀出的书法艺术在一定意义上可视为这种努力的结果。所以读它时,我们要从感伤的背后,发现作者对人生、自然的执著和热爱。这样就与上的乐生之旨契合无间了。

  3、作为书序,作者行文有何特点?

  明确:文章先叙兰亭修禊事,因修禊而“群贤毕至”,即说明了作诗缘由,又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描写了作诗时的情形,可见《兰亭集》是一部游宴诗集,结尾以“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说明成书经过,又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指出本书的意义。这样,结尾回到兰亭宴集收笔,行文舒卷自如,辞气畅达。

  四、朗读全文,背诵

  【板书设计】

  兰亭集序

  王羲之

  良辰:暮春之初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美景:清流激湍映带左右风物之美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乐

  乐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人物之盛

  曲水流觞畅叙幽情吟咏之雅

  赏心:仰观俯察游目骋怀视听之娱

  其一:人生美好却短暂

  其二:生命欲望永不得满足悲

  其三:时间无情,生命终归于毁灭

  【资料集萃】

  1、王羲之(321~279)字逸少,东晋琅邪人(现山东省临沂县)。后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世家大族(王谢之家,祖王正,父王旷,曾任淮南太守,善谋略,亦是书家),但性情耿直,严守操节。起家秘书郎,后迁参军,长史。拜护军将军,调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在会稽任内适逢灾荒,开仓赈济百姓。因与上司扬州刺史王述失和,遂称病辞职,从此优游林下,寄情山水,专攻书法。

  羲之幼有美名。《晋书·王羲之传》称其“幼讷于言,人未之奇”,七岁学书,十二岁时得其父传授学书笔法。又从卫夫人学书,融汇古今,独创一家,时人称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书迹虽为后人摹刻,已非原迹,得羲之笔法神采的,尤以永和九年记兰亭修禊之《兰亭集序》为极品,后人尊为行书典范。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因是草稿,无意于求工,故潇洒自然,点画富于变化,重字皆作别构,其中尤以二十个“之”字,写法个个不同,或端整如楷,或流利似草,变化不一,尽态极妍,通篇章法、结构、用笔虽各自称雄,但互不侵夺,配合默契,显示出浓轩得体,圆润流畅,充分表现出晋人萧散自然的风致,无愧于“天下第一行书”称号。

  2、有子七人,知名者五人:王玄之、王凝之、王徽之、王操之、五蕴之、王涣之、王献之。以第七子王献之最为突出。父子先后联辉,后人称二王,时人称:“献之骨力远不及父,而颇有媚趣”,七八岁时学书,羲之密从后掣其笔不得,叹曰:“此儿后当复有大名”。

  3、人琴俱亡:

  王徽之,字子猷,性卓荦不羁,雅性放诞,好声色。时人钦其才而秽其行。王献之,字子敬,少有盛名,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客止不怠,风流为一时之冠。工草隶,善丹青。时二人俱病笃,有术人云:“人命应终,而有生人乐代者,则死者可生。”徽之谓曰:“吾才位不如弟,请以余年代之。”术者曰:“代死者,以己年有余,得以足亡者耳。今君与弟算俱尽,何代也!”未几,献之卒,微之奔丧不哭,直上灵床坐,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因顿绝,先有背疾,遂溃裂,月余亦卒。

  4、王羲之爱鹅:

  ⑴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息弥日。

  ⑵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

  ⑶尝诣门生家,见杯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⑷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摘自《晋书》)

  5、“一死生与齐彭觞”,语出《庄子·齐物论》:

  “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祈)生乎”,“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认为生和死是相对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象细胞的新陈代谢,但他夸大了这个相对,否定了生和死的区别。庄子认为寿命长短相对,故而否定了寿夭的区别,认为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和未成年就死去的人没什么区别。但作者在文中引用孔子的话说生死是人生的大事,接着分别写古人、今人和后人,无不对生死这一人生大事感慨万端,对人生无常悲恨不已,既然古往今来人们无一例外都为人生无常兴叹生悲,庄子的死生一样,寿夭等同的说法不是虚妄荒诞之辞吗?

  6、“曾不知老之将至”,语出《论语·述而》: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7、符契:古代朝廷封官、传命和调遣兵将的凭证,用铜、玉、竹木等制作,上刻文字,分为两半,各执其一,合二为一方有效。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15

  教材定位及学情分析:

  《兰亭集序》被选入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单元。该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欣赏文中描绘的自然风光并联系作者生*及社会背景去探究自然、思索人生的自觉意识,激发学生尊重敬畏自然,不断探索自然的奥妙和人生价值的兴趣。本班学生语文基础一般,阅读面较窄,但质疑意识强烈,挑战权威思想突出,这为课堂学生质疑讨论、合作探究提供了保障,也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目标:

  1、预*课文,理解并积累重点词句知识。

  2、朗读文本,领悟文本语言的声韵美和意蕴美。

  3、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形成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脉落,正确分析作者因事而发的感慨。

  2、结合自己对自然、宇宙、生命的理解,比较古今杰出人物的生命价值观来客观、公允地评价王羲之的生命观。

  教法设计:质疑讨论,拓展评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补充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语激趣,进入文本。

  [幻灯片]出示《兰亭集序》书法图片。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作品?(王羲之)据《晋书王羲之传》记载,《兰亭集序》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義之为《兰亭集》写的序文。此文被誉为“书中的极品,文中的上品。”可谓艺术奇葩,千古奇文。传说唐太宗李世民从辩才和尚处获得王羲之的真迹后,爱不释手,命人摹拓数本分给太子诸王,并且在死前请求高宗李治把兰亭真迹随葬昭陵。写作本文时,王羲之33岁,距其后辞官归隐仅有3年,也是他决定归隐的重要的蕴酿阶段。其间如何反映作者复杂情绪,今天就让我们走*文本,与作者进行一次心灵交流。

  [幻灯片]出示课题和学*目标。

  二、诵读感知,理清思路。

  1、诵读体悟。

  师导:“三分诗,七分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可见诵读是学*文言最好的方法。下面,老师给大家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注意以下两个问题:①标注字音,划分节奏。②把握作者情感发展的脉落,从文中找出表达情感的词,填入题目的空格内并评价。

  [幻灯片]:兰亭**,赏景畅饮,信可()矣;聚后思索,面对生死,岂不()哉;联系古今,思接千载,亦可()夫。

  2、处理疑难字词。

  ①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会()稽悟()言形骸()世殊()

  ②、判断下列红色字含义的正误。

  茂林修竹(长)

  况修短随化(修身)

  丝竹管弦之盛(繁多)

  俯察品类之盛(繁盛)

  所以游目骋怀(……的原因)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用来)

  ③、翻译下列句子。(供参考,具体随学生提问而定。)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活动安排:学生以组互问互答,解决不了的老师给以点拨,给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去分析。

  三、美点赏读,涵咏领悟。

  文学即人学。古今优秀散文往往都会逼真细腻地反映作者的内心世界,《兰亭集序》的每一句话无一不是作者情感表露和心理折射。下面,让我们看看文章一、二段。

  1、阅读第一二段,品兰亭之乐。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四美具,二难并。”想想“四美”指什么?

  明确: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2、填写训练,领悟情感。

  引导:散文在于美读,读中理解,读中品味。因声求气,将作者的心理和情感用自己的声音传达出来。

  活动设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文内容,仿照示例写一组句子。

  例句:兰亭之乐,乐在景美,这里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尽量用文中原句回答)

  参考示例:①、兰亭之乐,乐在人贤,这里“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②、兰亭之乐,乐在辰良,这里“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③、兰亭之乐,乐在赏心,这里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④、兰亭之乐,乐在事雅,“引以为流觞曲水,映带左右。”……

  小结:从上面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文人雅士们的潇洒风度和诗意人生,以至美好的聚会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写道:“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你认为作者的“乐”是否为“真乐”,你又如何看待他的“乐”?

  活动安排: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交流,举手回答,师生共评。

  参考提示:亲*自然,娱情山水(真乐);借酒取乐,游戏人生(暂时之乐);感官刺激,`瞬间闪现(简单肤浅之乐)

  明确:作者以“极”“信”二字写尽了与友人们欢聚的兴致和情怀,但乐中有哀。王羲之是晋人所谓的“性情中人”,谢安曾对他说:“中年以来,多伤于哀乐。”王羲之回答:“年在桑榆,自然至此。”也许会乐极生悲,作者面对良辰美景,抒发“幽情”,以表达纵欢过后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自然掩盖不了生命短暂、光阴虚度所带来的烦恼。其实,这也是王羲之前后所有文人们共有的经历和感受。(举李白和苏轼等人例子)

  4、赏析第三段,思兰亭之痛。

  师导:自古人们就有“乐极生悲”的人生感慨,作者亦如此。那么,作者因何而痛?

  活动设计:学生自由朗读,圈点勾画出有深刻感悟的句子,然后在组内交流,统一意见后在班内交流,师生评价。

  幻灯片:以“我从--(运用原文句)中读出了--”的句式来回答。

  参考提示:①光阴易逝,生命短暂。②快乐难久,人生无常。③美物易逝,情迁之痛。④造化难违,死生之痛。⑤死生亦大(事)。

  他写此文仅仅为了表达内心之痛吗?让我们再读这一段文字,进一步体会作者深沉的悲痛。(学生阅读提供的资料自由发言)

  5、赏析第四自然段,识兰亭之悲。

  师导:既然“生命之感”如此沉重,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它,作者的“悲”情缘何而生的呢?

  活动安排:指名朗读,学生勾画相关句子讨论交流,派代表发言。

  [幻灯片]:以“兰亭之悲,悲在--”发言。

  参考提示:①悲在古人今人对生死看法非常一致。②悲在后人对生死看法与古人、今人致。③悲在古人把生死看成一样。④悲在人们的困惑,即那个时代对生命的漠视和人生的悲叹。

  那么,王羲之的“悲”是悲痛还是悲观呢?

  参考提示:是悲痛而非悲观。

  [幻灯片]:展示时代背景:王羲之生活在一个清谈玄学,积极悟道的年代。魏晋时期政治极其严酷,社会急剧动荡。门阀制度使得当时许多著名文人、学士都死于残酷的权力斗争中,身处乱世,大家无所作为,也无法作为。“等生死,齐彭殇”这是庄子的思想。因而有人会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之外”,虚度光阴。对此,王羲之是不认同的,一个“虚诞”一个“妄作”足以证明。他劝告时人要珍惜时间,热爱生命,有所作为。

  四、归纳课文,拓展延伸。

  师导:作者在文中充分表现了兰亭聚会的感慨,也反映了他的生命观。那么,你怎样看待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作者作序的目的是什么?

  活动安排:学生浏览课文,体会蕴含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组内讨论,形成统一意见后在班上展示。

  参考提示:文章虽是叙写兰亭聚会,实则是批判晋代名士们的虚无思想观念。东晋是名士风流时代,士大夫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寄情山水,笔傲山野,即信奉“一生死,齐彭殇”,而作者却显示了“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思想境界,勇敢地从消极颓废情绪中走出。如果和苏轼,李白等人相比,也可看出他们的共同特点,即其“儒佛道”统一的哲学信仰。“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有警示后人不要受当时士大夫消极人生影响,客观面对生死,把握生命,积极生活。

  一个人的生命如草木万物随造化而定。我们面对生死很难做到如庄子般洒脱随性,但也没有必要为生死困扰,反而要更加“珍重生命”。

  五、课文小结

  [幻灯片]:品读文字,你会发现文章浸透着作者对短暂生命的珍惜和对人生、自然的热爱和执著。一次普通的聚会,王羲之发出对生命的深层思考;一次灵魂的坚守、王羲之探索出实现人生理想、人生价值的永恒方式;一次谆谆教诲,激励我们要强健体魄和精神,去战胜人生路上的困难。下面老师留给大家一段话:品兰亭之乐,追求雅趣人生;思兰亭之痛,珍惜有限生命;悟兰亭之悲,打造精彩人生。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并与苏轼《前赤壁赋》对照,分析二人哲学观点的异同。

  2、整理课堂未能解决的词句,写在笔记本上。

  板书设计:

  乐--[情、理]--痛

  ∣

  ∣

  悲

  ︷

  热爱生命积极生活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菁华6篇)(扩展8)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合集二十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熟读背诵课文

  2.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

  3.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重点:

  1.理解背诵

  2.由景入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安排:

  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直接进入新课。

  1.教师板课题:兰亭集序

  2.由美文到美书

  ①《兰亭集序》书法掠影:古今书法学*的范本。

  ②抽学生写作者名:王羲之。并由此链接到:晨曦;熙熙攘攘。后让学生试将“王羲之”“晨曦”“熙熙攘攘”三个词语组合造句,以加深书写印象。

  3.由美书到美文:《兰亭集序》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4.了解作者情况,简述写作背景,明确文章体裁。

  二、如果有学生在预*时已能背诵,先抽一二学生试背。

  三、指导第一段的背诵,点拨理解句意,强调关键词语,注重文言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反复读背。

  背诵线索:时间──地点──事件──人物──环境──活动──天气──感觉。

  时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地点: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事件:修稧事也。

  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环境: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天气: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觉: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四、学生自读背诵5分钟。

  五、抽一至二名学生试背课文,教师可作必要的线索提示。

  第二课时

  一、听名家示范朗诵,学生小声跟读。

  二、复*巩固第一自然段的阅读背诵。

  三、朗读、解析第二自然段,理解文章“由叙入感”的写作结构。

  明确:第一段记兰亭畅游,乐视听之娱;第二段感人生易老,悲死生之大。

  1.注意本段的结构层次

  2.学生质疑,教师指导、点拨,掌握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四、诵读、讲析第三自然段,完成以下内容:

  1.学生质疑,教师指导、点拨,帮助学生理解句意、文意。

  2.归纳结论:睹物伤情,诗文叙怀,记于今,留之后,古今一理。

  3.交代文章的`写作意图(由学生找出相关文句,强调此乃“序”类文体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学生列举“古今文人论生死”。

  例举摘要:

  1.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从人生意义来讲)

  2.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人生意义来讲)

  3.奥斯特洛夫斯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从人生意义来讲)

  4.史铁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从生命规律来讲)

  5.孟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6.陶渊明:“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坦然面对)

  7.庄子:鼓盆而歌(齐生死)

  六、学生谈:怎样看待生与死?

  七、作业布置:课后练*三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积累整合文言知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2、了解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认识作者在乐、悲、痛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

  【教学难点】

  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整体感知,熟读课文,理清思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书中极品,又是文中上品。据历史记载,唐太宗千方百计搜觅真迹,并日夜赏玩临摹之,以至形成了宫廷上下竞相临书的盛况。唐太宗驾崩,此真迹又作为殉葬品埋入地下,后来此墓被盗,真迹永远失踪,成为千古恨事。我们现在所见的是唐代摹本。(让学生看教材中《兰亭集序》书法作品)从摹本可以判断“书中极品”的评价绝非妄言。而此文为什么又被称为“文中上品”呢?它为什么跨越千年依然动人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作为文学作品的《兰亭集序》的魅力所在。

  二、展示学*目标

  三、解题

  1、走*作者

  王羲之(公元321~379,一说303~361),字逸少,东晋琅邪临沂人。是东晋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书法家。出身于士族名门,是东晋政治家王导的从子。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早年从卫夫人学*书法,后多鉴前代名家书法,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有“书圣”之称。书法刻本以《乐毅论》《兰亭序》《十七帖》为著。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王羲之在诗文写作上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其文风清洗,不尚辞藻而多情致。

  2、背景介绍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风雅**,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3、文体知识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四、整体感知

  1、放录音

  (1)字音辨识

  癸guǐ丑修禊xì流觞shāng激湍tuān

  形骸hái游目骋chěng怀齐彭殇shāng嗟悼jiēdào

  会kuāi稽jī感慨系xì之

  通假字:趣舍万殊悟言一室之内

  (2)听录音,请学生分别划出三个段落中表达作者情感的词来(“乐”“痛”“悲”),划出不懂的字词句来。

  3、感知作品,理清思路

  根据文章的情感变化,划分文章段落层次。

  教师明确:第一段(1、2自然段):记叙兰亭**的盛况

  第二段(3自然段):抒发人生感慨

  第三段(4自然段):交代作序目的

  五、教学小结

  六、布置作业

  预*1、2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研*1、2自然段,探究乐在何处

  【教学过程】

  一、复*巩固、温故知新

  1、齐诵课文

  2、回顾思路

  二、研*第一部分,即1、2自然段

  1、迅速浏览课文,然后合上课本,凭记忆按提示查找内容要点

  如:时间:“永和……癸丑……暮春……”地点:“……兰亭……”

  人物:“群贤……少长……”环境:“此地有……,又有……”

  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信可乐也”

  2、摘录本段写景句,体会作者写景状物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

  学生明确: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3、课堂练*:模拟想象你便是其中一文士,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将景物和你的感受诉诸笔端。

  教师点拨:本段中作者无论“摹”山范水,还是“描”竹画树,都极其简约。想那阳春三月的江南该是鲜花吐芳,姹紫嫣红。此段中作者却只选山、水、林、竹、天。写山岭,从高耸、横亘状其势;写竹林,从茂密、参天绘其形;写溪水,着眼于水清流急,回环相映之态;写晴天,写煦风,仿佛景物皆着感情色彩。如此美景,在良辰、乐事的氛围中,给人带来的是愉悦,是欢欣,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和游人如织的快乐场面。

  4、提示学生朗诵时注意语调要清新明快,充满欢欣,优雅之情调。按照提示每组选代表朗读。

  5、学生讨论、交流

  (1)有人将本段之“乐”总结为“五乐”,你能找出来并加以总结说明吗?

  (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在第1部分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在这一段中作者描述了这次聚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是一乐;而聚会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谓良辰,是为二乐;聚会之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景美,是为三乐;宴会之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谓情真,是为四乐;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谓极视听之娱,是为五乐。作者感到人贤、辰良、景美、情真、赏心五事齐臻,所以认为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一句是对聚会情景的总结,突出了情感的主旋律――“乐”。

  (2)本段末句“信可乐也”能否改成“信可乐矣”?请阐述理由。

  明确:“信可乐也”不可改为“信可乐矣”。因为用“也”语气*缓,笔势沉稳;而用“矣”语气激越,笔端情感外露。仔细揣摩第1段中描述景物只在山、水、林、竹,而舍鲜花吐芳;就是写林写竹,只言“茂”“修”,而弃其绿、碧、翠,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本是赏心乐事,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并不过分显露,这是他气节高爽、性格沉稳的表现。

  (3)讨论: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教师明确: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

  三、当堂训练

  尝试着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

  暮春三月,莺飞草长,天气晴朗,春风和煦,不可不谓之“良时”;会稽山阴,清幽兰亭,茂林修竹,山环水绕,不可不谓之“美景”;时贤名流,志趣相投,不可不谓之“贤人”;曲水流觞,饮酒赋诗,不可不谓之“雅事”;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不可不谓之“乐心”:这实在是人生之乐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的畅快,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美谈佳话。千年以降,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这些文人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

  五、预*作业

  1、预*第3、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何而“痛”?又为何而“悲”?

  2、如何理解“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3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一些古汉语知识, 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感受作者兰亭盛会之乐和聚散之悲, 学*作者对于人生的积极态度。

  3.揣摩本文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和感情发展的线索安排, 领悟一点为文之道。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几处词类活用现象和“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等难句。

  2.情景交融和感情线索。

  3.作者对庄子“一死生、齐彭殇”虚妄论调的批判。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由“入木三分”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我们现在形容文章言论深刻有力, 可以用上一个什么成语?

  明确:“入木三分”。

  设问: 它的出处和原意怎样呢?

  明确: 我国最著名的大书法家, 人称“书圣”的王羲之,唐朝张怀灌著的《书断》里, 记有他的一个故事:“王羲之书祝版, 工人削之, 笔入木三分。”所谓“祝版”, 是古时的祭祝文字, 都写在木板上, 所以叫“祝版”。因为他笔力强健, 落笔有劲, 所以深透入木。因此形容书法用笔功力之深, 谓之“入木三分”。后来也可形容文章言论深刻有力。

  讲解: 王羲之, 东晋会稽( 今浙江绍兴) 人, 曾做过“右军将军”, 世称王右军。他写的《兰亭集序》( 板书课题) , 流传至今, 即所谓“兰亭字贴”, 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兰亭集序》不仅书法出众, 而且文章本身也为人所称道。下面我们就要学*这篇文章。

  二、释题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 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朋友以及儿子、侄子共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 饮酒赋诗, 事后把诗汇编成集, 王羲之为这本诗集作了序。( 序是一种文体, 放在书的前面或后面) 题目意思是“兰亭**的诗集的序”。它是古代诗序中的名篇。

  三、点拨字词句, 疏通文意

  1.点拨字词句。

  本文文字简练, 有的字句有一定难度。课文注释中有的, 这里不再重复, 没有而又需要理解的, 稍作补充解释并归类如下。

  实词: 毕、咸: 都/信: 实在/趣: 同“趋”/曾: 竟/ “所之”的“之”: 到, 引申为“经历”/嗟悼: 感叹忧伤/固: 才/致: 意趣

  词类活用:“一觞一咏”的“觞”: 喝酒( 名动) /极: 尽情享受( 形动) / “一死生”的“一”: 看成一样( 意动) / “齐彭殇”的“齐”: 看成相等( 意动)

  省略句: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后省“之”( 省宾语) /或因寄所托:“因”后省“之”( 省宾语) /晤言一室之内:“言”后省“于”( 省介词)

  难句: ( 1) 引以为流觞曲水: 把它引来作为漂流酒杯的环曲的渠水。( 2) 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人的寿命长短, 顺从自然规律, 听凭造化安排, 终归有穷尽的时候。( 3)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现在才知道, 把死亡和生存看成一样是荒诞的, 把长寿和短命看成相等也是胡乱造作的。

  2.学生根据注释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自荐口译全文。( 由三人完成, 每人一段, 共三段)

  四、思想内容分析( 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下第五步骤同)

  第一段: 写兰亭盛会, 贯穿并突出一个“乐”字。( 划横线处板书, 下同)

  开头总叙盛会的时间、地点、原因。紧接着连连写出令人可乐之事: 名士济济聚首兰亭, 一乐也; 山水环绕, 境界清幽,二乐也; 饮酒赋诗, 畅叙幽情, 三乐也;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四乐也; 仰观俯察, 游目骋怀, 五乐也。末尾“信可乐也”一句方才点出“乐”字。短短一百多字, 简洁流畅, 生动自然, 使盛会如画卷般展现眼前, 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优雅的情趣。

  第二段: 抒发人生感慨, 即盛事不常, 修短随化, 同足感慨。贯穿并突出一个“悲”字。

  开头一句, 点明人生的短暂, 紧接着指出, 人虽取舍动静不同, 但都难免为“欣于所遇”的乐和“所之既倦”的忧所左右, 前者则“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 后者则又“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再接下去进一步慨叹人对“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人生短暂, 终有穷尽之时) ”的无可奈何。最后“岂不痛哉”一句方才点出一个“悲”字。这种情调, 无可否认带有士族阶级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 但我们也应看到它积极的一面, 那就是劝勉人们必须珍惜时间和人生。唯其如此, 对“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的“向之所欣”, 才会“兴怀”, 对“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的短促人生, 才有“痛”感。“况”字的转折,正是这种情绪的最好说明。

  第三段: 承上文议论抒情, 进一步写感想, 阐明作序缘由, 贯串并突出一个“感”字。

  这段前半, 从对“昔人兴感之由”的分析中, 发表了一个富有思想价值的论断:“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是什么东西呢?《庄子・齐物论》说:“方生方死, 方死方生。”( 方, 两船并行, 引申为两事物并存)意思是生的同时就是死, 死的同时就是生, 死生同时在于一体, 没有区别。这就是所谓“一死生”。《齐物论》又说:“莫寿于殇子, 而彭祖为夭。”( 没有比夭亡的儿童更长寿的, 而活了八百岁的彭祖是短命的) 意思是彭祖同更长寿的事物相比, 显得命短, 殇子同更短命的事物相比, 显得寿长。这就是所谓“齐彭殇”。“一死生”“齐彭殇”虽然指出了事物的相对性, 含有一点辩证的因素, 但却夸大了事物的相对性, 否定了生死寿夭之间的本质区别。庄子的这一思想是和他的无为即有为, 无为而治的虚无主义思想核心是一脉相承的。东晋玄学清谈之风盛行, 士大夫喜欢剽窃老庄唾余, 而王羲之力斥庄子“一死生”“齐彭殇”的看法为虚诞妄作, 言下之意认为, 尽管人生短暂, 但仍然应该而且可以有所作为。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再接下来, 作者明确交代作序缘由是以供后人兴怀, 这种为人生而作文的思想, 无论在当时和现在, 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写法上, 这段首尾照应, 突出了一个“感”字。

  五、艺术技巧鉴赏

  1.表现手法。

  先看三段之间的关系: 第一段写景, 是描写, 第二、三段是议论。描写是议论的基础, 为议论提供依据, 议论是描写( 写景) 的必然发展和深化。而无论描写还是议论, 都兼用了抒情笔调。因此, 本文突出的表现手法是: 缘景生情, 情景交融。作者是怎样挖掘散文中“情”的因素呢? 请看――

  2.线索安排。

  三段依次抒发“乐”―― ―“悲”―― ―“感”, 无不注入了作者浓烈的感情, 体现了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 这就是本文的线索。这条感情主线非常醒目, 成了统率全文的神, 它不仅使文章脉络分明, 中心突出, 而且能以情动人, 具有诗的韵味。这是作者谋篇布局、线索安排的匠心所在。

  3.语言表达。

  句式骈散结合, 读来音韵铿锵而又不觉得刻板一块; 用语朴实清新, 一扫当时雕辞琢句的浮艳文风。

  由于上述艺术技巧的运用, 本文就像一篇优美的散文诗, 成为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佳作, 与他的书法作品相得益彰, 辉耀古代文坛。

  六、作业

  1.熟读本文, 进一步提高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的鉴赏水*, 领悟一点为文之道。

  2.搜集自己以往的作文, 编成一本*作集, 为它题写书名并撰写一篇自序。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4

  【教学要点】

  1、掌握文中文言知识和相关文化常识。

  2、体会作者的哲学思想。

  【教学设计】

  诵读、讲解;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景知识

  1、王羲之(321~379)世称王右军,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兰亭序》由来: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邀请当时社会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他们引酒赋诗,将所写的诗结成诗集,王羲之当场为诗集书写一篇序言,即本文《兰亭集序》。

  3、文体“序”:

  序,也叫“叙”或“引”,是说明作品的写作目的或作者情况,也有对作品的评论和相关问题的阐发。序一般写在作品前面,列在后面的称“后序”或“跋”。

  二、诵读训练

  听范读,朗读。

  三、文章讲析

  这是一篇山水游记散文,语言清新洒脱,注意文章中的景语与情语;文章不论记叙还是议论都颇有层次,理清作者的思路;魏晋时期,玄学风行,在山水游记中体悟、探讨人生道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哲学思想。

  1、讲析第一段:

  (修禊)之乐:

  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兰亭盛会的?

  第一句:

  时间、地点、**的原因:

  ⑴ 古代纪年方法: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

  所谓“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

  所谓“地支”则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这十二个字。

  纪年的方法,从“天干”中的“甲”开始,配“地支”中的“子”依次搭配,得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等等六十个组合,俗称作“六十花甲”。这种“天干地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周期。

  如:20xx年是庚辰年;20xx年是辛巳年;……

  ⑵ 修禊:

  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风俗,古人视季春三月是万物萌生的时节,早在周代,人们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到河边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诗经》、《周礼》中都有记载。孔子的得意门生曾点将春禊视为其志,得到孔子的赞赏。“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三国魏以后春禊定在三月三,活动内容也改为在水边宴饮、赋诗等。

  第二句:与会者。

  第三句:兰亭周围地形环境。

  带:名词动用,像衣带一样围绕。

  第四句:

  宴饮之乐:

  ⑴ 流觞曲水:也称为“曲水流觞”,春禊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引溪水进入弯曲的水渠,人们坐在水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觞系古代盛酒器具,即酒杯。通常为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可浮于水中。也有陶制的,两边有耳,又称“羽觞”,因其比木杯重,玩时则放在荷叶上,使其浮水而行。

  ⑵ 次:旁边。

  ⑶ 一:一些,一点。

  ⑷ 幽情:深藏内心的感情。

  第五句:天气。

  第六句:

  作者的主观感受:

  ⑴ 仰观,俯察:古人观照自然、人生的两种方式。

  ⑵ 所以:用来。

  ⑶ 游目骋怀:纵展眼力,开阔胸怀。

  ⑷ 极:穷尽。

  ⑸ 娱:乐趣。

  ⑹ 信:实在,诚。

  朗读第一段。

  2、讲析第二段:

  (死生)之痛:

  思考:本段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是如何逐层阐述的?

  第一句:

  眼前聚会盛况,引起人生感悟:

  ⑴ 与:结交,交往。

  ⑵ 俯仰:社会人事周旋应酬。

  第二句:

  两种生活态度:“晤言一室”与“放浪形骸”。

  ⑴ 或:有的人。

  ⑵ 晤言:对面交谈。

  ⑶ 因:就着。

  ⑷ 放浪:放纵无拘束。

  第三句:

  两种生活感受:“快然自足”与“感慨系之”。

  ⑴ 趣:通“趋”,往,追求。

  ⑵ 曾:竟,乃。

  ⑶ 老之将至: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⑷ 之:往,到达。

  ⑸ 系:附着。

  第四句:

  过渡深化:生之无常──死之无奈。

  ⑴ 向:以前。

  ⑵ 俯仰:时间很短。

  ⑶ 犹:尚且。

  ⑷ 之:代事,指“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⑸ 况:何况。

  ⑹ 修短:寿命长短。

  ⑺ 期:至,及。

  第五、六句:得出“死生亦大”的结论,令人悲痛。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庄子·德充符》)

  朗读第二段。

  3、讲析第三段:

  (今昔)之悲:

  思考:作者因何而悲?编辑兰亭诗集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句:

  指出古今兴感相同这一现象。

  ⑴ 若合一契:(古人兴感之由)象符契一样相合。

  ⑵ 不能喻之于怀:心里却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为何叹息悲伤?)

  第二句:

  批驳“死生一体”的观点,解释“兴感之由”。

  ⑴ 固:本来。

  ⑵ 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体。

  齐彭殇:把长命和短命等同。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

  第三句:

  死生之大,千古同慨,人们将永远处于困境之中。

  由:通“犹”,如同。

  第三、四句:

  指出结集的目的:引起后人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与共鸣。

  ⑴ 述:陈述,创作。

  ⑵ 所以:……的原因。

  ⑶ 致:情趣。

  朗读第三段。

  4、深化迁移:

  ⑴ 文章思路:(修禊)之乐──(死生)之痛──(今昔)之悲。

  ⑵ 作者的哲学思想及相关文化背景:

  ① (讨论)作者的死生观:死生亦大,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对生命的热爱。

  ② 儒、道与魏晋士人的死生观:

  多媒体显示:

  生命的短暂: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

  儒家: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儒家重视人的社会存在和现世存在,认为道德仁义远较个体生命重要,思考现世生活远较思考死亡重要,对死亡采取的是视而不见的态度,从而忽视了个体生命面对死亡时所应有的态度。西汉以后,经过统治阶级改造的儒家思想一统天下,士大夫将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伦理观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理想作为自我价值的最高实现,希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和人生价值,他们面对死亡所表现也是儒家那种视而不见的风范。

  多媒体显示:

  道家:

  “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庄子·德充符》)

  “生死存亡为一体”(《庄子·大宗师》)

  道家的庄子对死亡则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大谈特谈死,“死生”一词在《庄子》一书中至少出现过24次。他意识到死亡的恐惧和生命存在的有限性,死与生的问题是庄子人生哲学的底层。与儒家对死亡的视而不见不同,庄子创立了“至人”、“真人”、“神人”的“游”的境界来作为他的人生理想,最终用虚幻的理想境界掩盖了现实人生的苦难,也掩盖了他对死亡的恐惧感。所以庄子说“生死存亡为一体”,他以自然天命作为生死的本体,主张将个体的人完全返回到自然状态,让人在混沌的世界中听从天命,取消生死差别,这在某种程度上不能不反过来掩盖了他哲学中死亡意识的光芒。

  多媒体显示:

  魏晋士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鲍照《拟行路难》)

  时至魏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长期分裂动荡时期,社会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混乱中,整个社会都在生死线上煎熬、挣扎上。浓厚的死亡意识笼罩着这一个时代,魏晋时代的人对死的恐惧和由之引发的对生的焦虑,这种感受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

  旧的虚幻的群体社会彻底解体了,昔日士大夫们赖以生存的儒家权威思想全面崩溃了。“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鲍照《拟行路难》)士大夫的内心充满对时光易逝和生命飘忽的无限感慨,死亡是令他们感到恐惧和哀伤的幽魂,驱之不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徐干《室思》),“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阮籍《咏怀》)他们将生命比作朝露、比作暮春草,看作飘忽的轻烟,充满对生之无常和死之无奈的感慨。

  此时,玄学兴起,玄学家致力于“援道入儒”,力图把儒家提倡的道德规范建立在道家自然本体论思想的基础之上。一般是在哲学上讲自然本体论,在政治上调和儒道,在人生方面追求玄远、超绝,成为魏晋士大夫的精神寄托。以“竹林七贤”为例,三国魏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人为当时名士,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云:‘死便据地以埋’”。(《晋书·刘伶传》)

  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晋书·阮籍传》)

  嵇康“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说*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与山巨源绝交书》)

  无论放浪形骸,还是自得自足,都源于对“人生苦短”的无奈,尤其是前者,对死亡意识的表现已达极至。总之,魏晋人的死生意识是从个体的生命出发的对死的恐惧及对生的焦虑,是对人的生存困境的观照和思考,是对儒家生死观的反叛和对道家生死观的深化。它不凭仁义道德,也不凭自然万物来消解人的个体存在,从而消解死亡意识,而是直接面对死亡思考,因此,魏晋时代是文化观念充分开放的时代,不再单纯拘泥于儒或道。正如李泽厚所说,是“人的觉醒”的时代(李泽厚《美的历程》)。正是在人的觉醒的人文思潮里,魏晋人在表面看似颓废、消极、悲观的死亡感慨中,深藏着他们对人生、生命强烈执著的追求和留恋,可以说是一种源自于死亡意识的“悲怆的美丽”。

  ③ 《兰亭序集》中的.生命意识:

  第一段:动荡不安的魏晋时期,带给人们严重的不*衡和压抑感,而优美的自然环境却能使人在身体和心理上获得短时的安静和松驰,自然景观一跃成为人的一种内在需要。人们开始了从自然中去超凡脱俗,在观赏自然中体悟人生道理。“仰观,俯察”宗白华说这是古代哲人、诗人观察世界的两种特殊方式。

  第二段:

  正视生死,隐含对儒家死生观的批判,儒家重生而轻死,对死亡这一人生终极问题避而不谈,是不能为人接受的。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别解:人的一生很快就会过去,时不我待的生命意识。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面对须臾人生的两种生活态度,前者如嵇康,后者如阮籍。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两种生活方式无所谓积极与消极,在人生体验方面都有共同之处,两种必经阶段:“自足”与“感慨”、“得意”与“失意’……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世事变迁无常,都会引起人们的无限感慨,何况人的生命长短听任自然安排,最终都要结束,非人力所及。

  第三段:

  正视生死,隐含对道家死生观的批判,道家以虚幻的“真人”“神人”境界掩饰对死的恐惧,在天天面临死亡威胁的魏晋士人也是无法接受的。因此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人们世代要面对这个令人痛苦却无法解决的终极问题,传达出一种永恒的生命意识。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积累整合文言知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2、了解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认识作者在乐、悲、痛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

  【教学难点】

  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整体感知,熟读课文,理清思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书中极品,又是文中上品。据历史记载,唐太宗千方百计搜觅真迹,并日夜赏玩临摹之,以至形成了宫廷上下竞相临书的盛况。唐太宗驾崩,此真迹又作为殉葬品埋入地下,后来此墓被盗,真迹永远失踪,成为千古恨事。我们现在所见的是唐代摹本。(让学生看教材中《兰亭集序》书法作品)从摹本可以判断“书中极品”的评价绝非妄言。而此文为什么又被称为“文中上品”呢?它为什么跨越千年依然动人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作为文学作品的《兰亭集序》的魅力所在。

  二、展示学*目标

  三、解题

  1、走*作者

  王羲之(公元321~379,一说303~361),字逸少,东晋琅邪临沂人。是东晋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书法家。出身于士族名门,是东晋政治家王导的从子。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早年从卫夫人学*书法,后多鉴前代名家书法,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有“书圣”之称。书法刻本以《乐毅论》《兰亭序》《十七帖》为著。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王羲之在诗文写作上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其文风清洗,不尚辞藻而多情致。

  2、背景介绍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风雅**,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3、文体知识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四、整体感知

  1、放录音

  (1)字音辨识

  癸guǐ丑修禊xì流觞shāng激湍tuān

  形骸hái游目骋chěng怀齐彭殇shāng嗟悼jiēdào

  会kuāi稽jī感慨系xì之

  通假字:趣舍万殊悟言一室之内

  (2)听录音,请学生分别划出三个段落中表达作者情感的词来(“乐”“痛”“悲”),划出不懂的字词句来。

  3、感知作品,理清思路

  根据文章的情感变化,划分文章段落层次。

  教师明确:第一段(1、2自然段):记叙兰亭**的盛况

  第二段(3自然段):抒发人生感慨

  第三段(4自然段):交代作序目的

  五、教学小结

  六、布置作业

  预*1、2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研*1、2自然段,探究乐在何处

  【教学过程】

  一、复*巩固、温故知新

  1、齐诵课文

  2、回顾思路

  二、研*第一部分,即1、2自然段

  1、迅速浏览课文,然后合上课本,凭记忆按提示查找内容要点

  如:时间:“永和……癸丑……暮春……”地点:“……兰亭……”

  人物:“群贤……少长……”环境:“此地有……,又有……”

  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信可乐也”

  2、摘录本段写景句,体会作者写景状物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

  学生明确: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3、课堂练*:模拟想象你便是其中一文士,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将景物和你的感受诉诸笔端。

  教师点拨:本段中作者无论“摹”山范水,还是“描”竹画树,都极其简约。想那阳春三月的江南该是鲜花吐芳,姹紫嫣红。此段中作者却只选山、水、林、竹、天。写山岭,从高耸、横亘状其势;写竹林,从茂密、参天绘其形;写溪水,着眼于水清流急,回环相映之态;写晴天,写煦风,仿佛景物皆着感情色彩。如此美景,在良辰、乐事的氛围中,给人带来的是愉悦,是欢欣,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和游人如织的快乐场面。

  4、提示学生朗诵时注意语调要清新明快,充满欢欣,优雅之情调。按照提示每组选代表朗读。

  5、学生讨论、交流

  (1)有人将本段之“乐”总结为“五乐”,你能找出来并加以总结说明吗?

  (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在第1部分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在这一段中作者描述了这次聚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是一乐;而聚会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谓良辰,是为二乐;聚会之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景美,是为三乐;宴会之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谓情真,是为四乐;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谓极视听之娱,是为五乐。作者感到人贤、辰良、景美、情真、赏心五事齐臻,所以认为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一句是对聚会情景的总结,突出了情感的主旋律——“乐”。

  (2)本段末句“信可乐也”能否改成“信可乐矣”?请阐述理由。

  明确:“信可乐也”不可改为“信可乐矣”。因为用“也”语气*缓,笔势沉稳;而用“矣”语气激越,笔端情感外露。仔细揣摩第1段中描述景物只在山、水、林、竹,而舍鲜花吐芳;就是写林写竹,只言“茂”“修”,而弃其绿、碧、翠,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本是赏心乐事,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并不过分显露,这是他气节高爽、性格沉稳的表现。

  (3)讨论: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教师明确: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

  三、当堂训练

  尝试着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

  暮春三月,莺飞草长,天气晴朗,春风和煦,不可不谓之“良时”;会稽山阴,清幽兰亭,茂林修竹,山环水绕,不可不谓之“美景”;时贤名流,志趣相投,不可不谓之“贤人”;曲水流觞,饮酒赋诗,不可不谓之“雅事”;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不可不谓之“乐心”:这实在是人生之乐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的畅快,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美谈佳话。千年以降,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这些文人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

  五、预*作业

  1、预*第3、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何而“痛”?又为何而“悲”?

  2、如何理解“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6

  【教学要点】

  1、掌握文中文言知识和相关文化常识。

  2、体会作者的哲学思想。

  【教学设计】

  诵读、讲解;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景知识

  1、王羲之(321~379)世称王右军,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兰亭序》由来: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邀请当时社会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他们引酒赋诗,将所写的诗结成诗集,王羲之当场为诗集书写一篇序言,即本文《兰亭集序》。

  3、文体“序”:

  序,也叫“叙”或“引”,是说明作品的写作目的或作者情况,也有对作品的评论和相关问题的阐发。序一般写在作品前面,列在后面的称“后序”或“跋”。

  二、诵读训练

  听范读,朗读。

  三、文章讲析

  这是一篇山水游记散文,语言清新洒脱,注意文章中的景语与情语;文章不论记叙还是议论都颇有层次,理清作者的思路;魏晋时期,玄学风行,在山水游记中体悟、探讨人生道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哲学思想。

  1、讲析第一段:

  (修禊)之乐:

  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兰亭盛会的?

  第一句:

  时间、地点、**的原因:

  ⑴ 古代纪年方法: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

  所谓“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

  所谓“地支”则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这十二个字。

  纪年的方法,从“天干”中的“甲”开始,配“地支”中的“子”依次搭配,得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等等六十个组合,俗称作“六十花甲”。这种“天干地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周期。

  如:20xx年是庚辰年;20xx年是辛巳年;……

  ⑵ 修禊:

  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风俗,古人视季春三月是万物萌生的时节,早在周代,人们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到河边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诗经》、《周礼》中都有记载。孔子的得意门生曾点将春禊视为其志,得到孔子的赞赏。“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三国魏以后春禊定在三月三,活动内容也改为在水边宴饮、赋诗等。

  第二句:与会者。

  第三句:兰亭周围地形环境。

  带:名词动用,像衣带一样围绕。

  第四句:

  宴饮之乐:

  ⑴ 流觞曲水:也称为“曲水流觞”,春禊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引溪水进入弯曲的水渠,人们坐在水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觞系古代盛酒器具,即酒杯。通常为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可浮于水中。也有陶制的,两边有耳,又称“羽觞”,因其比木杯重,玩时则放在荷叶上,使其浮水而行。

  ⑵ 次:旁边。

  ⑶ 一:一些,一点。

  ⑷ 幽情:深藏内心的感情。

  第五句:天气。

  第六句:

  作者的主观感受:

  ⑴ 仰观,俯察:古人观照自然、人生的两种方式。

  ⑵ 所以:用来。

  ⑶ 游目骋怀:纵展眼力,开阔胸怀。

  ⑷ 极:穷尽。

  ⑸ 娱:乐趣。

  ⑹ 信:实在,诚。

  朗读第一段。

  2、讲析第二段:

  (死生)之痛:

  思考:本段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是如何逐层阐述的?

  第一句:

  眼前聚会盛况,引起人生感悟:

  ⑴ 与:结交,交往。

  ⑵ 俯仰:社会人事周旋应酬。

  第二句:

  两种生活态度:“晤言一室”与“放浪形骸”。

  ⑴ 或:有的人。

  ⑵ 晤言:对面交谈。

  ⑶ 因:就着。

  ⑷ 放浪:放纵无拘束。

  第三句:

  两种生活感受:“快然自足”与“感慨系之”。

  ⑴ 趣:通“趋”,往,追求。

  ⑵ 曾:竟,乃。

  ⑶ 老之将至: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⑷ 之:往,到达。

  ⑸ 系:附着。

  第四句:

  过渡深化:生之无常──死之无奈。

  ⑴ 向:以前。

  ⑵ 俯仰:时间很短。

  ⑶ 犹:尚且。

  ⑷ 之:代事,指“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⑸ 况:何况。

  ⑹ 修短:寿命长短。

  ⑺ 期:至,及。

  第五、六句:得出“死生亦大”的结论,令人悲痛。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庄子·德充符》)

  朗读第二段。

  3、讲析第三段:

  (今昔)之悲:

  思考:作者因何而悲?编辑兰亭诗集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句:

  指出古今兴感相同这一现象。

  ⑴ 若合一契:(古人兴感之由)象符契一样相合。

  ⑵ 不能喻之于怀:心里却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为何叹息悲伤?)

  第二句:

  批驳“死生一体”的观点,解释“兴感之由”。

  ⑴ 固:本来。

  ⑵ 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体。

  齐彭殇:把长命和短命等同。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

  第三句:

  死生之大,千古同慨,人们将永远处于困境之中。

  由:通“犹”,如同。

  第三、四句:

  指出结集的目的:引起后人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与共鸣。

  ⑴ 述:陈述,创作。

  ⑵ 所以:……的原因。

  ⑶ 致:情趣。

  朗读第三段。

  4、深化迁移:

  ⑴ 文章思路:(修禊)之乐──(死生)之痛──(今昔)之悲。

  ⑵ 作者的哲学思想及相关文化背景:

  ① (讨论)作者的.死生观:死生亦大,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对生命的热爱。

  ② 儒、道与魏晋士人的死生观:

  多媒体显示:

  生命的短暂: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

  儒家: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儒家重视人的社会存在和现世存在,认为道德仁义远较个体生命重要,思考现世生活远较思考死亡重要,对死亡采取的是视而不见的态度,从而忽视了个体生命面对死亡时所应有的态度。西汉以后,经过统治阶级改造的儒家思想一统天下,士大夫将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伦理观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理想作为自我价值的最高实现,希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和人生价值,他们面对死亡所表现也是儒家那种视而不见的风范。

  多媒体显示:

  道家:

  “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庄子·德充符》)

  “生死存亡为一体”(《庄子·大宗师》)

  道家的庄子对死亡则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大谈特谈死,“死生”一词在《庄子》一书中至少出现过24次。他意识到死亡的恐惧和生命存在的有限性,死与生的问题是庄子人生哲学的底层。与儒家对死亡的视而不见不同,庄子创立了“至人”、“真人”、“神人”的“游”的境界来作为他的人生理想,最终用虚幻的理想境界掩盖了现实人生的苦难,也掩盖了他对死亡的恐惧感。所以庄子说“生死存亡为一体”,他以自然天命作为生死的本体,主张将个体的人完全返回到自然状态,让人在混沌的世界中听从天命,取消生死差别,这在某种程度上不能不反过来掩盖了他哲学中死亡意识的光芒。

  多媒体显示:

  魏晋士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鲍照《拟行路难》)

  时至魏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长期分裂动荡时期,社会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混乱中,整个社会都在生死线上煎熬、挣扎上。浓厚的死亡意识笼罩着这一个时代,魏晋时代的人对死的恐惧和由之引发的对生的焦虑,这种感受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

  旧的虚幻的群体社会彻底解体了,昔日士大夫们赖以生存的儒家权威思想全面崩溃了。“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鲍照《拟行路难》)士大夫的内心充满对时光易逝和生命飘忽的无限感慨,死亡是令他们感到恐惧和哀伤的幽魂,驱之不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徐干《室思》),“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阮籍《咏怀》)他们将生命比作朝露、比作暮春草,看作飘忽的轻烟,充满对生之无常和死之无奈的感慨。

  此时,玄学兴起,玄学家致力于“援道入儒”,力图把儒家提倡的道德规范建立在道家自然本体论思想的基础之上。一般是在哲学上讲自然本体论,在政治上调和儒道,在人生方面追求玄远、超绝,成为魏晋士大夫的精神寄托。以“竹林七贤”为例,三国魏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人为当时名士,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云:‘死便据地以埋’”。(《晋书·刘伶传》)

  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晋书·阮籍传》)

  嵇康“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说*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与山巨源绝交书》)

  无论放浪形骸,还是自得自足,都源于对“人生苦短”的无奈,尤其是前者,对死亡意识的表现已达极至。总之,魏晋人的死生意识是从个体的生命出发的对死的恐惧及对生的焦虑,是对人的生存困境的观照和思考,是对儒家生死观的反叛和对道家生死观的深化。它不凭仁义道德,也不凭自然万物来消解人的个体存在,从而消解死亡意识,而是直接面对死亡思考,因此,魏晋时代是文化观念充分开放的时代,不再单纯拘泥于儒或道。正如李泽厚所说,是“人的觉醒”的时代(李泽厚《美的历程》)。正是在人的觉醒的人文思潮里,魏晋人在表面看似颓废、消极、悲观的死亡感慨中,深藏着他们对人生、生命强烈执著的追求和留恋,可以说是一种源自于死亡意识的“悲怆的美丽”。

  ③ 《兰亭序集》中的生命意识:

  第一段:动荡不安的魏晋时期,带给人们严重的不*衡和压抑感,而优美的自然环境却能使人在身体和心理上获得短时的安静和松驰,自然景观一跃成为人的一种内在需要。人们开始了从自然中去超凡脱俗,在观赏自然中体悟人生道理。“仰观,俯察”宗白华说这是古代哲人、诗人观察世界的两种特殊方式。

  第二段:

  正视生死,隐含对儒家死生观的批判,儒家重生而轻死,对死亡这一人生终极问题避而不谈,是不能为人接受的。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别解:人的一生很快就会过去,时不我待的生命意识。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面对须臾人生的两种生活态度,前者如嵇康,后者如阮籍。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两种生活方式无所谓积极与消极,在人生体验方面都有共同之处,两种必经阶段:“自足”与“感慨”、“得意”与“失意’……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世事变迁无常,都会引起人们的无限感慨,何况人的生命长短听任自然安排,最终都要结束,非人力所及。

  第三段:

  正视生死,隐含对道家死生观的批判,道家以虚幻的“真人”“神人”境界掩饰对死的恐惧,在天天面临死亡威胁的魏晋士人也是无法接受的。因此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人们世代要面对这个令人痛苦却无法解决的终极问题,传达出一种永恒的生命意识。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掌握本文重点实、虚词的意义;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背诵全文。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点拨法。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拟用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目标:

  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词句。

  一、导入

  毛笔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先请同学们欣赏王羲之的书画作品——《兰亭集序》摹本,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领略“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魅力。(引导回想“墨池”的典故,其书法成就是“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作为议论文的名人素材让学生积累下来)结合注释与课件了解作者及艺术成就。

  结合注释了解文章背景,了解《兰亭集序》文采书艺双绝的价值。

  学*本文,让我们跟随王羲之的笔墨去探幽访胜,追寻文明的足迹,感受文人雅士的诗意人生。

  二、研*文本

  【一读知美韵】

  朗读全文,整体感知音韵美。(通过播放课文朗诵音频或老师配乐示范朗诵,让学生注意字音、语调、语气和节奏。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简洁雅致的语言特色。)

  听完录音后,教师相机作相应的诵读指导,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

  重点字音:癸丑(guǐ)会稽(kuài jī)修禊事也(xì)流觞(shāng)

  感慨系之(xì)彭殇(shāng)趣舍万殊(qū)

  怏然(yàng)若合一契(qì)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通“犹”)

  【二读通文意】

  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由学生6人一大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一人读一句解释一句的重点词,其余同学可以提出疑难点。

  第一段:

  1、状语后置倒装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2、毕、咸:全都。修竹:长、高。映带:映衬,围绕。

  3、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引导。引(之),省略宾语“之”,以为:把……作为。流觞,把酒杯浮在水面上,循水而下,流于谁前,谁来取饮。(展示流觞曲水的图片资料)。

  盛,多,此处为“盛大” “热闹”之意。

  觞,古代喝酒的器具,这里为“饮酒”。名词作动词)咏,指“作诗”。

  足以,来。

  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是,指示代词,这。惠风,和风。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盛:繁多所以,用来……。(引导学生联想到所学“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的意思。)极,穷尽。娱,乐趣。信,诚,确实。

  第二段:

  1、相与:相处相交俯仰:喻时间很短

  2、或取诸怀抱或:有的人怀抱:胸怀抱负

  3、因寄所托因:依,随着。

  4、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进取”舍:退止殊:不同

  5、及其所之既倦及,等到。之,到达,此为得到的意思。

  6、向之所欣:向:过去,以前

  7、以之兴怀以:介词,因

  8、况修短随化化,自然(联想《归去来兮辞》中“聊乘化以归尽”中“化”也是此义。)

  9、终期于尽:期,期限

  第三段:

  1、临文嗟悼临,面对着不能喻之于怀:喻。晓,懂得。(联想到成语“家喻户晓”)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齐:活用作动词,看做一样,看做等同。

  3、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如同,好像

  4、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虽,尽管所以:……的原因(联想到“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中“所以”同义。)致:到达,最后到达的结果。(联想:而致千里,“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致:表达)

  5、“所”字短语如“所遇” “所之” “所欣”

  (联想:“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所”放在动词前面构成名词性词组

  (此环节让学生确定重点词,找出难句相互讨论,讨论不决,推举一同学指出疑词难句,教师集中加以讲解,并用联想法来加深或拓展某个重点词的意思。)

  三、小结并布置作业

  对本文重点字词义作归纳总结提问(课件)

  1、修禊事也

  茂林修竹

  况修短随化

  2、列坐其次

  3、丝竹管弦之盛

  俯察品类之盛

  4、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5、足以极视听之娱

  6、夫人之相与

  7、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8、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9、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10、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11、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14、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6、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导”后省略宾语“之”,清流激湍。以为:把……作为。

  17、信可乐也实在

  18、因寄所托:因,依,随着

  19、及其所之既倦及,等到。之,到达,此为得到。感慨系之随着附着

  20、向之所欣:向:过去,以前

  21、以之兴怀以:介词,因

  22、所遇所之所欣所放在动词前面构成名词性词组,指代人或物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2)梳理本归纳文中文言知识。

  (第一课时的作业重积累,对基础差的学生必不可少,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同时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妙处,为下节课鉴赏评价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学*目标:

  1、诵读,品味文章简洁雅致的语言,

  2、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一、研*文本

  【三读理思路,悟感情】

  1、整体感知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先请生回答。

  点拨:大家在每一段找出一个字概括作者的感情。

  第一段是“乐”,第二段是“痛”,第三段是“悲”。

  让我们一起看看作者因何而乐,缘何而痛而悲吧。

  2、a、自由大声朗读第一段思考: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

  b、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教师根据回答点拨大意:第一段叙述兰亭**的盛况,写出了宴集的时间、地点、相聚的缘由、参加人员、环境及景物、天气和宴集的感受。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语言简洁雅致,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信可乐也”,这些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以一个“乐”字为基调;

  c、再找同学朗读,读出“乐”的感情

  d、根据清晰的思路背诵

  3、a、轻声读第二段思考:作者为何而“痛”?

  点拨:第二自然段,由兰亭**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便“怏然自足”,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虽然作者对人生无常,生命短暂大发感慨,感到痛惜,但字里行间仍然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b、请同学朗读,读出感情的变化,读出人生短促、无常的无奈及痛惜。

  C、理清思路背诵。

  4、a、朗读第三段思考:作者为什么感到“悲”?

  点拨:第三自然段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批判当前士大夫阶层中“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虚无主义思想,这在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时代是有积极意义的,体现了作者积极的人生观。接着文章以“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的慨叹,将话题巧妙地引到诗集的编成及其意义上来,交代了作序的目的。

  b、尝试背诵(这是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再落实。)

  【四读抚昔追今】

  a、问题研讨:

  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览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明确:王羲之对生命的悲叹不等于悲观,历史上留下慨叹声的人往往也留下了不朽的业绩,他们凭借自己的精神与成就获得了生命的永恒。

  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

  苏轼发出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悲叹,但是他却为人类留下了无数精美的篇章和造福地方百姓的业绩。

  李白留下了“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的悲叹,但是他吞吐出盛唐华章。

  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人类虽然无法改变死亡的命运,但是人类的成就和精神却可以永照千古。

  王羲之的文章多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他的书法艺术永远散发着魅力,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兰亭集序》。我们,又该为我们的后人留下什么呢?让我们思索着前进。

  (学生可结合自己的人生观自由发言,各抒己见,以此突破难点即理解作者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其中蕴涵的积极情绪。再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人生中生命、时间、价值的思考,完成情感目标的引导,学会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学生会想到: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3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4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5、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 ——————西塞罗

  6、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鲁迅

  b、再齐诵读一遍课文后两段,深味王羲之的人生态度。

  二、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无常,生命短促"的痛惜之情,并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作业:

  (1)背诵全文

  (2)搜集有关王羲之和《兰亭集序》的资料,相互交流,积累更多素材。(第二课时的作业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附:板书设计

  兰亭集序

  王羲之

  (一)兰亭盛会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乐

  (二)会后感慨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痛悲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8

  【课前梳理】

  《兰亭集序》以前在教学的过程中接触过,而且有相应的书法方面的总结,知识上是基本够用的。主要是要考虑怎样才能让学生摆脱以前以翻译为主的套路,在课堂上建立文本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来辅助教学,从而加深对文本的认识。

  开头的部分(头两段),可以从学生的“聚会经历”入手,即生活中的感受会有哪些?一次成功的聚会所要具备的因素有哪些?时间、地点、天气、人齐、环境、活动、感受等等,那么这样一来课文的内容就不是很难懂了。

  第三段是作者进一步展开论述的部分,是一种普通人感情变化的规律,即不同的人都能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得精神上的愉悦,然而“好花不长开,好景不长在”,美时易逝,美景难留,不能不引起人的伤怀感叹。由美好的短暂过渡到人生的短暂,是一种必然的发展。

  第四段中。可以考虑由“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引发学生对生死价值的思考。可涉及生命长短以及生命的价值等方面的内容。可作为参考的资料,《有的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强调对生命的感悟与思索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经历,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从生到死的过程,也就不能不为王羲之的文章所感动。因为这个话题是一个人类永恒的话题。

  整体上看这片课文的教学要求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认识,通过与学生生活经历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能力,进而启发学生进行人生的思考,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为若干年后学生可能清醒完整地进行自我观照做一点儿准备。

  【教学设想】

  用时两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王羲之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变化。

  2、学*本文的记叙方式。

  3、引发学生进行人生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生自读、齐读

  三、以“聚会”的经历和关键词语指导学生分析文章脉络

  四、引发思考

  【课堂简述】

  第一课时

  一、由“墨池临书”和“入木三分”导入

  二、学生自读,指导诵读

  三、比较下面两种表述顺序的不同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明确诗词在表达上的交错与跳跃,与正常记叙顺序的不同。)

  四、要求学生诵读课文时了解文中记叙的聚会过程,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第二课时

  一、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明确诵读时要培养节奏感有利于背诵。

  二、由学生聚会的经历引导学生分析课文。

  沿用诗歌单元中接触过的“以词达意”的方法抓住表达情绪的关键词“乐”逆向逐步推出“天气好”、“活动好”、“风景好”、“人多且好”。明确读者的分析过程可以顺着作者的叙述过程也可以是接*于逆向的过程。

  三、后面两段中的关键词语

  表层现象:“欣”“倦”。

  感情变化:“痛”“悲”。

  结合学生的交友经历理解不同的性格、不同爱好的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在所获得愉悦感上是相同的。引托尔斯泰的“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强调对愉悦感的认同。但快乐是短暂的,如昙花一现,经历快乐的人难免会感慨它的短暂(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由而引申出人生的短暂(过渡自然而深刻)进而引出“生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课后反思】

  1、学生还没有从过去的逐句翻译的文言文教学套路中走出来,缺乏对诵读感知重要性的认识,还需要慢慢调整。

  2、没有涉及王羲之的经历以及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靠放到后面“梳理探究”中《优美的汉字》部分再详加讲解。

  3、回办公室的途中,突然想到这片文章和在思维结构上同鲁迅先生的《灯下漫笔》十分相似,都具备“生活事件”──“初步感受”──“思考拓展”的过程。以后在指导写作时可以使用。另外,这篇文章是一篇“起承转合”结构绝佳的范例,以后也可以用得上。

  【授课随笔】

  读书的时候摇一摇

  “一边摇头晃脑,一边读书”这个情景我们大多会在反映私塾时代的影片内见到。鲁迅先生也曾经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绘过那位寿镜吾老先生在读“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时表现出来的样子──“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在过去的理解中,凡是摇头晃脑读书的人都会被看做是死读书和读死书的腐儒,是可以取笑的对象。

  今天,指导学生读《兰亭集序》要读出古文的节奏时,突然感觉摇头晃脑并不是没有作用,因为在动态之中可以还原白纸黑字的语气语感,文字随着语音的抑扬顿挫和头脑的晃动,变得可知可感!而且正因在动所以很难出现走神的现象,可以使得注意力更加集中。原来摇头晃脑读书法是一种沉浸式的读书方式呢!

  在现在提倡的教育理论中有一种加德纳提倡的多元智能理论,说每个人至少具备七种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而这几种智能是互相支持和互相补充的,正因为这样,所以高中的老师可能都会感到在高三时男生比女生容易出成绩,究其原因可能是男生通过经常性的运动在体能和身体运动智能上优于女生的缘故。

  不过在这里我并不想讨论这个理论的源头与应用。只想拿它来参照一下“摇头晃脑读书法”都调动哪些方面智能,在我看来这种“陈旧”的读书方式,起码调动了三种:语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换句话说,我们以前知道内容决定形式,现在也知道了形式也是内容,那么这种“摇头晃脑读书法”也许就是“动脑”的表现呢。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掌握本文重点实、虚词的意义;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背诵全文。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点拨法。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拟用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目标:

  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词句。

  一、导入

  毛笔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先请同学们欣赏王羲之的书画作品——《兰亭集序》摹本,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领略“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魅力。(引导回想“墨池”的典故,其书法成就是“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作为议论文的名人素材让学生积累下来)结合注释与课件了解作者及艺术成就。

  结合注释了解文章背景,了解《兰亭集序》文采书艺双绝的价值。

  学*本文,让我们跟随王羲之的笔墨去探幽访胜,追寻文明的足迹,感受文人雅士的诗意人生。

  二、研*文本

  【一读知美韵】

  朗读全文,整体感知音韵美。(通过播放课文朗诵音频或老师配乐示范朗诵,让学生注意字音、语调、语气和节奏。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简洁雅致的语言特色。)

  听完录音后,教师相机作相应的诵读指导,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

  重点字音:癸丑(guǐ)会稽(kuài jī)修禊事也(xì)流觞(shāng)

  感慨系之(xì)彭殇(shāng)趣舍万殊(qū)

  怏然(yàng)若合一契(qì)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通“犹”)

  【二读通文意】

  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由学生6人一大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一人读一句解释一句的重点词,其余同学可以提出疑难点。

  第一段:

  1、状语后置倒装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2、毕、咸:全都。修竹:长、高。映带:映衬,围绕。

  3、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引导。引(之),省略宾语“之”,以为:把……作为。流觞,把酒杯浮在水面上,循水而下,流于谁前,谁来取饮。(展示流觞曲水的图片资料)。

  盛,多,此处为“盛大” “热闹”之意。

  觞,古代喝酒的器具,这里为“饮酒”。名词作动词)咏,指“作诗”。

  足以,来。

  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是,指示代词,这。惠风,和风。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盛:繁多所以,用来……。(引导学生联想到所学“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的意思。)极,穷尽。娱,乐趣。信,诚,确实。

  第二段:

  1、相与:相处相交俯仰:喻时间很短

  2、或取诸怀抱或:有的人怀抱:胸怀抱负

  3、因寄所托因:依,随着。

  4、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进取”舍:退止殊:不同

  5、及其所之既倦及,等到。之,到达,此为得到的意思。

  6、向之所欣:向:过去,以前

  7、以之兴怀以:介词,因

  8、况修短随化化,自然(联想《归去来兮辞》中“聊乘化以归尽”中“化”也是此义。)

  9、终期于尽:期,期限

  第三段:

  1、临文嗟悼临,面对着不能喻之于怀:喻。晓,懂得。(联想到成语“家喻户晓”)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齐:活用作动词,看做一样,看做等同。

  3、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如同,好像

  4、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虽,尽管所以:……的原因(联想到“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中“所以”同义。)致:到达,最后到达的结果。(联想:而致千里,“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致:表达)

  5、“所”字短语如“所遇” “所之” “所欣”

  (联想:“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所”放在动词前面构成名词性词组

  (此环节让学生确定重点词,找出难句相互讨论,讨论不决,推举一同学指出疑词难句,教师集中加以讲解,并用联想法来加深或拓展某个重点词的意思。)

  三、小结并布置作业

  对本文重点字词义作归纳总结提问(课件)

  1、修禊事也

  茂林修竹

  况修短随化

  2、列坐其次

  3、丝竹管弦之盛

  俯察品类之盛

  4、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5、足以极视听之娱

  6、夫人之相与

  7、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8、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9、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10、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11、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14、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6、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导”后省略宾语“之”,清流激湍。以为:把……作为。

  17、信可乐也实在

  18、因寄所托:因,依,随着

  19、及其所之既倦及,等到。之,到达,此为得到。感慨系之随着附着

  20、向之所欣:向:过去,以前

  21、以之兴怀以:介词,因

  22、所遇所之所欣所放在动词前面构成名词性词组,指代人或物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2)梳理本归纳文中文言知识。

  (第一课时的作业重积累,对基础差的学生必不可少,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同时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妙处,为下节课鉴赏评价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学*目标:

  1、诵读,品味文章简洁雅致的语言,

  2、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一、研*文本

  【三读理思路,悟感情】

  1、整体感知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先请生回答。

  点拨:大家在每一段找出一个字概括作者的感情。

  第一段是“乐”,第二段是“痛”,第三段是“悲”。

  让我们一起看看作者因何而乐,缘何而痛而悲吧。

  2、a、自由大声朗读第一段思考: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

  b、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教师根据回答点拨大意:第一段叙述兰亭**的盛况,写出了宴集的时间、地点、相聚的缘由、参加人员、环境及景物、天气和宴集的感受。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语言简洁雅致,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信可乐也”,这些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以一个“乐”字为基调;

  c、再找同学朗读,读出“乐”的感情

  d、根据清晰的思路背诵

  3、a、轻声读第二段思考:作者为何而“痛”?

  点拨:第二自然段,由兰亭**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便“怏然自足”,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虽然作者对人生无常,生命短暂大发感慨,感到痛惜,但字里行间仍然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b、请同学朗读,读出感情的变化,读出人生短促、无常的无奈及痛惜。

  C、理清思路背诵。

  4、a、朗读第三段思考:作者为什么感到“悲”?

  点拨:第三自然段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批判当前士大夫阶层中“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虚无主义思想,这在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时代是有积极意义的,体现了作者积极的人生观。接着文章以“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的慨叹,将话题巧妙地引到诗集的编成及其意义上来,交代了作序的目的。

  b、尝试背诵(这是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再落实。)

  【四读抚昔追今】

  a、问题研讨:

  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览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明确:王羲之对生命的悲叹不等于悲观,历史上留下慨叹声的人往往也留下了不朽的业绩,他们凭借自己的精神与成就获得了生命的永恒。

  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

  苏轼发出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悲叹,但是他却为人类留下了无数精美的篇章和造福地方百姓的业绩。

  李白留下了“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的悲叹,但是他吞吐出盛唐华章。

  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人类虽然无法改变死亡的命运,但是人类的成就和精神却可以永照千古。

  王羲之的文章多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他的书法艺术永远散发着魅力,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兰亭集序》。我们,又该为我们的后人留下什么呢?让我们思索着前进。

  (学生可结合自己的人生观自由发言,各抒己见,以此突破难点即理解作者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其中蕴涵的积极情绪。再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人生中生命、时间、价值的思考,完成情感目标的引导,学会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学生会想到: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3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4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5、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 ——————西塞罗

  6、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鲁迅

  b、再齐诵读一遍课文后两段,深味王羲之的人生态度。

  二、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无常,生命短促"的痛惜之情,并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作业:

  (1)背诵全文

  (2)搜集有关王羲之和《兰亭集序》的资料,相互交流,积累更多素材。(第二课时的作业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附:板书设计

  兰亭集序

  王羲之

  (一)兰亭盛会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乐

  (二)会后感慨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痛悲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10

  【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知识。

  2、翻译课文、归纳整理文言基础知识,积累重点虚词“之”的用法。

  3、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学*重点】

  1、翻译课文,积累重点文言知识。

  2、揣摩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课时安排】

  1课时

  【知识链接】

  1、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12.5公里的兰渚山下,相传越王勾践曾在这一带种过兰花,汉代为驿亭所在,因名兰亭。几经反复,于1980年全面修复如初。

  2、《兰亭集序》由来

  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求消灾除凶,到水边嬉游,称为修禊。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日,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当时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41人来到这里修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歌会。一群文人雅士,置身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众皆列坐曲水两侧,将酒觞(杯)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飘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据记载,当时参与其会的41人中,12人各赋诗二首。九岁的王献之等16人拾句不成,各罚酒三觞。王羲之将37首诗汇集起来,编成一本集子,并借酒兴写了一篇324字的序文,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3、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介绍见课本注释①

  4、序

  “序”也写做“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本文。《兰亭集序》意思是兰亭会诗集的序,属书序,还有一种叫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章。

  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因修禊而“群贤毕至”)、作诗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

  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

  【学*过程】

  一、疏通课文,积累字词

  1、将课文注释中的注音搬到课文相关字词上面,然后熟读课文。

  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把重点字词和解释标注在课本上。

  3、归纳整理重点文言知识(小组合作)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词类活用

  (4)特殊句式

  4、解释下列句中的之字

  之: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以之兴怀暮春之初

  乃夜驰之沛公军夫晋,何厌之有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顷之未发

  二、整体感知文本,用课文中的话填空。

  课文第1、2段记叙了兰亭**的盛况。首先介绍了盛会的时间、地点、事件,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叙了到会的人物场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接着介绍了盛会所在地的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________________、天气: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表明作者闲适心境: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段在第1、2段的基础上进行议论,交待了这场“诗会”中诗的由来。先指出人与人相处短暂,接着阐述尽管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好不同、性格不同,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但是“情随事迁”的感慨相同,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引出对死生的观点,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第4段交待诗会所作成集的目的。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抒发看古人之诗的感受及受到的启示,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层交待将诗成集之目的,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文本内容(小组合作)

  通过感知课文,从文中找出能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的几个词,并结合文本分析作者生发这些情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文本分析作者的生死观是什么?

  四、拓展训练(D级)

  有人说:“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于是就设法增加它的密度。”这句话说得也正是在有生之年要让自己的生命更精彩,这句话给你什么启示,你将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呢?请写一写。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

  2、指导学生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

  3、指导学生品味本文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

  教学设想

  1、安排两课时。

  2、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3、结合课后练*(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1、2,应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4、利用预*效果教学,避免逐字、逐句、逐段*均主义的讲解,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主要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教师适当点拨。

  5、介绍阅读课外文学作品《腾王阁序》,比较两文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简介作家作品,引导学生参看书下注释①。

  教师可补充以下内容:

  王羲之,有“书圣”之称,也长于诗文,字和文任意而行,得自然之妙,风格潇洒放脱。王羲之曾经一度做官,他关怀国事,在政治上曾有积极用世的一面,后辞官归田,以山水为娱,好服食养性,胸怀旷达,为时人敬重。

  “序”是一种文体,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个作序,《兰亭集序》即是脍炙人口的诗序名篇,其思想和辞藻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从中可以看出东晋一部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养、精神状态和文学造诣。

  二、朗读

  1、教师范读。

  (要求学生注意听清文章语气、节奏和读音。)

  出示小黑板,指一名学生读准下列生字:

  齐彭殇(shāng)趣舍万殊(qū)流觞(shāng)癸(guǐ)丑游目骋怀(chěng)修禊(xì)

  2、学生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在预*初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3、默读全文。

  (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提出预*时不能解决的字词句,教师答疑或学生讨论。应特别强调理解“俯仰”一词在文中的意义,“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句子含义。)

  三、整体感知作品,理清文章思路

  讨论:全文有三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

  (分别用六个字来概括。)

  学生发言。

  明确本文层次。

  板书:

  1、记叙兰亭盛况

  2、抒发人生感慨

  3、交代作序目的

  四、讨论第一段内容

  完成课后练*(一)中的⑴,教学的同时要求学生试背诵。

  1、提问:本段共有六句话,作者是如何记叙这次兰亭聚会的盛况的?

  (指名学生依次朗读每一句的内容,然后概括出每句话的内容要点。)

  板书明确:

  记叙兰亭盛会:

  1、时间:“永和……癸丑……暮春……”

  地点:“……兰亭……”

  目的:“修禊事也”

  2、人物:“群贤……少长……”

  3、环境:“此地有……,又有……”

  4、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

  5、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6、感受:“……信可乐也。”

  (讲析过程中,给定短暂时间强化记忆,然后指名学生根据板书内容提示,试背诵。)

  2、讨论:这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发言。

  明确:写景抒情,叙议结合。如叙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列坐其次。”下面紧接着引申而论“虽无丝竹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下面也同样是叙议结合:“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由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得出这样的结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讨论: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教师明确: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一段。

  2、预*思考:作者是如何围绕乐忧生死等人生重大问题展开议论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第二课时

  一、集体背诵第一段

  简要复*第一段内容,导人新课。

  二、讨论第二段内容

  1、教师领读或学生齐读。

  2、“俯仰”一词在这一段中两次出现,意思是否相同?

  (引导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

  3、本段教学有一定难度,应先指名学生串讲大意。

  4、提问:这段话作者是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议论的?是如何逐步展开的?

  (学生发言。)

  明确:作者承上文的“乐”字,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

  5、结合课后练*(一)中的⑵,讨论这段话的议论与上一段的叙事有何联系。

  讲析:首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是承上段“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而言;也是承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晶类之盛”中的“俯仰”二字推开一步的说法。下面承此句论述了两种人:一种是“晤言一室之内”倦于涉猎游玩的,一种是“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的。他们虽然“取舍”“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时都是“不知老之将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情随事迁,令人感慨的。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

  板书: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悟言一室之内(静)

  或放浪形骸之外(躁)

  欣于所遇(快然自足)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况修短随化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6、齐读。

  (指导学生在板书提示下试背诵。)

  三、讨论第三段

  交代作序目的,引起后人感怀:

  1、指名学生朗读。

  2、讨论:结尾部分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发言)

  明确:这段议论中饱含感情,写出了阅读昔人兴感之作时内心苦闷伤感与古人产生共鸣。作者接上文“死生亦大矣”提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观点,认为“有生就有死”,对于生死说得如此痛切,虽有悲观消极情绪,但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批判了老庄哲学中的虚无主义世界观。

  3、如何理解这篇书序行文的巧妙?

  学生讨论后明确:作者写供后人阅读的《兰亭集序》,却先写阅读昔人兴感之作,由“今之视昔”想到“后之视今”亦是如此,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所以“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后人有感串联起来,巧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了编集的目的。

  4、全班齐读。

  四、归纳总结

  本文先绘声绘色地记叙了兰亭**的盛况,接着叙志抒怀,抒发了对人生的无限感慨。语言清新朴实,叙议结合,在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充斥文坛的当时,显得尤为可贵。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三。

  3、比较阅读:课外阅读《腾王阁序》,比较与本文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12

  【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知识。

  2、翻译课文、归纳整理文言基础知识,积累重点虚词“之”的用法。

  3、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学*重点】

  1、翻译课文,积累重点文言知识。

  2、揣摩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课时安排】1课时

  【知识链接】

  1、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12.5公里的兰渚山下,相传越王勾践曾在这一带种过兰花,汉代为驿亭所在,因名兰亭。几经反复,于1980年全面修复如初。

  2、《兰亭集序》由来

  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求消灾除凶,到水边嬉游,称为修禊。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日,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当时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41人来到这里修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歌会。一群文人雅士,置身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众皆列坐曲水两侧,将酒觞(杯)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飘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据记载,当时参与其会的41人中,12人各赋诗二首。九岁的王献之等16人拾句不成,各罚酒三觞。王羲之将37首诗汇集起来,编成一本集子,并借酒兴写了一篇324字的序文,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3、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介绍见课本注释①

  4、序

  “序”也写做“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本文。《兰亭集序》意思是兰亭会诗集的序,属书序,还有一种叫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章。

  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因修禊而“群贤毕至”)、作诗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

  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

  【学*过程】

  一、疏通课文,积累字词

  1、将课文注释中的注音搬到课文相关字词上面,然后熟读课文。

  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把重点字词和解释标注在课本上。

  3、归纳整理重点文言知识(小组合作)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词类活用

  (4)特殊句式

  4、解释下列句中的之字

  之: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以之兴怀暮春之初

  乃夜驰之沛公军夫晋,何厌之有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顷之未发

  二、整体感知文本,用课文中的话填空。

  课文第1、2段记叙了兰亭**的盛况。首先介绍了盛会的时间、地点、事件,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叙了到会的人物场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接着介绍了盛会所在地的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________________、天气: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表明作者闲适心境: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段在第1、2段的基础上进行议论,交待了这场“诗会”中诗的由来。先指出人与人相处短暂,接着阐述尽管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好不同、性格不同,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但是“情随事迁”的感慨相同,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引出对死生的观点,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第4段交待诗会所作成集的目的。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抒发看古人之诗的感受及受到的启示,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层交待将诗成集之目的,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文本内容(小组合作)

  通过感知课文,从文中找出能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的几个词,并结合文本分析作者生发这些情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文本分析作者的生死观是什么?

  四、拓展训练(D级)

  有人说:“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于是就设法增加它的密度。”这句话说得也正是在有生之年要让自己的生命更精彩,这句话给你什么启示,你将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呢?请写一写。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13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一些古汉语知识, 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感受作者兰亭盛会之乐和聚散之悲, 学*作者对于人生的积极态度。

  3.揣摩本文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和感情发展的线索安排, 领悟一点为文之道。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几处词类活用现象和“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等难句。

  2.情景交融和感情线索。

  3.作者对庄子“一死生、齐彭殇”虚妄论调的批判。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由“入木三分”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我们现在形容文章言论深刻有力, 可以用上一个什么成语?

  明确:“入木三分”。

  设问: 它的出处和原意怎样呢?

  明确: 我国最著名的大书法家, 人称“书圣”的王羲之,唐朝张怀灌著的《书断》里, 记有他的一个故事:“王羲之书祝版, 工人削之, 笔入木三分。”所谓“祝版”, 是古时的祭祝文字, 都写在木板上, 所以叫“祝版”。因为他笔力强健, 落笔有劲, 所以深透入木。因此形容书法用笔功力之深, 谓之“入木三分”。后来也可形容文章言论深刻有力。

  讲解: 王羲之, 东晋会稽( 今浙江绍兴) 人, 曾做过“右军将军”, 世称王右军。他写的《兰亭集序》( 板书课题) , 流传至今, 即所谓“兰亭字贴”, 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兰亭集序》不仅书法出众, 而且文章本身也为人所称道。下面我们就要学*这篇文章。

  二、释题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 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朋友以及儿子、侄子共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 饮酒赋诗, 事后把诗汇编成集, 王羲之为这本诗集作了序。( 序是一种文体, 放在书的前面或后面) 题目意思是“兰亭**的诗集的序”。它是古代诗序中的名篇。

  三、点拨字词句, 疏通文意

  1.点拨字词句。

  本文文字简练, 有的字句有一定难度。课文注释中有的, 这里不再重复, 没有而又需要理解的, 稍作补充解释并归类如下。

  实词: 毕、咸: 都/信: 实在/趣: 同“趋”/曾: 竟/ “所之”的“之”: 到, 引申为“经历”/嗟悼: 感叹忧伤/固: 才/致: 意趣

  词类活用:“一觞一咏”的“觞”: 喝酒( 名动) /极: 尽情享受( 形动) / “一死生”的“一”: 看成一样( 意动) / “齐彭殇”的“齐”: 看成相等( 意动)

  省略句: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后省“之”( 省宾语) /或因寄所托:“因”后省“之”( 省宾语) /晤言一室之内:“言”后省“于”( 省介词)

  难句: ( 1) 引以为流觞曲水: 把它引来作为漂流酒杯的环曲的渠水。( 2) 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人的寿命长短, 顺从自然规律, 听凭造化安排, 终归有穷尽的时候。( 3)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现在才知道, 把死亡和生存看成一样是荒诞的, 把长寿和短命看成相等也是胡乱造作的。

  2.学生根据注释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自荐口译全文。( 由三人完成, 每人一段, 共三段)

  四、思想内容分析( 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下第五步骤同)

  第一段: 写兰亭盛会, 贯穿并突出一个“乐”字。( 划横线处板书, 下同)

  开头总叙盛会的时间、地点、原因。紧接着连连写出令人可乐之事: 名士济济聚首兰亭, 一乐也; 山水环绕, 境界清幽,二乐也; 饮酒赋诗, 畅叙幽情, 三乐也;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四乐也; 仰观俯察, 游目骋怀, 五乐也。末尾“信可乐也”一句方才点出“乐”字。短短一百多字, 简洁流畅, 生动自然, 使盛会如画卷般展现眼前, 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优雅的情趣。

  第二段: 抒发人生感慨, 即盛事不常, 修短随化, 同足感慨。贯穿并突出一个“悲”字。

  开头一句, 点明人生的短暂, 紧接着指出, 人虽取舍动静不同, 但都难免为“欣于所遇”的乐和“所之既倦”的忧所左右, 前者则“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 后者则又“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再接下去进一步慨叹人对“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人生短暂, 终有穷尽之时) ”的无可奈何。最后“岂不痛哉”一句方才点出一个“悲”字。这种情调, 无可否认带有士族阶级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 但我们也应看到它积极的一面, 那就是劝勉人们必须珍惜时间和人生。唯其如此, 对“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的“向之所欣”, 才会“兴怀”, 对“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的短促人生, 才有“痛”感。“况”字的转折,正是这种情绪的最好说明。

  第三段: 承上文议论抒情, 进一步写感想, 阐明作序缘由, 贯串并突出一个“感”字。

  这段前半, 从对“昔人兴感之由”的分析中, 发表了一个富有思想价值的论断:“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是什么东西呢?《庄子·齐物论》说:“方生方死, 方死方生。”( 方, 两船并行, 引申为两事物并存)意思是生的同时就是死, 死的同时就是生, 死生同时在于一体, 没有区别。这就是所谓“一死生”。《齐物论》又说:“莫寿于殇子, 而彭祖为夭。”( 没有比夭亡的儿童更长寿的, 而活了八百岁的彭祖是短命的) 意思是彭祖同更长寿的事物相比, 显得命短, 殇子同更短命的事物相比, 显得寿长。这就是所谓“齐彭殇”。“一死生”“齐彭殇”虽然指出了事物的相对性, 含有一点辩证的因素, 但却夸大了事物的相对性, 否定了生死寿夭之间的本质区别。庄子的这一思想是和他的无为即有为, 无为而治的虚无主义思想核心是一脉相承的。东晋玄学清谈之风盛行, 士大夫喜欢剽窃老庄唾余, 而王羲之力斥庄子“一死生”“齐彭殇”的看法为虚诞妄作, 言下之意认为, 尽管人生短暂, 但仍然应该而且可以有所作为。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再接下来, 作者明确交代作序缘由是以供后人兴怀, 这种为人生而作文的思想, 无论在当时和现在, 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写法上, 这段首尾照应, 突出了一个“感”字。

  五、艺术技巧鉴赏

  1.表现手法。

  先看三段之间的`关系: 第一段写景, 是描写, 第二、三段是议论。描写是议论的基础, 为议论提供依据, 议论是描写( 写景) 的必然发展和深化。而无论描写还是议论, 都兼用了抒情笔调。因此, 本文突出的表现手法是: 缘景生情, 情景交融。作者是怎样挖掘散文中“情”的因素呢? 请看——

  2.线索安排。

  三段依次抒发“乐”—— —“悲”—— —“感”, 无不注入了作者浓烈的感情, 体现了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 这就是本文的线索。这条感情主线非常醒目, 成了统率全文的神, 它不仅使文章脉络分明, 中心突出, 而且能以情动人, 具有诗的韵味。这是作者谋篇布局、线索安排的匠心所在。

  3.语言表达。

  句式骈散结合, 读来音韵铿锵而又不觉得刻板一块; 用语朴实清新, 一扫当时雕辞琢句的浮艳文风。

  由于上述艺术技巧的运用, 本文就像一篇优美的散文诗, 成为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佳作, 与他的书法作品相得益彰, 辉耀古代文坛。

  六、作业

  1.熟读本文, 进一步提高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的鉴赏水*, 领悟一点为文之道。

  2.搜集自己以往的作文, 编成一本*作集, 为它题写书名并撰写一篇自序。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14

  教学目的

  一、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二、学*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协作手法,感受幽远的文思,清新的辞采。

  教学重点

  一、理清课文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二、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学*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一、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写的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兰渚之亭)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吧。

  (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

  二、朗读

  配乐朗读(教师范读)

  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

  学生齐读。(教师订正)

  (1)朗读语调提示:“永和九年……修模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2)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分之现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 了解序的题材特点

  明确:

  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有的*似论说文,有的*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2、 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

  明确:

  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兰亭,走*王羲之的感情世界。

  3、 分小组讨论,给文章划分段落部分,概括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

  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

  第三部分:明作序要旨

  四、赏析课文

  1、 以课文的第一部分为主,看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明确:

  时间:永和九年 暮春之初

  风景: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天气气清 惠风和畅

  人物:群贤少长

  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

  感受:信可乐也

  写法:写景抒情 叙议结合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的畅快。

  2、 学生尝试背诵第一段。

  理清背诵思路:记叙了**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地”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的心情。

  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请学生摘录写景句。

  3、学*第二段,了解作者的心境的变迁。

  明确:

  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死生之大,岂不痛哉?

  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4、朗读并分析第三自然段。

  理清背诵思路:

  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总结全文。作者的"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从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看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王羲之)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览昔者兴感之由”,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作者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而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更加深刻感慨。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5、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

  6、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背诵。

  五、小结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15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记诵全文。

  2、掌握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特点,体会行文之妙。

  3、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无常、终归于尽之慨,感叹中含积极之情。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美文,必须加强诵读。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抓住序的特点和本文行文思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要点:介绍有关常识,整体感知文意。

  一、导语。人们早就开始了对生死的思考。司马迁: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代书圣王羲之也为我们献上了对生死的哲理思考。

  二、介绍。王羲之,书圣,行草《兰亭集序》誉为行书第一。其人曾一度为官,积极用世,后辞官归田,娱情山水,胸怀旷达。

  序,一种文体,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文字。多介绍成书经过,意旨,作者情况等,亦可评论。古人宴集,常一同赋诗,推一人作序。

  三、感知全文。

  1、听录音。正音。guǐ癸xì禊shāng觞chěng骋shāng殇

  2、初步品味本文骈散的特征。

  3、对照书序,感知内容。:

  作诗缘由(修禊事而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情形(一觞一咏)

  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

  意义(后之览者,将有感于斯文)

  借题发挥(论生死)——这是不同于一般序文之处

  形成以下情况1。记盛况

  2、抒感慨

  3、交代作序目的

  四、学生对照注解,疏通全文。

  共同解决练*。积累文言知识。

  五、作业。翻译全文。

  第二课时

  内容:分析与诵读

  一。复*。诵读。

  二、分析。

  1、学*第一节。

  如何记叙盛况?

  时间:永和九年,暮春地点:兰亭目的:修禊事人物:群贤少长

  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天气:惠风和畅

  活动:流觞曲水感受:信可乐也

  “信可乐也”到底有几乐?(良辰1乐;美景2乐;赏心3乐;乐事4乐;人贤5乐)

  结合上述内容诵读。

  鉴赏:体会作者状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想象这一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游人如织的快乐之景)

  用清新明快的调子朗读。

  2、学*第二节。

  这节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议论的?如何展开逐步?

  承接上文之“乐”而来,由乐而忧,又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

  由现今人们相处,处世各异,静躁不同,但忧患之源相同。A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而快然自足,所之即倦,感慨系之B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向之所欣,转眼之间以成陈迹C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故死生亦大矣。

  欣于所遇及所之既倦

  叹死生亦大矣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小结:本段以议论为主,探讨人生哲理,朗读宜用和缓语气读之。

  3、研*第三节。

  理清文脉:昔人兴感,若合一契——古人也有感于生死

  批评:一生死,齐彭殇

  后之视今亦如今之视昔记此文以免不彰

  三、探究。

  品本文行文之妙:由昔人兴感说起,由今之视昔想到后之视今,这样把昔人、昔人,今人、今文,后人串连起来,巧妙交代了编集之由。

  谈对一生死,齐彭殇的看法:把生死等同,长短等同是错误的。不同的人生死不同。臧克家“有的人死了,他还或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所以应该珍惜生命,活着有价值。

  对作者生死观的认识:作者不为言谈家的论调所蒙蔽,借题发挥,阐述了他的生死观,显其旷达性格;但他毕竟生于国力衰微的东晋前期,意志消沉,不求进取的风气也影响之。分析——积极的一面,从第一段中可感受到作者快乐之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从第二段对人生苦短的感慨中,也仿佛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人生的眷恋之情;从第三段中,批评虚无主义,对玄风盛行的批评也有积极的意义。

  四、拓展。人生苦短,人之共叹。但大多数却经受了人生的考验,创造了瑰丽的人生。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抒发的恰恰是建功立业的决心。苏轼:人生如梦,却表达的恰恰是建功立业的渴望。李白虽“人生在世不称意”,却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叹“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五、小结。

  教学反思:这是一篇文笔简练,行文高妙的美文。既有语言的隔阂也有理解的难度。选准切入口很重要。作为一篇序文,不妨从序文特点入手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作为一篇千古名篇,当自有它的与众不同之处。那边是它借题发挥,独树一帜。

  一篇文笔优美、哲理深奥的散文。自然要细读细品,方能悟出其行文之妙;对生死哲理,必须重锤敲打,纵横联系以期让学生弄懂。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16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序文的特点,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疏通课文,理清思路,归纳、积累文言字词。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故事,以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东晋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一群文人雅客正在在山间别苑吟诗作赋。其中有一人忽忽悠悠站起身子,借着几分醉意,自告奋勇地要求为众人的诗集作序。在众人热烈簇拥下,只见他拿起鼠须笔,饱沾浓墨,在蚕丝纸上畅意挥毫,人群中不时传来啧啧的赞叹声。待到作品出炉,此人便把毛笔一撇一掷,瘫坐在旁边的一个藤椅上,打起呼噜来了。

  第二日酒醒,他仍然觉得意犹未尽,伏案挥毫再次书写,却发觉都不如第一篇来的好,不禁长叹。

  这是又是一个神来之笔的传说,当然,如果当事人没有扎实的文学祭奠也是无法醉中写佳作的。

  这个稀里糊涂写序的人,就是王羲之,那卷无意之作,就是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二、整体感知

  1、全班齐读,圈出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读后纠正个别字音)

  2、快速浏览全文,试从每段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字眼。

  (乐——痛——悲)

  三、文本研*

  也就是说,作者的情感是有一个起伏的变化过程,究竟是什么让这位大师心起波澜呢?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他为什么会觉得快乐?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解决部分字词问题)

  1、自读第一段,思考:兰亭聚会,俯仰之间,乐在何处?

  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良辰)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美景)

  #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这里的景色呢?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天气好,风景好,难道心情就一定会好吗?如果宋江带领梁山好汉跑到兰亭对王羲之说:“小王啊,我们一起来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吧。”那样王羲之的心情还好吗?当然不好。所以什么也是很重要的?人。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这才有了共同话题,气氛很好,所以开心。

  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足以畅叙幽情;(乐事)

  #“流觞曲水”:是选择一风雅静僻所在,文人墨客按秩序安坐于潺潺流波之曲水边,一人置盛满酒的杯子于上流使其顺流而下,酒杯止于某人面前即取而饮之,再乘微醉或啸呤或援翰,作出诗来。

  当时,王羲之与当朝名士41人于会稽山阴兰亭,大家喝喝酒,吟吟诗,当真是不亦乐乎!诗篇荟萃成集,由王羲之醉笔走龙蛇为之作序,这就是这篇《兰亭集序》的由来。

  仰观,俯察,

  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赏心)

  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在这里,四中美好的事物都具备了,难怪作者会如此开心。

  2、分享作者快乐的心境——女生齐读第一段。

  3、常言道: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作者的这种快乐并没有持续很久,不一会儿,他的精神就突然跌到低谷。

  针对这个起伏,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悲得太没道理了。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四人小组,读,商讨)

  (先叫学生翻译,问:你认为这句话是在讲什么呢?)

  如:

  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人生真是短暂啊,一抬头,一低头,这辈子就这样过去了。这是悲。古人也有很多描写人生短暂的句子,比如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2)“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这里写的是尽管每个人的爱好不同,宁静与躁动不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当大家遇到自己喜欢的事物,感到快乐自足,但一味的享受而忽视时间的存在,却没发现时间的流逝是如此的迅捷,等你反应过来时,也许早已经是两鬓斑白的老朽之人了。这也是悲。

  3)“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等到欢喜变成厌倦,人事变迁,物是人非,又不得不感慨这个世界的变化。这还是悲。

  4)“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有哪些值得高兴的事?比如文章开头就说了,天时、地利、人和,心情无比畅快。但是天下无不散之筵*,之前的四大乐事,转瞬之间,就成为过眼烟云,时间的流逝始终让人觉得不痛快。

  5)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况且,人生的长短随造化而定,最终必将走向消亡。作者认为死和生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可是这种大事我们却做不得半点主,真是既无奈,又无助,怎不叫人痛苦?

  6)“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每每看到前人写的关于生和死的文章,作者便没来由地觉得前人的观点、看法和自己相差无几,都把死和生看成是一件大事来对待。

  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所以作者说,把死和生,长寿和短命看成是一样的,这种观点是十分荒谬的,没有根据的。后人看我们就像我们看过去一样,把是非得失看得明明白白。反之,当我们自我观照,自我审视的时候,往往无法判断自己的这种生存状态究竟好还是不好。

  “凡中国文学最高作品,即是其作者之一部生活史,亦可谓是一部作者之心灵史。此即作者之最高人生艺术。”——钱穆

  也就是说,我们在阅读文化作品的同时,也应关注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那时候的人是怎么活着的?

  引入资料: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当时的统治非常严酷,而且朝代更替频繁,朝不保夕。对生命常常有恐惧之感。而且因为朝代更迭,礼乐崩坏,文人们常常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是谓“一死生”“齐彭殇”。

  他们崇尚老庄,老庄思想是怎么样的?老子,提倡小国寡民,无为而治,我乐我的,你哭你的,谁也管不着谁。庄子,逍遥油,我忽而上天,我忽而入地,哪管人间苦乐与悲喜,只要自己觉得逍遥自在就可以了。这是一中十分虚无的人生观。

  这和悲又有什么联系呢?当时文人的生活太消极、太虚无了,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举例:时人评价***)时人无法体察自我,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这也是一大悲!

  8)“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里交代了写作目的,想着后世的读者能和他有相同的情致,类似的感伤。

  小结: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大部分同学都不认同郭沫若的看法,同学们认为作者的痛是正常的,是有理有据的。作者或感慨人生短暂、时光易逝,或悲叹人生无常,死生大事,不得变更,乃至时人活在“当局者迷”的状态之中,因此觉得十分悲痛。而这个痛与极乐的连贯性与合理性,同学们在课后仍可以继续探讨。

  (看来同学都很厉害,都能和大师级叫板,争一日之长短)

  4、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作者一直在死生这件事上纠缠不清。他写人生无常、生命短暂,写“当局者迷”,批判了当时消极无为、一死生、齐彭殇的人生观。反而言之,作者提倡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或:它的反面应该是一种怎样的人生观?)

  明:作者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当积极用世,“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四、课堂总结

  1、我们已经知道王羲之的观点是人生在世,当积极入世,实现抱负。你们怎么看?(机动环节)

  2、总结: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既而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然后由己悲人,批判了时人的虚无、消极,沟通古今,水到渠成。果然是一篇难得的大作。

  3、让我们再次朗诵全文,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情感。

  五、作业

  归纳重要的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17

  【教学目标 】

  1、 学*本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及旷达胸怀;

  2、 通过朗读训练,体会本文清丽流畅、骈散结合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 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

  2、 本文写景、抒情、叙事和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

  [导语 设计]:

  在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魏晋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汉隶发展至魏晋,基本奠定了汉字形态;另一方面,真、行、草书又得到长足发展。就在这一时期,诞生了一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世誉为“书圣”,他书写的《乐毅论》、《黄庭经》等楷书作品世称“书之圣”,他的行草书被尊为“草之圣”,他写的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家誉为“行书第一”,他就是王羲之。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以书法艺术名扬百世的[《兰亭集序》]

  《兰亭集》中的诗,到了现在,除了搞专门研究的人外,一般人了解甚少,而王羲之这篇序却声名远播,流传千古,除了它书法上的极高成就外,恐怕也有其内容上的原因。我们今天不妨就来一起学**羲之这篇文质俱佳的《兰亭集序》

  [背景简介]

  王羲之有“书圣”之美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出示图片)。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书序《兰亭集序》,更以其文采书艺双绝而脍炙人口。

  今天我们不仅欣赏到其书法美,还要跟大家一起来欣赏其文章的`美。

  [课文学*三步法]:

  第一步:学生朗读,圈点、勾画疑难点。

  第二步:老师答疑解难。

  第三步:强调重点知识:

  1、基础知识点: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2、内容分析:

  [板书设计 ]

  全文共3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

  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介绍时地,美景及活动。——乐

  第2自然段为第二部分,抒发人生的思考。——痛

  第3自然段为第三部分,简述写作缘由。——悲

  ⑴、讲读课文第一段,分析:

  这一段作者记叙了兰亭盛会,同学们找找看,这一段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交代了**的时间、地点、与会者等。并有写景、叙事和抒情

  进一步明确写景、叙事和抒情的语句: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的自然风光:

  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

  在如此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景面前,文人雅士们能不饮酒赋诗吗: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

  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流觞曲水,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

  接下来,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 目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俯……

  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的畅快。

  总结第一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乐

  ⑵、讲读课文第二段,分析:

  学生归纳第二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痛

  问:作者为什么感到“痛”?(要求用原文中的话回答: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问: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观点?(死生亦大矣)

  师点评:在享受了难得的聚会和快乐后,作者深切地感受到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再坚强的生命终要走向灭亡。面对这铁一般冰冷的自然规律,作者不由得感叹“死生亦大矣”

  ⑶、讲读第三段,分析:

  学生归纳第三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悲

  问:作者为什么感到“悲”?

  生讨论,师归纳(承上文“死生亦大矣”之“痛”而来,古人、今人、后者三者都对这同一话题有同样的感慨,都逃避不了生命终将殒灭这一规律,所以王羲之感到悲,这也反映了魏晋时代由于玄学盛行,士大夫们多崇尚老庄思想,很多人都笃信“死生一”“彭殇齐”,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这种思想对王羲之不能没有影响。

  但王羲之还说出了一句话,它是整篇文章的亮点所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得等量齐观,其中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点实事,不宜空谈玄理。这也反映了王羲之的旷达性格。)

  ⑷、分析本文特色:

  本文是一篇书序,却这样借题发挥,阐明了自己的生死观,书序能这样写吗?

  明确:序,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的的缘由、目的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书的内容,也作叙文。)

  本文中也有一些语句反映了书序的特点:

  作诗缘由——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成书经过——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编集目的——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明徐师曾《文体明辩》《尔雅》云 : “序,绪也。” 字亦作“叙”,言其善叙事理,次第有序,若丝之绪也。其为体有二,一曰议论,二曰叙事。

  明确:这段话表明书序也可以议论,也可叙事,即可以借题发挥。

  小结:本文的妙处正在这借题发挥上,因而显得立意高远,王羲之用324字,既写出了兰亭盛会之乐,又由此生发议论,谈到“死生之大”,进而谈到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乐: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痛: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悲:后之视今,亦由古之视今。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说到这儿,我们不由得想起了作家王瑶的一句话“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于是就设法增加它的密度”。这句话说的也正是在有生之年要让自己的生命更精彩。

  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贤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18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能借助注释扫清文字障碍并积累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句子;能就本课的文言知识提出质疑,通过质疑解疑理解课文。

  2、能力目标:

  能就本课提出问题并在积极参与讨论中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

  通过讨论和老师的引导能体会作者“积极追求,有所作为”的乐观情感。

  【教学重点】

  质疑解疑讨论过程。

  【教学难点】

  借序抒情的行文之巧,作者的感情定位。

  【教学设想】

  1、利用南海教育信息网资源加大教学容量一课时完成。

  2、布置学生课外搜集有关王羲之的信息帮助理解课文。

  3、本文在字面上虽然难度不很大,但作者借序抒情的行文及抒发的人生感慨较虚,理解起来难度很大,故课堂上主要采用质疑、讨论、教师引导的方式,必要时老师讲解。

  4、重视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教学工具】

  电教设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与王羲之有关的信息。)

  二、朗读

  1、配乐范读:

  要求学生注意听清读音、节奏、语气。

  2、配乐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语气。

  3、学生大声自由朗读。

  三、学生质疑

  (可能比较“散”)

  学生质疑。

  学生解疑,学生不能解决的疑惑老师引导解决。

  四、老师质疑

  (起“聚”的作用)

  1、全文共三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

  (分别用六个字概括)

  明确:第一段:记叙兰亭盛会。

  第二段:抒发人生感慨。

  第三段:点明作序目的。

  2、翻译第二段中的“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慨呢?

  3、第三段作者“悲”什么?简要说明理由。

  明确:“痛”欢乐易逝,时光易逝。“悲”后之视今,犹不能喻之于怀。

  五、讨论

  1、这是一篇书序,文中有些话说明诗集的由来,有些话说明编集的目的,试一一指出并说说作者行文的巧妙之处。

  明确:

  “修禊事也”“群贤毕至”“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些内容都是根据书序体裁的要求写的,文章首尾圆合,自不用说,重要的是,作者善于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这与写什么文体就要像什么文体,并借一种文体抒发感情或表达观点的高考作文的要求是一致的。

  2、你最喜欢《兰亭集序》中哪些语句?简要说说原因。

  六、堂上练*

  1、解释下列多义词: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 )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 )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 )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 )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 )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 )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 )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 )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 )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 )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

  2、下列句中加粗字与“夫人之相与”的'“夫”用法相同的是( )

  A、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夫战,勇气也

  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

  3、下列各组中加粗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亦足以畅叙幽情/怡然自足

  B、引以为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C、或因寄所托/不如因善遇之

  D、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趣取万殊

  4、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少长咸集(都)

  B、又有清流激湍(水)

  C、俯察品类之盛(品行的种类)

  D、曾不知老之将至(竟)

  5、下列句中加粗词与“信可乐也”的“信”意义相同的是( )

  A、欲信大义于天下

  B、言必信,行必果

  C、文信美矣

  D、半封京信半题诗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19

  教材定位及学情分析:

  《兰亭集序》被选入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单元。该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欣赏文中描绘的自然风光并联系作者生*及社会背景去探究自然、思索人生的自觉意识,激发学生尊重敬畏自然,不断探索自然的奥妙和人生价值的兴趣。本班学生语文基础一般,阅读面较窄,但质疑意识强烈,挑战权威思想突出,这为课堂学生质疑讨论、合作探究提供了保障,也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目标:

  1、预*课文,理解并积累重点词句知识。

  2、朗读文本,领悟文本语言的声韵美和意蕴美。

  3、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形成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脉落,正确分析作者因事而发的感慨。

  2、结合自己对自然、宇宙、生命的理解,比较古今杰出人物的生命价值观来客观、公允地评价王羲之的生命观。

  教法设计:质疑讨论,拓展评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补充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语激趣,进入文本。

  [幻灯片]出示《兰亭集序》书法图片。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作品?(王羲之)据《晋书王羲之传》记载,《兰亭集序》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義之为《兰亭集》写的序文。此文被誉为“书中的极品,文中的上品。”可谓艺术奇葩,千古奇文。传说唐太宗李世民从辩才和尚处获得王羲之的真迹后,爱不释手,命人摹拓数本分给太子诸王,并且在死前请求高宗李治把兰亭真迹随葬昭陵。写作本文时,王羲之33岁,距其后辞官归隐仅有3年,也是他决定归隐的重要的蕴酿阶段。其间如何反映作者复杂情绪,今天就让我们走*文本,与作者进行一次心灵交流。

  [幻灯片]出示课题和学*目标。

  二、诵读感知,理清思路。

  1、诵读体悟。

  师导:“三分诗,七分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可见诵读是学*文言最好的方法。下面,老师给大家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注意以下两个问题:①标注字音,划分节奏。②把握作者情感发展的脉落,从文中找出表达情感的词,填入题目的空格内并评价。

  [幻灯片]:兰亭**,赏景畅饮,信可()矣;聚后思索,面对生死,岂不()哉;联系古今,思接千载,亦可()夫。

  2、处理疑难字词。

  ①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会()稽悟()言形骸()世殊()

  ②、判断下列红色字含义的正误。

  茂林修竹(长)

  况修短随化(修身)

  丝竹管弦之盛(繁多)

  俯察品类之盛(繁盛)

  所以游目骋怀(……的原因)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用来)

  ③、翻译下列句子。(供参考,具体随学生提问而定。)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活动安排:学生以组互问互答,解决不了的老师给以点拨,给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去分析。

  三、美点赏读,涵咏领悟。

  文学即人学。古今优秀散文往往都会逼真细腻地反映作者的内心世界,《兰亭集序》的每一句话无一不是作者情感表露和心理折射。下面,让我们看看文章一、二段。

  1、阅读第一二段,品兰亭之乐。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四美具,二难并。”想想“四美”指什么?

  明确: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2、填写训练,领悟情感。

  引导:散文在于美读,读中理解,读中品味。因声求气,将作者的心理和情感用自己的声音传达出来。

  活动设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文内容,仿照示例写一组句子。

  例句:兰亭之乐,乐在景美,这里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尽量用文中原句回答)

  参考示例:①、兰亭之乐,乐在人贤,这里“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②、兰亭之乐,乐在辰良,这里“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③、兰亭之乐,乐在赏心,这里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④、兰亭之乐,乐在事雅,“引以为流觞曲水,映带左右。”……

  小结:从上面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文人雅士们的潇洒风度和诗意人生,以至美好的聚会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写道:“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你认为作者的“乐”是否为“真乐”,你又如何看待他的“乐”?

  活动安排: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交流,举手回答,师生共评。

  参考提示:亲*自然,娱情山水(真乐);借酒取乐,游戏人生(暂时之乐);感官刺激,`瞬间闪现(简单肤浅之乐)

  明确:作者以“极”“信”二字写尽了与友人们欢聚的兴致和情怀,但乐中有哀。王羲之是晋人所谓的“性情中人”,谢安曾对他说:“中年以来,多伤于哀乐。”王羲之回答:“年在桑榆,自然至此。”也许会乐极生悲,作者面对良辰美景,抒发“幽情”,以表达纵欢过后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自然掩盖不了生命短暂、光阴虚度所带来的烦恼。其实,这也是王羲之前后所有文人们共有的经历和感受。(举李白和苏轼等人例子)

  4、赏析第三段,思兰亭之痛。

  师导:自古人们就有“乐极生悲”的人生感慨,作者亦如此。那么,作者因何而痛?

  活动设计:学生自由朗读,圈点勾画出有深刻感悟的句子,然后在组内交流,统一意见后在班内交流,师生评价。

  幻灯片:以“我从--(运用原文句)中读出了--”的句式来回答。

  参考提示:①光阴易逝,生命短暂。②快乐难久,人生无常。③美物易逝,情迁之痛。④造化难违,死生之痛。⑤死生亦大(事)。

  他写此文仅仅为了表达内心之痛吗?让我们再读这一段文字,进一步体会作者深沉的悲痛。(学生阅读提供的资料自由发言)

  5、赏析第四自然段,识兰亭之悲。

  师导:既然“生命之感”如此沉重,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它,作者的“悲”情缘何而生的呢?

  活动安排:指名朗读,学生勾画相关句子讨论交流,派代表发言。

  [幻灯片]:以“兰亭之悲,悲在--”发言。

  参考提示:①悲在古人今人对生死看法非常一致。②悲在后人对生死看法与古人、今人致。③悲在古人把生死看成一样。④悲在人们的.困惑,即那个时代对生命的漠视和人生的悲叹。

  那么,王羲之的“悲”是悲痛还是悲观呢?

  参考提示:是悲痛而非悲观。

  [幻灯片]:展示时代背景:王羲之生活在一个清谈玄学,积极悟道的年代。魏晋时期政治极其严酷,社会急剧动荡。门阀制度使得当时许多著名文人、学士都死于残酷的权力斗争中,身处乱世,大家无所作为,也无法作为。“等生死,齐彭殇”这是庄子的思想。因而有人会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之外”,虚度光阴。对此,王羲之是不认同的,一个“虚诞”一个“妄作”足以证明。他劝告时人要珍惜时间,热爱生命,有所作为。

  四、归纳课文,拓展延伸。

  师导:作者在文中充分表现了兰亭聚会的感慨,也反映了他的生命观。那么,你怎样看待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作者作序的目的是什么?

  活动安排:学生浏览课文,体会蕴含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组内讨论,形成统一意见后在班上展示。

  参考提示:文章虽是叙写兰亭聚会,实则是批判晋代名士们的虚无思想观念。东晋是名士风流时代,士大夫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寄情山水,笔傲山野,即信奉“一生死,齐彭殇”,而作者却显示了“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思想境界,勇敢地从消极颓废情绪中走出。如果和苏轼,李白等人相比,也可看出他们的共同特点,即其“儒佛道”统一的哲学信仰。“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有警示后人不要受当时士大夫消极人生影响,客观面对生死,把握生命,积极生活。

  一个人的生命如草木万物随造化而定。我们面对生死很难做到如庄子般洒脱随性,但也没有必要为生死困扰,反而要更加“珍重生命”。

  五、课文小结

  [幻灯片]:品读文字,你会发现文章浸透着作者对短暂生命的珍惜和对人生、自然的热爱和执著。一次普通的聚会,王羲之发出对生命的深层思考;一次灵魂的坚守、王羲之探索出实现人生理想、人生价值的永恒方式;一次谆谆教诲,激励我们要强健体魄和精神,去战胜人生路上的困难。下面老师留给大家一段话:品兰亭之乐,追求雅趣人生;思兰亭之痛,珍惜有限生命;悟兰亭之悲,打造精彩人生。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并与苏轼《前赤壁赋》对照,分析二人哲学观点的异同。

  2、整理课堂未能解决的词句,写在笔记本上。

  板书设计:

  乐--[情、理]--痛

  ∣

  ∣

  悲

  ︷

  热爱生命积极生活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20

  知识与技能:

  了解序文的特点,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疏通课文,理清思路,归纳、积累文言字词。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故事,以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东晋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一群文人雅客正在在山间别苑吟诗作赋。其中有一人忽忽悠悠站起身子,借着几分醉意,自告奋勇地要求为众人的诗集作序。在众人热烈簇拥下,只见他拿起鼠须笔,饱沾浓墨,在蚕丝纸上畅意挥毫,人群中不时传来啧啧的赞叹声。待到作品出炉,此人便把毛笔一撇一掷,瘫坐在旁边的一个藤椅上,打起呼噜来了。

  第二日酒醒,他仍然觉得意犹未尽,伏案挥毫再次书写,却发觉都不如第一篇来的好,不禁长叹。

  这是又是一个神来之笔的传说,当然,如果当事人没有扎实的文学祭奠也是无法醉中写佳作的。

  这个稀里糊涂写序的人,就是王羲之,那卷无意之作,就是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二、整体感知

  1、全班齐读,圈出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读后纠正个别字音)

  2、快速浏览全文,试从每段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字眼。

  (乐——痛——悲)

  三、文本研*

  也就是说,作者的情感是有一个起伏的变化过程,究竟是什么让这位大师心起波澜呢?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他为什么会觉得快乐?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解决部分字词问题)

  1、自读第一段,思考:兰亭聚会,俯仰之间,乐在何处?

  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良辰)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美景)

  #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这里的景色呢?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天气好,风景好,难道心情就一定会好吗?如果宋江带领梁山好汉跑到兰亭对王羲之说:“小王啊,我们一起来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吧。”那样王羲之的心情还好吗?当然不好。所以什么也是很重要的?人。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这才有了共同话题,气氛很好,所以开心。

  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足以畅叙幽情;(乐事)

  “流觞曲水”:是选择一风雅静僻所在,文人墨客按秩序安坐于潺潺流波之曲水边,一人置盛满酒的杯子于上流使其顺流而下,酒杯止于某人面前即取而饮之,再乘微醉或啸呤或援翰,作出诗来。

  当时,王羲之与当朝名士41人于会稽山阴兰亭,大家喝喝酒,吟吟诗,当真是不亦乐乎!诗篇荟萃成集,由王羲之醉笔走龙蛇为之作序,这就是这篇《兰亭集序》的由来。

  仰观,俯察,

  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赏心)

  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在这里,四中美好的事物都具备了,难怪作者会如此开心。

  2、分享作者快乐的心境——女生齐读第一段。

  3、常言道: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作者的这种快乐并没有持续很久,不一会儿,他的精神就突然跌到低谷。

  针对这个起伏,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悲得太没道理了。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四人小组,读,商讨)

  (先叫学生翻译,问:你认为这句话是在讲什么呢?)

  如:

  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人生真是短暂啊,一抬头,一低头,这辈子就这样过去了。这是悲。古人也有很多描写人生短暂的句子,比如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2)“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这里写的是尽管每个人的爱好不同,宁静与躁动不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当大家遇到自己喜欢的事物,感到快乐自足,但一味的享受而忽视时间的存在,却没发现时间的流逝是如此的迅捷,等你反应过来时,也许早已经是两鬓斑白的老朽之人了。这也是悲。

  3)“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等到欢喜变成厌倦,人事变迁,物是人非,又不得不感慨这个世界的变化。这还是悲。

  4)“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有哪些值得高兴的事?比如文章开头就说了,天时、地利、人和,心情无比畅快。但是天下无不散之筵*,之前的四大乐事,转瞬之间,就成为过眼烟云,时间的流逝始终让人觉得不痛快。

  5)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况且,人生的长短随造化而定,最终必将走向消亡。作者认为死和生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可是这种大事我们却做不得半点主,真是既无奈,又无助,怎不叫人痛苦?

  6)“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每每看到前人写的关于生和死的文章,作者便没来由地觉得前人的观点、看法和自己相差无几,都把死和生看成是一件大事来对待。

  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所以作者说,把死和生,长寿和短命看成是一样的,这种观点是十分荒谬的,没有根据的。后人看我们就像我们看过去一样,把是非得失看得明明白白。反之,当我们自我观照,自我审视的时候,往往无法判断自己的这种生存状态究竟好还是不好。

  “凡中国文学最高作品,即是其作者之一部生活史,亦可谓是一部作者之心灵史。此即作者之最高人生艺术。”——钱穆

  也就是说,我们在阅读文化作品的同时,也应关注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那时候的人是怎么活着的?

  引入资料: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当时的统治非常严酷,而且朝代更替频繁,朝不保夕。对生命常常有恐惧之感。而且因为朝代更迭,礼乐崩坏,文人们常常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是谓“一死生”“齐彭殇”。

  他们崇尚老庄,老庄思想是怎么样的?老子,提倡小国寡民,无为而治,我乐我的,你哭你的,谁也管不着谁。庄子,逍遥油,我忽而上天,我忽而入地,哪管人间苦乐与悲喜,只要自己觉得逍遥自在就可以了。这是一中十分虚无的人生观。

  这和悲又有什么联系呢?当时文人的生活太消极、太虚无了,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举例:时人评价***)时人无法体察自我,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这也是一大悲!

  8)“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里交代了写作目的,想着后世的读者能和他有相同的情致,类似的感伤。

  小结: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大部分同学都不认同郭沫若的看法,同学们认为作者的痛是正常的,是有理有据的。作者或感慨人生短暂、时光易逝,或悲叹人生无常,死生大事,不得变更,乃至时人活在“当局者迷”的状态之中,因此觉得十分悲痛。而这个痛与极乐的连贯性与合理性,同学们在课后仍可以继续探讨。

  (看来同学都很厉害,都能和大师级叫板,争一日之长短)

  4、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作者一直在死生这件事上纠缠不清。他写人生无常、生命短暂,写“当局者迷”,批判了当时消极无为、一死生、齐彭殇的人生观。反而言之,作者提倡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或:它的反面应该是一种怎样的人生观?)

  明:作者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当积极用世,“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四、课堂总结

  1、我们已经知道王羲之的观点是人生在世,当积极入世,实现抱负。你们怎么看?(机动环节)

  2、总结: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既而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然后由己悲人,批判了时人的虚无、消极,沟通古今,水到渠成。果然是一篇难得的大作。

  3、让我们再次朗诵全文,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情感。

  五、作业

  归纳重要的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