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菁华6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教学反思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1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与除法的基础上安排的,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建立倍的概念,二是解决与倍有关的实际问题。对“整数倍”的学*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比率,小数倍、分数(表示率)、百分数、比的内容,都可以看成是对“整数倍”的扩展。本单元先让学生经历从对生活中具体实物数量的比较中抽象出倍的过程,通过3个2根及5个2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在“几个几”的基础上认识倍,再从除法的角度理解倍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倍的本质是两个数量在相互比较,即一个量里包含了几个另一个量就是它的几倍。

  在建立倍的概念之后,让学生应用倍概念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2

  《倍的认识》是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一课的教学知识点主要有两个:一是认识倍,理解倍的意义;二是在此基础上,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决实际问题。“倍”这个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倍的认识》前,我确定了以下几个待解决问题:哪个量是一份数?怎么确定的?如何确定另一个数是几份?有几个几份如何说?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怎么思考?

  1、确定重难点,巧设计易突破

  在学生心理建立好“一份”和“几份”的认识,明确图上表面含义“几份”的产生是由“一份”决定的。通过比、画、说、做,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找准“一份”很重要,它可以清楚地让我们找到“几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刻的体会到这种包含的关系,从而告诉学生这是一种新的关系:倍数关系,此时我们可以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根据新知,学会怎样应用和解决

  倍的认识充分了,放手给学生,让他们在观察中建立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从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倍”。

  3、充实课堂,让学生收获满满

  实现了教学目标,接下来就是练*题的选择,怎样才可以让每一个环节更加的充实呢?练*既是检验又是提升学生对知识理解的一个过程,因此在*题中让学生感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通过操作,建立“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

  4、课后反思,体会缺失

  在课后*题中,反映出教学中还是存在一定问题:学生太依赖画的环节,对倍的意识不强烈,需要进一步充实巩固。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3

  “倍的认识”是低年级数学课的教学重点,又是难点。“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中没有给学生“倍”的概念定义,所以低年级学生要建立“倍”这一概念,应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和通过自己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比较,从而得出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这节课有以下两个优点:

  一、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体现了层次性和坡度性。

  从复*题开始通过看图说“几个几”,做游戏拍“几个几”为后面倍的概念的建立做了铺垫。也是使学生既感新鲜又感亲切,兴趣盎然。整个教学过程,老师始终抓住把什么当作1份,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是这样的几倍,来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能力。

  二、重视操作活动,发挥主体作用,教师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整个操作过程层次分明,通过说一说、摆一摆、同桌议一议等,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从参与学*过程,不是为操作而操作,而是把操作、理解概念、表述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看自己摆的图来说倍的概念,降低了表述的难度,落实减负的要求。通过操作,让学生既学得高兴又充分理解知识,形象直观地建立 “倍”的概念,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课前对学生了解不够,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设计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现有知识有所了解,也就是针对本节课要做一个前测,再根据学生的学*情况设计教学环节,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为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才是最好的教学设计,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教学设计是空洞的。

  二,缺乏教育机智,驾驭课堂的能力太差,不能及时的调控课堂,导致教学任务没有完成不够。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出现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小意外”,如果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机智,就会把这些动态生成的 “小意外”,变为教育契机,及时的调控课堂教学,推动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魅力, 而我却少的恰恰就是这些,比如,在主题图的出现时,由于电脑的原因图片不清晰,就应该打开书本观察书上的主题图,而不是浪费时间引导观察。

  三、语言不够简练,引导不到位。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述一定要严谨、精炼、简洁,不能让学生长生歧义,而在本节课中,我的一些语言描述不准确,引导不到位,提的问题不是特别有效,导致做了许多的无用功,浪费了很多教学时间。而且非常不利于使学生形成准确的数学思维。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4

  3、充实课堂,让学生收获满满。

  知识点教学实现了教学目标,接下来就是练*题的选择,怎样才可以让每一个环节更加的充实呢?练*既是检验又是提升学生对知识理解的一个过程,因此我在倍的认识中选择了几个典型的*题。让学生感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通过操作,建立“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在知识点学*之后,设计了我会填,我会拍,我会摆环节,既有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巩固练*,又提及到了下节课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此环节目的是为下节课知识的学*做铺垫。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5

  1、确定重难点,巧设计易突破。

  《倍的认识》是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一课的教学知识点主要有两个:一是认识倍,理解倍的意义;二是在此基础上,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决问题。“倍”这个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倍的认识》前,我仔细翻阅了教材和教参,对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从自我出发,看看这节课应怎样设计,起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按照信息窗的设计进行教学,但我总有个疑问,“倍”的概念应怎样提出呢?学生怎样才能很好的理解“倍”呢?于是我又大量的翻看网上的优秀教案和优秀视频,从中学*他们的优点,逐渐把自己的困惑一一解答,然后静下心来,重新整理了自己授课的思路,才确定了从学生认识的图形出发,由形找数,数形结合让学生观察比较,发现两个量之间的相差关系,其目的是联系以前的旧知,给学生建立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引发新知,其实在相差关系基础上,两个量之间还存在一个新的关系就是倍数关系。存在倍数关系有个前提,那就是两个量之间需要存在一个包含关系,即大数里有几个小数。在学生心理建立好“一份”和“几份”的认识,明确图上表面含义“几份”的产生是由“一份”决定的。通过形象动画展示,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找准“一份”很重要,它可以清楚地让我们找到“几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刻的体会到这种包含的关系,从而告诉学生这是一种新的关系:倍数关系,此时我们可以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根据新知,学会怎样应用和解决。

  前期工作做好了,此时就是怎样整合教材信息窗。倍的认识充分了,我可不可以把信息窗中的解决问题当做学生的一次综合实践,给出一个关于倍的问题,让学生想办法解决,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怎样?此环节主要是建立学生解决倍问题的思路。由简单到难,然后学生自己观察信息提出有关倍的问题?放手给学生,让他们在观察中建立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从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此时还有一个提升,就是让学生尝试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同时强调指出表示数量间的关系没有单位。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6

  《倍的认识》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和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学*的,学生将通过对已学*的有关乘法的知识进行迁移获得“倍”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对倍的认识比较陌生,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我在本节课的设计和教学中体现了以下“五个注重”,让学生对“倍”的认识倍加深刻。

  一、注重知识迁移,找准认知起点

  “倍”的概念的建立是在学生掌握简单的乘法知识后进行演化学*的,它是依据乘法知识中“份”的概念扩展来的。简单地讲就是“几个几就是几倍”,是乘法意义的进一步发展。课前,充分利用学生“鼓掌”欢迎听课教师,然后教师拍2下,要求学生拍2个2下;老师拍3下,要求学生拍2个3下……通过简单的拍掌游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同时也将新旧知识(几个几和倍)联系起来,从而直观的让学生初步认识“倍”,初步形成倍的概念,为新知的转化做好铺垫。

  二、注重操作活动,发挥主体作用

  在探究新知教学中,教师充分创造机会,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比一比等学*活动,让学生的眼、脑、口、手等多种感官参与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倍”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做中学”,这样学生既学得高兴,又充分理解了知识,形象直观地建立了“倍”的概念,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三、注重拓展教材,帮助理解知识

  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建立和理解倍的概念,需要一个反复、持续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和扩展教材资源,通过创设连续的情境,让学生在有趣的“变化”中进一步认识倍,感受在比较倍数关系时标准的重要性,要明确谁比谁,再找出倍数关系。在例1教学后,设计动画情境,改变白萝卜和胡萝卜的根数,如,小兔又拔了2根白萝卜,先让学生比较白萝卜和胡萝卜的根数;小兔又拔了1根胡萝卜,再让学生比较红萝卜和胡萝卜的根数;然后让学生通过想一想、议一议、画一画改变3根胡萝卜或10根白萝卜的根数,使白萝卜是胡萝卜整数倍;最后,引导学生认识“谁是谁的1倍”。又如,学生完成巩固练*“做一做”第1题后,引导学生比较蓝色圆片和黄色圆片的数量。再如,学生完成“做一做”第2题后,进行拓展:如果第二行摆12根小棒,要使第二行是第一行的2倍,第一行要摆几根?”这是对“倍”的逆运用,是“倍”到“份”的回归,从而让学生加深了对“倍”的认识和理解。

  四、注重联系生活,激发学*兴趣

  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合作交流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课前创设的拍掌游戏、课中探究红萝卜、白萝卜分别与胡萝卜的倍数关系、课尾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的“倍”以及有关“倍”的小故事“成倍增长”的威力等,都让学生充分体会了“数学离不开生活”,让学生“倍”感亲切。

  五、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数学素养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和灵魂。教给学生思考方法、学*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让学生在脑海里留下数学意识,长期下去,学生将终身受用。在这节课中,教师注重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倍”的概念的感知和理解都从图形入手,使抽出的概念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从看到摆、画,都反映出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在探究新知时的拓展,改变比较量(白萝卜的.根数)或改变标准量(胡萝卜的根数),在巩固练*时的拓展都渗透了“变与不变”数学思想,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紧扣“倍”的本质,在变化的倍数关系中探寻不变的“几个几就是几倍”的本质内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同时,教师注重学生学*方法的指导。如:课尾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用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比一比等学*方法研究了倍的有关知识,并把旧知(几个几)转化成新知(倍),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而且懂得了数学学*的方法。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菁华6篇)扩展阅读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菁华6篇)(扩展1)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菁华6篇)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1

  倍的认识是西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包括倍的意义、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几倍数的简单问题。由于学生对倍的认识比较陌生,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时,我把对倍的认识与解决问题科学分割,进行分层教学。

  倍的认识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感受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从中体验倍的含义与作用,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几倍具体描述的内容。

  本节课我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反复操作,让学生知道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让学生先动手摆一摆,再用眼看一看,然后动脑想一想,最后动口说一说,让学生反复动手操作,亲身经历、体验、探索而明白其中的道理,深入理解倍的意义。

  在整个学*过程中,孩子们学*的兴趣大,无论是摆小棒还是做游戏,孩子们都积极参与,大胆发言,大多数孩子对倍的认识比较深刻,整个课堂活跃,教学效果好。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也给我留下了思考: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严谨。本节课中,我的一些语言描述不准确,不到位,这非常不利于使学生形成准确的数学思维。因此,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一定注意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2

  倍的认识是本单元数学知识的教学重点,又是难点,学生第一次接触“倍”的知识,对于他们是比较模糊而又陌生的。因此,课前我仔细研读了教材和教师用书,也参考了许多优秀教师的教案,同时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和设计,反思如下:

  一、成功之处

  1、把握关键,明确知识点

  首先我确定本节课的知识点主要有两个:一是认识倍,让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二是在此基础上,建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思路。

  2、循序渐进,逐步引导

  为了让学生形象直观的掌握“倍”的知识,在学生大脑中形成清晰的认识,我觉得形象生动的图形是最好的展示和交流的形式,我首先从大量的形象的图形出发,由形找数,数形结合,为学生提供蜻蜓、蝴蝶、小狗等大量的生动图形,让学生观察比较,发现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继而引发新知,让学生明白两个数量之间还存在一个新的关系——倍数关系。接着通过形象直观的动画在学生心中建立“一份”的认识,也就是“一倍数”,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找准“一倍数”的重要,才能学以致用,得心应手。

  3、图文结合,动手操作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在设计练*时,我采取多让学生动手操作,运用摆一摆、画一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形式的动手操作来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表象,和已学的“几个几”知识联系起来,深化学生对“倍”的认识,并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经历体验了倍的建立过程,进而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二、改进之处

  反思自己的课堂,不足是:

  1、语言的归纳总结不够到位。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倍数关系,学生多数能够理解,但是自我感觉在语言的训练上不够扎实,应该在充分认识倍的情况下,建立表象的认识,然后再加上语言的归纳总结,会使认识更加深化。

  2、我在练*的设计上,通过闯关的形式,一下子和学生拉*了距离,激发了学生参与的欲望,让每一个学生都跃跃欲试,但是只关注到中等及以上的孩子们,引导学生快速列式计算,掌握了方法,但是没有过多的关注学困生的孩子们的接受程度,应对他们多加照顾。

  总之,全课设计始终围绕学生的活动展开,关注调动学生参与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自由、快乐和民主的气氛中学*知识,理解“倍”的概念。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3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是教学中的一个很大的难点,因为“倍”的概念虽然与学生学过的“几个几”相类似,但它涉及到两个量之间的比较,十分抽象、不易理解,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比较有代表性。

  不得不提的是学生学*“倍”的困难在哪里。它需要让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在学*“倍”之前,学生头脑中建构的是加法结构,是数量的合并于多少的比较,未曾学*两个量之间的比率关系。比如当出示胡萝卜与白萝卜的数量之后,如果让学生提出问题,那一定是“两种萝卜一共有多少根?”或“胡萝卜比白萝卜少多少根?”等类似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对两个量或多个量之间的比率关系问题的真正理解需要在学生的头脑中建构起乘法结构,而“倍”的学*正是建构乘法结构的伊始。认知结构的转变是学生学*的最大困难,因此小学生学*“倍”存在困难就很容易理解了。

  低年级学生学*“倍”一定要建立“倍”的模型,清晰地理解“倍”的内涵。接下来,我就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谈一谈我的设计意图。

  首先,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修订版教材将“倍的`认识”从原来实验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移到了三年级上册。而建立倍的模型恰恰离不开“几个几”,也就是二年级上下两册书中乘除法的初步认识。学生对于“几个几”的认识和理解已经被搁置了几个月的时间,要重新唤起学生的记忆,所以“回顾旧知”这个环节用时比较长。我设计了三种类型的复*题,一是最基本的乘除法的意义练*;二是利用学生熟悉的实物图片复*旧知“几个几”,强调了份数和每份数;三是进行了拍手游戏,在动态中激活学生的思维。这些复*内容与新知“倍”形成了知识的对接,做好表示“几个几”的乘法意义和“倍”概念意义的先前储备,为沟通两者的联系做好铺垫。

  接下来在学*新知时,我选择使用书中的主题图,但摒弃了红萝卜与胡萝卜的比较,而是直接拿白萝卜与胡萝卜进行比较,主要意图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连贯性。先出示2根胡萝卜、6根白萝卜,引出3倍的概念,进而白萝卜的数量增加到8根,学生顺理成章地理解了4倍的概念,然后引学生回到教材中10根白萝卜与胡萝卜的比较,自己动手圈一圈、填一填,得出5倍的结论,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连贯性。通过教师的不断追问:白萝卜的数量有6个胡萝卜那么多呢?有10个胡萝卜那么多呢?让学生明确“有几个胡萝卜那么多就是它的几倍”。然后出示3个红萝卜,再拿白萝卜与之进行比较,通过知识的迁移,学生再次认识3倍、2倍、1倍。接着让学生观察、思考:白萝卜的数量是胡萝卜的3倍、白萝卜的数量是红萝卜的3倍,白萝卜一样多吗?胡萝卜和红萝卜一样多吗?那为什么都可以说成白萝卜是它们的3倍呢?以此引导学生舍弃各种不相干的因素,在变中抓不变,更为深入地揭示现象的本质,实现了一次对“倍”认识上的飞跃。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于倍的认识,我始终抓住“把什么当成1份,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是这样的几倍”这个数理来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并且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4

  一、说教材

  今天这节课主要教学倍的认识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倍的关系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数量关系之一。建立倍的概念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拓宽应用 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因此学好这部分内容非常重要。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认识“倍”的学*过程,初步建立“倍”的概念,会比较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2、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在学*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观察、比较、推理、迁移、有条理地叙述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惯。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和掌握:“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二、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发现、交流,动手操作等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而教师只是学生学*的

  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我主要运用如下教学法

  1、情境教学法,根据教材内容以森林运动会为开头,采用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学*过程中儿童的视觉感受能力最强,我为学生提供了黄花、蓝花图片,以引导学生从各自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积累出发进行积极的、独特的思考,从有趣、新鲜的素材和情节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这样学生在活动的情境中打开了思路,激发了灵感,使学生的学*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2、 动手操作法:如在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时让学生进行操作并在基础上完成相应的填空,学生把动手操作和口头表达结合起来边摆边说,指名说说思考的过程,进一步突出要求一个数量是另一数量的几倍,就是把其中的一份看作一份,看另一个数量是这样的几份,就是第一个数量的几倍,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教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

  三、说学法

  学法是学生再生知识的法宝。为了使在整节课的探索活动中,我的设计有独立活动、也有同桌两人活动。再通圈一圈,摆一摆,说一说等方式让学生建立了倍的概念在具体活动中,我让学生说说小动物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数量关系?。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学*方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将课堂还给学生,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从参观动物运动会引入小动物之间不仅存在相差关系,还存在着倍数关系引入倍的概念

  (二)主动探索,探究新知

  这里分为二个层次,第一层是倍的认识,通过观察蓝花有朵看作一份,黄花有这样的三份,也就是3个2朵,可以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之后变化蓝花的朵数。说出黄花的朵数与蓝花之间的倍数关系。学生能够感受到把蓝花的朵数看作一份,黄花有这样的几份,黄花的朵数就是蓝花的几倍。

  第二层次是教学求一个在认识倍的基础上,要求小鹿的只数是小鸭的几倍,除了可以用分一分的方法外,也可以用以前学过的除法算式来表求。结合除法的含义来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就是求几里面有几个几这样的数量关系。之后是趣味游戏拍拍手,先是老师拍2下请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拍一拍,然后老师拍,全班同学漆器按老师的要求拍一拍,并说说你们拍的是老师的几倍 。通过

  几次的尝试,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倍的认识.训练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摆小棒练*进一步巩固倍的认识。学生通过摆摆说说填填的'形式进一步理解了倍的概念。

  (三)巩固新知,应用拓展

  练*内容的设计,由易到难,分层安排,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第一层基础练*是进一步巩固倍的相关知识,并用倍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二层是有关倍的一些变式练*,让学生动动小脑筋把红圆和绿圆成倍数关系进一步巩固了倍的认识,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力与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空间。

  在这这节课结尾的动动小脑筋这个环节,许多老师对我提出建议说这个环节花的时间太长了,可以缩短一些时间来让学生来完成补充*题。

  最后没有总结,其实我本来的意图在做完书上的练*之后做一个总结,但是那个总结我只问了学生你认为你学的好吗?却忘记接着问学生你有什么收获,。以至于许多老师都问我你怎么没有总结。最后一个环节处理的不是很好。那希望各位老师给以批评指正。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5

  本节课是在认识*均分与除法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快乐的动物”的具体情境,学*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事实上倍是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概念,教材没有给它下定义,而是通过“做一做”的具体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倍”的意义。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了乘法和除法的意义,会看图形表示几个几相加,了解除法表示的*均分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再来学*倍的概念应该是比较轻松的。

  教学过程分析:

  对学生来说,“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所以,用“倍”表达数量之间关系的方式必须由教师明确地告诉学生,但在这之前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起“几个几”的清晰表象,从而把“几倍”和“几个几”之间的关系凸现出来。在第一、第二次设计时,我简单地认为只要把“倍”的概念告诉学生就行了,因此,通过一次操作(学生也没有操作起来)就马上告诉学生:牡丹花有8朵,绿花有4朵,牡丹花是绿花的2倍。马上把“倍”的概念揭示了出来。接着通过增加花的朵数让学生练*用“倍”表达数量之间的关系,虽然在这期间也穿插了课件演示的过程,但明显份量不足,从教学效果来看也不尽如人意,老师带着说了几遍,学生还是说牡丹花比绿花的2倍。因此,在第二次2.6班的课堂设计时,抽象出8朵牡丹花和4朵绿花后,不再马上出示“倍”的概念,而是通过让学生在练*纸上圈一圈、用花片摆一摆、请学生评一评等,在让学生充分感知了多个“几个几”后再揭示“倍”的概念,把“无意接受”变为“有意接受”,这样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效果明显好于前一节课。

  思考这节课有几个成功的地方:

  其一:能抓住孩子们的最*发展区。首先是填补师生间情感的空白,成为学*数学的积极因素。*时能在情感上与孩子们经常交流,让孩子们对数学产生较喜欢的情绪,因此,适当的创设情境以后,学生就能较快的融入学*活动中,有利于师生间的互动,也顺应了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其次是能在知识起点的基础上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前面已经学*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会说出“几个几”,充分让学生在感受--理解--实践的一系列活动中建立“倍”的概念,学生的直觉思维得到很好的锻炼。因此,在最后的拓展练*中,让学生自由观察、思考和交流,学生随着信息的交流,互相碰撞,让有着求异思维强烈的同学有了创新的知识基础和机会;再就是能在最喜欢获得老师表扬的适当时机给予鼓励,让成功者有喜悦的体验,让羡慕者得到效仿的榜样而激发自己。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6

  在这节课中,让学生获得“倍”概念的直观体验,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让学生获得“倍”概念的直观体验,从而建立倍的概念。

  1、对“倍”概念的理解扎实

  数学思考和数学表达同样重要。在组内老师的帮助下,我更注重学生对“倍”概念的理解和表述。这节课知识点不难,难在表达上,于是我从例题开始,给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表达方式:“草莓是1个2,苹果有3个2,所以苹果是草莓的3倍”,让学生在多次复述中理解“倍”的概念,建立“倍”与“几个几”之间的关系,同时会表达“倍数关系”。再通过2个草莓和10个桔子比,追问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在多次表述中强化了这一点,并抽象出10里面有5个2,10是2的5倍。所以整节课下来,学生的表述非常清晰明了,突破了本课的重点。

  2、练*题设计层次性强

  为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我设计了过关练*。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练*题设计由易到难、由扶到放,体现出了练*的坡度。学生在过关练*中,兴趣高涨,体验到了学*成功的乐趣。

  教学真的是一种遗憾的艺术,虽然在课前我对讲授的内容以及学生的生成进行了预设,但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有以下几点完成得不好:

  1、没有备好学生

  我在课前没有做好学生的知识前测,设定的教学起点与学生的知识生长点不符,其实学生对“倍”的认识远没有我想得那么陌生,我还是把学生看成是一张“白纸”了,在教学过程中,我的教学不能紧紧跟着学生走,而是让学生依存着我的教学设计去生成。

  2、语言不够严谨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严谨。只有教师准确、精炼的言语示范,学生才能够对问题进行准确的描述。本节课中,个别环节我的语言描述不准确,不到位,以至于学生回答问题不清晰。

  经过这次的课我感受到要上好一节课,课前备好课尤为重要,还要在*时的教学中仔细揣摩,锻炼自己对课堂生成处理的能力。与此同时,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反思与改进,我的课堂会更有趣、更高效,以期达到“教而无痕,学而有得”的境界!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菁华6篇)(扩展2)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菁华9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第76页例2、例3,课本第76页“做一做”及练*十七第1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3、感悟“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能解决有关“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学具盒、红花与黄花各10朵。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铺垫准备

  1、看图说出各是几个几。

  (1)☆☆☆

  ☆☆☆

  (2)○○ ○○ ○○

  (3)□□□□□□

  6里面有()个3。

  2、出示图片:

  师提问:仔细观察,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自由发言。

  (预设一:

  1、黄花有2朵,红花有6朵

  2、红花比黄花多4朵

  3、黄花比红花少4朵

  4、黄花再添4朵就和红花同样多

  5、两种花一共8朵

  6、红花是黄花的3倍

  预设二:

  学生没有说到:“红花是黄花的3倍”,教师直接说出“我还知道红花朵数是黄花的3倍”进行引导)

  3、谈话: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我们已经学过可以求这两个数量相差多少,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这节课我们将要学*比较两个数量的另一种方法,要学*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二、操作探究、初建概念

  1、认识“倍”

  (1)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倍”的概念

  师:黄花有2朵,想一想,红花的朵数里有几个2?请动手摆一摆,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是几个2?学生动手操作后汇报。

  (预设:

  1、可以2朵2朵的圈起来

  2、可以每2朵之间隔开一点)

  师:黄花有2朵,红花的朵数是3个2,我们就说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师板书,学生学说。

  师:谁再来说一说为什么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先在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师:在红花的后面添贴2朵。谁能告诉我,现在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几倍?为什么?

  (预设:

  1、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4倍,因为红花的朵数是4个2朵

  2、原来有3个2,现在又加了1个2,所以红花的朵数是4个2朵)

  师:小朋友们,在刚才摆一摆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1、黄花有2朵,红花的朵数是几个2,红花的朵数就是黄花的几倍

  2、不能只看一种花的朵数,首先要先看黄花有几朵,再看红花的朵数里有几个黄花那样的朵数,红花朵数就是黄花的几倍)

  在学生充分说的基础上归纳小结:黄花的朵数是1个2,红花的朵数是几个2,我们就说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几倍。

  (2)练一练,巩固“倍”的认识

  师:看大家这么聪明,我想邀请你们玩闯关游戏,敢试一试吗?

  第一关:我会填小鸡:○○○

  小鸭:●●● ●●●

  小鸡有3只,小鸭有()个3只,

  小鸭的只数是小鸡的()倍。

  第二关:我会找教室里灯管的根数是电扇的()倍

  **上小星星的颗数是大星星的()倍

  第三关:我会画第一行画2根小棒,第二行画的小棒是第一行的4倍。

  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要求学生说出想的过程。

  2、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学模型

  (1)猜摆结合,感悟方法

  师:现在我们做一个猜数游戏,根据第一行摆的根数,你能很快猜出第二行摆的根数吗?(出示两组,学生先猜一猜,再用学具盒中的小棒摆一摆验证)

  师:你们猜得又对又快,能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听吗?(小组内先交流,再汇报)

  (预设:

  1、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几倍,就有几个第一行的根数,所以我用乘法。

  2、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几倍,就用几乘第一行的根数。)

  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想想算算,促进建构

  师:小朋友,再看看可爱的小兔、小猪带来了什么?(出示图文)

  1、小兔:巧克力5块2、小猪:蛋糕4块

  饼干的块数是巧克力的2倍面包的块数是蛋糕的5倍

  饼干()块面包()块

  三、巩固练*、加深理解

  1、动手试一试做课本第78页的第一题

  2、用脑猜一猜老师今年几岁?

  (预设:学生随意的猜测35、28、30、42、33……)

  师:出示信息,老师的年龄是5的倍数。你最先排除哪些数?

  (预设:学生容易想到排除28、42、33)

  师:是呀,35和30这几个数都有可能。(再出示信息)老师的年龄是5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学生揭晓谜底,并且说出理由。

  3、动手摆一摆

  第一行摆●,摆几个由自己决定,第二行摆的个数必须是第一行摆的3倍,想一想,怎样摆?

  4、动口说一说

  看,李老师带来的水果真多呀!(出示情境画面)

  (2个桃3个苹果4个梨6个菠萝8个草莓12个西瓜)

  看着这幅图,你会用今天学*的有关“倍”的知识说一句话吗?

  五、总结延伸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懂得了什么知识?(学生交流)

  师:今天,你们的表现都非常出色,老师想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你们,仔细听老师拍了几下?(4下)请你们也用掌声表扬一下自己,请注意你们拍的下数是老师的3倍。(生齐拍)你们拍了几下?怎样计算?

  师:掌声里都有“倍”的知识,可见“倍”的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课后请小朋友们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倍”的知识解决的问题,把它记录下来。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圈一圈、画一画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几何直观。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引出“倍”,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兔子最爱吃什么吗?请看,小兔子们看到这些各种各样的萝卜,特别的开心。谁来找找关于萝卜的数学信息?(板书: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

  师:看,黑板上有这么多关于萝卜的信息,请你比一比各种萝卜的数量,你会有什么发现?

  二、在圈画中形成对倍的'初步认识

  1、①说出是红萝卜是胡萝卜的几份

  师:如果我们把2根胡萝卜,看作1份的话,也就是几个2?那么,红萝卜有这样的几份呢?请你上来圈一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师:你能圈一圈,让大家看得更清楚些吗?

  ②说出红萝卜是胡萝卜的几倍

  师:小朋友们看,像这样,胡萝卜有2根,我们把它看做1份,也就是1个2,

  红萝卜有这样的3份,也就是3个2,3个2也可以说成2的3倍(板书)。那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谁愿意尝试一下完整地说一说。还有谁也会说?你也想说一说?

  2、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知道了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那么你能找到白萝卜和胡萝卜的倍数关系么?

  师:我请1位小朋友上来摆一摆,圈一圈。请你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谁能再来说一说。

  师:有没有小朋友不圈就知道他们的倍数关系?

  3、师:请看。白萝卜有6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6)倍;

  红花有8朵,黄花有2朵,(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4倍;

  苹果有2个,香蕉有16个,(香蕉)的数量是(苹果)的(8)倍。

  师:你有什么发现?

  师:你还会举例吗?看来我们的身边还存在着很多倍数关系,下课以后你可以慢慢观察。

  三、在比较中充实对倍的认识,掌握倍的内涵

  1、师:小朋友们请看,现在兔妈妈又找来了1根胡萝卜,现在红萝卜的根数还是胡萝卜的3倍吗?

  师:红萝卜为什么是3根3根的圈?把谁看做1份?那我们圈红萝卜的时候能不能随意的圈?应该怎么圈?有这样的几份?那么红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几倍?

  师:都是红萝卜和胡萝卜在比较,为什么一下是2倍,一下又是3倍呢?

  2、数学书P50页第1题。

  ①红、蓝圆片

  师:请看,谁是谁的几倍?那么乱你也能看出的3倍呀?

  ②红、蓝、绿圆片

  师:看,老师又增加了一种颜色,说说看,你还发现了哪些倍数关系?

  3、3根与10根的倍数关系

  ①摆一摆

  师:请看,白萝卜的根数还是胡萝卜的5倍吗?(胡萝卜3根,白萝卜10根)不着急,等会儿请你们用小棒代替萝卜来摆一摆。现在先听我指令:有几根胡萝卜?请你拿出3根小棒摆在第一行;有几根白萝卜?再拿出10根小棒摆在第二行。请你移动小棒,看看第二行的小棒是第一行小棒的几倍?请生上台摆。(第二行小棒的数量是第一行小棒的3倍还多1根)

  ②改变第二行小棒的数量(要摆)

  师:你有什么办法,改变第二行小棒的数量,让他们成倍数关系?(减少1根或增加2根)你还可以利用手上的其他小棒想想办法吗?

  师:以此类推,要成倍数关系,每次增加几根?再增加1个3根是几倍?再加1个3根?那我可以把小棒不断减少吗?剩下1倍,请你说说谁是谁的1倍。(1个3也可以说成3的1倍)

  ③改变第一行小棒的数量(可以不摆)

  师:那如果第二行小棒的数量不变,你能改变第一行小棒的数量,使他们成倍数关系吗?(第一行:1根、2根、5根、10根)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同一道题,想出了多种方法解决,掌声送给自己。

  四、巩固练*,加深理解

  1、摆一摆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亲自摆一个倍数关系?要求:用小棒摆一摆,表示第二行小棒的数量是第一行的4倍。(展示学生作品,尤其发现摆错的)

  师:为什么我们摆的方法不一样,用的小棒根数也不一样,可是都能表示第二行的小棒是第一行的4倍呢?(把第一行看做1份,只要第二行有像第一行那样的4份,我们就可以说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

  五、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倍的认识(《现代小学数学》第三册).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倍”的概念,建立有关“倍”的表象,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倍”.

  教学难点:

  认识“倍”.

  教具:

  电脑及教学软件、图片、投影片.

  学具:

  判断牌、小棒.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一)8里面有( )个4

  12里面有( )个3

  18里面有( )个6

  (二)第一排有( )个▲ ▲▲▲

  第二排有( )个3 ■■■ ■■■ ■■■

  二、新授部分:

  (一)师:今天我们学*新知识:“倍”的认识(板书)

  出示:两只黄蝴蝶

  师:把两只黄蝴蝶看成一份.

  再贴六只粉蝴蝶.

  问:粉蝴蝶有几个2只?

  师:粉蝴蝶有3个2只.我们说,粉蝴蝶的只数是黄蝴蝶的3倍.(板书)

  两只黄蝴蝶看成一份(倍)

  粉蝴蝶有3个2只

  粉蝴蝶的只数是黄蝴蝶的3倍

  让生看一遍,再请两个学生读.

  师:要比较两个数的倍数关系,首先要确定谁做一倍,把另一个数量和它比较.有几个1倍,就是它的几倍.

  (二)出示3个桃子,12个梨

  师:如果把3个桃子看成1倍(出示),梨有几个3?

  出示:梨有( )个3

  ( )的个数是( )的( )倍.(讨论)

  (三)出示:

  ●●●●

  ★★★★ ★★★★

  问:谁能用3句话说出五角星和圆片的倍数关系?

  先讨论,再回答.

  生口述,师出示:

  把4个圆片看作1倍

  五角星的个数有2个4

  五角星的个数是圆片的2倍

  师:再加上4个五角星.(贴图)

  问:这时五角星的个数是圆片的几倍?为什么?

  师:再取下两组五角星,问:这时五角星的个数是圆片的几倍?为什么?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上面几个题,对“倍”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比较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时,首先看把谁作为一倍,再把另一个数量和它比较,看有几个一倍,就是它的几倍.

  问:谁还有不明白的?

  师:下面,我们做几个练*,看谁掌握得最好.

  练*:1.第一排摆2根小棒作为一份

  第二盘摆3个2根

  问:看你摆的小棒,谁能说说第二排是第一排的几倍?为什么?

  2.第一排摆3根小棒

  第二排摆的是第一排的4倍

  问:怎样摆?为什么?

  3.拿12根小棒

  师:把12根小捧摆或二排,要使第二排的个数是第一排的3倍,应怎样摆?(先讨论,再摆)

  三、巩固练*

  (一)电脑演示3道填空题(略)

  (二)判断

  1.有3只黑兔.白兔有5个3只,我们说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5倍.( )

  表示:▲的个数是●的4倍.( )

  3.说出下图中有哪几种倍数关系?(书上)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五、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几何直观。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惯。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建立初步倍的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萝卜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巩固

  同学们,在学*新知识之前,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大家能否经得起我的考验,请看大屏幕。

  师:请同学们一起读一下题目要求。(谁能很快地说出每幅图有几个几?)

  师:如果2只鸟看成一份,有2份,我们可以说是()个()呢?

  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

  1、初步认识倍的概念。

  数一数

  小兔子们数萝卜,怎么数也数不清,请你们来帮帮忙!

  师:你是怎么数的?哦!原来这里有不同种类的萝卜。你们认识它们吗?(胡萝卜、红萝卜、白萝卜)

  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根据学生描述老师在黑板上粘贴萝卜)

  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成一份,(边说边圈)你能把红萝卜的'根数用“几个几”来表述吗?谁来圈一圈。

  一起数一数:1个2,2个2,3个2。

  找准关系:用“倍”进行语言表征。

  红萝卜的根数有3个胡萝卜那么多,也是3个2根。呈现更简单的表述方法: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板书: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指名说,再集体说)

  师:还可以说成几是几的3倍。(6是2的3倍。)

  自主说一说、圈一圈白萝卜与胡萝卜的倍数关系。

  胡萝卜2根1份,白萝卜有这样的5个2根,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小结:倍的认识,是两个量通过比较得来的,我们要分清谁是谁的几倍,就要看谁和谁在比,比的标准不同,结果也就不一样。

  2、进一步理解“倍”。

  要求:独立圈一圈、画一画,在小组交流。

  3、教师出示课件:把2根胡萝卜看成一份,白萝卜有6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6倍。把2根胡萝卜看成一份,白萝卜有7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7倍。以此来提问,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成一份,白萝卜有8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

  你发现了什么?白萝卜有几个2根,它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几倍。

  4、兔妈妈又找来了一根胡萝卜,此时,胡萝卜有几根,现在红萝卜是白萝卜的几倍?(2倍)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可以用摆一摆,圈一圈的方法哦!

  请生演示。

  师:同样都是胡萝卜,都在和红萝卜来比较,红萝卜的根数没有变化,为什么倍数不一样呢?同学们想一想。

  生……

  师小结:因为胡萝卜的根数发生了变化,也就是我们比的标准发生变化,刚才是2根胡萝卜一份,现在是3根一份,标准变了,倍数也就发生了变化。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倍的认识(《现代小学数学》第三册).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倍”的概念,建立有关“倍”的表象,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倍”.

  教学难点:

  认识“倍”.

  教具:

  电脑及教学软件、图片、投影片.

  学具:

  判断牌、小棒.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一)8里面有( )个4

  12里面有( )个3

  18里面有( )个6

  (二)第一排有( )个▲ ▲▲▲

  第二排有( )个3 ■■■ ■■■ ■■■

  二、新授部分:

  (一)师:今天我们学*新知识:“倍”的认识(板书)

  出示:两只黄蝴蝶

  师:把两只黄蝴蝶看成一份.

  再贴六只粉蝴蝶.

  问:粉蝴蝶有几个2只?

  师:粉蝴蝶有3个2只.我们说,粉蝴蝶的只数是黄蝴蝶的3倍.(板书)

  两只黄蝴蝶看成一份(倍)

  粉蝴蝶有3个2只

  粉蝴蝶的只数是黄蝴蝶的3倍

  让生看一遍,再请两个学生读.

  师:要比较两个数的倍数关系,首先要确定谁做一倍,把另一个数量和它比较.有几个1倍,就是它的几倍.

  (二)出示3个桃子,12个梨

  师:如果把3个桃子看成1倍(出示),梨有几个3?

  出示:梨有( )个3

  ( )的个数是( )的( )倍.(讨论)

  (三)出示:

  ●●●●

  ★★★★ ★★★★

  问:谁能用3句话说出五角星和圆片的倍数关系?

  先讨论,再回答.

  生口述,师出示:

  把4个圆片看作1倍

  五角星的个数有2个4

  五角星的个数是圆片的2倍

  师:再加上4个五角星.(贴图)

  问:这时五角星的个数是圆片的几倍?为什么?

  师:再取下两组五角星,问:这时五角星的个数是圆片的几倍?为什么?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上面几个题,对“倍”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比较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时,首先看把谁作为一倍,再把另一个数量和它比较,看有几个一倍,就是它的几倍.

  问:谁还有不明白的?

  师:下面,我们做几个练*,看谁掌握得最好.

  练*:1.第一排摆2根小棒作为一份

  第二盘摆3个2根

  问:看你摆的小棒,谁能说说第二排是第一排的几倍?为什么?

  2.第一排摆3根小棒

  第二排摆的是第一排的4倍

  问:怎样摆?为什么?

  3.拿12根小棒

  师:把12根小捧摆或二排,要使第二排的个数是第一排的3倍,应怎样摆?(先讨论,再摆)

  三、巩固练*

  (一)电脑演示3道填空题(略)

  (二)判断

  1.有3只黑兔.白兔有5个3只,我们说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5倍.( )

  表示:▲的个数是●的4倍.( )

  3.说出下图中有哪几种倍数关系?(书上)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五、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四册第73页的例题和第74页“想想做做”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操作,把“倍”的概念与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份”联系起来,理解“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学会分析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2、让学生在学*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合情推理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练*,增强学*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今天,周老师很高兴能和二()班的小朋友一起来学*数学知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拿出最好的表现,是不是?那让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拍手。听好了(师拍三下)老师拍了几下?谁能拍2个3下?要拍2个3下怎样才能让人听得更清楚?(两组要分开拍)一起来拍一拍。那3个3下呢?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谈话: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正在举行运动会,我们一起去瞧一瞧!(课件出示)来了哪些运动员?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它们分别有几只?到黑板上摆一摆。(3只小狗6只小熊)

  问:比较两只小动物的只数,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小狗比小熊少几朵;小熊比小狗多几朵;)

  谈话:小狗和小熊之间除了比多比少的关系外,它们之间还有其他什么关系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从另一个角度来比较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1.认识“倍”

  (1)小狗有3只,边说边将小狗的3只圈起来。小熊有6只,同样3只3只地圈起来。

  启发:小熊有6只还可以怎么说?引导说出:小熊有2个3只。

  问:(边指边说)我们把3只小狗看作1份,小熊有这样的几份?(有这样的2份)

  讲述:我们把3只小狗看作1份,小熊有2个3只,是这样的2份,我们就说“小熊的只数是小狗的2倍”。

  追问:为什么说小熊的只数是小狗的2倍?

  板书:小熊的只数是小狗的(2)倍。

  谁再来说一说,同桌间说一说。

  (2)揭题:看来小狗和小熊之间除了比多比少的关系外,还可以说小熊是小狗的几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朋友。(板书:“倍”)

  (3)(拿掉一只小狗)提问:现在小熊的只数还是是小狗的2倍吗?那是几倍呢?用小棒代替在纸上摆一摆。

  谁愿意到前面来给大家说一说,你能像刚才那样说一说吗?

  板书:小熊的只数是小狗的(3)倍。)

  (4)疑问:看到黑板上的这两幅图,我就不明白了。同样都是6只小熊,怎么一会是小狗的2倍,一会又是小狗的3倍呢?(一个是以3个为一份,一个是以2个为一份)

  2.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谈话:刚才我们用圈一圈、摆一摆的方法来求出小熊的只数是小狗的几倍,现在小狗变成了5个,小熊站了好几排,一共有40只。你还能用圈一圈的方法求出小熊是小狗的几倍吗?那怎么办?(用除法)那怎样算呢?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用算式计算更简单。

  那黑板上的两幅图你也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板书:6÷3=2

  算式中6、3、2表示什么意思?

  指出:“倍”是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一种关系,不是单位名称,所以不用在得数后面写“倍”。

  (小结:(指黑板)看来,要知道“谁是谁的几倍”,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物体的个数之间有倍数关系,线段的长短之间也有倍数关系。

  (课件出示)红带子的长是绿带子的几倍?

  学生独立完成,你是怎么知道的?(集体交流:把绿带子的长看作1份,红带子的长有这样的5份,所以红带子的长是绿带子的5倍。)

  2.“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刚才通过观察迅速地得出了答案,这里你能按照题目的要求完成吗?

  请一名学生读要求:先连一连,再填空。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指出:看来我们一定要看清楚是把多少个看成一份,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几倍。

  3.摆一摆

  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稍微放松放松,动手摆摆小棒。

  先观察图上是怎么摆的?看这些小棒是把多少根看成一份的?(出示第一小题的摆法)

  (1)第一行摆3根,第二行摆3个3根,问:第二行的根数是第一行的几倍?

  照样子在桌上摆一摆,比一比谁摆得又对又快。

  (2)移动一根小棒,要使第二行摆的根数是第一行的5倍,该怎样移动?

  (3)第一行任意摆,但第二行的根数必须是第一行的3倍,你会怎么摆?

  (4)第一行任意摆,第二行也任意摆,但两行必须有倍数关系,你会怎么摆?

  选一学生到展台上摆,其他学生在桌上摆。(表扬:认真的,又对又快的学生)

  4.年龄问题

  小明说:“去年我5岁,妈妈35岁。”

  (1)去年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几倍?

  (2)去年妈妈的年龄比小明大几岁?

  (3)今年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几倍?

  (4)今年妈妈的年龄比小明大几岁?

  5.动物园里的乐趣

  谈话:还有哪些动物也来参赛了,分别有几只?

  你能说说哪些动物的数量之间有倍数关系吗?(比如:小熊的只数是小鸭的2倍,算式是4÷2=2)

  你能像我这样看图说一说吗?同桌互相说。学生同桌讨论后指名交流。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呢?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第76页例2、例3,课本第76页“做一做”及练*十七第1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3、感悟“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能解决有关“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学具盒、红花与黄花各10朵。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铺垫准备

  1、看图说出各是几个几。

  (1) ☆☆☆

  ☆☆☆

  (2) ○○ ○○ ○○

  (3) □□□□□□

  6里面有()个3。

  2、出示图片:

  师提问:仔细观察,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自由发言。

  (预设一:

  1.黄花有2朵,红花有6朵

  2.红花比黄花多4朵

  3.黄花比红花少4朵

  4.黄花再添4朵就和红花同样多

  5.两种花一共8朵

  6.红花是黄花的3倍

  预设二:

  学生没有说到:“红花是黄花的3倍”,教师直接说出“我还知道红花朵数是黄花的3倍”进行引导)

  3、谈话: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我们已经学过可以求这两个数量相差多少,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这节课我们将要学*比较两个数量的另一种方法,要学*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二、操作探究、初建概念

  1、认识“倍”

  (1)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倍”的概念

  师:黄花有2朵,想一想,红花的朵数里有几个2?请动手摆一摆,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是几个2?学生动手操作后汇报。

  (预设:

  1.可以2朵2朵的圈起来

  2.可以每2朵之间隔开一点)

  师:黄花有2朵,红花的朵数是3个2,我们就说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师板书,学生学说。

  师:谁再来说一说为什么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先在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师:在红花的后面添贴2朵。谁能告诉我,现在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几倍?为什么?

  (预设:

  1.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4倍,因为红花的朵数是4个2朵

  2.原来有3个2,现在又加了1个2,所以红花的朵数是4个2朵)

  师:小朋友们,在刚才摆一摆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1.黄花有2朵,红花的朵数是几个2,红花的朵数就是黄花的几倍

  2.不能只看一种花的朵数,首先要先看黄花有几朵,再看红花的朵数里有几个黄花那样的朵数,红花朵数就是黄花的几倍)

  在学生充分说的基础上归纳小结:黄花的朵数是1个2,红花的朵数是几个2,我们就说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几倍。

  (2)练一练,巩固“倍”的认识

  师:看大家这么聪明,我想邀请你们玩闯关游戏,敢试一试吗?

  第一关:我会填 小鸡: ○○○

  小鸭 : ●●● ●●●

  小鸡有3只,小鸭有( )个3只,

  小鸭的只数是小鸡的( )倍。

  第二关:我会找 教室里灯管的根数是电扇的( )倍

  **上小星星的颗数是大星星的()倍

  第三关:我会画 第一行画2根小棒,第二行画的小棒是第一行的4倍。

  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要求学生说出想的过程。

  2、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学模型

  (1)猜摆结合,感悟方法

  师:现在我们做一个猜数游戏,根据第一行摆的根数,你能很快猜出第二行摆的根数吗?(出示两组,学生先猜一猜,再用学具盒中的小棒摆一摆验证)

  师:你们猜得又对又快,能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听吗?(小组内先交流,再汇报)

  (预设:

  1.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几倍,就有几个第一行的根数,所以我用乘法。

  2.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几倍,就用几乘第一行的根数。)

  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想想算算,促进建构

  师:小朋友,再看看可爱的小兔、小猪带来了什么?(出示图文)

  1.小兔:巧克力5块 2. 小猪:蛋糕4块

  饼干的块数是巧克力的2倍 面包的块数是蛋糕的5倍

  饼干( )块 面包( )块

  三、巩固练*、加深理解

  1、动手试一试 做课本第78页的第一题

  2、用脑猜一猜 老师今年几岁?

  (预设:学生随意的猜测35、28、30、42、33……)

  师:出示信息,老师的年龄是5的倍数。你最先排除哪些数?

  (预设:学生容易想到排除28、42、33)

  师:是呀,35和30这几个数都有可能。(再出示信息)老师的年龄是5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学生揭晓谜底,并且说出理由。

  3、动手摆一摆

  第一行摆●,摆几个由自己决定,第二行摆的个数必须是第一行摆的3倍,想一想,怎样摆?

  4、动口说一说

  看,李老师带来的水果真多呀!(出示情境画面)

  (2个桃 3个苹果 4个梨 6个菠萝 8个草莓 12个西瓜)

  看着这幅图,你会用今天学*的有关“倍”的知识说一句话吗?

  五、总结延伸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懂得了什么知识?(学生交流)

  师:今天,你们的表现都非常出色,老师想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你们,仔细听老师拍了几下?(4下)请你们也用掌声表扬一下自己,请注意你们拍的下数是老师的3倍。(生齐拍)你们拍了几下?怎样计算?

  师:掌声里都有“倍”的知识,可见“倍”的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课后请小朋友们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倍”的知识解决的问题,把它记录下来。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理解“倍”的意义。

  2、会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

  3、使学生深入理解除法的意义,体会知识的发展与联系。

  4、在与同伴共同探讨的计算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倍”的认识,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难点:

  理解“倍”的认识。

  教学准备:

  电子白板

  预*要求:

  一、借助实物理解倍的意义。

  爸爸分3个苹果,妈妈分6个苹果,爸爸和妈妈分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先摆一摆,再用图画出来,然后写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二、画一画

  (1)△有4个,○是△的2倍。

  (2)☆有3个,□是☆的3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喜欢大海吗?今天有几个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海边拾贝壳,大家看!(出示情境图)这是同学们拾贝壳的情况。

  学生交流:王丁拾了3个贝壳,李飞拾了6个贝壳,刘林拾了8个贝壳,丁明拾了9个贝壳,王晶拾了4个贝壳,林杰拾了18个贝壳。

  3、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李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

  林杰拾的贝壳数是李飞的几倍?

  二、解决问题,合作探究。

  1、认识“倍”

  解决问题:李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

  我们先来看王丁和李飞拾贝壳的情况。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王丁拾的贝壳数少,李飞拾的贝壳数多。

  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我们来画图看一看,王丁拾了几只?我们用三角形表示。李飞拾了几只?我们用圆形表示。

  师画图:

  王丁:△△△

  李飞:○○○○○○

  看图想一想,它们之间还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交流:李飞的正好是王丁的2份。

  大家看,王丁拾了3只,李飞拾的数量相当于几个王丁拾的?(2个)

  你能不能想一个办法,让大家很容易就能看出李飞拾的只数是2个王丁拾的那么多呢?(学生在图上表示)

  为什么把3只分为一组,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学生交流)

  同学们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表示的方法,虽然方法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说明6只里面正好有2个3只,也可以这样说:6是3的2倍。(板书:6是3的2倍)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大胆猜一猜,还有谁是谁的2倍?

  (学生猜测后,假如学生举例:8是4的2倍,就让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想的?只要能说出“8里面有2个4”就可以了。)

  8到底是不是4的2倍呢,我们在本上画一画、圈一圈。

  (学生画图后交流:为什么4个4个圈?)

  谁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

  (学会举例并要说出是怎样想的)

  猜12是4的几倍?说明理由。(学生猜测后画图验证)

  12是4的几倍?其实也就是看看12里面有几个4。

  猜20是5的几倍?说明理由。36是6的几倍?72是8的几倍?……

  咦,大家怎么说得这么快?

  (学生交流得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看看这个数中有几个另一个数,可以用除法计算。)

  现在我们已经会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了。(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解决其余的问题。

  林杰拾的贝壳数是李飞的几倍?

  林杰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

  ……

  引导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进行交流。

  三、巩固练*

  (学生独立解决,然后集体交流。)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了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倍的认识”是低年级数学课的教学重点,又是难点。“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中没有给学生“倍”的概念定义,所以低年级学生要建立“倍”这一概念,应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和通过自己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比较,从而得出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这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体现了层次性和坡度性。

  由例题开始,通过课件展示两种蝴蝶只数的变化,从而引起倍数关系的变化,让学生边看图边说,使学生初步感知“倍”的含义;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摆小棒,讲数理,做第一层次的练*;第二层次画图,教师只画出第一行的图形,第二行的图形让学生自己定,是第一行的几倍,通过画一画使学生加深对“倍”的含义理解;最后,设计了一个浏览动物园的情境,让学生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使学生既感新鲜又感亲切,兴趣盎然。整个教学过程,老师始终抓住把什么当作1份,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是这样的几倍,来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

  二、重视操作活动,发挥主体作用。

  教师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画一画等,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从参与学*过程,而是把操作、理解概念、表述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操作,让学生既学得高兴又充分理解知识,形象直观地建立“倍”的概念,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教师从学生喜爱小动物入手,例题出现颜色艳丽的蝴蝶,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兴趣,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使他们从熟悉的生活实际中感受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感到生活离不开数数学就在我身边,从而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

  四、在学*知识的同时,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教给学生思考方法、学*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让学生在脑海里留下数学意识,长期下去,学生将终身受用。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初步理解“倍”的含义,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初步的观察、比较、推理、迁移、概括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激发对数学学*的兴趣。养成善于动脑、合作交流的良好学**惯。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意义,学会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答题纸。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你们去过美丽的海边吗?

  生:去过。

  师:你在海边做过哪些有趣的事情?

  学生交流自己在海边所做的有趣的事情。

  师:你们在海边做的事情真的很有趣。

  二、导入新课:

  师:几位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也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瞧,他们在干什么?(课件出示情境图)

  生:他们在捡贝壳。

  师:他们分别有什么收获呢?(课件出示三位小朋友的收获)

  生1:王丁捡了3只扇贝,6只海螺。

  生2:李飞捡了2只扇贝,8只海螺。

  生3:刘林捡了15只海星,5只螃蟹。

  师:我们先来看王丁的收获。他捡了几只扇贝,几只海螺?

  生:王丁捡了3只扇贝,6只海螺。

  师:扇贝和海螺的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海螺比扇贝多3只。

  生2:扇贝比海螺少3只。

  生3: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2倍。

  师:刚才这个同学说到一个倍字。(板书倍)

  师总结:是的,同学们,在数量之间除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多和少的关系外,还有着倍的关系,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对吗?学*了这节课的知识,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倍的知识。(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三、探究新知:

  1、认识倍

  师: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几倍?(课件出示问题)

  这里的倍是什么意思?我们一起来研究。

  师:海螺与谁比?

  生:扇贝。

  师:扇贝有3只,海螺有几个这样的3只呢?

  生:2个。

  师:怎样能让大家很容易地一眼就能看出海螺有2个3只?

  你可以在1号答题纸的第一题上圈一圈。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圈的呢?

  生:我是3只3只的圈。

  师:同意他的圈法吗?

  生:同意。(课件演示3只3只地圈)

  师:的确,这样就能让人一眼看出海螺有2个3只。

  揭示倍:像这样,6只里面有2个3只,我们就说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2倍。(板书:6只里面有2个3只,我们就说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2倍。)

  师:谁能像老师这样说说,为什么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2倍?

  指名两三个学生说,然后同桌之间相互说,最后再找两个学生看着图说。

  师:刚才那位同学说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两倍,说对了吗?

  生:对了。

  师:老师建议大家把掌声送给第一个用倍的同学。

  2、理解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1)海螺里面有几个3只,海螺的只数就是扇贝的几倍。

  师:海螺有2个3只,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2倍。如果海螺有3个3只,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几倍?(课件出示3个3只)

  生: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3倍。

  师:为什么?

  生:9里面有3个3只,海螺的只数就是扇贝的3倍。

  师:如果海螺有4个3只,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几倍?(课件出示4个3只)

  生: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4倍。

  师:如果海螺有5个3只呢?

  生:5倍。

  师:如果海螺有100个3只呢?

  生:100倍。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海螺里面有几个3只,海螺的只数就是扇贝的几倍。

  师:刚才变化海螺的只数我们找到了新的倍数关系,变化扇贝的只数,能找到其他的倍数关系吗?我们继续研究。

  (2)海螺里面有几个扇贝的只数,海螺的只数就是扇贝的几倍。

  师:谁来说李飞的收获?(课件出示李飞的收获)

  生:李飞捡了2只扇贝,8只海螺。

  师:李飞捡的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几倍呢?(课件出示问题)

  请同学们在1号答题纸的第二题上圈一圈,填一填。(课件出示:8只里面有()个2只,海螺的只数就是扇贝的()倍。)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完成的同学在小组内交流怎么想的。

  师:我们一起来看这位同学是怎么圈,怎么填的?(指名一位同学到展台前汇报交流)

  生:我是2只2只的圈的,8只里面有4个2只,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4倍。

  师:为什么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4倍?

  生:8只里面有4个2只,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4倍。

  师:会学*的同学应该会在比较中发现规律,学会知识。我们在找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几倍的时候,这一组是2只2只的圈,为什么这一组要3只3只的圈?(课件出示一组2只圈的,一组3只圈的)

  生:因为第一组扇贝有2只,第二组扇贝有3只。

  师:我们都是拿海螺和扇贝比,当扇贝有2只时,只要看看海螺里面有几个这样的2只就行,所以2只2只地圈。当扇贝有3只时,只要看看海螺里面有几个这样的3只就行,所以3只3只地圈。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菁华6篇)(扩展3)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菁华9篇)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1

  倍,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对倍的认识比较陌生,建立被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设计教学时,我把对倍的认识与理解问题进行了分割,分层教学。《倍的认识》这一课的设计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认识倍,理解倍的意义;二是在此基础上,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决方法。

  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到“倍”,对倍感到很陌生,对倍的认识而言几乎就是一个0的开始。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时,首先关注的是学生的数学现实,在学生的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开展。为了降低难度,让学生先来认识“份”,份学生生活中接触的较多,由份引出新概念倍,接着跟老师说,自己说,在说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让学生借助学具摆一摆,动手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指导,利用学生的生成资源,因势利导,科学评价,实时点播,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并把外显的操作过程抽象为数学的表达,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学*数学的过程和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使学生的学*得到有效地发展。在操作中经历对倍的认识过程,逐步积累加深对倍的表象建立。鼓励学生想办法求简单的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汇总学生的想法,找出最简单的办法是圈一圈。

  在教学设计中我将重点放在如何看线段图,理解线段图的方法指导上,明确一条线段表示一个数量,两条线段之间是有联系的,而这个联系可以从信息里得到,明确问号在哪儿是求什么,就是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这时从直观操作上升为抽象的线段图,实施了课堂的一次理性的飞跃,真正展现了学生从不会到学会的求知过程。抓住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这一知识的灵魂,不断判断、重组从学生涌现出来的信息,教师要对有价值的信息及时归纳入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实时调控,充分利用,激活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有效生成。当然这时需要教师灵活调控。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发现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与被灌输者,而教师是意义的建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指导者与评估者,多媒体技术作为实现建构主义的重要手段,作为教师的得力助手,在倍的教学中正是秉承了这一理念。

  我认为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缺少练*,并且课的内容较多,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在课前稍稍的进行少量的介绍与渗透。为自己节约时间,可以多加倍的练*。学生学*画线段图可以在练*课中进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语言必须是准确、恰当,过度要注意承上启下。这是我在设计这节课后的反思,希望老师多提意见。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2

  “倍”在小学数学中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概念,但它又是一个很难教的概念。随着教材的改编,我们应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今天应该如何教“倍”?其原因是,在新教材的编排中,“倍”的教学提前了,也就是由原来的“乘法─除法─倍”的教学顺序,改变为“乘法─倍─除法”,对乘法意义理解得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正确理解“倍”的含义。因此,我们在教“倍的认识”时首先要关注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下面就“倍的认识”教学谈谈我们的教学建议。

  (一)正确掌握乘法的意义是学生正确理解“倍”的基础。

  从“倍”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学生主要是利用已有认知结构中与“倍”相关的乘法知识来理解“倍”。学生用这样的学*方式获取对“倍”的认识是属于概念同化。概念同化是以学生的间接经验为基础的,同化过程的开端是从已有知识经验引出的理性认识。因此,用概念同化的方式获取概念,要求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与新概念相关的知识比较丰富,所掌握的概念能形成系统。从学生学*“倍”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学“倍”大致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定义概念,采用“2个3也可以说成3的2倍”,揭示“倍”的本质属性,给出了新的名称“倍”;

  (2)概念同化,学生利用乘法意义中的“几个几”和新概念“倍”建立联系,使新概念“倍”和乘法意义中的“几个几”得到融会贯通;

  (3)强化对“倍”的认识。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给出“倍”的定义以前,学生对“几个几”的认识必须十分清楚。为此我们在给“倍”下定义以前,要充分利用情境图使学生感悟到图中存在着丰富的“几个几”,而且还要使学生会用“几个几”来表述,再用“几个几”来比较。这样的教学设计既是在复*乘法意义中的“几个几”,也是在帮助学生用“几个几”来描述各种数量的多少。因此,这样教学设计不但在为学*“倍”打好基础,同时也为学生学*了“倍”以后,用“倍”来描述数量之间的关系做准备。可以这样说,在教学情境中多花点时间是值得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沟通几个几与“倍”的联系是学生正确理解“倍”的途径。

  新教材支持“倍”的知识基础是乘法意义中的“几个几,在分析学生获取新概念时又强调,学生要获取新概念必须建立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使新概念和旧概念得到融会贯通。因此,掌握“倍”这一概念的关键是让学生沟通“倍”与“几个几”的联系。由于新教材是第一次用图示和文字相结合的定义方式揭示概念,学生也是第一次用同化的方式获取概念。所以,学生缺少概念同化的经验,这时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方法沟通“几个几”与“倍”之间的联系。

  首先,通过说图意沟通“几个几”与“倍”之间的联系。具体做法是,揭示了“倍”的意义以后,可以设计如下的教学环节。

  师:刚才大家从黄带子和红带子中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倍”,现在老师给大家看一幅图(课件出示2朵红花为一组,红花有这样的3组),请你用一句话把图中的意思表达出来。

  以上环节,我们的设计意图是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关注结果的学生会说“我看到一共有8朵花”;关注摆放形式的学生会说“我看到这里有4个2朵”;关注新知识应用的学生会说“我看到这里的红花是黄花的3倍,即2的3倍”。

  这种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同一幅图的意义,能进一步沟通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几倍也可以用几个几表示,反过来几个几也可以用倍来表示,真正做到新旧概念融会贯通。

  其次,还可以设计如下的操作环节沟通“倍”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

  师:刚才通过说图意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倍”,现在老师要求小朋友用圆片来摆一摆“倍”,听清楚要求。

  师:用小圆片摆4的2倍,那么应该怎么摆呢?

  反馈:你是怎么摆的?

  从以上的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到,要正确理解和掌握一个新概念,首先是会表述这个新概念,正确表述概念是理解和应用概念的前提;其次是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正确的表象。学生要正确理解概念只是会表述这个概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正确的表象。通过观察和操作建立正确的表象是学生正确建立概念的基础。只有当学生正确表述新概念并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了正确的表象,才能使学生正确理解新概念。

  (三)用“倍”揭示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加深对“倍”认识的关键

  由于新教材是用“几个几”来揭示“倍”的意义,所以学生在获取概念时比较关注“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也就是学生对同一集合中的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比较敏感,而对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不太敏感。为此,在学生沟通了几个几与“倍”的联系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用“倍”揭示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首先,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主题图”引导学生去发现图中的各种倍数关系,还可以结合教材拓展学生对“倍”的认识。

  (四)结合概念形成过程促进概念的同化是学生正确理解“倍”的方法。

  由于低段学生知识掌握不成系统,对概念同化又缺少经验,所以学生采用概念同化的方式获取概念时会碰到一些困难。要解决这些困难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必须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手段促进学生同化概念。为此,当学生无法用已有的知识来理解“倍”时,教师应该通过更为直观的方法和手段揭示“倍”的本质,从而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倍”。因此,在本节课中要借助概念形成的手段让学生摆一摆、拍一拍、猜一猜、说一说,使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正确的表象。尤其当学生碰到困难时,教师要鼓励他们通过操作去理解“倍”的意义。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3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是学生学*了表内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后出现的学*内容。本单元一共有三个例题,本次课我通过例1让学生用圈一圈、画一画、摆一摆的数形结合的方式形象的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在最后用十分钟的时间,通过例2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的思路。学生能够通过圈图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多种形式的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倍的认识”教学,由于倍的概念教抽象,在教学中,以创设情境、自主探索的方式导入,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从而激活了学生的学*兴趣,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出两个数的关系进行分析,借助学具操作,使学生明白一个数里有几个相同的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然后根据求几个几是多少的方法,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这堂课的不足之处:

  一、探索新知的内容太紧。这个单元有三个例题,看似相*的知识点其实有很大的理解范围,所以一节课通过一个例题的讲解让学生能得到稳固的知识点,对后续的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练*的讲解严谨度不够。在讲解教材第53页的涂圆圈提问题环节,不应急于让学生发散思维,而是应该根据题目的要求,严谨的控制在本题当中讲解,让学生理解“18是2的9倍,18是3的6倍”的倍数关系,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学生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三、数学语言的精炼度还需加强,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语言也显得极其重要,因此在本次教学中,不但要养成学生完成任务时自觉举手之外,还要减少繁琐的询问。还要将数学信息的语言表达完整准确,“2个为1份,这样的2个1份、2个1份……可以分成几份”等,要给学生明确的引导,让学生清楚的知道几个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接下的教学中,应该改进的地方是:

  一、教学应不拘泥于课本上的例题以及相关的教程PPT,可以从身边和生活入手,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到对学生的奖励上,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使学生带着一种快乐的心情学*新知。

  二、注重方法渗透,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让学生在学*中边学边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三、慎重处理课尾。课堂结束的几分钟往往是学生注意力最容易分散、学*效率比较低下的时候,因此要在练*上下功夫,多采用互动的形式拉*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让每一个学生都跃跃欲试,让学生掌握方法,巩固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4

  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到“倍”,对倍的概念是非常陌生的。因此我在研究教材之后,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知道“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经历倍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初步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惯和对数学的学*兴趣,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和自行探究的能力。

  基于上述教学思想,在教学工程中我设计了下面一些教学环节。首先,创设情境,感受倍的含义,建立倍的表象。 通过花丛中的小蜜蜂、蝴蝶的课件展示,让学生初步感知倍的含义,再展示鸽子图让学生说出其倍数关系。其次,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权利下放,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己亲自动手摆一摆。在经历从老师的引导到自己独立完成,从小组合作到自主动手的反复操练的过程,进一步深化对倍的认识。并在摆学具的过程中让学生说出,一个数的几倍其实就是几个几,求几个几可以用乘法计算,运用知识的迁移,求一个数的几倍也可以用乘法来计算。最后,设计有针对性,有层次的练*,巩固所学内容。

  在教学中,充分发掘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资源,因势利导,科学评价,适时点拨,及时梳理,使学生的学*得到有效发展。本节课学生经历了初步感知——动手操作——经历探索——方法类推——知识积累的全过程,让学生真正从不会到学会。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并把外显的操作过程抽象为数学的表达,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学*数学的过程和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5

  在这节课中,让学生获得“倍”概念的直观体验,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让学生获得“倍”概念的直观体验,从而建立倍的概念。

  1、对“倍”概念的理解扎实

  数学思考和数学表达同样重要。在组内老师的帮助下,我更注重学生对“倍”概念的理解和表述。这节课知识点不难,难在表达上,于是我从例题开始,给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表达方式:“草莓是1个2,苹果有3个2,所以苹果是草莓的3倍”,让学生在多次复述中理解“倍”的概念,建立“倍”与“几个几”之间的关系,同时会表达“倍数关系”。再通过2个草莓和10个桔子比,追问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在多次表述中强化了这一点,并抽象出10里面有5个2,10是2的5倍。所以整节课下来,学生的表述非常清晰明了,突破了本课的重点。

  2、练*题设计层次性强

  为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我设计了过关练*。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练*题设计由易到难、由扶到放,体现出了练*的坡度。学生在过关练*中,兴趣高涨,体验到了学*成功的乐趣。

  教学真的是一种遗憾的艺术,虽然在课前我对讲授的内容以及学生的生成进行了预设,但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有以下几点完成得不好:

  1、没有备好学生

  我在课前没有做好学生的知识前测,设定的教学起点与学生的知识生长点不符,其实学生对“倍”的认识远没有我想得那么陌生,我还是把学生看成是一张“白纸”了,在教学过程中,我的教学不能紧紧跟着学生走,而是让学生依存着我的教学设计去生成。

  2、语言不够严谨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严谨。只有教师准确、精炼的言语示范,学生才能够对问题进行准确的描述。本节课中,个别环节我的语言描述不准确,不到位,以至于学生回答问题不清晰。

  经过这次的课我感受到要上好一节课,课前备好课尤为重要,还要在*时的教学中仔细揣摩,锻炼自己对课堂生成处理的能力。与此同时,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反思与改进,我的课堂会更有趣、更高效,以期达到“教而无痕,学而有得”的境界!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6

  《倍的认识》是《7的乘法口诀》中第4课时的内容,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认识“倍”的概念的过程;

  2、初步体会“倍”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求倍数的问题;

  3、在用已有生活经验学*新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通过本课的学*,同学们对“倍”有了初步的认识,总结这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创设情景,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有效地构建愉悦的教学环境,学生才能把学*新知识的压力变为探求新知识的动力。这节课我通过“1头小象和2头大象”、“小兔子拔萝卜”两幅情景图,让学生初步体会“倍”的意义。这样,把枯燥死板的数学知识放在学生比较喜欢的情境中,避免了干干巴巴的讲述,然后,我又和同学们进行了击掌游戏,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学*数学的兴趣。

  2、动手操作,加强理解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动手操作能够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生动具体的形象思维,使学生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所以,在练*中我安排了让学生摆花片的题目,通过他们动手操作,进一步加深了对“倍”这个概念的理解。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7

  本节课是在认识*均分与除法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快乐的动物”的具体情境,学*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事实上倍是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概念,教材没有给它下定义,而是通过“做一做”的具体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倍”的意义。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了乘法和除法的意义,会看图形表示几个几相加,了解除法表示的*均分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再来学*倍的概念应该是比较轻松的。

  教学过程分析:

  对学生来说,“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所以,用“倍”表达数量之间关系的方式必须由教师明确地告诉学生,但在这之前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起“几个几”的清晰表象,从而把“几倍”和“几个几”之间的关系凸现出来。在第一、第二次设计时,我简单地认为只要把“倍”的概念告诉学生就行了,因此,通过一次操作(学生也没有操作起来)就马上告诉学生:牡丹花有8朵,绿花有4朵,牡丹花是绿花的2倍。马上把“倍”的概念揭示了出来。接着通过增加花的朵数让学生练*用“倍”表达数量之间的关系,虽然在这期间也穿插了课件演示的过程,但明显份量不足,从教学效果来看也不尽如人意,老师带着说了几遍,学生还是说牡丹花比绿花的2倍。因此,在第二次2.6班的课堂设计时,抽象出8朵牡丹花和4朵绿花后,不再马上出示“倍”的概念,而是通过让学生在练*纸上圈一圈、用花片摆一摆、请学生评一评等,在让学生充分感知了多个“几个几”后再揭示“倍”的概念,把“无意接受”变为“有意接受”,这样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效果明显好于前一节课。

  思考这节课有几个成功的地方:

  其一:能抓住孩子们的最*发展区。首先是填补师生间情感的空白,成为学*数学的积极因素。*时能在情感上与孩子们经常交流,让孩子们对数学产生较喜欢的情绪,因此,适当的创设情境以后,学生就能较快的融入学*活动中,有利于师生间的互动,也顺应了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其次是能在知识起点的基础上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前面已经学*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会说出“几个几”,充分让学生在感受--理解--实践的一系列活动中建立“倍”的概念,学生的直觉思维得到很好的锻炼。因此,在最后的拓展练*中,让学生自由观察、思考和交流,学生随着信息的交流,互相碰撞,让有着求异思维强烈的同学有了创新的知识基础和机会;再就是能在最喜欢获得老师表扬的适当时机给予鼓励,让成功者有喜悦的体验,让羡慕者得到效仿的榜样而激发自己。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8

  《倍的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和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学*的,学生将通过对已学*的有关乘法的知识进行迁移获得“倍”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对倍的认识比较陌生,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我在本节课的设计和教学中体现了以下“五个注重”,让学生对“倍”的认识倍加深刻。

  一、注重知识迁移,找准认知起点

  “倍”的概念的建立是在学生掌握简单的乘法知识后进行演化学*的,它是依据乘法知识中“份”的概念扩展来的。简单地讲就是“几个几就是几倍”,是乘法意义的进一步发展。课前,充分利用学生“鼓掌”,然后教师拍2下,要求学生拍2个2下;老师拍3下,要求学生拍2个3下……通过简单的拍掌游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同时也将新旧知识(几个几和倍)联系起来,从而直观的让学生初步认识“倍”,初步形成倍的概念,为新知的转化做好铺垫。

  二、注重操作活动,发挥主体作用

  在探究新知教学中,充分创造机会,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比一比等学*活动,让学生的眼、脑、口、手等多种感官参与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倍”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做中学”,这样学生既学得高兴,又充分理解了知识,形象直观地建立了“倍”的概念,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三、注重拓展教材,帮助理解知识

  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建立和理解倍的概念,需要一个反复、持续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和扩展教材资源,通过创设连续的情境,让学生在有趣的“变化”中进一步认识倍,感受在比较倍数关系时标准的重要性,要明确谁比谁,再找出倍数关系。在例1教学后,设计动画情境,改变白萝卜和胡萝卜的根数,如,小兔又拔了2根白萝卜,先让学生比较白萝卜和胡萝卜的根数;小兔又拔了1根胡萝卜,再让学生比较红萝卜和胡萝卜的根数;然后让学生通过想一想、议一议、画一画改变3根胡萝卜或10根白萝卜的根数,使白萝卜是胡萝卜整数倍;最后,引导学生认识“谁是谁的1倍”。又如,学生完成巩固练*“做一做”第1题后,引导学生比较蓝色圆片和黄色圆片的数量。再如,学生完成“做一做”第2题后,进行拓展:如果第二行摆12根小棒,要使第二行是第一行的2倍,第一行要摆几根?”这是对“倍”的逆运用,是“倍”到“份”的回归,从而让学生加深了对“倍”的认识和理解。

  四、注重联系生活,激发学*兴趣

  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合作交流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课前创设的拍掌游戏、课中探究红萝卜、白萝卜分别与胡萝卜的倍数关系、课尾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的“倍”以及有关“倍”的小故事“成倍增长”的威力等,都让学生充分体会了“数学离不开生活”,让学生“倍”感亲切。

  五、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数学素养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和灵魂。教给学生思考方法、学*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让学生在脑海里留下数学意识,长期下去,学生将终身受用。在这节课中,注重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倍”的概念的感知和理解都从图形入手,使抽出的概念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从看到摆、画,都反映出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在探究新知时的拓展,改变比较量(白萝卜的根数)或改变标准量(胡萝卜的根数),在巩固练*时的拓展都渗透了“变与不变”数学思想,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紧扣“倍”的本质,在变化的倍数关系中探寻不变的“几个几就是几倍”的本质内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同时,教师注重学生学*方法的指导。如:课尾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用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比一比等学*方法研究了倍的有关知识,并把旧知(几个几)转化成新知(倍),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而且懂得了数学学*的方法。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9

  成功之处:

  倍,对于学生来说时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对倍的认识比较陌生,所以在教学时,教学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例题呈现,理解倍的意义。

  2、在此基础上,类题呈现让学生自主学*探索新知。

  3、归纳领悟,让学生学以致用,灵活表达让学生对倍有更深刻的理解。

  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倍,对倍感到陌生,对倍的认识而言几乎是一个0的开始。因此,我首先关注的是学生的数学现实,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开展教学。通过小兔子喜欢吃萝卜引导出胡萝卜和红萝卜两个数量之间有比多少的关系,在学生挖掘两者的数量关系后,直入主题,抛出红萝卜有几个2根?让学生说出圈一圈的方法,并让学生上台,动手实践,通过圈一圈让学生一眼就看出了3个2根,那么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生成资源,因势利导,科学评价,适时点拨,明确一份是多少,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几的几倍,用圈一圈,说一说的方法巩固倍的认识,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学*数学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的学*得到有效发展。在操作中经历对倍的认知过程,逐步积累加深对倍的表象建立。在类题呈现这一环节中,改变比较量的教学设计中,让学生一直围绕几个几,是几倍,最后让学去发现这一规律。接着到改变标准量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强调我们都是与2根胡萝卜比较,请仔细观察,现在把胡萝卜变成了几根?让学生感知标准量已经开始变化,在老师质疑的时候,为什么一下是2倍,一下是3倍呢?学生很快就会领悟比较的标准变了,倍数也就发生了变化,我觉得这是处理得比较好的环节,在这节课中,动手摆一摆。有部分环节处理得不是 很好,例如:学生上台展示都是增加小棒根数的,没有减少小棒根数的,如果在教师下去指导的'过程中有意识的找出有代表性的小组上台发言,教师结合孩子的发言,顺势的让学生感知可以连线增加小棒根数或者连续减小棒根数。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知标准不变,比较量在变化,倍数也会发生变化。这是学生思维不断爬坡的过程。

  不足之处:

  本节课中,我的一些语言描述不准确,不到位,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准确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日后补过也难以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因此,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一定注意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菁华6篇)(扩展4)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菁华6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1

  王老师执教的“倍的认识”一课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起始课,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主要是要求学生初步感知倍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倍是指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倍的认识”是三年级数学教学重点、难点之一,它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中,张老师没有给“倍”直接下定义,而是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和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比较,从而得出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明白“把什么当作标准量(1份),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是这样的几倍”,从而逐步建构“倍”这一概念。涂老师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思维特点,教学上突出以下几点:

  一、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在这节课教学时,涂老师注意进行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倍”的概念的感知和理解都从图形入手,使抽出的概念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从看图到画图再到摆脱直观,用数字说出倍数关系的过程和第50页第1题、第2小题线段图的练*都反映出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

  二、活用教材,建构“倍”的概念。

  在现实的情境中,张老师利用等分的经验进行胡萝卜和白萝卜两种数量之间的比较,抓住了“倍”的形成过程,沟通了“倍”和“份”之间的联系;在规律性的表述中,感悟“倍”与“份”的关系,知道有几份就是有几倍。接着通过看图说一说,画一画等练*来加深对“倍”的理解,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要求,由例题开始,要学生摆图,学生边摆边想边说,初步感知“倍”的.含义。接着做第一层次的练*让学生充分观察图,讲数理;再做第二层次画图(第一行有5根小棒,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让学生画小棒)加深对“倍”的含义理解;最后,看图判断对错,既起到巩固知识,反馈检查,还起到灵活运用的作用。整个教学过程,涂老师老师始终抓住“把什么当作标准量(1份),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是这样的几倍”这个数理来帮助学生建构“倍”的概念。

  三、练*设计有坡度,灵活巧妙。

  巩固练*题构成了本节课学生内化知识系统,涂老师在练*设计时既突出学生作业完成的规范性,又注意练*内容设计的层次性、多样性、开放性和趣味性,给学生提供了思维拓展的空间。如:有针对性地展示两个及以上学生的作业进行对比分析,听取学生的评价,交流几个学生不同做法的优、缺点,并说好,好在哪里?不好,为什么不好?使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画倍数关系的注意点,知道怎样画才会画得既对又能清楚看出两个数量间的倍数关系,然后让小朋友把不好的改一改。从这可以涂老师注重练*反馈,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分析作业,提升了学生的课堂练*质量。又如:在判断题第2题,不仅仅让学生判断对错,还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倍”不仅仅停留在“整倍数”的概念上,“倍”还可以是“几倍多几”或“几倍少几”,为以后进一步深化倍的概念做了伏笔。再如:大正方形是阴影部分的几倍,先出示两个量的4倍关系,再出示两个量的16倍关系,使学生的思维又进入另一高度。当然,作为一名新教师,涂老师这堂课也有美中不足处,如建构“倍”的概念时匆促了点,应在例题教学后放慢脚步,通过让学生圈一圈、画一画、说一说等练*,让学生充分感知“倍”和“份”之间的联系,感悟有几份就是有几倍,从而真正掌握“倍”概念。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圈一圈、画一画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几何直观。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引出“倍”,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兔子最爱吃什么吗?请看,小兔子们看到这些各种各

  样的萝卜,特别的开心。谁来找找关于萝卜的数学信息?(板书: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

  师:看,黑板上有这么多关于萝卜的信息,请你比一比各种萝卜的数量,你会有什么发现?

  二、在圈画中形成对倍的初步认识

  1、①说出是红萝卜是胡萝卜的几份

  师:如果我们把2根胡萝卜,看作1份的话,也就是几个2?那么,红萝卜有这样的几份呢?请你上来圈一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师:你能圈一圈,让大家看得更清楚些吗?

  ②说出红萝卜是胡萝卜的几倍

  师:小朋友们看,像这样,胡萝卜有2根,我们把它看做1份,也就是1个2,

  红萝卜有这样的3份,也就是3个2,3个2也可以说成2的3倍(板书)。那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谁愿意尝试一下完整地说一说。还有谁也会说?你也想说一说?

  2、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知道了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那么你能找到白萝卜和胡萝卜的倍数关系么?

  师:我请1位小朋友上来摆一摆,圈一圈。请你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谁能再来说一说。

  师:有没有小朋友不圈就知道他们的倍数关系?

  3、师:请看。白萝卜有6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6)倍;

  红花有8朵,黄花有2朵,(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4倍;

  苹果有2个,香蕉有16个,(香蕉)的数量是(苹果)的(8)倍。

  师:你有什么发现?

  师:你还会举例吗?看来我们的身边还存在着很多倍数关系,下课以后你可以慢慢观察。

  三、在比较中充实对倍的认识,掌握倍的内涵

  1、师:小朋友们请看,现在兔妈妈又找来了1根胡萝卜,现在红萝卜的根数还是胡萝卜的3倍吗?

  师:红萝卜为什么是3根3根的圈?把谁看做1份?那我们圈红萝卜的时候能不能随意的圈?应该怎么圈?有这样的几份?那么红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几倍?

  师:都是红萝卜和胡萝卜在比较,为什么一下是2倍,一下又是3倍呢?

  2、数学书P50页第1题。

  ①红、蓝圆片

  师:请看,谁是谁的几倍?那么乱你也能看出的3倍呀?

  ②红、蓝、绿圆片

  师:看,老师又增加了一种颜色,说说看,你还发现了哪些倍数关系?

  3、3根与10根的倍数关系

  ①摆一摆

  师:请看,白萝卜的根数还是胡萝卜的5倍吗?(胡萝卜3根,白萝卜10

  根)不着急,等会儿请你们用小棒代替萝卜来摆一摆。现在先听我指令:有几根胡萝卜?请你拿出3根小棒摆在第一行;有几根白萝卜?再拿出10根小棒摆在第二行。请你移动小棒,看看第二行的小棒是第一行小棒的几倍?请生上台摆。(第二行小棒的数量是第一行小棒的3倍还多1根)

  ②改变第二行小棒的数量(要摆)

  师:你有什么办法,改变第二行小棒的数量,让他们成倍数关系?(减少1根或

  增加2根)你还可以利用手上的其他小棒想想办法吗?

  师:以此类推,要成倍数关系,每次增加几根?再增加1个3根是几倍?再加1

  个3根?那我可以把小棒不断减少吗?剩下1倍,请你说说谁是谁的1倍。(1个3也可以说成3的1倍)

  ③改变第一行小棒的数量(可以不摆)

  师:那如果第二行小棒的数量不变,你能改变第一行小棒的数量,使他们成倍数

  关系吗?(第一行:1根、2根、5根、10根)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同一道题,想出了多种方法解决,掌声送给自己。

  四、巩固练*,加深理解

  1、摆一摆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亲自摆一个倍数关系?要求:用小棒摆一摆,表示第

  二行小棒的数量是第一行的4倍。(展示学生作品,尤其发现摆错的)

  师:为什么我们摆的方法不一样,用的小棒根数也不一样,可是都能表示第二行

  的小棒是第一行的4倍呢?(把第一行看做1份,只要第二行有像第一行那样的4份,我们就可以说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

  五、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倍

  胡萝卜:

  1个2

  红萝卜:3个2

  的根数是的3倍。

  白萝卜:5个2

  的根数是的5倍。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第76页例2、例3,课本第76页“做一做”及练*十七第1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3、感悟“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能解决有关“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学具盒、红花与黄花各10朵。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铺垫准备

  1、看图说出各是几个几。

  (1) ☆☆☆

  ☆☆☆

  (2) ○○ ○○ ○○

  (3) □□□□□□

  6里面有()个3。

  2、出示图片:

  师提问:仔细观察,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自由发言。

  (预设一:

  1.黄花有2朵,红花有6朵

  2.红花比黄花多4朵

  3.黄花比红花少4朵

  4.黄花再添4朵就和红花同样多

  5.两种花一共8朵

  6.红花是黄花的3倍

  预设二:

  学生没有说到:“红花是黄花的3倍”,教师直接说出“我还知道红花朵数是黄花的3倍”进行引导)

  3、谈话: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我们已经学过可以求这两个数量相差多少,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这节课我们将要学*比较两个数量的另一种方法,要学*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二、操作探究、初建概念

  1、认识“倍”

  (1)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倍”的概念

  师:黄花有2朵,想一想,红花的朵数里有几个2?请动手摆一摆,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是几个2?学生动手操作后汇报。

  (预设:

  1.可以2朵2朵的圈起来

  2.可以每2朵之间隔开一点)

  师:黄花有2朵,红花的朵数是3个2,我们就说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师板书,学生学说。

  师:谁再来说一说为什么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先在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师:在红花的后面添贴2朵。谁能告诉我,现在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几倍?为什么?

  (预设:

  1.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4倍,因为红花的朵数是4个2朵

  2.原来有3个2,现在又加了1个2,所以红花的朵数是4个2朵)

  师:小朋友们,在刚才摆一摆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1.黄花有2朵,红花的朵数是几个2,红花的朵数就是黄花的几倍

  2.不能只看一种花的朵数,首先要先看黄花有几朵,再看红花的朵数里有几个黄花那样的朵数,红花朵数就是黄花的几倍)

  在学生充分说的基础上归纳小结:黄花的朵数是1个2,红花的朵数是几个2,我们就说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几倍。

  (2)练一练,巩固“倍”的认识

  师:看大家这么聪明,我想邀请你们玩闯关游戏,敢试一试吗?

  第一关:我会填 小鸡: ○○○

  小鸭 : ●●● ●●●

  小鸡有3只,小鸭有( )个3只,

  小鸭的只数是小鸡的( )倍。

  第二关:我会找 教室里灯管的根数是电扇的( )倍

  **上小星星的颗数是大星星的()倍

  第三关:我会画 第一行画2根小棒,第二行画的小棒是第一行的4倍。

  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要求学生说出想的过程。

  2、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学模型

  (1)猜摆结合,感悟方法

  师:现在我们做一个猜数游戏,根据第一行摆的根数,你能很快猜出第二行摆的根数吗?(出示两组,学生先猜一猜,再用学具盒中的小棒摆一摆验证)

  师:你们猜得又对又快,能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听吗?(小组内先交流,再汇报)

  (预设:

  1.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几倍,就有几个第一行的根数,所以我用乘法。

  2.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几倍,就用几乘第一行的根数。)

  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想想算算,促进建构

  师:小朋友,再看看可爱的小兔、小猪带来了什么?(出示图文)

  1.小兔:巧克力5块 2. 小猪:蛋糕4块

  饼干的块数是巧克力的2倍 面包的块数是蛋糕的5倍

  饼干( )块 面包( )块

  三、巩固练*、加深理解

  1、动手试一试 做课本第78页的第一题

  2、用脑猜一猜 老师今年几岁?

  (预设:学生随意的猜测35、28、30、42、33……)

  师:出示信息,老师的年龄是5的倍数。你最先排除哪些数?

  (预设:学生容易想到排除28、42、33)

  师:是呀,35和30这几个数都有可能。(再出示信息)老师的年龄是5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学生揭晓谜底,并且说出理由。

  3、动手摆一摆

  第一行摆●,摆几个由自己决定,第二行摆的个数必须是第一行摆的3倍,想一想,怎样摆?

  4、动口说一说

  看,李老师带来的水果真多呀!(出示情境画面)

  (2个桃 3个苹果 4个梨 6个菠萝 8个草莓 12个西瓜)

  看着这幅图,你会用今天学*的有关“倍”的知识说一句话吗?

  五、总结延伸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懂得了什么知识?(学生交流)

  师:今天,你们的表现都非常出色,老师想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你们,仔细听老师拍了几下?(4下)请你们也用掌声表扬一下自己,请注意你们拍的下数是老师的3倍。(生齐拍)你们拍了几下?怎样计算?

  师:掌声里都有“倍”的知识,可见“倍”的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课后请小朋友们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倍”的知识解决的问题,把它记录下来。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圈一圈、画一画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难点:建立“倍”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生:喜欢)

  师:老师也很喜欢,你们想知道老师最喜欢什么动物吗?(想)请看,是什么呀(课件出示兔子)(生:兔子)

  师:对了!它们是可爱的小兔子,你知道兔子爱吃什么吗?(生:萝卜)

  师:是的。兔妈妈给小兔子们准备了可多的萝卜,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看这里有几种萝卜?(生:3种,分别是胡萝卜、白萝卜、红萝卜。板书)

  师:仔细数数它们分别有几根?

  生:胡萝卜有2根,白萝卜有6根,红萝卜有12根。

  师:你们都看到了吗?(生:看到了)真好!(指着课件的数)根据萝卜的数量,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生:胡萝卜比白萝卜少4根。胡萝卜比红萝卜少10根……

  师:刚才我们说的多几根少几根是表示两种数量差的关系,一共多少根是表示两种数量和的关系。把两种数量作比较的时候除了刚才说的两种关系外还有一种新的关系,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种新的关系“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或。你真不错,都会用倍来说他们之间的关系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研究胡萝卜和白萝卜

  师:我们首先来研究胡萝卜和白萝卜。胡萝卜有几根?(生:2根贴)

  师:白萝卜有几根?(生:6根贴)

  师:如果我们把2根胡萝卜看作一份的,那么6根白萝卜里几个这样的一份吗?(生:3个这样的一份)

  师:我们一起来圈一圈,数一数(师边圈生边数:1个、2个、3个)白萝卜有3个这样的一份,也就是3个2根。像这样白萝卜有3个2根,我们就说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师板书白萝卜3个2根,我们就说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师:谁能试着说说我们刚才是怎样得到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请3个同学说)

  师:他们说得都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把!把胡萝卜的2根看成一份,白萝卜有3个2根,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师:你们都会说了吗?(会)同桌之间互相说说为什么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说好的同学就坐端正告诉老师你们说好了。

  师:我们一起来说说,因为胡萝卜有2根,白萝卜有3个2根,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2、研究胡萝卜和红萝卜

  师:通过刚才的学*我们知道了胡萝卜和白萝卜之间有倍数关系,那么胡萝卜和红萝卜之间是不是也有倍数关系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胡萝卜和白萝卜的图)

  师:这里胡萝卜有几根?红萝卜又有几根呢?

  生: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12根

  师:我们再把2根胡萝卜看做一份,这12根红萝卜里又有几个这样的一份呢?(生:6个这样的一份)

  师:谁能到黑板上来移一移红萝卜,让大家看清楚(请学生,请同学们认真看他移的和你想的一样吗?)你们同意他的移法吗?很好!我们也圈一圈,数一数(师边圈生边数1个2个……6个)

  师:红萝卜有6个这样的一份,也就是有6个2根。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个2根,那么红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几倍呢?(生:6倍)

  师:为什么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6倍呢?(如果答的不一样,那就问我们应该以几个为一份,才能一眼就看出红萝卜的根数是白萝卜的几倍呢?)

  生1:因为把胡萝卜的2根看成一份,红萝卜有6个2根,所以红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6倍.

  师:你们想得跟他一样吗?(生:一样)那谁想来再说说看。(生2:……)

  3、研究白萝卜和红萝卜

  师:胡萝卜和红萝卜之间也有倍数关系呢!仔细观察图中的萝卜,你还能发现谁和谁之间也有倍数关系?

  生:白萝卜和红萝卜之间也有倍数关系。

  师:那谁是谁的几倍?

  生:红萝卜是白萝卜的2倍。(多问几个同学)

  师:你们都同意吗?(同意)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把白萝卜的6根看成一份,红萝卜有2个6根,所以红萝卜的根数是白萝卜的2倍。

  师:我们也来圈一圈。把6根白萝卜圈起来看作一份,那么红萝卜有这样的2份,也就是2个6根。我们就说红萝卜是白萝卜的2倍。(课件出示)

  师: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们,现在兔妈妈又找来了一根胡萝卜,看这幅图,现在白萝卜是胡萝卜的几倍呢?(生:2倍。多人说)你们都认为白萝卜是胡萝卜的2倍.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为什么说白萝卜是胡萝卜的2倍.

  生:把3根胡萝卜看成一份,白萝卜有这样2份,也就是2个3根。所以白萝卜是胡萝卜的2倍。

  师:孩子们,他是把几根胡萝卜看成一份,(3根)那白萝卜这样的几份呢?(2份)也就是2个3根。所以我们说(生来说:白萝卜是胡萝卜的2倍)

  师:孩子们,请认真观察,上下两幅图的萝卜,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生:它们都有6根白萝卜,都是把胡萝卜都看成一份。上幅图中有3根胡萝卜,白萝卜分成了2份,下幅图中有2根胡萝卜,分成了3份。)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咦!它们都是胡萝卜和6根白萝卜比较,为什么一个是2倍,一个是3倍呢?

  生:因为上幅图中胡萝卜有3根,而下幅图中胡萝卜有2根。胡萝卜的根数不同。

  师:谁听懂了!

  生:说

  师:你们都听明白了吗?(生:听明白)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上幅图中是以3根胡萝卜为一份,白萝卜有2个3根,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2倍。而下幅图中是以2根胡萝卜为一份,白萝卜有3个2根,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他们的胡萝卜的根数不同,也就是一份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倍数就不同。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5

  一、教材

  (一)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71页例1、例2。

  (二)教材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倍的认识”是第三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从这里开始教学有关两个数的倍数关系的应用题。例1、例2是首先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思维方法。教材以让学生实际操作为基础,联系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倍”的概念。做到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内容安排是科学的,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知道“倍”是由两个数量比较得到的。能说出和摆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惯和对数学的学*兴趣,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倍”的概念,能说出和摆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

  难点:理解“倍”的概念与除法含义的联系。

  二、教法与学法

  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学法:

  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景,寓学于情

  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建立表象。所以,课的开始从比较梨和苹果的个数开始,让学生看图说话比较两数之间有比多比少的关系,引出要学*新课内容——倍数关系。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

  通过3个梨和6个苹果的比较,圈一圈,发现6个苹果即为2个3,从而引出苹果的个数是梨的2倍。接着再逐一减少梨的个数,让学生说一说苹果与梨的倍数关系,最后比较3次的变式提出:苹果都是6个,为什么每次分的个数都不一样呢?让学生思考、讨论,初步感受到苹果是梨的几倍,要以梨的个数为标准,苹果有几个这样的几份,就是梨的几倍。

  2、感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在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画一画,让学生感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再画之前,让学生思考:怎么画才能一眼看出圆形是三角形的几倍?再通过比较上面的两题:○的个数都是△的2倍,为什么第一次画4个,第二次画8个?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得出:△的个数不同,也就是标准不一样,所以它的几倍也不一样。同时也让学生感知到求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几个几。

  (三)练*提高

  巩固练*,是本节课学生消化知识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加深理解倍的概念的环节。我一共设计了四道练*,*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意图打开学生的思路,更让学生在分析、解决疑难时再一次明确几个几与几倍的关系。同时设计时注重一题多用,希望能的发挥*题的作用。

  第一题练*让学生承接上面的画一画,自己编出一道倍数关系的图,在编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把谁当做一份,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几倍。再通过展示作品,在说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对倍的认识。

  第二题练*设计为选择题,让学生在对与错的辨析中,进一步明确倍的概念。

  第三题练*为说一说,出示4个数字,让学生选择两个数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从形象具体的图形到抽象的数字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小小的飞跃,通过这样的练*能锻炼学生的数感。

  第四题的练*是一道提高练*,将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拓展到三个数,需要学生更有序的进行思考。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6

  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0页《倍的认识》例1及做一做和P53-练*十一第1题

  教材分析:“倍的认识”一节是在了乘法口诀的基础后出现的。例1是以六只小兔身边的萝卜引出谁是谁的几倍的关系,根据3个2根,5个2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数学的兴趣。逐步养成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惯。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惯和对数学的学*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教学方法: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一般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学*方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教具准备:胡萝卜贴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识,激趣导入

  苹果是一种营养很丰富的水果,我们都见过也都了解它,今天,我要考你一些关于苹果的数学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你知道吗,3个2也可以说做2的3倍,今天我们就来学*“倍”。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

  苹果是我们所喜欢的食物,小兔子喜欢什么?(白菜,萝卜),回答的真好,这一天小兔子就去寻找他所喜欢的萝卜了,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来看看。(先出示课件问题,后播放Flash)

  看完故事后请回答:

  1、他们都找到了什么萝卜?这几种萝卜各有多少个?(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

  2、小兔子想很快知道他们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大家很快知道吗?(学生独立思考,给出思考时间)。

  算一算。(有没有更快的办法?提示现在这么乱,我怎么知道有什么关系)摆一摆,请学生说,教师演示。

  ……比……多、少多少?(提示:我们今天学*的是倍,那么用倍可以描述红萝卜与胡萝卜的数量关系吗?),红萝卜是胡萝卜的3倍?

  你知道他为什么说红萝卜是胡萝卜的3倍吗?他说的对吗?

  我们把手中不同颜色的小棒看做不同的胡萝卜,来摆摆试一试

  (二)探究新知

  1、摆萝卜(学生叙述,教师黑板摆放)。

  师:像这样把6根红萝卜2根2根放在一起(把胡萝卜两两圈起来),就是几个2根?(3个)

  引导学生思考,指名回答。

  所以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大胡萝卜的3倍。(板书)

  (先由老师引导认识“倍”的概念,再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体验,将“倍”与“几个几”直观的联系起来。)

  2、叙述(倍)(个人,小组,全班)

  有2根,有3个2根(共有6根),我们说

  的根数是的3倍,也可以说6是2的3倍。

  3、思考:那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学生自己思考)讲述思考过程

  师:大家再一起看看白萝卜一共有几根?

  白萝卜是几个2根呢?怎样摆才能更清楚地表示出来?

  学生动手摆小棒,数一数。指名学生上黑板用白萝卜贴纸演示,摆一摆。

  师:那白萝卜的根数是大胡萝卜的几倍?

  指名学生回答,将白胡萝卜两两圈起来。(板书)

  有(2)根,有5个2根(共有【10】根),我们就可以说根数是的(5)倍,也可以说(10)是(2)的(5)倍。

  3、巩固“倍”的概念。

  ①胡萝卜数好了,小兔子就开吃了,它先吃掉了一个红萝卜(拿走一个),那大家再想想,白萝卜变成了红萝卜的几倍了?

  同桌讨论怎样摆。指名学生上台摆胡萝卜,在后面写上有几个几,然后回答,集体订正。

  ②贪吃的小兔子又吃掉了两个白萝卜(拿走两个),那现在白萝卜是大胡萝卜的几倍呢?

  同桌讨论怎样摆。指名学生上台摆胡萝卜,在后面写上有几个几,然后回答,集体订正。

  引导小结:“倍”就是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

  三、知识应用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老师拍了多少下手,你们就拍多少下,从第一组开始,看哪个组拍的又对又齐。(教师拍两下,每组学生拍两下。)

  通过体验一个两下与四个两下的关系,引出倍的概念。

  师:像今天这样,我们就说你们拍的数是老师的四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有关“倍”的知识。(板书课题)

  (拍手接力连接了新旧知识,且操作简便,耗时少,可以为后续学*留出更多时间。)

  二、引导探究,认识新知

  师:老师今天就给小白兔准备了好多不同的胡萝卜。大家一起数一数图中有多少根大胡萝卜?(贴上大胡萝卜贴片,两两贴在一起。)

  那带叶子红萝卜有多少根呢?(贴上红萝卜贴片,两两一起贴在黑板上。)

  师:像这样把6根红萝卜2根2根放在一起(把胡萝卜两两圈起来),就是几个2根?(3个)

  引导学生思考,指名回答。

  所以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大胡萝卜的3倍。(板书)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菁华6篇)(扩展5)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菁华5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图片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复*导入。

  1、游戏:数字抱抱团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叫“数字抱抱团”,老师想请6名男同学和6名女同学上讲台来。老师喊到数字几,你们就几个人抱成一团。不过老师还有一个要求,就是希望台下的同学也参与到游戏当中来,你们要做什么呢?找出游戏当中蕴含的数学知识,能办到吗?

  生:能。

  师:非常好。游戏开始。

  (面向台下学生)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生:4个3。师:2(6个2),4(3个4),6(2个6)。非常棒,同学们都说到了“几个几”。

  2、出示PPT,看图说几个几。接下来,我们来看这样几组图片(播放幻灯片),谁能快速的说出有几个几?

  生1:2个2

  生2:2个4

  师:非常棒,看来同学们知识掌握得很牢固。同学们表现这么棒,连小兔子都被吸引来了。(课件出示第50页主题图)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小兔子一起来探究关于倍的知识(板书课题:倍的认识)齐读课题

  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

  (一)初步认识倍的概念。

  1、出示自学提示:自学教材第50页例1

  (1)数一数胡萝卜、红萝卜、白萝卜各有几根?

  (2)圈一圈,摆一摆,组内互说红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有怎样的关系,白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有怎样的关系?(学具1)

  (3)完成例1的填空。

  2、小组汇报:经过讨论,我们小组认为: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生:无质疑或补充师:为什么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呢?

  生:因为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3个2根,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师板书)

  生:同样的道理,白萝卜有5个2根,我们就说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师板书教具图1)

  3、师:思路很清晰,看来同学们对倍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了。

  (二)在变化中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

  1、兔妈妈又拿来一根胡萝卜,现在红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有怎样的关系呢?(学生回答,教师课件演示)思考倍数关系,一定要考虑以谁为标准量,标准量变化,倍数关系也发生变化。“1份”标准不变,倍数发生变化,比较量也在发生变化

  2、小兔子吃掉2根白萝卜,白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有怎样的关系?吃掉3根,4根,8根呢?

  3、在图中还能发现怎样的倍数关系?

  4、我们研究了各种萝卜的倍数关系,你认为什么是倍?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几个几有什么关系?(两个数进行比较,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就是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举例子:15里面有3个是5的3倍。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

  1、圈一圈填一填。做一做第1题。

  2、摆一摆。(学具2)

  (1)第一行摆5根小棒,第二行摆第一行的4倍。

  (2)用学具摆出自己想研究的倍数关系。

  3、拍一拍。

  4、看图回答问题。

  5、涂一涂(学具3)

  6、填一填。还记得课前的游戏吗?

  生:记得。

  师:你能找出游戏中蕴含的倍数知识吗?

  生:12是2的6倍;12是3的4倍;12是4的3倍;12是6的2倍。

  师:12还是1的xx倍,12也是12的xx倍。

  7、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倍?(年龄,植树,文具)有关“倍”的小故事:“成倍增长”师:“倍”不仅可以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的威力也是无比的。不信,老师就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故事的名字叫《智者的工钱》。课件出示图片:天数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10天?第20天第21天?第28天第29天第30天第31天钱数1分2分4分8分?约5元?约6523元约元?约130万元约260万元约520万元约1040万元引导学生具体看一看第1天、第2天、第10天、第20天、第28天的钱数变化,感受钱增长速度之快。

  ①列数据,摆事实:如果这个月是二十八天,就是一百三十万元;如果这个月是三十一天,就是一千零四十万元。(最后三天多出了900多万元。)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②明道理,深思考:我们感兴趣的不是这个*乎无聊的故事,而是最后三天居然能够产出如此多的钱。也就是说,当一个事物到了成倍增长的时候,越是到最后,其威力是令人瞠目结舌。

  ③好*惯,倍成长:当我们已经养成一种好的*惯,(比如:上课坐姿端正、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等等)而这种好的*惯又能带给我们好处时,他所带给我们的益处是源源不断的!

  四、回顾反思,梳理全课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能举例说说吗?结束语: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惯,精神百倍、倍加努力、成绩倍出,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2页一84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的*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实际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2.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们,"六一"儿童节到了,老师特地为同学们准备了节日礼物水晶球。瞧,都放在各小队的桌上呢!谁能帮助老师数一数,各小队桌上分别有多少个水晶球?

  要求:(1)数法可以不同,但正好要数完

  (2)看哪种数法又对又快。

  2.分小组操作、讨论。

  3.全班交流。学生可能提出

  (1)可2个一数,正好数4次,4个2,用乘法2×4=8。

  (2)可3个一数,正好数3次,3个3,用乘法3×3=9。

  (3)可4个一数,正好数2次,2个4相加,用4+4或4×2=8。

  [评:由送《六一》节日礼物引入,让学生"摸一摸"、"数一数",提出相关数学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又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渗透了“倍”的含义。]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教学例题。

  (1)讲述:"六一"是属于孩子们的节日。老师想带小朋友们去"金湖公园"游园,乐意吗?(屏幕出示公园的叔叔正在栽一大盆花。)谁能帮老师有顺序地数一数共有多少朵?学生自由回答,数法不一。

  (2)提问:能不能把这3种颜色的花先排一排,再统计每种花的朵数,好让我们一下子看清楚?

  指名上黑板排列蓝花和黄花,其余同学在下面操作学具排列。

  (3)引导观察:你知道了什么?如黄花有6朵,启发:"黄花有6朵"还可以怎么说?

  引导说出蓝花有2朵,黄花有3个2朵。

  (4)讲述:蓝花有2朵,黄花有3个2朵,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设问:谁是谁的3倍?你能算出黄花有多少朵吗?

  启发:蓝花有2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黄花有3个2朵,用什么方法计算黄花的朵数?学生列式计算。

  (5))组织交流讨论并强调列式:2×3=6(朵)或3×2=6(朵)。

  2.情境拓展。

  (1)公园里的叔叔决定赠送给我们班2朵。(屏幕显示去掉两朵黄花)提问:现在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黄花有几朵?提醒学生说完整,并会列式计算。

  (2)谈话:叔叔赠送给小朋友们2朵后,花盆里的花少了。瞧,叔叔又栽下了4朵黄花。提问:现在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怎样列式计算?

  (3)谈话:叔叔还想考考大家。(屏幕出示8朵红花。)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红花有几朵?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排列,其余同学自己排一排,互相说思考的过程。

  3.课堂小结。提问:谁能告诉老师,我们这节课学*的内容与哪个字有关?(板书课题:“倍”的初步认识)

  [评:创设学生乐于参与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主动建构知识。教学时,注意"倍"的首次感知,提高首次感知的质量。随后,通过巧妙的教学构思,让学生在变化的情境中进一步充实"倍"的感性认识,理解"倍"的含义。]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小朋友们表现真棒,老师也带来了奖品,想奖励给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们。实物出示。在书上填空。组织交流(强调谁是谁的几倍),给予鼓励。

  2.做游戏舞蹈"蝴蝶与小虫"。

  3.谈话:公园中的小动物见小朋友们表现真出色,特地准备了舞蹈。看,它们来了。学生跟着音乐节奏跳舞。

  提问:蝴蝶各是由哪条虫子变成的?学生口述,教师适时加以引导:"3个4"也可以怎么说?

  4.谈话:下一站我们一起去"森林餐厅"

  想想做做"第4题。

  (1)找相应的已知条件及所求问题。

  (2)列式计算。

  (3)交流: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5.谈话:到了金湖公园,我们也要亲自去划划船,乐一乐。屏幕出示"想想做做"第7题。分组讨论是怎么想的?

  [评:把“想想做做”的*题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串联起来,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巩固所学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1.总结评价。

  2.整队、报数。结合列队实际,应用“倍”的知识寻找规律。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操作,把“倍”的概念与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份”联系起来,理解“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学会分析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2、让学生在学*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合情推理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练*,增强学*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今天,周老师很高兴能和二( )班的小朋友一起来学*数学知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拿出最好的表现,是不是?那让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拍手。听好了(师拍三下)老师拍了几下?谁能拍2个3下?要拍2个3下怎样才能让人听得更清楚?(两组要分开拍)一起来拍一拍。那3个3下呢?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谈话: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正在举行运动会,我们一起去瞧一瞧!(课件出示)来了哪些运动员?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它们分别有几只?到黑板上摆一摆。(3只小狗6只小熊)

  问:比较两只小动物的只数,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小狗比小熊少几朵;小熊比小狗多几朵;)

  谈话:小狗和小熊之间除了比多比少的关系外,它们之间还有其他什么关系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从另一个角度来比较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1.认识“倍”

  (1)小狗有3只,边说边将小狗的3只圈起来。小熊有6只,同样3只3只地圈起来。

  启发:小熊有6只还可以怎么说?引导说出:小熊有2个3只。

  问:(边指边说)我们把3只小狗看作1份,小熊有这样的几份?(有这样的2份)

  讲述:我们把3只小狗看作1份,小熊有2个3只,是这样的2份,我们就说“小熊的只数是小狗的2倍”。

  追问:为什么说小熊的只数是小狗的2倍?

  板书:小熊的只数是小狗的(2)倍。

  谁再来说一说,同桌间说一说。

  (2)揭题:看来小狗和小熊之间除了比多比少的关系外,还可以说小熊是小狗的几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朋友。(板书:“倍”)

  (3)(拿掉一只小狗)提问:现在小熊的只数还是是小狗的2倍吗?那是几倍呢?用小棒代替在纸上摆一摆。

  谁愿意到前面来给大家说一说,你能像刚才那样说一说吗?

  板书:小熊的只数是小狗的(3)倍。)

  (4)疑问:看到黑板上的这两幅图,我就不明白了。同样都是6只小熊,怎么一会是小狗的2倍,一会又是小狗的3倍呢?(一个是以3个为一份,一个是以2个为一份)

  2.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谈话:刚才我们用圈一圈、摆一摆的方法来求出小熊的只数是小狗的几倍,现在小狗变成了5个,小熊站了好几排,一共有40只。你还能用圈一圈的方法求出小熊是小狗的几倍吗?那怎么办?(用除法)那怎样算呢?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用算式计算更简单。

  那黑板上的两幅图你也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板书:6÷3=2

  算式中6、3、2表示什么意思?

  指出:“倍”是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一种关系,不是单位名称,所以不用在得数后面写“倍”。

  (小结:(指黑板)看来,要知道“谁是谁的几倍”,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物体的个数之间有倍数关系,线段的长短之间也有倍数关系。

  (课件出示)红带子的长是绿带子的几倍?

  学生独立完成,你是怎么知道的?(集体交流:把绿带子的长看作1份,红带子的长有这样的5份,所以红带子的长是绿带子的5倍。)

  2.“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刚才通过观察迅速地得出了答案,这里你能按照题目的要求完成吗?

  请一名学生读要求:先连一连,再填空。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指出:看来我们一定要看清楚是把多少个看成一份,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几倍。

  3.摆一摆

  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稍微放松放松,动手摆摆小棒。

  先观察图上是怎么摆的?看这些小棒是把多少根看成一份的?(出示第一小题的摆法)

  (1)第一行摆3根,第二行摆3个3根,问:第二行的根数是第一行的几倍?

  照样子在桌上摆一摆,比一比谁摆得又对又快。

  (2)移动一根小棒,要使第二行摆的根数是第一行的5倍,该怎样移动?

  (3)第一行任意摆,但第二行的根数必须是第一行的3倍,你会怎么摆?

  (4)第一行任意摆,第二行也任意摆,但两行必须有倍数关系,你会怎么摆?

  选一学生到展台上摆,其他学生在桌上摆。(表扬:认真的,又对又快的学生)

  4.年龄问题

  小明说:“去年我5岁,妈妈35岁。”

  (1)去年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几倍?

  (2)去年妈妈的年龄比小明大几岁?

  (3)今年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几倍?

  (4)今年妈妈的年龄比小明大几岁?

  5.动物园里的乐趣

  谈话:还有哪些动物也来参赛了,分别有几只?

  你能说说哪些动物的数量之间有倍数关系吗?(比如:小熊的只数是小鸭的2倍,算式是4÷2=2)

  你能像我这样看图说一说吗?同桌互相说。学生同桌讨论后指名交流。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呢?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4

  一、教材

  (一)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71页例1、例2。

  (二)教材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倍的认识”是第三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从这里开始教学有关两个数的倍数关系的应用题。例1、例2是首先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思维方法。教材以让学生实际操作为基础,联系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倍”的概念。做到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内容安排是科学的,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知道“倍”是由两个数量比较得到的。能说出和摆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惯和对数学的学*兴趣,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倍”的概念,能说出和摆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

  难点:理解“倍”的概念与除法含义的联系。

  二、教法与学法

  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学法:

  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景,寓学于情

  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建立表象。所以,课的开始从比较梨和苹果的个数开始,让学生看图说话比较两数之间有比多比少的关系,引出要学*新课内容——倍数关系。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

  通过3个梨和6个苹果的比较,圈一圈,发现6个苹果即为2个3,从而引出苹果的个数是梨的2倍。接着再逐一减少梨的个数,让学生说一说苹果与梨的倍数关系,最后比较3次的变式提出:苹果都是6个,为什么每次分的个数都不一样呢?让学生思考、讨论,初步感受到苹果是梨的几倍,要以梨的个数为标准,苹果有几个这样的.几份,就是梨的几倍。

  2、感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在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画一画,让学生感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再画之前,让学生思考:怎么画才能一眼看出圆形是三角形的几倍?再通过比较上面的两题:○的个数都是△的2倍,为什么第一次画4个,第二次画8个?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得出:△的个数不同,也就是标准不一样,所以它的几倍也不一样。同时也让学生感知到求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几个几。

  (三)练*提高

  巩固练*,是本节课学生消化知识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加深理解倍的概念的环节。我一共设计了四道练*,*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意图打开学生的思路,更让学生在分析、解决疑难时再一次明确几个几与几倍的关系。同时设计时注重一题多用,希望能的发挥*题的作用。

  第一题练*让学生承接上面的画一画,自己编出一道倍数关系的图,在编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把谁当做一份,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几倍。再通过展示作品,在说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对倍的认识。

  第二题练*设计为选择题,让学生在对与错的辨析中,进一步明确倍的概念。

  第三题练*为说一说,出示4个数字,让学生选择两个数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从形象具体的图形到抽象的数字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小小的飞跃,通过这样的练*能锻炼学生的数感。

  第四题的练*是一道提高练*,将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拓展到三个数,需要学生更有序的进行思考。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理解“倍”的意义。

  2、会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

  3、使学生深入理解除法的意义,体会知识的发展与联系。

  4、在与同伴共同探讨的计算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倍”的认识,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难点:

  理解“倍”的认识。

  教学准备:

  电子白板

  预*要求:

  一、借助实物理解倍的意义。

  爸爸分3个苹果,妈妈分6个苹果,爸爸和妈妈分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先摆一摆,再用图画出来,然后写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二、画一画

  (1)△有4个,○是△的2倍。

  (2)☆有3个,□是☆的3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喜欢大海吗?今天有几个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海边拾贝壳,大家看!(出示情境图)这是同学们拾贝壳的情况。

  学生交流:王丁拾了3个贝壳,李飞拾了6个贝壳,刘林拾了8个贝壳,丁明拾了9个贝壳,王晶拾了4个贝壳,林杰拾了18个贝壳。

  3、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李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

  林杰拾的贝壳数是李飞的几倍?

  二、解决问题,合作探究。

  1、认识“倍”

  解决问题:李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

  我们先来看王丁和李飞拾贝壳的情况。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王丁拾的贝壳数少,李飞拾的贝壳数多。

  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我们来画图看一看,王丁拾了几只?我们用三角形表示。李飞拾了几只?我们用圆形表示。

  师画图:

  王丁:△△△

  李飞:○○○○○○

  看图想一想,它们之间还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交流:李飞的正好是王丁的2份。

  大家看,王丁拾了3只,李飞拾的数量相当于几个王丁拾的?(2个)

  你能不能想一个办法,让大家很容易就能看出李飞拾的只数是2个王丁拾的那么多呢?(学生在图上表示)

  为什么把3只分为一组,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学生交流)

  同学们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表示的方法,虽然方法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说明6只里面正好有2个3只,也可以这样说:6是3的2倍。(板书:6是3的2倍)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大胆猜一猜,还有谁是谁的2倍?

  (学生猜测后,假如学生举例:8是4的2倍,就让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想的?只要能说出“8里面有2个4”就可以了。)

  8到底是不是4的2倍呢,我们在本上画一画、圈一圈。

  (学生画图后交流:为什么4个4个圈?)

  谁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

  (学会举例并要说出是怎样想的)

  猜12是4的几倍?说明理由。(学生猜测后画图验证)

  12是4的几倍?其实也就是看看12里面有几个4。

  猜20是5的几倍?说明理由。36是6的几倍?72是8的几倍?

  咦,大家怎么说得这么快?

  (学生交流得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看看这个数中有几个另一个数,可以用除法计算。)

  现在我们已经会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了。(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解决其余的问题。

  林杰拾的贝壳数是李飞的几倍?

  林杰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

  引导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进行交流。

  三、巩固练*

  (学生独立解决,然后集体交流。)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了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倍的认识”是低年级数学课的教学重点,又是难点。“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中没有给学生“倍”的概念定义,所以低年级学生要建立“倍”这一概念,应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和通过自己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比较,从而得出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这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体现了层次性和坡度性。

  由例题开始,通过课件展示两种蝴蝶只数的变化,从而引起倍数关系的变化,让学生边看图边说,使学生初步感知“倍”的含义;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摆小棒,讲数理,做第一层次的练*;第二层次画图,教师只画出第一行的图形,第二行的图形让学生自己定,是第一行的几倍,通过画一画使学生加深对“倍”的含义理解;最后,设计了一个浏览动物园的情境,让学生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使学生既感新鲜又感亲切,兴趣盎然。整个教学过程,老师始终抓住把什么当作1份,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是这样的几倍,来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

  二、重视操作活动,发挥主体作用。

  教师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画一画等,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从参与学*过程,而是把操作、理解概念、表述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操作,让学生既学得高兴又充分理解知识,形象直观地建立“倍”的概念,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教师从学生喜爱小动物入手,例题出现颜色艳丽的蝴蝶,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兴趣,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使他们从熟悉的生活实际中感受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感到生活离不开数数学就在我身边,从而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

  四、在学*知识的同时,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教给学生思考方法、学*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让学生在脑海里留下数学意识,长期下去,学生将终身受用。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菁华6篇)(扩展6)

——《倍的认识》数学教学设计 (菁华5篇)

《倍的认识》数学教学设计1

  一、教材

  (一)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71页例1、例2。

  (二)教材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倍的认识”是第三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从这里开始教学有关两个数的倍数关系的应用题。例1、例2是首先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思维方法。教材以让学生实际操作为基础,联系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倍”的概念。做到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内容安排是科学的,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知道“倍”是由两个数量比较得到的。能说出和摆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惯和对数学的学*兴趣,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倍”的概念,能说出和摆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

  难点:理解“倍”的概念与除法含义的联系。

  二、教法与学法

  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学法:

  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景,寓学于情

  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建立表象。所以,课的开始从比较梨和苹果的个数开始,让学生看图说话比较两数之间有比多比少的关系,引出要学*新课内容——倍数关系。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

  通过3个梨和6个苹果的比较,圈一圈,发现6个苹果即为2个3,从而引出苹果的个数是梨的2倍。接着再逐一减少梨的个数,让学生说一说苹果与梨的倍数关系,最后比较3次的变式提出:苹果都是6个,为什么每次分的个数都不一样呢?让学生思考、讨论,初步感受到苹果是梨的几倍,要以梨的个数为标准,苹果有几个这样的几份,就是梨的几倍。

  2、感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在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画一画,让学生感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再画之前,让学生思考:怎么画才能一眼看出圆形是三角形的几倍?再通过比较上面的两题:○的个数都是△的2倍,为什么第一次画4个,第二次画8个?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得出:△的个数不同,也就是标准不一样,所以它的几倍也不一样。同时也让学生感知到求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几个几。

  (三)练*提高

  巩固练*,是本节课学生消化知识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加深理解倍的概念的环节。我一共设计了四道练*,*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意图打开学生的思路,更让学生在分析、解决疑难时再一次明确几个几与几倍的关系。同时设计时注重一题多用,希望能的发挥*题的作用。

  第一题练*让学生承接上面的画一画,自己编出一道倍数关系的图,在编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把谁当做一份,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几倍。再通过展示作品,在说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对倍的认识。

  第二题练*设计为选择题,让学生在对与错的辨析中,进一步明确倍的概念。

  第三题练*为说一说,出示4个数字,让学生选择两个数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从形象具体的图形到抽象的数字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小小的飞跃,通过这样的练*能锻炼学生的数感。

  第四题的练*是一道提高练*,将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拓展到三个数,需要学生更有序的进行思考。

《倍的认识》数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初步理解“倍”的含义,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初步的观察、比较、推理、迁移、概括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激发对数学学*的兴趣。养成善于动脑、合作交流的良好学**惯。

  教学重点

  建立“倍”的概念,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难点:

  理解“倍”的意义,学会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答题纸。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你们去过美丽的海边吗?

  生:去过。

  师:你在海边做过哪些有趣的事情?

  学生交流自己在海边所做的有趣的事情。

  师:你们在海边做的事情真的很有趣。

  二、导入新课:

  师:几位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也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瞧,他们在干什么?(课件出示情境图)

  生:他们在捡贝壳。

  师:他们分别有什么收获呢?(课件出示三位小朋友的收获)

  生1:王丁捡了3只扇贝,6只海螺。

  生2:李飞捡了2只扇贝,8只海螺。

  生3:刘林捡了15只海星,5只螃蟹。

  师:我们先来看王丁的收获。他捡了几只扇贝,几只海螺?

  生:王丁捡了3只扇贝,6只海螺。

  师:扇贝和海螺的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海螺比扇贝多3只。

  生2:扇贝比海螺少3只。

  生3: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2倍。

  师:刚才这个同学说到一个倍字。(板书倍)

  师总结:是的,同学们,在数量之间除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多和少的关系外,还有着倍的关系,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对吗?学*了这节课的知识,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倍的知识。(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三、探究新知:

  1、认识倍

  师: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几倍?(课件出示问题)

  这里的倍是什么意思?我们一起来研究。

  师:海螺与谁比?

  生:扇贝。

  师:扇贝有3只,海螺有几个这样的3只呢?

  生:2个。

  师:怎样能让大家很容易地一眼就能看出海螺有2个3只?

  你可以在1号答题纸的第一题上圈一圈。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圈的呢?

  生:我是3只3只的圈。

  师:同意他的圈法吗?

  生:同意。(课件演示3只3只地圈)

  师:的确,这样就能让人一眼看出海螺有2个3只。

  揭示倍:像这样,6只里面有2个3只,我们就说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2倍。(板书:6只里面有2个3只,我们就说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2倍。)

  师:谁能像老师这样说说,为什么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2倍?

  指名两三个学生说,然后同桌之间相互说,最后再找两个学生看着图说。

  师:刚才那位同学说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两倍,说对了吗?

  生:对了。

  师:老师建议大家把掌声送给第一个用倍的同学。

  2、理解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1)海螺里面有几个3只,海螺的只数就是扇贝的几倍。

  师:海螺有2个3只,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2倍。如果海螺有3个3只,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几倍?(课件出示3个3只)

  生: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3倍。

  师:为什么?

  生:9里面有3个3只,海螺的只数就是扇贝的3倍。

  师:如果海螺有4个3只,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几倍?(课件出示4个3只)

  生: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4倍。

  师:如果海螺有5个3只呢?

  生:5倍。

  师:如果海螺有100个3只呢?

  生:100倍。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海螺里面有几个3只,海螺的只数就是扇贝的几倍。

  师:刚才变化海螺的只数我们找到了新的倍数关系,变化扇贝的只数,能找到其他的倍数关系吗?我们继续研究。

  (2)海螺里面有几个扇贝的只数,海螺的只数就是扇贝的几倍。

  师:谁来说李飞的收获?(课件出示李飞的收获)

  生:李飞捡了2只扇贝,8只海螺。

  师:李飞捡的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几倍呢?(课件出示问题)

  请同学们在1号答题纸的第二题上圈一圈,填一填。(课件出示:8只里面有()个2只,海螺的只数就是扇贝的()倍。)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完成的同学在小组内交流怎么想的。

  师:我们一起来看这位同学是怎么圈,怎么填的?(指名一位同学到展台前汇报交流)

  生:我是2只2只的圈的,8只里面有4个2只,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4倍。

  师:为什么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4倍?

  生:8只里面有4个2只,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4倍。

  师:会学*的同学应该会在比较中发现规律,学会知识。我们在找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几倍的时候,这一组是2只2只的圈,为什么这一组要3只3只的圈?(课件出示一组2只圈的,一组3只圈的)

  生:因为第一组扇贝有2只,第二组扇贝有3只。

  师:我们都是拿海螺和扇贝比,当扇贝有2只时,只要看看海螺里面有几个这样的2只就行,所以2只2只地圈。当扇贝有3只时,只要看看海螺里面有几个这样的3只就行,所以3只3只地圈。

《倍的认识》数学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圈一圈、画一画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难点:建立“倍”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生:喜欢)

  师:老师也很喜欢,你们想知道老师最喜欢什么动物吗?(想)请看,是什么呀(课件出示兔子)(生:兔子)

  师:对了!它们是可爱的小兔子,你知道兔子爱吃什么吗?(生:萝卜)

  师:是的。兔妈妈给小兔子们准备了可多的萝卜,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看这里有几种萝卜?(生:3种,分别是胡萝卜、白萝卜、红萝卜。板书)

  师:仔细数数它们分别有几根?

  生:胡萝卜有2根,白萝卜有6根,红萝卜有12根。

  师:你们都看到了吗?(生:看到了)真好!(指着课件的数)根据萝卜的数量,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生:胡萝卜比白萝卜少4根。胡萝卜比红萝卜少10根……

  师:刚才我们说的多几根少几根是表示两种数量差的关系,一共多少根是表示两种数量和的关系。把两种数量作比较的时候除了刚才说的两种关系外还有一种新的关系,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种新的关系“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或。你真不错,都会用倍来说他们之间的关系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研究胡萝卜和白萝卜

  师:我们首先来研究胡萝卜和白萝卜。胡萝卜有几根?(生:2根贴)

  师:白萝卜有几根?(生:6根贴)

  师:如果我们把2根胡萝卜看作一份的,那么6根白萝卜里几个这样的一份吗?(生:3个这样的一份)

  师:我们一起来圈一圈,数一数(师边圈生边数:1个、2个、3个)白萝卜有3个这样的一份,也就是3个2根。像这样白萝卜有3个2根,我们就说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师板书白萝卜3个2根,我们就说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师:谁能试着说说我们刚才是怎样得到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请3个同学说)

  师:他们说得都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把!把胡萝卜的2根看成一份,白萝卜有3个2根,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师:你们都会说了吗?(会)同桌之间互相说说为什么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说好的同学就坐端正告诉老师你们说好了。

  师:我们一起来说说,因为胡萝卜有2根,白萝卜有3个2根,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2、研究胡萝卜和红萝卜

  师:通过刚才的学*我们知道了胡萝卜和白萝卜之间有倍数关系,那么胡萝卜和红萝卜之间是不是也有倍数关系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胡萝卜和白萝卜的图)

  师:这里胡萝卜有几根?红萝卜又有几根呢?

  生: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12根

  师:我们再把2根胡萝卜看做一份,这12根红萝卜里又有几个这样的一份呢?(生:6个这样的一份)

  师:谁能到黑板上来移一移红萝卜,让大家看清楚(请学生,请同学们认真看他移的和你想的一样吗?)你们同意他的移法吗?很好!我们也圈一圈,数一数(师边圈生边数1个2个……6个)

  师:红萝卜有6个这样的一份,也就是有6个2根。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个2根,那么红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几倍呢?(生:6倍)

  师:为什么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6倍呢?(如果答的不一样,那就问我们应该以几个为一份,才能一眼就看出红萝卜的根数是白萝卜的几倍呢?)

  生1:因为把胡萝卜的2根看成一份,红萝卜有6个2根,所以红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6倍.

  师:你们想得跟他一样吗?(生:一样)那谁想来再说说看。(生2:……)

  3、研究白萝卜和红萝卜

  师:胡萝卜和红萝卜之间也有倍数关系呢!仔细观察图中的萝卜,你还能发现谁和谁之间也有倍数关系?

  生:白萝卜和红萝卜之间也有倍数关系。

  师:那谁是谁的几倍?

  生:红萝卜是白萝卜的2倍。(多问几个同学)

  师:你们都同意吗?(同意)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把白萝卜的6根看成一份,红萝卜有2个6根,所以红萝卜的根数是白萝卜的2倍。

  师:我们也来圈一圈。把6根白萝卜圈起来看作一份,那么红萝卜有这样的2份,也就是2个6根。我们就说红萝卜是白萝卜的2倍。(课件出示)

  师: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们,现在兔妈妈又找来了一根胡萝卜,看这幅图,现在白萝卜是胡萝卜的几倍呢?(生:2倍。多人说)你们都认为白萝卜是胡萝卜的2倍.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为什么说白萝卜是胡萝卜的2倍.

  生:把3根胡萝卜看成一份,白萝卜有这样2份,也就是2个3根。所以白萝卜是胡萝卜的2倍。

  师:孩子们,他是把几根胡萝卜看成一份,(3根)那白萝卜这样的几份呢?(2份)也就是2个3根。所以我们说(生来说:白萝卜是胡萝卜的2倍)

  师:孩子们,请认真观察,上下两幅图的萝卜,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生:它们都有6根白萝卜,都是把胡萝卜都看成一份。上幅图中有3根胡萝卜,白萝卜分成了2份,下幅图中有2根胡萝卜,分成了3份。)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咦!它们都是胡萝卜和6根白萝卜比较,为什么一个是2倍,一个是3倍呢?

  生:因为上幅图中胡萝卜有3根,而下幅图中胡萝卜有2根。胡萝卜的根数不同。

  师:谁听懂了!

  生:说

  师:你们都听明白了吗?(生:听明白)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上幅图中是以3根胡萝卜为一份,白萝卜有2个3根,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2倍。而下幅图中是以2根胡萝卜为一份,白萝卜有3个2根,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他们的胡萝卜的根数不同,也就是一份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倍数就不同。

《倍的认识》数学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倍的认识(《现代小学数学》第三册).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倍”的概念,建立有关“倍”的表象,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倍”.

  教学难点:

  认识“倍”.

  教具:

  电脑及教学软件、图片、投影片.

  学具:

  判断牌、小棒.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一)8里面有()个4

  12里面有()个3

  18里面有()个6

  (二)第一排有()个▲▲▲▲

  第二排有()个3■■■■■■■■■

  二、新授部分:

  (一)师:今天我们学*新知识:“倍”的认识(板书)

  出示:两只黄蝴蝶

  师:把两只黄蝴蝶看成一份.

  再贴六只粉蝴蝶.

  问:粉蝴蝶有几个2只?

  师:粉蝴蝶有3个2只.我们说,粉蝴蝶的只数是黄蝴蝶的3倍.(板书)

  两只黄蝴蝶看成一份(倍)

  粉蝴蝶有3个2只

  粉蝴蝶的只数是黄蝴蝶的3倍

  让生看一遍,再请两个学生读.

  师:要比较两个数的倍数关系,首先要确定谁做一倍,把另一个数量和它比较.有几个1倍,就是它的几倍.

  (二)出示3个桃子,12个梨

  师:如果把3个桃子看成1倍(出示),梨有几个3?

  出示:梨有()个3

  ()的个数是()的()倍.(讨论)

  (三)出示:

  ●●●●

  ★★★★★★★★

  问:谁能用3句话说出五角星和圆片的倍数关系?

  先讨论,再回答.

  生口述,师出示:

  把4个圆片看作1倍

  五角星的个数有2个4

  五角星的个数是圆片的2倍

  师:再加上4个五角星.(贴图)

  问:这时五角星的个数是圆片的几倍?为什么?

  师:再取下两组五角星,问:这时五角星的个数是圆片的几倍?为什么?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上面几个题,对“倍”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比较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时,首先看把谁作为一倍,再把另一个数量和它比较,看有几个一倍,就是它的几倍.

  问:谁还有不明白的?

  师:下面,我们做几个练*,看谁掌握得最好.

  练*:

  1.第一排摆2根小棒作为一份

  第二盘摆3个2根

  问:看你摆的小棒,谁能说说第二排是第一排的几倍?为什么?

  2.第一排摆3根小棒

  第二排摆的是第一排的4倍

  问:怎样摆?为什么?

  3.拿12根小棒

  师:把12根小捧摆或二排,要使第二排的个数是第一排的3倍,应怎样摆?(先讨论,再摆)

  三、巩固练*

  (一)电脑演示3道填空题(略)

  (二)判断

  1.有3只黑兔.白兔有5个3只,我们说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5倍。()

  表示:▲的个数是●的4倍。()

  3.说出下图中有哪几种倍数关系?(书上)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五、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数学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圈一圈、画一画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几何直观。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惯。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

  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引出“倍”,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兔子最爱吃什么吗?请看,小兔子们看到这些各种各

  样的萝卜,特别的开心。谁来找找关于萝卜的数学信息?(板书: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

  师:看,黑板上有这么多关于萝卜的信息,请你比一比各种萝卜的数量,你会有什么发现?

  二、在圈画中形成对倍的初步认识

  1、①说出是红萝卜是胡萝卜的几份

  师:如果我们把2根胡萝卜,看作1份的话,也就是几个2?那么,红萝卜有这样的几份呢?请你上来圈一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师:你能圈一圈,让大家看得更清楚些吗?

  ②说出红萝卜是胡萝卜的几倍

  师:小朋友们看,像这样,胡萝卜有2根,我们把它看做1份,也就是1个2,

  红萝卜有这样的3份,也就是3个2,3个2也可以说成2的3倍(板书)。那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谁愿意尝试一下完整地说一说。还有谁也会说?你也想说一说?

  2、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知道了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那么你能找到白萝卜和胡萝卜的倍数关系么?

  师:我请1位小朋友上来摆一摆,圈一圈。请你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谁能再来说一说。

  师:有没有小朋友不圈就知道他们的倍数关系?

  3、师:请看。白萝卜有6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6)倍;

  红花有8朵,黄花有2朵,(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4倍;

  苹果有2个,香蕉有16个,(香蕉)的数量是(苹果)的(8)倍。

  师:你有什么发现?

  师:你还会举例吗?看来我们的身边还存在着很多倍数关系,下课以后你可以慢慢观察。

  三、在比较中充实对倍的认识,掌握倍的内涵

  1、师:小朋友们请看,现在兔妈妈又找来了1根胡萝卜,现在红萝卜的根数还是胡萝卜的3倍吗?

  师:红萝卜为什么是3根3根的圈?把谁看做1份?那我们圈红萝卜的时候能不能随意的圈?应该怎么圈?有这样的几份?那么红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几倍?

  师:都是红萝卜和胡萝卜在比较,为什么一下是2倍,一下又是3倍呢?

  2、数学书P50页第1题。

  ①红、蓝圆片

  师:请看,谁是谁的几倍?那么乱你也能看出的3倍呀?

  ②红、蓝、绿圆片

  师:看,老师又增加了一种颜色,说说看,你还发现了哪些倍数关系?

  3、3根与10根的倍数关系

  ①摆一摆

  师:请看,白萝卜的根数还是胡萝卜的5倍吗?(胡萝卜3根,白萝卜10

  根)不着急,等会儿请你们用小棒代替萝卜来摆一摆。现在先听我指令:有几根胡萝卜?请你拿出3根小棒摆在第一行;有几根白萝卜?再拿出10根小棒摆在第二行。请你移动小棒,看看第二行的小棒是第一行小棒的几倍?请生上台摆。(第二行小棒的数量是第一行小棒的3倍还多1根)

  ②改变第二行小棒的数量(要摆)

  师:你有什么办法,改变第二行小棒的数量,让他们成倍数关系?(减少1根或

  增加2根)你还可以利用手上的其他小棒想想办法吗?

  师:以此类推,要成倍数关系,每次增加几根?再增加1个3根是几倍?再加1

  个3根?那我可以把小棒不断减少吗?剩下1倍,请你说说谁是谁的1倍。(1个3也可以说成3的1倍)

  ③改变第一行小棒的数量(可以不摆)

  师:那如果第二行小棒的数量不变,你能改变第一行小棒的数量,使他们成倍数

  关系吗?(第一行:1根、2根、5根、10根)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同一道题,想出了多种方法解决,掌声送给自己。

  四、巩固练*,加深理解

  1、摆一摆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亲自摆一个倍数关系?要求:用小棒摆一摆,表示第

  二行小棒的数量是第一行的4倍。(展示学生作品,尤其发现摆错的)

  师:为什么我们摆的方法不一样,用的小棒根数也不一样,可是都能表示第二行

  的小棒是第一行的4倍呢?(把第一行看做1份,只要第二行有像第一行那样的4份,我们就可以说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

  五、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倍

  胡萝卜:

  1个2

  红萝卜:3个2

  的根数是的3倍。

  白萝卜:5个2

  的根数是的5倍。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菁华6篇)(扩展7)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范文二十份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1

  《倍的认识》是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一课的教学知识点主要有两个:

  一是认识倍,理解倍的意义;

  二是在此基础上,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决问题。“倍”这个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倍的认识》前,我仔细翻阅了教材和教参,对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从自我出发,看看这节课应怎样设计,起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按照信息窗的设计进行教学,但我总有个疑问,“倍”的概念应怎样提出呢?学生怎样才能很好的理解“倍”呢?

  于是我又大量的翻看网上的优秀教案和优秀视频,从中学*他们的优点,逐渐把自己的困惑一一解答,然后静下心来,重新整理了自己授课的思路,才确定了从学生认识的图形出发,由形找数,数形结合让学生观察比较,发现两个量之间的相差关系,其目的是联系以前的旧知,给学生建立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引发新知,其实在相差关系基础上,两个量之间还存在一个新的关系就是倍数关系。存在倍数关系有个前提,那就是两个量之间需要存在一个包含关系,即大数里有几个小数。在学生心理建立好“一份”和“几份”的认识,明确图上表面含义“几份”的产生是由“一份”决定的。通过形象动画展示,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找准“一份”很重要,它可以清楚地让我们找到“几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刻的体会到这种包含的关系,从而告诉学生这是一种新的关系:倍数关系,此时我们可以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也给我留下了思考:教学时一门严谨的学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严谨。本节课我的一些语言描述不准确,不到位,这非常不利于使学生形成准确的数学思维。因此,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一定注意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提炼自己的教学用语。还有就是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比较差,还是应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一部分同学不跟着老师,心思不在课堂上,还是花点时间提醒同学。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2

  这是一节抽象的概念课——“倍的认识”,整个过程教师花时不多,但学生学得充实快乐。也许正是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了学生的心理特征。

  一、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材料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中学*材料的提供途径应该是多样的,可以是教师提供,也可以是学生提供,学*材料应该是丰富的,便于学生进行探索与研究。教师首先要理解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在意义。教师应本着“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理念,以教材所提供的为蓝本进行合理的设计改进。因此,我以美丽的大森林为背景,设计了更生动更符合二年级孩子心理特征的情境。在碧绿碧绿的草地上先出示两种动物(2只猴子,6只小鸭子),在原有知识(比多,比少)的基础上,引入一个新的概念—“倍”的认识。在学生体验的过程中,教师顺其自然,出示了4只青蛙,8条小鱼,12只小鸟……,引导学生在情景中探索,在操作中感知,可以说学生对“倍”的理解已经比较透彻了。

  二、关注师生间的*等对话

  教师不仅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且是学生年长的伙伴和真诚的朋友。好的数学老师应该善于营造一种生动的数学情景,一种*等的对话情景。课堂教学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中所进行的“对话”,教师和学生不仅仅通过语言进行讨论或交流,更主要的是进行*等的心灵沟通。在对话的过程中,学生作为一个个具有独立完整的精神个体展现在教师面前。这种状态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共享”。

  本节课的教师时而充当“听众”,时而充当“长者”,引导学生去倾听、交流、探索。用“谁听明白了,请你用学具摆一摆,把我的意思讲给大家听”“不要说出答案,用学具摆一摆,悄悄把想法告诉给我。”给学生设置障碍,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给学生最有实效的评价…同时,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动向,在预设中生成,在生成中变化。新课标要求课堂给学生适度的开放,但也给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动作用,尊重个体的价值取向,遵循教学规律,这些将永远是课堂教学进入用心境界的先决条件。

  当然,本课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如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还应加强,需要自身不断的努力提高。新的课程改革给教师一个全新的舞台,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的探索实践,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3

  标准量变化,比较量不变,体会倍的变化。

  在上一类变化的基础上教学设计,让兔妈妈拿来1根胡萝卜,将标准量变为3,再一次激活学生的思维,现在红萝卜还是胡萝卜的3倍吗?同样是红萝卜和胡萝卜比,怎么一会是3倍,一会又是2倍呢?新的矛盾冲突,使学生在反思与对比中体会到比的标准很重要,当标准量变化,虽然比较量不变,但倍也随着发生变化。对比了标准量和比较量两种变化之后。我巧妙的在同一情境中继续深入的`挖掘教学资源,提出当标准量3根胡萝卜,10根白萝卜还是它的5倍吗?你能改变白萝卜的数量,让他们成为整倍数关系吗?这其实又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课堂上学生人人动手、动脑,思维不断爬升,亲历了不断创造倍数关系的主动学*过程。这样的教学不仅关注到倍概念标准结构,而且提供辨识结构,让学生感悟到在不同数据背后,隐藏着相同点,即以一方为标准,另一方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几倍,在变中求不变。可见在创建倍的直观模型的学*活动中,从实物的比较,到数量之间的比较,从形到数,从感性到理性,从不懂到懂,从有点懂到完全懂,我帮助学生层层深入的理解了倍概念的内涵和本质,较好的沟通了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让我的课堂洋溢着思考的味道,整节课的过程就是让学生逐渐、领悟抽象的过程。学生正是在不断的抽象中把握了倍的概念。

  今天这节课,我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效果。虽有些小小的遗憾,如果能再多给学生一些表扬和鼓励,组织教学时再紧凑些,那么效果就更好了,这就是以后我努力的方向。每一次这样的比赛都是难得的机会,从备课、磨课、到最后的上课,都是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而且在每次上课的过程中我都会有些新的感悟,这些对于像我一样的年轻教师成长尤为重要。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4

  【摘 要】“倍”的概念该如何用具体

  语言提出呢?经过探讨一致认为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自己试着说出理解就可。在探讨中自己的授课思路逐渐清晰,重难点的突破有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知识点 观察 动手 思路

  “倍”是三年级上册中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如何把这个抽象的知识上的生动,在孩子的脑海里建立形象深刻的“倍”概念,s是课前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为此我仔细翻阅了教材和教参,联系了高低年级知识的关系,对知识点的重难点做到了心中有数。并和同组的几个老师进行探讨:“倍”的概念该如何用具体语言提出呢?经过探讨一致认为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自己试着说出理解就可。在探讨中自己的授课思路逐渐清晰,重难点的突破有自己的想法。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巧设计,数形结合易突破重难点

  根据低年级孩子的特点,抽象思维较困难,在教学数形结合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

  本届课中用课件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图中的兰花有两朵,红花6朵。如果把两朵兰花看成一组,红花有这样的几组?学生通过动手圈一圈圈出三个两朵。我说,这样在数学上可以说红花是兰花的3倍。板书:兰花两朵红花6朵,6是2的3倍。再出示兰花3多,红花6朵,让学生试着用刚才的方法圈一圈,找一找并试着说一说倍数的关系。学生照猫画虎都能说出正确的关系,但这只停留在知识的表面,所以紧接着让学生观察这两组图形之间的关系,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倍是什幺?生1:只能说大数是小数的倍数,不能说小数是大数的倍数;生2:大的数里面有几个小的数就是几倍。生3:可以用除法找倍数,例如6÷2等于3倍。生4:用圈的方法可以找倍。孩子们七嘴八舌说出自己对倍的理解,也在一点一滴的补充中的概念清晰具体,易于理解。

  2、游戏穿插,激发学生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新知探讨后,设计的拍手游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又能及时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我拍手两下,让学生集体拍出我的2倍,3倍。学生拍出2倍,我提出:同学们拍的不容易听出来是几倍,怎样办?这时立即有学生说我们在心里圈一圈,我问怎样听出圈呢?又有学生补充说,一倍停顿下,再拍下一倍。我伸出5个手指,问5个学生的手指是我的几倍?我伸出10个手指,问5个学生的手指是的我的几倍?在游戏中学生的情绪高涨,兴趣浓厚,感受到了倍在生活中处处存在,也内化了概念。

  3、设计多种感官的练*,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的练*是课堂学*效果最直接的检测,设计有效,典型,灵活多样的练*题能让学生更积极投入的练*中。本节课的练*重视操作活动,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本节课中我主要设计圈一圈:第一行4颗星,第二行12颗星,请圈一圈,并说一说谁是谁的几倍?摆一摆:左边3根小棒,请摆出它的3倍。说一说:12有可能是哪些数的倍数等说多种练*题等。猜一猜:有小黑猫10只,小黑猫是小花猫的2倍,小花猫有几只?

  不足反思:

  一、课堂时控是这学期我努力改进的一个方面,让课堂张弛有度,让学生在一节课最黄金的时间探究新知,积极动脑,在容易疲乏分心时间及时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节课前半节课紧凑高效,在后半节练*过程中指明多名学困生重复说,不仅浪费了时间,也看出我对有些学生的学*没有信心。

  二、教学语言不够简练,出现了几次口误,这和自己个性不够从容,易性急有关,虽然及时改正过来,但自己很清楚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述一定要严谨、精炼、简洁,不能让学生产生歧义,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锻炼自己的教学语言,概念的表述准确无误。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5

  《倍的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和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学*的,学生将通过对已学*的有关乘法的知识进行迁移获得“倍”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对倍的认识比较陌生,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我在本节课的设计和教学中体现了以下“五个注重”,让学生对“倍”的认识倍加深刻。

  一、注重知识迁移,找准认知起点

  “倍”的概念的建立是在学生掌握简单的乘法知识后进行演化学*的,它是依据乘法知识中“份”的概念扩展来的。简单地讲就是“几个几就是几倍”,是乘法意义的进一步发展。课前,充分利用学生“鼓掌”,然后教师拍2下,要求学生拍2个2下;老师拍3下,要求学生拍2个3下……通过简单的拍掌游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同时也将新旧知识(几个几和倍)联系起来,从而直观的让学生初步认识“倍”,初步形成倍的概念,为新知的转化做好铺垫。

  二、注重操作活动,发挥主体作用

  在探究新知教学中,充分创造机会,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比一比等学*活动,让学生的眼、脑、口、手等多种感官参与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倍”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做中学”,这样学生既学得高兴,又充分理解了知识,形象直观地建立了“倍”的概念,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三、注重拓展教材,帮助理解知识

  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建立和理解倍的概念,需要一个反复、持续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和扩展教材资源,通过创设连续的情境,让学生在有趣的“变化”中进一步认识倍,感受在比较倍数关系时标准的重要性,要明确谁比谁,再找出倍数关系。在例1教学后,设计动画情境,改变白萝卜和胡萝卜的根数,如,小兔又拔了2根白萝卜,先让学生比较白萝卜和胡萝卜的根数;小兔又拔了1根胡萝卜,再让学生比较红萝卜和胡萝卜的根数;然后让学生通过想一想、议一议、画一画改变3根胡萝卜或10根白萝卜的根数,使白萝卜是胡萝卜整数倍;最后,引导学生认识“谁是谁的1倍”。又如,学生完成巩固练*“做一做”第1题后,引导学生比较蓝色圆片和黄色圆片的数量。再如,学生完成“做一做”第2题后,进行拓展:如果第二行摆12根小棒,要使第二行是第一行的2倍,第一行要摆几根?”这是对“倍”的逆运用,是“倍”到“份”的回归,从而让学生加深了对“倍”的认识和理解。

  四、注重联系生活,激发学*兴趣

  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合作交流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课前创设的拍掌游戏、课中探究红萝卜、白萝卜分别与胡萝卜的倍数关系、课尾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的“倍”以及有关“倍”的小故事“成倍增长”的威力等,都让学生充分体会了“数学离不开生活”,让学生“倍”感亲切。

  五、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数学素养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和灵魂。教给学生思考方法、学*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让学生在脑海里留下数学意识,长期下去,学生将终身受用。在这节课中,注重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倍”的概念的感知和理解都从图形入手,使抽出的概念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从看到摆、画,都反映出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在探究新知时的拓展,改变比较量(白萝卜的根数)或改变标准量(胡萝卜的根数),在巩固练*时的拓展都渗透了“变与不变”数学思想,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紧扣“倍”的本质,在变化的倍数关系中探寻不变的“几个几就是几倍”的本质内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同时,教师注重学生学*方法的指导。如:课尾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用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比一比等学*方法研究了倍的有关知识,并把旧知(几个几)转化成新知(倍),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而且懂得了数学学*的方法。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6

  《倍的认识》是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一课的教学知识点主要有两个:一是认识倍,理解倍的意义;二是在此基础上,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决实际问题。“倍”这个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倍的认识》前,我确定了以下几个待解决问题:哪个量是一份数?怎么确定的?如何确定另一个数是几份?有几个几份如何说?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怎么思考?

  1、确定重难点,巧设计易突破

  在学生心理建立好“一份”和“几份”的认识,明确图上表面含义“几份”的产生是由“一份”决定的。通过比、画、说、做,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找准“一份”很重要,它可以清楚地让我们找到“几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刻的体会到这种包含的关系,从而告诉学生这是一种新的关系:倍数关系,此时我们可以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根据新知,学会怎样应用和解决

  倍的认识充分了,放手给学生,让他们在观察中建立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从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倍”。

  3、充实课堂,让学生收获满满

  实现了教学目标,接下来就是练*题的选择,怎样才可以让每一个环节更加的充实呢?练*既是检验又是提升学生对知识理解的一个过程,因此在*题中让学生感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通过操作,建立“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

  4、课后反思,体会缺失

  在课后*题中,反映出教学中还是存在一定问题:学生太依赖画的环节,对倍的意识不强烈,需要进一步充实巩固。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7

  在这节课中,让学生获得“倍”概念的直观体验,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让学生获得“倍”概念的直观体验,从而建立倍的概念。

  1、对“倍”概念的理解扎实

  数学思考和数学表达同样重要。在组内老师的帮助下,我更注重学生对“倍”概念的理解和表述。这节课知识点不难,难在表达上,于是我从例题开始,给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表达方式:“草莓是1个2,苹果有3个2,所以苹果是草莓的3倍”,让学生在多次复述中理解“倍”的概念,建立“倍”与“几个几”之间的关系,同时会表达“倍数关系”。再通过2个草莓和10个桔子比,追问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在多次表述中强化了这一点,并抽象出10里面有5个2,10是2的5倍。所以整节课下来,学生的表述非常清晰明了,突破了本课的重点。

  2、练*题设计层次性强

  为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我设计了过关练*。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练*题设计由易到难、由扶到放,体现出了练*的坡度。学生在过关练*中,兴趣高涨,体验到了学*成功的乐趣。

  教学真的是一种遗憾的艺术,虽然在课前我对讲授的内容以及学生的生成进行了预设,但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有以下几点完成得不好:

  1、没有备好学生

  我在课前没有做好学生的知识前测,设定的教学起点与学生的知识生长点不符,其实学生对“倍”的认识远没有我想得那么陌生,我还是把学生看成是一张“白纸”了,在教学过程中,我的教学不能紧紧跟着学生走,而是让学生依存着我的教学设计去生成。

  2、语言不够严谨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严谨。只有教师准确、精炼的言语示范,学生才能够对问题进行准确的描述。本节课中,个别环节我的语言描述不准确,不到位,以至于学生回答问题不清晰。

  经过这次的课我感受到要上好一节课,课前备好课尤为重要,还要在*时的教学中仔细揣摩,锻炼自己对课堂生成处理的能力。与此同时,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反思与改进,我的课堂会更有趣、更高效,以期达到“教而无痕,学而有得”的境界!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8

  《倍的认识》是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中的知识。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开始接触“倍”的概念,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具体的活动,创设生活情境,从而引出“倍”,把新旧知识的联系更加紧密。因为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本节课的设计和教学注重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让学生能动手参与、直观体验,在愉快的学*氛围中掌握相关知识。为此,我做到了如下几点:

  (一)成功之处

  1、游戏导入,连接新旧知识。

  在本节课的开始,通过拍手接力,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几个几和倍),从而直观的让学生初步认识“倍”,初步形成倍的概念,为新知的转化做好铺垫。且拍手接力容易操作,费时少,为后续的新知学*和练*留出更多时间。

  2、情景教学,提高参与兴趣。

  结合教材中小兔子吃胡萝卜的情境,借助直观操作--胡萝卜贴片和利用电子白板的移动功能,指名学生移动萝卜,摆出白萝卜的数量是红萝卜的5倍。这样让学生加深对新识的理解。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与同桌讨论交流的过程既加强了合作交流的能力,又加深了对学*内容的理解。最后让学生上台演示,学生学*热情更高了。

  3、利用好动手操作活动。

  当学生在理解倍的意义有困难时,动手操作是比较好的学*活动。“做一做”第2题,通过操作学具,让学生在脑海里建立“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的表象,然后得出可以用乘法计算的'结论。

  4、在“变化”中进一步认识“倍”。

  本课的“变化”分为两类,一是标准不变,被比较的量变化;二是被比较的量不变,标准变化。

  5、拓展延伸,留出思考余地。

  (二)不足之处

  为避免情景太多的混乱感,最后的拓展还是回到小兔子吃胡萝卜的情景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一个数中有几个几”是“倍”的概念,还要让学生能反过来思考“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样也为后一节课的教学做了铺垫

  认识“倍”概念的过程,就是一个帮助学生逐渐抽象,最后领悟本质的过程。而要抽象,就必须进行比较,没有比较就无法找到共同的部分。因此可以说比较是抽象的前提,抽象是比较的目的。而学生的比较应该在操作活动中进行,学生正是在动手操作中不断对比与抽象中掌握概念“倍”。但这节课让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还不够多。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9

  学生在初步认识了乘除法,了解了乘除法的含义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倍的含义。倍数关系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数量关系之一,建立倍的概念,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因此本节课我设计了大量的环节在“倍”的概念的揭示上。首先在课前和学生进行了拍手的游戏,从中对复*了几个几的知识,沟通了旧知“几个几”与新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联系作了良好的铺垫,降低了几倍的意义的教学难度。然后通过出示教材的情境图比较蓝花和黄花,并用圈、画的方式,让学生直观认识到:蓝花有1个2朵,黄花有3个2朵,那么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从而使学生初步认识倍的含义。紧接着,我通过改变蓝花、黄花的朵数,让学生意识到:倍数关系使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不能只看某一个数量,又趁热打铁安排了说一说的练*,巩固了学生对倍的认识。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到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引导学生学会用转化的方法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转化为“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从而使学生会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本节课我在练*的设计上也是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了由易到难、由扶到放,体现出了练*的坡度。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10

  《倍的认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对倍的认识比较陌生,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

  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认识倍,理解倍的意义;二是在此基础上,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决问题。在教学中,第一部分我重视学生的感知,通过圈圈画画,让学生在学*了相差关系的基础上进入对倍数关系的'学*。第二部分的处理上是通过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知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因此,我在设计时重视了学生的操作、观察,充分建立直观形象。通过比较黄花朵数与蓝花朵数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使学生初步感知“倍”的含义。

  学生能从图中看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但为什么用除法计算还是难以理解的。在这里我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用“一份有2朵”,和“8朵能分成这样的几份”来帮助学生探索算法。然后又发展到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是因为这样的表述能更鲜明地表达相比较的两个数与“倍”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加深对“倍”的含义理解。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后,练*巩固中,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通过练*,巩固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的问题用除法解决。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11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倍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感受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从中体验倍的含义与作用,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几倍具体描述的内容。

  这节课我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反复操作,使学生在脑海中建立“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的表象。整个过程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用眼看一看,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索而明白其中的道理。

  在整个学*的'过程中,孩子们兴致很高,无论是从摆小棒还是做游戏,孩子们都积极参与,因此孩子们对倍的认识比较深刻,这节课上得比较顺利。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也给我留下了思考: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严谨。本节课中,我的一些语言描述不准确,不到位,这非常不利于使学生形成准确的数学思维。因此,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一定注意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12

  《倍的认识》的教学知识点主要有两个:

  一是认识倍,理解倍的意义;

  二是在此基础上,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决问题。

  “倍”这个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时,我通过“看一看”让学生充分感知“倍”的概念,在头脑里初步建立“倍”的影像。再通过“画一画”的操作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巩固头脑里的'影像。然后通过“算一算”让学生利用掌握的关于“倍”的知识来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最后通过“说一说”的练*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哪些有用到“倍”的地方,从而把数学课本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倍”这个名字,整个环节中我试图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来理解“倍”的含义,然后通过“算一算、说一说”加深对倍的认识。然而由于我的教学设计中问题设计得不太合理,学生通过“看一看”,“画一画”后对“倍”的理解依然模糊,从而后续的教学比较吃力,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整节课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失误的地方主要有:

  1、设计问题时数据取得较大,不便于学生操作。

  2、学生学*的方法单一,“合作、交流、讨论”的学*方法没有很好的体现。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13

  前几天我上了一节公开课,授课内容是三年级上册的《倍的认识》。课前我认真查阅资料,制作课件,准备的可谓充分;上课过程中我以拍手游戏引入,以动画、图片为情景,让学生讨论展示,课堂气氛活跃,练*充分、形式多样。我自认为本节课效果良好。

  在课后的评课环节,众多老师对本节课的亮点都给予肯定,而吴凤琴老师的一番话让我惭愧不已。吴老师指出:“你在讲白萝卜数量是红萝卜数量的几倍时,如果能利用班班通设备上画笔功能,用手圈一下,学生就能更清楚的理解两者的倍数关系,比你干讲学生光看要好的多。”我听后顿觉自己惭愧不已,亏我还自诩和谐小学教师中的“电脑高手”呢!我开始回想,课前试课件的时候,我制作的课件与班班通设备上的EN应用软件不兼容,不能用EN软件中的诸多功能,自然也不会用画笔功能去圈画重难点,只能用普通ppt模式放映。可我忘了在普通ppt模式下,也可以用“小精灵”中的画笔去圈画重难点呀!我怎么把这个给忘了,实在该打。

  回想本节课的前前后后,整体效果不错,改掉了自己公开课拖堂及教师讲的太多的毛病。只是我这个“电脑应用高手”居然犯了一个极其低级的错误。看来,公开课之前请几位教师试听或讨论指导还是很有必要的。一个人闭门造车,难免遗漏很多本可以更精彩的内容,效果也不会很好。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14

  倍的认识是在学*表内乘法和除法后安排的一个教学内容。倍,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倍的认识》这一节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有:一是认识倍,理解倍的意义;二是在此基础上,在实践探究出求出一个数的倍数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从此 教学设计来看,本人有下面的几点可取的反思:

  一、充分运用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兴趣。

  本节课一开始就充分运用微课引入课题,这种方法不但信息量大,而且图文并茂,以逼真的画面引起学生学*的兴趣,学生看到屏幕上出现了可爱的苹果和橘子、草莓三种水果,学生一下都被吸引住了。这时老师的提问,学生纷纷举手,积极发言,这样老师自然而然把学生引入新课——倍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和直观演示,培养学生思维

  1、首先,学生动手画一画心目中的3倍。由学生自己说,这样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最后教师 小结。

  2、其次,学生动手操作、认真观察中,学生已初步感知了“倍”的概念。老师让学生动手操作:把12个正方形摆成两行,时期存在倍数关系。让学生进一步操作中运用多种感官,摆出两行不同的个数。

  动手操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学*方式,我认为现在三年级数学教学更应该是“做数学”,让学生在做中发现、做中感悟、做中理解、做中解决,从而把枯燥的讲授过程变为动态的探索过程,用此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之,本设计是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来安排的,他们年龄小,爱说好动,约束能力差,注意力不能持久等,所以从 教学设计来看,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把学*推到主体地位。《倍的认识》一课,通过媒体和学生动手操作,第一次借助媒体让学生初步体验倍的概念;第二次操作与合作交流,在操作过程中探索对倍的认识,在丰富的感性材料中由浅入深的理解倍的概念;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在反思过程中,我只能分析了整个 教学设计的流程,而没有体验到该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教学过程。我想在此对同行说:作为一个辅导者,引领点拨没有适时到位,是难以保证活动的有序进行的。还有在课堂上没有及时给予学生的鼓励,也难以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如果我们能在课堂上多一点的赏识,多一点暗示,或者多给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成功的微笑等,学生得到了老师的赞扬后,心里会乐滋滋的。这样,课堂上有了老师和学生的积极互动,势必会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15

  倍的认识是在学*表内乘法和除法后安排的一个教学内容。倍,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倍的认识》这一节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有:一是认识倍,理解倍的意义;二是在此基础上,在实践探究出求出一个数的倍数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从此教学设计来看,本人有下面的几点可取的反思:

  一、充分运用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兴趣。

  本节课一开始就充分运用微课引入课题,这种方法不但信息量大,而且图文并茂,以逼真的画面引起学生学*的兴趣,学生看到屏幕上出现了可爱的苹果和橘子、草莓三种水果,学生一下都被吸引住了。这时老师的提问,学生纷纷举手,积极发言,这样老师自然而然把学生引入新课——倍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和直观演示,培养学生思维

  1、首先,学生动手画一画心目中的3倍。由学生自己说,这样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最后教师小结。

  2、其次,学生动手操作、认真观察中,学生已初步感知了“倍”的概念。老师让学生动手操作:把12个正方形摆成两行,时期存在倍数关系。让学生进一步操作中运用多种感官,摆出两行不同的个数。

  动手操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学*方式,我认为现在三年级数学教学更应该是“做数学”,让学生在做中发现、做中感悟、做中理解、做中解决,从而把枯燥的讲授过程变为动态的探索过程,用此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之,本设计是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来安排的,他们年龄小,爱说好动,约束能力差,注意力不能持久等,所以从教学设计来看,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把学*推到主体地位。《倍的认识》一课,通过媒体和学生动手操作,第一次借助媒体让学生初步体验倍的概念;第二次操作与合作交流,在操作过程中探索对倍的认识,在丰富的感性材料中由浅入深的理解倍的概念;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在反思过程中,我只能分析了整个教学设计的流程,而没有体验到该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教学过程。我想在此对同行说:作为一个辅导者,引领点拨没有适时到位,是难以保证活动的有序进行的。还有在课堂上没有及时给予学生的鼓励,也难以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如果我们能在课堂上多一点的赏识,多一点暗示,或者多给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成功的微笑等,学生得到了老师的赞扬后,心里会乐滋滋的。这样,课堂上有了老师和学生的积极互动,势必会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16

  《倍的认识》的教学知识点主要有两个:

  一是认识倍,理解倍的意义;

  二是在此基础上,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决问题。

  “倍”这个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时,我通过“看一看”让学生充分感知“倍”的概念,在头脑里初步建立“倍”的影像。再通过“画一画”的操作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巩固头脑里的影像。然后通过“算一算”让学生利用掌握的关于“倍”的知识来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最后通过“说一说”的练*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哪些有用到“倍”的地方,从而把数学课本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倍”这个名字,整个环节中我试图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来理解“倍”的含义,然后通过“算一算、说一说”加深对倍的认识。然而由于我的教学设计中问题设计得不太合理,学生通过“看一看”,“画一画”后对“倍”的理解依然模糊,从而后续的教学比较吃力,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整节课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失误的地方主要有:

  1、设计问题时数据取得较大,不便于学生操作。

  2、学生学*的方法单一,“合作、交流、讨论”的学*方法没有很好的体现。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17

  “倍的认识”是学生初次接触,由于倍的概念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我在教学中,以创设情境、自主探索的方式导入,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得东西,从而激活了学生的学*兴趣,并以情境贯穿整节课的教学,同时从以下几个层次展开教学,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注重方法渗透。在本课中我多次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在学*中边学边练,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2、慎重处理课尾。课尾往往是学生注意力最容易分散、学*效率比较低下的时候,而此时我在练*的设计上,通过“倍”的擂台赛的形式,一下子和学生拉*了距离,激发了学生参与的欲望,让每一个学生都跃跃欲试,并引导学生快速列式计算,让学生掌握了方法,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计算能力。

  总之,全课设计始终围绕学生的活动展开,意在调动学生参与学*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学生的引导者、参与者与组织者,让学生在自由、快乐和民主的`气氛中学*知识,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解理“倍”的概念形成的全过程。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18

  《倍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感受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从中体验倍的含义与作用,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几倍具体描述的内容。

  这节课我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反复操作,使学生在脑海中建立“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的表象。《倍的认识》教学反思整个过程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用眼看一看,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索而明白其中的道理。

  在整个学*的过程中,孩子们兴致很高,无论是从摆小棒还是做游戏,孩子们都积极参与,因此孩子们对倍的认识比较深刻,这节课上得比较顺利。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也给我留下了思考: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严谨。本节课中,我的一些语言描述不准确,不到位,这非常不利于使学生形成准确的数学思维。因此,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一定注意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19

  3、充实课堂,让学生收获满满。

  知识点教学实现了教学目标,接下来就是练*题的选择,怎样才可以让每一个环节更加的充实呢?练*既是检验又是提升学生对知识理解的一个过程,因此我在倍的认识中选择了几个典型的*题。让学生感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通过操作,建立“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在知识点学*之后,设计了我会填,我会拍,我会摆环节,既有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巩固练*,又提及到了下节课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此环节目的是为下节课知识的学*做铺垫。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20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5 6×5=30(根)

  B类

  9×3=27(只)

  教材*题

  教材第53页“练*十一”

  1. (1)2 (2)3 2. 3

  3. (1)18÷6=3 (2)(答案不唯一)兔子的只数是天鹅的几倍?24÷8=3

  4. (1)16÷2=8 (2)略

  5. 7×3=21(只) 6. 20 24 15 42

  7. (1)18÷3=6 (2)3×2=6(个) (3)略

  8. (1)6×6=36(岁) (2)(36-1)÷(6-1)=7

  9. (1)8×6=48(颗) 减少54-48=6(颗) (2)54÷6=9(颗) 增加9-8=1(颗)

  10*. 1分钟后1×2=2(个) 2分钟后2×2=4(个) 3分钟后4×2=8(个) 8÷1=8

  11*. (5+3)×2+3=19(个)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8×4=32(元)

  答:象棋的价钱是32元。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1.创设贴*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小学数学中大部分学*内容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基于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取数学学*的素材,使他们感受到课堂上学*的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感知数学学*的价值,激发他们学*数学的兴趣。

  2.数学活动。通过摆小棒的'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经历了做的过程,学生对“倍”这个概念不仅认识了结果,而且借着直观教具,在做的过程中亲身体验了“倍”的含义,创造了倍,自然就理解了倍。还培养了学生操作、观察的能力。

  3.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学*数学,以旧引新。在教学时让学生结合情景图以旧知乘法作为学*基础来学*,达到化抽象为直观、化难为简的效果,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在教学“倍”的概念时不急于引出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而是先进行概念的巩固,让学生在掌握了“倍”的概念后再去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这样一来学生的新知识就会学得比较扎实。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