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世界》优秀教学反思 (菁华3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教学反思,恐龙

《恐龙世界》优秀教学反思1

  恐龙世界是一篇知识性短文,通过生动的语言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性。可恐龙毕竟是在地球上消失了几千万年的史前动物,离学生的生活十分遥远。于是我把这课设计为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课,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进行学*。

  一、课前查阅相关资料。

  恐龙生活在非常遥远的古代,而且是在地球上消失了几千万年的史前动物,离学生的生活十分遥远。我想如果教师只凭借一张嘴、一支粉笔进行教学,很难使学生充分感知课文,领悟情境,可能还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为此,我鼓励学生回家和父母一同上网查询恐龙的相关资料,然后有条件地把资料打印出来或者重要的记录下来,让大家在晨会课上进行恐龙知识的交流,从而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一些恐龙的知识。

  同时我也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借助网络资源,查到了很多相关资料,并制作了《恐龙世界》的课件。在制作过程中,为了体现各种恐龙不同特点,我们反复查阅资料,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竭力再现恐龙生活时代的场景和意境,力图使学生身临其境,获得生动、真实、亲切的感受,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孩子们的学*兴趣

  在教学时,一开始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兴趣,我就播放了有关恐龙生活场景的录象。当画面上出现成千上万不同种类的恐龙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里奔跑、嬉戏、漫游的宏伟场景时,学生们都睁大了眼睛,惊叹不已。悠扬的音乐声,美丽的画面,拉*了孩子与文本间的距离。孩子们仿佛进入了恐龙的时代,他们兴奋不已,对自己所要学*的对象又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三、利用多媒体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恐龙生活在遥远的古代,谁也没见过,其种类、外行和*性都是科学家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所进行的研究推测。正因为如此,作者在文章多处运用了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恐龙形态、生活*性等,我在制作课件时也力求图文结合,即每一种恐龙都和相应的图片和文字说明相配。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研读课文,了解恐龙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我设计了竞猜活动——请读一读有关自己喜欢的恐龙的句子,但不要读出恐龙的名称,让大家听听,猜猜这是什么恐龙?在猜中了解恐龙特点,在猜中了解说明方法。

  四、存在的不足。

  虽然这节课我准备了很长时间,但还是存在许多不足。如在指导朗读方面还不够到位,在课堂评价学生这方面语言不够丰富,由于时间关系在让孩子们交流“你所了解的恐龙及它的特点”和“你们猜测一下恐龙是怎么灭绝的”这两个环节时,时间比较仓促,对个别学生关注不够等等。

  通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媒体的运用能使语文课增色不少,充分借助现代教育媒体,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发挥语文学科的功能,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等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它不可能完全代替语言文字本身,不可能代替所有的教学手段。在运用过程中,怎样做到恰到好处,化难为易,需要今后的不断实践探索及老师们的集思广益。

《恐龙世界》优秀教学反思2

  这是一节绘画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绘画中构图的要求、遮挡方法、背景衬托及渐变的涂色方法,我示范画了一只卡通造型的梁龙回头看的姿态,添加了森林背景,这样学生更直观。通过学生的作业反映出,合理构图、背景衬托都基本掌握。但是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照着老师的范画来画,总是一只卡通造型的梁龙回头的姿态,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想像来创作。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美术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理念,学生一味地仿照,只能禁锢他们创作的思维,磨灭他们创作的火花。后来通过反思,我觉得在这节课中有两点做得还不够:

  一、学生收集恐龙图像资料不够,以至他们在绘画恐龙时种类不多,出现依照的现象。

  二、教师对于学生思维的启发不够到位。于是在上第2个班的时候,我没有进行范画,我让学生课前收集更多的恐龙资料和图片,以及把恐龙玩具模型也带到课堂上来,让学生交流,仔细观察五官、脚爪、皮、甲等。在学生绘画前,我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发挥想像,如我们通过时空隧道回来了恐龙生活的侏罗纪时代,会是什么样的?如果恐龙来到了我们的城市里,会发生什么事等等,结果在学生的作业中,有的学生把恐龙拟人化了,画了恐龙妈妈与宝宝在一起幸福生活的画面;有的给恐龙添加了装饰图案,丰富画面;有的画了不同种类、各种造型的恐龙,生动极了。

  我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示范画是给学生直观了,掌握基本的绘画方法,但有时也会给学生的思维形成了定势,禁锢了他们的想像。怎样才能两者兼顾呢?还有待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究。

《恐龙世界》优秀教学反思3

  三年级美术第六册教材中的《恐龙世界》一课是一节非常有趣的绘画创作课。往往提起创作,都是比较难上的课。为了上好这节课,课前我做了精心的准备。本课的作业要求是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创作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作品。

  观察是创作的前提条件,而恐龙在几百万年前就从地球上消失了,我们只有通过图片来了解它的外貌,而恐龙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前我让学生收集家里恐龙造型玩具或画报及资料。上课刚刚开始,先由教师展示课件中的恐龙的画面以及教材中的学生作业,然后让学生展示从家里带来的玩具资料,接下来环节我没有急着让学生直接创作,而是拿起学生带来的一个玩具说:“同学们,虽然真正的恐龙我们没有见过,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根据它的模型,来了解它的外貌,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观察,它看起来比较复杂,但只要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其实它的每一个部位也是完全可以用几何图形来表示的”。

  说到这里,我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先画出一个椭圆形,在它的上面画上了一个小圆,又加上两笔,这时学生就大声喊:“这是恐龙的头”,接着又画出它的身体,我这时便趁热打铁。“谁能到黑板前画出它的四条腿”。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举手,在我的帮助下,一名学*中等的学生画出了这只恐龙,不用说,这节课的难点已经突破了。“下面该看看大家的表现了”。同学们都忙着拿起水彩笔画了起来,通过刚才学生在黑板上的演示,一些优秀生不用说一定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稍差一些的个别学生也只需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就完全可以顺利完成作业。结果不出所料,在展示作业时,每个小组的同学都争先恐后到前面展示,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已顺利完成。


《恐龙世界》优秀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阅读


《恐龙世界》优秀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1)

——《恐龙世界》优秀教学反思 (菁华3篇)

《恐龙世界》优秀教学反思1

  本课教学选自湘版四年级美术教材《恐龙世界》,它属于造型·表现学*领域,是一节创作绘画课。说到“恐龙”应该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话题,他们从小就玩恐龙玩具,看有关恐龙的连环画,听有关恐龙的故事,因此,这节课从题目上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很有利于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绘画创作。

  一、为启发学生学*兴趣,在导入环节我让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相关书籍与图片进行知识搜素、争当小老师进行讲解,为后面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师演示,在以往有人提出过为了培养发展学生想象能力教师最好不要演示,以免学生都照着老师画,可我感觉教师演示还是必要的,美术课不能失去学科本体。当学生到达一定年龄阶段时,他会渴求绘画技法提高的,教师的演示过程正好让学生直观的学*了科学的绘画步骤与用线表现的技法,是有利于学生绘画技法提高的。当我在前面向学生示范了恐龙形象的画法及多种染法,并激起学生绘画欲望时,学生临摹老师作品的这一情况已经很少了,有也是一些绘画能力较弱的学生,即使是临摹也学到了绘画恐龙的方法,他们也体验到了绘画的乐趣与成功的快乐。

  三、在评价活动中,我采取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他们宽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力。“说一说自己的恐龙有哪些特色?”,“你的恐龙叫什么名字?”,“谁的恐龙画得最棒?”通过师生一对一答的交流方式使学生逐渐掌握评析作品的方法,并敢于表达自己心中所想所感的勇气,本节课学生学*气氛十分热烈,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不足之处,未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果能在网上搜索恐龙视频资料,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听到恐龙的声音看到奔跑着的恐龙影像时就更能一下子就进入了恐龙时代,非常直观地了解恐龙的生活*性,生存环境和不同恐龙的形态特征,这比教师学生单一的讲解有效。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合理的分配好时间,在师生了解恐龙生活*性,介绍恐龙样貌特征这一环节说的过多,“你心目中的恐龙是什么样子?”找三四名学生就可以了,这里学生说的过多,后面学生创作环节时间短所以学生作品就出现了不精细情况。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合理分配时间,课前做好时间预计,以便提高课堂效果。

《恐龙世界》优秀教学反思2

  三年级美术第六册教材中的《恐龙世界》一课是一节非常有趣的绘画创作课。往往提起创作,都是比较难上的课。为了上好这节课,课前我做了精心的准备。本课的作业要求是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创作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作品。

  观察是创作的前提条件,而恐龙在几百万年前就从地球上消失了,我们只有通过图片来了解它的外貌,而恐龙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前我让学生收集家里恐龙造型玩具或画报及资料。上课刚刚开始,先由教师展示课件中的恐龙的画面以及教材中的学生作业,然后让学生展示从家里带来的玩具资料,接下来环节我没有急着让学生直接创作,而是拿起学生带来的一个玩具说:“同学们,虽然真正的恐龙我们没有见过,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根据它的模型,来了解它的外貌,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观察,它看起来比较复杂,但只要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其实它的每一个部位也是完全可以用几何图形来表示的”。

  说到这里,我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先画出一个椭圆形,在它的上面画上了一个小圆,又加上两笔,这时学生就大声喊:“这是恐龙的头”,接着又画出它的身体,我这时便趁热打铁。“谁能到黑板前画出它的四条腿”。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举手,在我的帮助下,一名学*中等的学生画出了这只恐龙,不用说,这节课的难点已经突破了。“下面该看看大家的表现了”。同学们都忙着拿起水彩笔画了起来,通过刚才学生在黑板上的演示,一些优秀生不用说一定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稍差一些的个别学生也只需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就完全可以顺利完成作业。结果不出所料,在展示作业时,每个小组的同学都争先恐后到前面展示,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已顺利完成。

《恐龙世界》优秀教学反思3

  我是一名兼职的小学美术老师,没有通过专业的美术教育教学学*。在*时教学中,我常常思索:新课程下的美术课该如何上?怎样上好农村地区的美术课?带着这样的疑惑,我利用课余时间学*成功的教学案例,观摩优秀教师的精彩授课,潜心钻研新的教学方法,结合我们农村地区学校的情况,努力尝试将自己反思的点点滴滴教学理念融入到自己的课堂,在一次次实践中寻求答案。去秋,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美术学科置换培训。在黄冈师专两个月的理论学*以及武汉水果湖小学一个月的教学实践,让我对美术这一学科的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本期初,我按照学校的要求,培训归来后进行示范课展示。于是我在三年级执教了一节《恐龙的世界》,下面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说一说自己的感想:

  一、教学中运用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的教学方法

  在美术课堂中灵活运用影像、范画以及故事、游戏、音乐、参观等方式,不仅能激发他们学*美术的兴趣,而且能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在《恐龙的世界》这一课中,“恐龙”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话题,他们从小就玩恐龙玩具,看有关恐龙的连环画,听关于恐龙的故事,因此,这节课很容易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这一契机,通过观看视频短片让学生了解恐龙的历史,让他们不仅了解了恐龙的相关知识,更是从视觉形象上对恐龙有了进一步的感知。紧接着,通过图片欣赏、观察自主分析、互动交流等一系列的活动了解恐龙形体特点,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这种方法适合学生身心的发展。学生在作画时,也能做到“胸有成竹”。

  二、灵活地选用和创造适合当地美术教学条件和教学方法

  在素质教育新课改的实施下,美术课程发生了诸多的变化,改变了人们头脑中美术就是画画的印象,它以一种全新的姿态站立在我们面前。然而,由于农村地区设施条件落后,美术课上所用的材料缺乏,像泥塑、陶艺、版画、水墨画、油画等课程由于材料缺乏,导致一些美术课无法正常进行。虽然如此,但我还是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灵活地选择适合自己这个地方的教学条件。比如当地的民间工艺—剪纸,为深入挖掘剪纸内涵,我通过一把剪刀和一张纸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剪一剪,体验剪纸的无穷乐趣;为培养小学生动手能力,在《恐龙的世界》这一课中让同学们拿出学*材料里的橡皮泥,想一想,捏一捏,体验立体材料带给人的不同感觉:为了使他们能抓住恐龙的特征创作一幅恐龙生活的想象画,我在黑板上进行了示范,先画什么,后画什么,或许在美术课堂上我们经常会这么做,但我在讲解时穿插了一些绘画知识与技巧,譬如构图中如何使画面饱满,主体物突出,添画恐龙生活背景时如何注意远*大小关系及前后遮挡关系等,由知识过渡到方法,将绘画的方法润物细无声的融入课堂,这样农村地区的孩子他们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

  三、培养学生的情感融入作品中,使作品丰富多彩

  我在武汉水果湖小学学*时,曾听过指导教师杨老师的《画螳螂》一课,是她自己设计的校本教材,虽然是兴趣班的课,她准备得很充分,展示各种各样形态的蟑螂图片使学生在视觉上享受了一顿盛宴,对于低年级如何使学生画好螳螂呢?她做了示范,除了抓住螳螂进行想象创造外,值得我所深思和借鉴的是让学生绘画时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进行创作,使它不是一次作业,而是一次创作,学生不局限与老师的范图,绘画作品也充满了个性化,之后从学生手中所收集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学生的作品中的鲜活生动,螳螂都有着自己的神情动作,有的张牙舞爪,有的兴高采烈,有的优雅美丽,仿佛是每个孩子的心灵写照,画中充满童趣。这是正是我*时上课时所忽略到的,只教会学生画得像、画得好,却没有引导他们融入自己的元素和个性特点,仅仅只是停留在模仿,而不是创作。在教学中,我正在慢慢尝试引导学生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在作品中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

  虽然农村地区美术教学资源匮乏 ,但是我对美术教学有一颗热 忱的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学*,将自己所领悟到的理念及新的方法融入课堂,让农村地区的美术课堂也生机盎然。


《恐龙世界》优秀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2)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 (菁华5篇)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1

  一、说明文的情感“朗读”

  科学性说明文虽然不像其他文本那样可以深入地体会文本蕴藏的情感,但是同样有不少感情因素在里面。如《飞向蓝天的恐龙》这一课的第一自然,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将笨重、迟钝的恐龙与轻巧灵活的鸟类——这两种在人们印象中似乎毫不相干的动物展现在读者面前,我在教学中抓住重点词:笨重、迟钝、敏捷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并在朗读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这一情感体验,把科学性的说明文也引出了学生的情感。

  二、说明文中的语文训练

  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科普说明文教学中,对于说明方法讲得滴水不漏,面面俱到,而如何活用这些方法则很少涉及。这就好比一个游泳教练只讲游泳的知识而不让学泳者下水一样,学生是很难从中学到真正的说明本领的。我在教学中,先出现两组说话训练,在让学生朗读句子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说话训练,打开学生运用词语的思路,学到运用的方法,使语文的工具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让科学性说明文的阅读教学走出了只说不练、脱离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误区。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2

  苏老师在《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的教学中有这样的一个环节:

  教师出示两个句子,让同学观察比较:

  1、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越来越像鸟类。

  2、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变小,长得像鸟类。

  生1:我发现第一句话比第二句具体,多了一个“逐渐”和“越来越”

  生2:我觉得这些词具体写出了猎食性恐龙是怎么变成鸟的。

  生3:用了“逐渐”和“越来越”这样的词,我知道猎食性恐龙不是一下子变成鸟的。

  ……

  由这一个教学片段,我又想到了阅读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

  教什么?《飞向蓝天的`恐龙》为典型的科普说明文,教师能挑战这类文章上公开课,精神可嘉。很显然,象这样的文章,“掌握文本所承载的科学知识,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教学重点之一,也是同学感兴趣的知识点,假如教师没有很好的掌握,很容易偏离语文教学的宗旨,游离于语文教育目标之外,上成科学课或者其他课。难能可贵的是,苏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即教什么)有十分清楚的意识,教师关注到了知识背后语言文字、表达方式、并设计了比较句子的环节、目的在于让同学在比较中观察发现科普类文章的语言特点,感悟表达的准确与科学。

  怎么教?语文教学是一个教师指导同学观察感悟的过程。应该说上面的片段教学体现了这个特点,但是,还很不够,具体地说,感悟科普性文章语言表达的准确与科学,不能只是停留在比较分析的层面,一定要内化到心灵!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读,应该让同学充沛的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内化。在这一点上,教师处置的不够灵活,或者说是不够全面。

  《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性的说明文,语言既精练有优美,还极具逻辑性。

  这堂课,我是作为公开课上的,虽然准备了很多关于恐龙方面的知识、图片以和录相,但就课堂上语言文字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是失败的。一个是体会这篇课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时,我先举了一个例子,在我的引导下,一起体会“漫长的”、“一支”这类词语的精确,然后让同学去全篇文章当中搜索哪些句子也让你感受到其语言的精确。结果,大多数同学不会。最后只能在我的提醒下,支离破碎地找出来,粗粗地谈了谈感受。第二个是讲述恐龙演化这一段时,将恐龙的庞大家族分解开来时,我约束了同学的思维,硬是要他们用上“形态”、“行走方式”、“性情”等词语去归纳。

  其实不必这样,同学只要大致地说出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恐龙的家族,然后体会到介绍的时候要按一定的顺序就可以了。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3

  《飞向蓝天的恐龙》是四年级语文第七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体裁是科普说明文,主要介绍了中生代时期的恐龙演变成鸟的过程。

  这篇文章是科普说明文,所以内容比较烦琐,第一段一个中心句总领全文,第二段讲述了恐龙与鸟之间关系的科学研究,第三段一个过渡段只有一个设问句,第四段则是全文的重点,详细介绍了恐龙是怎么样演化成鸟的',以及哪些恐龙类型成功演化了。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了科学家希望找到重演恐龙进化历史进程的证据。课文的重点是介绍恐龙演化的类型和过程,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清楚恐龙的演化过程。

  在备课过程中,参考了教学参考以及老百晓上的资料。 最终确定下来了,讲解完课文第一自然段后,直接奔向课文的重点段落(第四自然段)讲解恐龙演化的过程。其中设计了两个表格,让学生梳理清楚思路,另外还涉及了一些对用词准确的句子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恐龙的演变过程。

  实际上课的时候,却暴露了不少的问题。因为在备课的过程当中,老师只是备了自己,没有备好学生,对于学生的反应没有很多的了解,所以当出现学生跟老师预期的反应不一致时,自己就感到慌了,导致非常的紧张,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紧张,心里也跟着紧张,从而整个一堂课下来,课堂气氛是比较沉闷的。

  二是上课的语言非常*淡,没有激情,本来学*恐龙这篇课文应该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篇课文,可是语言的*淡导致学生没有兴趣学,我也深深的觉得语言的*淡是老师的大忌,尤其是小学老师,更加应该用丰富多彩的语言去打动学生。

  三是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没有关注学生的学*状态,在填写表格的时候应该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学生能不能理解恐龙的演变过程就应该要靠这两个表格来提示,可是在让学生自由读了课文的相关部分以后要学生填写时很多

  学生没有认真的读课文,所以让他填写的时候他也没有看屏幕上的表格,只是很漠然的听老师讲。这个时候老师应该主动停下来,让全班学生一起来看看表格,共同把它完成。

  四是自己在上课的过程当中,语言过于烦琐罗嗦,这样会导致学生的厌学,所以语言不应该重复过多,对于提的问题也不应该重复,要让学生有时间去思考。还有就是在出示表现作者语言准确的句子的时候,没有让学生去读句子,这样的话要学生直接体会恐龙的演化过程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缺少“读”也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主要的缺点就在这上面说的四个方面,这是极需要改进的地方,我想要想纠正过来对于自己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但是要想有进步就不能怕难,我觉得要在今后的上课过程当中要慢慢的渗透一些激情。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4

  这篇文章是科普说明文,所以内容比较烦琐,第一段一个中心句总领全文,第二段讲述了恐龙与鸟之间关系的科学研究,第三段一个过渡段只有一个设问句,第四段则是全文的重点,详细介绍了恐龙是怎么样演化成鸟的,以及哪些恐龙类型成功演化了。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了科学家希望找到重演恐龙进化历史进程的证据。课文的重点是介绍恐龙演化的类型和过程,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清楚恐龙的演化过程。

  在备课过程中,参考了教学参考以及老百晓上的资料。

  最终确定下来了,讲解完课文第一自然段后,直接奔向课文的重点段落(第四自然段)讲解恐龙演化的过程。其中设计了两个表格,让学生梳理清楚思路,另外还涉及了一些对用词准确的句子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恐龙的演变过程。实际上课的时候,却暴露了不少的问题。因为在备课的过程当中,老师只是备了自己,没有备好学生,对于学生的反应没有很多的了解,所以当出现学生跟老师预期的反应不一致时,自己就感到慌了,导致非常的紧张,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紧张,心里也跟着紧张,从而整个一堂课下来,课堂气氛是比较沉闷的。

  二是上课的语言非常*淡,没有激情,本来学*恐龙这篇课文应该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篇课文,可是语言的*淡导致学生没有兴趣学,我也深深的觉得语言的*淡是老师的大忌,尤其是小学老师,更加应该用丰富多彩的语言去打动学生。

  三是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没有关注学生的学*状态,在填写表格的时候应该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学生能不能理解恐龙的演变过程就应该要靠这两个表格来提示,可是在让学生自由读了课文的相关部分以后要学生填写时很多学生没有认真的读课文,所以让他填写的时候他也没有看屏幕上的表格,只是很漠然的听老师讲。这个时候老师应该主动停下来,让全班学生一起来看看表格,共同把它完成。 四是自己在上课的过程当中,语言过于烦琐罗嗦,这样会导致学生的厌学,所以语言不应该重复过多,对于提的问题也不应该重复,要让学生有时间去思考。还有就是在出示表现作者语言准确的句子的时候,没有让学生去读句子,这样的话要学生直接体会恐龙的演化过程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缺少“读”也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主要的缺点就在这上面说的四个方面,这是极需要改进的地方,我想要想纠正过来对于自己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但是要想有进步就不能怕难,我觉得要在今后的上课过程当中要慢慢的渗透一些激情。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5

  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恐龙对学生来说,太熟悉了。课一开始,学生就能说出十几种恐龙的名称来,并能够一一做介绍。于是我乘机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提出质疑:这么大的恐龙能够飞向蓝天吗?它是怎样飞向蓝天的呢?让学生带着这许多的疑问,自己去读课文,自己去寻找答案。然而,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有时为了让学生能弄清课文的内容,老师一遍一遍的提问,学生来回答,课堂显得零散,并且缺乏对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而有些课堂老师又放得太大,学生阅读时无从着手,显得空而散。怎样做才恰到好处呢?其实这也在于教师对教材的挖掘和理解,教师的引导地位不容忽视,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往哪方面进行思考。因此,在这节课上,我为学生设计了一种表格,刚开始,学生不知道怎样来完成表格,我马上进行示范指导,学生的学*方法明确了,积极性也提高了。他们仔细地阅读着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寻找着答案,来完成表格。在完成的过程中,也清楚地知道了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因为表格的提示,学生的叙述便显得更加有条理。也为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这一过程做好了铺垫。


《恐龙世界》优秀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3)

——《恐龙世界》教学反思汇总5篇

  《恐龙世界》教学反思 1

  《恐龙世界》一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是一节非常有趣的绘画创作课。“恐龙”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话题,学生从小就玩恐龙玩具,看有关恐龙的连环画,听有关恐龙的故事,因此,这节课从题目上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教学中我首先以《侏罗纪公园》的影片片段来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兴趣,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使学生了解恐龙的种类、*性、外型,上课时让学生带来自己喜欢的恐龙玩具,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组同学能摆出有意思的情节,在学生摆放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恐龙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大小变化,使学生的学*兴趣大大提高同时,很好的解决了教学难点。

  《恐龙世界》教学反思 2

  我是一名兼职的小学美术老师,没有通过专业的美术教育教学学*。在*时教学中,我常常思索:新课程下的美术课该如何上?怎样上好农村地区的美术课?带着这样的疑惑,我利用课余时间学*成功的教学案例,观摩优秀教师的精彩授课,潜心钻研新的教学方法,结合我们农村地区学校的情况,努力尝试将自己反思的点点滴滴教学理念融入到自己的课堂,在一次次实践中寻求答案。去秋,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美术学科置换培训。在黄冈师专两个月的理论学*以及武汉水果湖小学一个月的教学实践,让我对美术这一学科的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本期初,我按照学校的要求,培训归来后进行示范课展示。于是我在三年级执教了一节《恐龙的世界》,下面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说一说自己的感想:

  一、教学中运用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的教学方法

  在美术课堂中灵活运用影像、范画以及故事、游戏、音乐、参观等方式,不仅能激发他们学*美术的兴趣,而且能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在《恐龙的世界》这一课中,“恐龙”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话题,他们从小就玩恐龙玩具,看有关恐龙的连环画,听关于恐龙的故事,因此,这节课很容易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这一契机,通过观看视频短片让学生了解恐龙的历史,让他们不仅了解了恐龙的相关知识,更是从视觉形象上对恐龙有了进一步的感知。紧接着,通过图片欣赏、观察自主分析、互动交流等一系列的活动了解恐龙形体特点,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这种方法适合学生身心的发展。学生在作画时,也能做到“胸有成竹”。

  二、灵活地选用和创造适合当地美术教学条件和教学方法

  在素质教育新课改的实施下,美术课程发生了诸多的变化,改变了人们头脑中美术就是画画的印象,它以一种全新的姿态站立在我们面前。然而,由于农村地区设施条件落后,美术课上所用的材料缺乏,像泥塑、陶艺、版画、水墨画、油画等课程由于材料缺乏,导致一些美术课无法正常进行。虽然如此,但我还是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灵活地选择适合自己这个地方的教学条件。比如当地的民间工艺—剪纸,为深入挖掘剪纸内涵,我通过一把剪刀和一张纸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剪一剪,体验剪纸的无穷乐趣;为培养小学生动手能力,在《恐龙的世界》这一课中让同学们拿出学*材料里的橡皮泥,想一想,捏一捏,体验立体材料带给人的不同感觉:为了使他们能抓住恐龙的特征创作一幅恐龙生活的想象画,我在黑板上进行了示范,先画什么,后画什么,或许在美术课堂上我们经常会这么做,但我在讲解时穿插了一些绘画知识与技巧,譬如构图中如何使画面饱满,主体物突出,添画恐龙生活背景时如何注意远*大小关系及前后遮挡关系等,由知识过渡到方法,将绘画的方法润物细无声的融入课堂,这样农村地区的孩子他们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

  三、培养学生的情感融入作品中,使作品丰富多彩

  我在武汉水果湖小学学*时,曾听过指导教师杨老师的《画螳螂》一课,是她自己设计的校本教材,虽然是兴趣班的课,她准备得很充分,展示各种各样形态的蟑螂图片使学生在视觉上享受了一顿盛宴,对于低年级如何使学生画好螳螂呢?她做了示范,除了抓住螳螂进行想象创造外,值得我所深思和借鉴的是让学生绘画时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进行创作,使它不是一次作业,而是一次创作,学生不局限与老师的范图,绘画作品也充满了个性化,之后从学生手中所收集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学生的作品中的鲜活生动,螳螂都有着自己的神情动作,有的张牙舞爪,有的兴高采烈,有的优雅美丽,仿佛是每个孩子的心灵写照,画中充满童趣。这是正是我*时上课时所忽略到的,只教会学生画得像、画得好,却没有引导他们融入自己的元素和个性特点,仅仅只是停留在模仿,而不是创作。在教学中,我正在慢慢尝试引导学生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在作品中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

  虽然农村地区美术教学资源匮乏 ,但是我对美术教学有一颗热 忱的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学*,将自己所领悟到的理念及新的方法融入课堂,让农村地区的美术课堂也生机盎然。

  《恐龙世界》教学反思 3

  《恐龙世界》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恐龙”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话题,他们从小就玩恐龙的玩具,看有关恐龙的连环画,听关于恐龙的故事,因此,这节课我一出示课题,学生学*的兴趣一下子就提高了。教学中,我利用课前准备的相关的书籍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了解不同恐龙的特点。通过本节课的学*,在观察、记忆、表现恐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环境,训练他们的观察、记忆、表现能力。

  教学一开始,设立了“抢答游戏”环节,问:“你认识哪些恐龙?”学生快速抢答:剑龙、霸王龙、三角龙等,而后课件出示不同种类恐龙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接着进入“探究式学*活动”环节,组织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简单介绍一下几种恐龙的特点。学生们争先恐后,把手举得高高的,嘴里还喊着:“老师,我来我来!”。他们分别从恐龙的外形特点、生活*性入手,作了简单的介绍。举止自然大方,语言流畅。足见他们课前做了充足的准备。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不同种恐龙的特点及情节的表现。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先请几位学生到黑板上画出不同种类的恐龙,然后再组织他们讨论:黑板上学生画的是否抓住了恐龙的特点?我再根据学生的讨论,适当进行修改,使其突出特点。接下来又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学生作品,以此让学生了解如何来表现出恐龙活动的情节和恐龙生活的'环境特点。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表现恐龙,我在课堂中还展示了几幅优秀的恐龙题材的美术作品,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学生们在明确作业要求的前提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了一幅幅优秀的恐龙世界的作品,在评价活动中,我采取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他们宽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力。在课后拓展方面,我通过课件,出示了几幅用彩泥制作的恐龙世界的作品图片,引导学生回家继续学*,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能力。整节课学生学*气氛十分热烈,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恐龙世界》教学反思 4

  这是一节绘画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绘画中构图的要求、遮挡方法、背景衬托及渐变的涂色方法,我示范画了一只卡通造型的梁龙回头看的姿态,添加了森林背景,这样学生更直观。通过学生的作业反映出,合理构图、背景衬托都基本掌握。但是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照着老师的范画来画,总是一只卡通造型的梁龙回头的姿态,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想像来创作。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美术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理念,学生一味地仿照,只能禁锢他们创作的思维,磨灭他们创作的火花。后来通过反思,我觉得在这节课中有两点做得还不够:

  一、学生收集恐龙图像资料不够,以至他们在绘画恐龙时种类不多,出现依照的现象。

  二、教师对于学生思维的启发不够到位。于是在上第2个班的时候,我没有进行范画,我让学生课前收集更多的恐龙资料和图片,以及把恐龙玩具模型也带到课堂上来,让学生交流,仔细观察五官、脚爪、皮、甲等。

  在学生绘画前,我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发挥想像,如我们通过时空隧道回来了恐龙生活的侏罗纪时代,会是什么样的?如果恐龙来到了我们的城市里,会发生什么事等等,结果在学生的作业中,有的学生把恐龙拟人化了,画了恐龙妈妈与宝宝在一起幸福生活的画面;有的给恐龙添加了装饰图案,丰富画面;有的画了不同种类、各种造型的恐龙,生动极了。

  我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示范画是给学生直观了,掌握基本的绘画方法,但有时也会给学生的思维形成了定势,禁锢了他们的想像。怎样才能两者兼顾呢?还有待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究。

  《恐龙世界》教学反思 5

  我是一名兼职的小学美术老师,没有通过专业的美术教育教学学*。在*时教学中,我常常思索:新课程下的美术课该如何上?怎样上好农村地区的美术课?带着这样的疑惑,我利用课余时间学*成功的教学案例,观摩优秀教师的精彩授课,潜心钻研新的教学方法,结合我们农村地区学校的情况,努力尝试将自己反思的点点滴滴教学理念融入到自己的课堂,在一次次实践中寻求答案。去秋,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美术学科置换培训。在黄冈师专两个月的理论学*以及武汉水果湖小学一个月的教学实践,让我对美术这一学科的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本期初,我按照学校的要求,培训归来后进行示范课展示。于是我在三年级执教了一节《恐龙的世界》,下面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说一说自己的感想:

  一、教学中运用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的教学方法

  在美术课堂中灵活运用影像、范画以及故事、游戏、音乐、参观等方式,不仅能激发他们学*美术的兴趣,而且能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在《恐龙的世界》这一课中,“恐龙”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话题,他们从小就玩恐龙玩具,看有关恐龙的连环画,听关于恐龙的故事,因此,这节课很容易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这一契机,通过观看视频短片让学生了解恐龙的历史,让他们不仅了解了恐龙的相关知识,更是从视觉形象上对恐龙有了进一步的感知。紧接着,通过图片欣赏、观察自主分析、互动交流等一系列的活动了解恐龙形体特点,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这种方法适合学生身心的发展。学生在作画时,也能做到“胸有成竹”。

  二、灵活地选用和创造适合当地美术教学条件和教学方法

  在素质教育新课改的实施下,美术课程发生了诸多的变化,改变了人们头脑中美术就是画画的印象,它以一种全新的姿态站立在我们面前。然而,由于农村地区设施条件落后,美术课上所用的材料缺乏,像泥塑、陶艺、版画、水墨画、油画等课程由于材料缺乏,导致一些美术课无法正常进行。虽然如此,但我还是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灵活地选择适合自己这个地方的教学条件。比如当地的民间工艺—剪纸,为深入挖掘剪纸内涵,我通过一把剪刀和一张纸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剪一剪,体验剪纸的无穷乐趣;为培养小学生动手能力,在《恐龙的世界》这一课中让同学们拿出学*材料里的橡皮泥,想一想,捏一捏,体验立体材料带给人的不同感觉:为了使他们能抓住恐龙的特征创作一幅恐龙生活的想象画,我在黑板上进行了示范,先画什么,后画什么,或许在美术课堂上我们经常会这么做,但我在讲解时穿插了一些绘画知识与技巧,譬如构图中如何使画面饱满,主体物突出,添画恐龙生活背景时如何注意远*大小关系及前后遮挡关系等,由知识过渡到方法,将绘画的方法润物细无声的融入课堂,这样农村地区的孩子他们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

  三、培养学生的情感融入作品中,使作品丰富多彩

  我在武汉水果湖小学学*时,曾听过指导教师杨老师的《画螳螂》一课,是她自己设计的校本教材,虽然是兴趣班的课,她准备得很充分,展示各种各样形态的蟑螂图片使学生在视觉上享受了一顿盛宴,对于低年级如何使学生画好螳螂呢?她做了示范,除了抓住螳螂进行想象创造外,值得我所深思和借鉴的是让学生绘画时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进行创作,使它不是一次作业,而是一次创作,学生不局限与老师的范图,绘画作品也充满了个性化,之后从学生手中所收集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学生的作品中的鲜活生动,螳螂都有着自己的神情动作,有的张牙舞爪,有的兴高采烈,有的优雅美丽,仿佛是每个孩子的心灵写照,画中充满童趣。这是正是我*时上课时所忽略到的,只教会学生画得像、画得好,却没有引导他们融入自己的元素和个性特点,仅仅只是停留在模仿,而不是创作。在教学中,我正在慢慢尝试引导学生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在作品中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

  虽然农村地区美术教学资源匮乏,但是我对美术教学有一颗热忱的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学*,将自己所领悟到的理念及新的方法融入课堂,让农村地区的美术课堂也生机盎然。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