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菁选

首页 / 教学反思 / | 2023-03-02 00:00:00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1

  小数的意义这一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小数已有自己的认识。同时,在第一学段学生已初步认识了小数。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

  课始,以“我们已学过哪些数”这一问题展开教学,学生通过自己的回顾,将本课的教学内容“小数”置于整个数的系统之中,这为学生的生成提供了诱因。“或许小数与其它的数有内在的联系”。

  接着设问“你对小数有哪些了解?”这一问题,包容性较大,学生基于自身的经验对这一问题有不同的认识,从而为课堂教学生成了有效的教学资源。“物品的价钱可以用小数表示”、“人的身高可以用小数表示”……,并且说出了许多小数,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对小数的`读法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掌握,在说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小数的价值也有了不同的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小数的作用真大”不正是对小数的价值的体会吗?

  二、突出重点,促进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真理解

  本课教学中我以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为突破口,让学生充分经历一位小数的意义的学*过程,利用合作交流的方式丰富学生对一位小数意义的理解。具体做法是,首先出示“元 米 米 ”这一组数据,让学生说说对于这一组数据自己的理解。前3个数据具有具体的意义,“元就是1角,把1元*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元,元就是1/10元”……,这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元竟然有了这么多的认识。我及时进行板书元=1/10元,有了这一学*的经验,学生对于米的认识就显得是那样的到位。对于的理解,由于缺乏具体的情境支持,一开始学生显得比较沉默,当一位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说出了的意义之后,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思路,课堂上学生不同的思维绽放,“把一个正方形*均分成10份,其中的4份就是”;“4分米就是4/10米,也就是米”……学生一次次语言的表述,无一不说明了学生对有了丰富的认识。

  其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归纳一位小数的意义。当黑板上形成了下面的板书:=1/10 =4/10 =7/10后,我让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思考“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由于有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作为支撑,学生轻易地完成了对一位小数意义的抽象过程。

  三、注意研究方法的迁移,有效培养学生的学*方法

  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的研究方法,其实是一个类推的过程,学生充分经历了一位小数的意义学*过程后,我让学生猜测,两位小数应该表示什么?三位小数又表示什么?你能不能应用生活的例子加以说明?这样的教学,真正使学生卷入了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通过本课的教学,“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学的关注点又是什么?”这一切,我又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2

  小数,学生在三年级、四年级已有所接触,多数学生对于小数的意义的理解是肤浅的,没有真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上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让学生经历具体分析一位小数的意义的过程,为后面理解二位、三位小数的意义作铺垫,在此基础上再实现对小数的整体意义的概括,降低了教学难度。

  小数的意义是比较抽象的知识,抽象知识的教学最好的方法是采用直观形象的手段进行教学,越形象具体学生越容易理解。我让全体学生都从一位小数学起,积累一定的认知经验,再学两位小数、三位小数时就比较容易,也更能借助分数来理解的小数的意义。学生能过对正方体学具的操作,一步一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从上完的这节课的效果来看,我总感觉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学生练*质量不高。究其原因我感觉可能问题出在“分数”上,学生对分数也只是有初步的认识,有关“分数”的'更多更具体的知识根本没有学*,如今要借助分数来理解小数的意义,存在一定的困难也在情理之中。究竟如何突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存在问题:

  1、课前预设,特别是练*量较大,没有考虑学生实际。

  2、课前对学生的学*实际了解不够,且在课中没有及时调整。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3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其依据是十进制位值原则。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了有助于学生自主学*,合作交流的学*情景,让学生在愉悦的探究活动中获得新知识,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态等方面得到发展。

  本课特点:

  一、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本节课,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通过猜测说出商品的价格,再利用学生已有的小数知识。接着,精心安排学生回忆所学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和测量物体长度的活动。为探讨小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二、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本课创设了让学生借助米尺探讨小数意义的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认识一位小数小时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通过之间的观察,思考,了解1分米,3分米,7分米→十分之一米,十分之三米,十分之七米→写成0.1米,0.3米。0.7米的变化,认识以为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通过猜测、验证,认识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通过思考、交流发现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直至总结概括小数的意义,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全面发展。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4

  小数的意义是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学*小数的开始,是数的概念的又一次扩展。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小数并不是全然不知的,在日常生活已经有所接触,但由于小数的意义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还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现状,我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出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契合点,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学*过程。

  课前让学生收集了许多关于小数的资料,先把这些资料读一读,然后挑选你最感兴趣的一条,谈谈你了解到了什么?又想到些什么?如:一枝铅笔0.35元,一把直尺1.2元。雷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0.3千米。篮球运动员姚明的身高是2.26米。88层的上海金茂大厦高420.5米,是目前我国第一、世界第三的高楼。……

  小数的意义就这一内容用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方法比较恰当,因为小数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新型的学*方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也只能是一种课堂的装饰。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上,以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为切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体验。例如,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设计时,我分三个层次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设计:第一层次:小数该怎么读?这类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以及个别与集体的读直接解决。第二层次:小数有什么用呢?为什么会有小数?这类一般问题,通过学生的相互讨论、客观分析,在互动中自我感悟、自我体会。第三层次:小数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本课中重点要解决的概念问题,采用学生利用教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把学生引入研究性学*的氛围,主动建构知识。这三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其实有着本质联系,那就是,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主动学*。

  在教学中,我也通过两年前的前一轮教学发现教材的编写顺序不太适合我校学生的接受能力,于是我对教材进行了重新的组合,第一课时上生活中的小数与小数的意义(1)分数与小数。第二课时上认识小数与小数的读写。第三课时上小数的数位顺序。第四课时上小探究。第五课时上小数的组成。第六课时进行练*。我将学生比较熟悉的小数的读写和数位顺序提前教学,然后再进行小数的组成这一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部分的教学,这样学生学*起来比较顺畅。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5

  本单元相关学*知识点具体来说,有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及应用、小数和复名数、求一个小数的*似数。由于知识点多,*一段时间又在进行自主教学的学*,学生的学*情绪不稳定,总体感觉效果不是很好。根据学生作业情况反思其中的原因,概括如下。

  本单元掌握较好的知识点: 小数的产生,同学们很容易接受,都知道是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而产生了小数。而在小数的性质学*时,首先有的学生对“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不是很理解,但在进行相关练*后,能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小数的读法与写法及大小比较”这知识,让学生有效结合整数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对照,学生能很好的理解运用。

  本单元学*效果不理想的知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和复名数的改写、求一个小数的*似数的掌握不理想。特别是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及应用,小数点向左、右移动小数如何变化,有一部分学生总是判断不准。让我感觉不理想的知识点还有小数名数的改写,总有一部分学生处理不好,原因是对相互改写“单位之间的进率”弄不清楚,所以就改写不准确,求一个数的`*似数,部分学生在改写用亿或用万作单位并保留一位、两位小数是总是出错该题的要求是只改写成用亿作单位得数。

  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和复名数的改写及求*似数的相关知识,我采用了很多种方法,感觉有的方法还比较有效。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比如(1)3.7------37,数变大,点移动一位,就是扩大10倍。10-----0.001,数变小,点移动四位,就是缩小1000倍。(2)把8.4扩大到它的( )倍是84。先观察小数的移动几位,移动一位扩大10倍。看扩大或缩小多少倍,同样是看小数点移动。因为有的学生总想记住向左移扩大、向右移缩小,所以总容易混淆。还有就是让学生数0,比如3.253×100=,100有2个0,就是小数点移动两位。

  小数和复名数:要求学生先找进率、写出进率,再确定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比如:1208米=( )千米 除以1000,有3个0 所以小数点向左移动3位。÷ 1000

  5.02吨=( )千克 乘1000,有3个0 所以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 1000

  学生练*时,我都让学生写成以上形式,感觉效果很好。

  求*似数:要看清要求,是求*似数还是是改写成用亿或用万作单位得数。

  比如

  (1)保留一位小数:8.353 ,该题就是*似数,看十分位的邻居5,要进1,所以是8.4。

  (2)改写成用亿作单位得数。408800000,该题的要求是只改写成用亿作单位得数。 408800000=4.088亿。

  (3)改写成用亿作单位得数。(保留两位小数)937540000,做该题时,要求学生先改写成用亿作单位得数,再保 留两位小数。937540000=9.3754亿≈9.38亿。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6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是一种带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如果教师不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的兴趣,学*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因此,在教学中,以故事创设情境,将数学置于童话般的故事当中,让学生感到亲切,引起情感共鸣,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本课中,小数点的故事、学生日记等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寓小数与情境中,使学生喜欢小数,对数学感兴趣。

  2、注重方法渗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高一级的知识,是对知识的一种本质揭示,是数学知识结构的灵魂。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本节课中,在教学1分米=米时,渗透等量替换思想,并以此为基点展开,先让学生初步感悟十定制分数与一位小数之间的联系,进而鼓励学生由此及彼、迁移类推得到许多一位小数,再让学生比较这些小数的共同点,归纳出一位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迁移、类比认识二、三位小数。归纳小数意义时,渗透抽象化方法,在学生多层面、多角度丰富感知的基础上,再加以抽象去掉数量、单位名称,最后抽象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使学生顺利地从直观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3、几点不足或困惑

  小数意义这一课属于概念教学,如何让学生建立准确的概念,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本节课做的不够,老师引导太多。概念教学如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改变学*方式值得研究。归纳小数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这里的问题设计我修改了几次,但我觉得总是不能很好的揭示小数的本质,特别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分数为什么能写成小数,有的学生可能没有理解。

  小数的意义这节内容知识点多,在教学过程中,为防止把教学过程讲的琐碎,我在教学过程中,把小数的读法、写法、小数的组成三个环节运用点到即可的方法快速讲解,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探究小数的意义及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上。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7

  一、本课设计:

  罗静老师上的《小数的意义》这一课的整体设计我认为是比较合理的,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无论从教学的引入还是新授课的讲解都让学生自己亲自体验,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充分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整节课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学效果较好。

  二、听了本课的几点体会:

  1、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体现了新型师生关系。

  2、从生活实际引入,小数作为新的数形出现,学生刚接触对于它的读法及表示的意义仍是难点,教师通过学生已有生活知识引入,处理得当。

  3、重点把握比较准确,通过让生自己说小数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你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就会学到知识。

  4、课件制作较好,体现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三、我在备课时存在的问题:

  1、学生体验少,教学难点的落实不够到位。

  2、给学生质疑空间比较少。

  四、教学感悟:

  1、让学生学会认知,即学会学*。学会学*比学会知识更重要。

  2、学会做事,即学会在一定环境中工作的能力。

  3、学会共同生活,即能够与他人一道参与人的'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

  4、学会生存,即充分发展自己的人格,并能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中小学阶段对四个学会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课堂教学目标除了继续重视“双基”之外,还应加上培养基本的能力和养成未来公民应有的基本观念、情感和态度,构成“四基”的要求。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8

  小数的意义这一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小数已有自己的认识。同时,在第一学段学生已初步认识了小数。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 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

  课始,以“我们已学过哪些数”这一问题展开教学,学生通过自己的回顾,将本课的教学内容“小数”置于整个数的系统之中,这为学生的生成提供了诱因。“或许小数与其它的数有内在的联系”。

  接着设问“你对小数有哪些了解?”这一问题,包容性较大,学生基于自身的经验对这一问题有不同的认识,从而为课堂教学生成了有效的教学资源。“物品的价钱可以用小数表示”、“人的身高可以用小数表示”……,并且说出了许多小数,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对小数的读法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掌握,在说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小数的价值也有了不同的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小数的作用真大”不正是对小数的价值的体会吗?

  二、 突出重点,促进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真理解

  本课教学中我以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为突破口,让学生充分经历一位小数的意义的学*过程,利用合作交流的方式丰富学生对一位小数意义的理解。具体做法是,首先出示“0.1元 0.3米 0.7米 0.4”这一组数据,让学生说说对于这一组数据自己的理解。前3个数据具有具体的意义,“0.1元就是1角,把1元*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0.1元,0.1元就是1/10元”……,这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于0.1元竟然有了这么多的`认识。我及时进行板书0.1元=1/10元,有了这一学*的经验,学生对于0.3米的认识就显得是那样的到位。对于0.4的理解,由于缺乏具体的情境支持,一开始学生显得比较沉默,当一位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说出了0.4的意义之后,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思路,课堂上学生不同的思维绽放,“把一个正方形*均分成10份,其中的4份就是0.4”;“4分米就是4/10米,也就是0.4米”……学生一次次语言的表述,无一不说明了学生对0.4有了丰富的认识。

  其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归纳一位小数的意义。当黑板上形成了下面的板书:0.1=1/10 0.4=4/10 0.7=7/10后,我让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思考“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由于有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作为支撑,学生轻易地完成了对一位小数意义的抽象过程。

  三、 注意研究方法的迁移,有效培养学生的学*方法

  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的研究方法,其实是一个类推的过程,学生充分经历了一位小数的意义学*过程后,我让学生猜测,两位小数应该表示什么?三位小数又表示什么?你能不能应用生活的例子加以说明?这样的教学,真正使学生卷入了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通过本课的教学,“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学的关注点又是什么?”这一切,我又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3

  本节课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能根据教师的导,积极主动地学。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智育与德育容于一体,较好的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觉得做的比较好的有这几个方面: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一、教学时不能将知识强加给学生。

  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学时以学生多参与为主。通过画线段图、表格图、实物演示等活动方式,尽力让学生感知小数的意义。与此同时回顾以前学过的小数知识用对比方法来理解小数的意义。在这个基础上在教学小数的性质、小数读写法以及生活中的小数。这样学生不仅增添了学*的信心,而且学得更有趣味

  二、对待学生的作业管理要严,练*到位。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单元知识,以学生理解为主,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解决一些有关“计数单位”、“单位间进率”、“名数互化”等知识。但是,少数学生心口不一,嘴上说的与写的不一样;还有的学生眼高手低,一看认为好做,谁知待作业完成后漏洞百出,不是小数点位置不对,就是不用“0”站空位。所以在批改作业时要全面、认真、有耐心,采用激励的措施鼓励学生正确、准确地完成作业,对于错的作业纠正过来,举一反三,多练几遍。这样坚持下来学生的作业质量提高了,掌握知识更牢固了,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了。实现了预期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9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对于小数的意义,实质上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其依据是十进制位值原则。

  成功之处:

  1.简化了小数的意义的叙述。在教学中淡化了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表示的道理,而是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来说明小数的意义,使学生知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在突破这一难点时主要借助了计量单位的十进关系来帮助学生理解。

  2.加深对小数意义的进一步理解。教学中对于 这些数中的'每一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及每一个0的意义,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3.在教学例1中,适当渗透了小数的计数单位,让学生通过展示课件直观的米尺上表示的份数感知小数的计数单位是 ,为后面教学分散了难点,对于后面的练*在数轴上表示数,还可以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

  不足之处:

  1.由于在例1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分的用语言叙述把1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表示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分数和小数表示进行的时间较多,导致后面精心设计的练*未能全部完成,时间上比较匆促。

  2.对于小数的产生,学生印象不深。

  今后,在时间的把握上,还应充分进行备课,分配好各个环节的时间,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菁选扩展阅读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菁选(扩展1)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菁选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1

  一、本课设计:

  罗静老师上的《小数的意义》这一课的整体设计我认为是比较合理的,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无论从教学的引入还是新授课的讲解都让学生自己亲自体验,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充分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整节课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学效果较好。

  二、听了本课的几点体会:

  1、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体现了新型师生关系。

  2、从生活实际引入,小数作为新的数形出现,学生刚接触对于它的.读法及表示的意义仍是难点,教师通过学生已有生活知识引入,处理得当。

  3、重点把握比较准确,通过让生自己说小数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你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就会学到知识。

  4、课件制作较好,体现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三、我在备课时存在的问题:

  1、学生体验少,教学难点的落实不够到位。

  2、给学生质疑空间比较少。

  四、教学感悟:

  1、让学生学会认知,即学会学*。学会学*比学会知识更重要。

  2、学会做事,即学会在一定环境中工作的能力。

  3、学会共同生活,即能够与他人一道参与人的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

  4、学会生存,即充分发展自己的人格,并能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中小学阶段对四个学会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课堂教学目标除了继续重视“双基”之外,还应加上培养基本的能力和养成未来公民应有的基本观念、情感和态度,构成“四基”的要求。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2

  小数,学生在三年级、四年级已有所接触,多数学生对于小数的意义的理解是肤浅的,没有真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上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让学生经历具体分析一位小数的意义的过程,为后面理解二位、三位小数的意义作铺垫,在此基础上再实现对小数的整体意义的概括,降低了教学难度。

  小数的意义是比较抽象的知识,抽象知识的教学最好的方法是采用直观形象的手段进行教学,越形象具体学生越容易理解。我让全体学生都从一位小数学起,积累一定的认知经验,再学两位小数、三位小数时就比较容易,也更能借助分数来理解的小数的意义。学生能过对正方体学具的操作,一步一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从上完的.这节课的效果来看,我总感觉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学生练*质量不高。究其原因我感觉可能问题出在“分数”上,学生对分数也只是有初步的认识,有关“分数”的更多更具体的知识根本没有学*,如今要借助分数来理解小数的意义,存在一定的困难也在情理之中。究竟如何突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存在问题:

  1、课前预设,特别是练*量较大,没有考虑学生实际。

  2、课前对学生的学*实际了解不够,且在课中没有及时调整。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3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是一种带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如果教师不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的兴趣,学*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因此,在教学中,以故事创设情境,将数学置于童话般的故事当中,让学生感到亲切,引起情感共鸣,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本课中,小数点的故事、学生日记等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寓小数与情境中,使学生喜欢小数,对数学感兴趣。

  2、注重方法渗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高一级的知识,是对知识的一种本质揭示,是数学知识结构的灵魂。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本节课中,在教学1分米=0.1米时,渗透等量替换思想,并以此为基点展开,先让学生初步感悟十定制分数与一位小数之间的联系,进而鼓励学生由此及彼、迁移类推得到许多一位小数,再让学生比较这些小数的'共同点,归纳出一位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迁移、类比认识二、三位小数。归纳小数意义时,渗透抽象化方法,在学生多层面、多角度丰富感知的基础上,再加以抽象去掉数量、单位名称,最后抽象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使学生顺利地从直观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3、几点不足或困惑

  小数意义这一课属于概念教学,如何让学生建立准确的概念,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本节课做的不够,老师引导太多。概念教学如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改变学*方式值得研究。归纳小数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这里的问题设计我修改了几次,但我觉得总是不能很好的揭示小数的本质,特别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分数为什么能写成小数,有的学生可能没有理解。

  小数的意义这节内容知识点多,在教学过程中,为防止把教学过程讲的琐碎,我在教学过程中,把小数的读法、写法、小数的组成三个环节运用点到即可的方法快速讲解,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探究小数的意义及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上。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4

  小数的意义是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学*小数的开始,是数的概念的又一次扩展。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小数并不是全然不知的,在日常生活已经有所接触,但由于小数的意义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还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现状,我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出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契合点,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学*过程。

  课前让学生收集了许多关于小数的资料,先把这些资料读一读,然后挑选你最感兴趣的一条,谈谈你了解到了什么?又想到些什么?如:一枝铅笔0.35元,一把直尺1.2元。雷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0.3千米。篮球运动员姚明的身高是2.26米。88层的上海金茂大厦高420.5米,是目前我国第一、世界第三的高楼。……

  小数的意义就这一内容用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方法比较恰当,因为小数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新型的学*方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也只能是一种课堂的装饰。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上,以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为切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体验。例如,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设计时,我分三个层次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设计:第一层次:小数该怎么读?这类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以及个别与集体的读直接解决。第二层次:小数有什么用呢?为什么会有小数?这类一般问题,通过学生的相互讨论、客观分析,在互动中自我感悟、自我体会。第三层次:小数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本课中重点要解决的概念问题,采用学生利用教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把学生引入研究性学*的.氛围,主动建构知识。这三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其实有着本质联系,那就是,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主动学*。

  在教学中,我也通过两年前的前一轮教学发现教材的编写顺序不太适合我校学生的接受能力,于是我对教材进行了重新的组合,第一课时上生活中的小数与小数的意义(1)分数与小数。第二课时上认识小数与小数的读写。第三课时上小数的数位顺序。第四课时上小探究。第五课时上小数的组成。第六课时进行练*。我将学生比较熟悉的小数的读写和数位顺序提前教学,然后再进行小数的组成这一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部分的教学,这样学生学*起来比较顺畅。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5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其依据是十进制位值原则。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了有助于学生自主学*,合作交流的学*情景,让学生在愉悦的探究活动中获得新知识,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态等方面得到发展。

  本课特点:

  一、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本节课,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通过猜测说出商品的价格,再利用学生已有的小数知识。接着,精心安排学生回忆所学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和测量物体长度的活动。为探讨小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二、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本课创设了让学生借助米尺探讨小数意义的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认识一位小数小时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通过之间的'观察,思考,了解1分米,3分米,7分米→十分之一米,十分之三米,十分之七米→写成0.1米,0.3米。0.7米的变化,认识以为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通过猜测、验证,认识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通过思考、交流发现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直至总结概括小数的意义,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全面发展。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6

  本单元相关学*知识点具体来说,有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及应用、小数和复名数、求一个小数的*似数。由于知识点多,*一段时间又在进行自主教学的学*,学生的学*情绪不稳定,总体感觉效果不是很好。根据学生作业情况反思其中的原因,概括如下。

  本单元掌握较好的知识点: 小数的产生,同学们很容易接受,都知道是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而产生了小数。而在小数的性质学*时,首先有的学生对“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不是很理解,但在进行相关练*后,能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小数的读法与写法及大小比较”这知识,让学生有效结合整数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对照,学生能很好的理解运用。

  本单元学*效果不理想的知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和复名数的改写、求一个小数的*似数的掌握不理想。特别是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及应用,小数点向左、右移动小数如何变化,有一部分学生总是判断不准。让我感觉不理想的知识点还有小数名数的改写,总有一部分学生处理不好,原因是对相互改写“单位之间的进率”弄不清楚,所以就改写不准确,求一个数的*似数,部分学生在改写用亿或用万作单位并保留一位、两位小数是总是出错该题的要求是只改写成用亿作单位得数。

  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和复名数的改写及求*似数的相关知识,我采用了很多种方法,感觉有的方法还比较有效。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比如(1)3.7------37,数变大,点移动一位,就是扩大10倍。10-----0.001,数变小,点移动四位,就是缩小1000倍。(2)把8.4扩大到它的( )倍是84。先观察小数的移动几位,移动一位扩大10倍。看扩大或缩小多少倍,同样是看小数点移动。因为有的学生总想记住向左移扩大、向右移缩小,所以总容易混淆。还有就是让学生数0,比如3.253×100=,100有2个0,就是小数点移动两位。

  小数和复名数:要求学生先找进率、写出进率,再确定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比如:1208米=( )千米 除以1000,有3个0 所以小数点向左移动3位。÷ 1000

  5.02吨=( )千克 乘1000,有3个0 所以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 1000

  学生练*时,我都让学生写成以上形式,感觉效果很好。

  求*似数:要看清要求,是求*似数还是是改写成用亿或用万作单位得数。

  比如

  (1)保留一位小数:8.353 ,该题就是*似数,看十分位的邻居5,要进1,所以是8.4。

  (2)改写成用亿作单位得数。408800000,该题的要求是只改写成用亿作单位得数。 408800000=4.088亿。

  (3)改写成用亿作单位得数。(保留两位小数)937540000,做该题时,要求学生先改写成用亿作单位得数,再保 留两位小数。937540000=9.3754亿≈9.38亿。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7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是苏教版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第一课时。这是一节概念课,看似*淡,实则想上得出彩并非易事。在一遍又一遍的磨课过程中,我对这节课也有了些许感悟,同时也有了不少收获。现将这些感悟、收获记录下来,以此来促进自己在教学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一、要善于发现并抓住重点

  本节课一共有三个部分,分别是回顾一位小数、初步感知两位小数以及初步感知三位小数。显然,这三个部分不是并列的,重点应该放在第二个初步感知两位小数上。因为一开始没有把握住重点,第一次试上时,我在三个部分上花的时间是差不多的,结果导致时间来不及。在之后的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了初步感知两位小数上,在这一部分让学生多说说,多感受。而第一部分的回顾一位小数,因为之前学生在三年级学*过,因此花了较少的时间。而正因为第二部分重点突出了,因此在第三部分初步感知三位小数时,学生已经很容易能够进行联系并且理解,所以速度也相对较快。这样一来,重点突出,时间分配合理,整个课堂也有张有弛。

  二、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本节课的三个部分,内容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是在教学时,却不能用单一的方法,否则课堂就会显得比较单一、死板,没有层次。如在回顾一位小数的含义时,在提问时就可以稍微细化问题,如:观察这几个小数,它们的小数部分都有几位?表示的分数分母上都是几?由此,你能发现什么?而在教学第二部分时,问题就可以稍微放宽些,如:观察这几个小数,它们有什么特点?表示的分数又有什么共同点?由此,你能发现什么?由于有了前面两个环节的基础,在教学第三部分时,就可以先让学生自己猜猜三位小数表示什么?然后直接让学生通过观察三位小数表示的`分数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这样一来,第一部分是带着学生学,第二部分是扶着学生学,第三部分是让学生自己学,方法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同,当然得到的效果也就不同。

  三、要学会制造亮点

  说到这一点,我想是我现在最欠缺的地方。本节课上下来,虽然比较扎实,学生掌握得也较好,但是却略显朴实,缺乏亮点。作为一节概念课,相对于一些活动性质较强的课来说,内容本身就比较*淡,学生学起来也比较枯燥,这时更需要教师发挥聪明才智,制造亮点,把这样的课上得生动起来,上出新意来。因此在这方面,我想我还需要花更多的功夫,在*时的备课中就学会经常多想想,养成一个良好的*惯。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希望在不断反思中,能够促进自己在教学上的进步。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8

  小数的意义这一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小数已有自己的认识。同时,在第一学段学生已初步认识了小数。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 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

  课始,以“我们已学过哪些数”这一问题展开教学,学生通过自己的回顾,将本课的教学内容“小数”置于整个数的系统之中,这为学生的生成提供了诱因。“或许小数与其它的数有内在的联系”。

  接着设问“你对小数有哪些了解?”这一问题,包容性较大,学生基于自身的经验对这一问题有不同的认识,从而为课堂教学生成了有效的教学资源。“物品的价钱可以用小数表示”、“人的身高可以用小数表示”……,并且说出了许多小数,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对小数的读法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掌握,在说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小数的价值也有了不同的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小数的作用真大”不正是对小数的价值的体会吗?

  二、 突出重点,促进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真理解

  本课教学中我以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为突破口,让学生充分经历一位小数的意义的学*过程,利用合作交流的方式丰富学生对一位小数意义的理解。具体做法是,首先出示“0.1元 0.3米 0.7米 0.4”这一组数据,让学生说说对于这一组数据自己的理解。前3个数据具有具体的意义,“0.1元就是1角,把1元*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0.1元,0.1元就是1/10元”……,这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于0.1元竟然有了这么多的认识。我及时进行板书0.1元=1/10元,有了这一学*的经验,学生对于0.3米的认识就显得是那样的到位。对于0.4的理解,由于缺乏具体的情境支持,一开始学生显得比较沉默,当一位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说出了0.4的意义之后,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思路,课堂上学生不同的思维绽放,“把一个正方形*均分成10份,其中的'4份就是0.4”;“4分米就是4/10米,也就是0.4米”……学生一次次语言的表述,无一不说明了学生对0.4有了丰富的认识。

  其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归纳一位小数的意义。当黑板上形成了下面的板书:0.1=1/10 0.4=4/10 0.7=7/10后,我让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思考“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由于有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作为支撑,学生轻易地完成了对一位小数意义的抽象过程。

  三、 注意研究方法的迁移,有效培养学生的学*方法

  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的研究方法,其实是一个类推的过程,学生充分经历了一位小数的意义学*过程后,我让学生猜测,两位小数应该表示什么?三位小数又表示什么?你能不能应用生活的例子加以说明?这样的教学,真正使学生卷入了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通过本课的教学,“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学的关注点又是什么?”这一切,我又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9

  本节课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能根据教师的导,积极主动地学。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智育与德育容于一体,较好的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觉得做的'比较好的有这几个方面:

  一、教学时不能将知识强加给学生。

  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学时以学生多参与为主。通过画线段图、表格图、实物演示等活动方式,尽力让学生感知小数的意义。与此同时回顾以前学过的小数知识用对比方法来理解小数的意义。在这个基础上在教学小数的性质、小数读写法以及生活中的小数。这样学生不仅增添了学*的信心,而且学得更有趣味

  二、对待学生的作业管理要严,练*到位。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单元知识,以学生理解为主,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解决一些有关“计数单位”、“单位间进率”、“名数互化”等知识。但是,少数学生心口不一,嘴上说的与写的不一样;还有的学生眼高手低,一看认为好做,谁知待作业完成后漏洞百出,不是小数点位置不对,就是不用“0”站空位。所以在批改作业时要全面、认真、有耐心,采用激励的措施鼓励学生正确、准确地完成作业,对于错的作业纠正过来,举一反三,多练几遍。这样坚持下来学生的作业质量提高了,掌握知识更牢固了,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了。实现了预期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10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对于小数的意义,实质上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其依据是十进制位值原则。

  成功之处:

  1.简化了小数的意义的叙述。在教学中淡化了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表示的道理,而是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来说明小数的意义,使学生知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在突破这一难点时主要借助了计量单位的十进关系来帮助学生理解。

  2.加深对小数意义的进一步理解。教学中对于0.1 0.07 0.009这些数中的每一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及每一个0的意义,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3.在教学例1中,适当渗透了小数的计数单位,让学生通过展示课件直观的米尺上表示的份数感知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1 0.01 0.001,为后面教学分散了难点,对于后面的练*在数轴上表示数,还可以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

  不足之处:

  1.由于在例1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分的用语言叙述把1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表示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分数和小数表示进行的时间较多,导致后面精心设计的练*未能全部完成,时间上比较匆促。

  2.对于小数的产生,学生印象不深。

  今后,在时间的把握上,还应充分进行备课,分配好各个环节的时间,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菁选(扩展2)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通用十篇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1

  一、本课设计:

  罗静老师上的《小数的意义》这一课的整体设计我认为是比较合理的,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无论从教学的引入还是新授课的讲解都让学生自己亲自体验,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充分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整节课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学效果较好。

  二、听了本课的几点体会:

  1、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体现了新型师生关系。

  2、从生活实际引入,小数作为新的数形出现,学生刚接触对于它的读法及表示的意义仍是难点,教师通过学生已有生活知识引入,处理得当。

  3、重点把握比较准确,通过让生自己说小数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你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就会学到知识。

  4、课件制作较好,体现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三、我在备课时存在的问题:

  1、学生体验少,教学难点的落实不够到位。

  2、给学生质疑空间比较少。

  四、教学感悟:

  1、让学生学会认知,即学会学*。学会学*比学会知识更重要。

  2、学会做事,即学会在一定环境中工作的能力。

  3、学会共同生活,即能够与他人一道参与人的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

  4、学会生存,即充分发展自己的人格,并能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中小学阶段对四个学会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课堂教学目标除了继续重视“双基”之外,还应加上培养基本的能力和养成未来公民应有的基本观念、情感和态度,构成“四基”的要求。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2

  一、本课设计:

  罗静老师上的《小数的意义》这一课的整体设计我认为是比较合理的,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无论从教学的引入还是新授课的讲解都让学生自己亲自体验,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充分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整节课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学效果较好。

  二、听了本课的几点体会:

  1、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体现了新型师生关系。

  2、从生活实际引入,小数作为新的数形出现,学生刚接触对于它的读法及表示的意义仍是难点,教师通过学生已有生活知识引入,处理得当。

  3、重点把握比较准确,通过让生自己说小数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你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就会学到知识。

  4、课件制作较好,体现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三、我在备课时存在的问题:

  1、学生体验少,教学难点的落实不够到位。

  2、给学生质疑空间比较少。

  四、教学感悟:

  1、让学生学会认知,即学会学*。学会学*比学会知识更重要。

  2、学会做事,即学会在一定环境中工作的能力。

  3、学会共同生活,即能够与他人一道参与人的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

  4、学会生存,即充分发展自己的.人格,并能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中小学阶段对四个学会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课堂教学目标除了继续重视“双基”之外,还应加上培养基本的能力和养成未来公民应有的基本观念、情感和态度,构成“四基”的要求。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3

  小数的意义这一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小数已有自己的认识。同时,在第一学段学生已初步认识了小数。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 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

  课始,以“我们已学过哪些数”这一问题展开教学,学生通过自己的回顾,将本课的教学内容“小数”置于整个数的系统之中,这为学生的生成提供了诱因。“或许小数与其它的数有内在的联系”。

  接着设问“你对小数有哪些了解?”这一问题,包容性较大,学生基于自身的经验对这一问题有不同的认识,从而为课堂教学生成了有效的教学资源。“物品的价钱可以用小数表示”、“人的身高可以用小数表示”……,并且说出了许多小数,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对小数的读法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掌握,在说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小数的价值也有了不同的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小数的作用真大”不正是对小数的价值的体会吗?

  二、 突出重点,促进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真理解

  本课教学中我以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为突破口,让学生充分经历一位小数的意义的学*过程,利用合作交流的方式丰富学生对一位小数意义的理解。具体做法是,首先出示“0.1元 0.3米 0.7米 0.4”这一组数据,让学生说说对于这一组数据自己的理解。前3个数据具有具体的意义,“0.1元就是1角,把1元*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0.1元,0.1元就是1/10元”……,这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于0.1元竟然有了这么多的认识。我及时进行板书0.1元=1/10元,有了这一学*的经验,学生对于0.3米的认识就显得是那样的到位。对于0.4的理解,由于缺乏具体的情境支持,一开始学生显得比较沉默,当一位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说出了0.4的意义之后,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思路,课堂上学生不同的思维绽放,“把一个正方形*均分成10份,其中的4份就是0.4”;“4分米就是4/10米,也就是0.4米”……学生一次次语言的表述,无一不说明了学生对0.4有了丰富的认识。

  其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归纳一位小数的意义。当黑板上形成了下面的板书:0.1=1/10 0.4=4/10 0.7=7/10后,我让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思考“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由于有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作为支撑,学生轻易地完成了对一位小数意义的抽象过程。

  三、 注意研究方法的迁移,有效培养学生的学*方法

  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的研究方法,其实是一个类推的过程,学生充分经历了一位小数的意义学*过程后,我让学生猜测,两位小数应该表示什么?三位小数又表示什么?你能不能应用生活的例子加以说明?这样的教学,真正使学生卷入了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通过本课的教学,“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学的关注点又是什么?”这一切,我又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4

  循环小数是本单元的最后一个问题,也是难点,虽说是在小数除法的基础上,让学生感知循环现象,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问题就逐渐显露出来了。

  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我安排了前置性学*内容,让学生在家自学例题内容,根据导学案的提示,找出问题的答案,有一部分同学完成的效果不理想。

  在上课开始时,我首先检查了学生的前置性作业,针对观察例题而言,学生能看出重复的数字是多少,但是不明白商应该从哪个数字开始重复。经过小组的探索,部分同学通过算一算、想一想,仔细观察、比较,最终总结出循环小数的特征。这也仅限于优等生,学困生只是照葫芦画瓢,听得一知半解。尤其是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他们往往能够明白循环节是谁,但是竖式计算后,横式上的结果就五花八门,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计算时就已经产生错误,无法得到正确的循环小数;二是在写结果时,循环节标注错误。

  这节课概念较多,除了什么是循环小数外,还介绍了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经过这几个小数概念的`了解,学生会有些记不清。这一点,今后要加强练*。再说这堂课的练*部分,学生的练*偏少,这也是这节课的失败之处,本身学生对小数除法还不够熟练,加之又有新的概念引入,所以学生们有些手忙脚乱,错误连连。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把练*作为重点,只有计算准确了,才能有信心学*新知识。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5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是一种带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如果教师不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的兴趣,学*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因此,在教学中,以故事创设情境,将数学置于童话般的故事当中,让学生感到亲切,引起情感共鸣,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本课中,小数点的故事、学生日记等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寓小数与情境中,使学生喜欢小数,对数学感兴趣。

  2、注重方法渗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高一级的知识,是对知识的一种本质揭示,是数学知识结构的灵魂。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本节课中,在教学1分米=0.1米时,渗透等量替换思想,并以此为基点展开,先让学生初步感悟十定制分数与一位小数之间的联系,进而鼓励学生由此及彼、迁移类推得到许多一位小数,再让学生比较这些小数的共同点,归纳出一位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迁移、类比认识二、三位小数。归纳小数意义时,渗透抽象化方法,在学生多层面、多角度丰富感知的基础上,再加以抽象去掉数量、单位名称,最后抽象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使学生顺利地从直观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3、几点不足或困惑

  小数意义这一课属于概念教学,如何让学生建立准确的概念,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本节课做的不够,老师引导太多。概念教学如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改变学*方式值得研究。归纳小数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这里的问题设计我修改了几次,但我觉得总是不能很好的揭示小数的本质,特别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分数为什么能写成小数,有的学生可能没有理解。

  小数的`意义这节内容知识点多,在教学过程中,为防止把教学过程讲的琐碎,我在教学过程中,把小数的读法、写法、小数的组成三个环节运用点到即可的方法快速讲解,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探究小数的意义及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上。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6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是一种带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如果教师不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的兴趣,学*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因此,在教学中,以故事创设情境,将数学置于童话般的故事当中,让学生感到亲切,引起情感共鸣,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本课中,小数点的故事、学生日记等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寓小数与情境中,使学生喜欢小数,对数学感兴趣。

  2、注重方法渗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高一级的知识,是对知识的一种本质揭示,是数学知识结构的灵魂。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本节课中,在教学1分米=0.1米时,渗透等量替换思想,并以此为基点展开,先让学生初步感悟十定制分数与一位小数之间的联系,进而鼓励学生由此及彼、迁移类推得到许多一位小数,再让学生比较这些小数的'共同点,归纳出一位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迁移、类比认识二、三位小数。归纳小数意义时,渗透抽象化方法,在学生多层面、多角度丰富感知的基础上,再加以抽象去掉数量、单位名称,最后抽象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使学生顺利地从直观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3、几点不足或困惑

  小数意义这一课属于概念教学,如何让学生建立准确的概念,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本节课做的不够,老师引导太多。概念教学如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改变学*方式值得研究。归纳小数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这里的问题设计我修改了几次,但我觉得总是不能很好的揭示小数的本质,特别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分数为什么能写成小数,有的学生可能没有理解。

  小数的意义这节内容知识点多,在教学过程中,为防止把教学过程讲的琐碎,我在教学过程中,把小数的读法、写法、小数的组成三个环节运用点到即可的方法快速讲解,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探究小数的意义及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上。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7

  本节课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能根据教师的导,积极主动地学。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智育与德育容于一体,较好的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觉得做的比较好的有这几个方面: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一、教学时不能将知识强加给学生。

  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学时以学生多参与为主。通过画线段图、表格图、实物演示等活动方式,尽力让学生感知小数的意义。与此同时回顾以前学过的小数知识用对比方法来理解小数的意义。在这个基础上在教学小数的性质、小数读写法以及生活中的小数。这样学生不仅增添了学*的信心,而且学得更有趣味

  二、对待学生的作业管理要严,练*到位。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单元知识,以学生理解为主,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解决一些有关“计数单位”、“单位间进率”、“名数互化”等知识。但是,少数学生心口不一,嘴上说的.与写的不一样;还有的学生眼高手低,一看认为好做,谁知待作业完成后漏洞百出,不是小数点位置不对,就是不用“0”站空位。所以在批改作业时要全面、认真、有耐心,采用激励的措施鼓励学生正确、准确地完成作业,对于错的作业纠正过来,举一反三,多练几遍。这样坚持下来学生的作业质量提高了,掌握知识更牢固了,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了。实现了预期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8

  小数的意义这一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小数已有自己的认识。同时,在第一学段学生已初步认识了小数。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

  课始,以“我们已学过哪些数”这一问题展开教学,学生通过自己的回顾,将本课的教学内容“小数”置于整个数的系统之中,这为学生的生成提供了诱因。“或许小数与其它的数有内在的联系”。

  接着设问“你对小数有哪些了解?”这一问题,包容性较大,学生基于自身的经验对这一问题有不同的认识,从而为课堂教学生成了有效的教学资源。“物品的价钱可以用小数表示”、“人的身高可以用小数表示”……,并且说出了许多小数,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对小数的读法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掌握,在说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小数的价值也有了不同的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小数的作用真大”不正是对小数的价值的体会吗?

  二、突出重点,促进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真理解

  本课教学中我以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为突破口,让学生充分经历一位小数的意义的学*过程,利用合作交流的方式丰富学生对一位小数意义的理解。具体做法是,首先出示“0.1元0.3米0.7米0.4”这一组数据,让学生说说对于这一组数据自己的理解。前3个数据具有具体的意义,“0.1元就是1角,把1元*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0.1元,0.1元就是1/10元”……,这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于0.1元竟然有了这么多的认识。我及时进行板书0.1元=1/10元,有了这一学*的经验,学生对于0.3米的认识就显得是那样的到位。对于0.4的理解,由于缺乏具体的情境支持,一开始学生显得比较沉默,当一位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说出了0.4的意义之后,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思路,课堂上学生不同的思维绽放,“把一个正方形*均分成10份,其中的4份就是0.4”;“4分米就是4/10米,也就是0.4米”……学生一次次语言的表述,无一不说明了学生对0.4有了丰富的认识。

  其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归纳一位小数的意义。当黑板上形成了下面的板书:0.1=1/10 0.4=4/10 0.7=7/10后,我让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思考“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由于有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作为支撑,学生轻易地完成了对一位小数意义的抽象过程。

  三、注意研究方法的迁移,有效培养学生的学*方法

  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的研究方法,其实是一个类推的过程,学生充分经历了一位小数的意义学*过程后,我让学生猜测,两位小数应该表示什么?三位小数又表示什么?你能不能应用生活的例子加以说明?这样的教学,真正使学生卷入了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通过本课的教学,“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学的关注点又是什么?”这一切,我又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9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对于小数的意义,实质上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其依据是十进制位值原则。

  成功之处:

  1.简化了小数的意义的叙述。在教学中淡化了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表示的道理,而是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来说明小数的意义,使学生知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在突破这一难点时主要借助了计量单位的十进关系来帮助学生理解。

  2.加深对小数意义的进一步理解。教学中对于0.1 0.07 0.009这些数中的每一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及每一个0的意义,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3.在教学例1中,适当渗透了小数的计数单位,让学生通过展示课件直观的米尺上表示的份数感知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1 0.01 0.001,为后面教学分散了难点,对于后面的练*在数轴上表示数,还可以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

  不足之处:

  1.由于在例1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分的用语言叙述把1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表示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分数和小数表示进行的时间较多,导致后面精心设计的练*未能全部完成,时间上比较匆促。

  2.对于小数的产生,学生印象不深。

  今后,在时间的把握上,还应充分进行备课,分配好各个环节的时间,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10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小数乘小数是第一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它是在学生学*了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以为这一知识节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只要重点掌握了小数乘法的算理,学起来应该是比较轻松的,可事实的情况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由于对难点问题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处理得不到位,所以在课后练*中,学生出现错误的现象比较多:

  1、方法上的错误:例如在教学例7 (1.20.8)时,学生能流利的说出先将两个因数分别扩大10倍,这样乘得的积就会扩大100倍,为了使积不变,最后还要将积缩小100倍;但是在计算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将算理与方法结合起来,不能正确地解决积的小数点的问题。

  2、计算中关于0的问题;部分学生在积的末尾有零时,先划去0再点小数点;部分学困生在遇到因数是纯小数或因数中间有0时,还要将0再乘一遍。

  3、计算上的失误: 因数的数位较多时,个别学生直接写出得数(如2.152.1的竖式下直接写出4.515,没有计算的过程),做完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等。

  面对学生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错误,使我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审视自己的教学,并对此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的确,说算理对于学生计算方法的掌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搞形式化说理,忽视学生对算理的`感悟,则有害而无益,形式化说理,表面上看似乎有理有据,推理严密,但它不是建立在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感悟的基础上,因而难以使学生对算理真正内化,难以使学生理解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基础是生活经验。虽然,教材中的例题也来源于生活实际,但是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还是比较远的。如果能够找出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说出变化规律,效果会更好。因此教学中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状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依据因数变化与积的变化规律,应该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学*的形式,自己举例子说明积的变化规律,这样获得的积的小数点与因数的小数点的关系才是主动的。在讲算理的同时,重视计算技能的培养,细化类型,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正确的理解和掌握计算的方法,做到既重视教学过程又重视教学结果;既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讲清算理,又要突出积的变化规律、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突出因数中小数的位数与积中小数的位数的关系。这样才能切实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菁选(扩展3)

——四年级数学《小数意义》教学设计范文10份

  四年级数学《小数意义》教学设计 1

  一、教学目的:

  1、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2、在操作中使学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通过观察、比较,以及自主探究建立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3、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间的进率。

  2、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间的进率。

  三、教学准备:

  米尺、表格纸、多媒体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直入新课

  教师:1.同学们在前面的学*过程中已经学*了长度单位,还会用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估一估,课桌面的长度能有多少?

  2.大家估计得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用直尺来验证一下。

  学生:实际测量。

  教师:谁愿意把你测量的结果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预设,学生1: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20厘米。学生2: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米2分米。……

  教师:课桌的长度如果以米为单位就是1.2米。(1)在生活中,人们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表示。(2)认识小数吗?在哪儿见过小数?(3)出示课件超市的商品价格,书店的书本价格。今天我们一起学*小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在进行测量和记录的过程中发现有时得不到整数结果,从而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感受小数产生的必然性。)

  (二)实践入手,探究意义

  1.认识一位小数。

  教师:各小组观察米尺,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长?

  学生:1分米。

  教师:把1分米改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分数怎么表示?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交流想法。十分之一米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1分米,也就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1米。

  教师:3分米,7分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应该怎样表示呢?小数呢?请同学们试着写一写。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交流分享学生的思考过程。

  教师:出示课件:1、线段*均分成10份,取3份,用小数表示。2、正方形*均分成10份取8份,用小数表示。3、分母是10的分数对应的小数。仔细观察白板,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像这样,小数点的右面有1个数字,这样的小数,就称为一位小数。也就是说,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2.认识两位小数。

  教师:我们都已经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猜一猜:两位小数可能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1厘米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应该怎么表示?小数呢?4厘米呢?8厘米呢?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合作交流。

  教师:观察每组中的分数和小数,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数的分母都是100。学生:小数点的右面都有2个数字。教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得都非常正确。类似刚刚学*的一位小数,像这样,小数点的右面有2个数字的小数就称为两位小数。也就是说,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教师:出示课件:1、把正方形*均分成100份取35份,用分数和小数表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推测出两位小数和什么样的小数有关,有意识地促进迁移,体验成功乐趣,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和信心。

  3.小数的意义。

  教师:结合我们刚才对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的认识,自选两位以上的小数进行研究,完成表格。

  学生:先独立研究,再汇报交流结果,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教师:通过你的研究,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我发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比如:把1米*均分成1000份,这样的一份就是1毫米,也就是千分之一米,写成小数就是0.001米。

  学生:三位小数就表示千分之几。

  教师:其他同学还有谁也研究了三位小数的意义?谁愿意也来说一说?学生:我选择的小数是0.023,也是一个三位小数,可用分数表示为千分之二十三。

  教师:说得非常好!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就表示千分之几。那么四位小数表示什么?五位小数呢?学生:四位小数表示万分之几,五位小数表示十万分之几。结合板书,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回忆一下我们刚才的探讨过程,和同伴交流一下,你都发现了什么?

  学生:我认为分母是10、100、1000、10000等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学生:我知道了十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千分之几可以写成三位小数……学生3:也就是说,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教师小结:分母是10、100、1000……这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4.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教师:大家都知道分数中,十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千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呢?学生: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归纳整理: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5、小数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师:引导学生1分米=0.1米。1厘米=0.01米。1分米=10厘米,那么0.1米=(10个)0.01米,0.1=(10个)0.01.……得出: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直观认识,按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先讲解,接着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究三位小数、四位小数、五位小数……表示的意义,最后抽象概括出小数的意义,总结小数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锻炼了学生的能力,破解了重难点,。)

  (三)巩固应用,强化认知

  1.第33页做一做。

  2.第36页练*九第1题。

  3.课件:填空:0.7里面有7个();再增加()个0.1就等于1。0.23里面有()个0.01。34个0.001是();34个0.01是();34个0.1是()。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小数。学生先独立完成,教师再让学生汇报答案,集体评议。

  (设计意图:用不同层次的练*,让学生在对比练*的中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同时有意识地结合生活实际体现知识的应用,帮助学生根据小数意义理解生活中常见的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四)总结巩固,拓展延伸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出示课件,介绍对小数发展具有杰出贡献的两位数学家――刘徽,朱世杰。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本节所学的知识,最后通过课外延伸向学生介绍与小数发展相关的数学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年级数学《小数意义》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一)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学生初步认识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认数范围扩展到三位小数,使学生明确小数表示的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并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小数的产生。

  1、谈话导入

  问:在三年级时我们初步认识了小数,你能说一个小数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选一部分板书)

  问:你还知道小数的哪些知识?

  2、那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呢?(出示课件)

  ①先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哪些能用整数表示?哪些得不到整数的结果?

  ②小结:在测量时、计算时及物体的单价,有的能用整数表示,有的`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像这样得不到整数结果的例子在生活和学*中有很多,聪明的人们于是想到了用分数、小数来表示,于是小数便产生了。(板书:小数产生)

  二、小数的意义。

  1、认识一位小数

  师: 0.1米 还可以怎么表示?

  生1:用分数表示是1/10米

  生2: 1分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 1米 *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1分米,用分数表示是1/10米,用小数表示是 0.1米 。

  师: 0.3米 是几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生略)

  师: 0.8米 是几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生略)

  师:像0.1、0.3、0.8……这样的小数,小数点后面只有一位数,这样的小数叫一位小数。

  (板书:一位小数)

  2、认识两位小数

  师: 0.01米 还可以怎么表示?

  生1:用分数表示是1/100米

  生2: 1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 1米 *均分成100份,每一份是 1厘米 ,用分数表示是1/100米,用小数表示是 0.01米 。

  师: 0.05米 是几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生略)

  师: 0.09米 是几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生略)

  师:像0.01、0.05、0.09……这样的小数,小数点后面有两位数,这样的小数叫(两位小数)。

  (板书:两位小数)

  3、认识三位小数

  师: 0.001米 还可以怎么表示?

  生1:用分数表示是1/100米

  生2: 1毫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 1米 *均分成1000份,每一份是 1毫米 ,用分数表示是1/1000米,用分数表示是1/1000米。

  师: 0.007米 是几毫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生略)

  师: 0.012米 是几豪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生略)

  师:像0.001、0.007、0.012这样的小数,小数点后面有三位数,这样的小数叫(三位小数)。(板书:三位小数)

  师:分母是几的分数能写成四位小数?(1000)

  分母是几的分数能写成五位小数?(10000)

  师:依次类推(板书:......)

  4、概括小数的意义

  师:(结合板书)这些都是同学们刚刚写出的分数和小数,不同的分数可以写成相对应的小数,例如:1/10可以写成0.1;

  5/100可以写成0.05; 12/1000可以写成0.012。

  那么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这种联系,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呢?

  师:下面分小组说一说你们各自的想法。

  (汇报讨论结果。)

  组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组2:十分之几是一位小数,百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千分之几是三位小数……。

  组3: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组4: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比如说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

  小结:我们一起来看板书,刚刚你们已经说到了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这就是。(板书:小数的意义)

  5、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师:0.3里面有( )个0.1 0.8里面有( )个 0.1

  生1:0.3里面有( 3 )个0.1

  生2:0.8里面有( 8)个

  师:像0.3、0.8这样的一位小数都是由许多个 0.1 组成的,我们就说 0.1 是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

  师:那么你们猜一猜,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生: 0.01 是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

  师:那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 )

  生:0.001(千分之一)

  师:那四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 ?)

  生:0.0001(万分之一)

  师:依次类推(板书:......)

  6、认识进率

  (结合板书)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1,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01,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001,那0.1里面0.1有( )个0.01

  0.1里面有( )个0.001 (课件出示)

  生:0.1里面有( 10)个0.01

  0.01里面有( 10 )个0.001

  师:为什么0.1里面有( 10)个0.01,0.01里面有( 10 )个0.001,同学们可以结合板书去思考?(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

  生:讨论

  生:汇报

  生1: 0.1米 =1分米 0.01米 = 1厘米 1分米= 10厘米

  所以0.1里面0.1有( 10 )个0.01 ......

  师:0.1里面有( 10)个0.01,0.01里面有( 10 )个0.001 ,依次类推(板书:......)

  用一句话可以怎么概括?

  师:(课件出示)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师:(结合板书)0.1里面有( 10)个0.01,0.01里面有( 10 )个0.001 ,那0.1里面有( )个0.001 ?

  生:0.1里面有( )个0.001 ?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生:......

  四、巩固练*。

  师:从上课开始到现在,我就发现同学们的推理能力特别强,那剩下的时间我们就一起去闯智慧关,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有)

  师:请看大屏幕,第一关(课件出示)

  1、填一填(书51页做一做)

  2、哪两只手套是一副?用线连一连。(书55页第2题)

  第二关

  3、在( )里可以填几

  ( )个0.01是0.1 0.8里面有( )个0.1

  0.35里面有( )个0.1和( )个0.01组成的

  0.2里面有( )个0.1,有( )个0.01,有( ), 个0.02

  4、想一想

  1元4角2分=( )元 2.56元=( )元( )角( )分

  35厘米=( )米=( )分米 0.68米 =( )分米=( )厘米

  第三关

  5、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和小数

  五、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和小朋友合作得非常成功,我相信每一个同学都有很多的收获,谁先来说一说?

  四年级数学《小数意义》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学生在了解小数产生的过程中,理解分数与小数的联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知道小数和整数一样,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能力目标: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

  情感目标:在生活情境中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加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小数的意义,计数单位及进率。

  教学难点:

  在学生初步认识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认数范围扩展到三位小数,使学生明确小数表示的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并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学情分析:

  三年级时学生已学*了小数的初步认识,会认识小数以及读写法,知道了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会进行两位以内小数大小的比较,以及一位小数的简单加减法。在生活中,小数的应用也普遍,所以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小数认识的基础。

  教学方法:

  操作法,观察法,讨论法,引导尝试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华东超市大家熟悉不熟悉啊?去过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再去哪儿逛逛,好不好?(课件出示)请大家在逛超市的同时,找找看,你在哪儿发现了数?是哪些数?

  2.认识他们吗?读一读,生活中,这样的数多不多?还在哪儿见过这样的数?

  3.在我们身边随处都能找到小数,小数的用处可大了,所以,我们今后还要反复学*小数,接下来我们继续去数学王国探究小数的奥秘。

  二、新课教学

  (一)认识一位小数

  出示一米长的纸条

  1.估一下,大概有多长?

  2.确定是一米长的纸条。

  出示长方形的纸片,老师想知道这个表的长和宽,怎么办?(量)

  3.用一米的纸条做尺子,来量数位表的长。

  4.发现:不够一米。不能得到一个整米数,怎么办?(用更小的单位,把一米分成10个一分米)

  (板书)1分米

  1/10米

  0.1米

  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1分米。

  也就是说1分米是把1米*均分10份里面的1份,也就是1/10米

  也可以用小数表示为0.1米

  【设计意图】

  用一米的单位来量,得不到一个整米数,然后用分的方法引出小数0.1,让学生理解小数的`产生及其作用。

  5.通过测量,得到:长是3分米。

  3分米

  3/10米

  0.3米

  6.学生活动

  (1)把“1”*均分成十份,其中五份用分数表示是(?),用小数表示是(??)。

  (2)在方格纸上涂出0.6,你打算把方格纸*均分成多少份?

  涂其中的几份?

  【设计意图】

  即时练*,举一反三,通过想、说、做,使学生明白以为小数与分母是10的分数的关系,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

  (二)认识两位小数

  1.量出长方形的宽

  比2分米长点,但不够三分米,没法用整分米数表示怎么办?(用更小的单位厘米,把一米分成100个一厘米)

  (板书)

  1厘米

  1/100米

  0.01米

  2.得到21厘米,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

  21厘米

  21/100米

  0.21米

  3.学生活动

  (1)在方格纸上涂出0.06,你打算把方格纸*均分成多少份?涂其中的几份?

  (2)如果要在方格纸上涂出0.65呢?

  (三)认识三位小数

  如果仔细看,这个数位表的宽比21厘米还多一点点,但又比22厘米少,如果要得到更精确的宽度,可不可以再分?(用更小的单位:毫米,把一米分成1000个1毫米)

  1毫米

  1/1000米

  0.001米

  (四)如果我们需要更加精确的数,可不可以再分呢?分的完吗?

  【设计意图】

  在认识了一位小数的基础上,有层次,有规律地认识两位小数,学*三位小数,降低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难度。

  (五)小数的计数单位

  课件演示:用一个正方体的分解来演示

  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分别写作:

  0.1、

  0.01、

  0.001……

  (六)教学小数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10个0.1是1,10个0.01是0.1,10个0.001是0.01,也就是说,小数中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进率是10。

  师:同整数一样,小数里面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进率都是10。

  【设计意图】

  直观演示,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加深学生对用“分”的方法来学*小数意义的过程的理解,二是通过观察,能更容易的理解小数计数单位之间进率的理解。

  三、巩固练*

  “勇闯智慧岛”

  1.看图写出分数和小数。

  2.我是小法官

  四、课堂总结

  1.观察,思考,小数跟哪种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2.评价学生活动,下课。

  四年级数学《小数意义》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操作、观察、类比等活动理解小数的意义。

  2.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体会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归纳能力。

  3.在学*小数意义过程中,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见过哪些种类的蛋呢?……看来大家见过的蛋还真不少。接下来,咱们一起走进《蛋的.世界》,看看里面有多奇妙,好不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小数的意义。(板书:小数的意义)

  请同学们先回想一下,对于小数,你已有那些认识?……谁能举出一些小数的例子?并说说它表示的意义吗?

  生1:0.2表示把一正方形*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2份,是十分之二也就是0.2。

  师:说得很好,谁再来说一个?

  生2:0.5表示十分之五,

  生3:0.4表示十分之四。

  师:像这样的小数同学们都能说出来吧!(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一组一位小数:0.2、0.5、0.4……,并说明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现在老师如果让你把这些小数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你能行吗?

  生:能!

  师:下面请同学们从这三个小数中,选择你喜欢的一个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好吗?

  生:好!

  师:哪位同学展示一下你画的小数?把你的想法和画法和同学们说一说?

  生1:先画一条线段,*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5份,是十分之五,也就是0.5。

  师:老师想问问你,为什么取其中5份就是0.5?

  生1:因为其中一份是0.1,5份就是0.5。

  师:谁想再来展示一下?

  生2:我先画一个长方形*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2份,是十分之二,也就是0.2。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出了自己喜欢的小数,看这些小数,它们都是几位小数?

  生:一位小数。

  师:一位小数他们画法虽然不同,但是有共同点。谁来说说这两种画法的共同之处?

  生:都是把一个物体*均分成10份,然后再取其中几份,来表示小数。

  2.谈话:看来同学们前面的知识掌握的不错,课前,老师从几种动物的蛋的质量中也搜集了一些小数,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情境图)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学*小数的读写。

  (1)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

  (学生根据情境图说出信息)

  师:这个小数读作?第二个小数读作?

  这位同学读得非常正确,谁想再来读一读?谁来说说读小数时应注意什么?

  (读小数时,小数点前面部分和整数读法一样,小数点后面部分依次读出每一个数。)

  (2)师:谁来读一读下面这两条信息?这两条信息中有两个小数,谁能到黑板上把这两个小数写出来,其他同学写在练*本上。谁来说说写小数时应注意什么?

  (写小数时,小数点前面部分和整数的写法一样,小数点后面部分依次写出每一个数。)

  2.学*两位小数的意义。

  (1)在正方形纸片上表示出0.25。

  这组信息给我们提供了4个小数,像0.25、0.06这样的小数在图上怎样表示呢?老师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张画有正方形的纸,现在请同学们从这两个小数中选择一个小数在这个正方形中表示出来。

  谁能到前面来说说你的想法和画法?

  学生到前面交流。

  师:你是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均分成( )份,表示其中的( )份,用分数表示是( ),0.25里面有( )个0.01。

  老师想问问你,为什么取6份(或25份)就表示0.06(或0.25),一格(份)就是0.01,6份(或25份)就是0.06(或0.25)。

  四年级数学《小数意义》教学设计 5

  一、教学目的:

  1、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2、在操作中使学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通过观察、比较,以及自主探究建立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3、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间的进率。

  2、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间的进率。

  三、教学准备:

  米尺、表格纸、多媒体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直入新课

  教师:1.同学们在前面的学*过程中已经学*了长度单位,还会用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估一估,课桌面的长度能有多少?

  2.大家估计得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用直尺来验证一下。

  学生:实际测量。

  教师:谁愿意把你测量的结果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预设,学生1: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20厘米。学生2: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米2分米。……

  教师:课桌的长度如果以米为单位就是1.2米。(1)在生活中,人们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表示。(2)认识小数吗?在哪儿见过小数?(3)出示课件超市的商品价格,书店的书本价格。今天我们一起学*小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在进行测量和记录的过程中发现有时得不到整数结果,从而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感受小数产生的必然性。)

  (二)实践入手,探究意义

  1.认识一位小数。

  教师:各小组观察米尺,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长?

  学生:1分米。

  教师:把1分米改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分数怎么表示?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交流想法。十分之一米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1分米,也就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1米。

  教师:3分米,7分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应该怎样表示呢?小数呢?请同学们试着写一写。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交流分享学生的思考过程。

  教师:出示课件:1、线段*均分成10份,取3份,用小数表示。2、正方形*均分成10份取8份,用小数表示。3、分母是10的分数对应的小数。仔细观察白板,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像这样,小数点的右面有1个数字,这样的小数,就称为一位小数。也就是说,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2.认识两位小数。

  教师:我们都已经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猜一猜:两位小数可能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1厘米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应该怎么表示?小数呢?4厘米呢?8厘米呢?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合作交流。

  教师:观察每组中的分数和小数,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数的分母都是100。学生:小数点的右面都有2个数字。教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得都非常正确。类似刚刚学*的一位小数,像这样,小数点的右面有2个数字的小数就称为两位小数。也就是说,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教师:出示课件:1、把正方形*均分成100份取35份,用分数和小数表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推测出两位小数和什么样的小数有关,有意识地促进迁移,体验成功乐趣,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和信心。

  3.小数的意义。

  教师:结合我们刚才对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的认识,自选两位以上的小数进行研究,完成表格。

  学生:先独立研究,再汇报交流结果,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教师:通过你的研究,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我发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比如:把1米*均分成1000份,这样的一份就是1毫米,也就是千分之一米,写成小数就是0.001米。

  学生:三位小数就表示千分之几。

  教师:其他同学还有谁也研究了三位小数的意义?谁愿意也来说一说?学生:我选择的小数是0.023,也是一个三位小数,可用分数表示为千分之二十三。

  教师:说得非常好!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就表示千分之几。那么四位小数表示什么?五位小数呢?学生:四位小数表示万分之几,五位小数表示十万分之几。结合板书,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回忆一下我们刚才的探讨过程,和同伴交流一下,你都发现了什么?

  学生:我认为分母是10、100、1000、10000等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学生:我知道了十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千分之几可以写成三位小数……学生3:也就是说,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教师小结:分母是10、100、1000……这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4.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教师:大家都知道分数中,十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千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呢?学生: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归纳整理: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5、小数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师:引导学生1分米=0.1米。1厘米=0.01米。1分米=10厘米,那么0.1米=(10个)0.01米,0.1=(10个)0.01.……得出: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直观认识,按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先讲解,接着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究三位小数、四位小数、五位小数……表示的意义,最后抽象概括出小数的意义,总结小数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锻炼了学生的能力,破解了重难点,。)

  (三)巩固应用,强化认知

  1.第33页做一做。

  2.第36页练*九第1题。

  3.课件:填空:0.7里面有7个();再增加()个0.1就等于1。0.23里面有()个0.01。34个0.001是();34个0.01是();34个0.1是()。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小数。学生先独立完成,教师再让学生汇报答案,集体评议。

  (设计意图:用不同层次的练*,让学生在对比练*的中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同时有意识地结合生活实际体现知识的应用,帮助学生根据小数意义理解生活中常见的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四)总结巩固,拓展延伸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出示课件,介绍对小数发展具有杰出贡献的两位数学家――刘徽,朱世杰。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本节所学的知识,最后通过课外延伸向学生介绍与小数发展相关的数学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年级数学《小数意义》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操作、观察、类比等活动理解小数的意义。

  2.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体会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归纳能力。

  3.在学*小数意义过程中,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见过哪些种类的蛋呢?……看来大家见过的蛋还真不少。接下来,咱们一起走进《蛋的世界》,看看里面有多奇妙,好不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小数的意义。(板书:小数的意义)

  请同学们先回想一下,对于小数,你已有那些认识?……谁能举出一些小数的例子?并说说它表示的意义吗?

  生1:0.2表示把一正方形*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2份,是十分之二也就是0.2。

  师:说得很好,谁再来说一个?

  生2:0.5表示十分之五,

  生3:0.4表示十分之四。

  师:像这样的小数同学们都能说出来吧!(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一组一位小数:0.2、0.5、0.4……,并说明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现在老师如果让你把这些小数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你能行吗?

  生:能!

  师:下面请同学们从这三个小数中,选择你喜欢的一个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好吗?

  生:好!

  师:哪位同学展示一下你画的小数?把你的想法和画法和同学们说一说?

  生1:先画一条线段,*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5份,是十分之五,也就是0.5。

  师:老师想问问你,为什么取其中5份就是0.5?

  生1:因为其中一份是0.1,5份就是0.5。

  师:谁想再来展示一下?

  生2:我先画一个长方形*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2份,是十分之二,也就是0.2。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出了自己喜欢的小数,看这些小数,它们都是几位小数?

  生:一位小数。

  师:一位小数他们画法虽然不同,但是有共同点。谁来说说这两种画法的共同之处?

  生:都是把一个物体*均分成10份,然后再取其中几份,来表示小数。

  2.谈话:看来同学们前面的知识掌握的不错,课前,老师从几种动物的蛋的质量中也搜集了一些小数,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情境图)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学*小数的读写。

  (1)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

  (学生根据情境图说出信息)

  师:这个小数读作?第二个小数读作?

  这位同学读得非常正确,谁想再来读一读?谁来说说读小数时应注意什么?

  (读小数时,小数点前面部分和整数读法一样,小数点后面部分依次读出每一个数。)

  (2)师:谁来读一读下面这两条信息?这两条信息中有两个小数,谁能到黑板上把这两个小数写出来,其他同学写在练*本上。谁来说说写小数时应注意什么?

  (写小数时,小数点前面部分和整数的写法一样,小数点后面部分依次写出每一个数。)

  2.学*两位小数的意义。

  (1)在正方形纸片上表示出0.25。

  这组信息给我们提供了4个小数,像0.25、0.06这样的小数在图上怎样表示呢?老师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张画有正方形的纸,现在请同学们从这两个小数中选择一个小数在这个正方形中表示出来。

  谁能到前面来说说你的想法和画法?

  学生到前面交流。

  师:你是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均分成( )份,表示其中的( )份,用分数表示是( ),0.25里面有( )个0.01。

  老师想问问你,为什么取6份(或25份)就表示0.06(或0.25),一格(份)就是0.01,6份(或25份)就是0.06(或0.25)。

  四年级数学《小数意义》教学设计 7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P50-51

  内容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小数的开始。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其依据是十进制位值原则。教材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来说明小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教学设想:

  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再次基础上,课前让学生进行复*。在课堂上通过练*题进行新知的教学,先由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一位小数,在学*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的时候,放手让学生小组探究,体现学*的自主性。通过直观的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通过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通过一系列练*巩固认识小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利用米尺和面积图研究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关系,感悟小数的意义: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理解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2、认识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3、知道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三年级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课前也带领大家根据学案复*了小数的知识,并要求大家把你写的小数进行了分类。

  下面请同学们给同桌读一读你写的分数和小数,并互相说一说分类结果

  课件出示学案内容

  一.复*导入

  (出示一位学生的.分类结果)

  师:请这位同学来回答,你把这些小数分成了几类?

  生:三类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小数点后面只有一位的是一类,小数点后面是两位的是一类,小数点后面三位的是一类

  师:你们分的和他一样吗?

  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板书补充数位顺序表)

  小数部分只有一位的小数叫做一位小数,那小数部分只有两位的小数呢?

  生:两位小数

  师:三位的呢?

  生:三位小数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小数的意义(板书:小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三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会写以米、元作单位的小数,并理解其意义。在此基础上,也能用小数表示面积图和线段图中给定部分,因此利用课前复*关于小数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做准备】

  二、新授

  (一)认识一位小数

  1、出示尺子图

  师:看这幅图,你是怎样填的?

  生:分数:1/10米,小数:0.1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1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是1/10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

  师:谁再来说一说?

  2、出示面积图

  师:再看这个图,你还能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吗?

  生:分数是1/10,小数是0.1

  师:为什么它也能用0.1表示?

  生:涂色部分表示把正方形*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是1/10,用小数表示是0.1.

  师:其他同学同意吗?也就是说它们都表示1/10。即1/10=0.1

  (出示课件:1/10=0.1)

  3、出示第二幅面积图

  师:那现在涂色部分是多少?

  生:分数是3/10,小数是0.3

  师:0.3表示什么意思?

  生:把正方形*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3份,就是3/10,分数是0.3

  师:0.3里面有几个0.1?

  生:0.3里面有3个0.1

  4、出示

  师:你还能用分数和小数表示涂色部分吗?给同桌说一说,并且说一说每个小数表示的意义

  (同桌互说)

  汇报:

  师:第一个谁来说?

  生:分数是6/10,小数是0.6

  师:0.6里面有几个0.1?

  生:0.6里面有6个0.1

  师:第二个是多少?

  生:分数是9/10,小数是0.9

  师:0.9表示什么?

  生:把正方形*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9份,就是9/10,小数是0.9

  师:0.9里面有几个0.1?

  生:0.9里面有9个0.1

  5、课件出示

  师:这是我们刚才得到的几组小数和分数,观察这些分数,有什么特点?

  生:分母都是10,都是*均分成了10份得到的

  师:也就是十分之几的数,十分之几的数我们可以用几位小数表示?

  生:一位小数

  师:十分之几的数用一位小数表示(课件出示)

  给同桌读一读这句话

  6、课件出示

  师:我们再回到这个图,现在涂色部分是0.9,也就是9个0.1,如果再添一份是多少?

  出示

  生:10/10、1

  师:十分之十就是1

  1里面有几个0.1?

  生:1里面有10个0.1(课件出示)

  7、出示

  师:这个图怎么表示?

  生:1.2

  师:1.2里面有几个0.1?

  生:1.2里面有12个0.1(课件出示)

  8、出示

  、

  师:同学们仔细看,你发现了吗?一位小数都可以看做几个0.1(引导学生说)

  0.1就是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读作十分之一(补充数位顺序表)

  十分之一所占的数位就是十分位(补充数位顺序表)

  师问: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生:十分之一

  师:十分位所占的数位是?

  生:十分位

  师:老师在说一个小数:0.8

  8在哪一位?(生:十分位)

  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生:十分之一)

  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生:8个)

  【从直观的尺子图入手到较抽象的面积图,在对比中理解0.1的意义,逐渐递进,在不断理解几个0.1的基础上,认识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在老师的引导下,问题的深入中帮助学生理解】

  (二)认识两位小数、三位小数

  1、自主探究

  师:刚刚我们认识了一位小数的意义、数位和计数单位。那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呢?

  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学案内容,结合老师给你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

  先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学生活动

  2、练*反馈

  师:同学刚才讨论的很积极,这几个问题都解决了吗?

  那老师出几个问题考考大家

  3、出示

  师:涂色部分是多少?

  生:分数是1/100,小数是0.01

  师:你怎么想的?

  生:把正方形*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是1/100,小数是0.01

  师:谁再来说一说?

  出示

  师:这一个呢?

  生:分数是4/100,小数是0.04

  师:0.04里面有几个0.01?

  生:有4个0.01

  出示

  师:这是多少?

  生:分数是21/100,小数是0.21

  师:0.21里面有几个0.01?

  生:有21个0.01

  4、认识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

  师: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生:0.01)

  也可以说是百分之一(补充数位顺序表)

  百分之一所占的数位是?(生?百分位)(补充顺序表)

  两位小数表示的是?(生:百分之几的数)

  5、三位小数的意义

  出示

  师:再看这个图,涂色部分是多少?

  生:分数是1/1000,小数是0.001

  师:0.001表示什么?

  生:把一个物体*均分成1000分,取其中的一份,就是1/1000,也就是0.001

  师:谁再来说?

  出示:0.125

  师:再看这个数,是多少?(生:零点一二五)

  没有图了,你还能说出他的意义吗?

  生:把一个物体*均分成1000份,取其中的125份就是125/1000,用小数表示是0.125

  师:0.125里面有几个0.001?

  生:有125个

  6、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

  师: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生:0.001)

  也可以读作千分之一

  千分之一所占的数位是?(生:千分位)

  (补充数位顺序表)

  三位小数表示的是什么数?(生:千分之几的数)

  【设计意图:在认识一位小数时,由教师带领学*,而在认识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时,则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利用认识一位小数时的学*经验进行学*】

  7、延伸

  师:那四位小数呢?(生:万分之几)

  计数单位是?(生:万分之一)

  往下说的完吗?(生:说不完)

  我们可以用省略号表示(补充数位顺序表)

  8、拓展

  师:小数部分有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生:有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因为我们把物体*均分成10份,又*均分成100份,1000份,越分越小

  师:你们听懂了吗?

  想一想,0.1是怎么得到的?

  生:*均分成10份,1份是0.1

  师:那0.01就是*均分成100份,取其中的一份。0.001就是*均分成1000份,取其中的一份,随着分的分数越来越多,一份就越来越小,如果我继续分下去能分完吗?越往下分越小,那有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生: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师:小数部分有没有最大的计数单位?

  生:十分之一

  9、修改数位顺序表

  师:拿出你刚才写的数位顺序表,看一看你写的对吗?

  有问题的修改一下

  (三)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1、出示:

  师:第一个图的涂色部分用小数表示是?(生:0.1)

  第二个图的涂色部分用小数表示是?(生:0.10)

  你发现了什么?

  生:两个图的涂色部分一样大

  师:也就是他们大小相同。(出示:0.1=0.10)

  有什么不同吗?

  生:*均分的份数不同,一个*均分成了10分,一个*均分成了100份

  师:对不对?第一个*均分成了10份,取其中的一份,第二个*均分成100份,取其中的10份

  第一个表示1个0.1,第二个表示10个0.01

  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10个0.01是0.1(板书)

  师:一起读一遍

  2、出示(由1个0.1增加到10个0.1)

  生一起数到1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10个0.1是1

  师:(板书)再读一读

  3、小结

  师(指数位顺序表):你有什么发现?

  生:进率是10

  师:对,小数和整数一样,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四年级数学《小数意义》教学设计 8

  一、教学目的:

  1、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2、在操作中使学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通过观察、比较,以及自主探究建立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3、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间的进率。

  2、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间的进率。

  三、教学准备:

  米尺、表格纸、多媒体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直入新课

  教师:1.同学们在前面的学*过程中已经学*了长度单位,还会用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估一估,课桌面的长度能有多少?

  2.大家估计得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用直尺来验证一下。

  学生:实际测量。

  教师:谁愿意把你测量的结果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预设,学生1: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20厘米。学生2: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米2分米。……

  教师:课桌的长度如果以米为单位就是1.2米。(1)在生活中,人们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表示。(2)认识小数吗?在哪儿见过小数?(3)出示课件超市的商品价格,书店的书本价格。今天我们一起学*小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在进行测量和记录的过程中发现有时得不到整数结果,从而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感受小数产生的必然性。)

  (二)实践入手,探究意义

  1.认识一位小数。

  教师:各小组观察米尺,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长?

  学生:1分米。

  教师:把1分米改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分数怎么表示?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交流想法。十分之一米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1分米,也就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1米。

  教师:3分米,7分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应该怎样表示呢?小数呢?请同学们试着写一写。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交流分享学生的思考过程。

  教师:出示课件:1、线段*均分成10份,取3份,用小数表示。2、正方形*均分成10份取8份,用小数表示。3、分母是10的分数对应的小数。仔细观察白板,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像这样,小数点的右面有1个数字,这样的小数,就称为一位小数。也就是说,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2.认识两位小数。

  教师:我们都已经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猜一猜:两位小数可能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1厘米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应该怎么表示?小数呢?4厘米呢?8厘米呢?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合作交流。

  教师:观察每组中的分数和小数,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数的分母都是100。学生:小数点的右面都有2个数字。教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得都非常正确。类似刚刚学*的一位小数,像这样,小数点的右面有2个数字的小数就称为两位小数。也就是说,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教师:出示课件:1、把正方形*均分成100份取35份,用分数和小数表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推测出两位小数和什么样的小数有关,有意识地促进迁移,体验成功乐趣,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和信心。

  3.小数的意义。

  教师:结合我们刚才对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的认识,自选两位以上的小数进行研究,完成表格。

  学生:先独立研究,再汇报交流结果,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教师:通过你的研究,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我发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比如:把1米*均分成1000份,这样的一份就是1毫米,也就是千分之一米,写成小数就是0.001米。

  学生:三位小数就表示千分之几。

  教师:其他同学还有谁也研究了三位小数的意义?谁愿意也来说一说?学生:我选择的小数是0.023,也是一个三位小数,可用分数表示为千分之二十三。

  教师:说得非常好!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就表示千分之几。那么四位小数表示什么?五位小数呢?学生:四位小数表示万分之几,五位小数表示十万分之几。结合板书,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回忆一下我们刚才的探讨过程,和同伴交流一下,你都发现了什么?

  学生:我认为分母是10、100、1000、10000等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学生:我知道了十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千分之几可以写成三位小数……学生3:也就是说,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教师小结:分母是10、100、1000……这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4.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教师:大家都知道分数中,十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千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呢?学生: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归纳整理: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5、小数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师:引导学生1分米=0.1米。1厘米=0.01米。1分米=10厘米,那么0.1米=(10个)0.01米,0.1=(10个)0.01.……得出: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直观认识,按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先讲解,接着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究三位小数、四位小数、五位小数……表示的意义,最后抽象概括出小数的意义,总结小数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锻炼了学生的能力,破解了重难点,。)

  (三)巩固应用,强化认知

  1.第33页做一做。

  2.第36页练*九第1题。

  3.课件:填空:0.7里面有7个();再增加()个0.1就等于1。0.23里面有()个0.01。34个0.001是();34个0.01是();34个0.1是()。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小数。学生先独立完成,教师再让学生汇报答案,集体评议。

  (设计意图:用不同层次的练*,让学生在对比练*的中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同时有意识地结合生活实际体现知识的应用,帮助学生根据小数意义理解生活中常见的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四)总结巩固,拓展延伸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出示课件,介绍对小数发展具有杰出贡献的两位数学家――刘徽,朱世杰。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本节所学的知识,最后通过课外延伸向学生介绍与小数发展相关的数学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年级数学《小数意义》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一)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学生初步认识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认数范围扩展到三位小数,使学生明确小数表示的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并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小数的产生。

  1、谈话导入

  问:在三年级时我们初步认识了小数,你能说一个小数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选一部分板书)

  问:你还知道小数的哪些知识?

  2、那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呢?(出示课件)

  ①先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哪些能用整数表示?哪些得不到整数的结果?

  ②小结:在测量时、计算时及物体的单价,有的能用整数表示,有的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像这样得不到整数结果的例子在生活和学*中有很多,聪明的人们于是想到了用分数、小数来表示,于是小数便产生了。(板书:小数产生)

  二、小数的意义。

  1、认识一位小数

  师: 0.1米 还可以怎么表示?

  生1:用分数表示是1/10米

  生2: 1分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 1米 *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1分米,用分数表示是1/10米,用小数表示是 0.1米 。

  师: 0.3米 是几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生略)

  师: 0.8米 是几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生略)

  师:像0.1、0.3、0.8……这样的小数,小数点后面只有一位数,这样的小数叫一位小数。

  (板书:一位小数)

  2、认识两位小数

  师: 0.01米 还可以怎么表示?

  生1:用分数表示是1/100米

  生2: 1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 1米 *均分成100份,每一份是 1厘米 ,用分数表示是1/100米,用小数表示是 0.01米 。

  师: 0.05米 是几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生略)

  师: 0.09米 是几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生略)

  师:像0.01、0.05、0.09……这样的小数,小数点后面有两位数,这样的小数叫(两位小数)。

  (板书:两位小数)

  3、认识三位小数

  师: 0.001米 还可以怎么表示?

  生1:用分数表示是1/100米

  生2: 1毫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 1米 *均分成1000份,每一份是 1毫米 ,用分数表示是1/1000米,用分数表示是1/1000米。

  师: 0.007米 是几毫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生略)

  师: 0.012米 是几豪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生略)

  师:像0.001、0.007、0.012这样的小数,小数点后面有三位数,这样的小数叫(三位小数)。(板书:三位小数)

  师:分母是几的分数能写成四位小数?(1000)

  分母是几的分数能写成五位小数?(10000)

  师:依次类推(板书:......)

  4、概括小数的意义

  师:(结合板书)这些都是同学们刚刚写出的分数和小数,不同的分数可以写成相对应的小数,例如:1/10可以写成0.1;

  5/100可以写成0.05; 12/1000可以写成0.012。

  那么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这种联系,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呢?

  师:下面分小组说一说你们各自的想法。

  (汇报讨论结果。)

  组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组2:十分之几是一位小数,百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千分之几是三位小数……。

  组3: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组4: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比如说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

  小结:我们一起来看板书,刚刚你们已经说到了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这就是。(板书:小数的意义)

  5、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师:0.3里面有( )个0.1 0.8里面有( )个 0.1

  生1:0.3里面有( 3 )个0.1

  生2:0.8里面有( 8)个

  师:像0.3、0.8这样的一位小数都是由许多个 0.1 组成的,我们就说 0.1 是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

  师:那么你们猜一猜,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生: 0.01 是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

  师:那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 )

  生:0.001(千分之一)

  师:那四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 ?)

  生:0.0001(万分之一)

  师:依次类推(板书:......)

  6、认识进率

  (结合板书)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1,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01,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001,那0.1里面0.1有( )个0.01

  0.1里面有( )个0.001 (课件出示)

  生:0.1里面有( 10)个0.01

  0.01里面有( 10 )个0.001

  师:为什么0.1里面有( 10)个0.01,0.01里面有( 10 )个0.001,同学们可以结合板书去思考?(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

  生:讨论

  生:汇报

  生1: 0.1米 =1分米 0.01米 = 1厘米 1分米= 10厘米

  所以0.1里面0.1有( 10 )个0.01 ......

  师:0.1里面有( 10)个0.01,0.01里面有( 10 )个0.001 ,依次类推(板书:......)

  用一句话可以怎么概括?

  师:(课件出示)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师:(结合板书)0.1里面有( 10)个0.01,0.01里面有( 10 )个0.001 ,那0.1里面有( )个0.001 ?

  生:0.1里面有( )个0.001 ?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生:......

  四、巩固练*。

  师:从上课开始到现在,我就发现同学们的推理能力特别强,那剩下的时间我们就一起去闯智慧关,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有)

  师:请看大屏幕,第一关(课件出示)

  1、填一填(书51页做一做)

  2、哪两只手套是一副?用线连一连。(书55页第2题)

  第二关

  3、在( )里可以填几

  ( )个0.01是0.1 0.8里面有( )个0.1

  0.35里面有( )个0.1和( )个0.01组成的

  0.2里面有( )个0.1,有( )个0.01,有( ), 个0.02

  4、想一想

  1元4角2分=( )元 2.56元=( )元( )角( )分

  35厘米=( )米=( )分米 0.68米 =( )分米=( )厘米

  第三关

  5、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和小数

  五、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和小朋友合作得非常成功,我相信每一个同学都有很多的收获,谁先来说一说?

  四年级数学《小数意义》教学设计 10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在生活中产生的必要性。

  2、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在探索交流的学*过程中,体验数学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两三位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探究两三位数小数意义的过程。

  教学准备:正方形卡纸

  教学过程:

  一、测量物体导入,了解小数的产生。

  1、同学们,老师手中有一张四边形彩纸,你猜测一下它是什么图形?

  2、那只是我们的猜测,怎样才能难我们猜测的结果呢?

  生:用对折的方法(真善于思考)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测量

  师:怎样测量。

  生:四边长度是否相等。(用数据说话更有说服力)

  师:同学们手中也有一张四边形彩纸,那我们就用刚才这名同学所说的测量四边长度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它到底是什么图形。拿出尺子开始吧!把测量完的长度分别写在四边的.括号里。(培养学生猜测、验证的数学思维)

  师:同学们都量好了,谁来汇报一下你验证的结果。

  生:是正方形,边长长度都是厘米。

  师:是正方形吗?四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厘米?我写在这好吗?

  师:有和这名同学数据不同的吗?

  师:怎么可能,大家都是正方形,你验证错了吧?

  师:你真勇敢,在真理面前,不要向任何人低头。

  师:观察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整数,也有小数。

  师:同学们为什么会用到小数呢?

  师:刚才我们在测量图形边长的时候因为长度不是整厘米数,所以我们用到了小数,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你也运用到了小数呢?

  师:你们真是留心生活的孩子,老师这也搜集了一些,谁读给大家听。

  课件出示很多情况。引出课题。(数学学*来源于生活实际。)

  大家读得都很准确,在三年级我们对小数有了初步的认识,而在这一节课,我们要研究一下小数的意义。板书。

  师:我今天也带来了几个小数,请大家注意看。

  师:你们猜接下来老师要写哪个小数。

  板书:0.10.010.001

  师:你们是怎么猜到的呢?

  二、探究一位小数的意义

  1、让我们来看这个小和0.1,它表示什么?

  师:刚才我们进行验证的那张正方形纸,我们把它看作是1,那这样的2张呢,10张呢?

  师:如果想用这张纸表示出0.1这么大的一块,你估计一下能有多大呢?用手指给大家看。

  师:这个0.1到底有多大呢,就用你手中的正方形纸画一画涂一涂表示出0.1那么大小的一块。

  生:汇报。

  师:现在谁能说说0.1所表示的意义?

  生:把正方形*均分成十分,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就是0.1也就是十分之一。

  师:只能是正方形*均分吗?

  师:所以0.1也就是十分之一。

  师:仔细观察这个正方形,除了0.1你还看到了哪个小数。0.9也就是十分之九。

  师:怎么得到的呢?

  师:那么0.1和0.9合起来就是多少?

  师:看这些小数,你发现了什么呢?

  这些一位小数就是表示十分之几。

  三、认识两位小数的意义。

  1、如果要表示0.01那么大小的一块,你会吗?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生:把这个正方形*均分成100份。表示其中的一份。

  师:你们认为是这样吗,谁再来说一说。

  师:(教师演示这样的过程)

  师:谁来说说0.01所表示的意义呢?表示百分之一。

  师:你还看到了哪个小数呢?百分之九十九。

  3、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在有一百个格子的正方形上涂一涂,自己创造出一个小数来。

  师:哪位同学说说你涂了几格,阴影部分用小数表示是多少?

  师:你创造的小数是多少,猜猜他涂了多少个格子。那空白部分应该是多少呢?

  4、用这一环节引出0.4和0.40。区分意义的不同。

  这样的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在分法上不同,所表示的意义也是不同的。

  四、认识三、四位小数的意义。

  1、我们认识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那三位小数呢?四位小数呢?

  师:0.001表示千分之一0.234表示千分之二百三十四

  师:那千分之31写成小数是多少?

  2、我想表示出一个很大的三位小数,你认为应该是多少?

  4、它和谁合在一起才会是1呢?

  五、巩固应用。

  1、把一米长绳子分成10份,分别用小数分数表示其中的4份。

  2、解释下面题中小数的意义。

  周末天天去一个距家有0.3千米的超市买了一支铅笔用了0.3元,来回路程共用去了0.3小时。

  0.3千米=()米0.3元=()角0.3小时=()分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菁选(扩展4)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菁华3篇)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1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本节课的难点是理解小数的意义。这不仅因为小数的意义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学生建构对小数的理解,需要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经历由具体到一般的归纳过程;而且小数作为一种特殊的分数,它的概念是建立在分数概念基础之上的,但由于学生尚未系统地认识分数,这些显然都会影响到他们对小数意义的理解。针对这一现状,我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的认知经验,以米尺为桥梁,找出分数与小数的契合点,让学生主动建构小数概念。

  三年级下册学生对一位小数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时至今日学生难免会有所遗忘,为此,在第一个环节,我借助米尺让学生认识一位小数,并在此基础上去认识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这种无形迁移,不但利于新知识的研究,而且使本来跨度较大的分段的教学融合为一体,从而可以更具体、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在第二个“探索两位小数”环节时,教学安排上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利用米尺强化用“米”作单位的分数表示1厘米或几厘米的思考过程,引导学生由1分米是十分之一米想到1厘米是百分之一米,由1厘米是百分之一米想到几厘米是百分之几米,帮助他们在一系列的数学思考中,突破“用百分之几米表示几厘米”这一学*难点。二是让学生及时的进行观察、比较、归纳。在把1厘米和几厘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后,我要求学生观察、比较写出的分数和小数有什么共同点,并及时总结出:“这些两位小数都表示百分之几”。这样的归纳,使小数的认识过程更加顺畅。

  第三个环节探索三位小数时,主要是注意给学生留出更多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由两位小数类推出三位小数,在类推中逐步明确三位小数的含义,掌握三位小数的读、写方法。

  第四个环节概括小数意义时,我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小数的意义,并注意引导学生适当拓展已有的认识,帮助他们相对完整的掌握小数的意义。

  在实践运用环节中,我根据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的不同为他们设计了三个不同发展层次的练*,由易到难、有具体到抽象,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不断体验、理解小数的意义。

  不足之处:

  1、备学生时,备得不够充分,导致课堂上出现160毫米用小数表示出现两种小数“0.16”和“0.160”这种状况时,我有些犹豫、有些慌张,没有灵活的处理好,这说明教学机智不足。

  2、归纳小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按照我们备课组的设想,要想突破重难点,就是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交流讨论的,但我恰恰在这方面没有做好,流于形式,导致学生在最后一题中理解0.8、0.46、0.137出现了一些困难。

  3、口误较多,语言不够精炼,课堂调控能力还有待提高。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略的反思,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2

  小数的意义这一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小数已有自己的认识。同时,在第一学段学生已初步认识了小数。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

  课始,以“我们已学过哪些数”这一问题展开教学,学生通过自己的回顾,将本课的教学内容“小数”置于整个数的系统之中,这为学生的生成提供了诱因。“或许小数与其它的数有内在的联系”。

  接着设问“你对小数有哪些了解?”这一问题,包容性较大,学生基于自身的经验对这一问题有不同的认识,从而为课堂教学生成了有效的教学资源。“物品的价钱可以用小数表示”、“人的身高可以用小数表示”……并且说出了许多小数,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对小数的读法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掌握,在说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小数的价值也有了不同的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小数的作用真大”不正是对小数的价值的体会吗?

  二、突出重点,促进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真理解

  本课教学中我以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为突破口,让学生充分经历一位小数的意义的学*过程,利用合作交流的方式丰富学生对一位小数意义的理解。具体做法是,首先出示“0.1元0.3米0.7米0.4”这一组数据,让学生说说对于这一组数据自己的理解。前3个数据具有具体的意义,“0.1元就是1角,把1元*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0.1元,0.1元就是1/10元”……,这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于0.1元竟然有了这么多的认识。我及时进行板书0.1元=1/10元,有了这一学*的经验,学生对于0.3米的认识就显得是那样的到位。对于0.4的理解,由于缺乏具体的情境支持,一开始学生显得比较沉默,当一位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说出了0.4的意义之后,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思路,课堂上学生不同的思维绽放,“把一个正方形*均分成10份,其中的4份就是0.4”;“4分米就是4/10米,也就是0.4米”……学生一次次语言的表述,无一不说明了学生对0.4有了丰富的认识。

  其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归纳一位小数的意义。当黑板上形成了下面的板书:0.1=1/100.4=4/100.7=7/10后,我让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思考“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由于有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作为支撑,学生轻易地完成了对一位小数意义的抽象过程。

  三、注意研究方法的迁移,有效培养学生的学*方法

  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的研究方法,其实是一个类推的过程,学生充分经历了一位小数的意义学*过程后,我让学生猜测,两位小数应该表示什么?三位小数又表示什么?你能不能应用生活的例子加以说明?这样的教学,真正使学生卷入了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通过本课的教学,“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学的关注点又是什么?”这一切,我又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3

  本节课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能根据教师的导,积极主动地学。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智育与德育容于一体,较好的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觉得做的比较好的有这几个方面:

  一、教学时不能将知识强加给学生。

  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学时以学生多参与为主。通过画线段图、表格图、实物演示等活动方式,尽力让学生感知小数的意义。与此同时回顾以前学过的小数知识用对比方法来理解小数的意义。在这个基础上在教学小数的性质、小数读写法以及生活中的小数。这样学生不仅增添了学*的信心,而且学得更有趣味。

  二、对待学生的作业管理要严,练*到位。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单元知识,以学生理解为主,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解决一些有关“计数单位”、“单位间进率”、“名数互化”等知识。但是,少数学生心口不一,嘴上说的与写的不一样;还有的学生眼高手低,一看认为好做,谁知待作业完成后漏洞百出,不是小数点位置不对,就是不用“0”站空位。所以在批改作业时要全面、认真、有耐心,采用激励的措施鼓励学生正确、准确地完成作业,对于错的作业纠正过来,举一反三,多练几遍。这样坚持下来学生的作业质量提高了,掌握知识更牢固了,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了。实现了预期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菁选(扩展5)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说课稿 (菁华3篇)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说课稿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数的产生和理解小数的意义。

  2、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二、教育方面: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其价值,体验数学学*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小数的意义”问题。

  2、内容分析:教材选用测量黑板、课桌,一方面这两种事物都是教室里学生非常熟悉的,另一方面学生在测量之后除了能够体会小数的产生于实际需要以外,还可以将测量结果作为一般的常识来掌握。考虑到学生对长度单位比较熟悉,教材仍选用了米尺作为教学小数意义的直观教具,以长度单位为例说明小数的实质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教材通过分米(厘米、毫米)改写成米数,三个层次共同说明,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表示,再进一步用小数表示。教材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的角度说明小数的含义,最后教材说明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由学生自己填出。

  3、学情分析:小数的意义属于概念教学,比较抽象,在操作中要重过程。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对概念认知的思维特点,我们在制定本课教学环节时注意联系生活,尽量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小数意义的探究过程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测量工具(米尺)。

  六、教学过程:

  (一)操作导入:

  1、让两名学生测量黑板、课桌长度。(用米作单位)

  2、交流测量结果,展开讨论。

  3、引导小结: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板书课题: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黑板、课桌长度的活动,当让学生用米作单位说出黑板的长时,学生心理产生了矛盾,因为测量黑板时多出的部分不够1米,课桌也不够1米,无法得到整数的结果,需要用其它数来表示,由此引出“小数”。学生通过测量亲自体验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引导探究:

  1、认识一位小数。(出示米尺)

  (1)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的地方。

  ①用米作单位,怎样用分数来表示?为什么?(结合分数的意义说明)

  ②用小数表示是:0.1米。

  ③谁来说说0.1米表示什么?(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1分米,是米,也可以写成0.1米。)

  板书:1分米=米=0.1米。

  (2)讨论:

  ①用米作单位,3分米怎样用分数和小数表示?7分米呢?

  ②分别说说0.3米、7分米表示什么意思?

  2、认识两位小数。(出示米尺)

  (1)在米尺上找出1厘米的地方。

  ①用米作单位,怎样用分数来表示?为什么?

  ②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③谁来说说0.01米表示什么?(把1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是米,也可以写成0.01米。)

  板书:1厘米=米=0.01米。

  (2)讨论:

  ①用米作单位,3厘米怎样用分数和小数表示?6厘米呢?

  ②分别说说0.03米、0.06米各表示什么意思?

  3、认识三位小数。(出示学生尺)

  (1)在尺上找出1毫米的地方。

  ①用米作单位,怎样用分数来表示?为什么?

  ②用小数表示是:0.001米。

  ③谁来说说0.001米表示什么?

  板书:1毫米=米=0.001米。

  (2)讨论:

  ①用米作单位,3毫米怎样用分数和小数表示?6毫米和13毫米呢?

  ②说说0.003米和0.006米各表示什么意思?

  照这样分下去,还可以得到万分之一米……也可以写成0.0001米。

  象刚才小圆点后面一位的小数叫一位小数,两位的小数叫两位小数_____。

  (三)概括:

  1、概括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1)什么样的分数可以用一位、两位、三位_____小数来表示?

  (2)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分别表示几分之几?举例说说。

  2、概括小数的意义。

  师: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设计意图】小数的意义是十分抽象的概念,学生比较难理解。要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防止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因此,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使学生始终参与到概念的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归纳、分析和综合,理解小数、分数之间的关系,最后抽象出小数的意义。从具体事例推进到语言描述,这个过程需要迁移类推,更需要抽象概括,这样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小数的计数单位和进率

  (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展开讨论)板书:(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2)1米里有几个0.1米?0.1米里有几个0.01米,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3)师:因为整数和分数相邻两个单位间进率都是10,所以这些分数也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个位的右面,用一个小圆点(小数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设计意图】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而是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发现、归纳出来。这样能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学*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讨论交流和概括总结,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五)巩固应用

  1、学生看书并完成例1的空白。

  2、P51“做一做”用分数、小数表示涂色部分。

  3、闯关练*:

  (1)括号里能填几?你是怎么知道的?

  0.3里面有()个,0.09里面有()个;0.08里面有()个。

  (2)下面的括号里能填几?

  0.1米里面有()个0.01米。

  0.01米里面有()个0.001米。

  0.001米里面有()个0.0001米。

  4、说说这些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它里面含有多少个计数单位?

  0.3、0.18、0.25、0.036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小数和分数的关系,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和对计数单位的'认识,让所学知识得以巩固。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七)板书设计: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小数的产生:在进行计算和测量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

  整数分数小数

  一位小数:1分米=米=0.1米。

  两位小数:1厘米=米=0.01米。

  三位小数:1毫米=米=0.001米。

  七、小数的计数单位:

  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八、教学反思

  1、有关小数知识,四年级学生已有了初步认识,在生活中也有所接触,如购物中的数学问题等。本节课,我通过让学生量一量来引入,从现实情景中感受小数的产生,促进学生进一步学*的欲望。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

  2、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在引入小数意义的教学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更多地通过自主探究、深入感悟开展学*活动的。教师给学生提供了教大的学*空间。本节课学*的基础是分数初步认识,教师利用米尺,将分母是10的分数与一位小数相联系,通过学生的观察、体验,感悟新知识,掌握新知识,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究二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课堂教学中始终应该关注学生的有效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课堂结构体现层次性。课堂教学安排要努力体现学生的认知规律,先易后难,先扶后放。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所采用的“一引、二放、三收获”正是体现了我的设计思想。在小数意义和小数计数单位教学中,首先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如借助于直观工具,建立一位小数的意义。我认为,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正确表象非常重要。在小数计数单位的教学中,我也同样如此安排。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说课稿2

  一、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方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之上,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更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说教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中“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一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以后学*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遵循以上教学理念,因此我在制定本课时教学目标时注意联系生活,尽量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自身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制定以下目标:

  1、通过教具演示和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小数是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并有着广泛的应用,认识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3、在学*过程中,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教学难点是小数的意义的探究过程。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使学生深刻理解把一个整体*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这些分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写作小说分别是0.1、0.01、0.001……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中解决0.1里面有几个0.01;0.01里面有几个0.001,让学生深刻体会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这节内容选择的教学方法为尝试法、讲授法、练*法等,选择的依据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的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

  五、说教学流程: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的教学设计包含有四个环节的内容:

  第一个环节是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通过让学生先估测再测量2米长的红丝带和60厘米长的绿丝带、量数学课本的长的估一估、量一量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当教师让学生用米作单位说出它们的长度时,学生心理产生了矛盾,因为有些测量结果不够1米,无法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教师引出不够1米的部分如果用米作单位,需要用其它数来表示,由此引出“小数”。学生通过测量亲自体验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从而喜欢上小数,对什么是小数产生了神秘感,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第二个环节探究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意义是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新课程理念下的概念教学应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防止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积极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研究实现师生互动、共同研究探讨的方法,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去体验、去思考,构建数学概念。因此,在教学中我力求引导学生在测量、观察等操作的基础上,从直观的1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让学生用米为单位分别用整数、分数、小数来表示,从而过渡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的形成。学生始终参与到概念的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归纳、分析和综合最后抽象出小数的意义。

  第三个环节是巩固练*、拓展提升。

  当学生成功解决一个问题后趁热打铁,将它拓展变化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给生活中的小数分类。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而是通过闯智慧关的游戏方式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发现、归纳出来。我认为这样能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以练*的形式探索出小数的计数单位、以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

  第四个环节是师生进行全课小结。

  教师问:“这节课的学*内容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来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加以梳理总结,最后教师出示大发明家爱迪生的一句格言:天才=1/100的灵感+99/100的勤奋,让学生用小数把等式中的分数表示出来,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教师:“这是大发明家爱迪生用加法描述的一句格言,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从而让学生明白:人必须勤奋才能有所成就!祝同学们都能成为天才!人才!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它是建立在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之上,认识小学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拓展,对学生来说,小数所表示的意义与他们的生活经验还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在把小数的意义和分数的意义联系起来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二、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数学学*,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结合教材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和心理特点、认知规律。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读写小数,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能较正确的进行十进分数和小数之间的互化。

  3、掌握含有小数部分数位的数位顺序表及小数部分各数位对应的计数单位,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4、通过探索小数的意义,让学生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小数和十进分数的联系,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并充分利用直观图形将抽象的意义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象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我确定本课的重难点是: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三、说教法学法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更好突出重点,我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法:谈话法,小组合作学*法、创设情境法和练*法。通过创设情境、独立思考、组织交流、点拨释疑、巩固运用等程序展开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根据本课的要求,我准备了课件。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1、复*旧知,导入新课;

  2、探索新知;

  3、巩固运用;

  4、课堂小结。

  (一)、复*旧知,导入新课

  此环节通过让学生做以下*题,复*分数的意义及整数的数位的相关知识。相机教师导入新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数和分数,今天我们来认识数的大家庭中的又一名新成员——小数。(板书课题)这样设计为学生接下来学*小数的意义,小数部分数位和计数单位的学*打下基础。

  (二)、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又可分为五步:第一步:通过让学生说出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小数?你知道这些小数表示什么意思?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小数和分数有密切的联系,也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

  第二步:出示1.52、0.25、0.365、121.32这些小数让学生读同时教师板书:

  1.52读作一点五二

  0.25读作零点二五

  0.365读作零点三六五

  121.32读作一百二十一点三二

  这时教师指出:小数中间的点叫做小数点,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点前面的部分叫做整数部分,后面的部分叫做小数部分。此时,让学生讨论:小数读法和整数的读法有什么不同点和不同点?全班交流后,使学生明确:小数的整数部分就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部分依次读出各个数字即可。

  第三步:小数的写法。教师读数让学生在练*本上写出来,写完后集体订正,总结小数的写法。

  第四步:小数的意义。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分析:把一个正方形*均分成10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一份,用分数怎样表示?()两份呢?()五份呢?()

  师:这里的以用分数表示0.1、0.2、0.5,和分别表示2个和5个,0.2里面2个0.1,0.5里面5个0.1.由此可以看出,小数和分数的意义是一致的,它们只是形式不同而已。同理,把一个正方形*均分成100份,其中1份有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0.01表示。25份用表示,也可以用小数0.25表示。0.25表示25个0.01。如果把一个正方形*均分成1000份,其中一份用什么分数表示?引导学生说出,365份用什么分数表示?小数呢?像0.1、0.25、0.365……这样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然后出示以下*题让学生说出表示的意义。0.21、0.75、0.56。

  第五步:引导学生认识数位顺序表。出示数位顺序表,让学生观察:从这个数位顺序表,你可以读出哪些信息?引导学生得出小数点左边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表示几个一、几个十、几个百……,小数点右边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分别表示几个0.1、0.01、0.001……。

  (三)、说巩固练*

  用课件出示课本51-52页的练*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说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五、说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板书出来,这样设计,重点突出,一目了然。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菁选(扩展6)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菁选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

  本课程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教学设计独具匠心,注重面向全体学生,把讲变成学。在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安全撤离,还可以及时站起来,引导问题,指出困难,教学生学*,让学生认真体验学*的全过程。老师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整个课堂上,有以下的成功。

  首先,教学方法得当,优化课堂教学。

  在本课中,我们以“教学目标”为主线,按照目标引导的教学过程来展示目标,运用目标引导,使教师教学清晰,学生学*容易。清晰且良好地完成了我们预定的教学目标。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其成功之处如下:

  一、运用目标引导,注重学*方法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本课以“学*目标”为主线,按照目标导向学*的教学过程进行教学。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本课程的重点、难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教学目标转化为三个学*目标。教师制定了相应的学*指导。例如,在教学中“初步了解*行线特征”教师指导学生使用观察、猜测和测量的学*方法,使学生按照“的探索步骤学*一些特征;提出猜想、理论和实例,并得出结论,为学生学*打下基础。

  二、本课程的重点是设计数学活动,促进学生的理性思维,并为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例如,在“理解*行线”环节中,教师通过移动、摆动、说话等活动为正确掌握*行线概念提供形象条件。促进学生对*行线的理解从模糊到清晰。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学会系统地思考。

  三、在本课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体验机会,让他们参与知识探索、发现和写作的全过程。通过体验和感受,建构属于自我的认知系统。例如,在教学过程中“画*行线”,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引导孩子尝试画*行线,让学生第一次体验画*行线的方法,然后比较各种画方法的优缺点,引导学生第二次体验,并找出画*行线的尺量法。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一次又一次地掌握了这种方法,提高了他们的创作能力。

  当然,在这门课上也有可以反思的地方。例如,在翻译小鱼之前和之后,教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来探索图形中哪些线段彼此*行。我认为如果老师让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画*行线段,不仅会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还会使不同学生的思维出现差异。

  以上是我个人的评论。现在我们来谈谈范老师xx和李老师xx。我们真诚地希望所有评委和同行留下宝贵的意见,促进我们团队的更好发展。非常感谢。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2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学以致用。

  新课程标准的出现,正是配合当前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飞跃。新课程标准旨在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发展、反映未来社会需要、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数学课程体系。要使该教材真正实施到位,必须建立一种符合学生自主发展、融入社会生活、面向学生生活实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的教学方法,而这样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应体现开放式教学。

  一、把社会作为学生学*数学的大课堂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中,应探索与构建生活数学的教学体系。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数学,让学生在解诀问题中巩固学到的数学知识;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带进课堂,尝试着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既是数学学*的价值体现,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

  二、给学生创设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建立民主、*等、和谐的师主关系,使学主放胆交流,敢于创新。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氛围,教师应以*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满足学生的发表欲、表现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2、创设民主开放的课堂,关注每一位学主的发展。

  新标准的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根据这一理念,精心设计教案、内容及练*,确实落实充分地尊重、关心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生动活泼、健康发展。教材通过发现、探究及认知活动,使学生的学*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问题,积极学*数学知识,探求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数学。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使学生保持愉快而兴奋的心境,自主明确学*目标,大胆设想,积极地通过书本认证或相互认证自己的见解,寻求达到学*目标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3、组织有趣操作,注重培养学主的语言表述和组织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使新知识在操作中产生,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通过动手,学生们发现自己也是一个创造者。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借用直观演示、操作、组织游戏。故事导入等形式,营造富有情趣的教学氛围,尽量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以及合作的机会。显而易见,这样的教学活动,“不用扬鞭自奋蹄”,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和解决者,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在探索知识过程中,学生同桌合作学*或小组合作学*。在合作学*中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听取别人的见解,合理地补充、调整自己的观点,达到较完美的认知状态。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注重学生学*方式的转变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同时还关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组织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现代教育观。

  4、建立多种评价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中获取成功的体验。

  开放式的教学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不同观点,对同一个问题,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每一个学生的观点都是受尊重的。

  开放式的课堂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也成为了评价的主体,学生在评价别人的成功和被别人评价为成功的过程中满足了好奇心,获得了探求新知识的激励。教师应发挥表扬的激励功能,使学生乐于创新。在课堂中应巧妙运用激励性言语,撩拨学生创新的欲望。

  总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3

  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信息技术是陌生的,他们并不理解这门课程的学*内容和学*意义;同时,信息技术又是熟悉的,他们把这门课等同于“玩电脑”。如何上好信息课,如何抓住四年级学生爱“玩”的特性,在玩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升信息技术素养,是我一开始就要思考的问题。

  我所执教的《信息与信息技术》是信息技术基础的第一课,通过本课教学要让学生了解开设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信息和信息技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本课的教学重点并不是在于让学生知道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而是让学生体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信息,体会信息技术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由于四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所以我把这节理论课分成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信息,让学生感受信息无处不在,对学*生活至关重要。在设计第一课时时,我主要通过四个部分的内容层层递进。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既然学生对游戏感兴趣,那么就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激发他们想学的意愿。在第一个环节中,我就设置了游戏导入,游戏“你来比划我来猜”一下子就吸引了同学们的兴趣,他们踊跃的参与游戏,打破了传统课程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这个教学环境中不仅能够玩得开心,潜移默化中他们也能感受到这些都是信息,并且为第二课时信息的传播打下了基础。第二环节中,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说出图片的内容,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也强化了“这些都是信息”的概念。有了这样的基础,教师设置疑问“你能说出生活中的信息吗?”指导学生说出身边的信息就不难了,每位学生都能够做到有话可说,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我还抓住了学生的比拼心理,采用开火车的方法每组一排同学依次回答,同学们回答的越来越精彩,课堂气氛也越来越活跃了。这时候,我引导到“什么是信息?”同学们同桌讨论、向书本请教,很快就理解了这个概念。第四环节中,我进行了课堂小结并且布置了一个任务让每个同学回家跟父母说说你上学以来的信息。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课后不仅巩固了本课所学内容,同时感受了信息无处不在。

  现代教育学告诉我们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学目标即学生发展的需要与学生现有发展水*的'矛盾。因此,教育必须要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要具备生活实践性,让学生不仅能感觉到生活就在身边,而且感觉到学*掌握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你来比划我来猜的环节中,参与的学生可以涉及面更广下,每组的学生可以在遵守游戏的规则下,给自己组的同学比划。这样学生能够更好的遵守游戏规则,也真正做到了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体验快乐学*的意义。杜威说过:“生活即教育”,教学中要选择学生身边比较贴*的事例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引起注意,培养学*的兴趣,在看图说一说的环节,图片的选择应摆脱书本的束缚,放宽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并且把图片分为几类,由浅入深、层次递进,学生不止是从图片中看出信息,还要能感受到图片中隐含的信息,比如荷花能反映出夏季,北方的大雁预示着冬天来了,这样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信息,感受信息的无处不在。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4

  《三角形分类》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新教材在本单元的设计意图是希望通过学生对图形的分类来加强对各图形特征的理解。为了增强学生借助现代化的学*的*台来学*数学知识,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思路。

  我设计了六个环节来帮助学生认识三角形的分类。第一个环节是分一分。先让学生对一个由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组成的船进行

  分解,把组成的各三角形分类。此处在预设的时候是希望学生能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去分类,所以并没有一开始就限定学生一定要按角的大小去分类。学生很可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形状比较接*的分成一类,我设想在生成的时候,能根据学生分类中不同的分法引导到按角分类。

  但实际情况是在这个地方我的引导很不到位,有点生拉硬拽,最终是硬生生地把学生拉到我设定的按角分类的思路上去的,失去了引导生成的意义。第二个环节是猜一猜,这个环节的目的既是为巩固刚才按角分类而准备的又是为下面按边分类而作准备的。

  所以我在猜一猜这个环节中准备的大部分三角形都是比较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我先藏住两个角只露出一个角让学生猜,当露出的角是直角和钝角的时候学生能够很快猜出是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在猜锐角三角形的时候,我先露出一个锐角,学生不能立即猜出是什么三角形,再露出一个锐角,大部分同学不用看第三个角就知道是锐角三角形,于是有的学生就想当然地认为只要两个角是锐角就可以判定为锐角三角形。

  最后我又故意露出一个钝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让他们猜猜看还是不是锐角三角形?学生从猜一猜中认识到仅凭两个锐角不能判定就是锐角三角形而要三个角都是锐角才行。在完成了对按角分类的认识之后,我再让学生仔细观察刚才猜出来的几个三角形,要求他们不按角而是按其他的方式再分一次类。

  从教学实际来看,直接叫学生这样再分一次类很多学生还是有困难的,仍然有相当的学生按刚才的角进行了分类。真正能自己想到按边去分类的并不多,而且在电脑上操作的一个大问题是学生没办法去量各条边的`长度,虽然MP-LAB上带有测量工具但要求每个学生能灵活操作还是不太现实。

  在学生最终分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之后,我及时设置了若干判断题巩固对以上分类的认识。最后的两个环节是分别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的环节,一个是画一画,要求学生运用MP-LAB工具在电脑上画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这样设计充分利用了电脑工具的便捷性,通过画一画让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对刚才三角形分类的认识,把对三角形分类的理解上升为实际操作层面。最后的剪一剪环节要求学生在电脑上用MP-LAB的剪刀工具

  1、在长方形中剪出两个三角形

  2、在长方形中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

  3、在一个正方形中剪出四个等腰三角形。这几个问题逐层深入,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以及对三角形各特征的理解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但通过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这堂课上出来的效果很糟糕。仔细总结至少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一、对于在电脑室上数学课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教师在电脑操作过程中,因为对于机器的使用不熟练,导致在课堂中有相当长时间因为机器操作不当而导致课堂几乎失控。

  二、教师的引导不到位,预设的情况没有出现的时候,教师欠缺足够的机智去引导生成,而是机械地照搬教案,使课堂失去了本来的活力。

  三、本班的学生表现力不是很强,大部分学生不敢大胆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中从众心理突出,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思考力。

  以上教学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使我清醒地看到自己在各方面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尤其是在教学基本功方面的欠缺更是亟待解决。在电脑室上数学课本身是一个有益的尝试,能积累这方面的第一手教学经验未尝不是一个可喜的收获。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5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人教版第八册数学第四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了小数的意义、性质及大小比较后学*的。这个知识点的学*为以后学*单位改写、小数乘除法计算打下坚实基础,是学*小数相关知识必不可少的知识点。具体反思如下:

  一、优点:

  1、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本节课能紧紧围绕目标,采取有效策略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交流汇报,实现“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利用这个规律进行简单计算”的目标。

  2、导课新颖

  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自主学*、合作探究已成为学生学*的主要方式”,结合我班学生归纳概括能力较低的现状,在学*新知时,我采用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我设计了“变变变”游戏来引入课题,再设计了《西游记》中的故事来提供学*新知的情境,学生乐于学*探究。

  二、不足

  1、教学目标的设计较空洞,操作性不强

  如“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体验到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乐趣”,这个目标大而空洞,不是这一节课的教学能实现的,而且在每一节课都渗透这个目标,可以不用具体设计。目标的设计不要空,要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

  2、知识运用太突然,没有充分作好铺垫

  学*完规律以后,直接过渡到运用规律进行计算,学生有点无所适从。应该引导学生逆向思考规律,从而理解“如果一个数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如果一个数缩小到它的1/10、1/100、1/1000------只要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然后再运用规律进行运算,学生运用规律就比较顺利。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4

  教学过程:

  一、创境

  1、直接出示:师口述:张阿姨买5件夹克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你们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吗?(独立)指名板演

  2、组织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比较:最后结果,你发现什么?

  说明:这样的两个算式可写成一个等式

  3、出示课题运算律

  今天,我们就来仔细研究这两个算式,找出其中隐藏的秘密。

  二、探究:

  1、仔细观察此算式,比较等号的两边有什么联系?

  2、明确:左边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右边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根据观察,你有什么猜想?是不是所有这样的两道算式间都有这样联系呢?

  列举指名口答算式齐计算感受结果相等

  4、发现规律

  5、出示公式

  三、应用深化

  1、完成1,填一填

  2、完成2

  3、完成4

  老师出一道算式,请同学们根据乘法分配律,说出算式,比比谁反应最快。

  4、完成3:你能用两种不同方法计算长方形菜地周长吗?

  5、完成5

  四、回顾

  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对自主探究与有效生成几点尝试

  ——《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与反思

  一、回顾

  本课对乘法分配律的教学,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两种算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即先算出一套的和再乘5套,与先分别算5件及服和5条裤子的总价再相加,它们的结果相等;再通过例举验证,观察比较,归纳出乘法分配律;最后进行多层次的练*,进一步提升孩子们对乘法分配律理解与应用。

  二、反思

  新课程如春风化雨,走进了师生的生活。倡导自主探究,关注有效生成,成为新课程改革永恒的主题。在追求有效的教学中我作出了以下几点的尝试:

  1、从具体的问题情境出发,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索

  对于5套运动服一共多少元,这样的问题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驾轻就熟的。结合熟悉的问题情境,便于学生理解两种算法间的联系与区别,

  为后叙对乘法分配律的`成功探究理好伏笔。最*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只有找准了学生的知识起点,才能有效的教学,熟悉的问题情境面向全体学生,只有全面参与的探究,才是真正的自主有效的探究。

  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在验证过程中形成共识。

  数学的猜想是在一系列的实验、观察、归纳、类比的基础上获得的,数学活动脱离了猜想就会显得没有意义。本课教学乘法分配律的探究过程分为几个层次:

  (1)启发猜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出猜想。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激起创新的火花。

  (2)例举验证。让学生围绕猜想,以小组探究为主要形式,以独立思考例举算式与合作学*有机结合,算出得数发现两种算式结果相等,在相互交流中,形成对乘法分配律的共识。在交流、合作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3、设计多层次练*,在层层深入中启迪学生的智慧

  在形成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后,分几个层次运用知识训练,首先是基础训练,书本55页第1、2、3题练*从正的两个角度进行,使学生明确乘法分配律是互逆的。从而达到灵活运用真正理解并掌握的目标。其次变式练*,我将书本55页第4题组练*设计成游戏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国松的氛围中,发现用乘法分配律可使计算方便。最后拓展延伸启迪智慧。练*中再次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通过观察与比较体会到乘法分配律不仅适用于一个数两个数的和,也适用于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差。在这层层深入的练*中面向了全体学生,使每个孩子有所进步,有所发现,有所启迪,有所收获。

  新课改的脚步在前行,新课扆的理念在深入。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内化新课程理念,才能使自己的教学面向全体,促使学生真正的自主探究,成为学*的主人。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6

  这个数的0怎样读——多位数读法教学中的一点困惑;

  多位数读法的规律关于0的读法有这样的话,“数的中间有一个或者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这似乎解决了读0的问题。但是,我在参考相关教学资料的时候,碰到这样的题目:读出这个数:400004000。按照我们的读0的规律,个级的三个0肯定是不读的,这没有疑问。现在的问题是,万级的四个0,到底读不读呢?

  如果把这四个0的位置放在个级,比如:40000,这不需要读出来,因为它是级的末尾。那么,现在400004000万级的四个0同样是在级的末尾,当然不是个级是万级,应该不读的吧,又觉得不对,我这样推测,所以我认为400004000是不读:四亿四千。但是看了书后面的答案,读作:四亿零四千。

  于是就出现了异议,请教了些朋友,下面就是朋友的观点:

  “是读四亿零四千”“读:四亿零四千”因为万级的零一定要读出来。”“四位一级,级的末尾的0不读,连续几个0的'时候只读一个0,这好象是我们多位数读0的要求,如果说万级的零一定要读出来。为什么??怎样向学生解释?”“告诉学生这是规则。”“可是,这样的解释很牵强”。“数学上有很多是认为规定的规则,这些是不需要学生猜测的,是必须要记住而且遵从的”“四亿零四千,法则就这相关规定的,我们谁也无法改它。从高到底逐级读。”

  从我的朋友观点上看,好象认为要读的比较多,但是理由似乎很不充分,有的说是法则规定的,可是依据的哪一条?有人说这是规则,不需要学生猜测的,是必须要记住而且遵从的,这样解释似乎很生硬。、

  我原来是偏向不读的,但是现在我无法判断,因为我认为其实在规律中的表述好象有问题:“数的中间有一个或者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那么,400004000万的四个0是应该作为数中间的0呢?还是作为级末尾的0?现在似乎两个都符合,那么它适用哪一句?

  一直困惑着!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7

  在教“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这一内容时,关键教师要让学生把握好以什么为观察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它是以北京为观察点。而“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它是以上海为观察点。如果学生把握好了观察点,就比较容易地得出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约30°的方向上。

  在教“我向正南方向走50米到路口,再向南偏西约30°走100米到公园。要求学生画出路线示意图。”这一内容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此题中的观察点是在不断地变化,一开始自己要确定一个起点作为观察点,然后向正南方向走50米到路口,到了路口要以路口为观察点,再向南偏西约30°走100米到公园。老师不但要让学生明白图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多少米,还要提醒学生每画(走)到一个地方,就要画上方向标,标出名称。

  如果学生弄懂了以上两道例题,这一单元的其它几道题也是大同小异,那么学生对这一单元的知识自然而然地全学会了。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8

  一、《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回头看以住教学“四则运算”,一般是直奔主题,告诉学生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机械训练,使学生达到计算的准确、熟练。但练*中忘记运算顺序的情况常会出现。单纯的机械训练,学生只会觉得数学枯燥无趣,感受不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尝试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创造的过程,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和小括号的意义。在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自主的,学生的选择是开放的,学生的表述也是多样的。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方面:

  注重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学*的主动权。2.给予学生发展思维的空间,交给学生思考的主动权。3.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二、《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好的数学教育应从学*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和交流的机会。因此,结合方向在生活中的表现和反映,本节课我注重培养学生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上下来这节课之后,我认为本节课基本达成了教学设想所期望的目标,但也有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1、节课的最大特点是:整个方向的认识都表现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得,我只是起了引路人的作用,我为学生提供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现实中进行观察、实践、猜测、想象、讨论、交流,从而认识了方向和物体的空间位置。

  2、这节课的教学评价方式上略显单一。我对学生的评价多一些,但缺少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评价,如果在判断方向这一环节中,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评价,把评价的权力交给学生,及时激励学生。

  三、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四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是《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它把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放在了一起,学生在学*了加法运算定律后,随后学*了乘法运算定律,这样,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学生更容易理解。在简便计算这一部分中,除了应用“加法和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以外,还安排了减法和除法的简便计算。可以说简便计算的方法,在这一册中全部出现了。如何让学生把这些简便运算都掌握,并且能融会贯通的运用,这是我们每位老师所思考的首要问题。在教学中我认为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会寻找题目的特点。

  (1)看到数字5、25、125想到数字2、4、8。将他们相乘,凑成整数。

  例如:25、36,把36写成4×9。变成25×4×9,使计算简便。

  (2)把接*整数的写成整数和一个一位数相加减。

  例如:202×32,把202写成200+2,变成200×32+2×32,使计算简便。

  (3)寻找能凑成整数的数,把它们相加减。

  例如:126×5+5×74,发现126+74=200,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5×200,使计算简便。

  例如:357-64-57,发现357和57,都有一个57,相减正好是整数,可以运用数字搬家的方法:357-57-64,使计算简便。

  二、巧妙运用简便计算。

  简便方法的目的是通过用整数来参与计算,达到使计算化难为易的目的。题目的简便计算是千变万化的,主要是要让学生看懂根据题目特点,灵活选用简便计算。

  例如:28×25的计算方法可以是(A)(20+8)×25=20×25+8×25(B)(7×4)×25=7×(4×25)(C)28×(100÷4)=28×100÷4三、注重题目的对比。

  有些学生对于简便计算,你出10题,他做下来可能是题题错。学生很难掌握简便计算的一个原因就是将题目混淆,故就不知道该题该用哪种简便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加强类似题目间的对比。

  例如:(25×20)×4与(25+20)×4的比较,前者是运用乘法结合律,后者是运用乘法分配律

  例如:125×88和88×102的比较,前者是拆88,把88拆成8×11或88拆成80+8,后者是拆102,把102拆成100+2。

  总之,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探究方法,才能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意识,才能唤醒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更新、深化、突破和超越。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反思

  本节课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能根据教师的导,积极主动地学。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智育与德育容于一体,较好的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觉得做的比较好的有这几个方面:

  一、教学时不能将知识强加给学生。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学时以学生多参与为主。通过画线段图、表格图、实物演示等活动方式,尽力让学生感知小数的意义。与此同时回顾以前学过的小数知识用对比方法来理解小数的意义。在这个基础上在教学小数的性质、小数读写法以及生活中的小数。这样学生不仅增添了学*的信心,而且学得更有趣味

  二、对待学生的作业管理要严,练*到位。《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单元知识,以学生理解为主,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解决一些有关“计数单位”、“单位间进率”、“名数互化”等知识。但是,少数学生心口不一,嘴上说的与写的不一样;还有的学生眼高手低,一看认为好做,谁知待作业完成后漏洞百出,不是小数点位置不对,就是不用“0”站空位。所以在批改作业时要全面、认真、有耐心,采用激励的措施鼓励学生正确、准确地完成作业,对于错的作业纠正过来,举一反三,多练几遍。这样坚持下来学生的作业质量提高了,掌握知识更牢固了,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了。实现了预期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

  五、《三角形》教学反思

  *日教学了四年级三角形一节的知识,认为有很多知识点位可以进行探究教学,如: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三内角的和等。我在组织学生探究前充分做好准备,准备好师生所需的探究材料和演示材料,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会影响探究结果的不当的,甚至错误的探究或操作方法要能做出充分的预料,并在探究前予以排除,这样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探究态度和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如在让学生探究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时,初上这节时我让学生自己课前准备了三组探究材料6、7、8,4、5、9,3、6、10。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这三组材料分别摆成一个三角形,试一试,你有什么发现?结果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得出均能摆成三角形,课堂上我通过巡视发现这部分学生在摆的过程中操作方法出现了差异,他们在操作时是将每相邻的两根小棒的端点靠在一起,而不是将两个端点重叠在一起,这样由于这些学生操作方法的不当而造成了探究结果的不同,借此机会我适时的教育学生掌握和应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在探究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教育他们要重视对科学的探究方法的学*和掌握。第二堂在另一个班上这节内容时,在探究活动前,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在用小棒摆的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学生思考片刻后我请了一名同学展示自己的想法,让全体学生达成了操作方法上的`共识,再分组进行探究,效果较好。

  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与整数的一致,都是相同的数位上的数对齐。教学中,不仅是要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加以归纳,从而去较好地掌握知识。

  1、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出发,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活动中,并有效的在教学与生活中架起一座桥梁。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去完成了对新课内容的建构,体会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内涵。

  2、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取现实素材,激发学*兴趣是这节课的最大特点。课前让学生亲身经历购物,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教材产生一定的兴趣,并由此激发学生学*数学的需求。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亲*数学。

  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提出数学问题。由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发问题,学生的探索才可能是积极主动的,发挥学生购物付款的经验,对小数加减法做出不同水*的解答。

  3、面对“列竖式为什么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从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中,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些在传统的教学需要教师总结、归纳的学*重点,在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被自主发现,成为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成果。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创设情境,使数学充满生活气息是数学课堂教学前进的方向,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有力体现,它有利于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在愉悦中学数学、用数学,从而真正地掌握数学知识。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9

  租船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目的是通过不同的租船方法,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在多种方案中通过比较、对比,得出最佳方案。

  本节课主要采用课前研讨,课上交流的教学方式:课前提出预*提纲,让学生根据提纲进行预*。

  出示预*提纲:

  认真阅读课本第10页例5:一共有32人。大船限乘6人,租金30元;小船限乘4人,租金24元。

  思考以下问题:

  1、观察主题图,题中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什么问题?

  2、你能想出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些方案中哪种是最佳方案?

  3、想一想:通过方案的设计和选择,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经过知识的探究,孩子们已经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了自己的认识。

  课上交流:

  每个孩子都把自己的方法和组内同学们进行交流。有的孩子全租小船;有的`孩子全租大船;有的孩子大船小船合租。通过交流、比较,得出最佳方案。老师根据孩子们的汇报对有用的信息进行整理:

  1、根据船的租金及限承人数,先计算哪种船的租金更便宜。

  2、再假设所有人都乘坐租金便宜的船。

  如果正好坐满,无空座,那么这种租法最省钱;

  如果没坐满,就再调整,调整时要做到尽量让船坐满。

  本节课学生们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了知识,也学会了方法,体现了解决问题多样化的策略和优化思想。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0

  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资料,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了直线与角的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认识*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由于垂直与*行是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并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是走在宽广的大街上,还是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环顾左右应当都不缺少垂直与*行的现象。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应当都有这样的经验:哪些线是交叉的,哪些线是不交叉的。所以我们在课中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体验在同一*面内,不交叉的两条直线叫做*行线,交叉里有一种特殊的叫做互相垂直,让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思维的层面来。鉴于此,针对本课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精心设计教案,把学生的自主探索与教师的适时引导有机结合,把知识点清晰地展此刻学生的面前,使得教学过程零而不散,教学活动絮而不乱,学生在简便愉悦的氛围中,提高了学*本事,增强了学*信心。针对本节课,我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1、准确把握教学起点,努力还学生一个真实的数学课堂。

  2、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手段朴实无华。

  3、新知的训练点和拓展点扎实有效。除了从主题图中找垂直与*行现象,从生活中找,从身边找,还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经过这些练*,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行和垂直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拓展知识面,使学生克服学*数学的枯燥感。让学生真正参与学*过程中来,在学*过程中提升自我的本事。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有不少不足之处,如:

  1、重难点处理速度较快,后进生没有理解到位,以后的教学中应因材施教,照顾后进生。

  2、有一名学生的发言不够准确,我没有及时指正出来。

  3、时间把握不够好,后面还有一个小环节没有完成,学生们也失去了一个自我小结、交流的机会,这也算是一个遗憾吧。

  总之,应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将真实地对待,坦然地看待,将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中加强新理念的再学*、再实践,相信自我能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成长,在不断的自我实践中发展,在不断的自我成长中创新。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1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二》

  在备课时,我思考并确定了本节课的基本目标:不仅仅要体现分数解决问题的特点,更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基于上面的基本目标,在设计教学时,确定了:“淡化分类,强化对分数解决问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和理解,着重培养学生画线段图分析分数解决问题数量关系的能力”的教学思路。整个教学体现了以下几点:

  1、重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教学中,教师在简单的复*铺垫后,马上进入新课。例题教学时充分的相信学生,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尽量让学生去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和积极表达,力争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等形式的开放活动中成为学*的主人。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2、注重解题思路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

  解决问题教学理当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和解题思路的梳理。本设计在分析例题时,先让学生根据资料得到显性和隐性的信息,然后借助线段图表示这些信息,接着让学生分析每一步算的.是什么,最后再比较两种解法的不同点。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解题方法,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张扬,分析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3、突出在生活中解决问题,展示数学的应用价值。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实际应用中学数学,不仅是一种理念,而应是我们实践中的不懈追求。本设计中,通过解决“降低噪音问题” 、“心跳问题”等,能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增强学*数学的动力和信心。在“奖牌数问题”这组练*题中,不仅有刚学的较复杂的分数解决问题,还有简单的分数解决问题题和整数解决问题穿插其中。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交叉练*中,既巩固了新知,又加深了对新旧知识的联系。

  有待改进的问题:在引导学生对两种解法的比较上,学生说的不是很清楚的时,不能及时地根据课堂的教学实际,改变教学策略,采取更加有效的引导手段,帮助学生弄清这个问题。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2

  本课教材从“田忌赛马”的故事入手引入“对策论”应用问题,对策论研究的是竞争的双方各自采用什么对策才能战胜对手。“田忌赛马”的故事学生可能有少数学生了解,但是不一定是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的,在这里,通过故事和活动让学生体会对策论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学*优选法、对策论等高深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是比较困难的,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理解,能饶有兴趣的去学*,除了把握好深浅尺度,改进教学方法外,还应该尽可能地充分挖掘、利用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充实、丰富、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思想和方法,了解这些数学方法的实际应用。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改变了书本的教学设计,通过*时常见的扑克牌比大小的简单事例,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然后让学生去解决田忌赛马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详细分析,周密思考的思维品质。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性学*,获得的新知识、新经验,无论是认知还是情感都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再通过交流评价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意见和看法,使各自明确努力方向。这是本节课同学们最轻松、最兴奋、也是最高兴的时候。这样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一方面认识了自己,另一方面,也学会了评价自己的学*。

  我觉得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学生配合的不是很好,时间把握的不够。例如在师生出牌比大小时,学生第二次比时总不肯出牌,这样让时间白白地浪费了,使得后来整个设计没有如期完成。如取棋子游戏没有讲完。

  让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也省略了。这点也是我有疑惑的地方。田忌的策略虽好,但在实际生活中像齐王那样不改变出马顺序的'对手几乎是不存在的,特别是现在的体育比赛都在防止这种现象出现。在经营方面的例子是有,但我觉得离学生太远。另外在调动课堂气氛这方面,我觉得也做得不够好。

  1、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看、想、问、做

  低年级的统计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重视学生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直接的操作和感知的基础上,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因此,我紧密的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我利用班会课举行联谊会,问要买什么水果?学生比较感兴趣,而且乐于关注。有了这样的情感,学生学起数学知识来,当然是事半功倍了。让学生自己去调查,,如此以来不仅能调动学生学*的兴趣,而且通过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亲身体会调查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对统计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并懂得如何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了数学问题。

  2、抓住时机,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张扬个性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想自己所想,问自己所问的,说自己想说的,同时要引导学生会想、会问、会说。要学会肯定别人做得好的地方,帮助别人弥补不足之处。对别人做法不理解的不要指责,而是学会提问。形成一种老师、学生*等的在一起研究问题的氛围。教师不但要尊重和肯定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方式与结果,还要抓好时机,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与长处,促进他们个性素质的不断优化。整节课学生不是静静的听教师教,而是热闹的动起来。这是我呼唤学生积极参与与合作交流的成功之处。同学们在我创设的民主、*等的气氛下思维开始了,头脑灵活了,参与意识增强了,合作交流的效果渐佳了。

  3、评价形式多样化,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节课我注意到了对学生的评价,实现了方式多样化,既有语言上的激励,也有体态语的触摸。虽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对学生的学*积极性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样评价方式我除了用以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也关注了学生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另外我还进行了一个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尝试,我看到了学生在自我反思的矛盾斗争中增添了一份勇气,更增添了一份自信。

  不足之处:

  学生对统计知识掌握的不够到位,虽然本节课同学们一反课改以前的静而是勇敢的动起来。然而因为动使得本节未能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只完成复*统计表这一块。另外,由于教师说的其他水果有很多种,教师例举的几个学生比较感兴趣,以至最后学生统计结果中选择其他的学生最多,最后还是没有决定好买什么水果合适。这是我在设计时没有想到的。从而可以看出,学生的合作意识的培养还需要有意识的,有计划的逐步培养。

  从而可以看出,学生的合作意识的培养还需要有意识的,有计划的逐步培养。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3

  回顾这一学期来的工作,我感触颇深,尤其是第一次教四年级数学的一些感想。

  开学之初我很庆幸自己教了四年级一个班级的数学,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班级我感到有些措不及防。不过听说这个班级的整体水*还不错,不过对于我这个数学方面的新手,也可以说是实*生来说还是有些难度。不过我深深地坚信着对于小学生来说“亲其师,信其道!”只要学生喜欢我这个老师,那么自然就喜欢我所教的学科,课堂教学的效率自然就高。

  所以我的第一节课并不是给大家上课,只是让大家认识我,我也认识大家,从而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效果是显而易见地,渐渐地孩子们开始喜欢我,有时甚至离不开我。当我有事请假的时候总是会受到来自孩子们的问候,而当我回来的时候也总是被孩子们围着水泄不通。而对于我来说,每一次的和孩子们一块儿上课都会让我忘却生活中的不愉快和烦恼,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是幸福的。

  期中考试孩子们出人意料的从开始的从第二名进入到了第一名,我也和孩子们体验着成功的`喜悦。我和孩子们都对后面的学*热情很高,希望在期末考试中能够更上一层楼。渐渐地我对于学生的要求多了起来,加上自己生活中出现了很多的意外事件,使的状态和情绪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不知不觉指责和批评多了起来。课堂上问题学生的问题也不断地出现反弹,在无心应对之下,我只得以斥责去回应。不知从何时孩子们似乎和我的距离有些疏远了,课堂上也似乎有些安静了,孩子们也不那么积极地回答问题了。每次下课或者调课的时候孩子们的埋怨情绪也多了,看得出来他们不再以前那么喜欢上我的课了。而我对于数学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教学方法,在后来的期末考中我们班的数学成绩再次回到了原点。

  当然对于学生成绩倒退原因很多,可能是学生考试状态或者出题不对路,但是这些都是客观的原因,而真正地问题还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出现了问题。而相对于我来说我想是我和孩子们的师生关系出现了问题,或者说我没有很好地处理好和他们的关系,让他们更加地喜爱我,从而喜欢上我的课。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相对于我们班的学生来说,他们缺乏的是学*的热情和学*的兴趣,让孩子们喜欢上自己,进而喜欢自己的课,这是需要老师的智慧和魅力的。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4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我对新课程标准进行了系统的学*,并且依据教学评估细则的要求对本学期地教学工作进行了周密的计划。根据新大纲的教学要求,我力求使教学结构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注意促进学生的学*迁移,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兴趣,更注重在实践活动中,使学四年级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的改革主要体现在课堂及课余时间上,在课堂上我注重加强能力和良好学**惯的培养。而课余时间则注重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将数**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细节的教育,加强了双基的`训练,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加强口算的学*。通过课前的3分钟的口算练*,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通过他们自己喜爱的方式来练*,还不定期的举行“速算手”比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口算技能,对于笔算也是提高和帮助。本文由一起去编辑整

  二、加强乘、除数的三位数的乘、除法笔算。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了乘、除数是二位数的乘、除法笔算,在原有知识及对法则理解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多加强巩固练*,防止学生因粗心大意而计算出错。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不好,特别是除法,甚至个别学生的乘法口诀还不会。因此,在教学之外,我让学生天天练几道计算题。计算题中还包括简便计算,学生的渐变计算能力更是差,特别是乘法分配律。

  三、应用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的一大难点,但对于这个班的情况,更是特别,绝大部分学生的应用题的理解能力都差。针对这一情况,我让学生多练、多想、多问,从量到质,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惧怕应用题了。

  四、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体会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又蕴涵着数学问题的活动。使学生通过在活动中解决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

  五、为了贯彻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我还设计了一些带有一定的难度的练*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以便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数学能力。

  总体来说,四年级的数学教学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各方面都取得了收获。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5

  数学课程本身是一门非常严格的科学。这根本不可能是假的。它是什么。我的问题是我不敢让学生在课堂上思考。一些问题需要合作学*,然后讨论并得出结论。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因为我担心如果我让他们这么做,他们会太自由,不能谈论一些无关的事情,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事实上,正确的方法是给他们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这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意愿。因为我知道孩子的`天性是积极的。他们喜欢“玩”有时,他们不希望学生们这样做;玩”数学

  学生的学*态度不正确

  经过*一个学期的接触,我发现我教的班上有些学生学*态度不正确,课堂纪律得不到保证。这种学*态度包括他们*时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对家庭作业的态度。

  一些学生不关心自主学*的过程和结果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菁选(扩展7)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汇总5篇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1

  小数的意义是在三年级下册“元、角、分与小数”及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学*小数的开始,是数的概念的又一次扩展。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小数并不是全然不知的,在日常生活已经有所接触,但由于小数的意义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还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现状,我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出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契合点,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通过“说一说”(生活中的小数,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一认”(直观模型与实际操作,理解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填一填”(提供计数单位直观模型图写出图中所表示的小数,数形结合)——“拨一拨”(计数器,帮助学生认识数位顺序表及十进制,掌握小数的读写法)这一过程,环环相扣,让学生在认知冲突过程中进一步学*小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三点值得反思:

  1、教学中通过精心的设问,充分激活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将学生一步步引入到数学的王国中,激活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动机,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

  2、注重学生动手思考,把思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将操作与思考相结合,手脑并用,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取新知。

  3、动手操作,勇于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在操作体验中学*,在现实情境中迷数学。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相互交流、动脑思考,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2

  一、真正把握互动对话教学的实质,释放教师的教学艺术。

  互动对话教学的真正落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这种教学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果只是简单的理解为一问一答,那么课堂上热热闹闹的师生互动,只是表面形式,学生的数学思维并没有真正展开,也就无真正意义的对话。因此,互动对话式教学向教师的教学智慧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在最恰当的时机,选择并灵活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例如,“生活中小数信息发布会”,我把小数的意义放置了一种生活化、需求化、个性化的大背景中,让学生用个性化的理解方式表达对小数的理解。再如我充分利用个别学生会读小数这一资源,让这部分学生大胆释放自己的学*能力和已有经验,谈谈小数是怎样读出来的?,把个人的学*成果让大家共同体会、共同分享。又如:当学生已获得小数的初步意义后,教师提出了挑战性的问题:“数小数,小数比小数小吗?”,使学生思维中的矛盾激化,以问题答辩的形式引导学生在集体智慧。

  二、以学生的自主学*为活动前提,营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学*环境。

  许多教师认为,小数的意就这一内容用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方法比较恰当,因为小数的意义是约定术成的,新型的学*方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也只能是一种课堂的装饰。这种思想,是我在设计教学时考虑得最多,也是我最难突破的瓶颈。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上,我以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为切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体验。

  例如,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设计时,我分三个层次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设计:

  第一层次:小数该怎么读?这类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以及个别与集体的练读直接解决。

  第二层次:小数有什么用呢?为什么会有小数?这类一般问题,通过学生的相互讨论、客观分析,在互动中自我感悟、自我体会。

  第三层次:小数的意义是什么?一位小数、两位小数是怎么来的?这是本课中重点要解决的概念问题,我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把学生引入研究性学*的氛围,主动建构知识。这三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其实有着本质联系,那就是,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主动学*。这既是*等意识、人格尊重在教学中的体现,也是实现对话教学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提出问题,阐述问题,发表见解,由此在交流中获得知识,锻炼互相交往的能力。而教师只是学*的组织着、欣赏者,引导者,适时点拨、恰如其分的调控。

  三、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学*成果,建立*等、民主、愉悦的学*氛围。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要达成真正的对话,在思想上形成真正的相互回应和碰撞,就必须以尊重为准则:对学生的创见要充分鼓励;对学生的异见要尊重理解;对学生的误见要宽容引导。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对话,质疑问难,达成共识。就拿本课最后一个学*活动“展开练*、拓展延伸”来说吧,我采用了比赛的练*方式。这种方式,从学生的性情、兴趣出发,彻底改变了原由的写写、做做的模式,让每位学生充分挖掘自身的内在潜能,把学*过程中积累的学*成果全部释放了出来。在这中间,教师提供的评价指标成了学生积极互动的催化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比赛实绩,为自己每一轮的学*比赛打上恰当的分数(小数)。这样,既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同时用小数来打分,也体现了学生学以至用的思想,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成功。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3

  《小数的意义》是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的起始课,也是本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这部分知识是小数后续知识的基础,因此学好小数的意义,真正理解小数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小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学*了分数的初步认识之后才学*的,所以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我注重抓住了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密切联系,如:通过学生对十进分数的认识来引导他们学*和理解小数的意义。以此作为学生认知的桥梁,我认为更易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最终定位在四点上:

  1、在生活情景中,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

  2、学会和他人合作,能较清楚地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3、通过小数的运用,激发学生对小数的学*兴趣。

  4、通过学*,让学生正确理解小数的意义,并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这是我在课前预想达到的教学效果。

  在讲完这节课后,我认为自己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本节课的开始,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动手操作——测量橡皮的实际长度,然后去发现误差。这个环节的设计,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发展了学生发现问题、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调动每个学生的学*积极性,给他们以展示自己的机会。在这节课上,91%的学生都在课上积极发言了,只有3人一个问题也没有回答过。

  (2)教学中,我能抓住分数和小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发现了小数的本质特征。这样,不但注重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而且也有利于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

  (3)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善于抓住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能启发学生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去学*。能将老师的讲解、学生的思考和适当的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样的学*,学生切实感受到了“生活处处有数学”、“学*数学很有用”,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此外,我在讲授这节课的同时,还对班中的学生进行了前测和后测。测试后的结果还是比较令我满意的。如:在测试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你会读下列小数吗?0.2、0.78、0.514”。前测中,有14人会读,有14人会读1、2个,还有8人根本不会读。而讲课之后,在后测中37人都已会读。“你知道小数的组成吗?”这个问题在前测中只有2人知道,17人不全知道,还有17人不知道。而学*完本课之后,全班有33人都知道了,只剩4人不全知道。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4

  小数的意义这一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小数已有自己的认识。同时,在第一学段学生已初步认识了小数。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

  课始,以“我们已学过哪些数”这一问题展开教学,学生通过自己的回顾,将本课的教学内容“小数”置于整个数的系统之中,这为学生的生成提供了诱因。“或许小数与其它的数有内在的联系”。

  接着设问“你对小数有哪些了解?”这一问题,包容性较大,学生基于自身的经验对这一问题有不同的认识,从而为课堂教学生成了有效的教学资源。“物品的价钱可以用小数表示”、“人的身高可以用小数表示”……,并且说出了许多小数,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对小数的读法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掌握,在说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小数的价值也有了不同的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小数的作用真大”不正是对小数的价值的体会吗?

  二、突出重点,促进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真理解

  本课教学中我以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为突破口,让学生充分经历一位小数的意义的学*过程,利用合作交流的方式丰富学生对一位小数意义的理解。具体做法是,首先出示“0.1元0.3米0.7米0.4”这一组数据,让学生说说对于这一组数据自己的理解。前3个数据具有具体的意义,“0.1元就是1角,把1元*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0.1元,0.1元就是1/10元”……,这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于0.1元竟然有了这么多的认识。我及时进行板书0.1元=1/10元,有了这一学*的经验,学生对于0.3米的认识就显得是那样的到位。对于0.4的理解,由于缺乏具体的情境支持,一开始学生显得比较沉默,当一位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说出了0.4的意义之后,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思路,课堂上学生不同的思维绽放,“把一个正方形*均分成10份,其中的4份就是0.4”;“4分米就是4/10米,也就是0.4米”……学生一次次语言的表述,无一不说明了学生对0.4有了丰富的认识。

  其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归纳一位小数的意义。当黑板上形成了下面的板书:0.1=1/100.4=4/100.7=7/10后,我让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思考“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由于有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作为支撑,学生轻易地完成了对一位小数意义的抽象过程。

  三、注意研究方法的迁移,有效培养学生的学*方法

  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的研究方法,其实是一个类推的过程,学生充分经历了一位小数的意义学*过程后,我让学生猜测,两位小数应该表示什么?三位小数又表示什么?你能不能应用生活的例子加以说明?这样的教学,真正使学生卷入了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通过本课的教学,“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学的关注点又是什么?”这一切,我又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5

  于是反复阅读教材,认真研究教参,也网上搜索相关的教学设计,有启迪亦有困惑。最后确定教学思路是通过直观演示,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观察、比较,总结出一位小数的意义。然后放手学生利用百格图自主探索出两位小数的意义,体现学生学*的自主性。对于三位小数的学*,是学生通过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等活动,推理出三位小数的意义,然后利用课件的直观演示加以验证。

  对于本节课比较满意的地方有两点:

  1、充分利用直观演示,构建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对于小学生来说,形象直观优于抽象概括,他们的思维是在直观的基础上理解概念的意义。所以,本节课我充分利用正方形、百格图、正方体,通过*均分、涂一涂、数一数的方法,让学生直观的理解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由0.1组成;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由0.01组成;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由0.001组成。有效的构建了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2、做到讲练结合,及时巩固。

  课堂不是一味的满堂灌,而是要有动手操作活动或者冷静的思考,我认为除此之外,还要有必要的练*,尤其是数学课,必须做到讲练结合。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也让老师和学生自己了解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接下来的学*和教学。

  对于本节课缺憾的地方亦有两点:

  1、缺乏与生活的联系,对学*小数的意义渗透较少。

  小数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数之一。学生离开学校以后,日常生活中几乎可以不接触分数,却不能离开小数。元、角、分的货币自不必说,老式的“几尺几寸、几斤几两”仍在使用。“0.5千克”、“身高1米63”等现代说法都离不开小数。在这方面本节课渗透的比较少。

  2、教学设计不新颖。

  对本节课的教学,潜意识里存在一种模式,虽然每个环节的学*力度不同,学生学*方式也不同,但是还是感觉没有新意,没有强烈的质疑问题,没有思维的拓展。

  对于本节课还有一点困惑:

  关于计数单位,曾学过“个”、“十”、“百”、“千”……本节课学*小数的计数单位,教材上这样说的: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记作0.1、0.01、0.001……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菁选(扩展8)

——小数的意义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本五份

  小数的意义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1

  今天数学课上,教学完小数的意义新课之后,大部分学生的感觉是:老师说小数的意义不好理解,也不难啊!从学生的表情上看,他们略有得意之感。于是,我故意问:“你们觉得小数的意义难不难啊?”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不难――”我又问:“是真的嘛小数的意义应用的很广,老师没教你们难的知识啊!”孩子们顿时坐好,等待我提出新的问题,看到孩子们这样,我的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

  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数轴,在数轴上确定了“0”和“1”,然后把0――1之间*均分成了10份,用一个箭头指向第二个等分点处,我问:“这个地方用分数怎样表示?怎样用小数表示?”孩子们想了想,有好多孩子举起了手,给出了正确答案,我很欣慰,学生理解了小数的意义。接着我把数轴上了“1”改成了0.1,这回我用一个箭头指向了第一个等分点,问:“这个地方用分数怎样表示呢?怎样用小数表示呢?”这下,教室里静悄悄的,多数的孩子都在认真思考,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没有人给出答案,我笑了,孩子们看着我,目光中充满了期待。突然,嘉琪说:“分数是1/100,小数是0.01。”我赶紧肯定了这个答案,紧接着问:“你是怎么想到的'?”她无语。“你们想知道吗?”我抬高了嗓音。“想!”“大家看数轴,把哪部分*均分成了10份?”“把0――0.1之间*均分成了10份。”我指着10份中的一小份说:“10个这样的一小份是0.1,对吗?”“对。”我来到黑板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前,指着十分之一说:“10个多少是十分之一?”孩子们恍然大悟,:“哦,真是一百分之一!”“为什么?”有人回答:“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十分位右边的一位是百分位,所以10个一百分之一就是十分之一。”“哈哈,明白了?”孩子们面带笑容,“明白了!”我指着第七个等分点让学生说分数和小数,孩子们对答如流。最后,我把“0.1”改成了“0.01”,指着第一个等分点让孩子们说出分数和小数,这回有很多人很快举起了手,给出了正确的答案和理由。我开心,因为孩子们理解了知识;孩子们开心,因为他们解决了问题。

  “孩子们,知识是有联系的,要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快更准地解决问题。”

  这节课结束了,但是给我的感受是:一个老师学生遇到解不开的问题时,一个手势,一个点拨,一个鼓励,一个引导,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解开问题的钥匙啊!

  小数的意义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2

  《小数的意义》这节内容知识点多,在教学过程中,我分成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教学小数的读法、写法、小数的组成、小数的意义,第二课时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虽然学生已在三年级初步认识了小数,但本节课教学我仍然把探究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的意义作为重点,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学*经验组织教学,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时我把准备的正方形纸片*均分成十份,并将其中的一份涂色,然后请学生用已学过的分数来表示涂色部分,在学生说出十分之一后告诉学生十分之一也可以写成小数0.1,接着又将十份中的三份涂色要求学生先用分数再用小数尝试表示涂色部分,在学生会用一位小数表示分母是十的分数后,我又将另外一张正方形纸*均分成一百份并将其中的一份涂色,并请学生用分数表示出涂色部分,在学生说出百分之一后告诉学生这百分之一还可以小数0.01表示,接着我又将其中的58份涂色,并请学生尝试用分数和小数来表示涂色部分。因为有了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的学*基础,学*三位小数我就放手让学生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学*。因为学生对分数的知识掌握得较扎实,所以学生学得较轻松,课堂上的.师生互动配合得很好,学生的学*积极性高昂,从课后作业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对小数的意义有真正的掌握。

  但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在引导学生认识小数的意义时,没有充分放手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在学生学会用小数表示分数后没能趁机再次利用正方形纸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相邻数位间的进率。

  小数的意义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3

  小数的意义是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学*小数的开始,是数的概念的又一次扩展。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小数并不是全然不知的,在日常生活已经有所接触,但由于小数的意义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还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现状,我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出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契合点,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学*过程。

  课前让学生收集了许多关于小数的资料,先把这些资料读一读,然后挑选你最感兴趣的一条,谈谈你了解到了什么?又想到些什么?如:一枝铅笔0.35元,一把直尺1.2元。雷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0.3千米。篮球运动员姚明的身高是2.26米。88层的上海金茂大厦高420.5米,是目前我国第一、世界第三的高楼。

  小数的意义就这一内容用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方法比较恰当,因为小数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新型的学*方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也只能是一种课堂的装饰。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上,以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为切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体验。例如,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设计时,我分三个层次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设计:第一层次:小数该怎么读?这类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以及个别与集体的读直接解决。第二层次:小数有什么用呢?为什么会有小数?这类一般问题,通过学生的相互讨论、客观分析,在互动中自我感悟、自我体会。第三层次:小数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本课中重点要解决的概念问题,采用学生利用教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把学生引入研究性学*的氛围,主动建构知识。这三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其实有着本质联系,那就是,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主动学*。

  在教学中,我也通过两年前的前一轮教学发现教材的编写顺序不太适合我校学生的接受能力,于是我对教材进行了重新的组合,第一课时上生活中的小数与小数的意义(1)分数与小数。第二课时上认识小数与小数的读写。第三课时上小数的数位顺序。第四课时上小探究。第五课时上小数的组成。第六课时进行练*。我将学生比较熟悉的小数的读写和数位顺序提前教学,然后再进行小数的组成这一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部分的教学,这样学生学*起来比较顺畅。

  小数的意义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4

  本节课的安排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把小数的读写法安排在课的前面是非常好的。在新授中通过揭示“3角为什么表示成0.3元”和“3分为什么表示成0.03元”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初步感知了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在教学中,孩子在用米做单位表示8毫米时,出现了“1米等于100毫米”这样的错误。孩子出现这样的错误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孩子*时经常接触到的是“1米等于100厘米”“1米等于10分米”这样的换算。对于“1米等于1000毫米”用的非常少,所以,让孩子带尺子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我想:如果我在出示这一题目的时候,强调一下,这里是毫米,让孩子在米尺上找到毫米是多长,再让孩子找到米是多长,然后放手让孩子合作,发现米和毫米的进率是多少,这样,效果就会好的多。

  在练*中,孩子出现了一些问题,我想如果在新授中就把这些题目放进去,孩子在练*中就不会出现相应的错误,比如,说完了“3分为什么表示成0.03元”这个问题后,可以问孩子“4角3分等于多少元呢?”这其实是新授中的一个难点。

  板书中“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这样重要的话,应该板书出来,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概念。

  练*的安排很有层次,每个练*的安排也都有它的目的性,如果讲评时能有重点的进行评讲,那就能节省时间解决没有完成的两个问题。

  其实,在教学这节课之前,孩子已经学过了一位小数和分数,但从孩子的课堂表现来看,孩子已经把以前的知识遗忘的差不多了,所以,课前有针对性的复*还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反思,我发现孩子的情况要充分考虑到课当中去,针对孩子是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是一门非常深奥的教学艺术。

  小数的意义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5

  对于小数的知识,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学生基本掌握了在人民币背景下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读写。而四年级的目标是“体会小数产生的过程,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转化,明确小数的计数单位,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所以多数学生对于小数的意义的理解还是肤浅的,可能并没有真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上的理解。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因此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为以下三点:

  1、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热爱数学。

  在教学中我还觉得,小数的意义属于比较抽象的知识,而教学抽象的知识比较好的方法是采用直观形象的手段进行教学,而且越形象具体学生越容易理解。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让全体学生都从一位小数学起,积累一定的认知经验,再学两位小数、三位小数时就比较容易,也更能借助分数来理解的小数的意义。不过,通过教学也发现学生对小数的意义的`理解、应用还是有困难。可能学生一下要理解抽象的东西还是比较困难,如果能有合适的学具让学生亲自分一分,画一画就更好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己亲手把一个正方形1*均分成10份,100份的过程,再把其中的几分进行涂色的过程来感受分数与小数的联系,这样一步步的操作,学生的理解也要容易些了。但是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概念课程的表述还是有困难,理解意思但无法自己组织到位的语言表述出来,所以在小组内安排每个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多让学生开口说,逐步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本节课中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迁移、合情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整个教学过程力求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理念。既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又重视发挥集体智慧,组织好学*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活动。允许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大胆发表个人见解,这样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的局面。孩子们在静思、合作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创造性学的境界。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