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菁华3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2022-11-25 00:00:00 教学反思,数学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低年级的小学生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最为接*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离他们较远的较大的时间单位,如年、月等。而理解一年或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要借助一定的想像力。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选取了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时间。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单位,教学时,我把教材上提供的几幅有意义的日子的图片制成投影片,一张一张给学生出示,先让学生观察,再说一说呈现的什么情景,这些情景发生的什么时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申奥成功、植树节、儿童节等有意义的日子,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积极性,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把学生对数学的学*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感受到了数学学*的价值。

  2、为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教学中,我注意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主动建构知识的*台。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组织探索性的学*活动。如观察年历时,让学生思考“一年有几个月”等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3、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和身边的教育资源的作用。

  在教学24时记时法表示下午或晚上几时时,学生往往感到不*惯。教师充分使用钟表模型和课件演示或学具,加强了对钟面的观察操作,体会钟面外圈与内圈的关系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表象,从而理解了24时记时法。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绝大部分学生对年、月、日知识有了充分的理解,学*兴趣也很高。但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觉得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过程中教师组织不够,少数学生没有准备一张年历,教师也没有准备,只是课件出示了年历,学生观察不清,稍有些混乱,今后要加以改进。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2

  练*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在设计安排练*题时,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在设计练*时必须明确每一道题的练*意义,确保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练*的优化。

  这是一堂计算课,目标是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惯。因此在探索检验过程中我一共安排了4道题:31×1223×1341×2134×12前两题主要是为理解算理服务的,后两题是为了巩固部分积的对位问题。计算是枯燥的,但也是有用的,引导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逐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从而从“有用性”的外在角度刺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积极主动更有兴趣的来学*今后的计算课。在学*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一种数学策略,掌握一种数学方法,使今后学生面对没出现过的题目、类型或其他生活中的问题,不再惊慌不已、束手无措也是我本节课要传达给学生的:原来新问题也不可怕,也只不过是旧知识的重新建构。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如课堂提问的策略问题,面对学生的突发问题,不知道怎样去引导。在今天第二部分积“0”问题的处理上,相同数位的对位上,花费了不少时间,因而导致课堂时间短缺,并且出现了很多重复教学的情况。我想有了失败,才会去找原因,才会去思索,才会不断去实践,在反思中不断磨练自己。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3

  一、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有疑问才能思考和探究。课堂上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只有精心设计贴*学生生活、有意义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心里产生一种悬念,进而达到以疑激学的目的。很多学生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剪纸课上,就已经会用对折的方法剪出左右两边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图形。因此,现实中一些对称的图形学生在课前早已接触过,然而何谓“对称”,这一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却是新鲜的。由此可见,如何让学生科学地认识并建立“对称”的概念是我这节课要达成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我设计“出示一个图形的一半让学生猜整个图形,在猜图游戏中最后出现半个花瓶,激发学生想办法剪出一个完整的花瓶”的这样一个活动,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对称”概念,抓住对称的本质特征,让学生对“对称”的概念有更清晰的认识,也为其在生活中如何判断对称现象提供方法。

  二、开展有序、有效的活动。

  1.首先在动手剪对称图形的活动中加深体验。

  “剪一剪”的活动,让学生先自己探索剪对称图形的方法,并尝试着剪一剪,当学生有不同的剪法时,可引导学生比一比:谁的剪法好?说说怎样剪,剪出来的图形才能对称?这样,让学生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很自然地引出“对称轴”的概念。这一活动的开展,以激起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和欲望为前提,将观察、思考、操作有机的结合,充分感知对称图形及“对称轴”的概念。

  2.观察对称现象,感知对称图形。

  观察图片讨论:“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接着当学生交流了“这些图形两边都一样”时,教师追问:“你怎样证明它们两边都一样呢?”这时引导学生把图形对折后,发现图形的左右两边重合在了一起,只能看到图形的一半。这一活动的开展,是把学生观察到的形状让学生用对折的方法亲手验证。这一观察——讨论——动手验证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3.在充分的练*中巩固。

  给出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名称以后,我没有更多的去强调定义。而是出示在学*和生活中常见的汉字、数字、字母、*面图形等让学生去判断是否是对称图形,画出对称轴等练*,让学生在练*中进一步去构建对称轴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让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有一个更准确、更深刻的了解。

  三、感受数学的美。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教学中,要让学生带着数学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去体验数学的价值。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感觉,一种美感。本节课我抓住对称图形的特点师生一起欣赏生活中一幅副精美的对称图片,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1)

——三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反思 (菁华3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反思1

  《观察物体》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内容,在教学本课时,为实现教学标,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我在教学中突出了以下几方面:

  1、拓展应用新知数学是抽象的,生活是现实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本节课我大量创造条件,让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猜动物等等,既延伸了数学知识,也让孩子们深切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悟出了“数学确实就在我的身边”这样的道理。

  2、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我通过孩子们喜爱的“猜动物”这个活动导入,实践表明,学生对创设的情境很感兴趣,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样也为新知的学*做好了铺垫。

  3、小组合作学*新教学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我采取了4人为一组的合作学*方式,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上观察恐龙这一例题,给每个小组准备一只玩具狗,然后让学生分3个层次进行观察:

  ①本位观察;

  ②换位观察;

  ③全面观察。

  始终围绕“让学生自主参与,深刻体验”这一宗旨,将学生单独学*和小组合作结合起来,增强他们的自主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历新知探索的全过程。

三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反思2

  《新课标》强调“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要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就向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挑战:必须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题材。本课教学中,我一上课就再现“神六”成功发射的辉煌场面,一下子拉*了数学与生活、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数学、对教师产生亲*感。而最后的总结可谓“经典”,将学生从课堂引向生活,不留痕迹,这样与开头相互照应,真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突出主体地位,创造了自然和谐的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给他们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使教学活动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人人得到发展。

  本课中,在创设问题情景、呈现例题的表格之后,我让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自己提出数学问题。提问题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主动发现,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的过程。同时,学生通过提出数学问题,也复*了简单的求*均数的有关问题。在复*的过程中,由学生自己提出今天研究的内容:“两次*均每分钟拍摄多少张?”这样学生感到:今天学*的问题是由我提出来的,心里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尊重个体差异,设计了满足不同需求的练*

  家庭环境、特定的生活与社会文化氛围,形成了学生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持一种客观的态度,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对有特殊数学才能和爱好的学生可以为他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本课整个练*设计分为四个层次,既有巩固性的只列式不计算、列式计算的例题原型的还原,又有较高层次的拓展练*,层层递进,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需求。在练*的方式上,既有笔算题、又有估算题,更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估算能力这一宗旨,可谓匠心独具,令人流连。

  思维深度延伸,激活了学生内在的发展潜能

  在求*均数应用题中,学生常常将两个*均数相加除以2,这是*均数应用题中极易出错的典型问题。一般情况下,学生能认识错误,选择出正确答案就行了,但我对题目进行了深度挖掘,引导讨论:

  1、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142+140)÷2?

  2、假如男生人数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均数比141大还是小?为什么?

  3、假如女生人数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均数比141大还是小?为什么?

  4、再让学生比眼力,猜测五年级四个班哪个班学生的*均身高最高?

  这样深入挖掘,有意识地对学生思维进行深度引领,将一条简单的选择题进行多次讨论,让学生享受到数学思维带来的乐趣!

三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反思3

  《轴对称图形》是苏教版第六册第7单元的内容。和*移、旋转一样,轴对称也是对图形进行变换的方法之一。

  本节课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这个大范畴,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是一年级认识方位与简单的*面图形;为以后学*简单图形旋转90°打下基础。本节课教材提供了民间剪纸,飞机、奖杯、*城楼等图片,加上教师课外收集到的许多学生感兴趣的图片,为本课创设了一个具有强烈美感的氛围,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引出疑问: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物体的对称现象,抽象为*面图形后,是对称图形,本节课我们研究的是*面图形的轴对称现象。所以如何从物体的对称现象过渡到“*面图形”的对称,这是我急需解决的问题。教材似乎表达也不是很清楚。*城楼抽象成类似*的图像后,学生已能理解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但后面大量的练*都是以实物图来判断的。比如字母A、B、H和国家的**、各种标志等。学生就要从颜色,形状等来判断。但是由于印刷的问题,学生会产生疑惑。是不是什么时候A都是轴对称图形呢。如果不是抽象出来,*城楼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

  轴对称图形就是对折之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何谓“完全”?什么是对称轴?对称轴具有什么特征?在教学设计和过程实施中,学生被迫“浅尝则止”,根本没充分体会什么是“重合”和“完全重合”。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从而对于如何判断*面图形是否轴对称存在很大的疑惑。“完全重合”就像是建立在沙滩上的海市蜃楼,无论是导入还是新授环节,总觉得太粗糙,缺少了一些数学味。

  学生正处于低段与高段的衔接处,其数学思维也正不断发展,但体验永远是最好的教育形式之一,只有我们俯下身来走进儿童的心灵,走进儿童的精神世界,撷取学生身边生活中的事例,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创设情境,才会使学生获得真正的感悟、深刻的体验,才能最终将这感悟、体验沉淀到他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伴其终生,受用一生。所以以后的教学应加大学生在折和减方面的训练,以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2)

——三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反思 (菁华3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反思1

  《买文具》一课是学生在三年级学过“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基础上学*的“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本课教学中我首先通过“买文具”的具体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现实题材中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这不仅充分利用了学生原有知识、经验这一宝贵的学*资源,而且表明了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然后将问题集中到用“竖式计算”,突出本节课的知识重点,掌握基本的笔算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先估商,再计算,将对估算意识的培养渗透在每个环节中;最后通过适当的练*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笔算技能。

  一节课下来自认为很完美,认为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应该很好接受。结果在练*中发现错误百出:

  1、商的位置不对,尤其是商是两位数的。

  2、当商是两位数时,写上十位上商后不知道跟除数相乘,直接写一个跟被除数一样的数。比如:“100除以10”,应该让学生学会从高位算起,前一位不够除,就看前两位,然后再进行计算。也就是十位上商1与除数相乘应得10,而有些同学直接写出商10,与除数相乘得100。

  3、做“140除以20”这样的题时,应是个位上7与20相乘得出140,而有的同学写商的位置不对,把商写在十位上,再把7与除数相乘得14,个位上的商又补上0。

三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反思2

  《新课标》强调“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要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就向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挑战:必须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题材。本课教学中,我一上课就再现“神六”成功发射的辉煌场面,一下子拉*了数学与生活、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数学、对教师产生亲*感。而最后的总结可谓“经典”,将学生从课堂引向生活,不留痕迹,这样与开头相互照应,真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突出主体地位,创造了自然和谐的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给他们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使教学活动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人人得到发展。

  本课中,在创设问题情景、呈现例题的表格之后,我让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自己提出数学问题。提问题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主动发现,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的过程。同时,学生通过提出数学问题,也复*了简单的求*均数的有关问题。在复*的过程中,由学生自己提出今天研究的内容:“两次*均每分钟拍摄多少张?”这样学生感到:今天学*的问题是由我提出来的,心里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尊重个体差异,设计了满足不同需求的练*

  家庭环境、特定的生活与社会文化氛围,形成了学生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持一种客观的态度,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对有特殊数学才能和爱好的学生可以为他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本课整个练*设计分为四个层次,既有巩固性的只列式不计算、列式计算的例题原型的还原,又有较高层次的拓展练*,层层递进,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需求。在练*的方式上,既有笔算题、又有估算题,更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估算能力这一宗旨,可谓匠心独具,令人流连。

  思维深度延伸,激活了学生内在的发展潜能

  在求*均数应用题中,学生常常将两个*均数相加除以2,这是*均数应用题中极易出错的典型问题。一般情况下,学生能认识错误,选择出正确答案就行了,但我对题目进行了深度挖掘,引导讨论:

  1、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142+140)÷2?

  2、假如男生人数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均数比141大还是小?为什么?

  3、假如女生人数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均数比141大还是小?为什么?

  4、再让学生比眼力,猜测五年级四个班哪个班学生的*均身高最高?

  这样深入挖掘,有意识地对学生思维进行深度引领,将一条简单的选择题进行多次讨论,让学生享受到数学思维带来的乐趣!

三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反思3

  《新课标》强调“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要使同学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就向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挑战:必需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题材。

  本课教学中,我一上课就再现“神六”胜利发射的辉煌局面,一下子拉*了数学与生活、同学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同学对数学、对教师发生亲*感。而最后的总结可谓“经典”,将同学从课堂引向生活,不留痕迹,这样与开头相互照应,真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突出主体地位,发明了自然和谐的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沛尊重同学,给他们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使教学活动真正面向全体同学,使同学人人得到发展。

  本课中,在创设问题情景、出现例题的表格之后,我让同学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自身提出数学问题。提问题的过程,就是培养同学的主动考虑、主动发现,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的过程。同时,同学通过提出数学问题,也复*了简单的求*均数的有关问题。在复*的`过程中,由同学自身提出今天研究的内容:“两次*均每分钟拍摄多少张?”这样同学感到:今天学*的问题是由我提出来的,心里充溢了骄傲和自豪。

  尊重个体差别,设计了满足不同需求的练*

  家庭环境、特定的生活与社会文化氛围,形成了同学的差别。教师在教学中应持一种客观的态度,使不同的同学得到不同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同学的发展需求,对有特殊数学才干和喜好的同学可以为他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本课整个练*设计分为四个层次,既有巩固性的只列式不计算、列式计算的例题原型的还原,又有较高层次的拓展练*,层层递进,满足了不同层次同学的学*需求。在练*的方式上,既有笔算题、又有估算题,更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同学估算能力这一宗旨,可谓匠心独具,令人流连。

  思维深度延伸,激活了同学内在的发展潜能

  在求*均数应用题中,同学经常将两个*均数相加除以2,这是*均数应用题中极易出错的典型问题。一般情况下,同学能认识错误,选择出正确答案就行了,但我对题目进行了深度挖掘,引导讨论:

  1、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142+140)÷2?

  2、假如男生人数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均数比141大还是小?为什么?

  3、假如女生人数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均数比141大还是小?为什么?

  4、再让同学比眼力,猜想五年级四个班哪个班同学的*均身高最高?

  这样深入挖掘,有意识地对同学思维进行深度引领,将一条简单的选择题进行多次讨论,让同学享受到数学思维带来的乐趣。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3)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9篇)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数学教研组的领导下,以学校数学教学的要点为主线,通过课堂教学为媒介,加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增强教研组在战斗和教学研究中的合作能力,认真上好教研课,通过教研组教师的共同努力,努力在教学中取得实效,真正做到40分钟内要求质量的效果。

  二、工作目标

  1.本学期教研组将组织教师学*教育教学理论,结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学*其他学*资料中的相关内容,加深对《标准》在寻找策略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理解和把握。

  2.加强教研组教师之间的互动,充分发挥备考组的功能,以教研组为依托,脚踏实地开展互动教研活动,努力打造学*型组织,积极形成“积极参与、密切合作、乐于探索”的备考组文化和工作特色。应加强课堂教学策略、方法、手段和学*方法的研究,将学生听力*惯的培养纳入日常教学,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学*方法的改变。

  3.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理念,践行“生活化教育”的理念,坚持“备课是基础,上课是核心,反思是促进”的工作理念,努力打造真实高效的课堂,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努力实现教学进度的统一、数据的统一使用、单位调查的统一。

  三、工作重点

  1.认真学*《20xx数学课程标准》,进一步理解新课标精神,在基础教育改革新理念指导下,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2.重视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用新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启发式教学和开放式教学,大力倡导研究性学*、发现性学*、体验式学*和实践性学*。鼓励老师把每天的每节课都当成公开课,提高课堂上课质量,课后及时分析反思每节课。

  四.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学*,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是新课程成功实施的前提,教师的教学行为受其教育教学理念的支配。因此,本学期我们数学教师组围绕以下内容开展学*活动:(1)《数学课程标准》;教材;(2)关于“学教”的理论文章。(3)数学专业报刊杂志

  具体做法:

  (1)教研组活动期间,组织谈论学校的集体业务学*资料,并形成书面材料,上传到学校网站。

  (2)教师自学“有效教学”理论,做笔记,集体讨论。

  (3)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广泛收集和阅读教育教学改革信息,提高教育教学专业水*。

  2.加强日常管理。

  加强常规管理的核心主要是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和作业的有效性。

  具体做法:

  (1)学期初每位教师要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学生;配合教导处每月对教师业务常规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

  (2)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备课、上课。认真落实“教学五认真”,规范教师的业务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充分发挥数学教研组的作用,*备课,研究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常规,注重活动过程的实效性。

  (3)组织好间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

  (4)大胆进行教改实践,积极撰写教改论文。鼓励教师在理论学*、教改实践的基础上,认真撰写有关“以学定教”的论文。本学期要求年轻教师每人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数学组将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论文案例评比活动;争取在本学期中有多篇数学论文在杂志上发表或获奖。

  3、开展多样化教研活动,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采用集中学*、教师自学、网络学*的方法,及时了解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扩展教师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提升理论水*和教学教研水*。

  (2)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使教学研讨进课堂。

  (3)开展听课、评课的研讨活动,教师本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

  (4)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充分利用教师博客、论坛,开展网上教研。

  5、学生方面。

  (1)要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努力提高随堂课质量,课堂教学,教师要以新理念为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力求把数学课上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乐学、爱学。

  (2)提倡教师利用合适的时间组织学生阅读数学报,发挥数学报的功能。

  (3)要求学生每周或隔周搜集一个数学故事,(可以是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味故事等),或者提出生活中的一个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班内交流,或周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2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两班共有学生78人,从整体上看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浓厚,有80%的学生能完成基本的学*任务。但只有20%的学生思维敏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基础知识较好,思维比较发散,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活动。还有20%学生在学**惯、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不是很好,其中有一小部分学生不善于学*,不愿意参与到学*活动中来,没有好的学**惯,自我控制能力不够,注意力不集中。基础知识较差,口算水*,无论速度上还是正确率上,都有待提高;学*方法上,更要进一步加强,他们面对有难度的问题,只知道生搬硬套。特别有三四个学生在数学的学*上不知道怎么学*,基础知识很差,每次考试也就60——70分,经常不及格。另外还有极少部分学生学*状态不稳定,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计算的重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均烽的方法,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学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方厘米、*方分米、*方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和难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

  五、具体措施:

  1、创设一个自由、开放、安全的学*氛围,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点击,学生的创新火花。

  2、课堂上引入开放性的例题,使学生在探索中促进发散和求异思维的发展。

  3、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组织形式,采用问题式教学与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来揭示知识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问题与合作交流中学会互相帮助,实现学*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流能力。

  4、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5、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拓展练*,课堂上准备一些不同层次的`练*激发学*数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潜力。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3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和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有关倍的概念及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与周长,千米和吨的认识,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和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行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

  引入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会有一定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分数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诠释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使学生建立起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还学*用分数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等;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本册教材安排了“倍的认识”教学单元,将以往分散编排在表内乘除法中的有关“倍”的知识集中编排,让学生在掌握了乘除法之后来学*。这样既有利于建立“倍”的概念,也便于学*根据“倍”的含义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四边形,掌握认识正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认识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时、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长度、质量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和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的意识。

  “数学广角”安排的是关于集合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简单的集合思想,并能应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展、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另外,教材还安排了一个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数字编码”,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综合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的特征,初步在头脑里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通过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对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惯。

  2、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懂得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及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初步培养数感及估算意识,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认识长度单位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4、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不进位、不连续进位、连续进位),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及在生活中应用

  5、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7、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8、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重、难点是: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与周长。

  三学情分析

  一、学生的学*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大多数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

  两个班的学生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学困生。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数学基础较差,学*新知识的能力较慢,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惯培养,如学前的自*、课后的复*,及时地进行补差等。

  四教学措施

  1、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兴趣,培养良好的学**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

  2、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

  3、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

  4、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向积极主动地学*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厌学思想,从根本上消除掉队的现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4

  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课程改革,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制定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对称,两位数乘两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实践活动(点击双休日),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统计,实践活动(饮水情况调查),总复*等章节。其中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对称,两位数乘两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单元分析:

  (一)数与代数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计算的重要基础。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二)空间与图形

  1、测量。(第四单元:面积)

  本单元设计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探究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2、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在前一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教学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以及24时计时法。

  (三)统计(第七单元,统计)

  初步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

  加强了对统计作用的进一步认识及对*均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

  2.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4.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5.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方厘米,*方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3.结合实例,感知理解对称现象。

  4.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三)统计与概率

  1.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2.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并完成相应的图表。

  3.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如记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

  4.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结果为整数)。

  5.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四)实践活动

  1.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 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获得一切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年、月、日和小数的初步认识

  三、教学措施:

  1、创造性的使用和处理教材。教学选取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新颖有趣,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2、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重视有效的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3、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和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计算 的能力。

  4、应用题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过程,准确的把握数量关系,逐步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数学学具,重视学生操作,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

  6、作业布置力求少而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作业批改要及时,并努力做好批改记录,以便进行有的放矢的反馈和矫正。

  7、对后进生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其上进心。鼓励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使后进生乐于接受

  8、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多读书,多查阅资料,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多听课,多评课,汲取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1


2.13—2.17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


2


2


2.20—2.24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


4


3


2.27—3.2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


4


4


3.5—3.9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对称


4


5


3.12—3.16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


4


6


3.19—3.23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


4


7


3.26—3.30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


4


8


4.2—4.6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


6


9


4.9—4.13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


2


10


4.16—4.20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4


11


4.23—4.27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4


12


4.30—5.4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5


13


5.7—5.11


实践活动


2


14


5.14—5.18


年、月、日


4


15


5.21—5.25


年、月、日


4


16


5.28—6.1


小数的初步认识


4


17


*—6.8


小数的初步认识


4


18


6.11—6.15


统计


4


19


6.18—6.22


统计


4


20


6.25--6.29


期末复*


21


7.2---7.3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5

  工作计划是事先为你的工作做好提前准备,预防工作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阻力,让工作进展顺利。

  一、本册要求:

  本册教材力求体现整套教材的基本特点,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注重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等的发展;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和死套题型进行操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四个领域,八个单元。

  1、数与代数:

  a、主要学*一位数乘(除)多位数的口算、笔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除)多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会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学*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两步运算。

  b、学*质量单位——千克、克、吨。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掌握千克、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c、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年、闰年,能判断*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空间与图形:

  a、学*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并学*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b、学*周长的概念,并计算三角形、*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统计与概率:

  学*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4、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搭配中的学问”“交通与数学”“时间与数学(一)”“时间与数学(二)”四个专题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这一阶段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学生智能分析:

  1、学生人数少,易于管理。

  2、学生好动人多,顽皮人多。

  3、智力水*一般,动手能力强。

  4、思维活跃,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5、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学*的兴趣和良好*惯。

  2、注重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数学。

  3、注重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4、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6、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7、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8、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理论学*),有新的教学理念。

  9、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6

  第一单元

  教学内容:位置和方向

  教材分析:

  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偏向的知识已经累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写物体的相对于位置。

  2、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辨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偏向,并了解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目的:

  1.通过实际的数*动,培育学生辨识偏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生学了解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偏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偏向(东、南、西或北)辨识其它的七个偏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写物体地点的偏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写行走的线路。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偏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偏向(东、南、西或北)辨识其它的七个偏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写物体地点的偏向。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用给定的一个偏向辨识其它的七个偏向,并能描写物体地点的偏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写行走的线路。

  课时安排:五课时

  第二单元

  教学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整数除法的教学内容安排在三个年段进行,具体编排如下:

  1、二年级下学期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

  2、三年级下学期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四年级上学期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惯。

  教学难点:

  使学生会口算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惯。

  课时安排:17课时

  第三单元

  教学内容:统计

  教材分析:

  在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包括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多个单位)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加以解决。通过这些学*,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此外,教材在这里还介绍了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均数。通过本单元的学*,使学生理解*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均数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两种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两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寻找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作出进一步的判断和决策。

  3、使学生理解*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均数的方法,理解*均数在统计上的意义。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学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它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并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使学生理解*均数的含义,会求*均数。会看两种统计图。

  教学难点:

  学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它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求*均数。

  课时安排:

  1、简单的数据分析2课时

  2、求*均数2课时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7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翻开新的一页,何不赶紧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两班共有学生们78人,从整体上看学生们学*数学的兴趣浓厚,有80%的学生们能完成基本的学*任务。但只有20%的学生们思维敏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基础知识较好,思维比较发散,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活动。还有20%学生们在学**惯、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不是很好,其中有一小部分学生们不善于学*,不愿意参与到学*活动中来,没有好的学**惯,自我控制能力不够,注意力不集中。基础知识较差,口算水*,无论速度上还是正确率上,都有待提高;学*方法上,更要进一步加强,他们面对有难度的问题,只知道生搬硬套。特别有三四个学生们在数学的学*上不知道怎么学*,基础知识很差,每次考试也就60--70分,经常不及格。另外还有极少部分学生们学*状态不稳定,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们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计算的重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们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们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让学生们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们获得探究学*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们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们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们初步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教材向学生们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学*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均烽的方法,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们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们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学根据学生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方厘米、*方分米、*方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具体措施

  1、创设一个自由、开放、安全的学*氛围,从而拓展学生们的思维点击,学生们的创新火花。

  2、课堂上引入开放性的例题,使学生们在探索中促进发散和求异思维的发展。

  3、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组织形式,采用问题式教学与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来揭示知识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问题与合作交流中学会互相帮助,实现学*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流能力。

  4、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们大胆质疑。

  5、对学有余力的学生们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拓展练*,课堂上准备一些不同层次的练*激发学*数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潜力。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8

  一、 班级分析

  本学年共有72人,其中男生 38 人,女生34 人,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口算、笔算、验算、及脱试计算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统计表、位置与方向、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材的编写特点

  1、数与计算方面的

  本册安排的数学与计算方面的内容主要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三个单元。

  2、空间与图形方面的

  本册教材安排的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位置与方向” “面积”两个单元

  3、量的计量方面的

  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了计量的知识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4、统计知识方面的

  在这一册中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已有的知识学*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

  5、实践方面的

  安排了年历制作教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是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会读写小数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

  5、认识面积的含义

  6、认识时间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7、了解不同形式的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均数的含义。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位置与方向、年、月、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位置的确认、计算的算法、时间的计算。

  五、教学措施

  1、转变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产生、形式的,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预言,互相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3、认真及时的纪录教学后的感受和感悟,

  六、课时安排

  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4课时

  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1课时

  三单元:统计图 2课时

  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9课时

  五单元:面积 8课时

  六单元:年、月、日 3课时

  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5课时

  八单元:数学广角 4课时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9

  一、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60人,大多数学生学*积极性很高,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已经形成良好的学**惯。但仍有少数学生,学*的自主性差,学*不主动,上课开小差,课后作业完成不及时,做作业速度很慢,正确率不高,有时甚至忘了做作业。在这学期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态度,形成良好的学**惯,同时在数学教学中注重提升学困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采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数学好玩四个领域的内容同时混编的方式,各个领域包括以下内容:

  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除法”

  本单元主要学*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学*乘除混合两步运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熟练地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三单元“乘法”

  本单元主要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第四单元“千克、克、吨”

  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学*质量单位——千克、克、吨。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掌握千克、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第六单元认识分数

  本单元主要学会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

  空间与图形: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

  结合实例,感知*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竖直方向*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是轴对称图形。

  第五单元“面积”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的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数据的整理与表示”

  通过丰富的实例,积累收集、整理数据是活动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数学好玩:

  本单元设计了小小设计师、我们一起去游园、有趣的推理三个内容,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

  三、教学重点

  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数学,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教材通过“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好玩”基本领域反映运用数学研究现实世界的基本过程,有机的渗透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思想、推理意识等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思维方式,并以此为主线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学生将逐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惯和应用意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思考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数学学*与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线索,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与实际价值,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五、教学措施

  (一)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本册教材设计了适量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二)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立思考、探索和建构自己的数学意义,使学生有机会讨论交流他们彼此的想法,这不仅能够满足学生想成为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的强烈的心理需要,发挥学生的学*潜能,而且也提供了教师了解学生的充分机会,从而教。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4)

——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菁华3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1

  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面积的含义,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2.经历面积与周长的区分,加深

  学*重点:

  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学*难点:

  面积与周长的区分

  学*准备:

  学具(方格纸、圆片、正方形、三角形、小印章等)、课件。

  学*过程:

  预设

  一、激情导课

  本节课我们学*与“面”有关的知识

  二、民主导学

  1.任务一:初步认识面

  (1)摸一模,认识面。请学生用手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课桌的桌面。

  通过更丰富的素材,积累比较面的的经验。教师请学生观察教室中黑板面和**的表面,

  (2)找找自己身上的面,比比脸面与桌面的不同。

  (3)认识曲面(苹果、乒乓球)

  2. 任务二:认识面积大家来进行涂色比赛。请一名同学上台来涂,其他同学在自己的座位完成涂色任务,最快涂完的获胜。

  2.探讨比赛规则是否公*,知道“面积”的概念。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教师举例说明: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表面的大小,就是……(板书课题:认识面积。)

  2.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

  (1)动作、语言相结合,说明身边物体的面积。

  请学生边摸边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什么是课桌面的面积……

  (2)通过想象,举例说明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

  请学生结合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体,边想象边说一说它们的面积。

  3.用丰富的实例,进一步完善对面积的认识。

  (1)摸摸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一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4.周长与面积的区别

  5. 将数学书按不同位置摆放,说一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

  三、检测导结

  完成第62页做一做。

  交流时,让学生不但说明自己所填的结果,还要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

  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组织学生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数学书的封面,以及观察黑板的表面等等,用学生自己身边熟知的事物,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感知”面”,引发新知的生成。

  在学生沉浸于生活体验时,通过涂色比赛的活动,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在探讨比赛规则是否公*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这里所谓的大、小,实际上是说树叶的面有大有小,进而引出“面积”的概念,为认识面积作好准备。揭示本节课的主题——面积的含义。及时地把生活经验概括为数学知识,把生活语言提升为数学语言: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等。先就具体事物,说明“面积”的意义,为“面积”概念的形成打下感性认识的基础。

  摸身边物体的表面,观察桌子、凳子、练*本、文具盒等物体的表面,并且比较两个面的大小,能加深学生对“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可以比较大小”的认识,巩固面积概通过完成做一做的练*,使学生体会一个图形中含有几个面积单位,它的面积就是几(个单位),感悟单位的价值。

  但反思整节课,还存在许多遗憾和不足的地方:

  1、在教学认识物体的某个面时,没有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去多说说各种各样的物体的面并说说什么是它们的面积。虽然学生已经知道了课本封面的面积、黑板表面的面积等,但没有延伸到课堂以外,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去。这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很好的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学生的小组合作活动组织的还是不够到位。虽然已经特意明确了活动要求,但由于*时的课堂中缺少训练,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仍显乱糟糟。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努力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下,指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 经历观察、估计、操作等活动,体会感受物体的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理解“面积”的意义。

  2、 经历比较两个图形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主动探索和互相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并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能通过多种手段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准备:

  1、各种形状的物体。(橙子、易拉罐、盒子、杯子等)

  2、四人小组活动的长方形、正方形等学具。

  3、多媒体课件。

  4、作业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在教室里找找看,我们教室里有哪些物体?

  这些物体哪里有面?在汇报时如有可能最好边摸边说。

  (如:桌面、黑板面、凳面、书本封面、铅笔盒面、人身上有手掌面、脸面等。)

  二、合作探究,感知概念

  1、 物体表面的大小

  (1)小朋友,你们看一看,黑板和大屏幕的面,哪个更大啊?你们再用手摸一摸,凳子的面和数学课本的面哪个更大啊?

  学生通过看、摸汇报结果。

  教师揭示: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物体表面是有大小的,通常数学上把物体表面的大小称作面积。

  (2)师:那么我们来指一指课桌的桌面的面积和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师生一起指(拿出实物进行指)(边指边说:数学书封面的大小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课桌桌面的大小就是课桌桌面的面积)同桌相互说一说。

  (3)找一找身边其他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又是怎样的,请你摸一摸、比一比它们面积的大小,再告诉你的同桌。

  (4)出示一些不规则面的物体(如橙子、易拉罐、盒子、杯子),找找他们的面积(机动,准备删除)。

  2、封闭图形的大小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老师这儿有几根铁丝,谁愿意上来围一围,围出自己最喜欢的图形吗?(指名请3个学生围)

  师:那么这几个图形有面积吗?它的面积在哪呢?谁能上来指一指、摸一摸?谁又能想办法把它的面积搬到黑板上来呢?可以同桌先讨论一下。学生汇报、板演。

  教师再出示一些图片,问他们能否找出他们的面积?为什么有些图形就没有面积呢?

  师揭示:像这些不封闭的图形无法确定它的大小,可以无限制地延伸;而这样封闭的图形能看出他的大小,才有面积。

  揭示: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面积的大小。

  师:你们知道这根铁丝是这个图形的什么吗?

  师:看来周长和面积还是有区别的,周长指外面一圈,好像是水果的皮;面积是里面的部分,就好像是里面的果肉。我们以后在做题目的时候得注意了。

  补充练*(机动)

  师:这个数学工具认识吗?(三角板)那么你能找出它的面积吗?(板所在的面积)

  师:谁还能在这块三角板上找出其它隐藏着的面积吗?(空心部分这个封闭图形的面积)

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两个物品表面、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

  2.认识面积的含义,了解把图形*均分成若干小方格来进行面积比较的方法。

  3.积极参加观察、比较、交流活动,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将附页中的长方形剪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周围的物体都有面,像桌面、书面、文具盒面、篮球的面请你从身边的物体中任意选出几个物体看一看,摸一摸。 学生感受。

  师:谁能给它们起一个共同的名字?

  (物体的表面)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们的教室,哪些物体表面的形状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

  生1:课桌的面是长方形的。

  生2:我的橡皮的面是正方形的。

  生3:黑板的面是长方形的。

  二、探究新知。

  1、师:请你任选两个表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物 体,比一比它们的表面,你发现了什么?

  生:物体表面有大小。

  师:我们可以说:物体表面的大小叫物体表面的面积。

  2、师:我们把这些图形画在纸上,就成了“*面 图形”。 刚才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那大家想一想,*面图形呢?

  引导学生得出:*面图形也有大小,*面图形的大小叫*面图形的面积。

  3、谁能将这两句话概括一下,说说什么是面积。 师生共同归纳面积的定义。

  下面我们看看课本的编者是怎么给面积下的定 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初步感知物体的表面的概念,为理解面积的概念奠定基础。 物体的表面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到*面图形的面积时,学生采用类推的方法,即可得出*面图形面积的定义。

  如果学生说:“课桌是长方形的。”教师应及时纠正是:“课桌的面是长方形的。” 学生可能会说“哪个物体的表面比哪个物体的表面大或小。” 概括面积的定义义。 课件出示面积的定义,多读几遍,加深印象。

  4、让学生拿出从附页中剪下的两个长方形纸,比 一比哪个面积大? 指几名学生到前边演示比较的方法。

  生1:黄色长方形的面积大。我把蓝色长方形放在黄色的上面,让相邻的两条边对齐,我发现黄色长方形面积大。

  生2:我是这样摆的。

  生3:还可以这样摆。

  生4:也可以这样摆。

  师:你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

  生:重叠法。

  5、教师出示比一比(2)中的两个图形,让学生 比一比,哪个图形面积大,哪个图形面积小?自己试一试。 把你的方法告诉小组中的其他同学,看看同学的方法对你有什么启发,你们还能创造出什么方法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小组合作进行比较。

  汇报:

  生1:我用的是剪拼法。先把两个图形重叠,把多余的部分剪下来,拼在空余的部分,这样可以看出正方形的面积大。(教师用课件演示)

  生2:我用的是数方格的方法。我把两个图形都分成边长为5毫米的小正方形,正方形共分成了36个小正方形,长方形共分成了32个小正方形,这样可以看出正方形的面积大。

  生3:还可以这样划分。我是都分成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进行比较的。

  6、出示说一说:这几种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三、巩固练*。

  1、85页练一练。

  2、智力闯关。

  四、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你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

  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惯,给学生一种成功的享受。 在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理解。 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这两个图形比较起来并不太容易,激励学生去探索。 培养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 小组学*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要在学生自我发现的基础上进行。 练*设计层层递进,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有很多说法,只要能表达清楚意思就达到了设计的目的。 如果学生只说:“黄色长方形大”教师应指出是黄色长方形的面积大。对于学生出现的比较方法,只要能得出结论,就要加以鼓励。 如果学生出现不了方法的名称,教师可进行适当引导。 学生在操作中可能不会出现数方格的方法,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把两个图形分别划分成许多同样大小的方格进行比较,让学生试一试试。 如果学生出现其它比较的方法,教师应给予鼓励。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5)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9篇)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是还有部分学生在学*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个别学生的计算还没有过关。二是理解题意的能力不强。三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于加强,课堂上讨论不起来。四是课堂学**惯方面,有一部分学生的*惯很差,表现为作业马虎、插嘴、课堂活动缺少主动性和对活动的专注。五是一部分学生对学*不感兴趣,同伴间缺乏合作与竞争。因此对这些学生,我们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学内容及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测量,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集合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合作学*中感知集合体的形成过程,体会集合图的优点,能用集合分析生活中的简单的有关重复知识的问题。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一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的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合作学*中感知集合体的形成过程,体会集合图的优点,能用集合分析生活中的简单的有关重复知识的问题。

  7.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9.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9、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五、课时安排

  略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2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两班共有学生78人,从整体上看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浓厚,有80%的学生能完成基本的学*任务。但只有20%的学生思维敏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基础知识较好,思维比较发散,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活动。还有20%学生在学**惯、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不是很好,其中有一小部分学生不善于学*,不愿意参与到学*活动中来,没有好的学**惯,自我控制能力不够,注意力不集中。基础知识较差,口算水*,无论速度上还是正确率上,都有待提高;学*方法上,更要进一步加强,他们面对有难度的问题,只知道生搬硬套。特别有三四个学生在数学的学*上不知道怎么学*,基础知识很差,每次考试也就60——70分,经常不及格。另外还有极少部分学生学*状态不稳定,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计算的重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了*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均烽的方法,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学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方厘米、*方分米、*方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和难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

  五、具体措施:

  1、创设一个自由、开放、安全的学*氛围,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点击,学生的创新火花。

  2、课堂上引入开放性的例题,使学生在探索中促进发散和求异思维的发展。

  3、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组织形式,采用问题式教学与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来揭示知识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问题与合作交流中学会互相帮助,实现学*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流能力。

  4、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5、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拓展练*,课堂上准备一些不同层次的练*激发学*数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潜力。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3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

  2.通过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数量关系式的意识;

  3.让学生认识并掌握一个数与11相乘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口算

  14×10 20×21 40×12 80×30

  小黑板出示。

  二、笔算

  小黑板出示:

  34×54 67×19 40×87

  集体反馈。

  三、完成复*第6题

  思考:怎么算总千克数?

  集体反馈时,提问:如果这三题,要你要一句话概括一下,你是怎么算的,你会怎么说?

  四、完成复*第7题

  然后指点回答。

  1.用35×90,得电脑的价格。

  2.电脑的价格比计算器的价格多多少元?

  3.电脑的价格与计算器的价格一共多少元?等等。

  五、完成复*第8题

  集体解答。

  六、研究一个数与11相乘的规律。

  出示:

  24×11 35×11 57×11

  完成后,让学生思考一个数与11相乘有怎么的规律?

  最后通过竖式引导得出:一个数与11相乘,只要将这个数两边位,中间加,还要注意进位就可以了。

  然后用比赛的形式完成思考后面的填空题。

  七、补充作业。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4

  第一单元

  教学内容:位置和方向

  教材分析:

  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偏向的知识已经累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写物体的相对于位置。

  2、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辨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偏向,并了解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目的:

  1.通过实际的数*动,培育学生辨识偏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生学了解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偏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偏向(东、南、西或北)辨识其它的七个偏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写物体地点的偏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写行走的线路。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偏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偏向(东、南、西或北)辨识其它的七个偏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写物体地点的偏向。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用给定的一个偏向辨识其它的七个偏向,并能描写物体地点的偏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写行走的线路。

  课时安排:五课时

  第二单元

  教学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整数除法的教学内容安排在三个年段进行,具体编排如下:

  1、二年级下学期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

  2、三年级下学期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四年级上学期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惯。

  教学难点:

  使学生会口算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惯。

  课时安排:17课时

  第三单元

  教学内容:统计

  教材分析:

  在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包括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多个单位)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加以解决。通过这些学*,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此外,教材在这里还介绍了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均数。通过本单元的学*,使学生理解*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均数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两种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两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寻找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作出进一步的判断和决策。

  3、使学生理解*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均数的方法,理解*均数在统计上的意义。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学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它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并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使学生理解*均数的含义,会求*均数。会看两种统计图。

  教学难点:

  学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它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求*均数。

  课时安排:

  1、简单的数据分析2课时

  2、求*均数2课时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5

  一、教材分析

  《科学》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例如,在教学内容中设计了“观察大树”和“寻访小动物”等活动。作为这一线索的延续,三年级下册的主题确定为对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等四个单元。

  植物的一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种植凤仙花的完整过程。通过对凤仙花各个生长期不同形态特征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植物生长周期的概念,并引导他们学会定期观察、记录以及分析数据的方法。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养蚕的完整过程。通过对蚕各个生长时期不同形态特征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动物的生命周期概念,感受生物的生命过程并学会描述这个过程。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主要涉及温度的测量和水的三态变化。

  磁铁单元从我们知道的磁铁开始,来了解磁铁的两极和作用,制作指南针。

  二、学生分析

  本学期担任三(2)班的科学教学。从上个学期的成绩来看,两个班相差不大,主要是班级的学生特点不一样,二班的学生比较活跃,相对来说思维也是如此,再加上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行为。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三、教学目标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惯和能力,并学*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建议“植物的生长变化”和“动物的生命周期”两个单元交叉进行。除解决观察周期长问题之外,这样做还可以同时进行植物和动物生长变化的观察活动,使学生领悟到植物和动物的相通之处,完成对生物生命周期的初步认识。教师应能够给学生的每一项探究活动以比较充分的时间保证,使学生的感受、思考、表达等都能得以比较充分地进行。学生在经历探究活动的基础上,知道空气是一种透明的物质,没有一定的开关和体积,但具有质量;知道固体、气体、液体的主要区别;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力等;同时,潜移默化地意识到,借助于可见的物质媒介可以发现并研究不可见的物质;意识到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也可以获得对一些问题的认识。

  通过亲历种植、培养凤仙花的活动,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一粒种子能够发育成一株植物,并再次结出多粒种子,从中理解植物生命周期的涵义。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领悟珍爱生命的意义,知道爱护花草树木,学会持续地、多方面地对一事物进行观察,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懂得栽培植物的正确方法;学会用数据、图画、语言描述等方法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运用整理信息的方法发现事物变化的简单规律。在养蚕的活动中发现生命的发展变化,及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等多方面的认识,并通过养蚕的活动经历和体验,进行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在经历对蚕进行养育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能按蚕的不同生长时期进行动态观察、细节观察,能对蚕的身体变化进行比较和测量。能在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的观察内容。

  四、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课堂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2.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3.在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的纪律问题,做到有秩有序,该做实验的时候认真做,该听讲的时候不能开小差。在教学中,觉得是重点的,要求学生划线,或做其他记号,及时背诵和复*。 4.作业本能做到及时批改,及时校对,及时订正。

  (二)提优补差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的兴趣。

  3.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6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五班65人、六班66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后,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活动。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教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也有个别学生兴趣不高,虽然有了有意注意,但还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个别孩子上课听讲不专心,还需进一步提升听讲的*惯。五班2生,六班3生学*产生困难,上课还要多加关注。

  本学期我会继续因材施教,学*他人长处。课上交流时,对于自己认为聪明得很,但成绩不突出的学生,可以引导多自学,自己悟出道理,小组展开讨论,对于上课不遵守纪律,作业不能完成的同学,更要认真对待,发现他们思想、学*中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与家长联系沟通,与优生结对子,力争使他们成为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本学期,要继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活动等等。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位置与方向,年月日,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

  2、教学难点:位置的确认,计算的算理,时间的计算。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法、实践操作法讨论法等。

  六、教学措施

  1、计算教学内容要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6、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7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教学三年级数学,通过两年半的学*,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个别学生思维比较灵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也较浓,但也有个别学生懒散,接受力不强,成绩不太理想,本学期将重点抓好后进生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

  除法、年月日、*移和旋转、乘法、观察物体、千米和吨、轴对称图形、认识分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统计、认识小数。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数与代数:

  1)可以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或整十数)、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2)会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包括商中间、末尾有0的情况)、两位数乘两位数(包括列比较简便的竖式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3)会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能说出估计的过程与方法。

  4)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初步理解几分米是十分之几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

  5)会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读写一位小数和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

  6)掌握年、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能判断*年、闰年,能计算一个季度、半年、全年的天数。

  7)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吨。知道1千米二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空间与图形:

  1)能指出由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拼搭成的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比较简单的视图要求拼搭物体。

  2)结合实例感知生活中常见的*移、旋转、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移,能动手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方厘米、*方分米和*方米能选用适宜的面积单位估计、测量、表达图形的面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计算或估计有关的面积。知道*方厘米、*方分米和*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统计与概率:

  1)结合实例了解*均数的意义。

  2)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均数(限结果是整数)。

  3)会用*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状况。

  4)会用*均数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数学思考方面。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分数、小数的过程、学*用数描述、表达现实世界中的现象,发展数感。

  2)经历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与估算方法,以及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与推理的能力。

  3)在应用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发展抽象思维。

  4)在简单的物体及其三视图的相互转化活动中,在研究*移、旋转、对称现象的数学活动中。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8

  一、 班级分析

  本学年共有72人,其中男生 38 人,女生34 人,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口算、笔算、验算、及脱试计算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统计表、位置与方向、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材的编写特点

  1、数与计算方面的

  本册安排的数学与计算方面的内容主要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三个单元。

  2、空间与图形方面的

  本册教材安排的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位置与方向” “面积”两个单元

  3、量的计量方面的

  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了计量的知识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4、统计知识方面的

  在这一册中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已有的知识学*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

  5、实践方面的

  安排了年历制作教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是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会读写小数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

  5、认识面积的含义

  6、认识时间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7、了解不同形式的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均数的含义。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位置与方向、年、月、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位置的确认、计算的算法、时间的计算。

  五、教学措施

  1、转变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产生、形式的,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预言,互相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3、认真及时的纪录教学后的感受和感悟,

  六、课时安排

  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4课时

  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1课时

  三单元:统计图 2课时

  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9课时

  五单元:面积 8课时

  六单元:年、月、日 3课时

  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5课时

  八单元:数学广角 4课时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使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使学生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使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使学生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材资源分: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统计;年、月、日;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数学广角。

  1、数与计算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的数与计算方面的内容主要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三个单元。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步子,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认识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

  2、空间与图形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的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位置与方向”、“面积”两个单元。

  3、量的计量方面:

  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了计量的知识范围,除了面积(地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4、统计知识方面:

  在这一册中,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已有的知识学*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介绍*均数的概念以及求*均数的方法;另一方面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

  5、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两个单元。一个是“解决问题”单元,专门教学解决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连乘和连除计算的问题;另一个是“数学广角”单元,这一单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6、实践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了“年历制作”和“设计校园”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本学期除了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单亲孩子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五、教学设计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商业新闻网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六、教学进度与课时安排

  本册教材安排了59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安排如下,仅供参考,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1、2.16-2.17位置与方向

  2、2.21-2.24位置与方向、口算除法

  3、2.28-3.3口算除法、笔算除法

  4、3.7-3.10笔算除法

  5、3.14-3.17笔算除法、整理和复*

  6、3.21-3.24简单的数据分析、*均数

  7、3.28-3.31年、月、日

  8、4.4-4.7年月日、制作年历、口算乘法

  9、4.11-4.14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10、4.18-4.21笔算乘法、整理和复*、面积

  11、4.25-4.28面积

  12、5.2-5.5劳动节休息

  13、5.9-5.12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

  14、5.16-5.19小数的初步认识

  15、5.23-5.26解决问题

  16、5.30-6.3设计校园、数学广角

  17、6.6-6.9总复*

  18、6.13-6.16总复*

  19、6.20-6.23总复*

  20、6.27-6.30期末检测及质量分析

  七、教学评价方案

  教师评价学生是教学评价常用的形式。教师在教学中的评价分为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两类。即时评价是对学生的表现立即给予评价,利于及时纠正学*中的缺点和错误,鼓励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延时评价指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以鼓励的行为方式和语言,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延时评价能充分发扬民主教学创设自由的教育环境,提高学生理解的深度,培养学生自信、灵活、深刻的品质。在教学中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要相互配合使用,使用即时评价来对学生以予及时的鼓励,同时,要注意学生的差异,实行延时性评价,应让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知识技能的学*之后,逐步达到学*目标。

  教学中的评价并不是教师的专利,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也要把评价权下放,提倡学生自己给自己评价,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让学生参与评价,即让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使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加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既可以提高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们,将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同时,在相互沟通协商中增进双方的了解和理解,易于形成积极有效、*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这将有助于被评价者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促进其不怕改进,并获得发展。教师日复一日的“你真棒!”显然不如其他同学发自内心的“你真棒!我要向你学*。”更能引发学生的自豪感。

  学生自主参与的自评与教师的评价有机结合在一起,更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上获得发展,实现主体价值。也可以让家长参加评价,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避免教育中的“真空”,使学生在校内外做到表里如一,从而得到全面的健康的发展。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6)

——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的教学反思 (菁华3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的教学反思1

  1、数学内容生活化 年、月、日是常用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时间单位,也是来自学生自身和现实生活,教学时,我把教学内容纳入现实生活情境中,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环境中。上课时,师生先交流此时激动和高兴的心情,再让师生一起记住这难忘的时刻:2008年4月2日上午8时31分6秒。师问:这句话里有哪些表示时间单位?师:时、分、秒是我们已经学过的表示较短的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表示较长的时间单位,年、月、日,这样很自然地引出课题。同时,也使学生感到,要学*的知识就在他们身边,接着借助课件演示讲解,年、月、日的概念,老师再用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情,描述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长,使学生初步体会年、月、日的时间概念,接着让学生说出课本中四幅有意义的日子发生在什么时间,这样,再一次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一思想在学生头脑中明朗化。最后让学生在猜迷语的愉悦的气氛中,师生共同进入新课。

  2、充分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人。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整个课堂中,我努力创设一个民主、*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始终以“导”的姿态,让学生富有兴趣去观察、探索、发现新知。即新知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年历,让学生尝试回答问题:一年中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等问题,通过这样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接着在师生共同的游戏中引出二月这一特殊月份,教学时通过设计一张1988—2004年中各年份中二月份的天数,让学生自己观察、探索,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教师再用课件上的算式说明判断*年、闰年的方法。这样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能力。完成创新教学模式中的探究过程。

  3、留给学生充分思考问题的时空 在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自主探索、思考问题的自由空间和时间,这样教学、学生才会放飞思维,张扬个性,但是,在教学中,由于内容比较多,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所以后面判断*年和闰年这个环节中讲得比较快,加上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深化新知,导致有些学生吃而不消,这就是这节课留给我的遗憾。 以后在教学中,我必须认真反思,争取在不断的反思中,走出疑惑,在不断的挫折中,完善自我。

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的教学反思2

  《年月日》教学的重点是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构成的过程,透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方法自主学*的潜力。

  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问题:同引导学生观察,读出这天的日期,从而引出课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重视了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教学不仅仅要思考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原有的基础。本课“年月日”的知识,对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绝不是一张白纸,因此在导入新课时与学生交流了有关年月日的信息后再进行新课的教学,把知识蕴含于学生具体活动的经验背景之上,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并且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透过激发学生学*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一年有几个月?每月有几天?并把每月的天数填写在书上)自学,之后进行反馈,归纳出: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约有31天,是大月.四、六、九、十一月。二月是*月有28或29天。大月和小月的记忆还能够用拳头法。在教学大小月之后,我安排了数学小游戏:听老师报月份,男女生分别起立,学生在游戏中加深了对大月小月的记忆。

  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备课时预设的不够充分,以致课上出现的突发状况应对不够及时,解决繁冗。

  2、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不多。不能很好的给予评价。

  3、左拳记忆法在讲授时如果利用课件出示给学生会比直接用手演示的效果好。

  4、本节课练*较少,学生动笔的不多。应给孩子更多的思考问题的时间。

  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仍需要更多的去引导组织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这样,既能够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潜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的教学反思3

  年月日的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时分秒的基础上学*的,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我首先从介绍年历入手,孩子们对年历的认识只是有个大致印象,对会不会看,怎么看并没有明确的认识。所以,我决定从认识年历开始,然后再圈出自己的生日。再展示本节课教学目标:a.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b.了解大月、小月的知识,并能正确记忆。

  再一个环节就是在记忆大月小月的时候。当我提出大家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记忆的时候,没想到同学们大部分都能说出“一三五七八十腊”,我再直接给出“三十一天永不差”,大月就顺利记住了。后来我又介绍了另一种记忆大月的方法:“要找大月请记住,七八两月是大月,七月之前找单数,八月之后找双数”。至此,孩子们对大月小月已记忆的差不多了。

  我在介绍拳头记忆法的时候,讲的就相对快了一些。我觉得只要孩子们能准确记忆大月小月,了解一下拳头记忆法就可以了。也没多想,就直接进行当堂训练环节了。事后想想,对于课本中明确出现的知识,一定要让学生明解了解并掌握。我在讲课的时候,老是担心学生说的太浪费时间,或者担心学生说不到点上。忘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要充分的相信学生,要“以生为本”。让他们先通过自学解决一部分,然后再通过合作探究,小组交流学生,通过这两个环节学生能解决了的东西,课堂上就不用再重复了。老师只是对一些学生不太明确的知识点点拨一下就可以了。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7)

——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菁华3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2. 使学生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多种比较策略。

  3. 使学生在学*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的兴趣,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来了这么多听课老师,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好吗?

  [评析:借助拍手的情境导入新课。]

  二、 初步感知,认识面积

  1. 揭示面积的含义。

  师:我们拍手的时候,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谁来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学生摸老师的手掌面)

  师:你们的手掌面在哪儿?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学生摸自己的手掌面)

  师:(摸数学书的封面)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老师的手掌面和数学书的封面比,哪一个面大?

  生:数学书的封面大,手掌的面小。

  师:把刚才的话说完整,好吗?

  生:数学书的封面比手掌面大,手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小。

  师:伸出你们的小手,也摆在数学书封面上,比一比大小。

  生1:数学书的封面比我的手掌面大。

  生2:我的手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小。

  师:数学书的封面和黑板的表面比,哪个面大呢?

  生:数学书的封面比黑板的面小,黑板的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

  师:(指黑板面)像这里,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板书:面积)你能说一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吗?

  生: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评析: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数学书的封面,以及观察黑板的表面等等,用学生自己身边熟知的事物,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感知,引发新知的生成。在学生沉浸于生活体验时,揭示本节课的主题面积的含义。及时地把生活经验概括为数学知识,把生活语言提升为数学语言: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等。先就具体事物,说明面积的意义,为面积概念的形成打下感性认识的基础。]

  2. 摸一摸,说一说。

  师: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物体,桌子、凳子、练*本、文具盒等等。这些物体都有面,这些面的面积有大有小。现在,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两个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大,哪个面的面积小?

  生1:课桌面的面积比凳子面的面积大。

  生2:练*本封面的面积比课桌面的面积小。

  [评析:摸身边物体的表面,观察桌子、凳子、练*本、文具盒等物体的表面,并且比较两个面的大小,能加深学生对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可以比较大小的认识,巩固面积概念。同时,还可以渗透全等形等积和面积的可加性等公理,以及其他等量公理,为引进面积单位以及用直接计量法求面积打下基础。]

  三、 操作实验,比较大小

  1. 涂一涂。

  师:我们研究了这么多物体表面,看过了,也摸过了,想不想再动手涂一涂呢?(想)好,全班分成两大组,来个涂色比赛。请听清两个要求:第一,发给你们的图形要涂满,不能有空隙;第二,老师说开始,才可以动笔涂,时间1分钟。请小组长打开1号信封,每人发一张纸。(小组长按要求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白纸)

  师:准备好了吗?开始!

  学生涂色。

  师:时间到,涂好的同学请举手。下面,我隆重宣布比赛结果:小组获胜。获胜的小组,把你们的作品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生1:太不公*了!我们不服气。

  生2:他们涂的纸比我们的小多了。

  生3:看看我们的纸,比你们的大多了。

  师:你们小组的纸大,他们小组的纸小,也就是你们小组要涂的什么大?

  生:我们小组要涂的面积比他们小组要涂的面积大得多。

  [评析:创设激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形成认知冲突,造成愤悱的心理状态。咱们研究了这么多物体表面,看过了,也摸过了,想不想再动手涂一涂呢,分成两大组,来个涂色比赛,学生兴致盎然。而教师事先发给两组涂色的图形的面积不一样,一组比较小,另一组要大得多,当然涂起来用的时间就多。这样,当学生看到事实真相之后,对面积的大小也就有了更强烈的感受。]

  2. 练一练。

  (1) 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同一幅*地图上描下来的四个省的图形。

  师:这是从同一幅*地图上描下来的四个省的地图。你能看出哪个省的面积最大,哪个省的面积最小吗?

  生:四川省的面积最大,江苏省的面积最小。

  (2) 画面积不一样大的图形。

  师:下面请大家动动手,画出两个面积不一样大的图形。

  生按要求画两个面积不一样大的图形。

  选择3~4幅在投影仪上展示,并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师:同学们画出的这些图形,都能比较出面积的大小吗?(能)

  (3) 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校园*面图。

  师:咱们再来看一幅校园*面图。选择其中两个图形,比一比所占土地面积的大小。

  生1:运动场的面积比生活区的面积大。

  生2:水池的面积比花坛的面积小。

  生3:办公楼的面积和生活区的面积差不多。

  师:到底是办公楼的面积大,还是生活区的面积大呢?能一眼看出来吗?

  生:看不出来。

  师:怎样比较这样看上去面积差不多的两个图形的面积呢?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评析:相差悬殊的两个面面积的大小,凭观察就能做出判断。对于两个面积差不多的图形,要比较大小就得另想他法。]

  (4) 比较图形的面积。

  师:(出示面积接*的正方形和长方形)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呢?(学生意见不一)

  师:咱们光用眼睛看,难以准确地做出判断。你们能不能想想其他的办法?

  学生在小组内议论。

  师:为了方便大家比较,老师为你们提供了一些材料:4个小方块、纸条、尺子。大家可以借助这些材料,想办法比较它们的大小。

  学生在小组内活动,教师巡视。

  组织反馈。(略)

  [评析:问题是启发式教学的驱动器。抓住了问题,就抓住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当老师出示两个面积很接*的图形时,引起了学生的争论。这个时候的学生,是带着问题在思考,策略的探求已经从外压转化为求知的内需。]

  四、 实践运用,解决问题

  1. 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图形。

  师:下面四个图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你们有比较的办法吗?

  生:数格子!

  师:那么,我们就用数格子的方法来比较这些图形的大小。

  学生在书上数出结果,写在每个图形旁边。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汇报。(数梯形的面积时出现了分歧,有少数学生的答案是20格。)

  师:究竟哪一个答案正确?

  生:应该是18格,梯形中的4个半格合起来是2格。

  师:通过数格子,我们知道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

  生:梯形的面积最大。

  2. 出示下图:

  师:小明家用方砖铺地,还剩下两个部分没有铺,如果铺满这两块空地,哪块空地用的方砖多?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

  师:两块空地各用多少块方砖?

  生:第一块空地要用16块方砖,第二块空地要用18块方砖。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可以数空的格子。

  师:怎样才能把这两块地的空格数准确呢?

  生:可以把空出的格子先画出来再数。

  师:你来试一试。

  学生到投影前操作。(画出格线,数出空格)

  师:哪一块空地的面积大?

  生:第二块空地的面积大。

  师:这两块空地,一共要用多少块方砖?

  生:16 + 18 = 34(块)。

  3. 游戏(猜猜看)。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好,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规则是:同学们分两组,分别看老师出示的图形。一组同学看图形时,另一组同学不能看。

  师:(出示一个较大的被分成4格的图形)请第一组同学看,这个图形一共有几格?

  生:(齐)4格。

  师:(出示一个较小的被分成6格的图形)请第二组同学看,这个图形有几格?

  生:(齐)6格。

  师:大家来猜一猜,哪个组同学看到的图形面积大?

  生1:6格比4格多,当然6格的图形大。

  生2:不一定。说不定6格的图形格子小。

  师:究竟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呢?想不想看看这两个图形。(出示两个图形)为什么4格的图形,面积反而大?

  生1:4格的图形,每个格子大。

  生2:6格的图形,每个格子小。

  师:看来,用数格子的办法来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格子的大小要一样。专门用于计量面积的这种小方格,就是面积单位,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评析:比较面积大小,可以通过观察,运用直觉思维做出判断。对于面积相差不多的两个图形,则需要用其他的方法,如叠合法、数方格的方法等。用数方格的方法来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就是将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的比较,归结为两个数的大小比较。教科书以想想做做第3题,引导学生体会这种方法。随后的练*,因为图中没有现成的格子,所以学生既可以比照旁边的方砖,去数空缺处有多少格,也可以先画格子然后数。专门用于计量面积的这种小方格,就是面积单位,这就为下一节课学*面积单位做了必要的铺垫。]

  总评

  这节课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创设生动的学*情境,让学生玩中学,学中练,在活动中体验新知,在解决问题中提炼新知。教者在吃透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利用广泛的课程资源,选取学生熟悉的事例,作为教学内容。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使他们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实现教材预期的教学目标,把数学课上活。

  第二,强化面积概念的教学。面在小学和初中都是不定义的概念。在教学中,学生很容易把面积和周长混同。关于面积计量,学生先要根据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的意义掌握面积的直接计量法(即数方格的方法),然后推导出几个面积公式,从面积的直接计量过渡到间接计量。所以在面积概念的教学中,要注意渗透全等形等积和面积的可加性两个公理,为直接计量法打好基础。为了防止面积和周长混同,往往用对比题组对学生进行训练。

  第三,注重把握探索时机,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引导,使学生成为学*的主人。教者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不断地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策略。教学设计注意从解决问题中提升概念、方法和规律,并有效发挥活动的作用。

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拼摆、度量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中,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

  课件,每组一张粉红色纸(长18厘米、宽6厘米),一张绿色纸(长12厘米、宽9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若干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认识面积

  1.结合生活实际,引入“面”的概念。

  (课件出示主题图)

  (1)想一想:打扫卫生时,如果两个同学以同样的速度擦黑板、擦**,谁先完成?为什么?

  预设:擦**的同学先完成,因为黑板面大,**面小。

  (2)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面,他们是否也有大小呢? 请同学们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

  预设:

  找一找:可能会找到数学书封面、课桌面、板凳面、地面、脸面、球面……

  摸一摸:请学生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其他物体的面……

  比一比:请学生说一说两个物体的面哪个面大?哪个面小?

  (3)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①教师示范:课桌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面的面积……

  (板书:认识面积)

  ②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动作与语言相结合,先说说身边物体的面积;再通过想象,说说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

  2.认识图形的面积。

  (1)物体表面有大有小,以前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圆等图形,是不是也有大小呢?(课件出示认识的*面图形)

  预设:这些图形也有大小。

  (2)这些图形也有大小,谁来说说它们的面积?

  预设:正方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正方形的面积;三角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三角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例和学生所学知识,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数学活动认识到物体或图形的表面有大小。教师结合实例,揭示面积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帮助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

  3.及时练*。

  (1)完成第61页“做一做”。(课件出示)

  摸摸你的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2)为学生提供一个苹果,请学生摸一摸它的表面,说一说什么是苹果的面积。

  (3)将数学书按不同位置摆放,说一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练*,使学生认识到不仅物体的上面、正面有面积,侧面也有面积,曲面也有面积,进一步完善学生对面积含义的理解;通过判断不同位置摆放的数学书封面面积,使学生认识到,同一个物体无论怎样放,面积大小不变,以此发展学生的面积守恒观念。

  (二)比较面积大小,发展度量意识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1)下面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

  (课件出示,同时为学生提供下面两个图形的纸片)

  (2)学生自主比较,可以看一看,也可以放在一起比一比。

  2.交流比较方法,引发认知冲突。

  (1)让学生思考:能不能直接看出哪一个面积大?

  (2)用重叠的方法比一比,想一想,能比出结果吗?

  (3)小结: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都不太容易一下子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想一想有没有其他办法呢?

  【设计意图】通过比一比的活动,进一步认识观察法与重叠法这两种比较方法,同时也在比较中产生认知冲突,为激发用度量的方法进行比较奠定基础。

  3.探讨度量单位,培养度量意识。

  (1)你还能想到其他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吗?

  预设1:学生想到用学过的图形去度量。

  预设2:如果想不到,可以一起听听小精灵的建议。(课件出示)

  (2)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利用学具在长方形中摆一摆。

  (3)交流反馈,确定度量单位。

  ①组织学生反馈,说说自己选择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摆的。(学生边说课件边演示)

  预设1:用圆形作单位。

  预设2:用三角形作单位。

  预设3:用正方形作单位。

  ②组织学生结合以上三组图形思考:用这些图形作单位能否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如果要准确测量出某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用什么图形作单位最合适?为什么?

  预设:能,用正方形最合适,因为正方形能铺满所测图形,且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在摆放时不受摆放的位置和方向的限制。

  ③教师介绍:国际上就是规定用正方形作面积的单位。

  【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长方形面积的过程,在拼摆过程中体验单位的价值和选择面积单位的依据,通过比较感受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认识正方形是最合适的面积单位。

  (三)应用所学,感受单位价值

  1.完成第62页做一做。

  2.完成练*十四的第1、2、3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加深对面积的认识,同时使学生体会一个图形中含有几个面积单位,它的面积就是几(个单位),感悟单位的价值。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关于面积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面积的意义(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1—7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在具体操作体验中,探究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耍性。

  3、在不同的学*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面积的意义

  教具、学具的准备:

  课件、不同大小的图形卡片、小正方形、圆形、长方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岀示1条线)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一条线,我们通过测量可以知道它的长短。

  (出示很多条线)

  师:乂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有关面的知识。

  二、理解面积的意义

  (一)理解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

  1、看一看、摸一摸

  (拿出一本书)

  师:这是一本书,一眼看去,你们先看到的是什么?

  师:谁愿意上来摸一摸它的封面?

  (拿出一个长方体盒子)

  师:那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摸一摸它的面。其他小朋友认真观察。

  (拿出一个球)

  师:老师这里述有一个皮球。谁能上来也摸一摸它的面?

  (同时拿出盒子和球)

  师:这两个物体的它们的面有什么不同?(*面、曲面)师:其实,我们刚才摸的都是物体的表而。(板书:表而)师:现在,请同学们从身边任意找出一件物体,摸一摸它的表面。

  2、比一比

  师:现在再请学生们闭上眼睛,然后左手摸一摸书面,右手摸一摸桌面,你发现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

  师:物体的表面有大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8)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5篇)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课程改革,让学生在轻松的学*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制定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17名学生,其中男生10人,女生7人。同学们基本上对学*和常规等各方面的*惯转入正规。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还有部分学生的学**惯和行为*惯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惯,一部分学生上课纪律松懈,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

  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数学课要不但上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计算的重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了*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均烽的方法,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学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课标对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方厘米、*方分米、*方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及奋斗目标

  1、教学重点和难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

  2、奋斗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组合信息,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从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2、在教师指导下,初步学*反思和评价。

  3、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能积极地参加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对与数学有关的身边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对学*内容和学*活动感兴趣,有学好数学的愿望。

  4、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初步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培养学好数学的愿望。

  5、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有条理地思考,把握数量之间的关系,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五、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具体措施

  1、创设一个自由、开放、安全的学*氛围,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点击,学生的创新火花。

  2、课堂上引入开放性的例题,使学生在探索中促进发散和求异思维的发展。

  3、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组织形式,采用问题式教学与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来揭示知识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问题与合作交流中学会互相帮助,实现学*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流能力。

  4、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5、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拓展练*,课堂上准备一些不同层次的练*激发学*数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潜力。

  六、教学专题研究计划

  主题:如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法:

  1、能应用在本册教科书里学到的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理解面积含义及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学会根据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到现实生活中收集和整理数据,能解决一些与*均数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据的重要性,增强统计观念。

  3、增加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能主动与同学共同进行学*活动,积极与同学交流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考与所选用的方法。

  4、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经常反思自己的学*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能利用估计,判断解决问题结果的合理性。

  七、尖子生的培养和学困生的转化

  1、学困生的转化

  本班学困生黄倩倩、陈泽儒、王艳琴,他们口算能力差,解决问题不会分析,面对以上情况,准备采取如下转化措施:

  (1)课上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积极性,多留心观察他们,提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让他们回答。

  (2)课堂练*中,督促他们认真完成,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大胆问。

  (3)采取“一帮一、一对红”的措施,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2、尖子生的培养

  (1)课上除完成课堂作业外,给他们留一些有难度、有深度的问题,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2)发展他们的智力因素,开发非智力因素,多举办课外活动。

  (3)开展争做小老师活动,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他们展示自己。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2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更好的完成本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本册的具体内容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一班现有学生39人,二班现有学生41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惯。

  1、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虽已发展了有意注意,但还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上课不专心听讲,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

  2、学生一般对上课所讲的内容不容易感兴趣。如果教师讲得有趣,学生肯定会全神贯注。

  3、学生虽然已上了三年级,但有的学生还未养成上课听讲的良好*惯。

  4、有的学生不适应教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教师,而“迁怒”于听课。

  5、有的差生*时受到教师的关注少一些,而教师的批评正是一种关注,潜意识想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析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熟练的进行相关的口算,会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以及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以及商不变的性质。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24时计时法。

  4、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了解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面内两条直线*行与相交的位置关系,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行线。在测量活动中,体会“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垂线段最短”,理解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5、结合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经过。

  情感与态度目标:

  1、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惯。

  三、教材内容(包括实验)及重点、难点分析

  第五册教材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

  数与代数:万以上数的认识,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计算器,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空间与图形:观察物体,*行与相交

  实践与综合运用:影响秋千单位时间内摆动次数的因素,纸与我们的生活。

  统计与概率:认识条形统计图。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些内容是教学重点。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比较抽象,是教学难点。

  四、 落实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采取的措施和改进意见

  1、创造性的使用和处理教材。教学选取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新颖有趣,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2、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重视有效的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3、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和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提倡多样化的学*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4、应用题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过程,准确的把握数量关系,逐步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数学学具,重视学生操作,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

  6、作业布置力求少而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作业批改要及时,并努力做好批改记录,以便进行有的放矢的反馈和矫正。

  7、对后进生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其上进心。鼓励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使后进生乐于接受。

  8、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多读书,多查阅资料,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多听课,多评课,汲取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使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使学生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使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使学生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材资源分: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统计;年、月、日;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数学广角。

  1、数与计算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的数与计算方面的内容主要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三个单元。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步子,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认识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

  2、空间与图形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的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位置与方向”、“面积”两个单元。

  3、量的计量方面:

  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了计量的知识范围,除了面积(地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4、统计知识方面:

  在这一册中,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已有的知识学*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介绍*均数的概念以及求*均数的方法;另一方面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

  5、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两个单元。一个是“解决问题”单元,专门教学解决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连乘和连除计算的问题;另一个是“数学广角”单元,这一单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6、实践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了“年历制作”和“设计校园”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本学期除了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单亲孩子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五、教学设计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商业新闻网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4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教学三年级数学,通过两年半的学*,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个别学生思维比较灵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也较浓,但也有个别学生懒散,接受力不强,成绩不太理想,本学期将重点抓好后进生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

  除法、年月日、*移和旋转、乘法、观察物体、千米和吨、轴对称图形、认识分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统计、认识小数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数与代数:

  1)可以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或整十数)、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2)会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包括商中间、末尾有0的情况)、两位数乘两位数(包括列比较简便的竖式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3)会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能说出估计的过程与方法。

  4)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初步理解几分米是十分之几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

  5)会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读写一位小数和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

  6)掌握年、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能判断*年、闰年,能计算一个季度、半年、全年的天数。

  7)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吨。知道1千米二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空间与图形:

  1)能指出由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拼搭成的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比较简单的视图要求拼搭物体。

  2)结合实例感知生活中常见的*移、旋转、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移,能动手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方厘米、*方分米和*方米能选用适宜的面积单位估计、测量、表达图形的面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计算或估计有关的面积。知道*方厘米、*方分米和*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统计与概率:

  1)结合实例了解*均数的意义。

  2)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均数(限结果是整数)。

  3)会用*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状况。

  4)会用*均数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数学思考方面。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分数、小数的过程、学*用数描述、表达现实世界中的现象,发展数感。

  2)经历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与估算方法,以及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与推理的能力。

  3)在应用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发展抽象思维。

  4)在简单的物体及其三视图的相互转化活动中,在研究*移、旋转、对称现象的数学活动中。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5

  一、本册要求:

  本册教材力求体现整套教材的基本特点,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注重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等的发展;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和死套题型进行操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四个领域,八个单元。

  1、数与代数:

  a、主要学*一位数乘(除)多位数的口算、笔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除)多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会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学*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两步运算。

  b、学*质量单位——千克、克、吨。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掌握千克、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c、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年、闰年,能判断*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空间与图形:

  a、学*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并学*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b、学*周长的概念,并计算三角形、*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统计与概率:

  学*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4、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搭配中的学问”“交通与数学”“时间与数学(一)”“时间与数学(二)”四个专题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这一阶段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学生智能分析:

  1、学生人数少,易于管理。

  2、学生好动人多,顽皮人多。

  3、智力水*一般,动手能力强。

  4、思维活跃,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5、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学*的兴趣和良好*惯。

  2、注重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数学。

  3、注重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4、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6、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7、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8、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理论学*),有新的教学理念。

  9、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9)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菁选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15篇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1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总体说来本期的教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完成了学校给予的教学任务,下面我就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担任的是三年级(1)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学生的基础较差,竞争意识相对要差一些,学*成绩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在教学期间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学**惯,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工作中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工作之余,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充实自己的头脑,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一学期将过,我付出过辛劳,也有收获的喜悦。

  二、思想教育和教学工作方面。

  通过在教学时的思想教育渗透,本班学生思想都有了好的转化,学生的学*积极性有了一定的提高,基本上形成了良好的学**惯,有了较强的竞争意识,有了较好的班风和学风,通过*时的学*行为养成教育,学生的学*方法和*惯都有了较大的改进。学生的出勤率提高,上课基本上能认真听讲,课后基本上能按时完成作业,作业的书写安排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学*兴趣小组也能积极开展,这为期末教学成绩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能力培养和教学成绩方面。

  我在教学时,一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行为*惯的养成,为此,经过本学年的教学,本班的学生都养成了良好的自我学*能力、计算能力、分析能力、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本学期,通过一学期师生的共同努力和师生间的密切配合,期末检测时学生的学*成绩总体上是不错的。总的说来,本学期的教学效果是好的,但也还有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我相信下学期只要我们师生继续共同努力,发扬优点,克服不足,做到精讲,精练,科学学*,我们的教学就将更加完美,成绩就更加优异。

  (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

  1、备课。学期初,钻研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过程。充分理解课后*题的作用,设计好作业练*。

  2、上课。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沉闷的局面,使学生乐于思考,敢于积极回答问题。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根究学生练*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现在学生普遍对数学课感兴趣,参与性高,为学好数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个小节一个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讲;每单元整理复*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3、作业。做到精讲多练,有针对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及时批改,认真对学生的每一道错题进行纠错。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恰当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二)、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把激励性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状况,激励学生的学*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引一个三年级评语例子:“这几天我们学*了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的认识》,郑辉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收集、记录较远的路程,知道如何推测、估计较远的距离,在这方面是班里最好的。但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希继续努力。等级评定,优。”这个以定性为主的评语,是学生与老师的一次情感交流,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也知道了哪些方面应该继续努力。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加强学*,学*新课标中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多听课,多学*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加强抓后进生力度,加强教学反思。

  总之,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要不断积累,不断探索,培养学*兴趣,使学生喜欢数学,使学生们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2

  本学年,本人担任学校三年级3班4班的数学科教学工作。任教以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自己心爱的教育教学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将本学年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兴趣,让他们能够感受成功、体验到学*数学的快乐。

  两班学生,人数分别是34人和32人,在起始年级时基础比较好,随着年级的递增,数学知识点的增多,知识面的扩展,学生越来越感到学*数学的困难,面对形式多样的解题方式更是无法应对。

  为此,我采取的策略是先让学生感到学数学不难:上课时我有意识的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叫学*困难的学生来回答,让他们板演一些基本的计算题,激励他们大胆的解答,并在适时的时候予以提示,是他们能在老师善意的帮助下顺利的'解答,让他们从心理上感到解决数学问题不是太难,只要掌握基本的方法是可以触类旁通的。

  第一环节实施后,我采取得第二步是在讲课时把知识生活化的方式,以学生常见的范例、经常接触的身边的数学问题为例,加以有声有色的描述,使学生感到学数学很有用,数学问题解决不好会出笑话,会影响自己的将来,要好好学数学,要学好数学,因为需要而产生学*数学的兴趣;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我首先想到的是保持,一是注重从学生的作业上来反馈,将学生的问题和与优点添油加醋的加以评价,再就是通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如讲数学家的故事,搞一些数学小竞赛,小组合作、作业评比、学生评价等等,积极发掘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努力营造一个学数学的良好氛围,让学生体验学数学和做数学的快乐。

  二、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

  在业务上我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学*教育教学新理念,积极参加网络教研活动,潜心钻研教材教法,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充电”,以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课堂上,我把学到的新课程理念结合本班实际,努力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期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课余,我经常与同事们一起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互相学*,共同提高;我还结合实际教学撰写一些自己*时的教学反思和经验总结点滴等等。从中,我更是感受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的作用,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我们要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学*探究教学新理论新实践。

  三、关爱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尽量使每一位学生进步。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不以“师长”自居,尽量与学生*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谊,努力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学生多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上与生活上的各种困惑。同时,面对个别调皮的学生,也实行严格要求、正确导向的办法,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课堂教学,纪律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面对各层次的学生,我既要关爱大部分学生,又要面对个别不守纪律的捣蛋分子实行严格要求。课堂上,我尽量做到分层施教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四、总结得失,以励再战。

  1、取得的成绩:自己的上了两次县级公开课。在我的努力带动下,学困生的脸上有了笑容了,作业基本能按时按量的完成了,学生们的学*兴趣较以前提高了,学*的态度也改变了不少,本学期的单元检测大部分同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存在的不足:部分学生多年来形成的一些不良学*方法和*惯,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引导;学困生在起始年级的知识空缺(口算乘除法)直接影响着计算的效率与质量,随着年级的增高表现也越来越明显;学*成绩虽然有所进步,但许多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老师的付出与学生知识掌握的反馈(作业、成绩)使老师产生急躁的情绪。

  3、努力方向:今后,我将继续本着“教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改变急躁的情绪,不断探讨提高学生学*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机制;继续保持与学生家长的紧密联系,共同配合,把我们的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争取个人成长与学生成长实现双丰收。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3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新知。

  本节课我认为对于“面积”这个概念的揭示还是比较成功,学生在一系列用手摸身边熟悉物体的.表面及体验封闭图形(与不封闭图形的对比)的活动中,已经建立了“面积”的表象。

  在教学三个面积单位时,我先让学生自学教材中的介绍,再让学生通过动手画、剪1*方厘米和1*方分米,并用它们分别来比较身边接*大小的物体的面积,最后我展示课前准备好的1*方米的白纸让学生充分感受其大小。这一过程的教学让学生经历了由了解——体验——理解,充分在头脑中建立了三个面积单位的表象。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4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 51名学生, 大部分学生的学**惯和行为*惯有了较大的进步,上课能知道怎样听讲,知道按教师的要求完成作业,能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互相团结。但个别学生学*态度不端正,知识的掌握较差,有些学生现在还不会阅读课本,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较差,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惯的培养等。

  二、教学的经验:

  1、认真学*教材教法,做好充分的教学工作

  (1)认真做好课前的准备,每一节课都是经过认真构思和计划的。

  首先,认真钻研教材,全面掌握本册的教学目标、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

  其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惯,学*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上课的时候发现学生某些以前已经学过的知识掌握得不稳固就适当及时进行补充复*,让学生重新回忆已学知识同时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新的知识拓展学*。

  另外,为了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我常尝试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时上课都尽量能穿插和该节学*内容有关的小活动。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2)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

  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2、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本班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

  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三、存在的不足之处:

  1、一部分学生对学*的目的不够明确,学*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认真,家庭作业不能认真完成。

  2、个别同学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学**惯有待于培养,改进与提高;整体知识整合不够,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知识的形成不够系统。

  3、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学生家庭的不配合,造成了学*差。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针对我们班学困生比较多的特点,我主要是课上多提问,课下多辅导, 继续抓好常规管理,使学生明确学*的目的和意义,以便更好的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中去。

  2、加强知识运用的综合性,灵活性与实践性;注重将知识积累与动手操作,生活实践紧密结合。

  3、注重知识的全方位整合与综合运用,分析;在知识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知识回顾与反思的*惯。

  4、在知识学*的过程中;注意能力的培养及*惯的养成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5

  这部分内容在学生学*了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在现实的生活中,许多学生在购物时已经有了小数计算的经历及自己的方法,因此我设计了到超市购物这一情景,来共同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逛超市”,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本节课我利用知识的正迁移,首先复*了整数的加减法和小数的意义,再让学生合作探究发现小数加减法的方法。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购物经验,所以多数学生很快就找出了“把小数点对齐”的方法。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为了提高学生计算积极性,我将后面的课堂练*也都设计成“购物”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6

  完成计划情况:

  1、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整数(万以内的数)的读写法、大小比较、常见的量的单位、分数、小数、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有关的实际问题,通过复*,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2、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观察物体、方向与位置、认识图形、*移和旋转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相关知识。

  3、大部分学生掌握了统计知识和可能性问题,并学会了求*均数的方法。

  主要成绩:

  1、从*时作业完成的质量上看,学生的书写较认真,在本学期作业检查评比中,本班的.数学科作业被评为中级组“优秀作业”。

  2、从*时的检测上看,有部分检测卷基本能达到学校的教学指标。3在镇指导中心组织的新课改教学评优中,本班学生在课堂的精彩表现受到了领导的表扬和肯定。

  4、本学期期末测试中,本班成绩居全级第一,合格率100%。

  过程总结:依据新课标的原则,认真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运用新理念指导教学。本人在工作中,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品质。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并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并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惯和合作意识,鼓励算法多样化。对本班的差生一视同仁,并在课余时间辅导他们,鼓励他们上进,开展互帮活动,要求学*成绩好的学生帮助学*有困难的后进生,力求提高整体成绩,如罗畅妮、陈惠玲等学生在开学时是一名后进生,经过一番辅导,及同桌的帮助下,学*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1、学生对周长、面积所涉及的知识掌握较薄弱,对这两个知识点混淆不清。

  2、由于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转折点,许多知识是学生刚接触,而且灵活性较强,所以导致教学工作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一定会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7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二班)和(四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这期间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惯.现对本学期的工作情况作出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与各种培训学*和自主学*,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和实践水*.

  二、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实施新课程标准精神.

  1、认真备课.

  备课时认真研读教材,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着重突出新教材、新思路、新方法.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2、注重每一节课的有效性.

  (1)在*时的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积极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教学中始终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大家熟悉的情境,这样消除了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让他们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起他们学数学的欲望.

  三、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惯.

  针对学生上课时爱讲小话的毛病,在课堂中着重抓学生的听课*惯.要求学生要在教师提问时先动脑思考后在举手回答问题.上课要专心,不能分心等.

  四、详细批改作业,认真做好单元检测.

  认真批改每次作业,严格监考每个单元测验.从单元检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好查缺补漏工作.

  五、存在问题和下学期的努力方向.

  由于今年我刚调入本校,对本校的好多要求和做法都在学*阶段,而我今年担任两个班数学的实际情况和其他老师不同,我的有些工作方法没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例如:批改作业的时间过多,总结和思考的时间偏少.对有些典型题练*和强化的力度不够,教师的整体讲解过多,没突出精讲精练.总复*时系统性不够,重难点的专项训练不到位等原因,导致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这些都是我下学期必须加强的方面,我会更加努力探索,找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工作方法的.

  总之,经过了这个学年的教学工作,我个人觉得有辛苦的付出,也有一些收获和感悟.我会继续努力,加强学*,抓住每一次机会锻炼自己,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8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数学课。由于教学多年来我一直担任高年级的数学,地段和高端孩子差别很大,我必须适应。于是我就下决心摸清学生的心理,于是我认真细致观察学生,多听课,多和学生交流,多反思,多总结。这学期我感觉我的工作既快乐又充实。

  一、加强业务学*,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不断完善教学思想,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和实践水*。

  一个工作者有什么样的工作思想和教育理念,会直接体现在一切工作之中,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不断接受新观念,充实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才能有不竭的动力和创新的源泉。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体现鲜明的时代气息,它的应运而生,为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为此,我把学*新课程标准作为本学期业务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常阅读书籍报刊杂志,不断地学*新的现代化教学方法,通过学*,不断充实自己,树立新的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路子,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二、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实施新课程标准精神。

  1、备课认真仔细,尽力做到科学、准确、严密。

  备课时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认真编写教案,力争突出新教材、新思路、新方法。

  2、教学工作中,我立足于课堂,努力将新课标的`精神体现于每节课中。

  (1)在*时的教学过程中,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针对不同的数学内容和孩子的年龄特点,灵活设计教法,积极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独创性。独创往往蕴含于求异与发散之中,经常诱导学生思维发散,才有可能出现超出常规的独创;反之,独创性又丰富了发散思维,促使思维不断地向横向与纵向发展。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教学中始终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大家熟悉的情境:如:在教学年、月、日时,让学生用自己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来描述一下多长时间为一年、一月、一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回答出了许多不同的答案。

  这样消除了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让他们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起他们学数学的欲望。

  三、教学管理系统化

  学生每单元的测试成绩及一些重要的能力指标都及时加以记录,并对学生的知识的掌握和能力提高进行理性的分析,得出更合理的数据。对所教的班的每次测试成绩也记录,并进行分析。从数据分析,本学期学生数学基础知识与计算能力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而逻辑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进步,数学发散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

  四、加强作业完成的管理,每组设数学小组长一名

  负责检查、指导、督促本行同学完成作业。在每次作业批改中,均对存在问题进行记录,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补课,进行单独辅导。

  五、对后进生进行跟踪记录,发现有进步立即表扬。

  六、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课内外活动,从各方面提高学生学*的兴趣。

  七、对自己的教学经常进行总结,对学生的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均进行动态记录。

  八、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反映学生的学*情况。

  九、不足之处我班的补查工作还没到位向我班的史雪朋

  马唯清他们学*态度不端正,对他们用尽各种办法收效甚微,这需要教师加强业务学*同时也需要和各科老师配合,齐抓共管,这样才能教育好这样的学生。

  十、努力方向新时代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要有终生学*的观念

  具备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因为我们的学生会说话,会思考。他们往往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所以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努力学*别人先进的教学经验,改变旧的教学观念,把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之上。争取成为一名学*型和研究型的教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9

  在这学期里,数学组全体老师团结协作,奋力拼搏,在教育教学和教科研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加强政治学*,提高思想认识

  在这个学期中,我们围绕学校工作的总体目标,按照教导处的具体布置和要求,以高度责任感,强烈的紧迫感,看到我们在教学、教研方面的不足,居安思危,继续努力,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我们坚持抓学*,加强科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了全体教师的理论水*和业务素质。我们数学组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学*了有关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文章,提高了全体老师的思想素质,老师团结协作,安心教学。

  二、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理论水*和业务能力。

  1、为健全科组业务学*制度,我们组定期(每周一次)组织教师开展业务学*,认真学*有关教育改革和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包括教材、教法、课本体系、考试内容、形式等)的一系列文件、文章等,认清形势,转变观念,自觉投身于教学改革之中。

  2、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在当前形势下,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提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努力学*和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形成了学*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热潮,个别的老师还用powerpoint制作简单课件,例如:曾慧华老师在讲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就是她自己利用powerpoint制作完成的。并且各老师也努力学*掌握电脑技术,用电脑打印大量的资料,学科的补充练*、试卷全部用电脑打印,并整理存入电脑,逐步形成了科组的资料库。

  3、加强教学研究。本学年度我们认真实施研究方案,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活动,力争出成果。与此同时,我们还在课堂教学改革,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等方面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形成比较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提高了我们的教科研的能力和水*。

  4、积极开展以“互相听课”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把“如何上好一节课”的活动引向深入。各年级积极开展集体备课,积极开展互相听课活动,我们组要求全体老师在每学期上一节科组内的公共课。曾慧华老师还分别承担了一节镇的公开课,一节县***比赛的数学课,深受听课老师的好评。

  三、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落实教学常规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我们认真贯彻执行我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做好备、教、改、导、考、析等各个环节的工作。

  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做到***学内容、进度、练*、考核。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实际,准确地确定教学的目标,适度地提高了教学起点和难度。要坚持贯彻尝试探究教学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不断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落实听课制度。按学校规定,每学期每位教师听课12节。我组老师全部都能按照学校的要求,完成12节的听课任务。

  4、认真抓好常规工作检查,每四周检查一次教师的备课情况和作业批改情况,从检查看,没有发现缺备和无备现象,从教案里既体现抓双基教学,又能体现培养学生的思维,批改作业认真,份量适中。

  四、今年是我组丰收的季节,本科组有五位教师,五位教师都被评为学校的先进教师;曾慧华、周伟明、陈美焕被评为镇先进教师;曾慧华老师镇***比赛获一等奖,县***比赛获一等奖。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10

  本学期已*尾声,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我采取了多样的教学形式。学生学*的数学,应该是能够回归生活、服务生活的数学。从这一意义出发,在教学中,我着力给学生创设一个贴*生活的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现在,我将本学期的数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探究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课堂是一个小的生活空间,生活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作为三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充满着好奇。我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挖掘生活中数学素材,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引入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把我们本册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如在教学年、月、日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我先向学生展示了20xx年和20xx年的年历,然后根据年历讲解关于年月日的相关知识,最后让学生每人制作一个年历表,或是月历表,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在快乐中成长。

  二、联系实际生活,探究数学知识。

  生活是数学知识源泉,数学知识是生活的提炼括。学*数学的过程,应该是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探索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我教学生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努力营造生活问题情境,尽量让学生实践、观察、操作、感知、猜想、联想,把学*空间拓展到日常生活中去,在日常生活中学*数学,探究数学。如在教学混合运算、应用题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我启发学生通过生活实际问题解决所学知识,把生活中的问题编成数学题目,然后分析解决。从而,培养了学生数学联系生活的意识。

  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把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起来,把枯燥无味的数学问题生活化,生动化,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我不只是想在脑子中,更是落实到教学过程中,我不看学生能解决多少道数学题,而是看他们能否把把所学的`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方法迁移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去。通过过去四余月的学*,我发现自己的学生已能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的相关问题,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进步,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也是值得强化和发展的。

  通过挖掘生活,激发兴趣,联系生活,探究数学,运用数学,解决问题三大措施,提高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水*。培养了学生数学生活化的意识。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11

  三年级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个过度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现将这期的工作总结如下,以便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完善提高。

  一、师德方面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

  用满腔的爱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学*,生活,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循循善诱,既教书又育人。能主动、认真地服从和配合学校各级领导安排的工作,与同事们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学*态度新时代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

  要有终身学*的观念,具备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对每一位教师来说很重要。因为我们的产品会说话,会思考,他们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

  三、数学教学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

  “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因此,他强调“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我在教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学与导的关系,把教与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在教法上着眼于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参与构建知识的过程,促使学生乐学,会学,善学。本期完成了两位数乘两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统计,小数的初步认识等9个单元的教学目标。

  总之,在整个教学工作只,我认真地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认真钻研教材、教学用书。学*好新教学大纲,虚心地学*别人的先进经验。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认真的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通过生活、实例、活动、游戏等形式引入新知识点,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并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操作、实践、体验、讨论等方法,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实现了学生感知知识构建的过程。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但在现在创新与改革不断变化的新时代,看来已经不够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更重要的考虑是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寻找水源,解决用水问题。这必然给我们的教师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如何学会掌握富有时代特色的先进理念;如何面对新标准、新教材的承接与变化;如何面对个性化的学生,等等,都是我必须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我愿与学生同行,与时代同行。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12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期间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学**惯, 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工作中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工作之余,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充实自己的头脑,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一学期将过,我付出过辛劳,也有收获的喜悦。为了下一学期更好地工作,现作如下总结:

  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

  1、备课。学期初,钻研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过程。充分理解课后*题的作用,设计好作业练*。

  2、上课。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沉闷的局面,使学生乐于思考,敢于积极回答问题。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根究学生练*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现在学生普遍对数学课感兴趣,参与性高,为学好数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3、作业。 做到精讲多练,有针对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及时批改,认真对学生的每一道错题进行纠错。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二、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状况,激励学生的学*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引一个三年级评语例子:“这几天我们学*了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的认识》,汤旭辉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收集、记录较远的路程,知道如何推测、估计较远的距离,在这方面是班里最好的。但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希继续努力。等级评定,优。”这个以定性为主的评语,是学生与老师的一次情感交流,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也知道了哪些方面应该继续努力。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加强学*,学*新课标中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多听课,多学*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加强转劣培优力度,加强教学反思。

  总之,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要不断积累,不断探索,使学生因乐学而好学数学,使学生们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13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二班)和(四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这期间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惯。现对本学期的工作情况作出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与各种培训学*和自主学*,

  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和实践水*。

  二、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实施新课程标准精神。

  1、认真备课。

  备课时认真研读教材,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着重突出新教材、新思路、新方法。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2、注重每一节课的有效性。

  (1)在*时的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积极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教学中始终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大家熟悉的情境,这样消除了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让他们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起他们学数学的欲望。

  三、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惯。

  针对学生上课时爱讲小话的毛病,在课堂中着重抓学生的听课*惯。要求学生要在教师提问时先动脑思考后在举手回答问题。上课要专心,不能分心等。

  四、详细批改作业,认真做好单元检测。

  认真批改每次作业,严格监考每个单元测验。从单元检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好查缺补漏工作。

  五、存在问题和下学期的努力方向。

  由于今年我刚调入本校,对本校的好多要求和做法都在学*阶段,而我今年担任两个班数学的实际情况和其他老师不同,我的有些工作方法没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例如:批改作业的'时间过多,总结和思考的时间偏少。对有些典型题练*和强化的力度不够,教师的整体讲解过多,没突出精讲精练。总复*时系统性不够,重难点的专项训练不到位等原因,导致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这些都是我下学期必须加强的方面,我会更加努力探索,找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工作方法的。

  总之,经过了这个学年的教学工作,我个人觉得有辛苦的付出,也有一些收获和感悟。我会继续努力,加强学*,抓住每一次机会锻炼自己,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14

  短短的一学期教学工作又结束了,在这繁忙而充实的一学期中,我感触较多,现将本期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得失作如下总结:

  一、把握教材,认真备课。

  本期我所任教的是三年级,教材用的是人教版的新教材。本期的教学任务较繁重,其中知识点包括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年、月、日,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其中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和面积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学之前,我充分的备好课,同时我深知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而备好课重要的一点是要备学生,由于接手本班了解到学生的整体成绩较差,而且不*衡,因此,我把基础知识的传授作为我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同时,也为优秀的学生作好“能量”的储备。

  二、激发学生学*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之中,我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去吸引学生,用多种教学方法去感染学生,促使他们喜爱数学,愿意学*数学,比如,在进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在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动手量,拼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对待优生,我充分让他们吸饱、吃够;对待中等生,我让他们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特别是对待差生学*积极性不较高,我更加的重视他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学*的信心。

  三、认真地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之后,我基本做到每课后立即反思,每单元反思,及时总结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得失,以便在后面的'教学中发挥优点,克服不足,同时,积极学*其他有经验的教师的优秀经验,听他们的课,有什么教学中的困惑去请教他们。经过我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学生的学*氛围有所加强,学*兴趣有所提高,基本会积极主动的学*。

  四、扎实做好作业批改

  在布置作业时争取做到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对各种教学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培优转差工作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六、存在问题及今后改进措施

  在教学工作中仍会有许多不足,总感觉时间“少”、任务重,对待差生的辅导仍有待加深,课堂40分钟的效率不够高,小组合作仍有待加强,没有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学*积极性,个别差生缺乏与他人的合作的意识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即在兴趣培养及*惯养成中体验数学。

  第二、在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感悟数学。

  1.围绕生活实际设计数学活动。

  2.在活动中实现学*方式的转变。

  第三、解读教材,在有机整合和知识重组中呈现数学。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克服自身的不足,关心每一位学生,努力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中感受到学*的快乐,让学生在集体中积极参与,主动学*数学,感受成功的喜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15

  时光如梭,眨眼间一学期即将结束,回顾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可以说既紧张忙碌而又很充实。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本学期,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学**惯,引导学生参与学*的全过程,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钻研业务

  学期初,我认真学*了《数学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对本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过程。

  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说实在的这学期三年级数学教学比上学期教学难度增大多了,有些难题教师也需要认真想一想,让学生会做那就更难。教学前,我充分理解课后*题的作用,设计好练*。

  二、用心教学,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针对本班学生的差异和年龄特点,因材施教。教学中重点做到精讲多练,重视运用直观演示、运用学具动手操作,精心设计练*课,讲究练*形式的多样化,提高了练*效率。从不同角度创设了课堂有效教学情境,整体上使不同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具体如下:

  1、设各种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沉闷的课堂气氛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尽量给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学*情景,使学生能比较直观形象地理解知识。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接着,学生练*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最后,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现在学生普遍对数学课感兴趣,参与性高,为学好数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堂教学中正确处理了“教”与“学”,“学”与“导”的关系,把教与学的重点放在“学”上,在教法上着眼于“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参与认知结构的过程,促使学生乐学、会学、学会。

  3、复*。根据爱宾浩斯遗忘规律,新知识的遗忘随时间的'延长而减慢。因此,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或第二天复*,以后再逐渐延长复*时间。这项措施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的特点。

  4、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5、注重与学生的交流。“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与桥梁。理解学生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份真情。当学生取得好成绩,获得成功时,要给以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以安慰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与他们同甘共苦,使之明了老师的一片真诚与苦心。

  三、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反馈

  针对不同的练*错误,教师面批,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批改作业时,教师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订正之后,补给优秀,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鼓励学生独立作业的*惯,对激发学*的兴趣取得了较好效果。分析练*产生错误的原因,改进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

  针对本班的知识基础和学生情况,在*时教学中我采取书上的题学生做完后教师挨看,我认为这样能准确掌握学生学得怎么样,学生做的思考题每题必看,这样能防止学生偷懒不做,学生课余作业每人必看。学完一个单元就进行测验,测验试卷同家长见面,以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学*情况。复*阶段,首先对课本进行详细复*,然后采取复*与测验相结合的方法,不管是练*题还是考试题,做到每人每题都看。

  四、注意培优,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

  对后进生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注重他们的学*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兴趣,提高他们的学*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

  开放性的问题能活跃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深刻性。对于优生,多让他们进行一些开放性、难度深的练*,使他们对数学更加感兴趣。

  本学期,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虽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有一小部分学生学*目的不够明确,学*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认真,家庭作业经常不完成;做作业只讲数量、不讲质量,书写较差,正确率较低;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不够重视,不能积极与老师配合,造成了学*差。

  据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充分利用直观、电化教学,把难点分到各个层次中去,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经常与家长联系,共同教育,争取教出更好的成绩。

  这一年中,我担任的是三年级的数学课。我努力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指导教师学*,积极向同行老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现对本学年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成绩努力工作。

  一、思想方面的培优补差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态度、学**惯、学*方法等。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

  2、定期与学生家长、班主任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课堂等各方面的情况。

  二、有效培优补差措施

  利用课余时间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1、课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2、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对子。即“兵教兵”。3、课堂练*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拓广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培优补差过程必须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固在课后培优。培优补差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精力”。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才能上好课,才能保证培优补差的效果。要精编*题、*题教学要有四度。

  *题设计(或选编*题)要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题讲评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增加强度,引到学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解答*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巧妙,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

  三、在培优补差中注意几点

  1、不歧视学*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首先我做到真诚,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宽容,即能从差生的角度去分析他们的行为对不对。

  2、根据优差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方案,比如优秀生可以给他们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进行练*,学困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和讲解,已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3、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培养学*兴趣,树立对学*的信心。

  4、对于优秀生学*的主要目标放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而学困生的主要目标是放在课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

  5、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差生经常会出现作业没做好的情况,教师应该分清楚是什么原因,大多数是懒惰造成的,有的是其他原因。比如

  ①学生自己不会做。

  ②不敢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③不认真,马虎等等。教师一定要找到学生不做作业的真正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的帮助学生,学生才会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才会努力去学*。

  6、不定期地进行所学知识的小测验,对所学知识进行抽测,及时反馈矫正,耐心辅导。

相关词条